园林设计毕业论文: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园林设计论文 1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现实意义 1.1促进良性生态环境的构建 园林设计给人们生活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环境带来的艺术美感不言而喻,交错之美、线条之美、色彩搭配之美贯穿于园林设计的始终。园林设计是城市发展到一定层次和高度的显著特征,为城市发展带来环境效益的同时,加快了城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成。美化城市环境、净化城市空气、吸收生产废气等,都是园林设计促进良性生态环境构建的主要表现。 1.2加强安全防护与深化艺术教育并重 园林植物不仅可以促进良性生态环境的构建,在自然灾害突发的情况下能够体现出园林设计的安全防护功能。园林设计中不同植物的搭配能够有效防患火灾、减缓地震震效、防止水土流失。非但如此,园林设计还能够深化美感艺术教育,园林设计艺术美的感召力、吸引力,能够加快人们追求艺术美感的步伐,提升人们的艺术鉴赏力。 1.3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能够陶冶情操 园林设计在为人们提供自然观赏景观的同时,能够减缓人们在大都市、快节奏生活中的生存压力,给现代都市中的人们提供一个亲近自然的安逸环境。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自然美能够帮助人们远离喧嚣的城市,回归自然,享受思想与情感的放纵之感,体味大自然独有的纯真之气。 2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缺乏科学性,部分园林设计作品过于关注色彩的选择以及线条的搭配,强调园林设计的艺术美观,反而忽视了园林设计的实用性,即缺乏科学性。具体表现为:植物生存适应性考虑不周全,没有加深安全防护意识,没有明显突出地方特色。其次,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缺少生态效益,在园林造价预算中忽视了生态价值,进而产生高昂的养护费用。与此同时,园林植物存活率低,致使园林设计的现实意义没有充分实现。再次,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后期维护和保养相对得不到重视。特别是许多园林设计由于缺乏足够的后期支持费用,导致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在被损坏等现象发生时不能及时的维护保养,使得原有景观的协调性被打破。 3解决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问题的积极措施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缺乏科学性及协调性的主要解决措施是提高园林设计者的全局构建意识,在园林设计前,对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各个环节和细节进行合理策划和预见。最重要的是强化构建工作、环境创设、艺术鉴赏的综合思维意识,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不能单纯追求艺术美感和自然气息,还要遵循土质条件、水源条件以及植物生存习性的科学搭配法则,实现园林植物艺术鉴赏功效的同时,充分展现园林设计的现实功能。 4总结 总而言之,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是园林设计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了植物园林整体的视觉效果,还能促进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科学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 作者:刘巧新 单位:南京同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园林设计案例教学论文 一、组织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 1.园林设计案例教学应以一定的专业理论为基础: 案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对实际设计项目的讨论和分析,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基础概念和设计原理,只有对基本理论知识理解透彻才能吃透案例设计意图,从而充分展开分析与讨论,达到教学目的。此外,案例教学需要提前把设计案例和课堂讨论内容通知学生,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查阅背景资料,就案例中涉及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探析,以便对问题作深入的思考,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2.明确教学目标,精选案例: 课前教师必须明确通过案例教学学生所应达到的专业水平及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方法和标准。在一个园林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内容,如环境、功能、布局、规划设计、植物应用、表现等等,教师心中应做到有的放矢,每一教学环节要清楚通过案例教学解决的是哪一层次上的什么问题,还应根据学生学习态度明确课后应达到的具体的专业技术水平。案例的选择是园林设计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应选择自己能够熟练把握且便于学生理解的案例,内容应随理论内容由浅到深。现代新颖、图文兼备、图纸清晰,设计兼具优缺点的典型案例和特色案例都应在考虑范围之内,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3.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鉴于案例教学是将求知和实践合二为一,因此在园林设计课堂教师应鼓励学生,循循善诱,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园林设计案例,可以将学生分组讨论,在小组内讨论设计的优缺点,达成共识后再进行组间的讨论,采用辩论形式,讨论场地现状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功能布局、植物配置、表现技法等问题,最后由教师对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案例教学在园林设计课堂的实践应用 以甘肃正宁县北环路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为例,探讨案例教学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实施: 1.回顾道路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 教师应与学生回顾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除了各类道路绿地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外,还应使同学明白,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对城市文化品质的追求,道路不仅仅是起到城市的脉络和骨架、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的作用,人们对城市道路的理解和需求被大大丰富和扩宽。除了基本的通行功能,道路作为城市景观的视觉走廊,成为城市地方文化、品质和风貌的展示窗口,是人们了解、感受和体验城市生活的绝佳界面。 2.介绍正宁北环路道路景观设计案例: 熟悉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和场地概况。首先使学生明白案例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该案例实际场地位于甘肃省正宁县庆阳市东南部,属于非常典型的黄土地貌,温带季风性气候,物产丰富,黄土地下蕴藏有大量的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地方传统文化方面,该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除了黄土文化发源地、民歌摇篮和手工艺制作之乡的美称外,还是革命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所要规划建设的北环路两侧用地面积约4.2公顷(合63亩),包括路北路南两部分,路北用地为崖壁陡峭的沟壑环境,地势高低不平,形状变化多样,中间大量分布有已经废弃的窑洞,零星分布有榆树、槐树、核桃等大树,还有少量民房等建筑物;道路南侧为中学校园、医院等企事业单位。 3.北环路道路景观设计构思: 如前所述,道路除了具有基本的使用、通行功能,还能作为城市景观的视觉走廊,成为城市地方文化、品质和风貌的展示窗口。因此,该设计针对用地现状条件和环境特点,充分利用正宁原有地形地貌、地方物产,深入挖掘当地历史及民俗文化资源,结合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法则,借鉴现代景观设计理念,采用生态设计方法,师法自然,营造和谐融洽、生态健康、持续发展、景观丰富的城市道路休闲娱乐景观环境。自然化、生态化、景观多样化、人文化及人性化是进行该项目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4.北环路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在进行场地分析和了解建设方要求的基础上,以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指导案例教学。因此学生提前应熟练掌握设计原则内容,以便针对案例提出不同的意见。正宁县北环路道路绿化设计的规划指导原则为:因地制宜,就势成景;保护开发,持续发展;生态和谐,人文特色;科学布局,保障安全;地方风貌,时代形象;合理利用,降低投资。学生可以依据北环路设计背景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反复思考、揣摩,对该案例设计原则提出自己的意见。 5.景观建设规划布局: 根据城市道路的使用、景观和文化功能,结合场地实际情况,正宁北环路将整个绿化区域规划为“一条景观轴线、一条生态绿廊、六个景观节点”的布局框架。学生可以依据道路景观设计指导思想复核该规划布局是否合理,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下选取“黄土人家”和“民俗文化广场”两个景观节点讨论“因地制宜”和“地方风貌塑造”在北环路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因地制宜是园林设计首先考虑的因素,指的是园林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场地环境特征,利用原有景观要素,在满足设计意图的前提下,工程造价较少的设计。因此在规划设计中,保留基址最西端的崖壁下的窑洞院落,对窑洞内部及院落环境进行重点的改造和装饰处理,完善窑洞内部的水、电、暖、通讯等生活设施,洞口加强装饰处理,体现典型窑洞形象;将院落处理为两级台地,做硬质铺装,靠近路边台地上布置一处辘轳井的装饰小品,突出体现乡村景象;下级台地结合原有核桃、国槐营造凸显北方黄土高原农家窑洞院落的景象。经过这样的讲述,使学生明白通过对原有环境合理的规划,既避免了大量回填土壤的工程内容,节省建设投资,又保留下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窑洞景观。具有地方风貌、塑造时代形象是每一座现代园林必备的特征。在现代景观设计理论指导下,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以具有时代气息的景观形式表现当地历史、习俗等地域特色。正宁孕育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地方特色突出的民俗文化资源,如刺绣香包、陇东民歌等等,场地基址东部最大的用地较为平整,正好将其规划为以反映正宁乃至陇东地域民俗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广场。结合原场地形状特点,从正宁刺绣香包代表性图形中提取双鱼纹样做整个广场布局构架,广场入口区景观借鉴当地代表性建筑牌坊门的造型,结合建筑斗拱形式的四根装饰立柱分列两侧,轴线起点处的长方形种植池内布置十二生肖的造型小品,这些共同构成文化性广场入口区特有的景观环境形象。中心部位设置一尊较大型雕塑,对称布置的花架组合为人们提供休息场所,轴线尽端为以反映民俗文化活动的浮雕景墙,外围道路布置既完成图案纹样要求,又形成广场的环状交通需要。以上传达给学生的信息是地方风貌如何在园林规划设计得以体现,雕塑、广场、建筑小品等硬质景观是体现文化内涵的最佳形式。 6.植物景观规划: 在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强调植物的配置选择应严格遵循绿地系统多样性的原则,要根据基址所处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点,结合植物的生态学习性,使植物多样性在主干道、交通节点和各个景区得到充分体现,才能把园林植物的多样性落到实处。北环路景观设计绿化选用银杏为行道树,基址北部崖边“桃林探塬”景区密植碧桃和红叶碧桃为主的花木,基址东部山地“秋染翠岗”景区大量种植三角枫、五角枫、樱花,“黄土人家”景区利用原有核桃、国槐、榆树,“生态绿廊”景区多种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做到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形成丰富群落化景观,这都符合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三、课堂讨论 在详细介绍案例初步规划方案以后,教师及时与学生互相交流探讨。将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随机抽取代表在班级发言,针对景观节点出入口设置是否合理、功能分区是否科学、构图是否新颖、道路系统是否流畅、地域文化表现形式是否得当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提出针对本设计案例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教师作总结性概述,分析案例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讲解重点与难点。依次点评各组思路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对于讨论中忽视或者重点的问题,应进行深入讲解并强调其重要性。教师应将案例讨论学生表现情况记录在案,作为期末考试成绩参考。实践证明,通过案例教学能够迅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生专业水平。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能力和教学内容,循序渐进,不断改革创新,摸索出适合本科教育阶段的案例教学模式,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作者:李冬梅 杨祖山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环境心理学视角中园林设计论文 一、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与环境心理学的必然结合 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不断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环境恶化的种种裂变,使人们不断追求自然健康的生活环境,高品质、合理的风景园林设计。这样不仅可以给人带来一种视觉、精神上的享受,它也是一个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综合反映,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实际上“生存”和“生态”的延续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最终为人们生活提供合理居住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目的。风景园林设计要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而改善环境同时,也是环境心理学科的基本任务。而观者具有的主观性、社会性、现实性、独特性遭到了无视、遗忘,一些与现实生活、心理相关的重要课程体系也被排斥在设计范畴之外。而环境是客观性、变化性、自然性的相对于观者主观性而言只能是被受限制的,在格式塔心理学中—对人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做出了新的诠释,但这种理论并未给心理学带来根本性的变化。由此便凸显了独立的理论教学方法论的弊端所在。因此,单纯地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关系的方法论虽然在理论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从来没有变成环境心理学方法论的唯一选择。那么以环境心理学教学基本任务为中心,结合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特殊、固有地表现手法。最终打造未来的设计者目的、思想、理念和情感化转化;已经成为实际艺术形态的方法和过程,更好的加强在人际交往中人与环境之间的互通关系,强调风景园林设计要素在实践教学内容与人所处环境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和他们所在环境之间作用和联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环境和人们心理的相互关系,用心理学的方法去分析人们的生活与这个社会、所处环境等各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揭示人的心理在各种环境下发生发展的规律。实验证明,这门学科也是探索人类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不断去诠释环境及自身,同时也不断整合环境,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当下,城市环境破坏日益严重问题不可回避,,协调并改善人、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势在必行。通过《环境心理学》这类课程,不仅需要提高未来的环境设计者—风景园林设计师,这是形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了适应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以及生活节奏和生活理念不断更新,应培养具有实践性环境设计和理论知识的创新型人才为理念,构建与城市环境日益变化的趋势相适应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打破单一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教学体系的束缚。 二、风景园林设计要素在环境心理学中的应用初探 每当清晨看到洁净的露水,听到动人的鸟叫声。人的听觉和视觉同时感觉到它们的存在。人们通过五官的作用受到了客观对象的刺激,这一过程称为“感觉”。通过感觉,不仅能够了解客观事物的各种形态、属性。如物体的形状、色调、味道、质感、凹凸感等。而在风景园林设计要素创建中,也会通过感觉反映当前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在具体的风景园林专项设计中,如庭院设计;广场设计;公园设计等,应考虑到环境心理学的应用。园林中的各个节点、道路、水体、植物、及坐憩设施等设计都应该根据人的感觉、知觉、认知的关系去创建。对园区的节点及各个要素位置及朝向进行考虑,例如:园中的水体弯曲、自如、收放有着规律可循,正所谓“收之成溪涧,放之为湖海”。人们向往诗情画意、波光粼粼的精致的美景—水面荷花,水里鱼儿游来游去,身在园景中闻到了花香,看到了五颜六色的鱼群,给人亲近宜人的感觉。同时水体与建筑、山石、设施、植物构成围合的边界,突显着物体的个别属性。深受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影响,园中的植物讲究高低错落有致,树的种类及色彩搭配合理,增添趣味感,重现生机昂然那一幕,更希望观者看到“步移景异,曲径通幽”,感受到曲线美、韵律感。与观者的路线、视觉方向设置有关,认知为“宛如天成”。仿佛沉静在大自然中一样,生动有趣、无限想象。人的行为与情感的变化与环境心理学的要素是密不可分的。风景园林设计合理的教学体系应依托于环境心理学体系建立的,从而利用交叉领域的作用是一种必然。如何实现两个学科必然交叉与联系呢!在教学培养计划的指导下,打破了原有的理论式教学方式,将关键理论节点进行分类教学法,利用认知地图法、综合评估法、人类行为与环境体交互.体验法。根据方法的特点,进行重组穿插。首先,引导学生认识风景园林设计设计要素与环境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重要性。其次,分成不同小组对周边环境当中的设计要素进行感觉、知觉、认知体验的过程。然后,小组进行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现场询问及调研,根据参数化的结论绘制出认知地图,加深对设计要素与人的行为、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的重要性。因此,合理运用两种学科的理论创建人们日益需求的景观环境。要对论述与之密切相关的风景园林设计要素和环境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才能在教学中结合两种理论进行综合研究及探讨。 三、结语 在环境心理学这门学科主要研究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人的行为作及周边环境而这两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说明环境的各种因素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彼此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现象。挖掘人的行为与五要素之间的联系为目的,运用感觉、知觉、认知组成要素与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之间相平衡。并在课程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现已通过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了尝试,而且对于整体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提高,这种综合性、导向性、实践性的教学手段就将成为合理的教学手段。 作者:石昆鹏 饶美庆 童俐 卢群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地域特征风景园林设计论文 1地域特征气候方面 根据某些特定地域的气候不同我们会设计不同的建筑构建不同的植物配置来有效地将自然地貌合理运用起来。譬如中国古典园林中岭南园林所处地区气候湿热,夏季易有暴雨,建筑物易遭雨水冲刷侵蚀。因此往往连宇成片,以在夏季遮荫同时也能避免大雨的冲刷、房屋毁坏等不利因素的发生。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阳光充沛,空气适宜。当地的建筑物多为有露台样式,面向阳光空气,毗邻常绿阔叶林,细闻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2地域特征场所方面 场所方面的有关风景园林的设计主要体现在设计者善于利用需要进行设计区的现有物体,并且善于将那些不起眼甚至惹人嫌弃的物件美化。使之转化为适合当地特色符合设计主题的亮眼风景。美国加州帕罗奥托市拜斯比公园的设计中发现场地北边有许多废弃的电线杆,设计师乔治并没有将他们拔掉,而是留存下来。一个个平整排列的电线杆与高低起伏的地势形成鲜明对比。 3地域特征背景方面 任何城市都有其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倘若将该地区鲜明独具特色的历史底蕴融入到当地的建筑中定可以勾画出一幅令人神往的立体书画境。结合设计地段的历史背景使园林设计的整体框架、构思原则与历史内容相贴合,传达出该地域的独特思想、人文情怀。杭州西湖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西湖堤畔留下了点点情思。绕西湖一走,路经苏堤,走过白堤。在文人墨客的情思中流连西湖之美;在西湖美景中赞叹迁客骚人的深情。设计者将历史文化与西湖两岸建筑融为一体,岂不会令人艳羡神往? 4地域特征文化方面 我国的古典园林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大多由古人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结构设计建造,现代艺术中在很多方面仍然广泛地体现着我国古典文化气息,着重从体验到心里的自我创造过程。文化是一种无形财产,但能使得物质空间巧妙移情为精神空间,我国古典园林在设计上充分依据当地的文化,在设计理念、景区区分、景区设置等方面都融入了地域文化。例如,苏州古典园林以其小巧精美、构思新奇而著称于世,园内景观秀美,门庭却十分简陋,充分显现出园林主人想彻底摆脱官位显赫的阴影,充满了退隐的文化氛围,表达了知足常乐、淡泊名利的心境。 5地域特征社会方面 无论是什么气候的园林,具有什么样的背景和文化在场所方面有何不同。所有的园林都必须遵循的一个共同原则就是要为人类服务。要做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好处,使人民安居乐业,政府才得以更好建设整个国家。北京的东便门明城墙遗址便做到了人性化———为人民服务。设计师在城墙边并没有添加新的景点而是设计了一条沿着城墙而行的通畅小路。人们可以在散步中饱览城墙的丰姿。且在公园的适当地方和大树设计了很多小的休息场地。充分体现了园林的人性化及其社会效益。 6结语 可知风景园林设计只有基于地域特征时才能达到别具一格的特点。才能将人文地理历史与建筑自然相融合达到和谐美好的境界。为居民的生活质量考虑,做到人性化是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的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求。基于以上具有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将会在我国长久发展。 作者:杨军 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劳动湖风景管理处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景观建筑园林设计论文 1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景观建筑是园林设计中的主体,景观建筑的设计要满足园林设计的需要,最终达到和自然风光的协调和融合。景观建筑可以通过多种组合形式存在,通过合理地设计和布局,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通过合理应用景观建筑,能够有效调整园林景色的布局,使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园林设计中通过选择某处建筑作为其中的重点,然后再布置相应的游廊等附属建筑,将景观建筑联系起来,这样能够满足旅客赏景的需要。人们在园林中游玩时不仅容易被优美的自然景色所吸引,同时还容易被景观建筑所吸引,景观建筑往往在园林设计中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给人们提供小憩的场所。在园林设计中,通过借景的方式,增添了园林景观的艺术性,满足了艺术意境的表达和需要。景观建筑通过合理的规划,以花墙、庭院灯形式展现在游客面前,能够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2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1凉亭的设计 凉亭作为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景观建筑,它能够给游客提供短暂的休息空间,也是避雨和乘凉的好场所。凉亭在园林设计中包含了传统凉亭和现代凉亭2种形式,其中传统凉亭的形状主要有梅花形、多边形等形状,在凉亭的顶部主要有单屋檐、双屋檐以及多重屋檐等形式。现代凉亭的顶部主要有弧形、平面图形以及坡面对多种形式,其建设材料主要有木料、石料以及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凉亭的外观形式更加丰富,而且其姿态也更加雄伟、精致,能够给游客更加美好的意境和感受。凉亭一般作为一种独特的景观建筑伫立在园林内部,在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凉亭要想发挥其巨大作用,一般应当设立在景色优美的地方,特别是周围有流水经过,能够给游客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例如,长春市南湖公园中的凉亭,其形式是传统的四角亭,屋顶是三层檐,亭柱是传统的红色,其顶部是尖锐状。在亭柱之间有圆柱形和长方形的缓台,能够供游客休息。其中4个凉亭两两连接在一起,凉亭下面是荷塘的流水,荷塘上面有绿色的荷叶和粉红的荷花。这样的凉亭能够给游客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发挥了凉亭建筑景观的作用。 2.2桥的设计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也常常需要应用到桥梁,特别是流水能够给人们带来活力的感觉,同时河流还能够达到湿润空气的作用,人们都希望感受到流水的力量。在这样的园林景观中,通过特意设计一座桥梁,不仅能够达到观赏的作用,同时也增添了景观的艺术效果。对于规模比较小的园林,通过设计一座桥梁,能够有效增添景观面积,增加了景观层次感。对于小园林来说,桥梁可以设计的更加精巧,并且和水面十分接近,这样能够使旅客的游玩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大型园林来说,桥梁应当作为整个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标志,在布局上应当和园林景观整体风格相适应。桥梁应当和周围的景色相互呼应,同时和整体的园林景观相互融合。 2.3廊的设计 廊在园林设计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往往是连接景点的重要通道,具有连接建筑物和外部空间的作用。廊的存在能够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空间性,特别是不同的廊结构和形式能够丰富园林景观的类型,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具有重要帮助。同时廊还能够和藤类植物结合,形成葱葱郁郁的外部结构,使游人走在里面感受到凉爽,具有一定的避阳效果。廊的存在延长了游客的观赏时间,使游客有更多的时间融入到园林景观中。在历史上有不少的故事都和廊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廊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人文意义。 3结语 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达到良好的画龙点睛和点缀效果,衬托出园林景观的整体性,丰富了园林景观的景色。通过广泛的应用景观建筑,可以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性,给人们带来艺术的美感。 作者:李睿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课程建设计算机园林设计论文 1高职院校设置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课程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园林企业,其工作岗位主要分为3类:(1)园林植物生产、销售、养护岗位群。(2)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制图岗位群。(3)园林施工、园林预算和工程管理岗位群。从这样的现状可知,学生在就业时可选择的方向多样。通过对园林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他们纷纷表示就目前的市场而言,不建议园林专业有一个很明确的方向,比如纯施工方向。因为园林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学生在就业时有很多方向可以选择,在学校进行基础培养,对园林有基本认识,能够一专多能,而方向则可进入社会后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喜好进行选择。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园林制图、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施工图设计等课程,让学生掌握AutoCAD、Photoshop、SketchUp软件的操作技能辅助其他课程的开展尤为重要。培养目标为让园林专业学生了解园林公司的出图要求,掌握计算机制图软件的应用,并能从事园林设计和绘图工作。这需要园林相关专业进行就业导向型高职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课程建设。 2课程体系的建立 2.1三门软件课程的关系 首先,在AutoCAD、Photoshop、SketchUp三类软件中,Au-toCAD是基础,因为无论是利用Photoshop渲染平面图还是SketchUp建立3D模型都需要用到AutoCAD绘制的基础图形,所以,首先要学习的是AutoCAD软件。其次,Photoshop作为后期效果图处理的软件可以放在SketchUp之后学习,先学习如何利用SketchUp建模,然后学习利用Photoshop处理模型效果,同时还可学习利用Auto-CAD绘制的平立剖面图进行渲染。综上,三类软件的学习顺序为AutoCAD———SketchUp———Photoshop。最后,为了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三类软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3类软件,实现灵活运用,需要足够的课时量,因此这三类软件不能放在同一个学期学习,分学期进行教学,每门课程之间以项目进行连接,以求达到循序渐进,不断深化提高学生对软件应用的能力以及制作设计方案文本的能力。 2.2专业课程间的相互关系 三门软件课之间互有联系,同时与其他课程也应相互呼应,共同提高学生对园林设计的理解。以园林制图、园林美术基础、园林设计手绘、园林概论为基础课,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施工图设计、毕业设计为提高课建立软件学习的基础理论与提升应用能力。具体安排为大一上学期学习园林制图,规范制图要求,并学习园林美术基础,提升对形体、透视等的认知;大一下学期学习AutoCAD,同时学习园林设计手绘,提升对效果图的理解以及颜色的把握,学习园林概论,对园林设计有基本认识,为学习SketchUp及Photoshop打基础;大二上学期学习SketchUp,同时开设园林规划设计(1),一方面通过SketchUp加深学生对设计空间大小的把握,另一方面通过对园林规划设计的学习,对于模型中的材质、配景设计将会更加得心应手;大二下学期开设Photoshop,同时开设园林规划设计(2)和园林建筑设计,可以将AutoCAD和SketchUp学到的技能运用到课程当中,另外开设园林工程,学习相关知识,为提高课———园林施工图设计打基础;根据市场调研,确定高职园林相关专业学生首次就业岗位为施工图设计,因此在大三上学期,将重点提升园林施工图设计,再次将AutoCAD的运用专业化,同时,根据同学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方向做毕业设计,按照园林公司标准要求,在毕业设计中灵活运用三类软件。经过这一系列的培养,让学生在进入公司之前就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 3课程建设方法 3.1以基本方法为核心,发散学生思维 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对老师的依赖性强,自学能力较弱,为了让他们在就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学会思考。具体作法为任何一门软件只教基本方法,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自己琢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AutoCAD课程重点强调图层的应用以及设计规范,SketchUp课程重点强调组与组件的创建,Photoshop课程重点强调分层,三种软件都要熟记快捷命令等,然后用由易渐难的项目层层推进他们对这些软件的认知,学任何一个命令或者方法都要举一反三,发散学生思维。 3.2以项目为驱动,创建课程体系 三门课程虽分属不同学期,但具有密切的联系,为了让学生能够连贯地运用这3类软件,可以用相同项目将教学串联,比如在AutoCAD课程中让学生绘制某现有的居住区平面图,然后在SketchUp课程中将此居住区建模,最后在Photo-shop课程中渲染平面图和效果图、做分析图,形成文本。再进行扩展的话,就是在园林规划设计课上让学生对此居住区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在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中对此居住区中的某景观小品进行设计,在施工图设计课程中绘制此居住区的施工图纸等等,每一门课程的课时量有限,但是如果所有老师能够合作,用某一个或两个项目对所有课程进行串联,驱动课程体系的创建,并按照企业标准对学生进行要求,相信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在毕业前将会对园林行业的运转有一个深刻的认知。 3.3以态度和实操为检验,改革考试方式 传统的考试方式为开卷或闭卷答题,这种模式显然不适用于实践性强的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课程。本课程建议采用平常表现与实操效果的综合评价,平常表现主要是看学生的态度,是否能专注地完成任务,能否进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实际操作则是给学生一个时间限制,以一个实际项目为题,按要求完成平面图绘制或者模型制作,以此检验学生运用软件的熟练度与精美度。现代的电子科技日新月异,软件也是不断在更新,作为高职院校,要时刻保持与就业市场的联系,按照社会需求不断更新授课内容,加强就业导向型的课程建设,真正实现学校学习与社会就业的无缝对接。 作者:袁韵珏 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植物配置生态园林设计论文 1生态园林的概念及设计的必要性 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和发展背景下,城市生态园林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生态园林具有艺术美和观赏美,主要任务是形成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序。植物作为生态园林关键的构成要素,运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种植各类植物、改造地形、布置园路等途径,打造一个赏心悦目的自然环境。同时通过种植林子,实现调节气候、防风降尘的目的,结合当地的特色,建立人工植物群落,为人类提供一个生态良性循环的环境。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是将文学、艺术、雕塑、绘画融合为一体的美学,不仅仅是表面的绿化,其目标是达到绿化、美化以及净化等环境,确保人类生活环境的舒适性和优美性。近年来,人们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索取,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导致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园林设计迫在眉睫,尤其是园林中植物的配置。植物是一种美学,每一种植物群落都具有自身的规模和面积,现代化园林植物配置早已打破了传统乔木、灌木等植物的组合形式,不仅扩大了绿化量,利用多层次的植物群落,创设优美的树冠线和林缘线,展示出了园林工程的艺术美和生态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由此可见对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进行配置势在必行。 2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2.1协调、统一的原则 在设计生态园林时,要求植物的颜色、形态、线条以及搭配比例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而展示出园林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避免植物配置结构混乱,繁杂无序,需要使植物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不仅可以给人以自然、和谐统一的视觉效应,同时植物搭配生动活泼、变化自如。因此在配置植物时,如果变化繁复,整个设计会失去美感,降低其观赏价;但过于平铺直叙,缺少变化,就会显得园林景观单调,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园林设计和植物配置中,把握好变化的度,遵循协调、统一的设计原则,提高园林的美感和观赏价值。 2.2景观性原则 在进行植物搭配时,设计者需要深入分析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造景功能以及观赏特性,整体把握生态园林植物群落的搭配,将物质观赏要求和艺术理念更好地融于生态园林设计中,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园林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观赏需求,重点突出园林设计的科学性和协调性,确保每个季节植物都能实现良好的观赏效果,充分体现出生态园林的应用价值。 2.3均衡原则 植物姿态各种各样,有的相对整齐,有的错落有致,把植物的属性和姿态按照均衡原则进行搭配,确保景观设计的稳定性和观赏性。设计人员需要掌握不同植物在不同生长期内的形态变化,有利于科学合理的搭配植物群落,更好地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结合周围环境的特点,遵循规则式和自然式的均衡原则,比如陵园、公园、植物园等,以实现错落有致的美感。 3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方案分析 3.1根据生态园林设计的具体情况分析,在开发和建设生态园林时,应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水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 基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可以孤立种植孤植单株树,其不仅可以作为园林庇荫树的观赏作用,同时单纯为了构图艺术的需要。往往用于大片草坪、庭院、花坛中心等,彰显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同时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城市周边,而是在城市中融入自然,展示出生态的美感,促进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3.2在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中,以乔木为主,将藤木、灌木、花卉、地被等植物群落融于一体,为人工栽培群落的设计提供充足的素材。 在城市园林空间中,不论是以植物为主景,还会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构成的主景,在选择植物种类、数量、方式以及位置安排上,都应该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这种配置方案有利于体现生态园林空间景观和风格与魅力。乔木作为城镇园林绿化的关键植物,对改善环境、保护环境以及美化环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仅仅是利用乔木进行配置,不仅会导致园林景观单一呆板,同时不利于充分发挥出乔木的生态效益。因此在配置植物过程中,应注意人工植物群落的层次性和结构性,这样不仅有利于丰富园林的绿化景色,增添自然的美感,同时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的绿化量,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实现最大化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3由于每种植物的形态都不同,或整齐或动姿,且不同形态植物所产生的美感和观赏价值也不同。 因此在生态园林植物配置时,需要讲究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及其他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并考虑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季节的变化,避免植物配置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采用高低、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等对比手法,利用艺术构思,衬托出园林植物景观的美感,弥补传统园林景观单调、呆板的缺陷与不足,以乔木、花卉、灌木等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植物分层配置,确保各个季节的园林景观都有可观赏性。另外,背景树的配置应高于前景树,尽可能增大栽植密度,有利于形成绿色的屏障,为加强衬托效果,在色调和色度上,可以拉大与前景树的差距,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4结束语 城市生态园林工程作为改善城市环境条件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和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作为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尤为重要。因此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中,应认识到生态园林设计的重要性,并遵循植物配置相关原则,强化植物配置方案建设,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提高我国生态园林设计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生存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作者:来静 胡静 单位: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园林绿化局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形式美法则园林设计论文 1园林设计中形式美具有重要作用 1.1形式美使得园林景观中各个要素井然有序 园林景观的组成要素包括:点、线、面、体、材质和颜色等,只有把这些要素合理排列组合后才能构成完美的园林景观。在对这些园林要素进行排列时,形式美原则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设计者遵循着形式和内容在变化中统一,局部与整体的多样性,风格、整体、线条、材料和质地的变化统一,对空间要素进行合理的组合,使得各种要素既能突出自身特征,又能符合整体布局,才能创造出给人美感的园林艺术作品。 1.2园林设计追求形与神的统一 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具体形式和抽象精神的统一,形式和精神的统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里的一对矛盾,在马克思哲学里,形式和精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内容就是指山川、河流、植被和建筑等实体存在,而形式则是指对内容实体进行不同方式的排列组合,使得园林景观产生各样美的关系。形式上的美与内容实体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实体的内容存在是形式美存在的物质基础,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内容实体的形式美。内容实体的美是固定的,增加园林设计的美感就要从形式美上着手,形式美是园林景观设计的突破口和主要方式。美感都是通过形式表现出来,没有形式上的千变万化,也就没有各种各样美的形式展现。所以,园林设计者在进行每一个园林设计作品时,既要关注内容实体的美,又要关注形式美,并且充分发挥对园林景观形式美的追求。园林景观设计者对形式美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往往直接关系到园林景观作品的风格和自身对形式美的创造能力。然而决定设计者形式美的因素包括很多,形式美并不是简单就能够获得的,它需要设计者对形式美的深刻理解,需要设计者天赋和灵感,也需要设计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敏感,还需要设计者自身的艺术修养等。 2形式美原则在园林设计里的体现 2.1园林景观中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平衡性和稳定性是相对而言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这里的平衡与稳定是指能带给人们心理上的舒服和协调感,在视觉上感觉到安全与稳定。因为它符合人们的视觉效果和心理适应性,所以,它是园林景观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园林设计上,平衡包括绝对性对称平衡和非绝对性对称平衡。绝对性对称平衡是指在人的心理和视觉上呈现出完整的对称效果,比如学校的花坛都是规则的几何图形,甚至花草树木都修剪的形状统一、菱角分明。这种绝对性对称平衡多体现在西方的作品里或者现代化的设计中。中国的古代建筑更多的要求自然美感,在园林设计里体现非绝对性对称平衡多一些,中国的建筑风格总体特点是在总体的平衡里追求自然性和自然美感。 2.2园林景观的比例性和尺寸度 比例性就是指园林中各物体的局部和局部,物体的局部和整体,物体与物体之间以及物体和园林景观整体之间的对比关系。在园林景观构建中,利用数学上美学分割原理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数学上的黄金分割点的比例性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们的审美角度,按照黄金分割点进行比例分配园林景观的整体与局部,设计出的园林景观更加受到人们的喜欢。尺寸度则包括园林景观的自然景物,人工建筑等实体大小和人们所习惯的标准之间的关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尺寸度的把握和比例性一样重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尺寸的大小,这样园林景观里的局部才不会过于突显,不会影响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 2.3园林景观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园林景观的多样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园林的构思风格、园林的主题思想、园林的整体材质和色彩、园林景观中各种要素的不同排列组合等,都是园林景观多样性的体现。统一性是指园林的主体风格和主题思想,统一性是宏观的和大体性的。统一性中包含着多样性,多样性里蕴含着统一的元素。 3总结 形式美原则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只是其中之一。园林景观设计者在掌握和理解了形式美原则后才能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园林景观作品。形式美原则是固定的,但是不同时代背景对其理解是不同的,所以,设计者要根据不同背景运用形式美原则,使它更好地为园林景观服务。 作者:武美燕 单位:内蒙古绿美园林景观有限责任公司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现代设计理论下园林设计论文 1现代设计思想 首先,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起步较晚,从20世纪初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它的发展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现代主义逐渐出现在设计领域,它从设计理念、形式和手法等方面,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模式。设计者经过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运动以及装饰艺术运动等一系列的探索,使现代艺术在形式和思想上得到了大解放。其次,现代设计思想。现代设计思想主要包括6个方面:第一,服务于大众的民主思想,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美化产品。第二,功能为第一要素的设计思想,现代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因此把功能看作第一要素是必须的。第三,艺术和技术结合的设计内涵,在充满艺术的同时要注意技术的应用。第四,遵循自然和客观的法则,违背自然和客观条件的设计是不可取的。第五,少就是多的设计原则,简洁明了是现代设计的追求。第六,形态构成的设计基础,例如点、线、面在设计中的完美应用。 2现代设计思想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1科技创新的应用 科技创新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新技术的应用和传统形式的新表达2个方面。例如,运用LED灯光作为园林建筑外墙的装饰,在园林水景设计中运用高科技的音乐水幕等。传统形式的新表达主要表现在新的构图原则上,设计者们将现代艺术的抽象几何构图和流畅的有机曲线运用到园林设计中,更能满足现代人对园林设计的审美需求。其次,与传统园林设计相比,现代设计思想下的园林设计已经不再是手绘作图,已发展为计算机作图。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绘图,具有精密度高、效率高等优点。 2.2平面构成的应用 2.2.1点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点具有聚集性,容易聚集目光,在园林设计中可以把点当作整体构成的视觉向心点或焦点,通过整体的衬托实现突出主题中心或达到营造意境的效果。例如:在园林设计中,可以在林间道路的尽头设置凉亭,或者在石质阶梯的尽头设置石门,凸显出一种艺术韵味,通过重叠组合或者差异性组合,突出点可以快速吸引人们的视线,获取视觉的焦点的同时,可以渲染出富有艺术的意境。 2.2.2线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线的主要特征是长度,在园林设计中,常用线条即为直线与曲线。其中,直线主要可以分为水平线、垂直线以及倾斜线,其具有划分整齐的特征,例如,设计排列整齐的树木就有规整、井然有序的感觉,所以一般在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中应用。曲线的应用也在园林设计中占据较高的应用频率,在园林作品中随处都可以见到曲线的存在。通过曲线的舒展划分,能够最大程度地在视觉上扩大园林作品的空间感,带来较为广阔的视觉感受。 2.2.3面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线在封闭的情况下即可构成面,园林设计中经常用到的平面构成因素主要有曲线形和直线形的平面几何形。通过设计组合成的平面中有规则对称,也有分散的。一般情况下,规则对称的平面都是应用在具有纪念意义园林广场的设计中,具有规整的表现效果,而不规则的几何曲线平面可以应用在花坛、公园或庭院的设计上,凸显出不规则的美感。 2.3色彩的应用 人对色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同样地,不同的色彩会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觉,园林设计中通常运用色彩来表达和塑造视觉艺术。例如:利用绿色,可以缓解视觉疲劳,与园林设计效果相映衬;利用黄色,可以舒展身心。不同色彩的搭配组合可以凸显出不同的效果,掌握好色彩的轻重感才能体现设计的主题,表达设计者的想法。高明度的浅色系显得轻快,低明度的深色系显得稳重。而冷色系则是可以突出肃穆与安静的环境氛围。 2.4材料的应用 传统园林建设多使用的是木质材料,而现代设计思想下的园林设计材料运用可以分为高技术材料和低成本材料的应用。与传统的木质材料相比,这些材料大都有性能好、价格便宜等特点,在设计的过程中,对它们进行合理利用,产生的影响将会是积极的。 3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设计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充分掌握现代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园林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其更好地融入到设计中来,才能积极提高园林的性能以及效益。 作者:崔道雄 单位: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淇滩镇林业环保站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地方生态园林设计论文 一、生态园林概述 生态园林是在传统园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按照生态学原理,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多结构、科学合理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在生态园林构建的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是主流植物,不同植物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充分利用的阳光、空气、土地等资源,构建和谐有序的群落。植物造景是在充分了解植物生长规律的基础上,配合周围自然环境,通过精心选材、合理配置、精心设计实现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完美统一。生态园林要求园林设计开始就充分利用绿色植物,提高太阳能和生物能利用率,在美化环境,构建和谐环境的同时,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并且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二、植物景观在生态园林中的重要作用 植物景观在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植物配置能够美化改善生态环境,营建赏心悦目的形态美、层次美,一方面为城市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同时美化了城市环境。此外,生态园林可以有效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调节小气候,在夏季降低气温,冬季升高气温,降低风速,发挥防风作用等等。此外生态园林可以抵御自然灾害,具有防火、防震、保持水土的重要作用。绿色植物可以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维持碳氧平衡,净化环境。生态园林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游憩场所,让人们亲近自然,陶冶人们的情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三、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是一项系统化、综合化的工作,要求按照一定原则进行配置,概括来说,植被配置应该遵循“艺术性原则”、“景观性原则”、“生态性原则”、“生物多样性原则”、“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艺术性原则要求植物景观和谐统一、调和、均衡,不同植被之间形成相互错落的层次,同时保证柔和、平静的和谐美感。生态性原则要求植被配置合理,能够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物种之间相互补充,功能健全,并且保证生物多样性,对于外界侵扰能够有效抵抗。适地适树、因地制宜是生态园里设计中植被配置的核心和基础,要考虑生态园林所处地区的气候、土壤和环境条件等。 四、结语 生态园林设计将生态环境价值加入到园林建筑中,在体现了植被生态作用的同时,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互的生态园环境,为人们带来舒适的环境。 作者:程明山 徐良仁 单位:湖北省通山县林业科技服务中心 湖北通山县林业局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节水型园林设计论文 1园林设计中用水不合理的问题 1.1灌溉设计不合理 目前我国园林绿地灌溉的方式,大多数是采用人工持水管的方式。由于资金不足,很少采用现代灌溉技术,比如滴灌、地下滴灌、喷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针对城市路旁绿地的路段,均采用水车灌溉,灌溉过程中难免会造成大量的水分流失,最终导致水资源消耗大。 1.2雨水利用不合理 在进行园林设计和规划中,很难考虑到雨水的利用,雨水降到地面后多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被排入下水道,白白浪费了大量的资源。部分园林在对雨水资源利用设计时,多数时候是将其直接排入下水道,导致雨水无法合理利用,没有用于绿地灌溉或者补充到城市水系中,加大了城市园林水资源的使用量。 2节水型园林设计规划整体思路与措施分析 园林工程作为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中重要的内容,对净化城市空气、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逐年增加,水资源紧张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水资源日益短缺和城市环境对园林绿化用水之间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节水型园林设计与规划工作,进一步缓解我国城市供水矛盾,促进我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2.1改变园林和植被的种植模式 在城市园林设计规划中,不同地区需要不同的设计方法,比如北方地区普遍缺水,为尽可能减少水资源消耗,往往选择耐旱性强的树木和植被。在种植过程中,选择多种植树木少种植植被,主要原因是耐旱树木需水量较少,且根系锁水效果好。那么除了特殊场地必须种植草地外,其余地方应尽量种植树木。树木种植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土壤因素以及树木生长特点等,为提高园林的美感和观赏性,应科学合理的种植、错落有致,以实现降低灌溉水量和保水锁水的目标,提高整个园林的抗旱能力,保住城市有限的水分,有利于解决城市园林绿化发展与水资源之间的矛盾,为建立节水型园林创造良好的条件。 2.2推广节水型灌溉技术 在园林设计和规划中,园林灌溉工作不仅关系着园林各类植物的生存,同时影响着我国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可见做好园林灌溉工作,能有效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但目前我国园林规划部门缺乏对灌溉技术的管理,并未成立专门的灌溉管理组织,导致我国园林灌溉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为切实做好园林灌溉工作,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建立节水型园林工程,在园林设计规划中应采用节水型灌溉技术,实现灌溉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当然在采用灌溉技术时,应综合考虑到不同植物生长特点,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好的生长。节水型灌溉技术和方式打破了传统水车拉水灌溉的弊端,采用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创新出喷灌、滴灌等方式,大大降低了水资源的损耗,实现了节约水资源的目标。同时,节水型灌溉技术利用自动化技术,确保灌溉工作的高效性,提高了园林灌溉效率,减少管理成本,因此积极推广与应用节能灌溉技术,将节水型园林设计规划理念深入人心,实现园林规划节水节能的目标。 2.3充分利用城市所有水资源 城市水资源包括河流的自然水、地下水系等,这些均称为常规水源。另外城市每天将产生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将这些废水进行必要的回收和处理,从而满足园林植被灌溉的需求。因此在设计和规划节水型园林时,应充分利用城市中的常规水源,变废为宝,降低城市供水系统的压力。同时收集和存储雨水,并进行适当的净化,用于树木和植被的灌溉,有利于节省大量的自来水。由此可见,只有充分利用城市水资源,才能切实解决城市园林生态用水问题,从而促进园林发挥出最大的生态价值,实现改善城市形象、净化空气的目标。 2.4培养相关人员的节能意识 作为园林工程的创造者,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遵循节能节水的设计原则,深入分析当地地形、土壤、水文等条件,将设计规划方案与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有利于设计出适合该地区的园林工程。比如在缺水的北方,设计人员应注重增加树木种植面积,减少植被的种植,尽可能选择耐旱保湿的树木种植。由于在园林绿化维护和保养中,部分绿化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节能节水意识不强,无法充分发挥出先进灌溉技术手段的优势,导致灌溉不均匀、不全面,部分植物因缺水被枯死或者因灌溉过分被淹死。因此园林部门应加强绿化人员相关设备使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有意识的提高他们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从而为建立和实施节水型园林创造有利的条件。 3结束语 随着园林工程的发展,城市的绿化面积逐渐增加,园林绿化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矛盾逐渐被暴露出来,建立节水型园林设计与规划工作迫在眉睫。园林部门及相关设计规划人员应认识到节水型园林的重要性,面对我国城市园林用水不合理的情况,积极采取相关的措施,改变园林和植被的种植模式,不断开发和推广节水型灌溉技术,充分利用城市所有水资源,培养相关人员的节能意识,确保设计方案符合节能环保和节水的需求,从而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出园林工程最大的价值,使其更好地为我国城市建设服务。 作者:胡静 来静 单位: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园林绿化局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园林制图园林设计论文 1学生园林设计图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制图不规范,不符合国家标准 标题不规范,园林设计图标题不准确或图纸无标题。图例不规范,学生绘制的图纸图例不准确或无图例,如总平面图中无景点图例。平面图中无比例尺,指北针,标题栏,无法识读平面图中各园林要素的方位,尺寸、规划区域面积,制图人及制图日期等。字体书写不规范,不使用国家标准的长仿宋字,既不严肃,又不美观。 1.2制图不准确,图面表达不正确 尺寸标注不正确,线性尺寸及圆弧尺寸标注不按标准要求书写,尺寸单位不正确等。线型使用不正确,如建筑剖面图中被剖切到的部分轮廓线应用粗实线表示,主要可见轮廓线应用中粗线表示,次要可见轮廓线应用细实线表示,但有些学生常常粗、中、细不分。地形标高及坡度标注不正确,如图纸中室内与室外地坪形高标注不规范,道路坡度数字标注不正确。绘图线条不流畅,如绘制道路,水体线条曲线不光滑;针阔叶树和灌丛的叶缘线绘制太随意,不能反映树形特征;所有种植范围几乎都一样,无疏密层次。 2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2.1园林制图课程实践环节薄弱,缺乏对园林设计要素的认知 园林制图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在学生大一的时候开设,学生在这个时期尚未接触专业课,对于园林设计还处于懵懂状态,因此,对于园林工程图纸的理解及制图国家规范缺乏认识。由于园林制图课程以课堂讲授,课堂辅导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师只是在课堂上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讲授以及在课堂上进行辅导和答疑,而园林制图课程缺少实践环节,学生不能对各类园林景观进行现场学习,实地测量,导致学生对园林组成要素的特点和表示方法不熟悉,空间尺度感不强,设计方案中不能用图例将造园要素形象、准确地表达出来。 2.2园林制图课程与园林设计课程脱节 园林制图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各种作图手段识别和绘制园林设计图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园林设计课程打下基础,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准确并完整地绘制和识读一套园林设计图;园林设计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运用园林制图的绘图技巧表达园林设计思想、立意,将园林设计要素准确的表达在图纸上。然而,目前园林制图课程因教学条件的制约,学时的限制,教授的内容不够丰富,从园林设计的实际案例分析制图规范的内容相对欠缺;而园林设计课程多数内容只注重学生的设计主题是否新颖,设计思想是否合理,而忽略了制图的规范性,对学生图纸的规范性要求相对较低。 3园林制图课程与园林设计课程互相贯通的教学措施 3.1园林制图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对园林设计要素的认知园林制图课程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按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进行绘制、识读园林设计图和园林施工图的能力。传统的园林制图课程缺少安排实践教学的环节,只是通过实验课让学生抄绘课后题及专业图,既简单、又枯燥。学生没有到园林绿地现场进行实地学习调研及测量,对于园林的要素及空间尺度感认知较差。为此,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园林制图课程实践教学环节。 3.1.1通过小型园林绿地和园林建筑的测绘训练,提高学生的图示表达能力测绘应严格要求学生先绘徒手草图,再整理成一套完整的园林设计正式图,内容包括园林设计平面图、种植设计图以及园林建筑平、立、剖面图和透视图等。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既贴近实际,又能巩固所学的各种图示方法,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也得到了应用和提高,使制图课与后续专业设计课之间有机衔接,为后续专业设计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1.2通过小型工程图纸的阅读,锻炼学生的识图能力 可以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后,拿一套实际工程图纸让学生阅读,使其以工地技术员的身份查找出图纸中的错误。这样,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工程实际,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 3.2园林设计课程中强化制图标准意识,提高园林制图水平 3.2.1园林设计课程加强对图纸规范性的要求 园林设计课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园林设计主题,设计思想及立意的要求,同时要加强园林制图课程相关内容的要求。园林设计在课程设计辅导时,图面质量要求达到图面整洁、图线分明、字体端正、符合规范。 3.2.2园林设计课程中将园林制图规范标准计入设计图的总体评分标准园林设计课程中强化学生对制图标准的意识,可将园林制图标准计入设计图总体评分标准。对园林制图的各项内容和制图标准制定相应的分数。如图纸的幅面,图框,标题不符合规范;图纸缺少指北针,比例尺或指北针比例尺不符合规范;图纸尺寸标注,地形标高的标注不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图纸中线条粗细表达不准确,图面艺术性差等要扣除相应分数或等级下降等。 3.3园林制图课程与园林设计课程增加徒手作图,提高专业图纸绘制能力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应用,学生园林设计课程及毕业设计部分图纸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完成,导致徒手作图基础差的现象。因此,园林制图以徒手作图为主,园林制图课程中做好几何作图及专业图绘制两部分的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绘图能力。通过园林绿地的测绘训练提高学生的图示表达能力,测绘严格要求学生绘图规范。同时,园林设计课增加学生徒手作图的作业,减少计算机绘图作业,园林设计专业图中总平面图、功能分区图、植物种植设计图、竖向设计图、效果图等图纸要求手绘完成,图量达到1号幅面图纸7张以上。 4总结 园林制图课程与园林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园林制图课程作为园林专业的基础课,要使学生有更坚实的制图基础及绘图能力;园林设计课程也要培养学生利用制图知识更准确的表达设计立意的能力。园林制图课程与园林设计课程结合的更加紧密,更加贯通,学生的综合能力才会有更大的提高。 作者:赵妍 其其格 王洪俊 洪艳 单位:北华大学林学院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城市环境艺术模式下园林设计论文 一、专业发展概况 为了适应园林行业快速发展和北京奥运绿化工程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园林设计人才的亟需,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园艺系2004年开始设立城市园林设计方向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专业。至2014年累计招录1066人,现有在校生人数371人,累计毕业生人数700余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100%。毕业生不仅就业率高,而且就业质量高,大部分同学在北京二、三级以上资质的园林企业就业,很多毕业生从资料员、技术员、预算员等职位开始快速成长为设计部主任和项目经理等园林企业骨干,还有部分同学创办了自己的园林绿化公司或园林设计工作室并获得成功。由于学生在校专业学习过程中在教学内容上对接企业需求,教学过程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就业后很快适应企业岗位并快速发展,如07届毕业生任志平2010年开始任秦皇岛中冶夏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绿化总监,年薪30万;07届毕业生王志安和李彩杰毕业一年就成立了园林公司,09届毕业生李翠平毕业后一年即任北京碧海怡景园林公司设计部主任,12届孙志刚在工作几个月后就担任了业务组长,现在大千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任预算部预算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经不断发展,现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成立了行业权威专家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利用美术室、测量实验室、插花园艺实训室、150台电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机房、2个80m2的园林制图室等校内实训基地条件,结合校园绿化工程可以完成学生见习、轮岗、毕业设计等校内专业实践过程;联合北京碧海怡景、北京绿茵蓝天、深圳铁汉等30多家北京园林公司建立的稳定校外实习基地,充分满足了学生的顶岗实习锻炼。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背景 为适应21世纪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需求,世界各国都在对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建设,部分国家和地区发展较快,特别是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较高。在高职教育中,英国的索利赫尔学院职业教育,尤其是NVQ,GNVQ的国家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培训的单元模块课程设计的职业教育和实践技能培训体系,在国内和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在教学中,采用模块教学,强调实际动手能力,小组单元式教学基本上是把职业培训和技术教育结合在一起。德国的“双元制”、法国的“学徒培训中心”、日本的“企业教育”、美国和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的“CBE”模式等是本国职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可以说,国外以美国、日本、德国等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目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从业人员为850万,实际需求1500万,而全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仅为从业人员总量的1.3%,人才短缺已成为行业发展瓶颈。潜在的市场效益和大量的人才需求促使职业院校陆续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要求,作为“朝阳产业”的巨大园林绿化市场亟需大量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高端技能型人才,其需求每年增加50%以上。高职园林景观设计人才在广大的中小园林绿化企业倍受青睐。高职园林设计方向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多由园林技术专业适应市场需求迅速拓展衍生而来,因起步晚,发展快,在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等诸多方面仿效本科专业及其它艺术学科教育较多“,纸上谈兵”较多,教学模式、学习过程与就业岗位能力常常错位,没有真正突出高职就业导向的能力培养特点和自身专业特色,学生实践能力不能真正满足企业岗位要求。如何充分利用并积极拓展实践教学条件,对接企业岗位能力,探索充分体现高职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模式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三、“双身份、双课堂、分层次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通过大量的园林企业一线调研,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2010年开始创新形成“双身份、双课堂、分层次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后第1-2学期,开设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开放各实训室、日光温室、校中企(校园绿化工程)等校内实训基地,以及利用武烈河沿岸、周边高校校园绿化工程,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见习实习等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认知行业发展。体现既是学生又是见习生的两种身份,即跟着指导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学着做,实现第一层次的专业递进。第3-4学期,学生在校内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通过有计划地分组轮换到校内外园林公司进行体验式轮岗实习,参与园林设计项目,在实践中掌握园林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在专业教师和高年级学生指导下自己做,完成第二层次专业递进。第5学期,利用校中企、校中店,学生通过边顶岗边学习边设计的方式,选择毕业设计项目,同时指导低年级学生见习或轮岗实习,完成毕业设计项目。在校学生选取的设计题目有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小游园设计、校园绿地改造设计、园林建筑设计等,在设计图的基础之上,编制园林工程预算,以及在校内实训场地上进行测量放线。通过两种课堂两种身份专业实践活动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即实现团队合作做,完成第三层次专业递进。第6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利用企业项目,带着工人和指挥别人完成岗位工作,使学生掌握系统深入的理论知识,并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职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工作经验进一步丰富,实现专业与企业、专业与岗位对接,完成第四层次的专业递进。 四、课程体系设置实行学分制 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调研,分析职业岗位所需技能,归纳岗位工作任务,明确职业能力,组织骨干教师转化确定专业课程。实现“三个对接”,即课程体系对接岗位需要,课程标准对接职业资格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实现培养过程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课程体系设置实行学分制。本专业设置计算机基础、英语等公共课8门,30学分;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园林制图与识图等专业基础课8门,28学分;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等专业课8门,61学分;拓展课2门,10学分;选修课4门,4学分。顶岗实习学分为6分,职业资格证书学分每个2分,参加省级技能大赛另附加4分,国家级技能大赛另附加6分,总学分获得142分方能毕业。学分的多少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为学生培养专业兴趣和特长提供了灵活的空间。 五、结果讨论 “双身份、双课堂、分层次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是立足生源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动手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的高职学生分阶段快速提高实践能力的较好模式,较好体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理念。通过10年以来3届同学应用“双身份、双课堂、分层次递进”人才模式培养学生,明显的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企业的满意度,企业满意度达88%。主要因为本模式一方面使学生专业兴趣增强,明确了就业方向和课程学习目标,做到了理论紧密联系实践,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专业学习更突出了实用性和实践性,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普遍欢迎,学生就业后其职业能力的提高便顺其自然。但“双身份、双课堂、分层次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真正做到观念转变、适应角色转变,从理念到实施落到实处;还要求具备较好的校内外实习条件和场所,与行业企业建立扎实、互利的稳定合作关系,同时要求顶层设计不同阶段的优选项目,把不同年级的课程内容通过融入到不同阶段的具体项目当中,达到职业能力的整体提高。总之“,双身份、双课堂、分层次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涉及课程、实习环境和教师多方面的整合设计和组织协调,才能真正到达预期效果。 作者:张百川 李艳萍 单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钢笔画教学的园林设计论文 1.钢笔绘画的基本艺术形式 1.1钢笔线条基本练习 在钢笔画教学中,钢笔线条是学习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认识、熟悉钢笔、签字笔、针管笔、美工笔等不同笔的特点,了解这些笔的绘画使用方法及画出线条的效果。钢笔线条的练习、排列、交叉等是钢笔绘画的基本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注意运笔的变化,了解连断、粗细、顺逆、疏密、虚实等表现对象的美感。钢笔线条练习要用笔果断,线条有力,画面紧凑,有很强的造型能力。 1.2线条明暗关系 在进行钢笔画排线过程中,要注重明暗层次关系的塑造,通过钢笔画排线,能将物体的立体感展现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排线的节奏感进行分析,合理的运用绘画方法,利用粗细、疏密、交叉、重叠等不同形式的线条组织,将对象表现出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教学光盘、图片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钢笔线条的基本作用及画法,由于钢笔画不容易修改,不能用减法,只能用加法,因此,运用钢笔线条的明暗画法时,要注意合理的控制明暗调子对比。 2.钢笔画讲授要点 在进行园林设计专业钢笔画教学时,教师要对钢笔画知识进行分步讲解、演示,如讲解钢笔画的起源、材料性质、线条明暗变化等,钢笔画的表现方法有很多,如白描画法、明暗画法、综合画法等,在我国传统的绘画中,经常会以白描画法为主,以线成形为核心,钢笔画中的白描画法继承了我国传统绘画文化,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其次教师要重点讲授园林建筑小品、园林石块、园林水体、花草树木的画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备好教学材料工具,通过讲解、欣赏中外钢笔画经典作品,让学生掌握钢笔画的基本技术处理,并引起学生的绘画欲望。 3.提高园林设计专业钢笔画教学质量的措施 3.1课堂示范及同步临摹教学 对于园林设计专业,钢笔画的课堂示范是十分重要的,在钢笔画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要从钢笔画基本理论、基本技法、工具的基本运用出发,在亲身绘画过程中,讲解这些知识,让学生在观看作画的过程中,掌握这些知识,并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点。在钢笔画初始教学阶段,教师要多采用课堂示范及同步临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钢笔画的相关基础知识,并在绘画过程中,了解钢笔画的作画步骤、作画技巧、作画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钢笔画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3.2从单线平面练习到立体空间表达 对于园林设计专业的学生,绘画基础比较差,这也是园林设计专业学生的优势,他们没有绘画条框的限制,其想象力十分丰富,并且对单线、平面等比较敏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的为学生安排钢笔单线练习,从而加强学生对钢笔画知识及绘画技能的认识。当学生熟练的掌握这部分知识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钢笔画立体明暗练习,通过线条的明暗处理、排列重叠,精确的塑造三维立体物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易到难,能消除学生对钢笔画的畏惧感,这就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从临摹走向写生 在钢笔画教学中,从临摹到写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是否能正确的运用临摹知识,通过自己的视觉观察,将事物形象的表现出来,对教学的成败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钢笔画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的眼力及审美情操进行训练,从而帮助学生从临摹走向写生。学生在前期的钢笔画临摹练习中,已经掌握了钢笔画的绘画技巧及基础的造型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写生练习。学生在写生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构图的形式,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让学生正确的把握各种关系的表达方式,遵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规律,通过培养学生的散发性思维,让学生将实现转移到物体空间的关系中,从而将物象之间的组合整理归纳出来。 3.4学生作业的修改及评价 钢笔画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教师在修改学生的课后作业时,要及时将学生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并针对性提出相关建议,对于一些典型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让学生全面掌握这类问题的处理方法。教师在修改作业过程中,可以采用示范的方法,这样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且还能发现学生的潜在绘画能力和艺术个性。教师还要定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成绩,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从而为学生的钢笔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5经典作品展示 教师在进行钢笔画课堂教学时,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展示一些中外经典作品,让学生在欣赏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汲取艺术营养,提高自身的审美眼光,开拓自身视野,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表现技巧,还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教师在展示经典作品时,要根据学生的钢笔画基础进行引导,避免学生过于追求某种风格样式,而陷入泥潭中。 3.6钢笔画园林景观速写 速写是提高学生钢笔画技巧的重要手段,学生在学习钢笔画时,不管是临摹,还是写生,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作品,其形式可以是线条结合,也可以是线面结合。通过速写,能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敏锐观察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钢笔画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速写训练,让学生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逐步练习,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速写往往是在时间比较紧迫的环境下完成的,所以学生在进行速写练习时,要做到主次分明,取舍合理,笔笔到位,快而不乱。 4.总结 园林专业的钢笔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力、审美能力、艺术修养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钢笔画教学时,要采用课堂示范及同步临摹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单线平面练习到立体空间表达、从临摹走向写生,合理的修改评价学生作业,展示经典作品,培养学生速写能力,确保学生能更好的为园林设计服务。 作者:丁云 孙天罡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古典风格风景园林设计论文 1法国风景园林设计史 1.1生成期——山庄附属园林 法国式风景园林的开端很难精确地定位到某一时期,与欧洲其他国家的风景园林相似,罗马帝国的影响奠定了法式风景园林的思想基础。在罗马,风景园林最初是由蔬菜和果树组成的,在著名的专著《De agricultura(农业志)》有相应的论述。公元1世纪时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典范大多是著名山庄附属园林,例如大奥密花园、庞培花园、帕布利花园、赫库兰尼姆花园。 1.2转折期——私人及修道院园林 风景园林实践在法国被认为是自然美与人类理性原则相结合的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达。诸如层次感、几何形态、比例尺度等价值观自然而然地在景观设计的手法中得到体现,这些原则也是法国风景园林的重要特征。宗教信仰也是文化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人完全相信自然中神灵的存在。这种价值观使得现在仍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的罗马拥有大量的绿地空间、私人公园和城市广场。宗教活动对于法国早期风景园林设计活动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公元4世纪到5世纪,罗马帝国的统治终结,由修道士们修建,作为修道院中心的园林成为了中世纪园林的代表。这些园林被高高的灌木丛和建筑物隔绝,通过精心设计,严格遵循着秩序、几何形态和组织方式,沿袭了罗马时代的设计风格。广场通常被用来分隔成不同区域,在园林的中心放置一棵树,一片水塘或一口井,这样的设计传统且简单,同时也改变了原始植物种植的功能,将园林景观变成了一个冥思自然、救赎和净化心灵的场所。丽舍森林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法国案例,并始终保留着原貌。 1.3成熟期——文艺复兴庭院及城堡花园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世界潮流影响着欧洲的发展历程。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和西西里岛,伊斯兰园林的影响波及整个欧洲,但是法国风景园林受其影响并未持续很长时间。公元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开始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地区。直到公元16世纪,法国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法国风景园林逐渐变为开放式的自然景观,强调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缓和,Philibert de l’Orme和Pierre Lescot就是那个时代两位著名的风景园林设计师。公元16世纪末随着亨利四世统治的到来,重要的科学和技术进步出现,涉及几何学、光学,以及风景园林设计。这些活动引入了透视这一新的设计元素的出现。法国庭园是那一时期核心地域的象征,也是中央集权的重要体现。富有的资本家有能力雇佣私人风景园林设计师来建造他们的私人庭园,巴特鲁瓦花园和著名的维康府邸花园都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在著名的巴洛克时期到来之前,法国的风景园林经历了一段过渡时期。人们努力证明能够使自然环境秩序化。当时的人们认为自然是在混沌和纷乱中进化的,人类站在其对立面,是科学和智慧的代名词,并且应当显示他们的主宰地位。这种思潮最终迎来了古典巴洛克时期的到来。 1.4全盛期——勒诺特式花园 勒诺特式园林产生之前,法国的风景园林设计灵感主要来自意大利,意大利风景园林的风格表达实际上更多地是关于情感和对美学的感触而非逻辑和理性精神。而勒诺特时期风景园林的自由思考变得越来越重要,对几何基本原则的回归,也吸收了更多的透视与组织方式,这些原则受到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法国建筑师Philibert De l’Orme的影响。勒诺特时期的法国风景园林,美学欣赏始终是价值观的重要部分,象征着人类的胜利与对自然的驾驭。园林完全被设计成一个封闭空间,是建筑内部空间的延续。游览者穿过一连串的空间,就像循着设定好的路线。建筑师构建园林的建筑语言不断讲述着有关卧室,绿色剧院,树墙间行走,沿着水的层级的故事。地面被草地覆盖,犹如地毯一样。每丛灌木都被精确地设计安置,以创造完美对称与和谐关系;由数学比例和道旁的雕塑营造韵律感;水面构建流线变化,反射倒映出天空的景色。这些设计也从某些方面反映出了法国在城堡内部结构设计方面的高超技艺。 1.5融合期——城市公园运动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风景园林在欧洲各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风景园林不再是单一的表现形式,风景园林设计开始融合多种艺术形式。许多法国著名艺术家,例如作家Jean-Jacques Rousseau和画家Hubert Robert,他们对待自然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变化。画家Hubert Robert在他的作品中画了许多废墟。公园在这个时期十分流行,在法国第二帝国时期,随着巴黎的豪斯曼大规划,人们希望建造更多的公园,更大的植被覆盖面积。城市周围的森林和自然景观被更多地人为设计,作为法国重要的景观。与此同时,Vauban和他所建造的城堡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法国如今的景观和城市设计,这些城堡如今成为了绿色公园,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铭刻着法国园林史上公园的重要性。浪漫主义与英式造园手法同样影响着法国风景园林,这一类型的演变体现了更大的自由度和随机性,代表有著名的埃麦农维勒庄园。 1.6二战后期——当代风景园林 当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很难发现古典风格的烙印,当地风景园林最有名的是由建筑师Christian de Portzamparc设计的拉维列特公园和雪铁龙公园。这些园林通常以其复合功能著称,而它们最初的设计目的是用于陪衬一座文化中心或重要建筑物。例如,拉维列特公园的重要性体现在其新功能上:一座曲折的艺术感强烈的建筑围绕着它,使得在室外聆听音乐会、歌剧甚至于看电影成为可能。在如今而言,人们更看重这些新功能而非其形态与植被的种类。雪铁龙公园仍然使用传统的对称式,但在自由性和不规则性上做出创造。 2法国古典主义风格园林赏析 对于法国古典风格风景园林一直受到法国民众的喜爱,例如巴黎非常受大众欢迎的杜伊勒里宫与巴洛克式暖房。虽然古典主义风格的园林已经不是当代设计师所亲睐的风格,但是许多具有美好回忆和欣赏价值的古典主义园林本很好的保留下来,依然在发挥着维护和美化这种传统造园方式的作用。 2.1马赛伯雷利公园 风景园林的主要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园林的功能性,充满自然野趣的天然山水景观也同样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此,法国许多公园或园林的风格常常介于强调对称性、透视原则的法式园林与强调植物自然生长、充满田园气息的英式园林之间。其中的代表作有法国南部马赛市伯雷利公园。伯雷利公园是马赛的公共市政公园,被法国文化部列为法国著名的园林之一。公园规模17公顷,由三个花园组成。建造于1766年,这曾经是Borély家族的产业。公园有湖泊、各式花园、草坪、喷泉和博雷利城堡,在公园门口租双人自行车,还可以租手划船,可以躺在草坪上看书晒太阳、野餐、玩游戏。 2.2布尔日主教堂公园 布尔日主教堂公园位于一座法国中部城市布尔日,著名的布尔日大教堂附近。布尔日大教堂始建于1195年,历时60多年才完工,是法国中世纪基督教的权力中心,与沙特尔大教堂一样是第一批哥特式建筑,隶属于同种风格建筑中的佼佼者,以匀称的比例、雕刻、绘画以及彩色玻璃闻名。布尔日主教堂公园历经几个世纪,见证了不同的历史风格的变迁。这座园林内部以法式对称的园林布局形式为主,记录了传统的造园方式,向人们展示了城市自然环境的美景。整个外部空间由一个自然式的园林构成,展现了真实的英式自然风景园风格。 2.3费谢尔斯庭园 费谢尔斯庭园是一座建在一片沼泽上的花园,向我们展示了“装饰艺术”风格。自然环境的美与忧伤对设计师的影响多于古典园林风格。这个花园超过有4公顷分类的纪念碑。在梧桐树,玫瑰花园,法国花坛和一系列的池塘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透过弧形修剪可以看到被修剪得非常精细的紫杉,就像是一幅完美的雕塑作品。有些植物修剪成几何形状,可以欣赏盆景、喷泉、雕塑,在树荫下的长椅或在阳光下伴着鸟鸣,烦恼会奇迹般地飞走。 3结语 法国风景园林的设计史源远流长,在诸如布尔日市一样的小城市还保留着许多体现了法式造园风格的作品,风景园林造园师在经历了不同的文化思潮后对风景园林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历史为许多欧洲国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们需要继承它并思考它的美学价值。然而,每个时期都在产生关于美学或功能的新需求,风景园林的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当代的风景园林设计师应当铭记历史,并思考新的景观营造方式,在园林设计作品中为人们创造更加适宜的活动空间,以一种细致入微的方式继承古典园林的设计风格,这将是历史赋予新时代风景园林设计师的重要使命。 作者:张德顺 勒·裴德文·温斯特 李科科 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法国史特拉斯堡大学
农业环境与发展论文: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对成县农业发展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摘 要: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根据成县50a的气候资料和农业气候区划资料,对全县各农业气候区农业发展问题及生态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气象灾害对成县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地发展经济林,着力开发气象能源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可行措施。 关键词:成县;气候资源;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影响 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在成县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立体气候明显,气候资源较为丰富。在保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既可以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又可以预防气候灾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农业、环境、能源、交通运输、经济、健康和生活已成为对气候最敏感的领域,研究气候资源与这些领域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笔者根据成县50a的气候资料和农业气候区划资料,对全县各农业气候区农业发展问题和生态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气象灾害对成县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地发展经济林,着力开发气象能源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可行措施,以期更好地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保护高原生态环境。 1 成县的地势与地貌形态 成县地处西秦岭南麓山地,境内地形复杂,多高山峡谷,海拔在750~2 377m。西北地势高峻,群山重叠,东南方为全县河流出境处,正南方有屏障型鸡山群领。故构成三面环山并以县城为中心的地势起伏的中部丘陵盆地区。山地一般高出河床500m左右,坡度多为30~50°。山脉多南北走向,北高南低,整个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势陡峭。 成县的地貌形态可分为以下3个类型:一是河谷冲积地,即漫滩、阶地、川坝等,其地面平坦、开阔,层状沉积突出,占全县总面积的6.5%;二是丘陵地,在成县面积较大,分布较广,谷坡部分地段可达35°,间有陡坡悬崖,砂砾崖裸露,丘陵顶部海拔虽高但地势平坦,占全县总面积的13.5%;三是中山地,其主要分布在境内北部和南部,均为石质山地,坡较大,土层薄,覆盖有林木灌丛,占全县总面积的80%。 2 气候特点及其资源优势 成县地处大陆腹地的中纬度地带,西秦岭南麓,冬季受来自北方和西北冷空气影响,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和来自孟加拉湾的温暖季风的影响,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地域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11.7℃,极端最低气温-15.0℃,极端最高气温37.3℃,年平均无霜期205d;年降水量620.8mm,最大日降水量126.3mm,其中5~9月降水量470.9mm,占全年降水量的降水量的75.9%。年平均相对湿度75%,最小相对湿度7%。年均风速0.8m/s,最多风向为N风。年蒸发量1 052.3mm。年雷暴日数6d。 全县气候水平差异,以东西高度基本一致比较,年均气温差1.2℃,降水量差110mm,农事节气差1个节气左右。其垂直差异以2 000m高山与其山麓700m左右的犀牛江沿岸平均气温差4.0℃,降水量差95mm,农事节气差2个节气左右。 成县气候具有以下特点:春季气温回升快,时有寒潮降温影响,伴有西北大风,偶有倒春寒,终霜期结束的迟早变化大,雨量偏小,有春旱,季末雷阵雨出现;夏季酷热,易发伏旱,多雷阵雨,时有大暴雨兼发洪涝灾害,时伴冰雹和大风,夏收期间有“芽麦雨”;入秋多连阴雨,秋末雨量逐渐减少,时有秋旱,早霜开始来临;冬季晴朗干燥,雨雪稀少,常出现冬干天气。 3 气候资源分区特点与农业的关系 成县为立体地貌,所以为立体气候,农业也为立体农业,其气候资源尤其是热量资源的地域分布规律特别明显。按《成县农业气候区划》可分为川坝河谷温和气候区、西部易干旱气候区和南北山区气候区等3个气候资源与农业分区(图1)。 图1 成县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3.1 川坝河谷温和气候区(Ⅰ) 3.1.1 Ⅰ1 第一个亚区(Ⅰ1)为东河和南河流域的支旗、抛沙、店村等河谷温和湿润气候区。海拔高度在960~1 000m。该区年平均气温12~13℃,夏季(6~8月)平均气温21~23℃,≥10℃的积温2 800~3 800℃・d,年日照时数1 400~1 600 h,年总降水量620~720mm,该区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东河流域夏季多暴雨,常出现暴雨洪涝灾害。本区域适宜发展蔬菜、水果、核桃等产业,应发展蔬菜、果菜、粮菜间作套种模式,发展“三种三收,四种四收”的万元田栽培模式,同时应大力发展观光农业。该地区的干旱、暴雨洪涝、大风、高温风险较高,对蔬菜的设施栽培、水果和核桃生产影响较大。该区沿岸山坡应大力发展核桃、等经济林,以经济林代替水土保持林,同时应推广设施栽培,以提高经济产量。 3.1.2 Ⅰ2 第二个亚区(Ⅰ2)为抛沙河和洛河流域为主的店村、陈院等浅山丘陵温和湿润气候区。该区域海拔高度在980~1 200m,该区年平均气温11.5~12.5℃,夏季平均气温20.5~22.5℃,≥10.0℃的积温2 500~3 500℃・d,年日照时数1 300~1 500h,年降水量620~700mm。该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本区域适宜发展地膜大蒜、地膜洋芋,地膜玉米、冬小麦、油菜、核桃、樱桃等产业。应以地膜大蒜套玉米,地膜玉米套洋芋等多千田栽培模式为主,该地区的干旱、暴雨、低温冻害及连阴雨风险较高,对玉米、小麦、油菜、核桃及樱桃等生产影响较大。 3.2 西部易旱气候区(Ⅱ) 成县西部为犀牛江流域的纸坊、黄陈、苏元等一带。该区海拔高度为960~1 200m,该区年平均气温11.0~12.0℃,5~9月平均气温18.5~20.0℃, ≥10℃的积温2 200~3 200℃・d,年日照时数1 500~1 800・h,年降水量500~600mm。该区种植业以小麦玉米和油菜及荞麦等小秋作物为主,以药材、核桃等为辅。该区年降水量较少,夏季易干旱,适宜发展玉米、小麦、油菜、小杂粮。由于易产生干旱,夏季局地强降水容易导致泥石流及滑坡等地质灾害,该区沿岸山坡应大力发展核桃、中药材等经济林,以经济林代替水土保持林,防止山洪暴发。 3.3 南北山区气候区(Ⅲ) 成县南北为山区,山大沟深,地形复杂,有大面积的次森林,植被良好。北部海拔一般为1 500~2 300m,主要有白崖山、海九山、牛兴山等,山坡度多为30~50°。该区年平均气温10~11℃,5~9月平均气温17~19℃,≥10℃的积温2 000~3 000℃d。南部海拔在1 800~1 900m,主要有天寿山、鸡峰山、龙凤山、尖山等,自西向东一字排开,与中不川坝地区明显明显分界。该区年平均气温10.5~11.5℃,5~9月平均气温17.5~19.5℃,≥10℃的积温2 200~3 200℃・d。南北山区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和核桃、药材、畜牧业为主,重点发展核桃和中药材种植加工和畜牧业。矿区应做好植被的恢复工作,杜绝人为的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本区域适宜发展夏秋粮作物、核桃、中药材和畜牧养殖等产业,该地区的晚霜冻和低温冷害、暴雨洪涝等风险较高,对粮食作物、核桃和中药材生产影响较大。 4 成县主要气象灾害 据民政局资料统计,气象灾害占成县自然灾害的80%以上,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当年GDP的1%~3%,对成县经济社会发展、工农业生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等造成较大影响。干旱、暴雨、连阴雨、低温冻害、大风、冰雹、雷电等时有发生,由气象条件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及农业气象灾害等也较为严重。因此,对气象灾害的预防要高度重视,搞好超前预防和临近防御对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4.1 干旱 成县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如春旱(3~5月),初夏旱(6月至7月上旬,伏旱(7月中旬至8月中旬),初秋旱(8月下旬到9月),秋旱(10~11月),冬干(12月至次年2月)等6个类型和时段,按其出现的地区、几率、强度和影响程度,其中春旱、初夏旱、伏旱具有普遍威胁,初秋旱只是在局地的纸坊、镡坝一带出现受影响。成县干旱出现的频率高(85%),干旱是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旱、春末初夏旱、伏旱危害最为严重。1957年以来,春旱发生频率25%,春末夏初旱53%,伏旱35%,其中有达到少于平均50%以上大旱标准的机率30%,占旱年出现的86%,所以伏旱的威胁和危害最为严重。干旱出现时间长,并有时出现连旱(占23%),其中春夏连旱出现占18%,危害严重;秋旱多出现在晚秋,一般与冬季或初春相连。根据气象干旱等级国标(GB/T20481-2006),统计计算成县1960年以来的干旱过程和干旱强度,共出现各类干旱43次,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出现,其中,2002年7月初到中旬出现的干旱天气造成秋作物绝收1 070.33hm2,重灾9 283.13hm2;2006年5月出现春旱,6月出现春末初夏旱,受其影响,受旱面积1.27万hm2,其中重旱面积0.53万hm2,轻旱0.73万hm2,6.8万人和1.1万头牲畜发生饮水困难,7月受上月春末初夏旱和当月1~20日干旱少雨天气影响,玉米受灾0.762万hm2,洋芋受灾0.19万hm2,大豆受灾0.67万hm2,荞麦受灾933.33hm2,蔬菜受灾1 200hm2,药材受灾800hm2,考烟受灾600hm2。 4.2 暴雨 成县暴雨主要发生于盛夏到初秋季节,由于强度大又集中的特点,特别对山区来说,就会引起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冲毁农田、道路、村庄,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危害很大。如1995年9月7日黄渚暴雨引起泥石流成灾,造成经济损失1 058.37万元;2008年7月21日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0万元;2009年7月17日城关、红川、宋坪等乡镇的暴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特别是2010年成县“8・12”特大暴洪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8 825(黄渚182 865万元)万元;致使23人遇难,15人失踪,210人受伤。成县暴雨主要集中在5~9月,据城关降水资料统计,共出现暴雨40年48次,年均1.2次;1963年、1967年、1998年分别出现了4次,1990年出现3次,2010年8月12日成县黄渚镇8小时降水量261.8mm,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出现的最大一次特大暴雨过程。成县县年平均降水量只有628.1mm,从1960-2010年城关共出现暴雨为49次,其中大暴雨为5次。从地区分布来看,红川、黄渚二地年均1.3次,为多暴雨区,年几率达70%~80%;镡河、小川、二郎、纸坊等地年均不到一次,二郎最少,年几率40%~50%。并有东向西,北向南减少的地区分布特点。成县的暴雨有以下2种形式:夏季是短时骤降的强雷阵雨,夏末初秋是连阴雨天气过程中遇冷空气加强而雨量突然增大。在日量标准相似的情况下,往往过程量后者大于前者,因此成灾程度也是后者严重。另外强度的特点具有局地性,这是与天气系统入境路径和下垫面地形有关。 4.3 低温冻害 霜冻、寒潮、强降温是成县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有重大影响。尤其是春季晚霜冻,可以使小麦、油菜及春播作物幼苗遭受冻害,初终霜冻强度除温度指标外,出现时间和当时农作物生长情况也有密切的关系。如终霜冻在同一温度下,出现早且冬作物尚未返青一般无影响,而出现迟遇小麦返青、拔节,油菜开花期则有严重影响,这就是说与作物各发育期临界温度有关。根据调查资料,初霜出现在10月上旬为重,中旬为中,下旬为轻(主要指山区),到11月出现则已无影响。终霜冻出现在3月无影响,4月上中旬地面温度 -2℃为轻,≤-2℃为中,若伴有寒潮天气为重,按此统计城关地区初终霜不同强度出现次数见表1。由表1可见,成县初霜基本无危害,山区有一半年份仍受影响。终霜冻无害4a,轻害7a,中害7a,重害2a,所以终霜冻的危害较大,10a有8a不同程度受冻害,其中重霜冻害有“十年一遇”的几率。 5 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 对气象灾害的防御,应以预防为主,必须加强以绿色工程为主的生态建设,加大生态建设的超前投入,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5.1 增强生态意识,搞好全面规划 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要增强生态意识,允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问,拯救生态环境就是拯救自己的重要性。要坚决执行水土保持法和环境保护法,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建设。大力植树造林,按生态规划造林,是预防各种灾害的主要战略措施,耕地和林地要恰当配置。 5.2 优化资源组合 针对境内有着大面积荒山荒坡和闲置滩地及地埂等土地资源的实际,进行优化组合,培育资源,采取立体与分层次纵横相联系配置的措施,在向阳缓坡修建梯田,沟坡、梁峁植树造林,村边地埂种植牧草,沟道、河滩打坝淤地,田间道路一次性配套。在林地资源配置上,四旁、沟道营造用材林,缓坡地埂培育经济林,形成不同坡度及多层次带状、格网状和混交等多级资源利用模式,使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综合农业步入产业化轨道,充分发挥和利用了土地资源优势及水热条件,流域内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生态经济趋于良性循环,达到了农林牧副协调发展,经济稳步增长。 5.3 加强田间管理 对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防御,尤其是对冬小麦影响较大的是干旱和洪涝。防御干旱主要措施包括适时增加土壤水分,防止干旱发生;实行节水栽培,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强春小麦植株自身的抗耐性,减轻危害。 农业环境与发展论文:经济转型期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内容摘要: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经济转型期的农业资源与环境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经济的发展需要农业的支持,因此需要重视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通过社会人力、技术资源促进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保护农村的环境,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共同发展。 关键词:经济转型 农业资源 环境 经济 协调发展 引言 在转型的适应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发展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如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用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破坏的代价换取而来的。而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如此,转型期的农业资源环境所面临的情况岌岌可危,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通过汲取城市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改良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手段,促使农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不再重蹈经济发展的覆辙。 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一)农业资源环境的定义 农业资源环境主要指人们在进行最基本的生产活动时所利用的农业资源和所处的环境。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资源包括农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主要指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气候资源等这些自然存在的事物,随着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这些自然资源的分布也有所不同,因此自然资源总是不平均分布的,具有极大的随意性。 同时农村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农业作为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立国之本,其环境问题始终显著存在着。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的开发加快,水资源恶化,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严重,气候变化异常等种种环境问题仍亟需解决。 (二)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发展有着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人们只关注经济的发展,一味地牺牲自然资源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如英国的圈地运动、城镇化大量征占耕地等,无止境地索取破坏了自然的平衡,污染了环境,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极其不平衡的。这时经济发展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人们开始利用经济发展的先进技术,治理已遭到污染的环境,开发新能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善待自然,努力平衡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我国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一)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小,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和总量都很丰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其中农村人口的压力尤其大,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小。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虽然计划生育有效地抑制了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长,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我国全国人口总数为13.6亿,这其中农村人口约为6.3亿,全国人口每年仍以1000万左右的人口数量继续增长。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排名第120位(杨涛,2003)。有限的资源被众多的人口平分着,导致了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二)农业现代化程度低下,限制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目前农村大量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长期沿用祖辈世代流传的经验方式,不能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如我国水资源的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率仅为30%-4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农业灌溉利用率则达到80%以上。农民缺乏对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的意识,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大部分仍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缺乏大规模的农业经营;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的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三)农业经济发展缺乏环保意识,环境污染严重 一方面,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使用不当,具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农药化肥进入到水土中,污染了当地的土地和河流,造成了大量的农业环境污染,农村环境情况堪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起来,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随着农民生活的改善,生活层次也越来越高,大量电器如洗衣机、冰箱、空调的使用,在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对农村的生活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再者,在经济转型期,由于受到教育水平的限制,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据统计农村文盲半文盲人数约占农业劳动力总人数的19.7%,尤其在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3-4年(杨涛,2003)。长期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忽略对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缺乏环保意识。 (四)农业发展缺乏有效引导,资源开发不合理 农业发展缺乏政府和法律法规、制度的限制和指引,农民一味地粗放式开垦荒地,尤其在西北地区不断地开荒,破坏了植被,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沙漠化;南方山区的石漠化、华北地区土地的盐碱化也是如此;这些都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减少和浪费,给后期的土地改造和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我国荒漠化面积己达262.2万km2,分布于全国18个省区及471个县市(杨涛,2003)。地资源的减少,人们开始围湖造田,造成淡水资源的大量缩减,这样的情况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在洞庭湖及鄱阳湖地区,据统计湖泊消亡的数量已达一百多个。 农业发展缺少正当的强制理性的引导,主要受到市场经济的变动性牵着走,从而造成耕地等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导致耕地的减少,但是如果缺少政府的正确引导和管制,会造成耕地的极大浪费。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速度,到2030年,全国城市化水平达到65%,则将新增城市建设用地5万km2,若按70%占用耕地计算,则占用耕地的总量将达到350万km2(杨涛,2003)。 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一)健全农业、农村发展机制,进行综合决策 农业自然资源环境事关我国在经济转型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资源环境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机制,将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考虑综合决策,通过综合不同的决策人员、决策方法和手段以及决策模式,最后确定一套综合各方意见相对合理可靠的决策方案。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开发与保护并重、预防为主与源头控制以及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原则下,首先要打破行政分割的局面,建立统一一体化的综合决策管理体制,保证决策的顺利进行;其次要建立综合决策负责制和考核制,确保决策的真正执行,发挥作用;再者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召开公众听证会,给人民群众提出意见和进行评价的窗口,并认真记录、考虑、研究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做到及时向群众通报有关决策的内容;同时建立公民参与制度,让群众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二)实行区域农业经济,利用市场机制建立补偿机制 由于农业资源分布的均衡,可以在农业资源相对集中的不同区域实行不同的区域农业经济政策。针对不同的地域特点进行研究,通过了解区域的自然特征和资源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资源的开发,如处于山区以及丘陵地区可以利用山区的地理优势,种植果树或者树木,进行木材经济或发展水果产业,实行区域之间的互通有无。并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注意区域环境的变化,通过发现、分析区域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解决的方法,保护环境。 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而产生大量不良的问题,因此需要利用市场机制建立资源环境补偿机制,维护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通过排污收费制度,向高污染的企业和工业征收排污费,“排污收费,超标罚款”,加大对环境污染的补偿力度,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另一方面政府应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税收制度,向有损于资源环境的行为征税,完善征税标准、税种和税率,设立有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征税有法可依。 (三)利用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方面应该转变我国传统的农业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发高质高效的农业经济,实行新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精耕细作,进行高效集约经营,提高农业资源环境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健全和完善农业的技术体系,依靠科技兴农。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增加技术投入,利用科技进步,在农村推行生态农业,实行循环利用的经济理念,变废为宝,使农业经济呈现良好发展的状态。如可以在农村建造沼气池,农民可以通过把人畜粪便等排泄物以及秸秆等发酵成沼气,用沼气来发电及作为燃气供日常家庭生活所用。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加大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并充分利用科研力量研发出更高效的产品,因地制宜地满足农业对机械的各种要求,尤其是在种植、收割方面,解放人力从而解放发展力。同时还要加强农业灌溉设备的建设。坚持开发和保护两手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要注意对农业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因地制宜,用好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 (四)进行制度改革创新,提高政府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管理水平 政府应该建立和健全资源资产化管理制度,将资源环境使用与综合核算制度联系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努力发挥资源的资产价值对经济发展建设的作用。资源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制度通过核算经济发展中与资源环境有关的流量指标和存量资产,将对资源环境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行核算,反映现有资源环境的情况和发生的变化,以及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状况。资源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制度有助于提高政府对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认识,有利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管理,因此应该努力推行、发展和完善该制度。 要加强对自然资源如土地、水、矿产等使用情况的管理和监控,完善资源利用总体规划,改变分部门分单位分地区管理规划的局面,实行统一安排管理,同时要加强建设对自然资源的数量、存量和质量的勘探、管理、监测和预报系统,及时掌握自然资源发生变化的信息。再者,政府还要加强对资源的法制管理,坚持实行“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政策,完善12项资源环境保护法,努力研究制定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农业保护的政策,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坚持科教兴农,采用多种形式如举行教育培训、座谈会等加强对农民的环境保护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减少有害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政府应当成立相应的监管和决策部门,对农业的资源环境进行实时监控,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以促进农业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同时不会让经济的发展给农业的资源环境带来太大压力,促使两者协调发展。 结论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经济转型期的逐步深入,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荒漠化、耕地遭到破坏、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等。为了保证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民本身都需要格外注重这些问题,改善农村的硬件设施,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 农业环境与发展论文: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一、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十几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支持农业生产系统的环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恶化。耕地面积锐减,土壤肥力下降,自然灾害频繁,土地退化日益严重;尤其是长期不合理使用农药化学品所造成的水体、土壤、大气污染,使农产品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已不容忽视。 生态环境,就是自然界里动植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有关整体,包括水、土壤、森林、气候等各种自然资源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农业上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高效、农民增收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提高绿色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而且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生态农业是建立在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缺一不可。 二、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 多种污染破坏农业生态环境 1.乡镇企业“三废”污染农村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南沿海很多企业纷纷转战西部,西部乡镇企业发展十分迅速。乡镇企业大部分在农村, 而且布局不合理,对农业的污染过程主要是工业“三废”进入土壤和植物系统,造成农作物减产,土壤破坏。在“三废”的污染影响下,农产品有毒物质含量偏高,对人体危害严重,致使我国出口的粮食价格偏低或根本不被接受。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污染物处理率低或根本不处理而直接排放。农村环境污染己成为西方国家设置农产品贸易壁垒的一个重要理由,也是我国农业整体经济效益偏低的主要原因。据调查,中国5.5万km河段有23.7%的水质不符合灌溉要求,4.3%的河段严重污染,鱼虾绝迹,大面积农田受重金属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 2.化肥、农药形成新的污染源 施用化肥农药,已成为我国农民提高农产品的重要途径。据统计,2007年,我国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t(折纯量),按播种面积计算,达40t/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设置的22.5 t/km2安全上限,而且化肥流失量约占使用量的40%左右;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t,而且每年仍以10%的速度在递增,其中只有约1/3能接触到目标害虫,剩余的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和大气中。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甚至使地下水和空气污染,也使全国9.3万km2的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据陕西省土肥所对小麦、玉米、大豆进行三氯乙醛的危害试验结果显示,磷肥中三氯乙醛含量在450mg/kg时,3种作物受害加剧,中毒症状明显,出苗率降低。 3.禽畜粪便污染不可小觑 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禽畜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各地的禽畜粪便使得水源、河流、海域、湖泊等污染事故屡屡发生,成为当今农村环境一大污染公害。 (二) 生态环境的破坏已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水资源匮乏,生态平衡恢复乏力 干旱、半干旱的气候,使西部地区降水稀少,水资源不足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生态和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纵贯西部地区的重要河流――黄河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水资源,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从1972年到1998年的27年间就有21年发生断流,断流更加剧了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每年从三门峡输入黄河的泥沙16亿吨,破坏了生态平衡。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因缺乏灌溉用水遭受巨大损失。 2. 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 长期以来,人们对植被在生态环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牧区超载放牧,草场退化;对森林乱砍滥伐,植被稀少,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据国家林业局公布,2011年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173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8%;内蒙古沙漠化面积达到65万km2,占全国沙化面积的25%;西部沙源增多,土地沙漠化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1500 km2,扩展到3300 km2。 3. 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 据有关部门测量,由于长期不合理地开垦利用,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94亿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0.29%,而且每年还在以10000km2的速度递增;西部水土流失面积104.5万km2,水土流失率15.5%,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58%。由于水土流失,全国每年地表土流失量达50亿t以上,相当于全国耕地每年剥去1cm厚的肥土层。土壤退化,损失的氮、磷、钾养分,相当于4000多万t的化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总之,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保护人类有限的生态资源。 三、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树立以绿色GDP衡量农业经济增长的理念 各级政府要树立以绿色GDP衡量农业经济增长的理念,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环保型农业经济增长模式,把生态环境保护质量、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和人民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作为标准,将环境破坏的修复投入占农业产出的比例纳入考核体系;对西部地区来说,要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规划,尽快建立生态农业发展机制,以推动绿色农业发展规划的实施;而对广大农民来说,要加大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宣传教育力度,崇尚自然和绿色文化,杜绝“白色污染”,努力形成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机制和社会氛围。 (二)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知识 生态农业本身科技含量高,它不仅需要人们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而且需要专家和科技人员的指导,才能使生态农业充分利用好当地的各种资源。西部边远地区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农业技术人员占农村人口不到0.04%,对于发展生态农业的知识了解甚少,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有关生态农业知识。尤其加强对有机农产品的宣传力度,及生态农业对于食品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让大家真正意识到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能真正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农业整体经济效益。 (三)建立激励机制,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保障 由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多数项目,在短期内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市场无法进行有效调控。因此,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通过财政、法律及必要的行政等手段,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如:为巩固长江、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以及西北部风沙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成果,解决退耕农户的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应在退耕还林政策到期后,对退耕农户继续给予直接补助;建立专项资金,用于西部风沙源治理区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建设、生态移民以及补植补造;在西部四大牧区退牧还草,治理退化草地;进一步健全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多渠道筹集森林、草原、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等。通过这些决策调动地方和农民参与生态建设与保护的积极性,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四)科学规划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制度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将实现生态农业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一是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合理分区,确定生产区和禁止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二是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立农业生态环境定位监测网点,定期进行检测与评价,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向有关单位和责任人通报;三是认真执行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五)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当前,农村环境污染己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进行综合治理。一是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二是要加大乡镇企业环境违法成本,严禁污染生态环境项目引进,控制新的污染源;三是强化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综合治理,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鼓励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工程,积极发展农村沼气,使畜禽粪便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同时加强渔业资源和渔业水域生态保护;四是通过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和增加农家肥、种植绿肥等办法,减少对土地、水源的污染,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综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对西部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农业环境与发展论文: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摘 要:在新农村建设中,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基于对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分析了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各类问题,提供了以循环经济、大力宣传、控制污染等手段来实现农业生态环境重构的目标,希望对生态农业的建立,加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有所启迪。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农村经济;循环经济 1.前言 建设全面小康的农业社会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题,要将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基础,形成对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在降低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生态环境效益的基础上,打造出新时期农业生态环境文明,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经济模式过于僵化 当前,农村的经济形势存在传统和僵化的弱点,讲求一味的经济投入,希望产生更大的经济回报,这种不顾及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发展潜力的农村经济模式,会形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难于帮助农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和生态链,最终形成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农村经济的增长失去了本源。 2.2绿色农业生态建设过程缓慢 当前农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没有一个正确地认知,导致绿色农业这一概念不能得到很好地普及与执行,农民不能将实际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增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低层次的生产模式中破坏着环境,却取得了较低的综合收益。由于没有绿色农业概念,农民所产的农产品同质性高,导致抵御市场冲击和风险的能力低,不仅不利于农业的生产与发展,而且也会存在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实际问题。 2.3化肥和农药的污染严重 化肥和农药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当前农村过分依靠化肥和农药,导致水体和土壤的富营养化,出现大量有害生物的繁殖,或者出现了生态链条的断裂,影响了正常的农作物生长,也影响了城乡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3.优化农业生态环境振兴农村经济的措施 3.1构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要以生态农业为中心,以绿色农业为基础,以有机农业为目标,形成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健康的发展模式,要主动在农村经济建设中推行清洁生产,要将垃圾和废弃物的全面处理和综合利用列为重点,使农村经济的途径得到生态化的改善,在降低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构建农村经济的循环发展链,打造农村经济的发展新模式。 3.2建立生态友好性新农业 要以有机、环保、节能和绿色为目标,建立农业生态环境,通过生态友好型农业的打造,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契合,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农村经济的增长打下生态基础,更好地建立起高端的农业经济形势,扩大农村经济体系的收益与效率,真正做到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 3.3控制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由于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很多,新时期要从农村基础性生产和生活入手,探寻制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转变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应该加强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废水、废物的处理,要引入成型的垃圾处理设备,通过集中处理和分散消化等一系列措施,使废水和废物得到有效降解和无害化处理,有条件地区还可以对废水和废物展开利用,形成新的资源,总之,通过对恶化农业生态环境的垃圾处理遏制住环境下滑的趋势,为营建新型农业生态环境打下基础。 3.4控制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污染 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因素是有机化合物的污染,应该在农业生产中控制相关有机物的使用,这一点要发挥农技推广站的专业性优势,使技术指导尽量贴近农村生产和农民,降低化肥的使用量,控制农业生态环境中有机肥料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威胁,同时控制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对整个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伤害。在农业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改造中要将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品种科学地管理树立在广大的农民中间,这样就可以起到从意识上和行为上对污染的控制。 3.5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是相悖的两个概念,应该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使经济建设和生产生活得到生态环境的支持,同时在农业生态环境的重构与创建中要注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生态环境得到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在农村工作中应该突出宣传工作,要让农村工作者、农民知晓上述的辩证关系,形成对农业生产、生活和管理细节的改变,进而达到对生活方式、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和管理科学性的有效变革,打造出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舆论基础,更好地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 4.结语 根据本文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要立足于农村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模式的创建,形成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观念在广大农村的深化,通过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细节的改变,形成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方法。要在农业生态环境的营造和农村经济的振兴过程中加强人才培养,以人才作用的发挥打造出农业生态环境发展与农村经济的新局面,这也是本研究在最后需要重点强调地地方。 农业环境与发展论文:我国贫困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研究 摘 要:通过对我国山地环境的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分析,本文评述了我国山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潜在的生态危机。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山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山区 生态 环境 发展 1.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区面积630万km2,占国土的2/3,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全国有570个贫困村,其中460个分布在山区。目前山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全国还有2300万人口尚未脱贫。为了改善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寻求山区经济发展最佳模式,振兴山区经济已成为科技界关心的问题,因此,本文就我国山区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2.我国山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人地矛盾突出,粮食短缺 目前我国人口已达13.4亿,人口绝对过剩,而全国耕地面积由1949年1.45亿公顷降至1.22亿hm2,人均耕地0.094hm2,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1/4。秦巴山区的云阳县人口由1958年的63万增至130.47万,人均耕地由0.11hm2降至0.06hm2,土地已负荷超载,远于临界状态,这必然带来粮食短缺。在山区人多地少、粮食短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率超过了粮食增长率,就不能保持山区经济持续发展。目前南方山区人均耕地仅0.062hm2,人均粮食335kg,基于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率均服从S型考虑,设定山区农业总能力为常态,将粮食增长率()简单表示为: =f(x) 同理可以构建人口增长率函数,分别以fx和fp来表示粮食和人口增长函数,在一定的年度内,若fx≥fp,则山区粮食增长是持续的,若fx<fp,则山区粮食就不能保证持续供给。因此,控制山区人口恶性增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走周年立体栽培,开发荒山资源发展木本粮油是解决山区粮食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 2.2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森林状况经过退耕还林还草和城市林园建设,局部得到改善,但整体仍不乐观。森林生态系统正沿着森林疏林草丛逆向演替,目前森林资源总面积13380万hm2,覆盖率上升到18.5%,全国因建设、病虫害、山火每年损失林地41万hm2。国家林业局曾对四川、云南、重庆三省26个县调查,森林面积比建国初期减少了45%,四川泯江上游50年代森林面积7400km2,覆盖率32%,到90年代末只有4670km2,覆盖率下降到20%以下,该流域植被破坏后,山地环境稳定性下降,致使松潘、汶川、黑水等县河谷地带变成干旱河谷。三峡库区的云阳县沿长江两岸水保柏树林遭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 Flagcllicornis (F.Smith)〕危害,成灾面积1435hm2,出现大片死树。有的省市森林逐步在消亡,覆盖率太低,青海省<1%,宁夏1.45%,黄土高原6%,由于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生态结构破坏,山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而带来水资源缺乏,水土流失加剧。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5万km2,占国土面积37.1%,每年损失耕地6.7万km2,流失土壤泥沙50亿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50万km2,土壤侵蚀模数>5000t/km2,太行山系水土流失面积高达72%,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了粮食生产,加剧了山区贫困。 2.3土壤退化,石漠化严重 山区植被破坏后,必然影响土壤肥力。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要,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水土流失愈来愈严重,广布的坡耕地土层变簿,加之滥用化肥,有机肥施用减少,造成土壤退化。如武陵山区以东,土地面积69.27万km2,耕地面积892万hm2,土壤贫磷化365万hm2,占耕地的40.9%,土壤贫钾化占29.9%,土壤水分不调占27.5%。土壤退化后,土地生产力下降,影响了粮食增长。 我国是喀斯特岩溶面积最大的国家,总面积344.5万km2,占国土面积1/3。其中裸露型岩溶面积90.7万km2。近几十年来,由于森林植被破坏,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土壤侵蚀加剧,石漠化面积扩大,特别桂西北、黔东南地区近10年来以91万hm2扩展,土地石漠化后成了不茅之地,植被难恢复,土地生产力下降,贫困人口增加,制约了山区经济发展。 2.4山地灾害频发 山地灾害是在一定地质基础上地貌与气候相互作用的灾害,主要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和雪崩等灾害,是人类难以抗拒的自然灾害。2008年9月24日北川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灾害,2010年“8.8”甘肃省舟曲县久晴遇暴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链和堰塞湖灾害链,死亡1765人,财产损失惨重。我国频繁的山地地质灾害,给人民带来灾难,这是自然对人类破坏了生态环境的惩罚。 3.实现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对策 为了改善贫困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消除贫困(poverty alleviation),振兴山区经济,生产更多的产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WCED),是我们未来共同追求的目的。因此,在战略上必须树立生态经济学的观点,开展以绿州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保护性开发山区资源,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走中国生态农业(Chinese Ecological Agriculture)道路,把发展经济、建设环境、培植节约资源结合起来。为此,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3.1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恢复生态 森林是绿地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根据山区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滞后、山高坡陡、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欲求山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实现山川秀美、江水清澈、林茂粮丰、根治贫困,必须从改善生态环境着手,把治山与治水结合起来,平治梯田(土),因地制宜种树植草,封山育林,绿化荒山,把林业建设放在山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以三峡库区的云阳县千丘乡为例,1992年人均收入1820元,近10年来,全乡3100hm2荒山承包给农民栽植油桐(Alenritis fordii)、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山楂(Cratae guspinatfda)、油茶(Camelliaol ifera )、金银花(lonicrera japonica)等经济林,对25O以上坡地种植生物篱笆(liyinghcolge)植物,如苜蓿(Medicago Linn)、黑麦草(ldinm perenne L)、苦蒿(Artemisia ammual)等,扩大坡面利用系数,使全乡60%的荒山得以绿化,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大大改善。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340元,粮食345kg,农民开始走向富裕,实现了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运行。 3.2推行农林复合经营 混农林业(Agroforestry)是山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进行的有效模式,目前在世界各国已广泛应用。它是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ical)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在一定自然经济地理条件下林地生物性生产组合,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把农林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组成系统的作用,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产品产出率,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如桐(油桐)粮间作、果粮间作,或者林下养鸡、养羊等立体种植模式,各地应因地制宜,灵活选用。 3.3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振兴山区经济 为了解决目前山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过程中出现的规模小、经营分散、比较利益低与市场的矛盾,实现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国际化是我国山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今后我国山区经济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信息交流,以科技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龙头带基地,通过兴修水利,推广优良品种,防治病虫等科技手段,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确定主导产业,招商引资,联合经营。把种、养、加、科、工、贸结合起来,走公司+农户+市场的新型路子,结束农业长期供应原料的历史,这是振兴山区经济的必由之路。 3.4开发荒山资源,发展畜牧业和经济林 我国南方山区有6666.7万hm2草地,北方有许多草地也分布在山区,这些荒山草地要合理利用,要以草定畜,推行圈养,大力发展牛、羊、兔、鹅节粮型草食牲畜。物质能量多层次利用,产品实行深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对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及云贵山区属亚热带气候资源,要因地制宜发展柑桔、油桐、茶叶、核桃、板栗、中药材等,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山区贫困面貌。 3.5发展庭院经济 我国有3亿多农户,村宅占地666万hm2,户平0.027hm2,靠近农户,便于管理,要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闲散土地,因地制宜发展小果园、小茶园、花卉园、畜禽园和建立沼气净化池,既增加了有机肥源,节能减排,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为城市人民提供无污染绿色生态食品。 3.6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科技素质 我国人中数量多,人均资源少,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今后应加强计划生育管理,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山区人口科技素质,这是保障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农业环境与发展论文:浅议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生态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1 农业资源短缺 我国耕地、淡水、森林和草地资源仅在世界平均水平的32.3%、28.1%、14.3%、32.3%。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农村思想观念的转变,纷纷进程务工,加之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不到有效改善,致使农业资源大量浪费或流失。 1.2 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呈逐步恶化的趋势,如水资源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不协调,总体出现短缺、污染严重的问题;耕地资源分布不均匀,总体质量较差,存在耕地面积连年减少的现象;森林资源不足,湖泊水面积不断缩小;水土流失加剧,因水土流失而减少的耕地面积已经达到266万公顷;土地沙化严重,因荒漠化而导致的草场退化高达1.38亿公顷,耕地退化已达773.33万公顷。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持续性、公平性原则。 1.3 生态系统功能破坏加剧 近年来,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日趋严重,使得土壤中的养分大量丧失,导致土地日渐荒废;农业水资源被严重污染,影响农业的正常生产;对森林进行无节制的滥砍滥发和对草地的盲目开垦,致使农业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止荒漠化的能力弱化;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加之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不合理、不适度使用,致使农业生产用地大面积板结,最终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失调。 1.4 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致使洪涝干旱、沙尘暴、暴雪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使得我国受灾、成灾面积逐渐扩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 建设良好生态环境 我国应采取多种措施建设良好生态环境。首先,加强工业企业“三废”治理工作,做好城乡工业布局规划,改善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防止新污染的发生;其次,加强对生活垃圾的治理,积极探寻除填埋、焚烧以及露天堆放之外的垃圾处理做法;再次,大力发展沼气,提倡资源循环利用。一方面有利于净化环境;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能源消耗压力,为绿化植物增加有机肥料;最后,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建立水资源循环利用设施,增强人们节约用水意识,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 2.2 切实保护农业资源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对耕地资源实施合理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是防止耕地资源进一步退化和缩减的有效措施,从而实现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所以,政府应在加强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将非农业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建设,严格限制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所占用的耕地面积,确保有限的耕地资源得以高效利用。此外,加强保护水资源的力度,对水资源实施统一的管理。农业部门应积极推广节水技术,构建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转变传统的大水灌溉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灌溉利用率。 2.3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 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有利于缓解我国农业资源短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我国可以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动植物品种资源等,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逐步转变片面追求农业生产量的传统观念,从而缓解生态环境被不断污染和破坏的现状,使我国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宣传教育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环境意识淡薄的现状,增强人们的思想觉悟和法制观念,这也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首先,有关部门应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广泛宣传《森林法》、《土地法》、《环保法》等法律法规,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违法行为所承担的法律后果;其次,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加深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逐步培养社会公众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将环保意识上升到生存意识、民族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度;再次,政府官员和环保干部应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学习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决策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去做落实。 3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既要考虑生态资源的保护,又要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条件。 农业环境与发展论文:探讨中国农业环境保护问题与农业有效发展途径 摘要:中国的农业属于资源制约型农业,农业环境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果农业的发展被制约,中国的整个经济都将被制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农业环境形势越来越严重,甚至破坏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环境问题非常多,需要从各方面加大力度进行保护,从而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所以有效发展农业是我国经济稳定的一项重点。 关键词:中国农业;环境保护;有效发展;途径 0 前言 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农业环境是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总体来说,农业要想发展离不开好的农业环境,一旦环境被破坏,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将严重滞后。保护农业环境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工作,保护农业环境也就相当于保护农业生产力,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我国现代经济迅猛发展。但是,我国农业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农业生态环境成为了给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拦路虎”。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国农业环境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且提出一些保护农业环境的对策。关于农业的有效发展途径,也是本文探讨和研究的重点。 1 中国农业环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于农业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保护环境的常识,所以保护环境的工作可以算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着,保护农业环境工作的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例如,国家实行的“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国家重视农业环境的保护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环境仍然在不同程度上被破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农业生产的压力也不断增加。所以农业环境被破环的问题仍然很严重,综合来看,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着大量问题。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第一,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等地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的水土流失地区为10的4次方平方千米,全国的农田均在很大程度上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水土流失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严重,全国可用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严重危害了农业的生产发展。第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且土壤的质量也大打折扣。由于土壤沙漠化的不断加剧,土地面积减少,所以耕地的面积也在不断减少。耕地资源的缺乏让农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而且衍生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多。越狱化肥、农业的大量使用,土壤的盐碱化和肥力在很大程度上下滑,土壤的质量越来越差,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成。第三,森林减少,农业生产遭到威胁。森林覆盖率的减少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生产。第四,工业污染加剧,农田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环。由于工业的发展,污水的排放和废弃物的排放直接破坏了整个农业生态的平衡,农田被严重污染。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均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同时也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力和农业的长远发展。 2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首先,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生态环境的知识,提高全国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环境首先需要在意识上引起重视,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最终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付出行动的有力保证。所以,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是保护农业生态的基本条件。 其次,保护生态环境应该成为一项政策,政府应该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政府应该采取资源节约型战略,而且要采取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存的科学政策。土地资源应该要在合理利用的同时被保护,不应该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而不实行可持续发展。政府还应该严格控制工业污水和废弃物的排放,保证水资源能够合理利用。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保护环境的科学方针,将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环减到最低程度。 最后,应该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研制出更多保护环境的新技术。同时,应该理清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不应该只顾经济发展,而肆意破坏环境。新的技术发明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少污染的形成,开发和研制能够保护环境的新技术势在必行。更重要的是,应该保证生态环境资源的良性循环,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上找到一个结合点。争取能够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生态效益,将二者关系很好的平衡。 3 农业有效发展的途径 首先,发展农业必须要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大力建设具有大方特色的农业。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需要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的地方优势,这样才能够促进农业区域布局的优化。我国各个地区的特色不同,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发展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产品,这样才能0 前言 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农业环境是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总体来说,农业要想发展离不开好的农业环境,一旦环境被破坏,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将严重滞后。保护农业环境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工作,保护农业环境也就相当于保护农业生产力,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我国现代经济迅猛发展。但是,我国农业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农业生态环境成为了给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拦路虎”。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国农业环境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且提出一些保护农业环境的对策。关于农业的有效发展途径,也是本文探讨和研究的重点。 1 中国农业环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于农业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保护环境的常识,所以保护环境的工作可以算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着,保护农业环境工作的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例如,国家实行的“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国家重视农业环境的保护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环境仍然在不同程度上被破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农业生产的压力也不断增加。所以农业环境被破环的问题仍然很严重,综合来看,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着大量问题。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第一,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等地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的水土流失地区为10的4次方平方千米,全国的农田均在很大程度上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水土流失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严重,全国可用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严重危害了农业的生产发展。第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且土壤的质量也大打折扣。由于土壤沙漠化的不断加剧,土地面积减少,所以耕地的面积也在不断减少。耕地资源的缺乏让农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而且衍生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多。越狱化肥、农业的大量使用,土壤的盐碱化和肥力在很大程度上下滑,土壤的质量越来越差,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成。第三,森林减少,农业生产遭到威胁。森林覆盖率的减少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生产。第四,工业污染加剧,农田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环。由于工业的发展,污水的排放和废弃物的排放直接破坏了整个农业生态的平衡,农田被严重污染。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均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同时也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力和农业的长远发展。 2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首先,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生态环境的知识,提高全国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环境首先需要在意识上引起重视,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最终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付出行动的有力保证。所以,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是保护农业生态的基本条件。 其次,保护生态环境应该成为一项政策,政府应该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政府应该采取资源节约型战略,而且要采取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存的科学政策。土地资源应该要在合理利用的同时被保护,不应该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而不实行可持续发展。政府还应该严格控制工业污水和废弃物的排放,保证水资源能够合理利用。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保护环境的科学方针,将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环减到最低程度。 最后,应该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研制出更多保护环境的新技术。同时,应该理清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不应该只顾经济发展,而肆意破坏环境。新的技术发明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少污染的形成,开发和研制能够保护环境的新技术势在必行。更重要的是,应该保证生态环境资源的良性循环,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上找到一个结合点。争取能够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生态效益,将二者关系很好的平衡。 3 农业有效发展的途径 首先,发展农业必须要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大力建设具有大方特色的农业。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需要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的地方优势,这样才能够促进农业区域布局的优化。我国各个地区的特色不同,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发展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产品,这样才能0 前言 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农业环境是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总体来说,农业要想发展离不开好的农业环境,一旦环境被破坏,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将严重滞后。保护农业环境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工作,保护农业环境也就相当于保护农业生产力,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我国现代经济迅猛发展。但是,我国农业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农业生态环境成为了给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拦路虎”。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国农业环境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且提出一些保护农业环境的对策。关于农业的有效发展途径,也是本文探讨和研究的重点。 1 中国农业环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于农业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保护环境的常识,所以保护环境的工作可以算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着,保护农业环境工作的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例如,国家实行的“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国家重视农业环境的保护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环境仍然在不同程度上被破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农业生产的压力也不断增加。所以农业环境被破环的问题仍然很严重,综合来看,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着大量问题。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第一,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等地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的水土流失地区为10的4次方平方千米,全国的农田均在很大程度上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水土流失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严重,全国可用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严重危害了农业的生产发展。第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且土壤的质量也大打折扣。由于土壤沙漠化的不断加剧,土地面积减少,所以耕地的面积也在不断减少。耕地资源的缺乏让农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而且衍生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多。越狱化肥、农业的大量使用,土壤的盐碱化和肥力在很大程度上下滑,土壤的质量越来越差,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成。第三,森林减少,农业生产遭到威胁。森林覆盖率的减少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生产。第四,工业污染加剧,农田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环。由于工业的发展,污水的排放和废弃物的排放直接破坏了整个农业生态的平衡,农田被严重污染。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均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同时也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力和农业的长远发展。 2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首先,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生态环境的知识,提高全国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环境首先需要在意识上引起重视,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最终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付出行动的有力保证。所以,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是保护农业生态的基本条件。 其次,保护生态环境应该成为一项政策,政府应该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政府应该采取资源节约型战略,而且要采取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存的科学政策。土地资源应该要在合理利用的同时被保护,不应该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而不实行可持续发展。政府还应该严格控制工业污水和废弃物的排放,保证水资源能够合理利用。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保护环境的科学方针,将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环减到最低程度。 最后,应该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研制出更多保护环境的新技术。同时,应该理清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不应该只顾经济发展,而肆意破坏环境。新的技术发明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少污染的形成,开发和研制能够保护环境的新技术势在必行。更重要的是,应该保证生态环境资源的良性循环,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上找到一个结合点。争取能够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生态效益,将二者关系很好的平衡。 3 农业有效发展的途径 首先,发展农业必须要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大力建设具有大方特色的农业。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需要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的地方优势,这样才能够促进农业区域布局的优化。我国各个地区的特色不同,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发展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产品,这样才能0 前言 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农业环境是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总体来说,农业要想发展离不开好的农业环境,一旦环境被破坏,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将严重滞后。保护农业环境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工作,保护农业环境也就相当于保护农业生产力,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我国现代经济迅猛发展。但是,我国农业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农业生态环境成为了给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拦路虎”。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国农业环境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且提出一些保护农业环境的对策。关于农业的有效发展途径,也是本文探讨和研究的重点。 1 中国农业环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于农业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保护环境的常识,所以保护环境的工作可以算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着,保护农业环境工作的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例如,国家实行的“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国家重视农业环境的保护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环境仍然在不同程度上被破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农业生产的压力也不断增加。所以农业环境被破环的问题仍然很严重,综合来看,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着大量问题。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第一,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等地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的水土流失地区为10的4次方平方千米,全国的农田均在很大程度上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水土流失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严重,全国可用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严重危害了农业的生产发展。第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且土壤的质量也大打折扣。由于土壤沙漠化的不断加剧,土地面积减少,所以耕地的面积也在不断减少。耕地资源的缺乏让农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而且衍生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多。越狱化肥、农业的大量使用,土壤的盐碱化和肥力在很大程度上下滑,土壤的质量越来越差,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成。第三,森林减少,农业生产遭到威胁。森林覆盖率的减少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生产。第四,工业污染加剧,农田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环。由于工业的发展,污水的排放和废弃物的排放直接破坏了整个农业生态的平衡,农田被严重污染。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均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同时也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力和农业的长远发展。 2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首先,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生态环境的知识,提高全国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环境首先需要在意识上引起重视,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最终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付出行动的有力保证。所以,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是保护农业生态的基本条件。 其次,保护生态环境应该成为一项政策,政府应该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政府应该采取资源节约型战略,而且要采取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存的科学政策。土地资源应该要在合理利用的同时被保护,不应该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而不实行可持续发展。政府还应该严格控制工业污水和废弃物的排放,保证水资源能够合理利用。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保护环境的科学方针,将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环减到最低程度。 最后,应该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研制出更多保护环境的新技术。同时,应该理清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不应该只顾经济发展,而肆意破坏环境。新的技术发明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少污染的形成,开发和研制能够保护环境的新技术势在必行。更重要的是,应该保证生态环境资源的良性循环,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上找到一个结合点。争取能够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生态效益,将二者关系很好的平衡。 3 农业有效发展的途径 首先,发展农业必须要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大力建设具有大方特色的农业。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需要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的地方优势,这样才能够促进农业区域布局的优化。我国各个地区的特色不同,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发展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产品,这样才能实现农业发展的最大化。其次,应该加强农业环境的保护,大力改善农业环境条件和基础设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的农业应该将科学技术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建立一套良性发展的系统,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中国人口不断增多,农业的生产压力加大,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农业的长远发展。 4 总结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的发展受生态环境的制约。现如今,环境被破坏的程度越来越深,我国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有效发展,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应该从本文提到的上述方面着重考虑,加大多方面的保护力度,充分重视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环境与发展论文:农业科技园区创业发展的阶段与创业环境分析 摘要:提出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总体上处于创业阶段,根据全球创业观察(GEM)理论,从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效率、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和社会规范等9个方面对因区的创业环境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村科技园区;创业;阶段;创业环境 1 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的阶段分析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迅速涌现并发展起来,逐渐具备了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组装的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和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功能。农业科技园区出现与发展的十多年来,经过不断创业与创新。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农业科技园区在我国从探索到发展的时间并不长,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创业阶段,其创业发展历程可分为3个阶段: 1.1 第一阶段。从1993年到1997年。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处于探索阶段 199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全省成立10大农业科技园区,济南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率先成立,以后全省陆续成立10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探索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道路,拉开了全国各地探索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序幕。1994年,我国在北京建立了以展示以色列设施农业和节水技术为主体的示范园――中以示范农场;199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顺义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199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孙桥现代农业示范区。 该阶段主要以新技术、新成果的展示为主。进行设施农业示范。在种植方面以推广蔬菜、花卉、果树等园艺作物为主。该阶段以济南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为标志。 1.2 第二阶段,从1997年到2001年。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1997年2月,由国家科技部正式立项启动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区。1997年建立的陕西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由中央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筹办。国家科技部1998年批准立项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在全国不同生态区域布点。国家财政部1998年批准立项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从1999年起专门设立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示范区的面积一般为1万亩以上。另外。地方政府主办的地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建设一批高效的农业科技园。据农业部科教司2000年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地市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已达到600多个,县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达到2000多个(蒋和平,2001)。 该阶段强调示范功能、培训功能,探索新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但部分园区的政府色彩浓厚,多为“盆景”或“形象工程”,部分园区效益不显著。该阶段以国家科技部正式立项启动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区为标志。 1.3 第三阶段,从2001年起。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处于规范发展阶段 通过几年的发展,农业科技园区吸引了多渠道的向农业产业的资金投入,开发、引进、推广了一大批农业高新适用技术,通过培训提高了当地农民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园区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有不少问题。200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肯定了农业科技园区的实践,并明确指出“要抓紧建设科学园区,并制定扶植政策”。此后科技部联合农业部等6部委制定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2001年,《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与《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按照“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稳步推进”的原则。2001年8月和2002年4月,科技部连续启动两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使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该阶段,园区进行规范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建设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等创新服务体系。国家肯定了农业科技园区的实践,并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该阶段以2001年8月科技部启动首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为标志。 2 农业科技园区创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农业科技园区创业的区域创新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把全球创业观察(GEM)开发出的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效率、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和社会规范等9个方面的创业环境条件分列入软环境和硬环境,与园区创业与创新的主体作用。 2.1 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创业的硬环境 农业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三者缺一不可,互为支持关系。要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园区需要一个好的硬环境如区位环境、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等等。硬环境又可分为不可变硬环境和可变硬环境。 2.1.1 不可变硬环境 创办农业科技园区的区位选择十分重要,将使园区具备其自然属性,因为一旦园区选址确定,将使园区创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确定,如交通距离、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及其他生态资源不可改变,或者改变时需要大量成本,如建设配套水库等。 例如,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科学技术部于2002年5月批准建立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原有园区核心区――连丰农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水资源不足、土地费用过高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加快培育大连市农业科技园区的龙头。更好发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先导及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大连市决定将原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连丰园区)与登沙河镇大连市农业现代化园区进行整合,组建新的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登沙河)。新的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由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中心区和9个具有专业特色的分区构成,形成“1+9”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因空间狭小,发展受到制约的矛盾,还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1.2 可变硬环境 农业科技园区选址一旦确定,将进行一系列的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通讯、配套的生产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是可变的硬环境。可变的硬环境体现着政府对园区的支持力度和园区建设发挥创新主体的能动能力。各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一般基础设施如水、电、路、通讯由政府投资兴建,资本运作良好的园区可以将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化运作,由人驻园区的企业投资或融资建设。可变的硬环境越完善、配套越齐全,越利于园区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例如。沈阳沈北农业高新区从2006年起,沈北新区蒲河以南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市城建规划和城建计划,连续5年,市政府每年补贴1亿元,用于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新区将“七通”(上下水、电、 暖、蒸汽、煤气、电讯)接至项目用地红线50米范围内,产业用地免征电力增容费和基础设施配套费。 2.2 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创业的软环境 营造农业科技园区创业的区域创新环境,隐藏在硬环境背后的软环境对硬环境作用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园区创业的软环境主要表现为网络系统。即建立在区域内企业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和行政机构间长期合作基础上的稳定关系,这种软环境可分为3个层次:介质环境、机构环境、调控环境。 2.2.1 介质环境 介质环境包括农业科技园区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社会风气等,直接影响人们的创业精神、互信合作的精神等。这种环境与园区的社会文化基础有关,有赖于长期的教育投入、国民素质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 (1)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园区创业活动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创业者将潜在商业机会变为现实的基础(GEM,2002),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十分重视教育培训活动,强调示范、培训、孵化功能,一方面引导园区产业创业成功,另一方面对广大农户进行示范、培训,引导农民使用新技术,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走向国内国际大市场。与科教机构合作,引入企业管理和创业管理教育是农业科技园区下一步教育培训努力的方向,将使园区中具有更多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例如科技部很重视国家科技园区教育培训工作,将其列为园区重要的考核指标。 (2)文化和社会规范 文化与社会规范环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农业科技园区文化是园区社会群体中人们相互交流的产物。主要包括群体信守的价值观、信仰、思想、习俗和语言等方面的因素;园区社会规范是共享文化的人的相互交流,表现为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文化和社会规范不能相互独立存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例如,创新文化是构建整个沈阳沈北农业高新区创新体系的系统软件。由企业、研发机构、教育机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多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充分交流互动共享,构成了一个良好的无缝联合、高效运行的创新网络。沈北园区蒲河新城良好的园区环境、便捷的工作条件和鲜明的形象标示与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评价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城创新体系正在形成。在科技部门的引导下,新城共有30余家企业与大专院校合作,组建企业研发中心。其中。禾丰集团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并成立了饲料加工工程技术中心,辉山乳业成立了乳制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大陆激光成立了涡轮激光修复技术中心等。 2.2.2 机构环境 机构环境包括各种农业科技园区内创新和创业主体之间建立联系的机构和制度。主要是指园区各种社会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及这些机构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指导方针中明确提出中介参与,技术依托单位参与园区建设。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中也将科技中介建设列入重要的地位。 (1)研究开发转移 构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是农业科技园区重要的任务之一,园区的创业与创新成功的关键是园区研究开发转移的环境构建。通常园区与科技机构密切合作。选择几个技术依托机构,成立一个利益共同体,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园区以此构成良好的研究开发转移环境,促进农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商品化。 例如,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十分重视专家大院建设,适应了农民群众盼望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领先科技致富的迫切要求,园区各农业专家大院与重庆以及西南甚至国内外的农业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聘请专家,针对重庆市农业结构调整,进行良种牛繁育、薯类脱毒、柑橘脱毒育苗等方面的技术攻关。 (2)金融支持 为了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伊始就重视园区的融资问题,发起成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6个单位之一就有中国农业银行信贷部。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除了有专业商业银行的支持之外,还需要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支持,形成一种良性的造血和输血机制。园区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及上市融资也是一个很好的筹资渠道。为了促进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引导基金如孵化基金、种子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的设立也是必要的。 例如,沈阳沈北农业高新区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优势企业、种子期科技企业等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为企业搭建融资平台,提供增值服务,解决资金瓶颈:区内蒲河新城作为国家开发银行全国“三化”解决“三农”的示范区,将积极选择、推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它大型产业化企业与国家开发银行对接,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的长期、优惠贷款。 (3)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 农业科技园区的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属于园区促进创业的机构环境的一部分,各种中介机构的建设如:法律服务机构、会计服务机构、各种咨询、评估机构等;各种服务体系的配套如:通讯设施、邮电网点、供电、供水、污水处理、供暖等机构、设施的健全。这些机构、设施是否健全,提供的服务水平如何。提供的服务能否使人园企业用得起等方面是机构环境建设重要的衡量标准。目前成立的各种科技园区绝大多数都设有科技服务区或管理服务区,为园区的软硬环境提供服务。 2.2.3 调控环境 调控环境是指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使园区多个创业和创新主体发生协同效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指导方针中也明确提出政府指导,就是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支持和引导园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1)政府政策 政府在促进园区创业和创新中的角色是制定政策。通过政策来影响创业者或创新主体的决策以达到政府宏观调控的目的。我国目前的高技术产业更多的是靠政府在推动。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一些促进创业和创新的法律法规,如《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促进科技人员创业。并对高技术创业企业在税收、科研经费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政策优惠。 (2)政府项目 我国比较有规模的农业科技园区都是通过政府项目建设的,体现着政府的政策导向。如陕西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由中央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筹办,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和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区由科技部立项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由财政部批准立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项目由科技部联合农业部、水利部等6部门联合启动。 (3)进入壁垒(入园项目选择) 全球创业观察模型(GEM)提出的进入壁垒主要涉及国内开放程度。体现在创业企业在进入市场时是否存在行业准入壁垒,是否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在农业科技园区创业和创新环境中,进入壁垒涉及对创业企业入园时所作的限制。农业科技园区是一个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缩影,体现科技、效益、生态三位一体。因此,各地农业科技园区在招商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同时,又对一些入园企业进行限制,主要从生态、节水、节能、园区功能分区、当地产业发展方向及产业带动等方面考虑。 3 结束语 创业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创业的精神实质就是创新。农业科技园区创业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大系统,是多层面的有机整体。园区构筑良好的创业环境,不是靠一项政策措施或优惠条件就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系统支撑。概括地说,创业环境是创业者进行创业活动和实现其创业理想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能够利用的各种因素与条件的总和。因此,构建农业科技园区创业环境就是创造园区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区域创新环境。 农业环境与发展论文:我国的农业环境保护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加强法制建设、普及环境教育、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基础设施、推广科学技术等方面加大力度,从而进一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生态环境又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兴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就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功不可没。但是,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形势还相当严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987年2月,布兰特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长篇报告中最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199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与荷兰政府联合召开了“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通过了“DenBos宣言”,即可持续发展与乡村发展宣言。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农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农业;是一种能够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的农业;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使用恰当、经济能够维持、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1994年7月,《中国21世纪议程》把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业投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持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二、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土地沙漠化和荒漠化、水土流失、农业用水资源匮乏、土地盐碱化和农田污染等,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所倡导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导致农业资源总量的减少和质量下降。水土是农业的基础,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使土壤中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丧失,使土地变得贫瘠甚至荒废;蚕食耕地,可以说直接剥夺了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空间;农业水资源被污染,影响了农业灌溉,破坏了农业生态。对森林的滥砍滥伐、对草地的盲目开垦,使森林、草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能力减弱,也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工业“三废”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过量使用和不合理的使用,使农业耕地发生大面积板结,致使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失调。 其次,导致自然灾难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危害程度加剧。森林、草地的减少,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蔓延。水土流失,使河床、水库、湖泊等淤泥增加,河床增高、水库库容减小、湖泊蓄洪面积减少,加剧了洪灾。土地沙化,使沙尘暴越来越频繁。可以说,如果目前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不能彻底改变,中国自然灾害频率加快,受灾、成灾面积不断扩大的趋势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最后,农业生物多样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下降,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维护它的平衡极为重要,保持农业生物多样性是维护农业生态平衡的基础,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多年来,由于农业生态环境被破坏,使得许多地区自然资源调节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逐渐消退或者消亡。由于土壤成分的改变和化肥、农药等在农产品中的大量残留,使一些本来应给人体增加营养的农产品变成了携。农产品质量等级下降,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造成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包括人们的观念落后,传统观念、习惯以及错误的认识致使人们环保意识淡漠,无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法制和制度建设落后;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不够完善和成熟;生态农业和节约农业发展不够等。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必须根据造成环境问题的各种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法制建设,普及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现阶段我国已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截至2001年底,国家制定和完善了6部环境保护法律、13部资源管理法律。同时,国务院还制定颁布了有关环境与资源方面的30余部行政法规。这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既要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也要加快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的强大舆论。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要做到严格执法,强化法律监督。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严格执行生态环境的有关法律法规。 同时,在法律进行完善的另一面,还要提高广大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这就要求大力开展环境教育,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方面,政府必须在各方面强调农业环境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发展生态环保农业,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向人们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激发人们从事环保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必须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改变“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传统观念,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对人们有计划地进行环保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结构的调整要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比较优势原则来进行,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差异较大,不同地区凭借自己的优势,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避免了结构趋同、供过于求、浪费资源,而且又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弊端。 例如,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山区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发展特色农业,既可以发挥区域优势,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中部和东北地区积极发挥固有的粮食优势,多生产粮食,保持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保证粮食安全。这样不同的地区各有所长,实现优势互补,既提高了经济效益,满足了市场,又实现了生态效益,形成了合理的生产布局。 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和基础设施 通过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把现代科学成果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我国长期存在的过度开垦和放牧使得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草原退化严重,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实施大规模的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的生态建设工程。 同时,由于近些年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使得我国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为了切实保护耕地,稳定耕地面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通过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对耕地进行定量、定位,并附以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措施,切实保护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耕地数量。建立和完善土地资源资讯管理系统,开展土地资源的详查工作。 4.大力发展科技,积极推广科学技术及技术服务,有效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不到50%,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仅为40%左右,氮肥利用率仅为35%,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17%左右。 “十一五”期间,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围绕国家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三大任务,大力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优势农产品核心生产、加工技术攻关。加大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度。加强已有先进、成熟技术的中试、熟化、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创新推广机制,促进科技与农业经济紧密结合,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率和转化率。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研基地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农业科技新机制。最终使我国农业真正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综合生产能力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农业环境与发展论文:探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互动关系。近些年来,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超负荷的开发,从而使得农业可持续发展遭遇了资源与环境的严重挑战。因此,基于长远考虑,我国农业必须在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农业 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农业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功不可没。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形势还相当严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受到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 一、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作为产业基础的农业,其可持续发展思想涵盖农村、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大领域。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以当代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以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提高与保持土壤肥力、持续协调农村生态环境以及持续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为目标,以高产、优质、高效和农村共同富裕为宗旨,采用传统精细农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现代工业来武装,现代经营方式来管理,走农业集约化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政府所制定的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目标明确,内涵丰富,强调了农业的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生态持续性的统一。 首先,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我国实现小康和逐步走向富裕的历史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与先进国家相比,中国农业的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结构也不十分合理,资源配置效益较差,产品质量不高,一直在走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产出,追求数量(产值)增长而忽视质量提高的道路。这种靠拼资源消耗的增长模式,不仅使经济增长缺乏后劲,而且也带来了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 再次,农业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 最后,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较为有力的人口控制政策,但目前每年仍以1 600万的速度迅速递增,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按照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及消费水平计算,届时将出现1/3的粮食缺口,粮食供求矛盾十分尖锐,必将引发粮食危机。粮食安全将成为21世纪我国的又一大难题,这就要求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农业环境 要加快农业法制建设,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护农,依法兴农,提高依法管理农业环境的水平。一是加强执法体系建设,各县(市)、区要加强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网络,迅速改变目前农业环境监测人员少、手段弱、设备不足、无经费难以开展工作的状况,依法认真抓好农业环境管理工作。二是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目前从事农业环保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来自非农业环保专业,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应加大在岗人员培训,以适应工作需要。三是要提高执法的权威性。各级政府要全力支持农业环保执法,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依法查处破坏农业环境行为。四是抓紧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宣传,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到知法、懂法,能运用法律保护农业环境,能自觉同破坏农业环境现象做斗争。 2、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实施保护基本农田的政策。耕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扭转耕地大幅度减少的趋势,我国政府强化了土地资源管理,建立了以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为核心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耕地损失补偿制度,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福清市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牢固树立国土资源法制观念,提高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自觉性,坚持严守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不放松。另外,开展农村能源建设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农村能源供应主要以生物资源为主,部分地区能源短缺,中国各级政府组织开展了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建设,特别是省柴灶、沼气、太阳能等技术的大量推广利用,使农村能源短缺矛盾得到缓解。此外,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控制水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植树种草,绿化祖国。 3、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对自然的不当利用造成的,所以,解决环境问题的一条主要途径是加强宣传教育。现实生活中个人或单位环境违法行为十分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的现象。这固然与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人们的环境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鉴于此,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提高人们的认识和觉悟,广泛深入宣传《环保法》、《土地法》、《森林法》等法律,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增强广大群众环境法制观念。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使公众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唤起人们的伦理觉悟,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社会风气,形成负责任的行为。使公众能把环保意识上升到民族意识、生存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度。特别是政府官员、环保干部,不仅要做学习环保知识、普及环保知识的带头人,而且要真抓实干,倾听群众呼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包括农业生态环境)落实到各项具体的工作和行动中去,不断提高决策水平,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业环境与发展论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吕梁市农业学校,山西 吕梁 033000) 摘 要:生态环境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石,必须得到有效的保护。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等问题不断出现,这就对我们如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本文在总结历史经验和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然后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 而农业的发展又是离不开生态环境的,农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显得尤为的重要。而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农业的发展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负面;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紧密相连,二者缺一不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生产的粮食产量将大大减少;农业可持续的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平衡。 1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这些年来,为了发展农业而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从短期上来看,农民获得收入,但如果长此以往,放任此行径,必然带来生态的危机。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起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水环境,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排名靠后。另外,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不强,水资源的浪费从未停止过;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的水土流失量是50亿t,约占世界的1/12。同时,我国50%的土地处于干旱地带,常年少雨水,该地带沙漠化现象严重,平均每年增加3000km2。另外,我国滥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草地退化、沙化现象严重,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也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2.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合不合理,直接决定资源是够得到优化配置。落后的农业产业结构,浪费了大量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产出效果也不理想。我国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需要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我国地大物博,但是区域差异明显,各地资源分布不均。对于这样的特殊情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区域的特性,进行不同形式的农业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比较优势原理,实现农业产业的结构升级。我国沿海地区应该适当减少粮食种植,多种植其特色植物和农作物,充分利用其有效资源,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而我国东北和内陆地区可以发挥其地理优势,多种植粮食作物,一来足够满足全国粮食需求,而来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增长农民收入。 2.2 大力l展科学技术 广泛推广科学技术与服务,利用科学技术建设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过良好的保障,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率还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农业成果的转化率以及科技贡献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所以,我国在科技兴农方面,还需要加大投资的力度,不断地进行摸索和创新。 2.3 实施城镇化战略 实施城镇化战略,促使农村过剩的人口向城市转移,减缓农村生态环境压力,从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由于我国城乡人口不合理的现实情况,致使全国大部分人员滞留在农村,从而导致农村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环境压力过大。因此,解决农村人口城镇化,对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有直接和高效的作用的。另外,我国也要保证人口的科学布局,不仅要保证农村人民能够转移到生活条件好的城镇,同时保证农村人民能够在城镇生活下去,这就要政府在城镇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稳定房价,为转移的人口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使其能够适应城镇生活,并生存下去,实现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从而减缓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保护和重建生态环境。 2.4 加快农产品的结构调整 长期以来,我国农药、化肥品的投入量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农药和化肥使用量第1大国。我国在农业化肥使用方面是严重超标,市场上充斥着许多“毒”产品,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我们知道,农药和化肥是造成土地污染最严重的方式之一,它会造成土地板结、碱化,严重的导致土地无法再生,无法种植农作物。在进行农业生产时,要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同时发展科学技术,发明环境和谐型的农药,从而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效率。 3 结语 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2者之间不可偏废。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在不断地恶化,出现了许多问题,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执法部门依法办公,全国人民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只有这样,农业才能取得可持续的发展,人民才能更加安康,国家才能更加稳定和富强。 农业环境与发展论文:平衡农业资源与环境 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摘要: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也是现代农业重要的发展趋势。在农业资源持续减少、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生态农业愈来愈受到重视。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创造更多的农业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在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带来环境效益。基于此,本文对四川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生态;农业;经济 1生态农业概述 生态农业是结合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规律,根据实际环境设计、构建、调整及管理农村经济、农业生产的系统化工程体系。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远远高于传统农业。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求发展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并且要将农业种植与林、牧、渔业等关联起来,即把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联合起来[1]。在传统农业经验与现代农业技术的共同支持下,构建出生态工程,让农业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 2制s四川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因素 大环境来看,四川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支撑,但也受到了部分因素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农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四川境内大部分地区,农业发展依然以传统模式为主。在平坝地区,灌溉及耕作条件较好,主要依靠大水漫灌及化肥进行种植,整体产量较高。但种植品种较为单一,品质不高,价格相对较低,并且长期使用化肥、农药对部分种植区域土壤性质产生了一定影响,不利于生态环境持续发展;二是森林系统退化较为严重。四川部分地区森林资源开采过度,境内森林覆盖率下降幅度较大。尽管加大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力度,但新增林中多数为中幼林,层次结构较为单一。新增林当中草本植物、灌木植物较少,甚至部分区域地表存在裸露的情况,森林生态功能不健全,无法达到生态平衡的要求。同时,四川境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存在不足,导致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三是整体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受体制因素、资金因素、人力资源因素及科技创新观念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四川农业科技水平的发展。相对于东部地区,四川农业在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化肥利用率及农业机械普及率等方面明显落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40%,加工技术、品质技术存在明显不足。 3促进四川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 3.1发展节约型农业 水土资源流失及生态环境质量日趋下降,已经成为了制约四川地区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发展节约型农业,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农业循环发展,让农业经济与生态协调化[2]。一方面,要注重土地资源节约。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以遵循生物互利共生、种间互补的原则,对农业生产层进行深度开发,让自然资源例如光资源、热资源得到多层次的吸收利用,以此来提升单位资源的产出率,提高农业种植效率。另一方面,要完善节水管理。通过农田节水、保水技术及优化种植布局,来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同时,通过节水技术推广、节水宣传等,增强农业种植户节水意识及节水技能知识储备,形成规模化的节水效应。除此之外,在强化节水、节地的同时,还应该适当转变畜牧业及渔业发展模式,推广节粮――食草型畜牧业及节饵――多层型渔业。 3.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让农业资源及环境发展达成平衡状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统筹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做到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一是要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氛围,在政府的引导下,让农户主动参与其中,奠定群众基础;二是要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对农业种植结构、作物布局等进行优化、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以资源循环、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为发展方向,并不断规范市场秩序,形成分层次发展模式。在上游山区应实施退耕还林;在坡地及丘陵地带,则应该重点种植经济林果;在河谷平原地带应扩大稻谷、烤烟等作物种植规模,并发展淡水养殖。另外,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例如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绿色种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让农业生态资源得到合理开发。 3.3加大农业生态资源及市场保护力度 加大生态农业政策扶持力度。地方政府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构建出适用于生态农业的环境检测体系,特别要关注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发展情况。一旦发现假药、假种子销售行为,要给予严厉打击,让市场能够保持稳定的发展秩序。要加强水资源、林业资源的统一管理保护,继续加强水土流失治理。通过加强生态农田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奠定基础,保证农产品质量及安全达到标准。 4结语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技术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未来生态农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不容忽视。 农业环境与发展论文:浅析水库对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意义 [摘 要]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水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发电、灌溉、防洪等工程离不开水库,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如饮水等也都离不开水库。因此,水库的数量及其质量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行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水库 农业发展 生态环境 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我省近年来不断受到干旱气候的影响,水库可以有效地蓄水保水,其蓄水保水能力大小直接影响到下游农作物收成的多少,明显改善了全省供水不足地区的用水情况问题,文章就水库对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功能作浅要分析。 1 前言 水库的建立是一种对水资源极端缺乏地区的很好的开发模式。它们的建成是对环境的一个重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但要抓紧环境保护工作,“发挥”水库改善水质、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这要靠水库管理单位以及水库周边的工厂企业、地震、环保和各级地方政府等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奏效。 2 水库对生态环境的利与弊 水库的修建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气候、水文、土壤、地质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都会产生相关的影响。因此水库的修建在造福当地农民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2.1 水库对生态环境的有利方面 水库的建立可以调节河流径流,改善库区气候(减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而且它们具有较强的供水供电能力,并在生态环境及地区经济建设中发挥显著作用。 2.1.1防洪 洪水在历史长河中一直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给河流沿岸地区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国民经济的各种基础设施不仅会遭到洪水的毁坏,还会严重破坏农作物的正常发育生长、企业的正常运营生产、损坏建筑物等,为了进一步减小洪水造成的损失,就必须充分利用水库的蓄洪功能,达到预防洪涝灾害的目的。 2.1.2灌溉 水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尤其是发生旱灾的时期,用水问题就会尤为明显,严重还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的正常发展。据统计没有得到灌溉的土地的粮食收成,要远远低于那些经过灌溉的土地的粮食收成。因此通过水库的建设,可以大大增加灌溉面积,同时,引水浇地工作也可以在最优的时间段内进行,自流灌溉面积得到了增加,扩大农业生产。 2.1.3供水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业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大,因此水资源缺乏问题就显得尤为严重。充分利用水库的蓄水能力,水库的建立可以改善人们对水需求量的问题。 2.2 水库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弊端 一般修建水库后,下游工农业发展,人口增加,供水发电效益显著。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水库的溃决时有发生。后果特别严重,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巨大的防洪、供水或发电效益毁于一旦;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国民经济造成极大损失。 2.2.1水库的淹没、浸没问题 修建水库时,特别是大型水库的建设过程中,由于蓄水造成一定范围的淹没,将使库区内原有耕地以及建筑物被废弃,居民、工厂和交通路线被迫迁移改建,从而造成损失。 水库蓄水后,抬高了水库周围的地下水位,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可以促成库边或库外某些地区出现沼泽等浸没现象。浸没使农田荒芜或单产下降,饮水和居住卫生条件恶化,建筑物地基受地下水浸润并发生沉陷,道路反浆等。 2.2.2水库的淤积和冲刷问题 挟带泥沙的水流进入水库后,随着库区水位的抬升,水流的过水断面增大,水力坡度变缓,纵向流速和紊动流速都大大减少,降低了水流挟沙能力,导致了部分悬移质和推移质泥沙在库区逐渐沉淀、淤积。水库的淤积不仅缩短水库的使用年限,影响水库的有效库容和效益,而且形成“拦门沙”,扩大库尾和支流上的淹没界限,影响其他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2.2.3水库的坍岸和滑坡 水库的土体岸壁,在库水长期浸泡下,土体的物理、力学及水理性质发生了变化。加之,在库面波浪对岸壁的积极磨蚀作用下,岸壁的平衡被破坏,导致库岸的坍塌、再造和滑坡。 3 水库对农业、农田灌溉发挥的效益 水库对于农业、农田的灌溉效益明显增强,灌溉效益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源头水库的状况,只有在保证水库能安全蓄水的基本前提下,才能保证其灌溉效益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近年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不仅使得全省病险水库工程安全状况得以改善,且其灌溉能力也大大提升。 4 水库的防洪功能与群众生命财产的保障 4.1 防洪功能 防洪工程广泛采用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建水库,在防洪渠上游河道建立水库可以调蓄洪水,通过水库可以拦蓄洪水,进一步削弱洪水到达下游的流量,从而减小由于洪水所带来的损失。 4.2 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 在汛期,各级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应对水库大埂、泄洪道等进行实地勘查,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责令水库所在地立即处理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求各水库的负责人时刻关注气象预告,密切关注天气、雨情、汛情等变化,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并严格做好水库汛期值班记录,重视巡堤查险,防止突发性灾害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 结尾 在当前形势下,我们需要对水库的生态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把生态环境经济评价引入到水库建设项目的评价体系中,才能保证水库开发建设既能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同时也起到了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平衡作用。 农业环境与发展论文:浅谈农村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农村环境保护对于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总结了当前我国农村环境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为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以及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农村环境;农业发展;问题;措施 一、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日益突出。农业一直是我国的弱势产业,而农民也一直是我国的弱势群体。农村环境的污染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主要的表现可耕重的上地资源减少,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农村环境的污染使得由此引发的疾病在农民中的发病率提高。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是关乎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农村经济增长,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问题。 二、当前我国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污染。水资源关乎到所有生物的生存问题。当前我国农村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破坏。如有毒物质富集的水被农作物吸收之后,造成有毒物质在农作物中富集,影响农产品的质量,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农产品不能食用。另外,水资源的污染,对于水产养殖业带来的损失更是巨大。 2.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主要是由于农药的过度使用及污染物的随意排放造成的造成的,直接的后果是土壤中农药、重金属等的含量严重超标。土地污染给农作物的种植带来严重影响。在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中,黑龙江调查区蔬菜和稻米中铅超标率分别达60%和46%,吉林调查区稻米中汞超标56.6%;山东调查区蔬菜样品中硫代硫酸盐、异狄氏剂醛和七氯的检出率分别为94.2%、86.8%和85.1%。由于土壤污染,全国每年粮食减产100亿kg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125亿元。 3.草地破坏。由于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等原因,使我国的草地遭到严重破坏,面积不段减少。多年以来,我国可利用的草原面积一直在不断减小,并且减小速度在不断加快。仅在2010年,我国由于草原退化而引起的鼠虫害所带来的损失就超过百亿元。近几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草原退化问题,采取各种方式进行遏制,草原退化速度才有所减缓。 4.土地沙漠化。我国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土地沙漠化非常迅速。截至1999年底,全国沙漠和沙化土地总面积达174.3万hm2,占国土面积的18.2%;沙化发展速度快,20世纪90年代前5年达2460km2/a,后5年则达到3436km2/a。土地沙化导致了土地生产力的严重衰退,沙区每年损失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达5590万t,折合化肥2.7亿t。 三、将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措施 1.控制乡村企业污染。首先,要做出合理的规划,对于乡村企业位置的选择要合理,尤其是一些污染较大的企业,必须远离人们的生活区及生活资源所在区域,而且应尽可能将乡村企业集中在一起,从而便于治理污染;其次,严格执法,对于有违规排放,污染环境的企业要严格处理,直至关停;最后,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结合当地的特色,大力发展一些生产过程清洁,附加值较高,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绿色产品”。 2.加强农村水污染防治。水是生命之源,对于饮用水的保护,一定要不遗余力地采取最为严格的措施。对于饮用水源地要进行区域保护,在水源附近划定一个较大的保护范围。在该范围内,严厉禁止污染物的排放,对于一些较大河流的上游地带,作为饮用水源保护的重点。 3.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过多,素质过低,是造成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人口过多,给土地带来了很大的负荷,要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就必须加大对土地的开发力度。而由于农村人口素质较低,只顾眼前利益而不注重可持续发展,大量滥用各种农药、化肥,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元因之一。因此,要想从根本土彻底改变农村污染现状,必须控制农村人口数量,减小对土地带来的压力,同时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农村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注意农村环境的保护。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境意识。由于农民的绝大多数经济收入依赖于土地,而无其他经济来源。而且,由于农民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只顾当前从土地中获得更多的回报,而没有认识到在开发农村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带来的破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政府部门及基层干部需要加大宣传,让农民了解到农村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以及保护农村环境的重要性。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兽医学论文:小议中兽医学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中兽医学的课程讲授较难,阴阳五行,八纲辫证,中草药的功能,主治及方剂,学生不易接受,难以理解,必须改进授课方法,增强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讲授与挂图,原始标本和采药相结合,采取理论讲授和直观教学相结合,改革教学教法,使学生易学,易接受,易理解,充分掌握中兽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知识. 关键词:中兽医,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兴趣小组 《中兽医学》在畜牧兽医专业中作为一门主干课程,在中兽医教学中起著承前起后的作用,传统的《中兽医》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相对独立的不可缺少的临床理论和实践知识,而且在中兽医基础和专业课程之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中兽医学包括了西医的全部各门类的内容,甚至有些是西医以外的内容,这就是中兽医的阴阳五行,八纲辨证,整体观念[1]等等.是中兽医学的特色理论.随著教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及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增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的服务於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1.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的中兽医教学理论以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掌握知识为核心,为了满足社会人才现代化要求,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在新形势下的教学中不仅要讲授基本知识,更要把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几十年来我国的中高等中兽医学教育经历了以知识教育为主,轻视了实践教育培养人才动手能力较差於社会的发展很不相应,必须向知识—能力教育的转变,进入21世纪的教育模式是从知识—能力教育,转变为知识—能力—素质的教育.然而长期以来,《中兽医学》的课程教育实施的是一种计划体制办学的「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2]重课堂书本的讲授,轻课外知识的拓宽,部分学生眼高手低或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不但脱离了临床实践,而且使新一代兽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受到阻碍,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世纪人才的需求,因此,巩固中兽医学的基础理论,拓宽知识面,加强实践技能,突出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是目前《中兽医学》教学的明确目标和根本宗旨. 2.探索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随著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专业和专业方向扩展,现行的《中兽医学》教学模式显得过於单一,在满足专业目标培养方面优显欠缺.[3]《中兽医学》的教学虽然充分强调了基础知识趋同的教育指导思想,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拓宽知识,发展个性和激励创新的教育原则,忽视了能力操作的培养.因此,要强化目标教学,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科目设置.不能一律使用同一「大纲按同一进度授课,而应当区分不同专业,不同班级,根据学科的内容特徵,教师能力的专业特长,学生的层次和专业来选择和运用相对适宜,有所侧重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大纲要求授课.在实施前期趋同,打通基础教学的同时,针对不同的专业留有充分发展特色的余地,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特点,辅以相关的选修课,实验课,技能实训及社会实践等形式的课程.加强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拓宽方向,发展个性和激励创新.在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以我系所开设的《中兽医学》的课程为例,提出相应的课程设置和知识板块与同道共同探讨. 2.1畜牧兽医专业开设的《中兽医学》教学内容较多,阴阳五行,知乎者也学生不易接受,难以理解,给授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以中草药这一部分来说教学内容较多,学生要学习400余种中草药,从性味,归经,炮制,功能,主治,剂量等,其难度是很大的,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和厌烦的心理.在目前的教学内容中,对辨认中草药标本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学生对药物形态缺乏了解,缺乏感性认识.[4]因此,中草药教学在使用彩色挂图和中草药原始标本,就地采集的中草药标本等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又增了中草药药性的鉴别.课堂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授课法,有助於加强学生对药性,药效的理解,能够变抽像为形象,增强感官认识,并可同时拓宽中草药的知识面;其次,有助於在未来的临床用药中,应对各种复杂,繁多的临床证中束手无策,辨证准确而方药疗效平平仄仄的现象.前人曰:「今之医者唯知定方,其药则惟病家取之肆中,所以真假莫辨,虽有神医不能以假药治真病也.医者不知药而用方,其难也将致实.所以临床用药犹如鱼水之关系. 3.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多文化教学课堂讲授是教学的窗口,是人才培养的主陈地,以往教学多以老师满堂灌为主,我认为这种传统的「填鸭灌输式教学方式不能完全适合现代的教学.应根据中草药的学科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1学习辨证用药,重在能力培养.辨证用药是临床用药过程,从辨证审因到选方用药是熟练应用中兽医基础知识转化技能,教学是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学习辨证用药的过程是:由功效引出适应证,通过教师讲证析因,落实於药性知识,此即大纲中要以功能联系主治,用法,有机地将几方面内容结合起来,并突出要点的要求.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相当多的内容属於基础知识范畴,特别是适应症,对学生来说是未知数,几百种中草药名,上千条适应症,涉及临床多学科,学生要一一熟记每味药物,每个适应症都相应地反映著一种或几种综合作用.这种从功能到适应症周密科学的推理演化决非单纯的对应组合,其中性能特点是关键的纽带,熟记药物功能是重要前提.学习辨证用药,重在能力培养,由功效引出适应证,由证认识药性,这种将功效适应症与药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施教过程实际是从逻辑思维入手,围绕讲授药物的中心,就客观实际临床应用联系主观抽像思维的过程.在这种思维方法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知识系统的能力,起到「明理得法,深入思考的效果,也会使相当多同类性质的内容转化自学内容.从教学目的的方法,效果等多方面来讲,学习并融会贯通「辨证用药是中草药教学的主要方法与任务.3.2认真开展课堂讨论会,采取启发式教学法.课堂讲授作为基本教学方法是必要的,对於中草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重点药物的功能等作为课堂精讲必须内容,要讲深,讲透,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对这些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达到在课堂上即能完全消化吸收,但是,中草药学教学仅仅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讲授是不够的.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教与「学的共同活动过程;就学习过程而言,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觉性是学好中草药的内因,教师指导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所以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在中草药教学中开展课堂讨论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具体教学的实施中要注重采用启式,以激发学生学习中草药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师要善於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觉得需要解决而自己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麻黄性温为什麼可以用肺热咳嗽十八反,十九畏,[5]现代研究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等等.让学生带著问题去学习查找有关资料,认真思考,写出发言提纲,在课堂讨论中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学生自觉学习,查阅资料及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出现互相讨论,积极争辩的气氛,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有了生机了,教师也通过课堂讨论获得了新知识和新资料,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经验.3.3增加趣味,归纳条理,提高理解和记忆.学生接触中草药课的时候,往往感到药物名目众多,形式单调,内容深奥,难以领悟.针对这些问题,对於每种中草药就其外型特点,名称,含义和来源,以古代传说等作趣味性介绍,使学生对中草药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然后逐步引导,进入药物性能,功效,应用等方面的讲解,教师应善於在平时阅读中积累并合理的运用於教学中,对与大量功能相似的药物,不应照本科,而应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归纳药物功能的异同点,同中求异,从联系与异同的比较中达到对药物掌握的目的;另外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教材结机体系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记忆,对各章节的药物进行纵向和核向的分类顺序整理或归纳列表,提纲挚领,一目了然. 4.开辟第二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必须注重学生获得知识和掌握的实践技能比较完全的知识,要开辟第二课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利用好课外时间及课外知识的延伸. 4.1社会实践,田间采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以社会实践的形式到药材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由学生亲自采集,制作中草药标本,一方面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所学中草药的生长环境,外观特徵,药用部位,使学生对中草药的学习增加了感性化的认识,加深了对药物认识的理解与记忆,巩固了课堂讲授的理性知识;另一方面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意志,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对中草药有了更深刻的感触,增加了学习及未来开发,研究的信心.4.2开设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实践研究能力.实验课是观察自然现象的运动变化,验证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实验课可以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知识,加深和扩大知识领域,了解现代研究的进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中草药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合格的中兽医医药人才,就必须增设中草药实验课.科研与教学互相促进,互为补充,有利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规律.科研是对某个尚未解决的问题,作深入的探索研究,而教学是对药物性能,功能及应用作系统的阐述.因此,教学要求知识面广,科研要求知识较深,他是知识点与面的结合.首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科研兴趣小组,对一些未知的东西进行实验验证,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科研思维的方法,其次,教师应积极组织科研题目,这是现代中兽医学教育对教师的更高要求,让同学们共同参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传授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启发学生的智能,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出面向21世纪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兽医人才. 总之《中兽医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内容与教学方法涉及面广,难度大,只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这项艰巨的历史性改革任务. 兽医学论文:OBE教育模式在《兽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成果导向教育模式,该研究将OBE引入《兽医学》理论教学中,设计了教学方案应用实践,并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该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OBE;教育模式;兽医学;教学;应用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可理解为“成果导向教育”或“结果导向教育”,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由西方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1]。在OBE的教育系统中,教育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清晰的构想,即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能够干什么,并通过设计合适的教育结构来促进和保证学生达到这些教育目的[2]。兽医学是研究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兽医传染病学和兽医寄生虫病学。课程内容多,知识点松散,学习难度大,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教学和就业需要[3]。因此,将OBE教育模式引入兽医学教学中,教学目的更突出,学生能取得实质性的学习成果,对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 OBE教育模式在教学中应用的设计 1.1 教学目标 兽医学课程开设在动物科学(专升本)专业大二学年第一学期(即第3学期),60学时(兽医传染病学36学时,兽医寄生虫学24学时),是以动物微生物学、动物诊断学、动物免疫学等基础的专业课,是重要的临床实践课程。依据OBE的理念,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1)疾病的病原体;(2)疾病的诊断方法;(3)疾病的防治措施。 1.2 选取教学内容 2016年学校被认定为应用型大学,制定了新的专业培养方案,以提高学生操作实践能力樵则,教师分别从兽医传染病学和兽医寄生虫病学中选取重要内容开展OBE教学模式实践应用。 1.3 教学设计 OBE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驱动力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确定相应的能力评价标准[4-5]。确定教学目标后,反向确定教学内容,设计口语考试、笔试测验和团队报告3次考核;结合调查问卷了解OBE的被认可度,详见图1。 2 OBE教育模式在教学中应用 本文选取15级动物科学(专升本)专业52班(30人),以“并殖吸虫病”为例说明教学过程。 2.1 口语考试 课前布置“并殖吸虫病”内容自学,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教学视频,对并殖吸虫病的相关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并殖吸虫的形态结构”内容较简单,课堂上直接提问总结。本部分进行口语考试。 2.2 笔试测验 课堂,学生通过自学列举出并殖吸虫病的几种诊断方法,教师归纳总结如下:(1)实验室诊断:如虫体的形态特征、粪便检查虫卵的特征性结构等;(2)根据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3)根据疾病的病理变化诊断;(4)根据疾病的流行病学辅助诊断等。教师讲授猪并殖吸虫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设置问题“并殖吸虫的寄生部位是肺脏,故称为肺吸虫,为何临床上有的病畜会出现神经症状?并殖吸虫在宿主体内是如何发育的,从而引出重点内容“并殖吸虫的发育史”。寄生虫发育史是课程的难点,进行笔试测验。 2.3 团队报告 课后教师布置作业“总结并殖吸虫病的防治措施”。学生5人一组(共6组),任命一名组长。以组为单位,集思广益,由组长整理答案,汇总成报告,作为第三次考核。 3 应用效果分析 3.1 考核评价成绩 大部分学生很好的完成了三个教学目标,考核成绩详见表1。 3.2 学生对OBE教育模式的认可度 教师设计学生问卷了解OBE被任可度。学生均觉得OBE教育模式有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详见表2。 4 讨论 4.1 教学目标 OBE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为导向的教育理念[6],教学目标必须能够清楚表达和直接或间接测评,且通过目标可以可以强化知识点,强化教学效果。任课教师需明确专业需求和课程定位,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4.2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由教学目标反向设计的。将重要的教学目标具体到知识点,明确传达了课程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OBE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抓住重点,有的放矢的学习。同时,提高了学生报告及设计文稿撰写能力和团队协作及沟通能力。 4.3 考核评价 量化评分点的设定,要结合整个教学大纲对该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考虑到该课程在教学环节中的定位,有针对性地提炼典型的知识点、技能点,强化该课程该阶段必须掌握的问题[7]。本次实践采用口语考试、笔试测验、团队报告和学生问卷作为评价方式,简单有效,但相对单一。以后授课中可增加网络评价、教师问卷、在线问答等方式,让考核多元化。 5 结语 OBE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反向设计教育体系的新型教学模式[8]。将OBE引入兽医学教学中,构建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发现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考核评价单一等问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责编:张宏民) 兽医学论文:科研在中兽医学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摘 要:作为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教W与科研,不仅是高校的立校之本,也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学和科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和教师能否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如何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根据近年来教学与科研的经验和体会,探讨了科研在 “中兽医学”教学中的促进作用,旨在发展中兽医科研的过程中,同时提高“中兽医学”教学质量,从而达到科研与教学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促进中兽医整个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科研;中兽医学;高校 作为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教学与科研,对于高校教师和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教学,即普通教育和专业训练的职能;科研,即发现新知识的职能。众所周知,在大学里,教学和科研活动关系密切,两者相伴相生。有关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研究一直是高等教育理论界专家及学者探讨的热点问题,也是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但是,由于科研可以给大学带来名誉和声望,增强知名度和影响力,且具有易量化、评价和比较的特点,因此大学发展至今,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这种情况也是很多国家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1]。目前,虽然上至教育部的文件,下至各个高校的政策,无不认为“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但是,在高校的办学实践中“科研中心化、教学边缘化”,“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却比比皆是。 19 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者洪堡明确指出,大学要通过科研进行教学,教学与科研是相统一的。从总体上看,教学是培养大量基础人才的重要途径,而科研则是促进高层次人才成长的摇篮,大学综合实力的高低不仅体现在科研成果上,而且体现在本科教学中,教学与科研两者互相促进,互相联系[2]。在中国,科研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科研与教学的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也曾说过: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3]。 作为高等院校的专职教师,教学与科研是他们必须面对的双重任务。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围绕教学做科研也是专任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4]。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对于主讲“中兽医学”课程的教师来说,学校的定位即为教学科研型岗位。因此,如何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摆在每一位中兽医教师面前的共同问题。如何通过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现将本人一些如何通过加强科研促进“中兽医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在此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科研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 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各高校永恒不变的主题。在本科教学中,中兽医课程都是按照教材授课。由于中兽医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内容抽象、枯燥,加之文字深奥,如果用传统教学方法来进行授课,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而在课程的讲授中,教师把一些先进的科研成果引进课堂则会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讲外邪致病中的疫疠时,动物中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都属于疫疠的范围,教师可以结合中药在治疗病毒性疾病中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为学生进行讲解;另外,在讲解七情致病方面,可以结合科学研究结果,情志的异常变化可以导致体液的异常分泌、神经的异常活动,免疫功能的低下和内分泌的紊乱,进而科学地揭开了情志致病的理论,并引导学生自发查阅相关资料来加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这样就会充实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此外,中兽医学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目前在中国的兽医领域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究其原因,在于中兽医学没有及时地吸收、引进和创新科研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己。从历史上看,中兽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从古代到近代,一直都在吸收和消化当代最新的研究成果,从而成为具有现代科学特征和民族特色的中兽医科学。而中兽医要想在21世纪再创辉煌,一定要借鉴当今多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成果,并且能够从中吸收精华,从而发展和充实自己。因此,中兽医教师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科研活动,站在学科的前沿,不断吸收新知识、创造新成果,并把这些新知识和新成果充实到中兽医教材中去,才能使教学内容具有创新性和超前性。例如,在讲中药时,可以用现代药理知识解释中药中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最新科研成果,证明某一个化学成分是如何进入机体内,与哪些受体相结合,如何激活信号传导通路,使机体做出如何应答的。这样,才能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相反,如果中兽医教师缺乏科研背景,只顾埋头翻教材、备讲义,上课就容易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从而沦为呆板知识传授的教书匠,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科研有助于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是培养学生从理论上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环节。然而,教学是双向活动的过程,大学教学不仅要致力于传授现代科学理论知识,而且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探索科学知识的能力。若是仅仅讲授课本上的有限的知识,难免造成对学生思路的限制,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科学研究重视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这些对本科生来讲都是十分欠缺的,这就客观地要求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从事科研,并且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把学科发展的新技术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引入到传统的教学中去,从而使学生对课堂知识易于理解和掌握,并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独立地去获取和探索知识[5]。比如,在指导学生“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实验时,可以采用科研中常用的几种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对槐米中的芦丁进行提取,并与课本上的方法进行比较,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引导学生查阅芦丁药理作用的相关资料;在讲脉象时,可将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结合现代科研成果证明的不同的脉象具有不同的形态,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成动态图像,来表达脉搏的变化;通过以上方法,将抽象、深奥的基础理论变得直观、形象、易懂,并且能够很好地改善课堂中枯燥无味的学习氛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在讲脏腑辨证时,改变全部由教师讲授的惯例,而是拿出一部分病例,让学生讨论,然后自己进行辨证,而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并且将近年来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贯穿在授课之中,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在课堂上出现死气沉沉的现象,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科研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 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一所大学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就不可能建立起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同样,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也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水平。科学研究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6]。教师通过科研,可以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动态与最新成果,了解本学科整体的发展方向和最新趋势,了解本学科当前的研究热点,并且能准确地认识到自己所讲授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能准确地掌握社会对培养人才的要求。此外,通过科研,教师能够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把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成果及时地体现在教学中。例如,笔者通过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藿蜂酮免疫增强剂(EPI)脂质体调控Kupffer细胞活化作用及机制研究”和博士后科学基金“麦冬多糖脂质体调节Kupffer细胞活化及分子机制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在科研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课堂上则把科研经验和科研中取得的研究成果穿插在教学中,从而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提高课程质量。另外,当代教学水平高,知名度高的中兽医教师,无一不具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并在兽医界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因此,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有了科研之源,在教学上就能使所讲授的课程更加生动,内容会更加丰富、翔实,会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四、科研有助于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教师进行科研活动,不仅能够用最新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而且也能够将科研过程中的严谨求实、创新存疑的科学精神带入课程教学,使学生耳濡目染,从而逐渐养成具有科学精神的学习风气。此外,科研也是一种参与性活动,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各类课题,一方面为学生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提供了很好的选题,并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参加课题研究,为提高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其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兽医课题组为例,对于不考研、毕业后想直接工作的学生,我们将横向课题中的一部分作为其毕业论文,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参与科研项目。由于横向课题均是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且大部分是受企业委托而进行的研究,因此,学生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能够熟练掌握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从而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 合,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也使学生在就业时增加了筹码。而对于想读研,想进一步深造的学生,我们会将纵向课题中的一部分作为其毕业论文,由于纵向课题大多数是以基础研究为主,学生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能够与自己以后的硕士研究方向相结合,进行一定的预研工作。此外,还能够从中熟悉科研活动的过程和规律,培B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一定的科研能力,为他们以后从事更加深入的科研奠定一定的基础。 五、科研有助于推动学科建设 科研与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和创造成果的第一线,两者相辅相成,密切联系[7]。科研是学科建设的载体,没有一定的科研项目作为依托,学科建设便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科研是培养人才、梯队建设和取得高水平创新成果的基础和保障。科研成果则是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强劲翅膀和动力,是高校实现整体目标的重要保障,学科水平和知名度通过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体现出来。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基础,是高校建设的根本和核心,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离开了学科建设,科研就缺失了基础与平台,其发展则变为海市蜃楼,此外,科学问题的提出与凝练、科学研究的方向与特色,均来源于学科的建设,并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科研水平与整体的发展情况[8]。 在20世纪90年代,中兽医学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各农业院校一般只有1―2名中兽医教师,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教师,上“中兽医学”课时,由其他学科教师代替,或是直接取消了该门课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兽医科研水平太差。那时的中兽医科研经费在兽医领域基本排在末尾。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大力扶持,中兽医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中兽医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和经费总数在兽医领域也位于中等偏上水平,此外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行业专项等科研项目中也有中兽医领域的专家主持和参与。中兽医人员每年能在多种SCI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这既促进了中兽医在国内外的交流,也提高了中兽医的知名度。科研的发展,促进了中兽医学科的发展,使得国内外对中兽医由排斥、否定逐渐变为认可和肯定。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都举办过不同规模的国际兽医针灸培训班,而且至今仍在继续。因此,科研推动了中兽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六、科研可以改善教学条件 教师所研究的问题,一般是在自然科学领域未解决的难题或是对原有技术和理论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问题。在大部分情况下,需要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试剂,从而需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因此,科学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建设实验室和改善实验技术条件的过程。随着科研项目的增多以及科研经费的增加,购置的先进仪器设备等不仅可用于科研本身,在满足科研需求的条件下,还可以应用于教学,补充和改善教学条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教育部和学校每年都会下拨给学院一定的科研经费用于实验室建设,目前学院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一大批先进的科研仪器,这些设备向全院师生开放。此外,学校还建有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这些均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既丰富了实践教学,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科研在补充和改善教学条件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此外,在为教学提供良好条件的同时,教师在长期的科研过程中所总结积累的各种技术手段和科研方法,不仅可以直接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应用于设计和改进教学实验设备,从而使实践教学操作简单、节省资源且效果明显。 总之,科研与教学是高校两大重要的基本功能与任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两者缺一不可。而在科研促进中兽医教学方面的工作许多高校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或是发展较为缓慢,目前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我们只有辩证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才能既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又能紧抓科研,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共同促进中兽医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兽医学论文:提高高职《中兽医学》教学效果的探索 摘 要: 《中兽医学》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兽医学遗产的重要学科,是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但由于其抽象且深奥,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本文对《中兽医学》课程进行了简介,对该课程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及方法、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了描述和举例,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掌握中兽医实用技能,满足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 高职《中兽医学》 现状分析 高职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自身存在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及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力较弱的问题。在专业课教学中,若仍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则难以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高职动物医学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中兽医学》更是如此。《中兽医学》作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兽医学遗产的重要学科,在动物疾病防治、促生长和保健等方面越来越体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但中国传统兽医学抽象且深奥,导致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倍感困惑。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掌握更多的中兽医实用技能,满足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让《中兽医学》这一宝贵遗产得以更好地继承与发扬值得重视。 一、课程简介及现状分析 《中兽医学》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动物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形成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诊疗手段,其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法、方药和针灸等部分。中国传统兽医学具有方便、治疗成本低、疗效高、毒副作用少、药物残留低、对畜产品品质无不良影响等优势[1]。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及对绿色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传统兽医学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虽然中兽医专业已发展成为具有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等高层次教育的一个专业,但从培养目标看,这些高层次中兽医人才主要从事学术科研,基本上已脱离中兽医临床诊疗活动,能够运用中兽医传统诊疗技术的人才少之甚少,中兽医许多宝贵的技术和经验已经或正在随着老一代中兽医工作者的相继离世而消失[2]。以培养高层次的“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必须承担起应用和传承使命。高职动物医学专业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并承担这一使命,增强《中兽医学》教学效果,培养更多的中兽医“技能型”人才。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及方法 受传统学科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痕迹明显,过于重视教师的教,轻视学生的学和做,严重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死板,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弱。为培养合格的中兽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必须调整教学模式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调整教学模式 关铜等[3]通过采用理实一体、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吸取前人经验并结合《中兽医学》这门课的性质与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在中兽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由于中兽医基础理论深奥且抽象,相对来说枯燥乏味,如将阴阳、五行之间的变化及其他中兽医基础理论通过图像、动画展示,并让学生课下提前观看,让学生带着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及问题进入课堂,这种课外自学与课内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增强中兽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效果;而对于中兽医辨证论治的学习,则可以采取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完成。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一些先进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包括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法、角色扮演法等[4]。在中兽医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动物穴位认知教学中,可以采用模拟教学法,模拟明确标注穴位的动物模型,供学生进行辨认穴位学习;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中兽医诊疗技术,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认识寒证、热证临床症状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实验造模法;在中草药认知的教学中,可采用参观法,带领学生亲临中草药种植基地或中草药标本馆识别相应中草药。 三、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 信息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在教学中亦被广泛运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我国高职教育教学顺应潮流,兴起主要以计算机和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这种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的教学,在教学方式上灵活生动,在教学设计上丰富充实,在促进学生主动掌握技能上起着重要作用,在增强教学效果上发挥极大的作用,并有效地激发和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基础,能促进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关键。将媒体素材、网络课程、微课等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到高职《中兽医学》的教学当中,必然会增强中国传统兽医学的教学效果,培养更多的中兽医“技能型”人才。 1.媒体素材的应用 媒体素材主要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在教师枯燥的讲授中插入具有极强的视觉表现力和丰富的感染力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素材,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5]。比如在阴阳五行的教学中,由于阴阳五行的概念及变化规律比较抽象,教师可在网上选取相应的图形图像,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剪切代替乏味的描述;在经络学说的教学中,由于经络的走向与分布相当复杂,教师可选用或制作相应的动画让学生清晰地观察经络的走向及分布;在中兽医“四诊”教学中,特别是“闻诊”中闻声音的教学,即听各种动物的叫声、呼吸音、咀嚼、咳嗽、肠音等,如将各种动物的正常及病理声音录成音频,会更容易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闻诊技术。 2.网络课程的应用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学习内容并实施教学活动的网络化学习环境[6]。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将网络课程融合到《中兽医学》教学中,将传统课堂的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得听什么,不想听也得听的局面根本扭转。通过《中兽医学》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学生可以自己选取学习相关技能,并将听不懂的内容在课堂下反复学习,直到弄懂为止,对于《中兽医学》学习当中的疑惑之处亦可以在网上相互交流、讨论。由于网络课程交互性较强,学生的选择权较大,促使学生将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可以大大缩短《中兽医学》相关教学内容的课题讲授时间,以便捷的方式传录中国传统兽医学的相关技能,间接增强《中兽医学》的教学效果。 3.微课的应用 微课作为信息化环境下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主要以流媒体技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制成十分钟以内短视频的形式开展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7]。通过微课,学生在课下可以自主学习,如果在学习中遇到困惑,就可以通过暂停、倒退、重放的形式帮助解决困惑,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记录下来,方便教师堂上提供指导,具有翻转课堂中国化的味道,与高职教育特点相符合。比如在施针技术及电针仪的使用等技能教学中,如将这些技术制成微课,使学生在自己的手机、电脑上随时随地开展这些技能的学习,必然会促使中兽医技能得到广泛传播。 上述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使教学从呆板变得生动、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固定变得灵活,学习过程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在增强学生获取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等方面,信息化教学资源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只能作为服务于教学的一种手段,绝不可用手段代替内容和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之时要保证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有效性,才能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高效使用[8]。另外,信息化教学资源需要共建与共享才能充分保证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高效使用,才能使信息化教学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结语 《中兽医学》作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兽医学遗产的重要学科,在动物保健和疾病防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严重偏向学术与科研,基本上已脱离中兽医临床诊疗活动。面对这一局势,培养合格的中兽医“技能型”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艰巨任务,只有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及方法、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才能不断增强《中兽医学》教学效果,以期培养更多的中兽医“技能型”人才,将中国传统兽医学的精髓发扬光大。 兽医学论文:中兽医学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型。而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抽象,内容繁杂不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有必要对教学过程中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改革。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和考核方法等环节提出来改革措施,为中兽医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中兽医学;教学;改革 中兽医学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的理、法、方、药、针灸技术,用于畜禽疾病预防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色的病证防治技术是动物疾病防治一种有效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兽医学和生命科学迅猛发展,中兽医学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机遇和挑战。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主干课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中兽医学时我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接受现代兽医的思维模式和理论体系,往往造成对中兽医学相关理论知识不理解,只能死记硬背,无法将相关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此外,传统的中兽医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与现代兽医发展相比处于落后状态。因此,改变传统的中兽医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中兽医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中兽医学时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学科,内容多、涵盖范围广,几乎囊括了从基础理论到病症辩证及预防治疗的全部内容,而且思维方式又与他们西方医学存在较大差别,对学生接受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既要做到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能做到学以致用。针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求,设置针对性的中兽医教学内容,在保持传统中兽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应该突出现代养殖业中畜禽疾病特点和传染病防治技术,对有些内容实用性不强,如马属动物的病症等,应予以简单化。同时根据社会的需求,对宠物疾病和经济动物疾病必须给予重视。根据中兽医的实际应用型和畜牧业的发展要求,采取删繁就简,注重应用性,优化教学内容。比如,传统的中草药部分重点在药物性味归经、功效和组成方剂,忽略现代中药药理和临床应用,造成学生在临床上不知如何应用。因此,介绍该部分内容时,可以同当前中药药理最新研究发现和临床上一些中兽医产品结合,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在教学内容中及时增加中兽医学现代研究的新知识、新机制、提取新工艺、新药效、新热点等相关内容。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 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个改革和创新,也是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计算机的三维动画、图片声音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把学生从抽象思维带到感性认知上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掌握。例如,在中草药的教学中,涉及中草药种类繁多,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采用多媒体技术编制中药图谱幻灯片,并结合现代提取工艺和研究进展进行分析讨论,既加强了学生的视觉刺激,同时也加深了记忆。教师不能只做知识的广播者,而应该在教学工作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部分教学内容,可以分配给不同的学生,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将查阅的相关资料总结成讲稿或制成幻灯片,在课堂上为同学讲解,同时要求其他学生提出不同见解,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补充来完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此外,PBL教学法、启发式、发现法和讨论法研究法等新模式也应引入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都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课既能弥补课题教学的不足,又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实现这个过程的桥梁。为了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在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上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为了适应培养目标需要,在中兽医实验项目设置上,使之更贴近临床实践需求:①中药标本设别:通过中药标本的采集、中药饮片的制作和观察,掌握100多味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②中药药理学实验:通过开展常用抗菌中草药的体外抗菌实验和赤芍活性化瘀实验,是学生对中药药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③中药制剂学实验:通过散剂、汤剂、丸剂的制作和参观大型中兽医厂,以了解中药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质量控制技术;④针灸学实验:熟练掌握临床常用针具和马、牛、犬的常见学位;⑤脾胃虚证:通过建立人工发病模型,观察症状,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综合研究脾胃虚证,认识虚证的本质。此外,通过开放中兽医标本室和综合性实验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4 改革考核方案,完善评价体系 传统中兽医考核方式主要是以闭卷考试为主,这个考核方式只在期末进行一次,造成学生只是在期末突击性记忆,评价不够客观,也忽视了对学生日常学习评价。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采用了新的考核方式。将评价考核体系分为两种方式,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其中,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是对学习者课程学习成果的阶段性考核,是对学习者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试,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课堂出勤、课堂测试、阶段理论测试和实验实践这几种方式来进行,重在考核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主要通过期末的闭卷考试来进行。这种新的考核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通过几个轮次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中兽医学历史悠久,是现代兽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兽医学教学要勇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根据实践需要对中兽医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方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能学以致用、实践能力强、精通中兽医知识的畜牧兽医人才。 兽医学论文:中职畜牧兽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探讨 摘要:中职院校作为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它所提供的人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畜牧业的发展,因此,教师积极地应对当前畜牧兽医学生存在的缺乏实践能力的问题,着力采取策略在教学中对其实践能力加以培养。本文便是以此为切入点,立足于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的畜牧兽医人才,重点探讨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中职 畜牧兽医 实践能力 培养 策略 中职院校的畜牧兽医专业从本质上讲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以及操作性教学专业,丰富的实践能力是不仅是该专业学生就业的必要保证,也是学生灵活运用其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必然要求。所以,目前畜牧兽医学生所呈现出的普遍性的实践能力缺乏问题,受到了中职教师以及社会相关专业人员地广泛重视,加大实践能力培养力度已经刻不容缓。 一、合理安排教学课程体系 1、深入把握专业特点 畜牧兽医专业教育侧重于为畜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深厚实践经验、熟练操作能力的一线型应用人才,其教学的核心在于技能培养、理论知识应用、职业需求应对。所以,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特点,以行业需求、市场导向、职业要求为指引,合理设定专业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计划,以理论和实践优化结合为基点对当前的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科学地变革。 2、科学安排教学任务 教师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时,还需要进一步对教学任务进行精细地划分以及整合,重点体现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地位,比如,可以增加《动物疾病综合防治技术》、《专业综合实训与毕业实习》等课程。同时,教师还要通过穿插开展知识理论与实践操作的教育,致力于推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地交叉实施,比如,教师可以将《饲料学》理论课程安排在饲料加工基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饲料分析与动物营养搭配操作训练。 二、完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中职教师要保证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教学任务的安排实现与专业特点地有效应对,推动实践性人才培养目标地达成,还可以采用具有强制性作用的职业资格认证测试这一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加强对于实践能力地培养。 具体来讲,教师在安排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测试科目时,应当体现出技术性、操作性、实践性、精细化,比如,设立家畜饲养与繁殖、动物疫病检验与防治、兽医化验、饲料检验与营养搭配等独立性较强的测试项目,而且,这些测试项目中题目的设计,应当偏向于情景化、开放性、综合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测试时间设计为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测试场所设定为畜牧业各相关工厂中,通过分次评分、成绩综合、取平均分等形式,对学生日常实践操作与获得的成绩进行考核,然后评价其是否获得相应职业资格,以便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寻求实践机会参与职业实践。 三、开展工学结合专业教学 中职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有赖于良好实践的平台作为支持,所以,中职院校还要努力加强对于实践场地的建设,或者与相关的畜牧业工作部门签订定向实习协议或就业协议,组织开展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专业教学,以缩短学生寻找实践场地的时间,尽量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学校还可以借助于网络开办由畜牧工厂、工作人员、学校、专业教授、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技术服务平台,以及时解答学生实践中的疑惑,帮助他们实现实践能力地提升。 结语: 畜牧兽医人才在当前畜牧行业市场日益完善的环境中,成为社会的又一焦点需求人才,中职院校作为培养该专业人才的教育场所,必须遵循该专业的实践性特点,努力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践行力度。 兽医学论文:中兽医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摘 要】中兽医学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由于其内容繁杂、理论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本文主要总结了中兽医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改善中兽医学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中兽医学;教学;改革 中兽医学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手段,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动物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1]。千百年来,中兽医学为保障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中兽医学不仅对于发扬祖国传统医学文化,建立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医学理念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现代兽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兽医工作者防控动物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2-3]。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兽医学存在着理论抽象、内容繁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突出问题,严重限制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应用,如何提高和改进中兽医学课程教学效果,一直是困扰广大中兽医学教育工作者的核心问题。 1 中兽医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育观念落后 一直以来,“应试教育”的观念在中兽医学课程的讲授和学习过程中根深蒂固,授课过程普遍重理论轻实践,只重视书本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学习也只注重课堂讲授的内容,完全为了应付考试,而脱离了临床的应用与实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创新和兴趣的培养。 1.2 教学内容繁杂、抽象 中兽医学内容繁多,主要包括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辨证论治为主的基础理论,以及病因、四诊、防治法则、中药、方剂等多个内容。且其中诸如阴阳五行等内容语言晦涩、抽象难懂,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理解与认知。而同时由于近年来课程学时数的不断缩减,现有的课时亦不能满足对全部教学内容的讲授工作。如何精炼教学内容,授课语言通俗易懂,是摆在中兽医学课程教师面前的一个主要问题。 1.3 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中兽医学的教学虽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但限于该课程的特殊性质,课程相关的直观教学资料相对较少,如标本、照片、录像、动画、模型等,多数课件的制作仍以文字为主,相关知识与理论的阐述仍停留在文字描述阶段,缺少直观教学资料,极大地影响了授课效果,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教学。另外,课堂讲授也多以老师灌输、学生听讲记录为主,课堂氛围死板,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不高。 2 中兽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2.1 更新教育观念 为了满足现代兽医人才的需求,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型兽医人才培养目标,在中兽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结合对学生实践技能、科研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改善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差的现状。力求使学生在了解一定的中兽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中兽医传统的疾病诊疗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以后的实践生产中运用中兽医相关知识诊断和治疗一些常见的畜禽疾病。 2.2 优化教学内容 2.2.1 删繁就简,精炼教学内容 在目前各门课程学时数普遍缩减的大环境下,仍旧一味的强调增加课程学时是不现实的。为了缓解教学内容过多与学时不足之间的矛盾,精简教学内容,合理取舍是唯一解决途径。首先紧紧围绕中兽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两个基本特点,着重讲解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如阴阳五行、脏腑学说等,尤其是脏腑学说,让同学从中医角度了解和认识五脏六腑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着重讲解病因学说、辨证方法、中药及方剂的基本功能和临床应用等,让学生理解如何从中兽医学角度去诊断临床常见畜禽疾病,并合理选择用药。而对内容抽象,难于理解的经络学说、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做适当的简要介绍,同时可适当让同学了解一些兽用中药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影响。 2.2.2 重点突出,强调现代研究成果 由于中兽医学的知识内容主要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诊断和治疗畜禽疾病的经验总结,而缺少现代科学的验证,这也是近年来中医学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讲课的过程中,对于经过现代科学验证的一些理论知识要重点强调,比如中药十八反的内容中,哪些是现代研究证实的,哪些又是经过实验研究后证明是古人对药物功能的误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兽医学的现代研究进展情况,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改进教学方法 2.3.1 对比式教学法的应用 对比式教学法主要指与西兽医学对比教学法。中兽医学作为我国传统的兽医学,与西兽医学相比虽然在产生和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地理条件均有所差异,在方法论上也有很大区别,但在个别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存在相似之处。由于中兽医学课程普遍被安排在高年级讲授,对学生而言西兽医学的理论和观点已经先入为主,此时能找到中兽医学和西兽医学理论相似的切入点,对比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授心的功能时,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可以推动血液在脉道内正常运行,以营养全身。而西兽医学认为心的主要功能是泵血,把血液通过血管输送到全身,为各个组织器官提供营养和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心功能的理解和认知,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2.3.2 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法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学生是授课工作的主体,作为任课教师,如何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为重要,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比如在讲授经络学说内容时,根据学生普遍爱好武侠小说和电影的特点,可以在上课过程中先让学生探讨一下关于经络腧穴的基本认识,比如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等,然后再从中医角度讲述其具体功能,让学生结合小说中的内容体会任督二脉的具体作用。学生对此普遍反应较好,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氛围也比较活跃,使授课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总之,中兽医学课程内容多,范围广,难于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压力均比较大,想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中兽医学的教学现状一定会得到积极地改善。 兽医学论文:学习中兽医学可培养学生的几个能力 摘要:论述了学习中兽医学,可培养学生的5种能力:思考能力、联想能力、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及生活态度。旨在清晰呈现教师在讲授中兽医学的过程中,应持有的视角与思路。 关键词:中兽医学;文人素质;教学思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电视、广播等媒体,以国学为主题的栏目,收视率、收听率极高;书店里,传统文化的书籍更是极大丰富;甚至在国外,许多国家创办了“孔子学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见,在现代科技十分发达的今天,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弥补现代科技的不足,来进一步推动个人乃至社会的全面进步。 传统医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已被人们广泛认同[1]。中兽医学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习中兽医学可以培养多方面的能力。中兽医学不仅可以赋予有关生命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感受到许多优秀的品质。一旦这些优秀的品质转化成能力,中兽医学的知识就内化了,即转化成了人们自身的素质,具有不变性。这样的素质,尤其应该被当今的高等教育所重视,应该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知识结构和内在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 那么,学习中兽医学,究竟可以培养哪些能力呢? 1 学习中兽医学,可更好地培养“合二为一”的思考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帮助他们提炼出可以普遍应用的思维方式,为学生未来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现代知识分科较细,分到最后又发现学科之间有很强的融合性。但是,如若忽视对学生整体思维的训练,将导致许多学生无法在需要的时候整合自己的知识、整合自己的思维。所以,需要一套既分得开又合得起来的理论体系,来对学生的思维加以训练。中兽医学,就是这样一套理论体系。“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阴阳代太极而总五行”,古人的整体思维就是这样强大,万物纷繁复杂,但都源于太极,所有的东西从中生发,又都可以归于根本。比如五行,古人把时间(子午流注)、方位(五方)、情志(七情)、味道(五味)、声音(五声)、颜色(五色)、植物(五谷)、动物(五畜、五禽)都归到五行中,并按照五行的规律加以认识和利用。这样“合二为一”很容易看到事物的普遍规律。所以,中兽医学这样“合二为一”的思维方式,有利于直透事物的本质。 2 学习中兽医学,可更好地培养“取象比类”的联想能力 有些学生的知识太过琐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想象力不够丰富、思维过于局限,许多知识无法联系起来的缘故。如果,我们的思维缺乏联想,那么,我们的知识也必定是片段的。联想源于对事物本质的清晰感知,如果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联想也就失去意义。 许多学者也都在强调“直觉知识的明见性”,认为这样的明见性,源于生活的始点与本源一旦被人们感知,就无需再多问什么。如昼夜、寒热、男女……也许,这样的联想能力,不是现代人与生俱来的,但中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很好的教会我们回归自我,培养我们的明见性与联想的能力[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把世间一切归于阴阳,这样的联想是通过“象”进行“质”的归类的。在当今,知识高度分化,同时又高度整合的时候,联想能力的培养,正是可以使我们沿着一条主线开阔我们的思维。学习中兽医学,便可避免我们思维的凌乱,使我们取象比类的能力灵活而合理。 3 学习中兽医学,可更好地培养“知行合一”的实践能力 中兽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源于古人对自然与自身的实践体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若教学不当,将导致许多学生“眼高手低”。许多事情知道,但却难于真正付诸于实际行动,久而久之,凡事只思考而不动手,就成为一种普遍的不良习惯。事实上,很多事情即使想的再透彻,都不如去做一做。实际动手时,还会遇到许多想不到的问题,能力会在解决一件件这样想不到的问题时,得以提高。 中兽医学的理论体系本身就源于实践性的探索。所以,在中兽医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安排许多探索性的实践内容。如在针灸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把理论与实践揉和在一起教学。在探索的过程中,一边针刺,一边讲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学习中兽医学,可更好地培养追求“真与善”的审美能力 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也就是说,审美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个人与社会的进步程度。除了像音乐、舞蹈、绘画这样的纯艺术领域,其他专业领域的美育也绝不容忽视。中兽医学做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古老东方的审美观,她更倾向于朴实与和谐。这样的朴实与和谐,是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基础。 “真”在《说文解字》中的意义是“仙人变形而登天”,是真人的意思(图1)。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旨在激励世人,要追求真理,追求自然而然的本性,才能做正面的事情,产生正面的价值。“真”的哲学定义,也上升到了社会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真”存在于真挚的话语、真心地帮助、真情地行为、有情的物品、有情的事情之中,这样的情感可以对人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可见,对真的追求是审美的高境界。中兽医学便是通过教人如何认识生命,如何内观,如何倾听身体的声音,进而回归本真的。这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在对人的塑造方面,所不具备的。 “善”在《说文解字》中的意义是“从口从羊”,是吉祥、美好的意思(图1)。什么样的事情,或者说如何做,才能达到吉祥与美好的目的呢?古人认为,以羊头为象征的首领要威武又温柔,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所遵循的规律,一定是如自然般公正又顺从,才能首尾相连、循环往复。哲学中“善”与“真”的定义框架大致相同,是事物的组成部分,对事物的运动、存在和发展具有正面的价值。而善更倾向于心灵产生的美好感觉,呈现的就是自然的普遍规律,是公正又顺从的,是善的,是可以使心灵产生愉悦感觉的,是可以引领人与社会健康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说:真是符合规律, 善是符合目的,美是二者的统一。中兽医学就是真与善的统一,是美的,我们在学习中兽医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审美。 5 学习中兽医学,可更好地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为什么当下有许多非医学专业的人喜欢传统医学呢?其实,当代人是被古人的生活态度深深感染了。试想:古人生病了,没有X光、没有CT、没有B超、没有核磁,没有任何先进的诊疗设备。有什么呢?眼前只有一片花草、几个石头、几根针,这些看上去很不起眼儿的物件儿,照样可以被我们的祖先物尽其用,解决问题。外界就是这样一个无奈的样子,也许无法改变,那么,我们就反观自身,好好挖掘一下自己。所以,古人内观出了一套庞大而智慧的系统,连带身旁的花草石头针,画出了令人震撼的,如同自然的壮美景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考的能力也同样需要学习。而中兽医学正是一套可以教会如何思考的学科。她包罗万象,她的范畴早已超越兽医学,她构建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她可以提升多方面的能力。这也正是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 兽医学论文:高职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探讨 摘要: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依据高职教育教学理念,本文论述了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人才梯队建设、专业和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科研创新等建设规划,并对培育团队精神,构建高水平的“双师型”队伍和加强校企合作等建设实践作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有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专业教师队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需要。 一、教学团队建设意义 高职院校基础兽医学课程包括家畜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兽医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和兽医微生物学等课程,是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有密切的联系,只有牢固掌握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合理地饲养、繁殖、改良家畜和防治家畜疫病。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对促进课程体系的优化,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的整体建设目标是立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专业、课程和基地建设等为重点,开展教学研究和建设的核心队伍。具体建设规划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人才梯队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科研和教研活动等。 1.人才梯队建设。教学团队的人才梯队建设以团队带头人为核心,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教学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扩大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范围和力度。建设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形成梯度,老、中、青结合,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9人,校外兼职教师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高级兽医师1人。到2016年,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要求专职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达到50%,副高以上职称的比例达到60%,外聘兼职教师增加到6人,专职教师双师素质比率达到100%。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加强教学团队教师的培养,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是人才梯队建设的关键。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行公开课制度、开展教学能力竞赛、优质课评价、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活动。教学团队建立和完善教师听课制度、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学科研新秀培养和考核制度,制定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具体要求。为提升教学团队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历,采取鼓励措施,督促他们到“211”国家重点农业高等院校攻读学位、进修学习。定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2.专业建设。教学团队所服务的专业(群)建设坚持与服务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密切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紧跟畜牧及兽医类相关产业发展的动态要求和发展前沿,把握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确定专业发展方向。不断改革和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以主要就业岗位确定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企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3.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高职院校必须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克服按学科设计课程体系的惯性,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认真实践畜牧兽医类专业教学改革,从课程教学质量入手,在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下功夫,全面进行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合理设计教学评价项目与考核方法,如技术应用课程考试采用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复式考试法;实训考核采用笔试、口试、现场操作相结合;顶岗实习考核要全程评价,填写生产实习考核表;毕业考核进行毕业设计及论文答辩或综合考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4.教学资源建设。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结合动物生产和兽医疫病防治技术岗位技能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材建设规划工作。编写符合现代兽医发展要求、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科学实用的高等职业教育畜牧兽医类规划教材,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以精品课程为基础建设公开课程网站和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站,着重加强专业群和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与相关专业网站合作,多方位互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5.教研和科研活动。教学团队教师围绕专业及其服务领域,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团队成员要积极申请厅级和省级科研项目,每年发表1~2篇教研和科研论文。积极进行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促进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以此扩大专业教师的社会和行业影响力,逐步形成团队的科研优势。 三、教学团队建设实践 教学团队建设加强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促进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研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引导教师为企业服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整体水平。加强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训、实习空间,工学结合,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培育团队协作精神。学校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建设的设计,教学的组织实施等都需要教师的团体合作,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专业技术优势,教师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改善。在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等方面,注重成员之间的知识技能的优化组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知识交流与共享,相互团结协作,才能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团队成员共同工作,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树立专业发展的思想,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团队成员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不断得到发展,从而形成具备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的教师队伍,以完成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的任务。 2.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教学团队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实践技能和执教能力。因此,专业教师应有企业工作的经历,安排教师到相关企业顶岗实践,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具备“双师型”素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为促进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要求青年教师每年假期到企业熟悉岗位实践,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实习,强化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并且在职称评定时将到企业实践锻炼半年的经历,作为必备条件。支持教师利用实训基地的技术条件,参与企业课题的研究,积极为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或产品技术开发,依此提升其实践应用能力。鼓励教师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核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教学团队建设的综合成效的一个主要方面是通过校企合作实现的。学校和企业是产、学结合运行系统的主体,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技术与产业开发、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不同层次和深度的合作。学校可聘请企业人员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据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需要开设专业。企业与学校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突出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和职业功能性。学校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可在企业内建立“场中校”,使学生深入生产一线,接触实践,指派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企业根据岗位需求,可在学校设置“订单班”,企业每年投入一定经费,设立企业奖学金,根据学校实习安排,批量接受学生专业实习;教师为合作企业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开展科研活动,申报科研课题,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网络视频同步教学系统等教学资源;校企双方联合开展企业冠名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使学生能较快地适应就业环境,促进学生的就业。 教学团队建设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建立行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团队带头人应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意识强,教学经验丰富,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教学改革方向。团队成员要积极进行教学研讨,开发教学资源,促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加强新技术学习,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团队内建立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考评指标体系和奖励方式,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学校应加大对教学团队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保证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兽医学论文: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学术年会在北京举办 11月2~5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共同主办的“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及海外畜牧兽医科研、教学、生产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企业管理者等560余人参加大会。 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农业部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召虎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吴常信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张沅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农发集团原副董事长区仲生高级农经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教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研究员等领导、专家出席开幕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汪懋华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理事长、四川农业大学程安春教授,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研究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刘波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朱伟云教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André Aarnink研究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猪生产咨询委员会主任、推广教育主任Wayne Martin,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热带农业研究所首席研究员Liang Juan Boo,哈佛大学副教授Haining Shi,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李玉芝副教授,美国蛋品工业中心主任、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Hongwei Xin教授,丹麦DLG公司技术总监Plamen Nikolov等知名专家作了《工程技术与中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动物微生态与粘膜免疫》、《生猪机体氮代谢及其减排调控研究进展》、《保障生态安全的无害化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工程化技术体系》、《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生成机理及其营养调控》、《环境与福利友好型猪舍系统》、《猪和鸡的小规模生产和市场系统》、《利用水稻秸秆日粮减少瘤胃的甲烷排放》、《粘膜免疫与肠道感染》、《对美国猪舍系统的评估》、《美国蛋鸡产业现状与研发机遇及蛋品工业中心(EIC)的作用》、《环境控制与饲养管理》的报告。 会议设立了2个分会场,共有48位国内畜牧兽医界及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和青年学者做了内容丰富的专题交流,特邀嘉宾在分会场从本学科角度阐述改善生产的策略与技术,而来自公司的技术研发专家则从具体技术上深入浅出地阐明环境控制设备的优点和效果。 本次大会共征集到论文215篇,录用207篇。有89篇论文参与壁报交流,评选出优秀论文20篇。论文集还特别收录了14位专家的特邀报告或摘要。会议首次与中国知网合作将收集到的论文全文及摘要刻录成检索光盘,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为进一步加强与会专家学者之间、企业管理者与青年学者之间就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展开深入的互动交流,会议还设置了“付出与回报、才能与财富——谈做人之道”互动论坛和专家答疑互动论坛。 兽医学论文:医生该向兽医学什么 许多人认为动物只有在实验室才能为人类的医疗作出贡献,但动物普同性医学认为,人类和动物患病以及治疗的机理都一样。 电影《周渔的火车》里有一个片段。周渔在火车上晕倒了。同车的人让张强给她看病,张强大声说,“可我是兽医啊!”在美国,兽医圈子里流传一个笑话,他们把医生称为“人医”,所谓的人医就是只给一种动物看病的兽医。 在普通人眼中,给人看病的医生知识更丰富,技巧更熟练,他们也往往更受尊重。但这种观念正在受到挑战。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脏病学家芭芭拉·霍洛维茨决定推翻这一假设。她认为给人看病的医生在很多方面需要向兽医同行学习,不能再把人类医学和动物医学看做不同的领域。在洛杉矶动物园兼职期间,霍洛维茨注意到人和动物病症之间的相似性,从此走上了将兽医科学同人类医疗科学相结合的道路。 人类和动物会得同样的病 霍洛维茨从事心脏病的治疗和研究几十年,但是对兽医知识一点都不了解。像很多医生一样,霍洛维茨与兽医的唯一交集就是自己的宠物得病的时候。但是在洛杉矶动物园的兼职工作让她改变了从前的看法,开始关注兽医的知识。 霍洛维茨发现从抑郁症、性功能障碍到上瘾,几乎所有人类得的病动物都会得。动物会患乳腺癌、黑色素瘤、脑肿瘤、勃起功能障碍和梅毒吗?动物会得强迫症、饮食失调,会自杀吗?它们有吗?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会”。 于是霍洛维茨与美国科普作家凯瑟琳·鲍尔斯联合创造了一个新词“Zoobiquity”(动物普同性),并且合作撰写了一本书:《动物普同性:动物能教给我们有关健康和医疗的何种知识》,书中描写了人类和动物所患疾病的惊人相似性。 许多人把癌症与化学物质和现代生活方式联系到一起,其实动物也会得癌症,两位作者指出,癌症是动物和人类共患的最常见疾病之一。长期以来癌症一直肆虐于动物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恐龙时代。马易患皮肤癌,大量海龟死于癌症,甚至蟑螂和果蝇这样微小的动物都会得癌症。 动物也会患心脏病,也容易感冒,而且动物还会得我们原以为人类特有的病。鱼会晕倒,土拨鼠会患肥胖症。蜻蜒被誉为昆虫世界的战斗机,可是它们也会体重超标。陪伴着人类的猫和狗更深受肥胖症的困扰,城市里的老鼠也越来越胖,一些宠物龟也是,胖得手脚都缩不进壳里。 而面对压力、孤独和厌倦的时候,所有的动物都会自我伤害。鸟类在落单的时候会咬羽毛;公马在马厩里感到孤独时会啃咬自己,而当它们与母马一起被放到野外时,就不会这么做了。就像人类一样,有些动物也会得神经失调的毛病,一些母猪会得厌食症,饿着自己。面对压力,猫会控制不住自己舔爪子,狗会咬尾巴根或者原地兜圈子,而马会咬自己的肋骨。有些野生动物被捉住接受治疗的时候,会因为精神紧张而猝死。 兽医有时比医生更高明 在《动物普同性》一书的开头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动物园里,霍洛维茨发现一只患有心脏病的金丝猴,其症状非常像一种新近才被人类医学发现的心脏衰竭。随着研究的深入,她发现两者其实就是一种病。这种症状在兽医领域几十年前就发现了,而且找到了治疗的方法,而医生在2000年左右才在人类身上确认了这种病症。 兽医还熟悉动物的癌症、行为障碍、传染病和其他一些人类也会患的疾病的病理和病因。我们知道人类和动物在基因上高度相似,但是一直忽略人类和其他动物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相似之处。从动物身上了解这些疾病,可以让人类想出更好的解决之道。 兽医是真正的全科,涉及的领域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昆虫。兽医的诊断不像医生一样要利用一系列昂贵的测试仪器,而是通过古老的观察法作出判断。动物也不能像人类一样可以描述自己的病情。兽医必须自己观察动物的体态、呼吸和习性变化再作出判断。这些方法都是人医需要学习的。 虽然兽医的知识能帮助医生找到人类疾病的新治疗方法。但是现在医学界的现状是,医生从来不会看兽医杂志,也不会参加动物医学的学术讨论会。医生一直忽略兽医同行的临床经验,有历史方面的原因。因为医生和兽医在100多年前就分道扬镳了。还有观念上的矛盾,对于人类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属于动物,医学界的认识也不一致。 兽医和医生的合作需要巨大的文化转变,不过现在,对话已经开始了。霍洛维茨去年召开了名为“动物普同性”的学术讨论会,美国的兽医和医生在同一个平台上分享各自的医疗经验。下一次同类的讨论会将在今年9月份召开。 兽医学论文: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预防兽医学是研究动物传染性疾病及侵袭性疾病的病原特性、致病机理、疾病流行规律、诊断以及预防、控制的原理及技术的科学。本学科主要由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等多个相关二级学科组合而成,研究范围涉及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感染对象,深入群体、个体、细胞及分子水平,是兽医学一级学科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体现。该学科不仅事关动物保健,还直接服务于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动物检疫、生物制品、兽医卫生行政及环境保护等领域。 1 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的把握 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由于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及应用认识不充分,他们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重复国内外最新研究,表现为对国内国际最新研究进展的跟踪性研究很多,①因此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研究内容过分集中和单一,很难有创新和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管理专家们指出:今后预防兽医学研究选题应把预防兽医领域经典的病毒学、细菌学、免疫学和病理学等基础理论同动物实验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才能进一步扩展该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最终把病原落实到易感宿主动物,把病原和构成病的易感宿主动物体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阐明病原的致病机理,在弄清病原致病机理的基础上,才能研究和开发有效的防制产品,制定恰当的防制措施,减少动物传染病所带来的损失。 预防兽医学研究选题还应立足于当前我国畜牧生产的需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重视研究畜(禽)群中宿主动物的易感性、病原对不同易感宿主的感染规律,研究病原生态学,阐明病原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不同病原在畜(禽)群中的共同存在以及不同病原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些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病原的变异及重组等对其毒力和致病性的影响等,②这样不仅能把新技术更好地加以运用,同时也能解决我国畜牧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预防兽医学问题。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应结合国家科技管理政策导向和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在研究大方向确定的前提下,合理定位细致的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2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应作为预防兽医学研究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自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领域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分子生物学在预防兽医学的病原学、免疫学和疫病预防与控制学研究等方面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形成和发展以及与预防兽医学其它学科如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整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对其它学科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预防兽医学在分子水平阐明疾病病原的生物特征、发病规律、致病机理以及采取有效手段进行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了理论和方法。③因此,作为预防兽医学的研究生,广泛学习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对提高其研究水平和拓宽其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在预防兽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应开设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应将其与其他课程密切联系起来。 3 教师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教师,不单单是研究生的导师,它还包括了不直接承担指导研究生研究任务只从事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教师。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学和指导,教师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责任,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共同做法是导师作为主导指导研究生在其他教师的课堂或实践教学下,完成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在导师指导下独立选题或完成导师承担的课题,不管是独立自主选题还是完成导师的研究课题,都需要研究生以课题为载体,完成课题的理论或实验研究,发表相应的研究论文。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虽然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漫长的过程,但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和培养下,以研究生本人在长期学习和训练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完全可以获得和不断提高的。从总体上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教学令人堪忧、导师指导不尽人意、学生素质下降和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不严等,严重影响了教师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家教育资源的紧缺、教育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的不利影响,研究生教育从精品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学生素质难免良莠不齐,再加上学校对教师和研究生的管理的松懈,教师和研究生都没有充分重视自己的职责,教师没有严把教学质量关和研究生论文质量,学生停留于应付论文,甚至出现大量的论文抄袭现象等,同时研究生和教师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与国内教师比较,国外教师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做法值得提倡,他们在研究生生源上严格把关,研究生入学后,在课程教学和导师指导上充分发挥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作用,并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导师指导方式,促进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④在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要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兽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不断加强对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动手能力和接触生产实践环节的培养,在实践中积累大量的一手研究材料,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 4 实验室是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必要的硬件支撑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疫病的群防群治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经济动物来说,预防兽医学对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更是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兽医学实验室特别是预防兽医学实验室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院校培养兽医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从事兽医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人才的基础。⑤加强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实现“预防为主”动物疫病防控方针的基础。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应合理规划布局,将实验室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比如准备室、病毒室、细菌室、血清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培养室以及学生教室等功能间。只有实验室功能分区恰当,合理布局,按标准配置实验仪器,这样才能为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 综述所述,通过对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中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预防兽医学研究中的作用、教师在培养研究生中的作用和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建设等软、硬件方面进行的分析,阐明了这些因素对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和其重要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专业型预防兽医研究人才提出如下建议:准确把握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培养方向,并为研究生研究课题的完成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导师作为主导,充分发挥其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兽医学论文:中兽医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与教学改革 摘要 分析了中兽医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将其转化为具体内容的途径及方法,以期为中兽医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兽医学;隐性知识;教学改革 中兽医学是我国传统的兽医技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由于受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笔者从中兽医学的特点出发,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认识中兽医学的隐性知识及如何将其转变为具体内容的途径进行探讨。 1 中兽医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 在中兽医学教学中,既存在着大量有关具体内容的隐性知识,又存在着有关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行为的隐性知识。认识和理解教学中的隐性知识是整个中兽医学教学目标得以真正实现的一个必要前提,是教师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中兽医学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 1.1 有关中兽医学教学内容的隐性知识 中兽医学教学内容的隐性知识,主要是由中兽医学理论知识的隐性知识所决定的。中兽医学是从宏观角度去研究畜体内在的动态联系和辨证规律,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这决定了中兽医学在很多概念及内容上不同于西兽医学。这些概念及内容对于主要接受自然科学教育的学生,就形成了学习中的隐性知识。如“证”不同于“症”,它不只是对疾病症状的描述,而是疾病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和诊断的综合概括,同时还提出了治疗方向,因此“对证治疗”也不同于“对症治疗”、“辨病治疗”;又如脏腑,除了指解剖学上的实质脏器外,更重要的是对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不仅仅是现代解剖学中内脏的概念,中兽医所涉及的肾还应包括“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 还有一些隐性知识则不能或很难以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示。比如经络能运行气血、沟通上下表里,像网络一样遍布全身,但既不是血管也不是神经,看不见、摸不着、挖不出;阴阳是对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隐性概括,而不代表任何具体的事物;五行以五为基数来解释万物的生克制化关系;气是具有功能活动的精微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表现出多种功能,这些功能也无法直接展现在学生思维中。 1.2 有关教师教授的隐性知识 在中兽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知识对其本身而言,都很好理解和掌握,而学生却没有足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师如果坚持那种满堂灌和一堂言的习惯,往往使内容过于隐性,学生总是受隐性知识的影响,不易想象和理解,接受就更加困难。如:一味地只从文字或语言上去描述阴阳的内容、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而缺乏图形的形象说明和仿真模拟,往往容易造成学生思维障碍,使中兽医学变得枯燥而乏味,缺乏实用性。 2 中兽医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途径 2.1 调整教学次序,注重前后贯通 中兽医学的内容包括理、法、方、药四大部分。笔者认为,中兽医学的教学虽然要给学生传授具体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无可非厚,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方式和治学能力的培养[1],因此中兽医学的教学应按先基础理论(理),后辨证论治(法),再到方药,后到疾病防治的次序,学生更易于接受。 首先,专业的技能是建立在基础理论上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强化基础理论知识,只有较好地掌握基础理论之后,对辨证论治的学习才不会难以理解。其次,对辨证和方药来说,应确立“方从法立,以法统方”的思想。中兽医治病,是以辨证为前提,再立法、拟方、选药,若倒行逆施,则使病情加重甚至造成畜禽死亡,且中兽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会因时、因地、因畜而不同,治疗的用药,亦贵在因时、因地、因畜不同,活泼斟情。 同时还应注意,中兽医学的“理、法、方、药”是一环紧连一环的,讲解时不仅要分节分段讲解,而且要前后呼应,互相连贯,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如在讲解脾胃生理功能特点时,还应该和脾胃病理的辨证、立法、用药治疗联系起来。以胃为例:基本功能之一:胃主和降,胃气以下行为顺;病理上:胃气不降,则出现少食,胃脘胀满或疼痛等;胃气上逆则嗳气频频,呕吐等;治法上:或消胀除满,或降逆止呕;用药:多用和胃、降胃气的药物,如陈皮、莱菔子等。这种教学方法能使所学内容融会贯通,既清楚又方便记忆,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2 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变枯燥为活泼 中兽医学是兽医专业的必修课,基于其理论的隐性性,如果教师讲课时,语言枯燥乏味,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影响其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2.2.1 制作课件,变隐性为生动。多媒体有着生动有趣、形象、直观的优点,能把中兽医的隐性理论形象地表达出来[2]。如,五行学说的哲学思想,运用到中兽医上可以概括动物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水液代谢的输布、排泄,由于五行中又存在着生克制化关系,单纯的文字书写和讲解就隐性乏味,达不到教学目的。但通过多媒体放映,将大地、山川、河流、兵器、水火的形象按相生、相克规律有机组合,制作成课件,再配上声音和动画效果,使隐性理论变得形象直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2 比较西兽医学知识,加深理解。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目前,在高职高专教育中,中兽医学课程一般均在高年级中开设,这时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西兽医学知识,即西兽医学知识成了学生头脑中的固有知识。这些固有的知识常会与中兽医学理论混淆,甚至产生矛盾。如,“心主神”,心是一切精神活动的主宰,脏腑必须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生命活动,但根据现代生理学知识,精神意识是大脑的功能,与心无关。此时就要求学生抛开西兽医学单纯的概念,以一种新的思维来接受中兽医理论。但要注意,结合西兽医学理论教学,不是去追求两者的矛盾,而是在矛盾中寻求共同点,走中西兽医结合之路,使中兽医学所隐藏的知识显现出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掌握。如,将“肾主骨”联系到“肾脏参与维生素D”的活化过程,由此可以使学生理解“肾主骨”的深刻含义。
浅谈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试论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摘要】建筑经济是我国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甚广,对工程项目质量的提升有了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材料是一个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运用于在土木建筑工程也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新型混凝土的水灰比比早期的混凝土材料显著降低,且在强度、渗透性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此外,大体积混凝土在裂缝问题的防范上也有了很好的调整,既能抵制外界因素的破坏干扰,也能加强各项结构之间的协调性。但最近几年工程监测发现,混凝土自干燥现象的发生率不断提升而导致自缩问题的出现,这些都是工程人员需要积极控制的问题。 1 导致混凝土自缩的原因 1.1 水泥因素 水泥是混凝土材料的核心,每一种水泥都有着自己的使用性能。不同种水泥净浆在自缩能力上也不一样,通常铝酸盐水泥、早强水泥的自缩值偏大,中热、低热水泥的自缩值较小,矿渣水泥到了使用后期时的自缩值才会增大。另外,水泥的细度也会影响到自缩值,若水泥过细在早期则显现出更大的自缩速度。 1.2 矿物掺合料因素 配制混凝土时常常会向水泥中添加比表面积在400平方米/千克以上的矿渣,而120d的自缩值会随着矿渣的掺量增多而相应变大;在水泥中加入比表面积为338平方米/千克的矿渣时,其120d的自缩值却不受到矿渣的掺量变化的影响。硅灰添加到水泥之后会造成混凝土的自缩值增大;而硅灰的掺量变大后会造成水泥浆自缩值的增加。混凝土的自缩值随粉煤灰掺量的变大而减小,尤其是出现自缩值减小的现象很明显。3d龄期后掺加粉煤灰混凝土的自缩增长速度大于空白混凝土。粉煤灰掺量大于20%后,减小自缩的作用较小。偏高岭土添加到水泥之后,在偏高岭土含量为10%时,水泥浆的自缩值则为最大。 1.3 外加剂因素 通过掺加高效减水剂实现流动度时增大时,高效减水剂能显著降低自缩值,而不同类型、掺加量不同的高效减水剂在自缩作用上无显著差异。干缩减少剂能降低自缩值50%,多数是由干缩减少剂可降低毛细水表面张力等原因造成。膨胀剂种类的不同会影响到最终的自缩作用,而氧化钙型的膨胀剂则会降低自缩;而其他类型的膨胀剂尽管早期有膨胀,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收缩效果上也会不同。 1.4 其它因素 一般情况,水泥的自缩现象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特别是温度到了15~40℃之后,温度对水泥浆体的自缩值、自缩速度的影响更大。当水灰比降低之后,混凝土的自缩值和自缩速度会显著增大。在养护方面,若混凝土结构未及时采取养护措施,则会因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出现不同的程度的自缩。骨料的含量对混凝土自缩值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骨料含量的增多,混凝土的自缩值也会不断减小。骨料使用种类的不同也会给混凝土的自缩造成影响,人工轻骨料混凝土的自缩值要小于常规混凝土,而轻骨料混凝土的自缩值会因轻骨料的含水率和干密度变大而减小。6%体积分量的钢纤维添加到混凝土,能使得自缩值减小20%。 2 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 2.1 设计机理 基本材料选择掺加ZY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这样可以巩固带取代后浇带连续浇筑超长混凝土结构。参照混凝土结构控制裂缝的标准,把广场的底板实施了分块:后浇带则把整个底板划分为4块,以建立4个浇筑单元,块中未设置膨胀加强带,又将其分为4块,整个底板涉及到16块。确定底板的分块之后,墙板与顶板与底板相同位置设计一个后浇带、加强带,以巩固整个结构的稳定性。膨胀加强带宽2米,边缘每侧设密孔铁丝网用钢筋加固,避免加强带外混凝土流入加强带内。膨胀现象会减弱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因此膨胀加强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需不断提升,在材料搭配上要保持合理的材料组成,这样才能实现结构功能的优化。 2.2 补偿收缩混凝土 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标准要求,补偿收缩混凝土主要是形成0.2-0.7MPa以下自应力混凝土。要想准确测得限制膨胀率,在实验室完成掺加ZY试件的限制膨胀率试验,试验证实掺加ZY则能得到微膨胀性,掺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膨胀率的大小。 2.3 配合比的设计 使用的砼材料:①水泥:选择42.5Mpa常规硅酸盐水泥;②砂:使用长江中砂,细度模数Mx=2.6~2.8,表观密度2.64克/立方厘米,松散密度1410千克/立方米,紧密密度1550千克/立方米,含泥量≤3%;③石:使用湖州石子,粒径为5~31.5毫米连续级配,压碎指标8%~9.8%,含泥量≤3%;④膨胀剂:ZY膨胀剂;⑤掺合料:选用中成电厂的Ⅱ级粉煤灰。 3 工程施工运用到的技术 3.1 后掺少量减水剂的控制 浇注混凝土时要注意施工环境的状况,尤其是对温度大小的把握。在7~8月份高温季节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使得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当混凝土浇注时发生意外问题后,如:运输途中堵车、施工故障等,都需要停留一段时间而影响到混凝土的入模时间,这会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加大而难以满足结构使用性能的需要。配合比中FDN2I减水剂量为0.8%,通常此减水剂的掺量最高为1%,在后掺减水剂时只考虑在0.2%以内。后掺法比先掺法或同掺法在相同掺量下减水作用不断增强,这些会弥补补偿坍落度的损失。工程单位在安排混凝土运输车时,需尽快搅拌30转或1分钟以上,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控制材料配制。 3.2 地下室顶板浇注的控制 根据地下室超大型长无缝混凝土结构情况制定严格的施工计划,以此保证工程方案与实际运用情况相符。地下室顶板标准的浇筑流程为,浇筑完地下一层墙板至地下室顶板梁下口后,完成地下室顶板的混凝土浇筑。浇注顶板期间必须要把握好早期裂缝的形成,而在混凝土收缩裂缝产生的秩序上分析,裂缝常会出现在混凝土初凝到终凝这段时间内。施工人员要根据自己的经验调整施工方案,把顶板二次或三次搓平、抹压,尤其是初凝抹压作为控制早期收缩裂缝的关键方案,把握好裂缝之间的控制则是不可缺少的。 3.3 地下室墙体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对墙板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严格设计,经过验证后决定选择减小水灰比的方案,底板与墙板同为C30、P12,底板的水灰比为0.47,而墙板的水灰比为0.41,混凝土的坍落度指标底板为20cm,控制墙板坍落度指标为15cm。通过这种处理方案可以减小用水量,防止混凝土的收缩。而混凝土浇筑期间选择二次振捣的工艺,即在混凝土初凝前实施二次振捣,防止混凝土由于沉降收缩而造成的裂缝。 3.4 地下室混凝土的养护 必要的养护措施可以维持混凝土正常的使用性能,此次地下室底板、墙板、顶板均选择了掺加ZY膨胀剂的混凝土。根据工程养护标准,在混凝土抹压之后需铺上麻袋片或草席,采用水浇湿保养,当混凝土硬化3~4h之后,底板与顶板均筑堰蓄水3~5厘米实施养护,墙板选择持续性的保温处理,一般要持续14d,墙板侧模的拆除同样要在7d之后进行。利用这些针对性的养护措施,可以对地下室应用超长无缝结构发挥出很好的保护作用。 4 结语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现代工程项目里的运用甚广,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发挥,我们要采取多个方面的施工方案及处理措施,保证大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浅谈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摘 要】城市现代化建设中,高层建筑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随着建筑物高度、体积、厚度等逐渐增加,建筑基础承受的荷载越来越大,所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安全,本文详细分析了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凝土结构的施工设计和技术要点,以保证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裂缝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土木工程施工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大体积混凝土被广泛发应用于土木建筑工程中已是必然趋势。大体积缓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与一般混凝土相比,具有水灰比小、强度高、渗透性好、持久性长等显著优势。尽管外界荷载很难引起大体积混凝土发生裂缝等质量通病,但是在其自干燥现象的影响下极容易引起自缩问题,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而影响了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了保证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以及结构施工设计和技术。 一、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水泥水化热因素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必然要释放出一定的热量。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厚,表面系数相对较小,导致水泥释放的热量不易扩散而聚集在结构内部,以致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越来越高,与外界形成较大的温差,因此出现裂缝问题。 (二)外界温度变化因素 大体积混凝土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它的浇筑温度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每当气温骤降的情况下,都会增加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形成温度应力。温差越大,温度应力越大,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实,温度应力与水泥水化热因素有着共同点,就是造成裂缝的主要因素都归结于温差。 (三)混凝土自缩因素 大体积混凝土中大约20%的水分是水泥硬化所需要的,其余的都应当被蒸发掉。当蒸发掉的水分超过本应该蒸发的水分——自缩值,就会引起混凝土发生收缩。因此,混凝土自缩与自缩值有着必然关系。通常而言,混凝土的自缩值与其材料有着很大关联。比如,矿渣制成的混凝土的自缩值后期比较大,使用较细材料制成的混凝土的自缩值早期较大。 除此之外,大体积混凝土材料中的添加剂、矿物质掺合物(矿渣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比如,大体积混凝土中添加的高效减水剂增加了混凝土的流动性,同时也降低了混凝土的自缩值;干缩剂的添加可以将自缩值降低50%左右;膨胀剂等。通过这些例子,足见添加剂对大体积混凝土自缩值的影响。另外,水灰比、骨料的含量与种类也会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自缩值。因此,在思考如何设计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缓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将导致混凝土裂缝、自缩的因素考虑其中,才能够保证施工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四)较强的约束力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往往都是厚重的整体浇筑物结构,导致地基对其有着明显的约束力。这种来自于外部的约束力会导致混凝土产生严重裂缝现象。大体积混凝土除了外部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内部也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当然,这种约束力主要来自于温度效应,温度效应是形成内部约束力的主要因素。 二、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设计 (一)施工方案设计原理 尽管关于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的原因的论述较多,但是总结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温度应力,二是自缩性。基于以上两种类型的主要影响因素,施工方案设计中除了要考虑如何组织施工,还要考虑减少以上两种因素的不良影响。 (二)施工技术分析 1、控制温度应力 (1)减少水泥用量。基于水泥水化热现象的重要影响,应当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减少水泥的使用量,相当于减少可水化的热源,水化热现象的影响也会相对较低一些。当水泥较少的情况下,还需要添加一些其他材料来保证混凝土具有符合施工标准的强度。比如,可以添加一些减水剂、混合材料,还可采用比较先进的搅拌技术,既使混凝土内部热量充分散发,又能保证具有良好的搅拌效果。 当前,水泥市场上出现一种新型的低热水泥。比如,选择大坝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类型的地热水泥。使用该种类型的水泥,可以降低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温度变化。 (2)控制浇筑温度。由于混凝土浇筑温度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上升的浇注温度会影响混凝土发生温度应力。因此,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当尽量避免在炎热的夏天进行,尽量避免正午施工。倘若一定需要在仲夏正午施工,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原材料温度,进行有效的冷却处理来降低浇筑温度。 (3)强制降温。必要时刻,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比如,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向管中排放冷水,利用冷水的温度来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2、提高抗裂性能 (1)掺加添加剂。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自缩值,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补偿收缩混凝土,将混凝土的自缩性严格在适合施工的范围之内。因此,应当严格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标准要求来进行补偿措施。要想得知准确的限制膨胀率,必须在实验中进行限制膨胀率实验。只有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得到的限制膨胀率才能够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性。 (2)添加增强材料。所谓的增强材料就是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材料。比如,有机纤维、无机纤维、金属纤等材料。倘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广泛应用这种材料,能够显著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添加配筋。科学实验证明,在混凝土在添加合理的配筋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倘若使用的配筋直径较小、分布间距较小,抗裂效果会更加显著。比如,配筋分布间距小于10cm时,混凝土的裂缝宽度就可以控制在0.005cm以内。由于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中间配筋较少,可以适当地在中间添加一些温度筋,增强对薄弱部分的有效控制与管理。 (4)控制混凝土材料配比。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并不随意的,需要依据科学的技术手段来获得。在正式施工之前,技术人员应当在试验进行混凝土材料配比试验和验证,经过多方比较后方可确定较为合理的配比。这样制作出来的混凝土的强度才会满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同时,在搅拌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程序进行工作,保证混凝土材料充分融合,避免产生离析现象。 (5)其他方式 除了以上几种方式,还应当注意其他方面。比如,骨料配比、骨料种类、水灰比等。其中,骨料作为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沙砾的大小、光滑度等因素都将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3、减少约束力 (1)减少内部约束力。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约束来自于温度应力,那么只有减少温度应力才有可能减少内部约束。较少温度应力影响的有效措施,上述内容中已经有详细地论述,在此不进行过多论述。除了上述内容中论述的方法,还有一种保温的方法,比如暖棚发、覆盖法和蓄水法等。这些方式都是经过实践论述的、非常有效的保温方法,能够将混凝土内部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减少与外部温度差异。 (2)减少外部约束力。减少外部约束力,主要应当从如何减少地基对混凝土结构约束力的角度出发。在当前土木建筑工程市场上,减少地基对混凝与约束力的方法主要就是指设置滑动层的方法。所谓的滑动层,就是指在大体积混凝土和地基之间设置的沥青油毡层或砂垫层。滑动层的设置能够减少地基对大体积混凝土约束,保证混凝土地块能够自由变形,进而降低裂缝的风险 三、结束语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涉及诸多方面,是一项综合技术。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裂缝”问题,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详细论述,发现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温度应力,二是混凝土自缩。为了有效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必须严格设计施工方案、选用科学的构造和符合标准的施工材料,并注意施工工程中的每一项施工技术,最大程度地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 浅谈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论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摘 要】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对工程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出现的问题,探讨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建筑材料是工程项目施工的首要因素,目前,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新型的材料中的水灰明显低于传统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强度。其中大体积混凝土经常用于大型建筑如楼房、水坝的施工中。它具有体积大、内部升温快,表面系数小等特点,对提高工程质量有很大意义。但由于施工技术仍存在不足之处,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经常出现裂缝的情况。因此,应该通过对产生裂缝原因进行分析,改善施工质量,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为工程项目实施提供更好地保障。 一、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分析[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深度不一,可分为表面、深层及贯穿性裂缝这三种,它们所产生的危害性依次严重,尤其是贯穿性裂缝,会严重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它产生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内外温差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影响包括水泥水化热和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水泥水化热是指水泥在水化的过程中散发出的热量。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特点不利于热量的及时散发,从而使内外温差加大。水泥种类与加水量的不同也与水化热有关,从而影响内外温差。外界气温的变化也会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当水泥内部温度还很高时,如果外界温度骤然降低,就加大了内外温差,从而产生了较大的温度应力。若是温度提高,则不利于内部的散热。因此,应该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外的温差。 第二,混凝土产生收缩现象。混凝土硬化需要四分之一的水分,而剩余的水分则蒸发到外界去,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会产生收缩而无法恢复到原来的体积状态,在强大的应力作用下便出现了裂缝。混凝土的收缩有几个原因。首先是水泥因素,不同水泥自缩程度不同,包括水泥的热值、细度等都会有影响;其次是所掺和的矿物比例,混凝土的自缩程度随矿渣、硅灰的掺量增加而增加,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减少;最后,外加剂的影响,减水剂、干缩减少剂以及膨胀剂都会降低混凝土的自缩程度。 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提高对改善工程质量有很大意义,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不断改善施工技术,保障工程的质量。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与配制[2] 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与配比对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水泥的选择上,应尽量根据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指标来选择低水化的且有较长凝结时间的中热硅酸盐水泥,确保粗细骨料的泥沙含量要少于1.5%。骨料应该占混凝土的80%以上,并且要求表面比较清洁,膨胀系数较小,级配良好。而混凝土中的砂石也应符合含量要求,砂子中的石粉比例一般为15%-18%,应该根据骨料的粗细选择粒度,细骨料一般选择中砂;采用减水剂、缓凝剂等作为外加剂,采用矿渣粉、粉煤灰等作为掺合料。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在保证混凝土强度,避免其出现坍塌的情况下,可以适量提高骨料和掺合料的含量,以降低混凝土的含水量;水化热低的水泥往往会出现析水现象,形成了含水多的一层夹层,不利于混凝土整体结构的维护和稳定,因此,要尽量选择渗水性小的水泥,并适当加入减水剂,或者通过在水夹层中添加干型混凝土的措施,来降低析水现象所带来的危害。总的来说,应该通过严格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选择配合的材料,并且要经过试验,选择最好的水灰比、确定混凝土的坍落度指标。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密的施工计划,以保障工程实施的可行性。严格结合结构的大小、钢筋布置的疏密程度、混凝土的供应质量情况、管道位置的预设等因素,来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注意每一层混凝土在刚开始凝固时就要被新一层的混凝土覆盖住,并捣严实。在浇筑的过程中,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浇筑质量。 第一,利用泵输送混凝土,泵使用之前先用水泥纯浆进行润滑,防止输送过程堵塞,提高输送速度和质量。由于利用泵输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很大,因此应该循序渐进地输送,加快浇筑的速度,尽量减少混凝土暴露在外面的时间。 第二,进行分层浇筑。分层浇筑包括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全面分层是指连续逐层浇筑,这种分层浇筑方法适用于平面尺寸较小的,从短边沿长边推进施工的情况;分段浇筑则是首先将混凝土结构分成几段之后逐段浇筑,这种分层浇筑法适用于混凝土供应较少的情况,且要求结构的厚度、面积较小,长度较大;斜面浇筑法是在结构长度、混凝土的流动性太大的情况下使用的,这样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踏面。应注意斜面的坡度要小于1/3。依据早期裂缝的形成原理,应该在浇筑时尽量避免裂缝的产生。这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做好初凝抹压工作,严格控制浇筑质量。 (三)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预防的施工设计和措施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裂缝的现象,可以通过严谨的施工设计和改进施工技术,来减少或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施工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置首先要遵循混凝土良好工作性的原则,然后通过降低混凝土中的含水量,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其次,可以通过增加直径、间距较小的构造钢筋来增强结构的抗裂性,尤其是在容易破裂的边缘部位,应该通过暗梁的设置,来提高配筋率;最后,在结构设计中,应结合气候条件,科学合理地设置后浇缝尽量保证保留时间不小于两个月。另外,有的结构容易突变而带来了应力集中的现象,在这些结构上应该采取加强措施。 施工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应该掌握施工的各项技术标准,优化混凝土中的各种原材料之间的配比,合理控制水灰比,通过添加减水剂等方法来减少混凝土的坍落度;其次,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采取综合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利用混凝土在凝固后期所具备的强度来减少水的用量和避免收缩现象;最后,利用振捣技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程度等。 (四)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既要求强度的提高,也要避免裂缝的出现,因此,在养护过程中,应该主要通过对温度的控制来达到这两个要求。温度控制实际上就是通过人为控制,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和浇筑温度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进行温度控制: 第一,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的时候,如果混凝土的厚度比较大,则可以通过管径的预留来进行冷水循环,有效促进冷热交换,减少温差;第二,采用保温法。保温法是指在混凝土的表面等地方覆盖一些具有保温特性的材料,例如塑料薄膜,沙子等等,让散热缓慢进行,以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结束语: 混凝土裂缝对建筑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会促使混凝土碳化,钢筋发生锈蚀等等,降低了建筑的使用期限。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需要不断探讨、改进的,以更好地为土木建筑工程服务。 浅谈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论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应用 【摘要】土木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建筑行业的崛起,对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施工技术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探索更为科学的施工技术手段。本文从土木工程商品混凝土的施工及其质量控制方面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使其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形成一种更为科学安全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土木工程; 混凝土; 施工技术; 工程质量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小型建筑越来越多。当商品混凝土得到推广应用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混凝土具有容易成型、可连续作业、输送能力大等特点,尤其是对高层建筑、体积较大的基础施工,更能彰显其优越性。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混凝土也不例外。 混凝土是目前工程建设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它是由石子、砂子、水泥与水按比例调制而成。相对于其他建筑材料具有多方面优势。所以在各种材料的质量控制方面,应给予高度重视。按国家规定,现在的建筑工程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在商品混凝土的应用中,只强调商品混凝土公司应如何保证混凝土质量,当然这也是必要的,而一旦出现混凝土质量问题,就归结到混凝土生产厂家,往往忽视了混凝土施工应用单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商品混凝土不是最终成品,而是半成品; 混凝土生产和应用单位都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标准,规范进行控制,才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建设工程中采用的混凝土不但可以满足泵送的要求,其质量总体也比较稳定。但是,有部分未满足设计强度的试块所反映出的混凝土实体质量问题,若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就会成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隐患。 一、影响质量的成因分析 商品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泥、集料、水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和掺和料等组分按一定的比例,在集中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并采用专业运输车辆在规定的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影响质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混凝土强度偏低。试验室与施工现场条件存在着差异变化,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按相应的保证率进行配制。然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有时过多考虑经济成本,强度评定采用系统整体考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考虑富裕强度较经济,因此在单项工程中混凝土配制强度偏低。 1.2、 砂石含水量变化时不能及时调整用水量。根据规定,搅拌站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持砂石骨料具有稳定的含水率,每工作班至少测定一次含水率,遇到雨雪天气应增加测定次数,并及时调整含水量,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的要求。日前,一些搅拌站采用自动测定砂石含水率的仪器,但多数搅拌站采用原材料试验的含水率或凭经验判断含水率,进行用水量调整,这种不科学的方式使拌合物强度难以保证,既增加了施工难度,也影响工程质量。 1.3、 施工现场随意增加水灰比。在相同原材料和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水灰比,即混凝土强度随水灰比增大而降低。有些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对现场加水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认识不足,以为用水稀释的拌合物,能增大坍落度,便于搅拌、泵送和浇筑,而忽视了对其强度的要求。 二、产品的检验控制 施工单位应要求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根据技术标准和合同的规定对出厂的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拌合物性能和强度等进行出厂检验,坍落度和确定要考虑商品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值。 搅拌运输车运送商品混凝土宜在1. 5 小时内卸料,商品混凝土的运送频率应保证商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商品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加水及二次运转和搅拌,并不得将超过初凝时间的商品混凝土用于工程。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现场的交货验货,在商品混凝土进场时,监理工程师应见证施工单位,生产厂家,对进场的每一车商品混凝土验收,并签认交货检验记录。 三、商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3.1、 在选择供应商方面。施工承包单位在选择商品混凝土的供应商时,要选择资质高,信誉好的供应商,并考虑地理位置及交通道路是否合适。商品搅拌站工程技术人员在计算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时,坍落宜严格按照规定取值。施工现场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应加强联系与沟通。计算好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的速度,选择合理的运输车辆,安排合理的运输路线。保证商品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的质量。 按照施工中浇制混凝土的地点分为预制法和现浇法。预制法是在别处而非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预制混凝土以其低廉的成本、出色的性能,成为建筑业的新宠。在使用预制法施工时,要确保预制模的尺寸准确,并严格按照施工顺序进行。现浇法则是在施工现场支模浇筑混凝土,是大多数建筑物采用的方式,应用更早更广泛。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根据张拉预应力筋的顺序还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 3.2、 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施工现场加强施工管理,并制定管理制度,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 3.3、 在施工操作方面。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施工材料。合理的施工速度应建立在严密周全的科学组织基础上。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 2Mpa 之前,不允许随便上人和集中放钢筋等重物,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 之后,堆放重物时应在两根梁之间放下方木,将重物重量通过方木传递到梁上,以减轻对楼板混凝土的冲击和影响。 3.4、 在施工工艺方面。在建筑场所中常常会看到一些混凝土固化的现象,这是由于水和水泥产生水化反应造成的,因此在浇筑后的初期要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来应对这种水化反应造成的裂痕,这些措施被称为混凝土的养护。事实上,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在比较寒冷的地区,温度的骤降也容易使浇筑的建筑体形成裂缝。因此,将混凝土采取保温措施对防止表面裂缝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温度应力学理论的要求,要想达到保温效果,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减小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防止出现温度梯度,避免出现裂缝; 第二,避免将混凝土放置在较冷的地方,应尽量使混凝土所处最低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目的在于使混凝土保持最佳的品质,避免冷缩和干缩,同时保证水泥水化作用的顺利进行,尽可能达到预期的强度及抗裂能力。 3.5、 模板质量的好坏也关系着混凝土的质量。当今许多工程施工中的模板都存在着空洞、不平、沾有垃圾、拼缝不密实、未涂隔离剂等现象,从而导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而过早地拆模,由于混凝土还未达到一定强度,将出现缺棱掉角现象既而损伤混凝土。过早的拆模,还会导致混凝土失去支撑力,从而无法有效地与钢筋结合。振捣对于混凝土的强度也很重要,振捣时间不足,致使混凝土不够密实,而振捣的时间过长,将会引起大量石子沉淀、利息、水泥浆漂浮在表面上等现象。对于那些钢筋密集的梁柱交接点,如不加强振捣,易引起混凝土蜂窝、空洞、漏筋等现象,既而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影响工程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多而复杂,它是一项技术性和管理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应建立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推行行业诚信建设和质量指标评价考核制度,强化行业自律。各生产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生产的质量要求、与原材料检测使用和验收等过程适合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控制,使其保持有效性、连续性、稳定性,切实提高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四、结语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内土木工程的种类将越发复杂,而混凝土施工作为土木工程的基础,需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研究、创新,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既而让工程项目的质量更安全。 浅谈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试论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摘要】当前我国土木建筑业乘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态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大体积混凝土作为大型建筑主体的关键构成体,其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受相关施工技术水平的制约以及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交付使用过程中往往显露出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不仅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以及寿命,而且给人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巨大隐患。本文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1.前言 伴随着建筑业的风生水起,大体积混凝土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处在绝对地位已经无可争议。大体积混凝土与一般混凝土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其高强度、强渗透性、低水灰比、耐持久等特点使其被广泛使用,但其自身又并存有体积大、结构厚、混凝土多、钢筋密、工程条件复杂等特点,使其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大大提高,所以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尤为重要。 2.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大体积混凝土就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一米的混凝土结构,由于其尺寸的特殊性,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甚至是消除由温度差值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对温度应力以及裂缝加以控制。[1]其中温度差值是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受混凝土结构体积较大的影响,聚集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不能散发出去所形成的,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温差应力。目前大体积的混凝土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物的基础性工程当中,如筏板的基础、桩基的厚大承台等。 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 3.1混凝土的拌制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通常达上万立方米,为了便于施工,应集中拌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应采用商品混凝土,为保证质量,高温天气情况下应对砂石等原料进行遮阳或降温处理。在备料时可按比例参合粉煤灰、减水剂、沸石粉,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水化热、节约水泥,而且能加强混凝土的合易性。进行混凝土搅拌应采用裹砂法,此法的投料顺序不同于过去的方法,即在将水、水泥以及砂搅拌均匀后,再拌入石子。采用此种搅拌工艺可有效防止泌水现象,因为该法减小了混凝土上下层之间的强度差,最大程度上阻止了水分汇集于石子与水泥砂浆的界面,使界面过渡层在硬化后的粘结性、紧密性增强,混凝土的强度也大大提高。[2] 3.2 混凝土的输送 可临时将搅拌站设在施工现场附近,便于混凝土的输送。若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可添加泵送剂润滑管道,即在泵车输送混凝土前先通入0.5个立方米的水泥砂浆(1:2)。泵车出料口不能直接对着墙柱、插筋,以免喷出的混凝土使插筋位移。泵车与专业操作人员应1:1配比,操作员按前台要求严格操作,使用振动器人员要做好绝缘措施,电箱要装绝缘装置。 3.3 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方法有塔式起重机浇筑法、混凝土泵浇筑法以及斜面分层浇筑法。为保证浇筑质量,浇筑混凝土前应对钢筋模板进行清洁,取出附于其上的杂物。用于浇筑的混凝土应符合如质量要求,并保证其入模温度在6-10℃。浇筑时应严格按照步骤连续、紧凑的进行,通常情况下分层浇筑时间间隔要控制在初凝时间范围内,摊铺厚度根据浇筑方法确定,并在浇筑过程中及时清除表面泌水。振捣时要保证每点间距适宜,振捣要充分、及时,防止疏漏。振捣完成之后,采用二次抹压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即在浇筑后2小时内进行初期表面处理,用刮尺先按标刮平,并进行打磨,待混凝土收缩后,再予以二次抹压搓平,然后铺设覆盖物,严禁踩踏。 3.4 混凝土的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一般情况下养护时间应大于28 天,某些重要部位可适当的增加养护时间。在养护前期混凝土对水以及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在浇筑完毕后 5至16 小时进行洒水养护,并在其表面覆盖饱含水分的麻布袋,尽量避免接触直射的阳光。同时定时进行温度测量,保持室内外温差不大于25℃,做好相应温度控制准备。再有,为达到一定的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应在混凝土初凝与终凝之间进行二次振捣或表面抹压密实,以此消除上表面泌水以及早期的表面裂缝,并对混凝土外露面的错台、挂帘、蜂窝以及混凝土表面残留木块、布条等应及时处理,使其达到应有的表面平整度。与此同时要安排专人进行混凝土养护,做好相关养护记录,维护现场秩序。 4.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见问题 4.1 泌水现象 泌水是由于浇筑过程是分层、分段进行的,在混凝土浇筑时产生了一定的施工时间间隔,导致各分层间出现泌水层,大大影响了混凝土层之的间粘性。 4.2温差裂缝 混凝土内部温度随着水泥水化的进行而逐渐升高,因为该过程释放大量的水化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断面较为厚实,内部和外表面的温度系数不同,内部热量聚集而不易散发出去,混凝土的高温内部与低温外表面间存在温度差,形成温度梯度,从而产生温度应力,当这种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而温差与温差应力成正比。 4.3干缩裂缝 混凝土干燥硬化的过程中,伴随着混凝土中游离水分的缓慢蒸发,水分蒸发导致体积减小即混凝土收缩。此时收缩形变产生的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的内外都会出现干缩裂缝,严重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功能性。 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5.1 完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设计 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案设计对于整个工程来说极为重要,关系着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达到设计规范及生产工艺的要求外,还要充分考虑更为细节的东西。如选用适合的构造钢筋以在最大程度上抵抗温度应力带来的影响从而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应在C25至C40 范围内;根据不同类型的地基考虑其他基层的设置,如位于岩石类地基上时,需将滑动层设置在混凝土垫层上;设计有关温度场和应变的实验测试,便于指导实际操作;大体积混凝土外部应该设置较少的附属物,减小外束;大块式基础及其他筏式、箱体基础不宜设置永久变形缝及竖向施工缝;设置水平施工缝以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控制温度裂缝的要求。 5.2加强混凝土材料的配置与管理 适当的原料选择与科学的原料配比有利于控制混凝土温差效应,提高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以及实际情况设计若干组合理的理论配合比,通过试配试验确认两三个符合要求的理论配合比方案报送审查。报送的方案要附上现场试块抗压强度报告及其他必要材料。相关原材料要具有完整的生产资格证书、质量认证资料等,在选用材料时除了满足质量要求,也要充分的考虑其级别以及种类,如水泥宜采用矿渣水泥,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所有材料都需要监理工程师的审查、确认以及批准。 5.3完善相关施工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以及工艺流程进行,严把混凝土拌制、输送、浇筑、养护的质量关,可以规避许多不必要的工程质量问题。如浇筑环节若没有把握好浇筑时间,即不能在混凝土初凝至完全凝固过程中浇筑完成,则可能造成严重的混凝土开裂问题。如果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差较大,即表明生产水平较低,外在表现为质量不均匀,则在混凝土浇筑后极易产生收缩裂缝。[3]此外保持一定的混凝土浇筑强度也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裂缝,当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处于一定的温度应力下,抗拉强度低的混凝土结构更易发生发生开裂,同时相邻混凝土的温度变形相互影响,当较高抗拉强度部分的混凝土热形变收缩时,会牵引相邻的较低抗拉强度结构的混凝土,造成其开裂。 6.总结 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直接关其使用性能以及整个工程的质量。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要明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难点所在,并熟练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措施。解决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问题,不仅要设计和制定严谨周密的施工方案,还要考虑混凝土自身配比、质量问题,考虑施工技术是否科学合理,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设计的施工程序进行。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功能特性以及使用寿命。
