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安全论文:铁路车站施工安全风险及预防措施 【摘 要】 朔黄铁路近年来陆续进行大规模站场改造施工,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影响正常营业线运输,给企业安全管理带来较大的压力,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办法,找出站场改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因素,从设备情况、外部环境变化、人为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 站改施工 危险性因素 预防措施 朔黄铁路为国家西煤东运第二条通道,年运输煤炭能力超过2亿吨。为提高运输能力,近年来陆续对管内车站进行3.5亿吨扩能改造。站场大型改造施工时间长、工程量大、涉及单位多,对正常运输干扰大,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查找影响施工的各类不安全因素,及时制定相关预防措施,实现运输与施工同步进展,是保证朔黄铁路运输大动脉畅通无阻的关键。 1 理论研究 预先危险性分析主要用于新系统设计、已有系统方案改造前的设计、选址阶段,在人们还没有掌握系统的详细资料的时候用来分析,辨识可能出现或已经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尽可能在付诸实施之前找出预防、改正、补救措施,消除或控制危险因素。 站场大型改造施工属于对原有设备进行大规模改造,适用于预先危险性分析的条件。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找出施工过程中可能对运输生产造成的各类隐患或不安全因素,通过经验、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制定相关预防措施,达到施工安全目标。 2 站改施工过程危险因素分析 2.1 预先危险性分析资料准备阶段 相关资料:工务部门应提供设备变化里程数、曲线半径、桥涵状况、钢轨类型、道岔号数、站内及区间坡度等;电务部门提供信号机号码、信号机类型、道岔类型、侵限绝缘、联锁设备类型等电务数据;供电部门应提供接触网导高、挂网区段及长度、分相绝缘位置、隔离开关等供电数据。 2.2 分析可能造成危险性的因素 根据设备部门提供的技术资料、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安全协议等资料,依据《技规》、《行规》、《铁路营业线施工办法》及相关施工安全管理规定,从设备、环境、人为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设备因素:①未按施工工艺及施工验收标准施工,造成行车事故。②施工封锁点毕,不能开通需延点作业,影响正常运输。③施工开通后,线路维护不到位,造成晃车,造成行车事故。④新道岔使用后不稳定,操纵不到位现象多,影响正常运输。 (2)环境因素:①车站行车室控制台站场示意图与室外实际不一致,股道、线路、信号机、有效长、坡度均发生变化;②车站值班员操作方式发生较大变化,施工过渡期间,部分车站采用6502电气集中联锁设备,部分车站改造为微机联锁设备,部分车站两套设备同时使用。③部分道岔未纳入联锁关系,需人工现场钉固、加锁、检查、确认,增加了非正常行车,存在安全隐患。 (3)人为因素:①施工命令错交、漏交,耽误施工或造成列车超速通过施工地段,造成行车事故。②各施工单位防护人员不按规定防护,造成耽误施工或人身伤害事件。③运统46登销记不规范,超范围施工或施工项目与登记项目不一致。④施工车辆放行未执行先准备进路,后填记凭证规定,造成施工车辆冒进信号或挤坏道岔后果,造成行车事故。⑤各项培训滞后,造成值班人员对设备操纵不熟练,错误操纵按钮,造成行车事故。 3 制定预控安全风险的措施 3.1 成立站改施工领导小组 开工前,由站长牵头,成立行车部门、设备部门、施工单位、监理等单位参加的施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施工计划、阶段施工方案、过渡期间行车组织办法、施工安全卡控措施,明确各单位在站改施工期间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协调并解决营业线施工期间存在的施工、运输、安全问题,作到运输、施工统筹兼顾。 3.2 预防安全风险的措施 (1)各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质量达标。(2)各施工单位严格调度命令给点时间进行作业,不得提前进入施工地段进行施工,原则上不得推迟延点(如需延点时,提前30分钟通知车站值班员)。(3)新站场启用后,施工单位与设备部门应共同制定线路维护保养制度,实行列车通过后趟检制,消灭晃车。车站值班员接到司机晃车通知后,应立即通知设备单位和施工单位,封锁线路,改用其它股道接发列车。(4)加强道岔的保养和调试。需使用道岔反位接发列车时,车站值班员应提前通知 务部门,提前操纵道岔,排除故障。(5)过渡期间,设备发生变化时,车站值班员应在原控制台(显示器)揭挂相关表示。(6)插铺未纳入联锁道岔(俗称“黑道岔”)时,严格按照规定对道岔实行钉固、加锁。分动外锁闭道岔进行三板九钉钉固,使用3个勾锁器加锁,非外锁闭道岔时进行三板九钉钉固,使用1个勾锁器加锁。“黑道岔”现场指派专人看守,列车通过后实行趟检制,查看道岔密贴状态。(7)当信号机停用(包括进站、出站信号机、区间通过信号机)且需不间断接发列车时,车站值班员应严格按照调度员阶段计划办理接发列车,严格按照《行规》第99条施工特定行车办法不间断的接发列车,具体作业要求按照调度命令执行。(8)加强人员盯控。站改施工期间,由站长总负责安排各级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盯控,实行关键作业双确认制度。(9)加强非正常行车盯控,确保特殊作业人员到位。施工过渡期间,车站配备足够加岗人员,如设备发生变化需进行非正常接发列车时,按非正常接发列车办法执行。(10)加强人身安全教育,减少人身伤害。站场改造期间,涉及的单位多、人员多,各单位应各负其责,做好本单位人身安全再教育,严格落实防护员制度,及时向现场通报列车运行情况。公安部门应加强巡视,杜绝路外人员进入铁路。(11)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熟练操纵各种设备,掌握过渡期间行车组织办法。站改施工期间,车站应对微机联锁操纵进行专人专项培训,熟练掌握操纵办法。严格落实培训考核制度,各项培训必须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防止出现带病上岗情况。 4 结语 抓好站改施工安全工作,责任重大。我们要通过健全机制,明确责任,提高素质、严格考核等手段不断提升站改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努力实现施工作业与安全运输的双赢。 铁路安全论文:关于包神铁路钢轨探伤与行车安全关系的探讨 摘要:近年来,包神铁路随着c80的进线和货运量的不断加大,原有线路铺设的50kg/m钢轨已严重疲劳。钢轨超期服役与运输生产、乃至行车安全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摆在包神铁路人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在只能采取50kg/m钢轨逐步更换为60kg/m无缝钢轨的情况下,包神铁路上下一边加强人工巡查,同时在钢轨探伤方面,通过调整探伤周期、配备具有一定素质的探伤执机人员和先进的探伤设备后,基本上较好地保证了行车安全。 关键词:钢轨 探伤 行车 安全 关系 0 引言 包神铁路是神华集团现有四条铁路线中最早开通运营的铁路,至今已二十余年。由于当初建设等级较低,正线线路为50kg/m的普通有缝线路。近年来,随着c80的进线和货运量的不断加大,线路钢轨已严重疲劳。尽管正线大部分已更换为60kg/m无缝钢轨,但种种因素导致正线还有接近40km、50kg/m的钢轨在超期服役,给行车安全带来了较大地挑战。 1 如何解决钢轨超期服役与运输生产、乃至行车安全之间的矛盾,其中最有效的一个办法就是对钢轨进行定期的探伤检查。并分别依据年通过总重、轨型等条件确定各类线路的探伤周期。 1.1 正线60g/m钢轨线路的探伤周期 按照《钢轨探伤管理规则》中关于钢轨探伤周期的规定,结合包神线的运量和线路状况,对改造后的正线60g/m无缝钢轨和有缝钢轨采取一个月的探伤周期。根据几年来上述地段伤损出现的类型和数量情况,说明这样的探伤周期基本可以满足之前的行车安全。 1.2 正线50kg/m钢轨的探伤周期 针对正线超期服役的50kg/m钢轨,经探伤班组建议,工务段领导果断决策,采取缩短探伤周期的办法、将两遍间隔时间调整为二十天。实践证明,周期缩短收效显著。仅以2009年度为例,在该种地段探伤检查发现各类重伤钢轨89根,为行车安全排除了隐患、保证了包神铁路维持正常的运输生产。 1.3 站线(含到发线)的探伤周期 站线(含到发线)的作用是停放会让列车、供列车到站或者发车使用。因而车速相对较慢,对钢轨的冲击力小,钢轨伤损也相对较少。基于此,站线(含到发线)的周期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包神线管内的实际,确定为每年八遍。 1.4 专用线的探伤周期 包神铁路管内专用线大多数运量较小,再加上行车速度相对较低,将多数专用线的探伤周期定为每年两遍;但考虑到管内补连塔、上湾、布尔台等三条专用线的运量很大,年运量都在一千万吨以上,补连塔专用线甚至已超过三千万吨;为此,将上述三条专用线走行线的探伤周期确定为一个月,尽量避免发生突发性断轨。 2 执机人员和先进设备的配置 当明确了探伤周期后,还要配备具有一定素质的探伤执机人员和先进的探伤设备,才能最大限度检出钢轨伤损、保证行车安全。 2.1 执机人员的配置 工务段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探伤人员在原有一个班组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班组。在班组人员配置的过程中,工务段挑选线路养护工区内责任心强、相对年轻、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业务素质过硬的职工充实到探伤队伍中来,力求这些转岗人员尽快掌握探伤理论知识、熟悉探伤仪器操作,及时进入角色。事实上,这些探伤工只经过两、三年之后,都相继考取了钢轨探伤ⅱ级资格证书,可以独立完成探伤、定伤任务。 2.2 先进探伤设备的配置 同时,工务段领导根据自身掌握的数字化在各种设备中应用的相关信息,及时做出决策,向公司申请尽快购置数字化探伤仪器,投入到现场探伤检测中。经过反复比选,购入由邢台市先锋超声电子研究所制造的gct-8型钢轨超声波探伤仪。该仪器具有多通道、a/b两种检测模式、gps定位系 统、大屏幕el显示器、理想的补偿曲线、探头自检功能与自动增益控制、伤波定位计算、环境适应性好等八大特点。其中a/b两种检测模式下都可用于探伤作业、且都具有存储/回放功能。探伤检查回放在探伤仪或电脑上均可以进行,主要反映探伤作业时仪器探头状态、作业参数、仪器设置、gps数值等内容,实现对探伤工作状态的监控和伤损记录数据的分析,是再一次探伤,是对探伤现场检测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也是加强探伤管理的一种手段,对提高钢轨探伤的准确性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自从采用数字化探伤仪器后,钢轨伤损漏检的几率明显下降,探伤作业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3 综述 总之,采取合理的探伤周期,配置具有较高素质的探伤执机人员,再加上采用先进的探伤设备后,突发性断轨明显减少,为线路畅通无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2006-2009年的四年间为例,工务段探伤发现各类重伤(含焊缝)钢轨495根,重伤漏检率不到2%,确保了列车安全运行,强有力地支持了包神铁路的货运量连续七年来保持每年能以千万吨级递增,为包神铁路运营二十周年做出了其应有的贡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轨探伤对于行车安全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为铁路线路畅通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使列车得以安全、不间断地运行。 铁路安全论文:关于防止脱轨与增强铁路行车安全的建议 列车脱轨是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的严重事故。据统计,1988年10年间,我国全路重大、大事故中,列车脱轨约占总事故的70%,其比例之高,在国际上罕见,国内前所末有。为此, 3.重视对已有货车运行状态的安全监测管理工作 我国货车在曲线圆缓点区、反向曲线夹直线段的脱轨事故一直不断发生;近年来,又接连多次发生空货车在状态良好的直线段脱轨的事故。因此,除应研制新型货车转向架外,还应积极 研究 推广识别车辆性能不良、有潜在脱轨倾向的办法和仪器,积极推广监测货车超偏载、扁疤、严重周期性减载等地面的安全监测系统。 4.大力加强列车/轨道相互作用系统安全性方面的系列研究 世界各国在车轮脱轨原因、防治措施以及安全监测管理技术、安全规程、规范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都是建立在列车/轨道动力学和轮轨相互作用系列研究成果基础上的。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铁路 科学 研究、管理层对脱轨机理的认识,提高我国列车/轨道系统的安全性,必须重视加强列车/轨道相互作用等专业基础方面的研究。其重点有: 车辆、轨道状态和构造参数,列车装载、编组、操纵等对脱轨安全性的 影响 ,以及相应的监测管理技术和设备。 减少脱轨事故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途径和技术措施。 建立、修改、完善列车脱轨系统安全监控管理方面的规程规范。 对脱轨机理、安全性评定指标和评定 方法 的试验研究。 5.组建铁路安全技术研究和监测中心 为确保和强化安全,铁路必须有自己的研究和监测中心,特别是在企事业单位(包括科研单位)推向市场,实行 企业 化管理后,铁路就没有专门的单位来从事安全研究,以及对新旧设备在运用前和运用中的监视和测试工作。要临时组织人员进行研究,只能解决一时性的 问题 ,不可能系统地解决问题。 回顾发生的各种重大事故,不少都是预防不力,缺乏系统与必要的监测和监控,因此,成立全路性的专门从事铁路安全研究和监测中心是铁路长治久安的需要。 铁路安全论文:谈铁路监护道口安全保障义务及司法认定 摘要:铁路监护道口长期以来被定位为无人看守道口,客观上造成道口安全保障义务偏低,缺乏实质合理性。立足于司法实践,法院在解决铁路监护道通事故纠纷中应选择适用法律,正确认定证据,以确保民事责任的合理承担。 关键词:铁路监护道口 交通事故 安全保障义务 所谓铁路监护道口是指在无人看守道口处,设专人对通过道口的车辆和行人实施监督和防护,以保障道口畅通。在这种道口管理模式下的道口监护安全保障义务偏低,明显缺乏实质合理性,法院在解决此类道通事故纠纷中,应如何确保民事责任的合理承担呢?对此,笔者借鉴他人的观点和已判案例,作以粗浅分析,就教于同行。 一、何为铁路监护道口 根据经交[1986]161号《铁路道口管理暂行规定》第四条(一)项规定:“道口:系指铁路上铺面宽度在二点五米以上,直接与道路贯通的平面交叉。按看守情况分为有人看守道口和无看守道口。”据此,铁路道口在很长时期内,按是否有人看守进行分类,并没有所谓无人看守的铁路监护道口的情况存在。这里的铁路有人看守道口即经铁路与地方有关单位协商设立建有道口半遮断栏杆、道口房、两侧护桩、警告标志、报警器并配有专职铁路职工24小时看守,过往车辆、行人应听从看守人员指挥通行;铁路无人看守道口即经铁路与地方有关单位协商设立建有两侧护桩、警告标志,不硬性要求设置其他安全设备,要求车辆、行人通过没有道口信号机的无人看守道口时,必须停车或止步了望,确认两端均无列车开来时,方准通行。两类道口对比而言,无人看守道口无人监控,过多依赖车辆、行人安全意识,危险系数偏高,事实上在多年来道口事故中占8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无人看守道口处。 无人看守铁路道口形成“虎口”,高发的事故引起社会和政府各方高度重视。1993年辽宁、吉林两省率先在全国开始了道口有偿专人监护工作,把主要繁忙和危险的无人看守道口全部实施有偿派人监护,监护经费在货运运费中按比例抽取。两省在各地还成立了道口办进行统一管理,收到极好的效果。1994年,国务院在全国推广辽吉两省经验,并出台国办发[1994]65号文件《铁路无人看守道口监护管理规定》,至此,铁路监护道口作为一种新型道口管理模式正式确立 。各地由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原经贸委牵头,会同铁路和地方有关部门联合组成道口管理机构,负责选聘道口监护人员,制定有关办法等各项工作。根据《铁路无人看守道口监护管理规定》,对铁路无人看守道口实行全面监护,是现阶段解决无人看守道口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可见,这类监护管理模式是缓解无人看守道口安全严重问题而实施的对策性制度。 《铁路无人看守道口监护管理规定》明确,通过铁路无人看守道口的车辆、行人必须听从监护人员的指挥,严格执行铁路道口通行规定,严禁在道口处抢行或停留。从外观形式上看,铁路监护道口和铁路有人看守道口是没有差别的。如果联系上文仔细分析,却至少有三点内在区别。其一是主管单位不同。监护道口的主管部门是各地建立的道口办,而铁路有人看守道口的主管部门是各所在铁路局(原系归铁路分局,分局于2005年已统一撤销)。其二是人员情况和经费来源不同。监护道口的监护人员是由道口办招聘,有很多是兼职人员,其经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商铁路等有关部门结合当地情况解决,形成专款专用,而有人看守道口的看守人员是铁路企业所属工务段的道口员担任,专职配备,各种道口管理及维修费计入铁路运输成本。其三是根据《铁路无人看守道口监护管理规定》第八条规定:“铁路无人看守道口实行监护后,其性质仍为无人看守道口。……”,监护道口仍属无人看守道口类型,不能与有人看守道口相混淆。 二、铁路监护道口安全保障义务偏低之矛盾 既然监护道口性质仍被定位为无人看守道口,那么“发生道口事故,铁路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事故调查处理的规定办理。”按照《火车与其他车辆碰撞和铁路路外人员伤亡事故暂行规定》第三条、《铁路道口管理暂行规定》第五条(一)项规定,无人看守道口不要求必须安装道口信号机及警报器,因此,对其的安全保障义务要求则是按照规定护桩、警告标志齐备,清晰醒目,机车乘务员做到认真了望、鸣笛示警。这就意味着人员监护是否到位,在定性为无人看守道口后不是安全保障的法定义务。将“有人监护”直接规定为“无人看守”,必然导出上述逻辑结论。 然而,这种对监护道口安全保障义务的低标准要求缺乏实质合理性。 第一、《无人看守道口监护管理规定》中把监护道口规定为“无人看守道口”,导致有人监护道口的安全保障义务要求降低,使监护道口的监护方与通过监护道口车辆、行人间的权利义务不对等,不符合民法公平原则。 第二、由于道口已实行监护由无人变为事实上有人,特别易使道口周边的行人与车辆产生事实依赖,笔者称之为存在监护人员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的外观。这样会不自觉地以监护人员是否监护为标准来穿越道口,行人或车辆的注意重点将有所偏移,事故风险增加。 第三、虽然道口监护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用《铁路无人看守道口监护管理规定》的话讲,是一项利在社会,为民造福的重要措施,但是,这种公益色彩在许多经营性行为中也广泛存在,况且监护工作是铁路运输企业按期按比例在运费中抽取,支付给监护部门专款专用的,监护人员有偿工作,承担必要职责。在道口监护人员失职造成交通事故时,监护单位承担责任符合一般民事法理。 这种缺乏实质合理性的安全保障义务标准,必然使通过道口的行人或车辆承担更高的注意义务,在责任认定上处于不利地位。 三、已有案例的几点启示 处理监护道通事故人身伤亡案件,在审判过程中,法官针对上文提到的矛盾,做出依法公正裁决,积累了不少符合法理的实践做法,可资研究。 原哈尔滨分局管内003号道口案。原告王某某驾驶农用三轮车,载其妻徐某某行至哈尔滨铁路分局所辖003号道口处,与通过该道口的旅客列车相撞,造成两人一死一伤。事发时003号道口的两名监护人员均不在岗,两侧栏杆未按规定放下,报警器没有鸣响。王某某在诉讼中要求哈尔滨铁路分局赔偿各种损失16万元。哈铁分局以“监护”道口性质为“无人看守道口”为由,认为全部责任应由王自行承担。 在该案中,法院认为该道口是设有防护栏杆的道口,如果监护人员没有履行职责适时放杆,造成交通事故人身伤亡的,应认定是监护方的责任。当栏杆处于开启状态且报警器也未报警,一般人均认为可以安全通过道口。受害人只要不是故意或因自身原因造成人身伤害的,就不应当承担责任。 同时,考虑到七部委联合的466号文件即《无人看守道口监护管理规定》中的监护道口的监护方与通过监护道口的车辆、行人间的权利义务不对等,违背民法通则规定的公平原则,在审判实践中不应遵循,而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参照国务院转发的铁道部、交通部、公安部关于《火车与其他车辆碰撞和铁路路外人员伤亡事故暂行规定》和国务院《道路交通处理办法》及《黑龙江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执行标准》的规定,由哈尔滨铁路分局承担赔偿责任。 从上述案例法官意见,笔者受到启发,并认为以下三个问题有必要分析讨论。 一是基于《无人看守道口监护管理规定》中某些条款不符合民法通则的公平原则,而在案件审理判决中不予以遵循,是否有审查行政规章之嫌呢?这方面作为我国现有司法权范围,法官是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裁决,其职能限于法律之下的适用地位。同时,根据我国立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一方面行政规章是属于法律之下阶等级的法源,其法律效力远远低于且不能违背法律的效力;另一方面行政规章只在法院适用的参考之列,因为是参照执行,自然法官可以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和案件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是否执行。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性条款在适用上当然可以排除对监护管理规定的参照,如果说这种适用法律上的判断带有某种审查色彩,那么这种“审查”无疑是审判权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也是法官运用法理维护司法公正的手段。 二是在具体案件中,按照《火车与其他车辆碰撞和铁路路外人员伤亡事故暂行规定》组建的事故处理委员会作出的事故处理决定,在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提出异议,我们如何理解这份决定的效力?笔者认为,这就涉及到这类事故处理决定的性质问题。根据《火车与其他车辆碰撞和铁路路外人员伤亡事故暂行规定》,一般路外伤亡事故,事故调查处理委员会由铁路车站(段)主持,铁路公安和有关铁路业务单位以及伤亡者所属单位的代表参加组成;多人伤亡重大事故,由铁路分局主持,铁路公安和有关铁路业务单位以及伤亡者所属单位的代表参加组成。遇有火车与汽车、拖拉机相撞时,当地交通监理部门必须参加。事故调查处理委员会的任务是:查明事故原因,分析确定事故责任,吸取教训,研究防止事故措施,按本规定做出处理决定,交有关方面监督执行。据此,事故调查处理委员会是由国家行政法规授权的临时性的行政主体,而在其运行过程中所作的处理决定系行政处理决定。但是,这个出台20余年从未修改并仍在执行的《暂行规定》,却并未规定当事人对决定不服时如何处理,即使规定处理决定交有关方面监督执行,而对在何时,交何部门,如何监督执行没有明确规定。 同时,受害方和肇事方都是委员会成员,其形成的处理决定颇有些调解协议的成分,所以当处理决定无法兑现或者一方拒不履行的情况下,则这类处理决定在效力上讲,既无确定性,又无强制执行力。只能作为诉讼的一般参考资料对待。 此外,在实践中,事故调查处理委员会在处理决定文本后常会附事故责任认定书,这类责任认定书多是由铁路基层派出所出具的。对这类接近于鉴定结论的证据认定,笔者认为,从证据的合法性上看,按照现行法律规定,交通事故的认定机构只能是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以上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铁路基层公安机构出具事故认定书是逾越职权范围的行为,该行为违法,因此,认定机关的主体不适格,该证据不具有证据能力。如果事故调查处理委员会确实邀请公安交警部门参加其中,并由其依据《无人看守道口监护管理规定》的主旨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那么,在现有交通事故认定书具有具体行政行为特性却不可诉,且尚缺乏有关复议程序规定的情况下, 笔者认为,法官处理具体案件时,固然要将其作为认定当事人承担责任或者确定受害人一方也有过失的重要证据材料,但是不宜强化其行政确认的终局性,而应允许双方对原有的事故认定加以质疑,并可以提供更有力的证据予以推翻,特别是事实并无太大争议,在认定书判断责任的法律依据不够公正的情况下,则可直接适用上位法律条款,在审判权限内重新明确事故责任和赔偿事宜。 三是监护道口既然不宜直接遵循《无人看守道口监护管理规定》做无人看守道口处理,是否就意味着以有人看守道口对待?监护道口无论如何是有人监护的,道口管理有报酬、有考核、机构健全,《无人看守道口监护管理规定》将其拟制为无人看守道口显然有减轻监护方责任的偏袒之嫌。从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角度讲,这种拟制确应取消。特别是现在监护道口广泛安装报警器和道口信号机,并设有横杆专人负责,再以无人看守为标准来划分责任,断无道理可讲。但是,在各部门还客观上将监护道口与有人看守道口予以区分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法院审理此类案件,可以对监护方安全保障义务标准基本按有人看守道口来把握,但要区分监护道口配备设备及其他情况进行具体考量。如果通过道口的车辆、行人履行注意义务存在明显的瑕疵,则在适用过失相抵规则方面应较有人看守道口有所放松。 铁路安全论文:铁路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摘 要:经过30多年的发展,铁路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先后开发了列车调度指挥系统、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等一大批应用信息系统,提高铁路运输管理水平,为铁路改革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如何防范铁路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免受病毒和黑客的干扰和破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铁路信息系统主要面临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两大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铁路;信息系统;安全隐患;对策 1、铁路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经过30多年的发展,铁路信息系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机版本到多层次的网络应用,全路信息技术人员总数已达5500多人,拥有大、中、小型计算机1600余台,微型计算机近10万台,建立了覆盖铁道部、铁路局和主要站段的计算机网络及传输网、交换网、数据通信网3大通信基础网,先后开发了以列车调度指挥系统、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一大批应用信息系统,铁路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rainopera-tiondispatchingcommandsystem,tdcs)是一个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落后的调度方式,建立集通信、信号、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多媒体为一体的3级4层(即铁道部、铁路局、原铁路分局3级再加上基层信息采集层)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运输调度指挥系统。tdcs按照计划调度台编制的日、班行车计划,生成和下达阶段计划,并实时自动采集列车运行信息及现场信号设备状态信息,自动调整滚动阶段计划,实现对列车运行的实时追踪、实时调整和集中透明指挥。经过10多年的建设,哈尔滨、呼和浩特、柳州、成都、兰州、乌鲁木齐、青藏公司7个铁路局(公司)全面完成tdcs的建设,郑州、济南、上海、武汉、昆明铁路局主要干线实现了计算机自动绘制列车运行图。 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ticketreservationsys-tem,trs)是覆盖全国铁路的大型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trs由铁道部客票中心、地区客票中心和车站客票系统3级构成,车站售票系统主要负责售票的实时交易服务,地区客票中心主要负责以座席为核心的调度控制和客运业务管理,铁道部客票中心主要负责全路客运的协调管理、营销分析,并保障全路的联网售票。目前全路已建成铁道部客票中心1个、地区客票中心22个、计算机售票车站2183个,联网车站1385个,通过联网售票系统发售的客票约占全路客运发送量的90%以上、客票收入的95%以上。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ransportation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tmis)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众多、实时性强的网络型计算机应用系统。1994年开始实施,2004年底tmis各子系统全面建成。整个信息系统在tmis网络平台上主要架构货票制票、列车预确报、车站综合管理、货运营销与生产管理、集装箱管理、大节点追踪、运输调度7大系统,基本覆盖了铁路货运生产的全过程。1)货票制票系统。货票制票系统是在全路日均装卸超过60车的大、中、小型货运站和所有车务段范围内实现微机编制货票,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上报给铁路局软件的系统。目前全路2674个车站实现了微机制票,制票率达99.27%,路局货票信息入库率近100%。货票制票工程不仅实现了货票信息的实时处理,满足了铁路管理的需要,同时还为财务、收入、运输统计等部门提供了所需信息,实现了资源共享。2)列车预确报系统。列车预确报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车站发报,路局、铁道部按照既定原则转报的自动处理过程。路局、铁道部建立预确报信息库,为相关部门提供一系列统计、分析和查询功能,可供其它信息系统共享。目前全路开通预确报系统的车站已达912个,覆盖了全路所有的编组站,大、中、小型区段站和主要中间站以及所有的路局调度所。列车预确报系统的投入运行,为运输调度、车辆追踪奠定了良好基础。3)车站综合管理系统。车站综合管理系统是将货运管理、现车管理、集装箱管理、货运制票、营销计划、货运安全等功能融为一体的信息系统。目前已在全路1230个大、中、小型车站建成并投入运用。其功能涵盖车站作业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用现代管理取代了经验管理,对车站压缩列车中途停时,加速车辆周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运输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铁路货车及货物原始信息的收集和共享。4)货运营销与生产管理系统。货运营销与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货运计划和技术计划两大系统。货运计划系统在全路1487个货运站全面投产,完成货主提报的货运计划的受理,并通过网络将受理的货运计划原提实时上报铁路局、铁道部,各级按规定的权限对提报的货运计划原提进行审批并将审批信息自动下达。所有原提和批准信息在铁道部集中建库,为货源原始信息的统计分析和货运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技术计划系统利用已批准的货运计划信息,编制车辆运用计划,通过合理安排各区段车辆,提高车辆运用效率和铁路运输能力,压缩铁路运输成本。5)集装箱管理系统。集装箱管理系统在全路600多个集装箱办理站投产使用,通过网络实时采集集装箱装车清单、卸车清单、空箱回送清单和集装箱运输日况表等信息,在铁道部按箱号建立集装箱动态库,通过与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信息相结合来掌握集装箱运行位置。6)大节点追踪系统。根据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实时采集的机车、车辆的车号、车次、属性和位置等信息,结合预确报、货票、集装箱等系统提供的信息,实现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和货物的追踪。使运输调度指挥人员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列车运行状态、车辆分布和使用情况,更有效地组织运输生产、进行车辆的调度和管理。同时可面向社会,为货主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货车追踪系统已在全路投入运用,并在铁道部、铁路局分别建立车辆、列车、机车、集装箱的动态库、轨迹库和历史库,提供各种统计和分析,为铁路各级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7)运输调度信息系统。铁路调度在管理上体制上由铁道部、铁路局和站段3级构成,在业务分工上,分为计划调度、列车调度、机车调度、货运调度、客运调度和统计分析等。 2、铁路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隐患 铁路信息系统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面临一些安全隐患,主要是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 2.1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在计算机运行中对计算机信息或系统产生破坏作用的程序。它并不独立存在,而是寄生于其他程序之中,隐蔽性很强,只要带病毒的电脑在运行过程中满足设计者所预定的条件,病毒便突然发作,破坏系统资料;计算机病毒的侵入在严重的情况下,会使网络系统瘫痪,重要数据无法访问甚至丢失。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传播速度快,制毒周期短。1995年全世界平均每星期有10多种新病毒,至1999年平均每天出现6种新病毒。目前,全世界平均每隔20分钟产生一个新病毒,制毒周期明显缩短;二是扩散范围广,感染途径多。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不仅可由磁盘和光碟的读、写操作感染计算机,进而蔓延扩散,而且还可借助网络广为传播;其传播新途径有网络中的磁盘共享、网络中的共享文件夹、网络服务器访问、电子邮件等;三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计算机病毒种类以几何数增长,其活体病毒达14000种,病毒机理和变种不断演变,从最初的简单引导型、文件型或混合型发展成多形性、欺骗性、非文件型病毒;四是破坏严重,损失巨大。以cihv1 2病毒为例,在每年4月26日被触发后,对被感染计算机的bios芯片和硬盘驱动器发起攻击,将硬盘上最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用垃圾代码覆盖,同时,试图改写bios。一旦bios被破坏,系统将由于无法启动而不能使用,造成系统崩溃,甚至损坏硬件,构成对计算机毁灭性的打击。如果铁路信息系统感染了破坏力巨大的病毒,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2.2黑客攻击 黑客是网络中的一个复杂群体,其对的安全威胁主要包括发现和攻击网络操作系统的漏洞和缺陷,利用网络安全的脆弱性进行非法活动,如修改网页、非法进入主机破坏程序,窃取网上信息,进行电子邮件骚扰,阻塞网络和窃取网络用户口令等。其主要特点:一是手段多样,作案隐蔽;黑客采用穷举法,借助电脑和简单程序,在较短时间内逐个查验;启动破译和监听程序等,以盗窃口令和密码,修改、增删、破坏系统功能,甚至在远端控制整个系统使用权,从而制造不安和混乱;二是预谋作案,造成的经济损失大。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所有与互联网连结的计算机都可能遭受黑客的攻击。如果铁路信息系统遭到黑客攻击,其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铁路信息系统安全。 3、保护铁路信息系统安全的建议 3.1反计算机病毒措施 对计算机病毒运用“预防为主,防杀结合”的战略,以预防、检测、清除等防治手段综合治理。首先查找病毒来源,堵塞传播渠道,把病毒拒于千里之外。例如,将所有exe和com文件赋予“r”只读属性;接收远程文件输入时,勿将文件直接写入本地硬盘;;严禁随意下载软件和非法拷贝文件;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u盘,不轻易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及其附件。其次,利用杀毒软件对付已侵入的病毒,例如,kv300系列、瑞星杀毒软件等,将其封杀在最小范围,不致危害整个铁路信息系统。注意对杀毒软件的升级工作,提高消毒能力;还可采用手工杀毒方法。再次,安装具有实时监控、报警功能的防杀毒软件,合理设置硬盘分区,对重要文件备份等。 3.2 安装防火墙,防止黑客攻击铁路信息系统 对于黑客而言,他们的主要目的在于窃取数据和非法修改系统,其手段之一是窃取合法用户的口令,在合法身份的掩护下进行非法操作;其手段之二是利用网络操作系统的某些非法但不为系统管理员和合法用户所知的操作指令。目前,安装防火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防止黑客攻击的手段。防火墙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访问控制技术。它在要求保护的内部网络与开放系统之间建立安全站点,阻止对信息资源的非法访问和外部不可预料的潜在破坏,也可防止内部网络重要信息向外泄露,在内外网间发挥隔离、检查、有选择有限度的沟通作用,实现网络安全策略。一般来说,铁路信息系统内部网络相连的各台计算机上,应该安装防火墙,以防止公司内部数据的外泄。 3.3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力度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很重要的一点是人员素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目前,已有许多成熟的安全技术、安全产品,但能否让这些技术和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充分发挥作用,关键还在于我们如何规划、组织及配置,这些都是和管理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分不开的,因此,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根据信息安全的特殊性和各种不同人才需求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培训,为确保铁路信息安全,培养一支实力强劲的专业队伍。 铁路安全论文:浅谈加强铁路基层站段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探索与思考 论文关键词:基层站段 网络信息安全 防火墙 预警机制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更是铁路“十一五”规划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信息化同时也带来了风险,铁路基层站段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就是一个应当引起我们关注和积极研究应对措施的课题。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铁路层站段的运输十产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及络技术的运用了,尤其是近几年,tmis系统、货运计量监控系统、列车追踪系统等已经深人到我们层站段的各个业务作业领域,信息系统的安伞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生产的安伞。 铁路要开拓市场、提高服务质量、提高集约化管的水平,信息化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力。路企联叫,开动了铁路企、了地方业信息交流的直通车;互联网技术的也用,不仅能够宣传企业提升企业的形象,同时也开肩企业与市场的一扇窗口;无纸化办公的实现,更使我们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因此,铁路荩层站段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是我们自身管理的需要,也是提高铁路业市场竞争力的需要:铁路基层站段信息系统是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与信息源点,是中用铁路“十一五”规划,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从而保障吲民经济高速有序发展的保障,因此,铁路基层站段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基层站段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信息安伞是指为建立信息处理系统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上的安全保护,以实现电子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一一种不可缺少的信息交换工。 然而,于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瓦联性、连接方式的多样性及终端分布的不均匀性,再加上本身存在的技术弱点和人为的疏忽,致使网络易受计算机病毒、黑客或恶意软件的侵害:网络信息安全分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两个层面:网络安全包括系统安全,即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运行服务安全,即保征服务的连续性、高效率。信息发全则主要是指数据安全,包括数据加密、备份、程序等。具体对铁路基层站段而言,大致存存以下几方面问题: 1.1计算机使用环境相对较差 基层站段很多都是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比较复杂,供电配套不完善,防雷、防尘、防害等不到位,这些势必影响到一算机设备的使用和络的稳定。 1.2维护和操作技能参差不齐 基层站段虽然设有专门的计算机管理维护部门,但人员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现场的非专业技术人员:此,管理维护奉身的技术能力不足;近年来,陆续补充了一些大中专生,但其中有相当部分也计算仉专业,加之基层对专业技术的培训没有形成常态有效的机制,人员的业务技能提高基本处于自学成才的状况。一线现场的操作人员更是缺乏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教育培圳不够系统,基础的知识都跳过了,很多都是针对某个岗位的某个具体业务的操作培圳,缺乏层次和循序渐进,一旦遇到问题应变能力较差,易于疏忽。 1.3信息安全意识较差 计算饥及网络应用不仅在企业,还深入了家庭和百姓的生活:但是,信息安全的意识却并木真正深入人心,甚至于很多人走人误区:在层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中病毒很正常”,认为移动介质可随便带,配备的笔记本电脑是信息交换的便利工具,互联上获取的资料堂而皇之的可以立刻传到内网;一些机关科搴的人员,系统出故障了,自己安装系统、软件共至一些来路不明的游戏软件等;更有一些人员,擅自对联网环境进行更改,随意设置联网参数种种现象都反映,不少人对网络病毒黑客知识的认不足,根子还在于,对于络信息安伞的意识严重缺失,对于业信息管理和规范管理的认识严重缺失。 1.4缺乏有效的技术管理手段 基层站段一般都设有计算机室,负责本单位的信息系统管理,但目前普遍处于一种昕谓救火队员式的管理模式,即“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模式在以前,基层计算机运用规模较小的情况下还能适用,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络运用,系统趋于开放性、互联性、连接方式的多样性及终端分布的不均匀性,致使网络易受计算机病毒、黑客或恶意软件侵害的饥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被动应急的管理手段越来越不适应高速发糕的需要。技术管理势必要被我们计算机专业管理人员提到桌面。如阿利用好现有的技术条件以及如何创造和改进现有的条件,提升信息管理的技术含量是信息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课题。 1.5结合部管理存在漏洞 中国铁路目前由原来的铁道部一铁路局一铁路分局一站段四级管理体制,改为铁道部一铁路局一站段三级管理模式,这是纵向管理的模式,这其中还存在横向的一层,就是主业与辅业的管理模式:具体来讲,就是在基层站段的附近,还有很多相关铁路单如多经公司、合资公司、公安、军代处等,这单位与铁路的经营和生产密不可分,很多资源包括网络信息资源都是共享的,但是,在管理机制上,他们又是自成一体的,设备、管理都有独立的体系。这就存在一个结合部,这些单位的信息安全该怎么管,在使用上,他们是依托站段的资源,在管理上却又不属于站段的信息管理部fj管理。开放的网络与分立的管理势必产生信息安全的漏洞。 2加强基层站段信息系统安全的对策 上述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设备环境、知识技能、思想意识、技术管理、机制管理等五个方面,那么我们的对策也就应从解决上述五大问题着手。 2.1强化基础建设 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断地更新改善基层站段的计算机运行环境,硬件设施的建设必不可少。计算机设备也是具有一定使用寿命的,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淘汰更新机制是必要的,基层站段要利用好现有的设备大修更新改造机制,利用好现有的零小项同计划机制,将信息装备也纳入其中,有的放矢、有步骤、有计划的提出必要的建议和措施,同时,还要注重环境建设,对于保障设备运行的措施比如配电、防雷、防尘也要作为一项基础程来抓:要深刻认识到,环境建设不仅能够延长设备使用的寿命,更主要的是保障设备、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与此同时,还要建立起一套常态的检查监测制度,做好系统的巡查保养,做到早发现、早计划、早解决。 2.2加强教育培训 教育始终是发展的前提,教育要从基础人手,教育要注重层次,教育要常态化。信息技术的教育要纳入基层站段的业务培训体系,基层教育培训部¨有责任有义务与信息管理部门配合,做好这项工作。 2.3牢固树立起信息安全意识 信息安全意识同样要从教育人手,前面我们已经说到了要加强教育培训,之所以单独提出,是突显思想意识问题在当前的重要性。在提高技术技能的同时,更要在安全防范意识上深化,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网络技术的特点和存在的隐患、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企业运输生产安全紧密相关和规范管理的重要性。我们常常说,在企业里面,“不是说会不会做的问题,而是可不可以做的问题”。我们职工的层次结构在不断优化,尤其是近几年来,大中专毕业生不断补充到基层单位,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也在增强,然而,动手能力与管理意识和安全意识不是成正比的,尤其是新人路的大中专学生,在如何自觉维护企信息安全上还是空白,我们的教育部门对于这部分人的教育,就要从规范、有序、自我约束上着手,同样,对于其他人,也要通过宣传教育,来不断强化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要将信息安全纳入企业运输生产安全的体系里。毫不夸张地讲,铁路基层站段的信息安全和运输生产安全同等重要,企业信息安全的作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夯实基础,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不存在好或更好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稳定可靠的信息系统。 2.4技术管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段 技术管理从来就是和技术条件和技术能力相对应的,铁路基层站段相对于上级单位和路外单位来说在信息技术装备上,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如何利用好现有的设备,提升管理水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4.1硬件防火墙技术 就网络安全防护而言,防火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技术,目前,基层站段的主要网络节点都配有铁道部统一的硬件防火墙设备,利用该设备,可以实时观察所辖网络的流量与访问连接,建立起监控机制,定期观察防火墙的日志,做到预先知晓,防患于未然;建立h志服务器,记录防火墙的历史日志,以供事后分析处理;设置防火墙安全策略,做到主动防御。 2.4.2软件病毒防火墙技术 安装统一的病毒防火墙软件,是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另一种手段。需要强调的是,病毒库的升级以及预警机制。所谓病毒库的升级很好理解,目前,在铁路企业,这个问题也是得到了解决。然而,病毒防护毕竟也是属于后知后防,对于来源我们往往忽略了,再加上联网的计算机终端位置分散,要一台台去查看历史记录也不现实:因此,建立起病毒防护记录的转发汇总是很必要的。目前,我们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技术改进,充分利用了软件病毒防火墙里的消息通知机制和邮件报警机制,建立内部的邮件系统,将每台受到病毒攻击计算机的病毒日志记录,自动转发记录存档,计算机管理部门可以集中查看,对于网络蠕虫攻击、移动介质病毒的防治效果明显。 2.4.3终端远程监控技术 终端远程监控可分为软、硬件两种方式,软件技术主要是利用统一安装远程监控软件,实现对联网终端的实时监控和维护响应,这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方式,其中须把握好关踺涉密岗位的界定;其次就是利用硬件设备,借助电话线路实现远程环境参数的监控和远程复位充启。 2.5突破传统观念,实现信息系统管理的统一 结合部的管理的难点在于开放的网络资源管理如何分立的企业管理机制统一。在这方面,需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约束,树立信息系统管理一盘棋的观念,在这一点上,铁道部明确制定,“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这也为我们在结合部的管理确立了方向,即基层站段的结合部管理须统一管理标准和机制,以基层站段为中心,不仅在技术层突小地区网络汇聚点的中心作用,在管理层面同佯要突显规范统一的制度管卵理念:只要是联设备,不管是哪个单位的,都要由其昕依托的络汇聚点的站段一并负责管理。 3结束语 要使基层站段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需要我们以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态度,经过不断努力、不断优化才能实现。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不断适应新情况,努力解决新问题,不断学习新技术,适时调整、灵活应对。 铁路安全论文:铁路施工安全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逐渐加大了对交通事业的建设力度,其中,铁路作为我国基础交通运输的一种重要工具,其施工安全与质量不仅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还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相关单位应重视对铁路施工进行有效的管理,特别是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保障人们的安全与社会的稳定。下文就将对当前铁路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期实现铁路施工的安全管理目标。 关键词:铁路施工;安全问题;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出行与经济流通等对交通环境与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逐渐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而铁路一向承担着我国交通运输的主要职能,其运输安全也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随着我国列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铁路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当前在进行铁路项目的建设时,需要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稳定与安全的原则来进行铁路施工,以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 1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 1.1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列车技术也有了极大的提升,这也就意味着对铁路施工要求也有了新的提高,不仅要求作业人员能够使用更好的施工工艺,还要求确保施工安全。因此,相关单位在对铁路施工进行安全管理时,就需要根据铁路施工各环节的特点,对不同施工阶段与不同施工项目等采取对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确保铁路施工的安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 1.2检查要求较为严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铁路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铁路施工安全要求的相关指标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为了确保铁路施工安全与质量,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重视安检与质检,严格遵照相关标准,对铁路施工进行严格的管理。 2铁路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2.1施工准备不足 铁路施工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了多种具体项目,且单次施工时间较短,施工也都是在野外,环境较为恶劣,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较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在铁路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但是,当前的铁路施工中普遍存在施工准备不足的问题,或是没有做好安全卡控措施,或是没有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或是对施工机械设备、材料等的准备不充分,或是没有做好安全技术交底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施工单位不重视施工准备工作造成的,而施工准备工作不足,势必会对铁路施工的顺利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铁路施工安全。 2.2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 同时,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也是导致铁路施工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且这种不规范操作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是由于很多施工人员执行相关作业标准不到位,对安全卡控措施要求等不重视而导致的。或者是盲目赶工,只重视施工速度,忽视了规范操作的要求等。部分施工人员没有佩带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部分施工单位没有按照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盲目施工,都对铁路施工安全造成了一定阻碍。而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本质原因在于,施工单位及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树立施工安全意识,对自己的岗位责任没有明确的认知,不了解不规范操作会为自己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而这种不规范的操作,大大增加了铁路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3施工指挥人员素质不高 施工指挥人员的素质不高也是导致我国铁路施工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铁路施工逐渐向现代化转变,各铁路局也逐渐加大了科技的投入力度。但是,施工指挥人员素质严重影响了铁路施工的现代化。部分施工指挥人员不能利用科技化的手段来对施工进行有效监控,对机械化施工以等不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往往只能利用自己的经验来对铁路施工进行安全管理,不能适应当前铁路施工安全的要求。 2.4监管职责不到位 此外,监管职责的不到位也是影响铁路施工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我国铁路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管往往是监理单位来对铁路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等进行监督与管理。因此,监理单位相关人员都要对铁路施工安全管理负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监理人员业务素质偏弱、责任心不强、履职不到位等,不能严格遵照相关标准、规范、制度等规定进行安全监管,任由施工单位不规范施工。而这些都是监理管理不到位导致的,为铁路施工埋下安全隐患。 3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建议 3.1加强施工安全意识的灌输 首先,铁路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安全意识的灌输,这是由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对铁路施工的安全管理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施工单位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意识的培训。因为在安全事故调查数据中显示,施工人员本身由于安全意识淡薄才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最重要原因。施工人员作为铁路施工的主体,只有具有较好的安全施工意识,才能确保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效果。对一些素质不高,安全意识又较为淡薄的施工人员,施工单位要做的是对他们进行系统而专业的技能培训以及施工安全知识培训,一定不能为了节省培训成本而对施工安全问题轻轻带过,否则势必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影响铁路施工的顺利进行。 3.2加强施工组织管理 其次,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组织管理工作。这是由于完善的施工组织才能有效的保障铁路施工安全。因此,施工单位应重视对施工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应制定完善规范的施工组织方案与安全卡控措施,以便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进行规范性要求,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严格遵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施工,尽量避免因人为因素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施工单位应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在确保施工进度的情况下,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此外,施工单位还应重在夜间的铁路施工,还应针对一些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铁路施工能够不受突发事件的影响,最大限度的保障铁路施工的顺利开展。3.3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再次,铁路施工单位还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自己的安全管理水平。由于铁路施工具有涉及人员较多、作业范围较广的特点,都增加了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个难度,因此,施工单位应重视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以便确保能够对铁路施工进行较为全面的动态管理。施工单位可以利用手持终端、视频监控、北斗卫星定位等监控技术来对铁路施工现场进行实施监督,以便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有效的解决。通过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还能够有效的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因此,施工单位应正视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积极意义,在源头上对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控制。 3.4建立安全目标责任制度 最后,施工单位还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目标责任制度。这是由于,完善的安全目标责任制度能够保证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效果。当前,铁路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大多是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而导致的,而通过建立安全目标责任制度,能够将安全管理工作用明确的标准进行展示,极大的方便的了工作人员对铁路施工进行安全管理。施工单位在建立安全目标责任制度时,应主要侧重于安全考核标准与控制标准的建立,以便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与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考核。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铁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铁路施工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保证铁路施工安全是施工单位的首要任务。只有做好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确保铁路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流通需要。这就要求铁路施工单位应针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为铁路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均清 单位:金台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安全论文:铁路安全管理分析 摘要:铁路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我国在铁路运输上呈现跨越式的发展,高铁的比重占铁路运输工作的比重越来越大,线路越来越多,运输路途越来越远,包括高原等环境恶劣的地方也加快了铁路的建设,在铁路线路的建设过程中,铁路施工的安全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就铁路施工的安全管理特点入手,揭示我国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确保铁路建设运行安全,促进铁路事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铁路施工安全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铁路的发展也有显著的成效,并且铁路运输承担着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职能,所以铁路运输的安全也是我国国民经济能否稳定发展的关键。由于我国列车技术不断升级,对铁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铁路项目建设都以高速、稳定、安全为基础,这就要求我国铁路施工技术水平也要随之不短提高,尤其是铁路提速,就对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铁路施工安全,需要针对性的制定一系列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保证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特点 1.1管理任务繁重随着我国列车技术水平的不短提高,新的铁路施工建设比传统铁路建设更加复杂,技术要求更高,安全要求更加严格,所以要对铁路施工过程进行科学管理,为了保证铁路安全进啊摄,要求铁路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在不同项目、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要求,才能更细致的对铁路施工进行管理。由于我国交通更加便利,所以在铁路施工是要考虑的施工安全影响因素更多,管理任务更加繁重。1.2安检、质检要求严格随着列车技术和铁路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各项安全质量指标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铁路施工安全和质量达到标准,在安检、质检方面都有了更加严格的管理监督和考核标准,并且项目繁多、次数频繁,所以更加要求铁路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保证施工安全,因此必然要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 2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如日中天,但是威胁铁路安全的问题一直存在,总结当前我国铁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安全意识淡薄 铁路施工安全管理是铁路工程管理的重点组成部分,并且需要在意识上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引起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既是对铁路工程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人身安全负责,由于铁路施工安全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所以铁路工程的建设往往投资大、工期长、施工人员分散,所以施工企业必须有极强的安全管理意识,针对铁路施工特点将安全管理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勤于管理。 2.2管理环节薄弱 随着国家对铁路运输部门越来越重视,同时加大了投入力度,提高了铁路部门管理要求,尽管如此,我国铁路施工企业的管理环节仍然较为薄弱,主要还是新型铁路建设发展时间短,各种体系制度不够全面和成熟,缺乏实践经验,管理人员往往一人身兼数职,而且往往是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管理理论知识匮乏,缺乏充分的应对安全事故的准备工作。 2.3人员素质偏低 由于铁路工程施工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所以需要管理部门配合勘探部门、施工部门等各个部门协同合作,整个施工队伍的人员素质高度关乎到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尽管铁路施工企业已经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开展了各种素质、安全、技术培训,但是成效一般,在铁路施工工作中,主要还是缺乏高素质人才,尤其缺乏精通技术、管理、法律知识等综合性人才,在我国铁路工程工程量大、施工任务多、施工工期紧这样的现状下,很多施工企业只能招募到大量的民工,他们大多数缺乏系统性的安全管理与施工技术,所以导致了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2.4施工质量不达标 当今铁路建设发展速度愈渐加快,很多施工企业为了追求高利益,只追求施工速度而忽略了施工质量,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虽然施工都经过管理人员的自检,但是质量控制并不达标,由于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水平村次不齐,整体素质偏低,质量管理也很难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这样出现问题也不容易被发现,不能及时解决。同时施工企业的违章施工问题也很严重,违规施工是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最首要的原因。而且由于施工现场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种类数量繁多,所以很难对这些施工材料全面控制,就容易导致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检测出现漏洞。再者,施工现场管理力度不够,有些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粗心大意,很难发现施工问题,这样就很容易埋下很多安全隐患。 3铁路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3.1实施全面施工安全管理 针对我国当前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制定全面的、符合施工安全要求的施工方案,才有可能尽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才能在当前形势下需要满足多元化的铁路施工安全要求,达到各项安检、质检标准。实施全面的施工安全管理,完善铁路施工方案是前提,具体来说,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根据施工任务和施工现场情况,充分考虑到施工项目设计标准要求和施工中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的因素等多方面的情况来制定施工计划,科学的运动风险评估手段对铁路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体现预测,并且七千制定出去鞍山的风险应对方案,这样才能充分的保障铁路施工安全。另外,要提高铁路施工安全检测的技术水平,运用信息化设备对施工安全进行全程监测,保证任何细微的安全隐患都能及时被察觉。 3.2全面提高施工安全意识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管理问题,必须提高全体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循原有的施工计划,提高施工安全监管力度,在出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发展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达到施工安全的目标。 3.3建立安全目标责任制度 铁路施工各种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本愿意归根到底是没有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或者不能有力度的严格执行,所以有必要制定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度来满足施工安全管理的需要,划分出安全管理考核标准,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参与其中,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来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消除安全隐患。 作者:何柏良 单位:四川铁投瑞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铁路安全论文:高速铁路电务人员上道作业及劳动安全风险点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是以哈大高铁为前提,分析电务人员上道作业分类、时间,针对高速铁路在施工、维修过程中存在的劳动安全风险,在作业过程、防护用品配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判安全风险点,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控措施,旨在强化劳动安全风险管理,确保人身安全风险有序可控。 关键词:高速铁路;电务人员上道作业;劳动安全 高速铁路是指新建设即开行250km/h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行速度不小于200km/h的客运专线铁路。哈大高铁是中国目前在最北端的严寒地区设计建设标准最高的一条高速铁路,哈大高铁于2012年12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全长921公里,为双线电气化铁路。相比较哈齐客专和牡绥客专来讲,哈大高铁是一条成熟的线路,是后续两条客运专线开通的基础和技术包证。 1高铁电务人员上道作业的基本情况 1.1临时生产任务申请的临时天窗 上道作业在不影响行车的前提条件下,如果有临时的生产任务,如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测试、道岔调整等情况,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文件要求进行,因特殊原因需临时增加维修作业时,在不与其他施工及维修作业产生冲突的前提下,由设备管理单位报主管业务处室审核同意后,报铁路局调度所由负责高铁值班副主任按照会签计划内容组织实施。 1.2道岔除雪天窗 上道作业由于东北地区冬季多雪的季节特点,为提升应对风雪天气处理能力,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及运输组织畅通。由调度所牵头,根据运行图计划安排各单位、各部门统一上道除雪,即利用行车间隙给定固定时间段的除雪窗。除雪窗根据调图情况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1.3综合维修、施工天窗 上道作业各专业系统使用路用工程列车进行施工(维修)作业或运送人员、路料时,原则上按专业系统固定日期,每逢2、5、8日为电务系统作业日期。哈尔滨西动车运用所内段管施工天窗时间,由车辆段根据列车运行图对动车组出入库时间及检修作业规定实际调移的需求确定天窗时间,经与设备管理单位协商同意后,向有关单位公布,天窗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80分钟。 1.4配合维修、施工 上道作业在综合维修天窗以及施工天窗时间内,经常会有配合其他单位及部门的施工及维修作业,配合作业要与主体作业区分开,并且要同等重视起来。在哈西东场、双城北的240分钟天窗以及哈西动车所240分钟天窗时间内,经常性会遇到如配合工务、供电、通信、房产等单位的配合作业。1.5设备发生故障后处理故障上道作业按照《哈尔滨铁路局高速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哈铁总〔2013〕37号文件第46条的规定,危及行车安全需立即抢修时,设备管理单位按规定采取措施,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经调度所高铁值班副主任批准,调度命令进行抢修,设备管理单位同时通知配合单位和铁路局主管业务处室。 2高速铁路劳动安全风险研判 2.1制定规章制度存在管理漏洞 在哈大高铁试运营期间,我段出台的高速铁路劳动安全规章制度中,没有明确上道作业必须设置现场防护人员条款,在文件研讨时,专业主管部门认为,高铁日常检修、养护作业全部在天窗内进行,没有列车运行,因此不用设置现场防护员,同时又可以增强作业人员力量,解决人员紧张问题,在这种思维定式下,形成了潜在的管理风险。 2.2驻所与驻站联络员联系不彻底 随着哈大高铁的日渐成熟,哈齐和牡绥客专的稳步引入,有存在盲目乐观的情绪存在,施工、天窗修过程中存在麻痹思想,认为高铁天窗点内无列车运行,驻所与驻站联络员降低了对安全防护的要求,降低了联系标准,对安全防护警惕性不高,不严格执行3-5分钟联络基本制度等。 2.3天窗作业计划提报不细致 提报的天窗计划中施工地点不详细、作业项目包含广、影响范围是整个咽喉,往往是计划多而实际干的少,存在上道后随意作业的倾向,天窗计划提报的不科学、不严谨、不实际。天窗计划提报要大而全,防止出现超范围作业的问题,这样就导致驻站联络员不能完全掌握尤其是室外作业内容、地点,人身安全防护处于不完全失控状态,作业过程中一旦出现供电、工务轨道车平行作业等突发情况,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人身安全有效防护。 2.4驻站联络员与驻所联络员、室内外通讯联络存在盲区 2.4.1现场驻站联络员的手持终端有时会被无意识的放在无信号的地方,导致个别情况下调度所有临时施工或者天窗修时间情况变更,以及故障发生时,均无法及时联系上现场驻站联络员,从而导致施工、天窗修时间延时,故障不能及时通知现场等危险情况发生。 2.4.2高速铁路各站区间距离长,施工及天窗作业时对讲电台通讯距离受限,无法进行有效、准确通讯联络,室内与室外联络由于室内对讲电台通讯信号受到屏蔽影响,通讯质量受到严重干扰,室内外联络语音听不清晰,直接威胁到行车和人身安全。 3改进措施及建议 3.1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作业的管理办法。确保高铁作业电务人员按照调度命令要求,认真做好上道、作业和下道组织工作,并经作业负责人核对人数和工具、材料后,方可离开。在故障发生后尽快做出反应,或者通过协调克服双城北站上道难的问题。 3.2做好综合维修、施工天窗前的人员安排工作,指定专人负责配合施工维修。为防止驻站(所)联络员不清楚配合施工进度盲目在配合施工上签字,在配合作业完成后要及时与驻站联络员联系,告知配合施工、维修进度和完成情况。 3.3科学合理提报施工(天窗)计划,当日干什么活,就提什么计划,杜绝大而全现象。特别是认真组织召开作业前的安全预想、风险提示会议,并进行录音留存备查,要让作业人员、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都明确知道作业任务、作业分组、作业地点。 3.4施工作业过程中,驻站、所联络员、现场防护员与施工作业负责人必须按规定落实3~5分钟安全通话制度,现场作业单元较多时,要适当增加驻站联络员或在现场增加中间联络员,保持通讯畅通。作业过程中通讯中断时,现场防护员、施工作业负责人要采取紧急措施,立即组织施工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到安全地点避车。结束语高速铁路的规章制度正在日趋成熟和健全,强化高铁劳动安全风险管理要实现常态化,切实提高全员的劳动安全风险意识是当下的主要课题,也是我们持之以恒不能改变和放松的永恒课题。只有将规章制度以及标准化作业的理念扎根在心里,才能让高速铁路运行的安全、畅通。 作者:王静雪 单位: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电务段 铁路安全论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研究 摘要:铁路运输作为我国主要运输方式之一,担负着大量旅客及货物的运输,因此铁路运输安全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安全是铁路运输最重要的保证。目前,我国铁路运输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包括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职工作业不规范、事故信息价值难以利用等。本文对此进行一些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铁路运输;管理方法;措施 铁路运输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并且具有其他运输方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铁路职工作为铁路运输的重要环节,对职工安全教育已经成为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前提,而抓好调车作业安全则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 1.调车作业安全难以控制 调车工作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证列车正常周转、运行,顺利完成运输任务,因此调车作业安全是铁路安全中的重难点。影响调车安全的因素主要有:①人为因素,包括职工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安全意识。②现场作业操作卡控,即职工现场作业是由管理者加强作业标准执行力度;③现场条件,包括作业地形、天气、时间。调车作业中常出现的问题有:①调车作业多工种协同完成,中间衔接问题大。②位于中间站,技术设备受到限制。③时间紧张,作业量较大,作业对象复杂,强度大,存在的困难较大[1]。 2.安全管理中,对个体职工的安全行为与安全意识重视不够 纵观大多数安全事故发生原因都是由于个体职工不规范行为造成的,职工安全意识的薄弱直接导致不规范作业。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群体安全意识,在铁路运输方面体现得较为明显,因此在处理群体安全意识和个体安全意识上偏重于前者。 3.安全管理的动力机制弱化 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弱化了企业的经济性和积极性。政府强调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企业的经济行为与目的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承认,企业被动开展安全工作,收效甚微。 4.安全管理理念陈旧呆板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侧重于事后管理,淡化了预防为主,事先排除安全隐患的原则;“只要不出事就是安全”的理念根深蒂固;注重硬件设施的配备,而相应的操作技术、安全意识更新缓慢[2]。 5.安全管理手段方法落后 铁路运输依然采取突击式检查,指派工作组、检查组到基层检查的工作方式,而在市场经济中,铁路改革、运输设备、组织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样的管理手段显然跟不上安全需求。 6.不良的工作作风 部分干部工作不踏实,作风漂浮,责任心不强。事故前懈怠工作,事故后互相推诿责任。 7.安全的保障综合体系尚未建成 部门之间管理责任界定不清,职责交接不清。监督检查不规范,检查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部门岗位之间衔接不完善,影响安全以及工作效率。事故后整改效果较差,事故原因分析停留表面,部门之间互相推诿。 8.难以预测的自然情况或自然灾害 铁路运输属于全天候、开放性的作业,安全因素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包括天气、地形、河流以及山体滑坡、地震、泥石流等[3]。 二、具体防范措施 1.注重员工个人培养机制 从教育着手,强化职工遵章守纪自觉性。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安全意识培训。提高操作能力及安全意识。重视员工的个体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情绪管理能力等,将安全工作与兴趣结合起来。提升员工个人素质,从思想到行动上,纠正工作作风。 2.完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考核奖励机制 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考核。对遵守安全规范的操作职工进行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将各个岗位职工的考核结果与其收入、升迁相关联。 3.更新安全管理理念 不断向各行各业学习可取之处,从企业管理水平高度和整体素质来认识安全问题。预防为主,重视安全隐患。充分利用安全事故的价值,做到防患于未然[4]。 4.推出安全风险管理,实现过程控制、超前控制 超前预测隐患或者自然灾害,制定出应急方案。最大程度减少不可控因素带来的损失。 5.健全和完善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机制 推行各层次安全负责制,理清部门职责,避免职能交叉和管理漏洞。建立事故追究到底责任制度,对隐瞒事故不报者进行相应惩处。完善预测机制,检测评价铁路运输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环境因素、作业行为、应急方案、预控对策。 6.完善安全管理手段 采取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以及思想手段相结合的模式。经济手段是在职工的个人思想觉悟与个人素质无法达到标准要求时,采用利益分配模式,以外在激励达到铁路运输安全目的。行政手段是依靠领导机关的命令、指示、规定等,干预职工行为,带有权威性、强制性,是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制度。思想手段是管理运输安全中最常用的工作手段,善于针对新的问题考虑新的对策,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工作,教育职工将本职工作与铁路运输安全结合起来,提升铁路运输安全性。 三、铁路运输企业发展关键 1.设备对安全的影响 铁路设备包括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技术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铁路设备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一方面加大了管理难度,因此要求我们不断提升知识管理水平,提升操能力;另一方面,设备的科学性增加,减少了人为因素对铁路运输的影响,增加了其安全性。 2.制度对安全的影响 安全管理制度会影响到铁路运输安全,完善的制度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激励机制、监督机制、预测机制的完善会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认真度,及时惩处和纠正违规操作行为;制度上建立监测预警机制,矫正诱发事故发生的因素,保证铁路运输秩序以及运输安全。 3.人员对安全的影响 目前铁路技术设备稳定性不高,时有故障发生,某些情况下需要人工操作,如果职工疏忽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一线铁路职工必须是高文化、高技能人才。目前我国一线铁路职工总体素质不高,文化水平较低,存在着违规操作、习惯性作业、业务技能差、侥幸心理等,对铁路安全运输产生不利影响。设备、制度、人员这三者的协调与稳定衔接是铁路安全运输的基本保证。设备是前提,制度是保证,人员是环节。 四、人身安全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要求 1.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要求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命”作为安全工作的出发点;理解和尊重职工,尤其是一线铁路职工,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工作条件,多一些人情味,充分进行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充分挖掘职工潜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倾听职工的建议和意见。人性化管理并不等同于人情化管理,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人情化管理会滋生懒惰、违规操作等不良后果,人性化管理则会提升职工积极性、增加职工的凝聚力。 2.制度化管理 制度化管理要求对每个岗位做出明确的职责规定,按照职位权力的大小形成有序的等级系统,因事设人,管理者拥有执行自己职能的权力,但其权力受到严格限制。制度化管理具有指导性、约束性、鞭策性、激励性,更为重要的是其规范性和程序性。制度为铁路安全运输提供了重要保证。制度化与人性化管理两者相辅相成,并不是非此即彼。制度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前提,两者的有机结合大大增强了铁路运输安全性。 3.加强职工培训,减少“三违”现象 “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从思想上杜绝侥幸心理和省能心理,全方位监督监测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强化职工技能,避免不熟悉操作、经验型操作,提高业务熟悉度和安全生产技能,可有效减少“三违”现象。 五、结束语 铁路运输安全作为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铁路运输安全不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对社会经济和安全产生重要影响。铁路事故往往是人、机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铁路安全管理应当全面系统,注重事前管理预防,而不是事后救援。在铁路安全管理中,应综合多学科知识,不断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超前性。安全管理是一个无止境的不断探讨的课题,只有坚持预防隐患、安全第一的原则,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培养出一批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包括管理者和基层工作人员),铁路运输才会安全高效。由于铁路运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也一直处于变化状态,所以对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办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知识,积极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只有这样,铁路运输安全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忠民 单位:沈阳铁路局吉林车务段 铁路安全论文:铁路运输安全预警理论分析 摘要:作为我国交通系统的一部分,铁路运输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铁路运输安全预警理论的建立对风险等级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可靠性;铁路运输;安全预警理论 可靠性与安全性是铁路运输必须要保证的两个问题,为使上述两个目的能够被有效地实现,铁路运输安全预警理论应运而生。理论的建立为铁路运输安全性与可靠性的保证提供了基础,对其进行研究能够使我国制定出更加适合我国铁路运输具体特点的安全预警策略,这对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必须得到有关人员足够的重视。 一、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领域的支持,铁路一直被称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可见铁路运输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其中安全性与可靠性便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问题,一旦上述两方面出现问题,不仅会对铁路部门造成损失,同时还会对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造成损失。因此,做好安全预警工作,保证运输的安全性十分重要。 二、可靠性的铁路运输安全预警理论 总的来说,影响铁路运输安全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人、环境以及设备都是必须要加以重视的因素。通过对大量的铁路安全事故的分析可以发现,由人这一影响因素而产生的安全事故占总事故比重居多,因此,建立可靠性的铁路运输安全预警系统开始变得十分重要。具体而言,对可靠性的铁路运输安全预警理论的分析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风险等级的要求 对风险等级的确定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严肃性,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并将各角度的分析结果结合起来才能对其进行确定。首先,事故的严重程度会对风险等级产生影响,两者呈正比,事故的严重程度越高,风险等级也就越高。其次,作业环境也会对风险等级产生影响,作业环境越恶劣,风险等级也就越高,具体风险等级需要按照不同的情况来确定。最后,车务系统的作业标准情况也会对风险等级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不同的作业行为对于风险等级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2.对风险等级的管理 风险等级主要被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代表不同的严重程度,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代表风险等级的颜色主要包括红色、橙色以及黄色三种。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我国铁路运输系统建立了相应的安全风险因子库。在三种颜色中。以红色为例,红色代表的是旅客死亡旅客列车事故以及旅客列车B类以上的安全事故,从业人员死亡A类及以上事故、货物列车A类及以上事故。对于每一种颜色所代表的事故类型,工作人员必须熟记,要保证其能够被灵活应用。 3.对风险权重的确定 在安全预警理论当中,对风险权重的确定十分重要。根据上述文章的说明,由人的因素所造成的风险有很多,具体的风险权重过程需要按照不同的岗位需求以及运行环境等对其进行确定。存在一部分风险能够通过设备对其进行控制,这一部分风险权重较低,而对于无法利用设备控制风险的工作,通常需要工作人员主动的、人为地去对其进行控制,这一部分工作风险权重较高。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后者而言,共组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实践水平也会对具体权重产生影响,专业素质较高,且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工作人员,风险权重也会相应的降低,反之则否。 三、提高铁路运输安全预警可靠性的策略 为了提高铁路运输安全预警的可靠性,提出并实施相应的策略十分重要,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建立安全预警模型的方式去保证其安全性,同时还要加强对相应技术的应用、保证系统的运行状况,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安全预警的可靠性。以下文章主要从上述三个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 1.建立安全预警模型 对安全预警模型的建立是保证提高运输安全预警可靠性的基础。具体模型的建立过程需要按照不同的风险等级以及风险权重进行确定。除此之外,还要对种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不同的情况下,安全预警模型中所包含的参数也应有所不同。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综合考虑,可以建立一个最终的计算公式,通过对这一公式的应用便可以有效的计算出风险的数值。 2.对新技术进行应用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铁路运输领域同样需要将新技术应用其中,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其可靠性与安全性。计算机技术是新技术的代表,铁路运输领域需要将这一技术应用到安全预警系统当中,要提高预警工作的智能化,将跟踪器以及感应器应用其中,这对于保证安全预警的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3.保证系统的运行状况 对安全预警模型的建立以及对新技术的应用均能够为安全预警工作可靠性的提高提供保证,除此之外,确保系统的顺利运行也十分重要。首先,要定期地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要在固定的时间组织有关人员去对系统及有关设备进行检修,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其次,要做好信息收集工作,有关部门要指派具备专业素质的人员去对信息进行收集,要对风险产生的周期进行计算,总结其规律,这样才能制定出更加有利的防范措施。最后,要做好风险预测工作,要在风险来临之前便预测到其会对铁路产生的影响,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系统的顺利运行。 作者:西若 单位:青藏铁路公司拉萨车务段 铁路安全论文: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性和可靠性探析 【摘要】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其行业竞争也越发激烈,保障铁路运输速度和平稳性,满足人们日益多层次的出行需求,提高铁路运输综合竞争力,成为了相关部门和企业注重研究的方向。接触网作为高速铁路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火车正常运行,本文以高速铁路接触网概念为基础,重点分析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性;可靠性;安全装置 高铁的出现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出行方式,它不仅安全舒适且速度较快,能为人们节省很多时间。其中,接触网作为高铁牵引供电系统核心部位,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影响着铁路整体运输,但接触网安装位置一般在露天环境,且没有备用装置,因此,必须保障接触网能稳定输送电源,尽量避免故障,为高铁在线路中运行提供良好基础。 一.概述高速铁路接触网 高速铁路接触网为高铁列车运行提供必要的电能输送,主要包含四个基础部分:定位设备、支持设备、支柱和基础、接触悬挂[1],一般架设在铁路沿线上空。如果接触网停电,或者接触网与高铁列车电弓接触不良,将会给列车整体供电带来较大不良影响。与普通铁路装置相比,高速铁路接触网存在一定特殊性,表现在制作工艺、整体结构和结社技术等方面。从制作工艺角度分析,高铁铁路接触网采用锚段关节,增强了接触网整体强度和抗腐蚀性;从整体结构角度分析,目前运用得较广泛的是轻型结构,主要材质是铝合金,具备硬点少、产生火花少等优点[2],能较好地提高高铁运行安全性;从结社技术角度分析,接触网增加了线路悬挂点,并且要求整体吊弦一次安装到位,确保高铁稳定运行并降低养护难度。 二.加强高速铁路接触网可靠性和安全性具体措施 无论在何种气候条件或地质条件下,都要求接触网能够稳定、持续的为列车提供电能,保障列车顺利运行。提高高速铁路接触网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的重视,并结合高速铁路沿线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主要可以从接触网零部件、防雷措施等方面进行: (一)加大巡查力度,避免接触网零部件松动 高铁具有安全性高、价格较飞机便宜、速度快等方面的优点,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高速铁路的运输压力,增加了对接触网的使用频率,再加上接触网一般安装在露天环境,很容易引发接触网零部件螺丝松动,造成弓网故障,使得列车不能正常运行。因此,必须加大对接触网的监督力度,采取科学的零部件防止松动措施。主要有以下4种方法:通过机械固定的方式,在接触网零部件处加止动垫片[3],确保弹簧垫圈在运行过程中不容易松动,此种方式主要应用于整体吊弦、接触网定位和腕臂等基础装置中,具有操作容易、防松性能较好等优势,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六角面和接触网止动肢密合情况;通过非金属的嵌件,把接触网螺母和螺帽锁紧,它增大了接触网整体摩擦力,目前高速铁路中运用得较广泛的嵌件是尼龙圈,内径比接触网螺帽小,能较好地锁紧零部件;通过化学方式,在螺帽上方均匀涂上螺纹锁式固胶,它是指在化学作用的条件下,隔绝零部件上方氧气,并立刻凝固,在螺帽周围形成一种坚硬固体,确保运行过程中无法损害到零部件,这种方式能较好地保障接触网长期稳定;通过双螺母形式,但受到接触网振动强烈、载荷形式复杂等方面的限制,此类方式应用范围较窄。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很多防松安装专业工具出现,应充分利用起来,代替人工安装,减少防松过程中的认为失误。 (二)引进先进防雷技术,做好防雷措施 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地质条件较复杂,同时,接触网的架设高度不一且没有备用装置,很容易受到雷击,因此,加强对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重视力度,必须安装相应的防雷措施,确保接触网能平稳输送电能。目前,防雷措施主要有:一是改变接触网安装形式,将PW线放置于AF线上方[4],确保接触网装置安全;二是利用合成式绝缘子材料,提高线路抗烧蚀能力,降低雷击概率;三是通过接地防雷措施,综合考虑线路接地系统,尽量让支柱与地线连接,这种方式是目前应用得最广泛,具有系统性、经济性等优点,能有效将接触网整体协调起来,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实时检测接地电阻,适当降低接地电阻,确保提高接触网线路防雷水平。但是,还没有完全能够防止雷击的措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我国防雷具体指标,切实做好防雷工作。工作人员必须加大对线路的巡查力度,注意恶劣天气下接触网运行情况,及时反馈相关信息,确保列车电能输送安全。 三.安装高速铁路安全巡检装置 高速铁路安全巡检装置(简称CCVM),它以微处理技术为基础,通过视屏采集等方式,将接触网设备联合起来,并能实时调节观察距离,对接触网整体线路运行情况做出综合、科学评价,能有效预防接触网可能出现的故障,铁路部门必须加大对安全巡检装置的重视力度,不断促进接触网检测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必须加大对其的重视和监督力度,提高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促进铁路运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设置高速铁路接触网时,必须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切实做好相关防雷措施,加强对铁路沿线巡查力度,避免接触网零部件松动的情况,不断创新接触网新技术,安装高速铁路安全装置,确保铁路电能稳定、可靠输送,为人们安全出行提供坚实基础。 作者:张文学 单位:中铁三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铁路安全论文:系统论方法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摘要:铁路作为国家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把握着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不仅仅保障着铁路自身安全及发展,而且对于国民经济的保障起着关键作用。目前,铁路部门对于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投入了大量工作。本文运用系统论方法,旨在从此角度来构建更加合理、高效的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关键词:系统论方法;安全风险管理;危险处理;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已大踏步迈入“十三五”规划,是保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逐步完成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铁路作为整个经济运行的大枢纽,对保障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社会的稳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铁路旨在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可靠的交通出行方式。铁路的安全问题不仅关系着乘客出行,也是铁路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铁路部门重要的责任,使铁路部门审时度势,站在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高度,实现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1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1.1安全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的预判、量化及评估等程序来分析生产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并针对其风险进行一系列预防性规划、控制及监督等工作,已达到降低不安全问题发生率、顺利并安全地完成生产活动的目的。风险管理不仅涉及面广,且管理的对象众多,管理措施及方法纷繁复杂。因此铁路安全风险管理需要更加全面化及系统化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切实保证铁路的正常工作及运行。[1] 1.2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与传统安全管理。 传统安全管理及铁路安全风险管理都具有安全为第一性、综合性的特点,它们从管理的目标、内容以及理念层面都对铁路安全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但铁路传统安全管理相较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前者的预防性较后者存在明显的不足。 2系统论方法概述 系统论方法在各个行业,尤其是公共行业当中运用普遍广泛。运用系统论方法可以解决各类棘手的问题,因此该方法又被称为“解决当代复杂问题的钥匙”。广义系统论原理包括整理性原理、开放性原理、层次性原理、目的性原理、分解协调性原理、自组织原理、稳定性原理及突变性原理[2]。系统论方法有四条基本原则,即整体性、相关性、最优化及动态性原则。运用系统论方法,可以解决铁路安全的各项问题,更加系统、全面化地构建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3系统性构建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3.1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需要系统论。 铁路风险管理的预判、量化及评估等程序纷繁复杂、涉及面广,如果没有系统论理念的支持,则难以保证对铁路相关安全问题的全面把握与控制。相对传统安全管理,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具有预防性强的特点。为了保证这一特点,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运用系统论方法的四项原则来规划、控制及监督铁路安全问题。只有全面系统地把控铁路安全问题,才能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具有实际的管理意义[3]。 3.2构建系统性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要结合铁路安全的实际工作,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进行合理且系统地识别、预判、规避、把控及监管,以达到预防及消除风险的目的。 3.2.1树立系统化管理意识是保障铁路安全的前提。 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生产生活,全面系统地宣传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理念,是保障铁路工作安全的前提。针对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工作上可能遇到的安全性问题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及整理,对铁路相关的每位工作者全面宣传和教育,使每位员工清楚地意识到工作中的安全风险,以及进行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着重培养全员安全文化,使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形成自我安全行为规范,从工作源头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4]。 3.2.2确立系统化风险辨别方法是保障铁路安全的基础。 对铁路工作安全风险的预判和辨别,是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开展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全面系统地把握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需要铁路各个部门的综合配合。在铁路系统网中,组织各个部门对部门内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安全事故、设备故障、安全薄弱环节、环境外在风险、安全保护等等问题进行研究、整理及汇总,使管理者、技术员及现场职工从不同角度分析安全问题,系统化的预判及规避安全问题,并建立相关化、动态化、整体化地安全风险问题库,以备今后工作参考借鉴。 3.2.3务实系统化风险监控是保障铁路安全的重点。 系统化的安全风险监控,可以实时、有效地发现、规避及处理实际工作中新出现的安全问题。只有系统化的实时监控,才能在问题出现前及时发现,防患于未然,在问题出现时及时处理、在问题出现后及时修正更改。系统化的风险监控不仅仅是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而且是其发展的重要保证。 3.2.4完善系统化考核是保障铁路安全的后盾。 防范及减少铁路安全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对员工工作的考核就是其中一项有效手段。全面而系统的考核,对强化员工工作安全意识、规范工作行为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工作奖惩制度,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及热情。优质、高效的工作,从正面维持和保护铁路安全的正常运行。 结束语 系统论方法是一把利剑,在高速发展的今天,面对日渐扩大地规模化生产及日益更新的技术发展,铁路的快速发展是必然趋势。在严峻的形势下,庞大的铁路系统管理需要系统论的支持。系统化的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可以更好的适应高速发展的铁路工作,保证其为国为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铁路服务,确保铁路安全长治久安。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要不断的修正和完善,在工作中不断实践系统论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论与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更好地结合发挥其作用。 作者:陈猛 单位: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机务段 铁路安全论文:高速铁路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 摘要:文章主要就高速铁路施工当中的安全质量问题,展开了相关分析与探究,首先就新建高速铁路安全管理与控制提出做好安全预防、落实管理制度、加强检查整改、开展“安全标准化工地建设”活动以及全员安全质量教育培训工作等相关建议等措施,就新建高速铁路质量管理与控制提出了要加强组织落实、思想落实、制度落实、管理落实,以及推行质量标准化管理等具体的建议措施。最终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与研究,能够为我国相关的高速铁路施工建设提供一些加强安全质量方面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速铁路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控制 安全与质量是任何一项工程项目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工程项目的关键所在。在实际的高速铁路实际施工过程当中,质量存在漏洞缺陷能够引发安全事故的产生,而安全措施不达标同样也会引发质量事故,因而在高速铁路的施工过程当中必须要加强对于安全与质量的重视,将此两者放置于日常工作的重心之上,持续性的改进与完善相关的质量安全标准,将各项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到具体的施工细节当中,将质量监管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的每一死角位置,确保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不断的促进与提升工程的质量标准,实现质量与效益的共赢局面。文章主要就加强高速铁路施工的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展开具体的论述,并详细的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措施,其具体内容如下。 1新建高速铁路安全管理与控制 1.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高速铁路的施工与监管部门要严格贯彻落实最新的《安全生产法》,以及铁路部门的相关的安全制度标准,要时刻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要想实现高速铁路施工工程的高效、快速、保质、保量等施工目标,必须要确保在安全施工的前提之下开展相关的高速铁路工程施工作业。要在确保新建高速铁路顺利通车的同时,还要提高对于施工现场当中安全施工的监督管理力度,大力推行标准化的施工作业,以期能够持续性的促进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施工意识,确保施工现场的秩序井然。 1.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基础 在高速铁路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开始之后,相应的工程项目指挥部便应当建立起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依据相关的施工细节问题,持续性的改进与完善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监管,以及相关制度措施的落实状况,建立其逐级监管的管理体系,通过层级监管来落实施工安全责任,从而促使每一名施工人员都能够参与到安全生产的过程当中,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制度建设。 1.3安全生产,检查整改是关键 在实际的具体施工环节当中,增加对于安全设施项目的资金与人力投入,落实好监督管理的作用,对于高速铁路日常施工当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要能够及时予以排除。项目部不但要加强并落实好月末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同时还要安排专业的安全监管人员不定期不定时地深入到工程施工作业的一线环境当中,去开展相关的安全检查,对所存在的各类问题要能够及时的予以消除,并依据相关的标准要求在施工现场加装各类防护装置,以及危险源告示牌、安全警示等内容。 1.4大力开展“安全标准化工地建设”活动 对于新建高速铁路而言,要加强对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标准化建设,深层次的落实好高速铁路日常施工的标准化监管工作,给予具体的施工作业以可靠、有效的安全保障,促使高速铁路日常施工作业当中的各项工作内容能够达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 1.5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安全生产 在新建高速铁路开展安全生产的过程当中,项目部要将桥梁跨既有铁路、公路施工、高处作业施工等重点施工方面,严抓落实,从而避免出现相关的安全生产事故,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施工思想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施工作业当中,积极的指导各个施工作业人员开展安全施工,及时纠正“三违”施工行为,以期能够确保高速铁路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1.6提高参建者素质,积极开展全员安全质量教育培训工作 项目部在实际的施工作业当中,应当实施各种形式的安全宣教活动。首先要做好对于所有参与新建高速铁路施工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使其能够牢固的树立起安全施工的思想意识;其次要加强在施工前的安全宣教活动,向施工人员详细的讲解施工当中的危险环节,及其相关的注意事项;最后是要提高对于技术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标准,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必须要能够对于施工一线当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排查与清除,对于所存在的施工技术困难要能够及时的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2新建高速铁路质量管理与控制 2.1组织落实,层层实行责任制 在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驻到高速铁路的施工现场之后,项目部就应当建立起相应的施工质量监管小组,确立相关质量监督与管理实行体系。项目经理应当亲自参与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确保相应的施工质量责任要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形成责任追查机制,以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可靠性。 2.2思想落实,不断强化质量意识 项目部要严格贯彻落实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等各方面的安全监管体系标准,促使质量监管体系能够切实有效的运行下去,在质量监管的过程当中要牢牢把握质量监管目标,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施工细节当中,在思想层面不断强化落实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 2.3制度落实,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 项目部应当定期开展关于提高工程质量的座谈会,通过不断的改进与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落实各项质量监管制度,从而在组织制度上能够实现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使广大的领导干部人员能够具备充足的质量监管意识。 2.4管理落实,质量工作重在过程控制 高速铁路工程项目部要推行并逐步落实质量监督与巡查管理制度,通过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质量监督检查措施,来加强各方面的质量监管工作,促进全体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意识。推行互相检查、落实质量责任,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能够得到必要的保障,可通过不同的部门进行互相检查来强化检查的力度,并且对于每一处施工项目都要将施工质量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从而能够实现质量的有效控制。 2.5强力推行质量标准化管理,稳步提升施工能力 对于新建高速铁路的施工过程而言,要开展积极有效的质量标准化监管措施,促进对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监管力度,对施工过程要实行严格的标准化控制,持续的提升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 3结束语 在高速铁路的施工过程当中,安全质量的管理与控制至关重要,其决定着高速铁路施工建设能否顺利完工,并是否能够达到实际的铁路运行标准。因而文章主要就加强高速铁路的安全与管理提出了做好安全预防、落实管理制度、加强检查整改、开展“安全标准化工地建设”活动以及全员安全质量教育培训工作等相关建议,希望能够通过在组织、思想、制度以及管理等方面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安全质量施工细则,最终达到加强高速铁路施工的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目的。 作者:龙卫东 单位:中铁一局 铁路安全论文: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要点分析 1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管理是提高铁路行业运行水平及效益的有效措施,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铁路运营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安全隐患,从而总结出解决的方法。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辨识、风险估计以及风险控制等,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对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辨识,了解风险的严重程度,并制定风险控制的措施,这可以有效的维护生产环境的安全性,可以减少安全运营事故出现的次数。在经济市场中,存的风险比较多,企业为了更好的运营,必须制定出风险管理的方案。本文对铁路运输行业运营中存在风险的管理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提高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水平。 2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要点 2.1安全风险管理需要与铁路生产实际结合起来 铁路行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客运高速与货运重载,由于运输形势更加复杂,而且有着较大的安全威胁,对铁路行业的生存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铁路安全事故可能存在于任何一个生产运输环节中,为了保证运输的安全性,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铁路运输各个环节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铁路行业在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时,需要与铁路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做好管理技术的创新工作。铁路企业应制定出人员、设备、环境、管理为四位一体的防控机制,形成“纵深防御”的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在风险管理时,首先要做好风险识别工作,对风险程度进行合理的分析,制定出管理的方法,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还要立足于全局角度,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做好细节优化工作,保证安全风险管理工程更好的展开,这样才能保证管理效果的最大发挥。 2.2加强科学系统的安全文化建设 在铁路行业,还要做好安全文化的宣传工作,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这可以调动人员发现安全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根本上防范风险。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全社会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这对铁路行业运营的安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相关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安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解决的方案。在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安全宣传工作,这有利于强化铁路职工的安全意识。铁路部门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这为安全风险管理奠定的基础,在安全文化建设时,首先要设置安全文化的导向,编订安全文化手册,加强宣传,还要制定安全管理的措施,从而保证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更快达成。安全文化建设还要与铁路行业日常工作结合在一起,保证安全理念与铁路部门工作理念相融合,这可以对铁路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安全文化建设需要结合以往工作的经验,最好与专业的咨询机构合作,这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2.3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层级及机制 在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管理的方式,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出有效的工作机制,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铁路企业的管理者还要制定完善的培训制度,制定岗位资质管理机制,保证工作人员可以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操作。铁路部门目前正处于管理转型期,为了保证其长远的发展下去,管理者必须具有长远的眼光,制定出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安全风险管理包括分级管理、动态检查、过程控制以及评价考核等,管理人员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各级管理人员应落实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充分的发挥职能,从而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机制。 2.4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这一理论提出的时间不长,将其应用在铁路行业管理制度中,有效提高了管理的水平,还降低了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在应用与推行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完善工作,相关部门应合理应用管理方法,保证其效用价值最大化发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铁路行业应用的管理技术越来越先进,一些监管的设备性能也比较高,这可以为安全风险管理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在现代化的铁路部门中,管理人员应做好设备更新工作,注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提高运输的安全性。设备都有限定的寿命,铁路部门的技术人员在检修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设备安全评估工作。还要促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化系统的配套升级和全面整合,使信息可以被综合利用并产生放大的效能。另外,可以运用科学的生产组织手段,把握生产的客观规律,强化计划和统筹,实现均衡生产保安全。四是开展技术创新,引入如气象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分析手段,提高科技保安抗灾能力,实现“人防”、“机防”与“技防”综合治理。 2.5建立持续开放的内、外部评估体系 安全评估作为确保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我国铁路运输生产、项目建设、设备验收等方面得到了长期应用并发挥了突出作用。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手段促进铁路系统安全风险管理不断改进,仍是应重点思考的问题。制度化、专业化的内部评估制度和主动开放地接受外部评估,包括由政府法律法规强制的安全评估、行业组织的安全评估和积极自主引入的第三方或同行安全评估,综合利用这些评估手段,可以使安全风险管理各环节不断完善。 3结语 本文对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概念进行了介绍,还对安全风险管理的要点进行了分析,为了提高铁路部门的竞争力以及经济效益,管理人员需要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做好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这也有利于安全文化建设。在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后,对工作人员也有一定约束作用,是提高铁路部门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怀营 单位:哈尔滨铁路局调度所
建筑电气论文:关于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节能措施探讨 摘 要:本文综述了节能工作在民用建筑电气领域中应用现状,介绍了在设计及施工管理阶段如何做好节能工作。 关键词:节能;电气;管理 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过分追求发展所带来的满足和发展的速度而忽视或淡薄了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由于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也就急剧增加,能源危机迫在眉睫。 因此,在中央节能减排全面展开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提出了节能的要求,节约二次能源——电能,也就成为民用建筑电气的焦点。民用建筑节能的设计原则可分为以下三点。 (1)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即满足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也就是舒适卫生;满足上下、左右的运输通道畅通无阻;满足特殊工艺要求,如娱乐场所的一些电气设施的用电,展厅的工艺照明及电力用电等。 (2)考虑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而是应该让增加的部分投资,能在几年或较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进行回收。 (3)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节能的着眼点,应是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首先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与发挥建筑物功能无关的,再考虑采取什么措施节能。如量大面广的照明容量,宜采用先进技术使其能耗降低。这里谈到灯具不妨多说两句,现在高效光源及高效灯具在市场上已经广泛被使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可提高效率50%-80%。并且对能利用自然光部分的灯具或可变照度的照明采用成组分片的自动控制开停方式,可达到照明节能的效果。我们平常所熟悉的声、光控就是其中一个简单例子。又如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传输电能线路上的有功损耗都是无用的能量损耗,所以在设计及施工该系统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1)变、配电所应靠近负荷中心,缩短低压供电线路的长度。 (2)由两路进线供电的系统,宜采用两路电源同时运行的方案,以减少正常运行时的线路损耗。 (3)单台用电功率大于350kw的电动机宜采用中压电机。 (4)应采用低损耗、高效率的变压器。 (5)配电设计时应使三相负荷达到平衡,必要时可采用移相平衡法或容抗平衡法来改善系统的平衡性。 (6)以电力为主要能源的冷冻机组、锅炉等大负荷设备应设专用电能计量装置。 (7)当成组用电设备的无功补偿容量大于100kvar且离变电所较远时,应采用就地补偿方式。 (8)负荷波动较大的设备应采用变频控制或磁力耦合器控制。 (9)电力干线的最大工作压降应不大于2%,分支线路的最大工作压降应不大于3%。 因此在设计阶段,节能措施也应贯彻实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建筑电气的节能工作,在施工阶段,就是优化并充分利用资源,其经济效益,就要从施工现场的成本控制做起,而成本的控制包括材料使用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机械使用和管理三个方面。 材料的使用和管理: 在施工全过程中,材料费占施工总成本的55%~65%。要想控制施工总成本,在材料管理和使用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耗。必须改变以往材料采购管理权归物资部门所有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项目部的施工压力和施工负担,但为了更好的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低成本投入,应由单一由物资部门管理向多部门 转变。 完善采购制度,严格采购申请程序,由各部门参与材料的采购过程。生产部门提出用料申请,先让技术部门提出技术要求,对所用材料的规格型号,质量技术要求进行确认,再由经营部门对用料的数量、部位进行核准。最后无误,交由物资部门进行采购。项目经理可以在全过程随时进行参与,确保材料采购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人力资源管理: 成本控制中,人工成本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人工支出占施工总成本的18%~23%。近年来还略有增长。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施工工序承包法:在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施工工序定工期、定质量、定人工量,由民工分段承包施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施工管理中的许多麻烦。同样达到了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也可在施工开始前与民工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及承包书等,明确责任和承包范围,杜绝属于承包范围的工作再另外出现签证工日。这样也可 达到避免生产时紧时松、窝工、停工等问题,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采用“施工工序承包法”。 项目部内部人员也应该合理配置、加强管理。在不影响施工进度满足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除特殊岗位必须有专人负责外,其他岗位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采用一人多岗。项目部内可引进竞争机制,各岗位负责人定期写工作总结上交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根据工作表现,从月底工地人员奖金总额中抽出部分奖金奖励表现较好的人员。 机械使用和管理: 施工机械费占施工总成本的10%左右,对于施工机械的使用和管理也是成本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窝工与浪费。确定机械手的岗位职责,每天记录所有机械及外租机械使用情况。机械手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维修、保养机械,也应该确实地溶入到工地中,了解工程进度。 所以不管是从设计的角度,还是施工的过程控制,民用建筑的节能潜力很大。在选用节能的新设备上,应具体了解其原理、性能、效果,从技术、经济上进行比较。再选定节能设备,合理安装,以达到真正减少浪费节约能源的目的。 建筑电气论文:对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设计的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建筑的功能和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电气设计的消防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因为建筑电气消防设计不仅关系着后期工程的可实施性和建筑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决定着居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性,所以,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设计必须依据相关规范,进行严谨的设计,满足相关工艺要求。本文首先阐明了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设计的重要性,然后对对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 电气设计 消防设计 1引言 目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建筑功能性要求的日益提高,出现了如民用建筑、办公楼、公共建筑等不同类型的建筑,相应的建筑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也越老越高。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设计可以说是建筑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现代的建筑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需要相关设计人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系统的设计要根据居住型建筑、办公型建筑以及公共建筑等不同建筑类型的消防系统的实用情况、安全要求、重要性和可能出现消防事故的几率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并且要因地制宜,无论是对建筑电气的消防设计还是施工工艺都要严格要求,全面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消防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筑电气的消防设计主要分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和消防配电的设计,电气消防设计依据的相关规定规范主要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是否严格的按照规范进行设计是消防设计是否合格的重要检验标准。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设计是否合理和完善直接决定着建筑发生消防事故时能否及时、有效、有序的进行解决,能否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相关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等,因此在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设计进行探讨时,不仅要明确消防设计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的重要性,而且要深入挖掘其中的问题,严格要求设计和施工过程,确保建筑消防系统的有效性和运作能力。 2为何要强化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个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其中,建筑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是最为显著的,但是,随着城市的土地资源利用的局限性,建筑的用地需求却越来越大,所以,大部分建筑群如居住型建筑、办公型建筑以及公用建筑等都向着更高、更密集的形式发展。经济的发展同时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注重建筑的装修。在人们的生活中家用电器逐渐增多,其中也不乏贵重电器如电脑、冰箱、空调以及一些空调及室外设备等,再加上建筑安装的广告牌、玻璃幕墙、相关的信号灯以及节日时悬挂的彩灯等,在加重建筑群用电负荷的同时由于这些装修材料以及装修方式的复杂多样性,致使建筑物的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果有火灾发生,火势难以被立刻控制,只是建筑高层的居民无法安全快速的疏散,不仅加大了消防人员援救的难度,而且为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如果是在火势严重,情况紧急时,消防人员难以仅凭自己的力量去进行援救工作,不止会耽误救援的最佳时机,导致人们生民财产的安全受到威胁,而且还会因为消防工作的延误和低效而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和谐。所以,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设计作为构成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建筑电气的消防系统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建筑物电气设计的消防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施工的准确性。还要建筑消防设计人员加强自身的消防设计的法律法规意识,明确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设计的重要性,以及消防设计之于人民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3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设计的要点与工艺要求 建筑电气的消防设计主要分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和消防配电的设计,电气消防设计依据的相关规定规范主要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 3.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 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要严格按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等相关规范和标准。建筑电气的消防设计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电源的设计与施工要严格根据一级供电负荷以及二级供电负荷的 工艺要求,安装两个以上(包括两个)的电源来供电,保证消防控制室可与其进行自动切换。一般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 ups 电源作为其crt 显示器与消防通讯设备的电源,同时还要安装直流电源作为备用电源。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要在欠压和超压时有报警功能,并保证电源的标准性和规范性。 3.2消防配电系统的设计 建筑消防过程中要是可避免出现电源停止供电的现象,但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要保证启动相关的配电系统,使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令消防设备恢复正常的工作。通常情况下消防配电系统中应急发电装置的功率做大能达到供电负荷的一半,为保证电机组的持续正常工作,及时为消防系统供电,一般要采用分批启动消防设备的方式。与此同时,在建筑电气消防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在对不属于消防系统电源的断开时要使用低压断路器的分励脱扣器,然而,因为低压断路器的型号各异,同时其分励线圈在进行分励脱扣时所需提供的电流和框架电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所以需要通过在配电室的主配电箱上或是低压出线开关上实施消防系统电源的断开,如此一来,既能保证联动系统操作方便和电源的选择性断开,又保证了消防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确定建筑的供电负荷 设计建筑消防系统的前提就是先确定建筑的供电负荷等级。建筑供电负荷等级的确定要严格根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等相关标准和规范。在等级确定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供电负荷的电源使用情况,对于一级供电负荷要有最少两个供电电源,如果其中一个电源出现供电故障,要保证另一个电源的供电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对于二级供电负荷主要是要保证供电的持续不断,当电力变压器发生故障或是供电线路出现故障时要使供电及时恢复。 4总结 总而言之,消防设计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设计工作,需要严格的设计规范和很高的工艺要求,还要相关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具有很强的技术能力和全面的消防知识。建筑的消防设计直接关系着建筑的功能性的体现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设计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领域。 建筑电气论文:建筑电气安装的技术要求与质量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气安装作为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本文将对建筑工程中的电气安装技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加强质量控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安装;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研究 建筑电气安装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近年来随着在电气安装工程中的投资不断增加,电气安装工程技术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对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电气安装技术 1、施工前的准备 建筑电气安装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当对建筑安装设计提出一定的技术要求;电气安装人员再会同技术人员对安装、施工图纸进行会审,防止出现遗漏或发生错误,尤其是具体作业人员应当能够看懂施工图纸的内容和要求。建筑电气安装之前,应当详细认知电气安装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计划,特别是粱柱、地面以及屋面的施工要求和连接方式,并校对自己所要采用的安装方法是否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在实际安装之前,应当与土建工程项目施工有效配合,认真做好管线和孔洞的预埋预留工作,同时还要注意防雷接地焊接等事项。土建结构和底板施工时,电气安装工程一定要配合土建工程进行预留预埋工作,即桥架穿越板、线槽、剪力墙孔洞等位置的预埋预留,同时还包括动力、智能电气管线以及照明线路的预埋和防雷接地焊接。 2、线路的敷设施工 线路敷设过程中,专业监理人员应当严格的把关,对于管材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准施工。尤其是导线的敷设方式、穿焊接钢管敷设、部位代号、桥架敷设、地板内暗敷、顶板内暗敷、墙内敷设、吊顶内敷设、钢线槽敷设、顶板面敷设等,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与规范的要求进行下料和配管。在配管加工过程中,应当认真把握好的是配管若有一个九十度的弯,则其弯曲半径应当不能小于管外径的四倍;若有2至3个九十度的弯,则其弯曲半径应当不能小于管外径的六倍,:暗配管弯曲的半径不能小于管外径的六倍:同时,埋入地下与混凝土之中的管子弯曲半径应当大于管外径的十倍。薄壁钢管与镀锌管的内径不大于二十五毫米的,可以选用规格不同的手动弯管器;内径应当大于或等于32毫米的钢管,可用液压弯管器。其中,p vc管可根据内径的大小选用规格不同的弹簧弯管,而且内径应当大于32毫米的管子煨弯。当对大量的专制弯管进行加热时,在管子弯曲之后,管皮不至于皱裂或变质。当p vc管子对接时,笔者建议可采用整料套管的方式进行对接,并对其粘接。薄壁钢管与镀锌管严禁使用割管器来切割钢管,钢锯的锯口不能倾斜,管口可用圆锉将毛刺打净。一般而言,直径不小于40毫米的厚壁管进行对接过程中,可采用焊接的方式,绝不允许管口对焊;直径不大于32毫米的管子应当套丝连接或者用套管螺钉进行连接,不可采用熔焊的方式进行连接,其中连接处与中间放接的线盒应当选用专用的接地卡进行跨接。 3、开关插座安装施工 在对建筑电气系统中的插座、开关以及吊扇钩盒进行预埋处理时,应当符合相关的安装要求,尤其是在施工定位过程中,更应当严格按照施工的基本要求进行。左右和前后的盒位所允许的偏差不能大于50毫米,而且同一室的成排位置灯具与吊扇的中心只能允许的偏差不超过5毫米,其中开关盒距离门框的距离一般在150至200毫米之间。在各项电气设备预埋和安装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现浇板厚度的具体要求。设置吊扇钩时,可用圆钢先弯成一个内径为35至40毫米的圆圈,将圆圈和钢筋慢慢的折成九十度的角,同时还要插入接线盒的底部中间位置,再根据板的厚度将剩余的钢筋头折成九十度的角,然后只需合理搭于板筋之上焊牢即完成安装施工。 二、建筑电气安装质量控制 1、电线管的敷设质量控制 存在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施工人员对规范不太了解,或者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因此技术不过硬。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认真的负责,一味的求工程车进度,再加上监督不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问题的发生:薄壁管取代了厚壁管、黑铁管取代了镀锌管、pvc管取代了金属管;穿线管的弯曲半径一般都比较的小,同时也会出现弯皱和弯瘪的现象,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死弯问题,管子的转弯不按照规定的设计要求;金属管的管口毛刺处理不干净 ,就对口进行焊接,或者丝扣的连接位置与通过中间的接线盒没有焊跨接钢筋;焊接的长度不够,或者点焊与焊穿管子的现象非常严重;镀锌管与薄壁钢管之间没有进行丝接,只是简单的使用焊接;钢管存在着不接地或者接地不牢的现象:管子的埋墙与埋地深度可能不够,尤其是预制板上的敷设管子交叉点太多,严重影响了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解决策略:首先应当严格按照设计与规范的要求进行下料和配管,在此过程中监理专业人员应当严格的进行把关,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管材不准其施工;配管加工过程中,明配管一般只有一个九十度的弯时,其弯曲的半径不能小于管外径的四倍;有2至3个九十度的弯时,其弯曲的半径应当小于管外径的6倍:暗配管弯曲半径应当大于管外径的六倍;埋入地下与混凝土之中的管子,其弯曲的半径不能小于管外径的十倍;镀锌管与薄壁钢管之中的内径大于25毫米的,可选用规格不同的手动式弯管器,一般其内径不能小于32毫米。pvc管子依据内径的大小,可选用规格不同的弹簧弯管,其内径不能小于32毫米。这也是当前我国建筑电气安装技术的重要要求,同时也是解决电线管敷设问题的重要策略。 2、电气调试质量管理 当建筑电气安装系统施工完毕以后,应当对该电气系统进行细致的调试,从而可以保障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实际调试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事项:第一,一千mω表对盘柜绝缘电阻及电机电阻实施测试,同时还要求绝缘电阻的数值不能小于0.5mω:第二,要对电力电缆的两端相位进行检查,核查其是否相同,而且还要求电网的相序一定要相符,其两端可用标牌作为标记,绝缘电阻的测试值一定不能小于1mω:第三,要对电缆接线施工进行控制,接线一定要搞清楚,同时还要利用校线器作一次校线;所配导线和电缆的芯线端部均要作对应的回路编号;在相关电气设备运行之前,应当严格检查电机的外壳接地情况,看是否具有的一定的良好属性,同时还要电机运转的灵活性与旋转力、不能存在碰卡问题。第四,应当对电机单台进行送电试验,而且送电之前还要充分的调整好过载电流,并且还要将电气设备脱开进行空载试车。用温度计对电机的外壳及轴承温度进行检查,看其是否与相关的要求一致;一般而言,空载试验运行的时间以2个小时为宜,同时还要对试验结果做好记录;联锁系统的调试应当与机械的各项运行配合进行,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设备损害与事故的发生。 结语:总而言之,建筑电气安装技术水平的高低与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及使用安全性,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技术创新,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建筑电气论文:浅析建筑电气工程安全及质量问题 摘要:建筑电气工程是依赖于建筑物而存在和使用的,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等关系密切,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发生的电气火灾居各类火灾之首,人身触电事故、电气设备损坏事故也时有发生。因此对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一些问题必须妥善地进行处理,防止在今后使用过程中各类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安全质量问题 措施 一、建筑电气安全的主要危险因素 1、触电危险。触电危险是指由于工程人员在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上的疏忽,以及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疏于维护或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或线路等出现的过热、绝缘失效以及pe线断线等故障,从而对用户或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的威胁。 2、电气火灾或爆炸。电气火灾危险是指由于设计过程或运行中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操作造成供电系统中出现的运行短路、过载、铁芯短路、发热等故障,导致局部系统过热,从而带来的火灾或爆炸隐患。 3、静电危害。静电维护由于系统缺乏必要的检修及维护,或接地、跨接装置的不完善,以及工作人员的静电防护不合格等造成的静电或静电火花危害。 4、雷电危害。雷电危害是指由于电气系统中缺乏必要的防雷措施,或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存在缺陷等因素,导致建筑在雷电环境下存在安全隐患。 5、电磁维护。电磁维护是指由于高频设备参数调整不当,屏蔽设备缺陷,或外界环境因素导致人体长期处于电磁场照射下,给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的危害。 二、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 1、塑料管线敷设常见问题 接口不严密,有漏水、渗水现象。恨弯处出现扁,凹,裂等缺陷。 1.1预防措施 购置pvc管时,需购置相应的接头、螺接等附件,以及适应不同管径的冷弯弹簧,以备很弯时使用。管与管连接一定要用接头并涂粘结剂。偎弯时使用与管径匹配的冷弯弹簧,必要时可将垠弯处局部均匀加热,均匀用力,弯成所需弧度,减少出现扁、凹、裂现象。pvc管连接形式有两种:可采用同径管插人法连接,将一头加热胀出承插口,插人深度易为管外径的1.1一1名倍;套接法连接,套管长度易为管外径的1.5一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两种连接方法在连接处均应涂专用胶合剂。管子连接禁止用异径管相连接,如需变径可通过接线盒、箱解决。 2、导线的接线、连接质量和色标问题 多股导线不采用铜接头,直接做成“羊眼圈”状:与开关、插座、配电箱的接线端连接时,一个端子上接几根导线;线头裸露、导线排列不整齐,没有捆绑包扎:导线的三相、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pe线)色标不一致,或者混淆。 2.1预防措施 多股导线的连接,应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在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如需接2根,中间需加平垫片;导线编排要横平竖直,剥线头时应保持各线头长度一致,导线插入接线端子后不应有导体裸露。铜接头与导线连接处要用与导线相同颜色的绝缘胶布包扎;采购人员要按现场需要配足各种颜色的导线,施工人员应分清相线、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 pe线)的作用与色标。 3、箱与盒安装常见问题 箱、盒安装标高不一致;箱盒开孔不整齐;铁箱变形;现浇板内箱、盒移位;安装电气后,箱、盒内赃物未清楚干净。 3.1预防措施 (l)严格按照室内地面标高确定箱、盒标高; (2)铁箱、盒开孔严禁使用电气焊,应用专用工具打孔,以防箱盒变形; (3)现浇板内箱盒应先放稳,用带丝固定好,以防浇注混凝土时箱、盒移位; (4)穿线前,先将箱盒内灰渣清除,以保证箱盒内干净。 4、灯具、吊扇安装问题 灯位安装偏位,不在中心点上;成排灯具的水平度、直线度偏差较大;吊链目光灯链条不平行,引下的导线未编叉;吊扇的吊钩用螺纹钢加工,成型差;钟罩不吸顶,接线盒外露;阳台灯底盘铁板大落,生锈;天花吊顶的筒灯开孔太大,不整齐。 4.1预防措施 安装灯具前,应认真找准中心点,及时纠正偏差:按规范要求施工,成排灯具安装的偏差不应大于5mm,因此,在施工中需要拉线定位,使灯具在纵向、横向、斜向均为一直线:预埋吊扇挂钩时,应用不小于中8的镀锌圆钢与板内的钢筋固定在一起,不准采用螺纹钢,吊钩加工成型应一致,且刷防锈漆,吊扇的钟罩能够吸顶且将吊钩和接线盒遮住,成排的吊扇应成一直线,偏差小于等于5mm;日光灯的吊链应相互平直,不得出现八字型,导线引下应与吊链编叉在一起。阳台灯具的底盒铁板厚度i 0.5mm,油漆表面均匀平滑,能很好地起到防锈的作用。玻璃罩不能太薄,以免安装时破裂;天花吊顶的筒灯开孔要先定好坐标,除要求平直,整齐和均等外,开孔的大小要符合筒灯的规格,不得太大,以保证筒灯安装时外圈牢固地紧贴吊顶,不露缝隙。 5、配电箱的安装、配线 箱体与墙体有缝隙,箱体不平直;箱体内的杂物未清理干净;箱壳的开孔不符合要求,特别是用电焊或气焊开孔,严重破坏箱体的油漆保护层和箱体的美观;落地的动力箱接地不明显,重复接地导线截面不够;箱体内线头裸露,布线不整齐,导线不留余量。 5.1预防措施 认真将箱内的沙浆杂物清理干净;订货时严格标定尺寸,按尺寸生产,使箱体的“敲落孔”开孔与进线管相匹配,如不匹配,必须用机械开孔或送回厂家重新加工;动力箱的箱体接地点和导线必须明确显露出来,不能在箱底下焊接或接线,箱体内的线头要统一,不能裸露,布线要整齐美观,绑扎固定导线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在箱体内要有10cm~15cm的余量。 三、结束语 建筑电气安全的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工作,一方面既与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相关联,又与建筑工程的统一组织管理密切相关。在建筑的初期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电气安全的综合措施,既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同时也要保障各技术措施的有效施行,确保建筑产品的电气安全。 建筑电气论文:浅谈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 摘要: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专业,它主要研究的方向是现代智能建筑的建设问题,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现代化的智能建筑飞速增长,而在这方面缺少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在各高校中建设这门专业对于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来说非常重要。 关键词:建筑电气 智能建筑 楼宇自动化 电气照明 1 增设新专业的必要性论证 1.1相关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使我国楼宇智能化技术迅速普及,各种智能建筑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为建筑电气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为设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物业经营管理等行业开拓了巨大的市场,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工作特点鲜明、技术内涵丰富的新行业,极大促进了社会对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1] 1.2职业岗位(群)分析 本专业在宽口径的职业素质与专业基础平台上,设置2个专门化专业方向。 a.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专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担任电气方面的施工工程师、施工队长、项目经理、工程监理等工作,也可从事运营管理及中小型工程的设计工作,或在电气照明工程公司、建设工程公司单位等部门从事安装工程造价预决算,物业管理,销售,监理,建筑施工组织管理等工作。 b.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设计院、房地产开发公司、装修公司、建设监理部门、设备安装施工公司、楼宇弱电系统集成(含消防系统)公司、电气照明工程公司、建设工程公司单位等部门从事现代化楼宇自动化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管理,安装工程造价预决算,物业管理,销售,监理,建筑施工组织管理等工作。 1.3专业服务方向及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重庆成立直辖市以来,成就了房地产行业的崛起,特别是现代智能办公大楼的建设已经成为时尚。智能建筑对建筑内的设备、配电、线路集成等的要求标准比原有的普通建筑要高很多,智能控制需要更规范、更准确、更安全、反应更快,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就更高,因此,需要一大批实用技术知识面宽、高技能、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 重庆市高职高专院校共有20余所,目前只有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本专业,而在整个西南地区,也只有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此专业。纵观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建筑电气工程技术这个专业也是非常稀少,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开设此专业将极大的有利于推动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的现代化智能型建筑的发展。 智能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直接拉动了对智能建筑新职业人才的需求。目前国内建筑电气从业人员数量巨大,已达到约100万人,且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宁波、大连等大中城市。绝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未经任何培训就直接上岗,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很低,高级工不足2.4%,技师不足1%,高级技师不足0.3%。目前,全国建筑电气新职业人才缺口达40万,特别是建筑电气施工人才、楼宇智能化系统设备运行维护人才、楼宇智能化工程设计、管理、安装与调试人才等各层次人才严重不足。 2 增设新专业的可行性论证 2.1专业开办经费及专业教学成本核算 专业开办后,可以依拓发电类专业群、建筑类专业群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很好地利用其它专业的实验室和教师,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发挥现有实验室的作用以节约成本。后续资金可以通过该专业招生、学院的教学投入、上级主管部门的专项资金和培训建筑电气施工人才的收入加以解决。另外,以后随着学生规模的增加,可以分期分批进行教学上的投入,共同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赢利。 2.2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师、实验室、实训室建设 由于本专业是由电气系、建筑系和计算机系共同构成,因此可以利用其它专业的实验室和教师,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发挥现有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作用以节约成本。 2.3产学研结合背景 强化实验、实习和实训三个关键环节,校内外生产性实训时间超过50%。实施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保证学生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本专业长期坚持为建筑行业服务,同时企业也为我们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优先选择毕业生,并参与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初步形成了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互惠双赢的“校企联姻,产学合作”的办学模式,为学院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工学交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建筑电气论文:浅论建筑电气安装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摘 要:建筑电气安装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影响因子较复杂的工程,在安装过程中的多种问题都影响其安装质量和进度。只有找到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性、正确性和质量的可靠性。 关键词:建筑电气 安装 问题 措施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扩大与发展,建筑电气安装也逐渐向数字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人们在追求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对建筑电气的安装也提出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筑电气系统的技术和产品也不断更新换代、日新月异,但是随之而引发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这其中有设计图纸方面的原因,也有选购材料和安装过程中的问题,当然电气施工人员在安装各阶段中专业知识的缺少和责任心的欠缺也是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详细的分析这类问题及其出现的原因,并且找到可行的方案来处理这些问题,才能达到保证施工质量和保障用户用电安全的目的。 1建筑电气安装常见问题 总结当前现代建筑电气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电缆、母线安装不符合规定;电线管预埋和敷设不符合规定;导线接、连线质量和色标不符合规定;配电箱的配线、安装不符合规定;开关、插座盒和面板方面的问题;灯具、吊扇安装、位置不符合要求;电缆、母线安装不符合要求;电话、电视系统的敷线、面板接线不符合规定等等。出现这类问题也主要由以下一个方面的原因。 2.设计图纸表意不明问题和相应措施 在整个的建筑工程中,每一步都会根据设计师的图纸一步一步进行,图纸是施工、安装阶段的前提和依据,电气安装也毫无例外。电气工程系统设备先进、管线繁锁,图纸设计者在设计中难免会出现错误亦或是漏洞,这些错误在电气安装过程中都会被放大,更多的时候,设计者不够专业或是对现场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都会造成这种问题。再者就是图纸设计者在图纸的表述中的偏差,现场的安装工作人员不能通过其简略描述而正确安装,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对于电气安装人员,必须详细消化图纸,对工程中的系统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现场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3 材料质量问题和相应措施 材料是建筑电气安装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影响安装质量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高品质的安装材料既可以节省资源和能源,又可以保证舒适、安全。例如,导线电阻率大、熔点低、性能差、绝缘差、温度系数较大;电缆耐压、耐温偏低、绝缘和抗腐蚀性差;开关、插座导电值与铭牌值有出入;塑料产品硬度和强度低、耐温、耐压低、安全性能差;导电金属片弹性不够强,接触不好,易磨损等等,都属于常见的材料问题。但是,由于材料设备的采购受多方面的限制,比如工程造价、材料属性、施工难度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在选择的过程中需各方面权衡,达到质量和效益的最优。 4 电线管预埋和敷设出现问题和措施 工程中电线管道错综复杂,所涉及的管道数目也有成千上万根,在电线管敷设工序上,施工企业对线路安装质量不够重视,企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通常“重主体、轻安装”,忽视安装环节。施工现场未配备专职电气质检员,管理失控,并且施工人员缺少专业技术训练,甚至无证上岗,对规范、标准不熟悉,就盲目施工,以上这些问题很容易引发故障。这种故障一旦出现解决就很麻烦,通常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电线管预埋和敷设过程中要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规范行事。不能出现电线死结、凹痕、多层重叠等现象;在电线管和配电装置相连接时应考虑管口和箱体的固定,管线不应露出太长,不能出现管口不平、管线长短层次不齐等现象;预埋电线管时不应因为方便而仅用钳夹打结弯管口,而是用正规的塞头处理管口薄壁管不应代替厚壁管,黑铁管不应代替镀锌管。电线管预埋和敷设中的问题大都为细节问题,但往往可以从这些细节上看到工程的质量,细节上的漏洞和疏忽很可能就会为以后的安全埋下隐患,所以应足够重视这个方面的问题。 5接线盒、配电箱的安装问题和措施 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是电气安装中的三个重点设备,配电箱作为电气安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电气部分的质量。配电箱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一些问题:配电箱体没有垂直,导致面板边缘没有和壁面紧贴,故影响其性能发挥;镶嵌在柱子里的盒体、箱体以及混泥土墙面歪斜不正,很影响整体感观。在配电箱预埋的时候,需算好尺寸和位置,不应出现因配电箱坐标、标高不准确而导致其凹入墙面或移位、变形等问题,其次,回路尽量做到编号完整、布线整齐等效果,要根据一次施工到位的要求执行,要达到牢固稳定、美观的效果。并且在安装完成后,要仔细的检查绝缘是否完好,零线、地线是否有交接,检查完毕再送电。最后,配电箱内的杂物应及时清洁,并及时的采取防腐措施。 6防雷、接地的安装问题和措施 现代建筑在安装过程中都会采取防雷措施,避雷带的采用可以有效的阻止建筑物遭受雷电侵害。但在避雷带的安装中也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避雷带定位不合理,采用的材料不合理;引下线和避雷带截面处理不合理;焊接质量差;屋外高金属体和防雷装置的连接不可靠;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腐措施;变形缝无补偿装置,接地电阻大等。在安装避雷装置的过程中,应按照避雷带的设计要求进行,不能以小换大,以次充好,这样只会为安全埋下隐患;避雷角的定位应合理,应按照规范安装;焊缝的处理应达到平整、无气泡、无杂质等要求;避雷带在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必须设置补偿器等装置。 电气安装施工质量涉及多方多面,并且自始至终贯穿于安装施工的全过程。为了杜绝近几年来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频发事故,保证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必须从各方面严把质量关,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保证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的电能。 建筑电气论文:论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 [摘要]对于一项建筑电气工程而言,从开工到竣工,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自始至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对确保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提出了几条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 质量 防治 目前高楼大厦遍地矗立,十分现代化,建筑电气增添了不少的新内容,可是在内部有些设备都运转不起来,就是运转起来也不如人意,由于建筑电气是现今新兴的一种技术,他还不完善,在建设施工中还有很多问题、在质量上还有很多通病。下面就针对它的工程质量进行分析,已求得防治措施。 1 防雷接地不符合要求 1.1原因分析 ①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焊接技术不熟练,他们多数人是电工班里的多面手焊工,对立焊的操作技能差。②现场施工管理员对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接地装置》有关规定执行力度不够。 1.2预防措施 ①加强对焊工的技能培训,要求做到搭接焊处焊缝饱满、平整均匀,特别是对立焊、仰焊等难度较高的焊接进行培训。②增强管理人员和焊工的责任心,及时补焊不合格的焊缝,并及时敲掉焊渣,刷防锈漆。③不允许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另外,作为引下线的主钢筋土建如是对头碰焊的,应在碰焊处按规定补一搭接圆钢。 2 室外进户管预理不符合要求 2.1原因分析 ①材料采购员采购时不熟悉国家规范、标准,有的施工单位故意混淆以降低成本;施工管理员不严格或者对承包者的故意违规行为不敢持反对意见,不坚决执行规范和标准;监理人员对材料进场的管理出现漏洞。②与土建和其他专业队伍协调不够。③没有弯管机或不会使用弯管机,责任心不强,贪图方便用电焊烧弯。④预埋进户管的工人不懂防水技术,又不请防水专业人员帮忙。 2.2预防措施 ①进户预埋管必须使用厚壁铜管或符合要求的pvc管。②加强与土建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协调和配合,明确室外地坪标高,确保预埋管埋深不少于0.7米。③加强对承包队伍领导和材料采购员有关法规的教育,监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需检验这一规定,堵住漏洞。④预埋钢管上墙的弯头必须用弯管机弯曲,不允许焊接和烧焊弯曲。钢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痕现象,其弯扁程序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⑤做好防水处理,请防水专业人员现场指导或由防水专业队做防水处理。 3 电线管(钢管、pvc管)敷设不符合要求 3.1原因分析 ①施工人员对有关规范不熟悉,工作态度马虎,贪图方便,不按规定执行。施工管理员管理不到位。②建筑设计布置和电气专业配合不够,造成多条线管通过同一狭窄的平面。 3.2预防措施 ①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工人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管理人员要熟悉有关规范,从严管理。②电线管多层重叠一般出现在高层建筑的公共通道中。当塔楼的住宅每层有6套以上时,建议土建最好采用公共走廊天花吊顶的紧饰方式,这样电专业的大部分进户线可以通过在吊顶之上敷设的线槽直接进入住户。也可以采用加厚公共走道楼板的方式,使众多的电线管得以隐蔽。电气专业施工人员布管时应尽量减少同一点处线管的重叠层数。③电线层不能并排紧贴,如施工中很难明显分开,可用小水泥块将其隔开。④电线管埋入砖墙内,离其表面的距离不应小子15mm,管道敷设要“横平竖直”。⑤电线管的弯曲半径(暗埋)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10倍,管子弯曲要用弯管机或拗捧使弯曲处平整光滑,不出现扁折、凹痕等现象。⑥电线管进入配电箱要平整,露出长度为3-5mm,管口要用护套并锁紧箱壳。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管,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⑦预埋pvc电线管时,禁止用钳将管口夹扁、拗弯,应用符合管径的pvc塞头封盖管口,并用胶布绑扎牢固。 4 导线的接线、连接质量和色标不符合要求 4.1原因分析 ①施工人员未熟练掌握导线的接线工艺和技术。②材料采购员没有按照要求备足施工所需的各种导线颜色及数量,或者施工管理人员为了节省材料而混用。 4.2预防措施 ①加强施工人员对规范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工作。②多股导线的连接,应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尽量不要做"羊眼圈"状,如做,则应均匀搪锡。③在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如需接两根,中间需加平垫片;不允许3根以上的连接。④导线编排要横平竖直,剥线头时应保持各线头长度一致,导线插入接线端子后不应有导体裸露;铜接头与导线连接处要用与导线相同颜色的绝缘胶布包扎。⑤材料采购人员一定要按现场需要配足各种颜色的导线。⑥施工人员应清楚分清相线、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pe线)的作用与色标的区分,即p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单相时一般宜用红色;零线(n线)应用浅蓝色或蓝色;接地保护线(pc级)必须用黄绿双色导线。 5 配电箱的安装、配线不符合要求 原因分析 ①安装箱体时与土建配合不够,土建补缝不饱满,箱体安装时没有用水准权校水平。②认真将箱内的沙浆杂物清理干净。③箱体的“敲落孔”开孔与进线管不匹配时,必须用机械开孔或送回生产厂家要求重新加工,或订货时严格标定尺寸,按尺寸生产。④加强检查督促,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⑤接地的导线按规范当装置的相线截面s≤16mm2时,接地线最小截面为s;当16〈s≤35mm2时,接地线的最小截面为16mm2;当s〉35mm2时,接地线的最小截面为s/2。⑥箱体内的线头要统一,不能裸露,布线要整齐美观,绑扎固定,导线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在箱体内要有10-5cm的余量。 6 开关、插座的盒和面板的安装、接线不符合要求 6.1 原因分析 ①预埋线盒时没有牢靠固定,模板胀模,安装时坐标不准确。②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电器的使用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贪图方便。③存在不合理的节省材料思想。 6.2预防措施 ①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准确牢靠固定线盒;当预埋的线盒过深时,应加装一个线盒。安装面板时要横平竖直,应用水平仪调校水平,保证安装高度的统一。另外,安装面板后要饱满补缝,不允许留有缝隙,做好面板的清洁保护。②加强管理监督,确保开关、插座中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不能串接,先清理干净盒内的砂浆。③剥线时固定尺寸,保证线头整齐统一,安装后线头不裸露;同时为了牢固压紧导线,单芯线在插入线孔时应拗成双股,用螺丝项紧、拧紧。④开关、插座盒内的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以100-150mm为宜;要坚决杜绝不合理的省料贪头。 建筑电气论文: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摘要】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的重要一环,把控电气工程的质量关,首先要做到专人专管、监理方、施工方等协调一致,做足岗前培训,对于常出现的电气工程质量问题应及时调整,严格控制,保障整个建筑项目的优质、安全运行,保障人们的安居乐业。 【关键词】电气工程;建筑工程;施工 随着近几年地产经济的火热,带动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房地产行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为了提升新建住宅小区的品质,智能化建设成为众多地产商提升小区品质的关键点,而电气工程的地位与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建筑小区内电气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体项目的质量与安全,电气工程,如电气设备、线路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功能是否完善,能否满足日常生活都直接影响住宅小区的正常运行,因此,在电气工程中应重点加强对施工环节的全面把关,如防雷接地、盘柜安装、配管穿线、灯具安装等都需严格按照工艺标准和操作规范进行施工,经监理与建设方严格检查、验收,合格后按时报送交工资料和决算书,只有对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安装质量等进行全面控制,才能保证整个建筑项目的优质安全运行,保障使用者正常工作、居住等。 1.电气工程质量通病 1.1线路敷设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厚壁钢管对焊连接产生内部结瘤,使穿线缆时损坏绝缘层;而薄壁钢管在焊接时会产生烧穿,埋入混凝土时会渗入浆水,导致导管堵塞等问题。这些都会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厚壁钢管需加套管焊接,并要求焊缝饱满密实;薄壁钢管则要求接口封堵,以防止潮气渗入管内使管理电线绝缘层老化。高层建筑电线管多层重叠最好采用公共走廊天花吊顶的方式,使进户线可通过吊顶上敷设的线槽直接进入住户家中,也可采用加厚公共走道楼板的方式,隐蔽电线管,在布管时应注意减少线管的重叠层数。 1.2配电箱安装 部分铁制配电箱体用电、气焊割大孔;配线管插入箱内长短不一,不顺直;入箱导管入箱位置随意布置,盘后接线混乱;箱体零线、保护地线未从汇流排接出。配电箱应开圆孔,应使用开孔器开孔或钻扩孔后再用锉刀去毛刺,防止穿线时损伤电气绝缘层;电线管导入配电箱时应平整,管口用护套锁紧,防止倾斜;引入引出线应有适当余量,以便检修,应成束放置,尤其是多回路导线不能有交叉现象;同一端孔上导线不可多于2根,须保证防松垫圈等零件齐全。对于很难明显分开的电线层可用小水泥块将其隔开。 1.3照明工具 部分建筑照明工具安装偏位;成排灯具的水平度、直线度偏差较大等问题。这些现象是由预埋灯盒时位置出现问题,有偏差,安装时又没有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因此在安装照明工具前,应找准中心点,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按照施工规范严格控制,施工时可拉线定位,确定照明工具的纵向、横向、斜向为一条直线。 另外,特殊地区的照明工具型号、规格、安装位置与高度应符合标准,如卫生间、厨房内设计应为防水灯,高于地面2.4米时,其金属外壳应做保护接地,并有专用接地螺栓,具有标识。采用螺口灯头时,如相线未接于螺口灯头中间的端子上,而是将零线接在该端子上,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1.4防雷接地 部分操作人员由于责任心不强,或焊接技术不熟练,焊接操作技术差。为防止此类现象出现,应加强操作人员责任心,提高焊接技术,不允许出现焊缝,不允许随意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 1.5室外进户管预理 原材料采购人员由于不熟悉国家规范、标准,或有的施工单位故意混淆以降低成本,不使用烧弯机烧弯,使进户管预埋不符合要求。因此监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材料进场检验关,使用厚壁钢管或符合标准的pvc管,对采购人员进行培训,要求必须掌握使用材料标准;预埋钢管上墙的弯头必须用弯管机,不得使用焊接,钢管弯制后不应有裂缝,或凹痕现象。 预埋pvc 电线管时,不得使用钳子夹扁或拗弯管口,应用符合管径的塞头封盖并用胶布绑扎。 2.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防治策略 2.1积极进行一线作业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是施工人员的考察选用,任何好的材料、好的设计,都需要人去完成,尤其是一线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责任心更是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及质量,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那就是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要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意识,电气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是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保质保量地完成电气装置工程任务。可对电气质量管理、监督、检测等方面工作人员进行执业人员资格考核,考核通过后执证上岗。可成立专门的培训工作小组,对施工人员按学历、工作年限、岗位要求等方面进行不同级别的培训,实现专人专管,负责为施工人员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这种岗位与级别培训相结合的机制,可有效提高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要求。 同时要提高质量思想认识,树立服务意识。严格执行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从各方面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预防和控制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各环节问题,坚持严把质量关。把质量管理工作贯彻到整个工程管理的全过程,加强质量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如对一线人员的质量教育、质量责任制及质量汇报工作、检验测试手段和方法等,使质量检查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应建立电气工程质量管理监督管理工作小组,实现专人专管,充分发挥其质量监督管理的作用。 2.2严把质量关,做好施工前会审工作 电气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人员、监理人员及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三方应认真做好图纸的会审工作,审核设计图纸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或有关技术质量标准优化,列出哪些部分有交叉施工,根据施工计划,对有关的基础性工作、支吊架预埋和线路管预埋等做出交叉施工计划,确定准确配合的时间,以防遗漏或发生差错,对于工程当中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应尽量在会审阶段解决。做好对图纸设计、会审工作技术交底关,明确图纸设计的意图,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变更与返工。 施工中心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相关的工程法规、条例等,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做出处理方案,不允许施工方未经同意擅自变更设计。严格按照规范化操作程序,且每道工序必须经相关人员验收签字,否则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同时做好工作日志。 总之,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由多个分项目工程组成,电气工程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电气工程应把质量与安全放在首位,根据工程的自身特点,认真做好每项工程的验收过程,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质量监督专人专管,且与施工人员要有密切的配合,协调一致,同心协力,才能做好电气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建筑电气论文:浅析谐波治理措施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程的实践经验,对谐波存在于智能建筑中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应用的谐波治理措施作了比较与分析,谨供大家作 参考 之用。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谐波治理措施;危害 1 谐波对智能建筑的危害 智能建筑中谐波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大量非线性负荷形成的谐波源,例如 计算 机系统、开关电源、 电子 式荧光整流器等导致配电系统的电压、电流发生畸变,产生谐波;二是公用电网本身具有一定的谐波含量和配电变压器作为谐波源产生的谐波,由公用电网侧传输至配电系统。 恶劣的谐波环境将会对智能建筑中用电设备和系统造成巨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由于设备自身产生的接地电流在设备和真实地之间产生一个电压降,因此,容易使电脑死机;高次谐波会在中性线上叠加,中性线电流能够在建筑物金属结构上任意流动,从而产生不受控制的磁场,即引发计算机屏幕的频闪现象;由于开关、短路以及负载变化而引起的短时间电压变化将会引起灯光频闪,过度的频闪将会使人体不舒服;严重的谐波畸变会引起在一个正弦周波内的额外过零点,影响测试设备,干扰程序控制装置的同步性,导致控制装置死机。 ②智能建筑中线缆密布,系统设备繁多,微电子装备复杂,且防护能力弱,高次谐波将会使智能化系统设备产生误码、错码、误动作,使信号系统受到污染、产生噪声,甚至连通话质量都不能保证。随着低电压信号在it设备中使用的增加,比特错误率也随之提高,甚至可以高到使整个 网络 瘫痪。 ③在谐波电压作用下,电容器会产生额外的功率损耗,加快绝缘介质的老化。更为严重的是,大量谐波电流很可能引发电容器和系统其他元件之间的并联谐振或串联谐振,造成电容器超载而损坏;使与电容器连接的配电回路中所有线路、设备因电压闪变、超压、过负荷而损坏。 ④配电回路的谐波电流含量高会使断路器遮断能力降低。这是因为畸变电流过零点时,电弧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要比工频正弦电流大,电弧电压的恢复要迅速得多,使电弧容易重燃,导致误跳闸或在该跳闸的时候根本不跳。剩余电流可能会达到使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动作的设定值。事实表明,空气电磁断路器不能遮断其分断能力范围内波形畸变率超过50%的故障电流,而且还会导致断路器损坏。 ⑤电压谐波会导致感应电动机的额外损耗。高次谐波导致的扭矩脉动在联轴器和轴承处会产生磨损和裂纹。由于电机速度是固定的,谐波中储藏的能量就以额外的热量形式散发了,导致设备过早老化。 ⑥对于电力电缆和配电线路,谐波电流频率增高会引起明显的集肤效应,导线电阻增大,线损加大,发热增加,绝缘过早老化,容易发生接地短路故障,形成潜在的火灾隐患。在智能建筑中大量集中使用电子计算机和大面积采用电子节能气体光源照明的场合,中性线电流甚至达到相线电流的2倍,致使中性线过热、烧毁,甚至导致火灾。 2 谐波治理的主要措施 ①采用无源滤波器。采用无源滤波器是传统的抑制谐波的方法。无源滤波器包括一组以串联方式连接的电抗器与电容器。此电路的阻抗在某一频率下,被设计成比电网中的其他电路低的多。这种装置的缺点是容易过载,在过载时会被烧损。另外,可能造成功率因数过补偿,同时无源滤波器不能受控。因此,随着时间的改变以及配件老化或电网负载的变动,会改变谐波振频率,使滤波效果下降。更重要的是,无源滤波器只可以过滤一种谐波成分。如果过滤不同的频率,则要分别采用不同的滤波器,如有的滤波器只能滤除三次谐波。 ②采用有源滤波器。并联型有源滤波器实质上是一个受控的、快速反应的谐波电流源,与非线性负荷并联,自动检测非线性负荷产生的谐波电流。dsp产生的控制信号控制igbt高速开关器件,经过输出电抗器,输出与负荷产生的谐波电流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谐波电流,起到补偿谐波的作用,其结果是系统只向负荷提供基波电流。 在设计有源滤波器治理位置时,需要根据剧场配电系统和负荷情况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安装位置。有源滤波器的安装与谐波源越近,滤波效果越好,这是减小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畸变的最好办法。但在一些非线性负荷分布负载的场合,可以采取变压器总补偿或二级配电补偿的方案,而且不同方案可以配合使用。由于有源电力滤波器安装位置灵活,可以完全实现根据设计需要达到最完美的谐波治理效果。 ③采用混合型滤波器。可将有源电力滤波器与无源电力滤波器混合使用。其中,无源滤波器由3、5、7、9次单调谐滤波器支路及高通滤波器支路组成。有源滤波器由8个igbt、直流电容及滤波电感构成。直流电容可为有源滤波器提供一个稳定的直流电压;滤波电感可减小有源滤波器产生的高频开关频率谐波。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串联后并人电网。由于有源滤波器不是直接对谐波电流进行消除,它所产生的补偿电压中只含有谐波电压,故其功率容量很小,具有良好的 经济 性,从而可降低系统成本。 ④采用谐波保护器。采用磁性方法治理谐波比有源滤波器成本更低。谐波保护器从任何一种谐波对电路系统带来危害的本质上着手解决问题,即采用磁场吸收谐波能量的方法,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此类产品如谐波保护器(hpd),采用了超微晶合金材料与创新科技的特别电路,能吸收各种频率各种能量的谐波干扰,将谐波消除在发生源,自动消除对用电设备产生的随机高次谐波和高频噪声、脉冲尖峰、电涌等干扰。hpd并联在电路中使用,本身并不耗电。 3 结语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谐波具有多发性、随机性和不可重复性,导致智能建筑中的各种电气设备性能下降、无法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为保证 现代 智能建筑中各种不同类型设备和 计算 机及精密 电子 装置正常、可靠、高效地运行,必须要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从以上分析可知,笔者觉得采取混合滤波器能快速、有效地跟踪谐波变化,抑制谐波,是最有成效的一种措施。 建筑电气论文:建筑电气火灾防范措施浅析 摘要:建筑电气火灾防范任重道远。主要可以从建筑电气线路火灾防范、建筑电气照明火灾防范、建筑电气系统辅助设备火灾防范、建筑电气监督管理的强化和建筑电气火灾防范新技术的运用五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火灾 建筑电气 线路 防范 0 引言 自国家“七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能源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 发展 ,满足了因 经济 发展而带来的用电量大幅度增加的需要,然而,建筑电气火灾发生的频率也随之日益提高,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不断寻找相对有效的建筑电气防火安全措施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常抓不放。 1 强调建筑电气线路的火灾防范 据统计,建筑电气火灾中,电气线路引发的火灾占电气火灾的60%以上。而其中最为常见电气线路火灾又属短路故障引发的火灾和线路长期过载引发的火灾。 1.1 短路故障火灾防范 短路,俗称连电,是指电气线路中相线与相线、相线与零线之间短接起来的现象。发生短路时,线路中的电流增加为正常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而产生的热量又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使得温度急剧上升,大大超过允许范围。如果温度达到可燃物的引燃温度,即引起燃烧,从而导致火灾。 引起建筑电气短路的原因多样。当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变质或受到高温、潮湿或腐蚀的作用而失去绝缘能力,即可能引起短路事故。绝缘导线直接缠绕、勾挂在铁钉或铁丝上时,由于摩擦或铁锈腐蚀,很容易使绝缘破坏而形成短路。由于设备安装不当或工作疏忽,可能使电气设备的绝缘受到机械损伤而形成短路。由于所选用设备的额定电压太低,不能满足工作电压的要求,可能击穿而短路。由于维护不及时,导电粉尘或纤维进入电气设备,也可能引起短路事故。由于管理不严,小动物或生长的植物也可能引起短路事故。在安装和检修工作中,由于接线和操作错误也可能造成短路事故。此外,雷电放电电流极大,有类似短路电流且比短路电流更强的热效应,也可能引起火灾。 防止建筑电气线路短路的措施主要有:第一,严格按照《电气设计规程》的规定,设计、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电气线路。第二,防止电气线路绝缘老化,除考虑环境条件的影响外,还应定期对线路的绝缘情况进行检查。第三,不同的工作环境,电气线路中导线和电缆的选择和敷设,应根据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进行。第四,加强电气线路的安全管理,防止人为操作事故和未经允许情况下乱拉乱接线路。 1.2 线路长期过载火灾防范 过载,也称过负荷运行,是指超过电气线路和设备允许负荷运行的现象。负荷是指电气设备和线路中通过的功率或电流。线路发生过载的主要原因是导线截面积选用过小,实际负荷远远超出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或在线路中加入过多或功率过大的设备等原因所造成的。 防止建筑电气线路长期过载的措施主要有:第一,要做好导线材料的选择。由于国家“以铝代铜”的政策影响,许多地方一般采用铝芯导线,但对于电路要求较高的建筑,为提高截面载流能力,便于敷设,应多采用铜芯线。同时进行精确的负荷 计算 ,合理选择导线的截面。第二,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功能确定导线的敷设方式。一般吊顶内的电线应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管配线,如pvc管,也可以用金属管配线,或带金属保护的绝缘线,用来避免导线短路时引燃可燃物。消防用电的传输线路应采用穿金属管,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第三,高温表面灯具附近的导线应采用耐热绝缘导线(如玻璃、石棉、瓷珠等护套的导线)而不应采用具有延燃性绝缘导线。 随着 工业 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热设备从工业到家庭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电炉子、电烤箱、电暖气、电熨斗等,而这些设备都容易使线路过载。这些电热设备是把电能转化成热能的设备,具有功率大、加热温度高、控温时间长的特点。据统计,许多电热设备火灾都是违反操作规程,将电热器放到易燃材料上长时间烘烤未拔掉插头等烤燃周围可燃物而引起的。根据电热设备的火灾危险性,应采取的防火措施,一是电热设备功率比较大,应防止线路过载,最好采用单独的配线供电。二是电热器具,如电烤箱、电熨斗、电烙铁等,一般通电时,人员不能离开,应养成人走断电的好习惯。为了确保家用电器的使用安全、防止火灾,必须严格遵守电器安装、使用的有关规定。 2 重视建筑电气照明的火灾防范 建筑电气照明已经成为建筑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管理不善和使用不当也会发生火灾。建筑电气照明是把电能转化成为光能而发光的一种光源。照明灯具在工作过程,往往要产生大量的热,致使其玻璃灯泡、灯管、灯座等表面温渡较高。其火灾危险性十分显著。电器照明设备,品种数量多,线路复杂,如果设计、安装、使用不慎,极易引起火灾。 防止建筑电气照明火灾的措施主要有:第一,要根据灯具的使用场所、环境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灯具。第二,照明灯具在把电能转换成光能的过程中,都伴随有能量损耗,致使灯具表面温度较高。所以要根据环境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来选择照明灯具,而且照明装置应与可燃物,可燃结构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严禁用纸、布或其他可燃物遮挡灯具。第三,灯具应安装在不燃的基座上,尽可能安装表面温度较低的灯具,采用埋入式安装在吊顶里面的灯具,与吊顶之间应作隔热处理。照明光源尽可能采用冷光源,没有条件的应保证灯具与可燃物之间的安全距离或采取隔热措施。第四,镇流器与灯管的电压和容量应相匹配,镇流器安装时应注意通风散热,不能让镇流器直接固定在可燃物上。第五,安装有表面温度较高的灯具时,应对灯具正面和散热孔加装铅丝防护网或不燃材料制作的挡板,以减轻灯具爆裂时玻璃碎片和炽热的灯丝飞溅造成危害。第六,采用霓虹灯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一般霓虹灯的工作电压高,火灾危险性大,安装霓虹灯的灯柄、底板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或对可燃材料进行阴燃处理。当霓虹灯变压器安装在人员能接触到的部位时应设防护措施。第七,要避免在灯光装置区域悬挂旗帜或发射彩带等空中移动物体,以防这些物品与高温灯具直接接触并发生缠绕或碰撞而引发火灾。 3 抓好建筑电气系统辅助设备的火灾防范 建筑电气系统中配有许多开关、接触器、继电器等电气接插件,由于在安装、使用及维护方面的原因电气接插件容易产生电弧、发热现象,其火灾危险性很大。有的建筑为了测试的需要,还安装有临时电源插座。有的建筑电气把几十个用电器同时开启且持续时间长,火灾危险极大。 防止建筑电气系统辅助设备火灾的措施主要有:第一,认真按照规定选型并按规定正确安装,不应安装在易燃易爆、受震、潮湿、高温或多尘的场所,应安装在干燥明亮、便于进行维修及保证施工安全、操作方便的地方。第二,避免安装临时插座,有实际需要的应充分考虑到电源线路的负荷承载能力,选择适当型号的电插座,在承载力范围内联接用电器,并要注意它的运行状态。第三,开关、接触器、继电器等电气接插件应慎重选择,要选择优质合格产品。 4 加强建筑电气的监督管理 国家对建筑电气各项工作都进行了规范,但在实际中往往执行不到位,因此,当务之急是提高各方的意识,按照规范建立完善的责任问责制度,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尽可能避免火灾的发生。建筑电气监督管理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制定建筑电气设备使用的安全技术条件 第一,对裸露于地面和人身容易触及的带电设备,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第二,设备的带电部分与地面及其他带电部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第三,易产生过电压的电力系统,采用避雷针、避雷线、保护间隙等过程电压保护装置。第四,低压电力系统有接地、接零保护装置。第五,对各种高压用电设备采取装设高压熔断器和断路器等不同类型的保护措施;对低压用电设备采用相应的低电器保护措施进行保护。第六,在电气设备的安装地点设安全标志。 4.2 完善建筑电气设备作业人员要求 第一,无证不能上岗操作;如果发现非电工人员从事电气操作,应及时制止,并报告领导。第二,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法规、规程和制度,不违章作业。第三,对管辖区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安全负责。第四,认真做好巡视、检查和消除隐患的工作,及时、准确地填写工作记录和规定的表格。第五,架设临时线路和进行其他危险作业时,完备审批手续,否则应拒绝施工。第六,积极宣传电气安全知识,制止违章作业和拒绝违章指挥。 4.3 熟悉建筑电气设备起火时操作要点 当发现电气设备或线路起火后,首先要设法尽快切断电源。切断电源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起火后,由于受潮或烟熏,开关设备绝缘能力降低,因此,拉闸时最好用绝缘工具操作。第二,高压应先操作断路器而不应先操作隔离开关切断电源;低压应先操作磁力启动器,而不是先操作闸刀开关切断电源,以免引起弧光短路。第三,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选择适当,防止切断电源后影响灭火工作。第四,剪断电线时,不同相电位应在不同部位剪断,以免造成短路;剪断空中电线时,剪断位置应选择在电源方向的支持物附近,防电线切断后断落下来造成接地短路和触电事故。 5 运用建筑电气火灾防范新技术 5.1 电弧故障断路器 电弧故障断路器(apci)包括它的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实现方法。其通过电流互感器感应ac(交流)电流的大小和di/dt,然后用op(运放)进行处理后,将信号再输入mcu (微控制器单元)进行a/d (模数转换)处理,mcu将采样数值进行分析,如果符合故障电孤的特性,mcu将发出断珞器脱扣信号,使断路器断开。 传统的断路器只对过流、短路起保护作用,电弧故障断路器(apci)是在传统的断路器的基础上添加了崭新的功能——对电弧故障起保护作用,以防范电弧引发的火灾。而电弧故障断路器(apci)是将传统的过流、短路和漏电保护功能集成,再增加一个电流互感器。电弧断路器(afci)硬件原理见下图: 5.2 自动探测定位的水炮灭火系统 自动探测定位的水炮灭火系统如图2所示。该灭火系统可以对大空间的火灾位置做出高精度的自动定位,并自动瞄准火灾位置喷水灭火,适用于大面积、大范围的 体育 场馆、火车站,大的批发市场、商城,大型影剧院的自动定位灭火。 5.2.1 通过红外线探测装置探测火灾,并自动定位火灾的位置-红外线探测装置是由红外线火灾探测器2和图像处理盘3构成,进行高精度的火灾判断,并自动定位火灾的位置。红外线火灾探测装置的监视范围为水平方向200°,垂直方向90°,最远距离200m。 5.2.2 灭火水炮瞄准火源位置喷射水柱,进行有效灭火。灭火水炮可以自动瞄准被红外线火灾探测装置所定位的火灾探测位置,进行喷水灭火。通过操作控制盘可以分别控制灭火水炮的俯仰角度、喷雾角度以及喷水压力;并可根据火灾位置的距离,自动选择最适当的喷水途径。而且可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进行自动喷水方式和手动喷水方式的切换。 5.2.3 通过中央操作台15对系统进行集中监视。中央操作台15是进行系统集中 监视以及进行总控制的装置。在显示信息的crt装置上,实时显示系统状态,并通过清晰易懂的图表显示,可准确掌握火灾发生时的状况以及喷水情况。另外,在中央操作台15的操作部分可以远离操作水炮和itv监视器。 5.2.4 通过itv监视器确认火灾情况。itv监视器(摄像机)能够瞄准红外线火灾探测装置所定位的火灾位置,并且把火灾状况显示在中央操作台15的彩色显示器上。因此,itv监视器发挥着灭火活动中的支持作用。 建筑电气论文: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措施浅析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加和扩大,提高了建筑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标准,这就使得建筑电气专业在建设工程中的复杂程度越来越大,对电气系统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对于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竣工后运行的安全可靠程度、投资效益的体现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一项建筑电气工程而言,从开工到竣工,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自始至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对确保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提出了几条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 质量 防治 0 引言 目前高楼大厦遍地矗立,十分 现代 化,建筑电气增添了不少的新内容,可是在内部有些设备都运转不起来,就是运转起来也不如人意,由于建筑电气是现今新兴的一种技术,他还不完善,在建设施工中还有很多问题、在质量上还有很多通病。下面就针对它的工程质量进行分析,已求得防治措施。 1 防雷接地不符合要求 1.1 原因分析 ①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焊接技术不熟练,他们多数人是电工班里的多面手焊工,对立焊的操作技能差。 ②现场施工管理员对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接地装置》有关规定执行力度不够。 1.2 预防措施①加强对焊工的技能培训,要求做到搭接焊处焊缝饱满、平整均匀,特别是对立焊、仰焊等难度较高的焊接进行培训。②增强管理人员和焊工的责任心,及时补焊不合格的焊缝,并及时敲掉焊渣,刷防锈漆。③不允许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另外,作为引下线的主钢筋土建如是对头碰焊的,应在碰焊处按规定补一搭接圆钢。 2 室外进户管预理不符合要求 2.1 原因分析 ①材料采购员采购时不熟悉国家规范、标准,有的施工单位故意混淆以降低成本;施工管理员不严格或者对承包者的故意违规行为不敢持反对意见,不坚决执行规范和标准;监理人员对材料进场的管理出现漏洞。 ②与土建和其他专业队伍协调不够。 ③没有弯管机或不会使用弯管机,责任心不强,贪图方便用电焊烧弯。 ④预埋进户管的工人不懂防水技术,又不请防水专业人员帮忙。 2.2 预防措施①进户预埋管必须使用厚壁铜管或符合要求的pvc管。②加强与土建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协调和配合,明确室外地坪标高,确保预埋管埋深不少于0.7米。③加强对承包队伍领导和材料采购员有关法规的 教育 ,监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需检验这一规定,堵住漏洞。④预埋钢管上墙的弯头必须用弯管机弯曲,不允许焊接和烧焊弯曲。钢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痕现象,其弯扁程序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⑤做好防水处理,请防水专业人员现场指导或由防水专业队做防水处理。 3 电线管(钢管、pvc管)敷设不符合要求 3.1 原因分析 ①施工人员对有关规范不熟悉,工作态度马虎,贪图方便,不按规定执行。施工管理员管理不到位。 ②建筑设计布置和电气专业配合不够,造成多条线管通过同一狭窄的平面。 3.2 预防措施①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工人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管理人员要熟悉有关规范,从严管理。②电线管多层重叠一般出现在高层建筑的公共通道中。当塔楼的住宅每层有6套以上时,建议土建最好采用公共走廊天花吊顶的紧饰方式,这样电专业的大部分进户线可以通过在吊顶之上敷设的线槽直接进入住户。也可以采用加厚公共走道楼板的方式,使众多的电线管得以隐蔽。电气专业施工人员布管时应尽量减少同一点处线管的重叠层数。③电线层不能并排紧贴,如施工中很难明显分开,可用小水泥块将其隔开。④电线管埋入砖墙内,离其表面的距离不应小子15mm,管道敷设要“横平竖直”。⑤电线管的弯曲半径(暗埋)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10倍,管子弯曲要用弯管机或拗捧使弯曲处平整光滑,不出现扁折、凹痕等现象。⑥电线管进入配电箱要平整,露出长度为3-5mm,管口要用护套并锁紧箱壳。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管,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⑦预埋pvc电线管时,禁止用钳将管口夹扁、拗弯,应用符合管径的pvc塞头封盖管口,并用胶布绑扎牢固。 4 导线的接线、连接质量和色标不符合要求 4.1 原因分析 ①施工人员未熟练掌握导线的接线工艺和技术。 ②材料采购员没有按照要求备足施工所需的各种导线颜色及数量,或者施工管理人员为了节省材料而混用。 4.2 预防措施①加强施工人员对规范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工作。②多股导线的连接,应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尽量不要做"羊眼圈"状,如做,则应均匀搪锡。③在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如需接两根,中间需加平垫片;不允许3根以上的连接。④导线编排要横平竖直,剥线头时应保持各线头长度一致,导线插入接线端子后不应有导体裸露;铜接头与导线连接处要用与导线相同颜色的绝缘胶布包扎。⑤材料采购人员一定要按现场需要配足各种颜色的导线。⑥施工人员应清楚分清相线、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pe线)的作用与色标的区分,即p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单相时一般宜用红色;零线(n线)应用浅蓝色或蓝色;接地保护线(pc级)必须用黄绿双色导线。 5 配电箱的安装、配线不符合要求 原因分析 ①安装箱体时与土建配合不够,土建补缝不饱满,箱体安装时没有用水准权校水平。 ②认真将箱内的沙浆杂物清理干净。 ③箱体的“敲落孔”开孔与进线管不匹配时,必须用机械开孔或送回生产厂家要求重新加工,或订货时严格标定尺寸,按尺寸生产。 ④加强检查督促,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 ⑤接地的导线按规范当装置的相线截面s≤16mm2时,接地线最小截面为s;当16〈s≤35mm2时,接地线的最小截面为16mm2;当s〉35mm2时,接地线的最小截面为s/2。 ⑥箱体内的线头要统一,不能裸露,布线要整齐美观,绑扎固定,导线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在箱体内要有10-5cm的余量。 6 开关、插座的盒和面板的安装、接线不符合要求 6.1 原因分析 ①预埋线盒时没有牢靠固定,模板胀模,安装时坐标不准确。 ②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电器的使用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贪图方便。 ③存在不合理的节省材料思想。 6.2 预防措施①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准确牢靠固定线盒;当预埋的线盒过深时,应加装一个线盒。安装面板时要横平竖直,应用水平仪调校水平,保证安装高度的统一。另外,安装面板后要饱满补缝,不允许留有缝隙,做好面板的清洁保护。②加强管理监督,确保开关、插座中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不能串接,先清理干净盒内的砂浆。③剥线时固定尺寸,保证线头整齐统一,安装后线头不裸露;同时为了牢固压紧导线,单芯线在插入线孔时应拗成双股,用螺丝项紧、拧紧。④开关、插座盒内的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以100-150mm为宜;要坚决杜绝不合理的省料贪头。 建筑电气论文:论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电气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工程质量标准、工程材料、器件和设备的质量、质量文件等方面,论述了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提出了只有质量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密切配合,才能保证和提高电气工程质量。 关键词:电气工程质量 质量控制 近些年来,随着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加和扩大,提高了建筑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标准,这就使得建筑电气专业在建设工程中的复杂程度越来越大,对电气系统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对于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竣工后运行的安全可靠程度、投资效益的体现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一项建筑电气工程而言,从开工到竣工,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自始至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关于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谈一些体会。 建筑电气工程,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从各方面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坚持以“质量控制”为核心,重点抓质量控制。电气质量管理要树立为用户服务的思想,正确处理好质量、数量和成本的关系。把质量管理工作贯彻于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以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实行全面管理,把电气工程各方面的管理工作转移到“质量第一”的轨道上来。加强质量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如质量 教育 、质量责任制、质量情报工作、检验测试手段和方法等,使质量管理检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建立电气质量管理小组,充分发挥其质量监督作用。 要保证和提高电气工程的质量,人是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对电气管理及施工人员,加强质量教育、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以主人翁的态度保质保量地完成电气安装工程任务。有些电气质量管理人员的选择配合不严格,有的质量管理人员资质不符合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使质量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对电气质量管理、监督、检测人员应实行执业人员资格考核制度,按学历、职称、从事专业和质量管理工作年限、工作能力并经过培训考核级。岗位工作要与其级别相结合,形成一种激进机制,这样会促进质量管理、检测人员继续学习深造,以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可成立培训中心,负责对电气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把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管理带服务,以服务促进管理,推动电气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尽管当前我国建筑市场还不规范,但工程质量必须千方百计地保证,这关系到竣工后的安全运行问题。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完全可以体现出建筑电气专业管理人员在施工工作中,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严格要求、切实把关、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工人班组是直接从事一线施工的基层组织,要根据电工专业的性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人岗位责任制,要分工清楚,责任明确,心中有数,这个环节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正确贯彻和执行国家关于工程质量的方针、政策,制定质量管理的计划,组织电气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检查,经常开展工程质量的动态分析,针对关键性的部位以及当前存在的质量通病,采取有效措施。各级电气质量管理人员应制定质量责任制,各行其事,各负其责,为保证工程质量创造条件。 针对在电气安装施工中比较常见的质量事故,应事先采取对策并加以控制,起到预防作用,这就要求必须对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加以充分的研究,影响电气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如由于工程设计的缺陷而造成的质量问题,电气工程在开工前,应通过参加设计方案制定,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等形式,检查设计质量,发现设计问题及时提出并共同分析处理,防止由于设计不合理或图纸上的差错影响工程质量。由于材料和设备不合质量标准或存在问题而造成质量问题,电气设备和材料是工程实体的构成部份,其种类、型号、规格多种多样,性能和标准也有所不同,材料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对设备、材料严格按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订货、采购、运输和保管,这其中某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将会影响工程质量。这就要求对进厂的设备和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电气性能检查和必要的解体检查。同时还要核实材料和设备的合格证、说明书、装配图和试验报告等有关资料。做到不合格的设备和材料不采购、不验收、不使用。对进场的合格材料和设备要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发霉、损坏。由于施工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违反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而造成质量问题的,电气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是指导施工的依据,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因此开工前必须对施工组织设计所采用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进行审查核实,看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满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要求等。同时还要求向班组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由于对工程项目的检验方法错误或不精确,不能对电气安装工程作出正确的质量评定而造成质量问题等。施工过程是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必须坚持按图施工,经过会审的施工图纸是指导施工的主要依据,不得任意修改施工图纸,电气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是施工的准则,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都必须按照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和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必须立即补救,不留隐患,把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是正确判断电气施工质量的前提,必须保证检验方法的正确性,并使检测工具、仪器、仪表和检验设计达到要求的精度且处于完好状态。多数情况下,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往往是互相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电气施工过程中必须以预防为主,从施工准备到交工验收,分阶段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工程材料、器件和设备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天因素,电气质量管理人员对进场的合格材料和设备要及时填写“工程材料报验单”并附加材料清单、材质证明(检验报告) ,经核验,认定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使用实行强制管理的电工产品,必须符合 建筑电气论文:建筑电气设计要点 【摘要】电气设计者对电气进行设计之时,不但需要考虑到用电负荷逐渐增长的需求,而且要满足供电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要求。通过某种意义上说,建筑电气也对建筑现代化程度有决定作用。本文是对当代建筑电气设计的一些领悟体会。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分析 住宅建筑的电气设计与安装质量的把控,属于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内容之一,同样是确保整体建筑项目质量以及进程的关键条件之一。对住宅建筑电气进行安装设计的过程之中,有关电气的安装部门一定要严格依据国家有关的操作规范以及技术规程,秉持遵循确保安全、能源节约之类有关要求,综合考虑经济、适用、安全和四周环境之间的协调问题还有将来改造工作进行的可能性多种因素。如何从现实出发,来因地制宜地采用有关的方法以及对策处理相关问题。 1当代建筑电气设计基础性内容 1.1最大程度使线路耗损降低 建筑当中的配电线路都有电阻存在,而电阻存在一定会有消耗功率的现象,而且若是线路越长则电阻就越大。想要使线损就一定要尽可能使线路电阻减少。所以,在建筑电气设计当中,首先得问题是必须对线路的路径进行合理选择:线路尽量要为直线,使回头线路减少。另外,电气功能用房的具体位置必须明确:变压器尽可能与负荷中心接近,使供电半径减小;增加导线截面积,采取季节性的负荷线路。 1.2合理选择电气照明装置 电气照明装置必须消耗很多电能,属于现代建筑最主要的节能关键点之一。所以,在电气设计当中一定要注重对于电气照明装置的合理科学选用。对照明装置进行选择时,有关的设计人员一定要综合装置运行的能源损耗、使用年限、发光的功率还有产品的价格之类的多种因素,经过认真分析之后选择出住宅建筑上最适合的照明装置。与此同时,除了要确保电气照明装置以外,还必须重视建筑的整体成效以及视觉的美观度。 1.3科学选用电气负荷以及供电的范围和方式 ①如果住宅建筑的电气整体负荷比200kV•A要小的时候,其供电的范围在200m之内,就能够利用周围的现成线路(低压为380V/220V)进行供电。②如果住宅建筑的电气负荷比300kV•A大的时候,为了使线路的耗损减少、电失降低,需要采取高压供电来完成高压深入到负荷中心中的供电方法。③如果住宅建筑的电气负荷比8MV•A小的时候,能够采取10kV电压进行供电,于住宅建筑的适当位置架设10kV/0.4kV/0.23kV的变电所;这里要尤其重视设置,必须要考虑的两方面的因素:a.变电所的系统容量限制到低于3.2MV;b.变电所控制的供电半径通常控制到250m的范围之内。建筑规划的用电负荷需要照顾到未来的发展,对于变电所需要留存余量,为将来的发展需求未雨绸缪,住宅建筑的规划争取能够一次到位。 1.4各种建筑单位面积的用电指标 1.5电气控制系统的合理规划 较大规模的住宅建筑需要形成一整套完整科学的电气控制系统。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选用之时,必须合理利用无负压生活水泵、变频水泵、变频调速风机以及电动机之类装置,便于能够发挥出更显著以及更好的效果。 2住宅建筑中的电气设计要点 2.1供电系统的合理可靠性设计 住宅电气的设计必须首先确保用电上的可靠性,由于其涉及到的是人们的生活安全,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从下面两方面展开:①在新建造的住宅楼中规划建造配套配电房。有关配电房的构成是配电装置以及变压器,这就属于住宅区的低压以及高压进出的重要枢纽。在这里布线需要采取专用的电缆保护管又或是电缆沟承担线路进出任务。具体的装置能够采取预装型的变电房,来使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提升。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供电。能够采取10kV高压双侧的电源进线模式,此种方法能够利用分段的开关又或是箱型变四工位的开关对网络进行控制,通过开关柜和变压器连接;在低压一侧能够采取单母线的分段方式完成运行任务。也能够采取10kV高压侧的单电源入线方式,在低压侧的单母线可以分段也可以不分。以上第一种方法可靠性能很高,然而投资比较大,适合在高等级的住宅当中采取;而另一种可靠性不会比前面高,然而其优势在于投资很小,通过日常生活供电需求的满足程度而言,也能够达到日常生活的用电要求。此外,在采取第二种方法进行供电之时,还需要对发展需求进行考虑,在配电室设计当中需要对高压进线柜位置进行预留,其是为了之后的增容提前准备。与前面两点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到,建筑电气设计当中供电的设计以及方案建立需要满足小区中的具体供电需求,对配电房又或箱型变进行配套设置;同时于10kV的电源进线出要有增容扩展空间的预留,如此便能够确保建筑住宅供电端口处的灵活以及安全。 2.2变压器选用以及确定台数 在电气系统设计当中还必须明确系统变压器的数量以及容量,来确保建筑供电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并且在选用的过程当中还必须对以后负荷增长可能性进行充分考虑,通常采取的计算方式是:①集合单位的住户负荷推算方法,依据我国目前的人们用电负荷平均值对其估算,此数值是每户为4kW,而远期预估是8kW。②单位面积的估算方法,依照资料统计的结果,在我国现今的住宅电气设计居民的单位面积用电负荷是每平米35W,远期的估算是70W。依照上面两种估算方式就能够获得住宅建筑中的用电状况,且能够依照其对变压器进行选择。详细计算思路为:不思考住宅内部人们的作息时间有着不同,取一个同时系数,与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功率相加,取值采取最佳的负荷功率,如此便能够分别计算远期以及近期变压器的容量需求。那么便能够在设计当中利用近期的容量当做是建筑住宅的变压器容量,并且设计对一些远期容量进行预留,这样就能够确保此建筑住宅基本的用电需求。 2.3建筑住宅进户的线路以及室内的线路规划 为了确保人们用电安全,建筑住宅应当采取TN~C~S、TN~S,住宅进户线路一定要采取三线制。而每套建筑电气线路的分支数量至少是5条;对于空调电源一定单独进行预留,而且与照明电源和插座电源的设计进行独立分路;卫生间与厨房的电源插座同样需要有独立回路设计;空调电源回路的导线面积应当适当提高,不能够比4mm小,别的要高于2.5mm。对于室内电气设计还需要确保每个房间最少安装一个墙壁插座,想要更加方便的话客厅能够适当进行增加。总的来说,建筑住宅的室内电气设计需要具备前瞻性,应为了人们的使用便捷,尽可能一次到位,这样就能够防止后期导线以及插座的增加与更换等造成的隐患麻烦,并且统一的施工以及设计还能够使得电气系统安全性大幅度提升。 2.4室内配电系统的设计 当前人们的生活与电气使用是分不开的,而家用电气更新速度很快,新型电气带给居民问题也会增多。厨房不断的电气化,使得厨房变成电气聚集的区域。因此不仅在厨房有很多插座的设计,还需要针对供电回路适当进行增容,能够选用BV•3×4mm。所以,室内的配电系统设计当中,对于较高规格的建筑需要依据面积对其适当进行扩容,依据家电最大的累计容量对配电系统进行设计,如此的设计常常会高于一定的标准,一般要比10kW高。对于一些单身公寓来说尽管面积较小,但是电气非常齐全,通常用电量是3~4kW。因此在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的现在,提升用电可靠性就必须从细节出发,对于不同用途的建筑有针对性的进行考虑,把室内配电系统设计的安全以及合理,不仅不需要为了不必要的扩容使成本增加,也不用顾及眼前的利益而使安全性降低。 2.5消防报警以及自动灭火机制设计 伴随科技不断进步发展,建筑于火灾自动灭火报警机制上也逐渐一致起来,现今主要包含着五个部分:气体的自动喷射、自动洒水灭火设备、分区的消防中心以及火灾探测设备,来确保灭火报警自动化系统。这个具体过程当中,依靠探测器对火灾信号进行探测,且将其自动转化成电信号,而电信号进入到分区报警设备与消防中心当中,转变成声光的报警信号。整个的消防监控指挥依靠消防中心实现。因为建筑中的消防用电设计包含着多学科,且控制范围、功能以及规模都较为复杂,所以设计复杂性也正在逐渐增高。 3总结 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进步,建筑也会得到更好发展,建筑设计过程之中必须对电气设计工作重视起来,才可以在设计过程之中降低浪费能源的现象,与此同时,也可以使环境污染问题降低,为人们带来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建筑电气论文:高层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接地技术浅析 摘要: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中,采用防雷接地技术,提高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防雷接地在电气工程内起到保护的作用,属于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内容。高层建筑楼层多,电气系统复杂,应该合理规划防雷接地技术,确保防雷接地在电气系统中的规范性。本文主要以高层建筑的电气工程为研究对象,探讨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接地技术 我国建筑行业中,高层建筑成为主要的建设项目。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中,采用防雷接地技术,预防雷击事故。雷击对电气系统的破坏性强,再加上高层建筑垂直高度的影响,增加了电气工程中的雷击发生机率。高层建筑电气工程内,积极落实防雷接地技术,保护电气系统,以此来提高电气工程在高层建筑中的安全水平。 1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的防雷现状 我国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的防雷接地中,建筑工程的桩基、承台属于防雷接地施工中的重点,实际很多建筑工程中,桩基和承载缺少接地的条件,导致防雷接地系统的埋深不够,增大了接地电阻的数值,进而降低了防雷接地的效果,严重干预到防雷时的泄流效果[1]。高层建筑中,电气系统复杂,对防雷接地技术的要求非常高,现阶段,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的防雷接地中,仍旧存在几点缺陷,如:电阻值不够、泄流不当、避雷网不全面等,防雷接地中的问题,直接会影响到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的防雷效果,无法实现高效、全面的防雷,必须规范好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的防雷接地技术,才能保护高层建筑的电气工程,确保电气工程具有防雷的条件,完善电气系统。 2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中的防雷接地技术 2.1引下线与接地网 高层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接地技术中的引下线施工,参考建筑工程图纸,设计引下线的施工内容,确保引下线施工的规范性。引下线在防雷接地技术中,容易出现误差,必须以工程图纸为依据,才能准确的标记好引下线的位置[2]。电气工程防雷接地施工中,标记出引下线和建筑主钢筋的焊接点,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执行,期间不可随意更改引下线的连接位置。高层建筑的基础大底板,主钢筋与引下线焊接,连接构成10m×10m以内的网格区域,主钢筋直径不能低于16mm。引下线焊接时,如果结构柱和主钢筋有不匹配的地方,就要采用跨接焊接的方法,焊接主钢筋与结构柱,构成电气通路,提升引下线的防雷水平。高层建筑防雷接地,利用引下线,围绕电气工程设计成接地网,接地网之间采用焊接的方法,焊缝饱满,尽量不要出现虚焊、气孔等问题,接地网焊接后,检查焊接点是否稳定,表层涂抹防腐沥青,保护接地网的防雷效果及安全性。 2.2接闪器施工 接闪器在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中,吸收雷电波,并且通过引下线安全导入大地中[3]。防雷接地中,常见的接闪器有:避雷带、避雷针,降低雷电波对电气工程的破坏。例如:某商业高层建筑结构中,由主塔楼和裙房构成,案例的防雷接地施工中,主塔楼屋面的金属结构,连接了避雷针,构成接闪器系统,裙房上的接闪器设计,沿着女儿墙,敷设金属钢结构,金属钢上连接避雷器,围绕裙房形成避雷带。 2.3安装避雷网 高层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接地中,安装避雷网,避雷网是一类常用的防雷接地技术,防雷效果明显。高层建筑根据电气工程的防雷需求,墙体上标记避雷网的安装点,打孔并安装避雷支架,避雷支架上敷设镀锌圆钢,采用焊接的方法,连接镀锌圆钢,焊接牢固后,连接引下线,提高电气系统的防雷水平。避雷网中的金属结构上,涂刷防锈、防腐的涂料,保护避雷网。高层建筑中突出的金属制结构,需要连接到避雷网内,保障防雷接地的整体性,高层建筑的变形缝位置,也要实行防雷接地,防止发生雷击跨越的问题。 2.4防雷接地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是主要的构成部分,当高层建筑电气工程遭遇雷击时,防雷接地系统可以把雷电导入到大地中,提高雷电流泄的水平。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中,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应该合理选择接地装置,保障防雷接地的规范性。电气工程中的照明、监控、供配电、消防等系统,都要进行接地设计,检查接地系统的施工效果,防雷接地系统中的接地电阻,不能超过0.5Ω,保障防雷接地系统的专业性。电气工程中,可以设计人工接地极,确保防雷接地系统的整体性,以便发挥防雷接地的保护作用。 3高层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接地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高层建筑中的钢筋结构,要具备承受雷电流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保障防雷接地技术的有效性。电气工程防雷接地施工中,既要注重防雷效果,又要确保高层建筑的美观性,严格遵循《建筑防雷设计规范》中的技术要求,完善防雷接地的施工过程。然后注意高层建筑连接体和避雷网的连接,保障防雷接地在电气工程中,具有防雷屏蔽、导流的作用。建筑工程的电气工程上,避雷带、引下线和接地体,联接后构成避雷网,注意避雷网的整体防雷效果,做好连接点的施工工作,保障连接点的稳定性,测试连接点位的电阻,以免影响电气系统的防雷效果。最后是注意接地材体材料的选择,高层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接地中的材料,对导线性能、使用年限和稳定性,有着明显的要求,由此应该选用导线性能稳定的接地体材料,如:石墨、铝等,满足防雷接地的需求。 4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电气工程复杂、繁琐,系统线路非常多,经常会受到雷击干扰,发生直击雷、感应雷,破坏了电气系统。高层建筑电气工程项目内,全面实行防雷接地技术,保护好电气系统,进而维护高层建筑的运行。防雷接地技术要符合电气工程的需求,由此表明防雷接地在电气工程中的重要性。 建筑电气论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对策 摘要:现如今,在城镇化建设中,建筑工程项目是不可或缺的,主要满足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人们的住房需求,也能实现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建筑工程体系中,电气工程是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提供电气服务,旨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就目前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通病,制约着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效果。为缓解此类问题,文章就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电气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电气工程是建筑物结构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建筑物应用年限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加强对电气工程质量的控制变得异常重要。电气工程施工中,由于受到人为、环境、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引发系列质量通病,从而会滋生电气工程质量问题。从长远角度考虑,应做好电气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控,增强相关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从而实现对建筑物整体质量的管控。 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 1.1等电位联结问题 开展电气工程施工时,由于施工者对等电位联结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以为电气管道是可以开展自然接地的,然而,电气管道外层设有防腐层与保温层,掩埋时,土质不同,埋层深度也存在差异,从而产生大地电位差。若等电位联结不良,无法确保裸露在外部环境中的导体始终处在零电位状态,也无法降低接触电压[1],不能降低因为保护作用而使得设备运行不良的风险,无法将故障电压予以消除,同时,也无法将干扰消除掉。 1.2管线敷设问题 在建筑室内,做好管线敷设极其关键,这与企业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敷设管线时,应充分按照施工图纸的具体要求、技术规范等进行计算,做好预算,以保证管线敷设的规范性与科学性。然而在敷设管线时,时常会出现各类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接口对焊问题。接口对焊主要涉及到金属管道对熔焊接与厚壁钢管接口对焊连接,若焊接人员素质不高,实践操作不够规范,极易发生接口对焊问题[2];②管线敷设深度不够明确。若配线管道敷设的深度过深,会对墙体质量构成威胁;若配线管道敷设深度过浅,极易导致建筑物表面滋生裂纹。 1.3防雷接地处理问题 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对建筑物实施接地与防雷设计施一项重要的工作,防雷接地处理效果与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然而,施工方往往会予以忽视,这成为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此类问题祝好表现为接地装置与避雷带搭线长度严重不足,选择搭接钢筋时,使用的为螺纹钢搭接钢筋却不是圆钢搭接钢筋[3],最终会导致防雷接地处理不当的问题。 2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策略 当前,纵观电气工程实施现状,了解到其在施工中还存在着诸多的质量风险,为保证建筑工程的高效运行,就必须消除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这成为时下的一项重要使命。 2.1等电位联结问题的防治 开展电气工程中等电位连接工作时,施工者应在实际施工中,加强对等电位联结的重视,在开展具体的等电位联结时,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及时确定好哪些区域需要开展等电位联结操作。完成等电位联结工作后,施工者应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与责任感,应及时对等电位联结情况实施导通性测试,以确保等电位联结情况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2.2管线敷设问题的防治 关于电气工程中管线敷设问题的防治,必须要做到以下方面:(1)为保证管线敷设规范性,提高管线敷设质量,施工者应结合具体的施工要求与图纸来开展施工,严格遵循一定设计参数与设计标准来开展施工[4]。(2)关于厚壁钢管部分,使用时,应加设套管,并实施焊接操作,镀锌钢应确保螺纹连接,严格控制好焊缝的密实度与饱满度,连接位置的两段应利用专属接地线。对于薄壁钢管而言,要在接口位置设置封堵操作。(3)在暗配导管内,保护层厚度要大于15.0mm,在口槽位置应利用水泥砂浆面来达到保护的目的。(4)电源线和插座、电视线和插座间的水平距离都要大于500.0mm。(5)施工者应全面了解接地保护线、相线与零线等具体的作用,还要掌握一定的色标区分,运用颜色相同的绝缘层。 2.3防雷接地问题的防治 开展施工操作时,由于施工者焊接技术不规范、不熟练后责任心不足,会导致在防雷接地处理时,时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关于防雷接地问题的防治,具体的防治办法表现如下:(1)重视对施工者综合素质的培训,要求施工者要具备专业的焊接技术,对施工者进行技能培训,做好日常的演练与演习,让施工者要具备熟练的焊接技术与足够的职业素养,这样在防雷接地问题防治上的效果十分理想。(2)为保证电气工程的运行质量,需要对防雷接地工程的具体施工状况开展细致性的分析与检查,一旦发现施工质量不合格问题,如焊缝,应及时开展补焊操作,若在焊口位置上残留着一定的焊渣,应及时将焊渣清理掉。(3)电气工程项目的实施,在具体施工中,不可利用螺纹钢来搭接钢筋,要利用符合电气工程质量与应用标准的圆钢,为电气工程建设提供条件,利于达到质量建筑工程质量的目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为促进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应及时考虑人们的生活质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这和国家的国计民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开展施工时,应做好质量安全管控,要求从业者给予高度关注。对于建筑工程而言,电气工程属于基础组成元素,再加之电气化时代的到来,电气化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电气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变得愈发重要。面对电气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应采取系列措施来予以防治,分别从等电位联结、管线敷设、防雷接地等角度出发,提出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对症下药,以求从根本上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电气工程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
质量管理类论文: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建议 摘要:分析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现状,提出应对措施.给水利工作者们一点启发. 关键词:质量管理 现状 建议 1. 前言 区以下(简称基层)水利主管部门组织建设的工程多以小型为主,诸如:电灌站、小农水护岸、倒虹吸、渠系、堤防建设等,参与建设的各方资质较低或根本无资质,许多工程由村或农民自营,工程质量管理常常不被重视,其做法多数欠妥。虽然这类工程单项规模小,但总体数量多,我们也不可忽视其质量。 水利工程质量是对水利工程“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安全”是指工程满足运行稳定,“适用”是指工程满足使用功能,“经济”是指工程投入的费用较少,“美观”是指工程形象符合美学要求。 2.国家的有关规定 为了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控制工程质量、工期、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国家自八十年代中期起,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大中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改革措施,已显示出较强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其核心内容可归纳为: 2.1工程建设质量分工负责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部门监督。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质量监督机构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 2.2注重科技进步和质量管理 有关工程建设的单位都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 2.3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制 大中型水利工程以及配套和附属工程,要按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地方小型工程,由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3. 基层水利常见的问题 基层水利部门是实施小型水利工程的主体,肩负的任务既虚又实,常见存在的问题有: 3.1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 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较多,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3.2技术资质不具备、多种职能融一身 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 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3.3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意识浓 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 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是粗老笨重。 3.4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太落后 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有的甚至从思想意识上就根本没有这根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 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4.几点建议 鉴于基层水利部门的现状,短期内在基层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水利设计、水利监理单位也有难度,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大势所趋,不能含糊,小型水利工程也要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全程质量监控工作。 4.1开发人力资源培养行家里手 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 对基层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乡村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4.2加强质量教育建立保证体系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加强对全体水利职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国家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前要组织专家审查论证,我们在小型工程立项时也应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方案讨论,及时弥补设计中的不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质量管理决不能因小而不为。如果因陋就简,虽然一次投入较少,但将来的运行费用高,使用寿命短,结果并不节省投资,反而有可能劳民伤财。 基层水利部门需要综合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多种职能,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设计要符合国家及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工程勘测设计规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加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健全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批准制度。在工程施工时,做好“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工作,用经济手段制约建设各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的目的。 4.3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该好就好,该孬就孬,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 首先,严把材料、设备的进货关。批量购置的材料、设备等,要根据国家、部颁技术标准先检测后使用,不合格的不使用。 其次,加强施工质量监测。对重点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重点;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严格监控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做到“腿勤、手勤、眼勤、嘴勤”。 4.4注重美学研究营造景观工程 水利工程与其它建筑工程一样,要注重美学研究与景观设计,这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人类已经从原始水利阶段、工程经济水利阶段进入生态经济水利阶段,水工建筑物的建设必须与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相协调。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各种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角效果,水利建筑也不应该例外,其外表形态应成为人类美学的载体。 4.5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永续利用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5.结语 水利工程质量包括“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四个方面,只有四者全优,才是真正的优质工程,小型水利工程也必须遵照执行。 上级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越来越细、越来越严,而基层水利技术现状远远不适应形势的变化。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即自始至终(全过程),“横向”即全面覆盖(大、中、小型),小型水利也不例外。 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 基层水利部门多数集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职能于一体,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质量教育、提高检测水平、搞好建后管护等,建立起适合自身情况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管理类论文:浅议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摘要:县(区)以下水利主管部门组织建设的工程多以小型为主,工程质量管理常常不被重视,参与建设的各方资质较低或根本无资质。而全面质量管理包括纵、横两个方面,“纵”即自始至终,“横”即全面覆盖,不能因小而不为。县(区)级水利部门因处特殊位置,兼有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多种职能,需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适合自身情况的质量保证体系。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 质量保证体系 建议 县(区)以下(简称基层)水利主管部门组织建设的工程多以小型为主,参与建设的各方资质较低或根本无资质,许多工程由村或农民自营,工程质量管理常常不被重视,其做法多数欠妥。虽然这类工程单项规模小,但总体数量多,我们也不可忽视其质量。 水利工程质量是对水利工程“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安全”是指工程满足运行稳定,“适用”是指工程满足使用功能,“经济”是指工程投入的费用较少,“美观”是指工程形象符合美学要求。 1.国家的有关规定 为了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控制工程质量、工期、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国家自八十年代中期起,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大中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改革措施,已显示出较强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其核心内容可归纳为: 1.1工程建设质量分工负责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部门监督。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质量监督机构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 1.2注重科技进步和质量管理 有关工程建设的单位都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 1.3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制 大中型水利工程以及配套和附属工程,要按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地方小型工程,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2. 基层水利常见的问题 基层水利部门是实施小型水利工程的主体,肩负的任务既虚又实,常见存在的问题有: 2.1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 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较多,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2.2技术资质不具备多种职能融一身 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 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2.3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意识浓 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 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是粗老本重。 2.4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太落后 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有的甚至从思想意识上就根本没有这根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 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3.几点建议 鉴于基层水利部门的现状,短期内在县(区)内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水利设计、水利监理单位也有难度,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大势所趋,不能含糊,小型水利工程也要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全程质量监控工作。 3.1开发人力资源培养行家里手 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 对县(区)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乡镇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3.2加强质量教育建立保证体系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加强对全体水利职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国家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前要组织专家审查论证,我们在小型工程立项时也应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方案讨论,及时弥补设计中的不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质量管理决不能因小而不为。如果因陋就简,虽然一次投入较少,但将来的运行费用高,使用寿命短,结果并不节省投资,反而有可能劳民伤财。 县(区)级水利部门需要综合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多种职能,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设计要符合国家及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工程勘测设计规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加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健全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批准制度。在工程施工时,做好“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工作,用经济手段制约建设各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的目的。 3.3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该好就好,该孬就孬,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 首先,严把材料、设备的进货关。批量购置的材料、设备等,要根据国家、部颁技术标准先检测后使用,不合格的不使用。 其次,加强施工质量监测。对重点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重点;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严格监控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做到“腿勤、手勤、眼勤、嘴勤”。 3.4注重美学研究营造景观工程 水利工程与其它建筑工程一样,要注重美学研究与景观设计,这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人类已经从原始水利阶段、工程经济水利阶段进入生态经济水利阶段,水工建筑物的建设必须与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相协调。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各种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角效果,水利建筑也不应该例外,其外表形态应成为人类美学的载体。 3.5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永续利用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4.结语 水利工程质量包括“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四个方面,只有四者全优,才是真正的优质工程,小型水利工程也必须遵照执行。 上级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越来越细、越来越严,而基层水利技术现状远远不适应形势的变化。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即自始至终(全过程),“横向”即全面覆盖(大、中、小型),小型水利也不例外。 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 基层水利部门多数集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职能于一体,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质量教育、提高检测水平、搞好建后管护等,建立起适合自身情况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管理类论文:拉西瓦前期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摘要:拉西瓦水电站前期工程施工中,面对目前水电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知难而进,始终把安全、质量工作摆在工程建设的首位,使电站前期工程质量不因市场变化的改革而受到冲击,不因竞争而松懈,并不因项目利润率降低而削弱,提高水电建设管理水平,取得良好的开端,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从中总结经验,不断强化和探索水电工程管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拉西瓦水电站 前期工程 施工质量管理 1概述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大战略的实施,西部水电开发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2001年10月拉西瓦水电站左岸低线公路开标,标志着拉西瓦水电站前期工程施工拉开了序幕。 拉西瓦水电站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经济指标最好的水电站,电站挡水建筑物为双曲混凝土拱坝,最大坝高250m,右岸全地下厂房,装机容量4200~5600MW,保证出力958.8MW,多年平均发电量102.33亿kW·h。两岸山体陡峭,河谷狭窄,从谷低到山顶高达680~700m,坝址处两岸河谷基本对称呈“V”型,平均坡度65°~70°,险峻的地形,为拉西瓦水电站的前期施工提出了一个较难的课题。 电站前期工程主要包括:坝区道路,筛分拌和系统,后勤辅助系统及导截流工程,其中仅公路就有九条,通车里程达37.88km(其中洞线约10km),前期工程中土石方开挖约占工程总量的60%,是水电建设中少见的。 拉西瓦水电站左岸低线公路工程,经过近5个月的努力,工程进展顺利,形象目标基本达到,工程质量也得到了保证,回顾半年来工程进展,拉西瓦建设部始终把安全、质量工作摆在工程建设的首位,常抓不懈,使电站前期工程质量不因市场经济的改革而受到冲击,不因竞争激烈而松懈,不因项目利润率而削弱,将水电建设管理水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得到了稳步提高。 2水电基本建设体制改革回顾及水电建设队伍概况 2.1水电基本建设体制改革回顾 我国水电基本建设体制改革是从80年代开始,从鲁布革电站开始推行招标投标承包制,采用了国际上通常运用的建设管理模式,通过投标选择承包选商,取得了报价低、速度快、质量好的效果。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水电建设管理体制改作革的框架已基本确定,这就是以业主责任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承包制和管理合同制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制。“鲁布革冲击波”首先把全国的水电工程局推向市场,水电工程局变成了承包商。企业只能靠自我积累实力,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生存的承包商。与此同时,建设单位大都实行了建设监理制。建设单位与承包商之间建立的是合同关系,这使水电工程建设由粗放型走向规范化管理。 2.2水电建设施工队伍概况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型水电工程一律由国家拨款,资本运作不完备,导致了水电工程工期长、投资大且无法控制等一系列问题。招标投标承包制的出现,除了将水电建设单位变成了承包商外,业主方建设资金也由拨款改为融资,实行建营结合。在实施中,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及电站施工的具体情况,选择专业化的施工队伍,建立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电站采用招标方式,即由一个单位承建一个电站的体制变成了多个施工单位共建一个电站的体制。这样就给原水电施工单位的传统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各水电施工企业将原来的专业施工处(分局、厂)变成了适应市场体制的施工局、项目部。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电行业基本无大的工程上马,水电工程出现了40%~50%的任务缺口,导致水电队伍“找米下锅”的局面,形成了水电施工企业富余人员偏多,大批技术干部、工人的流失,而适应不了21世纪初期我国水电建设又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的需求。目前各水电施工单位除了保留几支较有战斗力的队伍以适应重大工程项目的需要外,而对于一些其它工程,虽然竞标时均以局资质为投标单位,而实际上均执行“无成本扩张”政策,形成自身施工队伍少,施工机械缺乏。也就形成了“什么活都敢接,什么活都敢干”而不顾自己的实力能否胜任的恶性循环状态,加之前期工程中的特殊性就更加大了业主、监理的工作难度。 3前期工程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拉西瓦水电站建设初期,受水电队伍结构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建设单位采取了较有力的措施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3.1前期建设中表现较为集中的问题 (1)施工企业新建部门,指挥、协调能力没及时形成: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前期,施工条件比较艰苦,而各中标单位苦于自身施工队伍的限制,一般均以各下属单位临时抽调人员组成施工项目部,造成前期施工管理混乱,协调不力、指挥不畅,不利于施工顺利进行。 (2)“无成本扩张”:工程初期,施工单位为了确保中标,一般都采用较低的报价,并保证不会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是合理报价。而在实际施工中,为节约昂贵的施工机械转移费用(或者设备不足),将主要工程量分包给一些有施工机械的施工队伍。将前期工程的较大资金投入的风险交给分包单位,中标单位一般只投入较少的人员、资金和设备,就完成了前期的施工准备。 (3)专业施工人员不足:随着水电行业职工队伍结构的变化,民工队伍在水电施工企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由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20%~30%,剧增到70%~90%,民工的加入对减轻企业负担,降低造价等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民工没有经过严格的施工培训,加之思想素质的差异,增加了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管理的难度。前期工程多为劳动密集性工程,技术含量较低,施工企业往往对其质量安全重视不够。施工单位仅组织少量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中多含一线施工工人)。 (4)工程质量隐患:中标施工单位虽施工管理人员不足,但机构设置却“五脏俱全”,造成本就较低的施工单价。经多层管理机构按规定任务提取一定金额的管理费,使直接施工的分包单位为保其生存就施工质量的代价做“赌注”而中标单位在确保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对施工质量的监管工作有所放松,所以极易造成事故隐患,而施工单位又是以自己的微弱赢利而换来了企业不良信誉,可谓因小失大。 3.2对出现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1)加强业主的现场管理力度:工程初期拉西瓦建设部及时组织了强有力的现场施工技术力量并督促监理、设计单位及时到位,深入现场第一线,不致因施工技术人员不到位而贻误工程进度,并针对某些施工单位出现的指挥不协调等问题除给予适当协调并定期召开各种工程例会,实施进度控制,采取计划分解,将工程计划分解为日计划、周计划、节点计划、做到日保周、周保节点,以节点保总工期。 (2)节点工期奖励制度:针对施工单位投标报价偏低,不易发挥基层施工人员积极性的问题提出节点工期奖励办法,按工程节点进度要求,分别制定出各主要工程节点奖励共40余万元奖励资金,较大地鼓舞了施工单位士气,保证按时完成工程任务。 (3)加强设计优化工作:优化设计是减少工 程投资,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难度的关键,拉西瓦建设部对每一项目的设计方案,在招标前均进行认真研究,会通设计步门尽可能使其方案优化。 (4)加强对施工单位技术力量的管理:针对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及外用工队伍技术水平低劣的现象各级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定期质量评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针对某些突出问题及时召开技术专题会,请专家咨询和决策,加强现场管理。及时将不合格的施工技术人员及外用工队伍清场,并要求施工单位健全管理机构,增派技术骨干,组织有关人员去一些管理较好的单位参观、学习,使工程建设有了新的起色。 (5)加强合同管理:针对施工单位合同意识不强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提高施工单位的合同意识,同时在前期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按期给施工单位结算,并及时解决施工单位遇到的经济困难,协调各进场单位的工作关系,保证了工期的按期完成。 4对拉西瓦前期工程施工问题的思考 4.1施工单位应合理地进行施工投标报价 低报价施工首先给承包商带来极大的财政困难,严重困扰工程进展,并可能因贻误工期而自毁信誉。市场经济的初期,施工单位为进入市场,大多依靠计划经济剩余的较先进的施工机械和强大的人力资源和较高的专业人员素质为保证,闯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虽然步履艰难,但终究取得了一些成就,并摸索出了一整套适应市场规律的经验。因为这几年水电建设任务的“萧条”及自身长期“疲劳”战略的实施,现水电施工企业原来的优良设备已趋报废,而现在所承担的工程中标合同价格又难以购置新的施工设备,造成了施工单位中标后基本无资金垫付,无主要设备进场,无主力施工队伍的局面。 4.2关于工程分包 前期工程基本属于劳动力密集性工程,技术含量较低,前期施工人员基本为外用工,应当指出,中标单位进行适当的少量分包是必要的,也是承包中正常的经济活动。即可弥补建设中标单位的机械,人力不足,又可充分发挥分包单位的专业施工优势,但因目前中标单位过多地考虑了自身利益,致使分包单价偏低,增加了分包单位正常施工难度。 4.3关于合同的执行 在合同的实施中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当情况变化时,如果合同双方都遵守合同规定的原则,不以任何借口减免各自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对合同规定的进度、质量、费用的规定坚持不渝,该变更的变更、该索赔的索赔,该调整的调整,而且双方都能本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通力合作,合同实施就会更加顺利,双方都可能得益。 5新形势下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 5.1项目管理系统P3软件在工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21世纪的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项目管理系统P3软件将促进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等各个环节的整体结合,改变长期以来条块分割式的粗放管理,从而产生集约管理,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减少差错。其次信息技术使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加快,可以提高决策,防微杜渐,一旦发生事故苗头,可以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防止更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5.2树立质量意识 中标单位应树立优良工程意识,将确保工程质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水电工程是一个综合性较高的工程,拉西瓦水电站不仅坝高,而且工期紧,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游千百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工程效益的发挥。作为业主和水电施工单位都应明确质量是生存的保证,没有高质量就没有高速度、高效益,要从施工初期开始就坚定不移地贯彻创“一流电站”思想。 5.3业主、监理发挥积极协调作用 新形势下的建设形势对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工程中,特别在前期施工中,加大对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力度,首当其冲的就是加大业主对施工单位的组织结构、报价及外用工单价的监控力度,保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工程之中,业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予以保证。 (1)业主应积极帮助施工单位克服困难,使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工作关系融洽。 (2)协助施工单位挑选技术过硬、素质较高的分包队伍,即从工程开始,就参与施工单位的分包管理,检查人员素质、技术水平、队伍资质等,不让一些不合格的外用工队伍进场施工。 (3)业主协助监督施工单位完成对分包单位的单价分析,促使施工企业在保证其基本利益的基础上确定较合理的分包单价,对于一些中标单位无力承担的项目及小项目业主可将工程从施工单位承包范围中划分出来,分包商承包,而施工单位提取一定的管理费,并监督落实工程付款情况。 5.4加强安全文明施工 安全、文明施工放在首位,促进和确保工程质量,保证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例如拉西瓦水电站左岸低线公路隧道施工,增加照明、通风设施、畅通排水,使钻孔和装药效果明显提高。 加强环境保护条例的学习,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防止污染黄河,制定相应处罚措施。 5.5加强质量管理力度 新的用工管理模式,也将对质量管理体系提出新的高标准的要求,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保证。 (1)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项目部、施工队、班组专职和兼职质量人员的四级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上述保证体系实现对工程质量的管理,达到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 (2)加强工程质量监理制。监理工程师要以规范、规程为依据,对工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超前质量控制办法,每一单项工程均要提出具体监理职责,深入现场、严格把关、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实行质量与经济制度挂钩的奖惩制度。要求施工单位内部实行质量奖惩制度,业主、监理工程师也制定出单项工程及优秀质检员的奖惩办法,使质检员的工作权威、质控功能得到提高和贯彻,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 (4)狠抓质量培训,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水电施工队伍结构的变化对质量意识的培训,质量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必须从思想转变入手,狠抓质量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并及时总结经验,启发人的潜能和自我约束力,不断地激发施工人员的劳动积极性,自觉把好质量关,使工程质量不断跃上新台阶。 质量管理类论文:浅谈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要素 摘要:一个优质的建设工程,是实施严格且先进的质量管理的结果。一般来说它是通过施工前期的质量管理和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来实现的,现场质量管理是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切实抓好现场质量管理是创造优良工程的关键。在现场质量管理中,样板管理、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质量验评管理诸要素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重视和抓好这些环节,能促使工程质量收到较好的效果,下面就在现场质量管理中如何实施这三个环节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关键词:施工 质量管理 要素 一、样板管理 样板是一种标准楷模,建筑工程的样板在施工中能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样板要体现设计要求,达到指定的质量等级,把抽象的设计要求和繁复的质量标准、规范、规程等具体化、实物化,使全体施工人员,尤其是操作工人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对照。因而,推行样板管理是保证和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的有力措施,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在BOVIS大场40万吨/日给水工程施工中推行了样板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被英国建筑业学会等三家机构评为1999年度国际成就奖。? 样板管理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必须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1?体现设计意图。满足设计要求是做好样板的前提。 2?选用合格的材料。合格的建材是“样板”质量的根本保证,“样板”选用的材料,不仅要材性合格,而且还要注意规格、色泽及形体完整洁净等要求,尤其是装饰材料。? 3?选择合适的技术工人施工,这是样板成败的关键。在一般情况下选用技术水平中上的技术工人操作,这样容易把样板做好,在面上推广时也容易做到。若用一般技术工人操作,做出的“样板”水平低,无推广价值;但是用技术水平上等的技术工人,虽能做出高水平的样板,但在面上推广困难,无现实意义。 4?在施工前向操作者进行技术、质量交底。样板施工前向操作者进行详细的技术、质量交底,是做好样板的重要环节,其内容包括样板的名称、部位、使用的材料、技术、质量标准、操作要领等,务必使操作者做到情况明,要求清。 5?组织质量专检人员评定质量等级。“样板”施工完毕后,现场施工项目部必须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样板”质量进行评定,一般在操作者自检合格后分别由项目部、项经部、公司质量科等有关质量员,项目经理或工程师鉴定通过,有些外饰面、油漆、装饰工程或由设计方或甲方指定的项目,应请设计方及甲方参加鉴定,特殊项目,还要聘请有关专业人员参加,样板一经鉴定通过,就应指导面上施工。?? 二、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 1?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作用与目的? 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力的质量监控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2?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范围较广,从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熟悉和掌握监控的范围及重点,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在一般情况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为: ①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 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了解设计意图,因为一个不符合设计的产品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然而,我们按图施工是建立在学习与会审的基础上,要把学习与会审结合起来。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在些场合下,虽然设计是符合规范的,但由于施工较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需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 ②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不仅要检查进场实物,还要检查质保书,看它的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还要根据规定做复试。对易碎、易潮、易变形、易污染的物品,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等环节亦要进行监控。? ③抓分部、分项工程按规定规程施工是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而质量监控工作应把它作为主要环节来抓。 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前提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抓规范、规程、规定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按工序进行控制,出现问题应立即纠正,把事故苗子消灭在施工过程中。监控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交工前的产品保护,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监控目标。? ④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点? 单位工程的关键部位与薄弱环节是根据工程对象和队伍素质决定的,如框架结构中的梁、柱是关键部位,混合结构中的砌体和预制楼板安装是个关键部位,在装饰工程中,如大面积水磨石地坪,外墙大面积贴面砖,或内墙大面积贴墙纸等都可作为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有二种含义,一是新技术、新工艺,因是第一次施工,质量无把握,因此要重点控制;二是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如轴线位移、钢筋位移、梁柱不归中、混凝土施工缝位置不正且有灰碴、砌体粘结率差、预制板轧缝,以及渗、漏、沙、壳、堵等质量通病。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重点控制,只要方法对头、措施得力,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 质量监控对施工现场来说一般有事前监控、施工中监控和分项完成的监控。如对设计图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监控,应在有关分项施工前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事先控制。 对于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则应重点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做到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分项工程虽然已经完成,但离整体交工尚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产品若不注意保护,则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应实行监控,直到交工为此,如地面面层、油漆、表糊等等,这些属于分项完成后的监控。 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随着科学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完善,逐步走向系列化、科学化。然而当前我们应充分发挥传统的和现有技术、质量管理方法,把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达到监控目的。在实践中应抓好下列几项工作:? ①技术复核? 重点应放在定位、引测标高、轴线、各层标高、成品、半成品的选用等方面。? ②隐蔽工程验收? 是监控的主要手段,凡属隐蔽项目,必须进行全数监控,如地基验槽、桩基、钢筋、地下混凝土、地下砖墙、防水层、平顶吊筋、保温层、暗埋、管线、电缆、下水道等。隐蔽工程验收应按有关规程进行。? ③材料试验? 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除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外,尚须按规定抽样检验。砖可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其它一般材料检查出厂合格证。? ④抽检? 随机检查,它灵活,不受时间条件限制,容易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早,整改方便,提检频率也不受限制,是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⑤试水、通球检验? 此项检验直接关系到使用功能,必须认真按规程操作严格把关。? ⑥班组自检? 班组自检是保证质量的根本,只有每个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自检,认真把关,质量才算有了扎实基础,因此要牢牢抓住,不应忽视。? ⑦设置质量管理点? 质量管理点可用于多种环节,如推广新技术、质量难点、薄弱环节,要求达到高质量的分项等等,在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上设置质量管理点,采取事前控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看来是个薄弱环节,但由于事前采取了措施,设置了质量管理点,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设置质量管理点是质量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三、质量验评管理 1?检查要细、面要广是正确评定质量的基础? 在质量评定中检查要细致,覆盖面要广,这是作出正确评定的基础。“细”就是要逐项对照检查,不能抓一头丢一头,或是走马观花,不求深入;“面要广”就是不能见一当十,检查覆盖面要大。在班组操作时必须全数检查,质量部门检查时抽查面要大,不应低于评定 办法的规定,否则评定的结果会缺乏代表性。例如在检查室内抹灰时,只查大间不查小间,只看大间阴阳角,不看小间管道后面阴阳角是否顺直;只查墙面平整,不查空鼓等是不细的表现;在多单元工房检查时,在一个单元的少数楼层检查几间内抹灰后就对整个工程的内墙 抹灰评定质量等级,这样显然检查面不广,评定的质量等级就依据不足。 2?抓住分项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又是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所以分项质量不能认为他是个局部,不碍大局,应该看到他能牵动全局,所以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 质量管理类论文:浅谈装饰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摘要:装饰材料品种繁杂,质量及档次相差悬殊,装饰工程所用材料又受到业主的克观影响,因此,装饰施工材料控制比较麻烦。在材料进场前必须先报验,将业主同意的材料样品一式两份封样保存,一份留项目,一份留业主,在材料进场后,依样品及相关检测报告进行报验,报验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采购人员在采购时,也要严格执行材料的检查验收手续,保证采购材料一次合格。为了便于管理,公司将各种材料的检查方法及检验标准编辑成册,采购人员、质检人员、施工人 关键词:装饰工程 质量管理 1. 加强项目管理,落实管理目标责任制,强化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督作用 公司的项目管理不同于一般企业的项目承包,以包代管。而是实行项目目标管理,在工程任务下达之初,公司营业部即已将工程计划成本及利润详细算出,项目在公司计划成本的指导下完成质量目标、工期目标。这样经营风险全部由公司承担,各施工项目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从体制上保证了工程质量。 工程部作为项目的直接管理部门,在公司计划成本的控制下,负责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针对项目部每一岗位,工程部都有量化考核标准,每一工程完工后,对项目管理人员按岗位工作标准评定。从而对项目管理人员起到了检查督促的作用。 在项目施工前期,工程部对各工种进行必须的培训,培训即包括技能也包括文明施工细则的培训,从而保证施工技术人员对公司制度贯彻的连续性及准确性。品管部做为公司质量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查验收工作,对工程项目进行不定期检查,从体制上保证了施工质量的稳定性。总工办做为技术管理部门,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并组织进行技术革新,从而保证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及先进性。 2. 认真做好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装饰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大致可分如下几个方面: a.施工管理人员的准备 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材料员、统计核算员、安全管理员等几个岗位,工程部依据工程规模及难易程度确定管理人员的数量并进行职能分配,项目经理做为项目的负责人,在工程部的领导下,组织本项目人员认真熟悉图纸,与营业部沟通现场用工及材料用量。提出人员及机具计划,在公司要求工期内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b.施工操作人员准备 工程部依据项目部提出的劳动力计划,结合公司整体施工项目的进展情况,准备各工种人员,并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对入场工人进行入场前的教育及相应的技术安全培训,使工人在入场前对工程项目的技术难度、质量要求有所了解。总工办针对工程的特殊工艺对项目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如果工程单项需要分承包方,则由营业部负责分承包方的联系,由工程部进行工程考察确认,分承包方一旦确定,则由工程部组织项目部针对本工程对其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技术、质量、安全、进度、现场文明施工等方面。从而保证了在施工过程中,各班组均能全面执行公司的各项施工管理制度,并能够由项目部对其进度、质量进行控制。 c.施工技术的准备 项目部在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对图纸中的问题进行汇总,由总工办组织项目部及营业部结合本公司的施工特点,提出具体的修正方案,报甲方及设计单位共同探讨,以达成一致,使得问题能够在进场施工前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项目技术人员在工程部及总工办的指导下,结合工程项目特点,编制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施工顺序、主要项目施工方法、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降低成本措施、保证工期及文明施工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材料及机具需要量计划,施工平面布署及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分配等。公司在多年的施工过程中,总结出一套比较成熟的施工作业方法,并编制成作业指导书,供项目人员参考,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方便了对施工操作人员的培训。 d.施工材料的准备 为了提高计划材料的准确性,由项目部依据营业部下发的分项材料表对各分项材料用量进行核对,及时将修正材料量返回营业部预算员处,由预算员下发材料计划表,此计划表做为采购人员的采购依据提前联系供货单位,从而保证材料的供应。项目部同时向采购人员提供材料进场时间要求,从而使采购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按部就班的进行材料的准备。 e.施工机具的准备: 装饰工程所用施工机具大致可分为手使工具及电动工具,电动工具由公司采购部门供应,采购部门依据项目部提供的机具名称,对机具进行检修维护,从而保证机具在施工过程中的正常运转。 f.施工现场的准备: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对工地进行实地勘察,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确定材料堆放地点、施工用水及用电情况,对原有建筑的情况进行摸底,并将实际勘察结果填入《交接备忘录》中。原有结构影响装饰施工质量及效果之处,以及修正措施要及时知会顾客,争取顾客的同意。在特殊环境下要注意允许施工时间及道路运输情况。 3.加强施工项目的过程控制,创造精品工程 a.施工人员的控制: 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各自按照岗位标准进行工作,工程部随时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考查,并如实记录考查结果存入工程档案之中。各岗位依据其性质,量化为若干小的考评项目。考评结果将是工程部对管理人员进行评定的依据,评定结果与奖罚挂钩。 施工操作人员要相对稳定,相对稳定的施工队伍是一个企业的根本保证,每一个操作人员对公司的管理都清清楚楚,这样便于工程质量的稳定提高。现场施工员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人力,力争做到人员流水作业,降低窝工损耗,在移动通信天河营业厅工程施工过程中,短短40天的时间,完成300万元的产值,在1900平方米的工作面上,施工后期有150名木工,30名电工操作。在工作安排上,将铝塑板包柱等作业项目划分成许多分项,操作人员进行单项作业,并将班组分成基层、面层下料组、面层粘贴组。使得整个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下来,从而在时间上保证了顾客按时开业,嬴得了顾客的高度赞扬。施工作业人员由工程部统一调度,某工种在一个项目结束或间歇时,便及时转到别的项目操作,即保证了工人的收入稳定也保证了公司技术工人的相对稳定。 b.施工材料的控制: 装饰材料品种繁杂,质量及档次相差悬殊,装饰工程所用材料又受到业主的克观影响,因此,装饰施工材料控制比较麻烦。在材料进场前必须先报验,将业主同意的材料样品一式两份封样保存,一份留项目,一份留业主,在材料进场后,依样品及相关检测报告进行报验,报验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采购人员在采购时,也要严格执行材料的检查验收手续,保证采购材料一次合格。为了便于管理,公司将各种材料的检查方法及检验标准编辑成册,采购人员、质检人员、施工人 质量管理类论文:做好无菌物品质量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杨水兰, 潘继红, 杨冠波 【摘要】 目的:探讨无菌物品的管理办法,以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在医院的无菌物品管理过程中采用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相结合,通过强化人员无菌意识,人人参与管理,使医院无菌物品的管理工作得到重视,在管理环节上环环相扣,处处落实。结果: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做好无菌物品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医院对无菌物品的管理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我院没有出现由于使用无菌物品而引起的医院感染。结论:人人参与管理,注重无菌物品过程的管理和结果管理是保证无菌物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无菌物品;质量;医院感染 医院无菌物品质量管理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基础,无菌物品在保障诊疗,满足医疗科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影响无菌物品质量的有诸多因素,如果不加强无菌物品各环节的质量管理,临床使用不合格的产品极易引起医院感染,轻者会增加患者痛苦,重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加强无菌物品各环节质量管理是我院医疗护理质量的关键之一。现将我院对无菌物品的消毒、灭菌、保存、使用等环节的管理报道如下。 1 复用医疗物品的回收、洗涤、包装、灭菌环节管理 1.1 严格执行制度、规范,确保洗涤质量:假如物品不能适当地清洁,随后消毒和灭菌过程的成功很难得到保证。临床科室对于普通患者使用的器械,用后及时清除污染器械上的明显污物,放于加盖的回收盒内,湿式封闭暂存;凡特殊感染性疾病污染的器械物品放于预防扩散的装置内,并标明感染疾病类型,作标识及告知供应室回收人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随时到使用科室收集使用后的器械、物品,回收时采用封闭式回收车,按照规定的路线封闭运行,供应室把回收后的物品根据器械的不同材质、形状、精密程度及污染状况进行分类。有锈器械作除锈处理,普通器械采用机械清洗,我院主要采用超声清洗,精密复杂器械采用手工清洗,清洁剂主要为3M安必洁低泡酶。 1.2 加强物品的包装环节质量管理,供应室制定器械包的组装与摆放流程并上墙,严格执行器械检查标准、分类标准、包装规范、包装时选择合适包装材料,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粘化学指示胶带、标注物品名称、并写上灭菌日期、失效日期、包装者及核对者签名、灭菌器锅号、锅次等。 1.3 注重灭菌质量监控:灭菌是无菌物品生产的重要环节。根据物品的性能选择合适的灭菌方式是确保质量的关键,我院使用的治疗包、手术器械包,布类、敷料等采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并全程监控灭菌时压力、温度、灭菌时间等是否符合要求。并每天行B-D试验,结果合格再进行灭菌,每锅行化学监测,每周行生物监测,物品灭菌完毕,消毒员首先在灭菌器的电子触摸屏确认灭菌参数是否符合设定的参数,再次确认灭菌器内监测包的指示胶带及指示卡变色情况,并经质控员确认签名,并对灭菌后的物品逐一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包外指示胶带的变色情况,包装的完整性、干燥情况,如有破损、湿包、应视为灭菌失败。并检查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是否清楚,验收不合格的包不能进入无菌室,并查找造成不合格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经验收合格的包才可发放到临床使用,灭菌过程的各种监测记录齐全,归档备查。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如导管、内镜、精密仪器采用100%环氧乙烷灭菌,并每锅行生物监测,结果合格物品才下发临床使用,各种储槽、带侧孔的器皿在待灭菌时关闭、防止再次污染,入锅灭菌时才把所有气孔打开,灭菌完毕关闭气孔,并用备用的随物品同时灭菌好的指示胶带粘贴气孔,防止运送、存放过程的再次污染[2]。 2 发放、运送、贮存的管理 2.1 发放:我院是采用计算机联网对全院的无菌物品进行管理、各科根据使用需要确定物品使用基数,每天护士在电脑上申请所需的无菌物品,供应室人员在电脑上打印各科的领物单,节省了发物人员每天到各科收取领物单的时间。最主要是预防不同科室的领物单进入无菌物品存放间引起的污染,发放人员按领物单上的物品名称、数量、规格进行发放。发放时认真检查物品名称、数量、包装的完整性、有无灭菌标识、失效日期。并按照规定的路线由专人、封闭式运送车进行发放,发放按先进先出的原则、杜绝不合格的无菌物品及过期物品发放到临床。发放灭菌物品时我们注意和做到:①发放物品的运送车、物品篮每日用后进行清洁消毒。②从灭菌物品存放区发出的物品不能再返回存放区。③过期物品必须从存放区取出,重新进行清洗、包装和灭菌处理。 2.2 运送: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下收、下送车贴上专用标识;运送车用后用消毒液擦拭,并用高压水冲洗、擦干备用,供应室的全体员工必须接受相关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认识到不合格的无菌物品用于病人身上是引起院内感染的关键之一,接触无菌物品前必须洗手,保持个人清洁卫生、确保无菌物品运送过程不受污染。 2.3 贮存环节的管理:提供适宜的贮存环境,杜绝人为的再污染。供应室的高压蒸汽灭菌物品与一次性无菌物品分室存放。所有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在清洁区拆除外包装后才能放进存放间;灭菌物品放入洁净区柜内,物品柜采用不易吸潮表面光洁的材料制造,按离顶≥50cm;离地≥20cm和距墙≥5cm的标准放置,减少来自地面、屋顶和墙壁的污染,进入该室要穿隔离衣,每天用无菌抹布擦拭存放柜一次,用500PPM的含氯消毒净拖地两次、每天行紫外线空气消毒两次,严格执行保洁措施,确保存放环境的良好性;空调滤网每月清洗两次,清洁用具专室专用;专人负责无菌物品的管理,每天检查无菌物品的存放情况。杜绝了存放区有不合格包及过期包的出现。临床科室贮存:我院各科统一按标准制作无菌物品贮存柜,每天由治疗护士班检查无菌物品的存放质量,并且按照使用量补充无菌物品,每周由总务护士作全面的检查,对于平时少用的急救无菌器械包采用纸塑包装灭菌后保存,有效期半年,各种装载无菌物品的盒及物体表面每天清洁、消毒、每周大消毒,保持贮存环境的洁净度,治疗室内的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定位、分类存放,摆放整齐、按时整理补充,定期消毒、保持有序、每日行紫外线照射消毒两次,每次1h,减少空气及物体表面的含菌量。 每年由广州市疾控中心、每月由各科院内感染监控员、院感染科专职人员随机抽取各科室保存期的无菌物品送细菌室做细菌培养,查有无发现有菌生长;对高压灭菌锅进行监生物监测,结果见表1。表1 保存期无菌物品与高压灭菌锅监测结果(略) 3 使用过程的监控 增强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确保无菌物品在使用过程中不被污染是防止发生感染不可疏漏的环节。在使用我院供应室供应的治疗包时,首先查看物品名称,有效期、包布是否潮湿、指示胶带变色情况,打开包后再查看指示卡的变色情况、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物品前首先查看物品名称、生产批号、有效期、包装是否破损;科室使用的各种治疗盒(棉球、纱布)使用前要检查气孔是否关闭,打开后要注明开启时间24h内有效,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 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 加强验收、贮存、发放、使用各环节的管理,确保安全与合理使用,我院设有专门的医疗器械采购部门,设专人采购,所有物品均为省卫生厅统一招标的中标产品,禁止科室私自购进产品,所有产品三证齐全,所有资料实行网上管理,随时可查阅各证件的有效期,确保所购进的产品的质量。建立完善的出入库管理制度,凡厂家送货到位、由采购专职人员与供应室专职人员共同核对验收,并在物资管理系统上录入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价格、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期,可供各科人员随时查询所需要领取的物品。并定时进行盘点、防止积压,供应室设专用仓库贮存,每天按各科室的使用需求量发放,在使用前医护人员也随时监控,凡包装破损或过期一律不使用,对产品质量有疑亦停止使用,并报告采购部门、供应室及院感科、与厂家做退换货处理[3]。 5 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配合做好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 5.1 对供应室人员培训,对于供应室员工的专业知识培训是供应室的必修课程,每周进行小讲课1次,做到人人参加,每季进行院感知识考试1次,使大家的专业知识、院感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凡到供应室上班的人员包括进修生、实习生、护理员、清洁工都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大家对于工作任务、工作质量、质量标准、消毒隔离措施等了如指掌,便于工作进行及质量管理[4]。 5.2 对全院人员的培训:我院每年会派院感科、护理部、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领导和科室的骨干参加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班,把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在院内作汇报,并通过院内网络的平台传达控制院内感染的新理念、新知识。院感科及护理部经常组织员工学习,包括基本知识、专题讨论、《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授课的老师主要是外请院感专家、本院院感科的人员、供应室的技术骨干等,并对所有新上岗的员工进行院感知识的岗前培训,护理人员还要进行无菌技术专题培训、并进行考核,使大家对造成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特别是使用不合格的无菌物品造成的医源性感染有了很好的认识,人人参与配合做好管理 6 质量管理体会 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部门的忽视或个别人员的失职,将会造成医院感染所带来的危害。同样无菌物品的质量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我们的做法是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人人参与管理、从我做起、强化责任心、互相把关,注重无菌物品的全程质量管理,我院各科的保存期无菌物品,在广州市疾控中心、院感科的随机抽检中均未发现1例有菌生长,我院没有出现过1例病人由于使用无菌物品而出现的院内感染。 质量管理类论文: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的困境思考 【关键字】 质量管理 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描述了我国企业质量管理逐渐被边缘化的现状;提出企业质量管理没有有效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是造成现状的基本原因;评析了进行质量经济效益分析的几种方法。 一、质量管理:难堪与反思 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这已为研究质量问题的学者和国内外大多数企业所认同。质量管理从20世纪初的质量检验阶段,逐步发展到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其总体趋势是积极的。然而其现状却不尽如人意。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这段时间里,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新理念和实际的需求,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新方法层出不穷。在这次浪潮中,质量管理借鉴其他管理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也在探索中不断寻求对自我的突破,出现了诸如6sigma管理,零缺陷质量管理,客户满意的质量管理,战略质量管理,市场驱动的动态质量管理和基于约束理论的质量改进原理等一系列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同时,为了激励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我国还设立了“全国质量管理奖”。但遗憾的是,在所有的这些工作中,除了6sigma管理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外,似乎再也没有任何质量管理推动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烈声音。质量管理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快速发展后,进入了一个发展的低潮。而且,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似乎出现了这样一种矛盾,在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质量的同时,企业却越来越缺乏突破现有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热衷。即使一些企业费时费力通过了ISO9000认证,但是却很少有企业有兴趣按照要求来实施质量管理,只是将拥有ISO9000证书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推进企业质量提高的手段。产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提高企业利润的持续压力,使管理的注意力普遍集中在诸如供应链管理等能够快速、明显的提高企业效率,实现商业目标的业务上。与之相反的是,此时的很多质量项目很难和企业的经营效果有机联系起来,诸如更低的成本,不断完善的盈利能力,日益提高的市场份额等,这种情况使企业在决策时无法获取和观察到质量改进的直接经济效果,所以在原有质量管理水平上,企业出现彷徨和缺乏进一步改进的动力也就可以理解了。 质量管理面对的是这样一种困惑,对质量改进所做出的努力,甚至因此而增加的质量成本得不到高层管理者的理解,对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来说似乎没有多大的意义,大部分的质量活动只能在管理决策的主流之外彷徨和徘徊。面对供应链管理等管理方法的成功,回忆往昔的辉煌,质量管理不得不直面自身的难堪并陷入了反思。 传统的质量管理的缺陷就在于其仅仅局限于技术的单一层面,即没有强调质量与基本经济目标的联系。结果导致质量过程大都侧重于质量方法却缺乏动机和目的。质量改进工作仅仅侧重于对产品性能的协助,而忽略了这种持续优化的最终目标,对企业成本和最终利润的贡献。结果是众多的质量工程师挖空心思的为生产过程提供技术上的协助,但企业的管理者却不住的摇头,因为技术的语言很难被理解,因此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化大生产中,质量管理得不到决策层的支持,甚至回避是可可想而知的。 二. 质量管理发展之路:必须看到经济效益 质量问题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质量问题从本质上应理解为商品产生之初到消亡的全过程对社会和消费者所造成的损失,而计量损失的大小,这是个经济的问题。对应企业管理而言,无质量就无经济,无质的量就等于商品失去了使用价值,数量即使再多也不会产生经济效益,质量问题始终是和经济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在企业的管理领域,管理方法的创新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因此,解决企业的质量问题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经济效益这一质量的根本特性,用经济效益去驱动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相比较于其他的技术方法而言回答的更加直观,也更具影响力和号召力。 我国企业质量现状不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对质量经济效益的分析,不能用企业统一编码的语言例如利润与决策层对话,在双方沟通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质量管理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因此,质量工作要重现昔日的辉煌,就必须能够对企业商业目标的实现效果做出说明,将质量管理工作看成是经济性和技术性并举,经济分析工作和技术创新工作并行的业务,把创造质量的过程看成是创造使用价值和实现使用价值的过程。把质量改进项目的必要性与改进后产生的经济效果用财务语言与管理层进行准确,及时的沟通。 质量经济效益分析关注的是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和数量关系,加强企业质量管理的经济效益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通过研究质量经济效益确定出企业的最佳质量水平。通过对质量经济效益的分析,使提高产品质量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最完美结合,可以确定出质量形成各个环节最经济的或最适合的质量水平,并用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可以保证提高产品质量与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这种最佳结合既可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又可使企业和社会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2.将质量经济效益分析作为评价质量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质量管理是否有效,必须以企业经济效益是否提高作为最终评价标准。企业在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时,如果企业和全社会经济效益都提高了,那么质量活动就是有效的,反之,如果企业在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时不能给企业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那么这样的质量管理就是无效的。由于质量经济效益将专门研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相互关系,因而开展质量管理是否能带来经济效益,是否有效,便很容易理解。 3.通过研究质量经济效益促进产品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仅仅依赖于研究和推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片面注重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将技术和经济两大方面加以综合研究,可以更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产品质量。 4.通过研究质量经济效益来迅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研究质量经济效益正是要从理论上和数量上研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通过这种研究,可以使相关人员掌握质量与经济,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明确了提高和改善质量是迅速提高全社会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三 质量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 提高质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概括起来基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产品质量分别给生产者、消费者和社会带来的效益。产品质量给生产者带来的收益就是企业质量经济效益;产品质量给消费者和社会带来的收益就是社会质量经济效益。质量经济效益分析就是对质量和质量管理进行经济性分析和经济效益评价,以其在改善质量的同时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最好的经济效益.。 质量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大体上有如下几种: 1.质量成本分析 最早研究质量成本的著作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在1951年出版的《质量控制手册》一书。朱兰博士认为,质量与成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好的质量并不意味着较高的成本投入。他在书中提出的“矿中黄金”的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朱兰的质量成本概念仅仅局限于不良质量产生的损失上。1956年,另一位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在其著作《全面质量管理》中,首先应用质量成本概念来分析质量的经济性问题。对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进行了划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成本理论体系。对质量成本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将企业经营观念同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起来,这对深化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改变企业的经营观念都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对评定质量管理的有效性提供手段,而且为企业制定内部质量改进计划,降低质量成本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传统的质量成本理论也有一些不足,例如,企业质量标准反映用户需要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用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的指标之间是相互矛盾的。一段时间内反映多数用户需要的质量标准在另一段时间内可能只反映少数用户的需要。另外,没有考虑到质量成本各部分发生时间的差异,而且预防成本的界定是很困难的。因此,质量成本理论需要在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进行改造和拓展。 2.质量损失理论 质量损失函数是田口玄一博士在开发针对产品设计过程质量经济性的三段设计法时提出来的。其数学表达式为:L(y)=k(y-m)2 m为理想的目标值,y为实际值,当y偏离m越小时,质量损失越小。质量损失函数为质量的技术经济分析提供了方便和易于操作的工具。该函数在本质上表达了质量波动和质量损失之间的逻辑关系,对质量特别是质量经济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它仅仅表示了偏差会带来的损失,而没有把在质量上的投入考虑进去。另一方面,质量损失理论主要是站在用户和社会的角度来讨论问题,按照这种方式得出的结果有时是生产者所不能接受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理论的应用范围。 3.过程分析方法 过程分析方法是产品技术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着重从质量的变化和其所发生成本的角度进行经济分析,研究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质量与成本,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以取得产品质量与其费用支出之间的正确组合,以确保投入能够获得期望的产出。过程分析方法的内容包括从产品设计,制造到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对质量和质量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经济分析,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产品设计过程的质量经济分析,就是要做到设计出的产品即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又考虑到技术、生产、设备、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它包括新产品研发的质量经济分析,寿命周期的质量经济分析,质量改进的分析,质量工序能力的经济分析和可靠性的经济分析等内容 产品制造过程的经济分析,力求以最小的生产费用生产出符合设计质量要求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高于或低于设计要求的产品都是不经济的。具体包括不合格品率的经济分析,返修的经济分析,质量检验的经济分析(检验方法的选择),工序诊断调节的经济分析等内容。 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的质量经济分析,主要研究产品质量与市场占有和销售利润的综合分析,产品质量与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费用的关系,最佳保修期和最佳保修费用,交货期的经济分析,广告费用的经济分析等等。 4.价值工程方法 价值分析也称为价值工程,它是以产品的作业为对象进行功能分析,研究用最少的成本或费用来实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从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价值分析的基本公式为: V=F/C。 F表示产品的功能,C表示产品制造的总成本或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总费用,V表示产品的价值。当V>1时,表示功能较重要而成本支出偏低,即产品或作业给生产者能够带来额外的效益。价值分析法是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对成本进行事前控制,促使企业降低产品成本,寻求最佳质量经济效益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科学方法。其不足之处在于把功能数量化,质量货币化的工作进行起来非常困难,因为只有部分功能可以直接计算,大部分不能直接计量。 四 结束语 质量经济效益分析的原理就是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同时,降低质量成本。其指导思想是有效的利用资源,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满足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合格的产品决不仅限于产品按技术特征来设计,制造并达到要求,而应该在客户需要时,以合理的价格和最短的时间,能够提供给顾客真正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只有将质量管理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有机的结合,质量管理在企业中才能更有效发挥其潜能,才能走得更远。 质量管理类论文: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质量管理 内容提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持续下降,信贷风险不断上升。本文认为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信贷风险管理体制,但还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借鉴西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创新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提出改善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质量的政策建议。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金融业正在逐步建立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规则运行的现代商业银行。银行业是典型的风险行业,健全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商业银行安全、有效运作的前提保证。西方商业银行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这对于正在走向国际化、市场化的我国银行来说,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质量管理方法简述 目前,西方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质量管理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信用文化、风险等级评定制度、贷款定价、贷款损失预测、贷款组合管理及贷款监督,其中银行信用文化是各种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实施的基础。 1.信用文化。信用文化是鼓励某种贷款行为的贷款环境因素的总和。它包括银行的贷款哲学和政策价值取向、重要性的确定、管理沟通、贷款员的培训等。信用文化是影响银行绩效和银行经营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2.风险等级评定制度。风险等级评定制度是信用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风险等级评定可用于贷款定价、贷款损失准备、贷款监督等,它在整个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3.贷款定价。风险评级的扩展是将其与贷款定价相联系。国际上许多银行都开发了贷款定价模型,模型中综合包括了预期的贷款盈利率、资本充足度、资产回报率、产权回报率及风险调节率。每一种模型都是通过评估客户的盈利能力来确定贷款的最佳定价结构。此法称作客户利润分析法(customer profitability analysis)。具体是评估银行与客户业务往来中的所有成本和收益,结合银行既定的利润目标,给客户的贷款进行定价。 4.贷款损失的预测。预期的贷款损失是提供贷款的正常成本,可在贷款定价时予以考虑。银行资产组合是不同程度的风险资产的组合,每种资产都有不同的违约概率。西方商业银行普遍认为银行所面临的违约风险主要有预期内风险和预期外风险两种,因此银行的贷款损失由预期内损失和预期外损失两部分构成。预期内风险是根据历史资料统计计算的某一特定风险等级的资产在既定期限内的平均违约概率;预期外风险是在预期内风险之外的违约的概率。对于预期内损失,银行根据风险成本计算法,对不同信用等级规定不同的风险调节率,从而通过在贷款定价时收取风险费用予以补偿;对于预期外损失,由于其波动性和难以预料性,银行是通过自有资本金予以补偿的。银行信贷对象的风险等级过低、贷款对象过度集中于某一两个行业、区域和少数借款者等,都会导致预期外损失的发生。为了减少预期外损失,国外已有许多学者研究并提出了企业违约和企业破产失败预测的定量模型。我国可以借鉴其合理的成分用来分析。 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就是要把健全的风险评级制度和对预期内、预期外损失的估计相联系,在此基础上作出贷款损失准备预测,并确定合理的贷款定价。 5.贷款组合管理。贷款组合管理的目标是将贷款分散在不同的经营项目上,以防止同类企业过度借款,从而保证存款人的储蓄安全,最大程度地使市场风险多样化,并降低银行利润的不稳定性。自从马可维茨提出资产选择理论以来,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已在金融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西方商业银行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应用于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并日益重视贷款组合管理在降低和分散银行贷款风险中的作用。 6.贷款监督。贷款监督是指银行在发放贷款后,定期对借款人进行信用审查,及时跟踪借款企业的经营管理,定期检查其财务报表,并根据信用评分模型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级,随时掌握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状况,同时及时调整银行的风险损失准备。有时,信用审查还可使银行重新考虑贷款定价。 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用风险管理机构方面存在问题。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负责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是贷款部门的贷款员,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需要。 2.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而言,贷款的审批和发放主要凭借个人主观意愿,无论是贷前调查还是贷时审查,都缺少科学而完整的客观评价,且缺乏完善的贷后检查工作。贷款资金发放后,银行极少就企业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状况及企业的重大经营管理决策等进行必要的检查、监督和参与,这种只“放”不“问”的做法必然导致逾期、呆滞、呆帐贷款的增多。另外,贷款员的责、权、利与贷款质量不挂钩,缺乏明确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 3.信贷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企业信用分析时,采用定性方法者较多,缺乏系统科学的定量分析,信用风险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比例分析阶段,缺乏建立在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方法基础上的信用风险量化测量工具,如缺乏对企业违约风险分析模型、企业破产失败预警模型等科学定量模型的开发和使用。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也主要是由各个银行自己进行,评级的主观性强。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化起步较晚,很多银行缺乏关于企业详尽完整信息的数据库,缺乏像美国J·P·Morgan公司那样的成熟的信用风险管理专家系统。 4.信贷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缺乏大量的德才兼备的人员,信贷人员素质不高,风险意识薄弱,缺乏自觉维护银行整体利益的观念。信贷部门规章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完善,信贷人员的违章操作、越权、人情贷款、甚至以权谋私等行为皆有发生。 三、商业银行在现行制度下可以实施的相关对策 1.建立健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信贷管理机制。银行可根据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需要,设置一些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贷款管理责任制度,包括贷款风险责任制度、审贷分离制度、贷款“三查”制度等。 (1)改变现在工商、农业信贷分口管理的模式为“审、贷、查”相分离的内部制约机制,成立贷款调查、贷款审查、贷款审批、贷款稽核等信贷管理机构,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能和权限。贷款调查主要是对借款单位、担保单位的法人资格和法人代表的合法性、抵押物的变现能力进行调查,对借款单位的经营状况和贷款用途及使用效益进行调查。贷款审查主要是对调查情况特别是核定的风险度进行核实,对贷款的类别、金额、期限、利率、方式以及是否违背国家产业政策等方面情况进行审查。贷款审批要成立专门的委员会主要是负责根据贷款调查和核实的情况,决定贷与不贷或贷多贷少。贷款稽核主要是对发生的每笔贷款定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提请有关领导和部门研究解决。 (2)信贷管理部门之间要相互独立,互相制约。信贷管理的各个部门都要对信贷质量和自己的信贷行为负责,实行贷款逐级审批责任制,建立权限管理、体制约束、风险逐级控制的内部制约机制。各信贷管理部门要根据自己的职责权限,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某一项工作结束后,迅速转移下一个部门,并不得影响和干扰下一个部门的业务。贷款质量出现问题,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属于哪一个部门的责任,由哪一下部门承担,同时还要追究相关部门的失察责任。 (3)建立信贷管理部门第一责任人制度。信贷管理涉及各个部门,是以审批人为核心的层层负责、分级管理的贷款管理系统。各部门都要审批人负责,每个部门都要建立第一责任人。明确各部门第一责任人职责权限,本部门第一责任人对信贷管理中的问题负有直接的领导责任。 2.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商业银行也是一种企业,应当具有自身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使银行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理念和价值判断,以银行的使命目标、伦理道德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自觉自愿、心悦诚服地为使银行整体效益极大化、金融风险极小化而努力工作。 以强化风险意识为核心,全面增强信贷人员的素质和信贷人员风险意识。要解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质量不高的问题,必须加强全员风险意识教育,从提高信贷人员素质这一基础性工作抓起。 3.建立信贷风险预警体系及企业信用风险等级评价模型。贷款风险预警体系可以对企业因财务变动、经营状况变动、重要管理人员变动等所导致的问题贷款的可能出现发出及时的报警信号,使信贷人员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减少或避免损失。企业信用风险等级评价是就企业的管理状况、财务状况、信用状况、生产经营状况等诸多项目进行打分,然后加权平均得出总分值,并确定其风险级别,进而确定其贷款方式和贷款定价等。 4.实施贷款定价管理。随着市场利率体系的逐步完善和银行同业间规范竞争的发展,央行应放宽对贷款利率的限定,允许商业银行根据本行的预期收益、筹资成本、管理和收贷费用以及借款者的风险等级等构建自己的贷款定价模型,制定恰当的贷款定价策略。 5.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及财务制度的企业违约分析模型和破产预测模型,加强对贷款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的分析和监测,建立贷款企业资料数据库,加强企业违约、破产的预测、预报。 6.运用资产组合管理法,降低和分散信贷风险。贷款组合管理是西方商业银行广泛采纳的降低风险、增加收益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良好的贷款组合是广泛分散的组合,应综合考虑经济环境、行业前景、企业发展及银行利益等多方因素。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适当借鉴西方的一些做法,如“一揽子贷款证券化”、“贷款直接转让”、“浮动利率票据”、“双重贷币贷款”等。 总之,随着银行呆帐、坏帐的不断增加,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已成为一个日趋重要的问题。这里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首先,在实际操作中应综合使用各种方法,以取得改善资产质量的最佳效果;其次要注意,虽然上述各种方法在银行中是非常必要的,但仍不能完全确保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完善。
项目工程管理论文:城镇化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和创新 1城镇化带给建筑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其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2012年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明确地说,在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我国的城镇化步入了正式的提速和发展轨道。 1.1城镇化带给建筑业的机遇 我国城镇化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推进城镇化建设必将有效的拉动市场需求,随着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步降低,二三产业的比重越来越高,其相关的市场总额将十分可观,带给了建筑行业巨大的发展机遇。 1)城镇化意味着现有的城乡居住格局的改变。农村原有的独门独户的独立的居住格局将向系统的社区居住格局的转变,不同的社区,通过共享水电、管道、供暖、清洁等市政建设工程等纽带相互连接为一个整体。城镇化意味着相关设施的全面升级,由原来独户格局向系统格局的发展。 2)城镇化意味着居住需求的提升。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将提出新的住房需求,其市场总额将十分可观。 3)城镇化对商业、服务、产业等居住配套实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农村拼凑,而是类似于城市的系统发展,需要商业、服务、产业等配套设施协调发展。 1.2城镇化带给建筑业的挑战 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这其中困难重重、情势严峻。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耕地相对不足,劳动力素质偏低,在实现城镇发展方式的转变中,遇到很大程度上的制约。在我国,如何发展城镇化,是一个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的全新事业。国外的城市化建设很少有与我国类似的情况,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这是建筑行业面对的最大挑战。同时,还存在着整体基础建设低,规划布局相对薄弱,城镇资源环境承受压力大,开发建设管理手段落后的缺陷。针对每个建筑个体而言,规模小,内容多,这些都是以前很少遇到的。面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高潮,机遇与挑战并存,建筑业需要分析城镇化建筑市场的特征,把握机遇,克服存在的困难,着眼于事关建筑行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不断摸索、总结和创新,确保城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2城镇化建设对项目工程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项目工程管理就是建立一个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工程资源的管理机制体系,使人、机、料、法和环等五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协调统一的最佳状态。总体来说,我国的项目工程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随着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项目管理在提高建设质量、加快建设进度及提高投资效益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对工程管理者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说,城镇化建设对传统的项目工程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城镇化建设带给我国建筑行业的挑战来看: 1)长远规划要求更高。城镇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就有可能出现边拆边建,造成极大的浪费。 2)可利用的资源有限。农村地区建设存在着基础差、底子薄、信息化水平低、技术工人素质低等问题,这些都是项目管理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困难。 3)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由传统的分包向打包的转变。传统的项目管理是将工程进一步细化,由不同的专业公司分别负责,但是城镇化建设项目规模小,内容多,分包显然不适合城镇化项目管理,最好的是整体打包,一个承包商综合负责一个城镇建设的模式。 4)宜居环境要求更高。重视建筑的文化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这是对建筑行业最高的要求。建筑师不仅是盖房子,更是建设城市,塑造未来的城乡宜居环境。建筑行业应将新建筑的设计、历史环境的保护、一般建筑的改建、古旧建筑的合理使用、城市和地区的整治、基础设施的持续发展等,都纳入工程项目管理中,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 3创新工程项目管理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可是,在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上,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导致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同时,传统的生产方式困扰着建筑业的持续发展。这些都影响着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项目管理创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风险的合理分散,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1)通过项目管理创新来提高企业的综合集成服务能力,形成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的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一种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在我国,由于工程总承包市场并不成熟,可以通过重视BT,BOT,PPP等工程发包和融资建设模式的应用,实现发挥承包商在设计、采购、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优化和创新作用。 2)通过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实现建筑业企业现代化建造水平的提升。采用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建筑工业化是一种科学的大工业化生产方式,是通过建筑设计体系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机械化和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化来实现的,具有质量可控、成本可控、进度可控等优势。研究表明,与传统建筑业相比,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施工周期缩短约2/3,节约钢筋水泥20%~30%,节约木材80%,可降低水消耗60%,人工费50%,施工现场粉尘、噪声、污水等大大减少,建筑垃圾就可减少80%,总体造价降低10%以上,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3)注重工程风险管理,不断提高识别并抵御工程风险的能力。在工程管理中,掌握风险识别技术,重视发挥合同在项目管理创新中的作用,警示和规避风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在合同执行中,要重视加强工程项目内在的管理风险的抵御,及时防范和化解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风险。同时,还要重视工程项目的承发包风险的规避,量力而行的承接EPC工程项目,加强BT项目投资风险的识别与规避。 4)重视信息化建设,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着力提高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两个关键。建筑企业必须站在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高度上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和BIM技术,加强工法的开发与创新,重视形成企业自有的知识产权项目,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形成管理层面横向到边,项目管理纵向到底的管理模式。 5)注重现场文明施工,提升和创新项目文化建设。项目文化是提高项目管理的重要资源,是建筑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6)重视绿色建筑理念,着力提高建筑业企业的绿色建造能力。“绿色建筑”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与传统建筑不同,绿色建筑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建筑物使用效率,节约与循环利用能源、水和材料,通过合理的设计、施工、操作、维护和拆除体系建立完整的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尽量减少并最终消除建筑物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 4结语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必然经历的自然进程,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项目工程管理如何适应我国的城镇化建设高潮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合理把握城镇化带给建筑行业的机遇,同时,充分总结传统项目管理的经验,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挑战,针对城镇化建设对项目工程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积极探索创新,把城镇发展质量、品位、内涵、特色放在首位,真正建设宜居城市,走出一条健康有序、高度文明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作者:郑爱红 单位:晋中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工程管理论文:水电开发项目工程管理 1开发项目工程管理内涵 项目工程管理是指在一定制度条件以及相关逻辑规律的情况下,实现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有效计划、协调以及控制,最终实现建设项目的最优建设目标。开发项目工程具有一次性管理特征,在对项目工程进行管理控制时,管理期间出现任何误差或者工作失误,都很难对项目进行纠正,因此为了项目的质量安全,企业在对建设人员的选择以及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置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开发项目的工程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项目工程的建设与开发贯穿整个项目工程,各个项目之间都有着相应的内在联系,相互牵扯,相互影响。 2大型水电开发项目工程管理模式探究 2.1大型水电开发项目工程的特点 我国一般将装机容量大于或等于30万千瓦的水电站称为大型水电站,其在工程质量、工程规模以及工程现代化技术含量等方面,都与中小水电站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在水电站建设中,不会存在工程设计等完全相同的水电站,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大型水电站的建设施工工期较长,一般在5年之上,我国的三峡水电项目工程从开工到发电再到竣工一共历时17年,而中小水电站的建设工期一般都少于5年;大型水电站的管理模式一般都采用“三制”框架下的平行发包模式,项目管理模式呈现单一性。 2.2大型水电开发项目工程管理模式分析 2.2.1平行发包模式 平行发包模式主要是指项目业主通过招标等形式,对项目建设的主体企业、监理企业以及材料等基础设备供应商进行选择,并与之签订经济合同以此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最终实现工程项目的建设。我国现阶段水电项目所使用的平行发包模式,适用于对工程工期要求不高,竞争不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模式的缺点也逐渐日益凸显,如,招标采购工程项目大、人力资源的应用成本高、管理难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采用的是对设计以及项目施工分层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会对各个项目中进行多种设计与施工分工,因此造成管理的复杂性,造成施工人员意见的不甚统一,在工作方面逐渐形成多种矛盾交叉存在的局面,对项目施工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一定影响,从而使建设各方很难达成统一意见,影响项目的建设质量和效率。尽管它存在着很多难以解决的项目管理现实问题,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它仍会作为大型水电工程的主要项目管理模式。 2.2.2工程总承包模式(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主要是指项目业主对项目工程承包企业进行选择,并按照合同将工程项目的开发、勘察以及设计采购等项目交予其系统处理。随着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发展,其在我国大型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中的作用逐步显现,它能够适应现代化工程建设的发展与要求,通过良性的市场竞争对该项目的总承包商进行选择,将设计、采购等之间存在的矛盾降到最低,使各环节的发展与工作趋于合理化。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应用,在投标阶段要求业主给予承包企业充分了解资料以及项目的时间,使项目承包企业能够充分的了解项目工程的开发目的,以及设计标准等,再对其进行前期的规划设计和评估,这样有利于项目开发有序和项目建设质量可控。 2.2.3项目管理承包模式(PM) 项目管理服务模式主要是将项目管理作为管理核心,同时对管理理念及方法进行相应革新,结合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手段对项目工程的主体进行策划,并对项目的开发、工程实施以及建设质量等进行动态的量化控制,以使达到最大的投资效益。项目管理公司主要是指专门从事项目管理的公司,具有相关建设单位所需的技术、管理方法以及经验等,可以实现业主对建设项目的预期。 2.3大型水电开发项目工程管理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2.3.1平行发包模式案例分析 平行发包模式在现阶段我国的水电项目工程管理中还处在主导地位,但是经历改革创新,这一模式在我国水电项目工程管理中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以下对其做详细说明。我国1994年开工建设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中,其中3个主体工程的国际招标中,承担大坝以及引水系统和地下厂房土建工程建设的企业分别为黄河承包商(中意)联营体、中德意联营体以及小浪底(中法)联营体。在这三个联营体中,虽然中国水电工程局也属于其成员,但是它对于联营体而言只提供相应的廉价劳动力,并没有提供技术等先进科技。在我国二滩水电站开发建设期间,承担该水电站大坝以及地下厂房土建工程的企业,为意中联营体以及德中联营体。虽然为联营体,但是中国企业在项目开发中主要承担廉价劳动力的提供,该单位建设思路主要是先对国家负责,后对业主负责,其监理企业是由中国企业担任,其项目咨询由美国工程公司提供。国家相关部门在对三峡、龙滩等水电站进行项目施工开发时,为了将企业间的资源进行集中和整合,同时避免企业间的恶性竞争,该水电建设业主更多地选择由联营体负责项目主体工程的施工,因此,这一观念的改变是将项目负责主体由国家转化为业主。 2.3.2工程总承包模式与项目管理承包模式分析 目前,工程总承包模式与项目管理承包模式都是我国大力推广的管理模式,对于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应吸取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水电工程开发项目建设的管理情况,并进行相应分析,才能更好地对管理模式进行选择与创新。对于工程总承包模式,二滩水电开发公司所属的锦屏一级水电站曾应用其模式进行相应的开发工作。二滩水电开发公司,该企业对本公司企业总部的人员进行大范围的裁员,更多的人员在其线下水电站工作,组建建设管理局承担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委托专业企业工程建设管理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建设管理模式,这样可以不断地使企业的工程管理趋于专业化,实现项目的最优化管理。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对大型水电项目工程进行建设时,逐渐摒弃了之前企业自己投资,自己组建管理队伍的模式,开始应用项目管理公司来承担该项目的建设管理的任务。这种发展趋势使企业管理模式逐渐与国际管理模式接轨,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建设所需应用技术也越来越复杂,功能单一的水电企业很难在国内大型水电市场上立足,因此,应不断地增强企业设计施工、技术创新、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通过提升水电企业独有的核心技术和能力来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4大型水电开发项目工程管理模式应用建议 本文主要由成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公司,在吉牛水电站施工项目工程模式管理探究入手,对其提出相应的管理模式应用建议。由于该电站的各项工程量,支洞以及进水口可施工道路的建设都有较高的要求,且工程量相对较大,引水隧洞进水口其长度为2km,支洞建设共4组,其最大坝高为23m,水库的总库容要要达到197.5万m3,因此必须对管理模式进行一定的探究,使其项目管理模式更好的适用于该电站建设。放大合同标段,由现阶段的水电施工单位组成该项目的建设主体。在对该水电建设工程进行质量建设管理时,可以将该项目工程的土建施工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等都承包给一个联合体,那就是该电站的总开发建设企业革什扎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之后可将整个项目进行功能划分,将其承包给不同的联合体,该水电站的设计是由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而水电站的具体总体施工是由水电五局、水电六局以及水电十一局等进行施工,这样有利于对该项目进行管理。在该模式的应用下,使得该项目的工程决算相对于之前的投资费用减少了160万元,工期相应的缩短了5个月的时间,且在其评定工程中一直处于安全运行状态。现阶段,虽然我国水电工程项目承包企业规模以及数量在日益增多,但是国际型工程公司仍然较少,这样给我国水电项目的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旦我国国际型工程公司成型后,对于该水电站项目工程之后的建设可以直接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进行项目管理,同时工程公司还可以与银行进行合作,这样可以减少融资风险,避免工程建设中的隐性问题的发生。结合该水电站的建设以及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日后在对大型项目建设管理中可以将项目业主要开展项目管理服务发包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设计、施工以及监理等企业共同组成项目管理整体,对项目的开发建设管理工作进行管理,另一种是由项目业主作为管理主体,组成设计、开发、施工等项目管理团体,从而实现项目管理服务。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大型水电开发项目工程管理,经过我国水电行业的不断开发与改革,其在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局限性,我国大型水电项目开发管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现阶段,多数企业已在不断的进行新型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公司,不断实现水电项目建设的整体改革,促进水电行业的发展。 作者:戴慧雄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项目工程管理论文:工程管理与项目管理法应用 1项目管理法简述 1.1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工程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工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人们对建筑、桥梁、道路等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功能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同时,由于在经济发展的早期,人们过于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肆掠夺自然资源,忽视了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保问题,尽管近些年来,各国相继提出了各项有关节能环保的发展策略,仍旧无法弥补自然环境和资源受到的破坏。在不断严峻的环境状况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下,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面临着重重困难,这也使得工程管理人员在组织开展工程项目时,不得不将资源、环境等更多的因素考虑在内,这也无形之中,增加了工程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 1.2项目管理法的内涵。 项目管理法是指管理者结合工程运行的实际情况,兼顾工程企业发展现状和市场资源、信息变动情况,运用系统的方法和理论,对工程项目中所涉及的仪器设备、工程材料、人员等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最大的排除不利于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干扰因素,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完成工程计划的各项指标。由此可以看出,项目管理法在工程管理中具有实际的运用价值,对工程项目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 2项目管理法在工程管理中应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项目管理法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有效方法,但由于这种方法与传统的工程管理方法有很大的区别,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在刚接触这种方法时,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这种方法的裨益。由于部分工程企业的管理层对项目管理法的不重视,企业在运用项目管理法进行工程管理时,没有按照项目管理法中所规定的要求执行,许多对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没有得到建立和健全,导致部分项目得不到顺利开展,项目管理法的管理效果也得不到最佳的体现。还有一些企业在运用项目管理法进行工程管理时,由于管理人员没有领悟到项目管理法的精髓,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往往照搬方法中的条款,并没有将时展的趋势和工程建设的状况结合起来,导致项目管理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难以发挥出项目管理法应有的作用。因此,在运用项目管理法进行工程管理前,应加强企业管理层对项目管理法的认识,提高工程企业对项目管理法的重视。 3项目管理法在工程管理中的运用 3.1制度体系的建立。 近些年来,在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科技的支撑下,我国工程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所所涉及的人员、资金也愈来愈多。在一些工程企业当中,由于工程监管上的不力,出现了一些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上的便利,徇私舞弊、挪用公款、行贿受贿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在一些企业当中,一些工作人员为了谋取私利,在采购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仪器、工程材料时,通过不正当的渠道采购,使运用到工程项目当中的部分仪器设备、工程材料在质量、规格上存在大量的问题,这对工程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还会危及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由于工程管理人员工作方式、态度上的问题,以及员工薪酬待遇上的不合理,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够,工作效率低下,对良好工作氛围的建立、工程施工进度的保障、工程质量的提升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针对以上工程管理中所出现的现象分析可知,要保障工程项目按质按量按期进行,需要企业具有一套系统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因此,在运用项目管理法时,首先需要针对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制定出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最后统筹兼顾,建立一套适用于企业实际运营情况的工程管理制度体系,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加以补充和完善。同时,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规范员工的言行举止,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企业应当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状况,结合行业中较为流行的管理制度标准,兼顾员工身心发展需要,制定出一套符合企业实情的员工奖惩、福利制度,维护员工的切身权益,增强员工的活力。 3.2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的控制。 现代的工程项目具有过程复杂、周期漫长、不可预见因素较多等特点,因此,为了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不仅要在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开始之前作详尽周密的计划,同时也应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对项目运行的状况和变化的趋势做严谨科学的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地对工程计划和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为此,在工程项目中运用项目管理法时,需要针对工程资金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等三方面的内容做具体的部署。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传媒技术,对资金、人员、材料流动的情况作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并时刻关注施工区域气候状况的变化状况,以避免由于不良天气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提升工程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的效果,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制定出较为完备的核算办法和评价体系,定期对工程各阶段的工作成果进行审查,查缺补漏,排除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 3.3相应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 项目管理法包括设计、组织、运行和调整等多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也是始终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中的,为了保障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企业应当针对项目管理法中的各项内容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机构。为了防止所建立的各个组织结构之间存在工作能够交叉、工作范围不够全面、组织机构浮肿等现象,在建立这些组织机构时,首先要明确各个组织机构的职权。并在人员的选用上,要以较高的要求进行选拔,以提升团队的整体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管理法在工程管理当中具有诸多优势,对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提升工程质量不可多得的好方法之一。 作者:鲁晓旭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项目工程管理论文:项目管理下建筑工程管理论文 1项目管理法 1.1项目管理法的含义。 项目管理法的目的在于对高效完成项目目标的方法进行研究。项目管理法以经理负责制为基础,以项目的内在逻辑为依据,对项目进行有序的控制、协调、组织和计划,使内外部环境更加协调,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各生产要素。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实施项目管理法能够提高经济效益,更好的达到项目目标。 1.2项目管理法的重要特征。 项目管理法是以建筑工程项目为管理对象的。鉴于工程项目的一次性,因此要使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来进行管理。项目管理法具有科学性、程序性和全面性的特点。项目管理法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减少其费用预算和实施时间,使其达到相关标准。项目管理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一个协调、二个管理和三个控制。也就是组织协调,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质量控制、费用控制、进度控制。建筑工程项目包括以下几个生产要素:资金、技术、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这些要素具备环境适应性、集合性、相关性和目的性几个特征,是一种立体、多维的管理。这就要求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系统管理。 2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2.1将项目负责人明确下来。 项目管理法是以经理负责制为基础为基础的,项目责任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项目负责人就是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必须善于经营,具备管理知识和管理技术,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项目经理应该是一支核心领导队伍,该领导队伍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高超的领导才能和较高的思想觉悟。项目经理要随时学习和了解项目管理法中的新方法和新知识,与时俱进,适应环境的变化。 2.2管理项目运行机构的建设。 项目管理工作要建立起完善的项目运行机构和系统。组织系统的设计与建立也就是设计、筹划和组建一个组织机构,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任务的实现。此外还要制定规章制度,成立信息管理系统和责任分工系统,进行明确的分工,提高信息的流通程度和内部人员活动的规范性。组织系统建立起来后,建筑企业内的各部门和岗位都要严格按照组织要求来进行工作。在组织运行的过程中,要经常对照组织目标,检验组织系统的相关环节,从而对组织中与组织的发展和运行不符的方面。项目管理法具有调整、行为、运行、联系和组织设计这几个组织职能。项目经理部的主体和关键就是管理机构,项目经理部的决策层包括主管质量安全副经理、主管生产副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项目经理。管理层的部门共有8个,分别为工程技术部、经营核算部、施工管理部、机电物资部、质量管理部、安全监察部、财务部和综合办公室。 2.3将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度出来。 规章制度可以指导建筑工程的施工,对个人和组织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规章制度包括奖惩、核算、监督、责任和计划几个方面,必须具备科学的依据。要制定员工能够接受和认可的规章制度,并对具体的检查和执行进行落实。 2.3.1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五无一创建”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主要目标,所谓的“一创建”就是将安全、文明的施工场所创建出来;“五无”就是无恶性安全事故、无洪灾和火灾、无重大交通事故、无大型的机械设备责任事故、无超过重伤的工伤事故。在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预防为主、从严管理、以人为本、教育为先、赏罚分明。要将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度创建出来,充分利用安全系统工程理念。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要能够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将项目部的所有领导和人员都囊括进来,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的安全、网络安全,进行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 2.3.2将文明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建立起来。 要提高企业的建筑水平和竞争力,就要将文明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建立起来,从而促进企业管理向现代化发展。要以高安全度、高质量为基础来建立建立文明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有效的减少原材料的消耗、节约成本、减少浪费,从而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通过文明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还要为员工提供更为舒适和文明的工作环境,改善企业的面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2.4控制建筑工程的过程 2.4.1投资控制。 建筑企业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要进行有效的投资控制。在施工阶段,要运用资金分配、资金筹措、资金需求投入量协调等等,提高投资的合理性。有关部门要详细了解工程的总价构成和每一项单价,对自己流动进行合理的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资金的价值形态和价值量两方面的变化。价值量的变化指的是由成品资金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变。正是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工程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强化,利润得到了分离。 2.4.2质量控制。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工作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工程产品的质量能负荷合同标准和设计要求。在每个施工工序的各因素和各环节中都会反映工作的质量,因此必须对每个施工工序进行质量控制。 2.4.3进度控制。 要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将严密的进度计划制定出来,对建筑工程的进度进行控制、调整和分析。进度控制的目的在于确保项目的动用时间。要严格遵照计划进度来进行施工,将个人、组织的实际行动方案制定出来。在施工过程中要检查和比较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之间的差异,并对其进行纠正。建筑工程管理的项目管理中要协调好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关系,确保二者处于效比最大值。 3结语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项目管理法,能够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效率,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投资和施工安全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确保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建筑工程的任务。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者要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实现科学化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作者:杜玮卉 单位: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工程管理论文:水利水电项目管理中工程管理论文 1当前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当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继而影响了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以下将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概述。 1.1工作人员素质较差 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并未依据相关的施工规定或条例展开工程管理工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还有部分管理人员,其在利益的引诱之下,在施工中偷工减料,这种行为不仅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还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此外,一些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工作态度散漫,工作期间不认真、严谨,这些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1.2工程质量管理目标不明确 许多工程项目常常会提出各种口号,例如“一流工程”、“优质工程”等等,然而,这些目标口号的概念较为模糊,想从口号中归纳出工程质量的要求是比较困难的。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一般水利水电工程都比较大,而在其项目建设动态的品质管理中,管理人员的数量及其精力等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继而无法保证实时监督工程施工,且其管理深度也有所局限。除此之外,假使水利水电工程的筹划与建设单元、施工与品质监督部门,皆属于一个部门或地方,那么极易出现行业庇护现象,进而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 1.3缺少必要的比较、论证过程 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比较和论证过程同样是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与环节,必要的比较和论证过程,其是衡量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科学合理与否的标准之一。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各个方面,例如工期、投资、运行、管理、效益、对工程所在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影响等等,都需要经过科学合理的分析,以此来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种可能发生的负面影响,在若干份可行性方案当中予以筛选,经由专业的计算与分析,最终选出最理想的建设方案。然而,当前一些水利水电工程缺少必要的比较和论证过程,仅仅只是进行简单的说明、比较,并采取简单定案的形式选择方案,即“不是A就是B,不是B就是A”,这种行为将致使工程项目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继而引发“高投入、低产值、低收益”的情况。 2改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对策 2.1强化培训教育,提升管理者素质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想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质量与效率,那么就必须注重质量意识,强化管理人员的素质,继而形成较好的管理队伍素质,这是建设好一个工程管理的基本保障。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好与坏、优与劣,均受管理人员素质的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其主要的管理人员是项目经理,其必须具备多项才能。即不但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有丰富的施工经验与较广的社会阅历。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对其管理人员有较高的要求,但是,针对实际工程中,管理人员素质较差的现状,对其予以培训教育是极为有必要的。而在培训教育活动中,道德教育是其中一项极为重要且不可忽视的内容,其在提高管理者的自身修养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与价值。作为工程项目的管理者,项目经理应做到爱岗敬业、认真负责、踏实勤奋等,只有这样,方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质量,方能将工程管理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 2.2明确管理目标,强化管理力度 在工程管理过程中,不论水利水电工程规模的大与小,都应当对其管理责任及其目标予以明确,不可仅仅只关注一些规模比较大、投入较多的工程项目,继而忽视了一些规模较小的工程项目。在对一些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进行质量管理时,还应当加强对各个角度、各个方面的管理,切不可因工程较大而忽略了一些细节部分的质量管理,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若细节没有抓好,那么同样可能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除此之外,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应当战胜地方保护性思想,强化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之间的互相支持、互相协助、互相监督。严格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工程规定,对水利水电工程予以监督与管理;另外,建设部门也必须依据相关的国家规定,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施工建设,以便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可靠,降低因人为原因而导致的经济损失。2.3强化比较与论证过程,保证工程的合理性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而言,开展必要的比较和论证是极为有必要,只有这样,方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在比较、论证的过程中,对水利水电工程予以全面、系统、有效的分析,在思考水利水电工程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时,还必须对其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加以思考,必须站在更为长远的角度,对整个工程的建设予以综合性的考虑,尽可能的避免各种负面影响或危害。在无法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方案下定夺时,可向一些专业人员或者是权威人士请教、咨询,在他们专业的指导与帮助之下,选取最好、最理想的工程建设方案,最终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与效益。 3结束语 综上,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具有综合性、复杂性以及多样性等特点,所以,其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极为系统且复杂的工作项目。要想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控制,那么就应该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环节下手,做好工程质量管理,例如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强化比较与论证过程、明确工程管理的目标等等。此外,还必须进一步强化各项质量管理措施的贯彻,以便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作者:舒前鑫 单位:江西牧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工程管理论文:项目管理中建筑工程管理论文 1项目管理法的内容简概 针对建筑工程的管理,项目管理法有着相对应的详细的规范条例。大概可分为八个方面: (1)项目管理规划:这一部分对于项目的整体规划做了详细的规定。 (2)项目经理责任制以及项目经理部:是针对企业管理层、项目管理层、劳务作业层的关系,各方的权利和利益所做的规范说明。 (3)项目进度控制:从高层指挥到实际施工,从计划图到计划方案等等做了科学的控制进度的细则。 (4)项目质量控制: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这三个时期全面的对质量的控制把关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述。 (5)项目安全控制:建筑工程中的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项目管理僭越僭越法做出了关于安全教育、项目安全计划、安全计划的实施、检查与事故处理的相关规定,将责任划分到个人,对施工的安全是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6)项目成本控制:在这一部分,同样的从施工前的预算一直到最后的分析考核都有着合理的规范。 (7)项目合同管理:规定了投标文件和相关的合同文件的订立原则、程序以及组成要求。 (8)项目现场管理:分别从规范场容、环境保护、防火保安、卫生防疫等其它一些方面做了要求和说明。除此之外,项目管理法还在项目信息管理、项目生产要素管理、项目组织协调等诸多方面亚做了明确的条例规范。对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有着科学性的纲领指导作用。 2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根据项目经理责任制,明确建筑工程的负责人 根据项目管理法,要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的高效完成,首先要将项目任务落到实处,确立项目责任人。对于项目责任人来说,要明确项目任务和管理方式,具备符合施工项目管理要求的能力,具有相应的施工项目管理验练和业绩,并且要有一定的经济、管理以及法律法规的知识,人品正直。各负责人员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合情合理的使用自己的权利,不得僭越,并且,在对权力的约束上,施工企业和单位要有明文的规定和奖惩制度。使工作人员加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 2.2建立项目管理运行机构 由项目管理法的基本含义,不难看出建立项目管理运行机构对于整体工作的展开是有着重要意的。首先,建立起一个明确的项目管理运行机构可以很好地协调各施工部门的工作,密切各组织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各项工作在统筹管理,合理协商之中被更为恰当的做出实施计划。并且通过筹划而建立起的这样一个管理组织,由于对于施工中的各项工作都是很熟悉的,从而可以更进一步的集中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从上到下形成分工明确、赏罚得当的管理氛围。使施工人员的行为得到很好的规范,并且也能够更为合理的控制工程的进度,为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项目既定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对于施工部署和施工计划,项目管理法在多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制定一个详实的施工计划,是项目管理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招标工作开始,企业管理层就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对招标的结果进行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分析。结合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做好详细的进度计划、资源配置计划、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包括平面图、技术组织计划等)、项目风险及信息管理计划等。在做施工计划时,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劳动效率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且不能忽视了对施工现场、气候条件、环境条件的勘测和考虑。由于这一过程是以整体为出发点的,所以周密的计划可以使工程能有一个更加合理的目标,并在科学文明、有条不紊的施工节奏中开展工作,这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进度的控制、成本的控制以及人力物力等资源上的优化配置都有着良好的制约和引导作用。 2.4制定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 据相关报道和数据显示,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仅次于矿下工作。而安全问题是工程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因此,必须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和措施,来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根据项目管理法中的相关条例,项目安全控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部应根据施工特点制定安全施工组织计划或安全技术措施。对于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要进行及时的排查和监管,对于作业环境里不安全因素的管理缺陷,要进行相应的安全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起施工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工人上岗前要进行相应的培训,未经施工安全教育和上岗前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工作。为了跟好的确保施工安全,还可采用承包人全面负责,分包人向承包人负责,并服从承包人对现场的管理的方式,使安全责任划分到人。并且在施工中,要保护环境,注意防火防爆防污染。要把对安全的考虑自始至终的落实到整个施工过程中。 3结语 项目管理法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如何高效的完成项目目标。它在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基础上,理论条款结合实际的应用操作,做了合理的有效的计划。如何让项目管理法能够很好地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这是重要的关键问题。这不仅需要国家用强制性的或者是加大宣传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从事建筑工程管理的高层领导者们,要加强自身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认识,对项目管理的各种相关技术进行深入了解,积极的去探索项目经营管理之道。使项目管理法可以很好地发挥其作用,使我国的建筑行业整体走向一个好的发展方向。 作者:余前明 单位: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工程管理论文:石油工程管理中项目伙伴关系的应用 1伙伴关系模式的提出 长期性、分期性以及规模性是石油建设项目的三大特性,即便是项目的单项工程,在完工后还会存在扩容以及后续项目。而基于EPC的合作伙伴关系管理模式所具有的长期合作性能有有效解决建设中遇到的管理问题,并有效增强了项目参与各方之间的相互信任。 2系模式构建 以EPC模式为基础的项目伙伴模式主要涉及了业主、总承包商、涉及单位、分承包商以及供货部门、设备商和监理部门等几大项目行为主体。各方代表共同组成了该模式下的工作小组,用以代表各方的利益参与到项目中。该工作小组实质上是一个具有特定职能的临时共同组织。工作小组的成立目的在于协调各方利益,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为共同目标的实现以及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该种模式下的工作小组的成立旨在对项目中基于EPC模式出现的一些合同之外的突发事件进行处理,通过有效及时的协调以及沟通,提高传递信息的速率,并确保信息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从而加快项目的建设,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工作小组工作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对所有研讨会的策划、准备以及主持工作予以负责,就项目伙伴关系想成相关协议书,并指导确立石油工程各参与方达成合意,明确目标以及项目任务,并确立合作原则,划分合作范围。2)对项目采购策略进行适当合理的制定。主要工作内容为:合同格式的确定、合作奖励的制定以及利润分配计划。并着重分析预测潜在项目风险,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对处理情况进行分析,有效分散风险。3)监督小组的成员组要为各方关键人员,其组建的目的在于对项目进度予以监督,并对潜在冲突予以减少。并建立起针对项目合作中产生的争议、绩效等建立有效的处理、评价系统。并且在监督小组中,应当通过规范性准则对成员的行为予以规范,对权责予以明确。4)提前制定协议的终止条件,一旦条件满足,则应当订立新协议或对原协议进行修改。明确共享资源的界限以及共享程度,并注意不会在合作过程中泄露非共享资源以及信息。 3伙伴关系模式的配套改革措施 3.1由于伙伴关系模式是一种比较新的项目管理模式,要把它很好的运用到石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这种模式的真正涵义、优缺点、运行机制等,并结合中国石油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来正确的运用,首先,一定要加强对伙伴关系模式的了解和运用。 3.2前面我们提到过EPC是我国目前用于石油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项目管理模式之一,而我们比较缺乏大型的、有经验的EPC总承包商,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国外经验,大力培养满足EPC管理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这有助于我们实践伙伴关系模式。 3.3由于伙伴关系模式的构建很大程度上依赖快速的信息流通速度,这也是此模式优于其它管理模式的重要特点,所以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加强项目各方的信息沟通至关重要,尽快在工程设计、采购服务、工程管理过程中实现计算机设计、管理一体化,使进度、质量、资金控制达到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3.4构建一种新的伙伴关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忽视监督这一块。除了聘请监理公司来进行监督之外,应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中国石油工程行业监督的发展方向,积极地促进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集团公司成立中国石油监督协会,统一中国石油监督的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标准化管理。 4结论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的改变,在目前的石油建设项目中,新型模式不断地涌现,从不同角度对项目管理工作效率以及最终的效果产生促进作用,但是石油建设项目不同于其他建设项目,其具有特殊性。所以简单的模式复制以及模式组合是无法适应石油建设项目管理要求的。着重对我国目前的项目管理工作中有关管理模式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新型项目伙伴关系模式。通过研究,该模式在实际的应用中有效克服了传统的统一承包即EPC模式中所具有的不足,能够建立起良好的项目合作关系,最终达到多、快、好、省地建设好工程项目之目的,实现工程项目各方的共赢。由于石油工程技术复杂、不可控因素多、关联范畴广、投资额度大、建造周期长、风险大、质量要求高的特殊性。传统的管理模式在石油的项目管理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但同时也存在无法忽视的不足和缺陷,通过这种建立在EPC管理模式基础上的新型项目伙伴管理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值得强调的是,该模式并非仅仅是EPC捅伙伴关系之间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 作者:刘晓光 单位:辽河油田进出口公司 项目工程管理论文:项目管理软件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一、项目管理软件在工程进度管理上的应用 1、进度计划的编制 (1)计划审查 为了确保计划的可执行性,我们必须对编制的各项计划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作业的分解及其编码是不是合理的、是不是对各分部门的需要都能够满足,工序的划分对于进度统计与分析来说是否是方便的。 ②编制的计划是否能够确保工程再合同规定时间内完成,各分项工程完成时间是否合理,各资源是否在计划时间内全部到位。 ③存不存在逻辑关系错误、不合理等问题。 (2)加载资源对顺利实现各作业所需要的物质条件进行定义。 (3)落实责任人在进度问题上落实责任人,能够在进度上出现问题时,追究相关人的责任,也能够起到监督激励的作用。 (4)建立目标计划目标计划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在进度出现问题时及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采取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纠偏。 2、分析调整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关键线路,要对新的的关键线路出现的原因进行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对计划进行调整。调整要以生产、技术、材料、预算等部门确定的最低费用为依据,并保证在单项生产任务中实现,不影响其他相关生产任务。对无法实现单项生产任务调整的项目,可以把调整范围扩大到一项或多项工作中,并对这些项目进行统一调整,最终当前实现关键线路与原计划关键线路的一致。 3、应用实例 某地铁二号线A站是地区内第一个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的地铁车站,工程总投资1102亿元,建筑面积为12,000m2,工期为24个月。工程位于城市的繁华地段,施工难度大,工期紧。在项目实施中,工期要求与资源供给存在矛盾,在这种情况下,项目采用P3软件对进度进行安排,合理解决了矛盾。根据工期安排,A站的南北站厅应在2001年2月以前完工,而工地当时的模板和脚手架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此项资源的投入至少需要150万元,如果采用通常的销峰值法,用延长工期的办法增加施工循环,多次倒用周转性材料以减少此项资源投资,那么将使工程的工期延长2个月。根据P3系统的重新规划,如果南北站厅主体施工滞后2个月,将导致附属工程工期推迟,并赶上雨季,预计总工期将延长3~4个月。根据P3测算对于A站来说,每天的固定资源消耗为2万元,3~4个月的工期,潜在的固定资源消耗总值将达到180~240万元。有了这样的资源消耗预算对比,对于150万元的投入就显得很必要,短期的150万元的投入对于此项目来说资金是比较紧张的,但这笔投入将使工程提前3、4个月完工,并且可以节约至少30万元的资金消耗。以此为依据,项目部的领导决定组织资金进行投入,最终的实施效果与当初的预测相一致。 二、项目管理软件在工程成本管理上的应用 为有效的降低成本,在工程中引入管理信息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项目成本管理中都采用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系统》软件。该软件通过把工程项目中的的进度计划、合同、材料、机具、人工、分包、费用控制、财务监控等整合起来,进行数据分析,制定出合理执行措施,有效的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分配,降低了工程成本。 1、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流程 通过成本管理软件实现了对施工过程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现场管理费和其它费用的管理,管理内容包括各项费用的预算、分析、纠偏、审核、结算。这些内容最终 通过信息系统整合起来,提供给上级领导层。 2、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系统结构 项目部第一步要以预算书和施工进度计划为依据制定产值计划,第二步就要以产值计划为依据制定成本计划。在项目实施中,以费用类别的不同为依据进行控制。在项目的中间阶段,以所处阶段实际产生的成本为依据实行核算。在核算结束后,要对项目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检查成本控制是否具有成效,并与项目实际产值进行对比。 三、强项目管理软件应用培训 为使项目管理软件更好的应用于项目中,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水平。在员工对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有所认识后,结合这些理论知识,需要对员工进行项目管理软件及其应用的培训。培训对象是企业的项目核心小组、职能小组、IT组成员。这个培训重在传播“项目管理的思想在各个模块中的实现思路如何?”、“项目管理是如何进行项目管理的?”、“项目管理各个模块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等内容。在详细解决方案确认之后进行,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面向企业各个应用节点的操作人员,即项目管理的使用者。由于项目管理的操作涉及方方面面,所以分部门、分岗位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如“成本会计”这个岗位的学习重点就是掌握项目管理成本管理方面的操作。这个培训要结合上机操作,详细地介绍相关窗口、功能按钮、字段含义、报表内容等等。相对来说,项目管理软件应用培训是软件思想层次的、是“形而上”的;项目管理操作培训是软件操作层次的、是“形而下”的。 四、结束语 地铁建设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前期勘测、初步设计、工期策划、拆迁、招标、施工图设计、土建施工、设备采购、供货、安装、调试、工程验收等一系列过程,各个过程之间又大量业务存在重叠、交叉、并行的情况,没有项目软件辅助,工程管理就会陷入混乱。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应用项目管理软件强大的分析、预测与决策功能,做好项目的管理工作。 作者:穆杰 单位:黑龙江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东北分院 项目工程管理论文: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项目管理 一、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1.明确建筑工程的项目负责人职责 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执行人员是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制是现今多数企业采用的方式,即项目经理对项目有直接负责的责任。项目经理需要掌握一些建筑方面的法律知识,了解建筑项目施工时涉及的各种技术,同时他们还要会管理项目。通常项目经理就相当于一个项目领导人,他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一个整体。高的领导能力是建筑管理团队的必需品,当然还要有一定的施工经验,这样才能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解决。项目经理对于这个项目团队来说非常重要,是建筑施工项目的核心。项目经理必须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并且不断地汲取管理经验。这样才能使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这个领域立于不败的地位。 2.建设管理项目运行的机构 建筑项目管理主要包括设计与组织系统、组织运行和组织调整等部分。我们根据项目管理方法可以知道,根据对项目的策划与设计来建立一个机构,该机构主要是管理建筑项目的施工。当然要有一定的制度,这样才能将工作安排妥当,使得施工人员之间能够通过信息交流达到最终的目标。组织行为是指岗位与部门按照要求进行的一种行为,并且它是在建立组织后运行的。当组织运行后,我们将它与组织目标对比,检查组织过程中涉及的环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方面,我们可以大力改善。项目管理法包括设计、联系、运行、行为四大职能。项目部主要任务是管理结构,它对建筑施工的管理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对公司的收益也有影响。从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可以看出,大多数项目施工组织都是运用的一级核算两级管理这种模式,项目部要对所管辖的工程的质量与进行的程度直接负责。 3.规章制度的制定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有建筑施工管理制度,它能很好控制施工过程中一些不好的状况。另外,它能达到施工要求,使得施工既安全又文明。好的施工管理制度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并且这些制度务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制定规定时,我们必须考虑它的可行性,同时也要看该制度是否人性化。这样才能将制度得到实施,工作人员才愿意服从。当然要想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我们就应该奖罚分明。对于该奖励的绝不吝啬,对于该罚的也要坦然接受。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设立,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我们建立的管理体系一定要完善;第二,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以文明为宗旨。这样我们才能达到管理的最终目标,使得管理的效率达到最好。另外,施工质量是否达标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非常重要。 4.过程控制 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都是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控制中的主要内容。 (1)投资控制 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企业利用自身的独有的特点,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从而获取最大利益。其次,对于资金的投入量的多少、资金如何筹备、如何分配等都要有计划的进行。同时与项目部相关的部门也要对我们项目的总价有掌握,以便控制资金在项目中的流动。要强调的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有它独有的形态,不再是原来简单的周转过程。因此我们只有对它时刻了解,才能保证工程的完成,从而获取最大利益。 (2)质量控制 这是控制工程施工质量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保证工程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施工质量要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得到保证,这样才能达到施工要求。由此可见,工程质量是由施工工序的质量所决定的。 (3)进度控制 合理周密的进度计划指导着进度控制的进行,而进度控制则跟踪检查建筑工程的进度,进行分析、调整及控制,进度控制是以实现项目动用时间为最终目的的。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计划性,应制定相应地进度计划,并依照计划来进行施工。计划就是组织、个人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制定相关行动方案的过程。而控制是指在建筑工程进展的过程中,对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偏离,并及时纠正。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应全方面、多角度地对比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从而发现二者的效比最大值,并确保两者始终处于最优状态。 二、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管理法是一门在积累与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学科,其具有实践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作为管理学的一种特殊的方法,它是在建筑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的成果与结晶,对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可见,项目管理作为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需要建筑工程管理者在积累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学习管理技能,最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 作者:史永红 刘刚 单位: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工程管理论文:管窥通信项目工程管理风险控制策略 1通信项目工程管理风险来源 (1)政策问题带来的管理风险。 我国对于通信项目工程有着严密系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在工程开展过程中要严格受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影响,而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给工程带来风险。 (2)施工管理过程也可能带来风险。 施工管理是涉及到施工全过程中所有参与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无论是人员管理还是材料、设备管理以及合同管理,任何一处出现问题都会给施工过程带来影响,从而增加整个工程的风险。 (3)施工技术也可能给工程带来风险。 所谓施工技术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和技术工艺方案等。一旦这些方案出现问题,与实际工程需求不相符合,那么工程投资的损失和工程风险就不可避免了。比如某通信项目工程所使用的施工方案没有考虑到施工地的地质条件最后造成大量损失。 2通信项目工程管理风险控制策略 通信项目工程出现的风险可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因此,如何解决工程风险控制问题,将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必须成为每个工程项目的关注点,面对通信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要从识别、分析、解决三个层次循序渐进。 (1)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 所谓风险识别指的是在面对工程风险时,分析判断哪些风险可能会对工程的正常运行产生消极影响,同时将所预测到的风险可能发生的过程带来的影响一一记录形成书面文件。风险识别是一项长期不容忽视的工作,在风险出现后要第一时间进行辨别,同时采取有效手段将应对风险的对策提炼出来,将风险解决在萌芽发生状态,从而保障整个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项目管理的有效性。而在施工过程中要随着工程进度对工程风险加以识别,充分认识到风险可能给通信项目工程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也要在风险到来时具体识别风险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从而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在风险带来的危害中发现机遇,在对机遇进行合理利用后转变为实际的工程收益。 (2)对通信项目工程的风险进行分析。 前文已对可能给通信工程带来风险的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而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除了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法律法规和政策因素以及施工管理因素之外,包括经济危机、金融风险等在内的市场经济因素也会对工程风险产生影响。如果项目涉及外资,那么就要考虑汇率变化以及外汇管制等给工程带来的影响。而金融风险则主要涉及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买卖风险,包括付款时间、方式、比例等纠纷带来的工程风险。在面对这些风险原因时,要对造成当前项目风险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找出风险原因才能针对风险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3)针对风险原因作出合理应对。 在经过以上步骤后,在识别、分析工程风险的原因基础上制定合理科学的应对策略,对于不同风险原因带来的风险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项目风险管理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甚至会决定通信项目工程的成败。在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时要充分考虑风险原因,对于项目风险可能带来的一切损失做到精细预估,并将项目动态进程作为解决风险的重要依据,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解决风险。同时针对项目进程的更新可能带来的新的风险问题要及时修正,从而确保整个项目合理有序顺利开展。 此外,在日常工作中要全面推行风险管理措施,树立风险应对意识,建立完善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体系,将风险应对职责明确到人,对风险进行分级归口管理。同时提高法律意识,增强合同观念,加强对合同的风险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工程可能涉及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在应对风险时还可以通过金融工具的应用而分散风险,降低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 作者:宋姚 单位:吉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 项目工程管理论文:路桥项目工程管理的重要性管窥 1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质量是评价工程项目好坏的根本指标,在路桥项目工程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时刻注意以及监督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严格根据有关的规范标准执行,从而确保路桥项目建设的质量。所谓的质量管理就是指在专业的管理部门管理之下,合理的利用先进管理方法与技术,加强对路桥项目工程施工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监督以及监控,尽可能的降低环境、经济等客观因素的不良影响,从而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不断的实践,进而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水平、一定规模的管理技术以及管理系统,通过不断增强对路桥项目的质量检测与质量检验,确保路桥项目工程的建设可以达到预期的标准,进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安全的交通运输条件。 在开展路桥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同时,也限制了相关方面的不良行为,督促相关的施工管理部门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的执行,并且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先进的管理技术以及方法,让相关的施工人员可以真正的参与到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当中,从而树立他们的责任意识,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以及质量,进一步加强路桥项目建设的质量。 2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在路桥项目工程管理中,资源管理工作具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工程项目建设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是否完成了预期的设计标准,而且还取决于是否完成了资源的优化配置、相应的资源管理工作是否增加了资源的利用率。健全路桥项目工程的相关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工作效率。路桥项目工程的资源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即人力资源与设施物资资源管理,进而确保路桥项目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所以,一定要提升相应的管理水平以及技术,逐渐改进滞后的管理理念以及方法与手段,树立科学发展观,创新以及发展路桥项目工程管理体系,达到路桥项目工程建设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结合与统一,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1人力资源管理 人是决定生产力水平的主要因素,所以,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路桥项目工程建设中,可以建立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体系,解决管理过程中人员方面出现的相关问题,并且可以通过对人员信息的有效整合,帮助相关的决策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实现对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人员的优化配置,尽可能的做到人尽其用,最大程度的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进而激发路桥项目中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除此之外,相关的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绩效考核等制度,调动相关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将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与实际工作情况联系在一起,激励工作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进而使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做到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路桥项目建设的质量,有效的促进了路桥建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2设施物资资源管理 通常情况下,路桥项目建设的规模都是比较大的,涉及到的方面也是比较广泛的,比如:机械设施、物资等,所以,在路桥项目建设中,一定要加强这些方面的管理与维护,对于路桥项目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加强对设施物资的管理,有效的达到了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通过建立物资编号制度与使用审批管理制度,有效的构建了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高效的解决设施物资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还可以通过对设施物资资源的有效管理,确保设施物资资源的利用率,进而使设施物资资源可以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使用价值。 与从同时,对于设施物资资源的有效管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可以有效的避免资源浪费,以及防止发生部分工作人员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提高了路桥项目建设的纯洁度,保证了设施物资资源的有效使用情况,同时也可以取得预期的设计价值。因此,设施物资资源的管理工作是路桥项目工程可以顺利完成的基础与前提,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对路桥项目建设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其中路桥交通网的建设将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以及经济意义,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工程管理工作在路桥项目建设中的相关重要性,积极创新与发展相关的管理理念以及方法与手段,逐渐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以及质量,进而促进项目资源的优化配置,控制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而达到路桥项目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作者:蔡国华 单位:周口市中顺路桥有限公司 项目工程管理论文: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策略 摘要: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下,使大型建设项目的发展规模得到显著扩增,基于竞争不断激烈,如何才能实现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优化目的,科学组织建筑施工单位,促进大型建筑工程管理的快速发展;提升工程管理整体水平,已经成为大型建筑项目工程管理领域重要研究话题。对此,本文首先对优化大型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作用进行分析,其阐述当前其管理现存问题,最后提出几点优化策略,以促进大型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大型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优化策略 对于大型建筑项目而言,其工程管理不仅是企业重要施工环节,而且还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并在企业形象与长远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基于此,企业不能仅将经济效益作为重点考虑,还应确保建筑项目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从而向人们提供优质产品,以营造良好形象。因此,对于大型建筑项目而言,认真做好相关管理工作,通过提高管理水平等措施,以达到优化大型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目的,进而推动大型建筑项目的发展。 一、优化大型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作用 (一)满足管理长远发展标准 在原有管理中,仍然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导致大型建筑项目无法正常施工,急需对其进行优化和处理,只有对不符合管理发展的区域进行优化,才能更好满足现代化发展理念,因此,在大型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中,对其进行合理优化,需要结合建筑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属于管理工作长远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实现与时俱进 在开展工程管理时,对其进行优化可以提供更多新鲜血液,确保企业实现与时俱进的目的,若是施工过程均选择先进技术、设备,但管理模式仍然相对比较落后与陈旧,则会造成两者出现较大摩擦,甚至对工程管理造成较大不利影响。因此,保证企业可以实时维持较高战斗力,并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确保企业内外的一致性,以便于更好对工作整体予以协调。 (三)适应市场竞争 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下,使各企业竞争愈演愈烈,企业为了在此环境下得以生存,并占据有力地位,需要认真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在此基础上确保大型建筑项目的顺利施工。当进行管理时,则应结合设计相关标准和措施进行,以保证按照预期理想进行,从而提高大型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效果。而若要符合市场发展要求,不仅需要改善建设质量标准,而且还应将管理工作作为重点考虑,通过对其优化等措施,以便于更好符合时展标准,最终实现管理优化的目的。 二、目前大型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现状 (一)施工方 在进行大型建筑项目的工程管理时,施工方存在的管理问题较为普遍,其主要表现为:首先,“一对一”质量责任体系尚未健全,导致项目建设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其次,在进行工程管理时,并未对其给予高度重视,使其重要性被直接忽视。最后,当大型建设项目进行工程管理时,施工方管理问题还体现于“以包代管”情况的出现,从而阻碍工程管理的顺利进行。 (二)投资方 一方面,项目目标和责任人缺少具体明确。当进行工程管理时,投资方主要任务是对项目建设目标给予明确,具体包括:任务书的设计;投资总额具体明确;总工期目标的确定等,同时通过专业人员对其负责。然而,组织与体制等原因的存在,致使投资控制与进度控制、质量管理无法得到具体落实,甚至出现没有专人负责相应问题的情况。另一方面,在设计过程中,未对投资控制给予正确认识,使其实际操作过程,没有重点考虑节约投资等原则,使设计方案初步设计等环节存在较大投资浪费问题,甚至没有构建观念、体系方面模式,最终造成工程管理出现一系列问题。 (三)设计方 往往设计方会出现重视技术、忽略管理的情况,此类问题的存在相对比较普遍,其管理体系则是以粗线条框架为主,并未将其落到实际。另外,在构建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时,需要由设计方对其负责。设计质量作为工作管理重要目标,同时也是设计方的主要工作任务。但是,由设计方监理并不满足国际标准,也不利于改善设计质量,甚至对设计行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四)观念与制度 企业与项目关系模糊不清。现阶段,在进行大型建筑项目的工程管理时,普遍会存在一种误区,即管理属于个人承包,企业和项目签订时,仅将费用上交作为重点,业务并不属于考虑范畴;企业领导阶层将项目责任人认定为其下属,通常以命令的方式给予干涉,使经营活动的开展受到不利影响。项目管理主要特征表现为组合优化与动态管理,因此,项目部门需要具有一次性特点,并非固定建制,然而,多数企业会将原本一次性与临时组织项目部门混为一谈,使其具有固定性特点,并出现人员、机构固化情况。 三、大型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优化策略 (一)认真做好质量管理的优化 首先,对于大型建筑项目而言,其工程管理应以管理体制的优化为重点,以便于更好构建质量保证体系,而管理体制进行具体化完善后,还应将其责任明确至每位工作人员。其次,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并将施工流程作为重点管理,针对违规行为或错误施工环节予以严格审查,并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最后,进行工程管理的优化时,不断强化其现场管理,确保各环节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二)加强项目安全管理工作 当大型建筑项目建设时,为了保证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应进行项目安全管理的加强。第一,科学制定安全制度,以此为前提,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给予强化。第二,保证项目投资具有安全性特点,并对安全生产进行大力宣传,确保大型建筑项目资金得到有效保护,同时还应严格控制各项流程和环节,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以保证施工工序顺利进行,防止出现二次施工情况。第三,奖惩分明的贯彻落实,大型建筑项目具体施工时,除了需要进行现场安全管理之外,管理部门还应进行定期检查,针对问题进行及时处理,避免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三)进度管理的优化策略 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时,进度管理应该在项目施工前期进行,结合项目具体施工条件和施工计划,对施工进度方案进行科学编制,同时给予进度明细,确保施工组织和实施计划的严谨性、科学性,以便于后期施工过程出现突发问题时,可以有序进行相关处理。另外,还需要进行项目资源合理分配,尽可能对施工时间和工程管理给予优化。 (四)对成本管理进行强化 大型建筑项目属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建设盈利效果更是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在大型建筑项目中,工程管理作为投资与成功管理关键,对其进行具体实施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开展管理和控制工作,其原因为:大型建筑项目不仅投资成本较高,而且还具有工程量大等特点,若是能对投资成本给予合理运用,可以保证各项资金的消耗具有较高科学性,以实现有据可查的目的,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更是可以通过工程管理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工程整体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在大型建筑项目逐渐深入和发展下,其工程管理已经取到显著进步,综合上文分析发现,在大型建筑项目中,工程管理属于涉及范围较广、工程复杂型工作,只有将其贯穿至项目整个建设过程,同时在施工人员积极配合下,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社会不断进步下,若要更好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应认真做好工程管理工作,以实现大型建筑项目的优化目的。 作者:符志毅 单位:中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项目工程管理论文:建筑项目中电气工程管理的要点分析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行业风生水起,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当前,人们对建筑的质量问题更加关注,而电气工程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建筑功能实现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将从电气工程管理的内容,以建筑项目中电气工程管理为例对电气工程管理的要点逐一进行剖析,从而为以后的电气施工工作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项目;电气施工;管理要点 在建筑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电气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电气工程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和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当前智能化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展,我国在智能化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 1电气工程管理的工作内容 我国不断发展完善的智能化技术为电气工程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随着电气工程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应用,对电气工程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实际的的操作管理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反思。而这些问题也将严重阻碍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比如在水电站的建筑和运行中,电气系统更是在保证水电站正常运转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水电站电气系统的工程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水电站在竣工投入使用后的安全问题,所以在水电站电气施工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专业技术过硬,还要加强电气工程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水电站的工程质量。由于电气施工在当前的各项建设中举足轻重,因此在电气施工中对其管理不可缺少,这样才能保证电气施工质量和进度。随着计算机技术微处理和自动化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电气工程也在因时而动,不断创新发展中的电气施工技术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只有施工人员和技术人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个人的电气技术,完善施工管理技术,才能提升我国电气工程的管理水平。当前我国在电气施工中的管理分为三阶段管理:施工阶段的的质量管理,安装调试中的质量管理和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安全管理。 1.1电气施工过程中要对工程质量严格把控 在这个阶段的管理内容一般是电气工程工程管理人员对施工主体的监管,尤其在进行结构紧密施工和隐蔽施工的工程中,一定要严格把控,不可大意。而在这一阶段的质量把控一般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对接地工程的质量管理。在接地电气施工中要严格把控混凝土的贯通情况,是否有必要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上的相关数据进行施工监测,在必要的情况下接地工程可以采用人工施工从而减少施工过程总的电阻值;(2)对防雷引下线工程施工的管理。在电气工程中防雷引下线是整个工程中很关键的的施工部分。首先要对施工的立柱进行标注,也要对施工位置明显标注。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焊接的彻底性和完整性,由于防雷引下线工程是在立柱钢筋中进行的,所以要考虑到防腐措施的采用;(3)对施工过程中的配管和电箱施工管理。电气工程中对于这一方面的管理内容比较琐碎,但是这关乎到整个电气工程的工程质量。比如在施工中要做内壁和外壁的防腐工作,在质地较硬的阻燃管安装中要采取保护措施等,在整个施工中要严格按照电气图纸进行施工,还要遵循相应的施工规范和标准。 1.2在电气工程中要对安装调试的质量进行管理 在线盒和配电箱中布线一定要整齐,在电线间,电线与电子设备接的压线要牢固。在施工中要做好后期施工的预留工作,避免遗漏。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带来的不必要的繁杂工作,从而推动电气工程的及早完工。 1.3电气工程是一项危险系数很高的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但要按照技术要求规范标准进行施工以保证施工过程中自身的施工安全,还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相关参数和规定参数进行施工,确保电气工程在后期使用安全。电气工程从设计之初,到施工建设再到整体工程质量评估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设计施工操作。在这一过程中,要对电气施工加强管理力度,从而提高电气工程的整体质量。 2建筑项目中电气工程管理要点 在建筑电气施工中,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施工结构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对电气施工中的工作程序,技术工艺进行管理控制,在电气施工中要使各个施工环节和施工部门协调一致,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整个施工阶段进行质量监管,保证电气安装中的质量水平,要管理施工现场的整体安全,从而保证电气施工高质量高效率推进。 (1)在电气施工前要使施工技术和整体规划协调一致,保证电气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前,要依照电气施工设计图对照实际的整体建筑结构了解电气施工的工作流程,分析在电气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工作难点和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对实际的建筑构造了解之后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对技术难点和施工难点等问题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保证在规定工期内完成施工。当前建筑市场成本相关费用变动巨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的对已有的施工方案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在电气施工建设中,要适时召开会议,首先要了解电气施工中各个部分施工的进度,其次要对在市场变动下的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对施工工作人员和相关设备的使用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以保证工程进度。 (2)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做到严格把控。在建筑项目施工的初级阶段,建筑部门和电气部门要沟通协作,电气部门和建筑部门紧密配合做好电气施工中的准备工作,比如打孔和预留孔等相关工作内容的及时交接沟通,以免为后期电气施工留下工作隐患。到建筑工程初步整修的时候,电气小组工作人员要和建筑小组人员一起待岗,确保在建筑工作人员在初步整修阶段保证电气施工小组需要的空洞等完好平滑。 (3)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监控。电气设备安全安装直接关系到后期的电气施工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所以一定要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安装,而这项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配电箱安装中要保证保证配电箱位置合理准确,配电箱相关设备齐全,最重要的一点是配电箱的标高一定要按照电气设计图的要求参数进行安装;②在线路铺设和PVC管铺设之前要仔细检查相应的管口是否整齐,在线路穿墙作业中也要做到密切的配合工作,穿墙作业完成之后要把裸露的管控进行密封处理;③在开关等安装过程中按照建筑结构进行安装,保证开关方向一致。在灯具安装中对裸露导电体进行接地处理,保证后期的用电安全。 (4)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建筑施工安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建筑电气施工的安全问题。在建筑电气施工中,首先要对工作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使用和安全知识培训,让电气施工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在相应的施工区域设立安全警示牌;安全管理人员要时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排除一切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以保证在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问题,第一时间排除险情;对电气施工阶段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施工部分做到反复多人认定核查。建筑电气施工中包括着强弱点系统的施工,这是整个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在传统建筑电气施工中,电气施工最大和最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保证正常的照明用电。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气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全新的电气技术不断地被运用到电气施工中。由此看出当前的建筑电气施工越来越复杂,技术要求和专业人员的要求不断在提高,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电气工程安全施工和高效施工。 3结束语 随着社会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化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壮大,电气工程也在从以往的简单设(计逐渐走向复杂化,在电气施工中技术要求更高,施工程序更加复杂繁琐,这些根本行的变化要求电气工程管理技术也要不断地更新发展,工作人员要不断的更新以往的电气施工经验,学习新的电气施工技术,对电气施工质量严格把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气工程的质量。 作者:王玉敏 单位:随州供电公司 项目工程管理论文:项目管理法建筑工程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要想在行业市场中立足,就需要强化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而实现项目管理法的完善运用,是确保工程项目质量、提升工程管理实效性的有效保障,进而为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奠定了基础。本文就如何将项目管理法完善运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项目管理法;建筑工程;管理;应用;研究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以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完善开展与落实来实现对建筑工程的规范化管理,为提升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效益提供保障。而项目管理法的运用则能够为工程管理工作的高效且有序开展奠定基础,借助项目管理法的科学与完善运用,则能够为确保在规定工期内保质保量竣工并提升项目的综合效益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建筑企业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实效性的有效保障。 1项目管理法综述 所谓的项目管理法则是基于高质高效达成既定目标下,以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建立为引导,按照计划来进行组织与协调,进而通过全过程控制的融入来优化资源配置,借助现代化管理方法来进一步提升管理的效率,进而为实现项目的既定利益目标奠定基础。而实施项目管理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确保工程项目能够在合同规定的期限性保质保量竣工,且相应投入能够在预算范围内,以通过全面协调控制来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实际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项目管理法的运用体现出了全面性的特点,同时也具有着程序性特征,能够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科学且有效的方法。简单的来说,项目管理法则是围绕着3个管理、两个控制以及一个协调来展开的,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则是针对项目的进入、费用以及质量进行控制,并以合同与信息管理的开展为基础,实现对组织的协调以优化资源配置。而这一管控内容间相互联系,并组建成了一个统一系统,进而使得项目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系统管理的特点,强调以系统化管理的实现来提升综合管理质量与效益。 2基于建筑工程管理中实现项目管理法完善应用的对策 2.1以责任机制的完善搭建与落实为基础 在实际应用项目管理法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充分发挥出这一管理方法的应用价值,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明确管理的职责,以支撑各项具体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践行。项目经理作为责任人,要求要在具备较高专业能力素质与责任意识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与之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并对建筑中所应用到的各项技术等内容有着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承担自身职责并实现相应管理工作的全面且规范开展。具体而言,需要以项目经理团队的打造为基础上,确保相应项目经理人的能力素质能够满足行业实际要求,在此基础上,能够善于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并以责任制的实施来确保将各项管理责任明确到个人,同时建立与相配套的审查与奖惩机制,进而才能够在规范经理人行为的同时,还能够充分激发经理人的积极性,为实现项目管理工作的高效落实提供保障。 2.2实现管理机构的完善搭建并确保实现规范且顺利运作 在实际实施项目管理法的过程中,基于项目管理法自身所存在的系统性特点下,需要以项目管理机构的完善搭建为基础,通过这一管理部门的完善组织设计,确保实现各部门职责的明确落实,并从宏观上协调好各部门间的关系,促使各部门间能够实现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要求要做到:第一,实现组织机构的搭建。在工程项目进入施工阶段之前,则就需要基于该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完善制度的建立来明确职责、落实分工,并实现对各项信息的高效管理与充分共享,为确保实现组织管理工作的完善落实奠定基础;第二,确保组织实现规范化运作。在建立相应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基于这一机构下的各个部门要按照组织计划来实现各自管理职责的落实;第三,实现对组织的优化调整,在实际落实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要基于组织设计目标下,针对工程项目来落实检查工作,在此过程中,要结合工程的实际进展进行优化调整,以实现对工程项目的高效管理。在此过程中,针对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需要以施工组织形式的优化设计为基础,并以核算与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为确保实现对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的全过程管控,针对相应管理信息内容制定科学的决策,确保整个工程项目能够按照预期设定的目标来逐步落实。 2.3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 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实际应用项目管理法的过程中,要想充分发挥出该管理方法的优势作用,则就需要以完善管理制度体系的搭建为保障。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而言也是如此,项目管理方法应用价值的发挥离不开制度体系的约束与规范。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则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来进行制度体系的搭建,具体而言有以下方面。图1项目经理决策部门基本结构示意图第一,实现安全管理机制的完善构建。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而言,实现安全生产是管理工作始终需要坚持的前提,是确保最终项目效益得到有效实现的基础。为了施工的安全,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以确保施工项目按照预期进度高效开展,就要求相应项目经理要肩负起自身的职责,联合技术部门以及设计部门共同针对项目实际地点进行考察,以结合实际来定位施工技术的重点与难点,在此基础上,基于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下,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体系,以此为依据来落实具体安全管理职责,加大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力度,并以相应管理制度的建立来约束各方行为,提高各方的安全意识,确保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保证最终效益目标的有效实现。第二,要提高对文明施工的重视程度,实现相应管理理念与机制的融入。实现文明施工能够促使建筑企业从节约材料资源消耗、保护环境等多方面着手,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为促进建筑行业逐渐转变发展理念,进而为建筑行业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口碑与形象奠定基础,同时还能够为提升建筑企业的综合效益提供保障。 2.4实现对建筑施工的全过程监管 以项目管理法的运用来落实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就需要以全过程管控理念的融入来实现管理的最终目标。在实际践行过程中,需要从如下3个方面进行落实:第一,项目成本控制。针对项目施工成本,需要实现有效管控,要基于工程造价预算下,根据单价来实现对成本的细节化控制,做到开源节流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以确保工程预期效益目标的实现;第二,施工进度控制。要结合施工设计图纸,以动态化监管的融入来实现对工程项目进度的把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以避免耽误工期,确保工程项目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竣工;第三,质量的全过程管控。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以项目管理法来落实工程管理,需要始终严把质量观,以全过程管控的实现来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标准要求,并为从根本上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提供保障。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项目管理法的运用能够为实现工程项目既定效益目标提供保障,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项目管理法的实施需要以责任机制的完善搭建与落实为基础,实现管理机构的完善搭建并确保实现规范且顺利运作,并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的同时,实现对建筑施工的全过程监管,为充分发挥出项目管理法的应用价值奠定基础。 作者:盘小欧 单位:广东新宏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工程管理论文:项目施工中工程管理问题及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加速推进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设工程规模也逐步扩大。在项目施工的管理过程中受各种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暴露了一些薄弱环节,尤其是安全措施上不到位,成本控制和监督检查落实情况不到位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项目施工的开展,也制约了工程进度及管理效果。本文针对这些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建立安全管理配套设施;做好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完善法律法规,落实监督管理。 关键词:工程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采用了项目管理方法对工程的建设进行管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及项目成本管理控制都是在项目施工中必须考虑的因素,这些都决定着项目开展的成功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面对项目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应和国际管理化接轨,寻找解决方法,对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推动建筑行业良性竞争、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工程管理具体划分为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投资控制、工程进度控制三个方面。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会面临着许多的风险性因素,例如:自然条件、政策不确定性、环境影响、设计变动、监理工程师的风险、承包商风险等。目前随着技术、工艺和设备的不断更新,工程结构也相对复杂,对施工的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项目施工的管理和提高实效性是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水平的重要保障。 2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代建筑行业起点晚,发展较缓慢的现状,加上工程管理工作本身就相对复杂,从质量到投资再到进度每一个环节都要仔细核查,很多问题和要点需要处理和控制。结合具体工程管理实施效果,有以下问题。 2.1安全问题 近几年来建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问题涉及众多的建筑从业人员,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项目实施不仅关系到财产安全还涉及到人身安全。由于目前缺乏具有工程管理经验技术的人员,众多的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出现不到位现象,再加上施工人员大多是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民工,安全意识低,没有受过正规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相关理论知识缺乏,自身安全意识淡薄;同时有些项目负责人对安全措施执行上不到位不重视。有的建筑公司安全投入少,只看重经济效益,有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安全设施陈旧、老化。工地上时常发生有违章施工、偷工减料、冒险蛮干的行为,作业环境多变和人机流动都会影响施工安全。从管理的环节再到具体施工都有较大的漏洞,没有有效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具体的管理人员也不知晓如何应对突发风险,从而导致安全管理的效果不尽人意。 2.2成本问题 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如果没有妥善处理好成本和质量的关系,必然将会引发其他问题。如果过于追求控制成本,追求工程进度盲目赶工期而忽视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最终会影响工程施工质量,而质量的好坏程度又会引起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同时建筑企业是追求项目利润最大化的,如果忽视成本的控制也会导致项目施工的不必要浪费和经济效益未能实现。在实际操作中,各方工程管理对成本控制的分工不明确,管理程序没有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而是随意改变干扰进而导致其未达到合理控制成本和过硬的质量。从用工量到费用开支无标准和无限制会导致成本管理失控,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致使企业效益下滑并无法有效地贯彻执行成本管理落实工作。 2.3监督检查落实不到位 从项目施工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到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同层面的问题。从监管立法上就有漏洞:只规定了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缺少包括工程质量和监管内容的具体细则;部分条款滞后,没有可操作性,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规则。在落实制度执行上来看,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未能依据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进行施工,有时会为了便利存在侥幸心理而采取违章操作的情况,使执行规程、规范流于形式、走过场,使施工中的监管工作有名无实,从而影响工程质量。一旦无法及时发现建筑工程项目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将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矛盾和危险。 3工程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根据工程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突发情况以及存在的操作性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各职能部门的任务和责任,以实现工程管理目标。以下归纳的三点措施就是针对改进我国工程管理工作提出的几点建议。 3.1建立安全管理配套设施 安全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健康的权利和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每一个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都应该本着“安全第一”的理念,树立全面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项目负责人也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如开安全会议、贴宣传横幅、写黑板报等;从制度体系方面上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项目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细化到具体规章制度并落到实处,明确各部门职责;在具体的执行上要加大力度,企业、项目经理人要根据安全检查规章制度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安全检查,将每一个安全任务安排到每一位施工人员的日常工作中,细心排查安全隐患,并进行相应整改。 3.2做好项目成本管理工作 首先,项目施工负责人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时应寻求成本最低化和质量保证的平衡点。事前进行项目成本的预算也可以寻找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各种技术措施,针对使用材料过程中浪费的现象应严格的控制成本,保障其使用的合理性。因为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较大比例,是影响成本的最主要因素,在这个要点上控制成本投入,但在控制过程中应杜绝偷工减料。其次,要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质量和成本的关系。工期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对施工负责人来说,并不是越短越好,而是需要在合理调整工期过程中和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与成本的最低点达到最佳平衡,这样才能满足项目施工工程管理的实际需要。 3.3完善法律法规,落实监督管理 建立完善的管理法律法规和技术方面的标准,确保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高效性,这是做好质量监督工作的法律保障,完善建筑质量监督管理,针对整个的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排查和监督,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加大执行和惩戒力度进而保障其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究。从个人角度上看,要注重提高监督人才各方面素质,对于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缺失或者走过场现象,应该选择专业监督人员,加大对人才的培养以适应行业的发展,提高监督的质量。监督人员自身也要提高专业素质,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策略,事前事中事后每一个环节都能排查潜在的安全隐患。针对人浮于事的现象应明确监督管理主体权责,政府应深化体制改革,落实企业负责人及施工人员每一位的监督权责,从自上而下到主体相互之间的监督,定期填写监督报告为所负权责提供依据,那么监督人员的工作效率也能够提升。 4结束语 建筑行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在具体的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从安全、成本和监督三个方面阐述了管理中的漏洞和相应对策,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关的规章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优化,在执行过程中也不断地汲取经验。通过这些应对措施和汲取的经验为将来促进建筑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少丰 单位: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土建专业论文:城市远郊高校土建类专业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训的改革与实践 摘要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作为土木建筑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对实践性要求很高。对于城市远郊的高校而言,其地理位置对课程实训造成了不少限制。本文主要对城市远郊高校土建类专业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实训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施工实训 城市远郊 0 引言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土建类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对实践性要求很高。由于该课程内容丰富,且涉及大量实际操作的内容,仅通过课堂讲解,学生难以有直观认识。通过课程实训,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很好地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对所学知识具体化,对提高学生认识水平有重要作用。 1 研究现状 对于如何进行建筑施工技术实训,许多学校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 (1)顶岗实习。学生通过在企业顶岗实习的方法,可以最近距离地接触工地现场,并通过与工人和技术人员同生活同劳动的方式可以最快地熟悉施工现场的状况,是最佳的实习方式。此种方式的缺点是学校能联系的工地往往是有限的,每个工地容纳学生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这使顶岗实习只能在部分学生中开展,难以大规模开展。 (2)工地参观。教师组织学生集体去工地参观,使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施工的过程。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将工地看到的内容与所学的知识进行对比,更容易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此种方式为各高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训的常规方式。其缺点是工地进度与教学进度不一致,如果遇到雨雪或大风还可能停工。同时,如果工地距离学校较远,每一次外出参观所花的时间往往较长,对后勤保障的要求高。 (3)多媒体工具。教师利用视频、图片、PPT等形式展示施工工艺和施工现场。学生通过多媒体工具,可以拉近书本和实践的距离。①此种方式的优点是通过多媒体,学生可以在校园内了解施工知识,比较直观,安全可控性强。缺点是学生只看不做,缺乏立体的感性认识,学习过程中难以提出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2 城市远郊的特点 自1999年以来,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用地的紧张,新建高校和扩建迁建高校往往选址在城市远郊。这对建筑施工技术实训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首先是地理位置决定了校外实训的成本高昂。这包括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高校远离市区,使各种校外实训耗费在车上的时间较多,真正用于工地现场实训的时间较少,时间利用率不高;同时,通过租车方式外出,资金成本较高,对后勤保障要求也高。其次,城市远郊高校的选址远离市区,附近的大型基建项目较少,学生在校园附近接触工地的机会也少。再次,由于交通不便,联系实习基地的难度增加,对扩大实习面不利。 综上所述,既要完成建筑施工技术的课程实训,让学生得所得益,又要考虑实训成本较低,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利用校园及附近条件进行实训,也是许多同类高校正在研究的对象。笔者根据所在高校的实际情况,对建筑施工技术的实训内容进行了一些探索。 3 实训建议 在具体考虑施工实训内容方面,建议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第一方面是“看”,即施工现场参观(如果条件具备,通过顶岗实习的方法更好)。根据不同高校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要求。 (1)学校内有在建工程的。施工实训时间建议分散为主,不搞集中实训,根据施工进度,不定时地带领学生到工地参观。这样的话不用出远门,就可以根据施工的进度来安排实训。平时的课堂教学可以根据工程进度有所调整。在工程建设过程,鼓励学生关注工程的进度,并加强观察。 经检验,这种实训效果良好,学生平时对工程的关注度较高,能主动把观察到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巩固了学习的效果。 (2)学校附近有在建工程的。由于学校位于城市远郊,大型基建工程较少,附近居民自建房可以成为重点实训对象。在实训过程中,教师不要强求讲解复杂先进的施工方法。在现场讲解过程中,要告诉学生哪些施工方法是正确的,哪些施工方法是不规范的,如何整改;如果某种方法和书上标准做法不一致的话,又是考虑了什么要求,这种考虑是否合理;在施工中,可能存在哪些质量隐患或者安全隐患,应该如何整改。 经检验,此种方法结合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来指导学生,学生在施工现场往往能提出一些问题来,通过问题的解答,学生对“因地制宜”这个施工原则理解得比较深刻。② (3)学校内部有较新已建建筑物的。实训前,先收集整套建筑图纸,然后在建筑物现场教学。可以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方案的现场选择、水电暧的走向布置、建筑材料与装修施工、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对建筑设计的反思、单栋建筑与校园整体协调等方面进行讲解。 经检验,此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建筑图纸与建筑物的比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所提高。 (4)学校内部有较旧已建建筑物的。建筑物使用时间长了,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可能是当时的施工工艺留下的隐患,有些可能是设计或使用不当造成的问题,有些可能是材料老化造成的问题。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建筑物参观,结合建筑物出现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再讲解处理方法,进一步再讲预防措施;也可以针对建筑物提出修缮要求,并且现场提问和分析修缮的方法。 经检验,通过现场提问,让学生分析质量问题的成因,实训教师再总结的方法效果较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 第二方面是“做”,即布置实训作业让学生操作。根据各学校的条件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实践内容。 (1)施工测量。实训教师在学校划出一块空地,按给定的图纸及精度要求,要求学生在现场将建筑物平面位置测设出来;还可以形成方格网,结合土方量计算。为了增加难度,可以考虑在斜坡或长满草的场地进行。值得重视的是,在测量实训完以后,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测量成果进行验收,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的懒惰现象。 (2)土方量计算。学生在做完施工测量实训内容以后,会在地面上形成测设棉线。由于场地的不平整,造成地面高程变化。学生应根据施工现场实测成果,结合基础施工方案,进行土方量计算。由于各组学生场地的地理位置不同,计算出来的结果应该有所区别。这就有效地防止抄袭现象。 (3)质量验收。在每个单项工程施工完成后,都要经过质量验收的程序。教师可以结合现有的建筑物,让学生模拟验收程序。质量验收以无损检验为主,如检验饰面砖的垂直度、地砖的平整度、砼的回弹强度等。 (4)工种实操。学校在场地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建设施工工种实操实训室。③在实训室里,学生可以学习工人的操作技能。如抹灰、钢筑绑扎、脚手架搭设、砌筑等。 4 小结 建筑施工技术是土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实训条件不足时,可以通过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实训效果。城市远郊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训方法。 土建专业论文:电力施工企业中变电站土建专业分包管理费用分析及其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施工中变电站的蓬勃发展,为了满足县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文章就电力施工中变电站土建专业分包管理费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力施工;变电站;土建专业;分包管理费用 我国电力施工中变电站土建专业对外进行专业分包的变电站土建部分进行全面性的管理。土建管理费用是在公司建立初期或是在工程项目稍少的情况下,变电工程中主要考虑能否使分公司在困境中谋发展而需要平衡的一个经营指标问题,如果公司项目增多,稳定发展,且变电分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原来存在的困境问题已经解决,而土建管理费用还延续前期的计算方法,将对公司本部的资金运营产生很大的影响,故本文对电力施工中变电站土建专业分包管理及其费用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分包管理的实施 我们先阐述一下分包管理项目是怎样实施才能更有利于项目低成本高质量的运行,这对管理费用的分析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电力施工中变电站土建专业分包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分包过程中存在着风险,所以施工企业要强化和重视风险回避意识,制定防范风险制度,坚持合法经营,严明合同管理制度,就能做到化解、防范施工分包工程中产生的工种风险。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企业只有通过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严格实施,正确管理,掌握法律、技术、经济等各方面知识,分包工作才能正常进行。企业员工从上到下应该选用懂法律、懂经营、人品好、责任心强的相关工作人员执行各个岗位,使企业内部形成健全的合同管理机构,给回避合同风险提供了保障。 (二)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对工程分包的各个环节依法管理、并建立激励机制 施工企业只有通过依法分包,健全企业法治,才能使企业有效地减少工程分包的风险,一个健全的施工合同包括分包合同的总体资格预审、评审、合同谈判、签约、变更或删除、履行、验收结算、分包合同终止、违约处理、工程款管理等统一、严密管理的管理制度才能使项目顺利的完成任务。 分包管理、风险回避方面应该制定健全的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进而稳定优质的施工队伍。 (三)对分包方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建立分包专项管理 建立分包专项管理是确保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所以在对电力工程实行分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对分包队伍实施管理,构建分包队伍的档案。 2.利用模拟招标的形势选择施工企业。 3.管理费用承包给变电分公司后分公司应确定管理人员,且做到不定期考察施工方是否履行合同要求,加强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定期记录,最后对施工较差的企业重新定位或撤销。 4.建立健全合同管理系统,做好分包合同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特别是验收记录、变更设计、结算付款单、工程隐蔽记录、交底资料、往来信件等都是分包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应该进行妥善保管。 5.做好工程价款承包模式及其管理费用承包模式的工作,是分包工程具有的特点之一。其中的工程价款是由公司和专业分包队伍在双方互利的情况下确定的,这主要的工作则由公司本部来完成,而工程管理和管理费用则由公司本部给变电分公司下达的一个项目指标,分公司收到指标后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除本部和分包队伍进行签订的合同协议),包括工程质量,安全,该项工程的体系建立,都包含在管理内容里面。 (四)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确保分包方认真履行合同 分包方只有认真履行合同,才能保证分包工作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1.相关人员人人参与和掌握合同的内容情况。 2.加强对分包工程质量管理,切不能以包代管。 3.加强成本控制, 确保企业利益不受损害。 以上三点是要求分公司建立该工程的项目部、公司工程部、经营部、财务部在支付分包款项时,要严格把关,包括分公司的管理费用,每次在支付款项前,由技术部门对分包方已完合格工程进行计量,经营部门对应结算的价款进行审核,扣除领(租)用的材料、水、电和机械等费用后,才能对分包方拨付工程款。另外,还要对代扣营业税金支付作出明确的规定,并预留工程质量、安全保证金等,有必要时将工程部分款项作为结算价款调整。而管理费用则是另当别论,因分公司是公司的主要组成部分,以资金分配这一方面上是可以灵活运作的,从一定的程度上为了缓和一下分公司的资金周转困难可以预拨或超拨,在下一个分包项目的管理费用中扣回。 (五)完工后对施工作出总结,积累分包管理经验 当分包工程竣工后,经营专责人员应该对分包合同的各项管理费结果进行总结,为以后分包工作提供了宝贵意见。 二、变电站土建专业分包管理费用的预算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现在正在施工的土建分包管理费用的一些资料分析: 我国电力施工中变电站土建专业对外进行专业分包的变电站土建部分进行全面性的管理,这其中就会产生一个管理费用的问题。其中具体的测算如下: 1.管理费用的测算本着为公司利润分配公平原则而进行。 2.测算按一个220kV变电站来计算,管理费用总价按1年7个站进行计算。 3.所有变电站工程都要建立项目部,项目部按4人配置: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安全员。 4.220kV变电站工期:三通一平工程70天,土建主体施1240天,预验收30天,三通一平工期50天在计算费用时按2个月计。 5.测算表内的差旅费用按100元/天计算,单个220kV变电站主体工程4人每人每月出差3天,三通一平每人每月出差2天。 6.费用已经考虑到有人员资源重合现象的问题。 7.工资不包含公司总部代缴纳的养老保险五险一金费用。 从表1和表2两个表中看出按原来管理费用模式的指标下达变电分公司一年的土建管理费用远超测算值,公司要平衡考虑变电分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土建管理费用的调整。 另从变电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可看出,按照变电分公司的项目人员资源重合是一个常态的情况来计算,变电分公司有5个项目经理,按管理费用测算出来的数值来看,管理测算费用已经足够。按2010年的管理费用来看,变电分公司进行的土建分包管理项目一年共有5个220kV变电站,3个220kV变三通一平,这样与测算的价格基数相当,即偏差不大。 三、变电站土建专业分包管理费用的预算的作用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土建管理费用对变电分公司来说已是盈余,如继续使用原来的管理费用分配模式,工程继续增多,管理人员跟不上的情况下变建分公司会有“加倍盈余”的倾向,而对于公司本部来说,项目增多管理费用也将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总部的管理费用调配额度却相应的变窄,公司总部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这将部分抑制了公司经济效益管理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分公司合理利用管理费用,将会有不恰当使用管理费用的现象发生、同时也有违于《公司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实施办法》中提倡的向低耗完成各项任务的宗旨。所以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应重新调整土建劳务分包的管理费是大势所趋,是变电分公司原来的“粥少僧多”成现在的“粥多僧少”现象进行企业经济整顿的最佳时期。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阐述,一定会对于我国电力施工中变电站土建专业分包管理费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如何改进现有变电站生产、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成为了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相信通过企业内部调控、依靠科技、加之企业不断的改进技术支持。一定会使我国电力施工中变电站土建专业分包管理费用的预控上有越来越严格的规范和预算。 土建专业论文:过程评价在高校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概述土建类专业课程的特点及其在传统教学评价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讨论了过程评价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高校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坚持全程的评价观,如何将过程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实施的有关措施。 关键词:过程评r;土建类课程教学;应用策略 一、高校土建类课程的特点和传统教学评价中的若干问题 土建类,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目前,专业课程教学主要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包括实验、上机、课程设计和各类实习等。学生更多的是学习基本理论知识,而这些理论如果不能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加以应用的话,理论就是纸上谈兵。而这种应用需要在学生理解消化以后,结合具体的客观情况,有针对性和创造性地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在土建类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结合实际的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来阐述案例使用的理论以及理论应用的效果,体现土建类应用性强的特点,也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体现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和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土建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不断发展创新,行业规范不断持续更新,因此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了解工程行业前沿动态,了解专业理论和行业规范是如何约束工程实践,工程实践又是如何对专业理论和行业规范产生修正作用。使学生从专业发展的来龙去脉中,加深对专业认知的理解。土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非常广泛,动态性很强,这对教学评价方法也提出了新要求。传统课程评价方式中,评价主体是授课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学生处于被评价地位,较消极被动,评价的导向、激励、调节、改进的功能很难得到发挥;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纸笔期末考试为主,评价目标比较浅显,评价内容过多注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堂知识;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对学生的评价,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甚少。评价重心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无法对学生提出阶段性的改进意见,无法促进学习者的进步。当前形势下的传统教育评价已经相对滞后。 二、过程评价的理论基础 “教育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动态过程,需要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作出判断和决定,由此产生对应的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指通过系统的采集和分析信息,对教育活动满足预期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1]新形势下,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不仅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实践过程,才能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过程评价的理论基础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2]。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从不同背景、不同角度出发的,不应由老师统一引导,完成同样的学习活动,而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在老师和他人的帮助下,通过每个人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构建对现实世界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应该逐步转变观念,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更应该是善于引发学生观念上的不平衡并加以扩展,充分注意到不同学生在认识上的特殊性,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和纠正,成为解决问题的教练和策略的引导者。因此,过程评价的重点在于评价学生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进步与提高的程度。 三、过程评价的实施办法 教学评价要贯穿整门课程的始终,在教学课程开始前就要制定详细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各课时内容安排、学生是否需要准备相关环节辅助资料、什么环节需要开展小组讨论等,并在学期初提前告知学生,使学生在课程开始前就清楚这门课程要达成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检查课程实施方案的完成情况和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情况,根据情况反馈,动态调整课程实施方案,并对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建议,形成“教―学―过程评价”三位一体的动态机制。基于这种评价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利用“任务―效果”评价法进行评价,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并制定任务完成情况评价表。通过课程实施方案,学生已经了解到该课程的预期目标。比如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实施方案中,可以制定阶段性任务,如多层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多层公共建筑给排水设计、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高层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等,在这个大范围内,学生可以自选子任务,在多层工管公共建筑给排水设计大任务下,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多层学生公寓楼、多层图书馆、多层体育馆等子任务,学生在上课时,会更有针对性地获取自己要完成子任务。同时可以制定任务完成情况评价表,如下图所示,分阶段检测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教师能从反馈的完成情况,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指导策略。 2.让学习者做知识的传播者,并给出阶段性评价。在个体学习者知识构建的基础上,可以转变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角色,引导他们成为知识的传播者。针对土建类课程实践性强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学习者可以将任务和实际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具体问题有效地接轨,并能在日渐更新的行业规范、前沿动态和实际案例中,体会到土建类课程学习的动态过程,刺激学习者自发主动地搜集与任务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从而充分提高学生课外时间的有效利用率。让学习者针对自己构建的知识系统,筹备专题讲解,或者选定专题,开展小组讨论。与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的传统形式相比较,学习者之间资源共享和思想碰撞,多点辐射相互交织形成更为庞大的知识网络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建构起了与所完成任务相应的知识经验。教师根据个体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其掌握的知识再进行提炼和概括,并给出阶段性的评价意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使得学习者能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所建构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 3.建立学生动态档案。过程评价需要通过一定的成绩记录得到体现,因此应该建立动态档案记录学生在完成每一阶段任务时采用的学习策略和收到的学习成效,在不断丰富动态档案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加深对土建类课程的了解程度,树立职业自豪感。动态档案的主要内容应该体现:学生对课程实施方案的认可情况反馈;师生共同制定的任务清单,完成任务拟采用的学习策略和措施,各阶段任务完成情况评价表、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及教师的反馈建议、平时测验情况、学习者开展专题讲解的情况、小组讨论发言互评情况、课外学习行为的记录等。学习档案的建立,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的自我价值,激发其学习土建类课程的兴趣。学期末,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档案,综合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做出学期综合评价。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效果,意义虽好,但在实际实施中还存在一些争议问题:一是同一门课程不同教师评价标准可能不一致,学生自评互评时的公正性也不能得到保障;二是教师过分看重学生固有的能力或过分看重学生学习上取得的成绩和达到的能力水平为依据[3];三是过程评价会消耗教师和学生一部分精力,势必需要双方尤其是教师在有限的课堂学时之外,获取更多教学反馈信息,从而真实地评价教学质量。因此,在土建类课程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设计既符合课程要求,又能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形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既关注过程也关注结果,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土建专业论文:土建类专业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文章结合土建类专业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总结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指出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措施,如引入了BOPPPS教学方法,应用模型和多媒体技术展示空间形体和工程构筑物,工程实例中正确做法与错误做法均举例,应用SolidWork建立立体模型库,另外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实践表明,上述教学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课程的掌握程度。 关键词:画法几何;工程制图;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是土建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该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利用投影原理在图纸上准确表达空间形体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工程图纸的能力。掌握好该课程,便掌握了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沟通的语言。然而考试成绩和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不够,特别是在复杂形体的想象表达、绘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给以后的工程设计与建设埋下了隐患。帮助学生学好该课程,提高其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其准确识图能力,为工程设计和建设输送优秀人才是该课程的重要任务。 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时为64学时,与80年代原国家教委要求的教学参考学时相比减少了近一半 [1],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高效地开展教学[2],但该课程具有听课容易、习题难做的特点,课堂上的高效教学容易造成学生上课能听懂、课下完成练习很困难的局面。另外, 由于大一学生缺乏建筑、水利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造成其对建筑物各部分形状功能的图形表达不理解、不明白,学完后记忆模糊等问题。为此,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在绪论中增加课程起源的介绍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为什么叫画法几何,与几何有什么联系,也许是大一学生首先想到的问题。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思路,我们在教学中加入了“几何之父”欧几里得、“解析几何之父”笛卡尔和“画法几何之父”蒙日的介绍,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以前学习的知识与这门课程的联系,增加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以及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这一过程的讲解,可以通过介绍公元前300年“几何之父”欧几里得所著的《几何原本》中的勾股定理、正弦定理、多边形相似等学生都已经学过的内容,使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的初等几何的概念,再进一步介绍17世纪“解析几何之父”笛卡尔在病床上看到蜘蛛网后,发现几何图形是可以放入坐标系中应用数学方程表示,从而建立了解析几何,使学生认识到解析几何与初等几何的区别和联系。最后引入18世纪中期以前人们借助初等几何和解析几何知识来修建工程以及制造机械构件的工作是非常繁杂的而且常常出现错误,直到“画法几何之父”蒙日运用二维的平面图形来表示三维空间中的立体,形成了工程界通用的“语言”,推动了各国机械工业和工程建设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画法几何与初等几何、解析几何的区别,并且认识到该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引入BOPPPS教学方法 BOPPPS教学方法为台湾大学王秀槐教授多年研究的成果。王秀槐博士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主攻教学方法,其提出的教学方法包括B(bridge in)引入、O(object)目标、P(pretest)前测、P(process)过程、P(posttest)后测和S(summary)总结5个部分。我们通过王秀槐教学工作坊的培训,熟悉了5个部分的组成,并将该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教学。首先是对原有的课件进行修改,使其体现这5个方面的内容;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进行前测,以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并引导其进入将要学习的内容;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安排重点讲解和略讲的课程内容,在讲完教学内容之后,通过练习进行后测,以了解学生掌握程度;最后进行课程内容总结。经过该教学方法的引入,我们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提高,并且课堂中疲劳、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有所减少。 (三)应用实体模型、多媒体技术展示空间形体和工程构筑物 展示于课件中的立体模型,通常只能呈现一个角度,不容易从各个方向观察。对于大一学生而言,他们缺乏水利、土木工程构筑物方面的基础认识,因此通过对缩尺模型各个角度及方向的观察和认知,可以让其充分理解立体或工程构筑物的构成及多面投影的意义。 画法几何部分的实体模型展示能够增加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但实物展示也存在缺陷,特别是在60多名学生共同上课的课堂上,学生的视角不同,加之实体模型通常较小,学生观察不清晰。这时可以引入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利用三维软件,生成所需的各种模型。这些模型图像逼真,尺寸较大,并且可连续地上下、左右、前后旋转展示,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和细致地观察模型,展示效果得以提升。 (四)增加正确做法与错误做法的举例 学生作图的过程通常具有一定的习惯和自己的认识,做出一道题通常也付出不少辛苦,但当做错时,如果不对其指出错误原因而只讲解正确做法,学生通常不能深刻认识到错误的原因,从而改正自己固有的认识和习惯。在课堂教学特别是讲解习题作业时,对正确做法与错误做法均举例,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比如在讲解贯穿点投影时,给出图1(a)已知投影,求直线与圆柱体的贯穿点投影。根据直线与圆柱体在正面和水平投影上有4个交点,可根据学生习惯思维假定1、2是空间实际贯穿点的投影,得到错误做法,如图1(b),再询问学生是否正确,检验出2是2’与圆柱面在水平面的重影点而非贯穿点,然后得到正确做法,如图1(c)。这种教学措施通过先不给学生正确答案,引导其思考和判断,可以达到纠正其错误习惯和认识的目的。 (五)应用Soilidwork建立立体模型库 在讲授建筑形体表示方法中的剖面、剖视图时,课堂所用课件中的立体模型有三维视图,而作业中还没有构建立体图。通过Solidwork件制作这些立体模型并进行剖切后截面的展示,一是可以提高学生作剖面图和剖视图的能力;二是学生在学习绘制剖面、剖视图时,立体模型能辅助其进行空间想象和分析[4];三是教师在作业讲解时,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空间想象立体与实际立体的差别,从而达到矫正的作用。 (六)作业及时修改,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单独辅导 在批改习题作业时做到每题批改和及时批改,让学生能够及时知道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共性问题在课堂讲授,个性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批注或提供的答案进行比对改正。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因其学习基础较差,需要对其进行单独辅导,通过讲解作业出现错误的原因,使其达到提升掌握该课程水平的目的。 三、结语 文章结合土建类专业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程度。值得展望的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程制图课组正在尝试将微课引入该课程。微课程将课程知识点分解,支持课下学习,这样就将学习时间最大可能地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微课更加注重在课堂中进行实践与练习,更适应将来工程教育的方向[5],相信会进一步提升该课程教学效果。 土建专业论文:民族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大文科背景、国际比较与本土建议 摘要: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在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该地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也必将有着自己的特点。本文在阐述大文科含义的基础上,对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与国际上的培养进行了比较,然后提出了本土化建议。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大文科背景 民族地区高校因其所处地域文化差异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较大,其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办学有着与其他地区不同的自身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具有深厚文科背景知识的同时,如何在民族地区做好这一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找准培养的国际化人才需求与本土特色的契合点,显得非常重要。 一、大文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技术上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思想上的人力资源管理,后者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前者,况且前者许多地方在技术上还不成熟,争议较多。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然是一个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家。与专科生培养相比,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应该更多地着眼于思想上的培养,具有大文科意识,把其培养置于大文科背景之下。 对于文科专业或偏向文科的专业,单从专业课程去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偏向文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其本科生的培养必须要突破这种“单一”瓶颈,具有大文科思维。所谓大文科思维就是,所有文科专业或偏文科专业都是相通的,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贯通,相互融合,这些专业的学生培养必然也必须是综合性的。基于这种思维,大文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让学生博览群书,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使他们具有丰富的人文情怀和文科知识,并会融会贯通,培养较高的文科素养;在课程设置上要具有学科群的理念,可以把以往多门课程综合成一门课程开设,以相关学科资源整合形成一个学科资源网,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1];在实践教学上,注重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战”技能,例如,可以让学生单独主持一个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切实提高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力。 二、民族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国际比较 虽然我国民族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上趋同,但是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1.培养目标上,发达国家的培养目标宏大,颇具野心,而民族地区高校培养目标往往针对性强,更多地囿于民族地区或周边地区人力资源管理运用型人才培养。欧美许多大学旨在培养商界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领袖、精英。美国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乌尔里齐(Daveulrich)强调了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将来应该成为高层管理者的战略合作伙伴、效率专家、雇员权利的卫士,以及持续变革的动力[2]。民族地区高校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其本科生的培养自然会更多地与当地民族文化、地方特色结合起来。 2.在课程设置上,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国际上流行三种模式:事业模式(Institutional approach),按照专业将要从事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设置课程;职能模式(Functional approach),根据该专业学生将来需要的职能设置课程,例如,沟通、协调、营销、运筹和组织等职能;整合模式(Integrating idea approach),以培养人力资源管理者综合素质为目标来设置课程[3]。民族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一般包括:地方特色课、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种课程设置具有层次性,但丰富性相对缺乏。 3.在合作办学上,国际上较多地实施校与校或校与企强强联合,常常实现高层次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国外一些名校经常邀请一些名企高层管理人员进校进行宣讲,同时也派自己的学生到这些企业见习和实习,此外各大学也会进行联合办学,共同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学生可以在不同大学选修学分,充分发挥各校优势,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民族地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容易走过场,常常随便找个企业挂个实习基地牌子以完成所谓的实习见习课程,甚至有些企业根本就没有具备完成实践教学的条件,至于校与校之间的联合办学,只有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才有派少数学生到教育部指定的国内重点大学学习的机会。 4.在专业发展方向上,国际上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实施不同文化的融合教育,进一步拓宽学科基础,奠定学生未来专业发展的宽口径,注重培养的层次性,实现不同学科的相互搭配,确立培养世界精英和商界领军人物的目标和方向。中国民族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方向的形成似乎还不是那么突显,即使有也只是其中少数高校加以确立,但其方向性质上一般局限于民族特色,空间上一般局限于民族地域,更多的是被动式地随波逐流,或疲于应付,甚至许多高校根本就没认真考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 三、民族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的本土建议 我国民族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与国际上的培养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基于这种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本土建议: 1.制定中长期培养目标,兼顾近远期发展,中期目标要照顾到当前实际,长期目标要预测到未来发展;其次,找准培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契合点,既要符合国家发展的大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要求,又要兼顾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槊褡宓厍发展搭桥铺路;再次,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相结合,在夯实学生中国古典文化的基础上,让学生辩证看待和学习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既融会贯通各种管理思想,又精通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最后,服务区域以民族地区为主,兼顾周边区域,向全国其他地区辐射,既能够为该地区培养出大量精通该地区民族文化,了解该地区民族历史和风俗习惯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又能够向周边地区输送一些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甚至可以少量满足发达省市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 2.课程设置要立足现实,展望未来,这个现实就是我国民族地区大多是比较落后的地区,全球化影响在这里还不突显,一些当务之急的问题较多,这一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要尊重并迎合这一实际,不能好高骛远,但也不能目光短浅,或裹足不前。国内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生培养要遵循分工协作、各有侧重的原则。民族地区重点大学很少,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要把重点放在中端人才培养上,课程设置也要基于这一情况。为此,需要加强基础知识传授和基本素质提高,通识课要设满,专业课程要包含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基本职能,可采取“专题”的形式开设,重点讲授一些人力资源管理重要且实用的技术,同时也要设置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增加学生对该地区民族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的认识。 3.在联合培养方面,猿帧扒虢来,送出去”的校与校、校与企、校与社会的合作办学理念,利用好各种优势资源。为此,要了解社会和企业所需哪些人才、哪些技术,学校在这些方面需要怎样提高学生的技能,丰富哪方面的知识。有关管理部门要放开手脚,鼓励社会、高校和企业加强对民族地区高校的合作和支持。学校可以从社会或企业引进一些项目,建立校内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的平台,同时也可派出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见习实习,利用好所学知识和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为社会和企业创造价值,形成有成效的、牢固的、可持续发展的联盟体。高校之间也要互通有无,充分利用好各自的校内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向对方开放,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育部规定的少数几所高校之间。 4.基于民族地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主要面向该地区和周边地区以及向国内其他地区辐射的目标,其专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坚持“中国式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为此,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精华,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高价值点,强调人力资源管理中国元素的作用并加以充分利用。当然为了迎合经济全球化,专业的发展趋势也要不断融合各学科知识,拓宽专业口径,逐步渗透国际化元素,为民族地区未来逐步走向国际开放交流做好人才供给的衔接工作,以便实现一定数量的国际化人才贮备。 土建专业论文:基于职业体能视角的高职土建类专业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多从事建造与工程工作,由于建造与工程工作对土建类专业生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因此,职业体能训练对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十分重要,进行体能训练是土建类专业体育课程的首要任务。但是当前,高职土建类专业体育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效果不佳,未达到提升学生体能的目的,为解决此问题,研究高职土建类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措施,提升教学质量,使毕业生能够满足职业体能要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体能 高职 土建类 体育课程 改革 1开展职业体能训练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以保证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够满足岗位需求,具备专业的知识与专业的技术,还能够适应紧张单调的流水作业,具备较高职业技术所需的体能,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土建类专业学生对体能具有较高的要求,对其开展职业体能训练十分必要,开展职业体能训练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通过体能训练,能够使学生满足岗位需求,适应工作需要,更好地完成工作,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职业体能训练是针对相关职业的要求进行,与专业技能训练一样重要,好比警察一样,警察既需要具备侦查能力,又需要具备较好的体能抓捕罪犯,在一些需要具备良好体能的工作中,体能影响着工作质量。由此可知,职业体能训练尤为重要。第二,通过职业体能训练,能够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身体是革命的资本,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较好的体能是终身受益的,即使不从事相关职业工作,具有一个好的身体也能够具备从事其他工作的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几率,更好地生活与发展。第三,开展职业体能训练,有助于高职院校建设特色教育课程,实现课程优化,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职业体能训练,能够为高职院校劳动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方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现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建设,在增强学生体质的情况下促进学习特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建设与发展。第四,通过开展职业体能训练,能够促进职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加快职业技术的学习。由于体育运动素质可以迁移到职业体能上,因此,运动中的坚持耐久力、动作协调配合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等都对职业体能的提升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2高职土建类专业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课程定位不准确 课程定位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方向以及教学质量,当前,高职土建类专业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课程定位不够准确,教学方向不够明确,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影响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因而,课程定位不准确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课程定位不准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课程缺乏设计性,没有明确的教学方向,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只知道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体能,却没有明确的实施方法与实施方向,对课程缺乏准确的定位,课程内容较为模糊,不够具体,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无法达到真正提升学生职业体能的目的。第二,高职土建类专业体育课程与土建类工作岗位还是存在一些脱节问题的,课程教学与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即使课程教学效果较好,也未提升土建类学生的职业体能,无法发挥出重要作用,无法达到教学目标。总之,课程定位不准确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也影响了职业体能的训练与提升,是职业体能视角下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2.2教学内容单一 当前,教材编写时间较长,一套教材会使用很多年,虽然,其中的知识都是当时较为重要的内容,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理论、新概念层出不穷,传统教材中的部分教学内容已经脱离实际,不具备应用性与代表性,教学内容较为传统、单一,不利于教学的实施,不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教学内容单一是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影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学内容单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并未体现出土建类专业对学生体能的要求,缺乏特殊性,不具备针对性。当前,虽然是对土建类学生进行职业体能培养,但是,体能训练项目依旧是常规项目,可以适用于各个专业,只是一些长跑、速跑、篮球、足球等项目,而不是与土建类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业保健、攀岩等项目,不具有针对性,无法切实提升学生职业体能。第二,课程内容不合理,当前,土建类专业体育课程内容侧重于理论讲解,理论课程占据了大部分课堂时间,且理论主要侧重于体育动作的要领、意义、任务以及体育活动的规则等,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再加上对于学生需要掌握的伤病救治知识与保健知识较少,知识不具备实用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2.3课程设置模式传统 课程设置模式影响着课程教学效果,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模式较为传统,无法达到提升土建类专业学生体能的目的,影响教学质量。课程设置较为传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课时较少,对课时不断压缩,缩短了授课时间,影响了授课效果,同时,导致学生对职业体能训练不够重视,影响了学生学习质量。第二,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课时过多,实践课时较少,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职业体能的提升。 3职业体能视角下高职土建类专业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策略 3.1改革课程设置体系,准确定位 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就是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并对课程进行准确的地位,只有改革课程设置体系,准确进行定位,才能够明确教学重点,有效地进行教学规划,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改革课程设置体系,准确定位十分重要。改革课程设置体系,准确定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确教学方向,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对体育课程进行准确的定位,通过明确教学方向,可以抓住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对体育教学进行准确的把握,从而达到准确的定位,提高教学质量。第二,对课程的不同重要度进行划分,安排不同的教学课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不同重要程度的划分,将核心课程划分为必须课,安排较多课时,对一般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例如,针对土建类专业学生,拓展、攀岩、职业保健、伤病救治等课程为核心课程,需要设置为必修课,篮球、足球、铅球、标枪等一般课程可以设置为选修课。 3.2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单一是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专业化、多样化十分重要,是有效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调整教学内容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快教材建设,尽快编制出符合土建类专业职业体能训练要求的教材,在教材中融入新的知识理念,删除不实用的繁琐的理论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其符合新时代教学要求,注重安排符合土建类职业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第二,增加职业保健、伤病救治等内容,注重职业保健与伤病救治教学。此外,只注重专业技能培养是体育教学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土建类工作较为特殊,极易出现各种专业病,如腰肌谒稹⒋躺艘约胺尾考膊〉龋非常需要保健知识,开展职业保健教学尤为重要。“例如,教师可以多开展一些生理学、急救学、保健学等课程,使学生在受伤后懂得急救的方法,掌握预防职业病的措施。 3.3创新课程设置模式 创新课程设置模式是有效进行体育教学的关键,通过创新课程设置模式,可以有效开展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创新型课程设置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1+1模式,此模式的核心课程是一年基础课程加上一年专业课程,即第一学年开设球类、田径等体育基础课程,为学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学年开设攀岩、职业保健、急救等专业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体能。第二种,渗入式模式,将职业体能训练穿插于常规体育教学中,在学生完成基础训练后,进行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职业体能训练,达到良好的职业体能训练效果。第三种,2+1模式,2+1模式与1+1模式较为相似,只不过2+1模式在第一学年开设体育基础课与体育选修课,也是一种有效的课程设置模式。 4总结 综上所述,研究职业体能视角下高职土建类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使学生了解与职业特点相符合的科学锻炼方法以及科学体育锻炼项目,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满足职业需求,除此之外,还可以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土建专业论文:探析新形势下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的管理对策 【摘 要】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从事的是艰苦行业的岗位工作,而近几年毕业的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会接触到真实的施工环境,使其产生了心理落差。新形势下,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的管理面临了一些新的问题,文中指出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为顶岗实习期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改进对策。 【关键词】顶岗实习 高职院校 土建专业 前言 实施多年的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最后的环节,也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需要“无缝连接”的重要环节。在众多高职专业中,土建类专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大多数土建类企业的工作岗位在野外,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也以野外现场施工为主。虽然近年来土建类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确实得到了专业技能的提高,为就业获得了实践经验,有效地提高了就业率。但艰苦的施工环境,使家境较好的“95后”学生产生强烈的思想波动;分散的岗位,使学校对顶岗实习的管理难度加大;企业安全教育的力度不够,甚至会出现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伤亡的事故。这就要求高职学校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对策不断完善。 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管理存在的问题 1.“95后”学生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 近年来,高职院校大量扩招,吸纳了很多高考分数较低、学习基础较差的生源。很多学生是经历过高考失败之后无奈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失落感和自卑感突出。而土建类专业对理论和技能学习要求较高,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效衔接知识与技能。加之大多数高职学生已是“95后”,他们在人际交往、沟通等方式上具有时代特征,更自我,喜欢用网络沟通,而不是面对面沟通,不能及时融入并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2.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期管理不到位 虽然大多数学校意识到顶岗实习管理的重要性,指派老师和辅导员进行专门的管理,但在管理学生时,有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主要原因有:(1)专业教师严重缺编。多数高职院校土建类教师严重缺编,甚至专任教师身兼数职,既要进行繁重的教学工作,又要应对科研任务,不仅要兼当班主任,还要不时担任各类竞赛的指导老师。专业教师已经没有精力去细心地指导“校外”的学生,有时甚至只是在通知事情时与学生联系。(2)辅导员工作繁重。一般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管理在校学生的人员数字为200人左右,光是在校生的管理工作已不堪重负,有些辅导员甚至还要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更不要说去针对“95后”学生的特点去管理。(3)学生较分散。施工企业每个项目部接纳的学生有限,施工地点偏远又分散,学生在不同的地点和单位实习,加大了学校的管理难度。 3.企业缺乏参与顶岗实习管理的积极性 由于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存在差异,参加顶岗的学生大多不能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在企业还需要培训,导致企业增加了投入而并不能立即带来效益,从而使企业在接纳学生上缺乏积极性。尽管教育部大力提倡顶岗实习,也实施了很多年,但政府对顶岗实习工作缺乏实质性支持,企业也没有动力去重视顶岗实习工作,故而很少和学校主动沟通配合,共同培养的目标有时候并不能实施。 新形势下顶岗实习存在问题分析 1.“95后”学生具有时代特点 高职院校的校园里已经迎来了“95后”大学生,他们身上确实具有不同以往的时代特点。他们是在网络时代成长的,即使是农村生源的学生,家庭条件也不会太差,在物质配备上也比之前的学生更丰富,很多学生都有手机、电脑、平板。他们的人际交往、沟通、消费方式都与以前不一样,喜欢在网上发表意见,但却不善于与人面对面沟通,有时候也不太接受传统管制的约束。土建类行业要接触各色各样的人,需要很好的沟通才能顺利地完成工作。这就造成了学生和单位之间沟通的矛盾。当然不管哪个时代,每个大学都要在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上去花工夫。 2.学生对顶岗实习环境认识不足 土建类企业工作地点环境艰苦,从小生活优越的“95后”学生从未经历过那些环境,是想象不来的。尽管在学校老师已多次强调工作环境的问题,甚至通过视频展示过施工现场的状况,但当学生从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到企业单调又艰苦的生产环境时,心理上仍然会出现巨大的落差。所以当“95后”学生到工作岗位后,见到真实的施工环境内心是抵触的,甚至会萌生不想从事该行业的念头。加之“95后”学生普遍不善于面对面与人沟通,不知如何与工程上复杂的人群交往,只能闷在心里,时间一长,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也无法正确地面对。 3.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期管理职责难落实 由于土建行业建设周期长,大部分土建类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时间长,每个单位接受实习生的数量有限,造成实习学生人员分散,有时甚至出F学生在顶岗实习期换几个单位的情况,这就致使学校需要大量的师资去管理。但大多数学校土建类专业指导老师师资缺乏,不能随时掌握学生的变动状态;而学生在外不受学校控制,在企业又不是正式员工,学生自由度加大,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到岗的实习。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管理很难实施到位,虽然也会派指导老师去现场检查指导,但只是很少一部分,时间也很短,根本起不到实质作用。 4.企业没有起到共同培养的作用 尽管学校和部分企业签订了协议,规定企业应当协助学校履行对学生的管理,但大多数协议流于形式。很少有企业是因为支持顶岗实习而接纳学生,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弥补土建行业职工短缺的岗位。在日常工作中,企业抱怨“95后”学生缺乏责任心而不去正确引导,有些企业甚至把顶岗实习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同时,又因政府缺乏政策支持,所以企业并没有动力去承担培养的任务。 解决的对策 1.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 针对“95后”学生的特点,要让学生在顶岗实习之前就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了解施工企业岗位的真实情况,要对岗位的工作任务和生活环境有明确的认识,且知道怎样与人沟通。学校可安排专业师资开展职业指导工作:(1)在一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每个行业都要有人去做,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应该清楚这个行业的要求和环境。(2)在二年级开展模拟职业岗位的实践。可以通过参观施工现场、聘请行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暑期到附近工地实践等形式增加在校学生对岗位的熟识度,提前作好应对的准备。(3)在三年级顶岗实习之前做好动员工作,邀请企业进行宣讲,尽量缩短对接时间。当然还要适当训练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大实训环节,让学生知道再苦的行业都要有人去从事。 2.加强校方对顶岗实习的管理力度 尽管存在很多困难,但校方还是要想方设法加强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专业的指导团队。指导团队应该由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共同组成,解答外出实习学生的技术问题和生活问题,让学生知道遇到问题时应该和谁联系。(2)网络沟通和现场指导相结合。“95后”学生习惯使用网络进行沟通,指导老师可利用QQ群、微信群或其他网络平台掌握学生动态。期间安排一两次到现场指导和看望实习学生的机会,既可了解学生实习的真实状态,也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3)完善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顶岗实习结束后,通过实习过程的考核、企业考核、师生座谈会、技术总结资料和答辩成绩综合评定顶岗实习成效,一开始就要让学生知道考核的内容和评定成绩的方法,他们才能重视顶岗实习的过程。(4)应该要求家长参与沟通。首先要告知家长,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单位和地址,家长也应该经常和学生沟通,了解近况。家长的鼓励和关心会让独自在外思想波动的学生有归属感,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觉得自己孤立无援。家长也应该和老师经常交流学生的情况,起到共同培养的作用。 3.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有效性 校企合作不应只停留在“协议”的层面上,而缺乏实质进展。学校和企业之间经常相互走访,学校了解企业的动态,企业多提出对毕业生技能的要求,这样双方才能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建立长期合作之后,企业愿意接纳顶岗实习的学生,学生也愿意去企业实习,这样会避免很多误解,更适合双方的需求。同时,作为第三方的政府也应在政策上给予企业鼓励或补贴,激励企业提供更多岗位给实习生,愿意去培养实习生。再者,从长远看来应推进实习保险制度,免除学生和企业的后顾之忧,减轻企业的压力和家长的担忧。 结论 在行业变化和学生的时代特征背景下,土建专业学生的培养也会发生重大转变,学校应直面新形势下高职土建类学生顶岗实习的问题,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虽然解决问题面临着很多困难,但解决的对策在实践中要不断推进,让土建类学生在顶岗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掌握专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为行业输送可靠人才。 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杨凌 土建专业论文:吉林省高职土建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摘 要:吉林省高职院校建筑实训基地的建设,对省内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与我省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相符合,也是素质教育的保障。文章对吉林省高职土建类专业实训基地的现状加以分析,提出思路和原则,为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基地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土建类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急剧增长的学生数量与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等条件产生严重矛盾。同时我省土建类高职院校纷纷进行教学改革,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变化,加强对策,大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相继开展着实训基地的建设,但在加强实验实训设备与设施的硬件条件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职场氛围、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与手段、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内涵建设,使高职院校实训室成为融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科研开发和生产服务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目前,建筑实训基地项目多存在于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中,由于其学校的办学性质以及培养人才的模式等原因,实训基地就显得十分必要,虽然其规模不尽相同,但都结合本校情况,采用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和充实实训基地的规模和实训项目,更好的为师生服务,使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有着更平滑的过渡或无缝连接。而一些建筑类院校,由于受办学规模条件,办学传统,相关资金,教学侧重点等的影响,反而没有实训基地,或者由于规模小,年代久远,疏于维护管理与更新,形同虚设,造成学生与行业、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而又不得不面对师生临时寻找实习单位,时间仓促又没有得到实习锻炼的痛惜结果。因此,目前对于建筑实训基地建设相关的教学学术研究多集中在职业教育中,而相关体系构建与运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研究较少。 吉林省当前存在数所具有土建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市场规模的扩大,建筑业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的办学条件远远不能满足该专业的办学需要,建筑实训基地的建设,将使我们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专业技术的实地操作,并进行施工现场过程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自己动手熟练掌握各工种施工过程作业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快速适应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管理能力、人员协作能力等职业能力。有利于土建类专业学生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零距离适应,实现成品型人才培养目标。对于实训基地相关内容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省的空白,有利于增强高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缩小相关专业学生在专业能力上与外省学生的差距。 在学校内建设可供区域共享的,能真实体现土建行业生产、管理实际状况,安全可靠且便于操作,用于学生实践的训练基地。对其建设的前期策划、营建过程、竣工后的教学使用进行研究,为吉林省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的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2 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与原则 2.1 基本思路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立足吉林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能代表建筑行业技术应用发展趋势,体现先进技术手段,突出职业岗位需要,不仅为建筑专业群的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实习、实训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并能够面向市场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具有自我发展能力、产学研相结合的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建筑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 满足土建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艺术设计、环艺设计、工程造价等专业提供职业化、企业化的实训环境,成为具有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材料展示、施工工艺技术、素材资料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面向学生和教师开展专业技能培训,面向企业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面向社会开展劳动部和建设部等相关的装饰美工、室内设计师、计算机辅助CAD应用工程师、施工员、制图员、预算员等职业资格项目的培训和考试业务。与地方经济接轨,与建筑装饰行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及环境工程设计单位建立良好的技术服务平台,承接企业或社会相应的设计项目,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服务和创意交流服务。通过与行业、企业、部门进行合作,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利用实训基地的先进设备和仿真职业环境,实现对学生和社会人员的技能鉴定。 2.2 基本原则 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建设实训基地,强调设备的实用和效能,不片面追求高精端设备。在设备、材料、工具、软件、工艺流程、生产性技术指标等方面,贴近行业技术、贴近工艺。严格按照当前的建筑装饰行业技术标准,按照企业行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的需求来规划和建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广泛吸引建筑装饰企业、装饰材料商、行业协会、技术能手和专家、兄弟院校等参与实训基地建设,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资金、材料、技术、信息渠道和经验等支持。 3 实践策略 根据吉林省高职土建类专业实训基地的现状和建设发展的思路,应首要解决以下问题,首先在实训基地的管理中按照真实的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建立健全检查监督机制,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和职能部门,采取聘任制,聘任专业教师担当各部门主管,轮流聘任学生担任各部门副主管。还可通过校企共建的方式来建设的实训基地,一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实习实训的便利条件等社会物质资源,得到行业或企业资金、设备、场地等物质资源方面的支持,积极推动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是有效地解决了高职院校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教师队伍是实训基地发挥其功能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要狠抓师资建设,采用调入、选聘,提高实训教师待遇,到企业实践等方式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土建专业论文:交通土建专业群制图识图共享实训中心建设方案研究 摘 要 交通土建专业群是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创建卓越院校时提出的把交通土建类专业相似相近的课程和教学资源组合共享。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又可以最大化集中学校的资源来为专业教学服务。本文主要研究制图识图共享实训中心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 专业群 制图 识图 实训中心 1 建设背景与主要问题 1.1 建设背景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振兴的深入推进,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大势所趋。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创新的提出交通土建技术专业群这一概念,是为了整合教学资源,贴近工程实践,通过四年的建设,建成满足交通土建专业群人才培养需求的实习实训基地。 目前制图实训室是为了满足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CAD制图能力训练而建立的,只能满足该专业学生CAD二维制图能力训练。但是交通土建专业群包含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道路养护与管理、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高速铁道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公路工程造价)六个专业,目前的制图实训室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建立一个满足交通土建专业群各专业共享的制图识图实训中心,既能够训练学生识图能力,还能够训练学生二维、三维制图能力是必要的。 1.2 主要问题 目前我制图实训室共有两间,建筑面积200m2,电脑120台左右。现在主要的实训都是针对路桥专业开设的,我们分析了制图实训室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制图室设备严重不足。交通土建专业群经过四年建设,在2018年将有2200名左右的在校生。以目前120台的电脑实训工位,远远不能满足制图实训的需要。(2)开设实训项目单一。目前实训室开设的实训项目主要是CAD二维制图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训练只能依赖普通教室上课开展,实训效果不好。三维制图实训由于硬件问题基本无法开展。(3)其他专业无法共享。由于实训条件的限制,目前实训室开设的实训项目主要针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开设,其他专业的工程制图识图训练只能依赖公共机房展开。(4)无法开展社会服务。由于设备硬件问题,实训室目前还只能开展校内实训教学,无法开展社会技术服务,没有做到产教融合。 2 建设思路与建设目标 2.1 建设思路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专业群课程体系,重构制图实训室已有条件,优化实训教学资源配置。重点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制图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三维制图的基本能力。瞄准前沿技术,积极开展社会培训。 2.2 建设目标 交通土建工程制图与识图实训中心通过建设,建成与高等职业教育交通土建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实训基地。针对交通土建各专业新建校内实践训练中心,围绕培养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为重点、兼顾进行素质教育。同时紧跟行业新软件新技术发展方向不断优化实训项目,使实训中心成为交通类高职院校一流教学实训基地。 3 硬件建设 优化现有教学资源,改扩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制图实训室两个,新建交通土建专业群共享制图实训室一个,新建交通土建专业群共享识图实训室一个。 3.1 改扩建交通土建专业群制图实训室 根据专业工作的需要,优化现有实训条件,须优化或购置电脑120台套(2台主机+中控系统),购置AUTOCAD20XX软件,购置专业标准图集电子版,用于制图训练;购置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软件,用于学生学习简单设计及社会服务。该实训室所需建设硬件见表1。 3.2 新建交通土建专业群制图实训室 新建制图实训室,须购置高性能电脑60台套(1台主机+中控系统),购置专业标准图集图纸及电子版,用于制图能力项目训练。该实训室所需建设硬件见表2。 3.3 新建交通土建专业群共享识图实训室 识图实训室将打破原来的识图训练模式,实训室不设置固定黑白板或投影幕布,而是将四面墙壁涂刷黑板漆。上课时,老师将所讲图纸电子版通过短焦距投影机投影到四面墙壁,学生分成多组面向四面墙壁。由于没有了讲台的限制,老师可以游走于任何一面墙壁投影来讲述,近距离接触每组学生,学生也可以直接在墙上修改图纸或提出回答问题。教学效果将会非常好,学生识图能力提高效果明显。所需建设硬件见表3。 4 团队建设 (1)建设目标。通过制图与识图实训中心的建设,教学团队也要加快教学内容、方法改革与优质教学资源开发进程,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 。(2)建设思路。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增强教学团队意识,建立和创新团队合作机制,优化教师整体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3)建设内容。实训中心在已有三名“双师型”教师的基础上,从教师队伍中,遴选优秀教师,依托企业锻炼、国内培训、国外访学等方式将其培养成为“双师型”骨干教师;在提升骨干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鼓励其提升学历水平,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100%;通过参加培训、下企业实践锻炼、鼓励教师加入行业协会组织等途径,使骨干教师培训面达100%,并且专业教师每年专业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少于一个月。 5 技能竞赛 (1)建设目标。制图与识图实训中心不仅承担全院的工程制图教学,还要积极对接行业前沿,参加各种技能竞赛,争取取得好名次的同时,加强和各个院校的交流。(2)建设思路。通过实训中心的硬件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学生识图制图能力训练,积极参加各种技能竞赛。积极了解行业动态,将行业的发展融入教学改革中去。(3)建设内容。制图与识图实训中心建设期内以及建成后,可建设包括专业群各专业学生技能抽查考试标准、配套题库、抽查考试方案、考试设备、上级文件、技能竞赛规则、技能竞赛题库、技能竞赛视频等资源,并承办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模块一道路工程制图模块抽测。满足省内同类专业组织技能抽查强化训练和全国同类专业迎接技能竞赛的需要,每年保持15%的资源更新。 6 技术服务与培训 (1)建设目标。制图与识图实训中心通过建设后,能承接各类工程项目设计工作,并为企业行业培训人才的制图与识图能力。(2)建设思路。通过实训中心的硬件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并积极衔接行业发展动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积极开展各类培训。(3)建设内容。制图与识图实训中心建成后,与院办企业湖南交院勘测设计咨询公司合作展开服务合作,利用实训中心的硬件设施和人才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可承接各类培训,与学院培训基地联合为行业企业培训技术人员200人次以上。 7 结语 交通土建专业群内各专业基础能力部分有着很多相通之处,我们把这些相同性提炼出来建设共享教学资源的方案是可行的,但是在建设中又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亟待我们研究。 土建专业论文:高职土建类专业“345”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摘要: 本文结合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高职土建类专业“345”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为省内高职类院校同类或相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土建类专业;“345”人才培养模式 0 引言 目前我国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不断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家基础建设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有着现实指导意义,并会对高职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笔者通过对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科技学院、抚顺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多家高职院校的调研,对当前我省高职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探索“3”个融合,“4”个接,“5”个转化的“345”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构建形式,为高职土建类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时提供一些参考。 1 “345”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 在确定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笔者对省内几所开设土建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和省内市政、道路施工公司进行了充分地调研分析,最终提出了高职土建类专业“345”人才培养模式。模式构建过程如图1所示。 2 “345”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345”人才培养模式即“3”个融合、“4”个对接、“5”个转化。 2.1 “3”个融合 ①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融合。如图1所示:以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了解企业的岗位设置、用工需求。每年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定,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梳理; ②教学体系与职业标准融合。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紧跟行业标准,遵循市政八大员: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材料员、机械员、安全员、标准员、资料员的的岗位技能要求对学生进行培养; ③学生培训与技能鉴定融合。把对学生的技术培养与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在培养过程中,有针对地组织学生考取相关的执业资格证书。学生在毕业时,取得毕业证同时取得包括施工员证,质检员证等至少一个执业资格证书,即“双证”毕业。 2.2 “4”个对接 ①专业与产业对接。市政专业对接于国家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该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成立了以辽宁省市政行业协会、学院、施工企业三方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讨专业发展前景,跟紧行业发展的动态,做到专业建在产业链上; ②课程与岗位对接。在进行专业课程安排时,首先分析施工企业的岗位设置,然后提取岗位核心能力,对应岗位核心能力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如表1所示; ③教学过程与实际施工过程对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专业核心课采取了一体化教学,将一些实际施工和检测过程安排在课堂上和校内外实训场进行现场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与实际施工过程对接。 ④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企业的文化。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每学期聘请1~2名企业专家到校宣讲企业文化,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在学生社团中广泛开展一系列与企业文化有关的专业社团活动。 2.3 “5”个转化 ①教育教学项目化。在实施课改的课程中,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把章节式模式变为以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以“道路工程施工”课程为例,项目划分如图2所示。 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之后,课堂上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变成以学生分组完成任务为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动手能力,教师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 ②学习情境虚拟化。为了解决施工类课程难以实现一体化教学的难题,我们开发了信息化教学平台,利用虚拟的施工操作平台,实现施工过程进课堂。学生在虚拟的界面里可以选择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进行施工操作,通过动画演示来掌握施工工艺流程。 ③考核评价多元化。在专业建设中,市政专业建立了由院领导、教学评价处、教务处、教学系部、用人单位等多元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通过“四级监控、五位一体、六种方式”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培养质量实施全方位监督与评价。如图3所示。 成立教学质量监督委员会,出台委员会工作程序和章程,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了“院级领导教学评价处、教务处系部教师和学生”的四级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健全了由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评价处、系部)、招生就业处、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通过日常教学检查、评教、评学、座谈会、奖惩处理、质量跟踪等六种方式进行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 实施监控的内容包括:教务处、评价处、系部重点监控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实践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教师工作规范执行情况、教学管理的执行情况、课程标准的编制与实施等内容;招生就业处和系部重点监控学生的双证书获取率、毕业生就业率、企业满意度等;系部、教师通过评学监控每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动态;学生通过评教监控教师的行业规范和教学质量;用人单位监控毕业生的工作态度和能力,从而反馈人才培养方案的可实施性。 ④专业资源公开化。对专业教学资源实现网络公开化,目前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已建成包括道路工程施工、桥梁工程施工、施工组织与管理、道路工程识图等6门精品资源共享课,全部课程资源已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随时登陆进行在线学习,并可以实现与老师的互动。后期将开通企业人员登陆通道,真正达到专业资源公开化。 ⑤质量评估系统化。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包括: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项工作,每年聘请评估专家对建设过程进行系统化的评估与诊断,找出不足,不断改进。 3 总结 本文以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提出了高职土建类“345”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3个融合、4个对接、5个转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现代高职教育发展要求,可为其他开设相同或相似专业的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提供一些参考。 土建专业论文: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土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摘 要]本文以当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的现实情况,对比人才培养中的发现的制约因素,从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等模式进行研究,基于现代学徒制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土建专业人才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建筑工程专业;产学结合;实践;校企结合 1 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现状与前景 我国教育自古以来就存在八股式教条教育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而轻实践。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发展更加迅猛,逐渐与国际接轨。我国在建筑工程领域推行工程项目监理制和项目经理负责制、工程招标投标制,国家市场的日渐规范化使建筑工程类人才需求越来越高,需求带动竞争,愈加激烈的竞争使企业对建筑工程类毕业生的要求愈加提升,企业迫切要求毕业生可以直接上岗工作,缩短培训时间甚至希望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工地,无需培训就能整理档案资料,以往纸上谈兵式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用人公司对于高职学校所培养人才的要求,所以这就要求高职建筑工程人才培养的模式跟上时代的步伐,发生与时俱进的改变,将重心转向实战、实践技术和经验的培养,将毕业生培养成应用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以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为教学新模式,实现职业学校与用人单位直接接轨,即“零距离”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职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时设置在2500学时左右,实践课约占1/4,建筑制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建筑结构等与设计有关的内容是课程的主要内容,学好这类对基础要求高的理论课程对于基础本就不好的高职学校的学生非常艰难。因此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去公司从事设计工作的机会非常少,而且从就业形势来看,大部分毕业生都在从事施工员、造价员、材料员、质检员等基层工作,应用不上在学校所学习的各类设计课程内容,这也使得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时无法保持高涨的热情,学习时缺乏主动性。 2 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构想 2.1 目标定位 职业教育要突出一种技术性,是以技术为中心的一种教育方式,应该分为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并在两方面都按照岗位的特殊性进行知识结构分析,根据学生的能力,储备的知识,素质等结构整理课程,设计课程,发展新的课程w系,不能墨守成规。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的教育应注重高级性人才层次,职业性知识能力,技术性人才类型,因为培养人才面临的就业方向为基层,应看重实践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技术人才。 2.2 专业定位 专业定位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适应市场的需求,了解市场,适应市场,树立市场意识;二是专业与就业面的适应性,学科之间存在交叉的部分适当进行拓宽,课堂理论与实践课程的适当拓宽可以增加学生就业适应面;三是专业与现实和前景的关系,培养人才不仅需要适应现今社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而且要坚持考虑未来发展,不能将技术培养局限,广泛了解和改进培养计划,将理论教育、技术教育、职业认证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2.3 模式构建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的人才培养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为技术应用技能和职业基本素质培养,应用技术和素质养成是毕业生就业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第二是学校的理论教育环境和企业实践实习的教育环境,这直接关系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成果。第三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培养相互的关联和渗透,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人才培养,将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技术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并把它们三个作为重点实现产学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 2.3.1 课程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就业的实际调查,从各个岗位的特殊性入手,分析岗位的领域、不同的任务、对于职业的能力要求方面进行课程设计,由单项职业技能培养,综合技能培养,上岗实际能力培养三个阶段进行由简单到复杂的阶段式递进培养方式,这种培养方式也具有不断强化巩固技术技能的优点。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更要注重理论实践化,传统教育一般是教师在课堂里进行教学而少有互动或者实际应用,而高职建筑工程技术教育要更加扩展在企业上岗实践实习的部分,延长此部分的课时时长,而且要将理论课和实践课进行交叉教学,争取一部分的理论教学结束紧接着进行这部分的实践教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3.2 突出建筑工程技术特色,加强实践实习 因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建筑工程基层领域进行就业,所以要以培养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服务等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尤其加强其创新性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在新型技术不断发展,网络技术逐步飞升的大环境下,要加强学生对于新型机械和新型技术的接受力,同时教师教学也要不断创新,可以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同时充分利用实践基地和实践中心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基础技能主要包括操作流程、操作工艺、工程量核算、质量验收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可以影响建筑业的整体氛围,提高这个行业的择业水准和道德,同时要进行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3.3 强化学生的“双证书”意识 在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技术的人才培养中,要求学生既要有学历证,又要有职业资格证,一面进行知识学习,一面进行职业资格认证,比如施工员、造价员等建筑行业的从业资格证认证增强就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2.3.4 加强“双师型”教育团队建设 “双师型”教师对于学校至关重要,它是培养高素质,适应市场需求人才的必要保证。为满足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要求,让老师参与实践,安排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或者可以招用有实际经验和有关的专家对学生零距离教学。她们的态度不仅对于产学结合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产学结合教育理念的先行者和执行者。 因此,业务能力强,水平高,对于产学结合理念有充分认识是对于教育团队的基本要求。提高当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并可以表现其特色的是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教师通过在企业实训和基地锻炼可以提高自身水准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在生产第一线,管理第一线获得第一手资料,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2.4 做好学徒制人才的培养 在现代土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其能够为社会培养一批优秀的技术型人才,因此需要做好对师父的选拔、认证和监管。对于土建单位而言,基于现代学徒制来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获得更多适合企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对于土建专业院校而言,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到土建专业人才培养之中,可以为社会培养一批综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更好的满足现展需求。而在现代学徒制土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谓的师父并非教师,不会注重所谓的教学理论和教育方法,但是其所培养出来的土木专业技术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更好的融入到土木工程建设之中。事实证明,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和建筑企业密不可分。中国建筑行业的进步和人才培养未来承重于建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高职学校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培养能够适应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人才。当然为了更好的满足未来发展需求,还需要加强对现代学徒制的土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加强与高校、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提高土木专业人才的整体水平,而且还能更好的满足土建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3 结语 教育要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主要目标,通过现代学徒制建设新的教育模式和体系,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高职建筑工程教学人才培养目标,为我国建筑行业贡献出一切力量。 土建专业论文:土建类高等职业学院钢结构专业课程建设探究 [摘 要]本文通过对钢结构专业课程建设的分析,突出了课程建设必须紧跟行业发展步伐、贯彻职业教育教学新理念,优化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实训项目开发等方面,使课程真实体现钢结构施工岗位能力要求,使课程学习与企业岗位能力有效衔接。 [关键词]课程建设 企业调研 贯通任务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传统高等教育。表现在课程建设中主要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不同。相较于传统教育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逻辑为载体、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课程,职业教育要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使学生建立“自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观,保证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课程建设思路 结合钢结构专业施工岗位特点,其课程建设思路如下: 1.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槟勘 学生经过学习相关课程,在具备建筑钢结构安装的技术指导能力前提下,还应具备协调、组织、计划、监理等工程管理能力中的至少一项能力。 2.以综合性学习为载体 选取实际工程案例组织教学,建立应用型课程。具体案例选用单层钢结构厂房、多层(高层)钢框架办公楼、网架结构体育馆这三种建筑结构的安装施工过层为教学载体。 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学院整体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将项目按照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按照实际工作流程组织具体教学。 4.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亲自经历完整工作过程。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等实训场所,借助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模型、实物等教学资源,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亲历完整的工作过程。 二、体现课程建设特色 钢结构专业是以建筑钢结构行业职业能力要求为出发点,突出教学内容实用性,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体现“融入标准、贯通任务”的特色。 将钢结构工程建设中各项标准充分融入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实现职业能力与岗位技能相适应、项目学习与结构形式相一致、教学组织与真实工序相协调,来实现学生能力逐次递进的教学目标,有机的将行业标准与课程建设思路结合起来。 “贯通任务”是以钢结构工程中常见的三个典型结构――单层工业厂房、多高层框架办公楼和网架结构体育馆为学习对象,以具有代表性的实际工程案例为载体,将分解后的学习任务贯通于“详图―制作加工―安装施工”的核心工序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课程建设步骤 经过多年的职业教学实践,我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建设步骤。概括来说就是,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 1.初始教学信息收集。该阶段主要任务是获取课程建设所需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工作岗位种类、岗位能力需求、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程资料、国家及行业标准等。可将主要任务分为课程建设教研活动、企业用工调研、典型工程图纸及施工方案收集、企业施工资料收集、国家及行业规范工法收集、钢结构施工图片及视频资料收集、其他院校钢结构专业优秀毕业设计成果筛选等工作任务。 2.信息整理,决策方案。针对调研过程中获取的问题和建议,通过教研活动集体讨论协商,明确课程建设的大方向并确定课程建设思路――将课程建设分为不同层面,例如内容设置、项目载体、企业工法、工程资料、实训项目、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形式等。 3.制定课程建设计划。该阶段主要是将课程建设任务细化――落实到人、定期完成。要制定详细要求,统一建设思路和各建设内容的格式要求。具体内容包括,典型工作分析、课程标准、校本教材、教学情境、建设课程资源库及试题库、课程配套实训项目开发、选定授课专业班级等。 4.实施课程,取得结果。根据课程建设实施计划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上课方式问题、实训设备问题、配套实训安排问题等,相应的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材料也面临再次修订,此时需再次深入企业进行针对性调研以完善教学资源。 (1)教材编著。钢结构行业发展快速,相应的教材已经难以适应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必须结合学生能力水平和未来就业岗位能力需求编写教材,对钢结构知识体系进行重构。即结合学生未来工作岗位遇到的典型结构的安装工艺,从设计角度讲解制作与施工,使学生明白工作过程离不开设计理论。另外要将从企业获得的典型工程设计、制作、安装、验收图纸和文件资料的核心内容按照工作过程顺序融入到教材的编写内容中,做到“任务贯通”;同时要将国家及行业规范、标准等融入教材内容中,做到“融入标准”。 (2)编写课件。编写具体教学课件,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学院关于合理使用多媒体的规定;其次课件的运用要与板书进行有效协调,并能够引起学生听课兴趣。课件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主要体现在:以流程图表现工作过程,并辅以真实图片或视频;避免大量文字性描述,须提炼关键词;如有图片或文字切换的动画,动作要小;要有相应思考题目。 (3)编写课程辅助学习材料。教材或讲义受篇幅所限,不能将典型工程项目全部施工过程完整体现,所以辅助学习材料必不可少。所编写材料应选取厂房、办公楼和体育馆三个典型工程的全套设计、施工资料汇总排版,结合教材供学生学习。 (4)建设课程试题库。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编写试题库。首先由学生根据学习内容提炼重点来编写试题;然后由教师对命题进行修正。在情境学习完成后,教师将该部分习题库发给学生学习。 (5)建设课程资源库。通过收集实体书籍、图纸、实物、模型及电子资源、企业管理制度、优秀毕业设计、招投标及预决算资料等,为学生和教师能够更好的学习与进修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提供良好平台。 (6)开发课程配套实训项目。从提高课程的学习成效出发,应编制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并配以相应工作页、考核表等材料,例如《建筑钢结构施工实训》,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 5.课程建设结果检查。从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材内容、教材使用、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通过学生是否感兴趣及主动学习程度等表现进行结果检查。 6.课程建设评价。要从多方面收集信息,主要针对在校或毕业学生、企业人员、出版社等不同群体,就教学材料、资源库、考核方式等方面展开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建设思路是否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教材质量内容是否全面系统;所选案例是否具有代表性;实训项目实施性是否较强等。 四、课程后续建设 由于我国钢结构发展速度快、施工工序变化大,高职钢结构专业课程建设必须符合这一现状。因此一个课程建设过程的结束即意味着又一个建设的开始。后续建设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加大钢结构实训水平,优化实训现场设备及场地条件;重点抓好核心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实训项目开发;完善课件建设和工作页设置。 土建专业论文:BIM技术在土建类专业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成都 611230) 摘要:建筑信息化模型(BIM)是集工程项目技术、管理与数据处理为一体的技术,其涵盖了工程项目的所有内容,是建筑行业一项具有革命性的创新技术。目前BIM技术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用,使其成为建筑工程类专业人才必备的一项技能,也为高校工程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我国各大高校已经将BIM技术应用在工程类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但是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BIM技术教育的特点和意义入手,分析现阶段BIM技术在工程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的BIM技术应用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类;专业;教学;应用 引言 近年来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一项通过数字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将工程项目的设计通过三维立体的方式显现出来,并指导项目施工、维护运行的新技术。[1]它综合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技术,具有模拟性、可视化、可出图、优化性、协调性等特点,随着其广泛的应用,培养专业的BIM技术人才逐渐成为各高校的主要任务。[2]高校工程类专业是为我国培养建筑人才的主要阵地,应该积极的将BIM技术引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加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握市场的导向和需求,为我国建筑行业培养更多专业素质过硬、综合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一、BIM技术教育概述 (一)BIM技术教育的特点 BIM技术教育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专业教学模式不同,其需要建筑工程类各个专业的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首先建筑工程类各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充分掌握本专业的BIM建模软件,并对其他专业的有初步的了解。在应用BIM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协作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相互协作,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各专业学生之间的协作进行教学,促进各个专业知识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完善建筑工程学科各专业之间的课程内容,优化专业设置,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BIM技术教育的意义 BIM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全部过程,范围较广,且在这些方面具有一定的领先性,已逐渐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当今世界各国已将BIM技术视为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必备的技能,高校也在不断的将BIM技术应用到工程类专业的教学中。在高校工程类专业教学过程中采用BIM技术教学的模式,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对BIM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改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的能力。通过BIM技术对工程项目的模拟设计、施工,可以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能力,并通过与其他专业学生之间的协作,共同解决专业难题,使学生跨专业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均有所提升。[3]BIM技术符合现代建筑工程的内容复杂、管理精细的发展要求,在高校工程类专业教学中应用BIM技术可以使高校学生获得更专业的技术知识,具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具备更强的职业竞争力,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指明职业的发展方向。 二、BIM技术在工程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国内BIM软件开发技术不成熟 BIM技术的关键在于建立用于存放建筑工程几何或者非几何数据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任何一个阶段为工作人员提供所需的相关数据。[4]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之间、工程结构之间都存在差异性,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这也就需要一个能够包含大量工程信息参数的建筑模型,也就决定了BIM软件在开发之初就需要考虑到其能够含有内容较为丰富的数据库平台。我国的BIM技术起步较晚,目前国内BIM软件的开发公司积极地与高校进行合作,以不断的对软件的信息库建设进行完善。但是现阶段国内BIM件的开发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现阶段国内的BIM软件还无法实现项目管理信息的系统化,无法将信息化模型应用在设计、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以实现整个工程的完整串联。[5]BIM软件开发技术使BIM技术在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大大降低,阻碍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课程设置之间的链接和不同专业之间的互通。 (二)高校BIM应用型人才缺失 BIM人才需求结构大致可分为BIM技术教学人才、BIM专业应用人才、BIM工具开发人才、BIM标准制定人才。[6]这些人才需求类型中,专业应用性人才所需范围广,需求量大,而所有的这些人才类型的培养,都是以BIM技术教学人才为基础,只有教学有成效,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的人才的培养才能得到根本保障。目前我国高校工程类专业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建筑项目建设的实践能力,对BIM技术的掌握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还不够,缺乏运用BIM技术建设实际工程的经验,导致BIM技术在工程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中不能有效的开展。 (三)现有高校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 因高校决策、管理人员的重视度不够,在实际教学中,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高校教师并未在强有力的管理机制约束中对教学工作投入精力,而更多的高校多注重教师的科研成果,对实际教学成果未设有相应的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工作的展开未提供足够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校的教学发展。其次,高校课改所面临的问题有很多,尤其是课改经费的问题,在BIM技术实践教学中,课改经费未能支撑实际的经费开支,影响了高校的BIM教学效率。即使国内一流高校在教学设备方面优先于其他高校,但并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导致全国各所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未能有完整的设备满足专业课题的实践教学所用。[7] (四)BIM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高校对工程类专业BIM课程的设置还处于探索的阶段,虽然一些高校对课程进行了重组设置与创新,如某高校在水利、土建工程中设置虚拟沙盘、修建水库枢纽实训基地等。由于水利、土建工程的BIM设计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才能显示出其优势,这些虚拟的工程都较简单,学生在实际运用BIM技术的过程中并不能发挥其全部功能,领略不到其的强大,也无法感受到工程的复杂性。此外,部分高校过于重视BIM软件的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课程设置较多,缺少实践教学课程。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如何操作软件,而没有真正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课程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学生的应用能力均严重下降。 三、BIM技术在工程类专业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最大化的应用BIM技术教学 高校工程类专业在应用BIM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转变教学的模式,注重BIM技术的专业性、灵活性和时效性,积极地与校外施工单位、软件开发公司进行合作,在课程设置中加强对实践教学的安排,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同时应该在原有专业课程(如CAD)的基础上单独开设BIM建模课程,为工程类专业学生进行BIM技术的教学。我国现阶段的BIM软件可以从MagiCAD、Revit以及天正、浩辰等软件中导入数据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还能够运用软件自身的功能建立三维模型。[8]BIM软件对其他绘图软件的兼容性可以大大缩短不同专业、不同软件之间的建模时间,使BIM技术在教学的工程中得到最大化的应用,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了BIM技术的优势。 (二)加强BIM技术教学队伍的建设 高校应该加强工程类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引进BIM技术的专业型人才,加强对本校教师的培养,积极组织本校教师对BIM技术的学习,完善对教师BIM技术教学能力的考核制度,建设一支知识过硬、能力过强、经验丰富的BIM技术教育队伍,保证教学的质量。此外高校应该加强对BIM教学人才实践经验的培养,通过与校外工程企业、软件开发企业之间的合作,让高校工程类专业教师进入实际工程中进行锻炼,丰富教师参与工程建设、实际应用BIM技术的经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际工程进行BIM技术的教学,成为一名专业的BIM技术教学人才,为高校工程类专业BIM技术教育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为社会培养更多的BIM专业技术性人才。[9] (三)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 我国各高校应该加快建立有效的BIM技术教学管理机制,规范BIM技术教学行为。根据建筑工程类各个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特点进行信息化模型数据资料的有效整合,保证输出信息具有实践性价值。建立专门的BIM技术领导小组负责学校BIM技术的教学工作,定期对各专业教师BIM技术教学质量和效率进行抽查,对于不合格的教师进行淘汰。在BIM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个专业之间的优势,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大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研究力度,不断促进管理制度的完善。 (四)加快工程类专业BIM课程的改革 高校应该加快BIM技术在工程类专业课程中的改革,将BIM技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合理设置BIM技术教学课程。在大一时期就要开始向学生普及BIM建模软件知识,让学生可以通过BIM技术制作完整的结构施工过程动画,吸引学生的兴趣。积极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建立工程施工模拟实验室,鼓励学生通过BIM软件将实习的工程图纸进行整合,制作成虚拟的四维施工模拟图,以加深学生对施工设计、施工管理流程的了解,熟悉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增加自身的BIM技术应用经验。例如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案例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工程图纸、结构设计、工程材料、施工技术要求、工程的造价、项目管理等内容结合在一起,制作成虚拟的工程案例模型,为学生提供全面化、系统化、可视化的建筑工程施工流程,加深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BIM技术的应用能力。此外,各高校应该加强与建筑行业的沟通和联系,了解行业发展方向,加强与合作工程企业的协作,不断鼓励学生进入合作企业的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实践,增加学生参与实际工程建设的经验,促进学校BIM课程的改革。 BIM技术作为现代工程类专业人才必备的技能,高校的工程类专业应该不断进行BIM技术教学模式的改革,最大可能的应用BIM技术,发挥其真正的优势,加强BIM技术教学队伍的建设,创建一直技术过硬的专业教学队伍,同时应该加快教学管理机制的建立,采用科W的教学管理方法,加强对学生BIM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多方面入手,为我国培养更多综合能力强的建筑工程类专业人才,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 土建专业论文:应用型转型下土建类专业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研究 摘 要 产教融合是应用型转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分析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对土建类转型专业的产教融合动力机制进行梳理和探讨,提出产教融合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最后结合省级应用型转型专业的建设实践,提出地方普通高校转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促进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有效参与。 关键词 产教融合;动力机制;土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和调整,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愈发凸显。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2015年底,大连海洋大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被确定为学校首批省级应用型转型专业,辽宁省教育厅划拨一定的建设经费用于转型专业建设。因此,在试点专业实践之前先行探索产教融合动力机制,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土建类专业应用型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2 土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目前,土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与职业技术教育界限模糊;实习环节受施工场地及安全条件的限制;双师型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工程实践能力薄弱;传统教学手段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不适应;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热情不高;工程技术企业的有效参与度不高。 辽宁省教育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从2015年4月开始进一步组织研讨地方本科高校和本科专业两个转型发展方案,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有条件的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研究内容包括如何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创新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等。 工程性、技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是土建类转型专业的基本特点。因此,探索转型专业的产教融合动力机制,就必须保证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高效利用的实验设备、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内容、科学的考评体系和充足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转型专业产教融合的程度。 3 土建类转型专业产教融合动力机制探讨 转型专业通常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本科专业,一般包括本科第二批、第三批录取院校中的应用型专业。土建类专业是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引导部分高校的土建类专业进行转型,对于推进高等教育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产教融合则是实现专业转型的有效途径。 产教融合的基础是“产”,即必须以工程实际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产教融合的目的是“教”,要把教学内容改革和实践基地建设的落脚点放在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上。研究产教融合的动力机制,就是研讨如何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捋顺产、学、研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社会资源来参与办学。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土建类专业产教融合动力机制影响因素及相互制约关系如图1所示。 研究土建类专业产教融合动力机制问题,就是研究如何解决“办学过程中的社会资源有效参与”的问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来源于校企合作能为企业发展带来正能量,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是目前一些地方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如有些地方院校实训实验条件薄弱,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欠缺,学校专业不能更好地为产业发展服务,对口就业率偏低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因此,只有从地方院校对外服务硬件条件、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专业设置的产业符合度等方面入手开展改革,才能打通产教融合的动力机制,最终达到增加校企合作深度的目的。 4 应用型转型专业产教融合改革实践 大连海洋大学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与定位,通过校企合作,探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有效机制、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运行机制,不断强化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逐步形成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基于产学融合理念的人才培养体系,切实为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与专业成功转型提供保障。 首先,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坚持“双赢”原则,尊重市场规律,实施责任共担。进一步打通学校、企业相互沟通的渠道,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要使企业认识到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是储备技术力量的基础,有利于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支持高校办学的积极性,达到校、企、生三方面的共赢。 其次,在实践教学手段方面,利用网络共享平台,建立高校与企业信息联系的纽带。学校可以在实践基地网络信息共享平台上获取或发送相关信息,如企业生产、施工进度的第一手资料,丰富校外实践基地的内涵建设,这样学校在安排实践教学地点、方式、内容方面将带来更大的自由空间。此外,企业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获得有关科技进步的相关信息。 再次,在实习方式方面,灵活安排实习方式,为企业充分参与实习提供便利。由于土木工程建设周期较长的特点,传统的短期实习容易造成实习内容不系统、不全面,亟待创新实习方式,探索为期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的现场教学、实习、设计、答辩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更早更全面地接触和参与工程实践,在践中进行学习,并锻炼解决工程综合问题的能力。 最后,丰富工程案例,建设工程特色鲜明的企业课程。构建以实习驱动教学的企业课程体系,选定土木类转型专业部分主干课进行课程改革,企业参与教学大纲、教材辅导书、实习指导书的编写工作。按照“教学―实习―能力”递进式的原则,将基地的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为认识实习、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四类课程。 5 结语 在专业转型背景下,以土建类专业为研究对象,开展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全面实现辽宁省教育现代化等方面,也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土建专业论文:探索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摘 要:近十年来,高职教育在教学改革与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果,尤其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对高职的快速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但目前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师资力量不足之处,约束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高层次“双师型”的教师培养,探索出更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师培养模式。文章结合中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土建施工类;“双师型”;培养模式 近些年来,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其中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应当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来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而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高层次“双师型”的教师培养。湖南省某职业院校拥有“省级土建施工类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水平认证培训基地”和“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工程技术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本文以此探索了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一、确定师资的培养目标 面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培养一批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优良的教师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擅长发现并解决建筑产业的关键技术,提高专业技能竞争力,引领土建施工类专业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高层次“双师型”教师。 二、建立“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 针对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项目,建立“高校、行业(企业)与政府”三位一体的协同合作委员会,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整合双方资源,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共同参与专业教育教学、专业建设,共同进行专业应用技术研发,实现 “人才共育、过程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目标。 1.以“协同合作委员会”为平台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合作体制 由湖南省建筑行业专家、建筑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指导中心专家、土建施工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组成协同合作委员会,形成“高校理事会宏观引领方向、协同合作委员会协调运作项目、专业教师团队具体执行项目”的合作体制。定期召开教师培养工作委员会会议,研究职业教育特点和建筑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参照职业教育教师整体水平制订培养方案,进行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的调整,确保教师培养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调整。 2. 建立合作共赢长效机制 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建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优化整合教师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培养、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积极利用培训基地优质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了发挥协同合作委员会职能和功能,根据职业院校教师培养需要,逐步建设培养规划建设组、 培训基地建设组、组织教学团队组、教师培养评价组等,建立稳定可靠的长期合作网络,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三、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实施模式 1.改革培训学员报名方式,针对性选拔培训学员 在职业院校教师培养报名中,采用院校推荐与培训基地资格审核相结合的原则,审核环节主要考察学员的专业特长、职业教育理念和创新潜质,以及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拔对职业教育有贡献的优秀学员。 2.实施导师制,探索个性化教学的模式 参与高层次“双师型”培养的学员,双向选择一位培训基地教师和行业(企业)高级工程师为导师,每一位导师至多选择两位学员。导师指导学员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和专业技术学习。实现学员教研教改和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 3.改革教学组织方式,突出因材施教 导师根据学员职业教育研究和专业知识结构特点,结合学员的特长和潜质,在保证教师培养中集体学习的基础上,导师可以为学员制订相应的培训课程学习计划和课题研究计划。 4.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课堂工地化”的教学方式 导师和学员之间积极交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优秀学员可以在培训基地的课堂上课,同导师一起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另外,通过企业导师的引导学习,不断丰富专业水平,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 。 5.依托培训基地和行业(企业)的优势资源,培养学员的自主实践能力 导师对学员尽可能地提供专业学习和课题研究的资源,支持学员开展研究工作。积极开发现实和虚拟教学技术,应用推广“课程、实践和网络结合的学习平台”,形成创新型、智慧型教育的特色。为学员制订自主学习措施,协助学员建立一门优质课程网络资源。 6.支持学员积极参与专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开阔学员的国际视野 支持和鼓励学员参加专业教学交流和专业知识学习培训,每年参加专业建设研讨会不少于2次,开阔教师的国际视野,提升教师参与职业教育研究的交流合作能力。 7.培养教师教育技术信息化能力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级)优质资源共享课程、(慕课)MOOC的建设,完善教师个人空间建设,推动教师在专业建设和改革工作中提高教育技术信息化的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学院提出重点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遴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有创新意识的专业教学骨干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营造具有竞争性的政策环境。 1.建设高层次“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团队 对于教学团队学院实行高校、(企业)双方管理体制, 形成分工明确、有机协调的管理模式。教学团队制订明确的建设内容和发展目标,团队负责人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团队成员,学院对团队的建设进行跟踪检查和监督,保证教学团队运行管理顺畅,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实现规划发展目标。 2.提供有力的人才引进机制和培养计划 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修、出国进修学习等手段,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在岗位聘任、教学名师遴选方面,向教学团队成员倾斜,培育更多团队成员成为学术带头人、教学骨干和科研骨干,不断促进团队师资水平整体提高。 3.搭建发展平台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有利的政策空间对团队极为重要。学院为教学团队提供充足的教学条件和继续教育学习深造的机会,使团队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建设中,为学院培育更多高质量的高层次“双师型”教师人才。 4.制定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 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探索,根据学院教师培养的规律和趋势,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一系列开放、动态的规章制度,不断吸收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方法。通过目标激励和过程监控等措施,强化团队带头人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智慧和创造力,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训教师团队在学院教师评教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团队内部成员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制度,为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机制。 通过实施土建施工类专业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项目,培训基地培养出国家级教学名师和省级教学名师。依托“学院省级示范工程”,重点建设共享共用的示范性建筑工程实践教学基地,要不断完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建设具有培养职业院校高层次“双师型”教师的优秀师资培训基地。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篇1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了城市当中,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然而也导致了城市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大,拥挤的城市给人们的交通出行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城市轨道交通却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交通运输方式占地面积小、运载量大,不仅有效的缓解了城市的拥挤,同时降低了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作用,因铺轨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乘客乘车的舒适度,因此对铺轨施工项目也有了更多的关注,本文就针对铺轨施工项目当中的管理重点加以阐释。 一、轨道工程当中铺轨施工的技术要点 在进行铺轨施工前,必须要对铺轨施工的技术要点进行梳理,技术的把控直接影响到现场的施工标准及质量,其关系到轨道运行的安全性、平顺性,开通运营期间直接影响乘客的乘车安全及舒适度,因此在进行铺轨施工时要对相关的技术要点加强把控,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了解掌握设计意图,梳理技术难点,针对特殊结构、地段做好技术培训工作,施工过程中重点把控特殊结构、特殊尺寸及“四新”的应用。 二、铺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重点 (一)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是铺轨施工中最基础的一个工作,首先来说是要对贯通的区间进行贯通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和限界要求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调线调坡,然后根据最新的线路资料进行基标测设工作,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对其进行保护,铺轨施工中利用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进行轨道高程和中心线的控制。轨道的走向是由基标控制的,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其数据的准确,并做好现场保护,避免移位而导致轨道铺设偏移。 (二)轨排拼装施工 在进行铺轨施工之前,首先要在铺轨基地进行拼装平台的组装,拼装平台的各部尺寸将直接影响轨排的拼装质量,将会造成轨枕不方正、轨枕间距不均匀等问题,在现场铺设时仍需进行调整,需大量的人力进行调整,因此拼装平台在组装时必须保证其水平,钢轨两端要安装限位装置,同时扣件的卡具间距必须正确,保证轨枕安装后方正且间距符合标准。 (三)轨排铺设施工 在进行铺轨施工前,首先需要将结构底板清理干净,然后进行轨排架设、钢筋绑扎及支立模板工作,利用基标将轨排进行精调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前必须将轨排精调到位,保证轨道的平顺性,浇筑过程中需注意轨枕周围的振捣质量,避免振捣不实造成轨枕空调现象,浇筑后抹面必须按设计的横坡进行抹面避免道床面积水,提别是轨枕四周的抹面,浇筑后按要求进行混凝土养护。 三、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工期加以掌握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施工来说,对人们的日常出行和城市道路的使用是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铺轨基地的设置,因此在进行铺轨施工的时候,需要对施工工期进行严格的把握,确保其如期的竣工,现在在我国的很多施工安排当中,有部分的管理人员没有充分的重视,缺乏一个全面的计划安排,对整个铺轨施工过程的程序和技术了解程度比较低,未能做到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所以就导致了一些混乱状况的出现,因此在对铺轨施工项目进行管理的时候,必须从合理工期安排的角度出发,对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对每天的铺轨施工任务和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每天工作任务能够完成,做到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按工期计划竣工。 四、要使用更加适合的铺轨施工技术和先进机械 虽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便利,但是就铺轨施工本身来说它的施工难度是很大的,并且工序也比较复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往往会需要使用很多机械设备,机械化的施工不仅会提高施工效率还会提升施工质量,因此铺轨施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铺轨施工技术,用更加先进的铺轨设备来进行施工,相关的设备操作人员科学的使用设备,尽可能的确保铺轨施工机械化作业,进一步的提高施工效率,确保铺轨施工的精度和质量。 结语 综上,城市轨道交通无疑是存在着很多的优势,但是其设计、建设的过程也是比较复杂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会牵涉到很多的工艺流程,并且在进行铺轨的施工过程当中,由于外界的自然环境变化是难以控制的,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麻烦,这就体现出进行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对施工的技术和管理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促进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进步。 作者:汪占云 单位: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篇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由于工程投资大、周期长、专业多、系统性强,且涉及的市政配套工程量大等方面的特性,使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成为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立项以后,项目管理者就必须对整个项目进行细致详实地实施策划[1],而目前,我国对此方面研究较少。因此,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业主方的实施策划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工程背景 深圳地铁3号线首期段起自红岭中路站与红荔路交叉口,向东经罗湖区、布吉片区、横岗片区,止于龙岗区双龙立交。全线总长约33km,设车站21座,地下站6座,半地下车站1座,高架车站14座。地下段9.246km,过渡段1.416km,高架段22.320km。设2座主变电所,1座双层车辆段。深圳地铁3号线于2006年6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10年底建成通车。该工程作为深圳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配套工程,工期紧,地质条件复杂,线路长,拆迁工作量大。面对艰巨的建设管理任务,业主方必须对工程建设各方面进行认真仔细地实施策划,以保证工程的如期完成。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施策划 2.1实施策划概念 实施策划是项目立项以后,以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为研究对象,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对项目的目标、组织、管理、经济、技术等方案进行科学分析与论证,最终形成实现目标所应遵循的方法及程序的研究过程[2]。项目实施策划是项目由决策阶段向具体实施过程的过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项目决策设想转化为符合项目目标,要求明确,且具有充分可行性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为项目实施中的各项工作提供指导。实施策划属于业主的职能范围。 2.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施策划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施策划包括总体策划与局部策划两个层面。总体策划就是针对整个项目所进行的策划,制订项目实施的总体方案;局部策划就是对某个专门议题所进行的策划,制订该议题的实施方案。局部策划是总体策划的深化研究,是总体策划的补充与完善。本文以总体策划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深圳地铁3号线工程的策划文件进行分析与归纳,认为目前的实施总体策划包括以下内容: 1)调查分析实施策划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进行环境调查,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背景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查,明确项目建设的外部接口条件;对前期项目决策阶段的成果即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研究梳理,从而确立项目的进度、投资、质量的总体目标;对整个项目的工程设计进行熟悉、消化,掌握项目的特点、重点、难点问题,为进一步策划做准备。 2)制订项目总计划总体策划的首要任务是在项目总工期目标的基础上,编制项目的总进度计划,明确阶梯状的里程碑工期目标及关键节点工期目标,如图1所示。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必须理顺各个建设工序间的关系,从项目策划阶段、前期工程、实施阶段、建成和试运营阶段这几个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步骤入手,设定关键里程碑作为工期控制的关键节点,通过控制阶段目标的实现而确保总目标的实现。其次,要根据工程概算、工程里程碑目标、工程进度安排以及各年度主要工程内容来确定建设年度资金使用计划,确保资金的落实与工程进度相吻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因其工期长的特点,进度策划便成为实施策划中一个关键内容,对于项目进展控制至关重要。在实施策划阶段,要对项目的年度计划、关键里程碑、关键线路进行策划。总进度策划的要点:①合理的总工期估计。合理的建设时间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关键,很多质量问题都是因为赶工期造成的,因此,首先要确定合理的总工期时间。②关键里程碑的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周期长、专业多,必须对关键里程碑(如主体结构完成、区间贯通、轨通、电通、系统联调开始等)进行重点控制,保证其按时完成。③提出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为了实现对项目的阶段性控制,还必须策划年度重点工作计划,结合关键里程碑,形成进度控制的关键目标网络。 3)工程内容与工期目标分解因为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这样一个如此庞大、多专业、长时间建设的工程,任何一家单位无论是从资质及能力方面来说,都是无法独自完成,必须进行项目的划分,理清各工程合同的接口关系及相互的接口(空间、时间)条件。划分包括空间、时间。首先是空间上的划分,也就是工程内容的划分,分成不同的合同段。在对工程实体进行划分的同时,还需系统梳理工程监控(控制测量、工程监测、质量检测等)、工程监理、造价协审等合同构成。标段划分是总体策划的重要内容,与招标策划息息相关。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针对其投资大、专业多、接口多的特点,要遵循以下原则:①经济性。标段大小要合理,分标太小,很难吸引有实力的承包商参与竞争,业主要承担更大的建设风险;分标太大,有资格的承包商减少,可能因竞争不足而导致承包价格较高。通过合理的分标,能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引入符合轨道交通建设资质要求、实力雄厚的承包商,提高项目抗风险的能力,降低工程造价。②减少合同接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接口众多,标段的划分要有利于合同接口的减少,充分发挥承包商的人力、财力及技术上的优势,尽量将相似工程和相关工程集成于一个工程。③按专业进行标段划分。标段划分提倡减少合同接口,但是如果承包商不具备相关经验,非相近工程尽量不集成于同一标段。还有时间的划分,即对工程工期目标的分解。也就是将总计划目标按照工程划分进行分解,明确各标段的合同工期、起始与结束时间、关键节点工期等,理清相互关联合同的工期接口关系。 4)组织策划工程项目组织是指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政府制度安排下,项目各参与方之间所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实施策划阶段的项目组织策划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项目组织架构,即在政府建设法规的框架下,业主与其他项目参与方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和相应的合同安排;二是业主方组织架构,即业主方所采用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相应的职能分工和管理制度[3]。项目组织架构策划就是要根据业主自身的条件及要求,选择需要的参与方,确定战略决策层、组织管理层、项目实施层各层的成员,明确各参与方在项目中的目标和定位及各方参与者职能范围,确立各方相互间的管理、指导关系。如图2所示。项目组织架构策划的主要原则有目标统一原则;责权利平衡、合理授权与分权原则;适用性和灵活性原则;组织制衡原则。业主方组织架构是指业主方自身建立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组织结构,包括部门设置、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分工、工作流程定义等。业主方组织架构主要有职能式、项目式、矩阵式三种模式。 5)招标策划招标策划主要解决每个标段采用什么样的委托方式和承包方式,采用什么样的合同种类、形式及条件,采用什么样的招标方式,各标段招标的开始完成时间等问题。因此,招标策划主要包括发包模式的选择、合同体系的策划、招标方式选择、招标进度策划等内容。通过招标,选择合适的承包商,将权利责任合理地分配给相关各方,见图3。招标策划应重点关注如下内容:①主要合同的发包方式策划。对主要工程内容,如土建工程、设备采购、设备安装等,分析设计与施工的关系,工期要求等,决定采用合适的发包方式;设备是甲供,还是甲控或是乙购;主要材料质量的控制途径等。②合同条件(合同范本)以及合同计价方式的选择。合同条件选择首先要注意合同条件应该与双方的管理水平相配套,其次要选用双方都熟悉的合同条件;计价方式要根据发包模式及合同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 6)提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对于上述工程总体策划所遇到的还不明确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3实施总体策划的改进 总体策划是指导项目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总体策划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的执行效力。目前,深圳地铁3号线工程已经进入建设尾声,回顾项目的执行情况,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也反应总体策划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可以从深度及广度两方面对实施总体策划进行改进。 3.1总体策划广度改进 在工程实施总体策划中,除了上述内容外,还需要包括: 1)前期工程策划前期工程主要是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正式实施进行的准备工作,为工程提供必要的空间条件,是工程实施的前提,主要包括建设用地的征地搬迁、交通疏解、管线改迁和绿化迁移、高压线改迁、渣土及余泥排放点落实、施工临时设施的落实等。前期工程中尤以建设用地的征地搬迁为关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特点就是线路长、征地搬迁量大,而征地搬迁又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多、关系复杂的系统工作,其能否顺利完成,对整个工程的实施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前期工程关注要点:征地搬迁要确定高效的管理组织架构,制订合理的补偿方案,保证进度。管线改迁的组织方式。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涉及的管线改迁工程众多,权属单位众多,其工期、投资很难控制,要理清各方关系,选择合理的组织方式。减少重复工程。前期工程中,交通疏解、管线改迁和绿化改移对城市公众的影响较大,要重视实施方案的策划,尽量减少重复的工程,减少对城市公众生活的影响。 2)重大施工方案的策划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一般地域跨度大,周边环境各异,因此必须针对各工点不同的结构形象,结合周边环境、地质条件和交通情况,分析施工中的难点,预先提出解决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目标;对于设备系统,则要重点分析设备的选型、生产制造时间等问题,保证设备安装满足工期要求。重大施工方案策划的要点:①地下车站施工工法要结合周边环境确定。在城市繁华地段,地下车站施工工法的确定既要考虑尽量减少对路面交通的影响,又要考虑减少对周围建筑的影响。②地下区间工法要综合考虑市场资源和地质情况。比如,对于盾构法施工,必须调查市场是否有足够的盾构设备及地质情况是否满足盾构施工要求。③重视设备的时间节点。设备有自身的制造周期,制造、安装时间必须满足系统联调的要求。④大型设备运输路径的确定。对于大型设备,要及早协调确定运输路径,减少与土建施工等的相互影响。3)制订控制性的工作计划依据工程计划,制订设计联络、施工图设计、招标、设备采购等控制性的工作计划,并且将这些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纳入总计划管理,避免工作脱节影响工程进度。4)接口管理的策划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一项多单位、多专业参与的联合协同的工作体,各部门、各专业相互依从、制约、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十分繁杂的接口体系。业主方在实施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的接口技术管理时,对接口体系必须进行详细、缜密地策划,提出和确定接口系统的组成机构、内容和实施要求以及接口的管理模式,提出相应的管理程序、制度、办法等清单,以确保设计、施工及调试工作的质量和工程控制,避免因接口不当或疏漏而产生的经济和时间损失。接口策划的关键:①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业主及各相关承包商均要有专人负责接口管理工作,形成接口管理组织机构,并且整个组织机构要做到决策及执行的及时、高效和明确。②策划管理程序、制度与办法,提出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制订或完善的管理程序、制度、办法等。③策划接口手册或规范,组织编写对于所有承包人均有约束力的接口手册或规范,并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 3.2总体策划深化改进 在工程实施总体策划中,部分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或完善: 1)深化地盘管理策划在施工现场,往往多个承包人同时交叉作业,地盘的计划与进度、场地移交、临时工程(水、电、围挡)、安全文明施工等的管理,必须明确责任,责权统一,提出地盘管理方案,明确管理程序、管理制度、管理办法清单。 2)深化费用分解根据工程内容的划分,对整个项目的费用也进行划分,明确各合同的费用目标。在设计概算编制时,设计概算应具有依据工程内容的可拆分性。通过对整个项目进行一次性设计概算拆分,反过来可以检验工程内容划分的接口是否清晰。否则,很容易发生费用给了某个标段,而工程内容在另一个标段的矛盾。只有工程内容、工程概算同时一次进行划分、相互校验,工程接口的矛盾才可能减小到最小。 3)深化工程内容划分在工程内容划分时,应遵循工程内容的客观性要求,保持单个标段内工程内容的完整性,否则会人为地加大管理难度。如低压动力及照明系统,由于车站给相邻两个半区间配电,为了工程实施、验收等方便,应按图4所示进行工程内容的划分。图4低压动力及照明工程的划分 4结语 本文首先介绍了工程项目实施策划的概念,然后通过对深圳地铁3号线工程实施策划的分析、归纳,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施策划的内容体系,即调查分析、制订项目总计划、工程内容与工期目标的分解、组织策划、招标策划、提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及各项内容需重点关注的方面;为了提高对工程实施的指导作用,提出了总体策划应增加前期工程策划、重大施工方案策划、控制性工作计划、接口管理策划等四方面内容的建议,以及深化地盘管理策划、费用分解、工程内容划分等三方面内容的建议。 作者:张佐汉 陈丽波 冯卫军 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深圳研究设计院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篇3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2017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内地城轨交通完成建设投资4739亿元,在建线路长度6218公里,在建项目可研批复投资额累计38691亿元。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共有62个城市的城轨交通线网规划获批,规划线路总长7293公里。随着城轨交通工程的实施,大量的城轨交通档案产生。为满足城轨交通建设发展的需要,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整理标准》(CJJ/T180-2012)。这一标准成为新建、扩建、改建城轨交通工程档案整理、验收、报送的重要依据,对提高城轨工程档案管理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特点分析 (一)专业性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专业性较强,其建设项目领域的技术标准、技术手段和形成的材料内容都显示出明显的专业技术性。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著录中包含了众多专业记载项目,如工程起止点、线路径由、线路总长度、地下线长、地面线长、地下站(座)、地面站(座)等。 (二)连续性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包含多个工序环节、工艺流程,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内容也表现出较强的连续性。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整理标准》规定,城轨交通工程的前期准备、勘测、设计、监理、施工、竣工等工程建设管理各个环节中所产生的档案都应由资料管理员收集和保管。这些环节所产生的工程档案在内容系统上具有连贯性、有序性和因果性等显著特点。 (三)成套性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各个项目文件展示了项目建设的全貌。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整理标准》的要求,对城轨交通档案组卷时应保持卷内文件材料的有机联系。一个建设工程所产生的文件和图纸应按照工程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的建设程序组卷。文字材料应按事项排列,同一事项则按时间排列等。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需要向工程属地城建档案部门报送一套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整理标准》规定的工程档案。 二、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管理质量控制的因素 (一)参与单位多,档案人员素质差异大 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有设计单位、勘测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个单位,上述单位在城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档案资料必须要让“经过专业培训或具有相应资质的资料管理人员收集和保管”。由于各个参建单位的标准化、规范化要求不一致,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同,从事资料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工程档案收集和管理质量差距较大。 (二)建设周期长,档案内容连续性不强 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从前期拆迁、设计、报批到建设完成,通常需要四五年时间。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存在许多不利于工程项目档案收集的因素,如一些重要的档案资料在人员变动、机构调整中容易出现分散或丢失。此外,工程项目档案资料大多存放于工地,现场恶劣的施工条件加剧了工程档案受潮、发霉、虫蛀、褪色的风险。这些都是影响档案资料内容连续性的重要因素。 (三)工程量巨大,档案资料收集不完整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等特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整理标准》规定,城轨工程项目档案包括勘测、设计单位移交的工程勘测、设计文件,工程监理单位移交监督、检查监理范围内参建单位的工程文件,施工单位移交的施工文件、竣工图纸等。但是,不同参建单位依据的档案收集标准和要求不一致,各参建部门借阅现象较为普遍,不注重声像、电子等非传统纸质档案的收集等,导致城轨交通工程档案没有达到应收尽收的要求,资料收集不完整、不齐全。 三、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管理质量控制对策 (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为了提升城轨档案管理质量,城轨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尤其是档案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建设前就应针对性地组织资料管理人员进行收集和保管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新的法规、标准内容的学习,使城轨档案收集和保管符合最新要求。另外,从事施工资料收集、保管的人员要积极主动深入施工一线,了解各个环节的施工内容及部门职责,防止因技术、设备的更新影响档案管理范围的变化而导致档案资料收集不完整、不及时。 (二)加强过程控制,保障资料内容质量 加强城轨交通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过程质量控制,确保收集、保管的工程项目资料内容的连续性,是提升城轨交通工程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举措。一是积极落实“三同步、三参加”的要求,即从城轨工程项目立项至竣工资料收集同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与竣工资料形成同步、工程项目完工验收与竣工资料验收同步,把项目工程产生的文件资料收集、保管纳入城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二是项目档案管理部门选派人员参加工程进度(质量)分析会、设备资料开箱验收会和项目交工验收会等,做到全过程质量管理;三是项目参建方要添置专门的档案保管设备,确保现场施工资料、图纸存放安全。 (三)加强工作指导,提高档案收集完整性 为保障城轨工程项目资料的收集、保管质量,档案业务人员要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加强业务工作指导,从文件形成源头开始进行控制,提高档案收集工作的主动性。如在项目启动之初,就成立专门的资料收集工作领导小组,提前介入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结合工程实际和不同施工阶段的施工特点制订详细的资料业务指导方案,做好城轨工程项目资料全过程的跟踪指导。对于特殊工序或工程,应派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四、结语 城轨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跨越周期长,档案质量控制难度较大。除了采取上述措施外,还要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强化档案责任意识等,不断提升城轨工程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为城市轨道项目后期的运营、扩建和管理提供高质量的原始资料,助力城轨服务城市发展。档 参考文献: [1]王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管理浅析[J].档案天地,2018(2):51-53. [2]王峰.轨道交通工程档案管理现状、方法及对策工具研究[J].档案管理,2018(2):92-93. [3]张玉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验收的双轨制探讨[J].城建档案,2016(8):23-26. [4]张骏.加强轨道交通工程档案现场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档案,2017(10):60-61. 作者:丁全红 单位: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探析 [摘 要]电力工程是当前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当前人们良好生存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实现电力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有效控制和良好管理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更是人们对各种电器设备使用的必然结果。电力工程是保证电力正常有序输送的前提。本文就当前电力工程施工中各种管理措施和成本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分析成本在施工项目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分类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 1、电力工程施工前准备 1.1 严格禁止违规操作 一切操作程序务必紧遵《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是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进度控制和施工管理的根本教条。严防施工现场操作漏洞,防患于未然。 1.2 提高从业者素质 提高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水平和劳务人员素质,是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础,就要广泛利用国内外工程建设实践锻炼的机会,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1.3 健全和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 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标准化体系,建立完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强化管理意识,规范管理行为,积极实现与国际接轨。我们狠抓“安全、优质、文明”样板工程,以质量求生存,以精品闯市场。树立全员精品意识,以工程施工规范和质量验评标准为基础,以实现工程达标投产为基本要求,在施工质量、工艺水平、文明施工方面达到全优。 1.4 迁占赔偿工作处理 电力工程面向群众生活,势必在施工会占用群众土地,因此,从工程招标准备阶段开始,就应着手于迁占赔偿工作,成立专门机构,取得当地政府、土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确保迁占赔偿工作的顺利进展。迁占赔偿工作涉及到地方的经济利益,要充分依靠当地政府,公开、公正地解决赔偿问题,加快迁占赔偿工作的进度,确保工程建设项目按进度计划实施。监理工程师进场后,应及时了解迁占赔偿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对工期的影响,严格控制工期,为更好地控制工程施工进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2、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没有一套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 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需要有一套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成本管理也不例外。在现行的电力工程成本管理中,缺乏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将权、责、利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得成本管理存在着混乱无序的现象。 2.2 忽视成本与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至今,很多电力建设企业都没有认识到成本与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施工企业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无限度地使用最好的技术、最昂贵的设备材料,工程质量虽然得到了保证但是成本却是一直居高不下。长此以往,导致企业资本累积不足,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项目管理部门又存在着另一个极端,一味强调降低成本,忽视工程质量,常常因为质量不达标返工而导致质量成本增加,不仅使得工程成本超额支出,还影响企业的声誉。 3、忽视电力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控制 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工期成本是指企业为实现工期目标而付出的一切费用。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特定的工期要求,为了保证工期往往会造成工程成本的变动。特别是项目管理人员对于工期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常常因为赶工期而造成成本的大幅上升。 4、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 在现代的电力建设工程中都实行分工管理,即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与验收,这样看上去是分工明确、井井有条,但是缺乏一个统一的目标与管理。技术人员为了保证技术合格过关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材料管理人员为了保证质量选择质优价高的材料。这样虽然也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却在很大程度上抬高了工程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4.1 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首先要明确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而成本控制的各项指标有其综合性和群众性,所有的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都要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各负其责,只有把所有的参与人员组织起来,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因此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成本管理是全企业的活动,为使项目成本消耗保持在最低限度,实现对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项目经理应将成本责任落实到各个岗位、落实到专人,对成本进行全过程控制、全员控制、动态控制,形成一个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其次要明确成本控制者及任务,从而使成本控制有人负责,避免成本大了,项目亏了,责任却不明的问题。 4.2 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4.3 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1)人工费控制。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到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2)材料M的控制。材料费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一般做法是要按量、价分离的原则,主要做好对材料量的控制与对材料价的控制两个方面的工作。 5、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消除风险隐患 建筑企业一次性完成合格的建筑产品,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应把工程质量管理当作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施工生产中严把质量关,从施工前的测量放样、施工中材料投入以及施工后工程质量养护等始终贯彻“至精至诚、更优更新”的质量方针,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6、电力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原则 6.1 对实施过程当中进行成本控制 在对项目成本进行全员控制的过程当中,还应对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多加注意,如系统内包括的关于部门经济核算的责任,不能降低各项目环节的成本控制力度,应确保项目从施工到竣工期间的整体过程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6.2 尽量降低施工成本 降低工程成本除了要降低来自各个方面的成本控制外,工程承包方还要结和自身的特点,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和管理的施工方式。 6.3 电力企业需要实现对权、利、责的有机统一 项目各部门在项目工程当中的作用非常重要,项目各部门不仅有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的责任,同时也有对成本进行控制的权利。所以,对于各个班组和部门的成本业绩,工程管理部门有权利对其进行定期的考核与评价,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各个部门进行相应的处罚和奖励。 结语 在当前企业成本控制的过程中,电力工程作为主要的成本控制流程是不可忽视的过程,是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经济成本的前提和关键,更是保证其施工关键的主要组成模式。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其成本控制方式和控制措施是其发展的前提关键,是保证社会良好有序发展的前提。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探讨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加强了电力设施建设,一些电网改造和建设工程相继实施。由于电力工程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必须要保证电力工程的质量,在建设中要加强施工管理。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探讨 1、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 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大致上可分为计划编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三个层次,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能顺利有效的落到实处,管理人员要在工程项目的运作过程中严格按照以上三个阶段进行,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循环工作方法。在计划编制方面,做好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分析,组织好各专业的设计图纸、设备厂家图纸的会审工作,将设计缺陷消除在施工之前。为了避免由于材料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及质量事故,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事先要对电力工程项目的材料进行归类和梳理,保证其合乎国家质量标准。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是确保电力工程高质量顺利完成的基础,而质量控制则是确保电力工程可以高质量顺利完成的技术措施和方案,是项目完成的关键所在。实施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就是要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按照电力规范和技术要求,时刻监测工程实施的进度和质量,严格执行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质量验收程序。制定质量奖惩制度,对于施工工艺质量好的人员给予奖励,对存在质量问题的人员进行曝光、通报批评及经济处罚。 2、管理加强的方法 2.1、保证工程的安全以及质量 要认真的贯彻并且执行国家的有关工程的安全以及质量的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各项技术的标准,还有施工的规范以及技术的规程,要组织并且贯彻有关工程的安全以及质量的保证的各种管理制度以及方法,要制定有关工程的安全以及质量保证的技术措施,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将“以安全为要务,贵在预防”的方针严格贯彻,对检查工程的安全以及质量的评定力度要加强。 2.2、提高施工的效率 建设单位对施工的管理,要和施工的单位主动的配合,积极的协作。实际上,工期的缩短就是建设工程的投资提前的得到利益,是双方互利的。 2.3、投资的节约 要节约工程的投资,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做: 第一,控制工程图的预算。施工图的预算编制是根据国家的规定来执行的,一旦通过审批,其便是具有法律性,使必须要严格控制的施工依据。 第二,对工程款拨付的控制。在工程款上,最好是有固定的总价合同,按照合同来拨付。不可以随便的增加。 第三,对有关费用的施工签证要控制。对有关的费用进行施工签证在施工的管理中是避免不了的,在进行签证的时候,必须要进行认真的核实,要和实际切合,不能随意的多签,特别是活动的费用,要实事求是的来对待。 第四,施工合同要严格的履行。施工的合同是对工程进行决算,也是进行管理工程造价的主要的依据。合同的签订以及履行是进行施工管理的主要的内容,只有对合同的内容严格的履行,才能够做到投资的节约,来提高经济效益。 投资的节约对工程的管理有着极大的作用,若可以将投资控制的较好,可以为企业获得很大的利益,企业的资金受到一定的限制的时候,就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选择比较合理的投资方式,要使企业能够承担的情况下,获得最大利益。 3、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 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因素非常多,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当中,涉及到的流程非常复杂,因而质量管理须以企业施工质量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及工程质量防通病手册为控制目标,按照施工的既定工序,控制施工的规范,其质量管理的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由于电力行业的施工建设的专业性比较强,有许多都是集体性的作业,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施工质量的高低。因而电力施工企业可以按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及规范分专业定期组织培训,提升施工人员操作的专业性,促使施工人员按照规范操作,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支优秀的施工队伍,为企业培养人才资源,以便能有更加长远的发展。此外,专业化的施工队伍也是企业竞争力的直接体现,从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脱颖而出。2)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要强化质量管理机制,将质量的把控落实到每一个小的细节,从上级领导到下级的施工操作人员,将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一旦发生质量安全,要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以促使企业员工建立质量安全意识,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当中。3)制定严格的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必须有科学明确可施行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必须包括前期的准备、工程施工执行和质量监控、验收等方面的内容,而且施工指导书的编写人员要掌握相关的技术要求,指导书的编写做到通俗易懂、信息明确、可实施性,并且要做好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记录,以便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可以加以改善。 4、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解决措施 1)提高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水平和劳务人员素质,是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础要广泛利用国内外工程建设实践锻炼的机会,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2)健全和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标准化体系,建立完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强化管理意识,规范管理行为,积极实现与国际接轨。我们以质量求生存,以精品闯市场。树立全员精品意识,以工程施工规范和质量验评标准为基础,以实现机组达标投产为基本要求,在施工质量、工艺水平、文明施工、机组投产水平方面达到全优。 3)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使用现代化管理软件提高管理效率。专业现代化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许多要求,主要是进度控制,同时也可以进行费用控制和资源管理。特别是软件可以将进度、资源、资源限量和资源平衡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得进度计划可以是基于要完成的工程量,工作量并结合施工承包商的人材机资源而制定出来的定量的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因此,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人、财、物的投入等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可行的、科学合理的应用规划和管理方法,对于切实用好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做好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结语 C上所述,要想完善和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效率和质量,就必须合理地计划、组织、控制以及管理好电力工程项目各方面的工作,掌握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能够有效执行并落实施工管理制度和措施,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安全质量、技术、成本等方面的管理力度,明确具体的管理职责,切实将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做好,保证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完成,从而提高电力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浅析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电力工程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是一项既复杂又严谨的工作。其涉及的方面很多,对安全、质量管理和工程的进度等方面的要求也高,因此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需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同时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 1、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 1.1 决策阶段项目成本管理 在电力工程中,对项目可行性的研究,可以将投资估算分为经济分析与方案分析。有的施工单位存在对工程量估算不足,工程造成不准确的问题。还有电力工程中,存在投资膨胀严重、工期延长、工程造价偏高的问题,这与电力工程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高有一定关系,希望相关管理者可以重视控制成本这项工作。因此,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项目可行性研究,详细分析项目成本的影响因素,合理确定项目的投资规模,并通过工艺方案比选,规模方案比选,选址方案比选等多方面比选给出具体可行的最优化决策方案;其二,合理进行投资估算,在进行工程预算编制时,应该根据工程的具体实际状况,熟悉设计图纸以及相关数据资料,按照相关的规范规定进行有效细致的分析,从而做到工程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经济性以及合理性。 1.2 设计阶段 电力工程设计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有着较大影响,在有的电力工程中,有的设计人员设计水平不高,使得工程成本管理存在较多的质量隐患,在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临时调整,也是增加工程成本费用的原因之一。还有的设计人员,由于设计思路比较保守,设计方法存在滞后性,增加了工程成本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了工程成本的准确性。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重点从经济角度考虑,进行多方案优选设计思路,及时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已达到即满足工程使用功能又达到质量标准。设计人员要充分发挥价值工程原理,通过对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的分析,将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结合起来研究,进行科学的手动控制投资。 1.3 施工阶段 为了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施工成本控制,就要在各个环节中多下功夫,主要包括在整个施工阶段的费用总和,例如材料费、使用机械设备所需要的费用以及人力资源的费用等,这些都是施工进行过程中必须要花费的费用,还有一些费用是临时产生的,这方面也需要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果在工程项目进行前,就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有效的预防,那么这方面的费用可以得到明显的缩减。一是,材料成本,在选购材料方面,需要坚持“物美价廉”的原则,严格审查材料的规格、尺寸、说明书等,确保采购的材料质量达标。此外,还要按照规定对材料要进行性能检测,确保材料性能、质量过关。再者,材料进场以后,需要做好储存管理,有些材料不能长时间日晒、雨淋,要做好防晒、防潮工作。其次,必须做好机械设备管理,购置机械设备时,不能一味地以技术先进为标准,还应考虑企业经济实力和工程需要,若C械设备在施工现场无法正常使用,就没有价值意义,而且还会增加修理费用。 1.4 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是整个电力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最终环节,可以分析出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还可以分析工程项目相关单位对成本控制的能力。在竣工验收阶段需要及时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单、各种签证材料等,使工程成本结算数据有依有据,并且要求合理、准确。 2、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措施 2.1 完善成本管理体制。只有通过完整的组织结构与科学的分工配合相结合,才能够为实现良好的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财务部一方面负责施工项目的资金预算和会计核算等方面管理办法的制定及考核工作;另一方面,筹集资金,并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进行监督和检查。计划合同部主要负责制定施工项目的成本计划,并依据不断变更的市场需求及施工情况,对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改进;其次,负责施工项目的合同、统计及工程招标等工作,并据实做出相应的成本预算。还要制定对员工的考核评价标准,以便对各部门的工作做出科学的总结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材料供应部负责以成本计划和实际库存情况为依据,科学合理的开展材料的采购工作,在保证原材料标准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减少资金的消耗,降低成本。此外,对材料的采购、管理及使用等各环节进行监督,避免贪污腐败、滥用浪费材料的现象发生。工程技术部负责依据相关的技术规范及施工要求,对施工项目的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此外,严格保证施工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对发现的问题做出调整,以期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 2.2 合理进行成本控制。电力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遵循经济性、动态性、全面性、权责利相结合四项原则。 2.2.1 项目成本控制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目的,这就决定了其经济性原则。 2.2.2 由于施工过程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与制约,因此,整个施工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也决定了成本控制的动态性原则。 2.2.3 全面性原则包含全员及全过程两个方面,全员成本控制是指对施工过程所涉及到的全体员工进行的成本控制,全过程成本控制是指对整个施工过程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步骤进行的成本控制。无论哪一方面都要按照规定的预算进行管理与控制。 2.2.4 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将权利、责任与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众所周知,权利与责任不能分开来谈,否则就缺乏行使权利的限制;责任与利益也不能分开来谈,否则就缺乏履行职责的动力。 所以,对电力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中,以上四项原则缺一不可,只有明确原则、认真履行,才能科学的实施项目成本控制,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2.3 提高工程成本管理水平。 2.3.1 施工项目管理不仅包括项目成本控制,也包括进度管理、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等众多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管理不善,都会导致施工项目工期成本、安全成本或质量成本的增加。因此,必须要将施工项目管理和项目成本控制紧密结合,才能有效的实施对工程项目的科学管控,从而为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2.3.2 以竞争促发展。在电力工程企业内部建立竞争机制,鼓励各部门之间良性竞争的同时,积极营造员工之间相互促进的良好竞争氛围。可以在多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如在人才的录用选拔时采用竞争上岗机制,择优录取;在职工晋升时,综合考核和评价候选人各方面的业绩,择优上岗。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任务指标。 3 结束语 随着电力工程的不断发展,在施工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以及成本的控制。因此,需要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统一标准的施工流程,控制好施工成本,以保证施工顺利的进行。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浅析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摘 要]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作为电力部门和施工企业主要的工作内容,特别是在国家大力发展电力事业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管理好电力工程施工进程,从而实现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目标,已经成为电力工程施工各方面关心的主要问题。本文就针对该问题展开探讨,首先阐述了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然后对存在于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展开了研讨,最后提出了新时期如何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有效性的策略,希望对工程施工质量和速度的提高有帮助。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改进对策 一、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企业实现长久经营的基础与保障,也是企业施工管理最基本的内容[1]。换言之,其实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工作就是以保证质量管理为核心的,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流程与质量管理要求进行施工。此外,在保证质量管理的同时还要考虑其与工程成本的合理结合,从而达到综合管理的效应。 (2)施工计划管理 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来说,以目标服务为中心,制定合理且高效的施工计划是唯一要求。在制定施工计划时,材料设计人员要仔细且充分地研究相关资料,比如工程合同、业主需求等。同时对施工的目的、要求、合同材料以及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分并确定,从而制订出高效率的、高收益的施工计划。此外,还要全面考虑施工的实际情况,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度对施工计划做出实时、合理的调整。 (3)安全管理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效的安全管理,不仅能够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因此能否做好施工管理的安全管理工作是考察电力工程队伍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 (4)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可以说是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工作,因为只有拥有好的技术管理,才能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换言之,有效的技术管理决定了电力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的高低,并且有效的技术管理还可以保障施工的安全管理,最终直接影响了电力施工企业的市场效益。 二、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的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团队建设不足 目前,很多电力工程的施工团队仍旧受到传统管理思维框架的影响,对所谓的施工管理工作没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知。在电力工程施工团队中仍旧存在着整体素质低下,不具备对工程施工的整体规划性,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均有所欠缺的弊病。同时电力工程施工团队很多均存在合同管理意识方面比较淡薄、经济效益观念较弱、相互配合意识薄弱以及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这会使极大地影响了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进行,从而极大地降低电力工程施工的效率,还可能对电力工程施工带来各种问题隐患,使整电力工程施工达不到规划和设计的目标。 (2)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贤ú蛔 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协调,否则它将会严重影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2]。在实际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业务部门、财务部门、技术部门以及行政管理部门存在着相互沟通和协调的问题,这会使得电力工程施工上出现资金流动困难、材料供应不畅、施工进度和工期延误等问题,最终影响了电力工程施工整体目标和规划的达成。 (3)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流程不合理 目前,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常常存在着不合理的流程管理问题。很多企业或者个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了各种违规操作层出不穷,从而使得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缺乏必要的组织和控制。如果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违规操作成为一种常态,容易使得电力工程施工管理问题逐渐积累,最终严重影响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形成电力工程各种隐患。 三、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方法 (1)提高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要不断地提供给电力工程施工人员各种学习或者培训的机会,同时鼓励电力施工人员主动学习,互帮互助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自身素质,形成一个和谐的、相互促进的学习环境,有利于电力工程施工人员修养的提升。作为一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还必须掌握电力工程以及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锻炼,才能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对电力工程施工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此外,还要做好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提升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安全性。 (2)完善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规章制度 只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才能在源头上杜绝各种隐患和问题的发生,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从而达到施工的终极目标。因此,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应以建立和完善以工作程序为主体的规则制度上,不断地在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强化标准化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同时,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还应该在施工、技术以及管理等环节建立标准化体系,通过实施规则制度来管理员工的规范操作,从而使员工建立强烈的质量意识,同时也使得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和管理更加科学、系统、合理。 (3)提升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效率 只有不断地提高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效率,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提升整个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形成一个专业的、系统的和规范的团队,这对提升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均有很大的帮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的工期或者目标能否顺利地完成。因此,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施工企业也因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以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为手段,通过建立以计算机、网络、现代化管理软件为基础的现代化管理方式,才能不断地提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效率。 (4)规范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流程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化作为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它的实现不仅仅可以使得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以及规范,同时流程化的管理还使得施工进度有很大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加快施工进度,达成预期目标,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建立从工程招投标一直到工程验收的整个过程的管理流程,利用专业的手段和严格的流程控制每一个环节和步骤,无论从招标、中标以及施工的过程中,都要加强各方面的沟通和协商。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队伍的管理工作,督促他们遵守施工的规章制度,要形成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规范体系为一体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为电力工程的施工的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在电力工程验收和结算过程中,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者还要在维护各方利益的同时,以科学的管理措施和详细的数据,顺利地完成工程的交接任务。 四、结语 电力工程一般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工期长的特点,因此电力工程对施工管理的要求很高[3]。可以说,施工企业能否中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施工管理是否专业、是否有效。因为专业有效的施工管理可以极大地降低管理不当所带来的施工过程的各种消耗,从而高效地、高质量地完成工程目标。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探析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若干问题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工程施工要求不断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也面临了更大的挑战。文中分析了电力施工管理的必要性,探究了当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施工管理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1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施工管理是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关键保障,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1.1 企业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求企业对传统的管理体制进行深入改革,责、权、利的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给电力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带来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作为企业改革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施工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效果。 1.2 沟通施工企业与社会的重要桥梁 作为一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复杂管理工作,施工管理是对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反映。施工企业可以向社会展示自身的施工管理水平来让外界了解企业的实力水平,提高企业的信誉,在获得发展动力的同时给社会对企业的合理评价奠定了基础。 1.3 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 电力工程施工中涉及大量的物品、资金、人力等资源与信息,这些物流、信息流等畅通与否直接决定了施工活动的进展。良好的施工管理是确保这些流畅通的必要手段,在实现工程顺利进行的同时推动电力企业的更好发展。 2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鉴于有效的施工管理工作对电力企业以及社会的积极影响,施工管理工作得到了企业的特别重视。但是,目前我国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在管理工作的改革完善中,一定要重视这些问题,力求促进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2.1 施工管理的工作流程十分混乱 一是施工管理中工作人员对建设的相关法规重视不够,未能严格执行施工管理制度。以致管理工作太过于形式化,尤其是对工程的管理审核、验收等重要工作缺少严格的检查和把控,对电力工程的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比如,当工程结束时,相关部门应当进行检验工作,并在电力工程决算审核后才可以收取和支付相关的工程款,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并没有按照此项法规进行操作,导致了管理流程的混乱和违规;二是施工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缺少良好的沟通交流,导致不必要的分歧出现,阻碍了电力工程的施工建设,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扰。到电力工程竣工时,由于施工过程中缺少沟通,导致管理操作不规范,甚至需要返工完善修改,增添了不必要的工作,造成了工作负担。 2.2 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安全生产是现代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口号,也是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会存在很多不安全隐患,这些不安全隐患不仅会影响到整个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同时也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但是目前很多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并没有足够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一味的强调施工质量,在安全监督、管理方面投入的力度较小,导致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大小事故,严重影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顺利开展。 2.3 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 工作人员的高素质、高技能可以有效地促进电力工程的建设进程,但是目前的电力工程管理中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却十分匮乏。一是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电力工程的施工队伍中急需专业性强的管理人员,大多数管理人员的效益观念薄弱,对工程的预算工作不到位,导致电力工程的造价不具备科学性。同时,施工队伍中有很多社会上雇佣的临时施工人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高低不平,尽管受到过一些专业培训,但是让他们做到专业化、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仍是十分困难;二是工作人员的其他方面的素养也需提升。比如说,缺乏施工安全意识,对自己和施工团队的生命安全不负责任,没有良好的沟通交流的能力和协调工作的能力,给施工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扰,拖慢了电力工程的建设工期,容易造成巨大的工程损失。 3 搞好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规范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流程 为了促使电力工程全面执行制定的管理制度,应当设定一套完整的施工管理流程,规范施工管理行为,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工作效率。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流程包括电力工程的招标、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竣工验收,每一个环节对整个工程的建设都十分重要。电力工程进行招标时,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规划设计时,严格检查施工设计图、施工用料,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工程施工建设时,要明确每个施工程序的具体施工方式和负责管理人员,分清工作的主次,控制工程的整体进度。工程竣工时,按照要求对电力工程的施工建设进行验收检查,必须完全达到竣工标准方可。只有各个环节达到要求,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3.2 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保证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为了提高电力工程施工企业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企业管理者应该制定系统、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将电力工程安全管理任务分配到每一个具体的部门及岗位人员身上,使各部门及岗位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积极投身于安全管理工作中。为了尽可能消除电力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以及安全隐患,以防在相同的施工场所出现不同施工队伍不了解所有施工危险点的现象,有必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也即是指每一个施工队伍都应该向其他施工队伍详细说明、交代在自己施工范围内存在的各种危险点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3.3 不断加强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训练 劳务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是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主体,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效益,为此,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应高度重视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于电力企业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持证上岗,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专业技能培训,而且需要执行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使电力工程施工人员能够重视培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素养。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管理、电力、工程、安全生产等各方面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较高的管理能力,现对整个电力工程的一体化管理。另外,有必要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在施工之前制定合理的工程成本预算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设备、人员、施工进度等各方面,确保实际施工产生费用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尽量减少成本浪费或者超支现象,提高工程建设效益。 4 结语 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推广,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我国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做好分析与处理,是每个电力企业迫切关注的重要问题。做好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从而实现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 摘 要: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对于电力行业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工程项目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为了确保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学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进行严格的管理。基于此,文章分析和研究了与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相关的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施工管理;成本控制解决策略 1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1.1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电力工程的管理流程不够系统。高质量的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可以促进电力工程施工效率的提高和进步,是确保电力工程科学有效的基础。然而在现阶段的缺乏一个完善合理的电力工程管理流程,管理缺乏系统性,并且对于重点环节的管理也不到位。技术部门、财务部门和采购部门等都与电力工程管理密切相关,所以在实际管理中必须做好对以上部门的管理,确保电力工程管理流程的系统性。 (2)施工人员的水平差别较大。在整个施工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都比较差,这也严重阻碍了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并且在实际施工中,作业指导书、施工作业票等的应用也不到位。有很多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都是按照自身的经验进行相关的工作,随意行比较大,给电力工程留下了很多隐患。 1.2 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1)优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流程。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不仅可以确保施工的质量,还可以对工程施工行为进行规范。在工程开始之前,在工程开始之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交底工作,将施工中使用到的工艺、技术以及相关的要求标准等都进行详细的交底,确保施工方全面了解施工的内容和要求。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对图纸进行复核,并且需要把技术问题反馈至相关设计单位和业主方,当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监理单位和业主还需要全面审核施工方案,验证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除此以外,技术部门还需要对施工方案复核,确保施工方案的无误并获得审核人员的同意后,才可进行施工。工程中的变更需要严格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不可随意变动。 (2)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施工安全一直都是工程管理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工程建设期间需要对施工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为了确保工程建设之中的安全性,可以按照以下措施进行管理:将与安全问题相关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做好信息共享工作,这样才能找出施工问题的原因所造;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做好施工过程中安全检查;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以促进他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在施工中需要严格落实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方案。 (3)做好施工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在电力施工中,不仅针对事要进行管理和控制,对于相关的人员也要采取一系列的管控。所以做好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也十分重要。第一,采取适当的方法对人员教育开始培训,例如安全教育,质量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提升施工人员的知识掌握度,使其树立强烈的责任感才能让工程得到保证。其次,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是否到位也是工程的关键,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岗位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最后,为了能够完成教育培训,还要在施工工作之前对相关的部门以及人员做好详细的交接和交底地工作。在此项工作中,发现施工人员的问题所在,有耐心的去进行指导和教育培训,解决他们的疑惑,让他们对工程充满信心,才能让工程顺利开展下去,最终使得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有效提升。 2 电力工程施工成本管理 2.1 电力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成本控制意识淡薄。在许多电力企业中,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意识较为淡薄,没有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导致成本控制永远停留在初级阶段,缺乏执行力。在具体的项目管理部门中,工作人员往往忽视对成本控制的管理,而是将工作大量投入到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工程进度管理、施工的材料管理等工作中,而缺乏专业的人员对成本控制进行仔细的研究。从表面来看,虽然各个岗位的职责十分明确,但是缺少成本控制的协同进行,导致成本控制在具体落实中往往缺乏联动性,从而成本控制环节中断,不能从整体上全面的进行成本控制。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意识淡薄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整体上提高人们的成本控制意识。 (2)缺少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及手段。在以往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中,凸显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最显著的一个问题就是信息传递不流畅和不及时,为成本控制带来了诸多不便。但是,现阶段的企业中很多企业仍采用此类方法进行成本的管理控制,尤其是在财务管理部门中此类现象更为普遍。成本控制信息是作出成本控制决策的依据,它的时效性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及时反馈,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根本不能发挥起自身的作用。 2.2 强化电力成本控制的措施 (1) 加强成本预算的编制。成本预测是企业管理者分析判断以后成本变动形势的依据。所以,成本决策的科学性非常重要,不能以主观和盲目的态度完成成本预测工作,要保证预测的科学合理成本计划就是建立在成本预测基础之上的,其是项目或企业一个时间段内的预算标准。成本预算的制定是建立在科学合理成本预测及决策的基础上,进而制定成本计划,为电力企业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及生产提供指导,并做好相关节约成本的措施。编制成本计划可以有效提升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其潜能,更好的完成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率。 (2)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和监督。项目成本的核算和监督是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只有成本核算工作的准确无误才能确保成本分析和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必须找出并处理成本核算体制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对项目成员的管理工作,对其进行合理的安排,同时还需要落实好轮岗制度,以便于项目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且彼此之间还可以形成有效的约束,为成本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增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在电力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环节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加强电力企业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进而提高力施工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对推动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关于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的认识 摘 要:施工管理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也是如此。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阶段,只有明确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严格把握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管理流程,这样才能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开展取得良好成效,保障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质量。本文就是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的认识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电力工程 施工管理 流程 认识 引言: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复杂化的工作,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管理中总结经验,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施工管理磨时间进行优化和改良,从而保证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可以达到预期设想。要吸收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技能,结合我国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良,从而找寻适合我国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管理模式。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进行分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 提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的主要措施 1.1 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想要提升我国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水平,保证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流程的科学性,一定要注重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可以派遣学习能力较强、工作态度认真、具有创新精神的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到国外进行培训,为其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利用新媒体进行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从而加强新型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的传播,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随时随地的吸收新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为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1.2 对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开展需要依靠完善的规章制度,所以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企业需要建设以技术为核心的标准化体系,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标准件进行完善。不断提升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应用各项规章制度对其岗位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使得我国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水平可以逐渐接近国际水平。所有的施工技术人员都需要树立良好的施工质量控制意识,严格依据相关规范和管理标准进行施工,使得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质量、成本投入与施工进度都可以达到最优化。 1.3 应用先进的管理软件提升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先进的、适用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管理的软件也不断诞生。这些管理软件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使得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呈现出现代化、科学化的特点,满足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开展的多元化需求。可以强化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提升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成本投入。根据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科学的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计划,应用管理软件落实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使得施工进度、成本投入、以及资源配置都可以在可控范围内。 1.4 创建高效的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流程 电力工程项目招标工作完成后,需要由市场中心将最终的招投标结果转交给业务部门,同时进行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图纸的转交。公司业务部门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部门需要组织施工单位、建设施工材料供应商以及设备管理部门进行会议召开。公司业务部门需要根据合同规定要求进行预付款的支付,同时与施工单位进行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承包合同的签订。公司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管理部门向施工单位、建设施工材料供应商以及设备供应单位进行预付款的支付。无论是原材料供应商还是电力设备供应单位,提供的材料和电力设备运送到施工现场后都需要经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技术部门进行检验,经过检验质量达到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应用标准后才能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去。 2 提升电力工程管理流程注意事项分析 2.1 计划管理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计划制定是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施工计划需要明确的提出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范围、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目标、施工方式、以及项目管理的原则。施工计划编制完成后还需要递交给业主单位进行审核,要求施工计划可以得到业主单位的认可。在施工计划编制过程中还需要认真的分析施工合同,充分把握施工合同内的众多内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概况,结合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最终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阶段施工计划管理主要核心在于施工进度控制,也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完成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工作,将电力工程项目实际施工量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比较,查看是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情况。施工计划在实际施工中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需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不断的进行调整,最终使其可以满足施工进度管理计划要求。 2.2 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的优劣关乎工程公司的信誉,关系公司效益,是工程公司立足本产业的基础,工程质量的优劣主要体现在施工阶段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是由一个一个施工工序的质量构成的,只有对这些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才有保证。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应该与费用管理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管理。质量与费用支付挂钩,质量与效益挂钩。根据质量划分的每一个具体工序,通过检查核实已完工程量和质量情况,给予该工序项目费用的最终或部分支付,若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甚至不予支付,直至达到规定要求。实践证明,在工程实施阶段采取这种质量和费用控制相结合进行管理的方法,对质量、费用控制管理是十分有效的。 2.3 费用管理 施工阶段的施工费用管理依据是按照不同设计阶段和设计文件编制的费用估算和费用预算,及根据施工计划编制的费用控制使用计划。施工费用管理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把费用和施工M度相结合,将计划工程量及费用与已完成工程量及费用采用赢得值原理,进行项目的费用/进度综合控制,通过对执行效果的评估,不但可以直接判断检测当前进度是提前还是拖后,而且还可以直观地看出费用是节省还是超支,这种方法克服了目前我们采用的进度和费用分开进行控制的缺点。在费用管理过程中,要做好与项目管理各部门的接口关系,及时收集工程信息,做好费用的控制分析,为工程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 结语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资源密集、交叉施工等特点。同时还要受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和材料的采购运输、还有其他许多工程外部因素的影响。为了合理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管理好工程项目建设各方面的工作,就必须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电力工程管理流程,促进企业管理的完善。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运行状态检修的研究 摘 要:本文介绍了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运行状态检修的必要性,并说明了电力工程运行状态检修研究,阐述了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对今后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运行状态检修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运行状态检修;重要作用;应用现状 1、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运行状态检修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我国的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方面有一定的缺陷,就是管理部门将任务分配给项目管理人员,接着设想一下他们项目开展之后的进程,但是由于后期实施的过程中,缺乏专业人员的监督,使得项目工程有所延误。还有一种情况是,管理部门有个较大的项目,但是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执行技巧。还有一些企业的项目管理处于无序状态,硬件设施管理不齐全,器具对方杂乱无章,项目部署没有合理科学地规划,导致项目进度无法推进,直接造成了企业项目的工程时间耽误。如果一个工程项目规范地不规范、不科学,任其自由的发展,不仅会造成项目工期的延长,而且还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但有的项目人员为了一味的追求进度而不顾项目的承受能力,这势必会造成工程施工难度的增加,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无法保证,会给之后的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留下巨大的隐患。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进步将会促使整个电力行业水平的提升,给该行业带来巨大的活力和经济效益,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备受关注,许多国家,包括国内的和国外的国家都在使用这种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并成为一种流行。但是由于我国对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掌握不是很到位,还会出现许多技术上的失误和问题,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对于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运行状态检修的问题上虽然施工质量都已经达到国家所要求的标准,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尤其是施工运行中的故障时完全无法避免的,这些故障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地处理,不仅会对电力工程施工中的整体效果和稳定运行有一定的影响,还可能会影响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为了保证电力工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和运行状态中的检修关注。 电力工程施工作为一项基础性的施工,它的整个投资成本是非常大的,而且施工的工艺和材料都是非常复杂的,一旦出现工程中的施工事故,其后果和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因此要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的施工管理和运行状态中的检修问题的关注。除此之外,电力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和资料以及技术都是非常的复杂的,而且S多工艺需要进行相互交叉施工,还要准备后期的运输和材料设备上的工作,从这发面来讲,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难度还是非常大的,并且是施工相对分散,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系统的施工管理和 运行状态中的检修和维护,从而保证电力施工的顺利进行。 2、电力工程运行状态检修研究 (一) 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中心 电力工程施工的检测人员应该对电力系统设备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熟悉的并且深入的了解,从而建立一个相对比较完整较科学的电力设备系统的信息数据中心,这样方便检修人员对电力设备系统的运行检修。在检修人员检修完毕后,要将每一次的检修记录以及电力设备系统的的各种信息都要记录在建立的信息数据中心,这样不仅可以使得检修人员明白电力设备的整个系统是否处在比较安全的运行状态,还可以通过这些数据信息的对比和判断进而找出具体的问题,从而可以针对性地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二) 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检修队伍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检修人员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检修人员的责任感、技术水平等对电力系统的检修工作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是电力系统设备是否检修成功的关键因素。因而,要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正常运作,就要保证检修人员的基本素质,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检修人员队伍,要加强对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加强对高水平技术人员的引进 ,帮助检修人员掌握一定的先进检修技能,还要对间隙人员进行后期的电力系统设备的培训和引导。 (三) 制定合理的检修方案 电力系统的施工故障和问题出现的原因都是不同的,也都是无法避免的,那么要想准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检修方案进行修补,这样才可以发挥检修技术的重要性能。因此电力施工部门应该建一套科学长效的检修方案,针对电力系统设备中经常出的问题从而可以通过参考这些方案来解决问题,对于那些比较特殊的问题,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这样就可以很容易找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而且同时有较系统的方案来进行参考,不仅可以保证电力系统设备的使用寿命,话可以进一步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稳定性。 (四)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设备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提高,因此我们应该采用具有先进技术的电力系统检修设备,合理科学地采用一定的技术设备来对电力系统进行检修,按照一定所遵循的规律对设备的故障处进行检修并合理安排,这不仅会缩短电力系统设施的检修实践,同时也提高了电力系统设施检修的效果。 3、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研究 (一) 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的宣传和培训 要想确保电力工程施工设备的安全运行,首先要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抓起,要增强员工的安全保障意识,对于安全为审核通过的产品和项目应该要大力进行安全意识宣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员工的岗位培训和安全教育,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免员工应自我疏忽而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可以保证充分有效地落实和实施,而且要严格执行,以保证电力工程的安全运作。 (二) 应该构建合理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电力工程管理系统部门应该加强其部门的规章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做规范,并根据特色的安全条例和规范来要求员工进行遵守,监管部门应该以事实为依据,将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并积极调动安全部门的积极性和安全防护措施。同时安全防护部门也应该对安全项目和条款进行调查、总结和分析,针对存在安全隐患较大的电力设备和设施应该更加投入监管力度。同时也应该将安全生产进行责任制分配,将实施项目细化,落实到每个岗位和工序上,如果一旦出现问题就要进行具体责任的分配到人,由负责该项目的人员进行负责,形成一定的制度监督机制,形成全方位的安全监管体系,保证一切安全隐患的发生,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 (三) 应该加强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设施管理 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施工安全,更应该注重施工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程度,应该对施工现场的所有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严格地检查。在实施工程完毕后,应该将特定设备放入到制定的设备管理存放处中,以保证下一次的安全使用,将设备器具按照专业的编码顺序将其放好,以保证施工设备的质量不受损坏。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员工存放设备器具的专业度,使其规范安全地操作,以保证设备的质量和专业员工的安全使用。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施工建设发展更加迅速,而电力工程施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想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正常运行,就要做好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检修工作,进而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如何优化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伴随着我国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为符合当前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需使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对施工现场管理进行有效的加强。电力工程中包含了分配、输送电能以及相关的内容,洁净、经济、易于控制、便于使用以及运输方便等皆是电能所具有的优点。在电力企业的改革之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便是对施工过程管理进行强化,其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企业改革措施的成败。为使信息、人力、财力、物力等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进行流通,便要求顺利运行的施工活动。