论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新潮流。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同样需要资本市场。而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风险投资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资本市场的作用,可以极大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我国高新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风险投资;高新技术;资本市场 目前,在我国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回报时间长等特点,银行等融资机构贷款的安全性原则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难以从这些金融机制中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风险投资的出现,不仅可以解决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还可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改善经营管理,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高新技术企业是资本的需求者,风险投资是资本的供给者,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需要风险投资,但风险资本的供给却是有限的,高新技术企业要想成功地引入风险投资,除了企业自身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必须符合风险投资的要求,还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支持。 一、风险投资的内涵及其特点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它主要选择未公开上市的有高增长潜力的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创新性或高科技导向的企业,以可转换债券,优先认股权的方式参与企业的投资,同时参与企业的管理,使企业获得专业化的管理及充足的财务资源,促进企业快速成长和实现目标。在企业发展成熟后,风险资本通过资本市场转让企业的股权获得较高的回报。 风险投资的特点主要有:高风险、高收益性;风险投资大都投向高技术领域;风险资本的低流动性;风险投资有其明显的周期性。美国风险投资的先驱人物乔治・功端尔特对风险投资从3个方面进行描述:首先,风险资本往往投资于非流动性证券的股本投资;其次,风险投资比常规投资有更大的风险性,同时也伴随着高收益;再次,风险投资者希望参与风险企业(被投资企业)的管理工作,并对风险企业的成功有所贡献。 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对风险投资的需求现状分析 高技术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高技术的主要特征是知识密集程度高,属于高智力、高投入、高效益、高竞争、高影响力的技术。 高科技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首先,高科技产品的开发风险远远大于普通商品,如果新开发的商品不被消费者接受或投入市场后被其他商品替代,那么原有的投资就无法收回,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其次,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成功率较低且开发周期很长,面临很大的技术风险。再次,高新技术的开发需要庞大资金的不断注入,一旦出现资金紧张,将严重影响新技术的研发,面临很大的资金风险。统计表明,高新技术企业在西方国家的失败率高达75%。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VC诞生于美国,其标志是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在波士顿创建了名为ARD的第一家现代风险投资公司。半个多世纪来,风险投资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各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我国风险投资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5年9月,第一家专营风险投资的全国性金融机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中创公司)成立,1987年全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基金在深圳设立。到2008年底,虽然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风险投资市场上新募集的资金规模仍然达1018.67亿元。共有191家机构完成募集,每家机构平均新募集的风险资本规模为5.33亿元。2009年上半年,已完成募集和正在进行募集的资本额达1614.63亿元,平均每家机构/基金募集的风险资本规模达7.33亿元,是2008年全年的1.38倍。 显然,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发展是比较快的,它在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创立和成长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只经历了较短的发展历史,至今尚处于初始阶段,还无法独立支撑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风险投资在发展中还存在大量的问题,其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风险投资相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需求明显不足。据调查,目前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中,主要是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仍不畅通。在银行领域,国有金融体系支配了绝大部分的信贷资金供应,但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国有经济和大型企业。2008年我国风险投资资金1018.67亿,但相比国内高新技术企业数千亿的融资的需求,仍是杯水车薪。 第二,风险投资主体单一。目前,我国许多风险投资总会看到政府的身影,主角大多是政府,或者是带有很明显的行政色彩。我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仍是财政科技拨款和银行科技开发贷款,投资主体单一。近年来成立的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的出资方仍然是政府部门,同时对国外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我国进行严格监控,这必将严重阻碍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缺乏针对风险投资的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税收环境。由于风险投资在我国还属新生事物,过去在制定《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和《专利法》等法规时,尚未考虑到风险投资的运作特点,因而现行有关法律与政策在许多方面不仅不能给风险投资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有时反而构成法律与政策的障碍。 第四,资本退出机制还不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由于种种原因还十分薄弱,不仅缺乏健全的产权交易市场和股票交易市场,而且风险投资企业上市发行股票也较为困难,从而使得风险投资的资本退出机制难以建立起来,即便是成功的投资也很难做到高额收回,后续投资无以为继,这种状况显然对风险投资的良性循环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第五,风险投资行业人才缺乏。从事风险投资事业的人才,不仅需要掌握金融领域内的相关知识、而且还应当熟悉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对风险投资进行评估,降低投资的风险。风险意识的产生和风险资本投资的决心来自于风险投资者对高新技术和未来高新技术商品的市场判断能力,这种市场判断能力是建立在丰富的经验基础上。目前,国内风险投资还多数停留在学术论坛和理论研究层次上,在实际操作上真正懂得风险投资的人还不多,具有现代意识的风险投资资本运作家可谓凤毛麟角。这种偏颇也是导致我国风险投资成功率大大低于国际水平的重要原因。 三、风险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建议措施 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还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尚存在着体制、观念、资金等多方面的问题,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都不令人满意,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风险投资仅占2.3%。为尽快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吸取其教训。 (一)建立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渠道 我国的现行法律规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各类基金不能用于直接投资。这一限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确实起到了规避风险、稳定经济秩序、保证资金供应的作用,但同时也堵死了金融机构投资于风险企业之路,造成了风险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多数国家发展风险投资的过程中,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都曾经是风险资本的重要来源,即便是风险投资基金大发展的今天,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养老金等契约性金融组织的资金也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在我国银行商业化改革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养老金、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基金、商业保险基金等各类基金有了较大发展,并积累了上万亿的资金的基础上,组织和建立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基金,并对于风险基金的发起实行宽松准入政策。应允许实业企业、个人、保险机构、金融机构等参与发起设立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风险基金的募集可以采取私募(定向募集)与公募(发行基金、证券,即股份)相结合的方式。在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建设初见成效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逐步放宽对金融机构的各种投资限制,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 为了促进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政府需制订高新技术开发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成立有关部门促进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以风险投资为调节对象的法律,当前要尽快制定相关法律,以此来规范风险投资公司的业务范围和运作,并保障风险投资公司在筹资、项目选择、知识产权维护和所有者权益转让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经试行并积累经验后,再着手制定成熟的《风险投资法》、《投资基金法》。同时,修改现行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法律中阻碍风险投资发展的规定。韩国的做法值得借鉴,韩国政府于1986年颁布了《中小企业创立支持法》、《新技术财政资助条例》,促进了风险投资的发展,目前韩国己有58家风险资本公司,掌握资本713亿美元。 另外,税收政策也是影响风险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和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鼓励风险投资的发展,制定了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如美国政府为了鼓励私人风险投资的发展,规定,“风险投资所得金额的60%免除征税,其余的40%减半征收所得税”。为了鼓励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我国也需要对风险投资企业实行减税政策。 (三)建立多层次、有效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 2009年创业板的开通,大大促进了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但部分风险投资企业暂时可能无法达到创业板市场的上市要求。政府可以鼓励和帮助这部分风险投资企业通过买壳或借壳的方式上市,并通过在证券市场上的股本扩张实现融资目的。另外,也可以引导这些企业充分利用境外市场,充分利用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以及周边的新加坡、韩国、香港地区的创业板市场,吸引国际资本,实现风险投资的退出。 (四)加强风险投资人才培养 风险投资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司需要特殊的人才,人才的管理是风险投资公司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位高素质的风险企业家不仅要有技术上的持续创新精神,更要懂得企业的经营之道。但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多数不具有企业所需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并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海外人员归国创业。 (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论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对接问题探讨 摘要:目前国内外风险投资正在转向中部地区,投资商十分看好武汉的发展前景。武汉需充分利用自身的高科技优势,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的对接。因此有必要对武汉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的对接进行探讨,以营造武汉地区良好的创业投资氛围,开拓创业风险投资思路,缓解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题,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风险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对接;武汉 一、武汉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第一,风险投资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88年,中国风投起步,武汉也于当年开始尝试风险投资,并成立了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简称“东湖开发区”),但作为真正意义的风险投资机构的设立则始于1999年6月武汉世博科技项目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此后相继成立东湖创投公司、开元创投公司、华工创投公司、华汉投资管理公司等10多个有影响的风险投资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 第二,风险投资特别青睐东湖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随着风险投资机构及其风险资本的增加,武汉获得风险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或项目日益增多,风险投资70%集中在高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投资领域主要分布在光机电一体化、信息、新材料、软件、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咨询等行业。从各创投公司所投项目的运行情况看,大多比较正常,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第三,风险投资的管理机制正在不断完善。从现已成立的风险投资公司看,基本上是按公司法设立的,大多为有限责任公司,较少是股份有限公司。对于项目的投资,各公司都建立了较严格的投资管理程序,并在实践中结合自身特点总结了不少好办法,如华工创投就有自己完备的投资程序和孵化流程。 第四,风险投资的部分配套机构已经设立。目前,武汉风险投资的部分配套机构已经设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武汉东湖开发区投融资服务中心、“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湖北省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等机构。 第五,海外风险投资已进入并运作成功。近年来,很多高新技术企业积极争取海外风险投资,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海外风险投资涌向武汉。 武汉风险投资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全国已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其投资规模和发展速度与京、沪、深等地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板上市企业屈指可数,大量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正在等待创业板上市的机会。武汉留住人才的比例也不容乐观,许多具有风险意识的人才都流向了沿海风险投资较为发达的地区。 二、武汉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的对接 (一)武汉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模式 目前,武汉金融不断创新,企业融资渠道越来越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具体有政府资助、银行贷款、自有资金投入、债券融资和风险投资等几种融资模式(见图1)。但由于传统的融资模式很难适应高新技术发展对资金融通的要求。因此风险投资是武汉高新技术企业的首选。其主要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各阶段投资的下述特点决定的。 高新技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高风险性和高成长性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在性质和数量上都不尽相同。在种子期,由于高新技术企业不确定性因素多,研究开发的风险很大,债权人通常不敢轻举妄动,资金通常来源于创业者自己的资金和风险投资。创建期是实现从样品到“现实商品”的关键性跳跃的重要阶段,也是投资风险最大的阶段,商业银行一般不愿向企业提供资金,融资难度极大。然而风险投资公司,有追求高风险和高收益的偏好,愿意向此时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并取得部分股权。在成长期,企业经营业绩逐渐得到体现,公司成功的前景开始变得明朗起来,资金需求仍然巨大。企业可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但由于金融机构的贷款需要担保、抵押等,企业能够获得的贷款仍是有限,而融入大规模的风险资本可以弥补这一缺口。在成熟期,企业已发展为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能力相对较强,商业银行等比较稳健的金融机构此时会以比较积极的态度介入到企业的融资活动中。 (二)武汉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对接的效果 武汉引入风险投资这个工具,对其最大的期望就是催化武汉的高新技术,使这些以创意、论文、专利、专有技术等形态存在的知识产权能够在风险资本支撑下快速产生财富化效应。实际情况也确实印证了这种政策期待。武汉高新技术企业在与风险投资对接后得到快速成长。 1、武汉东湖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武汉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东湖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是在湖北省、武汉市两级政府支持下,由多家法人单位共同出资于1999年底成立的武汉第一家专业性风险投资公司,主要从事有成长性企业、项目的风险投资,同时为企业提供短期融资及管理咨询等中介服务。东湖创投于2002年10月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投资600万元入股武汉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随后,东湖创投又策划并顺利解决马应龙原柜台股的历史遗留问题,为其上市扫清了障碍。2004年5月,马应龙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5年5月,经过两年的运作,东湖创投以1倍的收益成功变现退出。 2、立得凭实用新型测绘方法赢得风险投资。传统的测绘方式是人工测绘,需要用照相机一张张去拍,耗时误工,难以避免误差;航测遥感不失为一种大面积的测绘手段,但无法采集路牌、交通标志等细小的地面物,成本也高。立得的移动道路测量系统,颠覆了这两种传统的测绘方式。它在机动车上装配先进的传感器等设备,开着车就可以“画”地图,数据同步存储在车载计算机系统中,绘制的电子地图精度达到分米级。目前亚洲掌握这一技术的只有立得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立得”)一家,全球不超过4家。青藏铁路通车前夕,需要对路况进行安全评估,立得仅花10多天完成测量,为顺利通车赢得时间,从此声名大噪。如果按成熟的商业标准,立得的成立风险非常大,基础研究就要历经4年,成立之初年销售额只有100多万元。2004年7月,隶属信产部的盈富泰克投资公司在几经考察之后,向立得投资1050万元。2006年,红塔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入2900万元。仅1个月之后,深圳招商局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又投入1000万。截至2007年,立得的第二轮融资累计1.2亿元。经过两轮风险融资之后,立得迅速发展成为国内外领先的地理信息提供商,2007年产值超过亿元。短时间里为香港、北京、上海等城市建立起影像城市,并成为2008北京奥运合作伙伴。立得计划2009年在中小板上市,预计当年可实现9200万元的净利润。 从上述两案例可以看出,武汉高新技术企业只要拥有出众的技术,让风险投资商察觉到良好的发展前景,那么高新技术企业和风险投资基本上都会对接成功,并且风险投资(管理)机构还会介入公司的日常管理,帮助企业成长壮大。 三、武汉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对接的困境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多阶段性,决定了其投融资的金融价值的多元性。在进行高技术企业的投融资时,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各发展阶段的技术经济特性不同,相应各阶段投融资的金融价值也不同。如种子期对应的投融资是具有科技价值的金融行为;创业期对应的投融资则是具有产业价值的金融行为;成长期相应的投融资则是具有完全经济价值的金融行为。因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投融资行为的金融价值,应是投融资行为的技术价值、产业价值和市场经济价值的综合。武汉风险投资机构在实现自身的金融价值后就会退出,这时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一般会选择第二板上市筹集资金,实力更强的则在主板上市筹集资金。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项目市场和风险资本市场是保证其风险投资运行的基础条件,这2个市场越大,风险投资的生存空间就越大。仅有技术项目市场,或仅有风险资本,风险投资都难以运作。只有2个市场对称且容量大,风险投资的发展才能游刃有余。武汉拥有大量的高新技术项目,只要风险投资运行的基础条件有保证,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的对接效果就会更好。 风投最青睐的是处于行业前3名的企业,成长性好,产销1亿-2亿,2年-3年内可上市,达到这个水准的企业,风投就想尽办法进去,而企业开出的条件非常苛刻,如要求投资方先按银行的利息借一定款项,如果双方合作愉快再签约。此外,武汉缺乏有公信力的融资中介机构。如果投融资双方只靠自己的力量达成协议,过程会很长,得到的信息也可能严重失真。目前武汉做得较好的融资中介机构就是梦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它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搭建项目与资金的桥梁,已经为武汉隆源科技有限公司真空管项目、武汉新未来互动传媒有限公司、王子公司等企业成功融资。 四、建议与展望 (一)积极发展融资中介公司 融资公司是项目和资金碰撞的聚集地,一般有较强的专业背景。融资公司在取得项目融资的权后,会先对项目进行专业的评级,再有针对性地做融资方案,最后和投资方联系。由于投资方和融资公司有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样就增加了项目方获得接洽的机会。融资公司还会对项目方提供融资技巧和改造项目方的融资条件,甚至提供谈判服务,以提高项目方和投资方对接的可能性。从整体来看,我国99%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中又有90%缺少资金。所以武汉应当积极成立专业的融资中介公司,把投资资源引到武汉,把好的项目推荐出去。 (二)明确投资方专注的产业和对投资期的偏好 许多风险投资机构专注在某些产业,如一些专门投资在半导体行业,其他的投资在医疗保健设备、生物科技或互联网服务等。他们对超出投资范围的产业不予考虑。此外,一些风险投资机构喜欢投资在企业启动的初期,另外的则选择投资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只有明确投资方专注的产业和对投资期的偏好,企业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投资机构,达到事半功倍。 (三)注意与投资方沟通的技巧 融资是项复杂的工程,融资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众多因素,其中投资方对企业的了解程度是众多决定因素之一。所以项目方要事先准备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内容应包括对公司背景、公司结构、公司地点和设施、经营战略、产品战略、企业特征、商业模式、收支模型、里程碑、技术、战略伙伴、顾客、知识产权归属等等。要让投资方感到项目方对市场、产业、目标顾客、供应商、竞争力等已经有清晰的认识。有时投资方还会委托财务咨询公司或其他专业机构对项目方的经营能力、经营状况、竞争能力等方面做尽职调查、评估,有些企业的管理者不理解尽职调查对于投资者和促成交易的重要性,采取抵制或者消极不配合的态度,致使对接失败。所以项目方要配合投资方的工作。 (四)树立合作双赢的思想观念 武汉有大量风险投资机构在寻找项目,但仍有不少企业未争取到风险资本,主要是这些企业缺少合作双赢的观念。其实企业引入风险资本,在其销售收入增加后,虽然部分利润要与投资机构分享,但企业自身分享的利润也大大增加了。所以项目方应树立合作双赢的观念,使企业做大做强。 2006年初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拉开了风险投资“利好”政策的大幕。《2006-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配套政策》中,明确把发展风险投资作为自主创新的最重要政策工具之一,不仅在市场准入、市场退出方面做出方向性规定,而且鼓励银行、证券机构、保险机构和企业、私人参与风险投资设立和管理。据初步估计,湖北省风险投资可以运作的资本大约有60亿,主要集中在武汉。2008年中博会,实际来武汉参加的风投机构接近200家,大大超出预期。种种迹象表明,在“利好”的背景下,加之武汉有发展风险投资业的强大优势,特别是丰富的科技资源,武汉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的对接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 论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效应探究 【摘要】 从投融资角度来看,风险投资表现为一种资本供给,高新技术企业表现为一种资本需求,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融合效应:风险投资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育,后者的成长也为前者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融合效应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高新技术产业则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但是,在科学技术向产业化转换形成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和高度不确定性的存在,以及缺乏相应的资产担保。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要想从讲究稳健经营规避风险的银行获得借贷资金以及在IPO条件苛刻的证市场获取权益资本都是非常困难的,而专业管理的缺乏更是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道路上雪上加霜。因此融资困难和缺乏有效的专业管理成为了阻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与此同时,风险投资却在近几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尽管风险投资家们一再强调,风险投资在选择投资对象时仅仅是看投资项目是否符合风险投资的风险与收益的要求,并未局限于高新技术领域,而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主流企业也并不一定都具有风险投资的背景,但风险投资自产生开始就与高新技术企业密不可分,二者的融合是源于彼此的内在需要、符合两者本质特性的自然结合,也正是这种互利的融合决定了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不仅仅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双赢的关系。本文将从理论上来论证这种双赢关系的存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优化我国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的建议。 二、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剂”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不断提供新的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应用技术以及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其实质就是要提高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成功率。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有着与传统产业完全不同的特点。 一是高投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通常要经过四个阶段:技术酝酿与发明、技术创新、技术扩散和工业化大生产。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这一方面是因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以及人力资本投入的高机会成本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科技创新的本质特性决定的,无任何历史先导的借鉴使得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导致大量的沉没成本的出现。 二是高风险。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主要有:投资决策偏差风险,依赖于历史数据分析的投资决策,在对无任何历史数据提供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分析时,决策估算偏差的风险可想而知;技术研发风险,技术的不成熟与相关配套设施的欠缺使得技术的研发自始至终都存在着高风险;经营管理风险,科技创业团队的组成不合理,大量技术人员的存在导致企业缺乏相关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在无形中会增加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 三是高收益。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的都是具有经济高附加值的服务和产品,通过科技的杠杆作用,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可以获得比传统产业大得多的超额利润。 四是产品周期短。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额利润必定吸引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涌向该产业,使竞争加剧;另一方面知识经济下特有的技术扩散的高度外部性,使得其他人利用新技术生产产品的复制成本非常低。这一切导致要想在高新技术产业获得长期发展,只能依托技术的发展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来实现。 高新技术产业的这些特点客观上决定了融资和管理将成为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高风险、高投入的存在使得规避风险寻求稳健性的银行借贷资本很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入资本。在中国,证券资本市场的发展还极其不完善,国家对IPO的条件要求相当苛刻,因此想要通过IPO从证券市场获取权益资本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而在经营权与所有权高度分离的现代企业体制下,专业分工细化的趋势使得企业的生产、科研、管理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发生分离,管理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管理的工作一般都是交给具有专业水平的职业经理人,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由于科技创新的高水平专业性要求和资金的有限约束,使得科技创新团队更加注重的是对于技术人才的网罗,而对于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专业管理人员,则大多是并不精通管理的技术人员兼任。这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经济体制下,必然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又一瓶颈。 风险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巨大潜在收益与较大失败风险的技术创新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资本投资,但是他的投资实质却是以投资于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进行出售和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通过高额的利润回报来弥补投资的支出和承担高风险的风险补偿,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承担可由超出社会平均利润率的超额利润得到弥补。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高收益以及缩短的产品周期的内在特性与风险投资的高风险、高收益的中长期利润追求完全契合,风险投资就像是专为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而生的。风险投资的出现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十分适合的融资渠道,而且除了作为一种权益资本投资以外,风险投资还具有专业投资的特性,它不仅为创业者提供资金,还为管理者提供其专业的学识、经验以及广泛的社会关系。作为一个股权投资者,它会将自己的专业管理能力运用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帮助企业减少内部交易成本,从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运转效率的提高。风险投资的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解决了两大瓶颈问题。充足的资金、专业的管理与高科技技术知识的有机结合将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从而极大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三、高新技术产业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原动力” 风险投资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对传统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没有在原则设定上厚此薄彼。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只需要看一下各国风险资本的行业分布,就会发现高新技术领域是风险投资事实上的“宠儿”。一方面这是由于高技术项目具有符合风险投资原则的一系列特点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了风险投资的制度和资源环境,促使了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对风险投资的发展也起到了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是风险投资机制产生的基础和活力的源泉 首先,风险投资之所以愿意冒高风险,选择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为投资对象,正是因为一旦投资成功,高新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转换,它就能通过技术垄断市场给风险投资家带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超额利润。追逐高收益是风险投资的动力,而蕴含着高额回报的高新技术产业当然成为风险投资的首要选择对象。其次,风险投资的根本目的不是通过股权投资来长期控制风险企业,而是定位在一段不算太长的投资期间内实现风险资本的快速增值。产品周期缩短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中一旦获得成功,企业资产和内在价值便如细菌繁殖般呈现几何级数倍增,风险投资机构可采取适当的方式将股权变现(蜕资),实现风险资本的较快回收,继而投入下一个风险项目,使缩短风险资本循环周期成为可能。所以,风险投资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向高新技术倾向”的特征。而高科技的动态性决定了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不断更新和丰富内容的持续性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无穷商机则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利于降低风险投资的投资风险 风险投资机构在其本质上仍然是一个风险规避者,高风险的承担是因为有高收益的回报作为动力实现的,风险投资者同样有降低投资风险的主观期望。而高新技术产业稳定发展则可以实现风险投资者降低投资风险的期望。首先,高新技术产业比别的行业拥有更短的产品周期和经营周期以及更快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投资资本的快速回收和增值能够帮助风险投资将时间期限上的不确定带来的风险较投资其他行业相比降到最低。其次,在稳定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由于高新技术的迅速外溢带来的高度外部性,也为风险投资者在进行风险投资决策时提供了大量的有用的参考信息,可以帮助风险投资者有效地降低决策风险。 四、优化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的政策建议 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是“鸡与蛋”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着融合的必然趋势,但二者在我国的融合却是十分有限的。目前,我国风险投资市场上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大量的创业企业资金匮乏,但得不到风险投资的青睐;另一方面则是上百家风险投资公司的风险资本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的风险资本悬浮在空中,无法落到创业企业的实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主要反映在投融资机制、运行机制、法律、政策、人才等方面。为了促进风险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提出以下政策性建议。 (一)建立促使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的投融资法律环境 从立法上看,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风险投资活动时遇到的法律障碍。很多现行法律规定滞后于实践活动,同时在不少相关领域立法又呈现出大量空白,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要保障风险投资公司在项目选择、知识产权维护和所有者权益转让等方面的利益,就要尽快建立与风险投资发展相适应的中小企业法、风险投资基本法、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合伙企业法、知识产权保护法、公司法、税法、企业收购与兼并法、破产法等。 (二)建立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和风险投资互动的税收优惠投融资机制 各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实践都表明,税收优惠政策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助推器”。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较全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一是完善直接税收优惠政策。在所得税优惠政策方面,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和高科技人才的个人所得税进行减免,以吸引和留住高科技型人员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对风险资本收益实行减免所得税,这有助于鼓励风险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刺激更多风险资本的投入。在流转税优惠政策方面,要改变现行的与科技有关的流转税只局限于对科研单位的技术转让收入免征营业税的规定,还应拓宽流转税优惠政策面,包含风险投资公司。率先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抵扣外购的固定资产纳税额,降低投资成本,增加投资收益。二是完善税收间接优惠政策,对加速折旧、税前还贷、延期纳税和特定准备金方面进行全面的税收优惠。三是把税收优惠的重点集中在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上,避免误导高新技术企业偏离科技研究与开发的方向。 (三)积极推出创业板,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在西方发达国家,风险投资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也是最佳途径就是实现公司上市。由于高科技公司初创阶段大都为中小企业,难以满足在主板市场上市的条件。为使风险投资能够顺利退出,激发风险投资者的积极性,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大都通过在二板市场上市来实现风险投资的变现。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板仍是主板市场的组成部分,离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市场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创新型企业的特点和风险特性,早日进行创业板试点,为风险投资创造最优的退出途径,也为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长久的融资渠道。 (四)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 风险投资能否成功,关键是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政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动创新者、风险投资家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自由、能充分发挥个性与才能的良好氛围;二是积极开展与国外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引进和学习先进的风险投资管理技术;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和鼓励高级人才从事风险投资事业。 论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基于VAR模型的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性研究 【摘 要】本文针对风险投资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选取1994-2012年间我国历年风险投资额、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两个时间序列,建立VAR模型,并用脉冲响应对系统进行动态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中,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具有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就影响大小来看,风险投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而高新技术产业对风险投资的作用较弱。 【关键词】风险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协整;脉冲响应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增长与风险投资具有正相关关系。风险投资通过提供资金、参与管理、规范股权结构、影响董事会构成进而影响企业决策等方式推动着高新技术产业又快又好发展。相对于其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筹资难特点,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要研究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关系,进而根据高新技术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投融资政策 关于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产业的作用,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理论及实证研究。Astrid和Bruno认为,风险投资的作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大公司的R D[1]。Kortum和Lerner通过建立一个专利生产函数来衡量风险投资和创新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贡献远大于其他资本投入,认为拥有一套良好的风险投资机制有助于促进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王雷和党兴华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对我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进行了论证,并认为风险退出渠道的不畅以及风险资本市场波动性大是阻碍我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作用显著的主要原因[3]。 基于以上分析可见,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仍然没有理论和实证上的研究,因此,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相关关系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本文将运用VAR模型,对我国1994-2012年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系统动态特征,进而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的结合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数据及模型设计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本文选取1994-2012年之间的年度数据。其中,风险投资额设定为X;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设定为Y。风险投资额数据来源于清科数据库,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为消除异方差并保持其波动性,将序列取对数。 本文将通过构建VAR模型来考察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动态变化规率以及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为避免由非平稳性造成的“伪回归结果”[4],本文实证部分步骤安排如下:第一,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数列的平稳性。从各数列时序图中可以看出各时间序列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故应采用包含常数项和线性时间趋势项的检验形式:。第二,进行协整检验,检验两个非平稳经济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第三,建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是对变量施加了协整约束条件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第四,通过建立脉冲响应函数,反映出每个内生变量的变动或冲击对其本身及所有其他内生变量产生的影响,体现风险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以及科技创新的动态关系。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为防止伪回归的发生,本文采用ADF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前,采用经验观察法观察两个变量序列的曲线图确定单位根检验包含截距和时间趋势项,依据SIC准则确定滞后期。检验结果如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两个变量原序列的ADF值均大于临界值,为非平稳时间序列。一阶差分后,变量的ADF值均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表明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即lnX~I(1),lnY~I(1)。 (二)协整检验 非平稳时间变量间存在长期的稳定的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首先对lnX、lnY两个变量进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取得残差序列E。用ADF方法对序列E做单位根检验,检验统计量为-2.73,小于显著性水平0.01时的临界值-2.70,因此可以认为估计残差序列E为平稳序列,序列lnX和lnY具有协整关系。 (三)VEC模型 由协整检验结果可知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当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时,尽管建立的VAR模型是平稳的,但不是最好的选择。而误差修正(VEC)模型是对各变量施加了协整约束条件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根据VAR模型的LR,FPE,AIC,SC,HQ值,依据相应准则选择出的滞后期数。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准则选出的滞后期数为3,由于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建立滞后阶数为2的VEC模型,如式(1)。AIC和SC值分别为-0.5351和0.1409,均较小,说明模型整体解释能力强。 从变量来看,长期中,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之间为正相关关系,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个单位,对应风险投资额增加0.9628个单位。从协整方程的系数来看,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的波动,依靠风险投资额和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之间的长期均衡机制实现自我调节过程比较缓慢,速度为0.91%。而风险投资额的波动,依靠风险投资额和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之间的长期均衡机制实现自我调节过程相对较快,速度为43.6%。 (四)脉冲响应分析 向量自回归模型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系统的动态特征。脉冲响应分析的是在其他误差项不变的条件下,内生变量对应误差项在t期受到一个单位的冲击后,对内生变量在t+s期造成的影响。 脉冲响应结果说明,风险投资额对于自身的一个标准差冲击,会立刻产生正效应,但从第二期开始下降,第三期达到最小值,并于第四期开始回升,后呈周期性波动。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风险投资额没有立刻响应,第二期为负值最大,第三期开始上升并在第四期达到最大值,第五期回落,第六期保持第五期状态,之后呈周期性波动。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风险投资发展的正效应滞后,风险投资业无法立刻做出反应。 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对于自身的一个标准差冲击立刻产生反应,第一期达到最大值,之后周期性波动并逐渐下降。而对于风险投资额的一个标准差冲击,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立即做出反应,并呈周期性波动,于第二期、第四期、第五期、第八期达到正向最大值,且影响越来越显著,直到第八期保持第五期水平。可以看出,增加风险投资额对于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具有重要意义,扩大风险投资额尤其是对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额能较快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四、结论 通过分析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动态相关性,本文揭示了相互之间的长期均衡、短期波动和系统动态特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协整方程的数学表达式来看,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第二,从脉冲响应函数来看,风险投资额与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对于自身的一个标准差冲击立刻产生正效应,并呈周期性波动,但是持续性有所不同,风险投资额更强。风险投资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的影响长期表现出周期性波动特征,且影响程度不断上涨;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对于风险投资额的影响在长期中表现为正负轮替效应。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问题的解决应该关注以下方面: 首先,对于政府而言,应该为风险投资的发展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有步骤的完成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建设,同时完善关于风险投资行业的法律法规。其次,对于风险投资产业而言,发挥“认证功能”,降低科技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利用“监控功能”,避免科技企业的“道德风险”问题;使用“所有权”,参与决定董事会人数、专业董事比例以及控制盈余管理。最后,对于科技企业管理者而言,要规范财务管理制度,明晰产权分配。 论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效应探究 【摘要】 从投融资角度来看,风险投资表现为一种资本供给,高新技术企业表现为一种资本需求,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融合效应:风险投资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育,后者的成长也为前者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融合效应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高新技术产业则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但是,在科学技术向产业化转换形成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和高度不确定性的存在,以及缺乏相应的资产担保。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要想从讲究稳健经营规避风险的银行获得借贷资金以及在ipo条件苛刻的证?皇谐袢∪ㄒ孀时径际欠浅@?训?而专业管理的缺乏更是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道路上雪上加霜。因此融资困难和缺乏有效的专业管理成为了阻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与此同时,风险投资却在近几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尽管风险投资家们一再强调,风险投资在选择投资对象时仅仅是看投资项目是否符合风险投资的风险与收益的要求,并未局限于高新技术领域,而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主流企业也并不一定都具有风险投资的背景,但风险投资自产生开始就与高新技术企业密不可分,二者的融合是源于彼此的内在需要、符合两者本质特性的自然结合,也正是这种互利的融合决定了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不仅仅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双赢的关系。本文将从理论上来论证这种双赢关系的存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优化我国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的建议。 二、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剂”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不断提供新的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应用技术以及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其实质就是要提高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成功率。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有着与传统产业完全不同的特点。 一是高投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通常要经过四个阶段:技术酝酿与发明、技术创新、技术扩散和工业化大生产。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这一方面是因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以及人力资本投入的高机会成本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科技创新的本质特性决定的,无任何历史先导的借鉴使得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导致大量的沉没成本的出现。 二是高风险。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主要有:投资决策偏差风险,依赖于历史数据分析的投资决策,在对无任何历史数据提供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分析时,决策估算偏差的风险可想而知;技术研发风险,技术的不成熟与相关配套设施的欠缺使得技术的研发自始至终都存在着高风险;经营管理风险,科技创业团队的组成不合理,大量技术人员的存在导致企业缺乏相关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在无形中会增加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 三是高收益。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的都是具有经济高附加值的服务和产品,通过科技的杠杆作用,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可以获得比传统产业大得多的超额利润。 四是产品周期短。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额利润必定吸引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涌向该产业,使竞争加剧;另一方面知识经济下特有的技术扩散的高度外部性,使得其他人利用新技术生产产品的复制成本非常低。这一切导致要想在高新技术产业获得长期发展,只能依托技术的发展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来实现。 高新技术产业的这些特点客观上决定了融资和管理将成为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高风险、高投入的存在使得规避风险寻求稳健性的银行借贷资本很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入资本。在中国,证券资本市场的发展还极其不完善,国家对ipo的条件要求相当苛刻,因此想要通过ipo从证券市场获取权益资本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而在经营权与所有权高度分离的现代企业体制下,专业分工细化的趋势使得企业的生产、科研、管理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发生分离,管理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管理的工作一般都是交给具有专业水平的职业经理人,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由于科技创新的高水平专业性要求和资金的有限约束,使得科技创新团队更加注重的是对于技术人才的网罗,而对于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专业管理人员,则大多是并不精通管理的技术人员兼任。这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经济体制下,必然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又一瓶颈。 风险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巨大潜在收益与较大失败风险的技术创新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资本投资,但是他的投资实质却是以投资于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进行出售和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通过高额的利润回报来弥补投资的支出和承担高风险的风险补偿,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承担可由超出社会平均利润率的超额利润得到弥补。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高收益以及缩短的产品周期的内在特性与风险投资的高风险、高收益的中长期利润追求完全契合,风险投资就像是专为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而生的。风险投资的出现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十分适合的融资渠道,而且除了作为一种权益资本投资以外,风险投资还具有专业投资的特性,它不仅为创业者提供资金,还为管理者提供其专业的学识、经验以及广泛的社会关系。作为一个股权投资者,它会将自己的专业管理能力运用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帮助企业减少内部交易成本,从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运转效率的提高。风险投资的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解决了两大瓶颈问题。充足的资金、专业的管理与高科技技术知识的有机结合将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从而极大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三、高新技术产业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原动力” 风险投资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对传统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没有在原则设定上厚此薄彼。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只需要看一下各国风险资本的行业分布,就会发现高新技术领域是风险投资事实上的“宠儿”。一方面这是由于高技术项目具有符合风险投资原则的一系列特点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了风险投资的制度和资源环境,促使了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对风险投资的发展也起到了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是风险投资机制产生的基础和活力的源泉 首先,风险投资之所以愿意冒高风险,选择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为投资对象,正是因为一旦投资成功,高新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转换,它就能通过技术垄断市场给风险投资家带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超额利润。追逐高收益是风险投资的动力,而蕴含着高额回报的高新技术产业当然成为风险投资的首要选择对象。其次,风险投资的根本目的不是通过股权投资来长期控制风险企业,而是定位在一段不算太长的投资期间内实现风险资本的快速增值。产品周期缩短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中一旦获得成功,企业资产和内在价值便如细菌繁殖般呈现几何级数倍增,风险投资机构可采取适当的方式将股权变现(蜕资),实现风险资本的较快回收,继而投入下一个风险项目,使缩短风险资本循环周期成为可能。所以,风险投资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向高新技术倾向”的特征。而高科技的动态性决定了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不断更新和丰富内容的持续性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无穷商机则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利于降低风险投资的投资风险 风险投资机构在其本质上仍然是一个风险规避者,高风险的承担是因为有高收益的回报作为动力实现的,风险投资者同样有降低投资风险的主观期望。而高新技术产业稳定发展则可以实现风险投资者降低投资风险的期望。首先,高新技术产业比别的行业拥有更短的产品周期和经营周期以及更快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投资资本的快速回收和增值能够帮助风险投资将时间期限上的不确定带来的风险较投资其他行业相比降到最低。其次,在稳定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由于高新技术的迅速外溢带来的高度外部性,也为风险投资者在进行风险投资决策时提供了大量的有用的参考信息,可以帮助风险投资者有效地降低决策风险。 四、优化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的政策建议 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是“鸡与蛋”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着融合的必然趋势,但二者在我国的融合却是十分有限的。目前,我国风险投资市场上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大量的创业企业资金匮乏,但得不到风险投资的青睐;另一方面则是上百家风险投资公司的风险资本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的风险资本悬浮在空中,无法落到创业企业的实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主要反映在投融资机制、运行机制、法律、政策、人才等方面。为了促进风险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提出以下政策性建议。 (一)建立促使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的投融资法律环境 从立法上看,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风险投资活动时遇到的法律障碍。很多现行法律规定滞后于实践活动,同时在不少相关领域立法又呈现出大量空白,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要保障风险投资公司在项目选择、知识产权维护和所有者权益转让等方面的利益,就要尽快建立与风险投资发展相适应的中小企业法、风险投资基本法、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合伙企业法、知识产权保护法、公司法、税法、企业收购与兼并法、破产法等。 (二)建立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和风险投资互动的税收优惠投融资机制 各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实践都表明,税收优惠政策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助推器”。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较全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一是完善直接税收优惠政策。在所得税优惠政策方面,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和高科技人才的个人所得税进行减免,以吸引和留住高科技型人员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对风险资本收益实行减免所得税,这有助于鼓励风险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刺激更多风险资本的投入。在流转税优惠政策方面,要改变现行的与科技有关的流转税只局限于对科研单位的技术转让收入免征营业税的规定,还应拓宽流转税优惠政策面,包含风险投资公司。率先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抵扣外购的固定资产纳税额,降低投资成本,增加投资收益。二是完善税收间接优惠政策,对加速折旧、税前还贷、延期纳税和特定准备金方面进行全面的税收优惠。三是把税收优惠的重点集中在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上,避免误导高新技术企业偏离科技研究与开发的方向。 (三)积极推出创业板,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在西方发达国家,风险投资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也是最佳途径就是实现公司上市。由于高科技公司初创阶段大都为中小企业,难以满足在主板市场上市的条件。为使风险投资能够顺利退出,激发风险投资者的积极性,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大都通过在二板市场上市来实现风险投资的变现。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板仍是主板市场的组成部分,离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市场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创新型企业的特点和风险特性,早日进行创业板试点,为风险投资创造最优的退出途径,也为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长久的融资渠道。 (四)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 风险投资能否成功,关键是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政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动创新者、风险投资家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自由、能充分发挥个性与才能的良好氛围;二是积极开展与国外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引进和学习先进的风险投资管理技术;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和鼓励高级人才从事风险投资事业。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关系探讨 [摘 要]在我们国家,机械工程和自动化学科的研究主要是研究的机电产品的设计与自造和控制的学科。伴随着我们国家的该科开放的进行,同时还有国内外的经济的交流不断频繁,这样同国际的交流也就变得越来容易。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了,国内外的许多制造业工厂都来中国进行投资建厂,工业发展之后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起来,这就带动了我们国家的机械制造和自动化的发展,怎样很好的协调之间的关系,为了探讨两者的关系,在实践中吧机械工程和自动化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很好的促进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 [摘 要]机械工程;自动化;机械制造 在进行机械制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与自动化相关的内容,是因为接卸工程和自动化是具有内在关系的两个学科,在这个过程中,机械工程涉及到很多的领域,像是各种各样的领域中都会遇到机械制造,机械制造业为我们国家的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能源开采等各行各业都会用到机械技术的支持,只有很好的机械技术,才能为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的技术支持,同时还会使各行业的工作效率得到十足的发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推进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自动化是通过更改传统的技术理念,进行机械技术代替传统的手工技术,通过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用机器代替手工进行工作,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时还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通过将机械工程和自动化技术进行相互的结合,对提高劳动的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的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在一些高危职业上有很强的积极意义。 1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内涵 1.1 机械工程的内涵 在中国,要用到很多的机械制造工程,只有通过一些机械的制造才能进行一些工作。机械工程是一个与社会各行各业都有着很多联系的一个学科,通过进行相互的联系进行机械的制造。在进行机械设备的生产过程中,依据各种不同的功能进行划分很多的机械。像是各种粉碎性的机械、动力性的机械,原材料的搬运和交通运输机械设备。在这些设备中,都是与机械工程紧密相关的设备。同时按照其他的情况进行分类的话,比如进行服务的门类进行分类的情况,可以分为农业的机械、工业的机械制造和交通运输的机械。在进行机械制造和研发设计,同时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到不同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机械工程会分成若干个相互哦诶和和连接的不同体系。像是机械的研发和制造,同时还要伴随着维修工作的进行,在此过程汇总,各学科进行彼此补充和交叉重叠,形成了相互渗透和促进的科学群进行发展,形成了一个相互交叉发展的科学体系。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机械工程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变成了支持国名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机械工程技术会朝着更加成熟的方向进行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的机械工程会得到很好的发展与进步。 1.2 自动化的内涵 所谓的自动化就是指的是在进行生产过程中,依靠各种各样的机械记性设定程序或者预先各种各样的指令,让机械进行自动完成一份工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所要要道很少的人力进行人为的干预工作。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自动化产生的目的就是在进行简化日益复杂的机械操作过程中,像是各样的现代汽车的制造和轮船的制造过程中,都会用到自动化进行简化操作。现代化的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使用自动化学科,通过对自动化学科的不断完善,加之在进行电子学和应用数学等学科的交叉进行工作,都会通过自动化进行。在自动化的应用中,很多企业的生产过程都是从原料的采购和生产加工过程中,都会实现了半自动和全自动化的进行,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到社会生产的各个层面,不仅仅在各样的制造业上,同时还涵盖了科研和国防军工业等领域,推动了我们国家的经济的快速的发展。 2 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的关系 现如今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产效率提出了更为高效的要求,这就使得机械工程的自动化技术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密切。在进行机械生产领域进行自动化的过程,会使得机械工业的生产和技术会向着机械自动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同时还会向着机械自动化生产程序的发展中进行迈进。在国外会通过对自动化程序进行设置,会进行一套生产单元标准,通过这个过程进行提高生产工艺的水平,在设计的结构上实现自动化进行安装,促进集成化和自动化的建立和发展。通过这个技术的发展,可以进行自动化发展模式的大量推进,这样就会节约大量的劳动力,使自动化技术进行生产,提高了工程质量和节约资金,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 发展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关系的方法 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就使得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进行很好的结合开来,现代电脑的使用就为了机械自动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虽然这个成为了一个发展趋势,但是我们国家的机械工程和自动化技术在机电一体化过程中,存在了很多的落后型,这样就会影响了机械工程生产的质量。为了实现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的有效结合过程,需要到各类的优质软件和硬件的相互结合和发展。特别是在软件发展层面,要想实现生产无人化、自动化,首先应该推进集成化综合软件和分级计算机操控系统的综合发展。 在巩固机械工程和自动化关系, 促进两者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科学发展策 略, 重视理论研究, 全面探究现代控 制理论与系统工程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 。同时还要加强重点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充分结合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对机械自动化发展的要求,探究现代电子计算机操控技术等的相关技术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要探究各种多用途的自动化装置的使用,开发各类计算机操控系统的使用等工作的进行。 结束语 在进行机械制造时候,要协同机械工程的发展,机械工程行业既是服务部门也是生产部门,同时还是我们国家国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各类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的革新过程,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自己产品的技术含量,将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相互进行结合,有利于技术发挥出应有的优势,这样就会大量节省人员的工作量,提升自己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适应世代的发展。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浅析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相关问题与措施 摘 要: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针对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望同行参考指正。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问题;措施 1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1.1 自动化技术本身是一种高新技术,融入到机械工程当中能够使企业的生产工艺发生很大的变化,可提高企业生产的整体运行效率。 1.2 在机械工程中,生产加工是重要的操作环节,而自动化技术主要就是给生产加工提供便捷,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3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机械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调控整个生产流程,能够很好地保证生产成本和质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缩短生产周期。目前,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其必然会普及到各行各业当中。 2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问题 2.1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现状 我国的机械自动化在自动化技术方面,还处于单子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而工业发达国家自动化技术方面普遍实现了智能化、柔性化和集成化;在机械自动化的生产管理方面,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而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并且在工业组织与管理生产模式方面不断进行着创新和升级;在人才管理方面,没有好的、适宜的人才管理机制,理论人才过多,不够全面性;在机械设计方面,我国还没有做到及时更新,设计水平也没有很大的提升;在工艺水平方面,我国的数控加工技术还多停留在精细加工等初级阶段,在复合加工手段的采用上尚未真正掌握,仍处于追赶阶段。 2.2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机械工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缺乏相关技术人才,自动化技术相对落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不够宽广等等。人才是发展进步的关键,我国大多数人只有知识理论而没有实践经验技术,对人才的管理培养不够合理、全面。要结合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研究创新,才能提高实际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将会大大推动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尤其是数控系统是传统的封闭式体系结构,必须提高水平,改变落后的状况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领域还不够广泛,缺乏自动化技术的科研投入和制定自动化技术的管理策略。 3 改善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措施 3.1 注重高科技人才培养促进发展 通过自动化的道路发展来促进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按照相应的机械自动化方向来实施教学提升,将人才发展放在第一位,培养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型人才,从基础教育做起,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积极鼓励学校培养自动化科技人才,不论是才技术理论还是从实践上都应该对其进行加强。从发展的角度为我国企业输送合理的人才,通过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势必能够获得良好的成功,为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打下人才基础。 3.2 合理运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分析 根据目前我国的机械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仍然是处在了自动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当前情况下,正在全面的发展科技信息技术,对于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显得非常合理,在使用过程中要考虑到发展的需求,以及自动化工艺的成熟度,以此来加强对整体自动化技术的管理。对于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要从现实出发,考虑其使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对机械工程设备,工艺操作的程序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此来实现自动化的合理执行,否则一旦使用不当那么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3.3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自主知识产权。 我国消化吸收国外柔性制造系统(Pseudo-FMS),是要确保必要的生产柔性的前提下,优化人机界面,不过分追求自动化,尽可能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充分发展计算机管理的效益。系统中先进的自动化装备和普通设备并存,系统的某些环节允许人工干预。我国目前在消化呼吸、融会贯通国际上有用的自动化技术理论的基础上,要努力做到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创新,形成有国情特征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理论和学说,进行围绕计算机技术的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开发研究,以适用为前提,急需什么就解决什么,取得实践经验再推广应用。 3.4 加强与国外的专业交流 中国有一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是这样。时代是在不断的发展的,社会也是在不断地进步,如果机械工程行业没有跟着时代的发展的发展,跟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的话,那么,今天的所谓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如果还是停留在原始社会时期的刀耕火种的水平,所制造出来的工具,还是简单的石斧、石具等工具,这是十分荒谬可笑的,因此,就必须要关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科学合理发展。而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人才培养来说,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相关研究的人员必须时刻关注时展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不仅要继往开来,学习古今中外的优秀经验,更要处在能主动学习的状态下,对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有着敏锐的嗅觉,及时学习最新的科学技术水平,促进自身的发展。特别是欧美国家的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水平向来都是比较先进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对其进行溯源追踪,把视野放到海外去。早在一千年前,宋朝的大学者朱熹就提出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任何一个领域,如果不实行走出去战略,就会如同闻一多笔下的死水一样,毫无生气,只有等着发臭和被人遗忘,根本不可能获得实际的发展。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也一样,要想得到充分的技术发展,最有效的一个方法是进行行业内部的人员交流,众人拾柴火焰高,集思广益的结果,必然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行业本身也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定期进行走出去战略,积极进行交流和互动,整个行业就是源源不断的活水,永远不会流于固步自封与停滞不前。在有着充分条件的高等院校,走出去的战略思想更体现在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学习国际上的先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水平。 3.5 注重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坚持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道路,对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向朝着数字化、绿色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数字化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核心,是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现代管理科学交叉作用的共同结果,这将是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人们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认识的逐渐加深,实现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同样要遵循这一原则,实现绿色化发展之路。近20年来,制造系统正在由原来的能量驱动型转变为信息驱动型,这就需要制造系统不但要具备一定的柔性,同时还要表现出一定的智能,实现在对大量复杂信息处理的同时,能够自主进行选择与处理这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4 结束语 机械自动化生产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因此在加强自动化生产建设的过程中,要从根本出发来加强整个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实施,以不断提升我国的机械自动化制造作为其技术发展的目标,将我国的机械工程的自动化生产推向一个新的世界高度。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中PLC技术的应用 摘 要:PLC即可编程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是建立在微型计算机的基础上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PLC以其独特的体积小、应用性高、工作效率高等优势,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机械制造、食品生产与检测、重工业等多个领域。本文首先对于PLC技术的具体含义以及应用价值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针对PLC技术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多个具体环境中的工作模式以及作用展开较为详细的分析及阐明,为提升PLC技术对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贡献价值奠定基础。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PLC技术;介绍;应用 0 引言 工业产值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贡献者,推进工业的发展对于世界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的进步均有重要的意义。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脚步,社会对于机械工程的可控性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急需一种兼顾实用性、可靠性、灵活性的应用技术来推进机械自动化领域乃至社会各个领域的革新。届时,PLC技术应运而生。 PLC技术是一种将机器或装置的运转与数字运算进行有机结合的控制性器件,是站在传统继电器技术的基础之上糅合互联网、自动化等现代科技形成的创新型技术。在现代社会,PLC技术以及被广泛地应用在各行各业,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方式以及日常生活。认识PLC技术,了解PLC技术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中的实际工作模式,对于我国工业的进步以及生产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 1 PLC技术的实用价值与优势 时代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前进的步伐,随着现代社会劳动力成本的节节攀升以及智力资源的日渐珍贵,工业生产上精简人力资源的消耗、扩大机械化程度的趋势已成必然,给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LC技术作为现代工业普遍应用的控制型器件,不仅体积小巧、易于安装、具有广泛通用性。而且用户可以通过编写程序轻松实现个性化控制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机械装置以及自动化技术的灵活性以适用性。不仅如此,PLC还有提供多方面强大功能支持,同时兼具高性价比、高可靠性以及低功耗等等优点,已经成为了自动化控制的核心技术,成为了我国构建自动化控制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推进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发展进程的主要操作对象。 PLC技术的应用涉及生产管理、生产监控、顺序控制等方面,多个操作体系的协调与配合需要实现PLC处理器核心与控制设备之间及时沟通。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其提供了通讯技术支持,而PLC技术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的特点则为准确通信提供了安全保障。甚至可以预测,在今后社会发展中,PLC技术将与机器人、CAD共同组成主流基础管理设备体系。接下来将从三个方面具体介绍PLC技术特点: 1.1 操作简单 通用性高 现在,绝大多数PLC均支持程序语言互译,用户无需专门学习某一中语言,仅需运用自己常用语言编写代码后,用器件自带的翻译功能进行语言的转换即可实现对PLC的编程,降低编程语言门槛。并且PLC的安装及调试简单,外部接线较少,促使简化实际操作系统结构,进而缩短系统运行的周期,工作效率得到改善。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PLC实用价值,全球PLC均统一使用国际标准通信协议,给不同厂家生产的PLC之间的互换提供了可能,也给PLC的调试提供了方便,极大程度地提高了PLC产品的通信开放度。 1.2 体积小 能耗少 PLC装置是集成电子线路技术的重要应用体现,安装尺寸通常均在10cm以下,重量更是不足150g,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实现基础。同时在实际使用中PLC的消耗功率一般只有个位数,为节省能耗做出了贡献。 1.3 抗干扰能力强 在实际应用中,目前广泛应用于PLC中并且符合国家标准的AS一工总线、 Profibus总线以及Device Net总现场总线与PLC界面之间通常保持良好契合度,为准确通信提供了保障。另外PLC装置采用抗干扰的电路排布与制造工艺,保证在工作过程中抵御电磁、电路的干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为PLC系统之间有效通信的展开提供了有效保障。现在的PLC装置甚至采用了多重抗干扰技术,哪怕是置于极端恶劣环境,它也能够正常工作。 2 PLC技术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中的应用 2.1 远程通信控制与系统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在现代通用的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其他继续结构的控制工作通常是由PLC技术实现完成的。不仅如此,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进步,PLC技术还被积极地运用于自动化系统本身,根据指令完成纠正系统逻辑错误以及排查系统故障等工作,为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实际的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应用PLC技术的自动化系统会对机器操作的每一步骤展开监控,并在步骤完成后根据完成情况返回累积误差值,当累计误差值超过系统设置的误差允许上限时,表示此时设备运转出现异常,同时该自动化系统也会出现逻辑紊乱,无法继续运转。此时PLC控制系统将自动对逻辑发生混乱的原因进行逐一排查,诊断出问题后立马发出报警通知到用户。PLC的高通信开放度为不同系统的PLC提供通信交流的可能。在保证互联网模块以及信息传输界面正常工作的前提之下即可实现PLC控制系统的远程监控。 2.2 逻辑运算中PLC技术的应用 数字运算是PLC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LC主要使用数据处理与逻辑运算这两种计算方法。实现诸如数据运算、数据筛选、数据整理以及二进制开关等等功能。运用PLC技术,可以简单高效地完成大量数据的分析、排查、整理,极大地提高了提取结论、对比优化的工作效率。例如现在许多的食品制造企业、电子生产企业甚至交通监管部门,都是运用PLC技术实现对于实时数据的监控。除此之外,PLC还可以充当二进制开关,有效提高软接触点数目,促进自动化系统的优化。 在资源消耗方面,相比较传统继电器,PLC的能耗极低,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理念。高机械化系统帮企业节省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在劳动力成本激增的今天具有重要价值。在流水线工作模式中,自动化PLC控制系统可以直接运用PLC的二进制开关功能,通过1与0的互变实现由一个工作流程到下一工作流程的转变,避免了另外安装检验装置,简化系统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给企业节省了投入成本。 2.3 生产系统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应用PLC技术控制自动化系统指的是系统中的主机、通信、顺序控制、位置控制、参数设置等等工业自动化生产模块均是在PLC技术的控制之下开展工作的。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 用户可以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以及生产的具体需求,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具体化的操作对象以及监控对象特点,合理改造PLC控制指令,优化PLV控制模块的组合模式。在尽力减少模块数目以及优化工作结构的条件下,实现对于生产进程的多元化有效控制以及生产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转。 运用PLC控制系统中模拟参数控制模块指的是通过具体指令的输入,使用PLC技术监控生产过程中某变量的变化,若变量达到一定条件PLC则控制相关机器或装置进行一定操作,直至监控变量没有达到条件为止。例如饮水机的热水装置就是通过监测热水槽中的水温,如果水温低于100℃就显示红灯,并控制加热电路正常工作,及时对热水槽里的水进行加热。在这一过程中PLC需要对水温变化进行实时监控,是一个过程化控制。截止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均已实现运用PLC技术完成机械工程和自动化设备的监测与控制,PLC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还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乃至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除此之外,PLC技术还被积极地运用在了食品、服务、电子、冶金等轻重工业领域,改变了传统生产制造模式,影响着国民的工作与生活。甚至直到现在,PLC的作用领域与影响力仍在不断高涨。 3 总结 我们的社会已经步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水平已经成为评估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对于衡量国家综合实力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PLC技术作为机械自动化控制的主要支持,对其进行主动的改良与创新对于工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PLC的价值以及优势作为切入点,对于PLC技术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中的应用开展探究,为全面推广PLC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持。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与优化探究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加,并对中职培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中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让该专业的学生满足企业的要求,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机械工程;专业建设;优化探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加,并对中职培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中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让该专业的学生满足企业的要求,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1 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 企业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要求较高,需要中职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因此,中职学校应重视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利用先进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设置,科学设置课程进度,完善课程内容,不断地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进行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时,应重视并培养学生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利用基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中职学校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时,应根据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特点,科学设置教学课程,将专业课程进行分类。中职学校可根据专业的侧重点不同,设置不同的课程,为社会培养管理型、制造型和设计型等类型的人才。同时,中职学校应重视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社会实际应用情况,根据机械工程市场变化情况,对该专业的课程进行调整,分析社会对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要求的重点,研究社会新出现的知识和相关技术,让学生及时掌握该专业知识的应用动态情况,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中职学校设置专业课程时,应重视新知识和新技术,并将这些知识融入到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保证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的先进性。 2 建立实践教学系统 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建立实践教学系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培养。中职学校培养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时,应科学分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让学生在牢固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建立实践教学系统时,应加大对实验设施和实习项目的投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实习基地,为实践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教师进行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时,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能力的培养,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而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 3 建立系统性的教学体系 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知识较多,且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实际要求较高,不仅需要该专业人才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过硬的操作技能。对此,中职学校应根据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的市场需求,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国内外该专业的教学经验,建立系统性的教学体系。教师开展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教学时,可以在初期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让学生牢固掌握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的基础知识,在中、后期,将教学重点放在专业知识的巩固和实际应用方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使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且中职学校应制定教学目标,科学设置教学大纲,并合理规划教学进度,为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4 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 中职学校培养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时,需要专业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教学。因此,中职学校应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教师的专业性,不断提高学校专业教师的素质,优化该专业教师的结构,以推动该专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中职学校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时,应根据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中职学校应开展各项进修项目,让本校的教师到具备先进知识和技术的单位进行学习,使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均得到提高,且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中职学校应科学建立教师管理制度,重视年轻教师的发展,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帮助年轻教师,并培养教师不断学习的习惯,使学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不断地得到提升。 5 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中职学校培养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时,应鼓励教师积极完善该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支持教师积极进行该专业内容的科学研究,提高该专业的技术水平,丰富该专业的教学内容。中职学校应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根据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特点,结合该专业的市场需求,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进行课程规划,并设置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保障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且中职学校应积极应用实验教学模式,增加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实验室建设,为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6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需要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数量逐渐增多,而中职作为培养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重要渠道,应根据社会时代的要求培养合格的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对此,中职学校应根据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以完善教学内容,建立实践教学系统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建立系统性的教学体系以改善教学质量,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以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并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为社会培养具有过硬专业能力的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中PLC技术的应用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PLC的特点,然后介绍了PLC的发展状况,接着介绍了PLC的应用及重要性分析,最后介绍了机械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PLC技术,应用 一、前言 PLC技术是一种将数字运算与机械操作综合起来使用的控制装置,起源于传统的继电器技术,后来发展成综合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将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中的PLC结合推动了自动化的发展。 二、PLC的特点 1、PLC灵活性、通用性强 对于PLC技术,当工艺过程进行适当修改时,只需将内部程序作相应的修改即可,外部接线的改动量可以很少,甚至可以不必改动,其灵活性和通用性是继电器控制电路无法比拟的。 2、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在PLC控制系统中,大量的开关动作是由无触点的半导体电路来完成的,加之PLC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使产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可以直接安装在工业现场稳定地工作。 三、PLC的发展状况 1968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的要求,第二年美国数字公司研制出了第一台编程序控制器,满足了GM公司装配线的要求。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在已有第五代PLC产品了。 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PLC进入实用化发展阶段,此时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开始全面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中。PLC具有了超小型体积、更高的运算速度、更可靠的工业抗干扰设计、PID功能、模拟量运算及极高的性价比。 20世纪80年代初,PLC在一些先进工业国家中获得广泛应用。这个时期PLC发展的特点是大规模、高速度、高性能、产品系列化。此阶段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世界上生产PLC的国家逐渐增多,产量也持续上升。这标志着PLC技术已步入成熟阶段。 20世纪末期,PLC的发展特点是更加适应于现代工业的需要。从控制规模上来说,这个时期主要发展了大型机和超小型机;从控制能力上来说,出现了特殊功能单元,用于压力、温度、转速、位移等控制场合;从产品的配套能力上来说,生产出了各种通信单元、人机界面单元,这些使得应用PLC的工业控制设备的配套更加容易。目前,PLC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冶金钢铁、轻工业等领域的应用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四、PLC的应用及重要性分析 1、PLC技术在生产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在自动化生产中,PLC一般通过模拟参数控制模块、位置控制模块、计数模块、主机模块、通信模块和I/O接口模块六个模块进行工业自动化生产控制。在实际工业生产时,PLC技术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具体了解,根据生产过程中所需要控制的动作以及监控的对象,对PLC系统的控制模块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组合,最终以最少的模块和最合理的方式组建出一个功能全面而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正确运行和对生产中的灵活控制调整。在PLC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模拟参数模块主要功能是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并向监控仪表传输控制语句,从而达到改善控制精度的目的,如控制锅炉温度的升降或保温工作,维护热处理的正常进行。 2、PLC技术在控制逻辑运算中的应用 对于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说,PLC的另一个巨大作用是进行逻辑运算和数据处理,如开关量的控制、数据位处理、数据转换与传输、数据筛查与运算等功能。通过PLC的运算功能,来完成生产数据的处理,如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工作总结,目前大多数食品、冶金以及造纸工业都利用PLC进行数据信息控制;通过PLC进行开关量的控制,可以有效的增加软接触点,提高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质量,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与传统的继电器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可靠性好,控制迅速和维修方便的特点,目前已经基本代替了大部分继电器的工作。 3、PLC在系统控制和远程通信控制中的应用 在现代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LC技术不仅用于控制其他的继续结构,还用于对自动化系统自身进行控制,也就是说,PLC技术能够对自身系统进行故障排查和逻辑错误纠正,这样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才能够稳定运行。在实际工业自动化生产中,设备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有自动化系统控制,同时应用系统的检测装置对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累积误差进行调整,如果设备的运行状态异常,整个PLC系统的逻辑关系就会穿行混乱,PLC控制系统的就会通过这些混乱的逻辑关系进行故障诊断并报警。在PLC进行不同系统间远程通信控制时,只要保持联网通信模块和信息传输接口的正确性,PLC技术就能进行稳定的远程通信。 五、机械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1、柔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对于柔性自动化技术而言,其主要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因而是一种新兴技术,此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技术性操作的自动化进行,还可以在明确加工目标的情况下进行智能操作。因此,将柔性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机械工程中可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机械领域的工业化发展目标。如今,柔性技术已经成为机械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将数控技术为核心,同时结合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化设备、信息科技技术及现代机械生产技术三个方面,推动了机械制造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由此可知,柔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对于整个工业发展而言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不仅能够实现生产数量及其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减轻劳动人员的工作强度,还大大提高了生产的质量,实现了生产成本的大幅降低以及产品效益的不断扩大。由此可见,柔性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应用具有全球化趋势。 2、集成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集成自动化技术主要指的是对目前现有信息技术不断进行改进,以确保机械制造过程更为具体化,此外,还负责将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相关的各种技术及其生产信息进行高效集成,以实现机械生产的不断扩大,最终实现集成能力的不断增强。正是由于具有如此多的优势,因此,如今集成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已受到了十分普遍的认可,且在信息集成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集成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集成技术涵盖了众多方面,如数据库集成、质量系统工程以及一些复杂程度较高的工业系统设计。就如今的发展情况而言,集成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无论对于产品研发,还是生产和控制都可以取得相当好的效益。 3、智能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智能自动化技术指的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等技术对某过程进行模拟,促使系统能够像人脑一样进行数据的分析或信息的采集,进而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此技术在实现机械智能化的同时,还通过集成化技术实现了控制的自动化,因而可以说是一门集智能技术和集成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综合技术。此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有效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机械制造过程的高效融合,不仅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十分有利,有效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的投入,还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此外,此技术通过神经网络实现信息的识别,因而使得机械系统运行时具有相对较强的自主适应能力,这对于生产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及其解决十分有利。 六、结束语 在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代表,而PLC技术的发展是提高工业生产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方面。PLC技术应用于机械工程中有利于机械工程的发展。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关联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概念及特点出发,分析了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之间的关联应用,并就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机械工程;自动化;关联 一、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概述 1、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相关概念 机械工程是结合了机械学、动力学、工业控制学等多个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学科,它以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处理技术等新型学科技术为理论基础,并结合了实际生产中的相关技术经验与技术理论,以用于研究与解决各种机械设备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多个方面的实际问题。目前,机械工程主要可划分为机械科研、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使用等若干个互相衔接且互相配合的分支系统。 而自动化技术则是实现机械产品在制造、安装、使用等多个方面自动化的方法与技术,它以工业生产中各类参数的控制为主要目的,以实现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照预定目标进行机械设备的自动加工、自动测量、自动监控等多种功能。 2、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特点 目前,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普及与应用,其主要应用特点有: (1)便捷性 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对于生产实践中经常遇到的较为复杂的流程优化或系统优化问题,利用传统的计算方法进行解决时,往往面临着处理时间长、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而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借助多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自动化理论,不仅能对相关问题进行优化求解,从而保证了问题解决的方便与便捷,而且能实现机械产品生产流程的自动化,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 (2)可靠性与安全性 利用自动化技术的相关程序化语言和逻辑体系,使机械设备在故障诊断、自动化控制以及机械设计等多个方面,都能实现信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采集、分析和处理,从而保证了决策结果的正确与可靠。而且通过其自动监控与自动保护等功能,还能有效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误操作、误指挥等问题,从而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机械设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3)经济性 通过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一方面极大改善了机械工业生产中的劳动条件,通过优化人员配置,实现了人员作业调度的经济性;另一方面,自动化技术还能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加工、自动测量、自动监控等多种功能,从而保证了各种机械设备在运行管理上的经济性,实现了降低设备运行损耗、节省能源的目的。 二、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关联应用 1、机械自动化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最典型的关联应用,即实际生产中所较常采用的机械自动化系统(如下图1所示),它主要由信息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信号处理器、D/A单元、A/D单元等部分所组成。 图1 机械自动化系统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机械自动化系统通过人机接口实现指令信息的输入,然后通过信息控制单元和信息处理单元,以实现机械设备生产过程中的状态监控与动作调整,从而使机械设备能始终保持在理想的工作状态。而D/A单元、A/D单元则是作为信息的传输和转换单元,通过将生产中机械设备的电压、电流、压力、速度等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从而实现对机械设备各种工作参数的有效控制。 2、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中的关联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中的关联应用,是综合利用神经网络技术(BP网络、概率网络、径向基网络等)、模糊理论、改进三比值技术、信息融合技术(D-S证据)等多种自动化技术于一体,不仅能改进传统设备监控与故障诊断方法中的缺陷与效率低的问题,而且对于提高和改进监控效率以及故障诊断的准确率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以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为例,利用自动化技术不仅能获得更多源信息的支持,以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而且能同时满足离线诊断与在线诊断的要求,从而保证了故障诊断信息的多层次性与灵敏性。在具体故障诊断过程中,首先通过自动化技术以系统得出和获取机械设备的试验数据、常规检查数据、运行检修数据等,以此作为故障分析的数据源,并通过多项试验项目以判断机械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其次,再利用神经网络技术诊断系统模块的故障性质,利用改进三比值技术诊断系统故障的类型,利用模糊理论和信息融合技术进行故障的分析与判断等等;最后,再利用专业的自动化软件,并结合机械设备的系统运行情况与检修情况,以综合得出故障的具体发生部位与性质,并提出相应的故障解决方案。 3、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生产控制中的关联应用 (1)开关量的自动化控制。基于自动化技术的关联应用,能够对各机械设备的开关量进行逻辑化控制,以保证在开关控制上的组合逻辑、延时逻辑以及时序逻辑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保证了机械设备在多种运行工作条件的自动化控制需要。 (2)模拟量的自动化控制。由于各种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其温度、电压、电流、功率等运行参数均为模拟量,其参数值是连续而变化的,难以有效控制与采集。而利用自动化技术,能将模拟量有效转换为数字量,并加以有效的控制,以保证各机械设备运行的连续性与安全性。 三、自动化技术在我国机械工程中的未来发展前景 1、智能化 智能化即是指通过自动化技术中的神经网络技术、模糊理论、专家系统、信息融合技术等来模拟人的大脑,以进行机械生产的自动分析、识别、测量以及控制等活动。 通过智能化的发展,机械自动化系统不仅能具备决策的优化功能,能最大限度的自行解决系统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而且还能实现信息间的高度共享与合理配置,在优化工作参数选择、优化质量控制方案、优化加工路线等多个方面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2、绿色化 机械工业虽然是我国重要的支柱型产业,但同样面临着极大的资源消耗,以及日趋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随着近年来我国对环境控制要求的日益提高,绿色化也将成为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主要应用与发展方向。 绿色化的核心理念,是将机械设备从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回收等各个环节纳为一个整体,在设备的整个循环周期内,尽量达到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而资源利用率最高的目的,从而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得到优化与协调。 总结: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微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类机械自动化系统及自动化理论的研究与进步,自动化技术在机械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关联与应用,并逐渐朝着智能化、绿色化、模块化等方向发展。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浅谈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特点与改善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机械化工程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机械化项目的整体水平,必须提高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的使用。所以机械工程单位一定要明确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并制定改善措施。本文首先阐述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运用中的特点,对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现状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技术;特点;现状问题;改善措施 一、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运用中的特点 1、集成自动化技术特点。集成自动化技术是我国主要的机械自动化技术。集成自动化技术是信息技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定改进,使得机械工程的全部制造过程可以变得更完善。集成自动化技术最大的特征是将原来的IT技术进行改进,也可以联合自动化和生产相关的信息,进而扩大机械化工程的生产和开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集成自动化技术也是一直在不断的发展,所以采用集成自动化技术可以协助企业进一步的提高机械管理程度,进而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使用灵活的自动化技术特点。柔性自动化技术是现在发展先进的技术之一,柔性自动化技术是基于在计算机基础上,所以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灵活的使用自动化技术,机械工程生产目标智能化运营管理。因此,采用灵活的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科学和智能的机械工程,进而提升企业的机械化的效率。柔性自动化技术,现在经营范围被广泛使用,并得到了广大企业的信任和认可。 3、智能自动化技术的特点。智能自动化技术是升级版的柔性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功能,一定要在网络的基础上创建的,因此,智能自动化技术可以是机械工程仿真与控制的过程。智能技术可以作为机械数据的科学解析,也可以收集数据或信息,所以智能自动化技术,能有效的提升机械效率,不断扩大应用的智能自动化技术的范围。因此自动化技术的功能,最大的特点可以替代人工管理,进而节省了部分的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所以,自动化技术的功能,将成为机械工程的将来发展方向,有必要进一步的加强,以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完善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二、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现状问题分析 对于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的发展,我国尚处在初级阶段,在机械工程自动化生产经营中,很多企业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人才管理,我们的人才管理机制是不实际的,仍采用国外的人才管理方式,并没有形成适合自身的人才格局,主要集中高素质的专业员工队伍,雄厚的理论,但实际的技术低。在技术方面,精密机械加工和其他初级阶段的水平来看,虽然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复合加工仍处于追赶阶段。在机械设计,没有即时有效的将科技成果转化,更多的设计文案设计水平不高。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我国也有一些问题:缺少实际应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发展进程中,过于强调理论,都忽略了现实培养人才,造成实际机械工程自动化中,技术化程度较低。大多数人只知道理论,但在技术上却没有实践经验,只有不断的研究和创新,以提升实现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但自动化技术仍然是传统封闭式体系结构。对于机械工程自动化应用,技术的实际广度,缺少专业的关注和准确的科研投入,并没有具体的管理策略,以此来发展自动化技术。 三.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改善措施 1、采用先进的机械加工自动化技术。在制造业领域中,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没有达到高度自动化程度,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应用并不广泛,基础技术储备不充分,应该尽量消化和吸收国外技术和成熟经验,根据自身的特点,通过技术突破壁垒,达成知识产权。现在在机械加工生产进程中,产生相对大量的部件,并且需要组装,以半自动为主。对于成品应该引入先进的设备,采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以实现高度自动化的加工,降低资源浪费,提高良好的经济性。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应提倡成组技术人才,采取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的应用程序的正常发展。此外,自动化的应用不是不同的产品在不同行业中的简单复制,应该集重在于差异化和优化。技术信息、新材料等进一步的发展,将为我们带来更广阔的空间,以追赶和发挥的空间。新一代自动化技术在PC和开放式体系结构的发展,驱动装置朝向交流、数字化方向的发展。通信数字网络的发展,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性能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推进工业自动化进程,智能化将占据工业生产十分重要的地位。 2、以信息技术改进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以工业自动化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促进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发展,体现在工业设计、制造和管理等方面,加速传统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的转变,完善制造业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是不容易的,是经过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从简单到复杂的进程,在整个进程中,自动化逐渐取代手工操作,这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开发应用程序性能的做法。我们根据对自动化水平较低的机械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发展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有必要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机械制造理论和技术,从教育出发,注重教育部门,根据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市场需求作为根本导向,制定相关的专业技术教育,重视应用科学和技术创新,扩大科技投入,优化自动化产业链。要从实际出发,效率和质量相结合,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3、重视高技术人才培养。坚持以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提高机械自动化教育体系的发展,打破应试教育的限制,完善校企合作,努力培养人才。现在我国的技术人员,尤其是缺少高技能人才,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造成严重影响。 四、结束语 采用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的推动机械工业的发展水平。要立足于机械工程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综合自动化技术和学习,以确保机械工程的自动化技术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自动化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需求高,现在我国的机械化工程发展不高,有必要制定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以奠定在机械工程可持续发展基础。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有关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探究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对中国工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随着中国加入WTO,重工业产业因为技术与生产力落后的原因,始终没有跟上世界同步水平,导致近年来,中国工业生产水平止步不前,而机械自动技术的产生,可以改变这尴尬的情况,帮助中国工业生产重振雄风,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是指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应用计算机智能自动化生产技术,实现对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不断优化自动生产的过程,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益,加快生产投入物的加工变换,能有效提升生产的流动速度。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 建筑工程作为整个城市化建设工程的重要工程之一,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建筑工程是相关人员研究的重点课题。除了信息化、计算化等技术的不断深入引用外,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也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中,特别是一些大中型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应用为建筑工程提供强而有力的帮助,并在工程建设中起到极大的作用。如今,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已取得较大的进步,各种现代化的建筑机械设备大规模使用,成为了现代建筑业的主要生产手段,是建筑生产力的主要体现。 1.机械工程自动化对我国的影响力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全部的技术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上,那就是是否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匹配,是否能够带动我国经济、工业的发展,而不会造成严重的后遗症,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看到,我国的当前的国情是,我国是通过不断消化吸收国外的柔性制造系统完成自身工业发展不断地成熟壮大,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国情,而需要解决的方法就是,根据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研制、开发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 我们国家目前应该在消化吸收、融汇贯通国际上的自动化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从我们国家机械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创新,形成有国情特征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理论和学说,进行围绕计算机技术的柔性自动化技术开发研究。 针对我国目前的发展的整体情况,相关人士认为应当先发展低成本自动化技术,因为该项技术发展的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投资小而且见效迅速,对于目前中国的工业情况而言,是非常实用的技术,有利于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经济效果。 2.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以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为核心而引发的数字化、网络化、综合化、个性化信息技术革命,不仅能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军事、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且也深刻影响着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1)光机电化方向 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发展就是光机电化发展方向,因为在这一方向上,我们可以把整个进行有效的组合,在光机电化系统中,整个系统是由传感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能源、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最重要系统则是光学感应系统,在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中,通过引进光学技术,利用光学技术的先天优势,就能有效地改进机械自动化的传感系统、能源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化技术可省过去靠机械传动链连接的各个相关动作部分,改用几台电机分别驱动,或用电力电子器件,或用电子电控装置进行相关动作控制来实现。光机电化技术使得操作人员摆脱了以往必须按规定操作程序或节拍频繁紧张地进行单调重复操作的工作方式,能以灵活方便地按需控制和改变生产操作程序。 (2)智能化方向 智能制造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很重要的前景,智能制造的涵义,有众多说法,可以认为智能制造是指将专家系统、模糊推理、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基因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控制中,解决多种复杂的决策问题,提高制造系统的水平和实用性,人工智能的作用是要代替熟练工人的技艺,具有学习工程技术人员实践经验和知识的能力,并能在生产实际中长期发挥作用。 (3)全球信息化方向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机械自动化也在往全球信息化方向发展着,据我们所知,在跨国的并购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当中,全球化的另外两个特征:全球采购与配套、全球设计与制造,相应形成。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拉动了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如果没有全球的信息网络做为运行环境的支撑,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全球的工业、生产制造业是否还能继续维持下去。全世界的制造与设计,由于有了更广阔的信息与网络,不仅得到实现,并且能在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全球采购与配套,只有借助了信息技术才能有效地进行。 3.自动化技术促进机械工程建设快速发展 (1)精密机械 精密机械是高科技制造业的基础,两者互动密切,相辅相成。精密机械工业的推动,可加速高科技产业升级,全面调整经济结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又可相对扩大对精密机械的市场需求,带动机械成长茁壮。精密机械技术包含了NG工具机,超精密加工技术,纳米加工技术,新精密机械技术等领域。 (2)工具机技术 未来工具机产业将以发展高速切削、硬切削技术为主,而高速切削加工机之主要发展项目应以高速主轴及高速进给技术为主。在进给系统高速化方面,未来线性马达之应用应会普及化,故硬加速协助业者进行高速切削工具机相关技术之研发。 (3)半导体制程设备技术 我国半导体工业在过去十年来蓬勃发展,已为半导体工业相关技术扎根,也带来信息相关产业的进步与发展。而今由于全球通信息产业日正当中,已有多家国内业者投入所需之Ⅲ-Ⅴ族半导体关键高速及高频元件生制造。目前Ⅲ-Ⅴ族半导体晶园厂量产技术尚在萌芽阶段,生产制程与设备尚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我国湾砷化镓产业已成型,并且成为全球唯一投入砷化镓晶园代工的地区,依各业者规划的产能计算,不仅可拿下近五成的晶圆制造市场,并有机会延续硅晶圆发展模式,再创另一个半导体产业高峰。 当今科技的进步与市场的需求对于机械工程的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又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是这种挑战与机遇共存成为了机械工程发展的动力,在自身不断完善发展的同时又从各个学科领域中获得新的启示与技术支持提高改进和创新的能力。只要我们在做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相关研究之后,保障并完善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制度,不断探索,不断进取。那么,机械自动化技术一定会在建筑工程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在保障人民生活工作的同时提高社会的安全、舒适度,以及社会经济效益。在广阔的市场需求与人才不断扩充的前提下,我们不仅要加强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更要积极的向国际最尖端的领域学习借鉴,相信我国的机械工程会引领世界。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关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与优化探究 摘要:文章研究了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系以及落实实验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与优化内容,以期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与优化提供一些参考,提升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 关键词: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教学;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为中职学校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因此,中职学校应当加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与优化,不断提高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 一、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在现代中职学校的机械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教学中,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对于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有着“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的论述。因此,中职学校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与优化时,应当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中职学校在开展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同时明确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相关要求,注重教师结构的优化,并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质量,推动我国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的不断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性人才。中职学校在进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时,应当结合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实际情况,对专业的发展需求和教师结构与特点进行仔细分析。一方面,中职学校应当不断提高教师的育人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同时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并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进修,不断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应当不断完善教师制度和工作制度,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指导年轻教师的发展,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 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即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实践教学为目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面向社会培养更多的实践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是各大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职学校在开展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时,应当重点突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专业理论技术知识与知识应用能力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中职学校在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构件时,中职学校应当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合作,注重研发实习设备和实验设备,为中职学校开展的实践教学提供服务,同时注重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为中职学校培养实践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提供基础保障。此外,中职学校应当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为学生提供社会型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三、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中职学校在开展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课程的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在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性人才。中职学校在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创新时,一方面,应当根据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自身特点,对教学课程进行合理设计。中职学校在设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相关课程时,应当注重课程群的建设,将专业课程进线管系统分类,以实现“培养大型施工祝艟盼没计、制造与使用管理人才”的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应当注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动态调整,及时根据市场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对教学内容和课程进行调整,使中职学校培养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更加适合社会的需要。此外,中职学校在进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创新时,应当融入当今社会先进的科研项目,及时更新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确保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具备学科前沿性。 四、完善教学体系 中职学校在进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和优化时,应当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结合中职学校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同时借鉴国内其他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游戏经验,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一方面,中职学校在进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时可以采用分段式宽口径教学方式,在前期注重对学生进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在教学后期根据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另一方面,学生应当制定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总体培养目标,并围绕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日常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不断提升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 五、落实实验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中职学校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教学服务意识不断进行强化,鼓励和支持教师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改革和创新,同时倡导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师积极进行教研教学,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实力。中职学校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大力推行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实验式教学,并加大在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不断丰富和完善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在提升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教学质量的同时,使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教学具有专业特色。 中职学校开展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优化时,还应当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中职学校应当在现有的教学模式和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全方位教学质量管理目标和制度,同时完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评价体系,不断提升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 六、结束语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中职学校在培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时,应当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同时完善教学体系,并不断落实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与优化,使中职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教学根据专业特色,提升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推动我国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行业的不断发展。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论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关联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逐步的扩大,而其地位也越发显得重要。这两门学科主要的研究也涉及到更广泛的内容,如:电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和控制。而我国科技不断进步,改革开放也不断深入,与国外的交流也越来越紧密。又因为在本国有这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特别多的廉价劳动力,所以外国的许多制造业都选择在我国投资办厂。正因如此,国内的工业加工业也像春天的花朵纷纷的建立起来。这一切,都与机械工程和自动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前者带动了后者的发展,而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日益显得重要,能够在实践中把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如何紧密的联系起来,如何有机化的结合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机械工程 自动化 关联 一、引言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是两个本身就具有内在联系的学科,而机械工程它所涉及的领域相当的广泛,比如:国家农业,国家工业,国家交通运输业,能源开采业等等。机械自动化又同时为这些行业提供非常的大的技术支持,使得它们的工作效率有着显著很的上升,从而从这一方面推动了我们经济发展的步伐。自动化则是在机械工程的基础上用机器的自动化代替人工的智能操控,它依靠的是先进的技术手段,用机器的智能化代替人工操作,大量的人力被节省下来,有效的提高的工作上的生产率和生产安全。所以,把机械工程和自动化有机的相结合将大大的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水平,同时也确保了生产的安全性,尤其是在一些高危险行业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 二、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内涵 (一)机械工程的内涵 机械工程是一门同社会各项生产事业关系都很紧密的学科,而机械设备又可以多方面的应用与很多不同的生产事业,如果从它的功能上来分的话它包含:粉碎型机械、动力型机械、原材料搬运和交通运输设备等等;而按照服务门类的对象分的话它包含:农业机械、工业机械、交通运输等。机械在研发、设计、制造和使用需要经过几个不同的工作阶段。所以机械工程能够分成许多个小的分支。比如,机械制造,机械研发,机械维修等等,每个学科之间都彼此的相互交融,互相促进的科学发展体系[1]。 (二)自动化的内涵 定义:自动化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依靠在机器上设定的程序或预先发出的指令在机器自动完成工作,能够比较少的实用人力,甚至在工作过程中不需要人力的参与来自动进行生产。简化日益复杂的机械化的操作,是自动化的目的所在。比如:现代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都有应用自动化的简化操作。自动化如学科果要完善的话,还需要现代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其中更多的是必须要融入电子学和数学学科的知识。在自动化产生以来,在很多企业在生产加工中都实现了半自动化或者全自动化。这门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各行各业,甚至连国防事业都有应用,这一学科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关联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我们对生产效率的要求也随之节节攀升,由于这一原因,机械化工程和自动化技术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紧密,更加的密切。要使得机械工业生产产品、生产技术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而且要将各种各样的机械零件都归入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这一目标实现,我们必须得在机械生产领域不断扩大推广。 国外的发达国家,他们对于自己的自动化生产都设置了比较完善的一整套单元体系,以用来提高工业化的生产,同时在设计结构方面能够自动化的组合和安装,以促进集成化、微型化的控制装置模式的建立。微型便利化的自动化操控装置和一体化电动机装置在实际的应用中有着操作便利、性能可靠的优势,这种机械工程的自动化发展模式能够大量的节约了劳动力。而自动化技术在提高工程质量、节约资金和能源、提高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自己国家的国防事业等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能够从劳动生产中解放出来,能够从事管理和研究工作,能够是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完美结合,有了它们才有了今天的我们,想想在短短的几十年前,我们从事的什么样的生产,而如今又是什么样的生产,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功于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一切都要感谢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的完美结合[2]。 四、发展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关联的方法 前面我们提到了机械工程和自动化和它们紧密结合的那么多好处,那么我们下面将说说如何发展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联系。现代科技迅猛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科技的飞速进步,从而导致微电子技术与机械工程相结合。目前,机电结合已经发展成为自动化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但是我国当今的科技水平和计算机水平和国外比起来还落后很多,所以,在机械工程的自动化过程中跟国外比起来有很多的不足,也因为这样在自动化工程生产产品也会很大方面的影响产品的质量。对于这一情况,我们国家应该加大科技发展的投入,发展更多的创新人才,从而来使得我们国家的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的完美结合,从而全方位的提高我国的产品质量。 想要事项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有效结合,需要各方面的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支持,在软件方面尤为重要,这一切与计算机水平息息相关。首先,我们应该先发展集成化综合软件的升级和分级计算机操控系统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实现生产无人化、自动化。在发展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的关系时,首要任务就是要促进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科学发展为首要策略,把理论的研究全面的与系统工程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中去。这只是一方面,在另一方面。还要加强重点核心技术的研究,充分的迎合现代化发展对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的要求,深入的研究目前的电子计算机操控技术、提高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和提高与此相关联的固件与硬件软件的技术;深入的研究自动化机械工程中相关联的仿真技术,科学的应用数字化的模拟,精确的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自动化系统的计算和实验[3]。 五、结束语 无论哪种技术的开发与发展都离不开人,认识这一切的来源,而这一切也都是为人服务。所以,要强化自己的科学技术,计算机水品等等,就必须培养出更多的杰出的人才。机械工程行业既是生产行业同时也是服务行业,是每个国家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产业支柱,不管哪个国家都在不断给各类机械制技术创新,而我们国家要想赶上国外先进的国家也要从这一方面下手,革新自身的科学技术和机械制造,从而提升自己产品的技术含量。而作为一个企业也一样,把自动化有机的结合在机械工程技术上面,发挥更大的优势,从而更多的节约劳动力,并且提高产品质量用来跟上时展的脚步。为促进我过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浅议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中PLC技术的重要性 摘 要:文章对PLC技术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对PLC的通信功能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具体说明了PLC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PLC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领域的应用现况,为PLC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基础,也为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关键词:PLC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应用;分析 1 引言 PLC技术是一种将数字运算与机械操作综合起来使用的控制装置,起源于传统的继电器技术,后来发展成综合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目前,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中,PLC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各行各业的自动化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为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对PLC技术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领域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2 PLC技术及特点 PLC是目前工业领域单台设备自动化控制的典型设备,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编程容易、可靠性高以及不易受干扰的特点。近年来,PLC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软件、硬件以及技术开发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功能越来越强大,系统的兼容性和开发性越来越好,使PLC的性价比也越来越高。现在,PLC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在机械、化工、电力以及冶金等领域,成为自动化控制的重要支柱之一,大大推动了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发展进程。 PLC技术主要包括过程控制、位置控制、生产监控、顺序控制以及生产管理等,而完成这些复杂控制必须解决控制设备与PLC处理器核心之间的通信问题,而通信技术最重要的是保证通信的正确性和稳定性。PLC技术的通信功能是最稳定的,下面对PLC技术进行数据传递或共享的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2.1 采用国际标准通信协议。PLC的生产厂家为了便于PLC的推广和用户使用的方便,规定使用统一的国际标准通信协议,这样不仅使不同的生产厂家的PLC系列产品的生产互换性大大提高,还极大的方便了用户进行维修,提高了PLC产品的通信开放程度。 2.2 现场总线的接口契合度。大多数PLC生产厂家都生产现场总线,并且在通信领域广泛使用,如目前在PLC中广泛使用并且已经进入国家标准的DeviceNet、Profibus、AS-I总线。这些现场总线与PLC接口的契合度极高,大大保证了通信的稳定性。 2.3 简单化的程序编辑。大多数PLC生产厂家为PLC用户设计了专门的计算机与PLC进行通信的软件,进行程序翻译,减轻了用户的编程工作量,使PLC编程不在受限于专业人员,大大降低了PLC编程的准入门槛。 3 PLC的应用及重要性分析 3.1 PLC技术在生产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在自动化生产中,PLC一般通过模拟参数控制模块、位置控制模块、计数模块、主机模块、通信模块和I/O接口模块六个模块进行工业自动化生产控制。在实际工业生产时,PLC技术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具体了解,根据生产过程中所需要控制的动作以及监控的对象,对PLC系统的控制模块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组合,最终以最少的模块和最合理的方式组建出一个功能全面而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正确运行和对生产中的灵活控制调整。在PLC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模拟参数模块主要功能是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并向监控仪表传输控制语句,从而达到改善控制精度的目的,如控制锅炉温度的升降或保温工作,维护热处理的正常进行。 3.2 PLC技术在控制逻辑运算中的应用 对于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说,PLC的另一个巨大作用是进行逻辑运算和数据处理,如开关量的控制、数据位处理、数据转换与传输、数据筛查与运算等功能。通过PLC的运算功能,来完成生产数据的处理,如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工作总结,目前大多数食品、冶金以及造纸工业都利用PLC进行数据信息控制;通过PLC进行开关量的控制,可以有效的增加软接触点,提高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质量,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与传统的继电器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可靠性好,控制迅速和维修方便的特点,目前已经基本代替了大部分继电器的工作。 3.3 PLC在系统控制和远程通信控制中的应用 在现代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LC技术不仅用于控制其他的继续结构,还用于对自动化系统自身进行控制,也就是说,PLC技术能够对自身系统进行故障排查和逻辑错误纠正,这样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才能够稳定运行。在实际工业自动化生产中,设备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有自动化系统控制,同时应用系统的检测装置对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累积误差进行调整,如果设备的运行状态异常,整个PLC系统的逻辑关系就会穿行混乱,PLC控制系统的就会通过这些混乱的逻辑关系进行故障诊断并报警。在PLC进行不同系统间远程通信控制时,只要保持联网通信模块和信息传输接口的正确性,PLC技术就能进行稳定的远程通信。 3.4 PLC技术在各个生产领域的重要性 目前,PLC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现机械工程自动化的标准设备,它的应用范围已经覆盖了冶金、化工、交通、娱乐和食品等所有的轻重工业领域,是自动化领域用途最广,也最为重要的控制设备。在2009年,全国的PLC生产件数高达一千五百万件,而2010年的产量达一千八百万件,2011年的最终产品达到了二千三百万件。经统计,这些PLC产品的最终使用的领域如表1所示。 表1 PLC的使用领域分布表 4 结束语 在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代表,而PLC技术的发展是提高工业生产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PLC在各个领域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论述了PLC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为PLC在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推广提供了支持。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浅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关系 摘要:科技水平的不断向前发展,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本文基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概念及其应用,分析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关系,并总结了其未来发展策略,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综合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极大的促进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字:机械工程;自动化;关系 引言 机械工程自动化,即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广泛推广与应用,已达到更快速的加工原材料的同时实现机械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流动速度的加快,进而提高了劳动效率,也使得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得到飞速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促进了机械工程的大力发展,也利于自动连续生产,以达到优化生产效率和简化生产过程的目的。就目前我国整体机械化水平程度来看,自动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水平较低。因此我国还需大力发展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 1.机械工程概述 机械制造过程中生产必备基础工具为机械设备,依服务对象划分可分为交通运输、工业设备、农业机械。依功能划分可分为动力机械、粉碎机械、交通运输机械及物料机械,依照工作原理划分可分为热力机械、透平机械、仿生机械及流体机械。依照服务产业划分可分为农业机械、化工机械、矿山机械与纺织机械。机械设备须经过不同的工作性质阶段如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及应用等阶段,因此,依照工作性质可分为互相衔接配合的几类系统,如机械科研、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维修、运用等。以上各学科的充分融合发展使得机械工程细化为许多学科分支,各学科的交织发展使得各分支相互促进和渗透。现代化技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使得机械工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越发重要。 2.自动化技术概述 自动化技术即指生产过程中主要依赖预设指令或者程序自动完成相应工作,不依赖或较少依赖人的干预。自动化技术来源于人们简化控制过程及实现机械代替人类来实现简单重复工作的目的,及便利人们日常生活如汽车、飞机的使用。大量机械设备的使用使得控制系统越发复杂,使得单一的手工控制无法实现。应用数学、电子学等方面的发展也促进了自动化技术理论的发展。随着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单机、局部的生产制造自动化发展为全盘、综合的自动化进程。目前,大部分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都实现了半自动化或全自动化,使得生产环境变得高效、高速、优质。这些企业通常采用了许多自动化装置、电子仪表及计算机控制技术,而不是仅采用单机的自动化装置。目前自动化技术已经应用到了科研、生产、国防等各个领域,且其规模不断扩大,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这些应用如联合钢铁企业的自动化应用(开采矿山、冶炼、选矿、轧制、运输包装及剪裁)。总之,自动化技术目前已经得到并将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 3.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关系及其发展策略 3.1.应用现状我国有关自动化在机械工程的应用方面还很有限,在管理和生产方面还采用传统的方式,人才管理机制模式方面大多数企业也是直接由外国引进,这种管理模式表现在理论性强,人员专业素质高,但实用性不高,因为没有形成适合企业自身与中国国情的人才模式,使得其在本土不适用。从机械设计方面来说,现阶段大多设计部分都是照搬照抄,而且设计水平较为低下,且设计常常不能有效转化为具体科技成果。从工艺技术水平方面来说,目前加工初级阶段如精细加工等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复合加工还有待加强。 我国自动化在机械工程方面尽管已经等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缺乏实用型人才。最近一段应用过程中,企业大多过分重视理论人才和研究的培养,使得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技术应用程度低下。(2)实践经验不足。目前我国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实践经验不足,当然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培养中,应不断培养创新精神,这样才能不断在实际中提高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应用方面,我国实际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缺乏正确的科研投入与对专业人才的重视及没有形成特有的自动化的管理模式。 3.2.两者之间的关系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中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机械工业采用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使得生产技术自动化、机械工业产品得到大力发展。零件的机械加工中引入数控、程控、自动化的生产工艺及工程的思想全面引进系统节省了人力物力及提高了经济效益。自动化机械装置的一体化及微型便利化进程使得生产过程维护方便、可靠性高、设备的自锁功能使得其无需工作人员的监视和维护。机械工程自动化过程中电子计算机技术、各类自动化装置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且保障了机械工程质量、降低消耗成本、资金的积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引进使人们不需花费大量的精力在复杂、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也可以一定程度的减轻脑力劳动。所以,自动化技术促进了机械工业的发展,而机械工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自动化迅速发展的平台。 3.3.发展策略 3.3.1.深化机械工程自动化方面的科学研究。机械工程自动化系统需要大量的优质硬件和软件,因此,应促进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和集成化综合软件的全面发展以实现自动化、无人化的生产。在巩固自动化与机械工程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过程中应以注重理论基础研究、坚持科学发展战略,开展新型转换能量技术、装置的研究,新型调速交流技术、理论、新线路、新机电、新器件的研究。优化自动化系统监控检测技术,以提升机械自动化工程中在线检测的精度、可靠性及自动化测试水平、效果。提高自动化机械工程技术中的仿真技术,利用计算机及数字模拟等技术实现大型系统参数及总体结构的设计及实验、以达到选择最佳参数和系统的目的。 3.3.2.努力提升自动化应用水平。机械操作人员主要对生产过程进行技术管理,及管理自动化技术装置、系统中采用的各种计算机等装置。因而相关技术操作人员应该具有相应的操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相关理论知识,否则难以保证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应该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其自动化应用水平。 4.总结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都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理解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结合极大的增加了劳动生产率,且便于操作和管理。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与优化探索 摘要:针对江西理工大学当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专业建设的思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与就业保障体系、专业反馈机制和自行考核评估机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及教学管理等方面探讨本专业的结构优化与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教学研究型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机械工程;专业建设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机械工程人才的孵化器,主要培养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等装备制造业领域的高等工程科技人才。[1]针对当前机械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实践应用能力差、科技创新意识薄弱、知识结构单一等缺陷,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应该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改革,明确建设思路与方案,优化专业结构,加大建设力度。[2]本文结合江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建设探讨本专业的结构优化与人才培养模式。 一、当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机械类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学科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知识面狭窄,课程内容落后于时代,缺乏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有关新学科、新技术和新思维的知识。不能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探讨新知识的创新欲望。 (2)教学方法呆板,过于重视考试和成绩。缺乏启发式、研究式的学习氛围。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重理论、轻实践,重计算推理、轻实验论证,理论脱离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缺少一种面向未来的精神,过于守成,缺乏创新。 (4)较浅的人文底蕴,大学教育习惯于按专业招生,分专业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过于强调专业,忽略了学生在人文、社会和科学方面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无法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5)渐趋职业化。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局部培养过于职业化。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还要使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创造,避免将本科生培养成单一的技术工人。 (6)学分与学知识的矛盾。目前学校各专业普遍实施学分制,并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思想进行学分分配,尽管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是本着较优的比例进行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但学生往往在选课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的指导,抑或是仅仅为了拿学分而盲目选课,造成很多主干专业课没有选而学分已经达到要求的状况出现,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7)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比例较低。由于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难以引导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专业建设与优化的途径 鉴于以上种种不利因素的存在,江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不断转变教育观念,进行结构优化,改革教学方法,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明确专业建设的思路 作为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品牌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江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近期得到了长足发展。 明确提出其建设思路为立足江西,面向市场,面向矿山、冶金行业,把积极加强发展和培养“口径宽、基础厚、能力强、高素质”的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的应用型和复合型本科生作为主要培养目标,完善特色培养模式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和深化教学改革,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手段,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大力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专业教材建设;推进科技服务水平和科研水平。 2.继承与拓展已有教学科研成果 在继承传统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和设备管理专业已有教学和科研成果的前提下,紧跟当前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和工程机械的最新发展趋势,将本专业向更广更深层次拓展。使本专业成为涵盖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和工程机械新产品研发、自动控制、设备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机电液气一体化工程以及矿冶设备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的极具行业特色的新型专业。 3.以服务地方、行业经济为导向,制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作为江西省具有矿山、有色、冶金行业背景的机械专业,江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理应承担起为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重任,找准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与地方形成互利共赢、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输送更多的复合型创新机械类工程技术人才。根据地方和行业(矿业工程、有色冶金、钢铁冶金)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确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结合矿业工程和有色、冶金工程的生产过程中,学习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4.以有色、冶金行业的典型工艺和设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通过校企联合创建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用人单位的“零适应期”要求,共同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规划,形成能够满足不同用人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增设专业必修课模块,使每个特色专业方向设有3~5门的特色专业课程。把课程建设作为重点,制定课程建设规划、教学改革方案,全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特色课程和双语课程建设为主线,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推进课程建设。 5.转变教育观念,大力培养创新型教师 建设开放型、多元化师资队伍,以专业特色和行业背景为要求,制定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同时,采用灵活的用人机制,聘用校外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乃至学术团队作为企方教师,共同参与特色专业的教学工作。 6.建立渐进式、长效性的实践与就业保障体系 积极开展以有色冶金机械、矿业工程机械、钢铁冶金机械为背景的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和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建设,并共同规划实践教学的目标、任务以及实施办法,以实习促就业,以就业带动新的实习基地建设,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需求接轨。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围绕特色专业课程,从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实验、实习贯穿到专业课程的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实施毕业设计与科研课题和现场课题相结合的方式,使毕业设计面向生产一线,面向工程实际。在校企双方教师共同参与指导下,实现毕业设计现场化、工程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背景。 7.建立和完善专业反馈机制和自行考核评估机制 经常校正专业建设的正确性。建立反馈机制,定期对生源、就业、社会影响进行评估和调查,及时了解市场、社会动态、时代需求,做到及时进行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改革,保证教学和学生培养质量。将校内教学督导制、助教制由校内延伸到企方,由校企双方共同对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监督,使专业教学质量的监督与评估更具有实效性。通过对专业教学、科研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强学校与合作企业的联系和沟通,使校、企在教学资源、科研资源等方面具有实时性、共享性和开放性。 8.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着力改革课堂教学手段,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要营造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合理使用多媒体,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研究,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使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形成互补,出台课前、课中与课后保证教学质量的有关规定。进一步重视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本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避免重复讲授,提高授课和学习效果,并对实验条件和实验内容、实验手段进行系统的改造,通过优化组合、改造、整合和更新实验,使之成为综合性、设计性、开发性和开放性的实验;为本专业学生在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进行专业技能、实际动手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加强网络化教学、科研信息平台的建设。设置自学型课程、讨论型课程、工程设计型课程、创业训练课程等,使课堂教学形式由单一的传授知识向互动交流、研究型、开发型教学形式转变。 9.加强教学管理 全面贯彻实施学校教学质量建设体系、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学科建设规划、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实验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教学督导制、助教制,形成本学科的教学特色。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0.加强学生思想与学业的引导 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和思想导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疏通,学业问题进行引导。在学生选课、科技创作、课外活动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引导,避免出现学分与知识的矛盾。鼓励学生主动开阔视野,加强人文、社会和科学方面的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着力构建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 三、结束语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培养矿业工程、有色冶金、钢铁冶金机械类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加强教学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办学理念先进、教学条件优越、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在有色、冶金行业及江西地区起到引领辐射作用的示范性机械类专业。目前,江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已包含工程机械、机械电子、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和冶金机械五个本科专业方向,在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四个硕士点招收研究生,已建设成为江西省“十一五”重点学科,江西省品牌专业,并获批为国家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和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中PLC技术的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进而就对机械工程中的设备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断的将PLC技术应用在机械工程的自动化过程中,对于有效的提高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工作效率以及有效的推动自动化控制和提高自动化生产的重要技术力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加强研究与分析机械工程与自踊中PLC技术的应用,进而不断的将PLC技术运用在机械工程的自动化过程中,从而不断的提高机械工程的自动化工作效率。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PLC技术;应用分析 PLC技术主要是一种综合使用机械操作与数字运算的一种控制装置。因此,PLC技术就具有一定的体积小、应用性高以及工作效率高等优势。而不断的将PLC技术运用在机械工程的自动化过程中对于有效的解决传统机电控制系统的构造复杂、可靠性差以及能耗高等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不断的将PLC技术运用在机械工程的自动化中,进而有效的促进机械工程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本文就针对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中PLC技术的应用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一、PLC技术的特点 通过对PLC技术特点的认识与了解,我们可更高效的将PLC技术运用在机械工程的自动化技术中,进而有效的实现机械工程的自动化性能。下面,就针对PLC技术的特点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一)使用国际标准通信协议 使用国际标准通信协议是PLC技术所具备的主要特点。其中,相应的PLC生产商为了有效的保证PLC技术的推广和用户使用到的便利性,就有效的使用了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进而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增加了人们使用的便利性。此外,不断的在PLC技术中使用国际标准通信协议,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市场的流通性,从而不仅能够有效的方便人们对设备的维修与保养,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PLC设备的使用效率。 PLC技术生产厂商为了有效的减轻用户的使用难度,就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PLC技术的程序算法,以此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使用效率。此外,PLC技术的生产商还专门设计了连接计算机与PLC设备之间的通信软件,进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技术人员的使用要求,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PLC技术设备的使用性能。 (三)现场总线的接口契合度 现场总线的接口契合度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PLC技术的使用质量。其中,多数的生产商都可生产出一定的现场总线,并且不断的将其运用在通信领域中,以此来有效的提高PLC设备的使用效率。 二、PLC技术在生产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随着机械工程行业的不断快速稳定发展,PLC技术在生产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进而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实现了机械设的自动化生产,从而也就提高了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下面,就针对PLC技术在生产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在机械工程的生产自动化控制过程中,PLC设备主要是通过模拟参数控制模块、位置控制模块等六个模块来有效的达到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目的,进而不断的提高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性能。此外,在将PLC技术运用在机械工程的自动化生产中,还应不断的对机械工程的生产过程进行细致的调查,进而有效的对相应的控制对象进行调查,以此来了解相应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性能,进而不断的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以此来有效的保证机械工程生产过程的高效运行。 其中,当PLC技术运用在相应的机械工程的自动化中,其中的模拟参数模块就能有效的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监控,以此来有效的了解整个生产流程的运行情况,从而有效的促进机械工程的自动化技术获得更高的控制精度。而PLC技术对整个机械工程自动化过程的控制主要包括:对锅炉温度的控制等。通过对锅炉温度的控制,可有效的保证温度处于一个稳定值,进而有效的促进控制热处理过程的正常运行。此外,我们还可有效的将PLC技术运用在饮水机中,以此来有效的实现饮水机的自动控温目的。 此外,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机械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PLC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过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进而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达到了生产自动化控制的目的,从而也就有效的提高了精密仪器的生产精度,从而也就有效的促进了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PLC技术在控制逻辑运算中的运用 PLC技术在机械工程的自动化过程中的应用,还可看成为一个二进制开关,进而通过相应的逻辑运算来有效的对机械工程的生产过程进行精确的控制,进而不断的提高机械工程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此外,不断的将PLC技术运用在机械工程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还可有效的通过控制相关开关量的大小以及数据位的处理等,来达到逻辑运算的控制目的,进而不断的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此外,由于PLC技术中的逻辑运算功能具有收集生产数据的特性。因此,PLC技术主要用于食品的加工、金属的冶炼以及造纸加工等行业中,进而有效的达到生产自动化控制的目的,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 四、PLC在系统控制和远程通信控制中的应用 PLC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控制逻辑运算中,而且还可应用在系统的控制和远程的通信控制中,进而不断的达到生产自动化控制的目的。其中,PLC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可有效的检查出系统自身所出现的问题,进而及时的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有效的实现对设备故障点的检修与保护,从而不断的促进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PLC技术还可及时的感知故障的发生情况,进而通过一定的逻辑运算功能,来有效的对系统所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报警,从而促进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以此来有效的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五、总结 随着机械制造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不断的研究与分析机械工程自动化中的PLC技术的应用,对于不断的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性能以及有效的实现设备自动化生产的目的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PLC技术的应用,进而认识到PLC技术在生产自动化控制中、控制逻辑运算中以及系统控制和远程通信控制中的应用,进而不断的促进PLC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过程中的应用,以此来有效的提高设备的运行性能,从而有效的实现自动化生产的目的,以此来有效的促进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论文: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 机械工程 发展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国内外都受到广泛关注,提高了对其应用和发展重视程度。而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在减少经济投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不很稳定。因此将自动化技术高效的应用到机械行业中去是机械领域发展的首要任务,促进我国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1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在社会生产中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机械工程中去,在提高产品生产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重大重要。而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1 装配系统 机械工程中应用自动化的装配系统对机械行业各方面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自动化的装配系统是一种将不规则形状的零部件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采取搬运、调试、组合、检验等手段,将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件完成的产品的过程。确保机械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就是装配工作,应用自动化的装配系统代替了传统依靠人力的技能去操作的复杂工作程序,在节省人力消耗的同时增强了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生产效率,是机械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应用。 1.2 加工系统 在机械工程中应用自动化的加工系统将从多方面提升机械制造工作效率,自动化的加工系统能够自动的进行加工循环工作,另外还能够自动的进行工件的装卸工作。自动化的这种加工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工人的体力劳动,减少了机械生产中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的操作失误的事件发生的几率,有效的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1.3 物流供输系统 自动化的物流供输系统在机械工程中非常重要,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将制造系统中所需要的成品或原料运送到相应的指定地点,使产品运输更加简便快捷,自动化物流供输系统主要表现形式有自动输送系统和单机自动装置等,促进了机械工程的进步。 1.4 信息流 自动化的信息流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产品数据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等,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主要是指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对其产生的数据和信息加以管理的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设计人员采用计算机的图形设备进行机械设计工作的技术。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主要起中枢纽带作用,优化工艺设计的质量,提高设计工作效率,并使其标准化程度加深。计算机辅助制造主要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计算机技术,提高产品生产率。 2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发展前景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发展要以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原则,如若违背了这一原则,会使我国的机械的自动化应用发展产生偏离,与科技发展脱轨,不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只有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发展情况对自动化技术加以有效利用,才可以实现机械自动化效益最大化,增大国民经济效益。 2.1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引进自动化技术 在将自动化应用到机械工程时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其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引进,防止出现自动化技术引进与实际需求想脱离的现象,还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经济实力,在企业具有良好经济承受能下时再加以引进,确保自动化技术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另外我国自动化技术应用虽有一定成效,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自动化技术还是符合大多数企业的实际情况,只有集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已实用为发展的原则,自动化技术才能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发展实用性强和适合企业的自动化技术,为我国自动化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将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有效加以利用、改造,在此基础上对自动化技术不断熟悉,实现机械的自动化技能。 2.2 结合国情引进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将其应用到机械工程中去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在实际应用中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不能以下完全实现机械的自动化,要逐渐的经历一个过程,一步一步的有规律的进行。有计划的从简单的机械开始应用,然后到复杂的机械全面实现自动化,建立一套健全的机械自动化应用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和其他先进国家相比,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过程也不是很顺利,因此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制定符合我过自动化发展的方案。根据时间实际生产需要引进相关设备。在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全盘接收,不断学习发展。实现我国机械的自动化全面应用,实现生产过程全自动化的目标。 2.3 为自动化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机械的自动化需要做好其基础建设,加强自动化应用的基础工作和推广工作。不仅要发展主机的应用,还要配套发展零部件和控制系统。自动化应用到机械中的关键就是生产大量自动化水平高和性能优的机电产品。自动化实际生产过程中,在系统的质量耐性和结构等方面都对其有着重大影响,依靠相关产品的技术更新,实现机械与自动化技术结合的良好发展。而其信息的交换、运算和判断等都要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应用,自动化的发展离不开相关的技术打下的坚实基础,只有在良好的技术基础上才能有效的实现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将其应用到机械工程中实现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 3 结论 机械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机械行业的发展,使其与科学技术发展同步,逐渐引入新科技,实现其自动化。将自动化技术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应用到机械工程中去,将二者完美结合,健康的走上高效、高能技术之路。
通信工程专业论文:通信工程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培养方案改革实践 【摘要】通信工程职业师范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应当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通信工程职业技术师范专业的职业应用领域清晰,有4个主要方向:“现代交换设备与技术”、“光传输设备与技术”、“移动通信设备与技术”和“数据通信设备与技术”等方向。将其引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其与项目教学的动手研发能力培养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的研发能力和职业技能两方面发展,以适应职业教育工作和相应的技术领域的要求。 【关键词】通信工程 职业技术师范 培养方案 一、引言 通信工程职业技术师范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本科层次的教学人才。它具有本科和职业师资的两个特征,因此,在学制不变的(仍为4年)的情况下,本科教育和职业师资技能的培养这对矛盾显得更加突出。在本科教育所要求的厚基础的理论教育不能动摇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从我校的培养目标上来看,该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通信类的职业师资和高技术的应用人才。由职业师资的培养出发,其培养的难点应当是职业技能,而理论知识的培养在传统的本科教育中已经不是问题。为了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就需要认真在本专业领域中详细地探讨究竟哪些职业技能是当前社会最需要的,总结出主要的职业应用领域,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只强调动手能力的全才培养,虽然学生的动手研发能力提高了,但是对职业领域中的工程问题仍然是一无所知,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无法直接胜任职业技术的教学工作的。因此,在校期间有选择性地开展重点的职业领域的工程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三、专业现状和改革思路 参考多所学校通信工程(师范)专业的培养计划,该专业课程结构的比例:公共基础理论课程(马列、数学、物理、英语等)比重很大,约占全部课程学时数的40%;学科基础课程(理、电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等)比重也很大,约占总课程的20%;师范技能约占8%而专业课程的比例仅约占20%。不难看出专业方面的培养比例很小,从现有的教学体制上来看,有些占了很大比例的公共基础课程是不能压缩的,只能在有限的课程时间中,提高课程的有效性,要多开一些课程,只能减少各门课程的学时数,让学生尽量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在实践环节上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成为唯一的途径,也就是说充分利用集中实践环节,“开展项目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 “项目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是本次改革培养计划的着力点。 “项目教学”成功的例子是新加坡的“南阳理工学院”,基本方法是学生参与教师的真实的项目或虚拟的项目,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项目研发,提高动手能力和研发能力。但是,动手和研发能力不等于职业技能,学生仍然无法系统和清楚地了解本专业在社会生产中的主要职业领域的情况,还是无法直接适应职业领域的需要。研发仅仅是职业领域中的一小部分,并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基本不涉及在该领域的就业,即使是高职的学生也很少涉及。培养面向中职和高职的职业教育教师,除具有研发能力,还应当基本掌握本专业职业领域中的基本技能。 “职业技能培训”就是针对除研发外的本专业的社会的职业需求开展的集中技能培养的一种方法。通信工程专业的职业技能主要有两个方面:电信运营、维护和施工的职业技能和通信产品的研发制造的职业技能。电信运营、维护和施工的职业技能主要包括现代交换技术、光传输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几个模块,分别对以上几个模块进行培训即可以达到目的。通信产品的研发制造的职业技能相对复杂,涉及的技术种类多,理论要求高,但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该方面培养的最佳途径。 四、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职业技术师范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采取在两大模块中进行改革的方法,即在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中进行(如图1、图2所示)。 专业基础模块以通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为该模块的核心,包括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专业技能模块由教师技能教育模块、专业核心技术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等模块构成,由现代交换技术、移 通信、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和eda技术等课程构成。在课程设置上,每门课的学时数都不多,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于重点课程增加学时数。 表1 职业技能模块和项目教学模块开设情况 实践教学模块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职业技能培养的特色,引入项目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考证。项目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职业技能培养考证对电信运营企业和维护施工企业所需要人才的技能进行培训,具体到通信设备的调试和安装、故障处理和项目管理等内容。 集中实践教学为两周的停课实训,在1~6学期的后两周和第8学期中进行。采取每学期周数相等的方法即每学期20周,1~16周上课,17~18周实训,19~20周考试。 项目教学模块分为学期项目和毕业项目(见表1)。学期项目共3个,每学年1个(第4学年为毕业项目),安排在每学年的下学期,要求1学期内完成。学期项目是与本学年所学的课程和本学年之前所学课程的内容相关的综合课题。项目可视为一项特定的任务,在特定的时间内,由一(组)人(协作)完成。将项目与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团队合作意识、熟悉开发流程与管理机制。学期项目、毕业项目与企业实习都是项目与教学结合实例。其中,学期项目最系统化地整合该学期的课程。课程教学和学期项目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课程的内容服务于学期项目,而学期项目反过来深化课程教学的内容和理解。 职业技能模块包括“现代交换设备与技术”、“光传输设备与技术”、“移动通信设备与技术”和“数据通信设备与技术”等4个模块(见表1)。职业技能模块是针对当前正在应用于电信企业的通信设备在工程中的安装、调试、维护、运管的技术技能的培训。培训方法为每个模块集中实训两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共三个,即在其4个模块中选取三个。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在培训中,引入考证机制。学生可以在模块训练的同时参加有设备厂家认证工程师等资格考试,通过考试的学生实际上已经拿到了该厂家设备的上岗证,对就业和将来的教学工作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存在的问题 我校实施了上述培养计划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师资问题;二是实践教学所需要的教学设备和其它环境。项目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新事物,如何进行,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要求,同时教师自身的研发和应用能力也需要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所需要的实训设备的投入较大,学校很难一次性投入。鉴于以上情况,采取了分步建设和结合软件仿真的方法解决。广泛的校企合作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在购买部分实训设备的同时,与设备厂家建立一定的协作关系,更重要的是建立与企业培训机构的紧密合作关系。校企合作也可以较好地解决设备投入不足的问题。由企业出资建设实训室,在学校内部建立企业的培训学院,通过订单班、考证培训收回企业投入的资金,短期内可以解决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 六、结论 通信工程职业技术师范专业的职业应用领域清晰,有4个主要方向。在校期间对其主要应用方向进行培训,使学生拥有在该专业领域中的职业技术,可以直接适应通信类的职业技术教学工作,同时也适合于社会的需要,提高了就业能力。项目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适合于通信产品研发等生产领域,对师资的综合能力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综上所述,在通信工程职业技术师范专业的培养过程中,使职业技能培养模块和项目教学培养模块相结合,切合该专业的职业师资培养的特点,符合实际需要。 通信工程专业论文:试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论文摘要:通信工程专业是涵盖了电信网、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数字通信以及各种通信it的跨学科、宽口径、实用性强、服务面广的专业。介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发展现状,并与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进行了比较。 论文关键词: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新疆;塔里木 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本科院校共计11所,其中综合类院校3所,即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和塔里木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211工程”本科院校,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疆。塔里木大学是排位仅次于这两所大学的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合实力排名第三的本科院校,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塔里木大学原名塔里木农垦大学,位于塔里木河畔的阿拉尔市,创建于1958年,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塔里木大学。塔里木大学原为农业部直属院校,现为中央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9月,现有教职工76人,专任教师65人,副高以上职称占17%,硕士学位的教师占64%。学院包括5个教研室: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研室、计算机软件教研室、计算机硬件教研室、通信工程教研室、数学教研室以及1个计算机实验室。目前该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通信工程2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本科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生,每届两个班,每班30余人,该专业现有专业任课教师7人。 一、专业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专业必修课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现代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线路、微波技术与天线、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单片机与外围电路、计算机网络、数字信号处理、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等。 与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0年版)相比,其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大学计算机基础(由于中央民族大学生源较好,因此没必要开设该门课程)。中央民族大学按照专业选修课开设、塔里木大学按照专业必修课开设的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等(由于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是按照两个主要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即无线通信和通信网络,因此这种设置是合理的)。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未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机械制图、数学物理方法、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网理论基础等。 2.专业选修课 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大一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信工程专业导论。大二?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据库原理。大二下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信仿真技术eda。大三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matlab及仿真应用、综合布线技术。大三下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web系统与开发技术、现代传输技术、dsp原理与应用。大四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信工程专业英语、多媒体通信技术、前沿技术专题讲座、宽带无线通信、图像处理与通信。四学年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共计13门。 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分布如下:大二下学期开设专业选修课3门,大三上学期开设专业选修课5门,大三下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8门,大四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16门(由于大部分学生专业选修课的学分在前三学年已选够,且到了大四很多学生要考研究生、找工作、忙着联系出国等,故大四上学期能够真正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寥寥无几)。四学年开设专业选修课共计32门。 通过以上数据可看出,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量远远多于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量。但在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中也不乏颇具特色的课程,如综合布线技术就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二、其他专业教学环节 1.实验与实践教学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实验教学楼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拥有10个多媒体教室、10个公共机房和8个专业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通信工程、数学建模、计算机创新)。通信工程专业所开设的实验课有:电路分析实验、现代电子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通信电子线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matlab及应用实验、数据库原理实验、通信仿真技术实验、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光纤通信实验、移动通信系统实验、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等。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现代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通信原理课程设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专业认知实习、计算机网络实习等。 2.专业实习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暑假进行,时间为8周(4学分)。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专业实习,为学生联系了多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通信工程专业有关的实习单位,如新疆阿克苏移动通信公司在通信工程专业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师实践锻炼、实验通信机房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力支持。为了保证专业实习的效果及真实性,每个实习点都有学院专业教师带队,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并保持和学院的经常联系。这种保质保量的专业实习为学生们毕业后走向社会并尽快融入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毕业设计 塔里木大学的毕业设计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时间为12周(6学分)。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严把开题关,提倡毕业设计内容与实际工程相联系,避免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弄虚作假。为了鼓励教师搞好毕业设计工作,带一个本科生毕业设计给10个课时的工作量;若所带的学生毕业设计成绩优秀,则工作量加倍。为了使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公平、公正,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程序与标准。 4.学科竞赛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非常鼓励与支持学生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全国举办的各项学科竞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在2011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通信工程专业有两名同学分别获得了国家的二等奖,一名同学获得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等奖,三名同学分别获得了自治区的二等奖,还有两名同学获得了自治区的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是教育部重点支持的全国大学生四大竞赛之一,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作为创办时间很短的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能在这样的大赛上取得如此成绩实为不易。 此外,为了使学生能够较早地对所从事职业有所认知并做好就业准备,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学生还安排有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 三、结论 塔里木大学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疆,其办学目标为“做塔里木文章,创区域性优势,建综合性大学”,并着力培养具有兵团精神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开拓型人才。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则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发展目标,坚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为内涵的胡杨精神育人,以资源与条件利用最大化、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最优化为学院发展方向,正在把学院建成南疆地区现代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虽然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建立时间还很短,但塔里木大学势必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通信工程专业论文:独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培养体系探索 独立学院是采用新模式新机制办学的本科院校,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体现。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如何确立区别于学术型本科院校及技能型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培养体系,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摆在独立院校面前的重大课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通信工程专业自开办以来,大力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构建了符合学院实际、特色鲜明的基于“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并对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了一系列教改举措,取得了明显成绩。 一、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培养质量。其目的是根据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层次、类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型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确定自己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 独立学院作为三本院校,如何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创办之初,通信工程专业作为其母体高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其教学规划、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均依附母体高校,培养体系基本沿袭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在不断发展中不断分析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有效针对实际情况调整定位,突出自己的特色。同时注意到,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急需大量能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融技术与服务为一身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为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工程应用服务型”人才,以达到教育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各专业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的精神,结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实际情况,参照国际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标准,学院构建了符合学院实际、特色鲜明的基于“平台+模块”的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平台”包括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模块是指专业能力模块。为实现“工程应用服务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改革体现以能力为主线、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对各种课程进行大胆的裁并、整合和内容更新,将学生应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其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实践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立体式学习成长环境。 (一)通识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平台主要包括传统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学、就业指导等课程,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规划职业生涯能力。 (二)学科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电子及计算机基础课程,我们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三门课合成一门统称为“工程数学”,着重强化数学的工程应用;增加企业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管理、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能力。 (三)专业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主要包括通信工程专业基础及专业必修课程,注意培养应用能力的基本支撑要求;注意课程间知识内容的渗透和融合,注意课程之间衔接。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实现减少课程门数和提高课程群综合化程度的目的。通信工程专业由10门左右的主干课程串成专业主干知识和专业必须具备的应用能力培养的主线。 (四)专业能力培养模块。专业能力培养模块是为适应市场和就业的需求,在学习和掌握通信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着重于通信领域某一专业能力的培养,目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有射频技术和通信网络两个专业能力培养方向,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射频技术方向开设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无线通信的射频技术、射频电路设计实训等课程,依托射频通信实验室,配置了射频通信实验系统及频谱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等射频测量分析专用设备,用于培养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射频方向专业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通信网络方向依托通信网络系统实验室。开设了信息网络集成、通信网络组建维护与管理及其实验、实训等课程。通信网络系统实验室是按照电信运营机房的标准,采用华为公司的sdh通信网络商用设备建立起来的,拥有涵盖程控交换、sdh光传输、宽带接入三大通信网络综合实验平台,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网络方向的相关课程和实验,毕业后从事通信网络的运营、维护、管理等工作很快就可以上手。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从学生的就业来看,通信工程专业两个方向的毕业生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 三、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根据“工程应用服务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两个结合,三个层次,四年不断线”调整实践教学环节及内容,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两个结合”指的是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相结合,教学与竞赛、工程实践相结合;“三个层次”是指通识教育实践、专业教育实践和综合教育实践三个层次;“四年不断线”是指从大一开始到大四,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的实践。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加强学生电子制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实践性环节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35%,本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上做了如下探索与实践: (一)探索理论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电子线路cad及仿真、c语言程序设计、eda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课内验证性实验采用理论与实验合一教学方式,即学生在实验室上课,主讲教师同时负责理论与实验教学,在同一课堂上主讲教师讲完某个理论知识点后,学生马上动手做相关实验,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改善了教学效果。 (二)突出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对于专业基础及专业方向核心课程,除安排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外,还安排了诸如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电子技能实训、模拟电子技术实训、数字逻辑电路实训、eda技术及应用实训、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训、通信网络综合实训、射频电路设计实训、通信网络维护管理实训、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等课程实训、课程群综合实训等实践教学内容。课程设计采用课题或项目的形式,可以是毕业设计的一部分。通过实训,学生的电子制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有力的训练。 (三)采用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模式。目前,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和现代通信原理等课程实验均采用开放式教学,以学生预习、自选时间和自主做实验为主,教师讲解示范为辅。为此,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实验指导书,并且将示波器等重点仪器的使用方法印成卡片,每个实验位置放一份。学生做好预习才能准许进实验室,老师不讲解只辅导答疑和检查结果,学生基本都能完成实验内容。通过开放性的实验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了提高。 (四)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我们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建设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通过整合通信电路实验室、射频实验室、通信网络实验室的设备资源,成立了大学生通信技术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制作和竞赛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近年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在全国和广西大学生电子制作竞赛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较大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专业学生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历史性突破,为广西独立学院首次夺得全国一等奖。 以上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通信工程专业近年来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的改革探索与实践,紧密围绕“工程应用服务型人才”的培育理念,逐步构建成了特色鲜明的课程结构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为独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参考模式。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怎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不断改革完善,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教育工作者长期努力的方向。 通信工程专业论文: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引言 通信工程作为理工科院校的一个重要专业,旨在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国防工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设计开发、制造运营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1]。而随着以苹果、三星、华为、htc等品牌智能机的迅猛发展,用户对数据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多,对移动通信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国内的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迅速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同时,在大力开发第四代移动通信(4g)标准。这就要求国内的高校为之提供更多的具备创新性的通信人才。通信工程主要是研究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通信工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所以在创新性方面可分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这也必然要求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两方面创新能力就成为一项有意义的研究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以数学建模竞赛为平台培养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以智能汽车竞赛为平台培养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 数学建模竞赛培养理论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就是应用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方法,即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可以说数学建模是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桥梁。数学建模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问题重述、模型假设、问题分析、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模型分析、模型的评价与推广。即: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抽象和简化,明确实际问题中重要的变量和参数,根据某些“规律”或“定律”,建立变量和参数间的一个明确数学关系,即数学模型;再解析地或近似地求解该数学问题,然后把数学的结果转换成人类能理解的方法与策略,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2]。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实际问题,有部分题目与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紧密相关,解决此类问题有很强的社会与现实意义。如:2003年的“sars的传播”是源于2003上半年我国爆发的非典疫情;2004年的“奥运会临时超市网点设计”是为了解决奥运会期间比赛主场馆的周边地区临时商业网点的合理布局问题;2007年的“乘公交,看奥运”是帮助解决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市内交通问题。参赛者获得题目后,应在三天内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论文[2]。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通信工程专业的理论创新能力相一致。 多数工科博士生在博士期间都会修读《数学建模》课,这说明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在工科科研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绝大多数的工科课程都是基于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在以前的工科生课程教学中,很少有教师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随着数学建模竞赛在我国的普及与工科教师参与指导数学建模竞赛,起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将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引入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近几年的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培养中,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我们通过鼓励通信工程专业学生选修《数学建模》课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另外,我们积极引导通信工程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获得国家一等奖2项,省二等奖12项,省三等奖10项,“science word”杯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三等奖2项,苏北数学建模联赛二等奖4项,苏北数学建模联赛三等奖3项。 而在近年的课程教学中,专业课教师们发现:相比于没有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对如《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这类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领悟能力要好,而且这些学生能够在这类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提出一些自己独特的观点。同时,从毕业去向来看,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绝大多数选择了继续深造,即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他们录取的学校有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通信专业名校,在他们读研、读博期间,数学建模竞赛给他们培养的思维方法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更积极地参与创新。 所以,以数学建模竞赛为平台可以很好地培养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 2 智能汽车竞赛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以智能汽车为研究对象,是一种具有探索性工程实践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倡导理论联系实际[3]。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过程包括理论设计、实际制作、整车调试、现场比赛等环节,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协同工作,初步体会一个工程性的研究开发项目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3]。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公布次年竞赛的题目和组织方式,并开始接受报名,次年的3月份进行相关技术培训,7月份进行分赛区竞赛,8月份进行全国总决赛。竞赛持续的周期长,将近一年时间。这就要求参加竞赛的三名学生,能够长期有默契地分工协作,这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们的耐心与毅力。在竞赛过程中,小车的选择、零部件的购置、跑道的选择与布置都需要由学生们自己完成,这就培养了学生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们还要独立地思考与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程序错误的解决,跑道识别算法的设计与调整等,这同样培养了学生们独立解决电子工程设计中的实际问题。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创新能力相一致。 在近几年的专业培养中,我们特地引入《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通信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同时利用“大学生创新中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然后积极引导学生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由于本专业于近几年才开始组织学生参加智能汽车竞赛,所以取得的成果有限,共获得省三等奖2项。但是学生们在参加智能汽车竞赛过程中发现,该项竞赛与通信专业紧密相关,如其中的图像信号处理技术、电路板的制作、单片机的编程等。 而在近年的课程教学中,专业课教师们发现参加过智能汽车竞赛的学生对如《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这类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从毕业去向来看,参加过竞赛的这些学生大多直接参加工作,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所以,以智能汽车竞赛为平台可以很好地培养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 结论 随着社会对通信专业学生提出新的需求,即理论创新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的需求,提出了以数学建模竞赛为平台培养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以智能汽车竞赛为平台培养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论文: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引言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高等教育面临严峻的考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高等学校到底能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有用人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三点[1]: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知识陈旧,转化率低;现行教育过于追求知识体系,缺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远高于高校专业培养人才培养速度,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2]。只有在国家教委的有效指导、调控才能缓解此矛盾。青岛农业大学自2004年开始了全校性的实践教学改革活动,2007年,进入“强化实践技能,和市场接轨”的实践教学改革的第二阶段。 1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使大学生深刻体会蕴涵在各门课程中的科学精神和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学校要求把实践教学落实到每一个学院、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位教师,体现在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中。经过第一阶段的改革,我校实践教学安排已经达到教育部在高校评估中规定的优良标准。 通信工程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专业课中有85%以上的课程开设了实验课,专业选修课的实验课开设率近80%。理论课学时和实验课学时之比约为6:1。课内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设备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综合性实验强化对已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解决较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及调试方法,拓宽知识面。通信专业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的比例≥85%。根据专业课的学习要求和应用性不同,部分课程除了开始课内实验,还设置了相关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目综合性强,所用的知识是课堂所学理论的延伸,促进了学生培养自学能力。毕业设计(论文)是训练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环节。通过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从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到具体实现,直接参与科学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各环节,是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实践机会。 2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不足 虽然目前通信工程专业的实验和实习安排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利保障,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 通信工程专业的硬件实验较多,绝大多数硬件实验利用实验箱完成。用实验箱做实验有以下缺点[4]:一、大多数实验箱开发厂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家都能根据授课的重点设计实验内容,但是实验箱把功能模块都集成封闭起来,让学生不能接触信号处理的各个环节;二、实验箱比较适合验证性实验,由于实验箱的功能模块固定,所以能作的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比较有限,不利于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三、利用实验箱所作的实验内容较陈旧,与生产脱节大,不能达到注重实践和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 部分专业课之间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之间的这种密切联系目前在实验、实践课程中体现的还远远不够。一门课中学到的原理可能应用在多门课中。例如《信号与系统》中讲到的著名的nyquist采样定理是《数据压缩》、《通信原理》中数据采用基本依据,采样电路的硬件实现方法又在《微机原理》、《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有不同的实现方案。让专业课的知识融合贯通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 3 改革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3.1 继续推进课程内实验教学改革 课程内实验主要分为验证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在保证一定学时的验证性实验以促进学生对课堂上传授的基础理论的掌握之外,改革部分实验中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使之于实际应用结合地更加紧密。例如《程控交换原理》中设计性实验是数字时分接线器编程,实验目的是了解数字时分接线器的编程方法,熟悉t接线器的工作方式,其它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可以调整实验安排,加上“程控交换机电话用户开户”、“分别用1号信令或7号信令传输话务”、“对比建立局内呼叫和局间呼叫的不同”等在电信局业务中实际用到的各种操作作为选做实验。 3.2 增加综合多门知识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信工程主要学习通信系统中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识。通信系统主要解决信息如何从信源端经信道传到信宿端。扩展高低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内容,加入《通信原理》、《信息论》的内容,把信源编码、无线信号的传输、信宿解码实验综合在一起。结合信息传输的实际过程,加设多平台通信综合实习。该实习主要内容是利用程控交换机、光纤通信设备、综合业务数字平台和无线基站实现模拟电话业务、计算机网络业务、无线通业务的传输。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涉及到了程控交换、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多学科知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这些业务在实际生活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通过了解、学习此类业务,能够增强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 3.3 加快实习基地的建设 虽然通信工程专业配有校内专用的实训中心,在实训中心可以模拟一些简单的通信业务,但是由于资金和规模限制,学校的设备比使用中的设备要简单,处理的业务类型也不够丰富。学生通过到工作现场考察,能够学习通信运营的常见业务。目前,通信工程的实习基地还很少,不能满足学生熟悉生产的需要,所以加快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成为学生学习生产技能的重要途径。 4 总结 本次改革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加强产学合作教育,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校际、校企、校所之间的合作。实践教学改革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构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奠定基础。 通信工程专业论文: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探索 摘要: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毕业实习过程的质量,哈尔滨工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毕业实习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与挑战,利用中兴NC实验室进行毕业实习探索,这对整个过程中的实习项目、内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实际的实习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毕业实习;通信工程;NC实验室 毕业实习是通信工程专业必修的实践环节之一,通过毕业实习,可以更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与系统开发能力,为今后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毕业实习作为本科生临近毕业前的实践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根据学生在毕业实习中面临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条件,开展了利用中兴通讯NC实验室进行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的探索。 一、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现状 为了切实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主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如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与此同时,学校、学院也不断地加强本科生各个环节教学质量的跟踪、监控、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毕业实习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解决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毕业实习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行业的实际情况,增强专业意识、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定的工程管理经验,促进学生工程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1]。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哈尔滨工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实习面临的环境也出现了变化,对毕业实习这一教学环节的进行提出了新的问题[2]。(一)联系实习单位困难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的就业去向是通信运营商、设备商,由于企业治理机制的完善,国内的主流运营商、设备商担心接收学生毕业实习会耽误工作、妨碍生产,影响产经济效益和声誉,因此一般不太愿意接待学生进行实习。而中小企业面临行业的竞争压力,往往没有能力也无暇去承担毕业实习这样的社会责任。(二)缺少高质量的实习单位社会上也有一些面向高校毕业实习的企业,但费用相对较高,学校对实习经费投入的增长相对缓慢,不足以承担专业学生全部选择这样的实习单位。(三)企业实习项目不能满足毕业实习要求通信工程专业与电视台、通信运营商等一些行业内的单位也建立了一些实习基地,到这些单位进行毕业实习。这些单位由于行业的特点,其核心生产部门业务集中,影响巨大,管理严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很少。因此实习在绝大多数实习时间内主要采取听讲座和参观的形式进行[3]。虽然保证了实习的有效天数,但也是走马观花。由于毕业实习实践操作环节相对较少,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得到充分锻炼,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不足。而且,由于主要是参观走访形式的实习,难以对学生的实际实习效果进行评价,导致一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够认真,实习过程容易流于形式[4]。 二、中兴通讯NC实验室状况 哈尔滨工程大学NC实验室面积300平方米,是哈尔滨工程大学与中兴通讯公司联合建设项目,于2009年底建成。实验室从中国电信行业运营商网络的应用现状出发,设计了一个完整的现网运营模拟方案。实验室采用中国电信行业主流的通信设备,满足专业在电信领域科研、实训、培训的要求。哈尔滨工程大学NC实验室分为机房和学生实验室两部分。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包括数字程控交换平台、SDH光传输平台、数据通信网络平台、TD-SCDMA3G无线移动平台,2.5G/3G综合移动核心网,能够模拟网络运行。学生实验室有30台电脑终端,能够完成对每种设备平台的实训与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与中兴通讯公司开展了全方位深度的合作。从实验室设备的选取,到平台结构的设计;从实验课程的建设,到通信工程专业相应师资培训,都由中兴通讯公司参与完成。通信工程专业共有10余名教师参与了中兴通讯学院的相关培训,获得了中兴通讯学院培训讲师的资格。 三、基于NC实验室的专业毕业实习探索 学院、专业针对本科毕业实习环节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条件,开展了利用中兴通讯NC实验室进行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的探索。 (一)实习项目 根据毕业实纲的要求,结合中兴NC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实习为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开局维护项目实训。之所以选定这个项目,一方面是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涉及无线、传输、交换、信令等各方面的技术,内容比较全面;另外这方面的技术也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技术,学生也比较熟悉,容易接受。 (二)实习内容 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实习内容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于毕业实习这一教学环节的要求,由通信工程专业负责人、实习指导教师,深圳中兴通讯学院的专家共同确定的。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实纲一方面要求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在通信工程方面的专业实践能力得到训练;还要求学生在专业职业素养、综合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为此,内容设置须能够满足上面两方面的要求。实习的内容包括授课和实训两部分。授课内容包括移动通信发展概述;TD-SCDMA基本原理、关键技术;接口协议与软硬件系统平台;核心网的相关技术及设备;无线接入网技术介绍、TD-SCDMA无线网络勘察技术、移动天线原理及选型。授课内容使学生对相关的技术原理有所了解,进行实训时就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同时,实习内容还包括技术发展、网络勘察、天线选型等通信行业发展状况、通信工程现场实用技术,目的在于学使学生了解行业的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实训内容包括核心网网元MSCS业务开通以及配置实训;核心网网元MGW业务开通以及配置实训;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业务开通以及配置实训;B326基站的开通及配置。实习学生完成网元的开局及配置,并将配置数据上传到实际网元,最后测试手机上的实际的话音、数据业务来验证配置、开局是否正确。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信令跟踪查看通信业务过程中信令在各网元中传递、响应状况,进行故障调试,加深对通信业务流程及各接口协议的认识。 (三)实习管理 为了保证毕业实习的质量,在毕业实习进行过程中,有着严格的教学管理。首先,毕业实习教师都是具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或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获得了中兴通讯学院培训讲师资格。由参与毕业实习的教师组成实习小组,熟悉实习内容、调试实习设备、制订实习计划。实习小组根据毕业实纲中对各个能力培养的要求,将各部分分解到实训、授课等各个具体环节中去,并确定实训环节、实习专题报告、实结报告等各部分的考核比重、评分标准,明确实习重点。在实习考核过程中,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实训的考核分为过程成绩、结果验收;实习专题报告、总结报告不仅给出分数,而且根据评分标准给出相应的文字评价,考核过程做到评分有据;保留各部分考核的相应资料,做到有据可查。 四、实习效果分析 经过3年的实习,专业和实习教师对中兴NC实验室的毕业实习效果也进行了分析总结。1.由于整个实习过程各个阶段的目标明确,因此学生没有参观式实习的松散、懈怠,对待毕业实习与一门实验课程一样,实习的效果比较好,事后实习报告的内容也比较充实。2.从实习教师来看,实习教师都经过了中兴通讯学院的培训,同时参与了实纲、实习计划的撰写,对实习内容熟悉;另外由于实习教师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对实习重点、实习过程把握要比一般企业工程师更好,因而毕业实习目标更容易实现。3.NC实验室的设备从规模到细节和运营商生产机房相比,还有差距;同时虽然教师都有企业工作经验,但对于工程师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理解还是不如在企业工作多年的老工程师。因而,如果能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安排一些参观运营商、电台等企业生产过程,或者请企业资深工程师来对生产过程进行一定的讲解,将实训实习和参观实习相结合,学生的工程师综合素质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安澄全 薛伟 李北明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通信工程专业论文:MATLAB对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应用 摘要:本文对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MATLAB软件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在保证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能够为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 关键词: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MATLAB应用 伴随着我国全面进入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在这种形势下,通信工程的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通信工程行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以及技能掌握情况有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当前新形势环境下通信工程行业对于人才的整体需求,需要对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将MATLAB软件应用其中。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保证教学效果达到良好的水平,从根本上提高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MATLAB软件概念介绍 MATLAB软件的最初是由美国一家公司推出的,这种软件主要是将数据结构、编成特性以及图形用户界面进行有效的融合,能够促使这几种功能相互作用,发挥出更多的作用和价值。MATLAB为软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自身具有非常强大的数学计算功能以及图形化显示功能,能够将一些复杂性比较强的内容转换成为简单式的方式方法。其自身当中含有丰富的教学系统、统计系统以及工程计算函数,能够针对不同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切实有效的解决和分析,从根本上为各个领域提供一定的措施[1]。现如今,在社会经济的带动下,我国通信工程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迅猛,在这种形势下,对于专业性的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因此,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要为当前通信工程行业市场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人才,促使通信工程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针对通信原理课程来说,由于其自身的理论性比较强、数学推导比较复杂的特点,将MATLAB软件应用其中,能够简化一些操作步骤和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以一种简单便捷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从而保证最终的学习质量和效果[2]。 二、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MATLAB的具体应用 1.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在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态度以及学习意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学生由于其自身对于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的兴趣度不够,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不能够保持精力高度集中,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其自身的学习态度非常重要,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MATLAB课程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专业主干的核心课程,而且学生对于MATLAB课程的认识比较浅薄,仍然局限在实验辅助的工具上。因此,针对当前存在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这些问题,教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逐渐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出来,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让学生能够逐渐成为课堂互动和学习的主体[3]。在所有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以及学习目标进行了解和分析,这样能够促使教师在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2.分级教学。当前很多学校在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将MATLAB课程应用其中,大多数都是在基础设施运用的解答上,一般情况下,将其应用到一些大班授课的环节当中,其自身的效果就会非常有局限性。学生之间存在非常严重的差异性,即使是在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解答思路和解答方式,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也大不相同,最后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激情,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也不专注。这样不仅不会在课堂上真正地实现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而且很多学生不能够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因此,在针对这种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时,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分级教学来展开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4]。分级教学可以说是因材施教教学方式当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学生按照学习的目的以及学习基础进行划分,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一来,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是在不方便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级的时候,可以在教学内容上利用层次化的设计方式,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知识点或者是学习项目,让学生自行来选择。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学生将基础性的知识全部掌握清楚,而且能够适当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模式,挖掘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的整体学习质量和水平能够有所提升[5]。 三、MATLAB软件在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数字扩频通信技术具有非常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其自身的信号发送功率比较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同时实现多个用户在同一个频道内传输信号等,这些都是其自身的优势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这部分的知识点比较复杂,理论的数学推导也比较难懂,特性的显示并不能够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对整个直扩系统的抗干扰特性比较明显,因此,学生在理解和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在这种形势下,将MATLAB软件应用到其中,利用其自身的仿真系统来对直扩系统抑制正弦干扰的特性进行演示和分析,能够让学生以一种简单、直观的方式来学习。首先,根据直扩原理,先对于加入正弦干扰的直扩系统进行模型的建设,针对原理模型,将MATLAB软件应用其中,对已经建好的模型进行仿真。对其自身的干扰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正弦干扰下的误码率来对其进行计算,将计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整个过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要根据模型做一个计算其自身系统的误码率函数文件ss_Pe.m,根据不同的正弦干扰情况,对该函数分别用计算误码率对其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误码率自身的计算方式方法比较复杂,计算出的数据也超过了学生能够理解的范围,对于不同正弦自身的干扰特性也不能够以一种比较直观简便的方式呈现出来[6]。但是在这种形势下,将MATLAB软件应用其中,不仅能够将这一计算以函数化的方式进行,而且能够再次调用函数,将不同正弦干扰的误码率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以一种直观、简单的方式来进行观察和分析,而且能够将两者进行切实有效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能够简单明了地对直扩系统的干扰特性进行学习和了解。这样在保证学生自身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的同时,能够以一种简单化的方式将难点知识传输给学生,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达到良好标准的同时,能够从根本上提高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形势下,通信工程行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人才自身的水平和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的学生来说,要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MATLAB软件应用到通信工程的专业课程教学当中。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保证最终的教学效果,利用MATLAB软件当中的仿真系统,能够将一些复杂难懂的知识以一种简单、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对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MATLAB软件在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来,从而保证其自身的学习效果。 作者:何海浪 林峰 单位:邵阳学院信息工程系 通信工程专业论文: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研究 摘要目前国内对于通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了提高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作者对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研究与实践,主要表现在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MOOC等),建设实验平台等三个方面,通过研究与实践,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本科生的专业能力,对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通信;培养方案;质量 1前言 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迅猛发展,不仅使得人们之间的通信越来越方便,而且也使得通信工程这一实用型专业得到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在培养通信工程人才方面都做了很多探索,为通信工程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法、德、美、英、加拿大等国家为代表的通信工程人才的培养方案取得成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教学,培养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和专业课程,同时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及自我评估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但在国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已经落后西方发达国家,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目前,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从数量上看供需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表现为毕业生的实际能力距离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1].主要原因表现为以下几点:1)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对培养目标的设定不尽合理,导致培养方向偏离产业实际需求.许多高校在开办该专业的办学思路、培养方案、市场定位、办学特色等方面模糊不清,造成了高校通信工程专业本身建设和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导致培养方向偏离产业的实际需求.2)人才的培养方案和方法陈旧,不能适应产业的发展和快速演进.通信产业需要的人才是多种类型的,但是当前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雷同、单一,造成以研究或设计人才的培养为定位的学校过多,形成通信人才供需结构不平衡.各个学校的条件不同,与业界沟通不畅,也造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合理和培养方法的落后.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践能力的锻炼缺乏,对创新型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的训练不足.在目前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实验课程主要是验证性的,设计性创新性不足,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验证性的实验课程设计思路导致实验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不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实践教学的资源支持不足,很难开发完整的、具有创新性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不利于提升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水平.4)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和知识经济的兴起,高校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加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变得越来越重要.通信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对通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通信工程专业面临的重大课题[2].因此,培养方案研究变得尤为重要,具体体现在以下的方面(见图1). 2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应用和创新能力 1)改革课程体系,建立面向产业人才需求的课程群,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理念,认真分析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技能及综合素质的要求.主动吸纳用人单位参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设计,进行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改革实践,建立面向产业人才需求的课程群,强化能力培养,形成充分反映行业、职业要求,对同类专业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课程体系.研究制定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制定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与研究机构、行业、产业领域的合作共建,突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2)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创新创业课程.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可采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实践课程可分为基本技能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和综合实践创新模块.基本技能实践模块主要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计算机课的课程实验,通过课程实验、上机等实践环节,加深理论学习和提高实践技能;专业技能实践模块是专业课及一些选修课的实验,其实践可在校内或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可采取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进行基本的工程设计、调测、维护运行的初步能力;综合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模块可根据学生的兴趣自主选择,可采取成立科技创新实验室,参加综合项目实训,参加企业工程实践,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挑战赛等科技创新活动,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等方式,通过综合社会实践、职业技能认证和科技创新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文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合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整体设计实践课程与教学体系,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与学时.确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开发体现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3)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实现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育,需要有一支能够培养创新人才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要全面提高培养人才的创新性,首先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如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定期轮流选派教师到国内外优秀高等学府进行深造并形成一种长期的制度;发挥以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授为主体的学术及教学团队的表率作用,鼓励他们多上讲台,多开讲座;要求青年专业教师同时参与教学、科研、实验工作进行锻炼培养,倡导学术科研一线的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并指导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利用科研和实践的背景使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改善专业教师成长环境,建立健全专业教师激励与竞争机制,充分挖掘教师的最大潜能;重视对专业教师的人文关怀,增强教学团队的协作能力等. 3教学方法的改进 根据相关企业对本科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完善培养方案.目前,一方面企业找不到他们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产生了培养和需求的脱节.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用技术方面,首先需要理清企业需要哪方面的知识.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需求,要找出他们的共性,找出我们的培养方案与企业的结合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1)创新创业课程的灵活教学方法.创新创业课程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时间上不局限哪个学期,也不局限几个学期.方式上可以是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校内老师的课题、校外导师的项目或专业方面的大赛等.学分获得不是通过考试,而是通过提交作品和报告.2)组织校级专业竞赛,使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毕竟是只有少数同学获得国家级大赛和省级大赛的奖项,为了调动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组织校级院级专业竞赛,可以使更多的同学获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增加学生自信心.除此之外,硬件方面要培养学生,在相应课程的基础上,具有电路系统创新设计、PCB设计布线、电路焊接、系统调试等的能力.具有FPGA及嵌入式系统的创新设计、开发、编程及调试的能力.软件方面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模式、智能算法设计、语言编程调试,能完成软件设计任务的能力.3)针对目前在校学生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引入慕课(MOOC)等新型教学方式.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知识面广,接触的新事物多,思维敏捷,独立性强,但往往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不感兴趣,学习动力不足.为此,需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引入慕课(MOOC)等新型教学方式,使用推动目标导向、任务驱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改革.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学会以问题为中心学习、基于行业与职业能力的要求学习. 4建设创新实验平台 优秀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专业的创新实验平台,创新实验平台应包括先进的实验条件、创新的实验教材、实训基地建设、科学的考试及评价体系.图2创新实验平台建设1)加强实验室建设,提供先进的实验条件[3].通信专业建有电路分析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模拟电路实验室、高频电路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信号与系统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光纤通信实验室、交换技术实验室、网络实验室、视频实验室、EDA技术实验室、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电子通信综合实训实验室、Web技术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等.下一步的重点是强化实验课教学,结合教改课题,编写实验案例,促进实验课教学改革,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为培养通信工程创新应用型人才提供好的实验条件.2)编写专业创新实验教材,提高教学效果.通信专业课程均选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教材和各类获奖教材,这些教材在体系结构、内容深度以及例题习题配置上,质量较高,在教学中反映较好.但是这些教材为了顾及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在风格和特色及内容取舍上往往缺乏针对性,通信专业鼓励教师根据学科的发展、结合本专业实际教学情况,编写新教材,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高质量的教材.在鼓励教师根据实际需要编写创新型实验教材的同时,还加强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图书资料的建设,丰富专业的资料建设,丰富国外原版教材的积累.3)加强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就业实习场所,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无缝对接.与专业的通信研究中心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设教育实训基地,建立紧密地联系,合作编写部分教学案例,聘请企业专家讲课,指导毕业实习与设计,开拓学生的就业渠道,与企业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分类培养,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4)构建科学的考试平台及评价体系.通信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工程性较强的专业,目前高校对于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评价主要采用理论课考试及实验测试的方法,能够较好的评价学生理论掌握水平,但是不利于全面的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需要根据通信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实际需求,搭建更加科学的考试平台,构建更加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从而更加全面的评价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理论水平、基本技能、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结语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校不断追求和探索的永恒主题[4].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要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加强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逐步构建起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能使学生在全面成长的同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终身学习意识的建立,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的提高,优良个性的充分发展,把学生看作充满活力的知识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5].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进行主动的创造性学习,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实践,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杨峰 白荣鑫 孙淑娴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论文:通信工程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通信工程属于一项领域跨度大、实用功能强的专业,同时还具备着服务水平高的特点,具有着各类通信IT技术的优势,算是中国最新的支柱型产业之一。通信工程专业拥有足够的资格参与国际产业的竞争活动。面对现阶段全球科技竞相发展的趋势,国家通信产业的结构模式与规划目标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使之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将着重分析国家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生存现状,从客观的角度评价当前国家此类行业的发展趋向,并积极寻求全新的途径以便迎合阶段性目标的整改与模式变迁,推动国家该产业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通信工程;专业模式;发展状况;实践过程;改进举措 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发展脚步越来越快,智能信息网络技术也日渐发达,在给高科技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部动力时也满足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高等教育部门的重视,开始了深入改革的过程。通信工程专业属于理工科的项目之一,算是最具代表性的课程,了解通信工程专业的最终出发点是培养学生们的通信环境改造的技能,同时学会维护通信网络与内部的系统,成为通信工程基础建设中的支撑力量,随着知识的深入学习,能够在整个领域中完善创新项目的设计与更新,同时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出发,维持相关企业运营的实力水平。通信工程人员还可以被应用于国防工业中,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的赶超外国先进设备更新的步调,避免由于技术的传统与落后形成工作过程中的阻碍,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是巩固先进事业单位综合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引起社会各界广泛重视。 一、通信工程专业简要概述 通信工程专业属于一项应用型的学科,它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息息相关。通信工程专业中的产生信号、传输信息以及交换处理是本专业着重研究的问题。通信工程获取信息的时效性极强,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面对不同的需求,通信工程专业人员就会寻找合适的途径设计出相应的通信工程。例如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还有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等都属于通信工程专业人员的工作领域,在我国属于较为前沿的技术。国家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础就是技术,导向则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出相应的技术型人才与工程人员,在不同的领域与专业实现存在的价值。当前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络方面的基础理论与组成原理、设计方式等属于通信工程专业最主要的学习内容,特别是在实践方面更应该重视通信系统网站的开发与测试技术的培养。 二、通信工程应用技术的发展现状 通信工程专业是经过了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交替而提炼总结出的结果,从国家教育部门提出规范本科教育专业范围起,通信工程专业就开始了广阔的发展远景,改造的空间与实效潜力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它还涉及到一些相关联的体制结构,因为内部覆盖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因此很多设立了电子信息应用与工程开发课程的学校积攒了众多关于通信工程专业的经济实力与实践基础,它们共同见证了国家在这项应用活动中的能力与素质。特定的专业内容经过了多次变革,总体来说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姿态,但是就目前的办学模式分析,内容较为单一,在培养大批学生的过程中,仍有一部分毕业人员无法尽快适应现代通信产业的标准要求,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不强,可以完全胜任队伍趋势的人选比较有限,因此在产业中心的人才动力相对匮乏,给后期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施加了待业困境压力。 三、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 当前国家始终处于宏观经济良好的状态,通信工程产业的发展也会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良好的宏观经济基础为通信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家电信体制改革活动逐渐渗透于通信制造企业的格局中,整个商业的契机局势十分明朗,特别是伴随着高增长领域的需求,如移动通信领域逐渐摆脱了垄断经营传统与行业间的控制,使得科学通信产业有了足够的发展空间,也为此种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国家大力提倡西部开发,设计通信制备企业的市场渗透力也逐渐增强,当前西部地区已然过渡到一个全新的投资热点角色,很多行业开始加大对本地区的投资力度,使得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也逐渐迈上新的台阶。 四、通信工程专业改革与发展的计划 国家倡导“信息化带动工业”的战略,因此为通信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同时在体制规模与核心竞争力上也梳理了明确的目标,例如在小康社会全面建设起动力与电信强国的标榜,通信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肩负着重担,这对于专业高等院校的改革与建设标准提出了更加深刻的要求,同时国家的通信产业逐渐迈向了新的时期,配合着网络世界的步步推进,移动网络已经成为当前最为重要的上网途径,同时国家也积极配合全新的网络试点开展相应的投入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与光通信终端实力加以稳固,开辟出通信IT产业的发展新道路。 五、结语 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同时也应该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将专业人才培养作为发扬通信产业的基础,将人文素质培养与综合技术开发应用于通信工程发展中,可以对同类型行业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作者:李嘉慧 单位: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论文:通信工程专业实践学习方法 【摘要】在我们即将进入大学生活前,对于如何改变高中的学习习惯,适用大学专业学习的方法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如何更好地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做好理论知识学习”、“如何做好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如何做好职业实习”等活动可能是我更快适应大学专业学习的最好方法,也可以为学习质量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支持。 【关键词】通信工程专业;主要问题;理论学习;实践学习 1以实践学习为目标,制定自身学习计划 在当前的通信工程专业学习过程中,如何合理的制定学习计划,利用学习计划的目标性特点做好学习引导工作,一直是我们学习中的重要问题。在实际的学习计划制定过程中,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确立是我们制定学习计划的重要因素。在学习计划制定中,我们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了以下几点:一是如何保证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同于高中的学习过程,通信工程专业学习中实践学习特别是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所以在学习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培养好我们的实践能力,并以此为学习重点开展专业学习,应该是计划的重要内容。在计划的制定中我认为,这种专业实践能力包括了理论能力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两个方面。其中我们应着重重视的是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这也是我们参加职业性学习的主要原因。二是以实践发展眼光制定学习计划。在通信工程技术学习过程中,其技术发展是较快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在制定学习计划的过程中,需要以通信工程技术进步发展实践内容,在学习计划的制定中预留学习位置。如在学习计划中,除了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专业类期刊等形象,很好的开展新型工程技术学习工作,为自身技术实践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三是以实践学习为中心确立学习模式。在学习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我们认为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两个学习内容间,建立起以实践学习为中心,理论学习围绕实践学习开展的学习模式,应该是我们学习计划制定的重点。利用制定学习计划的过程,理顺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关系,是我们通信工程专业学习的重要支持性工作。 2以课堂学习重点,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 在通信工程专业学习过程中,理论学习虽然是为实践学习服务的,但是做好理论学习工作,提高我们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对于工程工作的实际开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正因如此,我认为在专业理论学习过程中,需要很好的以课堂学习内容为重点,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这种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在课堂学习中,需要利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效性,保证通信工程理论知识学习质量的提高。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我们发现的一些教学问题以及较为难解决的知识内容,我们可以进行总结与归纳,再与老师进行沟通工作,利用协调沟通的方式共同提高专业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二是自主的参与辅助教学。在专业教育工作中,我认为辅助教学的开展可以对于课堂学习中的知识漏洞或不足之处,有着很好的辅助性作用。如在专业教学知识难点的教育过程中,微课教学模式主要就是针对课堂理论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开展的辅助教学工作,这种高中学习模式的开展也同样在专业学习发挥出应用的作用。三是多渠道的获取理论知识。在当前的理论知识学习中,我们对于课堂知识中简要介绍但是自身想要深入了解的理论内容,需要我们利用多渠道的方式,获取知识内容。如利用图书馆、期刊以及网络渠道获取理论知识内容,都是我们在下一步学习中应采用的主要方式。 3以专业学习为核心,做好社会实践工作 与其他学习模式不同,通信工程专业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是较为重视的,这也是专业教育与高中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特别是我对通信工程专业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后发现,其学习内容较为专业,容易造成学生与社会隔离的情况出现,这不符合我们成为社会实用性人才的目标。所以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在保证专业学习水平提高,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我们认为主要的社会实践内容包括了以下几点:一是校内的社会实践工作。在我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可以利用校内的社会实践工作,培养同学间的默契与交流工作。这些工作包括了在学校内担任干部工作、参与学校志愿活动、在学校内的通信设备、电脑室等设备改造中利用专业知识提供服务等内容。这些社会实践的开展可以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建立起我与同学间的协作与交流意识,同时利用实践工作提高了自身的专业能力。二是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实践工作而言,进入社会利用志愿活动或社会服务工作形式,利用专业特点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社会实践方式,是我们即将进入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内容。但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方面,我们的社会实践工作应与专业特点有关,这样可以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能力。另一方面,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与职业实习工作不同,不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而是以社会能力、交往能力等社会属性培养为主,专业水平与能力的培养处于次要地位。 4以职业实习模式,提高自身职业工作能力 在当前的通信工程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工作是我们参与专业的学习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实用性人才培养的基础。所以我们认为,专业教育体系中的职业实习工作模式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职业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起以下学习理念:一是以自身职业工作能力提升为目的。在我们参加职业实习过程中,需要确立的学习目标就是以自身职业能力的提升为实习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提高自身职业工作能力的方法包括了以下几点:将实践学习内容融入到实现工作过程中、利用实习工作机会验证理论学习内容、在实习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都是有效地学习方式。这种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进入社会职业环境,参与职业工作的重要保障。二是在实习过程中适应职业工作环境。在通信工程职业实习过程中,其工作环境与学校课堂以及实践教育环境具有很大区别。这种区别包括了以下内容:人际交往的区别、学习与工作氛围间的区别、实际工作环境的复杂性等。而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工作环境的逐步适应,为职业环境转变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我们参加职业实习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5结语 在当前的通信工程专业学习过程中,我们为了改变高中学习方式,适应专业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质量,针对当前这一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实践性学习研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我们以学习计划制定、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工作以及职业实习工作的开展中的实践内容,开展了实践性学习模式研究,为学习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者:李奉真 单位:重庆市第一中学 通信工程专业论文: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变革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其中通信工程专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本文就浅谈一下我国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与现状。 关键词:通信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1.前言 如今不断发展的通信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通信网络的技术和水准也在不断拔高的过程中,致力于让顾客体会到最安心舒适的通信服务。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如今我国的网络的应用由原来的2G网络到后来的3G网络再发展成了4G网络,如今的通信领域变革非常让人津津乐道。下面我们就浅谈一下通信工程专业的概况。 2.通信工程专业简介 通信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跟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引用密切相关。其中产生信号、传输信息以及交换的处理是通信工程专业主要研究的问题。从上面我们可以得知信息的传播时效性非常强,如果说通信技术发展到了一定的地步,那么电报等技术必须要跟上时代步伐,否则就会面临消亡。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需求,而通信工程专业就是探寻到这种需求再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从而设计出更适合的通信工程。比如信息处理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等都是通信工程专业在研究的非常前沿的技术。同时我国的通行工程专业的基础是技术,导向则是社会市场,这样培养出的技术人才和工程人员才能在不同的专业和领域上有所发展。如今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组成的原理以及设计的方法是当前通信工程专业主要学生的内容,而实践方面则是对于通信系统网站开发、测试等的方面的培养。 3.我国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左右着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因为以前我国主要是实践性的教育,多是综合类的没有系科和专业的院校,所以基本所以的知识都会教授使其在便于寻找不同的就业岗位。到了后来我国才开始从综合转向专业性的教育,而我国的最开始电机系电机工程专业就是如今通信工程专业的最早衍变体,它包括有线电、无线通信和电子技术等。新中国没有成立之前,最早是设立了“无线电门”这个学科,地点是上海交通大学。而清华大学杂事在1921年设立了“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门”。再到1930年浙江大学出现了最早的通信工程形式,它被称为电信组。 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培养干部训练班在山东建立,到了五十年代,出现了南京邮电学院和北京两所著名高校成立无线电工系。这段时期的发展主要是基础性的,是通信工程发展的雏形和起源,具有不可埋没的意义。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通信工程教育又有所发展。比如1952年的时候就借鉴苏联的教育方式逐步建立起专业教育的教育方式。在后来的一年开设了与通信工程专业有关的三个专业,就是为了方便服务国家各个方面以及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但是这时通信工程的所学习和服务的内容还非常的狭隘,主要是在如今落后于时代的电报和邮电两个方面。到后来的十一届三中全提出了教育的改革,这时候有关领导便不断的召开有关会议从而进行专业的调整。并在后来的两年中相继颁布一系列促进通行工程教育改革的章程,比如《关于做好修订高等学校工科专业目录工作的通知》,以及《高等学校工科本科通用专业目录》,也是直到1983年通信工程专业也被正式的作为一个专业名称从而命名。而在这段时间之前这个专业就有出现,比如同济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都会设置名称虽不同但是实质一样的通信工程专业。到后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社会及毕业生使用方向介绍》则是提出了通信工程专业将会变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这门独立的学科包括通信工程、电气工程等等。又到了后来的教育改革则是将工学中划分出了两个大分类,分别是“电工”和“电子与信息”。而第二种就包括了通信工程,而且通信工程的划分有所有改变,其中多出了多路通信和计算机通信等。后来的199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开始改革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从而将以前教育改革的两类内容进行合并,统称为“电子与信息类”。 这几年来我国的通信工程专业教育发展的非常快速,而且其本科专业院校也飞速增长,招生规模也是如此。这是因为国家对于可持续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如今的通信技术的也在不断的发展,而且如今通信工程的专业性也有所提高。21世纪是一个数字时代,所以通信工程更是发展十分猛烈,很多非常重点的院校也相继的开设了通信工程专业,比如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等等。而以前的就开设通信工程专业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更是持续不懈的起着带头作用,不断的推出高端而优秀的人才。对于未来的发展,我国对于通信工程的重视只会有增不减,将会不断的培养和筛选出高端的人才。如今到了2010年8月,已经有345所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屹立在中国国土上,而且社会对于通信人才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大,这就使得各个院校的招生数量在逐年的递增。现在的每个学校的招生数量可以达到150-300人区间,每年的招生人数也达到了五万人。其地域分布在各个省份,较多分布的有北京、山东、湖北、湖南、陕西和辽宁等地。 4.小结 如今的通信技术已经走入千家万户,逐渐的普及化。人们对于通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就提醒了政府培养优质而专业的通信人才迫在眉睫。而想要真正的培养出通信专业的人才应该注重方法论的实践,初始就应该定位好专业的培养目标,然后是改革教学体系并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最后是加强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机会和能力。只有这样,通信工程专业才能不断的培养出人才从而服务社会。 作者:王略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论文: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训室建设研究 摘要:从培养应用型通信人才的角度出发,该文论述了基于先进的实际商用通信设备构建的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训平台。通过建设一套完整电信运营网络微型化的现代网络通信实验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SDH光传输;EPON光接入;软交换;电信业务开发 通信专业传统的实践教学偏向理论讲授和验证性、仿真性实验,这使得学生常常有“学了不知道做什么?”“实际到底怎么实现?”等疑惑,为适应迅速发展的通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改革现有的通信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紧跟通信行业发展的新型综合实训室就成为当务之急[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通信大网基本原理,培养学生掌握最新的通信技术,真正实现实验实训教学由“知识储备”到“技能转化”的飞跃,建设一套完整电信运营网络微型化的综合通信实训平台对教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2]。基于以上思路,湖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以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为契机,建立了通信技术与通信网络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1实验中心建设总体设想与拓扑图 中心主要由EPON光接入平台、SDH光传输平台、企业级软交换平台、视讯业务平台和电信业务开发平台构成,每个平台均为实际的商用设备,既可以独立存在,又可以组成整个现代通信固网系统,整网拓扑图如图1所示。建设平台横向涵盖了通信大网中接入层、传输层、交换层以及业务层等层面;纵向覆盖了应用平台和开发平台,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实验中心分平台介绍 2.1EPON光接入平台 EPON光接入平台采用行业领先技术的华为MA5680T光接入一体化机,MA5680T通过EPON接入,利用单根光纤提供多种接入方式,并支持多种组网方式,适应电信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大容量高速率高宽带的多业务接入,实现光接入数据业务实验。为了满足教学实验要求将光纤接入技术更形象地展现在教学平台,为满足多学生终端实验操作的要求,此次特配置1∶16分光器。通过此平台,可让学生掌握新一代宽带接入网的技术与原理,并且能够在现网中对其熟练应用,深入学习EPON基本原理、FTTX解决方案及宽带接入网的发展方向等。 2.2SDH光传输平台 SDH光传输实验平台采用华为公司的1台OSN2000和4台Metro1000传输设备,速率等级为STM-4(622M),用SDH光传输网络可传输语音信号和IP信号,该平台还可以提供基于MSTP技术的IP、ATM等多业务接入形式[3],可以实现单向通道保护环和复用段保护环等多种业务需要。学生可以在该平台上完成链型、环型、环带链和相切环等多种组网实验,体现了通信大网SDH传输模型。 2.3软交换平台 企业级软交换实验平台以华为的SoftCo9500作为接入主设备,该设备是一个小型的NGN设备。SoftCo9500整合了SoftSwitch、TMG、SG、MRS功能,可以与IAD综合接入设备、QuidwayAR系列路由器混合组网,提供全面的IP语音通信解决方案[4],也可以直接下接普通电话机进行VOIP呼叫。与视讯平台融合可以实现局内普通电话、视频电话接入到视频会议中,进而实现整个通信实验平台系统实验的综合性实验开设。 2.4视讯平台 基于NGN的视讯方案终端采用MC850视频电话,使用华为ViewPoint8650C作为接入设备,支持完整的会议控制、多画面、标清/高清电视墙及宽频语音,可以配合新一代的业务平台,提供更完善、更易用的会议管理与预约调度功能。通过IP承载网连接到企业级软交换设备,可完成相关视讯实验项目。并与光传输平台有机融合,开设相关综合性实验项目。 2.5电信业务开发平台 电信业务开发平台是在基于NGN软交换平台的基础上建设的,该平台提供商用电信增值业务开发的开发平台及开发工具包(SDK),能够完成对视频、音频及数据流的处理。 3建设项目驱动型实训课程体系 实训课程以在当今市场占主流的华为通信设备和技术为依托,以生产过程作为特点而设计出的学习情境项目为载体,设置教学训练项目,每一个训练项目力图接近最真实的实际工作过程,按着认识设备—利用设备组网—进行相关参数配置—故障分析排除这样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渐进的过程进行。现以SDH光传输平台实训教学为例讲解以工学结合为特点的项目驱动的实训课程教学体系。SDH光传输平台共设计了5个学习情境项目,教学项目平台设计如图2所示。项目分工如图3所示。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6名),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现以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组建实验为例讲解项目的分解与实施过程。 4各平台融合实现通信全网的实训 为了让学生对电信网络有全程全网的大局观,对接入网、传输网、交换网和业务网之间有更深的理解。在实训中,以SDH传输设备组成的传输网为核心,分别接入EPON光接入设备、NGN软交换设备、视讯设备,形成一个多网络综合的业务通信网。中心利用先进的SDH传输承载技术和EPON接入技术将传统电信固网、因特网进行融合,同时引入软交换、视讯等业务平台为例建立整网运行机制,从而提供一张模拟电信运营商环境的整体通信网。为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训中将每个班级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7名学生,先分别完成接入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和业务平台的数据配置;然后通过FE、E1和光纤将这4个平台进行对接,将通信网中的接入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融入一体,并在整网中完成语音信号和数据信号的联调测试,完成综合实训的学习任务[5]。1)接入层。采用EPON光接入技术,组网过程中全面采用FTTX技术。电话机和PC机接入到HG813e设备(ONT),HG813e经过分光器通过光纤连接到MA5680T(OLT)的业务接口。在MA5680T上完成EPON宽带、语音业务的开通和配置。2)传输承载层。采用3台SDH设备组成环型组网结构,同时为EPON光接入平台、软交换平台提供网络接口。MA5680T的上行接口通过网线接入到SDH设备的以太网接口,在SDH设备上完成环型以太网配置实验,用SDH光传输网络来传输IP信号。3)业务交换平台。ViewPoint8650CMCU视讯平台设备和Soft-Co9500软交换设备通过以太网对接,利用SM/RM管理平台软件对SoftCo9500进行放号操作,实现视频终端的可视电话互通功能。SDH设备与软交换设备通过交换机在一个局域网内,从SDH设备下的2M业务经过软交换设备交换,可与软交换设备下挂的电话机完成语音通信。 5结束语 该实训中心是在校园网环境下模拟完整的电信运营商环境,实现商业运营环境中各项业务需求的在校实训,学生通过在此环境下的学习和实践,可以认识整网的运行环境,并进行各种设备调试,实现各种平台环境下的业务需求,达到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同时对于高年级有研发能力的学生,还可以提供电信业务研发平台和视讯业务开发平台,根据自身的兴趣进行一些业务级的开发,提高研发能力。 作者:胡瑛 王迎旭 单位:湖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论文:高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0引言 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涉海高等院校,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适应辽宁省及全国沿海省市对海洋渔业通信工程发展的需要,发展区域经济,满足我国和全省经济建设对海洋渔业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建设,通信工程专业自2003年开始招生。在开办的这十二年时间里,我们下大力气,狠抓专业建设规范,注重教学质量。随着本专业师资力量的逐步增强,我们对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把握,对专业定位的认识逐步统一,大连海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特色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逐步清晰明确。 1培养目标 大连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是从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特点和学科特色出发,合理配置学校的教学资源,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和航海技术的学科交叉基础上设立的专业。学校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立足辽宁,面向黄、渤海,辐射全国,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为国家水产和海洋事业服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面宽,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敬业、专业、乐业、创业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战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任务和要求,加强海洋渔业通信方面的特色教育。在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经多方调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并逐步完善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并具备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固定通信、移动通信及船舶通信等现代通信系统及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与应用的,具有海洋、渔业科学背景的人才。 2课程体系的改革和优化 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课程结构,是教学思想、教育理念的具体化,也是实现创新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高的保证。课程设置是否科学,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按照我校建设“蓝色大学”理念,构建了通信工程专业蓝色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坚持“加强通识教育、拓宽学科基础、凝练专业方向、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原则,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构建课内、课外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依照“浅蓝、蔚蓝、湛蓝、深蓝”的蓝色课程体系,用蓝色课程元素来承载水的精神与海的文化,延伸至涉海涉水教学内容要素。(1)浅蓝(通识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外语、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体育等),公共选修课(军事理论、健康与安全教育、选修课),公共集中实践环节(军训)。通识课程虽然不一定与通信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里的人才,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基于学校开展课程建设的“双百工程”,从公共选修课着手,打造了蓝色海洋类、人文与社科类、艺术与体育类、自然科学与技术类共100门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其中蓝色海洋类公共选修课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海洋知识背景。(2)蔚蓝(学科基础课)包括复变函数、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等。学科基础课是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必须具有的基本知识结构,为专业课程提供有效的支撑,使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工程应用能力,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续学习专业方向课打下坚实的基础。(3)湛蓝(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课(电子线路仿真、电子线路CAD、移动通信、计算机通信、DSP技术与应用)、专业方向课、专业任选课(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随机信号处理、电视原理与技术、现代通信系统仿真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数据结构C、扩频通信、通信工程专业英语)。通过对其他高校相同专业的大量调研,反复论证比较,通信工程专业设立两个专业方向:通信工程(程控交换技术、船舶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多媒体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专业依托海洋信息技术,在船舶通信、船舶导航、海洋渔业3S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同时,紧随时代的发展,对部分课程进行压缩和调整,开设一些学生喜爱的,又能与现实接轨的课程,如扩频通信、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等选修课。(4)深蓝(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包括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线路仿真课程设计、电子线路CAD上机、高频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现代通信系统仿真技术上机、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实习、通信工程专业实习、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等。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对培养通信专业逐步树立工程观念、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强化实践环节,培养提高创新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将实践环节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构建了多层次、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较好地保证了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实践教育与创新教育结合,对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所有的实践环节围绕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展开,把实践环节分成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技创新五个模块,模块之间衔接紧密、层层推进,为学生从入门到提高再到创新夯实基础。 3.1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模块主要依托辽宁省海洋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为主线,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融会贯通科学知识、促进创新思维为主要教学目标。加强基础课、主干课实验;实验内容优化配合,避免重复或脱节;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重,形成基本实验、选做实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组成的立体化实验结构;对含有实验的课程,加大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考核中的比例;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在2013版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都有体现。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有选择地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仿真实验环节,以缓解实验设备和空间的紧张情况,有效扩展实验空间和时间,节省资金。 3.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着眼点是把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初步掌握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一般以单门课或课程群为主选择题目,它是毕业设计的初级阶段。课程设计教学中压缩验证性课题,增加能够体现设计型、综合型和创造性的课题。在课程设计教学设计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自行讨论方案,自己组织实施,给予学生自我发挥的余地,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造能力的锻炼创造条件。 3.3实习 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平台,以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工程意识和锻炼实际操作技能为主要教学目的,并且通过接触社会,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目前,通信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2个(人民解放军4810厂,北京尚观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合作的企事业单位有18个(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同时学校也正在积极运作与通信公司合作。到企业参观实习和请企业技术专家来校讲座,通过参观和专家公开课的形式,使学生对企业文化、船舶通信及导航设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和本行业领域的前沿技术等有所了解,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和职业素质的提高。 3.4毕业论文 (设计)以学院各类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平台,学生通过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资料检索和收集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上有较大提高。为切实保障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①精心设计备选题目,组织开题报告。学生选题后,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和撰写文献综述,并精心组织好开题报告,以保证毕业论文的先进性、可行性;②加强毕业论文的中期检查,以保证毕业论文在有限的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③建立毕业论文答辩规范和质量标准,在毕业论文答辩期间开展“毕业论文检查周”活动,有效提升了毕业论文的质量。④学校出台了《大连海洋大学本科生学位论文学术规范检测暂行办法》,针对毕业的本科生的学位论文进行了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有效地杜绝了学术不端行为。 3.5科技创新 以各类兴趣小组和科技社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科研实验室为平台,学生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科学研究等活动,使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低年级的学生专业基础还比较薄弱,鼓励他们参加兴趣小组或者科技社团,以增加学生对创新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创新的兴趣;高年级的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的竞赛,使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目前,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在教师有针对性的训练下,参加了“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结语 大连海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作为涉海高校的“非特色”专业,在复合性应用型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和挖掘自己的优势资源,发挥地方特色、行业特色;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身心素质培养的同时,主动适应国家和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新需求,抓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核心,对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发展。 作者:张妍 孟娟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论文: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校企合作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为适应国家需求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教学途径,是产学研的重要载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目标。而“卓越工程师项目”就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实施的具体项目,该项目从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标准和能力培养入手开展教学研究。为此,教育部提出企业参与培养过程、学生参与企业生产过程、教师企业经验、优先支持海外实习和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专业标准等政策性建议。不难看出,以上政策措施是以“校企合作”为核心,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路径。 一、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 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校企合作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而且能在真实的环境中,在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锻炼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实践,不仅有利于避免以往教育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和抽象的说教,更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新鲜生动的事物和事迹,使其在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接触、了解社会和自然,培养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能及时了解社会各行业对学生的需求状态,从而明确专业建设、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方向,从而为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搭建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的实践平台、素质平台。结合市场导向,有针对性地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解决人才供需矛盾,既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促进了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校企合作拓展了学校的办学视野。地方院校由于区域位置、资源条件的限制决定了其必须以服务地方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把专业发展与行业、企业融合起来,积极寻找专业的社会土壤,不断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出符合社会,尤其是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这是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出路。 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共建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是校企合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校企共建实验室须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自身的专业优势、服务区域的工业环境和人才需求、合作发展战略、实验平台建设、师资力量等因素。我校在校企实验室共建上就与中兴通讯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长期以来,中兴通讯致力于与高校开展专业共建项目,向高校输出中兴通讯学院的企业培训资源,实现在大学校园里的企业化训练过程。中兴通讯以程控交换、光网络传输、移动通讯、智能网和GSM等设备为主构筑了局运行通信网实验平台。这个平台依托先进的通讯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够模拟近于真实的局运行环境,实现以工程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通信专业工程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实践环境。正是基于这种良好的实践条件,结合实验室建设规划和现状,我们与中兴通讯合作共建了程控交换实验平台和移动通讯实验平台,并以此获得了中兴通讯在设备上的优惠政策和教育资源。通过实践教学证明,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能将所学知识融合在实习过程中,在提升能力的同时对专业技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初步具备在本领域岗位的工作能力。为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实验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二)合作制定教材内容 合作制定教材是为充分借鉴知名通信企业在培训资源方面的巨大优势,包括技术培训课程、教学方法、实验方式,以及在考核、评价、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上的先进教学管理理念,以此提升实验教学总体水平。在与中兴通讯合作中,秉持教材开发的针对性和职业性,中兴的NC教育充分吸收高校教师加入NC课程开发团队,开展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教材编写合作,竭力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中为学生提供有较强针对性的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训练。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秉持的是“以实验为主、理论够用”的原则;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在知识内容上及时追踪新技术与前沿技术,保持教材内容的新颖性和可读性,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2007年开始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在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数字信号处理、程控交换等课程教学中试用中兴通讯的课程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我校在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课程上全部采用了中兴的课程教材。对学生来说,不仅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而且还可以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中兴通讯的NC认证,这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敲门砖,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三)师资力量建设 师资力量建设是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议题。在校企合作中,我们与中兴通讯在师资力量上采取的是互补的形式。大学教师拥有企业培训师不具备的理论知识素养和课堂经验,而企业培训师拥有大学教师不具备的特质,包括教学内容的工程化、教学方式的互动化和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在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中,师资力量和实验平台是工程教育的两大核心要素,大学里的企业训练要取得良好效果,没有具备实际工程技术的教师,是无法开展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也无法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平台的最大效用。可以说,与平台建设相比,师资力量投入的产出比是高的。我校通信工程专业长期以来一直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尤其是在与知名企业的合作中积极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2009年派出2名教师参加中兴通讯的督导师培训;2010年派出3名教师参加思科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培训;2012年受中兴通讯邀请派出3名教师到中兴通讯学习3G移动通信技术;2013年又有2名教师到中兴通讯学院学习光传输与程控交换技术。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引进企业高级工程师进校园,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感受企业工程实践环境,提高学生参与工程技术实践的积极性。 (四)校外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建设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是专业实习的质量保证,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达到“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高素质”的教学培养目标,采取大工程、大实践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工程教育、实践教育,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模式的校企合作,实现实践教学的跨越式发展。2013年我们与省内的移动和联通通信公司签订了长期的毕业实习协定,实现了长期以来一直追求的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的机会,并成为一种长期稳定的态势,学生的能力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与中兴通讯合作建立了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通信工程实验室,在获得企业优惠政策的同时,也得到了企业的优质培养资源,不仅丰富了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形式,而且完善和优化了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同时,通过实践基地建设,教师也成了真正的“双师型”,现本专业已有多名教师获得中兴通讯的NC认证,师资力量也因此获得较大提升。知名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了各种教学要素,而所有的要素都是为提高学生的市场岗位适应能力。 三、结语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从学生的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入手,创新校企合作,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培养模式。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当然,通信工程校企合作还需不断深化,在已有成绩基础上不断强化校企合作的内容,不断用实践教学成果推动理论教学的改革,把校企合作理念不断融入理论教学的方法、手段中,为培养通信行业的高素质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张文祥 刘建霞 张洪全 刘鑫 张小清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电信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论文:高职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一、高职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实践教学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但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上如何进行改革,才能使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充分发挥本院校的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的特色,在这方面大多学校的课程设置存在着特色不足的问题。 二、高职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通信人才需求的变化,人才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根本变化,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层次、数量、乃至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上,都与其他本科院校存在很大差别,在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方面突出其应用性。高职教育应更加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探讨通信工程专业建设的新模式,从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改革,实现课程结构的模块化,培养高职院校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从而推动我国通信工程产业的发展。 (1)课程内容。首先对专业基础课程要重新进行组合,合理安排教学课时,通过课程内容的研讨合并基础课程,把陈旧知识作为简短的历史回顾以短时间在课堂上讲授完成,对于实践性不强的经典理论要在课时上进行压缩和重组,能结合实践教学讲解的内容一定要结合。同时对于能够利用项目式教学法授课的尽量利用项目式教学法。按照兼顾基础、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力争通过校企合作或订单式培养,强化校—企—校联合,走出一条培养“知识十能力”的通信工程应用型人才之路,培养出专业基础知识够用、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 (2)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是使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就实验教学来说,目前基本上附属于理论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必须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模式,给学生营造自主学习、大胆创新的环境。(3)课程实践与毕业设计。从课程设计到毕业设计,是一个专业知识由浅至深的综合运用的实践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系统地体会项目实现过程中从方案论证、项目仿真、具体实现、项目落地、总结报告、文档整理等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实践教学除了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施环节外,还应当增强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校设立创新基金,它主要资助对于通信专业学有余力、勇于创新的学生。毕业设计是系统地理解本专业知识体系,熟悉专业生产设备,掌握操作技能和研发产品的必要的实践环节,要确保毕业设计工作能够顺利、完满、高质量地完成,必须对各个环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制度。在目前高职院校择业时间普遍提前的背景下,毕业设计内容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如果片面要求即将毕业的学生完成指导教师指定的设计题目是不现实的,指导教师应该和毕业生一起在选定毕业设计题目时进行充分沟通,多从毕业生角度出发,以毕业生自主选择题目为主,结合毕业生感兴趣的专业知识点和签约单位的研究开发项目,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在通信工程领域所需要的综合实践技能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 当前从国内高职开设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看,大多数还存在基础课程分解过细,理论深度过深的问题,大多数学校仍然囿于传统课堂知识传授,对能力特别是应用能力的培养,还很欠缺。随着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通信产业的多样化发展,通信工程专业应更加重视与企业的联合培养,研究探讨高职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新模式,对培养高职院校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推动我国通信工程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吉李满 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由于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职责,故而教师在会计专业人才进行管理的同时,必须及时将大数据因素融入其中,借此锻炼学生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等基本能力,使其能够积极的适应数据时代的发展。 一、引言 现阶段,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能够极大地便利人们的衣食住行。由此看来,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了时代的必然趋势了。因此,各教师应及时将现有教学模式实施创新,加强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度。就会计专业而言,需要及时对大数据时代特点有更加全面的认知,同时对会计相关的信息技术有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逐渐锻炼自己分析数据、操作先进技术的能力。校方必须及时将现有的教学模式得以转变,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课程等。 二、大数据时代所需人才的特点 由于受到大数据环境的影响,当前的会计专业教学任务必须有所改变,即会计人才必须具备信息技术能力以及整合网络数据资源的能力等。因为,时代的变化使得现有的职业对象也出现的部分差异。同时工作者的工作领域有所扩大,服务对象逐渐增多,所以就业者还需要拥有更加先进的实践技能。可想而知,行业中的信息量以及数据量均会有所增加,企业会计需要处理的信息会更多。就金融行业来讲,参与的股民数增多、投资量增多均会给会计人员带来一定的工作量。面对这一现状,会计人员必须及时采用更加高效的处理技术,才能够实现准确、高效的数据筛选以及分析的效果。综合来看,会计人员需要具备的技能不仅仅是基础性的会计技巧,还应该对计算机技术有更加全面的掌握。例如对修改技术以及程序设计等有深入掌握,主要原因在于借此可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与此同时,还应该掌握分析数据以及数据挖掘的能力,首先需要对市场有所了解,继而完成数据收集以及筛选的工作。这样一来,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加精确、有效的数据资源。 三、现阶段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就目前来讲,高校在对会计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依旧存在以下几点不足:首先,会计专业的知识不够丰富,存在单一性的特点。往往将会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分离开,因此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并且在逻辑思维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必须及时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体系融入到教学中。与此同时,还需要将会计核算、分析与决策等能力培养事宜落到实处。其次,会计教育的过程中功利性因素过多。为了迎合市场以及功利性的需求等,会计专业的学生便逐渐有了竞争意识以及市场意识。久而久之,学生的价值观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离,对技能掌握缺乏积极的思想意识。甚至,部分学生对相关证件的需求缺乏理性观念。除以上问题之外,还存在着独立意识缺乏以及批判能力不足的现象。同时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革新能力也较为欠缺。 四、培养全面、专业会计人才的创新性模式 (一)及时有效整合教学内容,适当融入创新性的元素 现有的教学方式应与时代相融合,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元素。在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时候必须使其内容更具丰富性的特点,同时还应该将人工智能相关的内容积极深化延伸。学生必须对信息技术处理企业数据的能力有全面的认知,且具备相应的技能水平。可想而知,教学目标就应该及时设定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及时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点,及时增加信息化课程的幅度。在这一基础上,便可将会计专业课程与计算机应用课程实施有机的融合。除此之外,还需要将软件开发的内容积极落实。学生必须积极接受新的教学内容,将自己修改数据以及维护数据库的能力不断提升。第二点,高校教师还应该及时加强学生的基础能力,确保其富有娴熟的专业技能。无论是整理数据,还是分析数据以及收集数据等能力均需有所提升。故而需要对原有的会计专业,进行重新整合,适当增加一定的数据检索相关的课程内容。教师可适当增加教学相关的实践性活动,将现有的数据渠道进一步拓展。如此一来,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数据搜集能力,还能够增强其实践技能。 (二)科学、合理的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人性化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落实人才培养工作之前必须将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借助多媒体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将大数据的优势发挥出来,并将互联网技术等融入教学中。实践证明,信息系统与网络平台的有效融合,能够为小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服务,且具有现代化的典型特征。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高校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数据整合、分析与归纳。借助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借此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分享高效处理数据的技巧。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养成良好的数据分析习惯。 (三)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 通常课堂教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故而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使其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学习。在此环节中,教师可将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充分发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以及网络技术。专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及时的融合学生的主体性元素,在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之后其学习的效率自然会有所提升。教师可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视频交流,将先进的会计教学理念及时渗透,并且向学生推荐科学性的网络教学平台或者资源等。可想而知,学生便可在多种渠道下掌握更多的会计相关的学习资源。实践证明,在对会计人才进行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活动,允许学生对现有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随即与小组同伴进行问题的探究与查找。学生能够在自主查找问题、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到多种形式的会计思维,同时可借此检验自己的专业能力。当然,教师还可积极组织学生对现有的知识内容进行积极辩论,例如允许学生对有效规避计算失误现象的措施进行分析,或者对先进的计算设备以及手段进行及时的分析,将其优缺点明确的呈现出来。这样一来,就可为日后的从业提供有效的借鉴。 五、结语 由以上内容可知,高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及时树立创新性的教学理念,同时将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采用多种有效渠道教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能够逐渐向复合型的人才方向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需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必须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科学性思维能力,把握好大数据背景下培养会计人才所需的重要资源。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显著的滞后性,同时无法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等能力得以高效培养,故而必须及时将现有的教学力度较强,教学模式转变、教学内容进一步丰富。
浅谈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浅谈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 [摘要]随着物流业的 发展 , 企业 物流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在企业物流成本 会计 核算的研究应用方面有了显著进步,试图在不改变现行财务制度的条件下,对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模式比较与选择进行了研究,并在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研究方面,对物流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进行了实例分析。 [关键词]物流成本 会计核算 模式 所谓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就是通过凭证、账户、报表对物流成本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 计算 及报告来核算物流成本的模式。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单轨制和双轨制。单轨制是建立一套能提供多种成本信息的核算体系,在统一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反映产品成本、变动成本、物流成本等信息。双轨制是在现有成本核算体系之外重新构建另一套成本核算体系来反映物流相关的成本费用。显然,单轨制是将物流成本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结合在一起。双轨制是将物流成本的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针对我国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对我国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比较与选择进行研究。 一、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标准 单轨制,是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即把物流成本核算与企业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结合起来进行,在现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并且明确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使用这种模式在会计处理上,与物流成本无关的部分直接记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账户,把与物流成本有关的部分直接记入设置的物流成本账户中。会计期末,再将各个物流成本账户归集的物流成本余额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摊到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中。这种模式的物流成本账户和传统的成本费用账户是合一的。 双轨制,是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把物流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截然分开,单独建立起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这样形成相互独立的两套账户系统,两套计算体系分别按不同要求进行,向不同的信息要求者提供各自需要的信息。提供的信息比较系统、全面、连续、准确、真实。在新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单独反映出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这些费用在哪些地方发生(物流成本位置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 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从收益与成本匹配来讲,对于我国一般企业更适合于选择双轨制单就收益来讲,单轨制能够在一套成本核算体系中提供多种成本核算信息,其 经济 效益也是非常显著的。而双轨制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只能反映物流成本的情况,企业如果要得到责任成本、变动成本等资料还需再构建责任成本核算体系,变动成本核算体系等。所以,当需要多种成本资料的企业可以选择单轨制,而不需要多种成本资料的企业可以选择双轨制,这样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能得到较高的收益成本比。 1.相比单轨制,双轨制更适用于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 企业 从成本核算方法的因素考虑,双轨制模式以两套 会计 账簿体系分别反映企业的物流成本和产品成本。物流成本核算是产品成本核算相对独立的过程,其本身就包含费用的重新收集、整理和加工,企业采用传统的制造成本法不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产生影响。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下,制造费用的分配较为笼统,它的核算成本也比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成本低,这一点与双轨制模式成本较低的特点相一致。所以,对于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来讲,应考虑选择双轨制模式。 2.相比双轨制,单轨制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要求过高 从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因素看,单轨制模式对新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提出了高要求。而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必然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全面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以及较高素质的员工,特别是会计机构的员工完成全新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与运作。相比双轨制模式,在单轨制模式下,需要大量更烦琐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工作靠手工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辅以 电子 计算 机及企业内部 网络 的帮助。因此,上述各项工作水平都较好的企业可以选择单轨制。单轨制要求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水平较高,相对而言,双轨制模式对企业这些因素的要求较低。如果企业的这些基础工作水平一般,则企业就应该考虑选择双轨制,这样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完成。 为了更清晰地比较对两种核算模式的特点有,明确哪一种更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实际需要,下面通过列表来比较。另设账簿,但既不违反财务会计准则,又将物流成本纳入了管理会计体系,利于物流成本的管理。基于我国企业的普遍情况,以及我国一些会计相关制度、准则的限制,提倡使用双轨制模式,即不改变原有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而是在凭证、账户中增设明细科目来辨认,同时另设管理会计账簿,在该账簿中单独核算。 三、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隐性物流成本核算是在会计核算体系外,通过统计存货的相关资料,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出,计算方法简单,不涉及会计科目的选取和物流成本账户的设置问题。本文的物流成本核算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主要是针对显性物流成本的核算。 物流成本核算采用双轨制核算模式,双轨制核算模式是在不打破现行财务核算方式的条件下,对物流成本进行内部管理核算。具体做法是:由财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账务处理要进行更明确的明细划分,登记有关账户后,根据原始凭证登记物流成本有关账户,登记由企业统一提取或支付而应由物流活动负担的费用及按支付形态反映的物流费用,月末物流成本员依据物流成本有关账户编制计算表,并据此对物流成本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浅谈企业物流成本会计:论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 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物流业的迅速 发展 , 企业 物流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在企业物流成本 会计 核算的研究应用方面有了显著进步,试图在不改变现行财务制度的条件下,对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模式比较与选择进行了研究,并在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研究方面,对物流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进行了实例分析。 关键词: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 所谓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就是通过凭证、账户、报表对物流成本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 计算 及报告来核算物流成本的模式。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单轨制和双轨制。 单轨制是建立一套能提供多种成本信息的核算体系,在统一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反映产品成本、变动成本、物流成本等信息。双轨制是在现有成本核算体系之外重新构建另一套成本核算体系来反映物流相关的成本费用。显然,单轨制是将物流成本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结合在一起。双轨制是将物流成本的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针对我国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对我国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比较与选择进行研究。 1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标准 单轨制,是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即把物流成本核算与企业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结合起来进行,在现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并且明确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使用这种模式在会计处理上,与物流成本无关的部分直接记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账户,把与物流成本有关的部分直接记入设置的物流成本账户中。会计期末,再将各个物流成本账户归集的物流成本余额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摊到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中。这种模式的物流成本账户和传统的成本费用账户是合一的。 双轨制,是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把物流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截然分开,单独建立起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这样形成相互独立的两套账户系统,两套计算体系分别按不同要求进行,向不同的信息要求者提供各自需要的信息。提供的信息比较系统、全面、连续、准确、真实。在新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单独反映出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这些费用在哪些地方发生(物流成本位置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 对于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两种模式,单轨制和双轨制,应该如何选择和运用,以满足我国现阶段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需要,笔者提出了以下五个选择标准。 (1)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物流成本会计的核算是对物流成本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以,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一样,需要遵守规则制度并且必须与公认的会计准则相符。在我国必须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这是选择会计核算模式的基本标准。 (2)符合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需要。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内部人员决策提供物流成本信息。这正是在传统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中所缺乏的,这是选择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直接要求。 (3)收益与成本匹配。企业物流成本会计的核算是为了提供准确的成本资料。通过对成本资料的详细分析,可以了解成本的构成比例,找出不合理的部分。同时,成本核算本身也要消耗一定的 经济 资源,即成本核算本身也有成本。单轨制和双轨制在核算中的具体操作不同,其成本也不同。另外,两种模式反映物流成本信息的信息程度也不同,这样对于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所获得的收益也不同。因此,企业在选择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具体模式时,应将不同核算模式所需的成本和能带来的收益进行配比。这是企业选择核算模式的重要标准。 (4)与企业现有成本核算方法相适应。物流成本的核算有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和作业成本法。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的思想与特点不同,各自适合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单轨制和双轨制)也不一样。两者匹配的好,则物流成本的核算工作可以得到简化,提供的成本资料也准确完整;两者不相适合,则物流成本的核算可能费时费力,企业的会计工作也受到不利影响。 (5)符合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现状。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的会计活动,不同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对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要求不同。另外,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也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对这两者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选择时也要考虑到企业的这两个因素。 2 物流成本 会计 核算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从收益与成本匹配来讲,对于我国一般 企业 更适合于选择双轨制单就收益来讲,单轨制能够在一套成本核算体系中提供多种成本核算信息,其 经济 效益也是非常显著的。而双轨制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只能反映物流成本的情况,企业如果要得到责任成本、变动成本等资料还需再构建责任成本核算体系,变动成本核算体系等。所以,当需要多种成本资料的企业可以选择单轨制,而不需要多种成本资料的企业可以选择双轨制,这样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能得到较高的收益成本比。 2、1 相比单轨制,双轨制更适用于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企业 从成本核算方法的因素考虑,双轨制模式以两套会计账簿体系分别反映企业的物流成本和产品成本。物流成本核算是产品成本核算相对独立的过程,其本身就包含费用的重新收集、整理和加工,企业采用传统的制造成本法不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产生影响。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下,制造费用的分配较为笼统,它的核算成本也比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成本低,这一点与双轨制模式成本较低的特点相一致。所以,对于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来讲,应考虑选择双轨制模式。 2、2 相比双轨制,单轨制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要求过高 从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因素看,单轨制模式对新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提出了高要求。而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必然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全面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以及较高素质的员工,特别是会计机构的员工完成全新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与运作。相比双轨制模式,在单轨制模式下,需要大量更烦琐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工作靠手工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辅以 电子 计算 机及企业内部 网络 的帮助。因此,上述各项工作水平都较好的企业可以选择单轨制。单轨制要求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水平较高,相对而言,双轨制模式对企业这些因素的要求较低。如果企业的这些基础工作水平一般,则企业就应该考虑选择双轨制,这样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完成。 为了更清晰地比较对两种核算模式的特点有,明确哪一种更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实际需要,下面通过列表来比较。另设账簿,但既不违反财务会计准则,又将物流成本纳入了管理会计体系,利于物流成本的管理。基于我国企业的普遍情况,以及我国一些会计相关制度、准则的限制,提倡使用双轨制模式,即不改变原有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而是在凭证、账户中增设明细科目来辨认,同时另设管理会计账簿,在该账簿中单独核算。 3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隐性物流成本核算是在会计核算体系外,通过统计存货的相关资料,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出,计算方法简单,不涉及会计科目的选取和物流成本账户的设置问题。本文的物流成本核算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主要是针对显性物流成本的核算。 物流成本核算采用双轨制核算模式,双轨制核算模式是在不打破现行财务核算方式的条件下,对物流成本进行内部管理核算。具体做法是:由财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账务处理要进行更明确的明细划分,登记有关账户后,根据原始凭证登记物流成本有关账户,登记由企业统一提取或支付而应由物流活动负担的费用及按支付形态反映的物流费用,月末物流成本员依据物流成本有关账户编制计算表,并据此对物流成本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为单独集中核算物流成本,可专门设立账簿,并增设“物流成本”一级账户,并设置“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退货物流成本”和“废弃物物流成本”账户五个二级账户,并按成本责任单位及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在“物流成本”的二级账户下设置“运输成本”、“材料费”、“仓储成本”、“包装成本”、“管理费”、“折旧费”及“其他费用”等若干明细账户,对于账户的选择可由企业依据自己的实际业务种类进行划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进一步细分各项费用科目,如下设:“材料费”、“燃料费”等。双轨制物流成本核算模式不需要对现行成本核算的账表体系进行调整就能全面系统的提供物流成本资料,且易于掌握,能及时传递和反馈物流成本会计信息。 浅谈企业物流成本会计: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探讨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为改善自身经济效益,通过控制成本进行优化改善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主要方式。现代化市场经济中,物流成本在生产经营总成本中占据较大比重,已经成为现代物流成本管理中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故而,依据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能够合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强化成本管理,优化经济效益,提高自身市场竞争优势。本文主要从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所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改进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也得到了长足进步,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充分认识到了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对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具有显著作用。实现合理的物流成本控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在其逐渐应用中成为除物质与人力资源之外的第三利润源泉。但是,在重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及管理的同时,由于相关业务活动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具体运作中仍然存在问题,影响着企业成本管理效果[1]。所以,在对其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改进策略,对于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 就先进会计核算制度而言,并未形成单独的物流成本核算机制,导致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使得物流成本往往在其他会计科目中进行核算,使账目存在混乱现象,且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并不能直接获取相关的有效信息。此外,在缺少针对性及独立性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前提下,导致会计核算思路不够清晰,相应的专业化人才及标准、规范的操作方法均有所欠缺,直接影响到企业依据自身经济发展思路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模式与方法,进而影响经济效益。 2.会计核算内容不全面 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具体管理相对复杂,导致其运作具有极大的隐含性,所以,诸多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内容缺乏系统性与全面性,进而限制整体运作效益。通常,在具体核算过程中,企业多重视货物的生产及采购等环节,而对于企业内部的一些物流成本则未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与核算,如物流设备租用费用、逆向物流成本等,进而影响到最终的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结果,不利于管理者做出切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决策。 3.会计核算管理混淆不清 诸多实践活动表明,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着同企业会计核算相混淆的现象,进而影响管理效果。在现代化经济发展中,物流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各个经济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导致其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均有体现,使得相关信息相对混乱,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物流成本信息获取难度,并难以在经营过程中有效反映,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管理[2]。 二、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改进策略分析 1.强化物流成本管理意识 针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过程中的核算混淆及不全面现象,企业管理者需在明确物流成本管理重要性的前提下,针对其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强化管理,诸如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强化生产经营主体对于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关注度,优化运作及生产经营效益。此外,企业管理者还需明确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具体对象与内容,进而开展相关系统性、全面性的会计核算工作,使其在各个环节及企业部门有所体现,明确具体的工作内容,避免出现混淆不清,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2.设立专门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机构 企业需依据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特点设立专门的机构,为其工作及运作的专业性、独立性创造条件,并且在创建良好整体环境的前提下,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设立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项目,以确保各项核算管理工作的整体完善。可依据企业物流成本运作特点设立明细分类账目,如可在二级账目的基础上,依据仓库、运输、采购等不同项目的费用设置更加明确细致的分类科目,再依据企业对物流成本的实际核算需求设计相应的会计凭证,以更加直观的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数据信息[3]。 3.制定完善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于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而言,完善的相关制度是其具体工作运行的基础与前提。首先,需建立科学完善的会计核算方法、核算程序及审批程序等相关制度,使相关核算工作达到制度化与规范化的要求;其次,在创建良好运行环境的前提下,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需加强核算监督管理,对物流成本核算中费用的开支、审批手续等进行严密管理与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从各方面防止及杜绝贪污、浪费等不良现象;最后,建立完善、统一的会计核算标准,使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对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有统一的认知,进而从各方面确保其会计核算及相关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发展,物流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成为另一全新的利润源泉,所以,强化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成为企业发展中,以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但就其实际发展应用来看,依然存在诸多运作问题,这就需企业在明确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重要性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改进与管理措施。在该过程中,强化其会计核算意识是基础环节,在创建良好运作环境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核算制度与体系,依据物流成本具体特征开展会计核算,以最大化调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物流成本,解决其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充分改善经济效益,强化市场竞争优势。 作者:张妍 单位:大庆职业学院 浅谈企业物流成本会计: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及策略 摘要: 会计核算是决定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运输的物流运营成本。 关键词: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 一、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作用 物流运营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避免的支出成本。会计核算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分析企业物流的整体运营情况,根据企业内部的物流运营路线、运输时常、物流支出等信息,给出合理的物流运营改进办法。会计核算在物流运营中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1)首先它能够提供多种合理的物流运营信息,企业可以依据物流信息选择合适的物流运营方案。会计核算体系会对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进行准确分析,得出物流运营的营利或者亏损状况。企业能够根据会计核算体系提供的信息,来对物流运营的路线、运输方式、运输时常进行调整,最终达到降低物流运营成本的效果。物流运营活动中经常存在运输路线、运输方式等方面的差错,从而造成物流运营成本的增长。(2)其次会计核算体系还能够对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转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出合理的物流运营模式。物流运营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利益分配不均、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企业物流运营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严重影响,也是物流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制定出严格的物流运转制度,物流运转制度明确规定各个岗位的物流责任、利益分配,以及物流工作者的工作任务。(3)会计核算体系能够指导企业高层、政府部门的物流决策。会计核算体系提供给企业高层相关的物流财务报表,企业高层根据报表中物流运营的发展情况,进行下一步的物流决策。政府部门在企业物流运营中,起着调控物流价格的作用。会计核算体系提供给政府部门相应的物流财务报表,政府部门根据报表中的数据,对企业的物流运营进行合理的监管。因此会计核算体系在企业物流运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不足之处 1.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对象存在差别。 物流成本包括多方面的内容,物流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也需要联合众多的企业才能完成自身的物流活动。因此在物流成本的核算中,存在着成本内容众多,牵涉企业众多的问题。各个行业的企业在物流运营成本的计算中,都有一套自己的物流成本计算方式。在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不一致的情况下,各个物流企业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目前整个物流行业的运输成本,没有一套公共的会计核算方法,因此产生的物流运营成本不能代表物流行业的普遍成本。这种行业标准的缺失,对物流运营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大影响。 2.物流成本核算程序缺乏科学性。 会计核算系统并没有制定严格的物流责任分配体系,责任意识的松懈会使物流运营成本逐渐增加。(1)首先会计核算系统在计算物流费用的时候,将物流费用归入企业成本费用中,这会增加企业本身的财务负担。物流运营费用不仅仅指物流运营过程中的人工费用、运输工具费用,也包括材料损耗费用、物流运营路线改变所产生的额外费用等。以上这些费用都由运输企业来支付,而且企业每年支付的运输费用在持续上涨。(2)其次是物流费用的责任分配不合理。目前运输企业不愿和物流企业进行物流运营成本费用均摊,物流企业也很难从运输企业身上获得属于自己的物流损失费用。物流企业在物流信息系统软件中投入大量的资金,也在软件维护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物质与资金的消耗只能由物流公司来承担,运输企业不承担其中的任何费用。这种不合理的物流费用承担方式,使物流企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3)企业缺少物流运营成本核算人员。企业的物流部门没有配备专业的物流成本核算人员,物流运营都是依靠各个物流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规划。企业的物流部门既要承担物流成本核算任务,又要承担物流运营任务,这使得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核算没有保障。目前企业物流部门大多都不能完成运输成本核算的任务,每个部门都有一套自己的核算方式。这样的运输成本核算,会无形中增加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 3.物流成本的账务核算不完善。 物流运营成本在企业财务种占有较大的比例,但企业的财务核算并没有将物流运营成本单独的进行核算。企业在进行物流运营成本核算的时候,也没有按照物流运营所产生的各种附加费用进行核算,只单单对运输中人工成本、运输工具消耗成本进行核算。因此很多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数据,不能反映企业运输成本的真实情况。与此同时企业的物流部门所属的人员众多,各种人员对运输成本的统计存在着较大差别,从而导致运输成本的核算工作进展缓慢。有些部门故意夸大物流运营成本费用,将那些物流运营无关的费用也计入物流运营成本中。这种情况的反复出现,会使企业经济遭受严重的损失。 4.物流成本报表信息不完整。 物流运营成本会在产品出售的过程中,被自动分配到商品生产成本、宣传成本、管理成本中,因此产品的物流运营成本并没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得到显示。这样的成本核算体系不能对真实的物流运营成本进行统计,因此得到的企业运输成本也就不准确。同等的资本投入得不到同等的资本产出,无疑会削减企业的产品销售利润。企业投资者、政府部门、物流企业在无法获得准确物流运营成本的情况下,不能顺利开展各自的工作。这种物流运营成本统计表的缺失,会对产品生产企业、企业投资者、政府部门、物流企业等部门的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也会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 三、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改进策略 1.统一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对象。 会计核算体系的改革,首先要从物流运营的整个流程入手。企业的物流运营活动包括一系列的包装运输、存储配送过程,会计核算体系要对从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来控制物流运营的成本。在物流运营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额外费用,会计核算体系会准确核算各项运输活动的支出情况,并将所有的物流支出统一记录。除此之外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还可以运用其他的核算方式,进行物流运营成本的核算。但各种物流运营成本核算都要具有统一的核算对象,也就是说物流运营成本的主要分类项目要确定,要能够反映真实的物流运营成本。在统一的物流核算对象的前提下,还可以适当加入其他的物流成本核算对象,使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具有更高的完整性。 2.健全物流成本的核算程序。 企业各部门人员要做好自身的物流运营工作,在物流运营过程中控制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需要准确预估、核算物流成本,根据核算出的数据有效控制物流运营成本。同时会计核算部门的工作人员还要不定时检查各个物流岗位员工的工作状况,监督员工履行各自的职责,按照企业要求完成物流运营任务。健全的物流成本的核算程序,是企业物流运营平稳快速发展的保障。会计核算体系需要制定一套符合企业发展的物流核算体系,包括物流核算内容的选择,核算方式的确定,各岗位工作人员职责的分配等。完整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物流运营的工作效率,也能够大幅度降低物流运营的成本。会计核算部门还要对物流运营过程中的额外费用支出、利润分配、责任分担等方面的内容,作出详细的职责划分、利益划分。根据不同部门的职责范围、贡献大小,分配给各部门相应的责任与利益。最后企业也要对内部的物流存储、周转支出,进行详细的统计。通过科学的规划,来降低物流存储与周转的费用。会计核算体系中的主要环节为监督,只有会计核算做好监督统计工作,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运营支出。 3.构建科学的会计核算体系。 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以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方法为基础。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方法将物流运营中的主要成本因素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物流运营成本的主要类目研究。同时还会根据不同企业的物流运营支出情况,增加其他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这种主要核算项目加次要核算项目的核算方式,一方面能够对企业物流成本的主要项目进行统计,保证物流成本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对不同企业的其他物流成本进行适当添加,保证物流成本核算的完整性。除此之外这种核算方式还能够减轻会计核算部门的核算负担,产生良好的统计结果。若企业同时拥有产品生产、物流运营两方面的业务,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会更加的方便快捷,也会将物流成本降至最低。物流成本需要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统计,也要根据企业不同的物流运营情况进行成本项目的添加。因此恰当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能够保证物流运营业务的顺利开展。目前企业主要使用以下几种会计核算方式,开展自身的物流成本核算工作:(1)单轨制。单轨制是对原有成本核算体系的扩充,通过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与其他成本核算体系的结合,形成企业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会计核算部门在进行财务报表核算时,会将物流成本、其他企业生产销售成本共同列入财务报表中。但在制作账本的过程中,仍是把物流运营成本作为单独的项目进行记录,物流成本会单独记录在物流会计账本中。(2)双轨制。与单轨制相对应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是双轨制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双轨制的物流成本把物流成本单独从企业成本中剥离出来,通过设置独立统计方式、独立账本的模式,开展物流成本的核算工作。双轨制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不仅能够统计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而且能够统计与物流成本相关的其他企业的活动。双轨制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主要记录那些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合作伙伴的物流资金活动。这样的核算方式能准确统计各种物流资金的流动情况,企业高层在浏览物流资金的流向后,能对那些耗费资金巨大的物流项目进行改进,也能够指导企业接下来的物流工作。无论是单轨制还是双轨制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都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物流核算计划。通过严格执行、严格监督物流运营活动,逐渐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4.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随着物流成本的不断增长,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也要不断的补充与完善。会计核算报表要能够体现企业物流运营的真实情况,根据企业物流部门项目的增加、人员的调动情况,不断增加或者删减报表中的内容。企业会计核算表包括多方面内容,主要统计物流运营过程中的亏损、营利情况,以及统计分析物流运营的现金流向等。企业物流的会计核算表可以按照各种物流部门进行统计,通过统计不同职能部门的物流成本情况,归纳总结形成会计统计核算表;还可以根据物流的具体项目进行统计,通过统计各种物流项目的成本支出,来制作出物流会计核算表。企业只能运用一种统计方式进行物流成本支出的统计,多种统计方式的叠加不利于企业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企业也要按时公布物流成本支出的信息,企业高层也要不定时的查看企业物流成本的支出情况。政府部门也要不定时查看企业的物流成本支出信息,以便于管理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政府、物流部门内部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支出。 四、结束语 企业物流成本是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物流成本常常被企业的管理者所忽视。企业物流成本需要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对其进行监督、控制与整改。物流会计核算体系所承担的主要任务为,控制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尽可能获得更多的物流利润。单轨制的物流会计核算体系,能够在减轻物流核算工作量的情况下,产生良好的核算效果。双轨制的物流会计核算体系,能够更加清晰的统计企业的物流成本信息。两种物流会计核算方式,都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作者:黄越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 浅谈企业物流成本会计: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浅谈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有十几年,企业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在这演进的过程中,随之催生了物流这一新型经济领域。而物流业的飞速发展直接促进了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其中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获得了明显的进步。然而,在不断的进步与加强中,我们也看到了这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并依据这些不足,对症下药的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方法 一方面,我们了解到会计核算是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贯穿于全过程的基本职能之一,又称作反映职能。货币是它的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是它的三个环节。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清楚物流成本核算的定义,物流成本核算是根据企业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采用相应的成本计算方法,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通过一系列物流费用的汇集与分配,从而计算出各物流环节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物流会计核算同样要遵循一般会计的核算方法进行核算。物流成本核算在促进企业物流管理的加强,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技术的革新,物流效益的增加以及物流成本的节约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物流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包括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不清晰,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选择不明确,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范围、内容不全面,没有超出财务会计的范围,物流成本核算的标准不合理等。接下来本文将逐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讨论。 一、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必须明确 物流成本核算是通过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全面系统的计算,准确表现出物流成本的大小以便控制,从而提供给企业管理者更加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以便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也能促进企业内部认识到物流重要性。计算出具体物流活动的成本,提供给决策者比较准确的物流信息,反映出物流活动所中存在的问题,把握住物流成本的构成,为物流运营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不同物流部门的成本分析,反映各部门的业绩,以此促进各部门优化物流方式,提高物流效益和业绩。通过对不同客户的物流成本的分析和分解核算,为物流服务收费水平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同时针对不同客户的物流成本需求制定不同的计划,有利于优化对客户需求的管理。按照物流成本计算的口径计算本期物流实际成本,评价物流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从而得出员工的工作绩效。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可以计算出物流成本在本期与上期以及每个环节的同比差异,弄清产生差异的原因,择优弃劣,促进物流成本管理的提高,为企业年终的绩效考核的时候提供部分依据。 二、保证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的正确性 为了给企业提供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必须明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反映和记录着物流成本信息。一般物流成本的核算有按支付形态、功能计算物、适用对象、物流作业四种方法。另外还有一种隐性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它包括标准成本制订、隐性物流成本的计算与账务处理三方面。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完善,需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明确物流成本项目,确定企业物流成本不同级别的具体核算项目,它的参考依据就是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但是所确定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必须能够全面的反映本企业物流业务所发生所有的成本费用。其次,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在于物流成本项目,根据物流成本项目核算管理的需要,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会计账簿以及会计凭证。一般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选择采用单轨制或是双轨制两种模式,通过对自身的管理水平、企业员工的素质、会计基础工作的高低等多方面的考虑,选择合适的会计核算模式。最终,根据所得出的物流成本的核算特点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真正目的在于编制物流成本会计报表,提供本企业物流成本信息,给予企业管理决策者以决策依据。 三、全面完善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范围、内容 目前,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范围、内容不全面,过于狭隘的局限于财务会计的范围。只涉及着部分的物流信息,传统的成本计算法造成了所谓的“物流费用冰山说”。在核算内容方面不但异常混乱,而且非常不全面,在企业设定的会计科目中,在成本核算的时候只是在支付企业外部的物流运输成本、企业物流仓储成本、物流采购成本等方面进行核算,而忽视了甚至没有列入成本核算的企业内部的其他物流成本的核算,实际上计算的这些费用在整个物流费用中犹如冰山一角,而隐藏起来的部分却包含了很大的物流成本。这就使得最后得出的物流成本信息失去了客观性和真实性,最终会影响企业物流管理者对下一步的物流成本预支作出正确的决策。企业想要提高物流成本核算效益,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全面的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制度,全面完善会计核算的内容,做到面面俱到,拒绝疏漏和死角,扩大会计核算范围,扩大会计核算的深度和广度,保证得出的物流成本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全面性。实际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除去浮在水面的一角冰山之外的,隐藏于水面之下的物流成本,避免疏漏,因小失大,影响企业管理者作出下一步的物流成本预算。 四、合理规范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标准 现阶段,由于我国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的物流成本核算的标准,各大企业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不得不依据本企业自我的理解和分类进行会计核算,导致各企业间无法进行比较、借鉴和相互促进,致使我国的物流没有办法统一稳定的发展,最终影响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因此,国家政府在当前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制定统一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标准。只有统一了会计核算标准,才能使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时,少走弯路,减少方向性的错误,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促进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在物流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企业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大。想要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企业必须抓住物流这个“第三利润源”,依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制度和技术保障,选择合适的核算模式,保证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企业物流的稳步发展。 作者:张晗 单位:山东大学
通信系统原理论文:高职院校“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探析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与通信日益广泛地渗入到各行各业和各个学科,“通信系统原理”不仅成为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而且也成为信息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应用、自动化以及其他相近专业的必修课程。高职院校由于受传统教育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基本沿用过去强调学科本位的本科教学模式,未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整合,照搬本科教材及内容,或只是对某些部分内容进行删减,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传授基本的且适合于高职学生发展的知识,而是将超越高职学生理解范围的繁、难、偏的知识点填鸭式地教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学得累、学不懂、学不会、厌学直至放弃本课程的学习。为了满足培养工程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突出操作技能培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对“通信系统原理”课程进行了一次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教学进程的改革 “通信系统原理”课程的内容是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各项性能指标。该课程的特点是内容抽象、理论性强,需要较强的数学基础,其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信号与系统”、“概率论”、“高频电子线路”等。后续课程有“移动通信”、“程控交换机”、“光纤通信”、“移动终端设备原理”等。因此,该课程是一门承前启后的课程,也是通信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对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传统的强调学科本位的本科教学模式是严格按照完整的“先修课程通信系统原理后续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在开展本课程之前,必须把前面的所有先修课程全部讲授完毕。其教学进程如表1所示: 表1所示的教学进程在该院进行的时候遇到了以下问题: 第一,第三学期进行的“概率论”、“信号与系统”课程内容过于抽象、深奥,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较差存在厌学情绪,教学效果不理想。 第二,随着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已经成为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保证“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活动的正常开展,必须要大力对过于抽象的理论教学时间进行压缩,而且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教学与就业的“零过渡”,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从第五学期开始就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了。因此,将通信工程的核心专业课程设计在第五学期,是不能满足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的。 鉴于此,学院进行了教学进程方面的改革尝试,将专业核心课程提前一个学期,删掉“概率论”、“信号与系统”课程,重新调整了教学计划,如表2所示: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先修课有“模拟电路”等。“通信系统原理”的内容里面在模拟调制系统这一章节与“高频电子线路”有较强的相关性,如果学生先学习“高频电子线路”,再学习“通信系统原理”,那么学生理解这一章节也许会好一些。不过由于时间紧凑,因此,只能将“模拟电路”安排在第二学期开展,而将“高频电子线路”与“通信系统原理”课程同时在第三学期开展。结果发现,学生在学习“通信系统原理”课程关于模拟调制系统原理的时候,感觉到需要掌握对应的高频电子线路的知识,而在学习具体电子线路时,也能加深对通信系统的理解,从而取得相辅相承、互相促进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把“概率论”、“信号与系统”课程全部删除,不利于学生对通信系统原理课程的理解。不讲授“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内容,学生无法理解通信系统课程中关于频谱和传递函数等方面的基本概念;不讲授“概率论”的基本内容,学生无法理解课程中关于信道与噪声以及误码率方面的推导过程。因此,在讲授本课程之前,需要适当地补充相关的基本内容,将“概率论”、“信号与系统”的主要内容作扼要的介绍,将其精髓浓缩出来,并无缝地插入到通信原理的相应内容中去,力求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这些先修课程的对象也能够没有困难地理解其中的内容。 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本来基本学时数为64学时(4学时/周),我们的尝试是将其学时数增加到96学时(6学时/周),增加了32学时。其中约24学时用于讲授“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知识,8学时讲授“概率论”的基本知识。课程教学的顺序是先讲授“信号与系统”,继而讲授“通信系统原理”,然后在讲授中遇到与“概率论”有关的知识时补充必要的基本内容。将三门先修课程的内容高度浓缩,不遗留必要的知识点,同时凡是与“通信系统原理”无关的章节一概跳过,达到“少而精”的目的。 三、教材的选择与编写 教材乃授课之本,好的教材对教、学活动都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其培养目标选择适合于高职学生定位的教材,最好采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在本次实践中,我们选择张会生主编的《现代通信系统原理》作为教材,至于“信号与系统”和“概率论”方面则参考以上的教材中相关章节内容,将需要补充的知识点抽取出来,然后采用电子教案和印发补充资料的形式发放给学生,既达到教学目的,也节约教材成本。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意义深远。课程改革创新的路还有很长,要做的事还很多,应遵循教学规律,不断改革创新,为培养掌握通信技能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做出新的努力。 (作者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通信工程系) 通信系统原理论文:阐述光纤通信原理及光纤通信系统构成的应用 摘要: 本文论述了光纤通信的原理,并说明了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并就光纤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光纤;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系统;发展前景 1前言 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手段,它的快速发展历史只有二十多年,已经历三代:短波长多模光纤、长波长多模光纤和长波长单模光纤。进入21 世纪后,由于因特网业务的迅速发展和音频、视频、数据、多媒体应用的增长,对大容量(超高速和超长距离) 光波传输系统和网络有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光是一种频率极高的电磁波,因此用光作为载波进行通信容量极大,是过去通信方式的千百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光通信是人们早就追求的目标,也是通信发展的必然方向。 2 通信原理 2.1 光纤的优点 光纤是由中心的纤芯和外围的包层同轴组成的圆柱形细丝。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从原理上看,构成光纤通信的基本物质要素是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光纤除了按制造工艺、材料组成以及光学特性进行分类外,在应用中,光纤常按用途进行分类,可分为通信用光纤和传感用光纤。传输介质光纤又分为通用与专用两种,而功能器件光纤则指用于完成光波的放大、整形、分频、倍频、调制以及光振荡等功能的光纤,并常以某种功能器件的形式出现。光纤通信之所以发展迅猛。主要原于它具有以下特点: 1) 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一根光纤的潜在带宽可达20THz,无中继传输距离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公里; 2) 信号串扰小、保密性能好; 3) 绝缘、抗电磁干扰性能强,传输质量佳; 4) 光纤线径细、重量轻,原料为石英,节省有色金属铜材料,有利于资源合理使用; 5) 具有抗腐蚀能力强、抗辐射能力强、可绕性好、无电火花、泄露小、保密性强等优点; 6) 无辐射,难于窃听,因为光纤传输的光波不能跑出光纤以外; 7) 光缆适应性强,寿命长。 2.2 光纤通信的原理 所谓光纤通信,就是在发送端首先要把传送的信息(如话音) 变成电信号,然后调制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幅度(频率) 变化而变化,并通过光纤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然而,由于目前技术水平所限,对光波进行频率调制与相位调制等仍局限在实验室内,尚未达到实用化水平,因此目前大都采用强度调制与直接检波方式(IM- DD)。又因为目前的光源器件与光接收器件的非线性比较严重,所以对光器件的线性度要求比较低的数字光纤通信在光纤通信中占据主要位置。 基本的光纤通信系统是由数据源、光发送端、光学信道和光接收机组成。数据是数字,声音,图像等各种信号的数字化。光发送机和调制器则负责将信号转变成适合于在光纤上传输的光信号,先后用过的光波窗口有0.85、1.31 和1.55。光学信道包括最基本的光纤,还有中继放大器EDFA等;而光学接收机则接收光信号,并从中提取信息,然后转变成电信号,最后得到对应的话音、图像、数据等信息。 2.3 光纤通信系统 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如图2- 1 图2-1 光纤通信系统 2.3.1 PCM电端机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中传输的是二进制光脉冲“0”码和“1”码,它由二进制数字信号对光源进行通断调制而产生。而数字信号是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产生的,称为PCM(Pulsecodemodulation),即脉冲编码调制。这种电的数字信号称为数字基带信号,由PCM电端机产生。 2.3.2 光发信机 光发信机是实现电/ 光转换的光端机。它由光源、驱动器和调制器组成。其功能是将来自于PCM 电端机的电信号对光源发出的光波进行调制,成为已调光波,然后再将已调的光信号耦合到光纤或光缆去传输。电端机就是常规的电子通信设备。 2.3.3 光中继器 光中继器由光检测器、光源和判决再生电路组成。它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补偿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受到的衰减;另一个是对波形失真的脉冲进行整形。 2.3.4 光收信机 光收信机是实现光/电转换的光端机。它由光检测器和光放大器组成。其功能是将光纤或光缆传输来的光信号,经光检测器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再将这微弱的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到足够的电平,送到接收端的电端机去。 2.3.5 光纤连接器、耦合器等无源器件 由于光纤或光缆的长度受光纤拉制工艺和光缆施工条件的限制,且光纤的拉制长度也是有限度的。因此一条光纤线路可能存在多根光纤相连接的问题。于是,光纤间的连接、光纤与光端机的连接及耦合,对光纤连接器、耦合器等无源器件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2.4 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 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很广泛,主要用于通信中继网和用户接入网。光纤通信的优点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逐步取代电缆,得到广泛应用。长途干线通信过去主要靠电缆、微波、卫星通信,现已全面使用光纤通信,并形成了占全球优势的比特传输方法。光纤通信还可用于全球通信网、各国的公共电信网(如我国的国家一级干线、各省二级干线和县以下的支线)、高质量彩色电视传输、工业生产现场监视和调度、交通监视控制指挥、城镇有线电视网、共用天线(CATV) 系统等。 3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过去有人对光纤通信的发展情景,有些困惑。其一,在2000 年IT行业的泡沫,使光纤通信的生产规模投入过大,生产过剩,IT行业中许多小公司倒闭。特别是光纤,国外对中国倾销。其二,有人认为光纤通信的传输能力已经达到10Tbps,几乎用不完,而且现在大干线已经建设得差不多,埋地的剩余光纤还很多,光纤通信技术不需要更多的发展。 3.1 光纤到家庭(FTTH) 的发展 FTTH可向用户提供极丰富的带宽,所以一直被认为是理想的接入方式,对于实现信息社会有重要作用,还需要大规模推广和建设。FTTH所需要的光纤可能是现有已敷光纤的2~3 倍。过去由于FTTH 成本高,缺少宽带视频业务和宽带内容等原因,使FTTH还未能提到日程上来,只有少量的试验。近来,由于光电子器件的进步,光收发模块和光纤的价格大大降低;加上宽带内容有所缓解,都加速了FTTH的实用化进程。 近来,无线接入技术发展迅速。可用作WLAN 的IEEE802.11g协议,传输带宽可达54Mbps,覆盖范围达100 米以上,目前已可商用。如果采用无线接入WLAN作用户的数据传输,包括上下行数据和点播电视VOD的上行数据,对于一般用户其上行不大,IEEES02.11g是可以满足的。而采用光纤的FTTH主要是解决HDTV宽带视频的下行传输,当然在需要时也可包含一些下行数据。这就形成“光纤到家庭+ 无线接入”(FTTH+ 无线接入) 的家庭网络。这种家庭网络成本大大降低,维护简单。接入网采用无线是趋势,但无线接入网仍需要密布于用户临近的光纤网来支撑,与FTTH相差无几。FTTH+ 无线接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3.2 光纤通信的市场 FTTH毕竟是信息社会的需求,光纤通信的市场一定有美好的情景。目前,我国大量建设FTTH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尚未具备,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不过也有些大城市的所谓中心商业区CBD,有比较强的经济力量,现在已经采用光纤到住地PTTP 来建设。总的来说,目前中国的FTTH处于起步试点阶段。试点的作用,一方面是摸索技术和建设的经验,另一方面,还起竞争抢占用户的作用。所以,现在电信运行商,地方业主都积极对FTTH试点,以便发展宽带业务。因此,广播运行商受到巨大的挑战,广播商应加快发展数字电视的进程,并且要充实节目内容和采取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如果广播商要发展VOD点播电视,还需要对电缆电视网双向改造,如果采用光纤网,可更充分地适应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 通信系统原理论文: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及技术原理 摘要:本文先对这一网络结构作一个总体上的技术原理的描述,然后再对三种主流技术作一个各自的分析,通过对这些技术的学习使我们对未来的通信方向有一个基本上的了解。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结构;技术原理 1. 3G基本的网络结构和功能 跟我们以前所认识的GSM网络一样,在3G的网络里,也有交换,传输和用户终端,根据IMT-2000系统的基本标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4个功能子系统构成,它们是核心网(CN)、无线接入网(RAN)、移动台(MT)和用户识别模块(UIM),且基本对应于GSM系统的交换子系统(SSS)、基站子系统(BBS)、移动台(MS)和SIM卡。 如图所示,3G网络系统主要是UMTS无线接入系统,包括:CN(核心网)、UTRAN(无线接入网)、UE(用户装置)。NodeB(BS)、RNC(BSC)其中RNC可以看成GSM网络中的基站控制器,而NodeB可以看成GSM网络中的基站收发信台。对某个NodeB来说,控制其的RNC称为控制RNC(CRNC)。 CN核心网部分包括UMSC、SGSN、GGSN等功能实体,支持3G并发业务、高速电路业务和分组业务的MSC/VLR/HLR框架实现传输管理,移动性管理,呼叫控制,基本电信业务和补充业务等功能。 RNC无线网络控制器提供IU、IUb、IUr接口,管理和控制Node-B与CN信息传递,实现技术标准中的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一些功能。 Node-B基站系统通过IUb接口,接收来自RNC无线资源控制命令,完成标准中的专用和物理信道的接收和发送功能。我们从这里知道,其实3G网络的各功能结构和GSM有相似之处,那么3G网络是怎么在GSM网络功能模块中演进的呢?其实3G网络的演进包括RNC和CN部分的演进:UMTS无线接入部分RAN,采用UTRAN作为基站侧,以新建的方式实现3G宽带数据业务的无线接入;3G的演进主要的是核心网部分的演进,UMTS CN演进根据3GPP标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3GPP R-99的演进基于GPRS网络,第二阶段为3GPP演进基 于全IP网络。由于网络的这些种种演进,因此有了区别于2G(GSM)网络的3G的一个基本特征: (1)具有全球范围设计的,与固定网络业务及用户互连,无线接口的类型尽可能少和高度兼容性; (2)具有与固定通信网络相比拟的高话音质量和高安全性; (3)具有在本地采用2Mb/s高速率接入和在广域网采用384kb/s接入速率的数据率分段使用功能; (4)具有在2GHz左右的高效频谱利用率,且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带宽; (5)移动终端可连接地面网和卫星网,可移动使用和固定使用,可与卫星业务共存和互连; (6)能够处理包括国际互联网和视频会议、高数据率通信和非对称数据传输的分组和电路交换业务; (7)支持分层小区结构,也支持包括用户向不同地点通信时浏览国际互联网的多种同步连接; (8)语音只占移动通信业务的一部分,大部分业务是非话数据和视频信息; (9)一个共用的基础设施,可支持同一地方的多个公共的和专用的运营公司; (10)手机体积小、重量轻,具有真正的全球漫游能力; (11)具有根据数据量、服务质量和使用时间为收费参数,而不是以距离为收费参数的新收费机制。 2.3G的技术原理 2.1 双工方式 频分双工(FDD): 频分双工收发信各占用一个频率(段):收发同时进行,时延小技术成熟 时分双工(TDD): 时分双工收发信用同一频率,收发使用不同时隙:只占用一段频率;上下行信道对称,利于智能天线:设备简单,成本低;不对称FDD工作,数据传输使用时效率高。 WCDMA和CDMA2000都采用FDD模式,只有TD-SCDMA采用TDD模式。FDD模式的特点是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系统进行接收和发送,用频段来分离接收和传送信道;采用包交换等技术,可突破第二展的瓶颈,实现高速数据业务,并可提高频谱利用率,增加系统容量。但FDD必须采用成对的频率,即在每2×5MHz的带宽内提供第三代业务。该方式在支持对称业务时,能充分利用上下行的频谱,但在非对称的分组交换(互联网)工作时,频谱利用率则大大降低,在这点上,TDD模式有着FDD无法比拟的优势。 2.2 多址方式 通信的多址方式:码分多址 (CDMA)、空分多址 (SDMA)、频分多址 (FDMA)、时分多址 (TDMA)。 2.3 CDMA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优势 采用RAKE接收机,有效利用了信道相干时间形成的时间分集效应;宽带传输系统,利用了信道的频率分集效果;码字的多址传输,利用了多用户分集的效果;信号在信道中传输功率低,降低了干扰,提高了保密性;扩频因子灵活变换,有助于多媒体等多速率并发业务的传输;频谱效率高,优于以往的AMPS和GSM,频率复用系统WCDMA为1,GSM为1~~18;支持软切换和更软切换;支持新技术的应用,如多用户检测;WCDMA有下行发射分集,而GSM没有。 2.4 智能天线 智能天线是基于自适应天线阵原理,利用天线阵的波束赋形产生多个独立的波束,并自适应地调整波束方向来跟踪每一个用户,达到提高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增加系统容量的目的。采用智能天线技术,实际上就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使天线阵为每个用户自适应地进行波束赋形,相当于为每个用户形成了一个可跟踪他的高增益天线,从而既可以进行全方位通信,又可以用较小的发射功率覆盖相同的范围。在3G系统中,其他新的功能技术如多用户检测技术、联合检测、空时码、HDR等等,在这里就不多做阐述了。下面对这些技术基础的三种主流标准作介绍,还有一种新标准的简单介绍。 2.5 CDMA2000技术标准 CDMA2000是国际电信联盟(ITU)规定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之一,是从窄频CDMA 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CDMA2000是美国ITU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空中接口标准的建议,是IS-95标准向第三代演进的技术体制方案,是一种宽带CDMA技术。前反向同时采用导频辅助相干解调;在扩频码选择采用相同M序列,通过不同的相位偏置区分不同的小区和用户;射频带宽从1.25MHz到20MHz可调;快速前向和反向功率控制;下行信道中采用公共连续导频方式进行相干检测,提高系统容量;在下行信道传输中,定义直扩和多载波传输两种方式,码片速率分别为3.6864Mcps和1.22Mcps,多载波方式能很好地兼容IS-95网络;支持F-QPCH,可延长手机待机时间;核心网络给予ANSI-41网络的演进,并保持与ANSI-41网络的兼容性;支持软切换和更软切换;设计了两类码复用业务信道,基本信道用于传送语音、信令和低速数据,是一个可变速率信道,补充信道用以传送高速率数据,在分组数据传送上应用了ALOHA技术,改善传输性能;在同步方式上cdma2000与IS-95相同,基站间同步采用GPS方式。CDMA2000标准是一个体系结构,按照使用的带宽来区分,CDMA2000可以分为1x系统和3x系统。其中1x系统使用1.25MHz的带宽,提供的数据业务速率最高只能达到307kbit/s。在1x系统以后,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发展方向是1x EV-DO和1x EV-DV系统。其中1x EV-DO系统重点提高了数据业务的性能,将用户的最大数据业务传送速率提高到2.4Mbit/s。而1x EV-DV系统在将数据业务最大速率提高到3.1Mbit/s的同时,又进一步提高了语音业务的容量。 3.结语 综述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技术发展,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相应地调整、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纵观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规律和第三代通信技术的优点,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将产生一个容量更大、利润更丰厚的市场。 通信系统原理论文:浅谈津滨轻轨TWC车地通信系统原理及应用 【摘要】结合轻轨采用的美国USSI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系统,对TWC车地通信设备的原理、应用和维护进行介绍。 【关键词】轻轨;信号;TWC 1.系统简介 TWC车地通信设备是轻轨采用的美国USSI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系统的一部分,用于车载设备MicrocabⅡ和轨旁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洛杉矶绿线就是应用此系统。USSI的TWC2000单元为现地轨旁和经过列车间提供了无线、带有多种数据的移频键控通信。TWC可以实现以下系统功能:(1)ATO模式下,列车计划精确站台停车(2)非安全数据交换。 每列车上都装有车载TWC系统,轨旁装有轨旁TWC系统。轨旁TWC系统链接在整个通信网络一部分的中央处理器上。车载TWC系统链接在包括车载ATC、ATO和TCMS(列车监控系统)在内的车载系统上。车载ATC、ATO和TCMS通过车载和轨旁的TWC系统与轨旁CPU形成数据链接。 在运营车内TWC信号传送入TWC环线中,TWC系统从轨旁向列车传送非安全控制职责,包括车次号、检车等;从列车向轨旁传送数据状态,包括车次号、检车、列车长度等。本文介绍的是轨旁TWC的功能。TWC系统能够在车载和轨旁之间进行非故障安全的双向通信。 TWC车地通信设备组成如图1所示: 2.轨旁TWC系统组成及原理 轨旁TWC机笼可以放置在标准的19英寸机柜内。每套机笼包括A、B两组电路板,分别与轨旁两组环线单独连接。按作用分为四种不同类型:负责电源控制的开关电路板(共用),负责信息处理和FSK解调功能的TX/RX电路板和串行通信控制电路板(SCC PCB),最后还有一块电源电路板。机笼内还有四个起屏蔽作用的板,间隔插入它们用来防止PCB间的互相干扰。 在轨旁设备站与通行列车之间,车对地通信系统提供无线、串行数据和FSK的通信。每个轨旁设备站都有一个轨旁TWC系统,它与轨旁CPU连接,这个CPU又是列车控制系统的一部分,每列车上还装有车载TWC设备与ATC和ATO连接,车载ATC和ATO系统通过车载和轨旁TWC系统与轨旁CPU数据链接。 如图2所示,车载TWC系统由车载TWC机笼和安装在底部的TWC天线组成。轨旁TWC系统由轨旁的TWC机笼、TWC环线和耦合单元的PCB。一条长1.1英里(约合1.7Km)的传输线将耦合单元与机笼连接,耦合单元传输线与TWC环线连接提供合适的阻抗,当列车通过时,TWC环线与TWC天线间进行电磁耦合,实现无线的数据传输。 车载TWC机笼可以与ATC和ATO系统进行信息交换,也可以通过TWC天线与轨旁TWC机笼交换信息。轨旁TWC系统可以与轨旁CPU PCB进行信息交换,也可以通过TWC环线和车载TWC设备通信。为实现车载系统(ATO、ATC)和轨旁CPU间的半双工数据通信,所有的TWC PCB提供FSK调制和信息处理的功能。TWCW可以设为CTM,这样使得机车容易检测到交叉点位置,来实现精确的计划停车。 3.故障处理 通常的,TWC通信由机笼内的PCB完成,包括(PS PCB,SCC PCB,RX/TX PCB)。如果任一块板子发生故障后,就必须将它更换以恢复操作。表1列出了典型的故障查找及解决步骤。表中列出最常见的问题,可能的造成原理和有效的处理办法。技术人员最好按照给出的处理办法步骤操作,除非遇到比较特殊的故障原因。 4.结束语 经过津滨轻轨近6年的运营,TWC车地通信充分展示了它的稳定性能和便于维修的特点,是信号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有理由相信,将来它还会在日益发展的轨道交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者简介:张大鹏,天津滨海快速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中级工程师。 通信系统原理论文:阐述光纤通信原理及光纤通信系统构成的应用 摘要: 本文论述了光纤通信的原理,并说明了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并就光纤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光纤;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系统;发展前景 1前言 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手段,它的快速发展历史只有二十多年,已经历三代:短波长多模光纤、长波长多模光纤和长波长单模光纤。进入21 世纪后,由于因特网业务的迅速发展和音频、视频、数据、多媒体应用的增长,对大容量(超高速和超长距离) 光波传输系统和网络有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光是一种频率极高的电磁波,因此用光作为载波进行通信容量极大,是过去通信方式的千百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光通信是人们早就追求的目标,也是通信发展的必然方向。 2 通信原理 2.1 光纤的优点 光纤是由中心的纤芯和外围的包层同轴组成的圆柱形细丝。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从原理上看,构成光纤通信的基本物质要素是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光纤除了按制造工艺、材料组成以及光学特性进行分类外,在应用中,光纤常按用途进行分类,可分为通信用光纤和传感用光纤。传输介质光纤又分为通用与专用两种,而功能器件光纤则指用于完成光波的放大、整形、分频、倍频、调制以及光振荡等功能的光纤,并常以某种功能器件的形式出现。光纤通信之所以发展迅猛。主要原于它具有以下特点: 1) 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一根光纤的潜在带宽可达20THz,无中继传输距离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公里; 2) 信号串扰小、保密性能好; 3) 绝缘、抗电磁干扰性能强,传输质量佳; 4) 光纤线径细、重量轻,原料为石英,节省有色金属铜材料,有利于资源合理使用; 5) 具有抗腐蚀能力强、抗辐射能力强、可绕性好、无电火花、泄露小、保密性强等优点; 6) 无辐射,难于窃听,因为光纤传输的光波不能跑出光纤以外; 7) 光缆适应性强,寿命长。 2.2 光纤通信的原理 所谓光纤通信,就是在发送端首先要把传送的信息(如话音) 变成电信号,然后调制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幅度(频率) 变化而变化,并通过光纤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然而,由于目前技术水平所限,对光波进行频率调制与相位调制等仍局限在实验室内,尚未达到实用化水平,因此目前大都采用强度调制与直接检波方式(IM- DD)。又因为目前的光源器件与光接收器件的非线性比较严重,所以对光器件的线性度要求比较低的数字光纤通信在光纤通信中占据主要位置。 基本的光纤通信系统是由数据源、光发送端、光学信道和光接收机组成。数据是数字,声音,图像等各种信号的数字化。光发送机和调制器则负责将信号转变成适合于在光纤上传输的光信号,先后用过的光波窗口有0.85、1.31 和1.55。光学信道包括最基本的光纤,还有中继放大器EDFA等;而光学接收机则接收光信号,并从中提取信息,然后转变成电信号,最后得到对应的话音、图像、数据等信息。 2.3 光纤通信系统 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如图2- 1 图2-1 光纤通信系统 2.3.1 PCM电端机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中传输的是二进制光脉冲“0”码和“1”码,它由二进制数字信号对光源进行通断调制而产生。而数字信号是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产生的,称为PCM(Pulsecodemodulation),即脉冲编码调制。这种电的数字信号称为数字基带信号,由PCM电端机产生。 2.3.2 光发信机 光发信机是实现电/ 光转换的光端机。它由光源、驱动器和调制器组成。其功能是将来自于PCM 电端机的电信号对光源发出的光波进行调制,成为已调光波,然后再将已调的光信号耦合到光纤或光缆去传输。电端机就是常规的电子通信设备。 2.3.3 光中继器 光中继器由光检测器、光源和判决再生电路组成。它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补偿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受到的衰减;另一个是对波形失真的脉冲进行整形。 2.3.4 光收信机 光收信机是实现光/电转换的光端机。它由光检测器和光放大器组成。其功能是将光纤或光缆传输来的光信号,经光检测器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再将这微弱的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到足够的电平,送到接收端的电端机去。 2.3.5 光纤连接器、耦合器等无源器件 由于光纤或光缆的长度受光纤拉制工艺和光缆施工条件的限制,且光纤的拉制长度也是有限度的。因此一条光纤线路可能存在多根光纤相连接的问题。于是,光纤间的连接、光纤与光端机的连接及耦合,对光纤连接器、耦合器等无源器件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2.4 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 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很广泛,主要用于通信中继网和用户接入网。光纤通信的优点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逐步取代电缆,得到广泛应用。长途干线通信过去主要靠电缆、微波、卫星通信,现已全面使用光纤通信,并形成了占全球优势的比特传输方法。光纤通信还可用于全球通信网、各国的公共电信网(如我国的国家一级干线、各省二级干线和县以下的支线)、高质量彩色电视传输、工业生产现场监视和调度、交通监视控制指挥、城镇有线电视网、共用天线(CATV) 系统等。 3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过去有人对光纤通信的发展情景,有些困惑。其一,在2000 年IT行业的泡沫,使光纤通信的生产规模投入过大,生产过剩,IT行业中许多小公司倒闭。特别是光纤,国外对中国倾销。其二,有人认为光纤通信的传输能力已经达到10Tbps,几乎用不完,而且现在大干线已经建设得差不多,埋地的剩余光纤还很多,光纤通信技术不需要更多的发展。 3.1 光纤到家庭(FTTH) 的发展 FTTH可向用户提供极丰富的带宽,所以一直被认为是理想的接入方式,对于实现信息社会有重要作用,还需要大规模推广和建设。FTTH所需要的光纤可能是现有已敷光纤的2~3 倍。过去由于FTTH 成本高,缺少宽带视频业务和宽带内容等原因,使FTTH还未能提到日程上来,只有少量的试验。近来,由于光电子器件的进步,光收发模块和光纤的价格大大降低;加上宽带内容有所缓解,都加速了FTTH的实用化进程。 近来,无线接入技术发展迅速。可用作WLAN 的IEEE802.11g协议,传输带宽可达54Mbps,覆盖范围达100 米以上,目前已可商用。如果采用无线接入WLAN作用户的数据传输,包括上下行数据和点播电视VOD的上行数据,对于一般用户其上行不大,IEEES02.11g是可以满足的。而采用光纤的FTTH主要是解决HDTV宽带视频的下行传输,当然在需要时也可包含一些下行数据。这就形成“光纤到家庭+ 无线接入”(FTTH+ 无线接入) 的家庭网络。这种家庭网络成本大大降低,维护简单。接入网采用无线是趋势,但无线接入网仍需要密布于用户临近的光纤网来支撑,与FTTH相差无几。FTTH+ 无线接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3.2 光纤通信的市场 FTTH毕竟是信息社会的需求,光纤通信的市场一定有美好的情景。目前,我国大量建设FTTH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尚未具备,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不过也有些大城市的所谓中心商业区CBD,有比较强的经济力量,现在已经采用光纤到住地PTTP 来建设。总的来说,目前中国的FTTH处于起步试点阶段。试点的作用,一方面是摸索技术和建设的经验,另一方面,还起竞争抢占用户的作用。所以,现在电信运行商,地方业主都积极对FTTH试点,以便发展宽带业务。因此,广播运行商受到巨大的挑战,广播商应加快发展数字电视的进程,并且要充实节目内容和采取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如果广播商要发展VOD点播电视,还需要对电缆电视网双向改造,如果采用光纤网,可更充分地适应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 通信系统原理论文:GSM―R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状态维护 摘 要 本文从GSM-R系统本身的结构出发,对工作流程和特征做出了必要说明,而后从日常运营角度,对该通信系统的维护和分析手段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GSM-R;通信;原理;维护 铁路移动通讯系统(GSM-R,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for Railways),从本质上看是GSM技术在铁路工作环境中的应用。GSM-R技术的这种独特的应用环境,决定了它在铁路工作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也因此必须承担起铁路工作环境所赋予它的相应职能。以安全需求为首的通信职能,对于GSM-R网络的稳定性而言提出了相比常规GSM网络更高的要求,也正因为如此,GSM-R的维护工作才更需要得到重视。 1 GSM-R系统工作特征 想要针对GSM-R通信系统做出有效的维护工作,首先应当对其自身的结构做出必要了解。对于一个典型的GSM-R通信系统而言,基本上由网络子系统(NSS,Network Sub-System)、基站子系统(BSS,Base Station Sub-system)、运行与支持子系统(OSS,Operation-Support System)和终端设备(MS,Mobile Station)四个部分构成,其典型的结构以及互联状况参见图1。 在GSM-R系统中,BSS部分包括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负责将MS传输上来的信号经由BTS实现无线通信中继,并交由BSC处理和实现区域内的无线电资源管理与移动性管理等相关职能。NSS部分的主要职责则在于面向用户数据、移动性以及网络连接等方面实现管理,而OSS则需要实现整个GSM-R系统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负责实现通信系统的可控性和易用性等目标。 2 GSM-R通信系统的维护手段 为了确保GSM-R系统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能过稳定的发挥其作用,实现应有职责,就必须切实依据GSM-R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以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提出相应的维护对策,确保能够在故障发生之前对其实现有效排除,提升系统的健康水平。 对于GSM-R系统核心网络而言,常见的几种主要维护测试手段主要包括信息追踪、异常呼叫记录、话务分析以及告警分析四种。 信息追踪是GSM-R系统核心网络最为常用的维护手段,其本质在于通过发送专门用于测试的信令,来实现对于网络中故障可能存在的位置进行定位的一种维护方法。这种测试手段不仅仅可以用于GSM-R系统健康状况的深入检查,对于故障情况下的故障定位也有所帮助。此种方式可以用于GSM-R系统中任何业务流程各个层面的测试,相对而言具有良好的普适特征,并且可以依据多种信令进行跟踪,包括链路、链路集、用户MSISDN号码、用户IMSI、以及各种网元间接口等,都可以作为已知条件进行追踪。 异常呼叫记录在GSM-R通信系统中,主要用于针对异常结束的数据呼叫展开记录和分析,重点工作是对出现异常状况的标准接口消息执行流程操作。这种维护方式并不能直接用于故障的排除,因为它更多是倾向于对于系统异常状况的一种记录,通过这种工作方式所获得的记录虽然对于GSM-R系统分析的深入展开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故障的排除和定位并没有直接作用。虽然如此,异常呼叫记录的维护方式,对于深入发现存在系统中的“亚健康”状态仍然有着积极意义,对于小概率重现或者不重现事件的记录,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阈中必然有着实践意义。 话务分析的本质在于对GSM-R核心系统中各项业务流和数据状况进行统计并且加以分析。和异常呼叫记录一样,都不能直接用于故障的定位和排除,但是能够更好的了解到整个系统的工作状况,对于数据潮汐等方面的需求也会有一个较好的掌握。这一方面的分析结构,可以广泛用于GSM-R系统健康状况分析和通信资源优化等方面。并且对于潜藏在系统内不合理的网络优化问题以及信息基站和移动端以及自然环境之间的不契合问题都能够有效发现。 最后,告警分析的关键职能在于针对GSM-R系统中的告警进行记录和反映,同时还需要对触发告警的故障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对故障排除状况和过程进行跟踪。在形成了一定容量的告警数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反作用于GSM-R系统,能够帮助GSM-R从管理层面实现更快的故障判断,并且对于触发自动保护以及故障隔离等方面的系统自动行为优化有着积极意义。 这样的几种维护分析手法,对于大多数存在于GSM-R系统中的故障和不足等问题都能够有效发现。但是除此以外也必须认识到,GSM-R系统所面对的铁路工作环境,与常规的GSM系统所面对的社区环境不同,铁路环境横跨地域广大并且面对的自然环境更为复杂,与此同时GSM-R系统与GSM以及CDMA系统也会在边界上存在一定的干扰,这些都会成为GSM-R通信网络服务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针对于此类问题还应当重点展开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监测,而不仅仅依赖于常规的维护分析手法,有的放矢才能获得最优效果。 3 结论 GSM-R维护管理体系相对繁杂,必然会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随着GSM-R系统的深入运用以及GSM-R业务的广泛开展,对其维护管理体系还需不断深入探索,以达到对网络运行状况实时监控、网络运行数据及时分析、网络及业务故障迅速发现,将网络维护逐步实现预防修的目标。 通信系统原理论文:高职院校通信类专业数字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 要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是电子信息和通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结合高职学生特点,从教学方式、考核方法、实践教学等不同环节进行改革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高职;数字通信系统原理;教学改革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作为电子通信的一门入门课程,是重庆电讯职业学院移动通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本课程主要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信源编码、信道编码、数字基带信号传输、数字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及信道编码的原理与方法。通过该课程,可使得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字通信知识,熟悉当前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同时有效培养学生在通信知识方面的素养,为后续做准备。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电路等,后续课程有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程控交换等。综合来讲,该课程为衔接专业与基础的课程,同时也为通信专业的主要课程。该课程典型的特点为直观性比较差、内容比较抽象,同时理论性的东西非常强,需要较强的数学分析能力,对原本基础比较薄弱的高职学生的学习而言,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如何做好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成为当前思考的重点,也是本课程改革的重点。 1 注重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窖 当代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培养具有职业性和应用能力的专门型人才。因此,在教育中通常采用就业作为培养的导向。对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首先非常注意教材的选取,主要原因在于教材作为教学的根本,将对教学起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也会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起到很大的作用。 当前,数字通信系统原理课程的教材比较丰富,研究的理论也比较深,但是实践方面的内容比较少,使得教材对高职学生来讲存在一定的差距。经过对比,重庆电讯职业学院移动通信专业选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职高专通信教材《数字通信系统原理》。该教材的特点是以现代数字通信系统为背景,从共性出发,系统介绍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通过本书学习,能对数字通信系统建立起总体上的概念。本书侧重于系统,不强调电路细节和数学分析,在内容的处理上强调物理概念,用直观的方法解释问题;对于重难点问题,均给出应用示例,通过示例说明原理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并通过应用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实际。该教材对于高职学生易学易懂,适合高职院校数字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 其次,本着在教学中应有所建树的思想,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注重应用的教学。在教学中一方面着手对基础内容、方法等的引导;另一方面突出重点,对学习中的难点和要点进行解决。对此,在教学中提出通过“以线带点”的方式,实现点线的关联,从容实现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 确定课程教学的主线 如何结合高职院校的特定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性的教学,成为改革的第一步。对此,删除教材中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尽量回避其中比较繁琐的公式。同时结合应用的实际,对通信系统的模型进行选择性学习。强调通信系统整体概念的建立,根据信号的产生、传输、接收和恢复过程,用一个典型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框图作为学习的总路线图,将各功能框图称为“节点”,各功能框图的有向线段称为“线”。以路线图中的节点涉及的典型技术理论分析为重点,以信号流程为主线,以线带点,培养学生通信系统的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精心制作教学课件,对教学内容中的“点”和“线”进行详细的讲解,以此查看其中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得学生充分理解通信的本质――就是将大量的信息进行高效和无失真的传输,并在传输中实现信息安全。从微观上精选典型技术,重点分析基本理论模块。其次,对各个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均匀分配,明确重点,对不同知识点进行不同教学,强调各个知识点的联系,从而深化“点线关联”的思维。 注重典型技术和基本理论 从微观的角度选择实用的、典型的技术和基础的理论模块;从宏观上来讲则是以数字信号传输作为主线,通过逐步开展典型技术的学习从而实现对具体的技术的分析。在教学活动中,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对通信技术的实现不贪多求全,而是精选典型技术进行微观分析,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关键是引导学生掌握数字通信的基本结构体系。具体的做法是将全课程分为通信系统概论、信号与通信信道、信源编码、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信道编码、差错控制编码、信道复用与多址技术及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定时与同步八个核心模块。对其中不同的模块进行不同的分析,并对其中实用性的技术进行讲解。 2 更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进行通信学原理教学时,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选择教学方式时要避免采用“灌输式”等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提问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去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由“学会”转向“会学”。 “启发式”教学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媒介,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最后再通过教师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有效地避免概念出现混淆,明白知识点的具体应用和通过分析归纳出相应的原理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互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可有效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表达能力等。 “研讨式”教学模式 “研讨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以解决问题为主题思想,教师设立相关的课题或者是创造相关的问题情境,学生进行集体讨论、查找相关资料,并且进行实践、探索,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直接参与,只是给予一定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会”的层面迈向“会学”的层面。比如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与其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已经进入第三代移动通信全面运行的阶段,形成了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三大运营商为了追求更高的信息承载能力,已经纷纷由3G网络向4G网络发展,并且不断争相占领市场份额。教师可以在现代移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其中的课题进行研究。 结合当前移动通信的发展情况,引导学生选择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如“移动通信新技术研究”“3G在中国”“3G之后物联网”等。通过这些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利用知网下载相关文献,在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上网搜集相关技术的最新信息,给学生提供思考及讨论问题的机会。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最重要的是吸引他们主动学习,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生主导式教学模式 对通信课程来说,它拥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前后内容联系紧密,理论性非常强,抽象度高,并且涉及很多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难度非常大。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应首先注重对学生各项基础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并将其进行融会贯通。学生主导式教学法提倡学生主动学习,采用灵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基本知识体系,从而在整体上对通信系统理论体系进行把握。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式教学”也是近年兴起的全新教学模式。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相对具体的任务,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了解基础的技能、知识。以该课程为例进行论述,课程的学习任务以工作任务为目标进行设计,设计好之后,以工作任务和情景描述为开端具体引入。在对课程的学习中,以实际的系统作为教学样板,先对系统的特征、功能、工作方式等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再采用项目分解的方式,将相关的知识体系传递给他们。 3 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进行改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结合多媒体技术手段 通信课程在一定的程度上非常抽象,且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因此,在教学中,简单的口述等方式不能将知识完全表达出来。在教学中必须借助现代多媒体的方式,通过电脑制作的课件、录制教学录像和短片等,直观表述一些抽象、不易理解的内容。此外,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尤其是播放一些动画效果,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实验实践教学进行巩固,同时通过实验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数字通信系统原理课程具有抽象性和理论性强等特点,所以最好安排随堂实验巩固该课时所学的知识。尤其是PAM、FSK等验证性的实验,更要和课堂内容紧密结合。可以凭借仿真软件如MATLAB仿真相关的知识点,使这些抽象原理更加形象,并能在课堂上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进行理解。 充分利用数字通信系统原理课程网络教学资源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网站上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学习讨论的平台。该教学网站包括课程介绍模块、授课PPT模块、课后练习模块、师生互动模块等,学生可以随时下载学习资源,还可以和教师进行在线交流。 改革考核形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数字通信系统原理课程的考核方式为期末笔试,这种考核方式能全面地考查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但是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要对考核形式进行改革,采取笔试、面试和实践三者结合的考核方式,分别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利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 4 结束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因此,如何利用这些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达到课程培养目标是高职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需求,数字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要进行改革,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通信系统原理论文:《通信系统原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要:针对当前社会对信息科学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需求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对通信系统原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做了大的改进,实验不再采用实验箱来完成,而是采用软件仿真来实现,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该课程的理论知识,而且通过实验的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教学改革;通信系统原理;创新能力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通信系统的复杂度迅速增长,这就要求掌握现代通信理论和技术的高级技术人才日益增多。因此,如何让本科学生更好地掌握现代数字通信中以调制解调技术和通信信道的性能分析为代表的新技术及其应用能力,适应市场需要,拓宽就业渠道,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紧迫任务。因此,在普通高校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有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有一定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他们将来是国家信息科学技术行业的中流砥柱,因此,他们不仅要掌握好电子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还必须要掌握一些有关通信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考虑到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更新速度,采取以往购买硬件实验设备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一方面购买设备需要申报的时间相对较长,往往难以跟得上学生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购入的设备淘汰较快,容易造成浪费。如某大学在进行本科教学评估时购入了价值400万的通信原理教学实验设备,不到4年这批设备已面临淘汰的困境。因此,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是采用虚拟技术来实现,即采用计算机仿真实验技术来实现。也就是通过建立器件、部件乃至系统的模型,并用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处理能力,完成对通信设备与系统的分析、设计以及性能优化与评估测试。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采用软件技术仿真实现实验项目,实验项目的更新更容易。有专家指出利用计算机进行建模理论和方法是推动仿真技术进步发展的重点研究方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仿真领域一直是将建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工作列为重中之重。计算机仿真实验技术的优良特性,将成为今后人们特别重视和大力发展的综合技术。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大多数开设通信原理实验课的高校,所有的通信原理实验仍然全部采用实验箱来完成,但是由于实验设备的性能问题,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会导致某些实验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而且学生也无法对实验原理框图进行逐点的波形分析,实验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很少,无法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实验平台,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实验箱做实验属于传统实验,实验的正确与否依靠实验箱的性能,而实验箱设备由于操作的学生较多,出现损坏的情况比较严重,而厂家来维修的时间有限,所以会导致上实验课能用的实验箱的数目大大减少,极大地影响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而如果采用虚拟实验来做这些实验项目,它与传统实验相比,虚拟实验除了在性能、易用性、用户可定制性等方面具有更多优点外,在工程应用和社会经济效益方面也具有突出优势。此外,传统的通信原理实验主要通过硬件电路实现各功能模块,由信号发生器产生信号,用示波器观察各点波形。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往往得不到准确的实验结果,而且学生面对复杂的电路板难以从系统的观点去分析各点波形关系。因此,设计出一套与传统实验相配合的虚拟实验软件,采用软件模拟的方法,通过灵活调节各个实验参数,灵活控制实验进程,便可很好地弥补传统通信原理实验的不足,同时可降低实验设备成本和节省经费,实现在没有购买新模块的情况下完成实验项目。 二、教学改革探索 1.教学内容的改革。《通信系统原理实验》课所包含的内容很广,里面涉及有基础性实验内容和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内容,实验学时又短,如何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掌握如此多的实验内容,如果采用传统的实验箱来做,是全部完成不了的,只有选取有代表性的实验来完成,而如果采用计算机仿真来实现的话,就有大量的时间来完成,而且即使上课时间完成不了,学生还可以回家继续来完成。这样对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支持。目前,虽然传统通信实验中有部分实验采用计算机仿真来实现,但只是采用软件编译出结果,看不到原理框图,无法进行全面分析。为了让教学内容更丰富多彩,在实验教学内容中将所有的实验内容采用统一软件仿真平台,全部实验内容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在同一个平台下进行调用来完成。学生在该软件平台下完成课程大纲所要求的基础性实验项目,而且能根据教师要求完成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的仿真,并能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如3G等,及时实现计算机仿真,让学生真正掌握通信原理技术。软件平台界面如图1所示。 基本实验有眼图实验、AMI/HDB3编译码过程实验、抽样定理与PAM调制解调实验、PCM编译码实验、?荪M实验、FSK实验、BPSK实验等。针对现代调制解调新技术实验项目仿真,包括GSM蜂窝移动通信使用的GMSK技术,CDMA使用的QPSK和扩频技术,无线局域网用到的QAM等。综合性实验项目有计算机数据传输通信系统综合实验,使学生适应不断发展的通信技术,帮助通信专业的学生在通信系统领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体系,有利于对其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和提高。创新性实验项目要求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自动建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2.教学手段的改革。采用软件仿真的实验手段突破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由于将通信原理实验课程大纲所要求的实验项目采用计算机仿真来实现,提高了学生应用计算机仿真软件的能力,而且它与实验箱配合起来使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通信系统的构成及原理。①教学方式的改革: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在上课前指导学生先进行理论知识的复习,在每个实验的软件仿真界面中都有理论的内容;教师根据实验内容让学生进行框图的搭建,让学生可以从系统的观点去分析原理框图中各点的波形图及各点之间关系,而且还可以灵活设置各个实验参数,进而分析不同参数为何会有不同的结果,最后写出分析报告。②增加通信新技术的虚拟仿真,使学生适应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满足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③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虚拟实验可以实现实验项目的远程操作,弥补了实验场地和实验时间的不足。使学生上实验课不再受时间、地点及实验设备的限制,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④考核方式:采用上课提问和分析报告两项来给成绩,而不是采用以前那种实验报告的方式,杜绝了学生抄袭的行为,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从而促进学生真正动手动脑去做实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们教学的总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学以致用,成为国家所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一些改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通过自己在任教实践过程中对《通信系统原理实验》课进行的一些改革探索,在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还只处于探讨和实践阶段,并不完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总结和完善。 通信系统原理论文:课题讨论法在“光纤通信系统与原理”教改中的创新与实践 摘 要 基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原理,本文提出将课题讨论法运用于课堂,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按照分阶段、递进式的教学改革思路,构建光纤通信系统课程的一系列子课题,创新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方案。实践表明:课题讨论法在课程中的灵活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课题讨论法 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 教学改革 1960年梅曼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随后科学家高锟提出光纤,伴随两者发展促进了光纤通信的不断进步。目前国家级的电信网骨干大部分采用光纤通信系统,相关技术也已深入社会各层面,是现代社会基础设施中的关键。近年来,“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课程作为国内外高校电子信息、通信工程、光电子等专业的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前沿性和探索性,在整个学科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课程的特点是理论部分难度较大、知识点更新快、具有一定的工程性,还涉及若干现代通信设备。现实状况是教材更新慢、实验设备落后行业发展,课时不断减少。因此,如何高效利用有限课时,将课程的理论知识、光纤通信系统的最新技术以及相关光器件介绍给学生,是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基于此,我们提出将课题讨论法运用于课堂,改变过去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1 课题讨论法的定义 课题讨论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利用师生以及学生间平等、民主、和谐的时空环境,就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某一子课题,以小组或者班级为单位开展积极的讨论、争论甚至辩论,拓宽思路,各抒己见,交换看法,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真理、受到教育、培养素质与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①② 2 课题讨论法的运用 课题讨论法的实施需要按照两步走:(1)基础层次:子课题相关的理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相关的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优化;(2)提高层次:子课题相关的拓宽及应用,以学生为主,进行汇报和讨论。 2.1 基础层次 2.1.1 教学方法创新 摒弃传统教学方法的某些弊端,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基于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1)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播放与知识点相关的图片、动画以及视频,增强学生的感官印象,使其更容易接受。(2)为了加深学生对光纤器件的理解,掌握器件的类型、特性、参数及用途,尽可能给学生展示器件实物。(3)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合适的例题和随堂练习,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听课效率。 2.1.2 优化教学内容 本课程中,有些内容在先修课程中已经学过,例如第三章《光发送机》,其中关于光源的物理基础、半导体激光器和LED 的介绍,以及第四章《光接收机》中的检测器的介绍,均是对之前课程(“光电子学”和“激光原理”)中知识点的重复。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可以削减已学知识点的学习课时,适当增加光纤通信领域最新的技术和器件的讲解。 教材的选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动手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故而应该尽量选择和教学大纲一致的教材。然而,现实情况是找到这样教材的机会不多,教学时总要增加或者删除部分内容,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在教学中尽量采用新教材,注重新技术和新理论的介绍。另一方面,补充和修订现有教材,希望能够通过团队的努力,编写出合适的教材。 2.2 提高层次 通过基础层次的训练,学生已经掌握了与子课题相关的知识点的理论基础。提高层次中,要求学生带着教师设计的子课题任务,进行文献的查阅、资料的概括、方案制定、可行性分析、设计、仿真以及某些元器件的采购等工作。这个阶段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具体实施如下: 2.2.1 学生分组 分组之前,需要教师做好功课。各组学生由学习好、一般和基础较差的同学搭配组合。课程内容,除绪论部分,其余章节都会安排子课题任务,任务会提前下达到各组。每组需要自己选举组长,在组长的组织安排下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概括、任务的分解和执行等工作。课堂会安排时间,让各组汇报、讨论各个子课题,老师和各组选派的代表进行打分,分数最终记入期末成绩中。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1)各组的汇报,教师可以要求每次选举不同的代表上台进行陈述,这样就可以使得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每个个体都能得到锻炼。(2)各组汇报完毕,安排自由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现场,适当引导,切忌部分讨论慢慢偏离主题,或者个别讨论太过激烈。有时如果问题较少,需要教师适当提示,将讨论进一步深化、细化。(3)各组汇报和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教师应该提前对子课题进行最新前沿的资料调研总结,如果学生在课堂涉及、讨论过的部分可以简略,部分学生未能查阅的内容,可以进行详细的补充。这样,经过师生合力,可以将每个子课题讨论充分、将其发展了解清楚。(4)各组汇报时,教师和各组代表进行打分,教师可以提前制定打分标准,其中包括:汇报内容的准备情况、PPT的制作精美程度、代表上台发言的表现(声音是否洪亮、表达是否清晰、思路是否敏捷等)、各组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等,尽量划分全面细致,有所偏重,体现公平公正。 其次,各个分组也是相应的学习小组,大家除去共同准备完成子课题任务,还增加了相互接触的机会。利用这样的机会,小组中基础差的同学可在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下,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此外,多人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有助于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遇到问题如何有效沟通、接到任务如何利用团队的力量完成、学会进行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到个人以及体验到集体的荣誉感等。这些能力和品质的培养,比在这过程中学会的一些书本知识更为重要。 2.2.2 设计子课题 课程内容涉及到光纤光缆、光源与光发送机、光检测器与光接收机、光放大器、光无源器件和光波通信系统的设计。教师需要在子课题任务的设计方面花费心思,下达既有新意又有实际意义的任务。 由于整个课程的授课顺序是先介绍构成光纤通信系统的各个部分,后讲解系统设计。可以在各构成部件的讲解章节中,下达查阅最新光器件发展的任务,例如:新型光纤光缆结构、光源(LD和LED)的发展情况、检测器件的性能、最新光器件的种类。原本这些知识点,如果采用教师查阅课堂讲授的方式,一是无法查阅全面,其次讲解只能蜻蜓点水,学生听得稀里糊涂。现在通过子课题任务的方式,学生在上课之前,已经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最新的技术和器件,对其已经有所了解,课堂的汇报讨论又将这一子课题的内容扩充完善,印象加深。另外,进行这类光器件的介绍与讨论时,可从实验室借来一些真实的器件,并在子课题中设置一些器件使用方面的任务;也可以采购若干常用的光器件分发到各组,布置与其相关的小任务。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帮助其学以致用。最后一章光波系统设计的讲解时,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也许无法搭建一个真实的系统,但是此处可以巧用仿真软件来实现系统的设计。此时子课题就可以布置用软件仿真进行系统设计的模拟,该任务需要占用较长的课后时间,在具体考核时可以适当增加这部分内容的分数。 2.3 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 借助提高层次中课题分组讨论环节,打破以往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方式。建立起既重理论,又重实践;既重结果,也重过程的考核方式。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积极性,减轻学生的负担,适当提高分组讨论环节得分在期末总成绩中占的比例。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加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接触到更多该领域的前沿知识。 3 总结 “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知道光纤通信技术及光器件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光纤、光源、光发送机、光接收机、光放大器等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理解光纤通信系统设计的思路、方法及检验标准。为学生进行毕业前的职业准备,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地、独立地从事光纤通信方面的工作。 通过本项目的开展,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课程建设;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光纤通信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可供我校其他院系及国内普通工科高校开设和建设“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课程的同行们作一个参考。 通信系统原理论文: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应用原理 论文关键词:高速公路;通信;原理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钍对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应用原理进行阐述。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中的通信系统属于基础类设施,主要为收费、监控系统提供信息(话音、数据、图像)传输通道,由光缆数字传输系统、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移动通信系统、紧急电话系统等组成。根据其通信系统在高速公路行业的应用特点,高速公路通信网主要由长途通信干线传输网、程控数字交换机、数据传输网、图像传输网、移动通信网和卫星通信网等部分组成,下面我们重点对其各主要组成部分的使用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1收费系统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一般采用半自动收费方式,即人工判别车型,车道入口发放通行卷,出口验卷,计算通行费,人工收费,计算机管理,辅以车辆检测器校核,闭路电视监视。目前,提倡计算机联网收费。远期,逐步实现自动收费方式。通行卷有采用非接触式IC卡,也有采用磁卡。为便于计算机联网收费,联网收费区域内均应采用同一种通行卷。 1.1计算机收费系统 计算机收费系统一般分两级,即收费中心计算机系统和收费站计算机系统。收费站控制室计算机与该站的收费广场车道控制计算机组成该站的局域网。收费中心内的计算机构成中心独立的局域网。各局域网之间、收费中心与区域拆帐中心之间需要通过通信系统实现数据传输进行勾通。 1.2收费数据传输 收费数据分三级管理:收费中心计算机、收费站计算机及收费车道计算机。收费站与收费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数据通道直接传输的,各通信站的ONU设备提供必要的2Mbps(G.703)数据通道接口。通信与收费系统是通过收费站和收费中心的路由器连接起来的,在区域收费联网的情况下,路由器至少要具备两个E1(G.703)接口,一路传往收费中心,一路传往区域拆账中心。 1.3收费图像传输 收费系统在个收费站广场出口均设置了摄像机,各摄像机的图像信号既要传到相应的收费站又要传到收费/监控中心。从摄像机到收费站的视频及控制信号传输是由收费系统完成的,而图像及控制信号的远程传输与监控有所不同,未采用复用方式,庵个摄像机图像对应一芯光纤,而控制信号是经MODEM通过通信系统的话路通道传输的。 2通信系统 2.1通信干线传输 长途通信干线传输系统设计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整个通信系统质量,它不仅关系到能否实现现代通信网设计的目的,还关系到工程投资的经济性、合理性和可靠性。目前,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基本是采用光纤通信系统。高速公路通信系统长途通信干线传输网采用光纤通信,这是因为: 高速公路通信网要求同时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通,信量较大,选用频带、通信容量大的光纤通信系统是合理的。 光纤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通信质量高、传输距离长等特点,是其它通信传输方式无可比拟的。 光缆通信中继距离长,适应公路沿线各通信站点间距离不一致的实际情况。 采用长波长单模光缆传输方式,在中等容量以上长距离传输系统中,从经济上占有优势。 2.2通信系统的程控交换 根据高速公路通信系统业务的内容和特点,通信系统采用三级程控交换,第一级交换中心设在高速公路总公司通信总中心,其主要职能是完成本局终端的话务接转,汇接所有来话、去话的转接任务,并与二级公路网中心联接,完成本局话务接续与本局以外的话务转接;第三级交通中心分别设在各高速公路公司下属的管理所,其主要职能是完成本局的话务接续与出入本局的话务接续。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及话务流向的需要,各级交通交换中心之间均可进行互连,以便组成一个多迂回、多路由的程控数字交换网。 2.3话音通信系统 高速公路通信网话音系统包括业务电话系统、指令电话系统和移动电话系统。业务电话系统为高速公路管理局、各公司、各管理所以及高速公路上各种设施(如监控、收费、服务区、停车场、加油站、维修、交警、通信、供电、配电及养护等)提供内、外业务联系电话。业务电话为全网自动拨号,业务电话网应与市话公用网汇接。指令电话系统主要是为监控总中心以及监控中心下达交通监控和调度指令。为便于交通控制和交警业务调度,在监控中心和分中心可分别设置两套指令电话控制台,以便供公路值班员和交警值班员使用,指令电话应自成系统。指令电话控制台设置在各路公司内,分监控指令控制台和交警指令控制台,分别控制所辖路段各指令电话机和交警用指令电话机;指令电话控制台具群呼、组呼、单呼功能及自动录音功能;指令电话控制台具有转接功能,即实现指令电话控制台与指令电话机之间的转接。 2.4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就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移动通信不仅指双方的通话,还应包括数据、传真、图像等业务。移动通信系统可以自己建网,也可以租用邮电部建立的公用蜂窝移动通信网。邮电部公用蜂窝移动通信网可实现全省漫游,管理也比较方便,可以省去了自己建网的费用,但公用蜂窝移动通信网费用很高,同时不能完成高速公路网要求群呼、组呼等调度功能。自行建立高速公路移动通信专用网,可以解决上述不足,但建网投资很大。建议高速公路移动通信系统自己建立专业移动通信网,采用800MHz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据了解,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系统应用移动通信较为先进,移动通信成为快速应 变能力的强有力手段。 3监控系统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应用图像传输可将道路现场的活动图像,利用图像传输系统的能力把图像信息用电信号的方式传送到远方,清楚地再现在屏幕上,有利于管理人员做出控制决策。活动图像传输采用光缆传输方式,高速公路监控摄像点不太多的特点,一般采用一对一(一摄像头对一监视器)方式传输到各路监控中心。通过视频切换方式,由总部的控制信号来选取所需的图像信号,由光缆传至监控总部的监视器,使总中心也能监视到它所关心的全省高速公路运行情况,以便进行宏观管理。 监控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监控中心计算机系统和外场设备。 3.1监控中心计算机系统 监控中心计算机系统即情报处理系统,它包括通信控制器、网络服务器、交换式集线器、终端计算机等。这些计算机组成局域网,组网方式:收费站控制室计算机与该站的收费广场车道控制计算机组成该站的局域网。收费中心内的计算机构成中心独立的局域网,只是多了一台通信控制器,它配有多串行接口控制器,用于外场设备与中心的数据通信管理。 3.2监控中心的外场设备 监控的外场设备包括车辆检测器,可变情报板,可变限速标志,气像检测器等。由于这些检测点(数据采集点)距离通信站较远,相对分散,且数据量较小,无法采用标准的高速数据接口进行传输,因此在每个远端数据点配一台MODEM,将数据传到就近通信站的ONU,最后通过通信系统传至监控中心通信控制器。 3.3监控数据传输 监控数据分二级管理:监控中心、监控外场设备。通信系统在各站综合业务接人网的ONU设备业务通道中提供足够的2/4wVF接口,监控数据采用模拟传输方式,通过这些音频接口完成,由监控系统提供MO-DEM进行数模转换。 3.4监控图像传输 监控系统在全线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摄像机,各摄像机的图像和控制信号均要传至监控中心。通信系统负责为摄像机的图像和控制信号传输提供光电缆,视频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经过数字/视频复用光端机复用后,占用一根光纤。 结束语 通信系统在高速公路建设行业中的不断应用,对其技术的更新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高速公路其“快速、安全、便捷、舒适”等功能特点能发挥,务必对其通信设备及通信技术作出更高要求。对此,只有更好地了解及熟悉通信系统的应用原理,才能更好地为高速公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立一个正确的认识平台。 通信系统原理论文:论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应用原理 论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通信;原理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钍对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应用原理进行阐述。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中的通信系统属于基础类设施,主要为收费、监控系统提供信息(话音、数据、图像)传输通道,由光缆数字传输系统、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移动通信系统、紧急电话系统等组成。根据其通信系统在高速公路行业的应用特点,高速公路通信网主要由长途通信干线传输网、程控数字交换机、数据传输网、图像传输网、移动通信网和卫星通信网等部分组成,下面我们重点对其各主要组成部分的使用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1 收费系统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一般采用半自动收费方式,即人工判别车型,车道入口发放通行卷,出口验卷, 计算 通行费,人工收费,计算机管理,辅以车辆检测器校核,闭路电视监视。目前,提倡计算机联网收费。远期,逐步实现自动收费方式。通行卷有采用非接触式ic卡,也有采用磁卡 。为便于计算机联网收费,联网收费区域内均应采用同一种 通行卷。 1.1 计算机收费系统 计算机收费系统一般分两级,即收费中心计算机系统和收费站计算机系统。收费站控制室计算机与该站的收费广场车道控制计算机组成该站的局域网。收费中心内的计算机构成中心独立的局域网。各局域网之间、收费中心与区域拆帐中心之间需要通过通信系统实现数据传输进行勾通。 1.2 收费数据传输 收费数据分三级管理:收费中心计算机、收费站计算机及收费车道计算机。收费站与收费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数据通道直接传输的,各通信站的onu设备提供必要的2mbps ( g . 703)数据通道接口。通信与收费系统是通过收费站和收费中心的路由器连接起来的,在区域收费联网的情况下,路由器至少要具备两个e1(g.703)接口,一路传往收费中心,一路传往区域拆账中心。 1.3 收费图像传输 收费系统在个收费站广场出口均设置了摄像机,各摄像机的图像信号既要传到相应的收费站又要传到收费/监控中心。从摄像机到收费站的视频及控制信号传输是由收费系统完成的,而图像及控制信号的远程传输与监控有所不同,未采用复用方式,庵个摄像机图像对应一芯光纤,而控制信号是经modem通过通信系统的话路通道传输的。 2 通信系统 2.1 通信干线传输 长途通信干线传输系统设计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整个通信系统质量,它不仅关系到能否实现 现代 通信网设计的目的,还关系到工程投资的 经济 性、合理性和可靠性。目前,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基本是采用光纤通信系统。高速公路通信系统长途通信干线传输网采用光纤通信,这是因为: 高速公路通信网要求同时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通,信量较大,选用频带、通信容量大的光纤通信系统是合理的。 光纤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通信质量高、传输距离长等特点,是其它通信传输方式无可比拟的。 光缆通信中继距离长,适应公路沿线各通信站点间距离不一致的实际情况。 采用长波长单模光缆传输方式,在中等容量以上长距离传输系统中,从经济上占有优势。 2.2 通信系统的程控交换 根据高速公路通信系统业务的内容和特点,通信系统采用三级程控交换,第一级交换中心设在高速公路总公司通信总中心,其主要职能是完成本局终端的话务接转,汇接所有来话、去话的转接任务,并与二级公路网中心联接,完成本局话务接续与本局以外的话务转接;第三级 交通 中心分别设在各高速公路公司下属的管理所,其主要职能是完成本局的话务接续与出入本局的话务接续。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及话务流向的需要,各级交通交换中心之间均可进行互连,以便组成一个多迂回、多路由的程控数字交换网。 2.3 话音通信系统 高速公路通信网话音系统包括业务电话系统、指令电话系统和移动电话系统。业务电话系统为高速公路管理局、各公司、各管理所以及高速公路上各种设施(如监控、收费、服务区、停车场、加油站、维修、交警、通信、供电、配电及养护等)提供内、外业务联系电话。业务电话为全网自动拨号,业务电话网应与市话公用网汇接。指令电话系统主要是为监控总中心以及监控中心下达交通监控和调度指令。为便于交通控制和交警业务调度,在监控中心和分中心可分别设置两套指令电话控制台,以便供公路值班员和交警值班员使用,指令电话应自成系统。指令电话控制台设置在各路公司内,分监控指令控制台和交警指令控制台,分别控制所辖路段各指令电话机和交警用指令电话机;指令电话控制台具群呼、组呼、单呼功能及自动录音功能;指令电话控制台具有转接功能,即实现指令电话控制台与指令电话机之间的转接。 2.4 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就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移动通信不仅指双方的通话,还应包括数据、传真、图像等业务。移动通信系统可以自己建网,也可以租用邮电部建立的公用蜂窝移动通信网。邮电部公用蜂窝移动通信网可实现全省漫游,管理也比较方便,可以省去了自己建网的费用,但公用蜂窝移动通信网费用很高,同时不能完成高速公路网要求群呼、组呼等调度功能。自行建立高速公路移动通信专用网,可以解决上述不足,但建网投资很大。建议高速公路移动通信系统自己建立专业移动通信网,采用800mhz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据了解,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系统应用移动通信较为先进,移动通信成为快速应变能力的强有力手段。 3 监控系统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应用图像传输可将道路现场的活动图像,利用图像传输系统的能力把图像信息用电信号的方式传送到远方,清楚地再现在屏幕上,有利于管理人员做出控制决策。活动图像传输采用光缆传输方式,高速公路监控摄像点不太多的特点,一般采用一对一(一摄像头对一监视器)方式传输到各路监控中心。通过视频切换方式,由总部的控制信号来选取所需的图像信号,由光缆传至监控总部的监视器,使总中心也能监视到它所关心的全省高速公路运行情况,以便进行宏观管理。 监控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监控中心 计算 机系统和外场设备。 3.1 监控中心计算机系统 监控中心计算机系统即情报处理系统,它包括通信控制器、 网络 服务器、交换式集线器、终端计算机等。这些计算机组成局域网,组网方式:收费站控制室计算机与该站的收费广场车道控制计算机组成该站的局域网。收费中心内的计算机构成中心独立的局域网,只是多了一台通信控制器,它配有多串行接口控制器,用于外场设备与中心的数据通信管理。 3.2 监控中心的外场设备 监控的外场设备包括车辆检测器,可变情报板,可变限速标志,气像检测器等。由于这些检测点(数据采集点)距离通信站较远,相对分散,且数据量较小,无法采用标准的高速数据接口进行传输,因此在每个远端数据点配一台modem,将数据传到就近通信站的onu,最后通过通信系统传至监控中心通信控制器。 3.3 监控数据传输 监控数据分二级管理:监控中心、监控外场设备。通信系统在各站综合业务接人网的onu设备业务通道中提供足够的2/ 4wvf接口,监控数据采用模拟传输方式,通过这些音频接口完成,由监控系统提供mo-dem进行数模转换。 3.4监控图像传输 监控系统在全线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摄像机,各摄像机的图像和控制信号均要传至监控中心。通信系统负责为摄像机的图像和控制信号传输提供光电缆,视频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经过数字/视频复用光端机复用后,占用一根光纤。 结束语 通信系统在高速公路建设行业中的不断应用,对其技术的更新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高速公路其“快速、安全、便捷、舒适”等功能特点能发挥,务必对其通信设备及通信技术作出更高要求。对此,只有更好地了解及熟悉通信系统的应用原理,才能更好地为高速公路通信技术的不断 发展 建立一个正确的认识平台。