与此同时,施工企业现场管理质量还直接的影响到了企业的信誉,若想使企业发展得到促进,良好的施工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如此一来,企业才能占据主动地位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文章较为简要的介绍了当前阶段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都对其优化方案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施工管理;电力工程;优化方案 伴随着近些年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快速发展电力建设行业时,伴随着不断深入的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则占据了越发重要的地位在整个电力行业之中。相较于其他工程的管理,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有着较大的不同,其涉及广泛的专业领域,要求的技术极为复杂,且具备相对较高的劳动密集程度,与此同时,环境因素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到其管理的效果。由此便提出了更高的安全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的要求。当前阶段,较多问题存在于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之中,由此可见,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进一步加强,使电力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是极为必要的。 1 意义之于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加强 在电力企业改革过程中,对施工过程管理进一步的加强亦是重要内容之一,其与别的改革措施的成败有着紧密的联系。而顺利进行的施工活动,亦能使现场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信息等在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进行流通。与此同时,其对于企业的信誉有着较大的影响,较为良好的施工管理可以给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提供企业以有力的支持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与此同时,施工过程的管理起到一种纽带作用,其加强了各专业管理之间的联系,进而使各专业管理以及整个施工管理的效果得到一定的提高。 2 存在的问题之于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2.1 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在电力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以及工程管理人员起着极大的作用,于当前阶段来看,工作人员对于工程施工的整体规划性较为缺乏,且较多人自身欠缺基本的专业素质,不能完善自身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知识体系,且不能在施工中较好的运用合同的效能,如此一来,使得相关人员有机会对材料采购的价格进行谎报,从而造成了工程资金流失的现象,进而使得较多纰漏出现在订货采购的流程中,需要对采购计划进行重新拟定,使采购成本遭到极大的浪费,且导致工期被延误。 2.2 流程中存在一定缺陷 在企业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较为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于其内部的业务部、财务部以及工程管理部等部门之间,严重缺乏,进而产生分歧,在此情况之下,带来较多的困扰于施工的过程,进而对施工工程的进展造成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核算、验收、决算等进行于施工结束后的工作,不能遵循规则严格进行。 2.3 沟通之于公司内部存在问题 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管理团队需要扮演了推动力的角色,并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但于实际操作过程中,其常出现些许分歧与公司的行政部,业务部以及财务部。业务部门无法与业主依据于施工管理人员的要求沟通好细节,且存在业务人员不具备全面的技术知识,在没有事先进行沟通的情况下,对业主的要求进行许诺。进而造成极大的困扰于现场的施工。与此同时,财务部市场没有对配套企业的款项按时拨款,使脱节、延期等现象出现于电力设备材料的供应中。这些现象使施工管理资源被严重浪费,且造成了不连贯的施工进度,使工期进展受到一定的扰乱。由此可见,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将与不同部门的沟通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且将其纳入到对施工管理产生影响的因素中,并预先将相关备案做好。 3 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进行优化的方案 3.1 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水平进行提高 企业需要对国内外工程建设实践的机会进行广泛利用,使各类人才能够得到机会涌现出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企业文化得到良好建立,对员工世界观、人生观的起到一定的帮助与指引作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托于管理体系的不断创新以及不断提高的职工综合素质,二者相结合,才能给企业向前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电力施工企业需要依据与自身的特点进行项目管理,从人员结构,以及相关的原则进行考虑,使符合项目的管理方法得以制定,且须对可行的规章制度进行有效的落实与执行,使职员的创造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与发挥,进而给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3.2 不断强化施工流程管理 为使切实且可行的管理标准得到更好的形成,企I需要对工作程序以及责任制度进行建立与完善,使管理行为与管理意识得到统一,进而使管理效果得到加强。此外,企业还需对现代化管理手段与软件进行运用,从根本上使管理效率得到提高。与此同时,企业需要知道给管理效果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人为的操作,而非是计算机软件与系统。由此可见,企业需进行切实管理方法的制定,以使管理软件能够得到较为充分的使用。此外,完善且正规的电力工程管理流程是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只有在检验过图纸以及供应材料,且都合格之后,才可以开始施工。 3.3 企业现代化办公管理不断进行升级 对企业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可以使企业的管理得到质的改变,企业应该对自身的现代化改变进行积极的推进,运用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从而实现有效监管施工的进度以及资源建立的目的。较为先进的现代化办公软件,能够对比分析工程的进度、资源平衡和平衡等,进而使相应的解决方案得以出现。而企业管理效率可在现代化企业管理软件运用的基础上得到较大的提高,由此可见,企业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科学合理且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进行制定,将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进行最大程度的利用,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完善,是极为必要的措施。 4 结束语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需要人们对管理的新思路进行不断地探索,以找出更加先进且科学的管理技术与措施,已然成为电力工程企业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学习,对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加以借鉴,使企业管理流程得以完善,使施工的优质性得到保证,最终帮助企业占据有利的地位,于竞争激烈的电力工程建设市场中。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运行状态检修的研究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生产生活中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电力工程相关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电网覆盖面不断扩张,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当今电力行业正高速发展,与之先关的是电力工程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做好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运行状态检修的相关工作,确保电网能安全运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能源保障。 【关键词】 电力工程 施工管理 运行检修 现代社会离不开电力供给,电力输送的稳定性极为重要。在电力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做好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以及对电力工程运行状态实时检修,这样才能确保电力工程运行具有足够的可靠性,也更具安全性。只有在电力工程达到安全可靠的性能之后,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供电,从而确保社会活动的正常开展。 一、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电力工程的施工建设是我国技术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引起格外的重视。要及时、严格的把握施工管理工作,确保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以及相应的管理效果。电力工程的施工量大,耗时较长,且多数在露天进行,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容易受到地质、气候方面的影响。此外,工程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机械装备的运转状况及其先进程度都能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因此,需要科学有效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最大程度降低外界和人为等因素对施工的影响,以保证电力工程施工项目能够顺利开展。 1、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项目主要管理层是整个电力工程施工当中管理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是施工组织和工作协调的主要负责人,项目管理者的业务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1]。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是工作的核心,需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素养,全面掌控施工全过程及各环节,且要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技能。 2、提高项目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项目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知己额影响着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唯有逐步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提高工程管理的质量。工程质量的高低与人为因素息息相关,项目主管部门要确保施工人员具有相应的职业资质,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质量问题,从而让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时刻管控工程质量。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是管控工程的质量,确保工程建设各环节合理有序。此外,由于电力工程中涉及到很大部分的隐蔽施工,这方面的施工如若没有强力的监管,难免会在施工过程中遗留质量问题,倘若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之,在项目完结后再处理就更为艰难,也会影响到项目日后的运行安全性,加大风险。因此,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隐蔽施工部分的监管务必要加大力度,确保所有施工环节都能保质保量得到贯彻落实。 4、主管部门要协调管理。电力工程施工的工期耗时较长、工程涉及面广、工程量较大,往往会与诸多行业、部门产生业务交叉,而不同领域间的行业规范和标准难免差别。因此,在施工期间,要有科学合理且非常完善的项目工程施工计划,确保工程进展顺利的同时,还应保持与相关行业领域部门的有效接触,及时了解彼此之间的行业标准以及各环节的质量要求,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跨专业而出现各类问题。另外,项目施工过程中,各工种、各岗位之间也要有效交流,确保各环节的施工质量符合项目设计标准。 二、电力工程运行状态检修 虽然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能达到相应的设计标准,但项目运行中难免会出现各类故障,这不仅会阻碍电力设施的正常运行,更可能会对人生安全造成影响。因此,为确保社会活动的正常进行,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转,就必须做好电力设施的状态检修工作。 1、电力工程运行状态检修的目的。电力工程运行状态检修主要针对运行状态不佳的设备,主要是为了避免电网运行的不稳定性,可以从根本上较少电力运行不稳的人力物力支出,是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必要措施。电力工程运行状态检修还能避免人为疏忽带来的弊端,从根本上避免系统故障带来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危及人身安全的风险[2]。 2、电力工程运行状态检修的措施。在电力工程系统的正常运转状态下,要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检修,不但能避免电力设备故障的发生,更能减少故障带来的人身安全危害以及财产损失。电力工程运行状态检修的首要工作是建立电力工程系统设备的数据机构,并持续完备,保证数据的实时性。数据不仅要涵盖设备的生产厂家,还要有批号、使用期限等相关数据。数据库中的每一个数据能作为电力工程运行状态检修的重要依据,在利用相关方式进行计算分析,从而确定电力工程运行状态的正常与否。 结语:电力是现代社会运转的动力之源,是社会活动开展依赖于电力,而且整个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持续增长,电力系统持续高负荷运转,所以电力工程运行中容易出现各类问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要不断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且要做好电力工程运行状态检修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重要策略探究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辰,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力工程也在不断的向前发辰,为了保证人们的需求,对电力工程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电力企业施工管理水平,电力工程建设企业必须明确现代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根本任务,加强工程施工管理,以提高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本文在此从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出发,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如何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提出了几个重要策略。 [关键词]电力;质量;成本;进度;安全 一、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电力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建设是一个把工程意图变为实际工程的环节,但是很多时候工程设计缺乏仔细的调查研究,工程施工缺乏有效的管理,这也让很多实际问题暴露出来,导致电力工程在未来的使用和维护中出现很多难点,因此必须要做好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施工单位对工程准备、组织施工、竣工验收等全流程的管理控制工作。工程施工管理以工程项目为对象,以工程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中心,以工程施工合同作为依据,根据施工相关规范和管理条例进行组织管理,对施工对象、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条件进行科学的规划,合理协调工程施工中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关系,切实提升工程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确保工程施工活动良好有序进行,保证施工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让工程在投入使用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二、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几个重要策略 1、工程施工合同的签订及履行 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予以重视,把电力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和工程计划管理、施工管理、组织管理工作共同做好;其次是要从相关的管理制度上进行完善,建立健全合同实施保障机制,将合同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再次是要委派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工程招投标文件以及合同文件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是要完善合同管理系统,除了对电力工程施工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之外,还应该对工程的招投标文件、相关会议记录、合同变更条款、工程保险等资料文件进行科学的收集和整理。 2、健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 应健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使其更高效,更规范。招标公司开标公告后,招标公司通知电力工程公司业务部,业务部保存中标通知书。业务部把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转给工程技术部门。由公司业务部和工程技术管理部组织尽早与业主用户、配套施工单位、供应商和电力设备供应商召开施工前的碰头会,预算审查部门对各配套施工单位的工程预算进行审查。公司应该和甲方业主进行沟通,收取业主工程款的50%作为预付款。并与配套施工单位签订“工程施工委托协议”。由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向各配套施工单位、供应商和电力设备供应商拨付工程预付款。保证配套企业的供货周期,并进行跟踪,确保施工进度计划有效实施。由电力工程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工程管理人员和用户对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材料供应商和电力设备供应商所提供的材料和设备要经过电力工程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和用户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3、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在计划编制方面,做好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分析,组织好各专业的设计图纸、设备厂家图纸的会审工作,将设计缺陷消除在施工之前。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事先要对电力工程项目涉的金具材料进行归类和梳理,确保其合乎国家质量标准,避免由于材料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及质量事故。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是确保电力工程高质量顺利完成的基础,而质量控制则是确保电力工程可以高质量顺利完成的技术措施和方案,是项目完成的关键所在。实施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就是要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按照电力规范和技术要求,时刻监测工程实施的进度和质量,严格执行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质量验收程序。制定质量奖惩制度,对于施工工艺质量好的人员给予奖励,对存在质量问题的人员进行曝光、通报批评及经济处罚。 4、电力工程的进度控制 在工程正式进行施工之前,根据合同的要求对工程进行更好的规范与组织,配备相应的施工设备,选拔优秀的人才,实现对工程进度进行良好的安排与把控。相关工作人员还要经常对施工现场进行观察,掌握施工现场的时刻变化,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工程计划与进度,真正做到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保持一致。我们在电力工程进度管理中,着力引入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该方法可以在确定工期、成本、资源等条件之下,得出最优化的计划安排,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工效、缩短工期的目的。因此,在强化电力工程进度的控制与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有效掌握、深入研究“关键路线法”及其关键工序。 5、对施工安全进行有效的管理 电力工程在施工时,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应的监督和指挥工作,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听从指挥方的指挥和安排,不能私自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好施工场地,严禁外来人员私自进入,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施工时应该在工作区域做好标识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要做好严密的防范工作,施工过程中,应该规范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的施工程序,以保证施工现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6、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在施工项目确定之后,需要做好相应的项目核算工作,其内容包括两种,即项目管理核算与施工作业层的核算。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的预算情况确定好电力工程项目的本钱,做好工程项目的费用剖析,严格的控制好财、务、人、机的投入以及运行的管理状况。对于作业层要严格的进行控制,降低施工现场的花费,优化项目的消费要素的配置,减少不合理的费用支出。此外,还要注意新工艺与新科技的使用,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作业层与管理层也要加强配合,把握好结算关键点,防止出现超支、乱支的情况。 7、严格技术管理 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每道工序前进行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全面的了解所负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要有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纠正错误,避免人为工程质量事故;施工工地所用的各类材料,都应抽样检查,以确保施工质量;在每一个工程的各部位单项,尤其是隐蔽工程,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 三、结语 综上,探寻更为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是每个电力工程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安全、质量、工期、投资”是工程施工管理的四大核心内容,应当始终贯穿于工程从施工准备到交付使用的全过程。应积极的协调好各个部门,为电力工程顺利施工提供各个方面的保障,通过有效的工程管理,才能够从全方面来提高工程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提升电力企业的竞争力。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分析 【摘要】: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涉及整个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而项目成本控制则是其管理中众多方面的重点。优质的施工项目的管理,必然包含良好成本管控。如果项目成本控制没有做好,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也就无法实现,施工项目的优质管理也就更加无从谈起。鉴于此,文章结合结合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分析,针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 1、导言 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是一项既复杂又严谨的工作。其涉及的方面很多,对安全、质量管理和工程的进度等方面的要求也高,因此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需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同时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2、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2.1质量管理 如果一个企业要想实现永续经营,质量管理就是其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与保障,也是企业施工管理的基本内容。从某种层面来说,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质量管理,在进行施工时,严格执行质量管理要求,按照施工程序施工,并且还要结合工程成本进行质量管理,采取综合管理的措施。 2.2安全管理 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就要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同时安全管理也能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因此在电力施工管理中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2.3成本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是对工程施工阶段的每个环节施工施工成本控制和管理,其主要包括施工设计阶段、制定和编制施工方案阶段以及施工计划方案和施工阶段。施工成本管理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将其与施工进度相结合,对施工成本和施工进度进行综合控制,对工程施工情况进行有效评估,不仅能够了解施工进度是否拖延,还能直观地看出施工成本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2.4技术管理 为了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在技术管理方面狠下功夫,从一定程度来说,施工工程整体质量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技术管理的有效性,并且随着技术管理的有效性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也会得到有效的保障,最终可以对电力施工企业的市场效益产生良好影响。 3、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措施 3.1完善成本管理体制 只有通过完整的组织结构与科学的分工配合相结合,才能够为实现良好的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财务部一方面负责施工项目的资金预算和会计核算等方面管理办法的制定及考核工作;另一方面,筹集资金,并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进行监督和检查。计划合同部主要负责制定施工项目的成本计划,并依据不断变更的市场需求及施工情况,对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改进;其次,负责施工项目的合同、统计及工程招标等工作,并据实做出相应的成本预算。还要制定对员工的考核评价标准,以便对各部门的工作做出科学的总结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材料供应部负责以成本计划和实际库存情况为依据,科学合理的开展材料的采购工作,在保证原材料标准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减少资金的消耗,降低成本。此外,对材料的采购、管理及使用等各环节进行监督,避免贪污腐败、滥用浪费材料的现象发生。工程技术部负责依据相关的技术规范及施工要求,对施工项目的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此外,严格保证施工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2加强施工管理的成本预测 对于成本控制,加强施工管理的成本预测是首要任务。只有有效地开展成本预测工作,制订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才能有序地开展成本控制。目前,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多数施工管理人员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导致施工成本过高。因此,只有在施工设计阶段有效开展成本预测,增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严格把关施工环节的质量,才能减少窝工等现象的发生。 3.3有效实施动态成本控制 有效的动态成本控制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增强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完善相应的考核制度,制定奖惩措施,从而有效的促进动态成本的控制;加强对施工风险成本的管理。降低风险成本是动态成本控制的重要部分,电力施工企业既要完善招投标机制,细致研究合同条款,还要严格管理施工现场签证和施工材料的选购;做好合同管理。相关电力企业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合同担保制度、审查与管理制度,以降低合同的成本;实施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相关电力企业根据电力工程施工的成本制定相应的承包奖惩措施,以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 3.4加强项目成本的监管 在财务部可以成立独立的财务监管部门,保证监管部门对财务部和采购部能够实施有效的监管,在财务部对于原料的采购方面、人员的工资方面等资金的使用上,监管部门应该明确所使用资金的流向,从而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另外采购部门对于施工原料的采购,要结合目前市场上材料的价格质量情况,与施工的工程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进行原料的采购工作,不能盲目地进行采购,这样不仅不能实现对成本的控制,同时还影响了工程质量;除了这些部门所要负责的主要内容外,电力企业还要成立一个电力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的控制预警机构,这个机构是针对在电力工程的施工单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进行预防,从而保证电力公司在经营模式处于可掌控的情况。 3.5提高工程成本管理水平 首先,施工项目管理不仅包括项目成本控制,也包括进度管理、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等众多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管理不善,都会导致施工项目工期成本、安全成本或质量成本的增加。因此,必须要将施工项目管理和项目成本控制紧密结合,才能有效的实施对工程项目的科学管控,从而为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其次,以竞争促发展。在电力工程企业内部建立竞争机制,鼓励各部门之间良性竞争的同时,积极营造员工之间相互促进的良好竞争氛围。可以在多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如在人才的录用选拔时采用竞争上岗机制,择优录取;在职工晋升时,综合考核和评价候选人各方面的业绩,择优上岗。 结论 综上所述,优化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提高项目成本控制水平,从而降低施工项目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无疑是当今电力工程企业提升自身行业竞争力、占领市场的必经之路。成本控制贯穿于整个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因此需要加强全面管理和动态控制,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 要】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应该做好管理工作,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到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从中也出现了诸多的安全问题、质量问题,导致电力工程无法顺利的完成竣工验收,从而影响到电力工程后期的良好使用。因此,需要针对于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前言 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主要存在着施工管理的不全面,忽视了很多细节性的工作;施工管理缺乏规范性,常存在着违规的情况;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等问题,严重的影响到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下面结合存在着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一、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不全面,忽视了很多细节性的工作 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管理不全面的问题。由于电力工程施工项目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内容,包括施工材料、施工场地、施工作业人员、施工设备、施工进度、施工计划、施工质量检测等等,而这些施工管理内容较为庞杂,并且还存在着较大的交叉性,从而在实际的管理中经常忽视一些细节性的工作,影响到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对施工企业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1]。 (二)施工管理缺乏规范性,常存在着违规的情况 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很多的管理人员没有按照施工单位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管理,从而存在着违规的情况,导致施工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也影响到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此外,在审核验收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也没有按照其审核制度进行验收,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从而也会给施工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施工企业的良好发展。 (三)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工作无章可循 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导致管理工作无章可循,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由于管理制度属于一种规范,对电力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规范,包括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以及对其他方面的要求,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很多的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高质量的进行,从而也给电力工程施工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2]。 二、解决措施分析 (一)强化细节,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全面性 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强化细节性的工作,从而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由于电力工程施工项目涉及到很多的管理内容,并且管理内容非常的繁琐,管理人员应该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将管理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层次,从而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有序进行,并且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以实现最佳的施工管理效果[3]。 (二)规范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 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还应该进一步规范施工管理的流程,进一步规范管理人员的管理操作,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的问题,从而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例如,管理人员应该制定管理计划,将电力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所有要素,包括施工材料、施工场地、施工作业人员、施工设备、施工进度、施工计划、施工质量检测等进行统一的筹划和安排,能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性和全面性[4]。 (三)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 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应该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完善管理制度时,不但要按照其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而且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相应的责任问题,因此要将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进度问题等制定其报表制度,强化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将其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以此来提高其责任意识。进而通过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能够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从而实现最佳的施工管理效果,促进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5]。 三、结束语 电力工程施工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因素,如果细节性的工作处理不好,将会随时出现安全问题、质量问题,导致电力工程施工无法顺利进行,从而也会耽误施工进度,造成巨大的经济支出,影响到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因此,需要强化管理,对电力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和高质量的完成。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途径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电网的增容扩建,电力工程施工项目越来越多,由此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对工程做出详细的规划,从而确保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由于电力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施工管理,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从而确保电力工程项目能够优质高效的完工。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重要性 电力工程施工项目是我国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对于电能的稳定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电力工程的覆盖面积较大,环节比较复杂,并且技术性要求较高,所以对于施工管理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确保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案,合理规划各个环节的施工内容,合理掌控施工进度,严格控制施工成本,优化各项资源配置,确保工程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体制不完善 只有具有健全的管理体制,才能够确保工程按照既定的方案顺利进行,但是在部分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存在一定的障碍,从而对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管理体制的缺失导致施工管理缺乏了有效的依据,管理方案不切实际,所以不利于电力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1.2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有待提升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不同于其他工程,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专业性的电力知识,所以对于管理人员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管理中,却缺少复合型的专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不强,有些具有专业的管理知识,但是对工程的施工经验比较欠缺,无法进行实质性的管理,或者具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在总体规划和指挥方面缺乏统筹能力,所以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成本和进度控制存在很大的影响。 1.3 施工管理内容协调不畅 质量、进度和成本是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主要目标,这三相目标直接关系到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在很多电力工程施工中,对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协调不畅,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就会加快施工进度,由此就会产生质量问题,如果返工就会增加成本支出,并且影响到施工进度。而有些施工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就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把关不严,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而如果刻意的追求质量,一味地选用价格较高的施工材料,就会导致成本的增加。所以说如果这三者之间的控制失衡,将会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1.4 电力工程施工的合同纠纷 合理管理是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合同中包含诸多的要素,明确了承建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用料以及成本管理等,合同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在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纠纷,因为合同管理本身就存在不可预测的风险,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不可控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而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参建单位较多,在具体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还涉及到业主与承包商、承办商与分包商、业主与材料供应商等各种复杂关系的管理,任何一个环节管理不到位,就将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对施工企业造成不利。 2 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途径 2.1 健全施工管理体系 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是确保电力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完工的基础保障,所以应该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总体规划,建立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加强对电力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管理,确保部门间的衔接的协调性,从而为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做出详细的管理规划,并且确保落实到位,为施工管理提供有利的依据。 2.2 严格管理人员资质 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比如管理人员的投资效益意识缺乏,工程造价控制相关的知识比较淡薄,这样就造成了电力工程的实际工程造价远远大于预算时的造价,另外因为无法科学进行施工组织,造成施工部门之间无法协调,施工效率不足等问题。要不断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作者认为,在电力工程施工中,任何的管理技术都是虚的,惟有管理者是活的,因此只有切实加强施工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够保证电力工程施工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这也是提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也是其基本前提。 2.3 完善施工内容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项目是确保电能稳定供应的基础保障,所以需要严格控制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加强对质量、进度与成本三项内容的管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项管理内容的失误都会对其他两项造成一定的干扰。所以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应该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确保三者之前协调发展。根据工程的总体要求以及设计规范,明确工程的施工进度,并且制定详细的进度管理计划,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进行管理,切忌盲目追赶工期。为了确保施工质量,要严把施工材料质量关,做好质量检验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确保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操作,协调好各个工序之间的关系。根据工程总体规划,严格控制每个施工进度内的成本,加强对材料的成本控制,优化各项资源配置,严防超标。 2.4 工程施工合同的签订及履行 电力工程施工合同是保证电力工程规范施工的保障和基础,对电力工程施工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约束工程双方严格履行合同中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保证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予以重视,把电力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和工程计划管理、施工管理、组织管理工作共同做好;其次要从相关的管理制度上进行完善,建立健全合同实施保障机制,将合同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再次要委派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工程招投标文件以及合同文件进行综合分析;最后要完善合同管理系统,除了对电力工程施工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之外,还应该对工程的招投标文件、相关会议记录、合同变更条款、工程保险等资料文件进行科学的收集和整理。 3 结束语 电力工程施工项目作为我国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对于我国的电能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应该加强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完善施工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强化合同管理水平,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成本与进度三项管理内容,确保电力工程项目在预定的工期内优质高效的完工。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应该逐渐完善管理体制,并且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采用更加专业的管理方式,从而确保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对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进度控制与施工管理的探讨 摘要:电力工程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大工程, 电力工程建设水平与施工 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力运行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建设与发展,也关系到广大用电客户对供电服务的满意度,甚至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发展前途。 关键词:电力工程 施工准备 进度控制 施工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是将电力工程从设计到实体的关键过程,在资源、人力高度密集的电力工程施工中,科学组织、有效控制和全面管理成为核心的要求,必须结合电力工程施工的实际,展开进一步组织与管理,以达到对电力工程施工各项目标的保障价值与作用。应该从电力工程施工结构体系出发,把握组织进度和施工管理两项核心内容,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进度、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品质的措施,进而为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结构与体系,达到对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综合目标和主要价值的保证。 1 做好电力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 电力工程组织进度控制和施工管理都需要有先期准备作为基础,因此,要在电力工程施工前做好进度控制和施工管理的先期准备工作,这样才能为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提供管理与控制的依据,在把握电力工程施工进程的同时,做到对电力工程施工的全面管理。 1.1 做好电力工程施工的人力资源配备 电力工程施工组织需要对人力资源的优化,要立足于现有电力工程建设人员的实际情况,有计划的提升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意识,通过针对性培训使电力工程施工与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提升,为电力工程施工的全面组织和管理打下人力资源和技术素养的基础。 1.2 建立电力工程施工的责任体系 在电力工程建设初期,加强施工的标准和组织化建设,建立起以技术和组织为核心的电力工程施工指标体系,使进程、管理、质量、安全等责任得到充分落实,形成电力工程施工的效率意识与责任意识,切实做到工艺、管理、组织、进度达到最优。 2 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进度控制 2.1 积极评审工程进度规划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该根据相关合约、制度等来为监理工程师提交施工进度计划书,这样监理工程师就能够结合施工进度计划书来全面审核工程进度计划内容,审核内容包括: 工程规模、配置人员、施工机械、施工日程安排、施工技术与工艺等,并深入工程实地来综合全面分析工程进度计划是否科学合理,这样才能确保从整体上控制工程进度,监理工程师还应对施工工期积极分析与分解各阶段施工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通过审核的施工进度计划也要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作保障,必须积极监督这一计划的实施情况伴随着施工工作的开展情况来动态调整进度计划,尽全力控制施工进度落后问题,协调施工单位积极解决问题雄护工程进度的最优进展。 2.2 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 施工组织设计是电力工程施工企业技术水平、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等方法的集中反映,监理工程师必须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与监督,重点查阅、审核施工方案、技术工艺、施工设备类型、施工人员水平等,查看不同建设时期的实践安排能否达到工程建设总体目标,所采用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该施工企业的能力和水平,立足于工程建设实际来全面分析工程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和施工单位沟通,双方协调解决问题维护施工方案与施工进度的可行性,确保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有法有据。 2.3 加强施工过程中进度控制 在获得监理工程师的进度计划与组织设计审批后,施工企业必须积极采取强有力措施来约束这些进度计划与方案的落实,在实际施工建设中监理工程师要实时跟踪、步步检查明确施工建设进度,并对施工情况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对于一些重要的工序重点监督,例如可以实行旁站监督从而达到对施工进度的有效控制,一旦出现施工进度与现实不符的问题就要及时同施工单位取得联系,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对施工进度、计划与方案等做出科学化、合理化修改,当建设单位出现施工变更请求时,必须申请工程建设延期计划,同时也要申请相关的费用。 2.4 科学衡量、控制施工进度 要牢固把握工程施工这一过程,加强对工程进度的控制,时刻观察实际工程建设进展来科学调整、优化计划进度,一旦发现偏差则要积极采用纠错方法, 科学衡量施工进度,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 l) 工程实际建设量和计划建设量积极对比,用工程完成量百分比来展现工程建设进度;( 2) 用完成的投资额来表示,即把单个工程项目的实际完成量根据其单价来对应计算其投资额,从而获得工程建设完成的总投资额,将其和工程计划总额进行对比再将工程综合进度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现出来。 2.5 正确处理设计变更对进度的影响 施工单位进场后,应认真进行现场查勘,仔细核对设计图纸,需要进行设计变更的项目,及时报告现场监理工程师核实,及早出具设计变更手续。尽量缩短设计变更批复与工程施工之间的时间差,减少设计变更对工程进度的影响,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6 处理好工程进度与质量的关系 监理工程师的职责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有环节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监理工程师对工期、质量和投资的控制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整体,不能因为强调一个因素而忽略另外的因素。但是在某些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之间的矛盾。监理工程师应本着对工程认真负责的态度,以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为依据,严格把握工程建设质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采取适当措施,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如果没有工程质量控制作为前提,工程进度控制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监理工程师在把握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积极协助施工单位,为施工单位出主意、想办法,采取控制与协调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把工程进度赶上去,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3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3.1 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技术是关键的环节,要使电力工程施工得到控制,必须加强管理这一环节,要根据电力工程施工的设计和电力工程实际需要,严格实施和执行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将技术作为整个体系贯穿在电力工程施工的各主要过程之中,进而实现对电力工程建设的支撑作用。同时,要做好电力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与技术控制,使施工所用材料符合电力工程和电力行业的要求,通过严格检验和全面测控使材料的质量达到电力工程的建设需要,为电力工程施工建立起规范而扎实的材料基础。 3.2 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要对电力工程施工中高危的项目予以全面管理,特别对于脚手架搭建、吊车安装、施工用电等环节,要严格根据电力工程施工需要和建设规则来全面而认真地实施,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一律不允许进行电力工程施工。同时,要对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安全隐患的设备和工具做到严格安全检测,以便确保电力工程施工过程的总体安全。 3.3 加大电力工程施工的检查力度 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应该建立起检查与抽查制度,设立检验、检查的台账,详细记录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以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电力工程施工队伍要与监理单位做到统一行动,将监理的重点转化为电力工程施工的重点,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也有利于确定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责任,使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提升到高效、全面的水平。 4 结 语 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进度控制与施工管理关系到电力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必须加大对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进度控制力度,把控工程建设力度,从而促进电力工程施工建设水平的提高。
建筑材料管理论文: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管理措施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是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管理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依次从材料管理的三个方面(供应、价格、存储发放)进行研究分析 , 同时并指出建筑材料采购管理环节中,采购人员应基于价格 、质量和采购的常规模式着手;另外建筑材料的价格管理要参考跟市场讯息和结合公司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入手;至于材料管理的最后一环节 ,材料的存储和发放管理只至关重要的,公司时其环节的入手方法应是编制详细档案并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 关键词: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管理措施 引言 人类一切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建筑材料 ,它是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各样材料的总称 。各类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流通过程和在生产过程的供给 、管理, 我们习惯把它称为建筑材料的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对你材料的合理管理显得尤为突出, 因为它决定着建设的成本和建设成品的质量标准。因此 ,在当下 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 ,建立有效合理的建筑材料管理方针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 也可以为企业取得更快的施工速度 、更高的工程质量 、更高效的经济效益 ,有助于公司双赢局面的建立 ,从本质上加大了本企业在同行业企业中的竞争力 。 一、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供应管理 1、充分掌握工程材料法律法规 为了更好地实施建筑过程中材料的管理措施 , 公司的员工应清楚充分的掌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对建筑材料采购和使用方面的明文规定 ,和《建筑工程材料验收使用中和台账 》中对于进场物资流程方面的规范要求 。工作人员要坚决按照行业法规的各项流程对建筑材料进行常规的检验 、采购 、使用以及管理等 。 2、材料采购过程中的管理 对于建筑材料的选购管理 , 最要紧的环节就是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把关 。 因此在确定材料选购的初始阶段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 , 首先需实地考察材料生产经营商的关于建材生产经营的有关资质和售后服务质量 , 审查生产经营主体的经营的能力和各类手续 。然后对生产经营商生产的相关建材的的质量认证进行真伪探究并坚决控制采购建材的质量档次 。最后应全面搜,罗该建材企业在同行业的口碑 、在建筑业界的信誉和产品售后等可靠信息 ,另外也可以通过访问实际使用者 ,根据他们已有的经验和看法就该企业的建材进行比较准确的鉴定 。 在建筑材料的价格管理中 , 不同采购模式对材料成本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对于某企业的建筑类的各个部门 ,都分别自设本部门的采购组 , 由于各个部门的需求量比较小 , 因此采购的批量较少过程也将带来诸多不便 , 从整个公司的整体布局来看他们都属于零星购买方式来进行运作的, 这种运作模式见不利于公司发展 。若能切实结合当下的企业形式 ,采用集中式的采购模式 ,使公司上下的各个部门连成一个主体 ,对于采购 、储备和配送过程就行集中式大批量的进行运行 , 它不但大大降低了企业整体的采购成本 , 还方便了建材销售商的销售运送工作和企业员工的采购工作 。 3、材料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在建材管理的初期阶段 , 要提早知道整体工程流程的进度安排 , 随时掌握不同施工阶段对建材的需求量 , 还要及时的协调 、安排 、履行与相关部门的签署的有效合同。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 , 在建材未送置前要提前安排好存放仓库及运输路线的预备工作。施工过程的明确定义是材料损耗的消耗过程 , 也就是劳动主体对材料进行加工 、改造的过程。 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第一要做好对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的质量检测 , 以保证在施工中所用材料是合乎建材法律的合格材料 。第二要由不同的施工阶段决定 ,根据所需的不同材料来合安排材料布置 。第三是为降低材料的过多损耗来有效较低成本,建立一定的制约制度如材料限额制度 、预料回收制度等 ,以此来避免材料的过度损耗和浪费。 4、加强建筑材料进场管理 对于进场的有关建筑材料,施工单位要及时索取建筑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同时委托相关检测单位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对于建筑关键部位的建筑材料,施工单位更加应当做好质量检测,防止不合格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提高整个建筑产品质量。对于不合格建筑材料,施工单位要及时与材料供应商沟通,提供质量不合格证明,要求其按合同及时提供合格产品,避免由于材料供应延误而拖延整个建筑工期。 二、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价格管理 1、掌握市场信息 ,降低材料价格 建筑材料的成本多少对建筑成本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 ,材料成本约占建筑成本的百分之六十左右 。一般情况下 ,建筑材料的价格有不稳定性 , 不同水平质量差异大 、短时间内价格可比性差等等不良特点 。给予以上建材的本身特点慰劳搞好材料价格管理这块的工作 , 有关的工作人员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媒体资源 ,及时快捷的了解市场有关建材价格的新动向。同时为保持在工程周期内价格的一致性 , 应采取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来排除周期内价格的波动 。 2、充分利用市场 ,合理安排运输 由于建筑工程的宏大性决定了它需要的建材量大。若在建材的运输过程中出现调度不合理状况 , 这将会导致建材的成本大大高出预算值 , 而加大建筑成木 。因此在建材选购过程中 , 有必要选择供货地点离施工地点近的 ,来减少建材转移中的人力 、财力消耗 。在施工结束后 ,要及时做好对材料的盘点 、收尾工作 与此同时与使用材料的账物进行核对 ,看是否有出人 ,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找原因。对于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 , 以产生不良后果的影响 ,应给予一定处分或惩罚措施 。 三、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存储发放管理 1、预存建筑材料的管理 对于预存建筑材料的管理 ,应设立专门库房 ,对于不同施工阶段所用的不同材料 ,进行集中式管理 。对于材料的发放管理,为有效的控制材料资源过度浪费问题 , 应落实材料限额领料制度 ,并进行批次发放。对于自然损耗和非人为毁损的材料应实行交旧领新方式进行发放 。对于在施工过程中材料丢失问题 ,应由当事人全权负责 ,为降低材料消耗减小成本 , 责任人应履行折价赔偿义务 。材料发配员应最好详细 、明确的材料发放情况档案 ,来高效监督建筑材料的在施工过程的发放情况。 2、建筑材料发放管理 施工过程中明确定义材料的消耗过程,为降低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消耗,施工企业应当建立相关制约制度,比如:建立限额领料制度和预料回收制度。对于材料的发放,要做到推陈储新,先进先出,避免材料的堆积乱费。在施工前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限额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必须按栏目要求填写,不可缺项。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核算,确定建筑材料的耗用,严格实行限额领料制度。 3、施工中的材料组织管理 在施工前,按照施工合同进度计划和分部分项工程,做出科学合理的材料需用计划,及时和相关材料供应商联系,做到材料及时供应。对于现场的材料做到合理堆放,相关零星材料要及时回收,避免乱费和二次搬运。施工所需的一些周转性材料,比如模板和脚手架,在分项工程结束后要及时分门别类,做好养护工作,减少损耗,及时归还。 结束语 作为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 ,也直接决定着建筑的成本。 所以在建筑工程中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地控制和监督 。建筑材料作为组成建筑物的主体,建筑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同时也直接影响影响整个建筑物的施工成本,能否降低建筑材料的成本直接决定建筑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的高低。建筑施工单位只有在做好了建筑材料管理工作之后,才能进而在竞争激烈的建筑行业取得一席之地。 建筑材料管理论文: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建筑材料管理与控制 摘要: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实体,是建筑生产的劳动对象。材料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选择材料资源、调查材料产地、分析物资流向、进行材料需求预测、编制材料计划、检查材料计划执行情况,保证材料供应和节约使用等等。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控制;材料管理 在当今这样一个经济腾飞的时代,我们不得不感叹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虽说有人为的因素在里面,但是实际上也映射出工程建设的巨大成本,这里面我们不得不说的就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材料。毫无疑问,在建设一个工程之前,房地产家们首先考虑的就是节约材料,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依靠这种办法来增加收益。那么,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房地产家们的世界,看看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对材料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从而降低成本的。 1.建筑材料管理 1.1材料存放发放管理 1.1.1专门库房,妥善存放 建筑材料应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否则,会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如钢材、水泥等材料,应避免潮湿、雨淋。钢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湿的地方或被雨淋,会很快被氧化锈蚀,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冲淋了,那根本是不能使用的。 1.1.2标识清楚,分类存放 一个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一种材料有诸多规格,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几十个品种,又有圆钢和带肋之别;水泥有标号高低之不同,又有带R与不带R、硅酸盐、矿渣、立窑、悬窑之别,建筑物的不同浇灌部位,其设计标号是有差别的,绝不能错用、混用。 1.1.3“先进先出,推陈储新”原则 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核算、严格实行限额/定额领料制度,在施工前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限额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必须按栏目要求填写,不可缺项。对贵重和用量较大的物品,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凭领料小票分多次发放。对易破损的物品,材料员在发放时需作较详细的验交,并由领用双方在凭证上签字认可。 1.2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 施工过程是劳动对象“加工”、“改造”的过程,是材料消耗的过程,称为“牺牲”过程或使用过程。使用过程中材料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检查、保证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妥善保管进场的物资,严格、合理地使用各种材料,降低消耗,保证实现管理目标。 1.3把好材料的进场检验 建筑材料验收入库时必须向供应商索要其“防伪备案证明”。材料检验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检验工作。重点工程、重要工程的主要建材应委托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或授权的检测单位进行材质检验。 1.4通过市场调研,认准合格材料 考察调研的范围首先应是生产经营厂商。一是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主体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二是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理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三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是属于一般、中档还是高档等。 考察调研的另一个范围是建筑业界。通过对建筑业界的了解,获得的信息更准确、更细致、更全面。一般来说,真正质量过硬的材料会得到建筑界的认可,质量低劣的材料会被人唾弃。通过了解建筑业界,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材料生产厂家的企业信誉、产品质量、价格状况、售后服务等情况。 1.5采取合理的采购模式 1.5.1施工用主要材料由甲乙双方共同采购,其材料质量由甲乙双方共同控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有权拒收、拒用。 1.5.2材料的价格主要由业主方依据市场行情确定,承建方、监理单位可广泛参与。业主方主要以招标的方式确定材料价格,也可以直接走进市场,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 1.5.3工程结算时,材料价格以实购价(含运杂费)为基础,采取加权平均法的方式计算。少数由承建方自行采购的辅材则执行信息价。 这样做使供货、保管、使用一体化,减少甲乙双方的扯皮情况;业主方可以降低部分材料价格,降低工程造价;当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供应模式。 2.建筑材料控制 对于一项工程而言,材料的控制贯穿于整个工程发展的始终,因此,对于材料的控制也是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的。它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材料成本控制、材料效果控制和材料回收利用。 2.1材料成本控制 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水泥和钢筋,因此,如何控制混凝土的比例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只有在做好了预算之后才能尽最大可能减少成本。一般来讲,资料的成本是取决于多方面的,包括资料的质量、数量、购买地等等。万事开头难,也只有将资料的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围的时候,将来获得的收益才可能会更多。 2.2材料限量控制 施工项目的工程材料费一般要占工程总成本的60%左右,显然材料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头戏。材料控制主要靠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采用精益的管理原则,合理堆放现场材料,减少二次搬运;对材料的领取做好管理工作,杜绝材料的浪费。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施工人员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材料用量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 2.3材料效果控制 材料效果控制,实际上就是指如何让材料在实际运用当中发挥最大的作用。这一点首先离不开资源的优化配置。只有将混凝土的比例调整到最好,才能达到既不影响工程质量又能节省成本的目的。其次,还有另外一种因素,那就是工人的技术水平。也许你会问,工人的技术与材料控制又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工人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资料是否有效利用。我们不妨举这样一个例子:一旦工人技术不够好,将某一个地方的工程设计错误,那么就需要重新设计,不然无法继续实施下一个步骤。这样一来,资料就被毫不客气地浪费掉了,这样的例子着实不少,所以,对于工人的选择也很重要。 2.4材料回收利用 对于这一点,相信我们都很好理解,一件工程的结束最终当然还要回收资源。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一问题往往被我们所忽略。其实,这里的资料回收不仅包括对于那些还没有用到的资料的回收,还包括被我们所丢掉的那部分。可以想象,在如此大的工程中,就是丢掉的那部分也是具有相当大的比例的。 2.5制度控制 树立“先算后用,节约有奖,浪费扣罚”的风尚,建立限额领料制度、余料回收奖励制度,包括“金点子”和合理化建设节约提成的激励制度;强化现场工程材料预算、计划和进场验收制度,对商品砼、钢材、水泥、砂石料、干粉砂浆和砼砌块等大宗材料应有专门采购收料制度,确保质量合格和数量准确;建立常用小器具和废旧料管理制度,扶梯、栏杆、灯架、配电箱等各种常用材料应设专人保管,废钢材、废电线等可回收材料应建立收集和处理制度。 3.结语 总而言之,对建筑的材料进行管理和有效控制是进行一项工程必须做的工作,而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造工程之前,有效地进行材料管理可以节约成本,降低消耗;而对材料进行有效控制则可以大大降低材料的浪费,从而获得最好的使用价值。 建筑材料管理论文:建筑材料管理在施工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人们逐渐对建筑施工工作重视起来。众所周知,建筑材料是我们在进行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具体施工中对建筑工程材料进行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只有对建筑施工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并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节约一定的建筑施工材料用料成本。本文针对当前建筑施工现状,对建筑材料管理在施工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希望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建筑材料;施工管理;具体探究 建筑材料是我们在进行工程建筑实体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建筑材料也是我们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点管理环节。科学合理的工程建筑施工材料管理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降低相关施工材料成本的有效保证,所以我们应该对建筑材料在施工中具体作用有所掌握,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控制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数量,将建筑施工的材料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一.建筑材料 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材料就是指在建筑施功中所用到的所有材料,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新型建筑材料的种类也逐渐增多,新型建筑施工材料主要包括保温材料和高强度材料以及隔热材料等。我们应该突破传统建筑施工中的用料模式,在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同时节约建筑施工用料成本。建筑施工材料的生产以及建筑施工材料的使用是与能源消耗密切相关的,与此同时建筑施工材料的使用也会对施工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所谓的建筑材料就是土木工程中以及建筑工程所使用施工材料的总称,其一般分为结构式建筑材料和装饰性建筑材料以及专用性的建筑材料。其中结构式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木材、水泥、混凝土和竹材石材等,还需要注意的是,金属和玻璃以及复合材料等都是属于结构式材料范畴内的,而装饰性建筑材料则为诸如油漆、贴面以及各色瓷砖等材料。专用性建筑材料与上述两者有所不同,专用性建筑材料一般是指用于防水和隔音以及保温等的建筑材料。 二.建筑材料供应与建筑材料管理 1.我国对工程建筑施工材料管理工作颁布的相关法律规范对建筑材料的采购和建筑材料的使用都做出了明文规定,其对建筑钢材、建筑水泥和建筑石材以及建筑砌砖材料等的使用和采购都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要求,相关企事业单位应该在有关法律条文规范中进行签字,其要求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交易数量要覆盖实际建筑材料的使用量。 2.经过一系列的市场调研和建筑用料使用分析,建筑材料生产经营厂商应该对相应建筑施工材料进行具体考察和实际调研,还有就是要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企业生产规模和企业经营理念以及企业销售业绩等进行严格检验。还需要提到的一点是,我们应该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全面合理的考察,看其是否已经通过国家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对建筑施材料的质量进行一般、中档和高档种类的辨别。对当下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行情应该有所了解,在掌握建筑行业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获得建筑材料准确和全面的材料信息。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在建材市场中质量较好材料和劣质建筑材料的市场认可度,这样就方便我们对建筑材料生产厂家的信誉质量以及价格状况等作出适时评判和抉择。 3.在对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进行进场检验入库验收的过程中,必须要向相关建筑材聊供应商索取防伪证明。此时建筑材料检验单位要具备一定的建筑材料检测条件和建筑材料检测能力,只有经过建筑材料质量积水监督部门或者建筑材料授权部门的考察合格之后才能承担建筑材料质量检验任务。需要注意的是,重点建筑施工项目中的主要建筑材料应该委托相应的建筑材料监管部门进行授权之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建筑材料材质检验工作。 4.众所周知,建筑施工工作人员是使用建筑材料的主要对象,建筑材料的管理工作实质上就是施工工作人员对是建筑材料加工和改造的一个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也是整体建筑材料消耗的一个过程,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建筑材料使用过程。在进行对相应建筑施工材料使用的过程中,其核心管理任务就是对相关建筑施工材料进行检查,之后在此基础上对施工中的有关物资进行较为妥善的保管,使建筑施工人员在科学合理使用建筑施工材料的同时降低建筑材料消耗以至实现建筑施工材料有效使用的最终目的。 三.建筑材料价格的相关管理 有效的掌握建筑材料市场的基本信息是进行建筑材料选取过程中的基本环节,我们应该对当前建筑材料始终的建筑材料价格进行广泛收集。因为对建筑材料价格信息收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当前市场以及建筑材料产地价格信息采集的过程。我们通常所说的价格信息采集应该要与建筑材料市场中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建筑材料的整体价格水平。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我们应该在充分利用建筑材料市场具体信息的基础上对相关的建筑材料运费支出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因为对建筑材料运费支出进行合理安排是节约建筑材料运输费用和降低建筑材料才构成本的基本环节之一,所以应从建筑材料定货时运输距离上和建筑材料质量采购方案中建筑材料价格等同就近选取以及减少建筑材料二次运输等方面做出准确权衡。 四.建筑材料存放至建筑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建筑材料存放至建筑材料使用的过程中是存在一定时间差的。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在进行加强建筑材料存放管理的同时保证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应采取专门建筑材料存储库房进行建筑材料存储,如果不对建筑材料进行妥善管理的话,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多雨季节我们更应该对建筑材料的安全存放工作重视起来。 2.对建筑材料进行标识分类存放能够为具体建筑工程施工选材提供便利,因为在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其工程用料较多且建筑材料的材料规格之间也都有着很大不同,所以我们应该对建筑材料进行标识分类存放,以免造成施工建筑材料错用的情况发生。需要强调的是,对建筑材料实施合理存放的同时应该遵循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应的项目部分工程合算机制,由专属项目施工人员进行限额领料单开签,并且此时的限额领料单填写不应出现缺项少项等状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建筑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建筑材料应用十分广泛,因为当前任何一项建筑工程都会涉及到新型建筑材料应用,所以建筑工程材料质量关是我们所持续关注的重点环节。在进行具体建筑施工儿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从挑选建筑材料上来入手,我们应该突破传统建筑施工中的用料模式,在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同时节约建筑施工用料成本。建筑施工材料的生产以及建筑施工材料的使用是与能源消耗密切相关的,与此同时建筑施工材料的使用也会对施工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应该根据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中对建筑材料使用的相关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并总结出合理的建筑施工用料方案。 建筑材料管理论文:探讨建筑材料管理的检测与试验分析 【摘 要】建筑工程是一种特殊产品,建筑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而是“百年大计”。因此,对进入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项质量控制活动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环节。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检测与试验 一、引言 (1)企业作为工程建筑业的主方,要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材料的质量管理是关键之一,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材料的质量管理。 1.1通过认真的调查材料市场认准合格材料 工程建设中的材料品种类繁多,规格各异。在市场经济较为繁荣但又不完全规范的今天,一方面,材料的生产商、经销商可谓是比比皆知。另一方面,厂家的实力、技术含量、生产经营理念又严重参差不齐。应尽可能掌握相关的建筑材料知识。获取积累相关经验,多方式、多渠道走访市场、了解市场、特别要对工程建设中必须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进行详细的多方位市场调研。 考察调研的范围首先应是生产经销商。一是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主体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全齐全;二是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理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三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是属于一般、中档还是高档等。 考察调研的另一个范围是建筑业界。通过了解建筑业界,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材料生产厂家的企业信誉、产品质量、价格状况、售后服务等情况。只有对材料市场进行了充分的理解,在材料招标采购时才能心中有数,才能真正选准合格优质的建筑材料,才能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1.2提高材料计划的准确性 材料计划要根据工程的面积、结构以施工计划为基础,已施工管理技术部门提供的备料计划为依据,及时掌握施工进度和工程信息,及时变更调整供应计划,同时施工管理部门应对工程备料计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负责。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各负其责,共同促进材料计划质量的提高。 材料计划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计划的编制实施,是基建各部门协同配合的结果。材料部门应加强与技术、施工部门之间的协作,以实现材料计划的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和预见性。 1.3强化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建立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约束的工作程序,并按工作程序操作、检查和考核。在材料计划、采购、检验、保管等环境,把质量体系标准落实到岗位和负责人,做到工作有记录、考核有依据。按照质量方针和质量计划,检验证资料、供方选择、物资招标等进行检查落实。 按材料采购标准化、程序化管理的要求,重点落实材料验收制度和可追溯性制度。加强质量信息资料管理及施工现场的各项基础工作,确保工程材料采购质量。做好材料质保资料的收集工作,应督促施工方对这些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随同其它资料存档,以备日后随时查阅。主要材料应及时委托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或授权的检测单位进行材质检验。 二、建筑材料必要的检测与试验 通过对建筑材料各项技术特性的判断,依据国家或地方颁布的标准、规范及规定,进行建筑材料必要的检测与试验,来防止不合格的建筑材料用于建筑物,可以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起到预防和把关的作用。 2.1常用建筑材料的检验项目房屋建筑材料根据其在建筑物中的部位或使用性能,大体上分为三大类,即建筑结构材料(建筑物受力构件和结构所用的材料).墙体材料(建筑物内、外及隔墙所用的材料)、建筑功能材料(承担某此建筑功能的非承重用的材料)。 一般说来,建筑物的可靠度与安全度主要决定于建筑结构材料,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则取决于建筑功能材料,由于建筑材料的品种繁多,因此只能根据材料的特性和所被使用的部位有针对性地进行测试。常用建筑材料的检验项目有: (1)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Mg0含量检验以及细度,烧失量检验; (2)钢材的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检验以及反复弯曲,焊接,冲击检验; (3)砂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含水量,密度检验以及有害杂质含量检验; (4)石级配,强度,压碎指标,含泥量,含水量,密度检验以及有害杂质,坚固性检验; (5)混凝土和易性,抗压强度检验以及抗渗、抗冻检验; (6)砂浆流动性,保水性,抗压强度检验; (7)石灰活性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含量检验以及细度,未熟化颗粒含量检验; (8)粘土砖抗压强度,外观尺寸偏差检验以及泛霜,爆裂,抗冻检验; (9)木材含水率,外观质量检验以及强度检验; (10)石油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检验以及闪点检验; (11)沥青卷材不透水性,耐热度,吸水性,抗拉强度检验以及柔度检验; (12)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密度,含水率检验以及强度检验。 2.2常用建筑材料检测试验方法在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工程材料的质量监控要采取施工单位自检和监理单位平行检测、跟踪检测、见证取样相结合的办法,检测和试验相结合,完善“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现总结几种建筑材料的检测试验方法: 钢材钢筋进场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钢筋焊接在建筑施工中一般分为:闪光对焊、电阻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预埋件T型接头埋弧压力焊、钢筋气压焊。 (1)闪光对焊:其机械性能试验包括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拉伸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 - 650mm),冷弯试件长度一般≥250m m(25 0- 350mm)。 (2)电阻点焊:热轧钢筋点焊做抗剪试验,试件长度一般≥600mm;拔低碳钢丝焊点,除作抗剪试验外,还应对较小钢丝做拉伸试验,试件长度一般≥500mm( 500 -650mm)。 (3)电弧焊与电渣压力焊:在现场安装条件下都做拉伸试验,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 -650mm)。 22水泥、砂石 砂、石、水泥、外加剂是建筑工程中最基本的、也是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以往建筑工程在对这些产品检验时,只是检验产品的强度和一些与强度有关的常规性技术指标。而如今对砂、石和水泥甚至包括回填土都要进行放射性的检测。砂石、水泥送检的同时,进行砼配合比、砂浆配比的检验工作,一般是与砂石、水泥检验报告同期出示。在第一次使用配合比搅拌砼或砌筑砂浆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标养试件(标养条件:温度为20±3℃,相对湿度为90%,试件间距为1020mm)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同时,根据砂浆配比.对所搅拌的砌筑砂浆用砂的粒径、水泥用量、搅拌时间、砂浆和易性等进行检验试验。 23砼工程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应及时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实验报告。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抗渗试验报告也应随时检查以保障施工质量。此外,对外加剂产品而言,其中的碱含量过高,可能会引发碱一集料反应,含有氯离子会造成钢筋锈蚀,含有尿素或盐会释放氨气污染建筑物室内空气。因此,有80%以上的外加剂都应该进行相关的有害成分含量检测。 总之,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结构物的质量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则取决于建筑功能材料,而建筑材料的品种繁多,质量检测机构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我们应该从源头抓起,明确材料质量检测与实验的程序,制定材料质量检测试验细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检测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按国家试验标准和规程进行检验,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工程质量。 建筑材料管理论文:有关建筑材料管理的探讨 【摘 要】中国目前面临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发展生态建筑刻不容缓。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新型建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传统的生态技术,由于时代的局限,很多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的建筑需要,所以有必要利用现代技术,在不影响其经济性和易用性的前提下,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和发展。然而,在使用新型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如何来更好的进行材料管理,才能更有效的节约成本。 【关键词】建筑材料 问题 管理控制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建筑行业也逐步的迈向世界,与国际市场接轨,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开始踏入建筑领域,面对国内外同行业的竞争压力,如何减少资金投入,提高建筑物质量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重要手段。然而,作为建筑实体以及建筑管理重要细成部分的材料管理,正是新时代企业减少资金投入,提高建筑物质量的主要着手点。 1材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直以来,部分房屋建筑工程存在成本投入高、质量效果差、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材料管理不善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1.1工程材料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对材料采购的管理不严,往往会纵容部分采购人员采购时“吃回扣”,甚至舍近求远、舍低价取高价,而且有些采购人员虽然是低价购料,但是,所购的材料质量并不能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这一系列问题不仅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还会造成经济的严重损失,影响企业的声誉。 1.2材料进库时存在的问题 如果施工企业进料制度不健全、库管人员素质较低,往往会导致工程成本高、质量低。材料进库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有:有些库管人员不能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进料管理制度,而且为了节约时间,对购进的材料不过磅、过数,而且更有甚者工作态度不端正,没有仔细检查材料、试件的规格和质量,造成企业的大量损失和工程的质量问题。 1.3材料库存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工程材料保管人员对工作不负责任,往往未能妥善保管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不能露天保管的材料,使得这些材料变质失效、多领少用、乱丢乱扔、材料混乱等,这不仅加大了材料损耗、抬高了工程的成本,还严重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 2材料管理控制的主要手段 2.1材料采购过程中的管理 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须严格把握材料质量这一关。因此在材料采购初始阶段,需考察材料的生产经营商的相关资质,审查生产经营主体的经营手续和经营能力,以及生产企业售后服务情况。对该企业生产的相关材料的质量认证进行考察,严格控制采购材料的质量档次。同时,收集该企业建材在建筑业界的口碑、该企业的信誉、售后等信息,建立电子信息档案;通过建材的实际使用者的信息对企业能力及其生产的材料进行甄别,鉴定。 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材料购买数量的问题,对于不能实现随需随购的材料,应进行分批采购,计划储存。对于能够实现零星购买的材料,可以不必批量购买,从而减少存储开支。因此应尽量对材料的数量和采购方式进行合理规划,使经济效率达到最优,从而降低材料使用成本。 2.2材料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在材料管理的起始阶段,应该了解工程整体流程进度安排,掌握不同时期各类材料的需求情况。及时协调好材料管理相关部门并签订有效合同。在材料尚未购置前做好存放场地、仓库以及运输路线的安排工作。这是材料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施工过程是劳动主体对材料进行加贬、改造的过程,也是材料消耗的消耗过程。该过程为材料管理的实施阶段,首先应做好材料质量的严格把关,确保工程使用的材料符合建筑材料规定要求。其次应该根据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材料的需求情况, 合理安排材料的平面的布置。再次,材料使用过程中应建立材料限额和余料回收的制度,减少材料的损失和浪费,使建筑成本有效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根据使用计划进行,避免材料的不合理消耗。 2.3材料存储发放管理 对材料的发放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材料不良使用等造成的浪费情况。在材料发放管理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发放管理制度,对于按定额使用的材料,应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并采用分时期分批次发放的方式。对于单产单进的材料,应根据当前时期的使用情况,建立材料发放计划。对于易损耗、易维修的材料,需采用交旧领新的发放方式,若造成丢失的需要进行折价赔偿,以降低材料消耗。 3加强材料管理的几点建议 3.1加强管理人员对材料管理的重视 首先,工程管理者必须重视材料的管理,可以建立以分管材料的负责人为首,财务、材料采购、施工技术等人员为辅的管理机构,做好材料的采购、质量验收、供应、结算等工作;然后,要想做好材料的管理,还必须做到事前预测分析、事中检查落实、事后评改总结等事宜,及时解决有可能出现的不良问题,以避免材料的浪费。 3.2树立风险管理的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在材料管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自然灾害损失、意外丢失供应商资料、材料价格波动大以及材料丢失等风险。 管理人员要有效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衡量风险,在此基础上,用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保障材料管理的安全性;建立备用数据库,防止因资料丢失或系统被破坏而造成的数据混乱;加强保管制度,选择安全可靠的材料库存点,采用各种风险防范措施。 3.3重视对材料收发保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材料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材料管理的关键要素,要在较短工期内确保工程质量并降低材料用量,必须重视对材料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主要方法有以下两种:(1)人员配置时,必须挑选坚持原则、责任心强、廉洁奉公、办事认真的职工担任材料管理人员;(2)任职期间,要对材料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思想、业务培训,使他们思想坚硬、业务熟练,能正确确认自身所管材料的规格、性能、技术指标,并能填写各种相关的帐卡,还能积极向上级领导提供管理方面的建议。 4结束语 材料成本作为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组成,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直接关系着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保证良好的工程质量、较低的材料消耗以及合理的工程成本,必须做好材料管理的相关工作。本文提出的关于加强工程材料管理的一些手段和几点建议,可以有效地达到节约投资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增强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希望能激发读者的灵感,对建筑材料管理的研究做出更深刻的探讨。 建筑材料管理论文:浅谈工程项目中的建筑材料管理 摘要:项目工程建筑材料管理的目的是:以具有较好性价比的材料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并在建设过程中严格管理好材料的质量和消耗数量,保证工程项目低成本、高质量。本文主要谈谈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材料管理。 关键词:工程项目;建筑材料;管理;措施 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规模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迅速扩大,所以其需要的建筑材料种类和数量也逐渐增多,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最基础的质量,在工程建设中,管好了建筑材料,也就意味着建筑施工的质量有了保障。所以,建筑工程项目材料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一、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施工、预算等学科分支,是建筑工程学科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材料是建筑、结构、施工、预算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土木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要求的满足与建筑材料数量和质量之间,总是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矛盾的关系,建筑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就是在不断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中逐渐向前发展的,而其他有关科学的日益进步则为建筑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根本上说,材料是基础,材料决定了建筑形式和施工方法,新材料的出现,可以促使建筑形式的变化,结构设计方法的改进和施工技术的革新,理想建筑中,应该是使所用的材料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并合理、经济的满足建筑功能上的各种要求。 二、材料现场管理任务与措施 材料现场管理包括验收与试验、现场平面布置、库存管理以及使用中的管理等。现场材料员应满足施工生产及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要求,从事材料现场管理工作的材料人员应根据施工项目特点制定建筑材料消耗管理方案;应加强材料计划管理,预算部门应及时准确的提出建筑材料的需求计划,材料部门按照计划及施工进度,保证建筑材料能够适时、适地、按质、按量、配套地供应,从而确保和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三、具体建筑材料管理措施 (一)材料计划管理 项目在开工前,根据施工预算和施工技术要求编制各类材料的需用量计划表和采办料单。料单的编制除了依据常规的原则外,还要根据项目的情况需要,采用适合项目情况需要的编制细则,料单编制最忌讳不分材料种类,不考虑施工顺序。一张料单汇集所有材料如果这样编制,可能使材料集中到货,造成大量积压,或者造成长时间停工等待。在项目材料计划阶段就应该分析所需材料的种类和其采购周期,采购周期是编制料单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充分考虑了施工专业的顺序后,材料采购周期相差不多的材料尽量编制在同一料单上,如果有特殊采购时间长的材料应单列清单。另外,如果有多个专业同时施工时,可以采用专业材料混编细则,前提是周期相差不大,这样能顾及所有专业,又不会发生单个专业缺料停工的现象。材料计划阶段,不仅要确定以上的常规事宜,还要分析施工时的变更情况,以便及时应对。对于变更材料的费用问题,事先应与业主沟通好,这会有利于附加费用的收取。由此可见,材料计划阶段既能很好地使项目材料成本部分立竿见影,又能周全而详细地计划可预见的问题,所以,项目的开始就应该有好的材料计划、材料采办。 (二)材料采购过程中的管理 对于建筑材料的选购管理,最要紧的环节就是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把关。因此在确定材料选购的初始阶段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 1、需实地考察材料生产经营商的关于建材生产经营的有关资质和售后服务质量,审查生产经营主体的经营的能力和各类手续。 2、对生产经营商生产的相关建材的质量认证,进行真伪探究并坚决控制采购建材的质量档次。 3、全面搜罗该建材企业在同行业的口碑、在建筑业界的信誉和产品售后等可靠信息,另外也可以通过访问实际使用者,根据他们已有的的经验和看法就该企业的建材进行比较准确的鉴定。 材料采购管理的重点——材料价格管理。毫无疑问,建筑工程总造价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材料费用,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方法就是控制材料价格。控制材料价格的有效手段就是确定材料的供应模式和材料进行招标采购。要控制好材料价格,就要掌握材料市场一手信息,将材料价格降低,就是广泛的收集材料的市场价格,材料价格收集过程,就是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产地等进行价格的采集、调查过程。所采集的价格,要符合材料市场的实际情况,能反映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工程材料价格的调查和采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对主要材料价格,一般应组织材料管理、施工管理、纪检监察等部门以及施工单位等人员进行认真的调查。(如图1材料采购流程) 图1材料采购流程 (三)材料验收管理 材料质量和数量关要把好,材料管理人员必须根据材料计划、送料凭证、质量保证书或产品合格证,做好进场材料质量和数量检查验收工作,验收工作按质量验收规范计量检测规定进行。验收内容包括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数量、证件等。验收要做好记录、办理验收手续,对于每批进场钢筋、水泥、商品混凝土等材料实验部门都要复检,并出据检测复检报告,对不符合计划要求或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应拒绝验收。对验收合格的材料应按日、按月完成,“一志三台帐”,一志就是每天对进场的材料做的原始记录,数据应是签字认可的送货单数量,它不仅反映了材料进场时间和数量,而且反映了进货来源、采购价格及费用组成,是双方结算原始依据之一。一帐,材料名细台帐,材料名细台帐按月份规格品种单价金额录入,是材料报表的依据,通过计算机利用筛选法可以即时统计各时间段、各单位、各品种规格相关数据; 二帐,材料质量控制台帐,它是反映材料来源、质证书及相对应的复检报告合格的记录,同时又反映质量证书的传递、材料使用部位,便于追踪;三帐,材料资金控制台帐,它是反映项目供方货款应付已付货款金额,也是履行合同程度具体体现。 (四)材料的使用管理 材料的使用过程,是材料管理的中心环节,材料的物质价值是通过各个施工过程转化为其他经济价值的,所以,充分、有效地利用材料,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是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在材料使用过程中,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审核的施工图纸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利用材料、及时准确地反馈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情况,考核定额消耗的执行情况,减少浪费,做到废料的及时回收,尽量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等,以降低材料使用的周转费用。使用时若发现异常,将材料及时送达质检员、保管员处,进行检验研究处理。如果质量不过关,要明确责任,核对后签字办理退料单,连同退料追缴回仓库。工程建设主要材料的使用对象集中在各施工及劳务班组、临时设施及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在此阶段,应以各施工及劳务班组为重点,以施工现场为中心,牢固树立“管施工的管材料”、“谁使用谁管理”的思想,对现场钢材的下料、商品混凝土的配送、砂浆的配合比等,要严格控制,并会同业主及监理,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和材料代换签证等工作。 (五)材料回收管理 工程的剩余材料应尽可能用在后续工程项目上,由上级材料部门负责调剂,冲减原项目工程成本。项目竣工而无后续工程的剩余材料,项目部提出申请报公司批准后,由项目部与材料部门协商处理,处理后的费用冲减原项目工程成本。在工程接近收尾阶段,严格控制现场进料,尽量减少现场余料积压。对因建设工程的变更,造成材料多余积压的,应积极做好经济损失索赔工作。项目部材料员应做好现场材料的修旧利废工作,对施工余料、废料进行分检、回收和利用,减少材料浪费,节约资源。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项目工程的材料管理,既不是购买阶段的管理,也不是施工阶段的管理,而是从计划到会回收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加强建筑项目工程材料管理需要各方协调配合、严格把关,才能将材料管理好。 建筑材料管理论文:论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管理 摘 要:材料费用在单项工程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占用的流动资金最多;施工项目材料管理的目的是贯彻节约原则,节约材料费用,降低工程成本;因此,加强材料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主要途径。本文对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管理进行简单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施工;材料管理;工程管理 一.引言 在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施工材料的资金投入要占建筑项目整体投入的70%,并且这一数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施工技术的持续发展呈现增高的趋势,换言之,加强建筑施工材料管理,减少施工材料消耗,降低工程成本投入,是施工单位在建筑项目施工中获得双赢的关键。 二.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出现的问题 1.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 施工企业材料管理人员往往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下,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甚至不熟悉操作流程,这种现象在当前施工企业内部是普遍存在的。 2.市场信息的陈旧 材料管理部门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新市场环境下管理对信息的需求,难以适应市场外部环境变化。一是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目前材料管理部门在工程投标活动中没能为工程单价分析提供有效信息,导致在中标后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价格与投标时调查的材料价格相差较大,给工程项目经营带来不利影响;二是在工程项目中标后、施工前没做好工程项目的材料成本预测,没有制定应对建筑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的措施;三是材料成本核算、分析工作薄弱,使材料管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滞后,造成流动资产流失,不利于经营决策、资金安排。 3.管理不到位 材料采购中未作材料预算或虽有预算但过于草率;未签订购货合同或者签订的合同过于随意,甚至暗箱操作;材料验收把关不严;对周转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等一次性出账之后便不闻不问;领料人员领取材料后严重浪费甚至私下变卖;相关领导与材料人员串通一气虚开发票将一些财经制度不准报销的费用通过材料出账,虚增材料成本,损公肥私。 四、建筑施工过程中提高建筑材料管理的方法 1.建立健全材料管理信息系统 。 建筑施工企业传统的材料管理手段落后、繁杂的特点不能满足现在各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对其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更新,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取代原来的管理模式。对于材料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要求其要具有材料的入库、出库、库存管理、计划、缺货、生成报表模块等。同时,在保证其功能完备的前提下,要保证信息系统能够切合实际,满足材料实际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要具有易于操作的性质,使具有一般计算机水平的工作人员能够快速掌握使用技术;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升级以及保证企业各项目部门能够分享材料管理信息。新材料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节省企业运作的人力、物力、财力,也能简化业务流程,保证各方面信息的准确性,因此建立完善材料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施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材料堆放管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抽检抽样,并报检于甲方、设计单位。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1)专门库房,妥善存放。建筑材料应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否则会降低使用寿命。如钢材、水泥等材料,应避免潮湿、雨淋。钢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湿的地方会很快被氧化锈蚀,影响使用寿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冲淋后不能使用。(2)标志清楚,分类存放。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种材料有诸多规格,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有几十个品种,又有圆钢和带钢之别;水泥有标号高低不同,又有带R与不带R、硅酸盐、矿渣、立窑、悬窑之别,建筑物的不同浇灌部位,其设计标号是有差别的,绝不能错用、混用。 3.严格的执行材料验收、发放等相关制度的要求。 并完成与之相关的记录信息,不断的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做好业务核算,并按时进行盘点,同时完善全员记录。在施工过程中,仔细的完成材料的现场的验收以及台帐记录,针对不一样的材料和运输上,运用不一样的方法进行验收。在验收过程中,要是碰到数量不够,质量不合标准的情况,要立即进行退回处理,实行索赔方案。要认真的实施限额领料制度,节省材料的无用消耗。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依据缩减工程,制订相应的材料定额的使用量计划,并对班组下的料进行有效利用,实行相应的指导措施,针对超出定额的使用料现象,要通过合理的分析,给予审批才能出库。并依据当日的材料,估测本月的材料消耗,进而把握整个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并综合的分析整体的材料消耗情况,以及是否有节约材料和超出材料的情况发生,对其进行原由分析,根据分析出的结果,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而掌控材料的消耗程度,实现节约材料的目的。对可回收重复利用的涂料,进行相应的回收处理,减少成本投入的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也为考核工程实际所用的材料数量,提供了精准的数据。 4.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素质。 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管理制度规定材料在采购、运输、库管等过程中应遵守的制度(如验收和领料制度、材料监管机制),及管理人员所应负的职责。建立工程材料资料档案,材料管理员必须负责对材料的选定、采购、样品及验收进行规范的文字记载。做好各种材料取样、贴签、存库工作。针对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的局面,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着重在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方面进行教育。其中,在材料管理能力培训方面,要使其明确材料成本预算、制定采购计划、计划执行、库存管理、清理流程的方法和责任。在业务素质方面,在加强理论知识培训的前提下,着重培训材料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技能,提高其业务操作能力,并采取有效的考评方式对其进行效果评估,使材料管理人员在竞争中发挥最大潜能。 5.加强内外控制力度。 在监督工作方面,要阶段性地聘请相关专业会计人员对企业的材料管理工作进行社会监督。对于材料的入库工作要做到建立台帐,并定期清点,使账目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对于仓库中的施工材料要做好保护措施,防止因不必要地损坏造成材料浪费。此外,要严格办理施工材料的出库手续,出库手续中的出库单必须要有项目经理、材料员、施工班长签字才能生效,之后方可允许材料出库。对于能够回收再利用的材料,要在项目完工后进行及时回收,并要严格其回收手续,由公司统一处理,对于擅自处理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严肃的处理。对于材料出库的管理要设立专业人员,并要严格明确其责任与权力,在没有手续的情况下,不允许他人对施工材料作出处理行为。 6. 积极采用新材料 随着建筑业发展新工艺材料越来越多,选用质量好的适用新材料代替传统材料,是材料供应的新课题。对新材料技术指标性能与用途进行充分了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结束语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工程建设中,管好了建筑材料,建筑成品的质量就有了保障,建设成本也就会相应降低,通过加强建筑材料管理,对提升工程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材料管理论文:谈工程项目中的建筑材料管理 摘要:加强工程材料采购管理工作对于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材料管理的优与劣关系到了整个项目成本管理的成败。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材料在工程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工程项目中各个环节和阶段的材料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程项目;建筑材料;管理 引言 建筑材料是一个企业施工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个建筑都是由建筑材料来构成的,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施工中,注重建筑材料管理,施工产品的质量就有了保障,施工项目成本也就会相应降低。因此,如何加强材料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和控制材料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建筑材料的性价比满足正常生产和施工的需求,同时也要严格控制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成本,以此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建筑材料在工程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施工、预算等学科分支,是建筑工程学科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材料是建筑、结构、施工、预算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要求的满足与建筑材料数量和质量之间,总是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矛盾的关系,建筑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就是在不断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中逐渐向前发展的。而其他有关科学的日益进步则为建筑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根本上说,材料是基础,材料决定了建筑形式和施工方法。新材料的出现,可以促使建筑形式的变化、结构设计方法的改进和施工技术的革新。理想建筑中,应该是使所用的材料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并合理、经济地满足建筑功能上的各种要求。 2、工程项目中的建筑材料计划管理 没有计划就没有成就,材料计划是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是基建各部门协同配合的结果。材料管理部门应与技术、施工等班组之间加强协作,使得项目中的材料计划全面、准确、及时和并可预见。材料需求量根据项目的面积、结构类型以施工计划,为施工管理提供的备料计划,并且及时根据施工进度和工程信息,调整材料供应计划,工程备料计划要具有及时性和准确性。各相关部门之间协作各负其责,提高材料计划质量。编制材料供应计划,首先应按施工年、季、月工程的进度计划编制年度、季度及月度材料需求计划。编制时要有依据、有核算,并且要针对材料供应、需求量进行编制。同时,按规定要求对材料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型号、质量标准、供应时间,数量。应在充分利用材料库存的基础上,做好材料平衡工作,及时编报工程材料与物资的采、订购计划。材料储备并不是越多就越好,要有一个度,即要制定材料储备额,常用的方法是“经济批量”订购法。该法是指某种材料的订购费用和保管费用之和最小时的订购批量。二者是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取二者之和最低的订购批量即为最经济量。 3、工程项目中的建筑材料质量管理 能够直接影响一个建筑物好坏的因素就是施工材料的质量,尤其要重视的是用于结构施工材料的质量。所以要求材料管理部门在采购原材料、构(配)件和半成品的时候,都要建立完善的验收和送检制度,不能让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一切要严格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及相关质量体系的文件进行操作和管理以保证材料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3.1 通过市场调研,认准合格材料 在验收材料进场时,一定要求供货商随货提供产品的合格证或质保书,在验收钢材、水泥等物料的时候,要及时做复试和分析报告,用于施工的钢材、水泥等物料都必须是复试报告、分析报告等全部合格的。 对需现场拌制的砼,在施工前必须经市检测中心试配,出具各种不同标号的砼级配报告后才能施工。同时要求在浇筑时,做好符合要求的试块,并在同等条件下养护,及时试压以确保砼的施工质量。 我们还应该按同样的办法严格控制甲供材料。不管是甲供还是自购材料,不合格的,都不得在施工现场使用,要坚决退货。为了保证用在本工程上的各种材料都是合格优质的材料。在材料供应和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到“四验”即“验规格、验品种、验数量、验质量”、“三把关”及“材料验收人员把关、技术质量试验人员把关、操作人员把关”。 3.2 提高材料计划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材料计划的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和预见性,材料部门需要加强与造价部门及施工部门之间的协作。为了共同促进提高材料计划的质量,相关部门要能互相协作,各负其责。在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阶段性进度,目施工进度等控制进度的时候,合理安排施工:即工序和施工都能充分考虑人、财、物和任务量的平衡。根据进度,各项目部要提前提出材料、设备等需用计划,并注明进场时间、质量要求等,这是土建、装饰与安装共同实施统筹施工的基本条件, 只有这样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排实施才能得到保障,防止待料,窝工现象发生。 3.3 加强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1)在检查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的时候,首先看是否复合国家规范、标准及有关规定进行的试(检)验记录,其次施工单位还要对某些材料按规定进行复试,最后决定是否使用。要杜绝使用无出厂证明或质量不合格的材料、配件和设备。 (2)施工管理人员以及质检人员应随时对操作人员的施工内容、过程进行检查,进行质量标准测试,要求操作者整改达不到质量要求和标准的部位,及时在现场为他们解决施工难点。 (3)重要工程的主要材料的检验需要委托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或授权的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材质检验。 4、工程项目中的建筑材料价格管理 材料费用是建筑工程总造价的主要构成部分。控制材料价格是降低工程造价的一个最主要方面。确定材料的供应模式和材料进行招标采购是控制材料价格的有效手段。 4.1 掌握市场动态降低材料价格 掌握市场信息,就是广泛的收集材料的市场价格。材料价格信息收集过程,就是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产地等进行价格信息的采集、调查过程。所采集的价格信息,必须切合市场的实际情况,能反映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调查和采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4.2 采取合理采购模式 (1)施工中用的主要材料要由甲乙双方共同组织采购,由甲乙双方共同掌控材料质量,供应方有权拒收、拒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 (2)由业主确定材料的价格,可供选择的品牌、规格、质量等标准,要求承包商去采购,甲乙双方直接结算,或者签订三方合同,业主负责材料款项的支付,承包商负责提供采购计划及采购清单,供应商负责供货。 (3)工程结算时,材料价格以实际的采购价(含运杂费)为基础,采取加权平均法的方式进行计算。少数由承建方自行采购的辅材就执行信息价。 综合以上所述,对于一般的甲控材及采购清单比较繁杂、采购周期较难确定的材料,推荐甲定乙办模式进行,其成本优势比较明显,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双方的扯皮情况。当然,合理的供应模式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4.3 充分利用市场,合理组织运输 对材料采购费用也有重要影响的还有运输费用的支出。如果可以节约材料的运输费用,也同样是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材料的运输费用进行考虑: 材料在订货时,要充分考虑在材料性能、质量等方面都能满足材料采购方案,价格又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应就近采购,合理进行线路安排。并且材料尽量一次运输到位,减少二次搬运,规避不合理增加了运作成本。 5、工程项目中的建筑材料验收管理 为了把住材料质量和数量关,材料人员必须根据材料计划、送料凭证、质量保证书或产品合格证,对进场材料进行质量和数量检查验收。验收工作按质量验收规范计量检测规定进行;验收内容包括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数量、证件等;验收要做好记录、办理验收手续,对于每批进场钢筋、水泥、商品混凝土等材料实验部门都要复检,并出据检测复检报告;对不符合计划要求或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应拒绝验收。对验收合格的材料应按日、按月完成“一志、三台帐”。一志就是每天对进场的材料做的原始记录,数据应是签字认可的送货单数量。它不仅反映了材料进场时间和数量,而且反映了进货来源、采购价格及费用组成,是双方结算原始依据之一。一帐,材料名细台帐。材料名细台帐按月分规格品种单价金额录入,是材料报表的依据。通过计算机利用筛选法可以即时统计各时间段、各单位、各品种规格相关数据。二帐,材料质量控制台帐。它是反映材料来源、质证书及相对应的复检报告合格的记录,同时又反映质证书的传递、材料使用部位,便于追踪。三帐,材料资金控制台帐。它是反映项目供方货款应付已付货款金额,也是履行合同程度具体体现。 6、工程项目中的建筑材料存放管理 材料购回至使用是有一定时间差的。在这段时间内,应加强材料存放发放管理,不能因保管不善而降低使用寿命。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6.1 选择合适的库房,并派专人看管 库房的选择要尽量避免潮湿和雨淋,因为水泥一旦遇水就可能凝固则无法使用;另外,要派专人看管,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6.2 注意分类存放,以便日后使用 一般来讲,材料由于作用不同都是不一样的,就是水泥也有不同的种类,所以要分类摆放,这样,在用的时候就可以省时省力又能避免出错。 6.3 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本着节约使用材料的原则 在材料发放环节,必须严格根据批准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结合材料消耗量定额、工程预算定额和规定的材料审批手续做好发料工作。材料定额与标准,原则上根据《建设工程定额》、《建筑材料手册》、《五金手册》和适用的材料预算价格等执行,要注意结合施工进度,考核材料的消耗量和根据市场情况考核材料价格的变动,分析原因。 7、工程项目中的建筑材料使用管理 材料的使用过程,是材料管理的中心环节。材料的物质价值是通过各个施工过程转化为其他经济价值的。所以,充分、有效地利用材料,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是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材料使用过程中,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审核的施工图纸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利用材料,及时准确地反馈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情况,考核定额消耗的执行情况,减少浪费,做到废料的及时回收,尽量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等,以降低材料使用的周转费用。使用时若发现异常,将材料及时送质检员、保管员检验、研究处理对策,明确责任,核对后签字办理退料单。连同退料追缴回仓库。工程建设主要材料的使用对象集中在各施工及劳务班组、临时设施及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在此阶段.应以各施工及劳务班组为重点,以施工现场为中心,牢固树立“管施工的管材料”、“谁使用谁管理”的思想,对现场钢材的下料、商品混凝土的配送、砂浆的配合比等,要严格控制,并会同业主及监理,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和材料代换签证等工作。 8、竣工后期建筑材料的管理 在项目施工结束后,要对项目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梳理,并统计项目材料使用量与计划使用量是否一致,并且总结差距。除此之外还应该对项目建设后的材料进行整理,主要包括:剩余材料的整理统计及回收,对生于建筑材料进行清理,并按照要求统计入库;并合理查处临时设备,减少浪费,特别是用电、用水设备要及时清理,以免引起安全事故;再就是做好废料的处理工作,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剩余废料、残料进行合理处置,并登记,进一步降低材料消耗,挽回不必要的损失。 结束语 总之,对建筑工程材料进行有效的验收管理,验收得出的质量检验结论是评定工程材料质量等级和认证的依据,不仅可以对材料质量起到预防和把关的作用、而且可以对材料质量信息进行及时反馈。避免各个环节的材料损耗,节约费用支出,制定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条例措施,合理使用材料,这些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材料损耗和节约工程成本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建筑材料管理论文:浅谈施工过程中如何加强建筑企业对建筑材料管理 【摘 要】建筑材料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做好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是为了更好的满足施工和生产的需要,并在过程中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并把工程和产品的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的区域范围。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成本控制 一、建筑材料的概念 建筑材料building materials,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统称为建筑材料。新型的建筑材料包括的范围很广,有保温材料、隔热材料、高强度材料、会呼吸的材料等都属于新型材料。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 二、建筑材料的分类 建筑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 三、材料供应与管理 1、掌握建材方面有关的法规及有关条文 在我国,政府对大部分建材的采购和使用都有文件规定,其中主要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砌墙材料、石材、胶合板实行备案证明管理。根据文件精神,工程项目部要对每天进场的主要物资按规范填写《建设工程材料采购验收使用综合台帐》,需要建立单位签字,交易数量必须覆盖实际使用量。 2、通过市场调研,认准合格材料 考察调研的范围首先应是生产经营厂商。一是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主体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二是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理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三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是属于一般、中档还是高档等。 考察调研的另一个范围是建筑业界。通过对建筑业界的了解,获得的信息更准确、更细致、更全面。一般来说,真正质量过硬的材料会得到建筑界的认可,质量低劣的材料会被人唾弃。通过了解建筑业界,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材料生产厂家的企业信誉、产品质量、价格状况、售后服务等情况。 3、把好材料的进场检验关 建筑材料验收入库时必须向供应商索要其“防伪备案证明”。材料检验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检验工作。重点工程、重要工程的主要建材应委托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或授权的检测单位进行材质检验。 4、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 施工过程是劳动对象“加工”、“改造”的过程,是材料消耗的过程,称为“牺牲”过程或使用过程。使用过程中材料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检查、保证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妥善保管进场的物资,严格、合理地使用各种材料,降低消耗,保证实现管理目标。 4.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这是现场材料管理的开始,为材料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必要的条件。其主要内容如下:(1)了解工程进度要求,掌握各类材料的需用量和质量要求。(2)了解材料的供应方式。(3)确定材料管理目标,与供应部门签订供应合同。(4)作好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5)作好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及有关任务的准备。 4.2施工中的组织管理工作:这是现场材料管理和管理目标的实施阶段,其主要内容如下:(1)合理安排材料进场,作好现场材料验收。(2)履行供应合同,保证施工需要。(3)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4)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丢失。(5)组织料具的合理使用。 4.3施工收尾阶段:施工即将结束时,现场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1)根据收尾工程,清理料具。(2)组织多余料具退库。(3)及时拆除临时设备。(4)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5)进行材料结算,总结施工项目材料消耗水平及管理效果。 四、材料价格管理 1、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 掌握市场信息,就是广泛的收集材料的市场价格。材料价格信息收集过程,就是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产地等进行价格信息的采集、调查过程。所采集的价格信息,必须切合市场的实际情况,能反映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调查和采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2、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 运费支出是构成材料采购费用的重要因素,节约运输费用,可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运输费用的节约问题:材料订货时考虑运输距离远近的问题。在材料质量、性能都能满足材料采购方案,而材料价格又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就应到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地点采购;材料尽量一次运输到位,减少二次倒运和装卸费用。 3、采取合理的采购模式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广泛吸取诸多建设单位,对于采购供应模式,我们总结了如下三点内容:(1)施工用主要材料由甲乙双方共同采购,其材料质量由甲乙双方共同控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有权拒收、拒用;据市场行情确定,承建方、监理单位可广泛参与。业主方主要以招标的方式确定材料价格,也可以直接走进市场,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3)工程结算时,材料价格以实购价(含运杂费)为基础,采取加权平均法的方式计算。少数由承建方自行采购的辅材则执行信息价。 这样做使供货、保管、使用一体化,减少甲乙双方的扯皮情况;业主方可以降低部分材料价格,降低工程造价;当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供应模式。 五、材料存放发放管理 材料购回至使用是有一定时间差的。在这段时间内,应加强材料存放管理,不能因保管不善而降低使用寿命。主要应注意两点: (1)专门库房,妥善存放。建筑材料应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否则,会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如钢材、水泥等材料,应避免潮湿、雨淋。钢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湿的地方或被雨淋,会很快被氧化锈蚀,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冲淋了,那根本是不能使用的;(2)标识清楚,分类存放。一个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一种材料有诸多规格,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几十个品种,又有圆钢和带肋之别;水泥有标号高低之不同,又有带R与不带R、硅酸盐、矿渣、立窑、悬窑之别,建筑物的不同浇灌部位,其设计标号是有差别的,绝不能错用、混用。 外对于材料的发放,不论是项经部、分公司还是项目部仓库物资的发放,都要实行“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核算、严格实行限额/定额领料制度,在施工前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限额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必须按栏目要求填写,不可缺项。对贵重和用量较大的物品,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凭领料小票分多次发放。对易破损的物品,材料员在发放时需作较详细的验交,并由领用双方在凭证上签字认可。 六、结束语 从实践看,真正保证工作质量才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的重要环节,尤其对项目工程而言,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要重视效益。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领料制度,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这些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材料损耗和节约工程成本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建筑材料管理论文:项目成本差异在建筑材料管理中的建议性纠正措施 摘要:在建筑工程运营中,通常会存在成本差异的情况,存在于物资、设备、人力、分包商、间接成本等一般的条件。材料是建设项目中的主要组件。因此,如果材料管理是不适当地管理,它将创建一个项目成本差异。项目成本控制通过采取纠正措施解决成本差异。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主要原因成本差异和推荐纠正措施。该措施是通过开展调查的高层建筑物施工项目,以确定导致在材料采购项目成本差异,并通过访问专家获得建议采取纠正措施。方法分析研究中使用是德尔菲法。研究结果表明,该矫正行动向方差的材料采购成本实际上是一个预防措施(在过程)。 关键词:物资管理;成本差异;纠正措施 1 引言 现在竞争在各行各业中都很激烈,尤其是在建筑行业,需要增加服务公司的施工质量。然而,这肯定需要有一些步骤,才能提高质量,例如,通过采取纠正措施在工程项目操作。这些纠正措施在操作阶段可能是一个项目控制系统,包括成本、质量和时间。控制项目成本包括材料成本控制、设备、人力、分包商,间接费用和一般的条件。在建设项目的操作,通常有一个项目成本差异。其中一个最影响变量在项目成本差异是材料。通常,在建设项目,材料和设备是两个主要的组件,它们是约占50 - 60%的项目总成本。基于该研究通过凯里吉1987年,发现材料成本大多可以花60%的总建筑工程项目成本,但这件事却常常被忽略。作为对比,在制造、材料管理成本当时是预算从项目总成本的1%,而在建设,只有0.15%的预算。由于当时无效的物料管理,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办公建筑的建设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时间或工作延迟高达预计时间的18%,创造一个成本差异。项目成本控制通过采取纠正措施导向成本差异。 材料管理,定义为一个管理系统,是需要在规划和控制质量和数量的材料,准时设备布置,良好的价格和正确的数量要求。而在Kini的意见中,材料管理是一个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成了采购、运输和材料供应商的控制。基于这些定义,一般材料管理可以定义为一个过程的计划、执行和控制源材料的权利与确切的质量,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适合最低成本的施工过程。 能力协调和整合采购、运输和材料控制从供应商需要材料成本控制。三个重要阶段,拥有一个成功的关键是材料管理、材料采购、材料使用、废物控制和存储。成本控制不仅是监督成本和数据的字段,但也来分析数据做出纠正措施为时已晚之前。纠正措施需要能够做出决定要做的步骤,使优先了解如何纠正问题等等。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是方差成本建筑材料管理和推荐纠正措施向方差。本研究的范围仅限于方差的建筑材料成本在操作阶段的印尼高层建筑物建设项目,尤其是在雅加达茂物坦西爪哇省勿加泗depok(Jabodetabek)。本文的主题是部分的研究印尼项目,给推荐的纠正措施的方差的物料管理在建设项目操作。 2 物资价格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是让早期发现从预算(成本超支)起任何可能的成本差异,以便纠正措施可作为预期。成本超支会增加项目总成本和减少利润。材料成本是一个重要组件的项目成本。它的主要因素是在项目成本控制和拥有一个重要角色在项目开发和生产力,材料控制则是由之间关系的质量和数量的材料、航运、调度和成本调节的。 基于此研究,材料成本控制涵盖了控制主要步骤在材料管理,这是:规划与调度、组织和人员、采购、交货、质量援助/质量控制(QA / QC)、存储及储存设施,用法,更改订单、监测与控制,和其他外部因素。材料控制覆盖相关因素即质量、数量、收购、进度和成本。在材料控制,有几件事需要考虑:材料采购,物品检查、库存管理、材料存储和维修、材料装运,和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在控制过程,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监控项目成本报告和分析成本差异。成本差异的时间标识分为3层即:反应后过程方差和事后(方差之后发现方差存在,在过程方差(方差是识别在方差存在),和进程内方差(方差是确定而方差存在))。 根据约翰斯顿和Ahuja Hamzah所说,成本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材料管理是:过密的材料,受损的材料,损失的材料,等待的材料,以及到达的地点和频繁移动。 在分析成本差异,我们需要确定主要的问题开始,然后采取纠正措施,消除消极的成本差异,否则性能成本将提高。 纠正措施是需要修复成本差异,这取决于原因和效果的差异,实现之间的差异和规划。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利用定性的方法,通过采访一些在广袤的雅加达地区(Jabodetabek),在高层建筑施工项目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以便获得推荐的纠正措施需要控制材料成本差异。研究中使用的变量包括:引起的方差变量(在材料管理)和纠正措施变量(预测方差)。采取纠正措施是指的原因和影响材料成本差异。 纠正措施数据获得是专家分析了德尔菲法得来的。德尔菲法是一种定性方法用于提供预测未来事件的倾向。一个专家团队作为信息资源。这种方法的目的是将专家意见或问题向一个事件。被调查者的观点是完成进行德尔菲法。纠正措施向引起的材料成本差异获得是从专家进行了总结和评价随后所得到的。 4 研究结果 纠正措施所需的数据在这研究是通过执行开放式访谈,专家们给他们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如果材料成本差异发生。专家的纠正措施被收集并分成2 - 3部分,它们还给使用德尔菲法对专家的决议。专家给他们的意见,选择1从2 - 3部分的纠正措施。此外,统计评估是由观察主要优先选择的专家。 建筑材料管理论文: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管理策略 摘要:由于材料费在流动资金中占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并且工程项目的材料对工程的质量起主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施工项目材料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管理策略。 关键词: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管理 施工项目材料管理就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依据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搞好材料的供需平衡,合理进行材料的运输与保管工作。建筑施工项目材料管理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各种材料的计划、订购、运输、发放和使用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与管理工作。它的特点是材料供应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材料消耗的不均衡性,以及受运输方式和运输环节的影响。建筑施工项目材料管理的目的是贯彻节约原则,降低工程成本。材料供应是材料管理的首要环节,与材料供应市场关系极大[1]。 1建筑施工项目材料管理要求 1.1主要材料和大宗材料的管理要求 建筑施工项目所需的主要材料和大宗材料(A类材料)应由企业物资部门订货或市场采购,按计划供应给项目经理部。企业物资部门应制定采购计划,审定供应人,建立合格供应人目录,对供应方进行考核,签订供货合同,确保供应工作质量和材料质量。项目经理部应及时向企业物资部门提供材料需要计划。远离企业本部的项目经理部,可在法定代表人授权下就地采购。 1.2特殊材料和零星材料的管理要求 建筑施工项目所需的特殊材料和零星材料(B类和C类材料)应按承包人授权由项目经理部采购。项目经理部应编制采购计划,报企业材料主管部门批准,按计划采购。特殊材料和零星材料的品种,在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约定。 1.3项目经理部的材料管理要求 1)按计划保质、保量、及时供应材料。2)材料需用量计划应包括材料需用量总计划、年计划、季计划、月计划、日计划。3)材料仓库的选址应有利于材料的进出和存放,符合防水、防雨、防盗、防风、防变质的要求。4)进场的材料应进行数量验收和质量确认,做好相应的验收记录和标识。不合格的材料应更换、退货或让步接收(降级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2]。 2建筑施工项目材料管理的方法 2.1建筑项目施工中主材的管理 主材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多部位使用和多工种合用的一些主要材料,如水泥、砂、石等。这类材料的特点是数量大,使用期长,操作中工种和班组之间容易混串。因此,对合用材料的管理多采用限额领料制,一般有以下三种做法:1)以建筑施工班组为对象的分项工程限额领料。这种作法范围小,责任明确,利益直接,便于管理。缺点是易于出现班组在操作中考虑自身利益,而不顾与下道工序的衔接,最终影响用料效果。2)以混合队为对象的基础、结构、装饰等工程部位限额领料。这种方法是扩大了的分项工程限额领料,由于是混合班组,有利于工种配合和工序搭接,各班组相互创造条件,促进节约使用,但必须加强混合队内部班组用料的考核。3)分层、分段限额领料宅这种做法是在分项工程限额领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对使用者直接,简便易行,结算方便。但综合定额要注意其合理性[3]。 2.2项目施工中专用材料的管理 专用材料的管理,是指为某一工种或某一建筑施工部门专门使用的材料,例如防水工程所用的油毡、沥青等材料。其特点是材料的专业性强,周期短、价格高,不易混串。因此,通常采用专门承包方式,由项目经理对专业班组进行一次性分包,签订承包协议,协议内容主要包括承包项目、材料用量、用料要求、验收标准及奖罚办法。用量的确定,应以建筑施工预算定额为依据,考虑到建筑施工变化,采用一定系数。专业班组按照规定,自行组织材料进场、保管、使用,实行自负盈亏。 2.3项目施工中周转材料的管理 周转材料,主要是指模板、脚手架等。其特点是价值高、用量大、使用期长,其价值随着周转使用逐步转移到产品成本中。所以,对周转材料管理的要求是在保证建筑施工生产的前提下,减少占用,加速周转,延长寿命,防止损坏。为此,一般周转材料的管理多采取租赁制,对建筑施工项目实行费用承包,对班组实行实物损耗承包。一般是建立租赁站,统一管理周转材料,规定租赁标准及租用手续,制定承包办法。项目费用承包是指项目经理在上级核定的费用额度内,组织周转材料的使用,实行节约有奖、超耗受罚的办法。实物损耗承包是对建筑施工班组考核回收率和损耗率,实行节约有奖、超耗受罚。 2.4项目施工中构配件的管理 构配件是指能够事先预制,然后送到现场安装的各种成品、半成品,主要包括混凝土构件、金属构件、木制构件等。其特点是品种、规格、型号多,配套性强,用量大,价值高,不易搬动,存放场地要求严格等。对各种构配件的管理主要抓以下几个环节:1)掌握生产计划及分层、分段用量配套表,落实加工计划,及时向供应部门提供实际需要情况,搞好与建筑施工的衔接。2)做好构配件进场准备,避免二次搬运。3)组织好进场构配件的验收与保管,按照加工单及分层配套表核对,各类构配件严格按照规定堆放,防止差错和损坏。 2.5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节约管理 在项目施工中,节约材料的途径主要有:1)用A、B、C分类法(主要材料和大宗材料称为A类材料,特殊材料和零星材料称为B类和C类材料),找出材料管理的重点。2)学习存储理论,用以指导节约库存费用。由于长期以来,材料供应始终处在卖方市场状态下,采购人员往往不注意存储问题,使得材料使用与采购脱节,材料存储与资金管理脱节,按计划供应和实际供应脱节,供应量与使用时间脱节等。研究和应用存储理论对于科学采购、节约仓库面积、加速资金周转等都具有重要意义。3)不但要研究材料节约的技术措施,更重要的是研究材料节约的组织措施。组织措施比技术措施见效快、效果大。4)重视价值分析理论在材料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的目的是以尽可能少的费用支出,可靠地实现必要的功能。由于材料成本降低的潜力最大,故研究价值分析理论在材料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建筑材料管理论文:关于建筑材料管理的探讨 摘要:本文从建筑材料管理的必要性入手,全面剖析了建筑材料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字:建筑材料;管理;必要性;方法;措施 1.前言 建筑企业的材料管理是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外协件等的采购、验收、标识、储存、保管、发放、库存控制等一系列过程。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工程实体、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所以材料管理,在建筑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属于建筑企业生产领域里材料耗用过程的管理,与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进度管理、财务成本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等其他技术经济管理有密切的关系,是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建筑企业实现工程项目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目标的保障。 2.建筑材料管理的必要性 2.1施工生产的过程,同时也是材料消耗的过程,材料是生产要素中价值量最大的组成要素。因此,加强材料的管理是建筑生产的客观要求。由于建筑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使得建筑企业的材料供应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供应的多样化、多变性、消耗的不均匀性,带来季节性的储备和供应问题,并且要受到运输方式和运输环节的影响与牵制。 2.2加强材料管理是改善企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材料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材料组织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技术、财务、劳动、运输等方面的活动。对企业完成生产任务,满足社会需要和增加企业利润起着重要作用。 3.建筑材料管理的办法 3.1招标投标法 招标、投标法是对某项材料管理工作预先订出目标,并公开宣布,凡是有能力并且自愿完成目标者,制定出实施方案,由招标部门组织评标,确定目标的具体实施部门。例如材料采购时,对大宗材料常用此法。 3.2检查奖惩法 检查奖惩法是上级材料部门对下级某项管理内容完成情况、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结果予以奖惩。例如,仓库管理、现场场容管理、内业资料管理等常用此法。 3.3限额控制法 限额控制法用于有材料消耗定额,施工工艺较稳定的项目所需材料。即按消耗定额和工程量测算出材料消耗量,以此作为材料消耗的控制限额。 3.4重点管理法 重点管理法,又称ABC分类管理法,是根据材料在施工生产中的重要程度和消耗额大小,分为ABC三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4.建筑材料管理的措施 4.1材料供应与管理 4.1.1掌握建材方面有关的法规及有关条文 在我国,政府对大部分建材的采购和使用都有文件规定,其中主要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砌墙材料、石材、胶合板实行备案证明管理。根据文件精神,工程项目部要对每天进场的主要物资按规范填写《建设工程材料采购验收使用综合台帐》,需要建立单位签字,交易数量必须覆盖实际使用量。 4.1.2通过市场调研,认准合格材料 考察调研的范围首先应是生产经营厂商。一是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主体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二是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理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三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是属于一般、中档还是高档等。 考察调研的另一个范围是建筑业界。通过对建筑业界的了解,获得的信息更准确、更细致、更全面。一般来说,真正质量过硬的材料会得到建筑界的认可,质量低劣的材料会被人唾弃。通过了解建筑业界,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材料生产厂家的企业信誉、产品质量、价格状况、售后服务等情况。 4.1.3把好材料的进场检验关 建筑材料验收入库时必须向供应商索要其“防伪备案证明”。材料检验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检验工作。重点工程、重要工程的主要建材应委托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或授权的检测单位进行材质检验。 4.1.4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 施工过程是劳动对象“加工”、“改造”的过程,是材料消耗的过程,称为“牺牲”过程或使用过程。使用过程中材料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检查、保证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妥善保管进场的物资,严格、合理地使用各种材料,降低消耗,保证实现管理目标。 4.1.4.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这是现场材料管理的开始,为材料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必要的条件。其主要内容如下:(1)了解工程进度要求,掌握各类材料的需用量和质量要求。(2)了解材料的供应方式。(3)确定材料管理目标,与供应部门签订供应合同。(4)作好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5)作好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及有关任务的准备。 4.1.4.2施工中的组织管理工作,这是现场材料管理和管理目标的实施阶段,其主要内容如下:(1)合理安排材料进场,作好现场材料验收。(2)履行供应合同,保证施工需要。(3)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4)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丢失。(5)组织料具的合理使用。 4.1.4.3施工收尾阶段,施工即将结束时,现场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1)根据收尾工程,清理料具。(2)组织多余料具退库。(3)及时拆除临时设备。(4)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5)进行材料结算,总结施工项目材料消耗水平及管理效果。 4.2材料价格管理 4.2.1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 掌握市场信息,就是广泛的收集材料的市场价格。材料价格信息收集过程,就是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产地等进行价格信息的采集、调查过程。所采集的价格信息,必须切合市场的实际情况,能反映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调查和采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4.2.2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 运费支出是构成材料采购费用的重要因素,节约运输费用,可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运输费用的节约问题:材料订货时考虑运输距离远近的问题。在材料质量、性能都能满足材料采购方案,而材料价格又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就应到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地点采购;材料尽量一次运输到位,减少二次倒运和装卸费用。 4.2.3采取合理的采购模式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广泛吸取诸多建设单位,对于采购供应模式,我们总结了如下三点内容: 4.2.3.1施工用主要材料由甲乙双方共同采购,其材料质量由甲乙双方共同控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有权拒收、拒用。 4.2.3.2材料的价格主要由业主方依据市场行情确定,承建方、监理单位可广泛参与。业主方主要以招标的方式确定材料价格,也可以直接走进市场,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 4.2.3.3工程结算时,材料价格以实购价(含运杂费)为基础,采取加权平均法的方式计算。少数由承建方自行采购的辅材则执行信息价。 这样做使供货、保管、使用一体化,减少甲乙双方的扯皮情况;业主方可以降低部分材料价格,降低工程造价;当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供应模式。 4.3材料存放发放管理 材料购回至使用是有一定时间差的。在这段时间内,应加强材料存放管理,不能因保管不善而降低使用寿命。主要应注意两点: 4.3.1专门库房,妥善存放。建筑材料应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否则会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如钢材、水泥等材料,应避免潮湿、雨淋。钢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湿的地方或被雨淋,会很快被氧化锈蚀,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冲淋了,那根本是不能使用的。 4.3.2标识清楚,分类存放。一个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一种材料有诸多规格,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几十个品种,又有圆钢和带肋之别;水泥有标号高低之不同,又有带R与不带R、硅酸盐、矿渣、立窑、悬窑之别,建筑物的不同浇灌部位,其设计标号是有差别的,绝不能错用、混用。 5、结束语 从实践看,真正保证工作质量才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的重要环节,尤其对项目工程而言,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要重视效益。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领料制度,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这些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材料损耗和节约工程成本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建筑材料管理论文: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管理探析 摘要 建筑材料管理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建筑材料管理,分别从材料供应管理、材料价格管理和材料存储发放管理三个方面对材料管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采购管理应从价格、质量和采购模式入手;价格管理应从市场信息和自身调度入手;存储和发放管理应从严格制度和详细档案入手。 关键词 建筑材料;管理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的总称,是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1]。建筑材料管理是指对各种建筑材料在流通和再生产过程中的供应与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有效管理,不经能够提升建筑成品的质量水平,同时还能够降低建设成本。因此,在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建筑材料管理能够为企业赢得更快的施工速度、更高的工程质量、更高的经济效益,极大提升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 根据材料在工程建设不同阶段作用,可将材料管理分为建筑初期的采购价格管理、材料使用过程中的供应管理以及建筑工程后期的存储管理等。 1 材料供应管理 1.1 充分掌握工程材料法律法规 充分掌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建材采购和使用的相关规定,以及《建设工程材料采购验收使用综合台帐》对进场物资的流程规范。严格按照行业法规进行建材的检验、采购、使用和管理[2]。 1.2 材料采购过程中的管理 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须严格把握材料质量这一关。因此在材料采购初始阶段,需考察材料的生产经营商的相关资质,审查生产经营主体的经营手续和经营能力,以及生产企业售后服务情况。对该企业生产的相关材料的质量认证进行考察,严格控制采购材料的质量档次。同时,收集该企业建材在建筑业界的口碑、该企业的信誉、售后等信息,通过建材的实际使用者的信息对企业能力及其生产的材料进行甄别,鉴定。 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材料购买数量的问题,对于不能实现随需随购的材料,应进行分批采购,计划储存。对于能够实现零星购买的材料,可以不必批量购买,从而减少存储开支。因此应尽量对材料的数量和采购方式进行合理规划,使经济效率达到最优,从而降低材料使用成本。 在材料价格管理中,采购模式的对材料成本的影响不容忽视。合理的采购模式在材料价格控制、材料质量控制以及材料运输费用控制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对于建筑企业各个部门,分别设有自己的采购人员,因此其采购批量小,管理不方便。而采用集中采购模式,使采购、储备、配送过程的管理更加方便,集中采购由于采购数量的增加,使采购成本相对降低。 建筑施工过程中,应根据采购物资的特性,建立多元化的采购模式。对于涉及全局性、战略性的物资,应采用战略伙伴的采购模式,这样可以降低采购风险,缩短采购周期。对于种类繁多、价格多样的材料,应采用竞标采购模式,这样既能保证所采购材料质量上的优势,又能保证材料价格上的优势,同时使采购行为更加规范化。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建立良好质量口碑的供应商,可以采用定向采购的模式,确立定点采购单位,采用商家直供方式,减少中间环节的不必要消耗,同时在直供模式下,应定期更新直供单位,以做到优胜劣汰。 1.3 材料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在材料管理的起始阶段,应该了解工程整体流程进度安排,掌握不同时期各类材料的需求情况。及时协调好材料管理相关部门并签订有效合同。在材料尚未购置前做好存放场地、仓库以及运输路线的安排工作。这是材料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 施工过程是劳动主体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也是材料消耗的消耗过程。该过程为材料管理的实施阶段,首先应做好材料质量的严格把关,确保工程使用的材料符合建筑材料规定要求。其次应该根据施工不同阶段材料的需求情况,合理安排材料的平面的布置。再次,材料使用过程中应建立材料限额和余料回收的制度,减少材料的损失和浪费,使建筑成本有效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根据使用计划进行,避免材料的不合理消耗。 施工结束后是材料管理的盘点、收尾阶段,此时应该做好材料使用账物是否相符,对不相符的找出原因。对材料过程中使用出现的错误应及时纠正或追究责任,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提出审核。对剩余材料应及时清理回收,并进行退库或转移,以减少材料的浪费。 2 材料价格管理 2.1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 材料成本占建筑成本的60%左右,因此材料成本和价格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成本的大小[3]。材料价格具有不稳定、水平差异大、工程期内价格可比性差以及受工程周期跨度影响大的特点。为了有效做好材料价格的管理工作,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掌握材料价格动态变化趋势。同时应采用按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式,使材料价格在整个工程周期内保持稳定,从而消除价格波动影响。引入价格竞标承包机制,并签订相应的协议,防止价格上的纠纷。 2.2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 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用量大,如果出现调度不合理,由运输费用导致材料成本上升的问题不容忽视。因此,材料运输费用也应作为材料价格管理一项内容。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应考虑供货地点距离施工地点的距离,在价格合理、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应尽量采购离施工地点近的企业,以减少运输成本。在施工过程的不同时期,材料的需用种类和数量不同,应将材料分时段运输,防止发生材料不必要转移额外消耗的人力、物力。 3 材料存储发放管理 对于建筑材料,在不同的施工周期所用的材料种类不同,所以对于尚未使用的材料和施工后期使用的材料等,应考虑合理存放的问题,因此材料的贮存和发放管理显得尤为重要[4]。 对于材料储备管理,应采用集中储备的方式。如果材料储存过少则会影响施工进度,如果储存材料过多,又会造成资金浪费,增加财务风险。因此集中储存能够使材料数量和结构控制在最优水平。 对于建筑材料,应建立专门库房进行存放,以免由于露天存放造成材料质量和使用寿命降低导致的建筑质量的下降。对于型号种类较多,难以区别的建筑材料,应做好标识工作并分类存放,以免引起材料混淆造成的工程质量不合格和材料浪费等情况。 对材料的发放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材料不良使用等造成的浪费情况。在材料发放管理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发放管理制度,对于按定额使用的材料,应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并采用分时期分批次发放的方式。对于单产单进的材料,应根据当前时期的使用情况,建立材料发放计划。对于易损耗、已维修的材料,需采用交旧领新的发放方式,若造成丢失的需要进行折价赔偿,以降低材料消耗。对于发放的材料的去向及使用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及时回收剩余材料,避免造成损耗和浪费。同时材料发放员应建立详细的材料发放档案,有效监督材料的发放情况。 4结论 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建筑材料作为建筑成本的主要部分,需要进行严格监管和控制。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管理探究,分别从材料采购管理、材料价格管理和材料储存发放管理方面提出了以下几项措施: 1)掌握国家建筑材料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建筑材料采购的质量和价格,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采购模式,以提高建筑质量。 2)对材料价格管理,需充分利用市场价格信息,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采购价格,同时根据施工情况合理安排材料的调度,以降低材料成本。 3)建立严格的材料存储发放制度,根据材料质地和具体要求采用集中储备、专门储备和分类储备等方式。对于材料发放管理,以严格管理制度为约束,并建立详细的材料发放档案以备查用。
管理工程师论文:浅析监理工程师在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结合龙滩水电站麻村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简要介绍了监理工程师的组织形式及在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砂石加工系统 生产运行管理 监理工程师作用 1 工程概况 广西龙滩水电站麻村人工砂石加工系统位于坝址右岸下游4km处,主要担负龙滩水电站Ⅰ、Ⅱ、Ⅳ、Ⅴ标以及临建工程约160万m3混凝土所需骨料的生产任务。按混凝土浇筑强度3万m3/月计算,砂石系统生产处理能力为300t/h。根据混凝土使用骨料级配要求,砂石系统以生产二级配骨料为主,同时也能生产三级配骨料进行设计。成品料生产能力240t/h,其中人工砂(≤5mm)96t/h,小石(5-20mm)72t/h,中石(20-40mm)72t/h。砂石系统由麻村灰岩砂石料场(含溜井)、料场进场公路、砂石加工系统(粗碎车间、超细碎车间(制砂)、成品料堆场)、给排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供配电系统及辅助设施等组成。 2 监理组织机构设置 2003年3月,长峡龙滩工程建设监理部受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双方签订了“麻村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的监理合同”,监理的主要内容是:麻村采石场毛料和剥离料开采的质量控制及边坡安全观测和支护施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含设备管理)等监理。根据合同授权的监理范围并针对砂石料生产运行的施工特点,监理部确定了监理组织机构设置及专业人员配备(如下图),同时编制了工程监理岗位责任制、“工程监理规划”和有关专业“监理实施细则”,确定了工程监理的总目标。根据监理服务内容,制订了砂石料质量控制措施、监理工作程序、监理工作制度,规范化地开展监理工作。 3 监理工作程序 监理部和监理人员严格按照合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落实总监理工程师责任制。在做好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阶段质量、投资、进度三大目标控制的基础上,严格履行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理职责,保证项目监理人员专业配套、人员到岗,按照规定的程序开展监理工作。其监理程序可归纳为三大类: 3.1运行管理程序:主要为业主、监理、承包商三者之间联系及管理流程,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 3.2监理内部质量体系运行程序: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及其传递途径;会议协调;各种监理业务处理程序;资料的分类、整编、归档、各层次人员岗位职责;建设各方的关系及其处理。 3.3围绕监理任务落实制定的外在控制程序:包括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施工进度控制程序、支付结算控制程序、信息管理程序、质量事故处理程序、索赔、工程变更、施工分包队伍审批、竣工验收等程序,这些程序是监理控制程序的核心与关键,它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保证先后开展顺序和衔接,保证监理监控不漏监,同时这些控制程序都在相应的系统中制约了系统的行动,保证各个系统在受控状态。监理工程师只有严格执行这些基本控制程序才能做好控制工作 4.监理工程师作用 4.1控制与管理 凡是成功的项目管理必须有一个高效率的质量组织体系,质量体系的优劣除反映在人员素质、专业配套、组织结构运转、效果可衡量性外,重要一条就是组织可控性,可控性依赖信息传递畅通,信息传递、反馈的途径就是程序。内部可控程序无疑来自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体现命令源,责任与权限控制;横向保证职能部门配合协调和信息流程。监理部在建立健全各项工程管理制度和监理工作制度过程中,全面展开各项监理工作,并坚持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旁站监理制度、主要原材料和半成品的监督管理制度。监理部还通过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监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业务素质,为砂石加工系统的生产运行有序进展提供了保证,确保了砂石料及料场开挖质量一直处在受控状态之中。同时,监理人员不仅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而且还协助运行单位完善生产运行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保证成品砂石料的产品质量。 4.1.1 质量控制 砂石加工系统有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保证体系,并制定了《砂石料生产质量及试验检测制度》,从料场开采、破碎、筛分各生产环节实行全面生产质量监督控制,并按《砂石料质量试验检测制度》规定进行取样试验检测。各质检责任人职责分工明确,生产运行期间要求质检人员坚持每天进行一次取样试验检测,发现砂石料质量问题及时停产进行整改,按制度和规范要求进行质量监督检查,保证了成品砂石料质量。监理到现场采用旁站检查、见证取样、巡视等方法对砂石料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加强现场质量监控,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在实施质量控制的过程中,监理人员掌握和熟悉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制订质量控制目标和质量成本控制计划,明确监理质量控制机构、人员和任务;检查并协助施工单位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对关键部位和工序进行旁站监理,坚持进行质量检查与评定,作好质量检验记录,随时记录施工中有关质量方面的问题, 对工程质量进行经常性的分析,并定期按规定格式编制工程质量统计报表。 4.1.2进度控制 监理工程师进行进度控制的主要方法是:规划控制协调。即根据施工合同确定工程项目的总进度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与协调管理。成品砂石料生产根据销售情况或成品砂石料堆场库存情况确定。 4.1.3投资控制 砂石加工系统项目结算分成二个部分:①覆盖层剥离、无用料处理及边坡支护结算为单价合同,由监理控制投资;②毛料开采费用计入成品砂和成品碎石单价合同中,监理只控制成品砂石料质量,不控制其投资;。考虑到边坡支护由施工单位施工总承包,监理工程师处理边坡支护合同时,采取如下措施来控制投资:①在审核设计支护方案和设计图纸文件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注意听取设计地质人员的意见,优化设计方案,节约投资;②在施工阶段,严格工序控制,通过对工程计量的审核,以及必要的抽查等手段实现对工程量的控制。 4.1.4信息管理 在信息管理方面,监理部设置了综合组负责信息管理,负责收、发、保管日常工作中的来往文件、通知、报表,负责保管与工程有关的图纸文件,按月整理日志,会议记录及有关技术资料,每月编发监理月报。监理部要求各专业组认真做好现场监理记录和大事记录并由综合组妥善保管,推进监理规范化管理。 4.1.5安全管理 自从我部承担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的监理工作起,对安全管理尤其重视,多次发文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安全管理。在平时生产运行管理中,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实施安全监督:检查督促施工运行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审查批准施工运行单位对工程施工中的重大安全问题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和防护措施;对施工生产中安全薄弱环节生产现场夜间照明及高边坡的危石落石等进行经常性检查,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及时指令整改;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参加对安全事故进行的调查分析,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事故报告及安全报表,监督施工单位对安全事故的处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督促运行单位认真执行业主下发的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的文件,并扎扎实实地做好此项工作,以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督促运行单位加强新工人进场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基层班组和民工的管理,执行班前会制度,及时处理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安全监督得力,两年多来,砂石加工系统从未发生一次机械伤人事故和重大安全事故。 4.2组织协调 4.2.1与建设单位之间的组织协调:与建设单位领导及其驻工地授权代表的联系与协商,听取他们对项目监理工作和项目监理人员的意见。在召开监理会议、延长工期、费用索赔、处理工程事故、支付工程款、工程变更的签认等监理活动之前,征取建设单位的同意。 4.2.2与运行单位之间的组织协调:与承包单位之间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监理单位依照有关的法令、法规及委托监理合同赋与的权利,监督承包单位认真履行施工合同中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促使施工合同中约定的目标实现最佳状态。在涉及承包单位的正当权益时,监理单位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予以维护。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了解和协调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造价以及合同管理中的有关情况,理解承包单位的困难,并热诚地帮助解决困难,促使承包单位能够顺利地完成施工任务。 4.2.3协调方法:(1)根据需要召开监理例会及专项、专题会议,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其指定人员主持召开协调会,统一步调,交流意见,决定会议的主要内容及会议程序。会议内容于会前约定,会前明确开会的目的,会议的决议事项应对与会各单位有约束力。凡涉及组织协调工作的人员或单位,聚集一起开会共同研讨协商,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取得共识,使问题得到解决。(2)协商是沟通双方之间的情况,减少分岐,解决矛盾,统一意见,共同作好工作的重要方式与方法。在监理例会和专项、专题会议召开之前,总监理工程师要与建设单位、承包单位的有关负责人作好协商、协调工作,以提高会议质量,减少无效的争议。必要时还可以邀请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人员参加有关的会议,对于重大问题的协商与决策,也可召开由建设、承包、监理单位领导层参加的高一级协商会。(3)协商的基础是信息,信息不通,情况不明,协调工作没有目的,也就是难以收到成效,信息沟通工作通过各单位不同层次人员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如专业监理工程师与建设单位各专业管理人员之间,与设计工程师之间,与承包单位各专业管理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总监理工程师与建设单位驻工地代表之间,与设计单位项目总负责人之间,与承包单位项目经理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信息沟通还可以通过监理月报、监理会议纪要、简报等形式,还可以将所属监理单位的有关业绩的信息传达给有关单位和部门,让他们对所属监理单位有更深刻的了解,以提高监理单位的声誉,增强信任,促进工程建设的良性发展。 4.3指导和帮助 监理项目全过程控制是一个有机整体。但是从工作内容来看又由若干环节组成一个整体。根据各个环节的不同特点和工作内容,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手段,环环扣紧,条条落实,是监理工程师实施项目全过程控制的重要职责之所在。 运行单位在监理单位指导和帮助下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操作规程,并监督各项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落实。完善文明施工管理和监督管理网络,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的组织保证体系。对自己所属责任区范围内的环境做到清洁、整齐,不乱堆乱放,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监理现场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通知运行单位进行整改。 对砂石加工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造。如预筛分中碎车间生产工艺设计为闭路生产,即经中碎破碎后的骨料全部返回预筛分进行闭路循环,限制了半成品给料机的给料量,且增加了该筛分机的负荷,经中碎破碎机的排料大部分是 40mm骨料压在预筛分下层筛网上(造成下层筛网超负荷),导致下层筛横梁、纵梁及筛网频繁出现断裂和破损现象,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期间虽对该振动筛进行几次改造(原横梁为方型钢结构,已全部断裂,受横梁断面尺寸限制,只能用ф95无缝钢管制作更换,更换后继续出现断裂现象),仍难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且制约系统的生产能力。为此监理与业主协商并提出采取改造措施1更换预筛分4# 振动筛为3YKR2052型国产圆振动筛。2在5# 胶带机机头部增设1台Y1542型振动筛 (将经过GP200SES液压旋回破碎机破碎后的骨料进行筛分处理,大于40mm骨料返回预筛分, 小于40mm骨料经新增加30# 胶带输送机20# 21# 胶带机8# 9# 胶带输送机输送至筛分调节料仓。使中碎与预筛分形成半开路生产,可减少预筛分4# 振动筛的过负荷量,提高了系统生产能力。 5.几点体会 ①业主的支持是监理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监理受业主委托,在业主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如果没有业主对监理工程师信任、支持和指导,监理工作将难以顺利开展。 ②搞好监理工作的关键是加强监理队伍的自身建设。在监理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监理工程师除要有较高的学历、广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公正、廉洁,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③建设监理工作是一项需要各种专业技术、经济、法律综合管理等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智力密集型服务工作,这就要求监理人员具有控制投资、管理合同和信息,调解经济纠纷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和合同管理意识。监理工程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监理,一丝不苟,才能有效地对施工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把好关,真正有效地为业主服务。 管理工程师论文:试论监理工程师如何做好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摘要:工程监理制度是建筑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的实行和基本建设利用外资贷款项目的增加,工程监理制度变的也越加重要。经多年的探索、实践,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程监理体系,并建立了一套法规和组织管理模式。此文结合本人从事监理的工作经验以及参与监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就探讨监理工程师应该如何做好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提出几点概述。 关键词:工程;质量;施工;技术 1质量监理的阶段划分和内容 1.1施工准备阶段 (1)施工技术资料的质量控制。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承包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确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时予以签认;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施工机械、设备,应审核承包单位提供的技术性能报告,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能使用。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器、计量器具等应要求承包单位上报有关检测部门的鉴定证明,并注意其有效期。 (2)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项目监理机构中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按以下要求对承包单位报送的测量放线控制成果及保护措施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时予以签认:①承包单位专职测量人员的岗位证书及测量设备检定证书;②复核控制桩的校核成果、控制桩的保护措施以及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临时水准点的测量成果;③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报送的施工测量放线成果(记录)进行复验和确认。 (3)施工技术方案的质量控制。项目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组织监理工程师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提出关于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审查意见,并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核、签认后报建设单位。 1.2.1施工阶段质量监理的原则 工程建设监理在其监理活动中应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坚持质量标准;坚持以人为核心;坚持以预防为主;坚持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要以主动控制为宗旨,对施工阶段进行质量控制;以督促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主动控制为途径,监督其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质量保证作用;严格掌握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承包单位、供货单位分包工程;严格禁止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在工程上使用;对未经工程建设监理验收或经验收不合格的工序不予签认,且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1.2.2施工阶段质量监理的程序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工程实体形成的过程,也是工程质量目标具体实现的过程。工程建设监理应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对每道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使工程质量的形成处于受控状态。 项目开工时,项目监理机构应对承包单位提交的开工申请进行审查,并对其完成的施工准备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审查通过后,项目监理机构方可签发开工令并报建设单位。 项目开工后,项目监理机构应对施工过程进行巡视和检查。对隐蔽工程的隐蔽过程、下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难以检查的重点部位,项目监理机构应安排监理员进行旁站监督。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单位报送的隐蔽工程报验申请表和自检结果进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予以签认。未经项目监理人员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序,项目监理人员应拒绝签认,并要求承包单位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1.2.3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控制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监理方一旦进入工程质量监理,首先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到位。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 (2)质量监控事前预防,施工操作事先指导。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即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清退出场。采用目测和检测相结合,对钢筋焊接半成品首先从外观上对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等进行检查,然后随机抽取焊接试件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验收。 (3)动态控制,事中认真检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是现场监理与质监部门的重要不同之处。对工程监理工作认识不多的同志往往认为监理工程师只是在现场转一转、看一看,验收时检查工程是否按图纸、规范、标准进行施工。这样往往使一些质量问题已经出现,甚至还要返工。在质量控制中是改静态检查变为动态控制,主要抓住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力度,全天候旁监。对于每一位现场监理工程师要求做到“五勤”:即眼勤,要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多看施工图,熟悉设计哪些是重要部位;手勤,发现问题要常记,处理哪些问题要有记录;腿勤,常到现场转转;口勤,对于施工队易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对施工队要经常交底;脑勤,熟悉图纸,动脑筋想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在工作方式、深度上要求做到“严”(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严格检查把关)、“准”(处理问题要果断、准确,要以数据为说话依据)、“细”(工作中细心,自理事情要细致)、“实”(做到一件事要实实在在,亲自去做,去检查,遇到质量问题要做实质性处理,不能找理由推脱,要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解决实质性的技术难题)。 (4)事后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当分项、分部工程或单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对所完工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将问题处理。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影响工程进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3工程完工验收阶段 项目监理机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质量评定标推和办法组织监理人员对承包单位报送的分项(检验批)工程和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评资料进行审核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对于有使用要求的分项(采暖、电器等项),必须在检测、试验或运转后再进行检查评定(验收),同时应督促承包单位做好竣工资料的整编工作,审查承包单位提交的竣工资料及工程质量报告。针对工程质量和内业资料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及时间要求,整改完毕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单,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并报监理公司审核签字。 2质量监理的程序 监理程序是合同管理中为保证监理工程师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而将工程中承包人和监理工程师应做的工作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而确定下来的工作步骤,这个步骤一旦形成正式规定,承包人和监理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已采用的工程质量监理程序有:施工监理程序和质量管理程序两种。 施工监理程序是在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的随工程施工顺序,承包人和监理工程师应做的工作内容和顺序,就工程监理规划中土建部分对各个工序的划分,明确监理工 程师的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手段。见表1。 质量管理的程序是工程监理中一整套管理程序之一。其中还有合同管理及进度控制程序及计量与支付管理程序,这个质量管理程序中主要控制“开工申请,质量验收,交工签证”三个环节。 3质量监理的方法 工程质量监理是根据合同条款、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对工程施工中各个环节,每个工序进行严格的、系统的和全面的监理,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工程质量监理的对象主要是原材料、结构和安装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过程中各环节和完工后总体质量。为了保证达到质量监控的目的,一般可以采用如下的监理方法: 3.1检查(旁站) 检查是工程质量监理的一种主要方法。检查就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全部或部分时间“盯”在施工现场或者通过中间抽查来检查承包人的施工工艺是否符合技术规范的规定,所用各材料或混合料配比是否合格,以及是否有发生事故的苗头。根据工程施工的难易程度、复杂性和稳定程度不同,对现场检查的时间长短也有所不同,主要可分为三种情况:全过程旁站、分时间旁站和巡视检查。 (1)旁站监理的依据。为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38条规定,“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相配套的一部重要的法规,它将旁站监理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充分说明旁站监理在监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颁布了《办法》明确规定了监理机构在编写监理规划时要有旁站监理方案,在方案中根据工程监理的特点、难点等实际情况明确需要旁站监理的关键工序和部位。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颁布了《办法》规定下列关键部位与关键工序必须安排旁站监理,既在基础工程方面包括:土方回填,混凝土灌注桩浇筑,地下连续墙、土钉墙、后浇带及其他结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浇筑,卷材防水层细部构造处理,钢结构安装;在主体结构工程方面包括:梁柱节点钢筋隐蔽过程,预应力张拉,装配式结构安装,钢结构安装,网架结构安装,索膜安装。 (3)旁站监理的方法。①工程情况旁站记录。旁站监理记录应真实、及时、准确、全面反映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的有关情况。内容应包括施工活动时的天气情况、现场人员活动情况、施工内容、施工起止时间、施工部位、完成的工程量等。文字书写应工整、清晰,语言表达应简明扼要,措辞严谨。旁站监理记录应采用专业术语,基本情况要详实,所做资料要完整。②监理工作情况记录。旁站监理过程中,对总监理工程师的指令,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指令,旁站监理人员发出的指令,施工单位提出的问题及总监理工程师的回复,各方指示,包括建设单位、总监理工程师或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旁站监理人员的指示都要记录在旁站记录中;监理工作情况记录是旁站监理工作的真实记载,它不同于《监理日记》,监理人员除在监理日记中详细记录施工过程外,还应该在旁站监理记录中详细记录,以便日后查阅。 3.2测量 测量是监理人员对承包人的施工放样和有关几何尺寸指标进行检查和控制的重要手段。 3.3试验 工程的施工质量判断,有许多是要通过试验(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结果才能做出结论的,因此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试验是一个重要的手段,试验内容有:各种原材料的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质测定,混合料配比、密实度、强度试验等。这些试验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能否验收和支付。 3.4监理工程师指令文件 在工程质量监理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有时也可通过指令文件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如监理工程师可通过文件给承包人指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或质量事故的苗头,提醒承包人加以注意或改进,在监理发现或确认发生了工程质量事故后,可以发“质量通知书”,这就成为永久性的记载,存入竣工文件和档案中,这种情况是承包人最不愿意发生的。监理工程师还可通过监理指令文件变更设计、补充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以及一些通知、备忘录、会议纪要等等。这些文件都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一般都能得到承包人的重视,使工程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4结语 结合实际情况研究监理工程师怎样做好工程质量监理的问题,按照“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严格监理,热情服务,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行使好法律赋予的质量签证权;分析实际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对相应的处理方式进行总结,不断学习积累现场经验,加强施工监理工作,用细致、踏实、负责的工作把好工程质量关以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使监理工程师在施工中起到核心管理作用,促进工程项目按计划、有序地实现三大控制目标,监理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管理工程师论文:浅谈监理工程师如何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监理单位接受了建设单位的委托管理,就有义务利用科学管理方法,有效的控制投资成本,以提高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做好工程造价管理,是监理工程师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建设工程 工程造价 管理 前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监理单位接受了建设单位的委托管理,就有义务利用科学管理方法,有效的控制投资成本,以提高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 因此,如何做好工程造价管理,是监理工程师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工程造价常见的存在问题 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企业在招标过程中往往会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法来进行招投标,其内容包括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技术标内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经济和技术确定的数量,由施工方在商务标里以现场施工配套措施所发生的但又不形成实物量的费用,由施工企业根据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经济和技术确定的数量自主选择报价,但造价工作中,有些施工企业往往把原本归属于预算内的项目再列入造价,提取工程费用。2、施工图与竣工图存在问题 施工图是建筑工程在招投标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和凭证,竣工图是对竣工验收的重要标准,包括了施工过程产生的工程签证单、工程联系单、设计变更单、工程洽商记录等,其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尤其是一些规模大、建筑复杂的工程,项目书与实际的出入会很大,一些施工方将已经取消的施工项目仍计取工程费用,人为地提高工程预算造价。 3、变更联系单 变更联系单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图纸结构形式改变的主要依据,在项目施工中,如果监理工程师审核不够严格,技术专业性欠缺,责任性不强,变更联系单就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间隔的时间很久,就会导致模糊不清或残缺不全,有的施工方通过联系单弄虚作假,欺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采用有助于自己的联系单,故意歪曲、公然篡改对自己不利的内容,变更联系单为提高工程造价创造了机会。 4、谎报建筑施工原料价格 由于建筑施工原料的价格和消耗量定额对工程造价存在很大的影响,通常会遇到施工方在编制工程造价指数和工程量清单价格时虚报工程量、材料性能和价格标准。材料以次充好现象也成为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原因。例如:明明施工合同中注明的是优质环保材料却被施工企业换成了价低质次的”有毒”材料,结算时却谎报高等材料价格。二、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措施 1、加强施工准备阶段造价管理(1)选择良好的施工队伍。施工队伍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工期,对工程的经济效益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严格对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不容忽视。(2)设备、材料费用的控制设备材料费用在建筑安装工程中约占整个造价的70%左右。主要材料和大型设备供应对造价的影响很大,应单独招标。材料、设备价格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建设费用的大小。因此,在监理过程中,要引进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条件,开展设备、材料的招(投)标工作,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主要材料和大型设备的供应控制主要是价格和质量方面,招标前监理与甲方应深入市场调查,然后定下主要材料和大型设备的技术指标及其质量、价格档次,由投标单位按要求自行报价,形成投标价格,签定合同时就形成了固定单价合同,这样工程主要材料及大型设备的价格和质量就有了保证。(3)合同中的工程价款,不宜笼统的写为按有关规定和双方审定的预(结)算为准等不明确的说法,导致投资、资金、计划安排都心中无数,为结算工作造成隐患。我们必须坚持开工前确定价款,及时处理合同规定允许调整工程价款部分,及时增补合同值,加强合同的动态管理,合同签订愈细愈好,能事前预料和想到的问题,都应在合同中明确,语言上要严密,双方责任权利要明确,工程索赔条件必须清楚,合同价款的调整要明确规定。做到心中有数,监理工程师才能对投资进行有效的控制。 2、加强施工阶段造价管理(1)施工阶段工程进度款的控制 工程款超付工程进度,占用甲方资金,降低投资效益;工程款给的不足或拖欠,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影响施工企业的效益。靠估算,由现场代表靠经验估算,准确率低。按月完成实物量套定额取费计算,监理工程师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子项很多的工程不适宜。按阶段目标控制法,效果最佳。即合同价款确定后,按形象进度编制分析阶段工程进度付款计划,经甲乙双方核定后,达到一个阶段或完成一个目标,经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可签证可按合同规定拨付工程进度款。打破旧的管理模式,不局限于每月末结算一次,达到目标就可结算。在管理上,调动了施工单位的积极性,加快了工程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同时,加大了监理工程师的权利和责任,有效的控制工程进度款提高了投资效益。 (2)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杜绝投资浪费,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素质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办事作风,在积极协助、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监督的同时,充分重视节约投资的重要性。(3)施工阶段设计变更较多,经常出现工程量变化、材料代用等不可预见费用问题,为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制定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管理制度,明确变更签证的权限范围,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只有对每一个工程的变更都做到严格控制,才能使施工图预算不突破概算,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如果发生设计变更或方案变更,就要严把签证关。签证必须达到量化要求,工程签证单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字母都必须清晰,内容必须与实际相符不能超过应签证的范围。签证的联系单应充分体现变更原因,把变更部位、变更内容及涉及的费用表述清楚不能有歧义。监理在签证过程中是必须多方多次沟通,进行方案讨论或设计交底时应通知造价人员参加,这样费用审核人员同步跟进,及时了解工程情况,对工程造价可做到事先预控。 3、工程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的管理(1)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对招标工程来说,主要是审核其工程量是否正确、单价的套用是否合理、费用的计取是否准确。审核竣工结算是否符合合同条款、招投标文件,是否按定额和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及造价主管部门定期的当地材料调价系数进行编制。(2)竣工图是反映工程竣工后真实面目的图纸,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设计变更都应反映在竣工图上,对未修改的部分直接计算工程量即可;修改部分如果是施工前修改的则直接计算修改后的工程量,如果是施工后修改的则计算修改后的工程量,而原图纸施工及拆除部分的工程则计算其工程量并作现场签证处理。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施工图结合设计修改通知单、设计变更协商单和现场签证等进行审查,认真核实每一项工程变更是否真正实施,资料手续是否齐全,竣工图要监理在审查图、签字、盖章,审查是否按图纸及合同规定全部完成工作,是否有丢、漏项工程,保证竣工图的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对控制工程项目投资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监理工程师要在施工各个阶段的方方面面都要管理好,同时要与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为建设单位控制好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 管理工程师论文:总监理工程师如何做好监理资料管理工作 摘要:监理单位是工程质量的责任主体之一。《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列》专门列出第五章,规定了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在第77条提出了质量终身负责制的要求,即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因调动工作、退休等原因离开该单位后,被发现在该单位工作期间违反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造成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仍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监理资料是监理工作的原始记录,是评定监理工作、界定监理责任的证据,监理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关键词:工程监理 资料管理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明确提出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并在第7.4.2条写明“监理资料的管理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因此,总监理工程师管理好监理资料,不但是监理工作的需要,更是责任所在。 监理资料是在工程监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工程的工期越长,规模越大,技术越复杂,监理资料就越多。总监理工程师工作繁多,当然应按规范要求指定专人具体负责管理监理资料,但是否仅此就可以达到《监理规范》第7.4.1条“监理资料必须及时整理、真实完整、分类有序”的要求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总监理工程师自身该如何做好监理资料的管理工作呢? 一、建立监理机构内部责任制和工作制度 监理资料是在工程监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整个工程监理过程环节繁杂,专业各异,不论是总监理工程师,还是专职资料员,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做好这项工作的。根据监理资料产生于监理过程的特点,制定“谁监理、验收,谁负责”的监理资料管理原则是适宜的。因此监理机构内部必须明确分工,划分监理工作范围,建立内部责任制。监理工作范围清楚了,监理资料的责任也就明确了。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本专业的原材料、分项工程的验收及有关监理资料(含附件)的收集汇总及整理,分部工程验收完毕,即应将完整、真实的监理资料交资料员验收归档。资料员负责监理资料的验收、分类整理。为了保证监理资料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项目监理机构还应建立内部工作制度,确定工作程序、内部会议制度、工作检查、汇报制度及监理人员轮休工作替代制度,保证岗位不缺人,工作有人做,资料有人管,监理日记有人记,确保监理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 监理人员汇报监理工作时,应同时汇报监理资料的情况。总监理工程师在检查监理人员工作时,也应同时检查其负责的监理资料。从监理资料的质量可评估该监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二、要重视对施工资料的监理 监理资料管理要做到及时、真实、有序,在施工监理的全过程中,还必须重视对施工资料的监理。施工资料是施工过程的记录,是每一工序、分项、分部工程的实体质量合格文件。监理工程师对工程的验收就是在审核施工资料的基础上,对工程实体进行检查,以验证施工资料的真实性。我们对工程实体的质量控制是从工序、分项、分部工程依次做起,同样对施工资料的质量控制也应从工序、分项、分部工程做起。细分目标,步步把关。对施工资料的监理是监理工程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施工资料也是日后施工单位质量责任的证据。施工单位有义务做好施工资料的管理。为了促使施工单位对施工资料管理的重视,在第一次工地例会上就要强调施工资料的重要性,要交待有关施工报验工作的程序和基本条件。特别在施工准备阶段一定要严格把关,坚持报验必须资料先行,各项施工资料必须真实、合格的原则。在平时的工程例会上也要多次重申,并争取获得业主的理解和支持。 三、加强与业主的沟通,争取业主的理解和支持 监理资料管理工作与其他监理工作一样需要加强与业主的沟通,争取业主的理解和支持,监理资料中的施工合同文件、勘察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工程定位及标高资料、地下障碍物资料等等,都由业主提供。平时工作的来往信函、会议纪要、监理工作联系单等也和业主有关。工程计量和工程款支付、工期的延期、费用索赔等工作也要与业主沟通。对施工资料的严格要求也需要争取业主的理解和支持,否则工作很难开展,监理资料的管理工作就难以落实。 四、监理日记是总监检查监理工作、监理资料的主线 监理日记是逐日记录监理工作和施工活动的重要资料,内容涉及工程建设的全方位,时间的连续性强,它是总监检查监理工作和监理资料的重要线索。 总监应每天签阅监理日记,这样既检查了监理人员的工作,又熟悉了监理情况。对于监理日记的检查,总监理工程师可根据监理人员的职责和施工进度,检查监理日记是否有漏记部分,例如:工程施工已到基础验收阶段,工程项目某单元的土建。专业的监理日记中应有该单元的施工方案报验、材料报验、测量放线报验、基础隐蔽工程报验等事项;如期间内有召开工程例会、质量问题处理等事项也应有记录。以这些记录为依据,可再进一步检查该监理人员负责的监理资料是否完整、及时、分类有序。如监理日记中记载水泥进场报验,可核查当天有无水泥报验单,并检查所附的水泥合格证、准用证等质量证明资料是否齐全、有效;如当天有测量放线报验记录,可检查当天是否有测量放线报验单,并检查所附的施工单位自检资料及测量成果、监理复测记录等。我们还可以根据有关监理资料来核查监理日记。如:根据某一份原材料报验单的日期,检查该天的监理日记是否有记录等。目前有的监理日记记录过于简单,内容不完整;有的记录内容不准确,只记录施工形象进度,监理工作内容却未认真记录,有的记录日期与施工资料不相吻合等。对于监理日记的缺陷,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检查,督促改正。这样,总监理工程师通过监理日记的核查,既能掌握每个监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同时也可以督促监理人员按规范要求作好监理工作。 实践证明,要做好监理资料的管理,应在提高监理人员素质的基础上,总监理工程师应予重视,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勤于检查督促。这样,工程竣工后就能留下一份满意而放心的监理资料。 管理工程师论文:浅谈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合同的管理 【摘 要】施工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因工程建设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责任达成的协议,是监理工程师对工程项目实施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监理工程师所有监理活动都必须围绕施工合同来展开监理工作,是监理工程师实现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三大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工程监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合同行为的监督管理。 【关键词】工程监理; 管理;施工 一、《FIDIC 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中规定实行监理的工程,业主履行合同的代表是监理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的角色是业主履行合同的代表,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处于中心位置,承包人所有的工程活动必须通过监理工程师或者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而实践中,有的同志认为,维护了业主利益,就会损害承包人的利益,这样似乎违背了监理工程师的执业公正性,因而在实际监理工作当中缩手缩脚,不能够大胆地去监理。其实,监理工程师执业公正性与维护业主利益并不矛盾,施工合同是当事人双方对施工过程将要发生的权利、义务、责任协商一致的结果,当事人双方最大、最根本的利益就是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商品交换。监理工程师不能为了执业公正性而去主动帮助承包人行驶权利,更不能一味地去维护业主利益,而去损害承包人的利益。对承包人符合合同约定的要求,要实事求是地及时处理。 二、关于工程变更 由于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和设计文件至固有的错、漏现象,工程设计变更在所难免。设计变更通常由发包人、承包人和监理工程师三方共同商议提出或发包人和监理工程师认为有必要时提出,指令承包人对任何单项工程、任何工程的数量、本工程任何部位的标高、线形、位置和尺寸进行变更。监理工程师对设计变更的管理首先要注意完善申报、审查程序。根据施工合同通用条款第51.2条和《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第5.6.1条规定,没有监理工程师的指令,承包人不能进行任何工程的变更。无论是发包人还是承包人提出的设计变更,均要在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后,再由发包人通知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变更文件。一般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设计变更都要邀请设计代表参加。设计变更,一要注意工作方式,尊重设计者的意见。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实际需要,符合设计规范,要经济可行。要心平气和地与设计者沟通,千万不要把关系搞僵。二要注意变更通知发出后,要及时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审核承包人提交的工程计量申报表,对变更项目,确定最后变更工程量、单价和总价。变更工程价格的增加和减少额,要以工程量清单中的单价或总额价为依据。如果工程量清单中未包含适用于变更工程的单价,则采用工程量清单中监理工程师认为适合的单价用于作价的依据。如果不适合,则由监理工程师和承包人协议一个合适的单价或总额价报业主批准后,定出他认为合理的单价或总额价,并通知承包人,抄送业主。如果此单价或总额价一时不能议定,监理工程师可以确定暂时的单价或总额价,作为暂付账款列入期中支付证书中,待议定后再在其后的支付证书中调整。 三、关于工程索赔和反索赔 索赔管理是施工合同管理的一部分,广义的索赔管理包括索赔和反索赔。从合同管理的角度讲,索赔和反索赔属业主和承包人双方面的行为,均有可能发生。在招标工程建设中,无论是业主还是承包人,合同管理均处于工程管理的核心地位,而索赔和反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索赔和反索赔是合同管理中的必然产物。在国际建筑市场上索赔和反索赔不仅是维护各自利益、降低各自风险的一种手段,也是普遍形成了以低价中标后再通过对工程项目的精心施工和管理求得经济效益的模式,许多承包商为了在建筑市场激烈竞争条件下夺得某项工程的施工合同,除了在投标报价阶段充分利用管理水平、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方面的优势,尽可能挖掘本企业的潜力和采用低 政策而压低投标价格力争中标之外,还会采取通过现场考察,对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件和图纸进行详尽分析研究,寻找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索赔机会,着眼于施工过程中通过索赔而获得额外利润的策略,承包人的这一投标策略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 长期以来,我国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合同当事人索赔和反索赔意识淡薄,有的业主很反感索赔,有的承包人不会索赔,工程索赔和反索赔行为很少存在。部分监理工程师对索赔和反索赔处理的原则、方法、技巧还比较生疏。工程建设索赔是国际惯例,合同履行过程中索赔和反索赔的提出与处理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工作。妥善处理索赔和反索赔事件是反映监理工程师执业能力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合格的监理工程师,一要树立正确的索赔和反索赔观念。承包人提出的合理索赔要求,是避免风险的最后措施,监理工程师应当受理而不能拒绝。二要加强学习和实践,努力掌握索赔和反索赔的原则、方法、技巧,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代替传统习惯做法。三要认真阅读合同文件,了解本合同履行的风险。在索赔和反索赔要求提出时,能够知道该要求与合同约定的差异,迅速判别索赔是否成立。四要注意搜集整理原始资料、原始记录,作为索赔的凭证。原始凭证是索赔的关键,证据不足或者没有证据的索赔就不能受理。如果承包人根据合同条款中任何条款提出附加支付的索赔时,承包人应当保存当时的记录,作为申请索赔的凭证。监理工程师从一进场,就要有目的地安排专人从事资料管理工作。对证据齐全、符合合同要求的、计算准确的索赔要予以签认。五要认真履行监理工程师的职责,规范化、程序化地展开监理工作,减少和防止因工作失误、疏忽而发生的索赔。 四、关于合同争议 无论在施工过程中或在工程竣工之后,无论在本合同的失效或终止之前或之后,如果业主和承包人之间就本合同的条款、规定、图纸、规范、质量与进度要求、支付与扣除、延期与索赔、调价发生任何法律上、经济上或技术上的争议,首先应以书面形式提交给监理工程师解决,并抄给另一方。监理工程师有权对此合同争议进行调解,尽快化解分歧,不使这些分歧久拖不决以至影响合同正常履行。监理工程师在调解争议时,一要注意平时与业主代表和项目经理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在他们发生合同争议时,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调解。二要了解分歧产生的具体原因,弄清是非曲直,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三要公平公正,是业主的原因不偏袒,是承包商的原因不姑息。四要注意工作方法,要防止事态扩大,致使双方无路可退。除非本合同被终止,承包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尽一切努力完成本工程。五是调解结束时,要以书面形式,及时形成诸如会议纪要、补充协议等,各方与会代表都要签字确认。 五、关于已完工程验收 已完工程验收是确认履行合同规定的重要工作,是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费用控制最重要的环节。已完工程验收分为分项(工序)工程验收、分部(中间)工程验收和单位(竣工)工程验收。监理工程师在工程验收工作中,一要注意已完工程量的验收。组织施工单位、业主单位的人员对承包人已完工程量进行详细地验收检查,组织已完工程验收会议,根据施工合同中的工程量清单和变更设计文件逐项核实,做到公平、公正。二要注意验收工作不完全是工程师和承包人之间的行为,还要通知设计、质量监督、环保、消防和有关方面派员参加。 总之,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必须以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为依据,以施工合同为准则,在不损害承包人权益的前提下,在业主授权的范围内代表业主行使监督检查的权力,并根据合同条件的变化,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地处理施工合同事件,从而较好的实现工程质量、进度、费用三大目标控制。 管理工程师论文:关于监理工程师在控制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方面的思考 【摘 要】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的工程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工程建筑技术也愈来愈先进,但仍然存在不少工程建筑安全隐患。而工程监理对消除建筑工程安全隐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监理工程师在控制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展开论述,重点分析了监理工程师在开展项目安全管控过程中的相关监理要点及管控内容,对加强工程项目安全监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监理工程师;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管理措施 工程建筑项目本身属于极为复杂、特殊的项目,近几年来,愈来愈多的工程项目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使得企业及使用者严重损失财产,而且极为容易危害人员的人身安全。愈来愈多人意识到加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这就涉及了工程监理,全面有效的工程监理是加强项目安全建设,杜绝安全隐患的有力保证。下文笔者将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就监理工程师应当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与控制方面展开论述与探讨。 1监理工程师在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管理作用 监理工程师的职责,即是监督施工方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是否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虽然不直接指挥生产作业, 但要对所有作业环境、作业过程进行监控。通过这种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 来消除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在施工方自管自监的情况下, 再加上监理工程师监管能起到关键作用。 2 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安全监理要点 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是监理工程师的重要内容, 当一个建设项目开始实施时, 各参建方陆续进入, 监理工程师首先要协助业主从专业角度审查各参建方的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期限、项目组成人员的从业资格证书、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是否经过安全生产考核、资质类别是否与所建项目相符合、各参建单位的质量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是否健全。 2.1 严格审核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在正式施工开始前, 监理工程师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认真审核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措施, 是否能满足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 并重点就以下分项的专项施工方案的安全措施、安全验算结果进行核对: a. 基坑支护和降水工程; b. 土方开挖工程; c. 模板工程; d. 起重吊装工程; e. 脚手架工程; f. 拆除、爆破工程; g. 现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及临时用电方案。 2.2 审核施工现场环境 对施工现场的布局、生产区、生活区、材料堆放、大型机械设备的进出场道路等现场环境,防雨、防火应急预案、器材准备进行检查, 发现有不妥的地方, 以书面形式告知施工方进行整改。 2.3 审核工程建设的用电安全情况是否合格 对进场设备、机具、材料进行检查, 杜绝带病设备进场使用及有缺损机具投入使用。不合格材料( 主要是指辅助材料, 如脚手架、扣件、钢丝绳、电线、电缆、安全网、脚手板等的使用) , 所有设备的用电必须按照一机一闸一漏电的配置原则, 动力用电、照明用电分开设置, 对照已批准的临时用电方案严格核对, 接零接地保护要齐全。 2.4 其他施工安全监理内容 对进场作业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 对特殊工种电工、焊工、架子工、机械操作工、信号员进行检验其证件和有效期, 并人、证对照, 逐一核对。另外,监理工程师还应当参建单位的行为合法性、组织机构完善性、施工方法完善性、施工方法的正确性、安全生产措施的保障性等, 从建设环境、参与人员、使用材料上全面控制施工作业状态,为下步全面大规模施工生产提供保障。 3 监理工程师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控内容 3.1 建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检查制度、工作联系制度 在施工现场由专职安全员、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组成安全检查组, 定期进行检查, 重点是危险源, 如用电、深坑及高空坠落物、临边洞口、支护防护的破损、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等。对检查发现问题后, 提交施工项目经理, 并督促其安排人员进行及时整改、修补,消除隐患。 3.2 加强施工技术安全交底方面的监管 对危险性高、难度大的作业施工, 监理工程师应跟踪监督其施工过程, 及时提醒作业人员应注意的事项, 并在施工作业开始时检查施工方的技术安全交底是否到位。 3.3 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监管,及时发现、解决安全隐患 利用监理例会、专项安全会议及碰头会的形式, 就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 让施工管理方的负责人、建设方的代表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状况, 监理工程师应起到协调管理的主要作用。 在施工现场一旦有重大隐患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监理工程师应及时下发停工令, 先停止危险作业面的施工, 有重大隐患的, 要求施工人员在停工后, 采取可靠的措施进行整改。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要先要求施工方按照应急预 案采取急救措施, 抢救受伤人员, 减小事态的发展, 协助各方将事故发生情况向有关部门报告, 并配合施工方保护好事故现场, 协助调查和处理事故。 3.4 现场安全生产监理工作采取的措施及手段 从现场管理的具体措施来讲, 主要有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监理工程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措施对安全生产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工作, 紧密联系施工现场条件, 工程实体状况,采取适合的方式, 灵活掌握各种措施并相互结合运用。如: 对不尽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建议有关方进行更换, 协助业主制定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发生问题后对主要责任人进行处罚, 发现用于安全防护的材料不符合要求, 要下监理通知单将其清退出场。 总之, 要想把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好, 监理工程师要熟悉建设工程的程序, 施工现场管理程序, 坚持原则、严格监理、严格把关, 同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当好业主的参谋, 特别是在安全生产的管理方面, 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解决好安全生产防护的投入和实际使用, 并要强化各参建方的安全生产意识, 在作业过程中加强检查、督促, 才能把好安全关, 当好一名 称职的监理工程师, 完成自己在建设项目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4 小结 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不仅需要施工人员及施工项目经理的努力,同时还需要监理工程师的认真负责。监理工程师只有严格按照监理要求,定期做好项目建设施工场地的安全生产巡查工作,及时排查、消除各类安全生产隐患,才能真正做好项目安全管控与监理工作,也就是说,监理工程师必须首先贯彻好安全监理观念,在项目施工监理过程中,切实做好审查、记录、监督、报告工作,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在项目安全管控方面的作用,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 管理工程师论文:监理工程师如何对工程施工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 摘 要 监理工程师要把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放在首位,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应实施目标管理,这是因为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施工人员质量控制积极性、主动性,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关键词 建筑 工程 监理 工程师 施工 质量 控制 管理 监理工程师要把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放在首位,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应实施目标管理,这是因为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施工人员质量控制积极性、主动性,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一、在选择施工单位方面,监理应替业主把关 施工单位的整体施工素质可决定工程整体的质量,工程质量的形成受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的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良好的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生产人员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可以直接保证工程的质量,所以在选择施工单位方面监理应替业主把关,对于施工中发现施工素质差的单位应及时向业主发放工作联系单建议更换施工单位。 二、监理对于质量控制和管理的要点 认真的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各项施工方案,并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方案施工。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施工单位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的施工方案不同,所需的费用也不同,对质量的影响也很大。因此,在施工前应仔细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并监督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施工。 三、监理工程师对于施工用材应当进行严格的管理 严格对施工材料进行管理,施工单位所使用的材料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监理工程师对于施工用材应当进行严格的管理。对于进场的所有材料要进行严格的验收,应检查进场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并按照规范要求送检,工程检测试验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所提供的检测、试验报告才具有法律效力,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允许进场投入施工。 四、严格监督施工单位实行施工质量检验检查制度 监理工程师对于施工质量检查方式主要有日常检查、跟踪检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施工质量检查的一般内容包括施工依据、施工结果、整改落实等。对于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及时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并回执,并对已整改的问题进行验收,施工单位待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施工质量检测也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贯彻执行建设法律法规强制性条文的重要内容。工程检测试验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所提供的检测、试验报告才具有法律效力。 五、监理工程师应抓好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单位对于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在实施管理全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经验并加以总结,转化成今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而问题则要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质量控制目标是质量控制预期应达到的结果,以及应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施工人员质量控制积极性、主动性,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六、监理工程师应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管理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这句话阐明了新技术、新工艺和质量的关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于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 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技术,确保工程质量。 七、制定质量控制的目标,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 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经验并加以总结,转化成今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而存在的问题则要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质量控制目标是质量控制预期应达到的结果,以及应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施工人员质量控制积极性、主动性,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3个环节。施工质量目标的制订,应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经验的新施工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的要求等,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目标的分解与落实,目标的实施、中心环节是落实目标责任和实施目标责任。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八、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是监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施工是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设备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也是实现建设项目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理工程师就要把对于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放在首位。 管理工程师论文:监理工程师索赔管理中问题研究 索赔管理是施工合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的主体是合同的双方。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建筑承发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索赔来实现赚取收益的现象不断发生,因此,作为“公正的第三方”的监理工程师已成为建设工程索赔管理的主体之一。监理工程师公正、科学、及时、实事求是地处理索赔,对于保证施工合同的顺利实施,维护合同双方合法经济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监理工程师;索赔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制度与国际接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彻底转变,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被不断引进,索赔理论和成功工程案例在中国市场陆续得到介绍、分析和采用。承包商往往采用首先低价中标,然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千方百计提出各种索赔请求的策略,最终达到盈利的目的。因此,当前研究监理工程师索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一系列应对措施,真正实现公正、科学、及时、实事求是地处理索赔,对提高我国监理工程师的索赔管理水平,保护工程投资者利益,深化我国建筑业改革,推动我国建筑业与国际接轨将起到一个推动和促进作用。 一、监理工程师索赔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的索赔事件的处理和解决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是个核心。在整个合同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对工程索赔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监理工程师的任务、职责、权力常常跟业主对监理工程师的信任程度、依赖程度、工程需要和业主自身的工程管理能力、水平等因素有关系。具体来讲,监理工程师的索赔管理活动往往会受制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业主与监理工程师的监理合同。业主将工程项目委托给监理工程师,必须与他签订一份监理合同。在该合同中具体规定业主与监理工程师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业主赋予监理工程师管理承包合同和工程的职责。 第二,承包合同。虽然监理工程师不是承包合同的签约者,但按照惯例(例如 FIDIC条件),承包合同对监理工程师的作用、权力、责任都有明确的具体的规定,这在工程中是最重要的。承包合同是监理工程师合同管理的最主要的对象,是在工程过程中解决业主、监理工程师、承包商三者关系的最根本的依据。 第三,业主对监理工程师权力的限定。即使使用 FIDIC这样标准的合同条件,业主仍有权力书面限定监理工程师的权力,或要求监理工程师在行使某些权力时得到业主的批准。 由于监理工程师受制于以上因素,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的不足之处。 二、监理工程师在索赔管理中体现的问题 监理工程师在处理索赔过程中处于非同一般的位置,索赔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利益的分配和工程的正常秩序,但目前索赔管理仍存在缺陷。 1、监理费收取过低,索赔管理积极性不高 目前监理收费是制约工程监理索赔管理工作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监理企业的监理收费实际收入严重低于国家标准。在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对监理费的收取未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尽管监理质量的评价高低是监理工作取得的重要因素,但是监理费收取高低也直接制约着监理工作的能否中标,有些监理公司由于成本小、费用少,在承接监理项目时自行压低监理费,以低价优势承揽工程,这样直接使得监理单位不惜降低收费标准来赚得监理工作的取得,由于工程项目的监理费达不到合理的监理成本水平使得监理单位只能通过减少执业人数,降低工作标准来完成监理工作,这样使监理质量明显降低,直接影响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热情,降低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质量,一旦发生索赔,不会得到有效的解决,严重破坏投资者的利益。 2、索赔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监理工程师声誉 在索赔管理执业过程中存在少数监理工程师不严格要求自己行为的现象,使自己的行为严重影响到整个行业中的声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监理工程师的素质修养问题造成的。 (1)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问题。 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外界对其的反映程度,在索赔管理过程中的确存在少数监理素质低下者,正是由于少数人的素质偏差,使外界对监理从业人员产生错误的认识,造成有些承包方害怕施工过程中索赔的提出。 (2)执业素质能力问题。 执业素质能力是监理工程师是否适应监理行业,能否进行有效索赔管理的关键。监理工程师应该除工程技术及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懂得法律知识、财务监控、项目管理和材料设备等,并且掌握计算机辅助管理。但是我国当前的监理人员整体素质普遍不高,从事工程监理的从业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面窄、素质不高、年龄老化、兼职挂名多、在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等问题,而且目前我国监理从业人员主要来源为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和基建单位的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经验,不熟悉施工索赔管理,使工作无法顺利完成,造成工程中索赔连续的发生,最终投资方的权益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在行业中加强人员素质的管理与考核显得犹为重要。 3、监理工程师索赔管理具体操作不规范 (1)索赔管理过程中有法不依现象严重。 法律是维护市场秩序井然的有力工具,在当前监理市场不规范的情况下,索赔管理工作同样存在着管理混乱,不按正常法律途径解决索赔的现象,管理人员一味只依靠自身经验和旧的体制下形成的处理事件的方式,而把法律法规只是当作进行教育的说理工具,让正常的索赔处理程序受到严重破坏,合同管理成为一种形式。 (2)索赔管理阶段过于单一,易造成索赔过频提出。 一项工程的实施是从可行性研究、招投标、设计、施工直至项目交付使用的整个过程。然而从我国现阶段的建设监理索赔管理工作状况来看,索赔管理工作还仅仅局限于施工阶段,没有做到从勘察设计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工作参与,这样使监理工程师在融入工程的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时间,期间由于对工程概况不能做到完全掌握,容易做出错误的指令与承包方发生工作的不协调滋生索赔事件,产生不必要的索赔机会。 (3)监理工程师工作内容不清且操作不规范。 索赔管理的任务和原则是监理工程师必须要遵守的,这是正确处理索赔事件的关键,内容和原则遵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索赔控制和业主利益维护的好坏。 当前的监理工程师索赔管理形势不容乐观,法律法规制定及遵守的不规范、监理内容操作的不规范、监理从业人员的素质过低等问题直接制约了正常的索赔管理工作,寻求解决措施显得十分紧迫。 三、监理工程师索赔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现阶段,监理工程师索赔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为了实现建筑市场索赔管理秩序化,需要及时正确的利用可操作的措施解决问题,具体如下: 1、 积极工作、加强沟通,解决业主与承包方的错误认识 监理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以饱满的热情加强对工程的监管,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在工作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还要加强与业主方的沟通,做好日常监理日志定期向业主汇报工作内容,让业主方认可其工作内容,产生认真负责的好印象。使业主乐于把合同所约定的权利交给监理工程师,实现对工程索赔事务的全面管理。 2、调整监理的取费标准,提高索赔管理积极性 对收费标准进行调整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收费标准应当实行政府指导价,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收费标准的调整将以监理与咨询服务工作的社会平均成本、相应的税费及合理的利润为基础,充分考虑社会的承受和接受能力以及目前监理市场运行状况,并与工程勘察设计、前期咨询等收费标准适当衔接,同时,调整还应充分考虑监理与咨询服务市场供求和竞争状况,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收费的调整必然提高监理管理水平,使监理单位有充足的人员进行执业管理,监理人员对工程中的索赔管理被充分重视且有高涨的热情对待索赔管理。 3、加强法规的建设,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索赔管理 法律应成为人们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监理工程师工作应以有关工程建设和监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因而,监理人员上岗前,监理企业应组织监理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国家、行业、企业所颁发的有关工程建设和监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管理制度,熟悉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有关合同法规和监理企业的质量体系文件,这是做好监理工作的首要条件。在索赔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行事,重视索赔管理中法律的地位,使建设秩序实现良性的发展。 4、提高监理工程师素质,促进索赔管理能力增长 监理工程师作为从事工程监理活动的骨干人员,其素质的高低对工作质量的好坏影响极大。其应当从理论及专业技术知识、工程建设实践经验与能力、管理知识、经济方面、外语能力等方面提高素质,确保索赔管理的顺利实施。 此外,还应讲究交流沟通的技巧,监理工程师在索赔管理过程中,必须会与业主、承包商、政府监管部门以及监理部内部进行交流沟通。同样一个问题,交流沟通的方式、方法不同,其结果肯定不一样。监理工程师应不断加强这方面修养,努力提高交流沟通的技巧,将索赔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5、构建监理声誉体系,重塑索赔管理新形象 监理工程师声誉就是指监理工程师在索赔管理乃至整个执业过程中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赞美的程度。监理工程师声誉不仅关乎自身的生存发展,同时也是社会稳定、公平效率的保证。近年来监理工程师公信力下降,监理工程师整体形象和社会评价受损严重。因此,构建监理工程师声誉制度,加强监理工程师声誉管理,有切实必要性。 对监理工程师而言,处理索赔问题的成功与否,即可反映其对项目管理的水平如何。索赔管理的健康开展对于培育和发展建设市场,促进建筑业的发展,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促进双方加强内部管理,严格履行合同;有助于双方提高管理水平和素质;有助于加强合同管理、维护市场正常秩序;有助于双方更快地适应国际惯例;有助于对外承包的开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索赔在项目管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监理工程师必须重视索赔管理,加强索赔管理意识,提高项目管理业务能力和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综合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管理工程师论文: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摘 要】: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有许多复杂多变的因素,使得施工合同管理变得十分重要。合同管理是监理单位的主要任务之一,加强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是提高工程监理水平,增强单位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本文结合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合同管理的内容来说明其重要性。 【关键词】:监理工程师;施工合同;管理 引言 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主要是指监理单位受业主委托对施工合同的管理,监理工程师以承包方和业主依法签订的合同为依据,用较低的工程成本,并且保证工程质量按期完成工程为目的,以公平合理地处理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为准则,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是施工合同管理的基本内容。实际工程中,有些人认为维护了业主利益,就必然要损害承包人的利益,因而在监理工作中不按照正常合同要求办事,甚至违背监理工程师的执业公正性。施工合同当事人双方最根本的利益是在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前提下,享有合同约定的权利。严格履行施工合同就是维护承发包双方的利益,体现监理工程师执业公正性。监理工程师通过对施工合同的科学合理的管理,以便使工程变更、工程工期管理、合同索赔管理、合同纠纷的协调、保险合同管理、工程价款支付控制以及工程竣工等方面的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因此,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合同的监督管理非常重要。 一、关于工程变更管理 工程变更指的是针对已经正式投入生产的产品所构成的零件进行的变更。由于施工设计文件中存在一定问题或者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工程变更在所难免。设计变更通常由承包人、发包人以及工程师三方提出。对设计变更的管理,监理工程师要注意完善申报、审查程序。无论是承包人还是发包人提出的变更,都需要经过工程师审查并且同意后,才由发包人向原设计单位提出变更文件。在施工过程中提出的变更要满足规范要求,要尊重设计者。另外,在变更通知发出以后,承包人要及时向发包人或工程师提交工程计量申报表。对变更项目计量,要确定最后变更总价、单价、工程量。在实际工程中,业主方经常要求对项目个别部位使用功能进行修改,由于施工技术的要求、现场施工环境或者业主要求的变化而产生设计变更等,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设计变更,引起施工进度、工程量调整等情况,导致合同价格、工期的调整。因此,作为监理工作人员要认真耐心地对待工程变更。 二、关于工程工期管理 在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的过程中,保证工程项目按期建成交付使用。工程竣工时间通常是科学、全面的分析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各种因素来确定的。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工期不能如期完成。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提出缩短或者延长工期的合理化建议,经建设单位认可、同意,双方应签订工期调整和相关费用补充合同,并应办理缩短工期合同变更备案手续。如缩短后工期压缩幅度超过原确定工期标准的15%,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施工工期进行评估,并出具专家评审认可的施工工期评估报告。施工工期评估报告作为缩短工期合同变更备案的条件。监理工程师对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进行合理控制,保证整个项目施工能按期完成。 三、关于合同索赔管理 目前,许多合同当事人索赔意识比较淡薄,有的承包人不会索赔,有的业主对索赔非常反感,很少存在工程索赔的行为。我国颁布实施了一些涉及工程索赔的法律法规,工程索赔也进入法制化轨道。监理工程师应学会索赔处理的方法、原则以及技巧,克服只注重工程进度、质量控制,而忽视施工项目的索赔,把索赔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努力搞好索赔管理工作。 (1)、保持协商一致原则,监理工程师应及时地与承包方和业主进行沟通,保持经常联系,处理好索赔问题。特别是在决定工期、调整价格以及费用补偿时,应充分与合同双方协商,取得共识,达成一致,有效避免索赔争议。 (2)、保持公正原则,如果遇到索赔事件,监理工程师应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根据合同约定审查索赔,审查索赔一定要合理、正确。 (3)、要注意搜集积累原始凭证、资料和验收资料等一些重要的记录。这些证据是工程索赔的关键,如果证据不足索赔就不能够受理。监理工程师开始进入工作,就要安排专人从事资料管理工作,建立严密的工程日志以及来往文件档案制度。 (4)、监理工程师应该认真履行工程师职责,减少和杜绝工作失误、疏忽、预测可能引起索赔的事件,及时采取合理方法措施,避免可能发生的索赔。 四、合同纠纷的协调 (1)、签订合同时坚持原则。在处理合同纠纷时要控制事态发展,对一些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可以暂停处理,等冷静后在处理分析,对合同理解有误的一方要解释清楚合同本意,促使双方严格履行合同。 (2)、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追究产生问题的一方,不要不偏袒任何一方。 (3)、监理工程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素质,及时了解产生分歧的具体原因,做到心中有数,弄清是非曲直,对症下药。 (4)、监理工程师平时应注意与项目经理和业主代表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以便发生争议时能够在一个比较好的气氛中和解。 (5)、调解结束后要及时形成文字,做好相关记录,补充协议或双方签认等。 五、保险合同管理 当事人双方必须严格地、全面地按保险合同约定的条款履行各自的义务。监理工程师应该做好监督工作,在订立保险合同前,当事人双方均应履行告知义务。在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有责任采取一切措施,避免扩大损失,并将保险事故发生的情况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对保险事故所造成的保险标的损失或者引起的责任,应当按照保险合同的规定履行赔偿或给付责任。对于损坏的保险标的,保险人可以选择赔偿或者修理,监理工程师可进行适当的调节。如果选择赔偿,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已支付了全部保险金额。并且保险金额相等于保险价值的,受损保险标的全部权利归于保险人;保险金额低于保险价值的,保险人按照保险金额与保险时此保险标的的价值取得保险标的部分权利。 六、工程价款支付控制 监理工程师在项目监理过程中,要按施工合同的有关约定按期审批工程款,在承包人得到合理的款项后,督促承包人确保工程正常施工。对于业主提留的保留金和保留金的返还以及由于物价上涨、意外事件等,应根据施工合同约定具体情况具体处理,防止造成甲乙双方的经济损失。 七、关于工程竣工 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督促承包方整理工程竣工文件以及相关验收资料,并提出监理意见。根据施工单位的竣工报告,提出工程质量检验报告。同时竣工验收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工程竣工是工程按照施工合同及设计文件要求,完成全部施工内容,且按照施工验收规范要求验收合格后,交付给发包人的工程。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是设计、施工有关规范、批准的设计文件、合同及协议文件以及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等。工程具备验收条件后工程师应及时进行该项工作,确保承发包双方最大利益。 (2)、施工单位按规定编写和提出验收交接文件是申请竣工验收的必要条件,竣工文件不正确、不清晰、不齐全以及其他情况,不能验收交接。 (3)、施工单位应在竣工验收前将已经编好的竣工文件及绘制的竣工图,提供监理工程师一份,审查确认完整后,报建设单位,其余分发有关接管、使用单位保管。 结语 总之,监理工程师是履行合同的代表,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在合同管理中,监理工程师应以合同约定为依据,以业主满意为准则,以不损害承包人合同权益为前提,在授权的范围内代表业主行使监督、检查权力,并根据合同条件的变化,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地处理合同事件。 管理工程师论文:探讨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摘要:为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本文从总监理角度出发,对工程项目施工前期和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探讨了一些个人体会与心得。 关键词:工程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安全管理 1.引言 一部分施工企业存在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防护技术落后、投入不足、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因此对安全监理尤其总监对现场的安全管理面临严峻考验。工程监理的职责是控制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和安全,在总监理工程师的职责中,主要是接受监理单位法人的授权,全面负责委托监理合同的履行,并组织工程项目监理部门的日常工作,而其中项目的安全绩效对项目总监理有中重要影响,下面也结合总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实践,对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展开探讨。 2.提高安全责任意识,规范安全管理 监理企业同其他企业一样所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由于环境、施工特点、施工机械、设施、人员等等复杂因素,会形成较多的安全隐患,而隐患的形成对安全事故一触即发,事故一旦发生,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带来严重影响,甚至不可估量。因此作为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一定要树立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明确安全管理职责,贯彻落实安全管理条列、规定和管理制度,组织安全监理,监督规范施工行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 总监理工程师把控好施工前期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工程安全顺利实施的保障。主要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管理: (1)制度文件管理方面。总监理工程师应先根据合同和监理规范的要求,主持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的编制、安全监理工作流程的编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以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安全监理方案等的编制,配备合格的安全监理人员并形成安全监理组织网络,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总监应负责组织审核施工方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特别审查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健全、安全施工措施是否完善,并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组织专业安全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签字批准,审查总包单位确定的专业分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同时应督促施工项目部在签订分包合同或协议时必须签订分包规程安全生产协议书,审核施工单位安全防护费用计划和应急救援预案。 (2)人员管理方面。总监理工程师要组织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进行审查,要保证施工现场的管理和作业人员具备相应的上岗资格,如在施工现场从事起重机、焊接、电等特殊工种的人员,一定要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才允许上岗,以此来避免施工单位在人员管理上的混乱,避免非特殊工种的人员从事特殊工种作业带来的安全责任事 故发生。 总监也应按照本监理单位要求应对监理部成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监理意识,从而使他们掌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施工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施工现场危险因素的识别方法以及各类施工机械设备性能、安全操作规程等知识。 (3)设备管理方面。建筑施工已经逐步买入机械化施工时代,机械设备则是重要的物质保障,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施工现场采用的机械设备都要良好状况,尤其是一些大型的机械设备,其结构庞大、结构复杂、运行空间广而使用起来所产生的危险系数也就越大。因此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一定要组织好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按管理程序如安装验收、检测、使用登记备案等环节全过程监督,并在使用过程中监督检查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确保机械不带病患,运行正常。 (4)环境管理方面。工程项目所在地周边环境和工程施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总监理工程师,应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安全管理经验,在施工前组织评估施工环境中存在的安全影响因素,评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规范要求,是否影响周边环境安全;地下管线对施工的影响;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和设施的影响;毗临高压线、高架桥、高大建筑、重要公共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状况;施工现场脚手架、高支模、塔吊、易燃易爆化学品、有毒有害气体等重大危险源对通信、居民、行人、幼儿园和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的影响;施工中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程度等。总监理工程师应分析判断各种环境因素对施工产生的影响成都,组织研究制定各项应对措施,防范施工安全风险。 4.施工阶段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1)督促落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专项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组织设计是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应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审核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专项方案组织施工,确保施工符合方案所确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施工中如发现有违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内容和强制性标准的的,应及时予以纠正,必要时签发工程暂停令。 (2)基础施工阶段重点安全管理 总监应督促施工单位按经过主管部门审批的开挖方案、基坑支护方案、拆除方案等施工,并严格遵守“先撑后挖、分层开挖”施工程序。安排专业安全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现场巡查施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要安排监理员旁站。注意开挖过程中支护桩附近留土,不使基坑卸载过快引起变形;注意顶部堆载或振动造成滑坡,避免由于施工不当、超挖、支撑设置和拆除不正确等造成滑坡,应及时收集基坑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及时联系相关部门采取措施,遇突发事件,立即督促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救。如果有爆破施工,必须要检查施工单位的爆破方案经政府部门批准;地下室的开挖过程中,监督施工单位做好基坑周边防护栏杆和安全网设置工作,围护支撑梁上设通道防护栏杆和安全网;挖出的土方不应堆放在基坑周边,出土口要采取加固措施;基坑上要搭设便于施工人员上下的安全梯子,夜间施工要保证充足的照明等。 (3)主体施工阶段主要安全管理 1)脚手架工程。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外墙脚手架类型较多,其中整体提升脚手、落地扣件式脚手、悬挑脚手在工程使用较为普遍,总监理工程师要组织专业监理人员监督好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如审核脚手架设计计算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关键点关键部位的安装拆除的安装说明和安全技术交底,避雷装置的设置,整体提升脚手的安装验收、检测程序化管理等等。施工中,总监应安排安全监理员旁站监督安装施工并定期检查作业情况,现场脚手架应实行动态管理,所有更改搭拆都必须向总包申请,监理批准执行;督促施工单位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规范管理、制止和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完善防护措施和提高施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素质;禁止乱搭乱设现象和使用不合格材料、设备,严格监督按规定程序和方案要求进行安装作业,按规定监督和组织好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检查验收工作。2)模板工程。模板工程中高度大、跨度大、荷载量大的模板支撑具有搭设难度大、危险性较高、危害程度大等特点,安全监理中应重点监控,施工前除编制专项方案外,对超过一定规模的模板工程,应按规定督促组织专家论证。施工中应重点检查立柱间距、水平支撑、纵横剪刀撑间距应符合方案要求;搭设模板承重架所用的钢管、扣件进场后应按要求进行抽样复试,如测试结果不合格,必须更换钢管或扣件;现场搭设质量控制首先应对搭设操作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查,其次应检查搭设是否按批准的方案内容进行,最后应检查立杆、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的搭设、各部位扣件的数量是否符合构造要求;控制模板上的施工荷载和堆放不均。搭设安装完成后,应按规定组织各方验收,验收中应采用必要的检测手段和工具,不符合方案要求和标准的,不得使用。3)高空作业。高空作业即为高危作业,总监理工程师要组织重点检查安全网、防护栏和安全门的设置;洞口作业应检查洞口标志、防护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及其他防坠落措施的设置;悬空作业应检查工作面是否有牢靠的立足点,作业使用的脚手架、吊篮、平台及塔架等是否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高空作业人员的防护用具和防护设施。 (4)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在该工作上,总监理工程师要组织电气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监理实施细则,审查施工单位制定的临时用电专项方案,保证该方案是由电气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以及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签字批准,方能允许实施。安排监理人员巡查,现场应重点检查施工用电的布置要按方案规定进行;检查作业人员电工上岗证书,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严禁无证操作;严格按“三相五线制” “一机一闸一保护”规定实施;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接地PE线连接。作防雷接地的电气设备,必须同时作重复接地。施工现场的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严禁使用老化、破皮、漏电的电线和电缆;架空线路应设在专用电杆上,敷设时应有绝缘保护;配电箱内要有标记,进出线从专门口子进出,有门、有锁、有防雨措施;机械设备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应督促监理员定期检查漏电保护记录和电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5.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作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首先就要树立高度的安全管理责任意识,组织好各个专业的监理人员认真学习相关的法规和技术规范,并从工程的开工前期就做好安全监管工程,工程实施阶段落实每个细节上,消除施工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样就能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实现项目的安全目标。 管理工程师论文:浅谈如何做好企业质检工程师管理工作 [摘要]:结合福州项目工程具体特征以及大包管理模式,在控制施工质量过程中的几个要点,并分析其必要性。 [关键词]:质量技术交底;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奖罚制度;三检制;人员管理 一、前言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质检工程师是工程质量管理的直接操作者,肩负着质量管理的重任。因此,对于质检工程师的工作能力、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工作方法都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与内部管理各环节的工作衔接。结合福州机场高速公路二期工程xx合同段实际情况,浅谈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的几个要点。 二、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工程施工中,所谓技术交底,就是在每项工程开工之前都要进行详细的质量技术交底与安全技术交底。质检工程师要有预知性的把准备施工的工程的质量难以控制的细节要求提出来,针对每一道工序施工要达到的质量目标,借此为契机,引发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探讨,分析哪些环节可以达到,哪些有施工难度。通过分析质量隐患存在的原因及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最终达到与作业班组人员意见一致,方可组织施工。 通过质量一级、二级技术交底,目的是要把质量目标传输给了操作人员,把质量目标明确到操作人员,这样有利于质量提前得到控制,将质量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例如:在牛坑大桥墩柱施工之前,对墩柱外观质量的要求:即砼表面无蜂窝、麻面及气泡均要满足规范要求,并且保证拆模后砼表面无龟裂现象。针对质量具体要求,采取以下两条措施: 1、对墩柱施工的砼振捣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在前一道砼施工工序中加强技能操作,经过现场试验墩柱砼振捣操作考核合格后,才能允许进入墩柱施工工艺; 2、为了预防风把拆模板后的砼面吹出龟裂,故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养生,具体施工工艺为:用塑料薄膜对墩柱进行严密缠裹,保证侧面密封性能,并用绳子从上向下捆绑,防止风吹开。 在墩柱施工过程,现场技术人员要对墩柱的外观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众所周知,工程结构砼的外观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荣誉。因此在砼外观质量施工工艺控制方面,我们必须慎重对待。我们要选用成熟的砼振捣施工班组 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从而达到了预期的质量目标。 三、质量通病控制 因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重在预防,一旦产生质量通病,甚至酿成事故,即使尚可补救,但已造成损失,留下缺憾,事后治理,实属无奈,亡羊补牢,终究不是上策。所以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项目部在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制定了关键部位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经常易发生的薄弱环节,结合工程具体实例进行多媒体讲座学习,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有效的学习,警示所有技术人员对质量通病控制方面高度重视,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并将详细的《质量通病治理方案》让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提前进行传阅,鼓励他们在施工中尽量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周密的预防措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质检工程师应及时总结施工经验,及早提出预防措施。在每项工程开工之前,事先要心中有数,分析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及产生的原因,才能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例如:在马鞍溪大桥桩基施工中,有50根嵌岩桩,桩长好多只有15米左右。因为桩长短,故钢筋笼重量相对比较轻,采用砼罐车快速灌注时,当砼面埋深距钢筋笼底部1米左右时,在砼灌注速度过快情况下,很容易造成钢筋笼上浮。经过分析,制定了预防钢筋笼上浮的措施,要求在第一斗砼灌注后,放慢砼灌注速度。当砼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通过有效施工措施控制后,该桥桩基施工顺利,质量合格。 四、在奖罚制度方面 项目部针对工程承包模式为大包模式,制定了合理的、详细的、易于执行的奖罚措施。在施工中,质量管理涉及的点多面广,执行起来相对难度偏大。为了将项目的质量奖罚分明、合理,质检工程师应及时与项目领导进行沟通,说明奖罚原因,争取到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支持。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必须做到有规可循,这样才有利于施工人员严格遵守,预防因不知或懈怠而留下质量隐患。在施工中,质检工程师也须严格按照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进行质量控制,将工程质量落实到人,并加强管理执行力度,从而在奖罚分明的管理中有效的激发协作队伍的劳动积极性,施工中出现了比质量,比进度的、比文明施工的工作氛围。 五、质检工程师对施工队伍管控 质检工程师对施工队伍、施工班组要做到心中有数,并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操作人员动态,确保满足施工要求。对于协作队伍,在进场之后,质检工程师需要对施工班组中的砼工人、电焊工人、预应力张拉工人等特殊作业班组人员进行详细的考察,看是否满足施工要求。通过现场对结构物进行操作,观看预应力张拉操作是否符合规范操作要求;通过让其从事现场操作,观看其振捣的过程和检查拆摸后砼外观的情况,判断其是否满足质量要求;考核电焊工人,不仅要看其是否有合格的焊工证,更重要的是验证其钢筋焊接水平,通过在现场取试件进行电焊操作,冷却之后,在拉力机上试验,试件质量合格后才允许其从事电焊操作。每个影响质量的主要工种,在技术操作考核后做到了心中有数,合格后方可允许操作人员大面积施工。在我担任质检工程师期间,我对每个施工队或班组的主要操作人员进行登记,随机抽查人员流动情况,除特别情况下,特殊工种施工人员不允许随便更换,并对考核通过的人员登记注册发上岗证,没有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该专业。从事直接影响质量的人员得到了受控,是质量成功的第一步和成功的基本保证。 六、企业内部制度执行 在施工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严格执行“三检制”。特别是在比较容易出现错误的重要部位的工序上布设质量控制点。根据现场的施工特点,把三检定为:自检、互检、专检。自检是由施工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请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检查,合格后由质检工程师进行专检,检验合格后方可请监理工程师检验。我认为:专检这一关检查特别重要,因为在进度的要求下,工区的技术人员有时检查相对不细,这就需要质检工程师严把最后一关,将容易疏忽的质量细节管理到位,才能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优质完成。 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三检工作,首先要制定详细的分项、分部工程检点表,通过分析工程质量控制重点后,制定实用的三检表。三检表的作用主要是:预防事故或问题的发生,检查内容和方法可以随工程的特点而不同,三检表也可以根据施工经验和工程特点进行设计,主要目的是检查便于操作,起到有效的质量控制的作用,这就要求质检工程师在施工图纸、技术规范、评定标准特别熟悉,才能将工程质量技术把关与质量控制到位。 七、结束语 我认为做好质检工程师工作,不仅要熟悉工程施工工艺与业务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在施工巡视过程中,细心检查工程质量,及时将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消灭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到早发现,早改正,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方可将工程成本控制到位,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 管理工程师论文:关于监理工程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入迅猛增长期,城乡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大量的建设工程项目在各地实施,于是工程监理制度在我国随之实行并广泛应用。本文探讨了现场安全生产监理工作的步骤方案与对策,并提出了施工管理和控制的方法,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关键词】监理工程师;安全管理;安全生产 在工程建设中,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委托,依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制度以及批准的项目建设文件、建设承包合同和建设监理合同, 以自身的专业技术、管理技术对工程建设实行的监督管理,使工程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得到完美实现。 就目前建筑行业来讲,生产环境特殊、危险源多、工作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已与矿山、工业等并列为高危行业。近几年来,重特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人员、财产损失严重,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作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者,其作用的关键和责任的重大是不言而喻的。下面笔者就监理工程师如何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与探讨。 1 充分认识监理工程师在安全生产管理的地位和重要性 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由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五方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组成,五方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各自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内部层次、分工各有不同,但不论组织和结构有什么样的区别,所有参与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依法承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是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来进行,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指导生产作业。施工现场的作业及人员都是由施工方组织指挥,因此,施工方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是否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谁来从外部进行监管,这就是监理工程师的职责。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虽然不直接指挥生产作业,但要对所有作业环境、作业过程进行监控。通过这种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来消除各种不安全的因素。由于市场经济进程加快,施工过程中大量的作业人员流动性强、组织性差、作业时间长短不一、作业个体技术水平、安全意识差别也大,只依靠施工项目部来进行管理和监督是不够的。大量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施工方自管自监的情况下,再加上监理工程师监管能起到关键作用。 2 监理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依据 (1)法律、法规依据包括《: 建筑法》《合同法》《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列》《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条文》《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若干意见》等。 (2)合同依据《: 施工合同》《监理合同》。 (3)相关资料:设计图纸、图审意见、地质勘探报告、相关行业的从业要求、工艺操作规程。 3 安全生产监理工作的步骤方案及对策 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是监理工程师的重要内容,当一个建设项目开始实施时,各参建方陆续进入,监理工程师首先要协助业主从专业角度审查各参建方的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期限、项目组成人员的从业资格证书、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是否经过安全生产考核、资质类别是否与所建项目相符合、各参建单位的质量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是否健全。 (1)在正式施工开始前,监理工程师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认真审核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措施,是否能满足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并重点就以下分项的专项施工方案的安全措施、安全验算结果进行核对:a.基坑支护和降水工程;b.土方开挖工程;c.模板工程;d.起重吊装工程;e.脚手架工程;f.拆除、爆破工程;g.现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及临时用电方案。 (2)对施工现场的布局、生产区、生活区、材料堆放、大型机械设备的进出场道路等现场环境,防雨、防火应急预案、器材准备进行检查,发现有不妥的地方,以书面形式告知施工方进行整改。 (3)对进场设备、机具、材料进行检查,杜绝带病设备进场使用及有缺损机具投入使用。不合格材料(主要是指辅助材料,如脚手架、扣件、钢丝绳、电线、电缆、安全网、脚手板等的使用) ,所有设备的用电必须按照一机一闸一漏电的配置原则,动力用电、照明用电分开设置,对照已批准的临时用电方案严格核对,接零接地保护要齐全。 (4)对进场作业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对特殊工种电工、焊工、架子工、机械操作工、信号员进行检验其证件和有效期,并人、证对照,逐一核对。 (5)在完成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后,就从参建单位的行为合法性、组织机构完善性、施工方法完善性、施工方法的正确性、安全生产措施的保障性等,从建设环境、参与人员、使用材料上全面控制施工作业状态,这也是监理工程师的事前控制具体方法,为下步全面大规模施工生产提供保障。 4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1)建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检查制度、工作联系制度等。在施工现场由专职安全员、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组成安全检查组,定期进行检查,重点是危险源,如用电、深坑及高空坠落物、临边洞口、支护防护的破损、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等。对检查发现问题后,提交施工项目经理,并督促其安排人员进行及时整改、修补,消除隐患。 (2)对危险性高、难度大的作业施工,监理工程师应跟踪监督其施工过程,及时提醒作业人员应注意的事项,并在施工作业开始时检查施工方的技术安全交底是否到位。 (3)利用监理例会、专项安全会议及碰头会的形式,就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让施工管理方的负责人、建设方的代表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状况,监理工程师应起到协调管理的主要作用。由于监理工程师不直接指挥操作人员,只有通过对施工项目部安全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让其正常运转,减少失误。 (4)在施工现场一旦有重大隐患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监理工程师应及时下发停工令,先停止危险作业面的施工,有重大隐患的,要求施工人员在停工后,采取可靠的措施进行整改。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要先要求施工方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急救措施,抢救受伤人员,减小事态的发展,协助各方将事故发生情况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配合施工方保护好事故现场,协助调查和处理事故。 5 安全生产监理工作采取的措施及手段 从现场管理的具体措施来讲,主要有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监理工程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措施对安全生产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工作,紧密联系施工现场条件,工程实体状况,采取适合的方式,灵活掌握各种措施并相互结合运用。如:对不尽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建议有关方进行更换,协助业主制定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发生问题后对主要责任人进行处罚,发现用于安全防护的材料不符合要求,要下监理通知单将其清退出场。安全生产管理不是一个单独开展的工作,它与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密切联系,三者又相互制约。抓质量的同时也抓安全生产,抓进度的同时也要注重安全生产,没有安全生产,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就无法实现,而只抓安全生产又会影响进度和质量目标的实现,三者要同时抓,要有主有次,协调管理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6 结语 要想把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好,监理工程师要熟悉建设工程的程序,施工现场管理程序,坚持原则、严格监理、严格把关、热情服务、热情监督,同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当好业主的参谋,在作业过程中加强检查、督促,才能把好安全关,当好一名称职的监理工程师,完成自己在建设项目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监理工程师还要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业务知识水平,只有这样,监理工程师才能维护好业主的利益,才能更好地做好监理工作,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服务好,把好关。 管理工程师论文:监理工程师的责任及风险管理 提要: 分析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特征和责任风险,强调认识和防范责任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控制责任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 : 监理;责任;风险 对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建设监理制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项目管理体制中的一项重大改革。我国的建设监理被定义为:受业主委托,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与管理。我国的监理事业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取得了迅猛发展,社会对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成效给予了极大的希望。这种期望无疑对监理事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人们对监理的认识也产生了某些偏差与误解。众所周知,有责任就会有风险,认识并防范监理责任风险已成为十分重要和紧迫的现实课题。 一、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特征 1.监理工作是一项具有委托性的,基于自身专业技术的咨询服务 。 在国外,通常被称为咨询工程师或顾问工程师。由于监理工程师本身专业技能水平的不同,在同样的工作范围及权限内,不同水平的监理工程师所提供的咨询服务质量会有很大差别。监理工程师的专业技能差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技术水平与工程实践的差别;二是本身工作协调能力的差别。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协调方面,即协调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技术力量,使其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监理工作的成效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较大 同样的工作可能做得很认真,也可能做得较为马虎。工作成效的好坏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关,很难用定量指标去衡量。监理工程师的主观能动性主要来自于自我约束以及业主的支持,业主与监理工程师的相互信任与诚意,会大大激发监理工程师的主观能动性。 3.监理工作成果是集体行为的产物 监理的服务质量与水平最终是由监理机构的整体服务来体现的,是多专业配合协调的技术服务,其中总监对监理机构内部的领导组织与协调水平至关重要。只有在监理机构内部设立了人员职责分工明确、沟通渠道有效的管理模式,只有整个监理机构有效地运行,监理效果才能体现出来。 二、监理工程师的责任风险 从上述监理工作的特征可以看出,监理工程师承担的责任风险可归纳为:行为责任风险,工作技能风险,技术资源风险,管理风险,社会环境风险。 1.行为责任风险 行为责任风险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监理工程师超出业主委托的工作范围,从事了自身职责外的工作,并造成了工作上的损失;二是监理工程师未能正确地履行合同中规定的职责,在工作中发生失职行为造成损失;三是监理工程师由于主观上的无意行为未能严格履行职责并造成了损失。 2.工作技能风险 监理工程师由于他在某些方面工作技能的不足,尽管履行了合同中业主委托的职责,实际上并未发现本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现代工程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并不是每一位监理工程师都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所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无法完全避免这一类风险的发生。 3.技术资源风险 即使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没有行为上的过错,仍然有可能承受一些风险。例如在混凝土浇注的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按照正常的程序和方法,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检查和监督,并未发现任何问题,但仍有可能在某些部位因震捣不够留有缺陷。这些问题可能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发现,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无法发现。众所周知,某些工程上质量隐患的暴露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诱因,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并不可能保证所有问题都能及时发现,同时,由于人力、财力和技术资源的限制,监理无法对施工过程的所有部位、所有环节的问题都能及时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发现,必然需要面对一方面的风险。 4.管理风险 明确的管理目标,合理的组织机构,细致的职责分工,有效的约束机制,是监理组织管理的基本保证。如果管理机制不健全,即使有高素质的人才,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5.社会环境风险 建筑法第 55条明确规定: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工程质量由工程总承包单位负责。第58条规定:施工企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显而易见,承包商作为工程施工质量的主体,必须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实践证明,推行监理制,可以使工程质量更有保证,但监理工程师的工作不能替代承包商来担保工程不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监理工程师的重要职责应该是及时发现或预防工程质量问题,避免工程留下质量和安全隐患。因此,应该解除监理工程师的顾虑,大胆工作,勇于发现问题,揭露问题,如果要求监理工程师承担过大的质量和安全责任,甚至以工程中是否出现质量问题来评价监理工作的成效,则可能促使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掩盖、隐瞒工程质量问题,反而使工程留下质量和安全隐患。果真如此,实行监理制就毫无意义了。 三、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就是一个识别、确定和度量风险,并制定、选择和实施风险处理方案的过程。风险管理应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过程,一般也是一个循环过程。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对策决策、实施决策、检查五方面内容。 四、责任风险的防范机制 由于以上风险的存在,因此,监理单位和总监理工程师必须提高风险意识,及时防范风险,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为此,监理单位和总监理工程师应做好以下工作。 (1)坚持独立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组织各方协调配合,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为使这一职能顺利实施,必须坚持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只有按合同的约定建成项目,业主才能实现投资的目的,承包商也才能实现自己生产的产品的价值,取得工程款和实现盈利,从而使监理工程师自身的风险损失降低。 (2)在工程建设中实现权责一致 监理工程师履行其职责而从事的监理活动,是根据监理有关法规和受业主的委托、授权而进行的。监理工程师承担的职责应与业主授予的权限相一致。因此,监理工程师在明确业主提出的监理目标和监理工作的要求后,应与业主协商明确相应的授权,达成共识后,明确反映在监理委托合同中和承包合同中。 总体而言,成功的项目风险管理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项目的风险与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正相关性,但项目风险同样与项目可能遭受的损失或可能增加的成本相对应。项目风险管理在改进已选项目的同时,也是对成本损失或不确定性的降低,等于提高了项目运行的效率与效益。 管理工程师论文:试论暖通助理工程师如何协助部门管理以及提高专业知识 摘要:我们国家已经步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全新阶段,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准的提升,暖通事业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尤其是对暖通的管理方面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暖通助理工程师,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如何协助设计部门的问题,以及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 关键词: 暖通助理工程师管理设计部门专业知识水平 1 关于暖通工程师的工作职责. 暖通工程师的工作职责是制定工程项目中的暖通工程具体施工工程方案,现场指导暖通工程施工过程,并提供技术支持。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承担项目中暖通工程技术分析工作;主持暖通工程招标工作,并签定合同、协议,选择施工队伍;编写暖通施工工程方案,并监督实施;办理暖通方面配套手续;审核暖通专业图纸;验收暖通施工工程;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协调沟通。 1.1关于暖通建筑工程 暖通建筑工程是一个非常系统的作业过程,主要包含有空调、采暖、通风等系统的安装,这种过程是较为复杂化的,在作业的时候也存在很多的难度。(删)特别是在桩基后进行做好暖通工程的预埋和预留工作更好的实施暖通工程。在结合现实的情况,根据图纸的基础上进行规范、依据性强、质量可靠的暖通工程,随时有效的处理在作业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及需要解决的矛盾。 1.2完成作品的分配管理 暖通工程师要注重每一个工作中的细节,在设计部门这一块,要做到烂熟于心,当设计作品完成后,要仔细的检查是否存在隐患,同时还要记录好在完成作品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的步骤,以及让设计部门的整体员工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对于这点我有如下建议: 首先,及时的让企业内部注意到该作品的重要性,领导者可以采取宣传事迹,提高奖金,开会表扬等方式,达到每一个人都认识到需要努力学习的意识。 其次,将以往的优秀作品,进行定期展览,可以让作品的作者或者该作品制作的主要团队进行宣讲,将产品的出色之处做到深入人心,将积极向上的氛围带进企业内部,做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2 设计部门在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暖通设计指的是在采暖、空气调节剂通风三方面进行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总体称谓。通常被简称为“空调系统”。通常的空调体系包括制冷供暖系统,新风系统,排风系统等的有关的整体设计。也就是说,暖通是是建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性方面。从建筑设计方面来讲,暖通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性分支,不仅仅指“空调”,暖通设计无论是在工业建筑还是居民建筑上有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 2.1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暖通空调的供暖入口设置的过多,现在设计中只图室内系统的设计方便省事,而不顾及室外管网系统,只考虑到了室内供暖系统的合理性,而没有考虑到与室外管线衔接的问题,不仅仅对外线施工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室内系统调节;供暖系统设计也有不合理之处,例如有的供暖管道布置的不尽合理,这样就会造成供暖管道与建筑专业不易协调,或供暖立管直接立在窗子上,既影响使用,又不雅观;或者供暖水平管道铺设在通道的地面上,既影响行走,又不便物品放置。 2.2设计图纸方面的问题 有些工程的设计说明内容很不完整。一般来说,设计说明都应该有室内外设计参数;热源、冷源情况;热媒、冷媒参数;供暖热负荷及耗热量指标,系统总阻力;散热器型号;空调冷、热负荷;系统形式和控制方法;风管、管道材料选择、安装的要求;系统试压要求等等。但是有的设计说明的内容会不完整。系统图深度不够,往往忽略了空调冷冻水系统图和风系统图,对于一些复杂的通风空调设计,不能单纯的靠平面图。同时还存在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有的锅炉房设计,仅画了一个平面图,无任何剖面图和系统图,许多应该交代的内容没有交代,距设计深度要求相差甚远。 3、助理工程师如何协助设计部门加强管理 3.1弄清暖通空调设计的原则 暖通空调是分户的中央空调,中央空调它最大特点,是能够创造一种舒适的室内环境。暖通空调既能解决冷暖问题,又能解决空气处理过程,其空气处理过程有以下步骤:首先是空气进来以后,除了引进新风以外,可以把空气进行冷却处理,然后就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处理以后,(删)增加了几大特点:第一就增加电子除尘器.,它主要可以捕捉非常小的颗粒的灰尘,一般来讲它可以捕捉一个微米的灰尘,而这个灰尘的范围内大部分都是细菌、病毒、烟尘,或者是异味也这样就都可以过滤掉;另外就是会增加一种加湿设备,这个加湿器可以创造我们房间的加湿达到40%左右的相对湿度,这样人会感到很舒适。 要进行暖通空调设计的时候,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该建筑物及其周围的供水、供电等管线的铺设方式与可能的接口地点。这可为本建筑物设计供热入口时的客观条件提供参考,也可以根据主要入口的朝向,确定大门的做法。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层数、层高及建筑物的总高度,看其是否属于高层建筑。按照现在行使的规范规定:10 层及10 层以上的住宅或者是建筑高度超过24m 的其他民用建筑,应遵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防火分区的划分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足够了解这些问题,从而设计防烟排烟系统。 3.2注重暖通空调节能的思路 暖通空调的能量耗损较大,使用过程中会对周围空气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由于空调系统中所使用的高品位、不可再生能源所引起的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可再生资源和低品位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好途径,为此必须开发一些合理有效的可再生能源以缓解目前的紧张局面。 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水平是要提高自动控制,不仅能保证暖通空调房屋温度和湿度控制的要求,并且可以节约热力,更大程度上,它还可以降低空调能耗。它是运用改良技术和组织等形式,增加能源的利用效率。新技术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为节能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这样我们就能够通过开发绿色能源技术,在暖通空调地中尽量使用新的绿色能源技术。譬如说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太阳能制冷供热系统,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同时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是值得在工程中推广采用。 我们充分利用当地环境能源,如在地热丰富地区,运用地热作为暖通空调消耗的能量资源,通过把地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应用于空调制冷,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清洁并且没有污染。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和深层的大地能量,包括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海水、污水等等都可以作为冬季热源和夏季冷源,是既可供暖又可制冷的新型中央空调系统。我们认识到的这种技术已经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可想而知,这种系统的暖通空调有着较大发展空间。虽然太阳能是最清洁的能源,但太阳能的利用技术还没有得到深度研究,我们应该紧跟社会步伐,推广应用绿色能源技术是暖通空调专业设计人员的社会责任。 3.3重视暖通空调系统的热量分摊的功能,提高设计人员素质 (删)热量计装置是建筑物楼前的总热量表和户内的热量分摊装置。住宅建筑总热量表是该栋楼耗热量的结算依据,而楼内住户应理解热量分摊,每户有相应的装置,作为对整栋楼的耗热量进行户间分摊的依据,目前国内应用的热量计量方法有:温度法、热量分配表法、户用热量表法和面积法等等。同时我们应该大力注重设计人员的素质问题,应该定期组织有关设计人员学习现行的规范、规定、标准,并严格贯彻执行,定期举行专业讲座、论坛等活动来提高相关设计人员贯彻执行规范的自觉性,同时我们应该在设计过程中倡导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提高设计质量。 4、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 设计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工序,设计方案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初投资、运行成本、使用效果等等,造成暖通设计问题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设计人员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对规范不熟悉,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与工作马虎。我们要杜绝设计工作的失误,大力加强设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同时要深入与设计人员多交流勾通,避免不必要的错误,我们要综合考虑,以寻找到符合最大经济效益和功能要求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案。那么如何能够最大化的帮助设计部门加强管理的实施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熟悉设计部的各项运作流程,一些最基本的设计常识要熟悉,做到融会贯通,同时要新颖,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观,要切实落到实处。可以适当的去走访各地区人们对于暖通工作的反映,在人民群众生活最基础的地方,了解最真实地状况,切实的保护好人民的利益。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服务为了人民,这样的设计才算是成功的设计,才算是优秀的设计。 其次,要懂得无论一个部门最高位置的人如何杰出,没有一个团结优秀积极的团队,就不会让设计部门完成出色的任务,因此,加强团队的建设,提高设计部门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也同样重要。管理者需要在每次任务中挑选出最努力的表现最佳的职员,适当的嘉奖,鼓励,反之,一些自身水平不高的人员就要加大力度去培训,对于培训的方式,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向企业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定期对设计部门的员工进行培训,邀请优秀的相关业内人士,以及在设计部门工作的较为出色的人员,或者比较有经验的老员工,进行授课,做到循序渐进,一丝不苟。 (2)适当的招收一些年轻人,因为在设计方面,年轻人有最热情的血液,同时,每一个新进员工,可以找一些老员工带领他们,这样在新颖与经验方面就做到了完美的结合。 (3)可以在设计部门找出一名能够在工程实施阶段及时跟进的人员,这样就会避免,明明一个很好的设计却不能完美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样的状况发生。 结语: 在暖通建筑作业当中,一定要根据有关的规章制度、作图标准来进行。同时也要依据现实中的状况。在确保完全安全的情况下,来减少施工成本、更加精湛的施工作业技术,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新的科技、工艺技术在暖通建筑作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自己对有关方面的认识和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对更多新知识的了解,争取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有效的运用,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管理工程师论文:监理工程师如何进行施工合同管理 摘要:文章介绍了在施工合同管理中,当出现的工程变更、工程索赔、合同争议、工程验收时监理工程师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监理工程师;施工合同管理 1、引言 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主要是指监理方受业主委托对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管理,监理工程师以业主和承包方双方依法签订的合同为依据,以保证工程质量,并用较低的工程成本按期完成项目为目的,以公平合理地处理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为准则,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是施工合同管理的基本内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监理工程师就是对施工合同行为的监督管理。 实践中,有的同志认为,维护了业主利益,就会损害承包人的利益,这样似乎有违监理工程师的执业公正性,因而在监理工作中缩手缩脚,其实,执业公正性与维护业主利益并不矛盾。施工合同当事人双方最大、最根本的利益是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商品交换。严格履行合同就是维护了业主的利益,就是体现了执业公正性。 2、监理工程师对于工程变更的处理 2.1工程变更的含义 工程变更是指构成施工合同文件的任何组成部分的变更。包括设计变更、施工次序变更、施工时间变更、工程数量的变更、技术规范的变更、合同条件的修改。实质上,工程变更是对施工合同文件的修正、补充和完善。 2.2工程变更的处理 由于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和设计文件中固有的错、撞、碰、漏,工程设计变更在所难免。设计变更通常由发包人、承包人和工程师三方提出。监理工程师对设计变更的管理首先要注意完善申报、审查程序。在申请设计变更时,一要注意工作方式,尊重设计者。提出的问题要有根据、符合规范。二要注意变更通知发出后,要及时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审核承包人提交的工程计量申报表。对变更项目计量,确定最后变更工程量、单价、总价。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来自业主方对项目要求的修改,设计方面由于业主要求的变化或现场施工环境、施工技术的要求而产生的设计变更等。这些变化,一方面是由于主观原因产生,如勘察设计工作粗糙,以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许多招标文件中没有考虑或估算不准确的工作量,因而不得不改变施工项目或增减工程量;另一方面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如发生不可预见的事故、自然或社会原因引起的停工和工期拖延等,多使工程变更不可避免。因此,作为监理人员要认真对待工程变更。 2.3工程变更的估价 承包方在工程变更确认后,提出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调整合同价款。 2.4监理工程师对工程变更审查的原则 (1)变更后的工程不能降低使用标准 (2)变更项目在技术上必须可行,同时还必须可靠 (3)变更后的工程费用要合理 (4)变更后的施工工艺不宜复杂 3、监理工程师对于工程索赔的处理 3.1工程索赔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受计划经济影响,合同当事人索赔意识淡薄,有的业主很反感索赔,有的承包人不会索赔,工程索赔行为很少存在。部分监理工程师对索赔处理的原则、方法、技巧还比较生疏。 随着《建筑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以及我国加人WTO,使我国建筑施工索赔管理,纳人了法制化轨道。监理工程师应克服只注重工程质量、进度控制,忽视施工索赔管理的现象,把施工索赔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提高对施工索赔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施工索赔管理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努力搞好施工索赔管理工作。 3.2工程索赔的处理原则 3.2.1公正原则 遇索赔事件时,监理工程师应以完全独立的身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以合同为依据审查索赔要求的合理性、索赔价款的正确性。另外,业主、承包商也只有以合同为依据提出索赔时,才容易索赔成功。 3.2.2协商一致原则 监理工程师在处理和解决索赔问题时应及时地与业主和承包方沟通,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在做出决定,特别是调整价格、决定工期和费用补偿,做调解决定时,应充分与合同双方协商,最好达成一致,取得共识,这是避免索赔争执的最有效的办法。 3.2.3及时、合理处理索赔 如承包方的合理索赔要求长时间得不到解决,积累下来可能会影响其资金周转,从而影响工程进度。此外,索赔初期可能只是普通的信件来往的单项索赔,拖到后期综合索赔,将使索赔问题复杂化(如涉及利息、预期利润补偿、工程结算及责任的划分、质量的处理等),大大增加处理索赔的难度。 3.2.4重视资料的积累 积累一切可能涉及索赔论证的资料,技术问题、进度问题和其他重大问题的会议应做好文字记录,并争取会议参加者签字,作为正式文档资料。同时应建立严密的工程日志,建立业务往来文件编号档案等制度,做到处理索赔时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 3.2.5加强索赔的前瞻性,有效避免过多的索赔事件的发生 监理工程师应对可能引起的索赔有所预测,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 4、监理工程师对于合同争议的处理 由于业主和施工承包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对合同条款理解的角度不同,以及合同条款不够严谨和设定的条件发生变化。此时作为第三方的监理工程师的职责是尽快化解分歧,不使这些分歧久拖不决以致影响合同正常履行。为了正确处理合同争议,监理工程师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要注意平时与业主和施工承包方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在他们双方发生合同争议时,能在一个平和的气氛中接受和平调解。二要了解分歧产生的具体原因,弄清是非曲直,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三要公平公正,是业主的原因不偏袒,是承包方的原因不姑息。四要注意工作方法,订立合同时不怕伤和气,而履行合同时就怕伤和气,要防止事态扩大,致使双方无路可退,一时不能解决的不妨先放一放,冷处理。五是调解结束要及时形成文字,诸如会谈纪要、补充协议等。 5、监理工程师对于工程验收的处理 工程验收是确认履行合同规定的重要工作,是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最重要的环节。工程验收分为分项(工序)工程验收、分部(中间)工程验收、单位(竣工)工程验收。监理工程师在工程验收工作中,一要注意承包人超出合同约定而增加的工程量不能“实事求是”地验收。除非业主同意,否则,会给承包方留下要求增加工程计量的凭证。二是要注意验收工作不完全是监理工程师和承包方之间的行为,还要通知有关方面派员参加。对基础、主体等分部工程验收要有勘察、设计、质量监督和与之有关的分包单位参加,还要有规划、消防、环保等部门参加。 5.1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检查和签署对隐蔽工程、关键工序、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认定意见,参加单位工程的预验收(中间交接验收),提出“初验报告”,参加工程的竣工验收,提供“质量评估报告”。 5.2工程竣工验收制度 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检查施工单位及时整理竣工文件和验收资料,受理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提出监理意见。根据施工单位的竣工报告,提出工程质量检验报告。 综上所述,监理工程师在合同管理时,必须以合同约定为依据,以业主满意为准则,以不损害承包人合同权益为前提,在授权的范围内代表业主行使监督检查权力,并根据合同条件的变化,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地处理合同事件,从而较好的实现三大目标控制。推进建设领域的改革,提高建设工程的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避免经济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公路管理论文:可持续发展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建设管理 [摘要]阐述了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针对扩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将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作为项目群系统研究,构建了扩建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系统。围绕集成化管理的三维坐标体系,解释了扩建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涵义,分析扩建工程的项目群特征及 “扩建 —运营 —交通管理 ”一体化组织结构。建立了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寿命周期信息结构矩阵和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可持续性晴雨表建立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总结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建设管理能够为后续工程建设和行业发展提供的启示。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寿命周期 ;集成化管理 1前言 高速公路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必工程实施和运营的目标。应当时刻以可持续发展作不可少的公共基础设施,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为扩建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理念,以此体现高速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由于社会经公路自身发展和对地区未来发展的反思和探索,并济的快速发展引起的交通量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受且每条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都应不断创新发展,寻求原建设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部分高速公路已不能新的技术方法与管理思路,为其后续其他地区高速承担国民经济运输大动脉的作用,甚至影响或制约公路的扩建树立典范和给以启示。 了沿线产业布局和城镇规划。自广佛 (广州 —佛山)高速公路扩建开始,我国高速公路开始进入扩 2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建的密集时期,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速公路扩建 2. 1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将成为我国公路投资的主要领域。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一次高速公路扩建本身就是对原路功能适应性的改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进,又是对其功能的传承。作为一个地域的重要组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成部分,高速公路扩建不仅要能充分满足基本的质力。”[2]经过 20多年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也量、费用和进度目标,还需要从更深层次反映地区风在不断发展,不同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对可持续发展貌和经济发展水平,符合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念、国的定义不同。但归纳起来,有三点是一致的 :a.发家发展战略和总体指导方针。因此,高速公路扩建展必然要有经济的增长、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工程必然承担很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要求其进步 ;b.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实现经济、环 境与资源协调一致发展;c.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相协调一致,社会经济的发展应以生态承载能力为基础。欧美国家的建筑业相继提出了可持续建设的行业发展战略,将可持续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球建筑业的延伸和深化,希望通过在建筑业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建筑行业从过去片面的、只注重实施阶段管理的生产方式向可持续建设生产方式转变。例如,英国政府在 2000年《创建更高质量生活 ———实现更可持续建设的战略》报告,确定了英国政府相关部门和建筑业发展方向[3]。 2006年 1月,英国政府总结过去 5年的实践经验,形成了《2006年可持续建设发展战略报告 (草案)》,对未来英国 2015年前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化的指导性措施[4]。在发达国家,环境与公共关系在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地体现出来,国外研究越来越多地重视扩建如何减少对自然环境和公众生活的影响。可见,可持续建设已经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深化,成为高速公路建设、乃至建设工程发展和变革的趋势。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可持续建设是指将全寿命周期方法贯穿于工程的策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的全过程,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实现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寿命周期内生态、经济、文化和人居环境的多重目标,包括 3层涵义 : 1)创造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品 ———可持续工程。工程运营自然资源消耗量少、使用过程能耗低、拆除后大部分材料还可回收利用。 2)可持续建设模式,即在扩建过程中通过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如集成化管理理论、信息化手段等实现低自然资源消耗、较高生产率和集成化协同工作。 3)体现以人为本,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以实现人与组织机构共同发展。不但在组织内部体现以人为本,扩建工程与运营并行,也对通行者体现以人为本,要求扩建过程中通行的顺畅与舒适。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要求以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工程建设与管理,以全寿命周期信息化体系为支撑。 2. 2 全寿命周期管理是实现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以实现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质量、经济和时间价值的最优化为目标,从项目构思阶段就引导人们着眼于整个项目寿命周期,这样就将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长远眼光与人们的现实决策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全寿命周期管理,寻找一次性投资与长期运营维护费用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也综合考虑项目的环保与健康问题,使得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总投入最少,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节约和项目的经济效益最优,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正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 2. 3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战略建设项目的价值是通过建成后的运营实现的[1]。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战略是由多方面 的目标体系组成的。没有可持续性的目标体系会导致建设项目全过程的不连续性,造成项目参加者目标的不一致和组织责任的离散,容易使人们不重视建设项目的运营,忽视建设项目对环境、对社会和对历史的影响,不关注工程的可维护性,导致目标战略的失败。结合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特点,依据全寿命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参考《中国 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提出了表 1所示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 3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系统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可持续性要求项目的建设与运行并行,必然集项目群与并行工程的特征于一体。可持续建设必须应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构建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系统。分析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和项目管理的特点,应用系统工程原理,研究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各阶段、工程系统和项目群结构、项目管理各要素,构建了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系统 (见图 1),以实现项目全寿命期、全过程动态管理和项目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它是包括如下 7个方面的三维系统。 表 1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 Table 1 Objective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目标体系一级目标二级目标目标解释功能性目标工程项目本身固有的功能性目标和项目管理目标,使高速公路本身能够长期健康、稳定、高效率地运行,可持续发展经济性目标在保护自然资源和其所提供服务的质量的前提下,运营经济利益最大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经济与社会目标人性化目标社会发展目标资源保护目标保证扩建期间高速公路的通行者的便利,减少干扰 ;保证建成后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稳定、快捷、更为人性化的服务;保证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安全、健康,保护基层施工人员的切身利益;不仅考虑到业主、政府、投资者的需求、目标和利益,而且充分考虑到沿途城市和周边居民的利益和交通要求,达到使各方面满意的结果促进扩建沿线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完善劳动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幅度提高区域的公共服务水平尽可能节约使用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节约使用土地,少占用耕地。充分有效使用原公路基础设施,充分利用扩建工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达到原工程废弃材料的循环使用生态与环境目标生态保护目标采用生态工法,使扩建工程的周边边坡和场地、取(弃土 )场地保持生态功能,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损害。充分使用其他废土、河道和湖泊清淤土方,减少对耕地和山林的损害环境保护目标注重与环境的协调,应用环保、清洁生产工艺等环境友好型技术,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必须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和各项环保指标图 1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项目管理系统Fig. 1 Management system of expressway extension project注: HSE为健康 ( health)、安全 ( safety)、环境 ( environment) 1)工程项目的综合计划和综合控制体系。 2)基于整个扩建工程的项目范围,工程项目管理的集成化必须针对整个项目范围。 3)管理要素集成 ———项目管理维度的集成。 4)必须将整个扩建项目的工程系统作为整体来考虑,这涉及构成高速公路扩建项目的各个工程专业和拼接中对老路的诊断以及再利用子系统的集成,把扩建项目包含的子系统作为项目群结构进行分析研究。 5)全寿命周期各过程的集成 ———时间维度上的集成,综合考虑项目从前期决策到运营各阶段的关系。 6)项目集成化管理系统要求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必须贯彻先进的可持续的设计理念,扩建实施的同时不中断交通,做到设计 —施工 —运营的并行管理与协调。 7)分析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信息流,以全寿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体系为集成化管理的支撑。 4集成化管理系统的要点研究 4. 1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涵义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理念关注工程项目从构思到运营报废的全过程[5],将它作为规划、计划和管理的对象,注重项目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一体性,注重工程项目运营阶段的功能、健康和持续发展。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作为项目来说,也有其产生、发展、实施和结束的过程,也就是说有完整的寿命周期。这个过程是指从高速公路扩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开始到建成后全面评估以及运行阶段所持续的时间。但扩建同时又是原路的全寿命周期 (新建 —运行维护 —扩建 —运营维护 )的一部分,是原路生命的延续。因此,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应以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进行建设管理。这个全寿命周期不仅包含扩建工程自身的全寿命周期,还应当向前延伸至原路的运行阶段,与原路的全寿命周期相衔接。 1)扩建项目的决策、设计和计划必须以原路建设和运营情况调查和总结、病害分析为依据。 2)扩建项目的建设必须以高速公路运行目标为导向,提高高速公路的功能、服务功能的可靠性、人性化、可维护性等。 3)为我国新建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建设提供借鉴与新的要求,并为项目运营与保证高速公路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启示。根据提出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涵义可以确定其全寿命周期过程管理的主要工作 (见图 2)。图 2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寿命周期过程和管理的主要工作Fig. 2 Life-cycle process of expressway extension project and major work in the whole life-cycle management 4. 2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项目群特征分析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一般线路长,沿线跨地域较多,地域划分清晰,工程系统共包含道路、桥梁、互通、服务区、通道涵洞、收费站等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由几十个独立的项目组成,其中每一个项目可作为独立标段发包,也可捆绑发包,而这些独立的项目之间又处于同一线路上或同一区域中,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因此从整体来看,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系统是一个由若干项目组成的项目群系统,具有典型的项目群特征。图 3为沪宁 (上海 —南京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项目群系统常州段的分解结构。建设管理必须研究工程对象系统,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对象系统具有项目群特征,因而必然要求项目管理方法随之改变。通过对目标体系和项目群的结构分解明确项目的系统结构,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原路状况的调查说明,做出扩建工程的项目分解结构 ( project breakdown system,PBS),确定项目系100中国工程科学图 3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项目群系统的分解结构Fig. 3 Breakdown structure of programme of Shanghai-Nanjing Expressway system extension project统范围。 4. 3 “扩建 —运营 —交通管理 ”并行的管理要素集成通过对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成功的项目管理,笔者认为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系统中的管理要素集成与一般工程相比,不仅集成了传统的项目管理各要素,而且它的特点是 “扩建 —运营 —交通管理 ”的并行工程管理。并行工程管理集成体现在建立 “扩建 —运营 —交通管理”一体化组织 (见图 4)。通过有效的组织结构,提高运营管理与扩建工程施工的关联程度,实现建设与运营并行协同管理,保证高速公路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图 4 “扩建 —运营 —交通管理 ”一体化组织Fig. 4 Incorporate organization of“extensionoperation-traffic management”一体化组织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建设与运营的结合度,但也需要外围专业协调组织参与到项目管理中来进行协同管理,以解决边建设边运营带来的交通协调管理难度大的问题。例如,向用户提供及 时的信息、保障交通的运行等。扩建工程实施 过程中各参建方积极沟通,及时准确地理解项目管理组织的要求。同时,项目管理组织要接受交通部、省交通厅、省审计厅等单位的监督和指导,使各方面形成一切为了工程质量和利益的工作伙伴关系,主动和高层管理者、项目经理、技术人员等联系,使扩建工程得到各方的主动配合,形成一种和谐的合作氛围。 4. 4全寿命周期信息体系扩建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在工程实施中不同的部门之间有大量的数据、文字、图表等业务信息需要传送和,充斥着大量的信息流,高效的信息流可以有效地加强对物流、工作流、资金流的管理。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全寿命周期的信息体系 (见图 5)作为支撑才能实现。将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信息按工程对象系统进行分解,形成了各子系统在工程实施期间所需要的信息模块。如路基工程在勘察阶段所需要的信息 LJ1等。图 6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综合信息管理系统Fig. 6 Integrat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面对项目群的并行工程实施,对各个施工段和综合交通分流方案进行分析,建立快速的交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以保证施工安全、交通平稳运营。 5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借鉴 Prescott-Allen提出的可持续性晴雨表[6,7],建立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见图 7)。图 5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信息结构矩阵Fig. 5 Information structure matrix根据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项目群系统结构和扩建与运营并行的特征,构建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见图 6)以全面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这种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充分体现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对象系统的特点,构建适时控制的项目管理集成系统和快速反应的交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模块。 1)基于对扩建工程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模块的分析,构建投资、合同、计划、费用等综合管理集成系统,努力构建各方绿色无阻尼沟通的个人信息门户( personal information portal,PIP)信息平台,实现各个管理职能的综合集成,从而提高各级参建单位的管理效率。 2)扩建工程在不中断交通的前提下组织实施,图 7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晴雨表评价模型Fig. 7 Weatherglass evaluation mod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评价模型通过计算新的高速公路运营期的经济与社会目标的实现状态指数 f1和生态与环境目标的实现状态指数 f2来评价扩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好坏。f1和 f2又是各自二级目标实现状态的函数。 f1= f( x1,x2,x3,x4 )( 1) f2= f( x5,x6,x7 )( 2)式( 1)和式 ( 2)中,x1表示功能性目标实现状态指数; x2表示经济性目标实现状态指数 ; x3表示人性化目标实现状态指数; x4表示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状态指数 ; x5表示资源保护目标实现状态指数 ; x6表示生态保护目标实现状态指数; x7表示环境保护目标实现状态指数。评价模型在工程实际评判中可采用如下步骤: 1)针对每一工程的可持续性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不同,通过 Delphi等专家评判的方式首先确定 x1~ x4在状态指数 f1中的权重和 x5~ x7在状态指数 f2中的权重。 2)将评判时的各状态指数所代表内容的实现情况与计划中期望实现的可持续性的状态指标进行比较,定量化的数据直接计算百分率,定性指标可以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计算各状态指数。 3)各状态指数 x1~ x7的数值乘以各状态指数的权重可以计算出生态与环境目标的实现状态指数 f1和经济与社会目标的实现状态指数 f2。 4)将它们绘制在相应的坐标轴上,就可以确定新建成的高速公路的可持续性晴雨表的标值。这些指标的交叉点就是该扩建工程的可持续性标值,与历年可持续性标值比较得出的趋势表示了该工程是否达到可持续性的进展。 6结语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应当能够推动和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每条高速公路的扩建在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目标以及公路交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能够总结建设管理经验和丰富的技术经验,为后续同类工程的建设发展和行业的发展提供启示。 1)对新建高速公路建设的启示。包括对新建高速公路的前瞻性要求、新建高速公路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以人为本、各方满意等。 2)对新建公路运营管理的启示。