马克思主义教育困境与解决途径:马克思主义教育通俗化语言艺术探讨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化系统化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的指导思想。要想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物质力量,必须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经验的工具,任何理论都必须借助一定的语言才能表达出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通俗化、大众化首先从马克思主义教育语言通俗化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必须广泛使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大量使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恰当使用网络语言,消除学生在语言接受方面的障碍,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通俗化教育;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经验的工具,任何理论都必须借助一定的语言才能表达出来。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质量,不但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影响着学生内在语言的形成。在马克思主义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必须巧妙地利用语言艺术,实现马克思主义教育语言通俗化,消除学生在语言接受方面上的障碍。教师要广泛使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大量使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恰当使用网络语言,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效果。 1日常生活语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由社会实践构成的社会生活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非常重视运用日常生活语言。同志在教育过程中指出,“我们是革命党,是为群众办事的,如果不学群众的语言,那就办不好。”同志不但这样说,也这样做,比如他把资产阶级的进攻比作“糖衣炮弹”;为了突出军队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著名论断;为了表达反动派虚弱的本质,他指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他还主张共产党要认真学习群众语言,让党员干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邓小平同志也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通俗化,为了突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发展就是硬道理”、“摸石头过河”等理论,被人民群众熟知并广泛接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发展观也是通俗化的典范。 2文学作品中的语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种理论要想在一个民族生根发芽,就必须与这个民族的文化有机融合。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现当代文化,虽然有些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有些传统文化存在着封建糟粕,但是有些传统文化中的不少内容,在目前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许多相似或相通的地方,中国的现当代文化更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产生的,马克思主义能够和中华文化相结合。 2.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某些词句相结合 同志善于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词句加以引申,用来表达和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些基本原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引用《汉书・河间献王传》中“实事求是”来表达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引用班固《前汉》中的“相反相成”来说明矛盾的统一性;引用《老子》中的“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来说明“物极必反”的道理。 2.2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传统俗语相结合 在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在这些灿烂的文化中,一些成语、修辞、甚至谚语都是可以很好利用的素材,因为这些东西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所以在传播的过程中就会显得轻松省力,而且理解的更加深刻,可谓事半功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如果能巧妙引用这些传统俗语,由于这些俗语生动、贴切,学生一听就懂,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效果。 2.3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当代文学作品相结合 以后,在思想解放的旗帜下,我国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高潮。尤其是我国的文学作品,在与世界文学作品交流的过程中,吸收了新鲜血液,促进了我国文学的飞速发展,取得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内容博大精深,题材不拘一格,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比如在学习“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这一部分内容是教师可以运用以下诗句进行教学。“金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金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金钱可以买到饰物,但买不到青春;金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金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金钱可以买到虚荣,但买不到实学;金钱可以买到谄媚,但买不到尊敬;金钱可以买到权威,但买不到威望。”教师把这段话制成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文字呈现出来,可以通过声音呈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动画呈现出来,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呈现,教师应该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而定。 3网络语言 我国网民以10至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至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10至19岁为20.1%。虽然我国高中生网民的数量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数字,但是从上面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高中生网民的数量非常庞大,网民在高中生的比例非常高。网络语言在互联网上非常盛行,高中生网民对网络语言也非常熟悉,目前,网络语言在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交往中随处可见,网络语言已经与高中生“息息相关”。网络语言主要由汉语、英语、汉语拼音和一些线条符号构成,在计算机上非常盛行。网络语言从“语言规则上来讲,主要分类成句子型、谐音(拟音)型、字母字符型、文字增缩型等。”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汉语语言的变体,融概括性形象性、时尚性于一体,丰富了语言表达的内容,使信息传播更为有趣生动,为青年群体所热衷。”与凝重深奥、严谨规范的传统语言相比,网络语言具有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生动形象的特点。 当然,教学语言与马克思主义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教学语言要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一定要紧密结合教材,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语言通俗化的有效途径,力争做到语言生动形象和内容准确无误地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教育困境与解决途径:马克思主义教育在高校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曾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和首要课程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在新时期出现了尴尬的局面。教材单一,枯燥乏味;领导和教师虽有重视,但贯彻落实不力,应付居多;学生马虎随意,难以产生实际体会与成效。本文在分析困境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见解,为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献计献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高校教学;困境;出路 德才兼备的人才对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我国教育部2016工作要点《关于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中明确规定,坚持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大学生处在塑造品行的重要阶段,马克思主义融合中国现实和传统文化在塑造和巩固大学生社会精神、世界^、人生观、价值观中作用极其重要。但是,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历史的转型时期,曾作为首要学习课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与道德等系列课程虽然还在高校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很多方面却出现了困境。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存在误解。笔者对所在地区的院校做了一次随机性抽样调查。342份有效试卷中,有271人认为专业课比马克思主义教育课程更重要。而这些人中又有232人认为这样的课程是“洗脑”课,是学校开设,自己为了应付考试才学的。认为能从中受益的学生只占三成左右。可见大部分学生不重视马克思主义教育,没有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这样自然难以产生实际效果,更难以产生情感的认同了。 其次,学院领导和任课教师也重视不够。虽然口头和宣传上都说马克思主义教育意义深远,作用重大,但实际落实和行动相差甚远。教育投入不大,多媒体室建设和安排使用不到位。教材和辅助教材、通俗阅读材料严重缺乏。就是具备了材料和条件,在使用和教学实践中未必“材”尽其用。很多该专业课程的老师仅与应付,或为了教育改革与检查才采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平时的大部分时间难以采用各种资料和教辅材料,多数仅仅只是理论讲授和口头教学。要么义正辞严地照本宣科,要么按照教材对知识原理做孤立的重复,学生根本感受不到理论的丰富多彩和现实的针对性,难以产生兴趣去思考学习。 再次,教学要求低,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很多院校都将马克思主义教育作为公共课合班上课,学生人数多,座位混乱。这和专业课的人数、位置固定大不一样。很多任课老师不熟悉上课的学生,距离感远,课堂管理差。学生课堂上玩手机,交头接耳;趴桌子,打瞌睡的人也不在少数。教学中师生互动少,作业不到位。考试与检测也大多是开卷考试,相互抄袭和形式计分现象并不少见。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方法论体系,非常强调实践意义和指导作用。它与我们的思想情感、素质培养、道德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诸方面都息息相关。“平凡伟大马列真”这句话是老一辈先进分子的普遍评价。它能够融入人的生命和血液中,形成人的信仰,与人须臾不可离分。许多先进分子和杰出人物就是在青少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以后终身都以之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也因此成为了他们的灵魂。甚至很多人当年为了追求马克思主义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如此对照,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高校的确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方面有许多需要改革的地方。 时代和形势变化让社会的重心发生了转变。重视经济生产和专业建设,追求物质享受成了社会的主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也应该有相应的改变,根据变化采取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尝试新的教育模式。 1.在保持马克思主义精神本质不变的前提下,要更多地体现当前时代的新内容,新需求,更多更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新时代的服务功能和指导意义,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如,以故事和哲理的方式编写教材和教辅,介绍马列发展史,哲学原理与法则。要改变马克思主义高高在上,远离实际生活的感觉,将其融入时代,融入社会,融入学生现实中。积极努力拓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应用领域,不仅仅还局限在阶级斗争与革命领域,注入一些着眼于培养人们新时代正常的群体意识与社会意识的新内容。以案例剖析、哲理推导、故事小结、课堂启发与讨论的方式引出辩证法等内容,能给学生以正确的世界观和实用的方法论。在此基础上给他们以贴近生活的社会理想和价值的合理建议,以及时代关注等。 2.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机构要激浊扬清,领导自身不要将社会市井之气和庸俗品行带到学院和教学工作中。体现时代性,并不是就要庸俗或势利。马克思主义教育恰恰就是要在复杂的形势和环境下找到大背景中的正能量和积极正面的力量。我们不仅要积极宣传,更要实际重视马克思主义教育在高校中的堡垒作用和思想引领作用。从教育设施和实践中予以建设和落实。系统地保证马克思主义教育硬件设施的完备和使用,实际教学的体系安排,教学目标的实现。监督思想政治课的具体安排、专业教师授课的质量,学生的实际到位。而不仅仅是马虎对待,应付了事。 3.专业教师在授课中,首先自己要端正态度。一些专业教师在外兼职,身份模糊,教学时言行失范,学生何以受教?其次,专业教师要不断努力丰富自己的马列主义知识和深化理论水平。教学中要言传身教,现身说“法”,尤其是注重教学与现实的结合,时代背景与学生实际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教育对他们的真正价值与实际意义,马克思主义原理与科学哲理给他们所带来的诸多的启迪与升华。当然,任课教师更要有“人”的积极发展的热情和精神,教会他们的科学道理和规律,为他们今后发展树立正确态度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师教学语言也尽量要有一定的幽默风趣,将本来冷漠和有成见的学生引入课题中,做好入门关,从而使他们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变得自觉自愿地学习与追求马列主义。 4.引入现实教学法,借鉴外国经验,寓马克思主义教育于生活实践中。一般,很多高校都将马列主义教育划归思想政治部,视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美国、日本将此类教育称为“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他们非常注意将工作与生活实践、物质环境结合起来,如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文化展览等,鼓励学生参加多种竞技活动,将政治、历史、道德、法律与个人心理、价值观等结合起来,不知不觉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英国、法国、新加坡也重视个人、组织、社会和国家的结合,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他们将此类教育贯穿在整个学习生涯中,有目的,重实践,有创新,不做作,自然而有新意。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纪念馆、展览馆、影视书籍、文体艺术和各种社会资源的作用,不断充实马克思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以求突破旧法,取得新的教育成效。 5.综合其他科目,结合其他课程,如时事政治、科学艺术、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知识,结合不同高校的特点,将马列主义设计的各个方面都能积极融入到实际教育教学的内容中去,开拓学生视野,启发他们思考,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适性、科学性和实际性。还可以尝试“请进来”的办法,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找到现实着力点。请一些有影响的社会专家来学校授课,一些时代榜样和先进典型给他们做报告和讲座,让学生看到他们是怎样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思维与信仰的,马克思主义怎样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改变和提升的。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重视起来,并真正尝试着做些改进工作,情况就一定会有好转的。 马克思主义教育困境与解决途径: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与我国教育公平 【摘要】本文在阐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的教育失衡问题,探讨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经济平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完善教育体制,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教育投入,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主要内容;我国教育公平;促进对策 社会公平问题是我们社会的热点问题,它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Ⅲ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要求,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公平的实现具有重大影响。但在当前社会中,我国城乡、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教育不公平问题更加突出。例如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使农村地区教育设施落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等弱势群体就学困难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因此,要探析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应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公平理论出发,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公平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这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公平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与教育公平观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认为,公平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对社会现象或行为的主观感受,因此人们的公平观归根到底取决于物质生产实践,马克思说过,人们头脑中的每一种影像都是社会现实的反映,“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所以,应当将公平问题放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去考察,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直面现实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教育公平问题是社会公平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延伸,针对教育不平等的现实状况,1866年,马克思提出了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一个公民的“真正利益”)。口’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阐述中,了解到教育公平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的平等性”问题,一是教育是一项平等权利,二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主要内容 1、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为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雇佣大量的工人和童工进入工厂劳作,试图实现工人和机器的异化,使得大量的童工不能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被经济地位高的资产家享有,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为争取无产阶级享有公平的教育权,恩格斯明确提出“国家出资对一切儿童毫无例外地实行普遍教育,这种教育对任何人都是一样,一直进行到能够作为社会的独立成员的年龄为止。这个措施对我们的穷兄弟来说,只是一件公平的事情,因为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嗳面发展自己的才能,而且当社会使愚昧成为贫穷的必然结果的时候,他就对人犯下了双重的罪过”。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公平的受教育权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2、教育公平的最高理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各种异化现象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最高理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将工人禁锢在机器前,教育的内容只是要求无产阶级提高自己生产的技能,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样的受教育机会是被迫的,是受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所影响,并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人成了机器一样被资本家使唤的工具,失去了独立的本质,身心受到摧残,这归根结底是源于私有制的存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智力体力的发展,是个人的兴趣、观念、需求、道德和个J性等的发展,它的实现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3、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人的精神活动,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实现教育公平不能脱离政治和经济条件。马克思曾对脱离政治和经济条件空谈平等国民教育的德国工人党进行批判,提出:“平等的国民教育?他们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是不是以为在现代社会中(而所谈到的只能是现代社会)教育对一切阶级都可以是平等的呢?或者是要求用强制的方式使上层阶级也降到国民学校这种很低的教育水平,即降到仅仅适合于雇佣工人甚至农民的经济状况的教育水平呢?”这层层的问题,一方面,揭露了德国工人党离开政治和经济条件空谈教育公平,另一方面,提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上的平等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 三、当前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界和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一直致力于教育公平问题的发展,虽然有所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城乡教育差距大,农村教育相对落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拉大,进而使得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也在慢慢增大,由于农村地区经济落后,教育设施和教育资源相比城市来说是非常陈旧和落后的,教育设施不齐全,教育环境差,使得农村的孩子不能通过先进的教育设施得到直观的感受,学习到新鲜的内容,从而使得农村的孩子获取信息的速度相比城市的孩子会更慢,同时,农村地区地处偏僻,一些图书资源、优质的教师资源流向城市,农村孩子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带来的教育水平的提升,为了生存的需要,甚至一些农民涌向城市务工,使得许多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放弃入学的机会,这严重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 2、教育体制的不公平 在当前义务教育的制度下,虽然许多孩子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在教育过程和制度下仍存在着些许的不公平。城市和农村地区乱收费的现象突出,时不时就得收取学生的费用,甚至是比较高的费用,这让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承担不起。除了收费,在高考教育体制下,高考录取分数线也存在着不公平,在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地区,为了读上名牌大学,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分数线低一些,而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录取的分数线要高很多,使得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会比经济条件好的地区的孩子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多很多,甚至由于一些地方保护主义和本地区择优录取的隐性制度下,一些孩子即使考上了也残忍的刷下去,这使得教育公平很难实现。 如今高校收取学费的问题上也存在着不公平,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收取的费用是不一样的,家庭经济条件贫困的孩子即使考上了好的大学,但面对高额的学费,即使喜欢某些热门专业但也只能望而却步而选择其他学费较低的专业,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富裕的孩子,顾虑就少了,即使高额学费也由着自己的兴趣而投入大量的资金。 3、地区之间经济的差异形成的教育结果不公平 当前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但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性使得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资源欠缺,教育配置各种不齐全,而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丰富,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在这样经济水平的差异下,每个人的智力水平会不同,他们个性与潜能的发挥也会不一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差异也较大。从基本的素质与能力来看,一般经济发达地区的孩子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孩子能力要更强,接受的新鲜事物较多,思维更活跃,在选择职业方向、就业竞争的环境下,他们往往会更加出色和受欢迎。在这样的差异下,教育结果也是不公平的。 四、我国教育公平实现的对策分析 1、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教育公平不能脱离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物质保障。因此,为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公平,应落实“十三五”规划精神,大力发展经济,缩小城乡之间经济的差距,大力扶持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加大对农村教育设施和教育资源的投入,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雄厚的经济支持。 2、完善教育体制,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当前教育下,迫于学习的压力,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即智育的过程,这对于我们一直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不相符合的。因此,我国应完善教育体制,从教育的总目标出发,根据不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方针,因材施教,建立一个符合我国教育实际的科学教育目标,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加强教育的法律法规建设,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应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为推进教育公平提供制度保障。教育中乱收费现象,教育腐败的问题严重,应加强对该类现象的法律监督,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教育中的腐化现象,加强教育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公民对教育不公平现象的监督意识。 3、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 教育投入是教育发展的保障。由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包括教育设施的完善,教育条件的改变,比如改善农村地区学校教学用房的条件,改善当地教学环境,让孩子能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图书资源供学生阅读,使他们及时了解外面的世界,学习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同时还要加强建设农村地区学校教育的文体设备,让学生不仅能学到课堂的知识,同时加强锻炼,培养健康的体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还应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当前我国教育存在优质教师资源流向重点中学,重点班级,而普通中学优质教师资源缺乏,使得教育发生了层级的划分。因此,应引进优秀的教师资源进入普通班级,提高教师的师资待遇,及时发放教师工Y,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住房条件,使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进入普通中学和普通班级,优化教师资源的流向,满足教育公平发展的师资需求。 4、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对象是人,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肯定人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充分发展人在教育过程中的智力、体力、兴趣、道德和个性等的发展,允许和鼓励人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应当根据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培养方案,发掘每个学生潜在的潜能,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充分做到“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教育困境与解决途径:贵州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路径 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作为社会主义的国家,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引领作用毋庸置疑。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能否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让大学生真懂、真信、真用,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传承和发展。贵州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明显,如何来解决贵州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找到正确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意义重大。 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基地,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建国以来,为了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课程设置及内容作了多次调整。为培养“四有新人”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环境的日夜复杂,国人的意识形态受到了猛烈的冲击,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呈现出不同层面的问题。下面将从贵州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阐述。 贵州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现状问题 教育理念滞后。模式单一。贵州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念方面存在明显的滞后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定位不准确,只是单纯地局限于大学生思想问题的解决。而忽视了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心理问题。在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高校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大学生技能的培养和证书的获取等方面,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缺乏思想上的重视。对于大学生来讲,对那些实用性、技能型强的课程十分重视。导致大学生功利主义的思想不断增强。 “教育模式是一种独特的研究范式。它力图从知识形态上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连接问题,教育模式是教育理论实践化和教育实践理论化的中介”。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展多年。教育模式仍然较为单一。还是以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为主,理论课时占据教学课时的大部分,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也不容乐观。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没有内化于心,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虽然也在探索一些新的教育模式,如网络教育,但是产生的效果不太理想。没有达到预期。 教育体制局限。载体分散。现行的高校体制行政化现象普遍存在,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重管理,轻育人成为常态,本来是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重要队伍的辅导员受制于各种行政事务而分身乏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的理论教育。现在外界对高校评价机制的不科学。特别是贵州的地方二本院校,就业率成为评价一个学校好与坏的重要衡量指标。也是来年招生宣传的重要数据体现。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只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力度不够。 教育载体是各种教育要素连接的纽带,为了达到特定的教育目标,必须要选择和使用好各种载体。在现有的理论教育过程中,还是以传统的教育模式为主,实行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目前的教育载体是多中多样的,除了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还有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党团组织活动等,可是高校没有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载体。或者只是使用其中一种载体来进行教育,未能形成合力,无法调动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教育效果不明显。 教育内容片面。讲解空泛。贵州高等院校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出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特点,产生的结果是学生掌握了知R。却不能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可见。贵州的高等院校没有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讲授局限于教材,内容枯燥。缺乏现实的指导意义。没有达到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应有目的。 马克思主义教育要与大学生的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作为教师,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个人成长的关系。通过调查发展,贵州的高等院校几乎都存在着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脱离学生思想的实际。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好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内化于自身来指导实践,无法成为学生的行动引领。 教育环境复杂。净化滞后。当今国际国内环境日益复杂。其导向性、隐匿性的特征对大学生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西方国家弥漫的一些不良风气也渗透进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对国人固有的意识形态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影响着国人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环境纷繁复杂。社会问题依然很多。贵州的高校在此大环境之下,对这些不良的环境没有进行及时的反应。贵州高校大部分属于应用型大学。大学的定位就是培养地方型应用人才。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环境优化的反应不够及时,没能营造一个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影响了教育效果的实现程度。 贵州高校马克思主义的路径 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教育模式。马克思主义教育模式作为一种实践范式和理论模型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性。这就需要不断地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模式。首先。要做到主体性教育模式的不断强化。贵州高校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教育模式,要抓好教师、党政团干部、辅导员这几个主体,让这些主体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及需求来提炼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其次,要做到提倡和落实素质教育模式,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的后备力量,其素质的全面发展是祖国不断前进的动力保障。未来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会更高,如何来落实素质教育,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不断引导学生发挥自身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最后,要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显性教育。是指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来说的。将教育内容隐含在创设好的情境教育中,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某种思想并内化为自身行为规范的教育方法。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对应,相辅相成的逻辑关系,贵州各高校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主要通过显性教育的方式进行。比如理论课教学、专题讲座、形势政策等,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大学生个性的不断增强,传统的显性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更好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需要隐性教育方式来弥补,两者的有机结合既要利用显性教育的灌输作用。又要利用隐性教育的情境育人作用。 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教育载体。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教育载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如何丰富马克思主义教育载体,是贵州高校必须要去思考并落实的现实问题。如何丰富马克思主义教育载体:首先,改革传统教育模式。传统教育模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没有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地位。改革传统课堂教育载体。需要改变大班上课的现状,严格规范师生比例。同时还要改变具体的课堂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授法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好案例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与激励式教学法等。其次,充分利用好网络教育载体。随着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不断加深,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现状,利用网络来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先决条件。贵州高校应该完善马克思主义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网站”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微信公众平台,与其它高校合作开发教学资源。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通过微信、QQ、论坛、贴吧、视频等网络平台加强互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再次。运用好手机载体。“手机媒体被人们誉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大学生手机拥有率基本上达到了百分之百,手机成为学生获取资料信息的主要渠道。使用手机载体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需紧跟时代性,及时更新手机载体的内容,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彩信、手机视频等把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传达给学生。同时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尽量结合专业特色进行通俗易懂的,多层次的内容传送,最后。加强实践教育载体的建设。要组织学生多去参加社会实践,走访调查社情民情。作为贵州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本省的文化资源。建设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圣地、烈士陵园、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如遵义会址、红军山、猴场会址等,让学生现场参观体验,使其明白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成就。 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道德品质。其次。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一个新的高度。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够自觉地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需要增强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认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价值和政治规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要加强爱国主义的实践教育,通过一些重大历史活动纪念日加强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增强爱国情感。最后。马克思主义教育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大学阶段处于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各种价值观念缺乏判嗔Γ容易出现价值认知错误和行为的偏差。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构建起有效的机制。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顶层设计的产物,不能只停留在观念层面,要把它纳入国家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之中。同时也要加大落实力度。建立落实情况的追踪问责制度,强化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最终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有效地贯彻执行。 进一步优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及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困难加剧。需要对教育环境进行不断地优化。优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环境,可以从学校环境与网络环境的优化着手。首先。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学校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物质环境的创造就是要营造一个自然环境良好、学术氛围浓厚的轻松环境。制度环境的构建要求高校的管理体制要与国家的政策法规紧密结合。要体现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及灵活性等特点。创设文化环境就是要在高校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价值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其次。要创建制度规范的网络环境。在制度规范的前提下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大学生在文明的网络环境中去接受教育,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一个不能在网络社会中确立并捍卫住自己独特网络利益的地域或国家,将只是一具空壳”。马克思主义教育需要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政府有关部门要通过红色网站的构建来大力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社会的主旋律,从而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贵州高校要加强网络组织环境的构建,把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融入网站,在学校贴吧和论坛里面定期推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同时要注意推送形式和推送内容的生动趣味性。需要不断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督管理,对网络中一些不良信息要加强监管,确保正确信息的畅通无阻,禁止非法信息的恶意传播,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贵州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理论研究是前提。关键还在于落实行动。大学生作为社会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关于他们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问题,是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问题。所以。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寻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是摆在贵州所有高校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教育困境与解决途径:关于建设高校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阵地的思考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与此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根据对大学生的上网情况调查进行分析,阐述了建设互联网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理念,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传播性开设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新途径。既增加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渠道,又扩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以达到增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 马克思主义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互联网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全球信息化使得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高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带来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各种不同的文化观点以及一些消极、不健康、甚至反动信息在互联网上大量存在,各种不同的文化思想在互联网领域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思想;另一方面互联网上也拥有丰富的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渠道,这些都能促进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调查分析大学生上网情况 通过对即将毕业的5000多名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及调查结果如下: (一)上网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4小时以上的约有18%,2-4小时的约有30%,1-2小时的约有46%,而每天上网时间1小时以下的只有约6%的学生。 (二)上网主要内容 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主要内容主要包含新闻时事、文体娱乐、学术资料,上网目的主要是获取信息的学生约占46.6%;交友谈心的学生占到22.4%;游戏娱乐的学生约占18.4%;其他类占到12.6%。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影响 调查显示大学生因上网导致思想观念不稳定的学生基本没有,42.7%学生认为网络促进了开放、自由;14.8的学生认为网络导致了混乱、犯罪;17.6%的学生表示网络促进了平等、民主;还有24.9%的学生不是很清楚。 虽然这次调查的学生并不多,不能代表全国所有的大学生,但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出一些结。其一,互联网对于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互联网成了大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其三,互联网的全球性、隐秘性、即时性非常符合大学生追求个性、追求自我的理念。因此建设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阵地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立场的网站 (一)高校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都建立了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一直在触摸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进行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但是因技术水平低、疏于管理,导致网站重复性垃圾信息较多,访问速度较慢,信息匮乏更新不及时等。调查显示约43%的学生从未点击马克思主义网站,32%的学生偶尔浏览马克思主义网站。可以说我国高校的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目前还处于空白起步阶段。 (二)完善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结构 对于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仍处在摸索阶段,针对网络导致大学生思想不稳定的情况,大概从以下几点多加注意:其一,准确定位,建立完善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整体结构,为大学生提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其二,统一规划,鼓励大学生与老师共同创办以学校为名义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网站,同时利用微信、微博等加大对网站的宣传力度,使得“红色网站”花开遍地;其三,把握好“三关”规则,即政治关、法律关、保密关,坚决不能出现反马克思主义、违反法律法规、泄露党政国家机密的情况出现。 (三)建设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信息源 大学生在互联网中选择信息主要依据个人喜好,如果不投其所好就无法保证点击量,进而更谈不上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阵地建设。调查显示约有46%的学生反映马克思主义网站内容老旧毫无新意,样式古板形式单一,无法吸引学生浏览。因此要建设好马克思主义教育网站,信息源是关键,具体应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网站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例如马克思主义作家的经典名篇,我党的优秀人物事迹,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影视资料等;然后,充分深入的对大学生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需求,以提高网站的丰富度及精彩度。 (四)马克思主义教育网站栏目与版面的设置 大多数人第一眼的感觉很重要,因此网站的栏目与版面设计一定要能抓住学生的眼球,@样才能使学生有兴趣继续浏览。例如清华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网站,设有学习园地、党建风采、焦点话题、休闲一刻、网络课堂等优秀栏目,其中休闲一刻下面设有革命歌曲与影视资料两个小栏目。观其整个版面的设计不但具备了知识性、教育性,还具备了娱乐性。这样的网站版面就能够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网站栏目与版面的设计既要注重趣味性,使得学生浏览不至于产生枯燥感,同时也要注重知识性、教育性,这样才能达到网站建设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发展,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影响,也带来了机遇。高校应当紧抓这个机遇,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经。互联网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结合既有互联网的趣味性、即时性也有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性、知识性。本文通过对当下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出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进而对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设马克思主义教育网站的建议,希望能对高校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单位:昆明学院)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电子测量技术的相关内容,包括电子测量技术产品的发展及应用、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优势,以及电子测量技术在未来社会的发展及应用方向等几个方面内容,重点介绍未来电子测量技术在软件平台、总线接口、虚拟测试和专家系统等方面上的应用情况,分析和探究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以期能够给予广大的电子测量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测量;电子测量技术;发展及应用;分析和探究 一、引言 新形势下,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蓬勃发展,电子测量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发展及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电子测量技术,作为大多数电子产品精密及准确测量的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测量电能量、信号特性及其所受干扰、元件及电路参数等电专业的测量。就目前的电子技术市场来看,可以说,电子测量技术的应用早已进入了一个较为理想和成熟的发展环境。对于新时期下如何进一步促进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需要从事电子技术行业的技术人员加以重视考虑,可以从电子测量技术的软件平台、总线接口、虚拟测试、专家系统等几个方面加强分析和探究。现具体分析如下。 二、电子测量技术的产品发展及应用 电子测量仪器,是基于电子测量技术,并结合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软件技术和接口技术等发展起来的一种机械测试系统。从国家安全角度、经济产业角度以及科技发展角度来看,融合了大量的高新科学技术的电子测量技术与电子测量仪器工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原创核心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未来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则主要集中在测量仪器的通用化、模块化、网络智能化等各个方面上。 三、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优势 从目前的电子测量技术发展程度来看,电子测量技术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电子测量技术的测量频率范围宽、量程广 相对于以往的测量技术来说,电子测量技术具有测量频率范围宽、量程广等优势。通过电子测量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够利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深海压力、高温炉温度等特殊环境下的测量工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测量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有效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此外,电子测量技术的测量频率范围宽、量程广,还表现在测量电子欧姆表的测量能力上。通过电子欧姆表,可以测量几欧姆到几十兆欧姆的电阻,整个量程跨度的数量级高达7个。 (二)电子测量技术测量准确、高速 由于电子测量技术测量准确度更高,测量速度更快的应用优势,促使电子测量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应用越趋于广泛,尤其是在时间和频率等问题的测量上,更具备发展优势。从电子测量技术的测量速度能力来看,电子测量技术主要是采用电磁波或是电子运动来实现的,相对于传统的测量技术而言,其测量效率相对要高出很多,且测量结果的误差也要更小。 (三)电子测量技术能够实现遥测以及不间断测量 电子测量技术的遥测优势,具体表现在电子测量技术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在不便长期作业或是难以直接到达的区域的测量工作,而且不间断测量,又能够保证测量的数据具有高度的实时性。同时,电子测量技术的显示方式又较为直观、清晰,能够为测量人员的测量工作带来更大的便捷性。例如在测量发光二极管时,电子测量技术将数据以数字的直观形式显示出来,将频率以示波方式显示在荧光屏上,都能起到直观、清晰分析参数信息的重要作用。 (四)电子测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相结合 除了上述三种优势之外,电子测量技术还实现了与计算机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的相结合。通过利用D/A、A/D的变换功能,能够将电子测量技术测量得出的电信号传输到计算机上,达到方便保存测量数据和及时做好记录的目的。尤其是当今微型计算机的不断发展,更是使得电子测量技术的测量结果能够便于随身携带,及时对需要更改的数据参数进行记录和更新保存,进一步体现了电子测量技术的多功能、高性能。 四、未来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方向 通过综合考虑当前的电子测量技术,了解到未来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方向主要集中在软件平台、总线接口、虚拟测试以及专家系统等层面上的革新和进步。 (一)基于软件平台的电子测量技术 软件平台技术,是电子测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电子测量技术发展中,应该重视软件平台技术的研发,包括软件的可兼容性和可移植性等方面。同时,重点对软件技术的DCOM、CORBA、COM等语言的研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子测量技术软件的综合应用。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电子测量技术人员应该致力于提高电子测量软件的集成性,解决测量软件在移植、兼容和重用等方面上的问题,以便实现测量软件在异构环境下的普及应用。另一方面,电子测量技术人员应该让被测量对象和客户之间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不了解被测量对象的具体位置以及测量过程的前提条件下,客户可以通过利用软件平台技术,实现整个测量语言在整个电子测量软件平台系统的集成。 (二)基于总线接口的电子测量技术 总线接口,在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中,充当着组合电子测量系统,促使电子测量系统模块化、标准化的重要角色,能够为整个电子测量系统的软件、硬件提供兼容和互换环境。通过在电子测量系统中推广使用总线接口,还能够减小电子测量仪器的重量和体积,保证测量进程的便捷性。与此同时,由于总线接口高度的可靠性和简洁的系统设计,也方便技术人员对电子测量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便于系统的简便升级和换代。 (三)基于虚拟测试的电子测量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测量技术与其他多种高新科技的相融合,虚拟技术在电子测量技术中的应用也日趋普及。采用虚拟测试技术,能够优化测量结果数据,改进电子测量技术过程的具体参数,增强电子测量技术的工程实用化。就目前来看,将虚拟测试应用到解决电子测量技术的实际问题当中,不但能够起到有效指导被测对象进行实际测量工作的作用,同时对于整个测量的数据进度以及测量效率的提高,也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四)基于专家系统的电子测量技术 专家系统,是在模拟人类专家的基础上,通过利用互联网上海量的数据信息和经验,对电子测量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判断和推理,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的一种计算机系统。同时,专家系统技术的采用,还可以让整个电子测量系统更加具备扩充性、灵活性,起到改进和完善整个电子测量系统的重要作用。在未来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应用中,加强专家系统的研发,对于提升整个电子测量系统实现高效、精准化管理和运行,有着不可取代的推动作用。 五、结束语 通过电子测量技术的分析和探究,促进广大电子测量技术人员及相关部门对电子测量技术的认识和了解,掌握未来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普及电子测量技术的应用,对于推动整个电子测量技术行业的发展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意义。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信息类本科生的主要专业课之一,为了适应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目标的需要,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改革探索。实践表明课程改革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子测量;教学改革;创新型人才 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课程教学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措施。“电子测量技术”是现代科学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从事现代电子科学研究的必备基础,该课程也是电子信息、电气自动化和机械电子等专业的骨干专业必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所学专业课程中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单元技术知识及独立设计、构建、调试仪器与检测系统的能力,强化学生对仪器与检测系统工程的感性认识。本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专业课程,近年来,随着科技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广泛应用,电子测量技术在测量技术的研究、生产测试方法、信号处理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为了配合高等学校培养实践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研室人员对“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教学中的实践证明该课程的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内容的改革 由于目前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测量技术正从传统的电子测量仪器向智能化、复杂化自动测试仪器和虚拟仪器等方向发展,使得当前的“电子测量技术”课程内容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其主要缺陷包括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建设的滞后,该课程内容未及时全面反映技术新发展而导致体系陈旧等。因此,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应与时俱进,在讲述传统测量内容的前提下应补充智能化仪器、虚拟仪器和复杂自动测试系统等一些新的技术理论,以及先进的仪器设计方法和操作方法,而且授课内容应全面反映现代测量技术的新方向和新技术。 在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中,主要以电子测量技术的教学大纲为主要依据,以该课程的原理、结构和测量系统为主要体系,从电子信息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和观察该课程,突破以往教学中就器件论器件的传统教学方式,努力做到思路开阔,层次清晰,阐述准确,结构科学合理。按照“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相结合的体系结构进行授课,课堂教学主要采取理论教学模块,重点讲授该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内容。内容主要分为:检测系统的误差理论部分,非电量检测方法及智能仪器设计应用部分,信号调理与数据采集技术部分和检测仪器系统设计部分。辅以实践教学模块,主要以实验教学、调研论文、智能仪器及虚拟仪器测试技术综合设计为主。 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选取不同的授课教材,并且根据不同的专业实际情况自编讲义加以补充,主要对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内容和讲解不充分的内容进行补充。还可以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如社会上地沟油问题出现之后,教师随时给学生补充探讨地沟油的测量方法,这样课堂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授课内容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提高了学生课堂听课的积极性。 为了在授课中缩短理论与技术实践的差距,在课堂授课中,通过运用案例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客观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进行校际合作,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从教学内容融入到实际科研项目中去,比如讲到电磁检测时,给学生列举一些在研的省部级科研项目,使学生了解管道泄露的不同检测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某一种物理量不同测量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检测一些物理量的新方法、新思路,引发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适应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在实验课程的教学中,把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结合起来,适当增加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共设计了4个验证性实验和3个设计性实验。实践教学中一方面为了使学生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保留了基础性的实验,另一方面,开发了新的工程应用性综合性实验,可以对高年级各专业学科之间的学生因材施教。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重视第一堂课的教学 课程的第一堂课是最基本的,对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也至关重要,所以如何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第一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般在第一堂课中,主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列举大量学生熟悉的实例,如电阻、电容的测量方法,电饭煲、空调等家用电器中温度如何控制和检测,主要讲解一些生活常用电器的检测技术。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如空气中的微尘颗粒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如何测量微尘的浓度和颗粒大小;啤酒厂对发酵温度等参数的自动测量,然而如何获得这些参数以及机器人如何识别周围环境等等。结合实际应用,使学生充分了解上述物理量测量的一些智能仪器,通过课堂讲授的这些实例深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为学习该课程的后续内容作了充分的准备。 同时教师根据所讲授的内容安排一些自学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学习中查找资料或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来完成任务,教师只是在必要时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指导和帮助,发挥一种引导作用。这样使学生的课外实践学习和本课程始终相关,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积极性,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满足了他们表现自我的愿望,同时也学到了原本以为非常神秘高深的知识,促进了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电子测量技术”一体化教学教改内容探讨 摘要:“电子测量技术”是一门技能性极强的课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些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从教学场所、教师素质等七个方面来探讨其一体化教学的教改内容,力争使一体化的教学合理、可操作和有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切实提高。 关键词:电子测量技术;一体化教学;教学效果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学、做”融为一体,即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合二为一的教学过程,它体现了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特点,教师的教学过程围绕着以学生会“做”为主要目的而进行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实现动脑与动手过程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手段,为实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开创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电子测量技术”是一门具有一定理论性,但技能性又特别强的课程,因此,其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运用常用电子仪器来测量各种电路的参数,并由此判断电路性能的优劣。所以,它最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熟练地操作电子测量仪器,即体现在让学生会“做”上。其教学目标正好与一体化教学的精神相吻合,故此,对“电子测量技术”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有其现实性、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它将更有利于实现“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在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电子测量技术”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我们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教学场所的一体化 所谓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即把通常的理论教学场所(普通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和技能训练场所(实验室、实训室或实习车间)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它既能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又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从而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紧密地组合在一起进行,其目的是给师生提供一个边教、边学、边做的合理空间,给一体化的教学实施提供场所保证。 在进行“电子测量技术”一体化教学改革时,首先要把教学场所转移到实验实训室,把该课程所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技能训练内容全部在该场所进行,让师生真正做到了边教、边学并边做的一体化教学过程。 二、教师素质的一体化 通常的教学是理论教师进行理论教学,实验员、实训指导教师进行技能性教学,这容易造成理论教师不积极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能力,而实践教师也会同样不积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导致出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自独立,互相脱节的情况,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造成一定的困扰,因此,对教师素质的一体化培养在高职院校中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在进行一体化教学的执行过程中。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验、实训操作的高素质一体化教师队伍,是实施一体化教学并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 教师素质的一体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它是一体化教学能够顺利实施的基础,也是一体化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在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时,“双师型”教师素质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可通过组织理论教师利用节假日到工厂顶岗实习,进行技能培训;或让实验、实训教师传、帮、带理论教师,以弥补其操作技能的不足;或组织实践指导教师参加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以提高其理论水平;或让实践指导教师在理论教师的指导下从事相应专业的理论教学;或从企业技术人员中引进相关师资等形式,来培养一批一体化“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进行“电子测量技术”一体化教改之前,就有目的地让理论教师参与到该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过程中,当他们也熟练地掌握了实践教学技能后,就开展该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让这些教师充当该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教师,从而也实现了教师素质的一体化,即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的一体化,同时指导学生的学与做,为实现一体化的教学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三、教学过程的一体化 进行一体化教学时,其教学过程有别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时的情况,一体化教学主要体现在师生的“边教、边学、边做”上,因此,“教、学、做”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行。在一堂课当中,它们互相交叉地进行,主要让学生在“学中做”和“做中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充分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则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做”进行指导,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解释并启发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来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起到辅导性、启发性的作用,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的精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在“电子测量技术”进行一体化教学的教学过程设计时,我们充分地考虑了“教、学、做”的混合进行以及学生的主体性。如:设计“示波器使用”的一体化教学过程:教师辅导学生认识实验室示波器教师辅导学生连接相关仪器使示波器显示波形教师辅导学生使用并掌握面板上各开关、按钮的作用教师辅导学生读取示波形的参数教师辅导学生分析波形、参数的特性和正确性教师布置实训课题并辅导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教师和学生讨论示波器的组成及各部分电路的作用、工作原理教师介绍各种示波器及其特点、适用范围教师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查找有关示波器的使用范围及发展方向教师再布置开放性的实训课题并辅导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课堂总结结束。 四、教学方式的改革 实施一体化教学时,采用项目式的教学方式,即把电子测量技术的内容分为几个实训项目来实施,每个项目中则包含该项目所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力,这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更加符合一体化的教学精神。 五、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改之前,理论教学主要以讲授法为主,实践教学主要以实验实习法为主。一体化教改后,则主要以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为主,如练习法等,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体化教改后,教学手段主要以多媒体为主,特别是具有动画效果的实验、实训演示课件,以便增加现场感和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获取各种知识和锻炼各种能力。 七、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体化改革 一体化教改之前,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采用分散式培养模式,实训教学则采用集中式教学培养模式。教改之后,则不再分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而是把“电子测量技术”课程采用集中教学方式,分为几个实训项目进行综合教学,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揉合在一起,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性学习和训练,有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高效地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 技术和知识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因此,以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职业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才能适应科技进步、知识更新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充实、不断完善,才能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浅谈学习迁移理论在“电子测量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通过分析学习迁移理论的丰富内涵及形成条件,结合高校专业基础课“电子测量技术”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与方法。经过授课实践,这些策略与方法既可以减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达到对学习方法的真正掌握,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迁移;心向;电子测量技术 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学习迁移的本质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贯穿于整合教学系统。它不仅存在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而且存在于认知策略和态度品德的学习之中。因此,“为迁移而教”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工作者的共识。[1]按照学习迁移的规律展开教学活动,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将知识、技能顺利转化为能力,这对大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电子测量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高校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近代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新型电子测量仪器的应用技术,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实践中有能力制订合理的测量、测试方案,选用正确的测量仪器,以获得最佳的测量结果。因此,将学习迁移理论运用于“电子测量技术”这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中,通过改进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这对于提高“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学习迁移的内涵和形成条件 1.学习迁移的内涵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把对学习迁移的研究视角深入到了人的大脑,研究结果表明:迁移与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有密切联系。迁移涉及到信息加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整个过程,同时,个人的主观因素――心向,也对迁移的产生起着关键作用。[2] (1)编码。学生能否将在一种情境中学习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另外一种学习情境之中去,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在学习知识时怎样对信息进行编码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学生对所获取的信息用什么方式进行编码、编码的水平如何、效果怎样等,将直接影响到后来在新情境中的学习。 (2)组织。迁移的产生与人对接受的信息所进行的组织与重组呈正相关。进行合理的组织,迁移的效果就好。没有进行组织或组织得不合理,就不能形成迁移或出现负迁移。 (3)辨别。有效的迁移是以有效的辨别为前提和基础的。心理学中有关前摄抑制的实验充分说明:学习者在两种学习情境中学习,如果对先前所学习的知识辨别不清,在后来学习中,先前知识会干扰新知识的掌握,这样就会产生负迁移。 (4)心向。迁移的产生不仅与人的认识过程相关,与人的动机态度也有关系。迁移与心向密切相关。心向也称定势,是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于学习迁移既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起阻碍作用。当后面的任务是前面任务的同类课题或它的特例时,心向能对后来课题的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当新的学习任务与先前任务不同类或者是需要灵活变通的相似任务时,心向就可能干扰新的学习,对学习迁移起阻碍作用。 2.学习迁移的形成条件 有学习就有迁移,但是,积极的、高水平的学习迁移通常不是自动发生的,而是需要一定条件、受到一些因素影响的。为了促使大学生积极、高效学习迁移的有效开展,大学教师必须了解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掌握促进大学生学习迁移的有效方法,根据学习迁移的规律有的放矢地指导大学生进行学习。相关研究已经表明,有效学习迁移的发生需要具备许多条件,这些条件既有外在环境因素,也有内在心理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条件因素有: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认知技能与策略以及心理定势的作用等。[3] (1)存在相同成分的学习内容。有关学习迁移理论表明,两种学习内容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相同点是实现迁移的必要条件。通过运用、学习内容中存在的相同成分,促进学习迁移一般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较高概括程度的已有知识。已有知识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或结构性是学习迁移产生的最重要条件。布鲁纳在阐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时指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越基本、越概括,对新学习、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泛,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3)一定的技能和策略。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迁移是通过复杂的认知活动实现的。在迁移过程中,长时记忆中储存的已有知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已有知识既指陈述性知识,也包括通常称之为技能的程序性知识,还包括作为特殊程序性知识的认知策略。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与方法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习迁移(正迁移)并不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真正有效的学习迁移策略,是在教师真正理解了影响学习迁移的要素后,有效地运用正迁移的强大力量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这些策略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日常学习、问题解决和各类作品的创作。[4]在“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合适的策略与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正迁移的产生,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要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迁移,教师必须按照迁移产生的规律来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选用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就是要依据迁移产生的心理机制来组织教学活动。[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促进正迁移。 1.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信息编码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考虑如何让学生进行合理的信息编码,要运用有利于学生以后能够更加灵活地提取信息的方法来传授知识、组织教学。 在“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信号发生器一章中,需要讲解函数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其中,构成函数发生器的大部分基本电路,例如双稳态触发电路、比较器、积分器等,都是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学习过的。因此,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即,首先给出所需要的信号波形(矩形波、三角波、正弦波等),然后由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自行搭建函数发生器的电路模块。教师在此过程中仅给予必要的提示。当学生在利用三角波实现正弦波遇到障碍(新知识点)时,教师再将二极管整形网络引出,并详细讲解。利用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新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新知识能够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这种编码的结果使获取的信息不仅具有稳定性,而且具有清晰性和可辨别性,学生日后提取也就准确而方便了。 2.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科学的组织 无组织的知识不但阻碍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更能影响学生的迁移,因此,课堂教学在遵循教学方案的前提下,要按照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顺序依次展开,既要有教学的灵活性,又要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哪些该教,哪些不必教;何处需要多教,何处需要少教甚至不需要教等等,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切忌把零零散散、支离破碎的知识教给学生。 仍旧以“电子测量技术”的信号发生器一章来说,噪声信号发生器是信号发生器的一种,常常用来帮助测量接收机的极限灵敏度,放大器的噪声系数等。在这一节中,噪声发生器的结构原理及其用途是重点,需要详细讲解。相对而言,各种噪声源,例如气体放电管噪声源、固态噪声源等内容,不仅涉及到了各种噪声源器件,而且与各种噪声有关。对于本科三年级的学生,所掌握的噪声相关知识非常有限,因此,噪声源的相关内容只需要简要介绍,以免干扰学生对噪声发生器原理等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辨别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既要引导学生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更要帮助学生弄清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既要引导学生掌握一般的原理,也要指导学生明确每个知识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使学生能够把知识的概括和知识的分类有机结合起来。 混频器曾在“电子测量技术”的多个章节中出现(信号发生器、频率时间测量和相位差测量等),都是利用了混频器能够将两个输入函数进行相乘的特点,但应用目的、混频器个数却不尽相同。教师在讲解这些既相关又有所区别的内容时,可以采用前后对比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而且可以把它们的应用进行合理分类。 4.帮助学生建构迁移的心向 心向使人们倾向于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进行反应,这种倾向性本身就是一种活动经验。这种经验对学习和解决新问题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利用心向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养成对问题认真分析的态度,根据问题的特点采取灵活的解决方法,防止心向对学习的干扰。 电子示波器的相关知识点是“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其中,在讲解示波管偏转系统的原理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关于电子在磁场中受力偏转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点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入激光扫描测振仪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们学会触类旁通地分析同类型的不同问题,逐渐养成创新的思维方式。 三、结束语 “教是为了不教。”在当今信息社会,终身学习已是一种生存方式,这就要求大学教学不只是要让学生掌握几门学科的具体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通过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的教学实践,充分说明了采用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既可以减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达到对学习方法的真正掌握。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文章分析了“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当前发展趋势,介绍了该课程作为中国计量学院精品课程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创新性实践教学。 关键词:电子测量技术;教学改革;教材 “电子测量技术”是中国计量学院的一门特色课程。电子测量技术在科学技术、国防建设、工农业生产、通信、医疗、环保等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现代生活中电子测量技术也成为不可缺少的手段,例如电子称、电子表、电子体温计等等。“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常用电参量的测量原理与测试方法,掌握典型电子仪器的原理、性能及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选取适当的测量仪器组成测试系统,准确测量电测量及正确处理测量数据,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同时要使学生了解电子测量技术在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网络化方面的最新发展进程。笔者结合科研背景,尝试对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实践。 一、教材建设 教材的编写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立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本概念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注重作为教材的可读性和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深入浅出,系统而全面。我们根据“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材变化和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编写并公开出版了《电子测量技术》的新教材。[1]新教材主要有如下特点。 1.科学性 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应该阐述测量科学的丰富内涵。本教材对测量和计量的基本概念给予准确科学的描述,介绍了经典误差理论和测量不确定的概念和评定方法,并将误差分析和测量数据处理贯穿于全书。 2.先进性 相比同类教材,内容较新、实用性强。例如示波器部分,许多教材介绍数字存储示波器原理时是在模拟示波器的基础上额外加一个数字化存储电路,经过数字存储之后的信号仍然需要转换为模拟信号送给静电偏转CRT进行显示。事实上在新型的数字示波器中,被测信号通过数字化存储以后不再转换为模拟信号,而是经过计算机处理,直接以像素的方式显示出被测波形。 3.适用性 “电子测量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本教材的编写充分注重测试技术、实验方案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介绍基本测量原理的同时充实应用实例。例如示波器的应用部分,介绍了示波器的基本测量方法、选择示波器应考虑的主要技术指标及使用示波器检测电子电路、AM/FM无线电测试和用数字示波器检测故障信号等。通过实例将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融汇于教材并贯穿始终。 二、理论教学 我们对“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理论部分与实践教学进行了统一规划,重点加强学生实际测试测量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电子测量技术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教学中突出实用性、前瞻性和趣味性。 1.课程网站 利用学校的Blackboard教学平台建立了“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网站。在此平台上设有网络课程,展示整个教学板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要学习的部分进行学习。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可以通过Blackboard 教学平台进行讨论、交流。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网站建有丰富的资源,设有网络课堂、教学课件、在线测试、视频资料、实践教学、知识拓展、讨论与答疑等板块。通过“讨论区”、“交流”等工具,可以实现教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很好地解决了师生课外交流少的问题;答疑板块及时为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提供解答和帮助。通过讨论区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学习难点和共性问题,以便在课堂讲授中进行更清晰的讲解。 如今高等院校都具备良好的网络设施,这为多媒体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在我们的网络教学平台上,有各种多媒体资源,如美国安捷伦公司、泰克公司、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的视频资料。多媒体资源能使枯燥且缺乏吸引力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图文并茂、动静分明,对教学有着很好的补充作用,尤其适用于“电子测量技术”这类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专业视频资源可以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行业的最新进展、电子测量仪器的正确操作和广泛用途。通常学生知道示波器可以测量电压、频率、相位,实际上在汽车修理中示波器也是很常用的仪器。 2.教学内容及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以主动方式获取知识。现代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一方面需要传授课本上的知识,另一方面更应传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我们应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电子测量技术”的教学中,课堂上主要是介绍电参量的测量原理及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我们使用动画、视频、LabVIEW软件进行辅助教学,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例如,电子示波器的扫描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书本上则只能给出静态的过程,在多媒体课件中利用动画,可使抽象的知识内容形象化、趣味化,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适合个性化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介绍一些当前新技术,比如教师有针对性地介绍自己的科研心得和成果,使学生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前沿动态。 3.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应当针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效果和质量来展开。遵循知识向能力转化、理论向应用转化的原则,建立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考试模式,形成考知识与考理解相结合,考理论与考应用相结合,考能力与考创新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考核方式上,采取理论考试、实践考核和写读书报告三合一的考核方式。理论考试重点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环节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设计一个电子仪器(如数字示波器、任意波形发生器),通过教学平台提交;写读书报告,针对电子测量领域的新测试技术、新测量仪器发表见解。 三、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在“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实验教学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强调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重,在制订课程体系中,课程组就培养创新人才达成了共识: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习乃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为根本。通过调研和论证,结合现有的实验设备,选取一些具有创新设计价值的实验项目,让学生进行开发设计。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建立由浅入深的多层次体系,以验证型实验为基础、设计型实验为主体、综合型实验为提升的实验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由于“电子测量技术”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利用常用的电子仪器(如各种电压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进行信号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因此开设一些仪器操作的验证性实验,同时,结合当前技术特点,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如Labview软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计算机技术和仪器技术相结合,产生了一类新型测试仪器――虚拟仪器(VI)。虚拟仪器是一种由用户在计算机等通用设备组件的基础上自行定义设计的仪器。实际上,它是以通用计算机为核心的系统,配合一定的标准电子测量功能组件,利用专门编制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实现信号的采集和后期数据处理等工作,并以一个如普通仪器面板一样的操作界面呈现出来。由于虚拟仪器技术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软件技术,配上数据采集卡,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出符合需要的各种电子仪器,如数字存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任意波形发生器等。 四、结语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教改工程。近年来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正在逐年稳步提高。学生是课程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方便,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原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课程建设也有力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培养,他们参与教材建设、实验建设、网络资源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并积极投身教学实践中,在课程建设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电子测量技术》理论教学改革之实践 摘要: 本文对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路进行了阐述,并对怎样搞好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提供了教学改革方案。 关键词: 电子测量技术 理论教学 探索和实践 电子测量技术是一门综合课程,它的内容涉及很广。在以往的高职教学中,由于实习实训硬件条件较差,教学过于偏重于书本理论学习,加上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学习基础相比要差些,学生大多因学习吃力而渐渐失去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随着我国经济条件的改善,政府加大了对高职教育的基础设施和实验实训设备的投资,实验实训的硬件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变,加上校企联盟逐渐成熟化,形象化教学在高职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逐步得到推广。我院在创办全国高职示范以来,更是加大了实验实训的课时量,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发展。电子技能是一项基于复杂脑力活动的高级技能,电子测量技术的课程教学亦有两个方面要求――原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二者并不矛盾,相互促进,故教学中不应厚此薄彼,这也是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对于高职教学来说,怎样才能达到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的统一?如何使两者完美结合,使教学效果最大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是每一个高职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在电子测量技术教改课程建设中,我院在加大实验实训课时比重的基础上,对于如何开展电子测量技术理论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重整课程模块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涵盖模拟、数字、电路和微机方面的知识内容,甚至涉及高数和统计数学方面的知识点,可谓内容“庞杂”,教师首先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明确理论要讲哪些内容、讲到什么程度,都要进行细致的分析。要寻找与实验实训内容的切入点,很好地将理论教学融合到实验实训教学中。为此,我们制订了新的课程标准和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在对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把理论教学分为基础理论和新技术新仪器的介绍两个部分。基础理论部分是相对固定的,而新技术新仪器则是动态的,可以随时进行更新。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理论教学可以分为五个模块,每个模块由若干要点组成。一是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模块,要求学生掌握电子测量误差分类以及运用测量误差理论进行测量数据处理及测量结果的表示。二是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与使用模块,主要内容包括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电压表、电子计数器原理与使用,学生通过实验任务完成,能熟练使用仪器。三是基本电参数的测量,主要根据测量任务,组建电子测量系统。四是电信号特性的测量,主要是使用频率特性测试仪和频谱仪原理和使用。五是小型电子测量系统的设计,内容包括信号发生器、时基发生器、频率计和数字电压表等设计项目,根据教学课时量的多少进行选用。其次是理论讲到什么深度,这要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决定。例如,就业方向是检测方向的,就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电子测量技术理论要讲得深些,但是也要适度,要本着够用的原则。 二、加强理论内容载体实验实训项目的设计 我院进行了教学改革,把课程按职业能力递进思路分为两个层次。 一层主要是基本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模块。该层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为“教学做合一”、强化“双基”能力的培养。在这个模块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修完模电、数电等课程,如果把学生完成实验实训任务看成是“做”的过程,教师就要把理论知识嵌入到具体的实验实训项目中,理论教学实施可以在“做”前讲,可以“做”的过程中讲,也可以“做”后讲,即在实验实训任务完成后进行理论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复习”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是电子测量技术理论知识的“反刍”阶段,是知识系统化的过程,能够更好地体现“知识够用”的教学目的。在这个教学模块中,我们根据现有的实验室仪器,适时嵌入理论知识点,让学生看着具体的实物讲解电路原理和各旋钮的功能,从而避免了课程教学的抽象问题,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例如在信号发生器应用实验中,嵌入模电的正弦信号产生以及波形变换等知识点。二层是整机测试模块。该层主要体现学生根据电子测量任务,组建电子测量系统,完成实际的电子测量实际操作,采集数据并且处理数据,提取被测对象最具特征信息的能力。它是“就业”前的适应期,能够起到加快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催化作用。我们在该层加入收音机装调和电视机调修两个实训模块。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任务和岗位需求,适当调整模块的相应实训内容。 三、课赛结合,培养学生电子仪器的设计能力 创造能力是一个民族强盛标志之一,是一个国家快速发展的推进剂。电子仪器的精度和智能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为此,每两年国家都会举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在每年的设计题目中,都有关于电子测量仪器方面的、旨在提高大学生电子仪器的设计能力的题目。从2007年后,该项竞赛分为高职高专组和本科组两个组别。高职高专组更强调对动手能力、电路调试能力以及设计报告的撰写能力的考查,因而在电子测量技术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加入小型电子仪器设计,通过设计了解电路设计步骤、设计方案选择、电路参数的计算、电路组装和调试。每个设计都是相对复杂的、综合的项目工程。例如在学完信号发生器子模块内容时,就可以进行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与制作;在学完电子计数器后,进行数字频率计的设计和制作。经过几个电子设计项目之后,学生通过电子仪器的设计,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我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以及江苏省电子设计竞赛,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通过网站建设,加大习题库和试题库建设,编写了大量试题和习题 这有利于学生课后知识的消化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也有利于学生“工学交替”,方便学生去工厂实习,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或者发现问题后,可以通过网络BBS论坛和电子邮箱,及时得到教师指导,有利于电子测量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进一步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 五、跟踪电子测量新技术和新设备 电子技术的特点是发展更新较快。为了更好地应对变化,更好地与市场接轨,在电子测量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跟踪电子测量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加对新仪器介绍。例如在示波器内容学习时,教师有意识地讲解数字示波器方面的知识,每年全国电子设计竞赛都有关于数字示波器方面的设计内容,在岗位工作中,也有相当多的企业使用的是数字示波器;在信号发生器内容学习时,给学生介绍DDS技术――每年电子设计竞赛的热点,另外还要介绍虚拟仪器等方面的最新检测知识点。由于课时有限,教师讲授内容不可能过于细化,深度也要合适。对有兴趣深入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内容。关注电子测量技术的前沿知识,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岗位的需求。 随着我院示范建设的不断推进,我院各方面的实验实训条件不断改善,教改项目的不断深化和细化,教学质量达到极大的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有一些问题依然存在,我们还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目标。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浅谈项目式教学在高职电子测量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摘 要:项目式教学是当前职业教育中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取向。电子测量技术亟待进行教学改革,文中阐述了项目式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打破了知识的学科逻辑,精选引导项目和引深项目,教、学、做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理论知识,激发学习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测量技术;引导项目;引深项目 电子测量技术是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职业技能性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电子测量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对电子产品的检验技能,以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设计制造、开发应用、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管理及产品的销售与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对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测量技术课程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培养学生质量的高低。在新的教育形式下,认真探究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学校总体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电子测量技术教学改革的紧迫性 1.高职院校电子测量课程授课对象的现状客观要求进行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的扩招使学生生源中文科生的比例大增,这些学生的工科基础理论相对薄弱;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授课对象多为大三学生,他们刚刚经历了专转本的筛选,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体较差,搞错周期和频率单位、不知两者互为倒数关系的学生大有人在;部分学生有学习的欲望,但又苦于前面课程底子没打好。这些学生又有阳光、活泼,动手能力较强的优点,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发挥智慧的基础,面对当前高职院校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授课对象的现状,改进课程设置,加强该课程的内涵建设,将质量提升起来,是电子测量技术课程亟待进行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 2.教育部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文件及当前“用工荒”现象主观要求进行教学改革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等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要求。新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要求也需要我们系统地谋划教学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准生产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观上也迫切要求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二、电子测量技术教学改革的措施 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在逐渐深入,教学方法必须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切入点也得到了职教界的共识,广大教学工作者亦在积极探寻教学方法改革,改进教学模式。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主要存在如下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大部分高职院校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沿用了传统教学体系,其教学方法和模式依旧桎梏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上,教学内容没有从实质上突破传统单一式,理论色彩过于浓重,同时所授内容滞后于高职教育的需要,以至于并没有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完全地激发起来。其二,某些高职院校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从其课程结构以及结果上来看,诸多方面有待实践中来完善。电子测量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具体怎样个改法,确实是门学问。现就我校电子测量技术实施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阐述如下。 1.彻底改变过去与任务相脱离的、单纯学习知识的课程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项目式教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训,项目式教学不能说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但大家都在这样做了。可以说,项目式教学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电子测量技术课程必须彻底打破按照知识本身的相关性组织课程的传统模式,应该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中,精心组织项目,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通过营造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学习不再成为一种痛苦的经历,不再避而远之。项目式教学模式易于激发学生在与工作任务的联系过程中主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按照项目工作体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重构课程结构,适当删减理论知识,强调知识体系的纵向衔接 项目式教学突出强调课程结构,要让学生获得哪些知识,而且要让学生以什么结构来获得这些知识,将直接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工作结构为基本依据开发课程结构,不但要使课程的宏观结构以工作结构为基本依据,而且其微观结构也应以工作结构为基本依据。电子测量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涵盖了高等数学、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以及微机原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我们将其偏深、偏难的理论知识予以删减,把握理论内容“必须、够用”的真正内涵,兼顾一定程度的可持续发展性要求,将教学内容重组,相关知识打包,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工作任务,先把学生带入工作场景,并初步授以技术实践知识,然后深化到技术理论知识,借助“引导项目”和“引深项目”,由浅入深,梯式推进。电子测量技术实施项目式教学的具体过程举例如下。 遵循认知规律,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放大电路出发,以“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装调”作为电子测量技术学习的第一个项目,在学生开始做该项目之前,教之电子测量基本概念、测量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常识等技术实践知识。然后学生动手搭接电路的过程中授之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使用方法、万用表检测元器件及测量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方法,结合交流毫伏表、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测量电路放大倍数后,给学生初步阐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时域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同时讲授频域测量的相关知识。随后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掌握用失真度仪测量波形失真度的方法和用扫频仪测量放大电路的中心频率值、频带宽度等幅频特性的方法。以上述第一个项目作为引导,以“音响放大器的设计与装调”作为引深项目,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在理论上从高频和低频两部分深化对信号发生器的认识,深化模拟示波器和数字示波器在结构组成、多波形显示及示波器应用上的认识。以“数字万用表的设计与装调”作为第二个引导项目,知识链接到万用表的测量原理、电压测量基本知识、数字域测量基本知识,学生在做的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逻辑笔等。以“基于单片机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装调”作为第二个引导项目的引深项目,深化对时间和频率测量的认识,该项目中还涉及到电子计数器、智能仪器及虚拟仪器的使用。总的来说,通过精选典型项目,在“教学做”相结合的过程中用到什么内容就教什么内容,既把握了理论内容的深度,又达到了学科内容的完整性。同时精选的项目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激发了学习动机,提升了职业技能。 3.采取与项目式教学相匹配的考核方式 项目式教学强调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的发展过程,传统的考核方式已不适应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评价涉及项目任务进行过程中各阶段的学习评价、项目任务的完成质量和平时表现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 三、结束语 面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项目式教学已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但从长期来看,项目式课程改革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对于高职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是遵循教育规律,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打破知识的学科逻辑,同时又能一定程度的兼顾学科的系统性来制定项目式的课程体系表,通过典型项目的教、学、做,来提升高职教育的整体品质,为社会输送多层次、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电子测量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摘 要: 《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本文结合学院实际情况,介绍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及教学思路,并对该课程实践教学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和经验。 关键词: 《电子测量技术》 实践教学 项目教学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理论性、应用性及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测量误差及误差分析、常规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仪器操作使用。《电子测量技术》课程实践性较强,课程的学了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掌握各种电子测量仪器的选择原则和使用方法。在国外,该课程一般都是直接在工厂进行课程的学习。在我国,高教16号文指出高职教育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教学经验,我就《电子测量技术》实践教学谈几点体会。 1.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路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教学模式和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各种常用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培养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贯彻“行动导向”的教学思想,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根据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规律,分层次、有步骤地逐步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教学具体的设计思路为:教学讲解理论知识以后,首先设计出相应的实验题目来巩固理论知识,掌握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其次设计出综合项目,对仪器的综合使用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够非常熟练使用仪器,并解决遇到的问题;最后运用仿真软件进行仪器的虚拟仿真使用,从侧面强化电子测量仪器的知识及使用方法。 2.实践教学的实施 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解理论知识以后,就要逐步进行相应知识点的实践教学。下面以信号示波测量技术为例,阐述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在信号示波测量技术的理论教学中,要讲解示波的原理、示波器的组成及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在讲解示波器的使用方法时,采用实物演示教学法,即教师边讲边操作仪器,使学生对讲解的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然后分别进行试验教学、项目实践教学和仿真软件的实践教学。 (1)实验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针对示波测量技术,因实际工作中常用到模拟、数字两种示波器,所以我们设计两个实验内容,即模拟示波器的使用和数字示波器的使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按照规范要求操作演示一遍,然后学生两个人一组分别进行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请教老师,教师给予讲解指导。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实验内容为示波器的校准和直流、交流信号的测量等基本使用。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了解仪器的功能,掌握仪器的基本操作。 (2)项目实践教学 理论和实验教学之后,学生对仪器的基本使用有了初步的掌握。但是在工作中,对仪器的使用往往是综合的,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和细节。为此我们设计了综合项目实践教学,采用项目式教学,每个知识点以落实项目为出发点。由任课教师讲解项目的基本原理及测量要求,学生4―5人一组分析讨论仪器的使用及测量步骤,教师对于学生项目整体实践情况给予点评。教学过程如图2所示。实践内容我们选择典型的稳压电源电路,电路中涉及交流、直流、半波信号、全波信号、滤波信号及稳压信号的测量。综合项目的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强化仪器的熟练使用。 (3)仿真软件的实践教学 在教学中采用软件辅助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实际仪器的功能和使用的理解,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常用的软件为Multisim,该软件是加拿大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提供了具有多种测试仪器、元器件品种齐全的虚拟电子工作平台,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教师在进行仿真实践教学时,首先要给学生典型的电路(我们通常采用综合项目测量的电路)及虚拟测量仪器使用的要求,学生每人一台电脑进行虚拟仪器的仿真测量。教师检查学生的测量波形及数据。教学过程如图3所示。通过仿真软件的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巩固掌握的知识及仪器使用的技能。 3.结语 《电子测量技术》实践教学有效地把理论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力求落实“突出应用性、强调工具性、体现先进性”的原则,突出了高职教学重在应用的特色。针对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仿真软件实践教学使得教学手段更加现代化。当然,我们深知,实践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的工程,只有不断探索、改革、创新与实践,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高等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教学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对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做了尝试性的改革,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融合为一体进行授课,在理论教学内容上突出原理及新技术,在实验教学上充分运用实验室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结果证明教学效果获得较大提高。、 关键词:电子测量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1 引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如现代数学、物理学、微电子学、材料学等科学的发展为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又为各行各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工具,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当今的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子测量技术和电子测量仪器,甚至在一些原先与“电”无关的专业,如化学、生物、医学、土木建筑等行业也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各式各样的精密电子测量仪器在各种实验室里早已成为不可替代的基本工具和设备,因此电子测量技术的课程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当代大学生、研究生必须把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作为一门基本功,认真学好。不论哪行哪业,在今后的工作中都将会大有益处、受益非浅。《电子测量技术》如此重要,如何更有效的展开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笔者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对《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实践。 2 理论教学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电路参数测量、频谱分析、时域信号的测量、晶体管特性测量等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测量误差分析,并包含了相关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实际应用和相关仪器的最新成果等。与很多课程一样,该课程的理论内容非常枯燥,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内容和实验内容严重脱节,只是一味的介绍理论知识,将使得学生无法全面掌握电子测量的核心技术。若要出色的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理论教学工作作者是从教材选择、教师的自我提高、逆向思维教学法三个方面展开的。 2.1 教材的选择 一本好的教材不仅可以使教师易教,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而且还可引导教学改革和教学思想的转变,而且可使学生易学,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创新。 笔者选用的教材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陈尚松等编写的《电子测量与仪器》,该书按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教学要求编写,教材中的内容与时俱进,技术上跟进更新。书中的内容是按发展历程讲解仪器原理,容易入门,叙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宜学宜懂,同时也包含了扩展或深入的内容可供教学和科研的不同需求选用;该书的具体内容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既讲电子测量原理,又讲具体仪器应用,通过实例与仪器型号参数介绍,加深对仪器的认识和对国内外技术水平的了解。在内容上每章均附本章要点、小结和思考题与习题,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总结。 2.2 教师的自我提高 在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具有主导作用,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可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我们知道电子技术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电子产品的发展速度呈摩尔定律所描述的规律,即集成电路的规模和微处理器的性能每18个月都会提高一倍,在这一速度的带动下各种电子测量仪器的生产厂家不断发展更新自己的产品。作为《电子测量技术》的教师,一方面应该时刻关注研制和生产电子测量仪器的商家的产品动态,要实时关注Aglient、Tektronix等这些大的电子仪器生产厂家的产品动态,定期查阅他们产品的资料,用来深化和扩展教学内容,将这些新内容、新知识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拓宽学生视野做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教师要主动进行电子测量方面的科学研究,促使教师对该方面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多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到科研水平较高的国内国际会议或其它相关的平台学习,通过与他人交流学习来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 2.3 逆向思维教学法 任何一门课的理论学习都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如何化枯燥的理论学习为一个有趣的学习过程也是教师要思考的一项重要内容。这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的,在双重考虑教学目的和本专业实际情况的条件下,选取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本课程主要介绍电子测量的原理及仪器使用部分,教师将理论教学的阵地从教室转移到实验室,直接面对仪器教学,使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进行理论教学,先从教学生如何使用测量仪器开始,让学生对仪器的结构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懂得仪器的各个旋扭或按键分别实现了什么功能,以及各旋扭或按键间如何协调工作,以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发对理论知识的思考与学习。 以信号源和示波器的教学为例,这一教学过程将第三章和第六章的内容结合起来,先对信号源和示波器两种仪器的表面结构进行讲解,让学生使用示波器测量信号源输出的信号,学生使用仪器并利用仪器观察到信号后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教师由实际操作引导理论知识的学习。如在信号源的使用过程中,信号的形状会发生变化,由此引出怎样才能使信号的波形发生改变,这就指引学生去学习“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基本组成”部分的内容,这里讲解了常见信号波形的产生和转换方法;再如我们可以从示波器上观察到信号源的频率可以从低频段调到调频段,在同一频段内频率也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信号源是如何实现这些频率变化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学习信号源内部电路设计中的多种频率合成方法。在示波器的使用过程中同样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学习示波器的理论内容,如打开示波器观察到光点,通过辉度与聚焦的调整引导学生学习示波管的原理及构造,这一显示原理也用于其他的显示设备上,如频谱仪、扫频仪等,做到触类旁通;通过示波器的触发模式调节键观察不同触发模式下信号的显示变化,反过来引导学生去研究是怎样的设计变化促使了显示屏信号的相应变化,带着学生学习示波器X通道中的触发电路的组成、触发耦合方式、触发电平、触发极性等知识;再如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源的同一个信号波形时,通过调节垂直或水平偏转旋扭观察信号波形的变化,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带着同样的思考引导学生学习X通道、Y通道的放大电路设计等等。 3 实验教学 本课程的实验教学采取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的策略。 3.1 验证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操作各个实验项目,使他们对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实验所用用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学会利用现有设备采取正确方案进行一些简单的测试测量。教师设计一些具有锻炼学生思考能力的实验给学生。如:通用计数器的应用,该实验要求学生理解通用智能计数器工作原理,掌握测量频率周期的测量方法及其检定高频信号源频率准确度,熟悉计数器的其他扩展功能;再如通用示波器的应用,要求学生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熟练掌握通用示波器测试信号参数的方法等。 3.2 设计性实验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综合运用了电子、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方面的技术知识,教师结合本专业的基础课程,设计了本课程的设计训练题目,目的是培养学生将科学理论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能力,通过设计训练,要求学生在掌握电子测量仪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根据所学知识综合设计简单的测量电路,运用单片机、FPGA、Protel等工具对简易电子测量系统进行仿真与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实践能力。 设计题目主要有简易信号源设计、简易计数器设计、简易频率计设计、简单的数据采集卡设计等,让学生通过这些题目进一步对课本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设计要求学生首先要写出《设计任务书》,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仪器名称、用途、特点及简要设计思想;第二,主要技术指标;第三,仪器应具备的功能;第四,仪器的设备规模;第五,系统的操作规范等。该任务书反映同学的设计目标,同时也是教师作为设计完毕进行验收的依据。在设计之前要先学习基本的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中除写好《设计任务书》外,还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书本知识到工程实践的过渡,要求学生在每一步设计结束要及时与教师沟通,尽可能完善设计工作。硬件电路设计前要画好硬件原理框图,过程中要绘制详细的电路图,仿真无误后方可制作电路板;硬件完成后要规划软件控制流程图,根据流程图逐步、逐点编写程序;最后进入软、硬件联调、实验,最后还要撰写设计报告。教师根据任务书中的指标逐项检查设计成品。 通过课程设计同学们学习了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程序设计、电路调试等知识,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了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程序的编制方法和程序调试的方法,掌握常用接口的设计及使用。学生为其它课程、项目和毕业设计做了大量的知识储备,也为将来在自动化、智能检测、电子信息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及其它领域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及应用实践能力。 4 结论 作者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实验仪器、智能仪器控制软件、虚拟仪器软件等,较为全面地介绍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电子测量仪器及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工程实际中的具体应用,让学生尽可能广的学习到本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经实践,本文提出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方法证明了该方法的构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大了授课的信息量,符合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大学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改革探讨 摘 要:“电子测量技术”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学科,开设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动手操作能力和提高综合设计能力。教师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目的是通过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电子测量仪器;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电子测量技术”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电子测量技术”这门课程的内容包括测量误差的性质、特点、分类和测量结果的处理,常见元件(电阻、电容、电感)标注方法和测量方法,电参量(电流、电压、功率)的测量,常用的测量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时域测量频域测量和数据域测量的基本特点。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大学生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制定合理的测试方法,学会设计一个最佳的测试方案,并且学会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处理。开设“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动手操作能力和提高综合设计能力。该课程涉及知识点多,数学公式推导复杂,学习难度大,容易造成大学生学习疲劳,致使学习效率下降。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强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大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实践培养。我们可将实验分为基础验证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在基础验证实验中要求大学生能够识别常用元件,并能对简单的电路进行测量。在综合设计实验中,要根据大学生电子协会和电子设计大赛比赛要求事先拟定题目,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加强大学生的设计和创新能力。通过改革,我校大学生近几年的参赛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目的是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课程内容的改革 当前的“电子测量技术”课程体系陈旧,过多的介绍一些繁杂的公式,对于专科大学生来说难度过大,因此我们联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编写了适合大学生使用的“电子测量技术”“电子测量技术教学大纲”和“电子测量技术实验实训指导书”。该套教材介绍常见电参量的测量方法、常用元器件的特点以及测量方法和测量常用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测试技能,并且介绍了误差理论和误差分析,时域测量、频域测量和数据域测量的基本方法。该套教材的特点是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在课程内容上能够将知识点与能力点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大学生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内容安排上,力求广度和深度的统一,对电子测量的主要方面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对于具体测量问题,选择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使大学生既能够建立基本测量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学习,又能加强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在课程内容上增加了现代测量新技术如无线通信测试、蓝牙测试、光通信测试等,每一部分均附有例题和习题,供大学生练习,以加深理解。在每章的开始部分增加实训项目,在选择实训内容时,应结合现场工作需要和我校实验室的设备条件,所选择的仪器都是全国各大高校普遍使用的测量仪器。 二、课堂讲授 在课堂讲授中,不再采取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方式,而是将大学生进行分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引导大学生自己去讨论、自己制订测量方案,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授课过程中,对于基本公式、基本定理的推导采用传统的板书形式,既能使大学生加深理解,又方便大学生记录。对于电路的测试技术和方案,利用多媒体技术、动画演示等手段,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增加了传授的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以大学生为主体,使大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改变了以往在课堂上教师乏味的讲解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起引导作用,大学生才是主体。对于难点、抽象的知识点,教师要给大学生讲解清楚。同时,教师要在课堂上设置训练项目,让大学生先对项目进行分析,然后到网上和图书馆查阅资料,通过自己搜集信息,了解每种测量仪器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测量精度,从而学会建立一个优化的切实可行的测量方案。 三、加强实践技能训练 在实验环节的安排上,增加实验台、实验课时和实验数目。我们把整个实验内容分为基础验证型实验和综合设计型实验,在基础验证型实验中使大学生学会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方法,学会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会对简单的电路进行测量;在综合设计性实验中,强化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设计能力的提高。同时,布置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和一些高难度的题目,难度适中的题目能使大部分的大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完成,高难度的题目可以使少部分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脱颖而出,从而带动其他的大学生,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氛围。 四、考试方式的改革 为了杜绝考前突击几天就能过关的现象,对大学生的考核方式也进行了改革。以前的测试就是笔试,以至出现了大学生眼高手低、只会纸上谈兵的现象。为了彻底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更注重大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出勤率、作业情况以及在实验操作中的具体表现,这样给出的成绩更加客观公正,能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大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能更好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五、结束语 通过这几方面的改革,激发了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近年来,我校的大学生参加河南省电子技能大赛、全国电子大赛还有电工证的等级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促进了他们的成长成才。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课程基于工程应用的实践教学改革 摘 要: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教学改革引起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热点讨论。根据我院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自身特点,对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讨论、探索和实践,并提出理论指导实践、强化应用、分组指导教学等良好的建议。 关键词: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工程应用;分组指导;教学改革 1 强化实践操作的《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课程教学内涵 目前,《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课程作为移动通信专业的必修理论课,该课程对理论和实践的要求都比较高,高职学生在移动通信工程中所需的测量技能以及微波理论知识需要有较高的要求,传统教学中实验操作较少,电子测量仪器种类较少,如何通过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形成具有高职自身特色的教育课程,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索。 结合该课程特点,我认为其教学内涵应体现任务驱动的本质,一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理论性是指对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求较高,因为移动通信专业的知识外联性较低,学生以前接触的很少,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子测量技能,并能够运用理论去指导本专业的实践操作。实践过程必须以提高学生基础和应用能力为主线,使其能够胜任岗位基本要求。二是任务性。《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课程教学将工作任务细分,同时配备多种电子测量仪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练习各种测量技能,学和做相辅相成,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以实际电子仪器作为载体,遴选、重构课程内容,将工作任务作为终极努力目标。 2 教学改革实施 依据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原则如下:⑴以电子仪器或模块作为课程载体。⑵将实际工程应用引入实践教学。⑶以实践作为教学的主线,通过实践带动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素养的养成。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对该课程教学进行如下改革: ⑴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主导的导向作用,使主体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导教师应加强自身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技能的锻炼,同时及时更新专业动向。主体学生需要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锻炼自身实践操作。通过调查分析及学生反馈,移动通信专业对于电子测量的能力要求为熟练使用各种电子仪器,运用自己所学理论指导实践,进行高频微波各种信号的测试,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并处理。因此,本课程从专业需求入手,充分利用实训室条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充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引入实际工程应用,以任务作为驱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主导教师介绍任务,将学生分组,每组同学分贝完成不同任务,在同一组中,每位同学轮流当组长,指导该组学生进行整个任务的完成流程。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课前预留,让同学们在课下时间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和准备即将学习的知识,在后续课中鼓励同学们上台展示,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将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基本模块用于提高电子测量能力,拓展模块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⑶以电子仪器作为载体,联合企业开发多项实验实训项目,构建理论实践统一的教学体系。通过整合电子测量实践教学,合理有序的安排实验项目,根据不同的工程环境、工作任务及精度要求,选取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案,选取正确的测量仪器。主导教师给定测量要求,学生自行确定实验方案,配置实验仪器,分组制定实验步骤,完成实验任务。比如测量射频放大器参数实验,不同组别的学生可以选取不同测量模块,自行查阅实训手册,分别制定不同实验步骤,最终完成测量任务。同时提出扩展性任务,添加学生自己的新思维,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虚拟实验平台,引入Lab View虚拟仪器平台,利用虚拟仪器测量相关实际电路测试点,得出仿真结果,从而掌握电子产品发展新方向。 在综合性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使用DXP、Multisim等软件进行项目设计与仿真。根据仿真通过的电路结构与参数,进行搭建实际电路并进行实际参数测量,要求学生提交测量结果,完成课程实习报告的书写,同时在实训结束前预留一定时间,自行讲解实训原理、数据处理过程、实训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等,指导教师进行点评与打分。整个过程其他同学均可参与讨论,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3 总结 通过对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课程进行的教学改革,学生有了较强的自信心,理论知识在不断的展示讲解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而有目的的实践又能够帮助学生从全局角度完善整个任务,进而提高学生整体思路思考方式的锻炼。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关系融洽,面对问题能够共同讨论解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真正落实了理论实践深层次理论的过程,学生探究性的学习精神得到提高。课改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关系进一步增进,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要求,因此,基于工程应用的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课程实践教学意义深刻。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基于案例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对于《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基于案例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出发,适当调整理论教学的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扩展课程外延,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观点。 【关键词】案例引导;任务驱动;教学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是一门注重理论性、应用性及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测量误差及误差分析、常规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仪器操作使用。除了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能掌握各种电子测量仪器的选择原则以及使用方法。但我们一般的教材理论部分较多,具体测量方法特别实例分析、实训项目等内容介绍较少,教学也相对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不佳,所以需要更多的实践课程,利用案引导和任务驱动教学,更好地学习《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 1.案例引导和任务驱动教学的应用 1.1 案例引导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就是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 以往在讲解电子测量基本仪器的原理时,教师按课程的理论体系阐述知识点,学生听老师讲解,适当时候教师提问。这样课堂气氛沉闷,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采用案例引导教学法有利于改变这种状况。例如讲解频率测量这一章节,教师可先拿教师自己或上一届学生设计的一个简易数字频率计向学生演示,介绍其功能和设计过程,再介绍其基本工作原理,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学习兴趣大增。讲完后,再让学生思考这个作品还存在什么问题,或者还可以采用什么新的方案,并及时布置与之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与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一个内容完成开学时布置的小制作及小论文。上交作品或小论文时对学生进行面试,以避免抄袭现象。另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科研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收集与电子测量相关的小产品,充实到案例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对理论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帮助也很大,其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可得到较好的锻炼。案例引导应着眼于学生正确和熟练地使用仪器这一教学目标,围绕这一主线展开讨论。对于电子测量仪器,主要强调其基本组成与整机工作原理,不对整机电路作较多的讨论。教学中的仪器内容及选型注意与当前生产、科研实践相联系,使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介绍典型仪器产品时,把仪器的面板构成和原理框图相联系,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1)案例的来源往往不能满足培训的需要。研究和编制一个好的案例,需要较长时间。同时,编写一个有效的案例需要有技能和经验。因此,案例可能不适合现实情况的需要。(2)案例法需要较多的培训时间,对教师和学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在案例引导的过程中建议:1)案例讨论中尽量摒弃主观的成分,教师要掌握会场,引导讨论方向,要注意培养能力,不要走过场。2)案例教学耗时较多,因而案例选择要精当,开始时组织案例教学要适度。3)学生一般都具有实践经验,不必担心讨论不起来,但一定要有理论知识作底衬,即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1.2 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进取的自学能力。 把课堂搬到实验室,针对具体的测量仪器来介绍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同时观察实验效果。鼓励讲授理论的教师同时承担实验教学,此教学形式的改进能帮助教师拓展知识结构,理论教师通过实验课程指导,能深刻体会实验对理论教学的重要促进作用,提升教师自身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令学生学生能够独立设计测量方案、熟练运用电子仪器、利用已学理论知识分析测量结果。通过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充分掌握以下几点:(1)了解主要电子技术中如电压、电流、频率、元器件参数、阻抗、噪声等物理量的测量原理;(2)了解电压表、信号发生器、电子示波器、扫频仪、逻辑分析仪等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并能熟练操作和使用这些测量仪器;(3)针对具体的物理量的测量,能够设计出合理的测量方案、正确操作测量仪器、并对测量结果能科学分析。 在仪器的新技术方面,我们建立了虚拟仪器实验室。通过Virt ualBench 等软件在教学中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在虚拟仪器中,一台计算机可当作多台仪器使用,“软件即仪器”;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应用Lab VIEW 等图形化编程软件编制软件,使计算机变成自己所需要的仪器。这样,大大地扩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需要注意的是:(1)教学进度不易把握。每一组的探究程度和进度教师很难把握,实训结束时,有的组提前完成,有的组不能完成,影响效果。所以后需采取一些措施,要既能保证探究效果,又不影响进度。(2)课堂管理待改进。探究性学习法的课堂更为生动,这也导致个别学生干扰他人。采取措施在行动上约束学生,最好能使学生都积极参与起来。(3)评价上有困难。任务驱动教学法,可能有个别学生滥竽充数、混水摸鱼,给教师造成教学质量好的错觉,影响到教学效果。 1.3 小结 总之,案例引导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除了具有辅导者、引导者的身份外,不具备其他任何权威。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将可能通过计算机网络随时获取帮助,并随时成为教师。这种教学方式全面应用到技能教学相信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它将完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个学习者将学习当作一种享受。 2.建立新型的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的考试制度比较注重理论和笔试,实验成绩虽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比重较小,这不利于人才的培养,理论测试与实践动手能力考核应同等对待。理论考核应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出发。而实践考核中,既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更加公平的评价方式,也为那些擅长动手和创造的学生提供空间和时间,帮助他们脱颖而出,对学生的评价更客观、更全面。突出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3.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很难想像一个专业化程度不高、业务一般的教师能教出一批好的学生。而且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的不断出现,测量应用领域的拓展,对教师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教师一方面必须积极参加科研,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另一方面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掌握相关电子产品生产测试实际情况,丰富实用教学案例,把自己获得的实际经验、所掌握的最新信息传授给学生。 4.小结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素质和创造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人才培养工作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大学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只有紧跟时代的发展脉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很好担当起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教学改革毕竟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我们去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更有益的方法。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浅谈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的重要性 摘 要:本文对电子测量技术与电子测量仪器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本文首先对电子测量的对象及其应用特点进行了介绍,然后重点对其应用场景和重要性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分析。 关键词:电子测量技术;电子测量仪器 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参数测量的应用场景,提升了对参数测量的应用需求,为获得更高精度、更快速度以及更多功能的测量结果,电子测量技术及电子测量一起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完善有效的测量方法配合先进的电子测量设备逐渐成为电子专业测量的主要实现方式。 一、电子测量的特点 (一)电子测量的对象 早期的电子测量主要是对被测量对象的电参数信号、传输特性、受干扰特性进行测量,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测量技术及其相关设备也被逐渐应用到其他内容的测量当中,如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将诸如机械物理量、热物理量以及光物理量等转化为量化的电信号量进行分析等。目前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主要被应用的场景为:电能量信号的测量,如电功率、电压与电流等;干扰量及干扰后的信号特性测量,如信噪比、频谱、相位、失真度等;电路元器件测量,如电容与三极管的参数测量、集成电路的性能参数测量等。 (二)电子测量的优势 现代电子测量仪器的应用拓展了参数可测量的范围,现代测量技术的应用拓展了可被测量参数的种类,传统测量方式下所无法获得的测量,都可以通过相应的电子测量技术获得高精度的测量结果。具体来说,应用电子测量技术和设备所具有的测量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在更宽范围内对参数进行测量。电子测量仪器的量程更广,精度更高,量程数量级更大,可测量的频带范围更宽。如电阻电子测量设备的量程宽度可达到六至七个数量级,这是普通的欧姆表所无法达到的。 2.测量精度和测量准确度更高,测量速度更快。电子测量仪器对参量的测量主要是通过电磁波或电子运动来实现的,因而所能够实现的测量精度和测量准确度更高,特别是在时间量和频率量测量方面其优势更为明显。同时,相较于其他信号而言,电磁信号的速度更快,能够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测量结果。 3.可进行在线测量和远程测量。电子测量技术可以在相关仪器中添加多种类型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被放置于不便于停留或无法达到的区域对相关信号进行采集,若能够集成到相关位置,还能够在不改变被测量对象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实现不间断在线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传输给接收端进行显示、存储或打印等。 4.便于计算机处理。电子测量所获得的数据大多都是数字信息,这些信息更加便于在计算机端进行处理与分析,配合使用计算机能够有效扩展被测量的应用范围。 二、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的应用重要性分析 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以测量技术为基础,吸收融合了计算机技术、数字处理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等多种计数方式,可以将被测量对象或系统的参数以电量、光量以及其他非电量的方式传递给处理端进行处理和分析。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已经在各行业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 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配合使用基本能够实现对任何参数的测量,因而其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了人们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其测量结果对各项技术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如对无线通信速率的测量以及空间噪声特性的测量可以有效指导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革新;光栅、磁尺以及激光测量设备等在机械行业的应用推动了高精度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使得越来越高精度的器件生产成为可能。 特别地,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的发展更是同步甚至于超前其他技术进行发展的。统计资料显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发达国家中,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所占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百分之四左右,但是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却占据了超百分之六十的份额,与国民经济的关联度达百分之九十。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是国家综合技术的客观体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发展前景 总体来看,电子测量仪器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通用化与平台化、模块化、虚拟测试化等方面。 通用化与平台化是指现代测量仪器和技术正在逐渐由依赖硬件性能向依赖软件性能转变,各种测量软件和功能逐渐被集成到一台测量仪器中,且测量对象与测量设备相互独立,只需要根据测量需求适当的更改软件功能即可实现单台测量仪器的多参数、多用途测量。 模块化是指整个测量系统提供总线接口,各功能采用模块化思想进行设计,在应用时可实现快速配置和模块更新。这样既能够有效减小测量仪器的体积和重量,还能够依照最新的测量技术和方案对测量系统进行更新或升级,使得整个测量仪器的兼容性更强。 虚拟测试化是指应用虚拟测试技术对测量结果进行优化,对具体参数测量过程进行改进,增强电子测量技术的工程实用性,进而提升测量效率和数据测量进度。 四、总结 随着被测试系统和器件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体积越来越小、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人们对测量技术和测量仪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促进了新技术和新方法在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中的应用。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应用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先导作用,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可见,正确认识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的作用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电子测量技术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摘 要:本文分析了电子测量技术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存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实验课程改革措施。 关键词:电子测量;实验;教学;改革 电子测量是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类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包括电子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电子仪器的工作原理、误差分析、电参数的测试方法、实际应用以及该领域的最新发展等。电子测量技术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以后在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能制定先进的测量方案,合理地选用测量仪器,能正确处理测量数据,以获得最佳的测量结果。课程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⑴测量课程的理论内容相对独立。在好多电信学生的心目中,测量课程是独立的,实验更是由于本课程的特点即与其他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和综合应用,使得学生容易产生误觉,好象在重复其它课程的实验,无太大新意,而变得好象索然无味,使得本课程成为了一门抽象难懂、深不可测、高不可攀、望而却步的“难学难用”课程了。而使得学生对此门课程兴趣不大或兴趣全无。其实不然,测试一直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刚入校时所学的高数是测试技术的理论依据;计算机是现代测试的重要工具;电路、低频电路、高频电路就是讲解的测试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讲解的就是测试原理。也就是说学生的知识不应是孤立的,而应有机的联系成一体。 ⑵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结合实验等实践环节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校为了培养宽口径的人才,增开各种课程,使得电子测量的学时数日渐减少,与其在专业里的重要性不相符合。一般高校的测试技术大概就是40多学时,有的学校实验学时还包含在里面,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上的应用及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远远不够。 ⑶实验教学内容不尽合理。现有的测试技术的实验不外乎是一些基本测试仪器的使用,非常片面。使得学生容易产生误觉,一是好象在重复其它课程的实验,二是学生好象有点知道,但又感觉知道的不是很透彻,觉得无太大新意,而变得 索然无味,使得本课程成为了一门抽象难懂、深不可测、高不可攀、望而却步的“难学难用”课程了。其实测试技术应该贯穿于整个电子信息专业的实践当中。 2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课程改革措施 ⑴研究电子测量实验可与其他课程实验的整合。测量在电信工程专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一直贯穿始终。无论是从高数、计算机基础到电路、低、高频电路,再到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从微机原理、单片机到EDA、MATLAB、DSP、ARM,无不与测试技术相关。高数是测试技术的理论依据;测量电路与系统由各种电路、传感器和计算机构成;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测量电路的设计与调试过程中可利用一些计算机语言进行辅助设计和仿真。测量技术的讲解可以站在信号的高度上讲解,使得学生起点更高,更能充满信心的找到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故而可将学生四年的实验课统一安排,统筹规划;先从实验仪器的基本使用,到应用实验仪器测量基本电路及其电参数,再到实验仪器的熟练使用、扩展使用;最后到自行选用实验仪器,计算参数,构成测量电路,设定实验步骤,完成各种任务。这样即可合理安排学时,避开学时压缩对课程带来的不利影响;又可避免重复劳动所带来的厌倦心理;还方便开设一些综合性课题。 ⑵合理设置实验内容。实验教学作为电子测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安排上也不能一成不变照本宣科,实验内容的选取要做到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将单纯的验证性实验逐步向综合应用实验和创新实验类型发展,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对于设计性实验我们都是要求学生利用传感器等来间接测量一些与实际应用有关的参数,如温度、液位、重量、位移等。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实验的难度,另一方面提高了实验的趣味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独立设计方案,确定实施方法与手段;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多方位思考并借助于测试仪器认真地分析,教师仅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启发引导。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一切都由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自己寻求正确答案,真正成为实验的主体,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让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电子测量系统设计过程的选项立项、方案论证、工程设计和实现、系统调试、文档整理等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⑶建立虚拟实验平台,电子测量课程面临两个难以回避的瓶颈,其一是传统实验手段落后的瓶颈,其二是实验设备资源的瓶颈,构建基于软硬件结合的仿真实验平台,既可充分利用学校计算机房的现有设备减少实验设备的硬件投入及维护工作量,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有利于促成课程和教学改革更有利于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我国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 【摘 要】21世纪以来,我国已经进入了科技化信息化时代。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在涌现,其中也包括电子测量技术。它是新时代不断发展创新的产物,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电子测量;技术发展;广阔前景 0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在提高,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必然趋势。电子测量技术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精准高效率的测量许多数据,方便人民的生产生活,下面我们就来阐述一下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 1 电子测量技术的简单介绍 新形势下,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蓬勃发展,电子测量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发展及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电子测量技术,作为大多数电子产品精密及准确测量的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测量电能量、信号特性及其所受干扰、元件及电路参数等电学专业的测量。就目前的电子技术市场来看,可以说,电子测量技术的应用早已进入了一个较为理想和成熟的发展环境。电子测量仪器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高速发展中的行业。由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在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中的应用,新的测试理论、测试方法、测试领域以及新的仪器结构不断涌现,在电子、电力、航空、航天、能源、交通、广播、电视、通信及其信息系统、微电子及电子元器件测试等方面已冲破了传统仪器的概念。电子测量主要应用于电学专业的测量,例如,电信号传输特性的测量。电子测量也广泛的应用于非电学专业的测量,例如,它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能量转化器把非电量(如热力学、光学、机械学的物理量)转换为电量(如电流、电压、频率等)进行研究,而后得出反映出非电量的测量结果。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测量的内容愈来愈广泛,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能量的测量,包括对于电流、电压、电功率的测量。(2)信号的特性及所受干扰的测量,例如信号的失真度、频率相位、脉冲参数、调制度、信号频谱、信噪比等。(3)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例如电限、电感、电容、电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扬效应管等)的测量,集成电路的测量,电路频率响应、通频带宽度、品质因数、相位移、延时、衰减和增益等的测量。然而目前国际上著名仪器公司电子仪器销售额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国内电子仪器厂所处的状况大致类同。因而研究我国当前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发展战略决策,已成为仪器行业专家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2 电子测量技术的优点 2.1 电子测量技术的测量频率范围广 相对于以往的测量技术来说,电子测量技术具有测量频率范围宽、量程大等优势。通过电子测量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够利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深海压力、高温炉温度等特殊环境下的测量工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测量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有效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此外,电子测量技术的测量频率范围宽、量程广,还表现在测量电子欧姆表的测量能力上。由于所测量的大小相差极大,要求测量仪器的量程也极宽,同一台电子仪器,经常能做到量程涉及很多数量级。例如一台普通的欧姆表,可以测出几欧姆至几十欧姆电阻,量程宽达六、七个数量级。 2.2 电子测量技术能够实现遥测 电子测量技术的遥测优势,具体表现在电子测量技术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在不便长期作业或是难以直接到达的区域的测量工作,而且不间断测量,又能够保证测量的数据具有高度的实时性,同时它拥有直观、清晰的显示方式,能够为测量人员的测量工作带来更大的便捷性。电子测量技术能够将传感器设置在人类无法到达或者无法长期停留的地方,在对象运行的状态下能够持续进行测量,并直观地记录下相关的数据,这样就方便人们对被测对象进行了解和分析。例如在测量发光二极管时,电子测量技术将数据以数字的直观形式显示出来,将频率以示波的方式显示在荧光屏上,都能起到直观、清晰分析参数信息的重要作用。同时,电子测量技术在实现遥测和不间断测量时能够利用荧光示波法和发光二极管来直接显示出测量的结果,具有直观、清晰的效果,便于测量人员直接对被测对象的行为特征进行认识和掌握。荧光屏示波法,便于形象直观地给出被测量的特征。测量结果还便于打印、绘图或启动指示灯显示。 2.3 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电子测量技术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大力支持,因此电子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紧密集合是又一个应用优点。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硬件价格的不断下降,通用硬件平台和虚拟仪器也正在成为趋势。通用硬件平台主要包括用于数据采集、信号分析处理和信号输出显示等带有共性的硬件,例如微型计算机、A/D和D/A变换器、显示器等,有了这些通用硬件平台,根据不同仪器的具体技术要求,开发出相应的软件,就可以产生不同的测试功能,输出多种测试信号。虚拟仪器充分利用了微型计算机强大的软硬件技术,可以设计出风格不同的人机操作界面,并且易于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升级而升级。虚拟仪器允许用户在通用硬件平台上根据自己的需要构造仪器,充分发挥计算机或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作用,对仪器功能进行变换组合,因而比实物仪器更具有灵活性。在当今科技的高速发展中,测量技术和实验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科技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标志。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智能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仪器也将朝着“更快、更宽、更深”方向发展。微型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让电子测量仪器能够更加便捷地携带,能够对测量的数据、结果以及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和保存,体现了电子测量技术多功能、高性能的特点。 3 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和信息化已成为推动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要素,它反映了当代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趋势,被认为是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从而成为各国竞争的热点。对此各发达国家均把实现社会信息化作为重要的国策竞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电子测量仪器与测试技术正是这些系统与技术的支撑。传统的仪器与测量方法已经很难适应这种需求,必须大力发展测试系统技术、测试软件技术等,用以研制开发新的仪器和新的测试方法。如能适应这种需求,仪器行业将得到很大发展。电子测量仪器经历了从模拟仪器到数字仪器、智能仪器,再到目前的虚拟仪器的发展历程,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随着电子测量仪器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工业大生产,必定会对电子测量仪器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应地,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会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会包括:测量仪器的通用化;测量仪器的模块化;融合大量的高新技术;测量仪器的网络化。 4 结束语 通过本研究的介绍,我们对于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根据它的诸多优点,相信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应用到我们的生产和实践中去,为我们提高优质的生活。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电子测量仪器抗干扰技术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企业都在使生产实现自动化,在实现自动化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较多的电子测量仪器来检测生产过程中的参数,通过检测到的参数来指导生产操作。所以,电子测量仪器必须要保证其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防止出现误差。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利用电子测量仪器检测参数容易出现干扰问题,干扰问题的出现会降低信号的质量,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因此,提高电子测量仪器的抗干扰性能非常重要本文对干扰现象进行了介绍,研究了几种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抗干扰技术和措施,并得到了相关的结论。 [关键词]电子测量仪 干扰 抗干扰 问题 技术 措施 一、干扰现象 (一)、干扰的定义 干扰是指对系统的正常工作产生不良影响的内部或外部因素。对于电测系统来说,干扰就是指对电测系统或仪器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各种内部或外部的无用信号。干扰因素包括电磁干扰、温度干扰、湿度干扰、振动干扰和声波干扰等等,其中,电磁干扰是最为常见的干扰方式,电磁干扰对于系统的影响也最大。电磁干扰容易对系统的性能或信号传输产生有害的影响,使信号的数据发生瞬态变化,加大误差,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出现故障。 (二)、干扰的来源 产生干扰必须具备三个因素:干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载体。对于电磁干扰来说,许多的设备都能够成为干扰源,例如继电器、变压器、微波电器、电动机、高压电线等,这些设备都能够产生电磁信号,对电子测量仪器进行参数检测造成影响。另外,宇宙射线、太阳光和雷电这些自然现象也会产生电磁信号,成为干扰源。电磁信号在空中是直线传播的,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电磁信号还能够通过导线传人电子测量仪器,传播的途径众多,也是电磁干扰现象十分广泛的原因之一。电子测量仪器就是很好的接受载体,它会吸收干扰信号,影响参数检测。所以,干扰是会对系统造成有害影响的,除去干扰形成因素的任何一个,都能够有效地避免干扰。抗干扰技术就是针对干扰的三个要素进行研究和处理,破坏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干扰生成的要素。 二、几种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抗干扰技术措施 电子测量仪器容易出现干扰问题,通过干扰现象的来源进行分析,可以知道,提高电子测量仪器抗干扰性能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抑制干扰源,使其不向外产生干扰或者将其产生干扰造成的影响限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对于生产车间来说,想要生产的过程中不产生干扰源几乎是不可能的。有些干扰是避免不了的,例如电网和外界环境的干扰。所以,在电子测量仪器来说,除了要对一些干扰源进行抑制之外,还需要在产品自身设计方面进行研究,提高其抗干扰性能。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抗干扰技术措施如下所述: (一)、屏蔽技术 屏蔽技术室利用导电或导磁材料制成的盒状的或壳状的屏蔽体,可以将干扰源或者受干扰对象包围起来,这样就可以割断或者削弱干扰源的空间耦合通道,组织干扰源向受干扰对象传输电磁能量。根据屏蔽的干扰场的性质的不同,一般可以将屏蔽分为电场屏蔽、磁场屏蔽和电磁场屏蔽三种类型。通常采用电场屏蔽的方式来消除或者抑制由于电场耦合而引起的干扰,使用铜和铝等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充当屏蔽体,且屏蔽体要保持良好的接地。磁场屏蔽是为了消除或者抑制由于磁场耦合而引起的干扰,一般可以用高磁导率的材料来充当屏蔽体,从而保障磁路的畅通。对于一些电气设备,既存在电场耦合,又存在磁场耦合,例如,变压器、发电机等等,变压器的电磁屏蔽一般采取的是在变压器绕组线包的外面包一层铜皮作为漏磁短路环,漏磁短路环会产生反磁通来抵消部分的漏磁通,从而使变压器外的磁通减弱。另外,在同轴电缆中,可以在电缆线中设置屏蔽层,防止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受到电磁干扰。同时,为了防止电磁干扰发生在通信电缆里面,可以在生产车间的通信电缆外面包裹一层薄膜,这样就能够起到屏蔽外界电磁干扰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对电磁干扰的屏蔽效果与屏蔽层的数量和每一层的厚度是有很大关系的。 (二)、隔离技术 隔离技术是抑制干扰的有效手段之一,它是指把干扰源与接收系统隔离开来,从而让干扰耦合通道被切断,使得干扰信号无法传输。比较常见的隔离方法有光电隔离、变压器隔离和继电器隔离等方法。光电隔离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光电耦合器,光电隔离借助光作为媒介来耦台隔离两端输入和输出的电信号,它所具有的隔离能力比较强,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子测量仪器的抗干扰能力;变压器隔离主要用在传输交流信号的过程中,需要用到隔离变压器来阻断交流信号中的直流干扰和抑制低频干扰信号的强度;继电器隔离主要是利用继电器的线圈来接受电信号,在利用其触电来控制和传输电信号,这样就可以通过不和电产生联系而将强电和弱电分离开来。 (三)、滤波技术 滤波的形式有多种,主要有波形滤波、频率滤波、时间滤波、空间滤波、软件滤波和幅度滤波等。滤波主要是通过挡住噪声,只让有效地信号输出。干扰源发出的电磁干扰的频谱往往比要接收的信号的频谱宽很多,所以可以采取滤波的方式来抑制干扰。根据滤波器频率的特性,可以将滤波器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等类型。 (四)、接地技术 为了提高电子测量仪器的抗干扰性能,还可以通过接地技术来实现。接地技术主要是将电路、设备机壳等与大地相连,这样就能够给系统提供一个基准电位。接地可以分为保护接地、屏蔽体接地和信号接地三种类型。通过接地的方式,不仅能够防止设备使用时漏电造成人身安全,还能够有效地抑制干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气化的环境下,干扰现象时有发生。如果干扰源不能够消失,就需要想办法让其对其他设备的使用造成的干扰降低到最小。通过屏蔽技术、隔离技术、滤波技术和接地技术能够有效地抑制干扰信号的传输,保证电子测量仪器能够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参数检测。 电子测量技术论文:现代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的发展 近几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促进了电子行业的飞速增长,也极大地推动了测试测量仪器仪表的快速发展。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企业发展,科学教育、特别是国防军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潮流,中国电子测量仪器也步入了高科技发展的道路,鉴于中国在全球制造环节和设计环节的重要地位,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各大仪器厂商青睐的大战场,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测试测量仪器的研发与测试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电子测量技术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测量仪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得到了各个方面的重视,状况有了很大改观。测试仪器行业目前已经越过低潮阶段,重新回到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尤其最近几年,中国的仪器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通用电子测量设备和汽车电子设备的研发方面,与国外先进产品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给国外电子仪器龙头的垄断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随着模块化和虚拟电子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的测量仪器行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加上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以及中国自主应用标准研究的快速进展,都在为该产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机遇。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中可以看出,中国的电子测量仪器每年都以超过30%以上的速度在快速增长。在此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无疑催生出了许多测试行业新创企业,也催生出了一批批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的产品,现在已基本上采用了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体系,已从CAMAC、PC总线、STD总线向VXI、PXI总线发展,从堆叠式测试系统向标准化、模块化测试系统发展,并先后研制出国产化VXI模件、VXI测试系统及PXI系统,使我国测试系统技术水平逐步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虽然国内的测试测量产业快速的发展,但客观地说中国的测试测量仪器还普遍落后,表面上看的有精度不高,外观不好,可靠性差等,深入分析则存在以下问题: 人们在整个产品的制作流程中对测试这个环节不够重视。在传统的产品的制造流程中,研发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而测试则处于从属和辅助位置,研究者对测试不够重视。 数字化、标准化、模块化结构有待提升。“数字化时代”是社会与经济现代化的最新标志,关系着一个国家在科技领域“核心竞争力”的高低。模块化则是国际电子测量仪器发展的方向。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仪器配套行业的企业多为良莠不齐的小型企业,标准化的研究也没有跟上需求的快速发展,从而导致仪器的材料配套行业的技术水平较低。虽然目前已有较大的改观,但距离整个产业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所以,还应把标准化和模块化的研究放到重要的位置。还有,在技术水平没有达到的条件下,一味地追求精度或追求高指标,而没有处理好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制约本国仪器发展的因素。 软件技术、集成技术不够发达。软件技术在电子测量仪器中的作用,就如同人的大脑一样,然而现代我国的电子测量仪器中的软件技术还远远没有体现出来。电子测量仪器硬件,即电子电路技术、同轴器件组件技术、波导器件组件技术的集成技术,在电子测量仪器中是其重要的核心技术,它与总线技术、软件技术、模块化技术共同组成现代化的电子测量仪器,这是我们电子测量仪器企业尚待攻克的一个难关。 面向应用和现代市场营销模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中国的仪器设备厂商只是重研发,重视生产,重视狭义的市场,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现代营销体系和面向应用的研发模式。传统的营销模式在计划经济年代里发挥过很大作用,但无法满足目前整体解决方案流行年代的需求。所以,为了快速缩小与国外先进公司之间的差距,国内仪器研发企业应加速实现从面向仿制的研发向面向应用的研发的过渡。特别是随着国内应用需求的快速增长,为这一过渡提供了根本动力,应该利用这些动力,跟踪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目前电子测量仪器的高技术成果 成功研制微波毫米波矢量网络分析仪。微波毫米波矢量网络分析仪是我们成功研制的被称为“世界电子测量仪器之王”的仪器。该仪器的突出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频带宽;测量精度高;大动态范围;高速实时测试。 调制域分析仪的成功研发。调制域分析技术是可以用来加速设计和表征诸如雷达、电子战、监控系统、扩频通信等的工作和性能特征。调制域分析仪还非常适合设计防抱死制动系统、可调节悬浮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防撞雷达、各种各样的航天和防御系统等。 VXI总线技术取得重大进展。VXI可以大大减小设备的体积和重量,还可以大大提高测试速度,VXI比GPIB的速度可提高40倍,它测试系统的适应性、灵活性大为提高并且价格适中,有利于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该研究成果已应用于“XXX型号远程雷达综合测试系统”、“火控雷达综合测试系统”和各种装备的VXI总线自动测试系统中。 电子测试仪器向毫米波推进。通信测量仪器达到高技术水平。通信产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人们的想象,所以我们必须适应通信产业的发展,以最快的速度发展我国的通信电子测量仪器。近几年成都前锋电子仪器厂研制完成了无线寻呼检测仪、电台综合测试仪、数字微波通信测试仪;信息产业部电子第41研究所研制完成了误码测试仪、数字传输/数据通信分析仪、七号信令测试仪等。这些产品都达到了二十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 现代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方向及趋势 电子测量仪器的生产和设计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基础和工业生产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在仪器仪表生产技术的研究中要注重解决好产品的设计和过程监管模式,研究新型的仪器仪表应注重高精度,高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操作性,易升级性等。 我国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应保证产品性能更加优异,逐步与计算机融为一体,使测试及仿真软件在仪器中广泛应用,提高自动测试系统的性能,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GPS技术、RS技术、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等广泛应用与工程测量中,并发挥其主导作用。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维护策略:关于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摘 要】随着我国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广泛使用,搞好光纤通信设备的维护是当前通信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由于数字光纤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各种不同制式的出现,对于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维护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规格与标准。因此,本文仅就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维护的特点、内容、方法等几个基本问题作一简要分析与介绍。 【关键词】数字光纤;通信设备;设备维护 近年来,数字通信技术对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贡献越来越显著,数字光纤通信已经开始在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数字光纤通信技术以其容量大、干扰少、传输远、保密强的优势在短时间内取代了传统的通信技术,并占据着通信领域的主要市场,成为通信行业支柱性的技术类型。 一、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特点 1.科学性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维护与其系统紧密相连。所以首先要保证整个系统的运行正常,只有系统运行正常了,数字光纤通信设备才能得到有效的维护。如果系统运行不够通畅,那么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则无法确定。 2.安全性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的运行,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一种产品,数字光纤通信设备也会遇到一些故障。为应对相应故障,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以采取相应措施。目前主要参照的标准是国际电联电信标准部门制定的故障排除相应措施。一般情况下,故障排除措施主要包括告警指示。完善的告警指示有延时维护告警指示和即时维护告警指示两种。不同的告警指示管辖着不同设备,设备中任何地方出现问题,即使是不同的角落出现问题都会被交警指示反应。如此灵敏的告警系统,为维护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十分方便的保障。正是这种高速发展的工艺水平和技术水平,数字光纤通信设备已经成为密集度非常高,集成化程度非常高的产品。 3.专业性 目前数字光纤通信设备在生产方面主要采用的是表面安装工艺进行生产。这种生产对于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工作性能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对于维护人员来说,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产品在各种原因的影响下,比原来的设备维护变得困难了,需要维护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完成。 二、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维护的技术要点 为了能够在数字光纤通信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排除故障,这就要求维护人员具有较高的自身素质。首先,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维护人员要充分了解自己所要维护的设备,包括设备所包含的配套的仪器仪表等。对于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各种基本数据和波形等信息,要有较好的掌握,一旦发生故障,可以及时排除。充分了解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各种告警功能及其发出告警的原因,了解所要维护的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技术性能,对于发生故障的部位要能够及时作出判断,保证通信设备和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维护人员要配备相关的维护仪表。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维护需要专用仪器仪表,如光功率计、光时域反射仪等等。 三、数字光纤通讯设备的维护内容 维护内容主要以下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及时将系统中出现的各种故障进行处理。另一方面是要及时的检测和巡查相应设备,将故障处置的预防阶段。 1.做好对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技术检测 由于数字光纤通信设备具有自身特有的一些特点。因此在数字光纤通信设备工作状态稳定以后是不需要对其进行测试的。这个免测试的时间要根据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工作性质确定,一般情况下是在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范围内。这些免测试的指标主要是电接口的各项指标。但是光接口的指标则需要定期检测。阴性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光传输线路会根据不同的外界条件发生不同的变化。这就要求维护人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光接口的各种参数设置和有关指标。一旦上述指标和参数发生变化,要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排除故障,保证传输的正常运行。例如,要及时观察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变化情况。因为这一参数的变化能够直接反应光接收机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同时他还能反应某一个光传输线路中是否出现各种不适合运行的状况。再比如,为了了解激光器的工作寿命状态,需要及时的观察IB的变化情况。IB的变化情况还能够反应自动温度控制电路的工以及自动功率控制电路的工作情况。因此要随时观察光发送中激光器偏置电流IB的变化情况。 在测试过程中,首先要测试的就是电源。整个系统的工作是否能够正常进行,电源是最主要的一环。如果电源不能被检测,则会影响整个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运行。 2.做好数字光纤通信设备问题的技术处理 包括对前文中所提及的在设备维护中需要检测的内容和方法等。这些检测方法和内容在设备的说明书中一般都会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文在这里不再赘述。本文主要介绍一些在系统维护中的故障处理方法。这就需要对于可能出现故障的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部位和可能出现故障得到原因进行准确的定位。只有进行准确定位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故障排除。为了准确查找故障部位,就需要利用各种仪器仪表以及设备中所设定的各种告警指示。有的设备故障可以根据告警设备比较容易的就能判定,而有些故障则不是那么容易被发现。这就需要根据告警指示,综合各种仪器仪表的的指示,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确定故障位置和故障原因。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告警设备在设置方面具有一定的原则。总的来说就是分段负责原则。就是指如果设备上游出现故障的话,那么其告警指示中就包含了下游的故障警告。反之,如果下游设备出现故障,那么其中也就包含了上游设备的故障告警。从这一原则中,我们可以用于设备故障的处理。如我们可以从设备上游开始着手处理设备出现的各种故障。这就大大减低了设备的维护时间,保证了通信畅通。 四、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管理 1.建立健全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管理服务机制 应该通过管理网络和服务系统的完善,实现对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网络管理和实施监控,一旦发生问题,根据实现预定的方案和机制,及时、准确地进行排除和处理,此外,要做好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记录,也有利于整个通信行业管理能力的提升。 2.细化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管理的工作流程 要将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管理的实际过程规范化、数字化,通过对管理工作的编号实现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管理工作的数字表达,这样有利于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管理工作数字化控制,同时也方面各项工作的展开和相互支持。 3.加强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管理队伍的专业建设 要做到专业队伍,就必须要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只有技术过硬,才能称得上是专业的的数字光纤通信管理队伍。专业的技术队伍能够做到高质量的为数字光纤通信服务,提高效率,达到科学的管理。 4.减少外界环境对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影响 根据实践经验,外界环境会对数字光纤通信设备带来各种不利影响,自然界的常见和不常见现象都会对数字光纤通信设备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屏蔽和控制,达到确保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状态安全和结构稳定的目的。 总而言之,数字光纤通信设备及其相关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中的高科技产品,只有通过加强维护,才能保证其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创造更多的价值。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维护策略:谈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摘 要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科学技术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使得对信息传输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数字通信技术对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贡献越来越显著,数字光纤通信已经开始在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对光纤数字通信设备的维护就成了当前的一个热门问题。本文将从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特点入手,重点谈一谈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关键词 光纤 通信 设备 维护 1光纤通信设备的特点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在通信技术的应用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由于光纤通信技术也是近年才被开发出来交付使用的,因此光纤通讯设备无疑都是高端的科技技术产品,这就决定了它拥有自身所特有的使用和功能特点。和其他的通信设备一样,数字光纤设备的通信设备并不能单独存在,而是要和整套数字光纤设备的通信系统进行紧密联系的,同时,设备本身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也主要是依靠对整套系统发送以及接受信息的畅通程度来判断的。因此,我们常说的光纤数字通信设备的维护其实就是指的对数字化的光纤通信系统进行保养以及维护。光纤通信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光纤通信设备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可以确保信息的传递不被中断或者持续传递,也可以对信息的传递作出第一时间的反应。现在应用的光纤通信设备拥有完善的报警告示,几乎是对于整个光纤通信网络来说基本上就算是没有死角的完全覆盖。相对的,由于当前科技在光纤信号传送系统上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这也就促使着数字光纤通信方面的科技含量大大加强,大规模集成电路在进行维修和养护的时候所面临的难度也是大幅度提高,这也就对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考验。 2光纤数字通信设备的维护 上文我们已经提到,光纤通信设备是与光纤通信系统配套使用,对于光纤设备的维护不单单是指光纤设备自身的单一维护,而是对光纤数字通信设备的维护就是对数字化的光纤通信系统的保养以及维护,然后使整套光纤通信系统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对光纤数字通信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来说一般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整个数字的光纤通信系统的周期性的监控,光纤通信设备的使用贯穿了光纤通信的全过程。想要很好的对光纤通信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维护就应该从全过程出发,建立通信系统全过程的监管网络,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针对通信设备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对这些问题的原因和部位进行全面的判断,其中设备中的报警启示信息就非常的重要。二是对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定期检测、检验和维护保养。为了保障通信的流畅性和安全性对于光纤通信设备的定期检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很好的维护设备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于光传输设备,熔接设备,数字转换设备的定期检验检测才能减小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才能更好保障通信的高速快捷。三是对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处理,及时快速的解决出现的问题就能确保通信工作安全稳定的进行。 3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管理要点 3.1建立健全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管理服务机制 应该通过管理网络和服务系统的完善,实现对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网络管理和实施监控,一旦发生问题,根据实现预定的方案和机制,及时、准确地进行排除和处理,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系统运行监控管理网络,并认真做好各项管理记录,为日后的研究和分析提供准确的数依据和数据参考。通过对这些历史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可以及时地排查出运行系统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与故障,为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2进一步细化光纤通信设备管理工作流程 要将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管理的实际过程规范化、数字化,通过对管理工作的编号实现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管理工作的数字表达,这样有利于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管理工作数字化控制,同时也方便各项工作的展开和相互支持。 3.3加强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管理队伍的专业建设 对于数字光纤通信设备而言,作为一种高科技的通信产品,必须要有非常专业的工作人员和团队进行维护与管理,方可保证其正常运行。从这一层面而言,加强专业维护与管理队伍建设,建立高效率、专业化的维护与管理团队是数字光纤通信设备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点和基础保障。 3.4减少外界环境对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影响 根据实践经验,外界环境会让数字光纤通信设备带来各种不利影响,空气潮湿、雷电、低温、高温、太阳黑子等自然界的常见和不常见现象都会对数字光纤通信设备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屏蔽和控制,达到确保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状态安全和结构稳定的目的。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是数字通信的基础性设备,必须加强维修和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字光纤通信设备为通信事业提供安全、稳定的设备基础,使通信行业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维护策略:关于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思考 摘 要:本文结合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工作细节,首先对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特征进行了研讨,说明了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提供了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相关的要点,希望对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有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维护;设备管理;通信容量;设备检测 近年来,数字通信技术对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贡献越来越显著,数字光纤通信已经开始在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数字光纤通信技术以其容量大、干扰少、传输远、保密强的优势在短时间内取代了传统的通信技术,并占据着通信领域的主要市场,成为通信行业支柱性的技术类型。数字光纤通信设备是实现数字光纤通信的物质基础,因数字光纤通信技术更新、设备安装、设备运行等原因,需要对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经常进行维护和管理工作,为了确保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功能,应该加强对设备的认知,在增加维护和管理工作技术含量的基础上,形成数字光纤通信设备安全、稳定的体系和保障。 1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特点 1.1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科学性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作为当前通信领域最高科技产品,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科技产品,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 1.2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安全性 光纤通信设备通常具有非常高的保密安全性,它能保证信息数据传递过程中的不被中断、持续传递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在最短暂的时间内反应信息数据的传递情况。 1.3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专业性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及其技术表现出非常强的科技含量,因此它属于高科技产物,并且光纤技术的研发更是短暂,这就决定着数字光纤设备及其相关技术具有非常高的专业性。 2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维护的技术要点 2.1 做好对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技术检测 应该在传统设备检测方式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运作特点展开技术检测。数字光纤设备中的激光器偏置电流应当时刻观测。这样可以全面的掌握LD设备的工作状态。激光器中的电流变化是功率自动控制电流工作状态的真实反映,同时还可以反映出LD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对于数字光纤通信设备而言,加强对其工作过程中的电源测试是非常必要的,这关系着数字光纤通信设备及其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 2.2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问题的技术处理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主要故障偶光端机控制板上显示出故障和问题报警信号,比如电源故障、收亮光、PCM中断、LD寿命告警等;数字建用设备所显示的故障告警,如电源故障、支路系统的输入信号消失、电源变换器出现问题、群输入信号消失,接收对端告警以及帧失步等;PCM基群中的相关设备显示出现故障报警,比如电源出现故障、变换器出现问题、基群中的信号输入出现中断以及帧失步和误码率超限等。在数字光纤通信设备出现故障时,应该确保技术故障的及时被发现,并通过技术分析确定故障位置,列举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技术处理。 3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管理要点 3.1 建立健全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管理服务机制 应该通过管理网络和服务系统的完善,实现对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网络管理和实施监控,一旦发生问题,根据实现预定的方案和机制,及时、准确地进行排除和处理,此外,要做好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记录,不但可以积累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管理服务的经验,更可以作为数据和参考对现运行的数字光纤通信设备问题和故障排除有所帮助,同时也有利于整个通信行业管理能力的提升。 3.2 细化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管理的工作流程 要将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管理的实际过程规范化、数字化,通过对管理工作的编号实现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管理工作的数字表达,这样有利于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管理工作数字化控制,同时也方面各项工作的展开和相互支持。 3.3 加强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管理队伍的专业建设 对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管理队伍建设应该以专业化为主要方向,要建立一支懂管理、懂技术的专业队伍,以高效率、高质量的管理工作服务于数字光纤通信,达到对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科学管理。 3.4 减少外界环境对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影响 根据实践经验,外界环境会对数字光纤通信设备带来各种不利影响,空气潮湿、雷电、低温、高温、太阳黑子等自然界的常见和不常见现象都会对数字光纤通信设备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屏蔽和控制,达到确保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状态安全和结构稳定的目的。 综上所述,数字光纤通信设备是数字通信的基础性设备,除了在设计和施工阶段要加强技术规划和技术应用,更应该在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运行阶段加强维修和管理工作,要通过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维修和管理的制度体系建立相应的机制,要以有代表性的故障排除为基础形成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维修和管理的技术要点,总之,应该利用技术、管理等综合手段确保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稳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字光纤通信设备为通信事业提供安全、稳定的设备基础,使通信行业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维护策略: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应用与维护 摘要 数字光纤通信技术是近几年最新开发出来的高科技通信技术,比传统的电缆通信技术在传输数据量、传输距离、抗干扰性能上具有较强的优势。随着数字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它也开始在各行各业各领域中被采用和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数字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构成部分主要有数字光纤通信设备和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本文主要对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应用和维护根据其特有的特点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应用;维护 数字光纤通信是数字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与光纤通信系统相互结合从而构成了光纤通信技术完成了生活工作上的通信功能。因此它在保证通信流畅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光纤通信设备的应用与维护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刻的研究与探讨。并希望用它的发展来进一步加强通信技术,更好地为通信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1 光纤通信设备的应用及其主要的特点 1.1 光纤通信设备的应用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在通信技术的应用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贯穿整个通信过程的,从信息的开端到信息的转换再到信息的交付使用。由于光纤通信技术也是近几年才被开发出来交付使用的。因此数次光纤通讯设备无疑都是高端的科技技术产品,这就决定了它拥有自身所特有的使用和功能特点。 1.2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主要特点 要更好的使用数字光纤通信技术,就需要熟练的使用各种数字光纤通信设备;想要熟练地操作光纤通信设备,就需要对它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它的特点是我们了解它的重要途径,下面我们就对它的一些主要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1.2.1 光纤通信设备的科学性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是高科技的产物,是近几年才被开发研究出来并投入使用的。它无疑是人类伟大的科技产物之一,也正因为它开发的时间短,科技含量高决定了它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1.2.2 光纤通信设备的高安全和高灵敏性。 光纤通信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信息传递流畅和快速传递信息是通信的基础。这就为光纤通信设备的研究方向和基本功能方面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就是光纤通信设备必须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来确保信息的传递不被中断或者持续传递,也必须对信息的传递作出第一时间的反应。 1.2.3 光纤通信设备的高专业性 光纤通信是科技含量非常高的科学技术,作为基础功用的通信设备也是高科技研发的产物。而通信技术的现代化发展也不过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光纤技术的开发时间更为短暂。这就决定了高度的专业性质。很多人是只闻其声,难解其意;甚至于欠发达国家和偏远地区根本还没有广泛的使用这项技术。 1.2.4 光纤通信设备的复杂多样性 光纤通信设备的使用贯穿着光纤通信的全过程,而不同行业的光纤通信对光纤通信的功能要求也不一致。这就对光纤通信设备的设计制造提出了复杂的问题。也是正因为如此,光纤通信设备也是多种多样的。 2 关于数字光纤通讯设备的维护 由于光纤通信设备是与光纤通信系统配套使用,相辅相成工作的。因此对于光纤设备的维护不单单是指光纤设备自身的单一维护,同时光纤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与否和工作稳定与否是需要通信系统的整体反应或者自身安全机制的监督系统的反应才能有所觉察。并根据这些反应作出进一步的处理和维修。 光纤通信设备维护的基本要求和通信维护的大体内容: 1)关于光纤通信设备维护的基本要求 根据上面我们对于光纤通信设备所作出的一些简单的分析以后,应当对光纤通信设备的特点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与认识。而光纤通信设备的维护应当根据光纤的工作内容和功能特点作出基本的维护要求。主要的维护要求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设备维护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光纤通信设备的维护工作人员应该对光纤通信设备的基本功能、工作原理有足够的了解与认识。对于设备的基本构成应该大致了解甚至能简单的维修;(2)对于维护管理部门的要求。维护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光纤通信设备的特点制定具体的设备维护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确切的实施。同时还应该设立有效的监督监管任务进行有效的监督。 2)关于通信设备所需要维护的大致内容 对于光纤通信设备的维护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1)整个光纤通信系统的网络全面监控。光纤通信设备的使用贯穿了光纤通信的全过程。想要很好的对光纤通信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维护就应该从全过程出发,建立通信系统全过程的监管网络;(2)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定期检测、检验和维护保养。为了保障通信的流畅性和安全性对于光纤通信设备的定期检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很好的维护设备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于光传输设备,熔接设备,数字转换设备的定期检验检测才能减小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才能更好保障通信的高速快捷;(3)数字光纤通信设备发生故障时的处理和设备维修。光纤通信设备也是人类生产的产品,也有自己的使用寿命,也会正常的发生这样那样的毛病和问题。只要我们能够及时快速的解决这些问题就能确保通信工作安全稳定的进行。对于光纤通信设备发生的故障我们所要进行的维护内容主要有:首先,全网络的监控所有通信设备,及时的查找出故障的设备位置。其次,对设备的故障所在、原因及时的进行分析、检测和研究。最后,对故障及时的进行排查、对设备进行维修。 3 关于光纤通信设备的维护所作出的一些基本措施 3.1 对于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和选择性购买设备 鉴于光纤通信设备在通信技术工作上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我们应该认真的对待通信设备的维护工作。但是光纤通信设备的都是些高科技的产品,具有很强的通信技术上的专业性。目前,国内的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存在很大的缺口。而通信设备的应用却已经在国内大大大的推广开来。为了弥补这样的缺口问题。只有使用光纤通信技术的公司、企事业单位自行的去组织培养自己的通信设备维护工作人员。而在通信设备的购买上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性的购买适合公司需求的通信设备。同时,在购买的设备上用该严把质量关。务必确保所购买的设备优质优量。应该选择专业的人才进行购买。否则,将会为以后的设备维护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和更多的问题。 3.2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定有效的维护方案 光纤通信设备的维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过程。只有对维护工作进行有条理的梳理并将其进行细分才能更好更有效的完成这样艰巨性的任务。所以制定有效的维护方案是更好的开展维护工作的强有力的保证。具体的实施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一个全面监控的网络服务平台,对于光纤通信设备和光纤通信系统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观察纪律;以便于随时发现并解除故障。同时,建立这样的监控网络并做好记录也方便随时随地的检验中进行数据、参数等等相关数据的对比。然后通过分析数据也可以排查出潜在的问题,为更好的光纤通信设备的维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建立一个光纤通信设备的明细表及其工作流程。对公司内所使用的全部光纤光纤通信设备进行全部的统计,并予以编号。比如,光端机编号,数字复合设备编号等等。并根据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工作流程编制设备流程明确设备在整个环节中的应用和位置。通俗的来讲就是对通信设备进行有效的存档,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有条理的去开展维护工作。确保工作人员能在设备出故障的时候做出最快速的反应; 3)建立一个专业性较强、认真负责的维护工作团队及管理团队。没有专业工作人员专业性较强的维护工作是无法有效开展的。没有高效的管理团队维护工作也不能合理、负责的长期开展。所以说建立一个高效率、高专业素质的维护工作团队和管理团队是保证通信设备的维护工作长期稳定开展的最强有力的支撑点; 4)实施有效的维护方法和方便有用科学的评测仪器。在实施维护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发生的问题往往会有质的区别、发生的故障也不是全部相同的、而发生的原因更是千变万化的。因此,面对如此复杂的维护工作我们应该细分以下,实事求是的使用最为有效的维护方法。甚至于可以委托专门的设备维护公司进行协助。而专门的科学检验、检测仪器更是维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作工具。它可以快速的检测出问题和发现潜在的问题,帮助我们更明确的看出设备所存在问题的原因。但是我们在维护故障时应该共同遵守的原因就是,务必保障不能影响通信工作的正常开展; 5)对光纤通信系统的监控和维护。作为光纤通信技术的另以主要部分,光纤的通信系统与光纤通信是密不可分的,对于光纤通信系统的工作正常与否的监控,可以直接的判断出光纤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与否。光纤通信系统像是一张巨大的通信网而通信设备则是这些网上的连结点。是息息相关的。光纤通信系统通常能够反应的问题是直观的可以直接反应出是什么样甚至是那台设备工作出现了故障。比如说,没有了通信信号就说明光源设备或者是传输设备受到了干扰或自身出现了故障等等; 6)对于天气气候地理条件的监控和勘测。光纤通信是一个传输距离远跨越地理位置远经历的气候区域多的通信过程,因此外部的条件也是影响着光纤通信设备正常工作的直接因素。比如太阳黑子运动剧烈引起的电磁活动就会对通信的传输产生强烈的干扰。潮湿的环境就会让通信设备的工作寿命和工作效率大大地降低。此外,静电了,雷电等等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影响通信设备的因素。 4 结论 数字光纤通信技术作为高科技的通信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社会领域所运用,所产生的效率也是明显卓著的。因此,通信设备的维护工作也是需要配备开展的。况且,维护好通信设备在对于公司的长远利益发展,公司的运营成本上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说,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应用与维护使我们应该共同努力的问题所在。我们应该一直坚持不懈的致力于它的探讨和研究,为更好的通信技术的使用和推广保驾护航。
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化工生产的应用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于在化工生产中的自动化产生了更加高的要求。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根据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在目前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和我国社会的发展情况,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面对这个大趋势,我们必须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吸收其优秀的技术,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加以利用和整合,确保我国化工行业可以稳步发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化工;应用 电气自动化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方面,这涉及到自动化、电动、电子、计算机等多个方面。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当大的动力。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对电气自动化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化工生产领域。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特点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便捷性,这是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自动化需求,经济的蓬勃发展要求电气自动化的水平不断提高,而这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化工行业的广泛应用也正是由于电气自动化可以大大的解放人力,提高集成效益。减少人力资本的投入,与此同时还能提高效率与准确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空间很大,在化工行业尤其要求高效率和高的准确率,而这些要求仅仅依靠人力是很难完成的,有了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可以准确的操控电器设备,提高效率。化工行业有的区域不适合人的进入但是又需要管理设备,所以可以实现电气自动化的控制将是十分重要的。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可以给化工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因此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提高行业的自动化水平、生产和测量的准确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节约人力资本等等,这些作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势,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化工行业蓬勃发展。因此电气自动化也被广大人民熟知,高度接受。成为了未来社会发展、行业生产,人民生活的一个趋势。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化工行业生产中的设计原则 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在化工行业的应用要满足化工行业对于生产设备、生产技艺对于电气自动化的要求,要保证可以高效率的实行生产活动。与此同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应该简单易懂、经济适用,可以保证员工便于学习认识,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生产设备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要符合工艺的要求,减低制造成本,便于维护管理的方面开展,很多化工企业在实行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时都是通过机电结合的控制方式实现的,对此要科学合理的选择生产中所需要的电器元件。通过现场监控、远程监控、集中监控等方式进行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现场监控就是员工在控制系统之前,通过自己的经验监督设备的运行状况。同时,现在的自动化的生产设备的功能都是相对独立的,一个设备出现故障并不会对其他的生产设备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通过相当灵活的设备组装,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的能力,不会导致整个生产过程的瘫痪,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集中监控的优势是,便于控制系统的集中管理和维护,而且相对来说集中管理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简单易懂,防护站的防护要求不高。但是集中管理会将整个控制系统所有的功能集中到一起,通过一个控制器进行处理,这样就会出现总的控制器一旦出现问题,这就会导致整个生产活动的中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在平时的运行过程中,一个总的控制器处理全部的问题,会造成控制器的任务非常的繁重,降低控制其处理问题的速度。对于远程监控来说,可以降低安装费用,节省材料、电缆等设备的投入,而且以目前的技术来说,进行远程监控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现在进行远程监控的可靠性程度非常的高,便于灵活的进行控制。但是化工行业还是一个高危行业,一个不慎就会出现十分严重的问题,进行远程监控并不能及时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良好的处理。一旦连接控制器的电缆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总控室的慌乱,所以在化工行业并不适合进行远程监控。远程监控比较适合小的监控系统的需要。 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化工行业的未来前景 当前来说,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各行各业的自动化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不再局限于生产领域,而是逐步走进了每个人的生活,但是化工行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高是十分有必要的,前景也是十分光明的。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范围越来越广,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化化工工业电气自动化的主流发展趋势。电气自动化技术将生产设备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体化的管理控制系统。分布式、开放式、信息化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化工行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散系统运行的危险来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及时与外界的联系,可以提高我们对于信息的把握,提高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通过将生产设备与网络技术的结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还提高了生产的准确性和高效率。化工行业大力推行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推动自身的发展进程,缩短与世界先进工业的技术差距。而且实现规模化经营是未来工业发展的大趋势,要想实现规模化经营就必须推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这可以节省资源、降低成本、行成规模效益。面对这个大趋势,我们必须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吸收其优秀的技术,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加以利用和整合。确保我国化工行业可以稳步发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4结论 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促进现代化大工厂的形成,促进集合化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减低不要的浪费和支出,将更多的资本投入到更新设备、提高技术上面,创造出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化工行业大力实行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可以提高化工行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加强我国化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注重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提高,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在化工行业充分发挥出来。 作者:张志 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在大型黑色冶金作业中应用烧结机能够为冶金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烧结厂烧结配料进行自动控制系统设置和应用,不仅可以减轻人工工作的难度,减少工作量,并且可以有效提高烧结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炼钢企业的发展。因此,对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加深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了解,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对提高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烧结率和烧结质量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烧结机;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改进措施 1.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的意义 一般来说,烧结机主要在大型黑色冶金烧结过程中广泛应用,主要的作用是将成分、粒度不同的精矿粉和富矿粉烧结成块,同时还有消除矿石中的硫、磷等杂质的作用,烧结机是抽风烧结作业中的主体设备。根据烧结机不同的烧结面积将其划分成长度和宽度不同的各种规格,烧结面积越大,烧结产量就越高。但是,在某钢有限公司使用烧结机进行烧结生产过程时,发现工作人员使用手工操作进行配料,影响了配料的精度,进而对烧结的效率、质量以及产量等有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烧结厂的发展。在烧结厂烧结配料过程中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借助计算机电子设备以及软件系统实现对烧结配料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工作人员可以进行智能化自动数据采集、记录以及分析等工作,还能够对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频率和下料等项目进行调节控制,提高烧结配料环节的精度,进而提高烧结效率。另外,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具有画面共享功能,能够利用一些先进的网络通讯设备对配料生产车间、烧结主控室等数据进行画面共享,方便工作人员对烧结配料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实时性以及完整性,可以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提高烧结配料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烧结配料过程中自动化控系统的稳定运行,对烧结厂乃至整个冶金行业的发展都十分有利。 2.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硬件设备 某钢公司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使用的是AI系列智能仪表,以太网传输作为主要的网络传输为方式,并且还设立了服务器、烧结主控监控分站以及配料室监控分站。并且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下位控制设备也同样是AI系列人工智能调节器,具体的控制流程是:借助服务器预先组态的地址实现对各台调节仪表的访问工作,然后发出控制信号,由调节器接收信号并对烧结配料设备进行控制。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硬件设备有以下几个: 2.1现场硬件设备层 现场硬件设备就是指设备现场层,也就是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主要的操作设备等,一般由各种传感器以及执行机构结合组成:雷达料位计以及皮带秤等现场信号输入设备,变频器与圆盘电机等运行设备都属于设备现场层。 2.2控制硬件设备层 控制硬件设备就是设备控制层,顾名思义主要的作用就是完成对整个烧结配料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控制工作,主要由服务器以及AI系列仪表组成,其中AI系列仪表的主要作用是完成生产现场的信息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上传,同时执行相关的控制指令。可以说是保证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完成工作的重要硬件设备之一。 2.3管理监控层 管理监控层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借助网络浏览器对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接口进行的配料操作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正常。管理监控层主要是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设定的参数以及预警显示等进行监控记录,并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尽早解决。 3.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件设备 该烧结厂应用的自控系统的主要软件是是一套基于WindowsXP以及Windows2000平台的组态软件,也就是UnityPro IFIX系统。这套软件可以快速构造并且生成上位监控系统,具有极高的易操作性和实用性。这套软件系统基本上可以完成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处理整个控制工作,并且还能够进行报警处理、控制流程以及输出报表等工作。这套本控制系统的人机接口界面有以下几种: 3.1信息显示画面 信息显示画面显示的内容主要包括:各皮带秤、料位计等工艺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信息,例如皮带瞬时流量与累计量、手动位置与自动位置信息、部分故障信息(断料、料位过高等),具体可以用不同颜色进行显示,方便工作人员区分。 3.2设备控制画面 设备控制画面显示的主要是对设备进行人工控制的相应功能按钮,能够保证设备自动化控制和人工控制之间的转换。 3.3数据显示画面 数据显示画面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当前的设备参数变化趋势,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当前数据曲线图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另一方面是历史设备参数变化趋势,方便工作人员对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3.4实时报警处理 主要作用是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警报,同时根据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处理指令对系统设备进行相应的控制。其中,对断料故障信号进行解锁和恢复操作就是报警处理软件进行的主要操作之一。 4.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分析 4.1具有远程监控的功能 该烧结配料自动控制系统主要采用的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远程监控功能,在烧结配控室中设置一台服务器,并在烧结主控室和配料室之间设置远程监控站,就可以利用以太网对两者之间的服务器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对烧结配料室的远程监控,可以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十分方便快捷,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工作人员对烧结主控室和配料室的了解程度,保证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2具有静态图形组态功能 该系统可以对运行画面、实时数据画面、数据传输画面、换仓画面、变料画面、报警记录画面以及数据查询画面等进行记录分析,并对这些画面进行确认。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这些画面完成相应的环节监控工作,确保系统的平稳运行。 4.3具有自动配料功能 实现自动配料是在烧结配料工程中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最主要目的,该系统可以对料线启动、对齐料头料尾进行自动化操作,保证配料的精度。并且在进行自动和手动操作更换时,还可以保持原有的平均流量不变,确保生产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冶金作业中应用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对企业的发展十分有利,并且对整个冶金行业的发展也有很大作用,但是随着冶金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工作人员也要对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研究,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提高烧结配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烧结配料的运作效率,进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郭晖 单位:河钢宣钢机电公司 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PLC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体系的不断健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在这种发展趋势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日益健全,有利于提升社会经济整体生产效率。相比于PLC自动化控制系统,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难以实现自动化系统的统一性管理及维护,容易出现各类故障短路问题,不利于系统的健康可持续运作。本文就PLC自动化控制系统展开分析,进行系统优化设计方案的应用,以提升系统的综合运作效率。 【关键词】PLC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设计;电气工程 1PLC技术及自动化控制系统概念 1.1PLC技术 工业自动化水平是衡量国家经济生产力水平的关键性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工业自动化模式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运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及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已经成为工业发展体系的关键构成部分,该系统实现了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应用,自动化控制器是该技术系统的核心部件。在实践工作中,PLC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处理器、电源、存储器等设备的结合性应用,通过对各个设备应用功能的结合,有利于提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作效率。在这个过程中,电源设备是该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一旦电源设备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就会导致控制系统停滞的状况。在控制系统运作环节中,处理器是该系统的核心构成要素,在工作场景中,其需要进行相关数据信息的处理及转化,其具备良好的处理功能,为了应对电气自动化的复杂性工作环境,必须实现功能系统、设备运作及管理系统、监督系统等的协调。 1.2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概念 为了提升PLC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作效率,必须进行相关优化设计原则的遵守,满足被控制对象的工作要求,针对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及环境应用状况,展开积极的调查及研究,满足该系统优化设计工作的要求。这需要进行系统相关运作数据资料的整理及分析,进行系统设计及应用方案的优化选择。为了提升系统的整体运作效率,进行系统设计方案的科学性、规范性、简约性设计是必要的,从而降低系统的整体运作成本,实现系统综合运作效益的提升,确保系统整体运作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为了提升系统的生产效率,进行PLC自动化控制目标的制定是必要的,进行工作实际与系统运作状况的结合,实现PLC容量模块的合理配置。 2PLC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2.1硬件设计模块 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运作,必须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硬件设计环境,这就需要进行硬件设计方案的优化,实现其内部各个工作模块的协调,进行控制系统工作总目标的制定。 2.2输入电路设计模块 输入电源是PLC自动化控制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控制系统的供电电源具备良好的工作适应范围。为了满足现阶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要求,需要进行电源抗干扰性的增强,降低环境对输入电源的工作影响,这就需要进行电源净化原件的安装,实现隔离变压器、电源滤波器等的使用。在隔离变压器工作模块中,进行双层隔离方案的应用是必要的,实现屏蔽层的构建,降低外部环境高低频脉冲的影响。在输入电路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电源容量的控制,优化电源的短路防护工作,确保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运作,提升输入电源的整体容量,为了提升电路的整体安全性,需要专门安装相应型号的熔丝。 2.3输出电路设计模块 在输出电路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相关生产工作要求,进行电路设计准备体系的健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晶体管等的利用,进行变频器调速信息、控制信息等的输出,实践证明,通过对晶体管的利用,可以实现PLC控制系统运作效率的增强。在频率较低的工作环境中,需要进行继电器设备的选择,将其作为输出电路设备,该工程流程比较简单,且具备较高的工程应用效益,有利于增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体负载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浪涌电流的冲击状况,需要在直流感性负载旁进行续流二极管的安装,进行浪涌电流的有效性吸收,实现PLC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运作。 2.4抗干扰设计模块 为了降低外部环境对系统运作的干扰,可以进行隔离方法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超隔离变压器的使用,进行系统高频干扰状况的隔离。这也可以进行屏蔽方法的使用,进行干扰源传播途径的阻断,提升控制系统的整体抗干扰性,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可以将PLC工作系统放于金属柜内,金属柜具备良好的磁场屏蔽及静电屏蔽功能。为了减少控制系统运作过程中的干扰状况,进行布线分散干扰模式的应用是必要的,确保弱点信号线、强电动力线路等的分开走线。 3结语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性发展,必须进行PLC自动化控制方案的优化,实现硬件设计模块、软件设计模块、抗干扰模块等的协调,提升控制系统的整体运作效益。 作者:吕伟 单位: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供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过程中,其不仅为工业运行生产提供必要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力系统运行成本本文将通过对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简要介绍,进而对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情况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提高,用电量的增大,促进电力供配电系统的发展以及改革。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在正常的状态下运行。然而在当前供电需求持续增加的社会环境下,加强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不仅能够提高我国供配电网络系统的整体技术水平,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 1简要介绍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 从工业生产中所应用的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来看,供配电自动化系统在确保工厂能源能够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电能的基础上,确保车间内电能能够进行合理分配,增强电力企业供电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通常情况下,供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基本模块,即功能模块、数据库以及图形系统等。下面对其功能进行简要介绍: 1.1功能模块 功能模块所包含的内容相对比较广泛,其主要包括主接线设计方案的确定、负荷统计、短路计算、校验选择以及短路计算等诸多方面; 1.2数据库 数据库主要包括成果输出库和设备常规数据库、专家系统知识库以及支路节点数据库等方面内容。 1.3图形系统 在配电自动化图形系统中,主要涉及基本图元库、标准模板以及支路图元库等方面内容。其中标准模块能够在高低压接线形式下,生成相关的电力系统图形,有助于对电力系统进行调用以及修改,支路图主要是指典型的支路以及高低开关柜图形方案;基本图元库指的是在电力系统设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图元,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主线接图以及低压配电系统提供必要的依据。 2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 2.1应用需求以及调试 通常情况下,工厂会选择6-10KV的电压电源线,其有助于对工厂供配电系统进行有效的监督以及管理,从而实现工厂供配电系统的以下功能性作用:(1)通过供配电系统综合保护器来实现对电力系统保护的目的,并且利用数据端口进行电力数据的传输以及下载;(2)对工厂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电力设备进行操作以及调节,对相应的电压等级下的设备以及进线进行必要的管理以及监控,从而能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3)对供配电自动化配电装置进行智能管理,比如说不间断的UPS电源以及无功补偿器,可以在专门电力端口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数据传输;(4)对在线电力通信装置进行实时监控。比如说对变压器油温以及气温气压进行必要的监测等等,有助于对通信系统相关数据的管理。通常情况下,在电力系统设备安装完成之后,必须要进行电力系统软硬件调试,一旦发现调试系统发出频繁的报警性信号,这时必须要通过电力系统软件功率因素补偿器进行必须的分析以及检测,举例来说,电力系统开关信号,如果传输系统发出自动报警信号,必须要通过电力系统进行设备扫描检测,由于电力系统扫描时间相对比较短,不会发生延时报警信号等相关问题,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供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以及安全性。 2.2系统实现 2.2.1软件配置以及断路器接触器在进行供配电系统监控过程中,必须要通过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必要的口令操作以及权限输入,在生成操作票后,再进行二级校验,此时供配电系统能够对相关的操作记录进行自动保存。在进行供配电相关数据保存过程中,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软硬件损坏造成的误出口问题的出现,供配电体现必须要具有硬件闭锁以及软件防误等相关功能,并且对相关电力系统的操作口令进行准确的判断,同时利用语音或者是文字提示功能纠正误操作,从而确保系统操作的准确性。除此之外,断路接触器也具有就地控制以及远程控制等相关功能,一旦远程操作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以及效果,这时可以采用手动操作模式进行错误纠正。同时,在相关的供配电自动化软件安装之后,必须构建数据库系统,对电力系统功能以及数据库进行必要的连接,比如说,报表、录波、事件记录、画面显示以及遥控操作等等。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供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较多的采样点,必须要通过计算机系统在规定的状态下进行模拟量输入,完成数据库的编辑工作。2.2.2硬件性能指标第一种,微机保护测控装置。这种装置的功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信功能,其是通过相应的模块实现网络通信,确保通信数据指令能够进行自由转换;(2)保护功能,其主要是对方向性过载、无功过载、欠电压以及欠电频等进行一定的保护;(3)诊断功能,其主要是对电动机跳闸、开关设备等相关故障问题进行一定的诊断。第二种,电力检测仪表。其功主要表现为:(1)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的设定,确保布线方式选择的额合理性;(2)对电力开关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3)合理设定电力系统电压比值;(4)有效的显示测量信心,能够快速对电力系统相关信息进行查询。 3结语 综上所述,供配电自动化系统作为电力系统发展的核心内容所在,其主要是融合现代通信以及计算机技术,从而研发出一种新型的供配电系统。在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其不仅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各种电力系统故障问题,而且降低相关电力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强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系数,从而实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王莲 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冷轧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从一级与二级控制系统两方面介绍冷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及应用。 关键词:冷轧;自动化技术;控制系统 引言 在当前阶段,伴随我国的冶金行业相关生产制造技术和设备水平逐渐提高,用户对于冷轧的钢板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轧钢生产企业越来越重视自动化控制系统,以提升整个企业的竞争力,西门子系列PLC在整个冷轧工艺的自动化控制项目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1冷轧自动化控制系统 在冷轧过程中的自动化进程,是在进行轧制生产的过程中,通过使用一些可以反映轧制过程变化的数学控制模型和一些自动控制的装置以及计算机软件程序技术等,让冷轧过程中的各种变量(比如说流量、实时温度、表面张力和速度等变量)保持在一个所要求的给定阈值内,并且科学合理地进行轧制过程以及实现全盘自动化操作的先进技术。用户对冷轧薄板的质量要求逐步提高,所以利用计算机控制下的自动化系统已成为冷轧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级计算机系统在冷轧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利用材料跟踪功能大规模支持生产;利用系统模型计算得出合理的设置值,并把设置值输入到现场,可以大大减轻现场控制设备的操作压力,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利用神经网络计算相应的设定点来进行产品的优化工作,简化操作,减少劳动力的使用;预留日志的功能还可以给相关的工程师提供技术参数支持。在当前的轧钢领域里面使用最普遍的机器为连轧机,生产效率非常高,可以完美实现机械化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结合,确保轧钢的产量最大化。然而伴随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轧钢自动化的技术也要不断革新:需要在轧钢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数学模式,进行如张力计算或摩擦力分布计算等;要完善检测仪表及相关系统的性能,保证在当前轧钢速度不断提高的条件下,轧钢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可以满足需要;改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在整体上提高计算机设备的性能。 2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 基础自动化系统(L1级)主要由PLC以及一些远程I/O和HMI设备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对生产线主要传动的控制,以及一些工艺参数和仪表的精确控制,利用传感器读取生产线的重要状态信息及相关数据,并将这些信息报送到二级系统。通过操作画面,操作员可以方便地进行生产线的操作和维护。其HMI技术基于服务器-客户机原理,服务器主要负责过程间的通讯、数据的存储以及与客户机的通讯;客户机起到一个操作站的作用,利用显示服务器来进行数据的收发,并且可以接受操作工输入的数据并及时传送给服务器。 3二级控制系统 3.1软件系统 软件系统主要是利用一定的模块功能来进行相关的数据传输、整体协调和进程间通信等操作。一级系统与二级系统在数据形式上不相同,在一级系统的数据传送到二级系统时,必须经过单位换算,一般在缓冲区域完成,换算完成后二级机会启动程序中的监控功能对一级机的信号进行实时监控,然后将得到的信息传输至分配器,在信息传输完成后会反馈给应用程序。 3.2应用软件 位置跟踪子系统的主要功能:(1)对钢材在工艺流程中的位置进行实时监控,响应一级机的断带信号,并实时提醒操作人员。(2)换辊的管理。需要及时更换工作辊、支撑辊等设备,并实时收集相关数据。(3)计划的管理。系统根据主管人员在二级机中预先设定的生产计划进行操作与施工。(4)停机。系统对出现的停机操作(不管是正常停机还是非正常停机)进行监控、记录及管理。(5)报表的管理。如果轧机一直处于正常工作过程中,系统会根据质量和产量的实际情况绘制出相关的报表。 3.3二级控制机的规程计算 系统在轧制进程中可以检索入口钢卷材料的原始数据,在读取成品的技术、工艺规范信息的基础上,对整个轧辊的直径、模型参数进行计算,并保存自动得出的结果,再利用过程控制系统向分配器等设备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信息。首先,要给定一个预设值,在进行自动化控制时对整个轧制规程的相关计算数据进行录入,构成相关控制参数,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相应的技术指标进行预设定,检索出当前放入的轧辊的数据、轧机的限制和模型的参数,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再穿带。其次,在钢卷整体进入轧机之后,对穿带的实时速度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分析和保存,建立起相应的数据模型。再次,是进行自学习的过程,为了实现功率、轧制力的控制,需要对收集到的带钢厚度、宽度、速度等一系列数据,利用数学模型重新进行计算,然后进行科学的对比分析,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自动校正。 3.4二级控制机的维护 为了确保整个生产效率可以不受到机械设备的影响,保证生产的自动化可以正常、稳定地进行,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和产量,需要对二级控制机进行定期维护。维护要点如下:(1)每日的巡回点检。根据现场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产量水平以及工艺的运行规律等因素,可以增大日常检查的强度,对可能出现的潜在故障和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处理,并进行维修检测,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断带现象的出现,维持生产线的正常运行。(2)定期维护。对于一些大型的生产加工设备,必须进行定期维护,确保主要的运行部件和相关的程序控制处于正常状态;对生产操作的监控及数据库的数据更新工作要定期检查,保证其可以正常运行。(3)硬件维护。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清理现场的二级电能和服务器等设备。(4)软件维护。对于二级机的一些相关数据要进行备份并及时导出,对于一些已经过期失效的数据要进行定期删除处理,以保证计算机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运行速度满足要求。 4结语 冷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一级与二级控制系统功能完善,在提高冷轧钢的产量和质量方面有着重大作用。 作者:刘文奇 单位:山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莱芜自动化分公司 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趋势 摘要:电气自动化控制作为国家生活之中,对于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意义的科学技术,逐渐在社会的发展之中被人民所重视,由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核心的社会科技也在逐渐改变着人民的生活。电气自动化控制在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上开始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必将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应用;发展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在近些年的发展之中,我国的经济和科技都得到了相对巨大的进步。在经济上,我国与国际接轨,开始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在科技上,我国的科学研究成果开始逐渐在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普及。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智能式的家具和社会服务系统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将成为未来人民生活之中的重要工具。 1.1农业领域 我国当前因为前期的工业发展而使得国家整体的环境遭到了破坏,再加上未及时进行改善和修复,这就造成了我国生态环境和气候的破坏,也影响了国家水资源的储备。农业生产作为极为依赖气候变化的生产行业,在近些年的气候变化之下,其生产的质量和效率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在近几年的科技发展的影响之下,基层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农业的发展,不仅大力支持了先进农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更是在科学建设的指导方针之下,进行了科学的水利工程灌溉技术建设,进一步加速了农业的发展。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农业机械和农业灌溉系统的控制中枢,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农业设备的可操控性和减少了农业生产的时间,对于现阶段艰难的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帮助。 1.2工业领域 我国的发展一直对工业的重视程度极高,但是,我国的工业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一直是凭借资源和国家的人力支持进行发展,在科技化生产在全世界盛行的今天,我国工业的生产能力还与发达国家的生产能力有相当大的差距。为了在工业生产之上与国外的先进国家进行比较和竞争,我国逐渐开始推行在工业生产上的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生产的大量普及加强了我国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缩小了我国的工业生产质量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弥补了我国的不足。如今,随着我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进步,我国的工业生产将把更为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加入生产之中,更加增强我国工业生产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1.3交通领域之中的应用 我国的交通管理行业起步较晚,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进行交通工具的普及,交通行业才开始初步发展。在发展的初期,交通行业并不能完全管束汽车的运行,因此,在前期的发展过程之中,交通行业始终无法发挥作用。随着交通灯在我国的普及,我国的交通行业也开始了进步,交通法规和交通法律的不断出台更是加速了交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管束人员对于交通灯等交通管理设备的管理开始变得更为方便,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帮助下,交通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同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也被应用到了道路监视的使用之中,工程人员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来对交通拍照和实时的交通违规检测进行控制,并在发现之后及时对数据进行保存和上传,极大的提高了交通管制的效率,降低了交通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对于我国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1.4在服务业方面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开始有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服务业也开始在此时逐渐发展,从人力的服务到现在,在科技的帮助之下,服务业实现了全面的自动化服务。与信息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结合使得服务行业的服务设备有了长足的发展,自动化在人民生活之中的普及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就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计算机作为时展的象征,其极广的普及必将改变人民的生活。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更是推进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将变得更为人性化,其智能化的技术进步将可以在人民的生活之中完成更多的工作,改善人民的现有生活现状。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之中,信息化和智能化将成为控制系统的发展主流。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城市的概念开始逐渐被城市建设和设计人员所接受。智慧城市主要是借助信息时代,人们之间信息传递的迅速和准确,来完成传统城市之中较为繁琐的职能。智能城市的基本结构与信息系统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相结合,与现实生活之中的服务设施均是通过无线网络来进行链接。同时,城市之中所存在的交通摄像头和传感器方便了城市交通行业和安全行业的服务质量,有利于城市发展。物联网技术将生活之中可以通过网络操控的结构与智能设备相链接,通俗来讲,就是将城市之中的水、电、油、气等公共服务资源,通过无线网络,与家庭或是个人的智能终端机相链接,以便于达到真正的互联,形成更为深刻的智能生活环境。物联网的应用使得生活设施被连入互联网之中,然后其取得的数据会上传到云数据存储器上,并经过大量的计算,得出使用者的个人习惯,以便于在下一次服务时提供更为便捷且个性化的服务。在智慧城市的日常生活之中,经过物联网相链接并将数据上传到云存储之后,这些用户数据经过处理之后,可以分析出用户的个人习惯和个人爱好,经过大数据处理之后,可以提供更有价值的城市管理数据。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之中,信息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结合使得城市的建设变得更为简单,城市之中的服务部行业可以通过网路进行管理和协调,交通行业和安保行业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监管和保护,两者的有机结合加快了现代城市的发展。 3结论 电气自动化系统作为国家的科技生活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之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当前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生活、生产、行业服务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之后,在未来有着更强的发展趋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必将在未来有着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大的进步。 作者:钟腾 单位:武汉晴川学院 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露天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摘要: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要从模块的软件和硬件入手,在进行模块的设计时候要针对输出电路、输入电路和抗干扰的能力进行优化设计,在进行软件的优化之后,进行模块优化和结构优化,调整程序的功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使整个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运行。 关键词: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设计 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瓦斯含量、通风能力等都需要自动化技术的支持,这些也是电气自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体的规划设计上,要从软件和硬件的角度出发,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1露天煤矿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硬件方面的优化设计 1.1优化输入电路 通常情况下,正常电压范围是85V~240V,电源幅度155V。但是由于环境的制约,在实际操作中有许多困难。比如供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因为周边的环境较为恶劣,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电力中断的情况。优化输入电路,可以使工作能够顺利正常的开展。要对PLC芯片进行详细的检查,这样才能发现损害是否发生,从而保证电路的稳定。高质量的保险丝是安全的首要保证,减少跳闸的概率,并且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1.2优化输出电路 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输出中,首要的工作就是优化输出电路,保证电路的高效运行。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选择的内容有:相关设备的标志、指示、转速,通过标识来识别设备。一般情况下,加强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在负载的情况下也能实现电路的正常运行。如果发生电路负载端为感性负载的时候,可能会产生断电的情况,电路仍然能通过一定的电流,特别是在处于较大电流的时候,可能发生烧毁电流,甚至会损坏整个电路。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可以在负载设置二极管用以吸收泄露的电流,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1.3抗干扰能力的优化设计 煤矿企业的环境特点和生产状况,使生产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困难性,造成设备的稳定性较差,这些都对设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由于设备在长期的运转过程中,使用频繁或者使用方法不收稿日期:2017-03-22作者简介:刘辉(1990-),男,河北新乐市人,本科学历,现在哈密市和翔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恰当,造成设备的系统芯片损坏。因此,芯片在自动化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采用电磁来进行分析,首先采用1∶1隔离变压器降低干扰的频率,阻断外界的干扰;其次,将电路装置放在金属外壳外,能够实现屏蔽电磁的作用,降低外界的干扰;最后,可以优化周边的布线设置,采用合理的线路布置区分强电动力线路和弱电线路的走势。 2露天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方面的优化设计 2.1程序结构的优化 煤矿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结构形式:基本程序设计和模块化设计,结合具体的情况和环境来进行结构形式的选择。要注意软件的修改和设计,尽量形成模板,以便减少错误。首先,进行控制对象的模板化,每一个模板负责相应的区域,这样的形式主要是提高效率、增加准确性。其次,每个模板的编写和试调。对错误的地方进行及时的调整,完成相对应的任务。最后,所有子模版完成之后,对其进行连接、拼装,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程序,这样整个工作流程更加的顺畅,能够充分发挥出系统应有的作用。工作流程要与现场的生产情况相匹配。 2.2程序优化设计 确保对于I/O接口的优化分配,是煤矿电气自动控制系统优化设计的基础性工作。对系统内部的计时器和计数器进行集中的编制,详细的记录对于地址分配的情况,对PLC的控制优化设计是一个关键的环节,通过优化设计能够加强效率,改善整体的情况。对于整个过程中结构的简化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减少占用的空间,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扫描的时间,提高效率。 3煤矿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设备的选择优化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自动控制设备纷纷进入市场,要选择适合工作环境、满足生产需要的设备。 3.1明确煤矿电气制度控制系统的工作模式 根据环境的具体的特点,选择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模式以及规模大小是个重要的过程,要能够根据企业的具体生产进度、生产需要以及生产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 3.2确定I/O点的类型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总会有不同的情况,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也会产生差别。这时选用的I/O的数量和型号,能够对使用的设备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统计,对于结果能够做出预算,从而达到减少开支、节约预算的作用。 煤矿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编程工程分为手持编程器、图形编辑器以及计算机编程系统,手持编辑器的特点是成本比较低、适合小规模的程序编译,存在工作效率低下。图形编辑器采用梯形图形编辑器,比较直观。在实际运用中,计算机程序编译需要较为高昂的费用,选择合适的编译器来满足自身的发展并提高生产的效率。 4总结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系统在设备中的应用,煤矿企业中对于各类电气电子技术应用普遍。对先进设备的运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发挥企业安全设备的管理作用,同时进行结构的优化和模块的调整,达到提高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目的。 作者:刘辉 单位:哈密市和翔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水厂的应用 摘要: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不断推进,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将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势,并粗略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水厂中的应用,为提高水厂的生产效率和水质做相应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水厂;应用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科技化工业时代,水厂作为供水系统中的基础工程,对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对水厂的日常生产进行管理和调度,是水厂运行实现自动化管理和监控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水厂中的具体应用,对提高供水企业的生产效率有重要作用。 1优势分析 1.1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相比于传统的生产作业而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传统的管理措施,需要组织大量的人员对水厂的各生产环节进行实时的检测和调控,以保证生产质量。然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结合互联网科技,来对水厂的生产作业过程进行自动化监管和远程控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避免了人工监管的反复性,可以实现24小时实时管控,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1.2提高信息管理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传统的水厂管理模式,一般采用人工巡查监测、数据采集的方式进行信息数据化的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效率低下,数据信息也不完全。然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则集合了计算机科技的存储优势与互联网技术的及时性优势,在水厂作业过程中能对相关数据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检测与收集。使得数据采集的范围更广,信息数据更齐全、更可靠。通过借助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存储功能,能实现信息数据的实时存储,避免丢失和遗漏,为提高水厂生产的质量做参考。 2实际应用 随着智能化管理模式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我国水厂中的应用是方方面面的,从引水到将水送到千家万户,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监管。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水厂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2.1进水过程控制 水处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净水流程,从取水点到供水点,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保证水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进水系统作为水厂作业过程中的入口,首先要做好水处理过程中的进水量控制。进水量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水泵系统进行控制和调整,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设计规划水厂的水泵数量,并结合实际需求对水泵系统进行设计和调试。针对进水后的水泵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及远程调控,以确保每个水泵系统都能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水量的输送工作。 2.2水净化处理控制 水净化处理是水厂作业中的重要环节,对水质的保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水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电气自动化设备净化过程进行操作和监控。一方面,在水质沉淀与过滤过程中,电气化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对滤池的冲洗和反冲洗进行控制。冲洗过程中,电气化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需求控制冲洗的时间和频率以及冲洗的量,实现全智能化控制作业。通过冲洗和反冲洗可以净化滤池,从而提高水的净化质量。另一方面,是消毒净化,水净化过程中通过加氯可以杀死水中的微生物,从而起到消毒灭菌的效果。消毒净化过程中,可以利用电气化自动系统进行严格的把控,使投氯的量和时间都能够标准化、合理化执行。然而,漏氯系统还能对过量的氯进行吸收和过滤,从而防止水中氯的含量超标,在达到消毒的基础上,保证水的质量。 2.3水质检测控制 水质检测是水厂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检测环节,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饮水。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帮助水质检测科学有效地进行。水质检测是对水中各种物质的含量进行检测,是水处理结果的一种体现,人为的水质检测需要反复的实验和调试,容易影响水质检测的效率和效果。然而,利用自动化电气设备进行水质检测,不仅能够对水质进行标准化、全方位的检测,而且能够根据需求进行全程控制,进行科学化调整。比如:PH值检测不达标的情况下,可以远程控制电气自动化系统对水进行再处理,并实现实时监测,确保PH值达标,使得整个调试检测过程更加科学有效。 2.4送水过程控制 电气自动化系统控制的科学应用,主要是通过控制水量来控制送水过程,而水厂需要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送水量进行全程控制和检测。比如:某个小区的生活用水存在高峰时段和非高峰时段,高峰时段的用水量较大,如果检测不到位,送水量不够,往往会导致水压不足,使得高层出现缺水的情况。电气化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提前设置不同时段的送水量,并对水压进行实时监控,从而调整送水的量,以确保居民的用水需求。 3结语 总而言之,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水厂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建设,需要不断提高管理效率,才能有效保证水的质量。因此,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合理应用,可以实现水厂管理智能化、自动化,对提高水厂的管理效率和水质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海燕 单位: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分析 摘要:当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社会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其系统性能及质量好坏将对人们的使用与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要求也逐渐提高。要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得到提升,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就需要更好地遵循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规律。文章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服务业;电网系统;公路交通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使得我国的行业技术发展有了充足的保障,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使得企业生产、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能够强化产品质量,帮助企业在行业中获得巨大的优势。随着信息技术的稳步推进,自动化技术也实现了良好的发展进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在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能够满足当前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特点以及功能 1.1特点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有着鲜明的特点,因此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应用得极为广泛。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相比于其他控制系统更加便捷。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数据进行采集时,对采集对象以及数量等要求比较少,采集的过程比较简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也有一定的广泛性特点,当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在很多领域中有所应用,电气自动化的产品也进入到百姓家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有着极高的工作效率,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转变传统的工作形式,避免传统工业生产中的不足,使得人们的工作压力得以减少,实现高效率的工作。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将计算机作为核心部分,对设备进行批量的指挥运作,在此过程中如果设备出现问题,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智能化的对设备故障进行有效的判断,并顺利排除故障。 1.2功能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有着比较齐全的功能,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全面地了解和管理LPS系统,保证开关手动与自动同期并网的顺利推进。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全面管理发电机,使得发电机的操作流程得以简化。此外,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还能够有效地管理保护发电机中的变压器组,对高压启动、备用变压器的操作等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2.1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业行业也实现了快速的进步,工业生产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传统工业生产中,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并且时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使得企业的工业生产效率受到了影响。当前我国工业生产中,电气自动化设备逐渐取代了传统机械设备,比如,本公司的处理器系统,正常情况下两个一备一用,当遇到突发电气故障,可自动启用备用处理器,有效地保障工业正常生产。电气自动化设备能够使得工业生产的效率得到提升,减少劳动力的消耗。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到工业生产中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生产更加高效稳定地发展。 2.2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如今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农业生产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使得农业生产逐步实现机械化,这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在农业机械作业、微灌自动化控制和精准农业中,自动化控制系统有着极好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使得农业机械以及装置的可操作性得到提升。农业生产中的拖拉机使用性能比较完善的电子油压式三点联结的位调节和力调节系统,施肥播种机以及谷物干燥机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效果更佳。微灌技术中,研究改进微喷灌设备、滴灌设备、进排气设备等,使得很多地区都开始应用自动化的灌溉系统,比如压力传感器、土壤传感器、温度以及水分传感器等。在农业生产中要使高新技术得以顺利实现就需要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比如温室自动化控制、节水、节肥控制系统、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等,使得农业实现自动化的发展进步。 2.3服务业中的应用 如今我国的经济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水平也大幅度提升,服务行业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以及效果,就需要科学地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使人们获得更加优质的服务。日常生活中,电子产品的应用逐渐增加,电子产业也开始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创造了极大的便利,也能够使得服务效率得到提升。 2.4电网系统中的应用 如今电网系统中也开始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就是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服务器等对电网进行自动化的调度。在电网系统中使用自动化技术进行电网调度能够更好地采集整理相关数据信息,进而了解电网的运行情况,从而能够从整体上对电网系统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到电网系统与时展需要是相适应的,技术研究人员应更好地在电网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2.5公路交通中的应用 我国的交通行业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公路交通中也开始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逐渐增多,也就使得私家车的技术逐渐提高,汽车厂家开始广泛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使得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此外,交通灯系统等也都广泛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使得公路交通管理更加高效便利。 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 3.1智能化 现如今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逐渐实现智能化发展,人们需要更加智能化的产品。在机械生产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生产的全自动,能够在机械生产中实现数据的有效的采集、分析以及储存,当前我国的智能化数据管理系统还有待完善,因此需要人工技术得以实现。本公司的磺化装置,在正常生产中,希望把操作规程、处理步骤以及故障经验纳入智能系统中,以便更加人性化地、安全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如今人们开始使用云技术建设智能化的数据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的干预并不多。未来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将逐渐实现智能化发展,形成智能化的作业系统。 3.2统一化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是应用计算机设备,结合某种算法对作业设备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此过程中,硬软件兼容问题成为人们研究的重难点问题。传统的电气自动化设备使用的设备接口以及应用软件等缺乏统一性,应用这一设备能够实现某一环节的作业,无法集成进入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当前设备接口必须要实现统一,新的电气设备生产实现了统一的接口,能够使得电气设备更具兼容性。当前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硬软件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缺乏兼容性。在未来发展中应建立统一的电子自动化控制系统标准,实现厂家间的有效沟通联系。 3.3安全性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安全性是极为重要的,应努力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性。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将朝着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目前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中,安全性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安全成为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只有保证电气自动化的安全才能够使其他方面得以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应是从高到低的,同步实现硬软件设施建设,为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发展与研究提供保障。 3.4创新化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水平作为支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创新科学技术。当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通讯系统,主要是依靠有线技术实现通讯,线缆是通讯发展的限制因素。如果要结合无线和有线技术才能够使得线缆的限制得以突破,但是这一想法存在一定的问题,无线数据通讯与有线数据通讯之间存在协议上的隔阂,并且无线通讯信号缺乏稳定性,计算机设备不能使用无线技术对电气设备的运行进行稳定指挥。要实现这一技术,需要进一步创新通讯技术,实现无线与有线技术的结合,使得无线技术的通讯水平得到提升,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多方位的管理控制。 4结语 总而言之,近些年来,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逐步实现智能化、技术化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对生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要实现电气自动化的快速进步,就需要对市场情况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了解市场的实际需要,更好地创新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需要得以满足,实现电气自动化稳定的发展。此外还需要强化电气自动化控制人才的培养与教育,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水平的人才,更好的创新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更好地发展与应用。 作者:刘界武 单位:江苏金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分析 摘要:基于PLC的电气自动系统,深入研究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借鉴学习。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PLC;控制系统;优化设计 引言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深入煤矿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成果。煤矿生产离不开数字处理与风险预测,这需要专业的控制装置,而嵌入式PLC自动电气控制系统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因此在煤矿工业领域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本文立足于煤矿电气自动化系统,深入研究优化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方案,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1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1.1参数测量与控制 就电气控制系统而言,温度控制、矿井水泵的开合控制都是其核心内容,将直接反映煤矿的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因此优化电气设备的控制系统对于煤矿的生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常情况,测量设备的热电阻作为对应的传感器都能保持清晰的传感功能,需要注意的是,要将传感器的温度保持在100℃以内[1]。通过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最终实现闭环控制。电气控制系统在企业的日常煤矿生产工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可以借助监控层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对瓦斯含量的计算、通风情况的检测、采集数据的工作,动态的对单元过程、设备进行控制。而管理监控层的应用主要是利用组态,采集数据信息,实现优化处理相关信息数据的目的。 1.2PLC控制器 PLC控制器作为自动化的控制设备能够用于煤矿生产电气设备的控制工作。煤矿生产电气控制系统主要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支持煤矿生产电气设备的整体运作。一般来说,自动化煤矿生产电气设备的PLC可编程控制器主要由CPU主站单元、数字量输出模块、拟量输出模块、特殊通讯模块、数字量输入模块及模拟量输出模块六大部分组成。主站单元CPU处理器增加了输出点,从而方便系统直接对煤矿生产电气设备进行控制,另外,在转速、频率方面拟量输入模块都有很大进步,不但能够用于采集信号,还能保证操作员用于多线操作。此外,扩展单元将煤矿生产电气设备分为上下部分,配置16点数字输出模块,从而增强电气控制系统对电气设备损坏报警系统等部分的控制,增加数字信号的交换频率,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高性能的煤矿生产设备电子控制系统构成,控制执行元件工作的时序,从而达到理想的煤矿生产效果[2]。 1.3信息采集系统 采集信息是PLC的主要功能,作用于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核心部分。通过通讯模块,将矿井下情况的信号以参数的形式传送至可编程控制器中,并根据煤矿生产的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的情况进行风险评估,以便在突发情况发生时及时反馈给相关技术人员。另一方面,能够通过主从站之间的信息交换,实现人机交互的工作状态,不断将运行信息以声光的方式发送,可以进行连锁保护,这是电控系统本身具有的一个重要功能[3]。1.4电磁阀在煤矿生产作业之中,所使用的电磁阀可以通过进气系统划分为两类,分别是耐腐型电磁阀及普通型电磁阀。由于煤矿作业的工作环境相对复杂,存在着大量腐蚀性物质,这些腐蚀性物质会影响煤矿生产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如何提高煤矿生产电气设备的抗腐蚀性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耐腐型的电磁阀通常用四氟乙烯制成,具有成本低廉、抗腐蚀性强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煤矿生产作业的进气系统中。 2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构架的优化 2.1硬件部分的优化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是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煤矿生产的效率息息相关,因此加强硬件部分的优化,对于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设计煤矿电气控制系统硬件时,应当从系统输入电路入手,考虑煤矿井下工作条件较为恶劣,而PLC供电的电源一般是交流电,在80V~240V之间,因此为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正确运行,需要选择宽幅、适用的输入电路。此外,考虑到煤矿井下工作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信号具有一定的干扰,因此为了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正常运行,要适当增强系统输入电路的抗干扰性能。采用隔离变压器能够增大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屏蔽层与刺激线圈屏蔽层的接触面积,有效减少矿井下面的脉冲干扰。调整输入电路的荷载量也是避免短路操作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如果系统输入电路存在过载的情况,会直接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影响煤矿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正常工作。除了优化系统输入电路,还要优化系统输出电路,采用晶体管输出是输出电路的重要优化方面,一方面,采用晶体管进行输出能够适应高频动作,并且晶体管的抗干扰能力较强,能够保证电路不受其它信号的干扰。另一方面,以煤矿的水泵机房为例,使用晶体管进行输出能够有效简化输出动作,避免PLC芯片在使用过程中损毁。 2.2软件的优化设计 软件是整个系统运行的核心,因此加强软件的优化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一般来说,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件优化设计可与硬件的优化设计同时进行,一方面,软件优化设计与硬件优化设计同时进行,能够保证煤矿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同步性。另一方面,软件优化设计与硬件优化设计同步进行,还能有效避免设计中不兼容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合理性。煤矿电气自动化软件设计的核心在于将软件设计转化为梯形图,将软件设计分为软件结构的优化设计与软件程序的优化设计两个步骤。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与常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别无二致,然而在模块化设计的过程中,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与常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就截然不同了。由于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是后续功能拓展的关键,因此初始设计时,要根据煤矿日常任务进行设计,在同一的系统下将任务分为多个子任务模块,然后再进行统一调试,最后将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程序。因此相关设计人员要深入调查煤矿作业的流程,并根据实际生产要求优化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部分的结构设计,提升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日常运行效率。 2.3抗干扰优化设计 系统的抗干扰设计是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必须考虑的问题,由于煤矿工作环境较为复杂,井下作业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因此加强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抗干扰优化设计十分必要。电磁脉冲是系统芯片的天敌,一旦电磁脉冲超过可承受的范围,会引起系统崩溃。因此抗干扰优化设计主要针对防腐与防信号干扰两个方面来探讨。加强电气控制集装箱、配电箱的防腐处理,是防止电机出现故障、保证煤矿生产的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保障。可以通过防腐处理技术,将电气设备的转轴与外壳进行清理维护。此外,防腐涂料的应用也是加强电气控制技术的重要手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针对容易生锈的控制集装箱的外壳进行防腐处理,从而保障煤矿生产的电气设备内部元件的稳定性。在电气基础设施与控制集装箱的安装工作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考察安装地点的施工条件,从而按照有利于电气设备控制的方向进行整体布局,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电气设备对煤矿生产作业的整体调控能力。而采用隔离变压器抗干扰能够有效规避电磁脉冲对系统芯片的损坏,保证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此外,采用金属外壳也对电磁脉冲起到一定的屏蔽效果,可将PLC控制装置置于金属质地的工作柜中,能够屏蔽大多数电磁脉冲及空间辐射,保证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正常运行。 3结语 随着电子技术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煤矿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也促进煤矿生产效率的提高。然而,如何对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还需要设计人员不懈努力,进行反复设计与实践。 作者:王华芳 单位:霍州煤电集团李雅庄煤矿 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研究 摘要:伴随现代电气自动化控制工艺的引入和使用,煤矿生产效率获得显著提升,但基于PLC系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使用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以此为着手点,在分析电气自动化系统构建必要性的基础上,从设备选型与架构优化两方面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优化进行总结分析,希望能为其它矿井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优化改造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煤矿;电气自动化;设备选型优化;架构优化 引言 伴随煤炭产业近年来的飞速发展,煤矿现代化程度不断增加,而这一成果的达成则同大量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密不可分,譬如井下瓦斯涌出量的监测、井下通风状况测量、井下水泵的控制等。正是通过这些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井下工人工作环境得以改善的同时其工作强度也得以显著降低。但随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的不断增多,如何对其系统构建开展有效的优化,从而降低系统构建成本,并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成为进一步推动煤矿企业良性发展的必要举措。 1电气自动化系统设备选型优化 现阶段,市场上各类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种类繁多,不同种类与品牌其应用性能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在进行电气自动化系统设备选型上应对下述问题进行充分考虑。 1.1明确矿井电气自动化系统规模 构建矿井电气自动化系统时必须立足矿井自身实际,明确自身系统规模后,再进行相应的设备型号选择。以常见的西门子PLC系统为例,当仅仅对井下瓦斯涌出量进行监测时,适宜选择SIEMENS-S7-200等各类微型PLC控制系统;当需要监测矿井井下水文变化进而调控水泵房设备运行状态时,由于涉及较为复杂的逻辑与闭环控制,适宜选择SIEMENS-S7-300等中型规模PLC控制系统;当电气自动化系统用于对整个井下安全作业生产进行综合监控,并实时针对井下作业进行安全管理时,系统需要涉及通讯、智能监控和监测等多种功能,因此适宜选择SIEMENS-S7-400等大型PLC控制系统[1]。 1.2明确I/O点类别 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构建时,应依据系统实际使用需求和被控制对象通知难易程度,对I/O(输入输出端口)点的类别及数量进行选择,并制作相应的使用清单,同时根据系统控制量,提前预留一定的软硬件余量,避免浪费的同时对设备后期扩容进行一定的预估。此外,还需依据井下生产作业实际用电情况,对各电气设备输出点频率进行明确,进而对输出端所采用的装置类型进行确定。 1.3编程工具的适当选取 就现阶段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而言,其主要编程工具类型有手持编程器、图形编程器与计算机软件编程器等几种类型。其中手持编程器仅能通过有限的预设语句表进行编程操作,不仅效率低下且适用范围相对狭窄,只能满足简单操作的微型PLC编程需求;图形编程器运用梯形图进行编程操作,具备直观简洁的特点,能被运用于中型PLC编程;而采用计算机软件编程则是最为高效、简洁的方法,不过受限于计算机软件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同时难以进行现场实际调试,因此仅被应用于矿井大型PLC控制程序构建中。有鉴于此,在编程工具的选择上,矿井必须结合自身实际,从经济优化与使用优化的双重角度出发,选择适宜的工具进行编程作业[2-3]。 2电气自动化系统设备架构优化 2.1硬件优化 硬件架构作为矿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础核心之一,其结构的良好与否同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应对其进行优化改造,具体从下述几点着手:a)输入电路优化。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输入电路的优化改造,应注意PLC供电电源多为80V~240V交流电,有着良好的宽幅适用性。不过考虑到井下作业环境的恶劣性及当前国内矿山供电环境的不稳定性,为确保整个电路输入系统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以维持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持久、稳定,应对输入电路增设电源净化装置,譬如隔离变压器与滤波器等。以1:1的隔离变压器为例,其能借助双隔离技术,将变压器初级和次级两级屏蔽层由电气中性点接地,从而实现对脉冲干扰的有效屏蔽;b)输出电路优化。针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输出电路的优化,应结合矿井实际,使用晶体管对各类标示与调试设备进行输出,以确保其有效适应设备的高频动作,并增加电路反应效率。以井下水泵机房电气自动化控制为例,当PLC控制系统输出频率为6min1次时,可选用继电装置进行输出,以确保电路结构简明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不过,PLC系统在携带有感性负载进行输出时,当发生断电时极易形成浪涌电流导致其芯片的损毁。对此,应在其它电路并接续流二极管,以便能对浪涌电流进行吸收,避免其对芯片造成损害[4];c)抗干扰优化。实现井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有效抵抗也应是其日常管理的要点之一。由于井下作业环境相对恶劣,电气自动化系统抗干扰性的提升也势在必行。通常采取下述几种方式:(a)借助隔离变压装置抵抗干扰,鉴于电网中的干扰多源于绕组将电容耦合导致,适宜选用1:1的的变压装置,并使中性点通过电容进行接地;(b)布设金属外壳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电磁屏蔽,同时金属外壳还可充当接地端,有效实现对静电、电磁脉冲和空间辐射等外界干扰对系统运行的负面影响;(c)优化布线,借由将强弱电力线路的分隔布设,并采用双绞线屏蔽电缆充当信号传输线,从而起到有效的抗干扰功效。 2.2软件优化 软件作为电气自动化运行控制的核心所在,其优化程度对于整个系统优化后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着直接性影响。通常来说,软件的优化改良应同硬件设施的优化同步开展,其具体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点:a)软件结构优化。对于软件设计而言,其分为模块设计与基本程序设计两大类。对于井下生产作业而言,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时必须实时根据矿井生产状况进行调控,所以适宜选用模块化设计,从而为后续功能拓展提供便利。首先,将整个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对象划分为多个子任务模块,随后对不同模块进行单独编写与调试,最后再将单独的各模块整合成为完整的一个程序。通过这种设计方式,整个矿井的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便能依据井下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的快速调节,确保整个系统始终运行的高效、高质[5-6];b)程序设计过程优化。对于程序的优化而言,其核心要点便是实现I/O节点的最优化分配,依据井下生产状况对I/O节点井下按需分配的同时,对各个I/O节点的控制尽可能实现集中调控,以便于后期维护作业的开展。与此同时,还应对系统中各定时与计数装置进行统一编号,从而更好地推动系统运行效率及可靠性的提升。此外,为进一步增加系统运行速度,在控制系统的逻辑设计上应秉承简洁明了的基本原则,方便指令编写输入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所占内存。而对于PLC芯片中的各类触点,则可通过合理设计进行多次的重复使用,而无需借助复杂指令降低触点使用频率。譬如,井下瓦斯监测装置的开启/关闭通过一个按钮来实现控制,就能通过二分频以达成。通过这种方法,整个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I/O节点使用量可明显降低,实现资源节约与系统运行效率提升的双赢。 3结语 伴随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电子技术日益在煤矿生产中获得广泛应用,并对矿井生产效率的提升起到良好推动。不过,鉴于矿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方式的多种多样,其不仅适用环境存在极大差异,同时运行效率与运行成本也各不相同。所以,煤矿在进行自身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建时必须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创新系统设计方法,优化系统设备选型与整体架构,从而在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实现控制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进而为矿井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助推力。 作者:王平 单位:山西省煤炭规划设计院 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 摘要:最近几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气设备以及系统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诞生为电气行业带来了新动力,更加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在很多行业当中得到了普通的使用。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广泛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及发展 引言 随着我国电气工程的快速的发展,其中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技术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所以,以上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体现出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应用价值。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简析 1.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含义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实际上技术需用人工的操作,主要利用其自身的各种功能完成对电气设备的全过程控制工作,其中主要包含监测、控制以及包含三个部分。其中,各种的机械设备主要通过供电系统完成动力支持;而信号系统的重要职责就是对各种信号进行收集,传输以及处理等内容,为控制系统的具体操作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寻路系统当中自动以及手动切换的主要利用开关完成,以及保护系统主要体现在有关线路以及设备的保护工作,其中主要包括熔断器以及稳压器;除此之外的制度系统主要用于故障以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时可以实现制动,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 1.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分类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很多的方面,从任何以方面出发都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本文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分类:(1)系统结构。主要可以划分为3个系统,即开环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以及闭环控制系统。(2)系统任务方面进行划分。实际上主要包含调节系统、程序控制系统以及随动系统三个方面。(3)系统模型方面进行划分。既可以分为线性控制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同时又可以划分为时变和非时变控制系统两个层面。(4)信号方面进行划分。具体可以划分为离散和连续两个系统。 2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的现状 现阶段,所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普遍使用,各个领域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例如在计算机系统、汽车旁路系统、汽机电液系统、集中监控方式、炉、机协调系统、实现现场监控以及远程监控等方面。伴随各行各业的使用逐渐发现了电力线的更高的使用价值,由于其自身具有入户率高的优势,同时承担着天然的物理网络的作用。而在宽度以及窄带通信行业如何更好的发挥其网络资源的优势,形成新型通讯网的越来越得到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研发的另一目标。而如果想实现此技术就必须利用载波通信手段,而其必须通过电力网这一通道才可以实现,由于电力网具备着信息交换、数据传输以及数字通信的重要功能,是作为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物力媒介的一种,与传统的电话线以及电视网络相比,其优势显而易见。除此之外,进一步降低了通讯网建设的成本。所以,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通信主要的发展路线就是电源线路开发数据通信方面。因此,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电气自动化的控制技术,满足当前的发展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3.1开放化发展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开放化是为了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由于其自身具备信息资源的共享,提升工作效率的优势,可以进一步促进其开放化全面的发展。首先,现阶段,伴随我国社会科技的快速的崛起,计算机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而将二者有效的相结合,不仅能够提升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工作,除此之外还能够进一步推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不断的相集成化发展。其次,伴随我国企业运营管理自动化的快速的提升,EPR系统集成管理理念得到广泛的重视。而其主要是利用电气控制系统将整体控制系统相互结合,完成了系统信息数据的采集以及处理等一系列程序。最后,以太网技术的诞生,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带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提供了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不断的开发出更多的控制方式。 3.2智能化发展 随着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普遍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起居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现阶段,以太网技术的不断的提升,其传输速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智能化的探究,进一步适应市场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对于故障检测智能模块得到了PLC生产厂商越来越大的重视,有效的减低了设备故障出现的频率。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系统增大器的安全性能以及稳定性。总而言之,自动化控制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不断的向智能化方向研发。 3.3安全化发展 安全控制工作作为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说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因此,为了进一步保证电气用户产品的生产安全必须以坚持安全为基础,对非安全系统控制与安全系统控制的一体化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工程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做大限度的减少成本的消耗,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安全的运行下去。另外,就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来看,系统已经从安全级别需求较大的领域逐渐朝着其他危险级别相对较低的领域不断的转变。同时,相关技术人员也注重网络设施这一块的发展,将原本的硬件设备朝着软件设备发展,进而提高网络技术水平,这样才能满足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得到迅猛的发展。因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计算机技术也带动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并且推动其逐渐成熟。同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也有利于行业整体自动化水平的提升,能够帮助企业节约大量的成本,帮助企业提升生产安全性和性能。 作者:赵芳 单位: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及发展 【摘要】最近几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气设备以及系统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现实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就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鉴于此,本文在介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对其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探析。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发展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并且它在各行各业之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升了作业效率,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正是因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即便我们还是一名高中学生,尽管我们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不太了解,但是也应对它的广泛应用以及发展趋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对于我们今后进入社会有一定的帮助。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电气自动化是一门与电气工程相关的学科,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之中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相对于早期的集中式控制具有实时、可靠以及可扩充特性,且集成化的控制系统能够利用更多的新科学技术,其功能较为完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包含:发电机组的控制和操作,监控电源系统,操控备变压器、高低压厂用电源以及高压启和励磁系统等。自动化控制系统又包含了定值、程序控制和随动三个部分,大部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都是以采集系统和程序控制为主。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而言,要求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信息采集,同时对设备的自动保护装置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较高。电气自动化具备能满足设备利用效率提高、供电设计优化以及促进电力资源合理利用等要求的优势[1]。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工业、交通以及服务等方面。 2.1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加快农业生产就成为农业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最近几年,我国在农业生产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融入加快了机械化进程,如收割机、大型播种机的使用就能保证粮食的大丰收。 2.2工业方面的应用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特别是自动化方面。当然,在这一次的变革之中,电子自动化系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直至今日,每一个工厂在产品生产中都会使用电气自动化设备,这对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保障作用,同时也加快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步伐。 2.3交通方面的应用 我们身处的社会,交通工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每一辆车中,其大部分元器件,从微小的开关到一个大型的安全气囊,我们都能从中看到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使用。当然,电子自动化控制系统并非只用在车辆之中,在电子警察、红绿灯系统、显示屏和测速器之中也都得到了应用,为交通的畅通与安全奠定了基础条件。 2.4服务业方面的应用 随着经济在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人们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在电子产品的使用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自动化产品需要通过不断更新来满足人们的要求。从一个自动取款机,我们就可以了解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已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人们所使用的跑步机、孩子玩耍的游乐园设施、上楼所使用的电梯等都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必定会朝着开放化、智能化以及安全化的方向不断的前进,这才是电器自动控制系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3.1开放化发展 在研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时,研究人员更注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开放化。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同电气自动化相互结合起来,这样不但促进了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同时也满足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朝着集成化的方向不断前进。另外,随着企业运营管理自动化的不断发展,相关人员开始关注ERP系统集成管理理念。ERP系统集成管理指的是将电气控制系统与所有的控制系统相互的联系起来,实现系统信息数据的整理与收集。当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包含了很多优点,不但可以满足信息资源彼此之间的共享,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全面开放化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发展。最后,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出现,也让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出现了一定程度改变,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拥有更多的控制方式[2]。 3.2智能化发展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目前,随着以太网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所以,为了确保其能够拥有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就应该注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地研究,能够推动电气自动化系统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进而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同时,越来越多的PLC生产厂商都开始研究故障检测智能模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设备故障的发生率,并且也可以帮助系统增大器安全性和可靠性。总体来说,就是越来越多的厂商都认识到自动化控制基本的重要性,都在推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今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3.3安全化发展 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而言,研究的重点是安全控制。为了确保能够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电气用户产品的生产,相关的研究人员就应该注重非安全系统控制与安全系统控制的一体化发展,尽可能降低成本的消耗,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安全的运行下去。另外,就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来看,系统已经从安全级别需求较大的领域逐渐朝着其他危险级别相对较低的领域不断的转变。同时,相关技术人员也注重网络设施这一块的发展,将原本的硬件设备朝着软件设备发展,进而提高网络技术水平,这样才能满足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3]。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得到迅猛的发展。因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计算机技术也带动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并且推动其逐渐成熟。同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也有利于行业整体自动化水平的提升,能够帮助企业节约大量的成本,帮助企业提升生产安全性和性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能够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于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也可以让自己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体会,帮助自己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 作者:董金茂 单位:石家庄市第27中学 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火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在建设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火力发电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电力发展的主力军,火电厂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我们在提高发电技术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电力对环境的影响,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影响,还要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不能危及到个人安全问题。在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影响下,火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电力生产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火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 现如今,虽然中国已经有部分的核电机组,但是火力发电仍然占领着市场的最前沿。近几年来电力市场发展不尽如人意,严重滞后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全国建造了许多火电厂,但是发电技术必须要不断完善,精益求精,才能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目前,全国火电发电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有所降低,使用火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对火电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稳定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1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内容 1.1自动检测 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对设备运行中的参数进行自动检测,确保火电厂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出现故障的设备,为供电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提供保障。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对经过其中的参数做出反应,像是物理量、化学量等,当火电厂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这些参数会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就证明运行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错误,而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及时的找到错误的源头,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发现问题的所在。 1.2自动保护 一般情况下,如果火电厂在运行过程中,有设备发生故障,而维修人员还没有及时赶到抢修的时候,就会造成一定区域内的停电情况,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工作、学习造成不用程度的影响。但是,使用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就可以避免这一现象,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及时的发现设备运行中的故障,第一时间对故障进行处理,并且同时维修人员,为维修人员争取了充足的时间,防止设备故障的进一步恶化[1]。为火电厂供电的是持续性与稳定性提供了基本保障。 1.3顺序控制 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是根据技术人员预先设置的程序和条件进行工作,当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为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的准确性提供了基本保障。并且,每一种子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打扰到其他子系统,不仅减少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火电厂的运营成本,还增加了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1.4自动控制 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实现供电过程中的自我控制。当火电厂设备在运行的时候,超过了预先设定的条件,就会造成设备压力过大、荷载过量而发生故障。但是,有了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之后,即使面对这种情况,火电厂也能够自主的进行调整,使设备重新回到稳定的工作状态上[2]。 2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应用的必要性 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是火电厂能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其主要任务就是维护火电厂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对火电厂设备运行中的物理量、化学量、参数进行自动检测,当发现火电厂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问题的时候会及时进行自我保护,同时向维修人员发出警报,使工作人员能够根据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反馈过来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故障的判断与故障的维修,将火电厂设备的损坏率降到最低,避免出现严重运行事故的发生,为火电厂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提供保障[3]。 3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 3.1对火电厂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传统的火电厂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专人通过监控设备对其内部进行监控,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监控状况的可靠性还不能得到保证。使用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火电厂的实时监控,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另外,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实时监控还是火电厂生产与市场投放交易整个过程的中心,有助于火电厂实现一体化管理。像是在使用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条件下,实时监控系统会对火电厂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轨迹、运动功能、运行负载进行实时监控[4],确保其运行过程没有任何问题。一旦发现有运行不准确的时候,会在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信号,同时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的检修,尽快进行故障的诊断与处理。 3.2在信息处理与成本合算中的应用 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还能够进行信息处理与成本合算,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火电厂内庞大的信息进行整理,准确的对他们进行分类与整合,确保信息的安全性,从根本上提升了技术人员的信息利用率。另外,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还能保住火电厂进行成本的控制与合算。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会对火电厂设备进行自动检测,使工作人员对火电厂设备的运行情况有一个明确的掌握,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估算火电厂设备的使用价值,了解火电厂设备的生产经营成本。 3.3在智能化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中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是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部分,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相互依存却又相互独立。智能化技术与现场总线技术都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之上,其中智能化技术是一种超规模的集成电路,将CPU、存储器、数据转换器等微小零件安装在一小块芯片中,通过这种技术对计算机信号进行模拟,从而转换成数字的形式,这样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就能跟容易理解信息中包含的内容,对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智能化技术还能够提升信号转换过程的精确度。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信号衰弱、信号处理的现象,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中的现场总线技术能够有效的避免这一现象,数据处理模块、数据挖掘模块的配合使用来构建一个安全数据库模型,能够在第一时间检测到系统中是否出现入侵的现象,使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时时刻刻维持在自我保护的状态[5]。 4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火力发电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电力发展的必然走向,如何促进火电厂的可持续的发展是火电厂的主要问题。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使用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对火电厂的运行状况进行很好的控制,面对故障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应急措施,为供电的持续性与稳定性提供了基本保障,有助于火电厂的长期、稳定发展。 作者:王哲彪 单位: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现状及前景 1电气自动化技术取得的新进展 如今电气自动化技术已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它们分别是: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的方面,现场总线技术改变的方面和分布式系统控制技术应用的方面。为了满足各个行业之间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通讯需求,于是在综合自动化系统方面做出了改革且取得了新的发展。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结构微机化、操作监视屏幕化、运行管理智能化的特点,使得检测与控制可以一同进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压系统的控制、保护水平,提高了供电的质量,电压的合格率,减少了系统维护的工作量。现场总线技术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灵感方面:一是现场总线的控制;二是,现场总线型传感器的改变。为了顺应国际发展趋势,要求现场总线技术必须发生改变。现场总线技术具有系统开放性、互可操作性、互用性、智能化、功能自治化的特点,且在系统结构方面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在对现场环境的适应能力上有着较以往而言相对较高的适应能力。其改革节省了硬件的使用与投资、安装的费用、维护的开销,使得电气自动化产品拥有了系统集成主动权,增强了其准确性与可靠性。分布式控制系统具有高可靠性、灵活性、开放性。易于维护、协调性高、控制功能齐全的特点,分布式控制系统支持带电热拔插,支持在线下载新增加的控制逻辑程序,支持在线添加IO模板。可以通过局域星型环网可以现实多个控制站共享数据,运用分布式控制系统可以使得扩展工程相对方便。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创新性的改革,也是在对技术工艺和条件、管理结构、生产条件进行全面性的革新,是对各个行业的工作和环境的改善,也是对各个行业工作积极性和效率的提高。根据现今的发展趋势看来,电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软件所占的地位逐步提升 由于当今时代电子信息化大背景的影响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前景当然也少不了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与融合。随着OPC技术的发展、IEC61131标准的颁布、Windows平台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的使用在促进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与信息网络技术的融合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OPC技术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影响具有基础性和革命性的特征。它能够有效的解决设备驱动程序开发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异构现象,对现场总线系统中异构网段之间出现的数据交换问题进行快速的解答,可以作为访问专有数据库的中间件,为不同数据的集成提供便利,且能够有效的实现控制软件与硬件的分别设计。IEC61131标准使得其开发程序具有良好的结构,可以对程序进行完全的控制,支持复杂的顺序操作功能处理,支持数据结构。因此,网络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所取得的成绩与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未来将软件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也是很有必要的。 2.2单一设备向应用集成系统转变 单一设备向集成系统应用的转变是未来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趋势的一个重点。软件和系统有机地集成到一个无缝的、并列的、易于访问的单一系统中,并使它们就像一个整体一样,进行业务处理和信息共享。具有完整、可靠、经济、安全、高效等特点,且促进了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信息化、开放化、分布式。市场需求决定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这一发展趋势,网络信息技术又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在软件地位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完成单一设备向应用集成系统转变的必要性更为突出。 2.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统一化 为了能够对电气自动化产品进行更好的维护、测试、设计等活动,就要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统一化。这样不仅可以将开放系统独立出来,使其成为单个的个体,更便于操作,还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通用性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统一化是不可避免的。 2.4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接口标准化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接口标准化的实现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出现的通讯难问题提供了解决的方法。通过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接口标准化,可以为企业间、厂家间以及企业与厂家间的数据共享、交换提供安全保障,且可以节约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成本。 2.5专业化人才培养 很多企业在员工的专业化水平培养方面不够重视,使得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企业应当注重对员工的培训,无论是系统操作人员还是系统维护人员在员工培训这项工作上一定不能松懈,对员工的培训不仅仅是一种资金的支出形式,更多时候是一种对人才的投资,且有着意想不到的回报。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使其能对本职工作产生深刻而透彻的认识,更好的将自身掌握的专业化知识运用到工作环节之中,从而使得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作得到更大的提升与进步。 3结语 总而言之,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时代大背景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也必须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基准来进行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面对发展做出不同的更新应对措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张红娟 单位: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广电网络中的电气技术及电子技术应用探讨 【摘要】广电网络是当下社会信息传播、媒体宣传等重要手段,更是国家对国际新闻和国内民生、经济等的宏观调整以及宣传的方式。因此广电网络的传播信号、转播质量等尤为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子电气技术的应用使得广电网络的转播质量得到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广电网络中的电气技术和电子技术应用,阐述了电气技术和电子技术的优劣势,希望能为广电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广电网络;电气技术;电子技术 一、引言 广电网络是是覆盖全国最大的信号传播以及媒体转换的载体,是国民直接了解时下国家新闻以及资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方式。因此广电网络的转播质量特别重要。电气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保证了广电网络系统的电气安全以及转播质量。其系统化的应用包括电力系统、应急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等等,有效的提升了广电网络的传输效率。本文将从电气电子技术的具体应用入手,分析广电网络的运营,促进广电网络的进一步发展。 二、广电网络运营与电气电子技术的联系 1.电力系统稳定 广电网络是实现信号转换为媒体的过程,将信号转换为媒体视频等情况必须基于电力系统上运营。那么电气系统的稳定就是保证广电网络信号传播和播送质量的前提,电力系统的稳定包括供电、应急用电、低电压配电等等,这些又都是电气电力技术的关键。因此广电网络的稳定和电气电子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广电网络是基于电气电子技术基础上运营的。 2.转播质量保证 广电网络的目的是将信号转换成视频、音像展示,社会效应是为国民带来更便利的了解国家经济、交通、法律等资讯的方式,因此呈现的质量非常的重要。那么在广电网络播送质量的环节上,主要是通过依靠信号传播的稳定以及电子电气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因此广电网络的运营,和电气电子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3.电气安全 电气安全是目前很多行业或者项目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这直接涉及到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那么电气安全主要是考虑电荷负载、消防系统、用电安全预防等等。在广电网络的运营中,中心系统和分支环节用电将给真个电力系统带来极大地电力负荷,极有可能产生安全隐患。因此采用电气技术和电子技术,将电力系统进行合理的布置,采取消防联动系统的实施,能够有效的保证用电安全和供电及时。为广电网络的转播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因此广电网络运营,最关键的硬件技术要点便是电子电气技术的应用。 三、电气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具体应用 1.交配电系统的应用 在整个的广电中心当中,由于存在着各种仪器设备,其要求变配电系统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性能还需要达到较高要求的负荷能力,能够承受整个广电中心中计算机系统的电源、各个演播室、演播厅以及其他工作用房、电梯、监控系统等配置的用电。特别是其中的直播系统作为整个广电中心,需要有强大的负荷支撑,而电气技术的应用就是为了保证这个用电需求。在将电气技术应用其中时,要有一个整体的估算,计算出整个广电中心全部用电的一个状态,再将电气技术应用其中,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高压与低压系统的电压等级。因此,在这种状态之前广电中心需要配备两套供电系统,目的就是当一套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时,另一套备用供电系统能够及时发挥出作用,保证整个广电中心的正常用电。考虑到在实际的演播室或者是大型的演播厅当中关于灯光的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达到基本的照度标准,还需要确定好光源位置、色温以及显色指数。另外,还需要利用到电气技术对演播室水平吊杆位置的设置,有效保证布光的效率。当演播室中电视节目正在制作时,根据具体的用光要求还需要在设备层当中加设单机吊点,保证用光的灵活性。 2.应急照明系统的应用 在整个广电网络工程中,必须要保证应急电源与照明系统能够达到广电网络的各项要求。广电网络工程的应急电源主要包含有UPS组构成的具备较高供电连续性的广播设备、300KVA快速启动柴油机发电机组以及分散设置蓄电池组的消防应急灯。在广电中心正常运转的过程中,照明系统就是要保障广电网络不会由于停电而影响各项工作,而将电气技术应用于其中就可以预防出现大面积停电的现象。当然,对照明有不同要求的广电传媒系统,就需要通过照明设计来达到此类要求。通常情况下,演播室的照明度通常都是比较高的,但是在办公用房内则可以使用栅式荧光灯。对广电网络来说,应急电源与照明系统有着很多的不同要求,而这些不同的要求就需要通过应用电气技术来满足。也唯有应用电气技术才能够满足广电网络中关于这两部分的不同需求。 3.防雷系统的应用 广电网络传媒,为避免雷击就得使用综合防雷式来预防直击雷与侧击雷。同时,为达到良好的防雷效果,还需要在广电网络建筑物内安装防雷装置。建筑物内的防雷装置与综合防雷方式需要组织形成统一的导电系统。在此过程中,为预防雷电电磁脉冲引起的较大电流与较大电压就需要在布线方面达到科学合理的要求,保证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提高布线的合理性与安全性。与此同时,通过设置报警系统类的一级保护装置来保障整个建筑的安全。在建筑物出现火灾的时候,火灾报警系统与消防联动系统就会在极短的时间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当然,还需要根据建筑物的整体构造,在电梯内设置相应的监控装置。电梯内监控装置的设置就需要采用电气技术来设施指令开关,并通过消防控制室的联动控制盘发出指令,促使消防联动装置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处理险情。为保证消防系统工作的可靠性,还应当使用硬线气动控制,同时采用消防紧急广播系统将险情降到最低状态。 4.配电设计中的应用 广电网络对工艺与演播室的灯光有着具体的标准,同时还需要保证在相应的范围内设置好光源,对色温、显色度进行相应的调整。设计演播室的时候,需要通过应用电气技术来设置吊杆的位置,根据演播室的相关要求来提高吊杆的灵活性。与此同时,在设置层还需要通过增加单机吊杆点来加强用光的灵活性。在整个广电网络的调光控制系统中,需要使用大型电脑调光来控制设备,并且设备上还需要配备相应的特技效果以及电脑控制器,这样就能够针对不同的节目要求要满足不同的用光需要。配电设计师广电网络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在设计整个配电系统的过程中,为满足各项需要可以通过电气技术来满足不同的要求。 四、电子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具体应用 1.智能化应用 在数字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情况,广电网络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就当前的广电网络运营状况来看,不断有新型的网络运营模式走进民众的生活中。这种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就是电子技术应用中所带来的结果。借助电子技术,才能够促进数字化与智能化快速发展。利用电子技术,广电网络可以对IT系统的固定化流程进行改造,这样有助于提高整个网络运营的效率。在广电网络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其中不同种类的业务,利用电子技术后可以进一步的升级,各项功能运用效果更好。 2.数据传输 在整个广电网络中,不同信号、音频与视频的传输是前提,也是基础。现如今,通过借助电子技术可以为广电网络提供一个多媒体网络平台。在传输的过程中,不同于图像、视频的安全与正常传输效果以及用户接受节目,都是利用电子技术的直接结果。与此同时,利用电子技术后,还能够将射频总线与双线相互结合,这样就能够实现更长距离、更大范围的数据传输。并且在范围逐渐拓宽,长度增加的情况下,传输的质量并未受到任何影响。电子技术的应用不仅仅体现在这两方面。通过使用电子技术可将不同的功能进行融合,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平台上建立不同的网络平台。从这就可以看出,电子技术的应用是广电网络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发展先进性的直接体现。其中数据传输就是通过利用电子技术来实现的。保证广电网络的数据传输,可以有效促进广电网络更快发展。以下是电子技术数据传输简示图参考: 3.双向改造技术 针对广电网络传媒中心的双向改造,主要包含了双传输网改造和用户接入网改造两个方面。关于广电网络传媒的双向改造,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要求,更是广电网络想要继续发展下去的必要途径。传统的广电网络主要是利用CATV发展起来的HFC网络,功能就是实现有线电视服务,实现的是单向下行广播式的传输方式。在改造的过程当中,需要利用到电子技术。在进行双向改造当中,主要有以下三种较为可行的方案:FTTH技术,意思就是光纤到户。其主要特点就是基本上能够实现无源,其具有的长距离抗电磁能力特别符合广电网络传媒的运用。另外考虑到广电网络传媒中时时需要数据的传输,而FTTH技术其采用的光波传输技术,支持的协议更加灵活,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同时FTTH技术能够引入各种新业务,而这正好符合广电网络传媒的应用特点,是一种十分理想的业务透明网络。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其属于一种纯介质网络,其中不需要任何有源电子设备,大大降低了电磁以及雷电带来的干扰,符合广电网络传媒的改造需求。 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的业务透明性较好,是目前所有技术当中性能最佳的一种,将其应用到广电网络传媒的双向改造当中可能性最大。HFC技术,其属于一种光纤与同轴电缆相结合的混合网络。HFC具有传输容量大、易实现双向传输的特点。其将铜缆与光缆结合起来,将两者之间的物理特性结合起来,其能够支持各种传输技术,包括帧中继、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与此同时,在改造时应该有熟练掌握电子技术的专业工作人员实现全程跟进,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改造的准确性。专业工作人员应该在了解清楚改造的方向的基础上实现对改造的实时调整,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另外需要提到的是IP技术,其是保证互联网电视能够提供相关视频服务的技术基础,借助IP技术能够实现提高视频传输质量的效果,并且还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 五、电子电气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综合应用 1.管理模式转变 随着数字化发展大深入,广电网络已经由过去的单一模拟电视经营者转变功能、多业务的网络运营管理。在这个模式中,简单的电视运营已经变为数字电视、付费节目以及宽带上网等多功能的网络运营模式。因此,在广电中心已经开始运用电子技术进行智能化设计。在广电网络系统中采用流程化的手段,采用应用电子技术进行IT系统固化流程的运营,从而提升广电网络中网络运营的运营效率。在广电中心的业务以及管理流程要实现电子技术优化整理,基于SOA中间技术设计相应的电子流程管理系统。 2.加强转播质量 目前广电网络中心已经拓展提供语音、图像以及数据共揽传输的多媒体网络平台,在设置系统的时候,就要应用好电子电气技术做好视频、数据以及语音信号的安全传输,使客户端能够正常收看到数字电视。应用电子电气技术可以巧妙采用射频总线以及双绞线相结合的方式,使网络传输距离远,规模大,可以有效进行远距离信号传输,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建立分层网络平台,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组建升级平台,并采用简便的安全调试方法,使客户端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 六、广电网络电子电气应用发展 广电网络的发展为国民提供了更多获取资讯的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广电网络的内容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的广电网络基本已经普及电气电子技术应用,但是在具体细化的环节还有待改善和提高。为了增强广电网络的信号传输以及丰富内容,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子电气技术将更多的应用于将画面或者视频信息的传播,如何实时实现信号的转换,以及将高质量的图像影音进行整体传输,为人们提供更加直观的、高效的资讯。 七、结语 电子电气技术一直是目前网络信息行业等的核心技术手段,广电网络中的电子电气技术应用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能够覆盖的范围和可提升的空间仍有很大。本文主要是通过广电网络中电气技术应用和电力技术应用分析,展望了未来电子电气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广电网络或者其他行业提供一定的系统优化和完善系统的参考。 作者:周家婕;安长俊单位: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中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 摘要:数字电子技术作为时展的产物,因其自身具有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较强、方便操作、安全级别高和智能化等优势,能够阻断外界因素感染,提升信息加密的安全性,为人们工作提供了便利,被广泛应用到计算机网络中,得到人们的好评与支持,并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分析了计算机网络中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实践,希望能为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数字电子技术;应用 数字电子技术是一种由各种逻辑门电路、集成器和集成芯片组成的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模拟数字信号,通过相应程序将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还可通过数字电路将处理所获得的信息转变成模拟信号,快速传输到用户系统中,为人们生活工作提供了方便。可见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有效应用数字电子技术,能够提高计算机网络数据的处理效率,实现高效、安全的网络传输。 1、数字电子技术的概述 1.1工作原理 数字电子技术主要由3部分构成:各种集成器件、逻辑门电路和集成芯片,工作原理为数字电子技术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数字电路会依据设定的比例,将模拟的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达到信号全部转化完成后,重新传送到数字电路中,按照最终设定的程序转变成相应的模拟信号,并输出[1]。 1.2数字电子技术的特点 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1)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阻断外界噪音、电子器件与通信道路中电磁波对系统的干扰,保证数据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实现远距离传输数据信息,从而达到资源实时共享的目的。(2)数字信号设备集成化。将数字电子技术应用到电路中,系统功能运行可通过标准化的逻辑部件来构成各种各样的数码系统,实现规模性的集成电路。这样不仅能降低功率,还可减少设备占用空间。(3)数字信号传输简单、安全。数字信号经过通信电路处理进行加密后,会以高电平与低电平等两种波形出现,只有用户具有相应的密码才能解密,浏览有关数字信息,这样不仅能够解决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让数字信息传输变得简单、安全,还可提高数字信息加密的安全性,从而适应网络开放性环境的发展[2]。 2、计算机网络中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 2.1实现网络信息的信息高速公路化 从数字电子技术角度来看,在计算机网络中应用数字电子技术,主要是充分发挥了数字电路的信号处理优势,通过模拟信号的传输、转变、处理、再传输等一系列操作过程,快捷处理与传输网络信息,将网络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从而达到网络通信数字化处理的目的。即是在通信系统中,将数字信号当作网络信息传输的媒介,在传输网络信息时,通过数字进行通信的方法来达到信号传输时对容量和速度的要求,以此转变成高速信息电子网络。而这这些网络运输中,需要借助大量的网络系统来完成,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计算机、数据库和通信网络[3]。 2.2对网络信号数字化处理的抽样、量化与编码 网络信号数字化处理的过程十分复杂,不仅包括随机抽样、量化,还包括编码。其中随机抽样是指在实际通信网络系统中,每间隔一段时间对模拟信号实施分离操作。量化是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信号连续取值转变成有效的离散取值,实现量化处理。编码则是工作人员利用实现编制的设计方案,对经过处理的信号进行再次编码,将这些信号转变成拟定程序的数字信号流,这样所获取的数字信号就能够在电缆、卫星通道等线路中实现远距离传输[4]。例如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应用数字电子技术,对于网络信号数字化处理的编码时,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法为:借助A/D芯片MAX1247实现AD转换,并依据DSP所提供的多路缓冲口实时采集模拟信号,然后通过DMA方式传输数字信号,这时工作人员只需要按照设计方法,在C5402种输出脉冲、片选、地址与数据信息,并依据书写的序号(先写低8位,然后写高4位,最后在DSP的D/A中输出转换锁存信号。)将12位数据输入MAX530,即可获得相应的模拟信号。 2.3对网络开展信号处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的兼容,对网络展开信号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从定理认识角度来看,计算机信号和数字通信信号的传输都是通过二进制代码完成的,即是在信号形式上,计算机和数字通信信号的传输方式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将数字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在信号相同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平台处理和转换数字信号,能够实现计算机网络与数字信号的联网要求。加上二进制代码的处理方式简单,且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在信息远距离的传输下,能够保证信息传输安全可靠,因此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比较青睐于二进制代码的使用[5]。例如数字电子技术在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系统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以TCP/IP通信协议、DNS域名服务与PPOP3邮件传输协议为依据,以WWW与FTP服务为支撑,以简单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TTP,建立一个物流信息管理网络,实现企业运输部门、订货采购部门和库存控制部门系统的联网,这样有关人员即可通过CGI与API程序获取,了解有关数据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电子技术作为一种时展的产物,在计算机网络中应用数字电子技术,能够通过专用线路远距离传输数据信息,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从而提高传输效率与质量。但是在实际应用数字电子技术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数字电子技术的优势,还需掌握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将其灵活运用到网络系统中,加强网络数字化处理的随机抽样、量化与编码管理,对网络开展信号处理,及时传输与处理网络信号,提高数据信号传输的安全性,从而实现资源实时共享。 作者:赵书文 单位: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中电子技术应用 1实现了数字电子技术网络教学 随着我国数字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开始逐步利用网络优势,设计了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将数字电子技术与网络教学结合起来。如图1所示,数字电子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网络课程功能模块可实现网络同步教学,模块分为课程首页、课程教学、动画资源、测试园地、课程信息、教学指导和常用软件等部分。这些部分共同构成了完整、统一的应用系统,在相互依存的情况下为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教学环境,更成为我国数字电子技术实践应用的优秀案例,为我国数字电子技术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2实现了网络信息的快捷处理和传输 网络信息的处理和传输是我国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高效、快捷的信息处理和传输可更好地帮助人们处理工作中的问题,有效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电子技术在实际被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可对网络中的信息进行正确处理,并能有效提高网络信息的处理效率,实现网络信息的高速传输。数字电子技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可将网络信息有效地转变为数字信号,为人们快捷地处理网络信息提供了帮助。对于数字电子技术而言,该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实际运用充分展现了数字电路的性能优势,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对模拟信号进行转变和传输,能有效帮助计算机网络实现网络信息的数字化,为数字信息的传输提供了快捷通道,极为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 3实现了数字化处理过程 数字电子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对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抽样、量化和编码等操作环节,有效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的信号数字化处理。抽样是数字电子技术应用过程中重要的操作环节,即在实际操作中对模拟信号进行分离操作。量化指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信号进行连续性取值的离散取值活动。编码指的是对信号对象进行再次编码,将成功转化后的正确数据翻译为数字信号流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事先编排设计方案,并对方案中的数字和对象进行确认和整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电子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应用的过程中发挥出了极其重要的实际作用,充分体现了数字电子技术的高效和快捷,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优质、合理的网络服务。在今后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过程中,数字电子技术的前景广阔,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美陶 单位:兴安盟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中心 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广电网络中的电气技术及电子技术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智能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领域采用电子化技术,其中广电传媒也是如此。广电网络中的电气技术及电子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电气技术在广电网络中心进行改造时运用有效,电子技术在广电中心智能化设计系统中也得到有效应用。为了分析广电网络中的电气技术及电子技术的应用,笔者针对广电网络的电气技术及电子技术进行了各个方面的分析及深入探讨。 关键词:广电网络;电气技术;电子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广电网络传媒业相应随着要求发生了转型及升级,广电网络传媒要进行有效的转型及升级应应用电气技术及电子技术,运用电子技术及电气技术能更好的实现发展,推动广电网络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电气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有效应用。在电气技术及电子技术运用在广电网络中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更加深入的讨论起应用方式。 1广电网络的电气技术运用方式 1.1电气技术在交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为了保证演播室节目制作及播出的系统用电,广电电气系统应符合各项要求及标准,其交配电系统需具备较高的符合标准,广电中心直播系统用电及电子计算机系统电源属于一种重要的负荷,为了保证该项负荷能够满足广电中心系统的用电需求量,应采用电气技术进行有效操作。首先对负荷进行估算后,保证充足的广电中心系统用电,制定相互配套的高压及低压系统的电压等级,给予两种不同的供电系统,以备不时之需,在一路供电系统出现问题后,在不影响任何工作进行的前提下利用另一路系统进行供电,减少供电方面的差错,促进广电中心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 1.2电气技术在照明系统中的应用 广电网络传媒系统中不管在其他工作人员办公室、其他用房及演播室均需要充足的照明系统进行维持工作的有序进行,在照明系统中应用电气技术能保证广电网络在日常工作中不因为各种故障导致停电现象而影响工作,电气技术能很好保证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电气技术还能操作不同的应急电源,在广电网络工作环境下,办公室、演播室及其他用房的要求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照明系统要求,不同照明系统中的应急电源系统是为了应对各种原因出现的供电困难及中断的现象,保证供电的正常进行。 1.3电气技术在防雷系统中的运用 广电网络传媒一般为了有效避免雷击及预防直击雷及侧击雷会采用有效的综合防雷式操作进行,为了达到最佳的防雷作用,需要在广电网络建筑物内将防雷装置进行安装,综合防雷方式及广电网络建筑物内的防雷装置应进行统一的导电系统,采用电气技术能有效的预防雷电电磁脉冲引起的电流及电压现象,提高布线的安全性及科学性,保证整个建筑物处于安全的状态下。还可以采用安装报警装置进行进一步加强建筑物的安全性,当建筑物出现相关灾害及故障时,报警系统及紧急处理系统会在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进行警报及处理,在建筑物电梯内安装相应的监控装置,采用电气技术设置相关的设备指令开关,通过消防控制室的联动控制盘进行指令的接收与发出,促使消防联动装置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控制险情,为广电网络建筑物内消防系统的工作提高有效性及保证安全。 2电子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 2.1电子技术在双向改造技术中的应用 广电网络传媒中的双向改造技术主要包括用户接入网改造及双传输网改造两种,广电网络中的双向改造技术是广电网络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改造过程中需要用到电子技术来弥补传统广电网络利用CATV发展的HFC网络的功能不足现象,电子技术在进行双向改造过程中具有三种不同的运行方案:(1)HFC技术:属于一种同轴电缆与光纤相结合的混合网络,HFC技术具有极易实现双向传输及传输容量较大等特点,HFC技术主要是将光缆与铜缆的物理特性相结合,使其能够符合各种传输技术的要求;(2)FTFH技术:FTFH技术就是光纤到户的意思,FTTH技术具有无源及长距离抗电磁能力强等特点,具备的长距离抗电磁能力能有效发挥其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FYTH技术主要采用光波传输技术进行广电网络需要的数据传输,具有更加灵活的支持协议方式,有效提高了广电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的科学性及可靠性,FTFH技术能将各项新业务进行引进,属于一种效果特别好的业务透明网络,符合广电网络的应用要求及特点;(3)无源光网络PON技术:无源光网络PON技术是一种纯介质网络,无源光网络PON技术不需要任何有源的电子设备进行辅助运行,有效的将雷电及电磁带来的干扰进行降低及避免,适应了广电网络中的改造需求。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具有良好的业务透明性,属于目前技术中最好的一种,在广电网络中的双向改造过程中运用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的运用效果更加,其在广电网络的双向改造中运用最为广泛。 2.2电子技术在数据传输方面的应用 不同信号、音频及视频的传输是整个广电网络的前提及基础,在广电网络中运用电子技术进行操作能为广电网络提供一个多媒体网络平台,利用电子技术是进行不同图像、不同视频安全与正常传输效果的直接结果及主要途径,在广电网络中运用电子技术能结合双线及射频总线,实现更大范围及更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工作及操作过程,在进行传输的工作过程中保证传输的质量不受影响。利用电子技术能在广电网络中进行各种不同功能的融合操作,有效的将不同用户在不同平台上建立不同网络平台的要求实现。广电网络的发展依靠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进行,是广电网络发展先进性的直观体现,数据的传输是通过电子技术实现的,保证了广电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促进广电网络可持续发展。 2.3电子技术在智能化方面的应用 在广电网络的功能及数字化发展越来越迅速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新型的网络运营模式,这些网络运营模式更加深入人的生活中,广电网络中的功能及数字化发展主要基础条件为电子技术的运用,在广电网络中运用电子技术能有效改造IT系统的固定化流程,提高整个广电网络运营的效率及质量,在广电网络中运用电子技术能推进广电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升级各种类型的业务及功能,使得运用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促进广电网络行业的快速发展及进步。 3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智能化及数字化的不断发展,网络及计算机将广电网络的使用深度进行了有效提高,电子技术及电气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及发展也越来越广泛,在广电网络中采用多媒体、通讯、数字信号及计算机等相结合,为广电网络实现交互型及复合型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利基础,促进了广电网络的可持续发展及进步。 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必要性,根据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提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基本理论为指导,遵循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加大教学动画、虚拟模型、虚拟仿真教学软件等具有较强交互性和指导实践性的教学资源建设,建设具有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特色、满足教学需要和符合当前中职学生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的网络教学平台。 【关键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核心课程 网络教学平台 建设 网络教学平台是在线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基础性技术平台,是开展网络教学必备条件。随着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在不断加速,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正在不断完善的新教学手段,已经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和重要补充。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及教学方法的整合,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开展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建成了模拟电路分析与制作、数字电路分析与制作、电工基础与技能三门网络课程,促进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使课程内容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课堂的教学活动更加生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一)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其特点是概念、定律、定理较多,理论性强,学生不感兴趣,学习难度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先将课程相关知识传授于学生,然后再进行验证性实验,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验操作分离,课程缺乏吸引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率低,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使课程中概念、定律、定理表现得更为直观、形象、生动,使课程内容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降低了学生学习难度,提高了其学习兴趣。因此,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二)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是解决学生学习差异化的途径。中职学生自学能力较弱,学生的知识基础存在着差异化,学习能力差别也非常较大。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使得部分学生未能跟上教师的讲课节奏,进而造成学生上课无法专心听讲,进而成为“学困生”。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开展有效的学习是消除“学困生”的有效途径。在这样的前提下,建设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料,可以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弱点选取合适的时间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复习,通过“线上学习”来弥补“线下教学”的不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深入学习,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 二、专业核心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目前,网络教学平台或网络课程已经广泛应用于大学课程教学中,而在中职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课程开发还处于初始阶段。传统的网络课程开发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展示,缺乏教学设计,不能引导完整的学习过程。中职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及思维能力比较弱,与大学生认知特点间的存在差异,中职学校网络教学课程的建设不能照搬大学的模式,而应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基本理论为指导,遵循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加大教学动画、虚拟模型、虚拟仿真教学软件等具有较强交互性和指导实践性的教学资源建设,建设具有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特色、满足教学需要和符合当前中职学生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的网络教学平台。 (一)开发教学做理实一体化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根据“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和实用性原则,遵循“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课程建设思想,依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按“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思路,按照项目为载体,工作过程为导向,能力训练带动知识学习的思路设计教材结构,以常用电子小产品安装或生活常见的典型电路安装为主线设计教学项目,以电子小产品制作为主线,以单元电路为基础,以实施理论一体化教学为中心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单一到整体,知识和技能并重的原则开发教学做理实一体化教材。 (二)建设与教材配套的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开发与教材配套的专业核心课程网络课程。网络课程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由课程标准、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库、三维虚拟实训、积件学习、项目实训、教学视频、微课教学、在线测试、讨论区等模块组成。具有以下特点: 1.做学结合,理实一体。设计与生产生活、工程技术有关的应用性实验和实训项目,构建由“单元电路实验一电子产品制作实训”组成的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融合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有机整合。通过项目化教学、任务式驱动,学生可以在做中学基础知识,在学中练基本技能,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2.资源丰富、易用易学。网络课程具有丰富的立体教学资源,配套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材,配备多媒体课件、积件学习、微课教学、教学视频、在线测试等多维度教学资源,突出中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特点,强调在项目引领下,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使教师可利用网站资源方便进行备课和开展混合式教学,使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两种方式的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学生可以全天候进行课程学习和训练,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虚拟仿真,对接岗位。与教材配套的三维虚拟仿真网络实训平台对接电子企业生产岗位及工作流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元器件检测、产品安装、电路检测和调试及电路故障排除能力。根据电子产品安装的工作过程和循序渐进特点,每个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均由电子元器件挑选、电子元器件检测、电子产品安装、电子产品测量、产品功能展示、产品通电测量、产品故障检测七大模块组成。教学软件交互性强,学生在W习过程中可根据操作步骤提示进行练习,亦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不同的项目和模块进行反复练习,突破时间、空间和实训教学限制。每个模块都具有实时评价功能,将虚拟仿真、练习和考评融合起来,可让学生能及时检查知识或技能掌握的情况,轻松高效地获取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专业核心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为教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基础。如在模拟电路分析与制作课程的电子元件器识别与检测教学中,学生可在课前带着问题登录到网络教学平台中模拟电路分析与制作网络课程,学习相应的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的微视频,然后经过课堂的讨论交流、总结后,再利用“模拟电路分析与制作”三维虚拟仿真软件的电子元器件挑选、电子元器件检测两模块进行操作练习,进行实时测试考评。对于没能很好地掌握操作方法的学生,也可利用这两个模块的帮助功能学习元件选择和检测的方法,再进行考评,其教学过程为“问题提出―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课堂再现―在线操作―评价测试”。 模拟电路分析与制作、数字电路分析与制作、电工基础与技能课程不仅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而且也是其他电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不仅适合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使用,而且适合在电子技术应用相关的专业群、机电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群及其他非类电类专业电工知识及维修电工上岗证课程的教学中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在广西机电工业学校 2014 级和 2015 级的电子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技术专业中使用,其丰富、立体的教学资源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促进了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中应用篇1 0引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能够为电力系统的稳步运行提供重要的保障[1-4],经过自动化处理后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而能够为电力系统的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能够起到较好的降低风险的目的,它能够辅助工作人员建立更加合理的维护计划,从而大大提升了电力维护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因此探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科技进步的不然结果,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势在必行。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1.1实时仿真技术 实时仿真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使用能够为装置测试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它能够完成多个装置的闭环工作,同时它还能够完成今后的灵活输入电流工作,能够为保护系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因此实时仿真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良好发展。 1.2智能保护技术 智能保护技术适用于我国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站,未来它还将会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网络通信以及微机新技术等范畴,这将会使得我国的电力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稳定,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长远发展。1.3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实现了高级软件与理论算法的有机结合,它以国际标准信息模型应用于我国的电力系统中,它利用人工智能灰色神经元的方式进行了预测符合的计算,同时它还具有网络熟悉技术与配网一体化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大大推动了电力系统的发展。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我国的智能电网技术不断地建设发展,将大力推动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高效的操作与有效的监控,实现了光纤、电缆取代了光缆的可能,有利于网络化运行效率的有效提升;电网调度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系统的实时监控、对整体状态的评估,科学的预测电力负荷的实际情况。PLC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大大降低了资源的损耗量,促进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能够促进电力体系的整体发展。 2.1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信息管理层面,如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即是智能电网技术的一种体现,它能够对整个电力系统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涵盖电网的整体调度工作与电力的发电环节等范围,目前我国的智能电网技术已经开始逐步的建设发展,这将推动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此外,通信技术就属于智能电网技术的典型代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良好结合能够将通信技术的可靠性、双向性与实时性的特点充分的彰显,但如果脱离了计算机技术奖很难实现。 2.2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使得计算机技术的价值得以充分的彰显,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二次设备的数字化特点、网络化特点与集成化的特点,实现了以光纤及电缆等材料代替电力信号通常使用的电缆,进而使得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记录统计的自动化以及计算机的屏幕花,同时还能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高效的操作与有效的监控。同时,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光纤、电缆取代了光缆的可能,进而提升了网络化运行效率。因此,在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变电站运行的合理监视与控制,从而保证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真正实现,还要确保电力用户与电厂的有效连接,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故障发生的频率。 2.3电网调度过程控制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还体现在电网调度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目前,我国的电网调度分为国家电网调度、大区调度、省级调度、地区和县级调度五个级别,而每一级控制都必须要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其中最重要的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电网调度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均需要计算机的技术控制,否则整个系统将无法运行。可见,电网调度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二者的结合使用能够极大地方便数据采集工作与数据分析工作的进行,同时还能够实现对系统的实时监控、对整体状态的评估,还能够科学的预测电力负荷的实际情况,因此电网调配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2.4PLC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PLC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数据处理方面。PLC技术的科学应用能够使得相关的电力系统的工作内容高效完成,PLC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提升数据的分析效率与采集效率,进而方便后续的排序查表工作、数学运算工作以及信号接收工作等。这些功能能够将其存储的数据与其他数学做出分析与对比并打印成表,它可以利用可编程序进行内部的存储、控制、记录及运算等工作,提升了接线环节的效率,使其复杂性与整体耗能得以降低,从而提升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可行性与可靠性。PLC技术也因此得以在大型控制系统中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它甚至还能够广泛使用于无人控制的柔性制造系统中。其次,PLC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还体现在闭环操作方面。在操作过程中要利用I/O模块技术模拟流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压力、温度等的变化情况,在数值得以确定后才能对模拟量进行闭环PID控制,然后再利用PID模块技术进行D/A和A/D之间的转换,也可以利用PID子程序进行转换,从而实现良好的转换结果的实现,有利于提升转换过程的效率,有利于提升信息的存储效率与传递效率,有利于提高整体电网的运行效率,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电网自动化发展及电气自动化发展。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电力企业已经逐渐的将机电控制器升级为PLC控制系统,这样的控制顺序的改变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有利于降低资源的损耗量,有利于促进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有利于促进电力体系的整体发展。但同时也对电力企业的自动控制水平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与挑战,电力企业必须要能够灵活的应用PCL控制系统,不仅要求其能够对某一工艺流程进行熟练的信息模块控制,还必须能够同时具备熟练的连接通信总线等方面的能力,从而确保电力企业的总体生产情况,更是确保电力系统稳步、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 3结语 电子自动化的使用方向包括实时仿真技术、智能保护技术以及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的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它还对普通家庭产生了不了忽略的、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在实时监控、故障报警等机能方面的完善,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网调度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以及PLC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 作者:任浩然 徐云鹏 单位: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中应用篇2 0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行业所面临的服务压力与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能源消耗规模迅速扩张,对于电力系统自身的完善性有着更高的考验。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也正是在这一环境下得以实现与升级,其融合过程不仅有效环节传统电网服务过程所存在的烦琐性,减少工作人员调控压力,也让电网整体运行安全性得到全面提升,实际供电质量也在不断接近人们的期盼与渴望。自动化控制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1-3],其自身所产生的影响,更是现代电力企业实现自身产业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的有效手段。 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1)有效降低传统电力系统的操作复杂过程。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压力不断加大,经济活跃度不断增加,市场总体用电量也越来越大,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已经成为关乎社会整体稳定与国家战略安全的基础条件。但是,电力系统在日常运行与维护过程中,需要多个不同环节同时配合,多种不同的工作同步实施,并可有效应对供电区域的实际电力需求变动。传统供电系统受到其设计与服务系统层面的限制,其实际的操作性能较差,用电高峰阶段,管理人员面临极大的调控压力,很容易出现供电质量问题。自动化技术与电力系统融合后,各类电力信息可得到统一管理,并在系统内部完成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实际参数进行调控,整体可操作性得到极大提升。 (2)有效降低电力系统各类设备的维修压力,提高实际检修与维护效能。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其内部各类电力设备需长期保持较高的运行压力,因此,设备故障以及各类安全隐患时刻威胁着整个系统的稳定。传统电力系统的维护过程有着极高的风险,维护人员需要进入现场后,并使用特定的检修手段才能确定实际的故障原因,实际风险较大,并效率低下。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后,系统内部可自动完成对各类设备运行问题的有效分析,并可根据设备的实际参数对故障与隐患实施预警,极大改善传统维护压力,提高电力系统整体稳定性,并减少维护盲目性的问题。(3)全面提高设备维护与电力调控过程效率。与传统电力系统相比,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电力系统对于整个电力的工作效率有着明显的改善。电气自动化技术其本质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无论是数据传输效率,或是控制精准度均远远高于传统模式,并可有效保证电力系统内部各类设备的快速更新,迅速完成设备实际运行质量的监测。 2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案例 (1)智能化技术层面的应用。依托于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电气自动化,在提高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效能的基础上,可对整个电力系统实现智能化分析与排查。与之相比,传统电力系统一旦出现供电质量问题,需要对整个电路进行逐一排查,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与时间,也极大降低整体服务水平,实际工作效率无法有效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融入智能化特征后,电力系统一旦出现服务问题,其故障位置将会被系统自动定位,同时,电力系统在日常运行过程中,自动化技术也会依据各类设备实际参数的变化,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警,并将对应的问题发送至控制端,各类信息数据展现极为明确。 (2)仿真技术层面的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愈发广泛,实际工作模式也在网络通信技术支撑下愈发高效,不仅让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过程与故障检测过程更为便捷,也为实际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电力行业自身带有极高的危险性,电路设备的维护过程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实际设备现场,结合实际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而这一过程虽然有着严格的保障体系,但是,一旦操作人员出现失误,或是电路系统的相关参数超过保障系统的承受上限,人员安全性将会遭受极大挑战。此时,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所形成仿真应用,对原本的高危行为进行模拟与仿真,不仅可帮助维护人员更为快速找到维护方式,亦可挺高电力系统自身的可操控性,电力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更是会得到明显控制。 (3)电网技术的应用。我国针对电力系统运行效率问题实施大规模升级改造,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在电力系统内部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与融合,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也在这一背景下实现较大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整体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各类系统处于分散独立的状态,电网整体管理与调控难度较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电网系统的安全性以及供电服务的稳定性,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也需要同步强化通络通信技术的融合,并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相关特征与优势,实施更为完善的电网技术建设工作,依靠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全面推进智能化电网建设工作。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网络的应用展望 (1)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我国电力事业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与人民群众对电力系统的各类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更是取得长足发展。但是,我国电力系统内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与标准仍与国际整体存在一定的差距,相关技术稳定性与应用深度更是需要做出进一步升级与优化。因此,为了让我国电力系统在未来发展中取得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我国必须不断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实现技术与标准层面的互通与合作,并成为更为优秀的良性循环过程。国际标准虽然有着一定的先进性,但是,我国电力系统在升级改造过程中,也要综合分析实际国情,制定更为科学的发展策略,并实现创新与弯道超车。 (2)强化电网自动化技术深度与应用范围。我国电网系统在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过程中,需要面对广袤的国土与不均衡的人口分布现状,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耗又存在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电网系统整体发展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现状,实施更为科学的技术应用策略。首先,针对电力能源消耗不均衡问题,电网系统需要提高电力调度层面的智能化与高效化,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各类需求数据的快速传输与处理,结合实际的用电压力,集合地区的实际状况,将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各项数据完成精准化控制。其次针对电网操作与管理,配电、变电以及输电调度流程,实施针对性服务模式,依托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立更为完善的组织管理结构,最终实现电力系统电网智能化的发展目标。 (3)统一技术应用标准与要求。我国电力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因历史因素与地域因素限制,实际电网结构更为复杂,同时,电力系统自身在运行与实施过程中,需要同步面对众多项目与环节,内部系统较为烦琐,很多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标准也没有实现高度统一。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未来电网系统应用与发展过程中,需要针对技术的应用标准与要求实现高度统一,结合实际的流程与问题,建立更为完善的处理机制与模式,综合考虑电力使用与电力设备维护过程,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 (4)关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电力系统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项长期升级过程,部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于电力系统整体而言,虽然具备一定的改进效果,但是,也会伴随着人们的用电需求不断升级而落伍。因此,电力系统需要建立长期发展机制,针对电力系统内部的各类电力数据信息,强化数据处理与分析,并结合具体的用户反馈结果,不断发展各类应用与流程模式,提高整体可操作性与应用性。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时刻关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融合更多的技术手段,电力网络与系统性能。 4结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电力系统的融合,既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更需要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创新更为优异的技术应用模式,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性能与安全,与时俱进,不断强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网络中的应用深度,为我国电力事业的科学发展创建更为有效的技术模式与手段。 作者:郭东明 单位: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中应用篇3 0引言 电气自动化是一门基于控制理论学和电力系统学基础之上的一门新型学科,该专业涉及了包括系统开发和系统分析在内的多个领域,目前该学科由我国高等院校开设。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于电气自动化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在此背景下电气自动化专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如今人们开始追求电力系统的智能化、集成化以及数字化,面对不断上升的需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1自动化控制的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广泛的分布在我国各个角落,由于面积范围大同时具有统一调配性的特点因此电力系统十分复杂,它包含了发电站、变电站、输配网络以及用户四大部分。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主要就是实现生产检测自动化、自动传输网络信息、自动调节电网调度以及自动保护系统和元件的安全。保证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转是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安全运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1]。 (1)自动传输信息系统。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系统是实现调度中心与发电站、变电站之间信息交换的系统。电力系统自动传输系统由远动装置和电力数据网组成,这两部分共同作用实现了电力系统中各个部门的信息互通共享。 (2)反事故自动装置。电力系统反事故装置能够有效防止电力系统发生事故,保障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安全高效的运行。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反事故系统主要分为继电保护装置和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在事故发生时能够有效切除故障系统线路以及发动机等设备,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而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的主要目的是阻止电压崩溃、系统振荡以及失步解列等影响系统安全运行的事故发生。 (3)发电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不仅对电力调度进行了实时监控还实现了变电站的自动化,还能够实现电力系统负荷的自动控制。实现供电系统的自动化能够使电力系统的管理难度降低,传统管理过程中往往通过人工值班监控电气设备状态,效率较低,自动监控有效解放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4)电网调度自动化。控制中心、主站系统、厂站端(RTU)和信息通道利用专业广域网融合在一起,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基本组成部分。电网调度自动化主要指的是自动化采集和控制数据、自动监测电网运行、自动估计电力系统状态以及自动发电控制等工作的自动化[2]。 2变配电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 变配电系统包含了高压配电室、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和值班室等重要部分。变配电所占据了电力系统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是生产电力的关键[3-6]。 (1)电力系统的保护功能。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核心就是安放在变配电所中的电气装置,因此应当对配电所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电气自动化运用过程中存在保护功能,它的应用对我国变配电所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功能主要分为线路、电容器以及变压器等设备的保护和电压电流的保护两大类。 (2)电力系统的通信功能。电力系统中各个环节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主要依靠通信功能完成,信息沟通有利于站点向上级汇报电气运行状况以及设备故障,它还能够实现邻近站点间的数据资料交换和信息交流。通信功能是实现电力系统统一调配的关键,它有利于设备故障的及时发现和解决,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转。 (3)电力系统的远动功能。系统的远动功能本质上是电力系统中的预警功能,它能够实时监控配电所中各个部分并及时向中心调度台反馈采集到的信息。远动功能的运用能够确保变配电所各个环节安全有效的运转,因此它对我国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企业生产活动和人民日常生活都需要电力,远动功能正产使用能够保障电力系统高效运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3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的展望 目前,我国各行各业生产以及人民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力,因此电力系统已然成为国民经济体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性。我们处于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进度也在不断发展。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对我国电力系统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例如,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有效地减少了维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人工成本。电力系统自动化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并且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发展智能化程度高电力系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实时仿真系统。对电力负荷特征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建立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模型就是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系统的作用。为了尽快完成我国实时仿真实验室的建立,我们应当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电力仿真系统。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学习该门课程,学生应当积极开展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加深理论知识的认识,利用实践的方式提高自身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仿真系统有利于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过程。由于仿真系统在运用过程中能够收集许多真实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帮助我国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电力系统优化问题。 (2)智能保护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近几年,我国电力工业得到了有效发展,因此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升高。必须大力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其运用进我国电力系统中满足我国对电力愈来愈高的需求。实现智能保护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促进我国发展智能电力行业的要求。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需要技术人员深入研究有关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以及进化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由于电力系统存在漏电等风险,因此人工管理电力系统可能会造成相关人员生命财产的损伤。同时长期处于危险环境中,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保护和变电站综合智能化,不仅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还能保障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3)配电网自动化。电力系统运行主要分为发电、输电和配电三大环节。其中,发电环节需要对电力系统中各个元件以及电气设备进行保护;输电需要对电力系统中各个线路进行保护;而配电环节由于各类配电网对供电的质量要求不一因此不存在稳定性问题。自动配电网主要是通过保护电流电压实现的。实现配电网自动化是保障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核心环节,我国面对不断上升的电力需求,要积极优化和发展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提高国家电网的智能化程度,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4)监测电气设备状态和诊断设备故障技术。由于电气设备运行会受环境等诸多元素的影响,因此设备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能够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确保能够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相关电力学专家应当积极研究如何将传感器技术、光纤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模式识别技术运用于设备的检测以及维修上,利用变压器和开关等设备优化监控系统,保障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转。 4结语 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增加,应当积极研究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并发展智能化的电力系统,保障我国电力系统高效运转,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爱民.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27):131. [2]万晨宇.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01):29-30. [3]张达,周文辉,冯标,王聪.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06):94-95. [4]张楠.配网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D].河北:华北理工大学,2019. [5]郭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石河子科技,2021(06):10-11. [6]魏章勇.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02):140-141. 作者:彭振宇 单位:中海福建燃气发电有限公司