运营管理的提前介入,对新建工程的规划设计提出运营管理的意见,保证工程功能齐全、质量一流、安全、经济、快捷。a.运营管理对扩建工程提出的规划设计要求。工程设计要符合人性化、可施工性、可维护性、可靠性等要求。b.运营管理对新建工程提出的全新的施工要求。要求追求工作质量、扩建工程质量、最终整体功能、运营服务质量的统一性,注重运营,发挥工程的整体功能价值,并关注工程在运营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性检测、监督工作。 3)为扩建后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提供新平台。a.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全寿命周期费用理念的提出,完善了扩建工程总体功能,延长了大修年限,减少了运营和维修费用,优化了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结构,实现了项目整体资金和资源投入的节约。b.建立全寿命周期信息体系,为工程诊断和维护提供及时有效的管理平台,可以动态了解扩建工程运营的整体状况,及时反馈各类问题信息,根据发生问题的程度、范围等基本情况,保证维护处理的及时实施和资金的及时拨付 公路管理论文:浅析公路工程中安全技术与管理 公路施工存在着工期长、流动性大、工程量大、工序衔接多等特点,这就给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针对这些特点,笔者结合公路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理,分析得出公路工程安全管理的重点与难点,以减少公路工程安全事故,提高安全系数。 一、导致公路工程安全事故的常见原因 经过对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进 行调查与分析,导致公路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公路工程施工特点。工期长、流动性大、工程量大、工序衔接多是公路工程施工的特点,这就导致公路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容易出现漏洞。 (二)缺乏安全意识与安全管理制度。业主过于注重施工的速度和成本,施工企业没有把安全作为施工工作的重点来抓。两者都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安全意识淡泊,没有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施工企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也缺乏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 (三)成本因素导致减少安全防护措施。工程承包企业为了拿到项目,不惜以低于成本价的报价投标,中标之后势必要在施工中压缩成本,才能盈利。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安全保护措施能省就省,安全保护费用一降再降,一些必须的防护设备,一些必须投入的人力资源,都在压缩成本中砍掉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直接导致安全系数降低。同时,为了降低成本,不惜缩短工期、加大施工人员的劳动量,施工人员超负荷工作、疲劳作业,这些都是人为的安全隐患 二、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建立一套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安全顺利施工的前提,一套安全制度的组成部分有三部分: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日常管理制度和安全事故紧急预案。安全责任制度和安全日常管理制度是保障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的重点,起到预防事故发生的作用。而安全事故紧急预案则是在事故发生之后进京,其中安全责任制度和安全日常管理制度是日常安全管理、预防事故的关键,而安全事故紧急预案是为了应对突发的安全事故的,最大程度地减轻安全事故带来的人员、财产伤害的保证。 (1)日常安全保障管理 日常安全保障管理的关键在于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制,这主要指对施工组织所有人员划分负责区域,明确每个人的责任与任务,确保每个参与者都能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义务。制度要细化到每一个细节,使得每个人的安全操作规范都有制度可依,杜绝安全管理过程中人员的漏洞,使责任明确,使得发生问题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寻找负责人。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不仅要制定岗位职责,明确每个工作岗位上的人员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与义务,同时还应该将安全责任细化到指标,制定奖惩办法与考核办法,让项目经理做出安全保证,可采取建立安全风险保证金的制度,不仅要按规定处罚相关责任人,而且要扣除风险保证金。 2)开展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在施工人员开始动工前,要对其进行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不仅要介绍相关的安全知识,而且要将该工程的特点分析透彻,明确该工程危险与薄弱的环节。对于一些重点岗位,需要经常开展安全培训,及时考核,以确保重点岗位不出一点纰漏。 3)持证上岗作业:对于一些需要持证上岗的岗位,要严格把关,没有相关证件不得上岗。同时,按照相关规范与标准,对符合持证上岗条件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在其通过考试,获得操作证后方可作业。对于持证人员还应该建立定期复审制度,对资料进行登记存档,定期复审操作证。 4)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施工企业相关部门可要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工程进行检查,同时发现的安全问题、隐患要及时登记在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建立非定期检查项目,视工程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特别是在采取新工艺、季节变化、节假日前后等特殊时间段,要组建班组对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没有影响人身安全的隐患出现。 5)建立完善的防护制度:在危险部位或者施工容易发生危险的部位,比如在高压变压器附近、地下管线密集处、易燃易爆地段等危险地方施工,需要对危险源进行调查、分析与预测,并制定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取得总监理工程师代表批准后,才能在该地段展开作业。在该危险部位的附近,需要采取更加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安全员要跟班作业、现场监督。 6)建立安全评比制度:将量化的安全检查指标作为评比的标准,建立定期的安全评比制度,考核班组的安全工作情况,并结合奖惩措施,调动班组安全施工的积极性。 7)安全生产宣传制度:施工现场组织编排黑板报、安全生产月报等安全生产宣传工具,做到定期安全生产月报,并组织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学习。 对于已经发现并且处理的安全隐患,及时印发处理报告,供全体人员学习分析。 (2)安全事故应急救援 在安全施工体系中,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虽然不能预防事故的发生,但却能最大程度地减轻事故的伤害,及时查找原因,恢复正常施工。该组成部分主要包括: 1)施工企业要有专门协调安全事故应 急救援的部门、组织或专人,组/:请记住我站域名/织承包单位成立安全事故救援小组,确定救援小组的负责人。在紧急安全事故发生时,安全管理部门要负责组织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各救援小组,协调工作,并调集资源,全力协助救援工作的进行。 2)施工现场要有一定数量的应急救援人员值班,可指定部分施工人员作为兼职应急救援人员,确保施工现场有紧急救援的力量。并给值班应急救援人员配齐应急救援所需物质。 3)安全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救援小组成员开展事故救援演练活动,按照安全事故应急方案的部署,进行安全事故救援工作。同时救援设备与器材要定期维护,确保安全事故救援小组的战斗力。 4)安全管理部门要保存好安全救援的 档案和资料。救援设备目录,安全事故记录,事故救援演练记录等资料都要保存完整,以备查询。 3.3施工安全预测控制 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对工程进行环境、条件等因素分析后,得出安全管理的关键和重点,对这些关键点进行重点监控,及时预测安全事故的发生,采取预先控制措施,防患于未然,把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建立一套安全预测控制制度,主要有以下功能。 (1)监控公路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对施工作业的安全程度进行评价,及时发现不利于施工作业的安全隐患。 (2)监控施工机械的设备状况,评价机械设备的健康程度,避免施工机械带病工作,造成安全隐患。 (3)监控施工人员的生理、心理状况。对施工人员的状态进行评估,确保施工人员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监控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评价安全措施的执行效果,建立反馈与修改的制度,使安全措施能够切实符合保障施工安全的需要。 三、结语 人的因素与制度的因素交叉是事故发生的必要因素,不仅需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而且也需要考虑人的因素,只有加强对人与制度的管控,双管齐下,才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公路管理论文:浅谈加强高速公路基层管理所员工队伍建设 【摘要】着力于员工个人成长进步和全面发展,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导向,不断强化员工队伍建设,注重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建设一支“敬业爱岗,诚信服务,业务熟练,奋发向上”的员工队伍。管理所通过与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和谐管理等三方面紧密结合,全面提升员工队伍。实践证明,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是管理所发展的主要根本,在实现全体员工整体素质提高的同时,也实现了管理所总体工作的明显提升。 【关键词】基层管理所 员工 队伍建设 高速公路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高速公路的员工队伍是一支十分年轻而朝气蓬勃的队伍,承担着维护交通形象的重要任务。由于收费工作性质相对枯燥,容易形成岗位疲劳。 一年来,蔡甸管理所着力于员工个人成长进步和全面发展,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导向,不断强化员工队伍建设,注重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建设一支“敬业爱岗,诚信服务,业务熟练,奋发向上”的员工队伍。 实践证明,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是管理所发展的主要根本,在实现全体员工整体素质提高的同时,也实现了管理所总体工作的明显提升。 1、管理所员工队伍的现状 蔡甸所现有员工41人(其中正式员工32人,合同制收费员6人,临时用工3人),实际在岗35人,目前所内员工普遍到了婚育年龄,恋爱、结婚、生育进入了高峰期,其中已婚28人,占总人数的68%;未婚13人,占总人数的32%,员工个人生活问题凸现。同时大多数是高速公路开通进来的老员工,年复一年的工作让员工产生了疲倦的心理,因此员工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2、管理所员工队伍的组成 员工队伍建设包括班子建设、中层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等,其中班子建设是关键,班子的素质、能力直接影响整个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效果;中层管理人员队伍是管理所的骨干力量,两办主任、财务、办公室人员、班长等,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职工队伍是基础力量。它们相互渗透,相互监督,相到促进,共同组成了管理所的主力军。 3、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具体举措 员工队伍的群体性决定了建设工作对象面广量大,工作内容丰富多样,工作难度高,因此,抓员工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一年来,蔡甸管理所就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方法,吸取经验教训,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工作环境。 3.1队伍建设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全面提高思想素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因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基础。 3.1.1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员工。为了切实提高员工的政治理论水平,用量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我所大力宣传,引导员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同时,有针对性的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主法制教育。规定各班组每轮班有一天为固定的学习日,并鼓励员工进行讨论交流。积极开展读书活动,管理所今年分两批添置和更新了图书,员工每月写一篇读书笔记。通过坚持不懈的进行科学理论教育,提高了员工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 3.1.2用严格的制度管理员工。管理员单一的工作节奏与年轻员工的活跃思想常常会形成冲突。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我所制定严明的纪律,加强和完善管理制度,如《蔡甸管理所绩效考核方案》、《蔡甸管理所紧急情况处置预案》、《蔡甸管理所安全生产月工作方案》、《蔡甸管理所保安管理办法》等,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功能,引导员工“讲文明话”,“做有益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的思想品质。 3.1.3用真诚的关心感动员工。在工作中,我们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从关心关爱员工的细微处入手,员工嫁娶、生育、生病住院及时看望,送去管理所的一片真情,给员工带去了温暖,员工坚信管理所就是他们的家。同时管理所积极举办了“三八”观影日、六一亲子游园会、七一红安革命老区行等系列活动,等通过活动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励员工更好的投入工作中。 3.2队伍建设与业务培训相结合,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随着高速公路事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高速公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也必须向更高层次迈进。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把服务培训作为重要任务,让员工用如沐春风的服务质量,让司乘满意,让社会满意。 3.2.1让微笑成为一种技能。微笑人人都会,但是,收费员每天面对南来北往的司乘都能笑得自然,真诚,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随着“微笑京珠”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通过加强员工教育、培训、考核等手段,有效的促进的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的“微笑疲劳”也逐渐凸显,管理所结合实际,加强员工的培训。首先 ,持续加强对收费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司乘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提供优质服务是我们份内的事,服务就是我们最好的产品,从而在收费员和司乘之间驾起和谐互信的桥梁。其次,以打造“江北微笑圈”为载体,通过与武汉西管理所开展“微笑京珠”轮岗学习交流,开展“微笑京珠”座谈,自动发卡机业务观摩学习等活动,全面开展“微笑京珠”的再学习、再培训、再提升,实现“江北微笑圈”服务无差异的目标。3.2.2让微笑成为服务的最高境界。在管理处的统一部署下,我所以“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为出发点,丰富“微笑京珠”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让微笑成为服务的最高境界。通过在全所范围内开展“百日微笑明星”竞赛活动,做到全岗全员参与,促进提升文明服务标准,提高畅通保障力度,不断拓宽服务内涵,丰富文明服务措施,形成“微笑京珠”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推进员工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3.3队伍建设与管理提升相结合,营造和谐工作环境 管理所着重为创造一个员工和谐的工作环境,为每名员工潜能和能力的发挥提供机会与平台,以管理带动服务,使员工全面发展,从而促进管理所全面发展。 3.3.1典型激励,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具体生动性和鲜明性。管理所通过开展远学管理处“十佳标兵”、近学管理所先进典型,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使员工向榜样看齐,鼓励他们学先进、帮后进、积极进取。同时通过培养“青年岗位能手”、“收费状元”、“发卡状元”、“微笑明星”等典型,用同龄人教育同龄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全所员工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 3.3.2提供舞台,体现员工个人价值。一是开展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优化班组人力配置,让业务精、能力强的员工走上管理岗位,盘活人力资源,带动队伍建设。二是开展“收费状元”、“收发卡状元”、“微笑明星”、“红旗班组”、“无误操作”的评选活动,让全体收费员参与竞争,展示自己的业务技能和水平,每月评选并进行表彰奖励,使有才华、业务能力强的员工得到充分展示,全所上下争当技术能手蔚然成风。 结束语:提高员工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系统的计划和安排,管理所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帮助员工成就自我,努力造就一支“敬业爱岗,诚信服务,业务熟练,奋发向上”的员工队伍。 (文章来源:蔡甸所 刘剑 尚丽娜) 公路管理论文:新时期公路经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重点 [论文关键词]公路经营企业财务管理 工作重点 [论文摘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根据公路经营企业的行业特点,公路经营企业的整个经营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筹建期、建设期和营运期。本文对公路经营企业在不同经营时期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 八十年代末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日千里,公路经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处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积累,在公路经营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以下是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公路经营企业在不同经营时期的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所作的思考,就此与业内同仁探讨。 I 公路经营企业在筹建期的财务管理工作 本文所指筹建期是一个广义的筹建期,指公路项目从立项到正式开工建设的这段时期。由于筹建期涉及的因素较多,如政府对项目的审批情况,投资伙伴的选择、融资方式的确定等,因而不同的公路项目筹建期长短可能差异很大,短则一年半载,长则数年。筹建期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将对项目整体经济效益和后续的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1、立项阶段财务管理的重点 这里所说的立项阶段并非政府机关审批立项而是指企业的经济立项,即可行性研究与投资决策阶段。由于公路项目的投资建设属于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具有浓厚的政府决策色彩。以往,公路项目的建设与否都是政府说了算,企业没有自主权,因此也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与投资决策。随着市场的开放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转变了观念,企业也增强了竞争意识和自主决策权,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投资决策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2003年,广东省交通厅率先推出的 “业主招标”活动中,需要参加投标的企业对政府补贴的项目资本金和经营期限作出 判断,要求资本金最少、经营期限最短者中标,这时企业的可行性研究与投资决策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立项阶段,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 是做好项目可行性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财务依据,具体来看就是要收集和整理各种可能获得的与项目相关的财务数据和资料,测算项目在各种边际条件下的净现值 (NP~)、内部收益率 (IRR)和投资回收期 (包括静态与动态的回收 期),以作出本企业是否投资、投资方式的决策。 2、筹备阶段财务管理的重点 当项目业已立项转入筹备阶段后,企业面临 的工作就是办理国家规定的基建程序手续、决定 项目组织形式、寻找合作伙伴、对合作合同进行谈判、决定项目的融资方式和渠道、注册成立项目公司等。在此阶段,财务管理的重点是: (1)分析项目组织形式对企业现金流和未来 收益的影响。项目的组织形式可以是本企业自营,成立分公司或筹建处的形式,也可以与另外一个或几个投资者合作,成立项目公司。具体采 用哪种方式,需要结合本企业现有的融资能力 税收政策和项目风险等对不同模式下本企业现金流和未来收益进行财务分析决定。 (2)确定项目的资本结构。根据 《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 [1996]35号)规定,交通设施建设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 35%。目前广东省内 199年以后新建公路项目的资本结构基本都是35%资本金、65%负债,未充分考虑项目本身收益状况和财务杠杆的作用。笔者认为,项目的资本结构不适宜,也不应该采用一个固定的资本结构而应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如果项目的收益情况良好 (资产报酬率大于预期的债务资金成本),项目可采用较高的负债比例,以减少投资者资本金的沉淀和获取更多的财务杠杆收益;反之。如果项目的收益情况较差 (资产报酬率小于预期的债务资金成本),则要提高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以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和维持企业的持续经营。例如广(州)一深(圳)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项目真正资本金仅2OOO万元 (7.42亿元的项目资本金中,除2OOO万元不需计息外其余资本金尚需计算利息),债务比例高达99.83%,但由于项目收益好,该项目自1994年通车至2002年仅八年时间就实现了盈利。试想如该项目也采用35%的资本金比例,资本金高达42亿元,带给投资者的不仅是资金的积压还有巨额的税收损失和财务杠杆的损失。 (3)详细审查合作合同和章程中关于出资分配、税收、重大会计政策、经营管理模式等财务管理方面的条款,保障企业的应得利益。合作合同和章程作为约束投资各方行为,保障各方利益和明确项目公司经营管理的纲领文件,一经签定不轻易修改或变更,因此在合作合同和章程的谈判与首次签定过程中详细审查有关出资、分配、税收、重大会计政策、经营管理模式等财务管理的有关条款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保障企业今后应得利益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点上笔者深有感触,90年代初、中期成立的一些中外合作公路经营企业,由于当时国内企业对合同中有关财务管理的规定不予重视,如今在丧失很多管理和决策的权利以及经济上的损失后再试图修改合作合同与章程,难度非常之巨大。 (4)确定项目融资方式和渠道。项目的融资方式主要是指除项目资本金外的资金的融资方式,投资者 (股东)筹措资本金的方式暂不述及。目前项目融资方式主要有国内 银行贷款、国外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机构贷款、发行债券、股东或其他单位委托贷款等方式,其中股东委托贷款方式目前已较少采用。在确定项目融资方式和渠道时。需要综合考虑资金成本 (利率)、融资方式的难易程度、项目对资金的需求时问和数量、有关的附带条件等因素。由于国外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机构对贷款发放条件要求较高,手续比较繁琐,而且只能通过财政部或专业银行进行转贷,因此只有比较少的项目可以取得;而发行债券和委托贷款的利率虽然相对国内银行贷款利率低,但由于其规模难以满足整个项目的需求,而且债券的偿付风险很高,因此只能作为辅助的融资方式。综合来看,目前公路项目融资方式的选择还是以国内银行贷款为主体的方式为宜。 Ⅱ.公路经营企业在建设期的财务管理工作 建设期是指公路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到建成可使用状态并开始收费营运的阶段。在此阶段,已成立项目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转移到项目公司;如为自营项目的,则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仍为本企业。由于公路建设的资金巨大,少则几千万,多则上百亿,巨额资金要在这短短几年内注入、流出,因此不论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是谁,这一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都是资金的管理与成本的控制,关键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制订全面详细的财务管理制度,尤其是资金管理规章制度,确保资金的安全。资金管理的原则,任何时候都是 “安全第一”,因此在巨额资金集中流人流出的时期,资金的安全更成为重中之重。建设期间必须建立严格的资金存取制度、操作流程、审批程序和岗位责任,确保资金安全到达、安全使用。 2、严格控制工程款项和有关费用的计量、确认、审批和支付。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和管理效率的不断提高,公路项目建设工期也大幅缩短。目前广东省内高速公路项目的工期一般在2.5年左右,少数项目甚至只有 1.5年。建设工期的缩短意味着资金流出更加集中,在短短两三年间,十几亿到几十亿的资金要从项目流出,如果没有一套严格的支付程序和审批手续,很难保证巨额资金合法、合规、合理地支付,因此工程款项和有关费用的计量、确认、审批和支付成为建设期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在此过程中还应特别加强合同的管理以及计划管理与会计核算之间的衔接与对应。 3、满足资金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债务资金成本。由于银行贷款是目前项目融资的主要方式,在利率既定的条件下,缩短贷款资金的停留时间和金额成为减少债务资金成本的直接手段,这就需要根据贷款合同的规定、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和资本金的到位情况,合理、精确地控制贷款提款时间和数额,在确保资金使用需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贷款资金库存,为此有的企业甚至提出 “零贷款库存”的管理目标。目前也有很多企业通过搭桥贷款、票据贴现等方式将长期贷款短期化,尽可能降低贷款利率,从而达到减少债务资金成本的目的。 4、根据合作合同、章程、董事会决议以及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合理安排和督促股东进资。由于公路项目投资额巨大,即便按照35%最低资本金比例,所要求的资本金数额也非常大,一般股东很难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在公司注册成立前将全部项目资本金投入,因此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在合作合同中将项目资本金中一定数额确定为项目公司的注册资本,注册资本需要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投入;超过注册资本的那部分项目资本金则根据项目的建设计划安排,在合同中明确分期投入的时间和金额或约定根据工程建设进度,由董事会决议确定具体进资时间和金额。因此,需要根据工程进度合理安排股东进资时间,或按照合同、章程约定的时间督促股东进资,一方面避免资本金的积压,减少股东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确保工程资金的需求。 Ⅲ.公路经营企业在营运期的财务管理工作 营运期是指公路项目正式收费营运至经营期满的这段期间。在这一时期,公路经营企业也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稳定的现销收入、没有赊销、没有存货(产品)的积压,单个项目一般没有扩大再生产的需求、成本费用的支出主要是为维持公路资产的运营能力,经营风险较小而财务风险较大因此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是: 1、控制和化解企业的债务风险,确保企业正常、持续经营。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亏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企业的 “支付不能”即资金周转失灵。如上文所说,目前广东省内绝大多数的公路项目都采用35%资本金、65%债务资金的资本结构,对于这些项目来说,进入营运期后面临的一个巨大的困难就是债务本息的偿付问题。目前,除个别效益非常好的项目在营运初期的现金收入能够按期支付贷款利息外,多数项目的现金收入不足以支付当期的利息费用,少部分项目的现金收入仅够维持项目营运必需的成本费用!这就形成了 “借新债还旧债”的局面,企业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企业所面临的债务风险也越来越大,一旦银根紧缩,融资环境恶劣,企业就要面临破产清算的可能。因此进入营运期后,对企业债务风险作出科学的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寻找控制和化解债务风险的办法,以维持企业正常、持续的经营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内容。 2、加强营运成本和费用的控制,尽可能减少企业的付现成本。 由于公路交通的车流量主要受公路沿线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影响,因而公路经营企业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公路收费收入与营运管理水平没有特别紧密的联系 (指在正常管理水平下,不包括某些管理特别混乱、票款丢失严重的企业)。因此,在 “开源”的可控因素不多的情况下,“节流”,即对营运成本和费用的控制成为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公路项目的营运成本和费用主要包括征收成本、养护成本 (含配套设施维护、绿化等)、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目前广东省内公路项目的营运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项目公司自己管理,另一种是委托专业的营运公司管理。企业可对两种模式下的各项成本费用进行定量分析,选择综合成本最低的模式作为本企业营运管理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公路资产是一项长期使用的资产,在努力降低营运成本和费用的同时,还需审视其中是否存在短期行为,以免给企业的后续经营带来隐患继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3、加强收入管理,确保收入资金的完整和安全。 由于目前电子收费网络的建设还不是很成熟和完善,通行费收入基本上还是以现金的方式进行结算。因此现金的收取、保管到缴存银行成为收入管理的中心环节。在现金收取的环节中,主要要做到 “应征不漏”,加强对车辆出入口的管理和收费票亭的监督,杜绝车辆换卡、逃票的现象和收费员贪 污的现象;在现金的保管阶段,主要注意现金存放地点和器具的安全性和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在现金缴存银行的阶段,主要注意现金从存放地点取出到存入银行这段期间的风险控制。目前,为减少收费站点对车辆通行速度的影响,广东省内粤西、粤东和粤北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已形成区域联网收费的模式,取消了网内各条高速公路在主线上设置的收费站点。在这种模式下,还应加强对收入分配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公路管理论文: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高速公路经营管理 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要不要讲效益,回答是肯定的,要讲效益,这是共识。至于效益在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中处于什么位置,可能有不同的认识。但从实际看来效益在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中应处于中心地位,对高速公路经营管理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一、高速公路的效益是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首先,高速公路有其社会公益性质的一面,目前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修建高速公路,改变交通滞后的被动局面,改善投资软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目标,更多地体现了社会效益。与一般商品生产企业不同,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体现的更加直观,高速公路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修建高速公路所投入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上千倍,具体的高速公路社会效益会因时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又是客观存在着,高速公路通车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给所在地带来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目前社会上流传的"要想富,先修路,要大富,修大路"就是高速公路社会效益的真实写照。其次,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或股份公司就其本质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要讲效益,讲效益是企业的本质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用最少的投入,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高速公路,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满足国家、社会的需求,同时提高企业自身效益,两种效益应在这里达到有机的统一。第三,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是主要的,根本性的,高速公路企业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当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企业效益应服从、服务于社会效益,这比一般商品企业显得更为突出。 二、围绕以效益为中心开展经营管理工作。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工作应该从效益出发,通过加强管理,达到提高效益这一目的,并通过提高效益促进高速公路的良性发展,为公司带来更大的效益。从"效益"这一思路出发考虑我们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效益"也是检验我们高速公路管理水平的主要尺度。那就是我们的管理体制如何设立,实行何种管理模式,同样应以"效益"为中心来考虑,而不能走小而全,大而全,不讲成本,不讲效益的路子。根据这一思路,在建路段应考虑人员集中后对房建需求的变化;已通车的路段,在现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探索并所管理的路子。总之我们应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考虑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管理方式。 三、正确认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并运用于具体业务工作之中。思想解放的程度,直接决定着改革创新的力度、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程度。思想没有大解放,观念就没有大的更新,就没有大突破,更难有大发展,只有解放了思想才能深化改革。而深化改革就必须扩大开放,而扩大开放的目的是促进发展、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扎根于改革发展伟大实践,又是科学依据导致改革发展,实践的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改革是手段,解放思想是前提,科学发展才是最终目的。这四者之间是统一与紧密联系的,缺一不可的有机结合体。从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和经营上说,解放思想的关键是怎样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营效果,有力支持地方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要发挥高速公路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作用和对投资的带动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战略性作用。 __省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国境线长,在当前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形势下,高速公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更多的是体现在贯彻国家经济发展意图,__省在建的保腾路以及昆曼大通道的竣工,就是体现以__为核心,形成繁荣而有可持续发展的东盟经济贸易体。在这里就应该以一种宏观的、战略性的眼光看待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管理。具有这种眼光才能真正做到解放思想,科学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要求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必须使社会效益和财务效益和谐平衡。 高速公路的效益是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高速公路具有公益性质的一面,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修建高速公路,改变交通滞后的被动局面,改革投资软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基于此,高速公路更多地体现的应该是社会效益。但是与一般商品生产企业不同,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体现的更加直观,高速公路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修建高速公路所投入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上千倍,高速公路社会效益因时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一时还难以用一个直观的数学公式来表达,但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又是客观存在的,高速公路通车后,给公路沿线经济所带来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 在__这种地质地貌复杂多样的地区,至今公路运输量占全省总运量的93%的省份,公路仍然将会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主要交通载体。只有公路或是高速公路将会更高效率地带来物流、人才劳工流、资源流和信息流。这是__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大都是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或股份公司控制。采取这种经营方式,主要是做到产权明晰,权责明晰,最大效能发挥公共产品的基础服务效益。 第三,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是主要的、根本性的高速公路企业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当企业效益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企业效益服从服务于社会效益。 从总体看,高速公路的建设总是社会效益和外部效益大于项目本身的财务效益,这是社会公共产品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为了连续持久地发挥高速公路的效益,在运营过程中适当收取相关的使用费用不仅是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扩大建设或者重置建设所积累资金所必须的。 从理论上看,取得一定的现金流量并获得一定的效益,是高速公路自身生存的前提,也是更高效提供社会服务的基础。如果项目本身都不能通过养护、修理得到存续又怎么能持续有效地对外部进行服务,发挥其社会效益。同时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理论,产权不明晰和不收费的社会公共产品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搭便车"的行为,导致公共产品的浪费和低效使用。 另一方面,社会效益与自身财务效益是可以兼顾和统筹安排的,关键在于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营水平。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经营,社会效益和财务效益两者达到和谐平衡。 围绕以效益--必然是兼顾社会效益与财务效益为中心开展经营管理工作,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工作应该从效益出发,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加强管理,从管理体制、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等入手,提高高速公路的效率。 五、科学发展观要求高速公路管理有新的思路。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家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高速公路经营管理部门要增强意识、居安思危 ,有危机感,才会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发展。(一) 从养护、多种经营方面拓展发展空间。高速公路养护在管养分开框架下,现阶段应大力扶持养护公司壮大势力,形成规模,逐步放开养护市场引进有资质的养护队伍参与竞争,以降低养护成本,根据这一原则,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应从管理入手,壮大自己,以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服务区等多种经营也应从长计议,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探索、租赁、合作、自营等多种路子,走效益最大化,形成高速公路良性发展。 (二)引进和培养管理经营人才。一流的企业、一流的工作业绩、一流的效益,要有一流的人才队伍。培养和锻炼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提高高速公路经营管理效益的根本保证。管理出效益、优质的管理必须依靠一流的管理人才队伍去完成。管理一条路,锻炼一批人才。人才是高速公路企业发展的基石,在当今人才流动加快的市场条件下,高速公路企业坚持经营管理以效益为中心,既要注意培养人才,又要善于留住人才,更要合理使用人才,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平台。特别是目前__省人员流动比较频繁 ,这给我们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所以应为人才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氛围,在工资、培训,使用维护职工利益等方面建立健全一套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制度。 从战略的角度综合考虑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管理问题是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对高速公路这种社会公共产品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兼顾社会效益和财务效益是必须坚持的基础和原则。否则必然会导致低效使用和浪费。这样的要求对高速公路的业主和管理部门管理效率和运营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战略的角度深入研究战略对策;深化产权体制改革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提高管理效率;扩大开放,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资金投入规模;坚持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引导产业升级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高速公路经营管理部门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高速公路在中国目前是朝阳产业,这是大家公认的。但也应看到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靠收取车辆通行费,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有关政策所限制,这与一般商品企业比,既是高速公路企业的优势,又是高速公路企业的劣势,说是优势,因为有政府批准的收费标准,可以合理合法收费;说是劣势,政府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降低收费标准,甚至取消收费,因此高速公路企业应未雨绸缪,从效益出发,充分利用高速公路这一平台,从养护、通信监控、多种经营等方面拓展发展空间。高速公路养护在管养分离这一框架下,现阶段应大力扶持养护公司,壮大势力,形成规模,逐步开放养护市场,引进有资质的养护队伍参与竞争,以降低养护成本,根据这一原则,高速公路养护公司从现在起要加大自身的改革力度,从加强管理入手,壮大自己,以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通信监控也应走发展的路子,要学习河南省高速公路公司的做法,充分利用高速公路通信监控这一业务平台,凝聚一批通信监控的高级人才,在保障本省高速公路通信监控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向社会拓展,做大做强通信监控这一业务。服务区等多种经营也应从长计议,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单个服务区与全线、全省服务区运营管理关系,探索租赁、合作、自营等多种路子,走效益最大化的路子。探索高速公路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关系,单个公司效益和全省高速公路效益关系,形成全省高速公路的良性发展。 培养和锻炼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提高高速公路运营效益的根本保证。管理出效益,优质的管理,需要一流的管理人才。修一条路培养一批人才,管理一条路锻炼一批人才。人才,是高速公路企业发展的基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速公路企业坚持运营管理以效益为中心,既要注意培养人才,又要善于留住人才,更要合理使用人才,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平台,为人才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氛围,在工资、培训、使用等方面建立健全一套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制度。 公路管理论文:高速公路卫生环境管理分析 【摘要】 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方面,对建设和谐社会作出全面规划,高速公路事业面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构建和谐高速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准确把握构建和谐高速公路管理环境的重要途径,探讨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高速公路事业中的创新应用,为构建和谐高速提供思想支持和精神动力。 【关键词】 和谐 公路 环境 高速公路作为社会交通公共产品,因其特殊的社会公益性质,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深入推进和拉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创造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速公路事业的跨越进步让社会公众充分普遍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具体到高速公路管理行业,建设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高速公路事业的核心在于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大力构建和谐高速公路管理环境,深入推进高速公路行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下面笔者就如何构建和谐高速管理环境作一些浅谈地探讨。 一、构建和谐高速公路管理环境,必须准确理解和谐高速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交通部张春贤部长对和谐交通的基本内涵做了精辟的概述,即:和谐交通,就是能够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交通,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需求得到满足的交通,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对运输服务感到满意的交通;具体地讲,和谐交通对交通行业内部层面来讲,就是充满活力、法治有序、各尽其能的交通;就交通行业外部与其他行业、社会公众层面来讲,就是公平共享、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的交通;就交通行业与自然、环境层面来讲,就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交通。因为高速公路是社会大交通的子行业,所以说这样的基本内涵的表述,同样适用于和谐高速公路。 具体到高速公路而言,“充满活力、法治有序、各尽其能”,要求我们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等途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全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使所有高速公路参与者遵纪守法,保证高速公路有序畅通。“公平共享、便捷高效、安全可靠”,通过提供让社会公众满意的服务,使各个群体都能充分享受到交通发展与改革的丰硕成果,取得社会各界对交通发展的认同和支持,保障货畅其流、人便于行;通过加强安全监管,提高高速公路产品的安全使用性能,切实减少交通伤亡,增进公众安全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关爱自然”,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交通建设与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尤其是保护好耕地资源;正确处理好交通建设、运输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防止掠夺自然和破坏自然。 二、构建和谐高速公路管理环境,必须重视以人为本加强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 (一)加强机制建设,构建和谐的法制环境。构建和谐高速离不开法治,也离不开各项规章制度,一个制度不健全的企业就不会实现和谐。要坚持以“四五”普法工作为主线,始终把制度建设、制度创新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形成有效的构建和谐企业的工作机制。在内部管理上,对领导层可以建立领导干部约法三章,政务公开、民主管理、廉洁勤政等规章制度;对员工可以推广本行业的管理理念、行为理念、规章制度、员工手册等,规范职工行为,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企业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创新动力、创造活力,积极营造和谐有序的管理环境。在外部管理上,要严格规范执行国家有关高速公路管理的法律法规,切实加强通行费征收监管,保证通行费征收“应征不漏,应免不征”,为高速公路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二)加强民主管理,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在构建和谐高速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民主决策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不搞“一言堂”,定期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剖析民主管理的薄弱环节,切实增强班子整体的工作合力。要充分重视党组织的领导协调作用,坚持抓党建促和谐,全面履行领导、监督、维护、参与、建设、教育的六项职能。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和职代会等群团组织的纽带和推进作用、倡导和组织作用以及沟通和协商作用,不断充实和丰富内容,逐步建立形成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充分代表和体现广大职工主人翁的地位。同时,还要积极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舆论导向,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敦促每个员工为建立起一个融洽、和谐、向上的人际关系而努力,形成一个“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创业氛围。 三、构建和谐高速公路管理环境,必须创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 作用 第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构建和谐高速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和谐高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因此,在建设和谐高速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工作。要在着力推进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企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更加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要对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属性、责任和任务,重新进行认识和定位;对员工在高速公路中的地位、作用、价值以及如何全面发展,重新进行评价和安排,着力推进企业体制、机制、制度和政策的创新,坚决摒弃那些过时的理念和做法,推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走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之路。 第二,坚持究宣传和谐发展理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和谐发展、和谐理论已经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要把和谐发展理论的研究、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在当前构建和谐高速的征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并用来指导我们构建和谐高速的各项工作。通过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国内外的和谐比较理论研究,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认识,推动和引领和谐高速公路的理论建设、思想建设,乃至职工文化建设。 和谐是美的一种形态,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成就一番事业。构建和谐高速公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念为统领,才能全面提高道路服务品质,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道路服务水平。但构建和谐高速公路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美好态势依然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每一个高速公路管理生产人员孜孜不倦地去努力,去追求,为实现和谐共处、幸福安康的和谐社会积极贡献力量。 公路管理论文: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的要点研究 文章来源 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交通运输量的空前繁重,部分高速公路已经不能担负本身的运输作用,因此,必须要引进新的管理模式以便打开高速公路现今的尴尬局面,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就是集成化管理,它的目标就是项目的一体化,从而促使高速公路生命周期中的各项元素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这种新型的项目管理模式可以向业主和人民提供价值最大化的产品。 集成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保证某项项目在完成的过程中,各方面因素得到全面的利用,各方面工作得到全面的协调,其本质是从项目的全区出发,将项目的最大化利益作为最终目标,将各方面工作,例如成本、质量、范围等工作全面协调为内容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内容。 1 高速公路现状 1.1现状分析 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中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公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各国尽管对高速公路的命名不同,但都是专指有4车道以上、两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公路,中间设置分隔带,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高级路面,设有齐全的标志、标线、信号及照明装置: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在路上行走,与其他线路采用立体交叉、行人跨线桥或地道。通过高速公路的建设情况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乃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经过30年左右的时间,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但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是环境的日益恶劣,资源的日益紧张,各方面因素不断制约着告诉公路的发展,因此,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必然要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例如:在项目管理的招标上实行采购招标制度,工程建设项目方面设立明确的目标任务,以及制定较为严密的目标控制体系等。 1.2现存问题 (1)项目决策阶段:在项目决策阶段,介于某些项目没有预先制定全面的策划工作,项目的某些功能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投资等目标的分析部够深入,制定计划不够全面:个别项目的可行性不够科学,项目审批脱节;针对下一阶段的项目计划不能提出明确的可行性方案和建议,导致项目脱离目标计划,设计的随意性过大,使项目运行过程逐步脱离项目目标计划。 (2)项目实施阶段:组织结构设置的不合理,业主、代建单位、征迁等部门管理任务分工不明确;在进度设定和管理上,其计划和控制系统不够完善,工程安排和进度混乱;在安全管理上,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不能消除。 (3)随着高速公路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业主的管理能力欠缺,行为不规范;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影响项目工程的进度;审批难以同步;不合理的收取保证金,不支付或难以及时支付工程预付款等,在法治化进程逐步加深的今天,由于业主的不规范行为,仍然会导致承包商、供货商以及农民工等利益遭受侵害,诱发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2 项目集成化管理评价体系 2.1集成化管理 项目管理要素的目标是将项目各方面工作有效的配合和协调,其内容包括达到预期期望去协调各方面工作的要求、计划、目标而安排的项目行动方案,以及项目的变更和后续的协调工作。从全区观点出发是项目集成管理的本质,其目标是以项目整理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其内容是项目时间、本、质量、范围、采购等各种项目专项管理的协调与整合。 集成化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观念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是其核心内容,从而实现各方面全方位的资源优化,激发单项目的最大潜力,今儿最终促进整个管理活动的效果项目运行效率的提高。集成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保证某项项目在完成的过程中,各方面因素得到全面的利用,各方面工作得到全面的协调,其本质是从项目的全区出发,将项目的最大化利益作为最终目标,将各方面工作,例如成本、质量、范围等工作全面协调为内容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内容 2.2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二是国内优秀高速公路项目管理体系,三是其他建设项目的成功管理经验作,以此三部分作为标版指导评价体系的构造,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高速公路时一种大型而复杂的项目评估,需要科学的标准和方法,这些标准和方法及它们之间形成的关系,形成了项目管理评估模型,构成了项目管理评估体系。该评价体系有两大模块,分别是项目管理和项目结果。项目管理主要有项目目标、项目实施、项目资源组成。评价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评价模块、评价指标、评价点和观测点。评价模块是指每个模块中设置若干评价指标,若干评价指标是指专家评价、利益相关方评价和用户评价。追加评价是以进度、质量、安全结果等为主要内容;利益相关方评价是以监管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利益关系单位对项目结果的评价;用户评价是以工程投入运营后的运营、养护等对项目结果的评价为内容。 在项目集成化管理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评价系统,管理活动离不开评价。管理模式是否行之有效,管理模式的改进军医评价体系的内容为依据。由于高速公路这一项目的独特性,目前在我国尚未形成一种统一的管理评价体系,要在工作当中不断完善建立评价体系的结构;不断推广科学的管理模式在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当中的应用;全面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夯实项目管理与评价工作的基础。 公路管理论文:公路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问题与控制的技术措施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各项公路建设已成为现在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几年来,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投资和支持。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质量佳、进度快且造价低的精品优良工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目前来说,面对公路建设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针对公路的设计标准、技术要求、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提高公路的施工质量。并且要保证资金的投入有效、正确,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公路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管理,这就要求必须具备过硬的施工技术水平和先进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现代化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企业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 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1在工程准备进入工地前,要结合该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组织参与施工建设的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合同文件、技术规范,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强化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教育,加强施工队伍的岗前培训,并制定出适合本工程的详细的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将质量目标逐层分解,使其真正的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的身上。落实到每一项单项工程和每一道施工工序上,确保施工质量控制落到实处,为质量工作顺利进行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1.2为了加强质量管理,在工程中标后,中标单位要按照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建立该项目的组织机构,将每个部门的人员责任都明确分工,质检科的所有成员负责开展具体的作业工作,并按要求组建试验室、质量检查组、资料整理组等。要求每个成员各尽所能、各负其责。将各自相应的岗位职责落到实处,从而使工程质量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1.3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工程施工应知应会教育。并进行严格的考核,使全体施工人员都持证上岗、挂牌作业,从而做到工程施工严格按照设计与相关的技术规范来操作。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与职工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尽最大能力满足职工的心理需求,使员工从潜意识中自觉自愿的接受管理者的要求,并积极渗透到日常行动中,也可以通过开展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活动来激励广大员工们的积极性,对胜出的员工进行物质和金钱上的奖励,使员工更大程度上的为之而服务, 2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2.1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程序 工序质量是施工质量的基础,工序质量也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为达到对工序质量控制的效果,在工序管理方面应做到: (1)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根据工程的合同要求,在工程施工中,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开工前,编制上报“开工报告”;施工中,首先施工企业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抽检合格方可继续施工。 (2)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项经理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明确质量目标。通过认真细致的技术交底工作,使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明确设计意图,明确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及操作细则,明确工程的质量目标,使各项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控制落实到最基层的全体施工人员身上。 (3)认真做好试验路段的施工。遵照“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试验路段的施工,确定各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及质量控制措施,指导全线工程的施工。 2.2对施工企业单位管理水平的促进 现代公路施工技术对策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根本体现,其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参数的控制及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整合优化现代公路工程施工流程、促进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及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2.3对施工质量的促进作用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过程中技术的监督与管理,保障公路施工质量。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通过技术方案的编制、日常技术管理、施工过程工程测量管理、变更管理等工作,能够有效的保障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能够有效的保障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为保障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3 施工过程中日常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是为了保障工程能按施工方案进行,解决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指导施工人员按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其内容可分为基本工作和琏础工作两大部分。基本工作包括技术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工作和施工技术的开发与更新三大项,前两项工作保证生产过程中和技术秩序,立足为当前生产服务,第三项工作为企业的技术储备和为下一个项目的施工打基础。 3.1建立和健全集中统一的技术管理系统,从工区项目部到施工队各级组织都要有技术管理的职能机构和技术职能人员,明确各人职责,在总工程师领导下,全面负责工程的技术工作。做到有职有权。 3.2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施5一组织设计,明确图纸及规范要求、操作要领、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实验内容等,结合技术人员各自的工作内容,解决发现的问题 3.3在正式施工前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参与施工任务的全体职工明了所担负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救,以利于有计划、有组织、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 3.4认真做好测 量管理和试验管理两项最基本、最关键的工作。 3.5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工作。 4 工程测量管理 在公路施工中,测量管理工作是一项最基本、最关键的工作。 4.1根据工程内容配备数量上、精度上符合要求的测量仪器及工具,认真做好测量仪器管理工作。测量仪器在运输、使用、存放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要定期进行检验、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建立仪器档案,对仪器的类型、编号、产地、主要性能状况、维修及校验情况进行详细登记。 4.2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加强保护测量标志的意识。各级测量人员要经常巡视。发现控制点和标志、标志有毁坏或位移时应及时补设。永久性导线点、水准点在每年开春后和雨季后应进行两次全面检测,临时性的点位要经常进行检测。 4.3加强测量资料管理工作。测量资料应字迹工整,工程项目、地点、部位、使用仪器、日期、观测记录 者姓名应齐全,记录的数据和数字直准确无误,严禁涂改,记录不得转抄。外业观测必须用铅笔记录在测量专用本或表格上。各种放线定位、施工测量资料必须事先计算复核后才能在现场应用。测量资料要按工程项目、施丁顺序及部位进行整理。妥善保存,及时归档。 4.4中心测量组要认真组织好工程竣工测量的实施工作。 5 加强质量控制 5.1实施工程质量责任制 质量目标责任制是确保质量目标实施和实现的根本保证,当前公路工程中业主往往对建设方和监理方提出了质量目标,但在具体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将该类目标进行具体细化,以将各具体目标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上,并应定力明确的责任制以确保各层各个管理人员在质量管理中均有明确的质量分工和职责范围从而保证在质量控制与管理中各方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可实现其依靠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和相关管理手段对质量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 5.2对原材料的质量控 (1)优化各种原材料的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与各种原材料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减少供应与需求之间的中间环节,原材料的进场价格都必须遵循工程投标时的报价和市场价格信息,应尽量控制在工程报价以内。 (2)降低各种原材料的损耗。a.要对各种进场的原材料进行分类堆放并设有标识牌;b.对水泥、钢材等容易受潮、变质、锈蚀的材料,要及时检测,严禁不合格材料用到工程施工中,造成不应有的质量隐患。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公路建设质量管理中,公路建设和公路施工企业必须知道施工技术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用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技术解决方案,来加以促进道路工程项目的实施和建设优化的质量管理,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公路管理论文:分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 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交通运输量的空前繁重,部分高速公路已经不能担负本身的运输作用,因此,必须要引进新的管理模式以便打开高速公路现今的尴尬局面,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就是集成化管理,它的目标就是项目的一体化,从而促使高速公路生命周期中的各项元素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这种新型的项目管理模式可以向业主和人民提供价值最大化的产品。 集成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保证某项项目在完成的过程中,各方面因素得到全面的利用,各方面工作得到全面的协调,其本质是从项目的全区出发,将项目的最大化利益作为最终目标,将各方面工作,例如成本、质量、范围等工作全面协调为内容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内容。 1 高速公路现状 1.1现状分析 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中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公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各国尽管对高速公路的命名不同,但都是专指有4车道以上、两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公路,中间设置分隔带,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高级路面,设有齐全的标志、标线、信号及照明装置: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在路上行走,与其他线路采用立体交叉、行人跨线桥或地道。通过高速公路的建设情况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乃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经过30年左右的时间,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但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是环境的日益恶劣,资源的日益紧张,各方面因素不断制约着告诉公路的发展,因此,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必然要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例如:在项目管理的招标上实行采购招标制度,工程建设项目方面设立明确的目标任务,以及制定较为严密的目标控制体系等。 1.2现存问题 (1)项目决策阶段:在项目决策阶段,介于某些项目没有预先制定全面的策划工作,项目的某些功能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投资等目标的分析部够深入,制定计划不够全面:个别项目的可行性不够科学,项目审批脱节;针对下一阶段的项目计划不能提出明确的可行性方案和建议,导致项目脱离目标计划,设计的随意性过大,使项目运行过程逐步脱离项目目标计划。 (2)项目实施阶段:组织结构设置的不合理,业主、代建单位、征迁等部门管理任务分工不明确;在进度设定和管理上,其计划和控制系统不够完善,工程安排和进度混乱;在安全管理上,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不能消除。 (3)随着高速公路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业主的管理能力欠缺,行为不规范;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影响项目工程的进度;审批难以同步;不合理的收取保证金,不支付或难以及时支付工程预付款等,在法治化进程逐步加深的今天,由于业主的不规范行为,仍然会导致承包商、供货商以及农民工等利益遭受侵害,诱发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2 项目集成化管理评价体系 2.1集成化管理 项目管理要素的目标是将项目各方面工作有效的配合和协调,其内容包括达到预期期望去协调各方面工作的要求、计划、目标而安排的项目行动方案,以及项目的变更和后续的协调工作。从全区观点出发是项目集成管理的本质,其目标是以项目整理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其内容是项目时间、本、质量、范围、采购等各种项目专项管理的协调与整合。 集成化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观念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是其核心内容,从而实现各方面全方位的资源优化,激发单项目的最大潜力,今儿最终促进整个管理活动的效果项目运行效率的提高。集成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保证某项项目在完成的过程中,各方面因素得到全面的利用,各方面工作得到全面的协调,其本质是从项目的全区出发,将项目的最大化利益作为最终目标,将各方面工作,例如成本、质量、范围等工作全面协调为内容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内容 2.2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二是国内优秀高速公路项目管理体系,三是其他建设项目的成功管理经验作,以此三部分作为标版指导评价体系的构造,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高速公路时一种大型而复杂的项目评估,需要科学的标准和方法,这些标准和方法及它们之间形成的关系,形成了项目管理评估模型,构成了项目管理评估体系。该评价体系有两大模块,分别是项目管理和项目结果。项目管理主要有项目目标、项目实施、项目资源组成。评价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评价模块、评价指标、评价点和观测点。评价模块是指每个模块中设置若干评价指标,若干评价指标是指专家评价、利益相关方评价和用户评价。追加评价是以进度、质量、安全结果等为主要内容;利益相关方评价是以监管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利益关系单位对项目结果的评价;用户评价是以工程投入运营后的运营、养护等对项目结果的评价为内容。 在项目集成化管理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评价系统,管理活动离不开评价。管理模式是否行之有效,管理模式的改进军医评价体系的内容为依据。由于高速公路这一项目的独特性,目前在我国尚未形成一种统一的管理评价体系,要在工作当中不断完善建立评价体系的结构;不断推广科学的管理模式在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当中的应用;全面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夯实项目管理与评价工作的基础。 公路管理论文:依托信息化建设构建“环境友好型”高速公路管理系统研究分析 摘要:以高度信息化的收费系统为突破口,对实现一个集不停车收费、监控、通信、物流、救援、环保为一体的高速公路智能化管理系统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信息化技术;效益 经过“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中国综合交通体系在设施总量规模、运输能力供给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交通运输已开始进入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能力扩张与质量提高并进,全面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新发展阶段。但从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促进社会进步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来衡量,[文秘站:]仍有相当差距。在党的《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交通运输,要合理布局,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建设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要以科技应用自主创新为动力,加快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升运输质量和服务水平。基于上述目标和要求,本文以高度信息化的收费系统为突破口,对实现一个集不停车收费、监控、通信、物流、救援为一体的高速公路智能化管理系统进行了初步探讨。 1.收费系统在智能化管理系统中的作用 经过17年的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已突破3万多千米,居世界第2位。信息采集方式可分为人工采集和自动采集。我国的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是一个封闭式的收费系统,目前正向跨省市区域联网和电子收费的方向迈进。在国外,如美国90%以上的高速公路不收费,而且多为开放式的收费系统,潜在的交通信息远不够丰富。我国的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具有专用的通信网络,能够实时地将每一辆车的车辆及载运信息、出人及路径信息、收费信息传递到结算中心,据此可以得到实时、准确的流量、行程时间、行程车速、OD、拥挤度、事件以及运营特征等常规方法不易获取的重要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是收费系统,不如说是先进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因此,完善的收费系统是我国的一大特色,收费系统中具有宝贵的信息资源。可惜目前我们对收费系统的功能开发得不够[1]。 2.基于GPS的不停车收费系统的构建设想 高速公路目前的收费方式一般有人工收费、半自动收费和自动收费三种。人工或半自动收费方式不仅影响了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现金交易中还存在着一些其它弊病,以及导致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问题。据资料统计,仅广州地区1996年因为停车等待交费而损失的车时就达数百万小时,由此导致的汽油浪费达亿元之多[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自动收费方式到了人们的重视。人们把不停车收费(NoStopElectronicTollCollectionSystem,简称NSETCS或ETC)系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ITS)的重要研究内容。采用不停车收费系统,对使用高速公路这种“商品”的“用户”来讲,减少等候时间,节约了燃料,减少废气排放量,具有“友好环境”的特征[3]。 90年代起,我国交通部展开了一系列的电子收费项目组织和研究工作。目前多个示范点的工程己经开始了试运行。这些工程基本都是采用了国外的车辆识别技术和DSRC短程通讯手段,所以也称为ETCbasedonDSRC,即基于DSRC的不停车收费系统。这种技术方式经过国外的多个系统测试,并且已经形成相应的国际标准。但基于DSRC技术的收费站点建造昂贵,同时这种收费方式在我国随着区域性收费转向联网收费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国至今还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交通系统(ITS)中运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车辆的调度、监控、防盗等各种服务。现在第三代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已付诸于商用,其高速率的数据通信能力在智能交通系统的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目前世界各国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时,全球定位技术(GPS)在交通系统中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在日本、美国和欧洲;我们国家也己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商品,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各地的车载定位产品和导航装置也在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采用第三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和全球定位技术相结合的电子收费方式也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GPS是一种全天候的空基导航系统,用于精密定位、测速和提供精密时间,它可以看作一种卫星从空间已知位置发射信号,用户接收信号测定到达卫星距离的测距系统。GPS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广播信号的卫星组成的空间部分;控制整个系统运行的控制部分;各种类型的GPS接收机组成的用户部分。基于cPS-cu的不停车收费系统中,其基本设备包括车载设备(OBE,On-BoardEquipment)和中央设备(CE,CentralEquipment)两类。车载设备和中央设备的交互功能实现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换而得到的。 这种基于GPS-CN的不停车收费系统在理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国际上也还处于实验阶段,没有什么成熟的标准可以遵循,国内对这一技术基本上持观望态度。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对这种技术要“有所作为”,不能再向其它技术一样等国外开发好了在引进,始终在技术和标准上受别国的牵制。 3.基于GPS的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增值效益 此种收费方式还可以提供其他由通信技术带来的一系列的增值服务功能。全球定位技术在车辆调度、监控和管理的优势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应用。 1)可以对各种类型的道路进行任何形式的收费。DSRC技术只能在道路的入口和出口 处收费,在区域收费中,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不停车收费系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按距离收费也可以按区域收费。也可以依据时间、空间或道路进行收费。这一优势在长距离的跨省市的联网收费中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2)利用该系统可以按不同时间和不同路段收取不同的路费,以缓解交通拥挤状况。由卫星跟踪车辆的位置、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以及所使用的道路种类等,这些资料将被传送到地面的中心站计算路费。这样可把路费和交通拥挤与否挂钩,而不是向车主征收统一路费,可以大大缓解国内大部分城市的交通拥挤的状况,同时降低尾气排放量,减少空气污染[4]。 3)与GPS结合还可以实现普通的车辆导航功能,配合系统自带的无线蜂窝移动网络,更可具有调度管理和监控的功能,能够完成智能交通系统中其他的一些服务功能。如:车辆跟踪、信息查询、交通指挥、紧急援助等。 4.信息化技术在高速公路管理系统的应用展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速公路是以高科技为先导谋求发展的,在建设、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中,无不体现出高科技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运营管理以人性化为根本,使整个系统始终在实践着管理现代化、运营自动化。以各省乃至全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及不停车收费为代表的智能化交通建设势在必行。 高速公路科技仍面临着制约发展的以下几个问题,仍然要依托信息化技术来解决。(1)技术协调。联网收费涉及到的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及视频监控、银行结算等,在不同地域,对技术程度、水平、要求也不同,如何有机地集成应用到高速公路上,保证三大系统的统一性、整体性和有效性。(2)资源整合。高速公路电子通讯、骨干网建成之后,在收费监控、监控调配、紧急救助、应用通讯等方面,如何把所有资源进行整合,以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为前提,以安全畅通为保障,实现人、车、路全天候无障碍沟通与对话。(3)技术拓展。在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经营、服务等多方面如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高速公路企业为主体的高速公路现代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到交通征稽、公路运输、运输管理、交通管理等方面的管理领域,实现面向社会公众的交通全方位服务。 5.结语 总之,我国高速公路在十几年间的发展令人叹为观止,已成为世界上高速公路里程增长最快的国家。高速公路在交通乃至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窥,其管理和服务与经营虽正在逐步迈入良性发展轨道,但应该全方位地进行管理“提速”,切勿让低效率、低水平的制约因素和问题成为发展的羁绊。 公路管理论文:浅谈公路工程索赔及管理程序 摘要:根据招标文件及合同要求中有关规定提出索赔意向书,意向书中应包含索赔桩号(结构物名称)、索赔事由及依据、事件发生起算日期和估算损失,无须附有详细的计算资料和证明。这样,使监理工程师通过意向书就可以把整个事件的起因、地点及索赔方向有大致了解。 关键词:公路工程工程索赔 1.工程概况:济德路七合同段地处济南市西北部,北接黄河二桥,西接济泰路,东接绕城路通向济青路,合同段内设有互通式立交l处,分离立交桥1处,中桥3座,小桥3座,箱通1道,涵洞19道;工程于1997年1月18日开工,1999年7月6日竣工。济南绕城高速公路A合同设计有互通式立交l处,小桥l座,分离立交桥6处,箱通2道,圆管涵2道;工程于1998年1月28日开工,1999年9月30竣工,七合同、A标段全长10.78公里,共有路基填方l64.7万立方米,沥青路面l393.8千平方米,砌石防护78838立方米,总造价为22980万元。两合同段路基为高填土路段,多数跨越渔塘、稻田,地形条件复杂,设计中地基已采取砂桩、粉喷桩及抛石挤淤处理,但部分地段仍不能满足要求,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地实际情况,积极的向上级有关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且多数被采用,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工程进度明显加快,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引起工程造价增加。为做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能维护业主和承包商双方利益,我部实事求是地分别向业主和保险公司提出各项索赔,经过大量的索赔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 2.工程索赔原则: 2.1根据招标文件及合同要求中有关规定提出索赔意向书,意向书中应包含索赔桩号(结构物名称)、索赔事由及依据、事件发生起算日期和估算损失,无须附有详细的计算资料和证明。这样,使监理工程师通过意向书就可以把整个事件的起因、地点及索赔方向有大致了解。 2.2索赔意向书递交监理工程师后应经主管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必要时施工单位负责人、现场负责人及现场监理工程师、主管监理工程师要一起到现场核对。 2.3索赔意向书送交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要及时收集证据,收集的证据要确凿,理由要充分;所有工程费用和工期索赔应附有现场工程监理工程师认可的记录和计算资料及相关的证明材料。 3.索赔的具体操作步骤: 3.1当索赔事件发生后,及时在合同规定的时限内(济德路、绕城路规定的时限为2l天)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索赔意向书,意向书应根据合同要求抄送、抄报相关单位。 3.1.1索赔项目种类及起止日期计算方法: a.延期发出图纸引起的索赔:当接到中标通知书后28天之内,施工单位有权得到免费由业主或其委托的设计单位提供的全部图纸、技术规范和其他技术资料,并且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如果在28天之内未收到监理工程师送达的图纸及其相关资料,作为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如果在28天之内未收到监理工程师送达的图纸及其相关资料,作为施工单位应依照合同提出索赔申请,接中标通知书后的第29天为索赔起算日,收到图纸及相关资料的日期为索赔结束日。 由于为施工前准备阶段,该类项目一般只进行工期索赔,相应施工机械进场,达到施工程度因未有详细图纸不能进行施工时应进行机械停滞费[机械台班停滞费=(机械折旧费 经常维修费)×50%]用索赔。 b.恶劣的气候条件导致的索赔:分为工程损失索赔及工期索赔;业主一般对在建项目进行投保,故由恶劣天气影响造成的工程损失可向保险机构申请损失费用,在建项目未投保时,应根据合同条款及时进行索赔;该类索赔计算方法:在恶劣气候条件开始影响的第一天为起算日,恶劣气候条件终止日为索赔结束日。例七合同97年5月l3日-18日济南市骤降大到暴雨,使便道、A匝道桥承台基坑、部分涵洞及砂垫层受灾,我部立即向保险公司申请损失费用。 c.工程变更导致的索赔:分为工程施工项目已进行施工又进行变更、工程施工项目增加或局部尺寸、数量变化等;计算方法:施工单位收到监理工程师书面工程变更指令或业主下达的变更图纸日期为起算日,变更工程完成日为索赔结束日。 d.以承包商之能力不可预见引起的索赔:由于在工程投标时图纸不全,有些项目承包商无法作正确计算,如地质情况,软基处理等,该类项目一般索赔工程数量增加或需重新投入新工艺、新设备等。计算方法:在承包商未预见的情况开始出现的第一天为起算日,终止日为索赔结束日。 e.由外部环境而引起的索赔:属业主原因,由于外部环境影响(如征地拆迁、施工条件、用地的出入权和使用权等)而引起的索赔。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计划影响的第一天为起算日。经业主协调或外部环境影响自行消失日为索赔事件结束日。该类项目一般进行工期及工程机械停滞费用索赔. f.监理工程师指令导致的索赔:以收到监理工程师书面指令时为起算日,按其指令完成某项工作的日期为索赔事件结束日。 g.其他原因导致的施工单位的索赔,视具体情况确定起算和结束日期。 3.2同期记录: a.索赔意向书提交后,就应从索赔事件起算日起至索赔事件结束日止,要认真做好同期记录,每天均应有记录,又有现场监理工程人员的签字;索赔事件造成现场损失时,还应做好现场照片、录象资料的完整性,且粘贴打印说明后请监理工程师签字。否则在理赔时难以成为有利证据。 b.同期记录的内容有:事件发生时及过程中现场实际状况、导致现场人员、设备的闲置清单;对工期的延误;对工程的损害程度;导致费用增加的项目及所用的人员、机械、材料数量、有效票据等。 3.3详细情况报告:在索赔事件的进行过程中(每隔一星期,或更长时间,或视具体情况由监理工程师而定),承包人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索赔事 件的阶段性详细情况报告,说明索赔事件目前的损失款额影响程度及费用索赔的依据。同时将详细情况报告抄送、抄报相关单位。3.4最终索赔报告: 3.4.1当索赔事件所造成的影响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最终索赔详细报告,并同时抄送、抄报相关单位。 3.4.2最终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施工单位的正规性文件。 b.索赔申请表:填写索赔项目、依据、证明文件、索赔金额和日期。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索赔项目一般包括工程变更引起费用、工期增加,由于地方关系影响造成局部或部分地段停工等引起的机械、人员停滞,相应工期及费用增加等。索赔依据一般包括在建工程技术规范、施工图纸、业主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工程承包协议、业主对施工单位施工进度计划的批复、业主下达的变更图纸、变更令及大型工程项目技术方案的修改等。索赔证明文件包括业主下达的各项往来文件及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收集到的各项有利证据,施工单位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只对存在的问题向上级主管单位进行口头汇报或只填写索赔意向书而不注重证据的收集,故业主使很多本来对施工单位有利的索赔项目不进行最终批复。索赔金额及工期的计算一般参照承包单位与业主签订合同中包含的工程量清单、交通部公路工程概预算定额、定额编制办法、机械台班单价,地方下达的定额补充编制办法及业主、总监下达的有关文件。 c.批复的索赔意向书。 d.编制说明:索赔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束的详细描述。 e.附件:与本项费用或工期索赔有关的各种往来文件,包括施工单位发出的与工期和费用索赔有关的证明材料及详细计算资料。 4.索赔的管理: 4.1由于索赔引起费用或工期增加,故往往为上级主管单位复查对象,为真实、准确反映索赔情况,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工程索赔台帐或档案。 4.2索赔台帐应反映索赔发生的原因、索赔发生的时间,索赔意向提交时间,索赔结束时间,索赔申请工期和金额,监理工程师审核结果,业主审批结果等内容。 4.3对合同工期内发生的每笔索赔均应及时登记。工程完工时应形成一册完整的台帐,作为工程竣工资料的组成部分。 5.索赔存在的误区:可以说索赔是对施工单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故很多施工单位在索赔工作上大做文章,然在索赔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少误区,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以下几点: 5.1当索赔事件发生时,有些施工单位考虑与业主、监理单位的下一步合作,而不敢提出。 5.2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对索赔工作意识不到位,对可提可不提的索赔往往不提出。 5.3主管人员对技术规范文件及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往来文件理解不深刻,对实际存在的索赔项目无充分理由。 5.4只注重索赔意向的提出,不重视索赔过程中的证据收集和及时作最终索赔报告。 6结语:随着公路工程招、投标制度的不断完善及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管理章程进一步健全,索赔工作也逐步步入正常轨道,只要我们充分理解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及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签订约合同协议和各项往来性文件,在索赔工作中做到有理、有据,将会有更多的索赔项目被受理或批复。 公路管理论文:高速公路营运管理论文 【摘 要】当前,湖北京珠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严格执行内部稽查机制,是有效提升高速公路收费管理在社会上的窗口形象,提高营运管理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保障人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如何更加规范内部稽查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建立起各环节相互制约的监督制约机制,是确保湖北京珠品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关键词】营运管理 内部稽查机制 健全 执行控制 现阶段的营运管理工作中,从稽查队的组建、人员结构的设立、稽查工作的执行、稽查结果的公示及反馈到最后的通报考核,是对营运工作的监督、控制及查缺补漏逐步完善,具有实效性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稽查机制,不断完善内部稽查的内容、方法及措施,从根本上发挥内部稽查的作用,努力提高湖北京珠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收费稽查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是内部稽查制度的主要依据 湖北京珠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工作的内部稽查机制的内容主要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部分。定量指标是选取有代表性,能反映“政策执行”、“窗口服务”和“业务指标”等有关收费稽查工作要求的指标,建立起定量考核评价模式,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实际达到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和评分。定性指标主要根据上级和管理处有关政策、文件规定,以及收费稽查管理实际需要选取,用于评定管理所对有关政策文件的执行情况,以及收费稽查日常工作的开展情况。确定定量和定性指标评价基准值的依据是:凡省厅、省高管局有关文件中已对该项指标作出具体要求的,作为管理处的考核评价标准;未作出具体要求的,则根据管理处近年来达到的平均水平作为考核评价标准,为综合反映基层单位收费稽查工作的整体水平,在定量和定性考核评价分的基础上,将这两类指标的考核得分按不同权重予以综合计分,进行考核评价,管理处将月度考核评价分值与绩效考核挂钩,其扣分值将按月累积到季度一并考核。 各项指标的制订该如何更趋于合理性,是随着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不断探索和完善,近几年来,每年都会修订完善稽查管理制度,对不再适应现行收费稽查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和调整,还包括完善对外稽查的稽查补助制度,细化明确补助标准和审核程序等等,其目的是激发内部稽查活力。其次是工作开展的持续性,在开展对外稽查工作的同时应该做到坚持不懈抓内部稽查,全面推进营运管理内部稽查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 二、采取不同的稽查方式是内部稽查的一种手段 稽查方式以录像稽查、现场稽查和突击稽查等多种方式。在实施内部稽查过程中,稽查组人员把特情处理流程、录像资料作为稽查的重要内容,认真查看每个细节,切实堵塞漏洞。通过重点稽查收费人员文明用语、微笑服务是否规范、着装是否规范、各种记录是否及时准确、操作是否符合程序等,从细节出发,努力提升收费窗口整体形象。 日常的营运管理过程中,内部稽查环节强调逐级管控,分层管理,对各管理所的要求同样是要采取多种稽查方式,但在实际运行环节,我们更应重视事前稽查、事中稽查,相对而言弱化事后稽查,道理很简单,基层管理所日常营运管理工作中忽视班前讲评、现场稽查、当班时的监督和提醒,营运岗位人员思想上容易放松,误操作容易产生,违规违纪事件也容易出现,问题一旦产生,事后监督意义不大。当然,不是说不执行事后监督,在细节上采取事后监督能起到防漏补缺的作用,比如在接班后对上一班次工作情况进行稽查、复核,堵塞因疏忽产生的漏洞。 三、对于内部稽查管理重在提高执行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内部稽查的功效和主动性,以查促管,努力提高收费管理水平,在提高执行能力上下功夫势在必行。 一是营运内部稽查管理是一场“持久战”,要想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就必须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完善岗位考核制度,严格减免管理,严格各级收费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控制特情处理,严禁擅自减免车辆通行费,提高通行费实征率;进一步加强特情车、免费车等有关政策的培训和检查力度,确保在政策理解和执行上不出现偏差。同时加强营运监管力度,严把票卡审核关、特情处理关、规范操作关、监控核查关,切实做到应征不漏、应免不征。 二是进一步提升窗口形象。为树立湖北京珠品牌,首先是深入推进“微笑京珠”工作,开展“微笑京珠”交流会和促进会,总结和交流员工中好的经验做法,积极推广,不断增强“微笑京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是完善便民服务设施,立足岗位积极开展多形式的便民服务活动,在窗口形象工程上,抓好广场卫生、收费站边沟、设施维护及保养,持续收费广场“畅、洁、绿、美、安”的良好形象。 三是强化收费现场管理。进一步提升收费现场绿色通道、逃费车辆等特情的处理速度,强化恶劣天气、春运等特殊时期的现场保畅管制,保证道口畅通;加快推进主线站保畅通、保安全的工作方案,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因此,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高速公路内部稽查管理是管理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为保证通行费管理规范,杜绝贪污行为所进行的监督管理工作。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加强内部稽查,才能促进员工工作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稽查工作质量的提高,从而营造一个公开透明的高速公路收费管理工作环境,增强内部稽查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不断提升收费管理水平。(编辑:华华) 公路管理论文:高速公路收费管理论文 【摘要】“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是我国加快高速公路发展的主要政策之一,高速公路的建成最先是贷款修路,紧接着的收费还贷、收费管理等一系列的调节过程,从而更有效地使用高速公路。因此,收费管理工作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收取通行费本身,而是将商品经济观念注入我国建设与管理之中,使之焕发生机和活力。高速公路作为现代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其产生和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对公路实施收费和收费管理,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关键词】高速公路 收费管理 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的目的是为全面加强高速公路的收费业务管理工作,规范管理所和收费人员行为,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维护高速公路的社会信誉,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运营,从区域分段收费到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我国逐步实现了高速公路收费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对提高高速公路收费管理谈谈个人体会。 一、抓工作规范,提高管理水平 工作规范化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在建章立制上,结合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工作特点,建立健全各级组织机构,规范相关工作程序,完善各级收费、票款、监控等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严肃工作纪律,按章办事抓制度,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明纪律,规范行为,做到有章可依,违章必究,以健全完善的制度来促进工作。在此重点强调制度建设,要从严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发现缺陷和漏洞及时修复,真正做到用好的制度管人管事,从而规范权力运行,防范和化解腐败风险。 在绩效考核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一整套目标绩效奖罚细则,确定适合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方式,最大程度地激励了广大员工完成目标任务的积极性。从各个层面上,积极推进各级考核体系,提高工作积极性,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体制保证各项收费业务的顺利开展。 在业务考核上,通过强调规范进出口操作流程、监控图像稽核、特殊事件核查制度等,规范特殊情况下车辆的处理和操作流程,制定完善的收费保通应急预案等,来强化现场管理控制职能。 在考核内容上,突出平时工作目标、年终工作目标考核两部分。在考核办法上,加强平时考核,以强化各项目标任务的日常督查和落实。例如:每月根据业绩评选出收费状元、服务能手、业务能手等,并将奖励列入月度绩效分,将日常稽查表现计入个人考核记录等。在考核过程中,进一步增加考核的公正性、科学性和透明度。同时,把考核结果与年终评先、岗位调整挂钩。对全年目标考核优秀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对收费管理工作出现一票否决事项的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的绩效处罚。 二、抓队伍培训,提高素质建设 员工队伍素质的高低是通过日常工作直接表现出来的,代表着收费站在社会上的形象,这就要求建立一支政治上高标准、思想上高境界、廉政上高要求、业务上高水平、工作上高效率的过硬队伍,保证收费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 针对目前员工队伍年轻单纯的特点,应积极引导,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各方面工作,加强党团组织的建设工作,扩大党团组织和党员的影响力,感染、吸引青年员工向党组织和正确的政治思想靠拢。做好人生观、世界观、婚恋观教育,引导员工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 在思想方面,认真组织学习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加强收费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使之形成爱岗敬业、团结互助、乐于奉献的良好道德风尚。 在业务上,常抓不懈,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分别对站长、副站长、收费监控室主任、收费监控员、收费班长和收费员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考核。采取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竞赛活动,在各种岗位上树立一批先进模范,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工作局面。 抓队伍素质建设的同时要抓队伍廉政建设。首先领导干部要做清正廉洁的表率,不仅要抓好自身建设,更要从严抓班子,从严带队伍。要牢固树立抓好反腐倡廉建设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观念。一是要强调教育先行。要经常在员工中开展各类廉政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教育达到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从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的防线。收费人员每天都要和现金打交道,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坚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统揽工作大局,牢记“八荣八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要在全体收费员工中经常性进行廉政、纪检、行风等方面的培训学习及反腐倡廉教育活动,做到逢会必讲、逢事必抓。带领员工走进警示教育基地,切身感受或聘请专业人员讲解职务犯罪案例,及时敲响警钟,帮助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日常考核中,要把廉政建设纳入考核内容,并实行责任追究,最大限度发挥站一级的稽查和监控职能,规范各种行为,将不正之风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抓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企业形象 在收费管理工作中,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一是积极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培养“团结坦诚、朴实无华、勇于奉献”的群体精神品质,并自觉体现在各项工作之中,努力做出成绩。将窗口文明优质服务、深化标准所建设、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党工团妇活动等多项工作作为全年重点工程。每项重点工作分配到班室,明确一名负责人,随时监督指导。在每项重点工程中,又确定出重点工作,进行重点突破。例如由收费班组负责的窗口文明优质服务工作中突出抓好“文明窗口”、手势服务规范月、规范劳动纪律行为、百日劳动竞赛等重点工作。每个重点工作都明确具体的考核目标和实施责任人。通过这些措施,收到以亮点促重点,以重点带全面的效果。收费管理不光是设定目标,同时还要使整个组织把各种资源调动起来,围绕目标往前走,这就需要管理所管理考核小组不断对工作进行追踪。如果发生 了偏离目标,通过工作追踪及时把这个偏离的情况进行评估,然后把这个信息反馈给所务会,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全所的目标能够按照原来的设定实现。二是积极开展岗位创先争优活动,管理所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员工文化生活,陶冶员工精神情操。三是根据实际成立绘画小组、舞蹈队、足球和篮球队等业余小组,达到凝聚人心、振奋精神、鼓舞干劲、增进团结的良好效果,努力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四是积极开展建设“员工之家”活动,努力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营造精神家园。五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贴近员工,关心员工,爱护员工,培养员工,倾听员工呼声,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六是高度重视、充分调动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促使全体员工上下一心、扎实苦干,在工作中形成强大合力,从根本上保证收费管理任务的圆满完成。 四、抓堵漏增收,提升收费目标任务 收费任务是收费工作的核心工作,一定要确保收费任务保质保量完成。根据各管理所的实际情况,对收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局面,每一名收费人员都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线的收费人员要对过往的车辆认真核对,严格把关,坚决做到“应征不漏,应免不征”。 根据高速公路目前层出不穷的逃费手段,要争取政策支持,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对车辆偷逃通行费行为的综合治理力度,推行“黑名单”制度及惩处制度,积极与路政、军检、高速公路交警等执法部门开展有影响、有声势的稽查活动,联合打击各种偷逃费行为,切实维护健康有序的营运环境,确保颗粒归仓。 总之,要做好高速公路收费管理工作,务必狠抓落实,真正做到强化管理、优化服务、提速创优,按照“对外优质服务、对内精细管理”的理念,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作,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工作,坚定走责任诚信、自然和谐、节约高效的发展路子,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推进各项收费工作的创新,实现收费队伍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编辑:华华)
所以,高陡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十分重要,关乎水利工程质量的好坏。这些问题将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特别是水利工程中高陡岩质边坡,影响的范围很大,尤其需要重视。 1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尤其是水利工程,在各个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比如数量和规模都比之前要大很多。但是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很特殊,在没有投入运行之前,需要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甚至受到水流的冲刷,经常出现边坡失去稳定性的情况,造成一些事故的发生。因此我国的水利工程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高陡岩质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它既影响了工程的进展,也影响了工程的安全运行,严重阻碍了工程的进展。为了使我国的水利工程前景更加明朗,提高高陡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本文主要分析了高陡岩质边坡破坏的具体原因、高边坡破坏的类型和采取怎样的措施在防止高陡岩质边坡失稳。 2我国水利工程边坡的特点 当前,水利工程中普遍存在高边坡,土质边坡高度大于20m或岩质边坡高度大于30m成为高边坡,而高坡岩也根据高度的不同而分为陡坡和急坡,陡坡的坡度在30~60°之间,急坡的坡度在60~90°之间。我国水利工程边坡的特点总结起来有下面几种: 2.1边坡的地质条件复杂 由很多方面都能够看出来边坡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①边坡复杂的地质组成成分较为复杂;②边坡复杂的的结构构造较为复杂;③涉及的方面较多,比如受到高地下水位和高地应力的作用。 2.2边坡工程规模大 一般情况下,边坡的工程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规模都比较大。其实一种原因是边坡的开挖高度逐年增加,由原来的一百米到如今的数百米。另一个原因是,边坡的开挖体积也在不断加大,以前只是数十万立方米,而现在已经达到数千万立方米,增长的速度惊人。 2.3边坡设计和施工的高要求 边坡设计的成功与否和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边坡的发展趋势要提前预测,还要考虑到施工时和施工结束后,工程运行中各种原因的影响,以及边坡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到边坡岩体和滑坡体的物理力学指标变化的影响。只有考虑到这些问题,才能够拿出科学的施工方案和有效的解决措施。 2.4治理措施针对性强 水利工程的日常维护工作之一就是边坡加固处理,因为在加固过程中会涉及多个方面,所以要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处理边坡加固有多种方法,其中包括预加固、抗滑桩、控制爆破、混凝土回填等方法。 3高陡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和变形类型 高陡岩质边坡的破坏种类细分的话有很多种,但大致可以分成三种,坡体变形、坡面变形和边坡变形。①坡体变形,当工程中的地质环境条件很差的话,就会形成不良坡体或者岩体结构,也可能形成软弱夹层或者不利结构面,这种结构面的特点是彻底贯穿并且延伸距离很长。②坡面变形,坡面变形一般受外力作用的影响较大,坡面会因为风化,雨水冲击或者剥蚀等环境因素作用而导致变形。③边坡变形,边坡周围的地质要求是很高的,如果边坡周围土质含水量超过最高限度或者是地质条件太差都会影响边坡的稳定性,甚至出现变形。高陡岩质边坡有以下几种变形种类:滑坡、坍塌、错落、倾倒和崩塌,滑坡可由滑体的物理特性分成土质滑坡和岩质滑坡。坍塌在高陡岩质边坡变形中一般不会是整体坍塌,通常都是局部坍塌变形。错落是指边坡整体在竖直方向下错的情况。崩塌也不会是整体崩塌,可将崩塌分成滑动、倾倒、节理面崩塌。 4影响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水利工程还在建设中,高陡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地质的构造。作为最基础的影响因素,断层的性质和节理裂隙的性状都取决于地质的构造。如果高陡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很差,首先要考虑是否因为地质构造的影响。除了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众所周知,岩体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而发生软化,进一步使岩体的硬度降低。而且同时期也会因为重力的作用,增大下滑力,从而引发高陡岩质边坡失去稳定性。除了上述所说的两种原因,第三种就是降水量,降水量过多,雨水渗入边坡中,会提升土质体或者岩体的含水量,使岩体的抗剪强度大大降低,岩体和土质体的接触面失去了抗滑稳定性,边坡稳定性受到威胁,滑坡现象就会发生。第四种是地形地貌的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要求很严格,如果边坡的规模和形态不合格,会使边坡顶部出现张应力或者坡脚处出现剪应力。边坡的稳定性会因为这些外力的影响而降低。第五种因素是人为因素,水利工程施工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技术的支持,如果在开挖时采用爆破的方法,巨大的振动会降低边坡土的稳定性。 5高陡岩质边坡加固处理措施 5.1混凝土抗滑结构 在加固处理措施中,最常用的就是混凝土抗滑桩,操作也不是特别繁琐,把抗滑桩的1/3~1/4处埋在滑坡面下面的固定基岩中,这样可以使边坡的下滑力减小,这样滑坡体的向下滑动的趋势也会变慢。如果还想要强化防滑力度,要在固定抗滑桩时及时向里面灌入砂浆,把抗滑桩和抗滑桩周围的岩质连接成一个整体,大大加强了防滑力度。除此之外,使用抗滑桩不仅能够使工程处理的费用相应程度的减少,还能够有效的处理浅层或者中层的滑。因为具备这些特点,抗滑桩在边坡处理技术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除了混凝土抗滑桩,还有一种常用的加固处理技术就是混凝土挡墙,这种技术在水利工程边坡加固处理中经常见到,混凝土挡墙具有简单的结构,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墙体,墙体具有很大的质量,可以借助自身的重力使下滑体的下滑力受到阻碍,也使下滑体的受力平衡被动改变,把滑坡体的变形方向纠正过来,阻止变形现象的继续。在实际施工中,只要准确确定好挡墙的位置,并且计算出挡墙具有的高度,高陡岩质边坡的加固处理就能够有效完成。同时要考虑到挡墙需要承受水的侵蚀,可以采用在挡墙上设计一些排气孔,这样不仅能够保护挡墙,也能够使挡墙上的静水压力降低。 5.2锚固技术的应用 一种把拉应力作为最主要的作用力的技术是锚固技术,工程应力可以由锚杆和锚索来承受,并且利用锚杆锚索将这种应力输送到土层或别的部位,以此使工程应力大幅度降低。使用锚固技术通常还细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锚固洞加固,另一种是锚喷混凝土护坡。锚喷混凝土护坡是凭借着巨大的冲击力喷射形成,这种技术成本低,而且形成的效果好,强度大。如果和锚杆配合使用,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所以锚喷混凝土护坡在业界广受喜爱。 6高陡岩质边坡地质勘察设计 在进行勘察设计工作时,要全面调查已经形成的变形或者失去稳定性的边坡和边坡的治理情况,为了将潜藏的因素找到,可以采用钻探、物探等方法,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地质灾害的问题,既要考虑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填充情况也要考虑到层间夹层的分布、岩层、断层等问题。在具体的施工中,如果发现实际的工程地质和勘探中的地质有很大的差别,就要立即进行补充勘探,并且加强监测工作,还要完善有关的施工方案。 7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日益强盛,各行各业也在不断发展,水利工程方面更是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规模也在不断增大,随之而来的就是边坡高度的提高,越来越复杂化,在进行高陡岩质边坡勘察设计中要结合边坡的地质条件、灾害原因以及解决方案来进行分析,本文具体对高陡岩质边坡的影响因素、形成灾害的原因和对其加固处理的方法进行探讨,针对高陡岩质边坡制定出合理的方案。
浅谈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现代园林绿化管理养护与应用 1.现阶段的园林绿化管理养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园林绿化管理养护技术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广泛应用的养护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养护方法比较简单,很多措施作用很小还浪费资源。本就资金不足的养护工作,因养护工作更加难以进行。另一方面,社会的重视度不够,很多人不愿意做或不知道园林绿化管理养护的重要性,专业的养护人才非常缺乏,这又导致了养护技术的发展停滞不前。 2.园林绿化管理养护的注意事项 园林绿化在施工完成以后就进入养护管理工作的工作,相比较于施工的一次性完工,养护工序更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要想植物健康地生长,使园林绿化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给植物提供最适宜其生长的环境和最合理的管理。 2.1养护时间 不同的植物的生长有不同的关键期,不同的季节也有不同的养护管理工作措施。一般情况下,冬季应该对苗木进行必要的修剪和病虫害的防治,一些不耐寒冷的植物还要做好保暖工作,以保证其顺利过冬。春季是植物移栽的最佳时间,春季的养护要特别注意新栽植物的养护,及时浇水,保证生长稳定,还要配合做好除草和施肥工作。进入夏季,植物进入生长的旺盛时期,此时另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天气变化剧烈,大风强降雨等天气时常发生,给园林绿化养护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在夏季要时刻关注天气,保证苗木的成活并旺盛生长,还要定期松土施肥,保证植物的快速生长需要。秋季许多植物开始进入休眠期,此时要做好入冬的防寒工作,另外,此时病虫害处于多发时期,要保证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合理进行。只有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工作,才能做到事半功倍,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2浇灌施肥等必要措施 2.2.1浇灌 根据具体地区的天气情况,保证土壤含水量稳定保持在适合植物生长的范围内,及时做好浇灌排水等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治产生巨大的损失。排水的方法主要有地表径流排水和排水渠的修建。这些措施可以保证降水的多少不会对植物产生较大的影响,可以保证植物更大程度上健康成长。 2.2.2施肥 植物成活并进入正常的生长期时,就要保证有充足的营养供应。首先要用好基肥,保证植物在生长初期有必须的营养供应,提高成活率。其次,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做好追肥工作,可以尝试施薄肥,做到薄肥勤施。既要做到全面施肥,又要有及时的局部补充,在植物吸收营养的重要部位定期进行补肥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施肥的时间最好选择在土壤干燥的时候,此时肥料的利用率相对较高,还要在除草之后,避免营养的无谓流失。 2.3园林绿化苗木的健康与美观 2.3.1病虫害的防治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必然会遭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何做到及时发现,早期预防是关键。为了减少治疗的投入,提高工作效率,管理人员应结合主要的虫灾诱发因素,结合实地情况,选择科学有效的虫灾预防办法,提高预防能力。若灾害已经发生,则要想办法进行治疗,通常用的方法是化学防治。此方法见效快,是快速缓解灾害情况的应急方法,同时操作简单,要求低,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但其危害性较大,毒性没有专门性,有很大的污染,对其他生物包括人类的生存也是一种影响。此外还有一种生物防治的方法,利用动物天敌进行虫害的防治。这种方法更加符合自然界的规律,是一种经济安全的方式,但其效果较慢,主要适用于病虫害的早期治疗。 2.3.2枝叶的修剪 园林绿化植物与其他植物不同之处就在于园林绿化植物有一个修剪过程,经过修剪,植物更能展示出园林绿化设计者的构思,也能保证植物的更好生长。其中,不同种类的植物也有不同的修剪要求。首先就是最常见的大型乔木。对于该类植物,修剪要在发芽后到落叶前,要保证主次分明,首先要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对于一些干扰乔木往上生长的侧枝等,要及时剪去,以保证尽快长成高大的树干。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如路边树,要保证树冠的完整美观,保持苗木高度合理,以免影响其他线路的安全。其次还有一些小型的灌木及花卉。该类植物主要供市民观赏,修剪时要以美观为主要考虑点,其形状主要为圆球形。同时,在养护中要保证植物枯枝烂叶的及时处理,以免影响植物生长和整体造型感觉。此外还要注意一点,在花卉展示以后,对其开花枝条要剪去,以利于来年更好的生长。最后就是草坪的修剪。草坪的修剪一般都有一个规定的要求,其修剪要求比较低,依照要求剪成规定高度就可以了。但也要注意其美观,定期要进行修剪,以免出现严重的外观问题,影响整体感觉。 3.完善园林绿化管理养护工作体系 3.1建立工作报告 园林绿化管理养护工作时一件持续性的工作,日常的各种维护每项都不能缺失。而一个完善的报告体系是保证每项工作确实进行的关键,由主管部门进行检查和保管,每个管理员在日常工作中都要完成各自的工作报告,并按时上交,由主管部门设立专门的验收和保管部门,不定期进行检查,保证每项工作都能切实进行。 3.2加强监督管理 有监管才有效率。这个监管首先要保证资金的使用更加的合理,更加有利于园林绿化管理养护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包括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养护技术的学习与研发、设备的引入与养护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也都是需要监管部门去做的事。要使投入有价值体现,才能促使更多人关注到园林绿化的保养,使更多的资金进入到园林绿化保养的发展中去。 3.3发动大家力量,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 园林绿化的保养不仅是园林绿化工作者的责任,每个与园林绿化有关的人都有保护园林绿化艺术的责任。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民机制,可以有效地起到公共园林绿化的保护作用。将园林绿化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宣传,使每一个市民成为园林绿化的参与者与保护者。 4.结语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是园林绿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决定着园林绿化工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园林绿化保养又是一件需要各方面层层配合的工作,社会制度环境的改善、人民认识的普遍提高、科学探讨的不断进步都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日趋完善。 作者:毛涛单位:河南世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浅谈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及养护管理措施 摘要:园林绿化在城市景观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现阶段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大部分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技术不高,管理措施不到位。本文基于园林绿化养护的技术要点,分析了养护管理的措施,以期促进园林绿化的发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技术;养护管理;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是近年来城市环境污染比较突出,使得更多的人开始重视园林绿化[1]。但是园林绿化养护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对养护技术和养护管理的要求相对较高,因为养护和管理技术直接关系着经济和环境效益,本文对园林养护技术的要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养护管理的措施,以期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 一、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 1.灌溉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在大部分城市都需要进行灌溉,对于部分植物来说,不仅需要灌溉,还需要灌溉的及时性[2]。对于灌溉,应该结合当地的降水情况和苗木的生长状况来制定灌溉计划。例如要定期对土壤内水分改变状况加以确定,灌溉中要参考作物腾发量,植物种类、小气候、密度等因素,同时要对园林绿化植物灌溉需水量进行估算,主要从有效降雨量、净需水量、灌溉需水量等考虑,在灌溉中也应该节约用水。 2.施肥 园林植物的养护离不开肥力,因为植物的生产需要养料,在施肥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施肥在植物的根部周围,因为大部分植物是依靠根部吸收养分的。针对相根系比较大的植物,适当地扩大施肥范围,对于根系比较小的植物,则可以缩小施肥的范围[3]。在施肥之前,可以对肥料进行发酵,并将肥料进行分散,避免凝结成块,另外要注意的是雨天不能施肥,以免被雨水冲刷流走。还有对不同的苗木,施肥方法也存在差异,针对具体情况选取恰当的施肥方式。 3.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园林绿化区别于普通植物的重要特征,通过对植物的修剪,形成某种特定结构形态。整形修剪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不同的园林需求,要注意修剪办法,首先针对不同的园林绿化需要,其修剪办法也是各不相同的。其次针对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用途,应当根据植物的年龄周期以及其他的特性中和卡率整形修剪办法。 4.病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是园林绿化养护的重要方面,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应该遵循早发现、早救治的原则,对植物病残体选用深埋进行处理,对部分受到病虫害影响的枝叶进行摘除,在这个过程中避免间接传播病虫害。随着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的不断增加,害虫种类越来越多,对不同的害虫可以采用不同的扑杀方法,对园林绿化树木的病害,可采用多菌灵等药物进行防治,在配制药物时,应当注意合适的浓度。 二、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因此用来进行园林绿化的费用就相对较少,再加上园林绿化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程,投入费用巨大,我国很多地区园林绿化中都存在一个误区,在前期投入大,在绿化养护和管理中投入的经费相对较少,绿化养护技术装备落后。另外相关人员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很多地方存在重视园林绿化的方案,但是忽视养护管理的误区。同时,我国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缺乏创新,管理人员水平层次不齐,由于政府对园林绿化投入资金少,对相关的人才起不到吸引作用,造成养护效率低,养护效果差的局面。最后就是园林绿化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毁绿、占绿现象严重。 三、园林绿化养护的管理措施 1.苗木采购招标制 苗木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化后期养护效果,因此在选购苗木时,要挑选优质的苗木,在采购时尽量减少个人的主观意见,避免以次充好的现象,在苗木采购前就制定好苗木的采购招标管理,在制定采购招标时。要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并同相关部门做好监督工作,防止在招标中出现个人腐败,同时要遵循就低不就高、就近不就远的原则,另外要建立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报告制度,当然报告制度的建立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将每个部分养护内容进行记录,同时主管部门要进行监督和管理。 2.园林监察监督制 在园林绿化设施建成后,不能忽视或者弃之不管,而要对相关的设施进行保护,例如组建监察队定期对园林绿化设施进行监察,对毁损园林绿化设施的相关人员进行严厉惩罚,同时要积极修复,当出现病虫害时,则要加强对病虫害的治理,增强园林绿化设施的养护。 3.社会监督公开制 俗话说的好,群众的目光是雪亮的,对园林绿化养护的管理不仅需要内部监督,还需要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听取他们合理的意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对检举损毁园林绿化设施的人员进行物质或者精神奖励,使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绿化养护管理中。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对园林绿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园林绿化不仅能美化城市,还能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象征之一,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提升和对管理的投入,达到构建和谐美观的城市园林新景象。 作者:朱晓强 单位: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浅谈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分析 摘要:园林植物的种植与养护是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的要点,以期为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植物养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愈加突出,人们渴望与绿色植物相伴,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成为改善城市景观和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园林植物不但具有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功能,还具有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资源。从目前来看,政府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初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我国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仍存在许多缺陷,仍面临植物成活率低、成活期短等问题。因此,本文在整合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的要点加以阐述,以期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水平,为改善植物绿化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提供参考和借鉴。 1园林绿化植物的种植技术 1.1树种和种植时间的选择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性,对其生长的环境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树种的选择要依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性质等,不可盲目看中其绿化效果和美观程度等因素。如果种植了与当地气候与土壤性质不符的植物,不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还会严重影响到绿化的效果。选好了需要种植的植物后,还需要严格把控其质量和外形。尽量选择苗壮通直、无枝干损伤、根系发达和无病虫害等优质树苗。必要时需要对树苗的枝叶和根系进行相应的修剪和处理。栽种时要充分考虑到树苗的生长规律和习性,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宜栽种的时间,制定详细的栽种计划,做到最大限度提高树种成活率。 1.2土壤的选择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条件之一。植物能否健康、快速生长和土壤性质息息相关。不同的植物对土壤的性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种植植物前一定要调查和分析土壤性质,比如,土壤的透水性、酸碱度等。在掌握土壤性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例如,当发现土壤中缺少植物生长必须的矿物质时,需要施予一定量含有该矿物质的肥料。在掌握土壤性质的同时,还需要使客土的质量、基肥的腐熟程度以及土壤的翻挖深度达到相应的标准。 1.3施工的处理 一般情况下,根据相关设计要求进行植物的种植,并起到绿化、美化作用的过程叫做绿化施工。换句话说,就是相关施工人员在明确设计意图的情况下,依据相关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核查,并对施工计划书进行编制。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排水工程和定点放线等准备工作。在植物种植的过程中一定要定位准确,严格遵循设计图纸进行操作。还要注意的是,如果多种植物需要同时种植的话,要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 2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技术 2.1肥水管理绿化植物栽种之后,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浇水、排水和施肥等养护。水是生命之源,为了确保园林绿化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必须为其提供充足的水分。在对其进行浇水时,尽量选择早晨或下午等时间段,以防中午光照太强,温度过高,对绿化植物根部造成损伤。同时,要根据所栽种的绿化植物特性对其进行浇水。对于喜干旱的园林绿化植物,适当减少浇水频率;对于喜水的植物,浇水的频率应适当增加。因此,相关绿化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施肥,以保证其正常生长。 2.2树形养护为了提高园林绿化的美观性,所栽种的植物除了具有绿化功能外,还具有观赏性。这些园林绿化植物通过人工修剪更具艺术感、现代感,深受人们喜爱。但植物是不断生长的,生长过程中会导致原有的形状发生变化,定期对其进行树形养护尤为必要。 2.3防治病虫害等园林绿化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由于这些植物品种多,而且多以绿化和观赏为主,其抗病害能力不强。因此,园林绿化植物经常会出现病虫害问题,不仅影响了观赏效果,还危及了其正常生长。为了预防和控制病虫害,除了采用杀虫剂等药物防治外,还需要定期除草、清理落叶和枯枝等,保持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环境的卫生,进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结语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增强,园林绿化越来越受到各地公民及政府的重视。因此,作为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内容,深入了解和贯彻落实园林种植和养护技术,确保种植和养护技术管理双管齐下,对于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创建绿色城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作者:冯智 单位:天津市津南区辛庄镇农业服务中心 浅谈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探索 摘要:为满足城市园林绿化需求,园林绿化工程要将绿化施工与养护进行有机结合。本文就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的细节、注意事项以及相互结合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园林绿化;绿化施工;养护管理 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城市园林绿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园林绿化的施工与养护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绿化景观效果。 1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1.1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园林绿化工程在施工前要先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而且方案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与管理,并需要各个部门以及项目之间进行合作协调,使得园林绿化施工工程能够按照原定的目标如期完工。进行工程概况预算,此项工作质量的好坏将会对工程造成很大影响,例如施工队伍的建设、场地的建设、材料的采购、机械器材的购买或者租用等方面。严格按照时间完成进度。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对工期的要求以及完工时间等方面,合理制定施工计划,比如提前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以及施工机械;施工队伍进入施工现场后,要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开展工作,避免因为施工材料或者机械问题,造成施工工期的延误。施工人员队伍的合理分配与管理,将施工人员划分为若干工程小组,设定小组负责人以便及时进行沟通协调。绿化工程进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情况,这就需要对施工队伍整体进行调整,以随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1.2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 为了按照设计的景观效果完成绿化施工,在绿化施工的过程中,杜绝施工人员随意改动施工项目,影响绿化工程质量,最终难以实现设计的景观效果。因此施工人员在绿化工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遵循园林工程有关施工规范组织施工。 1.3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在园林绿化施工之前,首先要考察施工现场土壤的情况,例如土壤的酸碱度、透水透气性等,对土壤情况的了解能够有效保证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在施工定点放线阶段,要严格按照施工图开展,植物种植的位置要标记准确,包括植物栽植土穴的中心位置以及边线。但有些位置比较特殊,例如机动车道路旁,种植树木的时候遇到道路灯柱的阻隔,或者地下管线、地下排水管道等,这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2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 在园林植物栽植完成之后,后期需要进行长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养护作业对比施工作业强度要大。在养护管理过程中,通常要注意乔灌草的修剪、浇水、补植、松土以及防风等项目。 2.1园林植物的修剪 在绿化植物种植后,乔灌草等生长很迅速,要想实现设计的景观效果,需及时进行修剪。所以,在后期养护管理工作中,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绿化植物修剪计划,定时进行修剪。 2.2防风与补植 很多地区春季多风,在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环节中要做好防风补植的工作。可以通过给乔木安装防风加固的木桩支架,从而使新植的乔木具备一定的防风性。另外,乔灌木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如不及时的更新补植,一方面容易传播给更多的植物,另一方面会影响景观效果,所以在养护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并更新已经死亡的园林植物,实现预期的景观效果。 2.3浇水与松土 浇水与松土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两项工作。对于一般的乔灌木而言,1年需要至少2~3次的松土工作,并且在养护的过程中要保证植物生长需要的充足水分。在北方地区,春季、秋季和冬季的降雨量相对较少,这些季节的养护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满足植物生长所需水源,实现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 3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相结合 园林绿化工程的目标是将园林设计师的设计意图通过施工落地,形成良好的景观。这就要求施工人员除了按照施工图进行严格的施工以外,还要特别注意后期的养护管理,只有实现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结合,才能保证园林绿化植物的成活率以及质量,从而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作者:江胜利 徐迪 干秧秧 单位:洛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汇绿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在设计工作完善之后,得到非常优秀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可以促使建筑本身散发出非常浓厚的艺术特色,并且从根本上服务于生活、工作等。所以,本次研究主要阐述的内容是新时期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现状,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现阶段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措施。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现阶段建筑室内来说,人们会愈加严格的要求现阶段建筑室内设计的功能,如果只是单纯形式的生活要求满足,是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所以需要完成室内空间布局的有效设计,与此同时,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非常多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能源消耗问题,人们正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环保意识,争取在建筑室内设计的过程中有效的应用环保基础理念。现阶段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还是存在非常度偶的问题得,设计人员需要从根本上强化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思想,积极融入创新设计活动,最后促使我国现阶段环境艺术设计实现最为有效的发展。 2新时期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现状 2.1缺乏完善的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 计的审美性与建筑功能性结合程度现阶段,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来说,最为显著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足够的审美性与建筑功能性,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融合度确实,这是导致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为主要的一个因素。一般情况下,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在掌握现阶段建筑室内环境艺术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更加的注重以及关注空间设计的艺术性、空间设计的审美性、空间设计的创新性、空间设计的独特性等方面,但是其明显的忽略了建筑物的实际用途以及基础功能。 2.2缺乏完善的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理念 在发展壮大建筑室内环境艺术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根本上不断的革新以及转变建筑室内环境艺术的基础设计理念。在分析现阶段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得到,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将会成为大部分人关注的一个审美问题。但是现阶段革新与发展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理念还没办法紧跟时展步伐。现阶段我国存在相对滞后的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理念。 3新时期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发展措施 3.1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层次跟风格的不断丰富 现阶段,我国建筑室艺术性大内环境艺术设计已经具备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竞争,但是,设计艺术性会受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直接影响,如果室内环境艺术设计非常的雷同,那么就会从根本上降低其艺术性[4]。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想要进一步发展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那么就需要实现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层次跟风格的不断丰富,并且重视多元化发展壮大。 3.2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技术跟基础工艺的完善 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技术的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艺水平的提升,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对于设计图纸来说,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实现非常好的表达,完善设计图纸的基础上,需要积极的融入整个实践过程。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完成施工设备、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等设计方面的不断更新,争取发挥最佳的艺术效果。 3.3完善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智能化与生态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以及时代的推进,人们将会愈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且将会更加严格的要求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建筑行业的生态化。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智能化、生态化发展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将现代化智能技术手段很好的运用在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在新时代要求的基础上完善建筑设计的基础文化理念。不仅如此,还需要设计工作人员,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积极使用绿色原理、生态原理、自然原理、和谐原理等,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采取绿色材料或者是绿色技术,防止污染环境,促使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实现进一步的完善,最后服务于我国人们身心的健康壮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不断推进。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对于设计基础理念、常用工艺技术、资金的支持、市场的认可度等方面来说,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还是存在明显的问题的。所以我们需要认真的审视这部分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化解决。随着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不断突出,设计师需要时刻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个基础原则,从根本上有效的结合智能化与生态化建筑环境设计工作,最后促使我国现阶段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1引言 近年来,建筑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对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今的建筑工程设计中,结构设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设计模式中,有了新技术和新理念,有效促进了建筑结构的优化与创新,给建筑施工技术带来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2建筑结构设计概述 建筑结构设计就是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所要施工的建筑的表达。一般来说,建筑结构设计主要分为3个阶段:结构方案阶段、结构计算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结构设计方案是指根据建筑方案及建筑的重要性、工程地质勘测报告、建筑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以及建筑的高度和楼层等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确定结构形式后,根据需要的不同结构形式的特点和要求布置结构的承重体系和抗震体系,最后,根据实际情况绘制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图。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概念设计和结构措施十分重要,它反映了设计工作人员的设计水平和工作成果。近年来,我国设计行业高速发展,其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也由传统的经验计算、容许应力计算和破损计算状态逐步发展成一种为人们普遍所接受的设计模式[1]。 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 3.1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概述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就是利用人们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相关知识,加强对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的问题的把握和控制。通常情况下,在利用概念设计时,主要内容是从建筑结构设计的总方案开始。但是从宏观角度讲,通常所说的概念设计和结构措施的运用,是指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并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鉴别,最终进行优化选择,根据计算加强对相关数据的整理以及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薄弱部位进行控制和优化。在这个过程中,对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人员的判断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他们需要从大量的经验中总结出有效的方法,利用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有效地解决建筑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优化结构方案及计算模型。不仅要对建筑的整体结构的抗震设计及其相关特点有全方面的了解,还要考虑建筑结构承载力的分布情况,及时找到合理的方法和设计理念进行设计。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结构措施首先是要在结构体系中保持各结构构件协调工作,建筑结构内部各部件之间应相互协作,共同工作,并且要有共同的耐久时间,共同承受荷载。其次,是在协调工作中保证材料的利用率,一般来说,材料利用率越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工作能力越高。在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中,一般都会要求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因此,对材料的充分利用是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3.2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首先,概念设计可以提高方案的完美性,在建筑设计的方案时期,通过概念设计可以加强对建筑结构体系的分析,通过比较做出合理的选择。因此,通过概念设计做出的方案有清晰的概念和正确的定性,并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烦琐的运算,还可以保证方案设计的经济性。其次,概念设计加强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概念设计可以及时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设计水平,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概念设计分析出原因,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且概念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创新性,如果建筑工程师的经验十分丰富,那么概念设计也会做得很好,设计成果也会优秀。当今社会分工明确,设计过程中不能依赖所谓的设计手册和设计规范,因此,只有通过概念设计才能保证设计的创新性,才能突破传统的设计局限。最后,概念设计可以弥补建筑结构设计中计算机设计的不足,因为计算机是无法完成初步设计的,只有通过概念设计,结合工程师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做出最优化的结构方案。 4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首先,要保证协调设计工作的有序发展和材料利用率的提高,协同工作与材料利用率的应用是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目前,我国的协同工作概念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协同工作概念要保证各种构件的完整性、各个构件之间的配合和协调,保证建筑以及结构关系二者之间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长短粱出现在同一个框架中是不合理的,因为短跨梁会受到水平力的影响使剪力增大,两端的正负弯矩也会变大。一般来说,配筋是由水平力决定的,竖直向上的外力不起作用,会导致两端正弯矩钢筋超筋,这种结构设计不仅会提高结构造价,并会与协同工作的要求不相符。因此,要考虑建筑结构内部的各个构件的运力承载水平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标准、是否能承受其该承受的荷载。一般情况下,建筑材料的利用率越高。其协同工作的程度就会越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的发展中国家,因此,需要以较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可以采用新概念和金属进行设计的更新和建筑结构的优化,减少建筑的自重,从而降低成本。其次,要规范对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要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更要加强自身的实践经验,把对先进理念的吸收运用到实践中,问题发生时可以及时找到有效对策。最后,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只有通过有效的结构措施才能得到更好的实际使用效果。当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发生问题时,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同时,还要注意结构刚度,承载力分布的合理性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是否安全、工程完工后是否能够长久投入使用。在选材方面,材料会直接影响设计的合理性和预期经济效益的产生,工作人员必须保证材料的各项性能都达到相应的标准。例如,钢筋的延性、韧性和可焊性都要达到较高的标准,混凝土的强度、弹力等级也要在安全系数以内。还需要注意的是,结构措施的各项工作在开展之时,不能过于墨守成规,要学会灵活把握,若只是一味地守着所谓的标准,工程也不会达到期盼的结果。 5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今计算机技术急速发展的背景下,概念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结构措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要注重对概念设计和结构措施的运用,才能保证对结构设计的优化,使建筑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施工类论文:Ⅴ类围岩富水隧洞主洞与斜井交叉段施工方案 摘要:本文就引红济石Ⅰ标Ⅴ类围岩主洞与斜井交叉段施工讲述了该工程采用的施工方案,该方案经济合理,效果显著,希望本方案能对与此类似工程施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Ⅴ类围岩;富水隧洞;主洞与斜井交叉段;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引红济石调水工程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是把汉江北岸褒河支流红岩河水通过穿越秦岭的隧洞自流调入渭河南岸支流石头河中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由低坝引水枢纽和输水隧洞(洞长19.76km)两部分组成。本标段从进口桩号K0+009~K0+3000,全长2.99km。洞室一般埋深150~300m,最大450m,洞室中泥岩段长0.51km,砂岩段长2.48km,以Ⅴ类围岩为主,地下水较丰富。断面为圆拱直墙型,成洞尺寸3.8m×4.2m(高×宽)。 在桩号K1+210处设计有长130m斜井一个,尺寸3.6m(高)×4.0m(宽),斜井所处地质为砂岩、层位不连续,以夹层和透镜体为主,局部地段厚度较大,泥质胶结,胶结程度差,地下水丰富,有不同程度的流砂出现,易产生变形破坏,属极不稳定的砂岩。 在原斜洞与交叉段施工中,设计支护采用门架形式,高1.5m、宽2.1m、I16工字钢支护,支护拱顶低于设计拱顶0.80m,在施工中采用上抬法进行顺坡;在向上游方向主洞上导坑施工中,根据施工经验该处存在流砂等不良地质状况,为防止拱顶发生流砂、坍塌等现象发生,为确保施工安全,尽快形成工作面,经我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设计院及陕西省水利厅有关专家多次勘察、研究分析,该处地面较平整,洞顶距离地面25~30m,且地下水位较高,决定对交叉段K1+190~K1+220段采用旋喷桩进行固结处理,交叉段在按设计施工的基础上采用加强门架支护。 2施工原则与方案 具体施工步骤为:①为确保施工安全和小型机械进洞,拟对斜井洞壁、洞底因流砂或地下水渗带所形成的空腔进行回填注浆加固后,再进行洞底局部修整施工。②对支洞掌子面采用长6m、间距20cm、Φ100大管棚和Φ60小导管注浆加固固结岩层;并对已施工完的支洞洞壁围岩进行模筑混凝土加固或固结注浆加固(小导管施工工艺见图1)。③支洞斜穿主洞施工采用短台阶、短进尺(每循环60cm)、弱爆破或不爆破、预留核心土和门架支护的施工方法向前掘进。④正洞施工,先由交叉段向下游开挖支护5~10m,再进行上游开挖支护施工;洞内开挖采用风镐开挖,小型装载机装碴,小型翻斗车出碴。并在交叉段向上下游各不小于10m的范围内加强初期支护:初期支护采用I20工字钢,间距50cm,工字钢间用Φ25连接筋,间距60cm,拱脚和边墙底脚采用锁脚锚杆加强,喷射砼厚度≮30cm,包裹钢拱架厚10cm,分层喷至设计厚度。 3施工工艺 支洞施工采用短台阶法开挖先拱后墙方案。 3.1 上部(拱部)施工①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②操作要点。a.管棚和注浆管的制作:管棚长6m,直径为100mm,管头加工成尖头;注浆管的规格尺寸与管棚相同,在距管口2m以后钻?准6~8的注浆孔,孔距15cm,呈梅花形布置。b.注浆管、棚管的布置:由于地压力大,在拱顶曲率中心两侧45°范围内按间距10cm布管,其中注浆管间按小于1.5倍注浆扩散半径设置,定为30cm,在此范围之外则按30cm间距布管,且全是注浆管;掌子面核心土部位按50cm间距布管。以防止核心土失稳外漏。c.打入钢管:利用改装的风枪或气腿式风钻直接打管,如水平管可采用电煤钻打孔,再用人工锤击打管,管内砂用高压风吹出。d.孔口止浆:由于孔口地层不能自稳,需用柔性止浆袋止浆。柔性止浆袋系用橡皮绸制成的套状袋,打管前将其套在注浆管上用铁线绑牢然后随同钢管一起打入地层,注浆时,浆液或气体通过注浆孔进入袋内,使之鼓起压实管周围砂体,达到止浆的目的。e.注浆:将水玻璃稀释到10~20Be,和浓度为15%~20%的硫酸按2:1或3:1比例混合,配成pH值为3~5的浆液,然后按定压法(0.3~0.5MPa)进行单孔或群孔注浆。f.开挖:注浆完成后即可组织开挖。g.支护形式和方法:砂岩段采用I20型钢拱架,@60cm,φ25连接筋加密,@50cm;拱架尺寸加大为2.5m(半径),预留5cm。h.拱部衬砌:每挖完1个进尺,就衬砌1次(加格栅支撑),二衬紧跟。i.量测:量测项目有围岩压力、拱顶沉降和拱脚收敛。当发现围岩压力过大或沉降过大时,应对下一循环的管棚和注浆参数进行调整,同时须注浆加固拱脚。 3.2 下部施工工艺①施工工艺流程。下部放样布孔钻孔装药爆破排烟机械开挖及人工修凿喷砼安设下部格栅钢拱架布设锚杆孔钻孔安设锚杆挂钢筋网喷砼至设计厚度。②施工要点。a.在下部断面施工前,先打入1#和2#管。其中,1#管与水平方向成16°角,2#管成25°角。这两种管的长度均为4m,直径均为60mm,布设间距均为45cm。1#和2#管打入后,即可注浆加固拱脚。b.中台阶布管:3#管为核心土注浆加固管,长2m,横向间距1.5m,纵向间距0.45m,钢管外径为60mm;4#管为水平管,垂直边墙打孔,间距40cm,所用钢管的外径为60mm。中间台阶高2m,注完浆后即可开挖。c.中间台阶开挖:衬砌:采用短开挖、衬砌紧跟,每个循环挖、衬4次,进尺3.2m。d.下台阶打管注浆:下台阶打入5#管(管长4m,外径60mm,布置与3#管同)后注浆。要注意,4#管的施工需与各台阶错开,错开距离一般为两个循环进尺。e.墙脚加固:边墙衬砌后,为防止结构过量沉降,需对墙脚加固,做法是打6#管(管长4m,倾角450)注浆。 4正交支洞与正洞交叉段施工 4.1 交叉段采用加强门架支护加强型钢采用I20工字钢,并在门架上部设斜撑、门架底部加支撑纵横梁加强。门架间距50cm,及时喷射砼加强,包裹门架后10cm,连续施作到正洞内侧,门架间用Φ25连接筋连接,间距50cm。然后紧挨已完工门架下部在其两侧安装两组垂直于洞轴线的较小门架,在此基础上截掉门架内影响正洞施工的立柱,保留正洞内左右两侧4根立柱,然后对其进行正常的隧洞初期支护加固。 4.2 交叉段正洞开挖支护在对交叉段门架处理完的基础上,先按正洞标准断面向下游开挖支护5~10m,待形成工作面后,再向正洞上游进行开挖支护施工。开挖支护作业严格按注浆管棚超前支护和三台阶法开挖进行。 5结论 引红济石调水工程引水隧洞和斜井交叉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且处在透水岩层中,且交叉段洞室断面较大,两洞室交角小,是隧道开挖施工中的难点。交叉段开挖施工措施采用了采用短台阶、短进尺(每循环60cm)、弱爆破或不爆破、预留核心土和门架支护的施工方法向前掘进;洞内开挖采用人工配合风镐开挖,小型装载机装碴,小型翻斗车出碴。并在交叉段向上下游各不小于10米的范围内进行加强型初期支护:初期支护采用I20工字钢,间距50cm,工字钢间用Φ25连接筋,间距60cm,拱脚和边墙底脚采用锁脚锚杆加强,喷射砼厚度≮30cm,包裹钢拱架厚10cm,分层喷至要求厚度,钢支撑、拱架与锚杆之间均采用型钢或连接筋进行焊联,通过以上处理,支护结构与围岩形成整体拱效应,未发生塌方等事故。引水隧洞交叉段开挖支护施工的顺利完成,为隧洞提前进洞与早日贯通提供了条件,确保了工程进度,施工方案经济合理,效果显著,希望本方案能对与此类似工程施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施工类论文: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的主要分类和特点以及技术措施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和生活用电量的不断增长,高压架空线的截面随之逐步增大,这对输电线路基础的承载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对目前线路工程基础施工的主要方法和特点进行分类,并对几种基础施工常见问题的应对技术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 杆塔基础;分类;特点;技术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和生活用电量的不断增长,高压架空线的截面随之逐步增大,这对输电线路基础的承载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据不完全统计,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工期占整个线路工程的50以上,材料运输量占50~60%,造价费用占20~40%,因此,基础工程无论在工期,还是在运输量和造价方面均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对目前线路工程基础施工的主要方法和特点进行分类,并对几种基础施工常见问题的应对技术措施进行阐述。 1杆塔基础的主要分类和特点 1.1 岩石基础①岩石嵌固基础:利用机械(或人工)在岩石地基中直接钻(挖)所需要的基坑,将钢筋骨架和砼直接浇注于岩石基坑。该基础适用于覆盖层较浅或无覆盖层的强风化岩石地基,其特点是底板不配筋,基坑全部掏挖。由于该基型充分利用了岩石本身的抗剪强度,砼和钢筋的用量都较小,同时浇制砼不需要模板,减少了基坑土石方量。因此,该基础抗拔承载能力较强,施工费用较低。②岩石锚杆基础:通过水泥砂浆或细石砼在岩孔内的胶结,使锚筋与岩体结成整体。该基型适用于中等风化以上的整体性好的硬质岩。该基础是在岩石中直接钻孔、插入锚杆,然后灌浆,使锚杆与岩石紧密粘结。由于该基型充分利用了岩石的强度,因此砼和钢材量较少,施工费用较低。但该基型对地质要求较高,需逐基鉴定岩石的完整性和坚固性,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1.2 掏挖基础常用有三种:全掏挖式基础、半掏式基础及斜插式掏挖基础,该基础在基坑施工可成型的情况下,开挖基坑时不扰动原状土,避免大开挖后再填土。适用于无地下水或地下水位低于砼基础底面高程,硬塑粘性土地基黏土、硬塑、碎石及不同风化程度的岩石等。该基础能发挥原状土的特性,具有良好的抗拔和抗倾覆稳定性,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比用阶梯型基础节约钢材和砼分别为3~7%和8~20%。但存在砼浇灌后无法进行外观检查以及如有缺陷无法进行修补两个缺点。 1.3 台阶基础属传统的基础型式,基础底板的台阶高宽比不小于1.0,基础底板内不配置受力钢筋。适用广泛地质、各类塔型,其特点是大开挖,采用模板浇制,成型后再回填土。由于台阶基础砼量较大,埋置较深,难以达到设计深度的流砂地区尽量避免采用该基础。 1.4 板式基础基础立柱和底板内配置受力钢筋,其底板的台阶宽高比不小于1.0(不宜大于2.5)。该基础与台阶基础相比,埋深浅,易开挖成形,砼量能适当降低,但钢筋量增加较多。该基础适用于软弱地质条件,有效防止基础下沉或者倾斜。板式基础设计时应控制沉降及不均匀沉降,对转角塔及负荷较大的直线塔进行地基沉降变形验算,施工时应尽量少扰动地基土,清除开挖的全部浮土并做好垫层,必要时使用块石灌浆。 1.5 斜插式基础基础的主柱与基础底板不垂直的一种基础形式,是台阶或板式基础的特殊形式。该基础的主要特点是基础主柱坡度与塔腿主材坡度一致,塔腿主材角钢直接插入基础砼中,使基础水平力对基础底板的影响降至最低。斜插式基础在平原、河网地区使用较多,其最大优点就是节省基础材料,施工较为方便。其缺点是施工精度要求高,基础成型后如发生沉降或者偏移,则很难对其进行处理。 1.6 桩基础由基桩或连接于桩顶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桩基础分为单桩基础和群桩基础。承台底面位于设计底面以下与土体接触称为低承台桩基,反之为高承台桩基。对于地质条件为流塑、地基持力层较深且基础作用力较大的耐张塔或直线塔,使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是设计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缺点是施工费用较高。桩基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是断桩,而灌注桩基础除出现断桩外,常见的还有钻孔偏斜、糊钻、缩孔、孔壁坍落、护筒冒水等情况。 1.7 复合式沉井基础上部为砼承台,下部是薄壁下部是薄壁钢筋砼沉井联合组成的基础。该基础是针对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基,尤其是容易产生“流砂”现象的软土地基的一种新型的基础型式。该基础埋深较大,整体性好,稳定性好,具有较大的承载面积,能承受较大的垂直和水平荷载。但施工工期较长,对粉砂、细砂类土在井内抽水时易发生流砂现象,造成沉井倾斜;沉井下沉过程中遇到的大孤石、树干或井底岩层表面倾斜过大,也将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 1.8 联合基础铁塔四个基础墩用一个底板连成整体且基础墩间用横梁连接而成的基础。该基础适用于基础根开较小且基坑难以开挖、板式基础上拔土体重叠的软弱土塔位,其设计特点是埋深较浅,四个基础整体浇制,基础底板上面的纵、横向加劲砼梁承担由基础上拔力、下压力和水平力引起的弯矩,底板与纵、横向加劲肋配筋,整体性好。缺点是基础材料用量较大,施工较为烦琐。 2几种基础施工常见问题的应对技术措施 2.1 掏挖基础施工的技术控制由于掏挖基础施工的隐蔽性,导致凝土浇灌后无法进行外观检查及发现缺陷无法进行修补,因此该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连续级配制配料,或将2~4cm与0.5~1.0cm的石子按8.5:1.5的比例混合。②采用衬垫塑料布的方法,以避免地面处基础壁被碰撞脱落,浇制立柱后拆除。③采用砼坍落度选大一级的方法,保障掏挖基础扩大头部位的砼容易捣实。④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调整砂率或增加水泥浆量以满足砼和易性要求,当扩大头浇灌砼饱满且振捣完毕后,如周边残存气体,可补充砂浆填充空隙,此时立柱部位的砼坍落度可小一些。⑤为了提高砼强度及密实性,掏挖基础应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其作用半径约为振动棒插入有效长度的1.5倍,使用时应当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有序进行,间距以300~400mm为宜,每次插入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s,以砼表面呈现水泥砂浆和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显著沉落为止,不允许捣固过度。振捣时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应大于100mm,应注意避免与钢筋的长时间接触。砼振捣是项重要的工作,应由有经验的技工操作并设专人监督。 2.2 台阶基础、板式基础、斜插式基础施工的技术控制台阶是此类基础的主要特征,而最不容易控制就是台阶之间结合处的质量,控制不好就会跑浆从而出现蜂窝、狗洞甚至露筋等现象,因此应采取的技术措施有:①在砼浇制到阶梯结合处时,在上层模板外侧底部四周与下层阶梯砼之间的空隙用砼堆垒起来,然后再往上层阶梯模内浇灌砼,待浇灌到一定高度后,进行捣固,待见到砼堆垒起来的模板四周开始冒出水泥浆后停止振动,继续浇注砼。②斜插基础因立柱倾斜容易造成内角浆多,外角浆少,而出现空隙形成蜂窝,因此在浇灌立柱砼时不应直接往内角推料,而应用方锹往外角下料,以达到立柱内外角的砼浆石均匀。同时,对于斜插基础主柱的浇制捣固,因振动棒很难放到基础主柱斜面附近,使其斜面处的砼捣固不够。所以,立柱砼除用机械捣固外,还应用捣固钎捣固主柱的四个面处的砼,以免产生蜂窝及狗洞现象。③在基础回填时,为防止基础移位或倾斜,应该在基础周围均匀回填。特别是斜插基础回填应该先回填斜柱内侧,然后回填外角侧及侧面,回填时土方倾倒高度应该尽量放低,避免土方冲击基础。④斜插基础主角钢位置控制是关键,因此在基础施工之前需要计算主角的下端根开及对角线尺寸以及主角钢露出立柱顶面的高度;同时固定主角钢的底部,应制作厚度390mm×390mm×80mm的砼垫块,垫块中部有一个角钢凹槽。将垫块放入垫层上预留出地凹坑内,测量人员用经纬仪对垫块进行相关数据测量并操平找正,然后在垫块的四周用砂浆及碎石填塞,使其稳定,避免在浇灌砼时主角钢底部发生偏移;⑤在进行斜插基础浇制施工的过程中,测量人员经常检查基础顶面根开、插入角钢顶面的棱到棱半根开、高差、倾角等,如有误差及时调整。 2.3 桩基础施工中断桩的技术处理断桩是水下浇注砼的重大质量问题,任何处理方法都应与监理方、设计方研究确定后再实施。针对断桩的原因应采取如下技术措施:①砼的坍落度应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粗骨料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控制。②一边浇注砼一边拔导管,并随时掌握导管埋入砼内的深度,确保导管始终被砼埋住。③当导管堵塞,砼尚未初凝时,可以吊起一节钢轨或其它重物往导管内冲击,将堵塞的砼冲开,然后再继续浇注砼。④如果砼在地下水位以下中断,可用比原桩径稍小的钻头在原桩位孔钻孔,至断桩以下适当深度,重新清孔;在断桩的部位增加一节钢筋笼,其下埋入新钻孔中,然后再继续浇注砼。 2.4 软地基基础加固当杆塔基础处于软地基时,关键除了做好基坑开挖和砼浇制过程的排水措施,尽量避免基底原状土受到扰动以外,还可采用以下两种基础加固方法: ①振动密实法:增加的碎石可以改善土壤的组成,使其密实度增加。将长约2000mm、重约1.8t的长筒形振动头深振入土中,使附近的土被振实。当需要振实的深度较大时,还可以将振动头加长。作业时振动头挂在一台可移动的吊车的吊臂上,使其可边振动边垂直地下降逐步振入地中。必要时,还可以在振动的同时向深孔中喷射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振动结束后,在振动头形成的孔中填入碎石,使其形成一个个碎石柱。这些石柱的布置模式视杆塔增加的荷载以及原土壤的比重和密实后的土壤比重经计算而确定。 ②压力注浆法:首先将若干个直径150mm,长度与基础埋深相同的套管打入土中,向其中压入水泥和粉煤灰配制的水泥浆,挤入管底四周的土中并穿透渗入回填土的空隙。操作过程:先依次向各管中泵入水泥浆,然后逐渐增大压力,直到水泥浆从相邻管口溢出为止。加压时,套管的上端要用进行密封,这样才能使水泥浆挤压渗入土中。注浆后3~4小时就可拔出套管,水泥浆留在土中。注浆效果取决于套管外壁和土壤的间隙紧密程度并与回填土的状况有关。 3结语 输电杆塔基础是保证杆塔在垂直荷载、水平荷载、事故断线张力以及外力作用下具有设计的稳定性,不发生上拔、倾覆,下沉或倾倒,因此施工质量是保证线路长期稳定运行的根本。施工单位要根据PDCA循环,切实做好事前、事中、事后质量控制,实现工程质量精品化。 施工类论文:面向工程实际的土建类专业建筑施工方向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面向工程实际的高职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根据建筑行业特点与专业实际情况,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过程中,以岗位需求为导向,面向工程实际培养建筑施工方向的人才,将工程实际贯穿于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整个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工程实际;岗位任务;课程体系 通过自己的现场施工工作经历和对建筑相关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对所培养的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定位。在对岗位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施工及施工管理相应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对施工员岗位的工作进行分析、取舍,凝练出行动领域和相应的学习领域。构建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面向工程实际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一、施工员岗位任务 作为土建施工人员应该具备以下要求,能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各项技术方针、政策、执行各项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具有识读施工图的能力;具有常用工程材料的应用能力;具有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工程造价预算知识;具有主要工种的操作能力;具有施工质量检验的能力;具有处理施工中一般结构或构造问题的能力;具有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office软件、AutoCAD软件及有关专业软件。 二、课程体系建设 通过对施工员岗位任务分析,建立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设置 1.课程体系结构 本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部分组成,通识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平台课程,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材料、建筑测量、建筑力学、房屋建筑学、建筑设备、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法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专业方向课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砌体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钢结构施工、施工组织与管理实务、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实务、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平法识图;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建设项目管理、建筑电工基础、市政工程概论。 实践课程包括:集中实训,建筑制图实训(平、立、剖面图)、建筑测量实训、建筑CAD实训、地基基础实训(土工试验)、工程计量与计价综合实训、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综合实训、工种操作实训;专业实践课程,认知实习、专业实践、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2.课程设置 通过上述的课程体系改革,学生的学习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动手能力进一步加强。根据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计划要求,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应取得相关的岗位技能证书。我院学生近几年参加施工员、资料员考试,一次通过率达较高。另外由于课程教学改革中加大加强了实训的教学力度,使得学生能充分掌握建筑施工过程的要点。学生掌握了具体的工程实际,知道自己以后干什么,这么干。根据对毕业生跟踪调查,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有些逐渐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施工类论文: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类课程分段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要】对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类课程综合性很强,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突破企业参与教学的瓶颈,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培养适用的人才。以实证研究构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同课程“分段式”教学模式,进而对模式中的相关因素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类课程;分段式教学模式 一、本项目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课程改革,充分挖掘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优势,突出企业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重新构建适应高职教育教学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内容、实践项目、授课方法、评价体系、课程体系等内容进行全新调整和组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突破企业参与教学的瓶颈,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通过教师与企业人才的协作,使课程总体上形成一个连贯的知识体系,从理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实践内容的独立与延续四个维度进行拓展,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培养适用的人才。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广厦学院的品牌专业,是2009年教育厅批准的特色专业,其实训基地是2007年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本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形成鲜明的特色,按照建设品牌专业对各主要专业课程的要求,使本课程教学水准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突破企业参与教学的瓶颈,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培养适用的人才。 三、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1.通过企业专家座谈、毕业生访谈等对施工类课程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调查,并分析整理。 2.与企业专家等探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分段式教学的教学内容、技能项目,分段式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时间安排,并协商实践教学指导的具体安排。 3.结合校内实训场地、设备、实训教师安排等进行分段式教学实施。 4.对分段式教学的模式、实践项目、时间安排、授课方式等进行对比分析、总结。 5.根据总结完善分段式教学的相关内容。 6.把分段式教学模式向校内外相关专业进行推广。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类课程分段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通过聘请建筑企业领导和技术人才,结合校内专业教师师资力量、实训设备等条件,充分分析解剖施工类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认知规律,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施工类分段式教学的课程内容和授课程序,结合企业人才的实际工作过程,与企业人才对接,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实训项目、授课时间分配、课程评价体系等内容。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安排如下: 五、深化驾证式考核,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1.考核方案设计的思路是依据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确定本课程需要学生应掌握的技能,依此制定技能考核方案,再根据这些技能确定必须具备的知识,依此制定理论考核方案,体现理论为技能服务的思想,将本课程培养的必备素质贯穿到理论及技能考核的全过程。 2.对于学生的考核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形成以学习过程为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实际操作技能和社会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理论考核内容强调为技能服务;技能考核强调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施工类论文:水池类构筑物的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处理措施 【摘 要】在如今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越来越大以及生存用水越来越少的总体环境影响下,社会对水池类构筑物的数量及质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保障污水处理及生活用水的质量,在水池类构筑物施工过程中,做好水池的抗裂、抗渗等工作,满足构筑物的应用需求,达到最佳的水处理效果,规避水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等现象的凸显。本文从水池类构筑物地位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水池类构筑物具体施工路径,旨在推动当前工业及民用建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水池类 构筑物 质量问题 处理措施 前言 在现在建筑项目施工周期越来越短,施工成本越来越紧张的条件下,如何在有限的施工周期内明确水池的施工要点,把控各施工环节,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是水池类构筑物施工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以下就是本人对水池类构筑物施工过程中对相关问题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工业及民用建筑施工行为的有序展开提供参考。 1 水池类构筑物在现在工业及民用建筑中的地位 水池类构筑物在如今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例如,某工业企业为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特意设计建造循环水池、冷却水池的多个多种水池类构筑物来实现其对水资源的二次或多次使用的目的。所有的城市和工业企业为保证其城市生活污水或生产污水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而设计专门的污水处理项目对排放的污水经行必要的处理以后才能排放,这些污水处理项目中水池类构筑物是其比不可少的部分。如何高效、保证、低成本的建造出水池类构筑物已经成为现在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2 水池类构筑物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水池类建筑的施工工艺的难度不大,但真正要把水池干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在水池施工中,容易最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有水池渗水甚至是漏水以及池壁混凝土浇注时出现胀模等现象。而引起水池出现渗水或者漏水都是些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主要是下列一些原因造成的:混凝土的配制不当及施工时施工方法选择不合。只要解决了上述这些质量问题,水池的施工就能取得圆满成功。 3 针对出现的质量问题的控制及处理措施 3.1 混凝土的配制 首先,要选好混凝土的原材料以及提高砼的抗渗性。一般水池类混凝土设计均要求是抗渗混凝土,施工时,要求混凝土不但要达到设计的强度外,还要有相当的抗渗性。抗渗混凝土是一种富砂混凝土,强调水泥砂浆的密实度,使其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水泥砂浆,除起到填充润滑和粘结的作用外,而且在粗骨料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良好砂浆包裹层,将骨料充分隔开,使之保持一定间距,混凝土硬化后,粗骨料之间由具有一定密度的水泥砂浆所填充,并切断混凝土内部沿石子表面形成的连通的毛细渗水通路,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渗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需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及采取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各项技术参数的措施。而在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方面:(1)水泥:水池施工时所选用的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R,水泥品种应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在掺加适当品种外加剂的情况下,也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严禁采用过期水泥,受潮水泥以及混有有害杂质的水泥;(2)砂石:砂石除满足符合其检验标准外,石子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泥块含量不大于0.5%,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石子吸水率不大于1.5%,砂含泥量不大于3.0%,泥块含量不大于1.0%;(3)水的选择: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要求水中不含有影响水泥正常硬化的在杂质,PH值小于4的酸水或大于9的碱水及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量1.0%的水及海水、污水、工业废水等均不得使用。 其次要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搅拌混凝土的用水量一部分为水泥水化所需,另一部分为改善施工和易性所需,在水泥量一定的前提下,应予调整用水量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混凝土的抗渗性,水量过多,水灰比过大,则多余水分会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逐渐蒸发出来,使混凝土内部形成孔隙和毛细管通路,降低混凝土的抗参性,若用水量少,水灰比过小,则混凝土施工和易性差,这样会因拌合及浇捣不良而影响混凝土质量,使混凝土内部出现孔隙,同样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只有选择合适的水灰比,才能使防水混凝土获得良好的和易性、抗渗性及耐久性。 3.2 施工方法的选择 首先就是施工缝的留设。水池尽可能的一次施工,水池在不能一次施工成型时,一般底板和壁板要分开施工。在构筑物长度超过40m时,中间一般要设置后浇带或加强带。底板及壁板分开处施工缝一般都留设在壁板上距底板上表面300-500mm处,施工缝最好设置止水钢板。在施工缝上部壁板施工时,要先将施工缝处的砼表面凿毛,清除浮粒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在混凝土浇筑时要保持施工缝处湿润,并铺上一层厚20-25mm厚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所用的材料的灰砂比应与混凝土材料的灰砂比相同。后浇带和加强带的施工,在水池超过40m时,以防建筑物发生因沉降不均而导致断裂,一般需设置后浇带或加强带。后浇带的宽度为1-2m,后浇带与已浇注的砼间要按施工缝施工处理,以防漏水,后浇带砼一般要在连结处砼浇注28天后施工,混凝土中可加入适量的膨胀剂,后浇带处钢筋不需截断。因后浇带施工质量保证难度较大,工期也较长,施工时可采用加强带取代后浇带,部位也不变,即在施工时,将中间段留设2m长一区,将此处钢筋适当的加密,混凝土施工时,此处与旁边同时浇注,但其混凝土强度相对高一等级。而壁板施工,在浇注壁板时,尽可能一次施工,不留设施工缝。 3.3 混凝土浇筑控制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主要是加强对混凝土振捣控制,其关系到混凝土的密实度。尤其是在分层施工时,每层厚度均需按规范规定施工,施工时要注意每层混凝土的结合性。不能漏振或过振,这对混凝土的成型表面及混凝土的密实度均有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混凝土浇灌后对混凝土的养护也是非常的重要,它是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发展的有力保证。 4 结语 综上可知,部分工业及民用建筑在水池类构筑物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裂缝等质量问题,影响到了构筑物的正常施工。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满足水池类构筑物施工需求,提高建筑质量,需要在水池类构筑物施工期间,做好混凝土原料的配置、施工方法的选择以及混凝土浇筑控制的等工作。 施工类论文:居住区常见水景设计类型及施工技术 摘要: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总结和梳理了在设计及施工建造的过程中的美学、工程技术等问题,研究了成熟规范的技术,在提升景观效果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生态效应、使用功能等。并对其建造、维护及使用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在今后的居住环境中建设人工水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并以某住宅小区中的4座小型水景为例,总结和归纳了现代居住社区中常用的几种不同空间中的水景设计类型及施工技术。 关键词:现代居住区;水景;设计类型;施工技术 1引言 水,因其浓郁的自然气息、文化内涵以及人类与生俱来亲水的天性,受到人们的关注。将水这一自然要素人工地引入城市居住环境中,成为景观设计师们美化环境、活跃空间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一些优秀的人居环境景观设计中往往都少不了水这一要素的参与。水景便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成为居住环境中的重要景观。而各种各样的水景也成为景观设计师的主要没计手段,居住环境中便随处可见或大或小的水景景观。如何使我们居住环境中的水景设计符合“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一个相当紧迫的课题。而大多数居住区水景在销售展示期间开放使用后,往往都因为维护、使用、清洗等的成本较大,而最终成为干涸的摆设,那么如何在设计之初就能结合将来的使用而分类设计,并有多种景观效果组合使用,亦或即便在不开启电源的情况下也能有较好的景观效果便成为了设计时务必考虑的重点之一。 2水景案例一 2.1设计内容说明 此类水景是中心水钵为主体的特色喷泉(图1),包含①中心涌泉、②池边溢水及③跳泉之组合设计。所有水景设计的尺寸及材料等,根据不同的使用空间而有所差异。此类水景多用于小广场的中心,成为整个空间的焦点景观。根据不同的时间及氛围要求,可开启多种效果或单一效果,即使在开启水效时,此水景仍旧可作为小品类硬质景观。 2.2景观效果说明 (1)中心喷泉:中心喷泉可单独使用。涌泉高控制在300mm范围(可调适)。也可以结合跳泉,形成更为热烈的效果。 (2)跳泉:跳泉或玻光喷泉应根据需求由专业厂家调整,并结合音乐及灯光效果,进行小型水舞演示。跳泉出水断面要求达到20 mm。跳泉或玻光喷泉,如图2,案例可咨询专业厂商提供。 (3)镜面水景:当喷泉停止运转时,上部水钵仍继续补水,但要做到水面静止无波的效果。水钵满水后,经锯齿状收边,形成条状水濂,出水厚度要求5~8mm,并保证出水均匀,如图3。 2.3水景工程要求 (1)应根据设计所要求水景效果,由专业厂家系统深化设计,确保可同时启动多种水景效果,或单一水景效果。 (2)全面水景启动时,溢水仍应保证稳定状态。水位控制、稳压等相关设备应由专业水景设计单位深化。 2.4石作要求 (1)跌水钵特殊加工:要求溢水口均匀一致、打磨平整、抛光,保证水流效果。并可加入灯光照明。专业厂家深化时应咨询专业照明设计。 (2)下水池压顶加工要求:依施工图设计,专业厂家深化时应咨询专业水景设计单位,优先考虑跳泉喷头及相关水电设备之布置,避免设备尺寸过大,造成安装困难的情形。 2.5照明要求 (1)照明效果对本水景总体表现至为关键,水景深化单位应咨询专业照明设计,将水电安装优先纳入考虑。 (2)跳泉应考虑结合灯光设计,照亮吐水线,同时考虑变换灯光色彩。可采用灯光与喷头结合的设备。 [JP3](3)上水池底部应安装光纤,于镜面效果时,水底的星星点点的光纤,仿如星空中落入镜面水池的繁星,同时可变换色彩,如图4,亦可参观杭州四季酒店大堂水景。[JP] 3水景案例二 3.1设计内容说明 此类水景是以表现流水层层跌落为主的设计(图5),包含①水钵中心涌泉、②水钵跌水、③台阶跌水之组合。所有水景设计之尺寸及材料等,根据不同的使用空间而有所差异。此类水景多用于休闲空间的一侧,以烘托整个场地的氛围,使其活泼、灵动。 3.2景观效果说明 (1)水钵中心涌泉:涌泉可作定时控制,当涌泉停止运转时,水钵仍有补水措施。涌泉高控制在150~200mm范围(可调适)。 (2)水钵跌水:当水钵蓄满水后,水由跌水口稳定落下,形成布匹状的明亮水幕,不得有破碎情形发生,水头厚度约8~10mm,如图6。 (3)跌水台阶:由上层水池的水顺沿着跌水石阶潺潺落下,应形成一落水均匀的跌水面,并有明亮的水花,台阶水流厚度要求3~5mm,如图7。 3.2水景工程要求 (1)水钵跌水时,应要求水钵内的水量稳定、水位等控制由专业水景设计单位深化。 (2)由于本水景的为曲线形状的设计,在上层水池的跌水区亦为上窄下宽的情形,为保证跌水时水量均匀,不产生只在跌水区中间段有水,两端无水的情形,考虑阶梯水平略向两端倾斜,同时要求上层水池内水量稳定、在跌水口应有稳定水压等控制,详细由专业水景设计单位深化。 3.3石作要求 (1)本水景所有与水接触面的石材均为光面中国黑,其余则为黄色系花岗岩(如黄锈)。所有的石材尺寸及材料,均根据场地尺度而具体设计。 (2)水钵设计:水钵外部可采用同云纹浅浮雕,依据整个小区的LOGO或设计纹样,形成设计母题。 3.4照明要求 (1)本水景要求照亮涌泉,水幕以及阶梯跌水,如图8。应根据需求咨询专业照明设计。 施工类论文:如何策划符合读者需求的建筑领域施工类图书 摘 要:近几年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后市场下滑,如何应对市场策划双效益图书,需要图书出版人认真思考。该文针对图书市场新形式,针对读者的新需求,从3个方面来分析行业从业概况、施工领域图书出版状态以及开发策略。并找到如何策划出版高品质高收益的图书的高效方法。 关键词:建筑领域图书 施工类图书 建筑市场下滑 施工行业读者需求 建筑施工在整个建筑工程建设中占有很重要地位。因此,建筑施工类图书在建筑类图书出版业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特别是经过几年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后,行业市场下滑对建筑施工类的图书影响也非常大。图书的需求直线下滑。针对这样的市场形式,我们作为专业图书编辑该如何策划双效益图书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3个方面努力,深入开发领域图书市场,才能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占有一席之地。 1 深入调研建筑行业施工领域从业概况 作为专业图书策划编辑,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图书市场需求有深入的了解。不同时期、不同读者对象对图书需求差别很大。 1.1 深入了解建筑行业概况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几十年来,我国建筑业规模日益增大。截至2013年数据统计,目前建筑业从业人数近4 000万人。其中施工行业从业人数占有绝大多数。尤其是技术工人,从业人数约2 500万人。随着行业的发展,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文化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部分建筑企业已没有自己固定的一线工人,操作工人主要来自农村,这些人员基本上只具有初中文化水平,对专业基础知识了解甚少,文化水平低,建筑技术及操作工艺了解更少。务工人员均缺乏一个“拜师傅”和专业培训的过程,直接上岗工作。建筑工人迫切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以适应市场越来越激烈竞争的需要。近几年虽然建筑行业下滑,但是主要的读者需求还在,无论是建筑工人还是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书籍的内容要求更高。 1.2 深入了解建筑施工概况 1.2.1 了解施工行业人员从业概况 建筑施工行业从业人员众多。需求的岗位也很多。从业人员大概有3种层次:第一,是建筑工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主要从事工种类工作;第二,是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工长、施工员、质量员、造价员等员等,高职高专毕业生,本科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第三,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包括土建专业工程师、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质检人员等,主要从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 1.2.2 了解建筑施工程施工的流程 建筑工程经过设计单位设计完成后,交付施工单位图纸进行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系统又复杂的过程。操作过程主要由建筑工人实施,技术管理、技术问题处理由技术人员来完成。施工过程中又需要不同专业人员协调管理,如,建筑专业、水暖专业、电气专业等。建筑工程从基础到主体工程完工都需要不同专业共同配合,缺一不可。 下面按照从业人员不同层次专业人员的从业范围和内容。 (1)建筑工人又按照工种不同分工不同。比如:砌筑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架子工等很多工种。建筑工人是建筑工程能够实施完成的实操者。由工长管理,负责实施具体施工环节的工作。他们需要看懂施工图,了解基础的专业知识,能够解决基础问题即可。 (2)建筑施工中级技术人员。包括工长、技术员等,他们负责专业的技术工作。主要是基础工作。比如:资料管理、工程造价、施工管理等工作。需要了解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工作流程以及专业工作内容。 (3)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包括专业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主要关注如何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2 深入了解建筑行业施工领域类图书市场动态 对建筑行业及施工领域从业概况深入了解后,需要结合图书市场的图书出版形式进行调研分析。目前,图书的销售渠道主要有店面和网店。要了解不同渠道的图书出版情况,分析读者需求。 2.1 开卷数据调研 开卷报告可以提供书店、京东、亚马逊、天猫店的图书销售数据。包括图书的年销量、累计销量,还提供图书畅销排行榜、出版社占有率、图书作者查询等组合内容,数据的存在周期较长。可以根据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年份进行组合查询。 2.2 网店调研 开卷报告中未包括当当网站的销售数据。目前当当网在图书市场占据了主导位置,要重点进行关注和调研。网站有图书畅销榜数据可供调研分析,不仅按年份查询也可以按月份、24 h等时间点进行数据汇总查询。网站图书信息全面,既可以了解图书详细信息,也可以了解作者相关信息,很有参考价值。 2.3 书店(新华书店、专业书店)调研 技术类图书在新华书店和专业书店都有销售,销售的产品类型各有不同。比如:新华书店销售注册考试类图书、技术类图书,而专业店重点销售考试类图书、规范、标准等。因此,调研的图书重点要有差别。 2.4 专业读者调研 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调研。包括有购买图书需求的建筑工人、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等读者,专业读者会提出个人的需求内容,也会建议图书出版的方向。但是一定要调研广泛,综合分析读者的普遍需求与重点需求。 2.5 竞争出版社调研 通过网站汇总数据、开卷数据、终端调研等方式对行业竞争出版社进行调研。对竞争出版社的调研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图书数据调研;另一方面是图书的出版方向调研。了解出版社发展态势以及产品的出版方向及内容,更好地调整好自身的出版方向。 3 分析宏观数据,确定开发策略及经营策略 对数据进行深入细致调研后,要进行宏观数据汇总。要汇总的数据有:竞争出版社占比情况、同类产品调拨数据排行、畅销产品数据占比、不同读者层次需求产品占比、作者参编情况等。分析后确定出版的主攻领域。确定系列产品类型、终端读者层次、确定作者范围。在确定写作图书框架时,参考畅销书写作框架与内容等。 3.1 开发策略 对调研汇总的已出版图书市场销售较突出产品进行筛选,策划跟踪出同类产品。 3.2 定价 确定策划的图书是采用低价还是高价的销售策略。如果是工人类图书需要采用低价策略有竞争优势。如果是高端类图书就采用高价策略。也可以控制印张和版面字数达到内容较同类书增多,但是印张数小,也具有内容竞争优势。 3.3 纸张 技术类图书常采用70g胶版纸,单色印刷。如果为了效果好一些可以采用双色印刷。 3.4 版式 目前的技术类图书也要重视版式设计,包括章名页、标题、小提示等内容都需要进行细致的版式设计,否则图书就感觉很呆板。双色版式设计显得活泼一些,设计的样式也多一些。 3.5 开本 技术书常用开本是16开,工人类图书开本可以采用32开和64开,便于携带和使用。 3.6 封面 封面要有特色,简洁大方,重点宣传语突出。装帧不需要投入太多,节约成本就好。 3.7 增值产品 目前技术书出版,没有新技术的竞争优势的话,最好有增值产品。例如:可以在书中增加增值的实例电子文件,或者数据的汇总电子文件,或者适合培训考试的试题等增值内容,可以书中附光盘或者提供下载地址等。 3.8 印刷策略 确定图书的计划印量,首印量非常重要。如果不确定销售市场的话,可以采用少印勤印策略。 3.9 渠道 策划选题之初就要确定图书的出版是适合网络渠道还是店面渠道,各自销售的比例等,渠道确定后就决定内容的写作方向。 4 做好图书写作过程中流程监控 图书确定写作思路后就要确定适合的作者。最好选择有实践经验的作者,有写作经历就更理想了。在作者写作时可以提供同类书供作者参考。作者写作一部分样章后可以发给编辑进行审核,这一环节工作很重要,既可以掌握作者写作进度又可以提高图书写作质量。 总之,策划符合读者需求的建筑领域施工类图书必须要经过以上几个流程,深入调研,挖掘读者需求,精心设计,作者贯彻写作构思,出版后有策略营销,既要重视图书内容质量也要合理控制出版节奏。每个环节都需要按照既定计划有序有方向实行,才能策划出理想的图书产品,才能出版真正符合读者需求的产品。 施工类论文: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种类和施工工艺浅析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都一直使用纸胎石油沥青防水卷材作为主要的建筑防水材料,但是作为一种柔性防水材料,纸胎石油沥青防水卷材有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这种纸胎石油沥青防水卷材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我国建筑行业的防水和环保需求了。就目前来看,尽管我国的防水材料还不能完全达到完美的标准,但是较之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如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聚氯乙烯防水卷材,其中部分材料的性能已经能和国际上先进的防水技术相媲美。 [关键词]防水卷材;建筑行业;新功能 目前在我国应用比较广泛的新型建筑防水材料总共有五种:1.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2.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3.防水涂料;4.密封材料;5.刚性防水材料。在下面的内容里,笔者将从种类的特点和施工要求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防水工程新材料的选择及应用特点 1、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 应用率最高的是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它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主要是以SBS、SBR、APP、AIA0等高聚物改性后的沥青为涂盖层[1]。不同的改性剂对沥青产生的改性效果是不一样的,改性剂对沥青的高低耐温性能的改善,不但能够使卷材应用范围有所扩展,而且还能提高沥青的生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可分为2、3、4mm不等。 (3)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以玻纤胎、聚乙烯膜、聚酯胎、玻璃织物、铝箔和黄麻织物等做胎体的。 (4)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也有所改变,因为它的厚度一般都比较厚,只需要做成单层或者双层就可以达到防水的要求。一般来说如果是2mm的卷材可以使用一般的冷粘法进行施工,如果是3mm或者4mm,一般可以使用热溶施工的方法进行施工。 (5)使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可以降低涂卷材的工作温度,还具有节能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功能。 2、合成型高分子卷材 合成树脂类卷材和合成橡胶类防水卷材都属于合成型高分子卷材,它们都具有同样的功能,即质量轻、具有高延伸率和高强度,而且还有很好的耐温性能,统一都适用于热熔法和单层冷粘法进行施工。 3、建筑防水涂料 建筑防水涂料分为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涂料和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两种,本身是液体,但是经过涂刷之后就变成了固态防水层。它和防水卷材的特点大不一样,比如说由于形成固化层之后不产生缝隙因此防水性比防水卷材要好;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可以适应各种形状的防水基面;另外温度适应性强、粘结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维修方便等也都是它的优点。防水涂料的应用比较广泛,除了适用于地下防水工程和屋面防水工程之外,还应用在一些屋面防水和墙面防水的保护层上,甚至对于维修材料和辅助材料也能产生功效。 4、密封材料 密封材料实际上就是一种将防水剂或合成高分子乳液等按照一定掺加比例,与水泥砂浆进行充分渗配,从而使其产生能够堵塞毛细孔的不容物的防水砂浆。通常情况下,要制成这种防水砂浆需要有金属类防水剂、金属皂类防水剂等防水剂的参与。而且防水砂浆的防水能力受到参与渗配的防水剂的种类、掺入量、还有施工工艺的影响。尤其在粘结性能方面极为关键,只有粘结性能得到保障,才能够达到预期的防渗效果。 5、刚性防水材料 刚性防水材料可以可分为防水混凝土和防水砂浆两大类。它是一种利用外加剂和合成高分子材料,跟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进行合理配制,从而起到堵塞毛细孔、抑制孔隙率增长、增加防水层密度,形成一定抗渗防水能力的防水材料。 防水混凝土主要应用在建筑物地下的主要防水措施,它根据建筑物的防水等级分别被应用在不同的防道口的防水层。一般来说防水混凝土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不需要添加任何外加剂,而只靠调整混凝土中的砂、石、水泥和水的配合比就能达到防水要求的混凝土防水方式,这种混凝土的抗渗能力较差;第二种,依靠防水剂、早强剂、减水剂等外加剂的添加来提高防水性的,这种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有所提高;第三种是通过加入UEA等微膨胀剂,使混凝土具有微膨胀性能,从而对混凝土内部的收缩起到平衡作用。值得提出来的是外加剂的加入量控制、产和的均匀度以及进行施工的工艺操作流程都能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认证观察,细心留意。 二、防水工程的影响因素 因为建筑防水工程的部分不同,因此具体的防水功能要求和施工工艺也不相同,在进行工程设计的时候应该综合以下几个因素进行考虑: (1)建筑物的重要程度、使用功能和防水耐用年限等等都是进行防水构造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应该对以上几个因素进行等级划分,已达到不同的防水设防要求。 (2)建筑物所处地理位置的水文、地质、大气环境还有建筑结构等环境因素都能对建筑防水工程产生影响。在做防水工程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 三、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艺 1、原则 在做防水设计的时候应注重以下原则: ①防水层必须是具有整体性; ②尤其要注意在工程节点构造处的防水性能; ③以防排结合作为指导,采用多道防水设计; ④根据实际的情况采用最适合的防水材料和实施方案。 2、施工工艺要点 目前在我国防水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三种,其他类型的防水材料都是在次三种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辅助作用以加强防水的效果,现将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艺要点列举如下: (1)材料在进行入库验收之前,为了保证其质量一定要进行取样检测以测试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只有检查合格的材料才能投入使用; (2)在进行施工前一定要对基层的杂物进行清洁,保证基层没有尖锐突出; (3)正常情况下,要保证施工基层的干燥性,如果条件所限必须在潮湿的环境下进行施工,那么须在基层涂抹隔离剂或进行烘干; (4)基层与突出的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和转角出应做成圆弧形并满足规范要求。 (5)保证施工基层的平整,如果有气泡要在施工时进行平熨; (6)如果使用热熔法进行施工,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最好在现场配备灭火筒、氧气瓶和乙炔瓶; (7)当施工完成之后应,要进行24小时试水实验,一旦发现渗漏要及时查清渗漏原因,进行修复之后在加倍进行试水实验;如果未发现渗漏则立即在上面安排保护层,避免因为长时间外漏造成损坏; (8)进行保护层施9工时要对防水卷材进行保护; (9)下雨期间尽量不要施工,以避免在此湿润的环境下施工造成的质量隐患。 四、总结 根据上面的分析,各种防护材料的性能特点不一样,因此在选择防水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选择适合的防水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防水性能,还能够延长建筑外层的使用寿命。 施工类论文: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施工研究 摘要:指出了园林景观在提升房地产价值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成为房地产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营销手段之一。以广东地区为例,浅析房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以期为开发更为优质的园林景观工程参考。 关键词:房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施工 1 引言 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商品房销售面积11681.01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4%,增幅比上年提高30.7%;商品房销售额11442.80亿元,增长35.2%,增幅比三季度回落4.4%,比上年提高40.6%。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长28.6%和43.2%,分别比上年提高36.1%和50.1%。可见,广东地区的房地产市场竞争非常激励,那么如何提升房地产的价值,使之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成了开发商们的共同心愿。为此,景观房产应运而生。景观房产是一种房与景混搭的房产开发模式,其具有分组团开发、景观占地超过30%及具有特色的自然环境等特点。为了实现景观房产的价值最大化,笔者结合广东地区的实际情况,浅析地产类园林景观的设计与施工,以供参考。 2 地产园林景观的设计 目前,我国房地产景观建设尚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而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于工程设计不当。据此,笔者主要从工程设计方案的制定角度浅析房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 2.1 优化整体布局 房地产公司应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评审由设计单位提交的园林景观工程深化方案,注意突出评审的侧重点:①园林景观的整体布局,比如功能分区、项目布局规划等;②综合考虑建筑造型和地形地貌等情况;③景观路线的分级处理与布局;④软景植物与硬景的比例;⑤景点分布的主次之分;⑥景观的均好性,即:楼宇的方位、朝向及环境易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布局上保证景观的均好性可优化景观的整体布局。 2.2 从经济性角度优化设计方案 房地产园林景观建设的目的是通过满足业主的需求来提升房产的价值,其中房地产公司更看重的是景观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因此,应从经济性角度权衡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方案,具体内容如下:①最大限度地选用本土材料,以降低材料成本和突出地域特征;②坚持整体设计的原则,适度选用高档材料,以保证材料的合理使用;③坚持控制使用的原则,控制天然石材与木材的使用,以免造成生态破坏及降低房产的性价比,对此,可选用塑木等材料来实现同等的功能与视觉效果,以实现降低维护成本和遵守生态规律的目的。 2.3 提高设计与概念的结合度 针对房产类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概念不得相互脱节,同时房地产公司在评审工程设计方案时,应重视植物配置与园林景观等方面的设计:①生态概念是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概念,一般称之为生态设计。在植物配置设计时,应根据场地的自然特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值得注意的是,按美学原则配置的植物群落虽然满足大众对自然的普遍认知,但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因为在自然界中,植物群落的更迭具有一定的规律,而按美学原则选择和配置植物时,一些植物难免会慢慢衰落,亦或为了维护这一造景效果,需投入更大的养护成本。总之,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对生态主义的应用不得浮于概念或表面上,而应通过协调自然过程与人为过程之间的关系,使之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②在设计园林建筑等硬质景观要素时,应注重美观与功能的紧密结合,以突出城市居住景观环境的人性化特征。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设计师却过度追求表面的美观,而未将园林建筑的使用功能考虑其中。需要强调的是,地产景观的服务对象为小区人群,则景观设计在满足观赏功能的同时,还应满足小区居民对其空间的参观要求,具体做到人与景观的互动。另外,在地产景观设计时,应尽量满足小区居民对景观的使用要求,而不应过度承担文化宣传的责任。 3 地产园林景观的施工管理 针对设计单位提交的施工图,房地产公司的技术部门应按要求组织专业的工程师对其进行审查,注意在这一审查过程中,首先应从成本角度对施工图的合理性进行审查。以往经验表明,地产景观施工图一般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小区人行道的基层设计用厚300的C30标号混凝土,这一设计无疑会造成资源浪费。另外,园林景观会用到给水、排污、雨水、消防、暖气及强弱电等管线,因此在对这一类工事进行审查时,应重点检查交叉部位的布置及建筑与管线的找坡情况,同时注意检查管线设置是否会对周边功能区的正常使用产生不利影响等。总之,审查施工图是房产景观施工之前的必要步骤,理应加以重视。 房产景观的品质是设计与施工的综合体现,因此加强对房产景观的施工管理非常重要。据此,笔者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房产景观的施工管理。 3.1 施工准备工作 在正式施工前,首先要熟悉施工图,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处理,然后再据此选择景观施工单位,并组织技术人员对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 3.2 健全材料验收制度 房产园林景观在材料上一般具有如下特征:①材料的种类较多,②苗木的成活率难以保证,因此应严控材料质量的验收,这是保证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同时,房地产公司应针对不同种类的景观材料建立一套完善的材料验收制度,以解决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3.3 执行园林景观建设监理制度 房产园林景观建设监理制度是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管控的保证。目前,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制度逐渐走向完善,受此影响,园林景观建设监理制度也在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中得以广泛应用,继而推动了工程施工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并最终提高了房产的价值。 3.4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房产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事,其中管理人员的培训是保证这一工事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因此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把握:①组织开展专业知识的培训,比如在管理人员中开展经验交流活动,以提高每一位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②组织开展园林养护技术培训,以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及使用价值与观赏价值;③密切施工管理人员与设计人员之间的联系,以便管理人员准确把握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从而为建设优质的园林景观提供保障条件。 3.5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2013年8月,笔者有幸担任了《三亚海棠湾国际购物中心(一期)项目园林景观及小市政工程》项目总工,该项目建设单位为国旅(三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全球最大单体免税店,对工程质量要求极其严格。其施工难点主要有景区内建筑物密度大、景观区域分散、河道穿插、多家施工单位同时交叉施工等。为了顺利成功的做好本工程,进行合理的施工统筹安排部署,制定切合实际的施工进度计划,使用大量大型机械辅助施工,将施工范围划分六个区域施工,采用分区、多点同时施工的办法展开流水性作业。 该工程在施工实践中,努力探索新的施工技术,总结新的施工工艺,应用新的施工材料,包括以下几点。 (1)应用树根伤口处理和防腐促根技术,土球挖好以后,对切断的根系伤口施用杀菌防腐的药剂防止伤口感染腐烂,同时在栽植前施用促进根系再生的促根激素,促进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尽快使根系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2)应用土壤透气技术,用特制的透气渗灌管,在土球放入树穴之后盘在土球周围,管头露出地面,这样既可透气,还可接上供水管,直接地供给根系水分; (3)应用营养液滴注技术,在大树移植初期,用类似给人打吊针的方式向树干的韧皮部缓慢地滴注营养液,利用非根系吸收的方式向大树补充一定的营养和刺激生长的其他物质,对大树的恢复和成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应用生物有机肥作为有机肥料,该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根系生长、保水保肥等特殊功效。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顺利完成了本项目施工,其完成效果充分体现了设计意图,实现了高品位、高要求及精致的项目定位,达到了园林景观与建筑风格的统一协调及完美融合。 4 结语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年开发商也不断追求园林的品质,来满足人们对住房需求的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景观房产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许多楼盘通过打造优质园林景观来提升档次。换而言之,园林景观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房地产的价值,使之在价格上和市场需求度上明显占有优势。比如,深圳优质的园林景观楼盘比一个普通的园林景观楼盘售价普遍高出1000~2000元/m2,可见,园林景观建设对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意义。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景观房产行业尚未发展成熟,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与施工上尚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结合客观因素,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和加强工程施工管理,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房地产的品质和价值。 施工类论文:论住宅类建筑雨季施工的技术问题 摘 要: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跨越不同的温度带,受到不同气候类型的影响。因此,有些地区降雨频繁。在雨季进行建筑施工难度较大,对于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的方式等方面应该加强重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治雨季对工程的影响,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按照施工工程的特点,采用预防技术,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最优。 关键词:住宅建筑;雨季施工;技术问题;探究 为了不影响工期,雨季也需要不间断施工,这就是建筑工程最大的特点。对于住宅类建筑物来说,为了应对雨季的施工,工作人员应该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防护工作。为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后期还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由于建筑工程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和经验性要求较高,在雨季这种特殊时期,工作人员更应认真对待。 1 雨季施工的准备工作 在雨季到来之前一段时间,施工人员就应该为建筑工程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施工计划、安排以及对近期天气状况的关注等等。如果降水量较大,还应该准备进行防汛,置办好防汛工具。具体来说主要的方面如下所示: 第一,施工项目的进度安排。在对施工进度进行计划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所需要的土方量以及相应的预制工作进行明确。包括内外墙所用的粉刷材料,砌体工程以及防水设施等等。通常情况下,防水工程都应该在晴天进行,否则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可见,为了应对雨季的施工,施工人员需要具有全局观念,合理地安排工作内容,尽量做到不影响施工。 第二,给排水的防冻防雨准备。对于住宅类建筑所涉及到的管线来说,如果需要埋设在地下,应该注意到防冻线。如果有一些外漏的管道,也应该利用草垫或者是其他的保温材料来对其进行覆盖,避免出现冻坏的问题。为了保证排水的便利性,施工人员需要在雨季到来之前开挖沟渠,保证流水的畅通无阻。 第三,施工道路的修整合加固。如果施工道路表面已经出现的凹凸不平或者是土质不实的问题,在进入雨季汛期之前就应该对道路进行修整。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做好检查工作,准备相应数量的碎石和炉渣材料。在对路面进行清理和修复的过程中,应该保证路面具有一定的坡度,这样可以直接将路面的积水排到水沟当中,保证路面的畅通,提升建筑工程的便利性。 第四,防雨保温材料的准备工作。在对住宅类建筑进行防水和保温时,可以采用防雨的油布以及稻草等材料,同时准备一定数量的防寒用品,因为雨季的气温要明显偏低,如果对建筑的保温工作没有到位,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2 雨季施工各工程部分的具体预防措施 第一,土方和基础工程部分。对于工程的土方部分和基础工程来说,由于其很容易受到雨水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防护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在雨季进行挖槽时,需要将边坡的稳定性考虑到其中。这样才能防止边坡被雨水冲击出现塌陷的问题。适当的时候,可以在边坡上假设一定的钢铁网片结构,并且在其上面涂上一定厚度的混凝土材料。另外,也可以用塑料的布遮盖边坡结构。工作面不应该设置过大,最好在规定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否则就会直接影响施工的工期。在基础部位达到标准高度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及时地对其进行验收,并且加设一定厚度的垫层结构。如果雨水过大,达到了建筑的基础部位,就应该充分利用排水沟的优势作用,集中所有的力量进行排水。对于雨季之前回填的土方结构来说,应该及时地对其进行压实,在其表面产生一定的坡度。这样雨水就可以自行排出。如果降水量相对较大,大面积的施工是不可取的,应该做好防水工作,保证土方不被淋湿。如果基础部分施工完毕,正赶雨季,应该及时地做好回填工作。工作人员还应该对地下室结构的浮力因素进行考虑,并且采用相应的措施提升地下室结构的抗浮能力。一般情况下,如果降水量较大,水泵已经起不到基本的作用,工作人员就应该充分利用箱型基础,在第一时间内将积水灌倒其中,待雨水量减少时再进行具体的排水工程。对于建筑的土方结构和基础工程来说,在雨季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做好这些准备工作,进而保证房屋建筑免受雨水的侵蚀。 第二,砌体工程和砼工程部分。此部分应掌握以下要点:砖在雨期必须集中堆放,不宜浇水。砌墙时要求干湿砖块合理搭配。砖湿度较大时不可上墙。砌筑高度不可超过1米。雨期遇大雨必须停工。砌砖收工时应在砖墙顶盖一层干砖,避免大雨冲刷灰浆。大雨过后受雨水冲刷过的新砌墙体应翻砌最上面两层砖:稳定性较差的窗间墙、独立砖柱,应架设临时支撑或及时浇筑圈梁;砌体施工时,内外墙要尽量同时砌筑。遇台风时,应在风向相反的方向加临时支撑;以满足砌筑需要为宜。拌好的砂浆要注意防止雨水的冲刷;雨后继续施工,须复核已完工砌体垂直度和标高,并检查砌体灰缝,受雨水冲刷严重之处须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遇到大雨应停止浇筑砼,已浇部位应加以覆盖。砼浇筑现场要预备大量防雨材料,以便浇筑时突然遇雨进行覆盖;模板支撑下回填要夯实,并加好垫板,雨后及时检查有无下沉。 3 雨季施工的安全措施和技术要求 严控各种规程制度,凡参与人员-律禁穿拖鞋、硬质等易滑鞋。所有机械操作棚要搭设牢固,防止倒塌漏雨。机电设备应采取防雨、防淹措施,安装接地安全装置、机动电闸箱的漏电保护装置要可靠:施工机械的排气孔要用塑料布或其他防雨材封堵:坑、沟内的机械最好移至地面、以防雨耐寒;现场施工电缆要集中摆设,防止杂乱无章、及时更换绝缘外套老化或破损的电缆线;不必要的电缆线要及时收回。经常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具体的技术要求如:对提升架、塔吊应在其上设避雷接地装置。在雨期来临之前进行一次认真检查。施工时遇恶劣天气,应停止露天高空作业。大雨过后,要及时对现场的排水系统、土方边坡、护栏、上下临时马道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尤其对基坑边坡认真检查,有异常和隐患,及时组织力量排除。要及时检查脚手架、围墙、宿舍、塔吊基础设施,有变形,下陷现象时,应及时处理。电气装置及机械设备应有防雨设施,开关箱采用铁皮防雨盖,扭械设备尽可能搭棚防雨,无法搭棚时,应对电机采用覆盖措施防雨。雨停后,检查其状况、性能后方可进行试动转,杜绝重大事故发生。斜道要有防滑条,雨后要及时清扫并检查其牢固程度。高温天气施工,现场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4 总结 总之,对住宅类建筑雨季施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是关键。施工人员应该根据工程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工作,对建筑各个结构的特点进行明确,提升工程的建筑质量,免受雨水的侵蚀,提升雨季施工的安全性。 施工类论文:浅析原油管道施工对冷水鱼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及补救措施 [摘 要]目前我国正在全力推进石油资源供应多元化这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开发建设更多的原油管道势在必行。然而原油管道的建设施工必然会对自然环境尤其是渔业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因此施工之前作出相应的规划评估,以及施工后的补救修复措施必不可少。 [关键词]原油管道;环境影响 一 原油管道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在原油管道施工之前对于路线的规划尤为重要,但是在充分的考虑地理环境、安全因素、管道施工的可操作性等方面之后,在一些地区的施工中难免穿跨越一些山林及水域。 原油管道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 1、 施工期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期间对地表保护层的破坏、对植被的破坏、土壤结构的改变、土壤养分的流失。 (1)大量的弃土石如若处理不当,就会成为水土流失的源泉。应及时进行回填等处理方法以确保水土流失的减少。 (2)对野生动物生活的影响。对树木的难免砍伐也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另外采取强化管理和严格控制现场火源以免造成火灾隐患也是重中之重。 (3)在渔业保护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振动、噪声以及水土流失对鱼类产生的危害,减少对河床的破坏。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土、石、废弃物等污染物的回收处理,严禁直接排入河流。禁止采取水下瀑破的方式进行施工,以避免对鱼类造成巨大的损害。严禁有毒有害的物质进入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充分做好无害化处理,保证渔业水域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2、运营期在正常情况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各站场所排放的污染物。对于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如不及时进行,容易造成永久性的损失。对水域的污染所造成对鱼类栖息环境的破坏,鱼类资源的减少等问题的影响尤为严重。 二 对鱼类造成的影响分析和评价 以中俄边境的大兴安岭地区为例,原油管道的建设施工对于呼玛河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不可避免。呼玛河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冷水性鱼类保护区, 寒温带唯一的省级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珍稀名贵冷水鱼类重点分布区。也是寒温带唯一未被污染的的自然水域。保护区内呼玛河干流长、支流多、水域面积宽广与周围现有的环境形成了完整的具有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独特体系。区域内自然状态极好。由于人口极低不存在工业和生活污染。属于国家I类水质标准,为水生野生动物尤其是冷水性鱼类种群繁衍提供了极佳的生存生境。是我国目前主要珍稀濒危冷水性鱼类分布最集中、种群数量最多的繁衍和栖息地。是包括珍稀濒危种类细鳞鱼、江鳕、黑龙江茴鱼、哲罗鱼、乌苏里白鲑、雷氏七鳃鳗、日本七鳃鳗等冷水性鱼类的主要分布区和渔产区;是世界名贵鱼类大麻哈鱼最大的产卵场所和溯河洄游地区;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Ⅱ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施氏鲟、达氏鳇重要的幼鱼育肥区;该流域具有极强的典型性、稀有性和自然性,是自前国内保持程度最完好的泠水性鱼类资源宝库,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一旦破坏,其生态环境将难以恢复,因此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⑴ 噪音对鱼类的影响 鱼类对外界各种声音的反应十分敏感,当噪音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鱼类产生背离性行为,逃避开噪音源;如果被迫接受噪音污染,则对鱼类的生理机能造成不利的影响。对鱼类来说不同频率和声强的噪音驱赶效果不同,对其最大摄食量,生长和生长转换效率均有不同。 在呼玛河保护区的施工中,经过合理规划输油管线基本是沿着呼玛河上游支流塔河河道施工修建,而呼玛洞的冷水性鱼类主要就是在这一河段中栖息,觅食,繁殖和生长,同时也是其他温水性鱼类重要的分布区、产卵场和育肥场。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均会产生一定强度的噪音。对于鱼类的正常生产生活必然产生影响。这将导致鱼类被迫迁移到饵料并不丰富的场所进行生存繁衍,因此可能出现鱼体生长缓慢、营养不良。没有及时避开噪音的鱼类易造成生理机能紊乱,严重影响繁殖,甚至造成鱼体死亡。 河流内鱼类的幼苗多生活在水流平稳、水温较高、水质清澈、浮游生物丰富的细小支流中,管道施工所穿越的大量支流正是鱼苗的育肥场。而幼鱼对于噪音的抵抗能力远远低于成鱼而生活环境狭小,可躲避干扰的区域有限,将造成不可避免的成活率降低 (2)水体中大量的悬浮物也是对鱼类生存造成影响的又一重要因素,它将造成局部水体通光度有所下降,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降低鱼类资源的生产力。悬浮有机物还可能造成水中氧含量的降低,使鱼类产生回避反应。繁殖期间出现过量的浮游生物也会对鱼类的产卵行为造成干扰,有可能造成鱼类暂时停止产卵行为。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对于水域的各种影响,如果在施工后得到解决使得水域恢复原样,鱼类会回到原水域,因此水域的施工后恢复工作尤为重要。但是由于鱼类产卵场所固定,繁殖时间短,因此对鱼类的影响还是必然存在的。 三 对鱼类影响的补救措施 首先,工程应当尽可能避让重要产卵场,避开产卵繁殖季节,及时修复受损产卵场。采取科学方法和环保措施,竭尽全力保护水体不受污染、尽力保留流域两侧植被,预防水主流失,并实现原油管道正常的运营安全。施工后的善后工作主要包括平整地表、恢复地貌、站场绿化、含油污水处理设施、施工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坏境监测增殖及放流、渔业资源损失补偿及生态修复、生态补偿。 其次对于水域环境的生态补偿主要是先期进行必要的利于鱼类种群恢复的水生生态建设,开展合理数量的人工投放苗种,增加鱼类种群结构中,中仔、幼龄鱼的数量。以扩大群体规模保证足够数量的繁殖后备原种群体。后期对放流对象的监测和培育,产卵条件修复、底质复原。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如有必要还可以设置人工鱼巢,人工鱼巢是提高定居性、短距离洄游性、产粘性卵鱼类资源增殖保护的重要手段。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原油管道的施工和运营将对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施工之前应认真规划合理安全的路线,落实各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及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对附近的生态水域环境应首先做好处理预案,以便施工结束后能够尽快恢复水域环境,将渔业损失降到最低。另外考虑到原油管道的影响是长期的,并且运营期存在着石油泄漏风险,所以必须在运营期对管道和周边环境进行跟踪监测,严格管制。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对鱼类资源进行定期的放流增值,以确保鱼类的正常繁衍生息。尽力保留我国现有的原始自然生态。 施工类论文:桥梁伸缩缝施工的种类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摘 要]桥梁伸缩缝施工是桥梁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流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每一个技术都会对施工的质量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而桥梁伸缩缝在实际的施工中有很多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都是施工质量控制中非常关键的要素,本文主要分析了桥梁伸缩缝施工的种类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桥梁伸缩缝;种类;质量控制 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伸缩缝施工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其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整个桥梁的施工质量都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对这一施工引起高度的重视,同时还要在施工中对每一个重要环节的质量都予以严格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桥梁整体的施工水平,保证其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 1、桥梁伸缩缝的种类 1.1 钢板式伸缩缝 钢板式伸缩缝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镀锌铁皮U型伸缩缝,这种伸缩缝在人行道的建设中是比较常见的,它不需要很高的经济投入,同时在施工的方法上也十分的简便。还有一种就是搭接板式伸缩缝,它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非常高的强度,同时它也可以承受非常高的荷载,但是在行驶的过程中,安全性、舒适性和耐久性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1.2 填塞式伸缩缝 该伸缩缝伸缩量并不是很大,一般都在25毫米以内,而这种伸缩缝使用的主要材料就是油毛毡和沥青,这种类型的伸缩缝施工方便,对技术没有非常高的要求,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也不需要非常高昂的经济投入,在一些跨径不是很大,同时又相对比较陈旧的旧桥当中,但是这种伸缩缝在发生冷缩现象的时候会被填料挤压,而填料又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同时缝隙在这一过程中也会受到比较严重的破坏,所以也非常容易出现板体钢筋锈蚀的现象,影响到了桥梁正常的使用寿命。 1.3 土工布伸缩缝 土工布伸缩缝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非常好的改良性能,而且施工中对技术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施工方法也不是十分的复杂,一般的桥梁施工当中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所以当今的桥梁建设中使用这种方法的案例较多。 1.4 板式橡胶伸缩缝 橡胶材料自身就有很好的防震和严密性,这样就使得整个结构的防水、防震和防噪音性能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采用这种方法所产生的伸缩梁也可以很好的满足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所以其在实际的应用中范围也十分的广泛。 2、桥梁伸缩缝的施工过程方法 2.1 桥梁伸缩缝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桥梁施工正式开始之前,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其质量也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展。在桥两面施工准备的过程中,为了可以达到施工控制方法简单效果好的目的,要对梁端的缝隙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这样就可以避免沥青摊铺和压实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塌落的问题。在伸缩缝合理的范围之内,梁顶面一定要做好修建隔离层的工作,这样就可以给凿除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桥梁黑色铺装全部结束之后,才能进行伸缩缝的施工。同时在施工之前也必须要对伸缩缝进行详细的检查,在装卸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施工的标准和要求来进行,如果伸缩缝已经出现了弯曲的情况,就一定不能使用在施工过程当中。桥梁伸缩缝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合格之后才能使用。与通常混凝土的强度要比梁体的强度高出一个等级,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对其进行改性处理。 2.2 桥梁伸缩缝的施工过程及方法 2.2.1梁伸缩缝施工时,首先应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确定开槽的宽度,准确放样,用切割机进切割,并且注意保护好锯缝线以外的路面,防止锯缝时产生的石粉污染路面。认真清理梁端的杂物,予埋钢筋采用加热复位,严禁反复冷扳、冷弯,清除钢筋上的附着物和铁锈,对缺筋和位置相差较大的予埋钢筋必须重新植筋。 2.2.2安装定位;在桥梁伸缩逢安装时应考虑到安装时的气温与出厂时的气温是否有较大出入,若有,在伸缩缝安装之前应调整组装定位的空隙值。在安装160mm的伸缩装置时,应依照伸缩装置位移保护箱的位置,切断发生干涉的预埋钢筋。在安装伸缩缝时,应采用龙门吊架和角钢进行定位,以两侧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标高为准,控制伸缩装置的标高。所以根据安装气温确定安装定位值。对于橡胶伸缩缝,定位值是两排固定螺栓的间距,其重要性更大,如果安装定位值不准,不是造成高温过分压缩而凸起,就是低温过分拉伸,使其寿命大大降低。 2.2.3浇注混凝土。混凝土的坍落度应 2.2.4养护。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覆盖麻袋等,并洒水养护防止干缩裂纹,收浆后覆盖,覆盖物不得污染和损伤混凝土,养生期间始终保持潮湿状态,否则应及时补水。作好混凝土试块同条件养生。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时,可以安装橡胶密封条,安装时橡胶板应予已压缩或拉伸,螺母拧紧固定后,向螺栓孔内灌注防蚀剂并盖好护帽。并且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允许通行。 3、伸缩缝的质量病害及其控制方法 3.1 桥梁伸缩缝质量好坏会引起桥梁的后遗症 由于气温的变化,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各种荷载所引起的桥梁挠度、桥面纵坡及行车制动力等因素的影响,桥梁伸缩缝会产生早期破坏、缝体脱落和现浇混凝土表面局部剥落,甚至破损等病害。这不仅会造成车辆行驶时颠簸不止,造成桥梁整体的服务水平降低,而且还会影响到桥梁的安全。伸缩缝产生损坏后,会导致渗水现象的出现,渗水不但侵蚀梁体,而且也会使支座锈蚀,影响梁体的正常收缩,从而使得梁体的有关结构承受的应力比设计应力大得多,影响桥梁的整体结构安全。针对这样可能发生的情况,主要就是要控制好伸缩缝的施工质量,保证其密实度。 3.2 桥梁伸缩缝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3.2.1在材料选择上要合理选择伸缩缝装置。刚度和质量是伸缩缝装置选择首要考虑的因素。此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种因素:能够满足上部结构梁与梁之间和梁与台之间的位移;能够保证车辆行驶平稳、舒畅;能够防止雨水和垃圾渗入;能够抵抗机械磨损和碰撞,经久耐用。 3.2.2加强伸缩缝施工过程控制。在桥梁施工中,应注意与伸缩缝安装有关的预埋、预留,做到安装准确,焊接牢固;安装最好选择在气温偏低时进行;安装前要彻底清理桥端缝隙中的杂物,槽口清理尺寸要够,冲洗要干净。要注意焊接顺序,焊接长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应采用快凝高强膨胀混凝土,可以抵消锚固混凝土形成强度过程中产生的收缩裂缝,提高混凝土抗振抗渗的密实度;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小功率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后覆盖洒水养护7d达到强度后再开放交通。 4、结语 伸缩缝施工往往在竣工通车前进行,工期很短,不得不以进度控制为主,忽视了混凝土的养生,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强度就提前开放交通,常常造成伸缩缝早期损坏。所以,伸缩缝的安装必须有合理的施工周期,才能确保施工质量,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 施工类论文:水利水电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艺技术分类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水利水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的施工质量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模板工程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同时关系到工程的使用效益,因此研究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艺技术意义重大。 关键词:水利水电 模板工程 施工工艺 效益 研究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虽然模板工程只是作为一个支撑结构,但由于其特殊的作用,对混凝土项目的整体影响,可以说,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控制和关键点,通过研究分析,改善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艺,对助于提高工程质量,扩大工程效益。 一、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简单来说就是混凝土工程中,作为辅助性能存在的一种临时性结构,包括用作浇注混凝土的模板及其配备的一套支撑性构造设施。模板主要用于设定混凝土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和浇注位置,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作业的一种重要辅助设施;模板配备的支撑性设施包括起支撑作用的杆件、金属附件、联结件、工作便桥等和起辅助作用的动力设施、升降机、平台等。模板工程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作业的施工速度、施工质量、费用消耗有较大影响,因此,研究模板工程施工工艺,从模板设计要求、使用材料的选择、安装及拆卸方法等方面对工艺加以完善,可有利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并降低施工消耗。 水利水电工程中常用的模板有钢模、承重模板、拱翻模、悬臂模板以及边坡拉升模板等,这些模板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将模板分为不同种类:①按照模板的形状可将其分为平面模版和曲面模板两种,平面模板多用于水电站的厂房等建筑机构,而在蜗壳、尾水管等位置,多用曲面模板;②按照使用材料分类,可将模板分为木模板、钢模板、塑料模板、混凝土模板等;③按照受力要求分类,可将模板分为承重模板和非承重模板。可根据不同情况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模板,为工程提供便利和帮助。 二、模板工程施工工艺研究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作为一套完整的方案,包括以下四大步骤:模板设计、材料选择、安装和拆卸,我们可以从这四大步骤入手,完善每一步的施工工艺,使施工水平整体提高,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 2.1模板设计 在设计模板前,首先要进行施工现场环境考察,了解施工要求,然后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模板设计,模板设计包括设计的形状、尺寸等形态,同样包括配备的支撑性构造设施和连接系统。在进行模板设计时需要考虑两个因素:①混凝土结构的衔接性,混凝土工程是由模板工程一步一步累积起来完成的,每一部分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模板,那么在进行浇注混凝土时,就要考虑同一种模板的内部衔接,以及不同类型模板的相互衔接;②模板应方便安装、拆卸或移动,模板是常用型辅助工具,设计使用方便的模板,不仅可以缩短工程期限,还可以节省耗材。一般采用三步式确定模板设计,第一步画出初步图纸,第二步根据施工要求验证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合理性,第三步制定模板的安装、拆卸工艺及使用说明等。 2.2 材料选择 根据施工要求,在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选择不同模板材料,采用合理的模板材料,有利于工程的施工进度。在需要受力型模板时,考虑模板的受力情况,是承受重力还是承受侧压力,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承重模板或侧面模板。同样在能够使用可移动型模板时,不免使用固定型模板,移动型模板可以不同位置重复使用,而固定型模板只能在特定位置使用,除了形状特殊的位置,一般不建议采用固定型模板。 2.3 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质量的高低会严重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安装模板前,一定要根据施工现场条件,联系模板设计图纸、安装工艺和使用说明,确定模板安装程序,避免安装过程中出现工种作业混乱,互相干扰影响等情况的出现,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①竖立好模板后,要对模板的位置和形状大小进行复核校正;②模板的支撑性结构必须连接紧密牢固,衔接处应平滑无隙,在巩固模板结构时,尽量使用方便拆卸的固定配件,如螺栓、拉条等,尽量避免使用圆钉等难以拆卸的零件;③当出现大跨度的承重模板时,需要考虑变形等因素,采用预留措施,添补因承重而造成的形变;④模板尽量避免直接建在支撑面上,以防在拆卸时对整体建筑造成震动影响,可采取在模板与支撑面之间铺垫桩基等措施。 2.4 模板拆卸 在拆卸模板时,需要了解模板拆卸工艺,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拆卸工作,避免造成模板损坏,或发生安全事故。在进行模板拆卸工作时要注意以下事项:①拆卸时按照一定的先后原则,先拆除连接件,后分离模板,先上后下,先中间后两边;②在拆卸模板时,禁止直接重力敲击撞动模板,应使用木楔等较为温和的方式分离模板和混凝土面,避免对模板和建筑造成不良影响;③高空进行拆卸作业时,应在作业区周围设有防护措施,禁止将模板从高空直接扔下,以防造成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④在拆卸拱摸时,应按照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从拱摸中间开始,向两边进行对称拆卸,避免模板变形损坏;⑤在进行拆模工作时,要考虑混凝土对温度的敏感特性,应尽量避免在温差变化较大的时间段进行拆卸工作,以防混凝土崩裂;⑥将拆卸下来的零部件,要及时清理,将可回收使用的归仓保存,不能回收使用的,清理干净,尤其是不能使用的圆钉和铁丝等易伤人零件。 三、结论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模板工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模板工程的选择对整体工程影响重大,通过探讨研究,完善施工工艺,选择更好的模板,可以降低工程造价、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消耗,提高工程质量,增加工程的使用效益,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 施工类论文:过河类地铁车站施工方案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建设陆续展开,地铁车站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极易受到周边环境、建构筑物及地下障碍物的影响。本文以郑州市紫荆山地铁车站为依托,研究过河类地铁车站的最优施工方案。 关键词:过河类地铁车站;施工方案比选;降坡盖挖;填坡分段 1 前 言 紫荆山站为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车站,其中2号线的Z4区(换乘段以南区域)下穿郑州市金水河,该河为郑州市主要景观河、防汛河,故地铁车站施工期间,金水河不得断流,且仍需满足相应的防洪要求。 紫荆山站Z4区为地下四层岛式站台车站,顶板覆土厚度0.4~6m,底板埋深28.95~30.65m,为目前郑州地铁中最深的一个换乘站点。 金水河属季节性河流,水深0.2~3.0m,由于上流坝截流等,金水河在紫荆山站段的常水位在1.0m左右。据调查,金水河近100年洪水位高程为95.5m,最大洪峰流量约30m3/s。若突发洪水,河水位暴涨,可能会产生河水溢流。本工程施工期间的设计按洪峰水位高程95.5m考虑。[1] 在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工期要求及环境情况,拟定了两个可行方案: 方案一:河堤降坡围堰、盖挖施工;方案二:河道填坡围堰、分段施工。 2 方案一:降坡盖挖 2.1 施工筹划 为保证整个Z4区结构不受汛期影响,能够同步施做以节省工期,本方案采用盖挖逆作法,具体表现为:枯水期将河水导流,施做河道底范围内的围护结构及结构顶板、围堰,待结构稳定后将河道改至已完成顶板上方,之后由盖挖部分两侧进行开挖顺作,施工施做车站结构。 2.2 施工工序 2.3 施工要点 1、分期导流:先期施工的顶盖板将整个场地分为南、北两个独立施工场区,致使每个场区都相对狭小。考虑到金水河在非雨季水流量较小,故顶盖板北侧设计2道挡水围堰:内围堰高2.5m,外围堰同南侧围堰,高4.5m。施工阶段,南侧围堰、内围堰与顶盖板同期施做,外围堰在2014年汛期前完成即可。保证了内、外围堰之间约500m2的顶盖板在外围堰施工前可做设备停留、材料堆放等场区使用,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2、挡水墙施工:盖板段围堰与盖板同期施工,为保证施工阶段顶盖板的防水效果,1m厚顶板上设置0.4m厚盖板,并与围堰连接;非盖板段围堰施做于河底处理之后进行。围堰墙趾与墙体分两次浇筑,采用钢管扣件式支架及模板系统。 3、枯水期实施围护结构及顶盖板、围堰:为确保金水河在2014年汛期能顺利防洪度汛,本工程围护结构及顶盖板、两期围堰的实施时间选择在2014年上半年枯水期进行。 4、砼管导流: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阶段,由于胎膜场地、集土坑等场区均位于南岸。为满足在不断流的情况下,施工设备能南北顺利通行以完成金水河北岸围护结构,设计在河内埋设3根150m长DN1500砼管,其上回填水泥土,压实后浇筑钢砼路面并与两侧路面连接。 5、临时坝体导流:为预防用电及人员安全事故的发生,作业区范围尽可能处于不带水作业区,在围堰扩河道及围堰本体(钢筋混凝土重力墙)实施之前,采用扎口沙袋临时导流,沙袋垒放与作业区外围,垒放尺寸为2.5m(宽)*1.5m(高),并根据上游橡胶坝放水水量控制临时坝体的垒放尺寸。 6、河底处理:为保证非盖板段围堰的施工质量,需对其周边的河底进行处理,首先对原河底破除,清除河底长期淤积的淤泥及腐殖物,再将河底进行换填,并重新铺贴防水层及进行钢筋混凝土河底施工。[2,3] 3 方案二:填坡分段 3.1 施工筹划 本方案采用河道导流的方案,分Z4a区、Z4b区两阶段进行施工,具体表现为:第一阶段河道向南导流,北侧场地回填、施做围堰以满足Z4a区施工;Z4a区完成后,河道向北导流,南侧场地回填、施做围堰以满足Z4b区施工。 3.2 施工工序 3.3 施工要点 1、枯水期实施围堰工程:为确保金水河在汛期能顺利防洪度汛,两阶段的土体回填与加固、围堰工程实施期间均需选择在枯水期进行,即正常状况下的每年11月至次年6月期间。 2、临时坝体导流:为预防用电及人员安全事故的发生,作业区范围尽可能处于不带水作业区,在围堰扩河道及围堰本体(钢筋混凝土重力墙)实施之前,采用扎口沙袋临时导流,沙袋垒放与作业区外围,垒放尺寸为2.5m(宽)*1.5m(高),并根据上游橡胶坝放水水量控制临时坝体的垒放尺寸。 3、导流段河道先行拓宽:导流段河道自金水河桥底开始,桥底采用垒放沙袋对水流进行引导,拓宽段自金水河东侧开始,该段导流段先行拓宽,完成拓宽处河道边坡钢筋混凝土并达到结构龄期要求后进行对岸围堰主体工程实施。 4、河底处理:导流段及围堰范围内的河底需进行处理,破除原河底,并将河底长期淤积的淤泥及腐殖物清除,再将河底进行换填,并重新铺贴防水层及进行钢筋混凝土河底施工。 5、围堰施工:围堰体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堰体施工于河底处理之后进行,墙趾与墙体分两次浇筑,采用钢管扣件式支架及模板系统。 6、围堰内土体回填加固:钢筋混凝土防渗墙为现浇混凝土,整体性稳定性较好。但为便于重、大型设备的吊装、运输,防止塌陷,围堰内需实施回填及加固。土体回填采用分层夯实,回填高度满足设计方案要求;土体加固采用土体掺灰处理,水泥用量0.2t/m3。[2,3] 4 两方案对比分析 4.1 周边环境、地下障碍物因素 两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对周边主要建构筑物均无较大影响。在实际施工中,除了通过采取控制基坑变形的深基坑施工技术措施来控制周边环境的变形外,拟借助地基加固、加强监测等措施,加强对基坑周边建构筑物的保护。地下障碍物在两方案中均可完成破除、清运工作。相比较,方案一在施工期间场地标高较低,地下障碍物距离地面较近,有利于上述工作实施。 4.2 防洪度汛因素 实际施工中,两方案均将跨越郑州市汛期,为保证施工连续性、质量稳定性,及1号线在运营阶段的安全,方案中钢砼围堰的尺寸、角度需满足《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土建工程紫荆山站2号线穿越金水河临时工程防洪评价报告》的要求,具体内容见下表3。 两方案在施工中均满足报告中的防洪要求。相比较,方案一最小过水断面较宽,出水角度较大,有利于施工阶段防洪度汛工作的开展。 4.3 场地因素 Z4区施工阶段,1号线北侧场地作为紫荆山~黄河路区间盾构始发施工场区,东侧场地作为联络线暗挖施工场区,均无法利用。 方案二为分阶段施工,各阶段场地利用率较低,特别在第一阶段,北侧场地过小,对各道工序的正常开展造成诸多不利影响。方案一为南、北两侧同步施工,绝大部分材料堆场、加工场位于金水河南岸,北岸只需设置一临时堆场以满足各材料周转即可,故北岸场地缩减后对施工的整体影响不大。 5 结 论 综合考虑,紫荆山站2号线Z4区(过河段)施工宜选用方案一。[4]该工程已于2015年3月完工,计划年底投入运营。方案一在保证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前提条件下,以较高的施工效率,较快的推进速度,较小的工程造价,顺利完成了车站、风亭及出入口的施工,效果明显。 施工类论文:住宅类建筑雨季施工的相关技术问题探讨 【摘要】由于建筑工程的建设是在露天进行的,因此极容易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然而外界天气因素对住宅类建筑的影响在所难免,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住宅类建筑雨季施工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就住宅类雨季施工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类建筑;雨季施工;技术问题;探讨 在对住宅类建筑施工过程中,雨水会对建筑的基础部分、结构等产生极大的影响,导致建筑工程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与质量文艺。再加上工程还有多方面的要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程的施工进度。以下简要分析了住宅类建筑雨季施工的相关技术与问题探讨。 一、雨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与建筑师需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实现做好雨季施工的准备,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工程施工,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一般来说,管理人员需要收集两个气象信息,然后根据气象信息来做好各项防雨工作。一般来说,我们需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面:首先,需要合理的安排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雨季施工是住宅来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不同的施工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将施工进度严格的控制,有些必须要在晴天完成的施工环节必须要在晴天完成,例如土方施工、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屋面防水等。有些可以在雨季完成,例如基础工程的打桩工程、吊装工程等的。只有将各项施工环节进行了解与合理的安排,才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不会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其次,在施工现场应该设置一些防水、排水设施。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雨水对建筑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可以在雨季来临之前,在施工现场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另外,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平稳,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施工人员可以将有些管道埋置于地下,还需要对各种管道中的杂物进行彻底的清理,从而保证雨水能够尽快排出去,避免建筑工程受到雨水的影响。再次保证施工路面的坚固与耐用。雨水一般会对施工路面造成影响,从而导致诸多细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施工工期,也无法保证工程的质量。因此我们需要对路面进行全面检查,一些未压实的路面需要进行加固处理,以保证路面的稳定性,另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排水沟及周围的杂物进行全面的清理,保证排水正常,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最后,建筑材料的储备。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的施工都属于露天工程,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为了保证施工道路的畅通,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现场保存大量的建筑材料,以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另外,在一些大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仅要避免施工场地外的雨水流入施工现场,还需要保证场内的雨水流出,因此施工人员可以临时设置一个排水系统。在对其进行规划时,施工人员必须要根据当地的降雨时间与降雨量来进行分析,然后合理的规划排水系统。 二、雨季施工的技术问题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有时候我们必须要在雨季对工程进行施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基础工程的施工。基础工程的施工受到雨水的印象是非常大的,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被雨水冲垮,可以在边坡上设置一定的钢丝网片,然后抹上一定厚度的细石混凝土,也可以采用土工织物对边坡进行遮盖处理,以此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所工作的面积不能够太大,一般需要将场地进行分段或者分区域进行施工。等到基坑挖到设计的位置时,施工人员需要及时对其验收,并在基坑内部浇筑一定的混凝土,避免基坑被雨水冲垮。如被雨水浸泡后的基础。应做必要的挖方回填等恢复基坑承载力工作:为防止基坑浸泡。开挖时要在坑内做好排水沟、集水井并组织好必要的排水力量;对雨前回填的土方。应及时进行碾压并使其表面形成一定坡度,以便雨水能自动排出:降雨量大时,应停止大面积的上方施下;对于堆积在旌工现场的土方,应在四周做好防止雨水冲刷的措施。基础施工完毕,应抓紧基坑四周的回填工作。停止人工降水(捧水)时应验收箱形基础抗浮稳定性、地下室对基础的浮力。当遇到大雨,水泵不能及时有效地降低积水高度时,应及时将积水灌加到箱形基础内,以增加基础的抗浮能力。 2、砌体工程和砼工程的雨季施工。此部分应掌握以下要点:砖在雨期必须集中堆放,不宜浇水。砌墙时要求干湿砖块合理搭配。砖湿度较大时不可上墙。砌筑高度不可超过1米:雨期遇大雨必须停工。砌砖收工时应在砖墙顶盖一层干砖,避免大雨冲刷灰浆。大雨过后受雨水冲刷过的新砌墙体应翻砌最上面两层砖;稳定性较差的窗间墙、独立砖柱。应架设临时支撑或及时浇筑圈粱;砌体施工时,内外墙要尽量同时砌筑,并注意转角及丁字墙间的连接要同时跟上。遇台风时,应在风向相反的方向加临时支撑;砌体砂浆的拌和量不宜过多,以能满足砌筑需要为宜。拌好的砂浆要注意防止雨水的冲刷:雨后继续施工,须复核已完工砌体垂直度和标高,并检查砌体灰缝.受雨水冲刷严重之处须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遇到大雨应停止浇筑砼,已浇部位应加以覆盖。砼浇筑现场要预备大量防雨材料,以便浇筑时突然遇雨进行覆盖;模板支撑下回填要夯实,并加好垫板,雨后及时检查有无下沉。 3、吊装工程的雨季施工。第一,构件堆放地点要平整坚实,周围要做好排水工作,严禁构件堆放区积水、浸泡。第二,塔式起重机基础或路基必须高出自然地面15cm,严禁雨水浸泡路基。第三,雨天不宜进行起重吊装工作,这是因为雨天构件表面及吊装绳索被淋湿,绳索与构件之间摩擦系数降低。容易发生构件滑落等严重的安全事故。此时如果必须进行吊装工作,应加倍注意,并采取增加绳索与构件表面粗糙度等措施来保证安全。第四,停止施工时,应将塔吊的吊钩收回靠拢塔身。不得在吊钩上遗留吊索及建筑构件等任何物体,以防止这些重物被风吹动导致塔吊摇晃引发塔吊倒塌事故。 4、混凝土工程的雨季施工。第一,在涂刷模板隔离层之前要及时掌握气象信息,以防隔离层被雨水冲掉。第二,尽量避开大雨浇筑混凝土.如遇到大雨时应停止浇筑混凝土。第三,雨期施工应加强对混凝土粗细骨料含水量的测定,并及时调整用水量。第四,模板支撑下回填要夯实,并加好垫板,雨后应及时检查有无下沉情况。第五,下雨时不得进行钢筋焊接及对接等工作,急需时应做好防雨棚工作。 三、结束语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是在露天进行,因此极易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尤其是雨季对工程施工,极容易导致工程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与质量问题。住宅类建筑的建设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与使用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但是雨水极容易对建筑的地基部分产生一定的影响,经过雨水的冲刷,极容易导致建筑地基部分的承载力不足,最终导致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必须要对雨季施工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使工程在设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另一方面保证工程的质量,使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通上所述,雨季施工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必须要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的分析,注意天气预报,将各种恶心环境因素转变为良好的条件因素,在施工中认真的施工,从而提高工程的进度,保证工程的质量。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 摘 要: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大了兴修水利工程的投入,在新建项目方面投入的资金逐年增多,水利工程发挥的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然而,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予以重视,从而提高项目施工质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该文简要探讨了当前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 项目管理 问题 探讨 现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水利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加大。尽管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有所提高,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的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无法满足相关标准。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加大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力度,进而确保项目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1 当前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1 质量管理的目标不清晰 尽管现今很多项目都提出“一流项目”、“优质项目”等标语,然而,这些标语的内容并不清晰,很难精准、客观的达到项目质量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其一,大面积的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因为受到人力、物力等局限,很难确保检查工作的深度及力度;其二,项目的建设企业及设计、监理、施工企业可能属于相同的区域或部门,很容易造成行业保护、地方保护问题,影响质量管理工作。 1.2 建设流程无法落实 很多水利工程项目都属于公益类别的工程,通常没有直接的资金收益,投资的方法也多以国家、政府投资为主,所以,很多建设企业都将主要精力放置在获取投资方面。当拿到建设项目资金以后,并未严格遵照相关流程开展工作,从而为竣工的验收工作造成阻碍,影响整体工程项目的质量。 1.3 施工期间监管不严格 在施工期间,工艺十分粗糙,质量问题较多。尽管编订了施工方案、作业流程等,却无法严格落实。另外,质量的记录也都存在闭合性低、完整性差、精准性不高等问题。同时,在施工期间进行的生产型实验数据结果的分析、整理、总结等内容也不全面。 1.4 从业人员素养较差 一些现场质量监管从业者自身的专业技能较低,责任心较差,无法严格遵照相关标准实施监管工作;同时,施工从业者素养较低,经常发生偷工减料等问题。 2 水利工程项目加强施工管理的方法 2.1 制定目标,理清思路 遵照相关标准的规定,将目标划分为:时间目标、成本目标、其他目标等多个类别,然后明确系统网络的结构构成。同时,加大基础指导方针的软力量建设力度。软力量建设指的是在进行各个环节期间,需要从政治角度入手,让其同相关标准、法规相吻合。保证管理体系的顺利工作,网络通畅、快捷。保证价值链的管理始终处于核心,全面发挥协同、协调功能。冲破以往低效的管理禁锢,推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各环节质量的控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改进并完善管理标准,对核心的业务环节进行优化,缩减成本投入,增强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进行施工管理期间,基于成本管理的前提下,分解项目、控制项目、对项目的各个内容进行核算。将项目安全、项目质量及项目进度作为总纲,严格遵照“堵漏、节支、增效”的要求,实行全成本、全过程的控制工作,从而保证水利项目施工质量,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2.2 加大成本控制的力度 想要加大成本控制的力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内容入手:其一,在进行项目评估工作期间,需要基于预算的定额前提,同自身企业的管理能力相结合,遵照科学、合理的原则标定施工成本定额,并以此作为企业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的指导标准;其二,在编订项目的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期间,需要以分部分项工程为基础,对项目的盈利能力进行预测、计算,之后遵照评估的结果对项目责任合同的相关内容进行细致考量,清楚利润的指标,结合其他标准创建项目的奖惩、考核制度;其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项目自身特点及管理需求开展工作,依据可靠性标准对成本中心及费用中心进行划分,从而为成本费用的考核、归集工作奠定基础;其四,遵照可靠性标准对项目目标的责任成本预算进行二次分解,将分解后的内容划归到各个成本中心、费用中心内,以此当做其考核及奖惩的依据。同时,每隔一段时间对各个成本中心、费用中心的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分析与奖惩,找寻存在的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其五,不断改进并完善项目的内控标准,例如:创建员工责任标准、费用支出授权标准、资产安全管理标准、施工场地管理标准、合同管理标准、业绩考核标准等,同时严格遵照相关标准进行工作,保证项目高效、有序、标准的施工;其六,加大上级部门对成本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及时找寻成本管理工作中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尽快予以纠正,从而将损失降至最低。 2.3 加大标准建设力度 因为水利项目的规模较大,内容较多,项目较为分散,流动性较强,缺少量化、硬性的生产标准,责任考核落实性较差,事故隐患自身的预测性较弱,从而造成日常管理工作十分混乱,从而引发各项施工事故产生,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水利项目管理工作来讲,标准建设是其开展所有工作的前提,创建完善的标准规定能够确保水利工程管理控制全面落实。创建优良的内控运转标准,是控制风险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当前社会的要求。加大施工企业标准建设力度,不断增强员工自身与团队的能力,以点盖面,产生辐射类型的控制网络,保证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施工企业来讲,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永恒的主题,提高企业形象,不断找寻施工管理的新途径,探究更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法,成为了每一个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所共同奋斗的目标。唯有从业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标准,才能够确保项目施工的质量,保证企业在当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局面下获有一席之地。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谈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相关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现在各行各业都有所发展,特别是现在的电力工程这一领域的发展幅度很大,但是电力工程的发展之中仍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这方面的问题尤为严重,结合笔者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本文首先对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领域的行业特点做一个介绍,而后对目前的电力领域的项目管理状况做一个深入的剖析,然后将电力工程的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的实际做对比,并且找出这二者之间的差距,最终得出了对于我国电力工程的项目建设应该要发展的方向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现况;项目管理 在我国的电力工程领域发展十分迅速,因此在电力工程这一领域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企业,电力工程的项目管理相比之前电力工程建设的初期也有了一个比较明显的提高,但由于电力工程的系统发展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因此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就直接阻碍了电力工程的继续发展,因此要保证电力工程的建设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必须要认识这些问题,并且想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本文首先对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领域的行业特点做一个介绍,而后对目前的电力领域的项目管理状况做一个深入的剖析,然后将电力工程的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的实际做一个对比,并且找出这二者之间的差距,最终得出了对于我国电力工程的项目建设应该要发展的方向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1 电力建设工程特点及项目管理现况 电能因易于转换、传输、控制,从19世纪80年电力工程年代以后,已逐步取代蒸汽动力,成为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技术基础。20世纪以后,电能的生产主要靠火电厂、水电站和核电站。有条件的地方还利用潮汐、地热和风能来发电。电能的输送和分配主要通过高、低压交流电力网络来实现。作为输电工程技术发展的方向,其重点是研究特高压(100万伏以上)交流输电与直流输电技术,形成更大的电力网络;同时还要研究超导体电能输送的技术问题。20世纪出现的大型电力系统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诸环节综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成为社会物质生产部门中空间跨度最广、时间协调严格、层次分工极复杂的实体工程系统。 作为能源的一种形式,电能有易于转换、运输方便、易于控制、便于使用、洁净和经济等许多优点。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电力已逐步取代了作为18世纪产业革命技术基础的蒸汽机,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技术基础。 1.1对于电力工程,由于它的行业特殊性,也就使得电力工程和其它的工程项目有所不同,其中最主要的电力工程的行业特点:配套设备多、建设项目规模小而分散、施工单位素质参差技术密集、协作单位多、资金密集、质量安全要求高、建设周期长等。 1.2由于电力工程建设这个行业具有垄断性的特征,因此很多的电力公司都是具有自己的三产公司,对于电力工程的监理公司也不例外,它就是电力工程公司的一个三产公司,而对于这样的三产公司,它由极强的依附性。也正是由于它具有这样的特征,就导致了在电力工程的项目管理之中还有很多的传统管理方式,这种传统的甚至是落后的管理方式就导致了在电力工程的项目管理之中难免会出现许多的问题。 2 项目管理的内涵 项目管理是一个管理学分支的学科,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项目管理是对一些与成功地达成一系列目标相关的活动(譬如任务)的整体。这包括策划、进度计划和维护组成项目的活动的进展。项目管理涉及到的具体工作主要有:设计与施工发包分析、确立项目目标、价值工程、选址分析、概念设计、可行性研究、估价、备选方案分析、监督及设施管理等。由于对于工程项目而言,其具有一次性以及独特性的特征,所以工程项建设的完工效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项目管理恰好就可以运用相关的管理支持、专业技能减少这样的不确定性,并且满足业主方的实际需求。在投资、工期和质量三者这件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让业主方获得最大的效益。 3 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差距及原因分析 按照上文所说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内涵,结合我国当前的电力工程的监理公司的管理状况,发现其中的差别其实是很容易的。当前虽说已经有很多的监理公司对一些工程项目管理业务有所负责,但是这些也是不系统的,不全面。绝大部分的监理企业对工程项目管理所需要的要求仍然有一定差距。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3.1发展到如今,电力工程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方式还依然存在,也极大的限制了企业项目管理的改革之路。 3.2由于发展的快速和,导致了现在很多的监理企业形式各异,良莠不齐。 3.3监理企业制定一些政策的时候最初的考虑往往都是基于其它方面的,并不满足监理制的初衷,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对于监理企业的全面发展不利。 4 电力工程推行项目管理 在电力工程这一领域推行项目管理这一模式有着很大的好处:提高工程质量,全过程管理;减轻业主的工作强度;降低工程成本,便于设计方案优化;缩短工程建设工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矛盾,便于工程协调。 当前的监理企业制度予以改革,要与母体彻底独立出来,在人力资源招聘,市场业务拓展,职工福利待遇确定这些方面都要和国际企业相一致,改善企业发展道路,向项目管理公司这一方向发展。于市场要主动开拓,宣传工作要做好。当前我国的政府或者私营企业主作为业主方时都不太懂项目管理,所以公司一定要大力加强宣传。必须要主动的去占有市场,而不能指望掉馅饼,很有可能业主方是不能提出项目管理招标的内容的。 建立并且完善资料信息系统,因为项目全过程的管理难度是很大的,所以必须设立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只有这样,在需要资料的时候才方便拾取,也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工作展开做好准备。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论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问题 摘要:施工项目管理是针对项目这一对象进行管理的,而项目的目标实际上就是管理的目标,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就是为了凭借全程、全面组织、计划、协调、控制工程项目施工活动这一手段的运用将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与预算管控在允许范围内,同时又能依据规定的质量施工以圆满完成项目。下面,笔者将主要就施工项目管理的特性与内容展开有关的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施工管理;建筑工程;控制措施 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详细的控制措施分析 1.1 控制施工进度 所谓施工阶段,是指以工程为对象实施详细地实施管理的阶段。这一阶段不仅仅是耗时最久的管理阶段,还是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加之要时刻应对时间的变化,因此我们要全面地对工程展开动态式地管理。 1)探索调整原先的施工进度并执行施工计划的施工进度控制手段主要有控制、规划、协调三个。 2)规划,指的是在施工项目全面实施过程中确立施工项目分进度及总进度目标并编制相关的进度计划。 3)协调,顾名思义,就是协调和施工进度存在关联性的部门、单位、施工之间的关系。 4)控制,指的是在施工项目整个实施过程中对比施工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后若偏差产生则应及时应对调整。 1.2影响施工项目进度的因素 1)有关单位的影响:最主要对有关单位作好协调工作,以达到我施工单位工程顺利进行。做到甲方影响有签证,平行施工单位影响有甲方认可。 2)施工条件的影响:在客观条件影响下,使工期发生了偏差,需要及时与甲方沟通,取得甲方认可。 3)技术失误:在技术交底过程中,要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使工人对设备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达到100%。对各施工环节熟练掌握。 4)施工组织管理不利:在施工之前编制好施工计划,主要对施工顺序进行反复推敲。对施工管理制度进行制定。 5)意外事件的出现:当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是避免不了的。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认真的态度。作为项目经理要分析各种因素采取措施对工期进行动态的控制以保证工期。 1.3安全管理 确定安全生产目标:达到五无目标,即“无死亡事故,无重大伤人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无火灾,无中毒事故”。对于安全的管理要依据以下六项原则执行: 1)管生产同时管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和保证作用,因此,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目的,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安全的统一。 2)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安全管理内容是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清除避免事故。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的。 3)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涉及的,生产涉及的方方面面,涉及的从开工到竣工交付的全部生产过程,涉及的全部的生产时间,涉及的一切变化着的生产因素。因此生产活动中坚持全员、全进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安全管理。 5)安全管理重在控制。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 6)在管理中发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动态。其管理就是意味着不断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预防新的危险因素。 1.4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成本控制是做为一个项目经理应具备的,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的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控制成本的措施:①办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购料单的管理。②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与施工预算进行控制,指出差异,分析差异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③以某一段时间为一个周期,对成本发生进行核算比较,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正确处理。④定期检查。 施工中成本控制情况,发现情况主动处理。具体办法:①以施工预算控制成本支出,包括人、材料、机械要用的机械;②以施工预算控制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消耗。 二、施工项目管理的特性与内容 施工项目管理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寻求高效实现项目目标的方法,基于项目经理负责制依据其内在逻辑规律如何有效组织、计划、控制、协调项目从而适应内外部环境并高效组织施工,从而在实现合理优化组合配置生产要素的同时确保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凭借着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与技术达到项目目标,进而让企业得到的综合效益有所增加。 施工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由于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项目的目标,项目的目标界定了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施工项目管理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 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对施工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人生产要素以满足施工需要; 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 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在动态中寻求平衡; 4)合理地、高效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三、建筑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相互作用 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包括技术、社会、经济三个分系统,这三者是施工项目系统的三个不同的侧面,三者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3.1技术系统 技术系统是三个分系统的核心,因为施工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向业主交付低成本高质量的工程产品。首先认真研究工程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并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变化,随时调整进度计划。对设计图纸中的疑点和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业主和设计单位反映,要求澄清。施工方法的选择要先进,又要可靠,选择成熟的技术。施工活动关键是技术性活动,只有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并创造优质产品。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是技术系统的重要内容。 3.2经济系统 经济系统是项目管理施工系统的关键分系统,是“目标分系统”之一。及时向业主报告阶段进度,申请进度付款,争取按时取得支付签证;制定供货商和分包商的奖惩办法,促进关键工作按时或提前完成。做好自身的财务管理,控制成本,预测流动资金的需求,合理调度资金。 四、结语 在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工程项目管理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要健全如今的管理体制,推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大方向发展,认真做好工程管理工作,充分保证施工生产任务能高效优质地完成,并创造出更多的令用户满意的建筑产品。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关于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相关问题的分析 【摘 要】随着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深入,不同的管理模式均出现了不同的缺陷,尤其是在集团施工企业体现的更为明显。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直接决定工程项目管理机构设置是否精练、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施工组织安排是否科学等问题,进而影响项目的盈利程度。本文结合笔者经验,对集团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提出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模式探索 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集团施工企业在努力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逐渐陷入“中标难,中标后盈利更难”的困惑。盈利难最主要的原因是项目成本控制不了,直接导致产值利润率每况愈下、流动资金匮乏,出现“没活活不了,有活难赢利”的怪现象,企业生存步履维艰。虽然措施不少,但亏损项目却越来越多,很难从整体和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不得不引起企业管理者的思考。笔者仅从项目管理模式对项目管理的影响谈谈看法。 1 传统三级管理模式 通过多年来对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索,我国施工企业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粗放性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变迁。加强了项目成本计划管理在施工生产中的运用,如限额发料、目标责任成本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等。尤其是项目法实施以来,集团施工企业多采用了三级项目管理模式(总公司、子公司、工程队三级管理),明确了各级管理层在项目管理中的职责,加强了施工、质量、安全及资金等方面的管理,对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做出了不少贡献。但三级项目管理模式却存在一定的不足,制约了项目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 1.1 子公司各自为战,很难发挥集团作战的整体效应。集团施工企业在工程中标后,一般将施工任务分段划给各子公司,各子公司仅根据自己承担的施工生产任务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施工,这就势必造成人力、物力的重复投入、使用率低下,而相互之间又很难进行调配,造成集团作战资源不能共享,经济效益流失。 1.2 项目管理责任无法明确界定,三级管理机构相互推诿责任。较多的集团施工企业原为国有施工企业,虽经改制成公司,但资产主要还是国有资产。由于机构重复设置,三级管理层在履行各自职责或管理失控时,相互推诿责任。结果造成出现问题责任不明晰,到最后谁也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造成经济效益低下,国有资产流失。 1.3 对管理模式和相关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现场管理五花八门。由于管理者对管理模式和相关政策存在认识和理解上的差异,各自推行不同的现场管理方法(如在作业层的使用上,有的用职工、有的用架子队、有的甚至使用整建制的民工队;设备租赁有的按月、有的按台班等等)。成本控制方法和力度各不相同,同样的项目盈利程度不一。在进行成本分析时,管理者又能找出诸多不同的客观原因,无法进行真正的对比。 2 集权式二级项目管理 随着对项目管理经验的不断总结,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三级项目管理存在明显问题,不断对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去掉工程队一级管理机构,进而发展到在去掉工程队一级管理机构的同时,对参建子公司组建的项目部进行了集中管理,加强施工组织,大宗材料和机械设备租赁进行集团招标,资金集中调度等管理手段,即实行集权式二级项目管理,该管理模式是对传统的三级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 2.1 集权式二级项目管理的优点 2.1.1 统一施工组织安排,在资源配置和调配上拥有一定的权力,大大提高了集团作战能力,减少资源浪费。 2.1.2 对大宗材料和设备租赁进行招标采购,发挥集团购买的优势,降低了材料采购成本和设备租赁单价。 2.1.3 指导工费单价,尤其是劳务分包单价,有效控制了工费开支。 2.1.4 合理分配经济资源,将有效的经济资源运用到工程项目最需要的地方。 2.1.5 在整个项目推行统一的目标责任成本管理,一改过去按预算单价进行分解的做法,明确了管理层(局项目部)和作业层(子公司项目部)的成本责任,使作业层成本更接近实际。 3 项目直管模式的设想 针对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为加强项目管理,切实控制成本费用开支,做到项目核算真实反映耗费的实际情况,有的企业开始探索项目直管模式。 3.1 项目直管模式的优势 3.1.1 统一施工组织,有效配置、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资源利用效率。合理配置资源是加强项目管理前提条件,项目经理部有权、更有责任根据项目部总体施工组织规划和目标,充分利用管段内人财物等各项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有效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率,提高周转材料周转次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购置和闲置。 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深入探讨。 3.1.2 有利于在项目范围内推行目标责任成本管理,完善责任考核和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有了统一的项目管理,有利按统一的取费标准推行目标责任成本管理,防止成本控制脱节,按管理制度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和奖罚。虽然项目部管理人员来自不同的单位,但只有一个利益共同体,无法代表各自的单位,只能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努力实现项目管理目标。 3.1.3 促进项目管理和科学技术的交流。总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在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方面各有所长,拥有不同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成果,推行项目直管模式后,来自不同单位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可以进行相互交流,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3.2 亟需解决的问题 要推行项目直管模式,组建合伙型项目经理部,调动子公司参与项目建设、管理的积极性,防止总公司与子公司争任务,还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3.2.1 经济资源的投入问题 由于合伙型项目部是一个临时机构,无生产资源,工程中标以后,总公司根据项目生产经营的需要,要约有资质子公司,等额(也可按约定比例)出资组建合伙型项目经理部,其经济资源的投入分为货币资源、物资和设备资源。 (1)货币资源:合伙型项目经理部成立后,根据合同履约和施工组织安排,确定项目起动所需资金(含新购设备的购置费),等额(或约定比例)由总公司和应约子公司共同出资。 (2)物资资源:为充分利用总公司和子公司现有物资资源,可与项目部进行协商同意,按其市场价值调入项目经理部,其价值可抵出资额。 (3)设备资源:对经项目部同意调入机械设备,按该设备市场租赁价格和工程所需工期,计算租赁费总额的现值抵做出资额,租赁费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摊销。对提前退场的设备,相应子公司应及时补足差额,设备所有权仍属原单位。 3.2.2 人力资源的配置、考核和安置问题 项目部所需管理人员,由总公司和子公司按计划共同推荐,经考核审查后择优录用。人事关系调配归总公司,人事任免权归项目部。为鼓励各单位推荐精兵强将,防止“卸包袱”式推荐,可建立一系列奖励和约束机制。比如:人力资源可占其出资额的一定百分比,对不能胜任工作退回的人员按其职务高低相应扣减其出资比例,直至扣完人力资源出资比例为止。项目管理人员的考核由监管机构和项目部两级机构进行,项目领导归监管机构考核,项目一般管理人员归项目部考核,考核合格继续留用,反之予以退回原单位。项目完工后,管理人员可优先向新开工项目推荐,剩余人员返回原单位,由单位妥善安排工作。对表现突出人员,项目部可给予一次性特殊奖励,并建议相关单位给予提拔。 总之,项目管理足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管理者将全面负责进度、安全、质量和效益的管理,不管采用何种模式,企业均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的要求,建立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措施,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控制,实现项目利润最大化。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的相关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项目管理人员的需要,创新的管理模式,能够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以及加快建筑项目工程的完工。近几年以来,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实施的意义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原则,最后总结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方法。 关键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虽然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的同时,但我国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为了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我们要积极创新和改进项目工程管理方式和途径,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该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必须对体制进行创新,才能使项目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实施的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施工的主战场,它不仅可以成为企业形象展示的窗口,还可以成为企业的源泉来使经济效益有保障;它甚至还可以成为摇篮来培养和造就企业的管理人才。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具体会通过组建分级管理机构的形式来实施项目管理的创新,这样才能达到按期给顾客提供既安全又优质产品的目标,实现经济收益。实际证明,在质量监控、资金管理、施工管理和安全保证等方面,组建分级管理机构的模式取得的成果是不可否认的,但它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管理人员冗余、无法合理有效配置资源等。而且项目管理随着我国越来越复杂的建筑工程环境也日益变得复杂。在对以上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建筑企业应该意识到需要对项目管理实行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建筑企业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上不断摸索,最终使施工管理体制改革得到深化。 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原则 要想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中取得成效就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首先,创新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只有高素质的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才能及时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才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发展,项目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有利于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其次,现场工程管理中要科学协调与地方的关系。工程所在地址与地方关系密切,办理完善的手续和处理方法对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必要的,这些工作也是现场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场项目管理中,涉及到工程的诸多方面,同时与地方有着密切关系,不能够盲目、无计划地施工,要协调和处理各个施工环节之间的关系,这对项目管理好坏有直接的联系。然后,现场工程管理中要保证各参建单位的有效联系。目前,由于工程项目规模的逐步扩大,在一般工程项目中都是通过多个单位协同合作,共同参与建设,这就会造成各个参建单位之间发生不可避免的矛盾,如果矛盾处理不完善和不恰当,则容易造成在建设之中出现了扯皮返工等现象,因此,只有把各参建单位关系协调好,避免发生各种冲突,才能够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能够有效控制,这就需要我们对现场管理进行创新,保证各个参建单位的有效联系。最后,现场工程管理中要实施科学的工程质量管理。现场工程管理力度将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要控制好工程质量,必须要对工程整体情况有及时的和全面的了解,形成有效的科学的监督,这样才能创新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一个有序的系统过程,其质量的高低综合体现了项目决策、项目设计、项目施工及项目验收等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质量。通过对代建、监理、施工单位等各项目参与方的制度性、严格合同履行等全面、全过程项目管理来实现业主委托的最终项目目标。 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方法 1、对观念进行更新,重视机制的转换 想要在观念上进行更新,企业首先就要完成项目管理经营机构的转换,而此转换应该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契机,然后以对职工进行深入的形势与任务教育为基础来对机构设置和部门职能进行改革。从机构上来说,为了使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得到强化,突出合同的中心管理地位,企业应该对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和施工管理部加以设立,以克服资金管理、成本控制与合同管理互相脱离的弊端为主要目标,将市场合同部与计划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财物管理和结算管理集成一体。为了使适应工程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和设备新需要的问题得到解决,企业需要在足够的重视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的基础上专门设立工程技术部,并为创造最佳效益和建设一流工程提供技术方面的有力支持。 2、重视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作为一项复杂系统工作,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建筑企业应该把成本意识贯穿到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降低成本的措施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发动全员参与,让企业所有员工足够重视成本控制和管理,使成本意识深入人心;另外把成本目标层层分解,建立起成本索赔的连锁链,让每一个员工都意识到自己在成本节约中所担负的责任,看到自己在成本目标锁链中所处的位置,保证每一环节都必须对上一环节进行监督。要想落实好成本管理,首先要提高员工素质,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人员采取培训措施,使员工综合素质提高,使其创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对领导干部的原单位选拔制度加以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单位领导之间的相互制约。而且要在市场法则优胜劣汰的基础上来减员增效的同时收入能增能减、人员能进能出、经营者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被建立,从而使职工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3、重视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通常情况下,分项工程多、合同管理和施工管理难度大、规模比较大等是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减少管理层次,减化生产关系,就需要建筑企业以精干主体为出发点,把管理形式从传统的金字塔式变为扁平式。虽然不同的工程项目在管理重点上是不同的,但项目管理始终是以项目成本核算制和项目管理责任制为核心,这两个核心制度的落实与否,是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协调有序实施工程项目的保证。所以建筑企业内部要通过对市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监督机制和用人机制等有效机制的完善,来使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得以保证。 4、健全与完善约束和激励机制。 约束和激励机制的建立,能够保证员工遵守相应的制度,能够增强标准化管理的执行力,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实施。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各项标准能够充分发挥功效,各有关部门有必要制定并贯彻执行标准化管理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保证员工遵守各项制度,并将其与员工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贯彻执行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原则是严格落实,奖惩分明。对于认真执行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对于没有落实的部门和个人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以保证标准化管理体系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实际功能与作用。 5、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提高的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管理,必须应用计算机,计算机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工程从中标到交工验收,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管理手段则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实践证明,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业围绕着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引入了许多现代化管理方法,如网络计划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普遍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渐融入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益的改善、工程质量的保证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就要不断的创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创新,会让这个工程的团队在精神中团结和整体实力上升至少一个档次,也只有这样的团队才能够生存,也只有生存下来才能够有未来,而且是光明的未来。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浅谈土木建筑项目管理问题及相关措施 【摘 要】结合中国国内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给建筑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同时加剧建筑业内部竞争,建筑体系正趋于“高安全,高技术,高效率”发展,本文就土木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和相关措施做浅要分析。 【关键词】土木建筑;项目管理;相关措施 国民综合实力提升的同时带动社会整体经济体制改革,旧式“粗犷式”发展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取缔,社会体制改革带来国民审美意识变动,传统建筑无法满足现阶段国民审美需求,建筑工艺与设计正向前卫化,潮流化,技术化发展,相应要求项目管理也应更具规模化,深度化。 一、土木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根据笔者多年经验,现总结管理工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 1. 体制制度管理上 任何管理问题均离不开制度问题,执行力的欠缺体现制度管理的松散。中国大型建筑项目投资主要源于国家或地方政府,由项目投资到现场监督之间项目管理链较长,管理机构或组织不够明确自身职责,甚至形成交叉管理制度。 另则,体制制度目前在执行力方面有所欠缺,项目施工重点体现在搞速率上,忽视项目综合管理及相应制度执行,亦造成管理漏洞。过于强调职位,忽视执行力还体现在政府缺乏监管力度上;很多项目负责人日常无法扎根一线,形成挂名制,有驳于国家颁发的相关管理安全法律法规,监管处理机制依然停留在突发事件上,缺乏日常管理体制和绝对执行力。 中国目前土建项目管理由于管理渠道过长,经济链过长,管理空间过大,在审批,决策或领导力上存在天然缺陷,管理渠道过长无法对项目进程中相关事件做及时调整,经济链过长无法形成有效的成本管理,管理空间过大在项目施工中难以灵活进行领导决策。 2. 土建项目安全管理上 首先在制度上,由于未深入发展安全经济体制;造成土木建筑施工进程与建筑质量之间相互制约,对安全防范措施及安全管理说明一笔带过,体现制度上的欠缺和不完整性。 其二,施工单位安全意识的缺乏;由于现阶段中国土建项目中从业资格考核不严,甚至很多未达到相应考核标准的人员担任重要职务,造成安全意识匮乏,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如无法将安全监管工作切实贯彻落实,无法安全施工等诸多问题,一味讲求速率工程。 其三,监理部门职责未到位;很多监理单位和组织人员监理意识未成熟,未能按照国家相关监理管理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在追求效益,速率的同时忽视工作人员精神文明建设,缺乏安全防范,态度消极,未能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组织工作,如同虚设。 二、加强土木建筑项目管理的措施 1. 体制制度管理上 体制制度及规章准则在员工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上起约束作用,制定合理健全体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确定企业统一信念,领导组织召开工作会议,针对项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项目管理统一信念,贯彻落实“安全第一,效益第二”指导方针,并制定合理施工作业流程以及具体管理章程和惩处措施,切实做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人才战略;我们已经在意识形态上充分认识管理重要性,而在体制之都管理上核心则为人性化管理,即以人为本,处处体现制度合理化,人性化,营造良好环境氛围,把人性化管理作为项目管理核心,把人才战略作为公司发展战略核心,增加领导慰问制度,如中暑补贴,寒冷慰问等,处处体现人文关怀。 2. 项目安全管理上 (一)落实安全责任制 建立完善监督体系,责任到人;在实际项目施工过程中从项目部到承包方应配置相应安全管理人员,确保在管理上和现场监督上有力进行。加强安全宣传,召开安全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制度,让安全责任制深入人心,杜绝制度死角。 (二)加强安全巡查和安全监督 制度建立和制度执行是形成有效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准则,在行动力上坚决执行规章制度。有土建项目最高责任人担任安全监督小组组长,组织各大部门领导形成安全监督小组,在进行日常工作的同时开展安全监督工作,让安全意识深入各部门,通过领导模范作用与重视程度,让安全管理意识形态扎根项目单位。 (三)强化危险源控制 根据项目工程地形,规模,环境等做充分调研与分析,针对事故频发易发地区增设安全隔离带,规范施工设备,相关器械放置,配备灭火器具,在安全监督过程中发现任何安全隐患,组织会议分析并做相应措施探讨。 3. 项目成本控制管理上 全面的项目管理还体现在项目成本管理上; (一)科学预算 成本预算是成本控制管理计划基础,为编制合理性成本控制制度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合理性成本预算会提高成本计划科学性。成本预算根据中标价格和承包总价结合员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等进行科学总价预测。 (二)内部控制 成立内部财务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日常财务监管,日常财务报表制作,日常设备维修费用管控,围绕成本目标,确定成本控制制度原则,对于施工过程及财务结果进行实施监督。对工程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延长使用寿命。在内部控制上做好内部部门监管。 (三)工程项目控制 成本控制的主旨对象是工程项目控制,一直作为成本控制核心对待,其主旨则为人的管理及活动,其根本目的则为合理利用人力,财力,物力,在根本上降低成本,增加工程收益,杜绝不必要浪费,因此在项目管理条例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努力实现以下原则:节约原则,全面控制原则,动态控制原则,目标控制原则。在项目上本着节约原则不动摇,着眼于成本监督,加大过程控制力度,在实际项目管理过程中经常检测设备偏差,深入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优化施工管理方案,贯彻先进管理理念,用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工程项目控制还在于目标控制上,把实施计划的任务,措施,方针等逐一进行分解落实,确定目标切实可行,落实各相关部门,做到权,责结合,严控成本。 结束语 土木建筑对于现代化建筑设施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土建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实行以人文本,人才战略等基本原则,从技术,协调关系和经济角度等对施工单位和、相关企业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促进项目管理之可持续发展。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对策 摘 要:建筑工程的项目管控活动是当前建设管控的关键内容,对于建设方和施工方等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文章论述了建设品质以及资金和安全等相关的内容,目的是为了提升工程的管控成效。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有效途径 引言:在我国,多数工程项目会以招标投标的形式来确定,一旦项目确定后,整个项目的合同总价也基本锁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从中获得盈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是现代企业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有通过加强对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管理制度的完善、人员素质的提高来实现。 一、目前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造价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的施工造价对施工单位和投资者的利益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尤其要重视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可是,现在有很多的施工方为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经常会使用一些违法的行径来减少材料的成本,例如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克扣工人工资等,进行工程施工造价的控制。导致减慢了工程施工进度,还降低了工程的质量。有些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工程进度三者的关系并没有重视,三者出现了矛盾,这是不科学的现象。在欧美等国家,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步骤有: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数据分析和归类。从中不难看出,无论是我国还是欧美国家都强调了成本预测与计划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通过科学的预测来制定项目成本计划,确定成本管理目标。但其实,我国项目成本管理的实践效果却并不理想。有很多工程项目直接越过成本管理环节,不进行成本预测和计划,非常随意;还有些项目成本计划和实施“两面派”,没有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或不按照质量要求进行项目工程,无法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使成本管理变成形式化。 2、工程进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制约因素多,管理不到位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对工程进度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工程项目实施时,影响项目实施的因素众多,但这其中的因素多数不是施工方所能控制的,因此施工方只得等工程项目管理部门把这些影响因素解决完才能进行施工,这样在工程项目管理组织上就无法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项目管理人员执行能力较差,管理过程中只注重自己利益的取得,而忽视项目目标的实现,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监督不利,缺乏有效的监督,这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即是工程进度无法目标进行。 2.2没有把握好进度、成本、质量之间的关系目前工程建设过程中,承包商的素质参差不齐,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不会很好的平衡工程进度与成本、质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施工时,往往只注重抓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因而与工程计划在很大的出入。 3、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项目人力资源不足,当前的建筑企业,同时会进行多项的施工项目,因此这些企业为了有效的降低人员的工资成本,因此在多个项目同时进行时,往往在施工期内把项目施工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在每个施工地点进行流动性管理,这样就存在各个项目中没有专职的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监管缺失,从而无法保证项目的质量,更没办法达到设计的预期效果。 3、2项目质量控制不严,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由于在项目控制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因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中有失控的现象存在,如在工程设计时,没有严格的进行造价及成本的控制,会导致施工过程中成本不断的攀升,往往会导致项目设计不断的进行变更,从而降低了项目的质量,导致项目的成本不断的上升,对项目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严重的影响。 二、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对策 1、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工程质量,要建成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必须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首先在项目管理中要组建业务水平较高的、责任心较强的管理层,建立健全项目质量体系与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选择专业技术熟练、综合素质高的施工队伍进行作业。其次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成立质量管理小组,施工前进行技术文件会审、施工人员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指定有质检资质的人员实施、监测及控制施工质量,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严格控制购进材料的质量。三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项目的进展状况定时评价项目达到质量目标的程度,促进改进项目质量。在施工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的同时,还要考虑项目功能、工期和费用要求,以符合工程的整体效益目标。 2.、安全控制 所谓施工项目安全控制,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 一是应树立全员安全意识,坚持安全与施工同步,管施工必须抓安全,安全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之中,并对施工起到促进与保证作用。 二是坚持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施工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施工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施工过程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三是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一方面,人的正确行为可以避免、排除或减少各种危险因素:反之,人的错误行为则可以导致不安全因素的产生。人的行为管理是现场施工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也是控制难度最大的环节。控制现场机械、设备和材料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坚持对现场的材料、机械设备使用和管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落实机械、设备和材料的现场管理制度等。 3、对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进行创新 为了解决管理模式的不合理问题,可以加强对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进行创新,例如在机构的设置上,可以在设立施工管理部、工程技术部等协同项目经理部门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施工管理部可以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技术的管理,而工程技术 部门可以主要负责生产的调度,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劳动力的配置等。通过全方位的组织实施和协调管理来解决管理模式陈旧的问题。 4、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全面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控尤为重要,应创建优质管理团队及规范工作模式,提升员工积极性,做好合同签订,完善材料与机械分包承包管理。在工程施工前期应同当地政府做好手 续办理与配套设施安排,并应强化进度管理体系建设,成立专项管理机构,配设专职员工,令其具备生产管控经验,明确组织设计、建设方案工作,进而就施工进度作出提前准确预测。应创建完善沟通渠道,履行例会制度,强化各个单位的交流联系,令工作人员借助各级责任人与计划专员的有效引导,规范施工建设,实施反馈预警机制。再者应依据smart原理做好计划分割,确保各项工作实现良好的预期进度目标,实现全面整合管理。 结束语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发挥积极的作用,成为2l世纪面对市场竞争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技术。所以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关于路桥项目管理的相关问题探究 摘 要: 本文主要从路桥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管理、成本控制管理和具体的运行机制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投资控制;成本控制; 运行机制 前言 项目管理是公路桥梁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项目管理是以高效率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能够对工程项目按照其内在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管理系统。它是对某项复杂的一次性生产和工程项目形成的全过程管理。 1、路桥项目的投资控制管理 任何工程投资控制都关系到项目投资效益,在建设项目前期决策中,有关部门应该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认真地进行全面决策,最后在审批可行性报告的同时,审批建筑项目的投资估算。 ①优化工程设计,是减低工程投资的主要途径。优化建筑工程设计,减少工程量,无疑可以降低工程投资,还减少了许多其他相应的费用。 ②健全预算管理。施工图预算是安排施工计划、统计工程进度、办理工程结算、进行成本计算的依据。对于工程已开工,应在一个月内编制出施工图预算并据以编制责任成本范围内的工程或部分项工程的工料、机械及有关费用的预算,1~5日内编制出工程项目经济责任成本计划,报分公司审核,批准后作为财务部门控制成本、核算成本的重要依据。 2、路桥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 就投资控制而言,路桥工程的成本控制一般发生在路桥项目设计以后,即是一种“事后”控制,更体现在工程施工阶段,控制路桥工程成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认真核定工程投资,实施项目承包。承包内容包括投资、工期和质量三部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成本控制,坚持依据工作量,制定工期要同生产需要结合起来,依据设备周期、工程难易程度而确定,整个工程质量必须合格,标准一律按国家质量验收规范执行。承包内容中,控制投资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只有把建设单位积极性调动起来,共同把关,才能收到实效,基于此,将总投资分解切块、细化管理,将总投资分解到土建、安装等各个单位工程中,使总承包人作到心中有数,总承包人可将分项指标落实到各专业工程负责人,实现靠分项控制达到总目标控制的目的。 ②建立项目调度会制度,对建设过程实行有效控制。在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的路桥项目要实地考察,有些问题涉及设计、机动、安全、运输等部门,需要共同解决,建立现场调度会制度,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每次调研会都要认真检查上次调研会所安排的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项目调研会, 实施对工程进度、工程材料等的控制。 ③加强资金平衡,管好、用好有限的资金。资金问题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资金能否及时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承包人能否全面完成承包任务。所以,我们必须从强化资金管理人手,对所有的项目根据轻重缓急分类排队,合理安排资金,每月下达正式的资金使用计划,计划下达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改动或挪用资金使用指标,确保建设工程资金的安全,以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项目的建设中。通过加强资金平衡,强化资金的控制,确保各个项目进度用款和确保项目各阶段的用款标准,从而控制工程的工程成本。 ④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确定成本会计科目,对一项工程进行分解,分解出最小的工作单元,即为成本会计科目,在此基础上,对成本会计科目建立相应的分类账:而后建立标准成本系统,对每一分类账事先建立标准成本,作为该项成本的控制依据,最后在业绩考核时,将实际发生成本与标准成本做比较,节约和超标的视程度不同予以不同的奖惩。完整的路桥项目管理还包括一系列专题管理,如:变化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在进行路桥工程成本控制时还应该建立奖惩激励制度,严格考核各项目业绩,本着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3、强化路桥工程项目管理的运行机制 3.1 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3.1.1 建立严格的工程质量内部监理制度。①对不按图纸施工,外形尺寸不符合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的;②不符合监理程序而施工的工程项目和使用原材料、外购构件不符合要求的;③未进行工序交接检查的工程和未经驻地工程师签证的隐蔽工程。 工程内部监理工程师在检查中发现造成返工损失或质量事故的,有权作出扣减项目经理部工资含量的裁决;对违反操作规程、弄虚作假、隐瞒质量事故的人员或班组,有权向项目经理提出给予处罚的建议;对提高质量有突出成绩者有权建议项目领导给予表彰和奖励。各级质检人员都有越级反映质量问题的权力。 3.1.2 充分发挥工地试验室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功能。 工地试验室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部门,是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路桥建设的施工,必须有功能完善的工地试验室。为此,应按规范要求配备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相关的试验人员,建立试验报告反馈制度,最大限度地实现过程控制。试验人员必须服务到现场,用检测数据监控施工。 3.1.3 制订企业工法, 用工法保障合同规范的兑现合同规范一般都规定了对原材料、半成品和竣工工程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有时还规定使用的施工手段,如灰土路拌还是厂拌,水泥稳定砂砾摊铺用平地机还是摊铺机等。 施工单位在充分学习和理解合同规范之后必须按工序编制工法。工法规定完成这道工序(分项工程)的所有参与者的岗位职责和采用的机械设备、施工进度、质量标准、检查方法等,用工法规范要求每个施工人员的施工活动,从而保障合同规范的兑现。 由于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客观因素的变化,作为企业标准的工法还需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2 强化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是项目的生命。在施工中,注重深化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以预防为主,对质量实行超前控制,在组织形式和职能上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并按照不同专业性质和管理职能,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明确每个部门层次和个人的质量责任。同时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以及施工条件和要求。分别采取不同措施、进行质量控制、监督、检查及验收,保证每一分项目和每个关键工序控制点的质量。 3.3 强化成本管理 经理部实行目标成本控制。依靠推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实现成本目标,采取“责任成本”和“目标成本”的管理办法。教育全体职工树立成本意识,关心、控制成本,变单一控制为多方控制,全过程控制代替阶段控制,提高了经济效益。 ①以预防为基础对各队担负的工程项目费用进行预测分解测出每项工程应达到的目标值编制成本计划,落实到每一个项目,实现超前控制; ②采取责任成本管理办法,建立成本保证体系及控制图; ③控制材料消耗,根据工程进度的现场要求,重点控制钢材、水泥等,实现定额与限额管理相结合,精打细算,使材料费明显下降; ④合理组织生产,提高工效,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做好不同工种人员的余缺调剂,节约人工费; ⑤鼓励全员献计献策,大力开展双增双节活动。 3.4 强化安全管理 项目安全控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部根据项目特点,制定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或安全技术措施,根据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进行相应的安全控制。项目安全控制遵循下列程序:确定施工安全目标,编制项目安全保证计划,项目安全计划实施,项目安全保证计划验证, 做到安全生产无事故。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桥建设的施工项目管理控制是多方面,控制投资、成本、质量、安全等等。管理应抓住控制主线,协调组织各方面因素,能够准确的预见不利因素。为企业盈利,为国家建设良好工程。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相关问题探讨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具体的建设项目或施工项目为对象、目标、内容,不断优化目标的全过程的一次性综合管理与控制。其内涵就是自项目开始到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项目控制,使质量目标、进度目标、费用目标和安全目标得以实现。可以说,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对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项目管理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七大方面详细探讨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合同;文化 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管理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项目覆盖范围广、施工工序复杂和建设周期长等诸多特点,通过一个专门的管理组织和管理体系,对项目进行有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全面实现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规划目标的优化。从狭义的角度看,项目管理即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工程质量和成本费用目标等进行综合管理,以促进既定目标的顺利实现。从广义的角度看,项目管理不仅是对于施工全过程的综合管理,而还包括工程交付使用后经济、技术上的综合全面管理。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施工企业对项目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近几年,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二五”规划的进一步实施,各种不同形式的基础设施工程在我国得以大范围展开。这种情况无疑给各施工企业带来了更难得的发展空间,各施工企业集中全部力量力求独霸项目承揽任务,无疑加大了项目承揽难度。由于过分注重工程承揽任务,忽视了项目管理工作,导致建筑工程整体造价增加、工程质量下降和经济效益下滑的现象。施工企必须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以降低这种现象带给社会和企业的巨大危害。 (二)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重视 可行性研究是研究项目是否合理可行,在实施前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及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由此考察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监利性,技术上的先进性、适用性、实施上的可能性、风险性,同时为银行贷款以及合作签约等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然而,目前我国的许多投资项目都不够重视项目可行性研究方面的工作,要么一哄而起,要么草草了事,项目匆匆上马,盲目投资,这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且也为后来的工程事故埋下了祸根。 (三)合同管理不规范 由于我国建筑市场不成熟,即使制定的合同条件存在“不平等条款”,施工企业也会接受,而企业为了盈利,往往会影响工程质量;合同违约现象严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为了需要,临时随意修改合同条款,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市场秩序;缺少合同的规范管理,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增加了企业的法律风险。 (四)成本核算不准确 成本核算是做好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成本管理应遵循“量价分离、成本细分、对比控制”的原则,然而大部分施工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往往不按照基本原则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的划分和预算,仅仅是凭借过去经验进行预算和估算,使预算定额缺乏合理性和准确性。部分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仅流于形式,成本核算仅是项目经理做到心中有数,而引起工程成本核算指标失真,导致成本管理难于控制。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制度 1、建立和完善各项项目管理制度,对承包商的资质和信誉实行严格的控制,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和管理,采取各种有效的技术和施工方法以确保质量符合标准,最后通过监理工程师的严格检测和检查,以确定质量指标是否符合技术法规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 2、完善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项目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相关建筑人员的责权范围和岗位责任,并逐级签订项目责任书,将责任切实落实到每个人。 3、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积极监督项目部认真进行实施,将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和提高企业信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4、建立规范化的项目组织制度,组织、协调各种质量因素的相互关系,抓好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的综合管理。 (二)加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针对目前我国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普遍重视不够的现状,必须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1、国家和行业部门应学习国外经验,对以往的规定进行清理,指定新的有关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使得可行性研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基本要求是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与国际工程咨询业的要求接轨,并根据本行业部门的特点尽量细化有关条款。 2、企业在项目上马前,必须由专业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从技术、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等各个角度,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和经济评价,真正把可行性研究与建设期的“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同时纳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确保项目建成后不产生或少产生负面效应,以使各工程项目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完善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体制,规范建设工程市场秩序 首先,增强施工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承发包双方应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制定合同条款,这不但有利于施工过程中合同的履行情况,更是工程质量的最终保证。 其次,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合同的签订、审查、授权、公证、监督的程序来执行,进而提高合同的管理水平。 (四)强化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1、提高目标成本管理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将是搞好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2、引入科学管理方法,实行作业成本管理和目标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管理应从工程项目中标开始,一切活动都以目标为导向,并以完成目标的程度作为评价标准,以达到从企业内部挖掘潜力,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和增加效益的目的。 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 在企业的管理总部要构建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应将成本控制思想贯穿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根据项目方式的特点以及工程专业要求,灵活设置成本控制阶段与成本科目,各项目部、工程分包商、材料与设备供应商等授权使用,为企业构建一个不受时间与地域限制的多方参与的全天候管理平台。 建立奖惩制度,完善项目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加强对项目考核工作的组织指导,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体的目标成本逐级负责制,层层落实,使每人都承担相应的职责,形成降低成本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并严格执行事先制定的奖惩办法;应将考核成绩纳入干部考核档案,今后项目经理的人才聘用,项目经理择优竞争上岗均要考虑项目目标成本管理方面的业绩,努力选派合格的人才担任项目经理。 (五)千方百计做好施工协调管理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然要与当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沿线单位及广大群众之间发生情况不同的联系,并将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因此,积极协调外部关系、沟通情况、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努力为施工创造和谐环境。施工协调管理应注意以下问题: 做好基础工作 施工安排为对外协调工作打好基础,协调工作才能为施工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往往是因为施工安排不周、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引起有关单位或群众的不满甚至处罚。所以,一定要在施工做好相关的安排,把与外界有可能发生的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提高员工素质 在施工中,外界有可能和我们的每一位员工接触,那么,他所说的话、做的事都会代表着施工单位的态度和水平。因此,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做事的责任心,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 (六)提高施工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实现现代化化管理,必须应用计算机,计算机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工程从中标到交工验收,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管理手段则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 实践证明,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为了加强计算机辅助管理水平,应通过加强职工培训、普及现代化管理知识等手段,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都应接受现代化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并作为上岗考核的重要。企业所有业务人员均应熟练的应用计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工作规范化。 (七)文化建设不可缺 一个项目搞的好和坏,最直接的表象就是项目部的这个团队面对工程是否有战斗力,面对业主是否有服从力,面向施工队伍是否有执行力,面对社会是否有表现力。在一个具体的项目上,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体现项目部内部管理上的人性化,配备一名好的炊事员把饮食搞好;根据工程地点选择租赁或建造一个合适的工作和起居场所;适当配置一些文体活动设施;请专家进行管理和技术知识讲座。领导经常强化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在每位员工的脑海中,教育管理人员在待人接物中的礼节礼貌,在处理文字来往中的规范到位等等。 结语 综上,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全面的、全过程的管理过程,环环相扣,不能有疏忽和遗漏。这要求项目经营者要将施工项目各个环节都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相关问题浅析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包括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结算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管理使得项目施工目标得以实现,由此可见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性。本文就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核心人物、管理方法以及期今后的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管理内涵核心人物管理措施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施工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工程质量,为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并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促进今后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工作开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及今后投入使用之后的各种事宜,因此说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十分必要,本文就结合自身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内涵就是指自项目开始到项目完成,要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的手段,使得工程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以及质量目标都能够实现,即通常情况来说,就是要保证建筑工程项目从实施阶段一直到竣工结算阶段,工程的费用、材料使用状况、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进度等各项内容都需要纳入到管理的范围内,以保证项目最终目标的实现。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要贯穿到工程进行的始终,即要做到决策阶段的管理、实施阶段的管理以及试用阶段的管理。在这三个阶段的工作中,需要对参与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进行管理,即要对投资商、开发商、设计者、施工者以及材料供应者进行管理。 二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更加广泛,一提起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大家就会想到管理的任务就是要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目标控制,包括施工费用的控制、施工进度的控制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而在这个管理的过程中,最为核心的任务就是要实现工程建设和使用的增值。工程建设的增值主要表现在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提高工程的质量、利于进度控制并且利于投资成本的控制,而工程施工的增值就是要保证工程使用的安全、要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环保和节能、建筑项目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要有利于降低工程运营的成本以及维护的成本,无论从建设增值还是从使用增值来看,这都是建筑工程施工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说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必需要实现建筑两方面的增值。 三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最为关键的是对施工成本、工程进度以及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 (一)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 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要从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以及合同措施四个方面进行。 组织措施即要求项目管理者建立起项目管理责任制,落实好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好各人员的责任,做到职权分工和责权明确。同时还需要编制好施工成本管理的计划,制定详细的管理流程,通过对施工要素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以及动态监管,实现有效的控制管理。 技术措施即要在管理的过程中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好最佳的施工方案,同时在满足建筑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经济措施是人们最易于接受和采用的措施,管理者需要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好施工成本的管理目标,并对施工成本的管理目标及逆行那个风险性分析,制定好风险防范措施。对于各种施工支出,需要做好资金的使用记录,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好各项开支。 采用合同措施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管理,需要贯穿在整个合同周期,即要从合同谈判一直到合同终结。管理过程中首选需要选对合同的结构,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在谈判中争取到适合于工程规模和特点的合同形式;其次需要在合同的条款中仔细注明影响成本和经济效益的一切因素,这样便于今后管理。 (二)对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措施 对进度进行管理也需要从组织、经济以及技术手段进行。 在组织措施中,首先需要定义好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系统组成,对各类进度计划的编制程序、审批程序以及调整程序做到心中有数,制定出多套管理方案进行比对,从中选择最佳方案,同时需要建立起对进度控制的动态监管机制。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进度,需要制定和项目进度相符的资源需求计划,包括人员需求、材料需求以及资金需求等,通过计划反映出每个施工时段的施工进度情况,并通过对资源的分析合理的对工程进度进行管理。 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够充分的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进行施工,这样能够提高施工的进度,在管理中需要对工程的设计技术和施工进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在工程施工进度受到阻碍时需要分析是否是对技术运用不当造成的,看是否为了实现工程进度而变革施工技术的必要。 (三)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需要从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人员的技术以及管理者的素质三方面着手。 在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上,需要严把材料采购管理,确保采购者在合格厂商进行材料采购,除此之外,在施工使用之前还需要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防止以次充好现象的发生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对于施工设备的质量也需要重点把握。 从施工人员技术方面考虑,需要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并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努力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这样对于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同时积极的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积极借鉴其他先进经验,并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创造出适宜建筑施工的技术手段以提高施工质量。在这整个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管理监督。 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对于工程的质量的高低也有很大的影响,有些管理者消极怠工,不能够进行现场管理,一些施工疏漏很难发现,这样就会造成质量安全隐患,因此说在今后管理中需要加强管理者素质,建立奖惩机制,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上文中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核心任务以及管理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那么今后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如何呢?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近些年来不断发展和前进,因此其今后的发展也是向着更为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方向发展,其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将项目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以及项目运行阶段的管理相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具有共同的管理规则和信息处理系统,能够在统一思想的指导下对建筑工程的项目进行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其次在新技术的带动下要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包括管理信息技术和项目信息门户技术,也就是业主和建筑项目各方共同参与,并在电子信息平台上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一种新型模式。充分利用高科技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是今后发展的总体趋势。 结束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进度的关键,因此需要引起和工程项目相关者的高度注意。本文结合自身管理工作的经验,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核心任务、管理措施及今后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四个大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管理措施方面又具体从成本管理、进度控制以及质量控制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对今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以此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培训项目管理规范化的相关探索 摘要: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我国的每一项事业都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企业的培训项目管理规范化,尤其是是石油企业。对于企业来说,培训项目是促进经济效益提升最有效的方法,但前提是要规范化的进行。很多的企业对培训是非常重视的,可对培训项目的管理却很松散,从而导致问题不断。 关键词:培训项目规范 探索 培训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是现阶段企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对于企业而言,培训项目能够有效的提升员工素质和企业的业务量,在综合方面,让企业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对于社会而言,培训项目的规范化能够让很多的地区稳定发展,我国是一个石油大国,很多地区的石油产量不在少数,但由于培训项目并不规范,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本文就培训项目管理规范化进行一定的探索。 一、中心培训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分析 (一)培训效果难尽人意 对于石油企业而言,无论哪一个部门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否则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在日常的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如果不及时的进行培训,将小问题控制,那么在将来的发展中,就会发展成为难以控制的大问题。从现有的成果来看,石油企业的培训效果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但是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比方说员工的专业素质还有一定的欠缺,员工工作态度和责任心方面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强,这些都是培训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培训不尽如人意的方面。总体来说,这些问题是由于培训项目管理不规范所导致的,比方说培训计划有所欠缺,内容不是特别的充分,时间较为紧张等等。 (二)培训管理工作规范不强 某些单位或部门开展的培训工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监管,导致对培训的系统管理要求不够,对培训需求分析工作相对不足,即使部分培训项目做了培训需求调研和分析,但需求调研工作也可能做得不够深,需求分析工作做得不够准。对于现阶段的培训工作而言,之所以没有达到一个较为完美的要求,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培训管理工作规范不强。有些工作人员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两层皮”现象严重。在工作的过程中,只是机械化的工作,并没有真正的将培训内容落实到员工身上。 (三)培训需求与培训计划的制定脱节 培训项目管理之所以没有达到一个较好的标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培训需求与培训计划的执行存在严重脱节现象。也就是说,员工接受的培训内容与实际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关系,等于在做无用功。在做培训计划时,往往是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凭自己的经验,主观罗列一些培训课程和培训内容,没有将参培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送培单位人力资源的调配等内容结合起来,孤立地看待本次培训。我国的石油企业不在少数,数十万的员工都在接受培训,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这样的情况会引起非常严重的消极影响。在将来的工作中,必须要将培训需求与培训计划有效的结合,让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使石油企业在内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样才能让培训项目的管理逐渐的规范化。 效果评估与跟踪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够 尽管所有的培训部门和工作人员都认识到了培训效果评估和后期培训效果跟踪工作的重要性,也基本上对每一个培训班或培训项目进行了一部分内容的评估,但大部分培训评估仅仅是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进行评价的。因此培训项目没有规范化的进行,反而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企业之所以会出现培训项目管理不规范的现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效果评估与跟踪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够,导致很多的问题发生之后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 二、对培训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一)认真做好培训分析需求 在现阶段的发展中,首先需要进行一定的调研分析,这样才能获得全面的资料,从而帮助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内容和实施策略。 1.紧密围绕油田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做好企业培训需求。石油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战略需求,以及全球的形势进行一定改变,因此培训项目管理也要随之进行一定的变化。简单来说,培训项目管理必须紧密围绕油田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这样才能规范化的进行,从而获得一个理想的效果。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的培训工作必须为实现单位的近期和中长期目标。培训内容的设计必须贴近送培单位的生产经营实际,做到生产经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为他们培训什么样的人才。 2.以各单位员工现有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位基础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在进行培训的时候,主要是针对员工进行培训,石油企业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泛,因此必须根据各个单位员工现有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进行定位培训。 3.做好二级单位年度培训计划制定的指导工作。二级单位人事部门,每年都要根据其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和岗位需求以及职工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自己的培训计划。由于某些计划制定不专业、不科学,尽可能给予适当指导,以使二级单位自主的培训计划能顺利实施。 (二)精心设计和制定培训计划、方案 在培训项目管理规范化的过程中,了解培训需求之后,就需要精心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这样才能对实际的工作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 1.根据领导工作思路,结合工作实际,筛选重点培训项目。培训工作需要从实际的情况出发,如果完全的根据需求来进行培训,很可能达不到实际的效果,必须融入一些其它的元素,结合油田和中心实际情况,筛选出重点的培训项目,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充分满足员工的需求。在之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完善,从而得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文认为,在这方面的工作中,必须认真分析企业对各类人才的培训需求,精选、优选一定数量的重点培训项目,经过综合平衡后,形成书面计划和方案,上报相关部门,最终形成项目计划。 2.深入调查,仔细分析。石油企业在发展到如今的局面,具有数十万的员工,如果出现“从众”现象,将会对培训工作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仔细的分析,让培训计划和方案切合实际。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石油企业在培训的时候,不可能照顾到每一名员工,只能将大部分员工的利益照顾到。但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大部分的员工”不断的扩大化,这样才让培训项目管理更加的规范化、人性化。机械化的操作和培训并不适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将实际的情况了解清楚,才能制定出优良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总结:本文对培训项目管理规范化进行了一定的相关探索,从现有的成果来看,很多地区的石油企业都因为在培训项目管理规范化方方面的努力,从而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这不仅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益处,同时也为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相信在将来还会有更大的建树。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培训工作的时候,仍然需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这样才能避免一些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研究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有效地加强对工程项目管理成为了企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针对我国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现存的问题和现状,为追求盈利的最大化,本文主要从项目过程管理等方面,从众多角度讨论如何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从而真正提高项目的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 关键词: 项目管理, 成本管理, 企业, 举措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加之我国与国外市场的联系愈加紧密以及我国政策上对建筑产业的重视,在给我国建筑业带来极大的挑战的同时,也为建筑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十五”国家重点工程的开工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政策及相应工程的建造和实施,城镇基础设施以及住宅建设的迅猛发展和投入的增加,新农村建设在全国的扩大推行,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同时又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相关产业的进步。工程项目建设作为外界对施工企业进行了解的一扇重要窗口,还是企业进行生产和管理的基础,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头。以工程管理为中心和基本点,努力提高项目运作和管理的质量,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成为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和首要因素。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当前我国大部分的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这些不符合我国现今形式的要求与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现在,就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管理这一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工程管理的内涵及其意义 工程管理的内涵 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在施工实践中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工程质量的好坏。近年来,由于我国政策上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的不断倾斜,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的施工项目及其规模也在逐年上升,在建的和即将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对工程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工程管理所涉及到的范围和领域以及所要求的深度和知识技能的储备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这就给工程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严格的要求。而在传统的规定和定位中,工程项目管理指的是受到业主委托的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单位及个人,按照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合同的相关内容规定,代表业主行使管理权,对工程项目实行全程或某些阶段的管理和监督的服务。当然,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的不断进步和深化,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也会不断优化和完善。 (二)工程项目管理在项目施工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对于项目施工工作而言,工程项目管理是项目施工工作的基石。这是由于工程项目管理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和科学的规划和布置,对各项资源进行科学分配,优化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对包括工程的造价,施工的进度和周期,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统筹监管,并将监管的理念及其活动落实到整个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来。 第二,做好工程项目管理是有效减少和杜绝施工潜在的不稳定因素,防范风险,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于工程项目施工而言,相较于其他产业,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性,不稳定性,潜在的危及安全的因素是较高的,因此一旦管理和监督工作不够到位,将不仅会造成财力上的重大损失或是不必要的浪费,还有可能危及工作人员及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更有甚者严重影响到企业形象。因此,做好工程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防范甚至是杜绝风险,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财力的损失和浪费,提高项目施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可以保证和提高项目投资的回报率。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规划,切实落实工程管理工作,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对项目内容,项目范围,项目的实践和成本,项目的质量和风险等项目的具体方面内容进行协调的系统的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项目的投资和回报率,规避管理风险,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二、 如何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水平 (一)项目立项阶段的主要举措 在这个阶段,围绕工程项目开展的主要管理和监督工作应该主要针对于项目建议书及其编制和立项报批这几个重要环节,工程施工方要和业主加强联系和沟通,就咨询单位的选择,咨询单位的经验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与资格,咨询合同的签订等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查和审核,同时在充分了解拟建项目的特点和特征的基础上加强对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对各项前期审批的流程和具体活动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就草拟的合同进行详细的阅读和论证,将施工方和发包方之间的权责进行明确化和具体落实,同时,对业主和相关管理人员的资质具体情况进行严格审查,规避后期产生重大损失的风险可能性。 (二)施工项目规划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施工方要密切和业主的联系和合作,协助业主做好勘察设计单位的选择和相应的勘察设计合同的签订工作,同时,及时提供和满足设计单位所需的资料及其他证明条件,切实落实及对勘察设计合同的具体条款的履行和对设计单位管理的工作,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交设计及其相关文件等。由于这个阶段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重要阶段,因此,施工方还要就市场的基本情况做好调查了解工作,,对勘查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核查,对市场的变动情况及其方向注意把握和了解,为工程项目的勘察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施工采购阶段的主要举措 在此阶段中,施工方及相应的工作人员要进行相应的包括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内的各种证件的办理,确定工程的监理方的人选,制定和完善施工的采购工作,对各项前期招标的工作进行完善和落实。同时,施工方要和业主一起选择信誉良好,具有一定资历和经验,以往顾客信誉度较高的工程监理单位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备选单位,同时在选择过程中积极落实相关的市场原则和运作机制,对工程项目的招标和采购工作进行透明化和责任化,签订相关合同,保证资金投入和运行时的公开化、透明化和科学化、合理化。 (四)工程项目正式实施阶段的主要举措 这个阶段作为施工项目正式运行的阶段,是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施工方除了要加强和业主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外,还要加强同监理人员及单位的沟通,以及信息的传达和反馈工作,降低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的有可能会危及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因素,同时加强对工程的验收工作和复查工作,及时向相关部门上交施工情况及相应报告,重视和加强在现场的检查和督导工作,对现场存在的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做法与措施提出改进意见,同时要求改进意见的尽快落实,形成闭环管理。 另外,在这一阶段中,要着重注意发挥工程管理者,尤其是负责人的作用,由于他们身上不仅直接履行着管理责任,还是风险的第一承担者,,这就要求施工方采用合理的授权和方式,将一部分的管理权力直接授予给负责人及其相关的管理人员,以确保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有序和合理开展以及真正落实。 (五)项目收尾评估及后期管理阶段的主要措施 在项目工程主体施工阶段完成后,相应的工程管理单位及其相关人员要积极配合业主以及相关部门开展好项目的验收和评价评估工作,在向物业管理单位移交相关管理权时要同时将相关材料转交,并说明情况。及时落实在验收工作的相关整改意见,保证和提高施工项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验收和移交工作完成后,还要就工程质量签订相关协议书,并且就工程的后期维护和保养工作与业主交换意见。 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进行的所有环节中,都凸显出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只有切实落实好项目管理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投资方和施工方两者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浅谈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其相关建议 摘要: 本文着重阐述了当前我国工程项目建设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各参建方管理职责以及对于事故发生后最终归责处理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做了简要的分析。最后针对当前这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工程管理;管理模式;管理责任;归责处理 0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城市建设规模急剧增大,我国的建筑市场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效益成为各企业竞争的主要目标,对建设工程进行有效管理不仅是各企业追求高效益时面临的共同问题,而且更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健的发展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问题,如管理模式、管理责任以及归责处理等,本文将着重从这三个方面浅谈一下具体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1 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1 管理模式问题 目前,国际上普遍流行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有:DBB模式、DM模式、DB模式、CM模式、EPC模式、PMC模式、还有BOT模式及其衍生模式(BOO、BTO、BLT、BOOT、BOOST、BT)、Partnering模式等。结合国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常用管理模式,2004年我国针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提出了代建制模式,以及一些还在理论探讨中的全寿命周期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基于并行工程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基于Agent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等等。总得来说,上述各项目管理模式在范围上、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传统的DBB、DM、DB、CM以及EPC模式仅限于施工阶段,侧重于建设项目的承发包方式,而BOT模式、PFI模式、代建制模式将范围拓展到前期的融资和后期的运营上,确切地说是一种工程采购方式。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种类繁多,也因此会引发众多问题的产生。一方面盲目引进并套用国际上采用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不仅对该管理模式的概念不清,适用范围不了解,而且在应用时,未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及拟建或在建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对该管理模式运用到某建设工程项目上做充分的分析,从而导致整个建设项目的管理失效,造成项目建设成本的增加和参与工程项目建设人员的生命财产损失等。另一方面,对管理模式未做规范化的界定,加之建筑市场本身的不完善性,致使许多管理模式在运作过程中发生偏离走样,甚至是出现打法律擦边球等不合法现象,造成建筑市场秩序混乱。再者,管理模式混合乱用,不能形成一套真正适合我国各种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模式系统,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来指导各种管理模式运作。 1.2 管理责任问题 主要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方主体有政府、开发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目前建筑市场上这几方主体之间管理职责权限虽然划分得相当明确,但是在具体项目建设过程中落实得却很不到位。 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依存依赖关系致使许多管理权限的实施受阻,若强制推行,双方之间的博弈就会失去平衡,最终影响最大的也将会是开发商,当然政府也不可避免的遭受损失。因此政府和开发商双方宁愿让达成的管理责任流于形式,也要维持这种复杂不透明的关系。不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事,违背建筑市场的公平公正原则,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进而严重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乃至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 施工单位自身的管理责任本来就很明确,就是搞好工程项目建设,安全施工,保证工程质量。而实际上,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施工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许多施工单位往往为赶进度、降成本而偷工减料,忽视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问题,疏于履行自身的管理职责和管理权限。这就造成了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水平的下降以及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问题的多发性,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监理单位负有检查、监督、督促的职责,是对施工单位管理责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是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安全、保质、保量顺利竣工的重要参与方。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监理单位不能严格履行自身的监理职责,收取施工单位的好处,忽视对工程项目的监督工作或者协助施工单位弄虚作假,使得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1.3 归责处理问题 归责处理基于事故的已发性,目前针对层出不穷的与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安全事故的处理不够公正,惩罚力度不够,惩治范围也不够。对于事故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见底”。事故一旦发生,只是追究其中几个主要负责人,对于事故的其他相关责任人的处置力度不够。这也是造成现在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虽然相关责任人的惩处方式已经界定好,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许多变动,或是减免刑罚,或是采用其它方式变相脱罪等。这使得众多的违法犯罪分子存在侥幸心理,依然我行我素,对各项法律规范视若罔闻。 所以说,事故最后的归责处理是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的重要环节,在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方面,这种杀一儆百的效应远比制定上千条法律规范带来的效果要好很多。 2 解决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相关建议 2.1 整合项目管理模式 对建设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整合,深化建筑市场的改革,建立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避免机械化,单一地套用一种模式,科学地认识和结合项目的客观实际以及开发商所掌握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社会资源,并且依法有针对性地选用比较适合的管理模式,以扬长避短为原则,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不拘泥与某一特定的运作模式。同时调整建筑企业结构,落实和完善项目法人负责制。对采用某种项目管理模式运作成功项目管理经验进行记录、梳理和整合,形成一套我国独有的切合各种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模式系统。 2.2 明确各参建方职责 明确工程项目个参与方的职责,结合实际项目建设,协调好各个管理责任方之间的联系,加强各方之间的相互监督,审查机关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审查,建立人性化的检举或举报系统,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并加大相应的执法力度,对其中共参与方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惩不贷。 2.3 追究事故责任人 对事故的最终处理除了要追究主要的直接责任人之外,主要领导及主持被问责事件工作的相关负责人的责任也应该被追究。除此之外,还要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经常检查相关人员履行职责是否到位,并做好相关记录,这样在发生归责处理时,才能做到有凭有据地确定各个责任人责任的轻重。在分清主要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个人责任的同时,对导致事故发生的错误决策曾明确提出反对意见,但没有被采纳的相关人员的责任,应不予追究。 3 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主体多样,管理任务繁重,管理过程复杂,如果能够落实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带来的效益将会是十分可观的。 项目管理相关论文:关于公路施工项目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 摘要: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尤其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施工,它们的施工都是较为复杂的,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管理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工期以及成本,因此在对当前公路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提高公路施工管理质量的方法。施工企业承接和完成公路工程施工项目,一定要将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重点,将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如何提高公路施工管理水平,成了当前公路施工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必须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公路施工;项目管理;问题探讨 前言 伴随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公路建设市场已经开始选择招投标制,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的公路施工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公路施工企业在当今完全要依靠自己的实力,迎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能够在现在社会中有自己的竞争力,公路施工企业要将管理作为重点,因为管理对于公路施工企业来讲就犹如灵魂。如何提高公路施工管理水平,成了当前公路施工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必须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1.公路施工项目中存在问题 1.1 “过度竞争”与“有效竞争不足”并存 虽然,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整顿,各种规范市场行为的政策和措施已出、台,建筑市场的管理已曰益规范,但由于各种原因,建筑行业在管理上仍存在着不少人为的现象,特别是在市场开放程度还不高的地区,不正当竞争仍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出于本位利益的考虑,直接或间接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人为地制造各种行业壁垒和地区障碍,市场的分割导致了大量的暗箱操作和权利寻租行为,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基础和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也因此形成我国建筑行业中长期存在“有效竞争不足”与“过度竞争”同时并存的怪现象,使得施工企业不能真正融入市场竞争之中,更使企业对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的动力不足。 现在很多业主单位或政府部门有意或无意地把标底定得很低,工程概算下浮百分之十几、甚至二十几点后作为中标价的现象普遍存在,施工企业利润空间很小,有时甚至要承担亏损的风险。有的施工企业明知按该工程的中标价做下去肯定要亏损,但是为了占领市场,同时寄希望于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变更设计或其它非正常手段去填补可能的亏损,甚至取得赢利。所以,很多施工项目管理一开始就是在目标扭曲的前提下开展的,在正常施工成本无法保障的情况下,要达到预期的质量、进度、安全的项目管理目标已不太可能。 1.2 业主管理不规范,施工企业自主性差 项目管理的基础是合同管理,其根本依据就是施工单位与业主方签订的承包合同以及相关的合同条款。但是,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政治需要,项目立项还没批下来、设计未能完善的情况下便要求开工。有的业主利用甲方的有利地位,公开蔑视合同的平等性原则,在合同中加入许多不平等的条约。如在合同中附加由业主规定单价返包部分材料或工程项目的条件。有的在合同的执行中任意违反条款规定,如不按要求及时提供施工场所和工程技术资料,使施工单位的人员、设备和材料进场后迟迟不能开展工作,工程款支付滞后,造成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工程结束后则不按要求及时结算,有的项目通车五、六年后还未能完成工程结算。 2.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机制僵化,创新不足是阻碍我国公路施工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下面主要是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案: 2.1 认真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 项目经理是代表企业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合同管理,实现企业向业主的合同承诺目标、项目部的成本控制目标和施工现场管理目标的关键管理人员。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 充分授权,包括对内及外的授权。对外授权如处理和协调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等各方面的关系;对内如人员聘用、分包队伍选择、资金使用等;②机制保障,完善的竞争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激励与监督机制,是保证项目经理责、权、利对等的必要条件;③ 素质保证,包括项目经理的自身素质和项目部的综合管理素质;四是组织健全。有效灵活的组织体系是实现工程项目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和合同、现场、信息、生产要素管理,保证工程项目三大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 2.2 狠抓落实项目成本核算制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经理运用经济手段履行职责的前提条件,是调动施工企业内部各方面积极性的动力,是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源泉。先须依据企业的有关管理制度、费用核定的内容和范围,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确定施工项目的计划成本。再以计划成本作对项目部成本的考核和控制目标。落实项目成本核算的重点是项目成本的过程控制。它包括项目部的自我控制和企业为监督项目成本目标的实施情况而进行的跟踪控制。①指导思想必须明确,建章立制,形成项目成本核算的制度体系,使项目成本控制有制可依;②进一步落实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使目标成本层层分解,推行全员目标成本责任制;③ 加大事中检查、事后审计的力度,保证项目成本控制落到实处。项目完工交付后,必须进 行债权债务清理和项目审计,确保项目经营成果的真实可靠。 2.3 明确划分工程项目的经营风险和施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为占领市场所采取的经营策略而形成的风险,如投标风险、市场风险、意外风险、坏账损失风险等。施工风险是指工程项目在施工、组织、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风险,包括管理风险、质量风险、工期风险、技术风险等。经营风险是企业行为,应由企业来承担。施工风险是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风险,理应由项目经理部承担。项目部作为一次性的临时组织,不具备承担企业经营风险的能力。实行经营风险和施工风险的分层次管理,有利于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承包基数,充分体现项目经理部成本中心和一次性原则,使企业内部各项目部之间处于平等的竞争环境之中;项目部的管理水平和政绩的体现不受外部风险的影响,有利于调动项目部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2.4 加强对项目经理和项目班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搞好项目管理、规范项目管理的内在要求。结合项目管理的特点和当前施工管理的薄弱环节,尤其要体现以下几方面的激励作用:①分配激励。首先应强调内部承包合同的严肃性,做到政策明确、考核到位、帐目清楚、兑现及时。避免将内部承包合同当儿戏,或久拖不决,或敷衍了事,影响项目班子的积极性;②思想激励。加强对项目经理和项目班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危机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所施工的每一项工程不但是对自己、对企业、对业主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历史负责、对社会负责;③评价激励。工程完工后,企业应该进行认真的总结,找出成绩和不足,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项目经理和项目班子给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但是对该项目管理人员的激励,也是对其它项目管理人员的激励,以此来形成企业内部互相学习,比学赶帮的竞赛氛围。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辩证的统一关系,激励是目的,约束是保证,两者互为条件,缺一不可。约束机制重在制度约束和过程约束,必须制定操作性强的约束考核指标和措施,克服“以包代管”。一旦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生问题,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措施(如警告、限期整改、撤换项目经理等),都应该制度化、规范化,做到有理有据,才能更好地发挥约束机制的教育和威慑作用。 3.结语 本文对公路工程施工问题进行介绍,从而对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见解。要加强对施工项目管理、提高施工效益。
0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碳排放问题日益严峻,处理好新型城镇化发展与碳排放碳中和的关系尤为重要。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保证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与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装配式建筑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主要载体。装配式建筑建设的主要模式是在工厂按照二次拆分的制造图纸,利用自动化的流水线生产预制构件,再在施工现场通过机械化的手段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构件。因为装配式建筑是通过标准化的设计、工厂化的生产、装配化的施工、一体化的装修和信息化的管理,整合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施工安装等各个专业领域,实现建筑产品环保、节能、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所以成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有钢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混合结构和现代木结构[1]。当前高校基建已由大规模扩张建设转入功能性修缮、特色发展的阶段,对建设工期、校园土地协调、建设影响范围等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装配式建筑由于其特定的优势,在高校基建中逐渐得到应用,特别是钢结构的工厂模块化生产和装配式施工的优势不断凸显,以及其少规格、多组合的形式实现建筑及部品部件的系列化和多样化[2],成为高校基建项目采用的主要结构体系。 1项目概况及建造体系的选择 11项目概况 本工程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校园栈道建设项目,栈道效果图如图1所示,栈道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校园地形的特点是东西向长、南北向短,南高北低。现有建构筑物依地形布局,分别建造于四阶台地,各阶台地的平均高程约为17m、19m、23m和34m,高点与低点高程相差约23m。本项目通过修建人行栈道,连通第三台地与第四台地,以此将校园内的操场与山体连接为有机整体,便于师生通行,同时为师生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12建造体系的选择 项目建设恰逢学校的文明校园评选,同时考虑学校的教学需要,要求将项目建设对校园整体现状环境的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减少对教学活动的干扰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栈道工程的竣工。由于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构件大部分在工厂已经生产完成,大大提高了项目的构件质量和施工的安全度,同时减少了传统工程建设施工需要设置的搅拌场、钢筋加工场、材料堆场等临时用地的设置,仅占用有限的教学用地就能顺利保障项目的施工。采用装配式建造的工程项目的综合施工周期约为传统建造方式的70%~75%,缩短的项目综合施工周期减少了施工对教学工作的影响。采用装配的方式以工业化的建造模式代替传统建筑的现场人工湿作业,不仅确保了预制结构构件的质量,大幅减少传统建筑的质量通病,而且在提高施工精度的同时又能降低劳动者工作强度,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所以本次栈道的建设选用装配的建造方式替代传统的现浇形式。鉴于钢结构安装简单快捷、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和延性,整体结构自重较轻等特点,同时钢栈道在工程项目中已有所应用[3-6],因此该项目选用钢结构作为栈道的主体材料。 2建筑设计 21绿化景观工程设计 本工程为综合建设改造工程,地面景观的标高控制应遵循现有场地现状标高进行。涉及场地整治部分,完成面标高均为原有场地的标高,不改变场地排水方向及排水坡度。为确保栈道周围部分雨水的排放,在栈道的散水外侧布置了一圈排水沟。为利于栈道周边植被的生长,地表覆盖了不少于50cm厚过筛后的种植土。22钢结构栈道工程本工程新增钢结构栈道为人行交通栈道,栈道全长725m,宽度17m,圆形休息平台半径分别为22m和18m。钢材均采用Q235钢,矩形空心钢梁尺寸分别为200mm×100mm×5mm、250mm×150mm×5mm、150mm×100mm×5mm,矩形空心钢柱尺寸分别为200mm×200mm×6mm、300mm×200mm×6mm,圆形空心钢柱尺寸为Φ200mm×6mm。栈道地面采用钢格板40mm,WA403。结构安全等级二级,钢结构构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抗震设防类别为丁类,抗震设防等级四级,不考虑风荷载作用,栈道面承受均布恒载10kN/m2,活荷载40kN/m2,四季考虑±20℃的温差。 3施工概况 31地质条件及基础形式 本工程区域内没有已知的大型构造带通过,场地内地表及钻探揭示均未发现有明显的断裂构造,地质构造相对稳定,无活动性断层存在,场地内未见岩脉侵入,无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内填土中存在大量建筑垃圾及块石,无其它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如地下暗河、沟浜、墓穴等。本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为:杂填土、坡积粉质粘土、残积砾质粘性土、全风化花岗岩、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建造的钢结构栈道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持力层为坡积粉质粘土层。 32钢结构加工及安装 321钢结构加工。为保证钢构件的性能,钢材在下料、焊接和矫正时应确保材料组织不受损。通过编制焊接操作规程,确保在焊接过程中最大程度减小焊接的残余应力与变形。厚板焊接时,采取严格控制焊接顺序的措施,防止钢材在板厚度方向产生层状撕裂。钢构件的组装工作选择在具有符合刚度要求的平台进行,以此保证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标准尺寸。322钢结构构件的运输与堆放。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钢构件的变形和损坏。为避免构件产生损坏或者过大的变形,禁止在安装好的构件上随意吊挂物件。应保证构件堆放场地的平整牢固,堆放时应在构件下部放置枕木,并保证枕木的稳定,不应将钢构件直接堆放于地面,同时在堆放场地的四周应做好排水。323结构安装。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上部钢结构安装时,应通过同条件养护试块的抗压强度确保基础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及以上。结构安装前应对构件进行全面检查,在安装钢骨架前应检查钢柱或支座与基础螺栓之间的尺寸、螺栓露出基础顶面和预埋件尺寸及标高,柱脚节点如图3所示,柱头节点如图4所示。柱子现场吊装时,应采取加焊拼接耳板保证安装精度,拼接后不得保留耳板。构件吊装就位后,为保证钢栈桥的空间整体稳定,应及时系牢连系构件。钢构件的吊装,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待下部结构安装完毕,支撑结构安装就位后进行上部结构的安装。钢栈桥安装完成后,应逐一检查连接螺栓,防止漏拧或松动,同时详细检查储运、施工安装过程中的擦伤,并补刷油漆至设计厚度。 4成本计算 预制构件的成本及其增量主要体现在构件生产、运输和施工安装等三个方面,本项目采用装配式建造的总造价为345万元,较传统现浇混凝土建造方式节省造价55万元,节约成本约138%,节约工期15天。本项目采用的钢结构装配式做法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做法的成本比较如表1所示。 5结论 (1)校园的改造建设受教学活动、学生生活、场地大小等因素的影响,采取快速高效的建造方式成为改造建设中的必然选择。装配式建筑体系符合校园建设的要求,特别在景观改造、校园观光项目中具有良好的生命力,其中钢结构因其现场施工简便、污染小、用工少等优势得到广泛的应用。(2)较传统的混凝土现浇栈道,钢结构栈道在成本上具有优势,具体体现在施工机具的使用费、构件材料的存放及管理费、施工过程需要的水费和电费、措施费等方面。本项目较传统的现浇混凝土栈道桥共节约成本约138%,节约工期约15天。 参考文献 [1]郑稣庭.装配式建筑概况及前景分析[J].福建建设科技,2020(1):22-25,73. [2]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3]刘汉朝,李海兵,张伟.临时钢栈道及配套轨道式运输车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21,52(3):357-360. [4]张玉斌,王云,徐镭.张湾特大桥钢栈桥设计与施工技术[J].建筑结构,2020,50(s1):1153-1155. [5]刘忠友.装配式钢栈桥设计施工新技术[J].中国港湾建设,2017,37(1):46-49. [6]郭晓松.某施工钢栈桥的结构设计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7,39(11):86-89. 作者:何田田 单位:福建开放大学
土木概论论文:概论土木工程现场施工安全控制方法 摘要:在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确保工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促进工程安全和控制社会管理活动的健康发展,必须保证施工安全。针对近年来安全事故频发而引发的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因此在土木工程中安全施工需要不断优化安全保证体系,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以确保国家财产和施工人员生命安全。针对土木工程中的安全施工控制办法提出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控制办法 1.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 1.1安全意识及施工工作面存在的问题 1.1.1施工安全意识薄弱。随着工程项目的日趋增多,工地中的施工安全变得良莠不齐,由于部分管理层和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薄弱,在土木工程施工的现场,甚至在个别工地,基本的消防安全设施都没有,甚至没有排水系统,道路不畅通,部分工地连封闭管理仍都做得不够到位或是没有 现场管理人员足够的重视,导致工地外人员可以轻易进入施工现场,带来安全隐患。施工现场仍未很好地设置标牌,且大部分安全标志悬挂的具体位置不够合理。企业管理层的安全意识差是一部分原因,毕竟也有现场施工人员的问题,没有对安全施工引起足够的重视。 1.1.2现场脚手架的不规范搭设。现场当中的施工面有很多,脚手架是施工重要的工作面之一。在某些施工现场,脚手板并没有做到满铺工作区或脚手板上堆放的材料设备较多、材质比较差。导致脚手架的工作面不能够形成牢密的工作网;建筑结构与架体拉撑点受力并不符合国家规范;架体内封闭绝大部分防护也不准确安放或是不符合规范;存在的钢竹混搭和违规不进行卸载架体或卸载的结构不合理的情况;这些都是由于工作人员没有遵守标准去执行导致的,这些脚手架的不安全性直接影响到工人现场施工时的安全。 1.2施工管理问题 1.2.1人员的问题。施工企业为了片面降低成本,进行安全管理机构的裁剪或取消,造成安全监督空白,从而削弱了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力量。而且,绝大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专业技术人员廖廖无几,他们对于将要修建的工程的难度、特点都不甚了解,只能是机械地工作,甚至为了照顾关系安排做安全管理工作,导致安全管理严重滑坡。 1.2.2领导重视不够,片面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直接管企业,企业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依赖政府,安全管理工作表现为“政府、上级部门要我安全”;在市场经济中,政企分开,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模式,在大大小小会议上讨论最多的往往是经营、效益和利润,安全管理搁置一旁,无形中被放松了,更不考虑安全管理的隐性效益和安全事故给企业将带来什么负面影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之风盛行。 1.2.3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完善。勿庸置疑,大部分企业都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且有的企业与下面各项目部都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了具体指标。可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却出现了“真空”段。有的领导忽视完善规章措施,尤其在用工管理、机械检测、持证上岗方面的规章、措施相当薄弱,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安全工作要走规范化的道路,强大的制度是保证,企业领导要充分发动第一线工作人员对制度、措施的执行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充分反映群众的观点,有了完善的措施,就要坚决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纠。 1.2.4资料收集的混乱。施工设计组织方案针对性不强、不准,施工安全资料伪造;方案未能认真如实审查;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安全检查操作凭经验;交底不能按规范标准。这样不仅是对土木人不负责,更是对企业领导不负责。 土木工程现场施工安全控制办法 2.1提高安全意识,确保施工安全 2.1.1加强施工工程人员施工安全意识。要保证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每个施工人员佩带齐全,保证人员安全。对于地上作业,每个工作人员必须要戴安全帽,工地周围必须要有封闭的安全网;对于高空作业,高空施工人员必须要带安全、方便的安全带,保证人员安全。再有施工现场必须要及时的进行清理,保证工地上的整洁,并且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对工作区进行计算机监测,以便能更好的进行场地施工。 2.1.2加强管理人员施工安全意识。各级管理人员要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即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它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2.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为保证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施工现场必须采取一定安全措施对施工安全进行控制,如:施工前,技术人员必须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于施工的临时结构必须经过安全设计,经技术鉴定合格方可使用;石方开挖的过程必须遵守施工规范严格进行,对于炸药等危险物品的储存、运输、保管及使用都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或地方规定进行;对于实施架板、高空、起重等作业的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并进行技术考核,考核通过方可上岗;施工场地修建的临时住所及库房在架设照明线路时,必须符合防电、防火、防爆炸的规定,并配备足够多的消防设备及安装避雷设施。 2.3脚手架及设备的安全状况的管理 2.3.1必须按照施工技术上的标准去严格规范脚手架是否标准化、正规化,以便能使脚手架 材料质量、外形和脚手架的稳固性,都能在施工现场中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也是对施工人员安全的保证。 2.3.2针对施工设备、工器具安全装置设计的管理也要加强。通过国家大力发展与改进施工机械,保证施工机械的各项安全性能。对于专用的施工工具必须把所要配置的安全保险落实到位。 2.4对于技术员工专业与素质的管理 在土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检测人员进行对项目工程的查验,以便能更好地进行施工管理。例如有的监理工程师面对金钱的诱惑或者监理师根本没有工作经验就直接担任相关的职务进行管理,这样就容易造成施工质量的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在技术人员选用上必须做到:要有相关的职业能力证书;要在施工现场拥有很好工作经验;在施工进场之前要进行对人员的相应的培训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 2.5加强施工前资料收集及材料准备 明确负责施工前资料收集的收集小组,并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本着“谁做谁负责收集”的原则,严禁施工安全资料伪造,方案未能认真如实审核。同时施工前查看好设计图纸,在充分熟悉图纸的前提下,检查图纸是否有问题,出现问题及时汇报给设计单位以及工程法人代表,在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尽快解决问题。 3结语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现场中的安全施工事故,不仅对施工单位利益造成损失,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基于此种情况,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建设中,应明确在土木工程施工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吸取教训,对安全施工问题高度重视,从工程各个方面进行安全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患未然。 土木概论论文:“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及考试改革探讨 摘要:“土木工程概论”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的相关体会,从教材教案、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双语教学、考试模式等方面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及考试改革进行了一些探讨。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专业荣誉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考试改革 自从1998年国内各高校按新的招生目录实行“大土木”招生以来,原建筑工程和交通土建工程等8个专业被新的土木工程专业所覆盖。为适应新专业的教学,全国各高校相继开设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其中以上海大学开设最早,该校于1996年即开始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创立与建设工作。[1]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已成为全国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及其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土木工程概论”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特别是作为很多高校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和效果。为适应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一些高校相继开展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和考试改革探索,已取得了一些成果。[2]武汉工程大学自2011年以来,在全校掀起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浪潮,与此相配套的教学和考试改革也相继展开,目的在于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热情和活力,通过校级以上精品课程必须申报、其他课程自愿申报的形式组织各课程试行教学和考试改革,以提高实际教学效果。笔者自2009年至今已连续承担三年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工作,值此学校开展教学和考试改革之机,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相关体会,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和考试改革进行一点探讨。 一、选择合适教材,精心设计教案 1.选择合适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条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材的选择上应有所差别。武汉工程大学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学习安排在第一学期学生军训结束之后,共32个学时,此时学生还没有进行过任何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应选择一本知识面广、通俗易懂的教材作为教学用书。武汉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以前采用过丁大钧、蒋永生教授主编的《土木工程概论》作为教材,[3]也采用过罗福午教授主编的《土木工程概论(第三版)》。[4]丁大钧等主编的教材内容相对过多,而罗福午主编的教材出版于2005年,内容相对陈旧,没有将近年来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些最新技术成果收录在内。笔者自2009年开始承担“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以来,一直选用的是上海大学叶志明教授主编的《土木工程概论(第三版)》作为教材。[5]该教材知识覆盖面较广,并且图文并茂、通俗易懂,2005年被列入国家级精品课程。近三年教学实践证明,选择这本教材是合适的,学生反映良好。 2.精心设计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安排和设计的教学文书。教案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实际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在上课前除了精心准备教学PPT课件外,都会精心设计教案。有些教师认为现在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既然都准备了PPT,再准备教案是多此一举,对教案设计不够重视,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因为PPT课件只是教师教学用的辅助素材,而教案则是教师为讲好这些内容所进行的设计和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程教学同样如此。 二、介绍重大工程和土木大师,激发学生专业荣誉感 对于刚走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是新鲜和陌生的。学生们强烈渴望快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个了解,比如什么是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包括哪些内容,土木工程专业需要学习哪些课程,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毕业以后可以从事哪些工作等。这样的疑问需要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中得到解决。此外,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些重大工程和有重要影响的土木大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专业荣誉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6]笔者特意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安排在晚上,并三节课连上,前两节课以讲授为主,同时和学生进行互动,第三节课则给学生播放国内外一些重大土木工程和土木大师的相关视频,比如三峡工程、哈利法塔、水立方等重大工程,又如国内结构大师孙芳垂、国外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等。这些典型的土木工程和土木大师的视频,极大震撼和强化了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感性认识,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会从心底萌发出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一种自豪感:原来土木工程专业如此伟大,土木工程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如此紧密,以后一定要学好土木工程。 三、建设教学团队,尝试多位教师合上一门课 一直以来,我校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都是由一位教师进行授课。建议尝试多位教师共同讲授“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形成该课程教学团队。“土木工程概论”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基础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给排水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管理、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虽然这些内容在课程里都相对简单,很多只是作了一些简单介绍,由一位教师来浅显地讲授这些内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每位教师所擅长的领域和研究方向各不相同,个人不可能对土木工程的每个领域都很精通,不能高屋建瓴地站在一定高度来进行教学,这样势必会使部分内容的教学显得空洞、缺少生命力,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武汉大学为了留住想转专业的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培养学生们对测绘工程专业的热爱,开全国之先河,组织由五位院士和五位知名教授组成的超豪华教学团队,每人讲授一个章节,共同讲授“测绘学概论”这一专业基础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所在学院在土木工程涵盖的几个主要领域都有相关专业教师,因此尝试合上一门课是完全可行的。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个教师的专业特长,相信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土木概论论文: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土木工程概论是专业整合形成土木工程专业(大土木)后出现的一门新兴课程,本文探讨了该课程特点、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编制(选择)优质教材、组成课程组授课、丰富教学方式(手段)以及改进成绩评定方式等改革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改革措施 前言 土木工程概论是在教育部1998年进行专业目录调整,大土木专业建立后新出现的一门面向入学新生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新兴课程。主要介绍土木工程(专业)内涵、土木工程形式、特点、最新成就、发展方向以及土木工程材料、建造方式等内容,还包括土工程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目的是使学生一入学就了解土木工程的广阔领域[1],感觉到专业成后可以大有作为,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建立对专业的深厚感情,树立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信念。 该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课程较新,不同于力学、建筑学、结构设计等传统课程,还未形成非常成熟的教学体系; (2)受众特殊,面向的是没有任何基础的新生,讲授的却是专业性较强的内容; (3)内容涉及面广,涵盖土木工程(专业)的方方面面,即包括专业情况、知识体系、能力要求及学习方法,还包括各种工程形式、建造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4)教学目的特殊,其他课程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主,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不多,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大土木的内涵、树立专业观念、培养专业学习兴趣、了解研究发展的方向。 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在目前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未能很好地发挥该课程的的重要作用,为改善教学效果,许多开设土木工程的院校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分析了目前土木工程概论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我们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实践。 1 存在问题 重视不足。由于课程的新兴性和介绍性特点,一些学校对该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选派教师、安排学时、教师授课以及学生学习等环节往往不如骨干课程受重视。 课程内容把握差距大。这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原因,有些教材内容带有很强的作者或学院背景,本人(学院)哪些方面比较强,往往重点介绍;有些教材重理论介绍,有些教材重建设实例展示;有些教材注重过去发展,有些教材注重未来展望,故此教材内容、形式不统一。因为该课程内容相当宽泛,很少有教师能够熟悉课程涉及的全部内容,教学实践中有些授课教师熟悉部分多讲,不熟悉部分少讲、不讲,所以各院校该课程的学习相差较大。 讲授方式不固定。目前教学实践中一般由一名教师主讲和多名教师共同讲授两种方式。一人讲存在局限性,如前述,土木工程涵盖过去的多个专业,涉及工程建设的各环节,某一教师不可能是各方面的行家;有些院校组织各方面资深学者就土木工程的某些方面作专题讲座的形式来讲授,深度和前瞻性都能满足,但作为课程的系统性不能保证。 教学方法单一。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只关注教与学,对学生怎样学、学什么、学多少及学生的认同感关注不够[2],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虽然起着指导作用,但终究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学”才是内在的。学生只有通过主动刻苦的学习,才能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才能[3]。目前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重知识、轻方法,重灌输、轻互动,重教师、轻学生等问题。 教学改革实践 选择优质教材,结合专业方向设置制定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既考虑土木工程丰富内涵和知识的系统性,又有学院自身的特点。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共开设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两方向,拟开设港口工程方向。首先参考了江见鲸等[4]、罗福午[5]、丁大钧等[6]、陈学军[7]等多版本教材,最终选定了江见鲸先生、叶志明教授主编的土木工程概论教材及相应CAI教学课件作为教材,其余作为参考教材。江见鲸教材的优点,根据我院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对其内容做适当的详略处理,30学时课程,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土木工程施工各用4课时,工程材料、基础工程港口工程、土木工程师设计方法各用2学时,其余适当介绍主要内容。 由于教材编制的时效性,至少落后工程实践2年以上,所以教材使用中,应注意及时将土木工程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及新建典型工程等信息补充至教学中,保证课程的先进性。 2.组织课程组,系统授课。结合前述两种授课方式的特点,我们成立了以专业负责人主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组共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2人,专长涉及建筑工程、岩土、交通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这些教师不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有深厚的工程或研究背景。课程组共同讨论修订教学大纲,由负责人进行课程统筹,制定教学计划,基础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和设计方法等章节由4名教师主讲,其余内容由课程负责人讲授。 3.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启发性、典型工程实例引导等教学方式。总理在会见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和北京市优秀教师时提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八个字的意思就是要实行启发式教育,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探索。启发式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要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创新的能力。该课程面向刚入学还没有建立工程、专业概念的新生,既要向他(她)们介绍土木工程形式、建造技术、发展等知识,更要传授他(她)们专业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8],包括课程学习、设计、实习和实验等环节的注意问题,帮助他们转变思维方式,还要帮助他(他)们树立专业观念、工程意识,通过课程学习让他(她)们热爱上建设事业,热爱上土木工程专业,激发起学好专业的兴趣,使学生在进一步接触专业的其他课程前,充分了解将来可能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极大提高学生在本科的学习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有目的性地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结合课程内容进行专题演讲,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效果更好。 有条件的话课余时间安排若干场有关土木工程各领域发展前沿的讲座,聘请设计或施工企业知名的设计、建造师、和其他专家,让学生与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见面,探讨土木工程发展成就、专业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等弥补课程教学之不足。 五、采用丰富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典型工程实例介绍、工程现场讲解、教师网络答疑等多种方式,配合课堂教学。充分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有效使用各种媒体的信息传递手段,提高授课效果与效率。为使土木工程专业的新生能尽早对本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其学习兴趣,多媒体授课时,尽可能采用图片、动画、视频内容,充分展示了土木工程各个领域的典型实例,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以声音、视觉的冲击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师的个人特点,利用自己丰富的专业背景和工程及研究经验,将他们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以自身的经历与成就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专业荣誉感,才可能给予刚入大学校门满载热情、焦虑、迷茫的新生指明专业方向[2], 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现能力。 改革学生成绩评定方法。应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表现、知识水平、能力水平,要真正了解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所以学生成绩至少应由四部分组成:平时出勤情况,大约应占10%左右;课堂互动环节表现,大约占10%左右;课程作业,应作为主要考察内容,可以用小论文形式或调查报告形式。考虑到要求受教育者接受综合课程的教育, 以便他们能够在从事工程活动的同时考虑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通联系, 并且学会从综合的角度对这样一些问题加以思考和解决[9],作业不应是简单的问答形式,一般需要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通过观察和思考,需要学生的主观思维和逻辑判断才能做出,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方法和自学能力,例如关于工程实例的调查研究报告或学习某种工程材料、形式、建造方法的收获体会,通过作业还可以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既增加学生对土木工程的充分了解,也锻炼了写作的能力,此部分成绩至少占50%;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测验形式检验,可安排2-3次测验,成绩占30%左右。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好、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更符合课程的性质及特点。 经过几年的改革探索,本院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团队已基本形成,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有明显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在同专业内名列前茅,由主讲教师编制的的教学课件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二等奖和河北省第十二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进行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改革探索,为更好的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做贡献。 土木概论论文:《土木工程(专业)概论》课程的教学探索 摘 要:土木工程(专业)概论课程是一门专业启蒙教育课,本文论述了如何在“大土木”工程基础上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与专业素质、引入工程美学教育及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等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土木工程概论 教学 工程美学教育 前言 为了配合教育部对本科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土木工程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土木工程(专业)概论》课,旨在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新生进行专业启蒙教育。几年来,土木工程专业由单一的建筑工程正向着更广泛的“大土木”工程方向发展,如何适应更高层次上的“大土木”工程的教学要求,需要进一步整合与扩展《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进行了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1.在“大土木”工程基础上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包涵的范围非常广泛,如建筑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港口、码头工程、环境工程等。在这一“大土木”工程范畴内,应构建更宽泛的知识结构体系。经过精心筛选,结合本校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整合与扩展,形成了简明、实用、合理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土木工程专业概述、土木工程的内涵与发展历史、土木工程中的材料、土木工程的力学与结构概念、各类土木工程概述、土木工程中的灾害、木工程的展望、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安排与学习方法。这些教学内容安排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土木工程的类型及其各类工程领域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情况,初步具备土木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清楚自己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进程安排,明确教学要求与努力方向,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理念,为学生今后积极主动地学好本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注重对学生工程意识与专业素质的培养 土木工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比较强,要求工程技术人员要具有很强的工程意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有待于日后不断学习与实践训练得到充实,而工程意识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集专业知识、技能、经验、甚至是教训的不断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综合素质。在现阶段,学生还没有积累足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主要是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工程概念并从专业角度理性分析问题的意识。例如:在讨论房屋工程的建设过程时,介绍它包括规划、审批、勘察、设计(建筑、结构和设备)、施工、验收、交付使用等阶段,使学生清楚工程建设的过程是各部门、多工种全面协调合作的过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建立统筹整体、协同工作的大局意识。工程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而要理论联系实际,灌输实际工程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思想,使学生对土木工程有一个感性认识,形成一个完整的工程概念,树立专业的思维方式,为工程意识逐渐形成日后的自觉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适当引入工程美学教育,突出“美学育人”的功能 当今中国理工科高等教育中美学教育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人们一提到土木工程,就认为是“土”和“木”的简单结合,仿佛我们培养的就是“又土又木”的工匠;土木工程冰冷、死板的外表使人们似乎处于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缺少艺术气息。其实,土木工程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品;工程技术的实践过程也是艺术的创作过程,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适当引入工程的美学教育。通过史诗般的土木工程发展史、大量丰富的世界著名建筑典范、千姿百态的桥梁工程、功绩卓越的建筑大师与桥梁专家的不凡人生来激荡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些静止的建筑与桥梁工程犹如凝固的音乐,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增加工程教育的“文化”内涵,突出“美学育人”的功能,学生从中既领略了工程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又树立了实用与审美、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工程设计理念。 4.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土木工程概论》课的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图片丰富,叙述性强,如果以课堂灌输的方式教学,不仅教师讲的口干舌燥,而且学生听得枯燥乏味,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关键是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4.1 利用多媒体教学 以多媒体为载体,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和动画等素材实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的结合,使学生对土木工程的知识结构、应用领域和发展动态能够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和感知。制作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课件,通过大量直观明了的图像配合抽象内容的叙述,并结合参观进行现场教学,如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如土木工程模型室、材料样品室、施工工艺操作实践教学基地等);或者通过参观校园内的现有建筑及建筑工地现场等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的工程意识得到极大提高。其次,可观看与土木工程有关的DVD录像片,欣赏优雅闻名的悉尼歌剧院、令人惊叹的埃及金字塔、气势恢宏的故宫建筑群、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融合最前沿技术的奥运场馆(鸟巢、水立方)等,这些古今中外优秀的工程范例深深吸引着学生,激励学生为之奋斗,既对学生进行了工程美学教育,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社会责任感。 4.2 结合问题式教学,使学生养成查阅文献的学习习惯 “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使师生间缺少必要的互动与学生的独立思考,况且学时有限,学习知识光靠老师课堂传授是远远不够的,采用问题式教学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如古代土木工程离我们较远,讲起来比较抽象、乏味,若提问:山西应县木塔为何历经多次大地震仍完好无损?埃及金字塔在历史上有什么作用?古人是怎样开采如此巨型石材的?又如何建造高程如此精确的工程的?这些问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留些问题让学生课后解决,如在“土木工程中的灾害”之“地震”一节中,在讲解地震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抗震防震的方针及措施等问题后,联系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再让学生回去查阅5.12四川汶川地震的发生原因、强度等级、危害范围、社会影响(包括心理方面)等文献,并思考今后如何防震减灾,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应肩负起哪些社会责任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将课本知识融会贯通,学会汲取前人或他人的知识,提升理性的思维能力;并通过撰写读书报告或总结报告,训练学生写作的能力,为今后书写摘要、论文、报告等文章奠定写作基础,养成遇到问题查阅文献的学习习惯。 5.结语 总之,《土木工程概论》课的内容十分庞杂,而实践性、综合性又强,需要在“大土木”工程要求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引入工程美学教育,通过现场教学和参观等实践环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工程脉络,具备初步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顺利迈进专业的大门。 土木概论论文:提高《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材相对落后、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高《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对改进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探索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是土建类各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职业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的设置体系中起着先导和启蒙作用,肩负着把完全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学生引入到土木工程行业的大门,使学生从综合教育跨入到土木建筑专业教育的重任。通过《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行业的基本情况,了解土木工程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树立专业思想,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程理清思路,指明方向。因此,《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在整个土建类专业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主要特点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主要讲授土木工程的各个层面的知识和内容,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土木工程各个分支学科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知识,其课程的主要特点如下。 1.课程内容范围广泛。《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内容非常广泛,其涉及的教学内容囊括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所有领域,甚至包括了土木工程专业的许多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1]。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引导课程,编写《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材者往往在教材编写时涵盖的内容非常宽广,但知识点的内容却非常浅显,很多内容如基础工程、港口工程、交通工程、建筑材料等在内容的安排上基本上都是点到为止。因此,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取舍教材内容,是每位任课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教学内容以理论实践相结合为主。《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虽然浅显,但与工程实际联系又非常密切,教材内容应该以工程案例为切入点,全面展示土木工程的经济技术、建筑风貌和所采用的新型建筑材料,以及土木工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从而适度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了解专业、学习专业知识以及确定学习目标和方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补充。《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所涉及到的课程内容往往与现有的工程实际紧密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不断壮大,我国的建筑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不能如建筑工程的发展一样快速进行更新,导致很多内容滞后于工程实际。如出现在许多教材中的世界排名第一高楼:台北101大楼,现早已被迪拜的迪拜塔所超越。教材内容的滞后使得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到建筑界新的发展,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与工程实际的有效接轨,不利于学生的有效成长。因此,如何在教材内容滞后的情况下,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建筑界的发展动向,灵活地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和工程案例,是每位承担《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任课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二、《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在读学生,甚至极个别任课教师都片面地认为:《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仅仅是土建工程类专业的入门课程,是一门新生刚刚入学后的专业思想教育课程,其作用仅仅是学生了解到本专业的概况和基本风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和热情。该课程的主要学习目标见下页图1。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仅作为专业的职业选修课程,课时量极少(大多数院校该课程为32学时,2个学分,个别院校该课程仅仅为24学时,1.5个学分),为了将《土木工程概论》中的众多章节(一般该课程共计15章左右,涵盖了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如土木工程发展史、土木工程材料、基础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等)都讲完,绝大多数教师以纯理论的授课形式蜻蜓点水般地完成《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枯燥的教学任务,缺少非常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这和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土木工程法概论课程作为土建工程类各专业的先行引导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及热爱度的初衷发生了一定的背离,久而久之学生将会慢慢产生一种对专业的排斥心理,这对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专业技能课程的兴趣极为不利,甚至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2.教材内容更新较慢。教材对于任何专业任何课程的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没有了教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难实现,而教学中优秀的教材是促使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并引领学生入门的最佳途径。目前我国《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材很多,但是大多数教材中不乏许多“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涉及面极广,但教材内容仅仅涉及专业知识的表面问题,对深层次的专业知识接触甚少,而对于建筑领域中的新工艺、新产品及建筑的前沿学科的介绍普遍偏少,教材内容比较陈旧,不能反映当今社会的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这是因为当今我国的土木建设发展速度极快,无论是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还是超长的隧道工程和地下工程的结构形式、施工工艺以及建筑材料的发展速度都是日新月异的,然而教材的更新远远跟不上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速度[2],任课教师如何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是《土木工程概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3.教学安排不尽合理。(1)课程的重视度不够,教师安排缺乏考虑。许多高职院校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不够重视,在该课程教师的安排上,往往认为任何教师都可以上,更为严重的是很多高职院校将该课程交给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负责讲授,由于教材本身的缺陷,再加上青年教师教学经验和工程实战经验都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用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就会导致教师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讲授内容,讲授过程找不到章节的相互联系性,导致授课章节相对独立,课程的整体性较弱,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课程内容体系的掌握不足很容易造成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良的结果。(2)教学学时不够,考核方式过于简单。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授课课时普遍偏少,授课课时最少的院校只有16学时,大多数都在30学时左右。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程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且部分内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再涉及到,若按专业课程的标准进行讲解,如此少的教学时数,怎能达到教学计划设置本课程的预期教学目标。同时,在走访中了解到,很多高职院校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基本上都过于简单,有的院校通过做作业的形式完成,有的院校因为课程内容过多,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完成,有的院校以期末对本课程的总结完成,有的院校以闭卷记忆性基础知识为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并未突出专业的基本特色。众多的考核形式,仅仅限于一些基本的常识,使得考核流于形式,学生经过这样的考核,基本上全部过关,这就给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造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学习不学习都能过关,学好学不好都是一样[3],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得很多大学生缺失了学习热情,得过且过,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这与我们开设本课程对学生所学专业起到启蒙、引导作用的初衷发生背离。 4.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调查表明,大多数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很多任课教师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课堂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辅以简单的工程案例教学法;课堂上,任课教师陶醉于自己的讲授内容中,讲课讲得口干舌燥,而讲台下的学生却听得耐性全无,睡觉的睡觉,说话的说话,开小差的开小差,玩手机的玩手机;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互动以及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动手训练的机会,结果使得教师“一厢情愿”的陶醉于自己卖力的课程讲授中,而学生始终不知所云[1]。此外,教学手段也过于单一,传统板书教学和播放课件的教学手段已难以满足当前《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需要,使刚进校的学生学习兴趣急剧降低,始终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中,不利于今后专业课程的教学。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1.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高素质的任课教师来保障。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涉及的土木工程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相关知识,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更应当积累一定的工程管理和工程处理的经验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因此,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建立起一支稳定的,老中青相互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并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同时,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施工手段和新型材料不断出现,而教材往往滞后于现代科技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要求任课教师平时注意知识的搜集、积累、整理和总结,及时将现代土木工程领域中的新的知识、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补充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及时融入到社会中,跟上时代的发展。 2.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常常以理论偏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一些极为专业的、抽象的教学内容很难理解甚至不理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充分备课,在课堂上用简单、易懂、简明的教学方法使初学的学生能够尽快地消化和理解教学内容。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任课教师应不断尝试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如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一系列教学方法相互融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4],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很多教师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及讨论式,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还原学生原来的科学思维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5]。其教学方法的应用见下页图2。 3.提倡多元化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采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为教学手段的授课方式,很难生动地讲授《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因此,各高职院校应提倡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投影等。通过图像、声音、文字、板书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把教学内容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弥补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授课带来的不足。《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任课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尽行有效地反馈,可通过作业、答疑、测试,跟学生网上聊天等各种渠道和形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疑惑,这样任课教师就可以及时引入新的教学手段来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在考核方式上,任课教师应不断探索,寻找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课程考核是检查任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有效地提高《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现行的以期末闭卷考核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必须进行改革。探索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开卷和闭卷相结合、平时小论文和期末综合论文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式,逐步形成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的新的考核评价机制[1]。 四、结束语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是土木工程各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采用合理的、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出适合当今时代需要的专业技能复合型人才。 土木概论论文: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探索 [摘 要]水文与工程地质在各种土木工程建设选址、勘察及工程运行对环境影响评价中意义重大。土木工程概论具有内容覆盖广、发展变化快的特点,同时存在现有的教材内容滞后、教学方式单调、授课素材收集困难等不足。如何开展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以确保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亟待探讨的问题。根据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与土木工程的关系,从精选教学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模式、穿插专题讲座、知名人物与实验平台介绍、新近土木工程建筑介绍及授课教师优选与培养等方面对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进行了探讨,并把探讨结果运用于教学实践。改进后的教学效果表明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并激发了从事土木工程的就业热情。 [关键词]土木工程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有着飞快的进步,房地产产业和住宅的大发展、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网的迅猛兴起,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城市建设中的基坑开挖不仅越来越深,而且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越发敏感;全国30多座城市已建或在建地铁,大冶露天铁矿开采的边坡高度达到800多米,海底隧道、煤矿开采的深度最深达到1000多米。同时,近些年我国工程建设中事故频发,如杭州风情大道地铁基坑倒塌事故、上海莲花河畔景苑7#楼倾倒事故、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因此,我国对工程建设场地选址及场地内地质条件要求越来越高,水文与工程地质工作是土木工程建设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 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的结构、桥梁、道路、岩土、矿井建设、城镇建设等8个专业合并为土木工程专业,成为一个宽口径的大专业土木工程,具有内涵广泛、支系众多、科目复杂的特点,涵盖领域极为广泛,对学科全貌充分认识与把握,以期培养出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1] [2]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涵盖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土建、地下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及国防工程等广泛领域。[3] [4] [5]通过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学习,对刚进入大学的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以后从事土木工程相关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有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水文与地质专业对土木工程的重要性 资源开发和基础建设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道路桥梁建设、煤矿资源调查等项目开展初期和建设过程中都必须对工程地质自然灾害、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及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和调查。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的恶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如采矿导致的地面沉降、人工开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尾矿库对地下水的污染、水库蓄水诱发区域性地震,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导致的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故此在各类地质环境评价、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地基基础工程建设等过程中,不仅需要从业人员懂得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知识,而且会科学管理各种工程。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普遍不足。 水文与工程地质的毕业生,既有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可在大型工矿企业、城市、城镇从事给排水、地下水及区域环境评价等方面从事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也可在有关部门从事飞机场、港口、海岸带海洋环境、铁路、公路、隧道、水库等土木工程方面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 二、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特点 (一)涵盖内容全面 本课程包括材料力学和结构概念、建筑工程类型及施工工艺、飞机场工程的选址及建设、地下工程类型及施工工艺、桥梁工程的类型及施工工艺、道路工程的选线及种类、铁路工程、海口工程、给排水工程、海洋工程、土木工程中的灾害等内容,其中不仅涉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力学内容,还涉及规划、施工及监理方面的内容,因此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刚跨进高等学校大门的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的学生而言,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意义重大。 (二)发展变化快 土木工程虽然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其领域随相关学科的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而不断深化、不断拓展。 (三)应用性广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基础形式多以桩基础等深基础为主,这不仅要求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毕业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又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三、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存在的不足 (一)教材内容的滞后 土木工程建设种类、规模发展日新月异,由于时效性,教材不可能及时反映土木工程的变化,已淘汰的施工工艺技术甚至还有可能在现有的教材中出现。 (二)课堂教学方式不丰富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涉及的工程种类多、工程性很强。现代多媒体的运用相较于传统的黑板教学而言,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很短的时间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涉及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的施工工艺的流程、各种施工机械的操作过程,学生如不到工地现场则不能很好地掌握关键施工技术,这就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靠。 (三)教学素材收集难 由于土木工程涉及交通、土建、港口、海洋等方面,其覆盖面相当广泛,要收集各种工程的典型性素材有相当的难度。 四、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一)精选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开拓学生土木工程的视野、培养学生土木工程的意识、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因此在讲课时可选择生动宏伟的建设场景和案例,如上海中心基坑施工、广州东塔基坑施工、三峡大坝工程、港珠澳大桥建设及世界各地的海底隧道工程等,以此来让学生建立土木工程的整体和发展思维,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后续课程的兴趣和质量。同时,在教学中将学生带到实际工程现场,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提前接触生产实际,掌握一些现场施工的知识,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二)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各种如桥梁类型、隧道类型、飞机场形式等可以用静态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以此提高学生对工程的直观认识,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以较少的教学时间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土木工程概论内容丰富多彩,为避免课程内容变得枯燥无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仅仅以静态图片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土木工程的有关概念、理论,这样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课间播放一些隧道施工、深基坑维护施工的教学短片,如人工挖孔桩、港珠澳大桥施工录像、广州东塔的施工动画、管桩打入施工过程、双排桩施工过程、锚杆支护施工过程、越江隧道施工动画、边坡加固施工过程。通过教学录像的播放,让学生掌握各种土木工程的施工方法。 (三)穿插专题讲座 为了让学生了解土木工程的最新发展状况,针对新近的一些深大基坑工程、桥梁工程及土木工程方面的试验平台做专题讲座,如上海莲花河畔景苑7#楼倾倒事故分析、上海中心深基坑支护工程、港珠澳大桥施工、国内外离心机试验、动态空心圆柱剪切试验等。随着城镇化的进展,近年来淮南新建了一批深基坑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在教学过程中,邀请现场技术人员到课堂上来给学生做讲座,如进行过“搅拌桩维护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拉森板桩维护施工”、“地下空间施工”、“打入桩施工”等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引导学生从事土木工程的就业方向。 (四)知名人物及实验平台介绍 为增加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对国内外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认识及针对部分学生今后考研的情况,教师在讲解到各种土木工程时,可穿插些相关的历史人物、当代知名学者及国内的一些重点实验室的介绍。如讲到桥梁工程时,可讲一讲茅以升事迹、卢沟桥事件、国内外知名高校桥梁工程专业的知名学者及同济大学的桥梁结构抗风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讲到地下工程时,可介绍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离心机试验机、动态空心圆柱剪切仪;讲到铁路工程时,可介绍一下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同济大学的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讲建筑工程时,可说一说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杰出成就等;讲到土木工程灾害时,可介绍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五)新近知名土木工程建筑介绍 国内外的知名建筑发展日新月异,现有的教材很难跟上其发展变化。因此,在讲授土木工程概论时,应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土木工程建设进展,以增加本课程的时效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讲土木工程材料时,可穿插装修材料的最新发展状况;讲高层建筑时,可介绍国内正在建设的摩天大厦,如上海中心大厦;讲桥梁工程时,可穿插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的建设情况;讲高铁建设工程时,可结合京福高铁来讲;讲水利工程时,可以介绍一下我国西南地区正在建设的水电站,如向家坝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以及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三江”水电基地。通过讲解一些知名重大工程建设的情况,可以拉近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与土木工程之间的距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六)授课教师的优选与培养 土木工程概论涉及现有的各种工程,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此要选具有丰富科研经历的教师授课本门课程。近年来,由于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高校教师数量的不足,尤其是有一批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致使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不仅要求有经验的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鼓励年轻教师参与相关研究课题中,而且为了掌握土木工程的最新进展,年轻教师要经常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在寒暑假期间,尽量去工地实习、锻炼,掌握现场施工的细节,不断更新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内容。 五、结论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可起到几点作用:1.提高学生学习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兴趣、效率,激发了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土木工程建设的热情。2.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重要性,加深理解水文工程地质对各类工程的影响,以及各类工程与水文工程地质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3.提高了学生在土木工程建设中,保护水文与工程地质环境的自觉性,能够让学生认识并分析不良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并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处理措施。 土木概论论文:“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摘要:“土木工程概论”是土木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先导作用,它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开拓专业视野和形成创新思维具有积极意义。分析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内容宽泛粗浅,缺乏实践性的内容;经典教材匮乏;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很高;课时过少,考核方式简单。结合课程定位与专业特点,提出了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包括增加课时量和实践性,重视教材及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以及提高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等,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教学方法;考核模式 土木工程作为一个专业覆盖面广、行业涉及面宽、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的桥梁、道路、岩土等专业合并为土木工程,形成了一个宽口径的“大土木”专业,这一调整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宽理论基础、较强适应能力、较广专业视野的土木工程专门人才。在这一大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各高校普遍针对土木工程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了该课程。“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目的是:[1-4]使学生较全面了解土木工程专业所涉及的领域、包含的内容、所获得的成就及未来发展方向;从宏观视角了解土木工程专业的综合性、社会性及其在技术、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统一性,初步涉及一些基本专业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对大土木下属众多学科中最感兴趣的方面,建立热爱土木工程专业的感情和对土木工程事业的责任心,为今后积极主动地学好专业课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打下基础。 相对于“土力学”或“画法几何”等专业基础课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开设历史较短,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被普遍认同和推崇的教学方法。因此,针对该课程展开深入的教学教法研究,对于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无疑都大有裨益。 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在高校一般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及其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开设时间一般为大一或大二期间。“土木工程概论”范围涵盖本专业全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站在学科全局的高度,对学科全貌充分认识与把握,以期做到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运用和推广能力。[5]“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认识土木工程的专业范畴,初步建立解决问题的工程方法,掌握各类土木建筑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学习相关的后续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能应用土木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定性分析。[6-8]目前“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容宽泛粗浅,缺乏实践性的内容 作为一门引论性质的课程,它所涵盖的领域极为广泛,其内容涉及到工程材料、建筑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岩土工程、水利工程、给排水工程、海洋工程、机场工程、项目管理、防灾减灾等,内容庞杂粗浅,课本往往只能点到即止。另外,书本概述性文字偏多,但囿于课时,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只能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缺少实践性的内容作为支撑。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有相关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工程实践。[9]若能将讲授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改善都将产生巨大的帮助。 2.经典教材匮乏 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很多,相应的《土木工程概论》教材不一而足。事实上,出于各种原因,各高校往往热衷于组织本校师资力量来编纂教材,以满足课程开设需要。笔者认为,这样做虽然可行,但其合理性仍值得商榷。一方面,由于“土木工程概论”是一门内涵丰富、更新迅速、适用广泛的专业基础课,对于上海地区高校适用的《概论》教材,在四川或北京的高校同样适用,各校各自为政式地编著自己“独特的”《概论》教材实非必要,反而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当师资力量不足时,教材之间抄袭严重,内容编排几近相同,与其说是自力更生,还不如说是自欺欺人。 3.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很高 鉴于课程的重要性,教育部曾要求“要配备对土木工程有着深刻认识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讲授这门课”。高校的实际情况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往往还承担着更为繁重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而“概论”课程常常是由经验不丰富的讲师承担。但青年教师通常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比较熟悉,而对于其他不相关的方向则知之甚少。由于实践不足,在讲述工程实例时就难以做到旁征博引、生动活泼、深入浅出。 4.课时过少,考核方式简单 就笔者的教学经历来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授课学时介于16~24学时之间,也就是说,每次上课(90分钟)都要讲完一章的内容,如建筑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等,由于知识点很多,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令人担忧。“概论”的考核方式大多采取开卷考试或提交小论文的形式,急功近利的学生常常只盼着“毕其功于一役”,疏于平时的学习积累,掌握知识的牢固性大打折扣。 二、“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改革 1.增加课时量,增添实践性内容 建议在以后的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课时量。在现阶段的教学中,由于课时较少,课程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对于关键问题的讲解,应当更为全面而周详地讲述,尽量讲细讲透。例如讲述斜拉桥与梁桥的关系时,应结合“构造特点”“传力路径”“受力特征”“建造材料”等要点来综合讲述,这就需要增加课时量作为前提和保证。 “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内容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培养出实用型人才。一方面,任课教师在授课前可通过网络等渠道收集关于土木工程的最新案例,对其新知识、新技术等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确保传授的知识与现实世界不脱节。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各种土木工程,可适当安排一些现场教学,增加其感性认识,加深其对于土木工程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其学习兴趣。 2.重视教材及教师队伍建设 教材是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反映,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教材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教材的内在质量要求教材具有科学性、可读性、知识性、思维性、启发性和教学的适用性。《土木工程概论》教材应当坚持实用性原则,尽量选用内容浅显易懂、条理清晰、图文并茂,且着重以介绍土木工程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共同特性为重点的教材。笔者建议应由全国性的各大学会组织人手联合编纂教材(每3~5年更新修订一次),然后在高校推广使用。 从教学规律上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学效果与教师素质直接相关。本课程由于涉及工程领域较多,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还要有扎实的专业背景知识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因此,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是改善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就目前国内高校实际情况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在中青年教师中培养一批专业知识广博、科研实践能力强、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专业骨干教师承担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二是采取不同学科多位骨干教师共同授课的方式,每位教师讲授自己最擅长的学科方向,共同完成整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此外,应鼓励开设课程教法研讨会,各相关学科的教师聚集一堂,共同商讨、探索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对于有条件的高校,还可提倡国际合作交流,尽快了解和吸收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3.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应逐步推广和不断完善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的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绩点,计入期末总成绩。要重视现代化教学技能,积极探索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像、声音、文字三者的有机结合,把教学内容立体、有序、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尤其是对于信息量大、难以描述的教学内容和最新研究成果、重大工程介绍等,更应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例如在每一章讲授部分结束后,笔者会给学生播放一段事先精心准备好的土木工程教学视频,并同步进行必要的讲解,如“超级工程”“Discovery”等都为“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为了提高“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对现行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应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消除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笔者建议丰富考核内容,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对学习效果与成绩进行评价,如考勤、课堂问答、课后作业、读书(考察)报告、课程论文、开卷考试等,这样可以弥补单一、枯燥的考核方式的不足,逐步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推行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5.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养成 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人文社会学科包括美学、艺术、社会学、经济、人文历史、文学、哲学等等。[10]这些学科不直接对专业发展提供作用,但对于造就土木工程师的社会与人格素质具有极大的意义,并由此影响着其价值观与相应的思维、行动。人文素养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前提和基础,这对于理工科学生的教育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社会学科的灌输和熏陶,并把这些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从教育内容、教育主体、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上把德智体美几方面有机统一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培养目标。 三、结语 第一,应根据“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特点,编制浅显易懂、条理清晰、图文并茂、与时俱进,且着重以介绍土木工程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共同特性为重点的教材,同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 第二,增加课时量,增加实践性内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的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现代化教学技能,积极探索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第三,丰富考核内容,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对学习效果和成绩进行评价,弥补单一、枯燥的考核方式的不足,逐步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推行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第四,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社会学科的灌输和熏陶,从教育内容、教育主体、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上把德、智、体、美几方面有机统一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其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土木概论论文:职高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探索 摘要土木工程概论是在教育部1998年进行专业目录调整,大土木专业建立后新出现的一门面向入学新生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新兴课程。主要介绍土木工程(专业)内涵、土木工程形式、特点、最新成就、发展方向以及土木工程材料、建造方式等内容,还包括土工程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目的是使学生一入学就了解土木工程的广阔领域,感觉到专业成后可以大有作为,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建立对专业的深厚感情,树立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信念。 关键字职高;土木工程;概论教学 为提高职高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授课效果,在总结同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专业荣誉感、改革教学方法、灌输可持续发展理念、设计职业规划、提高教师执教水平等方面,结合该课程的知识结构特点对授课方法进行了系统探讨。实践表明,相关教学方法的改革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了教学内容, 提高了教学质量。 1注重对学生工程意识与专业素质的培养 土木工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比较强,要求工程技术人员要具有很强的工程意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有待于日后不断学习与实践训练得到充实,而工程意识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集专业知识、技能、经验、甚至是教训的不断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综合素质。在现阶段,学生还没有积累足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主要是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工程概念并从专业角度理性分析问题的意识。如:在讨论房屋工程的建设过程时,介绍它包括规划、审批、勘察、设计(建筑、结构和设备)、施工、验收、交付使用等阶段,使学生清楚工程建设的过程是各部门、多工种全面协调合作的过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建立统筹整体、协同工作的大局意识。工程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而要理论联系实际,灌输实际工程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思想,使学生对土木工程有一个感性认识,形成一个完整的工程概念,树立专业的思维方式,为工程意识逐渐形成日后的自觉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2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启发性、典型工程实例引导等教学方式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八个字的意思就是要实行启发式教育,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探索。启发式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要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创新的能力。该课程面向刚入学还没有建立工程、专业概念的新生,既要向他(她)们介绍土木工程形式、建造技术、发展等知识,更要传授他(她)们专业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包括课程学习、设计、实习和实验等环节的注意问题,帮助他们转变思维方式,还要帮助他(他)们树立专业观念、工程意识,通过课程学习让他(她)们热爱上建设事业,热爱上土木工程专业,激发起学好专业的兴趣,使学生在进一步接触专业的其他课程前,充分了解将来可能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极大提高学生在本科的学习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有目的性地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结合课程内容进行专题演讲,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效果更好。有条件的话课余时间安排若干场有关土木工程各领域发展前沿的讲座,聘请设计或施工企业知名的设计、建造师、和其他专家,让学生与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见面,探讨土木工程发展成就、专业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等弥补课程教学之不足。 3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土木工程概论》课的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图片丰富,叙述性强,如果以课堂灌输的方式教学,不仅教师讲的口干舌燥,而且学生听得枯燥乏味,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关键是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以多媒体为载体,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和动画等素材实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的结合,使学生对土木工程的知识结构、应用领域和发展动态能够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和感知。制作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课件,通过大量直观明了的图像配合抽象内容的叙述,并结合参观进行现场教学,如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或者通过参观校园内的现有建筑及建筑工地现场等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的工程意识得到极大提高。可观看与土木工程有关的DVD录像片,欣赏优雅闻名的悉尼歌剧院、令人惊叹的埃及金字塔、气势恢宏的故宫建筑群、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融合最前沿技术的奥运场馆等,这些古今中外优秀的工程范例深深吸引着学生,激励学生为之奋斗,既对学生进行了工程美学教育,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社会责任感。其次,结合问题式教学,使学生养成查阅文献的学习习惯。 “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使师生间缺少必要的互动与学生的独立思考,况且学时有限,学习知识光靠老师课堂传授是远远不够的,采用问题式教学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如古代土木工程离我们较远,讲起来比较抽象、乏味,若提问:山西应县木塔为何历经多次大地震仍完好无损?埃及金字塔在历史上有什么作用?古人是怎样开采如此巨型石材的?又如何建造高程如此精确的工程的?这些问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留些问题让学生课后解决,如在“土木工程中的灾害”之“地震”一节中,在讲解地震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抗震防震的方针及措施等问题后,联系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再让学生回去查阅5.12四川汶川地震的发生原因、强度等级、危害范围、社会影响等文献,并思考今后如何防震减灾,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应肩负起哪些社会责任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将课本知识融会贯通,学会汲取前人或他人的知识,提升理性的思维能力;并通过撰写读书报告或总结报告,训练学生写作的能力,为今后书写摘要、论文、报告等文章奠定写作基础,养成遇到问题查阅文献的学习习惯。 总之,《土木工程概论》课的内容十分庞杂,而实践性、综合性又强,需要在“大土木”工程要求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引入工程美学教育,通过现场教学和参观等实践环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工程脉络,具备初步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顺利迈进专业的大门。 土木概论论文:工程管理类专业“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土木工程概论”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先导作用,同时该课程也是电力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课,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必要补充。针对该课程内容广泛而不深入、理论多而实践少的特点,结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学时少、学生基础知识缺乏的问题,立足两专业不同的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考核模式的确定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 上海电力学院目前共有两个工程管理类专业,即工程管理专业和电力工程管理专业,在两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均涉及土木工程相关知识的认知性教育,且均以“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程为载体,具有内容宽泛、信息量大的特点。而两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在对土木工程认知教育的定位与教学目标上也有所不同。对于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是学生入学以后接触到的第一门土木类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先导作用,[1]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土木工程素养,使学生对土木工程知识从概念、原理、过程、技术等各环节有初步的认识,[2]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尤其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肩负着把这些完全外行的学生引入土木工程行业大门,使他们了解并热爱本专业的重要使命。对于电力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作为专业类课程安排在大三第一学期,是学生专业知识的必要补充,学生关于电力工程建设中土建工程方面的知识将主要来源于本课程,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的基本知识,具备建筑识图的能力,熟悉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和建筑材料等关于建筑工程的基本内容,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鉴于此,本文旨在探索针对两专业的土木工程认知教学模式,力求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学生对土木工程知识的最大认知度。 一、课程的特点 鉴于两专业课程目标的不同定位,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选择了不同的教材。对于工程管理专业侧重于全面介绍土木工程的基本情况,即大土木的知识,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建筑工程、基础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给排水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管理等基本知识;[3]而电力工程管理专业在认知教育上侧重于建筑工程的相关知识,包括建筑制图、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设备和建筑材料等,[4]针对专业特色还适当补充了电力建筑的知识。 虽然授课内容有较大不同,但是作为概论类课程,两门课程有以下共同特点。 1.课程内容广泛而不深入 对于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范围涵盖本专业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全貌以及部分核心的管理类专业课程,涉及本专业许多相关课程的内容,对于电力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范围也基本涵盖了所有主要的建筑工程类课程内容。每一章的内容就是一门课程甚至一门学科,如桥梁工程这一章涉及桥梁学科的内容,而建筑施工这一章涉及了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学两门课程的内容,教材在编著时考虑覆盖的内容广泛而不深入,因此在深度上都是点到为止。[2] 2.课程教学理论多而实践少 课程内容大都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对于某些内容虽然也会列举工程实例,但只是进行理论性地阐述和介绍,没有实践内容或者实践课程来支撑。有些章节虽然也涉及一些具体的专业知识(如电力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建筑识图知识、建筑构造知识和电力建筑知识等),但没有安排相应的实践课程。 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土木工程类课程中,“土木工程概论”是一门较新的课程,相对于其他已经讲授多年的课程而言,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都不是很成熟,[5]而且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研究多数是面向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和电力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内容多而学时少 鉴于本课程的特点,教材涵盖内容非常广泛,而课时只有32个,要想在较短的时间里将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一件较困难的事情。 2.学生缺乏相关基础知识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大一第二学期即学习本课程,而电力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虽然在大三第一学期才接触本课程,但是前期几乎没有任何先修的相关课程,也就是说,两专业的学生都是在不具备任何专业基础的情况下来学习本门课程,而课程内容多学时少,使得讲课进度较快,学生对部分内容理解困难,进而影响学习兴趣。 三、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 1.根据专业特点,对授课内容进行取舍 由于课时较少,没有条件详尽介绍教材各章节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再根据各专业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在尽可能反映课程全貌的基础上,利用有限的课时抓住重点及难点,其他内容则简单带过留给学生自行阅读。[2,6]比如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土木工程材料、建筑工程、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和建设项目管理等。结合学校电力特色的教育,在特种工程中可以重点介绍火电厂的冷却塔、输变电工程中的输电塔,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可以重点介绍水电站厂房及各种坝体,而对于交通工程、桥梁工程和港口工程等内容可以简单介绍。对于电力工程管理专业,重点是使学生具备建筑识图的能力,熟悉建筑物的构造和建筑结构特点,熟悉各种建筑材料,尤其是与电力建筑关系较密切的钢材和混凝土等材料,了解建筑施工技术;而建筑设备中应重点讲解建筑电气的知识,其他内容可以简略。现有教材均没有专门介绍电力建筑的章节,教师在教学中还需搜集资料,补充发电厂建筑、输变电建筑和变电站建筑等电力建筑的基本知识。 任课教师应在确定了全部教学内容并确定了章节学时后,再开始准备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并且必须明确每堂课的内容重点和难点,然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领会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和案例教学 土木工程和人们的生活相关,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举出很多鲜活的例子,尽管学生尚不具备专业基础知识,但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较高的思维活动能力。教师在讲授具体的专业知识时,可以以学生熟悉的工程建筑为切入点,首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讲解,这样就容易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接受枯燥的专业知识。比如在讲授地基沉降时,可以将比萨斜塔作为一个重点案例来介绍,通过比萨斜塔的建造过程使学生理解地基沉降的知识,围绕比萨斜塔展开的纠偏大讨论又可以使学生了解很多关于建筑纠偏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利用丰富的案例,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各种各样的启发或暗示来引导学生,通过营造互动的教学环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在充满乐趣的情景中进行教学,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2,5]如在讲授房屋基本构件梁、板、柱时,可启发学生在教室里观察,根据自己感官认识和课堂讲授内容来理解各种构件的特点及其在建筑物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介绍更多不同截面形式与材料的基本构件。在介绍建筑结构实例时,可以以学生熟悉的教学楼或图书馆为例,事先拍摄相关图片,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或给出正确答案。还可以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来讲授有关内容,然后由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这样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丰富教学手段 目前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在课堂讲授中主要采用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所展现的图片和视频,可以弥补实践环节的不足,[6]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工程建筑的各方面知识。但是单纯按课件内容来讲,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影响听课效果,因此,除了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入案例和增加师生互动之外,教师还应注意及时更新自身储备的知识,随时搜集身边有用的信息并将其带入到课堂中,增强讲课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时效性。比如在讲到超高层建筑时,可以讲在建的上海中心;在讲高速铁路时,可以讲我国高铁建设的历程及其中的一些重要事件。结合这些热点事件去讲,会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另外还可以适时引入一些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这都需要教师平时的积累。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与学生的沟通,注重学生的反馈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及时了解学生的接受知识的程度,课外通过作业、答疑和小测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学生聊天、发邮件和发放调查问卷可以全方位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看法和意见,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可以及时引入解决办法,提高教学水平。 本课程课时较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除了在授课过程中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以外,可以采用布置课程论文和布置课程调研的方法,调动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弥补课时的不足。比如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完成一篇与土木工程内容相关的课程论文,教师给出参考题目和科技论文范文,学生可以灵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最终论文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作为总评成绩的一部分。实践证明,这一方法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搜集素材完成论文的过程中,拓宽了学生视野,使其学到了一些较为前沿的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而对于电力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则根据其学习内容安排了课程调研,在学习完建筑构造和建筑结构的知识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对一个独立建筑物的构造和结构情况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巩固了课堂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但通过学生反馈也发现,每一调查小组人数(5~6个)偏多,限制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这在今后教学中可以改进。 4.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土木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实践经验常先行于理论知识,[7]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实践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实践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的组合:播放工程录像,了解工程建设的内容;安排学生参观校内实验室,一方面参观实验室的建筑结构和构成,一方面参观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通过教师的讲解,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布置课程调研,通过学生自主地观察和实践,了解身边建筑物的构造和组成;安排学生参观已建成的典型工程和有代表性的在建工程,使学生对土木工程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5.引入灵活多样的考核模式 由于本课程知识覆盖面大而内容不够深入,如果采用传统的单一理论考试方式,则缺乏灵活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带来较大负担,也违背了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采用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比较灵活,但无法杜绝学生的抄袭现象,在成绩评价时难以解决公平的问题,还可能导致学生不重视平时学习的现象。 为了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考核应包括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小测验、课程论文或课程调研成绩组成,目前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为30%,有条件时应适当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在平时成绩中,课程论文或课程调研的成绩应至少占到总评成绩的15%。期末成绩可采用开卷或闭卷考试。总之,考核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习兴趣,理解了所学内容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本课程教学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大土木的各个领域和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每一章的内容就是一门课程甚至是一门学科。因此,本课程的教与学都有一定的难度。[8]要想每一章都讲得非常精彩,最好分别由不同专业方向的老师来讲授,但只有土木学科比较齐全的高校才具备这样的条件。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建立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鼓励教师到国内外优秀高等院校进修深造,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科技论文的写作,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从事教学改革的探讨,到生产第一线锻炼,拓宽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素质。 四、结论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涉及内容广泛,教与学都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总结了该课程的特点,根据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反馈,立足两专业不同的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考核模式的确定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顺利进入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为电力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补充扎实而必要的土木工程知识。 土木概论论文:工程实例教学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入门课程。阐述了进行工程实例教学的思路和优点,指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需要, 通过教学设计将典型的工程案例、媒体热点和身边的工程项目补充到课程教学中去, 将工程实例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讲解,做到课堂教学和工程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工程实例教学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实例教学;课程教学 土木工程是建筑、岩土、地下建筑、桥梁、隧道、道路、铁路、矿山建筑、港口等工程的统称,其内涵为用各种建筑材料修建上述工程时的生产活动和相关工程技术,包括勘测、设计、施工、维修、管理等。[1] 对于刚刚经历高考,跨入大学校门的大多数土木工程专业新生来说,“土木工程”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对于土木工程究竟是什么,土木工程专业大学四年到底学什么,学生毕业以后能够干什么似乎知之甚少。而作为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入门基础课程——“土木工程概论”的开设,旨在以较少的课时和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土木工程丰富的内容展示给刚入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新生,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土木工程专业的历史进程、土木工程的基本属性、主要内容、大学本科的课程设置、就业前景以及职业规划等内容,以便学生尽快了解并热爱这个行业,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的目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于“土木工程概论”是一门相对较新且内容十分宽泛的课程,各高校在开设这门课程的时候,由于各自的办学历史、专业设置和发展定位不一样,在教学内容取舍、学期安排、课时设置、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等方面都会不尽相同,目前也无成熟的参照模式,虽然有关学者已对此做了大量改革探索,但目前仍然不算成熟。[2]吉首大学根据自身特色结合新颁布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将课时设置为16,具体是安排到大一第一学期进行授课。本文结合笔者在吉首大学土木工程系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在“土木工程概论”课堂教学中运用工程实例教学法辅助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其他已经讲授多年的课程而言,“土木工程概论”是一门较新的课程,在拓宽专业范围的特定背景下,这门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课程内容特别多,而学时安排相对比较少,教师在较少的课时里将丰富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大一新生存在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比较单一,通常是以教师课堂全讲授为主,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中无实践教学环节,纯理论的授课方式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教材更新速度不能适应教学实际。土木工程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学生所使用教材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跟上行业的发展,课程的教材建设存在滞后问题。[3] 二、工程实例教学法 1.工程实例教学的思路 工程实例教学是指根据教学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挖掘教材内涵,将新闻中和身边的有关土木工程的新鲜事物、前沿知识、工程案例(成功的、失败的、令人鼓舞的、令人震撼的)补充到课程教学中去,充分发挥任课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将工程实例所涉及的课本相关章节的专业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讲解,使学生在听工程实例讲解的同时,深刻理解该案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点。 2.工程实例教学的优点 工程实例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很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密切结合当前典型的工程案例、媒体热点和身边的工程项目,做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机结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克服课堂内容多而学时少、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教材建设滞后、更新速度慢、信息量不足等缺点。生动形象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工程实例教育,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接受现代工程的熏陶,开拓学习视野,活跃工程思维,激活学习动力,确定人生奋斗方向。[4] 三、工程实例教学的具体应用 1.列举典型工程案例 (1)超高层建筑。在讲解超高层建筑的时候,可列举2010年建成的当前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哈利法塔,说明高层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设计上着重解决侧向受力和竖向受力问题,侧向重点在于抗侧力体系的选择,抗风设计和抗震设计,而竖向重点解决竖向压缩、徐变收缩等竖向变形问题。另外在施工中要考虑将高强混凝土一次泵送到600多米高的问题等等。 (2)钢结构。在讲解钢结构的优缺点时,可结合美国的世界贸易大厦案例来进行说明,先重点介绍其所采用的材料和结构形式,说明钢结构适用于建造高层建筑结构,然后播放一段世贸大厦在911恐怖袭击中轰然倒塌的视频,并分析其倒塌的原因来说明钢结构的致命缺点是其抗火性能差。 (3)桥梁。在讲解桥梁抗风设计的时,可给学生介绍桥梁典型的风载破坏案例,例如最具代表性是位于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海峡大桥,该桥于1940年7月1日通车,而就在四个月后戏剧性地被微风摧毁。通过给学生播放该桥被微风摧毁的视频,复原当时的场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桥梁抗风设计的重要性。 2.结合身边工程项目 在进行“土木工程概论”授课的时候,可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及工程项目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和当地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解混凝土结构建筑时,笔者引导学生到学校主教学楼、图书馆、食堂以及附近的高层住宅等参观,让学生加深对框架、框架剪力墙和剪力墙等建筑结构形式的认识,并现场观察梁、柱、板、墙等重要受力构件,熟悉每一类构件的作用、形状、尺寸、布置以及受力变形特点,并理解力在构件中的传递过程。而在讲解不同结构形式的桥梁的时候,笔者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矮寨特大悬索桥、鸬鹚湾刚架桥、大庸桥、观音桥等典型的悬索、斜拉、拱桥、刚架桥等进行现场参观教学,让学生理解不同结构形式桥梁的组成、受力特点以及相互间的区别。通过现场教学拉近了土木工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每天的生活都与土木工程息息相关,也会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更加留意身边的工程案例。 3.联系当前媒体热点 (1)上海楼脆脆。在介绍基础工程这一章节桩基特点时,笔者给学生重点介绍了当前媒体特别关注的“上海楼脆脆”。2009年6月27日,上海一栋刚竣工还未交付使用的高楼,由于不正确的两次堆土施工导致房屋桩基础在侧向挤压力作用下断裂,从而导致楼房整体倒覆。通过此案例说明桩基主要用来承受轴向压力作用,而在侧向力作用下,桩基极容易破坏。 (2)芦山楼坚强。在讲到防灾减灾这一章节内容时,笔者给学生介绍了被媒体誉为“楼坚强”的芦山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距离震中10余公里的芦山县城,当时地震烈度等级介于八九度之间,设计烈度为七度的芦山县人民医院新门诊综合楼却几乎毫发未伤。究其原因,是大楼地基与地面建筑之间采用了83根橡胶支座,形成良好的隔震,从而阻止地震作用向上传递。此案例说明了隔震能有效减弱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从而达到减小地震对房屋结构破坏作用的目的。 (3)三亚楼歪歪。在讲解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时候,则可以以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为例。该法院办公楼建于1996年,主楼共12层,在投入使用13年后,三亚中院启动了装修、改造计划。而在办公楼改造、装饰过程中,由于加装了过重的钢结构和使用了过多的大理石等装饰材料,大楼楼体严重超负荷,使得大楼原有的地基无法承受新增的压力,导致大楼主体出现倾斜,成为危房。 (4)武汉桥坚强。在介绍桥梁施工时,笔者列举了武汉长江大桥,该桥竣工于1957年10月,大桥修起后经历了70多次撞击仍无恙,最大一次撞击发生在2011年6月6日,一艘万吨级油轮撞上7号桥墩,撞击后,大桥桥墩除有擦痕外,没有其他问题。该桥之所以如此坚固,是因为在修建过程中采用了当时世界领先的“栽牙齿”工艺。通过这个案例,有效地说明了施工工艺对桥梁的安全和可靠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 “土木工程概论”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入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熟悉土木工程所涉及领域的内容和发展情况,以便学生尽快了解并热爱这个专业,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的目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工程实例教学是指根据教学需要,通过教学设计将典型的工程案例、媒体热点和身边的工程项目补充到课程教学中去,充分发挥任课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将工程实例所涉及的课本相关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讲解,使学生在听工程实例讲解的同时深刻理解该案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点。它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做到课堂教学和工程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工程实例教学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土木概论论文:概论基坑土方开挖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加强基坑土方开挖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基坑土方开挖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楼高9层,地下室设有2层,基础采用高强度预应力管桩,主体采用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室开挖深度在10.4~8.4m。 2深基坑施工技术 2.1施工顺序 根据目前现场的施工条件,结合现场和地质环境情况,拟定以下施工顺序:坡顶排水沟施工降水井施工土方开挖土锚施工喷射混凝土施工土方开挖至坑底竣工验收场地移交。 2.2土方开挖原则与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及场地地质条件,本基坑拟分4~5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2m,开挖过程严格遵守“先撑后挖,严禁超挖”的坑槽挖土原则,同时根据基坑监测数据,调整开挖深度及开挖范围,做到信息化施工;在土方开挖前,认真熟悉预应力管桩的施工资料,对桩顶未送至设计标高的工程桩的桩位在土方未开挖前做好标识,避免工程桩在土方开挖中被挖掘机碰伤。 2.2.1开挖机械选择 第二层土方开挖中管桩较稀时和第一层土方开挖时选用进口型履带式1m3反铲挖机;第二层土方开挖中管桩较密时和第三层土方开挖时选用进口型履带式0.7m3反铲挖机,以免碰坏工程桩。 2.2.2开挖路线及车辆行驶路线 基坑开挖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修理边坡和清理坑底为辅,自卸汽车运土、弃土。开挖由南到北,由西到东,分区开挖,每个开挖区安排两个作业面,其中一个为沿基坑围护四周开挖6m宽边槽的开挖作业面,以满足喷锚施工工作面的要求;另一个作业面为基坑大面积土开挖。 开挖方法为反向逆向循环渐进的施工方法,车辆从主入口进场后直接由坡道下至基坑,装土后直接由坡道驶出基坑。基坑坡道采用双车道,坡面填碎碴以防陷车。坡道处管桩需提前截桩,以保护管桩。开挖施工中沿基坑周边设置渗水、积水坑,用潜水泵抽水、排水,且利用流水段开挖层次高差作为降水、排水措施。 基坑开挖前先放基坑开挖边线及每层开挖的坡底线,基坑开挖中,随基坑开挖进程逐个放出每个承台挖土边线和挖土标高,以及时控制机械挖土和人工清土。 2.2.3土方开挖施工 (1)基坑开挖层次标高。第一层开挖至设计标高-1.50,开挖深度在1.2~3.0m;第二层开挖至设计标高-3.50,开挖深度2m;第三层开挖至设计标高-5.50,开挖深度2m;第四层开挖至设计标高-7.50,开挖深度2m;第五层开挖至设计标高-9.50,开挖深度2m。 (2)开挖顺序自南往北推进,东西两侧向中间集中推进,机械运行路线为反向逆行接力式循序渐进的开挖,开挖型式采用沟端开挖、单沟侧面开挖和挖宽沟相结合的形式,汽车为单侧向装土。 (3)汽车场内层次间上、下交通运行拟采用斜坡道直接下坑底的平面开挖运行,坡道净宽8m,i=1∶6。 (4)在开挖过程中应预先挖出一些临时集水坑,将基坑内的水导入集水坑中,通过水泵将坑内的水抽至地面上的集水坑,再通过城市污水管排走。 2.2.4土方开挖施工要点 (1)土方开挖必须严格按照本方案设定的顺序进行分段分层开挖,严格做到开挖一层,支护一层;上层未支护完、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不得开挖下一层,同时不得在大雨天开挖施工。 (2)机械开挖应留300mm的土层用于人工清底、修坡、找平,以保证基底标高和边坡坡度正确、平整,避免超挖和土层遭受扰动。 (3)土方开挖前必须先放边坡线,土方开挖中必须随开挖进度放出各承台的开挖边线及各承台的开挖标高,以便及时控制开挖深度及边线,避免超挖或开挖不足,以避免夯填土或大量的人工挖土和大量的人工运土。 (4)坑底人工的清土、基坑边角部位和桩边机械开挖不到之处的土方应配备足够的人工及时清运至挖机作业半径范围内,及时通过挖机将土方挖走,以免误工误时。 (5)基坑开挖尤其是最底一层开挖中必须特别小心,避免挖斗碰撞基桩;在各层开挖中均应避免挖机直接碾压桩头,若挖机无法避开密集的桩头时,需先截掉部分桩头。 2.3坡顶排水沟及防护栏施工 (1)坡顶排水沟施工。据设计图纸中提供的数据,每10m及各个剖面的转点测放出剖面坡顶排水沟中心轴线的平面位置(坡顶线往外0.65m处为排水沟中心位置),打竹片桩做记号,再用水准仪测出该点的高程,结合设计图纸中提供的高程及尺寸计算出该点的开挖深度及宽度,用挖掘机进行开挖施工,人工配合基底及坡顶整平。排水沟采用12墙机砖砌筑,沟底用M10砂浆抹平。排水沟高度及宽度按设计图纸中尺寸(300×300mm)进行砌筑施工。排水沟按0.3%的坡度从中间向两边排水,在四个角点位置各设置一组沉淀池对坡顶的地表水、外界流水及基坑内抽出的积水进行三级沉淀处理后再排入市政管道网。 (2)防护栏施工。防护栏采用Φ48壁厚3mm的钢管组装而成。栏杆立柱采用钢管立柱,每4m设置1根,埋深1m,露出地面高度为2m;栏杆横向利用钢扣件固定钢管,每0.5m设置一道。防护栏杆设置在排水沟与坡顶边线中间,即坡顶边线往水沟方向0.5m。 3质量控制 在基坑开挖之前,对相关已有工程项目的调查研究发现,已往施工的类似深基坑工程中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存在不足与缺陷所占的比例最高,为72.50%。究其原因,主要是地面超载、基坑降排水不当造成的,与土方开挖顺序不合理、开挖速度过快及支撑混凝土养护时间不足也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结合本工程的实际,在基坑开挖期间对不同的工序采取对应的施工预防措施。 (1)根据施工场地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现行技术标准、地质资料做好深基坑施工方案和施工操作规程,通过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认识到:深基坑开挖支撑施工是整个基坑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基坑开挖应严格按照“时空效应”理论,采用分区、分层、分段挖土,并遵循“开槽支撑、随挖随撑、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沿支撑横向按规定长度逐段开挖,随挖随撑,并及时加设支撑轴力。 (2)采用拉槽开挖时,必须留护壁土;每层拉槽高度不超过3m,护壁土顶部支撑紧跟拉槽工作面。 (3)因基坑开挖面以上为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粘土,在基坑开挖前15d及开挖过程中对基坑内进行轻型井点疏干降水,疏干粘土层中的潜水或上部滞水,达到地基加固目的,以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便于基坑抽槽开挖时倒运土方车辆行走。 (4)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要紧跟支撑的进展,对围护结构变形和地层移动进行监测,根据监测资料及维护结构变形警标,及时采取措施改进,控制变形。 (5)开挖至坑底时,应避免人为及自然因素对坑底土体造成扰动,减少坑底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在坑底形成“水平支撑”,避免发生支护桩“踢脚”及坑底土体隆起等现象,确保基坑的整体稳定。 4结束语 本工程自开挖至开挖结束,全过程基坑无论是当日变形量还是累计变形量均稳定受控。项目从开始就十分重视土方开挖和地下水问题,项目部事前做好了应急预案,应对复杂的问题,由于各项措施有效,技术保障到位,基坑施工基本取得成功。 土木概论论文:概论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 详细阐述了4 种方法的原理与应用研究概况, 介绍了结构控制Benchmark 问题, 最后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以供工程人员参考。 关键词: 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发展趋势 1被动控制 被动控制不需要提供外部能量, 而通过减震、隔震装置来消耗振动能量, 同时阻止振动在结构中的传播, 它具有构造简单、造价低、易于维护且无需外界能源支持等优点而被 广泛应用。被动控制主要包括基础隔震、耗能减震和调谐减震。 1. 1基础隔震 “基础隔震”是在建筑物与基础之间设置一层具有足够可靠度的“隔震层”(也称“隔震系统”), 以控制地面运动向上部结构的传递。它包括上部结构、隔震装置和下部结构三部分, 如图1。基础隔震装置主要有橡胶垫和滑动支座。 1.1.1基本原理 由结构力学可知, 延长结构的周期, 给于适当阻尼会使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大大减弱, 而隔震层确实能够延长结构的水平自振周期, 本身又有一定的阻尼。同时, 结构的大位移主要由结构底部与地基之间的隔震系统提供, 而不是由结构自身的相对位移承担, 从而也就减小了上部结构的地震位移反应。因而通过“隔震层”使建筑物与地基隔开, 可以延长建筑物的水平自振周期, 使地震各种破坏力对上部建筑无直接拉力, 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 图1结构隔震体系的组成 1.1.2适用场地及结构 隔震建筑所在场地应属于抗震有利地段或是采取抗震措施的不利地段。隔震建筑适合于比较稳定的地基, 土质越硬, 隔震效果越好。地震波穿过地基土到达结构基础, 如果土质非常软, 地震波中的高频成分被滤掉, 地基土产生长周期运动, 延长刚性结构的周期将放大而不是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对于可能产生液化的土层,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基础隔震”只能用于抗震, 不能用于抵御风振。 1.1.3结构计算方法 隔震建筑计算包括上部结构计算、基础计算和隔震层变形计算。隔震层的计算要根据当地的地震波情况进行。在保证大震时隔震层安全的前提下, 隔震使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比不隔震时有所降低, 确认与降低后的地震作用相应的不隔震时的地震烈度及隔震后地震作用进行上部结构设计计算。上部结构和基础对自重、风荷载、积雪荷载等的验算, 采用与非隔震相同的方法进行。因为目前的隔震支座只具有隔离水平地震的功能, 对垂直地震没有隔震效果。 1. 2吸振减震 吸振减震技术是在主体结构中附加子结构, 使结构的振动发生转移, 即使结构的振动能量在原结构和子结构之间重新分配, 从而达到减小结构振动的目的。常见的吸振减震装置有调频质量阻尼器( TMD) 、调频液体阻尼系统( TLD) 、调频液柱式阻尼系统( TLCK ) 、质量泵和液压—质量控制系统( HMS) 等。类似地, 楼层加层减震技术是运用结构被动调谐质量减震的基本原理, 在已有楼房上加层, 达到提高已有楼房耐震性能的一种技术方法。 1.3耗能减震 耗能减震技术是把结构物中的某些构件( 如支撑、剪力墙等) 设计成耗能部件或在结构物的某些部位( 节点或连接处) 设置阻尼器, 在小荷载作用下, 耗能杆件和阻尼能处于弹性状态,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 耗能装置首先进入非弹性状态,大量消耗输入结构的能量, 使主体结构避免进入明显的非弹性状态, 从而保护主体结构不受破坏。 按照耗能装置的不同, 耗能减震体系可分为两类: 耗能构件减震体系和阻尼器耗能减震体系。前者包括各种耗能支撑( 如方框耗能支撑、圆形耗能支撑、K 形偏心耗能支撑等) 和耗能剪力墙( 如横缝剪力墙、竖缝剪力墙、周边缝剪力墙和阻尼器剪力墙等) 。后者包括摩擦阻尼器、弹塑性耗能器( 软钢耗能器、铅挤压阻尼器、记忆合金耗能器等) 、粘弹性阻尼器、粘滞阻尼器等。耗能减震技术吸收了传统的延性结构的设计思想, 同时又克服了延性构件损坏后难以修复的缺点, 具有性能稳定、技术条件简单、适用范围广、经济可靠等优点, 已在新建工程、建筑抗震加固及震后修复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耗能减震体系适用于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 对抗震和抗风都有效, 而且性能可靠, 但装设数量少时作用不大,数量多时造价显著增加。 2主动控制 结构主动控制是利用外部能源, 在结构受激励振动过程中, 对结构施加控制力或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 从而迅速地减小结构的振动反应。主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作动器3 个组成部分。 目前有关主动控制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主动控制算法和主动控制装置研究两部分。主动控制装置主要有主动质量阻尼系( AMD) 、主动拉索系统( ATS ) 、主动支撑系统( ABS) 、主动空气动力挡风板控制系统( ADA) 和气体脉冲发生器控制系统( PC) 等。主动控制算法是主动控制的基础, 它的目标是使主动控制系统在满足其状态方程和各种约束条件下, 选择合适的增益矩阵, 寻找最优的控制参数, 使系统达到较优的性能指标, 实现对结构的最优控制。目前, 它的研究基本上是以理论分析、数据模拟分析为主, 且已取得较大的成就, 但主动控制技术尚未成熟。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 其可行性还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 2.1 主动控制系统在地震中运作问题。日本采用AMD 和HMD 的高层建筑, 在风振和环境振动时主动控制系统运作正常, 取得很好的控制效果。但在大地震时, 很大部分的主动控制系统因故未能运作。 2.2 时滞问题。主动控制系统在工作时由于信号处理、运算、电液伺服作动自动作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时间滞后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时滞对控制系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它使系统稳定性变差, 控制效率降低, 甚至可能产生负效应。目前, 可以通过补偿的方法来修正时滞。 2.3 能量问题。主动控制系统的运作需要依靠外部能源的输入, 如何在地震中保证有可靠的能源, 需要特别注意。 2.4 设备维护问题。作为生命线工程的大跨度桥梁的使用寿命最少为几十年, 甚至上百年, 相应的主动控制系统也需要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保持使用功能完备, 如何能保证系统的完善, 特别是作为核心构件的计算机的有效性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3半主动控制 半主动结构控制参数控制, 它是依赖于结构的振动反应或动荷载的信息实时改变结构的参数来减小结构的反应。它更易于实施, 并且它的控制系统更为可靠。半主动结构控制的控制效果优于被动控制, 略逊于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不需要外界能量输入, 因而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抗震控制方法。刘季研制了变刚度半主动控制系统并成功地完成了振动台试验,是我国第一个半主动振动试验。刘文锋对变结构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这种措施的实质是瞬时地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 使之能够主动地适应外荷载的变化。 4混合控制 混合控制就是结构中简单地联合施加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 以减少结构在外界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提高结构的抗震、抗风能力。例如, 底层大空间高层建筑结构的质量比柔性底层的多层建筑的质量大得多。因而, 其底层和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就很大, 必须控制。HDS 这种被动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少底层地震反应, 但它对上部结构的控制效果相对较差; 而安装在结构顶端的AMD 主动控制系统又有显著的控制效果, 但它需要较大的控制力和相应设备, 却又较难实现。祁凯提出了采用混合控制系统HDS- AMD 控制该类建筑地震反应的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包括两部分, 即安装在底层的HDS 被动控制和安装在顶层的AMD 主动控制系统。 5结论 目前, 被动控制的研究较热, 这其中基础隔震的技术已相对成熟, 主要用于桥梁及以剪切变形为主的刚性结构上。上部结构的耗能减震技术发展也较快。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 相信在该项技术的应用上会有较大进展。结构的主动控制以及以参数控制为标志的第二代结构振动控制——半主动控制和智能控制, 至少目前还很难在我国大量应用。这里既有技术的原因, 也有经济的原因。所以我国目前仍应以研究、推广和应用被动控制技术为主。 土木概论论文:概论土木工程中的绿色施工及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土木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土木工程和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涉及范围很广,比如城市各类建筑、市政道路交通、桥梁建设等等。但是,在这些工程建设为人们带来便利的时候也同时消耗了大量能源。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倡导绿色环保理念,近年来,我国也致力于推行土木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以促进我国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绿色施工;管理;措施;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绿色施工是一个比较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多种领域,我国的绿色施工相对较晚一些,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暴露出来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中对绿色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实现我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土木工程中绿色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绿色施工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企业只注重“面”上的绿色建筑,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施工扰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对绿色施工的理解不全面、不完整,对绿色施工技术也是被动接受,仍以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规范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不能系统地运用适当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绿色施工”全过程管理,更不用说企业把绿色施工能做为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方向。具体问题有: 1.1相关制度实施细则不够具体,可操作性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相关制度在执行时尚有空白之处。个别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时,只考虑局部利益、只重视短期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或轻视了长期的环境效益,以牺牲当地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1.2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与淡薄。一方面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城市垃圾处理为例,多数人已能做到垃圾收集、处理,简单地进行“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类,但对再细化的分类处置知之甚少,甚至很多环卫工人也不清楚。另一方面包括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一线劳务人员在内的从业人员环保意识、绿色施工理念的缺乏,会导致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出现急功近利破坏环境的行为。而更严重的是人们破坏了环境后,还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对环境造成的伤害。 1.3部分施工企业对绿色施工不够重视。一方面个别施工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将环保成本“外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自己项目的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部分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有限,制约了其绿色施工的开展。 2.推行绿色施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是推进绿色施工的基础。目前,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尚未形成与现代工业科技社会相适应的新环境观,对绿色施工的认识仍然不足。只有通过各种宣传途径,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环保氛围,才能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施工意识。对参与工程建设各方进行强化教育,使其正确全面理解绿色施工,充分认识绿色施工的重要性,让企业能在绿色施工中受益并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促使其在施工过程中注重采用绿色施工工艺。同时加强对建筑一线员工的教育与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建筑施工的一线人员,认识到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到绿色施工的实施过程中来。 2.2建立健全科学的、系统的绿色施工相关法规。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尚未达到理性的自觉时,需要靠政府部门制定切合实际的法规的引导。制定有前瞻性的市场规则和法规体系,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强大推动力,才能激发自下而上的积极呼应。继续加强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绿色施工等方面的法律、技术标准及规范的要求,并不断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进行更新。 2.3加强行政管理部门对绿色施工的管理,是推进绿色施工的保障。完善建筑项目审批制度,以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作综合、科学的评判,保证建筑项目的科学性、长期性。可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承包商应在投标书中说明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在工程承包合同中予以覆盖;可提出承包商应通过ISO14001环保认证的要求。加强行政监管体系、健全绿色施工技术的标准支撑体系、制定绿色施工评估体系,引导建筑业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工程质量验收或文明工地评优时增加或突出绿色施工技术的验收或考评。还可建立绿色施工责任制、施工单位的社会承诺保证机制、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的制约机制。 2.4加强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是推进绿色施工的重要手段。有效的经济体制,是促进绿色施工的有效手段。一方面通过收费遏制或减少建筑业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通过税收调节,政策扶持,鼓励绿色施工技术及方法的研究及运用。对那些有力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新建或改建建筑物的公司,给予减税、奖励或使其得到更多的建设项目等优惠措施。另外,也可以选择补贴、预付金返、排污权交易等方式。 3.土木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3.1节约资源 建设项目通常要使用大量的材料、能源和水资源。减少资源的消耗,节约能源,提高效益,保护水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施工中资源(能源)的节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通过监测水资源的使用,安装小流量的设备和器具,在可能的场所重新利用雨水或施工废水等措施来减少施工期间的用水量,降低用水费。 ②节约电能。通过监测利用率,安装节能灯具和设备、利用声光传感器控制照明灯具,采用节电型施工机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降低用电量,节约电能。 ③减少材料的损耗。通过更仔细的采购,合理的现场保管,减少材料的搬运次数,减少包装,完善操作工艺,增加摊销材料的周转次数等降低材料在使用中的消耗,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 ④可回收资源的利用。可回收资源的利用是节约资源的主要手段,也是当前应加强的方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可再生的或含有可再生成分的产品和材料,这有助于将可回收部分从废弃物中分离出来,同时减少了原始材料的使用,即减少了自然资源的消耗;二是加大资源和材料的回收利用、循环利用,如在施工现场建立废物回收系统,再回收或重复利用在拆除时得到的材料,这可减少施工中材料的消耗量或通过销售来增加企业的收入,也可降低企业运输或填埋垃圾的费用。 3.2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品质 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大量灰尘、噪音、有毒有害气体、废物等会对环境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也将有损于现场工作人员、使用者以及公众的健康。因此,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品质也是绿色施工的基本原则。常用的提高施工场地空气品质的绿色施工技术措施可能有:①制定有关保护室内外空气品质的施工管理计划。②使用低挥发性的材料或产品。③安装局部临时排风或局部净化和过滤设备。④进行必要的绿化,经常洒水清扫,防止建筑垃圾堆积在建筑物内,贮存好可能造成污染的材料。⑤采用更安全、健康的建筑机械或生产方式,如使用商品混凝土、砂浆代替现场混凝土搅拌,可大幅度地消除粉尘污染。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减少一些建筑材料,如地毯、顶棚饰面等对污染物的吸收。 3.3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当地环境 施工中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地方文脉具有重要的意义。业主、设计单位和承包商应当识别场地内现有的自然、文化和构筑物特征,并通过合理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将这些特征保存下来,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场地内哪些区域将被保护、哪些植物将被保护,并明确保护的方法。②怎样在满足施工、设计和经济方面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清理和扰动的区域面积,尽量减少临时设施和施工用管线。③场地内哪些区域将被用作仓储和临时设施建设,如何合理安排承包商、分包商及各工种对施工场地的使用,减少材料和设备的搬动。④废物将如何处理和消毁,如有废物填埋,应分析其对场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4..结语 绿色施工已成为土木工程建设最为关注的焦点,虽然我中对绿色施工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真正落实绿色施工的企业寥寥无几,施工现场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建筑垃圾等让人瞩目惊心。绿色施工严重存在着动员不够、管理不够、监管不够等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绿色施工管理。 土木概论论文:浅谈有关于土木工程的概论 【摘 要】土木工程是个庞大的学科,但最主要的是建筑,建筑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的发展历程。整个世界每天都在改变,而建筑也随科学的进步而发展。力学的发现,材料的更新,不断有更多的科学技术引入建筑中。以前只求一间有瓦盖顶的房屋,现在追求舒适,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科学,推动了土木工程的发展,使其更加完美。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力学;材料。 引言 土木工程这门学科是极其古老的,在人类有了自己的文明之时就已经有了这一方面的知识,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中土木工程的三要素有“材料、施工、理论”,在这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促进与渗透,我们的土木工程才能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材料。但是时到今日,土木工程的理论仍有很多地方不是很完善,理论与实际也有格格不入的地方,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是土木工程的技术水平更上一层。 1.对土木工程历史、现状的认识 古代土木工程的时间跨度大致从旧石器时代到17世纪中叶。在这一时期修建各种设施主要依靠经验,没有什么设计理论。所用工具也很简单,只有斧、锤、刀、铲和石夯等手工工具。随着后期的发展,在房屋建筑、桥梁工程、水利工程、高塔工程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些文明古国的不少传世杰作,至今巍然屹立。 近代土木工程的时间跨度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前后约300年时间。在此期间,建筑材料从以天然材料为主转向以人造材料为主,建造理论也从主要以总结长期建造经验向重视科学兼顾经验转变。建造技术方面,一些性能优异的大型机械伴随着各种极为有效的施工方法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能建造结构复杂或所处环境恶劣的土木工程。1687年牛顿总结出力学三大定律,为土木工程奠定了力学分析的基础。随后,在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材料强度理论的基础上,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指导。 现代土木工程起始于20世纪中叶,发展至今,土木工程在建筑材料、结构理论和建造技术方面都取得了极其巨大的进步。建筑材料方面,高强度混凝土、高强低合金钢、高分子材料、钢化玻璃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建筑上。结构理论方面,利用电子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绘图能力,力学分析和计算的结果更加符合结果的实际情况,使得在结构设计上更为可靠。 2.土木工程的技术 土木工程是“民用工程”,它是建造各种工程的统称。它的原意是与“军事工程”相对应的。历史上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工工程都属于民用性的。它还包括水利工程、港口工程;而在我国,水利工程和港口工程也成为与土木工程十分密切的相对独立分支。 最早的土木工程的材料用的是泥土、木料和其他的天然材料,后来在人们的反复实践中才出现瓦砖等人工材料,砖和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广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由此土木工程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冶金业冶炼并轧制出抗拉和抗压强度都很高、延性好、质量均匀的建筑钢材,随后又生产出高强度钢丝、钢索 。随着这种新材料钢材的出现,是土木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变得各式各样。 十九世纪20年代,波特兰水泥制成后,混凝土问世了。混凝土骨料可以就地取材,混凝土构件易于成型,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小,用途受到限制。不能制造大跨度的建筑结构,但是,从三十年代开始,出现了预应力混凝土,这是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力学分析之后,出现在土木工程领域的新技术。现代的建筑多用钢筋混凝土或者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出现给建筑物带来了新的经济、美观的工程结构形式,这是土木工程的又一次飞跃发展。 土木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有其重要的属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统一性。土木工程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因此,建筑业和房地产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 3.土木工程的展望 在这个“世界村”的年代,我们首先考虑到的问题不是经济利益,而是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土木工程的发展路线必然走得是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路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将面临一个更大规模的建设高潮。而且这样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已经受到并将继续受到西方国家的急切关注。 放眼世界,美国的现代化进程可谓先进,而现今资料表明:未来美国要投入16000亿美元来解决已建工程的不安全状态,譬如,氯离子所引发的建筑锈蚀等等。作为当代土木工程师,在传承前人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必须多多吸取已出事故的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创新改良,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这一大好形势为我们提供了空前难得的施展才干、向国际水平冲击的良好机遇。当代土木工程自动化正向着全面化发展,而计算机的运用,将使其变为现实。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信息汇集处理高新技术对传统土木工程技术手段及施工方式进行改造与提升,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实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将引起土木工程企业管理方式的深刻革命,促使企业管理理念和手段的革新;还能使项目管理层与企业管理层及劳务作业层信息收集渠道畅通、信息资源共享。 当然,可持续发展,绝不是一味地追求节省,而是要寻求一种最合理的中间状态,既要保证建筑有足够的创意,也要追求完美的技术经济指标,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现今,建筑世界已经进入到生态美学的时代,注重文化、生态、工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注重人性化、节能与可持续发展,才是当代工程师的着眼方向。 4.结束语 总的来说土木工程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未来的土木工程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土木工程师总是在不断的求索中。设计出一个最简单的结构,最少的耗费,最大的功用。这真是作为一个土木工程师所应当承受的责任与义务。作为一个未来的土木工程师,我们的道路依然相当艰辛,我们要为国家的土木工程事业发展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浅谈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分析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1 建筑安全与结构安全的关系 建筑结构安全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结构不安全会导致墙体开裂、构件破坏、建筑物倾斜等,严重时甚至发生倒塌事故。如墨西哥城在1 98 5年9月地震中,不少三角形建筑均遭到严重的破坏。从结构角度而言,平面形状是三角形的结构迎风面较大,在水平风力作用下,它受力的效果,即抗弯曲变形和抗 侧移的能力比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正多边形、十字形、工字形、口字形等平面形式的高层建筑要弱很多,而使得建筑物安全性较差。 2 结构设计安全度 2.1结构设计安全度的概念 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目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赋予结构以适当的安全度,使结构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满足所预期的各种功能要求,一般来说,建筑结构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是: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且在偶发事件中,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即建筑结构需具有的安全性: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即建筑结构需具有的适用性: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因此可知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是评价一个建筑结构可靠(或安全)与否的标志,总称为结构的可靠性,对这些性能的度量,即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的可靠度(或称安全度)。 2. 2 安全度与工程事故 关于工程事故与设计安全度的关系,有人认为国内发生的工程事故与现行规范的安全度没有关系,规范的安全度是够的。资料显示,上世纪5O年代的结构设计方法与现在近似,当时所用的混凝土强度很低,只有11O#一l40#,比现在的C15还低,其施工手段也很落后,混凝土用体积配合比,人工搅拌,没有振捣器。而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却很少,如北京饭店、王府井百货大楼等一些建筑物,使用至今已逾45年,而且都经过了唐山地震影响的考验,因此可以说,现在的安全事故与结构设计安全度是没有连带关系的。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一些工程事故往往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施工质量差、设计有毛病、结构安全储备又偏低,加在一起终于酿成大祸,这类情况不是由于野蛮施工和管理腐败,较高的安全度总是与较低的失效概率相联系,这是客观规律。 3 确保建筑安全的设计措施 3 1建筑设计必须与结构设计相结合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对整个建筑物的外观效果、结构稳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少数建筑设计师把结构设计摆在从属地位,并要求结构必须服从建筑,应以建筑为主。许多建筑设计师强调创作的美观、新颖、标新立异,强调创作的最大自由度,然而有些创新的建筑方案却在结构上很不合理甚至无法实现,这无疑给建筑结构的安全带来隐患。 3.2合理确定设计安全度 结构设计安全度的高低,是国家经济和资源状况、社会财富积累程度以及设计施工技术水平与材料质量水准的综合反映。确定工程的安全度在一定程度上需以概率和统计为基础,但更多的须依靠经验、工程判断及综合考虑。 与国际上一些通用标准相比,我国混凝土结构规范设定的安全度水平偏低,有的偏低较多。这体现在涉及结构安全度的各个环节中,如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用的荷载值比国外低,材料强度值比国外高,估计结构承载力所用计算公式的安全裕度低于国外甚至在个别情况下偏于不安全,对结构的构造规定又远比国外要求低。 3 3进行防火防爆设计 建筑消防设计市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该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文章从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两方面来讨论: (1)建筑的防火分区问题 《建规》3、2、1条规定了厂房的防火分区,其中有一点需要注意,厂房的防火分区是和该厂房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及占地面积有关。虽然《建规》中规定封闭楼梯间的门为双向弹簧门就可以了,但做为划分防火分区用的封闭楼梯间门至少应设乙级防火门。因为开敝的楼梯间也是开口部位,是火灾纵向蔓延的途径之一,也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计算面积。 (2)安全疏散设计问题 很多大型商业建筑在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诸如首层中部疏散楼梯无法直通室外、中庭回廊容易滞留人员、首层疏散距离超过规范要求等。商业建筑卖场的疏散距离应执行《建规》中5、3、8第三款(不论采用任何形式的楼梯间,房间内最远~ 点到房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从房门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的规定,即22m,如再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疏散距离再增加25%,为27.5m。但如果在商业建筑的卖场每家店铺均设有到顶的隔断墙,并设有安全疏散通道,疏散通道两侧的隔墙耐火极限 ≥lh(非燃材料),房间隔墙耐火极限t O.5h(非燃材料),则房间门通过安全疏散通道到疏散出口的距离适用40m和22m的规定等等。 4考虑建筑结构的耐久性 结构耐久性不足已成为最现实的一个安全问题。现在有这样的倾向:设计中考虑强度多而考虑耐久性少,重视强度极限状态而不重视使用极限状态。重视新建筑的建造而不重视旧建筑的维护。所谓“安全’ 包括保证人员财产不受损失和保证结构功能的正常运行,以及保证结构有修复的可能,即所谓的“强度”、“功能”和“可修复”三原则。 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渴、冻融等大气侵蚀以及工程周围水、土中有害化学介质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大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格外重视。 5 结语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不能片面地追求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完美”的结合和“最大”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结构设计人员应针对具体工程特点,选用合理的规范规定、考虑结构的耐久性、安全度等,还要从结构的体系、构造、材料选择设计以及旋工和使用中的各个环节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同时还应与结构设计、给排水等专业设计相结合,最终达到满足结构安全的目的。 浅谈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探究 摘要: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除要实现建筑物美观和内部功能需求外,还要尽可能的依据建筑标准对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尽量降低工程造价。本文首先通过明确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进而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从业者优化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造价提供帮助。 关键词:结构设计;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1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1.1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工程造价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在建筑工程施工和工程造价上的地位举重若轻。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费用在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中占比不到百分之一却对建筑工程的后期施工有着百分之百的影响。如果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从业者对于建筑结构应用理解不到位或对工程架构考察不明确就会导致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不合理,在根本上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 1.2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间接影响工程造价 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不仅包括前期的工程施工和建筑建造费用,还包括后期的定期检修和设施维护费用。这属于工程规划建造中的一部分,是经常性费用。这部分经常性费用通常与最开始的建筑施工费用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前期建筑施工费用较多,工程质量良好,则后期检修等花费自然就会相对较少。反之,如果前期建筑施工费用较少,工程质量没有得到充分保证,就会增加经常性费用。由于经常性费用在建筑工程中时必须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从业者不能因为要降低经常性费用而过多的增加建筑工程施工标准,使得工程造价增加,应综合考虑建筑施工费用和经常性费用,寻求两者的平衡点,以达到造价最低的目的。此外,在建筑工程施工时切不可因为贪图节约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成本而降低设计质量。如果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质量低,除了会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产生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发生违背建筑施工标准,设计方案与建筑施工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外,还会对人们的安全使用产生威胁。在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性的同时,容易产生建筑工程返工、废止、烂尾或使用寿命不长等问题,看似降低了工程造价,实则是大大增加了建筑工程投资成本。 2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分析 建筑工程一旦确定,其建筑规模和装修标准也就随之确定了。因此,工程造价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而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又包含建筑结构的选择,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构件截面尺寸的选择等。具体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可从以下几方面论述: 2.1建筑物的不同结构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要依据建筑行业建筑标准和建筑施工技术规范,在满足建筑单位的功能和外观需求外,结合当地的地质实际和建筑施工水平,选用合理可行的建筑工程结构形式。建筑工程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大开间剪力墙结构和短肢剪力墙结构。不同的结构形式使用条件和性能不同,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从业者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合理选用。 2.2建筑物的构件截面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2.2.1板厚 在目前的高层建筑中,楼板的混凝土用量在全部所需建材中占重过半。楼板的厚度不同,自然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不同。倘若楼板较厚,就会增加建筑的自身重量和结构稳定性,但是经济效益会明显下降。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一般在施工安全范围内,以最低板厚为建筑标准。 2.2.2梁高 现在的许多建筑都使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该结构突出的问题是“梁肥柱胖”。这样的建筑结构不仅增加了不必要的钢筋混凝土使用量,也增加了梁高,间接地增加了层高,从而造成了工程造价的提高。与此同时,也减少了人们对于建筑的空间利用,使得建筑部分功能缺失。故而,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尽量不使用宽扁梁,以降低梁高。 2.2.3异形柱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除尽量降低梁高不使用宽扁梁外,还要尽量不使用异形柱,其原理与降低梁高相同。另外,为了减少柱截面而不影响轴压比,柱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随着柱高的变化而变化。 2.3建筑物的高度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①建筑物的高度对于工程造价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如果建筑物的高度增加,相应的建筑原料需求便会增加,建筑时间加长,工人费用增多。此外,还要安装相关的居民生活设施,铺设供电供暖的线路管道,工程造价自然便会上升。②建筑物的层高也对工程造价有明显影响。据相关资料显示,相同的建筑楼层数,由于不同的层高造成的建筑物高度的不同,对于人们的日常居住和安全使用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当层高较高时,工程造价却明显增多。③与建筑物的高度相适应的经常性费用也会增加,作为工程造价的一部分而影响经济效益。因此,不可盲目的追求建筑物的高大,一定要结合实际,找到该建筑工程的最优经济高度,降低工程造价。 2.4建筑物的高宽比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建筑物的高宽比对于建筑的工程造价影响不容小视,有时,建筑物高宽比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甚至远超建筑物高度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建筑物的高宽比就是建筑物的总高度与倾覆方向支承体系的总宽度的比值,由于建筑物的框架柱是主要受力构件,如果建筑物的高宽比较大,建筑物的框架柱将随建筑物高宽比的增加而增加承重。但是框架柱的刚性和承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和要求的。所以,随着建筑物高宽比的增加不可避免的使得建筑物的侧向倾覆力距减小,侧向倾覆力增加,致使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降低。此时,施工方为了维持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就必须要增加抗侧力构件的用量或者提高抗侧力构件的强度和刚度。框架柱的重点施工建造,抗侧力构件轻度和刚度的增加,都必然要使用大量的浇筑混凝土,尤其是大大增加钢筋的用量,从而使得工程造价大大增多。 2.5建筑物的平面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2.5.1平面长宽比 如果建筑物的平面长宽比较大,就会使得长宽两个方向的主轴动力特性相差较大,进而导致结构扭转系数增加,水平结构稳定性降低。建筑物平面长宽比的变化根本上是使建筑物的长宽主轴动力距不同,在相同外力施压下,导致建筑物长宽两个方向的构件受力不同,而使建筑物水平结构稳定性降低。施工方为降级平面长宽比对于建筑物水平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增加受力强度,就会增加构件数量或增加构件的配筋,从而间接的大幅影响工程造价。 2.5.2平面形状 建筑物的建筑标准,如抗震等级,平面形状设计等,要求越低,工程造价就越低。通常来说,建筑物的平面形状越简单,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就越容易,施工技术要求也就越低。同时,建筑物的承压能力越强,结构稳定性越高。在节约建材的同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从而大幅的降低工程造价。 3结语 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除了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和施工技术有明显影响外,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视的。因此,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从业者一定要明确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产生的关系,以及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合理,进而降低工程造价。 作者:曾海锋 单位:湖南省张家界好地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浅谈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剪力墙设计 摘要: 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水平也得到了显著地提升,同时人们对于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剪力墙设计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设计水平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施工单位或企业的经济利益,为此,本文以剪力墙设计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展开了分析,首先介绍了剪力墙结构布置的要求与特点,然后分析了剪力墙设计,最后提出了两点剪力墙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对广大读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 剪力墙设计;建筑工程;结构设计 众所周知,剪力墙结构是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非常常见的类型,尤其是近年来逐渐受到了各施工单位或企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剪力墙结构具有抗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侧移小的优点,能够满足不容结构风格建筑的要求,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与宾馆[1]。为了确保剪力墙结构在建筑中作用的有效发挥,就需要加强对剪力墙设计进行分析,从而使剪力墙结构设计水平得到提升,为施工的顺利正常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最终实现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整体提高。 1剪力墙结构布置的要求与特点 1.1剪力墙布置要求 由于在整体建筑中,剪力墙承担着承受由传导荷载力、抗风以及抗震产生的轴力和剪力的作用,同时,其还是建筑物的隔离墙,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剪力墙结构的布置都是顺着主轴线进行的[2]。剪力墙具有较强的弯曲延性、延性变形和抗脆性,因此,设计人员在对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时,应注意剪力墙的宽度与高度要相对大一点儿,而其厚度要相对小一些。 1.2剪力墙结构特点 剪力墙结构具有较高的结构规整性与结构承载能力,同时,其本身还具有变形较小与刚度较大的特点,因此,剪力墙结构被广泛地应用于宾馆与高层住宅。当然,剪力墙结构也具有一定的缺点,比如空间有限、自身重力较大等,因此,在实际剪力墙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为了扩大使用空间,通常利用其它结构来替代剪力墙,比如框架—剪力墙,它是将剪力墙结构分为承载竖向作用力的框架与承载水平作用力的剪力墙两个结构构件。 2剪力墙设计分析 2.1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 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要想保证剪力墙结构的稳定性,使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提高,设计人员首先要选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确定恰当有效的施工方案,从而使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及整体强度得到最大程度地增加。由于处于受弯工作状体的剪力墙结构具有较高的延展性,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方法选择过程中,应首先将剪力墙形状确定为宽细状[3]。为了保证剪力墙设计满足建筑工程抗震的要求,设计人员需要注意剪力墙的长度,以免出现低宽剪力墙,影响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除此之外,在设计方法选择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精确地计算,同时参照以往剪力墙设计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使所设计剪力墙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得到保障,在确保施工成功顺利进行的同时,使得建筑工程设计中剪力墙设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2.2合理布局结构 设计人员在对剪力墙水平结构进行布置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采取对称的方式来完成剪力墙的平面设计。这样的布置不仅能够极大地增强剪力墙的抗震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防止剪力墙扭矩问题的产生,为促成对称,设计人员需要尽可能地将剪力墙的刚度核心与重量核心布置在一起。此外,为了使剪力墙的抗震性得到有效提高,从而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得到提升,在布置剪力墙结构的时候,设计人员可以适当地减少对单项形式的采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布置剪力墙结构的时候,设计人员需要对剪力墙侧向刚度能否得到充分有效发挥进行重点关注,这也是保障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的有效措施之一[4]。 2.3合理处理剪力墙的延伸性 剪力墙的延伸性是剪力墙设计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在建筑设计阶段一定要有效的处理剪力墙的延伸性。通常情况下,剪力墙本身就具有一定了延伸性能,因此,在对剪力墙的结构进行设计时,首先要确保其具有较好的延伸性,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保证剪力墙具有很好的整体性与耐久性。对于这一点,建筑设计人员在处理剪力墙延伸性功能时,为了避免剪力墙的结构遭到损坏,需要保证剪力墙的承载水平达到相关标准,此外还可通过均匀对称、前后连贯的方式来提高剪力墙的支撑能力,从而增强剪力墙设计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2.4增强剪力墙的强度及其性能 在设计剪力墙时,需要注重增强其强度与性能。建筑设计《高规》中明确提出,在建筑设计阶段以及施工阶段,一定要确保剪力墙竖向及水平方向分布筋的配筋率达标,具体的说就是在建筑设计阶段,无论是非抗震建筑还四级以上的抗震建筑其配筋率都至少达到0.2%;而对于抗一、二、三级震动工程,在设计工程中需要保证配筋率达到0.25%以上,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及其性能。此外,在提高剪力墙强度及其性能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有效控制构造边缘及边缘处的剪力墙,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促进矩形截,还能够很好的提高剪力墙的强度,最终达到性能优化40%的目的,此外其抗震水平还提高了大约20%,从而有效提高了剪力墙的设计水平,增强了整个建筑工程质量。 3剪力墙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 3.1墙肢平面外弯矩的优化措施 当剪力墙平面内外承载力及刚度存在较大差异时,则由于刚度发生突变可能会导致整个剪力墙方向的梁连接处产生墙肢平面外弯矩。介于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剪力墙时,可以通过在剪力墙与梁连接处设置适当的暗柱和扶墙柱或者顺着梁轴线方向设置一定长度的剪力墙与梁相连接等措施,从而实现对这一问题的优化。 3.2剪力墙连梁设计的优化措施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连梁设计不仅能够使结构刚度得到保证,而且还有利于建筑侧移的有效减小,因此,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连梁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在剪力墙连梁设计过程中,对于梁的结构抗侧力刚度与内力,必须对与之相连剪力墙的墙肢刚度进行充分考虑。当连梁跨高比较小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极易导致连梁产生斜裂缝,引起剪切破坏,因此,设计人员在剪力墙结构设计过程中,为了防止剪力墙连梁剪切破坏现象的发生,可以采用跨高比较大的连梁,从而使连梁的可延性得到有效地保障。除此之外,在剪力墙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要做好内力分析工作,同时,做好连梁刚力折减计算工作,从而防止剪力墙连梁剪切破坏问题的出现。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整体建筑工程中,剪力墙结构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具有显著的优点,适用于高层住宅和宾馆。针对剪力墙的设计,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建筑工程设计的具体要求,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合理布局结构,做好延伸处理,不断提升其性能与强度,从而实现剪力墙结构稳定性及安全性的提升,剪力墙设计水平的提高,建筑结构形式的优化。同时,设计人员还应该针对墙肢平面外弯矩和剪力墙连梁设计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以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张可可 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浅谈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近几年,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建筑质量逐步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安全是建筑工程设计的基本任务,想要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就必须不断规范结构设计,一栋建筑物是否安全,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其结构是否可靠。本文就当前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希望对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发展趋势;发展现状;结构设计;建筑工程 目前,建筑结构成为了建筑企业重点关注的话题,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更高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实力。建筑企业则需在结构设计方面下功夫,提高结构设计水平、创新设计理念,为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1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 1.1过于依赖电脑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脑的功能越来越大,人们逐渐离不开电脑,甚至产生“没有电脑,任何事情无法进行”的势头。随着人们对电脑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大,在建筑工程设计方面,更是只增不减,这完全是不可取的。用电脑软件进行设计固然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减少了设计时间,但设计人员需要知道的是,这仅仅是方便,而并不是权威。首先,在软件日益更新的今天,软件间的良莠不齐为工程设计带来的威胁是不可忽视的。其次,尽管设计人员选择了一个信赖程度比较高的软件,但也只是一个程序而已,它是固定不变的,而实际却是不断变化的,这就使得很多不确定因素电脑软件无法准确体现,如果设计人员过于依赖电脑软件,那么将会严重影响工程设计的准确的。再次,如果设计人员过度依赖电脑软件,那么将会不自觉的忽视理论知识,经设计软件计算后得出的结果无论是否合乎情理,设计人员都一概上报,根本不对其进行验证,这极大地威胁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1.2设计人员资质低 电脑的不断普及,很多设计工作变得越来越简单,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利益,常常将一些非常重要的工作交给资质不高的设计人员,有的甚至是刚毕业的学生,他们感觉只要有电脑的辅助,所有困难都能解决。这种错误的观念常常会酿成大错。企业管理人员要清楚,即使电脑功能再丰富,也需要人来操作,如果设计人员的经验不足、资质很低,甚至基础知识都不够牢固,很容易出现漏洞。加之,电脑软件市场参差不齐,如果设计人员没有一定的经验基础,是很难准确的使用软件的。再优质的设计软件,其得出的结果与实际也是有一定差距的,设计人员需要根据自身的经验尽可能减少差距,否则,只是徒劳无功。另外,设计人员的心态必须保持端正,如果出现随心所欲、无所谓的状态,那么很容易给建筑工程带来重大威胁,甚至危及人们生命。 1.3结构设计脱离规定要求 目前高层建筑到处都是,在追求个性化设计风格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建筑结构的问题。当前常见的建筑异性结构主要有过高的建筑高度以及不规则的形体,这样的建筑结构设计存在诸多的不足,并且抗震设计也没有被考虑在内,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必须将抗震性与合理性综合考虑在内。 1.4缺乏防护措施 外部结构也是影响建筑结构质量的重要因素。比如加强建筑伸缩缝的设计,目的是为了降低建筑温度对建筑结构本身的影响[1]。 2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 2.1设计方向面向总体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建筑结构设计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并且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企业应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方向的重视。设计的方向应面向建筑的总体设计,这是综合建筑结构安全性与层次性提出的,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非安全问题的产生。总体设计是基于安全理论而提出的设计方案,代表着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是一项可行的设计方案,有助于实现建筑设计安全的目标。 2.2使用轻便无污染材料 随着能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节约资源,建筑行业作为资源消耗大业,推出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是十分必要的。建筑材料是建筑结构耗源最大的方面,所以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材料的选择,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具有长远的意识和超前出众的眼光,不断升级材料水平,以便在建筑市场获得优势。不同的建筑设计阶段选择的建筑材料不同,其设计风格与要求也不同。现代化的建筑施工要求使用节能环保轻便型的材料,新型材料的引进必定会引起建筑市场的变革[2]。 2.3更新计算理论 在高新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具有超强的目光和长远的打算,不断更新建筑计算理论,追求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为准确合理的计算结果。由于建筑工程的计算量很大,如果使用传统的计算方式,那么企业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还会影响工程设计的进程,远离社会发展地步伐,因此采用先进科学的计算理论,不仅能够减少时间浪费,提高计算效率,还会有效推进建筑结构设计的进程。 2.4更新审美理念 审美是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物质水平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精神水平也获得了显著提高,对结构设计审美的要求逐步增大,因此在新时代,审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审美是每个人的天性,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审美有助于促进建筑市场的发展。 3新技术发展 3.1民用建筑钢结构的推广 近几年钢铁行业迅速发展,为建筑钢结构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在民用建筑中,使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及砖混结构比起来有三个优点:第一,钢结构的民用建筑性价比较高,节约资源、适宜产业化发展,且有利于环境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可同时促进新型材料及钢铁产业的发展。第二,使用钢结构的民用建筑带来的综合效益比较高。因为钢结构民用建筑的自重比较轻,大概是砖混结构的四分之三,从而也就降低了石、沙、土的用量。不仅适用于软土地基,在其他类型的地基条件下,也大大降低了经济投入。此外刚结构的民用建筑施工周期比较短,能有效促进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率。第三,介于钢结构强度高的特点,可以进行大开间布置的设计。而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的建筑,受到材料性质的限制,无法进行大开间设计,空间布置受到了限制,如果建筑结构的跨度过大,那么构建的尺寸就必须加大,这样不仅会影响美观,还会增加自重,加大投资[3]。 3.2应用预应力大板结构 所谓预应力大板结构就是在柱子之间设置明梁,楼板使用预应力大板,然后在预应力大板上直接进行隔墙。这种大板结构如果再与预应力宽扁梁配合使用,那么更能凸显楼层的高度。比如9米的预应力宽扁梁要比一般的混凝土梁和预应力梁高度减少300mm左右,如果是底部需要设置大空间的商住楼可以添加结构转换层。随着预应力技术的不断推广,预应力材料及施工的费用逐步降低,在我国高层的建筑当中有很多使用预应力,预应力的使用避免了楼层室内难看的次梁景观,增加了建筑空间的灵活性,更好的满足了住户的需求。 4结语 增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同时也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促使了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增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设计水平有助于提高整个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从而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作者:张可可 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浅谈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建筑工程造价结构设计分析 【摘要】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人们普遍地将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阶段,忽视了设计阶段项目的投资控制,从而导致了当前国内建筑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十分成熟,而建设资金仍旧浪费十分严重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在对造价控制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建筑工程基础设计、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以期对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工程造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事业也迅速发展,但是受传统造价管理思想的影响,很多施工单位将造价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阶段,即通过一系列措施如优化施工工艺、强化管理等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1.建筑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宏观影响 (1)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选择是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第一步,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建筑基础的选择、结构体系的选择、结构材料的选择等实现的。随着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技术也出现了巨大的变革。具体而言,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合理的方案选择将会加大工程造价。此外,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案对于项目的经常性费用如工程照明、取暖、维修等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从而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 (2)建筑结构设计过程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密切关系集中体现在设计过程中工程材料的选择、钢筋的连接方式和构件截面尺寸的选择等方面。其中工程材料的选择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是直接而易见的。一般来说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就从建筑整体结构对相应的材料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钢筋的等级等,不同规格、不同质量的材料造价自然不同;钢筋的连接方式对于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原因在于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钢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地位愈加突出,钢筋的连接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造价有着影响。 (3)建筑结构设计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好坏对于工程造价的多少、建设周期的长短、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比例有着决定性影响。质量较高的建筑结构设计能够在保证建筑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压缩施工成本,相反建筑结构质量较差轻则加大建设投资,重则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建筑结构设计质量与工程造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建筑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微观影响 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工程造价控制是其最为关心的内容,原因在于工程造价控制直接关系到其盈利能力。建筑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体系。当前建筑工程主要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而钢筋混凝土结构又可以大致分为剪力墙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集中类型,在设计过程中选择不同的结构体系,建筑工程造价自然有所差别。例如剪力墙结构的住宅在平面布置上要尽可能与设计单位协商减少转角处开窗,保留转角剪力墙,以控制整个建筑物的扭转,否则的话其它构件需要的混凝土量将会增加,从而加大工程造价。 (2)结构材料。结构材料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混凝土设计强度和钢筋种类的选择上。首先从混凝土设计强度来看,不同种类的建筑应当使用不同强度的混凝土,高规格的混凝土设计强度往往会增加不必要的工程造价。例如对于住宅建筑而言,由于其开间一般较小,这种情况下使用C30混凝土即可满足施工要求,如果使用强度较高的C40混凝土不仅会加大工程造价,而且很容易造成墙与楼板的裂缝,尤其是地下室外墙板裂缝,增加后期的修补费用;从钢筋种类的选择上,选择等级较高的钢筋往往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例如在一些大跨度无梁板设计中使用准8-准12HPB300级的钢筋的话所需钢筋是使用准8-准10HRB400级钢筋的1.3倍等。 (3)构件尺寸。结构设计时要合理确定墙、柱的截面尺寸。墙、柱为压弯构件,其实际配筋量一般按照构造要求,所以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柱的轴压比不宜过小,使得柱子的截面尺寸偏大,不但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还会增加基础尺寸和造价。对于一般的现浇混凝土板也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实践证明,现浇混凝土板跨在3m~4m之间,板厚在90mm~110mm之间所需造价最低,板跨每增加1m,板厚每增加10mm造价将会增加25%。由此可见,构件尺寸的选择科学合理与否,对于工程造价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 3.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阶段有效控制造价的措施 (1)推行限额设计。一直以来很多设计人员都抱着“只需要将设计任务完成,工程造价控制与自身无关”的想法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导致工程质量与成本投入比例极度不合理。对此笔者认为应当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推行限额设计来达到各种各样有效使用资金的目的。即事先确定工程大致造价,然后以此为基准进行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设计过程具体如下:首先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进行初步设计,然后根据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最后将其分至各专业的概算,一步一环地进行有效控制,改变之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不算账的局面,实现资金的最优配置。 (2)实行设计质量优奖劣罚制度。当前我国设计费用的收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工程造价乘以一定的百分比,得出的结果就是设计费用,另一种则是固定的单位设计费用乘以建筑面积。分析这两种方式我们可以发现其很难促使设计者主动地考虑降价,节约投资。从第一种设计费用的计算方式来看,设计费用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工程造价的高低,这种情况下设计者不但不会主动考虑降低造价,反而会尽可能地提高造价;而第二种属于固定的设计费用,这种情况下设计者也没有在设计中降低造价的积极性。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采用设计费用=概算数额×基本费率+(概算数额-预算数额)×减奖罚费率这一计算公式。如此一来设计质量较高,能够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的设计人员将会得到一定的奖励,反之则会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以此来促使设计人员在设计中积极主动采用各种技术手段降低工程造价。 (3)推行设计监理制度。单纯的依靠设计单位内部监督或者施工单位对设计进行监督已经无法满足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结构设计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种情况下推行设计监理制度,引进第三方对设计进行监理是必要且重要的,能够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质量,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监理人员需要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过程进行跟踪监督,避免因设计人员的疏忽导致设计问题的产生;其次是在设计结束之后同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一起对图纸进行审核,确保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经济性,确保设计是在一定的造价范围内进行的;最后是对于设计图纸的变更,对于非发生不可的变更应当尽可能地提前实现,避免误导施工单位,产生不必要的投资费用。对于无理的变更应当给予拒绝。 作者:叶玉 单位:西安医学院基建处
电气安装工程论文: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1影响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 1.1设备和材料方面 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设备和材料方面的内容是关系到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发展的重要方面。材料和设备是作为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重要性前提,假如材料和质量不能得到质量方面的保障,就难以保障整个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实际质量和效率。假如在实际的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过程中,相关的采购人员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对于一些设备和材料没有足够的了解,再加上其对于一些国家方面的规范和标准都不够了解,那么其购进的材料和设备很容易不符合标准。另外,我国目前相关的材料市场上假冒伪劣的产品很多,这些假冒产品导致电气安装工程的实际材料和设备缺乏过硬的质量,就会直接影响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以及其后期的一些电气安装使用的实际情况。 1.2工程监督 在实际的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发展的过程中,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性监督都是影响电气安装整个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然而,工程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防止一些安装工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必要的质量问题,进而提升整个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发展。施工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相关的项目计划进行、预算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等进行仔细检查,假如这些工作人员不能及时仔细地发现其中的基本问题,就可能对于工程后期的质量保证产生威胁。因此,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发展过程中,工程监督是影响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1.3人员水平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发展过程中,施工工作人员的实际专业水平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方面。施工工作人员的相关性专业水平和技能等是否能够符合标准对于施工工作人员来说是其能否顺利展开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相关的施工工作人员如果不能针对电气安装的工序以及相关的技术等具备牢靠的知识,施工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人员热情出现不够高昂的情况,就可能会导致电气安装工程出现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发展。 2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2.1提升操作人员的规法意识 在实际的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操作各种人员在技术和理念等方面都不能达到要求是影响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改善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能够规法自身的操作意识以及安全意识,规范实际的操作流程。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很多我国建筑安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事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施工人员的节能水平造成的重要影响,施工工作人员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因此,有效强化操作人员的实际安全意识是重要的改善措施。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项目需要针对电气安装的施工方进行全面性事前检查,并且保证其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上的资质,还能够子啊施工之前就针对电气安装过程中的相关利益进行联系,以免后期如果出现问题难题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另外,电气安装的操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安装操作要求严格执行,降低事故发生率。除此之外,相关的施工单位需要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主要目的是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巧,这能够在极大的程度上改善工程质量的发展。 2.2科学规划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属于一个较大范围的动态性系统,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在事前进行科学规划,施工图纸是其中的重要载体。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环境的变化发展,将相关的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进行科学的调整,任何一个成功的工程都和整个工程的施工人员的严格要求密切相关。因此,作为主要的设计工作人员,需要针对建筑电气安装项目设计进行有效地完善,发现任何不足之处需要及时进行纠正。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需要针对项目当中可能涉及的相关工程设计和工程进度等进行统筹安排,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尽职尽责。最后,管理人员还需要考虑到一些人员的实际流动性,进行弹性调整,进而保证工程的计划进度发展,实现灵活性管理。 2.3科学调试 调试过程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是重要的部分,其涉及到电路和防雷区等调试内容。首先,电路调试重要之的是故障人员需要做好对于配电箱以及线盒内压线等的相关性调试工作,特别是针对一些不同线路之间进行的连接以及转化的过程需要进行一些分类性的检查和测试。其次,金属防雷区域的调试。针对一些外墙的金属门窗以及看栏杆防护等都需要进行规范性调试,防止出现遗漏的现象。再次,运行设备调试。运行设备调试主要指的是对于电气安装过程中的一些可调性元件进行调试。最后,发电机自启动和市电切换以及双电源末端的切换调试。在整个调试的过程中,即便调试的方式较为简单,然而许多工作人员因为其简单的操作就出现忽视的心态,造成后期操作过程中出现协调问题,导致这样简单的调试操作也容易出现问题,严重影响整个建筑电气安装施工工程的质量发展,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运行和发展。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正式任何一个调试项目,科学展开调试过程,促进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电气安装工程的相关设计图纸以及施工方面,都需要具备足够规范的要求,需要针对工程安装施工的质量提出一定的要求,主要目的是能够保障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发展。电气安装工程的主要标准是能够根据电气安装行业的实际规范和要求,使用专业技术和手段进行有效施工和操作,进而加强监督和管理,达到施工目标。笔者主要分析了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希望能够为改善电气安装工程的发展提供帮助。 作者:林成雄 单位:中山市通大房地产有限公司 电气安装工程论文: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分析 1.1电气安装工程照明存在问题。 开关和插座的面板没有与墙面对齐,和建筑物表面也没有完整契合。插座二相接线杂乱无章,某些二孔插座没有接地线。螺纹灯口接线错误,软线吊灯没有预留足够的灯头线。日光灯和启辉器、镇流器的使用不配套,拄线盒没有安装,一些吊链是用铁钉钉在木塞上,不符合制作规范。灯与灯的间距存在较大误差,房间内外安装的吊扇及灯具过高或过低,并超出误差范围,且没有设置接地保护线。 1.2电气安装工程管路敷设存在问题。 在管路暗敷附近发生墙体隐裂;壁管厚度变薄,镀锌管变成黑铁管;部分金属管中没有接地线,而自带绝缘体中误焊接跨接地线;处于吊顶内部的导线外没有保护层;金属线槽与金属支架之间出现短路。镀锌管由于焊接技术不当致使连接不牢靠,并伴有管体凹凸不平、出现裂纹及变色脱落等现象。 1.3配电箱盒方面。 配电箱位置不精确,或与墙面不平整,发生位置转移及形状改变,箱体内部杂乱并发生腐蚀,配电箱体、接线盒、吊钩与图示位置不相符并明显偏移,成排灯与灯之间、扇的钩盒之间都有较大的错位距离;箱盒松弛不牢固,容易出现晃动;在未检查配电箱线路安装情况之前就送电,没有对导线与导线间或导线与地间的绝缘电阻进行测量。 2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2.1工作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执行能力差。 工作人员在上岗之前没有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只是在电工班内进行学习,实践的经验较少,专业的焊接技术不到位,无法满足施工的技术需求。再加上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在工作中只是敷衍,没有按照操作规定进行电气安装。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到位,不能对质检进行实施监控,同时质量验收工作没有严格执行,使得整个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达不到合格标准。 2.2电气产品质量差,采供工作不到位。 由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的周边行业也在快速发展,但管理规则不完善,致使整个电气材料市场产品质量混乱,不合格产品横行。由于质检人员的专业技能较差,无法分辨从而影响了电气安装。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减低施工成本将材料以次充好,或是采购人员对产品的规格要求了解的不准确,使得电气安装的元件使用不合理,造成施工质量问题。这些问题说明在进行电气安装建设时要加大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严抓施工材料问题。 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3.1控制好管线铺设。 电气安装工程中电线管的铺设是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保证电线管的铺设质量,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和建筑电气工程相关规范下配管。配管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管材进行抽检,不合格的管材一律不能采用。在配管加工时,要利用丰富的经验选择合适的管材进行铺设,这样才能保障质量,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3.2加强安装监控。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对于像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等重点项目的安装尤其需要做好全过程监控。例如,电气安装工程中弱电设备有很多,且专业性很强,监理工程师虽然不能全部了解专业技术,但是对于这些项目的安装却能做到很好的监控,比如,线管的铺设、线槽的施工等等。在施工中要按照既定计划来进行,不能为了节省开支就删掉某些功能,杜绝出现少测控点,缺功能的现象。 3.3提高安装人员的专业水平。 在进行电气安装时要选择专业基础扎实的人员,在正是上岗前要进行短期的培训,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能独立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确保安装操作技术熟练。还要对电气安装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将保证电气安装质量植入工作人员的心中,将责任常挂心间。还要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会,让高级的施工人员针对实际常见问题和安装手法进行现场演练,不断强化巩固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 3.4加强质量监督。 在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和监理方一定要把质量问题摆在首位,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监理工程师一定要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努力做到以下几个结合:普通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分段检查和整体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特别是对一些重点项目的检查,例如电气设备,管线、管材及固定用材料穿线、配线电线连接及电线端子连接、接地线连接、接地极的埋设等等,对于安装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或不符合规范的地方要及时指出来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予以解决。只有将质量监管落到实处,才能确保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具有较高质量水平。 3.5认真研究图纸。 建筑图纸是电气安装阶段的重要依据。由于电气安装工程中先进设备较多,管线铺设复杂,特别是强、弱电的施工设计图纸界面往往分不开,因而只有对设计图中的每一点都理解透彻,做到心中有数,在施工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尽最大可能地避免错误和失误的发生,从而做到对安装工程质量的预控。 3.6提高调试运行效果。 工程检验的最关键工作是设备调试过程,这一过程要由建筑专业人员和电气管理人员及使用单位互相配合才能完成的,因此除了由调试单位进行调试外,还要请使用单位的相关人员参加调试。 3.7加强竣工验收。 电气安装工程验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其重点验收的检验工作有如下内容:电气工具、配线、电线、电线端子、接地线、下引线等的连接,接地极和避雷网的埋设,一定要按照相关标准的规定,对各个环节进行仔细检查,对于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部分坚决杜绝其验收。 作者:全黎明 单位:哈尔滨市环球消防设施安装有限公司 电气安装工程论文: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一、影响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 (一)施工人员水平不高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属于一项比较难控制的工程,而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整体能力是电气安装中最重要的部分。只有工人的水平和素质能够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为电气安装提供更高的保障。但就当前的建筑工程来看,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工作人员在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上都有所欠缺。施工人员在操作上有的并不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对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工作注意事项也不够了解,此外,有些工作人员在施工中并不能保持较高的热情,反而是敷衍工作,种种的情况都对工程的施工造成了阻碍。 (二)建筑电气材料以及设备问题 在建筑电气安装中,材料和设备对电气安装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质量上乘的材料能够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良好,而相反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将会严重的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如果进行采购的工作人员在材料设备上没有清楚的了解,对采购的相关规定也不是很清楚的话,那么在选购的过程中就极有可能使质量差的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当前我国的建筑市场上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假货,这些假货使得电气安装工程中缺少质量上乘的材料和设备,这将对建筑工程项目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建筑电气安装监督管理问题 无论是什么行业,认真的监督管理总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而在电气安装工程中也是如此,严格的控制管理能够有效的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对现场的管理人员要求不够严格等情况,这可能会导致施工中出现一些安全隐患,而严格的进行监督控制,将能把这样的安全隐患有效的避免,把握好电气安装的整体质量。 二、建筑电气安装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一)科学的做好事前规划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可以说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进行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前期的规划工作,要清楚的记得施工图纸并非唯一的参考依据。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时的做出调整,电气工程的工作人员应在工作中及时的发现图纸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做出及时的改正。此外,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编制工程方案,不仅要达到国家电气安装工程的标准要求,更要对当中所涉及到的所有项目都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保证在施工中每个人都能有事做,并且能够很好的完成这些工作。做事前规划时也应将流动人员考虑到当中,及时的做好人员调动工作,在保证人员灵活调动的同时保证工程能够正常进行。 (二)提高电气安装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在我国建筑安装施工中总是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而这些事故出现的原因并非操作人员的技能不娴熟,也并非能力低下,而多数是因为操作人员没有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提高工程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在电气安装工程中首先应对施工单位进行一系列的审查工作,保证施工单位能够达到一定的要求标准,并具有施工的资质,同时对电气安装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提醒,要求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的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施工。此外,可以对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分配自己的任务,这样一来,施工人员觉得工程质量与自身的利益有所牵连,在无形中就增加了责任心。 (三)加强电气安装材料和设备的管理 建筑电气安装的材料和使用的设备都是有着一定的标准规范的,只有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标准规范,才能投入到施工中进行使用。对此,电气安装的采购人员以及工程监理人员一定要做好材料、设备的购买管理工作。要求采购人员和监理人员对国家相关要求标准做到铭记于心,能够对进场的所有材料和设备都严格的要求,保证所有的材料设备都是合格的,这样能够有效的杜绝源头上的质量问题。在材料和设备购进以后,应及时的对其质量证书等进行查看,并进行抽样调查,将不合格的材料及时的剔除。 (四)控制好电气安装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过程中,必要要依照相关的材料以及施工图纸展开工作,同时严格遵照图纸中的标准进行施工。在电气安装主体工程中需要把握好的重要环节包括:电气材料上的严格控制,电气所有的材料包括管材、胶水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检查,在检查过并经过监理同意之后,才能真正的运输到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的严格控制,在施工中避雷带等对建筑的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就说明了在施工中一定要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控制,提高质量保证。要认识到在工程施工中监理的作用是十分强大的,严格的监督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电气安装的质量。 (五)电气安装工程调试 设备的调试过程是电气专业人员与其他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最后一次检验的重要工作,在进行调试的过程中仅仅靠调试单位进行单独调试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当配合使用单位进行最终调试。应对配电箱、线盒内压线等做好样板,要求布线整齐,并且牢靠等一系列工作需要完全的符合标准要求。对电气安装工程可调原件进行调整时,需要遵循先空载后负荷等原则,保证设备运行能够安全、稳定。调试工作看起来比较简单,但通常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重要部分,工作人员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后期出现一些问题,对此一定要加以重视,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 (六)施工安全管理 无论是那种施工,首要保证的就是施工的安全性,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保证在施工中不出现任何的问题。对此,应依照工程本身的特点来对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有效的控制,做好技术交底,同时认真的把握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从施工的开始直到施工结束都要做到严格的控制,并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提升。 三、结语 电气安装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对建筑整体影响最为重大的一部分。对此,在电气安装施工之前就应做好相应的防御措施,将质量问题遏制在萌芽阶段。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做好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在思想上做到重视。此外,在最终的调试过程中也要做到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这样才能有效的加强电气施工整体质量,保证施工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同时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稳定发展。 作者:陈安明 电气安装工程论文: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技术研究 一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其技术 1土建施工方法及其技术要求 在土建施工的过程中,要对一部分的电气施工工作进行预留以及管道的预埋工作,这部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直接关系到电气安装工程的后续施工胡子良。在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好建筑物本身的高度、施工墙体的厚度等参数。在此基础上,在建筑施工的土建部分确定建筑施工的预留参数。同时,在建筑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预留管道的时候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将管道的铺设尽量的缩短,同时要减少弯曲的部分。在施工完成之后,用防锈漆做好标记。在管线的预留和预埋过程中,要保证尽量的管道平直。在有多个管线预埋的时候,要保证管线直接平行平列排放,不能够出现相互交叉和重叠的现象。在预留的管道管口处要做好标记,同时要保证好管道口处的平整。对于不同的施工项目所预留的管线要做好相关的标记和备案,防止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错乱的现象。 2钢管施工方法及其技术要求 在线路的敷设过程中,由于建筑施工的现场灰尘比较多,同时部分的施工现场比较潮湿。这就要求在施工的时候要做好管道连接口处的密封工作,保证管道内部的干燥和洁净。对于那些埋到低下的管线,尽量的不要穿过建筑的基础着力设备,如果是要穿过建筑物本身的话,要加上一定的管线保护装置。在管线装置的焊接处,要将管线顺直插入另一个管线中,保证两个管线之间的吻合,但是要注意插入的不要过多,控制好插入的长度。同时最好要在管线与盒子的交界处进行焊接,并且要控制好焊接口的整齐度。 3PVC管线的施工方法及其技术要求 对于PVC管线的设置,由于其本身的防腐性比较强,但是其比较容易老化,并且机械强度不够好,所以其经常要在酸性或者是碱性等腐蚀性比较强的环境下。在高温或者是机械磨损比较多的环境下是不适合使用的。在管线的铺设过程中,要采取最近的铺设线路,尽量减少管线铺设的长度和接口数,这样的话可以有效的降低穿线的阻力。同时,在铺设的过程中,内部管线的半径不能够小于外部防护部分的六分之一。在管线弯曲的部分,要使用转悠的玩去弹簧,要均匀的用力,在弯曲的地方要严禁有弯曲或者是断裂的现象,弯曲度要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同时,在低下铺设管线的过程中,低下的外管半径不应该大于内部管线的十倍。 4管内穿线的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在管内穿线施工之前,要对管线内部进行一定的整理,要保证管线内部的清洁度。同时,对于管线的内部积水和积尘要进行整理。对于弯曲度比较大或者是接头比较多的管线,可以使用滑石粉进行清理。同时,管内穿线之前,要对管道内部的通畅度进行检测。并且要对管线的走向进行检查,对盒体和箱体的部分进行核对。对于线路比较长的部分,可以选择在管道铺设之前一并穿好的方式。并且弯曲度比较大或者是接头比较多的管线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如果在穿线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阻力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铁丝穿线的方法,通过铁丝的搅动使得管线的在内部顺利的同性。管线的在穿的过程中严禁有打结和扭结的现象。对于接头的处理,严禁将接头放在箱体的后板墙体之中,要预留部分的接头长度,将接头留出来。 5配电装置的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对于配电装置的安装,要在土建工程完成了之后,在墙体的柱子上安装明箱,这部分也要在土建施工完成之后进行。但是,相对的是暗箱的配电箱及其接线箱要在土建之间就完成,根据抹灰等的要求,要保证箱体的开口度和切口完好。同时,要保证暗式配电箱本身的安装位置紧贴在墙体上,零线经过汇流排结,没有任何的打结现象。要检查好油漆的完整度、整个施工的清洁度和箱体的灵活度。同时保证每个回路自身的编号清晰整齐。 二结语 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电气的安装技术和安装方法直接的决定了电气工程的安装质量。所以,施工的过程必须要在施工的规定范围内,在实际工作的经验基础上,保证施工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积累工作的经验。 作者:潘辉明 单位:福州泰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电气安装工程论文: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研究 1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人员问题电气 安装作为建筑工程一项重要的工程,电气安装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了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关系到了施工作业人员的人生安全。就我国当前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来看,施工人员大都是一些农民,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在电气安装工程中缺乏理论科学依据,进而造成了电气安装工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电气安装施工作业人员素质差,缺乏责任心和责任意识,对机电安装施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给电气安装工程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进而造成机电安装质量差。 1.2施工技术落后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气安装工程中,电气安装施工方法及技术是电气安装工程取得质量的。然而就目前我国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来看,工程施工大都是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来进行施工,施工技术落后,缺乏科学依据,进而影响到了工程施工质量。 1.3施工管理不到位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保障建筑质量是建筑企业的命脉,是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的根本。在建筑电气安装施工中,许多建筑企业为了赶工期,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对施工细节不加以重视,没有建立相关的施工管理制度,针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找不到负责人,而电气安装属于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由于建筑企业没有建立相关的管理体制,对施工管理不到为,进而就会引发电气安装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2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1电气安装 在建筑电气安装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仔细审阅工程施工图纸,全面了解施工作业要求。然后根据建筑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在进行预埋时,如果遇到土建施工,则应先弄清土建装修的建筑标高、装饰材料厚度、抹灰装饰厚度等,并依据这些对预埋件的预埋高度和深度进行调整。应密实、紧固的对混凝土的内敷线管进行焊接或绑扎,其暗配盒、暗配箱应固定在相对应的模板处,同时用防锈漆等将其明显标示出来。对于那些被引出混凝土墙、地面的管子,应按施工要求使其顺直,当管子数量多时,则应将其排列整齐,同时要使所有管子的管口齐整、光滑且密封严实。另外,不同用途的配管要与设计图纸符合标记出来。 2.2配电设备的安装施工 在电气安装工程中,配电设备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配电设备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了工程质量,为此,做好配电设备的安装格外重要。在进行安装时,先要对配电设备进行质量检测,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配电设备,确定机电设备的型号、数量以及规格等,并确保配电设备无质量问题,其次在确认了机电设备的型号之后,就要进行设备的安装,在安装位置放线进行初期检查,确定机电设备的性能。并严格按照规范的说明书进行安装,有必要时聘请专业的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另外,施工作业人员还必须检查为安装配电箱而预留的墙洞的抹灰砂浆是否合格以及配电箱的标高是否合理,一旦发现不合理则要及时纠正。 2.3电缆的埋设 在电缆埋设前,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检查电缆的型号、规格与设计是否相同,确认电缆外观无损伤,绝缘性能好。功率较大的电缆必须做好交流耐压以及直流泄露实验,根据电缆规格以及试验电压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实验设备和接线,然后对电缆放电、清洁以及接线布置。待接线完毕后检查接线、仪表量程是否正确,并将调压器调整到零位,通过调压器和仪表来调整过电流继电器,继而测出电缆的泄漏电流。埋设时,电缆避免交叉埋设,并做好记号进行区分。在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与弱电控制电缆埋设时应该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进行配置,如果电缆与控制电缆如果埋设在同一支侧架上时,应将电缆放在控制电缆上面。另外,要做好电缆终端头的防潮工作,防止电缆的终端头出线潮湿而产生触电事故。 2.4暗配PVC电线管技术 在电气安装工程施工中,电线是配电设备运行的载体,而电线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了配电工程效益。为此确保电气工程效益,就必须选择合适的电线施工技术。暗配PVC电线管技术作为当前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施工技术,PVC电线管耐腐蚀性强,可应用于室内有酸、碱等有腐蚀性的地方,但是这种电线管不能埋设在高温或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线管的埋设一定要坚持就近原则,选择最近的线路进行埋设,尽可能的减少线头的数目。为了防止暗敷的线管不受外力因素的影响,通常会在线管外层浇筑一层保护层,而保护层所选用的水泥砂浆必须确保质量过关,保护面的厚度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在10mm-15mm。 2.5防雷接地 雷电作为危险电气安装工程一个重大因素,在进行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时,做好防雷工作意义重大。首先,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工程设计要求,为了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及效益,所有带金属的电气设备必须好好接地或接零,变压器中性点、外壳、开关及相关带金属的操作阀必须可靠接地。防雷接地工作必须有专业的人员负责,在结构主筋绑扎时应焊接跨接线。 3结束语 电气安装作为建筑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工程,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取得综合效益的重要保障。在电气安装工程施工中,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就必须采取有效地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确保电气安装质量,进而为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技术保障。 作者:廖拥君 单位:水电建筑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电气安装工程论文: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 1电缆电线敷设 1.1存在的问题电源进户处没有做总等电位联结,有增加总等电位联结的做法说明。动力配电箱利用基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没有达到国标要求。建筑物应考虑防雷接地措施,设防雷时需要提供完善的设计依据。计算数据不设置防雷措施。双电源要没有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自带闭锁装置以防止双电源并列运行。二类防雷要求超过45米高的建筑也没有侧击雷措施。还有负荷分级错误上的错误,对于高度24m以下的百货楼和室外消防用水量超过25L/S的公共建筑,没有查找相关规范也没有与建筑,认为是低层建筑,就盲目定为三级负荷;二级旅馆中厨房动力、冷库等属一级负荷,对高层一、二类建筑,不注意其用途、性质。 1.2处理措施。所用电线和电缆应与的型号、规格必须相同,并符合质量要求。色标用黄、绿、红色区别,开关的进线和出线的线色一样,接线端子上连接导线不超过2根。电线敷设前应按规定进行节能检测,敷设的电缆要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和起止点等标记牌。 2配电箱以及开关、插座、灯具安装 2.1常见问题。配电装置的长度大于6m时,通道应设两个出口,违规多发生在变压器与低压柜组合布置的情况下,忽视了该“条文”同样适用10KV配电装置,大容量变压器与配电柜一字型组合布置,长度往往超过15m,屏后尚应增设第三个出口。 2.2解决措施。配电箱内导线数量不超过2根,接入零线和保护线母线排的导线安装牢固平整,接线保持及时标记相应的名称和编号,各出线回路标注与开、关状态相一致。多位开关控制的灯具应有规律。同一开关控制的不同组灯之间,电线照明电路里的两根电线,接地是电器设备安全技术中最重要的工作,应该认真对待。那。要正确使用电源线。单相三线插座中,接线顺序是左零右火。如果设备的电源火线、零线接反或使用中插错位置,必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零线上最好不要接保险。在开关、导线的预留长度15cm。灯具安装应接在中心触点的端子上,低于2.4m的灯具要按规定做接地保护。 3防雷与接地、消防系统 3.1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电源进户处没有做总等电位联结,有增加总等电位联结的做法说明。动力配电箱利用基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没有达到国标要求。建筑物应考虑防雷接地措施,设防雷时需要提供完善的设计依据。计算数据不设置防雷措施。双电源要没有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自带闭锁装置以防止双电源并列运行。二类防雷要求超过45米高的建筑也没有侧击雷措施。 3.2防范措施。、设计消防自动报警机制。消防报警系统的报警和警报相应的装置和其他一些辅助及消防报警装置共同构成的,消防报警弱电系统是内部发生的火灾,热气和火焰等的捕捉后发出声光报警,能够自动联动同一区域内的所有防火设施。施工时要抓好基础接地体、引下线和屋面接闪器的安装,注意引下线的主筋直径规格,及时测试接地电阻,增加人工接地体。电梯对应的梯井可以连通。按电梯的电流则分为直流电梯与交流电梯。缩短等待电梯时间且提高电梯的运输能力,做好各项如配电计、照明、开关、插座、通风等问题。要抓好配电间、配电井、局部等电位、管井、屋面管道等接地连接,设备间的接地连接,有不少于2处与与接地干线连接。 4配电系统 4.1存在的问题。外线电源缺乏可靠性。需要保证两路互投电源的可靠性,电源引入线编号,机房照明与电梯电源应分开。机房照明电源改由楼梯间或走廊处灯电源接入。进户处应做重复接地。弱电机房的接地未做。电阻4Ω不符合供电部门的要求。PE接地与N接地极之间相距4m以上消防梯干线采取防火措施应明确。将YJV型电缆改为NH-YJV型电缆。因此问题累次出现,还有的建筑消防设备和其他动力、照明配电系统没有分开,火灾时不便切除非消防电源。 5用电负荷 5.1存在问题。电源进户处理上,由于对TN-C-S系统的概念不清,在进户开关选用4极的情况下,使PEN线接入开关设备,将PEN线当成零线,出现重复接地,造成漏电开关误动作,计设计建筑工程的供电,设计参数要准确地计算用电负荷。 5.2采取措施。采用负荷密度和需要系数两种方法。采用两套独立电源一起供电;一些建筑的高压选取单母线分段。供电电源为主备都有时,可以考虑选取单母线不分段。建筑中的居民负荷与其他非居民负荷不能放在一起设置。要使用环保、低损耗和噪音的变压器。容量和接线止同的变压器可并行。 作者:裴娟单位:哈尔滨市宏基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电气安装工程论文:论电气安装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建筑工程电气安装中的常见问题 1.1设备及材料的质量问题 (1)目前,许多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都出现了施工质量不合格现象,因此,在施工前应对相关设备及材料进行有效抽查及验收。当材料的数量及质量都达到相关标准后才能安装。 (2)在电气的安装过程中,不仅要检查施工材料是否有生产许可证、技术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以及检测实验报告等,而且还要看用于电气安装的导线的熔点及电阻是否达到相关要求,当上述质量因素都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施工安装。 1.2电气安装在路线铺设中出现问题 (1)对路线进行铺设的过程中,常会出现结构伸缩缝有管子通过或管路暗敷处产生裂缝等问题。(2)路线铺设中常会存在以下安全隐患:直接用套管熔焊对镀锌管进行连接,导致套管连接出现松动现象;金属软管出现脱落现象,且没有和地面以跨接方式连接;金属管均以焊接跨界方式和地线相接等。 1.3配电箱盒等方面的问题 (1)没有根据安装图纸对吊钩、接线盒及配电箱体进行有效配置,没有对箱盒进行有效固定,吊扇钩盒坐标偏移过大。(2)配电箱的标高及坐标不正确,且出现变形及移位现象,没有对箱盖内的杂物进行有效清理,在防腐方面还没有采取有效措施。(3)配电箱安装完毕后,没有对线路及配电箱内的导线及其绝缘电阻的情况进行有效检查就开始送电。 1.4吊顶层内配管的质量问题 对建筑电气的安装工程而言,吊顶层内配管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吊顶层内配管的质量问题。(1)对吊支架进行设置时,没有以对称方式进行有效设置,且多处距离存在偏大现象,甚至还出现使用铁丝在龙骨上搭接管子的现象。(2)没有根据相关标准对管配走向进行安装,因此,在规则方面出现一定问题。(3)钢管焊接出现焊穿、虚焊及夹渣等严重的质量问题,且留管长度存在过过短现象,导致管配的使用寿命因导线外露而受到影响。 2建筑工程中电气安装的改善方法 2.1加强电气安装的技术水平 电气是建筑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电气安装中,应大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及专业水平。(1)对电气安装的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2)培养电气安装的工作人员良好的责任意识,实现责任制,并把工作切实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以使电气安装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 2.2对设备及材料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1)对设备及材料进行采购的时候,要严格把关,通过对比方式选择最符合工程实际需要的产品。(2)让相关负责人对采购回来的设备及材料进行检查,施工前,检查相关设备及材料的质量(如规格、型号)及数量,检查合格后,才能开始施工。(3)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应对设备及材料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一旦发现设备及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调换。 2.3及时对铺设与安装进行有效检查 (1)在安装与铺设的过程中,应对预埋、穿线、安装等各个工序阶段实施分段及整体检查,对预埋及穿线工序中出现的脱节现象,以使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2)对电气与土建专业的配合问题进行及时的质量检查,对开关插座安装错误及楼板剔槽、砸圈梁的不规范现象等问题进行有效的质量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有效整改。(3)当电气工程安装完毕后,从原材料开始,对安装位置、用电问题、使用性能等方面进行质量检查,以使电气安装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 2.4增强配电箱设计及安装的专业水平 配电箱在电力负荷的现场控制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对其的设计及安装引起重视。(1)有效保证电气安装工程中动力及照明负荷的工作能够正常进行,采取有效措施对配电箱内元器件的工作性能进行质量检查。(2)配电箱元器件的规格及型号比较复杂,且数量也比较多,某些配电箱中还有消防及数字等弱电专业方面的设备系统,因此,对电气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难度,在安装过程一旦出现错误,都有可能会导致系统运行出现不稳定现象,甚至还会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增强配电箱设计及安装的专业水平。 2.5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1)业主应对建筑中的电气安装工程提出明确要求,电气安装工程项目的主管单位应通过招标方式来选择承建能力较强的建筑队伍来负责电气的安装,承建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设计图纸上的要求及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并以每个建筑为一个单位,然后建立一个管理系统对电气安装工程的现场施工进行有效的规范化管理。 (2)当电气安装完毕后,由专业人员对安装的技术内容进行验收。如电线连接、电气器具的连接、下引线的连接、接地极的埋设、避雷网埋发以及接地线连接等进行严格检查,有效避免出现错误,以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为标准,当检查合格后才能验收并投入使用,以保证建筑电气工程安装与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3结语 电气安装在建筑工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质量的优劣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影响到建筑中电器的安全运行。电器安装工作人员的技能及专业水平不高是建筑电器安装行业中的常见问题,因此,为了使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必须重视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业务及技能培训。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的电气安装、建筑工程电气安装中的常见问题、建筑工程中电气安装的改善方法三方面作了相关论述,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方科斌单位:宁波市镇海区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电气安装工程论文: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探索 摘要:进行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造价控制,能够有效实现对建筑企业成本的控制是建筑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举措。文章就结合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造价的特点展开对这一问题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1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造价的特点论述 (1)高额性。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涉及到的实物体形非常的庞大,而且也面临着高额的造价费用,尤其是一些特大型工程项目涉及到的费用更是高达数亿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宏观经济,一方面也反映出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重要性。(2)个体性和差异性。不同的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建设项目规模、功能以及用途都不相同,所以每一项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设备与材料要求也是不同的。(3)层次性。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层次性则主要体现在:工程项目总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和单位工程造价三个方面。(4)多变性。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每一项工程项目从最初的决策阶段到最后的竣工阶段,都有一个比较长的建设周期,这一阶段中有很多的因素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比如人工工资、设备材料费用、以及利率等,诸多变化的因素对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造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其发生波动。 2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不够完善的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许多的建筑电气安装企业自身并没有完善合理的制度对造价控制工作进行协调,尤其是对于造价人员的约束是非常有限的。最终导致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粗放型的状态,很多企业内部也没有完善的责任制度和聘用制度,导致员工在进行电气安转的过程中总存在着侥幸的心理,甚至在心理上不够重视整体的质量,对于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也不够主动,最终造成了成本的过量增加,对于造价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2)建筑电气安装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由于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造成建筑电气行业的有些安装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实行缩短施工周期的做法,有些安装人员在安装工程开展之初并没有经过相应的岗前培训,而且一些施工安装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并不佳。造成在安装工程中无法与各个施工环节形成有效的配合,这就在无形中造成了工期的延误,有些安装企业则是在接到安装任务时采取一刀切的用人形式,对于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并没有加以有效的结合,而往往是指定某一部分的人直接参与到施工过程中去,最终导致施工人员对于一些工程作业的技能无法切实掌握,对于工程的开展非常的不利,对整体工程施工造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使用的设备较为落后。当前建筑工程量的不断增大,电气安装施工的作业量也较大,要想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需要引入各种有效的设备进行安装。然而面对着较为高额的费用,有些安装企业为了能够缩减造价,就会遭设备的投入上降低资金的投入,这就造成了在安装工程中设备远远落后于工程安装中的需求,很多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因为较为落后,就会对安装工程的效率造成极大的影响,最终对施工周期产生延迟,导致造价的增加。 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策略 (1)切实对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造价体系加以完善。要想实现对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成本的制约,需要从工程项目的投标阶段开始到竣工验收阶段全面实施。在实际工程实践中,采取的形式可以是设立电气安装项目部的形式,构建一个完善的电气安装工程造价体系,强化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深化对电气安装造价的管理,需要结合建筑电气施工不同项目的内容来设置管理人员,明确每一施工人员的责任。建筑电气安装项目部组建成之后,还需要组织机构明确其责任,同时管理人员也应明确其责任,对于机构内部的分工要明确而有序。(2)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化建筑电气安装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支素质较高的建筑电气安装施工队伍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队伍的专业性关系到整个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需要有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人员进行约束,确保建筑电气安装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与工程质量有紧密的联系,只有这样,在出现问题后才能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最终强化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科学合理性。(3)严格控制在建筑电气安装施工中人员费用的消耗。人工费事建筑电气安装施工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所以对人工费用的控制提倡使用包干计件工资的方式进行。该种方式也就是将生产任务分给各个施工班组,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资总数以及施工期限都有相应的规定,当施工任务下发给班组后,技术人员将技术指标和质量等级要求明确指示下去,由技术负责人标定定额单价,再由项目经理负责审查并监督执行。(5)强化对建筑电气安装中材料费用的控制与管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在于对材料成本的控制。科学的招标策略对于确保材料质量、降低材料价格有着极大的意义。采购人员在材料采购中应当做到透明,避免有任何暗箱操作的情形的存在。对于供货商还应进行定期的评价与考核,发现有任何不合格的问题,应当立即取缔,对于进货的进度和进货的数量以及质量要严格把关。在材料的发放上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材料设备根据施工预算和承包计划工作量,签发材料使用计划;作业班组根据工程材料单限额领料。 4结束语 总之,作为一项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在对其造价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对资金、技术以及人力等各个环节因素的控制,这对于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不仅是一种有效的保障,同时对于后期的管理也有非常显著的意义。 电气安装工程论文:电气安装工程预算问题分析 电气安装工程作为建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电气安装工程的预算问题影响着建筑的整体经济效益和投入成本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着电气工程的整体质量,而工程的预算对电气安装工程有重要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所以,相关人员要对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且积极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电气安装工程预算质量水平。 1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编制的准备 1.1明确预算定额及相关规定 在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编制之前,应对预算的定额和相关要求有全面的了解,电气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主要是由消耗的材料、单位消耗量的人工、机械台班单价组成的量价构成,所以首先在编制电气安装工程预算之前,要对电气预算定额的基本情况有清晰地认识,熟悉定额的细节项目、单位的适用范围、总说明、定额的分部工程说明以及工期、工程量等情况。同时,还要明确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电气安装工程预算规范,在不违背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保证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的合理性。应当注意的是,在具体的电气安装工程中,预算往往会与定额标准及相关规定产生误差,所以这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有针对性的予以分析。 1.2精确计算电气工程调试量 在电气安装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电气工程的调试工作尤为重要。然而,电气工程预算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被工作人员所忽视。电气工程的调试量在计算过程中,一般只进行文字说明和图标的展示说明,在设计图纸上没有直接予以反映。为了提高对电气工程调试量的重视程度: 1)要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电气工程调试量的重要性; 2)要选择具有丰富经验及较高专业能力的预算人员,在掌握系统的概念后,要对原理图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根据工程量计算的准则计算出电气工程的调试量; 3)电气安装工程所需要的费用较高,相对于其他的建筑项目,安装工程中的脚手架搭拆费和超高费,预算的原则为只有在电气工程具有超高费时,才能计算脚手架的费用,而如果不存在超高费用,则不需要计算脚手架的费用。因脚手架的搭建费用的计算是用超高费用部分的系数之和为基础进行计算,对于不存在超高的情况,那么脚手架的搭拆费用则不存在。 1.3理解施工图纸 施工图纸是所有建筑开始实施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编制电气工程预算的基础和基本依据。电气工程预算人员要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对施工的具体细节和步骤有全面的了解,这样编制出的电气工程预算才更具科学性。预算人员不能仅凭借理论知识进行预算编制及其计算,而是应当深入到施工的现场进行调研和实地的测量,由此使电气工程预算的编制符合电气工程安装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可见施工的图纸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预算人员要想读懂施工图纸,首先要看懂设计图纸的说明部分,了解电气安装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在此基础上对平面图和电气系统图进行仔细的阅读,通过二者之间的比较,找出是否存在矛盾或者不合理之处。只有这样,才能使编制出来的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有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出施工图纸的作用。 2电气安装工程预算问题及对策 2.1工程计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的过程中,工程计量十分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诸多问题。 1)计算数字出现错误。在编制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时,首先应该对电气的安装图纸进行阅读和了解,再根据相关的资料对工程量进行计算。计算电气安装工程量时,要保证造价预算准确,工程量计算的准确与否与施工图纸的质量和详细内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为了保证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施工图纸要正确、全面而且系统。此外,在阅读施工图纸时,要注意图纸的比例大小,据此计算出电气工程安装量,避免因图纸比例错误的判断导致计算的不准确。管道和配线工程量也是工程计量的重要内容,在计算过程中,一般分为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并且分开计算。垂直部分的工程量主要是根据电气工程安装的层高和标高来计算,水平段的工程量主要是运用手工比例尺来量取管线的长度,然后根据相关的比例计算出工程量。在理论上不能根据比例尺来直接测量工程的长度,但在安装工程量的计算方面则可以采用该方法,因为计算出来的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的差别不大。 2)计算单位出现错误。在工程量的计算时,除了要处理好数字计算上的错误外,还要注意计算单位使用的错误。我国规定的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中使用的计量单位与实际工程安装所使用的计量标准有一定差别,因而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出现定额预算的单位达到标准计量单位的数十倍的情况。所以,在工程量的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计算单位的问题,仔细认真核对,防止出现因计算单位错误导致工程量计算错误的现象。 2.2套定额问题及对策 在完成电气安装工程量计算后,需要解决套定额问题。套定额的计算是工程量计算完成后的步骤,在套定额计算时,要注意: 1)定额标准的换算。在套定额的过程中,要认真查看定额和清单规范章节的相关说明,弄清楚所套用的定额子项目是否需要进行换算。一旦编制人员忽视了套定额的换算问题,可能会引起预算计算的不准确; 2)定额册的套用和增加费的相关计算。因为电气工程安装设计的领域非常广泛,安装过程又比较复杂,所以一个电气安装工程会有多个定额册,这时就要提高定额册的套用,并提高增加费的计算水平。 2.3预算人员素质问题及对策 在电气工程安装的过程中,仍然是安装工作作为主体,而对电气安装预算缺乏足够的重视,电气安装的预算作为工程的辅助项目。这样的观念导致从事电气安装工程预算工作的人员较少,大多数的工作人员更倾向于从事实际的工程项目工作。所以,建筑企业要认识到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培养出一批专业的电气工程预算人员,提高建筑企业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的水平。同时,企业还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技能的学习,参与系统化的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除此之外,由于奖惩制度缺位,使预算人员的工作态度出现问题,工作态度不够端正,责任意识不强,对此,要尽快建立科学有效的奖惩制度,明确预算人员的具体职责,促进建筑行业预算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3结语 电气安装工程的预算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对电气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应当从根本上解决好目前电气安装工程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科学的编制电气安装工程预算,充分发挥电气安装预算的积极作用,以此提高电气安装工程预算质量水平及安装工程的经济效益。 作者:郭林丽 单位:山西国泰民安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电气安装工程论文:电气安装工程预算问题探讨 1我国电气安装工程预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注意计算错误 在进行电气安装工程预算工作的时候,首先就是要熟悉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图纸,然后才开始分析并计算电气安装工程的工程量。计算电气安装工程量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是确定电气安装工程造价的基础工作。在进行计算工程量的时候,要注意计算工作的准确性。一旦出现错误,将会影响后面预算工作的准确性,同时还会导致工作量增加。所以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必须要注意计算数字的正确与否,确保预算工作第一步的正确性。 1.2注意计算单位错误 进行电气安装工程量计算工作的时候,除了需要注意计算不要出现错误,还需要注意不同单位之间的转换和计算方式。而且我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中的计量单位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标准计量单位是不一样的,有时候定额单位是标准计量单位的10倍,甚至百倍,所以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必须要注意这一问题。 1.3定额是否进行换算 在套用定额过程中,不仅要查看定额表,或是在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时不仅需要输入定额子目编号,还需要查看相关定额或清单规范章节的说明,查清所套用的定额子目项目是否需要换算。如果经过查看得知,实际和定额不符合的时候,就可能需要进行换算,也可能不需要进行换算,如果预算编制人员忽视了定额说明,忽略了定额的换算,直接套用定额,就会引起预算的不准确,从而影响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1.4取费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说,我国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的其他费用是以直接费中的人工费作为计费的基础,再乘以相应的费率进行计算,而费率的选用是根据电气安装工程的规模和类别,以及造价管理部门颁发的文件。预算编制人员在计算间接费、利润及税金等费用时,应注意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按照相应的标准,合理地确定工程规模和类别,所取的各种费率是否符合有关部门所的相关法律法规,计算出正确、合理的其他费用,进一步确定合理的电气安装工程造价。 2提高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精确度的相关策略 2.1熟悉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图安装工程预算编制人员在进行电气安装工程预算 工作之前,必须要反复阅读电气安装工程的设计图纸。一般情况下,分析设计图纸从图纸的设计说明和平面图开始,对整个安装工程的性质、类型、规模、标准和位置等多种因素都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就是研究安装工程的平面图、系统图、剖面图、详图,对设计意图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理解,只有这样深入理解,才能够正确地计算出电气安装工程量。一旦设计图纸中出现问题和错误,必须要及时纠正。 2.2规范化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的计算工程量 为了防止工程量计算过程中出现重复计算或遗漏的错误,并提高计算速度和质量,就要找出合理的计算顺序和方式,并紧记在电气安装工程设计图纸中绘制的各种管道的工程量,并以施工图所示管道中心线长度,以“米”做为计量单位,且不扣除阀门及管件,例如减压器、疏水器、水表、伸缩器等等多种电气设备的长度进行计算。按照相关的规章规定进行工程量的计算,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的精准度。 2.3熟悉和准确使用定额 不仅是电气安装工程预算工作,就连一般的工程预算中,预算定额和工程量计算这两项工作中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为了节省计算时间,提高计算质量,电气工程预算编制人员必须要熟悉并准确适用定额,熟练掌握定额的作用及其适用范围,深入分析定额的总说明、分部工程说明、工程量计算规则、分项工程定额以及附注等规章规定,预防在实际的计算工程量中出现任何错误漏项或者任何重复计算的情况。 2.4熟练电气安装工程预算工作的计算内容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工作是一项十分繁杂的计算工作,预算编制人员必须要弄清楚定额中的材料损耗率与定额中的定额含量关系,搞清高层建筑增加费、超高增加费、脚手架搭拆费、有害身体健康环境中的施工增加费以及采暖工程系统调整费的收取范围与它们之问的内在关系,主要是子目系数与综合系统的关系。并根据定额规定子目系数是综合系数的计算基础,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千万不能够叠加计算,也不可以随便颠倒计算的顺序,经过上述两步的计算工作,所得的总数就是直接费了。 3结语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对电气安装工程的造价有着重要的参照价值。为了提高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首先要提高安装工程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于预算中各项工作都能够了如指掌,熟练地完成,同时还需要对电气安装工程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解,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才是提高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精准度的根本措施。 作者:尹晓静 单位: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安装工程论文:电气安装工程预算论文 1正确区分电气安装工程中的材料及设备 很多电气工程预算人员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时常常会混淆电气材料与电气设备,事实上这是不正确的,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预算的准确性。因为电气工程造价的材料预算定额和设备预算定额是不同的,若分不清两者,会造成预算误差。为此,在具体的预算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工作人员应该熟练掌握设备以及材料的基本特征和内容。其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设备材料很模糊的地方,不能以工作人员主观的判断去认为此物到底是设备还是材料,应该严格审查国家建设部编写的《工程建设设备与材料划分及概预算编制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送审稿)、中的标准定额规定来判定此物的属性,比如,遇到蓄电池和铁壳开关时,很多人会经验性的认为蓄电池是材料,铁壳开关是设备,但是根据相关规定,这种认知恰恰是相反的。如果把设备当作材料算入预算造价中,就会造成预算值的偏差。 2热悉预算定额的标准规范及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预算定额的标准规范是正确进行工程量计算的前提,而准确的工程量计算是施工工程后期造价的基础,然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多造价管理人员对于电气工程的定额认识是十分不全面的,对于选取预算定额原因并不明确,从而导致选择的预算定额无法充分反映施工过程的实际工作内容,造价工作人员也不能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后期施工实际需要的工程量,从而影响预算造价的准确性。为了提髙工程量确定的准确性,首先,应该熟练掌握08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在价格确定方面的区别,工程量清单计价主要是在确定综合单价时要参照企业内部定额计价,同时,要注意在施工图纸有没有明确的标注工程量的计算方式,如果有明确的工程量计算标准则应该参考设计图纸给出的计算标准计算,如果设计图纸上没有明确标注相关信息,也应该根据设计者设计方案进行具体的分析。最后,可能由于设计图的信息不全面导致与实际的施工现场存在差异,管理人员应该加强与施工人员的沟通,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方案。 3掌握电气设备与电气材料的最新市场价格 在电气工程中,电气设备与电气材料的成本在工程总造价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几乎可达70%,为此如能够从电气设备和电气材料的成本入手进行造价控制,势必能够起到很好的造价控制效果,这也是大多数电气单位会关注的问题。这样一来,在电气工程预算中,预算人员要想确保预算准确性,就必须要加及时的掌握电气设备与电气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并预估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对多家供货商进行价格对比,以选择价格最低且质量有保证的供货商。这样不但对提高预算准确性有很大帮助,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所以作为电气单位造价管理人员和预算人员,必须要对市场材料价格和设备价格进行充分的了解,通过多种渠道来收集相关信息,并关注价格变化,为预算工作和造价控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卩 4加强电气单位工程预算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 在电气单位的工程预算和造价管理中,预算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髙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预算的准确性。这是因为在预算工作中,预算人员的主观意识起到很大作用,若其本身的专业能力较低,那么势必会增大预算结果的误差。尤其是在当前的科技发展下,电气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型号种类也越来越多,不同电气设备的电气安装应用也有所不同,所需要进行的工程量计算也会有所不同,工程造价预算自然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预算人员和造价人员能够具备较髙的专业水平,能够正确领悟设计施工图的意图,并合理的对各个环节的电气材料与电气设备进行正确预算,掌握最新的预算定额,遵守工程量的计算规则。还要具备一定的电气专业知识,掌握市场电气材料和电气设备的动态,以便于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预算和计量。当然,除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需要熟练掌握以外,工程预算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素质,以便于更从容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尤其是在出现工程变更时,要妥善的处理因工程变更所带来的预算变化,规范每道工作流程,以确保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气安装的工程预算管理中,工程预算人员和造价管理人员都应该对电气工程的所有环节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如设计手法、施工工艺、材料采购和现场管理等,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对工程造价产生直接影响。只有在工程预算中充分考虑多个方面的内容,才能尽可能的保证预算的准确性,从而为工程造价控制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安一宁 单位:辽宁城建职此技术学院 电气安装工程论文:城市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摘要:近年来,我国已经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也逐步完善着经济体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建筑业发展速度变得更快。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关注点已经从解决温饱问题上转移到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问题。建筑物的功能性和舒适性都相应的有了更高的要求。如若施工企业对于电气施工这一环节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其建筑质量便有了极大的短板,因而,建筑企业应当做好工程的各个环节,保证电气安装的高安全性。本文结合了作者多年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操作分析建筑电气安装的施工管理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其主要目的是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有效的提高,促进高质量建筑产品的竞争力,使建筑产业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关键词:城市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管理;预防措施 建筑物的功能性和舒适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科技的发展使得建筑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其中建筑电气设备的种类不断增加,功能更加多样化,带给人们多种多样的体验,与此同时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过程中技术难度也相应提升,出现问题的可能性的比例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建筑物中的电气需要,建筑商应当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做好各项工程的准备工作,给客户呈现出一个高品质、高安全性能、高质量的房屋建筑,使客户满意并且得到社会的认可。要如何提高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质量应当从建筑施工管理,建筑材料选取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分析,找到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和具体原因,结合实际,寻求解决方法和措施,通过解决电气施工过程中产生问题积累一定的经验,达到技术强化的效果,保证电气施工过程的科学有序的进行并且实现建筑产品品质优化的目标,目前主要通过对城市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成本、材料质量以及进度这三方面的管理来实现较好的施工管理。 1城市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归纳以及预防措施 1.1加强电气安装工程成本的控制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最基础的管理就是对电气安装成本的控制,它作为施工管理三大控制因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只有对电气安装成本进行控制才能够保证整个安装工程资金充足,才能保证整个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也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施工单位的经济负担,增强收益。在成本的控制上面,可以对日常生活的费用进行节约,比如对于不运作的机器就不要让机器一直处于开机状态,这样长时间下来也能节省不小的开支。 1.2电气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以及材料质量的监督审查 在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的质量出现严重问题的情况数不胜数。这些违规的操作影藏着巨大的质量和安全隐患,因而施工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巡视检查,立即纠正和处罚违规违法造作,杜绝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对安全监管的侥幸心理。电气安装工序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和审核,保证电气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建筑工程的电气安装质量完全取决于施工材料的选取。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规定就会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在电气安装之前要进行施工材料的严格把控,保证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在选取相应的建筑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供应商进行审核和比较,选择信誉高的供应商进行合法的交易合作;要对相应的施工材料进行相关的检查,质量检验报告是否合格,外观是否损坏,理化性质是否符合国家要求的标准和国际惯例。 1.3对城市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进度的施工管理 对于城市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进度的管理,主要从三个阶段进行把控,即施工前、中、后三期的进度管理。要想在规定工期内完成电气安装任务就必须对施工岗位有一个合理的安排。目前大多数管理层面属于在安装前进行全面的计划安排,也不熟悉安装流程以至于对人员的安排比较混乱,容易出现部分岗位人员过载现象或者人员缺如现象。因此在施工前,相关的管理人员就要做好调查分析,对安排的人数有一个界定,这样就能做好充足的准备迎接电气安装工程的开启,同时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并最大限度的发挥施工人员的作用。在安装中要对每天安装任务进行及时的督促和检查,确保每天的计划量能够顺利完成。若果出现任何意外,就要对任务的安排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期不被延误。在施工后还要对质量的验收进度进行监督,防止验收速度过快和过慢,避免出现漏检和浪费时间的现象发生。 1.4电气施工管理中加强人员素质和意识的管理 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充分意识到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管理工作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的重要作用,全面发挥工程管理对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企业可以在建筑动工之前进行研讨会,分析现下的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向,充分深入的了解工程管理的先进性和发展前景,帮助企业员工充分认识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为工程的顺利进行进行思想基础的铺垫。建筑企业应当积极建立工程管理组织机构,加强电气施工技术以及项目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认真落实电气施工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电气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建筑工程施工整体水平的提升,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在电气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储备过程中,需要定期要求电气安装人员参加技术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操作方法并积累经验,保证企业工程施工水平与时俱进,适应现有的市场环境。注重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沟通方法和技巧,有利于及时发现电气安装过程产生的问题,进而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 2结语 建筑工程品质的高低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电气安装工程的科学严谨的顺利完成。因而,建筑承包商在投资和施工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施工计划的准备,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避免施工完成大部分后发现质量问题重复返工现象的出现,要将质量问题在萌芽之前完全的消灭。这也意味着,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电气安装过程的设计要十分的严谨和科学,施工人员进行的电气安装操作和技术要规范符合电气安装标准。监管人员要严格履行电气施工过程中的监管职责,抓好电气安装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安装工程的质量,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国建筑产业的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韦红兵 单位:南宁浮法玻璃有限责任公司 电气安装工程论文:高层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 【摘要】现今社会中高层建筑的数量逐渐增多,更好的满足城市土地资源不足的现状,高层建筑建设中信息化、自动化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当前高层建筑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建设,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对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本文就高层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市场经济发展,竞争激烈,建筑行业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就需要在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上下功夫。建筑电气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在电气工程建设中,在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标准时,对电气安装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造价管理,使其造价不超过规定的范围,保证电气工程建设中,人财物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电气工程能够在预期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进而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1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分析 首先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造价管理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电气安装工程中,设计、施工、管理以及验收等环节的顺利开展都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保障,但是目前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使得工程造价工作以及造价管理人员的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约束和限制。其次,工程设计、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与实际工程施工不相适应。由于受到经济效益的影响,一些设计单位片面注重在短时间内完工,对设计的质量重视不足,使得设计图纸存在不全面等情况,会影响工程量的计量[1],在实际的工程安装建设中也容易发生材料浪费的情况,使得工程造价增高。第三,高层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需要使用很多机械设备,但是目前施工单位在机械设备上的投入不足,资金缺少,设备机械的质量水平也不高,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导致工程中断停止,不仅会影响工程的进度,还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等,为追赶进度雇佣更多的人施工,导致工程造价增多。最后,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建筑电气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2]的素质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有些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这对工程的造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高层建筑电气安装过程造价控制及管理策略 2.1科学进行限额设计 在工程造价控制中,限额设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电气安装工程进行科学的预算估算,为限额设计提供科学的基础,要保证预算估算的质量,使其作为限额设计的额度,对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图纸预算进行科学的控制管理。建设施工以及设计单位需要严格按照限额设计开展工作,在设计合同中写入限额设计的内容,更好地约束设计人员[3]。2.2控制好预算环节的造价了解高层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具体规模,在工程安装中使其满足当地的用电负荷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管理,使得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同时明确工程建设的标准,这对工程造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要依据工程建设的具体内容以及投资者的能力等明确标准内容,使得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更加安全,制定经济性的标准,避免工程资金浪费。 2.3积极开展工程的招投标 工程招投标就是通过竞争的形式选择最为合理、价格最低的施工企业,这对于工程造价控制是极为有利的。建筑企业需要充分发挥招投标制的积极作用,有效的控制工程的造价[4]。 2.4有效控制工程施工工艺 相比于土方工程建设,电气安装工程对施工工艺的要求更高,施工工艺的不同,其成本也是存在差异的,造价也就不同。因此需要对施工工艺进行有效的控制,进一步优化、简化工艺,使得电气安装过程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 2.5科学的控制材料设备造价 在高层建筑电气安装过程施工中,材料设备是其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电气安装工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种类的材料、设备,使用的数量也比较多,材料设备的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有7成左右的比重,因此必须要对材料、设备等的使用数量以及成本进行科学的控制,进而控制管理工程的造价。依据工程量清单以及单价等控制材料设备的价格。统一采购电气安装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设备,有助于材料设备质量的保证,同时能够缩短施工进度,为施工造价控制提供有利条件[5]。 2.6科学管理控制从业人员 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从业人员也逐渐增加,但是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曾气不齐,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成为企业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强化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道德关系到企业的持续长久发展,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考核,使得造价工作人员更加专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鼓励从业人员强化自身的知识储备与资质,能够独当一面。 3结束语 在高层建筑电气工程安装中,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是极为重要的内容,有助于工程效益的顺利实现。由于高层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涉及到的内容多,工程建设的时间长,需要因此电气安装企业积极转变自己的管理理念,对工程进行全面把握,从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造价控制,保证企业以及用户能够获得好的效益和体验。 作者:郑旭 单位:广东建勤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电气安装工程论文:变电所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策略 摘要:随着新兴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也逐渐步入了科技化的新时期,生活用电也在与日俱增,这同时也给国家变电站和发电站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从当前变电所电气安装中出现的常见问题着手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有效应对变电所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管理;工程质量;工程安全 自21世纪起,变电所建设就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家也先后出台了系列新章程标准规定,为我国的变电所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对于变电所来说,它是整个装置区的核心供电部分。变电所的安装及调试质量直接影响着变电所的成功受电及后期的稳定运行。但由于变电所建设具有施工周期短、设备种类多、调试标准高等特点,因还存在着设计,采购施工等方面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装及调试难度。笔者将在此对变电所电气安装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自己的经历,浅谈变电所的电气安装管理 1当前变电所电气安装施工中的问题 1.1接地问题 变电所电气安装施工中的接地问题主要包括:第一,施工过程中对地下的接地连接防腐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当焊接完成后没有进行敲焊渣就直接进行防腐或是接地线连接搭接面不够,不满足规范要求。防腐不彻底也是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接地线引出地面没有加套管进行保护也是一类比较常见的问题。另外,接地线安装完成后没有进行力矩紧固并标识等现象也时有发生。第二,在电缆桥架安装的过程中,桥架连接螺栓安装不一致,有的朝内安装,有的朝外安装。再一个问题就是桥架安装完成后,桥架连接片两侧没有进行跨接,这也是一主要问题。在桥架拐弯的地方没有适当的增加托臂立柱,容易引起桥架弯曲变形。第三,CT和CVT二次回路的接地点、户外照明设备、电缆的屏蔽层、构支架等相关设备未接地显示存在问题或接地不符合有关施工标准问题较多,甚至还存在多点连接问题。第四,在安全施工管理方面,按照设计要求,保护设备及其关联接地线上应加接地铜排,并在绝缘情况下进行固定安装,安装完毕后再做好绝缘处理,并把接地线的焊接处进行防腐处理,以确保施工质量。第五,设备支架上防腐存在问题,防腐不彻底,没有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刷漆。第六,在盘柜安装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厂家的安装指导说明书,容易留下安全隐患,导致在盘柜的高压试验过程中发现故障点。例如说在GIS的安装过程中,安装环境灰尘大,安装不规范,都容易导致后期的耐压试验不能通过,导致不必要的返工,还影响了整个变电所的调试进度。第七,中压电缆头的制作也是一个施工重点,是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没有严格按照安装指导说明书去做,或者安装电工不熟练,都容易留下安全隐患,导致在电缆高压试验的时候暴露出来,出现电缆头击穿的现象。 1.2电缆敷设、二次接线施工中的问题 在电缆敷设和二次接地施工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电缆方面。主要存在存放无序、摆放不符合施工要求标准、电缆敷设过程中划破电缆,存放地点不适宜等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桥架里的电缆敷设问题,电缆敷设不整齐,同一层电缆桥架里高压电缆与低压电缆,控制电缆及通讯电缆混合敷设,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之间没有用隔板进行隔开,减少干扰。电缆绑扎固定不整齐不美观也是存在的一个问题。第二,电缆标识牌的问题主要包括:施工方往往为了方便,习惯性偷懒用手写标识牌,书写不整齐不美观,相应设备的标识牌功能并不清晰,部分标识牌并未紧固固定到相应设备上去,甚至还有一些设备根本就没有标识牌。第三,电缆封堵问题突出。其原因主要是施工方在作业过程中不够细心造成的,当然也有的是因为防火板质量存在问题引发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火板的更换频率。而施工方对此并不够重视,基于省钱和省事的角度考虑,而对不重要的地方未按照施工要求设置相应的封堵防火板。关于电缆二次布线方面,存在布线不规范,不整齐美观的现象。号码管打印不清晰,号码管长度不一,接线端子压接不紧的现象时有发生。 1.3其他问题 除了上述方面的问题外,其他方面的问题有:第一,设备安装前没有认真阅读安装指导说明书,没有按照厂家的安装步骤进行安装。例如,主变压器等大型设备的说明书中对其固定方式未做详细说明,并未指定说必须用焊接法固定。第二,综保的整定值没有按照设计给的定值进行整定,或存在部分功能整定值没有启用。第三,购货商的设备到现场后开箱检查,发现有质量隐患,存在焊接未刷漆,元器件损坏,盘柜面板划伤,缺失部分元器件等。第四,变电所的盘柜电气试验做的不完整,部分设备的缺陷因为试验漏项而没有被发现,导致送电的过程中发生设备损坏。 1.4不同专业施工中的问题 电气安装工程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土建,仪表,电信,消防,暖通等专业。电气专业与其他专业往往经常碰到交叉作业,而在交叉作业中却总是存在沟通不到位的问题,造成施工衔接不力。例如,在电气专业和土建专业的设计平面图中,往往在电气专业的图纸上却并未标明配电箱,同样,也没有户外的电专用盘、检修箱的位置和安装尺寸、安装方法及照明镀锌管的预埋等相关内容。 2有效防治变电所电气安装施工问题的策略 2.1抓好源头,做好工程安装施工质量管控工作 在源头管理过程中,做好图纸会审工作,给班组做好技术交底。熟悉施工规范,用规范指导施工。在施工质量管控方面,应从如下方面入手:第一,培养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其自觉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设计图纸要求,且能在施工实践中能积极创新施工方式。第二,加强对电气施工班组的日常培训和考核,可以通过定期或抽查的方式进行,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然后根据考核的内容对班组相应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奖惩,必须严格落实责任到人制。第三,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其职能,让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肩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同样通过检查的方式加强质量监督,通过监督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约束,并对施工方的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 2.2实行责任到人制 在工程实践中,要想提高工程质量,就必须将工程质量的责任明确,责任到人制及相应的奖惩机制的制定无疑是其中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这样不但能使施工人员始终保有工作热情,而且能提升其责任感。当然,除了有力的激励措施外,奖惩所持也必须是秉承着公平、公开、公正和严格的标准。 2.3协调施工,加强沟通,提高各专业人才施工的配合度 在变电所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会涉及到多专业的交叉作业,因此难免会对设计图纸进行相应的修改,而这种施工图纸的变更则意味着工程量的增加,必须跟着设计图纸的变更而不断改动。而为了提高施工进度,在安装施工中,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各专业施工人员间的沟通协调,注重培养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大局意识,因为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各个专业相互制约着施工进度,经常存在你的没干完,我就没法进行下一步的施工。所以在施工中提升各专业施工的配合度非常重要。 2.4重视工程完工验收,统一验收标准 电气安装工程完后,须高度重视验收环节的管理,统一验收标准。通过统一的标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为达到验收预期目标,在变电所电气安装施工管理中,应提前制定好预验收计划,加强全过程管理,严格执行质量验收规范,为提升变电所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提供基础保障。只有认真的做好了以上的施工管理及验收管理工作,才能提高自己的安装管理水平。 3结语 总之,在变电所规模在不断扩大的今天,人们对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要求也也越来越高,为了提升人们的满意度,我们必须在充分了解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才能提升管理成效。而除了上述基本措施外,对于所安装的电气设备调整中安放垫片超出设计要求的问题,在调整中可通过对设备的角度和细度进行调节的方式实现其功能的正常化,最理想的状态是实现无垫片工程。 作者:彭洋 单位:桂林纵横石油劳动服务公司