实验经济学论文:计量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的若干新近发展及展望 一、引言 经济研究的方法在于总结典型的经验特征与收集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经济理论或经济模型。经济研究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理论或经济模型的可验证性,即能否通过数据实证检验相关的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型来解释事实,并预测未来的经济变动趋势以及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计量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则犹如硬币的双面,从不同的角度为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提供重要的方法论基础。计量经济学以实际经济数据的建模与分析为主要研究对象。当实际数据不可得,或实际数据过于复杂而导致因果关系不易梳理时,实验经济学则有可能从另一个角度出发,通过可控的实验数据代替实际数据,成为实证经济分析的又一个有利工具。 计量经济学是由经济学、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交叉产生而又独立于其中任何一个学科。计量经济学产生于对经济理论的实证分析,经济系统的建模和国民经济投入产出法的计算等经济学问题,经过近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成熟而且被广泛运用的学科。计量经济学可以分为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其中理论计量经济学主要关注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包括针对不同数据类型、随机实验和不可控随机误差的分布形式、经济学模型和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假设,从而对该模型进行参数、非参数等的估计、统计推断和预测,并给出其具体的理论性质,例如无偏性,渐进分布、统计有效性、预测误差等等。应用计量经济学则侧重于实际问题,其内容基本涵盖凡是有数据支持的经济学理论的各个分支,并用经济数据来对经济理论进行检验,或是对某些经济变量的因果关系进行量化研究,或是利用金融数据进行风险估计等实证研究。例如对环境经济学、教育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都可以通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计量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计算。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辅相成,对现实生活中某种类型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往往成为发现理论研究新方向的动力,同时理论研究的成果也通过计量模型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实际问题中去。 计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可以说如果没有计量经济学,经济学理论就像纯数学理论一样只有象牙塔式的研究价值而不能被数据所证实或者应用证伪。在过去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当中,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授予了两位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先驱弗利希(RagnarFrisch, 1969)和丁伯根(JanTinbergen, 1969),表明了计量经济学在推动整个经济学研究科学化进程中的重要性。早期因从事计量经济学研究而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还包括李昂惕夫(WassilyLeontief, 1973)、克莱因(Lawrence R.Klein, 1980)和哈维尔莫(TrygveHaavelmo, 1989)等。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日益与经济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紧密结合,并反过来极大促进了经济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麦克法登(Daniel L.McFadden, 2000)、赫克曼(JamesHeckman, 2000)、格兰杰(Clive W.J.Granger, 2003)、恩格尔(Robert F.Engle, 2003)与汉森(Lars PeterHansen, 2013)都是因为提出新的计量方法促进了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相关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发展而获此殊荣。在现代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体系中,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并列的三大学科,成为经济学各分支学科最核心的方法论基础。 实验经济学则是最近四十余年兴起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结合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相关研究方法,涵盖了决策论、经济学、金融学、博弈论、管理科学、市场营销或政治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实验经济学以模拟实体经济决策环境和验证理论模型为目的,通过仿真方法创造与实际经济相似的实验室环境,观察分析受到物质报酬激励的受试对象如何在一定规则下进行决策,从而研究人们行为决策。经济学家通过调整实验参数以及对不同参数下产生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加工与分析来检验已有的经济理论及其前提假设,或者发现新的理论,或者为一些决策提供理论分析的基础。 实验经济学之所以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基于可控实验而得到的数据能够很好地避免数据的内生性问题(-endogeneity)。众所周知,因果关系研究是自然科学研究和 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相对于现实环境下自然产生的经济决策实际数据而言,实验经济学数据是在事前已经尽可能控制了各种干扰混淆因素条件下产生的,从而数据相对比较整洁,有利于经济学研究人员发现并研究经济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研究方法已经成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劳动经济学、金融学、市场学、组织行为学、会计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的核心研究方法。这些领域国际最顶尖学术期刊都会定期发表一些运用实验技术完成的研究成果。目前已有卡纳曼(DanielKahneman, 2002)、史密斯(Vernon L.Smith, 2002)和罗斯(Alvin E.Roth, 2012)三位经济学家因其在实验经济学方面的贡献而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下文中,我们首先对计量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在最近一二十年来的发展做一简单介绍。作为与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密切相关的学科,计量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从来就受到两方面需求的推动,其一是理论发展与政策分析的需求,其二是数据特征与数据可得性的需求。之后,对国内计量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发展的现状做一简单评述,最后对一些亟需发展的计量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研究领域提出若干建议。 二、计量经济学的若干最新发展 (一)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 面板数据(panel data)是将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综合起来的一种新的数据类型。和单一的时间序列数据相比,面板数据能够提供不同个体在同一时点的横截面信息;和纯粹的截面数据相比,面板数据又能够提供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因此,和传统的横截面模型与时间序列模型相比,面板数据模型在模型估计、假设检验和管理科学应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国内外高质量面板数据的出现极大推动了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在宏观经济学和应用微观计量经济学等各个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主要集中在三个部分,其一是非线性面板数据建模的发展,包括各类非参数半参数条件均值模型、条件分位数模型和离散数据模型等。函数系数模型(Cai et al.,2000; Cai et al., 2000)采取可加模型的形式,解释变量的系数可以是其他随机变量的函数(称之为光滑变量,smoothingvariable),而光滑变量的选择由经济理论决定。函数系数模型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数据模拟能力,而且在非参数模型中融入了经济学的解释,因而近年来有不少研究将函数系数模型结合到面板数据中。其二是非平稳面板数据模型的发展,包括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与协整分析,以及包含非平稳变量和未知时间趋势的估计与检验等;其三是包含横截面相关(cross-sectional dependence)的面板数据建模。面板数据通常包含两个维度,行为个体与时间维度。行为个体可以是微观层面的家庭、个人或企业,也可以是宏观层面的国家、产业或地区。传统的面板数据建模通常假设面板数据各行为主体之间是完全独立的(横截面独立假设,cross-sectionalindependence),这就完全排除了行为个体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从而导致模型估计与检验的一系列问题。横截面相关性已成为面板数据领域最为活跃的科研方向之一。目前文献中处理横截面相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其一是通过因子模型(factormodel)描述横截面相关性,然后通过模型中可观测变量的横截面平均作为因子模型中不可观测的共同因子的变量,用以解决因共同因子不可观测性而带来的内生性问题(Pesaran,2006; Pesaran Tosetti, 2011等);其二是交互效应(interactive effect)模型,通过PCA的方法直接估计不可观测的共同因子(commonfactor)与因子系数(factorloading),通常使用的估计方法包括QMLE和最小二乘法(Bai, 2009, 2013等);其三是使用一系列距约束条件描述横截面弱相关性,不需要借助于常见的因子结构(Chen etal., 2012等)。最近几年,这一领域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将横截面相关性与半参数或非参数模型相结合,研究模型的估计与检验方法,这也是目前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二)微观计量经济学与政策评估 因果分析与政策效应评估是经济分析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其主要难点在于经济事件与经济政策的内生性问题,以及虚拟事实的不可观测性。社会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类因素各种事件往往存在复杂的相互联系。由于巨大的社会成本与经济成本,社会经济政策无法使用类似于自然科学中常用的模拟实验的方法。为了解决内生性问题,经济分析通常借助于所谓的“准实验”(quasi-experiment)机会,使用工具变量方法,以及在工具变量方法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估计政策处理效应(treatmenteffect)的方法。工具变量必须同时满足相关性与外生性的要求。所谓相关性,是指工具变量必须与内生的结构变量高度相关,否则便称之为弱工具变量(weakinstruments)。所谓外生性,是指工具变量仅通过内生的结构变量影响回归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而不存在其他独立的影响渠道。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计量经济学家发现当存在弱工具变量的情况下,无论是小样本还是大样本,常见的工具变量估计方法,包括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与有限信息最大似然估计都无法得到一致性的估计量。这一时期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具变量质量的检验,以及存在弱工具变量情况下不同的统计检验方法。最近十年中,计量经济学家更加关注工具变量的外生性问题,讨论在工具变量严格外生性条件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对统计检验的影响。目前较有影响的做法是采用再抽样(resampling;Berkowitz et al., 2012)或贝叶斯的方法校正近似外生性的影响(Conley etal., 2012; Kraay, 2012)。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计量经济学家也开始关注在存在大量工具变量的情况下工具变量的选择问题。目前主要的做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工具变量中加入稀疏性(sparcity)假设,采用LASSO等变量选择的方法在第一阶段选择有效的工具变量;另一类是不采取稀疏性假设,通过主成分分析或岭回归等降维的正则化(regularization)方法处理估计中的问题(Hansen et al.,2008; Okui, 2011; Carrasco, 2012; Hansen Kozbur, 2014等)。 当工具变量仅是简单的二元变量时,工具变量法就和政策处理效应的一系列估计方法建立了联系,这部分是近几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研究领域之一。倍差法(difference indifference, Card Krueger, 1994; Bertrand et al., 2004; Athey Imbens, 2006等)是最为常见的处理效应估计方法。当某一经济政策实施以后,尽管我们可以同时观察到处理组中政策前后的变化,但这个变化同时包含了具体政策的处理效应和不可观测的时间趋势的变化。如果假设时间趋势在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变化是相同的,那么我们可以采取两次差分的方式,将共同的时间趋势剔除出去,从而得到平均处理效应的估计值。倍差法的主要优势在于计算简便,可以接受某种形式的选择性误差(-selectionon unobservables),但主要问题在于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必须保持相同时间趋势的假设有时不符合现实,且较难检验。也有研究者发展一些半参数的倍差法试图放松相同时间趋势的假设(Abadie,2005)。匹配(matching,Rubin, 1973)是另一种较为常见的处理效应的估计方法。和倍差法不同,使用匹配法的一个重要假设是条件独立性(conditionalindependence或unconfoundedn esscondition),是指在控制各种变量以后,处理效应的结果不再受到是否接受处理(treatment)的影响。在条件变量较多的情况下,事实上无法做到严格匹配,倾向匹配得分(propensityscore)是用来处理降低匹配维度的主要方法,一些非参数方法也被广泛用来完成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匹配(Heckman etal., 1997, 1998; Hahn, 1998; Hahn et al., 2000; Imbens, 2000; Lechner, 2002;Abadie Imbens, 2006等)。当是否接受处理效应的概率成为一个非连续函数时,断点回归(regressiondiscontinuity design, RDD; Trochim, 1984; Lee Card, 2008等)成为近年来非常热门的估计“准实验”政策处理效应的方法。当选择变量(-selectionvariable)与是否接受处理效应的关系是确定时,经济学家通常使用精确断点回归(sharp RDD)。当选择变量与是否接受处理效应存在随机关系时,也就是是否接受处理效应的同时受到一些不可观测的选择变量影响时,经济学家使用所谓的模糊断点回归(fuzzy RDD),这是一个类似于两步法处理工具变量的估计方法。除平均处理效应(averagetreatment effect on treated, ATET)之外,也有越来越多的文献在讨论局部平均处理效应(local 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LATE,Imbens Angrist, 1994等)、边际处理效应(marginaltreatment effect, MTE)和分位数处理效应(quantiletreatment effect)等。这些政策评估方法被广泛地用于各种社会经济政策的评估,如最低工资效应、反歧视法、失业救济等。 (三)大数据(高维)计量经济学 在目前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可得性和多样性导致样本量无限增大,同时变量个数无限增多,从而对分析大数据特点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有了新的要求。例如,现在流行的电子购物数据中,每个消费者在电脑前点击的次数以及内容体现了丰富的反映购物行为的信息。又例如,许多人口普查数据、政策评估调查数据等等都有非常多的变量数目。另外,变量数目即使有限,因为研究模型不一定是线性形式,许多方程变换、级数展开等等处理方式也使得变量维度增加。从文本、视频、音频中提取有用变量等等方式也成为高维度数据的重要来源。一方面,数据本身的可得性增加,另一方面,现代高性能计算机群(HPC)的计算性能和存储功能也使得处理这些大数据成为可能。21世纪是大数据的世纪,云计算、存储等争相从科技领域进入人们日常生活中。 高维度计量经济学就是研究经济变量数目非常大,有时候甚至大于样本量的情况。例如在资产定价的研究中,资产数目很大,有研究者(Fan et al.,2008)用因子模型去估计资产回报的相关性,其中资产回报的协方差矩阵的维度也随着样本量而增长,因此如何处理高维度数据在资产投资组合等领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计量经济理论在处理高维度数据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何选择重要的变量以及如何对变量进行选择,以使得模型的预测性能更强,对模型的估计有更好的性质。在高维计量经济学建模中,一般假设真实模型只包括一部分有限的变量。高维度计量经济学包括了经典的线性和非线性非参数模型。 在很多实证研究中,一般假设模型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线性形式,变量是根据经验或者共识来选择。而高维度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是通过数据本身来探究其重要性,从而进行变量选择。在经典岭回归思想的启发下,一系列带惩罚项的估计方法被提出并广泛应用在基因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各学科中。例如套索估计量(LASSO,Frank Friedman, 1993; Tibshirani, 1996)的先驱性研究首先提出用一个惩罚项加在经典的最小二乘损失函数上,再用一个调节参数来控制惩罚的力度。套索估计量可以在变量选择的同时进行参数估计,并且在变量个数较大的情况下解决了传统模型选择方法例如信息准则等的不可计算的问题,减小了模型选择的不确定性。套索方法有很多良好的性质,其中一个就是可以用来处理变量个数超过样本量的情况,并且能够选择变量。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高维度方法有了长足的发展。继套索估计量之后,SCAD估计量、Dantzig估计量、弹性网(Elastic Net)估计量等相继发表在顶尖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期刊中。在经济学中,高维度计量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处理多工具变量选择的情况。Belloni,Chemozhukov Hansen(2012)提出了用改进的套索方法选择工具变量的方法并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Bai Ng(2008)用主成分分析,Caner Fan(2015)用可适性套索方法进行工具变量的估计和选择。 大数据计量经济学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方向,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也势必进一步推动大数据分析的发展。 (四)金融计量经济学 金融计量学主要是指对金融市场数据,包括金融市场各种交易变量(如价格、交易量、波动率等)进行相应统计分析和计量建模的学科。作为联接金融理论和实证证据的桥梁,金融计量学在现代金融学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以用于检验经济学假说和金融理论,解释金融现象,并对金融市场行为建模和预测。一方面,金融计量学的发展对现代金融和投资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又对金融计量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金融计量学最早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检验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即金融市场价格是否可以被预测。关于这个问题,最早的文献甚至可以追溯到Working(1934)和Cowles(1933, 1944)。他们主要通过检验股票价格序列是否服从随机游走过程来检验市场的有效性。Fama(1970)对有效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一个很好的综述,他认为市场的有效性假设有三类,即弱有效,半强有效和强有效,而对应的价格走势往往只是一个鞅过程。这样说来,检验市场的有效性就等价于检验一个时间序列是否为鞅过程。Hong(1999)提出了一个基于广义谱函数的检验方法,非常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该方法不但能够捕捉变量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同时也能够甄别出数据中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可被推广并应用来检验经济和金融时间序列数据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或者是否独立,从而为对这些数据进一步分析建模提供依据(Hong Lee, 2005, 2006; Hong McCloud, 2011; Hong Chen, 2011)。 与金融市场有效性检验密切相关的一个研究领域是提出各种模型对金融时间数据进行预测,或者是对各种预测模型进行评价。这些预测模型大多基于各种经济学理论,包括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研究人员构造了不同的预测模型来对金融市场进行预测,例如Hong et al.(2007)研究了随机游走模型是否能够对外汇走势提供更好的样本外预测。Hong et al.(2010)也检验了多种时间序列模型在分析中国的短期利率走势的有效性。 在有效市场理论检验问题之外,资产定价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投资组合理论一直也是金融计量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自Markowitz(1952)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以来,许多资产定价模型相继被提出来,包括Sharpe(1964)针对股票市场提出的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 Pricing Model,CAPM)/:请记住我站域名/,Ross(1976)提出的套利定价模型(APT),以及Heath et al.(1992)提出的针对固定资产收益证券定价的HJM模型。将这些定价理论模型应用到实践需要对相关的模型参数进行准确估计,而金融计量学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个最重要的估计方法即由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Hansen(1982)提出的,Hansen Singleton(1982)则将此推广应用到资产定价模型的动态广义 矩方法(Dynamic GMM)。金融计量学关注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对波动率的建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波动率被广泛认为是风险测度指标之一,但如何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的一个前提是对其进行准确建模。最早的波动率模型包括Engle(1982)提出的ARCH模型以及Taylor(1982)提出的随机波动率模型(stochasticvolatility model),Bollerslev(1986)进一步发展了GARCH模型。基于这些模型,一些重要问题相继得到研究,比如波动率溢出效应(Hong, 2001)、金融风险的传染(Hong et al., 2009)等。 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交易日趋复杂,一些新的问题随之出现并急需解决。比如说在高频数据的建模中,如何处理市场微观噪音及市场由于一些突发事件带来的跳跃现象是金融计量学关注的另一个重点,相关的文献包括Chan Maheu(2002)和Ait-Sahalia Jacod(2009)。而对金融市场中一些非线性和非对称的现象进行研究也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比如说在考虑非线性情况下,如何检验市场的有效性,如何对资产定价模型进行稳健、准确的估计等。此外,人们观察到金融数据普遍呈现厚尾现象,正态分布不再适用于刻画这些数据,在这种情况下,评价极端风险(extremerisk)不可以再用方差来度量。所以,当分布存在厚尾时,如何来度量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依然是金融计量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五)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宏观计量经济学 传统实证宏观计量经济学用向量自回归等方法对总体经济变量例如总产出、总消费、总投资、失业率、通胀率等进行分析,其思想起源于凯恩斯经济学。而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往往通过模型校准来描述实体经济,在量化研究方面其方法显得更为严格。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则是从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出发,从消费者、生产者、中间厂商和政府部门等的动态最优化决策过程来推导一般均衡结果。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可以增强模型的解释力和经济学含义,并使得过去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两分法问题得到解决。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估计和推断使我们对宏观变量的随机过程得以加深了解,并对模型本身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出发,研究利率、失业率等宏观变量成为实证宏观计量经济学的新范式。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说,欧洲中央银行也正式使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并把其预测结果作为指定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尽管在宏观经济学中,不少变量通过加总去掉了很多噪声,向量自回归等传统方法在预测性能上优于以微观基础起步的宏观计量模型,但微观结构模型方面的研究在逐渐放松假设、贴近实体经济方面也有了长足进步。目前以似然函数方法为基础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样本外预测上的表现可以和向量自回归等方法相比较。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个人、厂商、政府、中央银行等分别最大化其全部时间段内的效用、利润及财政、货币政策目标(例如弥补产出缺口、保持产出增长率等),得到消费、产出、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等变量需满足的最优化条件,再由市场一般均衡的条件推导出欧拉公式,用对数线性化的方法得到简化式和状态空间形式。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引入外部冲击来模拟现实经济中的经济周期和日常波动。外部冲击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生产技术冲击、需求冲击、财政支出冲击、货币政策冲击、外贸冲击等,通过这些外部冲击得到模型的随机性。另外,通过引入工资、价格粘性、消费习惯形成和投资调整成本等假设,模型也更加接近现实经济。在模型的估计方面,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多采用贝叶斯方法进行估计,由前面一般均衡条件得到的公式加上测度方程,即引入经济系统中的随机冲击,得到似然函数。首先通过把均衡条件进行对数线性化,然后用蒙特卡洛马尔科夫链抽样方法估计模型参数。根据模型参数设定的不同,可能出现为一解、无解或多解的情况,研究者要对其进行分析或者约束。近年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计算和引入新的冲击、放宽模型假设(例如允许厂商和消费者的异质性)等方面有很多进展。进一步放宽模型的假设,减少模型校准和更好地估计高阶非线性模型从而最终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是该方法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实验经济学的若干最新发展 (一)新类型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利用 传统实验经济学产生的数据主要是经济决策变量数据,例如决策者在个体决策问题中的选项选择,在市场决策问题中的价格选择、投资决策选择和努力水平选择,在博弈论决策问题中的策略行动选择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经济学家认识到收集一些新类型实验数据有助于更好地检验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以及建立更接近描述决策者行为的新经济学理论。例如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将决策者的决策过程当作一个黑箱子,只是简单地假设决策者具有特定的偏好和特定的信念并且采取最优的决策,而有意忽略决策的产生过程。最新的一些研究开始讨论决策偏好、决策信息、决策过程的形成,尤其是决策者如何思考决策问题的过程。打开决策过程这个黑箱子意味着我们将从更基本的层面来理解各种经济决策。一方面,研究决策过程所能依赖的数据类型增加了,包括决策思考时间、搜寻次序、眼球移动、生化多巴胺等新的生理学数据,从而使我们有必要通过实验经济学的方法产生这些新类型的数据来检验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另一方面,这些新类型数据和传统经济学决策数据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发现和建立新的经济学理论。例如,Gabaix etal.(2006)通过收集实验参与者的搜寻次序数据来检验有关决策者如何获取信息以及信息处理的有限理性模型;Caplin etal.(2011)则通过收集参与者在最终选择之前的所有临时选择数据来检验他们新提出的最优选择模型;Reutskajaet al.(2011)通过跟踪实验参与者的眼球移动数据来研究超市购物者的购物选择行为等。 (二)非均衡博弈论框架的建立和实验验证 策略性思考是博弈理论及其应用的基础。纳什均衡以及相关均衡的概念过去一直是描述策略性思考的核心内容,其定义为每个博弈参与者的策略都是在给定其他方策略下的最优反应。显然这种均衡的定义内在要求每个博弈参与者在决策信念上达到均衡,即每个参与者对其他方的策略持有正确的信念。在过去的研究中,经济学者通常假定均衡框架存在从而做出对参与者行为的预测。尽管在一些博弈场景下,基于均衡概念的行为预测是准确的,但在多数情况下实验经济学研究结果表明博弈参与者的行为会系统性地偏离基于均衡概念的行为预测。由于来自实验经济学数据对原有理论框架的挑战,经济学研究人员逐渐提出了基于非均衡概念的策略性思考理论框架并且运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收集数据来检验这些新理论。这些基于非均衡概念的策略性思考理论框架的核心在于继续假定博弈参与者在决策时仍然有策略性思考的因素在里面,但放弃了均衡的概念以及嵌入在均衡概念里面的很强的理性假设。目前这些在非均衡概念基础上的策略性思考理论框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认知层级博弈理论”(Nagel, 1995;Stahl Wilson, 1995; Camerer, 2004)。在认知层级博弈理论框架下,博弈论参与者被假定可能具有不同层级或者不同深度的策略性思考行为。一个毫无策略性思考的博弈论参与者被假定为没有注意到其他参与者行为的影响来进行决策。这种层级的策略性思考行为被称为第0层级决策者。进而第1层级决策者的行为表现是他们假定其对手为第0层级决策者进而做出最优反应。相应地,第2层级决策者是假定其对手为第1层级决策者进行最优决策反 应,以此类推至更高层级决策者。与过去基于均衡概念的博弈论理论研究发展相比,有一个明显值得注意的特征是,这些在非均衡概念基础上的策略性思考理论框架的每一步发展都伴随着实验经济学对其相关理论的检验。换句话说,理论的进展和实验的检验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三)实验经济学研究在市场机制设计和政策设计方面的广泛应用 有效的公共政策和法规会给市场参与者提供正确的激励,并有助于建立社会规范来防范诸如腐败、市场失灵以及个体或者企业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因此,政策制定者尤其需要了解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背后的动机和行为准则。近年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分析公共政策和法规时用到的传统经济学模型存在理论假设上的弊端,这些模型的建立仅仅基于个人或集体利益最大化的偏好和行为准则之上。例如,研究表明在很多现实情境中,人们除了关注自己的所得,还会关心他人的所得和福利。另外,人们往往会采用互利互惠的行为准则。因此,当政府制定政策和法规时就需要考虑这些因素,比如限制商家向非专业的消费者推销过于复杂的产品(如结构性金融产品、住房销售合同,以及移动通信套餐等)。当政府为平衡社会各阶层收入而调整个人所得税率时,需要考虑纳税人对公平的偏好如何影响其对税务法规的遵循。 四、我国计量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的发展现状与建议 我国计量经济学的教育与研究在过去30多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教学角度而言,国内各主要高校均已能够独立地开设从本科阶段的初级计量经济学到研究生阶段的中高级计量经济学的课程,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与训练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学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并且日渐与国际接轨。从研究角度而言,计量经济模型与计量经济方法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经济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之中,并且极大地促进了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水平。近几年来,国内高校经济学科加大了引进海外经济学人才的力度。这些年青的海归学者不仅推动了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水平,而且在国内迅速形成一个从事计量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团队,而这一点在十年之前几乎还是一个空白。近几年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分别设置了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与金融计量经济学两个重点课题。通过重点、重大课题以及各种其他资助项目的设立,对于引导与推动特定学科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为相对年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我国实验经济学研究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国内的许多重点大学都相继建立了经济学实验室,其他尚未建立实验室的大学也在积极进行实验经济学研究。在人才招聘方面,国内不少大学都从海外招聘了实验经济学学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促进实验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加强中国实验经济学研究人员和国际同行的交流,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从2010年到2014年已经连续五年举办了实验经济学国际会议。该研讨会每年都邀请实验经济学研究领域的若干名国际一流学者前来做主题演讲、指导,并且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实验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目前该年度会议已经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实验经济学研讨会,有力地推动了国内实验经济学研究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实验经济学研究的交流。 国内计量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于,如何通过重大或重点课题的设立,引导计量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推动经济学科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需求。国家治理就是通过配置和运行国家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确保国家安全,扞卫国家利益,维护人民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发展。有效国家治理的最重要的基础在于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正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从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从规模扩张式发展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与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而要顺利实现这一转变与调整的目标,不但要明察国内外政治经济等形势的变化,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而且要对已实施的各项国家重要政策尤其经济政策予以正确的评估,以便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及时调整经济政策,制定、实施新的政策与配套措施。因此,经济政策评估非常重要,是实现国家经济治理,乃至政治治理的必然要求与重要保证。但过去在这方面,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决策部门,都是对经济政策实施前景预测的多,对经济政策执行效果评估的少。换句话说,评估政策全过程中的有效性与利弊得失,从而制定与实施科学、高效的经济政策,对决策科学化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至关重要。计量经济学特别是微观计量经济学近几年来在政策评估方面取得较快的发展,同时由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也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大数据背景下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政策评估不仅符合学术发展的前沿,而且能够满足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 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相比,实验经济学则在政策设计与政策评估方面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在政策设计和实施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如果政策影响对象是有限理性的决策人或者具有各种决策行为偏差的决策人,我们该如何合理的进行政策设计来实现政策的目标或者帮助这些人改善决策质量。例如利用现实中人们的现状偏好设计养老金计划来提高他们的养老金储蓄,以及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帮助人们避免被商家误导!从而做出更符合自己利益的个人金融决策等。而且,实验经济学在市场机制设计和政策设计方面的研究应用有助于经济学家承担起经济学工程师的角色。经济学者可以在实验室实验场景下或者在实地实验场景下比较检验不同政策设计的效果。由于这是在可控条件下实现的,我们可以在大规模实施政策改革或者政策干预之前进行科学评估,从而做好理论指导准备和政策实施准备。在过去二十年里实验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在国际上曾经应用在设计无线频谱拍卖机制、设计政府采购招标拍卖、中小学教学以及择校改革,以及医药健康改革等方面。其中美国实验经济学家AlvinRoth因其在市场机制设计应用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我们有理由相信,实验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也势必为政府的科学决策和理性决策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验经济学论文: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的奠基人 长人类的决策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偏离标准的经济学理性假设的行为模式。假使这些对理性和利己假设的偏离极微小,或者只是纯粹的个人癖好的结果,那么作为整体的研究将把它们忽略,经济理论对参与人行为的总体预期不会与实际偏离太多。以弗农·史密斯为首的实验经济学家对各类市场机制的早期研究,可以看作是对偏离标准经济理论的个人癖好假说的检验。如果检验的结果显示对理性和利己的偏离是系统的,那么理论本身的修订就在所难免。另一方面,以丹尼尔·卡尼曼和已故的阿莫斯·特维尔斯基为首的认知心理学家对人类的决策行为的早期研究则可以看作是对偏离标准经济理论的系统性假说的检验。 一、实验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在传统上被看作仅依赖真实经济数据的非实验科学。许多学者认为作为科学的经济学,其进一步发展受到的羁绊即在于此。如果不能进行可控实验,经济理论的检验必定受到限制。仅凭真实经济数据,很难判断一个模型是否失败,何时失败以及失败的原因所在。一般科学研究所遵循的,理论和可控环境下的观察之间的反馈路径——新的实验结果启发新的理论发现,新的理论发现又要求有用来检验其真实性的新的实验设计——在经济学中好像非常难得。 一个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即被称为实验经济学的经济学分支的创立,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在可控的实验室环境下,实验专家们要研究参与人某些特定的经济行为,要求他们在模拟的、但更简化而且具有纯粹形式的市场或其它经济环境中进行经济决策。实验构造的经济环境与真实市场在多大程度相符尚在争论之中。但是就像物理学中的小型实验的结果形成的结论(如那些支撑基本粒子和热力学的定律)深刻影响了物理理论(宇宙理论或气候学等等)的发展一样,从微观经济行为的实验结果得出的规律同样能对经济理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经济研究中运用实验方法,其实有相当早的尝试者。不过,弗农·史密斯毫无疑问是实验经济学研究传统中的最主要人物,也是对实验经济学的早期发展做出最重要贡献的理论代表,而且至今仍是这个领域的核心。他教育了大量的实验经济学的年轻研究者,并与他们合作。这些年轻一代的实验经济学家中做出最大贡献的是查尔斯·普洛特(Charles Plott)。 (一)市场机制 弗农·史密斯最杰出的工作是有关市场机制的研究。他为这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他创新了竞争市场实验,对不同的拍卖形式进行了实验检验,还设计了实验的所谓引致价值(induced-value)方法。 史密斯的第一篇实验论文(1962)是受到张伯伦(1946)的课堂实验的启发而形成的。史密斯哈佛求学时期的教师张伯伦,曾在那时组织了捉对交易的虚拟买卖市场。张伯伦将他的实验结果作为证明标准的新古典完全竞争(即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价格接受者)市场模型有错误的论据之一。 史密斯最初认为,如果将参与人所处的实验环境改造得更接近于真实市场,张伯伦的实验结果将更具说服力。他设计了一类被称作双向口头拍卖的市场实验,在这些实验市场中,参与人被分为潜在的买者和卖者两个群体。这种市场机制实际应用于许多金融和商品市场中,参与人被随机地分派买卖者角色,每个卖者得到一单位的待售商品以及这一单位商品的保留价格。如果保留价格是v,卖者则无权以低于v的价格卖出,当他以p>v的价格卖出商品时,其所得为p-v美元。卖者的保留价格是其私人信息。相对应地,每个买者也被摊派一个私人的保留价格w,作为其购买商品价格的最高上限,以价格p<w购入商品意味着这个买者赚到w-p美元。在保留价格的分布的基础上,史密斯勾勒出理论的供给和需求曲线,以及反映竞争均衡价格的曲线交叉点。相反,实验参与人并没有这些信息,更不可能以此计算出理论均衡价格。令史密斯吃惊的是,实验的交易结果与理论均衡价格非常趋近,因此,这个以证伪市场理论为初衷的实验,其结果支持了市场理论的理论预期。 史密斯和其他学者后来又进行了一系列类似的实验,用以检查这种与理论预期的相符是否仅仅是一种巧合。后来的实验继续验证了史密斯最初的结论。普洛特和史密斯(1978)的合作工作除得出这一通常结论以外,还得到了另一个重要结论:市场制度肯定是重要的。特别是,他们比较了允许买、卖者在一个交易时段内连续改变价格(史密斯的早期设计)和令交易者在整个时段只能贴一个标签价,这两类不同机制的结果。结果显示,在后一类实验设计下,向理论均衡价格的趋近速度较慢。相对于收集真实经济数据,实验方法的引人之处正在于此:即可以保持“市场环境”(保留价格的分配)不变,而以可控的方式变化“市场机制”(此例中的价格调整规则)。 在几乎所有市场实验中,对所探讨的理论假设清楚地进行检验都要求控制参与人的偏好。由于买卖行为都会受到参与人对得失的个人估价的影响,而这种估价又不能直接为研究者所观察到,所以控制偏好是最困难的事。张伯伦(1948)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且指出可以通过付给参与人“恰当”的金钱刺激的方法来解决。史密斯(1976)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所谓的“引致价值方法”。而今,这种方法已经成为实验经济学的标准工具。 为了说明这种方法,首先规定一个参与人作为某同质产品市场中的买者,假设实验专家想要他表现出一个特定的需求函数D。也就是说,在任一价格p下,这个买者应该是想要购入确切的数量q=D(p)。但实验专家不知道他的真实效用函数u(w)。史密斯的方法是通过给予价格p购买q单位的买者R(q)-pq美元,(其中R是一个适合的回报函数)来导出想得到的需求函数。通过经济学原理,这个买者将选择一个数量q,以使增加q所得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也就是一个数量R'(q)=p。只要未知的效用函数u是增函数和凹的,需求函数就是如此,条件是对于任何价格,报酬函数的反函数与需求函数相等,也就是对于任意p,如果(R′)[-1](p)=D(p)。与此类似的各种方法从此在实验经济学的文献之中得到广泛运用。 (二)拍卖理论的检验 拍卖理论是在微观经济理论和博弈论领域中得到最成功发展的理论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在经济学之中。已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William Vickrey对拍卖理论的研究得出了大量有关各类拍卖机制的理论结果,后来,一批年轻的经济学家也参与到这个领域的研究之中。史密斯首创了检验这些拍卖理论定理的实验,并通过实验得到了很多不同的结论。同时,史密斯还最早提出了将可控实验作为新的拍卖设计在运用于实际前的“风洞”检验方法。 按照通常的理解,“拍卖”这个术语似乎对现实经济生活没什么实际意义。然而,对拍卖形式由简到繁的探讨,已经加深了我们对真实市场结构的认识 。即使是理论研究中一些相对简单的拍卖形式也会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涉及到对那些自然垄断行业的管制和私有化,公共物品的获取,以及政府债券的出售等问题。 史密斯拍卖实验的核心思想是要建立一种理论,预期出售单位物品的特定拍卖机制的结果。这些拍卖在传统上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英国式或升价拍卖,买者以价格递增的顺序喊价,直到再没有更高的出价为止。第二类称为荷兰式或降价拍卖,由卖者提出一个初始的最高价,再以固定的价格单位按固定时段降价,直到有买者喊出“接受”为止。这两类拍卖通常都是口头式的,而交易价是最后的(或第一个)喊价者的出价。另两类拍卖形式,所有的竞拍者同时将报价密封,标被卖给最高的出价者。在第一价密封拍卖中,竞拍者以出价得到标;而第二价密封拍卖中,中标者只付出价第二高的竞拍者报出的价钱。 微观经济理论也将拍卖分为私人价值拍卖和共同价值拍卖两种拍卖形式。两种类型的拍卖中,个人对标的估价被认为是随机变量。在私人价值拍卖中,估价在统计上是与潜在的竞标者无关的,也就是说任何买者的估价都是其对标的物价值的纯粹个人评价。而在共同价值拍卖中,竞争买者的估价中存在一个共同部分,即二手市场上的价格或一些相关品市场上的价格情况(例如谱系拍卖或电信市场)。 对于私人价值拍卖,经济学者以下三条理论预期:(1)英国式拍卖和二价拍卖在中标者和预期的标的价格上是等价的。这个结果的前提是个体理性(更确切地说,是假设竞标者不会采取弱占优策略)。(2)荷兰式拍卖和一价拍卖是等价的,前提是存在更严格的纳什均衡意义上的行为假设,即个体理性还要加上相互一致的预期。(3)在风险中性假设下,四类拍卖都是等价的(也就是说,参与者认为参加一次公平的抽奖机会和保证你直接拿到期望的抽奖奖金额之间没有区别)。 史密斯做了大量的实验(实验的设计还是控制供需条件,变化市场机制),对这些理论预期以及其他的理论预期进行检验。为了在实验中得到私人价值,每个竞拍者被随机独立地安排一个v值作为其私人信息。如果竞拍者以价格p赢得标,则他赚取到(p-v)的钱。对于上面提到的预期(1),史密斯发现英国式拍卖和二价密封拍卖确实能得到相似的结果。对于(2),荷兰式拍卖与一价密封拍卖并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这与理论不同。对于(3),他发现假设人们具有相同风险偏好的模型不能被证伪。除此之外,英国式拍卖和二价密封拍卖的平均拍得价格比一价密封拍卖的价格要高,而一价密封拍卖的最终平均拍卖价格又高于荷兰式拍卖的均价。 这些结论中,最出人意料是得到了荷兰式拍卖与一价密封拍卖不等价的实验结果。为解释这种差异,两类理论被提出。一种理论认为,效用不仅取决于货币收入,还与荷兰式拍卖过程中的“等待悬疑”有关,另一种理论认为竞拍者往往低估荷兰式拍卖过程中逐渐增加的风险。史密斯(1999)分析了这两种理论以及另外一些理论解释。 (三)将实验作为“风洞” 史密斯与普洛特,最早将“风洞”(一种用来检验飞机样机性能的实验装置)方法引入实验,检验为官制、私有化和公共物品供给设计的制度机制的表现。通常这些机制都太过复杂,以至于难以给出确切的理论预期。而实验方法的运用在此却能发挥特别的效用。史密斯的一系列实验研究论述了公共物品供给的适宜激励机制的设计。史密斯检验了经济理论中提出的机制效果以及他自己提出的机制效果。史密斯的其他实验工作还涉及以计算机辅助市场实验方法分析私人机场候机机制以及对能源市场上的组织结构的研究。 (四)实验方法论 除在市场理论和拍卖理论上得到一些独创性结论之外,史密斯的实验研究工作还有巨大的方法论意义。他的影响深远的文章,刊于《美国经济评论》上的“实验经济学:诱致价值理论”(1976)提出了一种用于指导实验室经济学实验设计的详细的可行方法,并进一步归纳出运用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1982)。 史密斯发展的实验方法与心理学中的实验方法大相径庭。实验方法强调给予参与人足够的金钱激励的重要性,因为足够的金钱方能避免决策成本导致的行为扭曲。史密斯还强调实验设计中重复尝试的重要性,因为这样才能让参与人清楚并理解实验环境。 与心理学实验方法相比的许多差异往往就是问题的焦点所在。心理学家感兴趣的主要问题是个人行为,史密斯构造其实验的初衷却主要在于分析市场结果。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理解人类行为的两类不同方式。 史密斯的方法为实验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可能给不同于经济学的其他社会科学以有益的启发。例如,普洛特等(1978)对议会中决策行为的实验研究基本上遵从的是史密斯的方法,却导致政治科学研究中的大量文献开始报道相关的实验研究成果。 二、行为经济学基础 大约半个世纪之前,爱德华兹(Edwards,1954)将决策问题引入心理学研究,为未来的研究框架勾勒了轮廓,而西蒙(Simon,1956)也曾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加工和决策理论。不过直到卡尼曼和1996年去世的特维尔斯基发表了他们关于判断和决策的研究发现之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开始盛行。尽管卡尼曼的研究工作一贯坚持认知心理学的传统,但他仍经常被作为经济学家对待。他的许多文章都发表在经济学杂志上,其中的一篇文章(Kahneman Tversky,1979)甚至成为被认为最有声望的经济学杂志—《计量经济学报》中被引用最多的文章。如果说传统学科之间的交流存在着壁垒的话,可以说已经有相当多的工作投入到铺架经济学和心理学研究之间的桥梁上。当今,这两个学科之间实际上存在两座桥梁—一座围绕着实验方法建造,另一座沿着理论建模方式铺设。两类工作都是行为经济学现今发展潮流的基础。下面先粗略地谈一下决策概念在经济学和心理学中的区别。 (一)经济学中和心理学中的决策 经济学家典型的观点是,市场行为主要受物质激励的推动,利己心和理性是经济决策的基础。这里,理性意味着决策者能够以逻辑的和系统的方式利用可得信息,并在给定可选集和可得目标中做出最优选择。同时,理性也表示一种向前看的决策方式,即决策者可以考虑到决策行为在未来会导致的一切后果。总之,影响经济行为的是外在激励。 在心理学领域,尤其在认知心理学领域,人通常被看作是以有意识的、理性的方式组织和解释可得信息的系统。但是,其他一些下意识的因素也可以系统地影响人类行为。就是这种相对复杂的观点—内在刺激也会影响人类行为—使认知心理学最近的发展逐渐集中于经济理论之上。 传统上,经济学家将决策者在可行集上的偏好定义为给定不变的,并且认为决策者是对环境状态和自身行为结果做出概率估计或预期后,依统计原理处理可得信息的。更确切地说,标准的经济理论是建立在期望效用最大化方法之上的。这种方法由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1944)提出的,萨维奇(Savage,1953)进行了扩展。这里,假定每个决策者都有一个定义在相应收入集合x=(x[,1],x[,2],…x[,i])上的真实估价函数u,如果在任何以概率p[,i]得到x[,i],(其中i=1,…I)的行动a和另一种以概率q[,i]得到相同结果的行动b之间进行选择,则决策者(严格)偏好a>b,当且仅当这一“效用函数”u的统计期望价值,在a行动下比b行动下大。正式地,选a的标准为 附图 所以,给定市场条件,定义好决策者面对的可行选择集,认知过程就简化为期望的形成和最大化问题了,决策者的行为就像是在正确地赋予相关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选择最大化其期望价值或最终效用的行动。 与此相对,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决策是一个交互式的过程,可以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按自身法则发挥作用的感知(perception),用以解释其发生条件的信念或心理模式。内在动因,像感情(emotions,指决策者的心理状态)或态度(attitudes,即某环境下,对某一相应现象的强烈心理趋向)都可能影响决策。而且,对以前决策及其结果的记忆(memory)也会对当前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并构成特定的认知方程。这一复杂观点将人类行为看作对给定环境的适应过程。行为是典型地适应性的;是以对因果关系的判断和短暂的知觉条件为基础做出的。 心理学和传统经济学的这些差异也表现在研究方法上。经济学实验强调对环境进行抽象,包含货币报酬和重复尝试的运用。心理学家关注内在动机和对特定环境的心理调整过程,并将之定义为决策问题的架构。 卡尼曼和其他人通过调查和实验收集到大量广泛的证据,并对经济理性假设提出质疑,认为至少在复杂的决策环境下理性行为假设值得怀疑。大量研究已经揭示出了与传统理性经济行为模型的颇多的偏离。例如,真实世界里的决策者并不总是以概率法则来估计不确定的未来事件,决策行为也经常违背期望效用最大化原则,下面讨论卡尼曼对不确定性下的推断和决策理论的主要贡献。 (二)不确定性下的推断:经验推断和偏差 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发现,不确定性下的推断系统地偏离于传统经济理论提出的理性类型。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的早期工作基于这样的基本观点:总的来说,人们通常没有能力对环境做出经济学的和概率推断的总体严格分析。人们的推断往往靠的是某种顿悟或经验,所以经常导致系统性偏差。 一类基本偏差是人总是倾向于运用小数法则,认为小样本和大样本的经验均值具有相同的概率分布,其实这违反了概率理论中的大数原则。例如,在一个著名的实验中,参与人认为某一给定时间在大医院内诞生的婴儿有60%是男孩,则一家小医院内情况必定相同。通常,人们好像都认识不到随着样本规模的扩大,随机变量的样本均值的方差减小的有多快。 更准确地说,根据统计学的大数法则,独立观察某随机变量的一个大样本,其均值的概率分布集中体现这一随机变量的预期值,随着样本规模的变大,样本均值的方差趋近于0。 但是,按照人类心理的小数法则,人们确信随机变量期望值的分布也会反映在小样本的样本均值之中。这导致对短序列的独立观察值做了过度推论(overinference)。 小数法则的案例之一是,当投资者观察到一位投资经理在过去两年表现好于其他人,就总结说这位经理水平要高一些,而这一结论的统计含义太弱。另一个相关的例子称为“赌博者谬误”:许多人都经常预期一个随机赌局的第二轮会得到与第一轮相反的结果,而实际上,每一轮在统计上都是独立的。如果一项投硬币游戏前若干轮出现太多的“头像”,那么许多参与者确信下一轮便应该是“文字”了。 小数法则还与相似性(representativeness)相关,这种相似性是形成推断的重要因素。特维尔斯基和卡尼曼在一些精美的实验中表述了这种经验推断方程。参与人被要求以已知的描述为基础将人进行分类,如区分销售人员或议员等。对于一个给定群体中随机抽取的某个人,当给他的描述是“对政治感兴趣,乐于参与辩论,渴望出现在媒体上”时,许多参与人判断说是议员。即使这个群体中,销售员更具备这种特征。特维尔斯基和卡尼曼(1973)深入地考察了这种经验推断式的思考方式,在他们的实验中,一些参与者得到有关群体构成的确切信息。一类设计中群体由30%的工程师和70%的律师组成,另一类设计中群体构成比例相反。实验的结果是这种差异对参与者的推断不会产生真正的影响。 经验推断也会令人们相信两个事件的联合概率高于其中的事件之一发生的概率,这与概率理论的基本定理相悖。例如,某实验中的参与者就认为如果Bjorn Borg闯入温布尔登决赛,则相对于输掉第一盘的结果,他输掉第一盘而赢得冠军的结果更可能出现。 Shleifer(2000)的回顾行为金融理论的文章认为,小数法则和相似性推断可以解释金融市场中的某些反常现象。例如,对股价变动的过分敏感可能是投资者对短期利好信息的过度反应的结果。 概率推断中的另一种常见偏差是可利用性(availability)偏差,指人们通过不费力地回想出的例子来进行概率推断,结果导致赋予那些易见的、容易记起的信息以过大的比重。比如,人们总是在亲身获知某人在一座城市中被谋杀时,高估这座城市的犯罪率。认知心理学通常认为,与不熟悉的信息相比,熟悉的信息更容易被忆起,也更让人相信其真实性和相关性。熟悉和可得性于是成为真切和相关性的暗示。 (三)确定性下的决策:前景理论 有证据证明,不仅推断,而且不确定性下的决策行为也都与传统的经济理论有系统的偏差。特别是,许多不确定性下的决策行为偏离于期望效用理论的预期。 对“冯·诺伊曼-摩根斯坦-萨维奇”期望效用理论的偏离最早由198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莱(1953)提出,他提出了所谓的“阿莱悖论”(另一个相关悖论见Ellsberg,1961)。例如,在获得3000美元定额机会和有80%的概率得到4000美元而20%空手而归这两种机会之间进行选择时,许多人选择前者;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宁可选择20%的概率得4000美元的抽彩机会,却放弃25%的概率得到3000美元的机会。即使事实上这两类选择方案中所得的客观结果受相同因素(即概率)的影响。这种表现出来的偏好,违背了期望效用理论所谓的替代性公理。卡尼曼提供了偏离期望效用理论的大量证据。 一个令人吃惊的发现是人们经常对区别于某种变化着的参照水平(如现状)的结果更敏感,而对结果的绝对水平不敏感。这种对相对变化比对绝对值更多的关注可能与认知心理学的某些已有法则相关,心理学认为人们对外部环境的相对变化比对其绝对水平的反应更大,比如温度或光照。 而且,以某参照水平为标准,相比于某一数量的收入,人们似乎对等量的损失更加反应强烈。特维尔斯基和卡尼曼(1992)估计,人们对一个适量损失的估价可能两倍于对等量收入的估价。也就是说,人们的偏好具有(局部的)损失厌恶的特征。小风险下,他们通常更偏好稳定状态,而不是一半对一半的机率赢12美元或输10美元。在大风险下,发现了明显的风险偏好行为,也与传统的风险厌恶假设不一致。例如,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1979)就发现,实验中10个人中有7个更愿意参与有25%的概率输掉6000美元的赌局,而不愿参加50%的概率输掉2000美元或4000美元(各25%的概率)。因为这两种抽彩的预期值应该是一样的,第一种只不过是第二种抽彩平均预留的变化形式,所以实验结果是与传统的风险厌恶假设相悖。 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的工作不仅限于这 类批评,他们还在其影响深远的文章“前景理论:风险决策的一种分析方法”(1979)中提出了一种替代的模型框架。与期望效用理论的公理式形式不同,他们的前景理论是描述式的。这一理论引自实证的观察结果,而不是由一套漂亮的逻辑的公理推导而出的。后来,特维尔斯基和卡尼曼认为实际可以有两种理论:期望效用理论用来定义理性行为,而用如前景理论这样的理论描述真实行为。期望效用理论可以对某些简单清楚的决策问题中的选择作真切的描述,但现实生活中更多决策问题却复杂繁乱,更复杂的行为模型是必须的。 两个模型有三点差异。首先,在前景理论中,决策者并不关心财富本身的最终价值,而是关心那个相对于参照点的财富量的相对变化w。这个参照点经常是决策者当前的财富水平,决策者以此来定义与现状相对比的得失。但这个参照水平也可以是某个欲求水平:参与人在给定现有财富和预期条件下,想努力获得的财富水平。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认为一个决策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要“编辑”,以便建立一个面对决策的参照水平,这样就可以给决策结果“编码”了:当结果大于参照点,就是赚了;小于参照点就赔。“编辑”阶段之后,就是估价阶段,当然是以方程(3)为标准。 与期望效用理论的第二个差别是价值函数v。这个函数除了定义在财富变化之外,还具有特殊的S形状。因此,在盈利的部分是凹的,在损失的部分是凸的,而且在向两端发展时,其敏感性在逐渐消失。这条曲线在0处有一拐点,这使得相对曲线的小的盈利部分,小的损失部分更加陡峭。而期望效用理论中的函数u的形状则总是平滑和凹的。 第三点差别在于决策的权重函数,它是客观概率p或q的一个函数。这个函数是单调递增的,并且在0和1两处不连续。因此,这个函数系统上赋予了小概率以过高的权重,而赋予大概率以过低的权重。 正是这些差异,使前景理论的预期可以与前面所提到的实验事实相符。由于人们对存在风险下的未来的估计是建立在与某一参照水平相关的财富变化的基础上的,所以对“编辑”阶段作适当假设,会使模型更加与以下观察结果相符:即人们总是因面对结构不同的问题,而做出不同的选择。价值函数由参照水平决定了一个拐点(这一点导致了曲线的小损失部分比小盈利部分更陡峭),这暗含一个结论,就是选择行为符合损失厌恶理论。而函数v的两端对客观概率变化的边际敏感度逐渐减弱消失,将导致决策者对盈利有风险厌恶(即过低地估价盈利可能)和对损失风险喜好(即过低地估价损失可能),这也与实验事实相符。而且决策权重函数对小概率的高估和对大概率的低估的事实也可以用来解释阿莱悖论。 前景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某些似乎背离传统经济学的行为规律。例如人们在购买家电时,总是倾向于购买昂贵的小额保险;他们也总是乐意为了省几毛钱驱车去很远的商店买些零七杂八,却不肯花费同样的精力购买能得到同比例折扣的贵重物品;他们在收到对其一生收入不利的消息时,又从来都抗拒做出减少消费的决定。 总之,卡尼曼及其他学者的实证研究显示出了不确定性下选择问题的许多规律,而前景理论为解释这些规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卡尼曼的研究结论为经济学家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视角,也促进了后来的模型建构工作。前景理论的一个扩展—累积的前景理论(Tversky Kahneman,1992)对原有观点进行了一些弱化。特别是,累积的前景理论考虑到了对大量的结果的预期,这与随机支配的原理相符。 前景理论及其扩展模型比期望效用理论更能真切地描述风险下的个人行为,并且已经在这方面贡献卓著。可以说,前景理论已成为风险决策领域应用性实证工作的基石。 三、总结 卡尼曼运用认知心理学讨论“回答问题-形成推断-做出选择”思维过程时的一些观点,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是如何进行经济决策的。在这条路上,其他的心理学家也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对不确定性下决策行为的研究工作影响最大,也最为出类拔萃。对行为经济学的其他领域,卡尼曼也做出了许多早期贡献。其中一例是他和Knetsch、Thaler(1986)对于“考虑公正”的重要性的研究工作。这一领域已经成为相当有活力的研究领域,其他研究者做了大量的后续实验研究,研究的结果显示许多市场行为的形成可能是出自公正和互惠的考虑。通过这些工作使卡尼曼成为了现代行为经济学和金融学蓬勃发展的始作俑者之一。他的研究也对其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医学领域受到广泛地引用。 史密斯是在经济研究中创造推行实验这种实证方法的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与卡尼曼不同,史密斯的研究工作并不是从向理性决策这一传统经济理论挑战开始的。他检验了有关市场表现的替代假设,尤其是不同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卡尼曼的调查和实验工作主要针对个性行为者的决策讨论展开,而史密斯的实验则专注于特定市场环境下,参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同时,史密斯还强调方法论讨论,发展了可行的实验方法,并且提出了构成一个好实验的必备标准。其他的研究者对这一传统继续深化研究。特别是普洛特的一些重要论文,不仅进一步发展了实验方法,还将实验方法拓展到其他新的研究领域。不过,经济学家们大多是通过史密斯的工作成果,才认识到实验室实验可以是经济研究的重要工具。 现今,心理学和实验经济学传统上相互重合的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这种新的研究工作对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所有领域都有潜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特定的心理现象(如有限理性、有限的利己动机或不完全的自控力等)是隐藏在一系列市场结果之下的重要因素。行为理论通过艰苦的发展,理论预期逐渐与这些实验事实相符,并最终取代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某些元素。金融经济学中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就是确定市场套利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清除系统非理性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实验经济学论文: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论文关键词]实验经济学 实验环境 实验方法 [论文摘要]实验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跻身于主流经济学之列,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极大兴趣。本文系统阐述了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及其与传统研究方法相比独具的两大优点:可复制性、可控制性;并介绍了它在理论与实际中的应用。 一、引言 实验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它是对传统经济解释方法的拓展,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比它具有两个优点:可复制性和可控制性。可复制性是指其他研究人员可以复制实验从而具有独立验证结果的能力;可控制性是指操纵实验室条件以使观测到的数据足以用于评估各种理论。利用实验条件的可操纵性防止了各种与之相伴的不可观察因素的变化,这样就可得到比理论验证更纯粹更有效的数据。 二、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验的设计 在实验经济学中,经济理论的实验不可能完全复制现实经济的运行过程,因此我们构造的是与实际环境相似的实验室环境,让实验者在模拟的经济环境中做出反应。普洛特认为,实验经济学通过简单的实验来比较和评估各种相互竞争的理论,这种比较和评估并不因简单实验没有完全模拟现实经济而影响其效力。高鸿桢教授也说过,试图在实验室中完全实现现实环境的复杂性是无益的。因此,“简单性”正是经济学实验的长处。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为:确定实验目标,选择合适的交易制度,选择被试,确定被试报酬的支付方案,编写实验指导用语,实验方案的审定。 实验室交易制度的设计。无论实验的类型或研究的焦点是什么,都必须规定交易规则和其他环境特征。在实验设计中是交易规则的细微改变可能对观测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实验经济学中的交易制度设计是相当重要的。 被试的选择。实验经济学的实验是精心设计的,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在实验中有时可能出现我们所不希望的行动,所以在选择被试时,要尽量注意减少被试的差异,或选择被试差异与实验目的无关或影响极小的被试。 报酬的支付。支付给被试现金或其他奖励作为报酬,支付的多少与被试在实验中的表现密切相关,这是实验经济学与调查问卷的根本区别。支付报酬要遵循所谓价值诱导理论。绝不可故意欺骗被试。 2.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1)比较和评估。实验结果的有效性,所验证的理论的真实性都要通过比较与评估的方法得出,因此,实验经济学高度重视比较与评估的方法的应用。一是将“效率”作为比较标准。普洛特和史密斯将效率定义为被试的报酬总和与最大可能报酬的比率,并把它作为比较分析互相竞争理论的依据,探讨如何改进理论模型标准的问题。二是采用独立自动变量。实验中独立的变动每个自变量,获得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最确切数量。三是评估结论建立在概率分布的基础上。被试并不能总是处于理性状态,非理性会使人的行为出现变异,因而经济理论的实验数据呈概率分布状态,所以评估出结论不是运用概率密度的乘积来表示。 (2)运用行为和心理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许多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出现差异,其原因是理论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而被试的行为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因此,只有运用了诸如展望理论、心理间隔理论等行为理论,来分析被实验者的非理性行为,才能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将心理学实验和经济学实验相结合是近年经济学实验的一种发展趋势。 三、实验经济学的应用 实验经济学在理论领域广泛应用于两个方面: 1.检验理论 实验能对不同的理论的优劣进行检验。他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优势:在简化的实验室环境下,实验者能对实验环境进行良好的控制,从而能比非实验方法更好的确定各个实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发现新规律 在不存在理论时,经过反复的实验,我们往往会发现新的规律。比如人在博弈中的学习行为,这为研究者根据实验数据和现象建立新理论提供了可能。 在现实中,实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查尔斯·普洛特和费农·史密斯(1978)用实验方法发现了标签价格机制。在日本,实验经济学已在市场研究、谈判、投标、环保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如西条辰义等人将实验经济学应用在“温室效应气体排除权交易的机制设计”方面,取得的成绩备受关注。不只是在经济领域,实验经济学也广泛应用于政治法律管理等方面。 (1)实验经济学为制度设计提供依据。传统上,制度评估必须在制度实施以后才能做出,这可能导致制度无法挽回设计失误。当使用实验经济学方法以后,制度设计、政策设计甚至管理学中的一些策略设计都可以在可控的实验环境下借助实验室完成,这会改变制度设计因依赖于理论而造成的盲目性。(2)实验经济学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指导。如某公司在确定如何对其新产品进行包装之前可以设计一个恰当的实验,考察被试对可供选择的方案的反应,根据实验结果提供的信息帮助确定最优的包装方案。(3)实验经济学应用于公共政策、国际关系、竞选等方面,通过建立模拟环境进行仿真实验,使我们做出最优决策。“总统股票市场”就是实验经济学在政治学上应用的一个成功的例子,该实验成功的预测了198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布什领先的百分比,其准确度超过了任何民意调查结果。 实验经济学论文:关于实验教学在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正逐步在国内理论经济学课堂中应用。该教学模式对于提高知识结构的稳定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加强实验教学的推广与应用应当成为高校理论经济学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内容。 论文关键词:理论经济学;实验教学;构想 一、实验教学进入经济学课堂的意义 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是指将实验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经济学原理,通过参与者和观测者的双重身份,激发学生对于经济事件的好奇心,并鼓励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思考解释现实世界的一种教学方法。 1.提高知识结构的稳定性。理论教学作为课堂知识传授的一种古老方式,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学科知识的历史积淀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本课程较为正确的理性认识,从而达到知识增长效益的最大化。然而,由于缺乏直接经验的铺垫和感性认识的积累,这种知识体系难以形成稳定的、长期的理性认识和体系构架,不容易产生内化效应(张革华,彭娟,2009)。实验教学使学生在课堂获得知识的途径更具直接性和直观性,在更清晰地理解抽象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稳定的知识结构。 2.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实验教学最大的魅力在于学生对于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实验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着重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师生的参与与互动,使经济学课堂更具活力。另一方面,实验教学模式进入课堂,增加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的吸引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中外大学生素质的比较研究的结论中,创新意识的缺乏始终是中国教育的不足。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并解决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源泉。可以说,实验教学在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和有效途径。(孙文彬,2006) 4.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课程体系、准备教学条件、记录过程、撰写报告、汇报结果,完成作业,这一系列的课前、课堂及课后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充分掌握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使学生的其他能力得到锻炼,为学生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二、国内实验教学发展滞后的原因 1.经济学学科性质与学科定位的制约。经济领域的复杂性,参与主体的多样性使经济实验困难重重,加上经济理论的高度抽象性,更难用简单的实验进行演示或论证。另外,专业基础理论平台课的定位也决定了该学科教学过程中倾向于选择直截了当的灌输式课堂授课模式,舍弃理论的探寻过程,从而忽略学科自身建设和学科内容的创新与发展。 2.师资缺乏以及教师考核体系与教学脱钩现象严重的制约。目前国内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推广师资欠缺,大部分经济学教师一直处在高校环境中,本身就是在传统理论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缺乏对现实经济世界的感性认识,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不强。另外,由于目前中国高校教师的考核体系和晋级制度普遍偏重于科研环节,对教学能力和教学创新的要求达到可以忽略的地步,这种机制的导向性决定了任何理性的个体都会忽视教学的创新,因而,理论经济学实验教学不能取得突破就不足为奇了(李军军,黄茂兴,2011)。 3.实验教学的各方面条件不足的制约。首先,授课班级规模的制约。1999年后高校大规模扩招导致大班授课成为大部分基础理论课程主要的授课方式,这严重制约了课堂实验教学的尝试与推广,很难想象在讲座式的课堂展开课堂实验。即便教师有尝试的欲望,也很难在此教学条件下安排和操控课堂实验的有序进行。 其次,教师及教辅团队建设的制约。课堂实验需要教师对课堂的管理和实验过程各个环节的指导。国外高校助教制度较为普遍,通常由助教辅助完成实验各环节。国内高校授课环节很少出现教学团队。这种“单打独斗”式的授课方式很难完成较为复杂的实验教学。 最后,课时与考核方式的制约。经过多次的课程体制改革,许多高校理论课程的课时不断地被压缩,赶进度、完成教学计划成为教师授课的重要目标。另外,在加强档案管理,规范考核制度的要求下,闭卷统考往往成为专业理论必修课选择的考核方式。在此指挥棒下,相对灵活但较难规范的实验环节很难进入课程考核体系,于是缺乏激励成为课堂实验开展的又一大制约。 三、加强实验教学在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构想 由于实验环节的欠缺,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存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的问题。加强实验教学在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当务之急。 1.逐步展开,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稳步提升课堂实验的质量和效果。课堂实验教学需要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内容的随时更新,开设时间的长短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我们倡议经济学课堂尽快展开实验教学的尝试,从无到有,从尝试到推广到普遍应用,从模仿到创新,从简单实验到复杂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积累并交流经验,稳步提升我国经济学课堂实验的整体质量和教学效果,注重创新,形成自我鲜明、符合中国特色的课堂实验教学模式。 2.加强师资建设,鼓励教师间的合作与教学团队建设。在师资建设上采取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式。一方面通过引进海外人才,利用这些人才在海外接受的教育,尽快完成课堂实验的效仿与尝试。另一方面加强现有师资力量各方面素质的提高,组建教学团队,鼓励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分享实验结果。各高校还应积极鼓励和支持科研活动对教学环节的“反哺”,将科研活动积累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素材应用于课堂实验教学,丰富实验教学内容。这也可以成为实验教学创新的良好途径。 3.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实验中来。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学习国外教授的一些做法,给与实验的优胜者颁发一定的小奖励作为纪念,既活跃了气氛,又在课堂中增添一定的竞争意识。奖励的力度可依实验的难度和表现的差距来定。 4.加强必要的配套设施建设,包括网络技术和仿真技术等。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内容的拓展还可以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包括软件技术与网络平台的应用。例如利用Excel、Matlab、OriginPro等软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将经济学中的变量、曲线、模型在给定条件下自动生成,使学生对经济理论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这也可以成为经济学课堂实验的一个思路。 应当强调的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经济学实验教学只能是课堂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不可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形式。由于课时有限,只能适当地穿插安排,且特别强调实验课前的充分准备。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课前充分准备,课上积极参与,内容精心组织,细节细致安排,就能成就一堂效果理想的经济学实验课! 实验经济学论文:实验经济学:兴起、应用与意义 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以表彰他在实验经济学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实验经济学对于中国经济工作者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本文将对实验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基本方法及主要特点作简单介绍。 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 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是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 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终固守着经济理论难以实验的思维定式。 弗农·史密斯教授敏锐觉察到实验经济理论的作用,并首次付之于实践。他在亚利桑那大学十一个班级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实验,验证了竞争均衡理论。据此实验所撰写的论文《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在1962年的《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标志着实验经济学的诞生。此后,实验经济学开始运用于验证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例如,弗农·史密斯的“口头双向拍卖市场实验”提出了市场参数完全有可能影响均衡产出收敛性的结论;赫伯特·西蒙根据博弈实验结果分析了存在性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和程序性理性(Procedural Rationality)的区别。五六十年代的实验经济学主要局限在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领域,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理论自身的缺陷影响可实验性,研究过程往往是从假设前提出发,然后运用复杂数学推导出相关命题。由于假设前提的高度抽象,无法在实验室里得到证实,因而相关命题也就无法实验。 另一方面实验技术的不成熟也制约了经济理论的实验。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学的主导理论体系发生了变化。一般均衡理论、工业组织理论、社会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研究的假设由抽象拉回到现实。行为理论的成熟和合理预期理论的出现为实验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此外,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得复杂经济现象的实验成为可能。实验方法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公共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诸多经济领域。 目前,实验经济学迅速发展,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越来越多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杂志不断刊登实验经济学论文,实验经济专刊、专著和论文集陆续出版。实验经济学已从美国传播到法国、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挪威、瑞典、加拿大、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许多国家。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弗农·史密斯,标志着实验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步入主流经济学的舞台。 二、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和运用 经济理论的实验与物理、化学实验一样包含实验设计、选择实验设备和实验步骤、分析数据以及报告结果等环节。由于实验对象是社会中的人,需要验证的是行为命题,经济理论的实验需要运用有别于物理、化学实验的方法,主要有: 1.模拟和仿真 经济理论的实验不能刻意复制出现实经济的运转过程,而是要模拟出允许不同人类行为存在的环境,以便于实验者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观察人们不确定的价值观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查尔斯·普洛特认为:“实验室建立的经济与现实经济相比可能特别简单,但是却一样地真实。真实的人被真实的金钱所驱动,因为真实的天赋和真实的局限,作出真实的决策和真实的错误,并为其行为后果而真实地悲喜”。弗农·史密斯采用只有三个网络节点的模型来模拟电力系统,其实验结果基本上能反映现实电力系统运行中发电企业和电力交易商的行为类型和特征。 此外,实验经济学还通过一些仿真技巧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一是采取“随机化”方法,被实验者的选取、角色的分配均随机产生; 二是保密实验意图,十分小心地讲解实验,不出现暗示性术语,以防止被实验者在实验前对行为对错已有判断; 三是使用“价值诱导理论”(Induced Value Theory),诱导被实验者发挥被指定角色的特性,使其个人先天的特性尽可能与实验无关。 2.比较与评估 实验经济学高度重视比较和评估的方法。通过比较和评估,判断实验本身的好坏,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验证理论的真实性。 首先,将“效率”作为比较标准。查尔斯 #8226;普洛特和弗农·史密斯将实际付给被实验者的报酬总和与最大可能报酬的比率视作实验的“效率”,并把“效率”作为比较分析相互竞争理论的依据,探讨如何改进理论模型。甚至在没有现成理论的情况下,根据效率来提出和验证新的理论。 其次,方法上采取独立变动自变量。实验关系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时,容易出现变量之间的混合作用。因此实验中应独立地变动每个自变量,获得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最确切的数据,为比较和评估提供非偶发事件资料。 第三,评估的结论建立在概率分布基础上。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不始终处于理性状态,非理性就会使人的行为出现变异,因而经济理论的实验数据呈概率分布状态。所以,评估出的结论不可能按照形式逻辑的模式,只存在真或伪两种结果,而是用结论与其概率密度的乘积来表示。例如,弗农·史密斯在电力市场竞争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之一是高峰负荷时期电价提高的概率密度较小,而不是一定不提价。 3.行为分析和心理研究 经济理论的实验是把社会中的人作为被实验者,所要验证的是人的行为命题,自然就需要借助行为和心理分析的方法。 一是运用行为理论来完善和改进实验。例如针对行为人对重复行为有厌烦的心理,在实验设计中运用价值诱导方法,并把实验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内。 二是运用行为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许多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出现差异,其原因是理论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而被实验者的行为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因此只有运用了诸如展望理论、后悔和认知失协理论、心理间隔理论等行为理论,来分析被实验者的非理性行为,才能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三、实验经济学的意义和局限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标志着经济学方法论上的重大变革。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模仿自然科学的信念十分坚定,实证方法始终是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其范式是提出理论假设并力图避免和消除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然后在理论假设上建立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主要结论,最后对理论结果进行经验实证并由此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 不可否认,这种假说演绎方法有科学合理的方面,但同时也有不少缺陷。例如,理论前提假设和数学推导排斥了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非理性和不确定因素。又如经验检验具有被动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缺点。实验经济学继承了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传统,弥补了经济学实证方法的缺陷。 首先,实验经济学以可犯错误、有学习能力的行为人取代以往的“理性经济人”假说,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取代单纯的数学推导,解决以往实证研究的高度抽象和简化与现实世界不一致的问题。 其次,实验经济学家可以再造实验和反复验证,用现实数据代替历史数据,克服以往经验检验的不可重复性。 最后,在实验室里,可以操纵实验变量和控制实验条件,排除了非关键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从而克服了以往经验检验被动性的缺陷。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促进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 首先,实验经济学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将人类决策行为当作研究对象,把经济运行过程纳入到研究领域,从而发现更符合现实的经济规律。 其次,实验经济学还催生出新的经济学科。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把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行为经济学。 再者,实验经济学构建了连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桥梁。宏观经济理论的实验建立在微观行为的基础上,而对微观经济论的实验也常常验证了宏观经济理论。例如查尔斯·普洛特模拟市场机制既验证了市场价格收敛于一般均衡,同时也考察了货币供给增加对产出的真实作用。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仅有短短的五十多年。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还有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主要表现为: 实验参与者的主观性影响到实验的有效性。实验者在设计方案时无法完全排除个人偏好和主观猜测,被实验者在实验时有可能考虑与实验者的关系而有意识地完成实验期望。这些主观因素对实验的可重复性提出挑战,造成许多相同实验由不同的实验者设计或者由不同被实验者执行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 此外,目前实验经济学取得的主要成果还局限在微观经济理论,如何拓展其运用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实验经济学论文:从进化与实验经济学的观点看道德的由来 [论文关键词]利他行为;亲缘选择;互惠;实验经济学 [论文摘要]人类社会中的道德,一般而言大多意味着牺牲自己的利益帮助别人。也即广义上的利他。但是这样一种特征,似乎与进化论中残酷的生存竞争相矛盾。人类道德是怎样起源的?利他行为如何能在自然选择中保存下来?文章阐述了动物行为理论中有关利他行为的解释,以及国外实验经济学中与人类行为模式相关的结果,探讨了人类道德的内涵,可能的进化上的优势以及进化的途径。 大约从幼儿园开始,老师、父母就谆谆教导我们要做一个讲道德的人,拾金不昧,乐于助人,我们从那时起就有这样的概念:一个有着崇高道德水准的人,一个乐于无私奉献的人,在社会上将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喜爱。道德不同于法律,它并不是一种被强制执行的行为准则,而是人类社会中一个无形的标准、一种制度。道德,在我们心目中似乎与这个世界同时产生,只有遵守它才能受人尊敬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游戏规则。 然而,当我们接触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了解到自然界残酷的自然选择时,一个小小的声音在我们心里不安地说:“道德,遵守它往往意味着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帮助别人,有着这样行为的个体,为什么能够在生存竞争中生存下来呢?” 如果我们把道德视为社会制度的一种——人类社会本可以有着不一样的社会制度:所有的小孩可以从呱呱坠地起被灌输的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们以自私自利为美德,只有那些一心只为自己追求利益的人才得到人们的尊重……——我们的社会完全可以是另一副模样。那么,我们禁不住想知道:道德,或者说广义上人类的利他行为,是怎样在自然选择中被大自然的金手指所垂青的呢? 一、来自生物界的声音 说起利他行为,生物界中的例子数不胜数,或许来自这些比人类低等、简单的生物的例子,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人类的道德。 (一)亲缘选择的力量:自私的基因 亲缘选择的利他行为。是指发生在亲族间的利他行为。典型的例子如一些膜翅目昆虫:蜜蜂,蚂蚁。蜜蜂中的工蜂没有繁殖能力,它辛辛苦苦劳作一生,只是为了养育蜂王以及蜂王的后代。事实上,工蜂与蜂王往往是同胞姐妹,从平均概率上来说,享有3/4共同的基因,它的这种利他行为,虽然不利于自己的繁衍,但是有利于它与蜂王共享的那部分基因在整个蜜蜂种群中的增加,并因为这种基因的增加而使得利他行为闯过自然选择的剪刀,稳定地持续下来。Dawkins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详细描述了这种行为,并提出基因不但是遗传的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单位。 也许亲缘选择的力量的确在人类身上发挥着作用,是道德行为的动力之一:百万富翁为自己的家乡人民捐款;人们在异乡看到自己的同乡人感到格外亲切并乐于帮助他们。这点点滴滴的道德背后,是那自私的基因,那存在于利他行为的施与者和接受者身上的共同的基因,在悄悄地发挥作用吗? 人类的行为。或多或少地受到细胞中所携带的基因的控制。一张熟悉的脸庞,一口亲切的乡音,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触发了你细胞里那段表现型与之相同的基因,而这个自私的基因,为了帮助它自己的另一个复本,在你的身体里引发了一系列变化,诱导了你的利他行为。也许这就是道德的本质,而人。只不过是自私的基因帮助它的一个复本的工具而已。 但是,亲缘选择并不能解释人类道德的全部。亲缘选择的适用范围仅仅是人类为亲属或部落谋福利的利他行为,这与人类道德这个复杂的社会标准比起来,不过是九牛一毛。人类对于那些素不相识的人的帮助,比如拾金不昧,又当如何解释呢? (二)基于互惠的利他行为 这是一种期待回报的利他行为,经典的例子是动物界里的吸血蝙蝠,当某只蝙蝠没有吸到血又非常饥饿时,吸到血的蝙蝠会吐给它一点血,靠着互助,蝙蝠就能克服个体不时遇到的捕食失败。 如果我们把这种理论用到人类身上,也就是说人类的利他行为是期待他人的回报的:拾金不昧的人可能希望能够得到失主的奖励;同事的小孩考上大学了去送礼,是因为日后自己家的小孩金榜题名时人家会有回礼;中国人请客喜欢一人买单,是因为下一次聚会时可以白吃,别人请客。这些可能是基于互惠的利他行为,也许就是人类社会中的“伪君子”的来历,这种理论,看来的确能帮助我们理解一些所谓的“道德”。 诚然,互惠利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依赖于特定的条件:小而稳定的团体,具备识别对方的能力等等。不过人类识别自己同伴的能力在动物界的确是独一无二的。生物学家很早就注意到在人的大脑皮层中,负责控制面部肌肉的部分大约占去了近1/2,因此人类有着丰富的表情,如眼神、微笑等。曾经有学者在120个实验者中开展最后通牒实验,每一次实验前向实验者展示其实验伙伴的照片,有些照片上是一张笑脸,而另一些照片上的实验者表情平淡。结果表明,那些看到对方笑脸的实验者会提出更加公平的分配方案,而且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人类面部的各种细微变化,如是否显得真诚友好,是否有些阴沉郁闷,对实验者提出的分配方案都有影响。生物学家常常为人类如此丰富的社交工具,如表情和神态,感到惊讶,而也许正是因为人类有如此丰富的社交工具,才使得人类能够识别那些愿意合作的人和不愿意合作的人,从而让互惠利他的行为在人类中获得了发展。 但是,互惠利他仍然不是道德,互惠只能存在于小而稳定的群体中,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社会,如此大的一个群体中的利他行为:当你在公交车上让座给一位老奶奶时,你是在指望日后她或她的后代的回报吗? 二、来自实验经济学的启示 在学者Ernst Fehr和Bettina Rockenbach进行的一次公共物品试验中心,他们对原来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在每一次实验开始以前,所有的试验参与者都被要求在带有惩罚机制的试验和不带惩罚机制的试验中进行选择、每一个试验参与者完成选择之后,所有人按各自的意愿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带惩罚机制和不带惩罚机制的试验,一次试验结束以后,每个参与者将有再次选择的机会。他们的试验结果非常有意思:一开始,大约有2/3的人选择了没有惩罚机制的试验,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愿意进行无惩罚机制的试验的人越来越少,到最后,几乎没有人愿意进行这样的试验。而那些自愿选择了有惩罚机制的人们严厉地惩罚了搭便车的人,并在最后几次试验中进行了很好的合作,每个人对公共物品的贡献都很大。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共物品试验中,合作的确是使人们的收益最大化的选择,只是这种合作很难实现,特别是在一个比较大的、互不相识的群体中,但是,在这个引入了惩罚机制的公共物品试验的最后,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互不相识,可是合作依然进行得有条不紊。 于是,笔者禁不住产生了这样的疑问:道德,会不会就像公共物品试验中这种惩罚制度一样,虽然它牺牲了个人的利益(为了惩罚别人,个人要付1元钱),但是由于它达成了人类群体的稳定的合作,而获得了自然选择的青睐?这种猜想为一些经济学家所认同,如叶航认为,在原始人类与大自然的艰苦斗争中,合作的法则比霍布斯的“丛林法则”更有效率,而道德正是一种有利于合作的精神或行为规则。 如果道德的确是因为它可以使人类社会达成稳定的合作而在进化上被保留下来,那么道德最初起源于什么?或者说,道德,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是怎样进化而来的呢? 三、道德的进化:一种可能 就像我们在生物课上讨论长颈鹿的脖子如何变得那么长一样,我们也可以试着来讨论一下人类的道德是如何进化而来的。 在我们祖先生存的那个遥远的年代,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人类时时刻刻面临着饥饿和死亡的威胁。在这种环境下,合作,无疑能够增加每一个个体生存下去的可能,但是,在这种关键时刻,合作的回报变得非常不稳定,因为这个群体能否生存下去,特定个体能否生存下去,都是难以预测的未知数。于是,当一个群体最需要利他的心理,最需要合作的时候,基于互惠的合作,由于群体的不稳定,在进化中遭遇了无情的淘汰。 根据人类学家的观点,人类社会首先是根据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而构成的,根据地缘关系而构成的区域性社会是后来的产物,而我们今天面对的以国家为核心的社会形态,它的历史只有5000年左右。既然如此,那么最初由血缘关系的远近构成的社会中必然存在的亲缘利他行为,是不是会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而扩散到了后来由地缘关系构成的区域性社会,以至今日的国家呢? 生物学家对于一些鸟类和昆虫的研究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种猜想。他们发现,许多鸟类中的雄性个体在哺育后代时并不会区分鸟巢里的孩子哪些和自己有血缘关系,它们会对巢里所有的小鸟给予同等的爱护,尽管其中有些并不是自己的孩子。另外在一种蜜蜂中,有时蜂王会与另外的蜂王合作建立蜂巢,于是最终建立起来的蜂巢会由几个蜂王共同领导,不过这时,蜂巢里的工蜂并不会偏爱那些与自己有着同一个母亲的幼蜂(它们之间实际上是姐妹关系),而是对整个蜂巢里的所有幼蜂都一视同仁。对于这些现象,生物学家的解释是:区别与自己并没有亲缘关系的个体带来的成本比收益大,比如工蜂在这种辨认的过程中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从而降低了整个蜂巢的工作效率。另外,由于所有的幼蜂从小就在一个蜂巢里,彼此的气味也很相近,这使得工蜂在辨别自己真正的姐妹时也很容易出错。所有这些原因使得那些严格遵守亲缘利他原则的群体在生存竞争中处于劣势,而那些将亲缘利他行为扩散到所有同伴的群体将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扩大,原来的一个家族慢慢增加到两个、三个甚至更多,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中,亲缘利他的扩散完全可能由于同样的原因而发生。也许,当人类对亲族与非亲族的伙伴给予同样的帮助时,最原始的道德,就在人类社会中萌芽了。 而道德一旦出现,拥有它的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将因之而获利,因为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无条件地遵守道德准则,人们彼此之间将达成稳定的合作。 当你在午夜空荡荡的十字路口等红灯时,你当然不是希望这时候交警会给你奖金之类,但是,正是因为司机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白天熙熙攘攘的公路上,车辆才能井然有序地行驶。遵守交通规则——人类道德的内容之一——它所带来的合作,使所有人的效用都得到了提高。这就是拥有道德这种社会制度的群体在进化上所具有的优势。回到前面的例子上来:当你在公交车上让座给一位老奶奶时,你并不需要她日后的回报。事实上,由于你的行为(还有许许多多像你一样的不求回报的纯粹的利他行为),“照顾老年人”这一道德标准得以在人类社会中稳定地延续,所有人都会自觉遵守这个规则,人类在照顾老年人这一点上实现了全社会的一种合作。于是,当你白发苍苍的时候,你也会享受到这种道德带来的好处,更好地度过晚年。 这就是道德的力量,拥有这种力量的群体,将在艰难地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保持稳定的合作,从而获得比其他群体更多的生存机会。 这种社会制度——道德,之所以能够在进化中保留下来,是因为它使得群体内部的合作成为进化上稳定有利的行为,它提高了群体内合作的适应性。有着这种社会制度的群体能更好地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而正是这样,道德——人类的秘密法宝,也才能在进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记得小时候听过一句这样的诗:“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相互扶持,才能飞向天空。”人类道德所倡导的利他行为,从来在我们心目中就是那么美好,也许,道德是我们的祖先在千万年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积累下来的财富,告诉我们一个社会应该有怎样的标准和法则。人类只有合作才能生存,而道德。就是让合作稳定进行下去的制度基础,是让我们各自的翅膀能够协调一致地飞翔的口令。 实验经济学论文: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论文关键词]实验经济学 实验环境 实验方法 [论文摘要]实验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跻身于主流经济学之列,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极大兴趣。本文系统阐述了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及其与传统研究方法相比独具的两大优点:可复制性、可控制性;并介绍了它在理论与实际中的应用。 一、引言 实验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它是对传统经济解释方法的拓展,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比它具有两个优点:可复制性和可控制性。可复制性是指其他研究人员可以复制实验从而具有独立验证结果的能力;可控制性是指操纵实验室条件以使观测到的数据足以用于评估各种理论。利用实验条件的可操纵性防止了各种与之相伴的不可观察因素的变化,这样就可得到比理论验证更纯粹更有效的数据。 二、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验的设计 在实验经济学中,经济理论的实验不可能完全复制现实经济的运行过程,因此我们构造的是与实际环境相似的实验室环境,让实验者在模拟的经济环境中做出反应。普洛特认为,实验经济学通过简单的实验来比较和评估各种相互竞争的理论,这种比较和评估并不因简单实验没有完全模拟现实经济而影响其效力。高鸿桢教授也说过,试图在实验室中完全实现现实环境的复杂性是无益的。因此,“简单性”正是经济学实验的长处。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为:确定实验目标,选择合适的交易制度,选择被试,确定被试报酬的支付方案,编写实验指导用语,实验方案的审定。 实验室交易制度的设计。无论实验的类型或研究的焦点是什么,都必须规定交易规则和其他环境特征。在实验设计中是交易规则的细微改变可能对观测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实验经济学中的交易制度设计是相当重要的。 被试的选择。实验经济学的实验是精心设计的,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在实验中有时可能出现我们所不希望的行动,所以在选择被试时,要尽量注意减少被试的差异,或选择被试差异与实验目的无关或影响极小的被试。 报酬的支付。支付给被试现金或其他奖励作为报酬,支付的多少与被试在实验中的表现密切相关,这是实验经济学与调查问卷的根本区别。支付报酬要遵循所谓价值诱导理论。绝不可故意欺骗被试。 2.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1)比较和评估。实验结果的有效性,所验证的理论的真实性都要通过比较与评估的方法得出,因此,实验经济学高度重视比较与评估的方法的应用。一是将“效率”作为比较标准。普洛特和史密斯将效率定义为被试的报酬总和与最大可能报酬的比率,并把它作为比较分析互相竞争理论的依据,探讨如何改进理论模型标准的问题。二是采用独立自动变量。实验中独立的变动每个自变量,获得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最确切数量。三是评估结论建立在概率分布的基础上。被试并不能总是处于理性状态,非理性会使人的行为出现变异,因而经济理论的实验数据呈概率分布状态,所以评估出结论不是运用概率密度的乘积来表示。 (2)运用行为和心理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许多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出现差异,其原因是理论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而被试的行为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因此,只有运用了诸如展望理论、心理间隔理论等行为理论,来分析被实验者的非理性行为,才能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将心理学实验和经济学实验相结合是近年经济学实验的一种发展趋势。 三、实验经济学的应用 实验经济学在理论领域广泛应用于两个方面: 1.检验理论 实验能对不同的理论的优劣进行检验。他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优势:在简化的实验室环境下,实验者能对实验环境进行良好的控制,从而能比非实验方法更好的确定各个实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发现新规律 在不存在理论时,经过反复的实验,我们往往会发现新的规律。比如人在博弈中的学习行为,这为研究者根据实验数据和现象建立新理论提供了可能。 在现实中,实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查尔斯·普洛特和费农·史密斯(1978)用实验方法发现了标签价格机制。在日本,实验经济学已在市场研究、谈判、投标、环保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如西条辰义等人将实验经济学应用在“温室效应气体排除权交易的机制设计”方面,取得的成绩备受关注。不只是在经济领域,实验经济学也广泛应用于政治法律管理等方面。 (1)实验经济学为制度设计提供依据。传统上,制度评估必须在制度实施以后才能做出,这可能导致制度无法挽回设计失误。当使用实验经济学方法以后,制度设计、政策设计甚至管理学中的一些策略设计都可以在可控的实验环境下借助实验室完成,这会改变制度设计因依赖于理论而造成的盲目性。(2)实验经济学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指导。如某公司在确定如何对其新产品进行包装之前可以设计一个恰当的实验,考察被试对可供选择的方案的反应,根据实验结果提供的信息帮助确定最优的包装方案。(3)实验经济学应用于公共政策、国际关系、竞选等方面,通过建立模拟环境进行仿真实验,使我们做出最优决策。“总统股票市场”就是实验经济学在政治学上应用的一个成功的例子,该实验成功的预测了198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布什领先的百分比,其准确度超过了任何民意调查结果。 实验经济学论文:关于实验教学在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正逐步在国内理论经济学课堂中应用。该教学模式对于提高知识结构的稳定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加强实验教学的推广与应用应当成为高校理论经济学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内容。 论文关键词:理论经济学;实验教学;构想 一、实验教学进入经济学课堂的意义 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是指将实验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经济学原理,通过参与者和观测者的双重身份,激发学生对于经济事件的好奇心,并鼓励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思考解释现实世界的一种教学方法。 1.提高知识结构的稳定性。理论教学作为课堂知识传授的一种古老方式,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学科知识的历史积淀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本课程较为正确的理性认识,从而达到知识增长效益的最大化。然而,由于缺乏直接经验的铺垫和感性认识的积累,这种知识体系难以形成稳定的、长期的理性认识和体系构架,不容易产生内化效应(张革华,彭娟,2009)。实验教学使学生在课堂获得知识的途径更具直接性和直观性,在更清晰地理解抽象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稳定的知识结构。 2.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实验教学最大的魅力在于学生对于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实验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着重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师生的参与与互动,使经济学课堂更具活力。另一方面,实验教学模式进入课堂,增加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的吸引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中外大学生素质的比较研究的结论中,创新意识的缺乏始终是中国教育的不足。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并解决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源泉。可以说,实验教学在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和有效途径。(孙文彬,2006) 4.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课程体系、准备教学条件、记录过程、撰写报告、汇报结果,完成作业,这一系列的课前、课堂及课后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充分掌握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使学生的其他能力得到锻炼,为学生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二、国内实验教学发展滞后的原因 1.经济学学科性质与学科定位的制约。经济领域的复杂性,参与主体的多样性使经济实验困难重重,加上经济理论的高度抽象性,更难用简单的实验进行演示或论证。另外,专业基础理论平台课的定位也决定了该学科教学过程中倾向于选择直截了当的灌输式课堂授课模式,舍弃理论的探寻过程,从而忽略学科自身建设和学科内容的创新与发展。 2.师资缺乏以及教师考核体系与教学脱钩现象严重的制约。目前国内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推广师资欠缺,大部分经济学教师一直处在高校环境中,本身就是在传统理论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缺乏对现实经济世界的感性认识,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不强。另外,由于目前中国高校教师的考核体系和晋级制度普遍偏重于科研环节,对教学能力和教学创新的要求达到可以忽略的地步,这种机制的导向性决定了任何理性的个体都会忽视教学的创新,因而,理论经济学实验教学不能取得突破就不足为奇了(李军军,黄茂兴,2011)。 3.实验教学的各方面条件不足的制约。首先,授课班级规模的制约。1999年后高校大规模扩招导致大班授课成为大部分基础理论课程主要的授课方式,这严重制约了课堂实验教学的尝试与推广,很难想象在讲座式的课堂展开课堂实验。即便教师有尝试的欲望,也很难在此教学条件下安排和操控课堂实验的有序进行。 其次,教师及教辅团队建设的制约。课堂实验需要教师对课堂的管理和实验过程各个环节的指导。国外高校助教制度较为普遍,通常由助教辅助完成实验各环节。国内高校授课环节很少出现教学团队。这种“单打独斗”式的授课方式很难完成较为复杂的实验教学。 最后,课时与考核方式的制约。经过多次的课程体制改革,许多高校理论课程的课时不断地被压缩,赶进度、完成教学计划成为教师授课的重要目标。另外,在加强档案管理,规范考核制度的要求下,闭卷统考往往成为专业理论必修课选择的考核方式。在此指挥棒下,相对灵活但较难规范的实验环节很难进入课程考核体系,于是缺乏激励成为课堂实验开展的又一大制约。 三、加强实验教学在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构想 由于实验环节的欠缺,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存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的问题。加强实验教学在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当务之急。 1.逐步展开,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稳步提升课堂实验的质量和效果。课堂实验教学需要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内容的随时更新,开设时间的长短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我们倡议经济学课堂尽快展开实验教学的尝试,从无到有,从尝试到推广到普遍应用,从模仿到创新,从简单实验到复杂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积累并交流经验,稳步提升我国经济学课堂实验的整体质量和教学效果,注重创新,形成自我鲜明、符合中国特色的课堂实验教学模式。 2.加强师资建设,鼓励教师间的合作与教学团队建设。在师资建设上采取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式。一方面通过引进海外人才,利用这些人才在海外接受的教育,尽快完成课堂实验的效仿与尝试。另一方面加强现有师资力量各方面素质的提高,组建教学团队,鼓励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分享实验结果。各高校还应积极鼓励和支持科研活动对教学环节的“反哺”,将科研活动积累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素材应用于课堂实验教学,丰富实验教学内容。这也可以成为实验教学创新的良好途径。 3.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实验中来。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学习国外教授的一些做法,给与实验的优胜者颁发一定的小奖励作为纪念,既活跃了气氛,又在课堂中增添一定的竞争意识。奖励的力度可依实验的难度和表现的差距来定。 4.加强必要的配套设施建设,包括网络技术和仿真技术等。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内容的拓展还可以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包括软件技术与网络平台的应用。例如利用Excel、Matlab、OriginPro等软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将经济学中的变量、曲线、模型在给定条件下自动生成,使学生对经济理论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这也可以成为经济学课堂实验的一个思路。 应当强调的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经济学实验教学只能是课堂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不可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形式。由于课时有限,只能适当地穿插安排,且特别强调实验课前的充分准备。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课前充分准备,课上积极参与,内容精心组织,细节细致安排,就能成就一堂效果理想的经济学实验课! 实验经济学论文:实验经济学:兴起、应用与意义 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以表彰他在实验经济学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实验经济学对于中国经济工作者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本文将对实验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基本方法及主要特点作简单介绍。 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 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是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 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终固守着经济理论难以实验的思维定式。 弗农·史密斯教授敏锐觉察到实验经济理论的作用,并首次付之于实践。他在亚利桑那大学十一个班级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实验,验证了竞争均衡理论。据此实验所撰写的论文《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在1962年的《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标志着实验经济学的诞生。此后,实验经济学开始运用于验证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例如,弗农·史密斯的“口头双向拍卖市场实验”提出了市场参数完全有可能影响均衡产出收敛性的结论;赫伯特·西蒙根据博弈实验结果分析了存在性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和程序性理性(Procedural Rationality)的区别。五六十年代的实验经济学主要局限在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领域,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理论自身的缺陷影响可实验性,研究过程往往是从假设前提出发,然后运用复杂数学推导出相关命题。由于假设前提的高度抽象,无法在实验室里得到证实,因而相关命题也就无法实验。 另一方面实验技术的不成熟也制约了经济理论的实验。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学的主导理论体系发生了变化。一般均衡理论、工业组织理论、社会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研究的假设由抽象拉回到现实。行为理论的成熟和合理预期理论的出现为实验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此外,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得复杂经济现象的实验成为可能。实验方法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公共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诸多经济领域。 目前,实验经济学迅速发展,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越来越多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杂志不断刊登实验经济学论文,实验经济专刊、专著和论文集陆续出版。实验经济学已从美国传播到法国、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挪威、瑞典、加拿大、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许多国家。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弗农·史密斯,标志着实验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步入主流经济学的舞台。 二、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和运用 经济理论的实验与物理、化学实验一样包含实验设计、选择实验设备和实验步骤、分析数据以及报告结果等环节。由于实验对象是社会中的人,需要验证的是行为命题,经济理论的实验需要运用有别于物理、化学实验的方法,主要有: 1.模拟和仿真 经济理论的实验不能刻意复制出现实经济的运转过程,而是要模拟出允许不同人类行为存在的环境,以便于实验者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观察人们不确定的价值观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查尔斯·普洛特认为:“实验室建立的经济与现实经济相比可能特别简单,但是却一样地真实。真实的人被真实的金钱所驱动,因为真实的天赋和真实的局限,作出真实的决策和真实的错误,并为其行为后果而真实地悲喜”。弗农·史密斯采用只有三个网络节点的模型来模拟电力系统,其实验结果基本上能反映现实电力系统运行中发电企业和电力交易商的行为类型和特征。 此外,实验经济学还通过一些仿真技巧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一是采取“随机化”方法,被实验者的选取、角色的分配均随机产生; 二是保密实验意图,十分小心地讲解实验,不出现暗示性术语,以防止被实验者在实验前对行为对错已有判断; 三是使用“价值诱导理论”(Induced Value Theory),诱导被实验者发挥被指定角色的特性,使其个人先天的特性尽可能与实验无关。 2.比较与评估 实验经济学高度重视比较和评估的方法。通过比较和评估,判断实验本身的好坏,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验证理论的真实性。 首先,将“效率”作为比较标准。查尔斯 #8226;普洛特和弗农·史密斯将实际付给被实验者的报酬总和与最大可能报酬的比率视作实验的“效率”,并把“效率”作为比较分析相互竞争理论的依据,探讨如何改进理论模型。甚至在没有现成理论的情况下,根据效率来提出和验证新的理论。 其次,方法上采取独立变动自变量。实验关系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时,容易出现变量之间的混合作用。因此实验中应独立地变动每个自变量,获得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最确切的数据,为比较和评估提供非偶发事件资料。 第三,评估的结论建立在概率分布基础上。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不始终处于理性状态,非理性就会使人的行为出现变异,因而经济理论的实验数据呈概率分布状态。所以,评估出的结论不可能按照形式逻辑的模式,只存在真或伪两种结果,而是用结论与其概率密度的乘积来表示。例如,弗农·史密斯在电力市场竞争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之一是高峰负荷时期电价提高的概率密度较小,而不是一定不提价。 3.行为分析和心理研究 经济理论的实验是把社会中的人作为被实验者,所要验证的是人的行为命题,自然就需要借助行为和心理分析的方法。 一是运用行为理论来完善和改进实验。例如针对行为人对重复行为有厌烦的心理,在实验设计中运用价值诱导方法,并把实验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内。 二是运用行为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许多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出现差异,其原因是理论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而被实验者的行为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因此只有运用了诸如展望理论、后悔和认知失协理论、心理间隔理论等行为理论,来分析被实验者的非理性行为,才能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三、实验经济学的意义和局限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标志着经济学方法论上的重大变革。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模仿自然科学的信念十分坚定,实证方法始终是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其范式是提出理论假设并力图避免和消除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然后在理论假设上建立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主要结论,最后对理论结果进行经验实证并由此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 不可否认,这种假说演绎方法有科学合理的方面,但同时也有不少缺陷。例如,理论前提假设和数学推导排斥了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非理性和不确定因素。又如经验检验具有被动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缺点。实验经济学继承了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传统,弥补了经济学实证方法的缺陷。 首先,实验经济学以可犯错误、有学习能力的行为人取代以往的“理性经济人”假说,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取代单纯的数学推导,解决以往实证研究的高度抽象和简化与现实世界不一致的问题。 其次,实验经济学家可以再造实验和反复验证,用现实数据代替历史数据,克服以往经验检验的不可重复性。 最后,在实验室里,可以操纵实验变量和控制实验条件,排除了非关键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从而克服了以往经验检验被动性的缺陷。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促进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 首先,实验经济学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将人类决策行为当作研究对象,把经济运行过程纳入到研究领域,从而发现更符合现实的经济规律。 其次,实验经济学还催生出新的经济学科。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把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行为经济学。 再者,实验经济学构建了连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桥梁。宏观经济理论的实验建立在微观行为的基础上,而对微观经济论的实验也常常验证了宏观经济理论。例如查尔斯·普洛特模拟市场机制既验证了市场价格收敛于一般均衡,同时也考察了货币供给增加对产出的真实作用。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仅有短短的五十多年。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还有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主要表现为: 实验参与者的主观性影响到实验的有效性。实验者在设计方案时无法完全排除个人偏好和主观猜测,被实验者在实验时有可能考虑与实验者的关系而有意识地完成实验期望。这些主观因素对实验的可重复性提出挑战,造成许多相同实验由不同的实验者设计或者由不同被实验者执行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 此外,目前实验经济学取得的主要成果还局限在微观经济理论,如何拓展其运用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实验经济学论文:从进化与实验经济学的观点看道德的由来 [论文关键词]利他行为;亲缘选择;互惠;实验经济学 [论文摘要]人类社会中的道德,一般而言大多意味着牺牲自己的利益帮助别人。也即广义上的利他。但是这样一种特征,似乎与进化论中残酷的生存竞争相矛盾。人类道德是怎样起源的?利他行为如何能在自然选择中保存下来?文章阐述了动物行为理论中有关利他行为的解释,以及国外实验经济学中与人类行为模式相关的结果,探讨了人类道德的内涵,可能的进化上的优势以及进化的途径。 大约从幼儿园开始,老师、父母就谆谆教导我们要做一个讲道德的人,拾金不昧,乐于助人,我们从那时起就有这样的概念:一个有着崇高道德水准的人,一个乐于无私奉献的人,在社会上将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喜爱。道德不同于法律,它并不是一种被强制执行的行为准则,而是人类社会中一个无形的标准、一种制度。道德,在我们心目中似乎与这个世界同时产生,只有遵守它才能受人尊敬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游戏规则。 然而,当我们接触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了解到自然界残酷的自然选择时,一个小小的声音在我们心里不安地说:“道德,遵守它往往意味着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帮助别人,有着这样行为的个体,为什么能够在生存竞争中生存下来呢?” 如果我们把道德视为社会制度的一种——人类社会本可以有着不一样的社会制度:所有的小孩可以从呱呱坠地起被灌输的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们以自私自利为美德,只有那些一心只为自己追求利益的人才得到人们的尊重……——我们的社会完全可以是另一副模样。那么,我们禁不住想知道:道德,或者说广义上人类的利他行为,是怎样在自然选择中被大自然的金手指所垂青的呢? 一、来自生物界的声音 说起利他行为,生物界中的例子数不胜数,或许来自这些比人类低等、简单的生物的例子,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人类的道德。 (一)亲缘选择的力量:自私的基因 亲缘选择的利他行为。是指发生在亲族间的利他行为。典型的例子如一些膜翅目昆虫:蜜蜂,蚂蚁。蜜蜂中的工蜂没有繁殖能力,它辛辛苦苦劳作一生,只是为了养育蜂王以及蜂王的后代。事实上,工蜂与蜂王往往是同胞姐妹,从平均概率上来说,享有3/4共同的基因,它的这种利他行为,虽然不利于自己的繁衍,但是有利于它与蜂王共享的那部分基因在整个蜜蜂种群中的增加,并因为这种基因的增加而使得利他行为闯过自然选择的剪刀,稳定地持续下来。Dawkins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详细描述了这种行为,并提出基因不但是遗传的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单位。 也许亲缘选择的力量的确在人类身上发挥着作用,是道德行为的动力之一:百万富翁为自己的家乡人民捐款;人们在异乡看到自己的同乡人感到格外亲切并乐于帮助他们。这点点滴滴的道德背后,是那自私的基因,那存在于利他行为的施与者和接受者身上的共同的基因,在悄悄地发挥作用吗? 人类的行为。或多或少地受到细胞中所携带的基因的控制。一张熟悉的脸庞,一口亲切的乡音,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触发了你细胞里那段表现型与之相同的基因,而这个自私的基因,为了帮助它自己的另一个复本,在你的身体里引发了一系列变化,诱导了你的利他行为。也许这就是道德的本质,而人。只不过是自私的基因帮助它的一个复本的工具而已。 但是,亲缘选择并不能解释人类道德的全部。亲缘选择的适用范围仅仅是人类为亲属或部落谋福利的利他行为,这与人类道德这个复杂的社会标准比起来,不过是九牛一毛。人类对于那些素不相识的人的帮助,比如拾金不昧,又当如何解释呢? (二)基于互惠的利他行为 这是一种期待回报的利他行为,经典的例子是动物界里的吸血蝙蝠,当某只蝙蝠没有吸到血又非常饥饿时,吸到血的蝙蝠会吐给它一点血,靠着互助,蝙蝠就能克服个体不时遇到的捕食失败。 如果我们把这种理论用到人类身上,也就是说人类的利他行为是期待他人的回报的:拾金不昧的人可能希望能够得到失主的奖励;同事的小孩考上大学了去送礼,是因为日后自己家的小孩金榜题名时人家会有回礼;中国人请客喜欢一人买单,是因为下一次聚会时可以白吃,别人请客。这些可能是基于互惠的利他行为,也许就是人类社会中的“伪君子”的来历,这种理论,看来的确能帮助我们理解一些所谓的“道德”。 诚然,互惠利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依赖于特定的条件:小而稳定的团体,具备识别对方的能力等等。不过人类识别自己同伴的能力在动物界的确是独一无二的。生物学家很早就注意到在人的大脑皮层中,负责控制面部肌肉的部分大约占去了近1/2,因此人类有着丰富的表情,如眼神、微笑等。曾经有学者在120个实验者中开展最后通牒实验,每一次实验前向实验者展示其实验伙伴的照片,有些照片上是一张笑脸,而另一些照片上的实验者表情平淡。结果表明,那些看到对方笑脸的实验者会提出更加公平的分配方案,而且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人类面部的各种细微变化,如是否显得真诚友好,是否有些阴沉郁闷,对实验者提出的分配方案都有影响。生物学家常常为人类如此丰富的社交工具,如表情和神态,感到惊讶,而也许正是因为人类有如此丰富的社交工具,才使得人类能够识别那些愿意合作的人和不愿意合作的人,从而让互惠利他的行为在人类中获得了发展。 但是,互惠利他仍然不是道德,互惠只能存在于小而稳定的群体中,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社会,如此大的一个群体中的利他行为:当你在公交车上让座给一位老奶奶时,你是在指望日后她或她的后代的回报吗? 二、来自实验经济学的启示 在学者Ernst Fehr和Bettina Rockenbach进行的一次公共物品试验中心,他们对原来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在每一次实验开始以前,所有的试验参与者都被要求在带有惩罚机制的试验和不带惩罚机制的试验中进行选择、每一个试验参与者完成选择之后,所有人按各自的意愿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带惩罚机制和不带惩罚机制的试验,一次试验结束以后,每个参与者将有再次选择的机会。他们的试验结果非常有意思:一开始,大约有2/3的人选择了没有惩罚机制的试验,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愿意进行无惩罚机制的试验的人越来越少,到最后,几乎没有人愿意进行这样的试验。而那些自愿选择了有惩罚机制的人们严厉地惩罚了搭便车的人,并在最后几次试验中进行了很好的合作,每个人对公共物品的贡献都很大。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共物品试验中,合作的确是使人们的收益最大化的选择,只是这种合作很难实现,特别是在一个比较大的、互不相识的群体中,但是,在这个引入了惩罚机制的公共物品试验的最后,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互不相识,可是合作依然进行得有条不紊。 于是,笔者禁不住产生了这样的疑问:道德,会不会就像公共物品试验中这种惩罚制度一样,虽然它牺牲了个人的利益(为了惩罚别人,个人要付1元钱),但是由于它达成了人类群体的稳定的合作,而获得了自然选择的青睐?这种猜想为一些经济学家所认同,如叶航认为,在原始人类与大自然的艰苦斗争中,合作的法则比霍布斯的“丛林法则”更有效率,而道德正是一种有利于合作的精神或行为规则。 如果道德的确是因为它可以使人类社会达成稳定的合作而在进化上被保留下来,那么道德最初起源于什么?或者说,道德,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是怎样进化而来的呢? 三、道德的进化:一种可能 就像我们在生物课上讨论长颈鹿的脖子如何变得那么长一样,我们也可以试着来讨论一下人类的道德是如何进化而来的。 在我们祖先生存的那个遥远的年代,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人类时时刻刻面临着饥饿和死亡的威胁。在这种环境下,合作,无疑能够增加每一个个体生存下去的可能,但是,在这种关键时刻,合作的回报变得非常不稳定,因为这个群体能否生存下去,特定个体能否生存下去,都是难以预测的未知数。于是,当一个群体最需要利他的心理,最需要合作的时候,基于互惠的合作,由于群体的不稳定,在进化中遭遇了无情的淘汰。 根据人类学家的观点,人类社会首先是根据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而构成的,根据地缘关系而构成的区域性社会是后来的产物,而我们今天面对的以国家为核心的社会形态,它的历史只有5000年左右。既然如此,那么最初由血缘关系的远近构成的社会中必然存在的亲缘利他行为,是不是会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而扩散到了后来由地缘关系构成的区域性社会,以至今日的国家呢? 生物学家对于一些鸟类和昆虫的研究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种猜想。他们发现,许多鸟类中的雄性个体在哺育后代时并不会区分鸟巢里的孩子哪些和自己有血缘关系,它们会对巢里所有的小鸟给予同等的爱护,尽管其中有些并不是自己的孩子。另外在一种蜜蜂中,有时蜂王会与另外的蜂王合作建立蜂巢,于是最终建立起来的蜂巢会由几个蜂王共同领导,不过这时,蜂巢里的工蜂并不会偏爱那些与自己有着同一个母亲的幼蜂(它们之间实际上是姐妹关系),而是对整个蜂巢里的所有幼蜂都一视同仁。对于这些现象,生物学家的解释是:区别与自己并没有亲缘关系的个体带来的成本比收益大,比如工蜂在这种辨认的过程中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从而降低了整个蜂巢的工作效率。另外,由于所有的幼蜂从小就在一个蜂巢里,彼此的气味也很相近,这使得工蜂在辨别自己真正的姐妹时也很容易出错。所有这些原因使得那些严格遵守亲缘利他原则的群体在生存竞争中处于劣势,而那些将亲缘利他行为扩散到所有同伴的群体将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扩大,原来的一个家族慢慢增加到两个、三个甚至更多,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中,亲缘利他的扩散完全可能由于同样的原因而发生。也许,当人类对亲族与非亲族的伙伴给予同样的帮助时,最原始的道德,就在人类社会中萌芽了。 而道德一旦出现,拥有它的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将因之而获利,因为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无条件地遵守道德准则,人们彼此之间将达成稳定的合作。 当你在午夜空荡荡的十字路口等红灯时,你当然不是希望这时候交警会给你奖金之类,但是,正是因为司机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白天熙熙攘攘的公路上,车辆才能井然有序地行驶。遵守交通规则——人类道德的内容之一——它所带来的合作,使所有人的效用都得到了提高。这就是拥有道德这种社会制度的群体在进化上所具有的优势。回到前面的例子上来:当你在公交车上让座给一位老奶奶时,你并不需要她日后的回报。事实上,由于你的行为(还有许许多多像你一样的不求回报的纯粹的利他行为),“照顾老年人”这一道德标准得以在人类社会中稳定地延续,所有人都会自觉遵守这个规则,人类在照顾老年人这一点上实现了全社会的一种合作。于是,当你白发苍苍的时候,你也会享受到这种道德带来的好处,更好地度过晚年。 这就是道德的力量,拥有这种力量的群体,将在艰难地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保持稳定的合作,从而获得比其他群体更多的生存机会。 这种社会制度——道德,之所以能够在进化中保留下来,是因为它使得群体内部的合作成为进化上稳定有利的行为,它提高了群体内合作的适应性。有着这种社会制度的群体能更好地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而正是这样,道德——人类的秘密法宝,也才能在进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记得小时候听过一句这样的诗:“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相互扶持,才能飞向天空。”人类道德所倡导的利他行为,从来在我们心目中就是那么美好,也许,道德是我们的祖先在千万年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积累下来的财富,告诉我们一个社会应该有怎样的标准和法则。人类只有合作才能生存,而道德。就是让合作稳定进行下去的制度基础,是让我们各自的翅膀能够协调一致地飞翔的口令。 实验经济学:兴起、应用与意义 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以表彰他在实验经济学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实验经济学对于中国经济工作者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本文将对实验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基本方法及主要特点作简单介绍。 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 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是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 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终固守着经济理论难以实验的思维定式。 弗农·史密斯教授敏锐觉察到实验经济理论的作用,并首次付之于实践。他在亚利桑那大学十一个班级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实验,验证了竞争均衡理论。据此实验所撰写的论文《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在1962年的《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标志着实验经济学的诞生。此后,实验经济学开始运用于验证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例如,弗农·史密斯的“口头双向拍卖市场实验”提出了市场参数完全有可能影响均衡产出收敛性的结论;赫伯特·西蒙根据博弈实验结果分析了存在性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和程序性理性(procedural rationality)的区别。五六十年代的实验经济学主要局限在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领域,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理论自身的缺陷影响可实验性,研究过程往往是从假设前提出发,然后运用复杂数学推导出相关命题。由于假设前提的高度抽象,无法在实验室里得到证实,因而相关命题也就无法实验。 另一方面实验技术的不成熟也制约了经济理论的实验。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学的主导理论体系发生了变化。一般均衡理论、工业组织理论、社会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研究的假设由抽象拉回到现实。行为理论的成熟和合理预期理论的出现为实验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此外,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得复杂经济现象的实验成为可能。实验方法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公共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诸多经济领域。 目前,实验经济学迅速发展,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越来越多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杂志不断刊登实验经济学论文,实验经济专刊、专著和论文集陆续出版。实验经济学已从美国传播到法国、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挪威、瑞典、加拿大、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许多国家。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弗农·史密斯,标志着实验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步入主流经济学的舞台。 二、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和运用 经济理论的实验与物理、化学实验一样包含实验设计、选择实验设备和实验步骤、分析数据以及报告结果等环节。由于实验对象是社会中的人,需要验证的是行为命题,经济理论的实验需要运用有别于物理、化学实验的方法,主要有: 1.模拟和仿真 经济理论的实验不能刻意复制出现实经济的运转过程,而是要模拟出允许不同人类行为存在的环境,以便于实验者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观察人们不确定的价值观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查尔斯·普洛特认为:“实验室建立的经济与现实经济相比可能特别简单,但是却一样地真实。真实的人被真实的金钱所驱动,因为真实的天赋和真实的局限,作出真实的决策和真实的错误,并为其行为后果而真实地悲喜”。弗农·史密斯采用只有三个网络节点的模型来模拟电力系统,其实验结果基本上能反映现实电力系统运行中发电企业和电力交易商的行为类型和特征。 此外,实验经济学还通过一些仿真技巧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一是采取“随机化”方法,被实验者的选取、角色的分配均随机产生; 二是保密实验意图,十分小心地讲解实验,不出现暗示性术语,以防止被实验者在实验前对行为对错已有判断; 三是使用“价值诱导理论”(induced value theory),诱导被实验者发挥被指定角色的特性,使其个人先天的特性尽可能与实验无关。 2.比较与评估 实验经济学高度重视比较和评估的方法。通过比较和评估,判断实验本身的好坏,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验证理论的真实性。 首先,将“效率”作为比较标准。查尔斯 #8226;普洛特和弗农·史密斯将实际付给被实验者的报酬总和与最大可能报酬的比率视作实验的“效率”,并把“效率”作为比较分析相互竞争理论的依据,探讨如何改进理论模型。甚至在没有现成理论的情况下,根据效率来提出和验证新的理论。 其次,方法上采取独立变动自变量。实验关系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时,容易出现变量之间的混合作用。因此实验中应独立地变动每个自变量,获得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最确切的数据,为比较和评估提供非偶发事件资料。 第三,评估的结论建立在概率分布基础上。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不始终处于理性状态,非理性就会使人的行为出现变异,因而经济理论的实验数据呈概率分布状态。所以,评估出的结论不可能按照形式逻辑的模式,只存在真或伪两种结果,而是用结论与其概率密度的乘积来表示。例如,弗农·史密斯在电力市场竞争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之一是高峰负荷时期电价提高的概率密度较小,而不是一定不提价。 3.行为分析和心理研究 经济理论的实验是把社会中的人作为被实验者,所要验证的是人的行为命题,自然就需要借助行为和心理分析的方法。 一是运用行为理论来完善和改进实验。例如针对行为人对重复行为有厌烦的心理,在实验设计中运用价值诱导方法,并把实验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内。 二是运用行为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许多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出现差异,其原因是理论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而被实验者的行为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因此只有运用了诸如展望理论、后悔和认知失协理论、心理间隔理论等行为理论,来分析被实验者的非理性行为,才能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三、实验经济学的意义和局限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标志着经济学方法论上的重大变革。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模仿自然科学的信念十分坚定,实证方法始终是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其范式是提出理论假设并力图避免和消除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然后在理论假设上建立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主要结论,最后对理论结果进行经验实证并由此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 不可否认,这种假说演绎方法有科学合理的方面,但同时也有不少缺陷。例如,理论前提假设和数学推导排斥了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非理性和不确定因素。又如经验检验具有被动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缺点。实验经济学继承了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传统,弥补了经济学实证方法的缺陷。 首先,实验经济学以可犯错误、有学习能力的行为人取代以往的“理性经济人”假说,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取代单纯的数学推导,解决以往实证研究的高度抽象和简化与现实世界不一致的问题。 其次,实验经济学家可以再造实验和反复验证,用现实数据代替历史数据,克服以往经验检验的不可重复性。 最后,在实验室里,可以操纵实验变量和控制实验条件,排除了非关键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从而克服了以往经验检验被动性的缺陷。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促进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 首先,实验经济学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将人类决策行为当作研究对象,把经济运行过程纳入到研究领域,从而发现更符合现实的经济规律。 其次,实验经济学还催生出新的经济学科。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把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行为经济学。 再者,实验经济学构建了连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桥梁。宏观经济理论的实验建立在微观行为的基础上,而对微观经济论的实验也常常验证了宏观经济理论。例如查尔斯·普洛特模拟市场机制既验证了市场价格收敛于一般均衡,同时也考察了货币供给增加对产出的真实作用。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仅有短短的五十多年。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还有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主要表现为: 实验参与者的主观性影响到实验的有效性。实验者在设计方案时无法完全排除个人偏好和主观猜测,被实验者在实验时有可能考虑与实验者的关系而有意识地完成实验期望。这些主观因素对实验的可重复性提出挑战,造成许多相同实验由不同的实验者设计或者由不同被实验者执行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 此外,目前实验经济学取得的主要成果还局限在微观经济理论,如何拓展其运用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航空新技术论文:“福特级”航空母舰新技术 一提起航空母舰,映入人眼帘的往往是其海上巨无霸的形象。作为现代海上作战体积最大的移动堡垒,航空母舰不仅是一个国家大国地位的象征,更拥有极为强大的战斗力,是一国海上军事威慑的重要战略力量。美国是当前拥有航空母舰数量最多的国家。载有大量战机的核动力航空母舰,无疑是美国强大军事实力的招牌。在各国的武器库中,还找不出一款比航空母舰战斗群更具有惊人战力的进攻性武器。航空母舰能够在远离路基支援的战场条件下,驰骋于占地球表面积70.8%的海洋之中,并可在数个月的时间内对特定目标展开持续攻击。战力如此卓越的航空母舰战斗群显然早已成为美国各战区指挥官的“宠儿”。这也导致美国航空母舰在海外的战备值班周期不断延长。除了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攻击实力外,航空母舰上所配备的各类高科技武器与装备,也是支撑其得以驰骋深蓝的重要利器。 从“尼米兹级”到“福特级” 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4月9日,全球第一艘“福特级”航空母舰福特号进行了海上测试。当天,“福特号”航空母舰被拖船从位于弗吉尼亚州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内拖出进行出海测试。作为“福特级”的首舰,“福特号”航空母舰的设计、施工和制造前后耗时十余年,总造价高达130亿美元。“福特号”航空母舰原计划于2015年正式在美国海军服役。不过,核反应推、发电机等部件的故障问题,导致“福特号”的出海测试时间一拖再拖。美国海军称,“福特号”航空母舰在出海测试期间,将进行飞行甲板测试验证等事项。待“福特号”航空母舰正式服役后,美国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将拥有11艘。作为新一代的航空母舰,美军计划最迟于2058年建造十艘同级航空母舰,以取代当前承担主力任务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在“福特级”正式服役前,“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乃是美国海军现役的主力航空母舰,且在数十年间中均为美军乃至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军舰。“尼米兹级”航空母舰首舰“尼米兹号”自1975年正式服役后,美先后共建造了10艘同型航空母舰。“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均采用核动力推进,属于大甲板弹射型航空母舰。其设计长度为330米,宽度为40米,吃水11米,满载排水量在10万吨左右,可以搭载一支约70架战机的舰载机联队。根据作战任务以及性质的不同,航空母舰上搭载的作战飞机类型也有所区别,通常包括了战斗机、预警机、固定翼反潜机以及电子战飞机等。每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都装载有四台蒸汽弹射器、四条拦阻索以及四座升降机,平均每20秒钟时间即可弹射出一架舰载作战飞机。 可以说,“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战斗群能够控制的海域面积大、攻击性能强,是当前世界范围内作战能力最为顶尖的海上机动作战编队。不过,航空母舰战斗群并非仅仅只有一艘航空母舰所组成。航空母舰自身除配备少量用于自卫的武器外,其主要的武器装备即为所搭载的各类舰载作战飞机。这些作为重要武器装备的作战飞机可以对敌方的舰船、潜艇、飞机以及陆地目标等进行攻击,直接将敌方消灭于航空母舰数千米以外的区域,并对海上舰队进行保卫。除航空母舰所搭载的战机外,以其为核心的战斗群通常会由巡洋舰、驱逐舰、潜艇和补给舰等混编而成。 尽管“尼米兹级”仍是现役航空母舰中无人能匹敌的佼佼者,但其设计与制造毕竟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舰上的各项技术已显得较为老旧。譬如,“尼米兹级”所使用的弹射系统、推进系统等基本均采用机械结构,不仅极为复杂可靠性较低,且需要大量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在此背景下,新一代“福特级”航空母舰应运而生。 “福特级”航空母舰的新技术 “福特级”航空母舰从外表来看,与“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并没有较大的差异,两者在飞行甲板上也极为接近。从数据上而言,“福特级”首舰“福特号”航空母舰长度为330米,宽度为41米,设计的满载排水量为10万吨,这些数据与“尼米兹级”亦相差无几。“福特级”在吨位和尺寸等方面较之“尼米兹级”并未有多少提升,但在舰船的电力容量、舰载机的数量、舰船故障率等诸多关键性指标上,“福特级”航空母舰与“尼米兹级”相比有了质的飞跃。譬如,“福特级”航空母舰搭载的舰载机联队数量可达到75架,大大提升了作战飞机的出动率。通过采用全新的电磁弹射系统、电磁阻拦系统等所使用的各类前沿技术,“福特级”航空母舰真正成为了一艘适应未来战争环境下作战的超级航空母舰。 电磁弹射技术的应用 航空母舰诞生之初,舰载机均是依靠自身发动机带动螺旋桨产生拉力,进而使轰炸机或战斗机从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起飞。彼时,这种起飞方式对于以轻金属和木质为主的螺旋桨飞机而言并非难事。不过,随着喷气式飞机的普及,其在短短一百多米的航空母舰甲板上的起飞,需要借助于外界的推力帮助,这也使得弹射系统随之产生。 “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所使用的是蒸汽弹射系统。其由核动力装置生成的热能来产生蒸汽,进而推动舰载机非短距离起飞。蒸汽弹射装置从结构而言较为复杂,包括了蒸汽系统、液压系统、起飞系统、归位系统、润滑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等。 舰载飞机在从航空母舰甲板上起飞前,需要由位持器钢圈把尾部扣在一处坚固点上。当蒸汽弹射系统运作时,蒸汽由航空母舰上的锅炉输出,经增压后输入弹射装置唯一露在飞行甲板之上的滑梭中。被位持器扣住的飞机在起飞时需要开足马力,当蒸汽弹射系统一启动,飞机引擎的动力加之蒸汽的压力,令钢圈断开,飞机立即向前冲去,在短短数十米的距离内即可将时速提升至250公里每小时。当舰载机被弹射起飞并脱离滑梭后,滑梭回到原位,并继续推动下一架舰载机起飞。 从数量上来说,“福特级”航空母舰与“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一样,都装载有四部弹射器。但两者在设计理念和技术层面上有着显著的区别。由于舰载机在“尼米兹级” 航空母舰第四号弹射器时,其机翼已接近甲板边缘,这也导致该级航空母舰的四号弹射器无法弹射满载起飞的作战飞机。为了提升舰载作战飞机的出动能力,“福特级”航空母舰对飞行甲板的构造进行了改进,从而令其第四号弹射器能够弹射满载起飞的作战飞机。 “尼米兹级”航空母上所用的蒸汽弹射系统,其体积和重量均较大,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海水,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进行维护和更换,这显然不利于长时间的海上持续作战。此外,由于在弹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在连续弹射出几架满载起飞的作战及飞机后,其航速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从而限制了下一个攻击波中能够出动的战机的数量。蒸汽弹射系统的最大局限性,还在于其输出功率有限。“尼米兹级”航空母舰采用的蒸汽弹射方式,决定其只能弹射载重30吨以下的舰载飞机,难以满足舰载机未来发展的方向。加之蒸汽弹射系统存在功率无法调节的限制,只能有效弹射重量较轻的无人机。若要进行强行弹射,很可能会造成飞机受力过大,从而影响其服役时限。 在此情形下,美军在其最新型的“福特级”航空母舰采用了前沿的电磁弹射技术,以规避和完善当前“尼米兹级” 航空母舰蒸汽弹射系统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所谓电磁弹射技术,即是采用电磁的能量来推动被弹射的物体向外进行运动。电磁弹射技术的主要应用是大载荷物体的短程加速,其起步与发展相对较晚,目前在航空母舰的舰载飞机起飞弹射上已得到高度重视和应用。相较于蒸汽弹射系统,电磁弹射系统不需要使用蒸汽来驱动活塞,而是使用电来驱动。同时,电磁弹射技术的容积小、效率高、质量轻,对航空母舰上的辅助系统相对要求较低,且运行和维护的费用较为低廉。在功率损耗方面,电磁弹射系统要远小于蒸汽弹射系统。其可控性能也优于蒸汽弹射系统。当蒸汽弹射系统的蒸汽阀门打开后,飞机起飞的弹射过程中基本无法控制。但电磁弹射的全过程均可以有效掌握,并可根据不同机型、飞机速度与负载变化等进行调整。这也使得电磁弹射技术成为了未来航空母舰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 电磁阻拦技术的应用 除了将重型飞机送上天空外,如何能够令舰载机顺利降落在航空母舰甲板上也是一项困难重重的任务。舰载飞机在运动的航空母舰上降落,其风险之大、难度之高,被全世界公认为“刀尖上的跳舞”!通常情况下,陆地机场的跑道会长达数千米,而航空母舰上的甲板长度不会大于300米,可供利用的降落距离仅有100米。然而,舰载机降落的速度却高达300公里每小时。在如此高的速度、如此短的距离,再加之随时处于颠簸中的航空母舰,如果没有航空母舰阻拦系统,现代喷气式飞机在航空母舰上的安全着落显然是一项难以实现的“天方夜谭”。航空母舰上安装的阻拦系统,能够有效帮助舰载机在极短的距离内强制制动。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所使用的是液压式阻拦系统。其由液压缓冲系统、制动器具以及冷却系统共同组成。当舰载机降落时,其机尾钩挂上阻拦索后,阻拦索一边利用滑轮阻尼器来减缓飞机的速度,另一方面则持续将动能转化为压缩空气罐,从而令飞机趋于平稳并有效制动。不过,液压式阻拦系统的阻拦能力较为有效,但缺乏灵活机动性。面对不同的机型降落,航空母舰上的海军航空兵需要依靠人工对配重物进行更换,这也直接影响到了舰载机的出动频率。如果不对液压式阻拦系统予以适当的配重,在阻拦过程中产生的过大峰值拉力甚至可能造成飞机损坏。 为此,在全新的“福特级”航空母舰上,设计者采用了前沿的电磁阻拦技术。在这一技术中,阻拦机和电脑控制系统是最为核心的两部分。阻拦机的构成较为简单,包括了水力涡轮、感应电机、旋转轴以及机械制动装置等,在阻拦系统中起到吸能的作用。电子控制系统则包括了操作人员工作平台、维护人员工作平台以及动态子系统。该系统可以精准地对飞机阻拦着舰的即时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和控制,并反馈给电动机后施予阻拦索合适的拉力,从而令舰载机在阻拦着舰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为平稳的力,进而也可控制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制动的距离。作为电磁阻拦系统中的重要一环,阻拦索采用了新型轻质合成缆索,这不仅可以减少结构载荷,降低系统惯性,并可由此缩小滑轮减震装置的尺寸。 电磁阻拦技术的工作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也就是初始接触阶段时,舰载机的机尾钩一旦与阻拦索相接触后,其就会牵动阻拦索,进而带动换轮索牵出,并令旋转轴转动。这一工作的关键,是为了令舰载机和阻拦索之间得以平稳接触。在实现了第一环节的既定目标后,第二环节则是如何对于舰载机的动能吸收。舰载机在降落时,其自身带有极大的动能。电磁阻拦系统中的水力涡轮、感应电机和摩擦制动器就是为了吸收舰载机的动能。通常情况下,水力涡轮和感应电机正常工作,即可吸收舰载机的动能,并实现飞机的安全着舰。可是一旦发生水力涡轮或感应电机不能正常工作,阻拦机的摩擦制动器就作为备用的吸能装置,以保障电磁阻拦系统的安全、可靠。较之液压式阻拦系统,电磁阻拦系统更为简洁、可靠,且无需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维护,令其维护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 无论是电磁弹射技术,还是电磁阻拦技术,都是用于提升航空母舰战斗力的关键技术和措施。考虑到航空母舰在未来会搭载有各类无人飞机,前述新技术的应用,也可为未来航空母舰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航空新技术论文:遥感及航空摄影测量中的新技术探讨 摘要:随着当前生产的发展需求,大比例尺航测成图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各城市测绘单位快速得到推广应用;同时一些与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相关的测绘高新技术也在不断的投入。本文首先对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进而分析遥感及航空摄影测量中的新技术以及应用。 关键词:遥感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新技术;应用 一、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从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发展来看,在近三十年来,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已经进入了测绘、农业、林业、水利、气象、资源环境、城市建设、海洋、防灾减灾等各个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半程起,摄影测量已经开始从模拟摄影中跨越出来,已经进入了数字摄影阶段,摄影测量正在经过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 (一)摄影测量与遥感有利于推动测绘技术的进步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摄影测量经过了一个系统的转变。摄影测量逐渐从模拟摄影测量转化到解析摄影测量,并最终进入到了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阶段,也标志着我国的传统测绘技术体系的解体,新的数字化的测绘技术体系的兴起。 首先,从数字影像的类型来说,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数字正射影像(DOM,Digital Orthophoto Map)、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线划图(DLG,Digital Line Graphic)、数字栅格图(DRG,Digital Raster Graphic),同时还有其他相应的地名数据库与土地利用数据库,多样化的数据库与模型为摄影测量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推动了测绘技术的发展。 其次,国家利用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绘制了大量各种比例尺地形图。除此之外,还建立了大量的全国级别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例如1:1000000、1:250000、1:50000比例尺级别的地理信息数据库;除了国家级外,省一级的1:10000比例尺级别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市县级1:500至1: 2000比例尺级别的地理信息数据库等等。 另外,我国应用陆地卫星TM数据、中巴卫星数据等,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和末期完成了全国土地利用调查,并建立了业务运行系统,具有每年耕地数据动态更新和每五年土地利用数据全面更新的能力。现正在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详查工作。我国还利用彩色红外遥感数据开展地质找矿应用研究,并成功地在新疆博罗霍乐北山地区发现矿藏。 (二)摄影测量与遥感有利于提升 空间数据的获取能力经过近50年的发展,我国在空间数据获取能力方面有了巨大的提升。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遥感数据处理平台,以此为核心建立了国产卫星遥感影像地面处理系统,并开展了定量遥感反演研究,为形成我国独立自主的对地观测数据获取、信息处理与分发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 首先,从数据获取能力方面来看,在国家973与863计划的支持下,成功研制了一系列传感器,发射了50多颗对地观测卫星,包括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卫星、返回式陆地卫星、科学实验卫星等,组成了风云、海洋、资源和环境减灾四大民用系列对地观测卫星体系,从地球同步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上实现了对地球的多平台、多传感器观测,可以获取地球表面不同分辨率的光学和雷达图像,并将对地观测数据应用于气候、大气成分、水循环、植被变迁、海洋现象、自然灾害等地球空间环境变化的监测。 其次,在数据储备方面,已经积累覆盖全国陆地、海域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1500万平方公里的地球表面数据。 二、几种测量新技术的应用探讨 (一)GPS在航空摄影中的应用 (1)GPS用于航摄飞机导航 在航空摄影测量获取航片的过程中,航空摄影飞行必须按航摄计划中的要求,在一定的高度沿设计的航线飞行,以保证所得影像具有一定的摄影比例尺、航向重叠度及旁向重叠度。随着GPS的广泛应用,已普遍使用GPS对航空摄影飞机进行导航。 (2)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中的导航与定位 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目的是利用GPS精确测定的摄影曝光瞬间航摄仪物镜中心的位置,将所测数据应用于摄影测量内业加密,以便尽可能减少对地面控制点的数量要求。用于确定摄影曝光瞬间航摄仪物镜中心的位置时需采用高精度相位差分的GPS动态定位方法,其实时差分定位可用于摄影导航,而确定航摄仪物镜中心的位置则利用布设在地面的2~3台GPS基准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后处理获得。目前已采用QPS/IMU。 (二)LIDAR激光测高扫描系统的应用 LIDAR激光测高扫描系统利用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技术,可以减少地面控制点,缩短作业周期,降低成本,可以真正应用于困难地区、无图区及边境区的基础测量。利用该种测量技术,在有地面控制点的四角带,完全可以满足1∶10000比例尺的地图精度要求;在地面特征丰富、影像较好时,可以达到1∶50000比例尺的精度要求。这种测量技术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完善国家基本地形图有重要意义。 (三)机载侧视雷达技术的应用 机载侧视雷达是利用装于飞机机身两侧或下方的天线,随着飞机向前飞行而扫描飞机下方两侧的带状地面,进行高分辨率地形测绘的雷达。飞行器上的侧视雷达包括发射机、接收机、传感器、数据存储和处理装置等部分。侧视雷达具有下列特点: (1)具有全天候工作性能; (2)分辨率高,所摄照片清晰; (3)覆盖面积大,提供信息快,把飞行中连续拍摄的照片拼接起来可构成大面积的地形图; (4)不易受干扰 航空新技术论文:浅析航空摄影测量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航空摄影测量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形图测绘中,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本文针对我国航空摄影测量的发展历程,分析我国航空摄影测量新技术的应用及注意事项,从而推动我国航空测绘的发展。 关键词:航空摄影测量;新技术;应用;发展 航空摄影测量即是在飞机上利用航摄仪器对地面进行连续拍摄,绘制地形图的过程,其原理是利用航摄仪器的摄影光束相交而确定地面点的位置。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社会建设中对土地利用的现状,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不断得到创新和完善,并推动了航测行业的发展。 一、我国航空测绘的发展现状 我国对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我国各大城市开始应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对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以便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地。在城市化进程以及生产的需要中,大比例尺城市测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城市测绘企业单位。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起来,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上,涌现出数字航摄仪DMC、IMU/DGPS新技术、LIDAR 激光测高扫描系统、雷达等先进技术设备,为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创造了更多的技术条件,不断推动着航测行业的发展。然而,受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力量还相对薄弱,其测绘精确度仍有待落实,航测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航空摄影测量主要新技术的应用 1、对数字航摄仪DMC的应用 数字化技术是现代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呢,无论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起到不可比拟的作用。而数字航摄仪DMC也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创造的航测产品,它是一种用于高精度、高分辨率的航空摄影测量的数字相机系统。这一航空相机摒弃了传统胶片相机的设计思想,由四个全色传感器及四个多波段传感器组成。其四个全色传感器用于捕捉每一个设想的特定区域,从而确定一个大的镶嵌影像;四个多波段传感器则主要用于捕捉红、蓝、绿色及进红外数据。因此,航摄仪DMC能满足小比例尺和高分辨率大比例尺航摄的需求。与此同时,在低空进行测绘时,DMC能够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实现机动、快速的摄影测量,其测量精度高。 2、对IMU/DGPS新技术的应用 IMU技术是惯性测量单元的简写,主要是由陀螺、加速度、电路构成,它能够独立提供高精度的导航参数,同时具有抗电子干扰、隐蔽性好等特点。但这一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不适合长时间单独飞行,否则容易造成导航位置参数的误差。而大家熟知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功能强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摄影测量、工程测量等诸多领域。因此,将IMU与GPS集成起来构成组合导航系统,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导航精度与其测绘性能,就是目前的IMU/DGPS航空摄影测量系统。这一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地面控制的工作,提高了测绘效率,并降低了在高山荒漠等区域测绘的危险性,推动了航测事业的发展。 3、对LIDAR 激光测高扫描系统的应用 对LIDAR 激光测高扫描系统的应用,主要是针对困难地区、无图区及边界区而实施的新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技术,从而减少地面控制点,完成对外空难度大的测绘区高精度及大比例尺的测绘工作,这一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缩短作业周期,减低生产成本而提高生产效率。这一技术对于实施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完善国家地形图有深远的意义。 4、SAR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系统 SAR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系统具有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不受客观恶劣天气条件的影响便能获取空间数据,大大改善了对困难地区地形图绘制的困境。这一成像系统的使用原理是将合成孔径雷达安置于飞机上,利用孔径雷达发射微波对地面目标扫描,从而经过对空间坐标的计算,记录回波特性得出地面目标的空间特性,再经过数据处理成像。这一系统的运行主要由天线系统、数据记录系统、监控系统、发射与接收系统协调运行而完成。 三、对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的和主要注意事项 1、落实测绘区选点工作 航测人员在开展航空摄影测量工作过程中,运用IMU/DGPS作业的前提必须对测绘区做好现场踏勘的选点工作,这一选点工作要按照前期设计图纸要求并结合GPS定位测量范围的选点要求进行实地选点定位。选点的点位要位于交通方便、便于安置设备便于埋石操作的区域;点位还要在视野开阔的地方,避开建筑物及水域便于信号及电磁波的传输。同时,点位之间还要做好加密与联测工作,以便测量工作的连续开展。 2、确定航摄仪、比例尺及航高 在航空摄影测量工作开展之前,首先要做好航摄仪、比例尺及航高的选择与确定工作。在选择航摄仪时要优先考虑其性能质量,进而保证航摄资料的准确性。在确定比例尺时,首先要按照国家对大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标准并根据当地地形实际与相应的精度要求,以及配套仪器的利用,综合确定航摄比例尺与航高数据。 3、策划检校场的布设方案 检校场的布设方案主要针对IMU /DGPS 系统设备生产商而言的,这些生产商在从事 IMU /DGPS 系统设备生产过程中对于检校场的布设方案的策划,一般要考虑达到如下工作的因素:检校场要根据比例尺大小设置相邻的平行航线;检校场要能保证航向重叠和旁向重叠都是60%;采用直接定向法,使航测高度与摄区高度一致;对于检校场的位置可以选择在离摄区较远的区域或摄取中任意两条航线位置等。 四、结语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航空摄影测量实现了岁数字测绘技术的应用与完善,取得了相应的进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航空摄影测量新技术应用方面较西方先进国家还有很长的距离。我国的航测领域应该在认识航摄新技术优点的同时,找寻并探索其对于该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做好航摄工作,提高航摄效率,保证影像质量,进而推动整个数字摄影测量事业的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航空新技术论文:航空摄影测量中新技术应用与发展 摘 要:随着科技进步,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测绘、复杂地形及国界等测绘区域。目前,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发展迅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转变,出现了数字航摄仪DMC、IMU/DGPS新技术、LIDAR激光测高扫描系统等摄影测量新技术。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航空摄影测绘技术的意义与研究现状,然后详细分析了数字航摄仪DMC、IMU/DGPS新技术、LIDAR激光测高扫描系统等摄影测量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航空航摄仪;新技术;应用与发展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航空摄影测量技术陆续应用于我国各个大城市测绘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各城市测绘单位,在航测机构增添航空摄影测量业务,大比例尺航测成图技术在国内各城市测绘单位得以快速的应用推广。目前,随着数字航摄仪DMC、IMU/DGPS新技术、LI-DAR激光测高扫描系统等摄影测量新技术的应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逐渐成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主要测绘方法。但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地籍测绘领域时间短,加之航测本身的技术缺陷以及测绘精度问题,有时仍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一、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分类 (一)按处理方法分 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分类中按处理方法可分为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模拟摄影测量通过模拟测量的方式,使测量达到最真实的效果,同时减少了使用过程中的出错率,用模拟的方式实现了对实际的掌控能力,使技术取得最好的实用效果。解析摄影测量是指通过对形状、大小、和数据进行解析达到对综合数据的了解,使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得到改善,并增加对具体内容的了解,让数据达到还原效果,增加图像的准确率,并通过分析和应用提供最真实的影像和数据,更好的为地形摄影和非地形摄影的发展服务。数字摄影测量使测量的结果更接近于对数字的掌控,通过对数字摄影的掌握加强测量的数字化能力,通过对数字及影像的综合处理达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使摄影测量达到数字化和科学化,使数据更加准确,更加接近测量的实际。 (二)按研究对象分 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分类中按研究对象可分为地形摄影测量技术和非地形摄影测量技术。地形测量是指对地形图的测绘过程,通过对地表和地形在水平面的投影中显现的数据,把数据按比例尺进行缩放来实现摄影和测量的目地。地形的测量一般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飞机上就可以拍摄和掌握各种测量数据,实现数据和图像的高标准。非地形测量不以地形测量为目的,而是通过对各种指标的精确测量使理论知识更加丰富,它为生物领域、军事领域、建筑领域、矿山工程领域、文物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使各领域的技术得到发展,并通过摄影和测量使这些领域得到实际的发展,使非地形测量应用到这些领域中,取得更长远和丰富的发展。 (三)按摄影的位置分 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分类中,按摄影位置进行分类,包括航天摄影测量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和地面摄影测量技术。其中航空摄影测量技术通过航天摄影来完成整体测量,要根据具体的测量对象进行不同的研究。航天测量的测量距离相对更远,技术水平也更难达到标准,对摄影及测量人员的要求也更严格,并且环境造成的干扰对摄影的影响也更大。工作人员需要更精细的测量,并对地形进行精准的勘测,来保证摄影测量技术符合测量和勘测的规定。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指在空中进行摄影并根据比例尺对具体的距离进行计算的过程,航空摄影测量一般是在飞机上。而地面摄影测量技术一般需要对摄影进行处理,使形状、大小等综合数据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采用地面测摄影测量技术使很多难以测量、难以勘测、难以计算的地形得到勘测,很多大坝和地形复杂铁路的测量就采用地面摄影测量技术,它攻克了地形勘测带来的危险,为地域勘测服务。 二、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任务 (一)非地形测量 在非地形测量中不以地形测量为目的,而是通过对各种指标的测量促使理论知识更加丰富,达到为各种领域服务的目的。非地形测量的发展促进了生物领域的发展,使生物医学领域可以通过对地形的利用,取得更多的生物医学资源,带动更长领域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公安机关侦破案件,通过对非地形的勘测,了解罪犯的藏身之处,和犯罪窝藏点,使案件得到侦破。在文物和建筑领域也得到了发展,很多文物就存放在复杂的领域内,通过测量可以找到它们的位置,开垦出更多的古文物。非地形测量也有利于军事侦查,通过非地形测量检查各军事地点,保证军事地域内没有军火和其它领域的军事人员。 (二)地形测量 地形测量指加强对地形图的了解,通过对地表和地形在水平面投影来掌握数据,按比例尺进行准确的缩放,以此达到测量的目的。在测量中第一点要掌握具体的数据和具体的图像,按照比例尺来还原真实的指标,要建立专题的图片,对各种地图要进行了解,掌握各种硬件条件,要了解具体的摄影影像,对各种图形要分类型掌握。第二点,要建立相关的数据库,通过对数据的掌握,通过对数据的分类、筛选和汇总来了解各种数据的不同,了解测量的变化,使数据可以互相参考、互相借鉴,达到为测量服务的效果,达到测量的数字化。数据库的内容要系统化,方便管理人员查阅和掌控。 三、航空摄影测量的要点和作业方式应用 (一)质量检查准确,成果提交合理 在航摄摄影测量的最后阶段要对质量进行高标准的检查,对整体的过程进行准确核实和分析,达到整体质量的准确性,在最后的检查中一定要严把质量关。针对作业方式要加强各步骤的联系,区别各步骤的不同,对内容进行整体计算,并对结果进行重复的分析,使结果符合真实的效果。要对数字精度、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检查,检查的单位是质量检查机构,对检查和验收工作要合乎规定,以合同为根据。在检查合格后进行相应的验收工作,当检查资料不合格时验收单位可以拒绝验收。当核实无异议后要把成果提交给相关部门,提交过程中要把内容标记的详细些,确保相关部门能够根据数据开展以后的工作,作业方式也要列出相关数据和相关表格,使内容清晰易懂。 (二)空中采集准确,数据处理合理 在航空摄影测量中要对控制采集的数据和图像进行准确的处理,采集过程要正确,作业方式要符合标准,通过找准正确的距离和采用正确的拍摄方式,使效果更真实、更具准确性。拍摄人员也要掌握合理的拍摄方法,针对不同的高度,拍摄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同时对数据的处理也要合理,要经过科学的研究和科研人员的重复计算,实现对不同数据的合理分析和比较,使航空摄影测量任务完美的完成。要在飞机上安装摄影仪,对地面垂直拍摄,获取相片或影像,使数据采集向自动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数据处理过程中用绘制比例尺进行空中测量,用模拟法和解析法测绘,使精度和质量达到高标准。要用正确的采集方式取得最优异的内容,并通过科学的数据处理,达到整体测量的准确性。 (三)航摄准确,航摄设计合理 在航空摄影测量中要对航摄进行精准的计算,促使其它指标合理发展,并且要加强对航摄的设计。作业方式要通过找准目标和进行合理角度的拍摄实现精准化计算。拍摄过程一定要符合实际,通过合理的比例来还原数据和图像 , 要加入大比例尺的数字图,提高航摄的精度要素,提高航高、比例尺、焦距和影像质量,通过上述要素加深设计的合理性。还原的方式一定要合理,数据和图像设计也要有根据,要根据具体影像来开展数据和图像设计,测量不要局限在绘画图上,需要信息性的影像图件。要用科学的方式和科学的设计达到预期标准,实现测量的目的,实现测量的高标准,使作业方式合理的完成。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通信技术的发展,航测技术由模拟测绘向数字测绘转变,由计算机代替“人眼”,迈向信息化测绘时代。航空摄影测量已成为当前大比例尺地图绘制技术中的热门话题,各种航空摄影新技术一定会逐步完善。根据航摄地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技术获取影像,极大地提高航摄效率,缩短获取影像周期,提高影像质量。 航空新技术论文:航空摄影测量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伴随着计算机以及互联网通信相关的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航空摄影测绘技术已经从模式测量朝着数字化测量转化,从而做到了运用高科技技术来代替人进行测绘,令摄影测绘全面地走进数字信息化的测绘阶段。本文对航空摄影测量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数字航摄仪;DMC IMU/D GPS;激光测高扫描系统 引言 航空摄影测量就是在航空器中安装摄影仪器,进而在空中对需要测量的地形进行摄影。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形变化的速度非常快,同时由于我国地形结构复杂,依靠传统的测量技术很难对特殊地形进行实地测量,因此借助航空摄影技术可以实现对复杂地形的测量,并且航空摄影测量可以缩短测量工作周期,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 一、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任务 目前我国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任务主要包括对地形面貌的测量和非地形测量两种: 1、地形测量 地形测量是航空摄影测量的主要任务,它是通过对测量地形的摄影,加强对地形的了解,并且按照比例尺寸对摄影的对象进行准确的浓放,以此实现测量的目的。在地形测量中需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一是要保证摄影图形的具体数据和图形,并且按照预定的尺寸比例对航空摄影的图片进行数据还原,并且根据还原的数据图像,建立相应的图片库;二是要建立数据库,航空摄影要根据对地形的数据分析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掌握数据的不同分类以及数据之间参数的变化情况,以此实现在航空摄影时实现测量的数字化;三是积极掌握测量地形的相关数据,并且根据掌握的数据情况完成对地形的整体测量,最后实现摄影图像的真实还原。总之在航空摄影测量的时候要进行合理的分工,保证摄影的图像数据真实、准确,使测量数据更加符合标准。 2、非地形测量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不仅仅应用在地形测量领域,其还应用在许多其它领域。非地形测量不是以测量地形为目的,而是通过对地形的摄影观察地形的变化,以此更加地形变化发现其中的问题,比如航空摄影技术应用在军事领域中,就可以通过航空摄影技术对某一区域内进行军事侦察,以此观察该地形是否存在军事设备以及该地区的变化情况;航空摄影技术应用在工程领域,通过航空摄影技术可以对地形进行勘测,分析该区域是否存在矿物质等,以此实现对该区域的合理开发利用。航空摄影技术的非地形测量功能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应用,其发挥的价值也越来越大。 二、航空摄影操作的关键和方式应用 1、摄影精确,设计科学 在航空摄影测绘的过程当中需要先对摄影实施准确的计算,从而令别的相关要求都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优化航拍的设计。摄影办法是要先确定好摄影的地点以及实施一个适合的角度摄影从而能够进行准确的设计计算。进行摄影测绘必须要切合现实情况,利用适合的比例来对收集到的数据以及图像进行还原,此外还需要添加一个大比例尺的数字图,增加摄影的准确因子,增强摄影高度、比例尺、以及摄影的焦距以及图像的清晰度,经过以上的因素从而对摄影设计进行优化。另一方面,对图像进行还原的方案必须要是科学合适的,图片以及数据的收集设计需要有根有据,需要依据实际的图像从而进行数据以及图片的收集相关设计,测绘不能仅仅关注在绘制图像上,应当具有数据性的图像视频。 2、收集精确,处理科学 在航空摄影测绘过程当中需要对摄影器械摄影收集到的数据以及图片实施精确的计算分析,收集的方式要合理,满足相关的指标要求,利用精确的定位以及摄影的方式是科学合理的,从而使摄影的结果更加的切合实际情况、更加的精确。另一方面实施摄影的相关作业人员也需要对于摄影的方法有个准确的认识,根据摄影的高度不同,所采用的摄影办法都要根据实际做出调整。同样需要关注的是相关数据的处理方式,处理方式需要通过反复的分析探究以及相关人员的反复推算,从而可以完成对于各种数据的科学统计分析,因此令航空摄影测绘工作能够很好的被执行。航空摄影首先要在使用的飞机外体组装好测绘过程当中所需要使用到的相关装置,因此能够对地面实施竖直摄影,从而得到有关的图像视频,指导数据的采集朝着自主化以及数字化方面进行开发。 3、质量检测精确,结果提交科学有效 在实施航拍测绘的最终阶段需要针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实施高要求的检测,对于摄影的整个过程实施精确审核以及研究,从而达到整体的质量准确性标准,此外在最终阶段的检测作业中必须要把控好质量的这个标准。针对摄影的方式要增加每个操作单元智联的相互联系,能够分辨出各个操作单元之间的异同点,对于摄影的具体项目实施整体的计算,同时对于计算得到的结果要进行多次推导验证,验证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增加其真实性。此外对于数字的准确度、数据的完整性以及精确性都要实施验证,而进行验证的部门都是相关的质量检测部门,对于检测和验证的过程都需要依照相关的要求,将合同中的规定作为依据。在检测合格之后再实施相关的验证,如果出现检测资料不达标则验证部门能够拒绝验证。 三、航空摄影测量新技术的应用 1、数字航摄仪DMC DMC航空摄影相机是利用四个多频率的接收器分别接收红、蓝、绿三色光以及近红外数据;而四个全色传感器分别捕捉的影像,依靠少量的重叠区域生成一个大的768013824镶嵌影像。此系统能够在各种光线环境中,通过调整相机的曝光时间,保证图片的质量,该系统对于地面的分辨率能够达到5cm。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以2000万像素以上的小像幅数码相机为传感器,采用无人飞机进行低空航摄,具有机动、快速、经济等优势。此种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部门地区较为准确的高分辨率的数字图像,另外对于天气以及机场的依靠性较小,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应急保证、防灾减灾、图形测绘等方面。 2、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GPS,即是全球定位系统,运用在航空摄影测绘后,利用空三素的办法得到角元素,从而完成了部分直接得到投影光束。IMU/DGPS,即是惯性测量单元/差分GPS,运用在航拍之后,能够直接取得三个线元素以及三个角元素,极少需要甚至不需要地面控制点就能够实施航空摄影测绘,从而大大的简化了摄影测绘工作。IMU/DGPS协助航空摄影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IMU、DGPS两种新技术的综合分析验算,从而得到了具有十分高的准确度的航空摄影测绘相关的概念、技术以及方案。 这种摄影方法的工作方式是首先利用组装在飞机外体上的GPS接收装置或是地面站点的GPS接收装置,进行持续的并且同步的检测太空中的GPS卫星信号,接下来是利用GPS载波相位测绘差分定位技术的协助从而得到了航空摄影仪的有关定位数值。IMU/DGPS技术能够直接的得到每一张摄影到的图片外方位元素,把其当作加权检测值参加到摄影测绘区域网的平差,因此得到了准确度更加高的图片外方位元素结果,这种测绘的方法叫做IMU/DGPS协助航空三角测绘方法。高准度的差分GPS与惯性测绘部分得到航拍的曝光时间的图像定位期空间位置,之后再针对去实施变差的更正,因此得到个各张图片的高准度外方位元素的方法称作直接定向法。 3、LIDAR激光测高扫描系统 LIDAR激光测高扫描系统通过GPS辅助空中三角测绘技术,能够减小地表的控制点,减短测绘时间,降低成本,可以真正应用于困难地区、无图区及边境区的基础测量。 结束语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贡献,带动了测量技术的发展。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广泛应用,突破了地形复杂、摄影周期长等一些弊端,促进了我国测量事业的发展。 航空新技术论文:“地沟油”华丽转身新技术助其成为航空用油原料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痛恨“地沟油”危害食品安全,却每天制造出成千上万吨的餐饮废油。如今能源技术的进步,给中国人带来了福音――“地沟油”转换成航空生物燃料。每多一千克“地沟油”转化成航空油,也就意味着餐桌上少了一份用“地沟油”回收做出来的“口水菜”! 2014年8月14日,波音中国公司在北京召开航空生物燃料油研讨会,并在会上宣布,波音与中国商飞合作的“废气油脂”(包括地沟油、食用油边角料、餐饮废油等)研究项目正式进入到了筹建“中试车间”阶段,最早于八月底开通一条日产500千克航空生物燃料的生产示范线。 2012年8月16日,波音公司正式与商飞合作成立了节能减排技术中心,中心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研究如何将“地沟油”转化成航空燃油。该项目在此前的一年当中均处于试验阶段,试验目的是为了打通“地沟油”转变成航空油的技术路线。然而餐饮废油变航油,波音-商飞并非首例,国外有荷兰航空的成功案例,国内也有中石油1号生物航煤的技术先例,波音与商飞之所以耗费一年多时间打通技术路线,是因为中国的“地沟油”与其他生物油脂存在不同的特性。 荷兰航空旗下SkyNRG与中石油1号生物航煤采用的多为石油化工技术路线,比较适用于结构较稳定,成份较纯的餐饮废油,如肯德基,麦当劳炸鸡剩下的油。而波音与商飞此次针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沟油“采用油脂化工技术路线,其目的是为了适应中国八大菜系,蒸煮炒爆涮等各式各样烹饪手法所遗留下来废油。如全国闻名的重庆火锅,最地道的做法就是用一锅被重复利用的老油涮食,试想火锅废油的成份会何其复杂! 解决这些“成份复杂”难题的最佳办法就是“去除杂质”。中国商飞-波音航空节能减排技术中心对此已研发出相适应的解决技术路线:“我们将首先对其进行去杂质处理,得到成份较纯的中间产品,之后再利用优化过的催化剂工艺对其进行转换。” 目前,中国商飞-波音航空节能减排技术中心已成功利用“地沟油”转换出了一定量的航空油,转换比例在40%左右,即100万千克“地沟油”可转化成40万千克航空油。但不得不承认,该转换技术在成本上仍需进一步优化,因为相对普通航油,“地沟油”转换航油的成本是其2倍左右。 在大多数人眼中,那些脏乱差的“地沟油”应该是一文不值,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目前“地沟油”的收购并不容易,价格也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廉价。从食堂、餐馆回收的泔水价格很低,但现在并没有形成行业性的集中回收,而是被一些不法商贩零散回收炼制成泔水毛油获利,转手又卖回餐馆,扰乱食品安全环境。 对于民众一直期盼的“地沟油”转航油,其成熟商业化运作仍需要企业技术研发,社会自觉回收,政府政策扶持等多方面的持续努力。但好消息是通过诸如波音中国,中国商飞与中石油这类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不懈努力,该事业离商业投产又更进了一步。 航空新技术论文:航空摄影测量中新技术应用与发展 摘要:随着测绘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其空间数据获取已从单一的野外测量发展到内外业综合以内业为主的采集方式。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航空摄影测绘技术的意义与研究现状,然后详细分析了数字航摄仪DMC、IMU/DGPS新技术、LIDAR激光测高扫描系统等摄影测量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航空摄影测量;新技术;DMC;LIDAR 引言 摄影测量指的是通过影像研究信息的获取、处理、提取和成果表达的一门信息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用于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建立数字地面模型,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自20世纪80年代,航空摄影测量技术陆续应用于我国各个大城市测绘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伴随生产的不断发展,各航测机构都开始增添航空摄影测量业务,在我国个城市测绘单位中,大比例尺航测成图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的最新进展与应用领域 从本世纪初数字航空相机问世开始,ADS40、DMC、UCD、SWDC等航空摄影仪相继出现,近些年,GPS技术、惯导技术、数码扫描、激光扫描、雷达等高精端技术跟航空摄影联系紧密,产生了很多新的航空摄影技术,比如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IMLJ(POS)/D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运用高解像率的CCD阵列将胶片替换,获取地面的地物地貌光谱数字信息的数字航摄仪、SAR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系统、LIDAR激光测高扫描系统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的良性发展。 二、数字航摄仪DMC 数字航摄仪(DigitalMappingCamera)简称DMC,是用于高精度、高分辨率航空摄影测量的数字相机系统(如图1)。基于替代胶片相机的设计思想,DMC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突破。DMC数字航空相机由8个内部传感器组成:4个全色传感器与4个多波段传感器。4个多波段传感器一个捕获红色数据,一个捕获蓝色数据,一个捕获绿色数据,一个捕获近红外数据。4个全色传感器每个捕获一个影像的某个特定区域,区域之间有少量重叠以便形成大的7680×13824镶嵌的影像。所有传感器的动态辐射分辨率均为12比特。 一次飞行中由4个全色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产品:全色、真彩色与彩红外。还有由4个多波段传感器获取的分辨率为2048×3072数据产品:真彩色、彩红外、四波段和近红外。通过获取相机影像数据,可利用PPS软件得到各类影像输出。DMC兼顾小比例尺与高分辨率大比例尺航摄业务的具体需求,其地面分辨率为5cm。这一系统可光线不同的条件下,用多种曝光时间来曝光,保证影像的质量。 (一)1:20000比例尺摄影的试验 为了对DMC数字航摄仪1:20000比例尺摄影的成图精度情况进行研究,在某处选取一个Ⅱ地形测段进行航摄,共30个像对。控制点的布设采取双五点法,基线数16条,运用GPS对控制点进行观测。用VirtuoZo进行内业加密,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量测,采用PATBNT光束法软件来平差,加密精度统计如表1。 表1 1:20000比例尺摄影的加密精度统计 从统计的加密精度看,完全符合规范要求。运用JX4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恢复立体模型来测图,之后跟该区域GPSRTK实地量测的72个显著地物点进行精度统计,平面误差是0.167m,高程误差是0.15m。 (二)试验主要成果 1、DMC航空摄影分辨率高,影像清晰,加密自动选点成功率较好,连接差小,碎玉提升加密精度十分有利,且测图地物判读精度高。 2、运用DMC相机进行航空摄影,可放宽其摄影比例尺到传统摄影比例尺的115~ 2倍。 3、可在传统布设方法基础上将控制点的布设降一个地形等级。 4、通过现有设备,完全可完成DMC摄影的成图作业。 二、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指的是运用装在飞机上的GPS接收机与设在地面上的一个或多个基站上的GPS接收机同步而连续地观测GPS卫星信号,通过GPS载波相位测量差分对技术获取航摄仪的位置参数进行定位,应用和航摄仪联系紧密的高精度惯性测量单元(IMU,InertialMeasurementUnit)对航摄仪的姿态参数直接测定,通过联合IMU,DGPS数据后的处理技术获取测图所需的每张像片高精度外方位元素的航空摄影测量理论、技术与方法。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的主要方法有直接定向法与IMU/D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方法。 (一)直接定向法 运用高精度差分GPS与惯性测量单元(IMU),获得航空摄影曝光时刻影像的空间方位,通过校正系统误差,获取每张像片的高精度外方位元素。该方法就是直接定向法。 (二)IMU/D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方法 把基于IMU/DGPS技术直接获取的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作为带权观测值参和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获取精度更高的像片外方位元素成果。该方法称为IMU/D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方法。 四、LIDAR激光测高扫描系统 LiDAR(LightLaserDeteetionandRanging),是激光探测及测距系统的简称。用激光器作为辐射源的雷达。激光雷达是结合了激光技术和雷达技术的产物。主要是发射机、天线、接收机、跟踪架及信息处理等部分构成的。发射机是各种形式的激光器;天线是光学望远镜;接收机通过各种形式的光电探测器,如光电倍增管、半导体光电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红外与可见光多元探测器件等。激光雷达用脉冲或连续波2种工作方式,探测方法分直接探测和外差探测。 激光自身的测距能力就非常精确,其测距精度可达几厘米,而LIDAR系统的精确度不仅仅取决于激光自身因素,还由激光、GPS及惯性测量单元(IMU)三者同步等内在因素所决定。伴随商用GPS和IMU的不断发展,通过LIDAR从移动平台上(如在飞机上)获取高精度的数据已被广泛应用。 LIDAR系统包括一个单束窄带激光器和一个接收系统。激光器产生并发射一束光脉冲,打在物体上并反射回来,从而被接收器接收。接收器准确地对光脉冲从发射到被反射回的传播时间进行测量。由于光脉冲以光速传播,因此接收器总会在下一个脉冲发出之前收到前一个被反射回的脉冲。因为光速为已知,传播时间即可被转换为对距离的测量。结合激光器的高度,激光扫描角度,从GPS得到的激光器的位置和从INS得到的激光发射方向,就可能够对每一个地面光斑的座标X,Y,Z准确进行计算。激光束发射的频率能够从每秒几个脉冲到每秒几万个脉冲。举例来说,一个频率为每秒一万次脉冲的系统,接收器将会在一分钟内记录六十万个点。通常情况下,LIDAR系统的地面光斑间距为2-4m不等。 激光雷达是一种在从红外到紫外光谱段工作的雷达系统,其原理与构造和激光测距仪非常相似。科学家将利用激光脉冲进行探测的称为脉冲激光雷达,把利用连续波激光束进行探测的称作连续波激光雷达。激光雷达的作用是可以对目标位置(距离和角度)、运动状态(速度、振动和姿态)和形状进行精确测量,对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分辨和跟踪。在多年的努力之后,科学家们已经研发出火控激光雷达、侦测激光雷达、导弹制导激光雷达、靶场测量激光雷达、导航激光雷达等。 结语 我国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起步较晚,它用计算机代替“人眼”,在理论和实践中使数字摄影测量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三维可视化、GIS数据更新、数学近景摄影测量等方面它将会被应用的更加广泛。其发展使得胶片摄影被数字摄影所取代成为必然趋势,而新型数字航空摄影机的应用必将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带来一次变革,并把我国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推向数字航空摄影时代。 航空新技术论文:探索民航空管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文章摘要】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航空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民航空管新技术在现代高新技术的带领下,逐渐走向成熟;同时民航空管局也在尝试着改变发展模式,提高运行的安全性,以确保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此民航空管新技术的应用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关键词】 空管新技术;必要性;发展;问题 1 空管新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1.1 运输量逐渐提高为航空事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空运输领域有了很大突破,与往年相比,不管是安全性能还是技术层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同时我国也成为世界中航空总运输量排名第二的国家。根据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我国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来推测,到二零一五年,我国的机队规模将超过两千六百架,全国的机场总数将增加到大约二百五十个,而每年的飞行次数将达到1143万,与二零一零年相比,将提高一倍。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大部分机场位于华北、华东、中南以及西南这些地势相对优越的地区,随着技术条件的提高,西部等地质环境恶劣的这些地方,也将会感受到便捷航空带来的好处。正是这些运输需求的增加,对我国航空事业带来很大压力,这对于航空事业来说不仅仅是一次新的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因此空管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 1.2 航空运行环境复杂,有待进一步改善 我国的大部分机场,在建设过程中以及航线制定中,会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机场建设地区是经济较为发达,或者具有非常显著政治地位的城市或地区,或者作为中转站而建设的,在机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放射圈,其中具有非常复杂的电磁波、地形特点等,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航空运输的安全性,再加上人民群众对航空运输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就增加了航空建设的难度。尤其是在西部地区一些机场的运行中,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人流量有限,再加上地区环境十分恶劣,就需要在航空运行中,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去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不仅仅没有实现经济效益,同时由于传统空管技术的落后,使航空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大大降低,因此空管新技术的应用就势在必得,也是确保航空运输实现精确性的重要手段。 1.3 是实现航空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航空领域面对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资源供应不足,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航空行业的发展宗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针对这个问题,民航空管系统就不得不采取多种方式来提高航天领域的飞行效率,但是其前提条件是要确保飞行安全以及容裕度。我们要在科学统筹规划的基础下,对空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缩短飞行距离、提高飞行准确率,尽可能的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降低飞行成本,以实现经济最大化。 民航空管新技术的应用,需要在效率、服务、安全、容量等方面进行重点提高,这就对新技术的推广提出了更大挑战,同时也表现了提高飞行系统综合能力的迫切性,使新技术应用得到更快速的发展。 2 空管新技术的发展和问题研究 2.1 我国民航空管新技术的发展 我国民航局是在一九九四年成立的,在成立之初就特别重视新技术的研发和使用,并还开设了相应的技术研究部门,在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督促下,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将一系列先进技术投入研究实验中,如卫星导航、自动监视等;2000年,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在我国西部地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投入使用的FANS航路,即L888航路,这一成果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到如今,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内,在民航局的大力支持下,加强对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并成立了一系列科研基地,取得很大的科研成果。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在新技术研发应用中,所凸显的问题,要重视我们在实践中,积累的相关经验,并对航空领域的发展做进一步的贡献。现如今 2.2 空管新技术应用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空管系统从构成上来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不管是哪一种的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总会或多或少的对目前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最大程度上确保飞行安全,在新技术投入使用时,要进行一定的测试工作,包括整体评估、工程验证、数据分析以及安全性考察等等,在新技术的应用中,我们需要对以下几点问题进行重点掌握。 首先是就是空管技术的软件功能,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影响下,空管设备的价值已经由原来的硬件主体转变成软件主体,并且逐渐实现了自动化操作系统;对于软件功能来讲,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在系统性、兼容性以及验证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严格的管理中,提高运行效率,这些特征在间接说明了对新技术及逆行那个测试的必要性。 其次就是在系统验证方面,一项新技术从研发到最后的推广,需要经过一个非常复杂的验证工作,任何一种技术都是需要一定的外界环境或者操作技能来配合完成的,而是在一遍遍的实验中,不断整理相关数据,而明确其是否能够达到可靠、可用的效果,是否能够与我国的飞行条件和外界环境相适应,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运行效果。所以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我们要对评估、验证等工作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在新技术的测试中引进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为新技术的推广奠定基础。 然后就是在新技术应用中的过渡性,从多年工作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新技术的投入使用,都需要进行非常长的一段时期的过渡,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对外界环境进行准确的测量,对技术的成熟度进行精确测定,在多种综合因素的考虑下,制定出长期的发展规划、以及各阶段的发展目标,以确保新技术的顺利使用。 最后就是在空管新技术的掌握上,我们要进行重点把握;纵观整个世界中的民航技术发展情况来看,每个国家之间在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合作互助,但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进一步保存实力,并不会将一些关键技术进行共享,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仍旧在技术上保持着绝对优势,对于我国来说,我们要在技术上加大投资力度,将技术研发作为我们航空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逐步实现国产化,并要逐渐提高航空管理的有效性。 3 结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民航空管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取得良好成效,在其中我们对民航空管新技术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发展概况和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希望能够为同行业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航空新技术论文:改变航空工业的制造新技术 引言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2年制作专题论述了当今全球范围内工业领域正在经历的第三次革命,认为这次革命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的工业革命,它以“制造业数字化”为核心,并将使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配置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新材料、新工艺、新机器人、新的网络协同制造服务,生产会更加经济、高效、灵活、精简。3D打印技术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被认为是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契机,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3D打印技术作为具有前沿性、先导性的新兴技术,正在使传统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发生深刻变革。3D打印技术将以其革命性的“制造灵活性”和“大幅节省原材料”在制造业掀起一场革命,它最适合应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结构复杂、原材料价值量高的结构制造领域,因此有望在航空制造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3D打印技术(3D Printing)是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的一种,也叫做增材制造( Additive Manufacturing)。基本原理是把一个通过设计或者扫描等方式做好的3D模型按照某一坐标轴切成无限多个剖面,然后一层一层打印出来并按原来的位置堆积到一起,形成一个实体的立体模型。3D打印技术使用的方法有很多种,表1给出了美国科技政策研究所对3D打印技术按过程、主要厂商、所用材料和典型市场进行的分类。 国内外3D打印技术及产业发展情况 世界主要国家竞相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3D打印 3D打印技术的历史由来已久。1986年,美国3D System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工业化的“3D打印”设备,1990年开始销售,短短几年中,形成了巨大的市场。近年来,美国以企业和大学及科研机构等半政府半民间的组织为主导力量,明显加大加快了对3D打印技术研发的组织力度。2009年,以美国相关大学为主的“增材制造路线(RAM)研讨会”就未来5~10年的技术发展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发表了较有影响的路线图研讨报告。根据这一报告的建议,由爱迪生焊接研究所(EWI)牵头于2010年成立“增材制造共同体AMC(Additive Manufacturing Consortium)”,试图将相关的制造商与供应商同大学与研究机构联结成为一个互动良性促进发展的生态组织,共同解决3D打印技术中还存在着的大量问题。AMC目前已有30余家企业、研究所、大学、军方和政府等机构成员,以金属材料的增材制造技术为主,每季度活动一次。目前,AMC整合EWI及其成员的设备、技术和专业知识,初步构成了一个分布式、网络化的增材制造“国家实验平台中心NTBC(National Test Bed Center)”。AMC和NTBC的使命就是提高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的成熟度,促进相应的产业投资,在全美范围内将这一新兴的制造方式早日转化为主流的制造方式。自2011年起,AMC每年都向其会员增材制造的现状报告。此外,近3年来美国政府、军方及企业还多次组织3D打印技术的有奖挑战大赛,希望以此加速相关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普及。 尽管美国在3D打印的整体技术上领先全球,但在基础研究设施、研发组织和政府支持上,欧盟明显领先。首先,欧盟在政府研发方面的投入要大于美国(不计不公开的国防军事投入),著名的大型合作项目包括英国的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欧盟第六框架项目大航空航天组件快速生产Rapolac(Rapid Production of Large Aerospace Components),全程专注航空航天的SMD(Shaped Metal Deposition)技术等。其次,欧洲工业界也主动组织形成3D打印产业群,开发增材制造的市场。一度形成原始创新技术源于美国,但其后的研发和应用及商业化却是由欧盟等国家完成的局面。此外其他一些国家也都竞相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发展增材制造业,澳大利亚近期制定了金属堆积制造路线,南非正在扶持基于激光的大型堆积制造机器的开发,日本也在着力推动堆积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 3D打印行业处于迅速兼并与整合过程中,专利成为竞争的重要武器 2011年3D打印产业的市场规模为17亿美元。目前,快速成型技术的市场应用份额如图1所示,其中航空航天约占8%。目前,全球有两家3D打印机制造巨头,分别为3D System 和Stratasys,均在美国上市,201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亿美元和1.6亿美元。3D Systems公司自2009以来已连续收购了25家公司,并于2011年11月收购了3D打印技术的最早发明者和最初专利拥有者Z Corporation公司之后,一举奠定了在3D打印领域的龙头地位。Stratasys公司继2011年5月收购Solidscape公司之后,又于2012年4月与以色列著名3D打印系统提供商Objet宣布合并。当前,国际3D打印行业正处于迅速兼并与整合过程中,行业巨头正在加速崛起。 3D打印行业巨头积极展开收购行动,在扩大公司规模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相关专利,并以此专利优势,在专利上限制对手的发展。目前全球拥有3D打印专利前5名的公司见图2、表2。 从2005年开始,3D Systems利用自己的专利优势成功狙击了纳博特斯克的7项专利申请。2012年底,3D Systems又控告Formlabs公司推出的初级3D打印机涉嫌侵犯其专利技术。 我国3D打印的技术水平基本与国际同步,但在产业化方面严重落后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推进增材制造设备,即3D打印机的研发,在快速成型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我国的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隆源公司、中航重机激光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于上世纪90 年代初率先开发快速成型设备,以及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其中,清华大学成功开发了无木模铸造工艺 (Patternless Casting Manufacturing),即采用逐点喷洒粘结剂和催化剂的方法来实现铸造沙粒间的粘结。华中科技大学研发出世界最大激光快速制造装备,使得我国在快速制造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西安交通大学研制出了激光快速成型设备LPS、SPS 系列成型机,并成功推向国内外市场。在国家科技部领导和组织下先后成立了近10家旨在推广应用快速成型技术的“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863/CIMS 主题专家组还将快速成形技术纳入目标产品发展项目。可以说我国在典型的快速成形设备、软件、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和产业化方面获得了重大进展,我国快速成形技术的研究工作基本与国际同步。但在快速成形技术新设备研发和应用方面我国则落后于国外。国外快速成形技术在航空领域有超过8%的应用量,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应用量则非常低。据估计,3D打印设备在我国企业级装机量在400台左右,2010年以来年增速均为70%左右,市场规模超过1亿元。 3D打印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情况 欧美已将3D打印技术视为提升航空航天领域水平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3D打印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3类:1)外形验证,整机和零部件外形评估和测试、验证;2) 直接产品制造,例如无人机的机翼、云台、油箱、保护罩等,美国一些大飞机中也有多个零部件采用3D打印直接制造;3) 精密熔模铸造的原型制造,采用精密浇铸工艺来制作部件前的原型等。 国外应用情况 波音公司已经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了大约300种不同的飞机零部件,包括将冷空气导入电子设备的形状复杂导管。目前波音公司和霍尼韦尔正在研究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机翼等更大型的产品。 空客在A380客舱里使用3D打印的行李架,“台风”战斗机中也使用了3D打印的空调系统。空客公司最近提出“透明飞机概念”计划,制定了一张“路线图”,从打印飞机的小部件开始,一步一步发展,最终在2050年左右用3D打印机打印出整架飞机。“概念飞机”本身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系统,比如仿生的弯曲机身,能让乘客看到周围蓝天白云的透明机壳等,传统制造手段难以使用,3D打印或许是一条捷径。 GE航空2012年11月20日收购了一家名为Morris Technologies的3D打印企业,计划利用后者3D打印技术打印LEAP发动机组件。GE把这次收购看作是对新制造技术的投资,认为具备处理新兴材料与复杂设计的工艺制造开发能力,对GE的未来至关重要。 美国空军对3D打印也报以厚望,近日与3D Systems签约,投资29.5亿美元用于其开发打印F-35战机部件和其他武器系统的3D打印系统。 国内应用情况 中航重机激光技术团队早在2000年前后,就已经开始投入“3D激光焊接快速成型技术”研发。目前,中航重机激光产品已经应用于我国多款新型飞机上,并起到关键作用。除了军用飞机,中航重机激光还在开拓世界最先进四代航空发动机最核心技术之一——整体叶盘应用市场,以及大型水面水下舰艇市场。 北航同我国主要飞机设计研究所等单位“产学研”紧密合作,瞄准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历经17年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全面突破了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难加工大型复杂整体关键构件激光成形工艺、成套装备和应用关键技术,并已在飞机大型构件生产中研发出五代、10余型装备系统,已经受近十年的工程实际应用考验,使我国成为迄今世界上唯一掌握大型整体钛合金关键构件激光成形技术并成功实现装机工程应用的国家。2013年1月18日,王华明联合研发团队凭“3D激光快速成型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3D打印对生产方式的变革 相比较传统制造业,3D打印在制造模式、流程、供应链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1)定制成为新标准。制造模式上,过去是生产线规模化生产,今后则可能更多的是数字化、个性化、分散化的定制生产,不再需要库存大量零部件,也不需要大量生产。2)缩短上市时间。3D打印无需机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零件,从而极大地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3)更优越的产品性能。3D打印的产品是自然无缝连接,结构之间的稳固性和连接强度要高于焊接等传统方法。4)开放式的产品设计。3D打印产品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可以通过互动改进产品,这个互动是双向的,消费者也可以自己设计产品。5)改变离岸经济模式。3D打印对产品供应链有重大影响,选择生产地时,劳动力成本不再那么重要,而是考虑如何接近消费者,传统过程的供应链就变得短了,使得传统的离岸经济模式得以改变。 3D打印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对于3D打印未来的发展前景,业界普遍看好。作为全国工业的主管部门,工信部准备组织研究制订3D打印技术路线图、中长期发展战略,推动完善3D打印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研究制定支持3D打印产业发展的专项财税政策。据报道科技部的3D打印相关战略规划也正在研究制定中,近期即将公布。高德纳( Gartner )公司2012年的新兴技术炒作周期报告判断:3D打印技术目前正在进入概念炒作的高峰阶段,在5~10年的时间内将迎来发展高峰(见图3)。 据Wohlers Associates报告分析,全球3D打印产业产值在1988~2010年间保持着26.2%的年均增速。2011年3D打印产业的市场规模为17亿美元,到2016年产业总产值将达到31亿美元,2020年将达到52亿美元,其中零部件制造将占80%。而对于快速成型应用领域,则市场更为广阔。2012年,全世界快速成型制造的产值估计为230亿美元,2015年产值将会达到350亿美元。 不过3D打印技术要进一步扩展其产业应用空间,目前仍面临着一些瓶颈和挑战:一是成本方面,现有3D打印机造价仍普遍较为昂贵,给其进一步普及应用带来了困难。二是打印材料方面,目前3D打印的成型材料多采用化学聚合物,选择的局限性较大,成型品的物理特性较差,而且安全方面也存在一定隐患。三是精度、速度和效率方面,目前3D打印成品的精度还不尽如人意,打印效率还远不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求,而且受打印机工作原理的限制,打印精度与速度之间存在严重冲突。四是产业环境方面,3D打印技术的普及将使产品更容易被复制和扩散,制造业面对的盗版风险大增,现有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难以适应产业未来发展的需求。 3D打印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随着智能制造的进一步发展成熟,新的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材料技术等不断被广泛应用到制造领域,3D打印技术也将被推向更高的层面。未来,3D打印技术的发展将体现出精密化、智能化、通用化以及便捷化等主要趋势。 提升3D打印的速度、效率和精度,开拓并行打印、连续打印、大件打印、多材料打印的工艺方法,提高成品的表面质量、力学和物理性能,以实现直接面向产品的制造;开发更为多样的3D打印材料,如智能材料、功能梯度材料、纳米材料、非均质材料及复合材料等,特别是金属材料直接成型技术有可能成为今后研究与应用的又一个热点;3D打印机的体积小型化、桌面化,成本更低廉,操作更简便,更加适应分布化生产、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的需求以及家庭日常应用的需求;软件集成化,实现CAD/CAPP/RP的一体化,使设计软件和生产控制软件能够无缝对接,实现设计者直接联网控制的远程在线制造。 航空制造业整合3D打印技术的建议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3D打印技术对中国诸多企业将是颠覆性的变革。我国航空制造业必须未雨绸缪,积极为迎接此技术革命做好准备。 (1)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拓展应用领域,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化程度。 (2)改变产品,如研发现有产品的数字版及3D打印所需相应的硬软件。 (3)改变制造过程和方法,将现有制造系统智能化自动化,引入3D制造系统,形成复合体系。增材制造和减材制造相辅相成,复合制造体系在今后将成为主流。 (4)改变商业模式。这一次新工业革命要求完全不同的价值获取与盈利模式,及相关的流程设计,资源配置和组织机构的形式。 (5)提前专利布局,在发展初期就要将目光放长远,不能满足于现有已经被国外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而是要更多的走自己的专利之路,努力发展创新技术,抢占技术先机,积极进行合理的专利布局,包括国际市场专利布局,同时摆脱对国外3D打印耗材的依赖,避免陷入不必要的专利泥潭,争取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5)GE收购3D打印企业,某种程度上给航空企业提供了借鉴:通过一些资本化运作手段,兼并收购一些具有核心技术的3D打印企业,以核心制造能力为重点,打造航空企业自身的价值元宝曲线,或许是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快速赶超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系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航空新技术论文: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室新技术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室的功能是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热能。在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上燃烧室分为主燃烧室和加力燃烧室,主燃烧室是发动机核心机的三大高压部件之一,加力燃烧室主要用在战斗机发动机上以短时间增加发动机推力,使飞机加速,在除战斗机以外的其他飞机发动机上一般不设加力燃烧室。主燃烧室将燃料燃烧后形成的高温高压燃气驱动涡轮做功带动压缩部件,除去带动压缩部件所消耗的功之外,剩余的高温高压燃气的能量通过喷管排气产生推进力推动飞机前进,或通过动力涡轮带动螺旋桨、桨扇、旋翼产生拉力及升力。发动机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在主燃烧室燃烧过程中并未全部消耗,因此在涡轮后可以设置加力燃烧室,再次喷入燃料燃烧加热燃气,进一步提高燃气能量以增加发动机的推力,主燃烧室和加力燃烧室在发动机上的位置见图1。 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发动机的工作压力和涡轮前温度越来越高,燃烧室的工作条件和技术指标要求越来越苛刻,突出的技术矛盾是在燃烧室负荷越来高的情况下,满足高的燃烧性能和轻的重量要求,在传统燃烧技术基础上必须采用新的原理和技术方案以提高发动机总体性能指标。 主燃烧室新技术 航空燃气轮机主燃烧室的传统结构形式可分为单管燃烧室、环管燃烧室、环形燃烧室,这基本与航空燃气轮机的发展历程相对应。早期的燃烧室多为单管燃烧室,后来发展为环管燃烧室,上世纪60年代,环形燃烧室出现并成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必然选择,随着燃烧技术的发展,短环形燃烧室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案(图2)。在采用离心式压气机的燃气轮机中为了缩短轴距并利用离心压气机径向尺寸较大的特点,发展了环形回流燃烧室或环形折流燃烧室。 现代高性能发动机对主燃烧室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军用发动机主燃烧室而言,要求其具有更高的温升工作能力和更宽的工作范围;而民用发动机对燃烧室污染排放指标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以满足发动机适航取证。因此主燃烧室主要朝两个方向发展:高性能军用发动机使用的高温升燃烧室及民用发动机需要的低排放燃烧室;为应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以下燃烧室新技术方案。 旋流器阵列多点喷射燃烧室(图3)。此类燃烧室是将常规燃烧室头部的旋流器和喷嘴的尺寸缩小,在传统燃烧室单个头部大小的空间内布置多个喷射点,每个喷射点的燃料和空气快速均匀的混合,每个喷射点有自己的回流区和燃烧区,燃烧时有多个火焰,由于每个喷射点的回流区长度短,燃烧驻留时间短,在降低污染物的生成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同时该类型燃烧室由于有多个喷射点的存在,可以将喷射区域进行分区燃烧,兼顾燃烧室在低工况下的稳定工作及高工况下的高效燃烧,适合于工作范围宽广的高温升燃烧室;还可以对喷射点进行控制,具有温度场主动调节能力,能够满足高性能军用发动机高品质燃烧室出口温度场的需求。 驻涡燃烧室(图4)。驻涡燃烧室是一种采用独立凹腔进行稳焰的燃烧室,其原理是由超声速燃烧的背风台阶稳定火焰原理演变而来,最早在美国的IHPTET计划中提出。驻涡燃烧室由产生值班火焰的凹腔结构和钝体稳焰主燃区组成,其主要特点是可以实现分区分级燃烧,发动机在点火、慢车等小工况状态时,燃烧室只驻涡区工作,保证了燃烧室低工况稳定性;而在起飞等大功率状态下燃烧室驻涡区和主燃区同时工作,保证高工况下的高效燃烧性能;驻涡燃烧室其点火器位于驻涡区内,不易被吹熄,点火性能相对其他燃烧室更加优越。由于实现分级燃烧,能够有效控制氮氧化物等污染排放物的生成。美国GE公司在驻涡燃烧室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通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发展了四代驻涡燃烧室,并开展了相关的试验,GE公司在2007年完成了全环形驻涡燃烧室设计和试验验证,拟应用在高推重比发动机上。 涡轮级间燃烧室及超紧凑燃烧室。涡轮内燃烧最初的目的是采用涡轮内燃烧取代主燃烧室建立定温循环, 定温循环的效率比常规燃烧室的定压循环高30%~40%,但定温循环超出了常规发动机的设计参数与运行参数,只能用于理论研究。在本世纪初,由Sirignano等人提出了在高低压涡轮之间的补燃燃烧形式,在此方案的基础上发展了涡轮级间燃烧室(Inter-stage Turbine Burner,ITB)及超紧凑燃烧室(Ultra-Compact Combustor,UCC)。 涡轮级间燃烧室(图5)是在高低压涡轮之间再布置一个小型燃烧室,由于有涡轮级间燃烧室的存在,可以拓展压气机总增压比的设计范围,适当降低涡轮前温度提高涡轮寿命,实现高飞行马赫数下发动机推力更大耗油率更低的目标。涡轮级间燃烧室由于受到结构布局的影响,需要在较小的空间内完成稳焰、燃烧等过程,所以一般采用驻涡凹腔稳焰燃烧的方案。 超紧凑燃烧室(图6)是涡轮间燃烧室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其基本原理是将燃烧室与高、低压涡轮导叶整合,实现在涡轮导叶内燃烧,实现近似等温燃烧循环,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此方案对发动机性能参数及结构的改变较多。超紧凑燃烧室是目前几种先进燃烧技术如:凹腔稳焰、多点喷射组织燃烧,周向燃烧、旋流燃烧、补气射流、驻涡燃烧等技术的综合应用的集成。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针对超紧凑燃烧室开展了四个阶段的研究。阶段一:以替代主燃烧室为目标的研究;阶段二、阶段三:以替代涡轮级间燃烧室为目标的研究工作;阶段四:以实现涡轮内燃烧替代加力燃烧室为目标的研究工作,最终实施定温循环燃烧。超紧凑燃烧技术目前已经在涡轮间燃烧上进行了试验验证(图7),其贫油熄火油气比只有目前系统的25%~50%,同时在应用时可以和涡轮叶片整合一体,实现涡轮内燃烧构想,并且已经开始实施,更设想用以取代主燃烧室,实施定温循环,实现高效率动力输出,并且作为下一代燃烧室技术,减小发动机重量和尺寸。 低排放燃烧技术。其中包括:贫油预混预蒸发燃烧技术;富油燃烧技术。 贫油预混预蒸发燃烧技术燃烧室的污染排放物包括:一氧化碳(CO)、未燃碳氢(UHC)、氮氧化物(NOx)和冒烟等4种燃烧产物,目前除氮氧化物以外,其他排放物指标已相当低,低排放技术的重点是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直接的措施是缩短燃料的燃烧时间,降低燃烧区的燃烧温度。贫油预混预蒸发燃烧室是通过在燃烧区加入大量空气,并使燃油和空气预先混合并完成部分蒸发再进行燃烧,相对于传统的旋流扩散燃烧,燃烧均匀,燃烧温度低,因此燃烧产物中的污染排放特别是氮氧化物(NOx)显著降低,贫油预混预蒸发燃烧技术有很多种方案,目前取得成功的是GE公司研制的双环预混旋流(TAPS)燃烧技术(图8),燃烧室结合了分级分区燃烧和贫油预混燃烧的思想。由值班级(预燃级)和主燃级组成。值班级为扩散火焰模式,保证发动机启动点火可靠和较为宽广的燃烧边界;主燃级为贫油预混燃烧模式,主要工作于大工况,以减少NOx的生成。 目前,TAPS燃烧室已发展了三代,分别为TAPS1、TAPS2和TAPS3。TAPS1技术目标是要比传统富油头部设计的燃烧室或CAEP2标准降低NOx排放50%,成功用于GEnx发动机上;TAPS2的目标是在TAPS1的基础上再降50%,主要是针对总增压比大于40的发动机,比CAEP2标准NOx排放降低70%,首先用于我国大飞机C919的启动发动机LEAP-X上;TAPS3目标是比CAEP/6降低NOx排放75%,比CAEP/2降低85%。 富油燃烧技术。富油燃烧的基本特点是主燃区空气量低于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空气量,当燃烧区为富油燃烧时,因燃烧不完全,燃气温度较低,NOx生成量也较低,但是经过富油燃烧后,有大部分燃油未燃烧完全,随着燃气向下游流动,必定要在化学恰当比附近燃烧,此时,燃气温度很高,是NOx大量产生的区域,为了跳过该区域,通过在富油燃烧区末端加入大量空气瞬时降低燃气温度,此后未完全燃烧的可燃成分在贫油状态继续燃烧,从而整个燃烧过程的温度降低。典型的富油燃烧技术是PW公司研制的富油燃烧-快速淬熄-贫油燃烧(RQL,图9)技术。PW公司将RQL燃烧技术用在V2500发动机扇形试验段上试验,其结果比当时的排放标准低50%。之后,PW公司进行一系列的低排放燃烧室的研发,他的低排放燃烧室称为TALON燃烧室,分别发展了TALONⅠ、TALONⅡ和TALONⅩ等一系列低排放燃烧室,已在PW4084、PW6000、PW8000等发动机上成功应用。 加力燃烧室新技术 战斗机在起飞、爬升、规避导弹或机型作战机动飞行等状态需要更大的推力以实现短时间加速飞行,发动机使用加力是短时间内增加推力的最好办法。加力燃烧室是实现发动机加力的部件,它能保持发动机最大转速和涡轮前燃气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燃油喷入气流中让剩余氧气再次燃烧,产生额外推力。现在军用涡扇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图10),大都采用V型稳定器来稳定火焰,这种加力燃烧室通过气流在钝体后形成的尾迹旋涡和回流区产生一个油气混合均匀的低速区,从而具备了火焰稳定的必备条件。 现代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工作条件越来越恶劣,性能要求更高,主要特征表现在内涵进口温度更高、氧含量降低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加力温度和燃烧效率,降低流体阻力,缩短长度,加力重量超轻。传统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很难实现上述要求,未来加力燃烧室的发展必然将某些部件进行一体化设计,变得更加紧凑,以减少长度和降低重量,提高发动机推重比。涡轮后框架一体化加力燃烧室、旋流加力燃烧室、外涵加力燃烧室是目前研究的重要方案。 涡轮后框架一体化加力燃烧室。 涡轮后框架一体化加力燃烧室的主要特征是取消传统加力燃烧室的混合扩压器,将喷油杆和钝体稳定器整合到涡轮后支撑框架的支板上,形成超级紧凑的一体化结构,加力燃油从支板内的喷嘴孔喷入并进入支板后形成的回流区内稳定燃烧,涡轮后框架一体化加力燃烧室与传统加力燃烧室对比如图11所示。这种加力燃烧室的设计关键在于:合理的安排燃油喷射,既保证加力燃油浓度分布与氧浓度分布主动匹配,又避免燃油的自燃与结焦,还能保证燃油在支板后的回流区内形成稳定燃烧点火源,同时保证加力燃烧室较低的流阻损失;一体化加力燃烧室方案能适用于更高的加力热负荷,具有更简单的结构以及更高的喷杆和稳定器工作可靠性,在高推重比发动机研制中得到了深入广泛的研究。采用涡轮后框架一体化加力燃烧室的典型代表为美国PW公司研制的F119发动机,其推重比在10左右。 旋流加力燃烧室。旋流加力燃烧室是采用类似主燃烧室的旋流燃烧原理组织燃烧,以涡轮后承力框架作为旋流加力的叶片,燃油喷杆内置在叶片内,形成旋流器的流场结构,取消了喷油杆和钝体稳定器。该方案可大幅度强化油气混合,提高燃烧强度和燃烧稳定性,缩短燃烧段长度,降低尾喷流火焰辐射强度,从而缩短加力燃烧室的长度、减轻重量,提高发动机隐身性能,但旋流加力燃烧室出口气流存在较大的余旋,会引起发动机推力损失。 外涵加力燃烧室。 常规加力燃烧室是采用内外涵燃气和空气混合后再点火燃烧,外涵加力燃烧室是直接在外涵道贫油组织燃烧。与传统方案相比,外涵加力燃烧室结构尺寸更紧凑,有利于发动机减重设计;外涵空气含氧量高,有利于组织燃烧,但由于进气温度和压力较低,燃油蒸发困难,不利于油气混合,影响点火性能和燃烧效率。外涵加力燃烧室工作与常规加力燃烧室组织燃烧方式基本相同,采用喷油杆喷油与空气混合,钝体稳定器稳定火焰,原理图如图12所示。 外涵加力技术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垂直/短距起降(STOVL)发动机技术和变循环发动机(VCE)技术。 航空新技术论文: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涡轮新技术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涡轮部件的功能是将从燃烧室流出的高温燃气的热能和压力能转换成机械功,驱动风扇、压气机和附件工作。在涡桨或涡轴发动机中,涡轮还用于驱动螺旋桨或直升机的旋翼。按燃气流动方向,涡轮可分为轴流式和径流式。现代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涡轮几乎都采用轴流式。在轴流式涡轮中,根据转子驱动的对象又可分为高压、中压和低压涡轮。 涡轮部件是发动机中单位重量最大、最复杂、成本最高的部件,所以,涡轮的设计目标是保证其应用所需的耐久性前提下,在高性能和经济可承受性之间维持一种平衡。为此,设计者们通过采用先进的气动、结构、冷却、强度设计,以及新材料和新工艺等多种技术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涡轮CFD技术 (1)非定常仿真技术 非定常仿真技术是对一个时间周期内离散瞬间的涡轮动静域流场进行求解,动静域之间采用直接数据传递的方式,能够真实详细描述瞬态的涡轮内流场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计算设备已能开展非定常仿真技术的大量研究工作。部分国外发动机公司不同程度的采用了此项先进设计技术,如美国的IHPTET(综合高性能燃气涡轮发动机)计划中将非定常仿真技术用于解决转子和静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机械激振,并将此技术用于F119发动机设计。近年来国外开展了凹槽顶部间隙、轴向气封间隙、热斑、尾迹、气膜冷却等气动和传热非定常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极大地提高涡轮叶片设计水平。 (2)气膜冷却仿真技术 目前,工程设计中广泛采用气膜冷却方式对涡轮叶片进行冷却。如何准确模拟冷气与主流的掺混流动是准确评估冷却涡轮性能的关键所在。通常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气膜冷却数值模拟。第一种是冷气喷射源项法,它在叶片表面和端壁给定质量、动量和能量源分布来考虑气膜冷却流动;该方法的优点是所需的工作量和计算时间较少、易于实现。第二种是真实气膜孔仿真方法,生成气膜孔甚至内腔网格,并对每个气膜孔甚至内腔流动均进行数值模拟;此方法划分网格复杂、时间长、计算量大,但优点是可以获得非常详细的流动信息,实现气热耦合计算,对温度场的求解更加准确。国外实现了基于结构化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的真实气膜孔仿真,例如:霍尼韦尔公司的Paul Vitt等(如图1)、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空气动力中心的Ron Ho Ni等(如图2)、俄罗斯OJSC的Victoria Krivonosova等。 三维设计技术 (1)超高载荷叶片全三维设计 随着对发动机性能、重量、可靠性、经济性等的要求越来越高,涡轮叶片数量越来越少,涡轮叶片载荷也越来越高,涡轮处于跨声流动甚至超声流动状态,需开展超高载荷叶片的全三维设计技术研发。其中,包括了叶片复合倾斜技术、叶片端弯技术、叶片端壁融合技术、宽弦叶片技术、支板与叶片融合设计技术、跨声叶型设计技术、超声叶型设计技术等。 (2)非轴对称端壁技术 非轴对称端壁技术将端壁造型从二维发展到三维,通过调整端壁的三维曲面形状,能够有效减小涡轮二次流损失,从而提高涡轮效率。罗罗公司是第一个开始研究和应用非轴对称端壁技术的发动机公司,并申请相关专利,采用非轴对称端壁设计技术可提高涡轮效率1.0%左右。空客A380遄达900航空发动机的低压涡轮部件(如图3)和先进中等推力E3E发动机核心机的高压涡轮导叶及工作叶片端壁(如图4)均采用了该技术。MTU公司构建了一套非轴对称端壁设计体系。PW公司是首个进行非轴对称端壁设计对冷却效率影响研究的公司。 高效冷却叶片设计 (1)铸冷叶片技术 铸冷叶片源于艾利逊公司的“Castcool”概念,它是一种可以一次铸造出内部复杂形状的加工方法。利用Castcool可以将十分复杂的冷却结构一次铸成在单晶部件(如涡轮叶片)之内,同时,在IHPTET计划中Allison公司研发了一种Lamilloy冷却方案,此方案为多孔层板材料叶片。在IHPTET计划第二阶段,Castcool技术与Lamilloy冷却方案结合,研制出了铸冷高低压叶片(如图5,叶片前缘和尾缘采用气膜冷却,而叶片其余部分则采用双层壁Lamilloy冷却),并在CAESAR验证机中进行了强度和冷却试验验证。 (2)超冷叶片技术 超冷叶片源于普惠公司的“super cooling”概念。超冷叶片有几百个铸造的或激光打的小孔,外形与常规冷却叶片一样,但其内部是用CFD方法设计的。在IHPTET计划第二阶段,在CAESAR核心机中对超冷叶片技术进行了试验验证(如图6),并将此技术成功转化至F119核心机中验证。同时,惠普公司在F135发动机的高压涡轮上采用超冷技术,冷却效率提高20%。此技术已在F136、PW8000发动机高压涡轮叶片得到了应用。 先进结构设计 (1)高低压涡轮对转技术 高低压对转涡轮结构是高负荷单级高压涡轮后接对转无导叶低压涡轮。IHPTET计划中的GE公司COPE涡轮方案验证了这一技术。F136发动机就采用了此结构。F119发动机虽然也使用了高低压涡轮反转技术,但其高压涡轮和低压涡轮之间仍带有导叶。无导叶对转涡轮技术不仅可用在军用涡扇发动机上,也可用于民用涡扇发动机。 (2)双幅板涡轮盘 采用当前的镍基合金制造的常规(单辐板)高压涡轮盘其AN2值已达到极限,面临的局面是,提高AN2值必须有突破性技术的支持。因此,双辐板盘(图7)成为提高AN2的研究重点。双辐板盘在结构传力路线和AN2方面比常规高压涡轮盘有明显的优势。普惠公司在先进涡轮发动机燃气发生器XTC67/1上试验了焊接的双辐板高压涡轮盘技术,验证了涡轮盘重量减轻17%,同时转速提高9%。 (3)可变面积涡轮导向器 GE发展了四代变循环发动机:在第二代变循环发动机(GE21)的研制中实现了可调面积低压涡轮导向器技术突破;在第三代变循环发动机(F120)的研制中实现了可调面积高压涡轮导向器技术突破,并实现了发动机空中试飞验证;第四代变循环发动机是COPE方案,在GE与艾利逊公司(AADC)(罗罗公司参与)联合研究的COPE方案中关键技术之一就是高效可调面积高压涡轮导向器,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凸轮驱动结构解决过去变面积导向器的冷却漏气引起的性能损失问题,能使部分推力状态下SFC降低10%~25%。日本在高超声速运输机推进系统研究计划下研究的组合循环发动机,其低速推进系统选用变循环涡扇发动机,低压涡轮采用了可变面积导向器,用于控制发动机的涵道比和调整高/低压涡轮的功率分配。 先进耐高温材料与工艺 (1)陶瓷基复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在不带冷却的条件下耐温能力高达1650K以上,密度却是传统叶片材料的三分之一,热膨胀系数是传统镍基合金的四分之一。在大型军用涡扇发动机中,目前已经得到成功验证的陶瓷基复合材料涡轮部件主要有:涡轮间过渡段机匣部件,使冷却空气减少了100%,重量减轻50%;低压涡轮导叶,减重的同时减少了冷却气流;高压涡轮空心导叶,与典型的镍基合金导叶相比,重量减轻50%,冷却空气量减少20%。美国在IHPTET计划下开发了无冷却陶瓷基低压涡轮和端壁(如图8),并已用于F136发动机未来发展型。 (2)高温金属间化合物 金属间化合物具有重量轻、耐高温、提高部件效率等优点,在涡轮部件中的应用主要是低压涡轮后面几级的叶片。具体的研究对象主要有:钛铝、铌铝、二硅化钼、二硅化铌。涡轮叶片历来用铸造,为了减轻重量而采用金属间化合物材料,使涡轮部件结构和设计复杂化,从而改变了涡轮叶片的加工技术。 (3)热障涂层 热障涂层应用对象是工作温度超过1250℃的涡轮工作叶片表面。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热障涂层具有良好的热疲劳特性,可用于高压涡轮叶片。微层压(Micro-Laminate)热障涂层可用于涡轮导向叶片和工作叶片。这些先进热障涂层的导热率和重量都大大降低,能有效提高涡轮叶片的工作温度,保证叶片寿命。目前,国外正在研制耐温水平1500℃以上的热障涂层。 叶尖间隙主动控制技术 涡轮叶尖间隙主动控制技术是一项通过控制涡轮叶尖间隙的变化来降低发动机耗油率、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技术措施。高压涡轮叶尖间隙减小0.254毫米可减小1%的耗油率,排气温度减低10℃。主动间隙控制的目标就是让涡轮叶尖间隙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尤其是在巡航状态下保持一个最小值,同时又能保证在整个发动机飞行包线内叶尖和涡轮外环不会发生碰磨。在高压涡轮采用主动间隙控制比压气机和低压涡轮有更加突出的好处,减小高压涡轮叶尖间隙所得的效益是低压涡轮的4倍,高压压气机的2倍,而在运输机上获得的效益又是战斗机的2倍。在大涵道比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上广泛采用主动间隙控制技术。目前,热控制方法的主动间隙控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CFM56、PW4000、V2500、GE90等都采用的是主动热控制方法。但由于主动热控制方法存在响应速度慢且无反馈信息,而无法精确控制间隙的原因,国外正在大力开展机械控制、压力控制等研究和验证,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新的主动间隙控制方法会在大涵道比航空发动机和航改燃机上得到广泛应用。 先进刷式封严技术 刷式封严技术最初是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罗罗公司提出的一种新型密封技术。这种新型密封结构可大大降低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的气流量损失,增加推力,降低耗油率,显著提高发动机性能。刷式封严是一种接触式密封,与传统的篦齿封严相比,重量轻、易于更换。GE公司的试验表明刷式密封的泄漏量只有篦齿密封的5%~10%。德国MTU公司的研究也发现,用刷式封严代替压气机和涡轮处的篦齿封严,则发动机的泄漏量可减少80%,相应的发动机耗油量能减小至少1%。1989年V2500-A1发动机成为以刷式密封取得执照的第一台生产型航空发动机。英国牛津大学于1990年提出了“压力平衡型低滞后效应的刷式封严”的专利设计,这种结构已经在GE90发动机的试验中通过了验证。在高密封压力、高环境温度和高表面速度的环境下,刷式封严存在刷丝掉毛现象,同时也存在密封的滞后效应,MTU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刷式封严结构以解决此问题。 航空新技术论文: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涡轮新技术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涡轮部件的功能是将从燃烧室流出的高温燃气的热能和压力能转换成机械功,驱动风扇、压气机和附件工作。在涡桨或涡轴发动机中,涡轮还用于驱动螺旋桨或直升机的旋翼。按燃气流动方向,涡轮可分为轴流式和径流式。现代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涡轮几乎都采用轴流式。在轴流式涡轮中,根据转子驱动的对象又可分为高压、中压和低压涡轮。 涡轮部件是发动机中单位重量最大、最复杂、成本最高的部件,所以,涡轮的设计目标是保证其应用所需的耐久性前提下,在高性能和经济可承受性之间维持一种平衡。为此,设计者们通过采用先进的气动、结构、冷却、强度设计,以及新材料和新工艺等多种技术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涡轮CFD技术 (1)非定常仿真技术 非定常仿真技术是对一个时间周期内离散瞬间的涡轮动静域流场进行求解,动静域之间采用直接数据传递的方式,能够真实详细描述瞬态的涡轮内流场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计算设备已能开展非定常仿真技术的大量研究工作。部分国外发动机公司不同程度的采用了此项先进设计技术,如美国的IHPTET(综合高性能燃气涡轮发动机)计划中将非定常仿真技术用于解决转子和静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机械激振,并将此技术用于F119发动机设计。近年来国外开展了凹槽顶部间隙、轴向气封间隙、热斑、尾迹、气膜冷却等气动和传热非定常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极大地提高涡轮叶片设计水平。 (2)气膜冷却仿真技术 目前,工程设计中广泛采用气膜冷却方式对涡轮叶片进行冷却。如何准确模拟冷气与主流的掺混流动是准确评估冷却涡轮性能的关键所在。通常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气膜冷却数值模拟。第一种是冷气喷射源项法,它在叶片表面和端壁给定质量、动量和能量源分布来考虑气膜冷却流动;该方法的优点是所需的工作量和计算时间较少、易于实现。第二种是真实气膜孔仿真方法,生成气膜孔甚至内腔网格,并对每个气膜孔甚至内腔流动均进行数值模拟;此方法划分网格复杂、时间长、计算量大,但优点是可以获得非常详细的流动信息,实现气热耦合计算,对温度场的求解更加准确。国外实现了基于结构化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的真实气膜孔仿真,例如:霍尼韦尔公司的Paul Vitt等(如图1)、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空气动力中心的Ron Ho Ni等(如图2)、俄罗斯OJSC的Victoria Krivonosova等。 三维设计技术 (1)超高载荷叶片全三维设计 随着对发动机性能、重量、可靠性、经济性等的要求越来越高,涡轮叶片数量越来越少,涡轮叶片载荷也越来越高,涡轮处于跨声流动甚至超声流动状态,需开展超高载荷叶片的全三维设计技术研发。其中,包括了叶片复合倾斜技术、叶片端弯技术、叶片端壁融合技术、宽弦叶片技术、支板与叶片融合设计技术、跨声叶型设计技术、超声叶型设计技术等。 (2)非轴对称端壁技术 非轴对称端壁技术将端壁造型从二维发展到三维,通过调整端壁的三维曲面形状,能够有效减小涡轮二次流损失,从而提高涡轮效率。罗罗公司是第一个开始研究和应用非轴对称端壁技术的发动机公司,并申请相关专利,采用非轴对称端壁设计技术可提高涡轮效率1.0%左右。空客A380遄达900航空发动机的低压涡轮部件(如图3)和先进中等推力E3E发动机核心机的高压涡轮导叶及工作叶片端壁(如图4)均采用了该技术。MTU公司构建了一套非轴对称端壁设计体系。P W公司是首个进行非轴对称端壁设计对冷却效率影响研究的公司。 高效冷却叶片设计 (1)铸冷叶片技术 铸冷叶片源于艾利逊公司的“Castcool”概念,它是一种可以一次铸造出内部复杂形状的加工方法。利用Castcool可以将十分复杂的冷却结构一次铸成在单晶部件(如涡轮叶片)之内,同时,在IHPTET计划中Allison公司研发了一种Lamilloy冷却方案,此方案为多孔层板材料叶片。在IHPTET计划第二阶段,Castcool技术与Lamilloy冷却方案结合,研制出了铸冷高低压叶片(如图5,叶片前缘和尾缘采用气膜冷却,而叶片其余部分则采用双层壁Lamilloy冷却),并在CAESAR验证机中进行了强度和冷却试验验证。 (2)超冷叶片技术 超冷叶片源于普惠公司的“super cooling”概念。超冷叶片有几百个铸造的或激光打的小孔,外形与常规冷却叶片一样,但其内部是用CFD方法设计的。在IHPTET计划第二阶段,在CAESAR核心机中对超冷叶片技术进行了试验验证(如图6),并将此技术成功转化至F119核心机中验证。同时,惠普公司在F135发动机的高压涡轮上采用超冷技术,冷却效率提高20%。此技术已在F136、PW8000发动机高压涡轮叶片得到了应用。 先进结构设计 (1)高低压涡轮对转技术 高低压对转涡轮结构是高负荷单级高压涡轮后接对转无导叶低压涡轮。IHPTET计划中的GE公司COPE涡轮方案验证了这一技术。F136发动机就采用了此结构。F119发动机虽然也使用了高低压涡轮反转技术,但其高压涡轮和低压涡轮之间仍带有导叶。无导叶对转涡轮技术不仅可用在军用涡扇发动机上,也可用于民用涡扇发动机。 (2)双幅板涡轮盘 采用当前的镍基合金制造的常规(单辐板)高压涡轮盘其AN2值已达到极限,面临的局面是,提高AN2值必须有突破性技术的支持。因此,双辐板盘(图7)成为提高AN2的研究重点。双辐板盘在结构传力路线和AN2方面比常规高压涡轮盘有明显的优势。普惠公司在先进涡轮发动机燃气发生器XTC67/1上试验了焊接的双辐板高压涡轮盘技术,验证了涡轮盘重量减轻17%,同时转速提高9%。 (3)可变面积涡轮导向器 GE发展了四代变循环发动机:在第二代变循环发动机(GE21)的研制中实现了可调面积低压涡轮导向器技术突破;在第三代变循环发动机(F120)的研制中实现了可调面积高压涡轮导向器技术突破,并实现了发动机空中试飞验证;第四代变循环发动机是COPE方案,在GE与艾利逊公司(AADC)(RR参与)联合研究的COPE方案中关键技术之一就是高效可调面积高压涡轮导向器,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凸轮驱动结构解决过去变面积导向器的冷却漏气引起的性能损失问题,能使部分推力状态下SFC降低10%~25%。日本在高超声速运输机推进系统研究计划下研究的组合循环发动机,其低速推进系统选用变循环涡扇发动机,低压涡轮采用了可变面积导向器,用于控制发动机的涵道比和调整高/低压涡轮的功率分配。 先进耐高温材料与工艺 (1)陶瓷基复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在不带冷却的条件下耐温能力高达1650K以上,密度却是传统叶片材料的三分之一,热膨胀系数是传统镍基合金的四分之一。在大型军用涡扇发动机中,目前已经得到成功验证的陶瓷基复合材料涡轮部件主要有:涡轮间过渡段机匣部件,使冷却空气减少了100%,重量减轻50%;低压涡轮导叶,减重的同时减少了冷却气流;高压涡轮空心导叶,与典型的镍基合金导叶相比,重量减轻50%,冷却空气量减少20%。美国在IHPTET计划下开发了无冷却陶瓷基低压涡轮和端壁(如图8),并已用于F136发动机未来发展型。 (2)高温金属间化合物 金属间化合物具有重量轻、耐高温、提高部件效率等优点,在涡轮部件中的应用主要是低压涡轮后面几级的叶片。具体的研究对象主要有:钛铝、铌铝、二硅化钼、二硅化铌。涡轮叶片历来用铸造,为了减轻重量而采用金属间化合物材料,使涡轮部件结构和设计复杂化,从而改变了涡轮叶片的加工技术。 (3)热障涂层 热障涂层应用对象是工作温度超过1250℃的涡轮工作叶片表面。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热障涂层具有良好的热疲劳特性,可用于高压涡轮叶片。微层压(Micro-Laminate)热障涂层可用于涡轮导向叶片和工作叶片。这些先进热障涂层的导热率和重量都大大降低,能有效提高涡轮叶片的工作温度,保证叶片寿命。目前,国外正在研制耐温水平150度以上的热障涂层。 叶尖间隙主动控制技术 涡轮叶尖间隙主动控制技术是一项通过控制涡轮叶尖间隙的变化来降低发动机耗油率、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技术措施。高压涡轮叶尖间隙减小0.254毫米可减小1%的耗油率,排气温度减低10°C。主动间隙控制的目标就是让涡轮叶尖间隙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尤其是在巡航状态下保持一个最小值,同时又能保证在整个发动机飞行包线内叶尖和涡轮外环不会发生碰磨。在高压涡轮采用主动间隙控制比压气机和低压涡轮有更加突出的好处,减小高压涡轮叶尖间隙所得的效益是低压涡轮的4倍,高压压气机的2倍,而在运输机上获得的效益又是战斗机的2倍。在大涵道比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上广泛采用主动间隙控制技术。目前,热控制方法的主动间隙控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CFM56、PW4000、V2500、GE90等都采用的是主动热控制方法。但由于主动热控制方法存在响应速度慢且无反馈信息,而无法精确控制间隙的原因,国外正在大力开展机械控制、压力控制等研究和验证,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新的主动间隙控制方法会在大涵道比航空发动机和航改燃机上得到广泛应用。 先进刷式封严技术 刷式封严技术最初是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罗罗公司提出的一种新型密封技术。这种新型密封结构可大大降低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的气流量损失,增加推力,降低耗油率,显著提高发动机性能。刷式封严是一种接触式密封,与传统的篦齿封严相比,重量轻、易于更换。GE公司的试验表明刷式密封的泄漏量只有篦齿密封的5%~10%。德国MTU公司的研究也发现,用刷式封严代替压气机和涡轮处的篦齿封严,则发动机的泄漏量可减少80%,相应的发动机耗油量能减小至少1%。1989年V2500-A1发动机成为以刷式密封取得执照的第一台生产型航空发动机。英国牛津大学于1990年提出了“压力平衡型低滞后效应的刷式封严”的专利设计,这种结构已经在GE90发动机的试验中通过了验证。在高密封压力、高环境温度和高表面速度的环境下,刷式封严存在刷丝掉毛现象,同时也存在密封的滞后效应,MTU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刷式封严结构以解决此问题。 航空新技术论文:浅谈新技术下的航空维修人员培训 【摘要】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制造水平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大量使用,以及自动化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使用等对于航空维修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设备的更新、新装备的操作难度、技术含量等问题,对航空维修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航空维修;人员培训 随着INTERNET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复合材料等新技术的大量应用,大大加快了飞机设计、制造和服务的速度。航空公司的飞机一旦发生故障和失效问题,不仅会增加企业维修成本,而且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但由于飞机故障的不可预知性,航空公司无法预先制定完美的维修和航班计划。为了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提高航空产品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形下维修方式已由传统模式下民航飞机维修,发展为数字化的维修,这种数字化维修方式对航空维修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飞机维修新技术 1.维护手册的数字化 2.维修信息系统与飞机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对接 目前,新一代的飞机都已经能够实现由空中向地面传送飞机参数、故障和维护信息。这种技术就是目前为人们所熟知的远程传递技术,即应用飞机的通讯寻址和报告系统(ACARS)实时下载飞机系统故障(CFD)和飞机性能参数(DFD)报文,把它们传递到地面信息站点上。然后这些飞机的信息先经过分析、过滤和处理,形成与维修信息系统格式一致,可以相互交联对话的数据,再由维修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处理用以形成维修决策,生成维修方案。同时自动生成维修调度报告送达各个相关部门,在飞机落地前就可做好维护准备。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飞机维修停场时间,降低飞机航班延误率,减少维修费用开支,提高维修效率和飞机运营周转率。 3.智能化维护系统(IMS) 二、国内外航空维修队伍分析 1.我国航空维修人员存在以下问题 ①维修人才综合素质需进一步提高:飞机维修人员队伍尚待成熟,缺乏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②飞机维修人员队伍维修类别结构失调:据统计2009年5年以下维修人员占人数的54%,小龄化现象造成维修经验严重不足,不能进行深度维修等工作,深度维修人才严重不足。 ③维修人员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飞机维修人才储备不足,飞机维修人员的培训不够,机务人员待遇低,人才流失严重。 2.国际航空维修人员存在以下问题 在西方国家,加入飞机维修队伍的年轻人的数量比离开的要少。此外,一些高技能和有经验的人员离开航空到其他行业寻找高薪职位;在世界各地均存在飞机维修工程师、技术员和机械师短缺的问题;航空运输业是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不利于社交。飞机工程师可能会突然转行到金融或者IT 行业。 三、新技术新形势维修人员要求 由上可以看出,国内外维修市场新技术都对我国航空维修人员的培训,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些发展和变化都在要求航空维修人员的培训将由人员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由常规经验维修向高技术科学维修转化。尤其是空客A380大面积使用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维修人员有了较大的需求。 因此,新的工程与维修课程应包括更多的结构和复合材料的培训。对计算机、网络等有了很高的要求。多数新的技术人员都将是IT实用专家,易于了解新的航电设备。机务维修领域的变革决定了机务人才培养的方向将向着:工程化、系统化、综合化、 信息化、集成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新技术新形势对航空维修人员的培训提出以下要求: 1.多学科开展,由基本的结构课程为主,发展集结构、计算机、网络、电子于一体的多学科教学。 2.增强与MRO间的交流,及时与先进技术接轨,倾听企业对维修人员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办学,学习最新的维修方法。 3.加强国际国内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做到与世界同步,学习最新的世界维修方法。 4.开设专门的复合材料修理培训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5.引进虚拟维修训练系统,可以及时更新维修信息并缩短人员的培训时间,降低耗材成本。 6.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工作后的再学习;加强动手实际工程能力及自信心的培养。 7.培养严谨独立的工作作风和较好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 航空新技术论文: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转让的航空技术探微 [摘要]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中规定苏联向中国转让米格-19歼击机和图-16轰炸机,就其技术水平来说,两者都是苏联当时最新装备或最新型号之一。苏联向中国转让新技术最基本的原因是为巩固其国内与国际政治地位并寻求中国的支持。除此之外,苏联的导弹威慑观使其认为图-16作为轰炸机已无实际意义,歼击机也将被导弹所取代,因而同意进行转让;在转让最新装备的同时,苏联在科学研究上对中国严格保密,以便限制中国超越苏联;航空技术转让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苏联手中,重要的技术资料、特殊材料、特殊部件设备都可以成为限制中国发展、控制技术转让进程的手段。 [关键词]航空技术转让 飞机 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 1957年10月15日,中苏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工业的协定》,简称《10月15日协定》或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目前,学术界对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的关注集中于原子弹或导弹部分的技术转让,鲜有关于转让航空技术的内容。本文将综合各种史料,厘清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中航空技术转让的内容、执行过程中实际转让的飞机型号以及在当时的技术水平,进而分析苏联转让的原因。 一、转让飞机的具体型号与内容 《当代中国的航空工业》明确指出:“议定转让制造权的航空产品有米格-19歼击机、图-16轰炸机和四种战术导弹。” 由于米格-19有多种改型,按规定转让给中国仿制的具体型号是什么呢?《沈阳市志-军事工业》称:徐昌裕、112厂设计室主任徐舜寿等人随中国工业代表团谈判购买米格19埃斯(米格-19C)、米格19坡(米格-19л)和米格19坡埃母(米格-19лM)飞机,并选定米格19坡(米格-19л),于10月15日签订购买全套技术资料和样品的协议。由此可以确定转让仿制的歼击机型号是米格-19л。 《当代中国空军》记载:20世纪50年代,中国空军装备的歼击机有米格-19C、米格-19л。1959年4月,沈阳飞机制造厂仿制米格-19л成功,未正式生产。根据空军需要,转而仿制米格-19C,1963年12月仿制成功,命名为歼-6。不过,中国最后大规模仿制的是米格-19C而非协定中规定的米格-19л。这是因为1958年7月,中国空军在进驻福建前线通过与台湾当局空军的实战检验后,认为米格-19л机动性差,提出需要大量灵活机动的前线歼击机(即米格-19C)。但当时中国并没有就c型飞机向苏联订货。于是从1958年12月起,112厂在米格-19л的基础上进行改型设计,综合米格-19C和米格-19л的特点,利用米格-19л的后半部,并对米格-19c的机头稍作改进以提高机动性,自行设计了一个新型号,命名为东风-102。1959年2月投入试制,9月30日首次试飞。但后来由于东风-102质量不过关,于1960年停产整顿。从1961年起,重新选择原样仿制苏联米格-19c,1963年,飞机仿制成功,即后来有大量改型的歼-6。 事实上,转让图一16的时间比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规定的时间有所提前。1958年9月16日,赫鲁晓夫在雅尔塔接见中国驻苏大使刘晓,主动提出苏联可派一批带有导弹的图一16轰炸机到中国,由苏联飞行员驾驶,以便为炮击金门时提供打击力量。10月12日,拒绝了此建议,但同时表示:中国决定提前制造图-16。10月,就提前试制图-16问题致电赫鲁晓夫。随即派张连奎、王西萍、陆纲等赴苏进行具体谈判。张连奎、王西萍、陆纲等23人于11月赴苏,主要落实各项技术资料和物资供应安排,经过谈判,苏方同意加班生产,备齐物资和资料,及时发货。1959年4月,中苏签订补充协议,苏方承诺1960年上半年供应中国20架份飞机本体、40台份P-3M发动机、96项仪表等机载成品及相应毛坯材料。 因此,根据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的规定,苏联向中国转让的飞机型号是米格一19歼击机和图一16轰炸机,包括提供样机、零部件、图纸资料以及指导仿制的苏联专家。 二、转让飞机机型的技术性能 苏联方面普遍认为,对中国国防新技术的转让是毫无保留的,赫鲁晓夫甚至声称:“我们给了他们坦克、大炮、火箭、飞机、海军武器和陆军武器。事实上,我们的整个国防工业都是向他们敞开的。”而中方资料则通常指出,苏联转让的飞机大都是落后的型号。那么,苏联转让的航空技术水平究竟如何? 关于米格-19的技术性能 就当时而言,一般认为是很先进的:“以爬升快,加速性和机动性好,能全天候超音速作战、火力强和易于操纵等优势装备于苏联空军部队……米格一19为一件成功的设计”;“米格-19的机动性能极其出色”;“米格-19是前苏联研制的一种轻型超音速歼击机……主要用于空战,争夺制空权,也可实施对地攻击”。 苏联于1951年开始研制米格-19,1953年首次试飞,1955年开始装备部队。这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批量生产的超音速战斗机。1956年,米格-19首次公开亮相,由于其在爬升率、加速性、机动性、操纵性等方面的良好性能,先后有多种改型:c型(昼间型)、CФ型(高空型)、п型(加装雷达的全天候型)、YIM型(发射导弹的全天候型),1961年停产。米格-19C没有雷达,于1956年投产、服役,中国大量仿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种改型。苏联向中国转让的米格-19п于1955年投产并装备部队,加装了雷达;而米格-19пM则由米格-19п改来,从携带火炮改为可发射导弹,由于采用了米格-17пM上的RP-2U雷达和APU-4导弹发射轨等成熟技术,该型很快于1957年底生产。 由于米格-19п与米格-19пM都装备了雷达,但这两种雷达都存在不少问题,有时甚至因雷达故障使战机无法升空,而且加装雷达的米格-19п机动性较差。通过实战检验后,中国最后选择了不能发射导弹、没有雷达的米格-19C,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改型。在实战中,歼-6表现良好,曾击落多架美制RF-101,并以负速度差击落过RF-104,还创造过平流层击落战机(无人高空侦察机BQM-147G)的世界纪录。
中国劳动论文: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中国城市农民工市场的波动 [摘 要]中国城市具有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农民工市场属于第二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市场的均衡模型表明,供需弹性的相对大小会影响农民工市场的自动调节,进而引起农民工市场的均衡与波动。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构成以及城市农民工市场的波动情况为视角,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可分为三个阶段。2003年以前城市农民工市场可以自动达到供求均衡,而2004年以后则交替出现“民工荒”和失业等劳动力市场的缺口,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弹性的相对大小发生了变化。新《劳动法》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但尚无法确定其是否会改变供需弹性的相对大小,因而也无法确定是否引起了农民工市场的波动。短期内,政府可以通过影响供需弹性的相对大小来降低城市农民工市场的波动,长期而言,只有采取有力措施变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为一元劳动力市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民工市场的波动问题。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农民工市场;供需弹性;新《劳动法》 一、引 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据估计,1983年在城市就业的农民数量只有200万,到2007年,这一数字已高达1.37亿①。一方面,对于农村来说,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想提高收入,向城市转移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民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质和城市就业体制的制约,只能在城市从事那些工资低、条件差的工作,合法权益也往往得不到保障。由于长期以来城乡行政分割以及其他一些社会、经济原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转移的途径和过程来看[1],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农业内部从种植业部门向林牧渔业部门的转移;第二个阶段是从农村内部向以乡镇企业为主要载体的非农产业转移;第三个阶段是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和向城镇的流动。 改革开放以前,农村劳动力被严格限制在农村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流动受到严格的限制。20世纪70年代末,从实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的激励效果[2],农业劳动时间大大节约,形成公开的劳动力剩余,劳动力便开始了重新配置的过程。随着劳动力流动条件的放松,城市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扩张,这种配置最终引起了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并最终形成20世纪90年代的“民工潮”。 对城市而言,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正成为城市劳动力供给的主要来源,城市农民工数量与城镇从业人员数量的比值,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几乎为0,增加到2000年的36.9%,并继续增加到2007年的46.7%。一般来说,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力不断上升,这将会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甚至最终消失[3],可实际情况是,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断扩大。这就形成了一个理论上的悖论,即农村劳动力空前流动起来的同时,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却在迅速拉大,这说明劳动力流动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有条件的[4]。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相同条件下,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口与城镇就业人口被区别对待[5]。大量研究显示,中国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城市劳动力市场[6][7][8],中国的城市劳动力市场包含了外劳和本地居民两大部分,但这两部分从业人员所属的市场阶层以及在市场阶层之间的流动状况是不相同的,从而构成有中国特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和“城市二元社会”。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最早由Doeringer和Piore提出[9],后经Jeremy I Bulow和Lawrence H Summers等人发展[10],指的是把整个劳动力市场划分为第一劳动力市场和第二劳动力市场,第一市场的工资较高、劳动条件较好、工作岗位较有保障、有较多的职业晋升机会,就业的往往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型和技能型劳动者;而第二市场的工资较低、工作条件差、工作具有不稳定性和暂时性。在这两个市场之间流动是比较困难的,一般说来,第一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不愿进入第二市场,第二市场的劳动者羡慕第一市场的就业,但第二市场的劳动者无法进入第一市场。如果第一市场的劳动者愿意进入第二市场,他们是能够比较容易地在那里找到工作的,因此如果出现周期性失业时,第一市场的失业率要低于第二市场。第一劳动力市场更多受到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如工会力量、劳动保障制度、最低工资法等;而第二市场则很少受制度性因素的影响,符合完全竞争的条件,其劳动力供需可以较迅速地由工资变化来调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特点还表现在两个市场招聘新职员方式的区别上,第一市场的空缺职位通常不是到市场招聘而是由内部提升来完成;而第二市场则完全是市场招聘。 在我国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上,外来劳动力一般并不能进入到比较正规的部门就业,而大多数受雇于非国有经济部门,或城市的一些非正规部门。[11]即使干的是完全相同的工作,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外来劳动力得到的工资和其他待遇相对也会较低。[12]平均起来,迁移者的工资仅是非迁移者的80%,而且迁移者在住房、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方面得到的待遇,也明显差于非迁移者。[13]显然,农民工市场是城市的第二劳动力市场。 虽然农民工就业差,工资低,但直到2003年以前,中国的农民工市场始终保持着较好的稳定性。企业总可以在农民工市场上找到他们需要的劳动力,而农民工也总能以较低的工资找到工作。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1998年,即使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仍在持续增加,未出现农民工的大量失业,企业也未遇见劳动力短缺问题。2004年春天,从沿海地区开始,进而向全国蔓延的“民工荒”、“技工荒”开始出现,这种现象在具有劳动力无限供给,并且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十分巨大的中国出现,是不可想象的。为此,有些学者惊呼,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到来。[14][15]这种民工短缺现象在2008年结束,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城市开始出现大面积的农民工失业,失业的农民工最终不得不流回农村②。 为什么2003年以前农民工市场可以自动达到供求均衡,而2004年以后则交替出现“民工荒”和失业等劳动力市场的缺口。如果说中国的城市吸纳不了那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那么,为什么2004年在全国会出现大面积的“民工荒”,反之,又如何解释2008年大量民工失业呢?农民工市场,甚至城镇劳动力市场均衡与波动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因素的变化导致了农民工市场的波动? 2008年,我国开始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那么,新《劳动法》③是引起2008年底农民工大量失业的原因吗?它是否加剧了农民工市场的波动?本文试图提供这些问题的一个解释框架。 二、中国农民工市场均衡模型 影响中国农民工市场的供求因素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被称为系统性因素,包括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等,系统性因素对第一、第二劳动力市场均产生影响;另一部分可称为非系统性因素,主要包括国家与农民工相关的制度与政策等。 在决定农民工市场供求的诸变量中,工资水平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外生变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经营状况确定合适的工资雇佣员工,农民工则根据工资的高低做出转移决策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当供给和需求相等时,农民工市场达到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和农民工做决策所依据的工资水平,并不是同一个工资水平。农民工市场上的劳动力是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他们对工资水平的了解途径主要是熟人打听、媒体报道等,消息来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农民从做出转移决策到成为农民工市场的一员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影响农民工供给的工资水平是前一段时期已有的工资水平。此外,农民工的迁移决策还受到迁出地农业收入的影响,只有当转移后的工资收入大于转移成本和不转移的农业收入之和时,农民才会做出转移决策。因此,农民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工资水平和农业收入的差额作出反应,差额越大,转移的农民工越多,从而农民工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也越多。不同的是,企业由于更接近劳动力市场,可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状况迅速的调整劳动力的需求,所以,企业决策所依据的是当前工资水平。在t时期,我们可以近似认为企业根据t时期的工资作出需求决策,农民工根据t-1时期的工资作出供给决策。 假设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状况迅速调整需求和工资水平④,在具有线性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条件下, t时期的供给:QSt=γ+δ(Wt-1-R) (γ,δ?酆0)(1) t时期的需求:QDt=α-β・Wt (α,β?酆0)(2) 其中Wt-1和Wt分别表示t-1期和t期的工资水平,R为迁出地区的农业收入水平,δ、β为t时期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弹性,γ和α分别表示t时期影响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与工资水平无关的其他因素。 当农民工市场均衡时,有:QSt=QDt(3) 由(1)(2)(3)可得⑤, 命题2:若δ?酆β,即供给的工资弹性大于需求的工资弹性,在调节供求的过程中,工资Wt随时间偏离均衡工资水平,若δ=β,即供给的工资弹性等于需求的工资弹性,在调节供求的过程中,工资Wt随时间保持单位震荡,若δ?刍β,即供给的工资弹性小于需求的工资弹性,在调节供求的过程中,工资Wt随时间向均衡工资水平收敛。 由命题1可知,初始工资水平与均衡工资水平的差距越小,工资Wt初始状态距均衡工资越近,反之则越远。给定外部环境及供需的工资弹性,(W0-)又受转移当地工资水平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⑥,R的大小甚至可以改变工资的初始状态与均衡工资的相对位置。W0和的差反映了t 时期初始状态时的劳动力供求缺口,而其相对位置则表明此时的供求关系,W0?酆,供大于求;W0?刍,供小于求。 命题2表明,是否偏离或收敛于均衡工资水平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工资弹性,只有当供给的工资弹性小于需求的工资弹性时,劳动力市场才会自动的收敛于均衡的工资水平,从而自动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否则,工资会随时间偏离均衡工资,甚至偏离幅度越来越大,引起劳动力市场越来越大的波动。 以δ?刍β为例,图1给出了劳动力的供给曲线S 与需求曲线D。给定初始工资W0(这里假设高于 ),顺着箭头,我们可以在S曲线上读出下一期的供给量(第1期)将为Q1,为使市场出清,第1期的需求量必须也为Q1,而这当且仅当工资水平在W1时,方能做到(向下的箭头)。现在,根据S曲线,工资W1会导致在第2期产生Q2的劳动供给量,且为使市场在第2期出清,按照需求曲线,工资必须定在W2的水平。重复这一推理,工资与均衡工资的偏离不断减小,劳动力市场也自动回复均衡。由于这一过程是在无明确起始点,连续的时间序列中进行的,因此,我们总会观察到相对均衡的劳动力市场。 δ?酆β和δ=β过程与δ?刍β类似,只是δ?酆β时,工资路径虽是震荡的,却是发散的,导致劳动力供需缺口越来越大。 三、中国农民工市场的均衡与波动 根据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构成以及农民工市场的波动情况,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划分为三个阶段,如表1所示。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出现,但由于制度的限制,加之此时改革开放刚进行不久,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不足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并且,农业效率的提高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这些因素都降低了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城的积极性。因此,在整个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数量还很少,城市劳动力市场主要以本地劳动力为主,表现为一元劳动力市场。 第二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3年底,随着农业改革效果的显现,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⑦。与此同时,区域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和城镇地区转移,形成大规模的“民工潮”。城市开始出现二元劳动力市场,即以城市当地劳动力为主的第一劳动力市场和以农民工为主的第二劳动力市场。但此时城市劳动力市场大致处于稳定状态,即转移的劳动力基本能在城市找到工作,企业也能够以一定的工资在市场上找到需要的劳动力,政策与宏观环境的变化只影响工资水平,并不造成劳动力市场的波动⑧。 第三个阶段是2004年以后。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数量继续稳定增加,与此同时,城市农民工市场开始出现波动。2004年春天,从沿海地区开始,进而向全国蔓延的“民工荒”、“技工荒”开始出现,这种民工短缺现象在2008年结束。2008年,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中国城市开始出现大面积的农民工失业,失业的农民工最终不得不流回农村。 农民工市场,甚至城市劳动力市场均衡与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者说,是什么因素的变化导致了农民工市场的波动?我们尝试用农民工市场模型来解释这个问题: 在第一阶段,农民工市场尚未形成,城市劳动力需求和供给双方分别是企业和本地劳动力。双方均根据现期工资做出供需决策⑨,工资水平能够迅速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从而达到均衡。 在第二阶段,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改变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构成,形成中国独有的农民工市场。在此阶段,由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并且农村尚有大量富余劳动力,致使我国农村劳动力具有无限供给的特点,即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δ 小,而作为农民工的需求方,城市企业主要从事劳动力密集型加工产业,劳动力成本占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对工资较为敏感,即劳动力的需求弹性β大,由模型可知,当δ?刍β时,劳动力市场的工资会自动趋向于均衡工资,从而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均衡。即使在外部冲击的情况下,只要不改变δ和β的相对大小,劳动力市场仍会自动趋向于均衡。随着企业技术推进,对熟练工人与技术工人的需求增加,需求弹性变小,由于熟练工人和技术工人是整个农民工群体的一部分,对他们的需求弹性变小意味着整个农民工市场的需求弹性β变小。同时,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的收入提高,加之2002年取消农业税的改革使得从事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有利可图,对农民工来说,务农和进城务工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农业收入的提高使农民对进城务工的工资收入更加敏感。并且,随着多年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可供继续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大大减少,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条件和待遇都有更高的要求⑩,这些都改变了中国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性,使供给弹性δ变大。 供需弹性的变化最终改变了δ和β的相对大小,到第三阶段,当δ?酆β时,Wt随时间推移偏离均衡工资水平,引起劳动力供需的失衡,导致了始于2004年的“民工荒”,到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又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农民工失业。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民工荒”主要表现为“技术工荒”和“熟练工荒”,而2008年的大范围农民工失业主要是无技术和非熟练的农民工失业呢?首先,对“熟练工”和“技术工”来说,供给更加富有弹性,而需求则更加缺乏弹性,也就是说,其δ比普通农民工大,β比普通农民工小,因此也就更有可能改变δ和β的相对大小从而引起供需的失衡,所以“民工荒”主要表现为“技工荒”和“熟练工荒”;其次,对“技工”和“熟练工”来说,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他们无法进入城市第一劳动力市场,而只能属于农民工市场的一部分,和其他农民工一起竞争工作岗位,即使“熟练工”和“技工”更容易引起供需的缺口,但是他们可以通过“挤占”普通农民工工作岗位的方式继续工作。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从事简单劳动加工的企业,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幸存,对城市农民工市场而言,这表明普通农民工的需求大幅减少,而“熟练工人”和“技术工人”需求的变化则较小,其结果是使大量无技术的普通农民工失业。 四、新《劳动法》对农民工市场的影响 2008年1月1日开始,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新《劳动法》旨在“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与1995年的《劳动法》相比,新《劳动法》更倾向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其中引起热议的主要有四方面[16]:一是机构之间的派遣工作,二是试用期,三是补偿金,四是无固定期限合约。 从企业的角度看,新《劳动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相当于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用工成本的增加使企业生产产品的成本增加,将降低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促使企业不得不减少用工数量以降低成本。与此相对应,资本密集型产业由于用工成本占所生产产品总成本的比例比较低,所受影响要小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城市资本密集型产业所需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第一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市场则主要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关,新《劳动法》主要影响农民工市场而非第一劳动力市场。由于用工成本的增加,作为理性决策的主体,企业的最优反应是减少雇佣劳动力的数量,用资本替代劳动,这将降低农民工市场的劳动力需求量,而新《劳动法》对企业用工的诸多限制则降低了农民工市场的需求弹性。值得注意的是,新《劳动法》对不同的农民工群体影响是不同的,技术工人和熟练工由于早已达到新《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待遇要求,并且对企业来说,对这部分农民工的需求本身就比无技术的普通农民工更加缺乏弹性,因此,新《劳动法》对他们的影响比较小。与此同时,新《劳动法》看似保护了收入最低的那部分非熟练、无技术农民工的利益,但由于企业对这部分农民工的需求弹性较大,最终结果可能是这些最底层的农民工受到最大的冲击。 从农民工的角度看,新《劳动法》使得农民工在用工市场上的相对地位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在新《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待遇要求低于劳动力市场均衡企业所能支付的工资时,由于我们尚不能确定新《劳动法》对δ和β的相对大小的影响,因而也就无法确定新《劳动法》对农民工市场均衡的影响。但如果新《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待遇要求超过了劳动力市场均衡时企业所能支付的工资,将会引起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的缺口,导致农民工的失业。 从长期看,为了应对新《劳动法》带来的用工成本的变化,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将加强技术改造的投入,技术的进步会进一步增加企业对熟练工人和技术工人的需求,降低对这部分工人的需求弹性,而长期农民工的供给弹性变化有限,需求弹性的降低最终会导致需求弹性β小于供给弹性δ。在供需缺口存在的条件下,需求大于供给的周期中会加剧“技工荒”和“熟练工荒”,供给大于需求的周期中由于“技工”对普通农民工岗位的“挤占”而加剧普通农民工的失业。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在我国城市具有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条件下,农民工市场属于第二劳动力市场。由于农民工的供给受上期而不是当前工资水平的影响,而企业则是根据当前工资状况决定劳动力的需求,这就有可能导致农民工市场的波动。农民工市场是否可以通过工资的自动调节达到均衡,取决于供给和需求弹性的相对大小,2003年以前农民工市场能够自动达到均衡,是因为与需求弹性相比,供给弹性比较小。随着各种影响弹性因素的变化,从2004年开始,供需弹性的相对大小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了农民工市场的波动,其表现为先是2004年开始的民工荒与技工荒,接着又是大量的民工失业。 新《劳动法》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但尚无法确定其是否会改变供需弹性的相对大小,因而也无法确定是否引起了农民工市场的波动。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新《劳动法》所规定的最低待遇要求可能超过了市场的均衡工资水平,从而加剧了农民工的失业。 从供需弹性的相对大小出发,探讨农民工市场的波动,政策含义是: 从短期来看,可以通过影响供需弹性的相对大小来降低农民工市场的波动。一方面,政府可以创造条件减少农民进城务工的障碍以减小农民工的供给弹性;另一方面,在我国当前农村尚有大量富余劳动力的情况下,为企业创造适度宽松的雇工环境,让企业有较大的自主权决定员工的雇佣,可以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 从长期来看,农民工市场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城市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企业和劳动力依照不同的价格信号做决策,因此,变二元劳动力市场为一元劳动力市场,使企业和劳动力依据同一价格信号作出供需决策,让工资水平自动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市场的波动问题。在这方面,政府可以采取适当措施消除农民工在城市里工作中的不公正待遇,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以提高农民工的技术水平,改善农民工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使农民工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福利和社会保障,让农民工市场真正成为一体化的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 中国劳动论文:中国劳动者报酬对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摘 要: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国际收支呈现出持续的“双顺差”现象。一方面,大规模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促使了资源寻求型的外商直接投资,引致了中国资本帐户的盈余;另一方面,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与剩余劳动力的城乡转移也为中国现代工业部门的规模扩张提供了动力,提高了本土企业产出和产品出口能力,并进一步导致经常项目收支顺差的递增趋势。另外,中国劳动者报酬偏低导致了国内需严重不足,进而引起国际收支顺差。提高劳动者的报酬无疑是改善国际收支失衡,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收入分配;劳动者报酬 一、引言 国际收支问题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Bourguignon等考察了静态假设条件下贸易和收入差距的关系,为分析收入分配与国际收支顺差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思路。[1]Alberto Bagani分析了中国劳动力迁移及要素收入对贸易平衡的影响,并模拟出未来五年加快人口迁移过程对储蓄率和外部失衡的影响程度。[2]江春、吴宏分析发现,导致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源是中国国内收入分配的失衡。[3]李鹤认为,对处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型过程的国家而言,劳动力是一个影响其经常项目的重要因素。[4]上述研究提供了经济失衡的诸多洞见,但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不足:一是,尚未系统地建立国民收入分配与国际收支之间的理论框架;二是,尚未建立经济变量依存因果关系的动态分析模型。 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持续加大,2011年初外汇储备已达26万亿美元。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导致国内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遭到破坏,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难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量化劳动力及相关因素对国际失衡的影响程度,探究中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深层根源,以期为解决宏观经济的内外部失衡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二、理论分析 在开放经济下,通过商品和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账户紧密联系起来。下面我们将国际收支放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来考察,以研究二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可表示为:Y=C+I+G+(X-M)。其中 Y代表国民收入,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G代表政府支出,(X-M)代表净出口,即贸易账户余额。如果把政府支出G记为政府消费、政府投资,分别计入C与I,则C为总消费,I为总投资,那么上述恒等式简化为:Y=C+I+(X-M)。这个关系式说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贸易账户余额与国民收入有着密切的联系,商品和劳务进出口额所占的比重越大,内外经济相互作用的程度就越深。 根据四部门国民经济恒等式:C+I+G+X=C+S+T+M。变化可得到:S-I+T-G=X-M=CA(CA为经常账户余额)。若将S+(T-G)看做私人与政府总储蓄,I为国内总投资,等式又可表述为S-I=CA。上式说明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储蓄和投资不必相等,从恒等式S-I=CA来看,经常项目余额反映了一国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关系,若S-I>0,则经常项目为顺差;若S-I<0,则经常项目为逆差。若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即供给大于需求,则国内储蓄开始在海外寻找出路,由此出现贸易顺差。因此,储蓄和投资的缺口应该是等于经常项目余额,即国内多余的储蓄导致了外部的失衡。根据凯恩斯经济学理论,在开放条件下若投资过多,增长过快,则消费不能及时消化全部投资,必然会增加出口,导致一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外部失衡。消费和投资构成内需,净出口构成外需。根据国际收支均衡理论,BP=CA+KA+CRA,其中BP代表国际收支余额,KA代表资本和金融项目,CRA代表外汇储备。这一等式表示当经常项目为逆差时,需要国外资本的流入或动用外汇储备来获得融资;当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都为顺差时,则会引起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 西德尼・亚历山大的吸收理论很好地将国内需求与国际收支结合起来,[5]该理论表述为: Y-(C+I+G)=X-M 上式中,X-M 为贸易收支差额,以此作为国际收支差额的代表。(C+I+G)为国内总支出,即国民收入中被国内吸收的部分,用A 来表示。由此,国际收支差额实际上就可由国民收入(Y)与国内吸收(A)之间的差额来表示。设国际收支差额为B=X-M,则有:B=Y-A。如果一国国民创造的国民收入在供给国内总支出后仍有剩余,那么在该国国际收支中就会表现为经常账户的顺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经常账户余额反映了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的关系,中国吸收不足是引起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原因。国内吸收A可表示为(C+I+G), 如果把政府支出G记为政府消费、政府投资,分别计入C与I,则国内吸收A可简化为总消费C与总投资I之和。由于中国的投资需求一直以来非常旺盛,国内吸收不足实际是消费需求不足。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消费状况以及形成当前消费状况的根源。 从表1可以看出,2010年到2050年,我国劳动力适龄人口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我国“人口红利”现象将逐步消失,劳动力不再无限供给,为工资的上涨提供了可能。 三、模型检验 下面从国内投资、对外贸易流量及国际资本流入三个方面,来观察国际收支与国总需求体系中的各经济变量依存因果关系与结构问题。在劳动者报酬对国际收支作用机制模型中,从劳动者报酬对国内总需求作用机制的角度,设置了居民消费、总投资函数以及进口函数;由于经常顺差的主要原因在于贸易流量,为此建立了进出口函数;从资金流动的角度,重点讨论我国劳动力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力度;设置劳动力迁移决定函数,来分析劳动者报酬相关因素的变化;设置国内生产总值、经常项目恒等式,以便观测相关经济变量的变化及模拟分析。 (一)模型的基本结构 1.结构方程式 居民消费函数:C=b11 +b12R+b13DI+b14C(-1)+b15G+b16PW 上述结构方程式中,内生变量有GDP、C、I、EX、IM、FDI、NJ及REX,分别代表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总投资、出口额、进口额、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迁移率(本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描述)及人民币汇率(表示1人民币可以兑换多少美元);外生变量有R、DI、C(-1)、G、PW、I(-1)、REER、WGDP、IPI、BiLi及NR,分别代表利率、居民可支配收入、滞后一期居民消费、财政支出、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滞后一期总投资、实质有效汇率、世界GDP①①设定这一外生变量用于观测国际经济发展变化、国际需求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为了消除价格波动影响,本文采用美国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缩减,其计算范围包括美日欧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进口价格指数、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及国内外相对利率差。 用联立方程式推测各个结构方程式的参数时,考虑到同时推测所产生内生变量与误差项的相关问题以及可比性,本模型采用了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时主要采用1992―200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的年度数据,此外,还使用了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金融统计数据等。数据分析处理时使用了EViews6.0。 (三)计量结果分析 首先,讨论PW(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对相关指标的影响。从国内需求来看,PW每增加1%,居民消费即增加60030亿元人民币(下同,笔者注),说明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对消费影响甚大。PW对投资的影响系数是273849,说明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越高,相应投资增大。从经济循环的角度看,收入对投资与消费的影响较大,如果收入没有与经济增长形成良性的同步增长关系,那么投资与消费的“双拉动”作用将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增加能有效地拉动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提升,进而缓解我国国际收支的顺差。结果显示,PW每增加1%,会降低中国出口额2051亿元,这一结论证明了上述理论分析的观点,即劳动者报酬率对出口存在负向的影响。PW的上升对FDI的影响也较大,PW每增加1%,FDI减少681241亿元。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于中国经济影响深远,是一把“双刃剑”,在短期,工资的上升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空间;但从长期来看,劳动力成本上升则有助于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减轻经济增长对初级产品出口和外国投资的过分依赖,有利于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从而缓解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现状。PW对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系数是-0125,反映了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对人民币升值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这将间接影响到国际资本的流动。 其次,分析NJ(劳动力迁移率)对相关指标的影响。该指标每增加1%,我国进口额相应增加553778亿元,说明劳动力不断迁移引致了对进口投资品和消费品的强劲需求,从而减少经常项目顺差。劳动力迁移程度是由城乡居民收入比例及外商直接投资决定的,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收入每增加1%,劳动力迁移率增加111%,这也说明了城乡收入差距是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重要因素。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亿元,劳动力迁移率即增加00003%。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过高的储蓄率维持了经常项目下大规模的顺差,过度的储蓄挤占了消费,使得内需不足。劳动者报酬过低降低了劳动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从而抑制了国内需求,造成国内结构失衡,并进而导致经常项目的顺差。中国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主要源于FDI,而我国劳动力要素的成本低无疑是促进FDI进入的重要因素。 第二,随着劳动力供给逐年下降,中国劳动力廉价供给的时代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行将结束。从劳动力市场供需来看,劳动者报酬的提高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这有助于扩大内需,从而带动内向型经济发展。 第三,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将促进国内消费者对进口投资品和消费品的强劲需求,从而有力增加国内需求,抑制国际收支的顺差。 总之,国内劳动者报酬偏低是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状况的重要原因,提高劳动者的报酬无疑是改善国际收支失衡,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劳动论文:中国老年人劳动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为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提供支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成为家庭、社会和政府的共同责任。了解老年人的生存现状是为其提供帮助的必要前提,而良好的经济状况是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基础。 1 研究背景 老年人的经济状况一直是我国老龄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研究表明,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有三个来源:子女或亲属供养、老年人的劳动收入及离退休金收入(杜鹏、武超,1998)。从目前对老年人经济收入状况的研究来看,经济收入通常包括劳动收入、离退休金、子女供养等赠与和转移性支付在内的所有收入。家庭成员供养和离退休金收入作为家庭养老和离退休制度的重要成果,已经引起了很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而老年人作为劳动年龄人群之外的非正式劳动和工作人群,他们的劳动收入状况却少有人去分析。 研究显示,老年人的居住地点对其经济收入有所影响(乔小春等,2005),而这一地区差异可能是因为老年人居住地经济状况的不同所引致的。Joseph 和Phillips (1999) 调查发现,中国东部浙江省的一个富裕社区提供了大量资源用于对老年人的照料,而这些富足地区的人均收入高,家庭自身所能提供的养老资源也更为丰厚。对印度尼西亚老年人的研究发现,与城市老年人群相比,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差(Laura Rudin,1993)。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对老年人的经济状况造成了显著影响,东部地区老年人的整体经济状况好于其他地区(爱德华•帕默、邓曲恒,2005)。但上述研究中的老年人经济状况包括劳动收入、离退休金、子女供养等赠与及转移性支付在内的所有收入。 2005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近28%的老年人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生活,其中东部老年人为22.8%,中部老年人为29.2%,西部老年人为33.4%(根据2005年抽样调查1%数据计算)。上述事实表明,超过四分之一的老年人依靠劳动收入维持日常生活,而且老年人对劳动收入的依赖趋势由东部到西部逐步加剧。 那么老年人的劳动收入是否与其整体经济收入状况一样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尽管有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存在明显城乡差异(杜鹏,2003),但在分离掉城乡社会保障体制所造成的差异之外,老年人劳动收入的城乡差异是否继续存在?截止目前,上述问题尚无定论。 迄今为止,陆续有研究分析老年人群体内部的经济状况差异,并提供了可能的影响因素。对美国老年人家庭的研究表明,养老金是老年人家庭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家庭之间的收入差异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家庭的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差异所造成的(Rose M Rubin,2000);配偶存活的老年人经济状况较好(Radner,Daniel B,1995);女性老年人的贫困率远远高于男性(Kalman Rupp et al., 2003);对澳大利亚的研究发现,老年人、低学历人群的贫困发生率呈上升趋势(Roger Wilkins,2007)。而对中国老年人的经济状况研究也发现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龄差异:男性老年人高于女性老年人;低龄老年人的经济收入高于高龄老年人(杜鹏、武超,1998;王树新,1996)。爱德华•帕默、邓曲恒(2005)和乔晓春等(2006)的研究表明,受教育水平越高的老年人中贫困人口的比重较低;后者同时指出,夫妇双方共同生活的老年人中贫困人口的比重低于其他老年人群。但上述国内外研究中涉及的收入或者经济状况均是综合考虑了劳动收入、离/退休金、家庭成员供养等各种形式的收入后做出的判断。作为对老年人经济收入构成的进一步分析,如果仅限于老年人的劳动收入,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西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老年人群提供了相对充足的经济支持,并因此成为老年人收入的主要内容。也许是因为劳动收入在老年人整体收入中所占比重太低,迄今为止,国外对于老年人群劳动收入的专门研究还很少见。但是,对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的中国而言,接近30%的老年人仍然以劳动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对老年人劳动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的分析,将有益于进一步揭示老年人贫困的原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以缓解老年人的经济压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借鉴。因此,本文将试图通过对2005年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来研究老年人劳动收入中可能存在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并揭示其主要影响因素。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文章分析数据源自2005年10%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选取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以其中从事劳动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其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为因变量。 本文将通过描述统计,揭示东、中、西部城乡老年人劳动收入水平和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东、中、西部城市和农村劳动人群的月平均收入(取自然对数)水平的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年龄、婚姻状态、健康状况、医疗和养老保险、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老年人劳动收入的影响,及其存在的地区差异。 在研究中,将2005年抽样调查数据中来自城市的老年人群归为城市人群,来自镇和县的人群归为农村人群,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文中对东、中、西部的划分是根据各省的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的。将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共10个省市划分为东部地区;将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共11个省市划分为中部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共10个省市划分为西部地区。 2.2 自变量和因变量 本文中老年人的劳动收入指老年人在抽样调查时点的上个月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全部收入,包括现金和实物。此处的劳动收入指从事经济活动获得的收入,不包括财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非劳动收入。在对老年人经济收入水平(对数)的OLS回归中,以月平均劳动收入的对数值为因变量。 随着时间推移,老年人从事体力和脑力活动的能力均有所下降,年龄成为老年人参与劳动和获得劳动收入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样本规模很大,在OLS回归中,年龄以连续变量进入模型。此外,老年人的婚姻状态、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医疗和养老保险等变量作为与老年人身体状况、社会支持资源和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因素,也是可能影响老年人劳动收入水平的重要变量。因此,在本文的回归分析中将上述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分析模型。变量的设置为:婚姻状态(1有配偶;0没有)、健康状况(1健康;0不健康)、受教育程度(0未上过学;1小学;2初中;3高中;4大专及以上)、医疗(1有;0没有)和养老保险(1有;0没有)。在上述自变量中,以取值为0的分类作为参照项。 3 描述统计―老年人的劳动收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布 3.1 老年人群的劳动收入状况及其地区差异 图1提供了对2005年抽样调查样本中从事劳动的老年人群的月平均劳动收入曲线。为了对比收入的城乡差异和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统计曲线依照三个地区的城市和农村人口分别绘制。曲线展现了老年人群劳动收入的三个重要特征:城乡差异,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和年龄差异。无论在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各地区对应的城市老年人按龄收入变化曲线均在农村老年人平均劳动收入曲线的上方;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群中,对应的东部、中部、西部老年人群按龄劳动收入变化曲线均呈上、中、下的顺序分布。上述两个事实说明,城市老年人的劳动收入水平高于农村,且东、中、西部老年人的平均劳动收入水平依次下降。观察老年人的劳动收入水平按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群的劳动收入水平不断降低。此外,城乡老年人群的劳动收入曲线的波动幅度说明,城市老年人群的劳动收入的变动幅度较高,地区差异较大,而不同地区的农村老年人群的收入曲线则相对平缓,且地区差异较小。 在经济学模型中,收入增长多以指数方式进行,而以往研究在对劳动收入或经济收入的回归模拟中,也通常对其进行对数处理, 图2提供了东、中、西部地区老年人劳动收入对数值的按龄变化趋势,从曲线形状来看,取对数的处理方式并没有改变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差异模式。 考虑到老年人劳动收入的地区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会对劳动收入水平的其它影响因素产生作用,在本文接下来的回归分析中,针对东、中、西部的城市和农村老年人群分别进行回归模拟,以揭示自变量在不同地区的作用方式。 3.2 影响老年人劳动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 表1提供了东、中、西部的城市和农村地区中,影响老年人劳动行为的相关变量取值的描述统计。对比东、中、西部地区中继续从事劳动的老年人群的相关特征变量取值,可以发现存在以下地区差异:东部老年人群的年龄略高于中西部人群,前一人群中男性、有配偶者、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有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的老人所占比重均高于其它地区人群。由此推断,虽然东部地区继续劳动的老年人的平均年龄较大,男性较多,但其中无配偶的人的比例却低于中、西部地区,作者推测,这与东部地区较高的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有关。从人群整体的经济保障状况来看,中、西部的养老保险特别是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低于东部。 对比表1中城市和农村地区老年劳动者的特征分布可以发现,城市老年劳动人群的平均年龄略低于农村,其中男性老年人和在婚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均高于农村人群,而且上述特征在东、中、西部均有所体现。年龄、婚姻状态、性别间接反映了人群的健康状况,而从这些侧面信息推断,城市中的老年劳动人群的健康状况优于农村,这一事实与表1中健康老年人群的城乡分布完全一致。从东、中、西部老年劳动者的社会经济特征分布来看,农村老年人群在经济状况方面居于劣势地位。农村老年人群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所占比重低于城市人群,其中高中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群分布的城乡差距特别突出。拥有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老年人群在城市人群中的比重也超过农村人群。上述情况说明,与城市老年劳动人群相比,农村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都较差。如果从劳动能力和经济收入关系的逻辑上来分析,似乎劳动能力较差的人只能获得相对较低的劳动收入,事实果真如此吗?除了身体因素之外,中国老年人群劳动收入的地区差距中还有哪些因素在发挥作用?本文下一步将通过对个体的回归模拟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0%子样本计算。 4 回归结果 表2中的OLS线形回归输出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养老、医疗保险和居住地属性均与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显著相关。男性、年龄较小、有配偶、身体健康、文化程度较高、有医疗和养老保险、东部地区和居住在城镇的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对比模型1至模型6的逐步回归结果发现,在逐步引入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健康状况、文化程度、以及养老和医疗保险等控制因素后,地区属性对老年人收入水平的直接影响不断下降。以下将详细说明控制变量引入过程中的地区差异变化。 模型1的结果显示,与东部老年人相比,中、西部的老年人的收入显著偏低,中部的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仅为东部人群的80% (exp(-0.217)),而西部人群的收入水平则为后者的65%(exp(-0.426))。模型2的结果说明,城市老年人群的收入水平约为农村人群的1.52倍。对比两个模型中东、中、西部地区属性对老年人收入水平的影响幅度可以发现,引入城乡属性作为控制变量后,老年人收入的东、中、西部地区差距有所减弱,中部老年人的收入上升至东部人群收入的83.3%,西部则上升至67.6%。上述事实说明,东、中、西部老年人群收入水平的地区差异部分是由于地区之间的城市化水平差异所产生的,由东到西,城市化水平逐步降低,从事劳动的老年人群中城市老年人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见表1),因此导致老年人群的收入水平不断降低。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的10%子样本计算。 注:回归结果均在p 模型3的回归结果表明,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劳动收入不断下降,男性老年人、有配偶的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分别超过女性和无配偶的老年人群。回顾表1中东、中、西部老年人群的特征分布,可以发现,与东部老年人相比,西部老年人群的平均年龄较低,女性所占比重较高,丧偶老年人较多。因此,在控制了性别、婚姻和年龄因素的直接影响之后,劳动收入的地区差异有所减小,东、西部地区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之比由模型2中的1∶0.676,上升至模型3中的1∶0.694。对比表1中老年人群的年龄、性别和婚姻状况分布的城乡差异可以发现,农村老年人群的平均年龄较大,丧偶比例较高,男性所占的比重较低,而上述因素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农村老年人劳动收入偏低的现象。因此,在引入上述控制变量以后,模型3中的城乡差异较模型2有所下降(1.521.46倍)。 观察模型4中城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收入水平的回归系数,可以发现,身体不健康的老年人的收入较低,约为健康老年人收入的80%(exp(-0.224))。而表1的统计结果表明,从东至西,老年人中身体健康者的比例逐步下降;且城市老年人中身体健康者的比例高于农村人群。基于老年人群整体健康状况存在的城乡和地区差异,以及回归结果中揭示的健康状况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可以推断,老年人群整体健康状况的地区差异进一步扩大了老年人群收入的地区差距。对比模型3和模型4的结果发现,在模型4控制了健康状况之后,中、西部地区属性和城乡属性对老年人群收入的直接影响幅度 (既回归系数)明显减弱。 表2的结果表明,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劳动收入的重要因素,文化程度的提高导致收入水平持续增加。比较模型5中对应变量的回归系数可以发现,高中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的劳动收入是未上过学的老年人的1.80倍,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的劳动收入则骤升至后者的5.1倍。在引入文化程度作为控制变量后,模型5中地区属性变量的回归系数较模型4有所下降,说明高学历人群在东、中、西部及城乡地区老年人群的不同分布进一步扩大了老年人群收入水平的地区差异。作为老年人社会经济状况重要标志变量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也能显著提升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模型6的回归结果显示,有养老保险的老人的劳动收入是其他人群的1.45倍,有医疗保险的老年人的收入是无医疗保险人群的 1.08倍。在引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解释因素后,模型6中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对老年人收入的直接影响较模型5显著下降。 5 讨论 分析展示了老年人的个人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对劳动收入的显著影响:男性、年龄较小、有配偶、身体健康、文化程度较高、有医疗和养老保险的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对上述因素进行归类可以发现,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婚姻状态都直接或间接反映了老年人的劳动能力。与其他老年人相比,身体状况较好(男性、年龄较小、有配偶、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此外,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老年人的劳动收入水平逐步增加,且教育对劳动收入的促进效用在从高中到大专的跨越中尤为明显,这恰恰符合教育收益率的变化规律。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存在一方面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的经济压力,在这一前提下老人可以更自由的根据意愿选择工作,而工作报酬也是他们筛选工作的重要条件。因此,从个体老年人的角度来看,越是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劳动能力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老年人,他们所获得的劳动收入也越高。对于那些获得较低劳动收入的老年人而言,究竟因为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文化程度较低,从而导致工作能力较低,并因此降低了收入水平?还是由于社会经济状况居于劣势,迫使他们不得不继续劳动,也因此没有多余的机会去选择工作报酬?或者是因为社会经济状况的劣势地位同时昭示了他们无法获得更多的工作机遇,也就无从选择薪酬的高低?上述疑问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中国老年人群的劳动收入水平存在地区差异,这种地区差异包括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包括城乡差异。本文对继续从事劳动的老年人群特征的描述统计和对老年人收入的回归分析共同揭示了造成收入水平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男性、有配偶、身体健康、文化程度较高、有医疗和养老保险的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而这恰恰是具有上述特征的人群在各地区老年人群中所占的比重从东至西逐步降低,这一事实说明,老年人群收入水平的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有一部分是老年人自身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状况的个体差异所造成的。与此类似,个体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特征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收入的城乡差异:年龄较小、男性为主、身体健康、文化程度较高,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覆盖率较高等相关群体特征成为解释城市老年人收入水平超过农村的重要原因。 尽管老年人的个人特征和相关社会经济因素的引入,降低了回归模型中的地区和城乡属性对老年人收入水平的直接影响幅度,但中、西部的地理位置和农村属性对老年人收入水平的负面作用却始终显著存在。这一结果说明,除了老年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文化程度、社会支持资源等个体因素影响以外,区位和城乡属性等宏观因素也对老年人的劳动收入水平存在显著影响。而区位、城乡属性等因素不仅意味着地理位置、自然生存环境的差异,也体现了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造成的宏观社会差异。可以说,老年人自身的个体微观差异和宏观社会环境差异共同导致了老年人群劳动收入水平的地区差距。而老年人劳动收入水平的城乡和地区差异也揭示了老年人整体经济状况存在地区和城乡差距的原因。个人因素对老年人劳动收入水平的影响说明,那些年老体弱、丧偶、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而地区和宏观社会因素对老年人劳动收入水平的显著影响表明,生活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老年人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中国劳动论文:劳动力转移、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增长奇迹 摘 要:大量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升,这保证了我国经济近二十几年以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持续增长。未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将持续约20年,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继续鼓励资源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流向高生产率的工业与服务业部门,同时积极鼓励制造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以及加强服务业的开放与竞争。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作者简介:黄忠平(1969- ),男,江西会昌人,南京大学国际贸易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 自建国以来,我国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第一次是1968~1977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当时有3000余万的知识青年从城市奔赴农村,这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以及与世界平均收入水平差距的持续扩大;第二次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向非农行业的转移,这带来增长奇迹,经济以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持续增长,与世界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得以收敛。本文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探讨劳动力转移、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增长奇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就继续鼓励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流向高生产率的工业与服务业部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二元经济结构与劳动力转移 与发达国家单一的现代经济不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中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个部门,传统的占优势的农业部门与刚刚开始起步的现代部门。从地域来看,前者位于农村,后者一般位于城市,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构成二元经济结构。目前我国农业的就业份额为46.9%,而日本为5%,NIEs(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韩国、新加坡与中国台湾)为4%。与亚洲其它先行国家相比较,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非常明显。我国要完成经济结构由不发达到发达的转换,必须将人口和经济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由农业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自经济起飞以来,我国农业部门就业比例已经由69.8%下降为46.9%,降幅为22.9%,其中的4.9%由工业部门吸收,18%由服务业部门吸收。 劳动力转移的动因有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推力来自农村过剩人口的压力,它推动由于生活贫困而无望的人们移向城市,拉力则强调城市光明的吸引和城乡间工资收入的差距。有研究表明,目的地与出发地的工资水平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是不对称的。目的地工资水平对劳动力转移的拉动影响比较显著,而出发地劳动力的流动倾向和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则是非单调的,农村推力并不必然导致更多劳动力转移。对劳动力转移来说,教育成本与择业过程中的等待成本都很高,成功实现劳动力转移必须承担较高的教育成本与择业过程中的等待成本以及信息搜寻的成本。绝对贫困会抑制农村人口向外转移,农村中最贫困的人口并不构成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部分。 距离对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其中交通成本的影响较小,更为重要的是心理成本与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可得性。特别是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且缺乏信息网络的民工来说,距离的负相关系数更大。这表明劳动力转移存在阶段性,农村地区的人口移民到附近的小城镇,而小城镇的人口又移民到大城市。如果城市按规模大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层级体系,那么,阶段性劳动力转移将成为普遍的形式。由于大城市在城市人口分布中占很大权重,短距离移民不能满足其对移民的大量需求,目的地的关系和朋友对劳动力向大城市的转移而言非常的重要,这种累积进程使大城市发展起自己长期稳定的移民来源。 刘易斯(1954)认为,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在现行的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劳动供给,在现行工资水平上,现代部门的劳动供给具有完全弹性。大量农村劳动力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农耕,加之资本投入不足,农业劳动生产率必然很低,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一部分农业劳动力事实上是剩余劳动力,他们对生产毫无贡献甚至是妨碍了别人的劳动。其结果就是相当一部分农业劳动者所得到的收入,只能维持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而且,这一收入不是来自分配,而是来自分享。只要农业剩余劳动力没有完全被城市吸收,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就会保持不变,不会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农业部门的伪装失业者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在刘易斯看来,城市中不存在失业,任何一个愿意到城市工作的人都可以在城市的现代部门找到一份工作,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决策仅仅取决于城乡实际收入的差距。这与我国情况不符,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对城市就业形成的巨大压力,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上升,而与此同时,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的速度持续增长。 根据发展中国家城市与农村普遍存在失业的现实情况,哈里斯与托达罗(1970)认为,由于政府与工会的作用,工业部门的工资具有下方刚性,城市存在失业,农民即使流入城里也未必能找到工作。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不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增加工资的保证,而是由于一种赌博心理,移民为了获得高收入的就业机会从而较高的持久收入,甘愿在一定时间内承受失业或者城市的低收入工作。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欲向工业部门流动时,考虑的不是实际收入差距而是期望收入差距,即在工业部门找到工作的概率与城乡实际收入差距的乘积。只要工业部门的期望工资高于农村部门的工资,农村劳动力就会向工业部门迁移。随着劳动迁移人数的增多,工业部门的期望工资会下降,当期望工资与农村部门的工资相等时,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便会停止。工业部门的发展促使期望工资上升,这在增加劳动力迁移规模的同时也会扩大工业部门的失业规模。所以,促进农业部门的发展与发展工业部门是同样重要的。 城市劳动力市场存在异质性,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构成二元劳动力市场框架。我们有必要区分两种劳动力转移,一种是短期转移,劳动力并未切断与农村的联系;另一种是永久转移,劳动力永久离开了农村的居所。稳定的劳动力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城市正规部门重视稳定劳动供给的效率价值,制定足够高的工资水平来吸引稳定的永久性劳动力转移。效率工资原理对正规部门工资水平较高的解释是,工人的工作效率与工资的提高成比例增长,由于工人的生产效率信息是不对称的,提高工资对厂商而言有利可图。实际上,每个厂商都面对着无弹性的劳动供给,这些劳动力具有潜在的生产效率,他们对于高工资反应敏感,一定程度的工资提高将提高工厂中此类工人的比例,从而导致更大比例的劳动效率的提高。短期性劳动力转移则由于其高流动性,更多进入非正规部门。城市经济的非正规部门容易进入,且其工作形式不妨碍继续寻找正规部门的工作,移民进城后如不能在工业部门找到正式工作不会处于完全失业的状态。非正规部门包括按天雇佣的临时工、受雇于小规模企业之中的常规工人,以及从事擦鞋、卖报等工作的自我雇佣。非正规部门灵活收入的平均水平不但低于正规部门的工资,而且可能低于农村的平均工资水平。移民把在非正规部门等待期间的收入损失作为一种投资,为的是将来找到一个高工资的正规部门的工作。 二、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 索洛模型确认了工人平均产出的两种可能变化来源,即工人平均资本的差异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差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会导致工人平均产出的永久性增长,而工人平均资本的变化对工人平均产出的影响则是适度的。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一个除了劳动与资本之外的其他影响产出因素的杂物袋,可解释为抽象的知识、劳动力的教育与技能、产权的力量、基础设施的质量、对企业家精神与工作的态度等。中国经济近二十几年的强劲增长可以从人口发展、劳动与资本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部门内的要素积累以及技术进步等角度来考察。 首先,从人均产出增长的源泉考察。我们把人均产出增长分解为劳动生产率(每工人产出)、参与率与依靠率三个方面的变化,其中参与率定义为劳动人口占工作年龄(15-64岁)人口的比例,依靠率定义为不工作年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结果如图1所示,中国和亚洲其它先行国家的经济起飞都主要是由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驱动的,参与率和依靠率加总的影响均小于每年1%。 图1 人均产出增长的源泉(自经济起飞开始) 资料来源:IMF,2006年9月《世界经济展望》 其次,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源泉来考察。我们进一步把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为资本深化(每工人实物资本的增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三个部分。如图2所示,中国的实物资本积累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都远较亚洲其它先行国家要快。亚洲其它先行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主要源自快速的实物资本积累,对中国而言,劳动生产率增长则主要源自全要素生产率的迅速提高。 图2 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源泉(自经济起飞开始) 资料来源:IMF,2006年9月《世界经济展望》 第三,从增加值的部门份额与就业的部门份额的比较来考察。如表1所示,中国工业增加值份额远高于基于人均收入、国家大小与人口等基本面特征决定的预测值,服务业的增加值份额远低于预测值;与此同时,农业的就业份额远高于预测值,服务业的就业份额远低于预测值。这意味着中国的农业生产率相对较低,而工业生产率相对较高,大量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就使平均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 目前就世界平均水平而言,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约比农业部门高3倍。我国自1979年经济起飞以来,农业生产率的增速为年均4.1%,工业为8.0%,服务业为4.8%。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差距还在继续扩大,这意味着劳动力的跨部门配置将使我国未来的增长潜力得以持续。 通过以上对每工人平均产出增长的分析,我们发现了劳动力转移、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增长奇迹之间的逻辑关系,大量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升,这保证了我国经济近二十几年以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持续增长。 三、结论与政策含义 宏观经济稳定、制度变革、金融发展以及更加开放的贸易政策是中国与亚洲其它先行者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近二十几年的强劲增长,一方面是资源投入增加带动的,更重要的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的。大量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流向高生产率的工业部门所引发的跨部门配置效率,与部门内的增长效率一起解释了我国的增长奇迹。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关键在于继续鼓励资源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流向高生产率的工业与服务业部门,同时积极鼓励制造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以及加强服务业部门的开放与竞争。2004年我国总就业人数为7.52亿,其中农业的就业份额为46.9%。但是,按我国目前人均收入、国家大小与人口等基本面特征,农业的就业份额应该是23.7%,这表明我国还有约1.74亿农民需要转移到工业与服务业部门。在“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中,国家期望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按这一速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还要持续约20年,可谓是任重道远。可以说,工业反哺农业最大的反哺就是工业部门为农业部门提供劳动力转移的机会,城市支持农村最大的支持就是城市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其工业与服务业的有序转移。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本文的研究表明以下几点政策含义值得引起重视: 1.距离对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且缺乏信息网络的民工来说,距离的负相关系数更大。所以,为实现劳动力有序转移,必须扶持县域经济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向有条件的小城镇和县城集中,同时健全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 2.出发地劳动力的流动倾向和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则呈倒U形,农村“推力”并不必然导致更多劳动力转移,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使得农村中较富有的家庭比较容易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劳动力转移。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的金融市场,疏通劳动力转移的融资渠道。 3.我国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与卫生等公共资本的分布明显集中在城市,这一方面与劳动力的分布不匹配,另一方面不利于引导私人资本流入农村地区,加剧了城乡之间的不协调。因此,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更多公共资金用于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与生活环境。 4.我国相当一部分的劳动力转移属于短期性的,他们在城市非正规部门与农村劳动力市场分配自己的时间,赚取低水平的收入。为缓和劳动力转移进程中收入分配的矛盾,政府一方面要打破城市正规部门的垄断,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在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保障。 5.永久性劳动力转移由于其较高的稳定性更多流入城市正规部门,而短期性劳动力转移则由于其高流动性更多进入非正规部门。由于稳定的劳动力转移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加快农民工的“市民化”,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将使劳动力转移的增长效应最大化。 6.城市正规部门较高的工资水平吸引超过城市空缺岗位的劳动力转移至城市,使得城市失业率持续存在。在移民追求其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可能带来社会成本,这一方面是因为转移到城市非正规部门的劳动力生产率较低,更重要的是过度移民所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的成本很高。 7.我国近年出现的“民工荒”可归纳为两个原因,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有所减小,更重要的是因为城市本身失业率的持续上升影响了劳动力转移的预期。城乡期望的收入差距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决策,当城市失业率很高时,即使城乡实际收入差异很大,农业劳动者也不会简单地作出迁移到城市去的决定。 中国劳动论文: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及启示 [摘 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社会转型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本文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历史回顾 经验教训 启示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同时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工业发展的需要,但同期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却依然居住在农村,严重阻碍了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一直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和城市改革的顺利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涌向城市,其规模和数量均超过改革开放之前的态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乡城转移也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社会转型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它可以通过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历经几个重要阶段,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对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思考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将有所裨益。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与国家宏观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改革开放前,其历史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1957年,1958―1963年,1964―1978年;改革开放后可分为五个阶段:1978―1983年,1984―1988年,1989―1991年,1992―2000年,2000年以后。 1、1949―1957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转移。 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基本上是在不受政府限制和干预的情况下进行的。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的起步,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人民生活稳定,城市发展迅速。国家在这一时期加强了交通运输建设和能源及原材料工业的建设,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提高,从而导致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由于这一时期国家并未对农村劳动力的迁移进行任何限制,因此,劳动力乡―城迁移是自然发生的,且非常频繁。 在1951年7月经政务院批准后公布的《关于城市户口管理有关内容的暂行条例》中,并未有明确限制农村人口乡城转移的条文,而只是一般性规定:凡迁移者得于事前向当地人民公安机关申报迁移,注销户口,发给迁移证;凡迁出者得于到达住地三日内向公安机关申报入户。1955年3月,政府有关部门又了关于办理户口迁移的注意事项的联合通知。通知一方面要求劝止那些盲目要求迁入城市的农民,另一方面对于有正当理由的要求迁移者尽可能地满足其迁移要求,甚至对于那些已盲目流动进入城市的农民,只要他们在城市已经找到正当职业或已就学,仍然可以在其出具有关方面证明并向原住地补办迁移手续后,给予登记城市正式户口。 在上述政策的指导下,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既可以选择到农村内部的非农产业就业,也可以选择到城市的工业部门就业,并且可以不受限制地迁往城市定居。据统计,1953―1957的5年间,城市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的就业人数从510万人猛增到2316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从农村招收的农民),平均每年增加35.3%。[1]P67随着农民转移到城市,城市人口数量迅速增长。1952年全国城市人口仅有7000万人,1957年则增加到9949万人,平均每年增加589万人,城市化水平从12.46%增加到15.39%,每年增加0.59%,这是我国城市化水平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但这种完全自由的劳动力流动并未持续很久。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必然会使农村的粮食生产受到影响,同时由于农民工大量进城,对粮食的需求增加,致使城市居民的食品供应出现紧张局面。针对这一状况,1957年,国务院了《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严格禁止企业单位从农村招工,并且在城市设立收容遣送机构,把进城的农民遣返原籍,这预示着随后农村劳动力自由转移开始出现波折。 2、1958―1963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起大落。 1958年开始的“”,也带来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随着城市工业建设的迅速开展,当时即转移了1000余万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工业和建筑业就业;同时,在农村也出现了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到非农产业就业的高潮,在社队企业就业的职工达到1800多万人。然而,这种过快过急、以虚假工业膨胀为基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两年急剧下降,1957―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了24.4%。面对这种状况,从1961年开始,我国不得不进行为期三年的经济调整,大批劳动力重新返回农村务农。据统计,1961年,全国城镇人口减少1300万人,精简职工数量950万人,同年农业劳动力比上年增加2730万人,基本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1962年1月至1963年6月城镇人口共减少1600万人,同期精简职工1034万人;1962年农村劳动力比上年增加1500多万人。整个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城镇人口共减少2600万人,精简职工2000万人。至1963年,农村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然上升至82.5%。[2]P124、125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农村劳动力的乡―城流动出现巨大的起伏,与国家相关政策制度有密切联系。1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条例第十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向常住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1962年4月,公安部发出了《关于处理户口迁移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农村、县镇人口要求迁往城市的,应当坚决劝止,个别确因老、幼、病、残无人照顾,必须投靠在城市的直系亲属抚养等特殊情况,可以酌情照顾,对已经迁到城市尚未落下户口、有条件回农村的,要做好工作,动员他们回去。”同年12月,有关职能部门在《关于加强户口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户口迁移上,必须严格执行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户口迁移问题的规定,对农村迁往城市的,必须加以严格控制。”1963年12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了《关于调整市镇建制、缩小城市郊区的指示》,要求“对市镇人口必须严格控制,对市镇建制的设置必须恰当”,并提出三项主要措施:一是撤销不够设市条件的市;二是缩小市的郊区;三是调整镇的建制。这些户籍、人口管理政策和先后出台的制度、统购统销制度、城市生活资料配给制度、就业分配制度一起,共同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城乡之间形成了无法逾越的鸿沟。 3、1964―1978: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停滞。 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自1958年开始实施的户籍制度出台后,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就业、食品供应、住房制度也相应出台,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直受到政府的强力控制。1964年8月,国务院又批转了一份《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草案),其中明确规定:“对于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从集镇迁往城市的,要严加限制;从小城市迁往大城市,从其他城市迁往北京、上海两市的,要适当限制。”对于其他情况的人口流动或迁移,也作出非常具体、明确的规定。不仅如此,这一时期由于“”开始,出现了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为特征的第二次逆城市化运动。自1968年底至1977年,有1600万城市青年被送往农村劳动。在1966年至1970年之间的城镇新增人口中,自然增长部分甚至出现了负值。 4、1978―1983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履艰难。 1978年,改革开放带来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加上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农业生产力迅速恢复,农村的劳动力剩余问题又开始显现,为有效利用农闲时间,增加家庭收入,农民们开始自发向城市转移。据统计,1980年年末全民所有制单位通过各种形式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共有931万人(不包括招收的固定工)。1978―1980年,全国非农业人口增加了1800万人(不包括自然增长)。[3]P358但由于城市本身的吸纳能力有限,城市居民的就业问题也未根本解决,因此,政府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依旧采取限制的态度。1981年,国务院下发《关于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做工和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通知》,对城市的用工单位使用农村劳动力的有关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求严格控制从农村招工;二是要求认真清理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三是要求加强户口和粮食管理。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数量较小,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举步维艰。 5、1984―1988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迅速加快。 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推行,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1983年10月,国家开始对农村“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高度集中的体制解体。与此同时,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加上这一时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于是掀起了“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高潮。1984年,乡镇企业的数目从上年的134.6万家增加到606.5万家,增长了3.5倍;乡镇企业就业人数也从上年的3224.6万人增加到5208.1万人,增长了61%。此后一直到1988年,乡镇企业的就业人数连年增加,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超过24%。[1]P70 在上述大背景下,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乡隔离体制首次得到修整。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了《关于农民进入城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提出“农民进入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对促进集镇的发展,繁荣城乡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对此应积极支持”。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更为明确地提出“要扩大城乡经济交往……允许农民进城开店设坊,兴办服务业,提供各种劳务,城市要在用地和服务设施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外出就业的劳动力日益增多,据统计,198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量已达9950万人,其中转移到城市地区的数量达到1339万人。 在这一时期,虽然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日益增多,但国家依然没有完全放松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1985年7月,公安部颁发了《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在规定中重申了1958年《户口登记条例》中对暂住人口进行登记管理的精神,同时要求:外来人口拟暂住三日以上的,由留宿暂住人口的户主或者本人向公安派出所或户籍办公室申报暂住登记,离开时申办注销;暂住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十六岁以上者,须申领“暂住证”;对外来开店、办厂、从事建筑安装、联营运输、服务行业的暂住时间比较长者,采取雇用单位和常住户口所在地主管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按照户口登记机关的规定登记造册,由当地公安派出所或户籍办公室登记为寄住户口。对违反暂住人口管理规定的,公安机关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这些政策使到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往往很少能安家落户,对他们的就业稳定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6、1989―1991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跌宕起伏。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放宽,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给城市的就业、交通、治安等造成较大压力;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暴露出诸如产权关系模糊、家族色彩浓烈等一系列问题,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开始下降,因此导致了这一时期劳动力流动出现了大起大落的不稳定态势。 1988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开始实施“治理整顿”的宏观调控政策,采取了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加强财税和信贷控制等一系列经济措施,许多建设项目纷纷下马,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大量农村劳动力被清退。为配合治理整顿,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1989年3月和4月,国务院办公厅和民政部、公安部先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农民工外出的紧急通知》和《民政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作好控制农民工盲目外流的通知》,要求各地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农民工盲目外出就业。1989年12月8日,国务院在《国务院批转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关于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前进行户口整顿工作报告的通知》中要求:“对居住在城镇的无户口(即常住户口待定)人员,按照国务院和公安部有关规定,符合在市镇落户的,应有步骤地予以解决;不符合在市镇落户的,应由有关部门尽量动员他们返乡。”1990年4月2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劳动就业工作的通知》,强调“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要同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城镇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对此要加以合理控制和积极引导”,要“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消化和转移,防止出现大量农村劳动力盲目进城找活干的局面”。 虽然上述政策措施控制了劳动力盲目流动的局面,但有研究发现,到1990、1991年,大多数城市的流动人口数量又回复到1988年的水平,有些城市还有所增长。而且这一时期的农村劳动力流动还出现了另外一种倾向,即向东部地区大城市流动受阻的情况下,向其他地区流动的现象明显增加。[3]P368 7、1992―200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跨区域转移。 随着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扩大,同时随着乡镇企业吸纳能力的下降,促使大批农村劳动力从低收入地区迁移到高收入地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民工潮”也即出现在这一时期。据统计,1992年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的人数已达到3500多万,1993年一度增加到6200万,其中跨省流动达到2200万。之后,农村劳动力流动进入稳定增长阶段,1994年,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达到7000万,1995年为7500万,而同期出省的农村劳动力人数大约为2500―2800万。[1]P71 面对大规模的劳动力乡城转移态势,国家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1993年11月3日,劳动部发出《关于印发〈再就业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城乡协调就业计划”第一期工程〉的通知》,提出要在全国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基本制度、市场信息系统和服务网络,使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较大的主要输入、输出地区实现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的有序化。1993年12月,劳动部制定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劳动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提出要以建立农村就业服务网络为突破口,合理调节城乡劳动力流动,加强城乡劳动力统筹。1994年11月17日,劳动部颁布了《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对用人单位用人、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各类服务组织从事有关服务活动的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1997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劳动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组织农民工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规则,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维护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秩序。 上述政策的出台推进了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但随着90年代后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国家对劳动力流动的控制力度也随之加大。1994年11月颁布的《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提出,跨省流动人员到达目的地后,必须凭其流出省发放的“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向目的地劳动部门领取“外来人员就业证”。1995年6月2号,公安部公布了《暂住证申领办法》,对暂住证的用途、有效期、换发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这些政策对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考虑到城市就业不稳定,大部分农民工仅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闯入城市,一般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半年,每到年底或农忙时节,他们都会返回农村。 8、2000年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入规范、公平、稳步加快轨道。 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攀升,社会局势稳定,国家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各种有利政策相继出台,我国又兴起了新一轮的劳动力转移浪潮。2000年7月20日,劳动保障部、国家计委、农业部、科技部、水利部、建设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七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开展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改革城乡分割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限制。2001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指出,要打破城乡分割体制,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2003年3月2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关于农民工适用劳动法律有关问题的复函》,明确指出凡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包括农民轮换工),均适用《劳动法》与《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2004年2月29日,建设部颁布《关于进一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政府采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督促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尽快偿付。2005年2月7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关于废止〈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及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清理和取消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2006年1月21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颁布,要求各地政府、各直属机构,抓紧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形成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体制和制度。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人数不断增加。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国农民工数量每年增加600-800万人。[4]P32003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为1.1亿,比2002年增长8.6%;2004年为1.2亿,比2003年增长3.8%。[4]P69据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总规模将达到7500多万,年均转移为1500万以上,高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转移1200万人左右的规模;同期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总规模将达4500万以上。[4]P79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经验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可以总结出如下经验教训: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以农业的稳定发展为基本前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以农业的发展为基本前提的。一方面,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应提高,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将随之减少,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自然会从农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产量不断提高,为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在二、三产业的稳定就业提供了食品保障。就政策层面而言,中国政府所出台的各项政策都是首先以农业稳定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如果农业能稳定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能稳步提高,那么政府就会支持和鼓励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反之,如果劳动力转移数量过多,转移速度过快,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粮食供应,政府则会采取措施干预劳动力流动。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能搞,要把握速度和方式,在保证农业生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进行。 2、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拉力,只有城市产业稳定发展,才能产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政府也就会放松对农民进城务工的限制,这一点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3、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经济体制的变化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前,虽然国民经济部门的产值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即农业产值比重下降,非农产业比重上升,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依然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后,随着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开始迅速扩大。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国家相关政策变动的影响较大。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较大程度上受到国家相关政策变动的影响。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会引起劳动力转移规模和速度的波动。20世纪头60年中,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缓慢,但比较顺利,50年代后期曾出现了劳动力转移的高峰。但随着“”的发生,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干预措施,阻碍了劳动力转移的自然进程,致使劳动力转移被中断,甚至出现逆流。20世纪80年代后期,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限制开始放松,但由于各种干预政策依然存在,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也受到了影响。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虽然可以在城市找到工作,但却无法获得正式的身份认可,因此,政府人为的干预阻碍了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受制度安排的影响较大,但从整个历史进程来看,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系列制度在逐步放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不断增大。这说明,政府只有消除一些干预和限制政策,完善制度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自然进程才能得以恢复。 三、对策建议和启示 分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曲折历程,有利于更好地分析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目前,依然有一系列因素制约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如户籍制度的影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自身的技术水平低下、乡镇企业发展面临多重障碍、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发育存在缺陷,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今后可采取如下措施予以解决:首先,政府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城市政府要从户籍身份上取消各种特权和利益分配,使城乡流动人口主体平等化;农村政府应完善土地制度和家庭养老保障制度,以解除农村劳动力的后顾之忧。其次,城乡政府应加强合作,努力办好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城乡人力资源互动,提高农民素质。再次,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加强其产权制度创新,同时要完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促进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其对城乡投资商的吸引力。最后,加快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市场网络化进程。政府应设立专门机构,使城乡劳动力流动有序化、规范化,加强城乡劳动力的岗前培训,增强劳动力就业的竞争意识,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的配套建设,加大劳动力市场的宣传和力度,引入市场机制,让更多的技术人才参与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的建设。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这么一个有着八九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即使以上措施都能得到很好落实,仍会有约2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被第二、三产业完全吸收。因此,除了以上微观层面的措施外,国家在宏观政策方面,必须让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将发展农业生产作为国家的重中之重,以期早日顺利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必须将农产品的生产和市场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期提高农产品商品化,推动农业产业化,使得农业成为工业的一个部门。这样,除了第二、三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拉动外,其他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可以被农业就地吸收。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彻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率,最终实现国家的全面现代化。 中国劳动论文:当代中国农业劳动力的价值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笔者认为,农业劳动力的价值问题对“三农”问题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农民收入、农业现代化影响。因此本文针对实行农业保护机制;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相应增加农产品的优势;提高农业劳动的价值,解决农业劳动力的价值问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价值。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的价值 剪刀差 农业现代化 一、我国农业劳动力价值的特征分析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的价值等于维持劳动力所需的最低生活标准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那么农业劳动力的价值应该等于维持农业劳动力所需的最低生活标准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但这一切都是在生产领域发生的。 中国农业劳动力的价值问题具有发生在“流通领域”的特殊性。表现在农业劳动力的价值偏低和工业劳动力的价值偏高。这一现象的成因可以追溯到建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上。为了快速实现工业化,我国实行了农业支援工业或者说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工业化道路。主要就是利用“剪刀差”的形式从流通领域无偿获取农产品的价值。表面上是压低农产品和提高工业产品的价格,本质是工业劳动力无偿占有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因为农产品的价格是其价值的反映,农产品的价值又是有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业劳动力的价值在量上应该等于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产品的价值。据统计仅仅在改革开放25年间“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总额估计在6 000-8 000亿元。但国家工业固定资产总计不过9000多亿元。因此可以认为,中国的国家工业化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来源于农业。”[1] 二、农业劳动力的价值问题对“三农”问题的影响 农业劳动力的价值问题对农业、农村、农民影响深远而漫长,使得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等成为中国社会首要而持续性的难题。 (一)农业劳动力价值的问题是农民的收入增长困难的重要原因 在这种价值分配方式下,农业劳动力的总价值被人为地压低,工业劳动力的总价值被提高,从而造成一种等价交换掩盖下的工业劳动力无偿的“占有”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价值的现状。据有关资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六十年代,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绝对值每年都在一二百亿之间,到七十年代后期每年四百亿左右,1985年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绝对值超过七百亿,此后每年以100亿~200亿的数额增加。[2]可见农民的这种农民无法实际把握的隐形负担是现阶段农民增收的巨大障碍。但我认为,这仅仅是可以用数据表示影响,其实对农民增收带来的间接的影响同样巨大。主要表现在进城务工农民由于受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他们对工资性收入的要求是以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收入为参考标准的,而这一参考标准又恰恰是被现阶段一种超经济的力量所制约的劳动力价值的表现。加之农业劳动力中的大量剩余,导致了农民增收缓慢和质量难以有效提高。 (二)农业劳动力价值问题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 目前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农业资金积累不足 。二农业技术落后。 首先,农业资金积累不足,制约了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应依靠农业的科技化和经营管理的科学化。在目前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双重低下的情况下,资本投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农业现代化的资金积累来源于农业内部和外部。就农业的外部来讲,一方面,虽然我国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但处在工业支援农业的初级阶段且我国工业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阶段,没有过多的资金投入农业。另一方面,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角度,即使国家对农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也不能把过多的资金直接投入到农业技术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增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在资本有机构成中所占的比例相对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降低,这就必然导致一部分人失业成为过剩人口。在农业当中,如果直接增加对农业技术的投资,必然造成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而会产生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当国家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速度小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产生的剩余农业劳动力的速度时,会产生更多而剩余劳动力。当二者相等时还是会有一部分的剩余劳动力得不到解决,因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的新的剩余劳动力,必然会产生一部分新的剩余劳动力。只有国家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力度大于资本有机构成所产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时,才能逐渐的解决农业的剩余劳动力问题。 三、解决农业劳动力问题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农产品价格,实行农产品保护机制 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促进产品和要素在城乡间、地区间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第一,这就要尽快打破造成农业劳动力价值问题的工农剪刀差。使工农产品在流通领域自由流动,真正体现其价值。第二,实行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农业自身的弱质特性,决定了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如果完全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对农业十分不利。农产品的较低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存在,决定了农产品的市场保护的必要性。 (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效、优质农业,提高农产品的价值 我国的劳动力的价值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流通领域的不公平的劳动力价值的分配;另一方面是由于生产领域的农产品结构单一和附加值过低等原因造成的。因此,从生产领域着手解决劳动力的价值问题是必由之路。第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产品的价值生产链过短是造成农业劳动力价值偏低的重要原因,使得高价值的生产被工业所主导,农业只是以初级产品或简单农产品加工为主。造成了农产品的价值被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行业所占有。既能通过深加工提高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又能在流通领域为实现农产品的价值找到出路。第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协调农产品的市场供求。通过农产品的产业结构调,以市场为导向,使各种农产品的供求大体平衡,保持农产品的价格稳定。第三,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的价值。随着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绿色消费日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生态农业的发展在给农村带来生态效益的同时,大幅度的提高了农产品的价值。这对无疑是提高农产品价值,解决农业劳动力的价值问题的一种新思路。 (三)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工业资料的价值,相应增加农产品的优势 目前我国工业的现状是高消耗低水平,不但制约了工业自身的发展,对农业劳动力价值影响亦为深远。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下,势必会造成工业产品的价值过高,那么在工农产品的交换过程中,势必会通过提高工业产品的价格把成本转嫁到农业身上。使农产品在交换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直接影响了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价值的实现。从生活资料的角度看,通过提高工业生产率,降低工业产品的价值,可以相对的改变农产品在交换中的劣势。从生产资料的角度看,一方面价低了工业生产资料自身的价值,可以降低工业品自身的生产成本。另一方农业的生产成本也得到了降低,这对于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和农业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提高农业劳动力的价值,解决农业劳动力的价值问题 对农业劳动力本身进行投资则是解决农业劳动力价值问题的最直接的方法。首先,对农业劳动力进行针培训,提高获取特定社会资源的能力。我们通常提到的社会资源,通常意义上讲都是对特定社会资源的抽象概括。由于现实社会中的社会资源的具体性,这就要求社会资源的获得人必须是具有特定的能力的人。从目前我国的农业劳动力的素质看,大多是拥有最基本的生存能力的劳动者,因此对特定的社会资源的获取必然受其能力的限制,这也是农业劳动力的价值问题迟迟不能解决的重要原因。第二,打破户籍制度,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社会资源除了具有具体性的特点之外,也具有分布的非均衡性。劳动力自身的素质的提高,制度性问题是制约农业劳动力获取社会资源的,提高农业劳动力价值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城乡有别的二元社会结构,是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在户籍制度的影响下。特定的社会资源只能有特定的群体占有,这对拥有一定的能力的农业劳动力或缺社会资源起到了一定的组却性。打破户籍制度,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对解决农业劳动力的价值问题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劳动论文:日本的“劳动委员会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摘要:随着中国劳动争议案件的增多,对于仲裁的不满,也逐渐增多。本文对日本“劳动委员会制度”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提出了一些中国可以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日本 劳动委员会制度 中国借鉴 随着中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一些冲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一个更快捷、更有效地方式来处理劳动争议已经迫在眉睫。那么,让我们来看看邻国――日本,是如何来处理一些劳动争议的案件的,并从中提出一些中国可以借鉴的地方。 一、日本的“劳动委员会制度” 日本,作为亚洲最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其经济在战后快速恢复。虽然我们一直有听闻,日本人为了国家经济的振兴,自愿加班到很晚。但是,其大量劳动争议案件的存在,却也是不争得事实。在日本,提到劳动争议,就不得不提“劳动委员会制度”。 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些重大的劳动争议案件,都会涉及到工会、企业、政府三方来协商处理。因此,一般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机构,都是由政府出面成立,协调劳资双方的矛盾。但是,日本的“劳动委员会”,却并不是由严格意义上的“三方”构成的。因为其中有一方是“公益方”代表。 日本的宪法保证了工人有集社、集体谈判和集体行动的权利。虽然日本有《工会法》和《劳动关系调节法》,但是,为了更简单、更快捷、更正确地来处理劳动争议,日本成立了“劳动委员会”。 劳动委员会成立于1946年3月1日,由中央劳动委员会、地方劳动委员会(共47个)组成。 劳动委员会由三部分人员等额组成,分别代表劳方、资方和公众(公益委员)。中央劳动委员会由45名成员组成,任期两年。雇主组织和工会分别提供一份候选人名单。公众部分的候选人名单,由厚生劳动省拟定,需经众议院和参议院的批准。 地方劳动委员会的成员产生方式类似于中央劳动委员会,各方代表的数目按照该地区的规模大小由13人至5人不等。三方提供候选人名单,由地方行政长官挑选地方劳动委员会接受中央劳动关系委员会的领导。 劳动委员会委员均属非专职,尤其是公益员,一般是大学里的专家等,每周办案2-3 次,每参加一次办案,委员会支付一次性的工资报酬。 日本劳动委员会与国家一般行政机关不同,委员会虽然由国家或地方政府任命,但是,具体工作全部由委员会办理,不受政府及其他外界的任何约束,所以,能够公正地进行工作。 劳动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通过翰旋、调停、仲裁等方法引导劳资纠纷的解决。 对不当劳动行为(如不让劳动者参加工 会、对从事工会正当活动的劳动者予以解雇或施行其它不利待遇、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劳动者代表进行团体交涉等)进行判定。 但是,中央和地方劳动委员会具体职能有所不同。中央劳动委员会主要是协商解决全国性的劳资双方的重大问题。地方劳动委员会重点是解决本地区的重大劳资纠纷,主要是群体性劳资纠纷。 地方劳动委员会处理不当劳动行为引起的劳资争议之后,当事人如果不服可在5日内向中央劳动委员会申诉,也可在规定的时效内(企业当事人须在30 天内,工会或者工人个人当事人须在6个月内)直接向当地法院起诉。如果对中央劳动委员会的处理不服,可向当地的法院起诉。如果对当地法院的判决不服,可向地区的高级法院上诉。如果对地区高级法院的判决不服,还可向日本最高法院上诉,最高法院的判决是最终的处理决定。 除了对“不当劳动行为”进行判定之外,劳动委员会的另一个重要职能是:通过斡旋、调停、仲裁等方法引导劳资纠纷的解决。 在日本,一般劳资纠纷首先进行斡旋,由事务局调整科的一名或多名斡旋员主持,提出斡旋方案,与劳资双方交涉。斡旋不成,进入调停。 另外,在劳动纠纷处理中,还有“紧急处理机制”。当政府认为劳动纠纷(如罢工)的会导致公众利益极大受损,或者会极大影响日本经济,政府可以采取紧急处理机制。其步骤为: 1、在决定紧急调解之前,首相听取中央劳动委员会的意见。 2、首相向公众以及利益相关者发表声明,解释原因 3、劳动委员会要争取在50天内解决纠纷。 4、首相发表声明后,50天内不允许任何劳动争议举措。 此外,有一类“个别劳动关系纠纷”,就是个人雇主和雇员发生纠纷,此类案件由地方劳动委员会根据2001年颁布的《个别纠纷处理法》处理。 至于公营机构纠纷的处理,一般由中央劳动关系委员会处理。且规定,公营机构(如公立医院,日本邮政,国家林业公司)的雇员拥有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的权利,没有劳动争议行动的权利。 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在日本,劳动委员会似乎是一个集仲裁与三方机制的机构于一体的组织。其本身性质十分难以说清。人员由政府任命,但政府在形式上却并没有参与三方对话,而是公、劳、资三方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来进行一些劳动关系的宏观调整和一般性调整中运用。 也正是由于这种公正的形象,使得劳动委员会的裁定十分具有威信,一旦裁定,结果便不能更改。 因此,对于中国来说,该制度的借鉴意义就在于其公正性及模式化。 首先,由于中国的《劳动合同法》实施不久,好多东西都处在探索阶段。所以许多都没有形成模式。比如在案件的分类上,并不是特别明晰。一个仲裁员对于所有类型的案件都得接受。 其次,便是其公正性。目前,中国的仲裁机构中,专业学习劳动法律或者劳动关系的人并不多,好多甚至是高中文化水平的。而且,不管是仲裁机构还是法院,都普遍存在着一种偏袒劳动者的倾向。这使得好多企业都愿意私下调节,而不是进行仲裁。因此,在仲裁机构中,包含一定比例的企业推荐的人员,对于仲裁公正性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 中国劳动论文: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的劳动力难题与中国的机遇 [摘要]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10多年呈下降趋势,尤其是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问题更是日益严峻。据统计,1991-2007年间,远东地区人口减少了150万。远东地区的人口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本地区经济发展、威胁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引起了俄罗斯联邦政府的关注。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严重过剩,就业问题日益严重,我们应抓住机遇,促进中俄边境地区及省份之间的劳务合作。 [关键词]俄罗斯;远东地区;劳动力;劳务合作;中国 俄罗斯远东地区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进入21世纪,俄罗斯将远东地区的崛起视为经济振兴的支撑点和谋求亚太地区发言权的依托。但是,占俄罗斯国土面积36%的远东地区,人口却仅占俄罗斯总人口的5%,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人口15年来急剧减少,至今已形成人口危机。对于俄罗斯来说,远东地区的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乃至威胁国家安全的关键问题。然而这却给中国劳务输出带来了机遇。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现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不振、政治动荡,加速了远东地区人口状况的恶化趋势。 1.人口总量下降。俄罗斯远东地区常住居民数量已经从1991年805.7万人减到1999年的726.3万人。2002年远东地区居民人数738万人,占全俄罗斯总人口的5%。据统计,1991―2007年间,远东地区失去的人口有150万人。其中120万人是移民,这些移民告别该地区寻找更好的居住地。2008年远东地区有650多万人口,还不及一个莫斯科市的人口数,整个滨海边疆区的人口200万,比圣彼得堡市少二分之一。 2.人口分布失衡。远东地区650多万人口分布在621.6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人口密度为1.06人/平方公里。而大部分人口又主要集中在南部阿穆尔河流域及铁路沿线的城市里,其他地区人烟稀少。尤其是在远东北部地区,楚科奇洲人口减少66.3%,马加丹洲人口减少56.9%,萨哈林洲人口减少27.7%,堪察加洲人口减少26.9%。与中国接壤的俄罗斯边境地区5年来已经迁走60万人。滨海边疆区100万人口集中在南部的几个城市中。 3.移民回流。苏联解体,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移民到远东北部地区的移民开始返回原地。远东地区居民大量外流是该地区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远东地区内部迁徙,边疆区和洲之间的迁徙。二是向俄罗斯其他发达地区迁徙。三是向国外迁徙。自然减员已令远东地区人口难以为继,而人口外流更使其雪上加霜。况且,外流人口以高素质专家、技术骨干和年富力强青壮年人口为主,人力资源储备严重不足。1999年远东地区人口外流数量是1986年的7倍,人口流失使城市许多专业技术人员断档,乡村更加空旷。2008年,有2万多人离开本地区,居民自然减少了2.4万多。据俄新闻网报道,到2008年1月份,滨海边疆区常住人口减少了1,0200万人,自然减少66.5%,因移民减少33.5%,与2006年相比,滨海边疆区人口共减少了25.6%。同中国接壤的俄边境地区5年来就已经迁走了60万人,剩下的居民思想也不稳定,难以做到安居乐业。 二、俄罗斯人口减少的原因 1.自然原因。俄罗斯远东地区处于北半球永久冻土带,冬季酷寒。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了该地区的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人类生存成本。特别是北部地区,居民只能依靠河流封冻前抢运大量物资才能度过漫长的冬天。因此没有特殊的政策和鼓励措施,难以留住当地人,不能吸引新的移民。 2.经济原因。苏联解体后,远东地区失去了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各项物质补贴等,经济陷入了严重危机状态。当俄罗斯采取“休克疗法”实行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远东地区同俄罗斯中央地区的联系日趋松散。恶劣的气候条件和分散的居住状态制约了当地公共事业的发展,不少地区供暖、供气都很困难。与俄罗斯发达地区相比,远东地区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方面薄弱。经济衰退导致生活条件恶化,原有的医疗卫生体系瓦解,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很多年青人不愿或不能结婚生育,人的寿命下降,这一切使居民移民及迁徙率居高不下。 3.不良的生活方式。国际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居民健康水平50%取决于社会经济状况,20%是遗传,20%是生存环境,10%是医疗保障系统。在影响人类寿命的诸多因素中,生活方式所占的比重高达50%。近10多年来,急剧的社会转型使俄罗斯部分国民尤其是男性公民对新环境感到难以适应。生活水平下降,失业者增多,导致许多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一些人甚至以酗酒和吸毒的方式打发时光。壮年男子酗酒是生育能力降低、死亡率急剧攀升的主要原因。 4.人口流失及死亡率提高。人口老龄化也是导致俄罗斯人口危机的一个主要因素。远东地区老年人比重增长的主要特点并不是老年人寿命延长的结果,而是青壮年段的人口死亡率提高,具有劳动能力的、受过教育的再生年青人口的流失。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商场的售货员、快餐店的营业员、甚至飞机上的空姐和高级酒店的服务生,这些在许多国家多为年轻人所从事的岗位,却少不了中老年妇女的身影。这种局面恐怕要归结到青壮年劳动力缺乏以及男女结构不平衡。劳动力缺乏还导致了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 三、人口减少对俄罗斯的影响 1.经济影响。对于国土面积世界第一的俄罗斯来说,人口少无疑是一大灾难。俄罗斯劳动和社会发展部认为,现在俄罗斯劳动力的缺口达1000万,特别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和木材等资源开发领域,劳动力短缺近50%,有500万缺口。经济发展还要有人力资源的支撑。远东地区资源储量丰富,但不开发就不能成为资源,不加工就不会成为产品,不销售也不会成为商品,自然资源也不能变成社会财富。 2.政治影响。俄罗斯出生率下降也导致后备劳动力资源不足,适龄应征入伍的青年也随之减少,军队将没有足够的兵源,这势必影响到国家的安全,民族的生存发展。照此下去,21世纪末,俄罗斯可能就没有足够的兵力来保卫自己的国土。这意味着,如果不加大远东地区开发力度,远东不仅有可能从俄罗斯经济发展进程中被边缘化,而且还会出现远东地区人口的真空现象,直接影响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四、中国的机遇 2010年新年伊始,俄罗斯总理普京最终批准了《远东和贝加尔地区2025年前的战略》。按照这一规划,未来15年,俄罗斯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速度应超过俄罗斯其他地区。总体上说,如果远东地区居民的收入不能超过俄罗斯其他地区的话,那么,本地区将来人口数量的增加就不能指望其他地区的移民。一方面,俄罗斯政府对远东地区进行政策性开发,以求提高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减缓远东和贝加尔地区人口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面对地区人口严重不足的局面,外部移民已经成为该地区补充人口和劳动力的现实选择。远东滨海边疆区在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该地区将在2010年前吸收50万名外籍劳工(目前仅为1.5万人),其中主要是中国劳工。吸引外国劳动力,俄罗斯调整和完善国家吸引移民政策势在必行。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件大事。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就是国际劳务输出。中俄两国陆地边境线长达几千公里,俄罗斯劳动力最缺乏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恰好毗邻人口密集、劳动力相对过剩的中国东北地区。中俄两国尤其是在边境地区人口状况的强烈互补性和双方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为双边劳务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开展劳务合作,既可以缓解当前我国劳动力过剩的局面,又可以解决俄罗斯劳动力短缺问题。中国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和服务。中国政府应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完善信息和政策服务功能,引导企业选准市场和项目,在政策上予以指导。政府应主动出面协调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政府之间的关系,通过双边谈判,让俄方按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效开放其劳动力市场。同时,政府在劳务输出方面要提高政策法规的灵活性,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对从事国际劳务合作的机构给予必要的税收优惠、对新项目的开发给予资金扶持等,为企业“走出去”创造宽松的环境。 2.拓展对俄罗斯劳务合作的领域。中国对俄罗斯劳务输出领域过于集中,行业分布不均,主要体现在建筑装修业和农业生产领域。今后继续加强农林牧渔、建筑和商贸领域的合作,积极承揽大型技术性强的工程项目,同时,加强能源、矿产开发、石油天然气管道、交通等领域的合作,提高资源的深加工度,提高资源性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就业。 3.提高劳务合作层次。虽然中国东北地区具备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但输出的劳务人员主要从事的基本上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技术性不强。况且,劳务人员的素质和文化结构偏低,年龄偏高。政府要有步骤地建立劳务人员培训基地,加强对输出劳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的培训。只有把适合于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一般劳动力加速培养成适合知识经济需要的具有较高知识与技能的知识型劳动力,优化劳务结构,提高劳务合作的科技含量,才能把比较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 中国劳动论文:中国现代化视野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 [内容提要]在西方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无一不伴随着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中国的现代化无疑也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一段较长时间内,我们人为地扭曲了推进现代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内在联系。非均衡现代化战略的实施,把农民限制在了农村,从而滞迟了农村现代化的步伐,也影响到了中国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农村现代化的起步而长盛不衰的农民流动。又反过来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对于我们在推动现代化的事业中应该怎样对待农民流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现代化 农村劳动力 流动 现代化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从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敲开中国的大门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第二个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第三个阶段从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几代中国人为了实现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不懈奋斗,苦苦追求。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民主独立,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奠定了最基本的条件,掀开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但就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第二个阶段,却没有处理好现代化与农民流动的关系,从而影响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一、非均衡现代化战略限制了农民流动 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启动现代化建设,面临着重重困难,最关键的是缺乏发展工业化的资金。我国现代化所需的大量资金,是不可能从工业中获得的,只能由农业部门提供。 从农业中积累发展工业化的资金,主要是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来实现的。也就是以高于价值的价格将工业品出售给农民,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从农民那里购买农产品,通过这一高一低,实现了资本的积累。同志曾经开诚布公地讲到:国家工业化所需的资金积累,“除了直接的农业税以外,就是发展为农民所需要的大量的生活资料的轻工业生产,拿这些东西去同农民的商品粮食和轻工业原料相交换,既满足了农民和国家两方面的物质需要,又给国家积累了资金”。据有关资料,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国家利用“剪刀差”方式从农业中积累的资金数量不断增加,1978年的“剪刀差”绝对数是1952年的十倍还要多。从1952年至1978年,我国农民通过“剪刀差”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3400亿元的资金积累,平均每年近130亿元。而同期国家对重工业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为3056.53亿元,这意味着18年间国家对重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全部来源于农业积累。农民通过“剪刀差”方式提供的资金积累除了满足了国家对重工业的基本投资外,还多了近400亿元。 中国的现代化就是这样在农民的支持下不断地向前推进的,中国的工业化在农业的倾力支援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到1978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63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达4237亿元,占75.2%,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16.6倍;而农业总产值为1397亿元,占24.8%,比1952年只增长两倍。由此可见,我国工业化的发展是建立在农民利益损失的基础上的。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农民的贡献,就不会有我国工业化的成就。 农民为我国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却被排斥在现代化进程之外,更没能分享到现代化发展的成果。这一阶段,国家推行的是非均衡的现代化战略,即片面的城市现代化战略,其突出特点就是人为地将城市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割裂开来,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只搞城市工业化,现代工业体系形成于城市,农村经济仍以农业为本。为了有效推行这种城市现代化战略,国家制定了“城乡分治”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取消了农民自由迁徙、自由流动的权利,把农民禁锢在土地上,结果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大量人口滞留在农村。 1958年1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的范围和程序。195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公安部都发文要求制止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公安部门强化了流出人口的审批制度。1962年12月8日,公安部《关于加强户口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出:“对农村迁往城市的,必须严格控制;城市迁往农村的,应一律准予落户,不要控制。” , 为了推进城市现代化,国家通过二元户籍制度限制农民的流动,把农民留在了农村。同时,为了保证粮食供给,特别是城市居民粮食供给和城市部分工业的原料供给,又在农村大搞“以粮为纲”,限制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以至于到了1978年,在农村产业结构中,农业仍占据高达89%的比重,非农产业只占了11%的比例。农村第二、三产业得不到发展,农民不仅被限制在农村,而且被进一步限制在农业生产领域。根据有关资料,从1954年到1978年的24年间,农村中农业就业份额下降了3.4%,年均仅下降0.14%,下降速度极为缓慢。这表明在这段时间内,农村中就地从农业向非农产业流动的人数极少。由此可见,在我国现代化的第二阶段,不仅农民向城市流动的路被堵死了,而且农民就地向非农产业流动的路也被堵死了。农民被限制流动,导致了多方面的消极后果。 第一,农民收入水平低且增长缓慢。1957年,城市人口人均收入为253.56元,农民只有72.95元,前者是后者的3.48倍。1978年,城市人口人均收入为614元,是同年农民人均收入的4.6倍。就增长情况而言,1957-1978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加了360元,平均每年增加17元,年增长率为4.3%,而农民人均收入只增加了61元,平均每年只增加2.9元,年增长率仅为2.9%。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年增长量是农民的近6倍,年增长速度是农民的1.5倍。由于农民收入水平提高速度远远慢于城市人口,致使城乡人口的收入差距在20年间由108.6元扩大到了480元。 第二,农民消费水平低且增长缓慢。据有关资料,1957年,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水平为79元,而同期非农业居民消费水平为205元,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8%。1978年,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增加到132元,非农业居民的消费水平却增加到383元,前者相当于后者的34%。这意味着工业化反而使农民的消费水平相对降低了,在工业化过程中,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在扩大。 第三,对我国工业化市场扩张和商品化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消极影响。农民收入水平低导致农民购买力极低。这种购买力水平同工业化推进所 要求的市场扩大不相一致,制约着工业化市场的扩张,从而进一步限制了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由于非均衡的现代化战略限制了农民的流动,长期以来,农民保持着自给自足的小生产者特征。这种自给型的消费结构,毫无疑问对工业化发展所要求的商品化环境的形成十分不利,从而制约着商品化水平的提高。 第四,对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产生了消极影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生产活动被人为地扭曲了,生产活动是在指令性计划指挥下进行的,生产的产品由政府直接收购而不是通过市场交换,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而不是为了获取利润,因此,农民几乎不与市场打交道,极其缺乏商品经济意识。他们成年累月地在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劳作,有些农民一辈子都没有进过县城,生活范围极其狭小。劳动、生活和生存环境使他们养成了浓厚的乡土、地域观念,极其缺乏现代人的开放意识。农民被限制在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着简单的生产活动,生活节奏缓慢。这使得农民失去了积极进取的活力,缺乏冒险精神和竞争意识。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期间实施的非均衡现代化战略,把农民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束缚在农村这个封闭的空间里。这种战略从根本上违背了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同现代化的实质内涵格格不入,因为现代化过程,必然伴随着大量农民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这一规律在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已经得到了证明。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扩张,这一过程是农民流动、农村人口不断减少的过程。非均衡现代化战略,压抑了农村人口的流动,也滞迟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然而,规律是不可违背的,压抑愈久,爆发愈烈,一旦时机成熟,农民就会以不可阻挡之势,从农业流向第二、三产业,从农村流向大、中、小城市,以自己的行动来修正非均衡现代化战略的偏差,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起步和发展。 二、农村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城市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而农村仍然维持以农业为单一产业的传统经济,农民不能向城市和其他产业转移。到1978年,全国有96259万人口,农村人口就有79140万,占人口总数的82.1%,城市人口有17245万,只占人口总数的17.9%。经过30年的现代化历程,中国还是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国家。根据现代化理论和发达国家的经验,只要农民占绝大多数,这样的国家就不可能是现代化国家;只要农村人口仍然从事着单一的农业生产,农村的现代化就遥遥无期;只要农村远离现代化进程,中国的现代化就无法实现。 毫无疑问,至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的现代化问题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值得庆幸的是,在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民的创造力一次又一次地被释放出来,中国农村终于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以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最终目标。 (一)农村现代化道路的艰难探索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起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自己的创造,这一创造得到了中央的肯定、支持和推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如果从现代化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说,它为农村现代化找到了恰当的起始点。 首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基本上是相适应的。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很短的时间内基本解决了我国长期没有解决的粮食短缺问题,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粮食资源和部分轻工业原料。 其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了农民土地使用权和自主经营权,农民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可以独立决定自己的种植计划,这不仅改变了农业经济以粮为主的单一结构,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培养了农民的商品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商品观念的现代农民。 第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村社会分化提供了契机,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原来被掩盖着的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暴露出来,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必然要向第二、三产业流动,从而促成了乡镇企业的形成和发展。剩余劳动力也必然会向外跨区域流动,一些农民就近流向小城镇,使小城镇得以发展壮大;另一些农民则流向大中小城市务工经商。农村社会结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分化,这种社会结构的分化符合现代化的要求,是一个社会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当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仅仅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起点,它自身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解决我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所有问题。 2、乡镇企业:中国农村独特的工业化之路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伟大创造,它的发展大大地推动了农村现代化进程。 首先,加快了我国农村工业化步伐,开创了中国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并举的新局面,促进了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改革开放前,我国在非均衡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走的是“农村――农业,城市――工业”的道路,农村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农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奠定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基本趋势:农业份额下降,非农产业份额上升,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农村工业,因为在乡镇企业中,乡镇工业是主体。乡镇工业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工业化的主导力量。 其次,增加了社会财富,提高了农民收入。乡镇企业的总产值从1978年的493亿元增加到1996年的15254亿元,增长了30余倍。不少农民在乡镇企业就业,这成为他们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 第三,乡镇企业大大加快了农村的社会分化。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村从事单一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向多元化的职业和阶层转化,从而促使农村从简单的社会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化。 第四,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乡镇企业的发展,逐步改变着中国农村封闭、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将农民带人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竞争的新天地。随着农民参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竞争,各种新观念逐渐渗入农民的大脑,改变着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变化。 但是,乡镇企业也存在着明显不足,特别是它过于分散,无法发挥工业集聚效应;规模小,技术落后,基础设施建设重复投入,效益低;处处冒烟,污染严重。以乡镇企业为核心的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这种情况对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十分不利。 3、小城镇:中国农村独特的城市化之路 从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协调并进的。而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出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分离的现象。如前所述,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二元 社会结构把农民束缚在农村和农业中,严重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了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现代化得以起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但乡镇企业发展出现了严重分散的问题,以乡镇企业为标志的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样是处于分离状态。乡镇企业的这种现象本身就提出了相对集中的问题,但乡镇企业集中到城市又不可能,于是就向小城镇集中。在此背景下,小城镇得以发展起来,成为我国农村走向城市化、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小城镇的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的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带动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之逐步接近城市的发展水平,对于逐步缩小三太差别特别是城乡差别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城市化角度看,小城镇同大城市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城市体系,形成了互补关系。它在乡村城市化进程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要完成城市化、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基本实现现代化,没有广大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不可想象的。而没有小城镇的发展,就没有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 小城镇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蓄水池”。在乡镇企业、大中城市吸纳能力下降的情况下,小城镇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防止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度涌向大中城市,减轻大中城市的压力。 小城镇的发展在城市文明向农村的扩散中起着中介作用。它将城市先进的理念传播到农村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将城市先进的现代生活方式传播到农村促进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变革,将城市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播到农村促进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如果说,乡镇企业的发展加速了我国工业化的步伐,那么农村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则为农村城市化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路,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步伐。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共同推动着我国农村的现代化。 4、城乡一体化: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仅靠办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是不够的。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必须变以往的“非均衡现代化战略”为“均衡现代化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反哺农村,把农村纳入城乡一体化进程。只有朝着城乡一体化的方向迈进,农村、农民才能真正融入现代化的潮流之中。因此,在以后的发展规划中,特别是对中西部农村地区进行规划时,必须有整体意识,从区域角度出发,考虑到大中小城市(镇)在功能、作用以及空间位置上的关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把农村纳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规划之中,以加快全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可以说,全国城乡一体化实现之日,就是中国农村现代化实现之时,也是中国现代化实现之时。 (二)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必然性 与中国第二个现代化发展阶段限制农民流动相对应的是,在第三个现代化发展阶段,大量的农民离开了农业和农村,流向了非农产业,流向了大中小城市,流向了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流向了全国各地。 I_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疑是对农民的一次解放。农民从此有了广泛的经济选择自由,农村劳动力开始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和重新分配。正如列宁所说:“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意味着愈来愈多的人口同农业相分离,就是说,工业人口增加农业人口减少。”具有自由择业权利的广大农民,开始走出传统的农业部门,转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开始了非农化过程。 非农化过程导致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剧烈地变动和重塑。农村非农产业产值份额迅速上升,农业产值份额则相对下降。到1987年,农村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业的产值比重达到50.4%,首次超过了农业产值,标志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转变。 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变,意味着农民就业结构的转变,昔日农民就业的单一结构被打破了,代之而起的是多元化的就业结构。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农业外部释放,分布在各种非农产业,造成农民就业的结构性转变。如表1。 2、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工业化对农民就业的变化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商品化的发展,使农户经济的经营活动与整个社会经济有了广泛联系,但如果只有商品化而缺乏工业化,农民的就业及其主要经济活动就只能束缚在农业部门。真正促成农民流向非农产业的主导力量来自于工业化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崛起,标志着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兴起,广大农民开始直接参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农民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979年乡镇企业吸纳职工2909.34万人,1988年吸纳9545.45万人,在1989年和1990年两年略有下降之后,1991年又开始稳步增加,至2007年,乡镇企业已经吸纳了15090万人就业。。 3、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然而由于乡镇企业布局过于分散,导致农村工业化吸纳劳动力的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于是,当一部分农民在乡镇企业就业时,另一些农民则把眼光瞄向了非农就业的另一个战场――大、中、小城市。粗略地计算一下,仅从1985年至2007年这20多年间,在城镇新增的来自农村的劳动力就有约4000万人。数量巨大的农民离开了农村,在城市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变成了现代产业工人和城里人。 农民大规模流向城市的情景,还可以从下列描述中得到佐证。1990年,上海、成都、郑州、北京的流动人口中,民工分别占整个流动人口的47.6%、57.8%、62.1%和66%;广州、杭州、太原、武汉的流动人口中,民工分别占71.5%、71.6%、74%和75%。全国民工在5000万人以上。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测算,1995年,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在6500万至7500万人。1995年10月底,仅跨省(区)的流动民工数量就达3000万人,比1994年增加了20%。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报告显示,2001年全国农村18.6%的劳动力外出打工,达到8961万人,大部分进入城市务工经商。 由上述可知,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 三、从中国现代化的角度认识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 关于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社会各界评价不一。笔者认为,存在认识分歧的原因在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受益蒙弊的程度存在差异,因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 流动民工与城市中的用工企业构成了一对基本的互惠互利的供求关系,是目前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的两大主要受益者。这并不是说民工和企业不承受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负面影响,但是他们得到的实惠超过了他们支出的成本。对民工来说,他们得到了在农村几乎无法获得的职业、收 入、技术、见识等,而付出的主要是路费、食宿费和数量不大的农闲季节机会成本,至于社会歧视等成本也在大多数民工的心理承受限度之内。同样,企业在农村劳动力流动中获得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经营成本下降,收益大大提高。 城市居民在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中也得到了一些好处,诸如生活更为方便,可以以较低的劳务价格雇佣保姆、装修住宅等,而且可能更多的好处间接来自民工在城市建设中创造的经济效益。但不可否认,市民也感受到了一些损害。例如,交通拥挤j外来民工在一些边缘社区乱搭乱建,甚至将垃圾站、公共厕所改造为住房,影响居民的居住环境;就业竞争,对少数非熟练工人构成下岗威胁;城市治安秩序受到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客观上为流窜犯罪带来了可乘之机,流动过程中的环境刺激和失望情绪也促使一些民工走上犯罪道路。 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有难言之隐。由于对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负有双重责任,政府既不愿意过分限制企业用工,造成基础产业发展困难,又不愿意无限接纳外来民工,造成环境重负、秩序混乱。所以,城市政府希望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总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够用就行。 流出地政府也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受益者,尽管这种受益和民工与城市企业的受益有所不同。作为一方政府,他们当然希望自己治下的老百姓能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和就业压力,走出去的是劳动力,带回来的是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新观念、新思想。因此,流出地政府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赞美者、支持者和积极组织者。 如上所述,不同的阶层和群体从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得到的好处及受到的损害程度是不相同的,因此,他们往往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认识这个问题。得益多者,便认为利大于弊,甚至完全是利,流出地政府、民工及城市用工企业大多持这种观点。蒙弊多者,便认为弊大于利,部分城市居民、下岗职工大都有如此看法。流入地政府既希望农村劳动力的流入提供足够的廉价劳动力,促进基础产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又不愿意看到因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入而造成环境重负和秩序混乱,这种对外来民工既依赖又排斥的矛盾心态,导致他们的看法在利大于弊、利弊相当、弊大于利之间徘徊,因各自城市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从各自利益的角度来认识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不仅容易导致认识上的偏差,而且也是短视的表现。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会议上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鲜明地表述了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这样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经济规律,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那么,如何实现“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大多数农民流向二、三产业,流向城市。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里,没有农民从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和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中国的现代化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从这样的高度和角度来认识问题,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就具有了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劳动论文: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变化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多种计量方法,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2009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在1亿人左右,较2005年减少约1500万人。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的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不到3500万人,较2005年减少约3000万人,而40岁以上的比例较2005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达到65.2%。从性别结构看,25岁以下年龄段的女性劳动力基本全部转移出去,未来城镇非农产业女工短缺的现象将更加突出。从地域结构看,河南、湖南、四川、安徽、广西、江西等乡村劳动力供给大省的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继续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空间差异非常明显。这种情况表明,我国乡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短缺的矛盾更加严重,必须采取针对性政策措施,促进各地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劳动力结构 一、引言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与结构既关系到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目前大概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的数量和结构有什么变化趋势?是否可以继续满足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需求?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0》、《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0》、《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此进行了跟踪分析,以期为相关的政策制订提供研究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计算方法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计算公式为[1]: 农村剩余劳动力 = 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 其中关键是计算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本文主要采用如下研究方法计算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 1.农户收入最大化法 该方法对于剩余劳动力的定义为:农户的生产行为是农户将根据经济环境以及自身的资源禀赋的状况配置其各种生产要素,使得其生产收入达到最大化。农户当前的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达到其生产要素最优配置时的农业劳动力数量之差就是该农户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一概念不需要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等于零的假设,其核心思想是农户的生产行为是追求收入最大化。具体计算公式及推导方法参见原文[2][3]。 按照推导的计算公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为 , 式中, 为农业毛收入, 和 分别为农业和非农业部门投入的劳动力, 和 分别为农户从事农业和非农业部门的纯收入, 为土地的生产弹性。 为方便计算,土地的生产弹性指标在此采用刘建进(1997)根据中国劳动部1994年对全国8省4000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回归模拟的结果,即0.2693,并假定其不变。各指标所需数据分别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和《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0》。 2.产业结构差值法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农业实际需要劳动力为出发点,以现有统计资料为依据,构造一个计算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简单方法[4]。其公式为: 式中,L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F为农业劳动力的总数量;S为农业劳动力剩余率;l为第一产业从业劳动力比重;g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各指标所需数据分别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 3.资源劳动需求法 农业从业人员与农业劳动力需求量之差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在我国当前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对农业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5]。1952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播种面积为0.8158ha,大体上维持“一个人的活儿,一个人干”的局面[6];国家统计局(1995)认为,“中国农业初期集约化经营水平可以达到农村劳均耕地0.67~1.0ha”,按复种指数150%计算,即每个农业劳动力可以耕种播种面积1.0~1.5ha[7]。根据这些观点,并考虑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假设到2010年中国农业达到集约化经营的初期水平,即劳均播种面积增加到1.0ha,而且1952-2010年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在各年间是一致的,即劳均播种面积的年均增长率 相同,则有: 式中,SPLt为农业剩余劳动力, ALt为农业从业人员, St为农作物播种总面积, Mt为劳均播种面积, St/Mt为农业可容纳的劳动力, t为年份。各指标所需数据分别来自《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 4.有效耕地劳动比例法 该方法首先需要估算农业生产中耕地数量与有效劳动力数量的比率,然后用当年的耕地数量除以这一比率得到各年的农业有效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总量减去有效劳动力数量即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该方法的关键是如何确定耕地与有效劳动力之比。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假定某一年没有农业剩余劳动力,以该年的耕地劳动比作为系数,同时假定这一比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此采用胡鞍钢的假设[8],即假定1957 年中国不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按照这一年的耕地劳动力比来推算。各指标所需数据分别来自《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 5.农业技术需要法 运用托马斯•罗斯基和罗伯特•米德有关各种农业活动的成本和产量统计数据设计的一个公式来估算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全国需求量[9]。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L为农业劳动工日数, 为每亩或每畜的劳动力投入数; 为每亩和每畜的实物产量; 为以实物为单位的全国产量, 分别反映作物种类和年份,i相应取稻谷、小麦、玉米、高粱、大豆、花生、油菜籽、棉花、烤烟、熟红麻、苎麻、甘蔗、甜菜、桑蚕茧、绿毛茶、苹果、生猪、蛋鸡、肉鸡、奶牛、淡水鱼等21个品种。 由于按照上述品种法计算用工量无法涵盖全部农业生产活动,我们用产值计算公式: 计算出以上测算所涉及品种的全部农产值,再与当年全国农业总产值相比照,根据缺额比例对用工量进行调整。2004年和2005年的计算产值分别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47.13%和43.55%,我们用这两个比值分别去除相关年份的总用工量,得到调整后的用工量,然后将其转换成劳动工年数,我们采用9个月(269 天)和10个月(300 天)两种情况来折算劳动工年数,即得到农业年必需劳动力数量。最后用农业劳动力总数减去农业年必需的劳动力数量,得到农业剩余劳动力数。各指标所需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0》。 (二)人口流动变化的计算方法 将《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中的原始数据作以下处理: 1.将各省总人口之和与全国总人口数相差的1815万人,以各省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权重分配到各省中,使得各省的总人口之和与全国的总人口数相吻合。将调整后的各省总人口与各省城镇化率相乘,得到各省的城镇人口,两者再相减,得到调整后的各省乡村人口。 2.将全国常住总人口与户籍总人口的比值作为系数,对各省的户籍总人口数据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的各省户籍总人口之和与全国常住总人口相等。同时,以年鉴非农业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为权数,以调整后的各省户籍总人口与之相乘,得到调整后的各省非农业人口,两者再相减,得到调整后的各省农业人口。 3.将调整后的各省常住总人口、城镇人口及乡村人口分别与调整后的各省户籍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相减,得到各省的跨省流动人口(即净流入人口或净流出人口,或称外地流入本地城镇的人口或本地流出到外地城镇的人口)、本省城镇流入人口以及本省乡村流出人口数。 所用计算方法如下[10]: 对于人口流入省: 跨省流动人口=本省城镇流入人口-本省乡村流出人口 对于人口流出省: 跨省流动人口=本省乡村流出人口-流入本省城镇人口 三、农村劳动力剩余数量的估计 利用以上计量方法,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估算(表1和图1)。估算结果表明: 第一, 2009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基本上在0.85~1.15亿人之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例约为16%~22%。与2005年相比,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及比重进一步下降。 注:①方法一:农户最大收益法;方法二:产业结构差值法;方法三:资源劳动需求法;方法四:有效耕地劳动比例法;方法五:农业技术需要法。②方法五1:按300日/年;方法五2:按269日/年。③由于缺乏2009年乡村从业人员数,2009年的数值由各计算方法按照2000-2008年年均递减速率推算得出。 第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量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1992-1996年为一个较明显的减少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从1992年的1.8亿人减少到1996年的1.4亿人;2000年至今为另一个较为明显的下降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从2000年的1.51亿人减少到2009年的1.00亿人,平均每年递减570万人①。这表明,2000年以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程不断加快。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的判断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等同于农民工的供给量。为了解农村可供给的农民工的潜在数量,需要根据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年龄和性别结构特点,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年龄和性别结构。 我们利用2009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的“全国乡村分年龄、性别人口数据”(抽样率为0.887‰),计算出农业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及其年龄分布比例②,并按照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对外出农民工年龄结构的统计,把乡村从业人员划分为5个年龄组别,并进行比较(表2)。 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情况看,2009年,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2.3亿人。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19278.5万人,占农村转移劳动力总数的83.9%,这一年龄段转移的劳动力绝对数较2005年增长2030.7万人,但占比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30岁以下的有14514.4万人,占40岁以下转移劳动力的75.3%,绝对数较2005年增长2002.2万人,占比增长2.7个百分点。40岁以上转移劳动力3699.5万人,较2005年增加535.7万人。 注:①2009年乡村从业人员数根据2000-2008年乡村从业人员变化趋势推算而得;②以农民工总量作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包括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并假定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结构相同(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调查数据);③农村剩余劳动力取所列计算结果的平均值,并假定其年龄结构与农村未转移劳动力的年龄结构相同。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情况来看,2009年,全国农村尚未转移的劳动力有2.95亿人,较2005年减少469.9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约为1亿人,较2005年减少约1500万人。31岁以上的剩余劳动力有9061.7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90.5%。其中,31〜40岁年龄段的剩余劳动力只有2532.2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25.3%,而40岁以上年龄段的剩余劳动力有6529.5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65.2%,较2005年占比增加22个百分点。30岁以下的剩余劳动力只有953.7万人,只占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9.5%,较2005年占比减少8.1个百分点。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真正可供给外出务工的只有不到3500万人。这一数字具有以下几点内涵: ①从年龄结构来看,一方面,外出农民工主要是40岁以下的劳动力,其中,30岁以下(也即所谓“80后/90后”农民工,或称“第二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的又占绝大多数,规模越来越大,30岁以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1000万人,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用工需求,这也是频繁出现城镇企业用工短缺(“民工荒”)现象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40岁以上剩余劳动力已经明显过剩,但规模仍在逐渐扩大,而这部分人群受到的教育和技能培训较少,外出务工难度很大,更多地倾向于留在本地。从未转移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看, 40岁以上的占绝大多数(65.2%),说明目前农业的生产已经以“4050”人员为主,如果目前的这种转移状况继续保持下去,农业的持续发展将面临着严峻考验。 ②从性别特征来看,外出务工人员中女性占34.9%,也即5072万人,较2005年增加约880万人。而统计推算16-30岁乡村女性劳动力资源为6988.2万人,16-25岁乡村女性劳动力资源为5003.1万人,而受女性生育周期和家庭因素的影响③,纺织业、制鞋业、玩具制造、服装加工、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女工尤其是18~25岁的年轻女工需求最大,也就是说,农村这一年龄段的女性劳动力已经基本全部转移出去,城镇非农产业女工短缺的现象将更加突出。 ③从地域特征来看,通过计算各省(区、市)的流入和流出人口,可以看出,2009年,全国由乡村向城镇转移劳动力18955.53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4005.2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了362.69万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地域空间流向差异明显。河南、四川、安徽、湖南、重庆、湖北、广西、贵州、江西等省是主要的人口流出省,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福建、云南、山东、辽宁是主要的人口流入省。河南、湖南、安徽、四川、广西、浙江、山东、重庆、河北、江西、贵州、云南等省乡村劳动力输出均在650万人以上,是农民工供给的主要省份,其中,河南、湖南、四川、安徽、广西、江西等乡村劳动力供给大省的乡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继续增长,2009年比2005年分别增长了920.77万人、595.29万人、448.37万人、442.63万人、322.80万人、286.86万人。 五、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1.劳动力市场不再是“无限供给” 中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正在不断减少。2002-2009年,中国农村的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年均递增580万人,如果保持目前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则现有的可供给的3500万4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需不到七年便可转移完毕。 2.新生代农民工对城镇用工的供给将非常短缺 一方面,1980年后出生的农村劳动力尤其是1980年代中后期和1990年后出生的劳动力,已经成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主体(占60%以上),另一方面,这部分劳动力可供给量却不足1000万人,城镇的用工需求的结构性短缺将日益突出。 3.农业就业将严重过剩 随着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作业趋势日渐明显,农业对劳动力的需要量逐渐减少,而40岁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占比重高达65%,加上从城镇逐渐返乡的第一代农民工,农业就业过剩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并且从事农业的乡村劳动力日趋老龄化,对农业的持续发展也是严峻挑战。 (二)政策建议 1.加强农民工组织培训力度,健全就业信息服务功能 各级政府应把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依托社会力量,统筹规划,加强组织,大力发展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外出就业的能力。 目前我国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劳动力输出较少的地区公共就业信息服务渠道更为有限,无法使劳动力配置达到最佳。政府应支持在劳动力输出较少的地区完善用工信息平台。 2.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 鉴于劳动力输出地中40岁以上乡村劳动力数量众多,外出转移难度较大,农村经济发展的复苏和特定人群(女工)生理特征等方面原因,可考虑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村中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发展县域经济,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到小城镇创业和居住。引导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强度高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 3.重视发展服务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增强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 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及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在服务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方面的就业比重并不高,而这些行业都是吸纳就业能力很强的行业,如按等量投资计算,第三产业可容纳的劳动力比工业多2~3倍。这也是新生代农民就业的主要领域。今后应该进一步培育发展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中介服务,积极支持、鼓励和合理引导农民进镇入区,发展餐饮、商贸、旅游、交通运输等多种所有制的服务业,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充分发挥它们在活跃市场、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 中国劳动论文: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知识失业 [摘 要]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相关制度等原因,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分割特征,笔者认为,这种劳动力市场分割可以解释当前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即所谓的知识失业。本文中,笔者对一个已有模型进行了合理修正,解释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于知识失业的影响,得出结论:大学生在一级劳动力市场获得工作的概率越高,两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差距越大,知识失业越发严重。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工作搜寻;知识失业 1 文献综述 根据谭崇台(2008)的定义,知识失业是指由于受教育者的供过于求而现代部门又跳级雇用各受教育层次的毕业生,以致在求职竞争中,中小学毕业生往往被雇用单位拒之门外,大学毕业生也不免遭受同样的命运。尽管在发展中国家受教育者在人口中所占的比率较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所占比率更低,而知识、技能和专长又是相对稀缺的,受教育者还是不免沦为失业者,形成知识失业的状况。 而根据徐林清(2008)的研究,劳动力市场分割指的是受外在因素和经济内生因素的制约,使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特征和运行规则的领域,不同的领域在工资决定机制、工作稳定性、劳动者获得提升机会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且劳动者很难在不同的市场之间流动。虽然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可能是多元的,但为简化处理,通常以二元结构对劳动市场的分割加以概括,从而形成了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劳动力市场存在主要和次要两个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收入高、福利条件好,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次要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即收入低、福利条件差,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晋升机制。对于中国,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已经为多数学者所承认。 关于知识失业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关系,在众多已有文献研究中,劳动力市场分割被认为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比如赖德胜和田永坡(2005)以扩展的工作搜寻模型为框架,分析了当前我国知识失业的成因,发现知识失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造成的;靳卫东和高波(2007)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中,公务员的真实收入要高于第一市场的出清工资水平,这使得第一市场的平均工资较高,形成了知识失业现象;杨世杰(2009)认为大学毕业生自愿失业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短期内会“理性”选择自愿失业。 由此可见,劳动力市场分割已经成为学界认可的知识失业的重要成因之一。但是其关于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知识失业背后的微观作用机制,除去以上提到的赖德胜和田永坡(2005)的研究外,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 以下笔者对C. Simon Fan,Oded Stark在其论文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educated unemployment”中研究发展中国家国际移民与知识性失业关系的模型进行“中国化”修正,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国由于这种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造成的知识性失业,希望能做出有益的补充。 2 模型 2.1 模型设定 根据上文中提到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已有研究,我们认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二元分割,分为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ZW(]这种分割可以是由于地域,也可以是制度等因素。比如中西部农村为二级劳动力市场,东部沿海城市为一级劳动力市场。[ZW)]。而且由于户籍制度和其他因素等的限制,只有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劳动者(本文中主要指来自落后地区即二级劳动力市场的毕业大学生)才能由二级劳动力市场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 首先作出以下基本假设: (1)大学毕业生对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工资和待遇的分布充分知晓。 (2)大学毕业生的每一次搜寻都是各自独立的。 (3)大学毕业生依据待遇水平高低来判断是否接受厂商所提供的工作机会,一旦接受,工作契约立即生效; 若拒绝,只能等待下一个机会,没有回溯性。 (4)大学毕业生是风险中立者,在追求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决定其是否接受工作。 同时假设大学毕业生寻找工作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2.3 模型分析与结论 由以上数理分析中的(5)(9)两式可得,毕业生知识失业率与在一级劳动力市场获得工作的概率成正相关关系。毕业生越有可能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获得工作,潜在的失业率就越高。 此结论与逻辑的机制是一致的:当毕业生越有可能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并获得工作时,其对于获得一级劳动力市场的预期便越高,便越是愿意接受等待失业,而非在二级劳动力市场接受自己认为不如意的工作。当今,随着交通条件、制度限制等的改善,劳动力流动性越来越高,毕业生由二级劳动力市场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这在使更多大学生实现了离开欠发达地区进入相对发达地区生活工作愿景的同时,也导致了更高的知识失业率。 由(7)式可得,毕业生知识失业率与两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差距成正相关关系。即一级劳动力市场与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差距越大,知识失业问题越严重。 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工资差距越大,意味着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回报越高。毕业生便愿意承担更大的等待失业的成本争取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根据基本假设(4),可以通过风险与回报的关系来解释,即收益越高,相应的风险成本越高。 3 政策建议 第二,加强经济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总体的就业率,降低包括知识失业u在内的整体失业率。教育与经济发展要相适应,否则易造成知识失业。经济发展的低速是造成知识失业和其他种类失业的最根本原因。为了确保教育的良性发展,要着眼于经济的发展这个外部的大前提,使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提高就业的层次和水平,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减少知识失业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 第三,减少甚至取消制度性的人才流动限制,消除“一次定终身”的找工作尴尬,改善基本假设(1)的状况。加强就业制度改革,废除一些束缚人才流动的制度,比如城乡户籍制度,创造一个易于人才交流的宽松环境。消除两类市场之间的制度性障碍,从而降低两类市场之间的转换成本,是吸引大学毕业生到二级市场就业的重要措施。一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破束缚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各种身份等级制,淡化城镇常住户口优先就业和对非城镇户口限制就业的政策取向,最终实现劳动者凭身份和职业资格证书即可参加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就业新格局。二是取消大学毕业生流动就业的各种限制。按就业市场化的要求加快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对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取消大学和接收单位的派遣指标和用人指标的限制,特别是非公有制单位招用毕业生的指标限制,废除对毕业生的不合理收费政策,促进毕业生自由流动。三是制定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二级市场就业的相关政策。如为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对于那些以在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要按照有关规定,在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维护其合法权益。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建立完善的覆盖全社会和整个劳动力市场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向全社会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覆盖速度,统一社会保障的标准;推行保障社会化,从根本上彻底打破统一劳动力市场所必须跨越的“社会保障壁垒”,为大学毕业生跨地区、跨行业就业解除后顾之忧。 第四,从大学生自身角度,要建立合理的收入预期,树立广义的就业观,通过降低其保留工资Wc降低知识失业。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收入预期与实际状况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正受着就业市场压力的调整。市场调整着他们的收入预期,使之逐渐趋向理性。另外,与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程度还偏低,市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与意愿的调节作用还不够。所以,解决大学毕业生“知识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地调整他们的收入预期。 4 结 论 本文从微观的工作搜寻模型角度解释了由于劳动力二元市场分割造成的当今大学生知识失业的状况,分析了其中的影响机制,得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现实状况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同时需要指出本文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其中模型的适应性有限,仅仅能够解释来自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大学毕业生的知识失业现象,要进一步更全面地解释知识失业,仍然需要对模型进行拓展,这也是笔者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中国劳动论文:当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研究 摘要:在加快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吸纳了相当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从总量上来说,还远远不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状况尚未发生根本的变化。不容否认,向城市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但并不是全部出路,更不可能是惟一出路。因此,当前我们必须探索出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应该在于农业本身,即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的附加值,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特点 世界经济史发展表明: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或由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农村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状况,超过农村生产需求量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的那部分劳动力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按照刘易斯经典理论可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定义为:农村劳动力边际生产力接近于零时的多出的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向城市转移,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但由于各国国情和所处历史阶段等差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道路和方式也就不尽相同。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主要表现为短期内靠剥夺农民的方式,迫使大多数农民与土地相分离,成为无产者,同时通过工业扩张、城市膨胀进行吸纳和消化这些廉价的劳动力,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然而,由于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所面临的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国情,如人口基数大、农村劳动力总数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总和,许多农村还处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传统农业阶段等,由此决定了我们必须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道路。当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且呈现继续增加之势 中国到底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使用的测算方法不同,所以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数据。如胡鞍钢2000年用耕地劳动比例法算出2.0538亿,蔡2007年基于统计数据直接推算出1.2亿,马晓河等2007年用农业所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算出1.14亿,程名望2007年用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数据推算出1.5亿~1.7亿等等 [1]。党的十六大提出基本实现工业化是21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这意味着全国农业劳动力人数要从2006年的42.6%下降到30%以下。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33 474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3.4%,从总量上看,全国农村约有1.7亿剩余劳动力,而且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1 000多万。此外,中国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城市化发展水平一直落后于工业化发展,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严重的滞后于工业化进展,第二、三产业层次不高、比重仍然偏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有限。目前中国城镇化水平虽仅达到47.7%,据有关专家预测:随着中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今后几十年中国还将成倍地转移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根据联合国对农村人口转移的历史数据估测,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86%,中国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72.9%。这样2008―2050年期间中国必须转移出大概4.73亿农村人口,平均每年转移1 126万农村人口 [2]。因此,要将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地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可谓任重道远。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受阻 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转移方式,但归纳起来可以从两个角度分类:一是从地域空间看,可分为就地转移(离土不离乡、不离土又不离乡)和异地转移(离土又离乡);二是从产业空间看,基本上是由第一产业(农业)向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转移。这些转移方式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的。就地转移中的离土不离乡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而不离土又不离乡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产业结构,改革农业经营方式,从而就地扩展第一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异地转移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离开农业转移到城市的第二、三产业就业。 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封闭的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巨大的城乡差距,致使改革开放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了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移,据统计,从1980―2009年大概转移了8 277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使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由1980年的80.61%减少到2009年的53.41%。然而城乡统筹就业的矛盾依然很大,1.7亿农业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或隐性失业状态,农村隐性失业率高达34.7% [3]。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该去那里就业?诸多专家学者主张为了加快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应该永久异地转移,即永久转移到城市,并且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也曾成为了各地各级政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当地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然而现实并没有他们推理的那样完美。因为城市吸纳剩余劳动力的容量有限,还不具备短期内大规模接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条件,与此同时中国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本身已存在着严重的失业问题。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布: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07年开始已经连续三年增长,由2007年的4%、2008年的4.2%上升到2009年的4.3%;到2010年年末,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08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在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总理说“2011年要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并且,2010年中国劳动力总量达到了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为5 000万人,而从需求情况看,劳动力就业岗位只能新增4 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达到1 000万左右 [4],可见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严峻。然而,城镇一直以来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场所,城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提供了大量机会。从2002年开始,城镇单位使用农村劳动力数增加较快,平均每年增加150万人以上,2002年增长速度超过10%,2004年达到15%以上。但从2005年开始中国城镇单位使用农村劳动力数量增长速度开始有所下降,从15.5%下降到2006年的12.2%、2007年的9.5% [5]。在中国城市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大量农民涌入城市由此产生了“民工潮”、“城市病”等诸多问题。因此,主张短期内大规模的向大中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做法不切实际。从当前中国就业环境来看,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更为迫切和必要,而各地的实践证明: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最重要和最有效的一种途径。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且缺乏一定的职业技能 中国长期实行的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城乡之间巨大差距,这不仅表现为经济和收入的差距,而且最根本的是教育程度的差距。由于农村教育落后,目前中高学历的农村劳动力仍然不多,低学历的农村劳动力占较大比重,同时又缺乏专业技能和一技之长。据统计,目前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9.9%,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2.4%,高中文化程度的占8.1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1.18%。此外,在农业从业人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仅占0.68%。如此素质的人员来到城市后,根本不具备现代工业产业需要的知识及技能。所以,他们往往只能从事技术含量很低甚至是纯粹的体力劳动,如建筑、运输、保洁、搬运等行业的粗重工种的体力劳动。现在各地区政府已开始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但是他们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仍然非常缺乏,在非农领域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直接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层次。而且从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社会劳动分工逐步由简单的体能劳动为主向复杂的智能劳动为主方向发展,这就使得低素质、低技能、体能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只能在低层次的产业中恶性竞争,使流入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领域越来越狭窄,同时也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的转移。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深化,已经成为世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其基本含义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优势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规范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为一体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传统的三次产业划分,农业作为第一产业被界定为一种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初级产业,并且是与传统的、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生产条件相联系的产业,并把农业产前和产后加工环节作为第二产业被界定为工业部门,把农产品流通作为第三产业界定为商业服务部门。这种划分事实上是把农业再生产各环节的内在联系人为地割断,把农业局限在仅仅是种植和养殖十分狭小的范围内,从而导致了农业产业链极短、内部的产业环节极不协调,产业规模得不到扩大,使得农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非常有限。然而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农业产业化把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来经营,使其成为一个多产品产出的部门,其经济范围包括农、林、牧、渔等业的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等多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这使得农业与加工工业、商业服务行业等产业形成了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农业从原来的第一产业领域扩大、涵盖到第二、三产业领域,把一、二、三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这就拉长了农业产业链,从而大大拓宽了农业就业空间,直接扩大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农村内部就业。正是农业产业化的这些本质特征使其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上发挥出了巨大的效应: 1.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大规模开发生产基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从而扩大农业内部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经过六十多年的调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解放初的以种植业占绝对比重的单一农业产业结构(1949年,全国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占82.5%,林业占0.6%,畜牧业占12.4%,副业占4.3%,渔业占0.2%[6])转变为了农林牧渔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2008年,全国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比重下降为48.4%,林业比重上升为3.71%,畜牧业比重上升为35.49%,渔业比重上升为8.98%,但是仍没有达到合理优化的水平。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超过了50%,而种植业低于50%,渔业和林业的产值比重也远远超过中国。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农业就业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基本一致:劳动力在种植业中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到了61.14%,林业为28.41%,畜牧业为8.92%,渔业是最低的为1.56%。根据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原理:产业部门是就业的载体,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这样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就可以调整就业结构,而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农林牧渔各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种植业属于土地密集型产业,而林牧渔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林牧渔业比种植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有研究表明,谷物每亩用工14人,蔬菜每亩用工62人,水果每亩用工67人,生猪每头用工21人,牛每头用工57人,淡水鱼每亩用工31人,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加快发展畜牧业、渔业和林业,从而大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当然,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使其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有一点是十分重要,即要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对接起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赢得市场的能力,是带动结构调整的骨干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户找到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市场。龙头企业带领农户闯市场,农产品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就可以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减少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同时也可以减少政府对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的行政干预。此外,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开辟农业发展新领域,如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立体农业,把优势产品扩张成优势产业、支柱产业,进而形成产业群,这样就可以拓宽农业内部的就业渠道,增强农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加快和促进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有效就业。 2.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由龙头企业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从而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增加了农民就业渠道。农民之所以增收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收益仅仅集中在农业生产的产中部分。大量的产前和产后利润被非农部门卷走了,而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龙头企业同农户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二者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从而打破了传统农业仅作为动植物生产部门的旧体制,实现由单纯从事动植物生产向以动植物生产为中心的产前、产后三个领域一体化的经营的转变,这就使融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农民,不仅可以直接得到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利润,而且还可以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强了其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据研究现在农业产业化较高的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已达到8∶1左右,而在中国,即使是实行产业化较早地区,各类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率大多数也只有1倍以上 [7]。中国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也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既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民的收入又可以大规模地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据报道:截至“十一五”末,中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约25万个,带动农户1.07亿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年户均增收2 100多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84%、23%和59%[8]。并且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从而间接减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与此同时农民收入的增加还能促使广大农民不断扩大对工业品的需求,这就刺激了对工业的投资,从而不断扩大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 3.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采取“公司+农户”、“农业合作社”、“中介组织+企业+农户”等组织形式把农户分散的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现代农业,这既可以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群,又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实施了三十年,一方面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中国的农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另一方面形成了了土地分散、小规模经营的小农经济模式。目前中国大部分农村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仍然是其基本经营单位。如果按每个农户4个人口计算,根据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2.18亩/人计算,中国农户户均耕地面积只有8.72亩,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小的土地经营规模。这种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不仅规模不经济,而且低下的劳动生产率和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小批量生产,过高的市场交易成本,直接导致农业经营的比较经济效益低下,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在客观上限制了农民进入社会化大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而通过农业产业化把土地流转到龙头企业手中,这样就可以大规模地组织分工分业生产,把分散的家庭经营纳入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把分散独立的许多生产过程融化为一个社会生产总过程,以创造一种新的农业聚合规模,这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满足大规模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需要,从而促进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农业部2010年12月20日消息称,“十一五”期间,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预计到“十一五”末,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35万家,实有入社农户约2 800万,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0% [8]。地处西部的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地云南省,2010年预计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达到7 018个,出资总额44.7亿元,成员105万人,带动农户200万户以上 [9]。由此可见,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就业方面已经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4.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从城乡统筹就业的角度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乡统筹就业就是依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彻底消除体制性障碍,实行城乡劳动力择业自由,不受限制地在区域和行业间自主流动,达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传统的二元经济体制导致了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阻碍了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发挥,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在地理上被割裂开了,即劳动力供给方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而劳动力需求方在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短期变动信息一旦不能及时传递,任何一方都难以及时调整以适应另一方发生的不期变动,这就加大了劳动力市场波动,从而出现了农村劳动力过剩,同时城市却是“民工荒”,“招工难”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加强城乡之间的关联性,将农民就业纳入国家统一的就业政策范畴,取消各种就业准入限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竞争。而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将使城市与农村发展和就业真正关联起来,这是因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的资源、生产要素合理有序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一方面,龙头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大规模地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这样可以带动农产品加工业、运输业、服务业、建筑业等产业的发展,同时又可以增加许多新的就业岗位,吸纳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另一方面,通过龙头企业还可以使城镇的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更多地流向农村,与农业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形成产业聚群,从而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组织,更多地就地吸纳剩余劳动力。 5.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实施农业产业化必须具备比较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或者说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备条件,这样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目前,中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例如,2010年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重庆西南五省市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严重旱情已导致6 420多万人受灾,农作物绝收面积110多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46亿多元。云贵川都是水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但是水资源利用率极低,并且大部分水库均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这正如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谈到云南旱情时所说的“云南对水资源利用不够,全省水资源在全国排在第三位,但水资源利用率只有6%,全国总体利用率在16%以上”。其实,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在2009年就已经受到高度关注。2009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赴河北、河南、内蒙古、吉林、四川、陕西等省区对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报告显示,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多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一些地方在干旱面前束手无策,水利设施不堪重负。大型灌区工程设施的完好率不足50%,中小型灌区工程设施的完好率不足40%。绝大多数泵站的灌排水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有的只有设计标准的40%左右,有的完全失去了灌排功能,全国大型泵站中急需改造的比例高达85%以上。中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农田面积的48%,有一半以上的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仍然“靠天吃饭”。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题目定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六十二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文件明确指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因此要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当然,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除了亟待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外,同时还必须加强农村交通通讯、农村电网、通信电视、生态保护等在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这些建设不仅为农业产业化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而且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大批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农业内部吸纳就业的积极作用。 总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历史的必然,但这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当前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就业,必须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一个突破口加以大力发展。 中国劳动论文: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摘要:次级劳动力市场是整体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市场发展状况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了劳动力次级市场存在的客观性和作用,并且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劳动力次级市场的对策。 关键词:劳动力次级市场;劳动力就业;工资决定机制 次级劳动力市场的说法最早见于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存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与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收入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有良好的晋升机制;而次级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劳动者收入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晋升机制。对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言,培训教育能提高其收入,而对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言,教育培训对他们收入的提高没有作用;并且,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级劳动力市场间的流动较少。近年来,中国学者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在中国同样存在,并且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西方国家经历二百多年发展起来的工资决定理论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一、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主要是由城镇下岗职工和从农村迁徙出来的进城务工人员构成,其中以被人们称为“农民工”的进城务工人员为主。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为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满足了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力的需求。尤其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大量进入,更是填补了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岗位的空缺,使城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整体的竞争力,同时也为中国发展出口贸易,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为中国工业化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同国外次级劳动力市场一样,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制度的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工人集体议价能力低下等。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必将影响到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西方传统的工资决定理论对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机制的指导 1.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工资决定的理论。(1)古典经济学派的工资决定理论。古典经济学派在工资决定方面一直认为,工资是劳动力价格的体现,它必须等于维持这种劳动力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最早对劳动力价值进行论述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他指出,工资是维持工人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此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在这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他们认为,对于需要靠劳动力过活的工人,他们的工资水平至少必须能够维持他们的生活。此后,马克思在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理论劳动价值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劳动力也是一种商品,这种商品的价格是由生产这种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同时,作为劳动力商品价格的工资,它的形成与决定同样受到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的制约,供求与竞争因素的作用使工人的工资水平在劳动力价值的基础上上下波动。(2)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工资决定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中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角度阐释了决定工资的另一个因素,即边际生产力。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可变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随着可变要素的不断增加,任何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使用可变要素的原则是边际成本与相应的边际收益相等,这个原则也是企业确定劳动力价格的原则。剑桥学派的领袖人物阿弗理德・马歇尔糅合了古典经济学派有关分配理论的思想和边际学派的边际理论,以供给均衡价格论为基础,建立起供给均衡工资理论,从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说明工资的市场决定机制。他认为,工资同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是由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其中决定需求价格的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而决定供给价格的包括了劳动力的生产成本和劳动的闲暇效用。马歇尔的这种以市场机制为工资决定基础的分配理论为此后的西方工资理论打下了基础,许多工资决定理论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包括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集体谈判工资理论”。(3)制度学派关于工资决定因素的探讨。与新古典学派的认为相反,制度学派否定了市场性因素对工资起决定作用的说法,而从制度因素角度来解释工资的决定。他们认为,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通常呈现出二元分割的格局,同时处于一种不完全竞争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工资水平的高低并不是简单地由供给和需求双方作用决定,还包括各种影响市场供需变化的制度性因素,这些制度性因素弱化了供给力量在工资决定中的作用。 2.西方工资决定理论对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的指导意义。西方工资理论是随着几百年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是西方发达国家以往的学者在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从中总结并提出的一些理论。中国目前尚处于经济发展阶段,它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许多西方国家曾经历过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一些经济理论对中国当下的社会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次级劳动力市场也存在一些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的特性。(1)在劳动力市场工资确立的问题上,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理论,而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遵循市场经济本身的运行规律,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中国的工资机制。(2)在工资决定问题上面,我们还应该弄清楚决定工资水平的合理因素和不合理因素。现实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并不都是合理的,我们只有将合理的影响因素与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区分开来,才能找出影响工资机制正常运行的原因。(3)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因此商品市场价格必须由市场的供求机制来决定,作为劳动者价格的工资同样必须遵循这个规律。也就是说,在中国,劳动者工资水平的确定既要以劳动者在产品中的贡献――边际生产力为依据,同时必须满足劳动者为维持自身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需求。这是中国劳动力市场工资确立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不管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在次级劳动力市场。然而,尽管劳动者工资水平的高低最终是由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共同作用决定的,但现实中影响工资的因素很多,既有经济因素又有非经济因素,正如制度学派所认为的,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包括了所有影响供需变化的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因素,这些非经济因素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弱化了市场机制对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制定,扭曲了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使得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原则受到破坏。因此,要健全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机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消除扭曲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因素,充分发挥市场对工资的调节作用。 三、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机制的缺陷及其完善 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机制的缺陷。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机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其外在表现为供给双方在工资决定方面的力量对比悬殊。作为劳动供给方的劳动者在工资决定方面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工资水平的高低几乎完全由企业方单方面决定,工人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使得企业方为追求超额利润而刻意压低工人的工资成为可能。这一点在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造成劳动者弱势地位的因素很多,这里面既有劳动者自身素质的原因又与中国现行的一些制度分不开。中国在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虽然改革后中国逐渐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计划经济时期留下的许多不适宜的制度依然存在。鉴于以上分析,要完善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决定机制,就必须强化中国次级劳动力市场中供给力量对工资的决定作用,减小非市场因素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1.制定和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并予以严格执行。中国现阶段有关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并不多,常见的有《劳动法》、《工会法》、《工伤保险条例》及各地方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水平等。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作用也极为有限。以最低工资水平规定为例,最低工资水平的制定是以劳动者及其家属在城市生存所需费用为依据的,它指的是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获得的最低收入报酬,不包括加班加点的工资和特殊工作条件下享受的津贴。虽然由于“民工荒”的影响,各地政府纷纷提高了对最低工资水平的规定,但事实只有少数企业真正符合这个要求,政府虽然制定了相关政策却未能具体落实到位。因此,制定相关政策并严格执行和落实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关键。 2.制定合理适用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虽然按中国现行的《劳动法》规定,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并不排斥正规就业的农民工,但农民工的参保率还是普遍偏低。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研组的报告显示,到目前为止,中国农民工的总体参保率不超过20%。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现行的社保制度对农民工不适用。因此,建立一个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们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3.逐步取消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产物,它曾经对中国社会的稳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虽然出于各种政策因素的考虑,户籍制度不会在短期内得到彻底的取消,但是作为一种计划时代的产物,它必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因此,逐步取消户籍制度不仅是完善中国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机制的要求,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应有之义。