精细化工论文:浅谈精细化工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动向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精细化市场也快速的发展起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产品的需求也呈现了一种多元化的趋势,因此,对于我国的精细化工过程控制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精细化工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动向进行分析。 关键词:精细化工;过程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前言:我国的精细化工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都是以市场的不断变化为基本导向,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其中最重要的核心技术。随着市场对于精细化加工产品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精细化工技术也取得了很不错的发展成果,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在某些领域,依然还存在较大差距。 1我国的精细化工过程控制技术的基本特点 1.1半连续性和间歇性 我国的精细化工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间歇性和半连续性,一般受到市场环境变换的影响比较严重,市场需求量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市场环境也会产生一些波动,这种间歇性和半连续性也就更加的突出和明显。我国的精细化工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初级探索阶段,其主要的生产模式都是采用的半连续性生产。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产品的工艺参数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和波动,使得产品的整个加工生产过程,都会呈现出一种波动性,因此,技术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并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整。 1.2更新换代快、品类多、生产规模小 我国的精细化工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行业也是越来越广泛,在这个过程中,产品的种类也变得更加的复杂,因此,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对于技术的专业性要求也就比较高,同时,我国的精细化工在发展的过程中,生产规模普遍偏小,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很多产品的使用寿命也在逐渐的缩短,同时,产品的更新换代也是比较快的。这样的市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使得精细化工的生产周期缩短了很多,因此,提高产品的研发率是十分必要的。很多的精细化工企业在刚开始进行研发时,都十分重视对于各种参数信息的采集,对于采集过来的数据和信息还要进行分析和处理[1]。 1.3工作强度大、生产流程复杂 我国目前的精细化工,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间歇性的生产技术来进行操作的,在整个加工和生产的过程中,工作的流程是非常多的,也比较复杂,精细化工的自动化技术,目前来看还不是十分的成熟,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就会增加了很多。 2精细化工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动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以及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加上我国精细化工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也使得精细化工控制技术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的几个发展动向: 2.1精细化工控制方式的自动批量化 我国的精细化工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间歇性特点,在传统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投料的生产方式,进行大批量的生产。这样的生产过程,都是分批次来进行的,只有完成了这一批次的生产,才能进入到下一个批次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不难发现,间歇性的生产加工方式,很多的工作步骤和流程都是重复进行的。可以对这种生产的每个步骤进行参数的设定,然后,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就按照这些参数标准来进行就可以了,这种自动化的生产技术,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在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好按照相应的控制标准来进行,同时,还需要计算机系统作为辅助来完成,过程控制的类型不同,因此,过程控制的实际策略也是不同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并实际的生产情况和要求来进行调整和切换。这种自动批量化的生产方式,正是我国精细化工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可以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2]。 2.2精细化工过程控制的计算机化 我国传统的精细化过程控制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可以有效的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在实际控制的过程中,通常都会采用仪表的方式来进行,整个控制过程的自动化水平,相对来说并不是很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逐渐普及,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细化工市场对于过程控制技术的精度水平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我国的精细化工过程控制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会朝着计算机化方向发展。 2.3精细化工过程控制的综合性 目前,我国的精细化工过程控制,依然还是采用参数控制的方式来进行,简单来说,就是在生产初级阶段、中级阶段、以及结束阶段三个时间段,进行各项参数的设定,但是,在进行实际过程控制的过程中,依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生产过程中的干扰,以及工作人员的错误操作等,最终都会导致实际的生产结果与计划的生产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仅仅依靠一些理论,就想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是很难实现的。在加上,很多的精细化工在生产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和一些质量上的问题,就很难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弥补,很多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因此,这种状况的出现,也会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对于生产和加工的进度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实际的精细化工的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也是波动的,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机器设备的问题,或者是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所导致。有效的过程控制技术,可以对精细化工的生产加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并根据这些评价信息,对生产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采取一种有效的措施去解决故障问题,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整个精细化工的过程控制,在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也更加的便利了,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实时监控,进而判断生产加工过程中各项参数的变化情况,有效的保证了产品的生产加工质量。 2.4精细化工^程控制的智能化 精细化工的过程控制一般都是运用预先设定的方式来进行的,速度、温度、压力等各项参数都是事先设定好的,这种控制方式,使的每一个批次的生产加工过程都是类似的。但是,在实际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还是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生产加工的效果也会产生影响,实际的生产效果比较依赖于生产加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每个批次的产品最后的生产结果也都是存在差距的。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先进的、科学的理念对控制的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整个控制过程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这种过程控制技术,尚处于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要想实现精细化工过程控制的智能化,还需要进行一些实践和研究。 总结: 精细化工的过程控制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市场需求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因此,整个生产加工的步骤和流程,也相对比较复杂。为了提高产品加工的质量,一定要善于运用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过程控制的自动化水平。 精细化工论文:精细化工过程的控制技术分析 [摘 要]伴随精细化工市场的不断发展,其对于产品的品质需求同样有所增强,使得当前的精细化工大都运用小批量的形式进行加工,此加工环节展示出了时变性、间歇性以及工艺繁琐的特征。并且,非常多的精细化工材料均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毒性,因此对于精细化工的过程实施控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精化工过程的控制技术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精细化工;控制技术;分析 1 前言 精细化工制造环节大都以高新技术为基石,以市场需求种类、系列化为特征的化工加工环节。在之前的20多年时间内,化学工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其趋势大致展示为:由商品化学品加工向功能型化学品发展;由大规模环节向小规模化方向发展等。 2 精细化工概述 精细化工,是制造精细化学品行业的总称。具备种类较多,更新速度较多;产量小,大都以间歇性的形式加工;具备功能性又或是最终运用性;大部分都是复配型的产品,配方等相关的技术明确了产品的性能;产品品质需求就高;较强的商品性,大部分以商品名进行销售;技术密集程度较高,需要逐渐实施全新产品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技术的开发,强调技术服务;设施费用低等其它特征。 3 精细化工过程的控制技术 3.1 集成技术 伴随现代化自动化技术的日益发展,及当代社会对于精细化工自动化需求的逐渐增强,智能化的操作系统,依托本身的丰富资源、后经济性以及运用便利等特点,在现代化的精细化工环节的数据采集与监控领域均获得了大量的运用。伴随数据通信手段的不断发展,及编程控制技术与触摸屏显示操纵的趋于成熟,以此当作基础控制器的智能操作体系被大量运用至精细化工环节的控制层面之中。计算机调控体系的逐渐进步以及本身性能的日益拓展,为了能够达到精细化工环节的集成控制奠定了较好的技术基础。集成控制所代表的是以综合经济技术标准当作最终的预期目标,对加工环节实施集成化的管理,同时涵盖了批量加工、过程改善、加工管理、安全维护以及加工调度等其它拓展功能,从根本上达到真正意义层面的一体化加工、管理、监控。 3.2 自动批量生产控制 批量生产具备较为显著的单向性与周期性特征,在完成一个批量生产过程之后,便代表了此次生产环节的完结,其次由材料购买过程始,迈入下一轮的加工,同时再次明确相应的制造规划与流程指标等等,直至产品的形成,完成第二次的制造过程。在开始实施批量加工以前,往往需要完成好所有步骤的预备工作。因此,在传统形式的精细化批量化加工控制体系里面,以流程具体指标设计为主要参考的顺序控制体系以及以机械设施与产品相关工艺数据为借鉴的程序型控制体系,获得了大力宣扬与大量运用。当前,批量小与种类繁多已经发展成现代化精细化工加工不断发展的重要趋势,其对于产品加工环节的柔性需求有着更加强的需求,其同样更加深入的推动了全球间歇环节控制指标的引进,大都涵盖了国际指标。从控制系统层面而言,需要充分融合产品的特征,明确科学的控制规划,同时按照具体的加工进程与现实的进度来便利的调节控制规划达到全面的自动批量加工控制,从根本层面实现满足现代化精细化工发展对于柔性的需求。 3.3 优化控制 运用迭代学习实施优化控制,能够处理精细化工环节工艺数据运转轨迹的优化追踪控制等相关问题,避免操作人员完全不一样的操作步骤和过程特征改善所造成的影响,获得最佳的控制律,和其它的反馈控制方式相互融合,达到精细化工环节的优化控制。其已经在苯乙烯间歇聚合反应终点品质调控、PVC树脂间歇发酵环节的补料调控与间歇反应釜温度调控等非常多精细化工环节的控制环节获得验证。迭代学习控制所具备的自学习优化特征,使得其在精细化工环节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趋势。 3.4 综合性统计过程控制 当前的精细化工加工环节的产品品质调控,大多存在与加工的开始、关键中间点以及终点等有限数量的点实施工艺材料的化验研究,操作偏差又或是过程影响往往会使得工艺环节的运转远离准确的工况,此依托自身进行经验操纵的形式往往无法对加工品质实施科学合理的控制。统计过程控制,又被叫做统计质量控制,其所指的是运用数理统计方式的加工环节的监管工具。其对于加工环节实施分析与评判,按照所反馈的信息即时发觉问题,同时运用有关措施将其排除,使其始终维持在受控的状态。因为SPC技术的重要功能,在最近几年时间内精细化工行业SPC方式的分析与运用范畴转向以数据驱动为基础的工况监管、繁琐物性数据的软测量、加工环节与终点评判、产品品质预估与控制等其它方向不断发展。 4 精细化工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1)过程控制逐渐向着计算机化的方向扩展,增强过程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在传统形式的过程控制环节,由于节约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其调控大都运用仪表的形式来完成,导致过程控制的自动化水平相对偏低。当前,伴随自动化与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的完善,再加上市场对过程控制需求的增强,过程控制的自动化是其发展的必然。 (2)控制的形式逐渐向批量的方向扩展。因为精细化工所具有的间歇性加工特征,所以在传统形式的加工环节里面大都运用一次性投料的形式,运用批量的加工形式,在所有环节的制造完成之后才可以实施后续的加工,如此循环往复即可。 (3)智能化控制是当前精细化工在制造环节大多会采取事先设置的调控策略实施,其生产速度、加工温度以及压力等相关参数均是预先设定的,此调控方式能够确保所有批次的制造环节均是一样的。但是,在显示的制造环节里面,因为遭受外部环境及内部因素的改变,精细化工会遭受完全不一样程度的影响,然而传统的形式是经过操作者针对其实施干预,显示的效果完全是由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所明确的,进而造成所有批次产品的品质并不完全一样。 5 结语 精细化工的过程控制便是为了能够更加好的满足市场发展的要求,展示出了复杂化与间歇性的特征,进而使得整个加工环节变得非常繁琐。为了能够保证产品的品质,需要增强自动化水平,经过引入较为先进的技术来增强加工环节的调控能力,尽可能达到加工环节的问题控制,确保精细化工的加工品质。 精细化工论文:精细化工企业有机废气整治工程技术分析与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精细化工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和排放大量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废气,影响大气环境质量。文章对某精细化工企业废气整治工程进行技术分析,探讨解决企业废气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案,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精细化工;废气;整治工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细化工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应的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产生大量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废气,这类废气中常含有烃类、醇类、酮类、醛类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1,2]。因此,对有机废气进行科学的治理能降低工业生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企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3,4]。本文对某精细化工企业废气整治工程进行技术分析,探讨解决企业废气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案,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江苏某精细化工企业长期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生产,现有肟系列高端精细化工产品项目(年产1万吨丁酮肟、3000吨固体硫酸羟胺、3000吨固体盐酸羟胺、4000吨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主要为氨、丁酮肟、叔丁醇、异辛醇、丁酮等多种挥发性有机气体。各车间虽已配备了废气治理相关设施,但气体收集不完善且处理效果欠佳,难以满足现行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因此需要对企业废气排放M行进一步整治。 1 企业废气处理现状 废气的产生按照产品和废气产生位置的不同分为丁酮肟车间、固体硫酸羟胺车间、固体盐酸羟胺车间、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车间、储罐区、危废仓库等共六个区域。各车间废气排放及处理技术分别为: 丁酮肟车间:液氨蒸发器蒸发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含氨尾气,用高纯水来吸收含氨尾气,吸收后的氨水回于氨肟化反应,未吸收的含氨废气通过管道排空,进入二级冷凝器冷凝后接入活性炭吸附塔吸附处理后排气筒排放。精馏塔中未被冷凝下来的丁酮肟废通过冷凝器管路收集,通过活性炭吸附后由排气筒排放。 固体硫酸羟胺车间:水解反应釜中反应过程产生的气体经三级冷凝后,未被冷凝下来的废气经过真空泵前二级冷凝和真空泵后一级冷凝后直接排空,未设置排气筒。 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车间:经一次精馏后的粗产品再进入两级精馏,精馏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气,经三级冷凝处理后,未被冷凝下来的废气通过排空阀排放。 固体盐酸羟胺车间:水解反应过程中未被冷凝下来的废气排放,被冷凝分离出的盐酸羟胺溶液采用气流干燥,气流干燥时产生一定量的粉尘,产生粉尘采用布袋除尘,除尘下来产品回到产品包装工序,未吸收下来的废气排放。 储罐区:储罐区主要用来对原料、中间产物和产品进行储存的场所,现有储罐均存储易挥发物料,设置冷凝装置,呼吸废气冷凝后放空。 危险废物区:其排放的废气通过引风机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处理。 通过对企业废气处理现状进行评估,目前主要问题为一部分生产环节产生的废气收集处理不当。企业废气处理现状问题汇总表如表1。 2 废气整治方案 针对企业废气处理现状提出废气治理的整改方案。 丁酮肟车间、固体硫酸羟胺车间、固体盐酸羟胺车间、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车间和储罐区经现有工艺、设备处理后,污染物均能满足排放要求,废气处理措施不变,需进一步完善排气筒方案,将原有排气筒合并为3个15m高排气筒。 危废仓库废气所配置的风机、活性炭吸附装置偏小,需要重新增设风机及活性炭吸附装置,需新增2套集气罩,1台风量4000m3/h 风机以及2台0.3t活性炭吸附塔(1用1备)。 3 废气整治效果 通过企业废气专项整治工程,现有处理装置运行后氨排放量由整改前的0.255t/a减少为0.058t/a;丁酮肟由1.447t/a减少为1.067t/a;叔丁醇由0.28t/a减少为0.067t/a;异辛醇由0.659t/a减少为0.194t/a;非甲烷总烃由3.282t/a减少为2.413t/a。企业全部排放废气以VOCs计算,整改前的VOCs排放总量为11.561t/a,整改后排放总量降低为5.484t/a,实现减排6.077t/a,降低了55%,外排废气达到大气排放标准。 此外,危废库废气整改前为无组织排放,整改后成为有组织排放,其废气产生量以VOCs计为0.5995t/a,排放量为0.3326t/a。 4 结束语 经过上述废气专项整治工程改造后,企业肟系列高端精细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染大大减少,处理后废气能达标排放,实现了VOCs减排,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该工程对类似废气治理具有较大的实际参考价值,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精细化工论文:浅谈精细化工企业检修过程中的动火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摘 要]精细化工企业的生产装置主要有合成、精馏、吸收、离心、混批和加热、冷冻、压缩、配电、水循环、污水处理等公用配套设施,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主要是异丙醚、甲醇、乙醇、纯苯、甲苯、硝酸、氯化亚砜、硫酸、氟化氢、溴素等多种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物料,对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很高,特别是检修过程中的动火管理是关系到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对化工企业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化工企业;检修;安全管理 导言:由于精细化工企业产品的更新速度快、生产工艺的及时调整,设备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因受内部介质的压力、温度、腐蚀等作用,或因结构、材料、焊接工艺等先天缺陷,在生产过程中随时需要抢修,电焊、气割、塑焊等动火十分频繁,平均每天动火都在十多处,时间紧、任务重,工作中容易出现马虎和纰漏。如果不能严格执行动火管理制度,不采取必要的清洗、置换、监控等措施,就会引起火灾、爆炸、灼伤和中毒等事故,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针对一个需要动火的某个生产单元,某一台贮罐或某一台反应釜,一定要清楚容器内部和外部物料的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物料的危险特性,采取以下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1 将动火物件移动到固定动火区动火 为便于管理,规定机修车间作为固定可动火区。凡可拆卸并有条件移动到固定动火区焊割的物件,必须移至固定动火区内焊割,从而减少在生产车间或厂房内的动火工作。固定动火区也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对策:要进行适度清洗置换,没有可燃物;设备、管道及周围l0米范围内没有可燃物料;设备、管道在动火过程中物料分解放出可燃气体时,可燃气体或蒸汽不能扩散到其他场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灭火器材;作业区周围要划定界限,设立警示牌,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2 卸压和卸料 为避免设备管道因降温降压收缩不均匀,易产生应力而损坏的特点,要缓慢降低设备内的压力和温度,同时接好静电接地线。将设备内物料通过放料管接入专用中转桶或清洗干净符合要求的产品贮存桶,在放料过程中严格控制放料速度不大于每秒一米,并注意观察有无异常情况。物料温度一般要求在60℃以下。容器内压力降到常压时要打开放空阀门。在卸尽物料后关闭放料阀门,标明物料代号及相关注意事项。将物料桶移到十米以外的专用仓库中存放。 3 切断隔离 现场检修,要停止与待检修设备相连接的运转设备系统。 隔断与此台设备相连接的所有进出管,使检修、焊割的设备与其他设备(特别是正常生产的设备)完全隔绝,以保证可燃物料等不能扩散到其他设备及其周围。可靠的隔绝方法是安装盲板或拆除一段连接管线。 4 清洗 容器及管道置换处理后,其内外部必须仔细清洗。因为,有些可燃易爆介质被吸附在设备及管道内壁的积垢或外表面的保温材料中,液体可燃物会附着在容器及管道的内壁上。如不彻底清洗,由于温度和压力变化的影响,可燃物会逐渐释放出来,使本来合格的动火条件变成了不合格,从而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5 置换 做好隔绝清洗工作之后,把容器及管道内的可燃性或有毒性介质彻底置换。常用的置换介质有氮气、氩气等。置换的方法要视被置换介质与置换介质的比重而定,如果物料的比重大于氮气的比重,氮气应从釜上入口进,从釜下出口排出,如果物料的比重小于氮气的比重,氮气应从釜下入口进,从釜上排出,如比重相差不大,此时应注意置换的不彻底或两者相互混合。置换气体用量一般为被置换介质容积的3倍以上。以水为置换介质时,将设备管道灌满并有水从最高点溢出。 6 通风与检测 应打开容器的人孔、手孔、物料孔等,自然通风冷却,也可以用鼓风机对设备内部进行强制通风,通风冷却的同时可增加设备内部的氧气含量。 动火检测分析就是对设备和管道以及周围环境的气体进行取样分析。动火分析不但能保证开始动火时符合动火条件,而且可以掌握焊割过程中动火条件的变化情况。在置换作业过程中和动火作业前,应不断从容器及管道内外的不同部位采取气体样品进行分析,检查易燃、易爆气体及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检查合格后,应尽快实施焊割,动火前半小时内分析数据是有效的,否则应重新取样分析。取样要有代表性,以使数据准确可靠。焊割开始后每隔一定时间仍需对作业现场环境作分析,动火分析的时间间隔则根据现场情况来确定,正常是不超过2小时。若有关气体含量超过规定要求,应立即停止焊割,再次清洗置换并取样分析,直到合格为止。 7 审批 由生产车间或项目负责人对现场进行检查,重点是设备及管道内部和周边环境及地沟是否确保没有可燃物。由生产车间或项目负责人或项目助理到安全管理部申请动火作业证。安全管理部的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到现场核查,符合动火条件予以批准,不符合动火条件要说明情况落实重新清洗置换的措施。对有较大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物料特殊作业场所动火,安全管理部要会同生产、技术、设备等部门会商并报公司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审批。 8 动火 动火人要查验动火证并熟悉作业现场情况。如不符合动火条件,有权拒绝执行并立即向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在动火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周边环境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止动火并报告。特殊作业动火主要有带压不置换动火和登高焊割动火。带压不置换动火,就是严格控制含氧量,使可燃气体的浓度大大超过爆炸上限,然后让它以稳定的速度,从管道口向外喷出,并点燃燃烧,使其与周围空气形成一个燃烧系统,并保持稳定地连续燃烧。然后,即可进行焊补作业。 9 监火 监火人必须是具有半年以上本公司本岗位工龄,懂生产操作规程,懂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懂报警方法,懂急救措施,工作责任心强,动作敏捷,站在便于观察周边情况和便于扑灭溅落火花的位置。配置二台以上的灭火器,备用浇灭火花的水管。戴好安全帽和防护眼镜。监火期间不得离岗,不得兼作其他工作。特殊情况需短暂离岗必须落实人员临时代替。较大危险岗位监火要安排二人或二人以上。 10 清扫与验收 动火结束后,要在关闭进料阀和关停相连接设备运转系统的情况下拆除盲板,连接好相关管道,同时要防止物料泄漏溅落。监火人要同动火人清扫动火现场,防止有遗留火种。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离开现场,并及时向车间主任或项目负责人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11 设备试压 对动火维修以后的设备及管道在使用前应进行试压,检查焊接点泄漏情况。试压方式主要有水压和气压。对密封要求较高的设备管道在气压试验过程中可以用肥皂水检查,也可以在惰性气体中加入体积比为1%的氨气,在检查点贴上硝酸银试纸,如试纸发黑则是泄漏点。在恢复供汽升压过程中均应缓慢进行,不可急升急降。 12 非正常情况不动火 在雨、雪、浓雾天气,夜晚,六级以上大风,重要节假日,高温季节中午室外动火,如果不是生产非常急需,原则要求不动火。在动火过程中如有登高,进罐作业还要按规定办理登高作业证,进罐作业证。 总结:动火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全过程安全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切实掌握精细化工企业检修过程中安全生产动火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知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综合技能,也才能更有效地保障精细化工企业全体员工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的安全,为精细化工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 精细化工论文:精细化工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以及解决策略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都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作为当今化学工业最活跃的新兴领域,精细化工的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直接、间接推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但在加速发展精细化工这一新兴产业的同时,所暴露出的各种问题也不容社会忽视。下面笔者依据对我国精细化工发展现状的深入研究,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和解决策略。 [关键词]精细化工 总体现状 解决策略 前言 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包含的领域可分为传统和新领域两部分,但各国也不甚一致,大概可归为40个门类和行业。精细化工的生产可划分为化学合成、精炼和商业化等三部分,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极强的专业能力,极高的技术水平。由于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精细化工在国际行业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化工行业应有的影响力。 1.精细化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生产技术水平偏低 精细化工虽然在我国有几十年的发展时间了,但相对于一些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精细化工依然起步较晚,虽然有很大进步,但是生产技术水平仍然偏低。且加氢还原、连续硝化、绝热硝化、液体 SO3 磺化等高科技在精细化工产品中应用较少,机械化、自动化、专用化水平较低,产品档次偏低,以至于附加值不高,且在精细化工产品中占很大比例。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换代,产品研发花费时间长,科研团队创新性不高,集中化、信息化、自动化没有达到一定水平,产品不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勉强维持运转,没有多余资金投入,上述问题便无法得到有效改善。一些尖端技术的使用在国内才刚刚起步,甚至在超高温、超临界领域还是一片空白。一些小企业的生产方式较为粗放、分散,或有采用手工生产,没有能力建立信息化平台,制约行业发展。多数高精产品还要依附国家或国外引进,在版权问题上还要花费大量资金,使本就利润缺少的企业陷入不创新无发展、引进无资金的尴尬境地。 1.2 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 随着精细化工的不断发展,产品的品质不断提升,生产工艺愈加复杂,往往需要多重提纯精炼,步骤繁复。由此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就显得更为重要,且难度较大。因精细化工产品的特点,产出废物具有排放量大、成分复杂、毒性大等特点,使废物处理更是难上加难。之前企业广泛使用的焚烧法和近些年推广的微生物处理法却都有各自的弊端。焚烧法会带来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微生物处理法尽管适用范围广泛,但因某些废物毒性大,微生物也不能进行很好的处理。正因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不少发达国家对准了发展中国家土地面积大,廉价劳动力充足,纷纷把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另外绿色化工在我国的生产规模较小,且技术不成熟。如果处理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随意排放,势必会污染环境,但是依然有少数企业坚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为三废治理难度大,同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他们环保意识薄弱,只注重经济利益,而把环境问题抛之脑后。 1.3 生产企业没有实现规模化,整体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大约有一万家的企业单位,尤以涂料厂为最,但多为分散厂商,整体竞争力较弱。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精细化工企业众多,但规模较小,企业分散发展,缺少整体竞争力,直到现在,仍然存在不少作坊式的单位,生产力低下,生产水平低下,实现DCS控制的企业屈指可数。在大多数企业中科技与实际生产相脱节,科研机构和企业连接甚少,科技转化为实际产品效率低下。相对于国外的大规模投资,国内投资较少,在资源、市场和技术方面,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竞争力低下。重复建设项目造成的生产能力过剩,市场竞争陷入恶性循环。另外,若企业盲目竞争,盲目引进新技术、新产品,产品已成,却难以找到销路,导致产品大量积压,造成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2.精细化工发展过程中可采取的策略 2.1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企业单位要在生产工艺的连续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进行引进、改进和创新,解决SPC、PCA和PLS、多变量SPC方法的开发与应用,提高催化剂的使用率,将计算机技术真正运用到生产实践中,进行设计、监控、模拟和信息交互,创新才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是提升国家和社会的第一生产力。企业单位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把创新作为第一要素,创建科研创新机构,把这个硬性指标真正落实到生产实践中去。减少引进或买进,用自己的科研团队研究开发,掌握技术前瞻研究,包括当前状况和前景展望,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优势。突破产品档次低,创新力不足的瓶颈,促进科技成果成品化、产业化,并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支持。 2.2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精细化工作为国内一大能耗产业,它的生态、绿色、安全势必会为整个行业,乃至社会带来巨大效益。节能化发展已成为企业的必由之路,向发达国家学习一些尖端技术,加强科研机构与实际生产链之间的联系,降低三废造成的环境污染,学习引用分子模拟、绿色催化、绿色合成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找寻可多次重复利用的原料,减少一次利用,使中水的利用率尽可能达到最大化,减少废水的排放。 发展绿色精细化工以精细化工为基础,使用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实现精细化工的快速发展。绿色精细化工坚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能源,使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以高效、低副产物的绿色化学反应为技术支持,以绿色无污染材料为原料,控制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零排放,促进能源和环境的和平共处。绿色精细化工产品多是新型环保型的,如新型农药、特殊胶黏剂、环保型染料等等。相对于以往囿于技术水平限制的、有一定毒性的产品,如塑料袋,绿色精细化工产品更为环保、经济、高效。绿色化工中四类关键技术为分子模拟设计技术、G色催化技术、电合成技术和超临界流体技术。 2.3 深化体制改革 精细化工行业整体要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转变,响应中央号召,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提高科技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实行市场化运行,真正做到把行业推向市场。以传统化工为依托,深化体制改革,在未来逐渐扩大市场份额,增加比重,成为行业的主要利润来源,逐步取缔传统化工,增加经济增长点,引领整个化工行业加速向前发展。企业要招募资金支持科技研发团队和产品实际生产链的运行。强化风险投资体制,在国家政府、社会、银行、企业方面建立多投资渠道,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3.结语 精细化工是一个拥有巨大前景的新兴产业,对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尽管现在还不够完善,存在诸多问题,但只要采取正确的解决策略,坚持在技术、资金、资源利用上不断创新进步、合作发展,坚持绿色精细化工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就会在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精细化工论文:精细化工企业中自动化仪表的设计与施工 摘 要:精细化工企业自动化仪表工程的主要项目包含的阶段有: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自动化仪表设计具有较强的附属性,要及时掌握自动化仪表设计施工每个阶段的进度,以及密切联系各专业。文章主要介绍了自动化仪表在设计施工每个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P键词:精细化工企业;自动化仪表;设计施工;问题;帮助 引言 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减少操作人员的部分直接劳动,有些企业,通过配置自动化装置的方式,实现自动化生产,这种生产方式被称作化工生产,生产过程被称作化工生产自动化过程,即化工自动化。 1 精细化工自动化仪表的设计以及选型 1.1 自动化仪表要满足工艺的要求 因为自动化仪表的设计是为了服务于工艺的,所以就要满足工艺的要求,对于要安装的自动化仪表,在设计的时候要依据:工艺的参数、介质的性质、管路的管径、管路的材质等,通过这些才能够确定选型。 1.2 自动化仪表的设计要具有科学性 自动化仪表的选型要考虑到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同时还要考虑自动化仪表的运行使用费用。在考虑自动化仪表的先进性、科学性的同时,对自动化仪表进行选型是比较符合化工生产的需要的。依据控制系统以及检测点确定自动化仪表的先进科学性。 1.3 自动化仪表的选型要统一 在一个比较大的工程项目中,不同的设计人员会负责不同的子项目,有的工程项目中,不同的子项目是由不同的单位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的。这样的情况造成的后果是:自动化仪表设备会在不同的厂家进行购买的,这一点小差别会对后期的管理造成一定的麻烦,所以在工程设计的初期,就要进行沟通,选择统一的自动化仪表选型。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检测点,可以将选型统一的自动化仪表分成2个档次,但是要注意的是:同一档次的自动化仪表设备要在同一家工厂进行购买。统一选型的自动化仪表有利于工人掌握使用。 2 自动化仪表的设计以及施工 自动化仪表在设计施工前进行策划,有利于保障对自动化仪表进行试工以及施工进度的完成。自动化仪表在施工前,策划阶段主要是这几个:对所需资料进行准备阶段、准备所需物资阶段以及准备表格阶段。 2.1 对所需资料进行准备阶段 对所需资料进行准备阶段是指在这个阶段要准备好自动化仪表安装资料以及探讨自动化仪表施工技术。 (1)自动化仪表安装的资料主要有:自动化仪表施工图、自动化仪表设备安装图、常用的标准图质量验评标准以及相关手则、《工业自动化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等。自动化仪表的施工图是施工竣工的验收凭证,也是工程预算以及结算的凭证。施工单位在向建设单位领取图纸的时候,是要通过图纸会审的。自动化仪表图纸的会审是由施工负责部以及技术部来组织,参加图纸会审的人员是:负责人和每个施工队的技术工作人员。具有热控专业知识的负责人在会审中主要负责的是:解决其他影响自动化仪表施工的问题,在施工之前解决这些问题。(2)探讨自动化仪表施工技术。编写施工方案的依据:是自动化仪表施工所要遵循的相关工程规范标准,编写施工方案一定要具有针对性以及实用性。另外,编写自动化仪表施工的质量计划以及施工监督报告,另外在施工之前,还要交底设计与施工技术。 2.2 准备所需物资阶段 准备所需物资的阶段最为关键,需要准备的物资有:所要用到的自动化设备以及材料。这些材料包括:一次、二次自动化仪表设备、自动化仪表的表盘、所需的钢材以及管材、阀门、加工件以及紧固件等,另外还有没有提到的工具以及消耗材料等。 2.3 准备表格阶段 表格准备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十分重要,因为在竣工之后,施工单位要向建设单位展示最后较为完善的成果,另外根据施工之前签订的合同,向建设单位提供竣工资料。因此,施工之前要准备好表格资料。所需的表格类资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施工表格,施工表格是指记录自动化仪表施工的情况的;另一种表格是记录自动化仪表施工质量的这个表格的数据要具有真实性,不能伪造,否则不利于自动化仪表施工质量的调高。 2.4 自动化仪表施工组织设计 自动化仪表的安装具有强流动性,是一项难度差别较大的工作,受条件环境的影响大,因此,在进行具体的施工任务的时候,要制定相应的施工组织计划,主要是针对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是针对自动化仪表的设备进行的,所以要测算出临时所需的水电指标,自动化仪表设备的数量以及种类,同时要了解未安装的自动化设备以及材料的保管方法;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作息时间,如果没有进行妥善安排,会影响工期以及造成不必要的物耗,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不良影响。(2)其次,通过审阅的方式,找到与工程量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制定可以交叉各专业的协调方案,尽可能创造条件,减少待工的时间。(3)对施工人员进行职能培训,把握每个工人的工作能力以及相关操作的熟练度,通过最优的原则,科学的安排施工人员,组成一个一个班组;制定较为客观的劳动力动态分布图,把具体的任务分到具体的班组。尽量把劳动力的消耗降到最低,以提高工作效率。(4)与自动化仪表配合的专业,大多数是预留孔、预埋件、控制柜基础以及电缆沟之类的问题。如,在冶炼厂电解车间里,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腐蚀性较强,进行预留以及预埋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地面大多要设置防腐层,电缆保护管、电缆桥架以及气源保护管等,这些如果在施工前,没有进行好协调配置的话,会对施工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另外要特别关注控制室的问题,在后期施工的时候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实时的调整,这样可以更好的协调施工实际与设计图纸,查漏补缺,可以及时解决。 2.5 自动化仪施工的过程 自动化仪表施工的过程是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过程,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实施施工技术管理的关键一步,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根据设计审图,做好设备材料计划,对领出来的自动化仪表设备以及配附件作好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自动化仪表设备的规格、型号、说明书以及合格证等;记录好这些数据后,然后需要做的是单体调校自动化仪表设备,查看这些自动化仪表设备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发生损坏等,找出有质量问题或损坏的自动化仪表设备,统一进行维修或退货重订。(2)进行各相关专业的配合施工,把一些作业施工交给与该作业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施工,这会使工作更加的专业化,如,把工艺或者设备上的调节阀、自动化仪表设备的底座保护套工作交给与它们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负责。(3)合理分配工作劳动力,要严格遵守相关施工以及安全规定,高质量、快速度以及无事故的结束施工任务。 2.6 自动化仪表的竣工 自动化仪表施工完成之后,首先要把成果展示给建设单位,其次要想建设单位提供竣工资料,这个竣工资料包括:施工的日志、施工过程中的验收记录、竣工图纸。一般来说,竣工资料要和机组一同上交给建设单位,但是,现实情况是:竣工资料会在之后一个月的时间陆续上交完毕。另外还要上交的资料有热控专业的竣工资料:首先是:地热设备检验表;其次是签证单,最后是检修记录等。 3 结束语 精细化工企业中自动化仪表的设计以及施工关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因此,要重视自动化仪表的设计。自动化仪表的科学合理与自动化仪表的选型以及正确安装有重要关系。 精细化工论文:公路建设监理精细化工作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也暴露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监理工作中存在的很多问题。精细化管理理念作为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社会服务质量不断精细化的必然要求,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监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审查制度、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成本等方面阐述了公路工程的精细化监理方法。 关键词:公路建设;监理工作;精细化工作 一、公路工程施工监理的特点分析 公路建设监理作为公路工程项目建设阶段的管理机构,在项目建设中具有协调业主和施工单位,管理施工现场的重要职能,公路建设监理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服务性。公路建设监理在施工现场的管理是受到公路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开展的,因此,公路建设监理具有明显的服务性特点,主要是服务于公路项目建设单位,通过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协调,对施工单位的管理,确保公路建设项目质量、进度与投资等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2、独立性。公路建设监理是独立于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外的第三方参与单位,在管理工作的开展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以确保客观、公平、公正进行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这也是监理工作开展的基础。 3、协调性。在公路项目建设中,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到的施工参与单位较多,工程分包较多,在公路施工监理工作中需要协调好各方之间的关系,确保整个施工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 二、公路建设监理精细化工作方法及其应用 1、审查制度监理精细化 首先,严格依照规范要求进行组织机构的监理,遵循《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相关标准规定文件,并参考《公路项目建设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中相关规定。设项目管理工程师以及具有交通部资格认证的专业监理人员,监理人员必须熟悉工程流程和进度。高速公路工程由于是一项十分系统繁杂的工程,其审查内容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承包商资格审查:承包单位必须具有资格证书,包括资质证明文件、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工程人员需持证上岗。检查岗位工程人员的数量及具体安排情况。工程组织设计审查:对各个承包商的各项工程组织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承包商有总承包商和分包单位。承包商进行设计方案编制,通常,针对不同的工程情况,其组织设计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条件及施工方案、进度安排、施工所需工具、材料及人力资源、工程设计图纸等。工程器械审查:检查工程器械的数量、规格、各项指标及出厂测试文件,确保器械完备且质量达标。工程质量审查:检查承包商及其员工关于工程质量方面的保证证书、执业证书及相关文件;检查工程质量管理设计方案;检查施工、测量及试验等各种设施的质量;检查员工培训情况。工程安全审查:检查承包商及其员工关于工程安全方面的许可认证证书;检查承包商安全组织人员和安全制度;检查工程危险因素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措施安排;检查员工安全培训记录。最后,所有相关文件经过政府批准,检查施工现场,一切准备好,便可开工。 2、工程质量监理精细化 首先,通过巡视,监理人员可监管施工质量、工程进度、施工安全情况等。检查工程是否严格按照规定文件进行施工,检查旁站实施状况,对巡视管理工作进行记录;巡视检查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状况。 其次,施工现场监理包括对施工现场和施工本身两个方面的规范和监理。规定工程施工必须依照《高速公路文明施工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相关明文要求进行。科学安排工程部位置和原材料放置地点。根据不同器械和材料的数量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场地布置和标识,如压路机的数量和型号、规格等。高速公路现场管理需要细化管理内容,如对路基、隧道工程、架桥工程的工艺流程和质量分别进行专项管理。 最后,对工程所有的检验批进行检查验收。该项工作需要检查的是检验批的出厂合格证明、质检文件及施工注意事项等,并对合格的进行实体验收工作,包括安全、环保及其他检查方面。另外,要做好竣工验收工作,在此,需要注意一下方面:严格按照范规定进行竣工验收,确保每项工作、每道工序施工质量均达到要求;关于工程施工竣工质量验收资料必须包含技术及管理两个方面完备的信息,而且施工安全验收资料也应该完备;严格按照验收规范抽检重点工序;工程人员应对所有预测的问题事先进行处理,并通过专门人员的验收认证,再撰写工程评估报告;对验收材料进行整理并归档。 3、工程进度监理精细化 按照工程设计规划进行进度安排,并根据每个月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整体上不能背离计划安排,并将实际情况反馈给甲方。在进行进度记录时,必须达到生动明了的要求。在每个月的监理报告中,适当穿插照片、截图、图形、实验结果等各种形式进行记录和表述,对重点工程要加大笔墨。确保其他人员能够对工程进度一目了然,对一些重点问题也能够快速了解。分析工程进度的影响力和问题防范处理措施,尤其是当前的工程进度是否延迟或者提前这个阶段工程目标的完成,对此进行估测,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备相应的处理方案。如果问题已经出现,就要对其及时进行分析,避免下一次类似情况的发生。这些问题应有承包商自己主动去思考,而不能等待甲方安排,被动地去做,如此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进度管理,监理人员需要做好下面几项工作:对工程当前完成情况进行记录;采用进度指示、例会、专题会议、表扬等形式来监督和鼓励乙方按照进度计划旅行职责;如果承包商未能在计划内按时完成施工进度,监理人员就需要向乙方进行书面通知,督促乙方尽快采取处理措施,调整方案。如果情况严重,监理人员就要协调甲方和乙方共同商定解决方案。进度管理要适当考虑工程的紧迫程度。在重点项目和环节上可以每晚完工后召开总结性会议,及时解决施工中所遇问题,并商讨次日工作安排。 4、工程成本监理精细化 第一,当月的工程量。当月的工程量需要通过审核并签字证明,同时参考施工计划的工程量。 第二,当月经费审核。要仔细记录好当月的工程项目中每个环节的经费审核。记录中必须囊括合同变更、索赔的内容。 第三,当月实际资金投入。仔细记录好当月的工程项目中每个环节的实际投入。通过统计分析软件,对计划投资款、当月实际投入进行分析以更形象地查看投入资金走势图,分析潜在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并针对性地进行投资调控。 第四,当月在投入方面的具体控制方案及成效。通过对投资方案控制成效的分析,来总结出有益的投资方案,并详细记录实施过程以便查阅和效仿。另外,要针对当月出现的风险和实际问题进行评价,记录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及实际成效,将该因素考虑到之后的投资计划当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建设监理作为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参与单位,主要工作任务就是按照建设单位的委托,根据法律法规、公路工程技术规范以及设计要求,在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对项目建设的质量、进度、造价以及安全环保等进行的控制管理。随着公路项目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工艺与新设备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得到了普及应用,对于公路建设监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要求公路建设监理单位必须不断的提高公路建设监理方法,通过精细化的监理工作,确保公路项目建设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符合施工技术要求,进而确保公路工程项目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完工。 精细化工论文:论我国精细化工技术的发展 [摘 要]本文阐述了中国传统精细化工和新领域精细化工的现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精细化工 现状 发展 1 中国精细化工的现状 从“六五”开始,直至“十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中国都把精细化工,特别是新领域精细化工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在政策和投资上予以倾斜,已安排100多个建设和改造项目,总投资已超过50亿元。经过近20多年的努力,精细化工产业已在中国得到确立,其精细化工率已从1985年的23.1%提高到1994年的29.78%,2002年已达39.44%。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已建成新领域精细化工技术开发中心10个,生产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的企业近4500个,年生产能力1500多万吨,产品品种11000多个,年产值1200多亿元。 20世纪80年代以前,料添加剂在中国几乎是空白,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已达1000家,年生产能力约1400kt,年产值已超过80亿元,产品品种已达170多种,其中80%以上是饲用磷酸氢钙和氯化胆碱,基本能满足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合饲料加工的需要。目前,生产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已达500个,年生产能力2400kt,生产的品种已达21类1474种,年产值近250亿元。其柠檬酸和味精产量都超过600kt/a,生产、消费和出口居世界第一位,酶制剂已超过250kt/a;木糖、木糖醇和甜菊糖每年都有出口;山梨醇还不能满足食品及日化行业的需要,每年进口超过20kt。 中国的水处理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引进了大化肥和石油化工装置后才得以重视和发展的。经过20多年的努力,自行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水处理化学品,如絮凝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及配套的预膜剂、清洗剂及消泡剂等。与此同时,还配套开发了这些化学品在冷却水、锅炉水、空调水、原水、海水淡化等处理技术。目前,全国已有各类水处理化学品生产厂近200个,年生产能力220多万吨,生产140多个品种,年产值17亿元以上。为了满足造纸工业的需要,造纸化学品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2 对中国精细化工部分重点发展产业的预测 2.1 传统精细化工重点发展的部分产业 2.1.1农药 为适应农业绿色、环保的要求,根据高效(亩用药量低)、安全(对人畜、环境安全,即低毒或无毒及低残留或无残留)、经济(用药成本低)和使用方便(高效剂型)的农药工业的总体发展方向,今后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实施总量(包括生产能力、产量及生产厂点)控制,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快淘汰进程,相应关闭一批质量劣、条件差的小农药厂;集中力量创新和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发展除草剂,提高其在农药中的比例;大力发展生物农药;采用酶催化技术、手性化合物的拆分、转位和差向异构技术,以及定向合成等新技术,提高农药企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1.2染料 中国染料工业在实施总量控制,保持产量和出口为世界第一的基础上,今后将重点发展分散染料、活性染料、功能染料和天然染料;逐步淘汰含有芳香胺的染料,禁止118种禁用染料的生产;大力开发还原染料、直接染料、硫化染料和酸性染料的新品种;采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活性等染料及其配套中间体的生产企业,使产品更加精细化,做到经济规模,增加绿色、环保、天然的比重。 2.1.3涂料 中国涂料的消费量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率约为8%,预计2005年,中国对涂料的需求量将达到2700kt。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为建筑涂料带来发展机遇,为满足建筑业(特别是室内建筑材料十项标准强制执行)的要求,解决溶剂型涂料残余总挥发分(VOC)高,对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今后将大力发展国产水溶性、环保型内墙和木器家具涂料,丙烯酸系列等防污染外墙涂料。重点发展中高档汽车涂料、船舶涂料、工业和民用防腐和防火涂料。 3 对中国精细化工发展的特点预测 3.1 技术创新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加强、法规的完善、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技术创新已提上了日程。精细化工属新技术行业,其技术的创新和产品的创新在今后将被作为“创新工程”得到新的发展。催化剂是精细化工11大类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是化工生产中的核心技术,多年来,在中国,科研和生产企业对催化剂都很重视,已建立了一套研制的程序和创新办法。我国在催化剂创新上会更上一层楼,如多年来因绕中国和世界的苯酚羟基化制邻二酚生产技术,预计由我国创新的新型催化剂使其突破。稀土资源中国最为丰富,以稀土元素的铈、镨和钕等制造催化剂用于化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合成橡胶工业、涂料工业,今后将更有作为。用于聚烯烃的金属催化剂,在今后,中国将会迅速发展。 3.2 精细化工技术研究和开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在精细化工技术研究和开发,以及产品生产方面与国外的合作和合资的程度将会更高,如在表面活性剂和胶粘剂等方面与德国Henkel、美国P G、意大利Press、瑞士Buss、法国罗纳普朗克等公司的合作和合资都会加强,以定制化学品为主攻方向的精细化工园区将得到迅速发展。 3.3 改造精细化工 随着世界和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不少高新技术将和精细化工融合,精细化工为高新技术服务,高新技术又进一步改造精细化工,使精细化工产品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产品进一步实现高档化、精细化、复合化、功能化。如超细超微的粉体工程已将无机和高分子材料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将无机和高分子制成了粉体材料,从而成为高性能的精细化学品。在制备过程中有的方法必须要添加抗凝剂或分散剂、抗静电剂等表面活性剂,通过其作用制得各种超细和超微细的粉体材料(特别是纳米材料),这些粉体材料具有如高比表面积、优异的导热和光学性能、高的耐磨性、极好的遮盖性、高吸附性、多功能性等各种特异性能。根据这些粉体材料的特性,又可将其用于精细化工产品的制备,如制备高活性的催化剂、多功能的化妆品、药品、涂料、粘合剂、表面活性剂、磁性记录材料、塑料和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合成和加工的改性剂及填料等等。 3.4 绿色高新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将为节能和环保作出较大的贡献,自身将向清洁化和节能化的方向发展,成为绿色高新精细化工。即在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中要实现生态“绿色”化,采用精细化学品为相关行业服务时,也要追求相关行业的生产实现生态“绿色”化,也就是要模拟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功能,建立起相当于“生态者、消费者和还原者”的化工生态链,以低消耗(物耗和水、电、汽、冷等能耗及工耗)、无污染(至少低污染)、资源再生、废物综合利用、分离降解等方式实现生产无毒精细化学品的精细化工的“生态”循环和“环境友好”及清洁和安全生产的“绿色”结果。 精细化工论文:微反应器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摘 要:在科技水平的发展之下,微反应器技术说平也在化工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反应器是一种连续管道式反应器,由控制器、换热器、混合器、反应器几个部分组成,但是其管道尺寸较小。微反应器是由一些10-500μm的微管道组成,有着十分理想的混合效率与换热效率,可以很好的控制反应物料与反应温度的精确配比,本文主要分析微反应器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反应器技术 精细化工中 应用 近年来,在科技水平的发展之下,微反应器技术说平也在化工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反应器是一种连续管道式反应器,由控制器、换热器、混合器、反应器几个部分组成,但是其管道尺寸较小。微反应器是由一些10-500μm的微管道组成,有着十分理想的混合效率与换热效率,可以很好的控制反应物料与反应温度的精确配比,从而提升了化工生产的安全性与选择性,下面就针对微反应器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微反应器反应特征分析 1.反应温度能够精确的控制 微反应器有着良好的换热效率,能够在反应过程中迅速释放出热量,与能够维持反应的温度,在强放热反应中,常规反应器换热效率与混合速率并不理想,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常会发生局部过热现象。在精细化生产工作中,若剧烈反应的热量未及时排除,就会引起冲料事故,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爆炸。 2.小试工艺能力直接放大 在精细化工之中多应用间歇式反应器,在使用微反应器来生产时,只要增加微通道即可实现相应的功能,这就可以有效解决小试用反应器变大的问题,这即可有效缩短试验时间,对于促进精细化工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效用。 3.物料能够精确比例,实现瞬时混合 精细化工对于反应物料配合比有着精确的要求,若未达到相应的标准,就可能导致反应过程中出现副产物,这一现象在常规反应器中是广泛存在的。与常规反应器相比,微反应器反应通道能够精确到几十微米,可以实现精确的配比,有效防止副产物的形成。 4.有着良好的操作性 微反应器是一种密闭性反应器,能够实现对反应温度的精确控制,其制作材料可以为各种不同的耐腐蚀、高强度材料,操作性十分理想。 5.结构安全性 微反应器的换热效率很高,即使释放出大量热量也能够被吸收,这就能够保障反应温度,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与单锅反应相比,微反应器使用的是连续性流动反应法,化学品数量很少,即使发生意外,危害程度也很小。 二、微反应器适宜应用的反应类型 有关研究显示,就现阶段来看,我国有超过20%的精细化工反应采取了微反应器,应用微反应器能够有效提升反应的安全性与选择性,总结而言,微反应主要适宜应用在以下几种反应类型中: 1.剧烈放热反应 剧烈放热反应是精细化工中常见的反应类型,如果使用常规反应器,就需要采取逐渐滴加的措施进行,即便是采用逐渐滴加的方式,也会由于过热反应产生副产物。而微反应器能够将热量及时的导出,也能够精确的控制好反应温度,这样就能够有效消除局部过热的情况,有效优化了反应的选择性,提高反映收率。 2.配比严格的快速反应 一些反应对于反应物的配比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某种反应物过量就会发生副反应,将微反应器应用在这种反应中能够促进反应物的均匀混合,这就能够防止局部过量情况的发生,减少副产物的生成量。 3.反应物与产物稳定性低的反应 一些反应的反应物与产物不稳定,一旦停留时间较长就会发生分解,微反应器是一种连续流动体系,能够精确控制好反应物停留的时间,这样即可防止反应物与产物发生分解。 4.高温高压与危险化学反应 某些高温高压与危险化学反应如果失去控制,就可能导致反应温度升高,压力增加,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爆炸情况的产生。微反应器能够将反应热快速的导出,加上该种反应是一种连续性的流动反应,安全性非常的理想。 三、微反应器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近年来,微反应器技术已经在精细化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相关的研究与报道并不多,这主要是基于商业利益考虑,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微反应器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有几个方面: 1.微反应器技术在低温与金属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在精细化工中,很多反应对于温度的要求条件十分的严格,需要在零下几十度甚至几百度的环境下进行,在这些反应中,金属有机化学反应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如果温度超过标准值,就会导致收率下降,还会出现大量的副产物,因此,此类反应对于操作的要求十分高,需要在滴加物料,要做到这一点,使用常规的反应器是难以实现的,只有微反应器才能够很好的满足反应要求。 2.微反应器技术在高温热重排反应中的应用 在高温热重排反应中,温度越高,需要的反应时间越短,反应速度也越快,但是也存在着反应失控的不足,如果采用常规间歇式反应,那么就会延长反应的时间,影响产物收率。而使用微反应器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达到常规反应温度,不适用溶剂也能够取得良好的反应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微反应器技术与传统的技术相比而言有着较大的优势,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微反应器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尚未得到普及,相信在相关学界专家学者的努力之下,这一技术定可以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 精细化工论文:煤焦油深加工和精细化工的发展 摘 要:在炼焦化工行业中,作为一种大宗产品,煤焦油的加工利用在有机化学工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是石油化工高速发展的时代,在提供多环芳烃和高碳物料原料方面,煤焦油化工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研究煤焦油深加工和精细化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煤焦油 深加工 精细化工 发展前景 一、煤焦油简介 煤焦油是以芳香烃为主的有机混合物,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是一种在炼焦工业煤热解生成的粗煤气中的产物。在常温常压下,煤焦油呈黑色黏稠液状,密度通常在0.95~1.10g/cm3之间,闪点100℃,具有特殊臭味,煤焦油又称焦油。它是许多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在煤焦油中虽然化合物很多,但绝大多数化合物的含量是非常少,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萘,平均含量10%,含量在1%以上的仅有10余种化合物。 煤焦油深加工所得的苯酚、二甲酚、吡啶、精萘、蒽醌、咔唑等多种精细化工产品是生产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染料、农药、医药、碳素、有机燃料等的基础原料,也是冶金、建材、化工、国防、食品等行业的基础原料,部分多环芳烃还是目前无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产品。随着石油化工的崛起,许多有机化工原料可以从石油中加工而得,但有些有机化工产品不能从石油中获得,如蒽、苊、芘等产品的90%以上仍需从煤焦油中提炼;咔唑、喹啉、噻吩等几乎100%来自煤焦油产品;萘的85%来自煤焦油。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学工业也在朝着高、精、尖的方面发展。我国过去长期依赖进口的医药中间体、医药制品、农药、农药中间体、饲料和饲料原料、以及其它十分缺乏的精细化工产品,也已转向自己生产和开发。这一趋势日趋明显,产品的档次也在逐年提高,许多过去必须依赖进口的产品,近几年来逐步实现国产化。 煤焦油加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过去我国煤焦油加工单体装置最大年处理焦油量为10万吨,至今15万吨规模已投产,现我国煤焦油深加工技术正在向更大规模、更多品种的方向发展。 二、煤焦油深加工市场行情 煤焦油是一种资源性产品,主要来自炼焦过程,是煤干馏的主要副产物。焦油组分主要是分子量较大的稠环芳烃及其衍生物,这些复杂的化合物目前除部分可以人工提取外,其余大部分较复杂的芳烃及其衍生物尚无人工方法可以获得,只能以沥青形式加以利用。煤焦油加工产品的销售市场多年来一直表现较为平稳。虽也有波动,但基本没有发生大的涨落。煤焦油加工产品是制造冶金炭素制品不可替代的主要原料,也是生产各种高标炭黑的优良原料,从焦油中提取的化学品如萘、甲基萘、多烷基苯、蒽、苊等是用于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原料。焦油下游产品很丰富、应用市场十分广阔,需求量呈快速、稳定增长的形势。近十几年来的实际情况表明,焦油加工产品的销售是顺畅的。 焦油产率相当于同过程焦炭产量的3~5%。2002年,我国焦炭统计产量1.12亿吨,焦油产量在275万吨左右。许多中、小型焦化厂没有配备加工装置,所产煤焦油作为燃料或直接外销;也有部分焦化厂虽有焦油加工装置,但由于加工能力不足,使部分富余焦油外销。煤焦油含有上百种组分,其中很多有机物是生产塑料、染料、合成纤维、橡胶、医药和耐高温材料的重要原料。基于中低温煤焦油货源稳定,其加工提炼而成的各类产品市场广阔,需要量大。根据市场分析与调研,就产品销售与原料供应来看,都已经有了广泛的市场和可靠的基础 三、煤焦油深加工和精细化工现状 1出口减少了国内供应,加剧生产成本提升 随着国内煤炭资源的紧张,作为焦炭副产品的煤焦油也开始供不应求。而我国煤焦油的大量出口,更加剧了国内煤焦油市场的紧张气氛,其价格持续上升。在2005年下半年,我国煤焦油价格连续翻番,甚至从最低时的600元/吨~700元/吨上升到最高时的2200元/吨。由于我国对煤焦油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对其出口缺乏限制,造成一些下游企业由于煤焦油太贵而停产。 2企业规模和技术落后 近几年全国各地焦化企业纷纷开展煤焦油加工业务,但“小而散”和技术落后的加工现状令人担忧。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煤焦油加工规模都在20万吨/年以上,技术较先进的德、最大规模已达75万吨/年。我国很多企业加工能力都在10万吨/年以下。由于利益驱使,近来国内煤焦油加工又出现了无序发展的局面,同时环境污染严重,非常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 3产品返销现象严重 煤焦油行业亟待产业调整结合我国煤焦油行业现状,目前国家对煤焦油行业的政策亟待调整,应加大在提升制造水平、控制滥烧和遏制出口等环节的力度。国家应加大扶持煤焦油加工业的力度,形成煤焦油加工产业联合体。改变企业“小而散”的状态,推动技术创新,同时尽快运用政策杠杆遏制煤焦油的出口,控制滥烧煤焦油的现象。 四、煤焦油行业亟待产业调整 结合我国煤焦油行业现状,目前国家对煤焦油行业的政策亟待调整,应加大在提升制造水平、控制滥烧和遏制出口等环节的力度。 首先,国家应加大扶持煤焦油加工业的力度,形成煤焦油加工产业联合体。改变企业“小而散”的状态,推动技术创新,通过建立远程煤焦油深加工联合研发技术网络,在制造环节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煤焦油业向集中、节能、高效益、清洁化方向发展。虽然目前我国煤焦油行业与国外的差距约为10年,但相关改造技术已经成熟,技术改造投入相对较小,大型企业达到国内先进技术需要改造资金1亿元左右,达到世界最先进技术也只需要2亿元~3亿元,关键在于要引起企业的重视,促使其下大力气整合整改。 其次,国家应尽快运用政策杠杆遏制煤焦油的出口,控制滥烧煤焦油的现象。2005年,我国煤焦油出口退税率为13%,退税成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国家应采取原则上不鼓励出口的政策,继2006年1月取消出口退税后,可考虑适当增加从量税,降低企业出口利润,遏制出口增长的势头。同时,可以出台政策提高烧用煤焦油的门槛,避免浪费。 第三,我国目前尚无煤焦油行业组织,业内无序竞争严重。建议尽快建立相关行业协会,管理、引导我国煤焦油市场的正常运作。同时,引入有序竞争机制,形成信息共享制度,规范煤焦油市场,有效保护并合理利用资源 五、煤焦油深加工和精细化工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煤焦油的组成复杂而且含有许多共沸物和共熔体。这就导致它不能简单的一分为二实现两种物质的完全分离。今后煤焦油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其组分间的特性,以便于研发出低耗能、绿色环保的煤焦油深加工工艺。 由于近年来国际油价的不断上升,再加上我国煤焦油深加工行业的迅速发展,煤焦油的生产技术在不断改革。但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全球性爆发,导致石油价格不断下降,这使得煤焦油深加工行业的发展空间被逐渐压缩。但是全球石油短缺的大形势是不可改变的,而煤焦油的深加工生产出的很多化工原料可以代替很多石油化工原料。由此可见,煤焦油行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可观的 六、结语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建设得到快速增长,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环境的破坏也在日益严重。未来煤焦油深加工和精细化发展趋势势必会朝向“减少环境的污染,让资源的利用趋向最大化”方向发展。在石油资源日益紧张短缺的今天,煤焦油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拥有更好的发展空前,除了拥有高新技术,还要是生产污染降到最低,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由此可见,煤焦油的深加工的研发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精细化工论文:论房地产项目精细化工程管理 【摘要】房地产市场愈演愈烈的竞争促使房地产企业必须加强管理模式的突破,而针对庞大复杂的房地产项目来说,精细化工程管理的实施是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本文概述了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及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提升房地产企业精细化工程管理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精细化管理;措施 前言 我国房地产市场如火如荼的发展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并且随着市场选择、政府宏观调控的不断进行,在未来的竞争中必将淘汰大量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房地产企业。房地产项目是房地产企业向市场提供的唯一的产品,同时房地产项目的好坏与否更是房地产企业生命得以延续的灵丹妙药,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房地产企业能否取胜,能否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实施的项目的质量。因此,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应该将重点关注到实际工程项目上来,激烈的市场竞争迫切的要求房地产企业全面提升其项目精细化工程管理水平。 一、房地产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房地产市场的激烈竞争逐见涨势,并且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成本也在逐步增加,导致项目利润被持续压缩,而随着客户对产品的要求愈加提高,在新时期下房地产企业开辟利润获取的新手段,增强从项目管理中获取效益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便要求房地产企业走向项目精细化工程管理的道路。这主要关系到以下两方面: 1、关系到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战略 精细化工程管理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既是关乎企业未来走向提高其竞争力的战略高度的问题,又是企业在实施战略过程中的战术手段。就整个房地产市场而言,房地产企业无疑是肩负着土地运营、资本运作、项目管理等三项重要职责的资源整合者。而无论是在囊括了土地运营与资本运作这两项的公司发展战略中,还是实际项目管理的战术操作层面上来说,精细化管理必须要贯穿始终。 2、是房地产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在市场中参与竞争最终的目的便是获取利润,而“利润=收入-成本”是一个不变的模式,在市场竞争愈来愈加激烈的当下,收入增长势头虽仍然高涨,但放眼长久,压缩成本更是不容忽视的极具战略性的选择。省钱就是赚钱,这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精细化管理对于房地产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房地产企业应该通过精细化管理彻底实现对庞大工程项目的层层剥笋式的综合管理,彻底捋顺工程项目中的一切不利因素并将其加以控制,以市场为导向练好内功,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精细化管理的标准与核心内容 普遍的来说,精细化管理追求的便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其也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为有效的管理手段。房地产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管理方式由传统管理的随意型、经验型、机会型、粗放型走向规范型、科学型、战略型、精细型,让管理成为企业效益的有力保证,使企业利润获取新的增长点。总体上来说,精细化管理的标准为:实现目标计划管理信息化、操作程序规范化、工种分工专业化、激励考核分段化。 精细化管理可以高度概括为一句话――细节决定一切,房地产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就必须高度关注项目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相关细节,以每个细节的优化管理来综合保证整个项目管理的系统性和持续性。就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而言,便是要做到业务流程的精细化,即是在规范化基础上对项目运作流程和管理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而房地产项目的业务流程管理包括流程制定、流程再造和流程细化三个阶段:其中流程制定是指管理者根据系统的考量和分析,按照业务流程来审视企业运行正常与否;流程再造则是通过对各业务流程进行的系统化优化来建立合理的企业运行构架;而流程细化则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为关键的步骤。 三、提升房地产项目精细化工程管理水平的策略 房地产项目的精细化工程管理体系是一个科学的、精细的业务流程体系,做到项目的精细化工程管理必须要坚持几方面的原则: 1、节约原则:精细化管理中的节约并不是要求过分的限制成本,而是要通过积极的手段创造条件,着重以事前监督、过程控制两方面进行成本控制,以不断优化的工作流程在项目开启前做到成本浪费的有效预防,以不断优化的工作流程在项目运行过程中找出偏差,以精细化的业务流程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实际科学管理水平来实现节约。 2、全面控制原则:房地产企业本身具备着庞大复杂的特点,这也是精细化工程管理能起到作用的主要原因。从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施工管理、销售策划等等所有过程来看,只有实施无缝隙的精细化管理,全面控制每一个环节,才能将房地产项目这样一盘复杂又庞大的棋局下活。 3、目标控制原则:目标管理是房地产企业实行精细化工程管理的重要原则及主要方法。做好目标控制便要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切实可行的制定目标,并且要做到目标的极度细致与目标责任的极度明确。 4、动态控制原则:针对项目管理所处的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精细化工程管理必须坚持动态控制原则,时刻注意将管理效果、目标与实际的动态条件综合分析,检查偏差并制定修订措施。 房地产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流程主要由设计方案、施工管理和客户服务三大内容组成,根据以上所述原则,提升房地产项目精细化工程管理水平宜从以下几点来入手: 1、重视设计方案的精细化管理 通常来说,房地产项目的设计方案所耗费的成本只占有项目总成本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其对工程总体成本的影响力却是不可估量的,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工程造价即是由设计方案所决定。因此必须重视如何避免设计方案的先天不足,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严格管理设计招标,根据实际条件及要求择优选择设计单位; (2)从设计阶段开始严格考虑工程造价,开展限额设计; (3)以合同形式有效控制造价,防止设计不断变更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2、加强施工阶段的精细化管理力度 (1)以招标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作为工程项目中的甲方单位,房地产企业须对工程施工采取严格的招标把关,通盘对比各投标方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来择优选取,在满足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 (2)减少工程变更。房地产项目进行过程中,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无节制的变更必然会对工期、质量、成本造成很大影响。房地产企业在项目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好工程开展之前的图纸审核以及工程进行中的变更沟通,尽量减少变更产生。 3、客户服务的精细化管理不容忽视 针对企业客户进行精细化管理是保障项目收益同时更是保证房地产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房地产企业可根据需要综合管理客户信息,建立客户服务体系,在销售、支付、服务等方面实行全程跟踪。需要指出的是,客户服务体系建立前期可通过建立大客户服务体系来进行实验和探索,然后再将成功的经验复制推广。 4、建立信息数据库实行动态控制 针对前文所提到的精细化管理中的动态控制原则,在管理中使用信息化手段,综合项目相关的人、财、物等要素建立信息数据库,可有效的保证项目进行过程中对项目成本、进度、质量等信息的实时控制,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 四、结语 精细化工程管理的实施,是房地产企业整合现有资源,最大程度的实现“开源节流”的重要手段,是工程质量、项目收益以及企业效益的重要保障。房地产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是一个需要不断细化、不断深入、不断优化的系统过程,建立高效务实的合作管理团队,以科学合理的标准执行精细化工程管理必是未来房地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不二法宝。 精细化工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工作案例 [摘要]中央16号文件颁发实施以来,各高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复杂化,要求高校政工干部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做精、做细、做实,进一步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 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面临挑战越来越突出[2],思想政治教育的粗放型、经验型管理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3],新形势下,迫切要求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做精、做细、做实”,针对90后的学生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日趋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高校必须以人为本,瞄准学生需求,将精细化管理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案例的概况 某学院2009级女生黄某,于2010年元旦放假结束后未返校,辅导员通过联系其家长,得知该生元旦放假并没有回家,当即跟黄某的家里以及有可能去的亲戚、朋友、同学联系,同时让他们不间断打黄某的手机;与此同时,辅导员通过其舍友、高中同学以及当晚打通的几次电话,判断黄某和陌生人在一起且其人身自由已经受控制了。学院据此情况及时向公安局报案并提供很多相关信息,警方根据调阅黄某手机的通话记录,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初步判断黄某在湖北被非法传销组织所控制。最后,经过学校的再三努力,警方及时会同校保卫处、该生的辅导员赶往武汉,于1月9日通过用技侦手段在湖北孝感江北找到非法传销窝点并救出黄某。 学生黄某一是由于在传销窝点限制人身自由近十天了,内心有恐惧感;二是由于受到非法传销组织洗脑,上当受骗,羞于和同学见面,思想情绪不稳定;三是时间紧,已经是接近期末复习考试了。学院综合分析考虑以上各方面因素,决定:一让黄某暂时请假一段时间,接受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二督促其家长配合学院努力安抚黄某的情绪,尽快让她恢复平静;三在学生黄某返校后,视其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办法,帮助她尽快投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在那一段时间,辅导员为学生黄某办理期末缓考手续,经常打电话了解黄某情况并做她的思想工作,鼓励其树立信心尽快摆脱非法传销的影响,走出阴影,争取早日返校学习。 辅导员考虑到学生黄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非法传销组织的“洗脑”,认为应该争取各种办法,耐心细致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尽快帮助黄某走出阴影,勇敢面对过去。一是在黄某返校前,辅导员首先深入黄某所在宿舍、班级做好同学们的思想工作,要求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多给予同学黄某帮助,不要在背后议论其被非法传销组织所骗之事,做到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似的,从而减轻其心理压力;二是要求同学们在黄某返校后,不要看不起而疏远她,要帮助她树立信心,早日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三是为黄某安排专门的补考时间。在黄某返校的当天,学生科长和辅导员一起到宿舍看望她,并鼓励她勇敢走出这起事情的阴影、积极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在该班安排一次专门的班会,让黄某以身说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向同学们揭示非法传销组织欺骗大学生的伎俩和惯用手法,通过亲口讲出受骗经过和悔悟,更好的消除自己内心种种顾虑,以平常心态去面对今后的生活。同时也让全体同学通过这一实际案例,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三年来,在学院领导、辅导员和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下,学生黄某不仅走出心理阴影,而且对生活充满信心,比以往更加勤奋学习,学习成绩不断取得进步;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热衷于社团活动,担任校商务协会团支书、宣传委员并荣获校“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积极参与个人创业计划大赛并荣获 “二等奖”;获校“就业与创业训练营优秀团长”称号,其带领的团队赢得了“优秀团队”称号;同时,珍惜课余时间,通过努力学习获得了英语专业四级、省计算机一级以及教育学、心理学成绩合格证等技能证书。 二、案例分析 学生黄某被非法传销组织所骗,限制人身自由近十天,通过辅导员及时了解情况,向警方提供诸多可靠信息,为黄某得以从传销窝点救出提供条件。该生所在学院正确分析了学生黄某被非法传销组织“洗脑”和救出后存在思想情绪不稳定这一事实,从而作出了“暂时休息一段时间,接受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的正确决定。 为了帮助黄某做好心理调适,尽快融入集体,辅导员耐心细致的做了思想政治工作。黄某返校前,辅导员深入黄某所在宿舍,班级要求同学们在其返校后尽量帮助她,避免以异样的眼光、态度看待她,帮助她早日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为了做好黄某的思想转化工作以及通过这一案例教育周围同学提高安全意识,辅导员特地精心安排了一次特殊“班会”;为了让学生黄某尽快忘却这段经历,辅导员讲究工作方式方法,避免与其频繁接触,交待身边同学暗中关注她的情况,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及时和她谈心,化解其心中疙瘩,同时鼓励她多参加集体活动。 三、案例点评 学生黄某受非法传销组织蒙骗,学校认为把黄某从非法传销窝点救出来固然重要,但是如何通过教育疏导让黄某正确认识这段被骗的经历,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走好今后人生之路更重要。为此,学院制定了正确的帮助教育转化方案。辅导员在帮助教育学生黄某过程中,及时联系沟通其家长,让他们主动配合学校做好该生的思想工作;辅导员适时的做好黄某的心理疏导,把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和加强思想教育相结合,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建立健康的心理。 在该案例中,学生家长、普通同学、班级干部、辅导员、分管学生工作书记以及学校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很好地化解了受蒙骗学生的危险,同时做好其教育转化工作。该案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整个过程体现了对学生的细心教育、辅导和服务,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具体、做扎实、做出成效。 通过帮助、教育、转化受非法传销组织蒙骗学生这一例子,我们从中得到启发:新时期大学生既渴望走进社会,接触新事物,又涉世未深、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安全意识,容易导致一些案件的发生;高校政工干部在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和案发后的教育转化上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要本着人文关怀,做到严和爱相结合,规范管理和教育引导相结合。此外,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进一步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校政工干部首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时在工作中要具备“四心”,即“责任心”、 “爱心”、“细心”、“耐心”,才能更好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讲究精细化,用心挖掘,寻找亮点,做大学生的引路人。 精细化工论文:苯甲酸类精细化工中间体的合成分析 摘 要:苯甲酸类精细化工中间体是新材料、新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化学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细化工中间体用途广泛、品种繁多、产业关联度较大,其可以应用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多个领域,并且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精细化工中间体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精细化工中间体;合成;分析 一、前言 精细化工中间体是新材料、新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化学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细化工中间体具有一定的承上启下作用,它既是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又是基础原料的下游产品,具有合成路线选择性广、品种繁多、市场前景好、合成技术不断创新等特点。因此,加快发展精细化工中间体已经成为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扩大经济效益和调整化学工业结构的战略重点。 二、精细化工中间体的现状 当今,精细化工率的高低对于一个国家化学科技水平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的水平高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精细化工水平较高,可以很好的代表世界精细化工的发展水平。医药中间体的发展速度最快,相应的其化学结构和合成过程也比较复杂,导致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随着医药中间体的不断发展,一些大型的医药中间体公司也开始发展起来,并且有效的促进了技术的创新,更好的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欧美国家在精细化工中一直处于霸主地位,他们不仅掌握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市场,而且还控制着专用和精细化学品的市场和生产。我国的精细化工中间体一般都是从欧美等国家进口,导致我国精细化工中间体的发展速度缓慢。20世纪末由于受到了世界经济不景气和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我国精细化工中间体的发展。一些比较有远见的企业借助这个机会开始了相应的整改工作,他们坚持在困境中求变、求发展、求生存,他们开始更多的重视产品的内涵和延伸。现在我国的中间体正处于一个改革和发展的阶段,以更好的适应市场中的激烈竞争。 三、苯甲酸类精细化工中间体的种类 如今市场上精细化工中间体的种类极多,我国就可以生产出数千种以上。精细化工产品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低成本、高质量的中间体作为原料,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精细化工中间体的质量、品种和合成技术的进步。下面对一些常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进行简单的介绍。 1.2-氨基-5-硝基苯甲酸 我国苯甲酸的种类很多,用途范围很广,在医药、纤维、染料、胶片和香料等化学工业领域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2-氨基-5-硝基苯甲酸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苯甲酸衍生物,他不仅是合成苯并嗪唑酮衍生物和5-2-硫代-4-噻唑啉酮等染料的重要中间体,而且也是合成偶氮染料、各种酯类、活性染料、多种香料等的中间体。2-氨基-5-硝基苯甲酸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染料中间体,对它的工艺条件和合成方法进行改进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染料中间体的发展。 2-氨基-5-硝基苯甲酸的合成方法如下 (1)Iguchi法:将乙酸酐和2-甲基-4-硝基苯胺反应,把氨基有效的保护起来,然后通过使用高锰酸钾将甲基氧化为羧基,最后将其放在浓盐酸中进行水解得到2-氨基-5-硝基苯甲酸。这种方法的原料比较昂贵,在市场上一般很难买到,操作起来比较繁琐,且合成路线复杂,合成率仅有30%左右,因此很难得到有效的推广。 (2)资料记载其也可以通过使用邻氨基苯甲酸和甲酸反应,邻氨基苯甲酸上的氨基被甲硫化保护起来,然后开始用硝酸硝化,最后将其在碱性或酸性水溶液中煮沸便可得到2-氨基-5-硝基苯甲酸。这种方法的产率得到了提高,可以达到40%以上,但是甲酸比较昂贵,且还要对其进行去水处理,大大的增加了其操作的复杂性和难度。虽然较上种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是存在着反应路线较长的缺陷。 (3)通过对上述方法进行改进,可以更好的满足合成的需求。新方法主要使用价格相对比较低廉的乙酸酐通过一定的酰化处理,从而达到保护氨基的作用。随后以冰醋酸作为介质,在混酸的条件下进行硝化,最后将硝化产物放在乙醇溶液中进行一段时间的酸性水解,得到所需要的2-氨基-5-硝基苯甲酸。该种方法的工艺相对比较简单且原料价格比较低廉。用乙醇作为溶解剂进行水解,需要的温度比较低、条件比较温和,水解所需时间比较短,其收取率达到了45.4%。但唯一的缺点是反应步骤比较长。 2.5-硝基水杨酸的合成 5-硝基水杨酸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但易溶于醚、醇等有机溶剂,熔点比较高,大概在233-235℃,其又名为2-羟基-5-硝基苯甲酸。比较传统的合成方法是通过硫酸和硝酸混合,然后通过酸硝化水杨酸制得。其是合成抗溃肠性结肠炎药奥沙拉嗪和马沙拉嗪的原料中间体。同时也是用于合成颜料和染料等精细化学品的中间体。其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前景。 5-硝基水杨酸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在市场中有很大的需求量,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其合成方法为。 (1)直接由水杨酸硝化得到。这种合成方法合成步骤较少且比较简单,但是由于苯环具有一定的定为效应,会引起一定的硝化问题。这种合成方法是目前合成合5-硝基水杨酸最主要的方法。 (2)有选择的催化硝化水杨酸。这种方法是将硝酸铈铵和水杨酸在90%的乙酸中通过聚乙二醇-400进行催化,可以使产率达到63%。该方法操作简单,但是产率相对比较低。这种方法目前还只停留在实验阶段,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3)邻氯苯甲酸硝化-水解法。这种方法与水杨酸直接硝化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主要的不同在于硝化反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在水杨酸硝化法中,非常容易产生3位硝基取代的异构体。邻氯苯甲酸硝化-水解法,其芳环钝化容易受到羟基和氯的影响,硝化反应过程的活性降低,由于氯原子空间位阻的影响,可以增加硝基攻击氯原子的选择性,因此,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产率。 3.1,1-二氯-2-苯基环丙烷 1,1-二氯-2-苯基环丙烷是环丙贝特的中间体,其纯品的报价十分昂贵。国内外对其合成方法的报道比较少,因此为了获得此产品,研究人员经过不断的努力最后研究出了一套方法,该方法合成工艺比较简单,合成原料比较便宜,对开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很好的促进了我国精细化工中间体的发展。 本次合成的方法是将氯仿和苯乙烯作为原料,在浓碱和催化剂作用下是氯仿不断的生成二氯卡宾,然后通过对苯乙烯双键加成,最后就得到了1,1-二氯-2-苯基环丙烷。这种方法的关键技术就是找到恰当的反应条件,使氯仿最大限度的转化为二氯卡宾,同时又不会发生水解。其中发生反应的时间、温度、催化剂的用量及种类和氯仿的用量是比较关键的因素。 四、结束语 苯甲酸衍生物是一个重要的中间体,被广泛的应用于农药、医药和染料中。当前,我国精细化工中间体逐渐成为全球的主要生产国和供应国,并且生产和流通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有效的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精细化工论文:《绿色精细化工》课程建设的研究 [摘要]阐述了为建设绿色精细化工课程应做好的两方面,包括培养学生绿色新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注重绿色精细化工实践活动。 [关键词]绿色精细化工 课程建设 研究 精细化工作为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环境保护的严峻挑战。要想高效、理性地推进精细化工的发展,就需要重新高度审视传统的化学研究和化工过程,努力实现精细化工原料、生产工艺和产品的绿色化,最终使精细化工发展成为绿色生态工业[1],即绿色精细化工。绿色精细化工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旨在发展绿色化工技术,合理利用可再生天然资源,开发绿色精细化工产品,对于加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实践绿色化理念、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建设好绿色精细化工课程,应该在不同化学背景、不同专业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绿色精细化工教育。对于与化学化工联系较密切的专业,可以开设绿色精细化工选修课,主要介绍绿色精细化工的基本概念、灌输绿色精细化工思想、培养绿色精细化工意识,也应该注重绿色精细化工实践活动[2]。要想绿色精细化工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注意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明确培养目标, 注重实践活动 1.培养学生绿色新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 大家知道,精细化工是环境污染的源头之一。精细化工涉及的工艺众多,内容覆盖面大,所用的化学药品种类多、消耗量大,因而产生的污染品种也多。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一些工厂规模的不断扩大,化学试剂的用量和工厂“三废”的排放量也迅速增长。因此教师在绿色精细化工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将绿色的理念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绿色新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让学生意识到绿色精细化工对于人类及其所赖以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牢固地树立绿色意识,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地养成环保习惯。[3] 2.注重绿色精细化工实践活动 为了加深学生的绿色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可以通过引进先进实用的仪器及方法、引入老师科研成果、增加贴近生产实际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等方法,让学生对绿色精细化工内容进行实验研究,从而对该课程进行改革探索[4]。由于高校化学、化工实验室所排放污染物(“三废”,即废液、废气、废渣)的特点是:(1)污染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浓度高、毒性大;(3)排放污染物的时间集中,因而要从源头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待于不断的探索和研究。[3] 二、注意教学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要做好以上两点,就需要激发学生兴趣,并采用启发式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对绿色精细化工的理念更为深刻。首先,无论是在绿色精细化工的理论还是实践课程,都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绿色精细化工的理论或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趣味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上课时围绕主题,把课本中的知识点用比较形象的生活知识或者笑话联系起来,变得生动好笑。这样,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也获得了需要掌握的知识。其次,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而启发式教学应该注意课堂和课后两结合。一方面,在课堂上,老师向学生提问或者是实验操作中学生遇到问题时,应该是要在学生经过反复思考后,采用互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回答该问题,而不是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另一方面,对于课后的习题,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一部分习题是本节课学习或实验过的内容,而另一部分习题是下一节课要学习或实验的内容,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复习本次课的知识点,又能促进学生自觉预习下节课的知识点,从而让学生更为自觉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5] 总结 为了建设好绿色精细化工课程,教师在绿色精细化工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绿色新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并注重绿色精细化工实践活动。而要做好这两点,需要激发学生兴趣,并采用启发式教学。这对于加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培养绿色化理念具有重要作用。 精细化工论文:建筑工程造价精细化工管理策略 【摘 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最基本的管理工作,也是建筑企业竞争的核心和关键。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要制定完整的管理决策,循序渐进地推动精细化管理。在实践过程中,应突破传统上工程造价管理的思维和模式,积极采用新的计价方式,不断的提高人员素质和创新意识,同时,不断创新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完善咨询服务,实施创新管理手段,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工程投资的效益,促进企业在造价投资控制和工程建设方面的协调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精细化;价值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建筑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赢得发展机遇,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主动的扩大市场份额和机会,还要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通过管理来取得经济效益。加强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是加强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将工程造价管理精细化,使工程造价管理逐步趋于完善。下面本文就对建筑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必要性和具体措施进行探讨。 一、建筑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必要性 加强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工作是我国建筑业能够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加强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内容、体制和管理方式方面的创新工作,才能使我国的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加强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也满足了建筑企业发展的要求。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创新工作不仅决定了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也有力的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程造价是一种相对智力比较密集的各层次的管理工作,从工作的对象来说要求其从业人员要具备相应的素质,而且还要严格的遵守行业的职业道德。通过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例如加强学校的正规教育,通过在相关的高等院校中设立其相关的专业,可以使其获得相关的专业技能和专业基础知识,为概预算工程师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还要加强入职后的培训工作,特别是在实践中出现的相应问题都需要进行解疑答惑。通过从业人员的工作实践,可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使从业人员在工作实际中得到锻炼并且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此外,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在选拔造价管理人员应坚持以德为主,专业及实际工作时间为辅,还可实施完善工程造价责任制,制度激励机制,实施定期考核制度和岗位竞争制度,对于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应及时给予物质精神鼓励,对工作不负责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和惩罚,因工作不负责而造成严重损失的应给予下岗处理,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同时,还应要提高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提高从业人员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在团队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通过塑造一种比较宽松的创新氛围,鼓励从业人员把的个人的新思维用到实践中,营造一种相对民主的环境,加大对工程造价创新工作的投入和支持,为创新工作提高良好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二)建立精细化计价模式 我国长期以来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传统的预算定额因为编制周期过长,从而没有能够准确的反应市场价格变动以及计价方法,从而使建设工程产品价格没有实现市场化,造成不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不利于工程的顺利施工以及相应的增加了工程成本等。因此应按照建筑工程的实体性消耗和施工措施性消耗分离的原则,以及量价分离的原则,对工程计价的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工程量清单是招标过程中,由招标人在招标问价中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提供工程数量,自主报价的一种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不但可以明晰准确的对建筑材料的市场进行反应,还可以提高项目计价的合理性、准确性,提高企业的资金有效使用率,还可以有效的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有助于施工企业技术发展速度加快。计价模式的精细化对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还应当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制定严密的招标文件及评标制度和评标程序,建立现场变更签证的审批程序、竣工结算审核制度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规定,如办理现场变更签证时,一般性变更可由相关单位提出,交监理、审计、建设单位审批,大项的变更应先做预算报建设单位管理层批准后实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凡和经济方面相关的工作应当由二人以上管理人员签字,超过限定金额报建设单位管理层批准。加强监理公司的管理工作,在选择施工单位时应关注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的信誉等。 (三)提高咨询服务质量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为工程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起步较晚,目前尚不够完善,因此,在实践中应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建立专业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在建立完善咨询机构时,不仅要建立能为跨国家、地区等大型工程项目服务的咨询机构,还应建立众多的专门为中小型项目服务的咨询机构,减少行政干预,按照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创新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机构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同时加强对咨询结构的监督,要求咨询机构自觉接受监督管理,规范咨询机构行为,开展咨询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素质,促使其为工程项目双方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四)实施创新管理手段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技术被应用于管理中,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水平,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开展信息化管理模式,可通过建立信息传输系统,将工程造价管理与其他工程管理相联系,形成一个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和工程建设实际要求的工程管理系统,提高管理的时效性。在开展信息化管理模式时,应着重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对工程管理系统各个关键点全方位分析的能力,通过分析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各个关键点联合成一个整体,从而构成技既与我国目前工程造价体系相匹配,又能满足实际工程造价管理要求的管理系统,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作用,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标准化、信息代码的标准化,它是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数据库信息代码标准化建设为基点,促进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标准化和业务流程标准化的建设,从而实现信息资源采集的标准化,进而为工程经营管理系统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工程施工项目预结算结果数据库实现标准化建设。对预结算数据库实现标准化建设,加强财务、物质供应、规划计划等相关子系统信息代码相统一的标准化建设,为工程建设信息资源的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工程造价是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管理体系,只有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细化管理,才能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实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提高,因此必须要对建筑工程造价实施精细化管理。
装修与设计论文:住宅装饰装修的设计与施工浅析 摘要:由于,住宅装饰装修设计与施工的范围比较广,因此本文中结合其基本原则,对住宅室内装修的设计及施工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装饰装修;设计;施工 一、住宅装饰装修的基本原则 住宅装饰装修的基本原则,对住宅装饰装修设计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住宅装饰装修对原有设计结构不能造成破坏,墙、梁、柱和板等共同组成住宅的立体结构,在对其进行装饰装修设计施工的过程中,避免对阳台、窗间墙的截面面积、墙体、分隔墙等造成破坏。二是住宅装饰装修不能随意增加永久的荷载,避免增加不适当的吊顶、安装大吊灯、制作顶棚等,从而避免房屋构件承受的永久荷载过大,减少潜在危险。三是住宅装饰装修设计施工,不能任意敷设电线,随着住户用电量的不断增加,致使住宅装饰装修过程中,室内外敷设电线情况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易导致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所以,在电线敷设设计施工时,应合理严格落实相关操作技术规范。四是在住宅装饰装修过程中,要合理选择装饰装修材料,选择经阻燃处理且性能优良的装饰装修材料,通过精心设计和施工,提高住宅装饰装修质量。 二、住宅装饰装修的室内设计 居室是供人们生活起居的空间环境,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居住者的审美心理。在装饰装修前应确定好家具与各种设备设施如厨房、卫生间设施,家具数量及体量,家用电器等主要物件;然后请专业人员设计好水电方面后就可进行装饰装修设计了。 (一)基面装修设计 在地面铺装方面,应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拼装木地板、地板砖、地毯、美术磨石等。经济条件好住户的也可选用花岗岩、大理石。无论用什么材质,都应与天棚、墙面及家具相统一协调。一般说不宜色彩太艳,亮度太低,图案太繁。基面与顶棚和墙面共同构成整个室内环境,必须与顶棚和墙面的环境协调一致,并且必须与家具等起到相互衬托的作用。地面图案的分划必须保持独立性和完整性,图案还应该强调韵律感与连续性,对于走道、门厅等地的图案还应该具有规律性 与导向性。基面的装饰和装修必须考虑楼面的结构,其设计必须考虑防潮、保温、隔热、防水等各种物理性能需要。 (二)墙面装修设计 在墙体方面,有的住户在墙上大做文章,做成各种凹凸造型,既影响空间视觉,也不利于清洁卫生。即使特别爱好,也不宜大面积做,可在某些局部结合实际处理一点小体量的壁纸之类的,作为点缀,不可滥用。有的住户爱在起居室主墙面设置整块大镜面或大幅画这并不可取。电视机、音响设备等大多在起居室,高光洁度的镜面反射它们的声音,影响室内的声音清晰度。同时,镜内空间的实体空间因镜面作用,二者不能完全统一在一种透视关系中,产生空间不稳定的晃动感,形成整个空间的杂乱视觉效果。大幅画面也不能与室内空间统一协调,画面色彩面积太大也难与室内整体色彩融合,单一画面内容长久下去也会令人生腻。它们都会产生一种华而不实之感,不适宜家庭。墙面适宜装饰一些与空间比例适度的画幅,装饰物品,或是一些“土气”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物品和自然物品等,会使人感到及朴实又高雅,别有一番易趣。不论墙上装饰为何物,都应与装修、家具等风格协调。墙的饰面材料非常丰富,一般来说,卧室不宜用石材,瓷砖等硬质材料,因为它们会产生一种冷漠感。厨房、卫生间不宜用木质及软质的织物墙纸之类的材料,既不利于清洁又不利于防火防潮。大面积墙面,天棚面层用什么饰面材料;许多文章推荐墙纸,但在实际生活中,墙纸效果多数不理想。不是审美方面,而是墙纸受冷热影响变化大,使用一段时间后,接缝处裂口起卷非常普遍,不如涂料效果好。墙面装修设计必须保证整体性,与其他部分的装修风格保持统一,还要考虑其物理性质,因为墙面在室内具有防火、隔音、保暖等作用。在室内空间中,墙面所在的面积比较大,其装修的艺术性对于渲染美化室内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墙面的质感、形状、图案都会对室内的环境氛围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墙面装饰形式主要有:卷材装饰、涂刷装饰、抹灰装饰等;装饰墙面的卷材有:皮革、人造革、玻璃纤维、塑料墙纸等 (三)顶棚装修设计 在顶棚方面,居住者常常误解为居室装修就一定要做吊顶,并在吊顶上安装各种彩色灯,这就是将居室商品化,是不正确的。做造型吊顶时,加上灯具或吊扇,空间非常低,人们会感到压抑、沉闷、空气不畅。不但影响健康,也达不到舒适美观愿望。造成许多家庭做吊顶的原因,除审美误区外,土建施工质量不好,天花粗糙不平,并且不能敷设安装暗线、灯具而影响美观也是因素之一。因此在保证土建施工质量外,采取合理地手段解决这一常见问题,可以进行顶棚装修。同时从审美角度看,简洁明快的顶棚非常适宜家庭环境。为了适宜一些人的审美情趣,可在墙与顶棚交界处,设计一点装饰石膏线,木线条等,可增加丰富感。总之顶棚宜简不宜繁,应保持最大居室空间。顶棚装修设计还应强调室内环境的整体效果,必须与基面、墙面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突出实用美观的要求,力求简捷完整,不能破坏室内环境,同时,还要具有轻快感、艺术感。无论是室内哪个部分的装修,都必须在合理性、安全性前提下才能追求造型的艺术性。目前顶棚的设计形式有玻璃顶棚、井格式顶棚、悬吊式顶棚、凹凸式顶棚、平整式顶棚。总之,在地面、墙面、顶棚、家具、窗帘等大面积的方面色彩不要鲜艳,应选择中性色调。这样有可能使人觉得室内色调沉闷,缺乏生活动力。可选择一些有鲜艳色彩的小的装饰物品与生活日用品如花瓶、植物、台灯、工艺品等,这些强烈的色彩对比可改变这种状况。它们添置更换方便,新鲜感强,费用不大,效果非常好,这样的家庭品味才高。 三、住宅装饰装修的室内施工 (一)防水施工 防水施工时,先用防水材料涂抹於管道、地漏、卫生间洁具根部、阴阳角以及冷热水管出墙处应明露接驳口,楼板洞口二次封堵等部位进行加强处理,然后根据防水材料的配比进行涂刷地坪及墙面。涂刷时需纵横防水各一遍,以保证防水层的密闭性,要求厨卫湿区的墙面防水高度、宽度等在相应的范围之内,干区的墙面防水高度及保养也应该在相应的范围之内。防水施工完成后,在防水养护期内,禁止人员进入,并于门口处作醒目标示。待防水养护期结束后须按要求做蓄水试验,并在墙面用记号笔做好水位标示,以利检查。 (二)地板铺设 在地板砖、花岗岩和大理石的铺装上,不能在水泥砂浆未搅拌均匀就铺装,也不可将水泥砂浆反复抹,致使水分过多浮在面层而产生气泡。这两种都会使地砖松脱出现“空壳”现象。木地板铺可采用悬铺法,本地板铺设前,需检查地面平整度及含水率,有条件情况下应开启地暖设备,即满足地暖设备调试又能充分挥发地暖保护层内潮气,同时须检测地面含水率符合地暖地板之相关要求。正式铺装前应先预铺装,选出色差较大的地板,以控制地板基本无色差。地板铺装前应注意地面清洁,地板下需铺设防潮膜,接口处需互叠。地板铺设需深入门套内部,铺设的地板与四周墙体间必须预留伸缩缝,以防止变形,并用专用的泡沫伸缩条予以固定。地板与大理石等不同饰面材料接口处,建议预留相应的缝隙,待安装结束并保洁完成后采用同地板色系之耐候胶填缝。 (三)吊杆、主龙骨、铝挂板安装 铝扣板吊顶较轻,但考虑到跨度大容易产生下垂,故必须采用轻钢主龙骨,吊点布置的要点是考虑吊顶的平整度需要,在顶棚上标出吊杆位置,吊杆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弹线时,既要保证吊杆的间距,又要使吊筋、主龙骨位置不与灯具及设备发生冲突,如遇设备位置阻碍造成吊杆间距过大,需通过增加型材做过渡支架。吊杆与结构的固定方式:钻孔安装配套金属膨胀螺栓,吊杆应通直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吊杆距龙骨端部距离也应当在一定范围之内,以防主龙骨下坠。 (四)配套专用龙骨及铝扣板安装 根据铝扣板规格,将专用扣板龙骨按一定间距用吊件挂于主龙骨,并在灯具、机电设备处加以必要的加固措施。根据铝合金方板的尺寸规格,合理确定龙骨位置、结构尺寸。安装时按照弹好的板块安排布置线,从一个方向开始依次安装。扣板安装应从一个方向依次安装,根据龙骨及条板的形式不同,条板的安装方法不同。采用卡固联接的板条比较薄,具有一定的弹性,一般采用推压的安装方式。安装时将板条托起后,先将板条的一端用力压入卡脚,再顺势将其余部分压入卡脚内。扣板条形板采用自攻 螺钉固定,自攻螺钉头在安装后完全隐蔽在吊顶内。为避免在扣板出现切割过于明显的问题,条板切割时,不但要控制好切割的角度,还要对切口部位用挫刀修平将毛边及不妥处修整好。 (五)纸面石膏板安装 将石膏板与龙骨用镀锌自攻螺丝或干壁钉固定,石膏板的长边沿纵向龙骨铺设,即先将板材就位,然后用电钻将板与龙骨钻通,再上自攻螺丝拧紧,螺钉嵌入板内,螺钉应与板面垂直且略入埋板面,并不使纸面破损,钉眼应作除锈处理并用石膏板腻子抹铺为原则,如顶棚需要开孔,先在开孔的部分划出开孔的位置,将龙骨加固好,再用钢锯切断龙骨和石膏板,保持稳固牢靠。安装双层石膏板时,面层板与基层板的接缝应错开,不允许在同一根龙骨上接缝。 (六)水电气及设施的安装。 水、电、气及设施方面的安装,水、电及燃气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卫生间的浴、便、器具是安装的重点。卫生设施安装尺度是以人的卫生行为尺度为依据。浴盆高度距地尺寸和浴盆下皮距地尺寸都应当适宜。淋浴喷头高度也可上下调节以适应不同人员高度。座便器安装中心距侧墙距离或其距离他器具也应保持一定范围。 结束语: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住宅装饰装修的设计与施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住宅装饰装修,作为当代化家庭物质的表征,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因此,加强住宅装饰装修的设计及施工要求,确保人们住宅生活质量的提高。 装修与设计论文:装修工程程序与原则与设计探讨 摘要:结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和设计两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装修的施工也是装修质量你的有力保证,如何有效的进行合理化的装修施工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站在装修施工的准备及原则方面,进行很好地阐述。 关键词:家居装饰;工程监理 一、家居装饰装修程序简介 1、技术资料准备:房屋平面图、水电布置图、建筑结构图、水、电设备、灯具、洁具、家具及装饰材料资料的搜集。 2、装修初步方案制订:根据经济条件,确定装修投资与档次 3、市场调查:到装饰(建材、家具)市场了解装修行情、装饰材料价格、家具价格后制定装修总投资计划。 4、选择装饰公司:选择装饰公司要以知名度高、信誉好、资质等级较高的企业作为首选对象,同时要考虑价格因 5、确定装修设计方案 1)自己设计,邀请装饰公司报价后选定施工单位;根据您的设想,请装饰公司进行装饰设计或由装饰公司根据房屋情况进行装饰设计后,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后确定 2)设计审查:项目是否齐全;材料、设备的品牌、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等标注是否明确 6、确定装修价格:根据确认的装修设计方案,审核施工预算,然后确定装修价格 7、签订装修合同:与确定设计方案和价格的装修公司签订装修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装修内容、质量标准、承包方式、材料提供方式、施工方购买材料的品牌和质量要求、工期、价款、支付条件、环保要求、施工安全要求、违约责任、保修条款、施工方承诺、争议解决方式等条款(参见标准合同) 8、聘请装修监理: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最好聘请监理工程师负责施工质量和进度;也可以在选择装饰公司时就聘请监理工程师,请监理工程师参与设计方案的制订、设计审查、价格确认及合同的签订工作。 聘请监理工程师时,要签订监理合同。明确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范围、职责、酬金及酬金支付方式、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条款 9、装修施工过程中业主(监理工程师)要参与的工作: 1)在物业管理部门办理了入住手续后,业主需向物业管理部门申报装修方案,经审批同意后办理开工手续。协助装饰公司与物业管理单位签订装修管理协议; 2)如施工过程中改变施工方案或材质,要签署设计变更洽商单。签署前要请监理审核内容、工程量及费用的增减。涉及结构的要报物业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3)中间验收:包括材料和设备检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签署验收单 4)施工过程中按合同规定支付装修工程款。支付前须经监理核定工程量。 二、家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及新进展 保护结构及安全原则:在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家庭居住环境的安全。一是保护结构,对承重墙、阳台的半截墙、房间的梁或柱,无论其位置如何,绝对禁止拆除、改动。二是在装修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不得超过住房的荷载能力。三是注意保护防水层,在装修设计过程中,如果施工危及或破坏防水层,就必须进行防水层的修补或者重做。四是注意安全防火,设计装修中使用的木材、织物等易燃材料应该进行阻燃处理;根据用电器具的摆放位置,对电表容量、导线的粗细等都应重新进行设计,以避免使用时发生事故。个性化原则:首先,尊重并行使用者的自主权。其次,要根据每个人的嗜好选择突出其居室的特征。在设计中个性的表现主要是通过居室空间内的造型、造景、色彩运用和材料选择来体现的。正确表现装修个性的方法,任何家庭在装修时都要借助一定的参照物,很多人不顾家庭的生活需要,选择宾馆饭店作为家庭装修的样本,就不可能反映出家庭的特点。突出个性要注意与整体和谐,要以长远的、发展的指导思想进行家庭装修设计。倡导“绿色建筑” 途径:(1)制定相应的建材法规,从生活层面促进环保材料和环保设备的研制和使用。(2)通过对维护结构进行改定,以及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促进建筑室内环境控制体系节能。(3)研制低能耗高强度材料及塑性材料。 三、工程监理建筑装饰装修 1、设计方案的确定 建筑装饰装修方案的确定,是为搞好整个工程的必需程序,任何建筑装饰装修方案必须根据业主的安全功能和要求来确定。作为监理要首先掌控工程的建筑结构情况。,水电暖通等设备的安装情况及施工的质量,布局,功能等的实际情况。同时了解业主对装饰装修的使用要求,功能要求及业主的意图。 装饰设计阶段是装修工程质量,投资控制的关键阶段,必须处理好质量和投资之间的关系。装饰装修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使项目的质量符合现行规范和标准的条件下,满足业主的要求,另外考虑施工的可行性。 2、装饰装修工程的投资控制 在装饰装修工程中,主要设备和材料的投资占整个装饰装修工程投资约60%―-70%,其对投资控制极为重要。监理工程师还要充分研究主要材料,设备的用途和功能,了解业主的要求保证主要材料,设备的采用及采购经济实惠,既满足业主的功能要求,又降低造价。 3、建筑装饰装修的质量控制 (1)施工方法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曾规定:“高级装饰工程施工之前,应预先放样板,并经有关部门认可后,方可进行”。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在大面积施工之前,应有材料的样板或做样板间,经甲方监理确认后,严格样板施工。 (2)技术措施 承担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的各单位应备有相应的资质,并包括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图纸,施工合同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经承包单位公司及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报监理和建设单位认可后方可施工。 (3)质量保证措施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验收规范》的规定。违反设计文件和规范规定施工而造成的质量问题由该施工单位负责。装修凡涉及隐蔽验收的分项工程必须向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报验合格方可转入下一程序。 装修与设计论文:浅谈室内建筑装修设计的要点与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建筑设计与建设中,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室内设计与装修作为改善人们居住环境与质量的重要方法手段,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本文对室内建筑装修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室内;建筑装修;设计 一、室内装修的基本原则 1、安全保护结构原则 在室内装修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安全问题。首先室内任何承重结构,包括承重墙、梁柱、阳台的半截墙等,不论其位置在哪里都是不允许进行拆除的。然后就是要注意室内材料的安全防火,在室内装修中使用的木材、线织物都要进行防燃处理。对于室内的用电设施,插排线路等如果在装修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移动位置,那么电表容量以及保险丝、电线粗细都要进行重新的设计安排。装修过程中如果破坏房屋的防水层,就要进行必要的重修工作。在室内装修中使用的材料要使用合格安全的产品,防止甲醛等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侵害。 2、美观、实用、经济化原则 室内装修的目的是为了赋予房间更大的功能,在满足更好生活质量的同时要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来储存物品,最大化的满足使用者的生活需求。新形势下的室内装修设计要讲究艺术性,要符合使用者独特的审美情趣。所谓经济性原则就是在室内装修中高效的利用有限的经济,来达到最高效的装修效果,其中包括交叉利用不同档次的装修材料,已达到不同质感不同用处的目的。在室内装修中并不提倡奢华装修,要综合考虑使用者的生活需求以及经济状况等因素制定经济实用而且美观的室内装修方案。 3、个性、环保化原则 在室内装修中要以使用者的个人爱好与独特品味为依据,通过室内空间的造型、室内布景以及材料选择等角度来凸显使用者的个性化。新形势下的室内装修也要讲究材料选取上的环保特性,要有环保意识,在节能降耗以及通风采光等方面下功夫。 二、室内建筑装修设计的要点 1、从整体设计出发,进行色彩及软装的运用 在现代室内装修理论不断丰富、完善的今天,室内装修设计需要从整体设计出发对色彩、软装等进行分析。在整体风格及色彩相统一的基础上,考虑不同功能区域的使用需求并对色彩进行选择。从整体设计出发,营造个性化的协调环境。通过整体化室内设计、软装设计、色彩运用,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单品搭配效率、为业主营造高品质的居家生活质量。 2、室内装修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在室内装修设计中,应根据房间的朝向进行色彩选择,提高房间及功能区的视觉效果。窗口朝东的房间,最早得到日照,但是由于光照的转移,房间光线多数时间下处于较暗的环境。因此,在色彩的选择时应在浅暖色系中进行选择,改善房间的光照及视觉效果。而南向房间的日照时间长,使用冷色系能够使人更加舒适。北向房间缺乏光照,应在暖色系中进行色彩的选择。通过对房间朝向的分析及色彩运用,提高居住舒适度。 在室内装修设计色彩的选择与运用中,还需要根据房间的功能用途进行颜色的选择。房间的用途、功能需求是决定色彩的重要因素,色彩的运用能够提高视觉效果及心里效果,实现舒适居住环境设计目的。厨房的设计中考虑食材制作需求应选择浅亮色系,满足烹饪过程中的视觉需求。餐厅是主人就餐的环境,背景环境可以选用橙色、黄色等促进食欲的暖色系,餐厅软装则选择深暗色系。而方厅是主人待客的重要场所,其色调及色彩的原则应遵循明亮、放松、温暖熟食的选择。 在色彩的选择与运用中,应首先确定整体色调,并根据功能区域进行色彩的选择。但是,在色彩选择与应用中严禁统一功能区域出现多种主色调并存的现象,造成各主色相互影响,杂乱无章。应在主色调确定的基础上,使用对比色彩进行点缀,并突出重点,营造和谐的色彩环境。 3、室内装修设计软装应用分析 在室内装修设计中,软装是体现主人品味个性的重要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硬装修相比,软装是一门集合整体环境、空间美学、陈设艺术、生活功能、材质风格、个性偏好等复杂元素的设计学问。其不仅仅是将各类家具陈设简单叠加的过程,软装修同样需要整体设计,并注重功能区域的环境营造。通过整体设计及融合的软装色彩、造型,为主人营造愉快、舒适的环境。根据设计要求,软装应与硬装同时进行。在确定主人风格喜好、色彩喜好的基础上,以软装、硬装同步整合色考,实现整体家装由内而外的设计。通过软装设计与硬装的配合效果,达到理想的装修目的。 家具占室内使用面的30~45%,因此家具是整体家装中的重要环节,是居家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家装设计中过程中应根据风格设计要求对大件家具的分割特色、尺寸造型等进行设计,以此决定整体家居装修基本色调、风格以及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选择相适应的灯饰、布艺及饰品。以家具的选择、陈设为核心,实现室内装修设计的整体协调搭配、营造和谐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室内装修设计的软装设计中,设计师应本着突出重点、搭配之上的设计原则。从材质类别、色彩等因素出发,显眼、重点家具选择高档次产品,而相匹配的家具可以选择视觉效果相统一风格的产品,为主人提供想搭配的、高性价比的装修。例如:客厅沙发是最为显眼的家具,因此可以选择高档次的产品,并以沙发风格为主调选择电视柜、小柜等产品。而沙发旁边小柜可以部选择配套产品,在风格统一情况下选择高性价比的产品,降低主人装修投入、提高整体家居档次。通过突出重点的方式,实现整体家居设计高档、低价目标,满足主人装修中对价格的需求。当然,装修成本较充裕的情况,选择配套产品更能保障家具整体材质、风格、色调的统一与协调。 4、室内装修设计中窗帘的选择与应用 在装修设计的窗帘选择中,窗帘的材质、功能等对装修的整体风格以及主人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材质的选择还对主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在卧式的窗帘选择是,应选择棉麻类材质,并根据卧式风格、主人色彩喜好、睡眠环境的影响等需求,确定窗帘颜色及装修风格。而客厅透光、遮光、隔音需求下,应选择双层窗帘。以沙织窗帘增强装修效果,满足室内纵深感及透光要求。并通过植绒窗帘细腻的质地、遮光隔音效果好的特点,实现夜间窗帘遮挡目的。从整体风格及色彩出发,构建和谐统一的居住环境。 三、室内装修设计的根本要求 1、与民族风格和地区特点要求相符合 因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也有所差异,从风格上来讲具有相当大的差别。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地区特点、风俗习惯、民族性格等有很多不同,从而导致室内装修设计差异很大。设计中要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和风格,要充分体现地区和民族特点,使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得以发扬。 2、与现代技术要求相适应 创新结构造型与创新建筑空间紧密相联,应统一协调二者的关系,把技术和艺术融合为一体,全面考虑结构造型中的美感。因此,室内设计者必须对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性能以及必要的结构类型知识加以熟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范畴中涵盖了现代室内装修设计,通过对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最大限度的利用,使现代技术与室内设计完美结合。 3、与使用功能要求相适应 创造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是室内设计的根本,在室内设计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室内的使用功能要求,要充分考虑人们的活动规律,处理好空间的关系、尺寸、比例,合理配置家具与陈设,对室内照明、采光、通风加以妥善解决,提高室内色调的总体效果。与人们在室内的工作、休息、生活要求相适应,使室内环境达到科学化、合理化、舒适化。 4、与精神需求予以满足相适应 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使用功能的要求,精神需求(艺术感染、视觉反映、心理感受等)也要加以考虑。人们的情感、意志乃至行为都会受到室内设计影响,因此对认识的事物规律和特征要充分考虑、研究。设计者要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及理论对人的情感产生影响,从而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某种意境和构思若在室内环境中突出表现,它的艺术感染力就会非常强烈,在精神功能方面的作用就会更好地发挥。 结束语 室内设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因素化,未来的室内设计者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现代室内设计要求,要具备创新精神、综合能力,把握环境空间与人和谐统一的方法和观念。在丰富的物质文明面前,人性、情感和精神上的满足是人们迫切需要的,另外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艺术生活面向大众的这一趋势,满足“人性化”的特性在室内装修设计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体现,环境的艺术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推动我国室内环境设计更全面、更深入地发展。 装修与设计论文:住宅装修设计中的室内污染原因与对策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战略,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环境污染的控制工作是整个建筑工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室内装修设计中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住宅装修;设计;室内污染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室内装饰施工项目的发展不断加快,内部装修也在不断的提高,各种各样的材料被用于建筑工程中,如石头,金属,橡胶,涂料,油漆或沥青材料等。在我国现阶段。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污染对人体威害的事故发生的越来越多。室内装修污染问题在人们的生活中日益凸现,其产生的危害亦备受关注,至今已成为全人类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如何进行室内装饰及施工以减少室内装修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室内装修污染的来源 室内装修污染的来源只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面积使用某种材料:虽然很多装修材料自称达到国家标准,是“绿色”、“环保”材料,但那只是说明其有害污染物含量控制在国家限量标准以内,而并不是完全不存在,也就是实际上室内装修中使用到的所有材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有害物质,对空气造成威胁,导致室内环境污染。因此如果在有限的空间内大量使用某种材料,那么其相应的有毒污染物质浓度就会很高,甚至超标,比如大面积使用复合地板就有可能会造成甲醛超标。所以,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时应该避免大面积的使用同一种建材。 (二)装修工艺不达标:在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施工过程中,传统施工工艺制造的家具不进行封边,家具油漆涂抹的厚度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等。因此,装修过程对材料及工艺的标准监管必须到位才有可能将装修后的污染程度控制到最低。 (三)假冒伪劣材料:在室内装修过程中,装修材料的生产厂家以及一些工程承包商为了降低成本,生产或使用的产品不符合标准,以次充好。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选择信誉良好、符合国家标准的室内装修材料,避免造成室内环境污染。 二、室内装修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环境污染过程中使用各种装饰材料、建筑材料及新购买的家具所释放所来的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研究表明,目前室内装修中存在的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污染物主要包括:甲醛、苯、氨和TVOC (一)甲醛污染及危害。甲醛有防腐、防虫、加强板材硬度的功能,甲醛是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材料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甲醛是一种无色,但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目前,已被认为是一种可以致癌的气体,甲醛属于一种原生的毒素,可以有效的与蛋白质结合,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呼吸道的黏膜和对眼睛的刺激,可以造成人体的肝、肺等免疫功能失常,人体长期接触甲醛,会使人体感到恶心、眩晕、头痛等,严重时可能引起鼻咽癌,当房屋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浓度大于0.12mg/m3时,居住在室内的人就会感到一定的异味及不适;当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的甲醛浓度大于0.50mg/m3时,就可能导致认得研究受刺激而流眼泪;当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的甲醛浓度大于0.60mg/m3时,就会使居住者的咽喉产生疼痛或者不适;当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的甲醛浓度大于30mg/m3时,举着在室内的人就会立即死亡;值得人们特别注意的是,房屋建筑工程舍内中的甲醛释放期一般可长达3~5年,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后1~2年都不可能过完全释放,因此,对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甲醛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二)苯污染及危害。建筑工程施工材料中的有机溶剂一般都存在着大量的苯,苯会直接抑制人体的造血功能,使人体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而造成人体发生多种疾病,苯对人体的皮肤及粘膜都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人体经过皮肤吸收或者经过呼吸道吸收会引起中毒的事件发生,短时间内吸收高浓度的苯,则会使人体发生一定的亚急性苯中毒,中毒轻者会感到胸闷、恶心、头痛、头晕等感觉,严重时可是人陷入昏迷或者致使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如果长时间吸入低浓度的苯,就会造成居住者慢性中毒,是人体出现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失眠、头痛等神经性的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人体患有癌症。由于苯的挥发速度比较快,在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1~2个月的通风情况下,本在室内基本可以完全消除。 (三)氨污染及危害。氨是一种无色但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属于强碱。在建筑工程装饰后,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身体出现胸闷,咳嗽,喉咙痛,眼泪,和恶心,头痛,头晕的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人体呼吸困难、甚至造成昏迷。但是由于氨碎玉碱性,对其接触到的人体的组织都具有刺激及腐蚀的作用,大量的吸收人体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破坏细胞膜结构,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四)TVOCs污染及危害。TVOCs(总挥发性有机物)是指沸点范围在50℃~260℃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总称,TVOCs具有很强的挥发能力,并且是一种具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也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室内TVOCs聚集达到一定浓度时,人首先会感到头晕、头痛、恶心、胸闷、乏力等,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此外还会影响到消化系统造成食欲不振,建筑物中的TVOCs会使人体导致记忆丧失,会严重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大脑,肾脏和肝脏等。 三、室内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 (一)严格选取材料,提倡绿色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工程,室内装修不应该国语复杂及豪华,应该以简单为主,选用合格的木材,尽可能的减少人造板材的使用,以减少室内各种粘合剂和油漆的用量,防止甲醛和其他有机化合物等污染物的产生。为防止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出现放射性污染,房屋建筑工程室内墙面应采用环保乳胶漆,房屋建筑工程室内地面可选用大理石或低放射花岗岩。 (二)严格装修的施工管理,尽量减少污染在装修时,首先应选择信誉好、正规的装饰公司和施工队伍。其次要选择正确的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的施工工艺,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对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材料进行处理,尽可能的减少房屋建筑工程室内污染,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时禁止使用处理剂,粘合剂和涂料等材料。 (三)加强房屋建筑工程室内通风换气,保持房屋建筑工程室内空气的新鲜,在装修完工后,不要立即居住,最好在装修完工后半年入住。最简单的方法是保持房屋建筑室内的空气流通,尽早的将室内的有毒有害气体释放出来,降低室内有毒气体的浓度。 (四)在房屋建筑舍内可以使用一些植物或者空气净化设备吸收空气汇总的有害气体。不同的花卉植物可以吸收和清除不同的化学污染物。具有吸收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甲醛的植物,如龙舌兰、芦荟、吊兰等;吸收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苯的植物,如铁树、常春藤等;吸收房屋建筑工程室内中二氧化硫的作物,如玫瑰、月季等。 (五)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有关标准,并积极开展室内主要污染物的检验、监测,尽快将室内污染物的监测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上来。 (六)室内完成装修之后,一定要寻找具有一定资质的检测部门完成检测工作,要听专家意见,选择好适当入住的时间。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住房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尤其对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修装饰加强了环境的管理,对房屋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规范,以更有效的管理方法加强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提高了人们居住的舒适程度,使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得到更安全的保障。 装修与设计论文: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中的色彩设计与运用 摘要 室内装饰艺术里,色彩是非常关键的艺术元素,合理搭配色调能够获得良好的空间视觉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建筑物需求已从原来的生理需求发展到精神层的追求。装修建筑物室内时,要避免使用单一色调,注重合理搭配与设计各种彩色,让室内装饰设计变得更加完美,以满足人们对家居环境的精神需求。本文追求了色彩对人们感应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和不同家具功能区域的色彩设计和运用。 关键词:室内装饰装修;色彩设计;色彩运用 1引言 色彩是室内设计里非常活泼的组成要素之一,色彩是人们情感的体现,它合人们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利用科学手段搭配色彩可以良好的传达视觉效果,在视觉艺术角度看,色彩搭配可以营造富有层次、美感及性格的空间环境,色彩不仅能够唤起人们第一视觉,营造良好的环境气氛,而且会对其他视知觉印象产生影响。所以,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室内装饰元素。 2色彩对人们感应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色彩是对人们视觉具有直接影响的符号,不同色彩对人们色感产生有所不同,使得人们受到的影响有一定差异,色彩能够影响人们精神、情绪及心理活动,每种颜色对人们影响具体是通过刺激人们色感细胞来影响的。例如:人们看见黄色会有种轻松感觉,看到奶油色,会产生可爱天真的感受,看见红色能够给人以强烈与兴奋感觉,绿色象征着生机,所以绿色常给人勃勃生机的感受,粉色给人以浪漫温馨。如果将这些颜色的视觉感觉合理的用于室内装修装饰设计中,就可以满足人们视觉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调节人们心情。同时,合理利用颜色也能够对室内光线强弱度及空间大小产生一定调节作用。通过房间颜色也可以了解人们的生活习惯,通常情况下,人们对颜色的选择都有一定的规律和习惯,因此,进行室内装修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循颜色选择规律。 2.1整体求变 装饰室内空间时,如果仅仅使用某一种颜色,会形成单调感,如果在较大区域暖色里加入部分冷色则能够发挥画龙点睛作用。选择装修颜色时,一定要合理处理整体空间色调,特别要重视同种颜色的深浅变化,具体可以在综合调整窗帘、家具、墙面及地面的颜色。同时,也需要重视中反调及高反调的处理工作,让颜色得到巧妙搭配,实现统一中有变化的良好效果。通过色彩给人们感应功能带来的影响掌握色彩利用规律。 2.2色彩统一性 色彩统一性规律是进行室内装修时各种色彩所形成的总体色彩效果。进行室内装修时,第一件事就是要确定室内装饰的整体色调,常见的色调主要有三种,即:站在不同空间角度的统一考虑,从室内空间墙面、天花板及地面方面的统一构思,从室内摆设饰品种类数量、家具摆放布置等统一布置考虑。一旦主色调确定,其他装饰物颜色的选取必须服从主色调,通常情况下,墙面、家具、窗帘及地板的搭配就决定了室内空间的主色彩基调。 2.3需求差别规律 因为每个人的年龄、爱好、修养及工作不同,所以他们的色彩感应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例如:运动员喜欢浅绿、浅蓝的颜色,这些颜色能够帮助他们消除疲劳和兴奋;年轻人多数喜欢对比度很大的活泼色系,色系对比度大可以带给他们生活节奏快感和现代化气息;老年人倾向与有稳定感的颜色,稳定感的色彩有助于老年人心情平和、身心健康;儿童比较适合具有纯度的浅粉或者浅蓝色系。 3不同家具功能区域的色彩设计和运用 因为色彩具有调节人们心理情绪的功能,所以,要按照居室不同区域的不同功能,合理选择色彩。 3.1卧室色彩 卧室主色调基本由地面、墙面、窗帘、顶棚及床罩等基础色彩所决定。处理地面、墙面及顶棚颜色要统一以外,必须重视合理搭配床罩、窗帘的颜色。在设计室内装修装饰时,必须先确定地面、墙面及顶棚颜色,然后再确定床罩、窗帘颜色,进而避免它们出现不协调情况。 3.2客厅色彩 与家庭其他空间相比,客厅的展示性最强,所以,客厅的色彩应用应该最丰富。通常情况下,客厅主色调应该是具有热情的颜色,用热情温暖色调给人以舒服温和的感觉。客厅主色调也可以设计为不暖不冷的中间色调,具体家具可以选择黑色、白色或者原木色,沙发靠垫及窗帘可以选择软性的针织物,然后按照季节的冷暖变化来随时变换,进而客厅就会有跟随季节发生改变的感受,营造宽敞、平衡的空间感。 3.3书房色彩 书房作为思考和学习的重要空间,应该用绿色、蓝色等冷色调作为其主色调,这样有利于人们气血通畅,形成平稳的心境。因为书房的使用较频繁,所以需要避开给视觉上带来刺激感受,最好训勇明亮的中性颜色或者没有彩色。书房里的墙壁可以和家具选择同一种颜色,另外,对书房书柜、书桌等处的小艺术品可以选择和谐色彩作为点缀来装饰整体书房,以此打破中调环境。另外,可以在书房放置一些绿色植物来营造洁爽、安静的学习气氛。 3.4厨房色彩 厨房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但功能以外的颜色选择也非常重要。合理的搭配厨房色彩可以给厨房营造干净、使人产生食欲的感觉。厨房整体颜色需要以简洁为主,通常情况选择灰色、银色、白色为基本色调,并对这些基本色进行大胆点缀,例如:厨具上加入蛋黄色、鲜蓝、鲜红等亮色,给人以明快、洁新的厨房空间。 3.5卫生间色彩 卫生间对颜色要求很高,卫生间主色彩通常都以冷色为主要色调,色彩选择方面基本有两种,一种是黑色为主颜色的深色调,墙面、地面都以深灰色或黑色作装饰,给人以简洁干净的感觉。另一种是白色为主要颜色的浅色调,墙面、地面都以浅灰或者白色作装饰。 3.6餐厅色彩 餐厅是一家人进餐场所,是人们交流沟通的地方,餐厅需要以暖色调为主,以此来突出祥和、温暖气氛。选择餐厅餐桌颜色时可以选择原木色。就餐时使用的盘子、碗、筷子等需要和事物颜色相搭配,例如:选择较为亮丽的红色、橙色、橘色及金黄色等,以此来刺激人们就餐食欲。餐桌处可以布置一些带花的餐布,餐桌上方布置暖色光的吊灯等。 4结束语 色彩是装饰设计最生活因素之一,它能够充分体现人们的多情、敏感特性,并且和人们的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在进行室内装修装饰时,我们必须用科学方法适应色彩的固有规律,灵活运用色彩知识,给室内空间营造富有层次和个性的环境,不仅满足人们消费心理需要,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装修与设计论文:浅析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管理 摘要:在建筑工程装饰施工管理中,必须结合其特点及可行性原则,制定与实施科学、合理、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与完成。本文首先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设计进行阐述,并对其施工管理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饰装修;工程;设计;管理 引言 建筑装饰装修的理念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与人们的文化素养、对于建筑的要求、自身的欣赏水平以及知识结构与生活阅历密切相关。有的建筑装饰装修风格张扬夸张,有的恬静素雅,也有的实用简洁或是活泼开放。由于不同的空间使用与装饰装修风格会引起人类心灵的不同反映,因此,注重装饰装修理念,追求人类的精神世界与装修环境的协调融合,进而形成心灵共鸣,是建筑装饰装修的最终追求。 一、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特点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从我国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现状来看,建筑装饰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简称。建筑装饰主要作用是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完善其性能、使用功能和美化建筑物。现代的建筑装饰通过采用各种新兴装饰技术,可以实现更为复杂、多元化的装饰工程。同时,由于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工序较多,施工环节也较为复杂。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给工程的施工安全带来威胁。此外,建筑装修设计风格各不相同,装修材料多种多样,使建筑装修施工工艺呈多样性;换句话说,同一空间的施工要通过多道工序、多种工艺来完成,而同一道工序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来达到相同效果。 二、绿色装修的设计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就传统的室内装修来说,安全性是首要的考虑因素,当前,绿色装修理念仍旧要重视安全性因素,把安全性作为家庭装修的基本原则,者是公众生活和享受的前提。 (二)、健康性原则 随着公众对于健康的重视度不断的增加,健康性原则已经成为绿色装修的一个重要原则,主要是在装修的时候尽量的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对人力健康不利的污染,营造良好的家居环境以及自然条件,在满足室内光、空间等要求的前提下,考虑装修材料的环保性。 (三)、经济性原则 装修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一般装修费用基本都在三万、四万到十多万不等。消耗着大量的社会财富。所以,装修跟经济的关系非常密切,节约成为装修中不朽的话题。 三、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理念 (一)、建筑装修装饰理念 建筑装饰装修理念,即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与人类对于建筑物的审美预期相符合时反映在人脑中的一种观念,指导了建筑装饰装修的整个过程。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都是基于人类特定的需求,例如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包括居住与办公等;满足人类精神需求,包括教堂、纪念馆等建筑设施。我们可以按照建筑物对于人类物质与精神需求所占比重大小,将建筑物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实用性建筑、纪念性建筑以及宗教式建筑。实用性建筑在建筑物中占有较大比重,其既可以满足人类的物质使用需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 (二)、装修装饰方案的确定 装饰方案是装饰理念的直接体现,而装饰理念也是装饰方案的内涵与实质,二者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确定具体的建筑方案,既要考虑施工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也要考虑装饰理念的新颖性以及方案的可操作性等多种因素。其中,装饰理念的新颖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直接决定着装饰装修方案的优劣。①装饰装修是对建筑物的美化,应该采用成熟的材料与施工工艺,因此,装饰装修方案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会在施工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实施的可能。②方案设计要具有经济型,既要考虑计划投资额,也要考虑设计方案的最终效果,并分析最终装饰装修效果与装饰装修投资的匹配程度。③装饰理念是建筑装饰装修的灵魂,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考虑建筑物的具体用途,例如会议、办公建筑“要恬静素雅”,司法机关建筑装修装饰应当“庄严肃穆”,而体育类建筑则应该“活泼开放”。 四、工程设计对建筑装饰的重要影响 (一)、建筑装饰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施工项目的工程简介和建筑施工特点分析;选择施工优选方案;建筑装饰施工准备工作;建筑装饰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资源计划;建筑装饰施工平面布置图。建筑装饰施工组织设计应该按照工程特点、施工地区的概况以及业主的具体要求,编制出切实可行的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对装饰工程进行全过程合理规划、运用科学的管理措施和手段。通过对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全面分析装饰工程的实际概况,规划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技术经济的有效措施;通过对装饰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筑装饰施工组织单位可以首先掌握人力、材料以及用具的使用情况,最终做出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通过设计与施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装饰施工与结构施工的相互协调,最终保证施工质量按时完成。 (二)、工程设计对建筑装饰质量的影响 工程设计的质量状况直接影响着建筑装饰的质量。装饰工程一般来说是按照工程设计所制定的计划、图纸、规程等进行的。如若工程设计没做好,会导致整个装饰工程的质量问题。一方面,工程设计中所计划采用的装饰材料的质量状况与建筑装饰工程质量是直接相关的。例如,有的设计者在设计时为了节省成本,而采用一些外观相似但是质量却不同的替代材料,这会大大地降低所装饰建筑的质量,甚至还会给施工人员和业主带来生命危险。另一方面,在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中只从技术和艺术角度出发,而忽视了实际施工水平,脱离了实际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按照这种设计所进行的项目,无疑会增大施工难度,在一些现有材料或施工工艺完成不了的部分,会导致装饰质量下降,装饰效果偏离预期,甚至会引起整个装饰项目的失败。 (三)、工程设计对建筑装饰施工进度的影响 工程设计的状况如何也会影响着装饰工程的施工进度。一方面,如果工程设计的图纸、计划不够严谨,在一些具体事项上缺乏明确的规定,这在实际施工中容易引起纠纷和分歧,影响着施工进度。而且,工程设计中所计划采用的材料、工艺等状况,如果脱离实际,也会阻碍工程进度。另一方面,在工程设计阶段,如果没有对整个工程的施工阶段进行有效地规划,可能会导致在一些装饰项目上所用时间过长,只能够延长工期,延缓进度,以保证整个装饰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 五、装饰装修工程的管理 (一)、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人的因素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工程部在工程施工之前,对施工难度的具体情况以及工程的规模应综合考虑,并进行合理的分配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人员,应在工程部的领导下,项目经理制定出详细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组织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另外,还要结合施工项目的进展情况,对各工种人员进行入场前的教育和培训工程部积极组织,在入场前保证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以及技术难度充分掌握。此外,应在熟悉工程施工图纸的基础上,工程项目部发现和分析图纸中的问题,并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积极组织各单位提出具体的修正方案,在施工开始前切实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相关的项目技术人员科学合理的编制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依据给施工顺利有效的进行。在工程开工之前,除此之外,还应进行实地考察工程,进行摸底原有的建筑情况。 (二)、加强管理部门的监督作用 工程部在建筑装饰企业计划成本的控制下,作为项目管理的直接部门,专门监督考核目标以及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工程部对于项目部的每一个岗位,都具有考核标准,每一个工程竣工之后,都要进行工作标准考核项目管理人员,真正起到检查督促的作用。管理部门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和监督所有工种,主要包括技能和施工方面的培训,对企业制度最终保证施工技术人员能够遵守的保持。管理部门也主要负责检查验收工程施工质量的工作,必须进行定期检查措施工程项目,保证施工质量长期稳定可靠。 (三)、加强施工工艺和材料的控制 合理的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是装饰装修材料。由于现今建筑市场新型装饰材料的不断涌现,必须严把材料质量关,才能达到良好的装饰装修效果,并根据行业材料质量标准规定保证施工材料符合,而且要加强检查和验收进场材料的质量,严禁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现阶段,我国装饰装修过程中较为严重的是污染问题,施工单位针对这一问题,应杜绝在选择装修材料时的有害材料,优选材料厂家要通过招标方式,并且要加强检查验收原材料,优先选择质优、价低、无污染的装修材料。在施工中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严禁擅自变更设计方案,不得随意更换装修材料。此外,把握好施工工艺至关重要,保证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应尽可能选用无污染、无毒的施工工艺。施工单位应加强严格检查交叉工序和交接工序,对于已经完成的工序还应进行成品保护的质量检查以及复核检查。 (四)、加大培训施工人员的力度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序较多,范围广泛,对工程质量要求较高。我国目前的装饰装修专业人员匮乏,因此,对保证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来说,加大设计、施工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对装饰装修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高等学校必须要加大,相关企业也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将装饰装修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结束语: 当前,建筑行业取得迅速的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而建筑装饰是建筑工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装饰装修的效果反映了人类的审美追求,建筑理念作为建筑装饰装修的精髓所在,强调了与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契合与建筑物所处环境的协调。在装饰装修过程中,要努力控制施工质量,进而保证建筑装修装饰理念的真正实现。 装修与设计论文:高层建筑装修防火的设计与施工 摘要: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很多城市都出现了人口大幅度增长、房价高涨和建房土地紧缺等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部分城市开始了高层建筑,并且数量在逐年增加,甚至在一、二线城市,超高层建筑屡见不鲜。这些高层建筑有着复杂的结构,在装修上,为了加强美观效果,使用了很多不符合防火标准的材料,虽然提高了审美效果,提高建筑物的价值,但是却为火灾埋下了隐患。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装修防火的设计与施工。 关键词:高层建筑;装修防火;设计;施工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高层建筑的防火问题,因为其发生火灾的时候会直接影响着建筑安全和人们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构件材料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都要明确的掌握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划分,采取适当的防火、防烟措施。装修工程中合理有效的防火分隔可以延缓火势的蔓延,为人员疏散及火灾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 1、高层建筑装修火灾的特点 1.1、火势蔓延迅猛、途径多 高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涵盖楼梯间、电梯间、管道井、排气道、风道、电缆井等各种竖向的管井,犹如一个烟囱,在发生火灾的过程中,各种管井就会发生“烟囱效应”,造成火势的整体迅猛性蔓延。此外,高层建筑的装修不乏易燃或者可燃性材料的使用,一方面加速了火势的蔓延;另一方面伴随着有毒气体的释放造成人员的昏迷、窒息等情况的发生,对救援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而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高度,加之管井、窗口、房顶床以及各种设备孔洞,来自于外部空气的风力则会加速火势的进一步蔓延。 1.2、人员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的过程中,造成人员疏散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由于高层竖向距离长、楼层多、造成垂直距离人员疏散耗时长、且易受到有毒气体和烟雾的困扰,在烟熏和热气流的影响下极易造成人员的踩踏、窒息等情况的发生。另一个方面则是高层建筑人员相对集中,而相应的疏散设施较少,加之各种管井存在造成火势的迅速蔓延,密集的人员造成疏散过程中危险系数的增加。 1.3、消防设施配套欠缺,管理存在漏洞 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后造成人员财产和生命安全损失的一个主要方面则是高层管理业主缺乏必要的高层防火意识,在管理制度上存在漏洞,如违章关闭消防设施等,此外,高层建筑内部配备的自动消防设施等其他消防其他不齐全,人员管理不及时,人员流动性强等特点造成消防设备形同虚设。 2、高层建筑装修与消防安全的分析 2.1、装修材料设计有待提高防火性能 随着建筑装修的发展,装修材料也不断出新,秉着美观、节能、有效这三个部分来发展,而没有把防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好多材料经消防监督机构检测后都不能在市场上销售,有些材料当遇到火灾后,就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直接危害人们的性命,还有些产品是由于材料本身结构问题导致在防火方面的缺陷,例如,玻璃幕墙作为现代建筑美学、建筑节能和建筑结构等因素有机的结合,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装修上。但是玻璃幕墙本身的结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与每层房间隔墙之间有一定的缝隙,当有火灾发生时,火势会从这些缝隙窜出,造成火势迅速蔓延,导致在防火方面有一定的不足。 2.2、在施工管理方面有待提高 建筑装修工程,内部的隐蔽工程较多,当隐蔽的电气线路、管道保温材料及其它装饰等不符合消防要求的很容易引起火灾。建筑装修在施工前,应该将施工的图纸上报有关部门单位审核,当审核通过后,要按照审批后的图纸严格实施,不能擅自修改图纸,但是在现实情况中,有些单位认为对审批后的图纸进行简单的修改,不会对整体的防火安全造成影响,但是往往就是这样一个小的疏忽将导致火灾的发生。 在建筑装修工程中,施工的现场很混乱,可燃物多,用火、用电量大,如果没有严格的装修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很容易导致火灾。有的时候会将部分装修项目外包出去,如果遇到责任心不强的外包管理人员或者防火意识薄弱的人,也很容易造成火灾的发生。 3、高层建筑装修防火的设计和施工 3.1、严格执行防火设计标准 超高层建筑规划设计必须严格执行消防专业及相关消防标准规范,初设计要有消防设计专篇。一是立足于不发生、不扩大,完善主动消防设计。结构设计安全稳妥,耐火等级不能低于一级,支承构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h,积极采用先进可靠的防火涂覆技术和材料。内部装修严控制可燃材料,顶面、墙面采用A级,地面限用B1级,禁用B2级。外装修和外保温必须杜绝易燃、可燃材料。严格控制电气、火源和燃油、燃气引火物,严控引火致灾条件。严格执行建筑防火间距、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标准,明火和潜在起火部位必须严密分隔。二是要立足于早期探知、快速启动、有效控制,完善被动消防设计。配备先进可靠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力求快速发现、自行消灭、有效控制初起火灾。三是要立足于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完善安全疏散设计。包括设置消防车通道、设置消防电梯、消防楼梯、避难层、屋顶消防直升机停机坪等。合理设计消防登高车操作场地、消防登高面、室外消火栓、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水泵接合器等,为消防力量提供施救条件。 3.2、加强施工阶段的消防监督检查 凡承揽工程的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的防火构造、技术措施和消防措施等,必须严格按照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对防火结构的保护层、设置于吊顶或管井内防火分隔物、以及暗敷的消防电源线路等,必须认真做好施工和监督检查记录。 3.3、施工管理严格把关 对施工人员采取资质的管理方式。对于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施工,必须明确一点,工程应由具备专业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接。在现在的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施工队伍换人施工或者转手分包等现象,这样导致监管部门很难控制管理。想要从根本上去改变这一现象,可以要求施工单位的相关消防电、水施工人员或者管理人员持证上岗,这样一来,监督部门可以有效的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把持证上岗的制度落实到工作当中,以保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施工的质量,从而提高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把施工监理制运用到实际的消防工作中,施工过程复杂、技术含量高是高层建筑消防施工的基本特点。所以,关于技术方面的指导工作十分的重要,建立完善的监理制,不但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督,而且还可以完全掌握施工中的相关问题。尤其是对一些隐蔽工程而言,实行监理制对其把关极为重要。关于施工建筑的相关检查工作要加强,施工过程对高层建筑的火灾具有很大的影响,特点是在装修环节。现在一般都是综合性的高楼,用在装修上面的投资非常大,且有大量的可燃物质存在。加强建筑施工中消防监督,首先必须按建筑物里面的设计设置适合的防火安全设备,其次对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进行监督,一些可燃材料必须及时清理,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管理,严格的把各项防火规章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3.4、完善建筑消防设施的基本检测制度 建立及实施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制度,能够及时的发现火灾隐患。对于这一制度的实施必须有专业机构负责。这个机构一般都是由具备高级技术水平的人员构成,拥有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测规则,能够严格按照国家的基本标准执行,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设施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试、检查,从而做出合格的判定。 结束语 高层建筑装修工程中防火设计和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防火设计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做好高层住宅建筑的防火设计和施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的规范化、合理化以及科学化,施工顺利,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装修与设计论文:节能设计在室内装修设计中的集成与创新 摘要:运用自然能源和节能技术,有效的控制能源消耗,打造绿色低碳的生态环境是每个设计师的责任与使命。设计从业者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和持续性,将节能环保的理念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节能 绿色 低碳 结构 自然 引言: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巨大的资源消耗成为日益严峻的问题,面对这一情况,国家颁布看一系列的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我们应当具有这样的责任心和对行业的使命感,应当时时警示自己,采用怎样的有机手法最大利益的运用自然能源和节能技术,有效的控制能源消耗,打造绿色低碳的生态环境。 这个时候提倡节能、绿色与低碳理念,并不是在大环境下的一种追逐风尚和临场作秀,作为建筑装饰行业,是将建筑物从建筑本体向使用本体过渡的工程实施过程,是一栋建筑物交付使用的最后工程的参与者和实施者,所以必须从装饰设计、选材、施工、项目管理机后期维护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从而完成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体现其价值所在。 正文: 装修设计常常遇到的情况是对建筑进行表面装饰装修以及相应功能的改造。由于功能的变化,空间内部的物理状况常常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设计师从满足功能需求、装饰效果以及节能减排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根据空间性质不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一、对外围结构部分进行改造: 外围结构由于体表面积大,对建筑内部各方面能耗影响较大。在日常的室内设计中,由于建筑原来的外观、窗墙比等固有条件不易进行改造等原因,对原建筑进行外墙保温改造的实施条件往往不足,故可以考虑采用外墙内保温技术及外门窗改造等手段。 1、外墙内保温改造: 目前常用的技术为增强粉刷石膏聚苯板内保温系统,及胶粉聚笨颗粒保温浆料内保温系统。在选材时要考虑材料的耐火性,满足空间的防火要求。由于内墙装饰面是覆盖与保温层上的,故在设计及施工时需考虑连接稳固的问题。尤其负重物件,如窗帘盒、石材龙骨、大型装饰挂件等,仍需固定在原结构墙体上。因此,这也要求设计师在面对内保温基层时,在满足效果及功能的前提下,合理选择装饰材质及饰物,避免过重过繁的设计,给施工制造过大的难度。 2、外门窗改造: 在装修设计中,原建筑门窗通常无法改变,在装修中采用以下办法进行改造: ①将原有窗框更换为满足节能要求的新型塑钢门窗框和铝合金断桥隔热门窗框,并提高窗体与墙体之间的密封性。 ②采用新型节能玻璃:根据原有外墙条件,设计师可选择色彩及质感合适的新型节能玻璃,如中空玻璃、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LOW-E玻璃、着色玻璃等,改善由于阳光直射造成的建筑内部能耗增加。 ③在原建筑门或窗内加建一层:如室内空间允许,确定合理间距,并能满足窗户的热工性能指标,避免层间结露,可以改善保温隔热效果。 二、遮阳设计的应用 可以根据地区气候特点,空间的功能以及朝向,考虑增加遮阳设计,同时也是对建筑物的装饰。 ①外遮阳系统 在原建筑门窗外增设活动或固定的遮阳设施,还可配合室内装修风格,设计门头入口,别具风味。 ②内遮阳系统 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在建筑内设置百叶、卷帘、遮光帘等,优势是可以与室内装修效果结合得很好,但其遮阳效果不如外遮阳系统。 三、自然通风采光的保留 设计师有时出于装饰效果或使用功能的考虑,将原有建筑的窗从内部封上,这种改造将会减弱空间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效果,增加照明及空调的能耗。但是现在人们更加倾向于享受大自然赋予的自然光照与和煦清风,对自然光和自然通风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和适应感。在提倡节能环保的今天,这些天然能源的应用重新引起我们的重视。 1、自然采光的应用 在装修设计中,对窗户的框料、玻璃等材料进行更新换代,提高其保温、隔热、遮阳等特性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修改控制窗墙比例之后,在装修空间环境中,有效进入自然光,可有效节省照明用电能耗。同时可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对窗框形式等方面进行设计,对光影进行切割,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和序列性。 2、自然通风的应用 在建筑主风向的立面设计适当的门窗,即可取得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其带来的舒适感是空调不可比拟的,故而人们一贯把良好的自然通风作为评判一个空间优劣的标准之一。 四、灯光照明设计: 照明设计在室内装修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一环,我们思考在室内设计中如何既能保证光环境的艺术质量和文化质量,不需降低照明标准,又能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1、合理选择环境照度 在以往的设计中,尤其在高大空间中,常常会有设计师过分追求高照度的华丽效果,不但会造成使用上的浪费,也会造成使用者的不舒适感,可谓得不偿失。在做室内设计时,设计师应根据空间的特定用途选择适当的照度。所谓适当的照度,应满足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①视觉功效; ②视觉满意程度; ③经济水平和能效的有效利用。我国于2004年12月执行了新的国家标准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其中对不同房间或场所的照度标准值做了详细的规定。设计师可参照该标准进行照明设计。 2、合理选择光源灯具 要使空间照明既能满足照度质量,又能保证艺术效果,还能降低电耗,达到节能要求,就需要设计师为环境选择高效节能的灯具。目前,高效照明节能产品主要有:T8、T5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CFL)、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电子镇流器等,与传统灯具相比,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经过统计,用高效照明产品替代传统低效照明产品,可节电60%~80%,由此可见,其中蕴藏着巨大的节能潜能。 3、合理设置照明机动性调节功能 在空间的使用过程中,会随着不同时段,使用需求发生变化,照明要求也相应的发生变化。如餐馆的就餐高峰期与客流降低期的照明要求有所区别,展馆因展品变化而发生的照明要求变化等等。目前,常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对灯光照明进行分组控制: 在大型空间内大量使用筒灯、射灯等,并满布天花,这一手法的优点是照度均匀,光线柔和,缺点是空间使用需求一旦发生变化,密布的灯具就会显得过量,反而会造成环境的空洞感,同时产生电耗的无端浪费。②采用调光开关: 设置调光开关也是有效的节能方法,在小空间里,显得更为经济实用。而且在调节照度时可满足个人主观感受,在家居、宾馆客房、小餐馆等空间得到广泛使用。 五、新型节能材料及节能技术的应用 关注不断进步的新型节能材料及节能技术,及时运用到设计工作中。如将太阳能引入墙体保温、电力提供等方面的技术;在透光天棚等部位设置智能感应型遮光系统;利用角度精确的玻璃棱镜集取自然光,既提供了舒适的天然光,又控制了其所带来的热量等。另外,新型产品不断涌现,如导光管、光导纤维、光敏和热敏材料等,都向我们显示了技术节能的潜力,应引起设计师们的关注。 结束语:在能源消耗巨大的今天,每位设计师都有机会扮演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执行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我们应正视自己的社会责任,捍卫自我的职业道德,为增强社会节能环保意识尽一份力量。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珍爱地球,共同创造美好的绿色家园! 装修与设计论文: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安全与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居住、工作、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装饰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装饰装修施工人员,所以就有必要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来降低装饰施工中的安全染问题。由装饰装修工程引起的安全事故很多,主要原因是设计不合理、使用劣质的装饰装修材料、施工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所引起的。文章就此进行讨论。 关键词:装饰装修工程;安全;设计 引言 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很多设计和装修人员由于自身的水平所限,缺乏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盲目追崇所谓的潮流设计和风格,或者为了迎合业主变态的审美观和生活情趣,都可能使装饰装修成为安全的隐患,甚至可能造成重大的事故和生命财产的损失。因此,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加强,才能对此问题进行改善。 1.建筑装饰装修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1.1大量使用可燃材料或设计的造型过于复杂 有的设计和装修过于追求造型的变化,为了做出这种富于变化的造型,在施工中势必要用到很多的木质材料。众所周知,木材的加工性能注定了木材容易制作复杂的造型,但木材是可燃材料,不管施工过程中是否涂刷防火涂料,都不能改变木材的可燃烧属性。因而大量使用木质材料给防火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1.2盲目追求所谓的设计潮流 现代装饰材料的生产工艺使地板砖具有了更好的装饰性能,其强度高、尺寸精度高,吸水率低、表面平整光滑,其图案和花纹人为设计,没有天然石材的色差和纹理缺陷,所以地板砖上墙的装饰效果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但很多设计和装修人员,由于缺乏对装饰材料与装饰构造及装饰施工工艺的深入了解,他们看到了地板砖上墙的做法后,就盲目的效仿,认为地板砖是可以直接粘贴在墙面上的。在墙面上用水泥砂浆进行粘贴施工的工艺,对于内墙瓷砖的施工来说是可行的,并且只从有装修一来一直是这样做的,但对于抛光地砖来说是绝对错误和危险的。 1.3变态的审美观和生活情趣 不少的室内装修,大量使用玻璃,甚至到了滥用的地步,有些甚至将玻璃镜粘贴在天花板上。我们都知道,玻璃材料具有很好的光线性能,可呈现透明、半透明、反射、半反射、朦胧、透光不透视等多样的效果。适当的使用玻璃材料会赋予空间的灵动变幻的色彩。但普通玻璃抗冲击强度差,易破碎伤人,大量使用会产生安全隐患。 2.加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安全的措施 2.1加强装饰装修的设计 (1)墙面装修设计。墙的饰面材料非常丰富,一般来说,卧室不宜用石材,瓷砖等硬质材料,因为它们会产生一种冷漠感。厨房、卫生间不宜用木质及软质的织物墙纸之类的材料,既不利于清洁又不利于防火防潮。大面积墙面,天棚面层用什么饰面材料;许多文章推荐墙纸,但在实际生活中,墙纸效果多数不理想。不是审美方面,而是墙纸受冷热影响变化大,使用一段时间后,接缝处裂口起卷非常普遍,不如涂料效果好。墙面装修设计必须保证整体性,与其他部分的装修风格保持统一,还要考虑其物理性质,因为墙面在室内具有防火、隔音、保暖等作用。 (2)顶棚装修设计。在顶棚方面,居住者常常误解为居室装修就一定要做吊顶,并在吊顶上安装各种彩色灯,这就是将居室商品化,是不正确的。一般住宅层高在3米以下,《建筑设计规范》在2.4-2.8之间。做了造型吊顶,加上灯具或吊扇,空间非常低,有的已达不到净高2.4米的最低极限,压抑、沉闷、空气不畅,影响健康,也达不到舒适美观愿望。造成许多家庭做吊顶的原因,除审美误区外,土建施工质量不好,天花粗糙不平,并且不能敷设安装暗线、灯具而影响美观也是因素之一。在提倡严格土建施工质量外,解决这一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也还是可以进行顶棚装修的,但只要明确是以解决上述问题而产生压抑累赘的状况。 2.2加强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 (1)防水施工。防水施工时,先用防水材料涂抹於管道、地漏、卫生间洁具根部、阴阳角以及冷热水管出墙处应明露接驳口,楼板洞口二次封堵等部位进行加强处理,然后根据防水材料的配比进行涂刷地坪及墙面。涂刷时需纵横防水各一遍,以保证防水层的密闭性,要求厨卫湿区(如淋浴房、浴缸)的墙面防水高度不低于2000mm,宽度加宽200mm出淋浴房及浴缸处墙面,干区的墙面防水高度不低于30Omm,保养12-24h。防水施工完成后,在防水养护期内,禁止人员进入,并于门口处作醒目标示。待防水养护期结束后须按要求做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不得低于l00mm,并在墙面用记号笔做好水位标示,以利检查。 (2)地板铺设。在地板砖、花岗岩和大理石的铺装上既不能在水泥砂浆未搅拌均匀就铺装,也不可将水泥砂浆反复抹,致使水分过多浮在面层而产生气泡。这两种都会使地砖松脱出现“空壳”现象。木地板铺可采用悬铺法,本地板铺设前,需检查地面平整度及含水率,有条件情况下应开启地暖设备,即满足地暖设备调试又能充分挥发地暖保护层内潮气,同时须检测地面含水率符合地暖地板之相关要求。正式铺装前应先预铺装,选出色差较大的地板,以控制地板基本无色差。地板铺装前应注意地面清洁,地板下需铺设防潮膜,接口处需互叠,正式铺设开始前,需根据每个区域的兜方控制基准线及设计确定的地板排版图安装第一排地板。 2.3加强对装修材料采购管理 材料是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保证,由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诸多施工者选取劣质材料进行装修,监管机制的欠缺加剧了环境污染,因此说在今后的装修施工中,需要加强对材料采购的管理,追求质量的保证。建立健全的采购管理程序,从购买到应用做到环环检查与监督,保证材料的质量与环保,建立奖惩机制,对于疏于管理的人员给与一定的惩罚措施,给与管理得当者一定的奖励,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管理者的积极性。 同时,注重对新材料的使用。采用新材料时,就要求必须大力发展各种具备绿色环保性能的建筑装修材料,具体来说,从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角度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用新材料进行装饰工程施工中的污染控制:一方面,必须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引导和鼓励从中央到地方,从“建材”到“建工”以及其它装饰装修工程相关的行业努力制造、生产和利用各种绿色的建筑装修材料,特别是利用地方资源和工业废料生产的装修材料,更应给予鼓励;另一方面,对于新装修材料,特别是用工业废料和地方材料所制作加工而得到具备绿色环保性能的装修材料,我国政府应该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植和支持;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必须统一制定装饰装修工程材料技术标准和相关的规定,必须严格秉承优质优价,按质论价的原则,从而装饰装修工程材料方面切实保证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取得良好的效果。 2.4加强污染源的控制 由于装饰装修工程在施工中也会对家居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我们也要想办法改善这一情况,下面是关于污染控制的几点分析:①增加放射性气体的监控力度。在居家环境中,放射性气体是危害人体的严重污染物之一,因此,在施工中要尽量减少该污染物的产生。对此类污染物,施工工人一般从技术方面着手,最大程度上减少在装修环境中产生的放射性气体,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对装修材料和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比活度的监控来降低污染。②增强对甲醛污染的监控。在室内装修中,甲醛可能是最不陌生的污染词汇了。为了降低污染,施工人员要怎么做,一般是通过改变生产工序来减少对甲醛的使用,或使用低污染的材料。如果必须选用含甲醛的木材,应该先用特定的烘烤箱烘烤过后再使用。 结束语 室内装饰装修,稍有不慎,就会使使用者遭受财产损失甚至丢掉性命。因此,作为设计和装修人员应对设计装饰装修的安全问题有着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建筑装饰装修行业管理部门应对设计和装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严格管理,并对出现安全问题的人员追究相关责任。 装修与设计论文:现代办公室设计装修的特点与创新理念探究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明程度地日益提高,室内设计的重要性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现代办公室则成为了关注的重中之重。现代办公室作为人们办公和交流的特定环境,对其隔断、风格、交流方式等更加多元化的要求。因而,相对于以往传统的办公室来说,现代的办公室更加注重交流、开放和沟通,并日益成为企业宣传自身形象、提升品牌实力、展现自身品位、凸显自身个性的重要 端口。 现代办公室的装修目标 一般来讲,现代办公室主要是由会议室、财务室、接待区、员工办公区、总经理办公室、茶水间等组成的。根据当前建筑物的环境、标准以及使用性质来看,室内设计需要运用建筑美学原理和物质技术手段来满足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并且在创造功能、环境凸显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现代办公室的设计过程当中,设计者应当以人的需求为主要的设计目的,围绕人们的生产和活动来创造美好的环境,既满足用户的实用需求又能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 1.实现高效流畅的办公环境 所有的公司和管理层在工作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目标――高效。这一目标,也应当成为一个现代办公室共同追求的氛围和目标。因此,在一个漂亮、高效的工作环境当中,我们应当在设计过程中展现出高效的设计理念,以此来激发员工们工作的热情。 2.休闲与舒适型 除了高效快捷的设计目标,休闲舒适也应当成为现代办公室的重要设计理念和目标,这也是区别于传统办公室设计理念的重要区别。作为办公场所来说,室内装修应当让舒适休闲的氛围容纳到快捷高效的工作环境当中,在满足工作人员健康舒适的自然要求的同时,展现出整个办公环境以及企业的审美品味。 3.突出公司文化 作为企业自身的文化载体,办公室的在其装修的过程中需要凸显企业的文化元素,让客户第一时间能够明白公司企业的文化理念和服务宗旨,感受到该企业所要传达的活力。同时,区别于传统的的办公环境,现代办公室的装修还应当根据公司的不同特点,激发企业员工的创作灵感和工作情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现代办公室的装修特点和理念 现代办公室作为一种处理特定事务的地方,对于提升企业价值、培养企业文化等都具有密切的关系,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也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应当将办公室的设计装修等摆到办公室设置的重要地位上来,使得它既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也能满足大家的精神需求。 1.办公设施的配置 系统家具、办公自动化办公桌、人体工作座椅是现代化办公设施的三大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办公自动化的设施配置上,简称为OA(OFFICE AUTOMATION)最善于、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处理机械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配置办公室设施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为工作人员创造出优质的办公环境,让机器和人之间实现协调和谐的办公环境,实现装修与自动化理念的结合。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充分考虑办公家居、办公信息管理、办公设备等之间的关系,让办公设施成为办公室最为重要的组成之一。例如,员工在工作中通常对桌椅的需求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桌椅设计的不得当,员工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就会产生疲劳,甚至会产生疾病等。因此,在设置办公配套设施的时候,家居应当更加符合使用者的业务需求,注重人体的工作原理,让办公设施更加富有人情味儿和色彩。 2.办公室的照明系统设计 作为现代办公室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多种多样的灯光在衬托工作环境、打造企业文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办公室的设计过程中,如果采用合适的灯光照明,就会给工作人员带来良好的视觉感。例如,灯光照明比较适合在工作区的两侧,却不宜将灯光放在工作位置的正前方,这样就方便将灯具的水平视线和灯具纵轴错开,得到良好的照明环境。其次,设计师在设计办公室的灯具周围的邻近表面时,应该考虑采用无光泽的装饰材料,以此来避免光的反射。 3.注重办公室的声音设计 办公室的声音设计主要涉及到三方面,其中包括控制噪声源、声音的遮蔽以及吸音等方面的内容。在控制噪声方面,设计师首先应当选择防止噪音或降低噪音的设计理念。首先,办公设备、电话等都是发出声音的客观物体,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办公间的设计中,我们应当注重对噪声源的有效控制等。其次,我们还应当采取有效声音遮蔽的方式,让噪音降到最低。例如,设计师可以在现代办公室中采用掩蔽声音的扩音器,发出掩蔽音,尽管工作人员们对其感知并不多,但是却能有效地消除办公室周围的噪音,降低对个人的影响。从而产生一定的放松感和稳定感。 4.注重办公室的色彩搭配和空气质量 和谐的色彩容易让人的内心有良好的感受。例如,办公室中运用良好的色彩,让人感觉明朗、积极、愉快。反之,则会让人感到疲倦、压抑等。因此,在对办公室色彩搭配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企业的文化以及精神内核,选择合适的色彩运用,让整个办公室的装饰设计更具个性。与此同时,现代办公室还应当更加注重空调等节能效果和空气质量的优化,通过专用设备等控制污染源,在保证良好的建筑密封性的同时,也注重对污染物的发散,减少能源浪费,保证空气自我净化的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办公室的空间设计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它必须以创造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为主要宗旨,以此满足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要求,处理好空间与照明、陈设、通风、色彩等之间的关系,从而满足工作人员对精神、物质等的多层需求。 (作者单位:汕头经济特区龙湖环境设计公司) 作者简介:林婷玫(1983-),女,广东汕头人,大专,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装饰。 装修与设计论文:深圳地铁土建装修设计与施工缺陷研究 摘要:深圳地铁作为国内地铁行业的领先者,自一期工程1998年开工建设以来,经历了15年时间,在地铁建设和运营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文根据深圳地铁历史经验数据,从设计与施工的角度介绍了深圳地铁土建及装修方面存在的缺陷及防治措施,尤其对于运营阶段发现的一些问题做了重点阐述。本文来源一线、内容详实、反映实际问题,可以为以后的地铁建设及运营介入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铁、土建、装修、缺陷、运营 作者简介:邓统辉,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所在地:深圳,邮编:518041,男,1983年出生,湖南浏阳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地铁建设、地铁运营、隧道及岩土工程方面的研究。 0引言: 目前,国内地铁建设如火如荼,很多大中城市都在修建、运营地铁。然而地铁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专业广、接口多、施工环境复杂、服务乘客功能要求高,在地铁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对于修建和运营地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深圳地铁多年建设和运营的经验,对于以往发现的土建及装修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汇总研究,希望能给以后的地铁建设和运营提供借鉴。 1土建方面的缺陷 深圳地铁土建方面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工后沉降过大、渗漏水、道床上拱、排水等问题。土建方面的缺陷相对次数较少,然而一旦发生,将对地铁的运营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土建方面具体的缺陷有以下: 深安区间大断面处设计与施工质量问题:设计阶段对上部安托山采石场卸载考虑不够。深安区间上部为安托山采石场,地铁施工期间采石场停止采石作业,然而施工完毕后,采石场继续施工,安托山被削平,地铁隧道上部大量卸载,卸载导致大断面处拱起变形,上部结构出现裂缝,暴雨期间结构大量漏水,由于大断面达15米高,运营期间维修极为不便。大断面处防水设计为半包防水,一旦下雨,衬砌排水涌入轨行区,原有的排水沟设计排量不够,导致道床大量积水,最严重的时候有16CM深。因而结构设计应当考虑卸载因素,防水设计不宜采用半包防水,应当提高防水等级。 兴留区间、西固区间、香景区间道床上拱问题:兴留区间、西固区间、香景区间围岩存在承压水,道床底部衬砌存在漏水点,水系与围岩承压水连通,水压将道床顶起,最大隆起量有70多毫米,对行车造成安全隐患。后对道床进行了打孔泄压处理,情况得到缓解。 后海停车场软基处理质量问题:后海停车场原始地貌为滨海相潮间带,填海造陆形成,曾暂时作为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等工程的临时弃土场。后为修建后海停车场,对软基进行了搅拌桩、旋喷桩、碎石桩、强夯等工艺进行处理。运营期间,发现场区内出现大面积的沉降,最大沉降达70毫米。初步判断该地基处理是由于填土固结沉降未完全就进行了上部结构的施工,另外软基处理施工质量存在较大问题。整改的初步方案设想为对下部地层进行注浆加固。 东湾区间隧道下沉问题:东湾区间隧道变形缝大量渗漏水,掏空隧道下部土层,另外施工时赶工期,隧道下部淤泥未清理干净就进行施工,施工完毕后运营期间出现道床下沉。 风亭灌水问题:翻身站外两个独立风亭连接到一起,中部隔墙取消,然而连接处底部未进行封闭,2014年暴雨期间,地面大量积水,积水沿底部土层渗入风亭,再顺风亭灌入设备区。另外,还有部分车站排风口的底口标高不满足大于1米的防淹高度要求。 变形缝未装止水带问题:2号线湾厦站A口侧地铁与物业区接口处变形缝、福市区间变形缝未装止水带,附近市政管道破裂及福田枢纽施工水管破裂导致大量涌水,影响地铁运营。对于此类由不同单位施工的接口部位的变形缝要特别给予重视,防止漏做止水带。 福市区间平坡段排水沟坡度问题:福市区间轨道设计有300多米的平坡段,水沟也设计为平坡,一旦下雨,隧道漏水就无法排出,导致道床积水故障。 隧道排水标高问题:泵房进水口、横向排水沟、道岔转辙机基坑,以上三处标高与纵向排水沟标高存在偏差,造成积水。需要调整标高。 白高区间盾构橡胶止水带脱落问题:由于盾构管片之间缝隙内填充止水条,在列车振动,下雨后空气湿度增加造成止水条膨胀,随着天气干燥后止水条收缩体积变小,造成脱落。建议停止选用该型止水带。 转辙机坑积水问题:大量转辙机坑存在积水问题,转辙机坑和道床不是一次性浇筑,而在二次施工转辙机坑时未设置防水层,道床积水渗入转辙机坑,该故障由于列车荷载作用极难根治。 站台板侵入列车限界或间隙过大问题:部分车站站台板侵入列车限界,需要凿除侵限混凝土,部分车站站台板与车辆之间的间隙过大,需要增加橡胶条。 香景区间盾构施工期间堵漏水泥及轨顶风道砂浆抹面掉落问题:后补的水泥块掉块。施工承包商要重视结构露筋、破损部位的修复工艺,保证工艺稳定耐久。 高架段桥梁变形缝封堵问题:高架段桥梁变形缝处未进行有效封堵,雨水直排地面,造成恶劣影响。应当安装排水管集中排放或加装不锈钢盖板。 世界之窗轨道绝缘接头打火问题:2号线首通段钢轨与东延线钢轨中间设计了一个绝缘接头,地铁车辆通过时,车轮将绝缘接头两侧连接起来,中间有电流通过,造成打火,烧蚀钢轨。后将该绝缘接头取消,插入一段短钢轨连接首通段及东延段钢轨,打火现象消失。 2装修方面的缺陷 深圳地铁装修方面的缺陷次数多,问题小,但是装修是直接面对乘客,装修方面的缺陷会极大的影响地铁的服务质量,影响地铁公司的形象,对于这些装修问题,我们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装修方面具体的缺陷有以下: 桥梁未设计检修平台问题:地铁高架段部分桥墩设计在河流中,而桥墩设计时未设计检修平台,桥墩检修时地面检修车辆无法靠近桥墩,桥墩无法进行检修。 高架屋面未修建检修设施问题:高架屋面未设置检修设施,无法进行检修。 高架段防雷接地问题:二期1、5号线的高架站设备房设计均存在未考虑防雷接地问题。 红树湾下沉广场漏水问题:红树湾下沉广场侧立面设计采用干挂石材,下雨时,雨水会沿着干挂石材缝隙流入下部的售票机房。应当在干挂石材下部设置截水沟排水。 蛇口西车辆段侧墙外立面瓷砖脱落问题:蛇口西车辆段运用库、维修楼侧墙外立面瓷砖大量脱落,施工时外立面涂抹了一层防水层,防水层导致瓷砖与墙面的粘结不牢固,经过换季,热胀冷缩作用,墙面瓷砖脱落严重。 车站设备区通道瓷砖粘贴问题:部分标段车站设备通道侧墙瓷砖设计为埃特板上粘贴瓷砖。由于埃特板吸收粘合剂上的水份及埃特板变形导致粘贴效果不好,瓷砖大量脱落。建议采用批灰刷涂料的方式处理墙壁。 干挂石材安装问题:部分石材没有采用干挂安装方式,采用灰砂砖胶粘在龙骨上的安装方式,省略了纵向龙骨和不锈钢挂件。一旦云石胶老化,墙面石材会大面积脱落。 广告灯箱及高架段吸音板螺栓问题:部分广告灯箱固定螺栓在螺栓端头无穿线孔,如果选用有穿线孔的螺栓用铁丝插入绑扎可以彻底避免螺栓松脱的危险,同时也免除每月月检检查螺栓松脱的工作量。高架段吸音板现有螺栓松脱后,吸音板将直接掉入轨行区,影响行车,运营公司根据这种隐患,设计了带弯头的特制螺栓,可以在螺栓松脱的情况下依然挂在钢架上。 市民中心站厅顶部玻璃天花及垂直电梯门顶部玻璃爪件设计问题:市民中心站厅顶部玻璃天花及垂直电梯门顶部玻璃爪件设计为内侧拧紧,玻璃破裂之后,维修空间狭窄,无法从内侧拧紧爪件,因而类似玻璃爪件结构选用外侧拧紧爪件。 天花安装问题:天花吊杆与横向轻钢龙骨采用塑胶带绑扎,时间长久后易出现胶带的老化、松动,导致天花脱落。板式天花的横向螺栓未安装,使板与板之间没有达到整体性效果,导致天花板松动、脱落。 出入口玻璃顶棚漏水问题:出入口顶棚密封采用硅酮密封胶,下雨期间,仍然有很多出入口顶棚存在漏水现象。建议在玻璃接缝外面增加一道Alubutyl 铝箔丁基胶带。 离壁沟地漏检修问题:部分标段离壁沟地漏设计在离壁沟里,地漏时常堵塞,检修时需要拆卸踢脚线,极为不便,建议地漏设计到墙壁石材外面10CM处,再将离壁沟开槽引水至地漏,这样既能保证地漏功能,又能方便检修。 车站离壁沟渗水问题:车站离壁沟防水未做好,大量车站存在离壁沟渗水及AFC积水问题。应当做好防水及离壁沟挡水槛,设计时考虑增加离壁沟地漏数量。 车站出入口截水沟盖板孔洞过大问题:不少车站的出入口盖板孔洞过大,穿高跟鞋的女乘客经过时,高跟鞋会陷入孔洞,造成安全事故。 楼梯扶手剪刀角问题:自动扶梯楼梯扶手与玻璃栏杆形成剪刀角空隙。剪刀角在乘客乘坐自动扶梯时,自动扶梯与栏杆之间容易卡住乘客的手或其他部位。 楼梯小孩用的扶手突出问题:小孩玩闹时容易将该扶手当滑梯玩耍,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车站站厅隔断边门设计问题:部分标段车站站厅隔断边门设计时未在边门下设计滚轮,由于玻璃边门较重,合页承受较大的竖向力,边门多次开启后,损坏现象严重。 贴片式盲道条脱落:深圳地铁2号线地面盲道条采用贴片式盲道条,该型盲道脱落现象严重。建议采用瓷砖盲道,质量更为可靠。 车站出入口卷帘门坠落问题:车站出入口卷帘门出现故障松脱时会直接掉下来,砸伤乘客,建议加装防坠落装置。 轨行区封闭问题:部分高架段轨行区未封闭,易造成巡检人员高空坠落。部分高架过渡段未设置高2米的安全防护栏,无法防止人员进入。 管线与孔洞封堵问题:管线和孔洞未封堵,外界水容易从该处渗入。 3 结语 文中很多缺陷是在运营阶段发现的,地铁投入运营以后,地铁设计与施工的缺陷会不断暴露出来。地铁建设是为运营服务,在地铁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我们应当多考虑运营方的需求,加强与运营方的协调沟通,这样可以提前预防、避免类似缺陷的发生。 装修与设计论文: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与质量控制的研究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建筑设计与建设中,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 室内设计与装修作为改善人们居住环境与质量的重要方法手段,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本文将结合当前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的现状及其中存在 的一些.问题,在对于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发展形势分析基础上,结合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注意事项,对于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与质量控制的方法 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以促进住宅室内设计装修的发展提升。 关键词:住宅;室内设计;装修;质量控制;方法措施;研究分析 室内设计作为建筑设计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建筑施工建设与发展中越来越受重视。结合当前建筑室内设计与装修的实际情况,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进行室内设计与装修过程中,由于施工等方面因素,对于建筑的原有结构与功能破坏比较严重,导致当前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问题的存在和发生。本文将结合当前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发展形势与注意事项,对于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与质量控制方法措施进行分析论述。 1、住宅室内设计装修现状分析 结合当前建筑行业发展中,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建筑设计与住宅室内设计逐渐分离,住宅室内设计人员也不仅仅是建筑设计人员,因此,在进行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中,难免会出现冲突,对于原有建筑的结构与功能产生或多或少的破坏,从而对于建筑的使用寿命或者是建筑质量等造成不利影响,造成建筑材料浪费与建筑能源过多消耗等,这些都是建筑行业发展中住宅室内设计装修的现状。 总之,结合当前住宅室内设计装修现状,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住宅室内设计装修容易对住宅结构造成破坏。这主要是由于建筑设计人员与住宅设计人员的分离,导致在进行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中,为了满足住宅室内设计中更多的功能需求与装修效果,往往会存在对于原有建筑结构的修改和更正,因此,极容易队原有建筑结构造成破坏。其次,住宅室内设计装修过程中,为了满足更多设计需求,往往也会对于原有的建筑功能进行较大的改动,因此也会对于建筑的原有使用功能进行修改破坏。再次,在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中,由于结构功能的改动,必然也会造成建筑中原有的给排水结构与系统发生变化,对于建筑原有给排水造成变动。最后,进行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还会对于建筑中的强弱电进行改动变化,同时容易造成一定的消防隐患与问题发生,这些都是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2、对建筑设计的思考与注意 针对日前装修中对住宅结构的破坏及使用功能大改动的问题,说明住宅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前对住户的生活并没有深入和详细的了解,造成建筑师设计的空间无法符合住户的生活需求,致使住户不得不进行装修改造,其间难免造成对建筑的破坏。针对这些现象,笔者对住宅建筑设计提出以下一些思考。 2.1设计应注重人的行为 住宅建筑应该使住宅空间与住户生活相适应,设计师应充分了解住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并将此作为住宅设计的核心。对于不同人群、民族、地域、气候等应有差异化的设计策略。设计应建立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做方案,而且最好能将设计方案深入到室内设计这个阶段,考虑到住户在进行室内设计中会引起的一些问题,这样才会使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统一协调,也避免许多外部美观而内部很难使用的建筑空间产生。 2.2住宅建筑设计应注重细节 住宅建筑是为满足住户使用需求而建造的,设计师不单单要熟练专业技能,还要深入了解住户生活的细节,设计应与调查同步。建筑电气要按家用电器的定位进行设计,开关、插座的位置必须进行细致的考虑,随着一些大负荷用电设各进入家庭(如空调、小型桑拿房、按摩浴缸、蒸汽浴房等),更要求位置、数量的精确性,以及以后使用的安全性。这些细小的设计要求建筑设计者要综合考虑,统筹安排。需对部分家具、灯具、厨具、卫生洁具等可变部分进行分析、预测,为其日后的装修留有余地,创造较多的可行条件。 2.3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设计一步到位 2002午5月,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正式推出《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细则》,明确指出:装修一次性到位是指房屋交钥匙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必须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方能称作全装修房。全装修房基本上弥补了装修上的问题,住户不需要对房屋进行再改进。住宅室内装修与住宅建筑一步到位的设计对建筑师的设计要求更加严格,不容许出现差错,否则不但不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还可能造成更大的浪费。所以,建筑师要充分重视人的生活行为、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对住户生活行为的细分及心理需求等,同时也要加强各专业的合作与协调。 3、对家庭装饰设计的质量控制 家庭装饰设计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应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及财力物力,通过科学、周密、合理的设计创造出具有浓郁家庭文化气息的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 3.1明确功能分区,协调总体设计 家居装修设计首先应按住户的要求进行房间的功能分区,譬如客厅、门厅、卧室、客房、厨房、卫生间、浴室、书房、工作室、儿童室、贮藏室及阳台等。其次,在家具装修设计中,要有总体、合理和完整的设计规划,从而保证装修效果、风格的协调统一。在总体设计基础上,做好周密的设计细部,包括地面、墙面、吊顶的作法及用材,壁柜或吊柜的具体尺寸分格处理,灯位、插座、开关的具体位置,门及门套、窗套、墙裙等等具体做法。 3.2房间饰面材料的选择与家具的协调配套 家居装修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饰面材料及家具的选择配套在家居装修中,客厅、门厅等起居空间的饰面材料及家具的选择应以典雅大方、宽敞舒适、明快和谐为原则,色彩上尽量和谐统一,不能强调过分的对比,材质上尽量采用耐磨、耐用的材料为饰面材料,吊顶的处理应简洁、明快,家具布置宜简洁实用。卧室、客房等体息空间色彩宜柔和淡雅,家具布置以温馨舒适为原则,饰面材料宜有一定温度感,吊顶同样宜朴素简洁,家具与房间装饰色调反差不应太大。厨房装饰材料则应选择耐擦洗、易清洁的材料。卫生间及浴室的装修应注重防水处理,地面应注意防滑。书房、工作室的风格及色彩宜体现宁静、优雅的书卷气息;儿童室宜选用有弹性、温度感好、易清洁的材料,设计上宜布置得活泼可爱,富有情趣。其他房间如贮藏室、阳台可以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装修。 4、结束语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对于居住需求的不断增加,住宅室内设计在建筑设计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进行住宅室内设计装修与质量控制分析,具有非常突出的价值和作用意义。 装修与设计论文:论家庭装修与设计存在的问题 摘 要:现代家装设计,应以人为本,有利于身心健康,应体现出时代精神、社会文化、民俗民风和个人的精神状态、哲学思想、美学观点等。家装设计创作中,不能局限于固定的形式,要纠正不良倾向,要追求优美的构思意境,要提高装修的品位和质量,进而创造出完美的室内空间,使人得到真正的艺术享受。 关键词:家装;设计;装修;问题 我们人类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人们设计创造的室内环境,必然会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活、安全、健康等等。因此现代家装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把保证安全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作为前提。家装设计从构思、施工、选材、设施,必须和当时的物质生活水平、社会文化氛围、当地民俗民风和个人的精神状态、哲学思想、美学观点、家庭经济等密切相关。具体的家装作品与设计者水平高低、专业素养、文化素养、艺术品位、施工技术、选材质量、设施配置有直接关系。因此家装设计很关键。 一、家装设计中的不良现象 目前在家装设计中,存在着很多不良现象,使最后的家装作品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互相抄袭的倾向,室内设计没有创新 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个人情趣爱好不尽相同,家庭经济状况各有差异,因此装修模式也必然各有不同。但是目前存在彼此校仿照抄照搬的倾向,这不仅缺乏个性,同时也不符合时代要求。室内设计可以借鉴国内外已有的设计成果,但不应是简单的“抄袭”或“套用”,应倡导创新。 2.片面追求豪华和档次的倾向 某些家庭装修为了片面追求豪华和档次竟搬用豪华宾馆中的设计手法和材质,而没有注重设计质量,这样使装修效果事与愿违。因为宾馆是公共场所,使用功能与家庭不同,不可能存在家庭气氛,大吊灯、大灯池等虽然金碧辉煌,但并不能体现家庭的温暖。 3.盲目购买大尺寸家具的倾向 一般标准住宅的开间进深尺寸都不会太大,摆放家具应考虑交通空间,绝不能为了摆阔气讲气派而购买许多大型高挡家具,最后挤得水泄不通,行动不便。我们应尽量利用居室上部空间,多做一些吊柜和壁柜,既增加储藏面积,又减少占地面积,室内才宽敞通透。 4.忽视使用功能的倾向,环境和建筑功能意识薄弱 室内设计倡导的是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我们首先得满足使用功能,然后再追求美观。但豪华的大吊灯及磨砂灯泡,既费电又昏暗,非常压抑。地面分割依据各种材质所拼贴出来的图案令人眼花缭乱,并没有起到功能分区的作用。餐厅铺设地毯,沾满油污,难以清洗。室内空间环境应根据使用功能来进行设计和构思。 5.随意堆砌装饰成品的倾向 室内装修往往需要一些装饰性的线脚、贴脸、花饰等来增加美感、提高品位,但选材的质量、颜色、尺寸一定要与房间协调,不要挤占居室空间,否则失去大方,产生负面效应。 6.对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问题注意不够 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体。现代室内设计与主体结构、设备构造、施工工艺等技术因素结合非常紧密,科技含量高,我们要有更高的艺术修养,还得掌握现代建筑装修的技术和工艺,同时认真执行合同法、招投标法及消防、环保、工程监理等相关法规。 二、家装设计的创意与构思 把居室各个角落塞满装饰材料,会使优美的居住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精神污染和损伤。如何体现居室的典雅大方、朴实无华、返朴归真、民族特色、现代气息等,重要的就是创意。没有好的创意,就会华而不实、庸俗不堪。家装中追求优美的构思,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例如在洁白的墙壁上,挂幅“知足常乐”的书法条幅,再配以阴生植物绿色盆景,在适宜的光照下,会显得格外的大方。构思方案一旦确定,选择材料饰物、卫生洁具、家具花色、灯具类型、厨房设备等就有的放矢了。但是由于人们的职业性质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审美观点不同、个人爱好不同、家庭组成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经济水平不同,所以存在差异。此外,还应重视“绿色设计”的问题。如:充分利用阳光,有利于创造明窗净几的气氛,有利于紫外线消毒杀菌,还避免了电能的浪费。良好的通风,可摄取新鲜空气,还可有机的借进室外景观,有益于身心健康。 三、家装设计的内容与形式 装修风格和形式与审美情趣有关,艺术形式是装修的灵魂。在家装设计创作中,不能让某种固定的形式束缚住活跃的思路。例如在追求清新淡雅的居住气氛时,就应大胆地摒弃繁琐的装修纹样:在组合上采用简洁的线、面、体构成的装修空间,以显其简;在色彩上选用中间色调,以显其雅;在质感上选择其光与粗,以显其爽;再加上合适得体的如窗帘、盆景、雕塑、壁画、灯具等饰物,以显其韵。这些使家装设计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同时符合当代人的行为心理。 目前我们家装设计中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这就要求我们:不要随意套用固有的形式,应注重设计观念的新颖、空间体型的组合、新型材质的选用、先进技术的采纳,结合各自的兴趣爱好,探求既有文化历史底蕴、又具时代特色的家庭装修作品。在家庭装修中不懈地追求真正美的创作思想源泉。 四、家装设计必须充分利用空间 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提高,推动着人们居住环境的变化。如何做到装修的实际效果与空间的充分利用,存在着矛盾。然而,当进入装修或购置家具时,却又盲目地追求大尺度、大体量的所谓“气派”和“辉煌”,侵占了应有的活动空间。要突出空间变化,把握空间尺度。一般住房家具所占使用面积和空间的比例是很高的,因此家具买大了、摆多了,不但损失掉可贵的使用空间,而且还会造成无益的浪费。尤其是现在大客厅小卧室的居室,更需要注意人与家具及装修之间的合理距离(即人在其中的可活动量),切不可单纯地追求家具和装修的表面形式与所谓的“气派”,因此我们反对缺乏审慎的设计和盲目的装修。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环境,能体现出人工环境的理性素质和艺术品味。 五、如何提高家装设计和装修质量 首先要提高设计者的自身素质,把握正确的设计思想,结合实际克服片面追求形式、片面追求豪华、忽视使用功能等倾向。对我国优秀的传统和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等精华于以借鉴、吸收和运用。对业主应作好协调、说服工作,使之摒弃一切不利于家庭装修的世俗偏见,争取其与设计者共同合作,为达到预期的装修目标而一同努力。这样才能提高装修的品位和质量,创造出完美的室内空间,使人们在其中得到真正的艺术感受。 装修与设计论文:浅谈家居装饰装修设计与施工质量的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及居住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住宅装饰装修市场也得到了不断扩展。人们追求幸福、健康和美好,就要求有一个舒心优雅的生态环境。由于现代城市的建设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理念的提升,不仅要求生活在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中,而且对家居室内环境有了更新的追求。因为居室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所以随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审美意识和居住生态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装饰设计;工程施工 1. 当前家居装饰设计的主要风格 针对当下的家居装饰的理念和思潮,根据居住者的性格、年龄、职业、文化层次、志趣、爱好等方面的要求,表现为多种文化内涵和风格特色的家居装饰装修形式,其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种:中国传统风格:中国传统崇尚庄重和优雅。吸取中国传统木构架构筑室内藻井天棚、屏风、隔扇等装饰。多采用对称的空间构图方式,笔彩庄重而简练,空间气氛宁静雅致而简朴。乡土风格:主要表现为尊重民间的传统习惯、风土人情,保持民间特色,注意运用地方建筑材料或利用当地的传说故事等作为装饰的主题。在室内环境中力求表现悠闲、舒畅的田园生活情趣,创造自然、质朴、高雅的空间气氛。自然风格:崇尚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摒弃人造材料的制品,把木材、砖石、草藤、棉布等天然材料运用于室内设计中。这些做法,在别墅建筑中特别适宜,备受人们喜爱。 2. 家居装饰装修设计的基本原则 2.1保护结构及安全原则。 在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家庭居住环境的安全。一是保护结构,对承重墙、阳台的半截墙、房间的梁或柱,无论其位置如何,绝对禁止拆除、改动。二是在装修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不得超过住房的荷载能力。三是注意保护防水层,在装修设计过程中,如果施工危及或破坏防水层,就必须进行防水层的修补或者重做。四是注意安全防火,设计装修中使用的木材、织物等易燃材料应该进行阻燃处理;根据用电器具的摆放位置,对电表容量、导线的粗细等都应重新进行设计,以避免使用时发生事故。 2.2个性化原则 尊重并行使用者的自主权。其次,要根据每个人的嗜好选择突出其居室的特征。在设计中个性的表现主要是通过居室空间内的造型、造景、色彩运用和材料选择来体现的。正确表现装修个性的方法,任何家庭在装修时都要借助一定的参照物,很多人不顾家庭的生活需要,选择宾馆饭店作为家庭装修的样本,就不可能反映出家庭的特点。突出个性要注意与整体和谐,要以长远的、发展的指导思想进行家庭装修设计。 2.3经济性原则从自身条件出发,结合居室的结构特点,精心设计,把不同档次的材料进行巧妙组合,充分发挥其不同质感、颜色、性能的优越性,就能达到既经济又实用的美化原则。不提倡透支装修,不提倡豪华型装修,家庭装修要考虑到日常生活的需要,要起到方便生活的作用,装修结果必须实用。 2.4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是指居室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功能。一是为居住者提供空间环境;二是最大限度提供物品储藏的需要。把为生活服务的功能性放在重要位置,一定要给使用者在生活中留下方便、舒适的感觉。 3. 建筑室内装修工程施工质量的整体控制 建筑室内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对整体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才能根本上提高建筑室内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水平,要做好全面的质量控制重点就是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预防、事中控制是关键、事后控制就是对质量的验收,要整体上控制施工质量,事前预防和事中的控制就成了重中之重。 4. 建筑室内装修施工技术工艺的质量控制 4.1 住宅电器管线及卫生间、浴室的防水施工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内的电视机、录像机、空调机、电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种类日益增多,大大地增加了居室内的用电量,住宅装修中的电器管线能否规范化施工,直接影响到这些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及居室内生命财产的安全。在电器管线施工中,电器、电料的包装应完好;塑料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必须是阻燃型产品,外观不应有破损及变形;金属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毛刺、管口应平整;通信系统使用的终端盒、接线盒与配电系统的开关、插座,宜选用同一系列产品。电器管线的施工质量必须达到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这样才能保证以后家用电器的安全和使用。 卫生间及浴室的防水问题是家庭装修施工中普遍存在的。因为一般住宅土建设计中的卫生间没有浴室功能,只是做一般的防水处理,而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在卫生间内增加了淋浴这一功能,再加上二次装修施工中对原防水层的破坏性影响,因而楼上淋浴楼下漏水的民事纠纷时常发生。另外,旧房装修在更换卫生洁具时,还需注意新卫生洁具的管径与原卫生间管道的管径是否一致,管径的新接口是防水的重点,因为它是造成楼下漏水的主要部位。防水的做法与质量要达到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 4.2 顶棚的基层处理 住宅装修施工中的顶棚处理大多数是采用简洁大方的抹灰平顶;少数面积较大的客厅可做轻钢龙骨石膏板异形吊顶。 厨房、卫生间的顶棚使用防潮效果较好的塑料扣板、金属扣板做为选材较为普遍。在轻钢龙骨石膏板异形吊顶施工中,要防止龙骨生锈、变形,板面不应有汽泡、起皮、裂纹、缺角、污垢、缺陷等。吊杆应通直并有足够的承载力,安装好的吊顶必须牢固可靠。当石膏板、钙塑板的安装采用钉固法时,螺钉与板边距离不得小于15mm,螺钉间距宜为150―170mm,均匀布置,并应与板面垂直,钉帽应进行防锈处理,并应用与板面颜色相同的涂料涂饰或用石膏腻子抹平 当采用粘接法安装时,胶粘剂直涂抹均匀,不得漏涂。 4.3 地面质量的基本要求 住宅装修施工中地面所使用的材料以石材 地砖.木质地扳、复合地板、塑胶地板块及地毯较为常见 在施工前,应对石材及地砖的色彩、规格尺寸进行严格的检查,如有色差及规格不准确的材料,必须更换,施工后的表面效果应达到设计要求,板块与基层应结和牢固、无空鼓、无裂纹、无缺角掉边,铺贴应平整、无错缝、接缝平直、深浅一致,周边顺直,禁止磨边。木质地板的选材要经过干燥处理,表面施涂的清漆不得少于三遍。 5. 装修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严格控制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质量,家庭装修时应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装饰装修材料,如含甲醛高的人造板、含有苯和铅的油漆等。 做好新装修儿童房室内空气的检测和治理,新建和新装修的房子必须请室内环境检测部门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合格后才能入住。 要加强儿童房间的通风换气,减少儿童在污染环境里的活动时间,在室外空气质量较好的时候,要多带儿童做一些户外活动。 另外,市民还可在室内种些绿色植物、安装换气扇或放带有活性炭的物理除污装置,尽量减少室内家具数量。如果市民想了解室内污染指数是否超标,可以请有关专业人士测量,如果污染指数超标,可以采用光触媒等相关技术治理。 6.结语 建筑室内装修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涉及装修的全过程,在施工中必须采取主动控制,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措施。本文从施工质量的整体控制、施工技术工艺的质量控制和环境污染的质量控制三个方面来探讨建筑室内装修施工的质量控制,希望能够对建筑室内装修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研究作出一点贡献,如何控制室内装修工程施工的质量,提高装修施工的管理水平,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装修与设计论文:谈地铁车站装修设计与材料的选择 [摘要]本文分阐述了地铁车站装修设计的原则及要点,并且谈了谈地铁车站装修材料的选择。 [关键词]地铁车站;装修设计;材料选择 1.引言 自1863年伦敦修建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以来,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世界范围已有150多座城市修建了地铁与轻轨。一个优秀的地铁车站设计,能够反映出建筑艺术的新成就和对乘客的极大关怀。由于所处的特定环境、特有的功能要求和特定的结构形式,而使地铁车站的装修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建筑风格和形式。修设计应不断创新,在新的地铁车站设计中,应力求把传统的建筑处理手法与现代技术、结构、材料结合起来,反映出时代特点。 2.地铁车站装修设计的原则 地铁车站的装修要满足功效结合、维护经济利益、识别性、艺术效果、快速施工、造价经济等要求,国内大部分地铁车站装修都是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标准化,有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快速安装、备品备件通用,降低运营维护成本;个性化顾名思义,就是各站识别性、地域特点、艺术效果。 选用饰面材料不仅要考虑适当的外观和价格,也应考虑耐久性、抗破坏性能、耐火性能、易于冲洗、养护及修复和声学效果等。具有足够的照度,给乘客以明快、舒适的感觉。各种装修设计要有所不同,便于乘客识别,并应设置乘客向导设备(站名牌、指示牌等)和为乘客乘车服务的设施(坐椅、时钟等)。 3.地铁车站装修设计要点 3.1运用色彩的美化 形、色、质这几种视觉元素中,色彩最易引起人们的注目,利用色彩进行空间处理亦是常用的手法,而且色彩是一种十分有效且经济的设计元素。车站内部的环境色彩力求明快、和谐,局部运用一些亮丽的色彩可以振奋精神,打破地下沉闷、昏暗的心理偏见。由于地铁车站处于地下,给人传统印象上的阴冷感,因此地铁车站室内色彩应选用暖色,如米黄色,避免多用灰色或蓝色。色彩的调和对比也很重要,只有调和没有对比会给人平淡而无生气,而过分强调对比,则会破坏色彩的统一,局部的鲜艳颜色能对空间起活泼作用。地铁车站采用大面积略经划线处理的混凝土墙面,十分朴素大方,然而通过在地面、墙面与座椅上进行的色彩处理,使整个车站活跃起来,充满了活泼动人的气氛,并且还具有一定的标识性。 3.2空间形态设计 地铁车站内部的空间形体比较单一,特别是一般的标准车站,通长的空间内,列柱形成一定的节奏感,因此空间的变化更多依靠顶面的形体变化来达到目的,如在极其有限的单一空间内充分利用顶面设备布置剩余的空档来达到空间形体变化的目的,或者利用装饰材料的不同机理组合,显示其空间形态的变化。例如,国外有些车站,将站厅部分压缩得很小,客流从车站的两端下到站台层,从而使站台层的小间段处于一个高大的空间内,获得开敞舒展的极好视觉效果。 3.3接口设计 技术接口协调及系统功能平衡是确保装饰设计质量的重点和难点。地铁车站内专业接口众多,如车站风水电、通信、信号、自动售票机、检票闸机、BAS、FAS、电扶梯、安全门、导向等,装修设计一个重要环节是在遵循技术规范基础上,统筹各系统专业终端设备及各专业管路通道与公共区墙、顶、地、柱面装修的整体协调。装饰设计与设备专业接口是互动过程,根据设备布置确定墙面材料模数,为实现天花的虚实效果、局部抬高、单元模数而对通风口、FAS、广播、导向等设备布置提出调整要求;同时,也要配合设备专业要求调整装饰方案以满足功能。 3.4后期维护的便利性 地铁车站装修后期维护的便利性包括选材要易于购买补充、更换施工要考虑操作空间等。每一座兴建地铁的城市都不会只规划一条线路,每一条地铁线路的建设和运营并不是孤立的,它与未来的线路是同一系统的不同部分。车站在材料选用上要研究开发模块化、标准化、以易于维修和更新。地铁车站的装修设计要实现考虑到装修过后的维护工作,最好选择易于购买的材料,这样,如果后期需要更换材料的地方,能够轻易得到,不至于因买不到而选择其他材料,与之前的装修形成明显的对比。另外,在装饰空间的布置上,要留有足够的修复空间,以便于后期对地铁站修护施工。 4.地铁车站装修材料的选择 地铁车站室内空间环境的整体形象,是材料、结构和空间共同体现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象。应用富含地域文化特性的材料围合成的室内空间环境,具有满足使用功能和审美需求以及文化底蕴的三重功能,是室内艺术空间体现地域文化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设计的又一切入点。 地铁车站装修材料的体现要源于光线,材料吸收和折射光线,把自然光引入并延伸进入建筑的深处,或捕捉在材料凹凸不平的表面,形成美丽的视觉画面,是材料围合成了丰富的室内空间。材料的选择要从多方面加以考虑,最后综合各方面因素做出最合适的组合。 4.1材料的经济性 在地铁车站装修设计时,设计者最直接的负责对象是投资者,离开了甲方的预算任意选择材料最终面临的必然是失败的命运。虽然材料的价格档次并不是最后装修效果的主要决定因素,但是材料的优劣必然会对美观性和耐久性有一定影响。材料的选择既要考虑到一次性投资的多少,也要考虑到日后的维修费用。 4.2材料的质感 近年来,新建的地铁车站,越来越注重材料质感的表达,结构和装饰之间都没有被隔离开。一切美都是自然的一种流露,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钢、玻璃都按原样将他们的本质特性展现出来。纹理各异的石材,体现了华丽与凝重;淡灰色的混凝土,体现了朴实与沉稳;白色的钢结构充分体现了时尚与现代建筑的技术美;透明的玻璃彻底改变了封闭空间的内向特色。地铁车站设计中,多种材料的混合搭配,玻璃与石材,钢与混凝土,明显的体块虚实搭配,使复杂的地铁车站内部的方向感非常明确。在近年建成的地铁车站,很少用昂贵的大理石或花岗石做饰面材料,而是通过使用一些新型建筑材料,如铝合金和不锈钢制品,经过多种手法的细致处理,表现出现代的建筑艺术风格。 4.3具体部位的材料选择 地铁车站地面装修应采用耐磨、防滑、易清洁材料,站厅、站台层公共区一般采用石材地面。车站内墙面常用的有釉面砖、人造大理石、烤瓷铝板、微晶玻璃板、硅钙涂装板、氟维特板、水泥压力板( NAFC 板) 、马赛克、质量上等的美术型水磨石。柱的装饰面积较地坪、墙面少得多,故所用材料的档次可提高一些,常用的有人造大理石、花岗岩、铝合金复合板、马赛克、彩钢板、玻璃砖等,也可采用与地面相同的材料进行柱面装饰。地铁车站的吊顶设计应满足质轻、牢固、防火、防潮、防腐蚀、美观、易于安装,以及便于吊顶内部设备的维护、检修等要求。铝合金板有耐高温、防潮、防尘、抗腐蚀、自身重量轻,结构牢固、易拆装,抗冲击力强,不易磨损,吸音隔音,不受正负压影响,有利于通风口或其他设备散热等特性,作为大部分地区公共区吊顶的主选材料。 5.结束语 综上所诉,地铁站的地下空间环境是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一部分,从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角度去思考去设计,从城市的历史文脉出发,将城市的地域性、整体性与可印象性有机地融入到地下空间环境设计中,可使市民置身于这种空间环境中,享有着最大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
施工管理论文:公路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测量研究 引言 从事公路与桥梁施工测量工作的目的是根据施工的需要,将设计图纸上的工程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几何尺寸和高程,按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要求敷设在施工现场地面上,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测量工作,以衔接和指导各工序间的施工。 施工测量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从道路导线、水准联测、中边线 放样、桥隧等构筑物的轴线定位,到基础工程施工,桥梁下部构造到桥梁上部构件的安装和桥梁的桥面系施工以及施工场地平整等,都要进行施工测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结构或建筑物各部分的尺寸、位置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有些高大或特殊的建筑物及软土地质的路基及结构物在建成后,还要定期进行沉降观测与变形观测,以便积累资料,掌握下沉和变形的规律,为今后建筑物、道路及结构等的设计、维护和使用提供资料。 为求得放样位置尽可能的准确,以上放样工作必须遵循“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进行。放样中线的程序是先进行导线点的敷设与联测,继而放出中线。为防止施工与设计的周期差而导致的导线控制网的偏位,在放样时还应对控制网进行复测,这些复测工作不但在平面上进行,在纵面上也要进行,如水准点的复测等。 1必须逐级控制做到层层放样 定位和放样工作中,习惯上是按“逐级控制”的办法来进行,这种控制分为平面和纵面控制。对于路线放样,目前有三种平面控制方法:一种是沿路线附近设置的由一系列的导线点来构成的所谓“专控导线”,亦称为“自由导线”。这些导线点和国家高级控制网联测,其坐标取自国家高级坐标系统。一般而言,测设的导线点的坐标是经过严密的平差计算后而成的,公路中线是以这些控制导线点为依据,再确定公路中线上各桩点位置的。实际上是确定导线点与公路中线点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方向,继而确定出公路中线。 以上两种控制的放样方法是先放路线导线,再放中线,最后放边线,即逐级控制放样。 对于斜、弯、坡桥放样逐级控制的方法是,先在“专控导线”基础上,围绕桥梁设一个闭合导线圈,这些闭合导线点跟路线的控制导线进行联测,在符合精度要求的前提下,经过导线平差计算,得到闭合导线的精确坐标;再以导线点为基础,放置桥梁的轴线桩、桥或墩台中心桩和基础轮廓及开挖边线等,这些是一种平面逐级控制的方法。再如,施工大型结构物往往要在结构物附近引测几个水准点,这些水准点均引自路线水准点并经平差,再以这些水准点控制结构物各部位施工标高,这是纵向逐级控制。 2 坚持复核签认符合精度要求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工作中,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是严格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以保证测量工作质量,防止错误,提高测量工作效率,保障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做到: 2.1在测量工作的各个程序中实行双检制 (1)施工单位测量队应该核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应由2人独立进行,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两人两种方法”制度,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__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 (3)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测量队长、测量组长对各自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 2.2测量工作互检复核和签认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签认,分工衔接上的测量工作,由测量队或测量组要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 2.3 施工单位对控制网点和重大工程的放样进行复核测量 施工单位测量队组织对控制网点和测量组设置的施工用桩及重大工程(如桥梁工程)的放样进行复核测量,经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主管现场进行检查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合格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 项目经理部总工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3 规范测量记录分类整理归档 (1)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具体包括:④项目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②项目及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③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④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文件。 (2)控制测量、每项单位工程施工测量必须分别使用单项测量记录本。测量记录统一使用水平仪簿和经纬仪簿。 (3)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录项目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涂改,不能凭记忆补记、补绘。 4 正确选用仪器使用方法合理 4.1尽量消除仪器误差 由于受测量仪器、观测者和外界条件等的影响 ,不可避免地造成测量误差,因而对某一施测对象进行测量而得出的数值并非是其真值。尽管如此,我们总希望取得最接近真值的值(即最或然值)。测量放样工作中讲究确定观测值的最或然值及其精度评定,这也是施工测量技术人员必须注意的方面。例如,为减少或尽量消除某些误差,测量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为消除仪器本身误差而引起的测量误差,经纬仪在测角时用正、倒镜测回法,这样做是为了消除横轴不垂直于竖轴及横轴不垂直于视准轴对水平角观测结果的影响;又如在使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应尽量使前后视距离大至相等,这样可减少和消弱由于仪器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2强调多次放样注意反复校验 由于不可预见的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尽管我们十分谨慎和仔细做了大量的测量工作,但难免有遗漏和疏忽之处,为此,放样后的点位应至少校验2~3次,力求万无一失,特别是对桥梁和隧道等重要工程结构物尤应如此。 施工管理论文: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分析 农田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只有抓好工程进行前的前期工作,严格监管和控制工程进行中的各个环节,按照规定进行详实的检查验收,才能真正保证工程的质量,使农田水利水电工程真正发挥其重大作用,为改善农民生活、改变农村面貌、促进农业发展而贡献力量。 一、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农田水利工程一般分布在基础条件差的农村,项目范围大,涉及面广,工程零散,一般一个项目要覆盖几个乡镇,少则几万亩农田;单位(座)工程量小,单位工程造价低,一般一个单位(座)工程造价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工程施工季节性强,一般在秋冬施工;工期较短,一般为三、四个月工期。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即: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 1、人员: 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 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操作者。凡是参与建设的全部人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施工质量,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包括人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2、机械设备: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一些施工队设备老化、陈旧, 在施工过程运行中常常出现故障, 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3、工程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 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制造出的整体工程质量肯定不会满足质量规范标准。任何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如钢筋、水泥、碎石、卵石、砂、块石必须进行抽样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 4、方法: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施工方法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先进的施工工艺能够缩短工期和节省投资,反之, 就会拖延工期,造成施工企业为了赶进度而影响施工质量。 5、施工环境: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必要条件。施工中认真搞好文明生产, 保持良好的施工秩序,合理利用时间和空间。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创造出优质的工程。 二、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的措施 1、提高施工队伍人员素质 在工程招标时,必须确保每个中标的施工企业都应有该工程项目所要求的施工资质,国家水利部认可的项目经理、“五大员”的数量、技术工人的比例都必须符合要求。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必须会同发包方代表复核该施工队伍关键技术人员与中标通知书上是否一致,确保施工企业不存在非法的分包与转包。施工队伍自身也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还要搞好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特殊工种如开挖掘机、起重机等机械、爆破工、钢筋焊接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学习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执业证书后方可上岗。要求所有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施工技术,坚决杜绝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质量问题。 2、加强原材料进场控制 建筑材料进场后,施工方要会同发包方、监理人员对进场材料的厂家资质、出厂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进行检查,特殊材料还要有实验报告和生产许可证,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等主要材料必须进行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当检验不合格时,要加倍取样或全数检验,如仍不合格,则该批原材料不得使用。水工金属结构、启闭机及机电产品进场后,有关单位应按合同进行交货检查和验收。安装前,施工单位应检查产品是否有出厂合格证、设备安装说明书及有关技术文件,对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发生的变形、受潮、损坏等问题应做好记录,进行妥善处理。无出厂合格证或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不得用于工程中。 3 、加强对自然环境的控制与管理 我国地形丰富多样,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高原、戈壁等类型齐全,因此,不同的地貌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也都不尽相同,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该在施工前期就做好充足的地质勘测,根据当地的实际自然环境来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和具体的施工操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以减少后期因环境问题等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 4、 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 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最重要的是安全管理,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唯利是图者人为破坏。一方面要加强《水法》的宣传,使水利为社会的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加大水利执法力度,打击各类水事违法案件。对重点工程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河道管理保护制度,加强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活动的管理,努力建立河道管理的长效机制。 5、 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抓好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涉及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四个方面。建设单位是主体,具有协调其他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和管理的责任和权利。各方应积极配合,努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创造优质工程。具体说来,施工中应着重抓好以下环节。 (1)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 建设单位应根据有关的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根据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确定合理标段、合理工期、合理造价,通过项目招投标,选择具有相应资格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 (2)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 设计单位必须按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设计任务,建立健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设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完整的设计文件的编制、复核、审查、会签和批准制度。 (3)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接受质量监督机构对其资质和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检查,依据有关的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对其施工的工程质量负责。 (4)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 监理单位应根据承担的监理任务和监理合同的要求, 向工程施工现场派驻相应的监理机构、人员和设备,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参加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和工程验收。同时还必须对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把关验收,对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不得进场使用。 (5)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督 要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的有机结合。 (6)社会监督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要完全靠社会监督来推进工程质量诚信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不良记录管理,建立工程质量诚信体系,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 总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比一般工业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难度更大,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丝毫不能放松。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才能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 施工管理论文:对水利工程中几个施工管理问题的探讨 1.水利工程施工的任务及特点 水利工程任务艰巨,是一项多系统、内容复杂的工程项目,与其它工程项目相比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1.1 水利工程施工的任务 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任务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 1) 依据设计、合同任务和有关部门的要求,综合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当地社会经济状况,以 及设备、材料和人力等资源的供应情况和具体的工程特点,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 ( 2)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准备,加强施工管理,有计划地组织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合理使用建设资金,“多、快、好、省”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 ( 3) 在施工过程中开展观测、试验和研究工作,促进水利建设的科学发展观。 1.2 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具有实践性、复杂性、风险性、多样性和不连续性等特点,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1) 工程量大,工期较长,耗资大。 ( 2) 施工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需要修建临时导流工程,以此解决施工期间通航供水等问题。 ( 3) 由于水利工程有很强的季节性,须充分利用枯水期施工。 ( 4) 专业工种多、技术较复杂。应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因时因地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达到缩短工期、均衡施工强度的目的。 ( 5) 施工工期长和临时设施多,规模大、投资大。 ( 6) 运输量特别大。 ( 7) 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 ( 8) 需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合理安排计划,精心组织施工,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防洪、度汛及冰凌等问题。 2.水利工程的导流与排水 2.1 施工导流 水利施工有两种基本的导流方法: 一是全段围堰法,即河床外导流。方法是先用围堰拦断河床,将河水逼向河床外临时修建的泄水建筑物,如明渠、隧洞( 涵管) 等往下游宣泄; 另一类是分段围堰法,即河床内导流。方法是先用围堰包围出一部分河床,形成基坑,进行部分建筑物施工,水流通过被束窄的河床宣泄。 2.2 截流 一般截流过程为: 先在河床的一侧或两侧向河床中填筑截流防堤,这种向水中筑堤的工作叫进占。戗堤进占到一定程度,河床束窄,形成流速较大的泄水缺口叫龙口。为了保证龙口两侧堤端和底部的抗冲稳定,通常采用工程防护措施,如抛投大块石、铅丝笼等,这种防护的堤端叫裹头。封堵龙口的工作叫合龙。合龙以后,龙口段及戗堤本身护底、合龙、闭气等四项工作。截流的基本方法分为立堵和平堵,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水文、地形、地质、施工条件及材料供应等条件选择,设计出一套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 2.3 基坑排水 在围堰合龙闭气后,就应排除基坑的积水和不断流入基坑的渗水,保持基坑干燥,这样有利于基坑开挖、地基处理及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基坑的排水工作安排水时间和性质,可分为初期排水和经常性排水。初期排水是指排除围堰闭气后基坑内的积水、渗水和降水; 经常性排水是指在基坑开挖和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排除基坑内的渗水、降水和施工废水等。此外,安排水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明沟排水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两种。 3.水利施工管理重点事项分析 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以下重点探讨关于施工目标、施工计划、工程质量、工程成本和施工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3.1 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措施 进度控制的措施主要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和信息措施五种。 ( 1) 组织措施包括: 落实项目进度、控制部门的人员; 具体控制任务和职责分工; 进行项目分解、建立编码体系; 确定进度协调工作制度,包括协调会议的时间、人员等; 对影响进度目标实际的干扰和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 2) 技术措施是指采用有效的方法加快施工进度。 ( 3) 合同措施主要有分段发包,提前施工以及各合同期与进度计划的协凋等。 ( 4) 经济措施是要保证资金供应。 ( 5) 信息管理措施主要是指通过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动态比较,定期地向建设单位提供比较报告等。 3.2 水利工程施工投资管理 施工阶段项目投资总额是通过工程概预算来确定的。它主要要由工程质量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机械使用成本、施工管理费、计划利润、税金、规定的取费及不可预见费等方面组成。其中计划利润、税金、规定的取费及不可预见费属于固定费用 ,不可控制。 ( 1) 总工期是指从工程破土动工到竣工交付使用的全部日历天数。它直接影响工程投资总额、投资回收期和建设项目效益的发挥。若在施工过程中,工期发生了变化,无沦是工期延长还是加速施工,都会带来投资金额的变化。 ( 2) 工程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所付出的代价总和。长期来,工程质量成 本混淆于工程成本之中,而工程产品优质优价问题—直未得到合理解决,常常发包人只提出工程的质量要求,而不为高质量付出代价,工程质量也就得不到应有保证,这严重影响了对投资的控制。 ( 3) 施工阶段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是通过工程概预算确定的,属于可变动的直接成本,与已完工程量成正比。若实际成本超过计划成本,将增加工程总投资。 ( 4) 施工机械使用成本是通过施工图预算确定的,属于工程投资小的直接成本,这种直接成本既包含固定成本,也包含可变动的混合成本。使用租赁施工机械的租金,属固定成本。使用自有施工机械械的成本是混合成本。 ( 5) 施工管理费是通过工程概预算确定的,是一种可变的混合成本。由于它包括的内容繁杂,金额较大,对投资的影响也较大,且具有综合性。 ( 6) 如果并非承包人自身的原因而造成的成本增加或工期延误时,承包人可以根据合同条款的有关规定向项目法人提出索赔要求。由于索赔直接影响到承包人的经济利益,承包人往往通过索赔渠道,提出过高的索赔要求或提出一些投机性的索赔,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将使项目投资失控。 3.3 影响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 (1)人的控制。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遵守操作规程与否、技术水平、操作熟练程度等,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较大。 (2)材料控制。通过全程对材料的质量控制全方位对工程进行系统的监督与控制。 (3)方法控制。方法控制主要有三种方式: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施工方案等。 (4) 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合理选择符合质量进度要求的施工机械型号、性能参数及数]量,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管理,是对施工机械设备控制的有效措施。 (5)环境因素的控制。环境因素控制的措施主要是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排除环境的干扰等。 3.4 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 在工程项目正式开工以前,项目经理及其项目组主要负责人,要对施工区域的周围环境,地下管线,施工地质情况进行全面考察。特别要注意以下问题: 如施工区域内有地下电缆,水管或防空洞时,要派专人进行妥善处理,并给出所在位置,使施工人员事先知晓;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注意防止施工设施对周围居民的安全、住宿和交通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在安排施工进度时,要妥善安排每个工序的进度,防止进度过紧或工作时间过长。 (2)基础施工阶段 基础施工阶段的安全生产,主要是防范土方坍塌或深坑井内窒息中毒。在深坑部位,应采取支护措施,并计算边坡荷载能力,采取必要的加固边坡的措施。在雨季施工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施工时,要做好基坑支护和排水措施,并密切注意防止基坑两侧土体滑塌。在深基坑内施工时,要注意防止沼气或有毒气体因通风不良造成施工人员窒息死亡。 (3)结构施工阶段 在结构施工阶段,建筑物的高度不断上升,要特别注意高空作业安全,尤其是注意作业人员的坠落或被坠落物扎伤。为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完善结构施工层的外防护,预防高处坠落事故; 做好结构内各种洞口的防护,防止落人落物; 加强起重作业的管理,预防机械伤害事故; 特别注意危险工种的安全保护。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建设是我国基础建设的重要部分,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作业人员要牢记各项施工要点,结合具体水利条件,综合分析水利施工管理中的重点事项和措施来完善水利建设。 施工管理论文: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近年来,国家经济的战略转型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依然不断推动城市化建设战略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上实施,市政道路作为这两项战略实施都必须进行建造的基础性工程,其建设需求量依然存在很大的缺口。而工程建设作为一项比较复杂的人类大型创造,我们必须加强对其施工的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以保障道路工程施 工的高水平实施。下面我们就对此展开比较详尽的探讨。 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要素的分析与探讨 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要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我们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发现施工管理在各要素上存在的不足与漏洞,然后据此制定比较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从而全面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质量水平。主要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路施工中的人力资源是工程施工管理的第一要素 人类是一切活动的实施者,工程施工中所运用到的施工人员在专业上和数量上都是众多的,这些施工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决定了其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从而决定了工程综合质量的高低。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可以简单地将其细分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采购人员、设计人员、施工工人等等。通过对这些施工人员进行科学地管理,从而约束他们的工作行为,使工程施工向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上前进,所以说它是我们施工管理的第一要素,毕竟所有的施工作业都是通过人类的劳动来实现地。 (二)道路施工中的物力资源是工程管理的基本要素 在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所运用到物资设备是比较众多地,既有工程实体的组成材料、也有施工的辅助性材料、还有辅助工程的建造材料等等。无论什么样的材料,其质量水平的高低都会对工程施工的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工程实体的构成材料。而工程用材料能够对工程质量造成重要影响的是工程材料从市场到投入到使用的每一个环节,比如说采购时生物质量、储存保管时的质量、投入到使用前的质量以及工程材料使用中的质量,从保障工程质量的角度来看,这些全都是需要我们重点管理的内容。 (三)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也是需要我们管理的重点所在 随着道路工程建设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工程施工中所运用到的机械设备越来越多,比如说搅拌机、压路机、压光机、摊平机等等。从工程施工质量以及造价来考虑这些机械设备,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有计划性的管理,以确保这些机械设备能够在最佳的工作状态下以及最合理的组合下来实施工程作业,从而有效地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质量以及投资收益。 (四)关于质量、技术制度和计划以及施工方案等工程建设的组织性文件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许多的组织性文件制定于工程施工之前和施工的过程中,这些组织性的文件是对工程整体或者是某一时段的施工进行整体上的计划与统筹,尽管这些组织性文件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是工程施工的相关指标都是紧密相连的,比如说工程质量、造价和工期,这三者之间有一个出现变动,其他两个指标也会出现相当明显地变动。因此,加强对这些组织性文件的管理,以保障这些组织性文件从制定到优化再到实施、甚至到评价全过程的科学规范性,对于工程施工的质量提高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市政道路施工中加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 通过我们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要素以及他们与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我们就可以针对性的制定一些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措施。主要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建高水平的施工团队,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 1、鉴于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从施工的各个环节的切实需要来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施工团队,通过高水平施工团队的高质量作业来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水平。具体的措施主要是:首先,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管理团队,挑选一些专业知识高、管理能力强以及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项目经理等等组成管理团队,对工程建设进行高水平的指导与监管。其次,加强对基层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主要从培养他们的质量意识和专业技能上入手。最后,组建高水平的施工技术团队。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来选择技术人员,如果技术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应该及时进行抽调,有必要的情形下还应该聘请技术团队进行整体上的技术指导。 2、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建设高水平的道路工程光有综合素质较高的施工团队还是不行的,必须这些施工人员积极的参与到工程的施工中来,并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到底,树立起较强的质量意识以及责任意 识,才能切实的做好工程施工作业。具体的措施可以采取:首先,加强工程质量重要性的宣传,让全体员工在心里树立起质量的意识。其次,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个人,全面提高他们的责任心。最后,建立质量管理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的保障机制。质量管理制度应该从质量标准、人事管理以及技术标准等多个方面来综合性的制定,而管理 制度的保障机制主要有质量监督体制以及质量评价机制等等。 (二)做好工程用材料的质量管理工作 做好工程用材料的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主要是:1、做好工程的材料采购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好工程材料的质量。选择性价比比较高、信誉卓着的材料供应商进行材料的供应。2、做好工程用材料的验收工作,确保进场材料的高质量标准。检验的内容主要包括材料的质量、数量、产地说明、规格品种以及出厂发票等等。3、做好材料的保存、保管工作,防止材料出现质量下降或者是变质。在这个阶段我们一般要做的工作是将材料分类别、分性质的分别储存,并做好防雨淋、暴晒、受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质量损失以及虫咬、失窃、丢失等引起的经济损失。4、做好材料投入使用前的质量检测工作。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能够达到所要求的质量标准。这也是控制好工程用材料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卡,同时也是我们必须做好的重要环节。此外,还应该做好材料制作的质量控制工作,比如说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的制作质量控制。 (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控制质量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现场施工是直接建造工程实体的重要建设过程,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主要从施工人员管理以及施工技术管理两方面着手。具体的做法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安排足够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对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天候的监督管理,对于不符合施工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的施工行为坚决制止和整改。另一方面,对于工程设计变更应该及时地进行审查,确保设计变更符合实际的工程建设需要。此外还应该建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评价机制,对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处及时地进行调整与弥补,始终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的科学有效的实施。 总结: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工作量大、施工期限长以及影响因素多的工程建设活动,我们在此就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简要的论述,具体的措施还需要工程建设的实地条件以及施工所处的环境来客观的制定。本文主要的目的是与同行业从业人士进行学术上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到这个课题的研究中来,为确保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事业的高水平发展而共同努力。 施工管理论文:建筑施工管理职责分配的现状 论文关键词:建筑施工 管理职责分配 论文摘 要: 随着我国不断深化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细化施工管理工作,明确建筑施工管理职责。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施工管理的基本规律,并对当前建筑施工管理职责分配的问题进行了重点探讨,研究了建筑施工管理职责分配的现状。 众多国内外学者都研究了建筑施工安全质量事故的原因,其中一大部分原因是管理系统方面,主要有管理的规章制度、监督的有效性、管理的程序以及员工训练等,造成了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都是管理失效的原因。因此,建筑施工安全质量事故的有效地防止与控制,其关键在于加强管理。而在建筑施工中往往存在着多个责任主体,包括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等。目前很多人认为安全质量事故大多是由施工单位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有很多责任主体,因此,明确建筑施工管理职责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建筑设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建筑设计包括了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从立项到竣工所有进行的设计工作,这个过程需要所有设计人员的合作。而建筑设计从狭义上来说,指的是合理安排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空间以及使用功能,建筑物与各种外部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的协调配合,设计好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如何得到艺术的内部和外表的效果,以及综合协调好建筑与各种设备以及建筑与结构等等相关技术,以及在实现上述各种要求的前提上,如何保证使用的材料、劳动力、投资以及时间是最少的,并最终建设成适用、经济、坚固、美观的建筑物。 建筑设计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因此建筑设计也存在着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在安全方面,如何同时实现结构设计、防火、抗震以及加固等功能。设计与各个技术工种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多矛盾,进而也会存在着很多管理上的疏漏,因此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是建筑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么矛盾包括可能与需要之间的矛盾;设计本身与投资者、使用者、城市规划以及施工制作之间,以及由于建筑物考虑角度不同而使得它们彼此之间产生的矛盾;建筑物外部与内部之间、建筑物群体与单体之间存在的矛盾,以及在技术要求上各技术工种之间存在的矛盾;建筑的几个基本要素之间,包括了适用、坚固、经济、美观等等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有时候是可以通过管理来解决,但很多时候是不可解决的矛盾,管理者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往往会犹豫不决,甚至做出错误的决定,造成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2)施工安全与质量方面 政府及社会各界自汶川地震发生之后越来越重视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建筑施工出现质量安全等问题,不仅给国家和企业本身带来巨大的损失,还让民众对中国建筑失去一定的信心。然而,在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方面,各责任单位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一些建设单位不遵守建筑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甚至是不按施工企业的资质要求来承接业务,使得建筑市场混入了很多不合格的施工企业。还有的施工项目对应招投标的项目不实行招、投标,使得建筑市场一派混乱,并且出现了恶性竞争,甚至还有一些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为了收取管理费,允许没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挂靠其名下,以他的名义承揽工程,但事实上这些施工单位没有技术和资质,其管理水平也很低,是有名无实、虚有其表的伪施工企业。这些管理问题都是导致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3)建筑材料质量问题 建筑材料的质量是整个工程质量控制的决定性要素,直接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使用功能和工程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同时也直接影响投资建材者的经济回报。因此选择并合理使用合格的建筑材料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目前,材料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钢材、水泥和机械设备。(1)钢材引起的工程质量事故, 一方面是钢材本身材质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没有严把质量检验关。(2)水泥是混凝土和砂浆的胶凝材料, 但目前使用的水泥质量较差, 主要表现在安定性不良、强度不符合规定以及成品、半成品、构配件问题。(3)机械设备包括设计设施、施工机具、检测设备等, 这些设备是现代化工程建设和质量管理中不可缺少的设施。这些设施的完善可有效降低劳动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和检修设备,定期校核计量用具、机械设备故障, 也很可能引起工程质量问题。 二、建筑施工管理职责的分配现状 (1)建设单位的管理职责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已经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建设单位不仅会由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甚至还会承担法律上的责任。因此,对于法律法规上明确规定的安全责任,建设单位以及管理人员必须要实施。首先在招标的过程中,建设单位选择的进行建筑施工的承包商必须要具有相应的资质。其次,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再次,为了保障建筑的安全质量,建设单位还要积极地提供保障措施,对勘察、施工、设计、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的要求必须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标准规定。 (2)施工单位的管理职责 项目的直接实施单位就是施工单位,为了保证安全地进行建筑施工,对于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施工单位要时刻做好。施工单位首先要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最好是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来保证现场安全。项目经理要大力支持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还要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高度的安全质量意识。 (3)监理单位的管理职责 监理单位对于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也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监督施工的质量安全生产。监理人员首先要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尤其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巡视,若能发现建筑施工过程出现的质量安全隐患,必须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或者是及时上报给建设单位,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有权利要求建设单位让施工单位责令限期改正。如果施工单位坚决不执行整改,监理单位必须向有关 主管部门报告,按照合同中规定的强制性措施强令要求施工单位消除隐患。 (4)设计单位的管理职责 设计单位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也承担一定的责任,并不是提供了施工图就不再承担任何责任的。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防护的需要以及施工安全操作,还应在设计文件中注明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并提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指导意见。注册建筑师及其所在的设计单位要对其设计负责。 结语 由多年以来发生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来看,事故发生的责任不仅仅是施工单位方面的责任。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设计单位等等各参建方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承担着一定的责任,本文的切入点是各方责任主体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管理职责问题,并对目前我国的安全管理职责分配现状进行了分析。要合理解决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合理分配建筑施工过程中各建筑主体的管理职责,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路。通过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以及明确各方安全责任,在进行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要有效预防和控制,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 施工管理论文:通信网络工程施工管理 一个以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施工企业逐步走向规范化,普遍实行了项目经理负责制,特别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在施工企业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工作已越来越被企业的老总们所重视。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企业的兴旺。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已成为确保工程质量的头等大事之一。 一、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控制原则 对施工项目而言,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进行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几点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社会主义商品经营的原则是"质量第一"。通信工程项目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长,是"百年大计",是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切身利益,所以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应自始自终地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2、"以人为核心" 人是质量的创造者,充分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人作为施工的直接组织者、操作者、指挥者,调动人的积极性,加强质量意识,不断学习通信施工的规程、规范和标准,以提高人的技术水平、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因此,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促进工程质量。项目管理者联盟 。 3、"以预防为主" "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的检查,这是确保工程项目的有效措施。 4、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质量标准是评定工程项目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二者是经过论证后而制定的。工程项目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是要经过严格检查,以测试的数据说话的。 5、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工程项目经理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应面对事实,尊重科学,正直地、公正地、不持任何偏见地、遵纪守法地处理问题,杜绝不正之风,做到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热情帮助的态度。 二、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控制因素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等,事前对上述因素严加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1、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作为控制对象,要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动力,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为此,除了加强对施工队伍人员的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培养,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激励人们的劳动热情外,还要根据工程特点,从确保工程质量出发,对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应由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来完成,严格禁止无技术资质的人员上岗操作,对不懂装懂,无技术知识,有意违章的行为和苗头,要坚决制止。总之,在使用人的问题上,项目经理应从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全面加以控制。 2、材料控制,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质量是关键,器材是保障,项目经理要了解器材的质量、性能、特点、技术参数。必须把好材料的质量关,正确合理地使用。特别是通信线路方面的器材,更应该注重适用于使用地点的气候条件,环境因素,掌握,验证产品的合格证,使用许可证、入网证,杜绝"三无"产品,以旧充新,以坏充好的伪劣产品,避免器材质量问题而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3、机械控制,工程项目经理不但要用好人,正确检验好器材,还要正确合理地使用好机械设备和仪表等,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测试方法、技术要求,选用合理的机械设备和仪表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和仪表的校正。要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保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机械设备检查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4、方法控制,项目经理要懂得制定施工方案,做出施工组织设计,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还应切合实际,解决施工难题,加速进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确保质量。 5、环境控制,通信工程项目,由于点多面广,施工周期长、流动性大等特点,对不同的工程,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也不同,要根据工程技术环境、劳动环境、工作环境等具体条件和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杜绝"野蛮"施工和违规施工,保持器材工料堆放有序,道路畅通,工作场所清洁整齐,施工程序井井有条,为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控制的方法 1.对施工项目管理全面负责的管理者,是施工项目的管理中心,在整个施工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具备一有知识二有经验的前提下,抓好施工项目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安全控制。特别是质量控制,因为工程项目质量的优劣,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而且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建设的速度,甚至同国家财产和安全,社会环境的安定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深刻认识到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最重要一环。******主席说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第二步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经济发展战略……"。工程质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项目经理在实际工作中,应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既要对建设单位的成果性目标负责,又要对企业效率性目标负责,切切实实抓好每项工程的质量。 2.例如程控交换机软件测试时,调测人员贪省时省力,对常用的、重要的数据指令都逐一测试,而对个别尚未开放或开发的新业务功能以及日常维护中难于用到的数据命令,不作测试,在软件测试签收本上以"ok"填上交差。在竣工验收时不可能对每条数据命令一一验证,交付使用后,需要用到这些命令时,就暴露出问题,命令无法使用。上述的两例不难看出,不重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控制,不在施工过程中严肃认真排除一切有害于工程质量的因素,不按施工规范要求,是很难保证工程质量的。由于工程项目施工涉及的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再加上工程项目生产流动,结构类型,质量要求,施工方法,建设周期,自然条件等不同情况,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必须抓住、抓好。施工质量控制控制原则。对施工项目而言,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进行施工。 3.要经过严格检查,以测试的数据说话的。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工程项目经理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应面对事实,尊重科学,正直地、公正地、不持任何偏见地、遵纪守法地处理问题,杜绝不正之风,做到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热情帮助的态度。 4.通过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和直接进行现场检查等方法来实施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因而对技术资质证明文件,开工、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器材质量检验的报告,工序质量动态统计资料和控制图表,工程质量检查,问题的处理报告,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的重要手段。而现场质量检查,是通过目测法,实测法,试验检查等对工程项目开工前、工序交接、隐蔽工程质量检查的具体方法,必须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操作质量进行巡回检查,追踪检查来实现的。 施工管理论文:建筑施工管理信息技术的研究 1.1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有人员流动性强、工程项目分布点多、劳动密集等特点。传统的信息统计方法是书面记录,信息化不同于传统方法最明显的优势在于信息的易得性和准确性。将数据信息化有利于企业信息交流的流畅,不会出现横向或者纵向信息交流不畅的现象,这样就能有效进行各种信息交流,使得企业更进一步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恰好能适应建筑施工企业流动性强、数据量大、项目范围广的特点,将计算机通信技术作为施工企业信息交流储存的有利武器,打破企业空间、地域、时间的局限,为管理人员创造出新的管理方式与环境,使其准确、及时地获取企业各种信息。因此,创建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为企业建立共同交流信息的平台,企业成本的核心为施工信息,系统中的信息也主要来自于施工信息。 1.2提高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 建筑施工行业有传统的施工习惯以及固有的行业特点,这些特征都会影响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传统施工过程中引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以期通过新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施工方式。 1.3杜绝扰乱建筑市场的不良行为产生 各行业的主管部门若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将会扰乱市场。在招投标活动中,若是没有及时有效的信息公布、广泛的信息传递,投标单位可能就会减少很多,这样的活动不符合投标规范要求,若是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就能及时传递招标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招投标过程中的公平、公开、公正性,从而对建筑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督,对施工企业加以管理,营造一种和谐竞争的行业环境。 1.4降低信息的风险性 建筑工程具有庞大的信息量,时时刻刻都有新信息的产生,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各种资讯、咨询信息的交流,寻求合作的信息,因此创建建筑工程信息系统是极为有必要的,可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在系统数据流通的过程中,若是有阻碍信息传递的阻力存在,就会对人力、资源产生不必要的浪费,既会对企业利益产生损害,又会影响建筑市场的发展。由此可见,利用信息化管理可以弥补信息反馈、传递机制的不健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网络信息化管理,可以使得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与开发商、业主、分包商、承包商、工程师、设计师等之间进行协同工作,达到减少成本、降低风险、保证质量的目的,同时还能合理地缩短工期。 2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设计和应用 2.1进度控制信息化管理 进度控制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施工总承包进度和进度管理模块与其他信息模块相连接两大内容。施工总承包部的管理工作主要有两种工作方式:网络——子网络和WBS(项目工程分解结构)。依据制定的工程总体进度网络计划,通过建立里程碑,将WBS节点上分配的资源自动导入网络图。这样就可以利用网络下发工作并对其进行分解,接受分包商上传的任务完成情况,同时进行实际进度的自动统计汇总,做出与计划进度的对比分析。进度与其他信息模块的连接主要有以下四点:进度与合同管理模块连接;进度与采购模块连接;进度与支付申请连接;进度与设计变更、合同变更连接。 2.2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 机械管理主要包括:设备进出场的记录;设备的编制与审核;设备易损件的查阅和统计;设备维护的提示维修保养时间;设备的损耗统计;设备档案等。 2.3质量与安全控制信息化 2.3.1质量控制信息化。工程项目的质量信息化管理是指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和标准的约束下,对工程项目中每一质量控制单元进行管理,主要包含的功能模块有工序检测、质量检测管理、质量缺陷、工程项目划分及事故的登记处理等。每个管理者应当依据国家标准进行相应模块的质量管理,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以期做出精品工程。 2.3.2安全控制信息化。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是指相关施工安全信息的收集与维护,主要有安全检查、安全措施、安全操作规范、安全事故及处理、伤亡事故、安全会议、安全培训等。 2.4合同与资料管理信息化 2.4.1合同管理信息化。所谓合同管理信息化工作,就是要对工程施工各个部门有关该项目的合同进行信息化建档、分类、归档。分包商、施工总承包部就能以多种形式依据自己权限的不同进行对分包合同、总承包合同、材料采购合同等进行追踪、查询,以监督合同的执行情况,同时还能对归档的文件进行变更的全面化管理。 2.4.2施工资料管理信息化。进行施工管理的时候,会产生许多施工资料,这些资料数目繁多、种类繁杂,并且还与时间编号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这就要求这些资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归档,并依据资料管理的规程、国家标准以及城建档案馆的要求和规定,保证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资料具有可追溯性。仅依靠传统资料整理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只有 利用施工管理信息化管理模块,对施工过程中的信息进行管理,才能实现资料的电子化综合管理,进行迅速存档、便捷查询、简洁输出,以便管理人员及时获取准确的知[!]识。 3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系统是一个繁复的系统工程,在项目的拟建、在建、竣工验收的过程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质量信息,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并做加工处理,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建立建筑工程信息系统网,整合建筑信息,汇总数据,进行信息管理,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保证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使得参与项目的各个部门可以对工程进度开展情况以及各部分的质量进行实时的监督、管理,这样既能使各部门相互之间关系友好,又能避免争端,对重大事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施工管理论文: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改进措施 摘 要: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出发,首先分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水利施工管理; 合同; 监理; 验收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水利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因此,一定要重视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多,而且多变,其组成也非常多样,因此,施工管理相对复杂。为了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的管理,必须首先了解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目的,也就是尽快的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施工高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总之,作为施工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不断的发现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笔者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出发,首先分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基础。 1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要想提升中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必须首先了解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笔者主要从施工前期,施工过程中,以及工程完成后三个阶段介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1)在施工前期,必须要形成以监理工程师为核心的合同管理模式,项目法人(业主)、承包方、监理工程师之间相互协调。这一期间,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合同的管理,在合同控制中要明确投资,工期和质量的相关问题。2)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相关人员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按照图纸正确的进行施工,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等等。另外还要核实完成工程量的多少,整理相关文件等等。3)在工程完成后,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协助相关的监督部门,做好竣工验收的工作,保证工程质量[1]。 2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相关资料,总结出如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施工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前期准备工作不足,目标管理不细致,现场管理混乱。 2.1 施工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一旦质量有问题,其它的一切都是免谈。要想提高质量,首先要培养施工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而目前,我们很多的水利施工单位中,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相对淡薄,导致出现了较多的豆腐渣工作,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究其原因都是由于施工人员疏忽大意,没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没有按照规定办事所致。由此可见,施工相关人员质量意识淡薄是影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也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很多水利工程施工中,很多管理人员缺乏良好的技术素养,对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没有很好的把握和控制,另外也缺乏现场的经验和技术,这些都导致管理水平不高的现象,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 2.3 前期准备工作不足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来说,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同时,如果前期的准备工作如果能够做充分,对于管理水平的提高也非常关键。但是现在很多的工程项目,在前期调研中遇到很多的问题,但为了尽快的进行项目,赶工期,就忽略了这些问题,带着问题进入施工阶段,这样就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严重影响了施工管理水平。 2.4 目标管理不细致 要想让工程能够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而,很多施工单位对于目标管理非常模糊,成本管理不落实、控制不到位;质量管理重结果轻过程、或重形式轻本质等等。这些严重影响水利工程项目的有效进行。 2.5 现场管理混乱 施工的现场对于施工的顺利进行是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现场的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是否能够进行下去。目前很多水利工程单位在施工中,缺乏科学的现场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2]。 3 水利施工管理的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3.1 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从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可以知道施工管理,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施工中遇到质量问题,做到了有章可循,因此,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尤为关键。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的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从措施、制度、组织等各个方面着手,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从管理层面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督与监控,只有这样,工程质量才能有切实、有力的制度保障[3]。 3.2 强化资金管理 资金是保障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必须强化水利工程施工的资金管理,尽可能的做到用最小的成本,建设出较高质量的工程。避免浪费,对资金做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3.3 重视材料管理 很多的水利工程所处环境复杂,需要的材料品种多,变化性大。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管理,必须重视材料管理,一定要做好材料的计划管理,做好材料的进场验收,做好材料的储存与保管,做好材料的使用和监督,做好材料的回收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节约投资成本,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4 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 为了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人员和机械一定要相对固定,实现操作证制度,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作业。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的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强化意识,加强各方面的管理,落实责任,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 施工管理论文:浅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实际上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上存在着复杂多变的因素,不仅有各种设施的配套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问题,当然最重要的是作为水利工程的管理者来说就应该优化资源配置,把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只有组织高效益的施工,才能适应当前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对于企业的要求,要适度地增强企业施工管理的软实力,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把企业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好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才能很好地促进施工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目前而言,笔者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施工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策略,恳请相关专家予以指正。 1.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今天,一些水利工程企业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在制度设置以及人员管理上呈现出了很大的变化,这是目前的一种发展趋势。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正视水利工程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目前的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着责权不分以及管理混乱的现象,特别是一些领导在施工中不能以大局为重,缺乏监督意识和责任意识,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还有一些企业中的项目管理存在着责权不分或者分的不到位的现象,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也就没有很好的施工质量的保证,特别是一些国有的企业甚至还相当明显,因为项目管理的责任制存在滞后的问题,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造成了监管上的疏漏,这样就给具体的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限制了施工的质量的提升,而如何加强项目部的管理上的职能,很好地配套相关的管理制度,这些方面都与施工的科学性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另外就是人员的素质问题,这实际上一直是制约相关水利施工企业的难题,因为没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配置,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施工工程的顺利进展。说到底施工企业管理问题的存在,还是一个人员的素质问题,我们看到在些施工企业中,一些综合素质偏低的人员缺乏对成本、质量以及进度的控制能力相对多一些,这样就势必影响工程质量的有序开展,还有的人缺乏必要的现场经验,即使是讥真地完成了本职工作,但是还与实际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还有的缺乏相关的财务知识,不能很好地看到企业的实际投入,因此这些负面的因素都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消极的影响。另外,在施工管理中,我们一些领导的官僚主义作风还在影响着施工的有序进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质量管理只重结果而轻视过程的现象,不是狠抓质量工程,而是只看重施工结果,这显然是舍本逐末之举,还有一些施工单位成本管理不良,因为不能很好地进行预算决算,所以在成本控制上常常出现问题,控制不落实的现象也刚有发生,随意性较大,这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在具体的工作环节中个,约定合同是一套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义是一套,一些合同的设置似乎只是给相关领导以及检查刚备用,在具体的环节中也不追求科学性和严格性,领导放任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出现,因此必须看到这种工作作风的负面作用,各级领导要下定决心把这种重形式而轻本质的现象必须予以扭转。可想而知,在具体的施工现场,如果说系统的组织性不强,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作为工作的核心,那么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就无从谈起,一些必要的安全和监督流于形式,只要规范性利自主性的管理较少,那么必然人们趋于应付的空间增大, 旦趋于应付性的工作,那么一些施工现场符理上存在的混乱的现象依然很突出。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作为相关的水利工程管理的管理者,定要在思想上高度予以重视,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看到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下决心扭转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制定出合理的制度,因为制度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石所在。要合理地制定成本预算,在各种流量目标的正确执行下有序地看站各项工作。要注重于企业的软实力建设,加强对企业职工的各种培训,不仅增强他们企业主人翁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还要增强他们的技术实力。一个成功的实力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对于人才的尊重,因为人才是企业发展强大的动力所在。如何管理好这些人才,利用好这些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感觉必须让人才发挥自己的优势,切实发挥在企业施工r巾的核心作用,要在物质上适度予以奖励,同时必须在制度上做好文章。而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环境是实现大水利施工人才的保证,是充分利用的基本条件。笔者以为,作为实力工程施工的建设企业,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然后群策群力进行更大的 努力,必须集中管理规范,在管理上要成绩。 除了做好人才的管理和引进工作之外,我觉得对于水利工程管理者来说,能否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则主要体现在相关制度的量化和制度化建设上。价值链管理的意义就显得很重要,它是水利工程企业中优化核心业务流程,因为它的宗旨在于适当降低操作成本,以减少整个组织成本, 提高企业管理和运行效率,实现价值的增长。确保其核心是“成本优势”而非单纯的“降低成本”,以成本管理为基础,在推动这个价值链管理的过程中要确保在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全面规划,积极行动,渐次推进,先易后难。对于管理者来说就是对项目进行分解、控制、核算,这就要求相关管理者要统领全局指挥整个工程的进展,而要密切把全员成本控制、全过程控制、开源节流相结合起来。 一定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开源节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国家近年来采取的是财政紧缩政策,这就给相关企业融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作为水利工程企业,必要从大处着手,降低企业的成本核算,在资金运作方而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审批制度,在物流方面也要客观控制物流成本,从而达到降低能耗增加技术含量的目的。今天大多数的水利工程施I企业处于一个资金短缺,导致收益低、运行困难的时期,这个现象实际上在提醒我们企业管理者的工作对于企业的平 稳运行多么的重要。在具体的管理中要特剐必须改变观念,要绿色施工,要保证自己的工程成为优质工程的同时,还是环保工程。 总而言之,所谓水利丁程施工的管理者,要在大局上把握好明确的工作方向,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的想法,密切注意加强制度建设和自身建设,这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所在。在管理控制上,力求做到:心中有数、装备过硬、快速高效、树立品牌意识。而在施工管理控制意识上,必须做到:制度先行,精心施工,顾客满意。 施工管理论文:水利施工管理主要问题 1项目管理的层级与内容 水利施工企业实施项目管理后,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层次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企业管理层,二层是项目管理层。从项目管理层级来看,项目管理可以分为三层:一层是企业管理层,二层是项目管理层,三层是劳务作业层。企业管理层指企业本部机关,企业管理层的人员包括企业的领导人员、各职能部门的主管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企业管理层项目管理的内容:制定和健全施工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管理;加强计划管理,保证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序流动,并为项目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服务;对项目管理层的工作进行全过程的指导、监督和检查。项目管理层指项目经理部,项目管理层人员包括项目经理部的领导人员、各职能部门的主管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项目管理层项目管理的内容:负责施工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施工生产经营的管理,实现所承担的项目管理目标。 2企业管理层项目管理的关键问题 2.1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与绩效考核方面的问题 ①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签订不及时或没有目标责任书。水利施工项目有许多是应急、抢险工程,可能会出现由业主指定承接或议标承接,施工时间紧急,这时候往往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来不及签订,甚至有的工程直至施工结束也没签订目标责任书。没有目标责任书,项目管理就缺乏指导,项目盈亏界限模糊。②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目标设置不合理。有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各项目标设置不合理,表现在企业往往看中经济目标的设置,对质量、工期等目标设置不明确或根本就没有。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目标水平定得不合理。有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各项目标水平定得不合理,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的方式与手段来制定项目管理的各项目标。如有的项目成本目标定得过低,违背了定立目标的初衷;有的项目成本目标定得过高,失去了定立目标的意义。④绩效考核不合理。有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绩效考核规定的不合理,对项目经理和项目经理部的奖励不明确或不合理,使项目经理和项目经理部成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以至出现完不成项目目标的情况。 2.2项目经理部的组建与管理方面的问题 ①对项目经理责任制认识不够。有的企业法定代表人认为项目经理是自己的下级,可以让他干,也可以不让他干,随意干涉项目经理的工作,不严格执行与项目经理签订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造成项目经理工作积极性不高。②项目经理素质不高。有的项目经理经常以领导者自居,喜欢强迫命令,不注意团队精神的培养;有的项目经理满脑子“挣钱”,从不关心政治学习,甚至违法;有的项目经理把自己当成了一名普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忘记自己是领导者,整天忙于事务,失去了领导者的作用;有的项目经理知识不全面,又不接受培训,较易在一些决策问题上出现失误;许多项目经理虽经历了不少工程,但不善于总结经验,缺乏解决实际技术、管理和经济问题的能力,项目管理水平很低;还有的企业项目经理人员众多,但高素质项目管理人员缺乏。③项目经理部组织结构不合理。项目经理部的组织结构形式不适应工程施工的要求。有些项目施工内容单一,工艺也不复杂,但在组建项目部时派出了庞大的管理人员,所设部门也有重叠和臃肿之嫌,造成了人浮于事和内耗的发生,这种现象在那些工程项目少、经济效益差的单位表现特别突出。而有的项目需要较多的管理人员和齐全的职能部门时,又不能派出相应的施工管理力量,过分地强调一人多岗、一人多职,造成管理人员疲于应付,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那些施工项目多、人员紧张的单位。④部门间接口不畅。部门间接口不畅表现在两个层面上和层面问的相互关系上。从项目经理部层面看,所属各部门内部沟通协调有时难以顺畅、有序,职责接口经常错位、漏位;从企业管理层面上看,有些职能部门监督、服务不力,很少做自己份内的监管工作,也几乎失去了服务意识,甚至只要与项目经理关系好,或从项目上得到了好处,对项目的一些违规操作也睁一眼闭一眼,失去了应有的监督作用。从层面的关系上看,有的企业不能很好地处理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有相当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项目管理完全是项目经理部的事务,片面地扩大项目经理的职能和职权,忽视企业总部对项目经理部的服务、控制和监督的职能;也有一些企业的经营者习惯于用行政的手段管理项目,越姐代厄,不适当地干预项目经理的职权和工程项目的日常管理。 2.3项目过程管理与控制方面的问题 ①项目成本管理方面。有的施工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承揽工程,不惜牺牲利润,以低标价中标,甚至答应业主的无理要求,他们以将工程项目承揽到手为第一要务,没有很好核算和预测实际成本。这一现象在水利施工行业非常普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企业的风险,损害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的项目管理人员缺乏成本意识,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制定相应的措施。②项目质量管理方面。有的项目发生严重的质量问题,工期拖后,被监理通报批评;有的项目管理责任不明,出了质量事故,管理人员相互推诱。③项目进度管理方面。有的项目进度严重拖后,影n向了总工期;有的项目工期安排缺少计划性到哪算哪。④项目安全管理方面。有的项目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产生麻痹思想;有的项目特殊工种操员没有上岗证,极易发生安全事故。⑤现场标准化管理(文明施工)方面。有的项目经 理老资格,不善于学习、借鉴,现场标准化管理依旧沿袭自老一套,不符合现代项目管理的要求;有的项目现场管理标准化管理不到位省就省:有的项目管理出于临时观念,能凑合就凑合,现场管理很乱。 3结束语 企业项目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的建立是搞好单个项目管理的前提,针对水利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做好水利施工企业(企业管理层)项目管理工作是应着重思考的问题。 施工管理论文: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 摘要: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照现代企业运行规律,通过生产诸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以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提出了创新的原则和方案。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 1、创新的必然性 1.1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 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推向了市场,接受了改革风雨二十余年的洗礼,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人们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并不断加强,清除了人们思想中长期形成的“等、靠、要”的思想。生存、发展靠市场、靠自己的观念形成,并被加强。看到改革成果的同时,冷静思索一下,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大的变化,机制不活。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应该是不断创新和完善项目施工管理,而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1.2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无论从社会学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改革、发展一体化,己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跟在别人的后面,落后于别人是要挨打的,这是历史深刻的教训。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推行十几年来也是时适应、时阻碍生产力发展。面对新的世纪,如何建立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要,适应提升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需要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努力走一条“创新、改革、发展”的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亟需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十五”期间四大重点工程的开工以及交通、能源、水利水电建设、城市建设的热潮等等无疑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的扩大意味着将重新被瓜分,企业如果没有管理、资本、机制、体制、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无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意即其市场份额将减小并逐步被市场淘汰,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际承包商进入中国建筑施工市场和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使我们面临着世界最大的竞争对手,不管愿不愿意,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参于世界经济的大循环。时代的巨大变革,迫切要求建筑施企业加强项目施工的创新。 1.3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要求 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存在的过渡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仍然是普遍现象。业主由于处于买方市场,合同中不合理的要求、不平等的条款,使业主摆脱责任,承包商地位十分被动,设计和监理不能很好履行职责,也难以履行职责,职能错位常常不自觉地发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集体、个体企业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公平的实现;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筑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建筑市场有其固有的特性,特别是在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存在以上种种问题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法律法规没有健全,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政策导向、政府行为乃至灰色交易,但无论怎样市场经济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必然要求我们的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1.4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先进的管理科学理论的要求 管理科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本世纪50年代该理论体系形成并正式存在,管理科学的目的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多种活动,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把这些模型通过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减低不确定性,以便使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较为成熟的管理科学模型有:决策理论模型,盈亏平衡模型,网络模型、资源配置模型、对策模型等。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求我们将不断进步和日趋完善的管理科学的理论及时运用于项目施工管理和企业管理当中,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顺猛,如何将其及时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的管理、生产实践当中,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关键是结合项目施工进行创新。 2、创新原则 2.1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对管理模式的要求也不同。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只有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有效的结合,才能发挥潜在的生产力。在补缺经济时期,不愁劳动对象。而在市场经济时期,劳动对象是要靠市场竞争才能获得,如果在竞争中失败,得不到劳动对象,生产力诸要素就不能组合,潜在的生产力就不能发挥和转化,这就意味着被市场淘汰,这是十分残酷的现实;劳动者是生产力三要素的灵魂,是获得劳动对象,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主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工具,在如今,“高、新、大”{技术含量高、设备新、产量大}设备、器具的使用,工程成本在劳动工具中的凝结就越多,它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使生产力三要素很好、有效的协调组合,充分发挥并使之发展,这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所遵循的原则。 2.2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适应市场的需要 市场是动态的、变化的,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获得效益。这里的效益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为社会创造的效益和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企业占有巳有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的关键,如果所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好,进度拖后,那么社会形象欠佳,获得市场就困难。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就增强了企业开拓、占有市场的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项目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合同项目规定的范围,从市场的角度,我们应把项目延伸到市场,即从市场中得到项目,在市场中执行项目,在项目的执行中增强竞争力,然后参与新一轮的市场竞争。所以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从广义上使项目的内涵前后延伸,深度上,更好地建设好项目,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关系,增强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 2.3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 只有高素质的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才能及时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否则,市场已经变化了,你还没有弄清楚,根本不具备应变能力,这样的企业就会迅速被退出市场。所以在进行项目施工管理创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如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文化及品牌效应这一重要问题。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发现、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以不断充实、更新企业各级管理层;通过项目的实施为企业开拓市场,使项目部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前沿阵地;通过项目的实施不断熟悉了解市场,为企业的改革创新提供市场信息。 3、创新方案 3.1观念创新 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提高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方案,并不是要固定某一种模式,而是要不断寻求符合实际的模式并不断创新完善。这一方案就是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方案要具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要根据时代要求和遵循创新原则去提出创新方案。 3.2组织机构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走过了几十年的历史,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把项目定义为合同签订后,合同明确的范围作为项目,然后对此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随着合同的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了潜在的隐患;项目经理拥有人、财、物的处置权,拥有指挥、决策权,企业对项目经理有责任书,但缺乏有效的制约;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同时进行着数个项目的工程施工,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创新来加以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把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进行空间、主体延伸,应从市场跟踪、投标竞争、合同签订、履约、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过程出发,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来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即将项目部作为企业的分公司进行定位和设立。 3.3体制创新 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施工管理进行机构创新后,必须给这一机构的体制进行创新。项目的生命周期仍然是合同履约期,但项目部不再仅仅是企业的派出机构,而是把项目部变成分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首先要确立有限责任制度。企业是项目分公司的投资主体,制定资产经营责任制,做到产权清晰,依法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作为所有者的企业退居到控股公司的位置,用股东的方式来行使自己的职责,同时承担有限责任,用这个办法来界定企业与项目部各自的边界责任。 第二就是要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使项目部拥有一块边界清楚的财产,用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承担法人责任。要依据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确定项目部独立的法人地位,没有法人的财产,够不上企业法人。这样项目部才能真正走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的承担法人责任。 第三是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来自所有者(对项目部分公司来说,企业就是所有者)的激励和约束,因为项目部分公司是企业出资来兴建的,必须充分体现企业控股公司的意志。控股公司的意志是一方面追求最高利润,另一方面尽量回避市场风险。追求最高利润是对控股公司的激励,促使项目部分公司要认真执行合同,切实抓好质量、工期、成本的控制,同时要回避由于合同缺陷、管理不善所带来的风险,使项目部分公司形成必要的约束,即来自控股公司的激励和约束。 3.4机制创新 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方案确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母、分公司的体制,并相应建立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基本具备了,但这一方案的有效运行还要有创新的机制,方能使这一创新方案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创新的机制就是要使项目部分公司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牢牢占有已有的市场,不断开拓和占有潜在的市场。企业竞争力具体体现在企业的实力和企业对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而企业的实力是来源于项目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是来源于项目部及时准确的信息和良好的业绩,因此要增强企业实力,实际上就是加强项目部的建设,提高其赢利水平,提高其社会形象,提高其市场敏感性,必须对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各类、各层次的人才脱颖而出,为人才创造环境,要给人才适应的土地、阳光和雨露;必须对其建立约束机制,约束项目部必须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按市场规律合法经营、守法经营,约束项目部的经营者和广大职工遵守党纪、国法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必须对其建立风险机制和决策机制,来规范项目部决策层的行为,实行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回避市场风险。 3.5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采用从后往前做的模式,即根据市场确定产品,根据产品确定技术和工艺,最后确定所采用的技术是自主开发、合作开发还是引进。 项目施工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士的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而且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技术创新还为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是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基础。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重要的作用,项目部作为企业的派出机构是企业的分公司,是企业的缩影,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体现着企业的实力,是企业在市场的触点,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因此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惟有创新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 施工管理论文:浅谈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重点及方法 1、进度管理 1.1制定进度计划 承包商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合同中的工期,编制出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确定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选择施工方法和组织流水作业、协调各个工种在施工中的搭接与配合、安排劳动力和各种施工物资的供应、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工期和全部工程的完工时间等。制定进度计划时要考虑其它种种因素对进度计划的影响,如设计变更、工程量变化、自然条件变化、材料供应变化、业主违约等等因素的影响,使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存在差异。因此,在我们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进度调整和控制,及时的对进度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以保证建设项目在合同工期内竣工。 1.2组织进度计划的实施 施工进度计划经监理及业主审批后严格执行。承包商要与监理及业主保持密切的沟通,定期向监理及业主报告工程进展情况,对监理和业主提出的变更指令和赶工要求及时做出反应和处理;监督各分包单位的工作,及时协调各分包单位的施工配合,合理的调配人力、施工物资和资金,并确保到位。 1.3及时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和计划的偏差,找出进度计划的影响因素,采取纠正措施 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包括下面几方面。①施工组织不当:例如,施工的任务、目标不明确,劳力和施工机械调配不当,施工道路和场地布置不合理,各分包商之间施工干扰,均会引起工期延误。②技术原因:承包商有时会低估施工技术困难,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没有把握确保进度和质量的情况下,冒然采用;有时对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没有全面理解,会导致盲目施工,造成返工。③不利的施工条件:自然条件变化和施工中遇到合同中规定不可抗力因素,无法正常施工。④其它外部因素的影响。 采用的控制施工进度的措施:①组织措施:落实项目经理部各级管理人员的分工、职能和任务;进行项目分解,确定各个部分、各个阶段的进度控制目标;制定进度协调工作制度,定期开好调度会议;健全进度记录和报告制度;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②技术措施:首先认真研究工程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并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变化,随时调整进度计划。对设计图纸中的疑点和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业主和设计单位反映,要求澄清。施工方法的选择既要先进,又要可靠,选择成熟的技术。③经济措施:及时向监理和业主报告阶段进度,申请进度付款,争取按时取得支付签证;做好自身的财务管理,控制成本,预测流动资金的需求,合理调度资金。④信息沟通管理措施:在内部要及时收集实际施工进度数据,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找出偏差,分析原因,制订相应的措施。 2、质量管理 2.1科学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切实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 工程开工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将企业技术主管部门批准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对于重大或关键部位的施工,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要提前一周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保证措施,以及新技术新材料试验,鉴定证明材料呈报监理主管工程师审批。 2.2按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根据有关规范和企业编制作业指导书组织分部分项技术人员编制各工序工种的质量保证措施,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及技术培训工作,将质量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发到施工班组。对于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要求各级作业人员对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做到心里有数。正确选择和合理调配施工机械设备,搞好维修保养工作,保持机械设备良好技术态度。 2.3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 所有隐蔽工程记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等有关验收单位签字认可,方可组织下道工序施工。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部位设质量管理点,并设专人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检查内容进行严格检查外,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如建筑物轴线坐标和高程;基础的土质、位置、标高、尺寸;梁、板、柱混凝土模板的尺寸、位置、标高,以及预埋件(管)和预留孔的位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钢材、水泥的试验成果资料;特殊项目大样图的形状、尺寸以及其它需要复核的项目。杜绝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 2.4坚持“三检”制度 即每道工序完后,首先由作业班组提出自检,再由施工员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员进行互检和交接检。隐蔽工程“三检制”的基础上,请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签证认可。对于工程施工过程出现的质量事故,一经发现,组织力量,严肃进行处理,事故的处理均由监理工程师负责全权组织。对于质量的处理,绝不允许心慈手软,必须按照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和没有具体的整改措施不放过的“三不放过”原则,认真处理,防患于未然。 2.5建立高效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以专职质检员、技术人员作为信息中心,负责搜集、整理和传递质量动态信息给决策机构(项目经理部)。决策机构对异常情况信息迅速做出反应,并将新的指令信息传递给执行机构,调整施工部署,纠正偏差。形成一个反应迅速、畅通无阻的封闭式信息网。现场质检员要及时搜集班组的质量信息,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整群随机提样法客观地提取产品的质量数据,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并采用质量预控法中的因果分析图、质量对策表开展质量统计分析。 3、安全管理 (1)实行主要领导安全负责制,公司要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面的安全工作,主要职责是领导公司开展安全教育,贯彻宣传各类法规,通知和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制订各类管理条例,每周对各项目工程进行安全工作检查、评比,处理有关较大的安全问题。项目部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并设专职安全员,主要职责是负责进行对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贯彻上级精神,每天检查工程施工安全工作,每周召开工程安全会议一次。制订具体的安全规程和违章处理措施,并向公司安全领导小组汇报 1次。各作业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主要是带领各班组认真操作,对每个工人耐心指导,发现问题即时处理并及时向工地安全管理小组汇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除正常的安全检查外,公司每月或每半月检查一次,项目部每周检查一次,发现问题落实到人,限期整改,确保消除隐患。 (2)按照有关法规以及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宣传教育,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现场组织切合实际的作业程序,正确严格地执行和运用施工安全规范。对进场的工人进行摸底测试,统一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质量、安全意识。要认真学习和深刻体会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安全规范,经过培训交底达到合格的职工才允许上岗操作,为安全工作顺利圆满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建立每周一次的安全教育,由项目经理或专职安全员主持。同时在每道施工工序进行前,由专职安全员做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各班组长带领施工人员认真贯彻落实。 (3)坚持安全奖罚制度和特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违规人员要严肃处理,对安全工作模范个人和班组予以表扬和适当的奖励。特殊工种,如机械操作工、电工等一定要持证上岗按章操作。人机配合作业区应有专人指挥管理。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语和安全标志牌,进入施工现场区内的人员一定要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现场的各种防护工作,如 "四口五临边"的防护以及各种安全设施的设置都要按照国家颁发的有关标准规范和市政有关规定严格予以落实。 施工管理论文:试论水利工程建设的立项与施工管理 论文关键词:水利工程 立项 施工 决策 论文摘要:从我国水利建设的形势切入,指出未来十年将是我国水利建设的高潮期。水利工程上马之前,首先要进行环境评价、地质评价和人文评价及经济效益评价,决策时应实行民主原则,防止地方官员为了GDP盲目建设。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只有这样,在决策立项和工程施工中都管理到位,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真正造福人民,而不是变成水害工程。 引言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的决定》被列为第一号文件,可以预见在今后五年时间里,我国将掀起水利建设的高潮。据中央水利工作会议透出的信息,未来10年,每年水利投资的资金将是2010年的一倍。2010年,我国的水利投资2000亿元,也就是说今后10年,我国每年的水利投资达到4000亿左右。这意味着未来将有一大批水利工程上马。 水利工程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对今后该地区的影响深远,水利工程建设的不好,将会对当地造成不间断的麻烦。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首先是立项管理,然后才是施工管理。本人长期从事水利工作,在此就这两个问题发表不成熟的意见。 2 水利工程的立项应科学决策 一项水利工程是否应该上马,需要对它进行多学科的研究,然后根据专家的意见,才能决定这项工程是否立项。工程立项就意味道这项工程不久将开始建设,如果决策不正确,将会使水利工程变成水害工程,贻害无穷。对设想中的水利工程进行立项,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工程进行论证和评价。 2.1水利工程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母。水滋养着大地的一切生物,还具有调节气候和生态的巨大作用。在水利工程立项之前,首先应该进行环境评价,运用气象学、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水利工程完工后所造成的环境变化有一个比较详细的描述,哪些方面会变化,哪些方面会有影响,对生物链会产生什么影响,是否会造成洪涝和干旱频发,当地植被是否会发生改变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描述要有充分的数据作基础,不应笼统述说,结论的得出应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 2.2水利工程对地质产生的影响 一项水利工程的建设,就是在一个地方平地聚上成千上万吨的水。在水利工程蓄水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当地地质产生一些影响,这种影响是否会引发地震、泥石流等到灾害,需要有个详细的说明。另外当地地质是否适合建设水利工程,也是对工程进行地质评价的一个重要选项。如果工程正好位于地质断裂带上,那这个工程无论如何也不应该立项建设,如果不顾事实执意建设,将会给子孙后代造成灭项之灾。 2.3对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影响 我们建设水利工程,决不是为了建设而建设,是为了让它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会去建设。在立项之前,应邀请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水利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详细的估算,拿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数据,应让社会学家对工程完工后当地社会结构的变迁、人际关系的改变,甚至习俗与文化的保存会产生哪些影响,都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答案。 2.4立项决策应当采取民主原则 任何一项工程的上马,在短时期内都能对当地的GDP产生拉动作用,这也促成了当地官员对工程上马极度不正常的热心,至于该工程以后会造成哪些恶果,这些当政者根本不想管,因为那时他肯定已不这当官了。这也造成了我国的拍脑袋的工程众多。 因此,对于水利工程的上马应采取民主原则,各个方面研究者应根据学理和数据,拿出独立的报告,在决策会议上进行讲解,工程决策者应由各方面的专家和当地官员及群众代表组成,在听完各方面研究人员的报告后,决策者们在质询时得到圆满回答时才可投票表决,决定工程是否上马。这种决策机制防止了官员们为了GDP不顾后果的作法,也保证了工程决策的科学与民主。 3工程施工应强化质量管理 水利工程立项之后,不久就进入施工阶段,施工是将水利工程的蓝图变成现实的过程,这一阶段必须严格质量管理,才能保证水利工程达到设计的目标,发挥理想的工程效益,造福子孙后代。 3.1影响工程施工的几大要素 (1)劳动力要素。水利工程施工的劳动力要素主要包括人员和机械。在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人员和机械有所选择,尽可能地选择熟练工人进场施工,高素质的劳动者能让工程质量锦上添花。工程机械也要适得其用,注重机械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对特殊设备要定期检查。 (2)工艺与环境。施工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工程发包方应尽量选择施工工艺先进成熟的公司进场施工,在制定施工方案和工艺时,必须结合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选取最有效最经济的施工工艺。环境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原因,施工方不仅要顺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施工,还要尊重当地民俗环境,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设计图纸。任何一项水利工程都有进行设计,虽然图纸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当地地质环境,但在施工中也难免出现与图纸不相符的地方。这需要施工方与设计方进行及时地沟通,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工程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更合理更经济的设计方法,设计出高水平的图纸,这样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 (4)管理问题。再好的工艺、再先进的图纸、再水平高的工人,如果没有很好的现场管理和目标质量管理,不能将工程质量目标化解到每一步工序中,并现场督促大家进行施工,这个工程要想取比较满意的效果也是很难的。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必须对进场的材料进行严格检查,不合格的坚决不许进场;在施工中,不合格的施工必须推倒重来。管理人员必须保证现场施工有序流畅地进行。 3.2加强施工管理的措施 (1)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涉及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四个方面。建设单位具有全面协调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实施的权利与责任,其它各方要积极配合建设单位的工作,工程四方都要有自已的质检组织,建设单位要对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监理单位要按照业主的意图对每个环节的建设进行监督。图纸设计单位要积极与建设方和施工方沟通,保证工程按图纸施工,少出偏差;施工方要遵照建设方的要求施工。 (2)严格实行施工监理制。监理人员是受业主委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的,所以业主要大力提高监理人员的权威,施工方如果出现质量不合格,监理人员有权责令对方返工。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的指导、监督、检查的职能,让工程承包商按业主要求建立质量体系,监督施工方在建设过程中的每一道工程的质量,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如果发现问题,业主不仅要向施工方索赔,还要向监理方问责。 (3)严格禁止工程转包。工程质量出现,大多是因为转包造成的。工程一经分包转包,业方连追究责任的人都找不到,造成巨大浪费和不必要纠纷。业主在施工承包商订立协议后,应严格禁止承包商将主体工程分包出去。同时,业主对于进场施工的技术水平要严格检查,达不到要求的,要施工承包商换人, 4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的立项与施工管理,是保证水利工程的两个重要环节,它们互相联系,相互依存。如果立项阶段没有经过严格的论证,草率上马,那这个水利工程就有可能变成水害工程,即使后来施工质量再好,也只能起到危害作用。如果水利工程在施工阶段没有认真执行质量标准,也会让水利工程变成水害工程,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协。要想让水利工程真正造福人民,首先要把立项做好,其次在施工中兢兢业业。这两个阶段的管理必须全部到位,缺一不可。 施工管理论文:新时期项目业主施工管理的工作思路 摘要: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建筑管理层次也随之不断完善和提高,施工管理作为工程建设最直接的管理阶段,关系着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失败,因此丰富和发展其管理内容及其涵义。针对管理阶段施工管理理论的局限性,提出管理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施工管理 理论 补充 工作思路 引 言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一些业主的建设项目投资越来越大,相应的首先是基础设施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一般来说,小的几百万元,大的上亿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精品工程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的技术以及监控的手段也相应越来越严格,以往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工作职责范围在“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施工管理理论也日益显得过于片面,根据多年的施工管理经验,个人认为在“三控制”基础上将“安全控制”、“环保控制”和“文明施工控制”纳入施工管理人员,尤其是甲方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范畴尤为重要,这将是新形式下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一个有力的补充。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工作中需充分处理好“六控”的辨证关系,使建筑工程建设事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从传统的单一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在建设领域,传统的指令性计划安排施工任务的旧体制被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工程开始实行了招投标,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至1990年,我国分别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进行了施工监理试点①,经过总结,1993年进入了稳步推广阶段,从试点中专家们总结出了“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宝贵经验,十几年来,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它凝聚着无数建设者的辛勤劳动和集体智慧,创造了全国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精品工程层出不穷,在日趋规范的工程施工管理中不断总结和积累,不断更新和完善。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本人认为,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安全及生态环境的今天,“以人为本”的理念被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在工程建设中应将人身、设备安全以及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提到一定的高度上来认识并付诸实施,并将其纳入监理的职责范围,将“三控制”更新为“六控制”(质量、工期、投资、安全、文明施工、环保控制),是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目前,一些施工管理人员也曾有人提出“质量、工期、投资、安全、文明施工”“五控制”的要求,但个人认为把“环保控制”一同放入管理职责更能充分体现新时期管理职责的完整性。 二、如何做好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工作的“六控制” 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工作的“六控制”是互相矛盾又互为补充的,按照各自的控制原则为共同的目标开展工作,对搞好工程建设尤为重要。 (一)认真抓好质量控制工作 所谓质量控制,就是在质量方面为了满足使用要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工程质量与工作质量有紧密的联系。工作质量就是建筑安装企业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所做的“控制”。工作质量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工作质量的反映。要使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必须既要管工程质量,又要管工作质量,而且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工作质量上,通过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要按施工程序及时跟班到位进行监督检查。旁站监理不仅要具备现场质量控制工作的相应素质,加强合同意识,避免相当然的人为因素,而且需吃透合同规定,避免出现问题措手不及,要及时果断地处理质量和工期的矛盾。 (二)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工作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抓好工期控制关 施工管理人员不要转嫁责任,放弃职权。应积极审查施工单位施工组织方案,寻找经济与进度的最佳结合点,认真编制施工进度?络计划图,找出关键线路,合理安排和调整工期,发掘一切有利因素,加快施工进度。平时要及时跟踪工程进度,全过程控制指导项目进展,减少窝工、怡工现象,有效地赢得工期。 (三)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工作要及时、规范、准确,把好成本关 降低成本是社会主义国家积累资金的基本方法,因此,如何管理好成本就成为极重要的事。投资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工程项目在确保质量、工期、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不超出批准的总投资额,而且是合理的支付。质量、工期、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与投资六者是辩证统一的,这就要求管理人员通过各种手段做好成本控制,因此管理人员对工程的每一个程序都要求做到及时、规范、准确,避免反反复复的无效工作,减少资源的浪费。 (四)重视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控制 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控制,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尽管在施工过程中各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都不曾轻视过,而且在实践中也形成了一套针对此方面的条例和规定,但始终没有把其提高到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理论来对待,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把“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控制”和“质量、工期、投资”并列起来是必要的和适时的。 1.安全,不仅从尊重人命这一观点来讲是重要的,而且事故的发生会给企业,甚至给国家财产带来很大损失。这里有一组来自建设部的统计数字:据建设部数据统计,2003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519起、死亡人数582人、重伤68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上升24.5%和20.7%,重伤人数下降41.9%。 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保护劳动人民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时,要同时编制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计划。必须建立和健全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律,内容包括: (1)安全施工责任制度; (2)安全施工教育制度; (3)安全措施计划制度; (4)安全施工检查制度; (5)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制度。 2.环保,是一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里所讨论的“环保”问题仅指项目施工中的产生环保问题,尚不包括项目可研阶段的“环保”问题。而主要常见的包括:(1)建筑垃圾;(2)建筑粉尘;(3)有毒气体;(4)其他。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城市化发展,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废水等,据粗略统计,我国每年仅施工建设所产生和排出的建筑废渣就有4000万t。由此可见不正确处理建筑垃圾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存和健康问题。将现场的环保施工控制纳入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的职责对工程至关重要,所以管理人员应重视并监督施工单位对建筑垃圾的规范处理。 3.文明施工,随着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深入,建立文明的施工环境不仅是我们自身的需要,而且是整个社会的需要。文明施工不但与安全隐患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举个例子:某港口是一个新兴的港口,在其进港公路扩建时,由于路障标志不明确、扩建材料堆放不规则、以及施工不洒水造成灰尘滚滚,以至施工期间出现多起严重的交通事故,损失惨重;该港口因开山填海运土车来车往,运输路面却不清扫、不洒水,港区整天灰尘滚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该港区仓储项目较多,而大部分仓储项目是在海滩填土形成的陆地上建成,这些项目在基础处理时强夯、打桩不分日夜地施工,噪音严重地影响着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 因此,将现场的文明施工控制纳入施工管理和监理的职责,并强制性执行对工程是至关重要。 (1)施工单位开工前,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文明施工条款。 (2)施工现场周围必须设临时围墙或围挡,并做到及时修补损坏部位,保证围挡整齐。 (3)施工现场材料必须按施工平面图中规定部位堆放,并要求码放整齐。 (4)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必须放在指定位置,并及时清运。 (5)施工现场不得随便抛弃垃圾,施工区、生活区、道路等处应经常清扫,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施工区严禁吸烟。 (6)其他一些保障人们衣食住行的措施。 三、结 语 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重视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控制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参建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施工管理人员有必要做好“六控制”,并充分把握好六者的辨证关系,使我们的建筑项目在新时期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施工管理论文: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管理 论文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论文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道路建设中使用非常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新材料都得到了实际应用,各种规范、标准比较齐全,但从实际施工来看,尚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和检查是保证质量最重要的一环。本文主要谈了一下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这对于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1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内容 与其他产品一样,沥青混凝土路面也是工、料、机三个主要因素结合而生产出来的。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就是对工、料、机的管理与控制。 1.1对人的管理 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和主要岗位(含管理人员)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或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的人员操作或管理。要有明确、严格的岗位责任制。要有严格的奖惩措施。要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与产品的质量紧密联系起来。使他们既有干好的技能。又有干好的愿望和动力。要经常对全体员工进行产品质量重要性的教育。特别是各级领导者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思想。 1.2原材料的管理与控制 对用于永久性工程的材料。应严格按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质量检验。把好原材料质量关。保证使用的原材料全部合格。对各种混合料的管理与控制。首先是抓配合比设计。使用于生产的配合比设计理想。然后是抓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对沥青混合料来说。一是控制好油石比和矿料级配。二是控制好各个环节的温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这两个问题控制好了。质量就有保证。对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混合料主要是控制好水泥、石灰等稳定材料的剂量。这是保证强度符合要求的主要因素,不得减料,必须用足;其次是生石灰消解要充分,过筛要严格,防止未消解的石灰块,否则将造成路面拱起;此外,含水量要适当,否则难以压实。 原材料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地方缺少专门按规范要求规格生产各种粗集料的厂家和产品,特别是底、中面层所需的粗集料尤为突出。大多是用其他用途的碎石代替。给矿料组成设计带来了困难,通常很难配出较理想的合成矿料级配。沥青混合料用量大的地区。有关部门应注意开发沥青混合料用的碎石和石屑。关于沥青质量的问题,有些沥青的质量不稳定。使用前应从沥青供应厂、沥青供应站取样检查。不合格的沥青不得运往拌和厂;在使用过程中应按规定的时间和次数检查沥青的质量,避免使用不合格的沥青。 1.3对施工机械的管理 先进、良好的机械设备是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加快进度与改善劳动条件的基础。机械管理主要是让各种路面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状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拌和厂和工地应有一个精干的机械维修小组并配备足够、适用的机具和易损零配件。一旦发生故障应能很快排除或修复。各类操作机手应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运行。漏油的机械、车辆不应上路,以避免给路面造成污染和损坏。 2沥青混合料摊铺时的质量控制措施 2.1沥青含量的直观检查 如果沥青料黝黑黝黑。料车上的混合料呈圆锥状或混合料在摊铺机受料斗中“蠕动”则表明沥青含量正常。如果混合料特别黑亮,较车上的混合料呈平坦状或沥青结合料没有充分烘干,表面上看起来沥青太多,如果混合料呈褐色,暗而脆,粗骨料没有较完全裹覆,受料斗中混合料不“蠕动”,则表明含量太少。 2.2混合料温度 沥青混合料在正常摊铺和碾压温度范围内,往往冒出淡兰色蒸气。沥青混合料产生黄色蒸气或缺少蒸汽,说明温度过高或过低。通常在料车到达工地时,测定混合料的温度,有时在摊铺机后测定。每天早晨要特别注意做这项检查,因此时下承层表面温度和气温都较低,平时只要混合料似有温度较低现象或初次碾压,而压路机跟不上时,则应测定温度。测量铺层的温度时,应将温度计的触头插进未压实的面层中部,然后把触头周围轻轻用足踏实,目前也有许多地方采和电点温计测定。 2.3厚度检测 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应经常检测虚铺厚度。 2.4表观检查 未压实混合料的表面结构无论纵向或横向都应均匀、平整、无撕裂、小波浪、局部粗糙、拉沟等现象,否则,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5摊铺中的质量缺陷及防治对策 摊铺中常见的质量缺陷主要有:厚度不准、平整度差、混合料离析、裂纹、拉沟等。为了防止和消除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质量缺陷,应注意以下几点: 2.5.1浪形基层的摊铺。不必考虑摊铺厚度的均一性,实际的混合料用量应比理论计算的要多。在波浪地段,即使摊铺得很平整,在碾压后仍会出现与基层相似的波形,因此对有大波浪的基层应在其凹陷处先铺上一层混合料,并予以压实。 2.5.2摊铺机的操作及本身的调整摊铺质量很大,摊铺机速度的改变会导致摊铺厚度的变化。为了保持恒定的摊铺厚度。当速度变快时,厚度调节器就稍微向右转动。当速度减慢时,则稍微向左转动。其调整量还应根据混合料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2.5.3沥青混合料的性质也是影响摊铺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混合料的性质不稳定,易使摊铺厚度发生变化。如果温度过高,沥青量过多,矿粉掺量过多等都会使铺层变薄。 2.5.4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与矿粉过量减小其承载力,所以熨平板的工作迎角应增大,使铺层增厚一些,这种混合料还容易受温度的影响。一般温度应控制在140~160℃的范围内,当高于此范围后,混合料变软而承载力大大降低。温度过低时,混合产又会变硬,当矿料中的大颗粒尺寸大于摊铺厚度时,在摊铺过程中该大颗粒被熨平板拖着滚动,使其最大粒径小于摊铺厚度的一半。 3沥青混合料压实时的质量控制措施 3.1碾压温度 碾压温度和高低,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质量。在实际施工中,要求在摊铺过程完毕后及时进行碾压,一般来说。沥青混合料的最佳压实温度110-120℃之间,最高不超过160℃。 3.2选择合理的压实速度与遍数合理的压实速度 对减少碾压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施工中。保持适当的恒定碾压速度是非常重要的。一般速度控制在2~4km/h,速度过低。会使摊铺与压实工序间断,影响压实质量,从而可能需要增加压实遍数来提高压实度。碾压速度过快,会产生推移,横向裂纹等。选择碾压速度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碾压速度,从而减少碾压遍数,提高工作效率。压实质量的检测应根据合同有关文件的规定及要求进行。主要检测项目有压实度,厚度,平整度,粗糙度,而且要求表现密实均匀。当沥青混合料碾压成型后,其缺陷一般很难修整。对于一些较大缺陷,如厚度不足,平整度太差,松散,泛油等应及时返工,即使已成型也要返工,对松散,泛油往往是局部返工,而对厚度不足或平整度太差的往往要求一段落返工。当然,经济损失是较大的,因此,现场压实过程中质量的检查与问题的纠正是十分重要的,要努力把缺陷降低到最低程度,最好不出现返工现象。 4质量意识、管理的力度、科学制度的制定和严格执行是施工质量的保证 4.1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能用于道路建设,抓好混合料配合比的试验,严格进行现场检测和室内试验,这包括拌合厂、施工现场的各项温度检测与记录,包括规定频率的混合料马氏试验、抽提试验等,还包括路面外形尺寸检测记录、路面厚度、压实度、平整度检测等等。 4.2检测资料的管理与分析是工程质量建设的又一个方面,也是工程质量的实际记录。其中包括料场状况、按工日的混合料拌和记录、按工日的施工现场记录、检验资料的论定和反馈、按工日的工程质量指标图表、工程质量的动态分析等等。 5结束语 沥青路面平整度涉及的面很广,影响因素多。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是人员、材料、设备的合理配置。在施工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克服不良人为因素,注重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严格控制各种试验及检测。施工当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只有加强管理,精心组织施工,才能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创造优良工程。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于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而言,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更新。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中,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逐渐成为了现代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不过,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我国超高层建筑技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超高层建筑技术和管理上,对于如何选取材料已经是我国施工单位要面临的问题,所以必须加大重视力度。 1在施工中,超高层机电在安装设备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问题,在本节中,主要从机电设备安装质量以及安装设备对外界造成的影响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明确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1.1在安装过程中会出现质量原因 第一,有关施工企业如果在对超高层建设机电进行安装的过程中,经常存在着注重外表而忽视质量的现象,此种情况的出现对于机电设备后期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现阶段,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逐渐加快,进行城市建设工作的时候,普遍都会应用到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不过由于超高层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装机电高质量的形成。目前,从实际情况来看,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队伍在安装期间,过于重视建筑的外形以及美观程度,对于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控制不严格,严重影响了整体设备功能的发挥,这一现象说明了我国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施工单位对于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缺乏相应的质量管理意识,进而使得相关单位忽略了建筑质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要是因为相关单位的标准规定不健全,不具备规范性,使得相关人员质量安全意识降低,最后在安装过程中,没有采取措施来保证建筑质量。 1.2在安装过程中对外界产生的噪声影响 对于这一问题,主要是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对于外界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的,这其中比较大的因素就是噪声。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对于噪声这一类问题,逐渐得到大众的喜爱。现如今,我国超高层建筑机电在进行安装的时候,通常会出现振动和噪声现象,由此便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这一原因出现的根源是在机电运行的过程中,通常会应用到排水和排电的设施,因此这些设施在运行的时候,有关人员对其布置也是主要的因素,如果对机器设备的安装不平,便会产生相应的振动问题,从而导致机器设备的噪声进一步加大,最终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2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的选择与控制 机电设备电气在安装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控制,而控制的原理为:需要先借助继电器、接触器以及行程开关等,之后按照设计的图的方式自然形成电气控制线路,最后会形成一个相应的控制系统,进行保护。更要求正反转和调速需要和实际生产工艺要求结合,从而使得生产过程达到理想化效果。现如今,经常看到控制线路的基本方式为正转控制线路以及点动控制线路等,要求这些因素和生产技术符合,最后满足控制电压需求,还需要确保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另外,在工作期间,要规范地使用和放置施工机具。当前,为了保证施工机具的有效利用,应对机具进行日常的签订、检查、控制,并对施工机具及时的维护和保养,避免由于保养不当而产生损坏。 3加强对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在安装新技术中的措施 3.1需要不断加强训练,来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 第一,需要对安装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这样可以使其专业素养和技能得到提高。安装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对于整个超高层建筑工程来说,具有很大的作用,只有安装人员具备超高的专业素质,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持美观,从而提升质量。相关的企业单位在进行施工建设时候,严格检查各个环节,定期对安装人员实施考核工作,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承受住高要求的技术试验。另外,建设单位还要明确注意,对于安装人员的职责安排,要从实际情况考虑,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单位人员在工作的时候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在落实相关工作的基础上保证建筑质量。 3.2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来减少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针对安装机电设备过程中噪声这一问题,需要对工作方法加以完善,比如做好防护对策。从目前现状来看,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情况不可避免,所以应立即做好防范,以此减小噪声以及振动,以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一般情况下,在选择机械设备的时候,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选择一些振动频率小的机器,还要将其进行平稳的放置,以此在一定会程度上减少振动和噪声。 3.3需要合理的制定出安装计划,不断提高施工效率 从整个施工的发展方向可以看出来,在我国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设备中,整个的过程比较复杂,而且需要知道的是,在安装的时候,要投入比较大的时间和物资,因此,还需要不断提高对机电安装设备的质量和管理,把握住时间和施工项目进行交流。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的施工工序,这个时候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的方案进行解决,还要求有关人员提高在施工过程中的技能,防止在施工中出现错误。另外,需要对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进行合理的布局,从而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出合适的施工计划,从而可以避免不良因素的发生,以此使得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的价值有所体现。 3.4在施工中面对突发情况的施工技术 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施工项目的内容比较复杂,施工时间长,所以在工程中经常出现一些突发情况,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到施工后期的稳定发展,与此同时,可能还会使得人力以及物力出现损失情况。因此,需要找出合适的方案进行解决,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合理地实施施工各个环节。从中得出,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在超高层建筑的应用十分重要,其能够让设备安装的整体效率得到相应的提升。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各种机电设备进行安全可靠的安装。然后对于安装中的难点进行妥善的处理,最后还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让机电设备的安装体系得到相应的优化,从而有效地提升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而言,需要全面对超高层技术进行分析,并且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具有复杂性和工作量大等特点,因此,为了保证超高层建筑机电设备顺利运行,相关人员不能只关注美观而忽视安装质量。另外,在安装的过程中,由于对附近的居民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必须合理施工,特别是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应及时应对和处理,以免为日后施工留下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安全论文: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监理措施的探讨 摘要: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大大小小的建筑施工项目中增强安全监理措施已成为了不可缺少的工作。安全监理也成为了保证工程安全的重点,在改善施工安全中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针对这一点,本文以现实的工作施工围基础,分析了安全监理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措施 0 引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提升,在工程质量不断改善的同时也发现了诸多新的问题。安全监理工作不到位则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得意外事件不断出现。结合实际情况看,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安全监理措施,才能积极改善工程质量,保证施工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且为施工单位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保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理的工作。 1 模板承重架方面的监理 1.1 审核施工方案 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时,必须要做好各个方面的检查,主要包括模板和支撑系统的材料规格、接头方式、内部结构、水平杆等,这些都需要根据施工图纸一一审核。 立杆底部支撑结构需达到支撑上层荷载的要求;模板立杆承受的施工荷载,应维持两层或多层立柱,立柱底部需要添加木垫板,不允许运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考虑到维持立柱的整体牢固,安装立柱过程中需要增加水平支撑和剪刀撑;立杆高度超过2m之后需要设置两道水平支撑;满堂模板立杆的水平支撑应该加固设置,对支架立杆四边及中间每隔四跨立杆增加一道纵向剪刀撑;立杆每升高1.5m~2m后需增加一道水平支撑;准确核算立柱的间距,若采用?准48钢管时间距需控制在1m内。 1.2 检查支模架的钢管、扣件 施工过程中,对于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的选择必须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的情况是不允许运用这种结构的,如:支模架高度大于8m,跨度大于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集中线荷载超过15kn/m时,这些都必须禁止采取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可以选择钢柱、钢托架等体系代替。在搭设模板承重架使用的钢管、扣件运至施工场地之后,应该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当出现测试异常时应及时整改加固处理。 1.3 控制搭设质量 搭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科学性,在施工前后须及时完善搭设工作。控制搭设质量时通常采取的措施包括:检查搭设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检查搭设能否符合工程设计需要;检查立杆、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等具体的搭设部位以及数量与标准是否一致,若发现不同则需根据图纸进一步审核。 2 脚手架的安全监理 2.1 搭设方面 搭设脚手架时需要结合施工方案制定的标准进行,当搭设方案设计好后必须要交给工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提交给项目分管负责人检查验收,当确定方案合格之后才能投入具体操作。脚手架支撑系统应当牢固可靠,若遇到一些大面积的支撑排架,则需要特殊制定施工组织设计,且参照施工标准搭设操作。搭设前期需要对具体的搭设材料严格检查,关注搭设结构的稳定性,主要针对钢管、扣件等受力构件重点审核,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与负荷大小之后才能施工。搭设工作结束后需经过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部门复验后挂牌方可使用。 2.2 使用方面 脚手架投入使用之后,禁止把主节点的纵、横水平杆、扫地杆、连墙构件拆除,且对其连接牢度做好检查,确保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内部结构能够达到施工标准。此外,还需要坚持地基的积水,底座的松动,立杆的悬空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且避免脚手架在使用时出现超负荷的情况。对高度超过24m的脚手架,应检查器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2.3 拆除方面 施工结束后需将脚手架及时拆除,在拆除过程中应当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通常是自上而下逐渐拆除。同时,连墙件等也需要跟着脚手架共同拆除,这样可避免拆除后其它脚手架松动。构件被拆除后禁止高空抛掷,拆除过程应该设置安全警戒区域并由专人监护。 3 建筑机械的安全监理 3.1 塔吊方面 在检查塔吊时主要涉及到的构建包括:限位器、保险装置、力矩限制器、附墙装置路基与轨道、夹轨钳等多个结构的内容。检查时需要保证起重机的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等用到的不同行程限位开关装置的完整性,其结构设置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且保持这些组件的完整性,不得出现随意拆装操作。当使用塔吊时,需要求监理人员对各项环境指挥操作,加强不同环节的检查,保证塔吊能够达到操作规定需要。 3.2 物料提升机方面 检查物料提升机主要有:架体制作、架体稳定、钢丝绳、安装验收、架体等多个方面。提升钢丝绳禁止连接使用,端头与卷筒需牢固配合,对卷筒应参照顺序排列;吊篮达到工作最低位置时,保持卷筒上的钢丝绳达3圈以上;提升机需要增加安全停靠装置、楼层口停靠栏杆等相关设备;对附墙架与架体等结构中,需要结合用刚性件连接,且保持结构的稳定性,禁止将其连接在脚手架上;严格核算提升机的缆风绳长度,其材料必须要用钢丝;当提升机高度低于20m时,缆风绳需超过1组;提升机高度处于21m~30m时,需超过2组;在提升机运用过程中,应该保证物料在吊篮内均衡分布,长料立放过程要运用防滚落方式,避免超载。 4 结语 综上所言,在工程施工中加强安全监理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其每个环节都需要监理人员加以控制,这样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消除各种意外事故及不利影响,将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到合理水平,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建筑工程安全论文:浅谈建筑工程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摘要:建筑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管理存在很多易疏忽的环节,导致发生各种安全生产事故。本文简要概括了临时用电安全管理的一些要点。 关键词:施工现场 临时用电 安全管理 0 引言 “电”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在建筑施工现场中“电”也是一种重大危险源,而恰恰好多施工现场就是在“安全用电”上存在薄弱环节,从而引发了触电等生产安全事故。 施工现场离不开用电,工程设备、施工机具、现场照明、电气安装等,都需要电能的支持。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的加强,施工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用电场所更加广泛。但是,电能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有很强的破坏力。 施工现场由于用电设备种类多、电容量大、工作环境不固定、露天作业、临时使用的特点,在电气线路的敷设、电器元件、电缆的选配及电路的设置等方面容易存在短期行为,容易引发触电伤亡事故。因此,加强临时用电管理,按照规范用电,是保证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现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作法介绍如下: 1 “施工现场的一条电路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统一进行组织设计,有统一的临时用电施工方案,一个取电来源,一个临时用电施工、安装、维修、管理队伍。严禁私拉乱接线路,多头取电;严禁施工机械设备和照明各自独立取自不同的用电来源。 施工现场经常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没有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或虽然有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但编制手续不全,内容空洞,照抄照搬规范不能指导施工,与现场实际脱节,没有用电维修、检查制度,用电检测资料凭空填写,电工缺乏配电知识等。 2 漏电保护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同时规定,开关箱中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就是说,临时用电应在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分别设置漏电保护器,形成用电线路的两级保护。漏电保护器要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总配电箱的保护区域较大,停电后的影响范围也大,主要是提供间接保护和防止漏电火灾,其漏电动作电流和动作要大于后面的保护。因此,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电流动作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分段保护的功能。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不小于0.1s,对搁置已久重新使用和连续使用一个月的漏电保护器,应认真检查其特性,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 在实际工作当中,发现有的施工现场漏电保护器配置不合理,末级电箱漏电保护器电流过大,发生漏电后直接引起总箱漏电保护器动作,没有形成分级配置。 3 三级配 配电系统应设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按照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的送电顺序,形成完整的三级用(配)电系统。这样配电层次清楚,便于管理和查找故障。总配电箱要设在靠近电源的地区。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通常应分别设置。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的场所,要远离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震动的场所,或者做环境防护。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大于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应不超过3m,配电箱和开关箱周围要有方便两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能够因为堆放物品和杂物,或者有杂草、环境不平整妨碍操作和维修。电箱还要有门、有锁、有防雨、防尘措施。 4 一机、一闸、一箱、一漏 所谓“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就是指每台用电设备必须设置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开关箱内要设置专用的隔离开关和漏电保护器。不得同一个开关箱、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以上用电设备。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开关电器必须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电设备实行电源隔离,其额定值要与控制用电的额定值相适应。开关箱内不得放置任何杂物,不得挂接其它临时用电设备,进线口和出线口必须设在箱体的下底部,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移动式电箱的进、出线必须采用橡皮绝缘电缆。施工现场停止作业一小时以上时,要将开关箱断电上锁。 5 五芯电缆 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必须实行tn-s三项五线制供电系统。电缆的型号和规格要采用五芯电缆。为了正确区分电缆导线中的相线、相序、零线、保护零线,防止发生误操作事故,导线的颜色要使用不同的安全色。l1(a)、l2(b)、l3(c)相序的颜色分别为黄、绿、红色;工作零线n为淡蓝色;保护零线pe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使用绿/黄双色线做负荷线。 6 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不致危及人身安全的电压。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即为防止因触电造成人身直接伤害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等级,一般分为42v、36v、24v、12v、6v。安全电压应根据使用环境、人员和使用方式等因素选用。 6.1 隧道、人防工程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6.2 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场所作业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6.3 建议在施工现场的职工临时宿舍内尤其是金属板材的临建宿舍内的照明电源电压采用36v。 6.4 照明变压器必须采用双绕组式安全隔离变压器,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 7 外电防护 外电防护,主要是指针对不为该施工现场专用的已经存在的配电线路、设施所进行的防护措施。当因场地条件限制达不到安全距离要求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7.1 对于外电架空线路,当在其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安全距离,且随外电线路电压等级的增加,安全距离相应增大。 7.2 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的正下方施工、建造临建、堆放材料及构件等。 7.3 对于现场内的变压器等设施应用木、竹板及杆件等进行遮拦,并悬挂警示牌等,保证防护设施坚固、稳定。 7.4 塔吊等起重机械吊运物料、构件等不得在外电线路、设施正上方行走,并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8 临电系统的验收与档案管理 8.1 专项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要由电气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编制,并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审批后方可施工。 8.2 临时用电系统在施工完成后要经过编制人、项目经理、审批人及专职电工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验收要履行签字手续。 8.3 建立完善的用电档案,并设专人管理,主要包括:专项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接地电阻绝缘电阻遥测记录、电工巡视维修记录、临时用电验收记录等。 9 日常维护与检查 对现场的用电设备、供电设施、线路等进行经常性巡视、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9.1 持证上岗,用电设备、闸箱等的接线、日常维护检查均须由取得相应资格的专职电工进行操作,并作好巡视、维修记录,严禁无证上岗。 9.2 定期对用电设备、供电线路、设施等的绝缘进行检测,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立即停止使用进行维修或更换。 9.3 定期对供电系统接地电阻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9.4 大风、雨雪,前后对整个施工现场的供电系统及用电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后再投入使用。 10 结束语 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纸,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工程需要,确定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数量。在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地下管线、周围建筑物等情况后,确定线路的选择和各种设备的选配。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虽然是多变的、复杂的,只要我们针对其中的主要环节,加强控制、检查,使其纳入规范化管理,相信我们一定能消除用电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证施工生产顺利、有序、安全的进行。 建筑工程安全论文: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控制管理 摘要:本文对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控制与管理方面进行了实践论述,可为施工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控制;管理 1 严把施工组织设计安全关 在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时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检查安全技术措施。 ②检查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 ③检查“三宝”、“四口”、安全用电等防护落实是否到位。 ④注意施工现场使用机械设备的安全控制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使用机械设备主要包括:a.物料提升机和外用电梯:物料提升机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制作规范标准,多是由企业自已制作自已使用,存在着设计制作缺乏规范要求,使用管理随意的情况;人货两用电梯虽然设备本身是由厂家生产,但也存在组装、使用及管理上的隐患,一旦发生问题将会造成重大事故。所以必须按照安全规范要求及有关规定,对这两种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和严格管理,防止事故发生。b.塔吊:塔吊安装、拆除及操作较复杂,技术性强,对使用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在组装、拆除及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使用、管理不善易发生倒塔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所以,组装、拆除塔吊时一定要使用肯有资格的专业队伍承担,使用前要进行试运转检查,使用中要严格按规定要求进行。操作塔吊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c.起重吊装:主要指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吊装和设备安装工程。起重吊装是专业性强且危险性较大的工作,所以要求必须做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试吊、由专业队伍安装,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运行。d.施工机具:施工现场除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外,也大量使用中小型机械和机具,如电焊机,切割机、磨合机、电锯等,这些机具虽然体积较小,但在建筑施工中广为应用,量多面广,操作过程中潜在危险性,稍不注意,极易造成事故。使用小型机具必须强调按规范进行。 ⑤检查建筑施工的安全器材及劳动保护是否完善可行。如基础处理时要注意对槽基的可能塌方或滑坡进行检查,要经常性开展防火安全、季节性的雨季防洪、冬季施工防冻、炎热防暑等的检查。检查中如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地方要限期整改补救,按制度要求进行处罚,并给予通报批评。坚决做到令行禁止,言必行,行必果,不流于形式。 2 注重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 ①在砌墙砖基础前应检查基槽是否有裂纹、水浸、化冻或变形等现象。槽宽小于1米时,应在砌筑站人的一侧留有40厘米宽的操作宽度。在深基槽砌筑时,上下基槽必须设工作梯或坡道,不得任意踩跳基槽,不得登踩砌体或加固土壁的支撑上下。在一层以上或高度超过4米砌筑时,如采用里脚手架必须支搭安全网、采用外脚手架应设护身栏和挡脚板后方可砌筑。不准站在墙顶上勾缝及清扫墙面或检查大角垂直等工作,也不能站在墙上砌砖,在脚手架上不准向外打砖,打砍砖要向墙面一侧打。护身栏上不得坐人,正在砌砖的墙顶上不准行走。 ②在搭脚手架在三步架以上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带帽,传递架杆时应在身上绑系安全绳。搭架时如遇六级以上大风或雷电大雨时,四步架以上必须停止作业。高度在20米以上的高空作业时,风力超过五级也应停止作业。在高压线路附近搭架时,如遇10千伏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需距2.55米以上,如遇22千伏以上高压输电路,需距5米以上。可按工程的实际情况选用架子,但架子必须要有足够的坚固性和稳定性,施工期间在允许荷载的气候温度变化作用下,不能产生变形、倾斜或摇摆等现象。要保证足够的工作面以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放及施工车辆通行的需要。 ③在电焊操作场所5米以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材料。工作前应仔细检查焊接设备进行试运转,无问题时方可进行焊接。在工作时气瓶周围的温度应保持在1℃以上,以减少气体水分。焊接电源应保持稳定,焊接时一次电压波动不得大于5%,否则禁止施焊。下雨时无特殊措施一般应停止露天电焊作业。为防止触电,必须遵守有关电气安全规定。 ④起重机械与钢丝绳表面的磨损,腐蚀达到钢丝直径的10%时应当更换,当断丝超过规范时必须更换,如必须使用时,则相应降低负荷。吊钩和卡环如有永久变形或裂纹时应报废更换,吊钩断面高度磨损达10%时应当重新更换。 ⑤抹灰工在操作前应检查架子、高凳是否牢固,架上物料散开放稳,层高3.6米以下的脚手架,采用脚手凳间距应小于2米。不准搭探头板。也严禁支搭在暖气片、水暖管道上。多项工程立体交叉作业应有防护措施,戴安全帽。临时用移动照明、机电设备严禁随意拆卸。操作工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⑥木工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掌握机械的技术操作规程,了解其性能。不熟悉操作规程的人员一律不准上岗。使用机械操作时,禁止戴手套,女工的发辫要绕入工作帽内。在操作前,现场清理干净,检查电源,在停电情况下检查各部,经试车正常运转后,方可进入工作状态。在使用电锯截料时,严禁操作人员站在锯的对面。锯料时前后二人协调用力,使用自动手压刨时,严禁将手伸入进料口附近,如短料放横时,必须停电后取。严禁在机械运转时用手去清锯末、刨花、齿渣等。对日常使用机械必须经常检查维护,定期注油,经常检查电线电器设备是否漏电、危险和妨碍作业的因素。 ⑦吊装工程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身体检查,并按规定佩带劳动保护用品,在吊装前应对吊装设备施工现场进行认真检查。起吊构件时,构件上及起重设备下严禁有人,也禁止放置任何物件。起吊大型构件时,在构件离开地面20-30厘米时进行一次检查,当构件升空时,禁止把构件悬在空中检修机具;安装高层建筑构件时,严禁上下两层交叉作业。风力超过六级时,应停止吊装。雨雪后施工时要注意构件上的冰雪,防止触电。 3 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客观需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安全的需求,是人类自身的根本需求之一。当前,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切实把安全生产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可以相信,只要思想上预以重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这个大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控制,安全事故就可以避免发生。 建筑工程安全论文: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摘要】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给施工企业和建设项目的业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和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所以,建筑企业建立实施现代化安全管理制度就成为实现安全生产和提高建筑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管理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设备的运行安全,产品使用的安全,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稳定需要。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的安全管理系统是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大协调系统。而我国建筑企业实行的传统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种种弊端,己经不适应现代建设工程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筑企业建立实施现代化安全管理制度就成为实现安全生产和提高建筑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措施。 1、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根据2004年的统计数字,目前建筑企业达4.5万个,建筑业从业人员3050万人(其中80%以上为农民工),占全国工业企业总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一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5.06%,占全世界建筑业从业人数的四分之一。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2004年我国基本建设投资达到1444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6%.近几年来,建筑业总产值平均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 从建筑业所有制结构来看,现有国有建筑企业9458家,占整个建筑企业5%,从业人数765万人,占建筑业人数的25%;城镇集体企业26.818家,占整个建筑企业的60%,从业人数1003万人,占建筑业从业人数的33%;乡镇建筑企业和个体建设者的从业人数占整个建筑业人数的42%。如此的产业规模、发展速度、结构布局和施工层次以及庞大的施工现场和施工队伍,给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建设。建筑安全与健康水平在管理上、技术上进一步提高,可使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建筑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得到更好的保护,使建筑业避免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经济损失,使成千上万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少遭受一些伤害和痛苦。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世界各国,特别是英、美、日等国在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积累了大量经验,建筑业的伤亡率持续下降。我国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建筑业的因工死亡率也在不断下降。 2 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场安全事故的肇事者和受害者。针对项目班组长和项目经理的安全教育和培圳时间同样不足,导致他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不重视安全工作或者不懂得如何将安全管理工作与项目的其它各项管理工作相结合,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针对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主要是由项目部依照规章制度执行,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因此,很多项目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会减少安全培训的时间和强度,导致很多的施工人员从进入现场开始就成为“危险源。这些都是今后安全管理工作中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2.1 安全管理保证体系被削弱 一些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原来的机构人员被重新调整,出现了撤销或兼并安全管理机构,甚至出现了取消专职安全员的现象,从而削弱了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的力度,导致安全滑坡,造成事故。 2.2 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恶性膨胀 随着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企业支配国家财产、追求自己独立经济利益的意识不断增强,考虑得较多的是生产、经营、效益、利益、利润等硬性指标,而对安全效益的隐形性不甚了解,致使不能正确对待“企业效益、”安全生产“二者关系,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不力,忽视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造成管理不严,责任不到位,承包者钻政府宏观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的空子,短期行为严重,单纯追求近期利润,舍不得在安全上投资,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恶性膨胀。 3 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对策 针对以上分析提出的建筑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的对策加以解决。 3.1 必须依法管理安全生产 实施依法管理安全生产,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依法查处责任事故,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保证。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清理不适用的法规,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日常的监察,减少效果不大的大检查。 3.2 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多年实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反之安全状况就差。为了能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清,责任制也很难落实。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部门层层落实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 3.3 必须理顺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统一、高效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体制保证,全国应建立一支统一的能独立行使监察职能的安全生产监督队伍,保证政令畅通,利于协调;应将监督一个对象、多个部门负责的职能集中到一个部门,保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统一、高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必须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建立现代化的安全管理制度。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茌事故预防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企业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3.4 积极开展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工作 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是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对一个单位安全基础的现状和水平进行正确的评价,并对各方面危险因素的多少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以明确反事故斗争的重点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实现超前控制,减少和消灭事故。 3.5 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人员素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整体发展的需要。要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4个环节,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把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职工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企业管理人员及职工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使广大职工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实现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从基地、教材、教师队伍三项建设入手,加强企业宣教培训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工作。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依法接受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要把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主题内容之一,纳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布局。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始终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作为主要产业之一的建筑业更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我国建筑业落后的安全管理必然会影响整个建筑业的形象和竞争能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如何进行才是最合理、最可靠的、值得我们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建筑工程安全论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策略分析 【摘要】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给施工企业和建设项目的业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和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所以,建筑企业建立实施现代化安全管理制度就成为实现安全生产和提高建筑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管理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设备的运行安全,产品使用的安全,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稳定需要。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的安全管理系统是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大协调系统。而我国建筑企业实行的传统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种种弊端,己经不适应现代建设工程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筑企业建立实施现代化安全管理制度就成为实现安全生产和提高建筑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措施。 1、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根据2004年的统计数字,目前建筑企业达4.5万个,建筑业从业人员3050万人(其中80%以上为农民工),占全国工业企业总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一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5.06%,占全世界建筑业从业人数的四分之一。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2004年我国基本建设投资达到1444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6%.近几年来,建筑业总产值平均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 从建筑业所有制结构来看,现有国有建筑企业9458家,占整个建筑企业5%,从业人数765万人,占建筑业人数的25%;城镇集体企业26.818家,占整个建筑企业的60%,从业人数1003万人,占建筑业从业人数的33%;乡镇建筑企业和个体建设者的从业人数占整个建筑业人数的42%。如此的产业规模、发展速度、结构布局和施工层次以及庞大的施工现场和施工队伍,给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建设。建筑安全与健康水平在管理上、技术上进一步提高,可使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建筑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得到更好的保护,使建筑业避免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经济损失,使成千上万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少遭受一些伤害和痛苦。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世界各国,特别是英、美、日等国在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积累了大量经验,建筑业的伤亡率持续下降。我国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建筑业的因工死亡率也在不断下降。 2 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场安全事故的肇事者和受害者。针对项目班组长和项目经理的安全教育和培圳时间同样不足,导致他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不重视安全工作或者不懂得如何将安全管理工作与项目的其它各项管理工作相结合,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针对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主要是由项目部依照规章制度执行,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因此,很多项目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会减少安全培训的时间和强度,导致很多的施工人员从进入现场开始就成为“危险源。这些都是今后安全管理工作中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2.1 安全管理保证体系被削弱 一些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原来的机构人员被重新调整,出现了撤销或兼并安全管理机构,甚至出现了取消专职安全员的现象,从而削弱了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的力度,导致安全滑坡,造成事故。 2.2 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恶性膨胀 随着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企业支配国家财产、追求自己独立经济利益的意识不断增强,考虑得较多的是生产、经营、效益、利益、利润等硬性指标,而对安全效益的隐形性不甚了解,致使不能正确对待“企业效益、”安全生产“二者关系,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不力,忽视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造成管理不严,责任不到位,承包者钻政府宏观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的空子,短期行为严重,单纯追求近期利润,舍不得在安全上投资,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恶性膨胀。 3 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对策 针对以上分析提出的建筑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的对策加以解决。 3.1 必须依法管理安全生产 实施依法管理安全生产,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依法查处责任事故,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保证。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清理不适用的法规,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日常的监察,减少效果不大的大检查。 3.2 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多年实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反之安全状况就差。为了能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清,责任制也很难落实。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部门层层落实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 3.3 必须理顺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统一、高效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体制保证,全国应建立一支统一的能独立行使监察职能的安全生产监督队伍,保证政令畅通,利于协调;应将监督一个对象、多个部门负责的职能集中到一个部门,保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统一、高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必须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建立现代化的安全管理制度。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茌事故预防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企业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3.4 积极开展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工作 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是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对一个单位安全基础的现状和水平进行正确的评价,并对各方面危险因素的多少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以明确反事故斗争的重点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实现超前控制,减少和消灭事故。 3.5 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人员素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整体发展的需要。要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4个环节,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把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职工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企业管理人员及职工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使广大职工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实现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从基地、教材、教师队伍三项建设入手,加强企业宣教培训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工作。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依法接受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要把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主题内容之一,纳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布局。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始终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作为主要产业之一的建筑业更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我国建筑业落后的安全管理必然会影响整个建筑业的形象和竞争能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如何进行才是最合理、最可靠的、值得我们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建筑工程安全论文:引发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王秋分 任光柱 程刘勇 [摘要]随着建筑业规模的逐渐扩大,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更加严峻,重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已经居道路交通,煤矿后的第三位。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等某方面的失误使工程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处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 安全 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和支柱产业。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流动性大,劳动力密集,多工种交叉流水作业等许多特点,正是这些特点隐含着诸多的危险源,也是安全事故发生的诱因。我国建筑施工事故发生数量和死亡人数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是还会不断地反弹,由此表明我们虽然在建筑业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我们的成果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必须进一步控制有效事故的发生。 一、引发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1.人的不安全行为。人是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建筑施工过程的管理者,操作者。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身体素质都诸多因素有关。人的有因素又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接受教育的程度,这也就决定一个人所具有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知识。二是人的工作状态,好的状态才可以做出好的工作。三是人的素质,做任何事都不能缺少的一种责任心。 2.环境条件的不利影响。建筑生产活动是一种露天作业比较多的活动,因此施工现场的环境对施工过程的影响很大,像一些建筑物逐渐向深地下,高空化发展。还有自然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大,像气候,温度,自然地理条件等。例如:冬季或雨季施工就会给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 3.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建筑生产活动中,一些机械设备存在缺陷或者是缺乏保养等也是事故产生的直接原因。 4.管理因素。如果说以上三个因素是直接原因,那么管理的缺陷才是发生事故的根源。一个工程能否顺利的完成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通过适当的管理,选择适当的措施是可以把建设施工事故减到最低的。由于这些原因所造成的施工伤亡事故的种类有:(1)高处坠落。(2)触电。(3)坍塌。(4)物体打击。(5)机械器具的伤害。 经过分析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的这些施工安全事故,都会或多或少的威胁到人们的安全,要想把这种威胁降到最低,我们就要提出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 二、预防措施 1.安全管理方面坚持落实“四项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一项制度。它明确规定了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有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就能把安全与生产从组织领导上统一起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心。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实处。 (2)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国家对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建筑施工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建筑施工活动。这样能够有效避免一些不合格的建筑施工活动的进行 (3)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加强职工安全技术教育培训。这是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伤亡事故的重要措施。各级行业管理部门及企业必须依法对从事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开展以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等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年度培训考核,实施持证上岗;企业每年必须对职工进行一次专门的安全培训,并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及自我防护能力,共同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以更好地贯彻执行。 (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强化责任落实安全监督检查机构是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制止施工企业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法施工及督导企业落实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的监督管理执法队伍。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完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各级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配备建筑工程专业、电气专业、建筑机械专业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实施责任安全监督员制及安全监督员岗位资格证制,建立起一支专业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过硬的监督管理执法队伍,形成完整的施工安全监督检查管理网络。 2.施工现场应该合理组织劳动,根据现场实际工作量的情况配置和安排充足的人力物力,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3.施工作业人员也应该进一步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明确自己的岗位和职责,不能擅自操作自己不熟悉或与自己工作无关的设备设施。 当然这些主要是从管理制度方面来谈的,还有一些具体的施工要求,如:冬季施工要注意防滑,防冻,防中毒等等;雨季施工要注意防触电,防雷,防坍塌。我们要以“预防为主”,而不是在发生事故后才去组织抢救,进行事故调查、处理;而是按照系统化、科学化管理思想,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千方百计预防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巩固我们在建筑业方面的成就。 建筑工程安全论文: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理措施 【摘 要】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大大小小的建筑施工项目中增强安全监理措施已成为了不可缺少的工作。安全监理也成为了保证工程安全的重点,在改善施工安全中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针对这一点,本文以现实的施工工作为基础,分析了安全监理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措施 引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监理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对建筑工程安全加强监督和管理,可以有效的保障人的生命财产和安全,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发展,保障企业可持续、健康进步与发展。现实中,在工程规模不断增大的同时也发现了诸多新的问题。安全监理工作不到位则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得意外事件不断出现。结合实际情况看,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安全监理措施,才能积极改善工程质量,保证施工进度的顺利完成,并且为施工单位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保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安全监理的工作。 1.模板支撑系统的监理 1.1审核施工方案 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时,必须要做好各个方面的检查,主要包括模板和支撑系统的材料规格、接头方式、内部结构、水平杆等,这些都需要根据施工图纸一一审核。 立杆底部支撑结构需达到支撑上层荷载的要求;模板立杆承受的施工荷载往往大于楼板的设计荷载,因此应维持两层或多层立柱(应计算准确)。为合理传递荷载,立柱底部需要添加木垫板,不允许运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考虑到维持立柱的整体牢固,安装立柱过程中需要增加水平支撑和剪刀撑;立杆高度超过2m之后需要设置两道水平支撑;满堂模板立杆的水平支撑应该加固设置,对支架立杆四边及中间每隔四跨立杆增加一道纵向剪刀撑。立杆每伸高1.2—2m时,除再增加一道水平支撑外,尚应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差。准确核算立柱的间距,若采用¢48钢管时间距需控制在1m内。 1.2检查支模架的钢管、扣件 施工过程中,对于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的选择必须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而定,在搭设模板承重架使用的钢管、扣件运至施工场地之后,应该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当出现测试异常时应及时整改加固处理。另外当支模架高度超过8m,或者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负荷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时,严禁使用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应采用钢柱,刚托架或钢管门型架的组合支撑体系,以保证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1.3控制搭设质量 搭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控制搭设质量时通常采取的措施包括:检查搭设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检查搭设能否符合方案的要求;检查立杆、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等具体的搭设部位以及数量与标准是否一致,若发现不同必须要求按方案重新搭设。 2.脚手架的安全监理 2.1搭设方面 搭设脚手架时需要结合施工方案制定的标准进行,当搭设方案设计好后必须要交给工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提交给项目分管负责人检查验收,当确定方案合格之后才能投入具体操作。脚手架支撑系统应当牢固可靠,若遇到一些大面积的支撑排架,则需要特殊制定施工组织设计,且参照施工标准搭设操作。搭设前期需要对具体的搭设材料严格检查,关注搭设结构的稳定性,主要针对钢管、扣件等受力构件重点审核,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与负荷大小之后才能施工。搭设工作结束后需经过监理检查验收后挂牌方可使用。 2.2使用方面 脚手架投入使用之后,禁止把主节点的纵、横水平杆、扫地杆、连墙构件拆除,且对其连接牢度做好检查,确保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内部结构能够达到施工标准。此外,还需要坚持地基的积水,底座的松动,立杆的悬空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且避免脚手架在使用时出现超负荷的情况。对高度超过24m的脚手架,应检查器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2.3拆除方面 施工结束后需将脚手架及时拆除,在拆除过程中应当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通常是自上而下逐渐拆除。同时,连墙件等也需要跟着脚手架共同拆除,这样可避免拆除后其它脚手架松动。构件被拆除后禁止高空抛掷,拆除过程应该设置安全警戒区域并由专人监护。 3.建筑机 的安全监理 3.1塔吊方面 在检查塔吊时主要涉及到的构件包括:限位器、保险装置、力矩限制器、附墙装置路基与轨道、夹轨钳等多个结构的内容。检查时需要保证起重机的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等用到的不同行程限位开关装置的完整性,其结构设置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且保持这些组件的完整性,不得出现随意拆装操作。当使用塔吊时,需要求监理人员对各项环境指挥操作,加强不同环节的检查,保证塔吊能够达到操作规定需要。 3.2物料提升机方面 检查物料提升机主要有:架体制作、架体稳定、钢丝绳、安装验收、架体等多个方面。提升钢丝绳禁止连接使用,端头与卷筒需牢固配合,对卷筒应参照顺序排列;吊篮达到工作最低位置时,保持卷筒上的钢丝绳达3圈以上;提升机需要增加安全停靠装置、楼层口停靠栏杆等相关设备;对附墙架与架体等结构中,需要结合用刚性件连接,且保持结构的稳定性,禁止将其连接在脚手架上;严格核算提升机的缆风绳长度,其材料必须要用钢丝;当提升机高度低于20m时,缆风绳需超过1组;提升机高度处于21m~30m时,需超过2组;在提升机运用过程中,应该保证物料在吊篮内均衡分布,长料立放过程要运用防滚落方式,避免超载。 4.结语 综上所言,在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安全生产的意识应牢记与施工单位与工作人员心中,在工程施工中加强安全监理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其每个环节都需要监理人员加以控制,这样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消除各种意外事故及不利影响,将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到合理水平,确保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确保预期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建筑工程安全论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摘要:如何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安全性,如何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筑企业需要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项目建设;重要性 1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建设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已经成为项目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指的是施工过程中所有与安全施工和安全管理有关的一些措施,主要是通过在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就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能规范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项目建设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够保证项目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内涵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安全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的安全性,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安全快速的进行,使建筑企业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所保障,保证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是在建筑项目建设中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包括了每个施工环节的步骤和工序,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具体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保证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被严肃对待。项目建设中的安全管理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管理规定来对施工过程进行明确的约束与管理,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有效的进行。 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建筑工程的平稳发展会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许多建筑工程在建设项目时,不够重视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换言之,就是安全管理意识不够强,这样会导致项目施工时存在安全隐患,提高了施工工程以及投入使用后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做的不好,造成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问题,从而可能为建筑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具有工期长、人员流动性强、多高空作业及交叉作业多等特点,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而我们要把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值降低,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要提升项目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我们在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管理时,必须要针对这些不确定因素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如果在项目建设时发生了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了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更是对建筑企业的自身形象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4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4.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人员缺乏 目前存在着许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被精简甚至被合并的情况,许多施工现场都没有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由于工作的职责划分模糊,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对安全管理知识的掌握不够,不具备履行安全管理工作的素质。再加上建筑工程项目的工期普遍较短、任务多,造成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管理施工进度上,而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够重视。 4.2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忽视消防安全 由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不够强,对相关的施工人员的消防教育不足,导致了施工人员缺乏基本的消防自救知识。加之建筑工地对于建设、办公、生活、生产的区域划分不合理,导致了缺乏消防器材设施的现象,各项指标也达不到国家消防安全的标准,造成了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的现象。 4.3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不足 目前,许多从事建筑施工工作的人员安全意识都比较低,是由于建筑企业对于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教育的原因造成的,由于安全教育不及时、不充分,甚至有些施工人员存在着不培训就上岗的现象,导致了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自我保护的意识也较差。从而很容易造成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人身伤害事故。 4.4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防护不到位 现在我国的很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都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可变性很大,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来约束。主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中许多安全防护设施不足中体现,此外,施工现场对各种工程设备的安全防护也达不到标准,施工现场没有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 4.5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资料不完整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方案等安全资料往往缺乏针对性,不够完整,有时与实际不相符。另外,安全教育的开展也没有落实到位,开展安全活动的记录不真实,以及安全技术的交底不到位,都会造成现场施工的原则性错误以及给施工现场带来安全隐患。 5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5.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协议 建筑设计院在和施工单位意义监理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时,也要同时签订安全协议,要对双方的责任、权利和应得利益进行明确的规定,对谁来管理、谁来施工、谁来担责这三个方面要详细规定,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建筑行业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进行施工,监理单位也必须按照国家建筑行业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开展监督工作,共同配合把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5.2加强施工人员教育和培训工作 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参与人员,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之前,要对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和相关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各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的安全意识,进而使得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所提高,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另外安全教育培训要有目的性、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同时要做好记录工作。做好安全培训工作,能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5.3建立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生产责任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建筑企业岗位责任制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可以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进行明确规定,让每个施工人员知道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能使安全管理工更好的进行。建立健全合理的生产责任制度,对施工人员的责任作出规定,让工作人员之间可以更好的配合,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5.4建立健全的施工保障体系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建立健全的施工保障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性提供保障,促进建筑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保障体系,首先要把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放在首位,以之为施工建设中的重要原则。要加强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教育,并严格规范现场施工过程,让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在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之下进行。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安全规范条例,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在相关的规范指导下有序进行。另外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保障体系,还可以让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更加顺利,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5.5加强相关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 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利用许多相关的机械设备。所以,加强相关机械设备的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各机械设备能安全有效地运转,还保证了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加强相关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就要为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能有安全有效的运行。另外还要对机械设备定期进行保养,保养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效果。 6总结 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就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尤其是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 作者:孙杰 李鹏 单位:河南鹏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安全论文: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摘要: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是影响建筑工程整体使用功能与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对建筑企业的形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就影响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两点强化措施,包括运用科学的设计理念、强化建筑工程结构质量管理,以期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耐久性 前言 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是建筑质量的重要体现,在以高层建筑为主的城市建筑工程当中,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逐渐成为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也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目标。针对影响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实施强化措施,对提升工程建设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影响因素 1.1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因素 在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过程中,构件承载力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为规定结构承受荷载;②为规定荷载分项系数以及强度分项系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利用相应的量值系数能够明确建筑结果各个部位在荷载作用下那个能够承受的最大安全度,在进行此类安全系数的设计过程中,是安全储备工作的重要环节,利用这些安全系数能够明晰建筑结果的可靠性指标,安全系数以及分项系数的值越大,则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度也就越高。另外,建筑结构整体的牢固性也是影响其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考量建筑整体结构的牢固性,能够避免在发生地基沉降等现象时,影响建筑质量。建筑结构的牢固性设计,需要重点考量结构延性,以提升建筑工程抵御地震、爆炸等灾害的能力。 1.2建筑工程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 建筑工程结构的耐久性与建筑在施工及使用阶段的检测与维护工作质量具有重要关联,在建筑工程竣工且投入使用之后发生倒塌事故,这与定期检查工作的不到位有直接联系;建筑物玻璃幕墙等结构脱落,也极易对公众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影响建筑工程耐久性[1]。在建筑业较为发达的美国、德国等国家,针对建筑物与基础设施一类的公共性建筑工程,设有强制定期检测的制度,为避免建筑工程突然损害影响公众安全。 2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强化措施 2.1运用科学的设计理念 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的承载性能与安全质量要求,严格遵循相关制度规定,避免结构局部设计不完善,影响建筑整体出现大面积坍塌现象,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在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还应考虑到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预防管控工作,严格质量施工方案与制度管理体系,并针对建筑工程竣工之后的使用检测与维护工作制定完善的规划,结合相关法律约束作用,提升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建筑工程的钢筋保护层以及混凝土结构,若保护层厚度不够或混凝土密实度不够,都会影响钢筋易被锈蚀,影响结构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应重视对材料性能以及工程构造的重点探究,制定科学的施工技术方案与管理制度。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极易受到材料本身以及周边环境介质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实地勘测了解,进行技术方案的科学规划。除此之外,还应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质量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分析、并解决质量问题,不断完善与优化设计方案,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2.2强化建筑工程结构质量管理 对建筑工程结构的质量控制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①进度控制,以工程合同为依据进行进度控制,保障建筑工程能够在相应措施与规划的影响作用下按时完成。施工过程由于工期长、施工环节复杂等原因,需要完善制定进度规划,针对建筑工程的不同施工环节,进度控制规划中要分别对施工技术应用与质量管理标准等进行全面编制。进度控制规划当中,还应对施工人力资源与资金投入状况进行合理配置,以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的顺利实施,为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打下坚实基础。②对建筑工程结构的质量检测与维护,这一方面内容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原材料与构件,通过相应的检测工作,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进一步保障施工质量,有效维护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2]。对于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需要对购进到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管控,以施工方案中的设计要求、相关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标准等为基础,制定质量检测与控制方案,持续完善质量保障与控制体系,实现对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有效强化。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分析,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与使用价值。通过相关强化措施的顺利执行,科学设计施工方案、完善建立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体系,能够保证对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得到有效强化。因此,在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研究中,应深入探究设计与施工过程的工程结构管理,从而推动建筑工程使用功能与使用价值的全面实现。 作者:张涛 单位:江苏深远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安全论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建立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业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人们对于佳起项目施工安全的关注力度逐渐加大,本文结合对安全文化和组织结构与危险源辨识等对施工安全进行分析,提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施工安全管理的保障措施,希望有助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建立 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所有和生产具备关系的人与机构都不能脱离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如果全员性地参与管理,不能在安全中保障全体成员共同参加,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安全管理发生漏洞,带来很多不好的管理效果。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建立,有助于对施工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优化管理方式等,因此,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势在必行。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建立的现状 1.1建筑企业不具备健全的管理机制 现阶段,我国并没有形成完善地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机制,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建筑工程在施工现场中的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在市区与郊县的差距非常大,也就是说,安全管理的制度不健全的背景下,多数建设企业一味地追求利润,忽略地安全文明施工的资金投入,还有的企业会把安全文明的施工资金私自挪用。管理机制与行政的隶属关系具有很大的缺陷与断层,甚至会出现一定的管理问题。 1.2建筑市场的竞争逐渐激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建筑施工企业迅猛发展,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度也不断加大,当时建筑市场截止目前还是不够规范,具有很多方面的缺陷。如此一来,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严重缺乏施工管理中的自主权以及控制权,法治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非常被动,昧着良心顺从项目建设企业的安排。如此被动状态,让施工单位不能按照安全施工的规定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造成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屡发不断。 1.3管理阶层不够重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管理阶层不能对安全文明进行正确地认识,可以说,安全施工的管理意识非常淡薄,根本没有认识安全文明在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然而,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进行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当管理不力,就会导致安全事故出现,因此,政府也颁布了很多针对性地法律和法规与规范以及标准,然而很多管理人员并没有形成安全管理的意识,导致该法律法规的形式化严重,安全文明的施工管理只是为了应付表面工作,让安全文明的施工管理不能有效实施。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分析 2.1安全管理工作不断优化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进行持续性地改进和优化是施工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利用安全管理持续性地改进和优化,能够达到下列效果,主要包括,安全业绩逐渐变好,伤亡率和疾病以及伤害事件不断下降;在安全业绩方面稳步提高,对于外部资源产生的依赖逐渐变小;在安全文化上覆盖了整个组织。 2.2企业人员自身的安全素质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来说,农民工占据了超过80%的人数,而且很多都是生长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方。该群体在安全意识方面非常淡薄,没有基本性地安全知识和安全素质以及保护能力,加之,这一群体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大部分人都为经历过正规化的教育以及培训。除此之外,领导层本身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其安全素质和安全管理具备很强的密切关系,例如,危险源的控制就需要一定的安全素质作为前提,安全职责对其安全进行保证。 2.3组织结构和职责的合理安排 进行组织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创造出完成任务的具体环境,但是所设计的组织结构主要是实现预期的目标,对技术和人员以及人员分工进行联盟的一章协作手段,其和组织目标与任务是完全相同的。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要学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对组织结构和分解目标以及职责进行合理安排。 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建立的保障措施 3.1对于勘察单位而言,要对勘察文件的真实性进行保障,符合安全施工的要求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管理的建立过程中,勘察单位要将相关法律和法规看做是施工现场勘查工作开展的依据,同时,勘查单位还要提供出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的资料,这是对工程安全进行确保的基础所在。勘察单位在具体的工作当中,要按照相关规定展开,促进勘查质量提高,在勘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管线等设施有所损伤,在这一时刻,要进行针对性地保护措施的应用。 3.2对建设单位来说,要保障施工资金的投入 在建筑业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建设单位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安全文明在施工中的重要性,对安全文明的施工资金进行合理化投入的确保,有助于对施工安全进行保障,还能对施工现场的面貌不断改善,与此同时,也能保障自身的利益。例如,对于房地产业的发展来说,合理化对安全文明的施工资金进行投入,能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进行保障,也能让施工现场在布局上更加合理,工程的施工非常有序,对施工环境进行保证,用比较好的形象面对潜在客户,进而争取到更多的客户。此外,还能让客户感受公司管理的规范化,为公司品牌进行宣传,进而赢得比较长远的利益。 3.3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要对安全文明的施工管理进行有效落实 建筑项目的施工单位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比较直接的参与方,其对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具有直接性的责任。所以,施工单位要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现场管理水平比较高的领导班子,让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落实,把零安全事故作为工程安全管理的目标,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如果有安全隐患发生,就要及时有效地消除;对于项目经理而言,要按照该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体系建设,并结合所有工程项目的具体进展进行补充,从而对施工的安全管理进行落实,保障施工安全。 3.4对于监督机构来说,要对工程的安全管理作一监督和指导 监督机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其要对工程安全管理进行监督和指导,防止不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的现象,其要根据相关法律和法规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从而对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进行保障。因为监督机构直接由国家进行授权,具有比较强的强制性和科学性以及权威性,对项目安全文明的施工管理进行落实具有很强的效果。监督机构要利用自身的权限防止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施工、监理等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有关的单位要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肩负安全管理的责任,其要加强对于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还要将安全工作在项目建设的所有环节中进行融入。所有单位都要按照有关法律与强制性的标准对安全管理工作作一落实,时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将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如果存在安全隐患,就要及时进行处理,还要进行安全教育,对安全治理不断深化,尽最大能能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对安全施工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并对安全施工的管理方法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作者:陈志孟 单位:江西建工第四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工程安全论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项目建设重要性 摘要:如何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安全性,如何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筑企业需要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项目建设;重要性 1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建设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已经成为项目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指的是施工过程中所有与安全施工和安全管理有关的一些措施,主要是通过在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就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能规范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项目建设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够保证项目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内涵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安全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的安全性,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安全快速的进行,使建筑企业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所保障,保证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是在建筑项目建设中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包括了每个施工环节的步骤和工序,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具体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保证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被严肃对待。项目建设中的安全管理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管理规定来对施工过程进行明确的约束与管理,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有效的进行。 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建筑工程的平稳发展会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许多建筑工程在建设项目时,不够重视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换言之,就是安全管理意识不够强,这样会导致项目施工时存在安全隐患,提高了施工工程以及投入使用后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做的不好,造成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问题,从而可能为建筑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具有工期长、人员流动性强、多高空作业及交叉作业多等特点,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而我们要把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值降低,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要提升项目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我们在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管理时,必须要针对这些不确定因素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如果在项目建设时发生了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了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更是对建筑企业的自身形象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4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4.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人员缺乏 目前存在着许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被精简甚至被合并的情况,许多施工现场都没有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由于工作的职责划分模糊,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对安全管理知识的掌握不够,不具备履行安全管理工作的素质。再加上建筑工程项目的工期普遍较短、任务多,造成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管理施工进度上,而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够重视。 4.2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忽视消防安全 由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不够强,对相关的施工人员的消防教育不足,导致了施工人员缺乏基本的消防自救知识。加之建筑工地对于建设、办公、生活、生产的区域划分不合理,导致了缺乏消防器材设施的现象,各项指标也达不到国家消防安全的标准,造成了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的现象。 4.3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不足 目前,许多从事建筑施工工作的人员安全意识都比较低,是由于建筑企业对于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教育的原因造成的,由于安全教育不及时、不充分,甚至有些施工人员存在着不培训就上岗的现象,导致了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自我保护的意识也较差。从而很容易造成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人身伤害事故。 4.4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防护不到位 现在我国的很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都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可变性很大,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来约束。主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中许多安全防护设施不足中体现,此外,施工现场对各种工程设备的安全防护也达不到标准,施工现场没有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 4.5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资料不完整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方案等安全资料往往缺乏针对性,不够完整,有时与实际不相符。另外,安全教育的开展也没有落实到位,开展安全活动的记录不真实,以及安全技术的交底不到位,都会造成现场施工的原则性错误以及给施工现场带来安全隐患。 5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5.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协议 建筑设计院在和施工单位意义监理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时,也要同时签订安全协议,要对双方的责任、权利和应得利益进行明确的规定,对谁来管理、谁来施工、谁来担责这三个方面要详细规定,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建筑行业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进行施工,监理单位也必须按照国家建筑行业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开展监督工作,共同配合把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5.2加强施工人员教育和培训工作 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参与人员,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之前,要对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和相关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各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的安全意识,进而使得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所提高,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另外安全教育培训要有目的性、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同时要做好记录工作。做好安全培训工作,能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5.3建立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生产责任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建筑企业岗位责任制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可以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进行明确规定,让每个施工人员知道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能使安全管理工更好的进行。建立健全合理的生产责任制度,对施工人员的责任作出规定,让工作人员之间可以更好的配合,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5.4建立健全的施工保障体系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建立健全的施工保障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性提供保障,促进建筑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保障体系,首先要把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放在首位,以之为施工建设中的重要原则。要加强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教育,并严格规范现场施工过程,让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在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之下进行。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安全规范条例,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在相关的规范指导下有序进行。另外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保障体系,还可以让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更加顺利,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5.5加强相关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 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利用许多相关的机械设备。所以,加强相关机械设备的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各机械设备能安全有效地运转,还保证了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加强相关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就要为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能有安全有效的运行。另外还要对机械设备定期进行保养,保养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效果。 6总结 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就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尤其是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 作者:孙杰 李鹏 单位:河南鹏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安全论文: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浅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从而促使我国的建筑工程也快速发展起来,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不良影响,例如自然因素,环境,人为操作等,导致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给整个企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施工操作流程不仅影响到整体的施工质量,还对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所以加强对施工过程的严格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管理水平;措施分析 前言 建筑工程是一项具有一定专业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同时它还具有周期长,容易受到环境影响,流动性大等特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努力实现施工项目各项活动目标,从而使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本文接下来将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管理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 1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相关分析 有关人员对2011年上海某地区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而发现:高空坠落安全事故有314起,占总数53%,倒塌事故96起,占总数的17.9%,物体打击造成事故69起,占总数的14%,触电事故有31起,占总数的5.8%,机具伤害事故有22起,占总数的3.3%,火灾,中毒,爆炸等引发的事故有16起,占总数的6%。上述所述的安全事故,主要是因为建筑工程有关人员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问题,由于相关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缺乏,从而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1]。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免不了有高空作业,不同工种交叉作业等情况,再加上施工环境具有多变的特点,因此施工人员的流动量较大。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安全事故,其原因主要体现这几个方面:①有关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从而对自身的工作不重视,例如我国上海某一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张某在日常工作中表现不积极,缺乏责任性,因此在施工中,他并未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存在不穿安全防护鞋的情况,同时在施工环节对相关设备的使用不当、对施工用具的摆放不正确,从而不仅给自身的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还对整个建筑工程带来经济损失。②项目部对施工过程的安全投入不够,例如安全措施的费用不够,安全防护鞋,安全帽,保险装置等不完备;施工用具,机械设备,施工设施等存在缺陷;个人防护装置不到位,比如安全带,手套,防护面罩,护眼镜等不完备。③施工现场缺陷,例如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栅栏不符合要求[2],相关设备达不到施工标准,楼梯口,预留洞口,电梯井口等位置未增设安全防护措施或者防护措施做得不到位,地下室的照明光线不好,危险区域未设立警示牌,通风不良等,从而不仅给施工人员增加工作量,还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2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措施 2.1提高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 要想有效提高有关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首先是要提高施工人员安全认知能力,在此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求施工人员在工作之余多学习更多的建筑工程相关施工知识,从而来有效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例如我国上海某地区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采用定期培训的方式,同时在培训活动进行前,积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从而使培训活动能够得到顺利开展。要求施工人员在培训过程中加强交流,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点以及重点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3],并要求六人一组,进行小组探讨,例如探讨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危险点,提高人员的隐患防范意识,并在培训活动结束后,对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同时对那些考核成绩不及格的人员先进行思想教育,然后要求他们进行补考,直到考核成绩通过为止;反之对某些成绩优异的,在培训中积极提出自己创新想法的人员例如张某,李某等人员进行表扬和奖励,通过采用这种方式,有效提高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人员对施工过程相关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使施工人员能够尽职尽责,在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2加大对现场施工的管理力度 在管理工作中要坚决杜绝相关检查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作为管理人员必须增强自身的责任心,并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同时还要加大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监督力度。例如我国某一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积极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过程管控方案,充分考虑了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细节入手,采用不定时抽查和定时检查的管理方式,主要检查了施工人员是否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是否佩戴安全帽,是否穿防护鞋,监督每个施工环节的具体操作手法、流程,检查施工人员是否使用专用设备进行相关操作,检查相关人员的操作技术是否熟练,通过强化施工过程管理,加大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力度,从而确保了施工质量。某地区建筑公司的管理人员将安全隐患的排查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在施工过程的检查环节,对某些不按照规范进行相关操作、违规操作、工作不积极等人员进行警告,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将其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充分体现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确保了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2.3加强对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 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来说,起到了一定的约束和管理作用,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使相关人员提高对施工现场管理相关工作的重视,明确自身的职责,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例如我国某一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人员将管理制度的完善作为首要任务,根据建筑工程目前的发展情况和自己的专业管理经验,积极制定了合理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和《施工人员操作要领》等制度,从而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并鼓励员工积极树立质量第一,安全施工的原则,在施工前仔细检查准备工作是否已经做到位,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建立施工人员奖罚机制,在此过程中,对某些违规操作、工作被动、无上进心的人员进行教育,并依据奖罚机制,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对他们进行处罚;对某些表现突出、为管理工作积极提出创新意见的人员作出表扬,并鼓励其他人员要向先进人员学习,但是在此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员工,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罚。 2.4组建专业的管理队伍 管理人员对整个建筑工程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管理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员工带来影响,因此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有必要组建专业的管理队伍,从而让管理人员积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监督作用。例如将一些表现突出、指挥能力强的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安全管理相关知识,以此方式达到提高他们专业管理水平的目的,顺利组建起高素质、专业技术强的管理团队,从而起到模范带头的积极作用。 3结束语 由于施工过程的相关操作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所以有关的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对施工现场有关操作的重视,并严格的要求自己,鼓励人员多学习,从而掌握更多的安全施工知识,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朱传振 单位: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安全论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浅谈 摘要:建筑工程是一种相对危险的行业,在工程实施中,建筑工人的生命健康最容易受到危害。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也得到不断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安全事故屡屡发生,这不仅阻碍了工程建设的实施,也危及建设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保持经济不断发展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我们还应该关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始终是重中之重。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进行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且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存在着破坏性强、损失大的特点,给国家经济及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通过对国内大量建筑工程实例进行调查发现,比较常见的安全隐患及事故具有相对集中的表现形式。通过对安全事故的分析,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施工安全技术防护,保证建筑工程安全开展。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概念及重要性 在公司管理的过程中,安全管理归于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安全管理是以安全作为意图,基本任务是在生产过程中,需求发现、剖析以及消除存在的各种风险,防止事端的出现的概率,削减各种不必要损失,保证员工的健康与人身安全,安全管理有效推进公司生产顺畅的开展,进步公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环绕安全进行方案活动、组织活动、协调和控制活动活动的总称。建筑行业由于具有离散性和劳动密集型这些特色,形成建筑行业事端频繁出现。在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起到十分重要的效果。公司的意图是为了寻求经济方面的效益,要想在剧烈的竞赛中占有一席之地,建筑公司需求赢得工程项目,在项目中获取赢利,就需求有用操控成本。在建筑施工中,安全成本占10%左右,所以,建筑公司需求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端的出现,可以有用操控施工的成本,使公司取得更多的赢利。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分析 2.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一方面,施工队伍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某个建筑工程完成后,会转移到其他的工程中开展施工作业;此外,施工队伍中的施工人员也存在流动性,施工人员通常会在不同施工队伍中更替,哪里有工程便可能换去相应的施工队伍中;同时,施工的过程也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各阶段、各环节交替穿插进行,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也存在差异性。流动性要求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依据不同环节、不同施工队及施工人员的特点灵活开展,既要掌握多种技术控制要点,还要注重人文化管理,以更低的管理成本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2.2常见安全事故及主要类型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通常可分为非责任事故、责任事故和破坏事故3种主要类型。其中,非责任事故通常指的是无法预见的、非人为过失而造成的事故。例如因骤雨、大风造成临时设施坍塌引发的事故等。由于目前的技术水平发展还相对有限,因此对于很多事故还缺乏预见性,需要通过不断提升技术预测水平来提出事故控制能力。责任事故是目前建筑施工中最为常见的事故类型,是在可预见、可控制的情况下,由于人为过失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例如高空坠物伤害、机械转动绞入、触电等。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必须要做到安全责任警钟长鸣,采取科学合理的事故控制措施,配备安全保护装备,将事故的发生率及危害性都将至最低。破坏事故指的是某些意图不轨的人为达到自身的某些企图而蓄意造成的人为破坏,属于蓄谋、故意制造的破坏。 3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人为因素 人为要素指的即是由施工人员的不安全施工做法导致的事端出现,这些做法通常被称视为人为性失误。人为失误的意义即是人为形成的体系故障或者是发生不利于体系正常工作的做法,然后引起的严重失误发生,分为随机失误还有体系失误。随机失误即是由于某种原因看错和听错,然后发生的错误性做法,后者是由于环境要素形成的。例如说员工带病工作或者是天然生成身体有缺陷,员工有关法律认识不强,安全出产认识较差,事务不行熟练,员工性情对比暴躁草率,注意力不集中,同时工作环境脏乱差,设备工作不可靠等以上要素,都有也许致使人为失误,致使发生安全事故的出现。 3.2建筑施工技术不够规范 在施工的过程中,技能操作管理是确保安全管理有用执行的关键,施工现场人员对安全出产有关的法令等不行熟悉,形成监理人员关于施工操作管理没有执行到位,在现场存在很多的事故隐患。例如脚手架没有进行规范搭设,一些工程乃至没有进行脚手架搭设,现场的立网、平网的材料质量不合格、外用电梯和塔吊运用不行规范、暂时用电、模板施工不符合规范等等,给后续施工留下来安全隐患。 3.3环境因素 环境要素指的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环境不安全,处在其间的施工人员都会遭到现场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于现场施工的机器产生必定的影响。因为建筑工程施工对比特别,基本上都是露天工作,这样就决议了施工现场容易遭到外界环境要素的影响,例如说气温的改变、风的大小、是不是有雨雪等,这些状况或多或少都会关于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和施工判别产生影响,加大施工难度,所以很多施工单位在恶劣天气中都是暂时停工,防止出现因环境因素致使的安全出产事端的出现。 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如何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建设 4.1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施工单位需求作好各项安全技能交底的工作,用落实专项的防范措施。在工程全部施工过程中,安全技能交底归于不可或缺的手法。各个工序各个工种以及施工位置都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需求提前进行预防工作,尽量消除安全方面存在的不好的因素。同时需求加强安全出产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安全出产有用落实。安全部需要加大安全出产查看的力度,运用定时与不定时的查看办法,不断监督项目人员的安全工作,有利于及时发现安全风险。经过进行各项安全查看工作,能够起到防止的效果,当风险一发生的时候就进行消除,与此同时,及时分析研究查看情况,弥补施工计划和交底工作存在的不足,不断充分工程施工经历。 4.2对于安全生产的意义进行充分的认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当中,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打开自身具有较为主要的含义。作为各级其他安全管理单位以及施工的人员自身有必要关于安全施工的含义进行充沛的知道,并且在思想上加强关于安全出产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进行充沛的知道,活跃的辅导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出产观念的树立。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必需要制定好有关的安全措施以及确保金等有关的准则,然后非常好地为安全法律提供必要的协助。关于项目的建设进行清晰,尽力将安全管理工作系统化的监管方面进行打开,然后非常好地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高效的进行打开。 4.3发展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 房地产行业的敏捷兴起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开展,可是现在的建筑行业安全技能相对比较落后,例如说使用的脚手架、塔吊、安全护板等机械设备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低,影响了施工中的安全系数。跟别的的发达国家建筑行业技能比较,中国还处于手动操作过程中,机械化水平低,所以建筑质量也难以保证。所以目前中国的首要开展方针就是要开发新的安全技能,加大科技含量高的技能推广,同时在中国建立有关安全技能研究机构,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把中国的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技能提升到国际水平。 4.4经常开展安全测试工作 展开必要的消防演习及事端逃生演习,安全管理人员要具有必定的应急响应才能,一旦出现事端,要做到合理、有序分散,及时采取有用急救办法。同时,关于施工过程中的各类设备要进行定时维修,及时发现潜在危险,有用规避事端出现。采购或租借的建材、设备在出场前有必要进行严厉的质量检测,只有质量合格的商品方能放行出场。设备出场后要设专人管理,防止人为破坏。 5结束语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贯穿始终。安全隐患及事故通常会集中于某些危险性较高的施工环节。因此,在施工安全管理时要注重全程严格控制,同时有所重点的突击关键环节,不断加强对施工安全技术防护的研究,从而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作者:宋时超 单位: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安全论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解析 摘要:现在,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上,最为关键的就是安全管理,这主要是由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既会影响建筑工程的开展,又会对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一些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且又提出了一些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质量的对策。希望对今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重要性;问题;对策 1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建筑法律法规体系存在问题 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针对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问题制定的,很多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造成了对许多导致伤害事故的行为缺乏法律的规范。由于高素质法律人才和法律资源的短缺,使得立法工作跟不上新问题出现的速度,法律法规体系中的漏洞和不尽如人意之处较多。 1.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体系存在问题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体系问题是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老问题,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和机构改革的多次反复给中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造成了很大影响。管理职能分散,管理效果受到削弱一是工伤保险和安全生产管理分开。工伤保险和安全生产管理职能的分离,导致双方各自在发挥工伤预防工作和利用工伤保险促进安全生产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1.3政府对安全生产的监察存在问题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政府各部门之间在相互协调和配合上还存在问题,存在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交叉、责权脱节等现象。其次,在履行职责时还存在不依法行政的现象,监督管理中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意识,行政干预时有出现,管理部门应尽量避免用行政干预进行权力介入,维护建筑市场的公平竞争。再次,安全监督执法人员总体素质不高,专业知识比较欠缺,不能严格做到依法监督,有时执法不严,影响了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 1.4建筑安全业绩评估存在问题 中国对建筑企业建筑工程安全评估主要由政府安全检查执法部门采用“安全检查评分表”打分的方法进行。往往国家开展安全大检查的年份(或月份),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一旦风声过去,安全事故极易反弹。此外,“安全检查评分表”的得分,不能充分反映出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安全业绩,企业间的安全状况也缺乏横向可比性。 1.5安全意识方面存在问题 国内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频发、群死群伤后果严重、财产损失巨大的现象与传统的漠视安全问题、轻视生命价值的安全文化有很大关系。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人多,意外伤害事故又难以抗拒,死伤几个人没什么奇怪的;更多的人宁愿听天由命,认识不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切实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质量的对策 2.1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 建筑企业要想切实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那么必须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在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才可以不断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能够页数自己的施工行为。如果在建筑施工阶段发现存在安全问题,那么这必然会给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人员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所以,必须要灌输安全第一的思想。此外,更要注重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经过专业培训后才可以上岗工作。 2.2逐步加快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在加快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可以把生产价值与生命价值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职工身心健康。所以,安全文化建设是提高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有了安全文化,从某种程度来看可以大大提高安全管理质量。然而,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这样一来,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的分析与总结,从而进一步加快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2.3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 现如今,尽管中国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各种关于建筑安全管理的规定,再加上,施工前,各个建设单位又制定了相应的安全责任制度。这样一来,建筑企业必须要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只有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定,才能够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又能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4重视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必须要积极配合各个监督部门的管理各种,在每个阶段都要向监督部门提交相应的安全审核申请。同时在施工进行前,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与施工方案,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在使用前,还必须要进行检测,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 2.5建筑工程验收必须按照流程进行 在建筑工程完成之后,建筑企业必须及时整理工程资料,同时还要对建筑工程进行安全评价,其验收流程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此外,建筑企业还要向相关监督部门上交完整的安全管理资料,检查记录是否正确,由此更能看出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3结语 伴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安全管理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是和发达国家比较,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这个需要中国政府加强安全立法工作,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监督机制,完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记录、检查、申报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加速建筑工程安全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有建筑工程安全的信息网络。 作者:张文新 单位:唐山市丰润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建筑工程安全论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逐渐发展起来,人们对于建筑的安全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在建筑行业中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实际需求,我们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管理的安全与质量的控制。文章通过对建筑施工管理的安全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安全与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1前言 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建筑行业带来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建筑施工过程的复杂性,工程的周期长、规模大,人员流动性也大,因此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困难。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相对滞后,使建筑行业逐渐成为高安全风险行业,经常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问题,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效益。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的安全管理以及建筑工程本身的安全性。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存在着以下特点:施工内容变化多,工作量大;人员流动性较大,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有差异;施工涉及的部门多,管理相对复杂;施工项目多为露天建设,容易受到环境和天气影响。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施工安全意识不足 施工安全意识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施工单位领导的安全意识不足,更看重施工速度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导致安全管理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由于施工人员的知识水平偏低,使其缺乏一定的安全管理意识,出现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违规操作等问题,带来严重的施工安全隐患。 3.2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随着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多发,各单位已加强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但相对来说安全管理体制仍不完善,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包括部分管理制度缺乏,权责不明确,现有制度难以落实,没有实现标准化管理,安全管理监督力度不到位,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 3.3材料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采办质量较差的原材料、过于老旧的设备等;施工材料种类繁多,管理难度相对较大,质量检查方式过于随意,存在一定误差;单位与材料供应商不能及时沟通,在材料出现问题或供应不足时不能及时解决;施工单位不能严格遵照标准进行质量检查,使得部分材料不合格,特别是在新型材料的运用上不够谨慎。 3.4施工人员水平不足 就我国目前来说,大部分建筑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文化水平较低,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不足,施工工作能力也较低;本身关于安全管理的知识相对匮乏,能够有效进行安全管理的寥寥无几,影响了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另外,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素质较低,使安全管理工作效果不佳。 3.5工作疲劳和作业环境带来一定安全隐患 因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强度都较大,环境相对复杂,施工单位片面追求施工进度,使部分工人过劳作业,或容易出现疲劳感,加上心理压力较大,都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相对较差,噪音、灰尘、有毒物质等的存在对施工人员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4安全管理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安全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从人员管理上来说,出现人性化管理趋势,单位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保证施工人员劳逸结合;从材料和设备来看,出现更加合理的质量抽检方式,以及即时的施工单位和材料供应商之间的沟通网络,能够及时解决材料和设备出现的问题;在建筑物质量方面,有更加严格的质量验收标准和建筑设计方式。 5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5.1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很多安全事故,根本原因是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因此,需要提高单位和人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宣传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施工单位应该定期召开安全施工会议,特别是在工程初始阶段,动员施工人员强化安全意识;通过发放宣传单、讲座等形式加强宣传,提高施工单位和人员对安全管理知识的了解,加强其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 5.2完善安全管理体制 健全的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前提。需要用制度表明施工工作的内容、施工标准、材料质量标准等问题。因此,要想有效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必须要有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首先,要有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权责明确,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施工标准,实现标准化管理;其次,建立独立的安全管理部门,聘用专业的安全管理人才,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材料、设备等的质量标准符合要求;最后,健全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使一切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5.3健全安全管理监督体系 健全施工安全管理监督体系,包括安全施工的监督、材料和设备的监督,以及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第一,要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保证施工安全,出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第二,加强对材料和设备质量的监督,保证采办高质量的材料和应用完好的设备;第三,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严格监管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效果,保证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5.4改善施工环境 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和施工强度也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施工单位应改善施工环境,降低安全隐患系数;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杜绝工人过劳作业或产生疲劳感;另外还要根据天气、工作强度等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确保施工人员正常施工,保证施工安全。 5.5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培训,一方面强化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提高安全施工知识水平,强化安全施工意识;另一方面提高施工人员对材料、设备等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进行。 6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现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作者:李强 单位: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电力工程量论文:电力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与分析 摘要: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弥补了传统计价模式的缺陷,摒弃了传统计价模式漏洞所造成的麻烦,目前,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以其采用综合单价形式、合理分担风险以及平等竞争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广泛应用。本文对电力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电力工程;投标策略;综合单价 1前言 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对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投资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这种计价模式在我国电力建设工程领域实施的时问还很短, 相关的配套条件还在进一步完善之中, 其优点的发挥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在运用这种计价模式中需特别注意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等问题。 2 正确理解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 电力工程量清单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规费项目和相应工程量的明细表, 是由为获得最终建设产品即拟建工程,建设方须付出代价的所有单元及其工程量组成。它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由具有编制招标文件能力的招标人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招标机构进行编制。电力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指根据工程量清单给出的量、企业定的价,按照有关计价规定和招标文件的要求,计算完成工程量清单所列项目的全部费用。而这个价是指综合单价,是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定的。它和定额计价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作为当今工程建设领域最能体现竞争性的计价方式,能够很好地规范招投标双方行为;减少结算纠纷;本着“ 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形成价格,企业自主报价”的原则,形成电力工程的真实价格;促使工程建设各方从不同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从而整体上提高我国电力建设水平,实现国家电力建设的战略目标。所以,电力行业应加快实施电力工程量清单招投标。 3电力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 3.1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工程量清单一般由项目法人单位或发包人委托具有工程造价咨询资质的中介机构,根据已经批复的初步设计文件、基本准确的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编制。工程量清单的总费用一般由工程项目费、施工措施项目费、税金及一些行政费用组成。在具体的招投标过程中,项目法人单位应做好以下基础性工作: (1)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国家相关规定编制招标文件。 (2)特殊措施费项目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地质条件及人文环境,按国家或行业要求设置,对每一项拟实施的措施,都要说明具体的工作要求和质量标准。 (3)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税金要按国家相关规定列出。 (4)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一定要符合招标文件和规范的要求,每一个子目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要求应表述准确、完整,应做到不多算、不少算、不漏算、不重算,以确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留缺口,防止日后追加工程投资。 3.2工程量清单报价 采取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以后,作为承包商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应对准备。 (1) 根据实力确定投标报价 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和优势,充分了解业主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并依据自身的经济实力确定出适合经营、发展的投标报价。同时从开发市场及与项目法人单位打算长期合作的角度出发,计算出投标时可能会用到的报价调整系数。 (2) 建立专门的投标班子 及时总结以往在工程投标过程中的经验,建立一套精干、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投标班子。 (3)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竞争实力 承包商要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并通过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正确选定施工方案、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有效地组织材料供应和采购,均衡安排施工,合理利用人力和资金,降低工程成本,降低报价,从而提高竞争力。 (4) 研究项目法人招标情况。提出建议 认真研究项目法人单位的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对不合理之处,及时提出修改建议,降低投资。这是提高项目法人单位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5)正确采用定额、间接费率、利润率和税率 正确采用定额、间接费率、利润率和税率,这些将是向发包人进行索赔费用计算的依据。 3.3对清单报价的审定 对承包商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审定,主要由业主 组织的评标委员会进行。审定之前,业主应组织设计或咨询部门对招标工程所有费用进行测算,编制成标底,以便于掌握投标报价的高低。目前,在评标过程中一般采取合理低价中标的方式,但低标工程会带来质量、工期得不到保证等问题;因此业主一定要非常重视清标这一关键环节。清标就是把各投标单位的清单报价进行汇总,得出各项目的相对报价,并同内部标底进行对比,其结果可认为是社会平均成本。清标的内容如下: (1)对照招标文件,查看投标人的投标文件是否完全适应招标文件。 (2)对工程量大的单价或单价过高、过低的项目重点审查。 (3)对措施费用包干的项目单价,要对照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审查。 (4)对工程总价、各项目单价及要素价格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测算。 (5)对投标人所采用的报价技巧,要辨证地进行分析,判断其合理性。 (6)在清标过程中如果发现清单不严谨的地方,要进行妥善处理。 针对以上情况,在清标过程中如发现问题都应在答辩会上提出,由投标人做出解释,或在保证投标报价不变的情况下,由投标人对其不合理的单价进行变动。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变更施工方案、采取赶工措施等是否增加费用,也应明确。 3.4工程量清单的使用 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的工程合同,一般都要保持清单中的单价不变。由于实际工程量不可能与清单中工程量完全一致,因此在合同中必须对工程变更及相应的单价确定做出规定。而往往工程变更是业主控制投资的关键所在。 3.4.1 在按合同施工期间业主重点把握的环节 (1)严格控制好工程进度款的拨付 一是避免超付工程进度款,占用业主资金,降低投资效益;二是工程款付得不足或拖欠,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影响承包人对工程的实施。 (2) 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 设计变更在施工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应制定有效的设计变更管理制度。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越大。现场签证要有明确的签认责任人、签证权限,分级把关,限额签证。 3.4.2 承包人重点把握的环节 承包人除按合同规定、设计要求进行正常工程施工外,要利用投标时所发现的招标文件、设计图纸中的缺陷以及投标中的技巧,抓好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这两个环节。 3.5 工程量清单的结算 工程结算是确定工程合同双方盈亏及投资的关键工作,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核定实际完成的工程量。 (2)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证明文件的合理、合法性认定和变更工程量的量、价认定。 (3)按合同规定的质量、工期等要求进行索赔与反索赔工作。 上述第二项是争议最多的一项,也是结算审核的重点,更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首先,设计变更指令应有完整的同意下达的签署意见,业主、监理方所盖公章以及工程变更部分的工作验收记录。其次,现场签证中,签认人是否被授权、是否超过其权限、与合同规定有无冲突、有无公章等,这都是审查的要点。 4结语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以其采用综合单价形式、合理分担风险以及平等竞争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电力工程中应用普遍,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是我国工程造价计价方式的改革和突破,体现了企业自主报价、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竞争的良好局面,具有推广的价值。 电力工程量论文:简析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在电力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摘 要】在我国,经济不断高速发展,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也成为了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管理直接影响了建筑投资的经济利益,我国各级政府也非常重视电力事业的发展与管理。电力项目建设的耗资巨大,如何才能有效的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就必须要以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本文首先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进行了解析,然后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后从人工费、材料费、使用费、机械费四个方面对主要费用的管理控制进行了阐述。期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让读者对我国电力项目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电力项目;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工程造价 随着我国加入 WTO,普遍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过去定额计价模式相比,新的计价模式更符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利于实现风险合理分担,更易于各施工阶段费用的对比分析,不易造成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等造价失控情况的发生。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进行工程造价控制时,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去粗取精,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企业和电力建设事业共同发展。 1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的解析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是在市场经济下现行的一种定价模式。工程量清单主要是由招标人提供,其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建设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规费项目和税金等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及表格。工程量清单的计算、编制必须要统一遵循国家颁布的规则和编制要求。在招标中,招标方在制作工程量清单计价时必须要严格遵守“量价分离”的原则,将建设图纸中涵盖的建设内容、工程量以及技术措施等以统一的计量单位列出来,形成数量清单。它是招投标活动中,对招标人和投标人都具有约束力的重要文件,是招投标活动的依据。应用该模式可以提升企业在国内以及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可以避免招投标过程中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盲目应价等不规范行为的出现。 2 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 影响工程量变化的因素主要可从 5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因为工艺结构、设备使用条件、材料质量和性能引起的工程量变更。在电力工程设计中若首次大量应用先进技术、新设备、新材料,而在同期又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就很容易出现工程量的变更; 第二,因为不可预知的环境、气候变化引起的工程量变更。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突遇气候灾险或是施工环境的突变,而在设计中又未对这些未知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就容易引起工程量的变化; 第三,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工程量变更,比如在软基处理、基础加深等方面,在设计中考虑的不周全,就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同时,因为施工安全以及管理工作的影响,也容易出现一定程度的工程量变更; 第四,受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材料、设备采购等方面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变化。另外,如果采购的物资和设备与设计要求不符,设备抵达施工现场之后,无法按照要求进行安装或是使用,此时为了保证施工工期进度、设备和物资的利用率,会产生相应的工程量变更; 第五,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计规范和检修、运行维护标准、管理办法不一致,也会导致工程量变更现象的出现。比如在电力工程设计中,某些细节方面未触及到,而在管理办法中却对此有明确的要求,此时为了适应管理办法的要求,会增加工程量。 上文所述是引起工程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工程量变更,此处就不再一一赘述。 3 主要费用的管理控制 改革沿用至今的工程概预算制度,电力建设项目采用工程量清单的招标方式发包工程,现行的工程计价依据和计价方式必然要发生根本的变革。除了现行的工程计价依据、计价方法不适应外,在工程价格的性质、分类、组成、计价依据、管理体制等方面目前应当重点加以研究。就施工企业而言,应当对电力工程施工的市场竞争行为进行研究,区别正当竞争行为与不正当竞争行为,避免不正当竞争行为对企业本身以及业主的危害。价格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永恒的主题,而不平衡报价是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常用的竞争策略。如何把握合理的报价限度,有效地保护业主及施工企业双方的合法利益,控制起决定作用的造价因素是关键。 3.1 人工费控制 在电力项目建设中,人工费的支出大概占据了整个项目费用的 20% 左右,而且人工费会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而不断的发生变化。人工费控制是当前较为难做的一项工作。要做好人工费的控制,必须要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人工单价进行合理、科学的预测。要预测出较为准确的人工费用消耗程度必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 : (1)根据电力项目的施工进度,在施工之初确定出合理的用工数量,以市场人工单价为依据,计算出整个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人工费控制指标。 (2)在施工全过程中,根据电力工程的分部分项,对每天的用工量进行仔细的记录。每完成一个分项,就将该分项建设中的实际用工量与工程量清单中的用工量进行比较,找出问题所在,并在下个分项建设中进行改进,以此不断的完善施工过程中人工费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费支出。 3.2 材料费控制 材料费在整个电力项目中所占的比例大概在 60% 左右,是电力工程中费用支出最大的项目。材料费不仅会受到工程量清单中报价形式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供应方式的影响。企业在采购物资时必须要“货比三家”,严格按照工程量清单报价中的材料价格对材料费进行控制,争取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为企业创收。另外,还必须要对材料进行合理的保管和利用,保证材料的安全,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材料的浪费,这也是节约材料费的主要途径。 3.3 机械费控制 机械费在电力项目建设中大概占了10% 的比例,其控制目标也需要根据工程量清单报价计算出各类机械的使用台班数。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详细的台班数做好记录,而且还要注明维修中、待班中的台班。如果因为长时间停电导致机械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施工单位应该与业主做好待班现场签证记录。月末应该将实际使用的台班数与控制要求中的台班数进行对比,找出量差原因。 3.4 使用费控制 使用费用包含的项目较多,比如水电使用费、土地使用费、信息使用费、车辆使用费、专利使用费等等,这些费用综合起来大概占了电力项目工程造价的 10% 左右。不同的使用费用,其控制方式有所不同。就以水电使用费为例,这是以往工程建设中常被忽视的费用。如果在施工中不对其加以控制,就会在无形中造成水电的浪费,进而增加企业的费用支出。因此,每月都应该对水电费用的用量进行对比控制,并寻找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使用费支出。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时代,电力项目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工程建设之一。应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清单招标方式毕竟对业主、施工企业、管理部门来说是一个新东西,需要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在了解和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以外,还需不断的调查研究,通过学习借鉴、摸索经验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管理方式、补充制度规范、完善管理标准,以便更好的适应输变电工程清单计价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在维护社会经济市场公平竞争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电力工程量论文:浅析工程量清单计价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摘 要工程量计价清单在电力工程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深入的对其进行探讨,有助于电力工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概念,同时对其在电力工程之中的广泛运用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旨在进一步推进现代化计价模式的前进与改革,为新时期的电力工程质量改进奠定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电力工程;研究分析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现代化的计价模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于工程量清单计价在电力工程之中的广泛运用,也更加的重视,社会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总体的而言在电力工程的清单计价模式之下,整个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招投标工作、施工阶段的各个细小的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以保证最佳的质量。所以,正是因为上述的原因,在前期的准备工作当中对于工程量清单计价在电力工程之中的运用进行全面的研究,可以帮助不断的改进现阶段工程造价的现状,并且以此为基础,提出改进的对策和方案措施,最终为电力工程的不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工程量清单计价基本概念研究 工程量清单计价指的是建设项目的投标单位按照规定的计划、既定的计划,来完成工程项目业主方面所提供的工程建设量所需要的成本费用合计。其中主要的计价项目包含有总体项目的成本、税费以及其他工程项目的工程量费用等,同时还包含有分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主要的来讲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特点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整个施工项目的有效控制消耗总量,第二,建设项目的统一性计价基本原则,第三,建筑市场基本秩序和竞争而形成的价格,最后则是彻底放开价格。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主要方法,是在整个建设施工招投标的工作过程当中,由项目的委托单位将整个建设计划的编制方案和组织方式等,直观有效的反映给企业的工程量清单,其中需要涵盖实体性消耗量和工程措施性消耗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并且计价清单还需要作为主要的招标文件和依据,提供给项目的业主单位,最终由投标单位根据实际的工程建设状况、主要的施工内容等,进行自行的报价,所以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计价方式,符合现代化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工程量清单计价在电力工程造价中的作用研究 现阶段的电力工程项目需要施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式,这有助于工作的稳步发展。同时,工程量清单计价在电力工程项目造价之中的作用有五个方面。第一,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和推动电力工程建设市场的稳定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保证发展的有序性,最终推动各大电力企业效益持续增长;第二,工程量清单应用与电力工程建设施工项目当中,可以帮助相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自身职能的转变,发挥出更大的效应;第三,合理的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式,可以帮助建设起一个和谐、公平的市场竞争氛围,不断的针对市场的经济行为进行规范,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第四,有助于促进我国国内各大建筑市场的各方主体大力的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之中,从而汲取国外的优秀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增强综合的实力;最后,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式,还可以帮助电力工程量的定价合理性增强,将定价的主动权交由电力施工企业和施工单位之中,最终使得企业和相关单位可以对电力工程的风险、自身需要承担的主要责任等,有着更加全面的认识,为工程项目的开展提供专业性的数据信息和文字支持。 工程量清单计价在电力工程造价中的应用研究 根据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主要概念以及在电力工程造价之中的应用进行全面的概述和细致的探讨,可以对相关工程之中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主要作用有着全面的掌握。下文将针对工程量清单计价在电力工程造价之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探析。主要的应用层面分为三个,即电力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电力工程招投标阶段以及电力工程的施工结算阶段等。 在施工的准备阶段当中,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准备工作,运用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电力工程建设施工项目当中的各种缴费情况、市场现状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旨在全面的了解市场情况。在此基础之上,找寻最佳的、最有效、最恰当的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完成研究造价可行性报告,对最初的计划的准确性、电力工程项目投资的总额以及造价,进行系统化的、科学的计算。同时,还需要将细小的工程环节、工程建设的细节等等,落实到研究报告之中,避免出现规划修改以及方案调整等方面的问题。 在招投标阶段当中,针对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招标答疑、招标计划署、施工的合同以及工程标底等等,进行工程量计价,由于其中的诸多经济条款和工程的造价控制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单价的变动等,这一点属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核心控制内容,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全面的计算合同款项以及造价管理文件之间可能产生矛盾的概率。所以,针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编制,需要符合电力施工项目招标文件的需求,使得整个计价的表达完整、工作的内容准确可靠,做到不留缺口、不多算、不漏项,以此为基础提升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 最后一个阶段是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结算阶段。工程量清单计价在电力工程竣工验收结算阶段中的应用的主要表现是:电力工程竣工验收结算阶段是电力工程造价中的最后一环,如何客观公正的进行结算审核以维护工程的建设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并有效避免经济风险,是当前人们所需要思考的一大问题。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模式之下,投标单位按照招标单位所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所需要的总费用对工程量的单价进行综合性的定价,对施工企业所完成的工程量进行细致核算,同时对工程造价与竣工验收结算的编制方案进行审核。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的造价控制主要是以招投标工作为核心,选择这一阶段是因为工程量清单的综合单价、项目、费率高低以及工程量清单的工作内容等多个方面都与价格息息相关。所以,综合上述的分析,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之中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式,可以大幅度的提升计价效果和水平,促进经济管理工作质量的进步,使得企业可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标准,不断的增强实力。 结束语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方可以按照规定的计划、规定的期限高质量完成工程量所需要的实际费用和成本的踪迹,其中包含有各个项目的税费、分工程建设的费用以及项目施工费用等等。将工程量清单计价运用于电力工程建设施工项目当中,可以大幅度的提升造价管理的质量和水准,最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在新的发展时期之中针对工程量清单计价进行全面的研究,是一项重点工作,对于后续建设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电力工程量论文:基于工程量清单模式的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探讨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电力工程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与预期的经济效益相比较,大多数的电力工程实际上取得的利益并没有达到要求。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电力工程的造价进行严格管理,尤其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推行,给电力工程的造价工作带来了挑战。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电力工程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主要面临的困难,以此来提升其造价管理水平。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模式;电力工程;造价管理 我国现阶段正在对电力体制进行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电力行业的竞争。在这种形势下,电力工程的造价水平也需要符合改革的需要。电力施工企业需要对现有的市场环境与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投标报价,以便将施工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本文正是围绕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行探讨。 1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风险管理地位的提升,造价管理提出了工程量清单计价这种计价模式,能够将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都计算进去,包括材料费、人工使用费以及机械费等等。也就是说,企业在进行招投标的时候,要按照既定的规则来计算,给出工程的清单报价。这种计价方式考虑了由于市场环境变化而存在的潜在的风险因素,适合现阶段的管理模式。 以前常用的计价方式是定额计价,这种方式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到风险因素,从而使得承发包双方都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而工程量清单计价这种方式将工程量计算错误的风险划分到业主的名下,这种方法是非常合理的,能够避免施工单位由于受到不合规则的市场风险,同时也能使得业主的资金利用率大大提高,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总之,工程量清单计价这种方式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也是工程造价未来的主旋律。 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投标报价时技术支持力度不足 尽管工程量清单这种计价方式出现已经有一段时间,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加以改善。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计价的,同时还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比如说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工程所采用的施工工艺以及技术装备水平等等,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招投标。而目前电力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时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很难将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动因素考虑进去,同时也使得造价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因此,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进行造价管理需要有足够的技术支持,才能确保其科学合理性。 2.2 工程量清单报价编制质量普遍不高 工程量清单计价需要按照清单的规定来进行,而目前来说,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编制质量不符合要求,很多企业并没有按照最新的规定来进行投标报价或者是没有按照既定的程度签合同,在工程量调整以及竣工决算方面的操作也不够规范等等,这些都阻碍了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从实际电力工程来看,部分单位为赶进度,限制了编制工程量清单的时间,使得无法编制精细的清单或者是存在漏项等不足,施工单位在审查的时候也由于进度太紧而来不及逐项核对,这些都影响了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编制质量。 2.3 综合单价受施工成本管理的影响较大 就目前来说,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对成本进行预估的过程,其准确性取决于实际施工中对成本管理的有效程度。现阶段市场环境千变万化,任何一种变动都有可能影响到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结果,使其与实际的结果相偏离。与此同时,由于电力工程一般具有工期长的特点,很难把握其实际施工成本,人工费、材料费以及设备使用费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结果出现误差。 3 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化对策 3.1 投标阶段合理确定投保报价性 中标是施工企业进行造价管理的第一步,只有中标了,企业才会启动项目的设计、施工等过程。因此,企业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争取中标。企业要想中标,就需要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与业主建立良好的关系,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措施,进行精确的投标报价等等,其中投标报价是最核心的工作。企业在拿到标书之后要仔细分析,根据竞争的激烈程度与实际利益的考虑来给出报价,不适当采用一些投标技巧,以便能够降低投标风险。同时,在进行工程量清单报价时,要适当考虑电力工程所要采用的施工工艺,使得报价尽可能符合实际的施工成本,以便能够应对中标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变化。 3.2 利用评标规则提高工程量清单质量 要取得精确的清单计价效果,就必须编制精确详细的工程量清单,这也是进行造价管理的必备工作,分担风险是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目的之一,这种模式让业主承担了工程量变化的风险。因此,为了能够让业主有效控制施工成本,需要提高工程量清单的质量。这就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将各个项目的类型及数量都列出来,确保得到清晰详细的工程量清单。当然,部分项目由于工期的原因,可能没有给出详细的设计图纸,因而无法依据图纸来估算工程量,这就需要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来计算工程量,需要在遵守计算规则的基础上灵活应变,工程量与实际施工的差距。业主在招标过程中,需要利用评标规则来督促电力企业计算详细完整的工程量,以便能够更好地控制施工成本。 3.3 加强施工成本管理 从事施工管理的人都知道,在某些情况下,降低施工成本就等于增加企业的利润,因而,施工成本的控制是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要有效降低施工成本,需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是在开工以前必须要进行的工作,同时要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力度,确保电力工程的顺利施工;其次,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各项工序,避免出现过多的返工现象,这也是变相地通过加快进度而降低成本;再次,在材料的采购以及存储方面要制定明确的规定,要在确保质量的同时选择价格合适的材料,杜绝由于个人关系而采购施工材料,同时,废料利用也是材料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以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最后,要定期保养施工设备,减少施工机械的破损,从而降低由于过多维修机械设备而产生的成本。此外,企业还需要安排专人负责落实工作以及责任监督等等,并完善考核制度,以便能够有效控制各项支出。 4 结语 为了适应新的电力市场发展形势,电力工程也需要采用新型的计价模式,即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这种模式的应用也能够规范电力市场的造价管理各项操作,同时也能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以及发展时间的原因,目前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在应用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加以完善。电力企业需要在造价管理方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对市场形势作出准确判断,尽可能减少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提升自身造价管理水平。 电力工程量论文:探我国现状电力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评标技术 摘要:本文主要对我国现阶段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所普遍采用的两种评标方法分别是:“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与“综合评分法”对比分析,重点是深入介绍这两种方法的所使用的范围及评标的侧重点或建议,对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更好的选择评标方法进行评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综合评分法 1、引言 自建设部颁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来,电力行业也相继了电力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目前电力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正在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并处于逐步发展完善的良性阶段。以分部分项工程的完全单价为基础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正在取代传统的定额计价方法,然而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如何更好的做好评标更是一门不容易做好的功课。 2、评标依据 评标是招标工作全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而评标方法的制定则是评标工作的关键,它关系到评标能否真正做公正与公平。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工程招投标方式,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也已经大量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但是在由传统定额计价向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转变过程中,还没有形成一套规范、适用的评标方法,本文拟就适用于我国现阶段工程清单计价模式下的评标方法进行探讨。 2000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41条规定,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②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此外,在2001年7月5日出台的《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第29条中规定,评标方法包括综合评估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评标方法。 已在2011年11月30日国务院第183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49条规定,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客观、公正地对投标文件提出评审意见。招标文件没有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不得作为评标的依据。 评标委员会成员不得私下接触投标人,不得收受投标人给予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不得向招标人征询确定中标人的意向,不得接受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明示或者暗示提出的倾向或者排斥特定投标人的要求,不得有其他不客观、不公正履行职务的行为。 我国现阶段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普遍采用的评标方法是“综合评分法”与“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3、对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分析 3.1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适用范围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内涵可以这样理解: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这是投标中标的前提条件;经过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这是评标定标的核心;投标价格应当处于不低于自身成本的合理范围之内,这是为了制止不正当竞争、垄断和倾销的国际通行做法,故不保证最低的投标价中标。 一般适用于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者招标人对其技术、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招标项目。这种评标方法是一般项目的首选评标方法。 3.2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评标标准 无论定额计价模式还是清单计价模式的招投标,其评标的原则和宗旨是一致的,所设置的评审要素和评价标准必须全面、科学、客观、公正的反映投标人的技术优势和履约能力。 (1)技术标的评审 技术标评审,应依据项目的技术复杂程度,可采用合格性评审或详细评审或打分法评审。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对技术标的评审,一般只须评标委员会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机构、质量控制措施、工期保证、劳动力计划、施工机械配备、安全文明措施和综合管理水平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和工程特点等进行“可行”或“不可行”的评审。 技术标“可行”的进入商务标评审。 技术标“不可行”是指不能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不能满足国家及省有关建筑施工规范、规程的强制性条文要求;项目班子配备不能满足最低岗位设置的规定;评标委员会认为“不可行”的其他情形。 经评审对“不可行”的技术标,评标委员会应当写出书面报告。 (2)商务标的评审 商务标评审就是判定投标报价的合理性,亦即投标人投标报价不得低于其企业成本。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标采用单价合同,因此,对商务标不能像过去只注重对投标总价的评审,而应对影响结算价款、反映投标人技术经济优势的各组成因素包括措施项目费等均应重视。 一般应评审以下内容: 1)投标总价:定额计价招标,投标总价是评审的主要内容,对能否中标起决定性作用;清单招标,投标总价仍是重要的评价要素,它是投标人自主报价水平的综合反映,也是招标人控制工程造价的依据。 2)综合单价:清单招标一般遵守“中标后,综合单价不变,工程量按实调整”的原则,投标总价并不能真实反映工程价格水平,因此,必须增加对投标人的综合单价进行分析和评审的环节,以便及时发现不合理的报价因素,避免实施中和结算时埋下隐患、损害某方的利益。由于综合单价的项目较多,为节省时间,可事先由评标委员会根据量大价高的原则随机抽取部分项目进行评审。 3)措施项目费:在清单计价模式下,措施项目费是投标人依据自己的施工方案自主确定的,属竞争性费用,是技术与报价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评审时应检查投标人的施工方案及措施是否合理,措施费报价与方案是否结合,以防不合理报价。 (3)评标委员会可对各投标人的投标报价进行如下分析: 投标报价是否低于预算控制价或显著低于评标基准价;是否压低法定规费和税金;是否压低招标文件中明确的预留金和建设单位自行采购的材料费;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报价是否低于预算控制价或显著低于评标基准价;有无漏报项目;主要清单项目综合单价水平和构成是否合理;人工、机械、材料单价和管理费是否低于最低控制线标准;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是否低于最低控制线标准;投标人是否压低不可竞争的措施费项目;可竞争的措施费项目是否低于预算控制价或显著低于评标基准价;有无减少措施项目。 评标委员会在审查了技术标和商务标后,做出各投标人需要澄清、说明和补正的明细表,要求各投标人对此做出澄清、说明和补正,给投标商一个解释澄清的机会,对于给予机会但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投标人,评标委员会可以否决或废止其投标。 经过商务标和技术标详细评审未被否决且总报价最低者,则其应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4、综合评分法分析 4.1综合评分法的适用范围 综合评分法是指根据“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这一中标标准,对已确定的有效投标文件从资信、技术、单价、费用构成、总报价等方面进行评审与比较,对投标文件的总体进行评价后,确定投标优劣的评标方法。综合评分法通常又称为“百分制”评标法,具体作法是评标小组在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时,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各项评标标准,对投标人的报价、质量、工期、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经营业绩以及社会信誉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经量化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打分,最终评选出最大限度满足招标文件规定的各项评价标准的投标人(一般综合得分最高者即为中标人)。 在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等招标中,招标针对的是无形商品。投标人主要不是在价格上竞争,而是技术能力、水平和服务质量的竞争,而且国家法规对这些行业有取费限价的规定,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中标原则并不科学,因此只能采用综合评价最优中标原则。但这一原则不应成为建设项目主流的评标方法,同时招标人不应人为地对建筑产品以总承包的借口来回避实施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中标的招标。 4.2应用综合评分法的建议 (1)合理设定技术标与商务标的权重。为体现价格竞争,根据项目特点的不同作相应的上下浮动。对结构简单、施工方法与工艺相对成熟的施工项目商务标的权重不妨为100%;对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的项目,为避免施工单位低价抢标,影响工程质量,应加大技术标权重,一般设为60%左右。 (2)建立清单报价“澄清制度”。综合评分法在处理一些施工方案优劣直接影响报价的工程时,会出现部分投标人因为采用了先进施工工艺而节约了造价,结果反而失标的情况。因此在运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标时,应参照国际惯例,在评标、定标过程中建立清单报价“澄清制度”,经澄清被认可的,由于采用先进技术或好的方案而降低造价的,应给予相应的高分。工程报价要通过澄清,消除不合理成份,保证评标合理、公正。 5、结语 工程量清单计价评标,价格是关键,也是竞争的核心。评标方法由于自身的种种限制,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方法”应用于所有项目不同阶段的评标中是不现实的。目前,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和综合评分法在我国现阶段都还有着一定的应用范围。虽然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我国已经推广了一段时间,但是目前距离真正的无标底招标还相距甚远,在现阶段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两种评标方法仍将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评标方法。 电力工程量论文: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在电力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阐述了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特点,主要就输变电工程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标和投标管理、方法及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工程;招投标;清单计价;应用 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与生产的需求,使得电力工程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我国重视的工程建设之一,国家对电力工程的资金投入量越来越大。在这样一个大工程中,很多侥幸的投资商想要从中谋取暴利,为了避免电力工程建设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工程招投标的重视。对电力工程招投标进行强化管理,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最终选择一个综合方面都优异的中标单位。电力企业,在对工程进行招投标时,要请专业的人士,通过国家的招投标法律法规,对招投标环节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规划,使得招标、投标以及开标等环节都能够公平、公正,防止投机单位使用一些不法方法赢得标书,杜绝走后门的现象发生。本文将对招投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尤其是招标的报价环节和工程量清单环节,进行重点分析与探讨。 一、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特点 工程量清单报价与传统的定额费用计价方式在计价方法、报价的编制依据、风险的承担者、适用范围、费用的构成方式、项目的划分、工程量的编制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对于工程的有关费用和实物的消耗,工程量清单的报价能够清晰的进行反应,有利于与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结合报价,通过采用工程量清单的报价方式,施工企业为了能够满足该方式的需求,逐步构建起了符合自身特征的定额体系;该报价方式所采用的是综合单价的形式,其中主要包括工程间接费、应上缴的各种税费、工程直接费、利润等等,工程量清单报价与传统的计价方式相比要更加的简单明了,比传统方式更为适合工程招标和投标;对于一些实行该计价方式并采用单价承包合同模式的项目,对于合理分担风险的实现是极为有利的。送电线路工程的建设具有外部影响因素复杂、风险大、周期长、工程变化多等特点,采用该报价方式,工程量的变更奉先和计量误差由业务承担,而投标方则只需要对自己所报的单价和成本负责,符合权利和责任的对等原则。 二、输变电工程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标和投标管理 根据招标文件的具体内容以及工程量清单,投标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实力,并对施工期间所要承担的取费、价格等风险进行评估,提出具有竞争力的总报价、综合单价、相关材料的价格等进行投标。对于投标单位的文件,要根据工程设计单位所提供的资料和图纸,认真的进行比照和阅读,一旦发现有问题存在,那么必须要投标单位进行详细的解答,尤其是可能会发生费用问题的工程分项目,为了避免在工程结算阶段出现扯皮等现象,必须要求投标单位提供详细的书面承诺。 综合单价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成为了主要的工程结算依据。为了能够在结算时获取更多的利润,投标单位往往会采取不平衡的报价。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具体表现:工程暂定项目预计要做的报价高,反之则报价低;有可能会增加的项目,投标单位所给出的报价高,反之则报价低;有明确的分析在修改后有可能会增加的项目报价高,反之则报价低。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有效的预防投标单位为了给自己谋取利益而有意钻法律空隙,对于输变电工程供电企业必须要求明确并完整的设计图纸,同时工程量清单也必须要准确和齐全。 在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工程方案、施工图纸设计完成后,建设管理单位便可以委托招标单位以单位工程为对象,按照相关的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清单进行计算并列出,将其作为招标文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放给各个投标的单位。输变电工程编制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水平以及设计深度决定了工程量清单的准确程度和粗细的具体程度。在输变电工程的施工承包合同或者是招标文件当中,要对中标单位的投标综合单价进行规定,规定其在结算时不可进行调整,而在原提供的工程量与实际的施工工程量进行比较时,如果出现了超过一定范围的出入,那么则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也就是调量不调价。如果有一些工程的施工内容是不可预见的,那么可以在明确结算时或者进行虚拟工程量招标单价时对综合单价的确定原则进行补充。 对于输变电工程造价的控制来说,目前所推行的合理低价中标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的合理低价是在确保安全、质量、工期为基础的低价。对于超低价中标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其必然会带来众多隐患,如施工索赔等产生一些不可预见的费用,如果将这来不可预见的费用累积起来,那么到工程结束进行结算时,很可能工程就由低价中标变成了高价中标。在对报价是否低于成本进行评价时,对其报价是否能符合工期的要求,是否采用了新工艺和新技术,是否能够确保工程的质量,施工安全是否能够保障,是否有偷工减料等等问题,要认真进行确认和分析后,才可以作出最终结论。 三、电力企业的报价方法 当电力企业接到招标文件后,就要立刻做出招标的流程,如图一,然后再进行投标计划的制定,投标计划中,要重视工程报价,以及报价的方法选择。 (1)对特点报价法进行分析 对于电力工程投标报价来讲,是一门艺术,在进行报价时,不可以仅仅的考虑企业本身的优点以及缺点,还要对电力工程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不同电力工程项目,所选择的报价方式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工程项目中有以下情况,则可以对投标报价进行高报一些:工程项目中施工条件差;施工时对技术要求高,电力企业本身在此技术上高,声望高;对港口以及地下工程等特殊工程;对工期有所要求的;投资对手上较少的工程项目;支付条件相对于其它工程不够理想。反之,工程项目中出现以下情况,则要将报价报的低一些:工程施工简单,量大,但是一般建设单位都可以进行施工;招标企业想要快速进入某一地区的市场,或者是在某一地区有即将完工的工程,机械设备不方便转移;电力企业在此项目附近有自己的工程项目,此工程的可以为原有的工程提供便利;竞争激烈且投资对手多的工程;不急于完工的工程;支付条件好。 (2)不平衡报价法 所谓的不平衡报价是相对正常报价而形成的报价方式。此报价方式是在工程总报价基本确定的前提下,对工程中的子项目的报价进行调整,而且还不会影响工程的整体报价额度,结算时可以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选用不平衡报价方式时,要看工程项目是否有以下几方面内容:工程能够进行早日结账,如开挖工程,桩基工程等;支付条件好的政府项目或者是银行等项目;报价时间短,较为仓促的工程,在计算过程中会有漏洞,此时会允许报价的部分更改,对工程量的项目进行预计,若有增加,将单价提高,可以提高结算时的效益;工程量项目若有可能减少,则单价也要降低;招标图纸不明确的工程。 四、工程量清单在电力工程中应用 工程量清单在电力工程招投标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使招投标过程规范进行,对工程的报价进行一个统一且公开的要求。在电力企业进行招投标时,可以使得此过程在公平下竞争,另外,工程量清单形式还可以提高评价的效率,从而提高评标的公平性与准确性,为招标企业选择一个综合方面合格的投标单位。 在使用工程量计价模式对招标的初期时,投标人应该对工程量的计价规范进行详细的了解,将清单中明确的内容、费用等进行了解,对项目的特点进行研究;投标人员要对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进行仔细的填写,综合单价以及合价都要一一列出,为报价时提供可靠依据,防止漏报现象发生。对工程量清单上的内容不可以擅自的更改。对投标以及报价的策略进行掌握,根据外部环境因素,以及对电力工程情况的了解,采取相应的报价方法。要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采取一定的技巧,来达到预期的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在我国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可以说若没有高质量的电力工程,我国的经济发展,国民的生活将会受到阻碍。所以对于电力工程来讲,要想以最低的成本,建设质量最优的工程的有效措施就是重视工程的招投标环节。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电力企业要重视此问题,聘请专业的招投标组织,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招投标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设计,使得招投标的全过程都在透明化、公平化下进行,为电力工程找到一个合格的中标单位。促进电力工程的发展,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 电力工程量论文:试析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电力工程造价管理 摘要:随着工程量清单模式的不断发展及国家有关部门对这一模式相关文件的,电力行业也了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本文主要阐述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具体论述了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模式;电力工程;造价管理 近几年随着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及国家对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建设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无形中对电力工程施工企业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合理地确定投标报价,更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阐述。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含义 所谓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就是在考虑风险因素的基础上,综合完成了一个规定计量单位工程所需要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等多种费用,具体来讲就是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中,由招标人按照统一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提供拟建工程量清单,由投标人在综合考察市场行情和企业自身实力的基础上,自主对工程量清单所列项目组成的综合单价、措施项目费、规费、税金等进行合理报价的行为。 二、目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主要优势及特点 工程量清单对工程招投标工作有十分裨益 工程量清单模式对工程招投标工作的有利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使招投标的过程更具透明化,更好的体现了招投标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避免了不正当现象的发生,有效的遏制了腐败行为;二是相比较传统的预算定额计价模式注重标底的现象,现在所采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标底的作用,标底只是起到一定的控制或最高限价的作用,招标过程中要遵循合理低价的原则,投标人自己掌握一个合理的临界点,既要保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又要争取以最低价取得竞标。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有利于实现风险的合理分担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有利于实现风险的合理分担主要体现在,对工程量的变更或计算错误等不承担相应的责任,而由业主来承担,这大大减低了风险系数,有利于实现风险的合理分担。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能有效反映市场经济规律 工程量清单模式在运行的过程中,是由施工单位来决定人、材、机的消耗量和施工措施消耗量及其相应的价格,这种运营模式有利于建筑产品在市场中形成价格,从而有效反映其真实价格,不但符合我国工程造价体制改革的原则,也真正实现了通过市场机制来决定工程造价的方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有利于业主进行合理计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非常显著,它可以很好的结合企业施工技术、工艺和标准进行计价,在这一模式下的工程实体项目各措施项目单价组成完全能够与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能够在技术和商务两方面反映和衡量投标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合理性,在业主在进行造价的决策和控制时,具有更多的依据,也更具科学性。 三、当前电力施工企业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其薄弱环节 1在进行投标报价时缺乏一定的技术支持力度 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是一种市场计价模式,业主或者企业在进行投标报价时,是在参照可行施工方案的经济比较分析或者是基于企业自身的技术装备、员工技术、施工工艺等多种因素的考虑之上对拟建工程项目按照以往的施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价格预测,这种预测既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所以更具合理性,但是在实际运行的时候承包商报价仍然根据统一的定额,没有把施工方案或者施工工艺的变动的因素考虑在内,造成在造价时候常常出现与实际施工相脱节的状况。 2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有待加强 在施工的过程中风险预测与管控的措施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者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程的进度、质量及安全方面管理上,恰恰忽略了对造价的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导致了对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不足;二是在当前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综合单价包含了合理的风险,但在实际的投标过程中,如若考虑过多风险因素,往往在无形之中降低了企业的投标竞争力,不利于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取得竞标;三是由于投标时间较为紧张等客观因素的存在,造成企业不能很全面具体的对风险作出预测和识别,这就为中标后的造价控制管理埋下了不确定的因素。 3反映真实施工水平的企业定额尚未形成 之所以会出现企业定额尚未形成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我国受定额计价模式的长期影响,加之国家资源控制尚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及各地实际情况的差异等,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较快出台反映真实施工水平的企业定额,在电力行业中,随着电力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变化,原有行业统一定额已经不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环境需要了,因此建立企业定额势在必行也迫在眉睫。 四、在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加强对电力工程管理与控制的应对举措 1 在工程的投标阶段,合理确定投保报价,增加中标的可能性 企业只有中标了才有下一步的工程造价管理,因此争取中标是工作的第一步,影响中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取决于投标报价和施工组织措施及其同业主的关系等,要想提高中标的可能性,就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认真分析标书,在仔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投标报价,如果在报价的过程中,一味抬高报价,由于竞争激烈,势必不利于企业中标;但是如果一味地降低报价,又会致使施工企业受到严重亏损,因此在报价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根据以往类似的工程经验,做出合理报价甚至可以适当采用不平衡报价,这样可有效规避风险;二是在现行的清单计价模式下,合理的调整使用定额,将报价与施工工艺相联系,从而准确反映工程消耗人工、材料、机械的数量,采取这些举措可以为今后的中标变更、索赔提前做好准备。 2在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做好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在电力施工企业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是工程造价与控制的核心,在现阶段及工程量清单使用之后的一定阶段内,工程承包合同一般还是采用固定总价或固定单价的模式来进行的,一般是不会做变更的,除非是在工程进行变更或者其它条款允许的情况下才进行变更,所以实际上还是企业的实际成本开支决定着企业的盈利水平,因此在项目实施阶段,我们一定要做好造价的控制与管理,为此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论证,可以从技术经济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选出最佳方案,这是降低工程造价的前提和基础,最佳的方案一旦确定好之后,可以进一步制定造价控制的目标和控制的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来进行,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等各个方面做好监督与控制,杜绝现场出现不实、虚假签证的状况,此外由于建筑工程的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设备材料规格较多,变化较快等不可控因素较多,而工程合同又不可能对所有工程都有完整的预见和约定,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可在施工图以外的设计变更写明时间、地点、事由等详细情况,不能笼统的签注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对于项目的签收要有明确的取舍,避免后期出现不必要的造价追加或工程纠纷。 其次要做好工程材料价格的控制,这是对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目前的建筑市场上,各种工程材料繁多,来源广泛且价格变化较快,如何在这些眼花缭乱的产品中选出性价比最高的材料,这是材料价格能否得到合理控制的重点,施工企业一定要对市场进行仔细的考察,货比三家,选出价格和质量都比较合理的材料,从而有效降低整个工程的造价水平。 最后对工程进度的拨款做好控制,在当前工程量清单模式的运营之下,一般在合同中对工程变更单价的实际情况作了明确的规定,在拨款主要要避免两种情况,一是避免超付工程进度款,从而占用发包人资金,影响投资效益;二是避免出现工程款不足的情况,这样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及质量。 3 做好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竣工阶段是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结算时要重点做好审查工程量的工作,审查时做到熟悉竣工图纸,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等,要对整个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系统的认识,在进行结算时要依据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及一套完整的结算材料来进行,做到科学合理的完成竣工结算。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在工程量清单模式下进行电力工程造价的控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需要我们考虑的因素和方面有很多,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工程造价的管理贯穿工程始终,同时采取严格有效的控制措施,争取实现工程造价的最优化处理。 电力工程量论文:电力工程量清单报价合理的编制程序及制定策略 摘要:关于工程招投标,国际上使用最多的报价方式就是工程量清单报价,它将竞争机制运用于工程行业的建设中,这不仅有利于完善市场竞争机制,而且有利于避免不正当竞争的发生。基于此,文章对电力工程量清单报价中合理的编制程序及制定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工程量清单报价;编制程序;制定策略;投标报价团队 工程量清单其实是工程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人按照招标文化方面的要求以及施工图纸,以统一项目以及工程量进行划分和计算规划,在清单中写明计量单位一致的实物工程量以及技术性方案。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采取工程量清单进行计价,不仅有利于减少工程造价,节省花费,而且有利于整顿建设市场秩序。 1 采取工程量清单方式进行报价的优越性 目前电力建设工程在编制预算时关于定额材料、费用、人工以及机械消耗量,其依据是行业总水平的平均值,其工程造价也是整个行业的平均值。目前电力建设逐渐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该种做法无法体现进入市场竞争单位的真实消耗、生产率以及技术管理水准的高低,也无法将项目预算定额内的国家指令性现象改变,这不利于企业之间展开公平竞争。 要想改革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就应该积极使用工程量清单报价,这不仅是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有利于与国际成功接轨。关于工程量清单报价,不管是机械消耗,还是材料以及人工都未规定消耗量,管理成本及收益也未制定收费标准,此外零星以及措施项目等方面的费用也未统一计算方法,也没有订立有关标准,完全由投标人按照公司管理现状以及定额要求、施工方案、工程特点、技术专长以及对市场价格的实际了解状况等因素实行自主报价,由公司行使报价权,这有利于市场规律中的价格以及竞争最大程度的展示和发挥其作用,是由市场竞争导致的一种工程造价方式。 2 制定合理的编制程序 2.1 投标报价团队的建立 影响中标率高低以及报价合理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有没有一个经验丰富而且水平较高的投标报价团队。健全的投标报价团队一般由这些人员组成,即有经验的投标工程经理、了解当地市场的材料工程师、资历较高的造价工程师、财务管理人员以及机电工程师等。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建立两套这样的团队,先让其单独报价,接着取二者的平均值作为对外报价的主要依据。 2.2 明确单价 只有自身具备规范的价格数据库,才可以据此得出工程投标价格。首先要接受复核并对工程量进行计算,接着计算出所有分部分项工程的单位价格并以招标文件内的工程量表格式写出报价。 2.3 对工程量实施的复核 复核工程量一般都通过下面几种措施进行:通过相关工程量的相互关系实施复核、建筑以及结构说明书的阅读,通过经济技术指标实施复核,细看各接点示意图。一定要在计算工程量的同时复核工程量清单,只有如此才能准确判断招标人给出的工程量是否准确。 2.4 计算分包人的工程费用 分包人的工程费也是投标价格的关键构成,它有时会达到总承包者给出投标价格的很大比例。所以,在进行投标价格编制的过程中最好参考一个价格来判断分包人给出的价格,要了解分包工程的具体范围,并全面分析分包人的综合能力。 2.5 预期利润的计算 投标报价过程中,投标人要结合市场竞争的具体情况计算出在这个工程上应该取得的利润。这里主要说的是预期利润,关于利润目标的明确要坚持这样的原则,即不仅要使投标价格有竞争性,而且要保证预期利润最大化。 2.6 计算投标价格 首先要计算出工程总价,这就需要对全部分部以及分项工程进行价格汇总,不过需要重视的是,一定要对汇总得到的工程总价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关于投标价格的调节,必须要以工程盈亏分析为前提,只有如此才能发现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确采取何种办法来减少成本以及提高效益,进而得出最终的投标价格。 2.7 预计风险费用 投标过程中要结合工程地理位置及其规模等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在此基础上让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逐项分析以及鉴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计算出合理而且科学的费用率。对投标人而言,风险费用是未知的,若预计潜在存在的风险都没有出现,那么事先安排的风险费用就会出现剩余,这些剩余费用加上预期利润将会转变为盈余;若预计风险费缺乏,那么就得由利润及时补充。 3 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制定策略 3.1 不平衡报价法 3.1.1 像电缆隧道、开挖土方以及临时设备费用等可以在早期阶段结账的工程项目,应该合理提高单位价格;如果一些工程项目在后面的施工中,其工程量会加大,那么为了在结算时能获取更大利润,应该合理提高单位价格;对于那些设计图纸不清楚,在修改后需要加大项目工程量的工程,应该合理提高单位价格。 3.1.2 预计工程量将会降低的项目应该合理降低单位价格,这在工程结算时也不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工程内容没有表达清楚的项目,应该合理降价,当弄清楚后,可再提高单价。 3.2 选择有区别的报价方式 3.2.1 报价偏低。如果遇到这些情况最好合理降低报价:工程量大,但是操作简单,别的投标人都能做好的项目;施工条件较优的项目;招标人在周围还有其他项目,而这个工程能与该项目共用劳力以及设施等资源,也可以是那种短时间内能快速结束的项目;投标人想尽快打开某地区或者是某市场,也可以是该地区的项目即将完成,而机械设备等无法转移的工程;投标人员众多,有巨大竞争压力的项目。 3.2.2 报价偏高。如果遇到这些情况最好合理提高报价:技术密集型项目,可是招标人又非常精通于此,而且有较高的声望;施工条件恶劣的项目;报酬较低的项目;特殊项目,比如地下开挖等;总价不高的项目,或者是自己不想做,但是又必须要做的项目。 3.3 制定多方案进行报价 多方案报价是根据以前的招标文件给出一个招标价格,接着再约定若部分条款发生某些变化,降低报价的最大值是多少,并给出一个相对较低的招标价格,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总的报价以吸引招标人。由于部分招标文件具有这样的不足,即工程范围不清楚、条款有失公平性而且不明确、技术标准太过于严格,面对这样的问题,就必须在全面分析投标风险的前提下,制定多方案进行报价。 电力工程量论文: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电力工程建设中工程量清单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建设;电力工程;工程量清单 我国建筑产品价格市场化经历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国家调控价”三个阶段。目前, 建筑产品价格现存两种计价模式: 一种是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 它介于国家定价和国家指导价之间;另一种就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属于国家调控价阶段。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指对建设工程的分部分项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按企业自主编制的企业定额综合单价进行计价, 规费、税金按规定计取的一种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是适应建设市场运行机制和施工承发包活动的需要, 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必然要求, 它改变了过去施工企业过分依赖国家定额和现有定额中束缚企业自主报价的状况, 通过市场优化了价格和资源配置。 1 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主要目的: 一是规范建设市场秩序, 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促进建设市场有序竞争和企业健康发展。二是转变我国政府管理职能, 将过去由政府控制指令性定额计价转变为制定适应市场经济规律需要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有效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三是为建筑安装市场创造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市场竞争环境。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推广有利于贯彻“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招投标双方在统一的工程量清单基础上进行招标和投标, 承发包工作更易于操作,有利于防止建筑领域的腐败行为。工程量清单报价可以在设计中期进行, 这样可以缩短建设周期, 为业主带来明显经济效益。清单计价模式要求投标方编制企业定额, 进行项目成本核算, 有利于提高其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清单条目简洁明了, 有利于监理工程师进行工程计量, 造价工程师进行工程结算, 加快结算进度。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还对业主和承包商之间承担的工程风险进行了明确划分。业主承担了工程量变动的风险, 承包商承担了价格波动的风险, 体现了风险分担的原则。 2 传统定额计价模式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2.1 两者的联系 工程造价的计价就是指按照规定的计算程序和方法, 用货币的数量表示建设项目的价值。所以, 无论是工程定额计价方法还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它们的工程造价计价都是一种从下而上的分部组合计价方法。工程造价计价的基本原理就在于项目的分解与组合。在我国, 工程造价计价的主要思路也是将建设项目细分至最基本的构成单位, 用其工程量与相应单价相乘后汇总: (1)无论是定额计价还是清单计价, 式( 1) 都同样有效, 只是公式中各要素有不同含义。 2.2 两者的区别 计价评标法中传统定额计价模式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区别如表1所示。 3 清单计价模式在电力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B50500 -2008) 》对于电力工程项目编制上并不完善, 存在以下问题困扰, 因此清单计价并未完全在电力工程建设中推广开。 1)在《清单计价规范》中, 关于电力设备安装部分“C. 2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含有13个分项, 详见表2。 《规范》C. 2.14说明:“(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适用于10kV 以下变配电设备及线路的安装工程”。对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设备及线路安装工程在 规范∋中未进行注释说明,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就会令人彷徨。当然, 有经验的电力企业可以通过采用专业的电力行业定额来计价,但两种定额的计价体系不同,其清单计价模型难以统一。 2)《清单计价规范》中,“C. 2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分项的“C.2.11 电气调整试验”, 含有10个分项,查表得知,《清单计价规范》对电气设备安装部分列项还是比较齐全了, 但!电气调试部分∀也只是按10kV 电压等级设备所具备功能在划分项目, 10kV 及以上部分有许多项目如微机五防、低周低压减载、直流系统等设备的调试并未涉及, 这是在项目划分上有所缺项。而且, 不同电压等级的保护装置调试的项目也不同, 不能一概而论。在投标报价中,也只能通过详述项目特征及调整综合单价进一步完善。 3)单体调试、分系统调试、整体调试没有完全区分出来, 变电设备的高压试验、装置保护调试也没有区分开。这些项目如果不细分, 招标方只能在特征描述里面进行大量的注解, 投标方将单体调试、分系统调试、整体调试都放在一个项目综合单价里。这样的话是不利于评标方或招标机构进行项目审查及对比的。 4 清单计价模式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电力企业在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受政府微观干预很多, 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具有强烈的行政性和法令性色彩, 电力建设业主单位目前招、投标的报价计价模式大多采用的是定额计价。在这样的背景下, 施工企业养成了依赖政府的习惯: 定额采用国家的, 无论是劳动定额、消耗定额, 还是取费定额都是国家定制, 施工企业没有自已的定额。施工工法采用国家《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中统一规定的工法施工, 不总结企业自己的工法: 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积累的成本数据, 只用来进行预算与实际成本对比, 分析盈亏, 从不用于报价。如今国家在建筑行业推行清单计价, 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国家把建筑产品的定价权力还给了企业。但正如一个被束缚久了的人一下子被放开手脚, 反倒不会走路一样, 不论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 对《计价规范》的实施还有许多不适应。为更好的在实际工作中开展清单计价, 电力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做好准备: 对建设方来说, 一需要认真分析理解图纸, 工程项目的设置要符合规范规定, 其中应包含的各工序工作皆应明确, 项目特征详细描述清楚, 工艺要求清晰, 清单编制不漏项。二需要建设方在措施费项目的设置更要从实际出发, 结合国家的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法规、政策, 合理列项, 并全面详细地说明具体应包含的工作内容。三需要建设方根据工程现场具体情况, 考虑电力工程施工特点, 合理确定招标控制价及浮动范围。 对于施工方来说, 一需要抓紧建立企业内部定额。企业定额是根据本企业施工技术和管理及有关造价资料制作的, 是本企业使用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标准。通过制作企业定额, 施工企业可以清楚地计算出完成项目所需的人、材、机的消耗量, 从而确定出企业的个别成本。企业自身必须对本企业施工的基础数据加强积累和收集, 必要时借鉴国家的消耗量定额, 尽快建立企业定额。二需要建立企业的询价体系。施工企业要通过生产厂家调查、市场询价、网站信息等多种手段, 建立起企业自已的人工、材料、机械的询价体系。这种体系要动态、灵活、应变力强, 能适应不同工程、不同地点、不同来源的报价需求。三需要施工企业加强“施工工法”的制定。应根据企业自已的技术力量、装备水平和施工工艺, 制定出先进的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施工工法。精心编制和优化施工方案, 合理确定人工、材料、机械和方法等要素的投入与配置, 合理控制现场和施工技术措施费用等因素, 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四需要施工企业加强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的积累, 为快速报价打下基础。企业要适应清单下的计价, 必须要对本企业的基础数据进行积累, 形成反映企业施工工艺水平, 用以快速报价的企业定额和材料询价库, 对每个清单项目报价要能快速测算出企业的零利润成本, 提高工效的同时实现利润最大化。 5 结束语 清单计价是工程造价领域的一场革命。虽然目前在电力工程建设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但这些问题和它给工程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清单计价模式迟早会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实施的。电力企业在这以前, 就应做好准备, 积极适应新的计价模式。建设方要提高自身技术经济管理水平, 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施工方要迅速建立起反映自身施工工艺水平的企业定额, 通过对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用量及价格信息进行长期积累, 合理降低成本, 累积管理经验, 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电力工程量论文:浅谈电力工程造价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中的运用 摘要:以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为依托,在分析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内容,提出在新的计价模式下企业定额的形成是项目参与各方成功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并且阐述了各电力企业快速组价体系,针对造价控制的主动性要求提出企业内部主动控制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框架。 关键词:计价方法;快速组价;造价管理体系 引言 自建设部颁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来,电力行业也相继了电力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目前电力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正在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并处于逐步发展完善的良性阶段。以分部分项工程的完全单价为基础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正在取代传统的定额计价方法,这种工程投资形成方式是真实投资能力的反映,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很有借鉴作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工程造价形成机制正在进行改革,在新旧计价模式交接的过渡阶段,如何合理实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项目参与各方快速组价,主动进行投资管理,是规范电力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 一、问题的提出 1.计价方法 目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电力工程招投标中得到推广应用。在《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规定投标报价应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有关要求、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拟定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企业定额或参照电力行业定额和市场价格信息进行编制,但在实际的招投标工作中,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在成本管理中并没有真正的贯彻执行,定额计价模式仍然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外衣下推行,具体来说呈现出如下几点问题: (1)企业定额没有形成,行业统一定额缺乏竞争力 定额是一种规定的额度。一直以来,管理者利用定额对经济社会中的各项事务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管理工作,定额被视为管理科学的基础。但是随着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定额这种实行计划管理和宏观调节的工具需要进行彻底的变革,以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环境需要。但由于我国受定额计价模式的长期影响、国家投资控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以及各地区实际情况的差异,采用定额计价与市场价格计价的组价方式必然会在一段时期内存在。因此,电力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传统的定额计价方式和引入市场定价的工程量清单计价两种计价方法并存的局面。 由于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企业定额,并且在今后较长的时间段内仍难以较快地出台反映真实施工水平的企业定额,虽然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计价依据仍然是行业统一定额,管理费和利润则根据行业统一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编制计算,或者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按照估计的取费比例计算。承包商的报价不是真正的成本,这不仅影响了业主成本管理的科学性,而且使业主的投资管理工作处于被动地位。这与工程量清单计价原理相偏离,与市场竞争原则相违背。 预算定额是量、价合一的计价模式,电力企业对同一工程用定额计价,就是在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统一的水平下组成该工程的消耗量,乘以所对应的单价,套用统一的取费计算原则与标准。预算定额与企业定额不同,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计价定额,其中的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反映的是社会平均水平,单价则是政府指导价,不能够反映施工企业的真实定额水平。采用行业统一的预算定额作为编制投标报价的依据,一方面由于施工方法、管理水平与定额水平的差异,会偏离施工的实际消耗;另一方面由于风险因素、竞争因素的存在,综合单价中管理费与利润的报价、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零星项目费和规费的报价都存在不确定性,这使得承包商的投标报价工作不规范,而业主方也难以根据实际施工现状控制工程实际费用支出,往往容易陷入成本控制、管理困难的尴尬局面。 (2)投标报价技术基础薄弱 技术基础是指承包商投标中对应于报价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流程或者施工组织设计。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这种市场计价模式,投标报价应该体现的是个别成本,报价会由于施工企业的技术基础不同而不同。但是现阶段的情况是承包商报价仍然根据统一的定额,完全没有考虑施工方案或者施工工艺的改进对造价的影响,报价主要差别在于其他费用、管理费或者为了中标而不根据技术方案变动的浮动价格,形成不完全是由于综合单价、措施项目、其他项目、零星项目的全面考虑以及组价过程的复杂性而决定的,不能准确的反映施工时真正所需费用,导致造价失真。投标报价是一项基于企业自身的技术装备、员工技术、施工工艺等对拟建工程项目按照以往施工经验或者参照可行施工方案的经济比较分析所进行的价格预测。那种不是结合企业的施工工艺水平改进、自身实力和综合管理水平提升而带来的报价优势只会加剧项目参与各方成本控制的难度,产生与传统定额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上相同的问题,对于施工企业的利润与竞争力的影响极大,这种现象的长时间存在对电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以《电气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第三册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中对220kV三绕组变压器安装的消耗量及基价为例说明。人工工日与单价采用“综合工日”与“综合单价”的形式,而没有区分普工与技工完成同一项安装任务或者同一道工序的工日数的差异,真正的实际人工单价应该按工人技能水平、岗位特点予以分类,而综合单价不仅没有区分工种类别、技术等级,反而更加重了由综合工日带来的人工费的偏差。材料消耗量是完成相应容量变压器安装所必须消耗的材料数,对于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的不同对材料的消耗也会产生差别,同时材料费差异还在于各企业的材料采购优势。机械台班消耗量规定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对不同吨位的汽车式起重机、液压千斤顶、载重汽车、卷扬机、净油机等机械必须消耗的施工机械台班数量,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条件的限制、施工方式的不同对机械台班数量是有影响的。机械租赁、调用或者购买等使用方式也在影响着机械台班价格。由于行业定额水平与承包商自身水平的差距与企业自身技术力量、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就会造成实际费用上的几倍差以上。尽管有的承包商知道自己的竞争能力的优劣,但是很少具体研究或也不愿意提出定量计算后的正确方法,同样导致目前很难准确做出施工企业水平差异分析。为了低价中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没有基于施工方案和自身施工水平的投标报价浮动行为容易在竞标过程中演化为恶意竞争行为,有损于电力施工企业的正常发展。 (3)快速组价体系尚未形成,延误企业投资决策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实质上可以形成快速报价(或组价),但是由于电力项目的组价方法虽然表面上采用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实际上仍然沿用传统定额计价方法的原理。在工程建设招投标过程中,从招标准备至业主招标文件,从招标开始至承包商递交报价,从投标截止至评标结束,从洽谈协商至合同签订、承包商开始履行合同,由于不能影响工程进度,所以招投标阶段时间不宜过长。但是在如此短的时间中形成投标报价策略,尤其是要正确确定工程价款以免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产生发包、承包双方较多的权利义务纠纷,这就需要承包商有符合工程实际的报价,业主有合理的标底,或者能够准确的掌握工程造价。 为了解决目前投标报价工作时间短、工作量大、参与人员多的问题,已经有一些学者提出要建立招投标快速报价系统,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报价工作的实际需要,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能够指导实际操作的快速报价系统,也无法从工程项目所涉及价格的横向与纵向比较中得出有竞争的价格,对所形成的技术方案没有足够的把握,没有完善的数据支持系统,所以目前电力施工企业在招投标时把重点放在套用定额组成报价,而大量的数据分析工作会延误企业投标决策。业主方缺乏快速组价系统,很难超前管理招投标工作。 2.造价管理单位职能 目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使业主方一直处于工程造价管理的被动地位,因为项目从可行性研究估算至项目竣工结算,业主只对设计单位提出的可研估算、初步设计概算进行审查,对施工单位的竣工结算予以监督,而没有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由业主自主的进行真实的工程组价,对工程造价进行主动的控制。招标工程设有标底,如果标底是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有关要求、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的施工方法及有关工程造价计价办法和市场实际的价格进行编制的,这种被动的局面还能够适时得到缓解,但是实际操作时往往控制的主导权还达不到这一步,不少工程还是采用定额计价方式计算标底。同时电力公司、电力施工企业、电力设计院、电力监理单位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责任不够明确,自主形成工程造价对单位的重要性还没有意识到。 二、计价问题的应对 1.施工工艺与工程组价挂钩 定额计价是建立在以政府定价为主导的计划经济管理基础上的价格管理模式,它所体现的是政府对工程价格的直接管理和调控。它使用至今,很难立即用新的计价方式替代,而且要在短时间内改变工程造价人员的组价方式也没有现实条件,定额仍将是较长时间段内造价人员的计价依据。如何合理的使用定额,在计价方式向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过渡的过程中电力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进行是现阶段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向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过渡的过程中,按照企业定额形成原理来确定工程造价。对于参与市场竞争的承包商来说,对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可以将预算定额基价中的人工工日、材料消耗、机械台班分别与人工单价、消耗性材料单价、机械台班费用剥离,按照适合项目具体情况的施工方案、施工流程、施工设备、目前能够掌握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本企业的技术专长进行人工工日、材料消耗、机械台班的重新组合成企业定额。定额中的单价根据施工单位、各施工方案、施工工种、材料、机械使用方案的变化而不同,通过消耗量与定额单价的重新组合确定相应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流程下的基价作为组价基础,根据实际的人工、材料、机械计划使用情况进行组合。 2.取费与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挂钩 组成综合单价的基价应由施工工艺决定,工程取费也应该逐步削弱计算原则与标准的影响,自主形成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零星项目费的报价。每一个施工单位所掌握的现场管理经验不一,对于特殊问题的处理也不同,而这部分费用正是承包商有力的竞争点。有经验的承包商能够按照自身优势、管理水平以及项目特点,较准确的估算出这些单项费用,汇总报价也不会出现较大的偏差。业主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也较难准确掌握承包商处理特殊问题的能力,所以只有通过自主报价才能找出合适的方案及相应的合理报价。 对措施项目、其他项目、零星项目的控制,业主单位需要做出相关的改进。在设计阶段督促设计院根据工程具体条件深化工艺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尽可能全面地找出可能发生的各项费用,业主在招标文件中悉数,承包商按照各个项目以往处理此类项目的类似施工方案提出按照自己的施工工艺所需费用。为了控制这部分费用,承包商可在工程量核算时提出异议。 3.快速组价体系的提出 3.1快速组价体系的建立 企业定额、资源价格、技术方案是快速组价体系的三要素。企业定额是企业根据现有施工设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等自行编制的,反映不同企业在特定的条件下,采用相应的施工方案所产生的消耗量及单价。资源价格需要摆脱政府指导价的概念,通过市场实际价格形成组价,市场资源价格是指人工、材料、机械设备,按照人工工种、材料性质、设备使用方案形成实时价格,在组价过程中能够根据施工工艺的需要从大量的数据中调用。对于人工应该收集不同工程地域不同工种的人工价格;材料和设备价格按照供给渠道、工程地域、供货厂家、供货方式分类收集价格;机械按照使用方式、使用地点、使用时间形成不同的机械台班价格。技术方案是指各企业为完成特定的工程量在特定的工程规模、施工条件下采取的施工方案,在上述的条件下决定如何根据企业定额组成工程造价。 3.2快速组价体系的动态维护 快速组价体系的三要素是相互关联,互相制约的。企业定额是三者中相对稳定的要素,所以快速组价体系以企业定额为基础。资源实时价格需要信息数据库为支撑,每个企业(包括业主、设计、咨询机构)应该有内部的价格信息,对于资源价格按照种类汇总形成资源价格数据库。每一项工程结束都要以最新的市场价格予以反馈,如果是同类工程项目,施工条件等要素基本类似,则以最新的市场价格更新数据库资源,如果数据库中没有类似资源价格的记载,则将该工程的价格信息,包括资源供给方式、渠道等插入数据库,作为补充。技术方案做到动态维护比较困难,因为定额的形成也是在各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编制的,而且特殊的案例如何筛选出工程中的共性较难把握。新的施工方案的出现应该经过与技术方案库中的方案进行技术对比,忽略其中共性部分,找出工程特殊的部分及相应价格构成,补充技术方案,让其能够作为后续工程项目的计价参考。这样快速报价体系就是根据最新市场价格与技术而不断的完善。 三、结束语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会逐渐占据工程计价的主导地位,并最终取代定额计价方式。电力企业在计价机制改革过程中,关键要抓住工程量清单计价原理,即按照企业自身优势、工程实施方案、市场价格形成工程造价。本文在分析了目前工程计价方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工程造价形成机制改革的过程中企业定额的重要作用,并且提出若干计价形成的方法。在定额计价模式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过渡的过程中,基于企业定额的快速组价体系是有效的成本管理系统,不仅用于承包商的投标报价决策、参与公平的市场竞争、业主单位对相关区域内的成本管理、掌握区域内的工程建设水平,还用于审查单位对区域工程造价水平的控制,这样才能真正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实现企业自主定价、科学管理的目的。 电力工程量论文:工程量清单计价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工程量清单的概念,重点探讨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 电力工程 招投标管理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概念 工程量清单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是按照招标要求和施工设计图纸要求规定将拟建招标工程的全部项目和内容,依据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的工程量清单项目编制规则要求,计算拟建招标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数量的表格。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注意,每个建议项目的性质,特点,单位,数量一个真正的项目文件名并运行该项目,其中包括税收和由招标人发出的其他相关表格。工程量清单在理解这个概念首先应注意的是,工程量清单是一份由招标人提供的文件,编制人是招标人或其委托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其次,工程量清单的本质是招标文件,投标及合同的一部分一次,它成为合同的一部分。因此,无论招标人或者投标人的应予以重视。再次,工程量清单对象的描述是拟建项目,涵盖的性质,数量和形式为主要形式的项目列表中。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输变电工程招投标管理 (一)在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可以委托招标单位计算规则按统一的工程量,单位工程为对象,并列出计算每个子项目的工程量清单,作为发放给各投标单位投标文件传输和变电站一部分。工程量清单账单的厚度,其精度取决于输变电工程的设计深度和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二)投标单位根据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文件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力量,在建设评价能够承受的价格,成本,风险,提出综合单价,投标报价及相关材料。 (三)在招标文件和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单位综合单价报价不得和解的规定进行调整,当实际施工的工程量和原提供的量比较,获得超过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根据调整的实际数量,价格调整是不可调的。建设内容是不可预测的,可以确定虚拟工程投标报价原则或特定的沉降增加综合单价。 (四)清单计价模型实施工程招投标方法,成为综合单价结算的基础。在解决招标单位通常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不平衡报价。这主要表现在:输变电工程可能会增加项目的投标单位,价格高,价格低;动力传动工程暂定项目预计做高价格,价格低;有一个清晰的分析可以修改将提高输变电工程项目投标价格,价格。在这个时候,一个供电企业输变电工程必须有设计图纸完整、清晰。因此,它可以有效地防止投标单位钻孔,为了自己的利益。 (五)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合理的低价格在电力工程造价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的实现。合理低价保证质量,安全,低价格的前提下,项目的时间限制。一个深刻的超低价格的理解会带来无尽的烦恼,施工索赔和其他不可预见费用,可能是竞价这些累计竣工结算。评标是低于成本,应认真分析,确认其为确保工程质量,满足工程要求,是否有偷工减料,是否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是保证施工安全,等等,然后得出结论。 (六)根据工程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和数据,对投标单位的文件一一参见仔细阅读,发现问题要求投标单位的一一个明确的答案,尤其是有问题的工程项目,可能发生的费用,由投标单位提供的书面承诺,争吵停止工程结算的现象。 三、清单计价模式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政府微观干预下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几十年的电力企业,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的色彩浓厚的行政和法律,电力建设业主单位现在招,投标报价的计价模式大多采用的是定额计价。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的发展取决于政府的习惯:国家定额,劳动定额,消耗定额,费用定额或是国家的习俗,而不是他们的施工企业定额。用于施工状态的“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统一要求验收施工方法,不总结企业自身的方法:为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积累的成本数据,仅用于预算与实际成本的比较,盈亏分析,没有报价。现在国家在建筑行业实施工程量清单,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国家建筑产品定价权的企业。但作为一个结合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突然走了,却不能走,不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计价规范”中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实现。在实际的工作清单计价的更好的发展,电力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准备: 在建筑方面,需要认真分析理解图纸,工程项目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规定,包括流程工作应该包含所有要清晰,明确的项目特征的详细描述,工艺要求明确,列表不泄漏。两个需要建造更多的应该在措施费项目的设置,从实际出发,结合国家质量,安全和其他方面的法规,政策,合理和全面的清单,具体的研究内容应包括详细的描述。三按建设项目现场具体情况,考虑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合理确定招标控制价和浮动范围。 对施工方,需要建立企业内部定额。企业定额是以施工技术与管理的企业和相关成本的数据产生,使用人工消耗标准的企业,材料和机械工具。通过对企业定额的生产,建筑企业可以明确计算来完成所需的人力,材料,机械工程消耗,从而确定企业的个别成本。企业必须根据施工企业的数据加强和收集积累必要的参考指标,消费国,建立企业定额。二要建立企业查询系统。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厂家,市场调查,查询网站信息和其他手段,建立自己的人工,材料,机械查询系统。这个系统应该是动态的,灵活的,应变能力强,能适应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来源提供的需求。三要加强施工法在施工企业。根据技术力量,企业的装备水平和施工技术,开发先进的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建设。仔细的准备和施工方案的优化,合理确定输入和人工,材料配置元素,机械设备和方法,该网站和建筑成本的技术措施,合理控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四要加强积累的列表项“建筑企业综合单价“,奠定快速报价的基础。企业要适应清单计价,必须对企业积累的数据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反映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和资料查询图书馆的快速报价的企业定额,为了能够快速计算零利润的成本为每个列表项,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 四、结束语 清单计价是工程造价领域的一场革命。虽然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是不值得一提的,相比这些问题和积极的影响,它带来的项目管理,清单计价模式迟早会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实施的。在过去,电力企业,将准备积极适应新的计价模式。施工中为了提高经济管理的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施工方迅速建立企业定额,施工技术水平的人工,材料,机械,数量和价格信息很长一段时间,积累了较低的成本,积累管理经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电力工程量论文: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及其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一强三优”的战略目标,对电力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融入市场竞争,建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提升电力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及其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工程;清单计价;应用;探讨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行业打破垄断、融入市场竞争已经势在必行。智能电网的发展标志着我国电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一强三优”的一流电网,提升电力行业精益化管理水平。在此背景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工程招投标中应用日益广泛。 1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简介 工程量清单是指,建设工程在招投标中,招标人或招标人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将拟建工程的全部项目和内容按有关计算规则计算出工程量,并将其详细列出,在招投标时,作为相关文件的组成部分,提供给投标人,投标人以此为依据,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逐项填报单价,自主报价的计价方式。它由总说明、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零星项目清单、规费项目清单、税金等部分组成。 对待建工程来说,工程量清单能够清楚、分部分的对工程的措施项目、其他项目、规费项目和相应工程量进行统计,对工程招标文件的编制、投标的报价、签订合同价、工程进度款的制定、工程量的调整和竣工结算、索赔金额的制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应用于电力工程的必要性 2.1 电力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电力企业具有自身的行业特殊性,天然的垄断特征使得电力企业在曾经长期运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受到政企合一的影响,电力企业在近几十年中普遍使用传统的定额计价方式,即:电力企业自身不具备定额,而是通过国家颁布和规定的劳动定额、消耗定额、取费定额来展开工程量计价。电力工程在投标时,普遍采用政府或者相关部门颁布的社会平均水平的消耗量指标,仅依据消耗量定额,揣摩招标人及其他投标人的心理,投机性地对消耗量定额作一定幅度的调整来确定投标报价。 电力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打破垄断,提升企业活力,融入市场竞争。在此背景下,优化传统体制,采用更加先进、灵活、符合市场经济特征的新型计价模式势在必行。 2.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优势 根据上文所述,受到垄断特性的影响,我国之前普遍采用定额计价的方式来进行电力工程的概预算工作,以及相关的招投标,传统的定额计价方式具有强烈的行政性和法令性色彩,缺少灵活性,体制较为僵化,而且很容易让电力工程施工单位形成对国家过分依赖的情况,由于定额的数量都是国家来制定,企业自身自由度和自主性不强,所以施工企业普遍参与度较低,在定额体制下造价的灵活性也受到很强的束缚,增加了招投标工作中,对资金的控制难度和把握,不利于充分体现投标单位之间的公平竞争,与市场经济发展精神不符,已经很难适应现行电力体制改革的需求。 与传统的定额计价方式相比,工程量清单计价具有以下优点。 2.2.1 综合单价形式的采用 与传统的定额计价相比,工程量清单计价采用了综合单价的方式,对工程量中的规定计量单位,将相关的材料费、人工费、利润、风险等可能的因素都考虑在内,更加的贴近实际情况,体现采购优势,并可以为材料价格的预算提供基础。此外,综合单价形式的采用,也有利于企业对施工设备、施工条件、技术专长等因素的优势体现,针对具体工程的料、机、工的消耗量报价,并将企业自身优势体现。 2.2.2 工程风险的合理分担 工程量清单计价由招标人提供具体的工程量和相关信息,投标人结合招标人提供的信息来进行报价,实现了工程风险由招投标双方的共同分担,降低了电力工程双方的压力,符合市场经济原则。 2.2.3 投标方实现公平竞争 定额计价的缺点之一就是不利于参加投标双方之间的公平竞争,而工程量清单模式则为投标方的公平竞争提供了平台,根据招标方提供的信息,投标方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报价,公平竞争,质优价廉则中标,符合市场经济原则。 3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为了使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面向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建设部颁发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3)》(以下简称《计价规范》),并于2003年7月1日起执行。《计价规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建设市场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并为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奠定了基础。2007年12月《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也开始实施,更进一步标志着工程量清单计价在电力工程领域的推广和发展。 工程量清单计价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国家把产品的定价权力还给了企业。在新的计价模式下,为更好的推进工程量清单工作,笔者认为,电力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3.1 建设方提供合理的工程量清单 建设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是否合理和准确是做好电力工程的第一步。首先,要求建设方对工程图纸有深入了解,严格依据电力工程建设的各项规定,来进行工程项目设置,明确各项施工工序及其项目特征,确保对工程工艺给出清晰的要求,清单编制不漏项。其次,建设方在进行工程量清单编制时,还应该根据国家相关的质量和安全法规,并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措施费项目的设置,对所包含的内容进行详尽说明。最后,建设方在进行招标控制价和相关浮动范围的制定时,应充分结合市场经济情况、工程施工特点和工程现场情况来制定,提供合理的招标控制。 3.2 施工方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电力工程的施工方应该积极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为企业工程量清单工作实施打下基础。首先,应该根据企业内部相关的施工技术、管理、造价资料,结合企业施工使用的人力、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标准,来建立企业内部定额,通过对企业完成项目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量的预估,来进行企业成本预算,从而为投标报价做准备。其次,完善企业的询价体系。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询价、网站查询等方法,了解市场行情,建立起企业自身系统的询价体系。最后,施工企业还应该结合自身的技术水平、装备完善度和施工工艺程度的高低,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法,并不断加强对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的积累,为投标工作中的快速报价打好基础。 3.3 做好工程量清单中的造价、结算文件编制工作 3.3.1 提高编制人员综合业务水平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技术性和经济性。造价从业人员除应熟练掌握新版的《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第1部分:变电工程》(Q/GDW 593.1-2011)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第2部分:输电工程》(Q/GDW 593.2-2011),对新版标准的掌握能够帮助编制人员提升实践经验,并不断学习工程相关的设计、管理、法律法规知识,以便更好的编制工程量清单。 3.3.2 准确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量 对工程量清单制度来说,由承包商承担价格的风险,施工方承担工程量的风险,而工程量按实际调整,所以,对工程造价人员来说,如何准确计算工程量直观重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①熟悉掌握相关的计价规范和计量规则。为了准确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量,应该熟悉掌握相关的计量规范和规则,以按照计算规则来准确计算,由于“项目特征”决定了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的价值,所以,应保持清单项目五要件“项目编码、名称、单位、特征、工程量”统一,确保项目特征与清单一致。 ②熟练运用专业的算量软件计算工程量。可以通过专业的计算软件,为准确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量服务。 ③做好工程量检查工作。对于已算完的工程量,应该进行细致的检查,采用工程量的关联和应证、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数据和技巧以及扎实的业务知识,为工程量检查提供科学依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3 合理组合新工程量项目的综合单价 根据最新规范规定:“若施工中出现施工图纸(含设计变更)与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不符的,发、承包双方应按新的项目特征确定相应工程量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因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漏项或非承包人原因的工程变更,造成增加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其对应的的综合单价按下列方法确定:合同已有适用的综合单价,按合同中已有的综合单价确定;合同中有类似的综合单价,参照类似的综合单价确定;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的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综合单价,经发包人确认后执行。 4 结 语 目前,在电力工程领域中,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应用还处于摸索阶段,很多环节还有待提升和完善,但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逐渐取代定额计价方式已经成为主流趋势。随着我国电网管理的飞速发展,电力企业在计价机制改革中,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好工程量清单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电力工程量论文: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电力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在电力工程招投标管理过程中,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模式对维护招投标过程中的秩序和有序竞争的规范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对电力工程中实施工程量清单招投标与传统定额计价模式的区别以及所带来的优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电力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投标 1.背景 随着我国电力建设的迅速发展,电力工程中需要招投标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目前招投标管理工作是电力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电力工程的时间进度、效率效益和安全质量。而目前电力招投标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规范招投标制度,有利于建立有序、竞争、开放和统一的市场体系,更好地防止交易中不良现象的产生,同时还能增加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国内各地电力企业应建立工程招投标管理系统,推广以工程量清单计价为核心的新型工程招投标管理模式,对于提高电力企业工程建设竞争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工程量清单与招投标 2.1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定义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中,由招标人按统一的工程量清单和计算规则提供工程数量,由投标人自主报价的一种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指投标人完成由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是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招标人自行或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反映工程实体消耗和措施性消耗的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招投标服务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本质上是单价合同的计价模式,它反映量价分离的真实面目,工程量由招标人提供,价由投标人报出。为了规范电力工程建设市场,结合电力行业特点,参照建设部计价规范,电力行业编制了《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标准,可以作为招投标管理系统的依据。 2.2工程量清单计价特点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以往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相比,该模式下的招投标管理工作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能够使竞争变得更加平等工程量清单为所有的投标者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在工程量相同的条件下,竞标企业可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报价,这非常符合商品交换的原则,从而有助于业主在竞争中获得最优的工程造价;第二,充分体现出了竞争的要求就招投标而言,其本身便属于竞争的过程,如果投标者可以按照招标者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对各个单价进行填写的话,一旦价格报得过高,便无法中标,若是价格过低,则有可能导致亏本,这样能够使竞争更加公平,完全符合招投标的最终目的;第三,有助于中标企业控制成本对于中标企业而言,其可以按照中标价格以及投标文件中的承诺,对成本和利润进行详细分析综合考虑,制定最优的施工方案,有利于确保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第四,有利于业主方对总体投资进行有效控制在以施工图纸对预算进行计价时,业主方对于因设计变更造成的工程造价变化不会过于敏感,只有在竣工结算时才会知道变更对投资预算的影响,而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只要设计发生变更业务方立即便会获悉这一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这样便可以决定出最为适合的方法。 3.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的优越性 3.1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投标就是把定价权交还给企业和市场,淡化定额的法定作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提高了电力企业竞争意识和管理水平。随着电力工程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强化竞争意识,敢于竞争扬长避短充分体现施工企业的优势特点和自主性提高施工企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因为只有那些高效质优价低的施工企业才能形成利润空间才能被市场接受和承认。因此工程量清单计价可以提高投资人的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施工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 3.2有利于加强合同管理 在传统的电力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工程量清单招标是由有编制招标文件能力的招标人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按计价规范的要求编制。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和其他项目清单。招标人对所提供的工程量清单的质量负责并承担相应的风险。投标人按照招标人提供的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等技术文件根据项目和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及市场价格行情对项目成本利润进行分析统筹考虑,精心拟定施工方案并根据企业的定额合理确定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等要素的投入与配置、优化组合、合理控制现场费用和施工技术措施费,用合理确定综合单价和投标价。电力工程一般都比较复杂,周期长工程变更多、风险大,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投标单位只对自己所报的成本单价等负责,而对设计变更和工程量的计算错误不负责,其单项工程综合单价由于不会因施工难易程度数量变化技术差异取费变化而产生变化,因而有利于强化电力工程合同管理,有效地遏制了不合理的索赔行为。 3.3中标价格较为合理 采用合理低价中标,就是工期合理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案先进合理且足以保证工程质量报价在不低于企业个别成本的前提下足以保证工程顺利完成工程量清单,招标评标时围绕合理低价这一原则进行评判保证中标价是合理的最低价。增强招投标过程的透明度淡化标底的作用。工程量清单和控制价的公开提高了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为承包商竞争提供了共同的起点,使招投标过程真正做到了符合合同价格模式以固定单价模式。 4.招投标工作制度约束 电力工程具有规模大、复杂程度高等特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应用的过程中还是需要制度的约束。结合电力工程特点,选择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综合考虑工程规模和施工难度等各方面因素。针对那些施工特别复杂且有特殊要求工程要先量化商务标和技术标,然后加权计算出综合的评分,进而确定中标单位。只有这样才会突出那些实力很强、报价合理的施工企业,有效避免浑水摸鱼和扰乱市场的企业,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和择优,从而有利于合同管理。减少纠纷和摩擦。拓宽监督的层面,统一协调招投标管理,实施有效监督,制定全方位监管的方案,建立招标人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的工作机制,全过程监督招投标活动。提高有关从业人员的执法水平和整体素质。加强有关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行业自律的教育,规范其从业行为,提高专业素养。严格审查评标委员会成员,为招投标管理奠定基础。 5.结束语 招投标工作对于电力企业自身来讲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有效解决电力招投标中出现的问题,不仅需要完善相关的招投标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投标程序,还需要提升招投标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招投标从业人员要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企业利益出发,加强对招投标管理的规范和管理,在招投标工作中要明确自身职责,保证招投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电力项目招投标管理中应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的同时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净化市场,不断提升电力项目招投标工作水平,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电力工程量论文:刍议电力工程造价中工程量清单方式的应用 【摘 要】在我国电力工程造价中,工程量清单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具体的电力工程实例来分析工程量清单方式的内涵以及当前电力工程中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工程量清单计价如何科学地进行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者一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造价;工程量清单方式;应用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电力体制改革以及电力工程建设资金投入的逐年增加,特别是国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努力推进“电力工程发展模式、公司发展模式”的转变,不断强化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实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标。因此,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电力工程建设工程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势在必行。 1 工程实例 某66kV送电线路工程结算,相关的设计单位工作者工作态度不认真,初步设计中塔基础基本为普通土,建设单位依据批复概算编制的清单中项目名称1为自立式铁塔坑的挖方(爆破)及回填普通土坑深3.0m以内,数量为300。项目名称2自立式铁塔坑的挖方(爆破)及回填岩石(人工开凿)坑深3.0m以内,数量为3000。施工单位甲为了中标,采用不平衡报价法,投标综合单价分别为为34元(降低)和338元(提高),两项合计报价为34×300+3000×338=1024200元。而实际施工时,项目1工程量为1500m3,项目2工程量为2000m3,两项实际结算为34×1500+338×2000=727000元,而该施工单位甲又在中标后将土方工程以924200元(固定价格,风险完全由乙承担)分包给另一家施工单位乙。如果该施工单位甲履行合同后亏损为197200元,后甲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协商承担工程量清单编制错误的风险,与乙施工单位协商,最后付给施工单位乙850000元,建设单位另付给甲100000元,最后建设单位和总包单位都承受了巨大的风险。 2 工程量清单方式的内涵 工程量清单方式是根据市场来制定的,与定额计价模式不同,它主要是根据市场的供求情况以及掌握的信息度来签订工程合同价格的方法。因此,可以说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方法是在建设市场建立、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在工程量清单的计价过程中,工程量清单向建设市场的交易双方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平台,是投标人在投标活动中进行公正、公平、公开竞争的重要基础。 3 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应用的问题 3.1 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编制的质量不高 通常情况下,电力工程建设的工期时间比较短,工作量比较大,相关的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存在缺陷的前提下就匆忙招标,这使得设计图纸不够完善;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力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顺利开展,但目前很多工程量清单都存在着清单漏项、清单项目划分不清、清单工程量计算错误、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不清等问题。 3.2 签订合同比较随意 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工程量清单计价主要是采用单价合同。然而,在实际的电力工程项目中,建设单位为了方便,施工单位中标后采用总价合同,由于工程招标是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实际过程中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时发现与初步设计出入很大,实际工程造价与投标报价差别很大,由于签订固定总价合同双方争议较大,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风险都较大。另一方面,双方对工程量变动较大,综合单价如何调整,清单未列项目如何计价,对于国家政策法规变化引起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变化约定不明确,合同签订不严谨,容易引起争议,难以高效率地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利用工程量清单进行计价的过程如图1所示: 3.3工程结算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部分项目法人单位责任主体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认识不足,从事技经管理工作人员较少,技经人员没有对清单计价规范进行系统的学习,对清单计价理解不深入,没有养成定期收集、整理、总结工程施工工艺、设备、材料和其他费用变化信息的习惯,了解工程实际相对较少,单纯地从预算规定的角度计算、审核费用,因而难以准确地进行工程结算。 4 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在电力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1)设计人员对项目进行合理设计,这是比较关键的环节,尽可能地降低工程造价。要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认真设计,避免为了赶工期而发生设计图纸不完善的问题,对设计图纸等进行认真审核,避免施工阶段的大量变更。 (2)项目法人单位责任主体应对工程造价管理增加投入,鼓励结算人员对清单计价规范、计价软件进行学习与应用,增加专业知识的培养,提高业务技能水平项目法人单位责任主体应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技经管理工作人员主观动性,组织技经人员对清单计价规范进行系统的学习,对清单计价进行深入理解,经常深入工程现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清单编制、清单计价,审核费用,进行工程结算,同时加强工程清单计价软件的学习与应用。 (3)加强合同签订的规范性管理,严格依据《合同法》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签订合同根据国家规范,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宜采用单价合同,尽可能不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如一定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对一些容易引起争议的风险承担在合同中应有明确约定,特别对概算外项目、重大设计变更等价格的约定。另一方面,采用固定单价合同时,对一些容易引起双方争议的工程量变动较大,综合单价如何调整,清单未列项目如何计价,对于国家政策法规变化引起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变化在合同条款中明确约定,这对控制工程造价、避免工程结算时引起争议具有重大意义。 (4)鼓励施工单位编制企业定额,施工单位做大做强,淘汰一些素质差、企业管理混乱的施工企业,加大技经人员的培养。对于电力工程建设工程,应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工程可以由所在地的有能力的关联施工单位负责施工,但本地关联施工单位能力不足、信誉不好一定不能用,使招投标工作真正落实,避免流于形式。企业定额是企业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的主要依据之一,可以使施工单位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本企业的工程利润率心中有数,同时加大技经人员的素质培养,设置1~2名专职人员进行工程技经管理,同时其他兼职人员配合。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施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有利于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以及电力企业造价管理水平。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是我国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接轨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在我国电力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基本文主要对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在我国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应用问题的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电力工程量论文: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电力工程招标与投标管理 摘要: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电力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传统的招投标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必须对其模式进行创新与完善。工程量清单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招投标管理模式,因其具有诸多优点在电力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电力工程;工程量清单模式;招投标管理 0 引言 目前,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在工程招投标管理中仍然沿用了传统的招投标计价模式。为了规范电力工程招投标工作和电力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引入工程量清单模式。在工程量清单模式下,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作流程以及清单计价费用计算程序,制定有效的工程量清单报价对策,以更好地确定清单计价模式费用的构成,对完善工程招投标市场、提高我国工程建设成本控制水平以及促进企业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工程量清单与招投标工作 1.1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含义 所谓工程量清单模式,就是招标人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根据国家以及行业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向投标人提供相应的工程数量,以便投标人能进行自主报价的模式。作为招标文件中关键的内容,工程量往往是为招投标管理工作而服务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正确客观地反映了量价分离的特点,实质就是单价合同计价模式。为了完善电力市场的相关体质,编制了电力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其主要包括了发电工程、变电工程以及送电线路工程等三个标准。 1.2 工程量清单招投标 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招标人往往会以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行业规定为主要依据,为工程项目的数量及名称提供可靠的明细清单,这就是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投标人在国家和电力市场相关招投标规定下,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实际财务情况,通过对工程量清单的自主填报,计算出电力工程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最终获得投标报价。通过工程量清单计算,为电力工程评标、合同签订、后期施工进度与质量、竣工交付使用等环节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2 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电力工程招投标管理的作用 2.1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必须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平台。然而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这个公平竞争平台更容易实现,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中标单位进行优化,强化合同管理以确定工程最终的工程造价。针对合同定价控制,往往是通过报价竞争确定,最好不能出现施工单位和电力企业出价,确保定价的合理性和公平性,这样才能使彼此双方处于相对平等的位置。在一定的国家与行业规范下进行公开竞标,对确保电力工程质量、提高投标单位内部经营管理水平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工程量清单模式下,有利于双方对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以获取最大的中标概率,实现资源的最大使用效益。 2.2 有利于加强合同管理 在工程招投标工作中,施工单位为了提高中标的概率,往往使用低价投标的手段,在工程竣工后又以设计变更、技术措施等费用进行高索赔,以谋取高额的利润。在电力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引入工程量清单模式,有利于强化电力工程合同管理。 2.3 有利于风险的分散 由于传统计价模式的限制,使得工程招投标风险不断增加,十分不利于招投标工作的有序进行。引入工程量清单模式,为招投标双方提供了一个公平公开的合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根据实际情况对清单数进行调整并结算,以确定最终的定价。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单价始终不变,这部分工程量产生的报价风险通常由投标人承担。该模式在招投标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确保招投标工作的严肃性,对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与进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电力工程招投标管理系统设计分析 在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电力工程招投标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五个模块,各个模块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为确保电力工程招投标有效管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1 工程管理模块 在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电力工程及分项工程的采购信息、材料数据以及施工数据都将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工程管理模块中,用户可以通过相关模式对工程进行管理,以便更好地管理各分项工程。 3.2 工程量清单录入模块 工程量清单录入往往采用两种录入方式,一是人机交互手工方式录入;二是建立清单数据库,对工程内容、清单编号以及施工材料及其数量等进行分类录入,并在以上录入内容的基础上,设计查询、增加、插入、删除、复制粘贴等功能。为了便于计算工程管理费和利润,还应该对费率计算和分项工程量清单逐个统计等功能进行考虑。 3.3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块 为实现电力工程项目总表汇总的自动性,可以结合综合单价法相应的计算及统计方法,设计相关的数据传递机制,以获得工程量数据总表。另外,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还应该建立项目索引,存为用户清单模块;为用户提供施工材料价格、费用以及名称等信息,使其区分主要材料和甲方所供应的材料;考虑施工人员的工日、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自动汇总等功能。 3.4 工程量清单计价报表模块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个数据处理软件应运而生,往往最常用的是excel数据处理软件。工程量清单计价报表模块主要功能是为招投标设计报表体系,提供工程量清单计价完成所需要的表格预览与打印功能,以实现该模块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3.5 基础数据管理模块 基础数据管理模式主要是为管理企业提供定额数据、材料价格及数量数据、设备价格及数量数据,并通过量价分离的形式建立分项工程定额消耗量数据库,数据库中材料和设备的价格随市场情况进行变化,反映出最新的数据,实行动态管理,完善清单计价所需要的各种基础数据管理功能。 4 总结 电力工程为适应我国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制定出灵活性强的管理模式,由动态管理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态管理,以提高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电力工程招投标工作中,引入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其充分考虑了原有预算定额计价管理系统的兼容性下,使之构成电力工程清单计价招投标管理系统,弥补了传统计价模式的不足,满足更多不同报价策略费用分摊方式设计,从而完善了工程招投标管理系统功能,进一步确保了工程施工质量与进度,为实现工程招投标与造价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控制工程论文:加强工程合同管理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摘 要 通过分析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搞好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应抓住的几个环节,共同探讨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在合同管理中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工程 造价 价格 控制 管理 工程造价有两种含义:广义地讲,是指工程项目从筹建一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中建设单位所花费用的总和;狭义地讲,是指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建设所花费的成本以及在工程发包阶段其投标价格和在工程结算阶段从建设单位所得到的工程建设费用(预期花费或实际花费)。 