网络营销教学改革探索:双创背景下的网络营销教学改革 摘要: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国家的“双创”战略和“互联网+”计划对当下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及新的改革要求。本文剖析了当下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深化网络营销课程改革认识、提升网络营销专业教师综合素质、重视和加强网络营销实践实战教学、改革现有网络营销教学考评机制等建议,望对高校的网络营销教学改革有所启示。 关键词:教学改革;网络营销;双创;互联网+ “双创”即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简称,是总理于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首次倡导提出的概念。在当前新常态下,“双创”是解决我国经济放缓带来的就业压力,激发大众创业热情,推进产业升级调整,促进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2015年3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上,总理又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倡导将“互联网+”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加以鼓励实施。同年,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及实践教学脱节等问题,从而将高等学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纳入国家战略层面[1]。毫无疑问,大学作为社会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承载着为“双创”和“互联网+”输送各型各类人才的使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市场营销专业或电子商务专业领域的《网络营销》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网络营销课程本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且与时俱进的课程,但当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尚有诸多方面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故而必须立足于当前时代需要,对传统的网络营销教学进行改革。 1、双创背景下传统网络营销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对网络营销教学认识不深,重视不够 当前形势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和必然选择。而当今的全球化经济和互联网时代,国务院制定“互联网+”计划不仅是我国产业升级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手段及突破口。“互联网+”的实施必须要有大量具备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及互联网经营技能的人才作为保障,而大量具备上述条件的互联网人才供给只有大学才能堪当重任[2]。此外,在当今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时代,企业的主要经营矛盾主要体现为产销矛盾,有真才实学的网络营销人员成为企业最为紧缺的人才资源之一。因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的双创背景下的网络营销教学改革思考文/张贵祥实施计划赋予了大学内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如果不能从时展所需以及企业现实需要的角度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网络营销教学的重要性,便难以积极主动地思考网络营销教学的改进和变革。遗憾的是,在国内大多数大学里,网络营销在市场营销或电子商务专业领域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网络营销教学也没有受到师生们应有的充分重视,具体表现为受重视程度低、课程的学分分值低、课时少、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资源分配少等方面。由于教师和学生对网络营销课程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故而教与学的认真程度、教学改革的动力等都远远不够,其教学效率与效果自然难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1.2网络营销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 网络营销本质上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而且跟其它学科不同的是,网络营销的课程教学存在着只有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才能更加深刻理解有关网络营销原理和知识的特点。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网络营销被当作一般的公共课程予以施教,即教师通常只注重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就既导致大量学生学习了网络营销课程后对网络营销知识和原理缺乏深入理解和认识,也缺乏网络营销的动手实战能力,不能胜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要,更不能切切实实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加剧了网络营销人才供给矛盾,并形成了人才供给悖论: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可用的网络营销人才,而另一方面大量学过网络营销课程的学生找不到相应的工作。由此可见,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好网络营销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显著局限性。 1.3教师自身的局限性 网络营销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然要求教师除了具备相关理论水平外,还必须具有较为丰富的实战经验。然而现在的高校网络营销教师大多是硕士或博士一毕业就进入高校教书,绝大多数没有在企业从事过网络营销相关的工作经历,更谈不上实践经验的运用。在这种状况下,老师在课堂上就只能“纸上谈兵”地教给学生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学生学到的也就只能是一些书面知识和原理。即使有些老师重视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的案例模拟分析,但缺乏真实的实践操作环境,仅凭案例分析教学也不能使学生具备实实在在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教师自身实践经历和经验的局限性,也是束缚学生学好网络营销课程以及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方面。 1.4现有的考评机制不合理 现有的网络营销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考核往往是平时课堂表现、考勤加上期末考试或考查,而对教师的考评依据则主要是所教班级学生的期末总成绩。这种考评机制在当今的“双创”背景下,对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情况具有极大不合理性。因为这种考核方式于学生而言只能考核到学生所掌握到的网络营销相关原理和知识程度,而对教师而言只能考查到所教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网络营销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则无从考核。而对网络营销这一门课程的特点而言,仅具有相关理论原理知识是远远达不到当今时代“双创”要求的。故而以上考核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考评也必然具有偏差。对于网络营销这一门实践运用课程而言,这种考评方式注重了形式而缺乏内涵,不仅容易导致教师只关心课堂的理论教学,也容易打击到部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和课外辅导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2、双创背景下网络营销教学改革的建议 2.1深化认识、加强重视 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必须首先认识到当今互联网时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及“互联网+”的新形势下,网络营销教学于企业的实际需要以及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才能自觉强化网络营销教学的使命感,加强对网络营销教学的重视,并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到学习网络营销的重要性,使学生强化学习动力。其次,广大教师和学生应该通过调研,从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深化对网络营销课程的认识,以便重新矫正网络营销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拟定培养网络营销人才的标准等,着力培养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网络营销实用性人才。总而言之,只有认识到网络营销教学于当今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重视网络营销在学科发展中的地位,才能谈得上改革其教学目标、方法和手段等方面。 2.2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对于网络营销这一门以实践性和实用性为其显著特征的课程而言,如果教师自身缺乏网络营销实践和实战方面的经验,可以肯定的是其本身也会缺乏对网络营销相关知识和原理的深切感悟和理解,当然更不可能很好地培育学生将相关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故而也不可能满足当下的“双创”要求和“互联网+”人才培养的需要。因而,有关网络营销课程的教改,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从网络营销教师自身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始,从立足于丰富网络营销教师的实践经验以及提升网络营销教师自身的网络营销实战能力开始。为此,学校应该出面对接企业资源,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要求和安排网络营销教师定期不定期到企业学习或兼职,直接参与企业的网络营销实战活动,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提供一定的项目经费让教师带领着学生直接去开展网络营销的创新创业实战活动。这些措施的目的旨在提升网络营销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网络营销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2.3施行“学中干”和“干中学”的教学模式 网络营销既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则在教学中实践就是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故而创新理论中的“学中干”和“干中学”的螺旋式创新能力培育原理也非常适用于网络营销的课程教学[3]。即要求学生一边学习网络营销相关理论知识,一边开展网络营销的实践或实战活动。例如,可以倡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开设网店进行运营,也可以由学校出面与社会企业进行对接,由老师带领学生与企业的网络营销活动进行无缝对接,直接参与企业的网络营销实战活动,甚而承接或外包企业的网络营销项目,等等;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通过施行“学中干”和“干中学”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在学习中将所学知识原理运用于网络营销实践实战中,使学生在实践实战的过程中加强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实践实战的基础上获得新的感悟和启示,深化网络营销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切实改进网络营销教学效果。 2.4改革现有的教学考评机制 要改进网络营销的教学目标、方法和手段,必先改革网络营销现存的考评机制[4]。如上所述,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企业的网络营销实践经验,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网络营销创新创业或承接企业的网络营销项目等措施是丰富教师教学经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方法;而开展学生“学中干”和“干中学”的实践教学模式更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措施。要施行这样的教学手段,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必然以建立新的考评机制作为保障。例如,对学生考核而言,大幅降低期末考试或考查的分值权重,并相应增加学生平时实践实战能力考核项目,并使得实践实战分值的权重与期末考试或考查的权重相当甚至更高,同时对学生自行开展网络营销方面的创新创业,或在企业实习期间对企业的网络营销做出一定贡献,或参与承接企业网络营销任务并有出色表现的给予特殊考核奖励,等等;而对教师的考核而言,在大幅降低传统那种以学生的期末考试或考查成绩作为教学效果考核指标的权重的基础上,将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网络营销部门兼职或平时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的网络营销实践,指导学生从事网络营销方面的创新创业等方面增列为教学考核内容,并大幅提升这些考核内容的分值权重。 3、结语 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加快对传统网络营销教学模式的改革,改革的方向和原则是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互联网+”所需人才培育的需要。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深化“双创”背景下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认识,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施行“学中干”和“干中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现有的教学效果考评机制等措施来改进和提升网络营销教学效率和效果,以便培养出适应于当今时代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和广大企业的现实需要。 作者:张贵祥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 网络营销教学改革探索: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方法 摘要: 网络营销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也是电子商务的核心课程之一。如何培养能够被企业、被社会接纳的网络营销方面的人才是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现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弊端,笔者通过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今后的网络营销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网络营销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1、引言 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电子商务重要环节之一的网络营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营销课程是电子商务的专业基础课,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网络营销的相关知识以及专业技能非常重要;对于学校,尤其是对从事电子商务教学工作的老师而言,研究如何培养合格的、能够被企业、被社会接纳的网络营销人才也是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其任务是研究网络营销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技巧,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和把握网络营销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规律和操作机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能掌握网络营销的理论知识,还要在企业的网络营销实务中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本文分析了网络营销课程的特点,探讨了网络营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2、网络营销的课程特点 (1)网络营销交叉性强。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进行的,以国际互联网为媒体,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网络营销涉及到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学科知识,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培养目标是希望学生既懂得网络营销的基本理论又具有实际操作的能力。目前的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能力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 (2)网络营销实践性强。实践性强是网络营销的基本特征之一,对网络营销基本原理、方法以及技巧的学习归根结底是为了在实践中应用。网络营销的一些工具及使用方法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有深刻的体会,否则单靠课堂的“纸上谈兵”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网络营销对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高。作为电子商务的核心课程之一,网络营销的手段方法是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网络营销的任课老师能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捕捉电子商务领域以及网络营销行业的新动态,跟上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不断把最前沿最新鲜的资讯传递给学生,以适应网络营销学科的发展变化。 3、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对于网络营销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言,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很重要。因此,实验教学环节必须引起重视。通过相应模拟软件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网络营销的实施方法和步骤,然而,很多高校网络营销的课程设置中,实验课的课时比重都偏少;有的高校虽然有实验室,但是实验室的设施并不健全,设备设施陈旧,模拟教学软件缺乏,达不到实验的要求。 (2)实践环节薄弱。通过网络营销模拟软件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亲身体验网络营销的操作方法,但是这些模拟的软件系统因为没有真实的商业环境和企业参与,结果是将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固化,不适应网络营销动态的商业环境。因此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淘宝的免费平台开设网上店铺,通过实际的经营管理,从实践中摸索经验,或者真正到企业中去锻炼实习,把平时实验课上学到的技巧真正用到实处。 (3)考核方式单一。现行的对学生考核的方法是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而平时成绩主要是依据出勤率、课上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来评定;期末考试采取的是闭卷作答的形式,主要偏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这种考核体系无形中强化了理论知识的地位,弱化了实验实践所占比重,不利于激起学生们对实验、实践环节的重视,不利于网络营销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 4、网络营销教学改进的对策建议 (1)重视实验及实践环节的教学。首先要改进教学设备,优化实验室的设施,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营销实验教学环境。其次,增加实验课的课时。目前的网络营销教学普遍是重理论轻实验,实验课时少不能达到使学生充分利用模拟教学软件进行学习的目的。建议增加实验课时,最好能一次理论课,一次实验课,这样更利于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领悟能更加深刻。实践方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给学生搭建一个实习实践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真实的网络营销环境中去。鼓励并指导学生在淘宝开设自己的店铺,在店铺推广、供应商的选择、商品交易过程等一系列的实战当中掌握网络营销的技巧。 (2)改革考核方式。现行的网络营销考核方式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学生的识记背诵能力得到了提高,而动手实践能力没有得到重视,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建议加大实验及实践考核所占的比重,把学生平时完成实验的情况、实验报告的书写情况以及网店经营情况、课外参赛情况等考虑进去,与期末考试一起共同作为对学生的考核标准。 (3)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知识的获取有最直接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一方面,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更新,关注该领域发展的最前沿信息,跟上学科的发展变化步伐,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积极参加一些专业的教学培训及国内较高层次的教学经验交流会议,或者去企业挂职锻炼,充分与外界接触和交流,而不是“关起门来造车”。 5、结束语 网络营销课程的学习,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专业方向的形成以及今后就业方向的选择都有重要作用。由于网络营销处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因而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继续探讨,这将激励我们不停地思考和探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培养更多符合社会要求的网络营销人才而努力。 作者:纪曼 王红 卓翔之 网络营销教学改革探索:项目教学法在网络营销教学的应用 [摘要]中职网络营销教学需要不断引进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好地符合社会的需求,将来走入社会也能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主要研究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借助这一教学方法提升中职网络营销教学质量,进而提升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网络营销教学 所谓的项目教学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相对独立地完成整个项目,在自己处理的时候学习其中包含的知识内容,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行为都是独立自主去组织安排的,对项目完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需要积极解决,这样学生能够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中职网络营销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手段落后,学生缺乏兴趣 在中职网络营销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存在教学手段落后的问题,大部分教学都应用了多媒体设备,但通常也只是局限于将板书内容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没有很好地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价值,没能实现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陈旧的教学方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没有帮助的。另外,中职院校教学模式大多比较传统,通常是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甚至会存在课堂上打瞌睡、玩手机的现象,长此以往,课堂就会变得更加混乱,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积极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陈旧,知识结构无序 网络营销课程主要是在网络这一平台进行教学授课的,当今社会网络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如果不能及时跟上发展的脚步,就很容易被淘汰。在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陈旧的情况,教材中的内容与现实中网络营销的理念是不一致的,教学方式落后,在网络教学中的一些操作也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这样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技能的实用性就会越来越低。另外,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从专业性的角度出发,会包含计算机、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课程,但是在这些课程的设置上存在无序混乱的问题,不同的课程之间不能很好地进行等级层次的划分,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教学模式。 (三)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发展相脱节 中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主要目标就是使其成为生产、服务、管理等工作岗位中的实用、技术型人才,但是在原有教学方式之下,培养的学生却存在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情况。在参与实际社会工作时,学生往往不能独立解决遇到的难题,对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缺乏认知,从而就不能很好地符合企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如果不能继续完善自己就很容易被社会所淘汰。 二、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项目的设计及学生分组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际应用中应该先进行总项目的设置,对项目进行模拟或者也可以根据企业的真实需要去设置,通过学生的参与去完成项目模拟。需要注意的就是根据企业要求的不同,网站建设的类型与要求也是存在差别的,可以对总项目进行分类细化,安排不同小组的学生去完成。比如,以“中职生的消费习惯为任务主题”,去进行市场调研,最后通过调研完成一份网上的调研报告,教师可以先选择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参考对照,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将以前学习过的网络市场调研的一些方法及步骤进行呈现,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在项目完成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人员相同,各个组员之间的能力尽量做到互补均衡,组长由组员选出,教师指导学生项目完成中需要用到的以往的知识,然后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去进行网络市场调研报告的制定。 (二)实施调研计划,汇报任务完成情况 小组成员根据布置给自己的具体任务去独立完成,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学生消费习惯进行调研,需要先明确具体的消费心理以及消费水平、能力等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对网络调研格式进行掌握,小组成员沟通交流,达到互相学习的效果,制定出自己的学习及调研计划,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源,像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或者有关的课件等,让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市场调研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传统与网络两种途径,确保问卷的科学性,对消费者的类型进行划分,对其消费行为进行具体分析,确定网站的类型与规模,对网络平台的各种有用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完成策划方案。让学生能够对教学中实际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有一个明确的理解,进而掌握其中的知识,在实践中去体会网路营销教学的乐趣,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对项目进行评价 项目完成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评定,选出优秀的部分与需要改进的部分,实现项目的完善。选出小组中认为最好的,教师对每一个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具体评价,指出哪些地方是比较优秀的,哪些地方还需要继续改进和完善,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教师根据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能够掌握学生具体的学习效果,对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且对项目进行评价也能检验一下项目的合格度,积累教学经验,在今后的教学中设计出更多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好项目。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传授方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及中心地位,教师成为一个指导者的角色,而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输者,对学生进行探索、解决困难的过程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真正产生对网络营销的兴趣,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作者:王菊连 单位:茂名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网络营销教学改革探索:谈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摘要:本文针对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网络营销课程本身的特点来进行分析,找出网络营销课程中存在的较多问题,并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商专业的网络营销课程改革方向,意在找出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优秀的电商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网络营销课程;教学问题;课程改革 一、课程背景 如今已经到了网络时代,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已经使得我们国家搭上了互联网这班高峰车,大到国家政策,小到个人生活环境,已经成了互联网的天下。在这样的一个大时代下,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完全赶不上时代的潮流,互联网营销的角色在企业的整体营销战略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从这两年企业对互联网营销人才的需求可以直接看出,互联网营销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性,并随着互联网份额的增长,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营销》这门课对电商专业学生来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实施课程的教学,这样才能使得我们学校电商专业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更加有竞争力。 二、我院在课程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 1.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合进行技能型课程的教学。网络营销课程是一门技能型很强的课程,他和管理学院其它课程相比,有着很明显的差别。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一定在课堂上能尽可能多的教授学生网络营销实践技能。通过调研发现,网络营销的教学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偏营销理论的教学方式,一种是偏营销技能的实践技能方式,而且不同学校的教学因为在本土环境,学生特点等方面的差别也不适合使用别的学校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需要自己设计一套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体系,保证我们学院电商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的实施。2.大多数高职院校网络营销课程体系设置有问题。网络营销是随着网络发展而兴起的营销方式,而网络营销这门课所学的知识不仅包含了市场营销知识、网络营销知识,还包含了计算机知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知识,在没有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大部分的学生并不是很了解这些知识,有的可能对这些知识一无所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把这门学科所包含的基础知识给他们进行全面的普及,让他们对这些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各大高校并没有专门开展对这门学科基础知识的专业学习,他们往往都是利用专业的前序课程来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3.大多数高职院校考试方式有问题。网络营销是一门以实践能力为主,基础知识为辅的课程,它不仅仅重视学生们课堂上的表现及试卷的笔试成绩,更注重学生是否能掌握网络营销实践技能,而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只能了解到学生对这门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能了解到学生对网络营销实践能力的掌握情况。现阶段很多院校所选择的考试方法大多都是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法,这种考核方式不但无法反映出学生们真实的学习情况,还容易打击到学生们的积极性。因此传统的试卷考核法并不适用于这门课程。4.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学内容选取问题。网络营销这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网络营销的技能以及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网络营销人才,而不是教学生如何扩展市场营销。现在很多学校在选择教学内容上都存在问题,大多人人认为网络营销就是教学生如何在网络上营销,却忘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学生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技能。 三、网络营销课程改革思路 1.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设。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来进行网络营销的课程教学,而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并不能让学生学到应去学的内容。因此我们要重建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体系,打破传统模式,让行业专家、企业老总、一线的员工等内界人士参与到我们的教学中去,让学生了解到企业需要什么,为学生做出正确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改革。2.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们将会以本地企业网络营销岗位任务为基础来制定新的教学内容替代以前的以网络营销理论为主的教学内容,这样讲更能让同学们学到实践技能。将企业对网络营销岗位的要求为标准来制定授课内容,将授课的内容制定交给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制定,用项目化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设计。我们会把网络营销的课程项目化分解分为多个模块:包括对网络营销的认知、网络营销的环境分析、网络营销的策划、网络营销的推广、网络营销的效果分析等。3.课程教学情境的设计。网络营销即是互联网的一种快速消费模式。现已成为电子商务专业与市场营销专业的重要课程,随着网络营销在现在商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我们将原来一周两次的网络营销课调整为一周三次的网络营销课。以此来体现出我们对网络营销,对未来商业发展的重视。在此同时我们对整个的课程标准。课程大纲,课程授课计划都按照项目化课程设计作了调整。课程的教学目的也从之前的基本掌握网络营销为知识的目的改变为对网络营销实践能力的掌握为目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教育改革有了全新的发展。4.课程实践教材的编写。网络营销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它的实践课程的设计要比理论课程的设计更加重要,在总课时中占比也更多。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到实践技能,一定要设计一本合适本院学生的网络营销实践教材,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进行实践教学。在设计实践教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与网络营销工作岗位的关键技能、工作流程一致。 四、结语 网络营销这门课的教学改革一定要建立在本地电商企业岗位所需能力的基础上,制作课程大纲之前一定要进行详细的专业调查,再按照岗位工作内容来进行教学情境及教学任务的设计。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一定要以项目教学为主。在教学情境的设置上,一定要注意学生的特点,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在学生特点上是差别很大的。 作者:杜锐 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网络营销教学改革探索:高职服装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探讨 摘要:网络营销已经成为服装行业的重要营销战略,然而在《服装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战、教学内容滞后、高职教材缺乏、师资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该课程进行以下教学改革:创新改革教学内容,开发高职项目课程教材、加强课程师资的培养。 关键词:服装;网络营销;高职;教学改革;创新 一、服装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据商务部测算,2016年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为4.45万亿元,同比增长20.27%,占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20.23%,服装电商发展已经进入相对成熟期,并且在未来几年,服装电商整体规模仍将稳步扩大。网络营销已经成为服装行业重要的重要营销战略。在服装行业已经掀起了一场新的革命,传统品牌服装企业逐步网络营销化。仅淘宝上就有超过5000家传统服装企业通过不同形式开展网上直销,而且服装企业还在尝试不同的网络营销模式来实现网上多平台的经营。服装服饰类产品已成为网购的第一大品类,是国内服装消费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服装行业产生了大量对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出现了许多新岗位,例如:销售客服、网店店长、营运人员等。随着移动电商的发展,网络营销将和传统的服装销售处于同等重要地位。 二、高职《服装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2007年以来网购市场的迅速发展,服装行业对高职网络营销人才需求逐年快速增加,高职院校陆续开设了《服装网络营销》这门课程,为该行业培养了大批网络营销人才,然而这并不能够满足服装行业的需求,纠其原因,主要是这门课程的教学仍然存在问题。 (一)教学重理论缺实战 服装网络营销的教学内容包括服装网络营销环境、消费者行为、市场细分、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传统的服装市场营销课程内容,并且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以理论为主,案例为辅,缺乏学生实战这个重要环节,与学生毕业后要从事的实际工作脱节。高职院校既然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那么培养的学生能力的重点就应该是学生的实战能力,而不是单纯上理论的研究。 (二)教学内容滞后 网络营销是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区别与传统服装营销的一种新型的服装营销战略。总所周知,网络营销的技术更新快、更新频率高;服装行业商业环境瞬息万变,网络营销运营模式也在不断的创新,例如:目前服装网络营销的运营模式已经由B2C、C2C、B2B等常见的运营模式向O2O、C2M等运营模式发展;再加上教材的编写是对网络营销现状的总结,因此,《服装网络营销》的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 (三)高职教材缺乏 目前能够用于高职教学的教材缺乏。市面上现在的《服装网络营销》教材主要有三本,分别是2004李晓慧教授等编写的《服装网络营销》,2013年吴春胜和戴宏钦等编写的《服装网络营销教程》,2014年陈学军编写的《服装网络营销》。这三本书均有本科院校的教师编写,且属于通论性教材,不适合高职院校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 (四)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高职院校教授《服装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师包括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校内专职教师绝大多数是由高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工作,理论水平较高,但网络营销实战水平有限,因此很难在学生进行实战时提供较好的引导。校外兼职教师具有一定的网络营销实战经验,但是往往缺乏理论知识,再加上学校对兼职教师的考核也较少与教学质量挂钩,因此教学效果也难以保证。 三、《服装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针对高职《服装网络营销》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教学改革建议用于提高教学水平: (一)创新改革教学内容 由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服装网络营销》授课内容的安排上就不能够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操作为辅,而应该进行创新性教学改革,采取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知识为辅的授课安排,把理论知识贯穿到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授课。既然是以实践操作为主,那么就涉及到实践操作平台的选取。目前实践操作平台有两种:一种是虚拟的网络商城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网络商城平台进行开店、上货、装修、网络运营和销售等操作,不涉及实际金钱交易,易操作,但是属于虚拟运营;另外一种是实际运行的网络商城平台,比如淘宝、易趣等,学生可以在这些实际的平台上进行免费开店、上货、装修、网络运营和销售等操作,但涉及实际金钱交易,不易操作,但是属于实际运营。具体选择哪一种,可以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二)开发高职项目课程教材 为了满足高职教学内容的创新,《服装网络营销》要开发项目课程教材,并且项目课程教材要满足以下要求。首先,项目的内容安排要真正的体现服装网络营销的工作过程,要以工作过程中的排列顺序为顺序来组织教材内容,以工作实践所需的理论知识为原则选择理论知识,以高职教育目标对理论知识适度、够用的原则来安排理论知识。其次,教材的设计,除了能够对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外,还要把握对于职业能力的要求。最后,教材在项目的实施与相关专业知识的安排与衔接上,还应为读者提供真实的职业场景模拟和职业工作过程的经验性知识,并且能作为学生进行完成项目活动的导引,使学生了解到完成项目所需的基本过程与程序,并找到完成项目所需的更多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路径。 (三)加强课程师资的培养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服装网络营销实战水平和理论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于高职《服装网络营销》课程的专任教师,可以提供财力、物力、时间等鼓励专任教师开网店、去企业兼职锻炼、邀请企业工作人员或行业专家来校办讲座与交流等提高实战水平。针对于高职《服装网络营销》课程的兼职教师,各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养,可以送兼职教师去进行短期培训、或者把上课报酬和授课质量进行一定挂钩,倒逼其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作者:宋东霞 韩雪 刘润华 单位: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教育类论文:高师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探析 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给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的建设带来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本文拟就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改革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的结构,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进行探析。 一、当前我国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现状 1. 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类课程门类少、课时不足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中开设的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类课程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开设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理论课——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或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和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实践课——教育实习,各一门;二是开设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理论课——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技能训练课——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或微格教学)和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实践类课——教育实习,共三门课程。其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程3个学分,54个学时,要让学生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功能、教学任务,了解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初中三个年级的思想品德教材、高中各个年级的思想政治教材,掌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基本方针、原则、规律、方法等内容;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或微格教学)2个学分,36个学时,要让学生进行备课、讲课、说课、教学评价等技能的训练,实施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教学训练;教育实习6个学分,集中在6周时间,需要完成在实习学校的跟班听课、思想政治课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的实习任务。显然,这样的课程门类和教学时数无法满足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需要。 2. 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类课程之间整合不足,效果不佳 已经开设的各门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理论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技能训练类课程和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实践类课程之间没能按照“理论-实践”的理念整合,导致开课效果不佳。这是目前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类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或微格教学)课程是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类课程中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能力和技能的两门主要课程。学生能否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运用思想政治学科教与学的理论进行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是开设这两门课程的意义所在。目前各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开设这两门课程中往往存在以下两种整合不足的现象,造成课程的开设效果不佳。 第一,目前各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或微格教学)课程一般由数名教师开设,开课时往往你讲你的、我讲我的,没有进行沟通交流,造成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出现重复的地方,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第二,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内容主要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相关理论,理论层面的内容多一些,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或微格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技能及其实践,实践层面的内容多一些。因此,各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或微格教学)课程一般按照先理论后实践的思路,先开设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后开设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或微格教学)。实际上这种从课程衔接方面考虑的开课安排不是最优的方式,因为学生本身就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中过多的理论讲授让学生无法结合实践进行理解,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或微格教学)中的实践训练又缺乏理论的针对性指导,致使训练效果不佳。 3. 对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实践课程重视不足 教育实践是师范生从学生身份向教师身份进行角色变换的重要环节。而目前我国各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过分注重理论灌输而缺乏或忽视实践,教学实践课程课时过少且流于形式,这具体表现为:教育见习不规范,教育实习周期短。 一是教育见习规范性不足。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一样,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范生教育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但我国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一直存在教育见习不规范的问题。虽然各院校均进行了教育见习,但一没有相对稳定的见习基地,二没有系统规范的时间和内容安排,蜻蜓点水般的教学观摩很难取得很好的见习效果,无法真正起到为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实习服务的功效。 二是教育实习周期短、时间不足。教育实习是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中学科教育实践环节的关键部分。目前各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最大缺陷是周期短、时间不足,一般只有6-8周,除去实习开始的一周准备和实习结束时的一周总结,实际上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仅为4-6周,而且在这4-6周的时间内必须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两项任务。这必定不能整体而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教育技能、准确地检测学生的从教素质,更难以完成学生从师范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二、对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中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构想 1. 增加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类课程科目,加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技能训练 首先,增加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理论类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在原有基础上扩展内容,把必修与选修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学科教材分析、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中分离出来独立开课。思想政治学科教材分析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为后面的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理论学习和实践课程打基础;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基于新课标理念下正在改革过程中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测量与评价原则和方法。 其次,加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技能训练环节。大幅度增加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技能训练类课程,设置综合化、小型化、专题化的教育技能类课程,将原来的选开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或微格教学改为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和微格教学同时开设,并在此基础上增加说课训练科目,系统培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教学设计、授课、说课等基本技能技巧。 2. 构建新的教育见习、实习模式 充实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实践类课程。采用分散与集中、见习与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不间断地强化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实践环节,延长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周期。具体做法是:首先,强化教育见习环节。建立相对稳定的见习基地,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理论类课程,系统、规范地深入中学进行见习,通过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课堂教学观摩,加深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工作的了解,积累一些中学管理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活动的感性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地掌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其次,分阶段实习,延长教育实习时间。根据教育实习所涵盖的内容,将教育实习中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实习任务和中学班主任实习任务分解,把中学班主任工作实习任务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普通教育理论课程相结合,安排在第四学期(4周时间)进行第一阶段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以中学班主任工作为主;第二阶段的教育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8周时间),实习内容以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为主,专注于培养学生初步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工作能力。 3. 整合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结构,优化教学效果 在整合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对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理论类课程、教育技能训练类课程、教育实践类课程进行统一的目标管理,建立“理论—实践”教学的联合体,优化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类课程教学效果,将教育见习、教师教学技能训练融合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教学过程中完成,对思想政治学科教材分析与微格教学、说课训练等课程进行优化与整合。上述课程计划较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特点,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教育类论文:试析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类学生专业认同的调查报告 论文关键词:职业学院 学前教育 专业认同 幼儿教师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低、恶性流动等问题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与其生源地、高考前专业相关;有过幼儿园实践经验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幼儿教师工作太辛苦;多数学生认为幼儿教师待遇差,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及职业愿望。 学前教育对个体成长的作用伴随着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的长足发展而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并表现出理性化倾向,反思型、研究型的专业化幼儿教师成为时代的呼唤。然而目前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幼儿教师恶性流动等问题却给学前教育的进展带来了困难,这也进一步使以培养幼儿师资为主的职业教育面临空前的挑战,并陷人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目前学前教育类学生在专业认同方面处于什么状态?我们采用自编问卷对广东大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一、二年级的212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以探寻造成其职业认同感偏低的原因。本次调查中,男生2人,女生210人,年龄18-23岁,有效问卷199份,问卷有效率为93.87%。调查按班级进行团体测试。问卷内容涉及基本信息、专业兴趣、专业压力、求职意向等方面,答题后回收问卷,剔除无效问卷,数据采用spss 10.0版本软件进行分析。 1.专业兴趣及原因 问卷题目“你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喜欢程度如何”、“你未来工作时是否愿意从事学前教育专业”分别用以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目标,从“很喜欢”或“很愿意”至“很不喜欢”或“坚决不做”采用5等级划分,其频数分析见表1。 另外,我们分别把学生的专业兴趣与学生年级、是否参加过幼儿园见习或实习进行t检验,没有显著差异;而专业兴趣与生源地及学生高考前的专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职业目标与年级、是否是见实习、生源地、高考前专业之间均没有差异(见表2)。 问卷中“如果你愿意从事本专业,主要是因为”、“如果你不愿意从事本专业,主要是因为”(可多选)两题是用来了解学生喜欢或不喜欢本专业的原因。 我们把每种原因的选择人次进行了统计,并按照是否是见实习、年级、生源地、高考前专业分别作频数分析,进行x2检验。在喜欢本专业的原因方面,四种分类均未有显著差异(p 0.05 ),喜欢孩子、喜欢做教师、从事本专业很开心是吸引学生从事本专业的主要原因;而在不喜欢本专业的原因方面,有过实习经验的同学更认为幼儿教师工作太辛苦、待遇差,二年级的学生此方面体会比一年级的学生深刻,差异非常显著,同时这两种原因的选择比例也分别排在第一、二位。另外,更多来自农村的学生和非幼师专业毕业的学生认为“大学毕业做幼儿教师没面子”,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和幼师毕业学生的选择人次;来自农村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幼儿教师对各方面的才能要求太高,详细结果见表3。 2.专业压力与压力来源 问卷中探讨学生压力来源的题目共有7个选项,弹唱跳技能不强、经验不足、幼教知识不丰富分别排在压力来源的前三位(见表4)。 3.职业愿望 问卷题目“你希望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可多选)”提供了8个选项,了解学生的职业愿望,其中公立小学、公立幼儿园仍然是多数学生的首选,详见表5. 4.分析与思考 4.1专业兴趣 从调查结果来看,近一半的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抱“可以接受”的态度,并没有表示非常明确的专业意向,表示喜欢或很喜欢的约43%,只有不足8%的学生表示不喜欢或很不喜欢本专业。这与调查中问及是否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时所获得的数据(40%左右表示很愿意或愿意从事本专业,8%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愿意或坚决不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基本一致。可见学生在进人学前教育专业领域时,并非完全抵触该专业。 这种专业兴趣在一、二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是否经过见习实习影响也不明显。然而从生源地和高考前的专业来看,城市的学生比农村的学生专业兴趣更强烈,幼师毕业后进人大专学院本专业学习的学生比高中毕业的学生更喜欢本专业。这两方面的差异,前者可能是由学前教育在城市更普及、大家对该专业更认可造成的;而后者的差异则说明,在对学前教育的兴趣方面,我们能够从经过三年专业教育的幼师学生身上看到明显的效果。 4.2影响专业兴趣的原因 从问卷中所列举的喜欢本专业的原因来看,近60%的学生认为自己喜欢孩子,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喜欢做教师,1/3左右的学生承认从事本专业很开心,本专业容易就业。这对如何开展本专业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启示。我们在教育中可以从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教育工作的趣味性方面来加强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感。然而问卷调查也发现,在“本专业有前途、有创造性”方面的选择人次却偏低,全都不足15%。这意味着学生对该专业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有必要开展更加细致而深入的专业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学前教育事业的朝阳属性和美好前景。 在不喜欢本专业的原因选择中,约55%曾经见习实习过的学生认为幼儿教师工作太辛苦,远远高于未实习过学生的选择的25%,差异非常显著。在此方面,二年级学生的选择人次也远远高于一年级,幼师毕业的选择人次高于非幼师毕业的选择人次。从中不难总结出:有过幼儿园实践经验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幼儿教师工作太辛苦。因为二年级学生、幼师毕业学生都已经有过去幼儿园实习的经验。思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一则可能在于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二则说明目前幼儿教师职业的任务和职责越来越多,使一线教师感觉工作太累,没有职业成功感,这也与目前国内对幼儿教师的研究一致(黄绍文,2006;陈小异等,2007)。 另外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幼儿教师待遇差,实习过的学生、二年级的学生的选择人次分别高于未实习过的学生、一年级学生的选择人次,差异非常显著。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相一致。目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总体特征是办园模式多元化。广东省自办园体制改革之后,多数企事业单位的幼儿园被“剥离”,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某些幼儿园开始追求办园效益最大化,自负盈亏使幼儿园给幼儿教师的薪酬随市场而浮动,再加上社会上对幼儿教师社会认可度偏低,认为只要能带好孩子吃喝拉撒即可,导致教师待遇不稳定。据2004年对广东、湖南等地幼儿教师抽样调查显示,城市幼儿教师的收人水平一般比小学教师低20%左右(彭世华、皮军功,2006)。幼儿教师地位低、待遇差、工作苦的状态已经与幼儿师资的培养和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 4.3专业压力 本调查中学生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压力较大、与其他行业相似、压力较小的分别约占1l3。而在压力来源中,有近70%的学生选择了自己的弹唱跳技能不强,近60%认为自己经验不足,50%左右认为幼教知识不丰富,有45%的学生认为教学技能少、幼儿教师责任重也分别带来了压力。随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幼儿教师的认识早已从能歌善舞型转变为反思科研型,然而超过2/3的学生仍然觉得弹唱跳技能是自己从事该专业的主要压力之一,反思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对本专业认识不够深刻造成的,而目前就业形势也有推波助澜之势。有研究者指出,注重技能的学前教育机构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黄绍文,2006),然而目前幼儿园招聘教师时,多数都把弹唱跳技能作为筛选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这又使培养幼儿师资的院校进人了尴尬境地—以就业为导向的师资培养院校何去何从?如何在学前教育专业生源不断下降的压力下(吕苹,2004;张雪萍,2005;蒋建其,2007),更好地把理论与专业技能并重的培养体系充实、完善并成功实施? 4.4职业愿望 在进行职业愿望的选择时,46%的学生都选择了公立小学,41%的人选择了公立幼儿园,25%左右的人希望能进人公立中学,而只有9%的人选择了私立幼儿园。可以看出,虽然只有的学生选择了非教育行业的工作,但多数学生都把公立学校作为自己的首选,这又将与学生毕业时最终的就业单位形成矛盾:目前广东省的公立幼儿园已经是凤毛麟角,成为公立小学的教师并非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这再次向我们表明:社会地位、工作待遇等问题已经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继续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保障其工作利益,维持其队伍稳定性,已经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培养紧密联为一体。 本研究在调查之初,我们多次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本专业的看法,以便设计更客观、全面的调查问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专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思想认识问题。然而该问卷未经过效度检验,调查的范围也不够广泛,研究中的某些数据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因而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完善。但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初步调查来推测我们幼儿师资培养的现状和问题,进而思考分析幼儿教师地位低、队伍不稳定与师资培养困境之间的恶性循环,寻找切人问题的对策。 教育类论文:教师教育类课程实施状况调查研究 体育师范生的视角 摘要 随着我国教师教育的重心转向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教育类课程的实施状况成为教育者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个案,以所抽样的300名体育师范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对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教师教育类课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课程主体认识不到位、课堂教学效率低、课程管理不完善、课程文化失衡等。针对这些问题,列举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育类课程 课程实施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水平,高质量的教师是通过教师教育实现的。因此,教师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教育是对未来理想的教师的培养教育,其核心是教师素质的培养,而教师素质培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和实施。 教师教育类课程指的是高等师范院校为培养未来合格的教师而开设的一系列教育类课程,其与师范生各种教育科学素养密切相关。各大高等院校培养的体育师范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否尽快转换角色,承担教学任务并胜任学校其它工作,这些问题都是教师教育类课程一直关注并致力解决的问题。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在教师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在实际生活中,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却成了一个重要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中,对课程实施的关注度没有显著的提高,依然秉承惯有的思维。认为只要课程计划,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就能够在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忽略了课程实施中的具体情境和具体问题。由于这种错误的假设,使得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效果还不够理想,许多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体育师范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并不能胜任中小学的工作。因此,本研究将从教师教育类课程实施的角度出发,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个案,探索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师范生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学习状况,并以体育师范生为视角,分析教师教育类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策略,以实现教师教育类课程实施效度的提高和体育师范生教育科学素养的提升。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考察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现状,并以课程实施的四大要素,即课程主体、课堂教学、课程管理、课程文化为维度进行问卷设计。问卷先进行了小范围的试测,并根据体育师范生所反映出的问题以及若干专家学者的建议,再次对问卷进行了修订,并进行了必要的信效度检验。 问卷选取了华中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300名师范生进行调查。问卷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把华中师范大学所有体育师范类院系的班级进行编号后,再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79份,回收率为93%,其中无效问卷5份,有效问卷274份,有效率为91.3%。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师范生对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专业认同度 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主体包括进行教育类课程实施的教师和体育师范生,本次研究主要围绕体育师范生这一主体进行调查研究。研究从教育类课程有必要、对今后工作有帮助、乐意选修、上课认真、从不无故缺席五个方面对体育师范生的专业认同度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如图1所示。统计分析表明,在调查的274名体育师范生中,有46.9%的体育师范生认为教育类课程是有必要的;有40.8%的体育师范生认为教育类课程对今后工作有帮助;有35.1%的体育师范生乐意选修教育类课程;有26.1%的体育师范生认真学习教育类课程;有22.1%的体育师范生从不无故缺席。以上结果说明,作为教育类课程实施主体的体育师范生专业认同度不高,只有较小部分体育师范生认真学习教育类课程。同时我们还发现高年级(三、四年级)体育师范生对教育类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远远高于低年级(一、二年级)体育师范生,但其上课不认真、无故缺席等情况也更为严重,具体对比情况如图2所求。 (二)体育师范生对教师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的满意度 本研究从教师教学水平、教师教学态度、教师教学方法、理论实践结合、专业知识结合五个方面将体育师范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如图3所示。体育师范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存在差异性: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态度的满意度分别是72.4%和54.9%,达到了满意度的50%以上,说明体育师范生对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是基本满意的,尤其是对教学水平的满意度;对教学方法、理论实践结合的满意度分别是47.3%和41.6%,未达到50%以上;对课程教学与各科专业结合的满意只有34.3%,是调查项目中满意度最低的。这说明调整教学方法,加强理论实践结合及与各科专业结合是提高课堂教学满意度的关键之处。 (三)课程管理满意度情况 为深入调查xx师范大学教育类课程中课程管理的实施情况,研究主要对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及对教育类课程的重视度三个方面的满意情况进行了整合,获得各部分比重如图4所示。我们发现体育师范生对课程设置管理最满意,占到了整体满意度的42%;管理者对教育类课程的重视度比重最低,只占了整体的20%,这是明显不够的。这说明教育类课程实施的管理部分最大障碍是管理者对课程及课程实施的重视度不够。 (四)课程文化的结构情况 教师教育类课程文化结构中最主要的一对关系就是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但在教师教育中应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本研究从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着手,探寻了西南学教师教育类课程文化的结构情况。我们分别将教育类课程实践中的学术性与师范性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发现当前课程实施中,学术性与师范性存在较大的差距。如图5所示,学术性占整体比例的75.13%,师范性占整体比例的24.87%,这说明我们的教师教育正处于一种失衡的现状,过分强调了教育的学术性,忽视了教育的师范性。 四、讨论与建议 在上述调查结果与分析中,我们研究认为教育类课程的开设现状存在四大方向的问题。一是作为课程主体认识不到位。调查中的体育师范生没有清楚的认识到教育类课程作为教师教育核心课程的重要性。将教育类课程的地位放在专业课之后,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认真学习。二是课堂教学效率低。课堂中几乎只采用传统讲授法进行教学,教师对体育师范生进行的是知识灌输,而忽视了教师技能培养和智慧启发。三是课程管理不完善。学校对教育课程的重视度明显不足,将其错误的纳入了公共课体系,对课程实施的评价较为单一,基本没有涉及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分。四是课程文化缺失(表现是什么)。调查发现,xx师范大学教育类课程透露出浓厚的学术氛围,其学术性与师范性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了师范性文化的缺失。为改变这些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着力培养体育师范生的师范意识,提高教育类课程的专业认同度 体育师范生作为师范生的一大组成部分,其师范意识的培养是改进教育类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强化体育师范生的师范意识,即让体育师范生意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人民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类课程对其师范技能发展、教育理论提升、教学方法的充实等都起专业课程无法代替的作用。学校及教师不仅要让体育师范生意识到教育类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要让体育师范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使体育师范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投入到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学习,从而发挥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获得最大效益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技能,形成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形式 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不仅能让体育师范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还能让体育师范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程内容。因此教师应该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不能将“一言堂”贯穿始终。在教育类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技能,将讲授、讨论、综合实践等结合起来,让体育师范生既能学到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也能了解到当前基础教育实施的具体情况,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不仅能够拓宽体育师范生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对体育师范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体育师范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有着促进作用。此外,教师在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将教育类知识与体育师范生的专业知识进行结合,以便体育师范生进行知识的内化和技能的形成,这对师范生们未来要担任的工作岗位有很重要作用。 (三)适时更新学校管理意识,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 没有科学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作保证,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难以实现质的突破。所以学校理制度的重构,例如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划分课时,并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以保证其实施的进行。其次,学校应该重新审视教育类课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动员全体老师、体育师范生,在集思广益的前提下优化课程设置,并注重有条不紊的发挥课程实施的再调整功能。最后,课程实施的评论要多元化,主要包括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等一整套的评价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局限的体育师范生学业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管理者应该适时更新管理意识,重新建构xx师范大学教育类课程管理方面的策略。 (四)转变课程文化失衡现状,落实教师教育的双学性 课程文化是教育类课程实施发展有效性的土壤,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的课程文化可以促进教育类课程的顺利实施。师范性和学术性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双翼,学术性为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师范性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改进指明了方向,二者缺一不可,二者的协调统一才能促进高等师范院校的继续发展。鉴于xx师范大学历来学术气氛过于浓厚的情况,我们更应加大力度,努力转变这种不利于教师培养的失衡现状,在重建课程文化的过程中加强师范性的建设。如对体育师范生的学业考核内容不仅包括学术成绩,还要包括其教育教学的技能、态度、观念等。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不同形式彰显师范性的活动,如各类师范技能大赛、课堂模拟等。从而为教育类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一方沃土。 教育类论文:浅析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的职业化之路 论文关键词:高职 师范 教育类课程 职业化 论文摘要: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走职业化之路有利于在保持传统师范教育优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特色,其课程理念、课程建设、课程团队、课程教学、课程评价的职业化使传统师范教育类课程更贴近教师职业的岗位需求,使课程向良性态势发展。 高职师范教育兼有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走职业化之路有利于在保持传统师范教育优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特色,使传统师范教育类课程更贴近教师职业的岗位需求,从而促成课程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引导教育类课程向良性态势发展。 一、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理念的职业化 与普通师范教育类课程相比,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应凸显职业化的特色: 1.课程关注职业性。课程注重对教师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紧密结合教师岗位职业技能与素质要求组织课程教学,关注学生掌握实际工作技能,改变过去为了学科的系统性而要求教学面面俱到的做法,突出职业岗位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置身于教育行业的准教师岗位,独立思考、大胆而又谨慎地处理问题,充分体现其职业性。 2.课程注重实践性。课程的关注点放在设计课堂模拟训练,以及到相关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实训部分的授课上,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关注行业动态,加强实践指导,注重结合课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见习和顶岗实习模式,使课程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课程体现开放性。课程重视把所有教学资源向学生全面开放,要求课程资源实现网络化,包括电子课件、案例、练习题、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学生作业、在线答疑、拓展资源等,让学生在开放的状态下学会自主学习、自由发展。同时,注意试题及其答案的开放性,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和可能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尽量多出一些综合思考题、分析题、应用题,引导独立思考、标新立异。 二、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建设的职业化 1.课程注重合作共建。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建设倡导校企合作共建,旨在打破传统师范课程过分理论化的倾向,根据完成教师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由专业授课教师与行业专家、一线教师多次讨论后确定课程内容主线,以教师班级工作的真实管理情境和典型案例为载体,基于教师实际的工作过程,通过教学模块的有机结合系统设计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构建基于教师实际工作过程的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切合职业需求,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教师岗位的具体教学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程关注实训建设。职业化的高职师范专业课程建设注重在课程中创设工作情境,选用典型的案例和任务为载体,通过情境导入、案例讨论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现场教学,加大实践实操的分量,除已经普遍采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外,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课程的网络平台,结合顶岗实训,实现课程教学与岗位工作的零距离对接,从而有效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三、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团队的职业化 1.课程关注团队的专业化。教师团队首先要有职业化的工作意识,有服务学生的意识,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其次要有职业化的工作技能,教师团队中要有专家型的专业带头人,实干型的骨干教师,做事内行,知识丰富,技能过硬,具有职业化的工作技能;再次要有职业化的工作态度,教师团队要热衷于所做的事业,而并非单纯地仅仅为了生活和名利,把工作视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和使命,要竭尽全力地去做好它,使个人价值得到实现,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得到充实感和满足感。 2.课程关注团队的专兼职结合。按照“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原则配备师资队伍,邀请来自工作第一线的教师参与授课和课程开发,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兼职教师要每年参加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开发、课题指导、论文答辩等人才培养工作,以有力地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全面实施专兼职教师能力提升工程,有计划地组织专兼职教师参加课程体系建设、专业调研等项目,促成专兼职师资专业能力的提高。 四、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教学的职业化 1.课程倡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课程教学中,通过引入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任务,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课程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以实际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突出学习任务的职业情境,实现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将理论知识分散到各个单元学习中,将知识与工作任务联系起来,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学习分工协作完成工作任务,既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又养成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合作能力。同时,还要要求学生根据初步工作方案的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和交流,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查找资料,进一步制定更加可行的方案,找出解决办法,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2.课程鼓励实施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通过课堂模拟操作训练,或者把课堂带进见习实习基地,从而很好地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使学生由原来的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在直观环境里面实践、验证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既直观生动,也极大地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课堂模拟操作训练的基础上,可以依托校外见习实习基地的资源,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安排学生到就近的见习实习基地,由授课教师或校外兼职实训教师进行现场实地教学,也可以利用集中见习和实习,在兼职的实训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一过程能充分体现课堂与实习基地融为一体的特点,使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从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课程教学效果。 五、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评价的职业化 1.课程实施多元化的主体评价模式。课程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表现、学生作品、小组讨论、模拟实训、真实任务及期终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注重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启动技能性的辅助评价方式。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点,结合相关师范生基本能力项目测评工作,建立课堂教学评价与师范生技能评价体系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通过考核促进学生师范教育专业技能向常规化发展,相关的技能考核也可以成为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同时,将学生的参与度与获奖情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挂钩,通过定期举办各种师范技能大赛,促进学生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自主性,自我展现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形成“以赛促学,以评促能”的高职师范教育类课程的特殊评价手段。 教育类论文: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 一、研究目的和方法 首先采用调查法,收集到了43所高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最新培养方案。收集的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与相关老师联系,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收集;二是到相关院校的网站下载;三是利用谷歌和百度搜索。其次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教师教育类课程学分和课时进行整理和频数统计。然后利用文本分析法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对课程计划深入研究,找出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建议,整理出基于本研究视角的较为科学的物理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方案。通过这些方法研究出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计划更合理,避免了课程设置的随意性,为高校物理教育专业进行课程调整和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材编写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建议,也可以为其他专业的课程设置即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方法参考,最终有利于提高物理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二、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 统计发现,尽管各高校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分类不完全一致,但都可以统一分成三大类: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1.公共必修课程的设置现状 公共必修课程是指所有教育专业学生都必须共同学习的课程,其课程计划、任课教师均由高校的教育系负责,课程教学没有针对性,不区别物理教育、化学教育、中文教育等。由于各院校的课程名称不完全一致,笔者把相近的课程进行整合后归为同一门课程,沿用其中一个通用或使用频数较多的名称或重新命名,这样,公共必修课有十门。按照开设学校的从多到少的顺序,公共必修课程及其学分与课时(下面括号内前一个数字表示学分,后一个数字表示课时。以下同。根据统计原则,由于学分与课时的分布较多地显现偏态,且有极端数据出现,因此取表中的中位数更能科学地反映数据分布情况。当课时的中位数有小数时,根据四舍五入的原则取整数,以下同)的情况是:教育学(3.0,51),心理学(2.5,48),现代教育技术(2.0,36),普通话与教师口语(1.0,32),三笔字与板书板画训练(1.0,18),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0,36),微格教学(1.0,35),教师基本技能训练(2.0,41),班主任工作(1.0,18),教师职业道德(1.0,18)。 2.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现状 专业必修课程是指物理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课程计划、任课教师由物理系或物理教育系负责,课程教学具有针对性,有其“物理”特色,区别其他学科背景。只有1到2所学校开设的课程没有进行统计,根据上述同样的方法,将相近的课程进行整合后,专业必修课有七门,具体统计如表2所示。根据表2,按照开设学校的从多到少的顺序,专业必修课程及其学分与课时的情况是:物理课程与教学论(3.0,54),物理教育实习(8.0,8周),中学物理实验(2.0,36),多媒体技术与课件制作(2.0,48),物理教育见习(2.0,2周),中学物理教材教学研究与实践(2.0,40),物理教学技能训练(2.0,36)。 3.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现状 专业选修课程不是物理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是为了拓展专业知识面而供学生选学的课程,其中绝大部分课程计划、任课教师由物理系或物理教育系负责,课程教学具有针对性,但也不排除个别选修课程也适合于其他专业如化学教育、中文教育等学生,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校选课。只有1到2所学校开设的课程不进行统计,根据上述同样的方法,将相近的课程进行整合后,专业选修课有八门,具体统计如表3所示。根据表3,按照开设学校的从多到少的顺序,专业选修课程及其学分与课时的情况是:物理学史(2.0,36),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2.0,36),物理教育心理学(2.0,32),中学物理竞赛辅导(2.0,36),中学物理教具设计与制作(2.0,32),中学物理专题研究(2.0,36),教师专业发展评价(1.0,25),物理科学方法与思想史(1.0,18)。 三、研究结论 1.高校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特点 (1)调查的43所高校物理教育专业都开设的课程有四门,它们是教育学、心理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育实习,并且都是经典主干课程。(2)部分高校非常重视教学技能训练与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如教学技能训练、普通话与教师口语、三笔字与板书板画训练、多媒体技术与课件制作等占了较多学分和课时,并且每个学期都有不同的要求与训练内容。(3)随着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全面实施,许多高校重视新课程、物理课程标准解读等相关内容的教学,有些单独开设相关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有些将相关内容融合于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这一主干课程中。(4)部分高校注重对学生进行物理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有高校同时开设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物理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5)部分高校非常重视实践环节,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的力度增大,管理加强,主要表现为:有学校教育见习分四学期进行,每学期一个星期;有学校教育见习跨度为一个学期,每周四节;有学校教育实习为整个学期,实习生进行顶岗教育教学;有三所学校在第七学期进行教育实习(初步实习)后,第八学期还进行一次1至2周的教育实习(反思实习)。实习由学校专人负责,责任分明,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到中学进行班主任与物理教学实习工作,每个小组均有1至2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实习生一起长住实习学校进行管理并配合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对实习生进行指导。 2.高校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问题 (1)部分课程内容相互交叉和重叠 公共必修课中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应该包括普通话与教师口语、三笔字与板书板画训练,但在开设了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的情况下,有三所同时开设了普通话与教师口语和三笔字与板书板画训练,另有两所开设了教师口语或三笔字与板书板画训练。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与物理教学技能训练也有所交叉。教育学内容应该包括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但还有十所学校单独开设了班主任工作,通常是以讲座的形式授课,但将它融合于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中更合适,效果也将更好。微格教学被包含于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物理教学技能训练之中,但有三所高校同时开设了微格教学和教师基本技能训练,两所同时开设了微格教学和物理教学技能训练。物理教学技能训练与中学物理教材教学研究与实践尽管侧重点不一样,但还是有所交叉。 (2)个别高校少数专业主干课程没有整合、学分过高 物理教学技能训练、多媒体技术与课件制作、中学物理教材教学研究与实践、物理学史、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中学物理竞赛辅导、物理教育心理学、中学物理专题研究分别有8、7、5、4、4、4、3、3学分,高学分的原因是将上述课程内容分成几个较少教学内容的课程同时开设,或者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同时开设相类似的课程。上述现象说明:课程结构不够优化,必修课学分过高,选修课有拓展的空间。在总学分有所控制的情况下,专业主干课程的高学分使得部分学生过分注重感兴趣的课程学习,造成知识面不广;也会减少教师教育类课程的门数,给学校制订培养方案造成困难。 (3)部分课程内容没有针对性 物理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应密切关注学生的物理学科背景,增加其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微格教学、教师基本技能训练作为公共必修课显然没有针对性,另外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与课件制作也有重叠,没有体现物理学科特色。(4)课程名称太不一致大多数课程名称多样,如经典主干课程教育学尽管是通用的和使用频数最多的名称,但还有现代教育学、教育学基础、教育学概论、教育概论、教育原理、教育基本原理、中学教育学、中学教育概论等,有待统一为教育学。其他主干课程的名目就更加繁多,甚至个别课程没有名称完全相同的。(5)专业选修课设置较随意专业选修课除物理学史超过半数学校开设以外,其他同一门课程开设的学校很少,如物理科学方法与思想史、教师专业发展分别只有三四所学校开设,还包括部分只有一所或两所学校开设的课程没有进行统计。 3.高校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改革建议 为了解决上述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根据控制总学分和较多学校共同开设的课程为必修课的设置依据的原则,笔者建议:一是选修课程设置为两类,即教师教育专业限选课和弹性素养选修课。前者或要求或动员所有物理教育专业学生选修,后者供物理教育专业学生自由选修。增加专业限选课的原因有二:一是减轻必修课学分的压力,避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既想增加教师教育类必修课的分量又面临学分太多造成无法取舍的两难处境的出现;二是将不同重要程度的选修课程加以区分。二是为了避免课程内容之间的重叠,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微格教学、教师职业道德、班主任工作不单独开设。普通话与教师口语、三笔字与板书板画训练、物理教学技能训练的开设学校的频次和比例将有所增加。三是为了避免课程内容的交叉,将多媒体技术与课件制作、中学物理教材教学研究与实践两门必修课更改为教师教育专业限选课。四是将开设学校比例较低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设置为教师教育专业限选课。五是为了区别不同选修课的重要性,将物理学史、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设置为教师教育专业限选课,其他课程设置为教师教育专业弹性素养选修课。 4.高校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建议 课程名称是笔者对全国高校物理教师教育类相近课程整合后给定的,因此在不突破课时的前提下,教学内容既要覆盖面广,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又要尽量体现物理学科特点。如:一是教育学增加或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与法规、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内容。课程设置应体现人本化,课程内容要以学生为本,有利于师范生的就业。多数教育部门在招聘本科毕业生时进行的入编(编制)考试内容就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政策与法规。二是物理教学技能训练应重视微格教学能力的培养。三是尽可能将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公共必修课由有物理学科背景的教师来授课,以加强与物理学科的联系。四是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应涉及物理新课程改革、物理课程标准解读、物理学科教学论原理与方法等内容。五是中学物理实验应涉及实验原理与方法、实验仪器的简单维护、实验操作与创新、利用常用实验仪器进行物理探究性实验的设计等内容。六是中学物理教材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教学内容重点应该是各类型课的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物理新教材分析与处理和课例(包括优质课与有较大缺陷的课)分析。七是多媒体技术与课件制作应包含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教学理论、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等教学内容,当然重点应该是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与使用,除了教学内容、课件素材等体现物理学科特点外,应注意尽量避免与现代教育技术内容的简单重复。 作者:刘健智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 教育类论文:学前教育类国画教学策略 一、帮助减轻国画学习中自身的困难 在准备中国画工具材料时起点不能太低,如果让学生自备工具材料,由于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不足,易出现学生为了节省费用而购买品质低劣的工具材料,学习效果必定大打折扣。不过现在购买中国画工具材料的费用对学生来说已经不是问题,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已经对职业教育学生实行了免学费的政策,家庭困难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困难补助。老师应该有效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工具的选择必须精简,能够较好表现出中国画特色,不宜过于繁杂、低劣。毛笔选择软毫和硬毫大、中、小共六支,书画墨汁一瓶,三尺宣纸一刀,国画颜料一盒,画毡,调色盘等。这些都是初学中国画必备的工具材料,条件较好的可以备上印章、印泥等。教师在工具材料的选择购买时应该把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中国画的魅力。 二、选择恰当的国画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首先学习写意花鸟画。这有利于初学者理解中国画的韵味,掌握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技巧。写意花鸟画有用笔简洁、气韵生动、易于接受、易于掌握的特点。近现代许多国画大师也有大量的写意花鸟画可以作为范本学习。例如,齐白石就有许多描绘梅花、青蛙、河虾、牡丹的写意花鸟小品画。由写意花鸟画入手较易掌握国画的用笔用墨技巧,理解墨分五色的含义。可以把写意花鸟画分“传统中来”和“写生中来”两方面来学习,这样就有继承有发展。可以真正做到“师古不泥古”。掌握国画笔墨技巧以后再向山水画、人物画再向工笔画扩展,就更加易于掌握。还可以运用在写意花鸟画中掌握的笔墨技巧来画儿童画,会别有一番情趣。 三、国画游戏化教学 笔者在学前教育专业班级所上的一节中国画课,是梅花的第二课学习,在已经学习了梅花的画法、梅花的用笔用墨技巧后,把学生分成六组,每组六位同学,桌子围成圈坐好。每位同学拿出一张四尺八开空白宣纸,先运用画梅花枝干的方法在纸上随意画两笔长线条,然后按顺时针方向传给下一位同学,按自己的想法接着画两笔长线条,相同的方法传到第三位同学手上,最后到第四位同学手上时画面上已经有六根大小长短粗细浓淡不一的线条在画面上,由他进行最后完成一张完整梅花作品。这样完成的每张画都是经过四位同学之手共同完成,是在接力游戏中去完成作品的,作品的最后效果不是大家能够想象得到的,每位同学既是一张画的第一位画了两笔的作者,又是一张画第二位画了第三第四笔的作者,还是一张画画了第五第六笔的作者,更是一张画的最后调整完成的作者。这节课没有刻意去追求画面的最后的效果,但是每张画的效果都是出乎意料的好,同学们看到自己把别人的画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加以改造完成,就有成就感;看到自己的画被别人加工以后出现的意外效果,就会惊奇不已。整节课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效果出奇得好。 综上所述,中国画教学活动,使同学们发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胆创造的信心,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把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充分表现出来。这种创造的过程将会使同学体会成功。学生的点滴创造不单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别人,唤起美好的情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把学习到的中国画鉴赏能力,中国画技能技巧等运用到今后的幼儿园教学中去。近几年,笔者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幼儿园见习,见到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展中国画教学,让人非常欣慰,因为中国画有望被传承发扬光大了。 作者:徐涛 单位:浙江台州市路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教育类论文:小学教育类开设民间艺术的重要性 一、小学教育专业中民间艺术课程的开设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提高民族传统艺术的教育传承和创新的普及;能够体现我国教育对民族地区文化传统的高度责任感,以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自觉。 爱祖国位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之首,爱国主义教育不容置疑地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民间艺术遍及各个民族和村落,其展示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和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艺术成就,是教化后人、增进系族情感的有效载体。接触我国民族民间的优秀艺术作品,使学生掌握浅显的民间传统技能,增强学生对美术、音乐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已成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对美术、音乐课程设置的要求。实践证明,采用多元化教育手段,从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启发引导学生接受德育教学内容,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有效形式。由于小学教育的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的需要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导致该专业的学生往往都有学习各种知识的兴趣。民间艺术课程的开设就是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从组织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学习方法入手,启发学生寻觅民间艺术作品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感受作品民族情感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了解本民族所创造的服务于民俗生活的艺术成就,树立正确的民族情感观,焕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小学教育专业中民间艺术课程的开设,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审美水平,有利于美育教育的有效开展。 美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搞好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美育教育尤为重要。因为,从年龄上讲,这些学生正是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能否受到良好的美育教育,直接影响到他们美学观的形成,关系到他们一生的成长。从所学的专业角度讲,美育同他们的关系更加密切,只有确立正确的美学观,才能使他们学好专业,做好将来的教学工作,为祖国培养有用之才。我国是一个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民间艺术以其门类众多的艺术样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异彩纷呈的艺术形态和鲜明强烈的民族特色,在民俗文化活动中显示出独特的民族审美意识和美学观念。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全民族的美育教育,在党和国家的积极倡导下,我国各高等院校都在坚持不懈地开展美育工作,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水平。但目前,由于受外界文化的影响,一些不健康的美育观念正在浮起,形成了对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冲击,影响了学生对传统审美观念的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辨别美,自觉运用民族审美标准评判美,已成为小学教育专业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选取我国民间艺术中生动、丰富、健康的部分为教学内容,运用最本原、最质朴的民俗案例,向学生宣传民族审美意识、宣传传统美学观念,将是一种最具说服力和易于学生接受的美育教育好方式。 三、小学教育专业中民间艺术课程的开设,能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因素的认知,有利于促进国家基础教育的文化多元与文化本土化的发展。 在我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中,民间艺术贯穿于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始终。传统艺术在民间节日习俗和庆典中使用广泛,具有普遍性和不同地区、民族的独特性。因此,民间艺术是可以通过教育系统得以保护并延续的非物质遗产。传承此类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非物质遗产,对保护民族族群标志、社区发展的文化源泉,以及对提升年轻一代传统文化因素的认知与自信都具有长远的历史文化意义。快速的社会发展,使专业知识的概念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许多专业已由相对单一的知识向多元学科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也提出了文化多元与文化本土化的要求,这为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如何将新的文化资源重组,如何建设更适于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的学科,如何培养学科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小学教育专业教学中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民间艺术是与我国民俗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它是我国民俗历史的活态体现;数千年来,它在服务于人民生活需要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其演变又影响了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组织学生学习民间艺术作品,对丰富学生的多元文化知识,以及教学本土化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小学教育专业中民间艺术课程的开设,能够促使濒危的民间艺术真正进入基础教学领域,能够对我国无形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是培养九年义务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师资力量的必要途径。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随后,教育部把民间美术、民间音乐等列入九年义务教育美术、音乐教学和素质教育内容之中。但由于长期以来西化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引导,绝大部分人对民间艺术缺乏应有的重视和价值认知,导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领域的民间艺术教育现状并不乐观。直至今日,大部分地区的教育与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仍处于脱节的状态,小学教育专业中关于民间艺术的学科设置几乎空白,高校还不能为九年义务教学培养相关的教师。尽管近年来教育改革中强调素质教育、强调民间艺术传承教育,可一些学校还是由于师资问题或认识问题等种种原因而开不了这门课或开不好这门课。因此,从高等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入手,开设民间艺术课程,才可以为九年义务教育培养出具有实际民间艺术教学能力的师资,才可以使民间艺术传承真正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得已实现。 一个民族的文化要发展,一定要建立在民族文化基因发展基础之上。只有充分利用自觉的政府行为与民众自发行动的有机结合,才有可能使民间文化传承在基础教育中真正走向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在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中开设民间艺术课程将为促进大学新型学科建设以及综合文化素质教育奠定良好基础,也将推动我国教育体系进一步走向完善和健全。 作者:姜勇 单位:抚顺师专教务处 教育类论文:谈学前教育类人才培养价值诉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受教育对象和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从而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更具弹性,人才培养过程更具个性化、灵活性和开放性。社会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提高,迫切需要培养反思型、研究型的专业化幼儿教师,各高校根据社会发展和当地需求,在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做了调整,培养目标已日趋多元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前教育在发展进程中根据我国国情不断加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体现了教育的外在价值。同时,随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渗透,学前教育也逐步兼顾教育的内在和外在价值的统一。 一、教育价值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偏离 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本身还不成熟,还处于摸索发展之中。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指导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运行中,不免出现一些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忽视了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曲解了教育目的性要求,偏离了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普及与质量不能兼顾 国家提倡以公益性、普惠性、低收入为原则,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随着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的提前完成,学前教育整体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然而反映在高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却暴露了一些问题,致使培养目标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主要表现为:1.幼儿园专任教师的缺口大随着投入、规模、场所等硬件指标的逐步实现,幼儿师资队伍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全国缺口达到了64万。[2]同时,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全日制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比应达到1∶5—1∶7,保教人员与幼儿比应达1∶7—1∶9;半日制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比应达到1∶8—1∶10,保教人员与幼儿比应达1∶11—1∶13。[3]而我国目前幼儿园总体师幼比为近1:23,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更高。[4]因为没有足够的合格师资,导致大量的非师范专业、非学前专业、社会无业人员、小学的老弱病残退都涌入幼儿园,充斥了幼儿教师队伍,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职业的专门性特征和教育育人的本质性。2.高师人才培养急功近利在学历与教师资格挂钩的时期,各地高师通过全日制和函授教育的培养形式大力扩招,加快向社会输送学前师资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幼儿教师不足的问题,但同时也引发了质量建设的忧患,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胜任幼儿教学工作、学生不热爱幼儿教育事业转行跳槽的现象日益增多。这种现象凸显了在“人”的软实力没有完全具备的前提下,快速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只注重了教育的外在价值,而忽视了幼儿师资的人性发展和幼儿本位的教育内在价值。 (二)专业发展意识薄弱 只有具备强烈的专业意识,才能更好地将其运用于职业之中。学前教育是根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其专业发展意识尤为重要。然而表现在高师和幼儿园的实际现象,却并不乐观。1.各层面培训机构缺乏全面的专业意识中职中专类学生培养偏重教育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对学生本身就薄弱的理论基础没有加以重视,会导致把学生当做技工培养,学生只重技能训练轻视理论学习,对于专业的理解一知半解,进入工作岗位也无法以专业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和自我专业发展;高师院校恰恰是在学生本身理论基础就强的前提下大力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强化,而弱化了学生随年龄增大难以掌握的专业技能技巧的训练,导致学生就业后无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教学。2.幼儿园用人机制中缺乏长远的职业意识很多幼儿园在用人中存在严重偏差,认为只要技能技巧好就是好教师,造成就业倒挂现象,致使高师毕业的本科生就业远远不如中师类的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师在做人才培养方案时的摇摆不定,在应然的教育追求与实然的就业需求矛盾中彷徨,在有限的学制中,如何既让学生专业理论扎实,又能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这是大多高师院校面临的难题。 (三)职业发展近视性强烈 首先,高师把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作为为社会输送更多学前师资的工具,一味追求社会效益,忽视了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认同和职业意识的培养,导致教育悲剧不断上演,教师虐待、无视幼儿的现象屡禁不止。其次是以短平快著称,以社会在职人员为主力军的成人教育,入学门槛越来越低,教学过程越来越简化,文凭获得也越来越容易,这一揽子工程背后背弃的是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无数幼儿的健康成长。这种职业发展的近视性,体现了高师学前教育培养模式强烈的功利性,借助国家扶持幼教事业而谋生,缺乏内在的职业意识和强烈的职业认同感,根源还在于缺乏教育的内在价值。 二、教育价值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回归 以上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对教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应该从教育的本质和整体性上认识教育培养的目的及教育的最终价值取向,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明白了,教育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一)重新审视教育价值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5]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就是强调教育的内在价值。如今学前教育事业已经日臻完善,教育目的理应越来越强调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发展,我们不能过多地强调“知识内容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生命内涵的领悟”“职业理想的坚持”。高师学前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时首先要坚持追求人性的完美与和谐,进行“完整人”的塑造,而不是“知识人”的塑造。在普及与质量兼顾的过程中,必须以幼儿的健康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主旨。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所说“即使缺乏幼儿师资,也绝不能让不合格教师上岗,否则会严重影响学前教育的质量,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极不负责的。”[6]教育是不允许任何人做实验,以幼儿的成长为代价的。因而建设一支合格、稳定的幼儿教师队伍,实现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应成为目前高师学前教育发展的重心。 (二)提升专业发展意识 基于当前我国学前师资紧缺的实际,国家采取高师、幼专、幼师三层面培养结合的方式。但是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实践对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层次和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大中城市幼儿园均要求教师具有本科学历,幼师、幼专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拆分合并到高校将成为总趋势,高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将成为学前师资的主要来源。2007年至今,甘肃、北京、山东、新疆等地都已完成了幼儿师范学校并入高校的工程。2012年之后,国家将采取资格证与学历教育的分离,这也是对高校教育质量的考验。因而高师要树立全面的专业发展意识,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据,以“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为基本理念,?以培养全科教师为主、专科教师为辅,必须配备特教课程;同时,高师与当地的幼儿园要建立合作共同体,建立教育实习、专业见习基点,指导园所办园理念,形成长远、长效的用人机制。 (三)注重职业发展的长期性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的效力将在幼儿的后续成长中得以体现。因而高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要以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增设职业类课程模块,加强学生实践类课程的比重,促进学生提前体验职业角色,增强学生的职业愿景,加强学生内在的职业意识和强烈的职业认同感。高师在人才培养目标中,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要根据教育本身的迟效性和长期性进行设置,如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成公共基础教育、专业核心教育、专业拓展教育和实践教育四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的教育模块,实行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7]课程结构与门类也要多样化,在传统“三学”“六学”为中心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实际增设一些新的课程门类。“百年人生,立于幼教”,高师作为学前师资培养的摇篮,将承担越来越艰巨的重任,因而以教育价值为标尺制定合理、科学、人道的培养方案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诉求。 作者:安燕 单位:喀什师范学院 教育类论文:学前教育类乐理教学创新探索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不属于艺术类招生,学生音乐基础普遍较差,对乐理知识的了解几乎为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首先联系学生的实际,改编、优选教材,让所教内容适应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力。例如,在讲解“单纯音符”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选取匈牙利音乐教育家科达伊教学法中的符干谱进行教学,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简洁、直观、对比强烈地感受和体会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这些单纯音符的不同书写和长短不一的音值区别。 一、坚持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构建愉悦的学习氛围 音乐的本质之一就是娱乐,这是古今中外人们早已有的共识。早在古希腊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音乐不可忽缺的就是它的娱乐性”。⑤在音乐教学中,特别是基本乐理知识的教学中,如果离开了“玩”,往往会导致课堂的死板,教学的失败。乐理教学中的“玩”不是一种低级、简单的玩,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接受前人的音乐活动经验,以发展个人的音乐活动能力和知识,为学生的人生需要和社会需要服务。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应充分发挥音乐的娱乐功能,让学生在富有趣味的游戏化教学中体验音乐和学会音乐。例如,在讲解“节奏”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结合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体态律动,应用走、跑、跳、摇摆等步态与拍打节奏相结合的练习,让学生以通过身体的动作去体验各种丰富变化的节奏,感受音乐的生命力和快乐感。同时,在学生掌握了基本节奏之后,还可以加入带有音区变化的角色扮演式游戏教学环节,将音高、音值、节奏等知识融入一体,做到融会贯通。如《敲鼓》游戏,二人一组,学生在教师钢琴伴奏的音乐中,一人表示低声部和小节重拍,扮演鼓;一人表示高声部和小节内除重拍外的其它节拍,扮演敲鼓的人。扮演鼓的学生随音乐的小节重拍用双手表示鼓所处的高低和不同方位的位置,而扮演敲鼓的学生则跟随鼓位置的变化按小节内除重拍外的其它节拍音乐去敲鼓。这种游戏化的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深受学生的喜爱。 二、坚持启发性原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启发性教学原则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教师则对解决问题给予帮助与指导,力求学生主动。音乐本身是一门艺术,因此,教学艺术的奥秘不在于把一切都讲完,更重要的是启发、激励学生进一步地想象、发挥和创造,这对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力的培养大有提高。例如,在讲解“音色”这一概念时,教师可联系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实际,在教学中投放幼儿园常用的铃铛、沙锤、响板、木鱼、三角铁、刮胡等小型乐器,先帮助、指导学生尝试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独立演奏,体会不同材质的发音体带来的不同音质,然后启发、激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根据不同的音色创编小型乐队进行表演。这样的一节课让学生人人主动参与,在音乐的体验中不仅能很好地掌握乐理知识,而且使学生多了一次创作、表演的机会,提高了教学效果,成功后的喜悦更让师生难以言表。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用感性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长期以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的教学一般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显得非常抽象,学生往往靠死记硬背,感到枯燥乏味。乐理课程的教学效果与钢琴、声乐等其它艺术课程相比严重滞后,并且出现了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运用与乐理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光盘、幼儿音乐教学动画课件、音乐软件和多媒体进行教学,将有声的音乐融入到乐理教学中,听赏结合,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直观,让学生在感性化的教学中学习、掌握和巩固乐理知识,受益匪浅。例如,在讲解“装饰音——颤音”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选取中国名曲《白毛女》中的引子音乐,先让学生从听觉、视觉感受装饰音在音乐中的形象与作用,然后再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提炼出这些装饰音记号与小音符所代表的时值与节奏。这样原本枯燥的乐理知识在学生不知不觉的音乐感受体验中获得,同时,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再如,在讲解“节拍”这个基本概念时,教师可让学生听赏舒伯特的《摇篮曲》和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节拍类型的特点(二拍子“强弱”,三拍子“强弱弱”),在听赏优美旋律的同时,学生掌握了乐理知识,了解了世界经典名曲,丰富了音乐文化素养。 四、坚持开拓创新,提高学生多元化思维与综合运用的能力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音乐基础普遍较薄弱,思维方式较呆板、一根筋、无灵气,缺乏多元化思维与综合运用的能力。因此,在乐理学习过程中,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遇到复杂一点的问题,往往一筹莫展。教师在教学中除传授知识外,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和对乐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全方位、多元化地思考问题,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使其多元化思维与综合运用的能力逐渐提高。例如,识别“D—#E”音程。从命题上看,这是一道音程性质的作业题,但解题的知识点却要涉及到全音和半音、音数和音级度数、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等概念,同时还要将这些知识点相互联系、综合运用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D—E”为全音关系,“E—#E”为半音关系,因此,“D—#E”的音数为1,音级度数为二度,音程为变化音程,“D—#E”音程是增二度音程。 其实,难题难就难在包含多种概念的相互联系与运用,如果没有正确的解题方法,根本就谈不上提高解题的效率与科学性。因此,乐理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种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乐理教学不能拘泥于某种模式,只有坚持针对性、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和创新性,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结合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和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实际,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在感性化的音乐活动中促进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掌握与综合运用,重视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培养。 作者:黄毕莎 单位: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教育类论文:美术教育类的素描教学阐述 作者:何玮 单位:西京学院艺术学院 如果自身没有重视基础,何言去给予别人知识呢?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就高度的重视素描,米开朗基罗说过:“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源泉和灵魂。”[1]察看拉斐尔的画笔在画纸上留下的圈圈以及他在画纸上寻找可作进一步发展的形式时留下的痕迹……从中得知圣母和圣子之间形式上和心理上各种联系的。[2]安格尔曾说:“除了色彩,素描是包罗万象的。”[3]俄国美术教育家契斯恰柯夫也提出:“素描是一切的基础,是根基,谁不懂得素描,或者不重视素描,谁就没有根基。”用“包罗万象”、“根基”来说明素描所包括范围和功能,可见其在整个造型艺术中所处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然而,对于很多美术院校的学生来说,素描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在视觉经验中认知的,大概仅指以明暗调子为特征的铅笔画或者其它材料的单色画。他们对“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这一概念的片面认识,使他们把素描教学只当作“基础”课来看待,而对素描本质在观念上并没有正确的认知和做深入的探询。时间一长,对于基础课的训练渐渐的枯燥和乏味,使学生普遍厌学和不知如何去学,让素描教学陷入了一种困境。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是油画专业,只要色彩感觉好就行,更有的学生认为,现在是新兴的电脑时代,素描这样的基础课可有可无。我们知道,作为研究和再现物象的一种方式,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训练造型能力的基本手段。造型是至关重要的基本功。信手拈来,是对画家的基本功、素质修养,尤其是造型能力的考验。一个画家如果造型解决不好,很难想象他的作品是怎样的。 古往今来,一切有成就的画家,无不是在素描上下过苦工夫的人。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以及后来的伦勃郎、安格尔、德加、凡高、门采尔、列宾、毕加索、鲁本斯等等,都留下了大量的素描作品,足见历代大师是多么的热爱,重视素描。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对于理解客观对象,培养正确观察方法,锤炼艺术语言和探索艺术规律,从而提高艺术素养和造型能力都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 在高等美术院校的基础教学中,素描教学的基本任务无疑是是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但值得忧虑的是,当前,在我国高等美术教学领域内,不同的存在着削弱和忽视基础课程教学的倾向,而历来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的素描教学同样存在着教学质量滑坡现象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学生在观念上对素描的认识不成熟,以及他们对传统东西和基本功训练没有兴趣,急于求成,不想耕耘只想收获的心态,为此,我们的老师要在技能训练与观念认知同时并举,在教学上的全过程里都要做到二者兼顾,使他们认识到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草草了事仍无功效,必须有十分的严格训练,积稿千百张,方能达到心手相应。正如19世纪俄国著名教育学家契斯恰柯夫所说:“素描是一切的基础,是根基,谁要不懂得和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立足之地。”可见让学生们在观念上认知素描的重要性是极其重要的。[4] 启发审美感受和重视美学观的训练 启发审美感受和重视美学观的训练,对于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良好的审美感受和正确的美学观都是作为一位美术教师所应拥有的条件。法国绘画大师安格尔曾说过:“素描是可以使艺术作品取得真正的美和正确形式的唯一基础。”[5]素描作为一种美的形式,其形态也是包罗万象的,在造型艺术中所涵盖的内容已变的越来越丰富,它因时代、地域、文化的不同,在思想观念,美学标准,形式语言等方面也在不断的发生演变。对它的深入了解和掌握不仅决定着学生的技艺技巧,还决定着学生艺术审美水平,同时在学生未来创作道路上的艺术成就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素描是一门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优秀的素描作品总是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我们看罗丹的人体素描,线条流畅,明暗简约而淡雅;米开朗基罗笔下的人体博大深沉,刚健庄重,线条蕴藏着一种悲剧的力量,让人内心震撼;达芬奇洋洋洒洒的一幅自画像,虚实相生,深刻蕴藉;荷尔拜因的素描长于线条,如同中国画的白描,虚实强弱,如理入微;米勒的素描更有一种动人的气息,他仿佛从泥土中获得了灵感,质朴得如同田野本身,可触摸,可呼吸;鲁本斯松动而准确的线条,赋予形体的生命;凡高的素描稚拙中见深刻,朴实中见真情……这些历代大师风格各异的作品中,不仅蕴涵着大师各自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 对于我们很多院校的学生来说,对于美术的学习,素描的学习,不仅要会画,还要画得好看,这就要涉及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我们要善于“发现美”与“表现美”,并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光。我们一些耳熟能详的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正式因为他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创造了新的审美意识和领域,使他们的名字不朽。素描教学中,能否培养健全的审美心理,并具备对美的欣赏与创造力至关重要。我们的老师再进行素描教学时也要,十分重视对学生美学观的训练及教育,应该从美学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素描的追求和辨别艺术格调的高低,使学生认识到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为了提高审美素养,还应重视对中外古今遗产的继承和创新,重视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美术品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艺术情感的结晶。它能够激发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如优美、庄严、和谐、悲壮等。通过有效的直观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各个时期,各种流派和各种风格的优秀素描作品,并且要有精要的阐释和讲解,使学生对素描艺术的有一个初步的完整而饱满的印象,以利于学生从中汲取营养,开阔眼界。 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美术创造性培养已成为当今美术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并逐渐成为美术专业学生必备的艺术品质。新时代的教师职责并不只是一个模式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去鼓励和挖掘他们的创造意识。创造意识即“创作意识”。创造,是人类生存的一种重要方式,普遍存在于现实当中,是永恒的。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创作,在艺术发展中也同样是永恒的,没有艺术创作,就没有艺术生命。素描就是一种艺术创造,它是由现实的对象,激发创作者的感官上的兴奋而形成的意象。我国素描就是教学开始用的是前苏联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体系和徐悲鸿素描教学体系的合流。这种倡导写实主义的教学体系曾为我国培养优秀的绘画人才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在人的思想和艺术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已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现实。 如果使一个学生相信逼真的描绘现实是最高的境界了,那么他的观察方式,表现手段都会围绕在这一追求发展,形成。当他意识到艺术的真谛并不是完全再现自然,而试图加强艺术的表现力的时候,就会疑虑重重,不敢进行大胆的研究与突破。罗丹曾说过“只满足于形似达到乱真,拘泥于无足道的细节的表现的画家,将永远不能成为大师。”[6]传统的素描教学片面地强调造型能力和写实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在素描教学中渗透着艺术个性以及创造性的表现。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学习素描的人完全没有从对象表面现象中摆脱出来。致使看一点,画一点,看见什么,就画什么,缺乏艺术表现与最重要的认识和感受,使自己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而此种画法带来的后果是越画越迟钝,收不到良好的艺术效果。影响艺术修养的提高。正如前苏联艺术家谢洛夫评价的那样“这是无所用心的人,用没精打采的手画出来的。学生如果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必将增加在艺术道路上前进的阻力,所以一个具有艺术素质的人,必须具有鲜明的创造性思维。”黑格尔曾说过:“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7]素描教学要使学生打开思路,扩大知识面,激发想象力,使其具有一种创造性、个性化的思维,从而能发挥性的运用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化语言和素材,以实现从再现客观到创造性的进行视觉思维和意象构想的飞跃。作为造型艺术最基本的语言,素描早已不应局限性的用于造型技能训练,而应进一步用于思维观念的表达与训练。现在,我们可以说素描教学就是通过在素描训练中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继续探索能力,和一种积极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所以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应该意识到这重要一点,主动的去引导、激发、学习这种意识。这样的教育理念所倡导的美术教育才是成功的。 大学美术教育不仅要培养教师,更要培养出在新的潮流中的弄潮的先锋人物。大学四年,应该只能说是一个人艺术生涯的开端,假如学生在学校有了一个阶段性的探索体会和经验,那么这样的学科能够为同学们在今后从事美术发展提供了空间条件和方向,拓宽了他们发挥的广度,我认为这是我们教育的目的,也是最重要的。 教育类论文:高等教育类图书出版的特点及发展 【摘要】高等教育类图书的出版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专业教育定位鲜明,出版发行渠道固定,并且需要经过特定的周期。而数字时代下,高教类图书的出版过程较原先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出版的成本不断攀升,出版质量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高教类图书出版应当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推动流程的再造,实现跨界融合,并注重打造精品图书。 【关键词】高等教育;图书;出版;特点;发展 1前言 高等教育类图书的出版有其自身的定位和方向,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由于图书产业模式和内容都在发生深刻变革,高教类图书的出版工作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实现创新发展,从选题、内容、服务以及管理方面上升到新的水平,切实发挥高教类图书的社会教育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用户。 2中国高等教育类图书出版的特点 高等教育类图书与一般商业化的图书相比,其社会教育功能更为突出,无论是先进理论的传播,还是传统文化的弘扬,高教类图书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其图书出版也体现着自身的特点。第一,专业教育定位鲜明。尽管图书的本质功能是对文化内容的传递,但高教类图书在专业性方面的出版定位始终更具标志性意义。高教类图书所承载的理论知识与先进文化影响范围广泛,是启迪人思想、更新人观念、武装人头脑的宝贵资源,同时也是开展高校专业教育的重要基础,无论是出版的严谨性还是教学的适用性,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其专业教育功能是出版工作的根本目标。第二,出版发行渠道固定。由于高教类图书在出版定位方面有其自身的特征,这也决定了出版发行渠道的固定性。长期以来,高教类图书所承受的竞争压力较小,其研发、编纂和出版一般由固定的出版发行机构完成。例如,中国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一直是国家规划教材出版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出版发行的固定渠道不仅有助于保证图书质量,也便于市场化推介的实现。第三,需要经过特定的周期。高教类图书的出版需要有一定的周期,这与其专业教育功能的定位是分不开的。随着不同专业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相应的理论内容不断创新,实践案例不断丰富,高教类图书也必然要时刻与之并行,通过编辑、出版,将最新的图书呈现出来。即使在数字时代,编辑出版效率较原先有了质的飞跃,高教类图书在编辑出版方面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3中国高等教育类图书出版面临的现状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图书出版行业带来深刻的影响,数字时代高教类图书的出版过程较原先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而出版的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出版质量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一,出版的过程极具变革。传统的图书出版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包括编辑、印刷和发行等,其中牵涉多个环节,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多,所以出版周期相对较长。而数字时代下,通过互联网的支持,图书出版的效率显著提高,数字化的信息分析、组织、加工、传递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实体出版向虚拟出版的转变更是不容小觑。可以说高教类图书所处的出版环境有了本质的变化,技术的注入与流程的改变又在进一步影响用户服务需求的发展。第二,出版的成本与日俱增。这种成本一方面来源于高教类图书出版本身的经济成本,另一方面也隐含不同质量图书出版所产生的社会影响。高教类图书的出版需要综合考虑劳动力、纸张、稿酬等成本要素,而这几方面的成本目前都是与日俱增。高教类图书的定价很大程度上是遵循国家对教科书定价的要求,价格浮动必须考虑市场购买力问题。此外,由于市场的开发与竞争的加剧,目前高教类图书的数量同样在迅速攀升,但是受市场推介选用机制的限制,精品图书教材常不能及时进入课堂,利用率低,因而也是一种隐性的成本损耗。第三,出版的质量有待提高。原先高教类图书出版的数量相对有限,而伴随教材出版市场化和数字时代的推进,高教类图书出版数量大幅增加,而且出版与教师自身的意愿密切相关,例如职称评定对教师出版教材的意愿触动。高数量并不代表图书的高质量,这也是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往往愿意选择一些国外教材进行阅读的原因。例如学生在学习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时选择国外教材作为参考文献,也说明国内高教类图书在出版质量方面存在的不足。 4中国高等教育类图书出版的发展思考 针对当前工作的现状,中国高等教育类图书的出版应当沿以下方向发展:第一,出版流程再造。对传统的出版流程进行再造不仅是为了形成新的盈利模式,更是为了分析和研究如何使高教类图书有效服务于用户。数字时代高教类图书的出版流程应当以采集、整合、编辑、传递为基础,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相应的内容资源、用户的阅读行为和习惯等,在对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实现立体化编辑,并应用全媒体资源开展信息传递。流程再造使内容资源得到进一步细分,便于根据用户需求组织编辑出版,缩减新文化知识从编辑到应用的周期。第二,实现跨界融合。数字时代图书出版行业借助新媒体支持、实现跨界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所以高教类图书也应适应这种潮流和趋势。而且跨界融合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用户。例如,在传统的图书资源以外,借助光盘、网络也可以存储大量的学习资源,跨界融合可以说是服务延伸的体现。数字化环境下,高教类图书的多元化出版才能更好地与用户需求相对接。第三,打造精品图书。正是由于数字时代图书的编辑出版效率显著提高,高教类图书的出版更要注重质量取胜,在关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避免单纯加速出版而忽视图书本身的价值追求。高教类图书因其特定的目标定位,在数字时代也应以精品图书为发展的目标,将先进的教育资源注入图书,从而凝聚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相应的人才队伍与之配合,精品高教图书离不开高素质编辑出版队伍的支持。 5结语 高教类图书的出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使命,同时也是与时代相并行的工作。数字时代赋予图书出版业新的契机,但挑战兼具。所以高教类图书应当顺应时代潮流,运用先进技术,加强对选题、内容的把控,同时从服务领域进一步延伸,实现跨界融合,用精品图书树立崭新的时代形象。 作者:黎恋恋 教育类论文:教育类课程设置英语教育论文 1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及问题 1.1课程设置现状甘肃民院外语系2010版的课程体系总体设置为“平台+模块”。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包含三个模块:教育基础课程、教育发展课程、教育选修课程。教育基础课程为必修课,共10学分,占总学分的4.59%,它包含教育学原理、基础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实务、现代教育技术,由教育科学系教师担任教学工作。教育发展课程为2学分,占总学分的1.83%,由外语系教师在第7学期教授“英语教学论”。教育选修课程要求至少修满12学分,占总学分的5.47%,其中课程教学策略、语言学习策略、经典教学案例赏析、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为外语系学生的限选课,每门2学分。其余4学分需选修教育科学系所开课程。而实践课程平台也包含三个模块:基础实践课程包含“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即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训练、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训练、教学技能训练、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每门1学分。专业实践课程包含教育调查、教育见习和实习、教育实习反思,而综合实践课程包含毕业论文设计。 1.2存在的问题 1.2.1课程结构不合理基础实践课程模块中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应该归属于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而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三个模块的分类标准模糊。教师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过小,约占总学分的11%,占总学时的12.63%。“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仅仅占总学分数的1.8%,不占课时。有限的授课时间,难以解决好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势必影响师范生职业专门化程度的提高和职业竞争力,最终影响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达标。 1.2.2课程资源不丰富教师教育类课程数量较少、且基本为必修课。教师选修课的4门英语学科课程,为外语系学生限选课,事实上,学生只能选修4学分的其它教师教育类课程。而且,部分教材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地体现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需求。陈旧的知识和理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无益于学生的教育观的形成。无法获取必备的现代的知识和理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校外课程资源中,教育实习基地较少,致使不少同学不能进行英语教学实践,而担任其它课程的教学工作。 1.2.3课程实施不得力教育选修课程集中在第6学期(夏学期)集中授课,课时密度较大,任课教师需要备课、撰写教案和讲义、制作课件、批改作业等,教学进度紧,任务重。教师教育类课程多是“填鸭式”讲授、学生被动地“静听”,缺乏实践。另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没有课时,要求结合校内试讲进行,但因为时间紧,内容多,无法兼顾。缺乏行之有效的课程实施保障导致“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成为一纸空谈。 1.2.4课程实践性不足实践课程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小,专业实践课程为11学分,仅占总学分数的5.05%。作为教育实环节的教育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教育实习的第一周是教育见习时间。在教育实习前,学生接受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机会很少。这种教育实践模式容易导致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脱节,师范生的学习从时间上分成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阶段,理论学习阶段缺乏实践体验与感悟的融通,而实践学习中又缺乏理论及时有效的指导。 2优化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建议 2.1优化课程结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规定的必修学习领域为:儿童发展与学习、中学教育基础、中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育实践。建议外语系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分为四个模块:教育理论课程(中学生认知与学习、教育学原理、中学英语教学论、心理学概论、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育技能课程(英语教师职业技能、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优秀中小学英语教学案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育拓展课程(选修课)、教育实践课程(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原专业实践课程中的“教育实习反思”建议整合入教育实习。“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包含普通话和中英文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字和中英文书面表达技能、英语教学技能、班级管理技能。 2.2丰富课程资源提供灵活多样、新颖实用、针对性强的课程满足未来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引导他们加深英语专业理解、解决英语教学的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经验,促进专业发展。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在原开设的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基础上,建议开发以下教育拓展课程,供学生选修:儿童发展、教育哲学、课程设计与评价、有效教学、学校教育发展、基础教育改革专题、中学生心理发展、中学学科教学设计、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心理辅导、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论文写作、教育政策与法规。利用我院本科评估质量工程建设的契机,鼓励广大教师建设“教师教育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通过“精彩一课”网络平台建设,构建和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2.3改进课程实施方式课程实施是课程设计者和课程执行者共同对课程调节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通过创造性的课堂实践,对教材进行“再开发”。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课程平台,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融入课程实施的过程之中。成为连接“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的桥梁,提高未来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使之能较快地胜任入职后的英语教学工作。在课程实施中,应该体现任务式、参与式、体验式、探究式、合作式的课程理念,使学生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感悟,并利用情景教学,模拟课堂、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快学生对教育理论的内化过程,引导他们建构教育知识、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师资培养机构教师长期形成的教学传统及工作方式的转变,也许是今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 2.4强化教育实践《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指出: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完善教育实践课程管理,确保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间和质量。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 2.4.1教育见习教育见习可以在大二进行,通过观摩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体验真实的教学情景,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它可使学生了解中学日常的教学管理、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听评课等教学相关活动,激发他们参与教学的动机和兴趣,加深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 2.4.2校内试讲校内试讲在第7学期进行,试讲指导内容包括:英语教案的撰写、英语教学法的基本理念、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听课记录的撰写、评课的基本要点、班主任工作等。按照“三步走”的试讲模式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第一步、指导学生撰写并修改教案,教案合格后方可参加微格教学。第二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微格教学练习。第三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试讲、听课、评课。 2.4.3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技能应用于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活动,它的教学效果在教育实习中得到检验。教育实习采用“援教顶岗”等方式,在第8学期进行。学生完成教育实习任务,并提交相关的教育实习材料、反思和总结。教育实习可“实现师范教育与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之间的优势互补、合作共建,增强了地方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基地学校之间的专业互动,促进了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 3结语 民族师范院校作为培训民族地区师资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重任,而在英语师资的培养方面,外语系责无旁贷。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有效的课程实施方式来保障。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应坚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育人为本、实践导向、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根据民族师范院校的办学定位,结合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满足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力求科学地设置和实施教师教育类课程,从而更有效地培养民族地区高素质的英语师资。 作者:杜丽辉单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 教育类论文:现代远程教育类教学革新探讨 一、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及趋势 步入21世纪后,承担远程教育的院校如雨后春笋,但多而不精。至2001年,全国试点院校多达67所,且规模迅速扩大。完全分离的教与学固定模式实际上只是一种网络自学,今后的该类院校将会向精和专的方向发展。再之,远程教育的质量亟待提高。试点院校高等远程教育的招生条件起点低,一般情况下只要报名就能入学。在培训产业中,远程培训所占比例还很小,大约不到5%,网络基础设施、技术、教师水平等各方面还有待提高。然而远程培训以其成本低、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重复展现等等与函授、电大不同的特性吸引了一批有远见的人士的加入,产业规模正迅速增长。总之,国内远程教育未来的总体趋势是远程教育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但是不同类型的远程教育,其发展的迅速、规模以及存在的问题会有很大的不同。 二、现代远程教育的问题分析 (一)一些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高 或许是因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较晚,不够成熟。目前很多的人对远程教育还是怀有抵触、消极情绪,很多的高素质人才不愿意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要求必须将信息技术同学科课程的教与学完美结合,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目前的现代远程教育机构大多数都按照要求配备了各种硬件设备,像电视机、DVD、卫星接收机及网络教室设备等丰富的资源,但由于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不能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个媒介,严重影响了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 (二)现代远程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与企业、市场的密切程度不够 我国的远程职业教育仍是“一家办学”,虽与有关企业也有“订单培养”方面合作,而缺少深层次的合作,办学活力不够旺盛,对需要人才的单位吸引力不强;缺少特色学校、品牌专业,学科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课程内容和结构不能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人才质量的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有差距。 (三)教育机构间、师生间缺乏双向交流 尽管当前互联网非常发达,信息资源丰富,但能真正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却非常少,很多的现代远程教育机构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很少,未实现教学信息资源真正共享。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限制了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发展。 三、现代远程教育改革的出路 首先,要加强质量监控,注重办学思想的转变,远程教育办学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第二,要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必须要牢固树立为学员服务的思想,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来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给远程教育学员的学习提供各种满意地服务。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现代远程教育的成败也取决于从事远程教育的专业教师的素质。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专业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学院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和积极开展教学质量评估等各种措施来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三,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远程教育的课程内容及课程结构融合在一起。教师在现代远程教育各学科的教学中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使现代信息技术同现代远程教育课程构成一个互动的整体,以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第四,必须加强学员的管理,切实提高学习质量。现代远程教育要严把学员的入学关,要通过严格的考试程序才能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学历及文凭的“含金量”。今后要严格按照办学要求来择优录取,教育内容要包括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等制度,以便提高学员的远程教育自觉学习的意识。加强学员的作业管理,严格执行远程教育作业管理制度,认真做好收交、登记及反馈工作。远程教育要严格考试纪律,让学员都要认真对待,用严格考试制度确保远程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要不断完善远程教育的硬件设施,不断加强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按照开展远程教育的设备标准和要求来建设好远程学习必须的机房及多媒体教室,加强远程教育结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确保使远程教育能利用好现代化信息手段来进行教学,为远程教育学院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总之,只有多种教改手段实现多管齐下,才能不断提高学员素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高俊芳单位:张家口学院图书馆 学前教育类就业情况调研 一、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现状调研结果 (一)学前教育专业待遇基本情况 1.月基本工资情况学前教育专业刚毕业时每月基本工资水平,不同的地区差异明显,但均集中在800-1800元之间。其中,43%的人认为在1200-1500之间,30%的人认为在1500-1800之间,18.9%的人认为在800-1200之间,6.5%的人认为在500-800元之间,远低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布的2011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848元,弱高于广西2012年最低工资标准1000元、广东2012年最低工资标准1300元。反映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各地平均工资水平均较低。2.学历待遇差别情况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与专科毕业生在待遇方面是否有差别的问题上,35%的人认为“待遇有差别”,54%的人认为“待遇没有差别,靠实力说话”,10%的人选择“不清楚”。对于改善待遇需要的工作年限,47.7%的人认为“刚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从业人员待遇要改善,需工作一年以上”,17.6%的人认为“需要两年以上”,13.7%的人认为“需要3-5年以上的时间”。 (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基于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15.6%的人认为“毕业生没毕业就有幼儿园与其签约”,39%的人认为“毕业生很轻松的找到工作”,26%的人认为“毕业生找工作难,常处于待业状态中”,16%的人认为“对学前教育专业失望的人大多转业”。反映了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三)市场对学前教育专业职业素质要求基本情况 1.幼儿园招聘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工作经验重视情况幼儿园招聘是否重视工作经验呢?51%的人选择“重视,有工作经验者优先”,36%的人选择“不重视,经验在积累,关键看能力”,13%的人选择“不清楚”。调研数据显示,与其它性质的工作一样,用人单位重视新入职幼儿教师是否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 2.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应承担的角色情况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应承担什么角色?选择的百分比分别是:幼儿教育教学人员85%,学前教育科研人员37%,钢琴、声乐等技能课教师70%,育婴师47%等。幼儿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性反映出用人单位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高要求。 3.学前教育专业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情况经调查发现,在问到学前教育专业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时,出现频数最多的核心词汇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勤劳、道德文化修养高、善于沟通、有良好的观察能力等。 (四)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地位认可基本情况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地位如何?45%的人认为“一般,没特别”,27%的人认为“地位高,跟普通老师差不多”,20%的人认为“地位低下,等同保姆”,8%的人选择“不是很了解”。反映了目前社会对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社会地位的认可度不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知存在一定偏差。 (五)目前幼儿园整体印象基本情况对当前幼儿园整体印象如何?56%的人认为“好老师少”,61%的人认为“小学化倾向严重”,62%的人认为“收入偏高或偏低”,67%的人认为“教育质量参差不齐”,47%的人认为目前“山寨幼儿园数量庞大”,还有79%的人选择其它问题。基于当前实际情况,调研对象对于我国目前幼儿园的整体评价并没有多大改观,认为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六)学前教育政策倾向基本情况 1.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态度社会各界对将学前教育是否应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均做出了自己的初步判断。具体情况是:53%的人选择“非常赞成”,31%的人选择“比较赞成”,只有16%的人选择“不赞成”。由此我们可以推出,大部分人对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是持支持态度的。 2.学前教育正式纳入国家义务教育体系的时间在目前形势下,对于学前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体系的时间问题,54%的人认为“还是长期的事”,26%的人认为“是短期的事”,20%的人“不了解”。由此我们推断,大部分人倾向于期望政府将学前教育尽快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3.学前教育最需要政府投入的方向目前政府最需要将资金投入到学前教育的什么地方以支持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55%的人选择“硬件设施”,68%的人选择“师资培养”,55%的人选择“对民办幼儿园提供适当的补贴”,60%的人选择“幼儿园经费补贴”,67%的人选择“提高从业人员待遇”,39%的人选择“对家庭困难幼儿适当减免费用”。反映了社会各界对目前在学前教育领域政府投入的具体方向理解各不相同。 4.所在地区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所在地区的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如何?10%的人认为“十分关心,能针对其教育特点适时向学校反馈意见并提出建议”,40%的人认为“比较关心,在获悉当地幼儿园教育出现重大问题时能采取相应措施”,17%的人认为“毫不关心,任其发展”,还有33%的人选择“不了解情况”。反映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存在差异。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归因分析 (一)缺乏健全的就业促进制度体系 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高师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整体就业情况较为理想,究其原因是受国家政策推动以及我国幼教行业迅速发展对学前教育专业需求骤增的驱动。对于一项要长久实施的政策,学前教育的发展不能单靠政策推动以及市场自发的驱动,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工作再次凸显了国家政策的配套政策的重要性。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就业政策,分别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师资格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国家和教育部有关文件和法规中有所规定,但是政策规定较为零散,没有形成统一可行的就业制度,而且因各个地方实际情况不一样而存在差异。如我国教师法规定“幼儿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但均缺乏实施细则,解释力度大,存在政策缓冲空间,必然造成各地实际执行力度的差异。目前,虽然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前景看好,但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并没有实质性改善和提高,不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从事幼教行业,不利于国家发展学前教育战略的实现,因此,学前教育政策的配套政策的制定迫在眉睫。 (二)培养与就业之间统筹机制不完善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高师生就业由“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机制负责,培养由高校独立负责,两方面常常存在脱节现象。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能力高低是就业单位选择的首要依据,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对学历、户籍等自身能力之外的因素考虑较少。用人单位招聘时,对学前教育专业要求较高,“重视工作经验”,要求“一专多能”,尤其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寄予较高的角色期望,认为本科毕业生应承担教学、科研、技能师、育婴师等多方面角色,同时要求有“爱心、耐心、责任心”等职业道德品质。“反映了学前教育专业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这是由学前教育对象决定的。”但是,目前一些高师院校由于自身的师资、学科发展、软硬件基础等条件不足以及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在学前教育高师生“招生质量、培养模式、师资配给、课程设置”等环节上“把关不严”,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高师生专业化成长,与市场需求相矛盾。用人单位也常会质疑学前教育专业高师生的培养质量,给学前教育专业高师生的就业双选工作造成一定困难,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幼教观念与学前教育发展不一致 当前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地位的认知和评价水平,折射出我国社会民众的幼教观念并不成熟。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度和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关注度,也直接影响民众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程度。民众对幼教行业的不了解和幼教观念的不成熟,突出体现在对幼教行业的理解偏差。如社会上对学前教育专业地位不重视,角色认知不全面,相当一部人对学前教育专业角色的认知停留在“等同保姆”的水平,认为幼儿园职能更多的是看管儿童,而不是重视儿童是否获得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和自由全面的发展。一些幼儿园迎合民众的幼教观念和幼教需求,在进行幼儿园整体发展规划时,更多的是考虑成本因素和效益因素。反映在学前教育专业就业上,则主要体现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历要求低、福利待遇低、社会地位低;反映在幼儿园管理水平上,主要体现在软硬件设施差,日常管理不规范等,导致我国幼儿园整体“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四)幼儿园整体水平滞后于社会发展 我国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从理念、制度层面上,扫除了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些重大障碍,我国学前教育初显繁荣景象,但它的改革也遵从教育发展的固有规律,自成体系。它的改革涉及到国家财政经济因素、政策制度因素、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调查情况看,虽然目前学前教育发展前景看好,但它依然还是弱势教育,还有待完善。当前社会各界对我国当前幼儿园整体印象的评价并不高,认为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如:“好老师少”、“小学化倾向严重”、“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山寨幼儿园数量庞大”、“农村幼儿园师资、设备、教育质量差”等。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前提,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关系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国家长远发展大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优质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骤增,与目前我国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形成鲜明的矛盾。基于目前幼儿园教育的整体评价情况,社会各界对政府在学前教育领域的投入、管理方面有较高的期望,以促进幼儿园教育在硬件设施、师资培养、经费补贴、教师待遇、规范管理等方面有所改变,同时,赞成适时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三、建议与对策 (一)建立健全学前教育就业促进制度体系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存在待遇和社会地位不高的问题,在当前经济社会背景下,部分幼教从业人员产生了一定就业心理失衡,“对幼教行业失望而转行”,不利于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缺少优秀人才进入机制,我国学前教育很难发展和完善起来。因此,有必要健全和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就业促进制度,制定相关机制,如财政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在政策的制定上适当向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倾斜,尽量以合理的报酬,去吸引、稳定和激励优秀人才从事幼教行业。同时,展开充分的调研和论证,以保证制度的合理性、适用性和可行性。 (二)强化高师生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就业竞争力 教学技能与艺体技能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和艺体技能的强化学习与训练,是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质量,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在这一环节,高师院校应从师资结构、课程教学、课程资源的利用、学科建设、教材开发等方面进行整体考虑,构建自己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特色,在训练内容的选择上,要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岗位职责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对高师生进行职业能力培训。一是基于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重实践、轻理论”的不足,增强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专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具有现代儿童观、现代教学观、现代教育观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二是要突出对高师生的“三字一话”、“课件制作”、“幼儿口语”等学前教育专业基本教学技能的强化训练,保障从教基本技能的学习。三是针对高师生音乐、舞蹈、美术等艺体技能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强化艺体技能日常训练,夯实艺术教学基础,以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到岗后开展艺术教学的需要。四是课堂教学训练全程化,通过“教案指导—试教—点评—教学反思—修改教案—再试教”的全过程,让每位学前教育专业高师生实践教学考核合格,熟练掌握教学技巧、互动策略和教育艺术。五是建立全程式职业技能培养制度和职业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注重长效机制,促进学生在大学四年持续性学习、训练和发展,培养“一专多能型”学前教育专业,为幼教行业输送优秀的“后备人才”。 (三)高校建立统筹机制,加强与幼儿园合作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是,目前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培养模式与其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极其相似,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和授课方式等方面缺乏自身特色。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亟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实践教学模块组成。高校要加强与幼儿园和一线学前教育专家广泛与长期地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培训方法等进行教学设计和改革,突破传统课程内容理论化、教学形式讲授化、教学设计学科化等弊端,引入“体验式”学习模式,注重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与合作幼儿园建立“实习-就业”一体化实习基地,加强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争取更多的专业实习与实践机会,切实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以适应21世纪我国发展学前教育高要求的需要。 (四)政府提高重视与关注度,规范管理 政府应提高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加强我国学前教育的管理、经费、师资、机构、课程等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规范管理。一是要建全财政体制,给予幼儿园适当经费补贴,改善软硬件办学条件,切实解决幼儿园教育中遇到的困难。二是完善学前教育专业人事管理体制和增加行政编制。要规范学前教育专业资格认证制度,为幼儿教育提供合格教师;要加强师资培养和学前教育专业继续教育,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优化幼儿园师资力量;要健全和强化学前教育专业职称晋级制度,为幼儿园培养“名师”。三是要建全学前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规范对幼儿园的管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在扶持合格公私立幼儿园的同时,杜绝山寨幼儿园现象。四是完善课程管理体制,针对其教育特点,对幼儿园建设提出科学指导与建议,改革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五是对家庭困难幼儿提供“困难补贴”,保障每个幼儿都能有学上。在时机成熟时,适时将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体系当中,促进学前教育机会公平。六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快培育社会民众正确的幼教观念,让人们知道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避免对幼教行业认识不足导致幼教选择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促进我国幼教行业长足发展。 作者:曹绍平苏艳娥谢秀媚单位:河池学院
包装毕业论文:品牌包装设计毕业论文 品牌包装设计应从商标、图案、色彩、造型、材料等构成要素入手,在考虑商品特性的基础上,遵循品牌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如:保护商品、美化商品、方便使用等,使各项设计要素协调搭配,相得益彰,以取得最佳的包装设计方案。如果从营销的角度出发,品牌包装图案和色彩设计是突出商品个性的重要因素,个性化的品牌形象是最有效的促销手段。 (一)包装图案的设计 包装图案中的商品图片、文字和背景的配置,必须以吸引顾客注意为中心,直接推销品牌。包装图案对顾客的刺激较之品牌名称更具体、更强烈、更有说服力,并往往伴有即效性的购买行为。它的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形式与内容要表里如一,具体鲜明,一看包装即可知晓商品本身。 2.要充分展示商品。这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用形象逼真的彩色照片表现,真实地再现商品。这在食品包装中最为流行,如巧克力、糖果、食品罐头等,逼真的彩色照片将色、味、型表现得令人搀涎欲滴;二是直接展示商品本身。全透明包装、开天窗包装在食品、纺织品、轻工产品中是非常流行的。 3.要有具体详尽的文字说明。在包装图案上还要有关于产品的原料、配制、功效、使用和养护等的具体说明,必要时还应配上简洁的示意图。 4.要强调商品形象色。不只是透明包装或用彩色照片充分表现商品本身的固有色,而是更多地使用体现大类商品的形象色调,使消费者产生类似信号反映一样的认知反映,快速地凭色彩确知包装物的内容。例如万宝路烟盒上身采用暗红色,下身是纯白色,色彩搭配醒目、突出,使人联想到西部牛仔的阳刚之气。烟盒上方饰有烫金的菲利浦 #8226;莫里斯公司的标志:两匹骏马护卫着一顶金色王冠,再加上黑色的Marlboro商标,更使人觉得万宝路气度不凡。 5."石门家族"式的包装,要将其重点体现在包装的主要展销面。凡一家企业生产的或以同一品牌商标生产的商品,不管品种、规格、包装的大小、形状、包装的造型与图案设计,均采用同一格局,甚至同一个色调,给人以统一的印象,使顾客一望即知产品系何家品牌。 6.要注意功效设计。包装图案中的功效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保护性能设计,包括防潮、防霉、防蛀、防震、防漏、防碎、防挤压等。 ②方便性能设计,包括要方便商店陈列,销售;方便顾客携带、使用等。 ③推销性能设计,即无需销售人员的介绍或示范,顾客只凭包装画面文图的"自我介绍"就可以了解商品,从而决定购买。 包装图案的设计手法,则要求以其简单的线条、生动的个性人物、搭配合理的色彩等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苏格兰威士忌酒中的皇家礼炮21为例。该酒是经过21年精心酿制而成的,用蓝、红、绿三种颜色的宫庭御用精制瓷瓶盛装,瓶身上刻有持剑跨马的圆桌骑士形象,品牌商标图案上有两架礼炮,并配有苏格兰威士忌协会颁发的21年酒龄的鉴定证明,整个包装显得典雅、富贵。以至于有的人喝完酒后,将酒瓶细心地收藏起来。 包装图案设计禁忌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因而也就有他们自己喜爱和禁忌的图案,产品的包装只有适应这些,才有可能赢得当地市场的认可。包装图案设计禁忌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几何图形禁忌几种。这里不多赘述。 (二)包装色彩设计 色彩在包装设计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竞争激烈的商品市场上,要使商品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产品的视觉特征,更富有诱惑消费者的魅力,刺激和引导消费,以及增强人们对品牌的记忆,这都离不开色彩的设计与运用。 日本色彩学专家大智浩,曾对包装的色彩设计做过深入的研究。他在《色彩设计基础》一书中,曾对包装的色彩设计提出如下八点要求: 1.包装色彩能否在竞争商品中有清楚的识别性; 2.是否很好地象征着商品内容; 3.色彩是否与其他设计因素和谐统一,有效地表示商品的品质与份量; 4.是否为商品购买阶层所接受; 5.是否是较高的明视度,并能对文字有很好的衬托作用; 6.单个包装的效果与多个包装的叠放效果如何; 7.色彩在不同市场,不同陈列环境是否都充满活力; 8.商品的色彩是否不受色彩管理与印刷的限制,效果如一。 这些要求,在商品包装的色彩设计的实践中无疑都是合乎实际的。随着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商品市场的细分化,对品牌包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和细致起来。为了更准确地掌握不同种类商品包装色彩设计的不同要求,我们可以将生活消费品划分为三大类别,分别提出色彩设计的具体要求: 第一类,奢侈品。如化妆品中的高档香水、香皂以及女性用服饰品等;男性用如香烟、酒类、高级糖果、巧克力、异国情调名贵特产等。这种商品特别要求独特的个性,色彩设计需要具有特殊的气氛感和高价、名贵感。例如法国高档香水或化妆品,要有神秘的魅力,不可思议的气氛,显示出巴黎的浪漫情调。这类产品无论包装体型或色彩都应设计得优雅大方。再如,男人嗜好的威士忌,包装设计要有18世纪法国贵族生活的特殊气氛,香烟包装设计要求有一种贵族的气质感。健牌特(KENT)香烟的烟盒遍体为白色,一座白色的古城堡耸立在一片白色之中,再配以金光灿烂的"KENT"商标,会使人联想起古老的城堡里的贵族生活。骆驼牌(CAMEL)香烟盒的底色是淡黄色,暗喻广阔的沙漠。背景图案上的金字塔和棕桐树代表古老的东方,给人一种神秘的和原始的感觉。这类商品的包装都应给人一种高价名牌的感觉。国内的"茅台酒"、"五粮液"、"沪州老窖"、"中华烟"、"云烟"等极品包装,也在设计上开始向国际名牌看齐。 第二类,日常生活所需的食品,例如罐头、饼干、调味品、咖啡、红茶等。这类商品包装的色彩设计应具备两点特征:(1)引起消费者的食欲感;(2)要刻意突出产品形象,如矿泉水包装采用天蓝色,暗示凉爽和清纯,并用全透明的塑料瓶,充分显示产品的特征。目前国内这一类型的产品以广东的食品、饮料、矿泉水等较为成功。 第三类,大众化商品,如中低档化妆品、香皂、卫生防护用品等。这类商品定位于大众化市场,其包装色彩设计要求:(1)要显示出易于亲近的气氛感;(2)要表现出商品的优质感;(3)能使消费者在短时间内辨别出该品牌。 包装毕业论文:毕业生包装艺术之我见 本文作者:王策、胡爱荣 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成教学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为此,毕业生联系工作时都不会忘记给自己来一番包装。所谓包装是指用文字材料,表达能力,素质等物化后的无形材料,把毕业生打扮起来,通过物化表现人才的特性,体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参加人才市场竞争。因此,如何艺术的包装自己,这是摆在毕业生面前的新课题。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做好文字材料包装 毕业生要搞好文字材料包装是求职成功的第一步。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搞好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的工作总结,力求写出在学习、生活上的奋斗精神,反映出刻苦学习,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谈出设想,展示超前意识,并对自己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其次,要填好自荐表,写好求职信。在写求职信时,应该有针对性,告诉用人单位你为什么要到该单位、该岗位工作,你有什么专业知识,有何特长,具备什么能力,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力求用词准确,条理清楚,并通过求职信吸引用人单位。展示你的研究成果,表现你的研究能力,通过文字材料包装,描绘出完整的自我。 二、注重择业心态包装 毕业生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要获得择业的成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是不可行的,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包装,排除心理障碍: l、增强竞争意识,克服依赖心理。毕业生走向市场,“带来了大学生就业体制的深刻变化”,“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优胜劣汰”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要求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必须转变,从上了大学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择业靠学校分配,转变到端“泥饭碗”的观念上来,增强择业的危机感,更新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选择单位少考虑企业的性质,要多看企业发展,少看眼前利益,一旦自己选准了方向,你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追求成功,不成功绝不罢休。树立知识经济观念,破除等靠思想,创造机遇展示自己的才能。 2、增强可信度,体现自己的真诚。首先,态度要诚恳。毕业生在与招聘者交谈时,不要心不在焉,在人才市场上往往有许多招聘单位同时登台,注意不要在与这家招聘者交谈时,眼睛却看着另一家。其次,表达要准确,少用“可能”、“大概”等词语,以免给他人造成一种不可靠的感觉。最后,内容要真实,对于自己的优点,不说过头话,对于缺点也要坦然相月二‘习O 3、表现风度,展示自己的气质。一方面要体现外在美,要克服不修边幅的不良习惯。要展示内在气质。言语是一个人内在气质涵养的外在体现。毕业生要注意用自己的魅力,展示自己。在被婉言谢绝时,要道声“谢谢”,在遭到直言拒绝时,不要出言不逊,在可能录用时,也不要欣喜若狂。 4、保持热度,表现热情。毕业生要培养自己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情感,精神饱满,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豁达大度的形象,笑对学习,笑对生活,笑对选择,以良好的心态参加市场竞争。 三、塑造自我,搞好形象包装 形象通常上指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在塑造自我时要坚持内在美和外在美相统一的原则,搞好形象设计。 1、毕业生要做到内在美。内在美是人类的核心,是塑造自我美的精神支柱,它体现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言论行为之中。首先,要端正人生目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牢固地树立“敬业”、“创业精神”,有吃大苦、耐大劳的思想准备,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终身。其次,毕业生在择业时对自己的志向及个人综合素质来个准确的定位,适当降低心理期望值,扩大就业范围,增加选择余地。最后,离校前不忘充电,抓紧时间,进行最后的冲刺,尽一切努力,充实自己,争做全面发展的人才。 2、大学生要做到外在美。外在美指人体的服饰、言行之美。同时它也是内在美的表现。因此,毕业生在准备面试前,必须事先整理你的思想,认清你的能力,而且还要多花一些时间去思考如何包装自己,才能给用人单位留下美好的印象。 首先,向军人学习,矫正自己行、站、坐姿势。走路要轻、灵巧;坐要稳重、端正、大方、自然、舒适。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在你的身上处处体现着青春活力。其次,搞好服装包装。服装是文化的表征,是思想的形象。服装打扮不仅能反映一个人的审美情趣,而且体现一个人的人格。遵循可体,人时,人俗的审美原则来穿衣服,戴帽子。最后,注重语言包装。语言是心灵的泉水,从中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情操。大学生要做到“五讲四美”,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修养,经常使用礼貌语言,不讲粗话、脏话,不恶语伤人,待人热情坦诚。在与人交谈时,应注意发现别人感兴趣的话题,不要太多谈自己,同时要善于倾听别人的言论,尤其注意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与人相处,不卑不亢,注意小节,不要因小失大。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树立良好形象奠定基础。 四、树立素质意识,实行素质包装。 毕业生包装是权益之计,而真正的素质包装贯穿于大学生活的整体过程之中,在德育,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健康人格上,讲素质,提高素质,努力创造培养和提高素质的氛围,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包装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首先,毕业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认真的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讲政治,讲团结,识大体,顾大局,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心和决心。第二,培养自己的创造性。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和科学方法,开发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加强对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从而使自己形成创新意识,不断进取的精神,使自己的潜能尽可能地变为现实能力。第三,培养自己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多方面的技能,按照会通文理,会通古今,会通中外,会科研,懂管理等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把自己人培养成为懂业务,会管理,复合型人才。第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要明确历史任务,选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献给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第五,发挥优势,培养特长、兴趣和个人能力,进行自我设计。从而使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得到充分发掘,把自己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接受社会挑选。 包装毕业论文:小议包装毕业设计的评估问题 一、毕业设计选题中难度系数与评价 所谓难度系数是指完成一件事情的难易程度,是评价事情完成优劣的一个关键因素。毕业设计的难度系数特指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对包装选材、内部结构、外部造型、装潢设计等环节,在原创性、创新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体现出的程度,以及所需能力范围的大小予以综合评定之后的总数值③。如前沿性的选题或者实际应用类的选题,其难度系数往往大于一般的传统选题或虚拟选题。因为前瞻性选题在设计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更高,而实际类选题对选材、成本计算、工艺等环节的要求更高。值得注意的是,包装设计中还有几个环节的完成与实现是比较难的,如以容器创造性的造型与结构设计、开启方式设计、原创性符号为主导的装潢设计等。这些难度系数较大的设计选题,更加能够体现出学生在学习阶段的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但是,由于部分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其虽然从事设计教育,却没有设计实践的具体经历,一定程度上对选题设计难度系数缺乏客观的把握,从而导致在指导与评价作品的过程中出现误导,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仅追求作品的展示效果,忽略了设计的过程与设计的难度。很多学生在这种误导下迷失了方向,急功近利,追求外表,忽略本质,尽力避免一些难度系数较大的环节,进而大大降低了设计的难度系数。在2012年湖南工业大学的毕业设计评分中,就出现了上述情况,试举两例进行说明:其一是没有内部结构的瓷器包装设计,其二是盗用他人设计元素的儿童文具用品包装设计。这两组包装作品的情况有相似之处,都具有华丽的外表,整体性强,数量多,初看都可列为优秀设计作品。然而,仔细查看,这组瓷器包装的内部却未见一个内结构。而另外一组文具包装,其装潢元素和品牌字体都是套用现有元素,没有设计者的原创成分。作为本科包装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所要检验能力包括整体策划能力、装潢设计创新能力、结构造型设计创新能力等,如瓷器之类的包装设计,它的内包装结构比外包装造型更重要,难度系数也更大,而该学生的包装只完成了该套设计任务的难度系数最小的装潢设计部分,未能把握设计的核心内容。而这组文具包装即为商业设计中所谓的“模版设计”,以套用别人现成的元素进行半模版设计,属于一种低水平的粘贴与版式设计,不能称为真正的包装设计。这种偷梁换柱的做法,大大降低了设计难度与设计含量。以上两组作品,如果仅看作品的外表,忽略本质,抛开难度系数,其评价结果将完全不同,后果可想而知。 二、毕业设计中“劳动工作量”与“设计工作量”之辨析 近年来,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数量每年呈递增趋势,每个班级的毕业展示作品数量都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规定,甚至有超过了20多倍的。仅从表面现象上看这毋庸置疑是件好事,但细细看来这些设计作品很多都是对形式相同的包装进行多个复制,其原因值得我们深思。难道学生真的在水平与做事态度上提高了这么多?一些学生根据往届学长的毕业设计经验,认为数量越多分数就会越高。当然如果能在短时间内把每一个包装都设计得兼具功能性与创新性是值得鼓励的,但如果只是追求数量上的简单复制,那就违背了设计的初衷。他们误解了所谓“工作量”中的两个概念——“设计工作量”与“劳动工作量”。并不是作品数量越多,就表明在设计过程中的工作量越大。如果把同样的盒子进行机械的复制,那只能代表其劳动工作量大。这种盲目追求劳动工作量的做法与包装设计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我们不是培养绘图员与设计员,而是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设计师。设计工作量其实是一种在设计过程中耗费的工作量或者说是设计含量,即在完成一套设计的各个环节所花费的设计时间、心思与精力。设计工作量的评定可以在整套设计过程符合包装设计程序前提下,用设计作品中的设计点的数量以及每个设计点的含金量来合计而得。在此定义之下,很多学生的设计便显得“华而不实”。他们往往追求作品的外表华丽却忽视了包装本质,甚至为了达到设计效果,“不择手段”颠倒设计程序,“为做包装去设计包装”。他们在设计过程中,先寻找好听的品牌名称、现成的元素、好的包装结构,然后根据结构与装饰来搭配相应的内装物,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包装设计的一般步骤——根据产品或商品的基本特征去设计包装。这样的设计在设计工作量上必然远远小于正常设计的设计工作量。因此,即使是相同的设计,其设计工作量也有可能有很大区别,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严格把关。以上是笔者在近年来的毕业设计指导中发现的几点问题,并提出的一些个人看法。希望本文能够对包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设计过程中更好地把握选题与设计,以及指导包装设计的毕业设计导师合理地甄别出好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作为一名包装设计专业的教师,笔者建议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多引入一些企业的实际项目或者一些前沿性的创新课题,在设计的过程中鼓励原创性的作品,做到仔细鉴别,准确评判,以起到正确引导学生设计方向的作用。 作者:柯胜海 包装毕业论文:探究职高包装毕业考核的方法 包装专业的某一设计任务为完成某一品牌的产品包装装潢设计,毕业设计仅体现为作品数量的增加,但形式与课程作业基本相同,此类总结式的考核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系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但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其对自己在整个包装设计过程中的认识思考能力有所减少,毕业设计应该是对整个教学环节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专业技能体现。 一、技能鉴定的考核模式 高职毕业考核的标准应该是技能+理论+价值观的总和,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能认证,还包括理论知识的应用以及学生对某一事物的评价和总的看法,这就包括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所以简单地以技能鉴定作为高职毕业考核的方式也是不符合教育的持续发展规律的。[2]可以看出,以上三种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职教育的目的,但都有其片面性,都不能全面地体现高职教育的宗旨,因而,必须找到一种适合高职毕业生的考核模式。这就要求改革现有的高职毕业考核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在教学的最终环节上采用多层次、多元化地教学考核模式为社会和企业输出“合格产品”。 二、高职包装专业毕业考核的多元化模式改革 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毕业环节的考核对学生的就业意义重大。在制定专业培养计划时,笔者所在教研室确定了详细的人才培养方案,即面向包装技术与包装设计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包装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包装结构设计、包装造型设计)能力和包装印刷设备操作能力,能适应包装设计行业与包装印刷行业的工作岗位和能在包装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生产与生产现场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必须采用符合笔者所在学校高职包装专业特色的毕业考核模式,将考核学生的理论探索与写作技能的毕业论文形式进行改革,使毕业考核的导向由学术性转变为应用性、实践型,重视学生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本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及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目标,主要从毕业考核的内容、形式和工作过程等方面来开展多元化的毕业考核教学工作。毕业设计的考核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面向社会实际,同时,由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也应该注意毕业考核形式的深度、广度、难度、期限,应在毕业设计中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及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根据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的不同岗位群(电脑艺术设计、包装印刷、印后加工、包装辅助设计、包装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等),可以从常规型设计+报告型、工程实践型、创新创业设计型、工程项目管理型等多元化的毕业设计类型入手。 (一)毕业设计+设计报告型 该类选题一般占毕业设计的50%左右,主要是“假题真做”的方式进行,一般课题形式主要为包装装潢设计、包装系列广告设计等。即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和视觉原理,通过绘画、摄影、图案、文字和色彩等借助计算机进行平面的外观设计,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这类题目是毕设计学生选择的热点题目。此类课题广泛、取材容易,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给的方向和题材,或学生自选题材,一般为每人一题,食品、医药、化工等各类行业都可以成为创作的题材,此类包装装潢设计容易出彩、系列感强,在视觉展示上冲击力强。[3]在毕业设计开始之时就让学生根据兴趣点进行设计并且完成设计报告书的撰写,此类“实践作品+设计报告”相结合的形式,使得学生能够把实践放到重要的位置,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设计报告不像传统论文要求那么高,容易完成;其次,设计报告是对自己完成作品的阐释,学生有话可说,有能力完成;再次,设计报告有很强的针对性,杜绝了学生抄袭的现象。 (二)工程实践型 该类型的毕业设计为实际型课题,一般占毕业设计的30%左右,这类毕业设计特别适合已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协议或正在联系接收单位的学生,学生可以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结合起来,在学生第九学期进入实习单位后,可以根据实习单位的实际工程设计需要进行设计,此类方式既能得到校内指导老师的指导,亦能在实习岗位上与实习单位的前辈交流学习,既为企业解决问题、又能最终完成毕业设计,可谓一举两得。学生这类课题的毕业设计考核能为今后实现“零距离”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江苏省包装业发达,且江苏省新闻出版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已经与多家企业确定人才培养合作意向,建立了多元化的实践基地,因而,学生到企业实习较容易碰到工程时间类课题,例如,学生实习所在企业需要的纸箱机构CAD设计即可以作为一个课题,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学习过包装结构设计和包装CAD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因此,在实习单位进行该课题是具有可行性的。 (三)创新创业设计型 该类毕业设计为创新型课题,一般在高职包装专业中占毕业设计的10%左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运用在包装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设备的应用较快,包装技术与设计的应用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与突破。拿包装材料来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品更强调内包装材料的实用性、环保性和外包转的艺术性,任何材料的结合和使用都应该符合包装印刷技术的规范性、包装运输的适用性。此类课题主要通过学科竞赛、创业大赛和创新团队等团队活动来实施创新创业类的毕业设计任务。包装专业一般为包装结构设计、包装运输设计、包装机械典型部件的设计创新等,对学生的专业要求相对更高,需要试验室设备等资源,既考查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又考查学生结构参数、运动参数的选择与确定的计算、分析能力,难度较其他考核形式增加,但这类毕业设计的创意型作品形式往往能带给人们对包装全新的感受和认识,即有专业的表现,又有综合材料的运用。创新型设计往往是由小组合作完成,指导老师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和全过程指导,从毕业设计的专业考查、市场调研、课题选定、设计方案的深化、造型设计等进行制作,最后形成成品和一本图文并茂的设计报告书,创新性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这种指导模式涉及的师生人数多,必须加强管理与监督。 (四)工程项目管理型 工程项目管理型毕业设计一般在高职包装专业中占毕业设计的10%左右。根据包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必须里了解包装的流通设计与销售设计等,学生实习时从事的包装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包装工艺设计与业务经营等岗位,这一类的毕业设计也必须结合实际的项目来完成,可以是包装的运输流通设计工程或产品包装销售策划预案等。[4]多元化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构建倡导体系的开放性、重视形式的多元性、强调模式的可操作性。毕业设计的多元化教学模式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与监控,建立毕业设计奖励机制和完善的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综上所述,毕业设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规范性以及创造性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多元化模式应结合自身院校特点和地方经济发展情况而进行,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与专业为依托、以岗位要求为目标、因岗施教、因材施教为原则,不断地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相信高职院校毕业考核的多元化模式一定能实现各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与高技能人才。 作者:周凤玲 包装毕业论文:包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思考 1毕业设计环节的具体内容 不同高校毕业设计时长不同,通常为期半年左右。根据包装设计专业的特点,毕业设计时长为24周,包括设计选题、市场调研、设计构思、设计定位、设计定稿、设计说明、毕业答辩、设计作品展览等环节[1]。毕业设计选题是否合适,是毕业设计成功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毕业设计选题包括实际选题和虚拟选题,笔者建议选择虚拟新颖的课题,赋予学生更大的想象发挥空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而陈旧的实际性课题在设计上已达到成熟完美阶段,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意思维,学生竭尽全能仍难以超越。选题确定后,教师指导学生展开调研,根据选题对相关同类产品的竞争情况、目标消费者基本情况以及包装装潢设计、包装材料等内容进行考察。在市场调研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接下来进行设计方案的构思与制作。教师要求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方案草图来促进思路的不断延伸和拓展,派生出新的思路和方案,进而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最后,要求学生运用矢量软件Illustrator、CorelDraw和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进行设计制作,从图形、字体、色彩、形式上来表达设计主题,最终参加毕业设计答辩和设计作品展览[2]。 2当前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毕业设计创作实际时间难以掌控。包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时长为24周左右,前期阶段由于学生外出实习、就业、考研等各种原因,很难如期完成毕业设计。部分学生受传统观念束缚,就业期望高、看重工作城市环境、全力以赴考研等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并有下降的趋势。另外,学生对毕业设计前期的选题、调研不重视,后期赶时间赶进度,整个教学环节自由度大、开放性强、持续时间长,教师难以掌控学生的创作实际时间,严重影响设计作品的质量。2.2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单一,设计同质化现象普遍。大部分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包装设计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和专业课要求基本一致,仅要求系列化设计作品数量增加,忽略了专业知识、设计实践的升华。包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是集实践和创新为一体的综合教学环节,其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设计兴趣和激情,设计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作品少之又少,普遍存在选题不够新颖、内容同质化、设计形式过时等问题。2.3毕业设计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设计展价值难以体现。包装设计专业操作性强,实践难度大,每年高校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能够真正投入到实践中去的少之又少,其毕业设计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问题严重,主要体现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与设计过程两个方面。设计前期,学生对选题有很多想法却很难找到合适的课题,亦或课题合适却没有完成课题的实际能力[3]。设计过程中,学生态度不够严谨,对资料收集、调研分析不够,缺乏实践经验,导致设计作品缺少内容,无法投入到实践中去。由此可见,学生在毕业创作过程中仅有好的创意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实际选题需要具备付诸实践的可行性。毕业设计展是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平台,而多数高校因为多方面原因毕业设计展的价值难以体现。第一,毕业设计展览过程中,学生缺乏设计作品展览方式和展览空间上的专业指导,展厅布置凌乱无特色,没有专业的统筹规划。第二,受资源和场地的限制,毕业设计展览时间有限,通常为两三天,加上宣传力度不够,对外交流受阻,观展人群不多且单一。第三,多数高校毕业设计展览形式是典型的封闭式,与企业、设计市场没有沟通和合作,相关设计信息无法及时互换,最终导致企业不了解高校的教学科研成果,师生也不清楚市场的人才需求和设计导向。 3毕业设计教学思考 3.1建立毕业设计评价体系、激励机制是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由指导教师、教研室或评审小组、答辩小组、学院工作小组4部分综合评定,评价体系包括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设计说明、答辩、设计展览5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具体的评分细则。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体现了学生毕业设计最终成绩的公平性,而且兼顾了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保证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同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从严治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使其由被动变为主动,全身心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去,并针对不同需要、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激励,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3.2毕业设计与包装设计大赛联合是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关键将国内知名包装设计大赛科学合理地引入毕业设计教学中,指导教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战型实践展开毕业设计教学,使毕业设计教学真正服务于社会。学生以实际项目为设计选题,提高其设计创作的积极性,使设计从创作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有所创新。毕业设计与包装设计大赛的结合,使其有的放矢,提高针对实效性,强化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互动。如果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被企业认可或被采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促进教学价值和创意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最终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3.3优化指导教师团队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举措。3.3.1采用教师工作室制方式。所谓教师工作室制方式,是指由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负责人,由多名初中级职称的教师作为主要成员,整合重组师资力量,共同指导毕业设计教学。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教师和学生可以双向选择,教师可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教学拟定设计选题,学生也可根据自身优势和能力选择课题。同时,学生能够得到多名教师的指导,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不足,促使教师对选题方向和设计制作表现形式多样化的整体把握[4]。3.3.2发挥退休教师优势,培训青年教师退休教师。有专业业务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等优势,返聘退休教师并以退休教师带青年教师形式指导毕业设计教学。与此同时,定期派遣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并要求每学期带学生到企业锻炼实践,这样既提升了教师的专业修养和教学能力,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3.3.3邀请知名专业人士参与和监督。邀请包装设计专业领域具备实践经验的知名设计专家,或者其他高校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参与毕业设计教学指导和答辩工作,将其设计特色、设计技巧与方法、评价体系等贯穿于整个设计教学过程中,增进了各高校之间在专业学术上的交流与学习,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设计视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层次,增强了学生的设计实战经验,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举措。3.4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推进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途径。包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积极提倡艺术与工艺融合、不同专业横向参与的教学理念,理性与感性共存,采用灵活多变、个性创新的教学方法,既可巩固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又可促使学生掌握新的设计理念与实践经验,是学生学习能力可持续性的体现;既可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可展现学生独特的设计创意,是教学实践价值的体现。同时,积极利用与企业合作的实践平台,增强学生的设计实践,提高学生的设计领悟,从而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因此,教师需要重新认识毕业设计,灵活安排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最终推进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4结语 包装设计专业与市场需求趋势的发展密切相关,毕业设计作为实践和创新结合的综合教学环节,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学生专业水准和高校专业发展程度的衡量标尺,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多元化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师应针对毕业设计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全方位多角度积极深化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拓展教学思路,优化教师队伍,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作者:陈丽莉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包装毕业论文:关于包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及评价的几个问题 【内容摘要】针对目前高校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文章着眼于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专业,探讨了选题与最终作品展示的矛盾、选题中难度系数及评价、对“劳动工作量”与“设计工作量”的准确认识等内容,认为要强化对毕业设计原创性、创新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鼓励引入实际类选题或前沿性的创新选题,倡导原创性的设计作品,以正确引导学生从事设计创作。 【关键词】包装设计 设计教育 评价标准 毕业设计 毕业选题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设计过程及作品的评价标准,不仅能引导学生的设计动向,还能把握该专业的发展方向。因此,一个合理的评价标准是决定该专业办学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①。影响毕业设计评价标准的因素包括选题、最终展示效果、创新性、完成情况、作品的价值等。从各艺术类高等院校的毕业设计作品,并结合笔者多年从事设计教学的实践来看,对毕业设计予以评价最为关键的环节在于选题。因为一个好的选题不仅能反映设计者对该领域设计现状的了解情况,还能检验设计者对设计前沿动态的熟知程度和对设计未来发展的研判精神。选题作为影响评价标准的重要因素,其价值体现在选题本身的创新性与价值以及选题的含金量与题目对最终作品展示效果的影响因子上。本文针对目前高校毕业设计中有关选题与评价方面的几个问题,结合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中所显现出的诸多不足,深入分析其原因,力图探求一种更为合理的评价标准,使得学生明晰毕业选题及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核心问题。 一、选题和最终作品展示的矛盾性问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必经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作品的最终展示效果。很多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这一环节出现了问题,以至于导致其最终作品展示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在于选题和最终作品展示的矛盾性问题。在选题环节中,学生因对包装设计本质理解不够透彻,只对包装装潢部分进行思考,而缺少对包装造型结构设计的考虑,由此致使最终作品展示效果的整体弱化。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其中大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包装结构合理,但是整体形式呆板;另外一种情况是包装展示效果多样化,但是包装个体的设计合理性被忽略。 2012年湖南工业大学的毕业设计最后评分中就出现了几个很典型的例子。在评委对毕业设计进行评分之后,很多学生对分数存有疑问。其中一位学生的作品是扇子的包装,其包装从艺术角度来看,在班级中算是比较优秀的。她的作品以古典四大美女的图形元素进行创作,给人唯美之感。从作品中可以看出,该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在设计过程中也非常用心,她所设计的大扇形礼盒制作精美、工艺复杂。因此,在其他学生看来她的设计很有可能被评为优秀,但是,最后该学生作品却险些被评为不及格,这是为何?根本原因在于她所设计的扇形包装盒在结构设计上的不合理。她的作品由不同尺寸的盒型来构成系列,包括两种:一种为长方体的盒型,另一种为便于扇子展开之后盛装而设计的扇形盒。初看这种扇形盒的不规则形态,突破了多个长方体盒型的单一形式,在美学中似乎是一种合理的处理方法。但当我们从包装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其不合理之处就尤为明显。众所周知,包装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保护产品,任何其他的功能都是建立在保护功能的基础之上②。纸质折扇本身就是一种易损坏品,所以,对其包装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保护扇子的扇面,具体而言,一方面避免外界对其进行损坏,另一方面避免扇面在空气中因氧化、受潮等而变色、变形。然而,该学生将扇子展开之后再进行包装,这种做法使扇面更容易受到破坏,显然是违背了包装设计的本体功能要求。作为包装专业的学生,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即使她的作品在艺术感的表达方面表现突出,也仍不能说它是一个合格的包装。 通过答辩环节的了解,笔者得知,该学生在设计时也意识到了扇形盒结构的不合理,但是为了作品的最终效果,仍舍本逐末加入了此款扇形礼盒。在她看来,如果把扇子闭合之后予以包装的话,包装形式便只有单一的长条形盒,展示效果将十分单调,因此,为了从形式上打破单调的展示效果,她才补充设计了这样一款违背包装常理的包装盒。毕业设计作品中,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很多学生为了使作品达到一个良好的最终展示效果,而在设计的后期以牺牲包装设计的本质功能为代价,来弥补作品在设计形式上的不足。溯其根源还是在于他们在选题时,缺乏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整体规划,从而导致了设计选题与作品最终展示效果的矛盾性问题。 二、毕业设计选题中难度系数与评价 选题的好坏与否固然是影响毕业作品最终展示效果的首要因素,但评价毕业设计作品的优劣还关涉到选题的难度系数。所谓难度系数是指完成一件事情的难易程度,是评价事情完成优劣的一个关键因素。毕业设计的难度系数特指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对包装选材、内部结构、外部造型、装潢设计等环节,在原创性、创新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体现出的程度,以及所需能力范围的大小予以综合评定之后的总数值③。如前沿性的选题或者实际应用类的选题,其难度系数往往大于一般的传统选题或虚拟选题。因为前瞻性选题在设计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更高,而实际类选题对选材、成本计算、工艺等环节的要求更高。值得注意的是,包装设计中还有几个环节的完成与实现是比较难的,如以容器创造性的造型与结构设计、开启方式设计、原创性符号为主导的装潢设计等。 这些难度系数较大的设计选题,更加能够体现出学生在学习阶段的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但是,由于部分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其虽然从事设计教育,却没有设计实践的具体经历,一定程度上对选题设计难度系数缺乏客观的把握,从而导致在指导与评价作品的过程中出现误导,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仅追求作品的展示效果,忽略了设计的过程与设计的难度。很多学生在这种误导下迷失了方向,急功近利,追求外表,忽略本质,尽力避免一些难度系数较大的环节,进而大大降低了设计的难度系数。 在2012年湖南工业大学的毕业设计评分中,就出现了上述情况,试举两例进行说明:其一是没有内部结构的瓷器包装设计,其二是盗用他人设计元素的儿童文具用品包装设计。这两组包装作品的情况有相似之处,都具有华丽的外表,整体性强,数量多,初看都可列为优秀设计作品。然而,仔细查看,这组瓷器包装的内部却未见一个内结构。而另外一组文具包装,其装潢元素和品牌字体都是套用现有元素,没有设计者的原创成分。作为本科包装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所要检验能力包括整体策划能力、装潢设计创新能力、结构造型设计创新能力等,如瓷器之类的包装设计,它的内包装结构比外包装造型更重要,难度系数也更大,而该学生的包装只完成了该套设计任务的难度系数最小的装潢设计部分,未能把握设计的核心内容。而这组文具包装即为商业设计中所谓的“模版设计”,以套用别人现成的元素进行半模版设计,属于一种低水平的粘贴与版式设计,不能称为真正的包装设计。这种偷梁换柱的做法,大大降低了设计难度与设计含量。以上两组作品,如果仅看作品的外表,忽略本质,抛开难度系数,其评价结果将完全不同,后果可想而知。 三、 毕业设计中“劳动工作量”与“设计工作量”之辨析 作为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与毕业设计最终的答辩教师,笔者在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测评时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以量取胜”——求其量而不求其质。近年来,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数量每年呈递增趋势,每个班级的毕业展示作品数量都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规定,甚至有超过了20多倍的。仅从表面现象上看这毋庸置疑是件好事,但细细看来这些设计作品很多都是对形式相同的包装进行多个复制,其原因值得我们深思。难道学生真的在水平与做事态度上提高了这么多?一些学生根据往届学长的毕业设计经验,认为数量越多分数就会越高。当然如果能在短时间内把每一个包装都设计得兼具功能性与创新性是值得鼓励的,但如果只是追求数量上的简单复制,那就违背了设计的初衷。他们误解了所谓“工作量”中的两个概念——“设计工作量”与“劳动工作量”。并不是作品数量越多,就表明在设计过程中的工作量越大。如果把同样的盒子进行机械的复制,那只能代表其劳动工作量大。这种盲目追求劳动工作量的做法与包装设计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我们不是培养绘图员与设计员,而是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设计师。 设计工作量其实是一种在设计过程中耗费的工作量或者说是设计含量,即在完成一套设计的各个环节所花费的设计时间、心思与精力。设计工作量的评定可以在整套设计过程符合包装设计程序前提下,用设计作品中的设计点的数量以及每个设计点的含金量来合计而得。 在此定义之下,很多学生的设计便显得“华而不实”。他们往往追求作品的外表华丽却忽视了包装本质,甚至为了达到设计效果,“不择手段”颠倒设计程序,“为做包装去设计包装”。他们在设计过程中,先寻找好听的品牌名称、现成的元素、好的包装结构,然后根据结构与装饰来搭配相应的内装物,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包装设计的一般步骤——根据产品或商品的基本特征去设计包装。这样的设计在设计工作量上必然远远小于正常设计的设计工作量。因此,即使是相同的设计,其设计工作量也有可能有很大区别,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严格把关。 以上是笔者在近年来的毕业设计指导中发现的几点问题,并提出的一些个人看法。希望本文能够对包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设计过程中更好地把握选题与设计,以及指导包装设计的毕业设计导师合理地甄别出好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作为一名包装设计专业的教师,笔者建议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多引入一些企业的实际项目或者一些前沿性的创新课题,在设计的过程中鼓励原创性的作品,做到仔细鉴别,准确评判,以起到正确引导学生设计方向的作用。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毕业论文:把毕业册包装成个性图书 网上的纪念册模板不少,但风格雷同,使用时还需要进一步修改,为何不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呢?图书效果是同学们喜欢的风格,既知性、简洁、时尚又不失个性。我的整个毕业册从封面、封底和字体设计看上去像一本图书,内页的文字部分做成书卷味的卷边效果,增加了怀旧的效果。 封面、封底的制作 1.在Photoshop中新建一黑底文件,尺寸自定。新建一透明层,用选框工具拉出一长方体的选区,填充淡黄色。打开“菜单滤镜杂色添加杂色”,增加纸张的质感。按下快捷键Ctrl+T即可找到中点位置,再用矩形选框工具拉出书脊的选区,用渐变在书脊选区里从左到右拉出深黄道浅黄的渐变颜色(图1)。 2.在封面的上部输入文字“青春”,这两个字我做成有个性味道的涂鸦效果。这种效果做法有多种,这里介绍的是用画笔直接涂鸦。用方正毡笔黑简体输入“青春”两个字,按住Ctrl键同时点击文字层,即可得到文字的选区。新建一透明层,用深黄色描边选区,宽度为2个像素(图2)。 3.按快捷键Ctrl+D删除选区,或者保存在通道里。新建一层,用一个像素的铅笔工具在文字上面斜线随意涂鸦(图3)。 4.调出文字选区,然后点击图层面板下面的“添加图层蒙版”图标,为涂鸦层添加蒙版。用白色画笔涂抹文字边缘,使斜线边缘参差不齐,显得更随意些,这样文字的涂鸦效果就做好了(图4)。 5.在“青春”的右边添加两个文字“飞扬”,用方正粗倩体。把照片拉进来,调整好大小位置,并把图层混合模式设置成“正片叠底”。给该图层加个蒙版,从上到下拉个渐变效果,这样就能更好地与背景相融合。 6.把枫叶素材拉进来,把枫叶勾出来放在合适的位置,图层混合模式设置为“正片叠底”,这样跟背景色彩比较融合些。在封面的下部和书脊处分别添加文字“毕业纪念册”,封面就基本制作完毕(图5)。 7.把另一个枫叶素材拉到左边的封底处,调整好大小、位置,图层混合模式为“正片叠底”,不透明度降低为50%左右。为该图层添加蒙版。设置前景色为黑色、背景色为白色,从右下向左上方对角线方向拉个渐变蒙版,这样就做好了封底的背景图案。 8.把其他两张照片拖进来,对原照进行常规调整并增加白边,以便在画面中体现照片的效果。把处理好的两张原照调小尺寸,并采用叠加放置在画面中合适的位置,图层不透明度都降低为50%,图层混合模式都设置为“正片叠底”。在下部添加两行白色小字——“青春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是定格人生花样年华”,既起了点缀的效果,也是对主题的诠释。最后添加前面用到的两片枫叶点缀一下,这样封面、封底的效果就全部制作完毕(图6~图7)。 扉页的制作 1.纸张的制作和封面、封底的制作是一样的,用墨水滴溅类的笔刷做出斑驳的效果,再用路径描边或线条笔刷添加些小饰品。用矩形选框工具做出放置照片的选区,填充红褐色。用路径工具做出添加文字说明的区域,可以有些小变化,比如搞个卷边的效果增加趣味,最后输入所需的文字。 2.再把其他合影拉进来,常规调整并添加白边效果,把两张照片错开放置,显得更自然随意些,这样扉页也制作完毕(图8)。 因篇幅所限,更多的图片请访问浏览、下载。 包装毕业论文:开一家大学毕业生形象包装设计店等 一、市场前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用人单位对招聘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目前我国下岗职工日益增多。大学毕业生多如牛毛。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作为只有一纸文凭而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要在如此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打败竞争对手而谋取一份理想职业实属不易。因此,每一位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前考虑把自己精心的包装一下以增强与对手的竞争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所以。办一家大学毕业生形象包装设计店。为大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求职形象最适合大学毕业生最迫切的需要。 二、包装内窖: 一是仪态包装,主要是指对美容和发型的设计。要根据毕业生的性别、年龄和打算去应聘的职业性质设计出相应的仪态,设计要显示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气质特征。 二是衣着包装。衣着包装是一种形象策划。而不是出售服装。这种设计,男士西装革履表现潇洒、稳重、有风度。女士穿裙子则显示美丽、大方、有气质。服装设计的大小、款式、颜色等都要具体的人具体分析。 三是自荐材料设计。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除了对应试者面试之外,最主要的是从毕业生的推荐材料中来了解其人。因此,能设计出一份精美而充实的自荐材料是大学生迈出成功就业的第一步。自荐材料设计包括对材料的封面、目录、求职信、个人简历、课程设置与专业介绍等的设计打印,也包括对各种证件、证书和发表的文章等原件的复印。毕业生只需花费100元左右。把原件交给设计员,设计员将会非常熟练地为你设计出一份非常精美的自荐材料。 三、经营准鲁: 选址宜设在大学校园内、两所及多所高校结合部或人才市场中心附近。从业人员只需懂得电脑,会理发美容和有一定的服装欣赏水平。经营场所需30平方米左右的门面,内设一台电脑、打印机和复印机。一部电话。一套美发工具。这种包装店实际上是“四季店”,淡旺两季可以改头换面交替使用,淡季可以理发、打字复印,可以经营公用电话,而在每年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又转为形象包装设计,真是一举两得。 四、前景分析: 形象包装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时尚,不但毕业大学生,就是越来越多的下岗职工要实现再就业也必须进行适当的包装。开个形象包装设计店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商机无限。 在家开冷餐会办派对 美妙的鸡尾酒,可口的糕点,香酥的热狗……把酒店的美味自助西餐搬回家,与朋友共享。这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时下,私家冷餐会、自助餐消费在本地萌芽,星级酒店、饼屋等纷纷开始提供此类服务。费用从几千到上万元不等。 今年5月底,做服装生意的陈小姐在金银湖的自家别墅内。办了一场生日派对,招待了二十多位朋友。仟吉饼屋为这场派对提供了3000多元的冷餐食品,包括西式糕点、水果、沙拉等等。另外,还派去了一名餐会服务员提供现场服务。 据仟吉饼屋总经理陆伟介绍,去年底。该公司突然接到本地客户电话,称想办一场“私家冷餐会”,询问能否提供这类服务。公司管理层商量后决定,接下这笔新式业务。没想到,一笔做完。五六笔“私家冷餐会”订单接踵而来,有企业聚会的,有公司庆典的、有朋友聚餐的,几个月下来,这类订单的利润丰厚。他称,这种业务操作起来并不复杂,餐点大多不需要加热,公司师傅将点心制作好,由运输车送到指定的就餐地点即可。 由于还有人工服务等费用包含在内,因此利润比普通糕点要高。陆伟表示,十分看好这个市场。将来力争做得更专业。 实际上,星级酒店很早就开始提供私家冷餐会服务了。晴川假日饭店公关部副经理王君告诉记者,这种业务酒店每月都有两三次,大多是外企和名流人士举办的派对,公司设有专门的服务流程。酒店将在指定时间将菜肴和餐具送到聚会地点,并有服务员现场服务。 业内人士均表示,上海、香港等地,这种私家冷餐会十分常见。尽管在武汉尚属于萌芽状态。但随着武汉时尚化程度的提高,私家冷餐会将成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潮流。 私家冷餐会怎么收费? 私家冷餐会最便利的是,可以在任何地方举办餐会。不受环境限制。 酒店的私家冷餐会服务有门槛,一般需100人以上。业务分自助餐和鸡尾酒会。两者均按人数来收费。有80元/人或100元,人,如选择的菜谱更高档,价位则相应更高。 除了按人头收取的餐费外,酒店还会加收餐品运输费,即将食物和餐具往返运输所产生的费用。算下来,总费用一般在万元以上。 饼屋的冷餐会规模稍小一些,十多人至百余人不等。收费项目也差不多,有餐点费用加运输费用,根据选择的糕点不同。费用在万元以内。 据了解,不管是星级酒店还是饼屋,都会派工作人员现场布置并服务客人就餐,十分便利。
统计学数据论文:大数据背景下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摘 要:围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管理统计学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现有的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特点,总结其存在的不足,并探讨大数据背景下的新型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教学实施手段,不仅能积极应对大数据对管理统计学带来的挑战,给管理统计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能增强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的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意识,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管理统计学;教学模式;大数据;案例教学 1 引言 管理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统计学方法和理论研究经济管理问题的应用性学科,它通过收集、分析、表述、解释数据来探索经济管理问题的规律,并辅助企业进行管理决策和提高管理效率。传统的统计学关注小规模数据下的数据描述、推断和科学分析用。与之相应,管理统计学的课堂教学主要关注统计学原理的讲述、小数据的推断分析和经济管理问题的简单应用。 然而,自2008年Nature杂志发表“Big data:science in the peta byte era”以恚大数据的发展方兴未艾,备受学术界,企业界等关注。大数据的理念和技术不仅在互联网、金融、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也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决策等活动带来深刻的影响,通过对企业大数据的深度挖掘,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商业价值,规避企业的决策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管理统计学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在于:大数据的分析主要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使得大数据可视化;而挑战在于:当下管理统计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难以匹配大数据时代对数据分析从业者的要求,这就要求对管理统计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以期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新要求。 如何结合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设计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结合丰富的大数据应用案例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增强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的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意识,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些都是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这也促使管理统计学教学工作者不得不去探究、优化甚至改革现有的管理统计学课堂教育模式。 2 传统管理统计学教学模式的概述 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来自于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承担全院《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在多年的教学过程实践和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当中发现:现有的管理统计学教学模式尽管相对较为成熟,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仍存在以下不足,而这些不足恰恰难以适应大数据背景下对管理统计学教学带来的挑战。 2.1 注重理论讲授,忽视应用教学 受技术发展和数据规模等因素的制约,传统的管理统计学教学大都采用理论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师依托教材,注重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传授,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对统计学的实际应用等关注较少。 尽管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会涉及到一定的应用案例,但是这些案例大都简单,陈旧,数据来源单一,难以接触实际原始数据,统计建模思路也相对固定,这些教学案例既不能反映管理统计学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思想,也无法将其带入企业经营的情景,对企业决策过程缺乏了解,这些因素都使得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统计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2 注重数学推导,忽视工具应用 管理统计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教材也都有较多的数学公式和理论推导,忽视了培养学生应用SPSSvSASvR等统计软件工具解决统计问题的操作能力。 根据经管类专业的培养定位,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相比于统计的数学公式,真正实用的如何借用SPSSvSASvR等统计软件工具来解决企业经营决策面临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大数据背景下,需要处理海量、复杂、多源、异质的高维数据。这些是单凭数学推导和简单的手动计算无法完成的。 近年来,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类新型且前景广阔的职业方向-数据分析师。综合数据分析师的职业要求,可以发现,这些职位大都要求从业者了解基本的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SPSSvSASvR等统计软件工具,并应用这些工具解决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实际问题。 2.3 注重知识考核,忽视项目训练 受限于教学管理制度和考核手段等因素,目前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考核方式大都以闭卷为主,主要考察学生对统计学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简单案例的综合能力。 然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除了要求掌握统计学基本原理,更应培养学生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而这种综合能力往往涉及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数据探索、统计建模、模型检验、模型评价、模型解释、模型部署和模型修正等数据分析的全过程,这种综合能力的掌握是无法通过现有的知识考核来达到的,这些必然要求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或模拟情景来实现。 3 大数据背景下管理统计学教学模式探讨 如何结合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设计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结合丰富的大数据应用案例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增强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的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意识,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些都是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而现有的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难以匹配大数据时代对其提出的要求,这就要求对管理统计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以期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新要求。 3.1 构建案例引导的教学模式 现有的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以讲授基本的统计学原理为主,少量简单的统计工具应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的数据有了更高的商业价值,这对从业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而管理统计学教学模式应主动应对这种挑战,调整教学模式,引入实际案例,综合训练学生的基本原理、数据整理、分析和操作能力。 统计学数据论文:统计学与大数据 【摘要】首先,本文给出了笔者认为的统计学研究的典型问题究竟是什么;然后,阐述了什么是大数据;最后,就笔者的理解浅谈了大数据时代统计学究竟还有没有用武之地. 【关键词】统计学;大数据;统计分析 一、统计学研究的典型问题 众所周知,统计学是处理数据的一门科学.人们给统计学下的定义很多,比如,《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韦伯斯特国际词典(第3版)》中“统计是一门收集、分析、解释和提供数据的科学”;Mario F.Triola的《初级统计学》中“统计指的是一组方法,用来设计实验、获得数据,然后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组织、概括、演示、分析、解释和得出结论”.笔者认为,统计学研究的典型问题是“运用已知数据获得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和发展规律,利用规律对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的行为进行预测”. 首先,统计学研究的典型问题的关键之一就是必须有所研究问题的数据,这是研究的前提.那么如何获得已知数据呢?我们说可以通过调查,也可以通过实验.先来说通过调查获得已知数据,情况有两种,一种是抽样调查,另一种是普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某研究部门想知道其所在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平均收入.那么,“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平均收入”就构成了所研究问题的总体.“该城市中的每一个职工家庭的年平均收入”就是总体中的个体.如果要通过抽样调查来获得数据,也就是抽取部分个体组成样本,比如,该部门抽取了2 000个职工家庭的年平均收入作为样本,那么就获得了2 000个样本数据(某年的年收入数据),这就是通过抽样调查获得的已知数据.再用这同一个例子来说一说普查.比如,2016年,该研究机构对其所在城市中的每一个职工家庭都进行了调查,获得了每个个体(职工家庭)的2015年的年收入数据,这就是通过普查获得的已知数据. 当然也可以通过实验来获得已知数据,做实验的过程就复杂了.要想通过实验获得靠谱的数据,首先,得满足样本量足够大,然后,就是要做到随机.现实中这两点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例如,假设我们现在想研发一种做运动鞋的新材料,看看是不是比旧的材料更耐磨.又假设我们现在的研发成本非常高,只能提供4双样品鞋.于是,我们找来了8个孩子来试穿,4双新材料4双旧材料.看到这儿,第一反应是样本量小了,但是没有办法啊,实际情况只允许我们做到这种程度.那么在样本量无法扩大的前提下,怎么做才能使实验靠谱呢?我们给每一个孩子随机选一只脚穿新材料,另一只脚穿旧材料.这样,每一组新旧材料的对比都是基于同一个孩子的,这就不存在比如,孩子是否喜欢运动等的混淆因素了. 统计学研究的典型问题的第二个关键点就是需要有合理的统计分析.针对已经获得的已知数据也就是样本数据,我们采用合理的统计分析,定会对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和规律进行准确的描述、分析和判断. 统计学研究的典型问题的第三个关键点就是对未来的预测具有不确定性.分两个方面来给大家阐述.首先,未来必须是未知的,如果所研究的某事物的未来行为或特征是已经知道的,那这就不属于统计学要研究的问题.其次,预测必须是不确定的.如果预测的结果只有一种,也就是预测的结果是确定的,那这也不属于统计学要研究的问题.比如,我们想知道人体的骨骼有多少块骨头?于是,抽选部分人作为样本,通过对样本研究获得已知数据,进而来预测其余未被抽中的人,这种预测具有确定性,人体骨骼是由206块骨头组成.这就不属于统计学要研究的问题.再比如,一种新药出厂后用于临床试验获得已知数据,然后对更广泛的同类型病人的疗效做预测性推断,具有不确定性. 二、什么是大数据 当今,“大数据”如日中天,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的流行语,那什么是大数据呢?麦肯锡对大数据的定义是从数据集的“大体量”入手的:大数据是指那些规模大到传统的数据库软件工具已经无法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维基百科采纳了麦肯锡的定义,认为大数据是一组庞大而复杂的数据集的集合,大且复杂到难以用现有的数据库管理工具或传统的数据处理应用来处理,大数据就是一切可记录信号的集合.狭义地讲,大数据是一个大样本和高维变量的数据集合.广义地讲,大数据涵盖多学科领域、多源、混合的数据,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经济学、通讯、网络、商业和娱乐等各种领域的数据集相互重叠连成了一片数据的海洋.大数据涉及各种数据类型,包括文本与语言、录像与图像、时空、网络与图形.我认为,当今流行的“大数据”是通过互联网获得的足够大量的、包含一切数据类型的数据的集合. 三、大数据时代,统计学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姑且先不去谈大数据和统计学中的数据谁更全面,谁更方便获得,谁更相对有代表性;不去谈什么样本和总体,我们就只是来说一说,大数据时代,只是有全部的数据就足够了吗?笔者认为当然不是.无论是大数据还是统计学中的样本数据最初都是杂乱的、无序的,所以说,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处理、理论分析等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些重要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统计学,它需要统计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 就是舍恩伯格和库克耶也不同意安德森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大数据绝不会叫嚣‘理论已死’”,因为“大数据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无论是如何搜集数据、分析数据、还是解读研究结果,都得依赖理论.“大数据时代绝对不是一个理论消亡的时代,相反地,理论贯穿于大数据分析的方方面面.” 统计学数据论文:中国大数据与统计学发展的需求预测模型 摘要:大数据是21世纪的热点话题之一,统计学是传统的数据分析学科。利用百度指数提供的“用户关注度”功能,本文选取2012年-2016年5年260周的百度周平均搜索指数为研究对象,以百度搜索指数来反映社会关注热度,研究大数据与统计学关注热度之间有无相关性,以及大数据搜索指数发展的趋势变化。根据图形分析与相关系数的计算,可知大数据与统计学搜索热度呈现正相关关系,该关系线性程度不大,多为非线性关系。根据大数据的季平均搜索指数、每四周平均搜索指数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大数据搜索指数不存在明显季节性,存在明显的正趋势性;其搜索岫茸2012年初至2015年2季度以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其后增长速率放缓,呈现更为显著的波动性,由此可知2015年2季度为其明显的一个转折点,符合其发展趋势的模型有修正指数模型,以及龚珀兹曲线模型和皮尔曲线模型这两个生长曲线模型,结果显示三个模型的拟合度均较理想,其中龚珀兹曲线的拟合度最高。根据拟合结果,从大数据搜索指数反映的社会关注热度来看,大数据搜索指数的发展已趋于饱和趋势,其饱和值为4300左右。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学;百度指数;趋势外推 引言 现代社会,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趋势,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2012年以来,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而统计学作为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在拥有海量数据的现代社会既有着巨大的机遇,但由于大数据突破了传统统计学关于样本和总体界定等等限制,也对传统统计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一门基于大数据的专业产生,各大企业往往通过招收统计学、计算机、数学等相关专业的人才来满足其大数据分析工作的要求,尽管如此,关于大数据的热门是否捧热了统计学之类的相关学科的说法一直众说纷纭;此外经过了几年的对大数据关注的大热,市场逐渐对其回归理性,甚至出现了“大数据泡沫”这样的质疑声音。本文借助百度搜索指数,对2012年-2015年每一周大数据、统计学两词条的反映其关注热度的搜索指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实现以下目的: 观察从百度搜索指数中反映出的人们对于大数据、统计学度的变化趋势,了解在人们关注度方面二者有无相关性、有怎样的相关性,即大数据的大热有没有带来统计学关注度的变化。 通过建立统计模型,观察大数据关注热度5年来的变化,了解现实中其在关注度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即现实中对大数据的关注依然处于上升阶段还是已经趋于饱和。采用定量、定性结合的分析方法,将统计学和大数据的搜索指数时间序列作线图,并计算线性相关系数,观察两者的变化规律,并计算两者有无线性相关关系。为满足消除随机性波动和保留足够数据量的需要,分别计算大数据搜索指数的每四周、每季度加权平均值。观察图形有无季节性、周期性波动;观察图形是否存在转折点,以此为基础选择统计模型。根据图形识别的结果,建立可能的统计模型,并通过比较R方值的方法来选择适当的模型。 一、中国统计学发展与大数据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用横坐标表示周次,纵坐标表示搜索指数,将大数据和统计学的搜索指数时间序列在一个图中分别做折线图,从图像中可以看出,57周以前,统计学的搜索热度大于大数据的搜索热度,57周以后,大数据搜索热度逐渐超过统计学搜索热度。90周之后,大数据和统计学的变动趋势呈现一定的相似性,例如都在214周时达到谷值,而后回升。在178周大数据搜索达到峰值,182周统计学搜索量达到峰值,在此期间统计学的增长略落后于大数据的增长,但是分布的形状大体一致。 2.季平均值线性相关系数=0.292112357 结果分析:两组数据的线性相关程度都不高,其中季平均线性相关系数略高于周平均线性相关系数。说明大数据与统计学的搜索指数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但是从图中看出二者变化趋势具有相似性,因此猜测二者可能具有某种非线性相关关系。 因为相关关系并不等于因果关系,因此对于如上结果我们做出两种假设: 在90周以后,统计学的分布类似并且略落后于大数据的增长,这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于大数据的关注,引发了人们对于统计学这个相关学科的关注。 两者类似的分布形态,可能是由于全国所有用户搜索频次的周期性、随机性变动所引致的,大数据、统计学搜索指数变动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二、中国大数据需求量预测模型 由于原始数据有260周,波动性过大,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结论,我们仅对其按每季度、每四周两种方式计算加权平均值得到的时间序列作讨论,其目的是(1)平滑随机波动;(2)判定按每季度和每四周平均哪个有季节性;(3)每季度平均更能反映长期趋势,但数据较少,只能以季为单位预测未来值;每四周平均的数据较多,且可以进行更短期的预测。 1.季节性、趋势性的判定 (a)图形判别法 建立按季平均和按每四周平均的横坐标为季度或周次,纵坐标为搜索指数的折线图,按季节平均、按每四周平均,大数据搜索指数都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另外由于后一年的值往往大于前一年的值,因此可以判定其存在趋势性。 (b)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并检验显著性 季平均值:; 每四周平均值:; 由于两个时间序列一元线性回归的R2均显著,所以大数据搜索指数显然存在线性趋势。 结论:上述过程从图形和计算两个角度得出了以下结论:大数据搜索指数并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不适合使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大数据搜索指数存在明显的趋势,一元回归有较好的拟合优度,但是一元回归使用的前提是时间序列不存在明显的转折点,为了进一步确定更好的拟合模型,我们继续如下讨论。 统计学数据论文: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面临的挑战 摘 要:传统的统计学是因数据而生的,也是以研究数据为根本目的,传统统计学有其独特的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的方法体系,也确实为我们研究数据带来了便利,但是不得不思考的是在数据爆炸的信息时代,尤其是“大数据”概念产生以后,传统的统计学如果不改变,又将如何应对大数据分析带来的挑战,该文将从零售行业的角度分析大数据为传统统计学带来的诸多挑战。 关键词:总体数据 相关性 个性化营销 定制服务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一场技术革命。大数据是指传统数据库管理工具难以处理的大量的、多样化的数据。当前普遍认为大数据有3个特点:第一,数据量非常大;第二,数据增长速度非常快;第三,数据类型越来越多样化[1]。零售业作为传统的线下实体经营行业,积累了大量的消费者以及管理层的数据,如果依靠传统的统计学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很难得出可以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信息,加上年轻一代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所以传统统计学所采用的根据部分样本推断总体的分析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传统统计学要想跟上时展的步伐,就必须做出与之相适应的改变。 1 零售行业里大数据与传统统计学的区别 维克多・迈克尔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出了大数据思维的3个最显著的变化:一是样本等于总体。这与过去基于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的思维截然不同;二是不再追求精确性。在大数据中往往存在“噪音”和罕见事件,这样的数据影响了结果的精确性;三是相关分析比因果分析更重要,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2]。大数据的以上特性在零售行业同样适用,零售行业的大数据与传统统计学的区别有以下3点。 第一,大数据收集总体数据,而传统统计学多采用抽样的方式收集部分数据。传统统计学在做统计分析时首先针对某一个问题提出假设,然后确定需要调查对象的总体,由于数据采集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统计分析采取从总体中随机抽样选取一部分数据作为分析的对象,如此的话对随机抽样的方法与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要求是非常高的。而大数据收集的是数据“总体”,在进行分析的时候不会人为进行假设,排除了人的干扰因素,仅仅从数据本身出发进行数据分析。在零售行业如果能运用大数据思维分析数据,从产生数据的顾客行为本身出发,针对不同顾客做出个性化营销,而不是人为假设的话,管理层就可以根据数据进行预测,避免了主观的经验与直觉的判断。沃尔玛作为零售行业的巨头,运用大数据分析得出的著名的啤酒与尿布理论可以证明这一点。 第二,大数据注重个体行为的研究,统计学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行为。传统的统计学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用样本推断总体,那些在图表上反映出来的异常数据被排除在外。大数据包容一切数据,其中包括各种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甚至是异构数据。对于零售行业而言,顾客的总体行为表现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每个顾客的需求不同,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需要的商品都不同,只有根据每位顾客的不同行为进行个性化服务才能让线下的零售行业有优势可言。美国高档连锁百货Nordstorm最近开始采用线下实体店客流分析服务供应商Euclid Analytics公司的客流监测解决方案Euclid Zero,基于用户连接Wifi行为来获取店内顾客手机的Mac物理地址并进行线下追踪,由此可以通过单个顾客在百货店里的行动路线和滞留时间,从而用于改善商品罗列与室内动线以及顾客个性化偏好与推荐服务[3]。 第三,大数据注重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而传统统计学更加关注数据分析的结果。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大数据对数据的关联性分析更有助于零售行业管理层做出决策。对于传统零售行业而言,线下的用户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根据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出哪些商品放在一起能促进购买力,那么零售行业将会有更大的利润空间,相比之下,统计学进行的结果分析显得没有那么重要。 2 大数据在零售行业的优势 迈克尔・舍恩伯格说:大数据发展的核心动力就是人类测量、记录和分析数据的渴望。 第一,大数据收集的数据是多样化的、非标准化的,而统计学收集的数据都是标准化、结构化的,统计学无法对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测量。但是在零售行业仅仅对标准化的数据进行分析做出的判断已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通过对用户在商品前滞留的时间以及与货架上商品的互动行为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调整货架的位置才是主流。 第二,大数据可以实时、快速监测与收集数据,而统计学收集数据时间长、难度高。大数据收集与处理数据的能力对于零售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十分有效。零售市场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库存和员工行为进行监测,从而为管理层做决策提供依据。沃尔玛为了提高大数据成果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高效利用,并增加存货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投入回报率,其开发了Retial Link工具。供应商使用该工具可以预先知道不同店铺商品销售和库存情况,从而能够在沃尔玛发出指令前自行补货,极大地减少商品断货,提高供应链的库存水平[4]。 3 传统统计学面对大数据挑战要做出改变 大数据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甚至不同国家的政府都将大数据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相比之下,传统统计学面临着大数据的巨大挑战,如果能根据自身优势做出改变,传统统计学仍然具有存在的价值。 第一,改变数据的收集方式。统计学收集数据时前期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所以想要更加高效收集数据,就必须做出改变。由于大数据是基于互联网收集数据的,所以对于不使用互联网的地区和群体来说,大数据就显得很无力,而传统统计学可以在此基础上发挥自身势,在以往的数据收集方式上进行创新。 第二,传统统计学在数据的分析思维上也要进行改变。传统统计学不光要打破只能分析标准化数据的魔咒,更要着重分析问题的本质,而不是一味注重结果分析,虽然“是什么”很重要,但是一直以来探寻事物内在本质才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所在,所以统计学也要学会知道“为什么”。 4 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无法想象的,我们无法通过今天来预测未来10年信息行业的发展。只有追上时代的脚步,做出顺应时代潮流的改变,才能免遭淘汰,对于传统统计学也是一样,停留在原地不动是不明智的,改变才是世界的本质。而所有技术的变革都将反馈给人类的生活,让人们和社会从中受益。 统计学数据论文:对医学信息大数据趋势下医学统计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随着医学健康档案“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和医学研究资料的不断积累,医学信息大数据时代悄然开启。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海量信息为健康管理和健康决策提供支持,本文分析了大数据对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提出的挑战,列出了在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应该思考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医学统计学;教学 所谓大数据(Big Data),是指具有4V特征且用目前的管理、处理技术手段难以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的数据。4V的含义是数据量大(Volume Big),数据量级扩大至PB以及ZB级别;数据产生、输入和处理快速化(Velocity Fast);数据结构和类型多样化(Variable Type)及数据价值密度低(Value LowDensity)。大数据的目的是将数据转化为知识,探索数据的产生机制和过程,进行预测和政策制定。随着医学健康档案“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随着物联网在医学健康领域的应用,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工作流程中产生的数据存储量呈指数增长。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海量信息为健康管理、临床治疗、医院决策及卫生政策制定提供支持,是大数据时代医学信息化带来的挑战。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为此特设立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及专项基金。在我国,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陆续酝酿和启动了“大数据的处理与应用”系列重大研究项目。 统计是一门数据科学,医学统计学是关于医学健康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论学科。“大数据”处理对统计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如何将“医学信息大数据”处理技术融入相关统计学课程教学以促进现代医学信息分析技术的发展?本文做了相关的分析,并提出应该思考的一些问题。 一、大数据对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提出的挑战 1.统计数据产生由“问题导向”到“数据驱动” 目前,统计数据的产生主要是基于所要研究的问题而主动进行的“数据收集”,落脚点在于如何获取数据。在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随处可得,由数据驱动而进行问题研究将非常普遍。那么,获得数据的关键点不在于如何获得,而在于如何识别与选择。由“问题导向”产生的结构数据是经过严格抽样设计获取的,具有系统误差小、总体代表性好的优势,但是信息量有限,且数据获取周期长。大数据流环境下,海量数据中有价值的数据可能并不多,即数据的价值密度低,且难以避免和判断数据获取的误差和偏倚。在很多情况下,统计数据不需进行抽取,而是“数据样本即总体”;同时,也要研究如何从源源不断的数据中抽取足以满足统计目的和精度的样本,这需要研究新的序贯性和动态性的抽样方法。 2.数据格式和结构复杂多样化 目前统计数据都是结构化数据,如疾病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数据等,可使用二维表格表示,可以方便地被常规统计软件读取和进行分析。在大数据背景下,除少量数据具有结构化特征外,更多的是半结构和非结构化数据,如各种格式的文档、图片、网页、图像、音频和视频等。目前,这些半结构和非结构化的大数据仅能做到初步的实时业务应用。如在研究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命题时,需要处理庞大的气象数据,而80%以上的气象数据均为非结构化的大数据,如何将这些非结构化的大数据做到降维、分解和长时间序列储存无疑是统计学面临的新命题。 3.大数据的整合及跨库分析方法亟待建立 传统上,数据集的合并和拆分都是利用关系数据库技术,如共同的编码或关键字进行操作。在大数据环境,很多数据集不再有标识个体的关键字,关系数据库链接方法不再适用,需要探讨利用数据库之间的重叠项目来结合不用的数据库。此外,还可以改变分析思路,如直接利用局部数据进行推断,然后整合这些数据集的统计结论。 4.大数据对于统计学核心理论的冲击 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将必定导致传统理论和技术的变革。大数据对传统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的冲击是划时代的。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和理论立足于应用抽样技术在总体中抽取小样本进行分析,通过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的参数和性质。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更关心的不是数据量的大小,而是数据所蕴含的信息量及信息的识别和选择。因此,大数据的预处理如数据清洗、纠偏完全跳出了传统小样本研究的范畴。同时,大数据充满了各种随机的、非随机的误差和偏倚,很难满足小样本数据精度和分布的要求。在大数据时代,需要进一步拓展统计思维,丰富现有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赋予统计学新的生命力。 二、在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十二五”时期统计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现代统计体系就是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统计系统”。根据这个纲要,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系统、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技术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医学信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医学统计学教育是否能够与时俱进,迎接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此,笔者谈几点思考: 1.补充和加强数学基础和计算机应用课程 在大数据背景的冲击下,统计学教育首先要面临两大冲击。一是大数据背景下的统计模型将会跳出原有的传统统计模型框架,需要更广泛的学习一些数学概念,如拓扑、几何和随机场,这些数学知识将会在庞大数据分析的背景下扮演重要的角色。二是算法和计算机上的实现是传统教育面对的更大挑战,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是海量的,同时又是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混合数据,处理这些技术需要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平台。在大数据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在目前医学生的通识教育中,是否应该加强数学基础及计算机应用等相关课程的教育?值得思考。 2.渗透大数据基本知识和统计思维 统计思维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处理数据和运用数据分析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一环。在大数据时代,并非所有的医学健康问题都通过大数据方式去处理,基于小样本的分析仍然是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实现方式。因此,传统统计学基础和原理仍然为医学统计学教育的核心和重点。与此同时,结合大数据技术的特点,对统计学的基本知识进行拓展教育,有计划地将大数据的统计分析思维渗透在教学工作中。将大数据的基础知识,如数据来源、数据结构和格式、收集和筛选,在教学中进行适当补充。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大数据处理中。 3.扩充实验教学内容,夯实基本软件操作 统计学是一门处理数据的方法学科,重在应用。因此,在系统统计原理教学的基础上,更加侧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训练。在目前的统计学教学中,学生普遍比较缺乏的不能将医学实际问题正确的转化为统计学问题,不能根据资料根据资料的设计类型、性质和分析目的灵活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通过综合性的实际案例,将医学科研中的实际问题纳入教学,使学生虚拟的置身于科研一线,去感受和完成科学研究中的统计学应用。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料的产生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需要增加部分大数据方面的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方法的训练内容。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中除了一些结构性数据外,更多的是半结构和非结构化数据,很难用传统的二维数据表显示方式予以直观化。因此,除了目前常用的统计图、统计表外,还应该逐步补充一些比较复杂的数据透视化技术方面的教学,如探索性可视化描述工具、Tableau、TIBCO和QlinkView以及叙事可视化工具等。 在大数据时代,在统计学的教与学中,不应要求死记有关概念、定理和计算公式,而应加强统计学基础性原理与知识的教学,凸出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性,建立起大数据统计思维。学习统计学是为了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对教师来说,教好医学统计学的标志是教会学生运用统计思维思考问题和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解决实际健康决策及健康管理问题。对学生来说,学好统计学的标志是建立统计思维,能够以问题为导向,在统计思想的引导下,选择合适或最优的统计方法,或者通过创新统计方法,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统计学数据论文:浅析大数据时代统计学的发展 大数据已经成为助力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创客实现梦想的必经途径,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数据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态势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其蓬勃发展的态势也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统计学时展 一、引言 大数据时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世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数据革命浪潮。相对于政府单位的统计数据来说,大数据主要利用的是多层次、多样化的数据采集方式,整合了多种数据的开发优势,并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高速处理以及信息架构数据等资源,兼具极高的使用价值和判断决策能力。一方面,统计调查数据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和电子商务产业的不断发展,为统计数据的使用方式和生产方式制造了不小的麻烦,不断地挑战者政府部门数据管理系统和统计数据的概念。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网络发展以及空间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统计生产力的升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视角和空间。数据量急剧增长的电子化、信息化和产业化数据,都成为了统计数据发展的重要来源。种类不断增多的“大数据”资源,正在成为政府统计部门利用研究的重要领域。 二、大数据与统计学的区别 统计知识在大数据的利用研究中有多样化的应用形式,主要是对“大数据”进行肢解,对爆炸增长的数据信息进行搜索、分类以及整合主要依赖于统计学。因此,大数据的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统计学的知识。但是,大数据的使用尚未被统计学这门学科充分利用,这主要是因为大数据的运用方式,使用模式和统计学之间存在着重要差异。统计学主要利用的是样本统计资源,样本主要在根据既定的概率标准从总体中抽样调查,但是随机抽样调查是带有成本属性的,例如消耗时间、资本投入的成本等。在样本数量逐渐增加的情况下,样本估计的误差范围是伴随着总体样本数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加的,这是样本统计学不能忽视的缺点。大数据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海量的信息数据化以及即时电子商务信息,大数据在整体上呈现出“总体样本数据化”的趋势,这样的特征恰好可以补充样本统计的弊端。大数据环境下的整体样本统计即使可以囊括全部的样本容量,但是因为很多情况下数据具有非结构性和半数据化的特征,而且大量的数据资源呈现的是重视尾部分布的状态,方差、标准差等标准化的方法变得毫无意义,整体依靠性和不稳定性经常会超越经典时间内的时间序列的整体假设性,所以概率论的应用范围呈现狭窄化的发展趋势。因此,统计学在利用大数据进行样本统计的过程中,可以对整体上的数据资源进行融合和选择,这和样本统计中的数据化处理技术存在异曲同工之妙。 三、大数据时代统计学教育的发展 1.全面培养人才素质 统计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良好与人交往能力。统计学的学生很多都是理科出身的学生,不善于交际。但是在日常的工作中,有数据经验的科学家应该经常和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交流,协同工作。怎么样才能让颇具专业性的数据分析结果让普通的老百姓也可以读懂,让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无障碍地理解,这是不容易做到的。要训练自己的交往能力和沟通技能,主动地参加演讲活动是不错的渠道,演讲活动锻炼了演讲者的自信,在整个演讲的过程中,能否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给人以信服力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培养数据常识,广其见闻。数据科学家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海量数据,并需要从这些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这就需要数据科学家具有强烈的数据敏感性。对数据的敏感程度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数据分析工作的磨练,同时也可以根据阅读数据分析材料积累阅历,提升对数据资源的敏感程度。 2.培养应用型人才 大数据时代培养的数据科学家需要两方面的基本素质,第一是概念性,也就前面所说的数据科学家需要掌握的基本素养和专业知识;第二是实践性,也就是本文中我们提及的应用型人才,也就是实际操作中处理数据的能力。在高校开展大数据分析研究生学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可用的数据,这就需要高效与大数据企业合作,进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里面涉及到我们的应用统计学专业硕士的双导师培养制度,一名校内导师一名校外导师,校内导师注重学生的概念性,校外导师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学生通过在校外导师单位的实习,从而熟悉并且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 3.促进统计与数学、计算机学科合作 “大数据”时代需要的海量数据分析资源仅仅凭借统计学科单一学科的发展是不能满足发展需求的,大数据的数据结构性特征已经抛弃了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分析模式的非智能化框架,而且数据分析需要利用新型的数据运算方式以及计算机技能分析,这也是进行数据分析工作的拦路虎。所以,数据科学家的成长仅仅依靠单一的统计学科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其需要的是数学、计算机和统计学三门学科融合发展,紧密结合。三门学科之间交叉发展,融会贯通,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科的优势资源,同时也能弥补其他学科的弊端。 四、结语 数据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使我们在使用统计数据处理信息时需要更多的数据资源,更有甚者,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利用全面化的数据,数据资源不再是制约统计分析的唯一因素,大数据前提下的统计学效用和粘合度预测的准确程度不断提升,而且可以发现诸多在样本统计基础上未能显现的细节。统计学关键优势就是“见微知著”,也是统计学在数据环境下的约束性妥协。在海量数据汹涌袭来的年代,充分发挥统计学的优势,和大数据资源整合发展,实现“以小见大”和“由繁入简”的有效结合。 统计学数据论文:大数据时代统计学教育的改革 摘要: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作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必然受到大数据的影响。目前我国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统计学教育现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统计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大数据时代特征的前提下,分析了我国统计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性问题,讨论了统计学教育改革的内容、方法、借鉴和适应时代要求的变革问题。 关键词:统计学;教育改革;大数据 一、引言 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机构是全球知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该公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大数据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数据量和数据类型激增而衍生出来的一种现象,但大数据一词不仅指规模大、种类多的数据集,还包括对这种数据集进行采集、处理与分析以提取有价值信息和直接创造价值的技术构架和技术过程。大数据的第一个特征是数据量巨大。截止到2012年,数据量已经从TB(1024GB=1TB)级别跃升到PB(1024TB=1PB)、EB(1024PB=1EB)乃至ZB(1024EB=1ZB)级别。第二个特征是数据类型繁多、异构性突出,包括网络日志、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第三个特征是数据价值密度较低,数据中存在大量重复性和无价值性信息或噪声。如何通过强大的计算技术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迅速完成数据的价值提纯,是大数据时代亟待解决的难题。第四个特征是处理速度快、时效性要求高。这是大数据区分于传统数据挖掘最显著的特征。 目前,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大数据概念有着不尽相同的解释,但各种解释中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大数据概念体现在数据量的巨大、种类的众多及产生速度的飞快,同时产生的数据集极有可能包含着各种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其次,大数据概念还体现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手段和流程方面,由于数据量的庞大和类型复杂,利用常规的统计软件已经无法对当今的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存储、分析及处理。因此,所谓的大数据并不是单纯指数据流量的巨大,还指其结构的复杂和种类的多样,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上需要采用高端计算平台或高级统计软件,以及海量数据中存在着可挖掘的潜在的大量价值信息与知识。 近年来,随着高速计算机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大数据的存储和分析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的核心技术有MapReduce、GFS、BigTable、Hadoop,以及数据可视化等。在数据搜集上,可方便地通过在线互联网数据库获取二手数据或一手实时数据。在数据分析上,传统统计学方法采取的是基于统计模型的样本数据分析,而大数据分析技术则是通过高端计算平台,对大数据中的信息进行挖掘。 统计学作为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科学,必然受到大数据的影响。在大数据时代,统计学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展步伐。近年来,有不少文献讨论了大数据环境下我国统计学教育的改革问题(例如[1]-[5]),本文在分析大数据时代特征的前提下,进一步讨论我国统计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统计学教育改革的内容、方法、借鉴和适应时代要求的变革问题。 二、统计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2013年,教育部对我国统计学专业设置进行一次新的调整,将原来的既可授予理学学位,也可授予经济学学位的统计学专业划分为统计学、应用统计学和经济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6]。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年11月公布的数据,当时全国有194所高校开设了统计学专业,156所高校开设了应用统计学专业,164所高校开设了经济统计学专业[6]。目前,全国开设这三个统计学专业的高校个数和在校学生人数与2013年相比都有不少的增加。 面对大数据时代,我们目前的统计学教育无论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育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挑战性问题。例如,在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比较重视课程层面上的评价,比较轻视专业层面上的整体评价,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反馈机制。 关于教学内容,目前三个统计学专业在统计理论和应用统计两个方面有不同的侧重。统计理论主要包括:抽样理论、实验设计、估汁理论、假设险验、决策理论、贝叶斯统计、半参数和非参数统计、序贯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小样本理论和大样本理论等。在数据分析中,现今的统计方法基本以结构化数据为主要处理对象,而对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的分析和工具涉及较少。因此,现今统计学课程及内容已不能满足从事非结构型和半结构型的大数据研究和商业应用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 对于教育方式,鉴于大数据时代要求,统计分析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数学和现代统计学基础,具有较高的软件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大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和挖掘数据的技能。日本学者城田真琴认为:“数据科学家要有计算机科学专业背景,数学、统计方面的素养和使用数据挖掘软件的技能,善于利用数据可视化的手法展现晦涩难懂的信息,而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眼界和视野,具有适应社会发展和创造价值的能力”。现今的统计学教育方式还不能很好适应大数据时代数据科学人才培养需要,必须进行必要及时的调整和变革。 对人才培养模式,大数据时代不仅要求培养具有数据处理和分析所需的基本素质与技能,更重视培养从海量数据中发现和挖掘价值信息、把握市场机遇、创造利润的潜在能力。面对大数据时代的诸多挑战,现代统计技术、数据挖掘方法、计算机信息技术、软件工具和理念的日新月异,培养统计人才的教育模式也需要相应变化,统计学教育只有与时俱进,主动做出全面的调整和变革才能适应新时代知识进步和激烈人才市场竞争的需要,积极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学教师有更高的要求,统计学教师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的技术也随之要求更高,统计学教师固有的知识体系已不能满足培养现代统计人才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深化和更新原有的统计学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数据库和信息科学等有关知识和技术,同时还要熟悉处理非结构型和半结构型数据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现代统计学教育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的要求。 大数据时代对统计专业的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掌握现代统计理论、统计方法和专业统计软件,还要学会如何分析、处理来自互联网或各种实际问题中的海量数据,如何利用统计软件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数据操作,如何借助软件技术和统计准则判断数据质量,如何进行模型选择和评价模型方法的有效性,如何准确清晰地呈现统计分析结果和结论,等等。 2014年11月,美国统计学会了统计学本科专业指导性教学纲要 [7],该教学纲要对统计学专业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1)具有扎实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强大的统计计算和编程能力,熟练使用统计软件和数据库;(2)分析来自现实问题的真实数据,真实数据是统计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掌握多样化的统计模型方法;(4)具有通过语言、图表和动画等方式解释数据分析结果的能力。美国是统计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最先进的国家之一,该指导性教学纲要代表着美国统计学专业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对我国统计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该指导性教学纲要为参考依据,对照我国目前的统计学本科专业教育,无论是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方面,还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挑战性问题。 三、统计学教育的改革 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学教育不仅是各种统计方法、数据挖掘方法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延续或发展,更主要的是这些方法的集成应用和在实际数据分析中的真实体验。过去,企业数据库价格昂贵,在统计学教育的教学案例或实验课教学中,很少采用真实和海量的数据库资源,基本都是采用过时或虚拟的数据。今天,像百度大数据引擎这样的数据库的逐步对外开放,将有助于开展“线上大数据统计实验”教学。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有必要利用网络资源以及各种数据处理软件,搭建线上大数据分析实验教学平台,全面开展大数据统计实验教学的改革。实际上,借助大数据分析平台,本科阶段的统计学教育就可以融人联机分析和数据的可视化教学。其次,要时刻关注大数据分析理论的进展,及时将新理论新方法融入课堂教学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在大数据时代,经典统计理论和方法并没有过时,但需要进行改进和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网上采集的巨型数据集往往存在大量的重复性和无价值数据信息,使得大数据价值密度降低。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之前往往需要通过去噪、分层、截断、聚类等方法的预处理,将其变成便于进行分析处理的小数据,继而借助于经典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因而在大数据时代仍然需要采用传统统计学的小样本理论和方法。所以,即便是在大数据时代,经典统计方法仍然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石,其核心地位不可动摇。所以,在大数据时代仍然要强化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在长期发展和实践应用中经过验证的、成熟有效的经典和现代统计方法,在大数据时代仍然没有过时,但需要结合大数据分析的需要对经典统计方法进行必要的发展和改进。 大数据科学需要统计学与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结合。亚马逊大数据科学家John Rauser 认为:“数据科学家是统计学家和计算机工程师的结合体”。为了满足大数据时代的要求,统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应根据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增设与大数据前沿领域发展相关的课程,如计算机网络和大数据相关的软件应用,同时要加大实验课和社会实践课的比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大数据概念、理论、技术和方法,培养其运用大数据的相关分析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理论课程,除基本统计理论外,还应开设一些较为现代和深入的课程,如现代贝叶斯方法、神经网络、数据挖掘、应用随机过程论等。另外,还应开设与大数据分析相关的关联规则、决策树、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等课程。 为了培养与时代适应的统计学人才,统计学专业教师应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改变认识数据、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思维,主动学习和补充互联网、现代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使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和提升,跟上时展的步伐。 在大数据时代,要注意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以提高本专业学生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应积极引导学生进入实训场所动手操作和锻炼,尝试以企事业单位的财政、金融、保险、统计、咨询和信息公司等部门为主构建专业性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到大数据相关的机构部门、产业园区和企业中去调查研究和实践。此外,统计专业应积极同其他专业进行合作,联合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数据分析人才。鉴于大数据对数据分析人员在计算机技术、行业认知、业务知识、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的要求提高,统计学科应主动与计算机、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合作,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专业素质和业务修养。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关于统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参考和借鉴美国统计学会公布的统计学本科专业指导性教学纲要。根据该教学纲要,统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涵盖五个模块[7]:(1)统计方法与统计理论。建立统计模型并对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评价,熟悉统计推断,能够从数据分析中得出恰当的结论。(2)数据操作和统计计算。熟练使用一款专业统计软件进行探索性数据分析,发现和清洗数据中的错误记录,具有编程能力和算法思维,可以进行各种数据操作,还应掌握统计计算技术,能够进行模拟研究。(3)数学基础。熟练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矩阵论、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4)实践训练和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善于通过图示和动画等听众易于理解的方式展示分析结论,并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项目领导能力。(5)特定领域的知识。掌握特定应用领域的知识,并用统计学特有的思维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特定领域的实际问题。 大数据时代是以数据为中心的时代,统计学专业的教育改革必须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统计数据分析中软件应用能力至关重要。在众多统计软件中推荐使用R和SAS软件,因为R是免费开源软件,其统计建模、统计计算和可视化功能强大,更新迅速,是最新统计方法的主要平台,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而SAS软件被很多公司用于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在实际应用领域具有长期而深远的影响,是数据分析不可或缺的专业统计软件。当然,教学中也可以尝试使用其他专业统计软件,例如经济统计专业学生也可使用SPSS软件,但最好会使用SAS或R软件。在加强软件使用和编程能力的基础上,应加强学生统计计算和统计模拟能力的培养。在大数据时代,强调统计计算的重要性是大势所趋。统计模拟技术是伴随着高速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广泛应用的现代技术,可用来解决传统学科领域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在计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贝叶斯统计方法过去曾经面临的计算瓶颈正在逐渐消失,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技术的统计模拟方法在数据分析中的强大威力正在日益显现[8]。 统计学数据论文: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学的挑战 摘要: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给统计学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统计学带来了更多严峻的挑战。为帮助统计学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本文对大数据时代给统计学带来了的挑战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学应采取的有效改革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统计学;大数据时代;挑战;改革 前言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二十一世纪,大数据几乎无处不在,交通行业、图书馆、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企业财务数据、地方文献等等都是拥有庞大信息量的场所。大数据的产生与发展使得统计学挑战与机遇并存,传统统计学方法已不适用于大数据处理,难以满足大数据处理需求,而大数据处理分析需要以统计学为基础。所以对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所面临的挑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数据时代给统计学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给统计学所带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但集中表现在数据的生产、处理与应用方式上以及统计学教育方法、内容和人才培养上。在统计学中,数据的生产主要是通过相关统计部门,如社会保障机构等开展相应的统计工作来获得统计数据,对于数据的预处理方式主要是数据清洗、数据矫正、数据填补等[1]。而在大数据时代中,对于数据的获取则是借助先进仪器设备如传感器、测量仪等来实现的,数据处理是通过各种软件,编写数据库实现的。 二、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学的改革策略 1.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学工作的开展与进行对统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统计人员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职业素质才能帮助统计学较好的应对大数据时代给统计学所带来的各种挑战[2]。从企事业单位和高职高校教育机构两方面入手:企事业单位应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工作与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增强统计人员专业技能,提高统计人员思想认识,鼓励统计人员不断学习新的统计知识理论,掌握新的统计方法,熟练新型统计工具的操作流程,在企业内部为统计人员工作营造良好统计氛围,促进全体统计人员素质全面提升。对于高校等教育机构,应重视起对统计学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从学生入学开始,从大一开始,在统计学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教育,通过对统计学专业课程的不断学习与统计学专业理论知识的不断掌握,加深学生对统计学的认识与理解,帮助学生充分意识到统计学是一门需要细心、耐心与专心,需要迎合时展,依据社会实际需求来进行学习的一门专业,从而让学生形成自主意识,以主动方式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3]。 2.加强统计人员对新技术的掌握 大数据时代之下,新的数据处理技术、分析工具、处理设备不断出现,这些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与工具,对于统计学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挑战是因为统计人员对这些新的技术与工具还不够了解,还没有掌握这些新技术,机遇表现在这些新技术可以成为推动统计学适应大数据时展的有利支撑[4]。但前提是统计学人员对这些新技术有足够的了解与掌握。所以,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学的改革还需要重视起对统计人员新技术的培训工作,加强统计人员对新技术的学习与掌握。企业应积极引进新型数据处理技术与设备,并以专题讲座、培训、实训等方式为统计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与平台,通过他们对新数据处理技术的学习使统计学更好的服务于大数据时代。 3.加快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高校等教育机构应与时俱进,跟随大数据时展脚步加快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方式方法,完善统计学教学设备设施,改善统计学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引进先进统计学教学方法,并在实际改革过程中将统计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大数据充分融合,使统计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与大数据处理分析相协调、相适应[5]。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包括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两部分,只有从课程和教学两方面来对统计学进行改革,才能真正提高统计学对大数据时代的适应性,才能使统计学更好的应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各种挑战,更好的把握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 对于统计学课程改革需要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对课程教学模式、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安排,课程内容规划等进行有效整改,进一步提高课程结构安排的合理性,课程目标的科学性与课程内容规划的完整性,保证统计学课程重点突出。对于统计学教学改革,需要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转变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重视实践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统计学应客观看待大数据时代给其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并从统计学教育、企业统计人员等各方面来提高统计学对大数据时代的适应性,促进大数据与统计学相互协调发展,充分把握与利用大数据时代给统计学带来的机遇,让统计学成为推动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有力工具,大数据时代成为加快统计学教育改革的高效平台。 统计学数据论文:浅谈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发展趋势 [摘 要]由于科技进步,大型网络电商不断兴起,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逐渐建立,庞大的数据量随之出现,大数据时代到来的信号已经发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统计学受到了重大的冲击。因为传统的统计学教育主要应用抽样技术,即在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数据样本进行处理、分析。然而,随着大数据的兴起,数据量不断增多,数据的总体性不断强化,对统计学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但另一方面,大数据也给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机遇,促进统计学的改革创新。为了促进统计学的发展,培养出更多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型统计人才,本文对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统计学;大数据;机遇;挑战;发展趋势 统计学是指通过应用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来搜索、整理、分析、评估数据,从而达到推断、预测所研究对象的未来发展情况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全球的数据量急速增长,这使在短期内完成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任务,变得十分困难,同时也影响到了统计学的正常教学。但是,大数据时代也为统计学提供了众多的数据研究对象,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统计学遇到了许多机遇,比如:统计学科体系得到延伸。在大数据时代下,只要相关人员把握住这些机遇,顺应大数据的脉络走向,那么统计学的发展趋势必将趋于良好。 1 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机遇 1.1 统计学应用范围的增大 以往传统的统计是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而去收集相关数据,再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统计,一方面,无法保证收集到的数据即是所需要的数据,也就是说数据的时效性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量巨大,欲收集到某一方面的代表性数据或者全部数据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这就导致相关人员的工作量巨增,工作压力增大。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不仅仅根据问题研究数据,还根据数据挖掘其背后的信息。这一研究方向的转变意味着大数据带给统计学新的机遇。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新型产业应运而生,但是多数人不了解这些产业的运营情况以及促进这些产业发展的奥秘。在大数据背景下,通过分析、研究新型数据往往可以解开一个产业的“秘密”,或者是将数据涉及的信息全面地展现出来,从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统计学应用范围的增大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2 统计效率的提高 传统的统计在收集数据方面,常常会出现数据滞后、失效等情况,而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量大,数据的更新速度快,因此,收集到的数据的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不仅如此,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及时性的特点,给数据收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比如:相关人员可以定期进行数据收集,这样不仅能减少工作量,还能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另外,在统计的过程中,数据多样性的特点,给数据分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比如:大数据可以被反复应用在不同方面的研究中。因为,数据的多样性就决定了数据应用范围的广泛性,特别是在数据的统计方面。因此,统计数据时就不该将数据局限于一种用途,而应该深度挖掘数据的应用价值,将数据应用于各类相关的研究方面,从而达到降低相关人士的工作量、控制统计成本、提高统计效率的目的。 1.3 统计学科体系的延伸 在统计学中引入大数据,虽然会给统计学带来一些挑战,但是同时也会给统计学带来机遇。现今,大数据逐渐进入统计学科,数据的庞大性使样本统计中的样本选取和标准确定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再加上,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具备总体的特征,简单的抽样调查无法满足新时代对统计的要求。因此,传统统计中的样本统计会朝着总体统计的方向发展,统计学科体系将会成为样本统计与总体统计齐发展的体系,以此掩盖样本统计中的不足,保证统计的有效性。 2 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挑战 2.1 样本选取及其标准确定的难度增大 样本统计是现今统计学中最重要的统计方法,统计学正是通过运用该方法对客观事物的数据展开数量特点及数量间关系的研究。样本的选取和其标准的确定,是考察样本统计是否具备价值的重要依据。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样本选取和其标准的确定,变得越来越困难。一方面,大数据意味着数据量不仅十分巨大,甚至大到超乎想象,而且数据还有分散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使在选取样本的过程时,收集数据的难度系数将变高,标准将很难界定,工作量将加大;另一方面,在大数据背景下,人们面对海量数据,不会只想知道出现这些数据的原因,还会想了解这些数据代表的涵义。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统计对数据的诉求,还迫使统计学进行改革、创新。另外,随着众多电商和社交网络的兴起,互联网上的数据量不断增多,其研究价值也越来越高。但是,网络数据大都属于非结构化数据,而统计学研究的是结构化数据。因此,在运用样本选取方法的过程中,难免会错失很多有价值的数据,使样本选取不够全面。总之,大数据时代给统计学带来了挑战。具体的挑战体现在:能否将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和是否能找到准确分析非结构化数据的方法。 2.2 统计软件及统计方法欠缺 统计软件是基于计算机运算环境下,信息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而研制出来的。它主要用于提升统计学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效率,提高一般性的统计实践操作质量,并通过设置统计模型来简化统计的复杂操作。在大数据时代,常见的统计软件有Eviews、SPSS、SAS、Stata等,但是这些软件要运用于大数据,在存储、传输方面还有欠缺,它们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升级。可是,完成升级、完善统计软件的任务相对困难,并且无法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公司相提并论。另外,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不仅具备海量化,多样化的特点,而且其获取途径众多,因此,分析、研究数据变得困难,再加上,我国的统计方法相对欠缺,所以,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下面临着挑战。 3 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发展趋势 3.1 加大应用型统计教学力度 统计学和其他理论型学科不同,它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无论是非统计学人士,还是统计人员,或多或少的都需要掌握统计学的应用方法和技巧。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具有多样性、总体性、分散性及海量性等特点,因此,欲从数据背后得到精确结论,必须对所研究数据进行全面且精准的统计分析。另外,根据大数据的这些特点,不难看出,新时代对统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对统计学教育也更加重视,因此,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加大应用型统计的教学力度必不可少。应用型统计是指轻理论、重实践的统计教学。这种教学类型,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帮助积累实践经验,掌握统计技巧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加大应用型统计学的教学力度,主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加大数据收集的教学力度。收集数据是统计的基础步骤,也是初步判断统计结论是否有效的参考因素。就某种意义而言,只有加强对数据收集的教学力度,才能保证学生在大数据时代下,能收集到保质保量的数据。第二,加强数据整理的教学力度。由于,在大数据背景下,收集到的数据具有多样化、海量化的特点,所以如何高效地整理这些数据成为一大难题。正因为如此,才在高校中呼吁教师加大对数据整理的教学力度。第三,加大数据透视的教学力度。数据的透视是指通过数据透视化技术,来使非结构化数据直观化的一项教学内容。因为在大数据时代下,会出现许多非结构化数据,而传统的统计方法只能统计结构化数据,所以,加强数据透视的教学力度,有助于提高统计的高效性,帮助培养统计人才。 3.2 提高大数据统计思维 无论是在传统的统计学教育中,还是在大数据时代下,统计思维一直都是教师着重培养的一方面。良好的统计思维,不仅能提高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还是将理论有效地付诸实践的重要保证。从另一角度看,如果统计人员不具备统计思维,那么在海量的大数据下,就无法准确分辨出所需的数据,也就无法高效地完成工作。传统的统计思维包括平均思维、变异思维、普遍联系思维、动态思维等,面对大数据时代下,数据的混杂性和总体性,提高统计思维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大数据统计思维。大数据思维不仅具备容错性和复杂性,其还强调数据之间联系和注重相关数据间的分析。 3.3 加强基础性统计知识教学力度 现今,统计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在学习统计学时,普遍会出现基础知识薄弱,畏难情绪较严重的现象。为了改善统计学教学现状,缓解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的危机,教师应加大基础性统计知识的教学力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良好的统计学知识,从而促进统计学的发展。由于统计学中的概念、公式较多,而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师要尽量做到深入浅出,保证学生准确掌握相关知识。但是,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可以做到深入浅出,所以,教师应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只有在学生对统计学的基础概念、公式、原理等都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提高后续教学的效率。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使统计学进行改革。在改革后,统计学的教学要求更严,教学内容更深,所以,不具备良好的统计学基础是无法完成学业的,更无法促进统计学的发展,培养出新型统计学人才。 3.4 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 统计学不仅能为数学、物理等学科提供数据分析方法,还在生活、经济等领域具备重大意义。以前,数据简单化,来源较单一,所以对统计人才的要求并不高。然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统计人才不再是单纯具备良好统计知识的人,而是复合型人才。在大数据时代下,许多数据比较混乱、庞杂,只有具备良好的编程技能、统计能力的人,才能将其收集、整理为有价值的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下,行业间竞争十分激烈,数据的统计工作也变得十分艰辛,只有具备大数据专业知识,超强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人,才能在这个时代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在大数据时代,统计不是单纯的加减运算,只有具备统计思维、数据甄别能力、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复合人才,才能高效地进行统计工作。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培养复合型人才十分必要。 4 结 语 统计学作为教育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不仅能促进物理、数学等学科的发展,在推动政府的情报决策、工商业的发展方面也具有重大意义。地方政府在进行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指导、规划等方面离不开统计,也只有对数据开展精细的分析、统计工作,才能得到更具说服力、更具价值的结论,实践于生活中才更有利。而且,在人口普查、环境评估等方面也会经常运用到统计学。由此可见,统计学十分重要。虽然,我国的统计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还面临众多挑战,但是,相关人员更应看见其中的机遇,把握好时机,共同努力,携手推进统计学的发展。 统计学数据论文: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学应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的时代已然来临,大数据对人们的生活生产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数据给统计学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挑战与机遇,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统计学在当前不断地发展。本文对大数据和统计学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对大数据时代下的统计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一些大数据时代下的统计学的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学应用 大数据,主要是指庞大的数据资讯,由于其数据之庞大,人们不能利用当下主流的软件在一定时间内对其进行提取、分析从而帮助决策者决策的资讯;统计学,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再以较为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数据的特征,以供人们、参考、决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时代已是大数据的时代,大数据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传统统计学由于自身具有的单调性,被人们将其与大数据紧密结合,并且在各个领域中加以利用。大数据时代下的统计学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的潮流。社会在不断发展着,信息也在不断地进步,许多人都开始注意到数据的重要性。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实用的数据很多,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利用,从而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且解决一些民生方面的问题。因此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学应用十分重要。 1统计学与大数据的简单概述 1.1统计学概述及其性质 统计学是一门主要对数据进行收集并通过直观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的一门科学。在传统的统计学中有两种主要的统计方法,即推断统计和描述统计法。在推断统计中,主要是通过对已知样本进行推断,推断出总体参数,将推断出的数据用概率的方式表示出来。描述统计则是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其结果用统计图等图表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 统计学有包含如下几个基本性质: 统计学的主要目的是对数据进行研究。统计学所研究的数据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客观真实存在的数据。这些数据有大有小,可以是微观的粒子,也可是广阔无垠的宇宙;甚至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的人类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 统计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归纳与推断。统计学主要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延伸,将其上升至整体,从而得出一般结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通过现象对其本质进行研究。这个方法主要是有小到大,由个体到整体。 统计学的研究结论往往是不确定的。在统计学中对数据的提取主要是通过抽样进行的,抽样数据并不是整体数据,它只能代表整体数据的一部分。因此,不可避免的,统计学研究结论会带有不确定性,这也是传统统计学中不可避免的缺点。 统计学最重要的特点是其联系范围的广阔性。在大部分学科中,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脱离不了数据,而数据必须要通过统计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统计学与各个学科联系紧密,也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2大数据的产生与发展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也属于信息发展的时代。由于信息量的庞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数据。大数据就是信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包括了各种各样数据的交汇,它不是传统意义上单一的数据。我们可以将大数据看成是各种数据的集合,通过对各类数据进行整合、交叉运用,在云计算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用,并且形成一种可供我们利用的智力资源和强大的知识服务能力。 大数据虽然数据量大,但是价值密度低,数据类型多且复杂,但是处理的速度快,这也是大数据的四大特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大数据十分注重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在预测方面具有十分的优势。与目前拥有的其他技术相比,大数据所具有的“速度”“廉价”“优化”这三个方面所综合起来的成本是最低的。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大数据给我们提供的可量化维度是以前所不具有的,它对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许多方便,在新发明和新服务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数据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大数据的数据量之庞大,有更多的数据需要我们分析,传统的抽样方法已不再适用。在大数据面前,对数据精度的要求有所减少,进而更加注重对整体信息的获取;我们也由之前注重事务之间的因果关系转而注重事务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中获取对我们更具价值的信息。 目前,在我国许多企业中对大数据利用的能力还不足,产生了效率低、成本高、耗能高等问题。如何对大数据进行利用并推动企业发展是我们当下所面临的问题,在大数据背景下,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合理的利用对未来大数据的发展十分重要。 1.3大数据的研究动向与信息问题 1.3.1大数据的研究动向 当前,国外一些机构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比如如何对高度分布的数据资源进行处理,对数据来源的追踪,对样本的核实等等。他们在大数据的处理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开发了一系列的算法。在我国,也十分重视对大数据的研究。对大数据的研究还专门召开了会议进行讨论,国家设立了专项的研究计划,设立了专项的研究基金。而大数据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企业,因此,在企业方面也开展了合作计划。大数据的研究并不能只依靠单一的统计学,其他学科也应该重视大数据对自身学科发展的影响。在计算机领域,相关的计算机人才除了掌握扎实计算机技能,也应该对大数据有所掌握。计算机与统计学关系紧密,因此,计算机领域在大数据与统计学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3.2大数据的信息问题 当今时代是数据信息的时代,大数据所包含的数据量十分庞大,人们需要对这些数据研究就必须将这些数据相互融合起来。将数据融合就需要清楚数据的来源以及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获取的。在获取数据的过程中,数据的来源复杂并且数量庞大,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原始数据遭到破坏,因为大数据主要注重对数据整体的获取,因此,在某些数据上出现问题在所难免,甚至所取得的数据不是原始数据,而是经过分析推断后的预测数据。因此,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重视数据的获取,避免取得一些遭到破坏的数据。 另一方面,在大数据的获取过程中也很容易造成数据的缺失。而数据缺失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影响数据的分析。有些不同领域的研究却需要相同的数据,这就造成了数据的重叠,比如经济和保险,两者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但是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某些数据的利用是相同的。在我们对数据进行分析时,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的数据。一方面是观察得到的数据,另一方面是实验得到的数据。这两个数据所包含的具体信息是不同的,但是却仍然会使得一些人对数据产生错误的认知。这是因为数据本身是具有特定的范围的,我们对数据进行收集的同时,实际上也就确定了这一属性,所以当我们需要一些超出这个范围的含义就需要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推断。 2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学的具体应用 2.1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学在企业中的应用 在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中,统计学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企业通过对统计方法的利用,建立了风险监测体系。但是单纯运用传统的统计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往往会将大数据与统计学相互结合,从而对公司进行实时的监管。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涉及了许多方面的数据,包括各个月份、各个季度的总体收入,各个具体项的收入情况,整体支出情况、具体项的支出情况等等,这就包含了十分庞大的数据量。因此,在企业中往往利用大数据对整体的数据进行把握,在根据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以此对企业进行实时的监管,并建立了相对完整的风险监测体系。 2.2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学在农业中的应用 农业的生产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可以以水稻为例,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影响水稻产量的原因有许多,气候、土壤、环境、营养等都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技术的发展,水稻在全国范围内十分广阔地种植,利用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势必不能对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进行很好的分析。但是将统计学与大数据相结合,却能够对影响其产量的原因进行很好的把握。当前,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对水稻的种植环境进行各个方面的监测,比如土壤、水分、养料等,从而得到一系列的数据,这些数据数量庞大并且数据种类繁多,传统的抽样方法不能够对其进行整体的把握,只有对整体数据进行分析,将其原因进行统计才能真正得出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这是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学在农业方面的典型应用,通过对整体数据的把握,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我们想要的结果。 2.3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学在其他学科方面的应用 大数据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影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也纷纷通过对数据的利用来带动行业的发展,通过对数据的利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在出行之前会习惯性地对交通、天气等状况进行查询。事实上,我们所利用的这些软件都与大数据和统计学息息相关。交通状况主要是对该路况进行实时的监测,比如人流量、车流量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实时监测,再将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具体的交通状况,并且以直观的图表方式呈现给我们。还有我们都十分熟悉的翻译软件,我们日常的学习中,会使用到一些翻译软件,实际上这些翻译软件也和大数据、统计学息息相关。在这些软件当中,储存了十分庞大的词汇量,当我们使用翻译功能是,会统计出最常用的句子,并且按检索次数呈现出来。这些都是大数据下背景下的统计学的应用,这些应用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3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下的机遇与挑战 3.1统计学与大数据的联系十分紧密 统计学主要是对数据进行研究,通过对数据的研究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在统计学中,研究的数据范畴十分广,包括定量数据、定性数据、截面数据、实验数据等等,都是统计学所要研究的数据对象。而大数据就是各种数据的集合,它包含了各式各样的数据类型,简单的、复杂的。统计学与大数据都主要是围绕数据进行展开的,这是统计学与大数据之间的一种内在联系。因此,我们可以将统计学与大数据相结合,改变传统统计学中对数据抽样研究的方法,转变成对整体的数据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更能为我们所利用的研究结果。 3.2大数据使传统统计学得到改进和补充 传统的统计学中,在对数据量大的数据处理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其数据处理过程中,往往存在滞后性和低频性等问题。我们以经济学里的消费物价指数,也就是CPI为例。我们所得到的CPI报表中,往往在时间上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本月的CPI数据只能在下个月才能得到相关的数据报表。由于时间上存在着滞后性,许多政策的制定都会受到影响,不能根据情况及时的做出调整。而大数据就随时提供当前阶段的“价格指数”,对市场进行实时的监测,它的时间频率甚至甚至可以小到以天为单位,提供每天的价格指数。借助大数据,可以对市场价格进行实时的监测,我们可以对市场价格作出合理的调节,从而减少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情况发生。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对信息全面掌控和对总体覆盖的优势,对数据进行全面地分析,从而补充传统统计学中的不足。 3.3统计学思想在大数据时代中的转变 在当前的统计学中,由于整体数据量庞大,我们往往会通过样本对整体进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十分重视样本数据的精确程度,传统统计学重视样本的数据的精确程度。而大数据往往相反,大数据呈现的是一个整体,由于整体数据十分庞大,对于其数据的精确程度势必不能很好的把握,因此,大数据重视整体数据的情况,对于其样本精确程度并没有做很高的要求。在大数据中,我们的立足点是整体数据而不拘泥于某个样本,看中的也是整体数据所呈现出来的价值,大数据中“样本即是整体”的概念与传统统计学重视样本的概念不同,大数据的这一整体概念对统计学的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3.4统计学与大数据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当前所处的时代是大数据发展的时代,大数据的发展十分迅猛,这给统计学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使统计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传统的统计学通过样本对整体进行把握,大数据对其进行突破,通过对整体数据的把握,得出一系列更具效益的结论。而在统计学中,其对数据的细致分析,准确推断,对统计理论的应用和掌握也十分值得借鉴。只有将二者进行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所带来的巨大信息量,运用统计的方法对其进行整体感知,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中,迎接它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将大数据和统计学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给我们的生活生产的发展做出贡献。 4结语 一个新事物的到来,必然会对传统的事物产生影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对统计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数据给统计学带来了新的生命力。目前很多学科的发展都融入了大数据的潮流之中,作为与大数据联系紧密的统计学如果不进行改革创新,那么终将会被边缘化,阻碍自身的发展。大数据给统计学带来了挑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数据也给统计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我们在抓住机遇的同时还应该意识到传统的统计学中,一些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数据的分析。基于这一现状,统计学家不能盲目将传统的数据环境当成研究的目的,而是应该积极融入到新事物当中,迎接挑战,使大数据时代下的统计学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 统计学数据论文: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统计学专业改革探讨 摘要:大数据给应用统计学专业带来机遇与挑战。本文针对应用统计学专业的自身特点和大数据下的新特点,剖析了现有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和改革了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调整与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 关键词:大数据;应用统计学;教学改革 一、研究背景 自2002年桂林理工大学在广西开办了第一个统计学本科专业以来,针对当时理学学位的统计学专业培养的学生虽然数理基础相对扎实,但普遍统计思想不够,实际应用能力较弱的现状和特点,对统计学专业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研究,确立了"数学与统计学相融,从培养学生扎实的数理基础和极强的统计分析应用能力有机相结合的理念出发,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2009年研究成果开创“应用性、实验性、案例性”一体化的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获得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并在其后分别把统计学学科建成广西重点学科和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以及把应用统计实验室建成广西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虽然我校统计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建设取得了许多成果,但近几年,我们也逐渐感觉到在大数据新形势下,我校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教学体系还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且某些问题还有日益凸显的趋势,我们原来的某些研究成果已不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这就迫使我们继续进行改革研究,探讨在大数据背景的新形势下,如何培养统计学专业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如何准确把握统计学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形势,如何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调整相关课程和课程内容,以培养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统计学专业人才。 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数据在大数据时代重要作用,我国也不例外,2012年9月,国家统计局第7次局务会提出,尽快开展在政府统计中应用大数据的研究。2013年可以看作是我国政府统计之大数据元年。2015年9月《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2]颁布,标志着我国正逐步进入大数据建设的新时代,为此,国家统计局积极推动大数据在各方面的应用与实践。而大数据的核心是数据,应用统计学学科是与数据分析处理联系最为紧密的应用性学科,因此,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教学体系应顺应大数据发展的趋势。在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统计学专业在继承传统数据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对所需的数据处理技能提出的需求更高了。这就是说,大数据对应用统计学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的冲击无疑是最大且不可避免的,这给应用统计学专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应用统计学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大数据逼迫人们改变分析、处理数据的手段、思维和理念,这就逼迫应用统计学专业改革必须引入新手段、新思维和新理念。培养应用统计学人才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不断适应大数据新时代的要求,这关系到应用统计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这一研究是十分必要、十分迫切且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二、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改革探讨 1.培养目标的转变。大数据时代给应用统计学带来机遇与挑战,同时引发了对应用统计学培养目标的新思考。目前应用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然而,在大数据背景下,除了要求学生具备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外,还要对其应用领域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这就要求应用统计学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因此,如何从培养“应用型”向“复合型”人才进行转变,是在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定位应用统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后,就得重新探索教学体系的调整和设计。传统的应用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专业的主干课程有数理统计、抽样技术与方法、回归分析、计量经济学、多元统计分析、统计软件等。而在大数据下,强调对全数据开展分析,不需进行随机抽样,即不是在给定的精确下,利用样本推断和分析总体;同时,大数据注重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而不是像传统统计那样强调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现有的教学体系没有涉及这些内容,与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有些不相适应。因此,我们必须创新传统的应用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重视大数据的不同的分析方法、分析技术,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都要围绕着数据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展开。 2.教学内容改革探讨。虽然在大数据时代下,必然要对数据收集、分析方法等进行改革和创新,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对大数据的搜集、分类、分析等都仍需要依赖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因此,大数据分析离不开传统统计学,大数据分析是对传统统计学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建立在样本统计和预测分析之上的传统统计学仍发挥着主导作用。所以,在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改革中,我们强调深化基础,培养拥有厚基础、宽口径的学生。加深应用统计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夯实数学基础知识,让学生学好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等基础课程,打好理论基础,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不但打好学生的数理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因为只有理论基础打牢了,才有后劲,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知识,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同时,在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教学要培养宽口径的统计学复合型人才,由于一些大数据充满了各种随机的、非随机的误差和偏倚,不满足传统的统计方法和理论对数据的苛刻要求,不能用传统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应用统计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这就需要对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协调和整合,在精选知识、内容衔接与交叉融合上狠下工夫。探索在一些课程中,增加介绍一些大数据方面的概念和应用,例如在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分析等课程内容中引入大数据分析的理论和实践案例。大数据对统计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应具备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以外,还应具备很强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以适应大数据时代数据量大、总类繁多、时效性高等发展特点。这就要求学生自主学习、阅读大数据等相关资料,掌握国内外最新动态和进展,这可通过布置课外作业、课外读书报告和课外论文检查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效果。同时,特别要注重课程的开放性教学和研究,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1)样本概念的深化。全样本(总体)研究是大数据方法的重要特点。过去,由于缺少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各种工具,数据收集、处理能力受到限制,因此,产生了随机抽样的理论方法,从而达到用较少的样本推断、预测总体的目的。然而,大数据时代数据收集、处理的方式和技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库、互联网、各种通讯工具等获得各种各样的海量数据。这时,随机抽样在某些情况下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地位和作用。方便、廉价的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存储能力的提高,使得全数据分析模式成为可能。因此,大数据背景下不需随机抽取,可用总体进行分析,也可用与分析目的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所以,在大数据时代,传统应用统计学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首先要改变对样本、对不确定性等的重新认识,转变抽样调查的功能和地位,建立新的收集、梳理、分类数据的方法。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与传统样本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的方法有许多不同,传统的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是以随机样本来推断总体,即它的理论和方法几乎都是建立在样本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随机抽样基础之上的统计推断,其理论基于"样本数据-分布理论-概率保证-总体推断",这种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理论和方法,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误差。而大数据时代的特点是信息处理迅速、获得途径广泛、价值密度低,这样在处理数据时就不需要进行随机抽样,可以全体数据作为样本,而即大数据关注的不是随机样本,而是总体,这不同于传统的统计推断分析,大数据时代可以收集全数据进行分析,这一特点刚好能弥补样本统计必然会带来误差的劣势。因此,应用统计学应该补充、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全数据分析模式,将大数据总体统计的思想、思维和方法纳入到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从传统的样本统计转向样本统计和总体统计相结合,这是应用统计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探讨在什么课程、如何引入全样本统计尤其重要。我们研究实践了在抽样技术与应用等课程教学中,新增大数据背景下的全样本理念,阐明样本统计和总体统计的差别、如何搜集大数据,以及大数据样本常存在缺乏代表性、信息冗余、存在噪声、呈现重尾分布、长相依和不平稳性时如何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尽量避免分析结果的系统偏差等。(2)相关分析与因果分析并重。在传统统计分析中,因果关系占据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根据概率P值进行因果关系检验,从而确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显著的因果关系。即传统统计分析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揭示数据相互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因此,传统统计分析比较注重因果分析。但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海量、结构复杂、要求数据处理速度快等特点,造成因果分析往往不可行。而相关关系分析不需要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之上往往可行,且相关关系分析不易受偏见的影响而发生错误。因此,大数据改变了传统统计注重因果关系检验的思维,注重相关关系分析,而不是因果关系分析,大数据时代的重要特点是注重相关分析,以及建立在相关分析基础上的预测分析。侧重相关性研究的思想是大数据方法的重要特点,大数据时代相关分析方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数据时代,相关分析的运用范围之广、重要性之大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和研究,我们在教学中从传统的注重因果分析向相关分析与因果分析并重转变。传统的相关分析基本上是线性相关分析,大数据研究的相关分析不仅是线性相关,更多的是非线性相关关系。传统的统计研究方法,如建立各种回归方程、估计模型参数、假设检验等因为大数据的特点而无法实施。针对大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不同于传统的相关关系的分析,我们在教学中重点不是做传统的逻辑推演,而是重点阐明如何搜索、分类、归纳、分析大数据,以及如何找出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并据此进行预测。阐明大数据时代相关分析思维的重要性,以及相关分析在特征选择、变量依赖关系识别中的实用性。 统计学数据论文: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的挑战与发展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时代来临,从科学角度看,大数据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分析处理,形成快捷全新的数据分析方法,这为大数据与统计学架起互通的桥梁。大数据时代的变革为统计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未来挑战与机遇同在。文章首先对大数据时代下的统计学做出概述,接着陈述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影响下的变革,再次分析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面临的挑战,最后解读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的发展与机遇,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统计学;发展 一、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概念概述 教科书上对统计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有效搜集整理分析随机性数据,对考察问题给出推断与预测,最终为行动提供数据支持”,这就是统计学。从根本上看,统计学是一门与数据有关的学科。众所周知,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数据团队的帮助得到连任的机会,阿里巴巴的马云很早就把大数据作为企业发展战略。随着我们走进大数据时代,网络科技给搜集数据带来方便,传统的设备已经无法容纳大量的数据,我们对其进行更新,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我们为社会传递出有效的、有价值的信息,这一切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统计是社会各界乃至各环节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统计有先导作用,市场经济信息也需要统计学的帮助,大数据时代,我们的统计数据不再局限于随机抽样调查,电话调查等高成本的搜集方式,通过互联网及移动终端,我们可以获得更多数据样本,可以说我们的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大数据时代下的统计学也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影响下的变革 1.从样本的角度看,样本概念得到深化 我们知道统计学离不开样本,有效的样本能够正确反映情况,大数据时代样本概念与传统不再相同,通常我们得到诸多网络数据,一种为静态,即直接在客户端创建的数据,无需提取即可使用,成本低,另一种为动态数据,即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最终表现为所有数据的总和,可见此时的样本不局限于随机抽样,直接可以做选定分析。 2.从类型方面看,呈扩大之势 在过去数据通常指结构化数据,有固定的标准,大数据时代数据不仅局限于固定的结构,还有异构数据,再有存储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大数据可以直接将探测的信号容纳进去,由网络系统作为工具,可以识别各类结构或非结构的数据并进行快速存储。 3.收集概念得到扩展 传统的统计过程中,我们有目的的进行数据收集,效率低,成本高,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我们将收集步骤化,第一预先处理好数据的识别与处理,第二做好分析,提炼出所需要的信息,最后做好存储,就这么简单。面对大量的数据,我们的分析、识别等都需要注意,大数据不代表万能,我们还是要注意数据的安全性,尽量控制收集成本。 4.数据来源较传统不同 曾经我们根据研究目的去做统计收集数据,这些数据源都是已知的,在核对方面相对容易。大数据时代,我们得到数据变得容易,但通过互联网收集数据后,目的性变弱,大多数记录没有源头,很难识别记录身份,可见,大数据时代做好数据来源登记开始变得重要。 5.量化方式也发生变化 对于传统的结构化数据,量化方式是成熟的,可以将收集到数据直接分析得出结果,大数据时代,很多异化结构数据几乎无法做直接分析取得结论,当下,很多结算及专家在研究处理非机构化数据,力争将大数据时代统计推向新的高端。 6.分析思维发生改变 从分析过程看,传统分析需要进行三步走,即定性、定量,最终定性。大数据时代,统计分析过程仅需要两步即定量、定性;从证实分析方面看,传统思路为假设、验证,事实证明传统证实分析有很大误差,而大数据时代,我们的思维为发现,总结,这是整合,发现最终定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有很多发现。 7.统计软件变得越来越多 传统统计学中,我们比较熟悉的软件有SPSS、SAS、STATA等,大数据时代,我们分析技术为非关系型,主要以数据中心为基础,将软件与大数据结合,分析过程得到很大简化。综上,大数据时代给了我们更多的主动权,这些更促使我们推动大数据时代统计的发展进步。 三、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好处,统计学的大数据化是大势所趋,但传统与更新的交错间还有一些不相容的方面,对于革新我们还是要从各个方面做谨慎考虑与慎重调整。 首先从样本标准的角度看,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轻松得到很多样本,此量大到可以视为总体,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样本标准也应随着发展,传统统计学将界限定在30,大于30为大样本,小于30为小样本,大数据时代这个界限略显低,没办法清除干净干扰信息,这会影响分析结果,因此,加强数据来源的同时还要更新大样本标准,将更大规模的样本数量代替旧有的数量,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 其次从样本选取与形式的角度看,传统统计学固定结构化数据内藏着一定的统计规律,尽管我们能够发现研究对象的数量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有量化指标,一些被量化的指标也不一定能够清楚的解读研究对象,目前大数据采集数据超过80%为有结构数据,传统的统计数据库没有办法对这些数据做很好的处理,而大数据通过建立非结构数据库,对数据做有效转化,发挥多元化分析作用,无形中降低了样本的选取标准,将统计范围扩大化。 最后统计软件的开发是一项挑战。我们常用的统计软件主要以构建模型之间的变量与数量关系的方式分析研究对象,如我们熟悉的SPSS等。大数据时代,我们很多以数据为基础做非关系分析技术,谷歌利用MAPREDUCE实现了月处理400PB数据的工作量,雅虎也利用云计算平台实现了100PB的存储工作,未来大量的数据处理需要更快捷更科学的软件,对于软件的研发与升级将是一种挑战。 四、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的发展与机遇 1.大数据时代下统计质量更高 从国际数据标准SDDS中得到的统计质量标准可以看到,适用、准确、时效、平衡是统计质量的内涵。其中适用是指统计信息符合要求,统计信息最大化的满足客户的用途,大数据的覆盖很大程度上促进适用功能的提升;传统角度我们说时效性主要指统计的时间更短,让客户及时了解统计信息,大数据时代网络化完全满足时效性各类要求;准确是指估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别,数据中存在误差在一定范围内属于正常,大数据时代我们的全面性最大程度包容了误差,也缩小的了误差,统计更加真实可信;平衡性也被称之为协调性,大数据时代,数据结果的核对与检验都经得起客户的不断核查,可以使数据的平衡性得到很大提升。 2.大数据时代统计成本降低 首先,从数据收集角度看,大数据时代可以不再依靠人力做电话调查或问卷调查,甚至有些普查动用全国力量,耗费大量人力财力,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我们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数据收集快,成本低,准确性也高;其次从数据利用角度看,传统统计过程中,一旦资料过期就需要再起启动抽样分析过程,对外公布手段也有局限性,大数据时代,我们收集数据更轻松,且数据可多次被利用,综合比算,数据的成本大大降低。 3.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作用范围扩大 传统统计学有各种局限性,比如受成本、观念等影响,统计学主要用于行业与部分统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统计学被应用到各行各业,比如、金融、医学、计算机行业等,从这个角度看,社会的新计划让信息传递发生质变,统计学作用价值得到认可并服务扩大,这样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更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整个国家发展进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统计学数据论文:基于大数据时代下浅析统计学教育的发展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信息技术的进步,大数据走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大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因此,对大数据的统计显得格外重要,在大数据时代研究统计学的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学;发展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席卷了全球,各行各业在经营管理中都离不开大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对于政府单位来说,大数据更如经常便饭,大数据主要利用多样式和多层次的采集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在分析数据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高速处理数据的信息系统,分析的数据结果为公司或者政府单位的决策做参照。大数据的发展给统计学不仅带来了机遇,更重要的还有挑战。一方面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的发展为数据收集和整理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由于近几年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数据量更加的繁杂,所以又给数据统计时带来了麻烦,种类不断增多的大数据资源,正在成为政府统计部门分析研究的重要领域。 一、大数据与统计学的区别 我们就大数据自身而言,要想在信息化迅猛发展、数字爆炸式增长的现代信息平台中寻找到自己想要的有效数据,就必须依靠数据统计来完成。这就充分证明了关于大数据的相关研究是要和统计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其与统计学也存在巨大的差别,它的使用模式和运用方式是不一样的。统计学需要依靠样本抽样的方法来进行数据整体和提炼的,这就意味着会有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其成本相对于大数据来说是比较高的而且过程是相对比较繁琐的。而大数据主要依靠网络信息平台,在海量的电子数据信息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具有来源广、数据量大、整体性的特点,其是以整体的数据作为一个大样本进行工作的,数据相对于统计学来说更加的精确化及标准化。因此,统计学和大数据的结合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全面性和统计学高效性的特点,在利用统计学进行大数据样本的统计过程中要对整体的数据资源进行选择和筛选,这样能避免样本统计的弊端,还可以把样本统计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二、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教育的发展 (一)培养全方面素质人才 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与文管专业的还不一样,文学专业的以及管理专业的学生都比较善于交际,善于沟通,而统计学是理科专业,很多学生只善于埋头做题计算,这样的话在以后的工作岗位就会感觉吃力,因为做数据统计,必须要与其他部门学会沟通,协同工作这样才能把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准确。要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针对不同数据信息做出不同的沟通与交流,从数据中挖出有价值的信息,需要本身具有数据敏感性,但是对数据的敏感程度也不是先天所带来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锻炼出来的,而是要经过时间的积累和数据分析工作的磨练,同时也可以根据案例型的数据分析材料,积累阅历,提升对数据资源的敏感程度。 (二)培养统计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大数据时代下培养的统计学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两方面的基本素质,第一是概念性的,也就是说统计学的相关人才应该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素养,这是基本要求,也是培养统计学人才的前提。第二就是实践性,也就是本文中我们提及的统计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就是在实际操作中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应用型人才需要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需要有较多的经验与阅历,不能只会纸上谈兵。在高校开展大数据分析学科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真是可用的案例和数据,这就需要学校与公司企业走合作道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得到真实有效的数据,还能将学生送到企业去实习,进行校企联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是培养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点,也是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点。 (三)促进统计学与信息计算科学的融合 在大数据的分析与研究时,仅仅凭借统计学科的支撑是不够的,大数据的数据结构性特征已经抛弃了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分析模式的非智能化框架,而且数据分析需要利用新型的数据运算方式以及计算机技能分析,这也是进行数据分析的问题所在,因此要想做好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工作,只单单依靠单一的统计学科知识的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其需要的是数学,信息技术,统计学三门学科的融合发展,紧密结合三门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融会贯通,利用各科优势资源相互弥补不足,这样才能为大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做出科学准确的结果。 三、结语 学习统计学的优势在于:我们可以利用统计学进行大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利用,使得我们在使用数据时可以更加的便利和高效。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来自各方面的数据出现井喷的状态,这就增添了我们在数据统计和信息处理时的困难。在现在这个信息化数据爆炸式增长的形势下,我们要充分全面的利用各方面的数据资源才能充分发挥统计学的优势,做好预测和分析,同时充分将统计学的优点与完备的大数据资源实现有效的整合,让统计变得通俗易懂。 统计学数据论文:大数据时代中西部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思考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将面临大数据的信息与识别、大数据的数据产生方式与抽样方法、大数据的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等方面的挑战。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在院校构成与专业方向、学历教育层次、学生培养规模、学科建设、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与教育教学手段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征和不足,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方向和需要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应注意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普及大数据知识,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和熟悉大数据;认清教育教学与大数据之间的关系,正确定位专业发展目标和方向;改革和创新现有课程设置,丰富和完善计算机与统计软件类课程;提升统计学专业授课教师的职称与学历,革新知识容量和结构;加强统计专业教育教学的组织支持和制度保障。 关键词:大数据;中西部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 一、前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已成为变革组织、变革经济和变革价值的力量。鉴于大数据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生产生活的影响愈加深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和统计学专业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大量的思考,并形成一些思想和成果。但是,有关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从研究主题和关注领域来看,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差异较为明显,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大数据时代统计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二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学教育教学应该如何改革和创新;三是高职院校统计学教育教学领域中某一问题;四是其他一些具体或个别问题。从研究结论来看,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统计学研究方法、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方式与内容、教师知识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等,均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会带来变革与创新的机遇。 与多数著名财经类高校和一本高校相比,我国中西部地区不少二三本高校在师资力量、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所以,作为与大数据研究技术和方法紧密的统计学专业,二三本高校更应该对其进行认真思考和科学定位与设计,从而避免在未来更加落后和遭到淘汰。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和现实需要,对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进行认真思考和更进一步的探讨。 二、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现状 (一)院校构成与专业方向 目前,开设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中西部二本高校主要以地方财经类院校、师范院校和部分理工类院校为主。从专业方向来看,地方财经类院校主要以社会经济统计、金融统计、风险管理与精算学为统计学专业的方向;师范类院校则主要依托数学系,一般是从概率论、数理统计、多元统计等相关课程的教学中衍生而来,通常以数理统计为专业方向;而理工类院校则以数理统计或者应用统计为主要研究方向,同时兼顾本院校的专业构成和传统研究领域,如生物卫生统计等。多数三本院校没有开设统计学专业,考虑到招生的便利性和就业前景,开设统计学专业的三本院校通常以社会经济统计、金融统计为专业方向。 (二)学历教育层次 从学历教育层次来看,多数地方财经类院校统计学专业以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层次为主,个别传统悠久、实力较为雄厚的财经类院校上升到博士研究生的层次;师范类院校和部分理工类院校则以本专科层次为主,少部分院校则开展了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或者与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开展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开设统计学专业的三本院校一般会开展本科学历层次的教育,毕业后通常授予经济学学位。除了上述几类开展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二三本高校外,还有个别省市的统计学院(学校)。但是该类院校一般隶属于省统计局,通常以国民经济统计和核算为专业方向,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开展中专层次的教育,近十年来多数学校则实现专科层次学历教育的转变,只有少部分学校上升至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 (三)学生培养规模 从学生培养规模来看,就本科学历层次而言,地方财经类高校统计学专业每年招生规模一般为100人左右,师范类院校一般为150人左右,部分理工类院校招生规模和三本院校一般为50人左右,与一本高校相比,招生规模偏小。统计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包括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和学术型研究生两大类,多数地方财经类院校开展统计学专业普通研究生的教育。目前,全国共计80余所高校开展应用统计硕士教育,中西部地区高校有31所,其中二本高校12所(包括8所财经类院校、4所师范大学),近年来应用统计硕士招生规模和学术型研究生基本持平。8所财经类院校中,西安财经大学招生规模最大,应用统计硕士招生规模和学术型研究生分别达到25人和30人,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三所院校两类研究生招生人数为20人左右,而兰州商学院、贵州财经学院、新疆财经学院招生人数为10人左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招生人数则不足5人。4所师范类院校中,河南师范大学两类研究生招生人数为10人左右,安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招生人数为5人,广西师范大学应用硕士招生则高于学术型研究生,两者之和为20人左右。其余的财经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存在与上述学校类似的特点。 (四)学科建设 统计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效果,可以通过教育部学位中心公布的学科排名和近年来中国大学统计学专业排名进行评判。2012年教育部开展第四轮学科评估,教育部学位中心公布一级学科最终排名结果。在该次统计学科评估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56所高校中有46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评估,参评高校共计87所。所以,最终的统计学学科排名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有12所一本高校、23所二本高校参加该次评估,学科整体水平得分在74分以下,排在第22名之后。其中,西南大学得分为72分,居于中西部二本高校之首,山西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得分为70分,其余二本高校得分为69分、68分、66分、65分和64分的分别有4、4、3、9、1所高校。三本高校因为不具备统计学学科硕士授予权,所以没有参加该次学科评估排名。 此外,在2014年5月,中国校友会网公布2014中国大学统计学专业排名。该专业排名将学科专业分为4个星级(最高为6星级,最低为3星级),学科专业层次分为顶尖学科专业、一流学科专业、高水平学科专业、知名学科专业四类,办学类型分为研究型、行业特色研究型、区域研究型、区域特色研究型、专业型和应用型六类。在该统计学专业排名中,参评高校有87所。其中,中西部地区有17家二本高校参评,学科专业星级均为3星级,学科专业层次为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办学类型方面,只有太原理工大学为区域研究型,其余16家院校均为专业型;办学层次方面,太原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被评为中国知名大学,其余13家院校没有相应归属。除了上述排名外,中国金苹果科教评教网,也公布2012-2013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统计学类专业排行榜,有94所高校参评。但是,只能查询到该排行榜前20名的高校,所以本文没有采用该结果对中西部地区开设统计学专业的二三本高校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评判。 (五)师资力量 从师资力量来看,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仍然相对薄弱,特别是三本高校师资力量配置尤为薄弱。就中西部地方财经类院校、师范院校和部分理工类院校而言,与同领域一本高校相比,其师资力量配置比较完备,院系设置和师资规模、结构类似,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科研实力方面。其中,这些差异一方面在于国家人事制度和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在于学校所能提供的薪酬待遇和教学科研平台相对有限,不能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而三本高校则与同领域二本高校相比,其师资力量配置不健全,师资规模、结构仍有较为明显的缺陷与不足,与同领域一本高校相比差距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除了上述两个方面外,还与三本高校对教育教学的短视和其天生的缺陷有很大关系。 目前,每个省都制定了本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将“教育事业单位”中的“高等院校”分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与教育部共建院校、设有博士点和其他省部共建院校、设有硕士点院校、其他本科院校、省管高等专科学校、高职高专院校、成人专科学校和技师学院等若干类。对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最高比例要求依次逐步降低,“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正高级、副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为15%和30%左右,分别高于高职高专院校、成人专科学校和技师学院10~15个百分点;对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最高比例依次逐渐上升但差异较小,“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为45%左右,低于高职高专院校、成人专科学校和技师学院5个百分点左右;对初级职称人员所占最高比例则依次逐步提高,“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一般不超过10%,低于高职高专院校、成人专科学校和技师学院仅20个百分点。国家人事制度和管理政策中关于不同院校职称结构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对二三本高校广大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晋升成为一种障碍,限制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和提升。 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院校所提供的教学科研平台受到局限,一方面与学校当前自身实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教育行业所存在的歧视和潜规则有关。广大一本高校由于自身具备较强的实力,在学术、纵向科研项目申报、横向课题申请、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在职称、学历和相应材料质量接近或相同的情况,相应的杂志社优先发表著名高校和一本高校教师的学术论文,尤其是一些排名榜首的期刊几乎不发表第一作者单位为二三本高校的教师的学术论文,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也优先审批这些高校的项目,从而形成明显的虹吸效应和马太效应,对广大二三本高校造成严重的歧视和不公。不少青年教师在二三本高校工作若干年之后,如果职称和学历得到足够提升之后,比如获取博士学位、博士后顺利出站和评完高级职称后,多数选择一本高校或本领域内著名高校作为新的就业岗位,从而规避和去除教学科研平台带来的限制。 高校院校所提供的薪酬待遇,一方面与学校自身所获取的教育经费、学校所处的阶段及其发展目标和方向有关,另一方面与学校所拥有的产业和创收项目有很大关系。中西部地区广大二本高校所获取的教育经费主要以学生缴纳的学费、所在省市行政主管部门划拨的财政事业经费为主,两者占教育经费总额的80%左右,甚至更高。中西部地区多数省市经济社会水平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财政收入规模相对较小并且增速相对缓慢,而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比较稳定,所以中西部地区广大二本高校所能获得财政拨款增长较为缓慢,从而影响到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速度和进度。而广大三本高校的教育经费几乎全部来源于学生缴纳的学费,当前公立高校每个学生财政型教育经费提高到12000元左右,三本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投入水平与公立高校相比处于劣势。随着近年来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和人力资源成本的逐渐提高,三本高校出于生存的需要,近年来对招聘教师的职称、学历和薪酬待遇没有进行明显提升。因此,毕业于全国“985”高校、成绩相对优异的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综合考虑薪酬待遇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就业时首选一本高校,其次是二本高校,不愿意或者不乐意到三本高校来就业,从而造成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师资规模、职称与学历结构很难得到提升与改善。 (六)课程设置与教育教学手段 从课程设置与教育教学手段来看,与广大一本高校和著名财经类高校相比,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基本类似和比较接近,但是三本高校的差距依然较大。就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而言,由于师资力量和学生基础、接受能力的差异,在统计学专业不少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程知识、原理、方法的理解与讲解方面,与广大一本高校和著名财经类高校仍然有明显差距,从而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仍显得较为薄弱。就中西部地区三本高校而言,除存在上述类似问题之外,还存在因人设课、因事设课、变相压缩学时等现象,统计软件类课程的种类和学时量与一二本高校相比差距明显,课程设置仍然需要健全和完善。比如,本科生通常课程教学每个学时为50分钟,每学期正常上课教学时间为18周,加上两周的考试时间,一般每学期教育教学期限为20周。但是有不少三本高校在统计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将每学时减少为45分钟,每学期正常上课教学时间和考试时间合计仅为18周。此外,对于一些统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不少一本高校与二本高校通常进行每周4学时的授课,选修课程的设置也突出统计学专业的特色和需要。但是,有不少三本高校则进行每周3学时的授课,因人设课现象较为严重,要么短期聘用校外兼职教师进行授课,而选修课程的设置也脱离统计学专业学生学习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学效果较差。 三、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定位和出路 (一)普及大数据知识,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和熟悉大数据 大数据是一个新生事物,全球80%左右的大数据产生于近四年。大数据正在处于推广和发展阶段,其未来的影响也会更加深远和广泛。大数据在给统计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不少挑战。统计学家、统计学专业的授课教师,必须在传统统计数据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学数据这个新生事物,学会适应新的大数据环境,从而拓展统计学的新应用领域,创造和发现适应大数据的新统计方法。就目前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实际来看,不少教师听说过大数据的提法,但对大数据的概念、特征、意义、分析方法,以及如何处理大数据和大数据的未来发展方向,认识不是很清晰和深刻。所以,对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的广大教师而言,不但要积极学习和熟悉大数据,更重要的是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向统计学专业的学生积极宣传和介绍大数据的有关概念、知识和方法,使学生对大数据有一个清晰、客观、正确的认识和观念,早日将其引导到大数据的发展之路上来。 (二)认清教育教学与大数据之间的关系,正确定位专业发展目标和方向 由上述分析可知,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主要以本科层次为主,一些实力较强的二本高校开展了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个别高校开展博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本科教育是通才教育,强调扎实地学好基础课程,为以后工作或者研究打好基础,而研究生教育则强调提高独立研究、独立创新的能力。从知识结构和层次来看,统计学专业本科生所学知识和课程的涉及范围较宽,但深度不够,而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与大数据的距离更为接近,更能满足大数据分析对于统计方法和技术的要求。 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统计专业人才,即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或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对大数据进行分析,需要将统计学、计算机、数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进行融合。因此,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转向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这使得传统的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面临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注重统计学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融合,二是如何实现由应用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 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由于师资力量、课程体系设置、教育投入规模等方面的不足与局限,在较短的一段时期内实现上述两个方面的转变有较大困难。根据不同学历层次教育与大数据之间的联系和自身高校的实际,当前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应以原先的培养目标为主,在现有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方面率先进行改革和创新,在不断夯实和提升自身实力的基础实现这两个转变。 (三)改革和创新现有课程设置,丰富和完善计算机与统计软件类课程 在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进行改革和创新,根据大数据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提升现有课程或开设新的课程。根据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实际,改革和创新现有课程设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是加强对数据收集部分内容的讲解与训练。就统计数据的收集而言,一般在统计学课程中的“统计调查”与“抽样与抽样分别”部分进行讲解和说明,为此,不少学校开设市场调查分析与预测或者抽样技术的课程。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产生方式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数据的抽样方法也发生很大变化。在当前大数据抽样技术不甚明朗的情况下,应继续加强对传统抽样方法与技术的讲解深度和训练力度,同时注重补充有关GDP核算、普查和CPI、PMI等重要指标数据抽样技术的有关知识和实践操作规程。 二是有针对性地增加计算机类相关课程。目前,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主要以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高级语言和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主,远不能适应和满足大数据对统计学专业的要求。为此,需要在课程设置中增加Office办公软件、专业数据语言等课程,使统计学专业学生具备大数据分析对计算机操作的基础技能。 三是健全和完善统计软件类课程。目前,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主要为R语言、SPSS或者SAS、E-views,一般来讲,以其中两个软件的教学为主。但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软件课程授课教师相对较少,学生对软件的学习和操作训练不够系统和完备,不少学校统计软件课程只是针对基础统计学、计算经济学基础、多元统计的部分内容来进行。所以,健全和完善统计软件类课程首先体现在加强对现有统计软件所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训练方面,其次应增设3门以上的软件课程供学生选择和学习,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升。 (四)提升统计学专业授课教师的职称与学历,革新知识容量和结构 无论是形成大数据的思维模式和普及大数据知识,还是改革和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最终主要靠统计学专业授课教师来开展和执行。所以,提升统计学专业授课教师的素质是关键。职称反映着高校教师在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领域的积累与付出,学历则代表着教师在专业领域和科研能力方面的突破与提升。所以,应对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实现上述途径的方式,一方面,中西部二三本高校需要提升现有统计学专业授课教师的职称与学历,改造和提升现有教师的规模及其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扩大计算机和数据库类课程教师、统计软件类课程教师的力量。另一方面,现有的教师尤其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要积极学数据的有关知识和方法,不断提升自身处理和解决大数据有关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统计专业教育教学的组织支持和制度保障 改革和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丰富和完善计算机与统计软件类课程,需要增加这些课程的内容和学时,并且聘用更多资历更高的教师。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在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软硬件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力与物力,而这与学校对统计学专业学科建设与教学建设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为此,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在未来仍然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同时辅之以积极和良好的人事政策支持与后勤保障。所以,大数据时代中西部地区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革新和突破,离不开所在院校的组织支持和制度保障。 统计学数据论文:大数据时代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体系构建 摘要:统计学是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重要课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统计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围绕大数据时代对经管类专业数据分析人才的需求,以专业特色为导向,运用“知识+能力+应用”模式进行统计学模块化、层次化课程体系构建。 关键词:大数据;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 大数据时代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社会各行各业对数据分析需求大幅上升,需要借助数据分析实现数据的增值,挖掘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为其经营管理决策、投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具有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应用创新型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渐攀升,也引发了对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能力的更高要求。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经管类专业学生必须能够广泛应用定量分析技术,能够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效数据,运用科学的方法从这些数据中提取出有用信息,建立相应的模型,作出最优决策。 统计学是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众多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以后深入学习相关定量方法类课程(诸如计量经济学、管理运筹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的基础。因此,统计学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获取有效数据和分析数据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 一、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学定位模糊。我国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的最大弊端在于一直按照前苏联划分方式将其归类为一门偏重于简单数据整理课程,而将相应的统计分析所采用方法和理论归为数理统计,因此在教学中不重视对后者的学习。然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统计学课程是同时包括这两个部分内容的,尤其是后一个部分内容是定量分析的重要基础。因此,在传统统计学教学定位下,学生只认识了基本理论与概念,却掌握不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这与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社会各领域对经济管理人才素质的新需求。 2.课程体系有待完善,与经管类专业融合不够。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设置只涉及理论统计学这一领域,未将统计分析方法与相关经管类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在这样的课程体系安排下,学生虽然掌握了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但难以体会到统计在本专业学习中的应用价值,当面临现实的经济、管理问题却无能为力,不会运用所学统计方法,结合专业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定量分析。这种状况与经管类人才定量分析能力培养目的相违背,难以实现具有创新能力的经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 因此,如能结合经管类专业特点,对统计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建设,势必能够培养出具有定量分析技能,满足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符合大数据时代人才素质要求的经济管理人才。 二、大数据时代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体系构建 1.明确课程教学定位。目前,统计学教学中偏重于统计学基本概念、基本模型和基本方法的理论知识学习,系统性较强,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统计学的知识体系,但是对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统计方法的应用重视不够,这不仅会让学生望而生畏,从而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不能够学以致用,在自己本专业深入学习过程中不会运用统计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经济管理问题,而在教与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源头在于教学定位不够准确。因此,本文提出新的课程教学定位:以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定量分析能力为目标,结合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特点,通过统计学的理论教学、案例分析、课程设计、实验(践)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和统计应用能力,具备运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管理领域有关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经济管理人才的新需求。 2.课程体系优化建设。根据新的教学定位,统计学课程体系优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一是课程体系设置要强调基础知识、注重灵活应用、突出定量分析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二是课程结构上,突出专业针对性,强调统计学科和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的有机结合,使课程特色化;三是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为学生提供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的实训平台;四是将统计分析软件的运用融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加强统计分析软件的技能培养。 因此,本文将运用模块化系统集成思想,根据经济与管理类各专业的要求,提出按专业分模块,按模块分层次,按层次定内容的改革方案,构建“课程体系课程子系统课程模块具体内容”的递阶控制结构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 在统计学课程体系优化建设中,我们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构建出模块化、层次化集成的课程体系在整体功能上达到了最佳状态。 课程基础子系统是统计学理论基础和统计思维培养阶段,由统计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构成,体现了“厚基础”的功能。课程应用子系统和课程案例子系统是统计分析能力训练阶段,首先结合认知性案例模块系统介绍统计分析方法,让经管类专业学生了解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其次进一步结合专业特色案例模块和统计分析软件模块,通过分专业教学方式,使不同专业学生能够体会到统计学在本专业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强能力”的功能。课程实践子系统是统计应用能力实践阶段,是培养大数据时代应用型经管人才的重要环节。课程实践主要包括课堂实践和实验室模拟,课外实践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实训实习和相关竞赛,通过课程实践和课外实践两大平台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课程选修子系统是统计应用能力扩展阶段,该阶段在学生掌握统计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选修统计预测与统计决策两大模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 三、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体系构建,应注重强化基础理论,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做到统计知识与实例分析相结合,与软件应用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根据经管类各专业特色,以“知识+能力+应用”模式进行模块化、层次化课程体系设置,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数据素养和信息素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定量分析能力,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需求,使具有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探讨化工技术教学及其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广西区域化工及相近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岗位能力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构建了服务区域化工企业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同时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进行论述,使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更好地发挥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关键词:岗位能力;课程体系;区域经济;高等职业教育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南部,目前以化肥、农药、橡胶等精细化工产业为化工支柱产业,化工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于沿海地区,但随着北部湾经济区、东盟-南宁、东盟-空港经济区等相继建成,中石油钦州炼化一体化二期、中石化铁山港炼化一体化、广维生物化工VAE浮液二期、玉林龙潭重交沥青等千亿元大型项目的相继投产,铟材料、铝基复合材料、锌锡产业链高端产品、锑阻燃剂系列新兴材料的重点推进,木薯、甘蔗、农林纤维等非粮资源开发燃料乙醇、工业甲醇项目的示范应用,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固化成型及气化等高效清洁燃料工程的研发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现代化工工业得到大力发展。服务区域经济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义务和立足之本,广西化工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但广西区内高职应用化工技术类专业院校较少,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同时,产业的更新换代以及节能减排对现代化工企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应用型化工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有更明确、更具体的要求。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通过重新构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满足岗位需求、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具备职业能力的现代应用型化工人才,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高职应用化工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1.国内高职应用化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情况 由于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大多数借鉴了本科模式或者源于中专模式,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多少有些缺陷,不能很好地满足化工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许多学校都在探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以校企合作推动课程改革[1],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基于典型化工过程构建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2],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职业能力的培养来构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3],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高职应用化工专业课程体系[4]。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张丽玫等人提出构建“前厂后院”平台来实现校企融合[5]。针对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人才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潘勇等人提出建“大专业、多方向、分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6]。这些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和方案给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2.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化工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于2011年,至今已招收了五届学生,毕业100多人,通过五年的建设,实验实训设施日趋完善。但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没有很好地与广西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融合,且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不足,学生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总体而言,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没有充分与本区域化工企业进行对接,更谈不上很好地服务区域经济,重新构建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已迫在眉睫。 二、我校应用化工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 1.毕业生就业岗位调查情况 首先,我们对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区域进行了调查,据两校招生就业处提供的数据,该专业毕业生在广西区内就业的占大部分(约67%);其次,了解化工类企业对应用化工技术从业人员的岗位设置和需求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对企业进行走访等形式对广西区内的多家化工企业或与化工相关的企业进行了调研。以广西田东锦盛化工有限公司的环氧氯丙烷厂为例,该厂的岗位设置包括销售、采购管理员、生产操作技术员、工艺技术员、DCS技术员、仪表技术员、机修技术员、设备技术员等岗位,而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沉降车间的岗位设置则包括生产技术员、点检员、中控操作员等工作岗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岗位设置,但按照工作过程可将其归纳为化验分析、生产工艺及操作、设备仪表维护、销售与服务四大岗位。另外,对200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调查发现,从事生产工艺及操作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1%,设备仪表维护岗位人员占21%,从事分析检验岗位的占16%,从事销售与服务岗位的占12%。图基于生产过程系统化构建的应用化工课程体系 2.基于区域化工企业生产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基于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特点,根据区域化工企业岗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情况,我们构建化工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是:以生产工艺及操作、设备仪表维护、化验分析及销售与服务等四大岗位要求为出发点,以上述四大岗位生产过程中所包含的职业核心能力及核心素质进行分析和解构,通过逆向推导,归纳出职业能力所需要学习的知识领域,形成了基于广西区域化工企业生产过程所需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如上图所示。 3.新构建的课程体系特点 该课程体系结合生产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建设包括化工原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无机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工生产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等课程在内的主要课程体系,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除注重基础性学科的建设外,按照生产过程系统化的方法,以学生走工艺技术岗位为主线,管理、分析检验、销售服务等其他岗位为辅线,打造综合性应用人才,服务于区域,兼顾区外为目的。为此,我们加大了核心课程的建设,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与学校实训和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以“必须、够用”为度,强调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综合性,优化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化工原理》课程为例,依托本校的实训条件,与企业开展合作,进行课程的建设,根据该课程中传质、传热、干燥、沉降、蒸发、精馏、吸收、萃取等单元操作,将每一单元操作先在学校实训室操作熟练,再到企业实习对照各单元操作在生产中的作用。本课程除了期末的理论考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之外,还根据化工总控工职业资格证标准,对学生进行单元操作的培训与考核,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开展单元操作仿真实训,培训学生对DCS系统的操作及控制。从多个角度进行考核,既有利于全面考核学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达到课程体系构建效果的其他措施 1.“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校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师队伍情况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1人,其中“双师型”教师2人。教师中青年人居多,且都是从高等院校毕业之后直接进入本校任教,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理论课程的教学能力需要提升。为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首先,通过选派青年教师进入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进修的方式,扩大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利用校企合作,选派青年教师到区域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通过在职进修和参加企业实践等方式,产学研结合,建设一支有较高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外,聘请附近化工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或技术员到学校参与教学,提升了实践教学质量。 2.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职打造应用性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于2015年下半年全面启动新实训大楼的使用。新实训大楼应用化工技术实验实训室,紧跟现代企业的需求,并按照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结合资源共享突出专业特色以及现代化工企业生产的特点,这将为培养服务区域化工企业应用型人才发挥较大作用。除了校内的实习和实训,为了更贴近工作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分别在广西扶绥青年产业化园区、中铝广西分公司、南宁市泽威尔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许多高校现行的评价方式仍然以理论考试为主,这种评价形式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的认知能力,但这种评价形式的单一性,在鼓励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今天需要进行补充和增加。因此,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本专业以国家中级总控工、高级分析工的职业资格标准作为依据,参考职业能力要求,采用理论考试、操作考试、项目答辩、创意评价、项目报告等方式进行考核,灵活多样的方式既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人才培养效果展望 我们构建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由于结合了区域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特点,学生不仅学到了“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具备了区域企业岗位能力。可以预见,在该体系下培养的毕业生更符合企业要求,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更快上手。同时,我们会及时走进企业了解生产技术状况,不断完善该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作者:黄润均 郭怀兵 李德鲲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探讨化工技术教学及其应用:化工技术在制药设备及流程的应用 摘要:在化工行业,化工技术的创新在我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占据国际市场的有利地位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将针对化工技术在制药设备及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进行深入讨论分析,以期为我国制药行业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例如在化工行业,化工技术的创新在我国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占据国际市场的有利地位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将针对化工技术在制药设备及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进行深入讨论分析,以期为我国制药行业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化工技术;制药设备;技术创新 化工技术在我国制药行业的运用,不仅能够保证我国人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随着对化工技术在制药设备及流程中的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在研究与应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针对其中的问题必须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以保证制药行业的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 1化工技术在制药设备及流程的现状分析 化工制药设备是化工制药工艺的基础,化工制药设备为化工制药工艺提供健康无污染的制药环境,因此,制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是否进行全面的消毒以及消毒的标准,直接影响制药工艺及制药的成品性质。下面对化工制药流程中可能忽略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主要从以下几种角度切入。 (1)对药品的生产设备的清洗消毒不彻底药品生产设备作为药品的载体,其是否进行清洗消毒直接影响药品的性质。正常情况下,对药品生产设备的清洗通常都是通过利用灭菌水,把药品生产设备进行道轨翻转、竖立从而对其喷射;对于药品生产设备的清洗,则是利用超声波微冲流对其进行冲击震动,清除生产设备里面残存的微生物及病毒细菌等。但在我国实际的药品生产过程中,多数化工厂仍然存在着药品生产设备清洗不彻底的安全隐患。 (2)缺乏完善的药品质量监督检验标准药品的质量监督检验流程是保证药品在市场中正常流通的重要环节。在我国有很多需要全程密封生产的药品及抗生素,对于质量检验标准有着极高的要求,但多数制药厂并没有提高对此环节的重视,部分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抽查的药品,并没有得到人工抽查,其结果可想而知,要远远低于国家的药品质量检验标准[1]。 (3)缺少对药品直接包装材料的智能灭菌在药品的生产过程中,对于需要直接包装材料的药品,要求必须通过真空的远红外线进行全程自动化的包装材料灭菌消毒。但在实际中多数制药厂只是通过人工进行消毒,而且消毒过程过于简单随便,导致药品直接包装材料的不规范化和灭菌不彻底。 2化工技术在制药设备及流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化工技术对于制药设备及流程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国存在部分黑心制药厂,为了企业的自身利益不择手段,忽视质量监督检验对药品的重要性,针对以上在制药过程中出现问题,经过对其的深入研究及讨论,探索出相关的解决策略,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优化药品制药工艺方法在实际的药品生产过程中,对药品的制作工艺进行全面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药品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及使用效率,减少制药企业的投资及生产成本。通过高温杀菌及热辐射等方法对药品的生产进行消毒,运用干燥灭菌的方法对药品的直接包装材料进行灭菌杀毒,能够极大的提高药品包装材料的无菌程度,保证制药厂的清洁环境[2]。 (2)提升直接包装材料的灭菌标准合理提升直接包装材料的灭菌标准能够保证药品的性质以及药效,从而为广大病症患者提供安全健康的药品。因此,制药厂要肩负起自身的责任,把好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每一个环节,使药品直接包装材料的灭菌标准达到国家药监局对药品质量检验的标准系数以下,从而提升制药企业的品牌声誉及社会影响力。 (3)加强对药品的政策管理在药品行业的市场中存在着不少以假乱真、假冒伪劣的药品,不仅对人们的健康安全有着巨大危害,同时制药企业的恶性竞争,也扰乱了正常的药品市场秩序。而对于假冒伪劣药品的打击,不仅仅是媒体工作者以及广大消费者的责任,相关机关职能部门等也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对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及行为、药品质量检验不合格的制药企业给予严重惩罚[3]。 (4)提高药品质量监督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在药品的生产及检验过程中,部分药品的抽查及检测需要人工手动检测,因此,一方面,对于药品的抽查及检验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对不同药品的不同检测方式要熟练掌握,承担起自己检测及抽查的责任;另一方面,制药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定期邀请质量监测培训人员对工厂的药品检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药品质量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 3结语 综上所述,化工技术是制药设备及制药生产过程中采用的现代化技术,贯穿于整个药品的生产过程,不论是在制药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环节、消毒环节还是质量检验环节,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我国制药行业的一项重大发现级重要举措。 作者:杨靖宇 单位:秦皇岛紫竹药业有限公司 探讨化工技术教学及其应用:化学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问题,这也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影响因素。在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其中,化学工业中的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所以,化工领域中的绿色化工技术发展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应该在各个层面予以充分重视,以保障化工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1,2]。总体来看,通过利用绿色化工技术,能够改善传统化工产业中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这点对于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结合新时期的技术发展需求,重视化工领域中的绿色化工技术的研究工作,特别是相对应的理论以及实践方面的工作。 1绿色化工技术概述 在化工领域中的绿色化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绿色化工技术,能有效保证化工生产对环境问题所造成的污染情况,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化工技术创新,通过合理的工艺技术的进步,有效控制化学原料中废弃物所带给环境的危害。所以,应该充分重视有毒的废弃物的排放问题,充分利用好废弃物资源回收技术,保证资源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根据规范标准,通过对污染物的排放严格控制,以充分发挥绿色化学工业技术的优势。 2化学工程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开拓 2.1化学催化剂选取 分析化工领域中的具体生产,化学催化剂则具有广泛的用处,也是化工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能明显提升化工产生效率。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会造成大量的有毒废弃物的排放,会造成周边环境的不可替代的危害情况存在。所以,在相应的绿色化工技术研发过程中,应该重点落实如何进行无毒无害化学催化剂的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有效控制好各种有毒废弃物的排放工作[3,4]。另外,还应该结合项目的要求,做好催化剂的选取工作,一般情况下,首选毒性小、危害程度低的催化剂,保证化工工业的绿色发展。结合现阶段的化工产业发展趋势,针对无毒害催化剂研发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比如,针对烷基化固相催化剂来说,这种无毒害的催化剂,并没有造成环境的实际污染问题,应该在合适的项目中进行推广应用。另外主要指出一点,针对无毒害化学催化剂的研发工作,应根据相关规定标准要求,严格控制好废弃物排放量,并重视排放的废弃物循环问题,进一步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2.2化学原料选取 对于绿色化工技术中的化学原料部分,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从根本的污染源方面进行严格控制,保证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当前,绿色无污染化工原料的研发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依然会造成大量的污染物在生产中产生,出现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应该结合项目实际需求,尽量选择毒性小或者无毒的原材料,尽量不添加化学药剂。比如,比较好的材料包括天然农作物、天然植物等方面。随着化工工业的深入发展,应该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尽可能放弃有毒害的材料的使用,而大力推广无污染、无毒害的原材料,从源头上尽量降低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有利于无毒害材料进一步推广使用。 2.3化学反应选择性深化 在研发绿色化工技术时,还应该重视化学反应选择性方面的问题,能提升化学生成物的提取的效率,使其能够符合相关的环境标准要求,进一步降低化工生产的成本,保证满足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预期要求。比如,我们经常把烃类选择性氧化物应用在石油化工领域中,主要是考虑到化学反应中极易氧化性的特征,这就会造成生成物存在严重的损害和浸染的可能。所以,应该进一步深化化学反应选择性的工作,避免出现损坏生成物的反应条件,从而符合化工绿色生产的要求,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难题。 3化学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应用 3.1清洁生产技术应用 应充分发挥清洁生产技术的优势,其不仅在废弃物处理、海水淡化以及冶金方面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不存在毒害反应,这样自然也没有污染物的产生。比如,具体的海水淡化处理中,利用此技术进行海水淡化,能够有效提炼出海水中的盐分或其他,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并且在整体的应用环节中,清洁生产技术并不会出现污染环境的问题,没有任何的潜在危害情况。 3.2生物技术的应用 针对生物化工技术的发展特点,利用生物技术的优势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一般来说,膜化学技术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利用生物技术,能充分利用好可再生资源,并将其转变为有价值的化学品。充分利用酶的成分的催化剂作用,能够保证反应速度的加快,控制选择得当则不会出现污染废弃物的问题,具有相对温和的特性,对于化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化学生产中,原料大都选择动植物内部的有机原料,在逐步发展中,才逐渐使用了自然中的煤炭和石油等资源。 3.3环境友好型产品应用 考虑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应充分重视环境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所以,在各个方面对于环境有着更为苛刻的要求。对于环境友好型产品来说,则是在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背景下,提出有效控制措施。考虑到传统化石类的煤炭、石油等资源的应用,资源消耗中带给了大气的严重污染问题,引发人们身体健康的严重危害性,所以,应该积极开展新型环保产品的研发,这也是符合人们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的需求。比如,以酒精的生产为例,主要是利用天然甘蔗为主的原料,能够通过技术发展生成新型乙醇汽油,实现汽油替代,具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在越来越多实践应用中,环境友好型绿色产品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难题。 4绿色化工技术展望 化学工业中的绿色化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化发展功不可没,同时,绿色低碳科学理念也必将是未来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这里结合当前的化学工业发展现状,针对未来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应着重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5]:第一,通过直接转化技术,使得合成步骤的“原子经济”性有所提升。从实际的绿色角度来看,有机合同需要两步或者三步才能完成,如果能将其缩短为一步的原子经济反应,能充分体现出直接转化技术的优势。比如,在进行生产环氧丙烷的过程中,传统则是利用两步法的反映方式,在得到钛硅分子筛后,可以满足催化氧化丙烯制环氧丙烷的原子经济新方法。诚然,在化工领域中,满足原子经济性的条件还比较困难,有些条件甚至还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应该不断优化,充分利用化学反应的集成,能利用好排出的废物,可将其作为另外反应的原料,满足封闭循环的要求,实现零排放的需求。第二,保证输入端能量和过程中能量的管理得到充分的重视,满足整体循环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最低原则。在节能减排的指导原则下,不断开发新技术和新工艺,替代传统的排放量大、能耗高的技术,充分利用好新型的热能、氢能以及太阳能资源,尽量减少碳排放。第三,保证输出端CO2的集中转化技术进一步提升。利用高效的催化材料,满足高效活化、定向转化CO2等技术的突破,通过电化学方法、光催化等手段,尽量实现工业生产中的CO2排放量最小的原则。 5结语 综上所述,化工生产中的有害物质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对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应该重视绿色化工技术的研发,充分利用绿色化工技术的优势,实现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综合性利用资源,有利于实现化工行业的进一步健康、和谐发展。 作者:郑小伟 单位:合肥铜冠国轩铜材有限公司 探讨化工技术教学及其应用:化学工程工艺与绿色化工技术要点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也随之呈现。近年来化学工业污染在环境污染中占的比重更大。因此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化学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显得非常迫切。本文就化学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的开发以及技术要点作简要介绍,以期为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解决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化学工程;绿色化工技术;工艺 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各国的专家们都在寻找一条既可以发展经济又不会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的道路。化学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发展而来的,绿色化工技术的重点在于绿色二字,其能够充分溶解资源消耗时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对于这样的绿色化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1关于绿色化工技术 绿色化工技术的作用是减少化学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无形的或有形的给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技术的创新和改造完善化学工业的生产和运作方法。如此一来,化学技术中使用的化学原料以及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就会有所减少。而且在这一方法的应用下,化学工业在生产过程向空气中排放的废气、向河流中排放的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就会减少许多。另外绿色化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将资源的回收利用程度提高了,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从而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有极大的益处。 2化学工程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开发要点 2.1选用合适的化学原料化学原料的性质决定了整个化学工业的生产运作。化学原料是化学工业发展的基础,而且是污染的来源,因此重视化学原料的选取是重中之重。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是快速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研发的新型的化工原料尽管是绿色无污染的,但是不可能让化学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丝毫环境污染的问题。从这一点无法避免的问题出发,现在的技术飞速发展,化学工业生产中已经着手研发更加清洁的原料,尽量选取那些没有任何毒性或者是毒性较少的化学原料进行化学工业生产,逐渐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频率,采用一些天然的植物或者是农作物作为无毒害性材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2.2选用绿色化学催化剂化学工业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化学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完成整个化学生产,提高化学工业生产的效率。尽管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为社会积累财富,但是很明显这种财富不会长久,因为化学催化剂给环境造成的污染非常大。因此研发出毒性低的化学催化剂降低有毒物质的排放以及排放量,是当前化学工业生产的目标。纵观现在的绿色化工技术行业,其关注点都在研发无毒化学催化剂上,争取研发出的催化剂既可以加快化学反应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努力朝着绿色化学催化剂的方向努力。依照现在的研发进度来看,烷基化固相催化剂这一种催化剂的研究成果较为可观,实验表明烷基化固相催化剂是没有毒性的,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可以推广到化学生产工业中,有不错的使用价值。但值得一提的是,烷基化固相催化剂这一类催化剂在研发过程中,研发人员要针对废弃物的排放标准问题准备参考数据,尽量达到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也可以循环利用的效果,进而促进资源的利用率。2.3选择性强化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选择性也是绿色化工技术研发的重点,若是研发人员可以完善这一内容,化学生产过程中产生物的提取会更加高效,也会更加便捷。也就是说强化化学反应的选择性不仅可以让化学工业的环境污染降低,还可以降低化学工业所需成本,如此一来还节约了资源。例如在石油开发这一类化学工业中经常会选择烃类选择性氧化物,这一种氧化物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为这种氧化物可以让化学反应非常容易就出现明显的氧化反应。由此可以知道,为了达到化学工业绿色生产的目的,减少环境污染,一定要选择性强化化学反应。 3化学工程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3.1应用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范围有冶金、淡化海水、处理垃圾还有发电等,一般情况下都不会产生毒害性。正因为这种独特的优势,在现代的化学工业中备受推崇。例如在海水淡化时,清洁生产技术可以将海水中盐分分离,甚至可以分离海水中的其他物质,使海水成为人们的生活用水。3.2应用生物技术生物化工中常常应用生物技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比较广泛的是生物技术中膜化学技术。生物技术一般是通过将可再生的资源有效地转化成可以为生产生活利用的化学品。例如常见的酶成分,这样一种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有非常好的效果,而且最好的一点是不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消融的废弃物。3.3应用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产品强调的是不影响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杜绝污染强度大的产品的使用。比如增加使用那些绿色汽油、燃料、能源,降低化学工业生产给环境和人类带来的危害,逐渐提高资源合理利用,增加效率。 4结束语 经过对化学工程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分析可以发现,这种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提高资源再利用效率,以及提升资源溶解的程度,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杨璐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探讨化工技术教学及其应用:项目化教学对化工技术的教学探索 摘要:如何将化工产业与实践有效结合是目前高职院校中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立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点课题。黑龙江工业学院应用化工专业在经历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后,在体系构建和运行实施方面逐渐形成了一套教学体系,其中项目化教学改革作为专业特色教育已逐渐应用到了日常的教学当中。 关键词:应用化工;项目化教学;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校正在大力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院校建设的同时教学改革也正走入到课堂。目前,项目化教学已成为我国高职类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1-2]。具体实施就是将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转变成多个项目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每个小项目为载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项目化教学主要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能力的一种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企业对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团队精神、责任分工以及安全合作意识等。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素养。 1构建项目化课程 在运用项目化教学之初,首先构建项目化课程。首先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再以边学边做的方式提升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为目标进行构建。项目设计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完成工作项目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项目构建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的成败。所以项目化课程的构建应满足以下原则[3]:(1)项目内容必须涵盖相关的专业知识点;(2)项目要紧密衔接职业标准,并适应对应等级职业技术资格的鉴定要求;(3)项目具有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4)项目最终成果具要具有展示性。 2教学实践 本专业的项目化教学是以企业实际化工生产的真实情景为依托,将企业生产的实际流程进行分解,分成一些具体的任务。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工作任务、制定流程方案、论证任务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和结果鉴定等。学生再按要求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工配合,模拟化工成产条件对工艺流程进行收集资料、讨论、设计、修改、总结,最终确定解决方案。再经教师审阅同意后,按方案进行生产实践,实践结束后提交整个项目报告。 3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以化工生产中的一个典型化学品“对二甲苯的工业制备流程”为例,来说明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实施。(1)人员分配。遵从学生自愿组合为原则,将教学班级的学生五人分成一组,每组内自己选出组长来负责组内成员的任务分配和人员协调工作。(2)布置任务。结合学校教学条件,按照不同年级所接触的专业课程给各组学生下达任务。下达后,要求学生先进性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查阅,了解目前化工厂中生产对二甲苯的原理、使用设备、工艺流程和发展方向,从而有根据的制定生产方案。(3)制定生产方案。学生从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入手挑选出符合自己生产要求的方案,并将信息进行融合。从原材料的筛选、方案的合理性、投入的风险性、生产的安全性、产品的稳定性和工厂的收益性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并在组内讨论和整改,最终确定本组的生产方案。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主动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理论教学。在学生初步确定生产方案后。教师进行理论教学,详细讲解生产原理、分类、工艺条件、配方筛选原则、产物杂质分析等。并加入科研成果、化工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新技术有机的穿插到教学中,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即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又解决了学生在设计生产方案时的困惑,实践联系理论,带着问题将基础知识进行升华,最后结合理论知识将自己设计的生产方案进行修改,教师确定最后设计方案以保证能够符合实施条件。(5)实施方案。学生以各小组为单位进入实验室,按最终确定的生产方案进行对二甲苯的制备。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对各小组进行技术和安全指导,在教师的监管下完成各自的实验方案。在此过程中采取开放式作业,让学生在相对自由和独立的环境中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每个同学都能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使学生真正从理论落实到实践,发挥项目教学的优势。(6)任务总结。各小组在本组的实验方案实施后写出详细的任务总结,从组内人员的任务安排、参考文献的筛选、方案设计的依据、实验可行性、技术安全性、技术创新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实验数据和结论分析做出总结,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在此过程中学生先在组内进行自评,组间再进行相互评价,最后教师在将各组进行集中评价让每位同学都能发现自己组内出现的问题,能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达到知识的累,并锻炼了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4项目教学考核 良好的教学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项目化教学考核和传统的教育考核不同,不能单一的用理论成绩来来作为衡量标准。项目化教学更多的体现在实践教学方面,其教学考核内容应更多地落实在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方面。所以考核主要以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形成和提升作为考核重点,理论知识考核为辅。在整个项目教学中每个组的工作总结是整个考核的核心,包括学生的日常表现、操作技能、相互配合能力、职业素养和组织表达能力等综合进行评价。学生期末总成绩由每一个项目的评估结果汇总而成并占最终成绩的60%,传统的理论考试的成绩占40%。其中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项目的可行性、项目PPT总结汇报发言都是教师给出实践成绩的依据。通过这种考核和评价,真正实现学生的“工学结合”。 5结语 项目化教学改革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例如学生对教学方式的不适应、项目研究与实践教学知识内容不能完全对应、学校的实验条件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教师实际生产经验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急待于在项目教学中不断解决和完善的。 作者:王艳玲 李岳姝 杨影洲 单位:黑龙江工业学院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史探讨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 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基本落实,当时的中小学音乐实现了对就有教育体系的系列的沿袭和改造: (一)逐渐形成稳定的音乐学科:1949到1956的七年间,音乐课一直被作为中小学教育的固定科目,总体课时量也较为稳定。 (二)音乐教学模式已基本建立:虽然最初缺乏基本的音乐教学模式,但是教育部在1950年正式了暂行的音乐教学标准,并于1952年谈到了美育的重要性,并将音乐教育作为开展美育的主要手段。 (三)音乐教育服务于政治教育:根据对当时公布的系列文件的研究发现,音乐教育中也包括了大量突显政治特色、强化国家观念的相关内容,当时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以服务国家建设需要为主旨的。 二、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7-1966年) 1957-1960间爆发的“教育大革命”给我国当时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此外,由于并没有明文规定“美育”的必要性,当时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并不很受重视,音乐教育的总课时量有了明显的减少,很多学校压缩了音乐教育的所占比重,甚至曾经一度被部分学校取消过。直至1963年国家教育部正式了工作条例文件,中小学的正常教学工作才得以逐渐恢复,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才有了相应的制度保障。这十年是我国包括了中小学音乐教学在内全体教育界曲折发展的十年。虽然也曾历经波折,但是其发展整体方向还是积极向前的,也为后来音乐教育的逐渐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三、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0年) 适时正逢全国推广改革开放和落实现代化建设的大好时期,我国的经济水平和文化事业都有了较长足的发展: (一)教学整体内容日益丰富,并得到了很大的改进,音乐教育的具体内容所占的比重也有了详细规定,这些改进都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考核体系也日益完善,具体的考核要求、方式以及时间都有了较为精准的规定,明晰了音乐课程的考核必要性和实践性。 (三)音乐教育的内在功能也日渐被认可和接受,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让中小学生学会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更有利于完善中小学生精神世界和道德体系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改革开放飞速发展时期(1991-2000年) 上世纪末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音乐教育也得到了很显著的提升。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历经多年的摸索和调整后,迎来了迅速提升发展的阶段,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一)将音乐教育纳入艺术教育范畴:长期以来,我国习惯将音乐教育划分到文化课范围内,不能体现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如果将音乐教育纳入艺术教育范畴,则可以很清晰地体现出音乐教育的艺术特点,并且将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同时囊括在内,实现了与其他艺术教育课程的具体区分。 (二)音乐教育的功能、目标、内容、方法、评估等具体环节的相关体系逐渐形成并得到了较好的完善。音乐教育为培育人和发展人而服务,音乐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很有必要,树立并形成了应有的音乐教育系统理念,同时还增添了必要的教学评估体系。 (三)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大重要组成得到了深入发展。我国的教委会于1989年了国内第一部明确艺术教育的总体规划要求和执行标准的规定文件,具体阐述了艺术教育在我国整体教育体系中的重大作用和重要位置,分析了艺术教育对于提高人才综合素养和总体竞争力的战略意义。1993年中共中央更是针对“美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作用正式了我国的教育发展及改革纲领文件。 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时期(2001年至今) 当今社会对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认可度及推崇度越来越高,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美育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步入了全面改革的新阶段。 (一)教育部颁布的最课标为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评估体系提供了建设和完善标准。新课标强调要发展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扩充音乐教学效果评估成员的规模和构成。与此同时还要设立和发展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例如开展老师与老师、老师和学生的互评、自评,以及上级部门的和学校高层的跨越评审。新课标的颁布和推广、落实不仅对各位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提出了一定要求。 (二)我国的音乐教学实现了以老师讲解为主到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模式转变,“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不断被学校和老师认可和实行。时至今日,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培育目标已经发展为从学生角度出发、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引导学生形成和加强正确的道德意识和个人三观理念,培样学生尊重和理解差异性文化等等思想高度层面的相关要求。 六、结语 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反思和创新,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发展历史的研究,能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更进一步发展。 作者:关群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传统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播 一、师志传承,提高素养 教师作为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他们的一举一动将会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和认识。所以,教师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据调查目前我国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以传授西方音乐体系为主体。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首先,自1840年以后,国人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其中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方面也颇受影响。因此,当面对学生时,他们教授更多的是欧洲音乐体系。其次,由于打开国门后的中国人为了使国家富强起来在各方面向西方学习,却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音乐领域也是如此,因而造成了国人对我国的传统音乐知之甚少。再次,音乐教师由于自身长期生活在这种重视西方轻视传统的环境中,没有意识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得知,如果想提高我国中小学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首先必须提高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在传统音乐方面的素养。关于如何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在传统音乐方面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观点。冯光钰提出从音乐教育的“母体”出发,即从师范类院校的音乐系入手,此类高校在培养中小学及幼儿教师时,应当注重类似传统音乐文化等课程的开设和培养。从而使从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学生在未来的教师岗位中可以有能力传授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给予学生。 二、尊重传统,把握方式 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时大部分是按部就班的遵循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并通过钢琴精准的音高和准确的节奏节拍教会学生演唱歌曲。然而,当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时,我们最好较少的运用钢琴和固定的节奏节拍教授学生。其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国传统音乐的律学运用的是五度相生律,而钢琴则是十二平均律;二是我国传统音乐中民间音乐有许多都是以自由的节奏节拍表现的。所以,较多的运用钢琴教学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传统音乐时失去最初的音乐风格。我国传统音乐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口传心授”为主,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整体把握音乐感觉,而且可以直接通过音乐和语言交流从而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在学生学习传统音乐时,我们应该遵循“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以便学生更好的把握传统音乐的学习。除此之外,由于中小学音乐课程本身的内容是让学生感受和欣赏音乐。所以,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尽量的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欣赏到最真实的音乐。由此我们应当提倡“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请进来”是指在有限的条件下,可以请一些民间艺人走进课堂,为中小学学生讲述我国传统音乐的历史与发展。“走出去”是指我们应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去感受我国最纯真、最淳朴、最淳厚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通过实地观看传统音乐的形式,体会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感受和欣赏我国传统音乐,从而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 三、坚持方向,实现创新 在当今全球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我国各领域各部门分都应该充分加强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要坚持中小学传统音乐教育的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本文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恢复中国传统音乐的统治地位,忽视西方音乐,搞文化复古主义。我们并不是要原封不动地继承传统音乐,而是要实现要对传统音乐教育的创新。立足于当代中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是进行创新的基本要求。我们一方面不能离开传统音乐,空谈教育创新,任何形式的音乐,都不可能摒弃传统音乐而从头开始。这是我们进行音乐教育创新的根基,这其中蕴含了太多艺术家们一生的积淀。另一方面,在音乐教育创新的过程中又不能过分拘泥于传统音乐,也要随着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这就需要不同民族音乐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在音乐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音乐为营养,充分吸收西方音乐中的有益成果,海纳百川、熔铸百家,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文化的民族特色。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要想让这条河流越流越大、越流越长,就必须保护好它的源头和支流,也就是说我们在音乐教育创新的过程中,既要反对一味固守本民族传统音乐,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新音乐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倾向,又要反对一味推崇西方音乐,根本否定传统音乐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倾向。 作者:苏杭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探析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党组书记徐沛东在2015年两会期间提出,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茁壮成长,培养孩子的艺术素质,但每个时代都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教育方式。在计划经济时代,有各级少年宫和文化馆,现在变的更家庭化、个性化,有些家长互相攀比,花了很多钱,负担很重。徐沛东认为,要加大社会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力度,不能光靠家长。应该由国家来负责,不是盖几个图书馆,弄些设施就可以,而要真正的把实际有用的教育让孩子们学习。徐沛东还建议,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是好事,针对特殊的艺术天才,可以特殊培养。 二、让中小学音乐课“活起来” 在大多数学生家长的意识里,我国的中小学音乐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等同于“唱歌课”。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打着节拍唱,学生跟着教师唱,毫无新意可言。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反而会增加学生对艺术的厌恶和排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抑制。而素质教育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要让课堂“活起来”,要满足学生自我表现欲,让音乐课堂焕发活力。 (一)突破传统音乐教学,寓教于乐 中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展示智慧,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较为宽松和自由的课堂氛围和表现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寓教于乐,展示才华。 (二)为音乐教学注入鲜活气息 素质教育下理想的音乐教学应该是将歌唱、身体律动、游戏、表演、即兴创作等形式相结合,这样可以统一调动孩子们的听觉、视觉、身体动作与心理情感,让孩子们理解复杂的韵律的同时,得到完整的音乐体验。这一教学过程的最大优点是将枯燥的教学活动变得轻松和快乐,引发孩子们对音乐艺术的兴趣,从而自觉自发地学习音乐,并逐渐形成其全面的音乐素质。作为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让音乐课真正活跃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说:“我的科学成绩很多是从音乐启发来的。”实践证明,音乐可以启迪智慧、开发智力,在提高人的创造力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音乐教育是中小学必备课程之一。音乐中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是其它学科难以比拟和代替的。音乐教育不仅能够陶冶儿童情操,活跃思想,还能激发创造想象力,放松自己,使学生在享受音响美、配器美、意境美的过程中以美怡心,彻底放松。 作者:蔡珍 单位: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中学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中小学学生音乐教育论文 一、创新教育应树立新的教师观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单单只是传道、授业及解惑,而是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具备视野开阔,学科专业水品要高,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理论水品以及沟通能力。当然,总结下来要想当好新时期的教师,无疑就是要树立新的教师观。 1.教师不代表权威 陈旧的教育比较强调教师的尊严,学生对于教师的一言一行需要听取,非常注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这也导致了教师的权威地位,致使学生的想法被忽略、拒绝,长此下去对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主动性都会失去。因此,要让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对等的关系,就要把学生当成有主见、有思考能力的人,尊重他们的选择,对学生自己的意见要允许他们发表。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及创造性。 2.教师只是作为对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 识能力的一个培养者现今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实施,网络教育也逐渐开展起来,科学文化知识覆盖面也不断扩大,且速度也逐年上升。在短短的几年间,教师不可能完全把学科的所有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也不是过去单一的角色,即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培养各种能力与积极个性的人。所以,其教学中心应是“学”。 3.在学生的人生中,教师只是引路人 教师为了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潜能有更好的掌握,观察及交流沟通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学生能正确把握人生目标、方向,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能力等特点,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学生有更高远的奋斗目标。当然,另一面上,教师要想作为学生健康心理、良好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就需起到自身经验与榜样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试、自我选择,鼓励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动机,并能使其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二、创新教育应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在传授知识及培养能力两者之间把关系处理好,就一定要在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上加重培养,从而引起学生的质疑,进而去调查、探究。教师应做到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不同的需求都要满足,对个体之间的不同也要关注。在教育环境的创设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主动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很好运用知识、掌握知识。 三、只有对教学方法设置的加强,才能创新教育 (一)为激发兴趣应采用背景音乐,创造艺术氛围 学生上课进出教室时,其背景音乐一定要选择明快、活泼且节奏感强的优美歌曲或者是乐曲。这样在音乐课中可以创造不一样的艺术氛围,对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的过程中会激发起兴趣与向往。 (二)为引发兴趣应采用范唱、范奏 为了使中小学学生的情感得到共鸣,可以采用教师或学生范唱、范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对《天鹅》欣赏时,会大提琴的学生可以进行演奏,这对课堂教学会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三)为增加兴趣应采用电教、媒体等教具 对音乐教育的感染力、时效性的增强离不开电教及媒体。教师可以在开头,就创设出引人入胜的效果,在中间营造出花团锦簇,结尾时抛砖引玉,这样能让音乐课更加形象、生动,让知识成为一体化、网格化。这样,在现代化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学生产生愉悦之感。 四、结束语 为了让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创新,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所培养,就需要在中小学音乐教育基础之上,对其课程、课堂教学、学科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对其内容开始拓展,对其学科的特点优势充分利用。这样可以对科学文化的发展有所推进,也可以让人类历史向前迈进一大步。 作者:卢君 单位: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七小学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国内中小学音乐教育状态研究 什么是音乐?识谱、乐理究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一把钥匙,还是一堵墙?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美国一科学家对学生做了多次实验,结果表明:每天坚持听十分钟音乐的学生,比不听音乐的学生智力得分要高得多。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大力发展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当前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1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1学校音乐教育不够普及、不够深入 基础差,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蘅,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仍不健全,音乐课开课率不平衡,有的还很低,音乐师资缺额大,外流情况严重,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真正的投入少,整体上教学设备奇缺等等。面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课堂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仍然沿用以前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广度,轻深度;重传统,轻创新。音乐教师常为“阵地被占领”(音乐课被“主课”占用),“地盘被侵略”(音乐教室被挪做它用)而苦恼和叹息。这种现象在高中阶段尤为普遍与严重。这种为了提高升学率,忽视音乐教学的现象大量存在,从而音乐教学也就走了过场。 1.2社会主流媒体的责任心不强 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学生有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去获得自己喜爱的音乐。电视、录音机早已司空见惯,复读机、随身听、mp3、电脑等都已成为学生们获取各种社会信息的渠道,音乐也不例外。近几年网络歌曲、超级女生已风靡全国各地,这些新时代的产物对我们的中小学生及社会青年一代无疑造成了一股很强的冲击影响。运用这些音乐资源的时候,要注意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不能放任自流。首先要提供好的内容和引导正确的艺术观,在这些资源库中,存在着良莠并存的无序状态,对艺术鉴别能力有待提高的中小学生来说,如不加以引导,势必会受到一些低级庸俗音乐的消极影响,以致产生负面效应。因此传媒对于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2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1中小学音乐是中小学生人格、品质的净化剂冼星海说得好:“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课是一门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综合性育人功能的课程,它主要是通过美的渗透来影响青少年的精神境界,也是他们心灵的净化剂。教师应该用音乐艺术那独特的艺术魅力去感染学生,使他们的思想受到震颤,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升华。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可见,音乐在净化人类灵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宗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的道德水平,让学生在音乐课内感受美,欣赏美,识别美,创造美,并在教育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使音乐教学真正成为灵魂的净化剂。 2.2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和开发中小学生的音乐潜质 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改革的首要任务,艺术教育不应只注重知识技能,而更重要的是艺术感受,培养人的创造性。音乐课不单纯是教学生唱歌,学生还要看、要听、要动。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破除学生对音乐的神秘感,使学生对音乐感到十分亲切,在多听、多唱、多想、多做、多动中进行音乐的学习和创造。听赏课曲目的选择则要为学生提供多听、反复听、对比听的可能。还有,新教材中出现了一种新颖的教学活动形式——综合表演,小学低年级主要安排了“歌表演”、“随着音乐表演”、“音乐网页”等活动形式,教师则在具体环节上给以指导。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同时,还应着重学生音乐潜能的挖掘,激发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质,为学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加强中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有利于培养人的综合素养 俄国音乐理论家霍姆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应该是人的教育。”这句至理名言告诉我们: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除了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修养之外,更重要的是使人的综合素质得以培养与提高。但是喜欢音乐却缺乏音乐素养的人却很多。现在的中小学生都是偏爱流行歌曲,无论是在放学的路上,还是课后,你都能听到学生哼唱的总是流行歌曲,甚至在校园歌曲大赛上也听不到民族风的艺术歌曲,取代的都是通俗和摇滚乐。怎样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呢?教师应从“多听、多练、多看”这三点来抓起。多听:聆听能使学生欣赏和理解音乐;多练:练习识谱,视唱,节奏与和声等;多看:看音乐方面的书,比如音乐专业基础知识,音乐文化书籍。学校应以多种手段来鼓励学生提高音乐素养。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这个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这就需要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为培养造就适应新时展的具有高尚审美情趣的高素质人才而奋斗!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中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创新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国民族音乐更是绚丽多彩,在世界乐坛独树一帜。中国民族音乐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而形成,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气质的象征。今天民族音乐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意义,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符号,是各个国家、各民族之间增进了解的通用语言。中国民族音乐为其他国家和民族打开了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窗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小学生中进行中国民族音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可以让中小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民族文化,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更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审美教育形式。 一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 民族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手段,它的作用不只是美育本身,而且有益于中小学生的德、智、体全面提高。首先,民族音乐教育对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的民族音乐在给中小学生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教育中小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刘天华先生作于1931年春的二胡独奏曲《光明行》。1931年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内有军阀混战,外有日寇入侵,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对生活都抱有一种悲观情绪,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偏移。刘天华先生的这首《光明行》就出现在这个时期,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旋律明快坚定,节奏富于弹性,用主和弦分解进行构成的号角式音调,在乐曲中占主导的地位,这一切都使全曲生气勃勃,充满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和对光明前途的乐观自信。刘天华先生借这首乐曲来鼓励国人,并且告诉国人,只要我们努力奋斗,我们的未来就会充满希望。中小学生们在学习这首乐曲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很容易理解这首乐曲的中心思想。这样一来,中小学生通过民族音乐不仅接受了审美教育,同时也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其次,民族音乐教育对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有积极的作用。民族音乐赏析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它可以让中小学生在赏析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了解音乐家以及音乐作品的意义、价值,使中小学生掌握大量的感性材料。如在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讲讲其作者华彦均的故事,通过对曲作者生平的讲解,让同学们了解到《二泉映月》并不是一首赞叹美景的作品,而是一首作者吐露心声的作品。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不但懂得了《二泉映月》这首乐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还学会了应该如何去赏析其他同类型的乐曲。所以说,民族音乐教育对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是很有帮助的。再次,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中小学生发现美、认识美的能力。前面已经提到过,民族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小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老师还应该教授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让同学们通过这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去发现民族音乐之美,并学会怎样认识民族音乐的美。综所上述,民族音乐教育对中小学生各方面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应该在中小学教育中受到更多的关注。 二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虽然现行的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的内容占了很大的比例,各地音乐教材中都增加了乡土教材的内容。这表明教材编写者的基本方针是正确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却是另外一种情况。那么我们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到底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呢? 第一,我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受到了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的强烈冲击。现在大多数的中小学生张口就能说出一大批流行歌星的名字,他们平日里主动接触的也仅限于流行音乐。因此现在大多数的中小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仅限于流行音乐,而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少之又少,在中小学生的音乐生活中民族音乐已经变得无足轻重。另外,现在很多中小学生热衷于钢琴、小提琴等西方乐器的学习。而在对民族音乐的学习上,尤其是民族器乐的学习上,很多家长和学生视民族乐器为“土”乐器,不愿意学习。这样就造成了某些民族乐器后继无人,乃至失传。 第二,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中小学生民族音乐教育不被重视。虽然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很多地方的中小学实际教学中看重的还是升学率,把升学率看作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这样一来,不属于升学考试课程的音乐课自然而然地就受到了其他“主课”的排挤。很多中小学的音乐课可有可无,音乐课的情况无人问津、无人监督、无人关心。使得音乐教育无法按照《课程标准》执行,更不用说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了。 第三,在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中过分地注重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忽视了中小学生在民族音乐教育中应该得到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虽然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原则,并且许多中小学校都摒弃了以往把音乐知识和技能作为音乐课程的首要目标的做法,而是强调音乐兴趣爱好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但还是有很多的中小学校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违背了“以审美为核心”的原则,依然过分地强调知识点的掌握,从而忽视了中小学生在欣赏和参与中体验、探索、感知民族音乐。 第四,现代社会过分地看重音乐的功利性。因为学习民族音乐不能给人带来现实的利益,从而使得中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很多人不注重民族音乐的审美价值,而是用其他音乐所带来的现实利益来与民族音乐作比较。人们逐步远离民族音乐是因为学习民族音乐不能给人带来现实的利益,人们不会只重视审美的价值而对民族音乐的深远意义发生兴趣。这种思想也影响到了一部分中小学生,使得一些中小学生对学习民族音乐产生了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到了民族音乐教学的正常进行。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它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而不是某种现实的利益。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音乐带给人们的现实利益,那么我们就偏离了音乐的本质,曲解了音乐的真正价值。 第五,音乐的娱乐功能被过分地放大,主要表现为“快餐式”的流行音乐盛行。这种音乐的确可以起到为高节奏生活减压的作用,但其内容大多与爱情有关,且传递的音乐思想过于低俗,所以并不适合中小学生。如果中小学生过多地接触这种“快餐式”的流行音乐,首先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其次会影响到他们学习文化的态度,再次会对他们学习民族音乐形成障碍。举个例子,近几年来类似于“超级女声”等平民选秀活动特别火爆,无论是参赛者还是观众,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这其中有个重要原因是一赛成名的选手幸运地过上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前呼后拥、光彩照人、名利双收等等。而且这一切似乎不需要付出太大的努力,往往是被星探相中,然后重金包装就行了。由此可见,过分放大音乐的娱乐功能会对中小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以笔者之见,现在的中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上述几个问题是最为突出的,也是亟待解决的。 三解决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所面临问题的途径 民族音乐是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是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在音乐领域的积淀,它体现着本民族的民俗、民情,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 第一,我们要创造良好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气氛。学校可利用广播、报刊等各种宣传手段宣传民族音乐,传播民族音乐的知识,组织民族音乐知识讲座,成立民乐学习兴趣小组,组织民族乐队,举办民族音乐演唱、演奏比赛,组织学生下乡采风,广泛收集本地区、本民族的民歌。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学生兴趣,传授音乐知识,提高民族音乐的演唱、演奏能力,真正繁荣民族音乐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质。 第二,加强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各中小学校应该意识到民族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课和其他课程一样,是同等重要的,不能片面地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忽视甚至放弃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因为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还是要从中小学音乐教育做起,从娃娃抓起。我们应该继续发掘民族音乐教育的巨大价值,肯定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第三,培养中小学生赏析民族音乐的能力,增强中小学生的感性经验。民族音乐的欣赏应本着以主观体验为主,增强学生的感性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民族音乐的美,领悟民族音乐的妙,体验民族音乐的情,感受民族音乐的真的原则,吸收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在欣赏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乐曲结构、旋律发展手法等内容的分析讲解,以学生自我感受为基础,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令学生将民族音乐与自我的情感认识不断协调起来,使民族音乐的欣赏成为学生情感体验的活动,在活动中令学生自我振奋、自我感动。乡土教材的挖掘和利用,可使学生从自己生活的区域中、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获得民族音乐的素材,更加愉悦地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 第四,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民族音乐教育。我们不应该用功利的目标去衡量民族音乐教育,应该认识到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重在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审美观,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了解、继承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的民族音乐素质,开创民族音乐文化繁荣的新局面,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第五,突出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面向中小学生的音乐应该承载更多的文化传递的功能。我国的民族音乐不仅包含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念、审美表现意识,而且各种传统文化都可以在民族音乐中找到缩影。所以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学会辨别音乐,使学生能分辨出什么样的音乐才是好音乐,并且带领学生深入地挖掘民族音乐中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受到文化熏陶、提高文化素养。这并不是说中小学生的音乐不可以娱乐,但不能只是娱乐,必须在娱乐的过程中提升文化,提高素养。 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不断地发展完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虽然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我们还是应该看到我国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正在探索中稳步前进,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也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的美好!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国内中小学音乐教育现况探索 什么是音乐?识谱、乐理究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一把钥匙,还是一堵墙?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美国一科学家对学生做了多次实验,结果表明:每天坚持听十分钟音乐的学生,比不听音乐的学生智力得分要高得多。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大力发展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当前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1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1学校音乐教育不够普及、不够深入 基础差,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蘅,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仍不健全,音乐课开课率不平衡,有的还很低,音乐师资缺额大,外流情况严重,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真正的投入少,整体上教学设备奇缺等等。面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课堂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仍然沿用以前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广度,轻深度;重传统,轻创新。音乐教师常为“阵地被占领”(音乐课被“主课”占用),“地盘被侵略”(音乐教室被挪做它用)而苦恼和叹息。这种现象在高中阶段尤为普遍与严重。这种为了提高升学率,忽视音乐教学的现象大量存在,从而音乐教学也就走了过场。 1.2社会主流媒体的责任心不强 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学生有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去获得自己喜爱的音乐。电视、录音机早已司空见惯,复读机、随身听、mp3、电脑等都已成为学生们获取各种社会信息的渠道,音乐也不例外。近几年网络歌曲、超级女生已风靡全国各地,这些新时代的产物对我们的中小学生及社会青年一代无疑造成了一股很强的冲击影响。运用这些音乐资源的时候,要注意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不能放任自流。首先要提供好的内容和引导正确的艺术观,在这些资源库中,存在着良莠并存的无序状态,对艺术鉴别能力有待提高的中小学生来说,如不加以引导,势必会受到一些低级庸俗音乐的消极影响,以致产生负面效应。因此传媒对于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2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1中小学音乐是中小学生人格、品质的净化剂冼星海说得好:“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课是一门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综合性育人功能的课程,它主要是通过美的渗透来影响青少年的精神境界,也是他们心灵的净化剂。教师应该用音乐艺术那独特的艺术魅力去感染学生,使他们的思想受到震颤,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升华。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可见,音乐在净化人类灵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宗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的道德水平,让学生在音乐课内感受美,欣赏美,识别美,创造美,并在教育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使音乐教学真正成为灵魂的净化剂。 2.2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和开发中小学生的音乐潜质 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改革的首要任务,艺术教育不应只注重知识技能,而更重要的是艺术感受,培养人的创造性。音乐课不单纯是教学生唱歌,学生还要看、要听、要动。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破除学生对音乐的神秘感,使学生对音乐感到十分亲切,在多听、多唱、多想、多做、多动中进行音乐的学习和创造。听赏课曲目的选择则要为学生提供多听、反复听、对比听的可能。还有,新教材中出现了一种新颖的教学活动形式——综合表演,小学低年级主要安排了“歌表演”、“随着音乐表演”、“音乐网页”等活动形式,教师则在具体环节上给以指导。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同时,还应着重学生音乐潜能的挖掘,激发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质,为学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加强中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有利于培养人的综合素养 俄国音乐理论家霍姆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应该是人的教育。”这句至理名言告诉我们: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除了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修养之外,更重要的是使人的综合素质得以培养与提高。但是喜欢音乐却缺乏音乐素养的人却很多。现在的中小学生都是偏爱流行歌曲,无论是在放学的路上,还是课后,你都能听到学生哼唱的总是流行歌曲,甚至在校园歌曲大赛上也听不到民族风的艺术歌曲,取代的都是通俗和摇滚乐。怎样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呢?教师应从“多听、多练、多看”这三点来抓起。多听:聆听能使学生欣赏和理解音乐;多练:练习识谱,视唱,节奏与和声等;多看:看音乐方面的书,比如音乐专业基础知识,音乐文化书籍。学校应以多种手段来鼓励学生提高音乐素养。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这个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这就需要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为培养造就适应新时展的具有高尚审美情趣的高素质人才而奋斗!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中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创新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国民族音乐更是绚丽多彩,在世界乐坛独树一帜。中国民族音乐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而形成,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气质的象征。今天民族音乐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意义,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符号,是各个国家、各民族之间增进了解的通用语言。中国民族音乐为其他国家和民族打开了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窗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小学生中进行中国民族音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可以让中小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民族文化,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更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审美教育形式。 一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 民族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手段,它的作用不只是美育本身,而且有益于中小学生的德、智、体全面提高。首先,民族音乐教育对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的民族音乐在给中小学生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教育中小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刘天华先生作于1931年春的二胡独奏曲《光明行》。1931年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内有军阀混战,外有日寇入侵,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对生活都抱有一种悲观情绪,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偏移。刘天华先生的这首《光明行》就出现在这个时期,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旋律明快坚定,节奏富于弹性,用主和弦分解进行构成的号角式音调,在乐曲中占主导的地位,这一切都使全曲生气勃勃,充满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和对光明前途的乐观自信。刘天华先生借这首乐曲来鼓励国人,并且告诉国人,只要我们努力奋斗,我们的未来就会充满希望。中小学生们在学习这首乐曲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很容易理解这首乐曲的中心思想。这样一来,中小学生通过民族音乐不仅接受了审美教育,同时也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其次,民族音乐教育对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有积极的作用。民族音乐赏析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它可以让中小学生在赏析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了解音乐家以及音乐作品的意义、价值,使中小学生掌握大量的感性材料。如在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讲讲其作者华彦均的故事,通过对曲作者生平的讲解,让同学们了解到《二泉映月》并不是一首赞叹美景的作品,而是一首作者吐露心声的作品。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不但懂得了《二泉映月》这首乐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还学会了应该如何去赏析其他同类型的乐曲。所以说,民族音乐教育对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是很有帮助的。再次,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中小学生发现美、认识美的能力。前面已经提到过,民族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小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老师还应该教授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让同学们通过这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去发现民族音乐之美,并学会怎样认识民族音乐的美。综所上述,民族音乐教育对中小学生各方面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应该在中小学教育中受到更多的关注。 二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虽然现行的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的内容占了很大的比例,各地音乐教材中都增加了乡土教材的内容。这表明教材编写者的基本方针是正确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却是另外一种情况。那么我们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到底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呢? 第一,我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受到了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的强烈冲击。现在大多数的中小学生张口就能说出一大批流行歌星的名字,他们平日里主动接触的也仅限于流行音乐。因此现在大多数的中小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仅限于流行音乐,而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少之又少,在中小学生的音乐生活中民族音乐已经变得无足轻重。另外,现在很多中小学生热衷于钢琴、小提琴等西方乐器的学习。而在对民族音乐的学习上,尤其是民族器乐的学习上,很多家长和学生视民族乐器为“土”乐器,不愿意学习。这样就造成了某些民族乐器后继无人,乃至失传。 第二,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中小学生民族音乐教育不被重视。虽然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很多地方的中小学实际教学中看重的还是升学率,把升学率看作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这样一来,不属于升学考试课程的音乐课自然而然地就受到了其他“主课”的排挤。很多中小学的音乐课可有可无,音乐课的情况无人问津、无人监督、无人关心。使得音乐教育无法按照《课程标准》执行,更不用说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了。 第三,在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中过分地注重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忽视了中小学生在民族音乐教育中应该得到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虽然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原则,并且许多中小学校都摒弃了以往把音乐知识和技能作为音乐课程的首要目标的做法,而是强调音乐兴趣爱好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但还是有很多的中小学校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违背了“以审美为核心”的原则,依然过分地强调知识点的掌握,从而忽视了中小学生在欣赏和参与中体验、探索、感知民族音乐。 第四,现代社会过分地看重音乐的功利性。因为学习民族音乐不能给人带来现实的利益,从而使得中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很多人不注重民族音乐的审美价值,而是用其他音乐所带来的现实利益来与民族音乐作比较。人们逐步远离民族音乐是因为学习民族音乐不能给人带来现实的利益,人们不会只重视审美的价值而对民族音乐的深远意义发生兴趣。这种思想也影响到了一部分中小学生,使得一些中小学生对学习民族音乐产生了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到了民族音乐教学的正常进行。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它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而不是某种现实的利益。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音乐带给人们的现实利益,那么我们就偏离了音乐的本质,曲解了音乐的真正价值。 第五,音乐的娱乐功能被过分地放大,主要表现为“快餐式”的流行音乐盛行。这种音乐的确可以起到为高节奏生活减压的作用,但其内容大多与爱情有关,且传递的音乐思想过于低俗,所以并不适合中小学生。如果中小学生过多地接触这种“快餐式”的流行音乐,首先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其次会影响到他们学习文化的态度,再次会对他们学习民族音乐形成障碍。举个例子,近几年来类似于“超级女声”等平民选秀活动特别火爆,无论是参赛者还是观众,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这其中有个重要原因是一赛成名的选手幸运地过上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前呼后拥、光彩照人、名利双收等等。而且这一切似乎不需要付出太大的努力,往往是被星探相中,然后重金包装就行了。由此可见,过分放大音乐的娱乐功能会对中小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以笔者之见,现在的中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上述几个问题是最为突出的,也是亟待解决的。 三解决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所面临问题的途径 民族音乐是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是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在音乐领域的积淀,它体现着本民族的民俗、民情,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 第一,我们要创造良好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气氛。学校可利用广播、报刊等各种宣传手段宣传民族音乐,传播民族音乐的知识,组织民族音乐知识讲座,成立民乐学习兴趣小组,组织民族乐队,举办民族音乐演唱、演奏比赛,组织学生下乡采风,广泛收集本地区、本民族的民歌。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学生兴趣,传授音乐知识,提高民族音乐的演唱、演奏能力,真正繁荣民族音乐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质。 第二,加强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各中小学校应该意识到民族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课和其他课程一样,是同等重要的,不能片面地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忽视甚至放弃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因为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还是要从中小学音乐教育做起,从娃娃抓起。我们应该继续发掘民族音乐教育的巨大价值,肯定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第三,培养中小学生赏析民族音乐的能力,增强中小学生的感性经验。民族音乐的欣赏应本着以主观体验为主,增强学生的感性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民族音乐的美,领悟民族音乐的妙,体验民族音乐的情,感受民族音乐的真的原则,吸收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在欣赏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乐曲结构、旋律发展手法等内容的分析讲解,以学生自我感受为基础,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令学生将民族音乐与自我的情感认识不断协调起来,使民族音乐的欣赏成为学生情感体验的活动,在活动中令学生自我振奋、自我感动。乡土教材的挖掘和利用,可使学生从自己生活的区域中、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获得民族音乐的素材,更加愉悦地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 第四,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民族音乐教育。我们不应该用功利的目标去衡量民族音乐教育,应该认识到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重在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审美观,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了解、继承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的民族音乐素质,开创民族音乐文化繁荣的新局面,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第五,突出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面向中小学生的音乐应该承载更多的文化传递的功能。我国的民族音乐不仅包含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念、审美表现意识,而且各种传统文化都可以在民族音乐中找到缩影。所以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学会辨别音乐,使学生能分辨出什么样的音乐才是好音乐,并且带领学生深入地挖掘民族音乐中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受到文化熏陶、提高文化素养。这并不是说中小学生的音乐不可以娱乐,但不能只是娱乐,必须在娱乐的过程中提升文化,提高素养。 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不断地发展完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虽然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我们还是应该看到我国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正在探索中稳步前进,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也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的美好!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探讨 摘要: 中小学现代音乐教育的实施状况处于不断完善的趋势,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互补充,给学生营造一个持久的学习氛围。本文通过对泰安市几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进行调研,对课时量、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创新性思考观点。此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给现代音乐教育打开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音乐教育;信息化;学生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施现状 中小学现代音乐教育的实施状况正处于不断完善的趋势,不论是从师资配备方面,硬件设施提供方面还是授课方式、音乐活动展开情况等都优于过去。笔者走访了泰安市多所中小学,了解到,音乐教育领域的师资力量正在逐渐强大起来,学校广泛招聘业内优秀教师,形成了越来越强大的教师队伍,在文凭、学历、从业经验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学校对于音乐类课程的授课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大力倡导使用新媒体,实现现代化教学。不仅多媒体教具广泛运用到教学中来;艺术活动使用的会堂、多功能厅、活动教室、排练教室等也在不断进行修建或者翻新、完善,甚至各种艺术活动学生所需要的用具也越来越充盈,服饰、舞台化妆品、合唱谱夹、谱架、音乐情景剧道具等等。由此一来,艺术活动的展开就更加丰富、更加便易,学生的积极性也逐渐提高。不过,当前音乐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笔者选了泰安市三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作为例子来进行比较分析,在下面将做详细阐述。 1.1课堂教育课堂教育 一直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对于学生的覆盖面广,而且易于管理,易于形成系统性、规范性,对于教育成效也相对直观,通常来讲,学生呈现出一定的积极性和纪律性,尤其是对于音乐学科兴趣浓厚的学生来讲,他们往往能从课堂教育中收获大量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兴趣稍淡的学生也能够在纪律的约束和规范下很好地完成学校设置的课程学习,并在长时间的音乐熏陶中有所改变、提高,受到良好的影响。课堂教育在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实施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学校惯用的传统方式。 1.2课外教育艺术教育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育以外,课外教育也逐渐被重视起来,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常用的方式有各类大小型活动,例如校园音乐戏剧节活动、六一儿童节文艺展演等等。这些艺术活动、讲座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让他们在不经意间便接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对于传统式教育而言,这些方式更灵活、新颖,更加有利于他们的学习。课外教育是课堂教育的辅助和补充,也是良好的实践,已经逐渐被综合性大学的师生重视起来,并且在年复一年的活动中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在音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中小学现代音乐课程的潜在问题 首先是受重视程度不够。中小学教育对于音乐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认识上。他们通常认为语文、数学才是应该努力学习并且花费时间的科目,从而忽视对自己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艺术熏陶。对于上课的纪律往往也容易忽视,甚至有些同学一到上音乐课的时间就去做数学作业。课程内容较单一也是综合性大学艺术教育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据问卷调查显示,平均20%--35%的学生表示对于音乐学科的学习感觉有些枯燥。而音乐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本应该起着平衡、调剂的作用,又有35%以上的学生希望再增加一些和现有学科相关的内容,使音乐课的内容更丰富一些。再就是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由于繁重的学习任务,学生总是缺乏课余参加音乐实践的时间和精力。例如,文艺演出的排练,这就需要花很大部分时间,有些学生因为面临期中考试或者感觉近期学习任务较重,就选择放弃。有些学生总认为只需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即可,实践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这是由于他们对于音乐学科的特点还认识不够。 三、创新性思考 3.1多样化设置 音乐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必须是一个长期缓慢的熏陶过程。笔者认为,在现有的日常课程安排基础上,可继续增加一部分音乐类课程的时间。此外授课方式也可多样化一些。音乐学科需要融入学生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这样才能将学科优势最大化发挥出来。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很重要的。近年来很多教师在摸索总结下对于课堂教学都进行了创新和完善。音乐活动的开展也可多样化,例如加强校与校的交流与合作等等。 3.2客观需求与主观愿望相交融 在实施音乐教育过程中,需结合本校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工作的开展,学校可参考学生自己的学习愿望来调整学科设置的比例和分量。例如,有一些学生对某一种学习方式尤其感兴趣,而他所在的班级又没有或者缺少相应的学习机会,针对这一类学生,笔者认为学校应该考虑到他们的诉求,多提供一些机会,鼓励师生之间加强交流和探讨。再比如对于课余实践活动更加重视起来,配备好的指导老师,创造更多艺术实践的平台,满足学生自身的需求。总之,音乐教育的实施要将学生的客观需求和主观愿望相交融,过分地强调客观需求或者主观愿望都难以达到最佳成效。 3.3学生受益,变化显著 3.3.1积极性提高 通过对音乐类课余活动的更新、课程设置的改进,再融入学生自己的主观愿望。笔者认为,学生对于音乐教育的接受程度和参与积极性会大幅度提高。选课会更加主动积极,上课会更认真投入,课外活动的学生覆盖面也会扩大不少。对于开展音乐教育的老师们而言,效果也是显著地,学生课余生活、课堂氛围都更加丰富了起来,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与自身兴趣爱好相契合的接受音乐教育的方式,这是尤其重要的,只有学生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了,才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 3.3.2学生身心受益 良好的音乐教育带给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它能使其轻松愉悦地浸泡在艺术氛围中进行耳濡目染地感受和熏陶,长时间维持这样的状态之后,对于学习压力较大的同学来说都是一种极好的释放和调节途径,也为他们投入到日复一日的繁重学习中不断储备新的能量。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中小学教育很重视的工作,艺术教育作为重要途径之一,一定会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有所共鸣,心灵得到净化,各种负面情绪也能很好地舒缓。参与一出励志音乐剧的排演可能让人重新燃起对理想的追求,一段诙谐幽默的歌剧片段也许能让人开怀一笑……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音乐教育对于二者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音乐教育在现代中小学教育中的前景展望 4.1被重视程度大大提高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愈发被重视,国家的大力倡导,人们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从思想上、工作学习思路上有很大的转变。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认识,他们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会日渐提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培养,尤其是在城市,从一线大城市到县级市,家长们通常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给孩子提供一个从小接受音乐熏陶的机会,例如,在艺术培训中心学习钢琴、声乐、古筝等等。对于中小学阶段,家长和孩子自身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将会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4.2现代化、信息化 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到来加快了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改变的步伐,教育事业也很快随着进入了改革的进程。随着现代化信息化的推进,音乐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局面,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在互联网上找到各种信息,有谱例图片、视频、教学视频、教学文案、各学科专家的讲座视频等等。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愿意加入优质课程视频分享的活动中来。日前,国内外很多知名学校正在推广一种名为MOOC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中文昵称“慕课”①。据了解,以后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情形是老师在网络上通过视频给学生讲课,甚至连校外的人,只要打开电脑,连上网络,即便不是该学校的学生,也完全可以享受到名校名师的讲课。互联网深度介入教育领域的时代势不可挡地到来了。借助于网络的便捷传播,能听到优质课程的人数会翻倍,能吸引人们的各种艺术呈现形式越来越丰富,接收起来方便快捷,视觉冲击力更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极其有利,专家大师们的学问和精神也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对学术振兴、文化繁荣、社会进步也就顺理成章了。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介入为学生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在那里,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尝试、创造、展示,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与此同时,这种新形势下的教育模式对传统的师生关系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对于教师们是机遇,也是极大的挑战。这就需要教师们在熟悉掌握学科构架的同时,不断熟悉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时俱进,吸纳学科最前沿的理念,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当然,这样的信息化教学和学生的年龄有密切的联系,太小的学生只能在老师和家长的辅助下完成,较大一点的则可以独立进行学习和资源利用。 五、结语 本文主要以泰安市几所中小学为例,做了相应的问卷调查,进行综合比较。较为仔细地分析了中小学现代音乐教育的实施现状,参考结合多位国内专家教授们的文献著作,提出了一些对于现代音乐教育的创新性设想及看法。音乐教育的不断完善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一代又一代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下,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一定呈现出乐观的走势,更加光明的前景。 作者:胡薇 单位: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中小学音乐教育哲学观分析 中小学音乐教师作为儿童音乐素养发展的促进者,其专业的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它是在研究自身教学经验和改进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的,是在不断学习和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的。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由于缺少对音乐教育基础理论的学习,其专业化发展历程被动且迟缓。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已经实施了十五年的时候,一些问题就显现出来,即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改变均来源于官方“外驱力”的驱使,大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改革意识被动,教学实践呈现出机械模仿,甚至是换汤不换药,应付检查的现象。究其深层原因,是因为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缺少内动力。因此应寻找到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增强其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最终使其在职业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音乐教育哲学,应该受到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普遍关注,因为坚实的哲学基础可以帮助教师形成独特的教育观点和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师来说,缺乏对音乐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尤其对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无视和冷漠,导致音乐教育哲学理论与音乐教育实践之间长期得于隔离状态。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尊重当今国内外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观点,对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成果做出正确的鉴别和选择,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与运用,使其成为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内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建立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 在当今音乐教育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其中影响在我国较大的有“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功能(社会)的音乐教育哲学”“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文化的音乐教育哲学”“以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等[1]。我国鲁东大学的崔学荣在深入研究以上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1]。 (一)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的理论基础1.多元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之间存在兼容性纵观多元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哲学思想呈现出普遍的兼容性。比如美育音乐教育哲学观兼容了审美哲学与功能哲学的思想,主张音乐教育既要培养人的审美观和欣赏能力,又要培养人的健康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在强调音乐教育首先是审美教育的同时,认同音乐教育同样具备教育、社会、文化、创造等功能。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兼容了文化音乐教育哲学的思想,在强调音乐是多样化的人类实践与学生的亲身参与的同时,提倡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理解音乐。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既从审美、实践出发,又超越审美和实践,达到审美与创造的高度,主张音乐教育重在培养人的创造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把音乐教育提高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上。纵观多元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既各具特性,又存在相互兼容的性质。2.课程标准中体现出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在“新课标”中所确立的课程性质以及课程理念中,均以“美育”“文化”“审美”“实践”“创造”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作为基础。比如,在“新课标”课程性质的人文性中就是这样表述的:“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无论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2]在“新课标”的课程总目标的表述中融入了“功能”音乐教育哲学的思想;在三维目标视阈以及在教学内容所指向的“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进一步体现出以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制定与修订课程标准背后的哲学理论基础,深入、透彻地把握其内涵,认同并理解课程标准中所体现的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才能从更深层次上解读课程标准,才不会出现教学行为的机械模仿、盲目跟风的现象,才会避免出现诸如关注了学科综合与文化的多元性、却偏离了音乐本体,强调了音乐实践活动而导致音乐活动的花哨作秀等一些较为极端的现象。 (二)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哲学主张鲁东大学崔学荣提出的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从三个层面阐述了其哲学观点:第一个层面,是从音乐教育的内容层面进行阐述,即“在音乐实践与音乐创造的过程中,体现音乐审美与文化的统一、美育论与功能论的统一。也就是从音乐教育的内容来看,要以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和文化的音乐教育哲学为基础”[1]。第二个层面,是从音乐教育的过程来阐述,即“从音乐教育的过程来看,以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和创造的音乐教育哲学为载体”[1]。第三个层面,是从音乐教育的目标进行阐述,即“从音乐教育的目标来看,以美育论哲学和功能的音乐哲学为指导”[1]。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融合了各种哲学思想的合理性,规避其局限性,向我们提出了开放哲学视野下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建立起“基于音乐学科本体及其文化语境的,以音乐的实践和创造能力培养为重点,同时使学生受到美育的和功能的音乐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1],才能将其转化为专业发展的“内动力”,从根本上实现音乐教育的优质教学,使自身成为推进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践行者。 二、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认识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音乐教育的多维性,丢弃“非黑即白”的单一思维惯式,运用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来指导教学实践。 (一)以文化为引领,以审美为核心“文化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文化”理念已广泛地被运用于基础音乐教学中,一些中小学音乐教师也在不断探索着文化的切入点与音乐审美的融合与贯通。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首先要以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创设相应的文化情境,引领学生在音乐文化的“原始语境”中进行音乐性的审美,促使音乐“原始语境”与学生“主题文化语境”的融合。要始终沿着文化的主线展开,不能偏离轨道。其次,要以音乐为本体,坚守音乐艺术的独特禀赋,引领学生探索音乐的内在表现力,使学生深入到作品内在的音乐性中,培养学生对音乐表现要素的精确体验,充分领略音乐要素所蕴含的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深刻领悟音乐艺术的独特美。同时,要避免文化淹没音乐审美,或音乐审美没有文化的现象,从而达到音乐审美体验的真正目的。例如,在全国第六届中小学音乐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的课例《跳竹竿》,就是以彝族民歌为教学内容,通过用方言朗诵歌词,用惊钟、椰壳为歌曲伴奏,跳彝族竹竿舞等,将学生带进了彝族的文化语境中,充分体现了以文化为引领的教育理念。该课例在演唱、伴奏、跳舞等艺术实践中处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突出了以音乐为审美本体的教育思想。 (二)强调音乐实践,突出创造能力培养在基础音乐教学中,引领学生参与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样性的音乐实践活动是教学的主体内容,要使每位学生都做到情感参与、行为参与和认知参与是音乐实践的关键所在。首先,教师既要有精心设计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又要有探索教学中新生成的教学资源的勇气,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将实践活动推向纵深。其次,创造力的培养是儿童内在发展的需要,音乐是极富想象力的一门艺术,能刺激儿童产生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儿童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要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始终保持持续的兴奋度,就要不断地给予学生新刺激与新挑战,精密设计每个环节的创新点,不断给予学生更多的创造机会,“使音乐创造即贯穿于‘立美’的音乐创作、音乐表演,也贯穿于‘审美’的音乐鉴赏”[3],使音乐活动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的有效途径。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音乐实践与创造活动的设计要紧紧依托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契合学生的内在需求和知识储备,只有如此,才能深深吸引学生,使其投入其中,乐此不疲。例如,全国第六届中小学音乐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的课例《月亮月光光》,教学紧紧围绕为台湾民歌《月亮月光光》配伴奏而展开,教师精心设计了聆听、演唱、演奏、音乐编创等层层递进的实践环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使全班学生做到了人人参与,亲身体验,实现了音乐实践活动的有效教学,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位学生都做到情感参与、行为参与和认知参与。另一方面,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教师引领学生探索三角铁、蛙鸣器、小纸片、钢片琴等打击乐器的音响特点,使学生创造性地用它们来模拟月光、蛙鸣、风声、流水声,进一步烘托了歌曲意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以美育和功能为借鉴,实现育人目标教育是人类最具目的性的一项社会活动。对于音乐教育来说,它综合了音乐和教育两种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我们除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情感、音乐技能外,还要关注学生接受音乐教育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人的审美观和欣赏能力,还要培养健康人格。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借鉴古今中外的美育哲学思想和功能的哲学思想,将教育理念提升到培养人的层面上,使音乐教育成为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育人教育。总之,通过音乐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成为热爱音乐的人,更要成为人格健全、富有创造力的新时代的谦谦君子。例如,全国第六届中小学音乐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的课例《三只小猪》,在教师的积极引领下,学生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即有秩序,又有合作,他们快乐地表演,并在表演中享受着快乐,在愉悦的氛围中认知曲式结构、乐句、音乐情绪等音乐基础知识,整个课堂和谐、友善。 三、结语 面对国内外多元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并存的总体态势,我们的基础音乐教育实践中应该尊重和学习当今国内外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观点,对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成果做出正确的鉴别和选择,以发展的眼光,融会贯通的智慧,建立起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地加以运用,并不断针对个人所处的教学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做出修正与完善,做到研究和教学一体化、理论和实践一体化。不断增强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寻找到专业发展的内动力,使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对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使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朝着理性的、合理的和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方向发展。 作者:王景 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音乐学院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一、音乐教育的方法 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将音乐旋律当成调动听众的工具,进而使其进入一种新的情绪状态。中小学音乐教育需要用演唱以及美妙的音乐来感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所以要积极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强化学生自身情绪的管理。目前,在音乐教育的方法上,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方法不够灵活,教学手段单一。目前,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大多比较死板,教师教学过于看重书本教学。在调查中我们常常发现,有很多学生虽然喜欢音乐,也有音乐特长,但当问起他们的音乐课堂学习时就会摇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多是音乐教师没有把音乐课所特有的轻松活跃氛围带到课堂上,从而使很多学生根本不喜欢上音乐课,提不起积极性。音乐课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多彩的,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不能只以教师为中心,要看重学生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思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足够的创新和思索空间,进而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发现并培养音乐人才。二是共同参与不够,双向互动匮乏。为什么学生普遍喜欢音乐但仍有相当多的学生总是不愿意上音乐课呢?可见我们的音乐课教学方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青少年学生简单、天真,他们对课堂的要求其实也很简单,尤其是音乐课堂,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梦,那就是期待被老师提问和重视,期待在课堂上有所表现,期待参与到音乐课堂互动中。事实上,也只有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音乐课堂教学才是成功的、有效的,学生的潜能才能开发出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接触状态,不仅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环境,同时也要为学生参与沟通提供合适的、有自由发挥空间的课堂氛围。总之,“教学”包括了教与学两个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顾自己在讲台上讲,还要与学生互动,重视学生的反应状态,看学生是否接受。如引导学生讨论一些音乐问题,应尽可能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得到释放与开发;还可让学生简单评赏一首乐曲或对某一位歌唱家的艺术特点进行简单点评等等。从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教师不能时时处处包办,应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和空间,学生始终应该是主体,主动性也始终属于他们,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则是抛砖引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有效,这样的教育才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二、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建议 1.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一是教师要有分工。一般城镇中小学设有音乐教师三人左右,这对于只在低年级开设音乐课,且每个教学班每周只有一节音乐课的中小学来说,师资也不算紧张。重要的是现有的音乐教师一定要分工明确、合理负担,这样才有利于中小学的整体音乐教育质量提升。据笔者调查,不少中小学音乐特长班的教学几乎全由老资格的音乐教师承担,而其他几位较年轻的音乐教师则闲置一边,这样一来,不仅他们的音乐才能得不到发挥,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等于是资源浪费。如果让仅有的几位教师联手合作,把试唱、乐理、声乐、钢琴、加试等项目加以分工,这样中小学特长班的成绩肯定会更加辉煌,资格较老的教师压力也会缓解很多。另外,在负责组织学生课外娱乐活动的时候,这几位音乐教师也能各负其职,分工明确,共同完成任务。二是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如乐器、教室等)。对于提高整体音乐教学质量来说,有良好的硬件设施作保障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但由于不少地区经济条件有限,音乐教学设施普遍不足,所以笔者建议在资源利用上多做文章。如不少乡镇学校还没有舞蹈房和排练房,每到有大型文艺活动,学生一般在露天场所排练,如遇刮风下雨天气就无法正常进行。为了解决这种不便,我们可以把学校的闲置房简单布置成舞蹈房和排练房,供学生平时学习或排练时使用。三是合理利用课外活动。调查发现,很多爱好音乐的学生都盼望着过十一、过元旦,这样就可以有文艺晚会之类的音乐活动。这个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深思,如果我们能给学生们多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空间,学生也许对音乐教育的感触会有另一番反应和见解。笔者建议平时可以组织业余的合唱团、舞蹈队之类的团体,以提升整个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氛围。对这一方面,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就做得非常好,他们利用周六下午组织爱好音乐的学生排练合唱、学习乐器,还组建了合唱团、小乐队,经常演出,在江西省中小学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名气。四是适当添置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应尽力改善音乐学科的教学条件,筹备音乐教学用具专项资金,对教室环境、教师用具、音响设备、多媒体等方面逐渐进行补充、配套,使之适应素质教育下的音乐教学。此外,学校还可发动一些有条件的教师和学生提供自己多余的音乐器材,如手风琴、电子琴等常用乐器及教学挂图、教学光盘等教学用具;还可自制一些道具、教学挂图等,以填补音乐课教具的不足。 2.对教学系统的建议一是课程方面的建议。中小学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限制和目前社会、家长双方面的升学压力,在音乐教育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存在着许多不足。对此,建议教育当局一定要转变对音乐课的态度,方能使这一现状得到改观。首先,要把音乐课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做到既不抬高,也不压制。其次,保证每周的音乐课有足够的课时。在课时上努力做到既不能取缔,也不能虚位。最后,让音乐课成为活跃和拓展师生业余文化生活的阵地。二是教师方面的建议。教育当局应当给音乐教师提供进步的时机,如进修、培训、交流等,经过一些专业院校的培养、培训,使之成为业务精、素质高的骨干音乐教师。目前,在新课改的冲击下,全国上下掀起了教师继续教育、学历培训等热潮。在各级各类培训中,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双休日、寒暑假、节假日等课余时间来给音乐教师队伍充电,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行的。另外,如能给音乐教师一定量的工作压力(申报课题、写学术论文),也可使之有一种责任感,容易发挥主人翁的精神。 3.对改变教学观念的建议“蹲下来,同孩子一起看世界。”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老师,要以学习为本,克服对学生音乐学习所带来的各种束缚,要创新学习方式[。一是积极引导,尊重学生天性。教师虽然要时刻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向,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不能完全按照他们的喜好,由着性子发展,但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学习天性,更不能抹杀他们的个性。这让人想起流行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由徐楠、尚纪元作词,谷建芬作曲,苏红演唱的《我多想唱》,在当时唱出了那个时代中小学生的心声,成为他们挣脱束缚在身上那根无形链条的呐喊。转眼已经过去20多年了,当年正值中小学生时代且备受压抑的少男少女们,如今已经为人母、为人父或为人师了,他们的孩子也多半都处于高中即将毕业或已经迈入大学门槛的青春期,如何处理当年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是再次跳入自己父母当年的思想旧巢里、压抑孩子的个性发展,还是思想解放地任由他们发展,值得我们深思。看来压制打击、回避无视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尊重学生活泼爱唱的天性、积极引导才是最佳的出路和归宿。按我国的传统观念,认为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就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所有目标了,但新课标实施后,我们发现中小学音乐教育不再只是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和发声技能就可以的,新课标更加注重创新,注重个性的发展。这样的课标也要求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学会听懂还应该做一些调研,深入到学生中去,看看他们是否感觉到了音乐课堂的轻松和愉悦,以及唱好了的那种成功的喜悦感,或者听到美妙音乐的那种憧憬和朦胧的幸福感。二是开放办学,实践多练。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给中小学生较多的尝试机会,让学生自身感觉不到老师先入为主,而是尝试自己试一试。所谓开放办学,就是在充分发挥学校师资资源的基础上,邀请社会知名音乐人及本地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奏家、歌唱家、戏曲家参与学校教学,如开演奏会、演唱会、办讲座等,藉以丰富学校音乐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弥补课堂教学单一化产生的疲软效应。还可邀请兄弟学校的音乐老师来交流学习,并给同学们介绍他们是如何上课、培养学生的,这种新鲜感会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让本校一些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现身说法,谈谈自己是如何利用业余时间达到现有水平的,并通过他们的表演,使具有同样爱好的学生找到自己的差距,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自己的目标。有了以上眼见为实的成功范例,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平台,老师精心辅导,学生多实践练习,在学校的各种文娱活动舞台上给予展示,同时也走出去,到社区、工厂、企业、部队等单位慰问演出,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给特长学生更多锻炼机会,把音乐课堂无限延伸扩大到社会上……这样,才能让老师赢得学生的尊重,而学生也喜欢上老师和音乐这门课程。 三、结语 我国自古就十分重视音乐教育,音乐不仅可以培养人的鉴赏、表现和创造能力,还可以培养人的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操。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重视音乐教育应是教育界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因此,就目前音乐教育的情况来看,我们不仅要把中小学音乐教育开展得红红火火,还要努力把城乡差距缩短,让远在乡下的孩子们也能公平地享受到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公民,才能全面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 作者:王媛媛单位:河南郑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中小学音乐教育近况与策略 1南充地区农村音乐教育现状 (1)在教师方面问题突出。首先,音乐教师负担繁重。由于农村地区中小学师资极其有限,特别是在小学里,音乐教师往往除了要任教音乐课程以外,还要肩负起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有的音乐教师甚至还同时兼任班主任工作。繁重的文化课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让音乐专业毕业的教师无法顾及音乐课教学。其次,音乐教师非常缺乏。由于南充农村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设施落后,对优秀师资的吸引力有限,所以大多数南充地区农村中小学都只配备了一名音乐教师,而且以女性居多,如果这名教师遇到休产假或者因其他情况请假,音乐课就会无限期停上。再次,音乐教师待遇较文化课教师有所区别。如今南充地区义务阶段的教师都实行了绩效工资,其中有30%是根据教学成绩来考核和发放的,虽然需要音乐教师组织或参与的学校文体活动较多,但均未折算和纳入绩效考核的课时数,而音乐教师却因为课少甚至没课可上,导致这部分工资无法发放,音乐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严重下降。此外,音乐教师不重视科研与再教育。笔者通过与部分教师的交谈中了解到,南充地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不开展教研活动,对“国培计划①”也反应平淡,报名并不踊跃。很多年才搞一次区域性的竞教比赛,完全是应付评职称而进行的竞教,也不需要精心的准备,目的只是去拿个证书,达到评职称的基本要求就够了。在发表教育科研论文方面,就少之更少了,笔者询问了数名音乐教师,他们在近5年内的科研成果基本都为0。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南充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科研要求不高,没有像中东部部分地区按年划拨科研任务及目标,教师只要上好自己专业领域的课程,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就算合格。 (2)社会捐赠系统不完善,常常赠非所需。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受到影响的学校,大多都得到了国家灾后重建资金的扶持。南充地区很多的农村中小学都重建了新的教学楼,并由其他省市和地区的援建单位捐助了最新的教学设备、仪器等等。数码钢琴教室、多功能排练厅、舞蹈房等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学校才具备的教学设施开始在四川农村中小学中普及。另外,南充虽然是个人口大市,但经济却欠发达,许多农村孩子的家长为了生计都远赴沿海或经济较发达地区工作,留下子女在家乡跟着爷爷奶奶们学习和生活,也就是俗称的“留守儿童”。专门针对四川地区留守儿童就读学校而定向扶持的“阳光育苗工程”、“彩虹工程”等项目,也给南充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提供了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设备先进了,但问题也随之产生了。就是想要的设备得不到,不想要、不会使用的设备又源源不断送过来。这不仅是南充地区中小学教育中的单独现象,而是已经成为社会捐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这也暴露出了我国社会捐赠中流行粗放型捐赠方式的一大弊病。送来的电吉他、电贝司、数码调音台等设备,农村音乐教师没有经过培训根本就不会使用,更别说教孩子了。本来学校需要几台古筝,结果送来几台架子鼓;需要一台钢琴,却送来一批吉他,很多时候都是赠非所需。究其原因,社会捐赠的物资和设备一般都由捐助单位或企业自发购买,然后捐献到市一级的教育主管部门,然后由教育主管部门分配给各个辖区的农村中小学,这种捐赠都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因为这个问题,笔者专门走访了本地教育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得到的答复是:“别人有心捐赠都不错了,也不好意思找捐赠单位主动要求什么。” 2针对南充地区农村音乐教育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发展对策 (1)改变社会各界对音乐课程歧视的观念,共同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音乐课程是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南充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中根本没有意识到开展音乐课程的重要意义。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审美体验、文化传承、社会交往和创造性发展四个方面。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中,必须有音乐教育的一席之地,以促进音乐教育与其他各科教育的共同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首要的问题是改变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及家长在农村音乐教育中的不良教育观念,让他们意识到素质教育在农村音乐教育中同样重要。要着眼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能够积极而正确的处理文化课与艺术课程的关系,实现以知识本位向发展本位的转变。同时,在学校教育中要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积极作用,及其在农村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让农村音乐教育正常而有序的开展起来,使其成为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主力军,着力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新一代,达到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深远意义。还要通过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文艺活动和比赛积极的向家长宣传艺术教育的功能,争取获得家长的认同和支持,为学校的音乐教育奠定坚实的社会舆论基础。 (2)为农村地区音乐教师减负并提高待遇,同时重视音乐教师的科研与再教育。首先,要着力解决音乐教师负担问题,使农村音乐教师从繁重的文化课和班主任工作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将自己的专业优势发挥出来,并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音乐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中来,从而实现新课标中普及素质教育的目标。其次,应该按付出教师付出劳动的多少,而不是完全以“主科”和“副科”来划定绩效工资的发放标准。应将音乐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文体活动也纳入绩效工资的考核中去,努力提高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再次,中小学音乐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水平以外,科研能力也不能忽视,开展科研,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往深层次发展。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的之处: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说明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学问,同时还要兼备与教师职业相应的品格与专业技能,要有对基本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的深刻认识,还要有不断进行思考和改进教育工作的能力。科研就是培养教师进行思考和改进工作的最直接最合理的方式。随着中小学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深入,音乐教师面对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材的变革及课程功能的转变,这就要求如今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科学的使用教材,而且还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甚至根据民族、地域等特点开发出最合适的校本教材,这些都是需要有科研能力的应用。此外,还要鼓励教师多参与各种形式的再教育活动,随时进行必要的知识更新,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 (3)建立捐赠需求制度,避免盲目捐赠造成资源浪费。民政部在2012年针对社会捐赠制度混乱的情况,下发了关于完善捐赠导向机制的通知,要求各地建立捐赠需求的制度,及时将受捐地区所需的物资公布,以引导公众有针对性地捐款捐物,避免物资浪费。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也应效仿民政部的举措,建立捐赠需求制度,避免受捐学校“需要的得不到,不需要的对成山”的情况重复发生,要减少甚至杜绝“赠非所需”现象。因此,必须构建捐受双方的沟通机制。受捐方应派出代表,与捐献方进行讨论和协商,将最需要的设备提供给捐助方,由捐助方自主选择所要捐赠的设备。 3结语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长期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只要重视音乐教育,就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符合时展要求的综合性人才。本文通过调研的亲身体验,分析了南充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认真细致的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源头所在,以期能引起广大教育界同仁的关注,共同推动南充地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李嵬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 摘要: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号召下,农村教育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素质教育的其中一部分就是音乐教育。本文根据我国农村音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为了更好响应国家号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农村音乐教育应该是义不容辞地承担了历史责任,足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素质教育;音乐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1、滞后的教育观念 我国号召全面的素质教育在农村中小学中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实施,多数农村中小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几乎被忽略,学校领导和教师一味追求所谓的升学率,学校中大量的音乐教室占用学生。音乐课的重要性常被老师们忽视,甚至有些教师认为音乐课是无关紧要的,与其花费时间学音乐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实际。殊不知,美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比数理化的小。。落后的教育理念,不进行升级,不只对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我国的教育质量有影响,而且对学生的害处也很大。应试教育在我国仍然被运用,而应试教育的实施使得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大部分老师忽略了音乐的特殊功能,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它具有任何科目不能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能给学校带来轻松的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是现在忽略音乐在农村中小学的作用,有限的条件,上课时间不能保证,教师专业素质偏低,各种因素使音乐教育的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 2、音乐教师素质较低 在许多农村学校音乐课大部分是主课教师代课进行的,教师的专业素质十分低,课堂上的音乐课只是教师用敷衍的态度进行的简单的听歌或者唱歌课。不仅如此,许多农村音乐教师的空缺使得音乐课被取消。底下的教学素质和敷衍的态度根本无法使音乐课的意义得到体现,更保证不了音乐的课的教学质量。师资短缺的问题和低质量、教学模式的呆板也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发展。据我所知,许多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都没有正式的音乐训练,职业素质低,教师的水平相对较低,教学过程的随机性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其他任课老师兼职音乐课的现象并不罕见,学生从根本上得不到正规的音乐训练,这也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 3、教学设备落后、经费不足 目前制约我国大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学设施落后、经费不足。我们都知道,音乐课不仅仅是单纯的老师教、学生常的科目。在我国城市中小学,教学设施十分齐全,这也使城乡差距一步一步拉大,城乡教育发展步伐不一致。目前,当地政府对农村小学和中学音乐教学的投资仍然非常有限,基本的教学不能别满足。另外,偏远的农村财政收入是非常困难的,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是比较低的,更何况在投资的音乐,这是非常小的,这样也使音乐教育受到了限制。 4、偏远农村家庭收入低 有些偏远的农村家庭条件艰苦,经济水平远远落后城镇,没有文化的父母从小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主要是教育孩子学好主课,一门心思把主课学好,考个好成绩从而走出贫穷的农村,在他们看来音乐不能养家糊口,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只有学好数理化才有出路。孩子们受家人的影响,对音乐不感兴趣,这也是导致中小学音乐教育难以顺利发展的原因。 二、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在迅速发展的素质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在城市里额外的受关注,城市音乐培训也在逐渐增加,在审美享受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们的素质。在农村地区,强调音乐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要注意培养农村小学和初中音乐,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强音乐教育的力度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果想改变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首先,教育部门和音乐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教师更应该从根本上提高意识,有长远的眼光、尽快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音乐教育倡导者的作用,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价机制消除对音乐课的偏见,音乐课与其他同样重要的科目都应该被受到同等的重视,并允许农村音乐教育的正常有序的进行,让小学和中学音乐成为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生最好的引导者,教师身上具备的素质应该是全面的,而且在本专业领域,教师的专业知识面也应该非常广泛,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为了很好的引导学生,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而且不断扩大知识的范围,加强对使用音乐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加强音乐技术与音乐文化的理解,尽可能在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另外学校应该增加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强的教师做好带头作用,通过走出去学习和请进来更好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 3、加大音乐教育投入 在小学和中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学设备是确保正常教学的重要条件,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结果,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努力,地方财政补贴不足的部分投资,改善办学条件,使中国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主要是在有效地执行多种教学硬件设施,使教学过程所需的各种乐器的音乐已达到规范要求,在检查和维修定期对乐器的同时,保证音乐教学的正常开展。中小学有其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学校和教师应该根据他们的成长特点积极引导,而在音乐教学中很好的利用音乐教学设施,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他们的好奇心,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增加更多的音乐资料使教室有更多更新的信息来丰富学生的视角。 三、结语 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教材的安排是不是合理,教师、教学设备短缺和低的水平,不仅解除了距离对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利于有效的传播和弘扬中国音乐文化。因此,要想促进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从根本方向入手,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适时的引进优秀的音乐教师,学校领导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在教学设备上也兼顾。[2]总之,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为了更好的响应国家号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农村音乐教育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了历史的责任,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赵浩雨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中小学音乐教育具体性和不平衡性特点研究 摘要: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存在着具体性特点和不平衡性特点。本文认为进行综合课程理念的应用,可以缩小中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差异,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内外中小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与审美意识,提高其综合的理解力,在不断进行综合知识的扩宽和延伸过程中,提高中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具体性;不平衡性 我国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具有很大的复杂性、不平衡性特点。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不仅是一门包含教学规范理论、实践操作的理性学科,同时它更是一门关于创新力与创造力培养、实现教育理念公平和教学资源平衡配置等诸多要素在内的社会学科,还是涉及学生情愫发展与审美意识培养的一门高级别的感性学科。 一、城乡间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不平衡性 鉴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意义,我国多年来在推行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方面,一直是不遗余力的。但是目前我国城乡间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依然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特点。首先,课堂活动作为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主要模式,依然具有重要影响。体现在这方面的不平衡,主要是在我国创新教育教学的新时代背景下,各地配置的教师资源和硬件资源方面的差异,导致当代城乡中小学生接受音乐方式、信息的不均衡。其次,我国开始推行新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课标,这次课标的主要目标是针对城乡间中小学生的音乐教育情况,推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实现对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农村则面临着设备设施缺乏,无法有效进行音乐教育,更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目标。 二、城乡间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具体性 首先,很多的农村音乐教育教学,需要根据师资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目标、设备等情况做出具体的教学设计,尤其需要针对教学的具体方法进行全新的探索,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需要通过在音乐课程实践中发挥教师的能动性,针对很多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因素进行弥补。其次,当前我国的城乡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还常常出现对音乐教学模式多样化、片面化理解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不断尝试和改革,实现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思路和具体方法等在内的素质教学观念的转变。 三、城市间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不平衡性 相对于城乡间的具体性、失衡性,城市间的不平衡性特点则更多是由于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原因引起的。城市间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大城市与中小城市间。首先,针对上述情况,需要教师们着眼于各城市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进行失衡情况的完善和改革,需要通过多维努力、多种模式探讨,从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城市差距的具体问题着手,对需要改革的环节和涉及的参与人群、因素、单位机构等进行立体化统筹。其次,还需要教师从社会、教育机构、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等多个维度来综合考量中小学生的音乐接受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全方位地进行多种具体要素的调动,将这些不同层次、类别的人群和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实施对中小学生音乐教育目标的补充性改革和教学策略性改革,从这些方面出发才可能让社会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有更多关注,才可能在音乐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实现更多因素的支持,才可能进行更好的思维发展与模式探索,才可能在教育理念和机构要素等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都获得社会广泛的支持。 四、乡村间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具体性 首先,一方面新型的教育者往往留在了大中城市,乡村普遍缺乏专业音乐教育者;另一方面是新型的教师培养机构与传统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中师相比,虽然专业的具体课程、模式、知识结构、技能等方面都有所提升,但是在培养优秀教师的目标模式与层次方面依然还未有根本的改进与提升,因而体制内的改革很难完成所有城乡中小学教育发展的新型师资需求,也很难在教学思路与模式等方面实现彻底的颠覆。其次,中小学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建设在这些年获得了一定发展,但是针对全国城乡间差异性问题的教学并没有获得彻底解决,人才流动和流失反而导致了情况的加剧,这是尤其值得重视与探讨的问题。音乐教学教育目标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音乐教师综合各类课程的结构特点,综合多种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以音乐为主体的多种知识内容的综合,准确地进行综合性教学目标的定位,在具体的课内与课外教学、辅导过程中,实现兴趣的培养和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进行富有个性和针对性的课堂内容设计。总之,综合课程,不是各类课程的形式上的综合,而是一种内容的兼容与设计,需要教师在深思熟虑和纵观所有教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音乐为主题的课堂内容设计和目标设计。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从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相互关系看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 [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断推动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及双向反馈的关系,且不是简单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文章结合中国历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及其执行效果,提出对中国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现状进行评价。 [关键词]房地产;国民经济;相互关系;宏观调控 一、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相互关系 房地产业是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和管理等各类经济活动的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兼有生产和服务两种职能的独立产业部门。它的主要经济活动贯穿房地产生产(主要为房地产投资开发)、流通(房地产市场交易)、消费(房地产使用过程中的物业服务)三大领域,与众多其他产业部门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房地产业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业、中介服务业和物业服务业。它具有通过物资流通和劳动服务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以改善和提高生产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第三产业的产业特征。从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看,它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关联性的产业。此外,房地产这一商品一旦被生产之后便不可移动,使得房地产业具有区域性特征。 一般地,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较大差别。纵观古今中外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可知,社会发展阶段分为农业、工业和后工业阶段。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断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当中,中国房地产业在同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 在中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又发挥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独立的且非常重要的产业部门,房地产业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但是,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相互关系,不仅是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且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和相关性。 (一)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在经济学上,经济拉动因素主要归结为“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从该角度看,中国国民经济主要衡量指标为国民收入、投资水平、信贷规模和利率、经济(GDP)增长率等。而房地产业主要衡量指标为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及其增长率水平、房地产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房地产供求水平等。当国民经济繁荣(萧条)发展时,必呈现出消费、投资或出口等的快速(缓慢甚至负向)增长,而这其中某个或几个都将影响到房地产业的发展(停滞)。反过来,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在创造经济财富的同时,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共同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当房地产业萧条时,必将表现为房地产各项相关指标的回落,进而影响到宏观经济中消费、投资或出口等经济因素,因而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总的来说,在中国当前的经济、社会等国情条件下,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作用与反作用的相互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二)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双向反馈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后期,有位美国经济学家经过长达3年的统计分析,发现宏观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业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宏观经济环境作为坚实的基础。他认为,在成熟的房地产国家或地区两者的关系表现得更显著,具体关系为:(1)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即用GDP增长率表示)大于10%时,其房地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在8%~10%时,房地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3)在5%~7%时,房地产业处于缓慢发展阶段;(4)在4%~5%时,房地产业处于停滞阶段;(5)当小于4%时,房地产业处于倒退阶段。由此并结合中国历年统计年鉴数据得到表-1和图-1。 根据表-1和图-1可知,中国国民经济在21年问的GDP呈现较高的增长,大多数年份的GDP增长速度都超过10%,此期间房地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1998年、1999年的GDP增长速度在5%~7%之间,房地产业处于缓慢发展阶段;2002年、2009年的GDP增长速度在8%~10%之间,房地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同样,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为例。利用该指标来反馈国民经济发展状况。1992-1993年在新住房制度环境下,中国开始迅速加大对房地产业的开发投入,使得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呈现超过100%的增长,此时的国民经济水平也是高速的发展;1996年在中国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影响下开始逐步放缓对房地产业的开发投入,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较小的增长,一直持续到1998年,在此期间,中国国民经济的GDP增长速度也呈现如同房地产开发投资向下滑动的走势;1998年又开始逐渐加大房地产的开发投入,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较长,此时国民经济呈现缓慢发展态势,并没有呈现较明显的高速增长,而是存在一两年的缓冲期;2002年,随着对房地产开发投入的减少,国民经济从高速发展转为快速发展的态势;2008年,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通过宏观调控降低对房地产业的开发投入,使得2009年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转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等等。总而言之,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能够相互反馈的关系。 (三)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并非纯属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众所周知,国民经济属于经济领域的范畴,反映的是经济属性和特征,最终作用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全国人民的经济能力。房地产业虽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民经济中兼有生产和服务这两种职能的独立产业部门,但房地产业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性和政治性,因此,并不能简单地说房地产业只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的相关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原则 (一)应将房地产宏观调控纳入国民经济的调控体系 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有促进或制约的影响作用的同时,国民经济也能从宏观层面影响整个房地产业的发展。因而,在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不应该将这一过程独立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之外,而是将其作为国民经济调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否则,容易出现过分强化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加速其发展速度,而超过当期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所能承受的范围,或者为了追求国民经济增长,使得房地产业的发展赶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步伐,或者在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的情况下期望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等问题。这些都会造成房地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脱节、不协调等。 (二)应在一定阶段将房地产宏观调控作为国民经济的调控源 房地产业本身覆盖面较宽,包括房地产开发、中介服务和物业服务等各行各业,同时,还涉及许多相关的产业部门,如建筑业、建筑材料、家具业、装饰装修业、勘察设计、工程监理、质量安全检查等。此外,没有土地,没有建筑物或构筑物,没有一定的空间作为条件,农业生产无法实施,工业活动无法开展,第三产业以及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活动也无法进行。而这些条件都需要以房地产为基础才能得到实现。房地产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要素贯穿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特性是客观存在的,且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性。房地产业的发展情况能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同时,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也能反射出房地产业的发展状态。这一双向反馈的相互关系,要求在房地产业占据国民经济重要地位,即两者关联性程度较大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应该以房地产宏观调控为切入点和通途,以其为主要的调控源头,调节和调控房地产业的同时达到调控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效果,实现互利共赢。 (三)应以利于国民经济发展为宗旨,同时避免社会分配不公 众所周知,房地产既可以作为商品,而具有经济属性,也可以作为投资品,而具有投资属性。此外,房地产还可以作为一种权益的保障(比如居住权),从而具有社会属性。在中国当前政治体制之下,房地产业还存在着较鲜明的政治色彩。当下,房价在调控制度的作用下呈现不断上涨的态势,甚至涨幅比较高;保障性住房起步较晚,且保障对象的覆盖面不清晰也不广泛;土地或房屋征收补偿中补偿标准普遍偏低等,使得部分信息灵通或者资源丰富的人们得到了巨大的收益,而大多数人民却仍然无法实现居者有其屋。在通过房地产业的发展追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没有意识到并重视房地产的社会和政治特性,使得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未与预期目标保持一致。因而,在制定和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坚持朝着对国民经济有利的方向发展之外,还必须要避免社会分配的不公平与不协调。 三、对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评价 (一)房地产宏观调控与房地产业和国民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脱节 1 房地产宏观调控与产业调整脱节。从产业结构上看,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正在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即在“231至321”的转变发展过程中。而在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各地市为了追求地方经济的发展大量出让土地,其中,在市县郊区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建设这一增加地方财政的方式表现极其突出,且工业园区的建设对地方收入的贡献巨大。据此可知,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使得地方政府较为重视第二产业的发展和建设,而这恰恰与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相脱节。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施行受限将直接影响到预期产业经济目标的实现,继而使得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无法得到体现,最终影响到同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 房地产宏观调控与城市经济及城市建设脱节。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不断集中,城市地域逐步扩大。加上中国土地的公有制,地方政府代表国家行使权力,土地招拍挂的出让方式为地方财政提供了主要的经济来源,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推动了城市建设的步伐,比如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城市规划的实施、生活配套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但是,通常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不强,均从较广泛的角度提出,这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或是不同发展规划的城市而言,宏观调控的适用程度可能相差较大。现实中也确实如此,中国宏观调控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与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相结合。 3 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缺少房地产业退出机制。当前,房地产业正处于不断发展壮大之中,无论是房地产生产(主要为房地产投资开发)、流通(房地产市场交易)还是消费(房地产使用过程中的物业服务)企业,只要符合相应资质要求的便可以成立。但是,随着人们对房地产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在内部管理和外在环境的双重作用下把握着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仅仅以自然的优胜劣汰的方式无法从根本上淘汰掉那些不适合时展的企业。也就是说,对于房地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健全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还应该构建一个较为完善且科学高效的市场退出机制,而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当中并没有涉及此内容。 4 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缺乏房地产业发展规划。房地产宏观调控主要针对房地产业发展现状所浮现出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调控政策,没有重视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考虑,使得多数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不具有科学性和长效性,呈现“治标不治本”的状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中的实际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房价的调控以及住房保障问题。因而,对于房地产业而言,其宏观调控过程中应该有专门的发展规划,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把握房地产业与周民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速。 (二)房地产宏观调控相对关注了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经济、社会性 1 经济性方面,提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政策。2005年3月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提出抑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八项措施(“国八条”);2006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有针对性的六项措施(“国六条”),以及随后出台《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九部委‘十五条’”)对“国六条”进一步细化,其中提到的“限套型”、“限房价”的“限价房”以期解决中等收入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问题;2007年,从土地管理、金融信贷和税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以稳定房价为诉求的房地产调控;2009年提出的“国四条”;2010年4月27日,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十条”)——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2011年的限购、限贷等一系列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宏观调控政策。这一系列政策虽然基本上都没有达到预期的调控目标,甚至出现了逆向的结果,但是至少可以看到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到了房地产业与同民经济的经济性特征。 2 社会性方面,逐步重视住房的保障性特征。2003年8月出台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18号文件)中确认,经济适用房是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2006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有针对性的六项措施(“同六条”),加快城镇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房”建设,其中,值得一提的是“7090”政策,加大了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给以满足更多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2008年12月份出台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此同时,中央还提出争取在三年内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及棚户区改造问题;2010年,中央又提出要力争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2011年,又提出全国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未来五年将建成3600万套。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上正逐渐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尽管现实中仍存在较多问题。 四、结束语 在中国现行的经济政治体制宏观背景之下,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特殊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又发挥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即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以及双向反馈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房地产业的发展和整个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又并不是简单的一个部门和整体(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而是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的相关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非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这一角度出发,房地产宏观调控应纳入国民经济调控体系,且在特定阶段应将其作为国民经济调控体系中的调控源,同时,还应该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保证社会分配的公平与协调,从而促进具有中同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论中国房地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 要】从中国经济发展来看,房地产市场为我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并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势。作者总结了从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4年之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一些数据,总结了其中的若干规律,以此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经济发展;房地产;土地;发展 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日趋火爆,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财富奇迹,在很多地区,房地产业甚至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在这种大的风潮之下,人们纷纷涌向房地产领域,不论之前做过何种工作,仿佛一旦进入房地产就可以资产翻倍。然而,经过几年盲目的火爆之后,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不断增大,国家和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些调控措施不断出台,房地产市场终于开始逐渐回归理性。那么,国内房地产业未来的趋势又是如何,当房地产企业不再暴利之后,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如有些人所想的那样彻底崩盘亦或是逐步走下坡路呢?本文认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将有助于今后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化发展。虽然在过去的几年中房地产市场展现出了不完善的一面,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内作为有着刚性住房需求的房地产业依然会继续稳定的发展下去。作者总结了从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4年之后国内房地市场的一些数据,总结了其中的若干规律,以此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国内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房地产业的投资 从目前国内房地产的经济来源分析,房地产投资依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比较大。这种投资一方面来自国内民间资本的投入,另一方面就是国际投资。其中前者是主要投资来源,占到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总额的绝大部分,2011年这一比例约在76%左右,而从增长速度来看,除了2008年有较小回落,2004年至2010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长状态,2011年随着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这一数据又逐渐开始归落。从投资结构来看,投资对象则逐渐由商业营业用房转向住宅投资。 1.2 房地产开发状况 根据中国房地产协会的统计数据,国内房地产开发整体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新开工面积增多,竣工面积增速减缓。随着国内对房地产市场政策的一些改变,一些开放商对土地的囤积情况逐渐向使用过渡,开工情况增加很多,但是为了保证足够的利益,往往故意要求施工单位减缓进度,导致竣工面积的增长很缓慢。二是拆迁规模受到遏制,但土地控制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房地产开发不断出现的负面拆迁新闻,国家也对此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若干文件用于规范拆迁规模和方式,但是土地使用依然难以得到控制,这其中既有开放商的想法,也有地方政府的授意,而且开发过程中屡屡出现经济问题。国家审计署的《24个市县2009年至2010年土地管理及土地资金审计结果》,列举了24个市县在土地出让、征用及相关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合规、不规范的问题,实际情况可能远不止如此。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2010年联合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中,通报了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全国“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清查整改情况,31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存在“未报即用”违法用地现象,其中包括一些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至今年3月25日,全国共清理“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案件36872宗,涉及土地总面积61.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7.2万亩。 1.3 房地产销售状况 从房地产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看,销售量呈现出一定的波动,从2004年至2010年,销售量不断增加,即使在2008年中间有过短暂回落,但是从全年来看,销售量仍然是增加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43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1%,首度超过10亿平方米。尽管面临严厉的楼市调控,商品房开发投资全年同比增速仍然达到33.2%。但是这一情况到2011年随着国家调控的坚决执行而发生了改变,数据报道2011年房地产市场相比2010年下降了14.8%左右,且这一比例依然在继续增加中。但是房地产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有所不同,虽然调控力度很大,但是房价近年来依然处于高位运行,虽然在个别地区稍有回落,但是不具代表性,从全国范围来看,房地产价格依然较高。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来看,受中国城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年轻人落户城市的主观意愿,房地产的刚性需求依然很强,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投资性购房热度依然不减。中国城镇化是目前世界上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在“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已经到了46.6%,规模是非常巨大的,这场城镇化运动也使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也直接促使了房地产的火热。另外,国家高等教育持续扩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而他们最终绝大多数也会落户城市,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购房群体。再就是投资性住房,很多人在有了一定充裕资金后就开始考虑资产的增值问题,而随着人民币的不断贬值,通货膨胀的持续,国内实体经济以及股市的低迷,房地产市场便成为很多人的首选,这也是促使房价高位运行的重要因素。综合以上三方面,再加上保障房项目的延迟,目前国内市场对房地产的刚兴需求依然强烈。 2、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来看,房地产市场都曾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但是也有很多因为房地产而失足的例子,像是日本持续十年的经济衰退,根源就是房地产泡沫,包括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也是由美国的房地产企业和银行引发,那么国内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2012年4月18日,国家统计局了3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房地产投资、土地供应量进一步收窄,商品房成交量却逐步回暖。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与2012年3月相比,70个大城市中新房价格下降的城市是46个,持平的城市是16个,上涨的城市8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都没有超过0.2%。从同比来看,与2011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38个,比2月份增加了11个,这是自2011年9月个别城市再次出现价格同比下降以来,下降城市个数最多的月份。从环比数据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连续6个月下降。东南沿海城市如杭州、宁波、温州、金华、青岛等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也进一步扩大,3月份比2月份分别扩大0.5个、0.5个、0.6个和0.4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说明,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依然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据此可以判断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房地产市场的现需求升级具有可观的空间,我国房地产市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仍将处于总量增长型发展时期。 3、结束语 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将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加快,改善住房条件的要求日益强烈。目前我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这就加大了对住房的需求,刺激房地产市场活跃。目前城镇居民住房不均衡问题依然比较严重,中下等收入阶层住房困难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应加快住房结构调整,扩大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力度,加快住宅发展,刺激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确实,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依然亟待规范,但是我们有理由给它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相信不久的将来,它将最终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市场并最终走向世界。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中国房地产业治理探析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了我国房价过高的原因,提出了改善房地产业市场状况的对策。要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监控力度,建立全国统一的房地产市场运行预警预报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调节房产税和交易税的征收比例,改革住房贷款利率,全面改变增长模式,明确政府职责。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泡沫经济;货币政策;治理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速虽略有减缓,但是其仍然处于一种胶着状态,下面对2012、2013两年的房地产市场作以分析。 纵观2012年,虽然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仍延续着淡季不淡,房价反弹的行情,但是总体来说并没有出现大幅反弹。在4-5月份后,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成交温和放大、价格止跌企稳的新特点。到了7-8月份,一、二线城市房价开始上涨,三、四线城市房价呈现下跌趋势。与8月份相比,9月份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种,价格上涨的城市有32个,下降的有18个,持平的有20个。到了10月份,与9月份相比在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中,价格上涨的有35个,下降的有17个,持平的有18个。 到了2013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670亿元,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6.6个百分点。仅对于住宅投资来说,已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的68.7%,投资458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3.4%,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 而从商品房的销售和待售情况来看,1-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0471万平方米,同比名义增长49.5%,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47.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55.2%,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43.3%,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1.4%;商品房销售额7361亿元,增长77.6%,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67.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87.2%,办公楼销售额增长91.6%,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17.6%。 从长期来看,房地产行业发展依旧处在一个向上的发展阶段,但是从短期来看,在政策的干预下,业绩增长阻力较大。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房价波动较大,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业产生了冲击,但是危机过后随之而来的是房价的剧烈上涨,因此中国房价还是沿着它自己的轨道继续上行。 二、我国房价过高的原因 1、货币超发和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 中国市场上大量资金的存在是房地产泡沫出现的最根本原因。截止2013年2月末,我国货币供应量余额达99.86亿元,货币超发再次推高了房价。因为房地产属于固定资产,所以其贷款风险相对于流动资产来说较小,因此银行业正致力于大力发展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消费信贷业务。 2、投资需求的不断膨胀 人民币升值使得“热钱”不断流入中国,这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使得我国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需求不断膨胀。 3、开发成本日益上涨 近年来,地价、建筑材料、建筑安装、经营成本等的提高加大了房地产开发成本,使得房价不断上涨,在国内房价三分之一是地价费,三分之一是关系疏通费,而三分之一是利润和成本。 4、中国的土地现状增加了住房成本 中国土地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使得我国土地制度的分配现状不容乐观,同时我国又在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使得土地供给出现刚性,土地价格日益上涨大大增加了住房成本,更有大量投资者为了获取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而进行疯狂的投资,致使房地产市场十分火爆。 5、贫富差距助长了房价 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贫富差距大国加上不健全的社会制度使得我国居民购买力低下,需求不足,2011年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千万富豪已达96万人,相比去年增长9.7%,而在他们的个人投资方向上,房地产占主导地位,超过1/3选择投资房地产。 6、中国人的消费观念 盲目追风,一味狂热于买房,使得很多居民忽视了购房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家调控政策的失效,助长了房价。 三、改善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状况的对策 1、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监控力度 首先,从居民的收入水平出发来确定房地产投资建设的规模,使得房地产的产与销达到基本平衡。其次,要加强房地产二级市场的管理,将过分炒高楼市的行为扼杀于萌芽,防止房地产泡沫的剧增。最后,合理规划房地产开发结构,扩大安居型房地产的规模,加强房地产市场统计和预测工作,使房地产产业成为中国市场的一个主导产业。 2、建立全国统一的房地产市场运行预警预报制度 通过对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各类信息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进而对其运行情况做出评价,定期市场分析报告,合理引导市场。政府可通过土地供应、税收和改善预售管理等手段,不断加强和完善宏观监控体系,有效地防止房地产“泡沫”的产生。 3、改革土地制度,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土地,使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实现最大化进而达到稳定房价的目的。首先,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和各类用地的供应比例,要适当提高住宅用地的比例。其次,合理规划土地,控制土地的使用,尤其是对商品房及高等住宅用地面积的控制。最后,对于各类违规行为,要严格惩处,对于非法圈地、占地行为,要进行严厉查处,从源头上防止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 4、调节房产税和交易税的征收比例 按照居民拥有和出售住房的数量来确定对房产税和交易税的征收比例,即多者多征。通过税收方式调节房地产市场供求矛盾,严厉打击房地产投机炒作的行为。 5、改革住房贷款利率 加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使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根据各个地区房价的差异,采取不等的公积金贷款额度。 6、全面改变增长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为支撑泡沫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这是不能持久的,泡沫最终还是会消失。中国应该全面改变房地产经济的增长模式,应该让内需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7、明确政府职责 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政策明确规定第二套房贷首付款不得低于40%,同时再增加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责任等方面明确了实施细则,必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论中国房地产业经济学探讨 摘要:房地产周期的长短、特点会因国家城市化过程特点不同而不同, 城市与乡村也不相同。中国农村农民的房子在改革开放30 年来, 大多已更新过两次,在新农村建设的热潮背景下,将会稳定30-50 年。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来探讨中国房地产业政策和制度改革。 一、观察中国房地产问题的“五大方法论” 1、大周期论。人类从穴居到神农、巢氏筑巢、结庐、搭棚已是巨大的历史进步。但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产业只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 房地产产业是有周期的, 房地产周期一定和城市化周期同步。在欧美和一些发达的工业化、城市化成熟的国家,我们见不到到处是脚手架、新城区、新楼盘,他们十分活跃的是二级房地产市场,一级房地产市场已趋近于零。中国也会有这样的一天。 2、 大宏观论。城乡分离是历史进步,城市化是人类文明选择,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又是人类文明的再选择。我们要突破“围城”的困局,将来城乡的本质差别将消失,城乡将享有大体公平的社会保障和公共品供给和服务。那时候,人们像候鸟一样, 或生活在农村,工作在城市;或生活在城市,工作在农村;或白天在农村,晚上来城市消费娱乐;或春天在南方,夏天在北方。中国正处在消灭城乡二元结构时期, 不要只局限思考城市的房地产现象,要结合农村一起思考。只要允许农村的房地产开放, 城市的房地产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3、大系统论。房地产不单独是个房地产问题,不只是个经济问题,由于长期问题的累积、扭曲,它在中国已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房地产问题首先是个经济问题,但它和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和现代金融体系高度融合之后,它成了大系统中一个高度敏感复杂的关键性问题了。所以美国住房次贷危机可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日本房市、香港楼市也曾引发金融“地震”。所以,处理房市一定要放在民生、经济、社会、文化、政治、金融、资本市场、全球化大系统中来认识、来决策。一定要有综合性制度安排,一定要有大系统观。 4、大房地产论。当下,人们大多只关注了房产,忽视了地产,其实,地产的政策安排是关键。人们大多只关注了城市房地产,忽视了农村房地产,其实,农村房地产的解禁会大大缓解城市房地产的矛盾。人们大多关注了商品房市场,忽视了社会保障房建设, 其实社会保障房依法供给是关键, 只要社会保障房供给到位,市场一块可以完全放开。人们大多关注市场房价格是错误导向, 政府不该向民众承诺调控房价, 政府应该只承诺如何逐步用立法来实现住房保障, 让中低收入者有明确预期。中高收入者在市场上购房,完全是市场行为,市场房价高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绝不是坏事。 要有大房地产观,要有覆盖市场房、保障房;城市房、农村房;住宅房地产、商务房地产、旅游房地产、工业房地产的统筹的协调的科学的整体政策制度安排。 5、大历史观。任何一个时段的房地产的政策安排,一定要考虑与“前期”政策的衔接,“新楼新政”和“老楼老政”的衔接,特别是新政具有改革创新特点时,这种衔接特别重要。任何一种房地产新政出台, 一定要考虑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各类人群会产生什么样的“博弈”、“对策”? 后果如何?我们的许多“新政”是在中国房地产“已经扭曲”、“已经不健康”、“政府有诸多失误”现状下出台的,一定不要脱离这一历史现实。如保障房供给长期缺位,土地财政依赖已经形成,20 年前经历过福利分房改革,保障房已经和市场对接,单位集资建房已成为一种灰色财产等。讲现实绝不是主张政策安排迁就现实,而是讲制度政策目标要十分清晰、科学,但应采取若干过渡性安排与现实对接。 二、过去房地产政策的“五大失误” 1、目标失误。应将“人人有住房”的口号改为“人人有房住”。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人人有 住房的施政目标,欧美、新加坡、香港等发达地区的私人拥有住房率均只在60%左右。错误的口号导致社会对政府的过 高期许和批评,以至有“蜗居”电视剧反映社会的愤懑。许多发达国家年轻人买不起房子视为正常, 但许多国家住房保障完善,有效地解决了人人有房住。 2、保障失责。由于中国几十年来经历过福利分房到商品化改革, 自然住房问题在各级政府的保障视野中消失。住房保障在中国,几十年政府缺位,累积了巨大的“欠债”。一般国家每年投资保障住房占全社会房地产投资的20%, 而中国长期只占0.2%。 3、措施失当。不应该把压低商品房价格当作施政目标。当人们把焦点聚焦在商品房价格过高上时, 政府应该清醒看到, 政府的有限责任是努力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 只关注中低收入者有多少人能分期分类分层次解决住房。给不同的收入群体一个明确的预期, 这就会极大地分散分化社会对住房问题的关注度, 不至造成现在几乎整个社会都对政府的住房政策失败而不满。 4、保障失策。保障性住房不应和市场挂钩。社会的中低收入者是一个动态的衡量,保障性住房供给到一定量,它会实现大体均衡。作出一种制度安排,让高收入者不断流出, 让新的中低收入者不断流入,总量达到均衡,不会持久地给政府提供保障房造成压力。随着经济发展,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我们现行的保障房制度安排使保障房具有了一定的投资价值, 这种制度安排吸引了许多非迫切需要住房者, 这只会给政府带来持久的压力,不断增大的压力,且带来运行管理中的许多漏洞和腐败。 5、调控失效。前几年的调控政策本末倒置,越控越涨。前几年政府释放出的信息,是调控市场,压缩房贷,提高开发 门槛,拍挂土地催生地王,不批别墅压缩供给,人们一起“理性预期是涨”。 三、中国房地产市场真正拐点的“五大”制度前提 1、当中国城市化率越过60%时。城市化50%至60%是城市化加速期, 到60%以后, 城市化对房地产牵引的动力源头逐渐减弱,若达到70%,则是完全成熟的城市化阶段, 中国的房地产的一级市场也会趋近于零。 2、当中国有完备的住房保障立法时。只要住房保障到位, 市场将完全放开,房地产市场将出现明显的分化:普通市场的整体价格水平会下降,但许多特殊市场的房地产价格将会攀升,中国有些特殊城市特殊区域会出现全世界的高价房。 3、当“小产权房”解禁时。当城乡所有的要素真正能同产同权同市同价时,城市的房地产价格马上出现拐点。 4、当中国的“土地财政”制度有了好的替代时。实际上存在的现行土地财政制度一定要改革,有了新的制度安排,弱 化了推动房地产成本上涨的主因, 房地产价格总水平会明显得到抑制。 5、当中国认真地准备推出一组法律时。如财产阳光法、财产税、物业税、赠予税、遗产税,出台了一系列有效遏止房地产投资投机行为制度安排时,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拐点也就真出现了, 中国的房地产也就迈上了健康的轨道。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中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波与关联效应分析 【摘要】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通过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房地产市场引起举国关注。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基于我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利用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指标,测度我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及产业关联,从而正确指出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关键词】影响力系数 感应度系数 一、我国房地产业的波及效应分析 产业波及是指在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业部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和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种波及对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影响,就是产业波及效应。产业波及效应主要通过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等指标分析。 (一)我国房地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分析 感应度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系数大说明该部门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感应程度强,反之,则表示对经济发展需求感应程度弱。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GI 1,表示该行业受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社会平均水平;GI 由表1可知,2007年化学工业的产业感应度系数最高,其次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与通信设备、计算机制造业,这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会显著带动这些行业的发展。房地产业的感应度系数为0.63092,即国民经济各部门支出都增加100亿元,房地产的产出增加63.092亿元,表明国民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业的推动作用较弱。 (二)我国房地产业影响力系数分析 影响力系数是指国民经济某一个产品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也越大。一个产业影响力系数越高,该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就越大。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Fj表示j产业的影响力系数,rij表示逆阵系数。Fj 由表2可知,在2007年度,我国比较靠前的产业是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说明这些行业的发展能够显著的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房地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为0.58519,即房地产业每新增100亿元的最终产品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是58.519亿元,影响力位居第40位,表明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强。 二、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产业关联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本文主要通过直接消耗系数对房地产行业的产业关联进行分析。 直接消耗系数表示某产业生产单位产品时需直接消耗一产业产品的数量,公式为: 由表3可知,房地产行业直接消耗最大的几个部门分别是:金融业、租赁与商业服务业,且系数都超过0.02,即房地产业每生产1万元的产品,对以上部门的直接消耗均在200元以上,说明房地产业对这些部门的要素投入的直接依赖性较大,同时对以上行业的生产也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业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废品废料等部门不存在直接消耗关系。 三、结论与政策含义 通过上述对我国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波及关联效应的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这些结论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房地产业发展问题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1)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房地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均较低,分别排在第25名和第40名。这说明房地产业的关联作用和推动作用均非常有限,不符合赫希曼基准。因此就赫希曼基准而言,政府不宜把房地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而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最高的前十位行业绝大部分是制造业。 (2)从产业关联上看,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租赁与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存在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房地产业的发展对这些行业具有比较大的拉动作用。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对中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摘要:中国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始于1998 年。房地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维护房地产经济的合理、健康、稳定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存在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房地产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以促进我国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可持续发展;对策 1998 年,中国开始正式迈入住房市场化全面改革的阶段,正式拉开了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序幕。中国房地产业市场化改革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非常惊人。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的资料显示,2008 年,全国房地产投资总量为30580 亿元,较2007 年增长5300 亿元,同比增长20.9%,占GDP 的比重为5.2%。另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房地产投资总量为92357亿元,占GDP 的比重高达17.8%。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和支柱性产业,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中国房地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必要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规范,以保持中国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1、推动国民经济经济快速增长。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我国房地产投资额和增加值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5%以上,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近十几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加8~11个百分点,其中有1~2个百分点是房地产业作的贡献。房地产投资约占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0%,成为GDP增长的直接推动力。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房地产市场数据: 201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6.4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而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商品房销售额占到12.42%。房地产业的市场扩张能力强,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也高于其他许多行业。房地产业一直是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2、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房地产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显著,土地出让金及税金直接带动地方财政收入。据统计,约40%到60%的地方财政收入来自于房地产业,包括土地出让金和与房地产相关的税费收入。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2.7万亿元,同比增加70.4%;2011年全国土地出让金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如果考虑到建筑业、金融业等相关产业的影响,这一比例会进一步提高。 3、房地产业能有效促进其他关联产业发展。 在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进程中,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制造业、金属产品制造业和化学工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都是受益者。据统计,在我国,每增加1亿元的住宅投资,其他23个相关产业相应增加投入1.479亿元,被带动的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较大的产业有60多个。除了在经济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外,房地产业在社会发展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房地产业是资金和劳力密集型产业,2008年,房地产业从业人数超过了4100万人。而诸多大型房企也是“用工大户”。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必然会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的压力。 4、有助于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的持续改善。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持续增加,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截至2011年2月,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达33平方米,家庭住房自有率达到80%以上。随着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群众成为住房保障政策的受益者。“十一五”期间,我国通过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了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十二五”时期,我国预计将建设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届时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可以达到20%,这将有力缓解住房供给压力,满足中低收入群众和新就业人员的住房需求。 二、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商品房价格上涨幅度过大过快,严重偏离其实际价值。 过去的几年是我国房地产经济快速发展的几年,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商品房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房价出现了不合理的涨幅。一方面,房地产业的供需不平衡,存在很大的问题,表现在高端住房供给较大,而普通商品房却供不应求,保障性住房供应严重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利于改善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房价的大幅上涨,严重偏离其实际价值,也加剧居民的购房压力,间接阻碍了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发展不合理 虽然近几年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发展较快,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发展很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一,房地产投机者—职业“炒房客”为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使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炒房热”的景象,加大了普通购房者的购房压力;第二,诸多房地产开放公司在对现房进行销售时采取虚假优惠及打折等措施,给消费者造成了不良的心理暗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第三,房地产投资和交易严重缺乏透明度,其中房地产领域垄断、腐败和违规违纪问题突出,土地征用、原有土地使用者或拥有者的补偿矛盾比较突出。 3、土地财政滋生风险。 房地产的前端是土地一级市场。这一市场垄断在地方政府手中,因而房地产的飞速发展必然对土地的需求量大,政府的财政收入自然增加。土地资源是地方政府最主要的资源,而房地产又是带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产业,地方政府并不愿意抑制房地产发展,因此,在政策层面更偏向于鼓励多买房子、买大房子,而不是限制房屋购买,土地已经成为政府生财的重要工具。但土地财政的危害相当大。据《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土地财政存在五个显著风险:财政风险、金融风险、投资过热风险、社会风险和行政腐败风险。 4、房地产投机与房地产投资并存。 由于房地产中的住房市场是一种刚性需求,在“居有其所”的观念下,所以对房地产的需求量比较大,这是基于自身的需求而产生的投资行为。另外,由于房地产业是一种投资品,因而将其作为理性的投资品是可行的。但是由于这一行业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很难把握房地产业的投资和投机行为,错将投机当做投资,造成这一行业的发展出现非理性状况。在中国,许多有钱人拥有多套房子,房产投资和投机行为突出。 5、房地产业的泡沫比较严重。 一般认为,泡沫是指资产或要素价格高于由其基本面因素所确定的价格区间的部分。房地产泡沫与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密切相关,是其均衡价格的长期偏离。有学者作过实证研究,指出中国房地产业的泡沫程度比较严重,特别是在2009 年以来,房地产价格的猛涨,导致泡沫化程度越来越严重。房地产泡沫的出现,在推高中国GDP总量的同时,造成市场虚假繁荣,一旦泡沫破裂,必将造成房地产市场的剧烈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最终将影响经济金融和社会的稳定。 三、中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控制房价合理有序增长。 我国政府应当针对投机购房现状,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有效遏制房价泡沫的产生,控制房价的合理增长。政府可以开征级差利得税,对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售房利润征税,抑制投机性需求;政府应加大对购买商品房短期出售的经济行为的征税力度,对将所购房屋出租的房地产同样高税率征税;对自用的购房行为,应加大在贷款利率、首付款及贷款额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 2、加强市场规则的制定和监督,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房地产市场中出现上述诸多问题的症结在于这个市场本身的不完善而导致的,因此,要加大管理制度的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房地产规则,规范房地产市场主体,特别是房地产供给方的行为;切实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监督管理和商品房的预售管理;推进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管理,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第二套住房及其以后的住房应该控制贷款,抑制个人的炒房和投机行为;要完善现有的房地产经济法律法规,科学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3、加强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 要加强和完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过度依赖。中央政府应赋予地方政府相应的税权,使地方政府能充分结合地域的优势来培育主体税种,从根本上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一是优化分税制,调整税收结构。一方面,将土地的所有收入上缴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出售或出租的土地出让金全部划归为中央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将企业所得税等产业税收项目的一部分或全部划归为地方财政收入,从而改变地方政府单纯追求土地出让收益以获得财政税收的扭曲性行为。二是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地方政府财政实力,改变地方政府过于依赖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偏好。另外,必须及时开征物业税(或不动产税)、闲置税、遗产税等,规范政府出售土地行为,以抑制住房的非合理需求与囤积,推动房地产向消费为主导的方向发展,避免过度投机和炒作。 4、重视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房地产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需要根据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不断调整该产业。伴随中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中央政府也相应出台了许多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从2002 年至今对房地产进行了了不少于九次的调控,包括2013年3月出台的房地产调控的新国五条实施细则。但是,中国房地产调控目前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为制定多,落实少,监督不到位,存在落实的利益博弈等问题,导致政策效果较差。在今后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制定中,应该尽量细化房地产调控政策,同时加强监督和落实,注重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5、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 各地区政府要根据供需情况科学编制年度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保持合理、稳定的住房用地供应规模;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土地出让方式,严防高价地扰乱市场预期;要建立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快速通道,提高办事效率;要加快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供地、建设和上市,尽快形成有效供应。强化规划统筹,从城镇化发展和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等实际需要出发,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城市发展充分结合起来,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住房建设等规划中统筹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通过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 总之,中国房地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极大。当然,在中国中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相信,只要加强土地、财税、金融政策调节,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就一定能够促进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中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摘要]住房商品化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业经过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一度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其蓬勃发展的背后,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值得探讨。本文在借鉴境外其他地区成熟房地产市场结构基础上,深入定量分析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状况,指出其尚处于垄断竞争阶段,与成熟的寡头垄断市场存在差距,其中市场集中度低下、进入退出壁垒较低是我国房地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本文对此提出了优化市场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房地产业;市场结构;品牌价值 1房地产业市场结构的类型 1.1成熟产业市场结构的主要类型 市场结构是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概念。根据竞争和垄断程度的不同,一般把市场结构分为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世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主要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类型以寡头垄断为主[1],即市场中同时存在寡头与大量的中小企业,寡头与中小企业既合作又竞争。寡头垄断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主要产业市场结构的主要类型,在美国42个主要工业部门中,有28个部门产量的一半是由8家大公司生产。大型企业通过兼并等手段,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类型不断得到强化。由此可见,成熟行业出现的市场结构大都是一种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市场的优点有: 由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存在诸多优势,如今随着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寡头垄断将成为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主要类型。 1.2房地产业市场结构类型 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美国、中国香港的房地产市场是成熟房地产市场的代表,均是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20世纪由于美国合理的房地产业结构而使得美国的房地产业发展很快,虽然后期的美元贬值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衰退,但是并不影响房地产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其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70%以上。早在2006年以前,美国规模最大的前五家房地产企业市场集中度就超过了20%,中国香港前十家房地产企业市场集中度超过80%,如此足以形成规模经济,构建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市场尚未成熟,下面将从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退出壁垒这几个因素去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结构。 2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的现状分析 2.1市场份额与市场集中度 2.1.1市场份额 我国房地产企业市场份额一直处于低水平,2012年,市场份额在1%以上的中国房地产企业由5位升至6位。市场份额在2%以上的企业只有万科一家。而美国第一的房地产公司市场占有率约8%,前几名企业总体市场占有率为20%左右。 2.1.2市场集中度 本文采用一般文献运用较多的绝对集中度作为统计指标。以CRn为前n个企业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计算公式如下: CRn=ni=1Xi/Nj=1Xj 由上式计算出2012年房地产企业销售额集中度为: CR4=6.9%,CR9=11.31% 可看出市场集中度仍处于很低的水平,远远未达到寡头垄断的程度。下面根据植草益的市场结构分类,分析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状况。 对比植草益市场结构分类表可知,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属于其中的竞争型,要达到其中的寡占Ⅴ型还需很长一段距离,这表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有很强的竞争性。 2.2我国房地产业的产品差别化 2.2.1一般意义上的房地产产品差异化 房地产的差异化经营一般是指有差异的房地产产品以及服务差异化、渠道差异化、人员差异化和形象差异化[2],去提高房地产产品的价值,形成竞争优势,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2.22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差异——品牌价值[3] 综观房地产市场,大型房企都是通过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获得成功。可以说,品牌是房地产企业的灵魂。当房地产行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消费者也趋向成熟,品牌在消费者购房决策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由表2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品牌价值已达上百亿元,最高为中海地产,由于其在香港上市,是首家入选恒指的中资地产企业,品牌价值已高达250亿元以上。同时,这些品牌价值较高企业其相应的销售额也非常高。 2.3品牌价值对房地产发展的重要性 根据2012年房地产品牌测评结果,房地产开发企业品牌价值在100亿元以上的有15家,其中14家企业的销售额在前15名之中,品牌价值与销售规模成正相关。品牌价值与销售额之比大多在02~06∶1的范围内,品牌影响力与汽车等非易耗品水平基本相当。根据对品牌价值较高的企业经营业绩的分析,2012年品牌价值前15强的房企商品房销售额9227.14亿元,同比增加了28.78%。而同期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增速仅为903%,品牌房企的销售增速高出全国水平1975个百分点。因此在品牌效应的带动下,品牌企业的经营业绩优于非品牌企业的经营业绩,品牌价值助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增值与发展。 2.4我国房地产业的进入退出壁垒 由于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几乎不存在沉没成本,也无政策法规障碍和契约壁垒,因此我们主要分析房地产市场的进入壁垒。主要从资金壁垒、政策壁垒两个方面论述: 2.4.1资金壁垒[4] 房地产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项目的开发一般在几亿至几十个亿,甚至上百亿之间。潜在的房产开发商若想进入房产市场,其必须拥有足够的资金,或者能够筹集到进行房产项目开发所必需的最低资本。近两年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已有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融资困难资金链断裂而退出房地产领域。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房地产行业的资本密集趋势日益增大,致使一些实力弱小的企业更难进入房地产行业。 2.4.2政策壁垒 在我国,政府对土地的出让方式有拍卖、招标和协议三种,拍卖与招标方式较为公平,然协议出让方式较为特殊,由地方政府与开发企业采用协议方式有偿转让特定项目的土地使用权。这种方式无竞争因素,完全取决于开发企业与政府的行为,容易滋生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土地的获取也成为房地产企业最大的进入壁垒[5]。 3优化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的对策 总体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的特征为:①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偏低,与发达国家成熟房地产市场存在差距,市场带有竞争性质,各个企业的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很有限度。②房地产商生产和出售的产品具有差异性,差异主要依赖于品牌价值的差异,产品有了差异,就不能彼此完全替代,所以形成垄断,从而使市场带有垄断的因素。③企业进入房地产业有资金及政策壁垒,而不存在退出壁垒。因此我国房地产市场为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是不成熟的房地产市场结构,要使其发展为寡头垄断市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首先,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企业间应加强整合,大型企业可采用横向一体化战略增强行业集中度,达到规模经济,同时也可提高产业进入壁垒。其次,房地产业产品的差异主要依赖于品牌价值的差异,房企应做好战略定位,发展自身独有品牌,采用产品差异化战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最后,我国房地产业的进入壁垒较低,我国规定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的比例不低于35%,政府可适度提高企业自有资金占有比例,加强监管,对于项目资本金低于规定比例的企业,限制商业贷款,以此增大企业进入的资金壁垒。同时增大行业进入壁垒,防止其他行业的企业“涌入”房地产业的乱象出现。正确引导房地产业发展,加快我国房地产业向寡头垄断市场的迈进。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关于中国房地产业问题的思考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一路攀升,房价居高不下。高房价的出现大大增加了我国经济运行的风险,也使得百姓怨声载道,社会不和谐的因素陡然增加,中国的房地产业问题逐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当前房地产业发展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出发,主要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过热的原因和带来的危害,并就如何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中国房地产业 房价 宏观调控 住房本来是人们基本的生活资料,也是社会得以和谐安定的重要因素。然而近年来中国居高不下的房价使百姓苦不堪言,高房价不仅是当今中国突出的经济问题,而且是突出的政治问题。 一、高房价的危害 (一)加重百姓经济负担。我们常说安居乐业,也就是说人要有安定居所,才能身心愉快地劳动。高企的房价夺走了人们积累的财富,使人们家无余财,而且债台高筑,变身“房奴”,为了还债,他们日夜忙碌。什么时候才能无债一身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为了还债,他们要精打细算、节衣缩食,生活的乐趣何在?可见高房价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幸福感大大降低。 (二)房价过高严重抑制国内消费需求。每个家庭的消费都需要衣、食、住、行、文、教、医等多方面构成一个合理的结构,才能健康地运转。高涨的房价严重地透支了整个家庭的消费能力,人们为了还贷不得不缩减在其他方面的开支。这不仅影响了人们正常生活,而且严重压抑了社会需求。 (三)阻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高房价占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必将影响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不仅大大挤压了中国实体产业的发展空间,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而且会影响民族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提高。透支国家和人民的财力水平搞房地产,会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四)加大贫富差距,激化社会矛盾。住房是百姓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价格理应是多数人都能够承受得起的。然而房子已然成了百姓遥不可及的梦,成了百姓心中永远的痛,房地产业却造就了大批亿万富豪,需要住房子的买不起房子,有房子的却不等着房子住。这样容易导致社会阶层的对立,引发社会矛盾,破坏社会和谐。 (五)高房价引发通货膨胀。房地产业的产业链长、关联度高,与其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较大的产业就有60多个。房地产业的火爆、房价的高涨导致了相关产业产品价格的上涨,并很快传导给国民经济的其他产业,形成价格的联动效应,引发全社会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加大国民经济运行的风险,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二、近年来中国房价飞速上涨的原因 现在中国各地都在建房子。大片的良田被一簇簇的高楼大厦取代,可是房价却一天天地水涨船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房价如此疯狂?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经济高速发展与居民收入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获得很大的发展,国民收入持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住房的需求增加,这也促进了房价的上涨。 (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了巨大的住房需求。将来城市化的进程还将较长时间地持续下去,商品住宅的需求将延续增长的趋势,城市化进程将推动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势头。 (三)资金流动性的增加。货币发行规模不断增大、大量民间资本进入、国企的加入、国际社会的游资和热钱的涌入,这些势必会进一步推高我国的房价。 (四)保障性住房缺失。居民住房过度依赖市场解决,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远远不够,从而刺激购房需求。 (五)土地价格的上涨。土地成本是整个房价成本权重最大的部分。土地成本大幅度上涨,导致房价也大幅上涨。 (六)地方财政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由于分税制的改革,使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大大增强。高额的土地出让金、房地产税收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现行的房地产税收体系包括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印花税等13种税、费。这些税、费是推动地价上升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房价高涨的重要原因。 (七)建筑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建筑造价包括建材成本、劳动力价格和各种相关环节的税费等。近年来由于我国物价的不断上涨,再加上劳动力价格的提高,致使房产的造价也不断上涨。 三、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主要措施 中国房地产价格的疯狂上涨有其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要从多方面作出努力,具体包括: (一)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政府打出“组合拳”。房产是一个特殊的商品,它不仅是人们的基本生活用品,而且是投资的工具,因此不能完全靠市场调节,政府必须介入房地产业,引导房地产行业良性发展。不仅要加大调控的力度,而且要保证执行的力度,贵在落实,不能雷声大雨点小。 (二)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我国已经在上海和重庆进行了试点。房产税的征收对已经狂热的中国楼市而言,无疑起到了降温的作用。可以通过税费改革,给地方开辟一些新的税源,也可以加大中央的转移支付力度,多向地方倾斜,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分依赖。 (三)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大力支持廉租房的建设,并完善购买制度。这是解决工薪阶层、弱势群体住房难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改革我国现有的城乡户籍二元制政策。在我国住房制度与公民享有的社会福利、子女上学连在一起,没有城市户口就要交纳借读费,甚至不准入学,增加了城市房子的需求量。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利于降低大城市的住房自有率,缓解社会的购房需求,降低房价。 (五)改变城镇化的方向,加强小城镇建设。要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和住房的压力,就要优化小城镇的居住环境,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分散大中型城市人流压力,改善大城市房屋的供求结构,抑制大中城市房价的进一步上涨。 住房是百姓安身立命之所。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关系到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坚持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实现百姓“居者有其屋”的愿望。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中国房地产业并购主并公司价值效应分析 摘 要:近年来,特别是从2011年初的“新国八条”、“限购令”到首套房贷利率的上调以及银行信贷紧缩、证券融资被拒等一系列调控政策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一些房地产企业遭遇到了生存难题,因此很多房地产企业选择并购的战略进行企业扩张与结构调整,这也直接导致了近年来房地产企业间兼并重组事件的升级,使得“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不断地蔓延。通过对2010到2012年有代表性的房地产业的24家企业股东的收益率的研究表明,在并购前后91天的时间内,房地产并购方公司股东获得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显著的超额收益率。这表明,房地产业的并购事件会对股东财富形成积极影响,能大幅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开发商们对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前景表示乐观。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事件研究法;并购绩效 自1998年我国进行货币化房改、取消“福利分房”并调整了一系列金融政策,中国房地产业开始了大规模的市场化运作。二十多年来,中国市场发展出来了一系列大、中、小规模不等的房地产企业。事实上早在2003年8月31日国务院的18号文《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就明确提出,支持资信水平高合具有品牌优势的房地产企业通过并购形成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特别是近年来从2011年初的“新国八条”、“限购令”到首套房贷利率的上调以及银行信贷紧缩、证券融资被拒等一系列调控政策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一些房地产企业遭遇到了生存难题,因此很多房地产企业选择并购的战略进行企业扩张与结构调整,这也直接导致了近年来房地产企业间兼并重组事件的升级,使得“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不断地蔓延。例如仅2012年7月份中国房地产行业披露金额的并购案例就有6起,披露金额为7.69亿美元,占7月并购披露总额34.9%,平均每起案例并购高达金额1.28亿美元。因为房地产业的并购活动金额大、数量多,所以近年来成为社会的焦点,本文在房地产企业并购动因及并购绩效研究的相关理论指导下,以国泰安CSMAR财经系列研究数据库和国信金太阳网上交易专业版的股价数据库中房地产业的相关数据为依据,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并购特征以及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的24家房地产企业并购实例,研究我国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2010-2012年间并购绩效和特点并对我国房地产企业未来的并购趋势进行了展望。 1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通过收集处理沪深股市的数据对并购重组战略的价值效应进行评估。事件研究法是通过研究市场对并购事件的反应来判断并购的效率,通过计算并购事件公告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并购方公司股东和目标公司股东是否存在累积超额收益来判断并购带给公司的是损失还是收益。 事件研究法的基本设想是:在理性的金融市场上,一个事件的影响会迅速反映到股票价格中,事件的影响可以通过股票价格在短期内的变化来衡量。通常采用累计超额平均收益率CAR (Cumulative Average Abnormal Return) 指标来衡量,这种方法将事件前后某段时间(事件窗) 内公司实际收益R与假定无事件影响的那段时间内公司正常收益E (R) 进行对比,得出超额收益AR,即AR = R - E (R )。 股价是有前瞻性的,一旦市场意识到企业的并购是通过粉饰报表,利用关联交易来提高利润,投资者便会调低对公司价值的预期,该股票的价格是不太会上涨的。所以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1 样本选择 本文主要借助国泰安CSMAR财经系列研究数据库和国信金太阳网上交易专业版的股价数据库获得有关国内上市公司并购的初步数据资料。我们选取了2010年~2012年期间,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上市公司(简称为并购方)针对其他企业发生的并购活动研究样本24个。利用国泰安数据库中考虑现金红利在投资的日个股回报率的数据作为个股实际报酬率,用国泰安数据库中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AB股综合日市场回报率(流通市值加权平均法)作为市场组合的报酬率。 1.2 计算步骤 选择研究窗口,衡量一个“事件”对股票价值影响的第一步是要确定一个事件期。通常以并购事件公告日为中心,而公告日在事件期内被指定为第0 天。为保证研究的可靠性,我们研究选择的事件期为-60 天到+30 天,即从并购事件公告日前的60 天到公告后的30天。第二步,收集在上述时间内的股票价格和市场指数,计算各自的日收益率。基本公式其中第i只兼并样本股票在t日实际收益率,表示正常或预期到的收益率,表示未预期到的收益率,也称之为超额收益率。 基本步骤如下: (1)计算每只发生并购的股票样本在区间[-60,30]内t日实际收益率:国泰安数据库中考虑现金红利在投资的日个股回报率的数据作为个股实际报酬率。 (2)计算股票指数在同一观测t日的实际收益率情况。国泰安数据库中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AB股综合日市场回报率(流通市值加权平均法)作为t日的实际收益率情况。 (3)计算i股票t交易日不同参照系下(剔除大盘指数)的超额收益率,公式为: (6)根据累计超额收益率(CAR)的计算结果,针对其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如果统计结果不显著,则认为股价波动是一种随机事件,兼并活动对股价没有显著影响;如果统计结果为显著,则认为兼并活动对股票波动有重大影响。由于是大样本,可以假定兼并事件对股价没有显著影响时的和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进行统计检验。 2 实证过程 我们分三个阶段来分析房地产行业并购事件的影响,第一个阶段为并购时间公告日前60天至前31天的每天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和累积超额收益率。第二个阶段为并购公告日前30天到前1天,第三个阶段为并购公告日后30天。 (1)第一阶段分析。在[-60,-31]里,平均超额收益率波动较大且有1/30的天数为负值,而累积超额收益率大大超出其他行业,最高达到1.87%,并且这种高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有继续保持下去的趋势。反映出了此阶段中,大范围内的人员已经获知并购的内部消息并进行操作,认为此项并购是能达到预期效率目标。 (2)第二阶段分析。在[-30,-1]窗口期,第二阶段平均超额收益率的变化幅度与第一阶段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仅有3/30的天数平均超额收益率为负值,这段时间平均超额收益率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高的水平,说明投资者在这期间也非常看好房地产行业的并购事项。 在并购公告日当天,平均超额收益率为-00000427917,表明大部分股东仍然特别看好并购事项,但是心态趋于平稳。 (3)第三阶段分析。在[1,30]窗口期,有15/30的天数平均超额收益率为负值,最低达到-1.13%,比上两个阶段的天数要多很多,同时此阶段较第二阶段来说波动幅度较大,而累计超额收益率出现下降趋势,但仍保持在较高的一个水平。说明虽然在并购日后一段时间内收益率还可以,但此收益是否能维持还不确定。 (4)和同时期各行业并购平均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的比较。在并购日后,各行业综合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波动幅度逐渐减小,而房地产业的在并购日后的波动稍大,而同时期各行业综合累计超额收益率在[-60,30]窗口期内呈逐渐上升趋势,最终达到14.21%,说明并购后大多数并购方公司股东比较看好公司并购后的前景,能够获得较大的超额收益,但房地产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在并购公告日前期一直急剧上升,在[-60,30]窗口期内均为正值,最高时点能够高大44.83%。说明房地产公司对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前景表示乐观,房地产行业仍然炙手可热。 3 研究结论及启示 实证结论表明,我国房地产行业2010-2012年并购方公司股东在并购前后91天的时间里获得累计超额报酬率最高时点能够高大44.83%。和同时期其他行业并购事件相比,累计超额报酬率特别高,说明投资者对于房地产行业并购重组事项并给予太高的积极评价,该行业的并购达到预期目标,实现利润的超额增长。通过24个样本数据研究发现房地产并购后能够产生远远超过其他行业的高的超额收益率,所以可以预计到中国房地产业今后仍会在很长时 间里发生相对其他大部分产业更大规模的并购事件,使房地产市场不断洗牌。同时根据最近披露的相关信息:2012年三季度中国并购市场从并购案例数据就并购数量和金额方面,2012年三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分布20个一级行业,从并购案例数来看,房地产行业的并购异军突起,案例达到23起,占比9.9%。并购金额方面,房地产行业以14.43亿美元的交易总额,22%的总体占比占据全部行业第一的位置,其单笔平均交易金额更是达到6871.38万美元。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中国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常态化调控阶段,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生存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去年以来,中恒集团转让广西房地产100%股权,浙江刚泰控股宣布资产重组转攻矿业,这些例子表明开发商过去那种以廉价和过度充裕的贷款支持发展,享受资源增值的普遍性盈利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我们看到在调控措施不断出台的情况下,部分城市房价依然高位徘徊,土地市场依然火爆。整个房地产业依然没有回到正确、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以利于不断提高房地产业的综合效益。 房地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房价上涨诚然有谓成本推进因素。但就近年面对的房价越调越高而言,成本并不是推高房价的最主要因素。我们认为,推动房价居高不下有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不彰 2012年至今,国家实施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对于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相当一部分问题一直存在,调控政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一是房地产市场有价无市供给偏紧;二是房价下调幅度不大;三是供需结构不匹配;四是房地产投机未得到有效抑制;五是房地产市场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依然不规范;六、保障性住房建设相对滞后、监管力度不够。保障性住房用地难以保障,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住房转手倒卖和输出现象严重,廉租住房监督机制不健全,保障住房管理制度有待建立。 投资经济环境混杂 目前的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剩,高储蓄率下国内资金出路并不多,存钱是负利率;金融不发达,投资渠道不畅;对外人民币不可以自由兑换。大量资金无路可走,必定进入房地产,以寻求利润。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减,至使国内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央行的调控难度越来越大。在社会资金较为充裕的情况下,要控制房地产业投资极为困难。 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建设不匹配 目前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提高了土地资源的配置合理性和利用效率,其积极作用应该肯定。但是在现行的土地出让收入管理模式下,一些地方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弥补城市建设与改造投资缺口,自然希望以较高的出让价格供给有限的土地,而房地产商则趋向于建造大户型、高价位商品房,获取更多的利润,这又刺激了土地的进一步升值,导致城市土地价格和商品住宅价格一路攀升。;另一方面,住房保障投资却“捉襟见肘”,这是住房保障工作推进较慢的重要原因。 产品结构偏差影响房地产市场供给 一方面,与居民基本需求密切相关的普通住房和经济适用房需求大,但由于开发利润低而供给量小;另一方面,房地产商为了追求高利润,大都将产品供给对象集中于较高收入群体。同时,由于促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给的市场补充机制不足,商品房与二手房市场没有形成互动,房屋租赁市场没有盘活,也加剧了住房供给结构的不合理。 (二)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为促进房地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调整供求结构,确保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改善宏观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推进房地产开发建设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从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确定房地产建设的地域分布、规格标准、发展目标和管理运作方式,重点发展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适度发展中高档商品房,形成各种价位档次住房供给的合理配置。要围绕房地产建设布局调整,抓好新开项目土地供应的分析论证,严格控制高档商品住房的土地供给,加大对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的土地供给力度。要加大对房地产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探讨对超期闲置土地征收闲置费或收回使用权,建立土地闲置超规模、超期限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退出机制等。长远看,对商品房市场不宜过多进行直接干预,而应采取规划控制、土地供给、税收调节、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等综合手段进行调控。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监管的重点是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第二,集约利用土地,强化土地开发管理。要适度提高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不仅要规定土地利用类型,还要在严控建筑密度和保证绿化率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建筑容积率和建筑高度。大力推动工业区内多层厂房的建设,合理布局城市中央商务区(CBD)、中央居住区(CRD)等功能集中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注重新增建设用地与现有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的衔接,交通道路设计以及工业用地的数量和布局。要根据产业格局的调整和城市空间的拓展,逐步将城市建设重心由旧城区向城市周边新区转移。同时,积极推进旧城改造,对城市建成区的低层、低密度危旧房地段重点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建筑容积率和居住人口密度。对城市建成区内的闲置、废弃地,应及时由政府收回进行储备或另行安排使用。对濒临破产或资不抵债的企业,应结合企业改革、改组,通过企业兼并、联合、转让等形式,盘活土地资产,充分发挥存量土地资产效益。 第三,关注民生问题,完善社会住房保障体系。注重住宅建设中的民生问题,让低收入群体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既是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遏制房价涨幅过快的有效措施,更是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当承担的重要职责。建议将社会保障性住房,即满足中低收入群众居住需要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一定程度地从市场中剥离出来,建立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价格控制、定向供给的新机制,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在具体操作上,政府应成立或指定一个专门机构负责此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政府直接组织自建;二是政府在开发项目招标时,明确房地产商必须建设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由政府回购。无论是自建还是回购,都要落实资金来源,应通过财政预算投入、土地出让金减免、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补充、银行政策性贷款支持、鼓励社会自愿捐赠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保障性住房建设,要严格控制套型面积,确保建设单价低、养房费用低的中小套型住宅。保障性住房实行政府指导定价,让中低收入群众承受得起,把优惠政策直接落实到中低收入购房者身上。在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上,要建立中低收入家庭档案,动态调整,以确保分层次定向供给,并研究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和转让机制,防止管理上出现漏洞。现阶段,对于那些确实无力购房的特困户,继续执行政府发放租金补贴的方式解决困难。对那些既非特困户又暂时买不起房的进城务工者、刚就业者、新婚夫妻等住房消费的“夹心层”,也要注意解决他们的临时住房问题。可以考虑授权一个机构,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展租赁住房的建设与经营业务。 第四,降低建筑能耗,提高住宅工业化水平。我国建筑能耗高,住宅总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例超过37%。降低住宅能耗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2010年全国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制定鼓励节能环保材料生产的优惠政策,对仍然继续生产非节能环保材料的企业进行限制;另一方面,制定住宅节能标准,强制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引导消费者选择节能环保型住宅。采用先进的住宅建造方式,大力推进工厂化生产各种建筑预制构件、房屋模块和施工现场组装装配。政府要根据新型住宅建筑体系的要求,建立住宅部品认证体系,淘汰耗能耗材的落后部品,推广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住宅部品,逐步建立开发、规模生产、配套供应的标准化住宅部品体系。房地产及相关建安企业,应在经营组织和技术装备手段上积极适应住宅工业化的要求,把“象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五,加快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房地产管理制度。要完善土地供给制度。强化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统一控制,努力提高土地收储覆盖率,最大限度地实施“生地”开发、“熟地”出让。在目前政府财力有限、收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通过土地收益权抵押贷款、证券化等支持土地滚动收储、整理开发和挂牌出让,或采取由企业垫资完成土地整理,成功出让后与政府分享收益的土地盈利模式。要积极推动资本市场的发育。加快出台产业基金管理办法,促使蓄势已久的房地产产业基金正式登台。要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制度、开发项目主体资信评价审查制度、商品房预售管理制度,以及房屋交付使用制度、物业管理制度等,规范行为,促进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关联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业迅猛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而一直以来,土地和房屋就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载体,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成为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房地产业以其高附加值的特点,为政府的财政税收起了巨大的作用,它的快速协调发展也直接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其与国民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关键词:房地产 国民经济 协调发展 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几年来,由于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GDP的增长速度也不断加快,一直位居世界前茅,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既能为企业提供相应的生产资料,也可以加大企业的生产需求,还可以从另一方面提升社会整体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需求,本文就对房地产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及相互协调发展做一下研究。 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概况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爆发后对全球经济产生了空前的巨大的危机,寻其根源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国的房地产破裂所导致的,经济链条的连锁反应就造成了这场世界震惊的经济危机,各个环节的共同反应最终导致了这场经济危机的发生但是如果没有房地产破裂的这个导火索这场经济危机应该是可以避免的,为了不让此种情况在我国发生,对于房地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影响的研究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房地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在当今社会成为人力资源的不断再生和人力资本得到不断提升的一个最基本的物质方面的保障。住房的发展也就是房地产业的发展所牵扯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其产业的跨度非常大,所参与的经济活动也涉及各个方面,以此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其他各个行业也都依靠着房地产业的发展而发展。首先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型产业,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房地产,房地产业的发展为其他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其次由于房地产业的发展周期比较长,其他行业对他的发展的依赖性也就比较强了。 二、房地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房地产业的发展促进GDP增长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对住房制度进行改革,退出了一系列的促进房地产发展的新措施,其中银行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推出就促使房地产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轨道,造成现在房价那么高而且一直处于只增不减的增长态势,是因为房价对于GDP的增长效益有明显的作用,尤其是就地方而言,房地产业的收入是GDP增长与否的关键因素,GDP高了,地方的财政税收也就随之而来的增长上去了。 (二)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以往福利分房制度的实行,居民在购房的消费所占的比重很低,房地产业的消费得不到刺激,房地产业发展缓慢,人们在住房的选择上也受到了限制,所以使得消费结构不合理;政策调整之后,问题得到了解决,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住房进行购买,促使消费的结构合理化,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促进社会稳定,推动就业需求 房地产业的开发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因此作为房地产业基础的建筑业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给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由于其具有带动性强,较长的产业链和较大的关联度等特点,房地产业的发展必定会带动许多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增长做出巨大的贡献。 (四)房地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为与之关联的行业很多,受房地产行业带动的各行业范围也很广,包括通讯、服务、金融、建筑等各个行业;而后还与木材、机电、水泥以及一些重金属工业相联系,特别是那些与房地产业有直接联系的原料供给行业,更是依赖于房地产业的发展而求得生存。 三、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也随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人们收入却没有与之相同幅度的进行增长,所以造成了大部分的居民对住房的购买力达不到,而房地产业的过度投资也引发了消费品的过剩而造成通货膨胀。国民经济与房地产的内部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房地产与国民经济的作用是相互的,或者是制约也有可能是推动,或者两种可能性同时存在。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的发展既要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也会受到它的推动,这些作用都是相互的,房地产的投资优化了经济结构,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出现投资过度的话同样也会引起经济泡沫化的不良现象的发生。 四、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的房价增长速度过快 任何企业都是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来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房地产业也不例外,房价的上涨就会刺激房地产行业加大投资,房价继续上涨,房地产行业又会加大投资力度,这样循环下去,房价还会一直不断的涨下去,但这必须都在老百姓的接受范围之内,这样的循环才会有正的结果,如果房价已经到了人们无法接受的最高值时,房地产商的投资力度也会减小,防止恶性循环的发生。 (二)房地产行业波动对银行信贷业存在的威胁 房地产业的发展刺激了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这就使银行信贷业投资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了,房地产业发展过快加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这就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稳定房价,减小银行的风险。 五、结束语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促进GDP增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稳定,扩大就业需求等许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对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的寻求办法解决,使其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中国房地产业的泡沫分析 摘要:从1991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平稳增长的周期。同时房地产业的兴起也引起了房屋价格的持续上升,尽管国家有宏观调控政策,且效果显现,但房产价格仍然继续上涨,且各地差异较大,而且出现了经济泡沫现象。本文将从概念分析入手,结合中国房地产市场表现的一些指标进行对比,对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进行一些判断和分析。 关健词:房地产;价格;泡沫 一、房地产泡沫含义: 房地产泡沫是指由于房地产投机引起的房地产价格与使用价值严重背离,市场价格脱离了实际使用者支撑的情况。最早可考证的房地产泡沫是发生于1923~1926年的美国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这次房地产投机狂潮曾引发了华尔街股市大崩溃,导致了以美国为首的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危机。1989一1997年,泰国由于过量进行高档物业开发和金融的过渡参与,逐渐积累形成了房地产泡沫,结果在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促成了泰国泡沫经济的破灭。可以说正是由于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决定了房地产泡沫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危害也是毁灭性的。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分析 从经济发展全局状况来看不存在房地产泡沫 据联合国对多个国家的调查,各国住宅建设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NP)的比例在3%~8%。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住宅建设投资不断增长,50年代平均约为4%,60年代平均约为6%,70年代超过7%,1973年最高达8.7%,以后随着住房问题的缓和而逐渐有所下降。我国目前阶段所经历的房地产行业的兴起是许多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经历过的阶段,而且这种快速的增长也会在市场不断健全、需求减弱的过程中不断地恢复到正常的发展水平。 2、 从市场需求的预测来看不存在房地产泡沫 判断房地产是否出现泡沫,关键一点是看是否存在真实的需求。从潜在需求看,我国现有城镇居民41亿人,到实现“全面小康”的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5~60%,城镇居民将增长到8亿至8.5亿人,在此期间约有3~3.5亿左右的新增城镇人口需要解决住房问题,这是从新增城市人口的住房需求方面进行的分析。另一方面,原有城市人口同样存在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2003年末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3.8平方米,根据国外相应发展水平的经验,据我国目前的统计资料初步测算,我国202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可能要达到35平方米,即每个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要在目前基础上再增加10平方米以上。因此从需求的角度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真实的需求降低了出现泡沫的可能性。 从全国范围来看不存在房地产泡沫问题 从全国房地产价格的变化上来看,从1998年到2001年,我国商品房和商品住宅的价格上涨率在0.5%~4. 9%之间,远远低于同期8%左右的GDP增长率,这表明商品房价格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并没有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不存在房地产泡沫现象。 4、城市间的横向比较不能说明存在房地产泡沫现象 根据2001年北京、沈阳、贵阳、南京、广州、大连和西安的房价收入比率超过了10,全国平均的房价收入比为7.8,高于5~6的公认正常范围,有些人通过这些数字论断我国大部分大中城市已经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房地产泡沫。应该说,房价收入比和购房抵押贷款月还款额与月家庭收入的比值,确实是衡量住宅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方法。衡量是否存在泡沫,我们不应该对各个城市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也不能与某一个平均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就做出结论,而应该主要对各城市内部两个指标历史变化进行比较。近年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呈下降的趋势,而且不同城市横向比较的意义不大,因为不同城市的市场特性有很大差异,所以房价收入比也存在很大差异。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房地产整体保持比较健康的增长,总体不存在泡沫现象。 三、警惕部分城市存在房地产经济泡沫 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保持着快速健康的发展,但在有些地区中已经或者显露出了房地产泡沫经济现象的征兆,主要表现为房地产市场供给过热和资金大量涌入,部分城市还出现了很高的商品房空置率。现在空置率的含义是以销售或者租赁合同的成立作为标准的,但大量已经出售的商品房成为了投资的对象,得不到充分利用,而这部分数字往往是空置率统计中易被忽视或者很难得到精确统计的数字,造成空置率指标失去了可信性,不能反映市场真实现状。许多城市至今尚没有有效的土地供应规划,而是盲目供应土地,与开发商的圈地运动配合很默契;盲目追求豪华高档住宅,每套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别墅豪宅不断涌现;脱离实际使用市场和产业的支撑,盲目建设超豪华写字搂、酒店和零售商业设施;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概念炒作远远胜于追求实质等等。种种迹象表明,部分地区、部分房地产市场确实存在着盲目乐观的情绪,存在着经济泡沫现象。 四、针对部分地区的房地产泡沫经济以及价格过高现象的对策建议 房地产泡沫作为市场失灵现象的一种表现,是市场群体非理性的行为,也是单一市场手段不可避免的缺陷。针对市场泡沫,政府的宏观调控立足于整个市场,对整体的平衡、各方面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的分配进行宏观的控制。对于房地产泡沫的良药就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各种措施,针对我国房地产的特色有以下的一些措施。 1、 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土地市场。 国家要加强对房地产业的宏观管理,加强对上一级市场的控制,同时也要采取有利措施规范土地二、三级市场,坚决制止炒卖地皮牟取暴利的投机行为,使土地价格建立在一个合理水平上以降低商品房价格。国家出台的关于土地“招、拍、挂”的政策已经对市场进行了规范,但实施力度及监管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2、 适当降低开发商的回报率。 房地产开发商应适当调整思路。商品房积压不仅使缺房户改善无望,同时也使房地产开发商的大量资金被占用。为避免这种对双方都不利的僵持现象,房地产商应当树立薄利多销观念适当调低价格和利润。 3、 改变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很不均衡,主要表现在高利润的高档写字楼和商业设施项口开发量过大,有的城市非住宅供应量占据总量的三分之二;而从住宅供应结构来看,高档公寓、写字楼开发过量,而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少,百姓选择余地小。这种需求和供给上的不均衡,就造成了我国房地产价格上升与房空置率上升的矛盾加剧。要改变这种供应结构,要从两方面着手: 近几年来,房价的上升幅度大大超过了部分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速度,使得许多中低收入居民买不起房子。因此,要大力开发和建设让老自姓买得起或能够承租得起的普通商品房,使得住房价格与大多数居民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相适应,这是我国住房供应政策变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在这个方面很好的例子就是新加坡政府实行的“组屋政策”。 (2)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适用房在全部商品房供应中所占比重非常低,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由此也引发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情况。廉租房政策的成功得益于完备的社会福利制度和税收制度,法国有效地防止了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活动,其中廉租房制度是法国政府调制房价的最有效手段。
教育公平论文:关于教育公平背景下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政府管理弊端与改革策略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增强经济竞争力、促进社会融合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经济转轨时期,发展高职教育对于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保障社会公平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当前政府管理模式对高职教育的影响方面分析成因,围绕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出政府应从角色定位、转变职能、政策执行、工作流程再造与管理方式改进、机制与手段创新等方面出发,深化政府管理改革与创新策略。 [论文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 高职教育 政府管理 改革策略 综观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政府管理模式弊端凸显,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不到位的“高职教育行政管理模式”遭遇挑战。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与创新,已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重要动因。 一、当前政府管理模式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影响与成因分析 (一)政府过度管理是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 对高职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政府对高职院校的直接干预过多或公共服务职能弱化,抑制了高职教育产品市场的发育,高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成为阻碍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近几年,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后劲不足,其结构、质量与社会需求不适应问题日益突出,这与高职教育现行的政府垄断型管理模式相关。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大多是几年来在几所公办中职学校整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效的管理体制尚不成熟,政府的过度管理羁绊了这些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公共财政投入弱化,教育投入渠道过窄 政府的扶持政策与财政资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条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从发展初期开始,就存在先天性经费严重不足的困境。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但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投资却停滞不前,使其成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最弱势群体。这些地区高职院校的财政来源多以学费为主,长期运行在无保障机制的轨道上。为应对财政困难,这些院校只能向银行、教职工借贷,以填补资金缺口,但这又使院校陷入债务危机。这种过度依赖学费收入和不断积累的债务,迫使院校不得不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急促的扩张规模增加了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运作的不稳定性,生均办学指标日趋下降,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困境。 (三)资源整合利用乏力,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基础能力薄弱 一是资源配置政策偏移,办学优质资源紧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自身的供给能力弱,普遍存在实习实训设备不足、实训基地匮乏、办学特色不甚鲜明等问题。由于缺乏合适的机制与制度安排,国家优惠政策落实不力,教育资源缺乏优化配置,供给决策机制不合理。政府在支配稀缺的高职教育资源时,往往以“示范性”“精品化”为基准,将优质资源更多地投入城市和“名院”上,“弱势群体院校”无法享受基本的公共职业教育服务,这成为整个教育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这种有失公平的资源配置方式,激化了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加剧了不同经济区域高职教育发展的差距。 二是政府监管低效,资源整合利用乏力。盲目扩张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非常突出,院校之间存在投入不足与重复投资并存、职业教育资源匮乏与资源分散的状态并存的现象。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保障缺失。专业师资缺乏,专业教师素质不高,专业结构矛盾突出,“双师型”教师和新兴学科专业教师匮乏,教师培训提高渠道不畅等系列问题已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政府治理能力不高,发展质量缺乏内涵 在管理方式上,新的政府工具和管理方式还比较缺乏,政府教育统筹力度不够。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职工培训,基本上是部门各自为政、政出多门,资源不能共享,矛盾突出。同时,由于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撑,高职院校与产业、行业、企业缺乏良性互动和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未能有效促进社会融合,发展质量缺乏内涵。职业教育功能的缺失,致使多数边缘化人群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而在教育体系内部,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等的衔接沟通不畅,弊端重重,改革迎新势在必行。 (五)政府服务职能滞后,调控导向能力弱化,职业院校招生难度大 政府的责任在于培育成熟的社会,然而在高职招生问题上,政府未能形成相应的调控导向机制,政府对高职招生的引导能力过度弱化。长期以来,人们的人才观和择业观的偏颇,造成职校普遍招生困难。处于区位劣势明显、基础薄弱、办学水平落后的高职院校更是缺乏吸引力,当地生源、优质师资大量向城市或名校流动,更不用说吸引外地资源了。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加剧了这类无优势院校的衰败。从招生政策上看,高职教育也正面临着不公平的待遇,高职院校是高考的最后一批录取,普通高校大面积扩招后所留的生源有限,更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急剧下降。生源竞争激烈造成高职教育的资源浪费和市场失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根本无法招满计划生源,基本处于边缘化状态。 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存在偏颇,职能定位不够明确,决策制度不尽完善,缺乏有效运行机制,缺乏与院校、社会的有效互动,政策执行不力等。因此,高职教育亟待改革与创新。 二、政府管理改革策略 职业教育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增强经济竞争力、促进社会融合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经济转轨时期,更是凸显高职教育独特的社会功能,即全面开发高技能人才资源和保障教育公平。那么,在教育公平政策的背景下,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政府角色应如何合理定位?政府管理改革与创新策略何在?笔者认为,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优先发展,构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公平发展的新格局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我国的教育基本政策。优先发展、保障公平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有效治理模式,因此,应坚持优先发展战略,正确认识政府改革的动因与约束条件,下大力气推进职业教育立法,完善高职教育法律体系,确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与环境。在政策法规制定中,强调权利平等和社会公平,关注弱势高职院校的利益表达,加大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政策、财政倾斜,积极构建区域均衡、城乡均衡、类型均衡、校际均衡、人群均衡的公平的现代高职发展新格局,大力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理顺政府的角色定位与职能体系,简政放权,深化改革,探求放松管理和强化管理之间的平衡关系,找准政府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地位,由“统治理念”向“治理理念”和“责任理念”转变。建立健全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管理科学、举措有力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构建公平、合理、高效、务实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治理体系,完善政府公共治理制度,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政府应当主要运用立法、拨款、规划、评估、信息服务、政策指导、执法监督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高职教育进行宏观管理。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和实施为契机,紧紧围绕区域经济改革发展的重大方针、重大目标、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强化高职教育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把发展高职教育列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并进行科学谋划,制定战略规划。狠抓规划的落实,突出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功能,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三)加快政府工作流程再造与管理方式改进,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保障 一是落实政府责任,改革教育预算机制,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投入。加强教育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按照公共财政体制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经费、职业院校生均公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国家公共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投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强监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完善配套政策,合理配置优质资源。 二是制定宏观政策,引进市场机制,支持和推动社会力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举办高职教育。引入政府、院校、学习者及用人单位成本分担机制,为构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多元化、多渠道投入保障体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是整合教育资源,合理设置和调整高职院校、学科、专业布局。以名企、名校的优质资源为依托,探索组建校企、校校、校政人才培养合作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形成高职教育集团化、课程精品化、教学网络化、实训企业化、教师专业化的高职教育协作共享平台,在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下,使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并使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培养和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一线人才方面发挥作用。 (四)加强公共服务协调机制与方式创新,引导与推动校企合作 建立健全政府引导、校企互动、行业协调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强化政府主导职能,加强政策支持,制定并出台有关校企合作的地方性法规或政策。建立本区域技能型人才需求数据库,提供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规格、类型、数量等信息。 提升政策的执行力,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增强院校、企业参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搭建平台,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政府部门联动机制,促进地方政府、企业、院校之间的定期沟通、协商。通过立法颁规,明确教育、劳动、人事、发展与改革、经济、贸易、科技、农业等政府职能部门、院校、企业的权责利,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此外,由政府牵头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采取必要的扶持措施,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校企合作提供公共服务,有效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五)厘清政府与院校关系,激发办学活力,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1.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扩大院校办学自主权。调整政府与院校的关系,赋予院校办学自主权,减少政府直接干预高职院校微观活动的行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避免院校在政府压力下的行为扭曲,以适应特定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 政府要加强执行监督,缩小政府权力任意扩张的空间。积极鼓励、支持和宣传推广成功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政府主要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运行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优化结构,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和高校共同承担起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的责任,建立多元化多角度评价人才发展潜质的测评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个体发展相协调。 2.加强监管,促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一是政府要指导高职院校在“精”“新”“特”上下工夫,加强对重点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教育管理部门应聚焦国家战略,聚焦产业化,聚焦创新基地,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专业目录服务平台,指导、检查和预警区域专业设置。完善创新就业创业教育的管理政策,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基地及相应的实训平台给予财政扶持,建立健全有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监测体系。 二是注重提升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关注“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同时,突破人才引进、人才高地建设等方面的瓶颈,要更多地依靠市场、社会、经济来解决,政府要为人才集聚创造更好的条件。制定相应政策,多种形式吸引优秀人才到职业院校任教,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增加师资培训经费,不断提高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水平。 三是加强执法检查和教育督导工作。政府在坚持权力下放的同时,重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应建立有效问责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规范企业用人行为。加强监管,跟踪学校的发展与变革过程,监督学校办学行为以及校长权力的运用,保障职业院校正确的办学方向。 (六)强化政策与舆论导向,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1.实施招生改革,拓展高职教育发展平台。加强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招生政策的设计,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为拓宽职校生继续学习通道,推进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沟通,应放开升学比例,大力提高劳动者文化水平,创造机会让中职生、高职生学习深造,打造“立交桥”式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 2.强化社会舆论宣传导向,提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地方政府要切实提高政府治理水平,通过舆论宣传,在舆论导向上进行扶持。广泛宣传高职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倡导和树立正确的现代职业教育观、人才观,提高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正确认识,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良好氛围和发展环境。 增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强化激励政策导向,努力改善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提高职业教师的地位与待遇,可借鉴国外经验,根据高职教育的社会功能,将高职院校的教师编入国家公务员,确保教师真正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稳定的职业保障,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可以预见,随着《纲要》的和实施,政府管理改革与创新,定能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逐步走向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当地经济发展奠定人力基础。 教育公平论文:试论走向教育公平的职业教育:问题与策略 论文摘要:我国职业教育存在诸多不公平:社会认可度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不足:重视城市和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而忽视职业培训和对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补偿。应采取扩大职业教育对象的范围、强化对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扶助、加大职业教育公平机制建设等措施来促进职业教育公平发展。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公平;弱势群体;教育价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但职业教育在思想和理论上这种“战略地位”并未给它在现实中的发展带来应有的辉煌,职业教育面临着公平危机。在“公平”理念下研究职业教育,丰富职业教育理论和教育公平研究,有助于人们改变职业教育观念,制定出更好的职业教育政策,促进职业教育价值的全面实现。 一、什么是职业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是指社会成员在其一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都能依据国家法律的规定,自由平等地享有国家教育资源,以确保每个人获得充分的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的实现。职业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教育公平的普遍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是指平等地满足每个人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需求的基本平等和对差异发展的尊重,以保障个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和自由幸福的生活。具体来讲,职业教育公平应有三方面所指::一是职业教育获得社会的公正对待,减少因为传统观念而带来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二是职业教育在教育系统内与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二者之间是内容和培养目标的不同,而不是地位的差别;三是职业教育内不同群体的同等机会的保证,即不同年龄群体的任何人都有平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 二、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公平危机 (一)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低 1.传统观念的影响。由于所受教育与将来从事工作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地位的密切关系,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我国形成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它向国人传达了这样一种价值判断:脑力劳动者是统治者和管理者,居于社会上层,而体力劳动者则属于社会下层,是被统治者。现代社会中专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人才的职业教育,自然不被人们看重和赏识。从另外一方面,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固化了传统观念对职业教育的轻视。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于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还是高耗能和劳动力集中投入的方式,依靠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增长在我国还不是非常突出,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行业和地区差异,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职业教育就可以获得利益的事实,使得现存的很多生产和工作领域对劳动者进行专门训练的要求并不严格,劳动准入制度未得到彻底贯彻。 3.职业教育质量的影响。在我国,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普通教育选拔后淘汰的学生。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设备、教师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与普通教育相比,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距。这些因素相互交错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质量。 (二)职业教育经费存在公平危机 1.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合理。经费是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的成本高,发展中国家职业和技术学校生均成本通常比普通中学生均成本要高153%。而我国职业教育生均教育经费低于或基本与普通教育持平。没有经费的保障,就没有职业教育质量的保障。 2.职业教育经费地区不平衡。我国现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为“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这种管理体制决定了目前我国投资职业教育的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由于我国地区和城乡之间差距很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呈现出严重的地区间不均衡,直接影响了区域间职业教育的平衡发展,“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3.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在我国教育发展中,办学经费的增长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不能保持同步,始终处于低增长状态;在教育经费的划分中,职业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又低于教育经费的总体增长水平,在与普通教育的比较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职业教育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的现状缺乏社会资金投入的吸引力,这些因素导致了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不公平 1.片面发展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该是一种多形式、多类型的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它应该更具多样性以满足不同人的职业教育需求。但实际上,我国存在着明显的职业教育形式单一,不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情况。 2.缺乏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实质关怀。现有的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人们的职业教育需求,而且也决定着它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的资源和就业岗位情况。但是职业教育不仅仅是环境的自然产物,更应该树立培养人才改变环境的思想和能力,职业教育不仅要“适应”,更应该“超越”。农村职业教育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从学校的建设到学校专业的设置;从教师的配备、经费的投入到教育质量上,与城市相比,都处于明显的劣势。而职业教育恰恰是实现农村教育、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生长点和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最佳选择。 3.忽视对弱势群体的职业培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较,不仅处于相对落后的发展状态,就是在职业教育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公平。我国职业教育政策重视学校职业教育、城市职业教育,而忽视了残疾人和妇、少数民族、农民工和城市下岗职工的培训。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而在实施过程中,还没有充分体现这样种思想。 三、如何应对职业教育的公平危机 (一)扩大职业教育对象的范围 职业教育公平是以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前提的,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公平,“公平”是伴随着量的积累而逐渐达到的一个过程和结果。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不同的职业教育政策和法律中都有明确的阐述,而这种重要性的最好见证就是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的扩大。正如《规划纲要》中指出的,“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职业教育的对象不应单纯是传统的在校学生,还应包括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等社会成员;职业教育的形式也不单纯是学校形态的,职业培训应该成为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强化对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扶助 从政策和法律上必须确保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接受职业教育,但要实现职业教育公平更重要的必须有一定的条件保障,在现实生活中,职业教育虽然对有些人很重要,但是由于其个人支付能力的有限,被排除在了职业教育的大门外,应通过共同努力,尽量创造出能够让每个人、尤其是处境不利群体接受职业教育的环境,国家加大开展针对职业教育中“弱势群体”的专项计划和补助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之一:一是加大整体职业教育的投人力度,加大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支持,彰显职业教育公共性和正义性;-是继续完善和健全职业教育贫困生资助制度,切实保障经济困难学生职业教育权利的实现;三是积极开展针对职业教育弱势群体的培训计划,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以及保障妇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权。 (三)加大职业教育公平机制建设 根据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要实现公平的职业教育,政府必须建立起一个专门的职业教育管理和运作框架体系,以协调各种关系,吸纳社会各个相关领域的成员对职业教育的举办、投资、课程设置和评估、职业教育学生学习、咨询、资格认定、就业等成为一个一体化的结构。这个一体化的系统内部共同坚守着职业教育公平的尊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公平。一个好的职业教育机制应该有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职业教育公平环境,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2010年3月14日上午,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国的现代化绝不仅仅指经济的发达,它还应该包括社会的公平、正义和道德的力量,公平正义比太阳还有光辉。职业教育是促进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从公平的理念认识职业教育的价值,可以指导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进一步明确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和职能,达到职业教育实践的公平发展,在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的同时,促进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 教育公平论文:中国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 提要:我国现阶段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既有总量性短缺,又有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为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当前要把重点放在解决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上,因此,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支出结构,扩大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参与,强化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调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作用。 在过去二十多年间,随着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问题。与此相对照,教育领域的供求关系却仍然十分紧张,一方面教育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教育财政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尤其是教育经费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实际上面对着“短缺教育”的现实,许多教育问题由此而生。研究“短缺教育”(主要是经费短缺)的特征及其成因,寻找其解决途径与策略,成为现阶段教育战略与政策的必要依据,也是我国教育经济学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试图就“短缺教育”条件下教育资源的供给和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做初步的探讨。 一、“短缺教育”的发展性特征 作为一个具有超大规模教育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教育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在我国将会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是由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所制约的财力供给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之间的现实矛盾所决定的。不过,不同时期这种短缺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一般而言,开始主要表现为满足基本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之后主要是扩大和增加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再后则是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我国现阶段可以说是这三个阶段的教育短缺同时存在,只有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侧重点有所不同。 西部欠发达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尚未实现,资源性短缺首先集中反映在满足基本教育机会方面;中部中等发展程度地区,初步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资源性短缺转移到巩固“普九”成果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方面;东部发达地区,正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性短缺集中在高等教育和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方面。可见,教育资源的短缺会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在低层次教育短缺问题没有解决时,高层次的教育短缺必然存在,除非采取逆向发展战略,把有限的教育资源首先投向高等教育和精英型基础教育,才可以暂时缓解高层次、高品质教育的供求矛盾。但是,从长远看,由于缺乏扎实的基础教育的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制约,最终影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把握“短缺教育”的发展性特征,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我国现阶段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还具有过渡性的特征,既反映经济发展成熟程度的特点,又反映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的特点,突出地表现为既有总量性短缺,又有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总量性短缺是基本的、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取决于经济发展是否能够为教育发展提供充足的财政资源。而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则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暂时现象,可以通过有效的市场调节和政府的政策调控得以缓解。因此,从政策研究与战略研究的角度,要把重点放在解决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上。 教育资源供给的总量性短缺,是我国教育供求关系基本矛盾的反映。例如庞大的受教育人口;居民生活进入小康水平后,教育需求高移,教育消费成为生活消费的新热点;国家确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教育必然要实行适度超前发展战略。这些因素使我国社会教育需求持续增长,教育规模不断扩展,仅各类学历教育的在校生就达到2.3亿人。而由于国家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必然制约教育的投入水平。以1998年为例,我国人均公共教育经费为167元(折合20.2美元),生均公共教育经费为945元(折合114.4美元),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5年人均241美元,生均1273美元),这就使教育经费的供给难以满足现有教育规模的需要,更制约了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我国现阶段教育供求关系的基本国情:由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教育资源的总量性短缺,是制约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根本解决;而现在的问题是财政性、体制性、结构性短缺,加剧了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程度,因此,现阶段解决好财政性、体制性、结构性短缺,可以缓解总量性短缺的程度。 二、缓解财政性短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支出结构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增长,从1990至200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由569亿元,增加到2563亿元,其中政府拨款由426亿元增加到2086亿元。但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世纪90年代前期逐年下降,从1990年的3%下降到1995年的2.44%,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回升,但直到1999年也只占2.78%,并未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200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要求,也低于1995年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4.9%的世界平均水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行分税制之后,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从38%上升到52%,地方财政收入所占的比例由62%下降为48%,尤其是县、乡两级财政十分困难,严重影响基础教育,主要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因此,提高财政性教育支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是增加教育经费总量的基本途径,需要特别予以关注。 改变财政性教育经费供给不足,从长远说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基础,而从财政收支而言,一方面是努力增加财政收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0世纪80年代连年下降,从80年代初的32%下降到90年代初的10.6%,直到1998年才提高到14%(预算外收入未列入),明显偏低,影响财政对教育的支持能力。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减少较为普遍存在的生产性浪费和行政性浪费现象,尽力扩大化税源,足额征税,堵塞各种漏洞,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也就是要做大“蛋糕”,增强政府教育投入的财力基础。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财政支出结构中真正体现教育优先和适度超前发展的方针。现在国家财政对于亏损的国有企业的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对于生产性建设项目的投资,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势必影响国家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在公共开支中,行政管理费的增长过快,从1991年至1998年行政管理费增加了4倍,而同期预算内教育经费增加了3.4倍,在全国正在实行政府机构改革的情况下,行政管理费的增加幅度超过了教育经费的增加幅度,是很难令人理解的。 这里还没有分析中央部门的行政管理费与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费增加幅度的差别,也没有分析政府行政管理费增加的项目。总之,即使在现有财政收入总量的条件下,合理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也有可能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进而提高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此,需要完善财政预算的审核制度,实行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增加预算的透明度和教育部门参与预算编制与审核的权力,保证财政支出真正体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意向。 三、摆脱体制性短缺:扩大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参与 所谓体制性短缺,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造成单一的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政府),限制了非政府渠道的资源投入,其结果一方面政府投入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非政府的教育资源难以进入教育市场,加剧了教育资源短缺的程度。我国长期来沿袭计划经济同步的单一公办教育体制,政府承担了(主要是城市)公办学校的几乎全部经费(包括高校学生的一部分生活费用),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和教育规模的扩大,有限的政府教育投入越来越不能满足公办教育的经费需求。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逐步发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力量办学,开始突破单一的公办教育体制。到1999年止,全国共有民办教育机构(不包括幼儿园)4138所,在校学生140多万人,当年经费收入48亿多元,仅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收入2949亿元的1.63%;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141.85亿元,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4.81%,其中农民集资53亿元,占1.8%;学费、杂费收入369.7亿元,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12.54%.可以看出,各种非政府的教育投入正在增加,尤其是学费、杂费的收入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从1990年的2%到1999年的12.54%,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与社会教育需求以及居民的支付能力相比,非政府的教育投入比例仍然偏低,现有的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仍然没有为各种民间资本的投入提供宽松的环境,体制性障碍还是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勤的重要原因。 既然体制性短缺的根源是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的过于单一,那么,改变体制性短缺的出路就在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改革单一的公立教育和政府投资的体制,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加大市场参与和市场调节的力度。具体地说,政府要改变作为教育资源供给的惟一主体的角色,分别教育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不同属性,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退出私人产品领域的供给,调节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扩大社会参与和市场调节,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教育供求关系的作用,增加教育资源的供给,缓解教育资源的体制性短缺,实现教育供求的动态平衡。 解决教育资源的体制性短缺,政府与市场要在保证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方面,发挥各自的作用。政府把保证义务教育的经费供给作为主要责任,实现基本教育机会的公平原则,同时把对非义务教育的投入,主要用于帮助处境不利的地区和人群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并运用多种间接调控手段,创造市场参与的法规和政策环境。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探讨市场参与的多种途径,扩大市场准入,从社会吸纳教育资源供给,为社会增加更多的教育机会。 这里,仅就正在发展的几种社会参与的形式作些政策性探讨。 发展多种形式的民办教育,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对教育的投入,这是解决体制性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在我国教育供求关系紧张的条件下,民间对教育的投入有很大的潜力,民办教育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民办教育的规模仍然有限,学校数和在校生数仅占公办学校数的0.6%,即使这样,现有的民办学校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一方面国家有关民办教育的法规和政策尚不完善,发展民办教育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还不够完备;另一方面我国有着庞大的公立教育系统,民办教育起步不久,基础薄弱,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发展民办教育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大体包括:(1)由非政府机构和公民举办的民办教育机构;(2)公办学校改制,即校产国有,民办机制运行,亦称“国有民办”;(3)公办学校举办民办二级学院或按民办机制运行的分校;(4)由混合办学主体举办的民办学校,即一部分由公办学校的校产入股,大部分由民间资金投入,按民办学校机制运作(有的地方把这类学校称之为“股份制”学校,似不准确);(5)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也按照民办机制运作。在各种非政府办学投资中,有国有企业、派、社会团体,也有民营企业、公民个人等,而实际的经费来源主要还是来自学生缴费。因此,不能单纯以投资来源作为衡量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依据,也就是说公立学校可以吸纳非政府的资金来源,而政府也可以资助民办学校;民办教育既可以由非政府机构和个人新建学校来发展,也可以利用公办教育资源,通过改制来发展;作为非盈利性机构,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可以通过发展多种形式办学,发展出各种混合型的学校。总之,办学体制的改革,要在国家法规和政策的规范下,更多地应用市场机制,按照有利于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有利于扩大教育机会,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的原则,突破现有体制的束缚,发展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多种办学体制,增强教育满足社会多种需求的能力。 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实行教育成本由受益者分担的原则,也是解决体制性资源短缺的改革举措。在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政府已经不可能承担公立教育的全部经费供给,非义务教育阶段按照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适当收取学费,既是在教育投资上效率优先原则的体现,也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高等学校实行公费生、自费生、委培生制度,对一部分计划外的学生实行收费。20世纪90年代中期限,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收费制度,高等学校实行收费并轨,统一按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收取学费和住宿费,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收取少量杂费,使学杂费收入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由1990年的2%增加到1999年12.54%,成为教育经费各项收入中增长最快的一项。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规范公立学校的收费制度,使之既能增加教育供给,又要符合家庭承受能力,并尽可能保证教育公平,这就需要研究以下问题。 (1)学校收费标准的确定。目前高校收费一般占成本的20%~30%,财政拨款约占50%~60%,从实际需要而言,还要适当提高收费标准。但高等学校的学费已占经常性支出的27%,从家庭支付能力看,现在教育费开支已占家庭消费支出的8%~9%,大多数工薪阶层不可能承受大幅度提高学费的负担,至于广大农民则更缺少支付能力,近几年农村初中辍学率的迅速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高中和高校提高收费标准的消极反应。因此,公立学校的收费标准要与多数居民的支付能力相对应。 (2)如何区别不同的收益和回报制定和调整收费标准,例如某些回报收益率高的热门专业,可以提高收费标准,有的可以按成本收费,而有些关系国家科学文化发展的基础学科等专业则可以免收学费,或设立国家奖学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应用收费政策,调节专业结构和供求关系。 (3)健全法规制度,规范社会捐赠和赞助行为。要设立学校基金,把社会捐赠和赞助规范化、公开化,使之与学校的招生脱钩,并使基金的使用与运作制度化。 在市场活动中,资本运作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教育界开始注意金融资本的注入对缓解教育经费短缺的作用,金融界也开始把教育作为投资的一个新领域。于是,就提出了金融资本与人力(教育)资本相结合的问题。在实际运作中,主要表现为教育系统(包括学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向银行贷款,或由企业(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贷款建设社会化教育设施,由学校租用或合作共用。这无疑能增加教育投入,缓解教育经费短缺的困难,如果应用得当,也是扩大教育资源供给的新途径。但是,资本市场运作的主体,应该是能自主处理产权关系、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学校的财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它也不是营利性机构,它同金融机构发生的信贷关系,实际上是政府主管部门承担着信用责任,这就有一个政府、学校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不少地方政府用借贷兴建校舍,改善办学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借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金额约五百多亿元,原来打算用以后几年的教育费附加偿还贷款,如果农村实行费改税的改革,则还款来源没有着落;一部分高校的贷款也有还款来源问题。因此,需要探讨金融资本介入教育的相关领域与政策,从目前情况看,金融借贷一般发生在:一是举办民办学校;一是建设学校后勤社会化设施;一是满足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与科研的基本建设。前两种借款属于企业和个人行为,应用市场运作的方式与机制处置。而教学与科研的基本建设(除少数大学城由企业贷款建设社会化设施外)多数由学校借贷,数额大,周期长,有的地方提出仿照国家建设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办法,实行政府财政贴息的长期贷款,即把还款期定为20~30年,政府财政付息,学校通过收费、创收等途径,分期偿还本金,这是一种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的办法,在目前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进行有限度的试验。当然,学校如何运用金融资本运作,需要慎重研究,一方面要遵循国家有关金融的法规和政策,另一方面又要符合教育与学校运行的特点和规律。 四、调整结构性短缺:强化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调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作用 在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中,由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存在着生存性短缺和发展性短缺这两种类型的短缺,这可以归纳为结构性短缺。这种结构性短缺反映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明显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而造成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基础的悬殊,例如地区之间的生均教育经费的差距,省与省差几倍,县与县差几十倍,乡与乡差上百倍,实际上是跨越几个历史阶段的差距。这方面教育资源的相对短缺,有赖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非均衡发展政策,教育投资向一部分学校倾斜,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和结构性短缺,仅以生均成本核算为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高等学校为3.9倍,中学为7.3倍,小学为8.8倍;城市的“标志性学校”与农村的学校相比,差距百倍以上。在教育的实际运作中,有一小部分学校具有超过当地消费水平的“豪华”设施,而相当多的学校则缺乏基本的办学设施,仅以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为例,尚有约60%的小学和50%的中学未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相当数量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能按月发放工资,全国拖欠教师工资达一百数十亿元。这种生存性短缺反映了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中的结构性失衡的严重性,政府在保证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方面的作用,是解决结构性短缺的关键因素。 现阶段我国教育资源配置扣的主要矛盾是:一方面教育的公平性原则要求为所有的学校和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政府应当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保证基本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为了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保证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需要,又要重点建设一批学校和学科,使之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样,教育资源就不能完全平均分配。这里的关键在于公平与效率的合理的“度”的现实选择,例如在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上,政府的财政资源应当优先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条件,实现基教育的机会均等;同时,在此基础上,政府尽可能扩大自身和社会的财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关系上,政府的投资取向和政策选择,首先是不扩大城乡教育的差距,然后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目前则需要特别增加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解决农村教育面临的严重的生存性危机。在一般与重点的关系上,要在保证一般学校生存基本需要的前提下,重点建设若干学校和学科,通过政府与市场的相互作用,促进学校之间、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竞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重点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重点投资的带动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关系上,既要承认区位优势的客观性和区域差距的长期性,不能用行政手段人为地拉平地区之间的差距;同时又要运用经济的、政策的和行政的手段,使地区差距不再继续扩大,并且通过实行投资和政策适当向西部倾斜的战略,为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创造条件。 总之,在调整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上,政府所能做的,首先是要尽可能公平地分配教育财政资源,不要因为政府行为加剧结构性失衡与短缺,也就是说,政府的关注重点首先是“雪中送炭”,其次才是“锦上添花”;同时,在重点建设上既要有投资的重点倾斜,更要注重运用政策效应和市场机制,在改革中增加教育投资,在改革中提高投资效益,即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共同作用,实现公平与效益的动态平衡。 解决结构性短缺是一个涉及利益关系和政府行为调整的复杂的过程,需要一系列体制变革和政策调整。笔者认为在现阶段迫切需要采取的举措是:(1)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在目前中央已经决定适当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情况下,需要明确财政转移支付中用于教育的比例;在条件成熟后逐步实行确定不同地区义务教育成本标准,各级政府分担义务教育成本的规范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2)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的拨款制度,首先是要制定各级各类教育的基本的拨款原则与拨款标准,使教育拨款有章可循;同时要完善拨款程序,增加拨款的透明度,例如高等教育的拨款可以通过类似拨款委员会这样的中介机构,合理地分配教育经费。(3)政府要把帮助处境不利的地区和人群作为重要的职责,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会有一部分地区和人群处于弱势地位,政府要采取直接的或间接的手段帮助弱势群体,包括已经实选择“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特困生补助金”等,今后要有更多样的政策与项目,从不同方面帮助贫困地区和人群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逐步实现教育机会包括高层次和高质量教育机会的公平。 教育公平论文:试论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 论文关键词:教育领域;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教育效率;价值标准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教育状况是教育政策的结果,教育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教育政策的问题,是教育政策总体上重效率而轻公平的结果。导致教育政策重效率而轻公平的原因在于教育政策价值重社会价值与工具理性,轻个体价值,忽视价值要求;教育政策目标重公共教育利益,轻个人教育利益,公共教育利益代表性不够;教育政策制定环境重事实环境轻价值环境;教育政策评估重事实标准,忽视价值标准。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将不再是两难的抉择。近来,按照研究内容,大致分为如下三个方面: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国家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比较。毫无疑问,以上研究丰富和深化了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理论,但在研究视角上存在缺陷。 一、教育公平的定义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从历史上看,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在两千年前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近代西方资产阶级致力于寻求教育公平,18世纪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在一些西方国家转化为立法措施,在法律上确定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而我国自古代隋朝建立的科举考试制度同样也体现了一种教育公平的理念。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它既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超越,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的统一,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包括它的历史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 教育公平应具有三个层次: (1)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其中,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前提和基础,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机会是进一步的要求,也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对均等的前提。而通常,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此外,对教育公平的正确认识还包括:教育公平的发展有一定的相对性和追求教育公平与追求教育效率是统一的这两个方面。 二、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相关但不直接相涉 根据对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内涵的理解,我们认为教育公平与效率作为衡量教育发展的两种尺度必然有着内在的联系,但二者又有其各自独立的内涵和意义。前者决定了教育公平与效率在总的程度上有一定限度的相关,而后者基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互不替代性和影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教育公平与效率的不同。 (一)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总体相关性 总体来看,教育公平与效率二者不但没有互斥性,而且还有相互包含的一面,二者都是对方衡量自身高低的一个基本标准:一方面,没有毫无公平的效率、也没有毫无效率的公平,效率不能脱离公平来衡量。在衡量教育制度、政策有无效率时,必须考虑到教育对社会公平状态的影响;另一方面,公平也不能脱离效率来衡量,在衡量某种教育政策、制度究竟是否公平时。也必须考虑到教育政策对教育的社会效率状况的影响。教育公平本身就隐含有教育效率的意义,教育效率也体现着教育公平的价值,二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看,教育效率的提高既为教育公平准备了物质条件,又为教育公平营造了良好的精神氛围和舆论环境。追求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实践原则,一个国家和社会教育的全面进步必须包括效率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育公平状况的不断改善。这是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二者具有的内在的统一性与一致性。 (二)教育公平与效率不存在必然对应关系 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内涵来看,二者是不同的概念,并不能互相解释,是不可通约的。教育公平与效率是办教育所追求的两个不同的目标。如果把国家和社会办教育所要取得的回报称为教育效用价值的话。那么,由于任何教育效用价值的创造都必须相应地投入或耗费一定数量的教育资源,作为这种投入与产出、耗费与创造的比率,效率在本质上可视为一种比较效用价值。在可供作为投入和耗费的教育资源给定的情况下,效率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效用价值的增长速度,即教育效率越高,所产出或创造的教育回报价值就越大、越丰富。教育公平虽不能不包含效率成分,但由于形式方面的独立性,它还包含了效率之外的内涵。教育公平与效率这两种价值原则在涉及范围上具有不对称性。教育公平主要与包括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在内的教育效用价值的分配有关。衡量教育是否公平或能否增进公平,主要看教育制度和教育的发展情况能否导致教育效用价值的合理分配。 教育的公平并不是效率的提高所能自动给予的,教育的高效率仅仅是有助于教育资源的扩大而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三、教育公平的发展有一定的相对性 这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受限制、完全意义上的绝对公平,它必然依赖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存在,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们对教育公平观念的认识程度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原始社会的教育公平是一种涉及全体成员的低层次的公平;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则成为一种特权被局限于一小部分人中间,广大劳动人们的子女极少有受正规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工业社会以来,教育才逐渐走向大众,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认识才慢慢经历了从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到结果的公平。因此,教育公平是人们追求的永恒理念,是人类奋斗的方向与目标。 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往往处于难以兼得的冲突状态。教育发展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但与社会、经济领域不同的是,教育领域的这一矛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研究表明,在教育阶段,这两者的目标是高度重合的。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教育公平问题的特征和重心是不同的。在发展初期,最重要的是普及教育,保障广大儿童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初步普及之后,追求的是教育过程中的公正待遇和更高的教育质量,即对教育品质的追求。因此,在教育权利平等的前提下,我们还必须经过高度筛选、分流的教育制度,着重考虑经济的合理性,要求在资源配置和教学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享受平等的教育;同时,又以承认个体差异、发展的不平衡为前提,给每一个儿童提供另外不同的教育,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最终保证他们教育过程中的公正待遇和教育质量。 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西方学术界便提出了“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并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机会平等,而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每个人的特点的”的观点,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公平是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并突出学生作为个体所具有的个性。 教育公平论文:试论从入学费到教育券: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迈向公平的变革 论文关键词:入学费 教育券 基础教育财政 教育公平 论文摘要:教育财政作为政府及政府主管教育的公共部门有效地筹措、分配、使用和管理各种教育资源的经济行为,对促进教育公平发挥着重要功能和作用。教育财政政策的变革本质上也是对于教育公平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入学费、教育券作为不同历史阶段基础教育财政领域的变革产物,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财政致力于教育公平的努力。 教育公平既是一个现实的话题,也是一个历史的选择。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一直伴随着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追寻。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各国政府,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呼唤和实践着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一个长期和大规模的行动,政府的力量占有绝对优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政府的态度和行动直接影响教育公平的进程。政府对于教育公平的重视和推动可以从不同领域进行解读。从经济领域来看,教育财政作为政府及政府主管教育的公共部门有效地筹措、分配、使用和管理各种教育资源的经济行为,发挥着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功能。教育财政政策变革的本质也是对于教育公平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入学费(限于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券作为不同历史阶段基础教育财政政策变革的产物,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财政致力于教育公平的努力。 一、入学费: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迈向起点公平 入学费既是一个大众关注的日常话题,也是基础教育财政领域具有特殊意义的问题。入学费与教育投入、教育经费等问题直接相关。谁来承担学费、如何确立学费的额度、学费缴纳的多寡等都是基础教育财政不容回避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从引起关注并受到重视直至日益完善对于基础教育财政而言却是一段较为漫长的历史。 只有当政府用公共资金兴办教育,并且采用经济手段干预教育发展的时候,教育财政才会产生。这说明,当国家不过问基础教育的发展时,是无所谓基础教育财政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各国政府开始过问基础教育的原因、时间和推进方式都不尽相同,但大体上都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把基础教育看成是由私人举办的,为那些支付学费的人们提供服务的私人事业。第二阶段,把基础教育看成是由公共财政提供经费、为全体人民提供服务的公益事业,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全体民众,不管其支付能力如何,都应该接受教育。第三阶段,把中小学教育看成是没有性别、种族和智力方面歧视,没有财富等级差别的全体人民都能平等接受的为全体人民提供服务的一项权利和义务。 鉴于政府过问基础教育的态度与方式的变化,基础教育阶段入学费的相关政策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在义务教育制度尚未确立、基础教育水平落后的时期,政府无暇顾及基础教育,没有基础教育财政一说。所谓入学费基本上就相当于教育经费,且其来源和构成十分单一。这种局面的形成与特定时期的教育发展水平相关。因为,这一时期教育被视为是少数人而且是有钱人的事,学费只不过是一种民众为满足自身的教育需求而自愿支付的教育经费。这种观念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各国在基础教育发展的早期都无一例外地经历了这样一个时期,由民众自行承担教育费用。学费的承担者主要为民众和慈善团体等。 在美国,从17世纪、18世纪直至19世纪的早期,基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私人或教会的事。公众免费入学的思想源于19世纪初,而其真正成为现实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基础教育早在中世纪就已存在,但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一直到17世纪,英国的初等教育仍主要面向下层民众,初等教育机构的开办者和经费的提供者主要是教会,这种初等教育有着明显的慈善性。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加强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控制,建立公共初等教育制度的呼声才日益强烈。此后,英国国家过问基础教育的历史才真正掀开。至于日本的儿童,从11世纪至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制》之前,他们大都是在“寺子屋”里学习。“江户后期的寺子屋虽然是专门的经营性教育机构,但是在形式上不收学费,寺子向寺子屋交的是“束惰”、“谢仪”,向老师交谢礼。一直到19世纪中后期,入学费的多寡以及由谁支付均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财政尚未确立之时,教育公平只是一种奢谈。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是近代各发达国家义务教育立法最为踊跃和频繁的时期。政府逐渐取代私人和团体开始主动承担起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基础教育财政开始成形,其促进教育公平的功能也开始逐渐发挥。但这一时期的教育公平与基础教育财政政策本身一样是脆弱、不稳定以及不平衡的,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弟在学费问题上遭遇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有些资本主义国家施行的双轨制更是体现了这样一种不平等。双轨制是一种教育体系内部的分流制度。从入学费的角度来看则体现为,家境贫寒、无力承担高额学费的学子只能进入政府所办的层次较低、水平不高的学校入读。这些学校经费有限,学习年限较短,大部分都属于初等层次,且向上攻读的通道被堵塞。而那些家庭富有的子弟则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意愿自由地选择入读各种较高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入学费的多寡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是问题。政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自身对基础教育的职责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教育制度内在的缺陷却彻底暴露了这一时期的基础教育财政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仍然是形式化和表面化的。基础教育财政政策无法照顾所有阶层的子弟,在促进教育起点的公平方面基础教育财政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效果并不明显。这也许与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整个世界暂时摆脱了战争的拖累。各国教育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机遇,也在不断寻求新的变化。这一时期,各国义务教育制度基本完善,特别是那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义务教育年限不断延长,有的国家甚至长达9-12年,且规定不论身份、阶级、种族、性别等,所有儿童都有平等地享受义务教育的机会。这种巨大的进步与基础教育财政对于教育公平的重视有着重大的关联。义务教育制度日趋完善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免费,也就是由国家来承担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当所有阶层的子弟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不会由于贫富差别而被迫选择不同的学校,而是拥有平等的就读机会,教育公平的推进就得到了明确的保障。这就是胡森所说的教育起点的公平,即“每个人都拥有不受任何歧视地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至少是在政府所办的教育中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 二、教育券: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追求公半的深化 从教育公平的角度而言,学费的减免实质上只是一种起点的公平,而更重要的是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为了使受教育者在教育体系中被平等地对待,基础教育财政政策必须不断尝试更公平、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教育券就是一种基础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新方式,也是教育经费筹集和分配的一种新的思路。 教育券大约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广泛推行,成为被美国社会认可的基础教育财政的变革方式。教育券也并不仅仅是美国教育的专属。据某些学者统计,到1996年,约有20个国家已实施教育券政策,其中,智利是惟一一个在全国中小学(包括公立和私立学校)范围内推行政府教育券的国家。尽管这些国家在政治制度、教育传统等方面有较大差别,但它们选择和尝试教育券的原因大都与“教育公平”有关。不同国家对教育券的尝试体现了各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对于教育公平的共同关注、追求以及重视。当然,基于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理念,教育券的实践形式也有一定的差别。 根据教育券的提供者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公共资助教育券与私人资助教育券。所谓公共资助教育券是指由政府出资,主要为行政区内符合一定条件的家长提供资金,资助他们为子女选择合适的学校就读。根据教育券发放的标准和对象的不同,公共资助教育券又可以分为收入标准教育券、弱校教育券和特殊学生教育券。这三种形式教育券的发放分别是以家庭收入、学生身处不利学校、特殊学生为标准的。私人资助教育券则是由个人、公司、慈善基金等出资举办,为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资助他们选择更好的学校。 也有人根据不同的教育券计划考虑公平问题的程度将教育券分为“排富性”和“非排富性”两种类型。弗里德曼提出的教育券是纯“无排富性”模式,所有适龄儿童可以获得等面额的教育券,自由选择不同收费标准的学校,不足的部分由学生家长自己支付。这种类型的教育券赋予穷人孩子和富人孩子平等地选择学校的机会和权力。1964年,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尔与怀斯曼(Peacock&Wiseman)对弗里德曼模型进行了修正,主张应将教育券与学生家长的收入联系在一起考虑。美国社会学家詹克斯也提出了补偿性教育券模型,认为教育券应该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克服上学的困难,进而避免不同阶层之间造成社会经济的隔离,他建议给予贫困家庭儿童第二张补偿性的教育券,这就是“排富性”的教育券模型。可见,不同类型的教育券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其致力于教育公平的努力。但是它们的理念和实践却包含有不同的公平意蕴:弗里德曼的教育券模型似乎更关注效率问题,却较少考虑那些涉及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而詹克斯的教育券模型则更多地强调将教育机会均等作为社会的政策目标。 美国的公共资助教育券计划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密沃基市首度尝试。该市是威斯康辛州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它与美国很多大城市一样,大量的教育人口来自低收入和少数民族家庭。且这些孩子大多成绩不佳,有的不到毕业就被迫辍学,有的勉强毕业但成绩很差。这使得他们未来的教育前景非常暗淡。家长们对当地的公立学校系统深为不满,认为这些学校没有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从而使很多家庭的孩子身处不利的教育环境。在一位名为波莉·威廉姆斯的人的呼吁和领导下,该市最终酝酿并创立了全美第一个公共资助教育券计划。密沃基市的做法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其教育券计划也遭遇了很多波折,但直到今日,该市的教育券计划一直在进行中,且参与计划的学校人数和学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密沃基市推行公共资助教育券计划的经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直到今天,美国为数不多的公共资助教育券计划都普遍遭遇了各种形式的阻碍和困难,但在不断地坚持和发展的过程中,这些计划也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私人资助教育券则是由一些大城市的个人、公司、慈善家成立的基金,为那些处于弱势的学生家长所提供的。从1998-1999年间,美国有41个私人教育券计划在进行,有13000名学生参与其中。在2002年,私立教育券计划在全美范围内大约服务于5300万学生中的46000名学生,大约提供了6000万的学费援助,且每一份获准享用私立教育名单的后面还有长长的排队名单。私人教育券更接近于慈善事业,其形式更为灵活,有的资助面向贫困学生,为其提供一定数额的、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教育经费,有的则致力于改善贫困学生就读学校的状况。但客观来看,寄希望于私立教育券来为每一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供质量更好的私立教育是不现实的,只有倡导公共政策改革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答案。 三、几点启示 有人说,判断教育财政体制好坏一般有3种通用的准则:其一是教育经费投入的充足与否,其二是教育资源获得和分配的效率高低,其三就是教育资源获得和分配是否公平。我们也可以把这里的“好坏”理解为合理。换言之,如果一定时期的教育财政政策能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保持较为充足,而教育资源获得和分配不仅效率较高,且较为公平,那么该种教育财政体制就是比较合理的。从入学费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入学费由私人和团体承担的时期,明显属于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随着义务教育体制的逐步确立,人学费开始由国家和政府承担,且承担的比例和额度越来越大,这说明基础教育财政在日益促进公平的同时逐步迈向合理。基础教育的免费对于基础教育财政走向公平只是一小步。进入20世纪下半期,随着时代和教育环境的变化,人们对基础教育财政促进公平有了更多的期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卷计划的酝酿和实践也离不开这种背景。 教育券计划的实施既与20世纪下半期的社会和教育形势有关,也是一种基础教育财政的体制革新。不管是美国的公共资助教育券计划还是私立教育券计划,或是智利、哥伦比亚等国的教育券计划,所有尝试教育券的国家和城市都有着各自复杂的原因和背景,但有一点则是相同的,那就是促进教育公平。推行公共资助教育券的政府力图为促进基础教育的公平承担更多的财政责任,私立教育券的资助者则更多地从慈善的角度考虑,为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家庭子女选择私立学校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而智利的教育券计划则允许学生持与生均经费相当的教育券在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参与教育券计划的学校中进行自由选择。哥伦比亚推行教育券计划主要面向中等教育领域,旨在为拥有各种社会背景的儿童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为他们增加教育机会和择校的权利。 教育券计划推行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尽管其成效还存在各种争议,但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努力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要使该计划真正体现其初衷,需要考虑的问题还很多。比如教育券的发行方面。教育券的发行涉及到中央与地方、公立与私立教育部门的协调与合作,但也要与其他改革措施结合使用,在教育券计划制订、发行数量、面值、方式,以及防止教育质量下降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与探讨。无论是入学费还是教育券,任何基础教育财政的政策对于教育公平的促进都需借助具体的手段和明确的效果来体现,光有一种理念和模式还不足以证明其优劣。必须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等对教育的伤害,防止教育的失衡和异化。要以一种整合的思维来认识和完善基础教育财政政策,实现各政策要素的动态平衡。 教育公平论文:关于高校贫困生教育公平现状和思想教育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互由于贫困引发的教育公平缺失严重影响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以及心理状况,本文着重研究贫困大学生在教育公平方面的现状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问题,进而寻求合适的思想教育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教育公平;思想教育对策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的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这种跨越式发展也伴随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其中作为和谐社会基石的教育公平问题,成为这个时期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招生“并轨”、缴费上学这一举措已在全国各高等学校全面实施,加之全国各地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目前企业亏损面较大、职工下岗人数增加、农民收入低,贫富差距日益明显等因素,使高等学校贫困学生的人数迅速增加,这又使高校贫困生教育公平问题成为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焦点。 一、高校贫困生教育公平现状 所谓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到2005年,各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高达25%,贫困生已经成为高校中引人注意的特殊群体。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他们承载着更重的压力,在享有教育公平方面处于明显的弱势。 1.经济因素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公平 教育的基本权利是保障人人享有平等的基本教育以及平等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基础教育阶段就不能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就读的学校一般教育经费相对紧张、教学设备短缺、师资条件较差,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陈旧,教育质量的低下使他们在教育的起点上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这种不公平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贫困生达到高考录取分数线比例低,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少。上了录取分数线的贫困生,他们在选择就读的高校和专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往往是学费的多少,尽管自己的分数很高,也只能选择农林、地矿、师范等一些收费相对较低的高校或专业,从而失去接受与其分数和能力相匹配的高等教育权利。还有少数贫困生甚至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不得不放弃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机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一位官员尖锐地指出:“如果说高考是进入大学校门不可回避的门槛,那么对于那些贫困家庭而言,大学学费则是另外一道不可逾越的隐性门槛。筹措学费的困难,甚至远远超过高考的困难……大学新生的贫困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超越教育范畴的社会问题。” 2.经济因素导致的受教育过程不公平 近年来,由于国家设立了“绿色通道”,一部分贫困家庭的孩子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进入高等学校以后,经济贫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贫困生的成长和发展,导致了高校贫困生受教育过程的不公平。首先,贫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而贫困生则不得不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勤工俭学,筹措学费和生活费,调查显示:37.3%的贫困大学生有靠勤工俭学补贴生活费的经历,有50%的贫困学生认为贫困对学业的影响较大,因为贫困牵扯了他们更多的精力,造成更加沉重的身心负担,这使他们用于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就相对少一些。同时,贫困生由于经济的拮据,无力购买学习资料或参加一些必要的培训班,甚至连最基本的学习用品都难以保证,从而使他们在教育资源的占有上处于劣势,影响了学习效果。其次,贫困造成他们能力和素质的差异。在巨大的经济压力面前,贫困生在为生活担忧和奔波的同时,往往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应付学习上,从而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养。据调查,有29.1%的贫困生因为怕影响学习而不愿担任学生干部,有17.1%的贫困生因为经济条件限制而不能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这使他们丧失了锻炼自身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的机会,不利于提高自身素质。 3.经济因素导致的就业机会不公平 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然而,许多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困难,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却经常会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家境好的大学生往往拥有丰富的就业资源,能支付起较高的就业成本,就业时选择余地大,容易进入较优越的工作岗位。而贫困大学生就业时选择余地小,他们的就业行为取向显示出迫于生计、更为务实的特点。调查表明:多数大学毕业生希望出国或考研深造,而绝大部分的贫困生则选择直接就业,由于求学期间家庭经济已不堪重负,他们希望尽快就业以分担家庭的负担,回报自己的家人,而出国、考研深造对贫困大学生来说只是不可企及的梦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成本支付能力也相对较差,这也使他们丧失了很多就业机会,同时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资源相对贫乏,就业信息相对闭塞,特别是在目前就业市场还不太规范,用人制度上的不正之风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贫困大学生因缺乏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就业支持,孤军奋战,很多情况下只能是求职无门、望洋兴叹,难以充分和顺利就业,就业质量相对较差,有的甚至毕业即面临失业。 二、当前高校贫困生教育公平缺失引起的突出问题 1.自卑心理 自卑是贫困生最容易萌生的一种心理。所谓自卑,是指面对困难情境时,由无力感与无助感所交织成的一种无法达到目标时对自己的失望心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来自贫困地区的贫困大学生,由于当地教育水平低,经济文化落后,这种客观存在的教育起点不公平,使他们在信息量、知识面、业余爱好及特长等方面与其他同学有一定的差距。一部分贫困生不能以豁达和坦然的心态看待这种差距,而是将这种差距视为对自尊的严重损害,因而常常表现出沮丧、自卑的心理倾向。 2.焦虑心理 焦虑是个体对威胁或潜在威胁的一种本能的反映,常常表现为紧张、不安、彷徨等多种情感体验。贫困生和其他大学生一样情感体验丰富多彩,区别在于他们的种种需要都笼罩着经济困难的阴影。由于家庭贫困,他们承受着很大的经济压力,每年都要为高昂的学费、必需的生活费劳思费神,经常处于一种不安之中。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在缺乏基本的学习、生活条件和身心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学业上感到困难和吃力,从而影响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这就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而一旦考试失败或学业受挫,这种心理特征会更加明显,对父母的负疚,对未来的迷茫,对贫富差距、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不理解,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愉快的体验,刺激着他们敏感的神经和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并有可能因为焦虑过度导致心理防线崩溃,产生反常的行为。 3.自闭行为 趋群性是青年人的天性,贫困生同样渴望交往。但事实上,贫困生很少参加群体活动或社团活动。这一方面是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参加社团活动也需要一定的能力,不少贫困生由于以往埋头于书本,无暇顾及学习以外的文化生活,因此他们与普通学生相比,在文体艺术活动等方面缺乏足够的实践和体验,往往技不如人,因而滋生自卑,逐步淡化这方面的兴趣。所以,在贫富差距的刺激下,多数贫困大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常独来独往,给人以难以接近、不合群的感觉。 三、基于教育公平缺失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对策 1.要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高等教育的不公平是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一部分。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高等院校地区分布虽经调整,但仍不平衡。这些差别就构成了高等教育不平等现象存在的主要社会基础,从而使得在享受教育机会时有的人处于有利地位,有的人处于不利地位,因而也就产生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同时,我们要看到,社会中的不公正现象并非都和高等教育相关,因为高等教育本身承担的义务是有限的。在当前这个转型的社会,高等教育有其积极的功能,但更多的是承担了社会矛盾的“蓄水池”功能,它可以协调矛盾,但不能完全解决矛盾。社会主义条件下,教育机会不公平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现实,深入研究教育机会不公平的各种现象,探讨其原因,探求解决教育机会不公平的对策和途径,尽量减少不公平。 2.加强与贫困生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贫困生的特殊情况,使他们有着一般学生所不曾有过的人生经历,他们渴望被人理解、认可,空洞的道理丝毫也解决不了他们眼前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因此,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必须要有针对性,实实在在地做工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尽最大的努力,全面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从而掌握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动向,定期与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及时地给予引导和帮助。 3.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咨询与指导工作,引导贫困生克服心理问题 高校应针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发展给予具体指导。例如,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人生理想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典型案例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完善个性,战胜自我。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帮助贫困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挖掘、肯定他们的优点、优势,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在激励中使他们树立信心;帮助他们调整心态,让广大同学主动与贫困生交往、交流,使他们克服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积极引导贫困生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克服自卑心理。 4.强化育人环境,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对贫困生来说,心理上的自卑和焦虑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其它问题。因此,学校要十分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深切地体验到社会的支持,培养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贫困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与此同时,高校还要大力宣传贫困生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和积极进取的优秀典型,营造一种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良好氛围。 教育公平论文:高等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摘 要]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起点公平的重要内容,但起点公平不等于教育过程、结果的 公 平。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文化背景差异,往往 会 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平等享有教育教学资源、学业成绩获得公正评价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 本 文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通过对北京地区高校教育管理、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检视,分析上 述诸因素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自我认同、价值观念形成的影响,揭示高校教育环境中 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公平的因素,并就如何在高校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消除高等教育中 的文化偏见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公平;问题;对策 一、问题提出 国内许多研究表明,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受自身家庭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他 们普遍存在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学业成就低下、人际交往障碍等一系列问题。对此,许多专 家在研 究的基础上归因为:人口素质问题、经验与文化上的冲突导致对学校教育的不适 应、经济文化资本缺乏等。但无论何种解释,都离不开对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过程中公平问 题的探讨。尽管在高等学校招生中,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少数民族学生以倾斜和照顾,以尽力 保障其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但这并不能保障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高校后获得真正 的教育公平。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殊的文化背景差异是否得到了重视?学 校是否提供了适切少数民族学生发展水平的,符合其认知特点和个性特征的,能促进其潜能 开 发和能力发展的充分的教育?从教育过程公平的角度,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多元文化 背景差异,寻找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深层原因,正是本文所关注并 试图予以解答的议题。 本文数据来源于对北京地区四所高校的调查:经过多阶段抽样,从四 所高校中随机选取少数民族在读大学生作为样本,并采取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 教 师、学生群体的调查,获得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公平状况的数据。 二、现实检视 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过程公平建立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之上,多元文化教育则为少数民族大学 生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公平提供了理论基础。但要真正揭示高校中影响教育过程公平的不 利因素,必须在调查的基础上充分检视高校教育教学过程。 1.课堂教学 高等教育教学实践是以课程为轴心展开的,课程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方面,课程赋予 了学生潜在的、深层次的教育机会。更具体地说,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评 价如何,体现的是内在的、实质的教育公平问题,这种教育公平是学生的平等权利和平等地 位在课程中的体现[1](P46)。 (1)课程设置。与周围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初入大学时在适应大学课程教学方面遇到更多的困难 。被访谈对象中,很多少数民族学生认为大学阶段课程增多,难度加大,教师的教学方式也 和中学阶段很不一样,更多要靠自主学习。另外,一些来自新疆、西藏、内蒙的学生以前大 多在用本民族语言授课,民族学校就读,汉语水平差。语言障碍导致不少少数民族学生在理 解 、表达方面困难重重,尤其是以“民考民”的方式(即在民族地区用民族语参加高考)进入 大学的学生,在由本民族教师用民族语讲授的专业课课堂上,他们都能够学用自如,但在用 普 通话授课的公共课堂上,他们听起来很费力。很多少数民族学生都提到由于语言障碍,一些 理论深奥的专业课 程对他们来说难度很大,而教师面对全班学生授课,现实中很难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 迫于种种压力,少数民族学生只好把问题留到课后自己解决。 (2)师生互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困难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是否给予他们特殊照顾呢?很多 教师表示由于要顾及全班大多数学生,难以对全班学生都面面俱到。大部 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意识到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但其了解却只停留在表层,比如把其 学业困难解释为大学前教育基础薄弱,把其课堂参与性较低解释为其个人性格内向之类。调 查发现,少数民族学生课堂参与度明显低于汉族学生。但访谈 中少数民族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老师、喜欢的课程,在这些课堂上他们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往往也取得很好的成绩。他们喜欢“有亲和力”、“知识渊博”、“体谅学生”的老 师以及“与现 实联系紧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由此可见,课程类型、教师个人素质直接 影响到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对其学习成绩产生影响。 2.学业成绩 调查发现,在其它难度不很大的课程中,少数民族学生也普遍存在学业成绩不佳的现象。文 化背景差 异、教师期望等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成绩有显著影响。 (1)文化背景。文化背景差异直接导致少数民族学生自我评价偏低,这是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 因素。访谈中发现,很 多少数民族学生在中学都是班级的佼佼者,但来到大学以后却发现自己在同学中不仅失去了 原来“一枝独秀”的优势地位,在很多方面甚至和环境格格不入,环境的变化导致很多少数 民族学生自信心下降,从而不能客观地认识、评价自我。自信心的缺失、文化背景差异是导 致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偏低的重要因素。 (2)教师期望。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业成就有决定性影响。“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成绩不能要求太高,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及格)已经很不错了”,这是 在访 谈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教师大多把少数民族学生的低学业成绩看作很自然的事,并把它归 因于学习起点低、学习动力不足等。很多学校也通过“降低及格线”、“按实际分数的 1.2倍录入成绩”等措施保证少数民族学生能顺利通过学校规定的学业标准获得毕业资格。 而另一些学校则在具体操作中对少数民族学生网开一面,有的学校有“学生不及格科目超过 3门则劝退”的规定,但如果少数民族学生不及格科目达到3门时,学校会经过讨论作出特殊 处理。这样的规定无疑使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压力得以缓解。但这种策 略只是从表面上减轻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分数危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的学业失败并没有得到 根本治 理,相反,学业成绩不高却成为影响他们自信心的重要因素。其实,和降低学业标准相比, 他们更愿意接受“补偿教育”达到和其他学生一样的学业水平。 3.自我认同 (1)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存在人际交往困难。和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有着较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调查表明,87.4%的少数民族 学生 认同本民族文化并引以为自豪。但在人际交往中却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一方面他们为了改 变自身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低教育成就的弱势地位,向上流动动机很强烈,愿意积极学习 汉族的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使自己尽快地融入新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 他们在大学里核心的交往圈往往是本民族的同学,因为在交往过程中,行为模式的不同,导 致他们受人误解的几率远远大于汉族同学。 (2)人际交往受挫是导致少数民族学生自我评价偏低的重要原因。调查中,近34.1%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人际交往受挫”是导致其焦虑的重要因素 之一,而在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因素中,人际关系占很大比重,其影响程度仅次 于学业成绩。 三、对策建议 课堂教学环境适应不良、学业成绩偏低、自我认同不足,这些现象折射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 的教育公平问题没有得到切实而有效的解决。起点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必备条件,但平等地进 入学校本身并不能保证人人通过教育平等地获得同样成功的机会。正如科尔曼指出,机 会均等在某种意义上有赖于学校教育的效果[2]。然而高校现行的头痛医头、脚痛 医脚的急救 式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困难问题,相反还会有很多“副作 用 ”。要真正实现教育过程平等,唯有从根本上变革不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制度、文化 等深层次因素,通过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构建适应不同文化背景学习者的教学体系,减少文 化 偏见、反映弱势群体的文化需求,为全体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学业成功机会。要做到 这一点必须从学校政策、课程设计、教学策略、教师态度等方面着手营造多元、和谐的校园 文化环境。 1.完善学校制度体系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其原则是确定人们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相互合作的基本条 件[3]。对于教育而言,学校制度公正是教育公平的基础,教育管理制度、课程制 度、教学制度和评价制度公平是实现教育过程公平的支柱。 (1)完善少数民族新生入学教育体系。针对少数民族学生适应生活环境困难的状况,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其积极适应。比如在 新生入学教育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遇到的特殊困难,应有针对性 地予以指导,以使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2)完善少数民族学生教学、评价体系。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差、学习中困难多的现状,学校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提高 他们的学习成绩。例如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生汉语、英语基础差是很突出的问题,对此, 可以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开办各种汉语和文化课补习班。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可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多一点肯定评价,让少数民族学生多一点机会享受表扬,以提高 少数 民族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标准也应多样化,学校除了采取降低考核 标 准的措施之外,在奖学金评定中,可以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制定新的评定体系,这样能够激 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更能体现评价体系的科学、公平。 2.构建多元、公平的校园文化环境 (1)营造多元、公平的环境。制度的公正性不仅取决于程序的正当性,还必须获得个体的认同。学校环境应致力于消除各 种形式的偏见与歧视、尊重与欣赏差异,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有公平的学习机会。这 一价值应在学校制定政策、进行学习资源分配、实施教育过程中予以考量,只有这样才能符 合公平正义的原则。学校文化的多元与公平价值体现在学校对不同成员、不同利益集体、不 同意见平等相待,并提供一个彼此平等对话、交流、商谈、乃至思想论争的环境。对于少数 民族大学生而言,参加学生组织、参与课外活动,是加深他们对新的文化环境的认同的有效 措 施。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生力军。高校应积极引导创办 关 于民族文化传统的社团、开展弘扬民族文化的活动,以吸引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如此, 既能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又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 (2)体现对个体成长的关怀。“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4]。在这一意义上,教育公 平的本质也 就在于实践富于人性的个性化教育。教育公平要求人们为那些能力各异的学生提供适合其需 要的学习机会,促使其天赋、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换言之,只有承认差异、适应差异的公 平 才是真正的公平,而完全一致地对待具有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表面上的公平,实质上是不 公平。因此,公平发展只有在适应每一个人的个性差异的时候,才不至于导致划一主义,不 至于使公平变成一纸空文[1](P47)。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由于其独特的生理、 心 理特点及文化“烙印”,要求学校给予更多的关注,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和个性化教育。 3.多元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1)培养教师实施多元文化教学的能力。教师是多元文化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课堂驾驭能力、与学生交流的程 度和技巧无一不深深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个教师是否具备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并 能自我觉察是否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赋予不同的期望与态度,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 能否真正享有教育公平。许多被调查的对象都谈到教师对自己的影响很大,教师如果在课 堂上与学生有 较多交流,既能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其 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少数民族学生从小接受本民族文化、习俗的熏陶和影响,意识中都带有本民族文化模式 和价值观念的烙印。进入大学之后,环境的差异使得他们在课程学习、人际交往中产生种种 不适应。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是造成他们与汉族大学生之间交往障碍的主 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非民族高校的汉族大学生缺乏对交往对象民族身份的关注,或存在 各种各样的顾虑,加剧了少数民族学生为新环境中人际关系难处理而烦恼,造成人际交往方 面的心理冲突。这容易使他们将自己的交际圈局限在本民族的学生中。因此,培养包括汉族 学生在内的高校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往能力的任务不仅重要而且紧迫,这既是多元 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途径。 教育公平论文:浅谈英国学校增值性评价模式对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增值性评价 教育公平 学校评价 多元模型 论文摘 要: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实现教育公平对促进我国教育发展、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传统单一的学校评价指标片面追求统一的标准,不利于推进教育公平,英国的学校增值性评价模式对推动我国教育公平的启示有:明确影响因素,推进教育机会公平;关注教育过程,推进教育过程公平;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推进教育结果公平。 一、引言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的整体发展需要,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关键性问题,它不仅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具体指标,更在深层次上集中体现了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宗旨。“十一五”期间,我国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标。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教育起点公平主要是指学生入学要做到有教无类;教育过程公平即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同样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实现教育起点公平与教育过程公平的目的是为了最后达到教育结果公平。一直以来,教育领域都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教育起点公平与教育过程公平两个阶段上,最后通过监控与评价教育结果来考察教育公平的实现情况。 目前,对教育结果的评价通常使用“及格率”、“达标率”、“升学率”等指标。这种终结性的评价方法在评价目的上偏重于选拔功能和鉴定功能,忽视了教育结果对驾驭教育起点公平和教育过程公平的作用。此外,这种评价方法在现实中的使用也导致了许多教育问题的出现。具体表现为: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将工作重心从提高教育质量转为抢夺优秀生源;有些学校由于生源不好导致教师自暴自弃,丧失工作热情,对学生的教育敷衍了事;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只关注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了那些成绩中等和成绩不良的学生,不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面对客观存在的生源差异、教育资源投入差异等问题,只看教育结果的评价方法,其本质是将教育公平看作结果上的绝对平等,这是有失偏颇且无法实现的。教育结果公平,是指要使所有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也就是我们一贯倡导的人尽其才。教育结果公平不是让所有学生最后都有相同的发展类型和发展水平,而是要使每个学生都达到他们应该达到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取得学业成功。英国特色学校促进会提出:“好的教育能教人变好,好的教学能改变人的生活。教育好一个孩子,你就给了他一个机会。教育不好,他可能一生都得不到一个机会。”新加坡教育部长最近在“让每个孩子都成功”的报告中提出:“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当期待学生的某项潜能得到激发,同时应想尽办法让能力不同的儿童都取得进步。”这些都有助于引起我们对教育结果公平的关注。 二、英国学校增值性评价模式介绍 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使用学生升学考试的原始成绩来评价学校教育的质量,引起了广泛的批评和争论。随后,基于对依据学生升学考试的原始分数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弊端的认识,英国在1992年提出了“学校增值性评价”理念,并于2002年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推行了这种评价模式,这期间英国还在其他地区进行了试点。最终,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学校增值性评价模式。 1.对增值概念的界定 增值概念是建立在学校教育可以使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假设基础之上的,与学生的原始成绩相对应,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在考虑学生之前的成绩的基础上,某一所学校的学生与全国类似学校的学生相比,取得的相对进步情况。为了测量学生学习的进步情况,必须要有学生在某一段时间之起始点的学习能力(例如,进入小学或中学时的学习成绩)信息,以及学生在该段时间结束时的学习成果(例如,在小学或中学毕业时的学习成绩)信息。其中,学生在某段时间之起始点的学习能力信息,也叫初始成绩或前测成绩。随着学生接受学校教育时间的增加,人们会预期学生的成绩会有所提高。因此,“增值”表示学校教育使学生学习成绩超过预期成绩的部分。增值性评价的目的是评估某一所学校的学生在某一段时间内与另外一些学校的相似的学生群体相比,所取得的相对进步情况。换言之,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是指在那里学习的学生学习进步的幅度超过平均水平的学校。 由此,增值分数可以为教育部门提供有关学校教育质量方面的更为有意义的、科学的、精确的证明资料。同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教育部门可以思考和反思其在政策上和资源配置上的有效性。 2.增值性评价的统计模型 在教育实践中,影响学校教育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来自教育系统自身的因素包括资金投入、师资、教学管理等;来自教育系统无法控制的因素包括学生的先前知识储备,学生的家庭背景,学生的性别、种族等。增值性评价是通过比较学生实际的学习结果与预期获得的学习结果之间的差异,并从中剔除学校不可控的因素之后,评估学校自身因素对学生成绩增值的影响。因此,从对比学校教育结果的目的出发,建立增值性评价的统计模型应该考虑以下两个因素:1)应考虑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情境因素;2)应充分考虑分层数据结构对建立统计模型的影响。学校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存在着多层结构或者是嵌套结构,如学生嵌套在班级、班级嵌套在年级、年级嵌套在学校等。因此,应充分考虑以上分层数据结构对建立统计模型的影响。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2004年10月,研究者开始使用多元模型(contextualized value added model)对学校的教育结果进行增值研究。多元模型是基于统计学中的回归方法及在回归方法基础上的多水平分层技术建构的。 多元模型通过估计观察值与期望值之间的残差值来表示学校自身对学生进步的影响。观察值指的是学生的实际成绩水平,期望值指的是以该学生先前成绩为分析的基线所预测出的学生成绩水平。残差值可以解释为,某位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进步的“增值”。经由多元模型而获得的残差值,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关学生所取得的相对进步情况的统计测量方法。 这种方法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将多种影响因素纳入到统计模型中加以分析,如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线、学生的家庭背景信息等,从而提供了一个比单一考试成绩更为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此外,多元模型能够准确地分析连续几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并预测学校增值分数的变化趋势。最后,多元模型不但可以将学生嵌套于学校的特性纳入数据分析中,还可以同时考虑学生和学校两个层次内部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跨层变量间的关系,分析影响教育结果的不同因素的重要程度及其交互作用。其缺点是对统计学知识要求较高,且计算复杂,对教师和家长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3.增值性评价中变量的选择 要评估学生在一段时间之内的学业进步情况,不仅需要有学生在该段时间起点的学习成绩,也就是学生的前测成绩,还需要有学生在该段时间结束点的学习成绩,即后测成绩。另外,还要收集学生个体变量和家庭背景变量,这些变量虽然不能被学校所控制,但是却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学习的相对进步有影响,会导致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结果产生偏差。因此,需要将其作为统计分析中的控制变量。在运用多元模型对学校教育的结果进行增值性评价时,英国学者通常考虑的变量包括学生的前测成绩、后测成绩、学生的背景变量、学校的背景变量等。 学生的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是指同一学生群体前后两次的考试成绩。学生的后测成绩可作为结果变量,前测成绩因为代表着学生的起始能力水平,属于不受学校控制的因素,但其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结果。因此,可将前测成绩作为影响学校教育结果的控制变量。 根据先前的研究,影响学生成绩的学生背景变量主要包括学生的贫困情况、学生所在地区的贫困情况、学习的辅助要求、特殊教育需求、流动性、性别、年龄、种族等。因此,在统计分析时,这些影响学生成绩的学生背景变量应成为评估学校教育质量的控制变量。 同样,根据前人的研究结论,在影响学生成绩的控制变量中,在学校水平上我们选择了学校先前的成绩水平和学校先前成绩的差异水平2个变量。 因此,增值性评价模型中的控制变量包括10个学生水平变量和2个学校水平变量,通过建立多元模型评估来自学校的因素对学生学习进步的影响。 4.增值性评价结果的应用 英国政府通过提供每一年学校的增值分数,为家长和公众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学校也可以利用政府提供的增值数据进行自我评估。例如,检查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成效、找出影响增值的可能原因、制订和推行改善计划、订立具有挑战性和可行性的目标等。学校还可与家长分享自评结果,促进家校合作。 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可以通过学校的增值分数来证明资金分配的正确性。此外,增值分数还可以被用来筛查需要特殊关注的学校。例如,对增值分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学校应给予格外的咨询支持,而增值分数高的学校应与其他学校分享成功经验。 增值性评价的结果也可以用来考察政策改革或创新本身的有效性。比如,正在进行政策创新的学校,其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增值分数会相对偏低,与某一年的增值分数相比,增值分数的变化可以更有效地说明政策本身的适用性,即这种年与年之间的增值分数的变化表明了接受政策创新的学校和未接受政策创新的学校相比所取得的相对进步情况,同时也表明了接受政策创新的学校在政策创新前后所取得的相对进步情况。此外,通过在政策创新上使用增值性评价的统计模型,使得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资源的配置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以增值指标来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在英国已经实施多年。增值性评价的最大优点是充分考虑了学生能力、家庭因素及学校因素,通过统计学方法将学校因素从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诸多因素中分离出来,实现了对学校教育结果的“净”影响的评价。这种评价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反映每一个学校的教育结果,有利于学校内和学校间的资源配置。英国通过推行增值性评价,有效地遏制了学校间对于生源的争夺,提升了生源较差学校的信心,促进了学校间的均衡发展,进而推进了教育结果公平的实现。 三、增值性评价模式对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启示 当前,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维护和推进教育公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目标。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除了以政府为主导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之外,通过评价引导学校均衡发展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科学的学校发展观,公平合理、科学全面地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对全面推进教育公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的增值性评价模式对推进我国的教育公平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明确影响因素,推进教育机会公平 可将学生入学时与毕业时的成绩差异,或者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变化情况,看做是学生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英国的学校增值性评价模式中,被纳入模型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学生接受特殊教育的情况、贫困情况等信息。虽然在评估学校教育结果时,需要将与学校教育无关的影响因素分离出去,以便获得对学校教育效果的“净”影响的评价,但是,我们从中可以发现,这些因素仍然会影响学生的进步。也可以这样认为,受教育者的先天资质及家庭环境会影响到学生受教育的结果。不同的学生群体具有不同的需求,这是研究教育公平理论和制定相关政策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不但要确保人人都能接受教育,而且要使人人都能接受适切的教育,要正视个体的差异性,为其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关注教育过程,推进教育过程公平 教育公平的核心是教育过程的公平,即确保在教育过程中,使每个学生个体都能受到同等的对待。而以原始分数为评价指标时,为了追求升学率和优秀率,学校和老师往往更加关注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时甚至出现按成绩分班、将学校最好的教师配给最好的班级这样的极端情况。2006年9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新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评价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增值性评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法。因为,增值分数是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结果与其教育起点分数相比的学习增值的总体反应,把增值分数作为评价指标,将会把学校和教师的注意力从之前的只关注尖子生引导到关注全体学生,给予每个学生同等的关注,为其提供同样的学习机会,将教育公平落到实处。 3.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推进教育结果公平 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将学校的办学条件、学生的升学率、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评估学校教育水平的核心指标,这样的做法导致教育资源和资金投入流向了那些升学率较高的学校,使得学校之间的发展不均衡。新的《义务教育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把促进学校均衡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因此,有必要改革现有的学校评估方法和理念,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应该体现在学生获得的实际进步大于根据其初始成绩所预期的进步上。把学校增值分数作为评估指标,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结果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的增值分数,就会不断探索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变量和因素,寻求提高学生进步幅度的方法,进而推进教育结果的公平。 总之,英国的增值性评价把学校对学生进步的影响作用作为评价标准,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更加客观、科学、准确。借鉴英国增值性评价的经验,结合我国学校评价的实际,尝试将学校增值性评价指标纳入到我国现有的学校评价指标体系中,从而提供教育质量的科学监管标准,促进学校均衡发展,从评价体制上,维护和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公平论文:对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教育公平实践主体的启示 [论文摘要]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认为,交往是一种主体间行为,它是行动者个人之间的以语言为媒介的互动,它注重“主体间”对话的分析,倡导交往行为合理化,强调主体之间平等自然的对话。在教育公平的实践中,作为教师的教育者与作为学生的受教育者之间实施双向平等交往模式,有利于实现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二者之间的和谐交往和发展。 [论文关键词]交往行为理论;教育公平;实践主体;启示 交往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交往存在于人的一切社会活动之中。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展开的,教育公平实践是主体与主体之间所构成的一种交往活动。在教育公平实践中,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之间的交往。 一、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交往主体间平等关系的规定 当代德国最负盛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行为理论”,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其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规范基础,以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结构转型问题。哈贝马斯认为,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未能认真对待现代哲学和社会科学成果,而一味沉醉于工具理性批判之中;拘泥于文化与意识形态批判,而没有对复杂的现实社会进行经验分析;未能扬弃黑格尔的理性概念,仍然把理性看作是一种先验的力量,不能把握理性的真正意义。他认为,公共领域结构转型的直接结果就是交往行为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们的交往关系呈现病态,如交往的物质利益泛化,沟通和理解产生障碍等;二是交往的风险性增强,原因是现代社会的高科技、核战争等对人类生存构成一定的威胁;三是交往的空间范围不断缩小,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专业领域的分化形成以功利主义为价值取向,正在破坏交往行为赖以存在的基础——生活世界。 哈贝马斯认为,整个人类生活的世界共有主观世界、社会世界和客观世界三种类型。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间出现的矛盾使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全面异化,因此,只有规范和重构公共领域,重回生活世界,才能使资本主义社会继续前进。哈贝马斯在《交往行动理论》中对行动与合理性概念进行了规定,提出了行动与合理性理论,并区分了四种行动类型:第一种是目性行动;第二种是规范调节的行动;第三种是戏剧式行动;第四种是交往行动。前三种行动分别对应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第四种行动比其他三种在本质上更具合理性,因为它考虑了所有这三个世界。因此,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概念具有理解的功能、合作的功能、社会化功能和社会转型功能。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是一种主体间行为,它是行动者个人之间以语言为媒介的互动。行动者使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作为理解其相互状态和各自行动计划的工具,以期在行动上达成一致。相互理解是交往行动的核心,而语言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交往行为是一种“主体一主体”遵循有效性规范、以语言符号为媒介而发生的交互性行为,其目的是达到主体问的理解和一致,并由此保持社会一体化、有序化和合作化。哈贝马斯强调,人从来就是社会的人,社会人不能脱离种种交往关系,而必须生活于各种交往行为的联系之中。可见,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试图以其“交往行动”概念来说明人类社会进化问题,这是他创立该理论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既然是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交往行为一定是两个以上主体之间产生的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其次,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以符号或语言为主要媒介。最后,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主要形式是对话,主要通过对话以达到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一致。 二、教育公平实践主体平等交往的实现 教育公平问题是人们对教育发展的一种价值评判。从不同的角度看,教育公平涉及不同的主体。一般认为,在教育公平的实现过程中,责任主体是政府。实践主体是自由自觉发展的人,这里的“人”体现在现实的教育公平中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即教师和学生。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我们分析教育公平实践主体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启示。在哈贝马斯看来,交往行动就是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交往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相互关系,其目的是达到主体之间的理解和一致。交往行动所涉及的至少是两个具有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为达到相互理解而进行的交往,是双方基于自愿和尊重的交往,这是教育公平实践主体之间平等交往得以发生和实现的前提。在教育公平实践中,作为教师的教育者与作为学生的受教育者实施的是双向平等交往模式。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并成为能进行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同时,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又能更好地提升教育实践的品质,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美国教育家s·鲍尔斯认为,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至少有三种重要的职能:一是将青年人整合到社会及各种成人角色中的社会化的功能;二是促进社会平等化的职能;三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自我完善的功能。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教育公平对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特别注重“主体间”对话的分析,它倡导交往行为合理化,强调主体之间平等自然的对话。 用相互主体性统摄教育公平的过程,首先,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这充分体现在教育公平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关系涉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知关系、情感关系、伦理关系等具体内容。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建构,即教师负有帮助学生增强自我价值感和追求成功的责任,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而学生自主地学习、积极地完善自己,全面地发展自己。其次,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同时作为教育公平的主体,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教育者只能是对话者、组织者,而不是受教育主体的统治者。在实现教育教学活动公平的过程中,只有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必须通过双向平等的交往和对话,才可以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才能实现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之间的和谐交往。 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有着多种社会交往关系和方式。教学活动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的交往。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往,但更重要的是二者主体间的直接交往。如果没有直接交往,没有言传身教,教育主体就难以使受教育主体得到主体性的更好培养和升华。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相加,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逐步由师生互教互学所代替,即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师生间的对话,意味着师生的共同参与,意味着双方主体性的相互建构和提升,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主体性得到提高的过程。 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实现对话。尽管学生在课堂交往行为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主体差异,但并不妨碍师生双方的直接交流和平等交往。通过这种直接交往,实现了师生互动、信息互通,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以达到互相提高的目标。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师生间直接展开了民主对话、自由交流,学生的个体创造性、学习能动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教师潜在的主体意识相应得到了提升,主体与主体之间形成了交互主体性。 因此,主体间直接的平等自然的交流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在交往的过程中,双方主体要相互理解。这里的“理解”,即是哈贝马斯所说的“理解”,它不是反映认识活动,而是指一种双方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而理解的过程就是交往者为达到“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达成共识、取得一致”的相互作用过程,二者之间是一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作为教育公平实践的主体,人与人的交往是人作为“人”的类的价值的基本需求,而教育是人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寻求和建立主体间的关系,发展主体的主体间性,是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是教育公平的内在驱动力,是人的心理需求,而且更是基础性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交往是人类本身进化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交往行为的普遍合理化构建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三、教育公平实践主体平等交往的意义 从上述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可知,在教育公平的过程中,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实施双向平等交流,形成了交互主体,从而使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提升。也就是说,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培养了人的主体性,进一步促进了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主体之间的融合,另一方面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首先,教育公平有助于培养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普遍的根本特征,是一切正常人的一种共性,但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主体性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得到发展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的特性。主体性是人性的精华,人的主体性不是先天赋予的,也不是逻辑设定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过程,既是受制于社会历史发展水平的实践过程,又是人自身素质和能力不断得到显现、开发和拓展的过程。可见,人的主体性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人的主体性的提升必将把社会实践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而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既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又是人的主体性提升的社会条件,社会发展水平愈高,人的主体性内容就愈丰富。在教育公平中,主体性的发展体现了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公平程度越高,人的主体性就越会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对教育公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人的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与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具有一致性,离开了人类的发展,人的主体性发展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础。“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作为生命的个体存在,人们必然需要物质生活资料。马克思曾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人的自然性对人的主体的培养发生着重要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最初的动物中,主要由于进一步的分化而发展出无数的纲、目、科、属、种的动物,最后发展出神经系统获得最充分发展的那种形态,即脊椎动物的形态,而最后在这些脊椎动物中,又发展出这样一种脊椎动物,在它身上自然达到了自我意识,这就是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 因为人的自然性直接决定着人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满足这种需要必须由人的意志自主地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人充分发挥着自身的自主性、能动性。马克思还指出,人的社会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而这种社会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个人是怎样的,这种社会联系本身就是怎样的。”马克思强调,不应用人的社会性来抹杀人的主体个性的正常发展,因为社会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由无数个具有丰富个性主体的人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里,人的社会性为教育公平实践主体提供了前提条件,离开了社会和社会的人,教育公平就无以存在。 人不仅具有自然性、社会性,更重要的是还具有意识性以及主观的精神意识。由于人具有意识性,才将人的劳动与动物的劳动根本区别开来。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要考察的是专属于人的劳动,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但是这种服从不是孤立的行为。除了从事劳动的那些器官紧张以外,在整个劳动时间内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由此可见人的意识性对人的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性。人一旦失去了意识,就离动物比较接近了。人的意识性来自于人的大脑指挥系统,是意识使人成为主体,使人能够与社会相伴而生。马克思指出:“意识到必须和周围的人来往,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这个开始和这个阶段上的社会生活本身一样,带有同样的动物性质;这是纯粹畜群的意识,这里人和绵羊不同的地方只在于:他的意识代替了本能,或者说他的本能是被意识到的本能。”“人的意识性使人在面对客观世界的时候积极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人能够引导自身去创设一个人为的世界。可见,人的意识性包含了强烈的人的自我意识,有了意识性,人就能够以自身的自我意识去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袁贵仁教授认为:“生活要求人不仅要认识外部世界,而且要认识自己。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人不仅处于认识外部客体的过程,而且也在认识作为一个有感觉并能思维的生物的自我本身,认识自己的理想、利益和道德品质。人把自己从周围世界中抽出来,就可以看清楚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看清楚自己在感受什么、想什么和做什么。由此出发,人类就开始了由自在向自为、由生物本能向自由自觉发展的历程。正是自我意识开辟了人类自我控制、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的根本准则。” 如果人不是社会的人、有意识的人,而是一个孤立的存在物,那么,社会就可能是死水一潭,教育就不复存在,教育公平就无从谈起。正是因为人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和意识性,人与人之间才会存在平等交流、合作友好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教育公平实践主体得以交往的社会基础,因为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的行为交流总是在语言和理解的基础上发生的。人与人之间如果失去了交流、合作,就无法进行充分的沟通和理解,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之间就无所谓发生交往与平等对话,主体性也就无法产生。在教育机会公平、权利公平的前提下,人会意识到自身的社会性,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没有被社会忽视,感到是实实在在地存在,其主体意识有所提升;在教育活动的组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公平、民主的存在,势必大大增强受教育个体的主体性,最终为走向教育结果的公平奠定基础。这是人的主体性的提升,也是人的价值的实现。 教育公平作为调整社会道德、调整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之间关系的手段,是提升人的主体性的重要准则。这里,个体主体性的发挥显然促进了民主、平等的教育过程的形成。具有主体性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作为具有平等人格的独立个体而存在,他们可能在知识的多少、能力的层次上有差异,但是在独立思考、自由抉择、实践方式上却是没有差别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都将把自己当成一个不可替代的、有着独特价值的独立个体,凭借着积累的知识自由地表达见解、开展学习,师生之间进行民主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在教育中,理想的教学应是一种对话、一种互动,应“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与教育的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教育者不是塑造被教育者,而是启发、引导、发展他们的内在力量,使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将社会的要求内化到自己的心理结构中,从而更好地建构其主体性;而受教育者也不是被动地被塑造,而是基于自身的需要和选择来主动地发展自身,在与教育者真诚的沟通中实现自我的完善。正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双向交流,使得教育的过程成为人对人的主体间心灵交流的活动,成为充盈着民主、平等氛围的自由对话,成为了真正使师生都得以发展的过程。因此,他们共同参与教育活动,又进一步促进其主体性的共同建构。 教育公平论文:浅论教育过程公平视角下的“教体结合” 论文关键词:教体结合;体教结合;教育过程;教育公平 论文摘要:回顾“体教结合”到“教体结合”的发展历程,以教育过程的公平为视角,认为教育必须回归“教体结合”中的主体地位;“教体结合”的终极目的是育人;“教体结合”要关注包括运动员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提出淡化金牌意识、明确学校责任、建立政策导向、保障教育过程平等、合理分配体育资源等建议。 “教体结合”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体教结合”,因为后者是当前体育界议论的热门话题。把“体教结合”作为体育部门的主要工作,着眼于为我国竞技体育培养和输送高水平运动员,乃是当前的主流观点。提出“教体结合”,意在唤醒教育部门在“教体结合”中“教”的主体意识,关注教育过程的平等,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以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为包括运动员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服务,将“教体结合”真实地融入到学校体育工作之中。 1从“体教结合”到“教体结合”:教育主体地位的回归 我国竞技体育体制长期奉行的业余体校、地方队和国家队的“三级体制”,以其相对封闭、独立,专业化程度高、力量集中的优势,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体育人才。然而,这种体制的最大弊端在于运动员过早开始专项化训练,影响了学业,文化素质偏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政府已无法做到完全依靠行政命令和计划手段安排运动员就业,而退役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又使其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很难找到切合自身的工作岗位。由此,逐渐暴露出退役运动员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影响了运动员个人的职业生涯,也成为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体育部门就开始与教育部门合作,出台了系列“体教结合”政策,并开始了卓有成效的实践。1987年1月,原国家体委、国家教委联合发出《关于著名优秀运动员上大学有关事宜的通知》,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前3名和世界纪录创造者可免试进入高校学习;同年4月,原国家教委了《关于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的文件,首次确立了51所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学生的试点学校[1]。此举意在通过大学“补偿教育”,为退役运动员寻求出路,但往往只有一些著名运动员才能够“体而优则学”。即便如此,相当数量的运动员基本上还都在国家队或省市专业队训练,只是在学校挂个名,即使拿了文凭,也因为没有真正学到知识,不被社会接受。 1995年教育部下发《关于部分普通高等院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通知》后,清华大学跳水队、射击队,上海大学男子排球队率先成立,通过建设高水平运动队,高校开始了“体教结合”的具体实践[2]。建设高水平运动队旨在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和体育资源,即发挥高校在普通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体育系统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实现运动员学生在文化教育和竞技水平方面的双丰收。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标志着“体教结合”政策有了显著的发展,高校也已不再局限于为运动员提供补偿性的文化教育,而成为培养竞技人才的场所。自此,“体教结合”的重要意义不仅限于解决优秀运动员的文化课问题,还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体教结合”并未如偿所愿地实现其既定目标,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中逐渐暴露出“学训矛盾”。在学习和训练两者之间,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和运动员学生都会毫无疑问地选择后者。体育部门视高校为培养竞技人才的场所,金牌才是衡量竞技体育的标准;教育部门视运动员学生为提高学校知名度的筹码,金牌才是对学校荣誉的最大贡献;运动员学生因比赛成绩而享有特权,金牌才是优待得以维持的保证。由此可见,虽然“体教结合”有“体”和“教”两个主体,但“教”一直处于从属地位,是为“体”服务的。因为,“体教结合”的内涵,不论是训练与文化课的结合,还是教育资源与体育资源的结合,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如果不跳出竞技体育窠臼,“教”就无法成为“体教结合”的真正主体,“学训矛盾”也必将长期存在。 进入21世纪后,“体教结合”的形式逐渐多样化,与教育的结合也日益完善,如大学办高水平运动队,二线队进入中学,三线队进入小学等。然而,与大运会水平越来越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大中小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却呈连年下降的趋势。人们不禁发问:难道学校竞技水平的提高要以牺牲普通学生群体的身体健康为代价?学校是否存在“重竞技、轻群体”的现象?“教体结合”开始见诸报端,且相关报道越来越多。“体教”“教体”前后颠倒,是文字游戏、故弄虚玄,还是意味着某种变化?“体教结合”立足于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运动员。“教体结合”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关注健康,将体育作为全体学生的普遍性教育;另一方面,先教而后体,强化运动员学生的学生身份。可见,“教体结合”已从“体教结合”的单方面关注运动员学生发展到关注所有学生,从服务于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到以人为本,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什么才是真正的“教体结合”?某位教育官员曾有过一个形象的说法:一所学校里有读书的孩子练体育和搞运动的孩子在读书共同存在的状态才是“教体结合”的要义。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出多少金牌,而是培养了多少体魄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才。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既能感受到身边搞运动的同伴的顽强拼搏精神,又能使其不“孤立”起来,仅仅只是“四肢发达”的运动员,在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交流,在分享快乐与共担责任中体会体育的精神所在[3]。 “教体结合”意味着作为主体之一的教育已不再是对体育的随动,而是要主动担负起其相应的责任,培养符合教育标准的运动员学生,发挥学校体育育人功能,实现主体地位的回归。 2从教育公平视角审视“教体结合”的终极目的 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是为了走出一条学校培养体育人才之路,举办大运会也主要展现的是这方面的成果。在第八届大运会上,篮球和排球前4名的队伍都来自甲A的球队;一些项目的个别运动员没有在学校上过几天课,却也代表高校参赛;参加比赛的一些选手目的就是争金牌,完成任务即走人[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大学生体质连年下降,中小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可以说,这些不和谐的现象给“教体结合”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教体结合”的终极目的必须澄清。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界探讨的热门话题。近年来,随着个体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和权利平等的日益完善,对教育公平的理论研究也从关注“准入平等”向“过程平等”过渡,在保证起点平等的底线公平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保障教育过程的平等,即均衡地分配教育资源以及提供平等的教育质量[4]。 2.1运动员的教育过程公平 经过20余年的实践,“教体结合”通过“校体结合”、“学校运动队”、“一条龙”、“社会力量办学”、“三位一体”等多种形式[5],整合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资源,为运动员学生提供了接受常规教育的机会,保证了运动员学生同普通学生一样得到“准入平等”。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学生运动员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加之还要将相当大的精力投入训练和比赛,“学训矛盾”突出,他们即使获得了准入资格,也无法享有和普通学生同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即使拿到毕业证,也无法凭借所学专业就业。因此,就“教体结合”而言,应将更多的关注眼光投向运动员学生教育过程的平等。在“加分”、“免试”、“免修”、“补考机会”的语境中,学校丧失了所应肩负的教育责任,运动员学生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光,教育泯灭了神圣的育人价值。要解决运动员学生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体结合”的终极目的。高水平竞技运动日趋职业化,竞技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其成败的关键,以金牌为终极目的已不足为奇。而在学校中开展的竞技运动,包括高水平运动队要有别于高水平竞技运动,运动员学生的学生身份必须得到澄清和首肯,“体”要在“教”的基础上发展,育人重于金牌。正如赵沁平所说:“体育竞赛本身以夺取金牌为目的,但在大运会上,竞赛、金牌应该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们参加大运会更重要的方面在于加强国际交流,展示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和风貌,增进选手之间的交流、友谊和了解。”[4] 2.2普通学生的教育过程公平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竞技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运动员学生,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关于“体教结合”的主流观点。研究“教体结合”,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它的另一层面——普通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教育过程公平原则强调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对中小学校运动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过分关注是否会造成学校体育资源的分配不公,进而忽视普通学生的接受体育的权益。应该指出的是,学校的体育资源既包括经费、设施、器材等硬件条件,也包括师资、政策、舆论等软件条件。教育过程的公平并不是要在运动员学生和普通学生之间实现经费的平均分配,而是强调关注度的平等。针对目前学校体育中存在的“重竞技、轻群体”的现象,首先要解决的是学校主管领导对于校内竞技和群体的态度问题。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竞技与群体必须在校内协调发展。“教体结合”的终极目的是育人:一方面,学校要培养出一批具有高文化素质、能在国内外赛场上有夺牌竞争力的运动员学生;另一方面,学校要在普通学生中输入体育精神,增强其体质,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好了,才能说“教体结合”取得了成功。 3实施“教体结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转变思想观念,淡化金牌意识。 “教体结合”的终极目的是育人,要求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和大中小学校转变观念,消除功利思想,充分肯定运动员学生的学生身份,全面育人;学校体育应着眼于全体学生的体质和身心健康,传播体育文化,推动体育运动开展,而不应该演变为“金牌至上”的纯竞技体育训练和比赛。 2)明确学校责任,关注教育过程。 教育过程的平等既关注运动员学生充分享有完全的教育过程,也追求普通学生享有其应得的充足的体育资源。学校将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以教育的主体身份实践“教体结合”应是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之重。 3)建立政策导向,规范学校行为。 “教体结合”不仅是体育行政部门,更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重点。作为“教体结合”的管理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应通过制定合理的教育政策法规、建立恰当的学校体育工作评价体系,指导并规范学校行为,为“教体结合”在学校的顺利实践提供制度保障与监督。 4)保证教育过程平等,制订特殊学习计划。 提供教育过程的平等,并不是否认运动员学生与普通学生在学习时间、基础、精力、态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要实现教育过程的平等,必须承认差异,并为运动员学生制订特殊的学习计划,如延长学制、弹性授课时间、课后辅导、就业指导等等。 5)合理分配体育资源,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学校体育要关注全体学生,在普通学生和运动员学生之间合理分配体育资源,引导普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激发其参与热情。比如,定期组织由普通学生参与的校内或校间的体育比赛、建立贴近普通学生爱好的体育俱乐部等等。 教育公平论文:有关教育公平的探讨 摘 要 促进教育公平是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着教育不公的现象,在某些领域还很严重,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分析了我国教育公平现状的基础上,对推进我国教育公平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市场经济 教育权利 教育机会 1 教育公平的内涵 《辞海》对“公平”是这样定义的:“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性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种表现,是一定社会给予全体社会成员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当时、当地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的一种教育发展状态。事实上,教育公平应至少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 教育权利平等是指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这项权利已经列入我国宪法和教育法,受法律保护。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教育的法权的平等;二是接受国家义务教育的权利平等;三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主要包括入学机会均等、受教育过程平等、三是学业成就均等。 2 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 2.1 受教育机会的公平问题 首先,在基础教育领域,适龄学生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一方面小学和初中的适龄学生入学率还没有达到100%,2003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65%,其中男女童入学率分别为98.69%和98.61%。另一方面初中辍学率还很高,2001年这一比率达到了3.12%。其次,在高等教育领域,没有严格执行公平竞争的原则。由于各地区划定的高考分数线的不一致,使不同地区的学生面对同一张考卷,跨入高等学府的门槛却不同。如2004年,山东省高考分数线,文科重点线600分,理科重点线606分;而吉林省的文科重点线为501分,理科重点线为492分,两地高考分数线相差百余分。另外,由于高校收费过高,也同样使许多学生丧失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再次,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不公平。这里的弱势群体包括贫困学生、女性、流动人口子女、残疾人等,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女童和流动人口子女。偏远地区尚存的男尊女卑的观念造成了女童失学率远高于同龄男童。而那些随父母一起进城的儿童要么由于缴不起昂贵的“借读费”而沦落到“民工学校”,要么干脆失学在家。我国流动人口中,18周岁以下的流动人口达1 982万,其中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孩子有9.3%处于失辍学状态。 2.2 教育过程中的公平问题 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讨论。客观方面主要指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在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中,投向不同地区的比例是有很大差别的,总体来看,投向东部地区的教育资源最多,中部其次,而西部最少,投向城镇的教育资源要比农村多,有数据显示,这一差距还有继续拉大的趋势。主观方面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平等的对待不同的学生。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选择性的提问一些学生而冷落另一些学生,或在任命学生干部、评选三好学生以及编排座位时给予某些学生特定的“照顾”,这些行为都会直接导致教学过程的不公平。 2.3 教育结果的公平问题 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最终都将体现在教育结果的公平方面。我国存在着教育结果不公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资源投入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教育质量不同。突出表现在西部地区的教学质量明显低于中、东部地区,贫困地区的教学质量明显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其次,女性学业成功率低于男性。尤其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女性入学率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逐步降低。再次,不同家庭环境的学生成功机会不同。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的经济条件都是影响学生成功的重要因素,有数据显示,来自干部家庭和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他们学业成功的机会要比来自农民家庭的学生的学业成功机会高得多。 3 对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建议 3.1 财政支持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我国实行的是科教兴国战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把教育放在了重要地位,但是,与此国家战略不符的是,我国教育经费的增长却明显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而且在这样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中,又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例如,在我国财政预算教育经费中,对于高校的拨款增长最快,高中次之,义务教育最少。“九五”期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对普通高校拨款增长最快,从1995年197亿元增至2000年的504亿元,增幅为155.8%;对普通高中的拨款从1995年的71亿元增至2000年的159亿元,增幅为123.9%;对义务教育的拨款由548亿元增至1085亿元,增幅为98%,明显低于高中的增幅123.9%,更低于普通高校的增幅155.8%.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有必要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对义务教育和弱势群体的专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增加经常性专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力量,由国家遵循公平原则,对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合理配置。 3.2 调整教育评估体系,促进教育过程的平等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导致了学校分等级,学生分好坏,单纯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英教育已不能满足全面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要求,迫切需要我们将以精英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教育评估体系转变为以素质教育为主要目的的评估体系。在新的评估体系的促进下,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3.3 完善教育法规,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合法权益 我国目前的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对于公民受教育权利给予了保证,但是这些法律尚不完善,且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当务之急是完善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体系,加强程序性规范,增强可操作性。其次,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在很多地方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户籍制度就对目前大量出现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造成很多阻碍。必须尽快调整这些与教育公平发展不适应的环节,构建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教育法律体系。另外,应由国家和各级政府带头,加强执法力度,适当增加对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司法干预。 3.4 实行终身教育,促进教育结果的平等 我国目前主要实行的是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封闭型教育制度,这种教育制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教育资源的制约,在学生入学、受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不公平对待,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得到补偿。而实行终身教育制度则要求建立灵活多样的开放式的教育体系,即使学生的前期教育不充分,也可以通过以后的成人教育、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其他形式的教育得到补偿,使最终的教育结果公平化。 教育公平论文:浅析体教结合中的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 论文关键词:学校体育;体教结合;教育公平;教育效率 论文摘要:运用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相关理论,对体教结合中的教育公平缺失和教育效率低下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回归体教结合过程中教育的主体地位,明确体教结合的终极目的是育人,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体教结合中的责任等建议。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一直是教育研究领域热议的话题。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说:“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问题受到我国社会的极大关注,当下关注的焦点是如何从教育目的出发,坚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并重原则,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即教育的两全目标。体教结合是体育问题,也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因此,作为体教结合的主体之一,教育理应主动担负起其相应的责任[1],在教育的语境中审视体教结合所暴露出的问题,无疑会给体教结合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1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 教育公平是一种质的特性,是用正义原则对教育资源分配过程和结果的价值判断。教育公平涵盖教育平等,但比后者有更宽泛、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教育公平包含教育资源配置的3种合理性原则,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包括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方面,该原则强调教育起点平等和教育过程平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原则,是指根据受教育者个人存在的禀赋、兴趣和能力差异,差异性地配置教育资源,以满足其个性充分发展的需要;教育资源配置的补偿原则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并对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予以补偿[2]。 早期的教育效率研究往往从经济学的视角,采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模式,研究教育投资效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投资内部效益等问题,将毕业率、升学率、辍学率、生师比、教室利用率、图书利用率、生均教育费用支出等可量化的指标作为研究的依据。这种单一的经济学思维模式,不仅使人们对教育效率的理解片面化,而且也掩盖或是抹杀了教育活动的特殊性[3]。我们应该从“教育目的”的层面讨论教育效率问题。教育自身并不能说明自己是否有效或高效。教育作为人的再生产的手段,作为国家发展的工具,其效率取决于它对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贡献[4]。教育对国家发展的贡献是间接的,因为教育是通过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进而促进国家的发展。因此,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教育质量,才是衡量教育效率的直接尺度。 正如不能以简单的投入-产出的分析模式研究教育效率,对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关系的理解也必须跳出经济学的思维定势。讨论“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关系”必须尊重教育的特性,在教育的语境中进行。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与“教育对于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贡献率”之间的关系[4]。基于此概念,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不是有彼无此或彼先此后的矛盾体,而是互为因果的统一体。教育公平3原则的实现,必然带来更高的教育效率(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对于教育效率的追求(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要以教育公平的3原则为根本前提。 2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在体教结合实践中的缺位 2.1教育公平在体教结合中的缺位 教育公平包含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平等原则包括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方面,教育机会平等又包括教育起点平等和教育过程平等两个方面。经过20余年的实践,“体教结合”通过“校体结合”、“学校运动队”、“一条龙”、“社会力量办学”、“三位一体”等多种形式[5],整合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资源,为广大运动员提供了接受常规教育的机会,保证了运动员的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中的教育起点平等。应该看到,在谋求竞技体育发展的视野下,体教结合政策的出台,在于解决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难问题,是一种文化补偿政策,它保障了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基本权利,达到“运动员有书读”的教育公平底线。然而,在谋求人的全面发展的视野下,突出的“学训矛盾”使得运动员即使获得了准入资格,也无法享有和普通学生同等的教育资源和质量,教育公平尚缺乏教育过程的平等。据调查结果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系统内的教学单位课时权重与教育系统不一致,一部分院校只开设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等体育院校单招考试中的科目。开课时数只有教育系统的1/2,上课的实际效果很差,频繁的外出比赛、集训导致上课出勤率偏低,且不进行补课[6]。在高等教育阶段,由于运动员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加之还要将相当大的精力投入训练和比赛,相当数量的学校为了所谓的“名利”,对运动员学生给予加分、免试、免修、补考机会等“优惠”政策,使他们顺利地拿到毕业证,却缺乏与之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对教育公平的肤浅认识掩盖了运动员教育过程不平等,教育的旁观者身份注定其在“体教结合”中的缺位。时至今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等先进的思想理念,不断深入我国的竞技体育管理领域,我国的体育事业已经站在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新起点上,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势必要在体教结合上实现彻底的融合,因此需要将保障运动员受教育过程平等提上议事日程。 运动员教育过程平等的实现有赖于教育公平的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教育公平的差异原则是指根据受教育者个人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即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分配教育资源。必须承认,无论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在高等教育阶段,运动员与普通学生在学习上都有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学习时间、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等方面。但在有些学校和老师的眼中,运动员学生是有差异的,他们是特招的、他们是有加分的、他们是靠体育吃饭的……。这是对学生差异的错误认识,教育的差异原则要求正视运动员学生个体在学习基础、学习时间乃至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性,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让他们能够选择,让每个人的个性和禀赋得到充分发展,而不是忽视甚至放弃有差异的运动员学生。因此,对待运动员学生,必须坚持教育公平的差异原则,不能机械地划分专业、设置课程、采取同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不能把运动员学生归为另类,简化教育过程,推卸应有的教育责任。 教育公平论文:试论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对教育公平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收费制度 教育公平 【论文摘要】从1997 年起, 我国高校统一实行收费制度, 我国高等教育告别了免费教育的历史。实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 从长远来看, 是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 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回顾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 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 重点分析了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对高等教育公平的消极影响,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高等教育收费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从90 年代高等教育适当收费到今天的全面自费, 高等 教育受益者应该付费已经成为大家认可的事实。它不仅有 理论上的依据, 也有现实的客观要求。 (一) 个人回报率理论 该理论认为, 接受教育的成果体现为一种能力的增量, 接受高等教育者在未来工作中, 能获得较未接受高等教育 者更多的收益 [1] 。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回报率, 按照“谁 受益谁付费” 的市场经济原则, 谁从教育中获得的好处越 多, 谁就应当支付更多的教育经费。 (二) 成本分担理论 美国纽约大学校长、经济学家约翰斯顿于1986 年提出 了著名的成本分担理论。“成本分担” 中的成本是指教育 成本, 一般包括公共教育的人员费用、学校设施、物资费 用、设备费用等, 以及父母和学生的教育费用, 其中直接 的个人费用包括学费、其他教育费用和书籍、服装、交通 费用等 [2] 。成本分担主要是指教育成本由各个方面共同来承 担, 一般认为学生的家长、学生本人、纳税人(政府)、慈善 机构以及工商企业为各承担方。从此以后, 成本分担理论逐 渐成为世界各国制定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 公共产品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逊1954 年创立的公共产品理论, 该理论将社会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 品。纯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 私人产品由市场提供, 准公共产品应由政府与市场共同提供。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点: 能够带来社会效益, 提高综合国力, 使受教育的个人能够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工作岗位和更多的经济收入。这种准公共性决定了高等教育是国家、社会和个人要共同承担高等教育成本。 从现实情况看, 高校全面扩招后, 国家的财政投入增长有限, 教育资源的有限性逐渐显现出来。受教育者必须 承担一部分学费, 学费分担可以缓解教育资金紧张, 改善教学条件, 扩大教学规模。在目前国情下, 受教育者要接 受高等教育, 必须付费, 公众是能接受的。关键是现在的 高额学费已经成为公众有点难以接受的经济负担, 从而引 发教育公平问题。 二、高校收费对教育公平的消极影响 (一) 导致入学机会的不均等 自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以来, 学费呈现逐年大 幅上升的趋势。据统计, 全国高校生均学费已经从1995 年 的800 元上涨到了2005 年的5000 元。2005 年教育部出台 了规范高校收费的规定, 普通专业每年不能超过6000 元。 在短短的10 年间, 大学的学费飞涨750%。住宿费从1995 年的270 元左右, 上涨到了2005 年的1000—1200 元。再 加上伙食费、生活、学习用品的费用, 平均每个大学生每 年的费用在1 万元左右 [3] 。高校学费总体水平不断上涨的 速度远远超出了许多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 有些很优秀的 学生由于考虑到学费问题, 放弃大城市的重点院校, 改选 一些位于中小城市的, 收费较低的学校和专业, 还有一部 分学生被迫放弃升学机会, 而选择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 导致了入学机会的不平等。 (二) 忽视学生上学的机会成本 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 除要支付个人直接成本之外, 还要支付机会成本。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通过对20 世 纪后半期美国大学生放弃的收入进行估算发现: 其总额约 占他们教育全部要素费用的3/5[4]。学费仅是学生个人直 接成本的一部分, 实际影响许多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的是机 会成本, 许多贫困家庭子女正是因为承担不了机会成本才 放弃入学的。目前, 政府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仅是从学 费——学生个人直接成本角度考虑的。所以, 即使贫困生 资助制度再完善, 也还会产生贫困生上不起学这一不公平 的现象。 (三) 乱收费更不利于贫困群体入学 我国高等学校存在着乱收费现象, 具体表现在: (1) 入学杂费参差不齐。向学生强制收取杂费的现象在许多高校都很普遍, 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在许多大学里已见怪不怪。 (2) 统招扩招收费悬殊。自2000 年开始, 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连续3 年发出通知, 明令禁止“双轨” 收费现 象, 强调不得对同一学校的同一专业且同一年级的学生实 行不同的收费标准。2002 年, 教育部还曾发出通知, 强调 禁止高校收取所谓“扩招、扩容费”, 亦不得以招收预科生 为名高收费。但同一所高校、同一专业、同一年级的学生, 每年的学费有的却相差几千元。 三、收费制度下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一) 制定规范、合理的收费标准 我国目前在生均培养成本的计算方法上还没有统一的 核算口径, 对于生均培养成本的计算内容不尽相同, 从而导致高等教育学费逐年高涨, 以至相当一部分家庭无力承担。我们应该在计算方法和计算内容上与国际惯例接轨,同时加大对生均培养成本的研究力度, 努力把学费标准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争取学费标准的制定有章可循, 并根据居民的承受能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学校的知名度、专业回报率、毕业生市场供求等实际情况, 确定一个合理的收费基准,并在该标准范围内制定适当灵活的政策。 (二) 实行弹性学分制 目前, 我国许多高校都在采用学分制, 但这种学分制多是学年学分制, 对于许多高校的学生而言, 即使提前修满了学分, 也得学够4 年才能拿到毕业文凭, 还是不能节约学生的机会成本。我们应使学分制名副其实, 只要修满学分并符合要求的学生都可以提前毕业。这可使那些成绩优异、潜力很大的学生从4 年制限制和束缚中解放出来,创造条件使他们更快地成长。 (三) 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免政策 我国自2002 年9 月1 日起正式实行国家奖学金制度。 国家每年出资2 亿元, 定额资助约45000 名贫困生。新的 资助政策自2007 年秋季开学起在全国实施, 国家励志奖学 金由过去每生每年4000 元, 增加到5000 元。每年将奖励 资助约51 万名学生, 约占在校生总数的3%[6]。目前, 我 国高校逐步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 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 的政策体系。 当然, 教育公平是相对的, 真正的教育公平必须在承 认个体差异的同时, 允许非基本教育权利、非公共教育资 源方面的不公平的存在。教育公平会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有所变化, 所以教育公平同时又是 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区域的概念,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 内教育公平的范畴也是不容混淆的[7]。因此, 高等教育收 费制度的完全公平, 只能是理论上的理想状态, 在现实中 很难做到。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不断改进现有的不平等, 使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 使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不 断发展、完善, 使它不断地更接近公平。 教育公平论文:课程改革与教育公平 20世纪各国的教育改革都以课程改革为核心。课程改革反映了对教育公平理解的深化。引导课程改革向着教育公平不断深化的前提假设,是法国大革命以来自由主义所宣扬的公平理念。对这一理念的反思表明,受教育权的获得并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课程改革设置的障碍使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显失公平。这一反思将有助于推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育公平;自由主义公平理念;反思 20世纪世界教育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的历史。以教育改革为主题的“躁动的百年”,其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教育改革的质量;同时,从课程改革回答“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到“谁的知识最有价值”,从“教师怎么教”到“学生怎么学”等问题的方式,反映出了课程改革对教育公平的理解正一步步的深化。 一、自由主义公平理念下的教育公平 法国大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时代。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其同盟军——手工业者、小生产者和农民,合力推动着这个时代的到来。其中新兴的资产阶级是领导者,他们拿着启蒙运动思想家们提出的美好理论,声称自己将为世界带来自由和民主,进行着反抗封建主义的革命。同时,资产阶级也是这场革命的受益者——他们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掌握统治权。当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却发现事实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过去的同盟军现在开始索要革命前资产阶级所承诺的那些“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权力。可是,资产阶级尝到了独揽大权的甜头,又怎么会甘心被公权呢?而为了维护统治地位,那些“危险阶级”——过去的同盟军,现在的对立面——又是不得不拉笼的。所以,他们一方面显示出自己愿意与其它阶级过“自由”和“民主”的生活,提出三大政治目标:选举权、福利制度和民族认同;另一方面,他们只要“自由”、不要“民主”——“民主实质是反权威、反独裁的。民主要求现在的平等,自由主义则提出未来的希望。”[1]对于“危险阶级”,“使其有限地接近政权、有限地享用经济剩余价值”,却不至于影响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对于劳动力文化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这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化和全民化。同时,通过教育改变自己不利的社会经济地位,实现“向上流动”也成为广大下层人民的普遍愿望。由此教育开始发生异化:由提高个人素质,实现育人功能发展为保障个人权利、实现社会身份转变的工具。二战以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段都认识到了教育的“减压阀”作用。他们重新树立起教育领域中“自由、平等、博爱”的大旗,宣扬在教育中脱颖而出的精英而不是世袭贵族更有资格成为这个国家的管理者。这一精神使下层人民更加“自觉”的认可通过学校教育改变自身不利的社会经济地位。然而,这却恰恰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学校质量,为每一个个体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之后,学生通过学业表现决定自己的命运:学业成功者实现“向上流动”;学业失败者“很可能从事与他们父母同样的职业”。[2]这一现实与自由主义者所宣扬的“学而优则仕”是相符的,因为它的假设是“把不同阶层家庭子弟置于同一起跑线上,余下的教育过程中的分化和分流结果就仅仅归因于个体的禀赋和后天努力,而与家庭出身等社会结构性因素无关。”[3]这样以来,学业成功者——更多地来自于上层社会的家庭——担任国家的管理者,学业失败者——更多地来自于下层社会的家庭——心甘情愿的继续着自己的社会不利地位。这正实现了资产阶级的稳保统治地位的目的。 二、课程改革与教育公平 资产阶级通过学校教育,使来自下层社会家庭的学生心甘情愿的接受社会的分化和分流是由于个人禀赋和后天努力造成的;心甘情愿的继承其父母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而经历了多次课程改革,这一“心甘情愿”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课程改革设置的最难以逾越的障碍,是将科学技术等知识提高到了足以影响整个人类发展的重要地位。宣扬其无比巨大的作用正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盾牌之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对劳动力的专业化要求也更高,这反映在其掌握的知识上就是知识专业化日趋严格。这一知识专业化最明 的表现就是学科知识的话语体系逐渐脱离日常语言,越来越“专业化”。学校本来就是为了实现通过教育选拔未来国家管理者的场所,那么将“专业化”的科技知识引入课程就成了毫无争议的事情。然而,这种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脱离日常语言”的课程内容,与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毫无紧密性可言。陌生的概念、定理、公式除了增加负担,不能带给学生现实生活多少实际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学生学业失败并完成了“心甘情愿”的过程。正如弗莱雷所指出的,“压迫者也越来越多地把科学技术当作无可争议的强有力工具来实现其目的:通过操纵和压制来维持其压迫秩序。”[4]由此,课程改革打破了教育公平的“美梦”。 6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的课程批判理论,是对上述问题有力的反击,“它指出了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对学生人生发展的重大影响,揭示了因种族、社会经济地位、性别等差异所带来的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质量等方面的不平等现象,并力图去克服这些现象的主张。”[2]这其中包括鲍尔斯和金蒂斯的经济再生产模式,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模式,抵抗理论等等。但是,课程批判理论中所使用的“课程”概念,经常是与学校教育等同的,与我们这里所讨论的课程改革与教育公平问题并非完全一致。然而,这些理论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好的理论工具和分析视角,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的把握课程改革与教育公平的关系。 三、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基于对自由主义公平理念指导下,学校教育异化为筛选和减压工具,课程改革实现着下层人民“心甘情愿”的接受自己“无能”的后果的反思,我们可以发现,这种以确保每个个体都有均等入学机会的教育公平,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上实现了不公平。这对当前我国正在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重要启示。 课程改革之所以扮演着“再生产”社会身份的角色,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教育仅仅完成了选拔功能。而教育的育人功能并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衡量知识有无价值的标准是能否帮助个体实现“向上流动”,这种异化的知识观也正是课程改革有机可乘的原因所在。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源,知识观的异化已经十分严重,所以,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避免继续传授异化的知识观。 更进一步分析,异化的知识观还是由于学校教育仅仅注重选拔功能导致的。所以,通过课程改革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的理想,必须更加注重学校教育本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教育的本体功能,也即育人功能更多地是关注个体当前的素质在未来中发挥的作用,“也就是说今天的教育是为了培养明日的学生,意味着学校教育一定要有前瞻性,探求教育的终极关怀。” 课程改革需要基于学校教育功能全面、正常地发挥,需要基于正常化的知识观。只有这样,课程改革才能成为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改革 摘要:本文阐述了两方面的内容:信息技术教育课内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六点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改革 从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诞生,到今天只有半个多世纪,然而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已经覆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学校和家庭。由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结合起来的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社会的第一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技术基础和保证。从掌握计算机这个"人类通用智力工具"的必要性来看,同学习语言、文字一样必须从娃娃抓起。计算机教育,尤其是计算机在中小学的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而有关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也显得势在必行。 一.信息技术课内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 计算机普及教育推动着教学体制的结构性改革。大量实践表明,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课内外结合,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对学生的计算机教育要达到基础知识普及、科技素质训练、培养计算技术后备人才的多重任务,因此要课内、课外并举构成一个有机配合的整体。 ⑴.课内教学要完成对青少年的计算机知识普及。首先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及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增长对计算机的基本了解和爱好,能适应学校教学中逐步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的要求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本人担任高一年段的计算机教育课程,所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正是重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主要讲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应用、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技术(五笔字型)、Word20__文字处理系统,VB程序设计基础等。 计算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要重视理论知识与上机相结合。 ⑵.校内、外的课外科技活动要为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提高的条件。更好作到计算机理论与上机相结合。我校一直重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并且取得好成绩:数学、物理、化学等都有全国、省、市竞赛中获奖的。电脑兴趣小组才刚刚起步,就有喜人的好开端。晋江季延中学在近四年"中国电信杯"信息学竞赛中三次取得了初中组团体第一、两次取得了高中组团体第一、个人奖第一的好成绩。而且信息技术会考也大面积的丰收,今年高一所有学生将参加福建省信息技术(二级VB)会考。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经过我们的努力,以后定能硕果累累。我曾设想,中学也象大学一样,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将机房向有志学习计算机的老师与学生开放。当然这样可能产生人多、设备不够的矛盾,不过凭"机票"上机能解决此问题,我校目前每天中午与周末免费开放电脑室让学生上网进行"研究性学习",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知识,也加强了信息技术的学习。目前中学有繁重的基础教育的任务,可能会对其他学科在时间上有小的影响,但若真正推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加强计算机教学正是其有效途径。而且能真正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素质,从而给其他学科带来好的影响。 二.关于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六点建议 现在教育体制改革正大力推行,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 1.关于信息技术课的地位 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龙头,它的出现和发展,把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创了一个技术革命的新时代。计算机把人从重复性的或有固定程式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人类智能获得空前发展。科学家们曾预言:计算机科学将是继自然语言、数学后的第三位的,对人的一生都是大有用途的"通用智力工具"。正因为如此,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已成为当今世界大趋势。在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是提高人才科学素养的需要。过去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恐怕不行了。社会向前发展了,跨世纪人才的科学素质应有五大支柱: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近年来国家教委提出了在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的规划,强调了计算机在中小学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十分重要和正确的,也真正体现了小平同志曾说的"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的地 位,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⑴.计算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知道当今社会计算机的普及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计算机教学。我们肩负着"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 ⑵.对已有的计算机房加强管理,让设备发挥最大效能,而不是应付上级检查或为了提高学校名气的单纯的"摆设"。 ⑶.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狠抓计算机教学效果,干出成绩,让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看得见"有投入必有收成"。 ⑷.保护和调动计算机课程教师的积极性,在考核、晋升、进修等方面与其他学科等同对待,甚至优先考虑。 2.关于课程结构与课时调整 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应试教育",比较重视分数。时常用考试来刺激学习,"考试是法宝,分数是命根"仍在一定程度上起很大的作用。计算机课决不能再循老路。计算机应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实践学不会,不实践学了也没有用。针对这一特点,计算机课程应以实践为主,精讲多练,让练的比重大于讲。 一个中学生坐在计算机前,他所面对的不是一般的物理仪器或化学试验装置,而是他可以用来进行学习、动手实践和进行构思与创造的环境。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还有创造能力的培养都可以借助于这个环境来实现。 鉴于目前中学生负担比较重的情况下,不可能拨出很多计算机课时,因此必须通过教学改革通盘考虑。比如有的课的部分内容可以利用计算机上,计算机课的作业也可以用于解数学题或物理题。总之,在中学开设计算机课,决不是仅仅多了一门课,给一些课时的单一问题。教育部门及学校都应做好课时的适当调整。中学计算机教学每周至少应安排2课时,才能满足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操作的需要。 3.师资培训: 面对计算机普及的大潮,师资水平的提高显得越来越迫切。目前计算机课的教师紧缺,真正计算机专业人才不太愿意到计算机教育第一线。大部分中学计算机教师是从数学和物理课转过来的,多数人边教边学,非常辛苦。加之计算机学科的知识更新极快,更加使这些老师难以胜任。为此,师资培训工作很有必要开展起来。我们从事计算机教育的老师,特别是中小学老师深感计算机文化交流的范围太小,须知搞计算机工作绝对不能闭门造车,所以迫切希望教委能多给我们一些培训的机会。 师资培训还包括对其他非计算机行业老师的培训。我校就经常利用假期对青年教师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与培训,学校规定每周六下午为学习电脑日,早在1997年就对全校教师大规模进行电脑培训,部分老师不只通过了全国计算机一、二级考试,掌握了计算机入门知识,以及一般教学软件的使用知识,如:Windows98、Word(w20__)、Excel、Powerpoint、IE5网络浏览器、E-mail电子邮件等。现在几乎所有老师可以通过电脑编辑打印试卷,为真正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而精选试题,精讲精练,所有教师都能使用校园网络系统辅助日常教学,大大推进了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的应用。这样既提高了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又让更多青年教师能参与到计算机教学中来,从而更好推动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发展。 4.要把计算机做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学校。 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沿续了几百年,这中间有过改革,但从总的投入产出的教学系统效益看,其能力接近饱和,已经不太适应新的形势。作为新体系的物质方面的支柱,历史地落到了信息科学的头上,这里最重要的是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势在必行,也已成为发达国家的趋势。科教兴国,重点首先是教育。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支持环境要定位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当然,限于国力,我们不能想像全国80万所中小学全面铺开,但我们又不能不开始试点。先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始试点工作,不然,我们还会贻误时机。使我们感到高兴的是我们学校算走在前列,为了推行"素质教育",我校花了大笔的资金添购新的电脑设备,还搞起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我校真正成为"窗口学校"、省重点侨校。 5.加强学生信息化教育,有效使用校园网络系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为了加强学生的信息化教育,还必须更好使用校园网络系统。只有学生的信息化教育水平提高了,学生才能主动接收并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学习,相反,只有加强信息化教育,才能更加有效使用校园网络系统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服务。当今发达国家都把信息化教育摆在首位,我国信息化教育也必须加强,我们学校在信息课教学中不只是教会学生"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操作",还把"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所提供的强大能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作为重要内容,让他们能主动有意识地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学习更多的新的知识。早在几年前我校就将计算机列为了必修课,学校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和网络兴趣小组,在福建省中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竞赛方面成绩十分喜人。我们还建立了一支学生计算机管理员队伍,他们不仅能在日常的计算机教学中承担管理计算机的工作,而且能指导其他学生学好计算机。同时他们也能很好使用和管理教室里的终端设备。 6.以国际互联网为拓展,建立学校网页、班级主页、师生个人主页,从而开展"自主性学习"。 在校园网络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同时,我们以国际互联网为拓展,建立学校网页、班级主页、师生个人主页。学校网络系统对外通过高速光纤(10M)宽带网专线24小时全天联接Internet网,季延中学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页全面介绍了学校各方面情况,开设了领导机构、光辉历程等栏目;有的教师从互联网上找到相关的资料,为做课件服务,也制作教师主页,把所教学科的一些具体内容送到互联网上,给同学们开辟了一个永不落幕的第二课堂。学校每天晚上对教师开放网络教室,中午对学生开放,让他们能上网主动参与网上文化建设。还专门组织成立了网页制作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班级主页(比如《演义二班》)和一些优秀的个人主页。同学们从国际互联网中学习到了更多新的知识,开展"自主性学习",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使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愿全社会多关心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改革,为"科教兴国"献上一份厚礼。 以上仅仅是本人在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建议,希各位领导与同仁们指教。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浅论 2001年11月19日,江西省首届信息技术教育优质课在临川二中拉开帷幕。来自全省各地的一百多位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工作者欢聚一堂,这是我省信息技术教育的一次空前盛会,大家首次就新兴的信息技术教育共同进行学习交流。在交流座谈会上,来自全省各地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看法和感受。在此我也不甘寂寞,谈了我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和所思所想。现将大家争论最多的问题摘录如下,与大家共勉。 一、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特点和内容 首先,信息技术教育课是在教室里上,还是在机房里上?我认为,这是不应该具体化、程式化的,而应该视信息技术教育本身的特点和教学的具体内容而定。大家一致认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特点和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内容跳跃性大、更新快。信息技术课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常规教学科目,其内容的变化是极为频繁的,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继之而来的是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设备的更新、教学手段的更新和教学思想的更新,也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无论对施教者,还是对受教者都存在一个对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潮的重新认识与提高的问题。为此,在教学地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取舍上,我们应根据所教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上理论课时,我觉得在教室中配合实物的观摩,就比在机房中面对着计算机强;而上实践操作课时,则可在机房通过上机演示、现场实践来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效果。所以,老师要尽可能地设计并优化教学方案,并以指导者身份,积极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勇于实践,建构起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顺利步入不断更新的知识海洋。 2.技术性高、实践性强。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技术性高、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比以往任何一门课程更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想像能力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理论知识,特别是软件应用,如果单凭课堂讲解或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还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操作,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比如讲WORD2000制表这一节“建立并设置表格”的内容时,如果仅用口述或老师演示,那是不够的,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制作与不断反复调试才能把握要领,真正理解这一方面的知识。 3.新颖性和创造性的统一。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它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学生可通过对信息技术这一新鲜事物的深入学习,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如通过运用各类工具软件的制作或编程的设计,可把构筑于脑海中的想像呈现在屏幕上,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讲网页设计时,在启动FrontPage2000,指导学生建立网页结构之后,任由学生去自由组织与选择各类素材,完成各网页间的超级链接,并根据网页创作主题来让学生相互间进行学习与评比,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并通过知识与知识交融、思想与思想碰撞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像空间,从而达到由消极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的主动学习。 二、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教学方法问题 人们常说教学过程中“教无定法,学无成法”,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有效。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观感知法。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对初学者来说,还是一门新兴的、新颖的课程,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或很少接触过,因而对计算机更是充满着一种神秘感,很想知道计算机是怎么工作的,主机箱内到底有些什么东西,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对此,我常通过现场实物展示来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认识一下什么是硬盘、主板、内存、显卡等,然后再简单地解释其作用,让他们看得清楚,弄得明白。通过直觉的感官认识,学生就会对心中的疑团有所解开,并在脑海里建立起一个对计算机基本结构的模型。 2.对比讲解法。比如在讲Windows基础知识时,经常用到对比教学方法。如讲授资源管理器,可通过观察教师的电脑来进行对比,比较两者窗口界面的不同,来加强学习的效果。再如讲述中文录入,可先用拼音码、五笔码、区位码录入同一个汉字,然后调用高级程序语言自编的机内码换算程序进行演示,让学生明白,无论何种输入法,在同一个标准汉字库下其机内码是唯一的,从而打消了有的学生在录入汉字时,因录入错了编码而抱怨电脑的问题。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各类汉字输入法,无外乎就是音码、型码和数字这几种而已,从而打消他们对输入法难学的畏惧心理,并通过自己的练习与老师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很快选定各自喜爱的汉字输入方法,更快进入到文字录入的学习状态。 3.自由作业法。数学作业同一个答案可以有不同的解法。计算机作业也一样,为了达到同一个目的,也可以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如在讲述粘贴、复制和移动命令后,进行练习时,不是纯粹的要求学生按照书本上的详细操作步骤,而是让学生在根据自己掌握基本技巧与理论知识前提下,自由发挥。然后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学生在多媒体教学平台上演示给大家看,让全班学生一起进行讲评,比一比谁做得更简捷、更方便,从而使学生能触类旁通,共同学习与提高。 4.讲授与练习相结合。传统的课程教育是在教室中用“粉笔”+“黑板”这一固定模式,便可达到教学目标,然而,信息技术教育传授者却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手段,在机房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对受教育者进行演示,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教师一边教,学生一边学,然后再加上教师有目的、有意义的指导和分组讨论学习,不仅让学生可以学到真知,而且还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和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的友情,寓教于乐,其乐融融。 三、对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点思考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是其中一项重大举措,这对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一次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不仅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者,更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织者和宣传者,是关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成败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广大中小学技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开设活动课、选修课作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将信息技术教育课纳入必修课、选修课和 活动课三个板块中,不同课程承担不同教学任务。 通过活动课、选修课的延伸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 2.要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相结合。信息技术课程与高新技术联系紧密,具有不同于任何学科的特点,应避免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普通学科的老办法来讲、学、考,绝不能搞满堂灌,而应当建立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环境,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与途径,在教材编写、教学模式、评价方法等方面具有突破性进展,使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真正成为基础教育各科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3.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材不统一的问题。中小学各学段的教学内容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并应处理好课程内容参差不齐所带来的各学段课程的衔接问题。 4.信息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只有通过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才能实现。因此,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开设过程中,应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克服将信息技术教育视为单纯技能培训的倾向,切实保证规定的课时,全面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 5.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料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和探究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更好地为学生全面发展、独立发展服务。 四、信息技术教师任重而道远 信息技术教育方兴未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探索新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信息能力的学生,已是我们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让我们共同努力。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论小学教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 正确对待 网络 【论文摘要】小学教育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环节,小学教师要想在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主动作用,必须在思想上认清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行动上学习、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上讲究策略让学生乐学,指导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获取所需知识提高自身素养。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掌握应用计算机已经是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且已成为当今合格人材的必备素质之一。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下面就小学教师如何结合实际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发挥出主导作用,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 摆正思想,认清形势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增加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量,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是社会发展必然的结果,掌握如何使用计算机,正确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是现代人必具的能力。因此教师要认清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即使不是专任教师也要学会使用计算机,学会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学,并且要学好使用计算机,广大教师不仅要树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远大理想,而且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有利资源,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素质,主动迎接各种挑战,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 结合实际,掌握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是通过与教育诸要素相整合来完成的。通过课程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革传统教与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评价手段等。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不只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而且是每一位在职教师应尽的责任。每一位教师都应尽可能地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功能来促进教学,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资源来支持教学。例如,利用动画、影像、场景、音乐、对话等形式,把语文教学内容生动的演绎表现出来;在数学图形教学中重现图形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英语教学中设置对话场景等,使学生学的更加轻松投入,理解更加深入透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生动形象地完成教学任务,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在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形成信息技术教育的氛围。 三、 教学相长,寓教于乐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顺势而为,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耳濡目染,对计算机,对网络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浓厚的兴趣。如果教师以说教的形式教导学生,必将使其觉得枯燥厌烦。要想学生学会信息技术课必须让学生动起来,把学习融入玩乐中。玩是孩子的天性,寓教于乐,开发智力。孩子一旦对某事产生了兴趣,某种意义上说,他就能够做好这件事情。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在指法教学中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打得又对又快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只有把枯燥的学习融于"玩"中,真正做到以"玩"促学,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 四、正确引导,认识网络 学会使用计算机其中一个最大的功能就是与网络连接,从中获得更多的服务。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使网络真正可以行之有效地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网络具有高度开放性、跨地域性等特征,加上社会对网络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传播信息,包括许多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在内的不良信息。如一些迷信、色情、暴力信息,错误价值观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给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们正确地理解网络、充分地利用网络,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免疫力,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学习网络知识,进一步挖掘网络的新用途。引导、告诫学生,每次上网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充分地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开阔视野,为自己的工作,学习服务。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信息技术对各学科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促进,都说明了掌握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教师是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每一位教师都应增强意识,然后自觉地能动地研究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最终达到信息技术同自身学科相结合的目的,并从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逐渐探究新的学科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从而有效推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浅析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整合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也紧跟计算机发展步伐,加入了诸多新内容。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进行探析,以期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论文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 艺术教育 整合 一、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生存技能之一。如今,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对我们的学习、生话、工作、思维等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式的可在其它学科得以充分应用,与其它学科完全结合的一门跨学科的课程科目,这种结合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技术和职业。如电子美工、动漫设计,电脑谱曲等。教育应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实际需求,培养真正有用,有实用技能的人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宗旨,有基于此,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启蒙、基础阶段让学生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社会性应用,认识到其与其它学科交融一体,让学生形成这种意识,培养其适应未来需要,社会就业需求的整合式信息技术技能,有基于此,笔者力图改观过去单一的,单纯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和内容,根据初中课程学习和社会应用实际,探讨信息技术与艺术整合的方式和内容。 二、整合的科目类别和初步设想 信息技术与美术的整合。二者整合主要基于现今电脑美术的广泛应用和盛行,及由此产生的对电脑美术人才的需求,包括电子美工,动漫设计,游戏场景制作和影视视觉电脑加工等。由此整合的内容体现于四个方面,电脑美术背景知识和应用领域介绍,电脑美术作品颀赏,信息技术与美术的嫁接和常用电脑美术工具软件的学习使用。其中,前三者为基础内容部分,重在将学生带入电脑美术的世界,让学生形成对电脑美术的基本认识,引发其兴趣,最后者为基本技术也为整合学习的重点,将培养学生电脑美术制作的基本技能、技术,为以后的专业电脑美术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其作为一种启蒙,就如画画对画笔的使用一样,主要包括电脑平面美工、三维制作基本工具软件的认识,主要包括Photoshops、3DMax等主要电子美工工具软件的认识和使用。 信息技术与音乐艺术的整合。初中信息技术与音乐艺术的教育整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电脑音乐背景知识传授、音乐颀赏、音乐信息传播工具和音乐信息制作工具认识与感受。其中,音乐颀赏包括传统音乐能过信息技术的演绎表达和信息手段制作的音乐的颀赏;音乐信息传播工具主要介绍一些常用的代表性音视频播放工具,介绍其使用背景和效果,同时介绍音频文件的格式构成知识等,对于音乐信息制作工具的认识与感受,可通过对制作歌曲的软件认识和操作予以实现,如国产软件作曲大师V6.0将中国人常用的简谱、五线谱进行同时处理,实现音乐电脑化。可实例介绍作曲大师V6.0歌谱制作过程和效果。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陷入了“教者无心,听者无奈”的困境之中。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乏。在这种情形下,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既能增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丰富性和吸引力,又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是十分必要的。 2.可能性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在初中教育的低年级(包括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二年级上半学年),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并不算很大,可以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因而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是可行的。 同时,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可以为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中专、职高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例如,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不是十分理想。另一方面,社会对从事电子美工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大增,导致了电子美工的人员异常缺乏(齐鲁晚报等诸多报刊杂志都曾大篇幅报道),不少企业虽高薪求才,却无才可用的。在我国,电子美工人员的培养数量有限,国内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也大幅低于国外,症结在于电子美工需要双向复合型技术(美术和计算机作图相关知识),而我国在双向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上存在诸多问题。为了使进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电子美工的知识,可以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的课程里面加入相关的美术知识,提升日后学习电子美工专业的效率。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在促进初中生今后的发展方面是可行的。 四、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途径 1.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现在的信息技术课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课,不单讲计算机知识,练习计算机相关操作,现在的信息技术课比以往的计算机课更正规化了。信息技术在中学阶段要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但绝不是以计算机科学知识为主,而是以应用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为主。所以,要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掌握满足教学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知识,还要提 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思想和模式,结合学科特点,具备教学组织、教学设计能力以及灵活的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教师自身能将两者整合好,具备新的素质教育理念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有机整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2.精心设计,拓展思维 信息技术课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微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我们应当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拓宽知识面的教学。例如,将网络曲库应用于音乐课中,达到音乐鉴赏的目的;将美术教学的相关内容融汇与信息技术课程之中,使学生在电脑上完成绘画要求,教师将一些常用的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既能兼顾美术教学的要求,又能增强吸学生们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实现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完美整合。 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不仅能巩固学生们所学知识,还能促进学生们各种基本操作及适应能力的发展,将所学的知识与生话和社会更加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从事相关的职业打下了坚实的技能基础。 五、结语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融合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在此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希望能对大家产生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论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校被逐步推广。在中小学校推广信息技术课程,可以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中小学生掌握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获取知识、创新学习、开拓视野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一)认识不到位,停留于应试教育,课时严重不足。 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因为信息技术课没有纳入升学考试,不存在升学压力,难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大部分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课往往留于形式。虽然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基本上是每周1节课,课时明显不足。 (二)资金投入不足,设备陈旧,不能保障课程的开展。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需要比较多的资金投入。当前,陈旧的设备不能保证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需要,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瓶颈。学校虽然在近两年陆续装备了计算机,但由于经费问题,所装备的计算机档次较低。部分偏远农村小学由于设备原因根本不能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由于课时和硬件设备不足,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和条件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没能有效地掌握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相反,导致学生课后“泡网吧”玩游戏等,养成不良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落后,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信息技术专业水平整体偏低,缺乏行之有效的培训。信息技术教师中大部分人员是兼课教师,这些教师主要是“自学成材”或者只是进行了一定“培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整体不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更加不重视,往往把信息技术教育课按照以往普通的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照本宣科以一种完成课时任务的态度去应付这一门课。实践课中往往见不到教案,也没有明确的任务。信息技术课变成了无任务的打字课、上网课,放任自流的游戏课、聊天课,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严重制约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四)教材粗糙,脱离对象,课堂教学枯燥无味。 首先,教材不统一,不规范。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教材建设正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目前国内信息技术教材已超过200种,教材内容选题盲目、粗糙、知识重复、出版质劣等。其次,教材内容有待创新,没结合到青少年的认知能力。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粗制滥造师资,语言成人化,不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范文。第三,部分偏远农村学校没有教材,小学尤为突出,甚至有信息技术课在黑板上“操作计算机”的现象。 二、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解决途径。 (一)重新认识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开展教学,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学校资金缺乏和资源现状,加大财政投入,优化硬件配置,提高运行速度。对确实不能使用的机器,让维修人员用拆解组装等办法。提高学校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益。经常对设备进行维护修理,以提高使用效率。学校要从长远目标出发,加大投资力度,可以采取BOT等多种形式吸收社会资金。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动力。 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有明确认识,要真正打破“传道、授业、解惑”的旧观念。从知识的传播者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成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除了专任教师,还要对全体教师进行普及性培训。教师只有具备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素养和技能,才能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并有效地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进行学习。 (四)明确教学任务,提高教材质量,加强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学科,更需要对教材、教法进行深入研究。但很多教师忽略了对教材教法的研究,教研意识不强师资,教研层次低,教学质量不高。新技术、新方法等在教学中的应用,对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管理等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在一线的教学和管理人员多思考,想办法,找到一种既有利于学生接受,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和管理方法。当前“主题式”、“活动式”教材就能够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的方法,它直接将学习与生活实际引入到了教材中。 教育部对于“校校通”工程提出的目标是用5至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毋庸置疑,随着人们思想的转变,国家和各地中小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会越来越重视,随着政府投入加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设施和条件会越来越好,对教师的培训会越来越深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信息技术在未来教育中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 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将是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和资源(材料、能量、信息)之一。“信息处理能力”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现在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为此教育部已于1999年底拟订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我省从2001年秋季开学的高一年级起,把信息技术课作为必修课,并列入2002年的会考科目,这也是我省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精神、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质和创造素质的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标志着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们不仅要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目前“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原则和模式谈几点认识。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 “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广义上,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合的过程。狭义上,它指的是各学科之间(包括各学科内部各分支之间)的整合,即各学科互相联系的加以学习。在这一整合过程中,课程各要素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有机的结构。它不是将不同学科相加在一起,而是将课程看成了一个整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有机地掌握不同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课程整合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地或过分强调各个学科领域的区别的界限,从而防止各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正如国外一些教育家所指出的,课程整合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的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将其他学科和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与一个或多个要素,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他不按照固有的顺序将信息技术分为不同的章节,而是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 二、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要求。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同样,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尤其互联网)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 “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 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合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 四、结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信息技术教育整合思路 一、认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一种辅助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编写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的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等。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实现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 二、教学任务选择的关键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模式就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来展开,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很显然一个合理、有针对性的任务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了促进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重要作用,在任务的选择上教师要尽量扩大覆盖面,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总之,只要教师用心准备教学任务,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充分体现。 三、教学策略的选择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唤醒了懒散的教师,更应该唤醒的是沉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改革中,需要整合的不仅是教师的思想和教学活动,还应该把学生拉进来,他们才是受教育的主体,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首先使学生在思想上明白,自己是主角,在各方面应积极要求进步。教师在教学中要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推进整合发展,如果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课程整合就会落空。在因特网和校校通的网络条件下,网络资源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除了网络管理人员的努力以外,更离不开我们学科教师的辛勤付出。比如,搜集整理教学资源,完善各学科资源库:包括教学素材、课件教案、各种类型和水平的试题、复习指导等;有效促进学科的整合、思想的整合。教育是国家的大事,搞好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课程整合的改革更离不开大家的努力,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更应该发挥能动性,积极参与进来,更好地为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献计献策,为更好地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奋斗。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关于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能力培养的思考 根据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步骤,21世纪第一个十年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将从三个层面推进,第一个层面是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推进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运用;第二个层面是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第三个层面是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并通过提供大量的经过信息化加工的教育软件和课程资源,通过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及互联网等多种手段,用较低的成本将课程送到广大农村地区,实现资源共享,培训教师,扩大学生受教育机会,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就此浅谈一下关于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能力培养: 一、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必须注重信息技术教育的“双基”的培养。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当前,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面临着继续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和发展“两基”的成果;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任。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发展“两基”成果的必由之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必须重视计算机的基础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小学信息技术中的Windows操作系统知识、打字基本功的操作、画图工具箱的应用、图块的操作等,都是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有了这些基础,就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信息技术,同时也是学生创造力的源泉。 二、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的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在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造精神。电脑个性化的设计,功能开发的多样化都是创新精神的结果。计算机功能之广泛,曾有人这样来形容:只要你想得到它都能做得到,就怕你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身特点也是创造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我们必须积极利用。如:在教学WINDOWS桌面属性的设置时,关于桌面墙纸、屏保等的设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时机,学生也倍感兴趣,设置了具有个性的桌面属性会马上就显示出来,从而体会了成功的感觉。另在“画图”、 “文字的装饰与排版”等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时机,我们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三、 实施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信息素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正如同志指出的:“一个国家的科技文化水平,不仅要看其在世界先进水平上的成就,而且要看其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全社会科技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就可以为经济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劲,这是辩证统一的。何谓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是获取、处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它包括有效、自主地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查找、收集所需信息的能力;对收集和查找到的信息进行确认、记录、筛选、鉴别、整理、交流和表达的能力;对信息进行提取、评价、组织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正负面影响,并认识个人对此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等。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对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和修养的要求。主要包括:①对信息的意识、兴趣和认同感;②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③对维护信息安全性、完整性的意识;④对使用和发展国产软硬件的感情和信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信息素养,是21世纪信息化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时代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而教学模式转变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当今教育主题的多元化,要求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综合实践课,“立体式”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首先讲一个“影子的故事”,在美国俄勒冈州有一个小学教案,是在小学三到五年级当中开的:主要是让学生在校园里每小时记录一次太阳照射自己的影子的位置、角度、长度的情况,然后把记录的数据用Excel做成图形,看影子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比较春天的影子与其他季节的影子有什么区别,用E-mail与其他同伴交流各自的结果。并不是按照知识点的划分进行教学,而是在综合的实践当中,让学生学会了观察的方法、学会了技术、了解了天文知识,而且有机会去感觉自己在太阳底下的影子,用尺子亲自去测量,用笔把它记 录下来,用电脑对它进行分析,用画图软件给自己和影子作画,用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比较,可以去感悟实践的全过程,并从中体验到大自然、人与技术、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它让学生用一年的时间去做这样一件事情,从小培养的是一种研究的态度,一种充满人文价值的科学精神。这正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所缺少的东西。 信息技术教育,不能自我孤立,为技术而学技术,必须将其它学科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渗透于其中,并尽可能地与其它学科教学进行整合。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又有助于其它学科的现代化教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上得到整体提高。例如,我们在组织“写字板”或“WPS2000”的教学内容时,都可以将语文或数学或其它学科的内容作为教学范例及练习使用;在"画笔"的教学内容安排上,一方面可与美术科中的有关知识结合,介绍色彩、画画工具、画画技巧等知识,同时可与物理、数学、化学等学科中的有关作图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有机整合;在"MIDI"的教学中,可将属音乐课的一些内容比如“五线谱”贯穿其间;《几何画板》是一个动态的几何作图、构造几何关系、表现数形关系的应用软件,是计算机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最佳例子,在教材编写时,我们可以"几何画板"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安排于其中。通过将有关学科的教学内容融合于信息技术教育之中,进行一定程度的综合,使学生在学习上相得益彰,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信息教育应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密切联系。信息教育具有很强的基础性、能动性。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增进和完成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就是说要学以致用。根据教育传播学原理,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将信息传播给学生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获取—整理、加工—分析—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是没有掌握好有关的信息知识和方法,尤其是没有掌握寻找信息的有效方法。所以,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除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外,还应注意指导学生运用信息知识和方法进行学习。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浅谈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新意识 培养 【论文摘要】教学设计即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怎样教”进行规划。教材是构成教学结构的三大要素——教师、学生、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 在高中教学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学科,且是一门比较实用的学科,现在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ord、frontpage、access、excel的应用、vb程序设计基础和网络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习的各个知识点都要参加省级会考,所以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掌握好各个知识点,对每个知识点都要比较熟练。 教学活动中普遍地存在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人类的文明成果为中介的一种社会性相互作用,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在传统的教学交往活动过程中,大多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在针对比较抽象的问题时,主要是依靠老师个人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来解释并传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能力去体会,在这一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理解。 而在现代教育技术中,我们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做出图文并茂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用这个课件来讲解知识点,不仅可以使学生集中精神,更能活跃课堂气氛,在讲解比较抽象的问题时,就可以在多媒体技术上实现直观化,使学生可以一目了然。 我们学生的情况是:农村的比较多,城镇的比较少,有很多学生是没有任何计算机操作基础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是要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实用性及其能涉及到的广大范围,提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比如:在上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一下,在生活中哪些领域是用到计算机的,而且在这些领域中计算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很多内容是很枯燥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主要是起到引导的作用,主导的还是学生,比如:在学习网络基础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有很大的好奇心,因为网络上有很多的信息,老师可以先教学生怎样使用搜索引擎,然后提出一个关于计算机硬件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来了解计算机的各个硬件的基本功能,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可以自主的学习自己想了解的知识。 在现代教育技术过程中,新的教材观突出了方法论知识、伦理性知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调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教材是构成教学结构的三大要素——教师、学生、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是社会生活中从事教育教学专业化活动的角色。教师具有与其他职业不同的特殊身份、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特点。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所学学科的成绩,更要关注并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方法、学科知识与技能,以及学生身体、智慧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尤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我国教育实践中,我们认为应该把握三层意思:①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这一命题具有超时代的不变价值。②知识掌握和能力形成并不一定完全具有必然联系。即能力形成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但一定的知识掌握并不一定形成相应的能力。特别是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掌握作为教学目标之后就更是如此。③知识作为能力的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建构方式。这就如同修建房子一样,知识是屋基,能力是房屋。屋基与房屋不再是简单组合的两部分,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面对“知识呈指数激增”的时代,面对信息浩如烟海的网络时代,只有转变学生单向的、他主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订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由于本学科的特殊性,我们的教学主要还是要偏重于上机操作,在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老师主要是起到巡视的作用,在巡视过程中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我们做到认真、耐心的指导每个学生,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和正确的审美观。 在学生上机操作时,首先以课本上的基本操作为基础,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步骤,使学生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的基本操作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然后开展一些使用计算机制作的比赛,比如:运用frontpage制作一个简单且有个人特色的网页作品。通过比赛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的时候,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循序渐进的引导,多举例,通过多个不同的举例使学生不断的深入了解。比如:vb程序设计,学生在学习vb程序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学习算法,在学习算法的时候学生会感到很难理解,所以在学习vb程序设计的时候,就先不学习算法,而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来引导学生,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通过几个简单的小程序来引入算法,使用这种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比较轻松,也能很好掌握知识点。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所以我们要积极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应该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是“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所以教学设计就要充分发挥教师自己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课堂上才能显现真正的活力。 只要我们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教”,就很容易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操作的关系,我们就会对课堂中新“生成”的问题和探究有更多的首肯和鼓励,我们的课堂也就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的欢乐与创造的快意。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浅谈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论文关键词: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时代一门重要的学科。处于世界信息技术教育领先地位的美国,在中小学是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呢?本文在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阐述的基础上,从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启示。 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为学习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教育活动。前者中掌握信息技术是教育的目的,后者中信息技术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工具、手段和方式。综合以上观点,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养,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活动。 对于这一定义,我们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信息技术教育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运用信息技术两个方面的内容 就学习信息技术而言,在学校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时,应开设相应的专业化课程,例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基础等来达到学习目的。而要达到运用信息技术这一目的,应将重点放在开设相应的学科渗透式课程,即把信息技术综合运用到各课程中,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其他课程的学习。 二、信息技术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1992年美国学者doyle将信息素养能力定义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认识到正确的、完整的信息是作出正确决策的根本,判断所需信息,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源,制定获取信息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技术的信息源中获取信息、评价信息,为实际应用组织信息,将新信息与现有的知识综合起来,并对其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从中选择正确信息使用。”对于处于信息时代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其立足于社会的必备条件。 三、信息技术教育既要有理论支持,也要有实践支撑 信息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具有课程与教学论的一些内容,因此任何一门学科所要具有的研究领域,信息技术教育都要具备。同时,信息技术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师资培训等等。 基于以上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分析,我们从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硬件资源建设以及教师培训这三个方面来了解美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近况。 四、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美国中小学开设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课程,具体内容也五花八门,但总的说来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1.课程设置层次多样化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根据学生兴趣和能力差异,在课程设置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拥有不同结构和层次。例如在有的学校只有高中才开设信息技术课,某些学校则初中和高中均开设信息技术课,而有的学校从小学就开始开设该课程。 2.课程分为选修和必修两部分,内容涵盖范围广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包括五大类,分别是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和网页制作以及软件应用,其中幼儿园和小学主要学习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内容涉及一些计算机简单操作,如键盘的使用、简单文字处理等。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幼儿园和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其中,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这样可以育教于活动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软件应用课程(如e-mail,office办公软件)和程序设计课程(c语言、vb等)大部分学校会在初中阶段开设。网页设计和计算机网络课程在高中开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技术课程。 3.美国各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名称不同,但教学目标一致 我们知道,美国的教育管理实行地方分权制,因此,不同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名称也不尽相同,如技术课程、教育技术课等。名称不同,但其实质都是信息技术课。而在我国各中小学都统一称为信息技术课。尽管存在着名称上的差异,但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却是一致的——电脑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对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取和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得以提升。 五、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硬件设施建设 自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superhighway)计划以来,在联邦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美国中小学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有了很大的发展。美联邦教育部教育统计中心——(nces,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在2000年2月公布的一份统计调查报告可知:所有公立中小学校在1999秋季(学年初)全部接入互联网,至此,美国中小学全部上网的目标基本达成。据统计,中小学学生电脑拥有率为每6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每9名学生则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75%的学校1996年是拨号上网,而3年后的1999年63%的学校已经变换为专线上网,剩下的23%的学校更换为其他上网方式(如isdn、无线连接、光缆调制解调器等)。学校上网的资金主要来源是政府和所在学区,有72%的学校得到美国州政府及联邦政府专门项目的支持, 约90%的学校则是得到所在学区的支持和帮助, 30%的学校接受了非营利组织的支持和工商企业的赞助, 30%的学校接受了学生家长或家长所供职的公司的支持, 约15%的学校通过收取老师和学生的上网费来维持。 六、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培训 教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充当很重要的角色,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美国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的好坏决定了其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因此美国社会从多方面作出努力来加强教师培训以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美国一个教育技术专家组(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组织的)提倡把30%的教育技术投资用作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培训。依据新的教学标准,美国联邦教育部还通过一些联邦项目(技术知识挑战基金、艾森豪威尔教师进修计划、明星学校、职业教育等)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合作,来配合教师培训工作。这一系列措施对美国教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七、对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思考 美国是世界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最早的国家,麻省理工学院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开始用logo语言来对幼儿园儿童进行教学实验。 从上文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中小学无论从硬件设施到课程的开设都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那么,为何会有这种局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内部因素分析 美国各州的中小学都十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在这些中小学所采取的措施中,最主要的有两个:①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从上文可知,美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分为五类。在这五类课程中,程序设计类和网页设计类课程属于比较抽象和高级的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c++,java类编程语言的学习是在大学本科阶段才开设,而美国学生在中小学就能接触到这些课程,这无疑对美国中小学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更好地利用和创新信息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兴趣。②加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为提高美国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能力,美国社会各界为此齐心协力做了很多工作。美国中小学自身也不例外。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师培训方面,美国中小学提出了明确而详细的要求,且培训内容较为注重实用性。如美国纽约州长岛半空山学区在制订教师培训计划时,会请相关教师代表参与其中,这样计划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此外,美国部分地区相继颁发了教师任职资格标准。例如:加利福尼亚州将教育技术水平作为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标准之一, 同时,该州中小学教师等级水平技术证书和管理水平证书标准也于2000年9月开始实施。 2.外部因素分析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之所以能领先世界,除了学校的努力,也离不开外界的支持。首先,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资助和扶持。例如,美联邦教育部在《1998~2002年战略规划》中指出:“到1998年,与信息高速公路连接的美国公立学校的比例要由1996年的14%上升到25%,1998年以后,这个比例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美国中小学中要有50%的教师在2001年前有能力将高水平的教育技术及高质量的教学软件融入中小学课堂中,而学生拥有现代多媒体电脑的比例将提高到20%,接受计算机使用和因特网方面的综合培训的教师、学校行政人员以及在校图书管理人员的比例要达到60%以上,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美国各地方政府机构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也是相当大的,如纽约州每年将会有20亿美元用作信息技术教育开支。其次,企业积极参与。美国在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中,特别重视企业参与。政府设立了良好的教育投资机制, 给予表现良好的企业免税政策,很多企业对此也表现得相当积极,因为这样做可以为企业赢得很好的声誉。例如,英特尔公司1999年拿出7000多万美元用于资助教育项目的实施。除了资金外,美国企业还会用无偿捐献教育物资的方式来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美国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建设方面,无论学校自身还是外界社会对此都作出了努力,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很多方面都值得我国加以学习和借鉴。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以和谐的视角看待中学信息技术教育 当今世界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11月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把《信息技术》作为普通高中学生会考科目。同时各地有条件的学校都已经将信息技术教育从小学开始抓起,主要目的就是尽早地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要是从更广泛的角度分析,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所担负的使命远远不止于此,在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教育也在和谐校园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引人注目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教育与道德和谐 当今时代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许多旧有的格局正在不断打破,新格局正在不断重建,传统的道德观念也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许多的改变还一下子难以让人全然接受,在这一系列改变的过程中,破旧立新应该是一个正确的取向。对于许多陈规陋习方面的道德教训我们可以将它看成历史的产品加以搁置,继续存在的则加以改造;同时对于新出现的符合当代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道德意识则应该大力地加以学习、宣传和推广,这对于建设一个和谐、文明的道德社会,尤其像中国这样的具有悠久历史道德意识的国度来说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信息技术教学在这方面延伸着自己的敏锐触角。首先,信息技术教学极大地拓宽了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课的狭小圈子,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它打破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其次,为了把中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成为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十分看重学生道德知识的增长和道德能力的提升。由于受到当代社会的广泛影响,学生的道德教育所面临的现实环境着实让人堪忧。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一边是学生大量接触社会道德现象的过程,同时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判断和取舍的道德筛选过程。正是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和批判,学生会对社会道德的正确取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增强自己的道德意识,提升自己的道德认知,自觉履行道德义务,不仅文明上网,而且对于网络上发生的和公布的不道德的行为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辨别,信息技术教学中道德内容教育的开展是中学任何其他课程难以比拟的。 二、信息技术教育与培养目标的和谐 在唯考试是问的模式下,并没有真正把一个富有青春朝气的青少年健康地培养出来,相反,培养出来的倒是数不胜数的考试机器和书虫。正是本着对未来负责的姿态,我国政府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在近几年有了新的改向,将素质教育提首要位置。这不仅仅是对教育自身的准确把握,也是对民族和国家负责的表态,更是对人的真正尊重。这个根本性的扭转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得到更为鲜明的体现。 第一,信息化技术教育由于摈弃了传统教育中形成的常规模式,采用了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教育更具有新鲜感,所以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另外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优化思维品质。信息技术教学中多以抽象思维为基础的实践操作,也就是把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形象的操作过程,其间必须对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从而总结出一般规律。第二,能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素质。在市场经济的运作环境中,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作为竞争者而存在,是否具有良好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立足问题。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it产业的飞速发展无一不在当今时代成为了开路先锋,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也是向学生传达竞争信息和培养良好适应力的过程,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心理塑造影响深远。 三、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学教学课程中的和谐示范 信息技术教学在中学课程教学中的地位现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现,其重要性也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原因很简单:考试的压力。但信息技术的作用在中学课程中的穿针引线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事实,本人认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首先是作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所广泛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针对学生而且针对每一个教师,通过不断的信息技术培训,现在几乎每一位教师都能利用起码的信息技术作为多媒体制作课件来上课,从网络中寻找资源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各学科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学效果的整理和统计现在也一刻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第二,在教学内容上,信息技术教学摆脱了单一课程内容的限制,它几乎融合了中学所有的课程内容。例如在一个网页制作的过程中和简单的程序开发中几乎要利用到数学、物理、化学、语文、音乐、美术等等多种学科的相关知识方可创造出较为理想的设计;在网络中发e-mail以及在bbs论坛和博客发表文章或意见明显需要文学知识的支撑。所以对开发一个人的智慧来说信息技术是一个极好的平台。 实事求是地讲,信息技术教学并不像有的人说的只是让小孩子玩玩那样简单。第三,在教学方法上,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得到了更多的综合运用。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虽然有所改进,但与信息技术教学相比还是显得单调、沉闷。信息技术教学的天然优势在于它的内容感受性强,手段多样化。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板有眼地照章教学,遵循着一环套一环的理路,相反它可以更为灵活地打破固定的套路,教学过程显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任务的完成也不是全班一致,而是可以在布置或自己设想的内容指导下“为所欲为”。这种多样性的实践相对于刻板的教学套路而言,毫无疑问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和挑战性。在经受了单一性的痛苦之后如果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对成长中的中学生而言将是多么的大快人心。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在学生乐于上信息技术课中一览无余。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使人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而且在能力、素养的另一方面得到了锻炼,非常有利于中学生的心智发展。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浅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误区及优化策略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认识误区;优化策略 论文摘要:当下中小学校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存在着许多误区,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教育,教学目标不明确。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制约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进一步普及、深化和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有必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确立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学科地位,加强对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建立和完善健全有效的教学方法。 21世纪,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面对这种信息化趋势,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本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我国教育部于1999年底拟定了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这些都促成了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推广。但是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认清这些误区,对于加强今后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认识误区 1.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教育 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计算机教育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信息技术教育是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和延伸。就技术层面而言,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但是,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是有实质性区别的。计算机教育主要是培养学习者的计算机技能,包括学生应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以及编程的技能。而信息技术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的培养,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绝不能因计算机教育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就将两者等同起来,以前者替代后者,而应当赋予信息技术教育以广泛的现代信息文化内涵和外延。 2.认为信息技术是一门次要科目 在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以升学率作为教育质量评价的标准已被社会广泛接受,因而学校工作始终都围绕升学考试展开。面对升学压力,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基本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把它看成是继音、体、美之后的又一门次要科目。一些学校领导认为作为非高考科目,信息技术教学投资大、收效低,因此,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将其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从而造成了应有的课时、师资不能保证,教学使用的软、硬件远远滞后于社会信息化对于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要求,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发展与普及。 3.认为信息技术教师是特殊的教辅人员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校制定信息化等决策的首席顾问,他们的专业地位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专业发展,也关系着学校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调查发现,许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的工作得不到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主要工作不是教授信息技术课程,而是为学校其他部门或其他学科服务。如管理机房、维修计算机、义务培训、制作课件等。信息技术教师没有时间钻研教学,从而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4.认为教学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不只是单纯的教授计算机基本操作,更不是单指学习操作系统的应用、文字的编排、网页的制作等,而是应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但是,眼前的实际情况是部分教师将信息技术课上成单纯的计算机培训课,教学目标仅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信息意识;没有注意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能力;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没有注意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策略 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教育战略思想,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所以,为了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面对上述误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优化策略: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针对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认识误区,首先应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这是优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前提条件。因此,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方面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学校应组织教师到信息技术教育先进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学习。通过这一活动,使领导和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只有做到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才能为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加强学科建设,确立学科地位 信息技术课是面向信息化教育的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其学科建设意义重大。首先,开设信息技术课可系统地教授和训练广大师生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其适应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现实需要。其次,新科学建设既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措施。第三,新学科建设要求专职和兼职教师要参加经常性的培训。因此,要想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加强其学科建设,确立其学科地位。 3.加强信息技术课教师培训力度 当前,要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的快速发展,建设一支质量合格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关键。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师也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又由于教师对此课程的认识、态度、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有效实施,所以,教育主管部门或相关机构应给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进修机会,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快速发展。而且,在培训过程中需要注意,培训要分层次性,不要反复搞零起点的低层次重复培训,而应根据对象的不同程度,因材施教。还要注意,培训形式要多样化,不能采取“一刀切”,而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4.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教研 “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对任何一门学科来说,要想搞好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都离不开教学研究。由于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正在快速发展的学科,多数信息技术老师对此课程缺乏教学经验,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方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所以,为了更好地优化教学,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我们必须尽快探索出适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 近几年,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及相关专业人士的不懈努力下,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我们终于探索出一套比较适合现在学生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法。例如,其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等。此方法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因而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 总而言之,要想优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以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强学科建设,确立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地位,加强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强化信息技术的教育科研,建立健全有效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浅析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探索 论文关键词:农村 中小学 信息技术 教育 探索 论文摘要:本文从农村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出发,结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提出了以新课标为导向,从学科地位、师资队伍、教材体系、分层教学等多方面入手,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目的在于培养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育部颁发《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全国中小学校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程,核心就是培养我国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实现这一目标,《纲要》和《实验标准》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实验教学和教学评价都做出具体要求和明确的规定。多年来,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农村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培养目标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一、目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困惑 (一)培养目标模糊,课程设置为副科从属地位 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对信息技术的培养目标模糊,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认识不足,把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等同于计算机技术培训,把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看成是一种点缀和包装。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信息技术课程都不是中考和高考的考试科目,属于副科从属地位,故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师配备等方面都得不到有效保证。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学校和家长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可有可无,学生也把信息技术课作为心理放松调节的时间,加上许多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和qq聊天,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使不少家长和教师想方设法让学生远离电脑,更使得信息技术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薄弱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规模不断缩减,教育资金投入少,生员流失严重,使得原本落后的农村学校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软、硬件建设方面严重不足,制约和困扰着学校信息技术的教育和教学。据江西省某市调查资料表明,该市信息技术课程的生机比在小学为100:1,初中为50:1,高中为20:1,与标准配备要求差距较大。由于经费的缺乏,使得设备无法得到及时的维护和更新,有限的仪器设备难以保证正常运行,无法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这也影响了师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教与学的积极性。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主要是近年中专和专科的毕业生,在专业上非信息技术或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占80%以上,由于学历与专业的先天不足,他们大多数没有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专业教育,自身信息素养不高,信息技术意识淡薄。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属于副科地位,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既是课任教师,也可能是实验、网络管理员和仪器设备维修员,甚至还兼任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身兼数职。工作职责的不明确和工作的繁杂使他们难于专心于信息技术的教研工作,难以提高自身的专业业务水平。加之农村中小学生活待遇较低,给原本薄弱的农村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带来了更多的不稳定因素。 (三)教材内容滞后,教学忽视学生的起点差异 现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内容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新周期长,设计零起点化。教材内容忽视小学、初中、高中的衔接,各学段重复内容较多,缺乏系统性。教材着重于应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对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道德重视不够,忽视信息责任的教育和培养。教材品种繁多,良荞不齐,但大多缺乏与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缺乏对其它学科知识的整合实例。 有调查表明:50%以上的县级城镇小学生已熟悉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但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而80%以上农村中小学生仍末接触过计算机,属零起点。现行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却忽视学生的起点差异,仍采用班级教学模式,统一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初中已学过的内容高中仍重复学习,造成学生“吃不饱”或“消化不良”,学习兴趣下降,给学生的求知欲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它关系到广大青少年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关系到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为此,我们认为: (一)提高课程的学科地位,把信息技术课程纳入到升学考试科目中 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尽管有些许多不足与弊端,就目前而言,仍不失是我国选拔人才操作性最强的方法,基本上体现了“公平竟争,择优录取”的原则。长期以来,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对升学考试科目的重视程度远高于非考试科目,在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升学考试科目,是增强学生学习意识和促进学科发展的必要措施。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升学考试科目,必将引起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的广泛重视,有利于提高学科地位和学科建设,有利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软硬件建设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地位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二)强化信息技术专业培养,建设合格的教师队伍 有关资料表明:“全国只有43.76%教育技术本科毕业生进入中小学担任教师,而其中大部分又留在城市里的中小学工作”,由此可见,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拥有合格学历的毕业生数量有限。现实表明,农村中小学迫切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及相关专业的合格的高校毕业生,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合格的专业师资队伍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基础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为此,可通过以下途径加以解决: 1.充分发挥高师院校教师培训基地的作用,强化在职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以点带面,提高信息技术专业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水平。 2.结合国家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以教育部颁发《中小学教学人员(初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为蓝本,强化校本培训,通过培训选拔一批合格的非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充实到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中。 3.利用国家对大学毕业生下基层工作的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师范院校毕业生尤其是非师范院校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经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培训后,充实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 (三)以新课标为导向,优化教材体系,实施分层教学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力求满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科学的教材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教材的编制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学生的心智水平和认知特点,注重各学段教材的内容衔接,建立与其它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建立有利于所有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课程结构体系。注重开发具有农村地方特色教材,建立科学规范的教材评价体系和教材市场准入制度,打破地方教材市场保护主义,使优质教材在农村中小学得以推广使用。 农村中小学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基础有差异较大,应以新课标“关照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而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导向,在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打破原有的教学班级建制,在科学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起点的基础上,分层建制,分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要求和进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已有知识、技能水平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这样既可减少学习内容的重复教学,激发不同起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观 一、中小学课程整合的含义 “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它不是将不同学科相加在一起,而是将课程看成了一个整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有机地掌握不同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课程整合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地或过分强调各个学科领域的区别的界限,从而防止各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正如国外一些教育家所指出的,课程整合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的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将其他学科和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与一个或多个要素,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他不按照固有的顺序将信息技术分为不同的章节,而是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 二、信息技术整合的基本原则 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能固定于一种模式。 三、信息技术整合的基本模式 (一)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三)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 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合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 信息技术教育论文:关于对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的运用探析 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将是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和资源(材料、能量、信息)之一。“信息处理能力”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目前“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 “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广义上,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合的过程。狭义上,它指的是各学科之间(包括各学科内部各分支之间)的整合,即各学科互相联系的加以学习。正如国外一些教育家所指出的,课程整合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的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将其他学科和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与一个或多个要素,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他不按照固有的顺序将信息技术分为不同的章节,而是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 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特征及要求 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要求。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 三、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方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 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合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翻转课堂数学教学篇1 高职教学过程中,数学一直是让学生头疼的一门学科。由于数学知识理论性强,有些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高职数学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高职学生数学学习效果,高职数学教学开始寻求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是最受老师和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课下学习,课上和老师沟通交流,更牢固地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翻转课堂教学的开展需要老师、学生以及学校和家长的相互配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与优势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改变学生的学习顺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依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学习相关数学知识,而且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只有在课堂上才会学习数学知识,课下只是完成老师的作业,不会进行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形式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处在被动的状态。翻转课堂教学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课堂时间主要用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和问题的探讨。课前,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提出自己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将相关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当中,学生主要通过老师给的教学资源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搜寻到更多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的学习范围。其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相比于传统的教学形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上有很大的自主性,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探究,研究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学习方面 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将主要的学习时间放在了课前,而课堂时间成为学生问题以及开展实践活动的时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课前学习阶段主要包括教学准备阶段以及课前学习巩固阶段。在教学准备阶段中,首先老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老师在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的学习水平,然后老师根据这一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确定学生在课前学习中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例如学生在学习定积分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应该明确学生课前学习目标,学生必须了解定积分的基础知识,了解定积分的概念、性质以及求解方法,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其次,老师应根据学习内容制作教学视频,准备教学资料。虽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主要在课前进行知识的学习,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学习能力也参差不齐,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更好地在课堂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老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短视频,重点关注教学重点和难点,将学生容易出错或是理解困难的地方都制作在视频中,便于学生根据老师的视频独立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老师可以借助这些视频进行课堂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巩固阶段包括三部分。第一,观看教学视频。学生在进行课前学习过程中以老师的教学视频为依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的重点,同时可以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一定的引导和解答,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意暂停和播放,便于学生思考和做笔记。第二,自测巩固。学生根据老师教学视频的引导以及自主学习过程中已经对相关知识形成初步的认识。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在课前学习之后进行自测检验,根据老师布置的相关习题,进行自测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第三,提出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自我检测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许多自己无法解决或是不太清楚的地方,学生可以将自己不清楚的地方提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提出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2.课堂学习方面 课堂学习过程包括两部分:即问题分析和综合评价。在问题分析阶段,老师要让学生根据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及学习难点,并将那些普遍性问题以及典型性的问题进行汇总。然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可以将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个问题,老师进行引导,让他们尝试自己寻找答案。在自主探究之后,小组各成员之间相互评价,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优点。在综合评价阶段,老师可以让各组将自己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展示出来,说明小组是如何探究出问题的答案。老师针对每组的展示情况进行反馈评价,为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小结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来的教学形式,突破了教学禁锢,更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翻转课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需要老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准备教学条件。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工作的健康开展。 作者:汪敏 翻转课堂数学教学篇2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给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带来了巨大变革,为了更好的促进教与学的发展,并在最大程度上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下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它在给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挑战的同时,也给高职教学模式变革带来全新的视野。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也称为颠倒课堂,备受许多国内外教育者们的关注,其基本思想就是将传统教育模式中的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教学过程进行彻底翻转。这种形式的翻转,使得知识传授阶段由原来教师在课堂中讲授来完成变成了由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查阅资料、在线交流等方式来完成知识的学习,而知识内化阶段由原来学生课后通过作业和实践来完成变成了由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参加课堂活动来完成。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缺点。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二、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分析如何实施翻转课堂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院校一门十分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对理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一直存在应试倾向明显、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等多种问题,直接影响到专业课程的学习。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给《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该模式实现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全面深入的改革,并且有效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分析一下该模式的实施过程。 (一)课程资源建设 1、教学网站构建 学生可以通过教学网站观看教学视频,并进行自主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到学习交流平台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解决疑难问题,也能够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而教学网站的设计结构、视觉效果、互动策略等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构建教学网站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来帮助学生构建内容最丰富的学习交流平台,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2、教学视频录制 在翻转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靠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来完成,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视频在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们所采用的教学视频通常是针对某个特定的主题,一般要求其长度维持在10分钟左右,并且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实现暂停、回放等多种播放功能,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笔记和进行思考,这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对于教学视频的选择,课程主讲的教师可以自行录制,也可以使用网络上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如果教师采用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这样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也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优秀教师的最新教学内容,但是这样可能与我们的课程目标不完全相符。如果教师自行录制教学视频,这样不仅能够与课程目标相符,而且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讲解,但是自行录制教学视频会给教师的教学技术和时间提出更加严峻地挑战。 3、辅助学习资料 建设搭建自己的电子图书平台,收集各类的电子图书,建立电子图书资料库,为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自主进行知识的学习,并根据自己学习教学视频的情况来选择扩展资料进行补充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自主学习作为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与实施。在课前,学生利用教学视频,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可以反复观看视频,控制自己的学习节奏,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者作笔记。学生观看完教学视频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课前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提高学习的效果。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工具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沟通,了解彼此之间的收获与疑问,彼此之间能够进行互动解答,同时也可以与教师进行讨论,通过讨论不仅解决了学生的问题,也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便为课堂活动做好准备。 (三)课堂活动设计 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内化是在课堂活动中完成的,这与传统教学不同,因此形成了翻转课堂。由于学生已经进行了课前的自学,对教学内容有了深入理解,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通过网络平台上的交流得到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整合,在课堂上对这些疑问来进行解答,并设置一些任务来更好的去理解这些疑问。在课堂上,教师从传统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当中,组织学生进行协作探究、小组讨论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从开始时选择性指导逐渐转至为学生的独立探究学习方面,把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贯穿于整个课堂活动,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反馈与评价 在翻转课堂中,反馈与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反馈与评价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有一个考量,也可以从中发现教学准备阶段的不足。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观看视频独立学习的效果以及提出疑问的针对性等多方面情况来进行评价,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良好结合。通过反馈和评价,教师可以掌握到学生是否能够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从中发现问题并不断调整和修正教学策略。除了通过学生对翻转课堂进行评价,还建议多个教师可以参与课程互评,相互之间进行经验的交流,从而提升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 三、翻转课堂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教学视频,并能够独立完成针对性练习,总结问题,然后在课堂活动中通过老师、同学之间讨论和交流解决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问。这些活动都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才能够通过独立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并且能够找准独立学习中的疑问,更好地去参加课堂活动,从而使知识得到内化。因此,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信息技术保障 信息技术保障是翻转课堂实施的关键因素,从教学视频制作到交流平台构建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制约高职院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校园网的网络速度。因此,为了保证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效实施,学校应加大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建设投入,可以通过增加校园网的带宽来提高上网速度,同时将校园网覆盖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等教学和生活场所,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有条件进行网络学习,使得翻转课堂的教学顺利实施。 (三)教师专业技能 翻转课堂教学对教师专业技能要求特别高,从教学视频制作到学生交流指导再到课堂活动组织等等各个方面都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教师专业技能的一种挑战。如何更好的从传统教学模式走出来,将一种开放式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需要加强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在教学视频制作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制作情感丰富、生动活泼的视频,避免单调、死板的讲述。在网络交流平台中,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科学的设计问题,使学生的知识内化的更好。 四、结束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不懈地去探索和研究,完善翻转课堂在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促进高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作者:陈业伟 单位: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翻转课堂数学教学篇3 长期以来,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一直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在加强高职数学教学基础知识传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日益结合以及教育界愈来愈重视学生学会学习的今天,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著,高职数学教学亟需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对于有效赋予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有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和推广。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内涵及特征分析 翻转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来说的,翻转课堂就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其改变了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真正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线,以学生的课后学习为主阵地,课堂则变为了师生以解答疑难、运用知识的主要场所,知识的获取由学生自主进行,而知识的建构和内化则由师生共同在课堂中进行,从而实现学生对于知识的更好的建构效果。应该说,“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其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抓手,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授乃至师生间的互动交际等都进行了重构,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革命性变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一)师生角色的积极转变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真正完成了转变,教师角色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主导者、管理者向着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进行转变,而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从过去以往的单纯的知识灌输者的身份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激发者、培养者,而学生也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式的知识接受者,转而成为自我知识的积极的建构者,学生从以往的学习的边缘人重新变为了中心者,这是翻转课堂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 (二)教学过程的切实重构 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对教学过程的切实重构。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先进行知识的讲授,学生获取后进行练习,并在课后对知识进行内化;翻转课堂将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转移至课前,由学生自主借助微视频等工具来完成对知识的获取,学生的知识内化过程在课堂中进行,并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来共同完成这一过程,教学过程实现了真正的重构。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真正转变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同样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不再成为主流,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同时还能够对大多数同学都有疑惑的问题进行全班指导,真正兼顾了统一指导和个别指导,大大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下很难完成。 二、翻转课堂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实践层面中应如何落实,这是探讨翻转课堂在高职教学教学中进行应用时必须回答的问题。笔者以高职数学中的“函数问题”为例,具体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分析 函数问题是高职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这一单位中的知识点是对学生以往的函数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函数知识基础,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数学素养。 (二)课前准备及相应的教学准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视频等资料,本节课的教学视频主要来自于大学生MooC网上的《高职函数教学解析》,下载并上传至群共享资源供学生自由下载观看,并在课堂上以学习小组作为基本的学习单位,学生之间自主合作解决相应的疑难问题,丰富学习成果。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目标和课堂师生协作教学目标两个部分。本节课的课前学习自主学习目标在于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初步了解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能够学会建立一般的函数关系式,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一般图形等;课题师生协作教学目标在于经过学生小组互助合作及协作,重点掌握并理解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图形,能够解答一般的应用题的过程中建立函数关系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过程 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同样分为两个阶段: 1.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观看慕课课程《高职函数教学解析》中的相关内容,学生可以灵活地进行观看和反复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与其解析式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以对自我学习质量进行自我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相关平台与同学等进行交流、学习,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借助各个小组的组长等收集同学在观看视频过后所面临的普遍性疑难问题,为课堂上的师生协作互助奠定基础。 2.课堂协作探究阶段:通过上一阶段的学习,教师已经收集到同学在学习本届内容过程中所遇到的共性疑难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就这些问题提供具体的问题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并最后进行总结归纳。3.结果展示:通过教师给予一定的探究性问题,使得学生对于函数的一般性知识有所了解,并对“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与其解析式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具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掌握。 (五)教学评价及反馈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应该遵循发展性和多元性评价理念。在本节课中,教师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因素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更为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的评价,从而更加全面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以激发学生在下一阶段的数学学习动机。 三、总结 总之,基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其对于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改善教学氛围,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课堂教学秩序难度增大、对教师的教学素养尤其是信息化教学能力要求较高等问题,这是高职数学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所应该注意的。 参考文献: [1]李金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5):291+293. [2]宋宇,孙忠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6,(13):199. [3]王佳文,柴冬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125-126. [4]孙少平,于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职业,2015,(12):137-138. [5]黄磊,刘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信息系统工程,2014,(08):155-156. 作者:胡振援
语文高效课堂论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初探 摘要:由于小学阶段是小学生一生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小学的教育备受重视。其中,语文学习更是重中之重。它还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所以语文教学更加重要,需要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对此,教师应在清楚了解当下小学语文课堂的现状,并对提高课堂效率进行研究,以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由于一些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原因,导致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不高,很难达到小学生应有的积极性和水准,这是不可忽视的。而学生只有具有了学习热情才会积极主动学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以使学生主动学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构建高效课堂浅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当下语文课堂的现状 (一)教学资源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由于现在就业压力以及日益增长的竞争压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为了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不断充实学生语文知识,包括作文阅读解答能力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紧缩式讲解。即在课堂上,教师会将自己的课程倾销式告诉学生,而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尤其是对学生课堂问题以及课后问题的解答方面,教师留给学生自己做阅读的时间比较少,而将自己的思想倾销告诉学生的时间比较多。这种情况下,学生做的题少,即使做的题很多有问题也得不到解答,致使学生做再多题也是徒劳,并不会使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对教学知识的理解也没办法融入自己的思维,很难形成自己的以文思文。同时,由于教师只注意知识的传授却不在意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使得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不高,甚至由于成绩的不理想,兴趣越来越弱。 (二)学生的压力过大 小学本来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天真、最无邪的日子,但是由于社会上的竞争压力,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再加上语文在小学阶段更多是打基础的过程,如从一开始的学习汉字到后来文章的背诵,教师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会让小学生觉得这些东西枯燥乏味又繁多。同时,学生又会担心自己学不好语文。一旦真的考的成绩不好,小学生对语文的担忧心理就会加大,这些压力来源于教师也来源于家长,甚至来源于同学。如果周围的学生都学得很好,掌握阅读思维和汉字的速度比自己快,那么孩子就会对自己产生质疑,压力不断加大,课堂效率自然就不高。 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举措 (一)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用心程度 这个用心程度是要注意教师和小学生的沟通。也就是说,教师要在课堂上注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打造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小学语文多维互动教学主要就是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和第三方之间的互动,摆脱传统课堂的单一乏味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课堂的精髓和意义,让学生去发现语言的魅力,增加学生对语文课堂参与兴趣。这种方式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还能够使整个课堂变得有活力。 (二)注重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小学生天生是爱玩的,他们也爱与人交流。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注意利用学生的这种天性。如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分组探究的办法。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下教育者推崇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法。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控者对学生的课堂效率有很大帮助。因此,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分组,鼓舞他们进行互动。在小组分组中,有的学生可能不想说话,有的学生可能想多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时候,教师要注意适当引导。沟通能力不仅仅可以提升课堂效率,对小学生未来发展也有很大的意义。比如,在进行汉语拼音的讲解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彼此之间互相朗读,加强对学生的胆量的培养,让学生互相朗读拼音,彼此纠正错误。在进行这种互动时,教师需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教师要尝试弱化自己的主导性,只在学生之间没有指对错误的时候才能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并在最后再将拼音为学生讲解一下。这样可以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起的应该是辅助作用,而具体的流程则由学生自己完成。 (三)教师要注意做好课前准备 这一点指的是教师对课堂的提前准备。课前,教师需要提前想好这节课的教学模式,并思考如何进行教学,哪里是教学重点。所谓教学重点指的不仅仅是考纲所规定的点,还有可以为学生带来其他教学意义的点。比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时,在为学生进行汉字的讲授时,教师关心的不应仅仅是哪些汉字不好学,还应注意传达中华汉字的博大精深。比如,碗这个字的“石”部分,是因为最古老的人们是用石器的,现在虽然已经可以用塑料、瓷器或是其他人造材料,但是我们还是继续用“碗”这个字,这就是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类似的很有意义的汉字还有很多,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注意将这些意义告诉学生。这样不仅仅是向学生讲解一个汉字,还将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讲授给学生,从而既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扩充学生的知识。 三、结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课是打下文学素养的基础课程。小学语文课为学生的阅读、写作打下基础。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的授课方式主要是教师进行知识的传递,学生被动接受。新课改进行后,这种传统的方式和新课改的精神不符合。因此,我们要在课堂上进行多种教学模式的尝试性教学,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作者:宋景平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沙镇李家磨小学 语文高效课堂论文:初中语文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摘要:语文作为主要科目在初中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教育改革进一步实施,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于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注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几方面来简要阐述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1引言 在传统的教育课堂上,语文往往是处在一个尴尬的状态下,与其他科目比起来存在感较弱,看起来得分较为容易,背课文、做试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生。真正的语文课堂上应该是精彩纷呈的,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是目前教学形势下的重中之重。 2构建高效课堂,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寻根溯源还是传统教育观念带来的影响,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高效课堂是指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并实现教育教学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在新课改的逐渐深入下,高效课堂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素质教育理念功不可没。构建高效课堂,要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入手,并在考虑教学实际的情况下,保证课堂教学能够达到教育部下发的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通过实践来体会学习的感悟。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2.1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在课堂活动中,能够让学生们充分意识到他们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对自己的地位有确信的认知和认可。只有这样,课堂效率才能提高。 2.2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之外,还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被动教学变为主动吸收知识,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建造高效课堂的有力措施。 2.3实施针对性教学 在对书本的把握基础上,掌握重点,把握教学重点,实施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使高效课堂变得高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主要是来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指导什么样是“会学习”,在学生懂得学习方法后就能举一反三,对学生的针对性教学也有很多方法,在生活中教学,生活学习的另一个大课堂,就像在学习《苏州园林》时,可以通过真正去感受或者通过视频模型等方式来进一步加深了解。还有《我的叔叔于勒》,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学生可以进行书中人物的角色扮演,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书中人物的心理状态,真切地了解文章所传达的思想和内涵,以此来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印象,达到高效课堂的效果。 3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在课堂刚开始是最重要的,课堂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行高效学习。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下,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赶进度,或者进行题量训练,直接上课讲语法,老师“填鸭式”教学,学生麻木机械地记笔记,这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这是快速记笔记,考察记忆力的课堂。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烈的学习欲望,对于未知的东西感到好奇,但他们缺乏耐心、恒心和毅力,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对未知的好奇,培养他们的耐性,让他们喜欢课堂。就像在学习古文的时候,夹杂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课堂生动有趣。在课堂上要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45分钟的作用,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的结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3.1改变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无法建立课堂上的良好氛围,想要实现高效课堂的建立,只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教学方法,进行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找到符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 3.2优化教学内容,因材施教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让课堂活跃起来,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在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并且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上进行创新优化。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标杆化,对学生的培养都是粘贴复制,高效课堂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因材施教的新型教育理念。每个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无法让不同的花在同一时期开放。针对同一个问题,有的学生觉得简单,有的学生觉得像天方夜谭,这不是高效的教育理念,面对他们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达到在他们能力范围内的效果最大化,建立信心,这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4结束语 在对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建立高效课堂需要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施针对性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的转变,注重因材施教等方面来实施,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写作能力、情感表达能力。这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语文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中无可替代。 作者:范述碧 单位:贵州省锦屏县钟灵中学 语文高效课堂论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措施 摘要:语文是初中阶段的三大主科之一,这一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语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下要紧抓语文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质量,实现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目标。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它对初中语文课堂提出如下的要求:一要主动建设高效的语文课堂;二要从各个方面强化教学的实际功效;三要实现语文课堂的完整、全面以及实效,不断推动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一、前言 新的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应改善原有的教学方式。在给学生传达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帮助学生学会恰当的学习方法的内容。过去的语文课堂,通过都是由教师在不断地讲授,这样单一的方式很容易降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需要将改革的重心放在课堂效果和效率的提升上,并做好这项工作。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教师教学成绩的优劣都离不开课堂教学,只有通过高效课堂,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增加他们对学习的信心与兴趣。高效课堂的创建,是适应新课改的一大重要改变,体现着对传统教育的创新。因而,它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学生方面,它能增加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的知识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发展学习的潜力。教师方面,它能促使教师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对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有重要的意义。 三、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 (一)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兴趣、性格等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学生们的基础水平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对语文理解程度的差异。因此,教师必须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即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情况,分成几个层次,来展开教学。具体来说,对那些基础好,语文理解能力处于较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将其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情感等。对那些基础薄弱、语文理解能力处于较低层次的学生,教师应牢牢抓住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例如要求学生将整篇文章仔细阅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在课上提出来等。 (二)构建情境教学 情境构建的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是针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状况,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构建起来的教学情境。教师通过对知识内容的深入分析,然后运用知识情景化的方法,使语文知识直观化和形象化,那么这个时候,身处知识情境的学生,其思想情感会被情境所带动,进而增强对学习过程的主动性,更富有激情地投入学习活动,学习的体验也更加丰富。其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多媒体、角色、故事等情境方法,它们的作用也各有千秋。具体来说,以语文课本《威尼斯商人》的教学为例,通过角色情境的方法,即使课本转化为剧本,教师扮演鲍西亚律师,学生们则分别扮演文中的安东尼奥、巴萨尼奥、夏洛克等角色,学生们一边揣摩角色的内心活动一边扮演体验,如此一来,学生对课本的理解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内容的概括和掌握,教学实效性得到充分体现。再以课文《故乡》的教学为例,通过多媒体情境法,教师播放出具备声画同步、一动一静特点的音乐,该音乐还与课文《故乡》的内容相符,舒缓且富有感情,那么,学生的情绪就容易被调动起来,随着情感体验的深入,对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便更容易把握,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构建情境,实现了有效教学的目标。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对于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主体,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是最重要的受众群体和教学对象。因此,教学效果的提升离不开他们的参与,学生们的热烈参与度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备要素。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中,要植根于学生主体地位,不断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实现教学质量提升飞跃,乃至高效课堂成功构建的目标。从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况中,可得出如下结论:高效课堂的成功和发挥出作用,一方面要倚仗教学重点的把握,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的实施;另一方面要从根本上改革教学理念,实现创新发展。 (四)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比如在讲到杜甫诗集的时候,学生对杜甫为什么这样忧国忧民不太理解,也不清楚为什么杜甫的诗集被称作“诗史”。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屏幕上陈列出杜甫的生平经历,还可以播放一段有关杜甫生平的视频。进而让学生去了解杜甫一生的坎坷遭遇,进而去了解杜甫生活的年代动荡不安,百姓们居无定所、民不聊生。杜甫基于这样的经历才逐渐造就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所以他的诗集才主要记述了那个年代的主要事件。通过视频的形式进行讲述,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初中语文课程在初中阶段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这个阶段进行高效率的语文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思想的不断深入,对初中语文课堂教育任务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要不断打造高效初中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活动中的趣味性和实践性。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对于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建构,需要从课堂氛围、学生情绪状态、学生地位等这些切入点展开,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功能,并服务于实际,最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姚启梅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华峰初级中学 语文高效课堂论文: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探讨 摘要:生本教育理念属于新时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能使得教学工作者在生本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教育的真正含义,享受教育的乐趣,促进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了分析生本理念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方式,笔者针对现阶段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本理念;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发展,生本理念也更加地深入教学实践过程中。生本概念灵活多变,应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的氛围中,创设高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一、生本理念下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方式———学生方面 1.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 由于高中语文学生的学习水平不一,采用枯燥、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勇于尝试改革,采用生本理念进行教学指导。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应以学生为主,摸清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将班级内学生分成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制订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效率。 2.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摆正自己教学组织者及引导者的地位,积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相信自己能够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一味地认为学生自己无法弄懂文章的真实含义,从而不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及探索的时间及空间,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讲解,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发挥。将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激发学生不断探究问题答案的兴趣,通过不断地探究、思考及讨论,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知识点及学习内容。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在学习戏剧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以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深入学习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如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诗词背诵或朗读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让学生在比赛及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诗词的魅力。 二、生本理念下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方式———教师教学方式方面 1.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座位上记笔记的教学形式已经完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随着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有效地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具体且形象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教学活动中学会积极思考。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及知识点,提高课堂效率。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12课时的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及网络搜索出相关演讲视频让学生们进行观看,让学生们在短时间内进入教学情境中去,学生在这种慷慨激昂的演讲氛围中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性格特征及强烈的愿望,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2.合作式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综合情况等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式,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极主动进行探究及思考。教师在这一教学形式中应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及分工,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分享语文能力提高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及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11课时《中国建筑的特征》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内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小组内学生各司其职利用网络及多媒体信息技术搜索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要求学生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中国建筑物的发展过程有哪些?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什么?及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建筑风格属于哪种?”等问题,在小组内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在小组内积极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及合作、讨论等,从而提高高中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三、结语 总之,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主要是以发挥学生学习自主能力为主的一种教育理念,生本教育下的教学拥有积极向上、活跃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完成学习内容及学习任务,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高效的学习,使得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均更加轻松,提高了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从而建设高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作者:黄显秋 单位: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 语文高效课堂论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讨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极其重要。同时,如何营造轻松愉快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就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建立进行素描。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理念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高效课堂教学对于促进学科的发展及其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效课堂是及其重要的。如何建立高效课堂教学,是十分值得探讨的。 一、要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各科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是促进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通过兴趣的提高,学生的愿意学习、主动学习的心理就会被释放,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感到特别的轻松。而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例外。小学生带着兴趣去进行语文方面的学习,不仅仅能使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还能够促进学生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的热情。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充分建立教师和学生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充满积极的情绪,增强学生主动思维,主动探索的热情,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愿意去钻研和探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念已经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整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体向前发展。具体方式如下: 1.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主义情怀十分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教师要能够善于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有趣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师生互动、愉悦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感到拘谨,不敢到紧张,而是感受到和谐、宽松,从而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能够更加活泼有趣的进行语文教学思维,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魅力。比如,教师在进行《在金色的海滩上》这个课文的讲解时,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构建出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将大海、海滩等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这种教学场景,构建出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通过这种和谐的教学场景不断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其兴趣,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发展。 2.教师在教学氛围的创设上要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氛围对于促进相关学科的教学及其的重要。但要建立高效课堂教学,科学、有效、实用的教学氛围及其的重要。所谓教学氛围的科学性,指的是在教学氛围建立的过程中教学要能够更加有效的推进语文学科的发展,而不是仅仅的建立一种教学氛围。科学性要能够推进教学的发展,让整个课堂教学的氛围促进语文学科的提高。所谓教学氛围的实用性,指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更加重视语文教学相关教学气氛适合语文教学内容,不能出现尽管教学氛围合适,但氛围的构建跑偏这种现象。 3.教师建立多变的教学氛围 所谓多变的教学氛围,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固定教学氛围,要能够善于变化,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到教学内容的充实和教学氛围的多样性,帮助学生更好的去进行语文方面的学习。多变的教学氛围指的是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多种教学氛围的设定,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 1.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学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指的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的主要知识。小学语文课本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有些内容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课堂学习的需求,但是教师要在课外或者阅读课上和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能够在内容的学习方面更加热爱语文课程。比如,教师在课外内容的选择上既要能够符合课本知识上的总体要求,还要能够选择适合时代特色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内容不仅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有趣性,还能够真正的感受到教学过程中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吸收相关知识,让自己语文知识更加的充实。 2.教师要注重教学质量的把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质量的把控,是一个及其重要的环节。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教学质量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授能力,还取决于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师首先要能在教学中的重点进行阐述,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主次之分。其次教师还要对教学的质量进行及时的检测,随时发现问题。教学问题的检测最重要的就是教学反馈。所谓教学反馈,指的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教学测验、家访、竞赛等多种形式来查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解决,从而使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及时的将教学质量更好的把控,同时也能够更及时的解决学生的学习存在的困惑,让学生能够不再带着问题去进行深入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地轻松和愉悦。 三、教师要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具有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的理念 1.教师要善于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极其的重要。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指的是多媒体、计算机等教学工具,在这种教学工具的使用下,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相关教学内容更加的直观,更加的丰富多彩,更加的促进其理解,同时也更加的符合时展的趋势,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习的热情不断的提高,学生更加愿意主动的去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学习的成绩逐步提高,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效果越来越明显。 2.教师要具有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说教师要能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能够更加热爱语文学习。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教学的主人,学生在被动的受听,学生没有自我主动发挥的空间。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这门语言课程而言,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后,他们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意识就会广泛的增强,他们更加愿意去进行语文方面的学习,从而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的高效。 3.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是,要善于做有心的人,通过挖掘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来用心走进学生的心理。对于一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不断的鼓励、鼓舞;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在肯定其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要告诫他们不要出现骄傲自满的心理。这种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最重要一环的教学理念将能够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的高效,使学生在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上更加的主动。 四、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够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能够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学习更加的主动,学习成绩更加地优异。小学语文教师要围绕高效课堂的建立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带动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郑成娟 于文香 单位:山东省莒南县第八小学 山东省莒南县竞技体育运动学校 语文高效课堂论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综述 摘要: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也为了更好地提升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文章主要从关注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进行差异性教学三个方面探讨和分析了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通过对学生进行了解,不断地转变思想观念,构建有活力、充满热情的语文课堂,满足语文学科教学实效性和全面性的需求。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效的课堂模式已经成为众多教师追求的重要目标。因此,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讲,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是关键点。教师要对学生予以充分的关注,保障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关注氛围的营造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枯燥性和填鸭式的讲解是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首先就是关注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更多的兴趣。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需要选择学生有兴趣的内容,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动脑思考,不断提升对文章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童年趣事进行回忆,并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此了解鲁迅先生所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之间的关联性。另外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材施教,使用多方面的手段给学生讲课。例如,在《雷雨》中,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游戏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娱乐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在氛围的营造上也可以加入游戏,让这成为一种教学的有效手段,还能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反应能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激发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能够让学生更加认真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在兴趣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提供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学习和爱好结合在一起。例如,有的学生喜欢美术,那么在学习《紫藤萝瀑布》的过程中就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用画画的方式将自己头脑中所学习的《紫藤萝瀑布》展现出来。教师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还需要认真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节奏点,以此为兴趣点进行不断的拓展教学,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满足课堂学习的需要,也能够让学生更加认真地对语文内容的学习进行分析研究[1]。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的过程中,在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个人一丝不挂的在集市上走是什么情形,让学生去想象,并且这个人德高望重,这样学生就会在想象之下哄堂大笑,学习兴趣也会更浓厚,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想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入到文本当中,让学生的学习减少束缚感,并且带领学生认真地去感知文本。 三、进行差异性教学 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性格以及学习情况也不同,因此在理解力和接受能力上难免会出现差异性。这种差异并不能成为区分优秀与否的标准。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关注的重点都是对问题标准答案的讲解,有一些学生在感悟方面不是特别强,因此学习效率也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学习就失去了兴趣,在理解方面就会出现差异,和高效课堂相背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性差异,然后按照差异性进行耐心的指教。对于学生来讲,能够激发起他们学习的信心。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背景,在差异性教学方面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构建起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符合现如今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并在素质教育中不断得到推广[2]。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城市当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对这些内容不是非常的理解,尤其是不了解作者贫穷的童年生活,更不知道百草园是什么样子。针对这种差异性,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能够感知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鲁迅先生的成长经历,这样再去学习就会更具有效率[3]。 四、结语 文章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使我们意识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立的重要性。它能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中认真的学习,更好地领悟语文知识。 作者:宋文武 马松山 单位:凉州区长城镇长城小学 语文高效课堂论文:技校语文高效课堂初探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主要通过作业、背诵、阅读等方式对语文教学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吸收,从而提高应用能力。而高效课堂则完全颠覆了这一传统模式,重新建构了学习流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通过课前导学案的预习完成自主学习,知识内化则是在课堂小组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帮助或同学的协助下完成的。但兴起于普通教育的高效课堂教学如何应用到技校语文教学中,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呢?通过学习与实践,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对高效课堂的初步认识。 一、编写好语文导学案,重视课前自主学习 好的语文课堂教学并不仅仅是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完成的,所谓“功夫在诗外”,高效课堂更是功夫在课下,尤其要注重课前导学案的自主学习,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导学案在开头把本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直接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有明确目标的行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有针对性、不盲目,因此提高了师生的课堂效率。由于很多技校学生还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将以前以检查督促为主的课后辅导改为课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让学生自主掌握知识以及留疑存惑的过程。语文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力抓手,语文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深入了解,还要根据学情设计出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体现导学案的实效性。不同文体的文章,其教学目标也不同。例如,小说和说明文就要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小说把人物作为学习的重心,而说明文则把说明的事物作为学习的焦点。优秀的导学案有助于实现把课堂交给学生和“先学后教”的高效教学构想,使课堂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保证语文课堂学习的活跃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习效率。 二、组织好课上合作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开展,需要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通过合作探究,把课前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检验自学的预习效果,让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优势互补,激发潜能,共同发展。为了保证语文学习的效果,在小组探究阶段,可以在独学的基础上,依照对学、群学的顺序进行:“独学”就是个体的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对学”就是结对子学习,即互相帮助的学习;“群学”则是由三个或以上的成员组成一个小组进行的群体学习、合作学习。“独学”的目的是基础问题,“对学”“群学”则解决提高性问题。例如,在《哦,香雪》一课的探究中,有的学生从来没有乘坐过火车,缺少必要的感性认识,这对独学造成了很多困扰,而在“对学”“群学”环节,就可以很快知道火车的运行特点,弥补了知识的欠缺。“对学”“群学”旨在解决“独学”阶段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优势互补,使学生豁然开朗。 三、搭建好展示的平台,恰当地评价学习 语文高效课堂的重点和精彩之处体现在学生的课堂展示中,学生的展示是否精彩也取决于导学案的编制是否为学生提供了有价值的内容,使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话好说。搭建课堂展示平台意义重大,既包括在黑板上书面展示小组讨论结果,也包括学生登台讲解以及学生在互动质疑中的各种展示活动。教师在课前要对问题有适当的预设,每一个问题的教学价值,需不需要展示、展示到何种程度,都需要教师掌控。有些问题可以一带而过,有些问题需要深入探究,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展示环节的关键,这样才能突出重点、难点,切忌对所有问题平均用力,泛泛而谈。例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的展示环节,笔者重点把问题设定为:这篇小说跟我们以往接触过的战争作品有什么不同?战争是残酷的,孙犁为什么要写得那么美?荷花淀的女人们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些问题基本概括了这篇小说的特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特点。语文教学的展示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恰当的评价能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愉悦和激情,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展示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果。语文教师要多用欣赏的眼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用赞美的语言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与展示的积极性。 作者:肖绍波 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 语文高效课堂论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解析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浪潮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想在这改革浪潮中成为真正的弄潮儿,就要摒弃传统、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改变教学模式。教学中凸显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起到指引、辅助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最大限度的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进而来构建最优化的高校课堂。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究竟如何来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我们来具体的研究分析一下。仅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构建模式途径 大家都知道,在短短的一堂课45分钟中,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计划与教学任务,还要让学生得到最大化的收获和启迪。因此,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百花齐放、各有不同。好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最主要的就是还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学生由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成主动的学习,课堂气氛活跃、高效。对于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来说,就是语文教师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以最小的投入让学生全员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更好的吸收并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那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如何来构建,语文教师到底运用哪些教学模式能够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呢?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上: 一、采用多种不同教学模式,并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往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老套、落后,因此导致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不感兴趣,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潜能。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欲望一旦被严重的制止与扼杀,就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与高效课堂的构建。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学习兴趣不能被激发、甚至学习兴趣被扼杀,即使在课堂上教师再怎么卖力,学生不愿意参与到其中来,这样的教学也是失败的。现今,随着新课改教学要求的提出,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忘记传统教学理念并改变教学模式,采用崭新的教学模式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不论是采用哪种教学模式只要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就是好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课堂上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传统填鸭式教学、满堂灌式教学以完全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体现学生是主角、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是精心设计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师除了要对本节课进行认真的勾画之外,还要确立教学目标。可以说,教师确立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它是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与主要人物。总之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模式确立的教学目标都要一致。 二、教师要不断提升个人魅力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身理与心理都在这个阶段有所微妙的转变。性格开朗、积极向上、很阳光、思想前卫、思维敏锐,模仿能力很强等等。他们的性格特点促使他们爱憎分明。有的时候,他们喜欢那个老师就说明他们愿意上这个老师教的这门学科。反之,不喜欢这个老师自然也不会爱上其教的那门学科。为此,教师要不断的提升个人的魅力,让学生打心眼里对自己产生一种崇拜,然后带着积极的心态投入并参与到学习中来,久而久之,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提升。一般情况下,教师温柔的话语、甜蜜的笑容以及独特的气质,丰富的情感表达、幽默的话语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自身深厚的文化修养。有些时候,教师一个和蔼的眼神对于学生来说都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觉得老师在时刻关注着自己,从而聚精会神的投入到课堂讲解当中来。大多时候,教师的语言魅力很重要,它可以让学生专心致志的听讲,把学生的思维从课外转入到课内。譬如在教授《再别康桥》时,由于不同因素影响,事先准备好的图片与资料无法展示给学生,因此学生会感到很失落。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幽默的话语来调动现场气氛。可以说:“可能再优美的图片在徐志摩笔下都显得暗淡无光,都没有他本人的诗句来的更有感染力,下面就让我们与徐志摩一起感受这份浪漫。”学生们会心地笑了。教师人格魅力就是体现自己的个性,教学中,教师的个性可以创造出一个独特的语文教学氛围,学生在教师创造的这个氛围中,情感受到感染与熏陶。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改革重点强调课堂氛围,师生的互动也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果。教育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情感实体交往的过程,只有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才能产生共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很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产生“安全感”并学会开放自己,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合作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就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鼓励创新、尊重分歧,尤其注意营造一种热烈踊跃的课堂气氛,这才符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一定会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可以说,这样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与灵魂提升的沃土。 结束语 总之,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深入,教师要想在这场改革浪潮中成为真正的弄潮儿,就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就是构建高效课堂。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采用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只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更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感受语文带给他们的欢乐。 作者:苗琳 单位:长春外国语学校 语文高效课堂论文:中学语文高效课堂解析 摘要: 新课程倡导改革,自发实施教育改革,这既是现代教育办学方向,又是适应当代社会的教育需求。新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自主、探讨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情操。适应改革要求,提倡高效课堂,教师要从历史意义出发,培养适合新形势下的新型学生,注重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做好课堂改革。 关键词: 高效课堂;中学语文教学;语言社会性 一、语言的社会性 学习语言,重在语文实践,因为语言是交际工具,不仅承载着历史,更是社会的组成部分,除了从家庭、社会获取知识外,更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语言的社会功能性决定了高效课堂的必然性。人们的社会交流思想、信息传递,需要我们有严肃的语言框架与完善的语言体系,以有效进行社会交流,实现语言功能。 二、语文课教育教学目标 从传统教育模式走向新型教育模式,这已经被大家接受。新课标指出: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黑板、粉笔逐步走向多媒体介入教学,以开发学生智力、能力、思想为主导方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多角度、多层次地满足学生的学习目标。把传授知识变为自主接受知识,深入研讨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准确让学生领会文本内涵,实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有效且高效教学,达到新型人才的标准等。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探讨,更新自己的知识领域,多方位设置适合本班学生的教育方式,学生才能高效接受文本内容。 三、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尝试 1.教师的教学行大胆尝试新方法。由于许多教师习惯黑板、粉笔教学,思想保守,不敢涉及改革内容,担心自己知识不够,管理层就要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技能,使他们能够驾驭每一节课堂;组织他们接受新的教育思想,进行培训学习,改进传统方法。如:利用交互式白板、PPT、FLASH(图片、视频、美术、音乐)等媒介参与教学,教师对这些资源要有所了解,并大胆尝试使用。不仅是这些新的教育手段,还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社会是多元的,教育应是丰富的,所以只有开放教育,才能高效。 2.充分调动学生资源,让他们活动起来。 2.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要让学生自己参与学习活动,“眼过千遍古,不如手过一遍”不也是这个道理吗?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让空间给学生,使他们真正在课堂中自由发挥,让他们的思想驰骋,既解放老师,又开发学生的智力。 2.2传统教学是老师设置问题,学生作答,我们要打破这一守旧模式,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积极思考。《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要讲究启发设问。比如人教版必修一《沁园春•长沙》中“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老师不必一一交代,让学生结合历史自己理解。他们会展开各种讨论,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认识,结合文本也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其实就是一种尝试,他们既学习了历史知识,又领略了文本内容,还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使教学轻松愉快,使学生更有参与意识。 2.3教育改革不仅是形式上的改,更落实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课堂上恰当进行点拨与指导,找出文本的课堂目标,广开言路,突破重点,既要引导学生深挖课本内涵,又要老师进行研讨文本,吃透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组织课堂,教师没有梳理出准确的文本信息,也就谈不上高效课堂。 2.4严把教学常规,不能随意散放。虽然进行自主教学,但学生的理解是有限的,教师要严把课堂教学规律,有分寸地进行探讨教学,即让学生有话说,做到让学生学到正确的知识,从文本中汲取营养,从课堂中受到教育。教师要把握几个环节:课前的预习设置,要富有开放性,但又不失文本信息;课堂重在交流与提问,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学,组织学生把有效问题拿到课堂上,剔除无关紧要的问题;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思考,包括信息的筛选、整理,字词句的理解,艺术技巧的应用,但这不等于教师不参与备课,反而要求教师充分备课。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问题,准确传递信息,否则学生得不到准确的信息,就会挫伤积极性,没有更有效的问题设置,达不到高效课堂的要求。 2.5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习是多元的,学生思维是开放的,要多方位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背影》一文,我们怎样让学生感知父爱的伟大呢?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背影,但我们的学生没有真正关注自己父母的背影,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父母给你留下多少背影,多少背影是让你永远记住的。这样学生会较快理解朱自清的“背影”,在“背影”中得到情感的熏陶,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感悟。 2.6有效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不能少的,现在许多教师没有布置课外活动,这是不科学的。课外学习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与消化,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设置主题与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外的阅读,讲座、演讲、名著的欣赏等。我们不能禁锢于课本知识,要有效利用客观的资源,丰富文化知识。 3.改善教学设备,开发多方资源。我们有可观的教学资源利用,现代教学已经不仅仅限于课本知识,要掌握更多的科普知识。比如通用技术、科普知识、机械设计、计算机等,都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广泛,把课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再由实践帮助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充分的展示空间,这样有助于实现高效课堂教学。《论语》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指对于学问和学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只有学生喜欢了才能谈高效课堂。改革是一个渐趋渐行的活动,我们可以多交流,多学习,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作者:王光明 单位:文县第二中学 语文高效课堂论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摘要: 高效课堂是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目标不清楚、教学模式不适用、教学方法不灵活等等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有针对性的,目的性的唤醒学生学习的信心;丰富实践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群体个性化需求;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课堂管理扁平化;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实现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平衡。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为调查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状况,笔者了选取Y市S小学的小学语文教师100名,小学生15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同时,利用spass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探析。这样可以大概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和教学情况。 1.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不清楚。德国教育学家第斯惠指出:语文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缺乏清晰的教学目标。由于教学目标是提升语文学习效率的核心因素。但是目前大约有42%的小学语文教师,表示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大约有31%的教师,表示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成绩、顺利通过学校的考试;大约有27%的教师,表示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答案显然是各人觉得各人有道理,每个认为不同想法的老师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教学。 1.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不适用。在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分注重多媒体等现代信息设备的应用,导致教师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课件、视频的制作和挑选上,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有的老师甚至不惜把几乎所有的课程都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来授课。全然不顾及学生对此的看法和上课学习的接受情况。以至于一直以来这个误区就是硬生生塞给学生,老师成为了专制的霸权主义者。经过访问,目前大约有37%的小学生对语文教师在教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等情况,表示不满意。大约有42%的小学生对语文教师在教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等情况,表示不满意。大约有21%的小学生对语文教师在教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等情况,表示不满意。可见,老师认为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不是一味的适用,也不是一定能带来好的效果。 1.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不灵活。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会大大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而目前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不切合实际。经过调查发现,大约有58%的小学生感觉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太单一、古板。大约有28%的学生对老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基本还满意,大约有14%的学生喜欢现在的教学方式。此外,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利用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简单阅读语文课本。很多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常常是比较被动的接受。因此,语文教学效率必然大打折扣。 2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策略 2.1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唤醒学生学习的信心。小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因此,针对小学语文学困生在学业成败中的归因障碍而设计干预计划,进行归因训练,这样可以直接改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使学生接受成长性的挫折教育。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勤奋程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经常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唤醒学生高效学习的信心。 2.2丰富实践教学活动,满足不同群体个性化需求。由于语文学科特性,导致部分感性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难以理解一些晦涩难懂的语文学概念和内涵。语文教师如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课外实践的活动,为小学生提供客观事物的真实面目,让全体小学生在丰富实践中协同多种感官,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语文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摸准语文学习教学的起点及预期可能的制高点,在备课时超前准备,实现分层渐进,才能有效地发展和完善小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语文学习教学效率,满足不同群体个性化需求。 2.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课堂管理扁平化。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教育资源的增量、盘活了教育资源的存量,实现学习者自由选择的权益。教师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一些创意和想法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很便捷地创造出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再现语文课本各章节的知识框架,实现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的直观化,进而在学生头脑中构建成知识网、流程图和概念图。这样,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微课,就可以实现课堂管理的扁平化。 2.4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实现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平衡。瞬息万变的社会,要求建立了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因此,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其多方面素质,帮助其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相信自我。而多元评价策略是指学习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励、肯定、鼓励和赞扬等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所以,小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多维互评,不仅要引导学生去关注考试成绩、学习成就,更要培养学生多层次、多元化的才能,塑造良好的个人品德,实现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平衡。 作者:骆惠丽 单位:河源市龙川县新城小学 语文高效课堂论文:高效语文教学课堂建构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小学生教育的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就小学语文学习目标而言,学生们需要在有效的时间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还应兼顾体会教材内容中作者语言的描述之美,体悟思想感情。针对这一新的学习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前就积极准备,争取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调动起学生们探究知识的兴趣,以积极的状态完成每一堂语文教学。接下来,笔者将从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练习这三个方面入手,谈谈如何重构实际教学内容,进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课前预习,体悟情感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重视教材上的那些内容,还应采用多种手段拓宽学生们的视野。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那短暂的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有效拓展学生们的视野,需要更多的则是语文教师在前期备课过程中做好准备。课前需要预习的不只是学生,教师也应该做好课前预习,并将相关的资料进行整合,让学生们在课前就能够充分了解课文作者的生平经历,体会作者的心路历程。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小学语文《卧薪尝胆》一课前,自己先进一步学习了卧薪尝胆的主人公生平遭遇,以及当时七国争霸的历史背景,也要求自己先从主人公的角度出发去感悟卧薪尝胆一文中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了解了这些后,我将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扩充,将吴国和越国之间那些前仇旧恨的历史故事以及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性格特点等资料整合到了课堂教学的PPT中,在课堂实际教学时,我先带领学生们了解了“公元前496年,位于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在今日的浙江嘉兴发生的那场因小小私怨而引发的战争。”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们了解“卧薪尝胆”这个故事的起因,并鼓励学生们去想象“卧薪尝胆”的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进而展开教材正文的学习。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自身的课前预习,将课文的相关历史情境整合至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在学习正文之前能够通过一些历史故事来了解当事人的性格特点,理解当事人的心路历程。这不仅能在课堂教学之前充分的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对于后续的课堂实际教学效果也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课中探究,变换视角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的正确理解、正确的打开方式也不只有一个。在语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甲认为文章表达的是作者这方面的情感,而乙则认为作者想要读者明白的又是那一种观念。而事实上二者都是片面的,都没有全面的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结合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鼓励学生们以多元的视角看问题,通过多方体会、整合课本信息,全面的学习语文教材,掌握全面的情感表达。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小学语文《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时,要求学生们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解读课文内容。有的学生说道,当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因没有火种而只能吃生的食物,也不能因此取暖时,善心大发,决定要为人类冒着危险偷盗太阳神的火种,表现出了他心系人类,大慈大悲的形象,也表现出他不畏艰险、勇敢执着的性格特征;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做事情要讲究方式方法,当普罗米修斯想要为人类获得火种的时候,应该采取一些迂回的方法,比如向主神宙斯说明情况,依照神的法律解决问题……学生们对于课文看法不一,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们变化角度去思考,站在不同的角度重新理解课文内容,很快学生们就掌握了课程内容。通过转换角度,学生们能够体会到不同的情感表述,这对于后续的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 三、课后练习,链接生活 有了课前和课中重构教材内容的基础,提高语文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还应从课后练习中抓起。课后作业抓教材重构,不仅是之前课堂教学内容的延续,还是下节语文课搞笑开展的前提。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后习题时,应杜绝依赖教材课后习题的习惯,而是要布置一些多元开放思维、开阔视野的课后练习作业。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小学语文《大自然的文字》一课后,要求学生们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去读懂大自然想要说出的话语。比如,要求学生们夜晚根据天空中的小熊星座判断出北极星的位置,并判断它在自己家的具体位置;还要求学生们收集一些有趣的石头,在下次语文课上,将自己收集到的石头分享给大家,并说说这块石头的特别之处在哪里……除了这些以外,我还要求学生们每周都应读一本有关大自然奇妙之处的文章,学习一两个大自然语言在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小知识。通过让学生们将大自然的语言与自身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的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课后练习,有效的复习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还能有效的提升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们体会到生活中那些无处不在的语文知识,带着兴趣去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由此可见,想要进一步提升学生们课堂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更精的知识,小学教师应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入手,加强整合教材内容,将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稍加处理,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还应鼓励学生们站在学习的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稍加引导,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语文素养。 作者:邵珏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实验小学 语文高效课堂论文:语文高效课堂自主学习构建 摘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最新学习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建立“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一种共识。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而阐述了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自主学习。 关键词: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 1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抓不住重点: 在语文课堂上,小学老师认为要尽可能多地设置课堂活动,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达到让每个同学都自主地学习。但是,要注意的是这样的课堂,只有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而没有真正达到教导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学习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一节课让学生们明白某种道理、学会某种技能,增长某方面的智慧。所以,教师要努力在这些方面下功夫,真正抓住自学教学的重点。 1.2教学引导不到位: 小学老师们在启发学生时找不到正确的方法,一味地向学生发问,经常搞问题轰炸,学生因问题而没有头绪时会产生焦急情绪,连带老师也会焦急起来,所以,通过这种问题式的引导并不能达到较好的引导效果。在不能利用问题引导出学生的思路的时候,老师就要好好考虑其他的方式,而不是坚持提问到底,就像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揪住一个问题不放,刨根问底一样,会使小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且会伤害到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引导和实现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内在动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每一个阶段目标,很清楚地提到,学习兴趣的培育是摆在首位的教学目标,我们每一个教师都不可轻视。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他们才会想学、愿学、乐学,才会从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力求使大多数学生都有所收获。语文教学要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从而激发兴趣和探索动机。在教授《田忌赛马》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同样是马,只要调换一下出场次序就可以反败为胜”,鼓励学生分别扮演田忌和齐威王各自的三匹马,亲身体验两场比赛的经过,学生纷纷积极上台参与活动。通过演示形象地领悟了其反败为胜的道理。这一教学案例充分说明了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 2.2加强自学引导: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具有个性的主人公,他们对语言的感悟会有独特的理解与体验,对学习会有各种途径与方法,但这也需要我们教师来为他们导航,加强灵活的自主学习引导工作,在语文教学当中,我们要做到两点: 2.2.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因为,我们所面临的不是灌输的器皿,不是书本的奴隶,也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是富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采用适合自己个性的方法学习。我认为“十步自学法”较为科学完善,它是这样的十步:一定(学习目标)、二查(有关背景材料)、三找(不认识的生字词或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设法认读记忆)、四释(借助工具书释词、释句、释疑)、五理(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线索)、六读(采用多种方式自读自悟,特别是佳句佳段的赏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七练(尝试抓重点与难点,结合课后思考题自设习题多加练习)、八总结(总结主要内容、思想感情和写作特色)、九质疑(根据学习目标有疑而问)、十实践拓展(根据实践预先进行实践活动,获得第一手认识从而拓展能力)。这几种自学方式的引导,确实可以让学生收到良好的效果。 2.2.2注重启发引导,以“导学”取代“授学”: 古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大家都明白,难能可贵的是将它落到实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讲为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导学”取代“授学”,以导为先。导学,学是主体,导是关键,真正把学生置于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我们就应该在“导”字上下功夫。为此,我们要做到五导:第一,导向。就是我们要导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与方向,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学习任务,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标,学有要求,直至学有成就。第二,导情。小学语文应该多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悬念、设置疑问,形成提高意识,努力让师生情感交融与作者共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第三,导法。我们要引导学生掌握一篇、一类文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己阅读理解,自主进行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第四,导思。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如何思维,教给他们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第五,导序。我们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线索,尽力使作者、教者和学者融为一体。这样,由教师的教到用不着教师的教的教学过程,对他们今后在学习相类似的语言情境中,能够自我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2.3运用小组合作讨论: 在当前这个社会当中,团结、协作精神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有利于合作的素材,营造合作氛围.促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及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口述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平均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内,由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优势;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学习活动,明确活动的目的,选择探究的策略。让其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学生的思维会互相碰撞,互相启发,遇到的问题基本可以得到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再给予必要的点拨。 总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改革和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的必备途径和手段之一,也是素质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成为炙手可热的教学事实。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和发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最佳教学策略,督促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培养社会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作者:张爽 单位:吉林省梨树县梨树镇城东学校 语文高效课堂论文:小学语文教育高效课堂实践 摘要: 学生得到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培养思维的拓展,这些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应该构建怎样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怎样优化对教学的设计,来达到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水平与能力,这是小学语文教师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新课程的改革就是要把学生放在首位,以学科特点和学生为基础,改变教学模式,建立高效语文课堂。因此,文章就小学语文对高效课堂的运用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高效课堂;小学语文教育;应用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推广和深化,这为教学提供了许多新的概念。对于以往的传统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在注重教材讲解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教师利用课堂教学达到学生自我成长、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这就是高效课堂。此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们在学习上能得到主动权,掌握课堂,进而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综合素质打下良好基础。 一、教师认真做好备课准备,做好课前的教案 语文高效课堂和传统课堂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负责引导。教师对于教材的准备不只是对课堂内容的准备,还要对教材指导、教学大纲和相关教材以及在教材以外的书籍进行了解。关于编制的学案要符合考纲、课题和高考的要求。教师可以合作组成备课小组,分工制作,让学案可以高质量高标准。在学案的封面要进行信息的填写,方便日后的编改和使用。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开展课堂,达到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效果,教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方法。在教师备课的阶段,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如果高估学生们的知识储备和自学情况,进行的知识点过于困难,学生会降低学习的信心,产生抵触消极的情绪,如果知识点过于简单,学生也会感觉无聊失去兴趣,所以把握好自己学生的学习能力,根绝学生的情况进行备课,也是教师要拿捏精准的部分。 二、对于课堂组织进行精心准备,智慧上课 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教师的引导起了很大的作用,教师的一个点评或者点拨,常常就能让学生茅塞顿开,教师的表扬,会让学生的信心得到加强,对学科的热爱更深。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的点燃和启发非常重要。设立良好的疑问可以激发学生们思维的源泉。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可以安排学生们进行自主阅读,再巧妙地设立一些问题,让学生们的好奇心得到激发,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促进求知欲。设置的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掌握好尺度,避免学生产生挫败心理和无趣心理。例如在学习《小儿垂钓》的课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关于“路人借问遥招手”中招手的究竟是路人还是小孩?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们理解文章和解决问题。对于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进行分组学习,共同探讨[1],让学生们对阅读更有兴趣,不仅不排斥阅读,还可以养成善于思考、思维活跃的好习惯。 三、对于课堂练习的优化 在课堂上的练习非常重要,对于练习一定要富有针对性。要与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相结合,具有针对性的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还能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思维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语文练习还要“接地气”,题目一定要带有一些思考味和生活味。这样的题目,才能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对于题目的兴趣提升上去了,就会让学生开始进行自主探究,练习效果也是事半功倍。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都有所不同,这就会造成学生四维空间以及理解能力出现差异。所以,在进行设计练习题时,要按照学生的理解能力差异,制定不同的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圆满完成,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有效完成,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完成。比如,在《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将基础较好的、中等的以及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一共分成三组[2]。首先,进行课上的自行阅读预习,在预习中,给三组学生分别发放任务,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给他们的问题就是:认清课文中所有的生字、生词,遇到不懂的词句就利用字典先自行解决;给中等学生留下的问题:对民族小学幸福生活与作者赞美自豪之情进行描写的句子整理出来;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就让他们对文中表达的丰富情感进行理解,将句子中的含义做到理解。学生们可以自行讨论,对于看法也要轮流发言。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学生们的情况,有必要时可以帮助学生完成问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们对自己部分的问题稍加思考就能解决,可以提升他们的自豪感和积极性,让学生们对语文学习有更加浓厚的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实现小学语文课程中对高效课堂的合理运用,就要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习观,不单单以成绩为首要目标,对新课标教学的理念进行迎合和发展,教学任务也要以学生的实际的知识水平掌握和实际能力来制定,不能完全照搬教材[3],在让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学能力,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在教学中,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和实施。 作者:李海霞 单位:石家庄长安区石纺路小学 语文高效课堂论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浅谈 摘要: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本文从以下三方面阐述了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做法:要在情境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在有效的互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通过恰当的阅读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构建;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不断地得到更新。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效率低仍是影响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积极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对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在情境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语言的直观能够凸显语文的学科特色,语文中的情境需要语言来描绘,这样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时,能身临其境的感受文章描绘的画面、感受文字中蕴含的情感,能很好地体会到作者的写作用意。教师通过优美地范读课文,将学生带入文中,通过用激情饱满的语言创设情境,能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图画是展示形象的重要手段,文章的情境通过图画来表现,就是让文章的内容更加形象。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课后习题让孩子理解“撑开绿色的小伞”和“穿上暖和的衣裳”,学生就可以通过插图来理解和表述。渲染情境时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音乐让学生体会到文中的意境美。在教授《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时,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首先,通过有感情的范读,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朗读的欲望。“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我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声情并茂地朗读,很快地把学生带入了文章的情境中,在指名朗读时,他们跃跃欲试。其次,我设置了层层追问,鸟儿为了实现它和大树的承诺,第二年春天,它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它们约好的地方,却发现只有树根留在了那里,这时,鸟儿的心情是怎样的?当它得知大树被伐木人砍倒拉进了山谷之后,它毅然飞向了山谷,来到了工厂的大门前,它的耳边传来了锯木头的“沙沙”声,它想到好朋友大树一定面临着危险,这时它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而当它知道大树被切成了细条,做成了火柴卖掉之后,它来到了那盏煤油灯前,看着用好朋友生命点燃的灯火,它在想什么?通过层层追问,引导学生思考鸟儿会怎样的问树根、大门和小女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了鸟儿寻访大树时越来越焦急、伤心的情感,边读边想象画面,提高了语言感受能力。再次,我利用了教材中的配图和富有感染力的音乐烘托了情境,在鸟儿默默地看着自己的好朋友用身躯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时,它会对大树说什么呢?这时,一张鸟儿对着灯火吟唱的图片出示,一阵伤感、动人的旋律响起,孩子们都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我知道,孩子们已经被打动了。 二、在有效的互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 首先,鼓励学生参与讲课。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讲,我常常在讲授词语时,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哪个字想向大家提醒?如果让你讲授这一段,你会给大家讲解哪些知识点?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处于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学生对外界新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什么事情都想一探究竟,教师要鼓励孩子们大胆的猜想,对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要尊重,充分利用他们的长处,发动学生,让他们集思广益,制定学习方案,课后的思考和练习口语让学生先行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再进行讲解。让他们在参与备课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不仅确保学习质量,同时学生积累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逐步得到培养,,促进学生广泛阅读,扩大信息量。其次,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板书课题后,问问学生,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在读课文时,带着质疑走进文本。在准备《扁鹊治病》这则寓言的教学设计时,我看到教学参考给出的教学建议是熟读课文后,让学生思考你有哪些问题,然后整堂课围绕着学生的问题展开,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潜入文本,品词析句。然而对于这样开放的课堂我心存忐忑,孩子们能问出这么“高水平”的问题吗?万一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怎么办,但尝试过后才知道他们提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有价值的,教师要做的就是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从教师一层层的追问中体会人物的形象,感悟文章表达的感情。最后,不要赋予课本内容和所讲知识以绝对真理的色彩,要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文进行独特的阐发、评价和质疑,其中包括虽不成熟完善,却闪烁着创新思维火花的一得之见。有时,在品析词语时,有同学提出把文中的词换成另外一个词好不好,类似这样跟课文“较劲”的行为,我都不反对,我们一起分析对比,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们都信心高涨,对语文学习充满了兴趣。 三、通过恰当的阅读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比较阅读的课文需要有可比性。教学单元是由某一基本方面相同或相近的若干篇课文组成的教学单位,这样安排就为学生比较阅读创造了条件,相类似的几篇文章都在一个单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很好的总结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总结文章异同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选取的课文中就很有可比性。该单元的主题是以写动物为主,都是名家写家常动物。首篇是丰子惜写的《白鹅》,接着是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写的《白公鹅》。这两篇文章一中一外,虽然都是写鹅,但是在表现鹅的步态、叫声等方面写的各有特点,有同有异。之后,是老舍先生的《猫》,最后是老舍先生的《母鸡》。这是同一个作者所描写的两种不同动物。但是在写法和情感上都有不同,学生通过阅读内容可以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语文教学也要注重阅读的作用。阅读过程是要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理解,消化吸收的过程。阅读可以很好的掌握和理解文章内容。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培养语感,获得更丰富的感性经验。这样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可以帮助他们很好的阅读,写作,语文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很好地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高效课堂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语文水平不断得到提高。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不断创新,努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作者:刘燕燕 单位: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学校 语文高效课堂论文:新课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摘要 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更高需求,也是提高现有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最佳途径,同时也对教育改革的继续深入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它已经成为初中语文老师面临的首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可实施性措施。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为提升课堂效率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学生为主题的课堂教育活动在全国范围更加普及。我们所说的高校课堂具体来说,就是要求老师采用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方式,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从而最大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现阶段,虽然老师下功夫教,学生也很努力的去吸收新知识,但是仍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未能实现高效课堂的理想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达成构建高效课堂的改革目标,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平日的教学经验和总结为基础,笔者提出以下可行性办法! 一、激发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对初中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只有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才能达到更高的学习效果。因此,如何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便成了教师面对的首要问题。只有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才能让他们主动学、深入学,从而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果。“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俄国伟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这句话,给予教育工作者极大的启发。在课堂上,兴趣和教学效果是相辅相成的,一旦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那他们便会主动学、主动讨论、主动向老师提问等,而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又可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而这样的课堂氛围必然会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学习的良性循环也便如此形成。钱梦龙作为语文特级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曾深有感触地说:“优秀的教师无不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的都特别懂得怎样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欲望和热情。”笔者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设定相关活动,如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等,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发现语文的魅力、引发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初中生的大部分学习是在课堂完成的,所以课堂氛围对教学成果的好坏有着直接影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引入提出问题征求答案、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运用对比促进思维、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抒发感受等合理化、融入性强的丰富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创设情境设置提问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是老师要提前思考的问题。只有老师依据课本内容精巧设问、联系实际又巧妙设定想象空间,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深入思考问题。此外,以课本教学内容为核心,设定丰富活动来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让学生愿意主动学习相关知识,讲有意思的故事、吟诵情景丰富的诗词、解释学生好奇的典故或俗语等都是可以恰当运用的方法。 三、构建和谐课堂氛围,积极参与合作讨论 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时间段,课堂时间尤为重要,而课堂讲授内容直接影响着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形成。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并没有讨论等互动环节,课堂氛围沉闷,学生死板,与高效课堂的要求完全不同。高效课堂要求的是活跃氛围、互动学习、教学相长。对习惯了传统教学的人来说,课堂乱乱哄哄,随意发言毫无纪律,是失败的一堂课。但是恰恰是在这样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通过讨论、提问、解答等多个环节,学生通过自主学提高了学习效率,老师也能轻松的发现学生的疑问之处,并针对性的给出解答。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这样的课堂可谓是高效课堂,是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式课堂,更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转变中,课堂从老师的课堂变成了学生的课堂,学生可以在这里讨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由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想象。而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更加轻松,更有方向性的引导学生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这样的课堂学生不再害怕,而是变成喜欢,自然就完成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四、落实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育不断改革变化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学的一种方法应用到日常教学活动当中,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有所改善,效果显著。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老师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分组要合理,老师要真正了解每个同学的真实水平,并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确保组内学生可以互帮互助,组间可以实力相当、公平竞争;第二,明确组内成员职责,老师要为每个小组成员都分配相应的角色,做到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第三,及时给予每个学生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完全脱离老师的自主学习,老师应该时刻观察,在学生遇到困惑不能解答的时候适时指导,从而让学生顺利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综上所述,每个老师都要适应新课改的全新要求,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深入到每个教学活动之中,对于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全力为学生创建和谐、轻松、互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喜爱和兴趣,从而让构建高效课堂这一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作者:孟凡德 单位:山东省临沂汪沟第一中学
科学幼儿教育论文:幼儿教育装备助力科学保教 本刊讯 2013年5月10日,第64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幼教装备论坛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组委会名誉主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韩呼生,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长王富,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刘诗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装备处处长乔玉全,武汉亿童文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先新等出席了此次论坛。 本次幼教装备论坛由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幼儿园教育装备研究中心主办,湖北省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武汉亿童文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旨在全面研讨幼儿教育装备在幼儿园科学保教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与相互关系,推动国内幼儿教育装备体系的完善,服务幼教事业的发展。 王富在致辞中说,幼儿教育装备作为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保障,是实施幼儿园保教活动的基本手段,也是衡量幼儿园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刘诗海在讲话中说,大力发展幼儿教育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对幼儿教育装备产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希望能有更多的教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出更多富有创意、有趣健康的玩教具装备产品。 论坛上,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综合研究室主任何建闽、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幼儿园教育装备研究中心核心成员焦文秀、亿童培训总监靳金翠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本次论坛还举行了“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幼儿园教育装备研究中心”的授牌仪式。韩呼生主任和陈先新董事长分别代表合作双方发表了重要讲话。未来,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幼儿园教育装备研究中心将致力于向各级各类幼儿园宣传推广国务院和教育部有关幼儿园教育装备的政策、法规,组织开展幼儿园教育装备的课题研究,组织与协助召开全国性、地区性的各类学术论坛活动,推动我国幼儿教育装备事业和谐、健康发展,使国内幼儿教育装备体系更加深化和完善。 科学幼儿教育论文:树立科学教育观念 提升幼儿教育质量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的幼儿教育已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然而优质幼教资源的短缺以及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却制约了幼儿教育的正常发展。 一、幼儿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优质幼儿教育资源短缺是当前幼儿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条件好、质量高的公办园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家长的需求。民办幼儿园虽然数量多但办园质量低,普遍规模小,其校舍陈旧、设备简陋、玩教具匮乏。此外,民办园的教师队伍都是临时聘用,且缺少学习培训和教研的机会,幼儿园本身也忽视对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再加上民办幼儿园都是自负盈亏的个体经营单位,因此它们为了抢生源会迎合家长的教育理念,提前教授小学内容。这种保教理念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阻碍了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制约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1. 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导致“小学化”倾向愈演愈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恨不得将所有小学的教学内容都前移。调查显示:90%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认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提前学习,学习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于是,3~6岁的孩子就开始参加各种培训班,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2. “小学化”倾向使公办园受到质疑和冲击。由于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往往以幼儿会认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能做多少算术题等作为评价幼儿园的标准,家长这种“望子成龙”、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给公办幼儿园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家长的无知不仅助长了民办园的错误倾向,同时也对公办园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3. 幼儿教育“小学化”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超负荷或超年龄段的学习教育以及违背幼儿发展规律的知识技能训练,会使幼儿身心发展受到伤害。我们曾对公办园和民办园的幼儿进行追踪调查,调查显示:在民办园进行过“小学化”训练的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起初感觉还好,但两三个月后就没有了明显优势;相反在公办园毕业的幼儿,由于幼儿园注重对幼儿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和生活能力等的培养,因此他们在小学阶段的表现会慢慢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1)在幼儿阶段被灌输小学内容,幼儿似懂非懂,到了小学再重复学就等于热剩饭,枯燥无味的重复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2)民办园教授的书写方法不规范,握笔姿势不正确,上小学后很难纠正,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发展。 三、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策略 1. 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1)错误的观念是导致“小学化”倾向的根源,转变家长的观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幼儿园和相关教育部门要通过举办大型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幼儿教育的相关政策以及科学的育儿知识理念,引导幼儿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让家长走出幼儿教育的误区。(2)开展幼小衔接活动,让家长参与其中,改变家长重知识轻情感、轻能力习惯培养的陈旧观念。随着幼小衔接工作的不断深入,家长对孩子学习与发展的认识将会不断提高,靠“小学化”吸引家长的民办园将完全没有市场。 2. 规范办园,帮助民办幼儿园树立正确办园理念。 (1)教育主管部门要引导公办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一系列帮扶活动,帮助民办园规范办园行为,提高民办园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保教水平,使民办园走上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真正实现幼儿教育质量同步提升。(2)引导公办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保证本园正常运转的前提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办公园经常性地选派骨干教师进驻到民办园承担保教管理与教师培训的指导工作,开展多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培训会,帮助民办园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师资队伍素质。(3)引导民办幼儿园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民办幼儿园要在实际工作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坚持科学保教,从根本上杜绝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4)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防止和纠正民办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通过宣传普及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让人们以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幼儿教育。 科学幼儿教育论文:“幼儿教育需要科学” 每天清晨,我们踏着轻盈的脚步迈进了幼儿园的大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也就是在平凡与不平凡之间开始了日常的劳动。虽然平凡与不平凡看似是一对矛盾,但是又联系得非常紧密。幼儿与老师的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心灵的沟通。是一种和谐、真诚、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一,用科学发展观,严格要求自己。 作为幼儿教师,20年来,我一直辛勤的工作在幼教第一线,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事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较高的业务能力,良好的师风师德和突出的工作业绩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同事的称赞和幼儿的喜爱。先后多次获得了幼教系统先进个人,荣获了“三等功”一次,新华区公开课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客观地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明确改进目标和措施,并把他们运用到我的实际工作中。目的是进一步落实《教育纲要》中提出的,对幼儿实施体,智,德 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正是这一目的,使我们幼儿教师受到了全社会的尊重,更是我们对全社会负有的崇高的责任和义务。爱岗敬业,勤于奉献就成了我们行动的指南。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孩子,去感染幼儿。教师要为幼儿营造宽松、愉悦、民主、平等、和蔼的生活和学习氛围。让幼儿学会自尊、自信、互相欣赏和相互理解。尊重每一名幼儿。对于表现好的孩子,我们给他们一个赞许的微笑,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但对于不按常规做事的幼儿,我们尽量帮助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不放弃的决心和愿望。 二,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幼儿,年幼的孩子各个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他们正处于长身体,学道理的阶段。他们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发展的。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尊重幼儿,通过一系列的保教活动对幼儿施加影响,把知识,本领传授给幼儿,而更多的时候,我们教师必须依靠我们自己无形的力量,把聪明才智和人格魅力传递给幼儿,因此,我们的工作效果,不单单取决于我们的知识水平,更取决于我们的世界观和道德观。 为了给孩子一杯水,老师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为了能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我潜心学习了计算机。目的是把老师死板的教,幼儿生硬的学,变成活灵活现的画面。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几年来,我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先后撰写了《幼儿舞蹈教学浅析》,《探索幼儿的好奇心》,《我的幼教小故事》等教育教学论文。并发表在各级刊物上。多次参加了骨干教师的培训和学习。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大胆创新。从多个方面设计教学方案,培养孩子的意志品格、培养幼儿日常生活规律化、培养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现在的生活。注重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灵活变通教育方法。 三,爱岗敬业,做幼儿喜欢的好老师。 我们的工作很复杂,今年我们班迎来了30名新生,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很大,而且从未上过幼儿园,哭闹,不听劝的幼儿大有人在。自理能力尤其欠缺。在工作8小时之内,按规定我们还要组织幼儿入厕,洗手,喝水,吃饭,午睡,游戏等等活动,而且每项活动都需要我们老师费劲口舌,手把手的教,一遍一遍反反复复,付出难以想象的劳动和辛苦。要想做一名好的幼儿教师必须做到“五勤”即:嘴勤、手勤、腿勤、眼勤、脑勤。嘴勤是老师用简洁、明快、准确、生动的语言去感染和说服幼儿。手勤是指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亲自动手,反复演示,不厌其烦。腿勤是指教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要不停的巡视检查指导。眼勤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眼睛随时注意每一名幼儿的举动,适时指导。脑勤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动脑思考,要有一变应万变的能力。很难但我们别无选择,因为我们是幼儿教师。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教会他们生活,教会他们做人,教会他们学习。做到“以爱动其心,以爱导其行。”尊重孩子,关心孩子是一种爱,严格要求也是一种爱,一种深沉的爱。爱不等于放松,不等于迁就。 孩子们的个性各有不同,存在差异。老师要学会用坚定的语气对他们说:“你不可以这样做。”这就是要求我们爱的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做人。 我们是喜欢才选择了幼教工作,我们的工作充满了爱。我们对家长充满爱,体现在我们尊重班上的每一位家长,理解他们对子女的关心,珍爱和期望的心情。与他们建立良好平等的关系。互相学习和交流教育幼儿的经验。解决在教育子女中遇到的困难。争取家长的信任和配合。我们对孩子充满爱,体现在主动了解幼儿,与他们用各种方式进行交流,而孩子也亲昵的称呼我“妈妈”。 人们常说:“教师是红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教师是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 “教师是铺路石,让学生从自己的身上踩过” 而我却说:“教师是燃烧自我后幸福的眼泪”。 “教师是孩子破茧而出后灿烂的阳光” “教师是花儿微笑下的一片绿荫” 还有人说:“孩子最记不得的就是幼儿园的老师了” 而我却说:“不一定”总会有孩子记得小时候有一位老师给我梳过辫子,教我穿过鞋子,伤心的时候抱过我,想妈妈的时候安慰过我,教会我很多知识。我们做幼儿教师的不是图什么名和利,只要孩子走到大街上遇到老师大声说一句:“老师好”,我就满足了。无论谁问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会大声的告诉他们:“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幼儿教师”! 科学幼儿教育论文:幼儿教育中如何渗透科学教育 摘 要:是在幼儿时期,由于孩子们的各项社会认知发育不够,对于事物的属性、结构认识不足,对于知识的学习也往往很难系统化的进行。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重对于孩子们的科学教育,让他们能够对于科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他们实践科学的能力,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个人品质与行为能力。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兴趣;运用;策略 一、教师要培养幼儿科学探索兴趣,引导他们观察总结 1、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观察 科学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幼儿时期的孩子们由于其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发育不完善,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就会显得比较吃力,所以就需要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的时候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思维特点,运用比较具体的、实物化的案例来引导学生的学习。 2、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提问 问题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学生们发现了问题才会去提问、去思考、去探索,所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汇总。在面对教师的这个小实验,学生们在刚开始的时候以为教师使用的是透明线,而当他们发现只是一块黑黢黢的铁块的时候,他们就疑惑了: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它为什么会控制小鸭子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就说明了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做好总结。 3、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总结 面对学生的好奇心、兴趣以及问题,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做好总结:磁铁能够在一定的距离内吸引铁片,因为小鸭子是铁做的,所以磁铁就能够“吸”着小鸭子“游来游去”,当然如果磁铁离小鸭子过远的话就不能“吸”着它了!通过这样的回答,学生对于磁铁有了很好的认识。这个时候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根据磁铁的性质,我们可以用磁铁来做什么呢?有学生就说:如果钥匙掉水池里了,就可以用磁铁吸起来!也有学生说:可以用来分辨铁和其他的物质!学生们的回答让我看到了大家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也看到了他们爱科学的心理,也促使了我做好科学教育的决心。 二、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科学环境,指导他们动手操作 1、利用自然环境 我园是一个县级幼儿园,这里既有农村的良好自然环境,也有一定的城市化现象,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的利用这些条件,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自然化的学习场景。比如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令种植一些花卉、果树、农作物,来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生长、开花与结果,让他们认识到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阳光、土壤和水分。通过实际的场景为他们的科学知识学习打下基础。 2、绘制科学壁画 由于幼儿园自身经济条件原因或者设备原因,在对于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为学生创设充足的实物场景,这就需要我们能够使用一些辅助条件进行补充。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一起绘制园里的壁画、宣传栏,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来进行绘画、补充,来促进他们的科学意识发展与学习,为他们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3、进行科学实验 幼儿时期的学生对于大自然的神奇现象有着莫大的兴趣,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在教学中运用一些小实验来“重现”大自然的神奇。比如雨后的彩虹很美丽,但是往往只出现很短的时间,所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试验操作,让彩虹变得“常见”:只要使用一盆清水 、一面镜子,就能够在阳光下“制作”出“彩虹”,让学生“大饱眼福”,这个试验其实就是运用了简单的“光的折射”原理。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教师只要通过简答的试验就能够给呈现出一幕幕神奇景象,通过场景再现给学生的科学知识学习创设条件,促进他们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 三、教师要在日常渗透科学教育,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活 科学知识都是日常生活现象的总结与归纳,其源泉是生活,而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其目的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孩子们的生活实践。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日常科学知识的渗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科学,在科学指导下更好的生活实践。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从日常生活入手 生活是科学知识的大本营,生活周围有许多事物,现象都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如在操场上玩滑滑梯,可以了解速度和惯性的关系;吹气球、玩风车,可以了解空气无处不在。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随机地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2、从学习活动入手 学习的过程是对想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利用好这一途径,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的常识活动是最有利于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活动。是其它教育无法代替的。如黑暗中脱毛衣时,会看见“小闪光”,告诉幼儿这就是“摩擦生电”现象等,电风扇则是使用了“电磁原理”,让学生能够对于科学知识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3、从游戏活动入手 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一项活动,所以教师也要充分研究游戏中的科学现象,让幼儿在玩游戏中学科学,在玩中用科学。如:通过动手玩天平,认识“平衡”现象,又如在开展角色游戏中,让幼儿动脑、动手发明创造各种游戏材料:用塑料管制成听诊器,用可乐罐制成锅、茶壶等。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善于吸收,发现科技新信息、新动向,随时捕捉各种现象,抓住、利用每一个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启迪。 科学幼儿教育论文:科学化是幼儿教育的必由之路 编者按:据2013年1月14日《郑州晚报》报道,郑州市某幼儿园1月11日为100多名“自由恋爱”的孩子举行了一场隆重的“集体婚礼”。“婚礼”有主婚人,一对对小“新郎”和小“新娘”手拉着手,穿着漂亮的礼服宣誓,在众人的祝福声中交换戒指、拥抱亲吻。他们的爸爸妈妈也来见证这场“婚礼”,现场礼花四溅,掌声雷动。该园园长说,他们之所以策划这场“婚礼”,是因为3至6岁的孩子中不少进入了“婚姻敏感期”。比如有的男孩会对女孩说“我喜欢你”,有的女孩也会给自己喜欢的男孩送糖果,有的甚至说要和对方“结婚”,这正是因势利导、给他们灌输健康婚姻观的好机会。园方还称,他们举行“幼儿集体婚礼”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此前的实践证明,举行过“婚礼”的孩子责任感更强,关系更融洽,也更加自信和阳光。该事件一经报道,立即引发了公众的“拍砖”。面对各界的质疑,园方解释:这只是一场游戏活动,是“过家家”的升级版…… 作为专业的幼教工作者。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事件?或者说,这一事件折射出我国幼教实践中存在着哪些深层次问题?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由于客观存在的观念、师资以及投入等问题,常会出现各种乱象,这些乱象严重影响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全国第二个“学前教育宣传月”到来之际,本刊特邀部分专家学者,从对幼儿“集体婚礼”事件的分析切入,深入评析当前幼教实践中的一些不科学做法,以帮助幼教工作者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进而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本刊同期《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的“热点聚焦”栏目也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角度聚焦了幼儿“集体婚礼”事件,敬请参阅。 最近一个时期,大家对学前教育领域出现的“特色化”“专长化”“提前化”等现象和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分析,大部分的意见是学前教育要从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出发,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要坚持学前教育的科学性。但不同的声音还是存在的,需要进一步讨论。我们不期待对学前教育发出的所有声音都一致,如果那样,学前教育就失去了发展的活力;但我们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立场必须是一致的,否则,学前教育的发展就失去了根基。为此,我想谈几点体会。 一、心随身移——真正把儿童当做独立的主体 不论什么领域,身心不共时,就会产生不和谐,甚至会产生冲突。其实,身心不共时的现象在教育领域也大量存在。因此,时至今日,我们还是要追求儿童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即呼吁人们身心共时,用现代文明武装头脑,真正信仰、依循现代儿童发展研究的理论成果。把教育建立在科学认识儿童的基础之上。承认和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人生权利和人格尊严,进而确认儿童的学习者主体地位,积极倡导儿童以适宜其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主动学习。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用适应时代需要和科学发展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不能死守传统的教育思想,否则儿童就不会有良好的发展,也不会有美好的童年。事实上,大量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其本质和根源都是教育观念和立场的问题。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立场和观念没有问题,甚至认为对科学的儿童观已了如指掌、滚瓜烂熟。其实,科学的儿童观不是记得就行了,它不只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立场,甚至是意志。它必须在心灵深处扎根,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科学的儿童观的确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人们对儿童的态度,儿童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儿童的生活境遇,经常是判断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科学的儿童观要求社会理解儿童、尊重儿童,把儿童需要当作社会最大的需要,把儿童权益放在优先的地位;要求与儿童相处的人们理解儿童成长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尊严,尽可能满足儿童合理的需要,同时,真正将儿童当作独立的存在,保障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确立科学的儿童观,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科学的儿童观是跟整个社会的文明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整个社会的文明作为基础,科学的儿童观不可能从根本上确立起来。西方社会儿童观的确立也经历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儿童从宗教的枷锁中、从成人主宰的牢笼中挣扎出来,是一个艰辛而持久的历程,它伴随着整个人类的思想解放和科学进步,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明进步。 儿童观问题是文化,是习惯,它有由来,有根源。让我们来分析下面的案例。一位中国母亲带着孩子遇到了一位认识却并不很熟的人,她向对方介绍“这是我的女儿”,并让自己的女儿“快叫叔叔”,这位叔叔赶紧说“多乖的小姑娘啊”。这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体现了中国式的交往传统和尊重长辈的美德,还体现了中国人评判孩子的标准。一位英国母亲带着孩子也遇到了一位认识却并不很熟的人,她向对方介绍说“这是艾伦”,那位叔叔会直接跟小女孩打招呼说“艾伦,你好”,小女孩也会跟叔叔打招呼说“你好”。这体现了英国式的社交文明和长幼礼仪。在前一个情景里,中国叔叔如果不主动问是不可能知道那女孩的名字的,因为他只听说是熟人的女儿,那个女孩的身份就是别人的女儿,她叫什么名字似乎并不重要。其实她是别人的女儿这个信息往往是不需要介绍的,大部分人都看得出来。因此,这次偶遇的过程是妈妈向叔叔介绍了一个不太必要的信息,而漏掉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但大家似乎习惯了。都这样介绍。说“这是我女儿”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像在说“这是我的包”“这是我的自行车”,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从属关系。在后一个情景中,那位英国叔叔应该能猜出那个女孩是熟人的女儿,他不知道的信息是她叫什么名字,而那位母亲就给了他这个信息。他们偶遇的主要过程是叔叔与艾伦之间的打招呼。艾伦就是艾伦,艾伦首先属于艾伦,艾伦是她自己。这不仅仅是语言习惯的问题,更是思维传统的问题。今天我们的幼儿园和家庭中成人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想让儿童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按照什么方向去塑造,不就是认为儿童是属于成人的,成人有这个“责任”去替儿童规划吗? 我们对科学儿童观的确立不能抱过于乐观的态度,更不能认为当前儿童观已经没有问题了,或认为学前教育的主要问题是技术和方法问题。但我们对科学儿童观的确立也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因为社会文明的脚步是势不可挡的,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和理解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科学儿童观的确立需要全社会不断作出努力,尤其是需要与儿童共同生活的人们作出不懈的努力。今天,错误的儿童观已经较少以危害和摧残儿童身体的方式表现出来了,但它会危及儿童的心灵,危及儿童的生活,进而危及儿童的发展。不科学的儿童观经常会带来不科学的想法和做法。对儿童的过多保护、溺爱,没有原则地满足儿童的不合理需要,或对儿童有过高的要求、过高的期待,凡此种种,都是成人不科学的儿童观的具体表现。 二、以学定教——真正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古往今来,学习者在学校学什么,往往是事先就定下的。从“四书”“五经”到今天的各科“课本”,从来就是以教定学,教师在学习者学什么的问题上也没有太多的发言权。所谓学习者的兴趣、需要。在以教定学的背景下,没有谁真正会去关注。我们并不反对对一定年龄儿童的学习设定目标和进行适度规划,但在如今教材主导、考试主导的情景下,儿童仅仅是一个接受者;教师能做的、能制约的似乎也只有如何让儿童接受的问题了。这种状况在今天的基础教育实践中大量存在。学前教育必须颠覆以教定学的宿命论调和实践惯性。这是因为以教定学背离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无视儿童作为独立主体的存在,无视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只有颠覆以教定学的旧观念,学前教育才能真正走上科学化的道路。 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是科学的学前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难以落实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也指出:“幼儿园(含学前班。下同)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锻炼幼儿强健的体魄,激发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可见,我们一直强调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偏离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学前教育就会出现诸如“成人化”“小学化”的现象,就会偏离学前教育科学化的航向。真正从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意味着让幼儿通过经验来学习,意味着让幼儿做事,做符合他们需要的事。做适合他们天性的事,做力所能及的事,做能感受到挑战的事,做能感受到趣味的事,做能激发他们思维参与的事。 与中小学生不同。学前儿童不是以符号学习尤其是文字符号学习为主要任务的,探究、操作、交往、表达是学前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这是由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的。所谓以学定教,就是以学习者的发展规律、学习特点和兴趣需要为出发点和前提,来决定教什么和如何教。学前儿童有一定的年龄特征,也有区域特征和文化特征影响下的发展特征,更有个体差异特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我们可以大致确定课程的方向、课程的内容和资源以及课程的实施形式,但决不能一成不变。以学定教作为课程与教学的一个原则,在具体的教育情境里意味着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理解儿童是教育的前提,这是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基础,也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就一个具体的班级来说,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我们无法完全预知,儿童对即将到来的活动有什么反应我们也无法完全预知。因此。我们的课程与教学必须随着我们对儿童的观察和了解不断调整。由此可见。对幼儿园教师来说,观察儿童、分析儿童的活动及成果、利用各种资源为儿童创设活动的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专业能力。一定要消除将弹唱跳视作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误解,会弹唱跳的人有很多,但不一定都具有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不一定能成为好的幼儿园教师。真正优秀和专业的幼儿园教师必须有观察、谈话、作品分析、课程设计、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这也是落实“以学定教”原则的专业基础和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园中出现“特长化”“定向化”“提前化”和“成人化”的活动内容,是教师缺乏专业素养的表现,也是教师违背“以学定教”原则的表现。 三、同心协力——真正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意见》指出:“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办好学前教育,让学前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全社会都有为儿童健康成长而不懈努力的责任。 第一,要努力接近教育科学。首先耍了解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了解和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要,真正从学习者出发,考虑教什么和如何教。当前,应重点学习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教育和引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尤其是应把握《指南》中特别强调的几个核心精神,如: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我们应努力将《指南》的精神落实到学前教育的实践中去,转化为引导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力量。 第二,要坚决远离不当利益。在当今学前教育中,不少背离科学规律的行为不是认识问题。而是利益问题。其实人们对有些有害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不是缺乏认识,而是缺乏正确的立场和价值判断。当人们把学前教育当作主要经济来源时,科学育儿只能是幌子和影子。《通知》指出:“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其实,这些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以及其他各种名目的班,往往是跟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的。这是钻了今天很多家长科学育儿水平较低和急躁冒进心理的空子,而真正受害的是学前儿童。 第三,要全力创造科学育儿的氛围。教育部于2012年起开展了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活动的主题就是科学育儿。今年的宣传月活动又即将开始,这说明政府已经在科学育儿宣传方面行动起来了。对科学育儿的宣传和普及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当今,个别媒体的宣传还在突出应试教育思想。倡导特长教育的价值,甚至传递反科学的信息,影响了全社会科学育儿氛围的形成。各种社会机构,各种公共媒体,各个领域的社会成员,应集结成宣传和践行科学育儿理念的共同力量,不但要在教育方法上进行宣传和普及,更要从基本的价值立场和信念上进行引导。要加强对家长和教师的宣传和培训。尤其应使更多的教师成为科学育儿的宣传者、践行者、示范者;要宣传幼儿园和家庭科学育儿的新思想和新实践,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沟通与协作;要将科学育儿思想播撒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断深入人心,融入实践。只有这样,儿童才有真正幸福美好的童年。 科学幼儿教育论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幼儿教育中的误区探析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对我们提高能力、搞好幼儿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幼儿教育;误区探析 科学的发展观在教育事业中体现为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学习机制、教育机制、成长机制,促进学生、老师、学校及教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那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要求下,应辩证反思,重新审视我们的幼儿教育。 下面就现在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几点误区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探讨。 1 崇尚独立性,忽视幼儿的交流 当前,有部分老师及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过分强调和崇尚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对幼儿只是要求的多,强调的多,限制的多,而忽视了幼儿的交流,这对培养幼儿的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是不利的。现在的幼儿更需要朋友,他们没有兄弟姐妹,他们更想与老师、小朋友交往,想要老师、同学成为他们的朋友。特别是我们幼儿老师更应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让幼儿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并掌握一些交往技巧和技能,习得一些亲社会行为模式,从而促进其同伴关系的发展。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时间和幼儿交往、游戏,满足幼儿的交流需求,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成长。 2 过分强调规则,抑制幼儿的个性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形式主要是活动,在孩子们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十分强调规则,活动都必须按照教师示范的步骤及规则进行,忽视对孩子主动探求新事物能力的培养,影响孩子创新个性的形成。游戏时对孩子限制太多,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我们应注意幼儿个性的发展及探索精神的培养。面对发展初期的稚嫩孩童,他们有共性更有个性,幼儿在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不可能完全统一要求。对于每件新的事物,可以先让幼儿自己去探索、摆弄,要该放手时就放手,给孩子更多的机会,让幼儿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因此应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因人施教,以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和谐发展。过分强调规则,将会抑制幼儿个性的发展,使得孩子缺少创造性及探索精神,这也是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相违背的。 3 注重传统教学形式,忽视幼儿的情感体验 在幼儿教学中,还是有很多人注重传统教学形式,强调规范及按部就班的传统程序,且单一、呆板,忽视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比如认识苹果,为了让幼儿直接、具体地感知,我们可以让孩子触摸苹果、品尝苹果,但在实际教育教学里却忽视了此类操作活动,因此教学活动忽视了幼儿的情感体验。幼儿教育活动中如果不重视形式、内容的丰富多样,就剥夺了许多本应属于孩子的天真和快乐,幼儿没有“愉悦的情感体验”。 幼教工作者应该给予幼儿符合大脑发育特点的各种刺激及教育机会,为幼儿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环境,让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知觉、语言、情感都在相应的阶段得到及时的发展。我们还要让幼儿去听音乐会,去欣赏画展,去看歌舞,去看体育技能比赛,去看动植物,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千姿百态的各种现象。通过他们的感知觉器官将听到的、见到的、感知觉到的大量信息抢先注入到大脑里,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使得大脑成为储存信息的大仓库,从而收到好的效果。 4 盲目灌输知识,不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科学规律 很多家长及老师不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科学规律,盲目灌输知识,于是过分关注幼儿的语文和数学的学习,不顾幼儿的身心,不顾幼儿的兴趣,盲目要求幼儿大量认字,计算数学题,走上了强化左脑的道路。特别是农村民办幼儿园有的老师倡导“小学化”的教育,要求3~4岁的幼儿认识多少个字,甚至要求幼儿能读多少文章,能背多少诗词,这样能达到老师要求的幼儿毕竟是极少数。他们读书的时候,既不明白书中的内容,也不全明白每个字的意义。他们被剥夺了欢乐的童年,大部分的时间被强制去死记硬背,培养成为机械的读书工具。这样的幼儿可能短时间在某个方面似乎超常,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学习的兴趣,缺乏进一步努力的欲望,缺乏生活能力和基本的生活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逐渐落后于同龄人,从而形成强烈的反差,使之产生心理障碍,导致影响孩子以后的一生。 幼儿教育是是奠定人生基础、托起明天太阳的一个阳光事业。我国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教育机会是一次性的,幼儿受教育也是一次性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及家长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幼儿教育。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着想,以幼儿为中心、促进幼儿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幼儿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 科学幼儿教育论文:中国幼儿教育科学化的先锋-陈鹤琴 陈鹤琴是一位经历过私塾教育洗礼、对传统教育思想深有感受的教育家,也是一位经受过西方教育熏陶、对现代教育思潮深有感悟的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推进中国幼儿教育科学化的事业,在他的引领下,中国的幼儿教育吸纳现代幼儿教育的先进理念,扎根中国的文化土壤和幼儿教育实践,不断向着科学化的道路迈进。陈鹤琴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成果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纵观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幼儿教育科学化发展的基本理路。研究教育从研究儿童开始,研究儿童是如何发展的,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是什么,儿童的行为特点是怎样的,这是陈鹤琴幼儿教育研究的起步性研究内容。正是这些研究,加上西方儿童发展理论的影响,形成了陈鹤琴基本的儿童观。陈鹤琴儿童观的本质内容是要科学认识儿童,顺应儿童的天性,给予儿童活动的机会和条件,给予儿童适宜的指导和帮助,并且要热爱儿童。他认为儿童是在实践中学习的。他指出:“小孩子的知识是由经验得来的。所接触的环境愈广,所得的知识当然越多。所以我们要使小孩子与环境有充分的接触。”(1924)他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所以他指出“应根据幼儿的特点,多给幼儿感性的知识,创造各种环境和条件,多让儿童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多观察,多活动,扩大他们的眼界”。(1979)陈鹤琴明确提出游戏对儿童发展有重要意义,他指出:“游戏也是儿童生来就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名义上虽说是游戏,但所学确是很好的学问,很好的东西。”(1927)他也主张关注儿童的个性,关注儿童之间的发展差异。他指出:“儿童的个性不同,我们不能强之以同”。(1924)他主张理解儿童、尊重儿童,要与儿童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幼稚园教师应当作儿童的朋友,同游同乐地去玩去教的”。(1927)正是站在这个立场上,陈鹤琴对无视儿童的旧教育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尤其揭示了旧教育损害儿童天性、剥夺儿童权利和让儿童陷入呆板机械学习状态的现象,并深入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陈鹤琴开展了以“试验”为基础的科学的幼儿教育研究。他采用行动研究法,利用教育现场展开研究。1923年,他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实验幼儿园――南京鼓楼实验幼稚园,这也是我国第一个由高等院校(当年的东南大学教育科)创办的幼儿教育实验研究基地,开创了我国高等院校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实验研究基地开展科学研究的先河。陈鹤琴认为科学的幼儿教育必须经过试验,才能确定是否可行,是否有效。他提出幼儿教育“必须经过比较普遍的、比较长久的试验”。(1927)我们认为,这正是陈鹤琴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同旧教育的分水岭。正是通过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指导下的实践,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发现和反思,幼儿教育才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科学轨道。陈鹤琴将幼儿园课程,幼儿园环境和设备,幼儿故事、音乐、图画、玩具、习惯等内容纳入自己研究的视野,并逐一加以研究,形成科学的认识。陈鹤琴对幼儿教育领域中诸多内容的研究是细致深入的,也是充满感情的,他的每一项研究都让人感动,这样一个广闻博识、乐学乐行、醉心研究的教育家实在令人敬佩。 陈鹤琴之所以是科学的幼儿教育的积极推动者,是因为他的研究是立足国情的,不是照搬西方的。这也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科学性的重要标志。作为留美学者,他反对简单移植“美国式”教育,他认为应该借鉴西方优秀的教育思想和内容,但不能一味模仿。陈鹤琴对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等西方主要幼儿教育家的思想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既分析他们的优势,也指出他们的不足,言之成理,以理服人,教导人们不要盲从。陈鹤琴1926年就提出的告诫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因为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一知半解者甚多,盲从者无数。陈鹤琴认为,研究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关注国情,只有结合国情,才能产生科学而有效的教育。陈鹤琴指出:“外国有许多经验,也有许多好的经验,但不能不加分析地照搬照抄,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实践来检验哪些是成功的、切实可行的,哪些是不可取的,要适应中国的特点。”(1979) 陈鹤琴晚年一直呼吁要开展幼儿教育的科学研究,他提出:不但要研究观念,还要研究内容和方法;不但要研究幼儿园的教育,还要研究家庭的教育;不但要研究正常儿童的教育,还要研究特殊儿童的教育。他甚至提出“为切实开展教育科学之研究,特建议设立儿童教育玩具、教具、设备的研究室和研究工厂”。(1980)“教育实验”是他晚年撰写文章时经常出现的词汇,这是对幼儿教育科学化的呼唤,是对幼儿教育质量的呼唤,也是对童年幸福的呼唤! 值此陈鹤琴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谨撰此文以作纪念。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科学幼儿教育论文:科学发展观与幼儿教育 摘 要: 教师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优化自身整体素质。创新幼儿教育理念,提高幼儿教育质量,这是每一个幼儿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幼儿教育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并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它不仅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而且对幼儿教育事业具有划时代的影响。 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社会环境瞬息万变,这对于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如今不仅要求教师这桶水的质量较高,还要求不断“加水”、“换水”,与时俱进,做适应时代需求的学习型、创造型教师。教师要传陈创新,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自身整体素质,创新幼儿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幼儿教育水平。 一、秉承科学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 如今的教师已经不再只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应该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习能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了学为人广,学为人专,立足实践,全面发展,就要努力学习《纲要》及课程整合的内容、要求,仔细阅读关于幼教方面的书籍,做好观察分析,写好心得体会。同时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与其他教师说观念谈困惑,共同研讨,相互评课,对教案研究、反思,反思得意之处、不足之处、课堂的动态生成,在多元整合化方面不断创新和突破,在不断总结、反思、实践中充实和完善自己,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创新教育方法,使每一个孩子都在其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就是说老师要尽量具备孩子般的心灵,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用“孩子的情感”去体验,用“孩子的兴趣”去爱好。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真正理解孩子,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促使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正如《纲要》所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食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师在活动中常遇到这样的困惑:幼儿的兴趣和教师的预定目标不一致。这时教师就应顺应其兴趣、要求,引导幼儿在自己的关注点和经验基础上获得发展,保护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统筹兼顾,“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就是统一筹划,全面照顾。对于幼儿教师来说,“一切为了孩子”就是第一要义。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着想,要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1.统筹兼顾,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日常生活中,从幼儿现有水平出发,通过创设区角与主题活动,用主题整合的形式将五大领域相互渗透,从幼儿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出发,从细节入手,因材施教,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在点点滴滴间培养大班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如读写习惯、自理自立、倾听能力,等等。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树立“随机教育”的观念,依据即时即景,果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充分尊重和训练孩子,及时调节自己的教学性格,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成功。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之所以被大人称为淘气包,是因为我们把孩子大人化了。幼儿教师,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爱去理解孩子,才能接受他们“可笑”的语言,允许他们“荒唐”的举止,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教育意义,把握好各种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从而使社会性教育落实到幼儿的行为中并逐渐内化为品质。比如:当孩子间出现各种交往问题时,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跨越“自我”,使他们从对同伴的看法和选择伙伴的倾向性中逐步完善自我。 2.统筹兼顾,注重主体和主导的关系。 活动中,遵循“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采取群体目标和个体发展需要相结合的方法,保证幼儿自由探索的空间,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得以发展。在“听声音”的活动中,教师将科学探索活动与以听辨声音为主的活动整合在一起,以多媒体制作了声音和动漫,使孩子自主地调动感官辨听来自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既了解了声音的多样性,又训练了倾听能力。同时与幼儿用搜集来的生活中的、能发声的各种物品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声音,这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满足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需要,还符合《纲要》“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 3.统筹兼顾,良莠兼收。 “个体的成长是各种能力慢慢生长的结果”。在活动中应特别注重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幼儿,给每一位幼儿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注意给胆小的孩子多一些关爱;给注意力易分散的幼儿多一些鼓励;给体弱的孩子多一些照料;给能干的孩子多一些挑战和任务;注重个别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立足中间、兼顾两头”。正如《纲要》所说: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满足和成功的体验。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读好书,充实自我;勤实践,锻炼自我;重修养,提高自我。只有这样,幼儿教育事业才会日新月异,与时俱进。 科学幼儿教育论文:科学化幼儿教育论文 一、着眼本色,提升亮色 1.教学目的的设置着眼于幼儿本色。 在教学中,为提升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使之回归儿童的本色,离不开儿童的本真生活。故模拟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幼儿教育。比如教师组织学生模拟购物的生活情境,有的学生扮演收银员,有的学生扮演顾客,有的学生扮演导购员,在课堂上还原超市购物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儿童遵循先前积累的生活经验,用稚嫩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购物体验,并运用模仿能力再现生活。 2.提升幼儿本色的亮度,使之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增加学生自身的亮色。 仍以上面的教学活动为例,模仿导购员的学生,运用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导购员的举止动作,加上自己对某一物品的使用感受吸引其他同学完成“购买”;而模仿顾客的儿童则往往折射出其父母在购物时的影子;另一部分模仿收银员的儿童则不仅需要具备模仿生活的能力,还需要足够的计算能力,可有效激发这类幼儿的求知欲。 二、渗透互动,追求灵动 幼儿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激发学生的个性,观照幼儿的感性思维特点,以教育游戏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的互动效果,促进学生的“主体感”体验,焕发幼儿的生命活力,为教育活动增添一点灵动。 1.本着互动原则开展教学活动。 这种模式体现出师生之间的平等地位、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影响力,培养儿童的交流意识。仍以上面的教学活动为例,模拟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本身带有一定的互动性,儿童在交流中互相促进思考。比如一件商品标价为7元,扮演顾客的儿童拿出10元,有的则拿出12元,“找零”的工作,迫使扮演收银员的儿童主动思考。而扮演顾客的儿童对找回的零钱也下意识地进行检查核对,又迫使其主动思考。整个互动教学活动,使幼儿在模拟生活情境的体验中,不知不觉学会了思考方法,这就是教育游戏的魅力所在。 2.教育游戏突出了幼儿的“主体感”,符合教育动态生成的特点。 在上面的互动游戏中,不同的找零方式会导致不同的游戏结果。比如用10元钱找零,则需找回3元,可能是3张1元钱的纸币;而用12元钱找零,则需找回5元,可能是5张1元钱纸币,也可能是1张5元钱纸币。在游戏最后的纸币分类环节中,用12元钱购物的儿童在进行分类时,极有可能会增加5元钱这一类别。教师以“不同的可能性”作为教育游戏的最终目的,引导学生学会动脑思考解决问题。这种开放式的构思提升了教育游戏的灵动性和吸引力。 三、增加广度,营造梯度 要回归儿童的本真生活,既要培养其生活技能,又要渗透学习方法,因此教育活动的广度是必不可少的,如最佳线路、家庭生活记账、英语口语对话、个性演讲等内容,以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需要平衡儿童的群体性需求和个性差异,也就是建立教育梯度,对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给予特殊的教育,促进儿童的个性成长。 1.增加知识广度。 比如手工制作小花篮,增加幼儿生活技能;进园时师生之间用英语问好,培养幼儿的英语语感;再如组织幼儿进行“我当家”活动,主要是购物记账,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 2.营造知识梯度。 每个儿童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培养这些个性,有助于儿童在特长方面的发展,而学龄前阶段正是最佳的发展个性特长的时期。如上面提到的生活情境模仿、手工游戏、家庭记账竞赛等群体性活动中,可有效展现出儿童的个性差异,教师所要做的就是针对不同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幼儿教育的科学化要求教学以儿童为中心,以激发儿童的童真、童趣为目的,围绕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的认知问题、情感问题和性格塑造开展教学活动。摆脱将儿童视为“知识容器”,向其灌输符号化知识的教育理念;通过一系列科学、系统的规范训练,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力和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避免成人色彩,对照儿童的心理变化,为其量身定制适合的教育方法,做到“率性而教”、“本色而学”,使幼儿回归本色视角认知世界。 作者:顾琳琳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幼儿园 科学幼儿教育论文:科学活动幼儿教育研究 一、科学活动中幼儿体验式学习的教育理念 1.创新幼儿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的体验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在某一教育活动中,个人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有效的融入到团队生活中,亲身去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乐,然后一起分享自身的感受,提升自我认识学习的方式。然而,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课堂上一般都是以老师为中心进行教育知识传递,幼儿只能是麻木的去接受老师的知识和服从老师的安排,像这样的教育模式,很容易形成教育等级之分,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出来的幼儿也缺乏体验。例如叠千纸鹤这个简单的手工游戏,如果不手把手的引导幼儿去动手操作,那么幼儿只能学会的是老师传教的理念知识。然而,如果让幼儿亲自取探究,去交流,去发现,在体验教育中,我们会发现,孩子不仅能够学会理念知识,还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重视幼儿对学习过程的体验 课堂中的提问时整个体验教学中最为主要的一部分,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要做到“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在科学活动中,老师要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改变孩子原来的学习的方式,引导孩子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学习,并通过勤于动手,自主探究等多种科学的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去探索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孩子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使纸宝宝站起来”的游戏中,首先要告诉孩子纸宝宝是能够站起来的,然后鼓励孩子使用多种方法去尝试使纸宝宝站起来,要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当他成功了的时候,还要让孩子分享他的成功过程体验,加强孩子们的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 二、体验式教学在科学活动中的运用. 1.创造意境在科学活动中的运用。 每个幼儿都会对身边的事物特别的感兴趣,喜欢去琢磨,乐于去探索。作为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活动,将存在于他们兴趣活动中的科学现象纳入教学活动中。但是,有些科学现象的内容知识性很强,对于幼儿来说有些困难。但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搞气氛,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孩子们的求知欲,这样,不仅能够使得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还能让孩子更加容易的去接受相关的科学知识。例如:“指南针”这项科学活动中,我们可以给孩子配备一桶水,一只针,一张小纸条。然后我们就通过这些简单的设备中作出一个简单的实验,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寻找规律,最后发问孩子针头所指的方向是哪边,在活动中,引出实验的理论,这样既能激发孩子们的探索心里,又能达到我们活动的目的。 2.多媒体在科学活动中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我们的教学模式进入了多媒体的时代。多媒体课件可以将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元素结合一起的多功能教学软件。如果将多媒体课件引进到课堂中来,那么就加大了课堂的活跃感,提高孩子们对科学活动的知识求知欲。例如:我们可以先以一些有趣的音乐将孩子们引进我们预设好的活动中,像“有趣的泉水”这个游戏中,我们可以在课件中利用泉水有规律的叮咚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然后通过各种有趣的问题像孩子发问,最后让孩子去寻找生活中的音乐。 3.生活中的材料在科学活动中的运用。 科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科学现象。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不能一味的去为孩子提供科学原材料,我们还要鼓励孩子自己在生活中去寻找科学的材料,解释科学现象,自主的去体验科学体验生活。例如:“有趣的磁铁”这项活动,我们可以先准备有关的材料,像“磁铁”,“针”等等,然后我们便用纸将磁铁包裹起来,让孩子们产生兴趣,然后又把针放到水里面,最后用纸包裹着的神秘物“磁铁”将针吸起来。通过这样的隐秘式实验,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让孩子回家寻找生活中的“神秘物”,到了第二天再揭晓谜底。像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的利用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回到生活中去寻找科学,体验科学,从而感受科学的乐趣。 三、科学活动中对幼儿体验式学习的因人施教 1.提供多种材料,让孩子体验不同的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能力各有长短,在接受事物的能力也存在差异。幼儿也一样,所以,对于教师精心设计的体验活动中,每一个幼儿都可能受到某一方面的影响,可能他们会经历不同的体验过程。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更应该要注重幼儿的体验过程,尽力了解幼儿的活动体验,有利于后续的针对性教育。例如:“会跳舞的纸屑”的体验活动,我们首先要使用多种方法对幼儿进行示范,再让他们亲自动手。有些孩子可能会使用一支笔摩擦头发,来使的纸屑舞动起来,但是有些孩子可能会使用震动传递的原理,敲打桌子,使得纸屑跳动。要知道,活动不能只是给孩子还来游戏时间,最主要是要开发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新事物的热情。 2.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发展. 每个孩子的好奇心都很强,他们都热衷于去探索周围的事物,在探索中获得体验。但是由于个性存在差异,有些幼儿对身边的一切都非常的感兴趣,对新事物的触摸,观察,试探等是他们对新事物新体验的强烈需求。但是有些孩子则相反,他们不善于去尝试,不去吃没吃过的食物,不碰没见过的东西,对新事物的需求不够强烈。作为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对新事物需求的差异,要在幼儿自己特有的心理空间里面给予孩子更多的体验。例如:“神秘的火焰”这项活动,他是由放大镜将阳光聚集在纸张上,使得纸张升温着火的活动。由于这项活动特别需要耐心,有些孩子的耐心不足,可能会中途放弃,但是有些孩子可能因为他所处的位置阳光充足的原因,很容易就使得纸张着火。也有的孩子可能不了解放大镜的使用原理,也会导致实验的不成功。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去引导孩子去掌握正确的方法,不断的鼓励孩子,提示孩子,帮助孩子获得成功。 四、结论 传统教学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值了幼儿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幼儿的智力开发。然而,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幼儿在有限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更大的学习空间,他们可以在自己的操作中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体验到生活赋予的美好,还能体验到创新过程中的快乐。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能够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它将能够为我们的孩子开辟“自主探究”、“活动实践”的天地,成为我们新一代的教学主流。 科学幼儿教育论文:小小科学家幼儿教育论文 一、科学教育中幼儿角色的现状分析 (一)正规性科学活动占绝对主导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通常可分为三类:正规性科学活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偶发性科学活动。幼儿园多重视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开展,强调教师的计划和预设,儿童被动按照教师的计划顺序进行活动,探索过程中儿童生成的兴趣和需要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注重集体性和纪律性对活动顺利开展的作用,忽视了非正规科学活动。对科学区角幼儿的活动难于适时适宜指导,忽视儿童偶发的科学活动,许多教师往往为了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而打断或遏制幼儿的新奇想法。以下是某公立示范园大班一学年开展科学活动形式的比例构成。幼儿兴趣与需要占主导的非正规科学活动和偶发性科学活动相对被忽视,而兴趣与需要是科学家必备的素养,是维持幼儿探索欲望的动力,教师可以通过非正规的科学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建构正确的科学理念,培养幼儿的程序递进能力以及追求科学的精神。通过偶发的科学活动捕捉儿童的兴趣点,由此生发主题,让幼儿获得全方位的提升。造成该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首先,教师受狭隘的课程观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教学和上课,忽视了其他教育形式;其次,教师为幼儿创设的环境和提供的物质材料缺乏,限制了非正规科学活动的开展。比如科学区角材料、主题单一,园所没有单独设立科学发现室。因此,教师应对三种科学活动形式的价值有正确全面的认识,丰富科学活动的形式,重视非正规科学活动和偶发性科学活动,为科学区角、科学发现室提供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二)注重科学知识、技能的掌握 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标准为依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从横向上可分为三类:科学的情感、态度;科学的方法技能;科学知识。《指南》指出了学前儿童科学领域的目标: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可见,让幼儿近距离接触自然,让自然奥秘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孩子发自内心喜欢探究是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及科学知识的获得、科学探究能力和方法的提升。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在触目皆是科学探究的产物的世界,每个人都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每个人每一天都有不少事情需要运用科学知识做出决策。每个人都需要有能力有见地地参加就牵涉科学技术的重大问题而举行的公开讨论和辩论。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去领略一番因领悟和探明自然界的事理而可能产生的那种兴奋之情和自我满足感。[5]所以应该注重幼儿对科学的情感、态度的养成。但在幼儿园开展的科学活动中,却是注重科学知识的获得与技能方法的掌握,比如以下几个活动方案中目标的表述:活动一: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水的溶解》活动目标:1.幼儿在观察比较、探究的过程中,能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2.通过幼儿同伴之间对实验现象提出异议,培养幼儿交往合作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3.幼儿能大胆描述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培养其他幼儿倾听的能力。水是幼儿极其喜欢的物质,引导鼓励幼儿发动各种感官感受水的特性,了解水的用途,不失为一次环保教育的良好契机。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幼儿认识到水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与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关联,以此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态度和意识。活动二: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转起来》活动目标:1.尝试和探索使各种物体转动的方法。2.关注生活中转动的现象,发现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幼儿总是对灵动的物体特别感兴趣。让幼儿探索转动的原理是根据幼儿兴趣点生发的有益活动。活动目标强调幼儿要善于发现生活中转动的事物,并理解转动的原理方法,其实在该过程中,始终贯穿的应该还有幼儿从操作各种物品的活动中获得的快乐体验。对事物的兴趣、情感、态度是幼儿坚持、专注的前提,当然也是幼儿获得知识、技能的基础,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幼儿对探索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小小科学家们探索的不竭动力。 (三)教师完全主导科学活动主要表现在 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预设、组织;区角科学活动中教师完全介入;偶发性科学活动中幼儿表现出的兴趣被忽视。一般而言,正规科学活动需要教师的预设、组织,需要教师作为活动开展的主导者把握全局,但是在区角活动中,应以幼儿的自由探索为主,我们应当明白“区角不是教学的延伸场所”,而是教师为儿童创设的,充满丰富材料的自由探索的空间。案例1:早晨自选活动期间,5岁的成成(中班)兴致勃勃地跑到靠窗的室内种植区角摆弄起吊兰盆里的蚯蚓。成成用自己的小手不停地抚摸蚯蚓,时不时又用两个指头把它夹起来左看看右看看,自言自语地嘀咕着,想想,像明白了什么似的,赶紧在花盆的泥土上挖了个小洞,把蚯蚓埋了进去。停顿了一会儿,又赶紧把土挖开,看见蚯蚓不见了,赶紧在原来小洞的附近开挖,不一会儿又把蚯蚓找了出来,这时孩子欣喜万分,嘴里嚷嚷着“哈哈,找到了找到了,看你往哪儿跑。”孩子的乐呵引起了教师的关注,老师走过来,看见成成手里捧着蚯蚓,双手、胸前的衣服因为泥土而脏兮兮的样子,立刻耸拉着脸责怪道“脏兮兮的孩子不会受欢迎。蚯蚓在盆里好好的你去挖它干嘛…赶紧放回去,去把手洗干净,我们准备用点心了…”成成失望、害怕地睁大眼睛望着教师,满脸的委屈和不甘。该案中,教师的不适时介入打断了幼儿的探索,阻挠了“科学家”的工作。成成已经对蚯蚓的外观特征有了直接经验,发现了蚯蚓在土里的运动,然而当他从自己的成功中感受喜悦的时候,却被教师泼了冷水。我们都倡导让孩子在童年时期经历成功,从而获得自信,科学区角本就应该成为孩子自由自主探索的场所,但教师“超越职责”“滥用权威”,扼杀了孩子的探索。案例2:散步活动过程中,5岁的鸿鸿在花坛的一株月季花旁边发现了一条蚯蚓,他惊奇万分,大声叫到“老师,快来看,是蚯蚓!”孩子们开始骚动了,纷纷围过去争先恐后地要看看蚯蚓,教师眼见场面有些失控,立马拉着脸吼道:“不要去动它,多脏呀!宝贝们赶紧过来排好队,我们该回去午睡了。”大部分孩子听到老师的指令跑回来排好了队,但仍然好奇地往后看,少数几个孩子对蚯蚓更是无比留恋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满脸的失落与不甘心,成成则蹲在花坛旁边不肯移步。这时教师发火了:“大家看成成是不是好孩子呀,不听老师的话。成成你要是不走的话我就请你的家长过来带你回家,以后幼儿园可都不欢迎你了!”成成无奈,噙着眼泪满腹委屈地小声念叨“我就是很喜欢蚯蚓,我想养一条蚯蚓…”本案中,教师扼杀了幼儿偶发的兴趣与探索欲望。蚯蚓是一个不错的科学活动主题,教师可以顺势利导开展一个关于认识蚯蚓的活动,把孩子们对蚯蚓的好奇深化为探索蚯蚓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与周围动植物的关系等,从而引导发展,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总而言之,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其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在教师传统教育观、儿童观的影响下受限。如何引导儿童由“被动的接受者”到“小小科学家”科学探究角色的转变,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成为小小科学家 近年来,在科学教育领域,人们已经达成这样的基本共识: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也应成为儿童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儿童用像科学家那样的工作方式学习科学是儿童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人们想让儿童在像科学家那样的工作方式中,体会科学的本质,领悟科学的真谛,了解科学家的精神与品质。如何做才能真正让幼儿成为小小科学家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教师宣告 你现在是科学家了不论是什么形式的科学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都应当大声向幼儿宣告:“你现在是科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地质勘探家/建筑师等)了!”让幼儿明确自己即将扮演的身份,从而有意识地去践行该角色应表现的言行。紧接着,教师应当引导幼儿认识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索的,在探索的过程中又是怎样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爱护自然生命的,怎样使用探索工具譬如小铲子、量杯、导管等等。这样一个案例印象深刻:Howard老师在开展蚯蚓的探索活动之始,明确告知幼儿“你现在是生物学家了”,通过谈话让幼儿了解作为一名生物学家意味着什么,作为一名生物学家去户外与平时去户外玩耍有何不同。并向幼儿解释:生物学家是科学家的一种,他们是探索大自然中动植物奥秘的专家,他们在寻找不同的动植物的过程中,谨慎而小心,不损坏他们的家,不打扰他们的生活。还引导幼儿认识并使用生物学家所使用的探索工具,譬如探索棒,让幼儿实际接触并演练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以确保被探索生物原貌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二)教师相信 你就是科学家让幼儿明确自己的探索身份以及学会探索的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后,教师应当相信幼儿,放手让幼儿去自由选择和自主探索。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做“牧羊人”“旁观者”,对幼儿的活动放任不顾,而是要求教师在尊重幼儿主体性的前提下适时、适当给予必要的帮助。这就要求教师要确定干预必要性,把握干预时机,选择适宜的干预方式方法。 1.在决定是否要干预幼儿活动之前,教师应回答这样几个问题:幼儿在干什么,有必要干预吗?我的干预会影响或打断幼儿的活动吗?会不会抑制他们的独立探索?会丰富幼儿的活动经验和学习吗?如果我不干预,又会怎样?干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选择干预时机的时候,要遵守一个教育的基本原则———学会等待。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自由去操作、探索。爱德华曾指出“你总是害怕你将要失去那个焦点时刻。它实际是一个权衡性的举动。我相信干预,但作为我个人,我倾向于等待。因为我已经注意到儿童常常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而并不总是要我去告诉他们。儿童经常发现我从未想到过的解决办法。但有时候等待意味着错失良机。因此你必须快速地做出决定。”等一等,忍一忍,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 3.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干预方法,有以下几种可供参考:以自身为媒介(游戏者、旁观者的身份介入);以材料为媒介;以幼儿伙伴为媒介。 (三)教师践行 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高质量科学活动规定教师的任务是:为幼儿选择一个探究的中心主题;做好教授这个主题的准备;创设一种支持幼儿探究的物质环境;制定一个探究的时间表;鼓励幼儿提出问题;鼓励幼儿的活动,加深他们的理解;对幼儿个体和小组进行观察与评价。其实,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都是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关系,是小小科学家的得力“助手”,通过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给予幼儿指引。尤其是在幼儿探索遇到疑难之时,如果教师知道答案,不要急于告诉和纠正孩子,而是要把问题抛回去,启发幼儿再探索;如果教师不知道答案,也不必担忧,就与孩子一同去查阅资料,或者共同操作探索寻找答案。教师应当相信,伙伴的力量是巨大的,你对科学的热爱、积极探索发现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孩子对于科学、自然的兴趣与创造力的养成。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体验是孩子的学习方式。让儿童成为科学家的科学教育理念,就是要创造机会,让孩子能够像科学家一样去亲历科学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在揭示自然奥秘的“工作”中享受快乐。教师应当帮助幼儿明确自己在探究中的角色定位,与幼儿一起在科学的世界中感受童年的幸福。 作者:高蕊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科学幼儿教育论文:幼儿教育下科学教育论文 一、让孩子感受身边的科学 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与科学接触。陶行知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可见,一切教育活动都源于生活,科学教育也是如此。因此,在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时,我们要使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他们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学习科学,他们会更容易理解。案例:在冬天下大雪时,孩子们都好奇的望着窗外,他们由于年龄太小,对于雪的认识太少,或许以前见过,但是印象也不太深刻了。我对孩子们说:“你们想去雪地里玩玩吗?”所有的孩子都点头说:“好!”看着他们一个个兴奋的神情,我领着他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他们玩得不亦乐乎。为了在玩中给他们增长科学知识,我就地取材,用一个大杯子装了满满一杯的雪。然后,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这杯雪,能放多久不化啊?”许多孩子都直挠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笑着说:“没关系的,我们把这杯雪带回教室,我们一起来观察,好吗?”过了大约2节课的时间,杯子里的雪融化了。孩子们看着杯子都开心的笑了。此时,我又问孩子们:“我们刚刚好像是满满一杯雪啊,你们看,现在里面还有什么?”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跑到杯子旁,他说:“老师,雪没有了,只剩一点点水了。”在这样的观察过程中,孩子们很快理解了什么是“融化”。他们在玩中、在观察中学会了科学知识,他们显得特别的开心。因此,我们要注意把科学活动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积累更多的科学知识。 二、挖掘丰富的材料资源 在幼儿科学探索活动中,如果想让孩子们真正的动起来,我们还得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材料资源,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有可用的素材,才能增加他们探索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当然,丰富、充足的材料也是保证孩子们科学探索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挖掘丰富的材料资源是我们必须要做的。案例:在研究“摩擦起电”现象时,我给孩子们准备了布、丝绸、纸屑、皮毛、筷子等等,让孩子们自主选择材料,去探索摩擦起电,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科学知识,他们的兴致会特别的高。当然,在探索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在关键的时刻给予提醒,让孩子们的探索更加顺畅。 三、维持孩子的科学兴趣 小孩子天玩,好动,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提出问题,当教师解答时,他们会特别专注的去听。但是如果解答的方式枯燥乏味,他们就会很快失去兴趣,注意力也会随之而转移。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维持住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一直孜孜不倦的去探索呢?笔者认为,应运用多种方式去解答,去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得以维持。案例:在带领孩子们做小实验时,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我用故事导入:王奶奶家的猫总是偷懒,不愿意去捉老鼠,害得王奶奶失去了好多珍贵的食品。王奶奶很想不依靠懒猫把老鼠找出来,我们该如何帮助王奶奶呢?此时,我拿出了一张碱水画的老鼠,我示意一个孩子拿着我事先给他的喷壶,让他对着白纸喷。奇迹出现了,孩子们看到纸上出现了老鼠,他们开心的跳了起来。在孩子们大概了解了酚酞特性以后,我又设计了“变色龙”的趣味实验,孩子们在有趣的实验中探索科学知识,他们乐此不疲。 四、培养孩子的探索意识 探索意识的培养是科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去培养孩子们的探索意识,让他们从小就学会科学的探索方法,为他们未来的科学学习打好基础。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理解科学的开始。同时,也是孩子获取经验的最佳途径。因此,我们要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让他们了解身边的植物、动物,以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如:让孩子们观察小蝌蚪,看它们是如何从蝌蚪慢慢长成小青蛙的;让孩子们走到田野里,认识油菜、韭菜、葱、蒜。仔细的观察,看看它们都有什么不同,可以让他们画出相应的图片,这样便于他们长久的记住这些植物的特征。 2、让孩子会推理、假设 推理、假设是形成科学结论的必经之路,我们要指导孩子们学会运用推理去猜测事物的变化;要指导孩子用假设去猜想最有可能的结论。这样,可以锤炼他们的探索意识,让他们对于科学有更深的认识。如:把酱油、醋、水放在三个杯子里,都是白色的液体,让孩子们不要尝,自己先想一想,推测三个杯子里分别是什么?有什么根据?你是用什么方式来判断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会推理,他们渐渐地就会明白推理的窍门。这些对于他们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要让孩子们体会到科学探索的乐趣,要让他们勇于面对困难,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不要气馁,要积极地开动脑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必要时,教师可以给予帮助,以此来锤炼他们的意志,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当孩子们学会面对困难时,他们的科学经验必定会有所增长,也会获取更多宝贵的经验,逐渐地成为主动学习的探索者。或许,困难与经验必然是共存的,也正因为这些,科学才是有魅力的,是有价值的。 作者:肖静 单位:淮安市浦东幼儿园
小学生生活论文:小学生生活化作文浅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写作仍然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难题,作文中假话、空话、套话屡见不鲜。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更多关注写作方法的指导,忽略了写作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何引导小学生在写作中说真话、心里话,笔者尝试进行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写作欲望 在平日的作文课上,时常会看到学生眉头紧锁,搜肠刮肚,不知如何下笔。为了解决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这一难题,笔者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亲身的感受与体验。由于情景的设计来自于生活,学生观察目的及观察对象十分明确,捕捉的是即时体验,培养的是有意注意,这对提高学生写即时活动的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丰富生活情境的创设,从某种角度上解决了学生被动作文的局面。学生不仅参与活动的热情高,还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其有话可说,写作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培养写作兴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仅仅依靠创设生活情境还远远不够。教师应引导学生真正走进生活,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生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过什么生活便是什么教育。过健康生活便是受健康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高尚的生活便是受高尚的教育。 1.引导学生观察感受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季节的变化观察校园中、院落里各种树木、花草的特点,让学生从自然界中寻找四季的特征,可以把观察到的写成一首小诗,或者是一首童谣。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着对不同季节的喜爱之情。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迎春花第一个向我们报告春天来了,第一片落叶让我知道了秋天的脚步近了……写小动物时,让学生用一个周的时间对自己饲养的小动物进行观察,每天将自己新奇的发现记录下来。小鱼追逐嬉戏,乌龟伸懒腰,小猫洗脸,狗啃骨头……一个个活龙活现的情景跃然纸上。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丰富的想象、恰当的表达、细腻的情感,无不流露出小作者独特的经历与感受。 2.利用各种机会丰富写作素材 在教学中,抓住适当的时机,如校园文体活动、外出观光旅游、社会实践以及家庭聚会等,对学生进行恰当地引导,努力让这些丰富的生活经历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只有这样,生活才能真正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学生写出的作文才能鲜活生动、血肉丰满。 三、关注习作过程评价,树立写作信心 写作的信心影响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与发展,有人曾抽取某校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进行“小学生写作兴趣”的调查。调查中发现,90%以上学生都觉得写作实在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由此不难看出,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没有信心,更何谈兴趣呢?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采取以下方法: 1.分层评价,努力挖掘每个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 事实上,学生之间的写作能力存在差异,这是无可非议的。这种差异可能是由前期的阅读与积累造成的,也可能与生活的环境或遗传因素有关。教学中,为了帮助每个同学树立写作的信心,尽可能弱化差异,力争使学生能感受到自己写作的独到之处。对于写作水平高一点的学生,在评价时会让学生将整篇文章读给大家听;对于写作水平中等的学生,可以选择其作文中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对于写作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哪怕是一个好句子、一个好题目或一个好的选材,都要大加表扬。长此以往,积极的评价对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培养写作兴趣起到促进作用。 2.搭建平台,让每个学生获得写作成功的体验 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帮助学生树立写作自信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周围事物,并通过每周写周记的形式将自己观察的所闻、所感记录下来。每周,笔者都会拿出专门的时间对周记进行评价,或上传到校园网上,或收集到班级作文集中,或投递给报社,或给家长发一份喜报。只要学生细致观察,用心思考,认真写作,均可以获得奖励。这种奖励机制不仅将被动作写作变为主动写作,渐渐地帮助学生养成了乐于写作、勤于写作的好习惯。 总之,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教学中,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情感,抓住恰当的教学契机,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点组织相应的活动,让学生主动走进生活,去发现、去想象、去感受、去探索,只有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才能引导学生用真实的生命去拥抱作文,表达自己生命的真实感受。 小学生生活论文:农村留守小学生生活质量的个人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探索农村地区留守小学生生活质量的个人与家庭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抽取河南省农村地区留守小学生419名,抽取非留守小学生410名作为对照,运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和自制的儿童、家庭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 回归对2组小学生进行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农村留守小学生的性别、年龄、外伤经历、家庭经济水平、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父母关心学习、与父母交流频率及沟通状况9个变量入选,除前3者外均为保护因素;与留守小学生相比,非留守小学生与父母交流频率及沟通状况2个变量未入选,但父母文化程度与自感压力3个变量入选方程。结论 相对非留守小学生,与父母交流频率及沟通状况更影响留守小学生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生活质量;家庭特征;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农村人口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是劳动力输出较为集中的省份。留守儿童(rear children)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需要留守在家乡, 并需要成人或委托监护人照顾的年龄在16 岁以下的孩子[1]。该研究界定留守连续时间为每年至少3个月。本文对影响农村地区留守小学生生活质量的家庭及个人因素进行探讨,为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生活质量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促使社会、家长、教师和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工作者共同关注留守儿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留守儿童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6-7月在河南省随机抽取2个农村地区,在样本区内随机抽取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学2所,在每所小学的二~五年级中抽样,按年级高低分2层(二、三年级为低年级,四、五年级为高年级),每层随机抽取2个班,共计16个班。按留守儿童的社会学定义,确定留守小学生419名,其中男生202名,女生217名;留守小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情况为:父亲打工167名,母亲外出打工108人,父母均出外打工144人。抽取非留守小学生410名作为对照,其中男生221名,女生189名。 1.2 测量工具 问卷主要包括3部分。A部分:学生一般情况及家庭环境,包括年龄、性别、年级、自感压力、家庭经济水平、家庭关系和父母文化程度、抚养方式、与孩子交流方式、交流频率、交流时间、交流内容等。B部分:儿童生活质量量表,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参照国内外有关量表编制。该量表针对7~18岁一般儿童青少年,以学习生活为核心,涵盖生理、心理、社会能力及生活环境等方面,适用于对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进行多维度研究[2]。C部分:小学生健康状况、学习成绩等情况。 1.3 调查方法 培训专业人员,统一指导语及实施步骤;被调查小学生匿名独立完成问卷A,B部分,家长或监护人与班主任教师完成C部分。 1.4 统计分析 采用FoxPro 6.0建立数据库进行双录入。将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分为4个等级,以累积百分率10%以下为生活质量低,10%~20%为生活质量较低,21%~90%为生活质量一般,90%以上为生活质量高[3],作为因变量, 以学生个人情况(x1~x6)、家庭环境(f1~ f10 )为自变量,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非留守小学生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由表1可见, 农村非留守小学生的性别、年龄、外伤经历、家庭经济水平、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自感压力、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父母关心学习10个变量入选,除性别、年龄、外伤经历、自感压力外,均为保护因素,即女生、年龄增长、外伤经历越多、自感有压力者生活质量越差,家庭经济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优秀、健康状况越好、父母越关心孩子学习者生活质量越高。 2.2 留守小学生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见表1。 农村留守小学生的性别、年龄、外伤经历、家庭经济水平、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父母关心学习、与父母交流频率及与父母沟通状况9个变量入选,除前3者外均为保护因素,即女生、年龄增长、外伤经历越多者其生活质量越差,家庭经济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优秀、健康状况越好、父母越关心孩子学习、父母与孩子交流频率越高、父母与孩子沟通良好者生活质量越高。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对影响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小学生生活质量的个人家庭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无论留守与否,农村小学生的性别、年龄、外伤经历、家庭经济水平、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父母关心学习7个变量均入选方程。年龄、学习成绩对小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与国内外一些相关研究结果相似[4-5],留守小学生缺少父母照顾,面临营养、心理健康、伤害、传染病威胁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受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留守女生处境不如男生。 相对非留守小学生,影响留守小学生生活质量的个人、家庭相关因素中,与父母交流频率及沟通状况影响其生活质量。留守小学生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人口流动而衍生出来的,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受自身经济条件和其他客观因素的限制,这些留守小学生的父/母亲往往会把打工赚钱、维持生计作为第一选择,留守小学生所生活的家庭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家庭结构趋于不完整,生活在隔代的家庭或寄养在亲戚家中,有些孩子甚至自己照顾自己,使得农村留守小学生与父母交流几乎等于零。家庭文化氛围减弱,父母只是力所能及地为子女提供生活起居等物质方面的照料,父母的抚慰和关爱、敦促和勉励竟成为留守小学生的奢求;大多数留守小学生随祖辈生活,由于祖辈们观念落后, 交流存在代沟,导致生活平淡,更谈不上娱乐性;留守小学生的生活质量下降, 特别是缺乏交流与沟通,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周围家庭、社会环境的感知更敏感,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生活质量令人担忧。 非留守小学生的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自感压力3个变量进入方程,有关父母文化程度对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国外一些相关研究亦有类似结果[6],但未显示出对留守小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可能由于父亲或母亲常年在外打工,其文化程度不能直接或间接反映在留守小学生生活质量的高低上;自感压力与小学生生活质量的关系亦有待进一步研究。 小学生生活论文:中小学生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中小学生生活质量的因素,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整群抽取武汉市小 学、初中学生657名,进行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心理健康量表的调查,并让家长填写 Co nner’s儿童行为问卷及自编的学生一般情况问卷,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学习障碍筛查表的 评定。 结果 中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 体症状及冲动倾向等心理健康问题与父亲的文化水平及家长难理解孩子等变量入选,其中除 自责倾向、父亲的文化水平外,其他各因素都产生负面影响;排除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 题的有关变量,以其他变量再次进行分析,入选的变量有学习问题、父亲的健康状况、家长 难以理解孩子及学习障碍筛查量表(PRS)总分。 结论 中小学生生活质量 受内在心理特征、外在行为表现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生活质量;因素分析,统计学;精神卫生;学生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概念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逐步深入而被引入医疗卫生工作中,成为全面评定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儿童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功能和社 会化发展的关键期,从生活质量的角度关注其健康,可以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儿童生活质量研究列为“特殊人群生活质量研究工作”的第5位[1]。本研究对中小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促 进工作提供实证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市区抽取小学、初中各2所学 校,再从每所小学抽出二、四、六年级各1个班(共6个班),每班50~60人,共计340人; 每所初中各年级均抽取1个班(共6个班),每班50~60人,共计317人。合计中小学生657名 ,其中男生334名(50.84%),女生323名(49.16%)。 1.2 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按统一的指导语及实施步骤,以班级为单 位,对学生进行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2]、心理健康量表(MHT)的调查,并在家 长会上,让家长填写 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及自编的学生一般情况问卷;由各班的班主任 对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进行学习障碍筛查表(PRS)的评定。 1.3 资料处理与分析 对所有问卷进行统一编号。在Visual FoxPro 6.0下 建立数据库,由2名录入者分别进行录入,然后进行录入准确性的比较,并修改录入错误的 数据。以累积百分率10%以下为生活质量低,10%~20%为生活质量较低,20%~90%为生活质 量一般,90%以上为生活质量高,将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分为4个等级,作为因变量;以心理 健康问题(m1~m8)、行为问题(c1~c6)、学生的一般情况( x1~x15)以及PRS总分x16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 2结果 2.1 内在因素 表1显示,中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 敏倾向、身体症状及冲动倾向等心理健康问题与父亲的文化水平及家长很难理解孩子等变量 入选,其中除自责倾向、父亲的文化水平外,其他各因素都产生负面影响,即心理问题越严 重、家长越难理解孩子,孩子的生活质量越差;自责倾向越严重、父亲的文化水平越高,生 活质量越高。预测值与观察值的符合率为81.8%。 2.2 外在因素 见表2。 排除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关的变量,以其他变量再次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入选的变量有学习问题、父亲健康状况、家长难理解孩子及PRS总分。学习问题越严重、 父亲的健康状况越差、家长越难以理解孩子,中小学生的生活质量越低;而教师所评的学习 障碍筛查表的总得分越高,中小学生的生活质量越高。预测值与观察值的符合率正确率为62 .8%。 3讨论 本研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中小学生生活质量的因素,共有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 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父亲的文化水平和父母难理解孩子8个变量被选入 方程。在排除与中小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关的变量后,再次做Logistic回归分析,有 学习问题、父亲的健康状况及家长难以理解孩子4个变量入选。笔者认为,可以将以上影响 因素分为3个层次。第1层是中小学生内在的心理特征,它对中小学生的生活质量有直接的影 响。许多研究[3-4]表明,个体对生活质量的评定受个体的个性、需求、价值观及 应对方式等心理特质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同样说明,心理问题是影响中小学生生活质量的主 要因素,其预测结果与观察结果的一致性高于其他因素,外部因素必须通过内因发挥作用。 第2层为中小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家长评定孩子有学习问题和教师评定中小学生的言语及 非言语能力,均是以中小学生的行为表现为基础,而中小学生的行为一方面是他们心理特征 的表现;另一方面会影响家长、教师和同伴对他们的态度,他人的态度又对中小学生的自我 评定有着重要的影响。第3层是环境因素,父亲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及良好的健康状况、家长 能理解孩子的想法,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有效的关怀,作 为社会支持因素对中小学生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包含内外因素的模型 预测一致率为81.8%,不包括内在因素的模型预测一致率为62.8%,可以认为不能忽视任 何一层因素对中小学生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本研究发现,自责倾向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与预计不同,自责倾向越严重,生活质量反而越高 。周步成[5]认为,自责倾向的孩子在失败或做错事时常会认为是自己不好,对自 己所做的事失去信心,经常担心,从而阻碍了自己的行动。这种心理倾向应该会对孩子的生 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可能因为自责倾向的中小学生多为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自 己的严格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更努力地学习,在学习生活顺利的时候,他们有良好的 自我评价。但应注意到,过分自责的孩子在遇到巨大挫折时,常缺乏灵活的心理调试能力, 不能客观地评定自己,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应开展进一步研究。 小学生生活论文:我国南方地区中小学生生活质量状况研究 【摘要】 目的 比较南方地区中小学生生活质量的区域性差异,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南方地区进行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分别从南部沿海区、南中部区和西南区抽取江苏、广东、湖北和贵州4个省的农村和城市,7~18岁中小学生6 708名为研究对象。结果 南部沿海区、南中部区和西南区的中小学生生活质量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城市学生生活质量状况除其他维度外,均为西南区 南部沿海区 南中部区;农村学生除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自我概念、生活便利性和运动能力外,均为南部沿海区 西南区 南中部区。结论 南方地区中小学生的生活质量水平不平衡,应根据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等特点分别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生活质量;对比研究;学生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他们生活状态的体验,不仅与其生活环境有关,还受其目标、期望、标准和所关心事物的影响。[1]一般认为,影响个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主观和客观2个方面:前者主要指个体的人格特征、价值观念、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取向等与认知有关的因素;后者主要指个体实际生活和工作环境、自身健康情况、个人和家庭经济收入等因素[2]。其中,气候资源是影响我国不同地区居民生活质量差异的第一因素[3]。我国南部地区分为南部沿海区、南中部区和西南区,其经济、文化等环境特征存在很大差异[4-5]。笔者对南部沿海区(广东、江苏)、南中部区(湖北)和西南区(贵州)中小学生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提高南部地区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依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南方地区的南部沿海区、南中部区和西南区[4]进行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最后抽取广州、江苏、湖北和贵州4个省7~18岁中小学生共6 708名,其中城市学生3 289名,农村学生3 419名;男生3 351名,女生3 357名。各抽样地区样本见表1。 1.2 方法 采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儿少卫生教研室编制的,经过信、效度检验[6]的“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问卷”进行团体测试。测试共包括49个题目,分为13个维度,依次为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学习能力与态度、自我概念、躯体感觉、负性情绪、作业态度、生活便利性、活动的机会性、运动能力、生活质量满意度、其他。前5个维度组成社会心理功能领域,中间3个维度组成生理心理健康领域,后3个组成生活环境领域,生活质量满意度组成生活满意度领域[6]。 测试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负责组织,根据统一的培训教材对课题协作组人员进行严格培训,考查合格后正式开展工作。调查时采用统一问卷统一指导语和评分标准。量表由学生自己填写。 2 结果 2.1 南部不同地区中小学生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南部3个地区的中小学生自我满意度、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13个维度和社会心理功能、生理心理健康、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总体评价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进一步进行两两分析显示,除躯体感受、同伴关系、负性情绪、其他、生理心理健康领域、生活环境领域南部沿海区和西南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南部沿海区和南中部区自我概念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2。 2.2 南方城市中小学生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南部3个地区的城市中小学生的生活质量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两两比较结果表明,自我概念维度南部沿海区与南中部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负性情绪、生活便利性和其他3个维度南部沿海区和西南区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维度和领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3。 2.3 南方农村中小学生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农村中小学生生活质量各领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两比较显示,南部沿海区与西南区学生自我满意度、师生关系、亲子关系、运动能力、作业态度和其他6个维度及生活质量满意度领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南中部区与西南区则在躯体感受、同伴关系和作业态度3个维度及生理心理健康领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南部沿海区与南中部区作业能力与态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另外,3个地区的两两比较均在负性情绪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4。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医学观、健康观也不断更新。因此,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质量[1-2,8]。本研究结果显示,南部沿海区、南中部区和西南区的中小学生在生活质量的不同维度和领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同伴关系、生活便利性和其他等维度为南部沿海区 西南区 南中部区,其余维度和领域则存在西南区 南部沿海区 南中部区的现象。进一步对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生的生活质量做区域性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城市儿童的生活质量除其他维度外为西南区 南部沿海区 南中部区,该结果与薛兴华等[3]的结果不太一致;而农村则除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自我概念、生活便利性和运动能力外,均为南部沿海区 西南区 南中部区。有资料显示,南部经济状况为南部沿海区 南中部区 西南区[4],说明居民对自己生活状况主观评价的满意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7]。形成这种状况的可能原因有:(1)经济文化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西南区有了很大的发展,使当地消费水平和生活状况发生很大变化,故而对生活质量的评价较好。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南部沿海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期望值也较高,对于娱乐、休闲等丰富多彩的生活具有更多的追求。因此,相对于经济相对差的区域更难有高的生活质量评价。有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域,环境质量反而较差,交通拥挤现象较严重;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域,这种情况相对较轻,就有可能出现经济好的地区反而生活质量评价不高。经济发达的地区相对商店、超市比较多,故生活便利性维度的评价较高。(2)学校教育的影响。中小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与社会接触相对较少。因此,其生活质量状况与学校教师的教育有极大关系[2,8]。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对教育的投入也较大,师资力量也较好,当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水平都不错,所以生活质量评价均不错。西南区原本相对落后,随着国家对西部的开发和投入,西南区的教学设备和师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当地学生也有很高的生活满意度。 综上所述,南部3个地区的儿童少年生活质量状况不平衡,其高低与各地区的经济状况、教育水平、社会环境等很多方面有关。因此,为改善中小学生的生活质量,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教育水平,尽可能消除环境因素的影响。 小学生生活论文: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山东省安丘市凌河镇凌河小学 山东 安丘 262100) 摘要:如今;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差,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引起各方面足够的重视,并要多方配合,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加以扭转。 关键词:生活自理能力;问题;策略;成效 1.问题的提出 如今的家庭中,孩子成为每个家庭的核心,是家长的掌中之宝。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度爱护,使之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禁不起风吹雨打。在家长无微不至地“保护”下,孩子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差,不会扫地,不会穿衣,不会系鞋带……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家庭教育的缺陷外,还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偏差、学生个体的因素密切相关。由于孩子缺乏生活自理方面的能力,阻碍了孩子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也造成孩子缺乏自信心。长此以往,这些孩子长大以后连自己照顾自己都将成为问题,又怎能指望他们去照顾别人,更谈不上为祖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 2.1 家校联合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有效方法。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的过度溺爱和“全方位包揽”造成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远。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让学校学的在家中得到延伸,因为家里才是学生施展“才能”的最好“阵地”。只有家长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教育。家长一定要放开手脚,不要对孩子的锻炼行为过多的干涉,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使孩子形成心理惰性和依赖性格。因此,首先应转变家长的观念和做法。于是我充分利用家长会或平时家长接孩子等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达成共识,要求家长在家中要改变孩子的依赖性,让孩子在各种活动中亲自参与,充分给予孩子生活自理锻炼的机会,如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洗红领巾,自己洗碗等。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养要靠家庭、学校共同来完成。我在家长会时结合学校培养的十大好习惯,指导家长要为孩子未来着想,从小培养孩子健康心理,适应生活的心理。在家里要让孩子知道孝敬父母长辈,简单的家务活可以让孩子动手。本班的多数家长能积极配合我开展活动。通过这些教育与锻炼,使孩子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而达到生活自理教育的目的。 2.2 从正面引导,增强学生自理能力的意识。转变学生依赖父母的思想,增强学生生活自理的意识是关键。我班召开了一期班会,题目是《爱的启示》。此次班会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对生活自理能力的认识。班会一开始我先给大家讲了一个我从一本杂志上读到的一篇名为《你如果不想让天鹅死去》的小文章,文章的大意是这样的:有一个小岛上住着一位老渔翁和他的妻子。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它们是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的。老夫妇见到这群天外来客,非常高兴,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于是这群天鹅就跟着这对夫妇熟悉起来,在岛上,它们不仅敢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而且在老渔翁捕鱼时,它们还随船而行,嬉戏左右。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南飞,它们白天在湖上觅食,晚上在小岛上栖息。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获得食物,老夫妇就敞开他们的茅屋让它们在屋里取暖,并且给它们喂食,这种关怀一直延续到春天来临,湖面解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从此消失了,不过它们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期间饿死了。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赞美无私的爱,可是,有时爱也是一种伤害,并且是致命的。 讲完故事后我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接着我设计这样的情景:让学生说说父母为自己做过哪些事情,自己在家中能够帮助家长做哪些事情?这些父母眼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从来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一直认为父母为自己做事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当谈到父母为自己做了哪些事时滔滔不绝,而谈到自己为父母做过哪些时,很多同学竟不知从何说起,只有极少数几个能说出来。于是我就让这几位同学谈谈自己在做这些事情时父母的态度,以及做完后自己的感受,并鼓励其他学生也去亲身体验一下。 2.3 开展活动巩固学生行为。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教师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学生,使学生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3.取得的成效 3.1 促进了观念转化和行为变化。一是深化了“教育就是培养能力”的认识;二是把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作为品质教学的重要内容来完成;三是探索出了“有效方法+持之以恒=能力”的良好培养策略;四是形成了系列有效的培养方法;五是注重培养要坚持“整体性、差异性、一致性”原则,正面引导、坚持训练、抓反复,反复抓,全方位管理,形成好习惯。通过一年的实践训导,学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促进了观念的转化和行为的变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增强了,劳动的质量和效率也提高了。 3.2 增强了学生生活自理的能力。通过实践,学生能正确认识生活自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在认知的基础上以行动进行体现。如:午餐时,学生的桌面不在是一片狼籍,动作也是井然有序;学生的书包也是整整齐齐。 3.3 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学生综合方面素质的提高。在实践过程中我欣喜地看到:学习上,学生的主动意识明显增强,自主获取知识的学生超过了80%;在处事上,多数学生能为他人着想、做事有较强的责任感、能善始善终、不斤斤计较。孩子们正以健康的心态,良好的习惯迎接充满希望的每一天。 4.应注意的问题 4.1 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磨炼而获得的。因此,对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要持之以恒,要不断的创设适宜的情境,使学生从中得到磨练。 当然,所创设的情境既不能使学生望而生畏、束手无策,也不能使学生轻而易举,轻易达到,而是需要学生付出一定努力,克服一定障碍后,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这样所创设的情境才能达到培养和磨练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 4.2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对于各层次的学生来说,要求就有所区别。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学生,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鄙视,须因材施教。 小学生生活论文:浅析小学生生活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程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注重个体进步和多方面潜能的发展。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是对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我觉得对学生的评价存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潜移默化中进行的,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特别是那些点滴的评价,及时的评价更能激励孩子快乐成长。 一、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发展,完善课堂教学评价 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而且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能力。 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每日生活感受、生活经历即兴口头发挥。开始的时候,学生觉得很困难,觉得即兴口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后来,我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放在首位。当有学生能够出口成章的时候,我鼓励他们“你是最棒的!”虽然一句简单的评价,却在学生的心中泛起创作的浪花,其他的学生也会觉得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努力大胆地去思考,就一定会得到老师赞许的目光。时间久了,他们就主动地投入到口头文章的创编过程中了。 二、课外活动评价,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学生能力的体现是多方面的。而在活动中最能够展示学生的能力,同时会使每个学生受益匪浅。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不愧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良好时机。为此,我经常带着孩子们一起活动,在活动中对他们进行评价。 朗读比赛活动。朗读不仅可以使人明史,更可以使人明理,从书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因此在班内我开展了朗读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书中的奥秘就像大海一样深远、广阔;而他们就像一艘艘小帆船一样在书海中遨游。同时还设计了一张朗读记录卡。孩子们读得认真,有收获了,家长就奖给他们笑脸。当孩子们的记录卡拿到我身边的时候,我知道他们渴望得到我的赞誉。根据他们的表格填写情况,我会奖给他们一艘漂亮的小帆船,把这艘小帆船贴在评比栏中,看着每艘帆船不断驶向彼岸。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开展办手抄报比赛。根据孩子们好竞争的特点,办手抄报也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所以我开展了“妙趣横生”的手抄报比赛。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地准备,踊跃地参与。从用心地准备到比赛的过程中,他们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体现。这个活动的进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让学生在激励中不断成长,在老师的赞扬中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三、生活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对学生生活进行评价正像在学校里一样是必要的,我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 定期评价。有目标才有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们的评价目标必须是近期的,否则也就失去了目标的激励作用。根据学生的情况,我每月制定一个目标。这样有助于目标的实现,也会使学生感到实现目标的喜悦之情,体验成功的快乐。当孩子们的努力得到回报的同时,心中也会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表现得更好。起到了发展性评价的作用。 及时评价,存在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我注意平时多和孩子们接触,用心去体会其幼小心灵的纯真,从而去捕捉孩子们生活中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感觉到的进步。逃避值日的孩子主动拿起抹布时,上学经常迟到的孩子们偶尔有一天按时到校时,懂事的孩子随手捡起掉在地面上的纸时,我都会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这种潜移默化的评价会让孩子随时感受自己的进步,让孩子有所收益。 我认为,对于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不能仅局限于期末的综合评价,更重要的是期中、平时点滴的评价。因为只有这样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千万水滴汇成大江大河,千万花朵能带来沁人心脾的芬芳。师之点滴评价就像这千万水滴,千万花朵,让孩子们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努力。 作者单位:香河县五百户镇第二小学 小学生生活论文:小学生生活实践与作文练习 摘 要: 小学生的生活实践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又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作文练习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为了强化作文练习,在正常的基础训练之外,还应该进行小学生兴趣作文的练习,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高小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生 生活实践 作文练习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练习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又是认识水平的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体现着听、说、读、思、写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着很强的表达欲望。学生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往往有说有笑,欢天喜地。但是,作文课上他们却常常口叼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难,最后却是敷衍了事。其实,学生并非缺乏生活素材,也不是不会遣词造句,而是由于训练方法的陈旧、单调,训练内容的枯燥乏味,大大限制住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应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样化、综合性的训练形式,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出发,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从而能动地去反映他们多彩的生活。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学生的生活实践与作文练习有机地结合呢? 一、要帮助学生选取贴近生活的题材 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在选取学习课题时,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及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如我们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春天》时,可以让学生们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真切切地去感受春的变化、春的气息,让生活切实有效地与作文练习结合在一起。 二、要注重学生生活的多元化 我们不能将学生的生活局限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生活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还有所发展,从而在自己的作文练习中有话可说,有事可记,有情可抒,有景可描。比如我们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时,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调查,学生能锻炼和提高调查、探究及搜集资料的能力,学会讨论与合作,从而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到通信及交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加强了作文的练习。 三、要切实有效地实施生活中的教学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大力倡导生活教学。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要使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由此他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从中可以看出他极其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实践和创造,注重教育向生活的回归。而作文教学也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点,小学生的生活教育尤为重要,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生活实践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我们要切实有效地实施生活中的教学,让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作文练习,把生活带进课堂带进作文教学,用心来写作文。 总之,小学生生活实践与作文练习的教学,我们应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与社会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这样,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才有趣可行,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践进行作文练习,为枯燥的作文教学带来了活力,让老师们走进了新鲜丰富的教育时空,让学生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写生活的快乐。让我们切实有效地把小学生的生活实践与作文练习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小学生生活论文:联系小学生生活实际教数学 摘要: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与学生一起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联系儿童熟悉的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教学手段尽量生活化。 关键词:生活 生活化 知识经验 数学思想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人类的社会实践产生了数学,并且促进了数学的发展;而数学又服务于社会,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 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一、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着许多弊端 不少老师惟“应试而教”,授课只注重考试的内容,不考试的内容干脆不教。只重结论,不重思维过程;只重课内,不重视课外,数学课变成满堂灌的课。有的教师只顾埋头讲课,教学中教与学分离现象严重。有的教师教学太刻板,太公式化,像应用题教学,分析就太细,还非要让学生按“要求什么,必须知道哪几个条件”这样的模式去思考分析不可。使得学生感到数学枯燥、乏味,一些原本喜欢数学的学生也产生了厌学情绪。有的教师处理教材不够灵活,太依赖于教材,教法太单一,课堂教学大都停留在封闭的教室里,只重视基础知识,忽视能力培养,尤其是忽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学与用严重脱勾,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二、与学生一起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如果数学课能以学生熟悉的有趣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大幅度提高,使思维与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如到店里买东西是孩子们很喜欢做的事情。教学人民币的时候,对小朋友说:“今天我们一起去买东西好不好?”小朋友一定非常高兴。教师又说:“那我们先来认识人民币。”学生一定学得非常认真。然后,一场购物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兴趣盎然,纷纷计算着钱数,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 三、联系儿童熟悉的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知识往往比较抽象,如果我们把数学思想同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联系起来,渗透数学思想知识,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例如在教学比高矮时,创设这样的一个题目:一个矮个子的同学站在楼梯的上一台阶,另一个高个子的同学站在下一台阶,比比谁高。比高矮的时候就渗透了相对的思想。 四、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 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特别是儿童自己亲身经历,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数学教学中,要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做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在教学统计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设计让学生统计本班喜欢打篮球的人数、喜欢踢足球的人数、喜欢打排球的人数,然后再算算他们各占全班人数的比例,再比一比喜欢什么运动的人数最多。学生进行这样的统计活动的时候一定觉得非常有意思,积极性一定很高。 五、教学手段尽量生活化 从教学手段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跟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如在教学有关零的加减法时,设置这样的情境,出示两幅图:第一幅图是小猴子旁边的盘子里有四个桃,第二幅图是盘子里只有四个桃核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猴子四个桃子全吃了。可以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4-4=0。多有趣,多直观的教学!教学上我们还可以多用生活中的实物或图片。要尽量地使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电视、投影、录音机、电脑、多媒体等等。使学生感受到现代科技成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六、把数学知识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数学知识又能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服务。特别是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总之,数学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能够使学生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 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生活论文:小学生生活化美术教学探究 本文结合《彩点拼图》来讨论小学生生活化美术教学探究。这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与一体的美术课,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造型的乐趣,在实践中表现美、创造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沟通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创作出各式各样的作品,使学生了解到团体的力量,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美术教学 小组合作 教学方式 点是一切形态的基本,点是力的中心。静止的点具有集中、凝固视线的作用。点的连续会产生线的感觉,点的集合会产生面的感觉,点的大小不同会产生深度感。它是美术造型最基本的形式元素,更是传情达意的艺术语言。欣赏美术作品,只有熟悉这些语言,才能进一步理解作品,与作品对话。 《彩点拼图》是人教版六年级11册第15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其内容主要引导学生从点的视觉特性、点的构成方法以及点色彩组成规律等方面来探求点造型的丰富多彩性。六年级学生已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他们好奇心重爱表现,但观察能力较差,而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欣赏观察,并在合作学习中来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了解点的视觉特性,掌握点造型的基本语言(形状、色彩、材质的有机融合)和形式规律;能运用不同的手段有主题、有创意地设计彩点拼图。过程与方法,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以演绎、欣赏、联想、对比观察等方法,交流、分析等方式学习、研究和创作彩点拼图,锻炼动手能力。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能用自己的眼光赏析和评价彩点艺术作品;对点的色彩美、材质美、图案美、工艺美等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点的魅力。创作过程中懂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新颖方法的尝试 1.教法 (1)情境教学法 通过生动的图片欣赏,丰富学生的体验,带动学生的体验,带动学生的艺术表现欲。因此我创设了情境教学法,用谈话的形式。 (2)赏析教学法 赏析,品味优秀作品,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2.学法 (1)探究法 我把疑问、难解答的问题放入教学过程部分,“这两幅画的色彩对比谁更强烈,除了色彩搭配的不同,还有什么不同”等教学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学会表达,培养他们探究能力。 (2)小组合作法 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沟通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创作出各式各样的作品。此方法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借此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实践过程的落实 1.结合生活,走进彩点拼图世界 通过让学生寻找我们身边的彩点拼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接着,用一组组对比的图片,师生一起探究点造型的基本语言(色彩、材料、形状)和形式规律,并适时提问,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然后教师小结,“同学们,不知你们发现没有?刚才我们欣赏的美丽拼图,有些就是利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材料拼贴而成的。”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尝试赏析,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来拼贴花朵,这一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在接下来的创作过程打下了基础。接下来课件展示同龄人的作品,这样让学生在无形中学会了通过表象来认知,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激活原有学生对绘画的制作方法,针对所总结的方法做演示补充说明,如:还可以用瓶盖子等综合材料来做,让他们进一步对今天所学内容加以认识和掌握。我们的教学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根据孩子接受技能的特点来采用方法。 3.小组合作,展开设计创作过程 让学生四人小组作好分工,合作完成彩点拼图,并提出:主题,花,自选材料,有创意地设计彩点拼图;利用好点的不同形状、色彩、材质的搭配;给作品取个合适的名字。”这三个要求,让各组长上来挑选与自己底色搭配的花盆(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各种造型,不同色彩的花盆)。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展开比赛,这样就激励学生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后续环节的反馈 1.自主评价,提高思维表达能力 在小组完成作品“盆花”后,在作业讲评环节中,我要求学生能恰当地说出作品的形状,色彩、材质方面的特点。先用“夸一夸”的形式,让学生大胆地说说展示在黑板上本组作品,要求小组代表清楚地表达本组作品设计的亮点,或者是设计的意图,如:“我们的作品题目叫《黑夜的绚烂》,它以黑色的卡纸为底色,象征黑夜,使主题用皱纸做的五颜六色的花朵,更加醒目、美丽、绚烂。”再用“议一议”的形式,给其他小组提一点建议与忠告,帮助作品更加完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2.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美化生活 “同学们,我们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做成了这么多漂亮的彩点拼图。请大家用自已的劳动成果来装点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学习环境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温馨吧!”将课内延伸到课外,是让学生自然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内在联系的有效方法;将一物联系到另一物,举一而反三,是生活美术的特色。借助拓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体验和对生活的感知,实现经验的持续增长。才可能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深刻、牢固,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 小学生生活论文:小学生生活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探究 北师大校长史长宁提出的:要把数学教学中的“双基”发展成“四基”,即除“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技能”之外,加上“数学基本思想”以及“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建议。围绕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我们要帮助学生积累生活中数学活动经验,应该依据学生生活经验、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提升学生生活经验。 一、依据学生生活经验 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但这个联系必须是自然贴切、合乎学生的情趣的。由此可见,在先进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不仅仅是为了设计与生活相关的资源,更注重的是学生的生活情趣、生活体验、生活经验、生活实际。 二、利用学生生活经验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需要丰富的经验背景,如果脱离生活经验,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难度很大,也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应以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为载体,环环紧扣,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充分体现。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其指导作用体现在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从自己喜爱的活动中,提出自己真正关心的、真正想知道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始终要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如《时、分的认识》案例中,教师采用生活化的导入,多媒体出示班中某生的一天作息时间,每一时间有生活场景。这时,老师问:“这是我们班某同学一天的生活情况,你能说一说吗?”学生很兴奋,认真看屏幕,抢着回答:她6点半起床!7点30分上学!教师追问:小朋友们,时间在我们生活中重要吗?多重要?学生举例回答。教师说:看时间需要钟来帮忙,老师请来了各种各样的小闹钟。出示小闹钟问学生:你们会看时间?学生争着说:会!会!接着教师就考考学生。 教师充分估计了学生的起点,考虑到现在许多学生已有了看钟表的生活经验,整节课始终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课堂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不过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概念时,要注意学生的日常概念与所学习的概念的内涵是否一致。由于日常生活概念受生活经验的限制,有时会忽略了本质属性,有时又会包含非本质属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所形成的表象作用,又要防止它的消极作用。 三、提升学生生活经验 小学生头脑中的“数学”往往和成人的理解有不同的含义,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他们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因此,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数学现实”出发,通过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在教师帮助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将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的经验进行类比、分析、归纳,加以总结与升华,丰富与发展学生的数学事实材料,逐渐建构起较为规范化、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运用生活经验的表象作用,引导学生深入进行“数学化”的探究。 例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已具有关于几何形体的许多经验,他们通过实物如球、橘子等了解圆的一些特点,知道鸡蛋、鸭蛋等比球等圆形物体更椭;通过桌面、积木等实物,会近似地使用长方形、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球、正方形、三角形等词汇。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就是要在这些学生熟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将学生混乱的、粗糙的认识加以整理,帮助学生把几何形体与他们所熟悉的实物分离出来、区分出乎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在学生容易发现和掌握实物几何形状明显特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被忽略掉的几何形状的局部和细微部分;通过实物摆放形式的变化,几何图形大小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几何形体的本质特征,使经验常识数学化、严格化,更有条理性。 陈大伟编著的《在新课程中:困惑与成长》说得好极了:教学内容不限于书本,它既来自课本,更来自学生生活;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学生生活经验是很丰富的,它们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教师应关注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经验,通过对教材的创造性再加工、再设计,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真正让学生经历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数学教学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创造意义的过程,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学生生活论文:寻找小学生生活中的数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义务教育基础阶段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天天面对枯燥的数字会产生厌倦,如何让学生对枯燥的数字产生兴趣,就要做到让学校里的数学课生活化,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数学去学习这门学科,认识数学的重要性。《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应当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关键词: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枯燥的数字、符号、抽象的概念、公式、反复的计算练习,学生不易理解,很难提起兴趣。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力做到数学课程生活化,努力为学生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技能,能够优化生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不只在课堂里,它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由心底滋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愿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通常学生觉得数学只在课堂里,加减乘除把数字算来算去,解决一些文字表述题,不容易理解也不实用,这种感觉源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注重课内,不重视课外,只重视课本,不重视联系生活的做法。所以生活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如何把课堂里的数学生活化呢? 一、和学生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要使数学和生活真正地联系在一起,就要培养学生生活数学化的意识。我们必须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走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的。 一年级的学生在刚入学接触数学的时候,经常反复地做这样的练习,纸上画着各种各样成组的图案,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反复机械的练习只会让学生感到无趣。老师这个时候就可以把枯燥的数字融入生活,比如:数一数我们班男生有多少人?扎一个小辫的女生有多少人?穿红色上衣的同学有几个?……低年级的孩子会觉得很有趣,刚入学大家也都不熟悉,这样的学习穿插了美术中颜色的辨认,同时熟悉了身边的同学,也让刚入学的孩子对数字产生了兴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整合了课程还不失趣味。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会发现,数字并不仅仅是虚拟事物的计数,在生活中数字可以帮我们很大的忙,时时刻刻都要用到它来做统计,让学生知道数学不是学科,它就是我们的生活。 二、让学生学会动手做 仅仅让学生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在生活中熟练地去运用数学的逻辑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中的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经常会做这样的练习题,“一支铅笔5角,一支钢笔1元五角,总共多少钱?”或“妈妈给你了2元钱,够不够,还剩多少?”有的学生遇到的这样的问题,总是搞不清楚该运用哪种运算方法,到底是加还是减,他想不明白,但是平时他去商店买东西却从来没有找错过钱,这是明显的课堂与生活的脱节。老师在讲这节课的时候就可以把教室改成大卖场,学生把自己不需要的物品带来,明码标价进行买卖交易,在交易过程中,学生之间有了交流,数学问题也找到了答案,很多同学还用便宜的价格买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得到了实惠。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学习生活,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数学的知识。 三、作业生活化 仅仅把数学的课堂生活化了是不够的,学生的作业同样也要生活化。当讲元、角、分的时候,就让学生回家拿着钱自己去买东西,单位之间的转化,元角分之间的加减法就充分得到了练习。周末的时候让学生去商场逛一逛,计算一下商品打折后的价钱,和原来的价格比一比,算一算商家的利润,考虑一下商家打得这个折扣是否经济实惠,到学校之后和其他同学做个交流。这样就不是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了,而是用数学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要把学生放到题海中,应当让他们从题海中走出来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再做高分低能的学生,要做会生活的学生。 我们的学生都是社会人,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创设的生活情景要与现实紧密联系,尽量与孩子的已有经验接轨。比如,在教学认识分数的时候,我就以切生日蛋糕这个生活情景导入新课,让孩子明白分数藏在生日蛋糕里。把数学和生活紧密相连,会赋予数学活力,让孩子感到数学与生活无法分割。要求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数字,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当学生走进生活,仔细观察生活时,他们惊奇地发现生活与数学竟是那样的密不可分,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数学,生活的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数学和生活是融合在一起的。 因此,从实践与落实《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角度看,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达到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把数学融入生活中,简简单单学数学,快快乐乐用数学!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岗小学) 小学生生活论文:小学生生活教育方法的研究 提到小学生,大家关心最多的就是孩子们的学习,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好,而有的学生成绩差呢?难道真的是智力问题吗?恐怕大多数家长都不会同意这个观点,而作为任课老师就会觉得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教育方法!根据小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的表现和在家里的生活习惯,我们认为小学生的学习教育方法与小学生的生活教育方法关系密切。所以,我们重点对小学生生活教育方法进行了探究。 第一,小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 首先,小学生与学校客观实际情况的关系。 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自农村,都是学校附近的学生,他们与学校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于是就会出现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他们喜欢这个学校吗?他们能否适应学校的管理呢?最终能否让他们在学习上、身心上有所健康快乐的成长呢?因此,做好小学生的生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小学生与固有的客观家庭的实际情况的关系。 学生来自农村,农村的家庭生活习惯和学校的生活的习惯肯定是有所不同的,包括休息习惯,,穿着习惯等。 第二,如何做好小学生的生活辅导工作。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在对小学生实施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虽然家庭教育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但是学校教育却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对于小学生不管是在学习方面的教育,还是在生活方面的教育都离不开学校教育这个大的氛围环境,在小学阶段他们形成的思想、能力、身心方面的教育影响是深远的,因此,为了他们在学习方面有所提高,应该在生活方面多给一些帮助和关心,去掉不好的习惯和思想,养成一个健康向上的好习惯,好思想。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此言道出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抓好生活习惯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生活习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其终生发展。 首先,学会正确关爱,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氛围。 一个学校,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他便会感到温暖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努力来营造一个温馨的宿舍呢? 1.塑造自身形象,赢得学生信赖。 1.1自我严格要求,做学生的表率。 作为老师有时也会出现失误,那么你就应该大胆做到在学生面前坦然自己的缺点和优点,用自己的真诚去唤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例:早上起床,要求学生整好床铺;坚持洗刷;保持家庭卫生等,在要求学生做到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早早提前做好,否则,学生会在你背后说你懒。自己都做不好怎么能去要求别人呢?如果老师不小心弄脏了地面,也一定要亲自弄干净,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靠自己的亲和力去影响学生,这样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1.2努力做个标准的天平。 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个别学生,也不漠视个别学生,这是生活老师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生活老师在管理过程中,在学习方面表现好的学生犯了错误,一定要严肃处理,表现差的学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容易犯错,因而在生活过程中,切忌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平气和地说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才是最好的方法。他们一旦有一丁点儿进步要大力表扬,让他们找回自信。生活老师都应从生活、学习、思想意识等各方面地去关注。平时多走进他们,谈心交流,共同解决一些问题。 例:有的学生平时在班里的表现不容易受到老师的注意,但是在劳动课上可以看到他们很乐意劳动;有的学生学习好,但很好动,所以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掌握方法,一定要把握一个度,这样才会更好的去管理。 1.3生活老师要言传身教,用心热爱这个宿舍。 现在对教师个人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个生活老师的一言一行,人格人品对学生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带好一帮思想既单纯又复杂,既有主见又没主见的小学生,作为生活老师就应该做好典范。 例:自己能做的,努力动手去做,地上的纸屑,只要你弯弯腰,动动手,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自然会潜移默化。如果学生不小心丢了纸屑,弄脏了地板,切忌乱批评指责,然后指手画脚一番。另外,生活老师要从心底爱学校这个家,爱这个家中的每一个成员。学生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并模仿着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其次,严格要求学生,引导他们培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校,是一个大家生活的场所,个人的生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别人,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注意到自己的生活行为习惯,为别人营造一个良好循环的,干净又安静的生活环境。 2.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2.1尊重学生,不远离学生。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会变坏。”我努力做到真心爱护我的学生,严格要求他们,我想应该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重视、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但是,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严格要求。 2.2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好的生活习惯。 严格要求当从点滴做起,督促学生落实生活规律。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成绩好,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所以需要从学生点滴的生活习惯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生活习惯之上的。 那么怎样抓好学生生活习惯行为的训练呢,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无辄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曲折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例:有的学生平时比较脏,比较懒,身上的衣服不经常换,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脱衣服,早上起来还常常发现床上的零食碎沫,像这样的情况如果大发脾气,换来的会是他们的不服气的表情,所以对他们严格要求的时候还要和他们讲大道理,甚至还要亲自帮他们做事,我想作为学生也会感激你的。时间长了他会意识到你对他的严厉是关心他的,直到现在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进步了。因此即要“严”又要“爱”,反反复复,习惯也就成了自然了。 再者,反省自己,接受学生批评。 生活老师要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思想教育方式。要注意克服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严于解剖自己,努力培养民主的气氛。对学生的正确意见,要注意虚心听取,对学生不正确的意见,要进行分析,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老师是做人的楷模,既是严格的师长,又是知心的朋友。他们期望生活老师能给他们生活上的照顾和关心,能给他们欢乐和幸福。生活老师在和学生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虚心接受学生的各种意见,必须在尊重、信任、爱护、理解的基础上,以高尚的情感感染学生。反过来如果采取讽刺、斥责、惩罚等方式,那只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小学生生活论文:试谈小学生生活化习作有效教学策略 摘 要:通过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习作,形成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技能,并在习作中学会思考、透视生活,形成改造生活、提炼生活的意识,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引导学生带着一颗平常心来习作,不畏惧,也不需要捏造,真真实实地用最平常心态来习作,真正达到说真话、吐真情、做真人的目的。让学生的作文“训”在课堂,“练”在生活,“乐”在心头,让他们面向生活,书写生活,自然而作,从心而用,让他们的写作成为生活必需,让他们在写作中提高写作能力,在写作中受到人生启迪,在写作中提高思想认识,在写作中展翅飞翔。 关键词:小学生;生活化习作;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因此,教师在平时习作指导训练时,应通过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习作。生活化习作提倡营造一种轻松、和谐、自由、宽松、没有距离感的氛围,引导学生真真实实地用最平常心态来习作,真正达到说真话、吐真情、做真人的目的。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究,本人初步探索出小学生生活化习作有效教学策略: 一、确定生活化的习作目标 生活化习作,最基本的是要激发学生的表达需求,由过去的为作文而作,变为能轻松自如地表达内心,与他人交流而作。因此,确定生活化的习作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1)习作在“质”的目标上做到四点:①真实:所写的内容一定要是自己实际观察的,不能随意编造;②集中:一定要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不能把观察到的与文章中心没关系的内容统统写上;③具体:一定要写出事物的特点(形态、姿态、变化、声音、色彩等),不能写得笼统、马虎;④感受:这感受应该是自己的,不能重复别人的。 (2)习作在“量”的目标上达到三点:①采用“学分制”。开学初,向学生提出目标要求:在一个学期内习作(含学生平时“观察日记”)要写满积分100分,每篇习作(日记)一般为5分。正常情况下,每个学生一个学期至少要写上八篇习作和近二十篇观察日记。这样一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了;②备有观察本。平时要求学生准备好一本观察本,带在身边,随时观察,随时记录,坚持不懈,日积月累,以备后用;③改好习作和观察日记。每篇习作和日记我或“小老师”都要认真审阅,按照上述“质”中的四个要求细致地批改打分。习作(日记)写得较差的给1至2分,中等的给3至4分,优等的给5分。为了鼓励写得特别好的同学,还设立特等,打上6至8分。待学生养成轻松习作、随时写日记的习惯后,在质的目标上还可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向高质量目标迈进。这样,既改变了他们凑习作(日记)应付的毛病,又激发了他们写习作(日记)的自觉性;同时,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 (3)重视每次习作课导语的设计。例:七天长假很快就结束了。同学们,这几天你们过得怎么样?我猜,有些同学和父母出去玩了一趟,见识了外面的世界;有些同学去了乡下亲戚家做客,结交了不少新伙伴,体验了农村生活;有些同学被父母关在家里,做了几天的作业,无聊极了;也有些同学完成了学习任务后,和伙伴们玩了许多有趣的游戏,非常开心;还有些同学趁着放假,学会了一样本领……不管你的长假过得开心还是无聊,我想都会有触动你心灵的事,请从中选择一件你最难忘的事,说给大家听听,让大家一块儿分享你的快乐,或者分担你的烦恼。 比较一下,这一段导语是不是比我们直接说 “今天,我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难忘的假日》”好得多? 同时,教师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深入到他们的心灵中,参加他们的活动,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是非常有必要的。凡是孩子们喜欢的,感到新奇有趣的事物,只要是健康的,就可以敏锐地抓住,并顺势引导他们去观察、思考,并乐于描述给老师、同学听。 二、积累生活化的习作题材 生活化的习作题材是指学生所写的都是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我也把它称为“小、中、大”三类课堂——教室课堂、校园课堂、社会课堂)。 (1)教室课堂——加强学科间联系,让习作走出语文课堂。生活化习作教学研究特别强调要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因为小学生的知识主要来自于课本。以各学科的知识为起点,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观察思考,既能促进本学科的学习,又为习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语文学科就可以由一篇文章联系到这个作者的另一篇文章,也可由某作者的一篇文章联系到其他作者的同类文章,还可由一篇文章中的一个问题联系到反应这个问题的其他文章等。以语文教材《狼牙山五壮士》为例,操作程序如下:①找准突破口。所谓的突破口是指那些学生不容易弄懂的、能激发思考和探究且具有探究价值的内容或问题。从课后思考题入手:“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那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②探究质疑。课外查阅资料,搜集了解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特别是抗日英雄故事。③延伸学习,深化认识。由抗日英雄联想到古今中外的众多英雄,并以此为话题展开讨论:什么是英雄?在新的时代如何做一个英雄?④自主拟题,自由习作。习作既是对观察、探究质量的检验,也是激发下一次更深入、细致地观察、探究的手段。但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自主和自由。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习作的良好习惯,那种用一个标准、一个框框来束缚限制、强迫学生习作的做法,是与激发兴趣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2)校园课堂——开展校园活动,丰富生活体验。有意识地开展校园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帮助他们丰富生活的体验、积累典型的写作材料。如①针对一个主题让学生搜集材料,开展演讲活动;②百科知识竞赛活动;③重大节日办联欢会、主题会;④开展班级特长展示周活动等。 (3)社会课堂——激发学生热情,参与校外生活。由于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他们的校外生活也有很大的差异。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生活、仔细观察生活、自觉思考生活、主动改造生活的热情。例如建立生活习作簿,我们可以设计一本生活习作簿,分成“教室课堂篇”“ 校园课堂篇”“ 社会课堂篇”“想象创意篇”等几个栏目;也可以分成“心灵感悟”“创意天地”“最新体验”“观察思考”“习作运用”等几个栏目。 三、采用生活化的训练方式 生活化的习作训练方式是将教学的训练要求,转化为生活的要求。在生活中训练写作,树立大作文观,把作文视作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 (1)习作范例的生活化。自三年级开始,每册语文都有八次习作的机会。老师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如果用到习作范例,最好用本班学生的习作或教师自己的下水文,那是最易融入学生感情,最易于被接受与学习的。拿着习作选夸夸其谈,会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距离而产生习作恐惧感,因为那些作者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陌生与遥远的事。 (2)技巧和方法指导的生活化。小学生步入三年级后,就进入了正式习作阶段,对学生的习作要求高了,也严了,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定要一丝不苟地教学生写作方法与技巧。如开头要点题,引出下文,中间必须按一定顺序去写,要详写重点,结尾最好能和开头照应,写出所感。此外也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如写场面时,做到点面结合;写描写景物时,要引导学生想象,在写作的过程中,多运用拟人、比喻等的修辞手法。等到四、五年级时逐步放手,教给学生更多的写作技巧,使之一步步去训练,比如先训练学生学会联想与想象,再逐步训练学生把语言写美,把平淡的材料写生动等。要想使学生的作文在小学高年级上一个档次,教师必须要进行一些写作技巧的讲解与训练,使文字的表达更到位,更有表达力度。 (3)习作批改的生活化。学生每一次拿到下发的习作本时,最入心的是真诚的评语。切不可用“文脉清晰、中心突出,句子通顺,描写生动”等泛泛而谈的评价语,可用直白的聊天式的评语,直接抵达学生的内心。如用“。。。。。。”圈出好词语,用“ ”勾勒优美佳句,一个“!”表示对习作的赞赏;用“?”表示习作中还存在不足。这些小玩意儿能唤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4)习作去向的生活化。案头一向是学生的习作最后停泊的港湾。我们不妨给他们的习作换换位置,把好习作推向板报、报刊、作文杂志,使他们的习作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以促进学生兴趣的提高,从而提高习作的质量。 网络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习作训练提供了方便。引导学生在网站上发文、开设QQ空间、个人博客,网络写作形式自由、内容自由、心灵轻松、交流开放,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网上已有很多此类先例,很多学生都建有自己的博客或网页,他们个个兴趣盎然,写生活中的趣事、有意义的事,几乎每天一篇。他们的每篇博文上都留着不同年龄、来自不同地方的文字爱好者的印迹,习作水平提高飞快。我们可充分利用班级网页,展示他们的习作,教师可推荐将其发表在报纸上和刊物中。 在学生习作训练的过程中,不必作硬性规定一学期就八篇或几篇,而应采用多个激励措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对于课本上要求写的,我们要认真指导,让他们在习作课中实质性地掌握写作技巧与方法。让学生的习作“训”在课堂,“练”在生活,“乐”在心头,让他们面向生活,书写生活,自然而作,从心而用,让他们的习作成为生活的必需,让他们在习作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习作中受到人生启迪,在习作中提高思想认识,在习作中展翅飞翔。 (作者单位:福建省邵武市实验小学) 小学生生活论文:小学生生活教育方法的研究 提到小学生,大家关心最多的就是孩子们的学习,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好,而有的学生成绩差呢?难道真的是智力问题吗?恐怕大多数家长都不会同意这个观点,而作为任课老师就会觉得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教育方法!根据小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的表现和在家里的生活习惯,我们认为小学生的学习教育方法与小学生的生活教育方法关系密切。所以,我们重点对小学生生活教育方法进行了探究。 第一,小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 首先,小学生与学校客观实际情况的关系。 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自农村,都是学校附近的学生,他们与学校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于是就会出现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他们喜欢这个学校吗?他们能否适应学校的管理呢?最终能否让他们在学习上、身心上有所健康快乐的成长呢?因此,做好小学生的生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小学生与固有的客观家庭的实际情况的关系。 学生来自农村,农村的家庭生活习惯和学校的生活的习惯肯定是有所不同的,包括休息习惯,,穿着习惯等。 第二,如何做好小学生的生活辅导工作。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在对小学生实施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虽然家庭教育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但是学校教育却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对于小学生不管是在学习方面的教育,还是在生活方面的教育都离不开学校教育这个大的氛围环境,在小学阶段他们形成的思想、能力、身心方面的教育影响是深远的,因此,为了他们在学习方面有所提高,应该在生活方面多给一些帮助和关心,去掉不好的习惯和思想,养成一个健康向上的好习惯,好思想。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此言道出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抓好生活习惯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生活习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其终生发展。 首先,学会正确关爱,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氛围。 一个学校,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他便会感到温暖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努力来营造一个温馨的宿舍呢? 1.塑造自身形象,赢得学生信赖。 1.1自我严格要求,做学生的表率。 作为老师有时也会出现失误,那么你就应该大胆做到在学生面前坦然自己的缺点和优点,用自己的真诚去唤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例:早上起床,要求学生整好床铺;坚持洗刷;保持家庭卫生等,在要求学生做到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早早提前做好,否则,学生会在你背后说你懒。自己都做不好怎么能去要求别人呢?如果老师不小心弄脏了地面,也一定要亲自弄干净,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靠自己的亲和力去影响学生,这样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1.2努力做个标准的天平。 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个别学生,也不漠视个别学生,这是生活老师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生活老师在管理过程中,在学习方面表现好的学生犯了错误,一定要严肃处理,表现差的学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容易犯错,因而在生活过程中,切忌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平气和地说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才是最好的方法。他们一旦有一丁点儿进步要大力表扬,让他们找回自信。生活老师都应从生活、学习、思想意识等各方面地去关注。平时多走进他们,谈心交流,共同解决一些问题。 例:有的学生平时在班里的表现不容易受到老师的注意,但是在劳动课上可以看到他们很乐意劳动;有的学生学习好,但很好动,所以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掌握方法,一定要把握一个度,这样才会更好的去管理。 1.3生活老师要言传身教,用心热爱这个宿舍。 现在对教师个人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个生活老师的一言一行,人格人品对学生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带好一帮思想既单纯又复杂,既有主见又没主见的小学生,作为生活老师就应该做好典范。 例:自己能做的,努力动手去做,地上的纸屑,只要你弯弯腰,动动手,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自然会潜移默化。如果学生不小心丢了纸屑,弄脏了地板,切忌乱批评指责,然后指手画脚一番。另外,生活老师要从心底爱学校这个家,爱这个家中的每一个成员。学生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并模仿着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其次,严格要求学生,引导他们培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校,是一个大家生活的场所,个人的生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别人,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注意到自己的生活行为习惯,为别人营造一个良好循环的,干净又安静的生活环境。 2.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2.1尊重学生,不远离学生。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会变坏。”我努力做到真心爱护我的学生,严格要求他们,我想应该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重视、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但是,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严格要求。 2.2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好的生活习惯。 严格要求当从点滴做起,督促学生落实生活规律。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成绩好,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所以需要从学生点滴的生活习惯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生活习惯之上的。 那么怎样抓好学生生活习惯行为的训练呢,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无辄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曲折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例:有的学生平时比较脏,比较懒,身上的衣服不经常换,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脱衣服,早上起来还常常发现床上的零食碎沫,像这样的情况如果大发脾气,换来的会是他们的不服气的表情,所以对他们严格要求的时候还要和他们讲大道理,甚至还要亲自帮他们做事,我想作为学生也会感激你的。时间长了他会意识到你对他的严厉是关心他的,直到现在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进步了。因此即要“严”又要“爱”,反反复复,习惯也就成了自然了。 再者,反省自己,接受学生批评。 生活老师要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思想教育方式。要注意克服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严于解剖自己,努力培养民主的气氛。对学生的正确意见,要注意虚心听取,对学生不正确的意见,要进行分析,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老师是做人的楷模,既是严格的师长,又是知心的朋友。他们期望生活老师能给他们生活上的照顾和关心,能给他们欢乐和幸福。生活老师在和学生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虚心接受学生的各种意见,必须在尊重、信任、爱护、理解的基础上,以高尚的情感感染学生。反过来如果采取讽刺、斥责、惩罚等方式,那只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生物教育论文:谈生物学核心概念及其教育价值和教学理解 一、生物学核心概念及其教育价值 美国课程专家H. Lynn Erickon在“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一书中指出,核心概念是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概念。费得恩(Feden)认为,核心概念是学生将学科的事实和现象忘记之后,仍然留在记忆中并能应用的概念性知识。戴维(Davy)则认为核心概念构成了学科的骨架,具有迁移应用的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生物学核心概念与生物学事件、生物学事实和生物学现象一样,同为生物学知识。但从教学角度看,分属“为什么”(概念性知识)和“是什么”(事实性知识)两个层别。生物学核心概念是在众多的生物学事件、生物学事实、生物学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推理出来的结论,是对同一类生物学问题本质特征的概括。例如“稳态”这一概念,就是在分析细胞内环境各种理化因子相互作用现象的基础上,概括出“生物体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状态”这一稳态本质,进而得出其内涵是:机体在遭受外界因素干扰下,依靠体内复杂的自我调节机制,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使内环境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其外延是:所有的生命系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理解“稳态”概念的本质,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生命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与事实性知识相比,核心概念具有更高的概括性。人们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可以较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有助于形成较好的知识框架,学习更多知识。所以在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而不是对事实的记忆。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核心概念的教学理解。具体而言,就是要以生物学现象和事实为载体,把握生物学核心概念的要素和内涵及其外延,领会其教育价值,形成生物学思维方法。 下面以“稳态”概念为例,探讨生物学核心概念及其教育价值和教学理解问题。 二、“稳态”概念及其教育价值和教学理解 “稳态”概念不仅包涵了生命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保持稳态并适应内外环境变化,通过自动调节作用在结构与功能上达到和谐与统一,而且它又以“生命系统”与其他相关生物学知识整合。可以构建这样一个存在稳态的知识体系: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一般系统,能让学生明白其实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都是存在稳态现象的,在生命系统内部和生命系统与环境之间信息流动的过程中,都存在着生命系统的稳态与调控,甚至是自然界的一般系统在其变化与平衡之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稳态与调节。从而从不同层次和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复杂性和动态平衡性,帮助学生理解各个层次的生命系统是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通过自我调节机制维持自身的稳态,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学观点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同时在构建过程中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更好地训练学生将数学的公式和方法引入生物学研究,形成系统的观点,为学生将来的进一步学习乃至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1.“稳态”概念的教育价值分析 (1)丰富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生命系统是开放系统,它们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流、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这就决定了生命系统时刻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无论是个体水平还是群体水平,这种动态变化必须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否则系统就会崩溃。也就是说,稳态是生命系统能够独立存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靠的是生命系统内部的自动调节机制。关于这种调节机制,在个体水平上主要是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在群体水平上主要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可见,就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来说,“稳态”概念具有其他概念不可取代的价值,有利于丰富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在把握宏观与微观的联系中拓展视野 上世纪2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心理学家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iatanffy)创立了一般系统论,指出“应把生物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系统具有“整体性”,就是说,不能把系统割裂成要素孤立地去研究,应该注意研究要素及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系统还具有层次性,即从系统结构上看是分层的。系统的最重要特征是稳态。用一般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稳态,有助于我们在把握宏观与微观的联系中从多个角度认识生命系统的稳态。 生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个开放的系统在生命活动中不断地与它所处的外部环境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调节,这个系统维持着自身的稳态。这个系统的层次性表现在多个方面:细胞是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上有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每一层次都可以成为独立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稳态,都发生着与环境的交流,都发生着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调节。同时,这一层次和那一层次之间的关系又不可忽略。由此,揭示了生命系统中尺度、结构与功能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生命系统在不同尺度下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结构,尺度与结构决定生命系统的功能。这不仅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拓展了人们研究事物本质的视野。 (3)领悟多种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实质 系统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中学生物学教育一般只能做定性分析。为了使学生能够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学习,在构建“稳态”概念过程中要借助于“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教会学生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经常使用的两种逻辑方法——模型方法(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取样调查),在建构“稳态”概念过程中都有很好的载体(例如:设计并制作生态瓶——物理模型,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等等),应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科学方法进行“稳态”概念的学习。 2.“稳态”概念的教学理解 (1)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认识“稳态概念 将生物的个体和群体看作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它们都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信息的传递和自身的调节来达到维持稳态的目的。这是构建“稳态”概念的关键,也是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的一个有效的着力点。 学生在初中阶段初步学习过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无论植物、动物、人体还是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任何一个生命系统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通过信息的传递,生命系统感受内外环境的变化,通过调节做出应答性反应,从而维持自身的稳态。这是构建“稳态”概念的主线,有利于学生把握相关知识内容之间的本质联系,有利于学生建立整体性的认识。 (2)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帮助学生构建概念 在教学中,应尽可能通过实验、实物、图片、照片、录像片等,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将有助于学生对“稳态”这一学科主题的理解和构建。 教科书的图片非常精美,与文字紧密配合,我们得充分利用好这些图片。比如关于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间的内在联系,教材写得比较具体,而且配有插图,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同时参考教科书中的图,进行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三者间的关系。在看图过程中,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识别图中各种结构和成分,弄清各结构间的关系,这是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内在联系的基础。教材提供的插图只反映人体局部组织中的情况,要说明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必要再提供人体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的整体图,有助于学生建立对人体细胞外液的整体认识。 我们也可以选取一些能反映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相关例子的视频画面,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视频画面,烘托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注意不应让学生的兴趣过多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及时结合画面提出有关问题,尽快将学生引入对问题的理性思考,在这样的观察与思考中构建“稳态”概念。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帮助学生构建概念 个体和群体水平的稳态,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稳态失调的结果,每一个人的健康都与内环境的稳态有关,几乎所有人都亲历过诸如发烧等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诸多环境问题又是生态系统的稳态失调的结果。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比如教师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一张化验单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化验单上为什么每种成分都有一个变化范围,从而初步认识内环境的各种成分是动态变化的;又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圈2号失败的原因,让学生领悟到自然界中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稳定的生态系统对于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教师还可以联系有关沙尘暴的事实,让学生讨论沙尘暴发生的原因;联系密云水库合理捕捞量的确定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事实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相关问题,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关于稳态的自然科学问题和社会科学问题等的报道都将成为学生构建“稳态”概念很好的切入点。 我们不必拘泥于教材中的实例,可以通过一些标志性的问题或实例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列举出更多的实例进行分析,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4)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促进学生构建概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这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就以“稳态”这一概念来说,就涉及内环境,而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都很抽象,其动态变化更令学生难以捉摸。 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模型建构、探究与实验、社会调查、野外实地考察(调查)、搜集资料、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等活动,通过这些多样的学习活动,丰富学生对稳态的感性认识,促进稳态概念的全面构建。 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化验单都告诉了我们些什么”,讨论“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等问题;结合2008年奥运会,讨论“为什么奥运会上要禁止使用兴奋剂——激素类药物应用的利与弊”,讨论“有氧运动与减肥”等问题;我们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展开关于“粮食重要还是鸟类重要(北大荒垦荒问题)”的大讨论,展开为什么要“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食人鱼能不能成为我们的新宠物”的讨论等等,在这样的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等活动中落实“稳态”概念的构建。 建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要求学生“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这一活动中,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也能让学生在模型的建构过程中体会群体生态学中的这种动态变化的调节机制,为群体生态中的稳态构建奠定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建立模型的一般步骤,领悟并尝试应用这种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对高中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中应当使学生认同运用恰当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表达某些生物学规律。一定要避免从数学到数学,为计算而计算的教学,比如“种群基因频率的稳定与变化”的教学中一定得注意,数学计算的目的是构建“稳态”概念,帮助学生理解运用这一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关键性事件对概念的构建至关重要。例如组织学生调查“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从揭示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分析因果间的逻辑关系,尽可能探求表面上未直接关联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的关系,例如,人口增长与农药使用之间的关系,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拓展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对策;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调查,感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同时让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来体会和运用样方法等等。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亲自调查或广泛搜集资料,再通过课堂讨论,加深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提高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和公众决策的能力。 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学理解的要义是:围绕生物核心概念,以生物学现象和生物学事实为载体,把握核心概念的要素和内涵及其外延,领会其教育价值,形成生物学思维方法。 理解生物学科、理解学生心理和理解教学规律是搞好生物教学的三大基石。其中,理解生物学科应当是首要的。 另外,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关键是要把课教得本质、精确、简明扼要、平易近人,这也与教师的生物学核心概念理解水平紧密相关。这就要求教师能透过众多的生物学事实聚焦核心概念,精选生物学事实,揭示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本质的、有利于终身发展的生物学素养 生物教育论文:生物创新教育初探 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 创新教育的提出正是社会经济活动对人的要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所谓创新简单地说就是产生一定种类的新的东西,而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这种社会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形式,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设,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意识地将潜存于个体身上的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能引发出来,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创新的思想,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创新行为,实现社会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今年6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赋予素质教育以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标志着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可以说创新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这里,本文拟就生物教学创新教育的意义、要求及基本阶段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 生物教学创新教育的意义 首先,生物教学创新教育是时展的要求。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如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生物工程等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速发展…未来社会对创新的要求是连续、系统而全员性的,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新才能、创造潜力得到充分发展,结出丰硕的果实。其次,生物教学创新教育也是国际竞争的要求。 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国民创新能力的竞争,许多国家都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学科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人民生活、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全、科技发展等许多方面,因此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也迫切要求我们加强生物创新教育。第三、我国的教育现状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生物创新教育,面对当前瞬息万变的形势,我国的教育工作存在明显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教育思想观念落后、强调智育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特别是在中学,不正确地划分主科和副科使生物成为可有可无的一门学科,生物教学严重荒废,因此,重视生物教育、积极推进生物创新教育在我国目前意义更为重大。 二、 生物教学创新教育的要求。 1、 对生物教师的要求: 生物教学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型的生物教师。全国中小幼创新教育研讨会综述指出,创新型的教师应当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⑴具有崇高的爱岗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⑵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⑶具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⑷具有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精神⑸具有创造性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⑹具有开放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⑺具有远见卓识⑻具有民主的组织管理才能⑼善于启发学生的创制活动,鼓励和喜欢学生求异并创新等。只有具备了上述特征的生物教师,才具有了进行生物教学创新教育的能力,才能使生物创新教育成为现实。 2、 对学生的培养: 生物教师在进行创新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⑴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以及不唯书、不为上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⑵允许学生有保留态度⑶鼓励学生多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⑷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同时,作为生物教师还应意识到学生的所有创新活动包括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及创新活动等都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的保证。因此生物教师必须予以学生创新的时间与空间, 这在创新教育的设计与实施中应当给以高度重视。所以实施生物创新教育必须加快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完成必需的教学任务和内容,使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一个创新的时间与空间。 3、 关于课程改革的思考: 生物教学创新教育离不开课程改革。我们应该认识到基础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搞好课程改革关系重大。在生物课程设置中可考虑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创设综合课程,增加环境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使生物教学创新教育不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 生物教学创新教育的基本阶段 基于对人类一般创新过程基本阶段的分析及对一般教学过程创新本质及基本特征的理解, 结合生物学科实际,可以将生物教学创新教育过程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即创设情境、问题定向、多向求解、突破创新、验证反馈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 生物教师有目的地、 有计划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各种情境,使学生产生责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新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情境包括生物教学内容引人入胜、形式多样,教师语言简洁幽默、循循善诱,师生配合默契、关系融洽,课堂结构紧凑富有生气等等。在生物教学中,事先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生物界各种生命现象的兴趣。如在初二生物“动物的行为”这一节教学中先让学生观看大量的动物各种行为的图片及录象资料让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加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只要教师全面把握生物创新教育的目的,找准创新思维训练与教材内容之间的结合点,就能创设出多种多样、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提高课 堂学习的效果。 第二阶段:问题定向 在创设情境阶段,学生作为生物学习的主体已经觉察到问题存在,但是,面对令学生感到困惑的情境,以及问题所有这一切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一些模糊的印象,因此问题定向是指在全面分析问题情境的基础上提出需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能否提出问题与学生对生物创新学习活动积极态度有密切关系,在上述“动物的行为”一例中学生在观察大量动物行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探究后产生“动物的行为有哪几种?动物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行为”等问题。提出问题表示学生已经从问题情境中分离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下一步就要对问题全面分析,进一步明确问题的实质或关键所在,使问题趋向简单明了。 第三阶段:多向求解 在这一阶段生物创新教育要完成的任务是针对问题定向阶段提出的实质性问题找出创造性解答的方案或办法。多向求解阶段实际上是尝试一错误的过程,是使创造性解答的迫切需要与原有的经验、办法、原理之间产生矛盾的过程。如在上例中对“动物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行为”这一问题,学生由于知识结构不完善、生活经验不足, 常常用习惯性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而很少有创新,结果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导致失败,这是创新过程必经的过程,从失败中学生吸取大量的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大脑处于激发状态,为下一阶段的创新求解提供了心理、知识和技术方面的准备。 第四阶段:突破创新 在这个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是突破陈旧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新答案、新方法、新技术、新理论或新作品。如在生物与环境这一知识点教学过程中谈到环境污染,让学生讨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有的学生问环境污染对两栖纲动物青蛙的是否有影响?进而又提出环境污染因素之一的酸雨是否对青蛙的受精卵的发育有影响这一问题,后来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实验,模拟酸雨环境,观察青蛙受精卵的分裂,蝌蚪的形成,幼蛙的发育及成蛙的形成过程,并且结合本地区地处城郊、水泥厂和化工厂很多的情况,进行实际调查,最终得出酸雨影响青蛙的发育生长和数量,影响农业生产这一结论。在这里学生就突破了传统的思维约束产生了新的观点和见解。在生物创新教育中突破创新阶段非常重要, 而在这一阶段中常采用的方式又有综合、 类比、联想、转换等等。 第五阶段: 验证反馈 在突破创新阶段产生的新观点、新假设、新理论或其他创新性成果,是否具有真理性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一般说来,在生物创新教育中,建立在直觉判断、类比推测、想象以及组合替换等基础上获得的突破性认识,既有真理性又有不可避免的猜测性、偶然性。同时由于受到学生主体认识能力的局限,学生获得飞跃性认识成果往往表现为片面、模糊、不清晰,这就决定了验证反馈阶段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在上海近郊近年来造了许多房子,有所学校的学生发现同一地区夏天有的人家墙上蚊子多,而有的人家墙上的蚊子少,请教生物教师后进一步观察发现:蚊子的多少竟与墙壁的颜色有关但是该观点是否正确呢?于是在生物教师的帮助下,经生物兴趣小组动员,全校7个班级200多位同学在夏天的一个晚上搞了一次大型的调查测定,在同时同地不同颜色墙面的200多个房间内统计蚊子总数,结果表明:房间墙面颜色的确与蚊子的多少有一定的相关。例如,奶黄色墙面蚊子较少,蓝绿色墙面蚊子较多。在这里学生突破创新阶段获得的认知成果,经过实践的验证,证明了学生认识的真理性,而获得的反馈信息和成功感受则激励学生在新的基础上再次突破创新。如果验证的结果证明学生的飞跃性认识不正确或不完善,反馈信息则起到修正、补充认知成果或激发学生寻求新的途径与方法的作用。当然以上五个阶段并非一成不变的,在生物教学创新教育过程中,应根据所处的情境,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学生创新思维的水平和特点,灵活创造性地运用以上几个阶段。 总之,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创新教育在当前已成为教育界内外关注的热点,创新与创新教育从未象今天如此之重地摆在生物教师与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摆在党和国家议事日程上,我们应该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开拓创新,再造中华民族的灿烂与辉煌! 生物教育论文:心理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一直被认为是班主任的专利,确实,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起了主要作用。但是,身为任课老师,就没有责任了吗?恰恰相反,学生的发育过程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共同结果,他们所接触到的任何人和事都可能会对他们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我认为,即使不是班主任,身为任课老师,也要注意在教学中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 例如,政治课现在改成了思想品德,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讨论的都是中学生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通过师生共同探讨,使同学们修正自己的价值观,明确价值趋向,增强对问题的处理能力。另外,语文课的学习中,那些优美的词汇,令人神往的意境,都会使人浮想联翩,惊叹祖国语言的精练,山川的壮美,让学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数学题的解答需要严密的逻辑,长期的学习一定会增进考虑问题时的全面性;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等等。这些知识的学习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在生物课的教学中,我也注意到了随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教授《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时,我就联系了学生实际进行了教学。 饮食是人们每天需要的,已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关键的青春期,所以营养的摄入尤其重要,而学生们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对食品有错误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纠正各种心理误区,引导他们到正确的食品观念。心理误区包括: 一、偏好某种食品。 很多女孩子都爱美,加上现在的社会舆论都是以瘦为美,所以部分学生存在“为了美不吃东西”的心理,仅靠水果蔬菜提供营养。如果这种心理持续发展的话,有可能导致厌食症,就成了心理疾病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还有些学生满不在乎,随心所欲地吃东西,结果导致高热量,高激素的东西食物摄入过多,长期下去的话,必然全导致身体营养不良。针对这一点,我给学生指出了危害,提出“饮食是为了健康,健康最美”的理念。 二、饮食不规律,认为对身体影响不大。 大部分学生都有这种心理,他们对待早饭更是如此。许多学生不吃早饭或草草应付,以至上午的学习和活动效率低下,严重的可能导致虚脱。这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体健康。 所以我在已学习了“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基础上,为学生指出了危害,告诉大家,饮食不规律,不但会损伤肠胃,而且会造成能量摄入不足,不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让孩子们从心理上重视起来。 三、认识片面,过犹不及。 学生一旦认识了营养和安全的重要性,可能会产生多吃药品补营养,完全饮用纯净水等心理,这种认识也是不正确的,只要按照食物宝塔的搭配,合理饮食,一般都能满足人体需要,没必要再吃药补充,补过了量,反而不利于键康。有些人就是吃药成瘾,总觉得自己营养不良,吃钙片、喝营养液,补来补去,越补身体越不舒服,让学生了解这一点的话,就可以使他们免入这种心理误区 四、自我放纵,不够重视。 很多同学也知道一些生活常识,例如少吃油炸食品,不要吃街边小摊,少吃街变小滩的食品等等,但总是宽容自己,或是坚守“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俗语,认为人家都吃了也没生病,我当然也不会生病,于是就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了。学生深刻了解之后,就不会对家长在这方面的说教有逆反心理了 总之,本课教学,重在纠正学生以往的错误或片面认识,使他们从心理上重视起来,认识到健康的食品和正确的饮食方式会有利于身体健康,而健康是一切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保证。 只有健康的心理趋向才能指导正确的饮食方法,才能有利于身体健康,这就是本节课,我要向学生传达的思想。 另外,教学形式的选择,也对学生的心理有影响,本课中我多次进行了同学发言和小组内讨论的方式进行课程,这不单只对教学内容有利,更使得学生能够处在平等、自由的气氛中充分发表自己健的意见。即使错了,也不能责备,要找出错误的原因。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拥有健康的人格,健全的心理。我想对一名教师来说,这一点是尤其不能忽视的。 以上几点,就是我在教授本课时重点想突出的,希望学生在学完后,能够在心理上对食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因为误区而产生关于食品的心理疾病。 生物教育论文:浅析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论文摘要:新课程标准注重以学生为本,力求形成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连的体系。生物学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生物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是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人文教育即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与自然、社会和人和谐相处。其实仅从生物学本身研究对象的终极目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点而言,生物学具有较重的人文色彩,随着人们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这一人文色彩愈来愈得到彰显。新课程标准注重以学生为本,力求形成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连的体系。生物学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生物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是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淡谈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有益尝试。 一、充分挖掘教材的社会功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生物学不断为人类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学与社会及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在尽情领略生物科技带给人们的健康与舒适的同时,增强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同时理性地提醒学生,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甚至灾难:人类正面临着如环境污染、温室效应、人口膨胀、能源枯竭等严重的威胁。但是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生命科学本身造成的,它们的解决必须要提升我们的人文精神,依靠科学的方法,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让学生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 二、发挥生物学史的德育功能,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 生物史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揭示了人类生命科学的发展规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材料。青霉素的发现;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孟德尔、摩尔根在经典遗传学上的贡献;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袁隆平两系杂交水稻法等,这些典型史实和典型人物,处处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对社会和谐发展的追求。由此激励同学学习科学家们执着的科学探索精神,以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中所表现的人格力量为榜样,确立为科学而奋斗,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品德,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三、结合生物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精神 科学活动的本质就是永无止境地探求未知、追求真理,它包括对世界的利用和改造,并由此增加人类的幸福和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事业。因此,活动的一些基本方法正是进行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好方法、好途径。 (一)利用学科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1、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内容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充分联系实际,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教师通过把人文教育贯穿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在学生学习合理营养的基础知识后,请学生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这样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和培养设计能力,而且使学生学会关心长辈的饮食,在亲自烹饪并在品尝中与家长进行食谱中科学道理以及亲情方面的沟通;在介绍眼和视觉时,对角膜移植和角膜捐献进行介绍,能够更好的懂得爱、尊重和理解;在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知识点里,教材以“生物学与文学”的栏目形式撰写课外阅读材料——寄予植物的情怀。植物不仅仅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基础,也给予人们无限美的享受,让同学对生命有了更好的理解,懂得珍爱生命,爱护大自然,热爱生活。2、联系当前最新生物科技成果 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后,DNA重组技术迅速兴起,由此一系列农业的、医药的产品进入市场。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若利用不当,将给人类未来投下隐忧。因此在学习“人的生殖”后,向学生介绍了“克隆技术”与“克隆人”,并请学生讨论克隆人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后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道德和伦理方面的难题。在科技发展使我们物质生活日益满足的今天,我们呼唤人文精神,我们追求科学与人文的渗透和融合。 3、拓展教材文本,联系当前社会的重大话题 现代传媒发达、社会关系复杂,学生在学校之外还会受到诸多观念、意识的熏陶浸染,因此教师更要充分调动和依靠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进行有效的教育。例如,艾滋病是当今社会所关注的重大话题,在世界艾滋病日,社会各媒体会在这几天与艾滋病有关的信息。因此《病毒》一节内容就安排在艾滋病日前一周讲授,课前充分搜集艾滋病的有关数据、艾滋病病人的图片及各种媒体推出的哪些与艾滋病有关的节目,使同学们明白艾滋病离我们并不远;理解艾滋病的传染方式;让学生被艾滋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所震惊;对“如何预防艾滋病?”“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等产生浓厚兴趣,引发同学们对这些问题的深深思考,从而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渗透人文教育 教育心理学认为“认知”是“建构”的一个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要依靠学习主体,即要学生自己去“体验”和“生成”。如果对人文教育采取灌输性的知识教育的方法,有时反而会压抑了真正的人性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来体验、培养。例如,《开花和结果》一节, 就可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引入“春天——桃树——桃花——桃”,进入教学主题“开花和结果”。之后组织学生挥笔作画,画出自己最熟悉的一种花,由画花而探究花的构造。这样,就巧妙地融科学教育于美育、情感教育之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浑然一体。结尾处设计:假如我是一朵花,虽然每天笑脸相迎,但有时仍难逃厄运,那么花将向人类发出怎样的呼吁?让学生抒发情怀,爱花、护花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建立。 (三)通过学科评价,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样也体现在评价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同样离不开正确的学科评价。但要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恰当的评价可不容易,若以“一纸定分数”的方式进行,虽然操作简单,但是“篡改”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因此人文教育不应拘泥于传统用定量的方法简单概括的评价,而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既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的多样化评价。首先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可以由学生本人、家长、教师等共同组成,这样便于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多元地进行。其次,从评价方式上来说,可以是连续观察与面谈、实践活动、个人成长记录、书面测试等方法,这样便于对学生进行全程性过程的评价。第三,评价结果可效仿“学生的品德评语”做法,用激励性的语言表达,这样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而不能简单地给学生打上一个分数。事实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互为渗透、相互促进的。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生物教学中的唯科学化倾向,关注人性的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注重对精神和价值的追求,培养人文精神,才能实现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真正体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生物教育论文: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在中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呢?我认为以现行中学生物教材为基础,按照“渗于其内,寓于其中”的教学方法,把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技术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和切入点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其对环境问题的感觉思维与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中学生的环境教育属于环境科学的基础教育,而不是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其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环境,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树立环境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力求做到环境教育系统化、序列化。 如初一年级以植物学为基础,进行热爱环境、关心环境的主题教育;初二年级以生态学基本观点为主要内容,初步进行科学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的教育;初三年级可结合生理卫生课,了解环境污染的生物因素,进行环境卫生防护、防治污染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可从微观、宏观两方面认识生命的共性、本质出发,阐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逐步进行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的教育。现行的中学生物教材,在许多章节都有直接或间接的环境保护知识。如植物学中,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等;在动物学中,蚯蚓对人类的益处、鱼类资源的保护、青蛙的捕食、益鸟的保护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关。高中《生物》中的第七章“生物与环境”更是着重对生态学较为细致的论述。这些都是环境教育的得力渗透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挖掘教材,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时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讲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要突出生态效益的概念。可给学生列出这样一组数据: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3.25万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万美元,各种生态效益达19.695万美元,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进而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2.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而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联系我国今年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近年来掠夺式的砍伐树木,有些县财政收入的90%来源于木材,昔日的青山绿水,变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河床升高,这次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与此同时,也介绍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木,使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8%,逐步变成森林大国的事实。通过以上事例介绍及对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阳台养花种草,植树节每人争栽一棵树,把爱护、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了一种由衷的自觉行为。 又如,在讲“饮食卫生”一节时,可引用1988年上海市民食用不洁毛蚶,导致甲肝大流行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污水、粪便不经处理排入江河、海洋,污染水源,使水生动物带菌,危害人民健康,导致上海数十万居民患病,并且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引导学生联系近几年来怀化市每年7月~8月份2号病的流行,给人们造成的心理恐慌和生理病痛,从而使学生更加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讲青蛙一节时,通过介绍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使学生自觉做到不捕杀、不食用青蛙,并与捕食青蛙的行为作斗争;还可组织学生将课堂观察的实验用蛙放回大自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一片爱心。 2.通过各项课外活动渗透课内打基础,课外求深化。 根据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 (1)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关注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 (2)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了解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师可利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 劳动、去品尝……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并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这样才会使他们用真心去热爱大自然,去保护大自然。如结合植物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公园中的植物,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 (3)以实践活动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可配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爱鸟周、植树节等节日开展一些公益性活动;也可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在校园里建立植物角和生态平衡系统,开展校内植物分类、树种挂牌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如开展怀化市生活垃圾污染现状调查、太平溪水质污染源调查、农贸市场塑料袋使用及危害、中坡森林公园植被群落结构调查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现实,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其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同时更增强了教育效果。 总之,对中学生加强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经常性工作,只要坚持“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在生物教学中切实渗透环境教育,那么就能够引发中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心,从而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生物教育论文:浅谈高中生物与人文学科教育的联系 1.高中生物与人文学科教育的联系 在高中阶段,人文学科教育主要包括语文、历史、政治、英语和地理等。 1.1与语文的联系 生物现象与文学作品间的联系随处可见,在一些古典诗词、成语中随处可见生物学问题的影子,前人已经作了不少总结,在此仅举几个例子予以说明。 1.1.1诗词中的生物学 1.1.1.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高中语文第一册中的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异曲同工,都是描写秋天的景象。这种动人的自然秋景是秋天气温渐渐降低、紫外线照射强烈等外界因素造成的。在低温的作用下,叶绿素逐渐分解,同时叶脉的运输能力逐渐减弱,叶子白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糖分不能完全运出叶子,叶子里的糖分越积越多,可溶性原糖多了,就形成了较多的花青素,同时细胞内pH值改变,呈现酸性,使花青素表现出红色,秋天红叶的种类如枫叶黄栌、槭树、柿树等。 秋天,也有些植物叶肉细胞衰老,叶绿素的合成速度低于分解速度,叶绿素含量相对减少,类胡萝卜素分子比较稳定,不容易破坏,所以叶片逐渐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颜色——黄色,故而会出现“黄叶地”的景色。如银杏树,每到秋天淡黄色的小扇子型的叶片落在地上,令人不忍踩踏。 1.1.1.2《采桑子·重阳》是新高中语文收录的又一首诗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寥寥数语展现了深秋季节战地的壮丽景象。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也是描写重阳日的菊花。 深秋季节,霜后万木萧瑟,唯独菊花傲霜盛开。菊花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亚灌木花卉。是短日照植物,适应性较强,喜凉,耐寒,生长适温18℃—21℃,最高32℃,最低10℃,虽然水稻、牵牛花、苍耳、大豆等,都是属于短日照植物,但它们不耐低温,中秋前后就成熟枯萎了。 短日照植物是指给予比临界暗期长的连续黑暗下的光周期时,花芽才能形成或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在自然界中,在日照比较短的季节里,花芽才能分化。夏至过后,日照渐短,许多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秋季开花的植物多属短日照植物,要使短日照植物,即秋天开花的植物提前开花,就要对它们进行短日照处理。在日照长的季节,进行遮光短日照处理,能促进开花,若长期给予长日照,就抑制开花。利用短日照进行促成栽培的花卉有:菊花、一品红、玉海棠和三角花等。 冬至过后,日照渐长,春夏季开花的植物多属长日照植物,指给与比临界暗光期长的连续光照下的光周期时,花芽才能形成或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春天开花的花卉多为长日照植物,如紫罗兰、蒲包花、天竺葵、瓜叶菊、四季报春、金鱼草、三色堇等,对它们进行长日照处理可提前开花。 利用光照处理能达到鲜花周年供应,不但能美化环境,而且能增加经济效益。 1.1.2成语中的生物学 1.1.2.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语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是说像燕子和麻雀这样的小鸟哪里知道鸿鹄的志向,比喻平庸的人不能了解杰出人物的远大抱负。鸿鹄就是天鹅,形状像鹅,体型较大,全身白色,脚和尾都短,脚黑色,有蹼。居住在海滨或湖边,善飞,吃植物、昆虫等,是候鸟。候鸟指随季节而变更栖息地的鸟类,如燕子、杜鹃等春夏来我国繁殖,秋季飞到印度过冬,是夏候鸟;野鸭、大雁、天鹅春季飞到较远而且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飞回原地区的鸟类为冬候鸟。留鸟则是终年生活在一个地区,不到远方去的鸟,如麻雀、画眉、喜鹊等。 1.1.2.2“良禽择木而栖”,候鸟选择适于自己生活、繁殖的地区栖息,因此,践行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存,保护环境,是我们长期的任务与责任。 1.1.2.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语出《庄子·山木》,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和刘向《说苑·正谏》。这反映了捕食(食物链)和适应的相对性。螳螂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前腿呈镰刀状,活动灵敏自如,能出其不意地捕食昆虫,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然而有时螳螂却顾此失彼,在全神贯注地捕食蝉的同时,没有发现身后的黄雀,而被黄雀捕食,这正是适应相对性的最好体现。此外,螳螂吃蝉,黄雀捕食螳螂,这也反映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属于食物链的一部分。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这句成语隐含的一条食物链就是:植物—蝉—螳螂—黄雀,在这条食物链中,植物是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蝉、螳螂、黄雀都是消费者,分别属于第二、三、四营养级。 1.2与历史的联系 1.2.1生命科学发展史 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乃至人整个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有积极的意义。重大科学发现过程不仅体现了科学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的科学方法、敏锐的观察思维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进行的艰苦探索,还体现了科学家的个性、爱好,以及观点,在竞争与合作中形成的学术思想上的融合、碰撞和冲突,也反映出社会和学术群体的评价给予的鼓励、包容和压力。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遗传与变异》、《稳态与环境》中引入了很多科学家的经典实验,同时还增加了较多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思想,是很好的进行生命科学史教育的材料。现将部分经典科学实验及所蕴含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汇总如下。 必修模块中部分经典实验所蕴含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一览表 1.2.2历史生物学 时间是生物的发生发展的尺度之一。在较大的时间尺度上,例如在不同的历史年代,有不同的生物出现,结合化石资料,就形成了古生物学,关于生物进化的很多证据就来自于化石、孢粉等;在较小的时间尺度上,例如在人类文明诞生以后,如研究近几千年来人口的增长、植被的破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情况,则是历史生物学。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本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中118页“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节,就有关于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情况的图表。 1.3与政治的联系 生物与政治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与 哲学方面的联系,如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在思维活动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基本形式,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而进行的思维活动。高中生物新课标在阐述课程目的时明确指出:“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对课程目标的规定是:“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生命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首先,生命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本身就是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重要前提的,生命科学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观点提供了丰富的论证材料;其次,哲学是对科学规律的高度概括,哲学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方面:(一)生命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运动规律;(二)生命世界的普遍联系与矛盾;(三)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无穷的认识论。 以对立统一规律为例,生命现象中普遍存在着局部与整体、结构与功能、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或称做多样性与共同性等方面的对立统一。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是生命科学基本的观点之一,如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分别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统一;这些自身结构在各有其结构和功能的特点的同时,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激素作用的二重性等现象就是局部的对立而整体上的统一的典型实例。生命世界最常出现的就是在一般规律中的例外,是特殊的个别,因此,在教学中讲解概念、规律时要特别注意概念、原理的外延及适用范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从个别出发,归纳总结,上升到一般,从现象上升到本质,然后必然将一般作用于具体的个别,解决个别的问题。比如,含有性别决定基因的性染色体相对于其他常染色体而言是特殊的,任何杂交遗传都是两性的结合,都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XY染色体的遗传同样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和分离规律,这是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的遗传共性。所以,在涉及伴性遗传的现象解题时要分析XY的行为,而不必写常染色体,同理,分析常染色体遗传时尽管也涉及父母亲代,但不必动辄写上XY。 1.4与地理的联系 生物知识与地理的关系非常密切,由于人类的生活需要和生产活动,很早就接触到植物的种类和分布问题。如早在公元前300年,“植物学之父”、古希腊Theophrastus随军记述了沿途观察到的不同植被和植物,并根据植物的经济用途或生长习性进行了分门别类。我国在公元前11世纪至几世纪的古代着作中,就有关于植物种类和分布的记述,如《诗经》中记载了200多种植物,并记载古代汾河下游,山(山地)有枢、栲、漆等树木,隰(低地)有榆、杻、栗等树木,秦岭山地多松树、竹类,还有桑、杞、栲等。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主要研究生物与地理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两门重要的学科。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生物与地理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环境和生态两个方面,如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的后半部分主要是关于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生态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例外,在地理中还有一个方面体现出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地名,一是很多地名中都包含了生物名称,如宝鸡、榆林、枣庄、龙州、梧州、桐乡、虎牢关、狼牙山,等等;二是一些地名与生物故事有关,如淝水、八公山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有关系;三是许多少数民族或国外的地名原来的意思里有生物的元素,如包头,蒙语的意思是有鹿的地方等。 1.5与英语的联系 高中生物与英语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学名词都有一个英文单词相对应,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双向记忆;(2)许多英语课文的内容与生物有关,学生如果对生物的知识了解比较多,就很有利于对英语的学习;(3)许多英文谚语描述的是生物学现象,如Love me,love my dog.与成语爱屋及乌同义,The fox preys farthest from his hole.翻译成汉语就是兔子不吃窝边草等。与英语的联系是目前在教学实践中着力最少的方面,急需发掘,这需要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多注意,多引导 生物教育论文:试论目标教学与生物学素质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抓好生物学素质教育,提高学生(21世纪建设人才)的生物学素质,是摆在中学生 物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仍然存在的今天,要在生物学这样一个“小科”中抓好素质教育,说说容易,实 行起来会特别困难。 把生物学素质教育纳入目标教学的轨道,依据生物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和方法,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单 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使生物教学朝着既定的目标推进,使师生对整个教学过程洞察明晰,心中有底。这 样,实现目标的强烈欲望将促使生物学素质教育步步到位。诚然,要达到这样一个理想的境界,付出的艰辛是 不言而喻的。 二、确立完整性的素质教育目标 完整性的素质教育目标,有两层含义:一是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 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为本学科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的要求,主要包括知识教育、能 力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依据新大纲确立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能落到实处。 对于知识教育,既要摒弃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观念,又要明确知识教育对学科教学来说永远是第一位的。 因为没有知识教育作为基础,能力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都没有依附,也无从谈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教 育要有所倾斜(就中学的整体教育来说,自然德育是首位)。 对于能力培养,既要知道能力培养必须以知识教育作为基础,更要明白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教学的最终目 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以渔”,新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正是 打开生物科学殿堂的四把金锁匙。切实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必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对于政治思想教育,不能为了在学科教学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而喧宾夺主,更不能把生物教学异化为政治 课教学,而应该是潜移默化、自然渗透。所谓的自然渗透不等于可以忽略思想教育内容,任何知识的传授都是 在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支配下进行的,我们应该充分探讨教材内在的思想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 确立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如果说前一个目标是衡量教学内容及质量的尺度, 那么,这个目标则是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与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尖子学生相比,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困难 要大,而这种困难与应试教育下师生之间所形成的不正常交往不无关系。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对不同程 度的学生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不同的态度:对优等生给予良好的激励和较多的指导;对一般学生给予一 般的指导;对差生给予的是鄙视或漠不关心。学生在与教师的这种交往中相应的态度是:优等生为了保持教师 对自己的良好印象和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就加倍努力学习,力争好成绩;一般学生感到争取优良无望,但又 不甘心落到下等,因此只付出一般的努力;差生则由于受到鄙视,认为自己再努力也是白费劲,结果心思根本 不用在学习上。 为了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教师必须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教师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在思想上行动上真 正树立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生物的信含,并把帮助中差生的提高与培养尖子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满腔热情 地帮助中差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促使他们的学习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 三、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生物教师必须是生物学教育事业的挚着追求者。 不论中考、高考是否考生物,也不论学校把生物视为“小科”或“副科”,面对被漠视了的生物教育,要 一往情深地投注全部精力。决不要把教师个人的作用小看了,如果你能在学生中树立一个使学生敬佩而向往的 形象,其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在多年的教学研究工作中,笔者曾耳闻一些教师因学校把生物课视为“副科” ,便感叹自己无所作为,致使其所任生物课陷于放任自流;也曾目睹另一些教师以自己对生物教育事业的挚着 追求,引导一批批的学生走向热爱生物学的道路。“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之情,是能够改善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倾向性的。 (二)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目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应试的压力没有了,要使生物教学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除了教师的高度责任感之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具 有更为特殊的重要意义。 然而,空讲“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世纪”,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和欲望。应选用一些针对性 强的实例贯穿于章节教学之中,向学生说明生物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强调人类的生存和幸福离不 开生物学;剖析生物学能为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实现优化环境、优生优育、丰衣足食、健康长寿等共同理想造 福。 有了强烈的兴趣驱使,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将变被动为主动,并千方百计地向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进军。那 种应试教育下因死记硬背而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也将随之而消失。 (三)做好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个大家关注较多的课题,研究成果俯仰皆是,无需作更多的理论探讨。这里仅就学科贯彻因 材施教谈一点粗浅认识。 作为一个学科教师,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期望自己的学生个个都立下学习生物学的志向,但却有可能也 有必要在普遍提高学生生物学素质的同时,让一些热爱生物学的学生脱颖而出。 普遍提高学生的生物素质,在当今的时代显得非常的重要。这里先说两个实例: 例1.据报载某农民因妻生女逼妻离婚不成,就用砂枪射杀其妻。这一酿成家庭悲剧的愚昧行为,显然是缺 少应有的生物学知识。 例2.《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了四年多,但大肆捕猎、贩卖和宰杀珍稀野生动物的行为却屡禁不止。这一 危及人类生存环境的愚昧行为,同样是对生物科学的无知。 两个实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学生物教育培养千千万万具备一定生物学素质的劳动者,比之于高等教育培 养少数专门人才,具有更为深广的意义。 让一些热爱生物学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样是时代赋予我们生物教师的重任。这里也说一个实例:著名的全国优秀教师肖邦娟,在她辛勤耕耘的课堂里,就先后有一些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其中俞玮就是较为突出的一个。俞玮同学设计的“失重对草履虫生长和繁殖的影响”方案,是从全国一万多个方案中选出的最佳方案,是搭乘美国航天飞机上太空进行实验的我国第一个生物实 验方案。这项成果突破了我国生物实验上太空的难关,为我国中学生争了光,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肖邦娟老师是我们生物教师学习的楷模,像肖老师一样,在生物教学倾注心血,辛勤耕耘,在普遍提高学 生生物学素质的同时,让一些优秀学生脱颖而出,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生物教师的 光荣职责。我们哪能因为高考不考生物而稍有松懈呢! 生物教育论文:中学生物学审美教育初探 审美教育即美育,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对增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和人格的塑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美育是通向人格完美的必经途径。学校的审美教育应贯穿于包括生物学在内的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在达到认识、技能领域里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美育目标。由于种种原因,生物学审美教育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着抛砖引玉的目的,本文拟对生物学审美教育内容、审美教育目标及其实施等问题作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以期引起同行们的关注与讨论。 生物学审美教育内容 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内容,这是实施审美教育的前提。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美学因素不仅存在于其研究对象生物之中,还渗透于其理论体系的构思与表达之中。因此,生物学审美教育内容即生物学美,至少应包括自然美、科学美和人格美等。 1.自然美 自然美指的是生物的形态往往是由线条、形体、色彩、声音、运动等美学因素,按照一定的美学法则构成的,并由此形成一种自然的整体美。如同种生物的形态结构都基本相同,体现了整体一律的美学法则;植物的叶子和哺乳动物的四肢、眼、耳等都表现为左右均衡对称的美学法则;生物体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在质量和数量、时间及空间等方面可以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如动物的警戒色、大树与小草、红花与绿叶,给人以振奋、醒目和显豁的感觉,而这些美学因素也可形成调和,如动物的保护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给人以融和协调的感觉,这则是对比与调和的美学法则的体现;生物体的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这又体现了比例的美学法则;心跳、呼吸运动、细胞分裂、个体发育以及动植物随着季节转换而发生的变化等生命现象则体现了美学的节律性法则;生物的各种器官和系统在功能上的彼此配合与相互协调、形态各异的脊椎动物有着惊人相似的骨胳系统、绿色植物的输导组织与高等动物的循环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存在着微妙的相似、形形色色的生物与各自的生活环境之间有着奇妙的适应,这一切则都是多样性统一与和谐的美学法则的体现。 2.科学美 科学美是人类在探索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或形式,是一种观念形态的美。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实验美。它指的是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所包含的美学因素、如仪器与装置美、实验操作美、实验现象美、实验结果的表达与分析的逻辑美等。 (2)公式美。科学美还在于发现自然界的和谐和简单性,并在公式、定律和原理中完美地表达出来。如光合作用的反应式、遗传中心法则图式和能量金字塔就是用极其简单的形式表达了非常复杂的生命活动规律,它们都显示了简洁、和谐的公式美。 (3)理论美。理论美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水平,它是真与美的统一体。就其本质来说,一种理论越是能反映客观实际,它的美学价值也越大。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美学价值就比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的美学价值大。而就其表达形式来看,理论还体现出逻辑美和结构美。逻辑美指的是生物学理论体系的构思与表达都严格遵循逻辑思维的法则;结构美则指的是生物学理论体系的结构都体现着某些美学法则,如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这两个概念体现了对称的法则,而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则体现了对应的法则。 3.人格美 人格美又叫心灵美或精神美,是社会美的核心,是指人的思想、品格、志趣、情操、智慧、情感等多方面的美。教材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位著名的生物学家,尽管他们的国籍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各人的经历不同,但在他们探索生物界的奥秘的动人事迹中都闪烁着人格美的光辉。如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不计个人名利的高尚品格;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以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美好情操等,这些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生物学审美教育目标 根据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教育原则的要求,生物学审美教育目标大致可分以下三个层次: 1.初级目标 培养学生充分感知生物学美的能力。对生物学美的感知能力是指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感官(眼、耳等)对生物学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它是获得美的感性直观和直接印象的源泉,是审美活动得以进行和展示的前提。审美教育初级目标的具体要求是:通过生物教学活动使学生克服对生物学美的无视、无闻、无觉的美盲状态,逐步形成对生物学美的敏锐而充分的感知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提高其审美的比较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识别生物学美的性质、类型、程度;另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和联想能力,以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形象性。 2.中级目标 使学生获得正确鉴别和善于欣赏生物学美的知识与能力。这是指通过生物教学活动,在学生感知生物学美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美的生物事物的形式、内容以及思想意义进行整体把握和审美评价的能力,形成他们对生物科学美的爱好。为了提高学生鉴赏生物学美的修养,就要让他们掌握较多的科学的基本思想,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审美观;还要让学生分析和评价各种形态的生物学美,这样既增进了美的鉴赏能力,又培养了对生物美的情感。 3.高级目标 培养和发展学生生物学美的创造能力与兴趣。对生物学美的创造能力,是指审美主体在感知和鉴赏生物学美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按照美的规律直接创造生物学美的能力。中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与兴趣主要是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对学生来说,生物学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体现着学生对美的创造。这是因为学生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要付出体力、智力和情感,要克服种种困难,作出很大努力,这种富于创造性的活动,必然能促进自身创造生物美的能力与兴趣。因此,为了实现审美教育的高级目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有 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学习、实践和创造。生物学审美教育目标的实施人的心理结构是由认知结构、审美结构和意志结构三部分组成的。在教学活动中,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认知、情感、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这是实施审美教育目标的心理基矗中学生物教材中充盈着丰富的美。因此,只要教师能够正确地运用美育规律,精心操作与审美有关的教学变量来调控学生的审美感受,生物学审美教育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充分估计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心理承受能力;从审美的角度钻研和领悟教材,组织好教学内容;选择直观、形象而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创造热烈轻松而又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重视教态美的设计,使其更好地发挥表情达意的美感效应;板书设计科学、美观;讲课要生动,富有真情实感,通过积极、振作、饱满的情感状态感染学生;借助挂图、标本、模型和仪器等创设洋溢着生物学美的情境,能够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审美感受。 根据中学生生物学美感形式的特点,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挖掘美学因素,感知美的形象审美教育是从对美的事物的感知开始的。除生物自然美外,生物学美并不像艺术美那样外显和鲜明,而审美教育又是一种形象化的教育,它是通过各种事物具体的、可感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来感染人的,再加上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占很大的比重,所以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从生物学知识中发掘和提炼美学因素,努力把它上升为美的形态,从而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耳濡目染,感受生物学美。如学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时,教师结合根据当地情况绘制的“能量金字塔”进行讲解,使学生感受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一种和谐统一和均衡对称的生物学美。再如,在“绿色植物代谢”的综合复习课上,通过引导学生编制“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关系的网络图,学生除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间内在的联系外,还能真切地感受到生物学知识的结构美与动态美。另外,在生物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假设、实验、数据、符号、图解、标本、模型等因素,展示生物学知识独特的结构和联系,把学生带进生物学美的意境,这样能使学生从逻辑和形象两个方面认识事物,既深化了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又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完成美的感知与积累,实现“真中显美”和“以美启真”的相互促进。 2.注意情感体验,深化美的感受教学实践表明,审美认识是在情感的参与下完成的,仅凭借对事物的感知,所得到的美感是不深刻的,还必须在感知美的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通过对各种生物形态美的品评、鉴赏和体验,才能深化对美的形象的认识与感受。生物学美特有的若干内容比较内在含蓄,需要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做到“入境动情”,设身处地地体会教材中美的内涵,得其用心、意蕴和境界,设计好教学中对美的情感体验活动。如教师在备“环境保护”这节课时,通过查阅有关野生动植物资料,详细了解它们的生态功能,对人类的贡献以及濒危的现状,自己产生了对野生动植物的情感和美感,讲课时就能将自己的情感和教材、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在完成知识传授不断从感性向理性升华的同时,师生之间也必然迸发强烈的情感和美感的共鸣,使学生受到深刻的美的情感体验。再如,学习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后,引导学生运用该学说的观点来解释若干种生物的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适应现象的形成,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自然选择学说”内在逻辑美的体验,而且还能使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从不同的角度透过生存斗争残酷无情的现象,全面地、深刻地领略生存斗争美的内涵: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展示了令人惊叹的、至臻完善的和谐统一美。以美衍趣,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美感体验,又必然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更大的兴趣。 3.鼓励学生参加审美实践,指导美的创造经验证明,如果只满足于生物学美的感知和鉴赏,还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审美创造能力这个高层次的教育目标。实现这个高层次的审美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在教学活动中,要在学生感知和鉴赏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愿望,鼓励学生参加审美实践,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由于中学生审美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不能期望作出至善至美的创造。如学生设计的小实验、制作的生物标本与模型、生物绘图、实验报告以及自己总结的学习经验和小论文等,这些生物学美的成果不乏幼稚,但都是充满生命力的美的胚芽,对他们对美的追求和跃跃欲试的创造愿望和热情,应给予满腔热情的鼓励和精心的指导。 生物教育论文:分析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论文摘要:新课程标准注重以学生为本,力求形成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连的体系。生物学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生物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是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人文教育即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与自然、社会和人和谐相处。其实仅从生物学本身研究对象的终极目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点而言,生物学具有较重的人文色彩,随着人们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这一人文色彩愈来愈得到彰显。新课程标准注重以学生为本,力求形成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连的体系。生物学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生物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是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淡谈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有益尝试。 一、充分挖掘教材的社会功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生物学不断为人类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学与社会及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在尽情领略生物科技带给人们的健康与舒适的同时,增强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同时理性地提醒学生,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甚至灾难:人类正面临着如环境污染、温室效应、人口膨胀、能源枯竭等严重的威胁。但是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生命科学本身造成的,它们的解决必须要提升我们的人文精神,依靠科学的方法,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让学生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 二、发挥生物学史的德育功能,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 生物史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揭示了人类生命科学的发展规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材料。青霉素的发现;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孟德尔、摩尔根在经典遗传学上的贡献;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袁隆平两系杂交水稻法等,这些典型史实和典型人物,处处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对社会和谐发展的追求。由此激励同学学习科学家们执着的科学探索精神,以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中所表现的人格力量为榜样,确立为科学而奋斗,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品德,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三、结合生物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精神 科学活动的本质就是永无止境地探求未知、追求真理,它包括对世界的利用和改造,并由此增加人类的幸福和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事业。因此,活动的一些基本方法正是进行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好方法、好途径。 (一)利用学科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1、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内容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充分联系实际,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教师通过把人文教育贯穿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在学生学习合理营养的基础知识后,请学生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这样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和培养设计能力,而且使学生学会关心长辈的饮食,在亲自烹饪并在品尝中与家长进行食谱中科学道理以及亲情方面的沟通;在介绍眼和视觉时,对角膜移植和角膜捐献进行介绍,能够更好的懂得爱、尊重和理解;在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知识点里,教材以“生物学与文学”的栏目形式撰写课外阅读材料——寄予植物的情怀。植物不仅仅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基础,也给予人们无限美的享受,让同学对生命有了更好的理解,懂得珍爱生命,爱护大自然,热爱生活。2、联系当前最新生物科技成果 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后,DNA重组技术迅速兴起,由此一系列农业的、医药的产品进入市场。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若利用不当,将给人类未来投下隐忧。因此在学习“人的生殖”后,向学生介绍了“克隆技术”与“克隆人”,并请学生讨论克隆人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后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道德和伦理方面的难题。在科技发展使我们物质生活日益满足的今天,我们呼唤人文精神,我们追求科学与人文的渗透和融合。 3、拓展教材文本,联系当前社会的重大话题 现代传媒发达、社会关系复杂,学生在学校之外还会受到诸多观念、意识的熏陶浸染,因此教师更要充分调动和依靠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进行有效的教育。例如,艾滋病是当今社会所关注的重大话题,在世界艾滋病日,社会各媒体会在这几天与艾滋病有关的信息。因此《病毒》一节内容就安排在艾滋病日前一周讲授,课前充分搜集艾滋病的有关数据、艾滋病病人的图片及各种媒体推出的哪些与艾滋病有关的节目,使同学们明白艾滋病离我们并不远;理解艾滋病的传染方式;让学生被艾滋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所震惊;对“如何预防艾滋病?”“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等产生浓厚兴趣,引发同学们对这些问题的深深思考,从而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渗透人文教育 教育心理学认为“认知”是“建构”的一个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要依靠学习主体,即要学生自己去“体验”和“生成”。如果对人文教育采取灌输性的知识教育的方法,有时反而会压抑了真正的人性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来体验、培养。例如,《开花和结果》一节, 就可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引入“春天——桃树——桃花——桃”,进入教学主题“开花和结果”。之后组织学生挥笔作画,画出自己最熟悉的一种花,由画花而探究花的构造。这样,就巧妙地融科学教育于美育、情感教育之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浑然一体。结尾处设计:假如我是一朵花,虽然每天笑脸相迎,但有时仍难逃厄运,那么花将向人类发出怎样的呼吁?让学生抒发情怀,爱花、护花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建立。 (三)通过学科评价,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样也体现在评价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同样离不开正确的学科评价。但要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恰当的评价可不容易,若以“一纸定分数”的方式进行,虽然操作简单,但是“篡改”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因此人文教育不应拘泥于传统用定量的方法简单概括的评价,而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既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的多样化评价。首先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可以由学生本人、家长、教师等共同组成,这样便于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多元地进行。其次,从评价方式上来说,可以是连续观察与面谈、实践活动、个人成长记录、书面测试等方法,这样便于对学生进行全程性过程的评价。第三,评价结果可效仿“学生的品德评语”做法,用激励性的语言表达,这样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而不能简单地给学生打上一个分数。事实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互为渗透、相互促进的。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生物教学中的唯科学化倾向,关注人性的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注重对精神和价值的追求,培养人文精神,才能实现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真正体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生物教育论文:浅谈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 生物学科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价值,要真正让生物学科在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让社会、学生真正重视生物学教学,就必须切实重视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实现,这样才能实现生物教学稳步可持续的发展。 1.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 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课程牵涉到各种价值取向。目前社会上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已经开始对学校课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教育者若要在价值日渐多元的社会形势下担负起课程价值整合和实现的使命,必须成为理性的行动者。生物学科教育价值可从学科教育价值关系中的主体(社会需要、个体需要)和客体(生物学科教育价值属性)来分析。 生物学科教育本身亦具备其特有的价值属性。除了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外,它在唯物观点、辩证统一观点培养,用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研究自然的思想方法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等方面,有独到的价值属性。此外,由于生物科学与人及自然界的紧密联系,生物学科教育在STS教育,以及科学教育,尤其是科学价值观培养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属性。 2.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实现 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们不能左右生物学科在课程体系中的设置及教学总体要求,但我们可以通过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整合,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教育培养的基础上,通过生物学科教育的改革实践,在充分实现生物学科教育价值上有所作为。 2.1 小课堂、大自然、大社会。让生物课的课堂成为“小课堂、大自然、大社会”是生物学科实现其教育价值的基础。一本生物教材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且很多信息是滞后的,其知识相对也是基础的。教材不经教师精心处理,教法、教学模式不经教师精心设计,不把教与学的知识、内容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不把运动的、变化的、活生生的生命及生命现象,尽可能多地直接或间接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触摸”,生物课将不是真正意义的生物课,其本身亦将缺乏生命力。 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2.1.1 精心设计好教学媒体的应用,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呈现实物、标本、模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尤其是电视、录像、影碟、多媒体电脑等。现代教育媒体辅助生物教学,除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交互性外,更明显的是它可以让学生获得书面教材无法出现的声像信息。 2.1.2 让书面教材无法承载的或是变化、发展了的有关生物科学知识,以及与生命科学有关的自然、社会知识、材料经过精心筛选后再进入课堂。 2.1.3 以各种生物兴趣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到大自然、到大社会中去观察、调查、实验,从爱护一草一木,饲养小动物到参与生物科技活动,使其体验到生物科学知识、技能之于人、自然、社会的价值。 2.2 培养生物学科基本观点。生物科学中,有许多朴实而又博大的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不仅对学好生物学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能对学习者的求知、生活、做人等都有指导价值。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每项生物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明确、认同、确立这些基本观点。 2.2.1 唯物的观点。一切生命和生命现象都有其物质基础:生命起源的物质性——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演变而成的。生命的物质性——C、H、O、N、S、P等元素组成了核酸、蛋白质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构成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命现象的物质性——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应激性、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等一切生命现象、生理过程均可给以物质基础上的解释。 2.2.2 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组成生物的物质、生物体本身、生物界都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生物的组成物质是动态变化的——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使生物体每时每刻进行着新旧更换。细胞和生物个体是动态、变化的——他们都有一个发生、成长、衰老、死亡的动态变化过程。细胞和生物个体的结构与生理、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等也是动态、变化、发展的。 2.3 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是指改组已有知识、经验,从而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成果的思维。其特征是具有高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独特性与求异性、流畅性与变通性、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结合这些特征及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建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3.1 充分重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民主。课堂教学民主是师生共创的,符合“主导主体”思想,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间的平等、互助、参与、进步的“精神民主”。它可以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胆地思考、质疑和创新。根据课堂教学民主化思想,生物学科教学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其两大主要形式,即直接式和间接式教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师的直接指导可以在前,起开路带头作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助学习作用,也可以在后,发挥点拨、解惑答疑作用;教师也可以应用不明示的、非命令式、非结论式、不作详细指导的间接指导;教师可以讲,可以不讲,可以多讲,也可以少讲。 2.3.2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方法。从心理学角度,可以抽引出许多种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有:发散思维法、集中思维法、逆向思维法、侧向思维法、治弱思维法、统摄思维法、组合思维法、辩证思维法等。生物教学中,这些思维方法的培养途径很多,其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探究、分析、归纳、综合、推断等过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 2.3.3 加强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生物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须十分重视课内外的观察、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教材内容和教材有关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师生共同设计、开展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平行实验、反向实验及有关生物科技活动,让学生学习如何去有意、有效、有发现地观察,如何规范、科学、有创造性地进行实验 和实践活动,学会完整科学地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科学史在生物学教育中还有许多方面的教育功能,生物教师要尽可能的将它的多维教育价值展现给学生。学生学习生物科学史方面的知识 ,不但可以开拓其知识领域,更能使学生学习科学的观点、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因此,在生物学教学 中有效进行生物科学史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生物教育论文: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精神教育探究 1 科学精神内涵的考察 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itia,原意为知识、学问。关于科学的论述有很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1987年版):“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辞海》(1997年版):“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综合各家所言,广义的科学就是以理性的手段对确定的对象进行客观、准确认识及其成果。随着人类的发展,科学已经不能用定义来诠释,科学可以取若干形象,每一个形象都反映科学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本质。科学是一种建制,科学是一种方法,科学是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科学还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来源。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产生知识的社会活动,是一种教育生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6年12月召开了第40届国际教育会议,会议通过的文件《面临科技挑战的中等教育》里专门论述了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科学知识、方法、精神和价值等。 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科学精神包括:怀疑一切既定权威的求实态度;对理性的真诚信仰,对知识的渴求,对可操作程序的执着;对真理的热爱和对一切弄虚作假行为的憎恶;对公正、普遍、创新等准则的遵循。”“科学精神包括: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的严谨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互助共进的协作精神。”“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与实质,科学精神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学生要具有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2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科学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精神教育,应当有科学的内容和合适的形式。在内容方面,应当启发学生学会: l)全面地看待自然界、生物界和生物学知识,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 2)用变化的观点来看待生命活动过程,避免孤立、静止地看待生命活动。 3)对生物和生物学知识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相对地看问题,克服认识绝对化。 4)通过观察、实验、实习、参观、采集制作标本和搜集整理资料等实践活动来发现和认识事物和学习生物学知识,避免单纯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知识的倾向。 5)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增强现论与实际的联系。 6)把获得的生物学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避免认识仅停留在低级阶段。 7)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在观察、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活动中,积累、记录有关资料,有序地进行操作,善始善终地完成全过程,克服实践活动中行动或行为的随意性。对观察、实验、实习等的过程和数据应如实记载,不容篡改(即使与权威或教材相反也应如实记载,不容篡改),培养对理性的“真诚信仰和执着”的科学精神。 8)正确使用生物科学术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来掌握生物科学的概念、规律、原理和观点等,避免学习行为的无序性,培养学生的“对真理的热爱和对一切弄虚作假行为的憎恶;对公正、普遍、创新等准则的遵循”的科学精神。 9)渗透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由‘知识就是力量’向‘创新才有力量’转变”。“知识就是力量”,是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1620年提出的,曾经风行世界。近400年的实践,人们不难发现真正的力量,不是知识收藏者,而是知识创新者,通过下列对比可以证实:英国人亚克敦,读遍藏书7万册,还做了大量读书笔记,却一辈子没有自己的科研成果;美国科学家爱迪生,虽没受过正规教育,却完成2000多种发明。千万个相似的案例说明:“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已经转入创新才有力量的时代。在进行科学精神教育时,要重视学生的思维科学化,在教学中渗透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 3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科学精神教育的初探 3.1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精神教育的落实 按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组织观察、实验、参观、讨论和实习等教学活动。真正做到教学活动有目的、有次序、有要求和有结果,使科学精神教育落到实处。 通过“科学界的弄虚作假”等反面教材的教育,培养学生对真理的热爱和对一切弄虚作假行为的憎恶。有些教师讲“变异是不定向的”,真的吗?教材上的原话是“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引导学生挑战权威、追求真理,培养“怀疑一切既定权威的求实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求”的科学精神。 l)观察:科学观察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地反映可观察的事物,并且是可以检验的。观察结果必须是可以重复的。只有可重复的结果才是可检验的,从而才是可靠的结果。应当使学生明确科学知识是观察的基础。例如,在显微镜下观察人的染色体的制片,一个毫无生物学知识的人,他除了看到密密麻麻的一团杆状的小东西以外,什么也看不出来。如果让一位遗传学家来看,他能看到很多很多。“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应当引导学生从看热闹中逐渐深入而发现其中的“门道”。无论是课内观察还是课外观察,是观察标本、实物、实验,还是观察图表、模型等,重要的是掌握观察的顺序和观察的记录。古人说“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个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慎大览》)。 例如,在观察叶芽的结构时,应当用刀片纵切开叶芽,按照由外到内、由上而下的顺序进行观察,然后按照实物画出叶芽纵剖面示意图(这是一种观察记录),再对照书上的图辨认各部分的结构并记录名称。这一过程既观察了实物,又观察了插图,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方法,还受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教育。 在观察青蛙的外部形态时,应当先测量其头、前肢、后肢和躯干的长度,并做好数据的记录。然后计算各部分长度的比例,并记录数据。若条件许可还可以做蟾蜍的对照、比较实验。学生通过测量、分析,较容易发现:青蛙的后肢发达是与善于跳跃的运动方式相适应的;而蟾蜍的后肢不如青蛙的发达,进而得出蟾蜍不善于跳跃(而善于爬行)的特点。这一过程将定性观察拓展到定量观察、分析,使得出的结论更为准确,更能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更符合实际情况,这时教师适时地指出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意义,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观察人体的形态结构时,引导学生按 从上到下、由表及里的顺序观察自己的身体、人体模型或插图。观察后学生会发现人体的形态结构可按观察顺序分成“四部分”(即头、颈、躯干、四肢)、“三层”(即皮肤、肌肉、骨骼)、“两腔”(即颅腔、体胶,体脏又包括胸腔和腹腔,腹腔的下端为盆腔)、“一管”(即椎管)。通过观察、总结和归纳,学生对人体形态结构有了一个整体的、有序的认识,同时,也能得到“对可操作程序的执着”科学精神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2)实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的过程、数据不容篡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精神。 实验包括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课外实验等。在实验教学中进行科学精神教育要引导学生明确:①每一个实验的目的,了解实验仪器和装置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材料的培养和选择;②了解实验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③能够解释实验的原理和结果;④学会绘制生物图和填写实验报告;练习或学会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实验完成后,清洁、整理实验用品和实验室,养成善始善终的习惯。 例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演示)实验,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进行,然后请学生分析、讨论实验的结果和理论上的结论。还可以请学生按照实验原理,设计一些不同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应特别强调“等量”的问题,只有条件相同、材料相等,实验才具有可比性,才有可能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这是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关键之一。 在高中《生物》“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中,有两个“等量”的问题:一是把染过色的根分成两份;一是蒸馏水和CaCI2溶液要等量。此外,还应强调将染过色的根浸于蒸馏水中的目的是起对照实验的作用,这也是科学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中《生物》“叶绿体中的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过程是较复杂的,要进行科学精神教育,就应当实事求是地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引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研磨叶片时,为什么要加入少许SiO2、CaCO3和丙酮? 为什么要迅速、充分? 研磨液为什么要用棉纤维过滤? 滤液收集到试管中,为什么要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 制备滤纸条时,为什么要将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 划滤液细线,为什么线条越细越好? 为什么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 为什么要用培养皿盖在层析液的烧杯上? 实验结束,滤纸条上的色素带,自上而下依次是什么颜色、什么色素? 色素为什么能在滤纸条分离? 移动最快与最慢的各是哪一种色素?各具有什么颜色? 最宽与最窄的各是哪一种色素?各具什么颜色?为什么各种色素带的宽窄有异? 实验后的滤纸条经干燥后,为什么要避光保存? 实验结束后,为什么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净?此实验来用的是什么方法? 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说明什么问题?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从实验的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方法,这对学生形成科学的精神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讨论:讨论是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很好的形式之一,一般包括全班性讨论和分组讨论。为了使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精神教育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应进行充分准备和引导。 在讨论“体育锻炼对骨骼肌的影响”时,提出“体育锻炼使肌纤维增粗,还是使肌纤维数目增多?”“体育锻炼能使人体骨骼的数目由206块增加吗?”引导学生学会“推理、反证、讨论、怀疑、核实、得出结论”的方法。 例如,在“植物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②植物体的每个细胞之间在结构上有什么关系?③植物各器官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举例说明植物体各器官的功能之间有什么联系?④植物体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有什么关系?⑤通过上述讨论能得出什么结论? 限于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知识和能力水平,可组织、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加以解决,最后由学生得出“植物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结论。结论的获得是学生参与的结果,参与过程中有知识的归纳、总结并形成知识网络,整个过程都渗透着科学精神教育,教师总结时强调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在“新陈代谢”的教学中,根据初中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可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重点研讨一个问题,组长将本组讨论情况向全班汇报。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新陈代谢的过程、图解、概念和意义。 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回答有些问题时有多种答案,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展开讨论、总结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让两种或多种意见进行正面交锋,经过争论、辩论和讨论,获得正确的结论,这同时弘扬了“一丝不苟、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4)参观、调查和实习:因为这几种教学活动是离开课堂的教学,事先更应当重视“计划、目的、方法、提纲和注意事项”,切实做好组织工作。提纲可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章可寻,知道干什么、怎么干,能更有效地达到预期目标。在上述实践活动中应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按提纲进行,对观察或调查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获得知识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并领会“怀疑一切既定权威的求实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求”的科学精神教育内涵和意义 生物教育论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走进了中学生物教学领域。这些技术与教育理论的有机融合便形成了教育技术,它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自主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改革所要推进的重要内容。下面将从不同的方面,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形象地演示生物教学内容。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许多知识的传授必须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由于对自然界的生命现象缺乏感性认识,而难以开展抽象思维活动。教师可利用因特网等渠道收集大量的生物课程资源,将其用多媒体组合,以便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地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 1.1客观地演示错综复杂的生物构造 “形态与结构”是生物新课程中份量很重的内容。常规教学主要用挂图、模型进行演示,这些常规教具虽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不少缺点,例如挂图只能从一个平面反映结构状况,模型难以看清楚细微结构等。许多教育技术软件能为生物教学提供三维图像,因此教师便能用立体图来表示生物体的外形及内部构造。如:细胞结构软件既能演示静态结构图,观察动植物细胞的构造,又可以使细胞在三维空间上作任意方向和角度的翻转,观察不同部位细胞器的空间关系,还可以配上文字解释和有关的声音。另外,有些软件还可以通过器官组装动画、显微递进动画等多种形式来表示生物的结构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2形象地演示变化多端的生命现象 “生命活动的基础与变化规律”是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它一般用语言文字描述、讲解,教学效果不很理想。若教师以传统技术手段,比如:幻灯投影,特别是抽动片、干扰片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都会因科学性欠佳、操作麻烦等原因而难以推广。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演示能够清晰地展现过程动画,能够准确地反映生命活动的过程和规律,因而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氨基酸的缩合过程,学生难以通过语言的描述来理解,通过氨基酸缩合过程的动态演示,加速了学生的理解进程。再如:光合作用的过程,既使通过静态的图示学生也无法完全理解,而利用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循环过程动画软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深了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外,在学生的观察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暂停等按钮,通过鼠标控制演示过程、局部放大图和定格图,这既有利于教师的讲解和提问,又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和思考。 1.3生动地演示丰富多彩的生物类群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中学生物新课程中的又一重要内容。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因为对多种生物缺乏了解而觉得枯燥乏味,难以接受。CD-ROM光盘有着巨大的存储量,一张“动物百科全书”的光盘中就有几千种动物的资料,使用时只要移动鼠标,几秒钟内即可找到所需的资料,动物外部形态图、生活环境图、食性、叫声、行为及地理分布等,都将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而效果很好。对于一些光盘上没有的资料,网络可以成为有力的“搜索引擎”。 2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创设生物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教学活动富有成效、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对学生的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用多种教育技术,能较好地创设多种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将声像设备综合起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强化学生的感知。例如:利用光盘介绍“濒危动物”,它能够使你看到逼真的画面,听到不同动物的叫声及自然声响,从而使你置身于自然环境之中。再如“血液循环”的教学软件,它能使人“进入”血管之中,象血细胞一样在血管和心脏内运行。以上这种新奇、真实的教学情境的渲染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网络课件或PowerPoint等教育技术手段可以轻松的实现教与学的交互性,教师在讲授知识或反馈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或展示习题,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后给予反馈响应,计算机将及时给予评价,并输出正确的信号予以强化。在上述过程中,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较好地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展示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情景以及成功后的喜悦情境。 3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地构建生物新课程的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整体,它主要由教师、学生和媒体三要素构成。教学结构的合理性是指课堂教学诸要素在时间、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合理性,既包括教学目标、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性,也包括教学组织形式、层次过程和关系的合理性。研究新课程的教学结构,其目的在于寻找系统内部各因素、各活动、各阶段的最佳联系,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领域中的使用主要是对教学的某个环节,如讲解、演示、模拟、复习、练习、测试等发挥作用。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应把它看成为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事实上它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综合。当它介人、参与课堂教学时,必然引起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的变化,形成新的教学结构和模式。新课程中多媒体生物教学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3.1视听与启发讲解相结合 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的特点是为学生的学习,特别是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学习提供生动的素材,并通过必要的语言,引导问题,开启思路,使学生在课堂上同时接受图像、文字、音响、语言等多种信息,大脑的左、右两半同时活跃,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克服思维障碍、疲劳被动等问题。 3.2视听与探究讨论相结合 这种教学方式依据发现法的原理,按照“提出问题一提供途径一探索讨论一得出结论”等步骤完成教学任务。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多媒体技术既可以创设探究的情境,为学生的探索提供途径和素材,也 可以用于问题的提出和结论的形成。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思维活跃,按照多媒体提供的途径和材料,努力寻求、探究知识的答案。 3.3练习与反馈相结合 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利用了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按照“提问一回答一反馈”的过程,实行人机对话,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是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的思维,并且学生能根据多媒体的反馈,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上所列举的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式,协调运用了讲解、谈话、演示、发现和练习等方法,保证了与教学内容的高度统一,并且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合理安排了师生活动,因此教学结构更加合理,教学过程得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 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生物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主要有理论知识发现、实验探究等形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是值得教师研究的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多媒体技术可以与学生探究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外,利用计算机网络也可以有效的开展探究性学习。互联网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它整合了传统的各种大众传媒,构建出跨地域最广、信息量最大的全球信息传播系统,它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迅速而及时地向学生传播着各类科学文化知识、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等,其强大的“搜索引擎”可以帮助学生搜索所需要的信息。新课程在能力目标上也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网络本身具有的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信息组织的超文本化、信息传递的即时性、信息资源的开放性、人机交互性等特点非常适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开展探究活动。近年来出现的WebquestLearning(简称WL)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网上探究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活动,有以下特点:(1)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或问题;(2)此类问题可以通过寻求信息而得到解答;(3)答案没有惟一性。一个典型的WebQuest教学设计包括介绍、任务、资源、过程描述、学习建议、评价和总结7个部分。在这里,资源是指向网上相关站点的链接,指出一些可以被学习者完成任务的网址,并且应该在每一链接中嵌人对此资源的描述,以便学习者可以在点击前知道自己将通过点击获得什么。具体案例请参见WTI主题探究网站(/wti/example)等网站。此外,网络上的虚拟实验室(如:青蛙解剖网上虚拟实验室://wwwitg.lbl.gov/cgibin/vfrog_script等)和一些探究学习软件(如:NETLOGO等)也能够较好的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5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自主性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时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一方面表现为获取外部信息时的自觉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加工处理信息时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影响学习自主性的主要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以及知识结构、认知结构等方面。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努力增加学生的自主意识,并为学生提供多种性质的活动空间,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发展。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首先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因此它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学习。其次,多媒体技术传授的知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启发性,结构严谨,环环相连,层层反馈,理沦和实践互相联系,新旧知识互相同化。因此,能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最近发展区”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第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的教学过程设计具有很强的新颖性和教育性,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能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经动手、动口、动脑等过程自主获取知识。第四,“人机交互”对话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综上所述,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过程,更体现了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将是中学生物新课程实施中重要的也是主要的途径当然,随着观念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的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例如教学软件的设计和生物新课程教学实际配套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如何恰当使用教育技术的问题;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不适合)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问题等。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将不断实践,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教育现代化。 生物教育论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 当前,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然而,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去 研究、去实践。学科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学科教育应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 要求。那么,学科教育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通过学习、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陶行 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通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而建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不 仅在他所处的时代起过积极作用,就是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生活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合 理的人生。”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是生活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标,所以说也是生活教育培养合理人生的最好注脚。“真人”的具体目标是:(1)做 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人;(2)做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3)做有道德的人;(4)做整个的人,即是有健康身 体,有独立思想,有独立职业,手脑双全、智仁勇合一的人;(5)做主人,即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 大自然的主人;(6)做创造的人;(7)做现代人。可见,生活教育培养的合理人生就是全面发展、不断创造、不 断前进的人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两相对照,不难看出,生活教育培养的目标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不矛盾,是一致的。因此,我们深刻 地感觉到,如果运用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去指导我们的学科教育,把“生活教育”的方法化为我们 的具体行动,必将把素质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实施引向深入。通过我们的实践,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 就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作者的体会。 1、坚持“教学做合一”,在“做”字上下功夫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思想,是他的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陶行知认为: “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最坏的训练,要想它有效,也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 最有效力的法子。”关于“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 的法予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 学生。”实践性是“教学做合一”的基本特点。生物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视观察与实验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 强的科学。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实施“教学做合一”,努力在“ 做”字上下功夫,对于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大有裨益。我们的做法是: (1)以身示范,严格操作,通过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教人求真,学 做真人”。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实验,就是要亲自“做 ”。不仅要求学生“做”,教师也要“做”。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教师的“做”是示范, 学生的“做”是学做、是模仿。教师既讲又做,学生的学就有了根据,做起来也就不会感到太困难。例如,显 微镜的使用,包括取放、对光和观察三个环节,共有十几个具体步骤,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但是,由于我 们采取了“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努力在“做”字上下功夫,按照实验的操作顺序,一步一步地讲述操作要领 ,进行示范,并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比如“取放”这一步,就是由教师先示范讲解正确的取放方法,然后让学 生按教师的要求,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放置在实验桌的适当位置上),在分步骤练习的基础上,又让学生 按“取放—对光—观察”的顺序完整地做一遍,以强化训练,加强记忆,从而在预定的时间内比较顺利地完成 教学任务,使绝大部分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实验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是否规范、准确。所以,在实验中我们还 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严格要求,让学生规范地、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每一 个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同时,教师的示范也力求做到规范,做好学生的表率。实验中还注意教育学生正确对待 实验的结果,成功就是成功,失败就是失败,不弄虚作假,不说假话;教师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也做到客 观、科学、实事求是。 总之,以身示范,严格操作,坚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紧密结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验 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落到了实处, 深化了素质教育。 (2)坚持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通过“劳力上劳心”,获得真知。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之教科 书》一文中说:“‘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 )新价值之产生。”“一面行,一面想,必然产生新价值。”实验、观察,就是行动,就是做。但仅仅是实验 、观察还不够,还必须思考、分析,才能够“产生新价值”,得出科学的结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坚持在指 导学生实验和观察的同时,给学生提出一些带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进而得出科 学的结论。例如,在“有机物的分解利用——呼吸作用”一节的教学中,对教材中的第一个演示实验,教师不 仅亲自做,还提前布置给学生在家里做。在布置实验时,还给学生明确一些要求,如瓶子一定要清洁,两个瓶 子中种子的数量要相等以及瓶口不能漏气等。课堂上,教师边演示实验,边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边问学生 :为什么燃烧的火柴放进甲瓶中不会熄灭而放入乙瓶中会立刻熄灭呢?(学生答:因甲瓶中氧气充足,而乙瓶 中缺乏氧气)乙瓶中的氧气都到哪里去了呢?(学生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由此可见,这个实验说明了什 么呢?(学生答:说明了种子的呼吸作用要吸收空气中的氧)紧接着,教师又让学生回忆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 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使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种子萌发为什么需要充足的空气的道理。坚 持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通过“劳力上劳心”,就使学生切实地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知识 ,是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知识,是经得住实践检 验的真理。学生通过:“劳力上劳心”获得了真知,学 习生物学的积极性更高了,兴趣更浓了,主动性更强了。 (3)坚持开展多种多样的生物课外活动,进一步实现“教学做合一”。在教学中我们坚持开展多种多样的生 物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向生活,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做去学去创造,去增长知识和才干 。有位名叫何雷的同学,在课外活动中经过长时间对植物叶序的观察,有了新的发现,他发现叶序除了互生、 对生、轮生外还有簇生,并发现叶序有混生现象,银杏的新老枝有不同的叶序,于是写出了《叶序的再认识》 的小论文,这篇小论文不仅发表在学校的《新风》报上,还荣获了首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小论文评选优秀奖。 还有一位名叫黄河的同学,长期坚持制作琥珀标本,取得了丰富的制作经验,写出了《制作琥珀标本》的小论 文,《成都晚报》“苗地”栏目组还专门编发了这篇文章。我们还带领学生去参观考察距学校10km外的成都植 物园、动物园,并且坚持结伴而行,步行而归,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开扩了眼界,还锻炼了意志,增进了 团结和友爱。有的学生长期生活在城市里,不认识水稻、小麦、油菜等。通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认识了这些 常见的大田作物,还了解到了它们的生长过程、管理程序,明确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们 知道,传统教育是教育与生活分离,劳力与劳心分家,理论与实践脱节,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则强 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认定书不可尽信,书不可尽言,问题要在生活里发现、研究和解决,大力提倡“生活即 教育”“劳力上劳心”“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而课外活动,正是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实现“教学 做合一”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展多种多样的生物课外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使学生在人生里程 中又向做“真人”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2.实行“小先生制”,即知即传,互教互学 在教学中,我们依据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原理与方法,还注意开展多种教学形式,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 才能,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当“小先生”。我们知道,传统教育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讲台为教师 所独有,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当作“鸭儿填”,教师与学生处在相互对立而又不能互相取代的主客体 关系上。陶行知对此做了尖锐的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在方法上 提出了“教学做合一”。“以教人者教己”的主张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教人者不但 能教人,也应教己,而学人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能教人、觉人,也即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受教育者 。因此,对教师来说,“既当先生,也当学生”,对学生来说,“既当学生,也当先生”。这就是后来陶行知 提出的“即知即传,自觉觉人”的教育理论,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著名的“小先生制”。受陶行知这 一教育思想的启发,我们在讲授某些内容时,试用“小先生”的方法,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当“小先生” ,上台讲课,收到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讲台上,学生态度认真,板书工整,普通话标准,语言清楚、准确, 完全没有了过去那种被抽叫起来回答问题时的吞吞吐吐、辞不达意的窘态。记得有一位名叫周敏的女同学,她 讲《啄木鸟》时,声音清脆,略带童声,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讲得声情并茂,非常感人。刚一讲完,教室里就 响起了整齐而又响亮的掌声,也令前来听课的教师惊叹不已。后来,我校的《新风》报还刊登了她的这篇讲稿 。 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资料,撰写讲稿,精心备课,然后上台讲课,既动手又动脑,还要动口,这种手、脑、 口的系列训练,比起答一道题,读一段课文,来得更具体、更实在,学生得到的能力训练更全面,学生的记忆 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而且,学生“为教而学” ,正如陶行知所说:为了使别人明白,对自己所教内容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 陶行知说:“得到真理的人便负有传播真理的义务。”要“即知即传,自觉觉人”,又仅自己知道了,还 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觉悟了,还要去觉悟他人。因此,把讲台让给学生,不仅仅是让学生讲课,还有一个 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让学生把在课外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拿到课堂上介绍给同学们听,以达 到传播生物科学知识,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生物学兴趣的目的。这就是我们一直坚持开展的“课前5分钟生 物知识大放送”。 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当“小先生”。“小先生”在台上讲解时,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在台下认真听、认 真记,而后给予中肯的评点,及时表扬,纠正错误,补充缺失,把学生带到更高的境界。这样,学生“既当学 生,也当先生”,教师“即当先生,也当学生”,学中有教,教中有学,互学互教,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当“小先生”,还一改过去教师一讲到底的传统做法,不仅在形式上给学生以新 奇之感,而且把过去教师一人的讲台变成了众多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 动性。 (2)推行“小先生制”,在班上开展“一帮一”活动。我们根据陶行知“小孩可以教小孩”的教育思想,“ 即知即传,自觉觉人”的教育理论,借用陶行知大力推行的“小先生制”,在班上开展“一帮一”活动,要求 一个优生帮助一个差生,并列出“结对子”的名单,还要求学生开展比赛,看谁的“对子”进步更快。通过这 一活动,差生由于经常得到优生的帮助,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进步很大;优生向差生讲解的同时,自己也得 到了提高,达到了互教互学,转化差生,培养优生,共同进步的目的。不仅如此,还解决了我们生物教师因所 教班次多、学生多而难以因材施教的困难。 陶行知说:“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生活教育就是“向着创造生活前进”的教育,生 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创造。多年来,我们坚持“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教学做合一”在“做 ”字上下功夫,不仅培养出了高素质的学生,还造就出了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 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 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陶行知语)“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陶行知《我们 的信条》)今后,我们还将与学生一起“共生活、共甘苦”,继续创造,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人生。
浅谈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泾县生态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摘要 介绍了泾县开展生态保护的措施,并对其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以为改善泾县的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保护;措施;成效;安徽泾县 森林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起着决定作用。大力发展和合理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 历史上对森林资源的过量索取,以及林区人口的压力及贫困,使得森林资源整体质量不高,森林经营投入少,技术含量低,经营粗放,林种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这些都直接影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可持续的林业需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森林资源的可持续要求保持林地的生产力和森林的可再生能力;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内生物的多样性;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和持续活力。在此背景下,开展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设,可为泾县新一轮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 1 开展森林培育,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2010年以来,为不断提高森林质量,针对泾县部分山区森林资源现状,及时组织林业专家开展调查研究,寻找对策、制定措施。选择天然次生林面积大、目的树种主导地位不明显,经济和防护效益不高、又相对集中的4个山区乡开展森林质量培育提升,结合山区特点,以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为主攻方向,以发展宣纸原料林青檀基地为主线,以发展林区经济为目标,以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为宗旨,建立合理、高效的森林经营模式,不断提高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1-2]。 2 措施和方法 2.1 封山育林 对交通不便、生态区位重要的天然次生林进行封山育林,根据生态区位、植被情况等,划分核心封育保护区、缓冲封育保护区,采用死封和活封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封”与“育”相结合。封育小班内除正常抚育外,严禁采伐林木及其他人为活动。 封山育林除了突出“封”字外,重点还要突出“育”字。“育”的对象有2个:一是对于立地条件较好、坡度小的低残次林,通过人工抚育来提高林分质量,使林分尽量形成针阔叶混交林;二是对天然中幼林,通过人工抚育间伐,保留不同层次的目的树种,形成复层林分,提高林分水土保持的生态效能。 2.1.1 人工抚育措施。主要为砍灌清杂,促进目的树种的生长,免除竞争。砍灌面积应以目的树种免受其他植被挤压和幼树高度决定,通常采用块状抚育,不允许全部清理杂灌,对仅有防护功能的陡坡地块不应采取抚育措施。为保证抚育效果,应在夏季进行。 2.1.2 抚育间伐措施。间伐对象:林龄11年以上,林分郁闭度0.8以上,林分卫生状况较差,亟需改善;间伐方法:下层抚育法,定期伐除枯死木、被压木、病虫害木、断梢木、弯曲木、双杈木以及部分生长过密的林木;间伐强度:按蓄积15%~20%、株数20%~35%强度间伐,间伐后的林分郁闭度保持在0.6左右:间伐原则:培育多林龄复层混交林,目的树按目标径级和市场需求采伐,间伐中只伐除竞争木,但应全部保留青檀树种和块状青檀林,保持林分的生物多样性。 2.2 人工培育改造 对林木分布不均、林隙多、郁闭度在0.5以下、天然残破型阔叶林实施培育改造,先进行除萌,保留目的树种,然后在林隙较大的林中空地,全面砍灌,块状挖穴,栽植以青檀为主的树种,充分发挥青檀集经济与水土保持为一体的优良特性,保持林分合理的株数及分布,确保林分株数在2 250株/hm2以上,形成人工与天然镶嵌分布的混交群落,又发展了青檀基地。 2.3 人工造林 对交通便利、立地条件较好、郁闭度0.2~0.4的林地,或土壤深厚、肥沃的山间谷地,逐步进行块状改造,每个地块改造面积控制在3.33 hm2以下,或改造地块相距一定间隔,保持整体林相的协调性。改造地块全面清除林地残次林木和杂灌,沿等高线块状整地挖穴造林,栽植青檀林,株行距为2 m×2 m,株数2 500株/hm2左右[3]。 3 成效分析 近4年通过实施低产天然次生林森林培育改造,完成了1万hm2封山育林林分的抚育,通过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青檀防护、经济兼用林种,培育了1 500 hm2青檀原料林基地,有效地改善了山区林业产业结构,发展了山区经济。 3.1 林分质量得到提升 通过开展森林培育,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林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2013年通过全省森林资源清查,封山育林的林分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平均增长10%左右,森林的生态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山区水土流失得到控制,保护了河流,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3.2 林区林业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 通过培育改造,围绕泾县优势产业宣纸建原料基地,在为宣纸产业提供原料保障的同时,又改变了山区长期林种单一的局面。宣纸是世界的文化瑰宝,泾县是中国宣纸的发源地和原产地,自古就有“宣纸之乡”的称谓,也是国家批准的唯一宣纸原产地域;由于青檀皮是宣纸的主要原料,近10年来,随着宣纸产业的快速发展,泾县青檀皮原料供不应求,原料价格不断提升,林农收入不断增加。同时青檀根系发达,萌蘖性极强,生长迅速,采条作业对林地保护几乎没有影响[4]。 3.3 保护开发并重,改变林区生产经营方式 通过培育改造,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提高林地生产力;以及多层次、全方位的、多形式的技术培训,推广科学合理的经营模式,在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同时,使劳动者素质和经营水平也得到提高。由于青檀皮采剥利用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采伐、蒸煮、剥皮、晒干、捆扎、运输等工序,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实际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山区脱贫致富步伐。 浅谈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论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 摘要:在开展经济建设的今天,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使环境越来越差,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我国在生态环境的建设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而在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发展林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生态模型圈,万物都遵循这个模型圈循环生长,如果系统的管理林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我国的生态建设。本文对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作出了探讨,为建设稳定的生态环境创造了有利因素。 关键词:发展林业循环生长生态环境 陆地的生态建设中,森林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因为森林功能和覆盖面积以及生态物种较大,所以森林就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已经将建设生态环境列为重要目标,因为过去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经济建设中,而大大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将要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节能减排成了生态发展的主要旋律。只有把生态和经济建设相互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发展,才能为我国的环境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一、正确看待林业发展 (一)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 我国一直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策略方针,在林业发展方面同样如此。在林业建设方面,应该尽可能多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激励经营者积极参与,提高林业经营和发展的效率。我国也要充分重视林业经营者,给予它们丰厚的优待,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也要给予一定的照顾。在国家的政策倾向和调动个人意愿方面,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有利因素,牢牢的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二)坚持贯彻后代可持续利用资源的价值理念 森林资源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所以人们在使用资源时,应该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在森林资源的利用方面,采纳一种可以持续利用的方法手段,并且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让森林资源得到有序的开发,使资源不会濒临枯竭。对于当今社会的人们来说,在使用资源时,不但要考虑到目前的发展趋势,也要考虑到将来后代的生存。为后代的生存谋求有利的条件,坚持贯彻后代可持续利用资源的价值理念。 (三)坚持贯彻人与自然互助互利的价值理念 在社会持续发展的今天,人们也从原始社会走向了现代文明社会。在过去的时间里,人们将征服自然作为首要目标,认为征服了自然就征服了世界,试着用自己的力量而改变自然,过度的利用自然资源,导致自然资源大大枯竭,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同时,自然也给了人们惩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自然性灾害。人们吸取了教训之后,不再认为征服自然就是征服了世界,不再一味的索取,而是与自然互助互利,和谐共处。林业的发展同样也要如此,因为森林资源和自然资源一样,是有限的,所以管理森林资源的时候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从森林种植、培育、管理、采伐到后期的经营等方方面面都要进行缜密的安排,使森林资源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坚持人与自然互助互利的发展观,才能在自然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莫过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这种互助互利、相互协调的发展方式,将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经之路。 二、大力开展林业的建设 要实现由采伐天然林业转变为采伐人工林业。在当今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林业和建设需要承担改善生态环境,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责任,走生产路线,人们逐渐走向富裕,生态环境逐渐良好的道路,那么就必须要实现以生产木材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大对林业研究和成果的推广力度,利用信息化的方法手段,让经营者可以更快的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有利的技术指导。开发新技术可以使林业发展技术走向一个新的纪元,以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要大力栽培林业,实现从天然林采伐到人工林采伐的转变目标。利用硬性的方法手段保护自然资源,争取不再采伐天然林业,加快生态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商品林业的建设。要想保护好天然林业资源,就要调节好我国的森林发展趋势,大力栽培林业,将开采人工林业取代开采天然林业列为首要目标。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对市场进行选择以及有序的管理,鼓舞个人对公司进行投股,发展工业原料林和其它速产、丰产林,使林产品更加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利用经济方法开发生态环境 森林所能提供的效益高于任何产品的效益,森林所呈现的生态效益远远高于它本身的经济价值,高出约10倍。如果只依赖政府投资来建设生态环境,会出现很多问题:第一,会导致资金短缺;第二,产生的效益远远不如个人投股的效益大。所以有必要采纳经济的手段,让生态效益市场化、货币化。事实上,在建设造林和管理维护两个方面和人们的经济追求相背离,不是主观的保护环境,所以不正确心态保护环境都会事倍功半。 四、大力发展生态建设 森林的生态建设源于自然,更亲近于自然,要利用科学的方法使生态发展更加顺畅,以实现人与生态互助互利的发展。建设森林的生态环境不同于其他发展业,森林所消耗的金额过于庞大,实现经济效益的周期也较为漫长,所以很少有投资者有意愿将资金投入到森林的生态建设中。所以国家就要鼓舞人们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利用在宏观上调节控制的方法来管理森林的生态建设。政府应该在生态建设中起主导力量,让整个社会投入到生态建设和美化环境的大工程中。 (一)大力进行药剂科学研究 我国应该大力开展科学研究药剂的工作,利用新药剂来防止林业遭到破坏,使林木的存活率得到提升。尽可能的让林木减少摄入过多的化学成分,以预防生化危险的产生和蔓延,以至于达到无法控制的地步。要将过去防虫防害的思维转变,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实现研究防虫防害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少用或不用化学药物防治,大力推广使用生物药剂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维持生态平衡。过去,飞机草在海南可以作为一个囤积肥料的有利来源,由于肥料过于普及,逐渐减少了对飞机草的使用,它不受限制的成长成为了人们需要正视的问题。海南农民和飞机草的故事说明:外来生物有利有弊,既能为我们谋求福利,也能给我们带来危害。 (二)承担保护森林的重任 根据森林中生物用途的广泛性,对于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及火灾的防控等问题也要由受益者、经营者各自分担费用。对于生态林与经济都要使用的商品林来说,它的保护费用则由受益者来承担,经济林和速生用材林的费用由经营者承担。 (三)了解有害物种,保护林业建设 林业主管部门承担起保护林业和建设林业的责任。提前做好林业防害工作,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对植物进行检疫工作,以防虫防害,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要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大治理力度,强化各个团队间的配合,严格管理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使外来物种的活动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国家林业局计划在全国的范围内实现物种的普及排查,扩充自己的能力。笔者认为,还需要对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加大力度,尤其是在资金的问题上、技术的投入上加大力度,来提高普查的质量,及时更新生物数据,更好的为林业的建设服务。 结语: 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在过去的时间里,较侧重于发展经济,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出现了恶性循环,使人们受到了惩罚。当人们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时,便把保护生态环境纳入了首要目标。在生态环境的建设中,森林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想发展好生态建设,就要将发展森林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在森林建设的过程中实行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实现森林系统的生态建设。 浅谈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浅谈山区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 摘 要:在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的今天,人们对山区林业今后的发展越来越保持高度重视。湖北省五峰县是山区林业作为经济发展支柱的地方,五峰县当地山区林业在当地经济结构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今后工作中就必须要不断加强对其山区林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保护的研究。本文将结合五峰县实际案例来重点探讨如何实现山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保护。 关键词:五峰县;山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 山区林业是一种重要产业,山区林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过去由于受粗放式经营方式的影响,在山区林业开采运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破坏、污染等问题。从今后的发展要求来看,只有不断改变这种情况,积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真正适应时展的要求。对于今后的工作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 1 五峰县山区林业现状 五峰地处鄂西南山区,东邻宜都、松滋;西接鹤峰、巴东;南连湖南石门;北毗长阳,辖5镇3乡,总人口21万人,农业人口18万人,五峰素有“八山半水一分半田”之称。全县林地面积19.88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84%,其中集体林面积17.41万hm2。活立木蓄积668万m3,森林覆盖率80.86%,居全省之首。当前五峰县重点发展的林业产业主要是油茶、红花玉兰、五倍子,山桐子将是今后发展的重要产业。从当前五峰县山区林业发展现状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以下二个方面的问题是非常典型的: 1.1 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 当前山区林业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就五峰县本身而言林业资源分布也不均匀。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资源补偿机制。林业的管理也没有能够实现责权分离。当前的实际情况仍然存在着条块分割,产销脱节的情况。在利用林业的时候往往是重采轻育,实际利用过程中往往是只索取,而不顾及森林的生态平衡。长期实行的单一产业结构对于今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1.2 发展林业意识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相适应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五峰县的营林工作存在着急于求成的倾向,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森林环境建设以及发展后劲存在着严重不足。森林植株密度也不是非常合理,森林病虫灾害严重,经济效益差。当前发展林业的意识同林业地位不相适应是比较典型的一个问题,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长期以来宣传教育工作不够深入引起的。对于这样的情况,今后就必须要进行研究。 2 多路径实现山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今后工作中应该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来促进山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五峰县山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传统的林业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实际形势,今后的林业生产产前、产中以及产后这三个环节都应该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各个环节之间应该相互连接、相互促进。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对于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一定困难,没有界定补偿对象,还尚未确定资金来源是当前表现比较典型的问题,对于这二个问题在今后必须要进行一系列改革,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应该得到财政部门的有力支持,财政部门应该为其建立提供可能。逐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是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不断明确所有权关系,才能够由所有者自由处置,只有这样才能够明确所有者个人劳动的代价以及同收益之间的关系。 3 加强对五峰县山区林业的生态保护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应该注重生态保护,在今后工作中应该进一步加强羌胡林业生态建设,增强五峰县的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实际工作中要能够积极争取国家提高林业生态建设项目标准。今后应该积极鼓励群众实施退耕还林工作,要把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还应该建立起护林员补助制度,对于护林员每人每月都应该进行补助。 还应该不断完善环境监管机构,逐步提升环境污染防治能力。今后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就应该建立起完善地环境监管机构,有这些机构来对五峰县山区林业进行有效监管,同时还要加强对环境监测站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通过这样的措施来保证该机构能够有效履行环境监管责任。在实际工作中还应该逐步探索市场化补偿方式,通过探索市场化的补偿方式更有助于其长期实施。今后要不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强化林业生态建设,要通过各种措施来加强生态建设。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五峰县山区林业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选择这样一种发展方式才能够适应实际要求,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今后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作者简介:杨武松(1968-),男,土家族,湖北省五峰县人,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现任林业局资源股副股长、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工程。 浅谈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论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渐加强,作为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森林在生态调节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林业发展受到相关部门以及越来越多生态保护人士的重视,那么为了促进林业在未来的种植开发 引言 保护森林发展林业,是减少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农业稳产高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是缓解我国能源资源压力,保障木材安全和资源安全的一个重要方式。作为生态系统主体的森林,向大自然的肺一样,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为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建设提供宝贵的资源,国家政府部门对我国林业发展建设也作出过特别的指示,提出了三个“地位”,那就是“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予林业以基础地位。”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以林业发展带动生态建设,促进市场经济,都说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有着高瞻远瞩的发展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民对生态环境建设认识的提高,政府的大力支持,此项目标必然会进行飞跃式的发展。 1 树立正确的林业发展观 1.1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在林业发展中,人这一主导力量,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发展思想方面,要以增加可再生资源、满足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需要、改善承台环境为基本原则;发展策略方面,为投资者开辟顺畅的经营道路,保护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法律权利,为林业管理工作人员切实的解决生活保障问题,使更多人才加入林业发展行列。在保护自然的同事,顾全自然保护着的基本利益与核心价值。 1.2 树立维护后代人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 建设生态环境的思想观念很重要,宣传林业发展的重要,要把宣传生态环境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以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由于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对能源的需求量也不同于以往,那么跨越式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源、环境的匮乏。这就要求我们有更高更远的目光,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考虑。这其实也是一种做人的基本道德。 1.3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依托,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但自从我们的祖先开始了解并且利用大自然开始,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的口号常常我们耳边想起,农业社会跨入到工业产业革命,再到如今的电子信息时代,大自然经历着未曾停息的灾难,无休止的乱砍滥伐、开荒种田……人们为了满足发展自己的文明,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却忘记了她是我们依附的载体。在我们填充自身欲望的同时,大自然开始用各种手段报复人类,洪水、干旱、雾霾、气候变暖等等都直接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意识的进步,人类逐渐有了回归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退耕还林,建立城市绿化带,人工造林等一系列的举措,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实能够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大自然,在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的同时,进行适当的人工培育补充,不同地域种植适合其生长的树木与植被,有计划地实现种植、砍伐、种植的良性循环。在人类不断的探索中,构建这种人类文明与自然文明的可持续性发展形式,不但造福于人类,同时也是在拯救人类。 2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3-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建设要承担改善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责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加大对林业科技的研究和成果推广力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让生产经营者便利快捷地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各项有用的技术指导,新技术开发研究能够引领林业发展的技术潮流;形成适应新时期林业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要加大人工林培育,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的战略目标。采取强制性措施保护天然林资源,停止天然林的商品采伐,在加快生态建设的同时,重视商品林基地的建设。 3 通过经济手段建立生态建设动态机制 据专家核算,森林提供的生态效益比其物质产品效益要大得多,森林的生态效益大于其自身经济价值的10倍以上,生态建设如果完全依靠政府投入,一是资金有限,二是投资效益往往不如私人投资效益高。必须采取经济手段,推动生态效益市场化、货币化。实践证明,造林和管护与人们的经济利益追求不一致,消极的保护和被动的建设,往往是低效益甚至是负效益的。 4 加强宏观调控 生态建设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出发点,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等各种手段综合治理,建立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生态的改善事关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由于生态建设不仅是社会公益性基础工程,具有投入高、规模大、周期长等特点,投资难以得到补偿,投资者一般不愿长期投入。因此,国家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生态建设的客观要求,坚持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建立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市场运作的机制,调动全体公民和全社会共同参与。 5 结束语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林业发展中的强心剂,我们应当利用好这一利益引导的原动力,更快更好的实现保护资源、发展资源的远大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应该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市场,制定相应的市场规范、奖惩制度,保护投资经营者的合法权利,最大限度地保证其创收,进行生态专业培训,提高经营者的生态保护意识。此过程看似臃肿复杂,但可实施性很强,其中的几个注意事项做好,就能保证林业产业生态链顺利发展,首先我们要以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大前提,对林业的发展建设进行合理的培育、流转和评估。其次将造福子孙这一价值观植入人们的心中。 综上所述,发展林业产业,既能提供支持经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丰富的、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又能提供绿色环保产品,完全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会的内在要求,完全可以起到“反弹琵琶”、逆向拉动生态建设的作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光明的前景。
心理学类论文:中等师范类学校心理学课堂教学中的举例 摘 要:心理学是中等师范类学校中的一门教育专业理论课,对于抽象逻辑思维水平较低的初中毕业生来说,在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列举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但要做好课堂教学中的举例,教师需要处处留心,事事留意,日积月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恰到好处。 关键词:心理学;课堂教学;举例 心理学是中等师范类学校开设的一门教育专业理论课。它对中等师范类学生了解儿童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将来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专业理论课,它很抽象,理论性也很强,对于抽象逻辑思维水平较低的初中毕业生来说,尤其是现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在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时,显然存在一定的难度。 列举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是所有理论学科教学中普遍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手段,恰当和有启发性的举例能够有助于开阔思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举例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心理学课堂教学中举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行为习惯教育与和谐相处教育,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体现教学的教育性。在心理学教学中,举例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更要体现教学的教育性。如,讲人的主观能动性时,通过举例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贯穿其中;讲人的心理是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应时,通过举例告诉学生对事物认识要有辩证的观点;讲道德感时,通过举例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讲个性时,通过举例把态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养成等内容寓于其中。 二、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举例时,必须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才能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针对课堂教学目标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讲解感觉知觉的概念时,要让学生理解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时,针对喜欢体育的学生,可以列举学生学习广播体操的事例,学生要学会一套新的广播体操,就得逐个学会这套体操中的每一个单个动作,这是对整个体操中的一个动作的感觉,而当能连在一起完成一整套动作时,这就是对这一套体操动作的知觉;而对喜欢音乐的学生,则可以列举学习一首新歌的事例,学生要学会一首新歌,就必须先一句一句地学会,这是对整首歌每一部分的感觉,当每句都学会后,能唱出整首歌时就是形成了对整首歌的知觉。 三、典型性 列举事例应选择那些典型的,因为典型的事例具有更强的说服力。通过学生对事例的认识和理解,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掌握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解情感可以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三个概念及其作用,可以选择三个事例来分别说明。用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同志之所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做出那么大的贡献,就是因为他的行为是正义的,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他在这种行为中体验到了一种道德上的满足,他的这种行为表达的是一种国际主义情感――道德感的一种;在分析和讲解理智感时,可以举出意大利著名科学家布鲁诺,因为他接触和认识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后,认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对的,并从中得到满足,在日心说的激励下,始终坚持真理,最终被当作异教徒烧死了,这就是强烈的理智感及其作用的表现;而在分析美感时,可以选用一些艺术作品(如维纳斯雕像)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和体验,这就是美感。 四、真实性 所谓真实性,就是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实实在在的事情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的内容,让他们在生活中去感受、去学习,从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将来在教学中妥善处理教学中突然发生的事件打下基础。如,在讲解儿童人际关系的性别特点时,其中讲到,小学低年级的男孩往往借助于恶作剧来表达对女孩子的特有兴趣,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就要求他们回忆自己过去的生活和学习经历,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愉快地接受和掌握知识,这样遗忘也更慢。 五、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并从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在举例解释概念时,运用的事例应该是有趣的,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思维保持活跃并且敏捷,学生就会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利用有限的时间接受知识,掌握所学内容。如,在讲到条件反射的概念时,我运用了《三国演义》中的“望梅止渴”这个典故,通过讲解这个典故,来帮助学生理解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是无条件反射与无关刺激多次结合后而形成的。 六、适度性 就是说,举例要把握好“度”。虽然事例可以将教学内容由抽象转化为具体、由理论转化为实际、由难转为易、由枯燥转为有趣。但是,这并不是说事例越多越好,而应该有一定的限度。因为事例太多,就会喧宾夺主、颠倒主次,反而影响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所以说,在心理学教学中,既要运用事例来帮助教学,又不能过多举例,而应该把握住一个度。 总之,课堂教学中举例看起来简单,实则不易。教师需要处处留心,事事留意,日积月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恰到好处。 (作者单位 新疆塔城地区师范学校) 心理学类论文:三类铃声的心理学分析 摘要:电子铃代替人工敲铃是时代进步,电子铃准确省力,但缺少了人工敲铃的故事。音乐铃声的容易引起注意力不能及时转移到课堂上来的问题,也容易千万学生心烦,语言类铃声选择不当容易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相比之下,单击铃声作为条件反射的条件刺激有其优越性。 关键词:电子铃;条件反射;课堂教学 学校的铃声作为一种条件反射的条件刺激,给师生上课下课的信号,要求准确、简单,以不影响教学为准。以前在学校里,大都由固定的人来敲铃,一段时间里与特定的敲铃人相联系。不管是求学时还是教书期间,敲铃人的出现与铃声有着同样的条件反射功能。随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学校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现代科技,以往的人工敲铃逐渐由电子铃声代替。相比于人工敲铃,电子铃更简便,节省人力,也更准确,不存在忘记的事(除非没电、或者设备坏了),铃声的样式也更多样化。所以,学校里电子铃声代替人工敲铃是大趋势。 电子铃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模仿传统的三、二、一单击敲铃声,分别表示预备、上课、下课;第二类是音乐类铃声,用各种音乐,特别是流行歌曲作为铃声,预备、上课、下课分别用不同的音乐;第三类是语言类铃声,诸如,“上课时间已到,请同学们准备上课”、“下课时间已到,老师、同学们辛苦了”之类的铃声。但电子铃并不是全都是优点,不同类型的铃声有它各自的特点。下面就三类常见电子铃声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分析,以期给学校在应用铃声方面提供一些心理学的参考。 一、模仿传统的单击铃声 模仿传统的单击敲铃声,从形式上来看,与原先的人工敲铃没什么两样,只是节省了人工,但更加准时。学校应用这类铃声比较少,有了高科技的玩意儿,似乎很少有学校还用这种单调的铃声。传统铃声的缺点相对来说,要专人司铃,人工成本较大,不够准时。但相关的是关于敲铃人的那一段学校生活的记忆,或早或晚敲铃的课堂上都会伴随着一些故事发生。那时候农村学校里绝大多数都是民办教师,很少人戴手表,上下课都是听铃声。大多时候,铃声还算比较准,但总会有诸如表慢、不走之类的事情;或者敲铃人回家干农活了,委托别的老师敲,但受托者只顾上课忘记了;也有时候,老师课结束了,也没带表,就估计敲一下;偶尔,上自习的调皮的学生想放学回家也会偷敲几下,但总代表着权威的下课。反正那时我们都是急切地想着下课放学。现在回想起来,在记忆中也是那样地鲜活。但铃声由清脆的金属铃声变成了合成的声音,如果音箱质量不好或者音源音质不佳的话,电子铃声的就有些刺耳了。但敲铃人的故事远比这个机器复杂得多,节约了人力,也简省了孩子们的故事。但相比之下,效率为上、注重结果的时代,过程似乎并不重要,与孩子们的童年一样,越来越“现代化”。孩子们也越来越不会玩了。电子铃声也在为孩子们的“现代化”童年做着贡献。传统的敲铃已经很少见了。 二、音乐类铃声 音乐类铃声像歌曲一样,伴随着美妙的旋律让人享受。不同的时间点设计不同的铃声,让人沉浸,甚至忘我。相比于单击类电子敲铃,铃声丰富多了,让师生在愉快的音乐铃声中上课下课。同样的节省人力,准确无误。但音乐铃声也有自己的问题,相比人工敲铃,这个铃声太丰富了,以至于会让学生沉浸于音乐之中不能及时转移到课堂上来;相比一首完整的曲子,上下课的铃声显得太短了,让人有些乐犹未尽的遗憾,铃声停止了,学生还在心中吟唱着未尽的曲子;但同样的音乐反复播放,也会使产生厌烦情绪,但换新曲子会更加吸引学生注意,对上课学生注意力的转移不利;再者同首乐曲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试想如果学生整天听到自己不喜欢的音乐,又挥之不去,会是什么感觉?如果设备音质和音源不好,副作用就更明显了。在合适的铃声设备前提下,对这类铃声的选择更要慎重,选择学生喜欢、意境美好而单纯、适合各个时间点的铃声尤为重要。 三、语言类铃声 语言类的铃声大都是预先录好的语音,定时播放。在具备电子铃声优点的同时,它更明确指出预备、上课、下课,并给出温馨的提示,同学们一般还是比较接受的。但这种语言类铃声往往会加入一种教育理念在里面。倘若教育理念有偏差,便会潜移默化地对同学与老师造成长久的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孩子们的一生。比如“下课时间已到,老师、同学们辛苦了!”好像上课本身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在老师与学生的心中无形中形成了“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的观念,需要很大努力才行。它把学习异化了,与生活割裂了,学习只是单纯地上课,不上课了,学习也就结束了,不上学了就不学习了。这与终身学习与社会学习的现念无疑是冲突的。这样的语句长期重复,孩子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这样的辛苦观念便会自然涌出,放弃学习、讨厌学习成了理所当然的结果。这种影响可能是一生的。学习本身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是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解决学习与生活中问题的过程,但这类铃声把学习给异化成了很苦的事。所以在选择这类铃声的时候一定要对语言的内容斟酌再三。 铃声本来只是一个条件反射的信号,弄得太复杂了,往往会喧宾夺主,影响课堂教学。电子铃声作为一种现代化设备,有着传统的人式铃声有着难以企及的优点,那就是准确,省力,替代传统铃声是必然的时代选择。在应用电子铃声的时候,应该选择比较好的音质设备,经常检修,有备用电力,使信号正常。相比三类电子铃声,音乐铃声有着铃声之外的信息,容易使学生分心,或者对不喜欢乐曲反复播放的反感,语言铃声有着说教的味道,特别是在落后的教育理念下的语言,容易对学生造成长久的不良影响。而模仿传统的单击铃声简单明了、干脆利落,没有附带的不良信息,作为条件反射的信号更有优越性。虽说相比传统的人工敲铃少了许多故事,但在追求效率的时代,也算是一种进步的选择了。 心理学类论文:信息主管学点心理学系列威金斯的人格环形分类模型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对圆形很着迷。圆形很优美,它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象征着完整与统一。圆形作为人格的一种可能的表征,同样也吸引了人格心理学家。 20世纪倡导用圆形来表征人格的两位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利里与威金斯。他们用现代统计技术提出了环形模型(环形只是圆的一个精美的名字)。 个体差异与人际特质 威金斯从词汇学的假设出发,认为所有重要的个体差异均可以用自然语言进行编码;而他对分类学的进一步研究使他认为特质术语阐述了个体差异的不同类型。有一种个体差异涉及人们如何处理彼此间的关系,即人际特质。 其他的个体差异被划分为以下的特质类型:气质特质,如紧张不安的、抑郁的、行动迟缓的以及易激动的;性格特质,如有道德的、坚持原则的、不诚实的;物欲特质,如贪婪的和吝啬的;态度特质,如虔诚的、注重精神的;心智特质,如聪明的、有逻辑性和感觉敏锐的;生理特质,如健康的和强壮的。 由于威金斯主要关注人际特质,因此他仔细地将人际特质从其他特质类别中分离出来。然后,以早期研究者的理论为基础,他将“人际”界定为人们在交流时的互动。 界定社会交流的两个依据是爱与地位:“人际事件可以被界定为:有着相对清晰的社会(地位)与情感(爱)关系的当事人双方的互动”。因此,“地位”与“爱”构成了威金斯环形模型的两个主轴。 威金斯的环形模型分类有三个明显的优点。第一,它提出了人际行为的明确界定。因而有可能在圆形的特定扇区依据“地位”与“爱”的交叉对社会交流进行定位。这不仅仅包括给予爱或是承认地位,例如给朋友一个拥抱,还包括拒绝爱以及否认地位,例如因某人不重要而忽视他,不与之交谈。因此,威金斯的模型具有为人际交流提供清晰而精确界定的优点。 威金斯模型的第二个优点在于环形明确了模型内每一个特质与其他特质的关系。该模型区分了三种基本的关系类型。第一种是接近性,或说特质之间彼此接近的程度。模型中彼此接近或邻近的变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因此,“社交-外向”与“热情-随和”相关,“傲慢-精明”与“敌对-好吵架”相关。 第二种关系类型是两极性。两极的特质被安置在圆相对的两侧,彼此之间负相关。因此,“支配”是“顺从”的对立面,两者负相关;“冷漠”是“热情”的对立面,两者负相关。明确这种两极性关系非常有用,因为几乎每一种人际特质都有与之相对的特质。 第三种关系类型是正交性,指模型中彼此垂直的特质(以90°为分界,或彼此呈直角)相互之间完全没有关系。换言之,这些特质之间零相关。例如,“支配”与“随和”正交,因此二者不相关。这意味着支配性可以用争吵的方式来表达,例如,为了达到目的大喊大叫,也可以用更随和的方式来表达,例如,我组织了一群人帮助我的朋友。 类似地,攻击性(好争吵的)可以通过自信/支配的方式来表达(例如,我利用自己的职权惩罚敌人),也可通过不自信/顺从的方式来表达(例如,当我沮丧时,通常对他沉默)。因此,正交性可以使个体更精确地区分实际行为中表现特质的不同方式。 环形分类模型的第三个重要优点是,它能够提醒研究者关注人际行为研究中的空白。例如,尽管有许多关于支配与攻击的研究,但是人格心理学家却很少去关注“谦逊”与“精明”这样的特质。 环形模型通过提供人际交流领域的地图,引导研究者对这些容易被忽略的心理机能进行研究。 总而言之,威金斯的环形分类模型提供了了解社会性领域内主要个体差异的地图,对人格分类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除了这些积极的品质外,环形分类模型也有其局限性。 最主要的局限性在于其人际地图仅有两个维度。有人认为,这两个维度之外的其他特质也有重要的人际作用。例如,“尽责性” 也可能成为人际特质,在此特质上得分高的人对朋友、配偶以及子女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即使是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特质也会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特别突出,例如,当主人长时间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时,他会反应过度,并坚持与同伴离开聚会。 (本文摘自《人格特质:当代人格心理学教材》一书,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心理学类论文:西方心理学理论分类体系的反思与建构 摘要:当代心理学不仅在研究对象上存在着分歧,而且在理论和方法论取向上也是四分五裂,以至于很难用一种逻辑标准将各种理论体系进行归类。西方心理学大多数采用的是时间逻辑分类标准,将理论体系的发展变化通过时间线索呈现,这样的理论分类虽然能帮助我们理顺理论流派的发展脉络,但我们往往因无法比较而抓不住各理论流派的主要特征。近年西方理论心理学界提出以因果关系逻辑为标准的理论分类体系,将心理学理论分为机体中心论、环境中心论、社会中心论和关系中心论,这种标准容易混淆某些相近的理论,出现理论的多向归属和无归属现象。文章提出以内容特征为指向的分类体系,包括意识中心倾向、行为中心倾向、机制中心倾向和意义中心倾向。这种分类标准能部分弥补因果关系分类体系和时间逻辑分类的不足。而进一步开发出能够适应理论快速发展变化的理论分类体系将成为未来理论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一。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构建;分类;因果关系 1、引言 心理学在100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发展和形成了各具形态的理论体系,且每一理论体系都较为全面的揭示某个时代人们普遍的心理现象(Parker,2009;姜永志,2012;叶浩生,2003,p.5),然而心理学理论的庞杂使我们难以区分理论和理论之间的关系。按照传统的时间逻辑标准来区分,很多人习惯将心理学理论体系区分为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认知主义心理学等(当然还应包括当代心理学有影响的其它取向)。人们已经习惯了按照时间线索对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进行分类,但是这样的分类通常会使我们混淆体系之间的联系,如认知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时间也存在重合,行为主义更是横跨了几个理论学派而仍具影响力。这样看来,理论的时间线索似乎并不能完美的揭示理论之间混杂的关系,尤其是当代心理学多元化发展趋势已经出现,心理学的社会论取向、生态环境论取向、文化论取向、神经科学取向等并行发展(车文博,2010,p.50),这使我们更加应接不暇。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自古就存在自然科学倾向的心理学与人文科学倾向两种竞争的取向,它们在心理学体系中始终处在彼此竞争又难以隔离的状态。虽然实证主义曾因生态效度的问题不断受到攻击,但人文主义却同样因为解释力的问题,无法取代实证主义。在当代心理学理论体系中,以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进行简单的理论体系分类似乎是可取的,但这样又会出现方法的模糊交叉,因为实证主义现在也开始注重人文主义的现象学和解释学方法,而人文主义也在使用实证主义的调查和实验法,这种交叉又会使理论分类体系陷入痛苦的纠结之中,所以简单的二元分类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心理学的理论分类。 受实证主义因果关系论的启发,西方理论心理学界提出可以通过因果关系将心理学理论进行归类,通过确定因果关系在每种体系中的位置,史密斯(2001/2005,p.3)将其大致可分为四类范畴:(1)机体中心论体系一因果关系以机体为中心;(2)环境中心论体系一因果关系以环境为中心;(3)社会中心论体系一因果关系以社会建构为中心:(4)关系中心论体系一因果关系以关系为中心。按照这样的逻辑标准,大部分心理学理论都能以因果关系归为这四类中的一类,但我们发现这种分类仍使少数理论体系无法进行清晰的归类。如,近十几年发展的环境心理学主要关注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但却使用相互联系的观点定义自身,既可以将它分为环境中心论也可以分为关系中心论。虽然这样的理论分类体系可以使我们明晰不同理论体系的归属,但我们仍为那些不能归为某种类别的新出现的理论取向而感到惋惜。因此,文章将在对四种因果关系分类体系进行评述的基础上,试图以心理学研究内容为指向,提出一种新的理论分类体系,作为对因果关系分类体系不足的补充。 2、因果关系分类体系的批判性反思 2.1 心理学的机体中心论 机体中心论起源于18世纪欧洲大陆的德国、法国和苏格兰的唯理论哲学。它假设我们生存在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双重世界之中,内部世界经常被转化为生物基础尤其是大脑,然后产生行为,而且这种行为是自身引发的(夏基松,1998,p.248;杨鑫辉,1998,p.87)。机体中心论通常可以用伍德沃斯SOR这样的形式来表示,这一公式能够表示与机体中心论相同的因果关系线性心理结构。其中,s是引起刺激的环境,提供信息输入到0(机体的大脑),R是反应输出或是行为。而O也可以被称为经验、自我、信息加工、认知、伊底、动机、神经网络或其它介于二者之间的心理结构。这一体系可包括认知心理学、进化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主要是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等。就机体中心论而言,中介变量总被称为意识、心理、大脑或者信息加工而不是环境刺激。心理学机体中心论总是以诸如神经网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认知主义)、自我实现(人文主义)以及本能(进化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的假设开始其研究的,并根据这些假设来解释研究的结果(Goertzen,2010)。认知主义心理学始终是机体中心论的主导者,它假设心理机制类似于计算机程序,而不是驱力和本能fGoldman deVignemount,2009;Wetterstein,1975;姜永志,刘额尔敦吐,2012)。人本主义心理学将因果关系归为自我,而自我是由人本身的本能引起的,如,强调人先天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它几乎没有给社会因素留有余地,具有典型的机体中心论倾向。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通过生物学和物理学的还原,将伊底(id)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内部驱力,不注重主体之外的客体对人格的影响(Steele,1979;郭本禹,2007)。虽然在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开始关注文化、社会和环境等客体对人格的影响,但这些理论也都受到了弗洛伊德或是驱力、或是本能、或是潜意识的影响,仍保留着机体中心论的某些特点(cabaniss Roose,2005;高峰强,2013;郭本禹,2013;王国芳,2013)。进化心理学引进了认知心理学的机制问题,认为不是行为被选择而是心理机制和本能被选择,强调每一种心理机制的生成都是生物本能对环境的适应进化而来的。这些理论流派的显著特征都是,都强调个体自身的内部驱力或本能影响个体的心理与人格。但是,这些理论似乎并不安于被归为机体中心论,如,认知心理学也具有环境中心论的取向,认知心理学的方法论奉行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经验主义和操作主义,这就不可避免的使认知心理学与外部可观察的行为扯上关系。而进化心理学虽然强调生物的进化本能,事实上它也强调环境在生物心理机能进化中的作用。机体中心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各理论体系概括为具有某种典型特征,但它不具有随着理论发展而发展的灵活性。 基于辩证心理学与交互行为心理学的相似之处,关系中心论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共性:(1)强调双向性,传统心理学大多强调SR或者SOR的心理反应模式,但辩证心理学和交互行为心理学却试图用SR来取代传统心理反应模式;(2)反对传统心理学线性因果关系,反对简单的将心理事件归结为内部因素(心灵主义、神经元、大脑结构、驱力、思维等)和外部因素(历史文化、周围环境、客观他人),认为机体中心论和环境中心论将心理事件简单归结为内部或外部因素,这种简单推论将心理事件还原成了神经网络、无意识冲动、动机、本能、驱力、社会和文化等机体内部或外部刺激,却忽略了“个体在世界之中”这一命题;(3)强调变化是心理事件的主题。辩证心理学提出心理事件是由命题-反题-合题-命题-反题……这样一个无限循环的发展过程构成的观点,交互行为心理学强调行为场的变化决定了心理事件本身也将随之变化的观点(姜永志,2013a)。在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承认,心理与世界是处在相互作用中的,如,作为机体中心论的认知神经心理学,已经开始关注文化差异对个体神经系统及心理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文化神经心理学的出现就是心理学关系中心论的又一例证(韩世辉,2011;刘将,2011)。 我们也发现,诸如叙事心理学和现象学心理学这样关注文本和意义的研究取向,并不能准确的归为上述四种分类体系,文本和意义明显趋向于社会中心论,现象学心理学强调意义行为是由人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构成,心理事件不能还原为生物和物理事件的观点又使得它与关系中心论有着关联。尽管上述四种体系基本可以概括心理学各理论流派显著特征,但心理学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各流派的内部演变,都使这一理论分类体系难以适应现实要求。如,精神分析自弗洛伊德以来,历经三次较大的修正,在经历了早期阿德勒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建立各自的理论体系(励骅,郭本禹,2012),卡伦・霍妮(1950/1988)社会文化学派对精神分析的外部指向的确认,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将精神分析确认为一种关系取向f王国芳,2007),Schafer(1970)代替弗洛伊德元心理学的动作语言,以及Steele(1979)将精神分析与解释学融合,新精神分析似乎达成了一个默认共识:即精神分析已经从驱力与冲突的内部指向,转为强调促使个体心灵愈合的外部客体及其关系的解释。其理论和方法几乎完全祛除了传统精神分析的本质特征,远离了它的生物学和物理学假设。按照因果分类体系的划分,当代精神分析既可以认为是机体中心论、环境中心论、社会中心论。还可以看作是关系中心论。心理学理论发展与融合趋势日趋显现,而这种理论分类体系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在下文,我们将试图以心理学研究对象发展轨迹为逻辑线索,从研究内容上对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进行分类,希望这种分类体系可以弥补中上述因果关系分类体系的不足。 3、心理学理论分类体系的理论建构 通过对心理学史中心理学各大流派及理论的分析,从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指向进行分类,可以将心理学理论体系区分为四个体系:意识中心取向、行为中心取向、机制中心取向和意义中心取向。这四个体系可以从内容指向上涵盖心理学发展中较大的理论流派,而且不会出现因果关系分类体系由于时间交叉而出现的模糊和混淆。虽然这种分类体系也会出现个别理论归属于两个或多个类别的情况,不过这种分类的方式却对现象学心理学、叙事心理学和社会建构心理学,以及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心理学等进行了较为明晰的归类。这种分类体系旨在弥补因果关系分类体系的某些不足,并试图对其进行某种程度上的超越。 3.1 心理学的意识中心取向 意识中心取向是以意识为研究指向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早期的内容心理学、构造心理学、意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及观点,这些心理学理论都将心理学研究指向机体内部的意识、潜意识或还原为大脑的机能,主张对心理现象的解释以机体内部作为出发点。在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门类之前,古老的哲学就通过思辨的方式探讨意识。唯理论者笛卡尔认为灵魂(意识)是精神实体的属性,知觉、思维、意志、愿望等是意识的形式,是精神实体的表现形式。在笛卡尔的理论体系中,意识是一个只能进行自我观察的、封闭的内部世界(笛卡尔,2012,p.105)。而英国经验论者洛克眼中的意识是一切精神现象的共同特性,它表现在观念、思维、情感、需要和意志行动中(洛克,2011,p.29)。对这些内容而言,意识是一种共同的东西,是这些内容的共同特性。在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科学以来,各心理学派都依据自己的立场、观点提出对意识的看法。张海钟和姜永志(2011,p.28)就曾心理学各流派对意识的观点主张进行了归纳:(1)意识是一种灵魂观念的残余,是心理学还没有完全肃清的古老的灵魂观念的表现;(2)意识和心理等同,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的科学;(3)心理学不应研究不可观察和经验证实的意识,而应研究可观察和经验证实的纯粹行为;(4)意识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副现象,心理学研究主要是行为的活动过程,虽然也有意识伴随,但意识不起什么作用,只不过像人在灯光下所产生的影子而已;(5)意识是潜意识压抑后的释放物的观点。意识研究作为早期科学心理学最主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备受重视,早期的心理学将其定位为意识心理学也不为过。不管是冯特、铁钦纳、布伦塔诺对意识的关注,还是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关注,这些理论及其观点主张都将意识作为心理学领域最值得探究的心理现象。因此,意识是一个观念会战的特殊战场,意识与心理的关系问题就在哲学会战与心理学会战的辩论中成为学术界无法理清的问题之一。意识维度是人类向心灵探究发出的第一声号角,这将为心理学历史中其他维度的建立提供重要参考和批判的基点。我们也发现,尽管以意识为研究内容的心理学理论都可以清晰的归纳其中,但当代认知心理学虽然将大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以心理机制的生物学基础为主要研究指向,事实上它关注的一个方面也包含了意识的成分,不过从整体来看,认知心理学更多的还是倾向于机制中心取向而非意识中心取向。 心理学类论文:美学和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图像类课件设计研究 [摘要]教学课件是教师上课必不可少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学课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本文从美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结合课堂实际应用经验,探讨了教学课件的版式设计、文本设计等问题,为教师设计和制作课件提供一种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课件;设计;教学;图像 在数字媒体时代,课件作为高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对教学效果起到举重若轻的作用。下面笔者将结合多年从事高校图像类课程教学和课件设计经验,以及在课堂中的实验效果,从美学和心理学角度讨论高校课件设计的方法及策略。 一、美学视角下的教学课件设计 美学追求的不仅是感官上的愉悦,更是情感上的和谐统一。具体到课件制作上,无论从版式到内容,都应该为学习者带来感官和学习体验上美的享受。使学习者在享受感官体验的同时侵入式理解所授知识,获得学习的最佳体验。能够烘托教学内容的界面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教学内容,反之,只流于形式的课件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还会干扰学习者的学习。 二、心理学视角下的教学课件设计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理查德・耶认为“之所以要采用多媒体学习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教学信息应根据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来设计”。按照人的心理工作方式设计的多媒体信息比没有按照人的心理工作方式设计的多媒体信息更可能产生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这种知识经过学习者的认知加工,已融入到学习者的知识系统。与有意义学习对应的是机械学习,机械学习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死记硬背,是一种被动学习,所获得的是虚假的表面知识。因此,我们在进行课件设计时,应根据学习者加工信息的方式进行设计,才能有助于课件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图像类教学课件设计方法与技巧 (一)图像类课程特点 图形图像处理类课程从课程性质上来说属于实践类课程,它以计算机为平台,使学生通过具体软件学习有关图形图像处理的相关知识,涉及美术、影视、摄影、印刷等领域。该类课程一般在机房上课,所涉及的软件主要有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3Dmax等。这些软件都可以称为创意软件,因使用者的创意思维不同而能产生千差万别的视觉效果。课程特点是操作性强,知识点零碎,所见即所得,且需要大量的图片素材。图像类课程的最大特点是以实例操作为主,其中需要涉及大量的图像处理前后效果的对比及处理过程中操作步骤的说明。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对需要处理的原图像及处理效果和所用到的操作工具有一个大致了解,这个过程为课程的引入阶段,非常适合通过课件表现。 (二)图像类课件设计策略 在教学中用到的课件大部分是用PowerPoint(以下简称PPt)软件制作的。PPt在操作上比较简单易学,能够很方便地集成视频、音频、图表、图片、文字等,并且该软件预置了大量设计模板,为设计者的设计制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下面将从版式设计、文字设计、配色设计和多媒体设计等几个方面探讨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技巧。 1.课件版式及文字设计 图像类的课程本身就属于美学的范畴,因此在该类课程的设计上更应该遵循美学规律。通过版式的设计能够将图片、文字等元素按照有利于学习者接受的方式进行有机组合与排列,能够确定课件的整体风格和颜色基调。由于图像类课程以图片展现为主,文字说明为辅,因此在版设设计上,应突出课堂讲授实例效果制作流程。课件中所用图片的大小、位置应符合多媒体认知原则,保证学习者既能够接受到足够的知识量,又不至于产生冗余信息。 在图像类的课件中,文本是主要起辅助说明及总结知识要点的作用,因此文本一定要言简意赅。在信息呈现方式上,应做到齐、整、简、适,标题及正文字体、字号、样式统一,字体颜色及样式要烘托重点内容,可以用粗体、颜色或大字号着重关键词。在文本的字体设计上,选用的字体应清晰易读,尽量使用系统字体,文字的颜色忌多,并且要与背景颜色有较大的反差。在字号设计上,要以观看者能够看得清楚为标准,一般选用24-40磅之间的字号。 在文本的排版上,如果文本量比较大,可以通过三种方法使文本简化,增强视觉感:1.提炼标题,分段分行,设置行距,标题的提炼与行距的设置至关重要,否则大量的文字信息容易使观众产生厌烦、疲倦感。2.利用图形视觉化、逻辑化文字,并且利用注释解释相关内容。比如把每段文字进行关键词提炼,然后利用图形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这样便于学习者记忆。3.利用PPt动画设置,在提炼每段小标题的基础上,分部分逐次显示课件内容。逐次显示能够舒缓观看者的视觉压力,易于记忆。 2.课件配色设计 课件的颜色设计能够对学习者的学习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如鲜艳的颜色容易使学习者兴奋、躁动,柔和的颜色容易使学习者安静等。在进行课件的配色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特征和课程特点。总的来说,课件配色设计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1)色彩风格要与主题、授课内容、学生特征相符合,(2)色彩基调为内容服务,基调应统一,忌随意变化,(3)用好色彩属性,适当增强背景色调与信息符号色调的对比。在色彩设计上,依据色彩学理论,可采用同类色配色、对比色配色和相似色配色。 四、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课件只是我们优化教学的一种手段,把课件做好、用对,能够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反正则事倍功半。在课堂上,课件从来不是真正的主角,真正的主角是教师组织课堂的方式和教学思路,这也是课件的灵魂所在。课件是课程导入及讲解过程中的有力助手,切不可过于依赖课件而忽视学生的感受。 心理学类论文: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摘要]艺术生在心理问题的呈现与普通大学生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为:适应困难化、学习浮躁化、交往矛盾化、认知片面化等。培育艺术生积极阳光心理是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构建艺术生积极心理教育体系,需要确立一个目标,以心理志愿者为抓手,扎实做好三项常规工作,努力实现四个促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艺术生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学,很多学者开展了关于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与和谐人格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就如何推进艺术类大学生(以下简称艺术生)积极心理学方面的成果还比较少,作为培养未来精神文化事业的专业人才的艺术院校——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州工艺美院)一直注重培养艺术生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也是艺术院校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更是我们艺术院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期望状态。 一、艺术生心理特点和心理趋向 与普通类大学生相比,艺术生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特点,例如追求独特与个性,不崇尚时髦与流行;单纯而直率,心理设防能力差、情绪反应强烈而不稳定;创造性强,随意性大;心理矛盾冲突严重,角色反差大等。由于这些特点,艺术生在心理问题的呈现上与普通大学生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一)适应困难化 艺术生由于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在群体中角色地位的变化、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奋斗目标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他们出现很多适应困难,例如感情无以寄托的孤独感、人际关系困扰、优势地位丧失的失落感、生活适应和自理能力差的困惑感、缺乏目标和追求的空虚感等。 (二)学习浮躁化 部分艺术生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仅凭兴趣学习、对基础知识的重视不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自学能力弱等原因,出现浮躁化倾向,例如盲目、急功近利、见异思迁、不求甚解。 (三)交往矛盾化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为独生子女群体,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完整的沟通方式,艺术生又崇尚独立、自主,使他们个人主义地关注自我,特别是随着网络资讯的发达,很多艺术生更多地在网络中寻找寄托。 (四)认知片面化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一般从小都有艺术特长,优越于他人的感觉伴随了他们多年,但到了大学之后,这种优势变得越来越少,一些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在自我认知和评价方面出现问题。 (五)情感随意化 2005年9月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来,大学生对待婚恋情感问题较以前明显开放、随意,而初尝爱情滋味的大学生比较容易迷失,部分学生分不清友谊与爱情,不能很好地把握男女同学交往的尺度。 (六)个性自我化 艺术生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强烈,容易养成从个人才能的发挥、个人利益的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他们崇尚艺术自由的同时也强调行为自由甚至落拓不羁,不易为周围环境接受。 (七)价值多元化 艺术生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社会背景、成长经历、专业特点等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其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倾向及发展规律。 (八)就业功利化 艺术生职业价值观感性、直接,个人本位突出。个人本位的职业观在自主择业时往往导致社会责任感相对减弱,需要引起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和加以引导。 二、积极心理学对艺术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一)培育艺术生积极阳光心理是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迫切需要 目前中国的经济正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创新型经济需要创新型人才支撑。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所艺术院校,苏州工艺美院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独立评判和创造精神的、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艺术设计人才,艺术生是未来社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培育他们和谐、健康、阳光的积极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育艺术生积极阳光心理是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 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高智力水平、较高文化水平和较强自尊心的群体,他们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年更高的抱负和追求,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而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艺术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艺术生敏感直率,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阅历和情感体验较浅,心理发展并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 (三)培育艺术生积极阳光心理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艺术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又往往和他们三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因此,要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教育,使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三、构建艺术生积极心理教育体系 积极心理学改变了过去把重点放在消极障碍、病态心理方面的探讨,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挖掘人类的潜力和优势。所以心理学不仅仅应该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也应该对优秀品质进行研究,心理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胡金波同志曾经指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阳光心理”,高校应该为大学生播撒“心理阳光”。尤其是针对艺术生这一既敏感又直率、心理设防能力差、接受暗示能力强的群体,更需要心理工作者在工作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则,提高服务艺术生心理的意识和能力,开启他们“心理阳光”之门。 (一)确立一个目标——全面塑造艺术生积极阳光的心理素质 阳光校园的基石是人人具有开放、健康、成熟的心态,实现我与自身、我与他人、我与自然、我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展示的是“人的价值实现”。艺术院校要结合艺术生的特点,在播撒“心理阳光”的过程中,贯彻“引导与咨询并重、实践与研究并举、成长与服务并进”原则,突出教育性,坚持积极心理健康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突出全体性,坚持普及阳光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突出全面性,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突出主体性,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全面塑造艺术生积极阳光的心理素质。 (二)以心理志愿者为抓手,以两个心理健康节为契机推进艺术生积极心理的发展 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和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都推进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系心理健康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有的还拓展到学生宿舍,形成了“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宿舍楼心理辅导站—楼层心理委员”三级工作网络体系。苏州工艺美院于2010年将班级心理委员、楼栋朋辈心理委员、心理协会三支心理骨干共同组建成苏州工艺美院心理志愿者队伍,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队伍立体体系,该体系以“自助、助人、互助”为宗旨服务广大同学。 苏州工艺美院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每学期都要依托心理志愿者开展“5.25”和“12.5”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5.25”(“我爱我”的谐音)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12.5”(“要爱我”的谐音)为心理健康活动周。苏州工艺美院在心理健康活动月期间曾经开展了心灵导航——新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我知我心——心理测量、心灵之约——咨询与约谈、心灵友聚——心理志愿者建设、心随师动——名师引航、心随影动——心理电影赏析、心灵之港——团体辅导、我演我心——校园心理剧、心随身动——户外拓展训练、心灵成长——知识竞赛、心的奉献——服务社会等十一项心理健康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进艺术生心理健康、锤炼艺术生心理品质、塑造艺术生健全人格、开发艺术生心理潜能、优化艺术生心理素质、实现艺术生自我价值。 (三)扎实做好三项常规工作 1.全面、深入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宣传包括静态和动态宣传,静态宣传有电子媒体宣传、各类文字宣传、教学和讲座,动态宣传主要指开展各类新生主题团辅活动,例如新生主题班会、主题活动、户外拓展等。通过宣传增进新生心理保健意识,提高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促进潜能开发,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一是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要求,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苏州工艺美院心理中心结合艺术生的专业特点和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制定了具有美院特色、操作性和实效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和体系。内容包括:关注心灵,阳光心理——心理健康概述;适应生活,乐活大学——心理适应;悦纳自我,完善自我——自我意识;健全人格,塑造人格——大学生人格;志存高远,快乐学习——学习心理;管理情绪,快乐生活——情绪管理;直面挫折,笑对人生——挫折承受;悦纳他人,和谐相处——大学生人际交往;把握情感,让爱成长——大学生爱情和性心理;厚积薄发,设计未来——择业就业心理。该体系强调施教者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浸润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主动转化状态。采用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三种课程表现形式,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二是开设“心理学与生活”“设计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选修课或专题讲座,采用参与式和体验式并举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心灵关爱,解决自身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三是通过平面文字、电子影像、以及广播电视等宣传形式将积极心理知识和理念向更多同学播撒。尤其是心理网站可以提高宣传效果,提高广大学生的兴趣。苏州工艺美院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开展网络宣传,“美院大学生阳光心理”网站成为主渠道,包括心闻快递、心灵成长、心灵驿站、心语心愿、心灵友聚等栏目以及心闻预报、访谈预约、新生专栏、毕业班专栏等几个移动专栏组成。版面清新自然、色彩明快,除了活动的预报和总结之外更多地吸纳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传播积极心理力量。 2.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访谈。一是坚持心理咨询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积极开展个体咨询服务和团体心理辅导。二是推进以学生心理发展和成长为目标的一系列集新颖性、操作性、灵活性、提高性于一体的户内户外心理拓展训练。三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探索苏州工艺美院关工委“关爱学生心灵”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例如苏州工艺美院为了发挥退休老教师的热量,从2010年开始,关工委每学期举办一系列的心理沙龙,曾经开展的“2012,你准备好了么”“把握情感,让爱成长”“如何拥有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收效良好,成为苏州工艺美院心理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 3.积极推进新生心理成长系列活动。活动包括发放心理宣传单、新生心理讲座、新生心理测评、班级心理团体活动等。在军训期间,苏州工艺美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给新生开设“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大学品质”专题讲座,从一个全新的健康观、两个目标、三个重要意义、谨防四类心理疾患、五个重要时期、六条重要指标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心理健康内容,对当代高校心理健康进行了全新的阐述,尤其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阳光的心理、积极的心态和创造的个性”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介绍。将新生心理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充分发挥学生心理档案的信息参考价值。军训结束后组织所有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测评、筛选、跟踪、反馈新生心理健康情况,做到指导科学得力、教育有的放矢,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四)努力实现四个促进——科研促特色、交流促提高、活动带辐射、爱心托阳光 在科研方面,促进积极心理与艺术设计相结合,致力于深入研究艺术生职业价值观、自我价值感、幸福感等课题的研究;在交流方面,积极加强调研、沟通与合作,走出校门,考察学习优秀高校的工作管理经验,积极推进高校之间的合作与提高,例如苏州工艺美院推进了苏州国际教育院心理工作者联席会和案例督导制度,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合作和发展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为国际教育园举办高质量、高水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作活动奠定了深厚基础;在活动方面,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开展以积极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把学生负面情绪和不恰当的自我认知、价值观等在活动中不断得到宣泄、弱化,自身优势、特长、潜能在体验中不断被开发、显现、成长;鼓励心理志愿者利用自己的心理知识和艺术技能优势,成为心理阳光使者,用充沛的热心、爱心、耐心,走进社区、走入灾区、走进特定人群,奉献爱心,传播阳光心理,用爱心托起一片心灵的阳光。 心理学类论文: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高职院校三类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高职教育迅猛发展,高职学生人数迅速增加,为我国建设人才强国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关注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三类学生群体的心理现状:贫困生心理、外省学生心理、及毕业生就业心理,尝试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探讨多种方式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三类学生群体;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高职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在高职教育质量日益彰显重要性的今天,有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从实践层面上讲,以往高职院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是关注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是局限在消极层面的个案心理问题的诊断和治疗。所以,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很多时候是后期性的,不能很好地被普及和宣传,具有局限性。上世纪末,由Seligma等人提倡的积极心理学倡导用积极的心态和眼光去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和方法,培养个体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等。由于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中的积极潜能,也符合我国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所以积极心理学在我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越来越受欢迎,大量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积极心理学主要在在三个层面上开展相关研究:一是主观层面,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强调人要愉悦地接纳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以及乐观地面对未来。二是个人层面,主要研究积极的人格品质,目的在于找到实现具备积极人格品质的途径。三是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积极的组织关系,目的是实现个体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从而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等。本文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分析了高职院校三类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1.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对于其他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弱势容易产生诸多方面的心理问题,据调查,贫困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比其他学生高出20%(陈淼2009)。2011年,笔者曾对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贫困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高职贫困生常常背负着家庭的重大望,对周围事物比较敏感,所以容易出现自尊与自卑的心理矛盾,乐于人际交往与自我封闭的心理矛盾,以及自强独立与依赖现实的心理矛盾(陶霞201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维理念。 1.1 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贫困,改善对贫困的消极体验 认识贫困的角度是区分真正贫困的分水岭,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对贫困的态度。真正贫困的学生认为贫困是自己成长的绊脚石,而那些自强自立,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贫困生,本质上已经不属于贫困生(赵青2012)。可见,观察角度影响人的心态变化,所以,给高职贫困生进行心理救助时,首先就是要引导他们接受贫困的现实,不逃避,不掩饰,其次引导他们积极地对待贫困。可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等活动让高职贫困生意识到贫困带给他们的另类财富,如感受父母的艰辛,感恩亲戚朋友和社会的帮助,欣赏自身简朴节约的美德等。 1.2 构建积极的帮扶贫困生的资助体系 作为学校和社会更应该提供积极的途径帮助高职贫困生摆脱贫困的消极体验。目前有两种常见的方式帮助高职贫困生解决贫困困扰,并顺利完成学业。一是鼓励贫困生直面贫困的事实,克服心理障碍,主动到相关政府部门打证明,申请国家助学金、免息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二是学校和社会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让高职贫困生积极行动,靠努力自己解决部分生活费和学杂费等问题,增强他们的责任和担当意识。 2.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外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外省学生年龄在20岁上下,情感体验敏感丰富,出门在外,心理情绪容易往消极的方向发展。2011年,笔者曾于对我院的外省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受测试的外省学生中,有12%的学生对目前的状态表示不满意,22%的学生表示因学业压力产生抑郁情绪,24%表示有人际关系压力(戴志刚2012)。所以,在对外省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救助时,应该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引导他们走出消极体验。 2.1 引导外省学生积极感受异地求学 高职院校应针对外省学生特殊的心理体验开展多角度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是高职院校应开展角色转换教育,引导学生从知识性学习到技能型学习的转变,变消极应付到积极自主学习。二是帮助外省大学生积极感受和适应新环境,不要用过去的环境审视当前的环境,不要因环境的不适应而产生消极情绪。三是引导外省学生开展积极地的人际交往,培养他们的平等和尊重、理解和宽容、真诚与互利合作等积极的人际交往的品质。 2.2 建设和谐包容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由表及里分为4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层,包括校园环境、教学场所等;二是行为文化层,包括日常教科研、课外活动等;三是制度文化层,包括校规校纪等;四是精神文化层,指学校的传统精神(徐亮2013)。美好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针对外省学生的心理体验高职院校应该建设和谐包容的校园文化。可在校园餐厅设立异地风味的窗口,感受学校对他们的尊重和重视;可带领外省学生参观城市规划馆,了解当地的经济建设,可以鼓励外省学生积极参加校外社会实践,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可开展“我的美丽家乡”等主题班会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 3.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健康教育 近几年,我国就经济发展需要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少于我国高校输出的毕业生人数,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笔者曾在2011年对我院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受调查的毕业生中,48%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65%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压力较大,在求职过程中,有34%的毕业生认为困扰自己的问题是专业不对口和专业面狭窄。大学生在就业阶段产生的心理问题,存在客观和主观两种因素,而眼高手低、综合能力较差,以及对自身能力没有正确的评价是形成就业心理问题的最常见的主观因素(闵琰2012)。开展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高职院校就业心理辅导,从积极地角度化解就业心理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1 培养毕业生积极地就业压力认知和应对策略 积极心理学主张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并积极地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开发自身的潜能,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就业压力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从中获取积极的意义,从就业压力本身和消极的情绪转移到如何应对压力,在积极的认识、积极的情绪引导下,采取积极的行动解决问题,可以提高高职毕业生自我选择和管理,提升自信、完善人格,最终带来择业的成功(刘燕2011)。 3.2 开展多层次的积极的就业指导 高职院校应多层次开展就业指导,用积极地态度和制度培养高职毕业生积极的就业心理。一、鼓励高职学生参加专业实践,使学生在与企业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岗位需求,认识自身的不足,完善自己的择业观。二是邀请成功人士来校做就业创业讲座,以积极地经验为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借鉴。三是设置就业辅导课程,强化就业辅导师资力量,并加强就业心理咨询,通过积极的干预,帮助高职毕业生保持积极乐观和进取豁达的心态,帮助他们挖掘潜能,提高和完善自我,赢得就业市场的青睐。四是不定期地邀请企业来校开展集中招聘活动,不间断地提供毕业信息 4.结束语 高职院校贫困生、外省学生、毕业生这三类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既有特性,又有相互交叉的地方,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指导高职院校上述三类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积极的力量和优秀的品质,可以激发他们的活力,消除消极的情绪体验,这对于整个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类论文:俄语教学中“隐形分类教学”模式内涵及其心理学依据探析 摘要:隐形分类教学模式是在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学人格分类的教学体系。该模式依托布鲁姆的知识分类目标,将俄语这一学科内部知识体系进行分类。其内涵为在教育教学规律指导下,基于学科内在逻辑体系和教育对象人格多样化所采取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俄语兴趣,提升学习内驱力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俄语教学;分类;隐形;教学模式 引言: 在对外语教学的研究中,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一系列外语教学模式,比如: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就把教学模式分为信息加工模式、个性化模式、合作教学模式和行为控制教学模式。在国内,有关教学模式的探讨及分类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类颇多。如,从教学活动的强度分为:注入式、启发式、问题式、范例式等;从教学意义的生成方式看,分为替代性、指导性和生成性教学模式。这些模式不同层次不同程度地应用在各种类型外语教学中,其在具体的教学中也发挥着相应的作用。在国内,俄语课堂教学自然也不断延续着这些教学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值得指出的是,这些教学模式的划分无疑在对相关理论的割裂,其划分的标准与依据在个别方面也有些牵强,在具体的实施运用和操作过程中也很难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国内各高校外语教学的语种本体纷繁,每个语种本身都具有其相对的特殊性,而时代的不断发展,也使外语教学的对象在生理和心理有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外语教学的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探讨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科内部的特殊性和教学对象的不断变化。针对于俄语教学这一特有的外语教学门类,本文从新的视角提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隐形分类教学。它是一种基于心理学理论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创设紧张活泼的俄语学习氛围,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俄语的内驱力。本文仅就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提出的心理学依据进行相关论述。 一、 隐形分类教学模式的内涵 隐形分类教学模式的提出不是简单地沿用分类概念界定的。它最初来源于俄语教学实践经验,通过观察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和研究俄语语言本身的特点,再从心理学视角探究其存在的理论依据。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被广大教师在认知上进行理解。 隐形,即将俄语中存在的各种繁难语法现象和知识结构体系进行隐形,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知识的构建和重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求取者,让学生在习得中操练言语,进而内化为语言的掌握,再通过语言知识的内化量和知识的层次性加强俄语言语的习得,从而使交际过程由“逃避”到“大胆尝试”,由“交际失误”逐渐过渡到恰当得体。“隐形”顾名思义在这种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学对象一般不能从理论层面解释教师的授课意图,在进行言语训练和知识获取时往往存有一定的“好奇”,而教师则是“隐形”的操纵者,是这种教学模式实施中的绝对头脑清晰者。如基础阶段俄语语法中的一个繁难项目主动形动词(действительное причастие)变化及用法的知识呈现中,教师可以预先给学生一些带有主动形动词的短语或者句子,如спящий мальчик, спящая красавица, спящий в постели мальчик, Мама смотрит спящего в постели мальчика.等。这些短语或者是句子的选取教师需要花费一些心思,既要是常见的且学生感兴趣的,而且呈现后要保证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能理解其意义和用法,接着进一步呈现相对复杂一些的短语和句子,反复这样训练以后,学生隐约觉得这是一类与动词有一样的词根且与动词支配关系一致的形容词。这就刺激去寻找这些词的来源,从而发现其与动词的真正关系。再通过类比归纳,发现并掌握形动词的词形变化及用法已不是难事。 分类,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将俄语学科内部体系进行知识分类及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学人格特征分类。关于知识分类的标准有多种,本文的学科内部体系知识分类采用布鲁姆(Bloom.B.S)《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最新界定的二维框架知识分类,包括从具体到抽象的四个类别,即事实、概念、程序和元认知。事实性知识是指掌握俄语这一学科或解决具体交际过程中出现问题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要素,具体指一些术语知识,语言交际、语料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者等等;概念性知识是指俄语这一学科中基本要素之间的联系,知识之间是如何组织的,如何发生内在联系的。具体指语言框架形成的理论的知识,语料中表达各元素组合情节的知识,它们通常都最具有概括、抽象、总结意义,对于描述、预测、说明或确定相关的事务具有一定的指向性;程序性知识是如何做事的知识,做事可以是简单的常规联系,也可以是对某一问题新颖的解答,通常指的是如何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恰当完成交际目的方法性知识。元认知知识是指关于一般的认知知识及自我认知的知识。具体包括策略知识、认知任务知识及自我认知知识。元认知知识对外语学习者发挥主动性有重要作用,学习者可以通过复述语料内容、重新组织和精加工进行监测和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学习者对这类知识的运用理解其认知活动的优势及不足。 教育对象的心理学人格特征分类。人格特征(trait)可以理解为特定的人格元素,通常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人的性格特征,它可以描述一个人的感觉、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具有相对的持久性和统合性。心理学界对于人格的分类也有不同的看法,近年来,被沿用最广的是人格的五种分类,即人格大五模型 (“Big Five” model)。此模型列出了五种普遍的人格特征,包括外向性(extraversion)、神经质性(neuroticism)、和善性(agreeableness)、严谨自律性(conscientiousness)和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这五种人格的特征分别表现为:外向性人格热情亲切、爱交朋友;神经质性人格焦虑、感情脆弱;和善性人格温厚、易信任他人;严谨自律性人格组织性和自律性强;开放性人格想象力丰富、有创意。 基于以上阐述,不难理解隐形分类教学的内涵。它具体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规律指导下,基于学科内在逻辑体系和教育对象人格多样化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俄语兴趣,提升学习内驱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二、 教学模式提出的心理学依据 (一)奥苏贝尔(D.P.Ausubel)的“三种内驱力说”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通过长期对学生的认知结构研究,提出了对现代俄语教学有重要影响意义的理论——学习动机的“三种内驱力说”。根据此理论,学生学习俄语的动机可大体归为三类:“认知内驱力”是学生出于对俄语语言及俄罗斯民族的好奇心而产生的认知需求,它是俄语学习者本人的内部学习动机。一般会随着俄语学习者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深对俄语及俄罗斯民族的认知欲望,但也有可能因为外界的压力过大而消减或消失。比如俄语知识的难度过大,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给予的过高期望等都可能让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力感,而导致认知内驱力减退或消失。而现代俄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内驱力。其实,每一位初接触俄语的人都有一种认知好奇心,与其说是“增强”,不如说是“保持”,多年的俄语教学实践证明,增强提高俄语学习者的认知内驱力在教学操作者很难实现,俄语教学工作者要做的是如何将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保持,而非使其消失。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习者的人格特征和知识属性,通过外部动机来拉动内部动机,这也就涉及奥苏贝尔提出的另外两种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及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指学习者为了赢得长辈和权威的赞许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要把学习搞好的需要,它不来自学习者自身也不来自外部社会,实际上它是成就动机的一种转换体。自我提升内驱力是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一定成绩从而胜任工作的一种需要。通过这些能赢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认可,是成就动机的另一种表现。通过对这两种内驱力的加强可以不断转化为学习者的内部动机。换句话说,这三种内驱力的任何一个得以持续或加强都有利于学习者成绩的提高。 俄语教师可根据授课对象的年龄、性格特征、已有知识基础实施隐形分类教学。就人格的五种普遍特征来说,具有外向性及开放性人格特征的学生,教师可多实施鼓励评价,让学习者感到一种独有的教师期待,通过增强其附属内驱力,保持或提升对俄语学习的兴趣。对于具有神经质特征的学习者,教师尤其要鼓励其多参与言语交际能力,不断尝试错误,接受挫折,每次试误后,教师给予的肯定评价尽量比前一次多,这样学习者学习自信心增强,抗挫折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对于具有严谨自律特征的学习者教师可通过给其布置相对较难的学习任务来提升自我提高内驱力,从而保持其学习俄语的积极性。 (二)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及核心是“习得”与“学得”的区分,以及习得与学得机制在第二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1。在学习俄语过程中“习得”强调自然的交际过程,是无意识过程,学习者通过反复模仿而达到用俄语交际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更注重言语传达的信息,而非语言的形式。“学得”则相反,学习者更注重语言的结构变化,而非自然的下意识过程。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因个体的差异会有所倾向。如,外向性、开放性人格特征的学生往往采取习得途径学习俄语,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选择自然的无意识的学习环境,通常乐意或主动寻找自然的语言环境,这样的学生相对来说更愿意与外籍教师或者留学生交流。而严谨自律及神经质特征的学习者往往采取“学得”的途径获取语言知识,他们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语法的变化及应用上,习惯追究语言变化形式的由来,交际过程中语言的表达是有意识的,在没有充分的准备下慎于与外籍教师或留学生交流。而具有和善性人格特质的学生在俄语学习过程中往往采取折中的方式,没有明显的那种途径占主导地位,这样的学习者可能习得和学得处理的相得益彰,也可能两种途径都处理的不好,既不愿主动参与言语交际,对语言形式的了解也一知半解。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实习隐形分类教学,鼓励开放性、外向性人格特征的学生参与言语实践的同时,还要引导其关注语言的变化形式,为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对于具有谨慎特质和神经质特质的学习者教师要不断鼓励其参与自然条件下的言语交流,为其创设更多的言语环境,如课堂上鼓励其与教师进行俄语交流,必要时可以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而对于具有和善性人格特质的学习者,如两种途径都运用的不好,教师应以一种途径入手,引导其提升学习内驱力。 (三)言语理解机制 交际性原则是俄语教学的重要原则。据此,听懂别人说的话或看懂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就成了其中重要的一环。也就是说言语理解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言语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它包含着复杂的心理过程。言语理解建立在所给语料和交际者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人们在参与交际活动时,总要对所给出的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然而信息加工需要利用一定的策略,言语理解也是如此,常应用各种策略,如语义策略、词汇策略和句法策略等。学习者由于自身性格特质和已有知识体验往往会采取不同策略完成言语理解。教师也要根据学习者的特征及知识的不同分类预设学习者的言语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的游刃有余。 人的言语理解不仅会表现在采取不同的策略上,还表现在对已给出信息的整合。只有当前输入的信息与记忆中储存的信息进行整合后,语料才能被理解,交际才能顺利完成,相反则难以实现。如在讲解及物动词интерсовать时给出这样的句子:Молодую женщину интересует современная музыка.如果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有这样的概念:及物动词与不带前置词的第四格搭配。于是,在看到不带前置词的第四格时便会与以前的知识整合并迅速从大脑中提取这样的信息:现代音乐使年轻女性感兴趣。如果学习者固有信息中储存的是интересоваться这个词,对于及物动词的概念了解不清,当出现此句子时,学习者便会产生一系列疑问:интересовать与интересоваться有什么不同,支配关系和意思上有何异同等等。学习者不同,已有的知识储备便会有所差异,要想让不同的学生理解给出的相同语料,就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教师若了解这一点便可对症下药。 人在言语理解的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语言传递的信息,而是根据已有的知识体验来主动发现或掌握言语意义,这常常要进行推理,通过推理可以了解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联系,促进言语理解。如在与学生训练接续句子的练习中出现这样的句型“Ничего не подлаешь…”2在看到这个句型后不可避免地要做出推论:(你)毫无办法,(你)不得不如何做(因为事情会如何如何)。很多同学都会接续“Ничего не подлаешь,здоровье не купишь.”(毫无办法,健康买不来)但也会有一些同学接续成类似这样的句型“Ничего не подлаешь, я выполню.”(意思是:你毫无办法,我来完成)。基于此,教师要根据知识的类型及学生对言语理解产生推理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结语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这样做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而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认知语法现象。有的教师迫于课堂教学的种种客观因素而懒于实施这样的教学模式,俄语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学科内在知识体系构建的前提下,实施隐形分类教学方能有的放矢驾驭课堂,实现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 本文主要针对该模式的内涵进行定义,对隐形分类教学模式从理论构建上进行阐述,并未对该模式的具体操作进行论证。在未来的研究中,笔者将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采取个案研究方法,论证隐形分类教学模式在俄语教学中的作用。 心理学类论文:运用现代心理学知识分类观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传统教育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着不足,现代认知主义及建构主义知识分类观恰恰弥补了其不足。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指导政治课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认知主义 建构主义 知识分类观 有效教学 一、传统教育心理学知识分类观的局限 传统教育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形:按反映的深度分,有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按其来源分,有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按学科知识分,有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历史知识等;按性质分,有知识和技能等。这种知识分类观是建立在对客体化形式的知识性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这自有其合理性,但对于教育和心理领域来说其意义却是有限的,其最致命的缺陷是:它无法正确解释和处理教学中的一些复杂现象。 二、认知主义及建构主义知识分类观的优势 认知主义心理学在知识观上,把人的认知过程假设为信息加工过程。基于此,他们将知识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它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第二类是程序性知识,主要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第三类是策略性知识,它用于解决如何高效地办事情的问题。认知主义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最大的贡献在于:它指出了我们传统教学从未把握的不同知识类型,并指出对不同知识应该应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为我们使用不同策略对不同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工具。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乔纳生等人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提出新知识类型划分标准,将知识划分三类: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精细结构领域的知识。建构主义知识分类观最大的贡献在于指出了不同类型知识的获得方式不同,为我们正确地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完成从“初级学习”向“高级学习”的飞跃,为指导学生以原有知识为基础,进行思维的综合或整合加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现代心理学知识分类观对中学政治教学的几点启示 1.重新审视教材,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 传统意义教学的知识目标可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而认知主义心理学将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并与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相联系,从而出现新的意义的建构;二是新建构的知识贮存于长时记忆中,而且会随时间延长而出现遗忘;三是意义的提取和运用。用这种观点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反复强调:知识是能力赖以存在的载体,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无法形成能力的。 在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最困难的一项任务。基础知识掌握得再熟练,一旦面对新情境、新角度、新材料,学生往往会茫然失措,无所适从。这部分教学目标大体应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目标。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也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掌握规则;第二,通过应用规则的变式练习,使规则的陈述性向程序性形式转化,实现从规则到技能的转化;第三,规则完全支配人的行为,技能达到相对自动化。为了实现对知识熟练运用的目标,我们主张:教学中应重视知识背景的呈现,克服离析性倾向,即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的知识过程应有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背景,在学生充分开动脑筋的情况下,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 总之,使用认知主义心理学知识分类观,重新审视教材,可以使教师重新设置教学目标,并区别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新审视学生,设置恰当的教学步骤,实施恰当的教学方式 传统意义的教学目标的三个层阶的划分只是提出教学达到的不同目标,而建构主义理论对这些不同目标的实现方式也做出了深入的研究,结构良好领域及其不良领域知识的分类观为我们如何进行教学提供了基本的前提及其基本的方法。在建构主义看来,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由于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对各种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教师就不能回避这些已有经验,而要善于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其新知识的生长点,善于正确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对结构良好领域知识,教学中通过练习、反馈,达到熟练化即可,这种学习叫初级学习。但是,大量知识则应属没有什么规则和确定性的知识,不能简单地套用有关公式和方法,需要针对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分析、比较、概括、综合方能解决,这仅通过练习是无法达到应有效果的。这就需要进行高级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区分结构良好领域或结构不良领域知识,重新审视学生,审视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倾听他们现在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就成为我们教学成功最重要的前提。 基于以上原因,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参与性策略,注重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教学的起点不应停留在一个新知识的介绍上,而是要创设一种基本的情境,在基本情境的展示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心理学类论文:从心理学的角度给飞行学生分类 【摘 要】目的:旨在说明心理学在飞行训练中具有实用价值。方法:调查初教及中教飞行学员中××人,按飞行时间分组(初教与中教)。通过EPQ调查问卷得出的N、E、P、L得分进行逐步判别分析。然后,采用心理干预对有问题倾向的学员进行训练。结果 通过EPQ量表分析,部分学员性格倾向可能对飞行训练安全造成影响,有必要采取心理干预。同时通过赏识教育的合理运用,可以提升飞行训练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艾森克人格问卷;心理干预 随着中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各个公司对于民航飞行员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作为目前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民航培训学校之一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来说自然是压力倍增。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校的飞行训练小时记录也在不断刷新。面对如此大量繁重的训练任务,如何保证飞行安全,提高教学质量、效率及飞行学员素质成为了民航飞行学院当前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飞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已经证明心理学在飞行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飞行经历谈谈我对心理学在飞行训练中的应用。 1.了解飞行学员的性格特征 掌握心理动向 及时作出训练调整 心理学,顾名思义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亦称“心理科学”。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对待飞行的态度以及飞行中容易产生的错误也不相同。每位飞行教员对于自己学员性格有充分的了解,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及效率,也有利于提高飞行的安全系数。艾森克人格测试卷可以较为准确的描述出被测试者的性格特征一种有效的人格测量工具,对分析人格的特质或结构具有重要作用(艾森克人格测试详见附录1),而《智力和学习能力倾向测试》与《多重能力倾向成套测试》则可以粗略的对飞行学员进行能力倾向评估。我们对初教和中教的56名飞行学进行了测试,年龄为21-24岁,男性,其中以21-22的人占大多数。中教23人,初教33人。依据飞行小时数进行分组,初教 表1 根据量表标准 (1)E量表:外向-内向,表示性格的内外倾向。 高分特征:人格外向,可能是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外露、冲动;喜欢参加人多热闹的聚会,好交际;开朗、活泼。 低分特征:人格内向,好静,离群,富于内省;除了亲密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冒险和冲动,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很少进攻,情绪比较稳定。 (2)N量表: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反映的是正常行为,并非指病症。 高分特征:可能常常焦虑、紧张、担忧、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情绪起伏较大,遇到刺激,易有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可能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 低分特征:倾向于情绪反应缓慢且较轻微。即使激起了情绪也很容易恢复平静,通常表现得比较稳重,性情温和,善于自我控制。 (3)P量表:精神质,也称倔强性,并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但如果某人表现出明显程度,则易发展成行为异常。 高分特征:可能孤独,倾向于独身,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缺乏同情心,感觉迟钝,对人抱有敌意,与他人不能友好相处,固执、倔强,喜欢寻衅,具有攻击性,且不顾危险。 低分特征:能与人相处,能较好地适应环境,态度温和,不粗暴,善解人意。 (4)L量表:测定被试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高分者,示有掩饰,也可能较成熟老练,它本身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 根据表1我们可以看出飞行学员中典型型的人群比例不在少数,我们也可以从中总结到以下对飞行容易产生消极影响的情绪。 2.量表高分值对飞行活动的影响 P量表分值偏高对飞行不利的表现在难以适应外部环境,感觉迟钝,在教学上可反应为接受能力较差,在飞行技术的学习上常有主见且较难改变,对人保持敌意从而导致团队合作不协调,固执且常考虑不周。而E量表分值偏高表现在情感易冲动,喜欢挑战及冒险,具体可表现为法规意识欠佳、天气条件欠佳下的危险进近等。N量表则表现可能常常焦虑、紧张、担忧、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情绪起伏较大,遇到刺激,易有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可能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遇到紧急情况下此类人往往反应较晚,处置能力较差,这是作为飞行员比较危险的情绪,初教的学员有15%可能存在这种表现。 3.针对典型性人格的人群的心理干预方法 根据EPQ量表分析我们看出问题倾向的人群是需要一定的心理干预的。常用的干预方式有:① 心理教育:采用集体上课的形式,有计划地集中安排讲授心理应激预防方法,每批问题倾向学员进行心理教育1~2次,每次3小时。②群体不同心理问题,设计团体心理咨询内容,分为开始、发展、成熟和结束4个阶段。干预期间,每周1次,每次2小时。③个别心理治疗:针对性与婚恋问题、人际纠纷等涉及个人隐私较多的就诊者,事故和疾病后康复疗养者及特别要求单独接受心理治疗者实施。每周1~2次,每次1小时。④对学员进行赏识教育避免加重心理负担。 4.未雨绸缪,培养、增强飞行学员的心理素质 飞行教员可以有预见性的“对症下药”,提前预防,出现问题时迅速解决。充分了解各学员的性格特点,对于提高学员机长训练的安全系数也是很有帮助的。良好的机组配合、严谨的驾驶作风、性格上和技术上的良性互补、合理的座舱梯度等都将是安全的重要保证。而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飞行教员对于自己学员性格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学员机组慎重而合理的搭配。 总的来说,将心理学全面应用到航空航天活动中早已成为航空航天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而对于我们,如果能够成功将心理科学利用到飞行的教学活动中,必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提升飞行安全和飞行质量以达到持续安全,延长安全周期,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的目标。 心理学类论文:用心理学分析广告类型\认知风格对体检客户品牌态度的影响 [摘要] 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是两种基本的广告诉求形式,根据诉求点的不同,广告可以分为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本文以80名体检客户为被试,以四则广告片为实验刺激,采用实验法和问卷法相结合的方式,试图探讨体检客户对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中产品的品牌态度差异,并进一步结合消费者本身的认知风格和产品因素加以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广告类型对被试品牌态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于理性广告,在情感广告中个体的品牌态度较高。2、场独立型个体和场依存个体对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的品牌态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广告类型; 认知风格; 品牌态度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体检已成为现代人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引领消费新时尚。而使体检客户认识健康体检产品、了解产品、最终选择购买,不仅是各健康体检中心关心的问题,也是许多学者所关心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善于理性分析的人通常喜欢有事实性信息线索的广告,例如介绍产品的性能、质量、安全特性等。而善于感性分析的人通常喜欢包含情感体验线索的广告,例如幽默、热情、恐惧等。广告形式、个体认知特征是否会影响个体的品牌态度,二者又是如何共同影响品牌态度的。基于以上的问题,本研究试图从广告类型、认知风格、二方面探讨其对品牌态度的影响。 1 研究设计与实验方法 1.1 被试 随机挑选体检客户80名参加预备实验,其中男性28名,女性52名。筛选出正式参加实验的被试46名。其中男性15名,女性31名。 1.2 测量工具与实验材料 1.2.1 测量工具 1.2.1.1 认知风格的测量 选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1998年12月修订的《镶嵌图形测验》作为测量工具。测验得分越低表示场依存性越强,分数越高表示场独立性越强。低于10分的被试为场依存者,得分高于14分的被试为场独立者。由此筛选出场独立型被试21名,场依存型被试25名。 1.2.1.2 广告类型的评定 本研究的广告将涉及“情感广告”和“理性广告”两个类型,并通过一个预备实验确定出作为实验材料的广告片是何种类型。评定方法是随机选取体检客户15名,先告诉被试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的定义,确保他们对不同的广告形式有一致的认识。预备实验中选取牙膏广告片4则。被试每观看一则广告片后,要求被试根据他们对广告片的理解进行评定,评定选项为偏理性广告、偏情感广告和不确定三个选项。最后挑选出绝大多数被试认为是偏理性和偏情感的广告片各一则。 1.2.2 仪器 多媒体计算机机房,台式电脑50台。 1.3 数据的处理 运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 数据分析与结果 2.1 广告类型和认知风格对品牌态度的影响 2.1.1 方差齐性检验 首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显示,F=1.259,p=0.301 0.05,差异不显著,方差齐性,可以进行下一步检验。 2.1.2 方差分析 表4-2 广告类型和认知风格对品牌态度的影响 将广告类型和认知风格作为自变量,被试的品牌态度作为因变量进行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如表4-2方差分析显示,广告类型的主效应显著,认知风格的主效应不显著,广告类型和认知风格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2.1.3 广告类型主效应分析 表4-3 广告类型的主效应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广告类型的主效应进行分析。方差齐性,p=0.533 0.05。分析结果如表4-3显示,相比理性广告,被试对情感广告中产品的品牌态度较高,并有显著差异。 2.2 广告类型对品牌态度的影响 2.2.1 方差齐性检验 首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显示,F=1.453,p=0.425 0.05,差异不显著,方差齐性可以进行下一步检验。 2.2.2 产品类型和广告类型的交互作用 表 4-5 产品类型和广告类型的交互作用 进一步分析产品类型和广告类型的交互作用对品牌态度的影响。结果如上表4-5显示,当产品为牙膏时,被试对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中相同产品的品牌态度在0.001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即在情感广告中,被试对牙膏的品牌态度显著高于在理性广告中对牙膏的品牌态度。当产品为手机时,被试对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中同一产品的品牌态度没有显著差异。 3 讨论 3.1 广告类型对品牌态度的影响 实验的结果显示不同广告类型对品牌态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于理性广告,被试在情感广告中形成的品牌态度的平均分较高。这与研究假设一相符合即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所引发的品牌态度存在显著的差异。同时也与Chan(1996)的研究结果相符合,在Chan的研究中,消费者对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的品牌态度在0.001水平上有显著差异,情感广告比理性广告更容易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 以往研究显示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对受众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是功能一致性和自我一致性。导致本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被试较多采用自我一致性这种加工过程。被试将自我形象与广告中产品使用者的形象相匹配,更多的关注产品的形象方面的特征,从而情感广告从形象方面的说服作用好于理性广告从功能方面的说服作用。因此,情感广告导致了比理性广告更好的品牌态度。 3.2 广告类型和认知风格对品牌态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广告类型和个体认知风格对被试的品牌态度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这与研究假设二不符合。假设二认为,广告类型和个体认知风格存在交互作用,场独立型被试更偏爱理性广告。场依存型被试更偏爱情感广告。出现此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影响品牌态度的因素最主要的是产品和广告、信息介入度等外在的因素,而个体本身的内在特征对品牌的影响不大。本实验的被试人数较少,实验效果不明显,这可能也是出现实验结果不显著的原因。 4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的结果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1)不同广告类型对被试品牌态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于理性广告,在情感广告中个体的品牌态度较高。(2)场独立型个体和场依存个体对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的品牌态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健康体检中心的广告宣传多注入情感因素,用情感影响顾客的消费选择。 心理学类论文:用心理学分析广告类型\认知风格对体检客户品牌态度的影响 [摘要] 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是两种基本的广告诉求形式,根据诉求点的不同,广告可以分为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本文以80名体检客户为被试,以四则广告片为实验刺激,采用实验法和问卷法相结合的方式,试图探讨体检客户对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中产品的品牌态度差异,并进一步结合消费者本身的认知风格和产品因素加以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广告类型对被试品牌态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于理性广告,在情感广告中个体的品牌态度较高。2、场独立型个体和场依存个体对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的品牌态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广告类型; 认知风格; 品牌态度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体检已成为现代人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引领消费新时尚。而使体检客户认识健康体检产品、了解产品、最终选择购买,不仅是各健康体检中心关心的问题,也是许多学者所关心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善于理性分析的人通常喜欢有事实性信息线索的广告,例如介绍产品的性能、质量、安全特性等。而善于感性分析的人通常喜欢包含情感体验线索的广告,例如幽默、热情、恐惧等。广告形式、个体认知特征是否会影响个体的品牌态度,二者又是如何共同影响品牌态度的。基于以上的问题,本研究试图从广告类型、认知风格、二方面探讨其对品牌态度的影响。 1 研究设计与实验方法 1.1 被试 随机挑选体检客户80名参加预备实验,其中男性28名,女性52名。筛选出正式参加实验的被试46名。其中男性15名,女性31名。 1.2 测量工具与实验材料 1.2.1 测量工具 1.2.1.1 认知风格的测量 选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1998年12月修订的《镶嵌图形测验》作为测量工具。测验得分越低表示场依存性越强,分数越高表示场独立性越强。低于10分的被试为场依存者,得分高于14分的被试为场独立者。由此筛选出场独立型被试21名,场依存型被试25名。 1.2.1.2 广告类型的评定 本研究的广告将涉及“情感广告”和“理性广告”两个类型,并通过一个预备实验确定出作为实验材料的广告片是何种类型。评定方法是随机选取体检客户15名,先告诉被试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的定义,确保他们对不同的广告形式有一致的认识。预备实验中选取牙膏广告片4则。被试每观看一则广告片后,要求被试根据他们对广告片的理解进行评定,评定选项为偏理性广告、偏情感广告和不确定三个选项。最后挑选出绝大多数被试认为是偏理性和偏情感的广告片各一则。 1.2.2 仪器 多媒体计算机机房,台式电脑50台。 1.3 数据的处理 运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 数据分析与结果 2.1 广告类型和认知风格对品牌态度的影响 2.1.1 方差齐性检验 首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显示,F=1.259,p=0.301 0.05,差异不显著,方差齐性,可以进行下一步检验。 2.1.2 方差分析 表4-2 广告类型和认知风格对品牌态度的影响 将广告类型和认知风格作为自变量,被试的品牌态度作为因变量进行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如表4-2方差分析显示,广告类型的主效应显著,认知风格的主效应不显著,广告类型和认知风格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2.1.3 广告类型主效应分析 表4-3 广告类型的主效应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广告类型的主效应进行分析。方差齐性,p=0.533 0.05。分析结果如表4-3显示,相比理性广告,被试对情感广告中产品的品牌态度较高,并有显著差异。 2.2 广告类型对品牌态度的影响 2.2.1 方差齐性检验 首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显示,F=1.453,p=0.425 0.05,差异不显著,方差齐性可以进行下一步检验。 2.2.2 产品类型和广告类型的交互作用 表 4-5 产品类型和广告类型的交互作用 进一步分析产品类型和广告类型的交互作用对品牌态度的影响。结果如上表4-5显示,当产品为牙膏时,被试对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中相同产品的品牌态度在0.001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即在情感广告中,被试对牙膏的品牌态度显著高于在理性广告中对牙膏的品牌态度。当产品为手机时,被试对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中同一产品的品牌态度没有显著差异。 3 讨论 3.1 广告类型对品牌态度的影响 实验的结果显示不同广告类型对品牌态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于理性广告,被试在情感广告中形成的品牌态度的平均分较高。这与研究假设一相符合即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所引发的品牌态度存在显著的差异。同时也与Chan(1996)的研究结果相符合,在Chan的研究中,消费者对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的品牌态度在0.001水平上有显著差异,情感广告比理性广告更容易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 以往研究显示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对受众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是功能一致性和自我一致性。导致本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被试较多采用自我一致性这种加工过程。被试将自我形象与广告中产品使用者的形象相匹配,更多的关注产品的形象方面的特征,从而情感广告从形象方面的说服作用好于理性广告从功能方面的说服作用。因此,情感广告导致了比理性广告更好的品牌态度。 3.2 广告类型和认知风格对品牌态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广告类型和个体认知风格对被试的品牌态度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这与研究假设二不符合。假设二认为,广告类型和个体认知风格存在交互作用,场独立型被试更偏爱理性广告。场依存型被试更偏爱情感广告。出现此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影响品牌态度的因素最主要的是产品和广告、信息介入度等外在的因素,而个体本身的内在特征对品牌的影响不大。本实验的被试人数较少,实验效果不明显,这可能也是出现实验结果不显著的原因。 4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的结果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1)不同广告类型对被试品牌态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于理性广告,在情感广告中个体的品牌态度较高。(2)场独立型个体和场依存个体对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的品牌态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健康体检中心的广告宣传多注入情感因素,用情感影响顾客的消费选择。 心理学类论文:对师范院校艺术类学生心理学学习状况的访谈 摘要: 为有效地进行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本文作者对师范院校艺术类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收集了他们在心理学学习中的信息并进行了定性分析,整理出了艺术师范生心理学学习特点。 关键词: 师范院校艺术类学生心理学学习情况访谈 1.问题提出 公共课心理学是师范院校的必修课程,直接关系到学生教育理论素养、职业素质的培养和专业教学技能的训练。但目前,对于艺术类学生而言,传统的心理学教学效果很差,教师不愿意上学生不愿意学。进行心理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那么,艺术类学生的心理学学习状况如何,有什么特殊的学习需要等问题值得调查,这将为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提供客观依据。 2.研究过程 2.1访谈对象的选定。 从邢台学院06、07美术系、音乐系师范学生中随机选取20名同学作为访谈对象,其中大二学生10名,大三学生10名;美术系学生10名,音乐系学生10名。 2.2研究方法。 访谈法。 2.3研究步骤。 2.3.1准备阶段 拟定访谈提纲,内容涉及: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结果、教师印象等。 2.3.2实施阶段 个别访谈。通过访谈,获取艺术类学生学习心理学情况的原始资料。 2.3.3整理阶段 对原始资料加以整理总结,进行定性分析。 3.结论 3.1艺术类学生对心理学课程本身不感兴趣。课堂之外很少关注心理学知识。 3.2艺术类学生重专业课,轻文化课。对心理学课程学习很不重视。 3.3艺术类学生反映教材内容枯燥乏味,所学的内容与自己的专业学习没有联系,对于该学科的学习目的也并不明确。他们平常关注的是带有趣味的心理测试、游戏等。他们希望将艺术专业学习的相关知识穿插到心理学教学过程中。 3.4艺术类学生普遍反对单调的讲授式教学,更倾向于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学方式。 3.5艺术类学生追求考试简单化,期望教师注重平时学习的过程,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 3.6大多数的艺术类学生认为心理学课的任教教师还比较认真。 4.讨论 4.1艺术类学生学习的特点。 调查发现,艺术类学生追求独特与个性,创造性强却自由散漫,无视纪律,学习的随意性强等。同时艺术类专业教学是单元制,没有固定教材。这些决定了他们普遍关注专业课,而忽视公共课程的学习。 从心理学教材、教学、教师看,在很多方面没有考虑到这个特殊群体的学习需求。教学理论性太强,和专业联系很少,方法又单一,加上自身文化底子薄,学生当然听不进去。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又少,造成教师只管讲,学生不怎么听。 4.2对心理学课程价值的看法的个体差异。 调查发现,艺术类学生对心理学价值的看法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一些学生认为心理学的学习对自己完全没用,而另一些学生则认为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可以给自己带来益处。如美术系一名大二的学生表示,心理学的学习使他作画时心态更平静。音乐系一女生也认为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她增强了唱歌的勇气与自信心。但更多的学生则持消极的态度,认为心理学对于学习、生活都没有帮助。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大部分艺术类的学生对心理学知识浅尝辄止,一知半解,不重视心理学课程的学习。 5.建议 5.1对艺术类学生的心理学教学,要精选教材和教师。 一方面,心理学教材应避免选用纯理论的学术性教材。另一方面,任课教师要有一定的艺术知识,要开朗、热情、宽容,有沟通能力。 5.2转变对艺术类学生的偏见,满足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特殊需要。 教师要从心里接受艺术类学生,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一改以往“发愁给艺术类学生上课”的旧观念。同时对讲课内容要筛选、精选,尽可能与艺术专业学习相联系,尽量贴近艺术类学生的学习需要,关注实践性和示范性。 5.3灵活运用各种授课方式。 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的制作上追求图、文、声、像结合;可采用课堂讨论开启艺术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组织学生观看基础教育中艺术类课堂教学录像;可设置教学、生活案例让学生分析,寻求解决应对方案,在实际活动中传递心理学知识。 5.4课程评价应侧重过程性评价。 在课程评价方面,结合艺术类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可以以学生平时实际学习表现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弱化考试成绩在学生个体评价中所占的比例。 5.5学生自身的因素。 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肯定心理学学习的价值,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学生课后要多读一些心理学读物,丰富自己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 心理学类论文:“心”风采:探寻心理学类专业 2010年4月14日和8月7日分别突发的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对于经历了灾难的人们来讲,这两次灾难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应激创伤。灾难发生后不久,心理专家纷纷奔赴灾区。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各大媒体也不断介绍心理援助知识和心理援助工作进展情况。有专家表示,灾后重建,不仅仅是大楼的重盖、街道的再修,受灾同胞的心灵同样也需要抚慰,灾区急需一批专业素质良好的心理干预专家和相关人员,这也让我们不由得把目光聚焦到心理学类专业上来。 家族 心理学类专业包括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个专业。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是现代教育科学家族中的重要成员,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心理需求,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这两朵在时代的召唤下孕育而生的“姐妹花”,成为了教育科学家族里的“新宠”。虽然它们是“一奶同胞”,但还是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有着各自的专业特色。 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者的基础学科相差不多,理论基础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心理学专业比较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研究和掌握。以及一些基本实验和心理测验等基本能力的培养。它主要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心理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心理学则包罗万象,囊括心理科学的应用方面,包括心理咨询、工业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方向。也就是说,它侧重于基本知识和理论在研究中的应用,比较关注科研人员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它主要培养的是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因为都是一个家族的成员,而且是一对“孪生姐妹”,为此它们在许多方面自然大同小异。它们的共同点都是要学习相应的基础理论学科,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等。投奔它们的同学都必须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等。 此外,投奔心理学专业的同学还要学习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科学,以及基本实验技能等辅助学科,以适应将来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相对于心理学,投奔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同学还要学习社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 伴随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发展,它们又共同催生了教育科学上的两个新秀――特殊教育专业、运动心理学专业。 特殊教育专业作为后起之秀,有着很强的生命力,特别是汶川大地震中在对受伤儿童进行的心理干预和治疗的工作中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特殊教育专业的同学主要学习心理和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实际教学工作并能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它主要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运动心理学也是一门很有意思的专业,它是传统心理学科的一个分支,但又具有鲜明的体育特色。众所周知,国际重大赛事的比赛比的不仅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实战经验,更大程度上是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较量。很多技术水平很高的运动员往往因为心理素质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原有水平的发挥而与冠军失之交臂。运动心理学专业的办学目标正是要培养系统掌握心理学和体育运动基本理论,具备比较扎实的应用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有熟练的应用运动心理学专门技能,能在体育、教育、文化、卫生等机构和部门从事教学、咨询和技术开发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希望 心理学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学科。心理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心理学人才的需求量自然也不断增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各个角落如车站、酒店、宾馆等,甚至人们使用的每一件东西,都在寻求更加人性化的设计和管理,这些都需要心理学家的介入和参与。 心理学是一门朝阳学科,它虽然比较抽象,但应用性很强,可以同很多的专业、行业相结合,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渠道相当广阔。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既可以选择到高校心理学系和教育系担任老师、辅导员,或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也可以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市场调研等工作。另外还可以到医院和诊所工作,同时也可以考公务员或到中小学从事心理教学工作。 心理学知识日益渗透到各行各业,如公司企业、教育系统、服务行业、医疗机构。现在很多大公司、学校、机构,都需要心理学人才。我国心理学专业的发展起点低,在理论、技术、方法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上,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优秀的心理专业人员比较匮乏,每百万人口中心理学家尚不足两人;而在美国,每1500人中就有一名心理学家。当前,中国的心理学界经历着变革,西方的心理学思想和东方的哲学思想在近些年发生着碰撞,给中国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这将为优秀的心理学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心理学专业前景大好,作为她的“孪生妹妹”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也不逊色。据权威专家分析,今后对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人才,尤其是偏向于理工科专业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需求量会大幅度增加。而就目前全国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情况看,由于每年的毕业生少,如全国能够培养工业应用心理学本科学生的大学仅浙江大学一所,剔除升入硕士阶段学习的毕业生外,该校每年毕业本科生仅10余人,因此就业前景良好。 毕业生在择业时,不少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往往认为自己的就业面比较窄。实际上,他们的就业领域很广,就业领域主要有:进入大中专院校、社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到企业、医院、司法部门从事商业心理、市场预测、心理治疗、犯罪心理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进入各级企事业单位从事人事选拔、培训、考核和激励体系设计等工作;进入高校领域进行应用心理方面的研究;也可以入伍进部队,近些年来,基层连队、武警部队从地方大学招收具有心理学背景的大学生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军人心理辅导工作等,这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新途径。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进部队从事战士心理辅导或做思想政治工作,比较容易出成绩,而且待遇也较高。另外,还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创建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培训机构、社会调查专门机构等等。 天地 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专业在本科层次的院校均有开设,但这两朵姐妹花生长的疆土主要在师范院校和一些实力强的综合院校。 在一批本科院校中,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的基础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浙江大学的应用心理学,它们的实力都是有目共睹,在全国名列前茅。 南开大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属于南开大学的一个新兴专业,其社会心理学实验室为全国第一家,拥有独立的教学实验室设备,主要以社会心理学和健康保持心理学为特色,学生实践机会丰富。 中山大学在杨中芳教授的带领下,社会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发展迅速。 当然,中科院心理所是不可遗漏的,他们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走在全国理论前沿。 陕西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学系是教育部在西北地区成立最早且唯一一所培养心理学专门人才的教育科研基地,在空间认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研究风格。 武汉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主要从竞技运动心理和大众锻炼健康心理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将心理学的原理和竞技体育、大众健身锻炼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应用心理学的特色。 另外还有一些省属重点院校,他们的师资力量、科研设备和科研水平都很不错,像湖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等。 二批本科院校中开设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也有很多。山东农业大学、河南大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都很有特色,都下设了应用心理学研究所与认知和发展心理研究所。 河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为此都设有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点。 四川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均有基础心理学和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硕士点,以及基础心理学博士点,并拥有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此外,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江西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漳州师范学院、江苏盐城师范学院的心理学都很有发展潜力。 三批本科院校和一批本科院校可以纵向剖析。分数偏低的同学可以把眼光定格到三本院校中心理学不错的院校,如浙江大学行知学院、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长春大学光华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等。 其实,各院校的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各有特色,不论是一本还是二本,抑或是三本,同学们都能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得到一定的实践机会。如果有同学想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也可以考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博士生,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南开大学都是很好的硕士研究生报考方向。
绿色化工论文:绿色化工信念推进化工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世界各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在不断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客观上也加剧了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负面效应。一些著名的环境事件多与化学工业有关,诸如臭氧层空洞、白色污染、酸雨和水体富营养化,如2007年太湖蓝藻大面积暴发事件、2008年青岛浒苔暴发等。由于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问题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成为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由此也催生了绿色化工的快速发展。 绿色化工指的是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从工艺源头上就运用环保的理念,推行源消减、进行生产过程的优化集成,废物再利用与资源化,从而降低了成本与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毒性,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绿色化工的兴起,使化学工业环境污染的治理,由先污染后治理转向从源头上根治环境污染。 目前,绿色化工已被全球列为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是解决资源、能源紧缺、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和保证国家与民众安全的核心基础科学与技术。绿色化工和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将向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化学与材料、生命、信息、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结合将开辟新的发展方向,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改善提供多种途径。采用无毒、无害原料和溶剂,高选择性化学反应,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绿色化学过程将得到普遍关注。 未来几年,我国资源、能源消耗将呈持续增长趋势,面临的环保压力也将越来越大,完成节能减排的任务也更加艰巨。因此要积极引进、推动绿色化工的建设,通过环保、绿色化学工艺过程的开发,使化工行业生产从原料到产品的整个过程实现绿色化。如用无毒无害的原料代替剧毒的光气和氢氰酸等制备中间体,以无毒无害的溶剂代替挥发性有机溶剂等。 据了解,在太湖蓝藻暴发事件后,常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开展环保专项治理活动。对全区范围内排水工业企业,集中式污水处理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物排放量及去向以及企业立项。建设、三同时等执行情况按照方案进行全面调查。对进入化工园区的企业,严格执行区域环评要求,同时鼓励经济效益和产业发展前景好、管理规范、污染轻的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升化工园区的产业层次,较好地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 绿色化工不仅使化工行业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而且还通过绿色化学品以及绿色化学工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推动其他行业实现绿色生产。因此说,绿色化工已成为节能减排的助推器。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崇绿色化工的理念。在法国,“绿色化工”增长势头强劲,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全新思路。随着“绿色化工”的迅速升温,未来这一新兴产业创造的财富很可能超过农产品本身,仅生物能源一项就将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绿色化工的出现,为我国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绿色化工技术和科技产品的逐渐完善,将通过“变废为宝”做到“清洁生产”,资源利用“一体化”,使新兴化工工业园区实现循环经济。 绿色化工论文:化工中的绿色工程 摘要: 化学化工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纤维材料的发明,给我们带来了衣着服饰的革命,突破了原有的棉、麻、毛等材料的局限;新的可替代能源的发明,给日益严峻的煤炭、石油等天然原料短缺的趋势提供了缓和压力的空间。在化学化工科技发展带来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负面效应也随之产生,那就是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废弃物污染情况的加剧。因此,绿色科技的运用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就化学工程中的绿色科技的运用给出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 化学工程;绿色科技;环境保护;绿色化学 1 绿色科技促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我们所谓的温室气体,主要指的就是二氧化碳。无论是以往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还是现阶段科技含量高,日趋现代化、国际化的社会化大生产,这些工厂每年要向大气排放数万甚至数十万吨的二氧化碳[1]。这些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成为了造成全球性的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而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出台之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造成这一现象的那些工厂却不用为温室效应负担任何一点费用。 现在这一状况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许多化工企业正积极的开发和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来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甚至有一些企业将二氧化碳作为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原材料来使用。例如,有的化工企业将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作为一种原材料来生产尿素。仅这一种工艺,就可以使该企业的每年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减少数十万吨。 2 海水淡化工程的预处理过程中运用绿色科技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能离开水,水对于每个人的生命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言是绝对不能缺少的,资源。而这种重要的资源,又具有这有限性、不可再生性等特点。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淡水的危机成为了世界性的环境难题。而我们中国,又是世界上最缺乏淡水资源的国家之一。因此,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就成了缓解我国淡水资源匮乏现状的一种有效的途径[2]。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海水淡化所必须的成本也在逐渐的趋于大众化,使这一技术不再是那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才使用的起得奢侈的技术。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引进并采用了这一技术。 海水淡化技术指的就是一种利用物理上的或者化学上的方法将海水里面的盐和水进行分离的技术。在进行海水淡化技术的预处理进程中,任何影响环境状况的不良影响都没有产生。并且在获取海水资源的过程中,并没有继续对生态环境构成伤害。我们的党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就是指要在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可以继续发展的环境状况。因此,将绿色的化学工艺[3]运用于海水淡化的过程中的这一举措至关重要。因此,将绿色的科学理念与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联系在一起,便成为了现代世界化的化工生产中的主要方向之一。在海水淡化构成的预处理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氢氧化镁,成为了环保领域新的宠儿,这种物质具有成本低廉,工艺简单、不产生二次污染,处理效果良好的特点,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3 绿色化学技术在我国传统香精香料工业中的应用 在日常化学产品的生产中,香精香料是不可缺少的添加剂之一。我国的香精香料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加深,及全球性经济萧条的状况逐渐加剧,我国的香精香料出口产业收到了很大的打击,产品订单大幅度减少。 在深入地调查我国香精香料产品出口订单锐减现象的原因之后,不难发现,产品中有害杂质含量超标,是其真正并且主要的原因。造成有害杂质含量超标的原因则在于生产工艺方面的缺陷[4]。例如提取原料的成分在产品中有残留以及包装材料的使用不当等原因。其中,提取原料的成分在产品中的残留的问题,可以通过研究和开发新的提取技术来改变。包装材料使用不当的问题,则应通过加强企业和工厂的监管力度,督促生产商家和企业反复试验,选取符合有害杂质含量标准的外包装物等方法来改善。还要牢牢掌握我国香精香料产品的优势方面,不断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才能够满足生产出高质量、低能耗的香精香料产品的要求。 4 绿色化学使可持续发展战略任务逐步向前推进 传统的化工生产,给我们的生活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物质基础和能源。其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步的工程中所做的贡献是不不忽略的。但是呢,又由于化工产品生产的原材料和生产过后的残余物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又造成了很多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生态平衡的失调。这样,就又阻碍了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新世纪,面对严峻的环境污染所提出的挑战,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道路的选择[5],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的国策。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化学工业,在这一基本国策的指导之下,最行之有效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法便是绿色化学的开发和利用[6]。绿色化学,不单单是指那些对环境产生的有害影响小甚至没有有害影响的化学生产过程,更重要的是包括那些行之有效的且作用明显的价格平民化的化学化工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绿色化学的生产过程只产生非常少量的废物处理,或者不产生废物处理。其最主要的特点便是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充分利用资源,使原材料转化为产品,尽量不产生污染。有利于化学化工产业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道路的切实执行。 绿色化工论文:绿色化工机械制造的发展 一、化工机械使用过程中的环保措施。 (1)针对化工机械回收环节的合理性设计。绿色化工机械的设计理念重点在于“绿色”,在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体现“节俭”,即节俭资源和能源,合理设计机械回收部分,实现环保目标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就目前我国大部分化工机械而言,手工分解依然为主流,虽然回收率较为客观,但是环保效果却不尽人意。DFR即化工机械回收设计是指在化工机械的设计过程中将机械零部件以及材料的回收纳入到考量范围内,尽量选取回收价值高、处理方式简易的环保材料,以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从而达到环保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还应注重对外国先进科技手段的引进,以创造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求和环境保护标准的现代设计方式。 (2)面向化工机械拆卸环节的设计。DFD即化工机械拆卸设计是指在化工机械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机械的拆卸性能,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提高机械的可拆卸性,这其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原则:一是在充分满足化工机械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秉承“预测”原则,即在化工机械的设计过程中尽量简化装卸设计,从而减少未来机械的拆卸步骤,为将来的零部件回收奠定良好的设计基础;二是化工机械的材料选取上尽量减少使用种类,使用兼容性能好的材料;三是坚持化工机械设计的统一性原则,即尽量规则化、标准化、通用化结构和功能相近的机械零部件,这样减少拆卸使用工具种类和数量的同时便于机械零部件的循环利用;四是绿色化工机械的设计应在坚持拆卸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依据使用和操作功能的不同而进行具体设计。 (3)必要的化工机械使用寿命评价。所谓的化工机械使用寿命评价在此主要是就其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而提出的,与此同时它也是绿色化工机械设计分析和评价的主要措施。化工机械使用寿命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环保材料的选用、化工产品所涉及到的回收设计、可装卸设计、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以及资源优化处理等绿色设计;另一方面是指在化工机械的可使用生命周期过程中使得技术、经济以及环境实现最优化。由此可见,对化工机械进行必要的使用寿命评价就绿色化工机械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而言是必然的、是不可或缺的。 二、化工机械自身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环保措施。 1.将“绿色”灌输到生产制造过程中。此处所指的“绿色”主要包括两个深层次的含义即环保和节省。环保是指在绿色化工机械的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运输、回收等环节降低对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节省即为节约、节俭的意思,是指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改造整个生产制造工艺流程,进而达到低消耗、高产出的目的。就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而言,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厉行节俭,无疑是实现企业和环境双赢的重要举措。 2.注重先进科技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应用。当前化工机械所应用到的先进技术手段主要分为四种,即:一是数字化。数字化主要是指在化工机械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将繁杂多变的信息转化成可度量的数字、数据予以记载,继而通过计算机进行精准的计算和控制,从而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能源消耗。二是自动化。自动化是指通过化工机械的自主运行,较少人工操作,节省人力资源,使得整个生产制造过程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自动补偿等。以不影响产品质量为前提,完善操作环境,通过先进生产工艺以及管理体制的应用,促进绿色化工机械产业的再发展。三是集成化。集成化不仅包括技术集成,还包括管理集成。融合各先进技术手段的优点,从管理以及技术方面双管齐下,创建一种符合现代制造标准,节省高效的生产模式。四是网络化。信息网络化是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的必然趋势。通过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汲取当前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制造、管理、工艺等方面的技术,并结合自身的生产制造特点,形成一种新型的现代生产制造流程,从而实现绿色制造。 3.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再循环利用体系。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一方面改善了化工机械生产制造的环境,另一方面循环使用,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能源,对促进绿色化工机械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充分做好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环保工作的同时还应注意化工生产后所产生的废弃物再利用。对“三废”的开发和利用予以应有的重视,高效回收,重复使用,以尽量规避其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以及经济等方面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4.实现绿色包装。绿色包装是实现绿色化工机械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要因素,在此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设计符合环保标准的绿色包装,优化包装结构;二是在包装材料的选取上,选用污染小、无毒无害的材质,减少材料浪费;三是包装废弃物应易回收再利用或易于自行降解,对环境无污染;四是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人身健康等产生不良影响。 5.注重提升化工机械工业的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现代经济社会对企业的必然要求。注重提升化工机械工业的创新能力,就要求企业时刻保持自身化工机械设计技术、生产制造技术、包装技术的先进性,以此为基础,实现自身的知识创新以及技术创新。与此同时,企业还应注重紧随国家政策制度,以坚强的决心和勇气,完成自身的创新、转变,从而为绿色化工机械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奠定扎实的企业基础。 作者:韦凯单位: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 绿色化工论文:环保管理与化工企业绿色发展 1坚持绿色化工企业的发展目标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化工企业必须增强绿色发展的意识,充分认识和理解绿色发展的真正意识和基本内涵,并积极进行落实。作为企业,首先要积极学习国家关系化工企业节能减排和发展的基本政策法规,树立正确的绿色环保和人文主义发展意识,将绿色发展和环保管理作为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目标;其次要加强技术革新,积极引入更多先进的节能减排设备,为绿色发展创造条件。同时还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环保管理制度和体系,从多方面入手规范企业的绿色发展。以下也将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环保管理体系 2.1建立企业环境治理机构,实行三级系统控制。完善的环境治理机构是实施环保管理的重要保障。一级控制是要成立专门的环境保护委员会,主要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对企业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于整体的环保管理工作进行管控;二级控制是基于委员会基础上设立环保安全部,主要负责基本的企业宣传工作以及环境治理和监测;三级控制在每一个基础性企业单位中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人员,主要负责监督企业单位的环保实施情况,协同好企业单位的基本环保管理工作,并确保一些最新的环保政策法规能够宣传到位并落实好。2.2注重环境污染风险防控。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环境污染后也会带来众多的影响和破坏性,因此要能够对环境污染的风险所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在认知和关注评析风险的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评定和分析,进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整改措施。同时针对于重大环境影响因素或者是危险源的风险分析,应该启动紧急的风险预案和防控,既可以有效的保护环境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风险分析和预测将作为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2.3建立企业环境动态管理制度。作为化工企业应该将绿色发展作为自己新的发展目标,并能够建立完善的动态管理制度。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检查和监测,积极落实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相关的政策法规。作为企业管理委员会也应该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做好基本的环境监测和检测工作,定时定点对于企业进行各项指标的监测和管控,对于违反指标规定的单位要进行曝光处理并进行整改,保证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3建立全面的环保管理考核评价和激励管理体系 考核和评价是规范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完善的环保管理考核评价和激励管理体系是加强环保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通过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可以对于企业的各项环境指标、设备的能耗、废弃物的排放量、污染事故的责任方等等进行综合评判,同时根据这些内容进行评分考核并作为最终企业考核的重要依据。节能减排的指标应和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符合,通过层层考核和评估每年要对一些为环保管理做出突出贡献的化工企业进行奖励和表扬,而对于不符合各项指标的企业要予以整改和批评。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为环保管理创造更和谐的环境氛围。 4加强科技创新,为化工企业的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将成为化工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应该把技术进步放在突出位置,加大经济投入和研发投入,发挥传科技具备的基础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优势。大力发展环保技术、清洁技术,开发应用投资省、消耗低、污染小、效益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降低减少原材料能源消耗,实现污染物质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其措施:要能够抢占国际、国内技术创新制高点.开发环保工艺、研制环保产品。结合市场新产品开发、技术成果产业化竞争要求,企业每年用于技术进步的投入加大,开发了一大批既有利于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又有利于企业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 5结语 在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环境友好型企业也应该是绿色化工企业发展的目标,绿色发展要求化工企业要全棉实施和落实环保管理,落实好节能减排相关的法律法规,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应该确立化工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将环保管理措施进行推广和落实。绿色企业文化是企业现金的文化,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科学发展观正确引导下的化工企业必然能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作者:刘泰宇 单位:哈尔滨石油学院 绿色化工论文: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的运用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工业制造业发展逐步迈向更高的高度,当然由于环境的变化及工业发展带来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加,国家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步增加,环境的排污容量在不断减少,国家及政府针对环境的保护政策也在不断细化,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环保化工技术越来越被更多人重视,其绿色化工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化工工业的生产污染零排放指标逐渐得到落实。 关键词:绿色化工技术;精细化工;研究分析 工业经济不断发展,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必须要将绿色化工技术落实到实际的化工生产中。本文针对绿色化工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其零排放无污染利用和资源充分利用,遵循可持续发展以及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等特点,同时具体阐述了精细化工具备的装置规模小、种类较多和生产装置具有多功能和综合生产能力以及技术密集度高等主要特点,提出要积极应用浅析微化工技术和绿色催化技术以及绿色分离技术绿色精细化工合成技术等建议,希望对提升绿色化工生产效率有所启发。 1绿色化工的的特点概述 1.1“零”排放无污染利用。绿色化工技术实现的精细化工装置在获取新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对每一个可能产生的产品及规格都进行更加充分的吸收及利用,保证整个产品生产过程的零污染。1.2资源充分利用,遵循可持续发展。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是否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否有效利用,绿色化工不仅要考虑是否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害的污染物,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考虑的是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的健康性和绿色性,以及是否符合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特征。1.3绿色新型。生产技术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实现“零排放”和使用无毒、无害原材料,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使用绿色新型生产技术,比如近年来的膜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新型生物发酵技术、无毒、无害可再生的催化剂技术等。 2精细化工的主要特点 2.1装置规模小。精细化工装置要比一些石油化工等行业相对小很多,但是国内外的市场不断扩大,已经有不少的精细化工产品的规模越来越大。2.2种类较多。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精细化工产品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不仅是通用型精细化工产品,一些专用品种和定制品种不断出现及丰富化工市场,即使是类型相同的产品,也会出现多种规格的特点,科学技术不断提升,多种品种和型号的产品也在不断增加。2.3技术密集度高。化工产品的形势更加多样,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市场研发工作也要符合市场需要,所以其中的开发周期往往相对较短,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其开发周期也越来越长,所应用的开发成本也越来越大,这样一来,其中的精细化工的产业技术密集度也得到提升。从技术密集度方面来讲,以机械工业技术密集度指数为100,则精细化工中的医药可达到340,而且有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行业利润率较高,比较容易推行绿色化工技术,同时也是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的前沿。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绿色化工技术推广及应用,越来越多的应用与精细化工行业。 3绿色化工技术及应用浅析 3.1绿色催化技术。日益发展的先进技术大大促进了绿色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有机合成工业借助仿酶催化剂、固体酸碱催化剂、纳米催化剂等催化剂大大促进了有机合成工业的发展。比如现在人们都是采用更加先进的手段来对传统催化剂进行强化优化,保证整个催化反应过程更加高效合理,使得每一个反应条件更加适宜于进行催化工作,保证整个生产环节向绿色方面进行转换和发展。可以这么说,未来反应过程节能要依靠绿色催化技术的进步。3.2绿色分离技术。化工技术的发展使得其化工装置的形式也在不断优化和高效,精细的化工装置相类似于其他的化工装置一样,其分离技术的应用也往往更加普遍而多样,但是其中也有例外,比如像超临界流体萃取、膜分离、树脂吸附、分子筛吸附、微波萃取等分离技术是发展迅速的几种主要的绿色分离技术。他们往往具备有能耗低、污染小、效率高、操作简单等特点。这种绿色分离技术在一些医药、农药、香料、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化妆品等行业中都得到了积极广泛的应用。3.3绿色精细化工合成技术。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针对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也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在此基础上,科学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的共享,大大促进了整体绿色精细化工合成技术的加速进步。绿色精细化工合成技术不对称催化合成技术在手性药物、部分医药、农药、香料等行业都提供了绿色高效的合成方法。有机电化学合成技术取代了一些高温、高压、高污染的传统化学合成技术,如电氧化、电还原、电取代、电聚合、电裂解、电环化、电耦合等。 4结语 总体来说,工业经济不断发展,针对化工发展来说,必须要将绿色化工技术落实到实际的化工生产中,在此基础上首先要把握绿色化工零排放无污染利用和资源充分利用,遵循可持续发展以及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等特点,科学把握精细化工的装置规模小、种类较多和生产装置具有多功能和综合生产能力以及技术密集度高等主要特点,积极应用及应用浅析微化工技术和绿色催化技术以及绿色分离技术绿色精细化工合成技术等绿色化工技术,促进绿色化工生产迈向新的台阶。 作者:柴委 单位:枣庄职业学院 绿色化工论文:绿色化工技术探析 摘要:结合当前的绿色化工技术发展情况,从多方面论述了化学工程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具体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化学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应用方面,并于最后提出了绿色化工技术展望,希望能对化工领域中的绿色化工技术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化学工艺;绿色化工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问题,这也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影响因素。在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其中,化学工业中的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所以,化工领域中的绿色化工技术发展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应该在各个层面予以充分重视,以保障化工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1,2]。总体来看,通过利用绿色化工技术,能够改善传统化工产业中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这点对于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结合新时期的技术发展需求,重视化工领域中的绿色化工技术的研究工作,特别是相对应的理论以及实践方面的工作。 1绿色化工技术概述 在化工领域中的绿色化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绿色化工技术,能有效保证化工生产对环境问题所造成的污染情况,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化工技术创新,通过合理的工艺技术的进步,有效控制化学原料中废弃物所带给环境的危害。所以,应该充分重视有毒的废弃物的排放问题,充分利用好废弃物资源回收技术,保证资源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根据规范标准,通过对污染物的排放严格控制,以充分发挥绿色化学工业技术的优势。 2化学工程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开拓 2.1化学催化剂选取 分析化工领域中的具体生产,化学催化剂则具有广泛的用处,也是化工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能明显提升化工产生效率。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会造成大量的有毒废弃物的排放,会造成周边环境的不可替代的危害情况存在。所以,在相应的绿色化工技术研发过程中,应该重点落实如何进行无毒无害化学催化剂的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有效控制好各种有毒废弃物的排放工作[3,4]。另外,还应该结合项目的要求,做好催化剂的选取工作,一般情况下,首选毒性小、危害程度低的催化剂,保证化工工业的绿色发展。结合现阶段的化工产业发展趋势,针对无毒害催化剂研发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比如,针对烷基化固相催化剂来说,这种无毒害的催化剂,并没有造成环境的实际污染问题,应该在合适的项目中进行推广应用。另外主要指出一点,针对无毒害化学催化剂的研发工作,应根据相关规定标准要求,严格控制好废弃物排放量,并重视排放的废弃物循环问题,进一步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2.2化学原料选取 对于绿色化工技术中的化学原料部分,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从根本的污染源方面进行严格控制,保证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当前,绿色无污染化工原料的研发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依然会造成大量的污染物在生产中产生,出现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应该结合项目实际需求,尽量选择毒性小或者无毒的原材料,尽量不添加化学药剂。比如,比较好的材料包括天然农作物、天然植物等方面。随着化工工业的深入发展,应该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尽可能放弃有毒害的材料的使用,而大力推广无污染、无毒害的原材料,从源头上尽量降低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有利于无毒害材料进一步推广使用。 2.3化学反应选择性深化 在研发绿色化工技术时,还应该重视化学反应选择性方面的问题,能提升化学生成物的提取的效率,使其能够符合相关的环境标准要求,进一步降低化工生产的成本,保证满足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预期要求。比如,我们经常把烃类选择性氧化物应用在石油化工领域中,主要是考虑到化学反应中极易氧化性的特征,这就会造成生成物存在严重的损害和浸染的可能。所以,应该进一步深化化学反应选择性的工作,避免出现损坏生成物的反应条件,从而符合化工绿色生产的要求,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难题。 3化学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应用 3.1清洁生产技术应用 应充分发挥清洁生产技术的优势,其不仅在废弃物处理、海水淡化以及冶金方面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不存在毒害反应,这样自然也没有污染物的产生。比如,具体的海水淡化处理中,利用此技术进行海水淡化,能够有效提炼出海水中的盐分或其他,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并且在整体的应用环节中,清洁生产技术并不会出现污染环境的问题,没有任何的潜在危害情况。 3.2生物技术的应用 针对生物化工技术的发展特点,利用生物技术的优势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一般来说,膜化学技术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利用生物技术,能充分利用好可再生资源,并将其转变为有价值的化学品。充分利用酶的成分的催化剂作用,能够保证反应速度的加快,控制选择得当则不会出现污染废弃物的问题,具有相对温和的特性,对于化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化学生产中,原料大都选择动植物内部的有机原料,在逐步发展中,才逐渐使用了自然中的煤炭和石油等资源。 3.3环境友好型产品应用 考虑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应充分重视环境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所以,在各个方面对于环境有着更为苛刻的要求。对于环境友好型产品来说,则是在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背景下,提出有效控制措施。考虑到传统化石类的煤炭、石油等资源的应用,资源消耗中带给了大气的严重污染问题,引发人们身体健康的严重危害性,所以,应该积极开展新型环保产品的研发,这也是符合人们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的需求。比如,以酒精的生产为例,主要是利用天然甘蔗为主的原料,能够通过技术发展生成新型乙醇汽油,实现汽油替代,具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在越来越多实践应用中,环境友好型绿色产品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难题。 4绿色化工技术展 望化学工业中的绿色化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化发展功不可没,同时,绿色低碳科学理念也必将是未来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这里结合当前的化学工业发展现状,针对未来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应着重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5]:第一,通过直接转化技术,使得合成步骤的“原子经济”性有所提升。从实际的绿色角度来看,有机合同需要两步或者三步才能完成,如果能将其缩短为一步的原子经济反应,能充分体现出直接转化技术的优势。比如,在进行生产环氧丙烷的过程中,传统则是利用两步法的反映方式,在得到钛硅分子筛后,可以满足催化氧化丙烯制环氧丙烷的原子经济新方法。诚然,在化工领域中,满足原子经济性的条件还比较困难,有些条件甚至还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应该不断优化,充分利用化学反应的集成,能利用好排出的废物,可将其作为另外反应的原料,满足封闭循环的要求,实现零排放的需求。第二,保证输入端能量和过程中能量的管理得到充分的重视,满足整体循环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最低原则。在节能减排的指导原则下,不断开发新技术和新工艺,替代传统的排放量大、能耗高的技术,充分利用好新型的热能、氢能以及太阳能资源,尽量减少碳排放。第三,保证输出端CO2的集中转化技术进一步提升。利用高效的催化材料,满足高效活化、定向转化CO2等技术的突破,通过电化学方法、光催化等手段,尽量实现工业生产中的CO2排放量最小的原则。 5结语 综上所述,化工生产中的有害物质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对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应该重视绿色化工技术的研发,充分利用绿色化工技术的优势,实现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综合性利用资源,有利于实现化工行业的进一步健康、和谐发展。 作者:郑小伟 单位:合肥铜冠国轩铜材有限公司 绿色化工论文:化学工程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 摘要:化工行业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难以想象,已成为当下非常紧迫的重大课题,针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将绿色化工技术应用到化学工程工艺中十分重要,既能从根源上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又能实现社会健康、和谐、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绿色化工技术的开拓情况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状况,对绿色化工技术深化探究,达到改观化工生产的目的。 关键词:化学工程;工艺;绿色化工技术;应用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条件下,环境问题呈现出了可怕的形势,环境污染问题已慢慢的浸透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而化学工业中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十分突出,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化学工程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具有长远的影响,不仅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改善,更对化学工业健康持续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绿色化工技术阐述 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充当的角色十分突出,绿色化工技术应用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化学工业生产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期望通过对化学工业生产方法的革新和改良,来控制化学技术中化学原料和废弃物给环境所带来的污染和潜在的危害,因此,一定要减少排放有毒的废弃物,将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做好,使资源利用率得到充分高效的提高,对污染物的排放实行有效的限制,把绿色化学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作为前进的方向。 2化学工程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开拓 (1)化学原料选取化学原料作为绿色化工技术开拓中的基础,能从根源上使污染源得到很好的控制,进而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对于绿色无污染化工原料并不是最佳的原料选取,其依然存在着缺陷,在生产的过程中依旧会产生污染物,给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生产中最好选用无毒的或是毒害相对少的原材料,不添加化学药剂的,比如,天然植物、天然农作物都是较好的材料选择。随着化学工业的兴盛,应该舍弃有毒害的材料,而选用无污染、无毒害的原材料,这样,才能在达到环境保护标准的条件下,使原材料成本减少,材料来源得到充分扩展。(2)化学催化剂选取化学工业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习惯性地运用化学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对化学工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同时也会有大量的有毒废弃物排放出来,给周围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在面对具体的绿色化工技术开发时,应将焦点聚集在无毒无害化学催化剂研发上,以此为核心,使有毒废弃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另外,需要重视化学催化剂的选取要点,把无毒害或是毒害甚小的化学催化剂作为首选,从而接近工业绿色发展。在现阶段的化学工业中,众多研究人员在对无毒害催化剂研发方面的成绩令人们醒目,对烷基化固相催化剂倾向关注,它是一种无毒害,甚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化学催化剂,非常适合大力扩展应用。在此,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关于无毒害化学催化剂的研发,必须控制废弃物排放量严格符合规定要求,重视排放的废弃物循环使用这一点,使资源利用率有良好的改观。(3)化学反应选择性深化绿色化工技术具体钻研过程中,需要偏重深化化学反应选择性,进而达到加倍有效地实现化学生成物的提取,在确保符合减少环境污染标准要求的情况下,还可以使化学工业生产成本得到有效降低,更进一步改进资源利用效率。比如,在石油化学工业中,通常会运用烃类选择性氧化物,因为其化学反应极其易于发生氧化,在生成物产生方面存在着严峻的损坏与浸染。对此,针对化学反应选择性深化这一点,必须把防止产生损坏生成物的反应作为重点关注,进而使化学工业沿着绿色生产发展,消除对环境污染的潜在危害。 3化学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应用 (1)清洁生产技术应用清洁生产技术的优点非常独到,不仅在冶金、海水淡化、废弃物处理等范畴被普遍的应用,而且也不会出现任何毒害反应,更不会产生任何的污染物。比如,在海水淡化中,通过清洁生产技术针对海水实行淡化处理,把海水里面的盐分和其他物质提炼出来,转化为日常生产生活中需要的水资源,所有环节中应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不会存在潜在的危害。(2)生物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通常在生物化工中比较充分的展示其优势,在实际操作应用中膜化学技术应用比较普遍,其效果最佳。通过生物技术把很多可再生资源转化成有价值的化学品,比如,酶成分,是一种比较普遍存在与环境中的化学催化剂,在化学反应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快反应速度,而且不会出现污染废弃物,其反应特点相对温和,在化学行业中使用意义相当深远。而在以前的化学生产过程中,通常是把动植物内部的有机原料作为原料,以后改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石油和煤炭。(3)环境友好型产品应用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拥有良好的环境十分的重要,因此,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环境的注重程度也越来越高,而环境友好型产品是针对控制环境污染问题而研发的一种摒除以往污染严重的产品。传统汽油,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相当普遍,传统汽油燃烧,不仅给大气带来严重的污染,更会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对此,需要开发新型产品取代这种情况,环保型汽油和新型燃料和能源等迅速出现,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的增强。比如,酒精的生产,其原料以天然甘蔗为主,以新型乙醇汽油代替原来的汽油,在实际中应用非常普遍。环境友好型绿色产品,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对减缓环境污染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给环境造成了危害,导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使社会健康和谐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因此,发展绿色化工,将绿色化工技术恰到好处的应用到化学工程工艺中,不仅能高效控制环境污染,更能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起到关键作用,进而促使化工行业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作者:赖锦杰 单位:广东新华粤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绿色化工论文:化学生产绿色化工技术研究 摘要:绿色化工技术是应用化学原理最大限度地控制化学生产中污染物的排放量,为满足当前社会化学工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将绿色化工技术广泛的应用到化学生产企业中,可以有效地降低化学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对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阐述了绿色环保将是未来化学生产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绿色化工技术;化学生产;应用分析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行业也日益蓬勃壮大,生产规模和产量逐步扩大,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同时极大的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不利于化工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绿色化工技术成为当前化工行业急需的新技术,应用化学原理,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化工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排放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有效的解决化学工业对空气、土壤、水源等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 二、绿色化工技术的优势 1、科学利用化工原料 在绿色化工技术中科学利用化工原料是首要的优势,也是研发绿色化工技术的关键步骤。在化学生产过程中选用无毒无害的原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化学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生成,极大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对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许多新型的无毒无害的原材料和添加剂、催化剂、溶剂等被研制和生产出来,例如天然的植物、生物等原材料代替有毒有害的化学原料,既保证了原材料的绿色环保无毒无害,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2、合理的使用催化剂 在传统的化学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使用催化剂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度,提高生产效率,但过量的使用催化剂也会增加废弃物的排放,加大对环境的污染。在绿色化工技术开发过程中重点研究了无毒无害催化剂的使用,比如对烷基化固相催化剂的研发,这项技术能够使催化剂达到无毒无害绿色环保,用此代替传统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化学反应中污染物的生成,同时还可以将排放的废弃物进行收集处理后再次利用,提高利用效率,促进化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强化化学反应的选择 在石油化学生产过程中通常使用的烃类选择性氧化,这个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非常容易产生氧化现象,严重破坏了化学反应生成物。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使化学生产更加环保健康,产品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就要采用绿色化工技术,强化化学反应的选择性,使化学反应的生成物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取和净化,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化学生产的绿色环保。 三、在化学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绿色化工技术 1、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 在绿色化工技术中采用绿色催化技术、辐射热加工技术等新型科学技术进行化学工业生产,实现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现代化清洁生产技术。在垃圾处理过程中采用这项清洁化工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生成和扩散,同时将垃圾再处理加工成可以利用的沼气,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既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还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样在清洁煤气化的化工生产过程中清洁生产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污染物的生成,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在海水淡化生产过程中利用清洁生产技术生成的氢氧化镁,不仅生产成本低,而且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有效的避免了二次污染,解决了我国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目前清洁生产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冶金工业、印染企业、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煤气化和垃圾处理等化学生产领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生物化学技术的应用 随着化工产业的发展,化学原料的大量使用加剧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同时严重的污染了环境,影响了人类身体健康。绿色化工技术中的生物化学技术涉及了基因、细胞和酶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植物、生物等体内的生物酶和生物催化剂,降低化学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这些原材料来源于动植物,来源广泛成本低。比如利用自然界中的生物酶代替丙烯腈制成丙烯酰胺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就是采用了氯离子、葡萄糖、丙烯和过氧化氢等作为原料利用生物发酵法制成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化学反应的生成物是左旋果糖,不会产生氯化钙等废弃物,化学反应的生成物成本低,使用性能好有很高的生产和利用价值。 3、光催化技术的应用 化学物在光和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光化学反应与催化反应的有机结合,使化学反应速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在氧气、氧化锌、硫化锌、二氧化钛等常见的光催化剂中尤其是二氧化钛的效果是最显著的,被广泛的应用到化学生产过程中。将二氧化钛作为功能材料复合到塑料、皮革、纤维、涂料等材料中研制成无毒无害、无污染的二氧化钛光催化绿色复合材料,能够充分发挥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抗菌作用达到除臭和净化的功效,在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家俱以及家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被广泛的采用,为人们生活环境的净化和环保开辟了新的天地。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绿色化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化学生产过程中被广泛的应用,极大的减少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降低对大气、土壤、水源等环境的污染,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有效的推动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化、绿色化健康发展,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在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丹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绿色化工论文:化学工程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要点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也随之呈现。近年来化学工业污染在环境污染中占的比重更大。因此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化学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显得非常迫切。本文就化学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的开发以及技术要点作简要介绍,以期为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解决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化学工程;绿色化工技术;工艺 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各国的专家们都在寻找一条既可以发展经济又不会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的道路。化学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发展而来的,绿色化工技术的重点在于绿色二字,其能够充分溶解资源消耗时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对于这样的绿色化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1关于绿色化工技术 绿色化工技术的作用是减少化学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无形的或有形的给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技术的创新和改造完善化学工业的生产和运作方法。如此一来,化学技术中使用的化学原料以及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就会有所减少。而且在这一方法的应用下,化学工业在生产过程向空气中排放的废气、向河流中排放的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就会减少许多。另外绿色化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将资源的回收利用程度提高了,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从而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有极大的益处。 2化学工程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开发要点 2.1选用合适的化学原料 化学原料的性质决定了整个化学工业的生产运作。化学原料是化学工业发展的基础,而且是污染的来源,因此重视化学原料的选取是重中之重。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是快速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研发的新型的化工原料尽管是绿色无污染的,但是不可能让化学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丝毫环境污染的问题。从这一点无法避免的问题出发,现在的技术飞速发展,化学工业生产中已经着手研发更加清洁的原料,尽量选取那些没有任何毒性或者是毒性较少的化学原料进行化学工业生产,逐渐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频率,采用一些天然的植物或者是农作物作为无毒害性材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2选用绿色化学催化剂 化学工业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化学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完成整个化学生产,提高化学工业生产的效率。尽管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为社会积累财富,但是很明显这种财富不会长久,因为化学催化剂给环境造成的污染非常大。因此研发出毒性低的化学催化剂降低有毒物质的排放以及排放量,是当前化学工业生产的目标。纵观现在的绿色化工技术行业,其关注点都在研发无毒化学催化剂上,争取研发出的催化剂既可以加快化学反应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努力朝着绿色化学催化剂的方向努力。依照现在的研发进度来看,烷基化固相催化剂这一种催化剂的研究成果较为可观,实验表明烷基化固相催化剂是没有毒性的,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可以推广到化学生产工业中,有不错的使用价值。但值得一提的是,烷基化固相催化剂这一类催化剂在研发过程中,研发人员要针对废弃物的排放标准问题准备参考数据,尽量达到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也可以循环利用的效果,进而促进资源的利用率。 2.3选择性强化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选择性也是绿色化工技术研发的重点,若是研发人员可以完善这一内容,化学生产过程中产生物的提取会更加高效,也会更加便捷。也就是说强化化学反应的选择性不仅可以让化学工业的环境污染降低,还可以降低化学工业所需成本,如此一来还节约了资源。例如在石油开发这一类化学工业中经常会选择烃类选择性氧化物,这一种氧化物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为这种氧化物可以让化学反应非常容易就出现明显的氧化反应。由此可以知道,为了达到化学工业绿色生产的目的,减少环境污染,一定要选择性强化化学反应。 3化学工程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3.1应用清洁生产技术 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范围有冶金、淡化海水、处理垃圾还有发电等,一般情况下都不会产生毒害性。正因为这种独特的优势,在现代的化学工业中备受推崇。例如在海水淡化时,清洁生产技术可以将海水中盐分分离,甚至可以分离海水中的其他物质,使海水成为人们的生活用水。 3.2应用生物技术 生物化工中常常应用生物技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比较广泛的是生物技术中膜化学技术。生物技术一般是通过将可再生的资源有效地转化成可以为生产生活利用的化学品。例如常见的酶成分,这样一种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有非常好的效果,而且最好的一点是不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消融的废弃物。 3.3应用环境友好型产品 环境友好型产品强调的是不影响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杜绝污染强度大的产品的使用。比如增加使用那些绿色汽油、燃料、能源,降低化学工业生产给环境和人类带来的危害,逐渐提高资源合理利用,增加效率。 4结束语 经过对化学工程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分析可以发现,这种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提高资源再利用效率,以及提升资源溶解的程度,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杨璐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绿色化工论文:绿色化工环保技术应用意义与展望 摘要:本文首先针对绿色化工环保技术这一理论进行分析,详细解释它的含义和存在意义。然后针对这一理念重要性进行讨论,总结我国绿色化工领域内所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最终对绿色环保领域的未来做出展望,为实现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绿色化工;环保技术;问题和解决措施;展望未来 在经济水平的发展下,我国化工行业也日益成熟,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化工产业技术晚,科技含量偏低,对于生产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影响了我国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化工与绿色环保技术融合起来,更好的解决化工与环保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两者的和谐发展。 1绿色环保化工技术的含义与意义 绿色化工环保技术是利用化学的技术和手段减少或消除有害物的技术措施。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中国的化工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虽然整体水平相较国际水平仍处于劣势,但是已经有了赶上世界一流工业大国的趋势,当前我国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如何完美解决工业发展与环境之间产生的冲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出现,为实现工业技术与绿色环保和平共存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绿色环保技术由此产生。它的核心思路是从根源上消除或减少工业生产对于环境产生的影响,它是解决环境与工业发展之间冲突的必需途径,是控制工业污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绿色化工环保技术的使用势在必行 我国的工业发展从最初落后世界水平已经逐渐达到世界中上游水平,这期间的高速发展除了我国各方面的扶持以外,也是以环境为代价的,如今,人们都已经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因此,绿色化工环保技术的发展就已经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各个国家都开始大力发展绿色环保技术。首先,对材料使用化工技术和手段进行无毒无害处理,其次对于工业废物进行处理回收。这样才能保证最后得到的产品对环境和人都没有任何危害。人类在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消耗着大自然的资源,化学技术作为科学基础技术,也是改变世界的基础,当人们意识到环境与化工产生了冲突的时候,绿色化工环保技术就成为解决这一冲突的有效手段。 3绿色化工环保技术的探讨 3.1从绿色化工产品的选择方面分析 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实现生产绿色工业产品的目标,必须要对化工原料进行筛选,必要时采取制备新原料代替对环境有污染的材料。正常状态下的工业生产中,尽可能将化学合成操作中带来的污染降至最低,而加工有毒材料时尽量添加催化剂削弱产品的毒性。在工厂设计过程中对化学法中能源的使用进行分析,避免出现能源上的浪费等问题。 3.2从化工产品的回收方面 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虽然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是,我们也需要利用自身的知识将自然资源重复利用,既避免了自然资源的浪费,也减少了对于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的为人类提供服务。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是否可以进行废物的回收利用、重新加工等。 4绿色化工环保技术的发展方向 绿色化工环保技术的理念就是在化工生产中保证无污染、无毒害的特点,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绿色化学的研究进一步发展,中国在绿色化学方面已经得到了政府以及各界人士的认可,使得绿色化工环保技术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科学家也有很多的精力去研究生产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化工产品,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消耗,完成化工与环保共同发展的最终目标,这将会推动中国的社会发展,也会为环保技术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5绿色化工环保相关措施 5.1采用新的设计分析技术 想要从源头上改变化工污染状况,需要对现有的分析设计技术进行改革,研发出新的化工产品,并且对具备污染性的化工产品合成方式进行改进,最终实现生产无污染化工产品的目标。在设计过程中也要严格对化学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循环回收进行考虑,以降低化学过程中能源的耗费,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另外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尽可能地不使用助剂或附料,选用更安全的化学产品。 5.2控制化工产品的寿命 对工厂废物的回收处理需要实现零排放,这不仅是绿色社会的要求,也是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通过对原料、催化剂等材料进行绿色加工,可以避免生产过程中产生具有危害的副产物,得到最优化的绿色加工产物,不会产生其他的废弃物,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5.3推动科技创新进度 要将化工污染扼杀在萌芽中,就需要采用新型化学合成方式与合成技术,在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到理论产量问题,还要考虑如何将原料分子最大化的转化为产品,提升原子利用率,避免出现其他废物或者副产物,实现化工生产的零排放。目前,很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可以做到这一点,在未来阶段下,我国需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完善现阶段化工生产的环境评估指标,选择环保的生产路线,减少有害物质,利用科学软件来评估成本,预测生产危险,提升生产工艺。 5.4控制化工新产品的生命周期 为了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对产品的原料、试剂、催化剂等辅助材料要进行绿色化加工处理,使新产品得到最优化的反应,使原料中的分子、原子全部地转变成所需要的绿色化工产品,不产生任何废水、废渣、废气,并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即能满足经济的增长又不带来环境的污染。此外,还要加强化工高级人才的培养,将绿色化工思想贯穿于整个化工业教育的过程中,提高相关人员的绿色环保意识。并使他们认识到绿色化工环保技术在人类和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激发新型绿色化工产品的开发潜能。 6结语 化工业发展的核心思想就是创造高效节能环保的产品,这也是所有化工企业的研究和主攻方向。绿色化工领域作为本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科之一,已经得到了世界各个国家的一致认可,并且对化工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各种扶持。随着绿色化工环保技术的发展,逐渐实现生产化工产品的无污染生产。在下一阶段下,还需要不断的创新绿色化工环保技术,在生产为人类生活提供便利的化工产品的同时,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作者:郭雨轩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 绿色化工论文:绿色化工企业环保管理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化工企业进程的加快,化工企业的环保问题也逐渐的受到重视,并切实制定方案实施。本文对化工企业中存在的污染问题提出一些措施来进行分析,需要加强对员工关于化工企业环保问题的培训,对企业工作机制进行完善,对污染源头进行控制分析,建立良好的环保管理机制等。 关键词:化工企业;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具备一定的独特性,特别是目前大的环境压力下,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就必须采用比较现代化的技术来进行处理,从化工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分析,特别是从化工企业以及经济环境发展方面相呼应,可以通过选取防腐材料,建立环保意识,环保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这样以方便形成很好地发展模式。 1化工企业环保管理的必要性 1.1社会发展需要 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环保问题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对环保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渣、废气,影响环境质量,所以,化工企业环保管理,关系到国计民生问题,要想维护社会安定,就应该加紧解决环保问题,提出环保管理措施。 1.2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 尽管说企业管理的目的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处理好环保问题,对企业长期有效的发展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样就能够更加使得企业竞争中有很好的形象,容易被人们接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化工企业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当加强环保管理。 2分析化工企业环保管理的现状 2.1环保技术和产品不达标 随着我国社会各界人士环保意识的增强,化工企业在环保管理中应用了许多新能源、新技能。然而,随之在市场中出现了许多假冒伪劣产品,借节能减排的名义,实际上却没有节能减排的效果。这些应用到化工企业环保管理中的产品,取得很少的功效。还有,许多化工企业因为经济问题,采取比较简单的环保措施来实施环保节能,但是这些环保设施和技术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 2.2意识不浓厚 在一些化工企业中,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朱,没有足够的投入环保,环保意识不是很强,特别是具体应用中,机制不够完整,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也没有全面的对企业环保发展以及现代化技术处理进行分析应用。许多企业主没有完善的环保意识,增加了企业环保的负面效应,对企业发展的良性形象有所损害。 2.3污染处理设施有效运行率较低 许多化工企业的污染设施处理的运转效率低,发生了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很大问题,这样的结果就会引起群众不满,上访、上诉的现象时常发生,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许多企业对治污、排污没有进行彻底的处理,只是进行了一些比较简单的污染处理方法,没有进行完善的污染处理技术。许多企业没有足够的对环保问题进行投入,使得设施念旧失修,不能投入使用,从而成为摆设,甚至有可能出现管理和制度保障缺失的情况,建成环保设施滞后,对正常的操作和运转没有认真的进行管理,造成无法达到生产要求的情况;还有一些企业甚至没有对污染处理设施进行检查应付的局面,检查环保现场的时候没有完善的体系,仓促开机,快速停机。 3探讨环保管理方法在化工企业中的运用 3.1构建绿色环保管理模式 化工企业环保管理的主要问题就是绿色环保模式的构建,对化工企业的实际要求出发,根据环境保护以及企业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对节能减排,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认真考虑,从而加强投入环保管理,使得现代化设施得到广泛的应用。自觉地利用一些现代的信息技术,接受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保证企业内部信息的处理科学有效,从而保证环保信息披露渠道可信,内容真实有效,从而激发企业内部的环保管理层、基层院等更加深刻认真的了解到国家环保政策以及企业制度;通过对其中存在高污染的一些环节进行淘汰,关停,改变一直以来对环境粗放的管理形式,在化工最严重的地方进行废水处理,建设废水以及处理的设施,集中将收集到的事故废水、消防废水等进行集中处理,对救援人员以及生产重地配备应急的器材,更好地鼓励并促进环保部门对新产品的开发和改造,使得企业环保管理质量得到提高,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3.2成强有力的监管机制 严格的管理机制是化工企业环保管理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将化工企业环保进行监管是实现环保部门职能的重要作用,这种管理模式更好地融入舆论监管以及现场的检测,贯穿到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的每一个生产环节,更好地强化了企业管理的程序。更好地建立良好的联动机制,在监督的同时,对于环境问题应该加强控制,可以采取专项任务以及排污征收工作,从而更好地制定监察工作,提供一些环境破坏的数据,形成好的联合执法组,严格的对超标、不合格、污染严重的情况进行登记监察部门收到关于环境污染的相关举报或者上访的,必须提前通知检测部门进行快速监测,严格执法,以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为基准。4结语目前,我国化工企业发展迅速,同时其化工污染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想更好地解决化工环境污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居,所以,化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环保意识的理解和切实认知,更好地培养员工的环保意识,重视环保的根本,加大环保力度,解决环境污染,以求达到环境和经济共赢的状态。 作者:张宇晟 单位: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隆平高科技园管理委员会 绿色化工论文:化工企业绿色经营创新探讨 摘要:随者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企业便应运而生,掀起了企业的绿色经营风。就化工企业而言,其作为污染大户,伴随着绿色经营的不断深化,绿色经营创新迫在眉睫。本文以此为背景,对化工企业绿色经营创新进行了研究,旨在促进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化工企业;绿色经营;创新 从绿色产品、绿色产业再到绿色消费,无不渗透着绿色经营的理念,且绿色经营已然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因而,在绿色革命的不断冲击下,化工企业如何顺应潮流,做好绿色经营便成为业界普遍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围绕化工企业绿色经营创新的研究,有着较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1我国化工企业绿色经营现状及原因 我国属发展中国家,1绿色经营的起步较晚,最早的实践为仪器行业,而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发展,绿色经营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其与我国日渐增多的化工企业而言,数量仍较少,且有诸多企业尚未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造成此状况的原因如下。 1.1内部因素 首先,部分化工企业绿色经营意识薄弱,因经营者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较深,过度重视企业运营中的成本与利益,而忽略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生态效应,因而对绿色技术与绿色产品的开发力度不够;其次,关于绿色经营方面的投入过少,当前,新改造资金排污收费、基建资金、国外环保贷款以及国家环保补助等为我国企业绿色资金的主要来源,其较之于企业绿色资金(尤其是绿色技术创新资金)的数量要多,且有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基建投资中仅有4.5%用于绿色技术创新,改造投资中仅有1.3%用于绿色技术创新,且绿色技术创新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较之于国家标准远远要低;最后,当前我国的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高投入、低产出、高能耗现象显著,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化工行业急需发展绿色经营。 1.2外部因素 首先,我国环境法规尚不完善,虽然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持,但缺乏完善性,细节方面并不明确,再加上实施力较低,大多通过经济与行政手段来实现环保目标,导致执法不力、政企不分、以权代法等现象凸显,化工企业绿色经营便缺乏法律层面的规范;其次,绿色经营并未受到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地方政府并未认识到环境产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而并未化工企业未来的发展与绿色经营二者有机结合;最后,人们对绿色经营缺乏系统的认识,绿色消费意识不强,因而对化工企业在环境破坏方面缺乏一定的监督。 2化工企业绿色经营创新对策 为进一步适应来自于国际市场的绿色冲击,提升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充分考虑到当前化工行业绿色经营现象的情况下,有必要做出创新,以提高绿色经营水平,可从如下三方面入手。 2.1社会公众方面 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认识尚存在较低层次,主要源于其对日常生活中环境的环保意识强,但对日常生活外的生态环保注意力欠缺。首先应加大对化工企业绿色经营的宣传力度,使其意识到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其次应开展环保知识普及活动,使其充分认识到化工企业绿色经营与之息息相关,进而参与到绿色经营中来。 2.2企业自身方面 首先应提高企业经营者与员工对绿色经营的认识,促使企业利益取向更加正确化,生产过程中应不断对经营者与员工的环保意识进行强化,使绿色经营日渐深入人心;其次应加大绿色技术创新与环保投入力度,以强化绿色科技的成果转化,提高自身竞争力,与此同时还应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落实义务与责任,发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导作用;最后强化生态文化建设,树立生态文化价值观念,形成属于化工企业的绿色形象,以充分发挥其在绿色经营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力。 2.3政府方面 首先应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环境法律法规政策建设,并提高其可操作性,如在环境税费制中,可提高污染处罚,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并加大化工企业对污染治理的补贴力度;其次应逐渐建立起一整套的绿色经济制度,如绿色生产、激励、考核、会计制度等,并将资源环境核算制度纳入其中,以对率先行低污染、低消耗的经济行进行鼓励,并以绿色经济技术取代传统高污染、高消耗的生产经营行为;最后应当增加宏观调控,以帮助企业发挥好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推广绿色经营。 3结语 绿色经营伴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等而逐渐发展成为化工行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工行业绿色经营创新中,社会公众、企业自身以及政府方面均应做出改进,以提高我国化工行业绿色经营水平,进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梅明辉 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绿色化工论文:绿色理念下的化工技术论文 1校企联合在理论教学中的绿色化工教育 1.1开设“绿色化学”课程,邀请校外专家及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 我校还聘请校外专家及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介绍化工前沿性知识,回答学生的提问,与学生进行直面交流,学生的视野得到了开阔。如把模拟化学的数值运算与计算机化学的逻辑运算结合起来进行“分子的理性设计”,完全顺应目前倍受化学界重视和倡导的绿色化学的思想,使化学成为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更高境界的化学。在进行绿色化工工艺和技术的过程中,借助于量子化学计算的结果,可以更为精确地选择底物分子、催化剂、溶剂以及反应途径,这样可通过尽可能少的实验达到预期目标,大大减少了实验次数,从根本上减少了原料的消耗,对环境污染的排放也相应减少。再者反应与生物技术、分离技术、纳米技术等的结合使得开发新型反应路径仍有空间。微波反应器、膜分离技术及膜催化集成反应器、超声波萃取传质等等前沿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对绿色化工、绿色分离、集成过程等概念有所了解,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1.2重视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绿色化工的感性认识。 专业授课教师通过案例中采用绿色工艺,实行清洁生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针对具体工艺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不同工艺路线和流程的技术经济评价让学生了解该工艺的发展状况和绿色工艺的应用。如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无污染的理想能源,制取氢气的方法很多,有①电解法:2H2O2H2+O2;②甲烷转化法:CH4+H2OCO+3H2;③水煤气法:C+H2OCO+H2;④碳氢化合物热裂法:CH4C+2H2;⑤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2H2O2H2+O2;⑥寻求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在上述方法中第五种方法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是可行且有发展前途的方法。因为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洁净能源,且该反应没有废弃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第六种方法寻求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也是可行且有发展前途的方法。通过采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活化能,提高了反应速率,降低了反应温度、操作压力,简化了流程。在大规模生产中,这种效应无论从环境影响方面还是从经济影响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再比如,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作合成有机玻璃的单体,也用于制造其它树脂、塑料、涂料、黏合剂、润滑剂。其传统合成工艺为丙酮-氰醇法,即:甲基丙烯酸甲酯传统合成反应中使用剧毒原料氢氰酸,污染严重,设备腐蚀严重,而且合成路线长,原子利用率低。美国Shell公司开发的新路线不用剧毒物质,原料价格低,利用钯催化剂反应一步完成,产品收率高,原子利用率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均好。 1.3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绿色化学理念倡导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3]。我校努力将现代教育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中,如幻灯片投影、多媒体教学课件、音频视频资料等等。化工教学中常常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工程设备、工艺流程、设备原理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采用板书、挂图和实物微缩教具来进行讲解,只能演示设备静态,讲授过程枯燥,不生动。现利用现代教育方法集图、文、声、像和三维动画为一体的特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课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手段拓宽知识面,吸引学生主动求知。 2校企联合在实践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工意识 2.1改进化学实验项目,多开展微型实验、串联实验。化学教师在设计实验内容时应强化绿色化学意识,并把注重环境保护的理念渗透到实验教学中[4,5],舍弃或减少毒性大、危险性大、对环境污染及三废后 处理困难的实验项目,尽可能多地选择低毒、污染小且后处理容易的实验项目,注重开设宣传绿色环保的实验项目[4]。如我们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开设了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从元宝枫种壳中提取单宁等绿色技术实验,这些实验原料是天然的,提取溶剂是无毒的,并且可以回收利用,废渣无公害且可以用作肥料;如综合实验项目“从海带中提取海藻酸”,其传统方法是盐酸-甲醛提取法,我们改用木瓜蛋白酶作催化剂,超声波提取。这样不但大大缩短提取时间,提出率从30%提高到90%以上,而且工艺简单,无污染。微型化学实验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试剂与辅助材料用量、水电消耗量大大减少,从而降低实验成本,而且爆炸、燃烧、中毒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相应减少,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又由于产生的“三废”量少,极大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如综合实验项目“海藻接枝丙烯腈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其所用单体丙烯腈不但价格贵,而且有毒,而采用微型实验后,不但经济而且减少了污染。串联实验是指通过调整实验顺序,使一个实验的产物成为下一个实验的原料。如双酚A的合成实验产品可作为环氧树脂实验的原料,乙酰苯胺实验的产品可作为磺胺类药物实验的原料。 2.2选用先进仪器和技术进行实验,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进行模拟化学仿真实验。 先进检测手段包括红外、紫外光谱,气相、液相色谱,电镜扫描,X-衍射等。选用较先进的实验仪器,不但减少了试剂用量,减轻了环境污染,同时也增加了实验操作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规范化的操作技能,有利于提高实验课的质量。如化工原理课程中的吸收实验,其测量气体吸收量的经典方法是酸碱滴定法,因此,实验气体往往只能选用氨气,致使实验过程产生大量废液并且实验环境恶劣。但改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气体吸收量后,实验气体可用CO2代替氨气,这既改善了实验环境,又使测量速度加快、测量精度大大提高,且使学生接触到先进环保的检测方法。一些常规、传统的化学实验消耗较多的试剂、药品和水,尤其是一些实验所用试剂药品较贵、有毒、有害或不安全,这时采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进行实验仿真就很有意义,如醚的过氧化物爆炸、有毒溶剂的燃烧、砷化物的相互转化等。采用计算机仿真实验既能使学生学会实验方法,又避免了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伤害[4,5]。 2.3利用大学生创新实验及毕业设计渗透绿色理念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及毕业设计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6]。指导教师首先必须有强烈的绿色意识,在设计课题时多注重向学生渗透绿色理念。如课题“海藻农用节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海藻是可再生性资源,储量相当丰富,而且海藻类植物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氨基酸、维生素、胡萝卜素、矿物质等,极易被植物吸收。用海藻制得的保水剂不但能锁住土壤中的水分,改良土壤,提高果蔬品质,而且该保水剂能被降解,对环境无污染。又如课题“Ag@AgCl-壳聚糖/OREC/TiO2微球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原料是可再生的,成本低、可降解,制备的复合膜对有机污染物有吸附及光催化降解协同作用,该研究在解决医药、食品、化工企业废水处理方面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这种课题研究方式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培养了绿色环境意识及环保理念。 2.4校企联合在学生见习、实习过程中渗透绿色理念 见习、实习环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化工行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对现代化工生产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模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让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相结合,提升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见习、实习是学生迈向化工行业工作前的重要的锻炼[2]。因此,学校和企业积极联手,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工教育。如学生在长庆石油公司实习时,亲身感受到清洁生产、绿色工艺带来的好处:该公司投建硫回收系统工艺用于废物处理,它既避免了废物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又回收到硫磺,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学生在长庆石油公司及兴平化工厂还参观了污水生化处理工艺。污水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体的合成,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无害的CO2、水以及富含有机物的生物污泥,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经沉淀池固液分离,从净化后的污水中除去。污水生化处理相对于化学处理废水降解污染物更彻底,运行费用较低,基本上不产生“二次污染”。企业技术人员也通过自已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后获得的利益向学生宣传绿色化工的重要性。如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竞争能力;同时,企业的环境好、无污染、不扰民,使企业具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加了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信任度;改善了职工的生产操作条件乃至生活环境,减轻了对职工身心健康的影响。 3结束语 绿色化工是降低传统化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最有效手段,学生是未来化工行业的主力军,需要高校与企业联手加强对学生绿色化工意识的培养,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及未来责任感的一项重要举措。当然,我们的校企合作在不少方面也有不如人意的方面,如合作关系多停留在表层,还不够深入,合作关系脆弱、具有不对等性。总之,校企合作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实施绿色化工的意识,我国化工工业才能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作者:杨连利黄怡张卫红单位: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绿色化工论文:绿色化工发展与应用 1、绿色化工技术的概念 绿色化工主要指的是采用现代化化工技术及方法,以便尽可能减少甚至消除那些可能危害人类健康、污染生态环境及威胁社区安全的物质,这种技术手段即所谓的绿色化工技术。绿色化工技术以绿色化学为基础,并能够从源头上对可能污染环境的过程进行阻止,因此,此技术已经成为开发环境友好型工艺、化工反应及产品的重要技术支撑。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深入,绿色化工技术责无旁贷的已经成为我国化工企业生产过程的必然选择,近些年来,绿色化工应用效果最为理想的即原子经济反应,也就是将原料中各原子转变为产品,同时,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及副产品,真正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此过程中也无需使用各种有毒溶剂、原料及催化剂,并最终生产出了环境友好型产品。 2、绿色化工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情况分析 2.1、原子经济反应技术 现如今,化工行业所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即节能与减排,经过反复分析和研究化学同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原子经济反应技术诞生了。原子经济反应的概念最早是在1991年美国托罗斯特教授提出来的,虽然概念提出的早,但在近些年才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并已经发展成为当前全球国际化学科研的前沿领域之一,为新世纪化工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原子经济反应的本质即将传统化工技术生产的路线由原来的“先污染,后治理”转变为“源头上消除污染”,因此,此项技术越来越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作为绿色化工技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些年来原子经济反应的研究及应用也越来越多,美国化工领域将其作为新世纪化工绿色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并将“绿色化工挑战奖”颁发给该领域最新成果的研发人员。我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中科院也进行了相关技术咨询活动的开展,并将原子经济反应等绿色化工技术研究课题纳入到了我国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之中,相关院校也纷纷进行了绿色化工技术研究机构的组建,对于推动我国原子经济反应等相关绿色化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绿色化学技术 所谓的绿色化学技术,也被称为可持续发展化学技术,如今,其在全世界化工领域研发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各类化学生产商纷纷从绿色化学技术中获得了潜在的商机及市场效益。对于绿色化学技术而言,推动其发展的源动力除了企业及研究领域的关注以外,还有越来越严格的环境法律法规,例如,欧盟的REACH法规,即所谓的“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及限制”,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旨在防止潜在有害污染物或物质的生产及使用,因此,全球有关节能及可再生资源产品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各大企业纷纷将绿色化学技术作为研发的重中之重,而绿色化学技术的开拓企业及大型公司均不断进行创新计划的公布,以不断加强绿色化、可持续发展产品的研发力度。 2.3、分子设计技术 为了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必须选择科学的化学反应途径,除了考虑理论产率以外,还应当考虑到原料利用率的不同。例如,对于原子经济反应而言,其原子的转化率高达100%,且不会有废物或副产物的出现,真正做到了废物及污染物的零排放,因此,此反应有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目前,国外不少化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已经达到了此标准,这已经成为评价化工生产过程对环境所带来的潜在影响的另一种标准。此外,采用目前十分流行的特定分子合成路线等相关软件来进行绿色化工生产过程的辅助设计,以便对不同生产流程中的污染物质进行有效鉴别,确定最佳生产路线,从而制定一条绿色化、污染少、经济、合理的生产流程,实现化工生产工艺的进一步完善。 2.4、生物化学技术 对于石油产品而言,其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并对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天然生物原料由于自身属性等原因,能够同环境达到相融相合的境界,因此,已经成为绿色化工领域的关注重点,也开始成为化工领域生产过程中的首选材料。例如,木质纤维素、淀粉等,这些由于含有大量的糖类聚合物,因此,将其破碎为单体后作为化工原料,经较为温和的条件,如酶类催化或细菌发酵等作用,就可以生产出无污染,又能够生物降解的绿色产品,此技术目前已经在产铜化工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绿色化学技术研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其应用深度及广度也将得到进一步扩展和延伸,对于推动我国化工领域的绿色化、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无论是化工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还是行业研究人员,都应当重视绿色清洁化工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紧跟绿色化工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为我国绿色化工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沈亮明工作单位:绍兴贝斯美化工有限公司 绿色化工论文: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打造绿色化工企业 节能减排是党和国家为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制定的基本国策,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煤气化公司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从事煤制气生产、输配、销售的大型煤化工企业,是集社会、环保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国家“九五”重点工程。十多年来,企业为解决郑州、洛阳、三门峡沿线城市居民生活、工商业、服务业用气、优化豫西沿线能源利用结构和改善周边大气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先后被授予“中国能源绿色企业50佳”、“全国煤炭系统首批文明单位”、“国家环保部中国环境报社环境理事单位”、“河南省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十佳单位”、“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等一系列荣誉。 “十二五”以来,面对更加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和任务,煤气化公司通过从管理、技术、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入手,积极寻求节能减排新途径,建立新机制,倡导全员参与,促进了公司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现把近两年来企业积累的一些经验、取得的一些成绩和几点体会总结下来以供分享。 1 创新管理手段、强化精细管理,向管理要节能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管理措施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影响日益显现,要求企业不断创新思想,将管理方式由原先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煤气化公司通过不断摸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 1.1 借力专业市场,促进节能减排 煤气化公司在内部市场化机制运作过程中建立了多个专业市场,如污水市场、连运市场、工艺指标市场、修旧利废市场等,并制定了详细的项目方案和考核细则,对量、效、能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每月进行考核兑现;同时借力专业市场,在车间、班组之间开展竞赛活动,实现了人人为节能做贡献,人人为减排献良策的良好局面,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减排。 1.2 坚持深化“零泄漏工厂创建”,持续提升基础管理 从2011年开始,煤气化公司开始了持续创建“零泄漏工厂”工作,并不断提升管理手段,先后实施了漏点分级动态管理、六好设备评级管理和漏点公示牌管理等措施,以漏点消除和设备消缺为基础,动态掌握设备管理和漏点消除情况。仅半年时间就累计消除设备缺陷3065项,消除漏点1830个,完成检修项目160项。通过该创建活动,不但使现场环境得到了改善,能源的浪费也得到了遏制,降成本、增效益的效果也日益凸显,获得了集团公司的认可和推广。 1.3 狠抓煤场规范化管理,严把“量、质配比关” 煤场管理一直是公司的老大难问题,由于煤炭在煤场存放时间过长,会产生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造成原料煤的损耗,同时原来的粗放式管理,严重影响了装置的稳定运行,导致净煤气单耗居高不下。针对上述情况,煤气化公司于今年初研究下发了《煤气化公司煤场规范化项目实施方案》,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做到“五化”,即采购标准化、进煤有序化、存煤定制化、配煤食谱化、分析日常化,最终实现了煤炭的科学存放和精确掺配,大幅降低存煤损耗和煤场管理费用,达到了气化炉最优的配煤指标。通过煤场管理的提升,每年可节约标煤2400吨,节约转运费等管理费用200万元。 1.4 推行乘车券制度,严格控制公务车管理 为加强车辆管理,降低车辆油品消耗和费用,煤气化公司对公务用车实行了乘车券控制。按照年初各部室经济责任制车辆费用考核标准每月发放一次公务车乘车券。乘车人使用完毕后,按实际行驶里程向驾驶员支付相应数额乘车券并进行登记,乘车券用完后,原则上不再派车。该制度的实行,养成了员工拼车和计划用车的习惯,遏制了公务用车的浪费,仅上半年就比去年同期节约用车费用约十万元。 1.5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合同能源管理力度 合同能源管理是以节约的能源计费来支付节能项目资金投入的节能业务方式,可以降低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是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一种节能技改资金投入方式,并将根据项目的节能量给予奖励。为此,公司加大了对合同能源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并配套出台一系列制度和措施,要求在节能减排项目论证、招标和实施中尽量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形式。 2 依靠科技创新、狠抓重点工程,向技术要节能 企业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与减少废弃物排放为目标,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科技创新对节能减排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将最新的节能技术予以应用。 2.1 锅炉系统节能改造项目 煤气化公司是较早完成锅炉氨法脱硫的企业之一,近两年更是投资2200余万元对锅炉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将原水膜除尘改为电袋一体化除尘,更新脱硫塔,采用高效省煤器,通过改变省煤器结构,提高换热效率,使锅炉给水温度提高了约25度,从而降低了蒸汽单耗,改造完成后每年每台锅炉可节约标煤约2600吨,并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工程验收结果显示,烟气中粉尘含量及脱硫后二氧化硫含量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由于该项目开展较好,效果显著,申报了国家节能奖励资金300万元并已获得通过。 2.2 废气回收综合利用项目 改造前净化闪蒸汽、甲醇精馏闪蒸汽等大部分送入锅炉锅炉燃烧,多余部分通过管道送入火炬燃烧,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公司经过论证,通过新增压缩机,将所有可回收气体全部压缩回送入净化系统,不但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完成后,年可节约标煤16500吨,由于效果突出,申请了国家节能奖励资金400多万元并已获得通过。 2.3 废水治理改造项目 煤气化公司采用较先进的污水生化处理方法,运行较稳定,并通过逐步调高水解池入口PH值的探索,实现了降低污水处理酸碱消耗和达标排放的目标。与此同时,企业积极开展对生产污水生化处理后回用至循环水系统的研究,截至目前,每日可节约循环补充水2630方,预计全年可回用污水96万方,节约成本百万元,实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深化结构调整、拉长产业链条,向结构要节能 随着西气东输和“气化河南”战略的出台,煤气化公司调整思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优化调整现有产品结构:采用深冷分离技术从净煤气提纯CH4,从而为义马―郑州沿线城市供应优质高效的CNG或LNG天然气产品,同时为现有醋酸装置提供合格的原料气CO;其富余部分氢气则用于新建合成氨装置生产,并配套氨合成生产硝酸、硝铵。延长了产品链条,最大程度的提高了碳转化率,达到了产品的优化升级和废气的资源化再利用,走出一条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之路。 4 小结 节能减排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十二五”规划中已将“节能减排”列为重大专项进行规划,研究建立节能减排倒逼机制和长效机制。作为企业,我们坚信只要我们高度重视、深刻理解“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三统一”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坚持“节能与发展相促进,开发与节约相协调”的宗旨,在企业发展上全面贯彻“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理念,在资源利用上落实“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做好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和有效回用,就一定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能够给大家创造一个碧水蓝天的生存环境。 绿色化工论文:谈绿色化工中无毒无害溶剂的应用 摘 要:该文论述了无毒无害溶剂在绿色化工中四个发展方向,绿色溶剂、超临界流体、水和不使用溶剂各有其特点和应用。这四个方向代表了以后化工溶剂的基本发展方向。 关键词:绿色溶剂 超临界流体 绿色化工 绿色化学也被称为环境友好化学、环境无害化学和清洁化学。绿色化学就是通过科学的技术和手段来减少和消灭对人体或环境有害的原料、反应催化剂、溶剂和试剂的使用和产生,以确保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没有损害,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化学就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坚持采用预防污染的手段,从原料到中间产物,再到目的产品都要做到无污染,实现零污染,甚至零排放。绿色化学的最高理想就是在整个化工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毒有害的物质作原料、催化剂和中间产物,对环境和人类不再有伤害。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就不再污染环境的化学,集合了生物化学、分析化学和生态化学的综合学科。 化工生产中大量的污染物质不仅来源于生产的原料和制造的产品,而且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中间产物也会对环境产生大量的危害。其中最常见的污染来源来自于溶剂,这些溶剂被广泛应用于反应介质中,在物质分离也大量采用溶剂。目前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的溶剂大部分是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在应用过程中不仅会引起当地水源的污染,而且会引起地面臭氧的形成。这是因为溶剂作为化学反应的介质,它的用量是非常巨大的,通常是反应底物的数倍甚至几十倍。因此,如果能够采用无毒无害的绿色溶剂来替代这些对环境有害的有机化合物作化学反应的溶剂,那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正因为这样,采用无毒无害的绿色溶剂,少用或不用对环境有害溶剂已经成为了当前化工生产的研究方向。为了减少环境污染,绿色化工中无毒无害溶剂的应用有以下四个方面。 1 选用绿色溶剂代替不利于环保的溶剂 烃类溶剂和氯化溶剂是过去化工生产常用的溶剂。烃类溶剂和氯化溶剂的优点是不容易燃烧,表面张力小和黏度,渗透能力很强,可以很容易清除狭小缝隙中的污垢。溶解油污能力强,特别是在金属加工油、油脂等方面。烃类溶剂和氯化溶剂最大的优点是沸点很低,非常适合利用蒸汽进行清洗油污的方式。但是烃类溶剂和氯化溶剂的毒性非常高,它们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非常低,一旦超标将会对生产车间的工人身体损害极大。正因为如此,欧盟和美国等许多西方国家已经限制生产和进口这些种类的清洗剂。 现在化工生产中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溶剂,正越来越多的被无毒无害的绿色溶剂所取代。比如:砧烯和过氧化氢之类的清洁剂正逐渐替代烃类溶剂和氯化溶剂。砧烯和过氧化氢之类物质能够生物降解的非常彻底,不会留下残留物质,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而且对臭氧层造成破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在油漆、衣物洗涤剂和电子产业中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价格高是帖烯类溶剂最大的缺点,这造成了成本的提高,缩小了它的应用界限。 高速发展的电子工业对电路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而带动了清洗剂大量需求,目的是除去电路板中过多的掺杂物。过氧化氢由于其清洁无污染的特性正在被广泛应用。在使用后过氧化氢分解成了水和氧气,一点都不会构成污染,近年来超级纯过氧化氢每年的需求量正以11.6%的速度增长。 N-甲基吡咯烷酮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选择性强和稳定性好的溶剂,具有极性强,不容易燃烧,毒性很低、不易挥发、生物可完全降解、可重复利用、使用安全等优点。而且分子中不包含卤素,不会破坏臭氧层,在化工产业中应用非常广泛。譬如在涂料行业印刷工业中正越来越多的应用。N-甲基吡咯烷酮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也可用作萃取剂,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常用作有机溶剂,在杀虫剂的生产过程中常用作载体溶剂,在生产滑润剂过程中常用作萃取剂。总之,酯类溶剂对人体无害,对环境无污染,前途应用广泛,发展前景看好。 2 采用超临界流体作溶剂 超临界流体的研究是无毒无害溶剂研究中最活跃的开发项目,这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被用作化工生产中的溶剂。随着温度和环境的变化,任何物质都有三种相态,三相并存的点叫三相点,气液两相成平衡的点称为临界点。在临界点的温度和压力称作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超临界二氧化碳是指在超过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二氧化碳变作流体。超临界二氧化碳通常具有液体的密度和气体的粘度,因而超临界二氧化碳有着液态溶剂的溶解度和气体的传质速度。而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压力和温度来调节溶剂溶解度,压缩性,流体的密度和粘度等性能。没有毒性、安全可靠、不容易燃烧、成本低等特点是超临界二氧化碳溶剂与传统溶剂相比的最大优势。 目前,四川大学皮革系正把超临界二氧化碳用在皮革处理的过程中,应用前景令人鼓舞。另外在油漆、涂料和塑料的生产过程也已经开始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有机溶剂。举个例子,Dow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已成功采用了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包装材料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发泡剂,代替了传统的怕坏臭氧层的氟氯烃。 3 采用水作溶剂 水是自然界最广泛的物质,无毒无害,取材广泛。早在1980年,Breslow发现环戊二烯与甲基乙烯酮的环加成反应在水中速度很快,比传统上在异辛烷中的反应速度快了大约700倍。日本化学工业在实际化工生产过程中成功地用超临界水生产出了TDA,井已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运行。在以前这些工业残渣是废物垃圾,污染环境。现在是变废为宝,既减少了浪费,又防止了环境污染。这项新技术不会产生出酸碱,更不需要用作废水处理。在工业生产中将塑料中间体进行回收是一个新的突破。 4 化学反应不使用溶剂 在固相反应和熔融状态下的化学反应中的某些反应有些是不需要溶剂的。旋光性2,2’-二氢基-1,1’-联荼酚采用FeCl3・6H2O为氧化剂进行固相反应,在50 ℃条件下反应持续2个小时,再用稀盐酸淋洗就可以得到联萘酚,收率95%。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日渐提高,无溶剂浸渍漆逐渐开发并推广出来。无溶剂浸渍漆是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一片新天地。同时这种浸渍树脂还有着非常优良的渗透性,良好1稳定的物理性能和室温保质期。 绿色化学是在传统化学工业基础上开发出的更高层次的化工化学,符合了时代对化学工业的新要求,是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其核心是减少或消除化污染,做到可持续发展。当然,绿色反应也必然要求具有一定的成本收益,在技术上和经济上要合理。随着现代对环境越来也重视,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上面四个无毒无害溶剂的选择方向在化工生产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绿色化工论文:绿色化学化工业的发展 【摘要】化学化工业一直是制造工业垃圾、引发环境污染的重要领域,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不断深化,加大对化学化工业的治理力度、实现绿色化学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总结新时期发展绿色化学的重要意义,从而重点探究绿色化学化工业的发展前景,呼吁更多的传统化学化工业加入到绿色化学发展队伍中来,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化学 化学化工业 绿色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化学领域兴起的领域性革命,其主要强调节约自然、防止污染。受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近代中国一直强调以工业带动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长期的工业化发展大大降低了国家的各种能源的储备量,且对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自绿色化学革命以来,我国也逐渐将其引入到国家相关的化学化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体系中来,且相关院校也将绿色化学教育作为化工等专业教学的重点方向,以为我国化化学工业的绿色生态化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一、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 绿色化学即指通过各种作用实现化学物质反应后的污染“零排放”,其要求发展中遵循防止废弃物的产生、从污染源入手制止污染;遵循以最大的限度将参加反应的原子出成为最终的产物的原子经济性;确保设计、合成、催化等各道工序的无毒无害化反应;研究可降解的化学品,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等。绿色化学的原理为实现节能、减排、绿色、无污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科学的发展路径。 二、发展绿色化学化工业的重要意义 (一)绿色化学化工业的发展可以降低环境污染,营造更健康的生活环境 传统化学工业发展中会造成严重的水、固体废弃物、噪音等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绿色化学化工业强调的是从污染源进行根本的制止,以最先进的技术加大各种能源作用时的利用率,减少各种能源的未充分反应而造成的污染;加大废水、废弃物的加工处理工序,禁止污染物的排放。以化学工业发展中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利用程度,二氧化硫漂浮到空气中会酸化空气,容易引起酸雨等危及人、动植物健康的现象,而二氧化碳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化学工业中引入两种气体时要强化对其的封闭性控制,确保其在反应的过程中不会泄露。有毒有害物质的精细化处理、防止各种污染为人们的正常生活创造了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二)绿色化学化工业强调资源的充分利用,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绿色化学化工业在工具的选择上强调其循环利用功能,这样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就达到了90%――100%,降低了废弃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外,节约了生产生本的投入,为化学工业的发展省却了一笔不小的生产成本。省却的生产成本可以进行更为科学严谨的化学工程试验,从而又推进了绿色化学化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绿色化学化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自然灾害 诸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原因虽是自然因素,但经济社会发展中对各种资源的不合理的开采、各种对自然环境有影响的工程施工在一定程度上讲都是灾难发生的诱因。绿色化学化工业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对各种自然能源的开采和利用,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降低,将引发地质灾害的人为诱因降到最低值。 三、绿色化学化工业的发展前景 (一)绿色化学取代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当前有机化学品的主要成分来自于不可再生的能源,如煤和石油,降低了能源的储备量之外还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绿色化学化工业正在极力研制从可再生的地质能源和生物能源中汲取有效的成分以取代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绿色的能源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能源来源,有利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绿色化学革新制药领域 目前化学制药是我国重要的医药用品的来源,但化学制药工业发展中存在化学药品的品种多且更新快、制药过程的化学品反应步骤多、对制药的各种原材料的需求量大等状况,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巨大,环境污染严重。且各种药品都是用化学品配置而成,含有不同程度的有毒成分,印证了“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人们长期的服用化学药品,对其身体各器官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绿色化学制药中虽仍采用各种化学物质,但由于提炼技术的更新,大大加大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提取程度,既降低了药品对人体的伤害,也强化了制造工艺的原子经济性。 (三)高效可降解材料作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塑料袋、塑料管等塑料制品是一种难以降解、难以腐蚀的物质,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非常严重,绿色化学的普及后可以强化对生物、光等降解高分子的利用,加强对高效降解材料的研发。高效降解材料可以利用于塑料袋等生活用品的普及中,也可以利用到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为人类造福。 (四)绿色化学化工业推进二次利用工程建设 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的不合理处理便会对人们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随着绿色化学化工业的发展各种科学处理并循环利用垃圾的方法逐渐全面化,无论是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均可以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处理。这样经过处理的垃圾被正常投入到利用中后便成为一种资源,这种资源与其他不可再生能源不同,后者只会越来越少,而其会随着生活的发展而不断的增长。绿色化学化工业对垃圾的处理和利用便推动了废弃物的二次利用,为社会节省发展成本的基础上降低了各种生活垃圾对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原有发展模式的弊端愈加明显,制约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而绿色化学化工业对缓解资源紧缺、改变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有积极的影响,且其可以极大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对保障人民和国家发展安全做出巨大的贡献。本文根据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并总结了发展绿色化学化工业的重要意义及其发展前景,呼吁政府、企业和个人加大对绿色化学化工业的关注和研究力度,以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绿色化工论文:关于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发展绿色化工的思考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污染一直是困扰化学工业的致命问题,制约着化学工业的健康发展。化工过程既伴有原子间的重新组合,又有相变发生,因而在节能降耗方面潜力很大。近年来,化工生产绿色化的研发和应用正方兴未艾。 绿色化工就是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从工艺源头开始运用环保理念,推行源消减、进行生产过程的优化集成、废物再利用与资源化,从而降低成本与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毒性,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绿色化工的兴起,使化学工业环境污染的治理由先污染后治理转向从源头上根治。 绿色化工理念注重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来考察其生产和使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包括绿色原料、绿色产品和绿色过程等方面。要真正实现化工生产的绿色化,首先要从源头上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运用绿色化学的手段实现零排放;其次从工艺和设备两方面着手,大力研究开发从整个工程链中减少或消除污染的绿色工程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过程系统综合,降低能耗,实现废物最小化和环境影响最小化;然后从循环经济角度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废物产生和排放。 绿色化工已被全球列为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是解决资源、能源紧缺和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和保证国家与民众安全的核心基础科学与技术。绿色化工和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将向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化学与材料、生命、信息、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结合将开辟新的发展方向,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改善提供多种途径。 一、全球绿色化工态势 1995年美国设立“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自1996 年开始每年颁发一次。1997年成立了绿色化学协会,致力于环境友好化学合成和处理的教学、科研工作。美国加州提出两项州议案,要求按照加州绿色化学行动法促进绿色化工发展。美国已着手创建一项能够明确鉴别绿色化学品和绿色工艺的综合性工业标准,实行绿色化工第三方认证,目前有近50家单位在参与制定。 欧洲的绿色化工也很活跃。英国的绿色化学网从2003年开始创建,2006年成员已达到1500家;为鼓励绿色化工,英国还设立绿色化工水晶奖、英国绿色化学奖、英国化学工程师学会环境奖等奖项。法国化工业正逐步将农作物用于化工领域,据预计,未来农业领域绿色化工创造的财富很可能超过农产品本身。 日本已从污染型的工业社会转变为全球环境的领跑者和节能超级大国。与1990年相比,2006年日本化学工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而同期化工产品总产量却增加了30%。2000年日本成立了绿色与可持续化学网络,开展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化学的研究开发、教育、奖励、国际间的合作、信息交流等工作,并发起设立“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学奖”。 巴西因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生物塑料的生产成本比其他地区低很多,从而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巴西的公司已经将中等规模甘蔗基高密度聚乙烯推向市场,并在生物基乙醇生产、生物乙醇制烯烃、生物基丁烯等方面有较快进展。一些跨国公司也积极参与巴西的绿色化工计划。不远的将来巴西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塑料生产国。 大型石化公司正努力发展绿色化工,不断提高能效,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使用对环境友好的新工艺,减少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如,阿克苏诺贝尔公司销售产品的18%来自其 “生态优质”产品,与市场上的主流产品相比,留下的环境印迹低得多,公司到2015年计划将此份额增加到30%。 二、国内绿色化工进展 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0年我国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达8.88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2.7%。石化产品广泛用于工业、农业、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它为农业提供化肥、农药和塑料薄膜等,为能源、交通和居民生活提供石油、天然气、液化气等燃料,为汽车、船舶、航空航天、机械工业等提供合成材料、轮胎、涂料和胶粘剂等产品,为纺织工业提供合纤单体、合纤聚合物、染料及纺织助剂,为轻工家电业提供各种塑料材料、功能材料,为电子工业提供印刷电路板基材、塑封料、光刻胶、高纯试剂和特种气体等,为建筑业提供塑料建材、保温材料、建筑涂料、防火材料等,为医药工业提供基本化工原材料,为军事工业提供军用化工产品,为人民生活提供各种相关的日用化学品…… 我国化工产业的出路就在于摒弃粗放的生产模式,推崇“绿色化工”,发展环保型产品,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三废排放量,采用循环经济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 科学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2006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我国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 我国绿色化工研发正在兴起。南开大学与天津大学已于2003年联合组建了天津绿色化学化工实验室。2008年2月,广州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和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6所重点高校发起组建的广州绿色化工产学研战略联盟正式启动。 绿色化工产品应用备受关注。如,绿色化工材料和技术渗透到了北京奥运会的方方面面,为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南京化工园区绿色化工思考 1.发展现状 南京化工园区按照“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要求,经过10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各项事业正蓬勃发展。园区在绿色化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园区实现了集约发展,通过公用工程共享,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采用热电联供,实行按能级配置使用能源,提高了效率;强制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和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企业节能降耗有了明显改善。 (1)绿色碳一化工产业链。合成气是碳一化工的源头,园区合成气实行集中供应,生产效率高,资源和能源得到合理利用,废弃物少。惠生(南京)化工有限公司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气,向菱天公司、蓝星公司和扬巴公司供应,并分离出一氧化碳产品供给塞拉尼斯醋酸装置,多余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生产出甲醇。实现了一氧化碳和氢气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的有效利用率,降低碳排放。 项目采用世界上最先进工艺技术,其中煤气化采用GE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工艺气体的净化和CO深冷分离采用林德公司低温甲醇洗工艺;甲醇合成单元采用国内自主开发的高效等温反应器和高性能合成催化剂;精馏系统采用“三塔”流程。同时配套克劳斯装置回收煤气中的硫,极大地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属于清洁煤化工项目。此外,项目还利用余热发电,有效地利用了煤的化学能,实现了企业一半用电量自给。项目还做到废水循环利用,废渣深加工利用、废气提取二氧化碳综合利用。 在醋酸合成方面,园区集聚了两大世界一流的醋酸生产商BP和塞拉尼斯,它们的生产技术属当今世界顶级技术。从合成醋酸的反应方程式看,甲醇羰基化合成醋酸符合“原子反应”要求,反应只有一步,全部的反应物原子都变成了产物,没有原子损耗。 Celeance公司在传统Monsanto法的基础上开发成功AO Plus工艺,与传统Monsanto法比优势明显:装置的时空产率提高到20-40mol醋酸/升・小时;投资费用节省40%;公用工程消耗降低30%。近年,塞拉尼斯公司对AOPlus的技术进行了改进,可将装置产能由120万吨/年提高到150万吨/年,单位产品成本大大下降。 BP公司在Monsanto法基础上改进,于1996年推出了BP Cativa工艺。催化剂体系具有如下优势:主催化剂便宜;稳定性好,可以维持高得多的浓度,具有更高的时空产率20-30mol醋酸/升・小时;投资费用节省10%-30%;由于体系中水浓度低于2 w%,副产物丙酸少,因此公用工程消耗降低20%-40%;采用该技术,可将原有装置产能提高30%以上。 (2)聚氨酯材料。聚氨酯是由多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或/及小分子多元醇、多元胺或水等扩链剂或交联剂等原料制成的聚合物,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冰箱制造、交通运输、土木建筑、鞋类、合成革、织物、机电、石油化工、矿山机械、航空、医疗、农业等领域。由于它的使用可以节省能耗,因而属于绿色化工产品。园区在聚氨酯领域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3)绿色涂料及助剂。 “绿色涂料”是指节能、低污染的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含量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等,主要是从减少涂料总有机挥发量、降低溶剂的毒性、提高用户的安全性等方面加以改进。 我国是涂料生产大国,但高性能环保型涂料的发展落后于发达国家。化工园区在“绿色涂料”领域形成了产品集聚,有环保助剂、高性能树脂和安全的涂料产业链。如长江涂料公司年生产能力8万吨,是我国涂料行业设施最齐全、设备最先进、工艺领先、技术超前、环境优美、国内一流、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油漆制造基地,国内涂料10强企业。 园区还是国内最大的醇醚溶剂基地。醇醚类溶剂与水有很好的相溶性,被广泛地用于水性涂料,作助溶剂,起偶联使用。德纳(南京)化工有限公司目前有丙二醇甲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乙二醇丁醚、乙二醇丁醚醋酸酯六套生产装置,其中丙二醇甲醚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年,产品质量达到电子级;乙二醇丁醚生产能力达到9万吨/年,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生产能力达到3万吨/年。 (4)水处理剂。水处理产品和服务是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尔科工业服务(南京)有限公司由全球最大的水处理剂制造商美国纳尔科公司投资设立,年产3.7万吨水处理剂,包括年产7000吨橡胶聚合体、5000吨液态聚合体和年产2.5万吨混合物等市场畅销产品,最终将实现年产15万吨产量的规模。工厂设备先进、生产工艺世界一流,定位为纳尔科在全球的八大核心生产厂之一,可供应纳尔科产品线的所有核心技术产品。 (5)资源综合利用。在乙烯裂解过程中,主要产品为“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纯苯、甲苯、二甲苯)”,同时也生产一定量的碳四、碳五、碳九等副产品,这些副产品中碳四已经得到较好的利用,碳五、碳九的利用与否直接关系到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高低,对园区绿色化工建设有重要影响。 南京源港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碳五综合利用项目包括 8万吨/年碳五分离装置、2万吨/年碳五石油树脂装置,是目前国内同类装置中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主要产品为双环戊二烯、脱环碳五加氢树脂。 南京齐东化工有限公司正在新建16万吨/年裂解碳九深加工项目,生产石油树脂7万吨。 2.对策措施 (1)引入“生态效率分析”方法并制定相应标准,定量、科学地评价入园项目。 (2)构建园区的绿色化工政策环境,一方面限制污染大的项目进入,另一方面鼓励绿色化工项目。 (3)项目入园需要进行前置性技术先进性、环境安全性评价,优先选用绿色化工项目。 (4)加大力度,提升园区现有企业技术,削减污染物、有毒物的产生和排放。 (5)以生态园区创建为契机,加强循环经济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 (6)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杜绝偷排现象,保证装置的安全运行,降低事故率。 (7)建立绿色化工专项基金,奖励绿色化工项目,资助绿色技术开发。 (8)跟踪国内外绿色化工技术、工艺和产品,向企业推荐新技术、新产品。 (9)建立绿色化工工程研究中心,开发利用和推广有市场前景的绿色化工技术。 3.今后重点发展的项目 (1)环氧丙烷。国外以过氧化氢和丙烯直接合成环氧丙烷技术已成熟,我国也正在积极研发。2010年我国环氧丙烷总产量约124万吨,大多采用污染较严重的氯醇法工艺生产。该工艺设备腐蚀严重,而且产生大量氯化钙和工业废水,难以处理。而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生产环氧丙烷,几乎不产生三废。BASF公司和韩国SKC公司分别建成30万吨/年和10万吨/年HP-PO装置。 园区有大型环氧丙烷装置,采用的就是氯醇法工艺,而且钟山化工厂搬迁项目还有10万吨氯醇法环氧丙烷,如果能够合并改为20-30万吨双氧水氧化法工艺,不仅技术上可行,也可大大降低环境污染。 (2)淀粉基生物降解材料。淀粉基塑料可分为填充型、共混型和全淀粉塑料等三类。目前我国淀粉基塑料主要是填充型淀粉塑料,已属于逐步淘汰型品种。共混型淀粉塑料与单独的合成聚合物相比,其具有较快的降解速度和较好的力学性能,部分产品可完全降解。全淀粉塑料是真正的完全降解塑料,其成本与常规塑料更为接近,是最具发展前途的可降解淀粉塑料。 目前,日本住友商事会社、日本谷物淀粉公司、美国Novon International公司、意大利Ferruzzi公司和Novamont公司等已宣布研制成功全淀粉降解塑料,其中美国Novon International公司的“NOVON”全淀粉塑料产品的生产能力已达到4.5万t/a,意大利Novamont公司开发的“Mater Bi”全淀粉塑料产品的生产能力已达到1万t/a。 (3)聚乳酸。聚乳酸(PLA)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降解和生物相容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可在使用到一定时间后逐渐降解,并最终变成对人类、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与浙江海正集团合作已经建成了国内最大的5000t/a PLA生产装置。2007年,日本化纤协会公布东丽公司成功开发出将以PLA和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植物纤维进行混炼,使用耐热性、刚性及成型性较好的植物纤维强化PLA塑料。 (4)二氧化碳综合利用。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国际上减碳呼声日益高涨,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二氧化碳捕集与综合利用是碳减排的重要途径。 (5)碳酸二甲酯(DMC)。这是一种无毒、环保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可替代剧毒的光气、氯甲酸甲酯、硫酸二甲酯等作为甲基化剂或羰基化剂使用,提高生产操作的安全性,降低环境污染;作为溶剂,DMC可替代氟利昂、三氯乙烷、三氯乙烯、苯、二甲苯等用于油漆涂料、清洁溶剂等;作为汽油添加剂,DMC可提高其辛烷值和含氧量,进而提高其抗爆性;此外,DMC还可作清洁剂、表面活性剂和柔软剂的添加剂。因此它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化工产品。 生产可采用甲醇羰基合成法和二氧化碳法,这两种方法的原料在园区非常丰富。园区要在新材料项目上有大的突破,就应当寄希望于碳酸二甲酯的合成技术和应用技术上的突破。 (6)CO2基共聚物。将CO2合成为高分子产物的关键是催化剂技术,其合成不必经过高能耗的还原过程,既能保护地球环境又可得到一类颇具特色的新型材料。河南天冠集团与中山大学合作正在建设5000t/a的生产线;内蒙古蒙西集团采用长春应化所的技术建成3000t/aAPC装置;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与中海油合作,正在海南兴建3000t/a装置;江苏泰兴1万t/a装置已投产。 (7)绿色环保涂料。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兴起“绿色革命”,促进了涂料工业向“绿色”方向大步迈进。水性涂料、高固体分涂料、光固化涂料和粉末涂料占比不断提升。2009年我国涂料总产量达755.44万吨,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但绿色涂料比重较低。 涂料行业是园区精细化工的一个重要领域,包括助剂、树脂、涂料成品等品种齐全,“十二五”期间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应当大力发展水性涂料、高固体分涂料,绿色助剂和树脂。 (8)生物质燃料。生物能源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生物质能利用主要包括生物质能发电和生物燃料。生物燃料是指通过生物资源生产的石油替代能源,包括生物乙醇、生物柴油、乙基叔丁基醚、生物气体、生物甲醇与生物二甲醚。 (9)精细生物化学品。1970年代以来,生物化工得到很大发展,生物化学在发酵、食品、纺织、制药、皮革等行业都显示了威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特别是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应用更促进了酶工业和发酵工业的发展。 生物化工以微生物或酶作为催化剂,以可再生资源取代化石资源,大规模生产人类所需的化学品、医药、能源、材料等,是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有效手段。目前可以重点发展手性化合物、1,2-丙二醇、生物乙醇等。 (作者单位: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绿色化工论文:“绿色化工”理念与“绿色文化”的传播 【摘 要】建设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环保型、节约型社会,人是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绿色化工”与“绿色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绿色化工职业教育文化氛围中孕育出来的大批化工类高职学生在绿色文化传播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可以成为绿色文化传播的生力军。本文就“绿色化工”理念与“绿色文化”形成背景、传播现状和传播方式与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绿色化工;绿色文化;传播 绿色湖南建设是省委、省人民政府全面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四化两型”战略,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提升长远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在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两型社会” 建设为引领,以生态建设、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为重点,发展绿色化工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弘扬绿色文化,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思想指导下,政府和行业企业的调控、指导和参与、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而作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改革创新前沿阵地的高职学院,尤其是化工类高职学院,在推进绿色湖南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 一、“绿色化工”理念与“绿色文化”解析 人们对生态文明发展的认识走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传统的纯经济增长发展观到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人类社会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相关概念 绿色化工:指的是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从工艺源头上就运用环保的理念,推行源消减,进行生产过程的优化集成,废物再利用与资源化,从而降低成本和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毒性,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绿色化工的兴起,使化学工业环境污染的治理,由先污染后治理转向从源头上根治环境污染。 绿色文化:广义绿色文化即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进,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它包括持续农业、持续林业和一切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绿色产业、生态工程、绿色企业。也包括有绿色象征意义的生态哲学、生态意识、生态艺术、环境美学、生态旅游,以及绿色运动、生态伦理学、生态教育等诸多方面。狭义绿色文化是指人类适应环境而创造的一切以绿色植物为标志的文化,包括采集狩猎文化,农业、林业、城市绿化,以及所有植物科学等。 (二)形成背景 上世纪之交,国际社会经济格局正出向着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和生态化方向演变。经历过一个世纪惊心动魄的政治动乱、军事纷争和经济危机以及长足的科技进步、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奇迹的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尤其是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 20世纪90年代之后,建立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在国际社会蔚为风潮。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的分析,可见应用循环经济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达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最佳发展模式。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现状,学术界、政府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但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循环经济在我国还处于试点研究阶段,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均有待进一步发展。要在我国全面发展循环经济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绿色湖南建设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参与和研究。 工业强省面临传统产业升级,建设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环保型、节约型社会,人是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如何普及“绿色化工”科学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南石化产业因“四化两型”建设而注入了更强劲的动力,在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的发展中需要更多的高端技能人才。绿色化工时代大潮汹涌澎湃,湖南化工类职业教育如何植根化工、依托化工、服务化工,为绿色湖南建设添砖加瓦,这是化工类高职学院培养人才发挥创新作用的历史使命。 而在《绿色湖南建设纲要》中有一项绿色文化指标:在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率达90%以上;城乡居民生态文明宣传普及率80%以上;全省文明城市创建覆盖面达到90%;文明行业创建覆盖面达到80%;文明村镇创建覆盖面达到70%。绿色化工职业教育文化氛围中孕育出来的大批化工类高职学生在绿色文化传播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可以成为绿色文化传播的生力军。 二、“绿色化工”理念与“绿色文化”传播现状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位于长株潭“四化两型”建设产业群区域,拥有化学工程系、制药与生物工程系、机械工程系、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等5个系20多个专业,学院建校50多年来植根于化工行业培育社会急需人才,引领湖南化工职业教育发展。学院坚持培训教育工作“四个结合”:一是师资队伍实现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相结合;二是培训内容实现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三是学习情境实现课堂学习与现场操作相结合;四是培训的绩效评价实行企业与学校相结合。 学院创新了特色“技能节”和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技能竞赛成果,并连续六次获得的省职业技能鉴定十佳单位荣誉。学院本着凸显高职特色的原则,以服务学生素质拓展,服务校园文化繁荣为目标,以实现服务青年、服务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发展,促进学院建设发展为目的,依托化工行业发展优势,利用50多年化工院校办学的优质教学资源,突出化工龙头专业品牌特色,率先成立了化工协会,化工协会先后获得“全国高校十佳优秀社团”、“湖南省大学生优秀社团”, “第三届全国高校优秀社团学习实践类特别奖”;拓绿环保协会也被评为第四届湖南省“优秀大学生社团”,在2010年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社团”,2009年获香港环保协会颁发的“全国(环协)联校水果贺卡2009杰出成果奖。活跃在校园文化宣传前沿的“大学生记者团”2013年荣获“全国高校十佳优秀社团”。这些社团在当前化工行业正在由传统化工向新型化工转型,作为化工湘军摇篮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专业性社团建设把握时代命脉与社会同呼吸。在注重专业技能知识提高和动手操作能力加强的同时,热切关注“四化两型”社会的建设,组织开展新型化工知识讲座,积极学习宣传有关新型化工的知识,宣传绿色化工理念,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绿色环保气息。《打造技能竞赛文化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和《打造“精技”社团 励炼化工“湘军”》分别荣获2010年和2011年湖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高职教育越繁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反之亦然。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石化产业是湖南省支柱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驱动引擎。为了解高职生对于“绿色化工”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以便更有效地传播“绿色化工”理念,我们于2014年6月---7月在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随机调查。从调查数据分析来看,得出以下结论: (一)对于绿色化工的相关知识,化学工程系和制药与生物工程系这两个同属化工大类的系部学生,明显比经管系、自动化与信息系、机械系的学生了解更多一点。 (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绿色化工理念”的知识普及,所感兴趣和支持的举措具有一定差别,比如化工类专业学生普遍认为应把绿色化工相关知识编入教材。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则大多认为学校或政府的宣传很重要。 (三)关于“绿色化工理念宣传”途径,从调查结果来看,社团、协会活动和高职学院的主流媒体宣传依然是主要的宣传途径与平台。 (四)学生对于社会与环境的关注度比较高,主动(下转第207页上接第219页)融入社会的积极性也是比较高的。 (五)湖南化工类职业教育如何植根化工、依托化工、服务化工,为绿色湖南建设添砖加瓦,这是化工类高职学院培养人才发挥创新作用的历史使命。 三、“绿色化工”理念与“绿色文化”传播方式与途径 高职教育通过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等方式服务地方,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既是应尽的职责,也是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从探寻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在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特有的创新作用及发挥创新作用的途径入手,在绿色化工背景下的研究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以及绿色文化的传播,开辟推进绿色湖南建设的新路径。 (一)发挥专业优势。绿色化工职业教育文化氛围中孕育出来的大批化工类高职学生在绿色文化传播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可以成为绿色文化传播的生力军。 (二)校内校外互动。校内通过社团、协会和课堂融入,专业选修灯途径传播。校外通过关注社会,融入社会,让社会和更多的人了解、支持、投身、热爱祖国的化工事业,获取政府更多的关注和政策、项目支持,使化工人才培养基地的化工类职业院校获得更和谐的发展建设环境和更有力的财政支持。 (三)网络与传统结合。一方面是为绿色湖南建设和祖国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化工类人才,通过人才接力,使“绿色化工”科普工作在高职生中得以创新,使“绿色文化”传播的途径更为广泛。另一方面是通过网络与传统的宣传平台和方式,对“绿色化工”理念和“绿色文化”进行传播。 绿色化工论文: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生态绿地规划构想 摘 要: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原名岳阳市云溪工业园)是一家专类化工园。2013年6月,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更名为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并进入国家级首批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获国家前期1.5亿元循环化改造资金。项目批复给园区发展带来了巨大契机,绿色理念将成为园区发展的主旋律。本文根据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区基本情况与产业规划,以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的生境条件为基础,从生态绿地规划原则与思路、生态绿地系统空间结构与布局、生态绿地树种规划及规划总目标等方面系统地对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绿地体系进行了规划构想。希望能对园区今后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发展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态 绿地 规划 绿色化工产业园是一个新的产业园区概念,也是国家实施循环化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的全新要求,更是实施两型社会的战略部署,“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是对绿色化工产业的全面诠释。地区发展的生态平衡、人与环境和谐、产品可控、经济效益优良、城乡统筹一体、区域内物质与能量良性化循环、区域生态环境优美等均是建立两型社会的具体要求,也是绿色化工产业园的发展目标。 工业园区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地域综合体,是一种新型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破坏。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日益尖锐的今天,尤其对专类化工产业园区,工业生态化是产业现代化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在工业园区生态系统中,园林绿地系统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维护地区生态平衡、美化地方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绿地系统成为关键。 1 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区基本情况与产业规划 1.1 园区概述 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前身云溪工业园)成立于2003年,园区位于岳阳市东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与临湘市接壤,西北与湖北省监利县隔江相望。境内驻有长岭炼油化工总厂、巴陵石化公司(原岳阳石油化工总厂)、华能岳阳电厂等三家中央大型企业,是湖南省重要的石化基地、火电基地和纸材基地。2013年6月由云溪工业园更名为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进入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1.2 产业发展定位 云溪发展目标定位:以原油、煤气资源为基础,发展石油炼制产业、催化与助化剂、化工新材料及特种化学产品、合成材料深加工产业,延伸丙烯、碳四、芳烃、碳一化学四条产业链,培育石化产业集群。并借助大交通优势发展大型物流业及其它工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城市,力争成为岳阳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点。 1.3 产业空间布局 立足园区现有产业空间分布及地区整体空间发展形态,将园区产业功能分为:“一园、三片”的空间布局结构。一园就是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包含“三片”指云溪城片区(巴陵石化厂区、云溪精细化工园区、新材料产业区),长岭片区(长炼厂区、长岭工业园区),儒溪片区的临湘滨江工业园区。 1.4 产业规模 绿色化工产业园规划控制范围为230 km2,至2020年发展规模约52 km2,精细化工产业园核心区用地为26.77 km2,十二五末工业产值规模达2500亿元,总人口达10万人。初步建成一个工业与城市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型工业园区”。 1.5 产业园生境条件 1.5.1 区位优势 云溪区位于湖南北部,是省唯一沿通江达海的城市,园区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配套齐全,区位优势明显。同时,岳阳市又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在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1.5.2 交通优势 境内公路成网,通衢四方。有多条国家级主干道在此交错经过:京广铁路、武广高铁、杭瑞高速、随岳高速、107国道等横穿境内,有近30 km的长江水岸线,有岳阳城陵矶国家级直航港口,交通十分便利。 1.5.3 地形与水文气象 工业园区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暖期长,严寒期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湿润,传统农耕文化发达。园区规划地多以低矮丘陵为主,穿插众多大小湖泊,在沿长江不到30 km的水岸线南侧,汇聚了芭蕉湖、松阳湖、白泥湖、洋其湖等较大的湖泊,还有白杨湖、枫桥湖、鲁家湖、莼湖、肖田湖等面积在300~500亩左右的小湖泊,区域内湖湖相连,水生湿地景观优良。 1.5.4 地域文化和传统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域都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绿色化工产业园区也有着自己独有的文化资源。古镇陆城系公元994年建成的原临湘县治,历经千年。区内存有培风塔、寡妇矶、擂鼓台、五爪松、尚书墓、贞节牌坊等8处古建筑遗址。古树名木众多,100年以上的古树120余株,有坪田村岳飞手植松、有新华村700年的古银杏树、有荆竹村古树群落。园区传统文化资源特色鲜明,人文环境特质优良。 1.5.5 区域劣势 环境现状:由于园区是传统的石油化工基地,水环境和大气环境都不容乐观,化工固体废弃物污染也日益突出,环境形势严峻。另外,区域内农村养殖业众多,猪鸡等畜禽粪便及水产养殖污染非常严重。生态环境较为恶化,生态安全受到一定影响。 绿地现状:绿地总量严重不足,缺乏植物造景特色,自然山水条件未能充分利用,缺乏自然生态保护体系规划,未能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网络结构。 2 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原则与规划思路 工业园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破坏与修复的过程。一方面,工业发展要求土地成片集约化、高效化及配套节约化,在工业用地大量成片开发时原有地表植被资源被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失调。并且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三废”又污染着周边大气水体与土壤,破坏着周边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为改善区域环境,人们又不得不去改造和修复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使破坏与修复在区域内循环。作为两型社会和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应将生态保护与修复摆在园区绿地规划的首位。 2.1 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2.1.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法建绿治绿 按岳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编制区域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制定各类绿地的定额指标,创建多样化的绿色空间及安全、舒适、优美的生态环境。并按国家与地方相关的环保及绿化法规及条例,加大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严控绿地系统建设指标、治理和恢复恶化的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 2.1.2 区域协调,生态优先 按区域丰富的湿地生境条件控制生态基本构架,划定生态功能区,建立地区生态安全体系,做到绿地“斑点、廊道、基质”的有机结合,生态修复与保护结合,城乡环境统筹结合,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 2.1.3 突出重点,强化特色 绿色化工产业园核心规划区现状河流污染严重,大量原有植被破坏,大气质量较差,生态系统弱化。应当努力加强河流污染治理,保护沿河植被及土壤原貌,建立河湖与园区间的生态缓冲体系,并加强园区道路、企业与园区周边绿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2.1.4 以人为本,总体规划,分期建设 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园区生产、经济及社会活动的需要,以人为本,为园区及其周边居民生活提供舒适、方便、实用、优美的绿色环境空间。规划中,按照“近细、远粗”的思路,远近结合,首尾相顾。使近期项目建设指标明确,可操作性强,为远期规划发展又留出余地。 2.1.5 实地适树,景观多样 大力开发利用区域内乡土树种,有节制地引用外来物种,构筑有地域性的植被特征,构建园区生物多样性特性。 2.2 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思路 自然生态条件是区域生态的物质基础,是区域景观规划的本底和基础,是大地景观的骨架。区域是由多个生态系统相互耦合和镶嵌而形成的生态格局,即是“斑块、廊道、基质”的空间镶嵌体。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沿长江岸线规划,一江多湖,具有浓郁的湖泊生态系统特征。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应形成以企业附属绿地、园区公共组团绿地、古树及古建筑遗址绿地为斑点;以长江水线及岸线,多主干道、高压线通道、化工物料管线为廊;以多个湖泊及农林基地为基质的综合绿地体系。注重大环境绿地与园区中小型绿地结合,开放型绿地与经营型绿地结合,线型绿地与块状、带状绿地结合,绿地系统与园区水系结合,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结合。 3 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3.1 多斑点绿地格局 斑块是景观构成中极为重要的景观类型,一方面可以美化改善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所;另一方面也是城市生态中大多数生物的栖息地和庇护所,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所以应结合现状绿地斑块,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开辟新的绿地斑块,并使其均匀合理分布。 3.1.1 以企业附属绿地为斑点的绿地建设 园区各企业是园区规划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园区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绿地是一个企业精神文明与企业价值的体现,并可获得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价值。应结合各企业生产平面布局及工艺流程特点,以在降噪、除尘、防火、通风、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的基本要求下,处理绿化与路、管、线之间的关系,合理营造人工植物景观群落。在企业主出入口、主体建筑、高大构筑物等作为工厂标志性景物前,营造起点缀、衬托作用的植物景观;在不够美观生产建筑前,用植物材料进行遮掩,用植物界面替代建筑界面,形成一个新空间,起到替代、分隔作用,达到视觉美化、转化目的;利用浓密树叶遮挡与吸附工业粉尘;利用乔木的高大树冠,为道路、广场等提供遮阴,避免夏季高温和阳光刺激,获得适宜的小气候和满意的光影效果。 3.1.2 以园区公共组团绿地,节点绿地为斑点绿地建设 在园区各个主要的交通对接口(如园区大门与临湖路接口处,云港路、长江路、临湖路交接处,园区规划的主次干道与园外交通干道的多节点处),园区边角余地,重要企业的主要出入口等景观节点处等,规划建设面积不等的开敞绿地空间,每一个景观节点都作为重要景点进行控制建设,形成与周边环境特征相协调的景观环境。 3.1.3 以古建筑遗址绿地及古树保护为斑点绿地建设 散落在园区规划地的八处古建筑遗址是地区人文景观的见证,要根据遗址大小及实地环境合理规划,在保护的基础上建设可大可小的斑点绿地,或遗址公园、或绿地组团、或防护绿地等,要突出遗址特色,再现当年历史风貌。 古树名木承载了多个世纪的历史和风雨,是地区悠久历史文化象征,是地区珍贵文化遗产,是研究地区历史文化、环境变迁、植物分布等的重要活物证。一颗树就是一道景,就是一片绿地。园区新华村古银杏树龄达700多年,高25 m,胸径达1.8 m,冠幅达35 m,树势雄伟苍劲,秋日满树黄叶,700年树龄还每年结实,极为绚丽壮观。要做好园区规划内的大乔木特别是古树名木的现状调查和保护方案,确定应保护树木位置、保护方案和景观利用设计,使古树这一不可再生的地区文化底蕴得以延伸。 3.2 多廊道绿地格局 3.2.1 以长江岸线为屏障的滨水景观廊 园区沿长江近30 km的水岸线既是园区对外水运物流的交通承载地,更是园区滨水绿地景观的营造本底。要合理布局岸线的港口,码头及仓储建设用地,将长江生态绿化带融为一体设计,合理营造防护林带、滨水景观带。在滨水景观规划中,设立滨水步行道,休闲观景平台、将护坡,草地和原有树木以及交叉口有机结合,形成丰富多变的亲水空间,为工业园区创造一个开敞的,融绿树碧水为一体的自然滨水景观廊。 3.2.2 以园区多条交通干道为轴的道路景观廊 道路景观廊是园区物料流、能量流、信息流的通道,也是区域内的景观廊与防护廊。既联系斑块,引导通风,使园区绿地形成连续的体系和网络结构,又为园区提供真正的氧气库和舒适的外部空间。绿色化工产业园规划或建设了多条红线宽50 m的主干道(长江路、云港路、瓦窑路、白泥湖路、道云路等)。 长江路生态景观带:与长江岸线平行,规划有10 m宽的中央绿化带(环湖路―沿湖路)。在绿化设计上,应分段大规模的片植特色树木,要求全线特征段明显,形成“春、夏、秋、冬”植物季相,并进行轮替。中央绿化带上不设置步行道,避免行人从花园横穿马路的安全隐患。两侧人行道上栽植大中型乔木以形成林荫道,并与生态景观带形成生态廊道。 云港路、瓦窑路、长江路、白泥湖路、道云路设计为三块四带式,形成了东西或南北贯通的绿色景观脉络。路两侧沿企业用地红线规划了7~9 m宽的绿带,宜乔、灌与花草搭配,树木郁闭度尽可能达到90%,起到隔音降粉尘作用。规划人行道宽度为4~5 m,宜种植一排高大乔木,形成林荫道。规划2~3 m宽的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分隔绿带,宜小乔木与花灌木球或铺地植物搭配,形成一道分割空间。绿化种植形式可丰富多样,分段变化,使得林荫道四季绿意浓浓。在保证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实现最大化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另外对贯穿园区南北向的随岳高速与东西向临湖高速过境公路两侧要规划30~50 m宽的防护隔离带,以自然植被为主,起隔音降尘与吸附汽车尾气作用。按《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对修路破坏的山体进行护坡与植被恢复,按要求种植行车道隔离带。对与园区交通干道接口形成的交通绿岛要高标准规划设计,宜树组景,宜园林雕塑或小品成趣,展现化工园区对外新貌。 3.2.3 以园区高压走廊及物料通道为线的防护景观廊 对园区规划或建设的高压走廊与物料管廊要设置防护绿地。对长江路西侧预留110 kV高压走廊及在临港铁路南侧及随岳高速公路西侧预留的220 kV高压走廊,都要设置不小于40 m宽的防护绿化隔离带;对接长练片区、巴陵石化片区及岳阳绿色精细化工园核心区的物料输送管廊要设置20~30 m宽的防护隔离带。防护隔离带绿化,近期以自然植被为主,远期可根据其不同功能选择不同植物及不同的种植方案进行人工生态化改造,形成一条条绿色生态走廊,发挥绿带更大的生态效益。 3.3 多基地绿地格局 3.3.1 以松阳湖为生态恢复性蓝色景观空间规划 岳阳绿色精细化工园核心区与新材料园围绕松阳湖流域规划建设,松阳湖湖叉众多,为树根状,因承纳巴陵石化建厂初期化工生产水及过去云溪城区生活污水,河流污染严重,湿地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湖泊健康的生态环境是发挥湖泊生态功能的最终目标。一要加大治污减排力度,促进清洁生产,减少化工生产对湖泊的继续侵害;二要加大河湖改造,修建人工河道,实行清污分流,边治理边修复;三要在园区土地开发时,要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现有的生态稳定,尽量做到不填湖汊,维护已经脆弱的生态系统;四要利用多种绿地形式修复恶化的区域生态环境。 在松阳湖湿地生态恢复规划时,要少填湖汊,对自然式河道予以控制保护,让自然湖叉伸入园区中心形成一条条楔型绿地,并沿湖岸线预留30~60 m宽的河道植被生境带形成生物通道。楔型绿地可有效起到降温、输送氧气、增加湿度、控制水土流失、有效过滤污染物的作用,特别是对提高生境的多样性,快速修复生态系统起着巨大作用。对松阳湖流域实行清污分流的清水区,要通过非生物化和生物化手段进行生态系统的修复,非生物化方面:对河场多年污泥进行换填或去富营养化(换水或提高储水量),改变水质;生物化方面:加大水土保护,改造或改良保留地的植被,营造良好的陆地生态系,并沿湖岸低水位区逐步引进水生植物群落,营造水生生态系统,提高湖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 对生态保留地与沿湖岸生物通道植被带的绿地建设,可根据园区不同时期的经济状况,分期实施,逐步形成以松阳湖为基点的湖泊湿地景观与滨水景观。 3.3.2 以白泥湖为休闲性蓝色景观空间规划 白泥湖区域是生态敏感带,植物、动物、微生物已经形成了合理的食物链。但近年来随着农业养殖业的发展,如沿湖周边生猪养殖、河蟹养殖、茨实种殖等,严重影响了湖水水质。在规划建设中,近期:应以慎重保护为主,控制湖泊富营养化是保护和恢复湖泊水生生态系统的关键。要大力控制农业生猪无序发展和无限扩张,特别是要控制禽畜粪便的乱排放现象;河蟹养殖要减少人工饵料喂养方式,多发展水草生态养殖;对水质直接造成恶化的茨实种植面积要严格控制,直到取缔,最大限度保护好原有生境条件。中期:根据经济发展具体情况,要逐步取缔周边围湖造池,围湖造田等缩小水面的农业行为,扩大湖水面积,提高水位,保护自然水生生物群落,全面恢复水生生态系统。并鼓励环湖周边进行荒山绿化,还绿于大地;远期:规划营造一个大型的环湖生态公园,建设环湖生态走廊,运用地形、自然河湖汊、丰富的植物群落、园林建筑小品等进行空间组织和分割,创造出不同的自然及人工小景,形成绿色化工产业园开敞的滨水空间。 3.3.3 以肖田湖、杨其湖为半农业的绿色景观空间规划 肖田湖和杨其湖湖泊区由园区外围浅山丘,湖泊和规划的城乡防护隔离林带共同围合而成,它直接的生态作用是保护和过渡聚居斑块与农田自然生境本底,形成园区的外围保护林带,同时作为园区未来发展用地。规划将远期发展用地及长期保留的耕地、林地、园地等自然生态用地划为自然保护区,并制定严格保护政策,控制居民区侵占。规划结合区内的自然生态条件,重点保护区内山体林地和沿湖生态林地,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建设,构筑良好的生态背景,重点引导和发展休闲性农业,控制禽畜养殖规模,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花卉园艺与生产绿地等的种植,形成观光农业区,逐步建成园区的绿地保护与补偿地带。 3.3.4 以陆城古镇为修复性紫色景观空间规划 古镇陆城系公元994年建成的原临湘县治,至今还保留着古镇部分风貌,现已纳入国家古建筑修缮保护建设规划。在修复过程中,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结合,保护、发掘和利用其历史人文景观遗存,创造独特的城市景观特色。并合园区其它古建筑遗址,对外形成一条独特的古文化景观廊。 4 植物生态景观规划 4.1 地域植被调查 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规划区属低山丘陵地带,低矮的山丘地和河湖相连,地貌多样,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壤肥沃,树木繁茂,自然植被丰富。经实地调查生境物种多样。 乡土乔木树种:香樟、杜英、榆树、朴树、枫香、银杏、枸骨、红果冬青、桂花、杨梅、国槐、紫薇、木芙蓉、椤木、炸木、三角枫、构树、栾树、白蜡树、乌桕、皂荚树、杉类、臭椿、香春、苦楝、棕榈、石榴、柿树、枣树、白花继木、竹类等一批观赏价值高的园林树木,也有马尾松、山杉、桤木等人工林。此外还引进了雪松、樱花、红叶李、石楠、柚树、玉兰、竹柏、梅花、罗汉松,柏类、铁树、柳类等外来乔木树种。 灌木类:红继木、珊瑚冬青、六月雪、迎春花、南天竹、胡枝子、夹竹桃、黄栀子、海桐、茶梅、红枫、茶花、龟甲冬青、十大功劳、黄杨类、杜鹃、女贞类、紫荆,木槿、花碧桃、火棘、月季类、梅花、五针松、海棠、含笑等。 藤本类有:紫藤、山金银花、络石、常春藤、猕猴桃等。 多年生花卉类有:美人蕉、紫茉莉、菊花、鸢尾、月月红、黄花菜等。 地被植物:沿阶草、麦冬草、葱兰、韭兰、酢浆草、虎耳草、狗牙根等。 水生植物有荷花、棱角、鸭丝草、茨实、辣蓼、芦苇、毛蜡烛、灯芯草、荸荠、凤眼莲、千屈菜、菖蒲、野稗等多种水生植物。 4.2 植物景观规划原则 4.2.1 适地适树原则 一是根据地缘因素选择乡土树种,构建有地域特点的植物景观;二是根据种植地段的不同,选择适宜树种,达到绿化种植目的。 4.2.2 乡土树优先原则 乡土树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抗性强、培育简单、生长快,成景效果好等,要优先考虑。 4.2.3 生态效益优先原则 工业园园区绿化树种选择要优先考虑生态效益,兼顾景观美学价值。 4.2.4 乔、灌、藤、花、草复层混植配置原则 在植物造景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特征,注意多层搭配混植,提高单位面积生物多样性指数,努力营造丰富植物景观的同时实行绿地生物量与系统的稳定性。 4.3 树种规划 4.3.1 基调树种 基调树种是指各类园林绿地均要使用的、数量最大能形成全园统一基调的树种,应以本地区的适生树种为主。 香樟、杜英、银杏、红果冬青、桂花、杨梅、国槐、紫薇、栾树、石楠、柚树、玉兰、红继木、冬青、夹竹桃、铁树、茶花、龟甲冬青、杜鹃、火棘、女贞类等。 4.3.2 骨干树种 骨干树种是一个地域的绿化支柱,对保护环境、营造植物景观、反映区域面貌等方面作用显著。下列树木宜在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规划作骨干树种选用。 庭院绿地树种有:香樟、杜英、榆树、朴树、银杏、枸骨、红果冬青、桂花、杨梅、国槐、石榴、紫薇、木芙蓉、椤木、炸木、三角枫、栾树、棕榈、竹类、雪松、石楠、柚树、玉兰、竹柏、梅花、罗汉松等一批观赏价值高的园林乔木树木。 行道树有:香樟、杜英、银杏、红果冬青、杨梅、国槐、三角枫、广玉兰、栾树、朴树、马卦木、水杉等。 防护林有香樟、杜英、三角枫、乌桕、马尾松、桤木、梓树、白杨、构树等。 抗大气污染的树种有柏树类、榆树、朴树、银杏、国槐、构树、白蜡树、臭椿、苦木等树种。 湿地树种:水杉、池杉、落羽杉、柳树等。 4.3.3 植物园林特性规划 观花与香类植物:桂花、紫薇、栾树、石榴、梅花、夹竹桃、黄栀子、茶梅、杜鹃、木槿、花碧桃、月季类、海棠、含笑、木芙蓉、茶花、紫荆、樱花等。 观果类植物:银杏、枸骨、火棘、栾树、柿树、枣树、柚树、石榴、红果冬青、杨梅、胡枝子、南天竹、皂荚树、海棠花等。 观叶与姿态植物:银杏、枸骨、三角枫、乌桕、棕榈、红枫、红叶李、铁树、红继木、五针松、竹类、十大功劳、龙爪槐、南天竹、金叶黄杨、石楠等。 藤本攀缘类有:紫藤、山金银花、络石、常春藤、猕猴桃、凌霄花、爬山虎等。 地被植物:沿阶草、麦冬草、葱兰、韭兰、酢浆草、虎耳草、狗牙根、四季青草皮等。 水生生态群落植物有:荷花、棱角、鸭丝草、茨实、辣蓼、藻类、芦苇、毛蜡烛、灯芯草、荸荠、凤眼莲、千屈菜、野稗、菖蒲等多种水生植物。 4.3.4 植物配置规划 根据植物形态(乔、灌)、喜光性(阳性、阴性)、季相(落叶与常绿性)、抗性(烟尘、毒气)、喜水性(耐旱与耐涝),生长势(速生与慢长)等生态习性,注重常绿树与落叶树、速生树与慢长树、乔木与灌木等的比例关系。落叶树种中多选择色叶树,边坡绿化以地被植物和藤蔓植物为主,湖泊湿地选择耐水涝植物与水生植物,近期应适当增大速生树种比重,以加快绿地系统成形步伐。主要节点、交通岛、公共服务区等重点地段要选用园林观赏特性强的树种。植物布置总体上要丰富植物层次和季相变化,并且疏密有致,既有密林,又有疏朗草坪,既要发挥植物的生态作用,又要体现景观效果。在大面植物群落的空间围合形态上,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从密林幽径到林中开阔空地,疏林草地再到缓坡草坪,要形成疏密、明暗、动静对比多元化空间,创造出富有活力的感悟空间。 4.3.5 生产绿地规划 根据《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生产绿地面积要占建成区2%以上。要大力护持发展一批较大规模的绿化苗圃基地,中期使园林绿化苗木自给率达80%以上。并不断加大园林科研力度,利用开发乡土树种的同时引进和驯化新品种,以丰富园区植物的多样性。 5 规划目标 以园区大规模开发建设为契机,通过规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区的园林绿地建设与园区功能有机结合,营造出各种园林绿地类型齐全,分布合理,山清水秀,绿树成荫,景色宜人,生态稳定,游赏方便,城乡一体特色的山水园林工业园区。 (1)规划区至2020年绿地率达到15%,园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2)在规划期内构建合理的绿地系统和完善的绿地网络,生态环境得到最大的修复和改善,进入良性发展阶段。(3)加强重点地区,包括沿江、河湖岸、主干道、城市门户等地区绿化建设,构筑既富有地方特色,又具现代化化工园区风貌的生态绿地景观系统。(4)充分保护区内古建筑遗址、古树名木及珍贵植物资源,突出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