造价控制就是指把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在预定限额内,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各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造价控制应从多方面入手,如合理设置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等。其中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就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就财政部门而言,其实质就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这是合同当事人双方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招投标等工作的主要内容。施工合同中关于工程造价确定和支付的相关条款,是整个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重要条款。在当前建设工程市场发育尚未成熟、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市场信用体系和风险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有待改进的情况下,在施工合同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许多不规范之处。 1 工程合同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法律意识淡薄,合同签订不规范 建设工程耗资巨大、涉及面广、个性差异大和履约时间长。因此,客观上要求合同条款细致严密,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实际工作中,甲、乙双方由于缺乏施工合同管理的经验,订立的合同约束条款不全、内容不明、职责不清等现象经常发生。 有些建设项目在签订合同时为了回避业主义务,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而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通过自制的、笼统的、含糊的文本条件,避重就轻,转嫁工程风险。有的甚至仍然采用口头委托和政府命令的方式下达任务,待工程完工后,再补签合同,这样的合同根本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如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有的当事人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在签订中标合同前后,往往就同一工程项目再签订一份或者多份与中标合同价款等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合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阴阳合同”,待工程实施起来,一旦涉及到经济利益,将容易导致工程纠纷的发生。 1.2 忽视合同的严肃性,违背等价有偿的原则 自觉执行合同条款,全面履行合同义务,是合同当事人一切行为的最高准则。签订合同的甲、乙双方,经济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主从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承发包双方忽视合同的严肃性,违背合同的等价有偿原则,以各自的经济利益为中心,随意违背合同条款。甲、乙双方的这些违约行为,最终导致工程经济纠纷的发生。 合同文件存在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现象。从目前实施的建设施工合同文本看,施工合同中绝大多数条款是由发包方制定的,其中大多强调了承包方的义务,对业主的制约条款偏少,特别是对业主违约、赔偿等方面的约定不具体,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处罚办法。这不利于施工合同的公平、公正履行,成为施工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较多的一个原因。同时,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不规范管理,大量的施工队伍与建设规模严重失衡,致使业主在建设工程承包中占据主导地位,提出一些苛刻和不平等的条件,将自身的风险转移到承包商身上。由于建筑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承包商为了获得工程,只好接受。个别承包商在实施这样的工程合同时,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会采取偷工减料或非法分包甚至非法转包等手段,给工程建设带来隐患。 1.3 缺乏健全的合同管理机构 一些建设项目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的建设。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谁都可以签合同,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或有制度不执行,该履行的手续不履行,缺少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实施监督、检查等管理。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更要对施工合同进行管理。有些地方的合同管理机构不健全,对合同的审查、监督和检查不得力。建设单位没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力量,遇有建设工程,便委托给监理公司,而目前监理公司的机构设置不规范,合同管理力量薄弱,往往很难胜任建设单位的委托;施工单位,特别是中、小型施工单位,重视公关和预算管理,轻视施工合同管理,甚至没有专门机构从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 1.4 合同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建设合同涉及内容多,专业面广,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很多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合同,或合同管理人员缺少培训,将合同管理简单地视为一种事务性工作。甚至有的领导直接敲定由一般办公人员办理合同。一旦发生合同纠纷,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援。 2 控制工程造价,抓好合同管理的几个环节 2.1 把好合同签订关 签订工程合同时,最重要的要根据各工程的特点,应选择恰当的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指工程设计变更或工程签证导致工程增减的结算条件和结算方法),因为不同的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直接关系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 合同文本应尽可能选用由国家颁发的通用性合同文本,再根据拟建工程的特点和招标文件以及发包人承包商双方谈判结果来起草。合同文本必须准确表达双方谈判确定的意思,做到条款不漏项;标的物表达清楚、标的额计算准确;质量有标准,检验有方法;包装物、提(交)货或移交工程成品、运输方式和结算方式明确;违约责任及违约金(或赔偿金)计算方法准确;文字表达严谨,不使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词语。 在合同正式签订前应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其要点是:施工合同是否合法,业主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健全,合同是否需要公证和批准;合同是否完整无误,包括合同文件的完备和合同条款的完备;合同是否采取了示范文本,与其对照有无差异;合同双方责任和权益是否失衡,确定如何制约;合同实施会带来什么后果,完不成的法律责任是什么以及如何补救;双方合同的理解是否一致,发现歧义及时沟通。 2.2 做好合同实施管理 工程合同一经签订,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之后,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便是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深入理解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切实加强日常管理,使管理行为正规化、规范化,作好处理合同纠纷的各种准备,特别是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索赔与反索赔是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同双方攻与守的关系,是矛与盾的关系。工程发承包的实践经验证明,没有一个承包商不要求索赔,即要求调增合同价款,因此,要搞好工程造价控制,就必须进行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 2.3 重视合同后评估 合同后评估是合同管理的总结阶段,往往不为人所重视,其实合同后评估工作是件很重要工作,它是对合同好坏、管理得失的评估,它可为下一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合同后评估工作主要是总结合同执行情况,对合同管理好的经验加以总结推广,对过时、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以及不严谨、容易被对方索赔的条款要加以改正。影响工程造价的不确定因素可分为可预见和不可预见因素,可预见不确定因素应作为普遍性问题,不可预见不确定因素作为可追溯事件加以标识,通过合同后评估加以鉴别,并在以后工程合同中加以明示或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 控制工程造价,加强合同管理的几项措施 3.1 合同管理精细化 目前,各省级人大常会审议通过并颁布了各省级《合同监督条例》,指导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合同的监督和管理。但是,由于合同的种类繁多,《条例》内容只能对合同的监督和管理做出粗线条的规定,无法满足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具体需要。各级建设工程行业主管部门针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细则”已经迫在眉睫。作为政府项目投资主体的各级财政部门应积极参与“细则”的制定与审核,尤其在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上,对政府投资项目就做出细致、明确的规定。 项目建设各方要重视合同管理机构设置、合同归口管理工作。做好合同签订、合同审查、合同授权、合同公证、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3.2 管理人员专业化 人是合同管理中最活跃的角色,也是合同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建设单位应设置合同管理人员从事合同管理工作,并应执有《施工合同管理人员资质证书》,加强对建设单位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术素养的培训。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特点,总结以住政府投资项目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做出有利于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从而为国家财政节省建设资金。 加强建设项目合同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实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亦是提高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效果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己正式推行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造价工程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搞好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因此,建议在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设置注册造价工程师岗位,专司合同管理职责。 3.3 合同索赔研究程序化 我国工程承包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认识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赔所需的意识和动力。因此,提高索赔意识是合同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 因为工程合同一经签订,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之后,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便是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深入理解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切实加强日常管理,使管理行为正规化、规范化,作好处理合同纠纷的各种准备,特别是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索赔与反索赔是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同双方攻与守的关系,是矛与盾的关系。工程发承包的实践经验证明,没有一个承包商不要求索赔,即要求调增合同价款,因此,要搞好工程造价控制,就必须进行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 3.4 项目建设代建科学化 所谓“代建制”,就是由政府组织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专业人员,根据行业性质不同,形成专业化的建设队伍,专门从事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管理。财政部门应积极参与项目“代建制”的推行,加强对代建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并利用“代建制”在合同管理中的优势,彻底消除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项目建、管、用不能分离的弊端,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 3.5 合同签订审核规范化 建设单位应组织技术经济等各方面的专家,审核合同条款是否真实、齐全,并对承包方投标文件进行了解。通过审核了解,对不合理、不合法的条款及时予以纠正,不齐全的条款要补齐,使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实施中减少合同纠纷和违约,避免对建设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6 合同实施交底制度化 财政部门应督促实行政府投资管理的建设单位做好向各层次管理者做“合同交底”的工作,把合同责任具体落实到各责任人和合同实施的具体工作中。特别是在工程使用非标准的合同文本或有关人员不熟悉合同文本时,这个“合同交底”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控制工程论文:地方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探讨 【论文关键词】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材料成型 控制工程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与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专业的科学定位于课程体系改革,主张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明方向、强适应”和“通用性、精简性、特色性、实践性”为原则,加强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和实践教学,拓宽专业知识面,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参与竞争的能力。 1998年教育部进行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时,设立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新的本科专业(以下简称材成专业),多数学校实现了由锻压、模具、铸造、焊接等各热加工单一专业建设转向新的材成专业的建设。 作为一所新升本科的地方院校,新增本科专业的设置与培养目标主要应是面向地方相关行业和技术领域基层业务与技术管理岗位,着力培养学生具备在企事业单位和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本文对地方高校如何构建材成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 一、培养方案与教学体系现状分析 从目前多数学校的培养方案来看,由于该专业原来的基础不尽相同,不少学校还没有完全摆脱老专业的框框,而只是在老专业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修改。存在着专业教改的总体目标不够明确,没有从根本上重建该专业的教学体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缺乏层次,不能满足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拓宽口径与保持专业特色的关系问题尚未解决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进行专业教学改革,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非常紧迫的任务。 学校虽然从2002年即开始培养材成专业本科生,但由于是在专科基础上的联办本科,使用的完全是河南科技大学的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很难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修改。学校于2008年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科专业的基础上,成功申报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本科专业。当年开始招收培养材成本科生并使用自己的培养方案,但在教学中发现该培养方案存在课程过重、特色不突出等现象,急需改进。 二、材成本科教育、教学的定位 1、人才培养定位 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特点来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一部分高校应该担负起精英教育的责任,以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型和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为主,本科阶段应是进行以通识为主的专业教育。另一部分学校应以普及高等教育为主,负起大众化教育的责任,本科阶段是通识与专业并重的教育。 学校升本初始即定位为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因此,应以普及高等教育为主,承担起大众化教育的责任,以培养本学科的工程技术型、职业应用复合型人才为主。 2、确定专业方向 材成专业具有宽口径、大专业、多方向的特点,根据行业需求及地区经济发展和学院实际,选准专业主方向,办出地方特色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洛阳地区制造业的长足发展使对掌握现代设计技术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又呈上升趋势,锻压、焊接、铸造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复合型人才更为抢手。据此,学校材成专业实施的是宽口径的材料材成及控制工程与专业方向并存的培养模式,设置了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与自动化、金属建材加工三个专业方向。 3、人才培养目标 材成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掌握现代成型方法与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焊接技术与自动化、金属建筑材料加工的能力,能够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设备设计、生产过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材成专业内涵及课程体系 1、根据专业发展明确专业内涵 材成专业是以成形技术为手段、以材料为加工对象、以过程控制为质量保证、以实现产品制造为目的的工科专业。它是介于机械和材料两大学科之间的反映综合性制造技术的专业,机械学科和材料学科的基础知识构成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这一特点决定了材成专业人才培养必然是宽口径的。 从1998年新专业诞生以来,不少学校材成专业发展遇到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处理好“宽与专”的关系,一些学校过于强调宽口径,淡化了专业,使得毕业生所学无法与企业的需求接轨,一度出现与铸、锻、焊有关的企业到高校无法招到需要的专业人才。另外一些学校则走向另一极端,铸、锻、焊老专业的主要课程都上,课程过多,学生不堪重负。 我们组织教师广泛调研,重点了解企业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及方向的学生要求具备相同的宽口径的基础知识和成形技术专业基础知识,所不同的只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材成大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包括塑性成形、液态成型、焊接成型等基本理论、工艺及装备设计、设备选用等内容。为了避免过于宽泛或负担过重,又分别开设了与以前的锻、铸、焊三门技术相关的专业课。 2、教学内容的总体构成 按照教育部有关四年制工科大学生总教学时数及实践性环节安排的指导原则,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根据通用性、精简性、特色性和实践性原则建立了“两平台、三模块、一拓展”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各专业方向的协调发展。 “两平台”为通识课程平台与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三模块”为专业教育内容,包括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与自动化、金属建材加工模块,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可以随社会需求相应变化;“一拓展”为素质教育的拓展计划,主要由学生科技活动组成。 (1)通用性原则。材成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基础型、通用型为主,同时加强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体现基本知识结构的内容,也就是“两平台”:通识课程平台与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在整个教学计划中,这类课程占了总学时的56.86%,改变了过去专业口径偏窄和过专现象,做到既夯实基础、又拓宽口径。 (2)精简性原则。材成专业学生毕业要求的学分控制在205学分,从学时上计算比过去培养方案的总学时少了64学时。同时将根据“去重消肿,去旧增新”的原则,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和学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向生产现场,去思考、动手、创新。 (3)特色性原则。人才知识结构不仅要体现国家对人才质量的基本要求,更需立足地方学校和本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在材成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设置了模具制造学、塑性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焊接结构、焊接自动化技术、焊接质量检验与评价、金属建材电磁连铸技术、金属建材成型工艺、金属建材成型装备等课程体现本专业特色,同时也设置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的任选课程。 (4)实践性原则。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通过精简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突出理论联系实践,确保实践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技术开发和创新活动,认定学分,同时要求学生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和人才知识结构的优化是一项庞大、复杂、长期的系统工作,同时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要求既相对稳定又动态发展,在今后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及时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努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控制工程论文: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与特色的探索 论文 关键词:化工设备与机械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专业建设 专业特色 一体 两翼 论文摘要:就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与特色,如培养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计划修订、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改革、专业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必要的措施。 1.引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对化机专业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改变。随着 现代 科学 技术的进步和 工业 的 发展 ,过程装备越来越趋向大型化、精细化和自动化,流程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等)与过程进行要求必须实施精确的自动控制,这是过程装备高效、安全、可靠运行的根本保证。将“过程”、“装备”与“控制”三个相关学科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过-装-控一体化”,已是化机专业改革的必然。 根据 教育 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化工设备与机械”本科专业正式更名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新专业是“以过程装备设计为主体,以过程原理与装备控制技术应用为其两翼(简称‘一体两翼’)”的大类学科交叉型专业。这并不是专业名称的简单改变,而是要求赋予专业以新的内涵,因此应结合内蒙古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和特色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慎重确定专业的培养方案,做出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以适应培养21世纪人才之需要,并充分体现我们自己的专业特色。 2.专业建设思路 内蒙古科技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专业于2004年获得批准,于当年招收第一届学生,现已累计招生四届八个班共计300余人。依据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专业总体框架,结合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建立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过装控一体两翼”的总体架构,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成为涵盖学科领域宽、柔性大、适应性强的专业,能够培养21世纪内蒙古及全国 经济 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专业建设规划 校院领导非常重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工作,动员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给予大力支持,学校已安排购置了75万多元专业必需的实验设备,学院已购买数量可观的教学科研图书资料。过控系全体教师均参与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究,集体讨论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修订、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共识并付诸实施。 3. 1.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建立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原专业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均毕业于原化机专业或机械专业,过程控制或过程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基础比较欠缺;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较大(约占总数90%以上),部分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而且缺乏工程实践知识。因此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当务之急。学院采用的办法是: (1)引进硕士以上专业对口的高学历人才。 (2)提高青年教师的水平。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或攻读高一级学位。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检查、评比和研讨,对教学质量差的青年教师,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给他们帮助和指导。支持专业课教师参加全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术交流活动,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教学和科研能力。由此逐步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研究生以上占100% )、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45岁以下占80%,高级职称占50% )、专业素质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3. 2.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教学计划的修订 参照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总体框架,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力求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工程实施能力和良好的业务素质。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制药、食品、生化、煤化工、机电及劳动安全部门等领域中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研究及开发等工作。 按此培养目标,结合内蒙古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框架,如表1所示,其由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方向知识两大部分组成。基础理论知识包含人文基础、科学技术理论和实践基础三方面,以科学技术理论为重点,人文基础和实践基础辅之。科学技术理论包括公共理论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基础。这些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专业知识的获得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方向知识以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设计和过程流体机械为主体,过程工程原理与过程装备控制技术为其两翼,并增设煤化工技术及装备等专业课程,以突出我们自己的专业特色。 3. 3.课程体系改革及优化 根据“一体两翼”的专业定位,优化课程设置,建立新的教学课程体系,以适应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弹性大、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具体做法如下: (1)增设控制类有关课程,满足专业拓宽的需要。如开出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plc技术及应用课程,使学生掌握过程装备控制学科的有关知识,以适应过程装备大型化、自动化的需求。(2)加强理论基础、淡化专业。将专业课学时数控制在总学时的20%左右。如对过程流体机械以解决选型和应用为主,将课时由72减少至48左右;增加流体力学及粉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理论基础课程;同时开出适当的专业选修课,如有限元原理及应用、过程装备cad、药物制剂工程与设备、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过程装备密封技术,以增加专业的柔性。(3)加强外语、 计算 机基础教学。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增开过程装备高级程序设计课程,使得外语和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和较深的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4)加强实践性环节,积极创造条件。如增设工程教育实践,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4.专业教材使用与更新情况 为了规范专业的知识结构和保证教学质量,专业核心课程按新专业的要求全部采用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面向21世纪的新教材。煤化工技术及装备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必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编写。同时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和整合,使之更适应我校的实际情况。 3. 5.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采用比较式、启发式教学,讲课中要求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以提纲式教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学与教师课堂讲授、指导、答疑相结合。 在教学手段上,也积极进行探索。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与过程流体机械等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与图片资料讲解,加深学生对过程设备结构的认识,节省在黑板上画图及板书的时间,以提高授课速度并充实授课内容;过程装备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需要增加典型容器的制造工艺,可用观看录像来代替课堂的抽象讲解;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被作为学院重点课程予以建设,通过进一步完善cai课件和研制典型过程设备的设计 计算 软件以提高专业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3. 6.实践性教学环节规划情况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工 科学 生动手能力、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规划与安排。 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如表2所示,鉴于实验经费投入数量有限,大规模地进行实验设备的购置不切合实际,在利用相关院系实验资源的基础上,我们主要计划先期建设能够满足学生基本专业实验要求的压力容器综合实验、空压机性能测试及超声探伤实验、过程装备结构拆装实验和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实验四个实验室。第一期专业实验室建设中用于购买实验设备的经费约为75万元,其中压力容器综合实验装置我们使用南京化工学院李健教授研制的专利产品——压力容器三合一验证性实验装置,其特点是结构设计巧妙,试件易得,实验效果良好,实验数据误差较小,价格仅为通用压力容器实验装置的二十分之一,许多高校如东南大学在使用该实验装置。通过第一期的建设,实验室的教学环境将得到较大的改善。实验室第二期建设正在拟申报之中(含过程装备与控制仿真实验、过程装备密封实验装置、煤化工技术及装备实验装置等),相信经过两期建设,实验教学条件将得到很大的改观,能够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学校 教育 与社会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选择了区内外一些优秀 企业 作为实习基地,如南京紫光精细化工厂实训基地、南化集团、天津碱厂、神华集团煤化工基地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得到了厂里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毕业设计( 论文 )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完成工程师素质基本训练的一个关键性教学实践活动。我们一方面制订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和毕业设计指导书,另一方面注重指导教师自身工程实际知识的加强,再者依据培养目标选好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并安排一定比例的学生参与教师纵向科研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从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提高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束语 相信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和实践探索,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与教学水平将会获得较大改善与提高,社会影响力逐年递增,师资队伍建设渐趋合理优化,为积极准备化工过程机械硕士点的申报创造条件。知识结构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培养特点,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均有望得到较大的提升。 控制工程论文:机械工程测试与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探讨 1、概述 机械工程测试与控制工程课程及实验教学是本科高校机械类学生的专业重点课程,两门课程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例如测试系统基本特性需要掌握测试和控制的知识才能解决问题;在控制工程里的控制理论的学习需要工程测试技术里的传感器原理、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基本原理作为基础。我校测控实验室现有drlab快速可重组综合实验台10套,倒立摆2套,实验学时为测试实验8学时、控制工程8学时。学生通过此平台可进行信号分析,常用传感器和测试电路的使用方法,学会用测控的基本知识用于倒立摆控制、虚拟仪器、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分析等。 2、测控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近几年我校机械系测控实验教学正在稳步推进和不断完善,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例如由于本科教学的必要,大量的基础课程压缩了实验教学的学时量;理论课程的学习跟实验教学不能最有效的结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没有足够的平台。我校测控实验教学的主要现状如下: (1)将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实验分开进行,或由于某些原因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实验没有合理的衔接。 (2)学生兴趣普通不浓厚,没有更多吸引学生全身心参与实验的手段。 (3)验证性实验较多,学生书写的实验报告内容单一。 (4)教师往往以考勤和实验报告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成绩评定中没有学生实验过程优良的反映。 (5)实验室师资力量缺乏,教师积极性不够;实验室管理制度陈旧,跟不上教学改革的发展。 3、测控实验教学建议 结合我校测控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测试技术实验与控制工程实验相结合,充分利用drlab虚拟平台,并将matlab软件融入实验项目中。例如,将典型信号的频谱分析、相关分析等实验内容在drlab虚拟平台进行构建、仿真实验后,利用matlab软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对其进行处理;将传感器应用实验所采集的数据用于控制工程的闭环控制实验,如倒立摆实验、环形输送线实验。 (2)为了提升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和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一是可结合测控实验开展一些实验大赛,例如我校正在试点的创新性实验活动月活动。该活动选择测控实验中的倒立摆控制实验、虚拟平台实验竞技大赛、基于drlab虚拟平台的创新性实验等;二是结合院系实际,对学生的实验创新项目进行立项资助,例如我系正在大二、大三学生中进行试点,学生随时可进行实验创新项目的申报,定期组织答辩,成熟一个,审批一个。 (3)测控实验往往以验证实验居多,对于这种现状,可对实验项目进行相应改革。例如对于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传感器运用实验等,可列出十多个甚至更多的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两人一组,要求不同组学生选择不同的项目进行实验,因为这些实验在虚拟实验平台上都是可以实现的。学生书写的实验报告不能完全按照实验教材内容进行书写,必须认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由于实验学时的限制,在上交的实验报告中应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即达到学生书写的实验报告不 是千遍一律,而是各有不同,有所创新。 (4)在实验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辅助。教师除了引导、监督以外,还应记录学生实验的过程,以过程和实验报告的创新性为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 (5)实验室师资力量不足,或者由于有的教师长期从事实验教学,对实验工作已经疲惫,不愿意在实验项目、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这就需要实验室主管部门出台一些促进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提供平台。例如以项目申报的形式进行一些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6)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学校应开放实验室,在学生中可设立一些勤工助学岗位,进行开放性实验室的日常管理,辅助教师进行实验,建立相应在的开放性实验室准入制度、项目管理制度等。对于测控实验,可结合飞思卡尔智能汽车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参赛项目建立测控综合实验平台,因为这些大赛所涉及的内容均与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密切相关,例如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控制算法等。结合大赛开设相应的实验学时进行实验教学,学校主管实验室的国资处或教务处可设立相应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经费,利用现有资源在学生中开展创新性实验活动,这比传统的测控实验吸引学生兴趣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要好得多。 (4)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教师的科研项目也逐渐增多,对于机械类本科生的培养,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可适当培养和引导一些学生参与一定的科研项目,让教学、实验、科研三者结合。兴趣是创新的源泉,学校和教师只有提供了足够的平台,学生才会在此平台上找到兴趣,不断创新和发展。 4、结束语 测控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学校应努力构建学生实验平台,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经常深入实验室,加强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做到资源合理、有效应用。学校开设的实验课程应尽量结合工程运用实际,做到课程的理论与实验的实际运用的充分结合,改进实验教学项目和实验手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控制工程论文:谈谈建设工程监理控制工程质量方式 摘要:去年,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全国开展了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工作。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察部联合检查的100多个工程中,发现约90%的工程存在着违法违规、不执行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其中有监理市场秩序不够规范,有关法规体系不够完善,收费偏低,社会尚不够重视等原因,但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监理工作比较薄弱, “人员不到位,行为不规范,效果不明显”,未按要求采用“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的方式控制工程质量,特别是监理工作的旁站管理没有到位。 一、采用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的方式,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理的必然性: 这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必要。《条例》第五章专门讲到监理责任和义务。其中第38条规定:“采用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的方式,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理。” 实行旁站管理也是执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这一国家标准所要求的。《建设工程监理规范》5•4•8要求:“对隐蔽工程加以旁站管理”。 随着建筑业逐渐市场化,难免会有一些承包商受自身经济利益的驱使,做出种种不正当的商业行为。这就需要通过监督检查的手段将触角伸展到施工操作的第一线,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可能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这项工作需要一个专业性强、作风严谨、处事公正的组织即建设监理单位来承担。可以这样认为,旁站监理是伴随着新的建筑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 二、旁站监理: 1、旁站监理概念: 旁站监理是指监理单位的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对建设工程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的施工过程进行的监督管理活动。 旁站监督是技术性要求很强的工作,因此要求旁站监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建设工程现场实践经验,对所监督的施工过程所采用的方法和过程有透彻的了解,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心中有数,能做到预控管理。 2、旁站监理人员的任职条件: 旁站监理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方可上岗: (一)取得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并经注册; (二)具有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一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经过监理业务培训并经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可; (三)具有相关专业技师职称、十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经过监理业务培训并经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可。 三、现场巡视: 现场巡视是指监理人员对正在施工的部位或工序现场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活动,它不限于某一部位或过程。现场巡视是监理行为中为获取综合信息和全面掌握工程现场动态的有效途径,是对施工现场的工作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观察,具有多次轮回性和目标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巡视,可以有效掌握影响质量的各因素的状态,如: 1、施工方人员状态: 如承包商的管理人员是否到位,质检员、技术员是否能及时发现问题,现场管理是否有序等。 2、机械设备的完好程度和适应状态: 如设备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和严格招待其性能及数量是否满足施工需要,有无可能造成质量隐患和进度隐患等。 3、材料质量、有效使用及供应状态: 由于工程材料种类繁多,品种各异,外观较难看出质量的差异,容易放松对不同批次的质量检验,通过巡视可以随时发现不同批次的材料进场情况和掌握第一手资料与承包商进行核对,同时在巡视过程中还可以对承包商的材料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如材料的存放和使用情况是否合理,用量能否达到规定要求等。 四、平行检验: 平行检验强调的是项目监理机构利用一定的检查或检测手段,按照一定的比例,对某些工程部位、试验、材料等独立进行检查或检测,进行质量判断的能力。它是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技术复核及复验工作中采用,是监理工程师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作出自己独立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由于工程建设监理不是单一的管理专业,还必须有必要的验证性的具体工程建设实施行为,在承包单位自检的基础上,针对某些工程部位、试验、材料等,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检测手段,进行检测验证,达到一切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为加强质量过程控制提供有力依据,实现监理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保证监理工作的高水平,高效率。 平行检验针对的检验项目主要是对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规定的通信工程中那些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作用的“主控项目”和部分“一般项目”。其检验项目应是可重复的,即对检验项目的性能能够进行再次地测量、检查、试验等,如运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对建筑物方位的复核测定,使用先进的无损伤设备,对焊接质量的复核检验,运用计算机对某些关键部位进行结构验算或工艺设计的复核等,此外还有对某些结构部位标高、尺寸、偏差、位置等的复核检验等。而国家规定的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量测机构所进行的并出具的检验项目,不在监理机构的平行检验之列。 五、看法与期望: 1、在通信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是建设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三种主要方式,体现了质量控制的点面结合,以数据事实说话的科学工作方法,从而达到质量的有效控制,各有各的适用条件,范围,无所谓熟轻熟重,那种以为只有旁站才能有效控制质量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也是不科学的。只有将三种控制方法互相结合,合理采用,才能更好的做好项目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2、要做到有效的质量监理控制,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监理人员的素质是最重要的,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防患于未然,做到预防为主。 所以,具体从事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丰富的工程建设实践经验。能够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管理,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而且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组织、协调工程建设有关各方共同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做好工程质量控制。 控制工程论文:控制工程建设质量措施分析论文 摘要:介绍了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提出了控制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措施。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普遍采用项目法人责任制,承担工程建设的项目法人是集项目策划、筹资、建设、运营和还贷于一身的项目建设主体,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履行业主的职责,严格按照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对工程进行全面、全过程管理。 1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1.1业主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项目业主单位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管理,承担项目法人的质量责任。(1)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在设计、施工、监理有关合同中,充分明确工程建设的质量目标和各方应承担的质量责任。(2)健全各种质量管理制度,开展全员的质量教育和工程质量巡回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有关单位在工程质量上存在的问题,按照与各方合同的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3)项目业主单位要成立质量管理的专职职能部门,对于规模较大的项目还应相应设立现场机构,全权代表项目法人监督、检查、处理施工现场的质量问题。(4)成立技术委员会或咨询专家组,通过现场考察、专题会议、人员培训、咨询报告等方式,对设计、施工、监理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质量问题、合同问题提出咨询意见,确保高水平的工程建设质量。(5)完善质量检查制度,重点进行各种原材料、构配件、混凝土各项指标的抽检试验工作。 1.2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承担工程设计任务的设计单位应在自身的资质等级范围内开展工作,为了保证所承担设计任务的顺利完成,各设计单位按照内部质量体系的运行要求,对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按照ISO9001标准的要求,设计单位对设计策划、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设计更改、设代工作等设计过程所涉及的责任人、操作程序、更改方式、质量记录要求等均以内部文件的形式作出详细的规定。对于设计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则通过院技术委员会的评审或通过业主聘请专家咨询的方式予以解决。对设计项目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及设计产品质量,各设计单位均要有质量管理的专职部门负责监督、考核、抽查。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确保设计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设计成果交付后,设计单位通过设计交底、现场设代、工程回访等方式为工程建设服务,及时了解工程最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与业主、监理、承包商技术人员沟通,解决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为工程按期完工及工程质量提供技术保证。 1.3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监理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各监理单位除协助并检查承包人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外,还应针对所承担的监理任务编制监理规划,经过单位内部审核、批准及业主确认后作为指导监理工作的技术组织文件。监理规划明确了监理工作目标、监理的组织机构、质量管理及控制要求等。在此基础上,各监理单位还应建立自己的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对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监控,包括基础技术条件控制、工艺控制和材料控制3个方面。基础技术条件控制是按合同要求审查施工图纸和承包商的人员、设备;工艺控制是按技术规范要求检查督促按工程质量标准操作;材料控制是采用审核、批准程序严格控制用于工程的材料和设备的质量。通过质量的验收与评定、质量信息反馈、例会及专题会议等程序,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从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1.4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承包人按照施工合同的要求建立包括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等在内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包括:建立专职的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建立现场试验机构。为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承包商应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包括:设计图纸、技术文件的审查、交底制度;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制度;原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的进场和日常检验制度;施工质量的“三检”制度;单元工程质量检验和等级评定制度;施工资料保管及工程档案管理制度;质量缺陷和质量事故的报告处理制度;施工设备的保养、维修制度等。承包商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要求是: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施工;遵守技术标准,严格按图施工;坚持材料和工程设备的检验制度;严格半成品的试验检验;严格实行工程质量的三检(初检、复检、终检)制度;加强资料和档案管理。 1.5政府监督部门的质量监督体系(1)对业主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了业主在组织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做到规范化、科学化。(2)对承包商和监理单位的资质、质量管理体系及特殊执业人员的资格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及个人的基本条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3)每年定期不定期地对施工单位工程质量和监理单位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参与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关键点的控制。(4)对关键隐蔽工程、重要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验收及质量评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审核,不断地推动和规范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 2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严格招标管理,择优选择施工单位。工程招标采购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招标法规进行。必须满足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要求,优先选择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施工企业。 (2)严格施工程序,强化施工管理。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基础上要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制、现场监理跟班制、质量情况报告制、质量例会制和质量奖罚制。承包商按照合同规定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做好原材料进场检验工作、工艺控制、工作质量控制、工序质量“三检”、工序质量记录等工作,工序质量自检合格后报工程师检查、确认。未经确认,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项目监理严格审查承包商施工组织设计,严格单位(分部)工程开工申请制度,现场监理人员跟班监督承包商严格按设计文件、规程、规范和经工程师批准的图纸、方法、工艺与措施组织施工;严格原材料、工序产品抽检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实际资源配备、工作情况、质量问题、环境条件和安全措施等进行核查,填写值班记录,经承包商现场代表签字认可。监理人员对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对于业主供货的国内外大型设备,业主最好能够派出驻厂监造人员,对生产用材质、制作工艺和过程、相关试验进行检查和监督,最后进行出厂验收。设备进场后,开箱验货,再进行一次现场组装试验,全部通过检验后,运至现场进行安装。 (3)严格技术标准,加强质量检验。根据合同规定,承包商在正式作业前,必须对计划投入使用的施工材料、施工方法、施工设备、施工技术参数进行施工试验,以便实地考察施工计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优选工艺参数,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技术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商试验室的各项检测活动进行监督。 试验成果需经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除此之外,监理工程师还要根据原材料使用、施工实际情况独立进行抽样、系统的试验和检测,其结果作为能否批准承包商施工计划和工程质量评定的最终依据。 (4)加强安全监测,提供质量信息。工程安全监测仪器的监测点,重点布设在地质条件差、结构尺寸规模较大及受力复杂的典型部位。通过观测,可积累大量的观测数据,并进行数据汇总分析,验证各建筑物在运行期间工作是否正常,结构形态是否稳定,是否有显著威胁工程安全的异常迹象,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质量信息。 (5)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工程建设在设计、施工中创造性地引进、推广和使用国内、国外的新技术,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 (6)严格工程验收,加强缺陷处理。依据合同和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针对工程特点,应该编制具体项目的验收管理办法,健全工程各阶段验收的领导机构,明确验收工作内容、程序和要求,使工程验收工作做到了有章可依,责任明确,资料齐备。对于施工中的质量缺陷,项目监理部及时向承包商发出修补指令,承包商提出修补方案,工程师批准;工程师也可提出建议修补方案,事后双方书面确认;对于重大质量缺陷,业主组织设计单位、咨询专家共同研究提出处理方案,报工程师批准,由原承包商或重新委托承包商实施,质量缺陷修补完成后,由验收委员会或项目监理部组织验收。超级秘书网 (7)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质量责任追究。工程建设期间,要明确质量管理体系及主要职责、管理依据、管理措施、质量责任等,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事故,监理单位应立即上报业主,分类进行处理,并对产生质量事故的原因及责任人进行调查、追究。发生质量事故后,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主要责任者和职工没有受写作论文到教育不放过,补救和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8)总结质量管理经验,实行质量奖罚制度。根据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召开专题质量管理工作会议,总结质量管理的经验和不足,表彰和奖励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和质量优良工程项目,批评和处罚质量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定时、不定时地组织质量检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特别是一些共性的质量问题,使其消除在萌芽状态,并达到施工和监理单位互相借鉴的目的。 随着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逐步完善,业主主导地位的不断加强,项目业主通过对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工程质量从设计到施工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可使项目建设质量管理效果明显,对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作用。 控制工程论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培养方案 论文摘要:结合河北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了修仃,在新的培养模式中,设置了三个培养方向,优化了学科基础课;同时增加了专业综合实验、技能培训、外语文献阅读及学年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 1998年国家教育部对高等院校本科培养专业进行了调整,其中,将过去的铸造、锻压、焊接3个专业合并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旨在培养专业面宽、适应性强的材料热加工方面的人才。旧的培养模式无法满足新专业的需求。所以自1999年按新专业招生以来,便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制订和修改,但在教学实施和毕业生就业中暴露了一些问题。本课题便是针对这些问题,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 1.根据市场需求划分专业方向 从就业情况来看,长期以来,热加工行业从我校招的毕业生一直以铸造、焊接、锻压为各对口专业,所以近年来,用人单位仍以此旧专业名称招收毕业生。加之企业在生产中分工较细,他们都希望有各个专业特长的人才,在短期内便可胜任一方面的技术工作。由此看来,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大专业制定一套新计划而完全取消过去的专业方向是不合适的。但专业方向如何设置仍需慎重。为此我们分析了近几年河北省对本专业的需求,连年来省内各中小企业对铸造、焊接方向的人才需求较多,尤其我国加人WTO后,铸件出口量逐渐增多,优质高效的要求使他们对此方面的人才需求随之增强。由于河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传统的锻压方面的人才需求减少,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人才需求呈连年上升趋势,而且省外的某些模具加工基地也逐渐从我校招聘毕业生。分析了河北省的需求情况,我们又对其他兄弟院校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分析,在我们收集的教学计划中有全国重点院校的,如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也有一般院校的,如河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从这些院校的教学计划看,重点大学基本不分专业方向,除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外,其他课程安排完全一致,专业性强的课程开设较少。分析原因,这些院校的毕业生考研率较高,从事科研工作的较多,而在企业从事生产一线技术工作的较少。一般的地方院校的计划中在进人第6,7学期后,根据专业方向划分几个相应的专业模块,主要的专业课开设2一3门,因为这些地方院校的毕业生主要面向一些企业,将来主要从事技术工作,所以他们需要掌握某一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毕业后,能在短期内胜任具体工作。我校面向的主要是河北省中小企业,很多企业来校招人时都表示希望能尽快在工作岗位中独挡一面。 鉴于以上分析,决定在新的方案中,分出三个专业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铸造、焊接。由于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更近于机械工程学科、而铸造和焊接所需材料科学基础知识较多。在新的培养计划中制订了模具方向、铸造和焊接方向两套培养方案。 2加强基础教育,优化学科基础 为了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范围,整个课程体系中,基础课应占较大比重,而基础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公共基础课是按学校对理工专业的要求开始的,包括两课、英语、信息技术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而学科基础课的设置是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关键,在本方案中,首先确定了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物理等学校框架内的几门课程,然后根据专业方向的需要,搭建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其中模具方向以机械工程基础为主干学科,因此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开设学时较多,而铸造、焊接方向则以材料科学工程基础为主干学科:如开设了普通化学、物理化学、冶金传输原理等课程;除以上因专业方向不同而开设的不同的学科基础课以外,还开设了多门相同课程,其中包括必不可少的材料科学基础,另外为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及考虑到后续课的学习、将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开设了工程材料概论、文献检索、电工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材料成型控制基础、材料检测及控制工程等课程。 从课程的开设看,包含了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工程技术基础的课程,而且考虑了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基础与专业的关系,优化了学科基础课程。 3整合专业课,精选选修课 为加强专业综合教育,拓宽学科专业范围,专业课和选修课的确定也很重要。专业课是按专业方向开设的,各方向根据专业特点,在有限的学时内选择了几门构成专业框架的专业课。铸造方向是以设备、工艺、材料三方面的课程构成的框架;焊接方向则由电源、工艺、结构三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组成;模具方向则体现了模具设计(冲压模具、锻造模具、塑料模具)和制造(模具制造工艺和数控加工技术)两大方面,同时开设了计算机在模具中的应用(模具CAD/CAM)。超级秘书网 有了以上各专业方向的主体框架,考虑到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兴趣及将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开设了小学时的专业性强的专业课(每个专业方向2一3门)。另外,为拓宽学科专业范围,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精选了一系列选修课:如材料成型新技术、工业机器人、工程软件、计算机在热加工中的应用、技术经济学等十几门课程可供选择。 4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新的计划中,除了传统的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以外,模具方向增加了数控加工技术的技能培训,主要有线切割编程加工、数控铣编程加工;铸造和焊接方向增设了两周专业实验周.,学生可自己设计实验、并亲自动手操作。这给学生创造了动手和动脑的机会,也给他们创造能力的发挥留下了空间。 为了使学生四年外语不断线、培养学生对外语文献阅读和翻译的能力,同时结合文献检索课的学习,练习查阅、整理资料;另外为锻炼学生文字表达和科技写作的能力,在5一6学期增设了“外语文献阅读及学年论文”的实践教学环节。 5结束语 本课题的研究是根据近几年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的市场需求和就业情况,按照“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创新性纂合型人才的综合培养”的指导思想而进行的,体现了强化基础理论,加强专业综合教育,拓宽学科专业范围,同时,对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所改革。但也存在某些缺憾,如无双语教学的计划;因学校软硬件配套问题未能实现“专业实验平台”的设想,校定选修课内包括的某些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应改为必修课等等。这些想法和建议希望在将来的计划中能成为现实。 控制工程论文: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毕业设计的改革 【摘要】对于高校人才建设来说,毕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步骤,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对理论的强化,也是强化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检验。现阶段过控专业在毕业设计方面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因此需要在各方面进行改革,这也是现阶段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对过控专业未来的发展也是非常关键的,要想顺利完成改革,就要明确现阶段过控专业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这方面的问题,并制定了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过程装备控制工程毕业设计 一、前言 过控专业研究的主要是过程工业,涉及到很多物理手段和化学反应,主要是为产品生产提供设备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因此各学科相互渗透形成了过控专业,因此该专业的知识覆盖面非常广,口径比较宽。现阶段过控专业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而毕业设计要考验的就是毕业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能力,这对学生未来发展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要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就要保证毕业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找出现阶段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二、目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设计现状 1.管理监控不严格合格的毕业设计需要在每个环节上确保质量。现阶段各高校都制定了相关的指导文件,这说明毕业设计都是有一定要求的,其中包括毕业设计的组织、目的以及相关教师的职责,并制定了论文的具体规范,只是这些是文件上的规定,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高校还是缺乏管理的,高校没有对学生实施合理的监控,也就是说各个环节都是处于无监控状态,难免会有一些环节出现问题,这是目前高校各专业毕业设计共有的一点问题,缺乏监控机制。2.教学资源不足由于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过控专业实际上已经是现阶段本科中非常热门的专业,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这对该专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对于相关高校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学生数量过多,就意味着师资力量需要跟上,目前就是专业课教师的数量并不能满足毕业设计的实际需求。多数高校是一名指导教师要负责十几名甚至更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还要负责正常的教学任务以及科研工作,能拿出的精力有限,对学生的帮助也有限,因此仅靠现阶段的教学资源要想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还是非常有难度的,而且各高校学生若是想自主查找资料,是缺少资源的,纸质的资料非常少,但电子资料方面由于学生数量大,没有固定场所,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3.选题不合理实际上毕业设计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选题。现阶段很多过控专业的学生论文选题工作是指导教师完成的,专业教师在理论研究方面没问题,但在实践方面以及对企业的了解方面并不是每一名教师都有足够的经历,因此很多毕业设计实际上是空中楼阁,仅仅存在与理论上,对实际的帮助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新精神其实并没有得到锻炼,工科学生要想获得长远发展,不仅需要理论积累,还需要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这些在现阶段的毕业设计中都是缺失的。而且选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的背景以及过控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这样才能将提升毕业设计的效果,这些都是存在问题的。4.设计时间短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阶段,实际上需要考虑两大问题,那就是就业和考研。这两个问题也需要在这一学期解决,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非常重要,与毕业设计的完成在时间上有直接冲突。学生为了顺利应对这两方面的问题,就要将毕业设计的时间压缩,而这种情况指导教师也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此毕业设计受到时间上的影响,在质量上也是难以保证的,现阶段过控专业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论文质量评价,也只是一般,说明在完成毕业设计的时候是受到严重影响的。5.学生缺乏写作技巧实际上由于信息技术越来越便捷。高校普遍为学生提供了文献检索的途径。在写作方面也会设立一些课程或者讲座,对学生完成论文进行指导,但还是无法彻底改变学生在写作技巧方面的弱点。学生完成论文时,并不具备足够的专业语言,很多学生会将一些内容拼凑到一起,甚至有一些学生会存在书写不规范的现象,其中比较复杂的环节就是文献引用、标点符号、图表绘制方面的问题,因此学生在完成论文写作后,还需要与指导教师一同花费大量的时间修改论文格式,相应的对论文内容与创新的分析就减少了。 三、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类型 1.工程设计这类题目实际上就是根据企业现有的设备,参考企业中的一些技术参数,根据相应规定进行设计。此类题目优点是对基础非常重视,要求有完善全面的技术参数,工作量非常丰富,而且无论是设计图纸还是计算量都是非常大的,所以论文实用性比较强。现阶段过控专业学生通常是在毕业设计前决定好了毕业后的趋向,所以学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需求要选择题目的。该类题目目前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尤其是一些已经到就业单位实习的学生,可以对企业设备有足够的了解以及接触的机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命题。2.科学研究该类题目通常是指导教师以自身科研情况为基础。申报的一些子项目,这类题目的特点就是创新性比较强,学生要在毕业设计时期将这一子项目完成,或者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因此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素质的。这类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有足够的积累,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而在这类题目由于是指导教师科研项目的一部分,在数量上不会太多。此类题目对学生是可以起到启发效果的,而且学生可以参与项目研讨的活动,两节相关的过程。3.创新型创新型的题目主要是通过竞赛、创业比赛等活动进行。是团队进行的一类任务,不仅需要学生完成论文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创新,其实这类题目也体现出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以及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考验的是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四、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管理制度改革很多时候毕业设计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取决于高校管理制度。因此各高校为了让毕业设计的各步骤得到有效的管理,需要建立全程监控机制,教师需要对毕业设计提升重视程度,高校也要对教师职责进行强调,严格控制学生抄袭的行为。指导教师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需要根据设计手册,保证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各环节不出问题,根据课题的需求,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其中包括对素材的筛选、对内容的设计、论文设计方案、撰写格式等,对学生负责。2.充实教学资源由于高校近年来一直在扩招。而且过控专业也是比较热门的工科专业,专业教师缺乏的现状还是非常严重的,一些高校为了顺利将毕业设计完成,而且地方科研受到的限制比较多,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料,网上虽然有各类参考资料,但是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筛选起来很有难度。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需要将教师招聘的重心放到如过控专业一样的稀缺专业,将师资力量补充上来,调整好师生比例,同时将年轻教师在工作上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导。3.保证设计时间学生为了确保升学和就业,会提出在毕业设计阶段请短假,而高校为了确保学生顺利升学和就业也会允许。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高校做出调整。因为考研与就业对学生非常重要,但是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和顺利毕业对学生也非常重要,毕业设计若是出了问题,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都是无法保证的,这就需要高校在时间上做出调整,例如将毕业设计的时间延长,同时可以将设计前的一些基础工作提前到上一学期,这样毕业设计与考研和就业在时间上的冲突就可以解决。4.加强团队指导现阶段高校过控专业的毕业设计是经过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多指导,在这种情况下,是不符合过控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这类专业更加注重的是实用性方面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这样可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各专业都需要有所设计,知识面非常广泛。但专业教师无论是研究方向以及自身专业,都是受到限制的,无法给过控专业学生带来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该建立起专门的指导团队,各专业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从原本的一对多变成多对多,这样可以根据学生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五、毕业设计与其他环节的整合 1.与课程设计整合实际上毕业设计也可以看成是课程设计的延伸,而课程设计相当于毕业设计的一部分,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在选题上是有一定关联性的。通常课程设计开始于第七学期,而学生经过几个星期的设计阶段,可以了解到毕业设计的方方面面,完成毕业设计的一些工作,这样学生就可以提前做好毕业设计的基础工作,有助于确保毕业设计顺利完成,这对学生解决毕业设计和考研以及就业之间的时间冲突是非常有帮助的,实际上课程设计就是毕业设计前学生要经历的实战演练,与毕业实习共同组成了实践环节,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目前过控专业正在增加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课程,所以整合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是非常有利的。2.与毕业实习整合毕业实习也是毕业设计前的重要实践环节。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需要进行灵活处理,要想将二者进行整合,需要注意一下细节,首先是实习基地的设立,这是毕业实习的基础。其次是高校与实习基地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然后是课题研究需要与企业实际情况和教师研究情况相结合。最后是注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学生需要的是在应用能力上获得提升,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质,但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高校需要注意对学生因材施教,解决每个学生面临的困境。 六、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1.强化对毕业设计的重视在毕业设计正式开始前,高校可以组织专门针对于毕业设计的讲座,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动员,要让教师和学生明确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就业以及学位认定问题。同时指导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负责的学生,要从学生正式开始毕业设计前,就形成严肃的意识。2.提升选题规范性论文选题要与过控专业相关,过控专业的实践价值是保证企业设备可以高效运行,是将机械、控制等各学科结合在一起的专业,在选题时需要与这些内容息息相关。在选题类型上,可以与科研单位和教师研究的课题紧密相连,一些学生可以在研究院等地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需要提升真实性,结合现有的社会资源和师资力量,对学生进行团队指导,这样可以保证题目具备真实性和综合性。在选题上还是需要指导教师提供相应的帮助,因此拟题时教师要制定好指导的时间,避免造成双方的疲劳。3.查阅文献完成论文的第一步骤就是查阅文献,学生对查阅文献方面还是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方法,因此需要教师提供指导。查阅文献需要根据课题的具体内容,确定查阅的关键词,检索相关的期刊、研究报告等资料,然后完成资料分析工作和整理工作,结合选题写出文献综述。对文献的检索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例如高校的图书馆的电子资料、维普数据库等,这些途径查找到的文献是比较新的。然后是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阅览室以及各地的图书馆。最后是网上也可以找到资料,只是质量参差不齐,需要慎重筛选。4.强化过程控制毕业设计的所有步骤包括前期讲座、确定课题、完成文献综述、完成文献的英文翻译、完成论文设计、中期检查以及评审和答辩。经过对选题的审定和初期、中期检查,然后是答辩检查、最后是成绩评定和论文评选。这些步骤都是过程控制的关键点。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至少每周两次的一对一指导,然后成立专门的小组,负责管理工作,要对毕业设计阶段实施量化管理。5.加强成绩管理毕业设计的成绩是从三方面进行评定。首先是指导教师从设计方案、完成状态、翻译情况、学生的态度以及在个人纪律评价等方面评出成绩。然后是评阅教师,根据论文的内容质量、规范性、外文翻译的质量以及内容创新性等方面评出毕业设计成绩。最后是答辩委员会,以各小组的答辩情况,对毕业设计的内容、水平、课题、表达、工作量以及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各方面给出综合性的评价,做出毕业设计的答辩成绩。最后答辩小组会以规定的比例,对总成绩进行评定,总成绩是需要通过答辩委员会进行审核的。 七、结论 总之,毕业设计是高校学生经过学习后,经历的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检查,是对在校期间成绩的总结和提升,也是高校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提升和理论研究强化的有效途径。提升设计质量不仅是为了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也是为了满足社会最新的人才需求。如今社会需要的是实用型、应用型以及创新型人才,因此在毕业设计的质量上进行提升,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人、高校还是社会发展,都是起到重要作用的。每当毕业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经验总结,这样对以后的指导工作才能有所帮助。 作者:陈慧媛 李晓红 顾锡峰 单位:青海大学化工学院 控制工程论文: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控制工程造价措施 摘要:针对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控,做了简单的论述。工程招投标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环节,直接影响着后期工程造价管控的效率,因此需要着力解决现存的问题,包括造价控制不合理与控制力度不够等,注重招标文件与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加强工程造价管控。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规范化 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多数建设企业较为注重工程设计与施工等阶段的造价控制,忽视对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事实上,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水平,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的整体效果,因此加强此环节的工程造价管控研究,有着必要性。 1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意义 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控,采取的是动态化管控方式,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包括前期阶段、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等,其中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为事前控制,对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有着积极的作用。 2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 2.1招投标文件编制的质量 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中,招投标文件是主要影响因素,文件编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控制效果。招投标文件编制中的质量要求与工期要求等,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高低。文件的科学性与的完善性,对造价控制,也有着直接影响。 2.2计价方式 目前,建筑市场多采取定额计价方式,是由投标单位按照工程招标方所给出的工程量清单,基于自身的施工水平,进行工程报价。此方式和定额计价方式相比,能够确保双方的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 2.3评标方式 可以说评标方法直接反映了招标方的价值取向,也是业主选择工程承包商的主要依据。在实际评标工作中,是由“人”来负责此项工作,个人因素对招标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评标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控制效果。 3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造成控制的策略 3.1加强招投标文件编制质量的把控 针对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采取加强招投标文件编制质量把控的方式,做好工程造价把控。首先,要注重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把控。按照建筑工程相关规范,做好文件审核,检查招标文件的明确性,避免用词不准确,使得承包商曲解文件要求,造成工程造价失控,引发经济纠纷。同时需要明确材料设备的相关描述是否详细,以免承包商使用质量较差的材料。除此之外,需要审核合同条款内容。其次,控制工程量核算的质量。在编制的过程中,利用BIM技术,发挥其技术优势(如图1所示),从建筑3D模型中,直接将工程量清单导出,减少人工核算量,提高工程量清单与招标控制价核算的准确性,使得招标价格和合同造价更为合理,避免项目超出概算情况的出现。某工程利用BIM技术,开展投资项目跟踪审最后,加强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的把控。招投标是建筑工程常采取的模式,此环节常见问题较多,从工程造价角度来说,需要加强管理力度,重点加强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的把控,为投标单位制定工程报价,提供基础保障。在此阶段,若招标文件存在瑕疵或者出现多个工程量清单版本等情况,极易造成工程经济纠纷,增加工程造价,影响双方的利益。 3.2采用合理的招标控制价 由于我国建筑市场不够完善,还存在着围标与陪标等情况,合理设置招标控制价,可以有效的引导投标单位投标,避免发生上述问题。事实上,若招标控制价设置的较低,则难以准确选择优秀的投标单位,若价格设置的过高,则极易造成上述问题。基于此,需要结合工程现象实际情况与施工技术方案等,做好综合分析,再确定招标控制价。深度到市场内部,做好深度调查,以保证定价能够和市场价格相互符合。总体来说,需要重点把控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与现场勘察的质量,做好市场价格实时监测以及合理预测,避免价格数据发生错误,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 3.3加强评标管理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采取的评标方法,主要包括最低投标价法、综合评估法等。为了能够加强此环节的把控,可以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1)做好技术标评审。做好施工方案与进度计划等的对比,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做好施工技术合理性分析,避免出现“喊口号”情况,采取暗标评审方式;2)注重询标。若能够有效落实询标工作,则可以在将不合理报价准确的排除,对提高评标效率,确保双方的权益,加强工程造价控制,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需要相关人员注重此项工作。 4结语 若想全面提升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控水平,需要完善管控体系,严格把控造价上下限,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与信用水平,做好全面的评估,加强招投标文件编制质量的把控,以加强工程造价控制。 控制工程论文:控制工程模具方向特色化建设分析 【摘要】根据研究现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包含冶金、机械以及控制等,涉及的学科范围广、业务体系多,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了更好的培养专业人才,需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在转杯、工艺、设备等环节的培训与锻炼,形成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特色,制定符合学生个性发挥在那的人才建设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联合培养。 【关键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教学特色 我国教育形式与教育理念不断进步,要提升学术水平,需要对教学方式不断改革。基于此,本文拟定了一些教学改革措施,旨在辅助材料成型专业形成自己的特色化教育。 一、完善个性化的培养机制的建立,注重个性化、模块化人才的培养 过去固有的教学管理观念,陈旧落后,要适应现实发展,需对教育教学观念进行创新,以此提升学生创新水平。位于我国湖南省的中南大学,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上独具创新。该校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和工程技术的培养,强化专业型高级人才的输送过程。一方面强化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一方面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想道德水平的建设。据此,中南大学的针对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的简历,对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着实有效。根据中南大学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在完成本科一年级与本科二年级的课程学习(专业选修课和公共基础课)之后,将能有有效的掌握数学、物力、材料制造、工程图的绘制、电力学等其他与本学科相关的一系列专业技能,打好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在本科一年级的期末,学生可以根据本学年的具体学习状况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之后三年的专业学习方向。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课程学习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学以致用、学有所长。从本科第三年的学期开始,中南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开始正式进入到专业化课程的学习阶段,课程学车进去到完全自主的专业化学习过程之中,老师的教育教学模式也依据模块化的方式进行。根据学校校友的课程设置,包括了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塑性的成型与控制在内的多个专业模块,并以此为基础,设置了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课程安排与教学规划,有效的提升了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自主性,完善了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与模块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专业方向,自主地选择课程时间活动与专业实习,极大限度的保障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突破“专才”的约束,向“通才”的全方位发展方向奠定基础。 二、借力科研优势,形成特色培养机制 首先,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结合。通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内特色教学活动的开展,向学生及时展示行业最前沿、最先进的实践成果与实务案例,将实务操作融入课堂,丰富课程内容,完善教学成果。基于此,建立一套适应本专业教育教学情况的培养体系,保障专业素质强、综合鞥能力高的学生培养。此外,还可以鼓励一批有探索欲、求知欲的学生与老师积极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小班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过程。第二,创新学生对导师的选择权。根据现有培养计划,学生对导师的选择自主性较差,因此,科研在现有培养方案允许的范围内,允许学生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导师进行科研项目的相关开展。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还还有利于获取导致是直接指导,保障科研项目的高效完成。第三,开放实验室管理观念,允许学生走进实验室。现有的实验室管理提示国语严苛、死板,导致学生对实验室的接触机会有限,学生很难接触深入地到实验室的工作氛围与操作理念。所以,学校应当开放更多地实验室资源、允许学生参与进实验室的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与科研活动。第四,完善教课授课体系。教授对本科生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那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是,教授可以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理念技术传递给学生,对于初入专业教育的学生而言,感受大师风采对专业兴趣的建立至关重要。教授或者讲师自身,也应当根据现有教学目标和职业规范,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实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数据,完善教学管理。事实上,依据现有学科优势,中南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现有的专业体系,已经形成明显的学科优势,专业成果显著。借助对人才培养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完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现有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不断升级,教学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除此之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切实的实践案例,将有效地加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知与理解,提升专业素质。 三、结语 材料成型专业形成自己的特色化教育的开展,将有效丰富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通过对中南大学材料成型专业近年来就业率的统计分析,96%的学生毕业后都可以签约进入北上广深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而行业内的巨头企业也对我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予以了较高的评价和专业认可,教育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控制工程论文: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实习模式改革的实践 摘要:结合湖北省战略性支柱产业计划,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与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对专业实习模式进行改革,实施产业计划工程教育实验班,在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实习模式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 关键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专业实习模式;校企合作 1专业实习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专业实习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在完成了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的基础上,在开始专业课的学习之前,必须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专业实习,了解实际的生产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对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生产组织及管理等方面的认识,从而达到扩大知识面、增加感性认识、有效提高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目前社会对大学毕业生仍保持较高的知识与能力要求,而社会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和积极性却明显不足;大学生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工科人才的培养与企业实际的需求严重脱节,从学校走出来的工科学生的能力不能满足企业实际的需求,对工科人才的培养缺乏必要的“工程性”和“创新性”。和其它工科专业一样,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在新形势下也面临许多挑战,必须不断改革和发展。一是要加强校企紧密合作,不但注重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的教育,更重要地是加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二是要针对企业对工科类人才的需求,明确培养目标,通过不断改进培养模式中的不足和缺点,不断提升培养模式对企业需求的适应性,使得培养出来的工程师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2校企合作实施专业实习模式改革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以下简称“过控”)是武汉工程大学最早设置的本科专业之一,经过40多年的建设发展,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水平都有了长足发展。2003年本专业被批准为湖北省第一批立项建设本科品牌专业,并于2007年通过合格验收,开始品牌专业二期建设;2009年本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被批准为湖北省省级教学团队;2010年“工程实践与创新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2011年本专业被批准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本专业开办以来,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专业办学条件不断完善,较好满足了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本专业已经形成了一支在数量、职称、年龄、学历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稳定的教师队伍。长期以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湖北省培养了大批从事石化行业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维护的优秀人才。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煤化工、磷化工和精细化工为一体的大型企业,该公司发展速度快、企业规模大,现场管理好、综合实力强,公司长期重视人才的培养,学生实习的基础设施全,学生实习条件环境好,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产业班”合作的理想企业。依托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进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专业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实施产业计划工程教育实验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改革尝试,学校及学院各级领导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机电工程学院院长专门负责,统一安排,与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洽谈合作意向及具体合作方案,并将任务具体落实到人,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利保障。 3产业计划工程教育实验班的实践 2011年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被批准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我院从2014年开始,在2011级、2012级、2013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中实施“产业计划工程教育实验班”,该班由机电工程学院和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办。为此,学院专门成立产业计划工程教育实验班学生选拔工作领导小组,依据自愿报名、全面衡量、综合考虑、择优选拔的原则进行选拔。根据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产业计划工程教育实验班的实习任务和要求,产业计划工程教育实验班学生到湖北三宁公司进行为期2个月的实习;实习形式以企业授课、技能培训、跟班(顶岗)实习为主。实习期间,通过采取学校为实习期间的每位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保险;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全程监督管理;学生住宿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与学校签订安全保证书;企业加强岗前教育,灌输学生安全防护意识的措施保障学生的安全。学生在接受公司入厂安全教育合格后,安排到各生产厂区的有关车间进行学习化工生产工艺流程、设备构造、设备维护保养等知识技能,让学生零距离的与工程实际接触,提前接受实际工程训练。每二位学生安排一名工程师指导,每天考勤,实习结束后由指导工程师就工作态度、劳动纪律、职业素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工作效果等方面给出实习期间的综合评价。 4结语 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与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实施了三年产业计划工程教育实验班,在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效果明显。学生通过实习,不仅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及创新精神,为进一步适应未来发展,提高现场解决问题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企业的工程师们对此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控制工程论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分析 【摘要】本篇文章认为想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工程类大学需要改革创新,围绕学以致用来教学,在保证办学质量的基础上,树立人才培养的方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学效率,完善学习科目内容。重视模具应用,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培养出适应当地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工程专业;培养人才;模具应用 一、前言 长三角地区作为加工工业发达地区,随着社会的发展,它逐渐变为与海外国家联系的枢纽,也是中国制造业的主力,长三角地区十分重视模具的发展,毕竟模具技术的高低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高低。现在面临的问题是,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日新月异,但相关方面的人才培养却跟不上,很大程度上拖慢了发展的脚步。要想培养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应用型人才,我们学校必须坚持学以致用的方针,不断改革创新,优化课程体系,结合当地资源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把培养出应用型人才作为最终目标。经过研究分析,我们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制定培养目标及方案。我们首先要深入市场,调查出企业需求的模具人才类型及其要求。对于不同的岗位,培养过程与目标各不相同。我们在了解的基础上,要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帮助学校教务部制定培养方案,包括基础知识的结构,学生自身技能培养,教学方式方法等指标,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除了相关的专家学者,我们还需要到一线请相关企业的工程师参与教学方案的修订,让教学更加贴近社会应用,更加符合模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此外,我们也要集思广益,邀请兄弟院校的方案制定者对本校方案进行评价,结合兄弟院校的教学特点,取长补短。2.完善课程结构,改革创新。修改当前专业知识体系,重点研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知识架构,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能力的培养,不能止步于理论知识的灌输。专业课程的教学要包含理论与实践,且偏重于实践,实践内容包括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企业结合培养等,让学生接触到一线应用技术。培养内容要能够覆盖各模块、各知识点。继续完善双证模式,双证即学历学位证跟职业资格证。另外,需要加强模具设计师培养,并设定专业专长的目标,让学生可以跟社会接轨。3.增加实践课程。我们除了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更要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工程能力的提高为指标,增设模具实践课程,定期让学生进行模具失效分析,学习材料信息相关内容,开设创新创业项目以及材料的回收利用等项目,让学生更多的实践起来,培养综合素质拓展能力。同时,每项课程最好配套一个课程设计,让学生学以致用。模具加工跟锻造技术等重点科目,应重点跟进项目训练计划。另外,要重视专业软件的应用培养,如CAD、CAM的训练。确保实践课程的效果达到最优。4.重视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应该掌握当下盛行的工艺技术与方法,包括立体设计、数字化仿真技术、数字化综合应用等。要能够利用相应的软件进行产品建模,细节设计,模具分析与设计、方案分析、模拟仿真等,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平台,将所学的技术应用到一线领域,以检测自己能力是否足够。5.完善综合素质的培养方案。除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培养,工程性大学还应该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拓展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专业化职业化,且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渗透到综合素质的培养方案中去,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专业知识讲座、课程相关实践项目,推动学生的积极性。最高限度的利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增强学生课外能力的拓展,利用好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同时促进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将师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多层次、多方面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6.完善教学机制与环境。进一步完善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为学生实践实训创造良好的平台,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大对实验室的投资力度,加强实验室使用管理,将实验室潜在能力发挥出来,推动实验项目的发展。定期开展企业讲座,邀请企业工程师将企业一线知识传达给学生,最好结合车间设备教学,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考核工作,采用课程设计、技术测评、实验项目等方式,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向着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应用型人才而进发。 二、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工程性大学应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强调学以致用,重点培养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力,与时代同步,与社会接轨,让应用型人才具备模具数字化应用能力。同时改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创造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和氛围。 控制工程论文: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 摘要: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工具。高等学校的教材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可见,教材建设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工业学校的特色学科。本专业学生历年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就业面向主要涉及冶金、石油、汽车、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等行业与领域,轧制特色专业方向毕业生供需比近年来一直保持在1:3,轧钢方向毕业生以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深受诸多大型企业的欢迎。 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理论教学与实践内容之间的不协调 随着全球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国内外经济的互补快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机遇和挑战:我院本科生毕业就业去向更加广阔,职业生涯变换职业(专业)的次数增多;同时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的专业方向选择增多。因此理论“宽口径,厚基础,”的理论教学必须为学生终身学习培养能力和奠定宽厚的基础。基于以上考量,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特色专业从2014级开始实行在多学科的交叉下,需要厚基础专业教育,逐渐培养出专业就业面宽的复合型人才。 1.2教学内容无法深入到其它学科 教育部进行专业调整涵盖了原来的金属压力加工(轧制)、铸锻及焊接等相关专业,材料成型专业同时涵盖以上三个方向。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大分类差别较大,各大高校往往均只侧重于某一分类,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侧重和擅长于焊接、东北大学专长于压力加工,北京科技大学侧重于压力加工,西北工业大学偏重于铸锻,兰州理工大学偏重于液态成型等。同时各大院校人才培养层次侧重点不同,专业建设理念和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差别巨大,无形成借鉴模式。在材料成型专业实践教学方面,需要将历史专业特色和新开方向在新的人才培养计划体系中融合,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需要深入研究其专业内在维度,进一步夯实特色基础,开辟新亮点,探求和构建新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研究涵盖几大专业方向的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同时突显“高水平、应用型”的传统特色,显得极为迫切。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实践探索 2.1改革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的体系 (1)在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制造水平及创新能力:理论基础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方式方法在革新的同时,理论永远都是必不可少的依据和前提。文化知识课可以改革但不可以削弱,可以用适当的方法将理论课的授课效率及授课方式进行变动和改革,但是,应当掌握的知识内容是不可删除的。(2)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双重培养: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要全方位开展素质及能力培养工作,除了基础理论知识以外,还包括作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劳动技能、集体主义精神、个人创新能力和良好素质的培养。统筹安排,综合平衡。(3)不同学科之间要相互渗透:教材内容要引入新技术,改造“老”课程势在必行,需要保证专业教材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先进性,跟踪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使专业教材得到滚动发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背景,面向冶金、石油、机械、装备与工程结构等行业及领域进行就业。为了更加客观的反应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情况,学校通过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对即将离校的毕业生进行就业质量跟踪调查。从调查情况分析可以看出,材控专业毕业生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较同批次同类型兄弟院校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坚持轧制方向,服务冶金行业”同时兼顾其它方向,在新形式下深化校企合作,真正实现无缝对接培养专门人才。探求并构建一套与现代企业需求相适应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资源体系。 2.2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及实践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与国外同等院校存在一定差距。在实训环节,“走马观花”只能制约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发展,使得实践培养环节和创新环节效果不理想,迫切需要进行校内和校外两方面的教学改革。目前,通过不断的建设已经具有良好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和校外实践资源。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冶金基础实验室、冶金工程专业实验室以及“冶金技术与装备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和良好的冶金行业校企关系等优良条件,为培养轧制技术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将校内外资源优化整合,使其得到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并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为培养出综合能力高、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发挥应有的贡献。 2.3综合改革理论教学课程 在目前,专业教学学时不断减少。为此,需要进一步删除理论教学各课程之间相互重复的内容。如:“材料力学”和“金属学与热处理”等专业理论都重复的讲解了“拉伸,应力应变,材料的强韧性能指标”的内容,教学内容大致一样,因此要删减各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改革各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授课计划中教学的侧重点和考察点,使理论教育学时得到有效利用。通过课程改革旨在梳理分散在各课程之中的知识点的关系,构建合理且平顺的知识传授顺序,使得学生学习更加高效。总之,在深入理解专业内涵的基础上确立专业知识结构框架与主干课程,制订出一套具有一定特色的课程体系,从而解决了老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中所面临的切实问题。 作者:贾朋鹏 单位:河北华兴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控制工程论文:控制工程专业在课程设计上的改革 摘要:就目前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情况来看,其在课程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课程设计形式感严重,缺乏实践性,面对就业需求,进行课程设计改革是必然趋势,文中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课程设计改革的必然性以及改革路径,做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改革探索;实践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对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有着明确的要求,支持高校进行教学改革,朝向应用型技术院校方向发展。现代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较大,而技术型人才还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就业问题日渐凸显,因此需要高校发挥其桥梁作用,基于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降低学生的就业压力。 一、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概述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其主要分为材料类与机械类专业。该专业主要研究的是材料结构与性能特点,以及材料在热加工环节中各种工艺因素对材料加工生产质量的影响。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主要涵盖成型与控制知识。控制知识是该专业新增的内容,意在促使材料成型知识与控制技术知识能够交叉融合,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的控制水平。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知识内容,决定了该专业属于实践应用型学科,以及人才培养的厚基础与宽口径特点。该专业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独立完成工程项目的能力为主,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改革的必然性 1.课程结构不合理。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主要包括通识课、基础知识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实践课、个性课程,但是多数高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结构,虽然理论知识课程开展,能够扎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为后期实践与个性化实践提供保障,但是缺乏实践性与个性化课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同时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此而言进行课程设计改革是必然趋势。2.课程内容安排存在断层。多数高校对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内容的安排,存在着断层问题。其具体体现如下:通识课程与基础课程主要在大一与大二期间开展,专业知识则在后期开展,课程连接存在严重的断层问题。以人文社科与艺术类课程为主,而工程教育类课程较少,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教材知识与工程实际相互脱离,学生难以接收到先进的工程技术理念与方法,加之缺乏创新意识与动手操作能力,使得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较差。因此当务之急是进行课程设计改革,合理配置课程教学内容。3.实践课程形式落后。目前多数高校均开展了实践课程,包括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内容,实践课程主要以毕业设计与实习设计为主,课程形式落后,个性化课程流于形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进行课程设计改革是必然趋势。 三、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改革实践措施 1.构建二级学科专业平台。我国高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虽然不同,但多数高校已经简称了梯级学科教学课程体系。以学科基础作为一级平台,以专业基础作为二级学科平台,二级学科体系中,还包括专业方向选修模块、交叉学科公选模块等。对于二级学科体系的建设力度不足,对此还需要加强,基于行业需求与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模式,高校在开展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时,则需要加强二级学科专业平台的建设,提高学生的适应性,调整现有的选修课程模块,突出行业性以及专业特色。譬如:基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需求,则可以增开无损检专业,此技术是该行业发展的热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实践操作中,因此为了使得学生能够适应就业需求,高校要适当地拓展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知识,将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连接,完善与补充一级学科体系。在设计课程时,要关注社会需求,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针对性地培养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细化与分解教学计划与大纲内容。2.提高实践性课程与个性化课程教学比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对此在实践课程设中,则需要提高实践课程与个性化课程教学的比例,将课程设计得更加贴近生活,满足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际运用需求,对此需要教学工作者基于理论教学,联系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发展情况,及时更新教学课程内容,提高专业教学的实时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能够意识到专业学科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动手操作意识。3.优化课程结构。高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改革时,则先要研究与分析本院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存在的问题,再进行课程优化设计。基于课程内部构成要素与改造之间的关系,将相关课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避免出现课程断层问题,解决课程体系独立与零碎的问题,比如南昌大学,其在打造核心课程群时,对汽车专业,从不同方向进行了模块式分类,对于成型知识课程,融合了冲压工艺、快速成型技术以及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等内容,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效率,以及汽车专业教学效率,值得其他院校借鉴。4.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力与创新力。(1)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新时期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在朝向创新教育与实践教育方向发展,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教育为主,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在开展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教育活动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优化课程实验教学环节。由于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较差,对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际运用的熟悉程度不够,进而难以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使得实验教学课程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播,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对此要想切实地提高教学效率,则需要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高校则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掌握更多的实验教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一同参与实验活动,以此来避免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2)加设实验操作环节。高校在进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时,要加设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因为不同学生对于问题的解答思路不同,以及采取的解题方法不同,对此为了能够有效地避免多个答案一组数据的现象,通过加设实验操作环节,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机会,以此加深学生对材料成型理论的理解,使其能够明确塑料制品的缺陷以及原因。综合性实验教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探索与发现,可以根据自身的体会,来简化实验环节,或者对实验进行细化处理,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模具制造实训课程,将专业实验课与工程操作相互结合,围绕工程开展模具制造课程培训,使得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产品成型的加工技术,还能够掌握产品设计与功能设计等全过程,进而提高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技术在实践中运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同时也促进着专业的发展,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的步伐始终是落后于专业科学发展的,对此则需要教学工作者积极的开展课程设计改革,提高专业课程教学的实时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以适应行业需求。 作者:董瑞华 王俊红 冯海美 单位:华北科技学院 控制工程论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分析 摘要:对于机械产品的生产,材料成型及工程模具制造技术是重要的技术方式,在整个制造领域潜力巨大。本文立足材料成型与工程控制技术,从金属与非金属材料成型和模具制造技术角度进行全面分析,结合机械行业发展形势与现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 1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加工制造行业发展迅速,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在整个制造行业中,材料成型技术与控制工程技术属于基础性项目。对于目前的工业产品而言,更加凸显精细化与微量化,质量不断提升,朝着标准的方向发展,而模具是推动标准化进程的重要前提。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技术在整个工业产品生产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要重视对这两种技术的完善与改进,这也是提升整个制造行业生产水平的关键,在根本上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2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的概述 当前,机械制造行业发展飞速,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技术取得长足发展,其中,模具属于基础性的工艺设备类型,作用至关重要,不容忽视。在传统的模具制造技术中,主要的材料是钢板,但是,在科技的推动下,塑料产业发展迅速,高性能的改性材料层出不穷,在模具制造中应用逐渐增多,其优势是成本不高、工艺较为简洁、效率较高,塑料模具的应用率不断提高,仍呈现上升的趋势。立足当前模具制造技术,模具类型主要包含塑料模、冲压模、铸造模等,其中,应用较多的是塑料模。针对塑料模,又分为很多,如注塑模、吸塑模等,在整个制造工艺中,主要类型为注塑制造工艺。在工业生产领域,模具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中得到广泛推广,在诸多行业中发挥作用。 3详细介绍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 3.1对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的介绍 在金属材料加工成型技术中,主要涉及一次成型和二次成型技术。一次成型即为直接成型技术,在模具制造中被视为最理想状态,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在一次成型技术的支持下,能够促使产品一次完成,减少了材料之间连接点的数量,产品加工质量增强。其次,一次成型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材料稳定性的增强,产品的抗压性、耐候性和耐寒耐温性都得到提高。在应用压铸法的时候,在热压影响下,内部分子排列更加趋于规整化,稳定性十分突出。再次,一次成型加工技术生产的产品更具可塑性,不会受制于材料的形成和外观。但是,一次性成型也有自身的不足,操作过程比较复杂,尤其是面对分散性较强的材料,更不能采用这种方式;对于金属材料的二次成型技术,涉及锻造、冲压以及焊接成型技术。在应用锻造技术进行金属材料模具制作的时候,产品生产中会出现较大的变形阻力,内部出现应力效应,比较适合于结构复杂的产品锻造,应用价值突出。对于冲压成型,借助外力的作用,促使金属材料在模具内部产生塑性变化,以满足需要。 3.2对非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技术的介绍 随着塑料行业的发展的加快,非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技术在整个工业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其中比较成熟的包含挤出成型、注射成型等。挤出成型技术主要发挥螺杆或者柱塞的作用,促使受热软化的塑料质量在压力作用下挤出成型,而后在冷却作用下完成全固化,完成产品生产过程。这种技术的优势是能够满足连续化工艺的需求,生产效率较高,保证实现较高的产品质量,同时,实现产品成本的降低。与此同时,加工设备较为简洁,避免材料的浪费。在当前的工业生产中,非金属材料挤出成型技术应用较为普遍。 4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技术发展趋势的介绍 在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增大的背景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技术更加趋向于精度和、高效化与自动化。 4.1精确成型加工工艺不断发展 在自动化水的支持下,机械设备自动化控制成为趋势,有助于劳动强度的降低,避免人为操作失误的发生,产品加工水平呈现高精度的趋势。同时,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产品质量备受关注,为精确成型的发展提供条件。在一些对精度和安全系统要求较高的领域,精确成型加工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在根本上推动材料成型与过程控制技术的飞跃。 4.2快速成型技术发展迅速 为了有效提升产品的竞争能力,在进行产品质量提升的同时,要关注生产效率。立足市场发展,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满足国家级行业标准方面都比较具有优势,达到社会需求,但是,要加大对生产效率的重视,这也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关键。目前,产品开发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备受关注,为快速成型的发展提供条件。在这种技术的应用下,材料经过加工之后,能在短时内完成成型,加快生产过程的完成。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在生产效率提升方面十分突出,同时,满足连续生产的需要。 4.3对模拟及仿真成型工艺的介绍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既要依靠行业实验及理论解决材料加工中的问题,同时,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在材料方法的核算中,强化对材料处理和加工中问题的解决。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能够实现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处理,突破阶段性理论和实践无法实现的研究。为此,模仿与成型工艺得到推广和应用,成为未来机械制造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5结束语 综上,在科技的推动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得到不断改进与创新,成为制造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对工业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在社会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技术面对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需要重视生产效率的提升,在根本上提升自身行业竞争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技术将更加趋于精确成型、快速成型与模拟成型,在不断开拓创新,促进这一行业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作者:甘隆昊 单位:武昌工学院
1我国园林工程管理中需要遵守的原则 园林工程是建设生态型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园林工程属于一种新兴项目,为了符合城市化发展的需求,要与时俱进。园林工程比较复杂,涉及到很多的内容,一般情况下需要多个施工单位共同来建设。所以,一旦组织机构、施工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就会严重影响施工的正常开展,从而延误工期,甚至会对整体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视和研究。对于园林工程来讲,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通常需要遵守以下原则: 1.1生态性原则 在规划和设计环节,相关工作人员要全面分析建设好园林之后会带来怎样的生态系统,要尽量让园林工程中具有很多类型的生物,生态系统属于循环稳定型的,可以确保园林工程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由此可见,园林工程必须遵守生态优先的原则。生态性原则需要做到尊重自然、尊重各个物种,尊重自然和物种之间的发展规律。在实际工作中,就要从园林里的空气、地形、土质、光照、温度以及湿度等方面分析,设计出符合生态良好发展的方案。另外,需要优先选择当地的植物物种,因为它们已经适应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成活率很高。同时,苗木的数量多,便于运输,不仅可以展示当地的植物特色,还可以节约成本。 1.2动态控制原则 在管理过程中还要遵守动态控制原则,在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材料和机械设备等,要把实际花费的成本和目标成本作对比,看看有没有偏差,如果没有就可以继续施工,不然就要全面分析偏差出现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1.3以人为本的原则 建设园林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供人游赏,因此,在规划和设计中,工作人员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符合人们的需求。园林工程最主要的使用人群是园林周围的人。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要掌握园林周围人群的基本情况,尤其要关注人们的年龄层次,结合人群的特征和需求来进行设计。 1.4节约资源原则 在确保园林工程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时,还要考虑其经济效益,不能大肆投入资金,要遵守节约资源的原则,有效控制成本支出,让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之间能够保持平衡。另外,工作人员要将节约资源原则贯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不仅要节约投入量,还要充分利用园林里的一切资源,并且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总之,相关工作人员要在已有的管理方式上,不断总结经验,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并加强创新,确保管理方式和制度的科学性。在规划和设计环节,一定要严格遵守以上4点原则,在满足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有效控制各项成本,充分发挥出各项资金和资源的价值,不断提高其经济效益。 2我国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的现状分析 2.1园林工程机械设备管理问题 在园林工程的施工中会用到很多种机械设备,并且对专业性的要求比较高,必须由专业人员来进行管理和维护。一旦机械设备出现问题,会耽误施工进度,甚至会对施工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从而增加一定的成本支出。 2.2园林工程施工单位的人员整体能力较低 园林工程的建设方式一般是承包制,施工单位的规模有大有小,而且整体水平有很大差异。其中,施工管理人员里大部分都是刚毕业的工程专业和管理专业的学生,还有一些是外聘来的,他们的工作经验非常少,而且没有参加相关的培训活动。同时,施工人员大多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在实际工作中临时招聘员工,导致默契度不够。因此,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整体能力比较低,很难保证施工质量和成本控制。 3增强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水平的主要措施 在整个园林工程的建设中都会涉及到施工管理工作,相关部门和人员一定要加强重视,全面分析管理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解决,不断增强我国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要根据园林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来规范执行,使各部门之间能够相关沟通和配合,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 3.1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园林工程在成本控制方面还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施工中经常遇到问题造成资源的浪费。在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施工单位各个部门的办事效率比较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园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把各项制度全面落实到位。同时,要详细划分每个员工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其责任感,并采取一些激励制度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让他们能够自主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另外,尽量不要随意变更制定好的成本管理制度,要向全体员工下发制度,让他们了解各项内容,在实际工作中不要有人为干涉,严格根据制度的要求规范操作,从而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这样才可以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严格控制成本。 3.2树立科学成本管理理念 在园林工程管理和成本控制中树立科学成本管理理念,实现全员成本管理。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单位员工的具体情况,建立科学完善的发展体系,使全员成本管理体系的层次更加清晰。另外,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从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方面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能够积极自主的开展各项工作。另外,还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开展成本管理法,不断强化成本控制管理各个环节的内容,严格控制施工前后的各项成本,充分发挥成本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 3.3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在园林工程管理和成本控制中预算编制非常重要,是指在建设前期制定资金计划,即设定目标成本,从而可以作为后期成本控制工作的参考对象。在编制预算之前,需要考察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市场环境和以后的变化趋势,坚持实事求是的办事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在预算编制的内容中,工程量计算尤其重要,工作人员一定要注重工程量的计算,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确保工程量各项数据的准确性。 3.4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管理 在园林工程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要属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控制现场的各项成本费用,制定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表以及材料采购计划方案,选择物美价廉的材料和设备,同时准确把握数量,防止出现材料设备不足或者过剩的情况,并且要管理好材料设备的费用支出,严格控制这些方面的成本。还需要合理安排和分配施工人员和材料、设备,不断提升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和质量。另外,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将成本控制理念灌输到每一位员工心里,从而让他们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成本控制管理的各项制度,认真完成任务。此外,要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成本变动,并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成本,尽量把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5提高园林工程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园林工程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中,人是根本因素,因此,一定要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对于管理人员要适当的增加要求。在招聘环节,要优先选择专业技能高以及经验丰富的人员。在正式进入岗位之前,要确保工作人员具备相关的资格证书,而且要了解和工作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另外,单位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同时,要定期开展会议增强员工之间的交流,总结经验,提出好的建议。此外,要组织岗位技能大赛、专业考试等来考查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对于不满足工作要求的,要进行调岗或辞退。 3.6尊重自然规律,降低环境成本 在园林建设中,为了增加园林的创意和美感,通常都会改造现有的自然条件,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施工成果,但是很多情况下忽略了对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付出了极大的环境成本,不利于园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使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加强对各项环境资源的保护,有效降低环境成本。 4结语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园林施工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使园林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为了促进我国的园林行业能够健康、长远的发展,相关部门和人员一定要分析管理现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提升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师论文:浅析监理工程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结构的复杂化与投资规模的扩大化,监理工作的业务量与难度逐渐加大。以往只局限于施工过程的监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工程监理应贯穿工程建设的始终,包括设计、施工招标、施工过程、工程质量的验收等。现通过对施工准备阶段阶段、施工过程以及工程验收质量控制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做好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监理工程师;准备阶段;施工过程;验收质量 建筑施工是一项十分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大。想要确保施工质量,必须做好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监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那么,监理工程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 1 准备阶段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监理部就应当对施工技术方案等内容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方案合理可行、质量能达到预期效果后再予以签认,防患于未然。 1.1 依据工程合同,确定工程项目质量总目标 依据工程合同,确定好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后,将项目的总目标分解成多个质量分目标,并将各个分目标落实到各个部门、团队、分包方和供货方,直至施工作业班组及负责人,如果情况需要,可签订责任协议或合同。 1.2 严格审阅设计图纸 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监理人员一定要严格审阅设计图纸。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对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进行仔细研究,理解设计的目的,从而更好地掌握设计的要求。审阅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先进行内部图纸会审,然后将问题进行集中归纳参加设计交底及设计图纸会审,并向设计者提出问题,便于采纳或修改。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或出现材料、设备等改变时,都必须与业主沟通,通过业主向设计师提出修改意见并获得设计修改,监理人员不得随意修改。同时,对于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与组织设计,监理人员也要把关,找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与建筑工程单位进行沟通,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避免建筑质量问题的发生。 1.3 确保工程所需建筑材料的质量 合格的建筑材料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前提条件。在建筑材料的选购上,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注重质量管理,采购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其次,监理人员应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监督,因为,钢筋、水泥等材料使用量大、进货渠道混乱,所以,在对工程所需的钢筋、水泥进场资料进行检查时,严格把关,资料不齐的不允许进场,只有通过检验的建筑材料才允许进入场地使用。 2 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过程,为保证其施工质量,监理单位要对建筑工程建设生产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和控制。施工阶段推行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的管理办法,提前做好预控,主动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的动态控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2.1 对施工承包单位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监控 施工过程中,监理师要做好施工单位质量控制,对其质量控制自检系统进行监督,确保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如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质量控制人员,及时与承包商沟通换人;发现施工单位组织不完善时,可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促使其完善。监督并协助施工单位完善工序质量控制,将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纳入质量管理范畴。督促承包商重视重要、复杂的施工项目或工序,并设立质量控制点,加强质量控制,此外,还要及时地检查、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质量统计分析资料与质量控制图表,对于一些重要的工程部分,监理人员还应再进行试验和复核,以免出现疏忽。 2.2进行质量跟踪监控,必要的情况下实行全天侯旁监 施工过程中,每位现场监理人员都要做到“五勤”,即脑勤:多动脑,想一些措施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处理好监理与施工之间的关系;口勤:多提醒施工单位加强质量管理 ,对容易出现的隐患及时告知;眼勤:多看施工图纸,多去施工现场了解情况,熟悉了解设计的重要部分;手勤:发现问题,及时动手记录;腿勤:常到施工现场,各施工点观察情况。在做到“五勤”的同时,还要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严格把关,果断、准确地处理问题,遇到难处理的质量问题时,不找理由推脱,切实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解决难题。对于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部分,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必须全天侯的跟班,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工程质量。 2.3 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查验收 对于各工序的产出品,先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监理人员提交“质量验收通知单”。此时,监理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产出品进行质量检查,确定质量合格签发验收单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操作。如果监理师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不能确信,此时需监理方需进行复核。此外,对于工程项目中的隐蔽工程要进行及时检查验收,因为这些隐蔽工程后期会被其它施工工程覆盖。所以,要及时检查并确保隐蔽工程的质量问题,以免影响后期工程的进行以及整个工程的质量。 3 重视对工程质量的验收 按照设计要求对已经完工的工程进行检查验收,确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建筑工程一般规模较大、技术安全要求高。,为此国家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验收制定了相应的规范,监理人员应及时地根据规定要求,对已经完工的工程进行验收。 3.1 认真落实工程验收,确保最终工程质量。工程竣工后,通过验收手段可以有效地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质量问题进行补救和监管。如若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监理人员应快速下发工程暂停令,并对其进行整顿修改,整改过程要严格要求施工方遵守相关单位提出的解决方案来执行。通过严格要求,达到质量合格标准,避免建筑再次使用出现质量问题。 3.2 不符合要求的工程必须重新返工,达到要求后才准予竣工验收 对一些相对重要的工程项目以及工序应具有明确的施工流程,可以作出施工流程图。并标明施工顺序,一方面能够减少质量质量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对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可以更好地进行分析。在工程完工验收时,监理工程师应对工程质量提出合理且符合实际情况的的意见或方案。如果验收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可以向验收单位提出竣工申请报告;如不符合要求,需依据相关规定处理;返工的工程,必须在质量达到要求后进行再次验收,直至达到要求才准予竣工验收。 综上所述,监理人员应把工程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因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损失不不仅是投资商,更重要是是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所以,在建筑工程的监理中,监理人员要对工程质量高度重视,不能只停留在监督与检查上,还应结合工作项目内容和要求,制定出系统合理的监理规程及控制程序,更好地保障控制工程质量。总之,要想做好监理工作,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只要我们监理人员保持勤恳、敬业、扎实的工作态度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创造性地开展监理工作,抓好监理控制目标,处理好工程项目中的各方关系,我们的监理工作水平将会更上一个台阶。 建筑工程师论文:浅谈电气工程师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摘 要】为了促进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当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电气工程师的地位和作用就要首先被提及,只有他们掌握了一套先进的工作技术,才能促进工程的整体发展,使建筑工程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对此,文章通过对建筑工程师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上进行详细的阐述,望能给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电气工程师;建筑工程;作用 1.在建筑工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电气工程的作用 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电气工程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如果用一台计算机来比喻整个建筑工程,那计算机的硬件就可以利用建筑结构表现出来,计算机的外观就如同建筑的装饰,计算机的散热通风就可以利用建筑通风表示出来,那么计算机的核心就可以比作为电气工程,全部硬件运行当中需要的能源还能够被提供出来。随着智能化在建筑工程中的出现和应用,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上也越发的明显,整个工程的工期、预期的效果、投资的情况和整个工程的质量都会受到它的直接影响。建筑整体设备的节能效果、建筑物进行应用之后的使用情况、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情况都会受到电气工程质量的影响,包括生活、工作在当中的人员安全性、高效性和舒适性。有很广的范围存在于它的安全性当中,线路是否存在着火灾的隐患、是否漏电、电气设备运行是否合理,火灾联动控制系统和报警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完善,应急照明、消防设备的供电是否安全可靠,保安监控系统是否完备。 2.电气工程师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2.1建筑工程的质量会通过他们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体现出来 对所有的电气工程质量电气工程师要秉着完全负责任的态度,将自身的专业水平充分的发挥出来应用到具体的工程当中,准确、深入、细致的将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的质量、进度、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做好。 一名合格优秀的电气工程师在一定的程度上是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呈现出来的,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种施工规范和各种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能够有效的解决在施工当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对建筑管理部门的一些正式与非正式的规范都要非常的熟悉,这些内容要多于施工的具体规范,并且更新的速度上会非常的快,涉及的面也非常的广阔。 随着建筑工程当中智能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要想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电气工程师要时刻的跟上发展的步伐,对各个系统的技术状况他们要细致的了解和掌握,确保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予以应用。有一定的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存在于智能建筑工程当中,而且在应用和技术上的更新都会非常的迅速,不断的提高的成本投资比例,因此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运用主要得益于电气工程师们不断的丰富与完善着自身的技术水平,对各种智能化建筑新产品进行了解和掌握。综合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是他么们在工作当中不断磨练出来的,在此基础上能够很好的协调工程概预算、工序的衔接情况、工程的招投标情况和工程中的种种关系等,使建筑工程不断的与时俱进、不断的跟着时展的步伐向前发展着。 2.2他们的工作能够促使图纸各个方面工作顺利进行 对设计图纸的相关的技术质量标准和有关的规范上电气工程师能够有效的控制,确保图纸的合理性并且为不断的优化提供一定的保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有一定的开放性会存在于设计和选用的产品当中,便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信息和互联共享、系统的扩展能够有效的应用到工程当中。 通过他们细致的工作能够对项目的需求和定位上能够很好的予以明确,对设置哪些系统能够最快的予以明确,能够使主体工程向着更加安全的设计方向前进,使竣工后再上系统的情况能够很好的予以防治,为施工提供一定的便利,减少对工程的浪费和破坏,能够将施工的便利性和审查设计的经济性提升上来,能够在建筑工程适应的环境下将成熟的材料和技术应用到其中。 通过让他们细致认真的工作,对消防及强弱电标高和预埋管的位置上都能够给予保证。能够确保控制设计和动力配电与有关的标准上是符合的;能够合理的布置洞口和室内的预留套管等工作。 2.3能够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首先,施工前,电气工程师能够在事前主动的控制其施工的质量,将详细的施工质量计划通过他们编制出来,对质量的目标予以明确,将施工的具体方案就能够很好的制定出来,并且在审核的时候还要确保细致严格,能够将质量的管理要点设置出来,将质量责任能够有效的落实,对影响质量目标出现偏离的种种因素能够细致的进行分析,并确保建筑单位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将相应的应对方案制定出来,确保工程能够合理有效的向前发展。在具体施工中,要严密的检验和控制电气设备和材料的质量,主要包括检验电气的性能、检验外观等,要细致的检查验收证明及设备的合格证等。将分阶段的技术交底工作和总体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之前要向技术人员交代明白,对当前的施工顺序和操作的规程上要非常的明确。考察确认工程中的全部设备和材料,将坚实的基础条件提供出来,并且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依据工程的情况立刻进行调整。 其次,施工质量的形成过程中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通过事中的质量上反映出来的,电气工程师能够动态的控制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作业活动质量和事中质量是一回事,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对有关的技术文件和会审后的电气设计图纸上要予以遵循,在工作的过程中对规范化的操作程序上能够严格的推行,将符合工艺标准、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程序和符合规范的标准编制出来,对三检的制度上严格的落实与坚持,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对工作的质量、质量控制点的质量、工序的质量上能够放在重点的工作上予以对待,还能够很好的监理一些关键的部位,例如线盒的预埋质量管理、电气管材的质量管理等,能够确保管与盒、管与管之间紧密、牢固的连接在一起,避免堵塞的情况出现在其中,并且还能够牢固的绑扎。 再次,把关事后的工作,通过这方面的有效工作,对不合格的材料和工序向之后工程当中流入会给予很好的防止。一但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和和产品时要立刻停止工作,这时就要进行细致的检查,将细致的说明情况制定出来,在完成工作之后,还要测试电气材料的各种性能,比如说,接地电阻的测定、交流耐压绝缘电阻的测定等。将施工当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能够很好的予以发现,对施工质量的措施要细致的分析,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2.4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性 电气工程师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但在技术方面对整个建筑工程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同时他们也是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他们根据上级的指示在工作的过程中对自己工作内容上能够严格的把控,将自身的专业水平很好的发挥出来,对安全管理的工作在工作中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对待,平时的工作中能够积极的参与施工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他们不但能够保证自身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对施工结束后的整个建筑工程的电气安全上也能够给予一定的保障。 3.结语 电气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当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在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时候,它的施工程序会非常的复杂、设计的知识非常多、技术更新换代非常的快,因此这就需要有关的施工部门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对待。在这项工作当中,很显然电气工程师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他们只有掌握了(下转第176页)(上接第83页)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能力才能促进整个工程项目有效的完成,由此可见他们的工作在整个工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工程师论文:简析监理工程师对建筑工程中五大影响因素的质量控制 内容摘要:施工阶段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有五大方面,即“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本文探讨了监理工程师对五大影响因素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因素 施工阶段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可归纳为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五大方面因素,其对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带有复杂性、多变性、可控性差等特点,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由于每一个工程项目都处于不同的地点和环境,不像工业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成套的生产设备、稳定的生产条件、规则的生产流程等那样便于管理。建筑工程的质量不可控因素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因此,施工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工作的最终反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只有事前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所有因素严加控制,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严格按建设规范控制质量,才能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达到预定目标。 监理企业的职责原本应当概括为“三控、二管、一协调”。但是在目前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体制原因、机制不配套原因,使原本监理单位的职责多被拆解,该做的没做够,该给的没给到,不该的却担着。监理的三控“即投资、进度、质量管理”职能多被大大弱化,绝大多数监理单位仅仅是以“质量监理为主”。工程建设中的监理工程师也就是质量检验员。面对于工程建设中的前期咨询、勘察设计、指标、设备采购与建造等内容服务却基本不涉及。正因为如此,工程监理变成了业主单位聘请的工程质量监督旁站人员,有些业主单位甚至认为聘请工程监理纯粹是为了满足国家法规的要求,是应付上级政策的对策。正是由于对前期阶段监理的缺失,使得前期阶段在功能策划、可行性研究、设计图纸的完善性等多方面不够完善和健全,直接导致施工阶段设计变更较多,工期失去控制,成本预算超出范围,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严重的时候大大影响了整个工程的建设。 一、人的因素质量控制 人,是指直接参与工程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的因素占五大因素的首位,它决定了其他几个因素。人作为质量控制对象,是要避免人产生失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发挥“人是第一因素”的主导作用。因此.监理工程师在质量控制环节的事前控制中应要求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尤其是特殊作业人员都应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在取得培训合格证或上岗证以后,持证上岗。施工单位应有健全的岗位责任制,要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在质量活动中的作用,禁止违章作业和野蛮施工,做到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素质心中有数,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控制手段。 二、材料因素的质量控制 材料,是工程实体组成的基本单元,基本单元质量构成工程实体质量,每一单元材料的质量均应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工程实体质量就能够得到充分保证。因此材料事前控制就十分重要,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完善材料控制制度,建立监理项目机构材料监理控制细则。必须对材料质量标准、材料性能、材料适用范围有充分的了解,对进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供应商的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证等资质审查,必要时可到生产厂现场考察,对进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按有关规定检验和见证取样和送检或开箱检查,认真审查材料的合格证和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不合格材料杜绝在工程上使用。 三、机械因素的质量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是形成建筑工程产品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安全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从工程质量的角度出发,监理工程师必须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工程特点、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管理能力,使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能够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并处于完好的可用状态,使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计划及使用能够而满足工程质量及进度的要求。 四、方法因素的质量控制 (一)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的目标实现。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工程特点、工期要求、工程造价、质量目标;施工部署与方案;季节性施工技术;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施工技术措施等。每一个内容都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监理工程师在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时,要分析其工期、造价、质量的三者之间关系是否合理,有否质量预控措施以及针对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施工部署与方案能否满足工程实体质量要求,季节性施工采用措施是否合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能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二)审查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而做出更详细的施工措施。是对工程中具体技术问题确定明确的施工步骤、控制工程质量的方法以及做出如何选用材料、如何检验材料的具体要求。监理工程师在工程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在重要或关键部位施工前及早协助和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方案,并对其进行审查。在审查时,监理工程师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全面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促使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工艺上先行、经济上合理,符合国家有关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只有这样监理工程师才能对工程进行预控,使工程质量建立在一个可靠的基础上,使施工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监理工程师有保证工程质量共同指导文件,能够共同把好质量关。 转贴于 中 五、环境因素的质量控制 环境因素主要指工程施工现场的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和劳动环境等因素,其对工程施工质量能产生重大影响,且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遇到气候条件变化情况,又未预先准备预防措施,将影响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因此,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环境的具体情况,对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对环境因素控制是与施工方案控制是紧密相关的。所以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时要注意施工方案中是否考虑了环境对质量的影响,施工单位针对不同的环境变化是否有相应预防措施。 环境的因素对工程影响涉及范围较广,复杂而多变,监理工程师在进行环境质量控制时,必须根据工程特点全面考虑,综合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 六、结束语 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极为复杂过程,工程质量受“人、材料、方法、机械、环境”五大因素的影响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监理工程师事前深入分析五大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找出消除五大影响因素的应对措施,在工程施工中进行主动有效的控制,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 建筑工程师论文:监理工程师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监理措施研究 摘要:建筑施工安全监理能够对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排除,进而确保施工的安全,但是根据相关调查,很多的施工安全事故都与建筑施工安全监理不到位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有关单位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工作,开展高效的施工安全监理工作,从而创造出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本文对监理工程师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监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重要性;措施 一、安全监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1、安全监理能够降解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 我国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在安全事故方面一直持重视态度,为杜绝不安全生产行为的发生,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有利的措施。 政府为了解决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允许工程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来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工程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的主要职责就是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所以说工程监理是工程建设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 2、安全监理对规范工程建设有很大的作用 监理工程师在监管工地时应有自己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在这套管理体系当中全程控制方式是监理工程师在监管工程安全施工时常用的管理方法,因为这种全程控制的监管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规范各个施工单位的正常安全生产,还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安全生产行为的出现。就算是出现了不安全的生产行为,监理工程师也能够及时地发现并制止。由于我国一些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一直把建设单位排除在安全生产责任之外,所以建设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重视度不是很高,这就导致了工程建设时不规范行为的经常出现。通过对最近几年建筑市场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建设单位不达标的生产行为是造成建筑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监理单位来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高效管理,监理单位对整个工程的安全生产作用也就显得格外突出,它既能够及时发现建设单位的不规范行为,还能及时对其进行制止并给建设单位提出合理的建议。 3、安全监理能够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增强施工安全管理 虽然说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政府的安全监管机构存在着机构建设不健全、专业人员紧缺、经费紧张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政府部门不能有效地完成监管任务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的建筑安全监管人员不足1万人,然而在2000年的时候全国所有的施工队完成的建设总面积为16.25亿平方米,这就说明一个安全监管人员必须监管至少20万平方米的面积,远远超出了标准,根据标准,一个安全监管人员最多只能监管10万平方米,这就说明我国现有的监管人员队伍数量远远不足。作为工程建设第三方的监理单位对于政府来说格外重要,因为它不仅能够解决政府监管人员不足的情况,还能有效地帮助政府监管部门实现对工程建设现场的监管。 4、安全监理可以提高施工行业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发现,现在的施工现场发生不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施工单位不达标的生产行为以及生产的安全观念和安全管理力度不足等。加强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行为是迫在眉睫的主要任务,这时候工程监理单位的作用就非常突出了,国家允许它作为建设单位的代表来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它的监管无疑是最为直接最有效果的,因为监理员工都是专业的工程监管人员甚至是监理工程师,它比建设单位更加专业。通过监理工程师来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促使施工单位能够老老实实地进行安全生产,而且还可以促进施工单位本身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工作的措施 1、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理体制,增强监理人员的自身责任感 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理体制,制定科学有效的监理工作计划,作为监理工程师应该对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还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为了激发监理人员工作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可以建立激励及奖惩制度,对于在日常工作中工作表现优秀的监理应给予奖励。另外,在日常的工作中,还要定期对监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技能,做到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对于在工作中推脱责任的监理人员,必须给予严厉批评和处罚,以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工作能够按照规章制度正常运行,使监理工作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2、培养专业的监理人员 建筑施工安全监理是一项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对应聘监理工作的人员进行认真的审核,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对监理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培训,让他们了解和掌握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以及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操作方法等等,以提高他们的监理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体现出专业技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建筑工程只有培养出专业的监理人员,才能找出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及时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源,才能将监理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出来。 3、必须配备合格的安全监理人员 建筑施工安全监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监理人员如果想在建筑施工现场中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予以排除,就应该具备大量的安全知识,同时还要掌握较高的安全技能。因此,监理单位必须配备合格的安全监理人员,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工作的工作质量。 4、建立规范的监理工作制度 为了使建筑施工监理工作更加完善,就要建立规范的监理工作制度,其中制度内容主要包括监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制度、工作审查制度、工作督促和改进制度、安全资料的存档制度等等。通过建立规范的监理工作制度,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工作能够在法律允许的状态下进行规范化管理。 5、针对建筑工程特点,编制安全监理工作细则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编制安全监理工作细则,将安全监理工作纳入整个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同时要根据工程特点,编制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工作内容,其中的内容必须详细,要具备极强的操作性。另外,作为监理单位,必须严格履行审核程序,对施工组织所设计的安全措施进行审查,并对施工方案进行查看,检查其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是否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做到从根本上对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防治。 6、监督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监督施工单位做好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参与施工单位向施工所有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的实施。通过监督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不断的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监理能够及时发现建筑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督促施工单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进而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率。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施工安全监理,充分发挥安全监理的作用,从而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 建筑工程师论文:监理工程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结构施工质量监理的几点探索 【摘 要】本文主要就进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相关结构施工质量监理问题做出了相应探究,并就施工监理具体改进措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施工;施工监理 一、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针对结构施工质量监理应有的几点注意 (一)编制详细的监理规划以及监理细则 对于建筑工程来讲,其结构安全性都是对结构进行一定的设计来决定的,如果结构设计不同,那么每个结构之间所采取的设计措施也是不同的,所以就监理工作而言,在进行每项工程施工前都必须按照设计图纸及专业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进行编制详细的监理细则,对重点部位,特殊部位及关键节点应进行旁站监理,监理细则必须具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仍然有许多的监理人员编制出来的监理细则不具备任何的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甚至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以及抄袭取巧,可想而知,这样的监理细则、在进行实际操作时没有任何指导作用可言。所以,如果想要对监理工作真正做到认真负责,切实有效,那么必须根据工程进展情况,不同的专业、不同工种、施工要求来制定出一套详细、有效的监理细则。 (二)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测量方案 对建筑结构而言,其轴线位置以及垂直度的偏差,对建筑结构安全起着重要主导作用,所以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中,就此方面对建筑垂直度偏差做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监理工程师需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要求不仅要对层高、楼高、场地规划放线、施工测量要求等具体方面对测量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编制,同时还必须就测量过程中对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及所使用的仪器精度进行检查。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个别监理工程师并没有针对以上特征来对测量方案进行编制,同时也未对施工单位测量成果进行检查验收,这样做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整个工程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所以,每一位监理工程师都应正确树立起牢固的职业道德和个人责任意识,在进行测量方案的编制审查过程中,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有效的测量方案,这样既可以在进行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得以保证足够的准确性,同时从根本上提升结构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三)对不同专业工种进行有效协调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所有工程业主单位都希望自己的房子建设工期短,造价低,质量优。因此其工期具有一定的紧张性,特别是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施工,他们相互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干扰,因为模板施工未完成,钢筋绑扎不能施工,同时影响混凝土浇筑施工,这些干扰会对工程质量以及工程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监理工程师必须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对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一定的业务培训及技术交底,同时对每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样做对他们的全局观念的树立有极大的好处。但面对各个工种之间的矛盾时,必须进行及时有效地协调解决,从而使得每一分项工程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保证良好的施工条件,从而从根本上遏制质量不合格以及施工本身缺陷明显等问题的发生。 二、针对结构施工监理就怎样保证施工质量采取具体措施探讨 (一)对施工材料方面的质量监理 就施工材料方面的质量监理问题而言,其本身作为建筑工程方面质量监理的根本内容之一,所以,当材料进场时,必须严格按照材料进场审核验收制度执行,对各种材料相应的质检报告、出厂合格证以及质量保证书等进行认真地审查。与此同时,还必须按规定对材料进行现场抽样送检,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特殊材料还必须对货源地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确保所需材料在供给方面以及质量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 (二)就模板工程方面的质量监理 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来讲,模板安装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主要因素之一,模板安装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编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上报项目监理部,监理工程师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模板安装施工,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高支模安装工程施工前,还必须对模板安装方案进行专家论证。监理工程师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对模板安装进行检查验收,对模板安装尺寸,平整度、及模板支撑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监理工程师应当坚持以下原则:模板安装及其支撑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力以及侧应力;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安全。 当对模板工程进行相应的监理工作时,身为监理工程师,不仅要对本职工作中做到认真负责,同时还要积极督促相关技术人员向负责相关工作的普通工作人员进行相互间的交流,使其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标准以及相关要求,这样也可以使得他们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做到互相监督以及自我检查。另外,监理工程师必须对高大模板以及支撑系统做到旁站监理,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胀膜、漏桨、支撑系统失稳等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结构安全。 (三)对钢筋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理 (1)身为监理工程师,必须对工程施工相关的设计图纸熟悉,并且对所需钢筋的品种、数量以及规格型号做出相应的了解,如果钢筋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变化,那么必须在施工设计图中做出及时准确的标注,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未按图施工,必须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并进行整改。 (2)除了对钢筋的相关质量合格文件以及外观进行严格的审查外,还必须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对其主要的化学成分以及物理性能进行检测,这样可以从根本上确保施工质量。 (3)监理工程师必须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这样可以使得施工人员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最大限度的依照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进行材料的选择以及施工,保证整个工程在材料以及工艺上的一致性。 (4)钢筋绑扎安装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及设计图纸对钢筋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四)对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监理 混凝土浇筑施工是建筑结构施工重中之重,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施工,监理工程师应当做好如下工作: (1)根据混凝土用料进行确定,当采用现场搅拌时,应当提前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现场试配,以确定施工配合比。如果对混凝土有特殊要求时或施工场地限制无法现场搅拌,必须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应当对混凝土厂家进行考察,以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2)对使用的混凝土应当进行坍落度试验以及按规定留置混凝土试块,同时对混凝土浇筑施工实行全过程旁站监理。 (3)当混凝土完成浇筑后12小时内,根据实际温度以及混凝土硬化程度,派遣专门的施工人员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并且在养护过程中要保证达到相关养护要求。对于成型混凝土的保护工作,应当重点放在对其所处环境的控制上,保证周围环境对混凝土不会造成破坏。 (4)如果拆模后发现混凝土表面有蜂窝麻面、露筋等质量方面的缺陷后,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按技术要求进行修补,存在重大质量问题时,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结语 根据探究可以得出:就当前的建设工程监理队伍来讲,如何保证建筑工程结构施工质量,监理工程师除了对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有一定的掌握程度外,还需要对自己所学专业相应的技术知识以及当地政府部门就监理工作所指定的规范要求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最后再通过监理工程师自己的多方综合分析并总结一套适合工程监理技巧以及方法,这样既可以极大程度保证监理工作的原则性、超前性以及灵活性,又可以从根本上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所保证,也可以进一步的使得业主满意。 建筑工程师论文:建筑设计中医院建筑工程师的作用探析 摘要:随着城市建筑工程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医院建筑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主要对医院建筑工程师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探析,并对医院建筑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关键词:医院建筑;工程师;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一、做好顶层设计的参谋一一“约束” 一个医疗建筑从最初的动议开始,医疗和与医疗有关的领导(如制剂和医疗设备)及专业人才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更多的是从医疗需求的必要性和医疗技术、设备本身的可行性方面进行思考和论述。此刻,建筑工程师处于弱势,发出的声音是微弱的,机会是不多的。如何在机会不多的弱势声音下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应在阐明以下几个问题时多加留意。 一是建筑本身“程序”的要求。我国住建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对具体工程建设有严格的程序要求,每~道程序都有相应的审查批准机关。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审查机关有时也会略有不同。但无论何种方式,首先要编制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然后是编制设计文件,设计文件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二是设计本身规律性的要求。医疗建筑是民用建筑设计中最复杂的设计之一,往往涉及到手术净化,重症监护等等。针对的主要是行动能力受限的特殊群体。国家虽然有现行的医院设计规范,但每幢建筑所要包含的内容千差万别,有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具体还有专科、内科、外科楼(有的甚至混合在一起),同时又要具有各自医院的特色。因此,从方案、初设、到扩大的初设(技术设计),再到施工图设计的程序就是显得十分必要。有的还要在方案设计之前做好总规的设计,以确定交通组织,建筑红线和地下管网及地质的情况。如果能这样实施,就会让决策者充分享受暗合规律的决策和流畅实施所带来的快乐。 三是整体技术水平的要求。在制定设计文件时,需要征求相关专家和科室的意见,这是必要的。但是在征求他们意见时一定要讲清楚面积指标和方案中管道井、电梯井等不能移动位置的部分,因为科主任在提要求时往往同国际接轨,誓言建成国内或地区一流,在申请面积指标往往偏大,布局时没有 不能移动’的概念。因此,提示科室凝炼特色和方向就非常重要,只有当特色和方向确定下来之后,才能保证设计的针对性,和拥有特色下的拓展空间,实施“精确”设计。 以上是建设程序和建筑设计本身以及自身条件的约束 除此之外,对某些新技术新材料的市场价格也应做初步的了解,以便取舍时有准确的依据。 二、做好设计指标结果的评价---“协调” 初设后,直接的设计成果是模型、展板和文本。这些成果图片比较精美,会给人在短时间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要工程师进行必要的解读后,才能向领导汇报。其中工程师可以下这几个方面发挥一些关键的作用。 一是外形和内容的统~ 初设作品与医院专家之间的桥梁。由于知识领域的差异,医疗专家往往更容易被建筑的外形所吸引,对用平面展示的实际功能,不能非常准确地还原成‘实际的 隋况。这点工程师因为在医院工作,可以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帮他们还原这一“景象”,帮他们“想象”―下建好后楼的外观是怎样,内部又是怎样的,以便于他们准确的发表意见和建议。 二是美观与安全的统一规范指导下的作品和各医院具体情况的桥梁。建筑的美观与结构以及其它专业之间的矛盾,可以由设计师本身协调处理。作为医院的工程师主要的作用是:医院特殊性在安全要求上的严格和标准的提高。例如消防区域划分、消防通道的设置以及医院是否设避难间等问题,有时美观和方便是有矛盾的,加上现在一些医院整体开放(含住院部)的特性,一些情况更加具有个别性。 三是造价和实用的统----作品和其他专业之间的桥梁。对初设方案的造价评价是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的要求,也是在初设是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因此,医院的工程师应组织工程造价方面的专家,运用价值评价的方法,对各方面的造价以及使用成本,综合当地的气候、水、能源、交通等形式计算建造和运行的成本。 综上所述,在初设方案出来之后,给决策层建议之前,工程师可利用自己的知识给医护人员预读一下方案的内容和方案本身对自己科室的约束,可以说明在安全美观和实用需要等方面的平衡和取舍,可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功能和造价的关系做一评判。最终形成仔细的说明,在决策层决策时使用。总之,相对于业务部门的可行性论证,工程师应重点把“不可行性”方面的情况说明白,让决策更有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 三、做好个性化修改---“指向性” 初设方案选定之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修改。修改的目的是使下一步的施工图设计更具有针对性。规范是宏观上的、指导性的、强制性和引导性并存,但是每一个医院的每一个医疗建设,必须符合其医院,医院科室的特色、特点,这样所设计的作品才具有强烈的针对性。 关注现代化医院发展趋势 四、现代化医院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医院建筑现代化 现代化医院建筑的功能分区将更加合理,将更注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现卫生安全、绿色高效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管理人员职业化 现代化医院也将会像大型企业一样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职业经理人来经营管理。医院管理的职业经理人须具有先进的医院管理理念,精通管理,熟悉医疗产业,掌握信息技术,了解国内外最新医疗动态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管理决策科学化 现代化医院除需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外,医院管理人员还要在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方面下功夫。了解市场,及时掌握国内外医疗动态,果断做出决策,积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 医院管理信息化 现代化医院须建立数字网络、远程会诊、办公自动化,使管理信息化、无纸化等。 医院服务人性化 患者的利益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医疗服务品牌化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品牌的作用将更为突出,没有品牌的医院,将难以在竞争中赢得市场。 岗位职责明确化 现代医院要求人力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岗位职责更加分离、明细,专业要求更高,技术要求也更精。考核评估应合理化。没有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员工积极性就难以调动,工作效率低,经营效益差,难以适应医疗市场竞争。 医院服务主动化 现代化医院医务人员须主动走出去,迎进来,深入社会,才能适应新的医疗市场竞争要求。 五、结束语 最后为了确保给决策层提供的信息是可靠的,对方案还应逐一进行边角的现场放样确认,加上早先所做的规划成果(红线、道路竖向图、管网和初步的地勘),如此能确保通过的方案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符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和财力情况,符合科室的发展方向和特色,从而达到最佳的建设效果。 近十年来,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医疗建筑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各地均修建了一批具有特色的、综合的、复杂的大型医疗建筑。当前,医院的主要决策者普遍具有深刻的医学背景和深厚的医学知识,对现有医疗建筑的评判会有独到的意见。正因为如此,在医院工作的、以建筑知识为主的建筑工程师,就可以在医院建筑的立项、设计等工作中大有作为。 建筑工程师论文:监理工程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 【摘要】监理工作的内容是“四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它的核心任务是质量控制。本文从工程监理的概念入手,进而详细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应该重点把握的监理工作。同时,沟通是做好监理工作的前提,所以,本文最后分析了监理工程师应该如何做好与参建各方的沟通工作。 【关键词】监理工程师;建筑工程;监理工作 一、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众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和监理工程师的监理工作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工程监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所以,监理工程师必须做好工程的监理工作。 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土方开挖时出现坍塌和侧移;土方回填时产生下沉和塌陷;钢筋绑扎成形后,人为踩踏板的负弯矩钢筋,造成变形和间距不匀;现浇混凝土表面有蜂窝、麻面、孔洞、露筋、施工缝夹渣和构造柱烂根的现象;混凝土构件表面有裂缝、缺棱和掉角的现象;屋面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小于设计要求;屋面和卫生间的防水有渗漏现象。这些必须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控制。 2.1作业技术交底的控制 承包单位在每一分项的工程开始实施之前均要进行技术交底。技术难度大和施工复杂的关键部位,在分项工程施工之前承包单位的技术交底书均要报给监理工程师。 2.2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1.设置工序的质量控制点。(1)选择质量控制点的一般原则是:选择那些保证质量难度大、对质量影响大和发生质量问题时危害大的对象作为质量控制点。(2)质量控制点的实施要点:进行控制措施的交底;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认真记录检查结果;重点指导检查和验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不断分析与改进,实施PDCA循环,保证质量控制点验收合格。 2.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1)旁站:是“点”的活动,针对的是某一部位或某一工序。在施工阶段,许多操作隐蔽着的潜在质量隐患,只有通过监理人员的现场旁站检查才能发现和控制问题,发现问题时应及时指令承包单位纠正,减少发生质量缺陷,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2)巡视:巡视是“面”上的活动,它不限某一部位或某一过程。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必须通过加强现场巡视的检查,及时发现违章现象和纠正违章行为,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3)平行检验。平行检验是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手优,在技术复合及复验工作中采用,是监理工程师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做出独立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工程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监理部就应当对施工技术方案等内容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方案合理可行、质量能达到预期效果后再予以签认,防患于未然。 1、依据工程合同,确定工程项目质量总目标 依据工程合同,确定好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后,将项目的总目标分解成多个质量分目标,并将各个分目标落实到各个部门、团队、分包方和供货方,直至施工作业班组及负责人,如果情况需要,可签订责任协议或合同。 2、严格审阅设计图纸 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监理人员一定要严格审阅设计图纸。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对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进行仔细研究,理解设计的目的,从而更好地掌握设计的要求。审阅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先进行内部图纸会审,然后将问题进行集中归纳参加设计交底及设计图纸会审,并向设计者提出问题,便于采纳或修改。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或出现材料、设备等改变时,都必须与业主沟通,通过业主向设计师提出修改意见并获得设计修改,监理人员不得随意修改。同时,对于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与组织设计,监理人员也要把关,找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与建筑工程单位进行沟通,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避免建筑质量问题的发生。 3、确保工程所需建筑材料的质量 合格的建筑材料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前提条件。在建筑材料的选购上,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注重质量管理,采购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其次,监理人员应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监督,因为,钢筋、水泥等材料使用量大、进货渠道混乱,所以,在对工程所需的钢筋、水泥进场资料进行检查时,严格把关,资料不齐的不允许进场,只有通过检验的建筑材料才允许进入场地使用。同时对于半成品的材料,如钢筋焊接半成品,如检查不符合要求也不得使用。严格把好建筑材料质量关,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四、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 1、监理资料要细致保存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一定会记录较多的资料,文字的叙述能够详细的表明工程在进行中,发生的所有细节问题,有优质的部分也有应该改进的成分,必须要加以细致的保存,因为这些资料可以在工程的验收部分让程序更顺畅的进行。同时,在资料记录的过程中,让此项建筑工程成为了十分规范的建筑工程。在工程的资料中,具备着一定的技术性,包含着进度的控制、质量的控制、成本的控制等,是作为建筑工程中的最主要文件之一。因此,监理工程师一定要加强对于资料的管理。对于资料进行监理的正确步骤为: (一)对于监理日志的编制,必须针对与施工的节奏来对应记录,并且要详细、真实、准确的阐述,监理资料的整理以及归档的流程,必须落实到固定的人员那里,要负起责任,同时总监理工程师也要负起责任; (二)监理的资料一定是与实际的施工现场相符合的,是对于建筑工程的进程形成最贴切的资料。 2、关注材料的管理 建筑物的建设基础是否优质,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对于施工的配件、原材料以及半成品要多加重视质量的检测: 对于表面检查不出质量的材料,要先暂停此部分的施工,将材料进行取样送到相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材料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具备出厂检测报告、合格证以及生产的许可证的,在材料进场之前,一定要核实是否具备这些基本的证件,如果不够齐全,或者齐全也存在作假的成分时,是不允许进入场内的;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于每个环节进行分项目、分批次的进行核查,对于检查出的不合格环节,要在第一时间返工,或者将修建好的部分直接推倒,在源头上将存在的问题解除,那么隐患的发生次数就会减少,对于工程的整个阶段都要不断的进行检查,更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增加核查的次数,对于核查出的问题,视情况作出不同的惩罚措施,严格的处理; 3、巡查的过程和旁站的监理要极其重视 所谓旁站监理指的就是在施工的现场,随施工人员一起投入到施工的进程中,观察施工人员的具体流程,在发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进行解决,并且其发现的问题也是在故障的初期发现,在问题还没有蔓延的时候就会将其解除,缩小了故障的扩大范围。旁站的监理要求监理工程师充分的了解相应的施工步骤,以及现场的质量控制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问题产生的时刻,迅速的推断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并且,监理工程师要有计划的对于自己所负责的工程进行必要的巡查。巡查的过程中,和旁站的监理是一样的,都要对于问题的发现,做出相应正确的解决方案,让安全事故发生次数减少,力求做到全部消除。巡视的检查和旁站的监理检查,在行使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详细的文字记录,加以保存,作为日后的经验,通过在监理会上的有效探讨,能够在以后的监理中成功避免发生过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监理工程师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者,监理工程师的监理工作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监理工程师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落实各项监理工作,真正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师论文: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程师的事前保证工作探究 【摘 要】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承包商做的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控制;二是,组织好有关的质量保证工作,如图纸会审、技术交底以及设计变更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监理;工程质量;动态控制;全过程管理;预防为主;制度建设 0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和服务质量己成为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顾客、消费者成为决定一切的真正上帝,在工业生产中如此,在监理行业中也不例外。 1 对承包商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质量的控制 1.1 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质量的控制 监理工程师要审查承包单位承担任务的施工队伍及人员的技术资质与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经审查认可后,方可上岗施工;对于不合格人员,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承包单位予以撤换。对于特殊作业、工序、检验和试验人员,有时还要进行考核或必要的考试、评审。主承包单位选择分包施工单位时,需事先由主包单位提出申请,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才能进场承担施工任务。审查、控制的重点一般是施工的组织者、管理者的资质与质量管理水平,以及特殊专业工种和关键的施工工艺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应用方面的操作者的素质和能力。 1.2 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永久性设备、器材等的质量控制对于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应当是全过程和全面的控制,即从采购、加工制造、运输、装卸、进场、存放、使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监督和控制。 1.2.1 采购质量的控制 采购质量的控制首先是确定适宜的采购方式和采购渠道,优选供货厂家。其次,要按照合格的采购控制程序进行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设备等的采购,即在采购定货前应向监理工程师申报,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发出书面认可证明后,方可进行定货采购。 1.2.2 制造质量的监督与控制 对于某些重要的设备、器材或外供的构件,可以采取对厂方生产制造实行监造的方式,进行重点的或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监造的方式常用于下列情况:厂方生产该种设备或构件尚无成熟经验或经验不足;该设备或构件十分重要;该产品制造难度大、技术复杂,产品到场后难以解体检查内部质量;该产品属于新产品、新技术,在制造过程中容易发生质量问题;以及对于生产厂家对该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力及水平无充分把握等。 监造人员可由业主派出,也可委托施工单位进行监造,或各方组成监造进行监造。 1.2.3 材料、设备进场的质量控制 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并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要求进行检验,向监理工程师提出检验或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进口材料需会同商检局一同检验。工地交货的机械、设备或器材到场,也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 1.2.4 材料设备存放条件的控制 对于施工单位所准备的各种材料、设备等的存放条件及环境,事先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确认。如果存放、保管条件不良,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其加以改善并达到要求,方予以确认。对于按要求存放的材料、设备,存入后每隔一定时间监理工程师可检查一次,随时掌握它们的存放质量情况。 1.2.5 对于一些当地产的天然材料及现场配制的制品,一般要求施工单位事先进行试配,达到要求的标准方可施工。这些材料或制品除应达到规定的力学强度指标外,还应注意对材料化学成分的分析,并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加工条件与设计、试验条件不同而可能导致的材料或半成品质量差异。 1.3 对施工方案、方法和工艺的控制 监理工程师要审查施工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以及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按照国际惯例,承包商中标后,应提出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工程师审批、确认后,这一文件即作为以后施工应遵照的纲领性技术文件并成为施工承包合同文件的一部分,施工单位不得任意自行改动。如确需变更或修改施工方案或工艺时,必须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才能实施。 监理工程师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可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组织体系特别是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施工现场总体布置是否合理;主要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针对性、有效性如何;认真审查工程地质特征及场区环境状况等。 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方案的审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施工程序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的基本规律;选择的施工机械设备技术性能、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如何,可靠性及维修难易,能源消耗情况,操作是否安全、灵活,机械数量配置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与保证条件;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是否技术可行,是否符合现场条件及工艺要求,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是否与所选择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组织方式相适应,经济是否合理等。 1.4 施工用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施工用机械、设备进行监控:审查机械设备的选型(机械形式、规格及性能参数)是否恰当,是否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符合施工现场条件;审查机械设备的数量是否足够;审查所需的施工机械设备是否已经按批准的计划备妥,是否处于完好的可用状态。 1.5 审查与控制承包方对施工环境与条件方面的准备工作质量。 1.6 对测量基准点和参考标高的确认及工程测量放线的质量控制。 2 监理工程师应作好的事前质量保证工作 2.1 作好监控准备工作 建立或完善监理工程师的质量监控体系,作好监控准备工作,使之能适应施工项目质量监控的需要,如配备监控人员及所需的检测仪器设备并使之处于良好的可用状态,明确监控人员的职责和分工等。此外,还应督促与协助承包商建立健全现场管理制度。 2.2 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设计交底应在工程施工前,由监理工程师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有关人员进行,并写出会议记录,以作为对设计图纸的补充、修改以及施工的依据。 图纸会审通常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代表参加进行。由各方代表对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设计单位的要求进行讨论、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澄清疑点,并写出会议纪要。 2.3 设计图纸变更及其控制 设计图纸变更的要求可能来自业主或监理工程师,也可能来自设计单位或施工承包单位。不论在哪种情况下,设计图纸的澄清、修改、现场变更要求及变更质量等的执行程序都应严格按事先做出的规定进行,并作好归档整理工作。 应指出的是监理工程师对于任何一方提出的现场设计变更要求,都应持谨慎的态度。除非原设计不能保证质量,或确有错误,以及无法施工非改不可之外,一般情况下即使变更要求在技术上是合理的,也应全面考虑,将变更以后所产生的效益(质量、工期、造价)与现场变更往往会引起施工单位索赔等所产生的损失加以比较,权衡轻重后再做出决定。 2.4 作好施工现场场地及通道条件的保证 监理工程师应事先检查工程所需的场地征用、居民占地设施或堆放物的迁移是否实现,以及道路和水、电及通讯线路是否开通等。 2.5 严把开工关 监理工程师对于与拟开工工程有关的现场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发出书面的开工指令。对于已停工程,则需有监理工程师的复工指令才能开工。开工前承包商必须提交“开工申请单”,经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才能开始进行正常施工。 3 结束语 总之,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建立一个不断追求自我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采取有力措施,把管理工作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 建筑工程师论文:监理工程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 【摘要】本文从工程监理的概念入手,进而详细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应该重点把握的监理工作。同时,沟通是做好监理工作的前提,所以,本文最后分析了监理工程师应该如何做好与参建各方的沟通工作。 【关键词】监理工程师;建筑工程;监理工作 一、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众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和监理工程师的监理工作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工程监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所以,监理工程师必须做好工程的监理工作。 二、工程监理的概念 所谓工程建设监理,就是通过对工程建设者的行为进行监控、督导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工程建设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止建设行为随意性和盲目性,促使工程建设费用、进度、质量按计划实现,确保工程建设科学推进,并达到节约费用、保持质量、高效运作的目的。工程监理是建筑工程建设中不可缺乏的一项工作流程,它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保证和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工程监理在监理市场、监理水平、监理行为以及法律法规等多个环节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行业市场不规范、监理人员素质不齐、施工质量安全监理机制不完善等。我国在建设领域实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以来,我国建设监理经过规划准备、试点和稳步发展阶段开始向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转变,初步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新运行体制,较好地促进了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建设监理队伍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建筑工程监理工作能够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安全等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确保国家、公众以及业主的利益。虽然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认识,但是在建筑工程的监理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建筑工程监理的质量和发展、针对问题的策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三、工程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监理部就应当对施工技术方案等内容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方案合理可行、质量能达到预期效果后再予以签认,防患于未然。 1、依据工程合同,确定工程项目质量总目标 依据工程合同,确定好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后,将项目的总目标分解成多个质量分目标,并将各个分目标落实到各个部门、团队、分包方和供货方,直至施工作业班组及负责人,如果情况需要,可签订责任协议或合同。 2、严格审阅设计图纸 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监理人员一定要严格审阅设计图纸。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对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进行仔细研究,理解设计的目的,从而更好地掌握设计的要求。审阅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先进行内部图纸会审,然后将问题进行集中归纳参加设计交底及设计图纸会审,并向设计者提出问题,便于采纳或修改。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或出现材料、设备等改变时,都必须与业主沟通,通过业主向设计师提出修改意见并获得设计修改,监理人员不得随意修改。同时,对于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与组织设计,监理人员也要把关,找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与建筑工程单位进行沟通,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避免建筑质量问题的发生。 3、确保工程所需建筑材料的质量 合格的建筑材料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前提条件。在建筑材料的选购上,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注重质量管理,采购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其次,监理人员应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监督,因为,钢筋、水泥等材料使用量大、进货渠道混乱,所以,在对工程所需的钢筋、水泥进场资料进行检查时,严格把关,资料不齐的不允许进场,只有通过检验的建筑材料才允许进入场地使用。同时对于半成品的材料,如钢筋焊接半成品,如检查不符合要求也不得使用。严格把好建筑材料质量关,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四、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 1、监理资料要细致保存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一定会记录较多的资料,文字的叙述能够详细的表明工程在进行中,发生的所有细节问题,有优质的部分也有应该改进的成分,必须要加以细致的保存,因为这些资料可以在工程的验收部分让程序更顺畅的进行。同时,在资料记录的过程中,让此项建筑工程成为了十分规范的建筑工程。在工程的资料中,具备着一定的技术性,包含着进度的控制、质量的控制、成本的控制等,是作为建筑工程中的最主要文件之一。因此,监理工程师一定要加强对于资料的管理。对于资料进行监理的正确步骤为: (一)对于监理日志的编制,必须针对与施工的节奏来对应记录,并且要详细、真实、准确的阐述,监理资料的整理以及归档的流程,必须落实到固定的人员那里,要负起责任,同时总监理工程师也要负起责任; (二)监理的资料一定是与实际的施工现场相符合的,是对于建筑工程的进程形成最贴切的资料。 2、关注材料的管理 建筑物的建设基础是否优质,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对于施工的配件、原材料以及半成品要多加重视质量的检测: 对于表面检查不出质量的材料,要先暂停此部分的施工,将材料进行取样送到相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材料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具备出厂检测报告、合格证以及生产的许可证的,在材料进场之前,一定要核实是否具备这些基本的证件,如果不够齐全,或者齐全也存在作假的成分时,是不允许进入场内的;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于每个环节进行分项目、分批次的进行核查,对于检查出的不合格环节,要在第一时间返工,或者将修建好的部分直接推倒,在源头上将存在的问题解除,那么隐患的发生次数就会减少,对于工程的整个阶段都要不断的进行检查,更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增加核查的次数,对于核查出的问题,视情况作出不同的惩罚措施,严格的处理; 3、巡查的过程和旁站的监理要极其重视 所谓旁站监理指的就是在施工的现场,随施工人员一起投入到施工的进程中,观察施工人员的具体流程,在发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进行解决,并且其发现的问题也是在故障的初期发现,在问题还没有蔓延的时候就会将其解除,缩小了故障的扩大范围。旁站的监理要求监理工程师充分的了解相应的施工步骤,以及现场的质量控制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问题产生的时刻,迅速的推断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并且,监理工程师要有计划的对于自己所负责的工程进行必要的巡查。巡查的过程中,和旁站的监理是一样的,都要对于问题的发现,做出相应正确的解决方案,让安全事故发生次数减少,力求做到全部消除。巡视的检查和旁站的监理检查,在行使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详细的文字记录,加以保存,作为日后的经验,通过在监理会上的有效探讨,能够在以后的监理中成功避免发生过的问题。 五、做好与参建各方的沟通、协调工作 建筑工程是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参建部门众多,工程的顺利实施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和沟通。监理单位在建设工程中属于服务性部门,对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把控,在监理工作的开展中要加强与参建各方的沟通与协调。 1、加强与建设单位的沟通。监理机构要对监理工作中有关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安全等控制方面的发展情况,以及监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阻力,及时向业主汇报和商讨,有利于监理工作的开展。 2、加强与施工方的沟通。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严格履行监理职责的同时,要及时与施工方沟通,寻求施工方的理解与支持,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保证施工进度。 3、加强与监理内部的沟通。各监理人员之间加强协调、加强沟通,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团队,对提高监理的威信,促进监理工作,减少监理内耗非常有必要。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监理工程师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者,监理工程师的监理工作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监理工程师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落实各项监理工作,真正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师论文:建筑工程师的冻肉生涯 边口,是将生猪宰杀后去头去内脏再砍成两半送进冻库的猪肉。 边口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不产生猪的地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来自四川等省份的边口和由边口加工而成的分割肉。然而,没有多少人知道,餐桌上这些美味佳肴的背后,曾经有过一场又一场惨烈异常的贸易厮杀。四川自贡市的建筑工程师林一雄,含辛茹苦诚实经营,最终在这场厮杀中扮演的角色却是鱼肉而非刀俎。 一、闯进“成批生产百万富翁的行业” 1993年至1994年间,全国生猪屠宰、加工、销售市场全面放开,从此,几十年来由国有食品公司和国有肉联厂一统天下的局面被彻底打破。长期窥视着这块“肥肉”的个体、私营屠宰场和专业户们乘势而起,以灵活多样的手法和相对低廉的价格,迅猛切割着国有肉食品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恰在此时,物价飞涨,肉价飙升,全国生猪基地四川省,鲜肉零售价已涨至每吨11000元―12000元;而经过分割后深加工的鲜冻猪肉,竟涨到每吨14000元―15000元! 冻分割肉的需求地区西北、华北、东北、中原、江浙、湖广,甚至云南的客商,大批携现金支票甚至是现金,涌入四川进货。一夜间,四川冻分割肉市场风起云涌,火爆异常,原本穷得叮当响的屠户们瞬间喜笑颜开。一两年内,少则几十万,多则数百万的暴富者迅速崛起,他们衣着油污,言语粗俗,兜里却塞满成卷大钞。当时,四川各生猪产地的大街小巷开始流行一个说法:这是个“成批制造百万富翁的行业”。 自贡市郊区农民苏成本就是其中之一。 而林一雄就是在此时闯进这一行业的。原本他在某建筑公司任土建工程师,无事可做,正在“等待机遇”。恰巧就碰到了老友苏成本。他曾经对苏成本倾囊相助,救了苏的生意。 “林大哥,千万别干你那些烂工程了。来搞分割肉吧,包你稳赚!”苏成本致富不忘恩人,迫不及待地邀约他转行,“这行业最简单,到农村去收边口,弄回来加工成分割肉,送进冻库就成。何况小弟我还得还你的情啊,销售渠道都包在我身上了!”苏成本极力撺掇。 林一雄心动了。但工程师的细致和严谨仍使他不敢轻易答应,他思前想后花了一个多月仔细考察了这一新兴行业:果不其然,猪肉原来是“金矿”;何况,此时肉价比1994年高峰期下降了30%左右。犹如股票套底,正是炒底大好时机。 失掉机会比失掉什么都可怕,还有什么可犹豫呢? 二、边口大战 时值1995年初夏,冻肉市场价格也像阴晴不定的雨季起起伏伏。林一雄的厂已上马,自己成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他深入郊县农村市场,一边收边口,一边以科技工程师的严谨不但弄清了从疫检、屠宰、分割、包装、速冻的全套工艺流程,更弄清了如何用商人的斤斤计较去看行情,讲价格。 然而事情却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5月份一过,行情暴涨,一星期内边口从每吨7000元涨至7400元。按说夏天是猪肉供销淡季,价格理应下跌,却出现异常反弹。初入行的林一雄莫名其妙。他找到苏成本:“这怎么回事?” 苏成本不以为意:“这一行就这么回事,等你我耐着性子将它弄明白,别人早已赚肥了!” 林一雄一头雾水。 为了收到便宜边口,林一雄带着工人驾着一辆东风车,在四川盆地腹地乡镇间的泥土路上夜以继日来回狂奔…… 几天后,分割肉销售价没见涨,边口收购价却已飙升到8200元一吨。林一雄心惊胆战,捏着钱下不得手。他又找到苏成本。“怕啥子,水涨船高。去前年比这还凶,我们不一样过来了。涨价是好事,你今天收8200元一吨,如果明天8400元一吨,你不是平白无故省了200元成本?一天收上5吨,不就等于白赚了1000元?” 有这么计算盈利的吗?林一雄觉得好笑,但更多的是迷惑。 “风险太大了,一定有人操纵。”他直想骂娘,可骂完了还得小心翼翼地伺候那些看不见的险恶,林一雄感到自己进退维谷,骑虎难下。他想到了股票,股市一天暴跌100多点又暴涨100多点的滋味他记忆犹新。他相信,日前边口价就和股市相似,暴涨必暴跌。终于,他决定按兵不动。 提心吊胆而又孤独寂寞的一星期过去了,边口价非但没跌,反而中邪似地窜到8400元!几乎不可能有利润了,可大小厂家们仍在疯狂抢购。林一雄无处求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是新行情在一波强过一波地动摇自己的信念,他渐渐糊涂了,迷失了自己:正如苏成本他们都是在涨价风中长大的,如果再不开工,自己会不会在这暴利行业中失去一次暴富机会?他又作了一次计算:不开工的话,自己平均每天损失1000元,长此以往,不堪重负。消极观望总不是办法啊;而看大户们,左手进右手出,不也干得热火朝天?面对别人的疯狂,六神无主的林一雄迅速被传染,最后,也跟着疯狂起来:收! 一星期内,林一雄以8200元―8400元的价格吃进数十吨;出人意料的是,一星期后,价格悄然跌至7200元,市场瞬间恢复了正常。 一夜间,所有人都傻了眼。林一雄一阵苦笑:“原本都在预料之中啊……” 事后才知,这场疯狂的血腥风波,原来是市里两家大户为了完成各自一笔800吨的合同而展开的边口收购大战;不日又有传言,这是两家大户摸准中小业户心理,联手抬价,意欲拖垮各竞争对手,垄断市场。 三、在“冻肉圈”中崛起 林一雄凭着建筑工程师的职业敏感和小心谨慎,刚躲过了这来自企业外部的一劫。不料企业内部却出了问题:连续发出去的三批货都被退了回来,其中一批是苏成本退的。苏老大不快:“耽误了时间就没得赚了!” 在苏成本的帮助下,林一雄迅速找出质量问题并设计出改进方法。针对变质,他弄清了是冻库急冻间漏气,不能保持零下24℃的恒温所致,改进措施是重新密封冻库;冻不过心的问题,查清原因是库容超标,而且冻盘必须放置均匀,不可多多益善,改进措施是计算出均值量并严格工艺纪律;针对卫生指标不合格,他决定必须首先把好质量关,御病死猪肉于库门之外,并重金聘请了肉联厂退休质检师洪师傅,凭他那40年炼就的火眼金睛,任何劣质产品都休想蒙混过关。 半年间,林一雄夜以继日宵衣旰食。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严格的工艺质量要求渐渐口碑相传,林一雄在鱼龙混杂的“冻肉圈”内渐渐有了名声。于是不少批发商开始主动向他进货,他的脸就像告别了雨季的天空,日渐晴朗起来。 成都远东食品有限公司就是在这时候携款上门的。 10月份的一个上午,一辆白色2000型桑塔纳反射着耀眼的阳光开进了厂门。车上下来的是圈内大名鼎鼎的大老板张远东――特地慕名前来考察合作。 得到冻肉圈顶级人物垂青,不啻“财神”降临。林一雄忍住内心的喜悦,陪张远东一行考察了加工车间、冷冻车间,尤其随机抽查了白条肉、肋排、大排、精肉、碎肉、内脏等各个不同品种规格的分割肉后,张远东开口了:“林厂长,如果你愿意,你的产品我公司愿意包销。”“这个……”林一雄在脑子里飞快地拨着算盘,他想到了与自己患难相交生死与共的苏成本,恐怕现在不得不委屈一下他了,但是得将苏成本作为加重自己分量的一只砝码。于是他说:“困难时帮助过我的客户,总不好抛弃吧。”他打算先同对方玩他两三天的迷藏。 “哈哈哈,”张远东豪爽地笑起来,“听说林厂长知识分子出身,果真重情义,好!我也不强人所难,咱还是随行就市吧。不过,”张远东搂了下林一雄的肩膀,“我今天可是诚心结交你这个朋友啊――” 他打开皮包,摸出一张现金汇票,“啪”地拍在林一雄面前:老天,整整50万元! “老林”,不知不觉间,张远东对有点迷糊的林一雄改了称呼,“我先订两个加长,24吨,剩下的钱你留着组织货源,什么时候好了,给我发过来。” 事后,林一雄自嘲:还想玩儿别人,没料却被别人的钞票轻易镇住了,真没出息。生意场上的最佳也不过是现款现货,这年头,还真没见过先款后货的。到银行解了汇,签了合同,目送白色桑塔纳押着两辆满载的加长东风车在盛夏的阳光下绝尘而去,剩下的26万元却是千真万确地躺在自己账户上了! 一贯谨慎的林一雄一星期后亲自押货到成都,目睹张远东的千吨大冻库、豪华办公室和川流不息的客户,林一雄彻底放心了。 四、“谁叫你这么蠢,产品又那样好” 加急电报是凌晨三点被送到林一雄床头的。 电报没读完,林一雄已被惊得睡意全无,瞬间的极度恐慌和着冬夜凛冽的寒气,使他连打几个哆嗦。 这是太原一家大型食品超市来的电报,称他们厂的产品出了严重质量问题,已经被有关部门查封并引起媒体关注,请速派人赴太原妥善处理云云。林一雄深知一旦被曝光,后果就严重了。 他立即同陆续赶来的中层干部和技术骨干商议对策,发现此事有太多蹊跷: 一、生产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不可能出现大面积质量事故; 二、目前正值隆冬,太原地区已冰天雪地,即使运输环节的冷藏出了问题,也不会变质; 三、这批货由远东公司经销。按常规,他们只能先通知张远东,再由张远东通知我们。为何太原一反常规直接通知了工厂? 林一雄渐渐清醒过来,心里有了底。但他突然忆起与远东公司的销售合同中有一条补充协议对自己极为不利:“双方取得信任后,需方万一资金紧张时,也可部分先货后款。” 他抬头问会计:“这一次同张远东是怎样结的账?” “发了100吨,货款120万元。张远东称旺季到了资金紧张,按协议先付了60万,还欠60万。你是同意了的。” 林一雄觉得一阵心慌,额头冒出了冷汗。他急忙操起电话找张远东,张远东在电话那头惊诧不已:“那你赶快到成都来,我等你。” 林一雄心急火燎飞奔至成都,却未见人,一问,才知因太原急电,张远东已连夜飞过去了,叫林一雄赶快飞过去。可当林一雄飞到太原时,张远东又因出口俄罗斯有重大变故,去了哈尔滨。 林一雄身陷太原动弹不得。零售商听说厂方来人,一拥而上大吵大闹。吵闹事小,林一雄太原之行另有目的:验货。好不容易费尽周折上下打点,林一雄才悄悄进了冻库。 1995年12月的一个深夜,林一雄独自打着手电筒在阴森恐怖寒冷得像地狱般的冻库里,浑身哆嗦着爬上爬下。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包装、标签都是自己的,出厂日期、保质储存期都明白无误,可那里面的肉却全部呲牙咧嘴变形变质,发出阵阵令人作呕的臭味! 他再细细查下去,发现自己的包装里居然混有并非自己生产的碎精烂肉时,林一雄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产品全被张远东这畜生掉了包。因为这次供给张远东的货全是最整块的边口,而不是分割肉! 愤怒的林一雄趁着黑夜,做贼似地逃出太原,只身奔回成都准备再到远东的冻库查看时,却将张远东逮了个正着――原来这家伙没去太原也没去哈尔滨,整个儿一场骗局! 面对怒火中烧的林一雄,张远东没了往日的豪爽和温柔,他冷森森地反问:“你说我掉包?拿证据来!没有证据就是诬陷。” “不需要证据。我们的合同规定是成都交货验收,只要交到成都时没问题,你就得付清全款。” 张远东接下来的回答让林一雄暴跳如雷。张声称远东公司抽检的是样品,而不是全检,林一雄指使工人将逾期废品次品在装货时混杂上了车云云。 气急败坏的林一雄大叫要去法院告状,张远东却笑了起来:“我就是掉了你的包又怎样?你拿不出证据就是诬告,我还要告你诽谤呢!哼,咱人证物证俱在,司法管辖权也在太原,你怎么打得赢我!” “你这是蓄谋已久!” “是又怎样?谁叫你这么蠢,产品又那样好。我不小心进了Y货,不拿你这样的傻子垫背,我找谁去?哼哼,告诉你书呆子,这道上的人全都这样,我不整你,你就要整我!” 看着面前这张狰狞的脸,林一雄背心直冒冷气,他有股拼命的冲动,但他心里更明白的是:一年来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 五、封喉一剑 林一雄心灰意冷再也干不下去了,这位建筑工程师的冻肉生涯行将结束,但结局更加惨不忍睹。 他辞退了全部工人,退了租来的冻库和车间,将余下的数十吨分割肉寄冻在苏成本处。见到苏成本,林一雄一脸悔恨,苏成本却表现出异常的豁达:“唉,谁没有落难的时候,就像当初我被你抛弃,那么悲惨,不也挺过来了。咱们还是患难之交啊。”于是两人讲好,林一雄联系到下家将肉随时拉走,期间电费由林一雄支付。 看着这位善良的好兄弟,林一雄悲喜交加,涕泗横流。 一星期后,林一雄带着下家提货来了。苏成本笑了笑:“货我已经卖了。”林一雄死盯着苏成本,愣了好一阵,说:“好啊,把钱给我吧。” “我还债了。”苏成本脸色一变,咬牙切齿,一字一顿,“这是你的报应!” 林一雄忍无可忍,终于起诉了苏成本。但胜诉之后得不到执行同败诉又有什么区别呢? 直到1999年,张远东才按50%的半价付了款。这时,建筑工程师林一雄对当年的冻肉生意已经麻木了。他最终洗手上岸时,60万元的本钱仅剩20余万元。 但林一雄依然用他那工程师的固执和严谨为自己的冻肉生涯理出了一个头绪: 一、这是个资金密集型行业,自己本钱太小,难走产销直通之路,不得不借助经销商,但这些人却是靠不住的; 二、该行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低下,自己与他们在人格、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经营理念方面格格不入。“道不同,不相为谋。” 三、1993年―1994年暴利期已过,行业态势呈强弩之末,盈利率直线下降。行业里人人有钱赚时尚可称兄道弟,相互合作,没钱赚时,人们都吃他人以自保。此时入市,无异于羊入虎口; 四、其实,当时之所以有暴利,非产品空白而是因体制调整导致暂时市场空白。最多一两年就会从流通体制和市场供给两方面得以有效填补。联想到近几年猪肉已不再是肉食品主体,家禽、水产业的兴起和过剩,以及持续下滑的物价,过剩的商品以及早已亏损得一塌糊涂的苏成本,林一雄甚至开始暗自庆幸自己及早洗手上岸,避免了血本无归,又可以安安心心搞自己的工程设计了。 技术人员这类的知识分子似乎都有这个毛病,既理性又脆弱,还善于自我批评;同时,是那样地容易被利用,被击败。 建筑工程师论文:监理工程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摘 要:本文针对大型建筑工程项目进度失控的主要原因,阐述了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计划制定和作业施工计划审查所应着重关注的事项,在计划执行和现场进度控制方面所应采取的各项具体控制措施。 关键词:工程项目 进度控制 措施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度往往不能按计划进度实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常常存在一定的偏差,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相当程度的滞后。因此,监理工程师如何在房屋建筑项目中,运筹帷幄,有效协调,做好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工作,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工期目标,很值得我们监理工作者去思考、探索和不断提高。本文就如何采取措施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管理提出一些探索性认识与看法。 一、进度控制的概念 是指对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根据进度总目标及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编制计划并付诸实施,然后在进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对出现的偏差情况进行分析,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后再付诸实施,如此循环,直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建设项目按预定的时间动用或提前交付使用,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建设工期。 进度控制是动态的,进度控制人员必须掌握动态控制原理,在计划执行过程中不断检查,并将实际状况与计划安排进行对比,在分析偏差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措施,使之能正常实施。 二、影响进度的因素分析 1、有关单位的影响。工程项目的主要施工单位对施工进度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建设单位与业主、设计单位、银行信贷单位、材料设备供应部门、运输部门、水 电供应部门及政府的有关主管部门都可能给施工某些方面造成困难而影响施工进度。 2、施工合同段划分不合理、施工驻地位置安排不当造成主要材料运距不合理、施工不经济,从而导致施工工期过长、费用加大。3、施工组织管理不利。流水施工组织不合理、劳动力和施工机械调配不当、施工平面布置不合理等将影响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4、技术失误。施工单位采用技术措施不当,施工中发生技术事故,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缺乏经验,不能保证质量等都要影响施工进度。 5、施工条件的变化。施工中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与勘查设计不符,如地质断层、溶洞、地下障碍物、软弱地基及恶劣气候、暴雨、高温和洪水等都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造成临时停工或破坏。 6、意外事件的出现。施工中如果出现意外的事件,如严重自然灾害、火灾、重大工程事故、工人罢工等都会影响施工进度计划。 三、进度控制的措施 (一)、合同措施 1、合同工期的确定 一般来说,合同工期主要受建设单位的要求工期、工程规模的定额工期以及投标价格的影响。工程招投标时,由于工程项目工期紧迫,建设单位通常不采用定额工期而根据自身的现实需要提出要求工期,并由此限定投标工期,只从价格上选择相对低价者中标。多数施工单位为了实现中标这一首要任务,忽视工程造价与合同工期之间的辩证关系,致使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工程报价低,在要求增加人力、机械设备时显得困难,制约了工程进度,不能按合同工期期限完成。因此,要求工期的科学合理和允许投标工期在平衡投标报价中发挥作用,将有利于减小建设单位在进度目标控制中存在的风险。 2、工程款支付的合同控制 工程进度控制与工程款的合同支付方式密不可分,工程进度款既是对施工单位履约程度的量化,又是推进项目运转的动力。工程进度控制要牢牢把握这一关键,并在合同约定支付方式中加以体现,确保阶段性进度目标的顺利实现。如合同文本对工程进度款支付的约定方式通常为按每月完成工程量计量,可调整为按形象进度计量,即将工程项目总体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在每一阶段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根据投标预算中该阶段的造价支付进度款。 3、合同工期延期的控制 合同工期延期一般是由于建设单位、工程变更、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的;而工期延误是施工单位组织不力或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两者概念不同。因此,合同约定中应明确合同工期顺延的申报条件和许可条件,即导致工期拖延的原因不是施工单位自身的原因引起的,例如,施工场地条件的变更,建设、合同文件的缺陷,由于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图纸变更原因造成的临时停工、工期耽搁,由业主供应的材料、设备的推迟到货,影响施工的不可抗力等。上述原因造成的工期拖延是申请合同工期延期的首要条件,但并非一定可以获得批准。在工程进度控制中还要判断延期事件是否处于施工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上,才能获得合同工期延期的批准。此外,合同工期延期的批准还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和注意时效性。通常约定为在延期事件发生后14天内向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申请,并递交详细报告,否则申请无效。 (二)、经济措施 1、强调工期违约责任 建设单位要想取得好的工程进度控制效果,实现工期目标,必须突出强调施工单位的工期违约责任,并且形成具体措施在进度控制过程中就对企图拖延、蒙混工期的施工单位起到震慑作用。如根据审定的工程进度计划对照形象进度,属施工单位原因超过计划时间点未能完成形象进度的,以合同价款的若干比例按每延误一日向建设单位支付工期违约金,并在工程进度款支付中实际体现。施工单位在下一阶段目标或合同工期内赶上进度计划的可予以退还违约金;否则,建设单位将继续扣留或累计扣罚违约金,违约金支付上限不超过法规规定的合同总价款的5%。 2、引入奖罚结合的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在实现工程进度控制目标的巨大压力下,针对施工单位合同工期的约束大多只采取“罚”字诀,但效果并不明显。从根本上讲建设单位的初衷是如期完工而不在于“罚”,而某些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在考虑赶工投入的施工成本后会得出情愿受罚的结论,原因是违约金上限不能超过合同总价款的5%,这与增加人员投入、材料周转的费用相接近,且拖延工期直接降低了一定的施工成本。所以,工程进度控制只采用罚的办法是比较被动的,而采取奖罚结合的办法可以引导施工单位变被动为主动。 (三)技术措施 1、审查承包商提交的进度计划,使承包商能在合理的状态下施工; 2、编制进度控制工作细则,指导监理人员实施进度控制; 3、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及其他科学适用的计划方法,并结合计算机的应用,对建设工程进度实施动态控制。 (四)组织措施 1、突出工作重心,强调责任 对于参建单位来说,工程项目的三大控制目标都同等重要,但是如果各方对三大控制目标都使用均等的力度来抓就有可能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在实践中,比较理想的方案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分别以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作为工作重点,三者并非各自独立,而是强调其主要责任使其有机结合。就进度控制来说,施工单位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合同工期编制和执行施工进度计划,并在监理单位监督下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如造成工期拖延,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有权要求其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并承担损失和责任。 2、加强对施工项目部的管理 施工单位工程项目部是建设项目进度实施的主体,建设单位进度控制的现场协调离不开工程项目部人员的积极配合。因此,工程项目部组成人员的素质尤为重要。建设单位应当要求工程项目部的人员配备与招投标文件相符,主动加强与工程项目部人员的相互沟通,了解其技术管理水平和能力,正确引导其自觉地为实现目标控制而努力。在工程项目部消极应付、不积极配合工作的情况下,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有权对工程项目部组成人员的调整提出意见。同时,建设单位还可以督促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部从进度、质量、资金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管理。 6.结束语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进度控制就是经过不断地计划、执行、检查、分析和调整的动态循环。总之,一个大型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成败的影响因素很多,其所需应对的措施和对策也会更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工程师因地、因事制宜,采取切合实际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就会使工程进度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最终圆满地实 现建设的工期目标。 建筑工程师论文:电气工程师在建筑工程中管理的作用 目前城市发展在建筑行业朝着智能化、设备自动化超高层方向发展。其现场电气工程师在整个项目工程的责任越来越重要,特别对设备选型、质量、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还对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工程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等等有影响。工程建设与科学实验是不同的,工程建设只能一次成功。因此,电气工程师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更令企业所关注。本文概述了从事建筑工程的电气工程师应具备有的良好的品质和以及工作协调能力。 关键词 建筑工程;电气工程;电气工程师随着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更是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上述定义的范畴,电气工程也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层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凸现出电气工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不仅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工期、质量、投资和预期效果,还对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工程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等等有影响。还包括其中的工作人员安全性和高效性等。这里所说的安全性涉及的范围很广,如电气设备中电梯、无负压变频供水系统等等线路是否存在漏电或火灾隐患,施工过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功能是否完善、运行正常,消防设备、应急照明的供电是否可靠,保安监控系统是否完备等等。随着电气工程的发展,电气工程师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电气工程师是指从事电气系统设计的技术人员,是一种职业称呼,也是一种专业技术等级。具备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等工程技术领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从事设计制造、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生产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 电气工程师应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不断努力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一个好的电气工程师首先要有全面的超前的专业知识。要系统学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专业知识,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专业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不仅掌握强电系统的内容及施工规范,还必须要有丰富的弱电系统的知识和经验;熟悉国家各种有关的设计规范、各地方部门的规定等,这些内容比施工规范要多得多,而且涉及面广,更新快,不易掌握。虽然强电系统的技术目前比较完善,但电气设备、材料及元件种类繁多,并且还在不断更新换代,要想全面掌握各种电气产品的先进性能,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经验积累才能做到;此外,由于众多产品来自于国外进口,要求我们还必须精通外语;及时了解当今科技前沿发展趋势等等,这都需要不断的学习。 2 电气工程师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电气工程师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对自己负责项目的电气工程质量要严把质量关,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深入、细致地搞好电气工程的技术、质量、进度、安全等管理工作。要督促施工单位对新进场员工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设立持证上岗的专职安全员。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每天的工作安排进行安全交底,安全工具及设施要落实到位。电气设备要符合有关临时用电的管理规定:设置漏电保护器,做到三级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的原则。保护器选型应符合国家GB6829~86的要求。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应设置两级漏电保护而且两级漏电动作时间应合理配合使之具备分级保护功能。安全告诫我们,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提醒我们,警钟长鸣,永不松懈;安全一次又一次地警示我们,以人为本,安全就是国家财产、安全就是人民生命,责任重如泰山。 3 电气工程师要重视施工图纸会审问题 工程设计图纸是工程项目的法律性文件,是开展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无论监理工作,还是工程施工,都必须严格按图纸内容的要求进行。作为电气工程师,应该认真准备并组织好电气图纸会审工作,把影响工程质量,使用功能、图纸中的疑难等方面的问题尽量在会审时解决。要审查设计图纸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或有关技术质量标准,设计是否合理和优化。特别是对建筑智能化的设计,要防止盲目求大、求全,应以适用为主,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和投资取得的回报。要根据工程的具体功能情况,明确业主对其项目的定位和需求,应提供意见和建议给业主,及早协调明确要设置哪些系统,以便所设系统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避免主体完工后再上系统,难于施工,剔凿造成对建筑的破坏和浪费,或因材料、设备供应不及时而造成工程延期或延误。尤其对建筑智能化各系统的设计,因系统综合性强,产品更新换代快,投资风险大,应慎重细致考虑实施。 审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动力变配电、控制设计是否与相关专业的要求一致;2)电缆桥架、插接母线、线槽等的位置、标高是否合理及便于安装,避免与煤气管、水管等交叉;3)高压、通讯、有线电视进户预埋套管的位置、标高是否合理;4)户外有照明等,也要预埋合适的套管,避免后期剔凿;5)预留套管、洞口是否有合理的平面布置图,标高、尺寸是否标注清楚;6)浴室、液压站、高低压配电室、人防工程通风系统、等特殊场所的电气安全保护是否符合规范及验收的要求。 总之,审图是做好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施监理预控的重要工作,审图越认真越仔细,可以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目标的实现,对以后的工作进行有效的预控,也为全面开展施工工作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 4 电气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严格把关 工程质量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它不同于科学实验,只能一次就成功。好的工程质量是由高素质的施工人员完成的,这就要求施工前要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确保整体素质良好。电气工程师要对设计图纸全面熟悉,并善于发现其中的不足,及时提出处理意见,不能只停留在监督施工单位按图施工的水平。而且应符合经会审的设计图纸及国家现行的有关电气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根据业主及土建工程的总体进度督促施工单位编制电气工程进度计划、人员计划、机具计划并组织其落实严格执行和落实“三检”制,关键部位实施旁站监督,严格规范操作流程,编制符合国家规范、工艺标准、操作性强的质量控制程序。注重及时收集和整理资料,重点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和签证,对高层楼房均压环、避雷带及引线等对建筑的安全尤为重要,是否漏焊及焊口长度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对结构转换层,主筋调整易于出错、漏焊要深入细致检查核对。在未经相关人员验收确认,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防范监督在形式中得过且过;做好工程施工日志。并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及补充。 总之,电气工程在工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涉及专业及领域更多,技术更新更快,也将更加复杂,要想把此项工作做好管好,电气工程师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学习,自我提高才,才能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创造出优质的项目。 建筑工程师论文:电气工程师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摘 要:结合建筑工程智能化发展趋势,探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电气工程师的作用,指出电气工程师既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施工规范,不断积累现场施工知识和经验,并对施工设备、建筑平面等有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电气工程师,建筑工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和电气智能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现代化要求也与日俱增。电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而且直接影响到各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居住的舒适性和高效性。电气工程师应对所负责的电气工程质量具有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充分应用自己的专业水平深入、细致的搞好电气工程的技术、质量、进度、签证、安全等管理工作。 文中所述电气工程师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从事电气专业工程施工及相关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具备机电、电气及其控制、建筑电气等工程技术领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若某一专业只考虑本专业或工种的进度,势必影响其它工种施工,同时本专业也很难保证质量。在建筑基础施工阶段,建筑电气安装应做好接地装置及接地引线、防雷装置引下线等工作;在建筑主体施工阶段,应做好配置管线、管线预留及预埋等工作;在建筑装修阶段,应做好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电气工程师应首先熟悉电气施工图纸,并会同土建工程师共同查对土建施工图与电气施工图,列出哪些部分有交叉施工,根据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对有关基础型钢预埋、支吊架预埋和线路保护管预埋等,排出配合交叉施工计划,确定准确配合时间,以防遗漏和发生差错。并在配合施工之前,将各种预埋件制作好,并做好必要的防腐处理,充分做好施工前技术与材料准备工作。 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图审通过后的电气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未经同意擅自变更设计。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程序。每道工序未经有关人员在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记录好工作日志,防止监督流于形式。在施工阶段要严把材料质量关,实行谁采购谁负责的措施,并且每种材料要有完整的资料(出厂合格证、检验检测报告、复检报告等)并经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签字才可进场;其次要严格控制分部工程的质量关,重点是工序的质量控制。在施工阶段中质量控制要注意细节部分,重点检查和控制。 1、基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应及时配合土建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及止水挡板的预埋、预留工作。这一工作要求电气专业应赶在土建做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避免电气施工破坏防水层造成墙体今后渗漏;对需要预埋的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及配电柜基础型钢等预埋件,电气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提前做好准备,土建施工到位及时埋入,不得遗漏。电气施工安装中,管理人员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把好质量关。 2、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首先必须分清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在电气工程质量监控中,确定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三个重点设备交接协调环节,明确关系,制定措施,根据规范进行超前监控,达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其次,必须在监控好重点环节的基础上以点带面,促动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控制。电气工程要与土建工程紧密配合,根据土建浇注混凝土的进度要求及流水作业的顺序,逐层逐段的做好电管铺设工作,这是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关键工作,做的不好不仅影响土建施工进度与质量,而且也影响整个电气安装工程后续工序的质量与进度。浇注混凝土时,电工应留人看守,以防振捣混凝土时损坏配管或使得开关盒移位。遇有管路损坏时,应及时修复。 3、装修阶段的质量控制:在砌筑隔墙之前应与土建工长和放线员将水平线及隔墙线核实一遍,因为将按此线确定管路预埋位置及各种灯具、开关插座的位置、标高。抹灰之前,电气施工人员应按内墙上弹出的水平线和墙面线,将所有电气工程中的预留孔洞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核实一遍,符合要求后将线盒固定好,将全部暗配管路也检查一遍,然后清通管路,穿好带线,堵好管盒。抹灰时配合土建做好配电箱的贴门脸及线盒的收口,配电箱处抹灰收口应光滑平整。 三、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拥有把安全放在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对自己负责的电气工程质量要严把质量关,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深入、细致地搞好电气工程的技术、质量、进度、安全等管理工作。 1、要督促施工单位对新进场员工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设立持证上岗的专职安全员。 2、编制针对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组织措施,建立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2、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每天的工作安排进行安全交底,安全工具及设施要落实到位,电气设备要符合有关临时用电的管理规定。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3、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及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电气工程中应把“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应根据工程的自身特点,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做好技术交底,认真管理好从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到工程验收的全过程,并且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提高电气工程的工程质量。 安全告诫我们,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提醒我们,警钟长鸣,永不松懈;安全一次又一次地警示我们,安全就是国家财产、安全就是人民生命,责任重如泰山。 结束语:随着社会建筑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群体对建筑功能、档次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物质财富的需求逐步转为对精神财富的追求,人们对建筑住宅的高性能、舒适性、私密性、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气工程师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以及交付给业主后的使用效果。电气设备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而且涉及专业领域更多,新技术、新材料、新上艺的采用,技术更新更快,也将更加复杂,所以电气程师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的积累知识、总结经验,不断地汲取新知识,给自己充电,做到与时俱进。 建筑工程师论文:浅究建筑工程中造价工程师的地位与作用 摘要:造价工程师在工程建设中是建设项目造价工作的重要组织者和负责人,具有工程计量审核权、支付工程进度款审核权和工程造价审批权,对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业主和承包商利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工程师;地位;作用 1 造价工程师的基本概念 造价工程师, 从字义上理解, 造价是指建设项目从筹建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所需的全部费用; 工程是把工程技术、工程原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 用于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项目方案的优化及管理; 师是指具有专门知识或技能的人。归纳起来讲,造价工程师,就是既懂工程技术又懂工程经济和管理,并具有实践经验, 为建设项目提供全过程造价确定、控制和管理, 使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密切结合, 达到人力、物力和建设资金能最有效地利用, 使既定的工程造价限额得到控制, 并取得最大投资效益的人。 2 造价工程师的特征 ( 1) 造价工程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授予执业资格证书, 并经注册取得注册证准予从事建设工程造价活动的专业人员, 任何人未经国家授予资格并发给注册证书, 都不得以造价工程师名义从事建设工程造价工作。 ( 2) 造价工程师是应某个部门或单位法人的指定、委托或聘请, 而参与工程造价的计价、定价及管理业务的, 如果没有接受指定、委托或聘请, 造价工程师则无权参与上述业务工作 3 造价工程师的发展方向 信息化时代,工程造价事业同样也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而目前在造价方面的应用大概处于这样的状况:第一类也是最基本的、技术上也是最成熟的应用,即预算软件,一般是需输入定额编号及工程量;第二类软件是专门针对工程量的计算、钢筋的计算,如工程量辅助计算软件、钢筋辅助计算软件,这类软件虽然也需人工输入图纸的特征及尺寸,但不仅大大节省了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随着定额的“量价分离”、“实物法”及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的实施,工程量等的计算日趋繁杂,工作量也大大增加,在工作中已离不开计算机及这些软件的应用。工程造价人员该如何发挥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重心应该向如下几个方向发展: (1)因为大量繁杂的、基础的工作被电脑所代替,从实践角度应逐渐向市场信息的收集、定额的换算、补充定额方面发展,特别在工程量清单招标和投标制度下,还应向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上发展,若在投标单位工作,应向报价(即清单项目单价估算)方面发展。 (2)为最大限度发挥造价人员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应尽可能向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发展,特别注重与设计的配合(如前所述,或者是“相对造价进行设计”,或者是“估价设计造价”),如能动地去影响优化设计、工作重心放在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上、提高造价工作的精确度上,工作精度越高越能代表造价工程师的工作水平,当然就越有利于业主的投资控制。 (3)工程造价工作,离不开合同,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合同对参与项目建设的各方都非常重要,与企业的利益密不可分。在合同谈判、合同签订过程中都离不开造价工作,在投标报价、工程结算中又都离不开合同,所以造价人员应努力成为合同方面的行家、真正成为企业的顾问、智囊团。同时也应尽量使自己具备法律、经济、施工技术、信息交流等方面的知识。 4 建筑工程造价师的作用 4.1 设计阶段的投资事前控制 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为实现各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目标,造价工程师可采用下列措施:设计合同应明确突破限额设计的责任。造价工程师在各设计阶段进行投资控制时,要将投资限额按投资控制目标分解到各专业设计人员,使设计人员清醒认识到设计应该从经济角度出发,进行多方案设计优选,及时采取纠偏措施,既满足工程质量和功能使用要求又不超投资限额。造价工程师应协助业主在签订设计合同时,明确突破限额设计的责任。如果因设计原因超投资限额,设计人员必须无偿修改、返工;因设计责任进行工程变更,导致超投资限额后果的给予处罚。 4.2 招投标阶段的投资控制 造价工程师在招投标阶段的投资控制中,应根据现行规范、定额和取费标准、施工图纸、 现场因素、工期等认真审核标底:一是审核工程量;二是审核单价;三是审核经费及价差;四是审核各种包干费用和主要材料指标;五是审核标底造价是否合理。造价工程师应紧紧控制住标底造价是否合理,因为合理的工程造价是工程质量的保证。高价承包使业主蒙受投资损失,低价承包会造成承包商不规范施工、安全没保障、延误工期、施工质量隐患重重。增加工程项目的后期维修费用.实属得不偿失。在评标阶段,为防止串通抬标,必须对投资进行有效控制。造价工程师应使业主认识到合理的工程造价是工程质量的经济保证。面对目前推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与合理低价中标,作为业主方应杜绝一味寻求绝对低价中标,以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争。所谓合理低价,是在保证质量、工期前提下的合理低价。 4.3 施工阶段的投资事中控制 造价工程师在施工阶段的投资事中控制,就是把计划投资额作为投资控制的目标值。在 施工中定期分析投资实际值和目标值之间的偏差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保证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 4.3.1造价工程师应对施工组织设计认真审核,采用经济技术比较方法进行综合评审,加强投资控制。施工方法的不同,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造价工程师还应重点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各种不合理施工措施增加的费用,并防止各种索赔事件的诱因包含在其中。这种投资的事前控制,对投资控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3.2造价工程师应对工程进度款的支付严格控制,工程进度款支付是投资控制的有效手段,是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有力保证。 4.3.3造价工程师应严格核查工程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在施工中经常会碰到由于设计工作不细致,或发生不可预见事故及其他原因,进行工程变更的问题。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变更的控制成了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关键。造价工程师必须依据工程变更内容认真核查工程量清单和估算工程变更价格,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检查每个子项单价、数量 和金额的变化情况,按照承包合同中工程变更价格的条款确定变更价格,计算该项工程变更对总投资额的影响。 4.3.4造价工程师应正确处理和防范施工索赔。在施工过程中,引起索赔的原因很多,一些承包商会寻找索赔机会,希望索取到费用赔偿,更想得到利润和工期补偿。这就要求造价工程师应精通施工合同条款,熟悉工程项目的专业技术标准,公正地处理好索赔事件,维护合同双方合法权益。发生索赔事件时,承包商一般会根据自己的记录提出工期或费用索赔报告。 5 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投资事后控制 造价工程师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投资事后控制中,应认真及时审核竣工结算。这是施工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最重要环节。审核的具体内容包括:竣工结算是否符合合同条款,招投标文件,结算是否按定额和工程计量规则、造价主管部门的调价规定等进行编制。要根据合同、图纸、定额及工程预算书等,对工程变更、工程量增减、材料替换、甲方供应材料设备逐项审核。造价工程师应及时掌握施工方法和材料价格对造价的影响,正确审核竣工结算,使竣工结算真实反映工程造价。 综上所述,造价工程师在建筑工程中正确使用工程计量审核权、支付工程进度款审核权、 工程造价审批权,主动对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设计、发包、施工、结算等每一环节的投资实施有效控制,实现质量、工期、投资三控目标,发挥着主要作用。 建筑工程师论文:建筑工程师应用3dsMax软件制作工程动画视频的技巧 【摘要】很多建筑工程师迫切需要学习3dsMax软件制作建设工程视频或箭头鼠标控制的游览场景的方式来表达施工工程。这篇文章汇集了近几年最新的3dsMax使用方法,汇集了国内最先进的学习资料。以清华大学出版的教材为主进行讲解。介绍了现在3dsMax软件最快掌握的途径和方法,使这款软件像CAD软件一样简单易学。对于新手,这篇文章可以引导捷径学习。对于已经使用3dsMax的工程师,这篇文章会提供很多最新的使用技巧,一点就会。很多工程师十分渴望得到一篇综合介绍3dsMax软件学习捷径的指导文章,这就是这篇论文的写作目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师,3dsMax,工程动画视频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电脑硬件、软件的发展和现代建设工程的需要,3dsMax软件制作工程建设的工程动画视频,建筑生长动画和箭头鼠标控制的游览场景已经成为建筑工程师必须面临要掌握的基本技能。PS的效果图已经没有需求市场。 3dsMax软件是制作建筑效果图的最佳软件,对于具有平面绘图技能的工程师来说,很容易学习。 随着这几年电脑硬件的高速发展,和插件、模型的高速跟进,3dsMax软件已经成为很容易学习的一个软件,个人制作建筑动画已经从不可能变成了很容易实现的现实。只要掌握一些技巧就会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介绍了现在3dsMax软件最快掌握的途径和方法,使这款软件像CAD软件一样简单易学。对于新手,本文可以引导捷径学习。对于已经使用3dsMax的工程师,本文会提供很多突破性的技巧,一点就。 本文汇集了近几年最新的3dsMax使用方法,汇集了国内外先进的学习资料。以清华大学出版的教材为主进行讲解。文章后面提供的文章出处教材是优秀的学习资料。 一、3dsMax对电脑的要求 现在流行的双核四线程,四核,四核8线程电脑就可以满足软件的基本需要,当然,CPU的性能发展是这款软件发展的关键,渲染效果图的速度主要是靠CPU和内存。显卡也十分重要,好的显卡可以使效果图在3DMAX的操作界面里操作起来更流畅。电脑要用64位操作系统,如win7 64位操作系统,现在比较流行这一操作系统。原先的32位操作系统很容易使32位的3dsMax程序崩溃。 3dsMax的版本最好用比较新版的比如目前的3dsMax2012的64位软件或者3dsMax2013的64位软件。比较高的版本可以打开低版本的模型,低的版本打不开高的版本的模型。从2012开始软件动画的动力系统升级,容易操作的MassFX系统替代了原先的reactor系统。制作视频动画更加容易。3dsMax对学习者的要求是懂得基本画图知识,有基本的英语知识。 二、3dsMax的基本结构 (一)模型制作 3dsMax的模型创建不是特别复杂,虽然有很多工具,很多制图方法,但是你只要用你常用的几个熟练使用的工具,就能完成各种需要的制作。 初学者制图方法包括: 1、先点击“创建”下的“图形”按钮,做二维曲线,然后用倒角(即分层拉伸)、或者车削(旋转)等工具制作模型,然后在修改面板中编辑模型。 2、点击“创建”下的“几何体”按钮,直接画出几何体,然后在修改面板中编辑模型。 修改基本图形的一些常用工具包括,布尔运算, FFD造型修改,网格平滑,噪波,倒角,镜像,对称,路径变形,放样,弯曲。 3、修改基本图形也可以将图形选择,点击右键“转换”—“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用这里面的点,边,面等功能编辑。 4、工具栏的各项功能要熟练使用,包括:选择,按名称选择,移动,旋转,缩放,捕捉,对齐等。 以上这些足可以做出我们需要的模型。模型制作熟练后,也可以利用面片编辑,NURBS建模。 (二)材质制作技巧 材质是把创建的模型加上现实中真实的外表感观,墙面,玻璃,金属,布料等的模型,加上3dsMax材质就会和现实的物体一样真实,模型的图片和实物的图片很难区别真假。模型的物理属性在动画部分介绍。 3dsMax的材质设置十分简便好用,新手要学会,只要几分钟。现在3dsMax用的渲染器基本上都是VRay渲染器。网上可以下载到很多VRay材质库,也可以购买完整的材质库,也可以复制别人的材质库。要把材质库用到的贴图一块复制下来,并放到自己专门存放材质的一个文件夹里。 打开3dsMax程序,点击材质编辑器,点击“获取材质”按钮,点击左上角的“材质贴图浏览器选项”,点击“新材质库”,从文件夹里选择自己存入的材质库就出现了可以使用的材质库。很方便。 将材质库里自己需要的材质指定给模型,就建成了逼真的模型 也可以将一些3dsMax模型里面的优秀的材质连同贴图存入自己的材质库。操作步骤是,点击材质编辑器中需要的材质,点击“放入库”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一个材质库,写入名称,点击确认。然后右键点击“获取材质”按钮,打开“材质贴图浏览器”,将鼠标放入刚刚保存材质的名称一行,右击鼠标,在出现的窗口中,鼠标放入第二行,出现 “保存”,点击。就完成了保存材质。 当然对于高手,自己也会需要编辑特殊材质。 (三)灯光的实用设置 灯光的使用,初学者可以做简单实用的设置,操作步骤是: 1、不设置灯光,用场景默认的两盏灯光。 2、室外设计,采用VRay太阳灯光,将灯光修改面板中的强度倍增改为0.015左右就可以了,在阴暗的地方加几个标准灯光中的泛光灯,倍增改为0.3-0.5。 3、室内设计,初学者一般用泛光灯,主灯设置阴影,倍增为1左右,其他设为0.3-0.5。 4、灯光对渲染的效果影响较大,要应用好灯光,熟练使用3dsMax后要系统学习。 (四)摄影机 摄像机功能,目标摄像机可以帮助观察场景中的物体,位置,角度,焦距都可以调整,也可以像和现实中的摄像机一样制作特效效果,景深,运动模糊等,操作方便。 也可以不用摄像机,直接在透视图窗口,用真实或者明暗处理观察物体。初学者可以这样用。 摄像机可以简单指定运动轨迹,将效果图,像真实场景一样做成视频。 (五)动画制作技巧 动画部分是这两年开始的对效果图制作的普遍要求。随着电脑这几年多核化发展,制作效果图视频短片变成了很容易的事情,3dsMax的视频功能成了重要角色,建设方对效果图的动画制作变成了基本的要求。 工程的动画很简单,只要把建筑效果图加入摄像机运动,简单加入treestorm的风吹的树,加入人物与简单的zip动作,加入光晕太阳,加入雨、雪、天空。这些都可以几键轻松完成。 1、在效果图中按Ctrl+C就可以创建一个摄像机,单击“自动关键点”按钮,在第0帧处调整摄像机位置,拖动时间滑块到第100帧处,将摄像机移动一段距离。在透视图窗口,按C键切换到摄像机视图,再次单击“自动关键点”按钮,退出动画记录模式,单击“播放动画”,就完成了简单制作动画步骤。
公路工程施工篇1 1公路工程中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 1.1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个质量问题就是混凝土结构裂缝。导致这种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比较多,其中混凝土原材料配比缺乏合理性以及施工流程缺乏规范性是比较主要的原因。因为材料比例分配缺乏合理性,并且没有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导致混凝土内部含有较多的杂质,种种原因为裂缝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搅拌设备出现故障,也会影响混凝土的自身质量,另外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让施工进度加快,有时会发生建筑面没有完全凝固就开始施工作业的情况,从而导致混凝土裂缝现象出现。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较大,由于温差导致的裂缝现象也比较常见[1]。 1.2路面平整度问题 在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公路路面的平整度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如果路面的平整度不符合实际要求,就会为行驶车辆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行驶车辆和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路面平整度下降会让行驶车辆容易出现颠簸现象,让轮胎的磨损程度加大,严重影响了轮胎的使用寿命,而且在这种路面上也很难保持较快的行驶速度。因此,需要严格按照公路路面的标准施工工艺开展路面摊铺作业,确保路面施工质量能够符合相关要求标准。导致公路路面平整度较差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做好基层碾压或压实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缺乏对路面施工质量的有效管理,从而导致基层结构变形[2]。 1.3路基变形问题 路基是公路工程的重要基础,只有确保路基的施工质量才能为整体建设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路基施工环节的重视。在路基施工阶段,比较常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就是填方处理,完成填方作业之后需要对填土进行压实处理,目前在压实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经常会出现压实不到位的情况,从而对路基施工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为后续施工埋下重大隐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路基变形问题的发生概率。导致路基出现变形现象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在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充分掌握具体的施工要求,从而使最后的施工质量不符合具体要求标准;由于缺乏对路基质量的重视,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开展压实作业,导致填方压实度不符合相关设计要求;采用的填方材料不合适或是没有严格控制填方材料质量也会容易引起路基变形问题,比如填方材料自身的压缩度及水分含量较高。如果选用的填方材料不符合标准或存在质量问题,以及采用的施工工艺存在一定缺陷时,就容易使得公路路面受到较大影响而出现路基变形问题,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路基出现开裂的情况,对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影响[3]。 1.4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 施工材料是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保障,如果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就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所以必须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就要从采购环节加强控制。但部分材料采购工作人员在具体的采购工作中,缺乏对材料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没有熟练掌握公路工程建设对施工材料提出的质量要求,所以导致检测施工材料质量有时缺少参考标准,从而无法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致使质量不达标的材料被应用到施工过程中,许多质量问题也就相继出现,为整体工程埋下巨大质量隐患。另外,部分材料供应商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会提供低价劣质的材料,所以还需要加强对材料供应商的筛选,做好供应商资质审核工作[4]。 2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重点 2.1严格控制混凝土裂缝现象 首先,需要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混凝土是由多种不同的材料通过一定比例的混合而成,其中任何一种原材料都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在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环节,需要严格控制每一种原材料的比例,确保配比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还应根据具体的建设质量要求对骨料、水和石灰进行科学配比,并保证每一种原材料的质量能够满足质量要求标准。其次,在混凝土建筑环节中,浇筑温度也会对裂缝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还需要严格控制实际浇筑温度,确保在浇筑过程中做好浇筑厚度和温度的管理工作,从而使混凝土的散热速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最后,还应按照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来确定水灰比例。为了有效控制塑性裂缝,可以在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高效减水剂,因为高效减水剂可以对水泥和水的作用进行替代,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强度,从而降低裂缝问题发生的概率[5]。 2.2做好施工材料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 因为施工材料是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保障,所以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严格审查各种施工材料的出厂证明和质量合格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能够满足具体的建设要求标准。其次,针对公路工程建设中使用的特殊材料,应由专门的监理人员严格审查样品,这类材料通常包括路牌和反光板等。再次,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控制,需要开展试配工作,确保材料质量达标后才能应用到施工过程中,比如混凝土、防水材料和砂浆等。最后,全面分析公路工程建设中所需要的施工材料,合理划分类别,对于比较重要的材料应前往厂家进行实地考察,查看材料生产过程是否严格遵循相关生产规范标准,保证重要施工材料的质量能够达标[6]。 2.3避免出现路基变形问题 对于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来说,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对路基施工的重视程度不足,从而导致路基发生变形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防止路基变形问题的发生,就需要在路基施工环节中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严格控制路基开挖和回填工作质量,正式进行施工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还需要严格控制回填材料质量,确保使用密实性较好的材料进行摊铺。其次,如果施工现场遇到软土地质,必须对软土土层进行处理,采用合适的方法提高土层强度,比如可以在软土地基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粉,将多余的水分排出。在地基填筑过程中还可以使用粉煤灰,因为这种材料的质量较轻。除此之外,还要对所有应用的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每一种材料的自身性能都能够满足具体施工要求,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避免路基出现变形现象[7]。 2.4严格控制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 一般情况下,公路工程项目的路面挖掘方式有横向挖掘和纵向挖掘两种,每一种挖掘方式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在具体的路面挖掘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挖掘方式。施工人员在开展填筑工作之前,要将路床清理干净,确保不留任何杂质,然后根据具体的土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填筑方法,如果土质情况不同就要选择不同的填筑方法,为保证路基土层的坚实程度,可以采取分层摊铺的方式。最后要加强对过渡段路基压实工作的管理,在施工时可采取分层压实的方式,并且要与填筑环节混合进行,也就是说完成填筑后马上用压路机对其进行压实,在作业时要注意压实的均匀程度。 2.5提升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 在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注重提升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可以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活动,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并不断增强他们的责任心,使施工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得到有效加强。在公路工程未开工之前,施工企业还应明确施工现场管理要求,让质量管理人员牢记管理要求,并将这些要求有效落实到实际管理工作中,从而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此外,现场管理工作人员应提高自身质量管理意识,对施工现场的施工工序和流程加强监督,充分利用自身权利加强对施工人员行为的管控。 3结语 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来说,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关键内容。由于公路工程具有规模较大、周期较长、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也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建立和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和能力,从而为公路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提供保障,促进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童永凯 单位:永登高速公路收费所 公路工程施工篇2 1引言 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公路工程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施工质量有着更高的标准,企业也存在更大的竞争压力。只有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证,才能保证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而做好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本文对公路工程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 2公路施工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公路是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纽带,公路项目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公路工程施工有着较广的工作面和较长的战线,尤其是高等级公路,其工程量极大,需更多的投资成本。影响公路工程的因素多,对其进行管理有着较大的难度,在实际的工程管理中,务必要在工作中抓住重点,主次分明。由于对公路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质量的标准在不断地提高,使得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受到企业的重视。实现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良好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前提。 3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3.1质量管理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国内的众多公路施工单位都实行了质量管理制度,但其管理体制不完善,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无法正确地对公路工程的施工进行正确的引导与规范,没有完善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只是无法科学的引导规范工程施工,对于整体的工程建设,也会导致难以控制施工的质量,无法实现整体上的有效规范。 3.2缺乏质量管理意识,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依旧存在许多施工单位错误的以为优质的质量管理会对工程进度以及效益有着不利影响,却没有意识到良好的质量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返工概率,实现施工时间的缩短,确保工程的施工进度、节省工程成本、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质量管理观念欠缺。没有认识到工程的质量优劣与工程的进程与效益息息相关、只有优质的工程质量才能令企业效益最大化,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公路建设的要求,落后的管理模式导致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进一步导致工程效益大打折扣。3.3管理监督不到位由于现在的公路施工质量管理体制不完善,没有严格地对施工进行监督管理。因为质量监督不力,导致工程出现的技术或者非技术质量问题比比皆是。若是在存在质量问题的情况依旧没有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公路投入运行后,将会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对公路项目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很消极的影响。 4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4.1建立完善的公路质量管理体系 对于目前我国的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还不健全、依旧存在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等情况,建设行业应该构建起以工程监理作为核心的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制定科学有效且可行的制度与规范。通过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令施工方掌握整体的工程建设方向。能够及时的对不合理的施工行为进行纠正与规范,在最初时就将问题解决,避免问题发展严重,降低技术与非技术性的质量问题的出现。除此之外,健全的公路质量管理体系可以科学有效的指导与监控,以确保公路工程可以顺利竣工。 4.2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 针对于公路工程的管理人员,为了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就需要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要保证质量管理人员充足的配置与较高的职业素养,这对于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对于一些工作不认真、不严谨的行为要做好管理的加强。但是在一些公路工程中会出现很多非专业的技术人员,这就需要施工企业提高对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的重视,并且通过专业化的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 4.3对施工质量管理实行考核评比 当代的工程大多是承包制,竞争激烈,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需施工方严格把好质量关。为了提升管理水平,可以按月实行考核评比,定期召开质量考核会议,每个施工队的质保员参加会议,对一段时间内工程施质量的优劣进行评述,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以改进的意见,在相互探讨中提升管理水平。具体的考核制度可以定为100分考核制,自检出现不合格,一次减五分;监理组检查不合格,一次扣十分;市高指检查,一次不合格减二十分;省高指检查不合格,一次扣二十五分;累计扣分100及以上的,该施工队被辞退。以这样的考核制度,可以令施工方重视施工质量,更为有效的管理工程施工。 4.4加强公路施工材料质量管理,提升公路质量 在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注重公路工程的施工材料管理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只有提高对施工材料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才能够合理的应用好材料。首先在材料采购的过程中对其材料认真的检查,还要对材料的供应企业资质与信誉提高重视。如果发现材料的质量不合格,一定要及时的采取措施,防止不合格或者劣质材料进入到工程的施工现场。其次,在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后还要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保证对不同的材料其管理环境、制度与人员的合理要求,提高材料的使用价值。最后在材料进入现场领用之前也要做好相应的检测工作防止在运输的途中或者储存的现场出现质量缺陷以及损坏的问题,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4.5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控制 在公路工程的建设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合理的区域规划与设计,同时结合区域的地理位置与地质环境、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的分析。同时还要对工程的施工企业其资质与能力进行严格的考察,这样可以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与质量的安全。另外,在实际的施工中还要增加质量监督管理的力度,通过对工程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技术与施工流程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监督系统,保证监督工作的真实作用,如图1所示。最后在工程进行验收之后,结合严格的验收标准与规范进行检查,对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全面的记录分析,保证信息的合理收集与管理,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4.6在施工现场跟踪检查 许多的施工质量问题,是在现场跟踪检查时查出的,这需要质量管理人员做到勤观察、勤记录,要及时的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将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降低损失。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需要有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项目中的砂石料的称量是否准确、模板搭设牢固与否等要经常进行抽查。出现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可以与施工人员共同研究解决,不能一出问题就将难题全部推给施工人员。 5结束语 公路工程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确保质量是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找出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是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希望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动员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促进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作者:朱少庄 单位:贵州省水城公路管理局贵州六盘水 公路工程施工篇3 1前言 质量管理是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的方式。逐步向国际社会转变,这是发展市场经济和道路运输国际化的需要,以及建筑公司质量体系和转化机制的发展。公路工程通常是线性技术的一部分,具有地形变化大、地质条件复杂、建筑覆盖面广、施工工艺复杂等特点,作业程序和施工工艺直接影响到公路的质量,这些因素的存在容易引起系统质量的变化,这会导致质量问题。因此建筑施工部门的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对常见的质量问题采取有效地质量控制措施,减少道路施工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减少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2加强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加强公路建设质量管理是重要手段,起到了有利的作用。例如,提高公路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可以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为公路质量管理创造坚实的基础,让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过程,营造良好、独立的质量管理氛围,在基层员工中形成良性循环,更好地推进公路工程管理。其次,加强公路建设质量管理是保证公路建设按计划顺利推进的重要手段。国省干线公路质量管理部门将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质量问题的障碍。 3国省干线公路工程施工特点 国省干线公路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项目,具有工程涉及单位多、过程复杂等特点。公路建设主体由相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投资方等组成,投资额大,难以控制。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的投资包括项目地址的选择和投资计划,以及公路建设中的鉴定、设计、征地拆迁、建设、使用、养护等费用,支出数额巨大。按我国目前每公里国省干线公路的技术成本约为400万元。一些大型或超大型项目的资本投资惊人,项目建设时间长。但由于当地社会环境和环境的限制,其建设周期通常较长,且必须经过多年的实施才能完成。 4公路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4.1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是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和组织影响。在国省干线公路上,技术主要是指指挥者、组织者和经营者直接参与建筑,目的是避免人为失误,人的素质控制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创新精神和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激励。一方面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培训和预防;另一方面要加强岗位责任制、奖惩制度等;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预防工作,为项目组提供技术培训,提高其技术和技术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要求。 4.2严格控制材料 半成品、工程材料、设备等劳动力的质量。这是因为建筑材料是以公路工程项目的结构材料为基础的。建筑材料数量大,品种和来源复杂,公共部分材料长期存放,道路工程中储存不当会导致质量变化。 4.3机械设备的有效控制 劳动力工具,包括施工机械、设备等,机械设备是保证国省干线公路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的必要前提,是实施建筑材料的基础。机械设备的有效控制是公路铁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机械设备、工具和其他系统的控制。要控制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管理,应检查操作证制度、固定制度、分层制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安全使用制度。 4.4施工方法 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工序和技术措施以及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是工程量、进度和成本的关键因素。未来可靠的施工技术也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 5公路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不足 5.1公路工程施工材料管理不到位 公路工程建设是一项消耗性大的工程,因此需要加强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这一点尤为重要。但施工单位往往不重视材料管理,现场使用不合格材料影响国省干线公路技术质量。具体管理工作未开展,尤其是在以下领域:从质量不合格的厂家采购,缺少产品合格证和质量检验合格证。施工图是为了满足工期要求,加快施工进度,忽视材料检验,将不合格材料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此外,施工单位还忽视了对施工现场材料的检验,会对国省干线公路技术质量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5.2管理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施工单位往往注重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施工队伍建设,但容易忽视管理队伍建设,使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不到位。在质量管理和控制过程中,管理者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没有严格遵守质量管理规则。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忽视施工检验检测,导致公路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 5.3质量管理和控制团队的建设没有得到重视 一支高水平的质量管理队伍能够有效地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但施工单位会更加注重企业效率的提高,而不重视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忽视高素质管理者的引进,不重视管理者的培训,不重视质量管理和控制,协调各单位和员工的行为,它限制了质量管理和控制水平的提高。 5.4国省干线公路技术质量检测尚未完成 为保证道路运输技术质量,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按规定做好质量检验工作。由于施工单位的技术和人员因素,质量检测方法不完善,检测人员不合格,施工单位未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检测,导致了质量问题。 5.5质量管理观念淡薄,模式落后 我国许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单位认为,做好项目管理,工程进度和效益,加强国省干线公路技术质量管理,可以大大提升效益,充分节约工期,加快工程进度,节约人力物力,提高经济效益。国省干线公路技术质量与国省干线公路的进步和效率是相辅相成的,而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的概念是落后的,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国省干线公路技术质量管理已不能适应现代建筑市场的需要,难以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建筑管理。 5.6质量监管不到位 我国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过程中质量监管不到位,由于缺乏质量控制,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性和非技术性质量问题。即使存在质量问题,如果没有有效地监控和管理,也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国省干线公路投入使用后,将限制国省干线公路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6建立和完善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6.1施工控制 提高道路运输技术在管理和控制方面的质量,必须重视质量工作,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工程质量控制。改进质量管理工作,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控制体系,开展道路运输技术领域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质量保证和控制工作。施工前应明确施工质量要求,提高本单位质量控制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做好公路施工质量检查,及时告知质量问题,并立即采取适当措施予以补救。另外,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鼓励施工人员做好本职工作,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确保整个公路工程质量。 6.2加强公路工程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注意材料的采购,向可靠的供应商采购,材料应为合格的质量证明书,加强现场验收工作,用于现场材料、试验和记录应增加,以确保符合设计规范和要求。同时也要加强对物资保管的管理,保证物资的统一有序存放,避免物资损坏,提高公路工程质量。施工必须按照项目施工计划进行,按不同品种、不同规格进行贮存。 6.3重视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 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公路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视人员管理,管理好本单位的工作,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定期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足够实践经验的培训,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有严格的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本职工作。施工单位也要注重引进和管理优秀的施工队伍,完善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激励工作的作用,促进质量管控人员履行职责、完成工作。 6.4加强质量管理,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在准备工作中,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施工质量、工程量和工艺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施工,还应加强对进度的监控,及时跟踪施工进度计划,通过有效监测和管理每个阶段的进展,确保各阶段进度满足要求。 6.5实现了控制和管理 加强公路工程过程管理。过程质量对整个公路工程质量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在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中必须重视过程管理。加强对每道工序的管理,使每道工序达到要求和质量标准。确保公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应采取相应措施,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质量。一道工序施工完成后,要对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每道工序都要加强管理,确保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加强公路工程竣工验收,严格按照验收规范进行验收,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加强质量检查和审核,确保整个公路工程质量合格。 6.6加强项目管理 推动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第一步是项目,推广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项目,加强项目管理应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使项目效益最大化,不断推进工程质量建设取得了质的飞跃。一是积极转变企业管理机制,强化项目与企业的关系。项目管理发展到今天,管理是中心,随着管理中心的下移,企业和项目管理中存在着明显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随着企业管理机制的转变,理清企业与项目的关系,对于进一步促进项目管理有序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实施项目管理模式,以发挥项目简洁的优势,改变企业职能,起到引导、监督、服务、协调和决策的作用。项目经理能够有效行使职权,保持建设项目的有序进展,继续有效地实施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此外,作为项目管理核心的内部管理应积极加强。首选是建立强有力的专业领导,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加强项目管理。加强项目管理,必须坚持项目管理,实行负责任的监督。各项目部必须制定施工前管理制度,建立组织体系、责任制、分包监理制度和经济约束,并建立由这些制度组成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工程各环节的质量。 6.7加强工程质量检查 只有严格的质量检验才能从根本上进行。确保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只有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加强相关的质量监督体系,对任何影响质量的行为都要严惩,才能保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积极推进。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及时沟通解决,确保各施工工序顺利进行。通过成立专门的检测部门,并配备高素质的人员和设备,保证了所有检测的准确性,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全体员工经常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跟踪,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而质量工程建设的作用应该发挥。 7结束语 总的来说,随着技术的大力发展,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数量都是核心,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可以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秩序。近年来,我国质量事故仍然频发、严重,影响施工企业的声誉和效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使工程质量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谢海鹏.谈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存在问题及质量管理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7):116. [2]张清利,焦长青.谈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存在问题及质量管理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6). 作者:赵士元 单位:徐州市路兴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成本控制论文:项目开发中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企业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是企业管理中房屋的主题。目前,许多施工企业都在深度项目开发,深度多元化发展,对项目开发单位而言,工程成本的控制需要从建设期的决策阶段、设计、施工阶段全过程来进行控制,此文仅就施工阶段开发单位工程成本的控制作一阐述。 1 制定严密的合同条款 随着我国加入WTO,工程项目的管理也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实行严格的合同管理,是建设单位的首选课题。在国际惯例中,业主常常聘请有经验的咨询公司编制严密的招标文件、合同文本,对承包商的制约条款几乎达到无所不包的地步,防止施工单位上场后以工期紧、场地狭小、品牌型号不明确等为借口,进行各种各样的索赔。如施工单位常常会在工程的后期以工期紧为理由,要求增加工程费用,如果合同中预告了合同报价充分考虑了工期因素,不论采取何种赶工措施均不再调整报价的条款,就能有效地杜绝费用的增长;于内墙如设备安装预算,不同的品牌型号价格出入很大,如果办公室模糊很容易千万施工过程中“偷梁换柱”,影响工程质量和寿命,损害开发商的信誉,造成不良后果。利用好“严密合同条款”这一条,需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提前的预计,在这一点上需要多学习国外成熟的经验及合同条款。 2 结合施工组织及施工工艺,控制工程成本 做为开发单位的预算合同人员应做到“三多”,即“多看、多问、多思考”。“多看”,就要多看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工艺流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如施工中常见的基坑全断面锚喷支护,由于受周围建筑物基础情况及治水、地质等开挖实际情况的不确定因素影响,难免有些地方需要加强锚护,同时有些地方也要减少锚筋,甚至在距离坑底一定调试内或毗邻建筑物的局部地方不用锚喷,对于加强锚护部分施工单位自然会提出补偿,但对于减少锚筋及不用锚喷的部分就需要建设单位的细心观察和监督,以便以确凿的证据和充分的理由榔头工程量。“多问”就是对于预算中不常遇到的较边缘的工程问题,或是对自己经验不充分的问题不匆忙作定论,要向现场的工程师进行咨询。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市政工程,由于行业的垄断,大多数的造价人员很少遇到这类预算,因此这类问题就更需要多问。如在一次室外消防管道的预算中,就曾遇到了防滑卡箍使用数量问题,如果按定额常规用量参考值(0.338个/m)去测算,全小区2000m管张,共需用676个防滑卡箍,而实际上只在变径、变高、管线拐弯处使用,全小区共使用16个,两项相差560个,以每个228元计算,仅防滑卡箍一项避免的直接费损失就高达10多万元。“多思考”,不可不论定额仍是目前建设市场确定造价的主要依据,但也应客观地认识到定额不可能囊括市场,由于新工艺、新材料地不断涌现,工程现场的特殊情况都使得子目组价、项目组价仍为目前造价中不可避免的工作。如在外电源工程中,施工单位往往习惯以地下人孔检查井每座多少元报价、防水硅胶以每平方米多少元报价,究竟每座实际有多少土方量,有多少砌筑量,有多少混凝土量,能不能组价到施工单位的报价水平,防水硅胶具体用量及操作工艺是什么,能不能组价到每平方米报价,都需要造价人员去推敲、思考。 3 做好市场材料及市场工艺价格的,建立寻价体系 项目的工程材料费一般要占圬工工程总成本的60%左右,显然材料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头戏。项目开发过程中,建设单位为控制成本及确保材料质量,对某些材料均会采用甲方指定或限价方式。首先,企业应系统关注机构公布的价格,与社会咨询机构保持联系。建立起企业自身的价格信息网络,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及时准确地把握不同地区及不同规格的材料、半成品的价格信息,保证工作人员可随时随地地调用及监督,做到资源共享。需强调一点,政府公布的价格是市场的平均价,详细的价格管理远不能简单停留在这一深度,要进一步利用长期与商家建立起的经济往来关系和社会公开渠道,寻找物美价廉的产品;其次,控制材料的采购单价,企业还应把握大势,在系统价格的基础上,定期绘制主要材料时间——价格曲线图。 分析材料的周期变化规律,结合技术曲线的分析及市场经济的运行状况,委托人的通货膨胀或通货收缩状态,研究判断不同地区、不同材料的短期及中斯走向,在参照价格信息的基础上,增加理性分析的因素,把握材料的走向趋势,将其分析成果应用在开发生产中。 4 建议采用工程量清单形式确定工程造价 工程量清单是指按照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的要求与规定,依据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结合现行预算定额子目分项要求,将拟建招标工程的全部项目和内容,按工程部位、性质或构件分部分项,并计算实物工程量,列成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供投标单位受苦填写单价的一种工程量计价方法。目前市场上常用形式是将脚手架使用费、遇、模板使用费等非实体性消耗费用,以及企业管理费、利润和此部分的税金列于开办费中,一般开办费为总价包干不变,工程量清单中的单价只包含了实体性消耗中的直接费及其税金,此部分价款随工程量的培养而变化。采用工程量清单的形式,对建设单位而言,首先工程单价易与市场价进行竞争性比较,挤掉单价中的水份,堵住漏洞;其次可控制设计变更引起的工程价款的增加,变更培养的工程量,只能引起实体性消耗中的直接费及其税金部分的变化,非实体性消耗费用及企业管理费、利润及此部分的税金,仍保持原有水平。总之,采用工程量清单对于建设单位来说是一项既易于操作,又利于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5 做好反索赔工作 近几年来有关索赔的文章随处可见,而反索赔的文章却不多,许多建设单位把重点放在了如何应对施工单位的索赔,而常常忽视了反索赔条款的应用。施工单位由于措施不当,延误了承诺的工期;交叉作业中,一方因现场清单不及时防碍了另一方正常的工作程序,或因泼水等情况损坏了工程成品;使用了非业主指定的新产品等待,对此建设单位均可进行反索赔。做好反索赔工作,需要有充分有力的证据,并利用监理的作用,保存好现场工程图片和现场稠人广众等原始资料。 6 结束语 以上从5个方面谈了施工阶段项目开发的成本控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可以有侧重,不可有忽视。对于成本管理这个大课题,远不止这些内容能够囊括,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之不断完善成熟。总之,开发单位的预算合同人员要做到统观全局,对建材市场走向做到心中有数,对定额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为开发项目的成本控制辅平道路,注入实力。 项目成本控制论文: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方法 所谓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施工项目实施中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目前,施工企业要适应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新形势新环境,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寻求时机,敢于竞争,以自身的优势占领大市场中的一席之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所以,提高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水平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关键。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主要是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项目成本的降低,必须执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1.成本控制的原则 1.1 收支对比的原则。 每发生一笔金额较大的成本费用,都要查一查有无相对应的预算收入,是否支大于收。在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核算和月度成本核算中,也要仔细地进行实际成本与预算收入的对比分析,以便从中探索成本节超的原因,纠正项目成本的不利偏差,提高项目成本的降低水平。如2002年,在山东境内国道206线公路施工中,由于我单位参加社会工程施工,没有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面的经验,虽从各环节进行了努力,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抓住要害,经核算对比分析,经济效益不理想。 1.2 全面控制的原则。 即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和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项目成本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它涉及到项目组织中各个部门、单位和班组的工作业绩,当然与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关。施工项目成本的高低需要施工人员的群策群力共同关心。工程项目确定以后,自施工准备开始,到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的保修期结束,其中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纳入成本控制的轨道。国道206线公路施工从工程管理角度上讲,虽然每次开会要求各个职能部门、各施工队和班组,人人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工种之间相互配合支持,能节约的尽量节约,尽量降低施工项目的成本,提高工程施工的利润,但这只流于口头上,没有落实到实际施工控制中去,造成工程施工经济效益不好。 1.3 以施工过程控制为重点的原则。 就是重点放在施工过程阶段,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制是施工过程阶段的成本控制作准备的,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盈亏已基本成定局,即使发生了偏差,纠正为时已晚。因此,施工过程阶段成本控制的好坏,对项目经济效益的高低具有关键的作用。国道206线虽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是措施缺乏力度,检查落实措施也不及时,直接造成整段工程经济效益不乐观。 1.4 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是贯彻执行计划的一种方法,它把计划的方针、任务目标和措施等逐一加以分解,提出进一步的具体要求,并分别落实到执行计划的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在开工前的施工准备阶段,对整个工程施工都要认真细致地作出计划,对各职能部门、施工队及班组进行施工目标的安排落实,让参加施工的每位管理人员及生产者都做到心中有数,生产有目标,施工的整个过程有计划。 1.5 节约的原则。 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主要的基本原则。一是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有关财务制度,对施工过程中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进行了限制和监督;二是提高施工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优化施工方案,提高生产效率;三是采取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措施,制止可能在施工中发生的一切浪费。不管是什么形式结构的工程项目施工,要想提高经济效益,节约人工、物力、财力的消耗是重中之重,关键的关键,也是成本控制的核心。我们单位已有三十多年的施工历程,总结出的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从各方面加强管理和节约。比如2003年梁山县东平湖围堤八里湾排灌闸工程施工,在保证按时完成施工任务的前提下,尽量压缩施工人员,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费的支出;材料损耗控制到最低限度,料物的收支掌握平衡,财务专职管理人员按旬和月进行资金收支分析,出现偏差及时调整,尽量控制收大于支的最佳状态,所以有效降低了项目成本。 1.6 例外管理原则。 不经常出现的问题称之“例外”问题,水利工程称之为不可预见的问题。例如在工程施工中,本来材料价格是在计划和成本控制之中,但材料价格突然猛涨,超过了物价上涨指数,资金发生了失控现象等等。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可以采用科学系统的成本预测方法加以解决,根据市场随时变化的行情进行分析研究,在材料价格未暴涨之前把工程所需物料尽可能多进一些,以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1.7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要使成本控制方法真正发挥及时有效的作用,必须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业务管理人员以及各施工队和生产班组都负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责任,从而形成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责任网络。另外,各管理部门、施工单位、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还应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即在规定的权力范围内能自主决定费用的开支。最后,项目经理还要对各部门、各作业队及各班组进行定期的成本检查和考评,并与工资分配紧密挂钩,实行有奖有罚。只有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是名实相符的项目成本控制,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2.项目成本控制 2.1 材料控制 实践证明,施工所用的原材料费用占整个项目成本中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60%~70%,所以,材料成本的节约,也是降低项目成本的关键。在施工准备阶段按预算工程量及配合比先做出各种材料的用料计划,并把原材料的消耗率降到最低点。进料时选派可靠并富有经验的收料人进行把关,收料人不仅严把质量关,而且还严把进料数量关。当然说收料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运料车辆也不统一,有汽运、拖拉机运、机动三轮车运,有的运料人总想在收料的数量上粘点光或玩弄虚方等。针对这些不利工程成本降低的因素,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即对他们首先进行批评教育;二是对不听劝阻的车主采取取缔拉料资格;三是安排专人在工地附近监视,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处理,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在堆放料物的地方,为防止施工现场的车辆碾压入土造成材料浪费,采取了放料场地洒水压实的办法。为防止材料被盗,安排了专职警卫人员日夜值班。为了降低材料价格,首先在进料前安排专人到有关料源场地调查了解行情,然后对料源价格、质量、道路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用价格最低、运距最短,道路及场地最好的定为用料的料源,以节约材料的成本。另外,为提高模板及零部件利用率,我们定时发动管理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义务大回收活动,把工程所用的料物根据工程进展顺序分类搬运并摆放整齐,以提高料物的使用和周转率;不用的料物回收到指定地点,避免影响场地的整洁,这样,为降低材料的成本起到积极的作用。 2.2 人工费控制 在工程施工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首先尽量控制施工人员的数量,尽量选择多面手的生产人员,提高生产效率,避免生产人员窝工怠工现象;二是采用多招用熟练的临时工,少用正式职工的办法。因为职工的工资+施工补助+夜班津贴+星期天加班等费用总和大于临时工支出的种费用,这也是降低成本的一项措施;三是执行本单位制定的奖罚制度,按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激励生产人员的积极性,对完成任务好、工作积极主动并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员实行大会表扬和奖励,并记入人事档案,作为以后考核、晋级的依据。对工作不负责任完不成任务的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并给予经济处罚;四是尽量减少管理人员,实行一人多岗多职,通过给他们压担子加负荷,以提高管理及生产工效来控制成本。 2.3 机械台班费控制 在施工中对工程所用的机械,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一是机械进场根据工程施工的计划安排及施工项目的先后顺序,用时提前3天进场,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效能,增加机械的运转率,减少机械的闲置,这样对施工场地也好安排。同时,根据实际工程进展情况尽量减少机械的台数,提高机械的利用率,以节约机械调迁费和使用费;二是实行机械租赁制,这样做的好处是租施工机械费用低,买机械支出费用高,这种办法既实用又经济;三是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尽量用当地的网电作施工电源,不用发电机组发电(但发电机组必须进场,以防电网停电供备用),因为自发电的成本比网电的电费高;四是对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在开工前进行短期的培训,使之更加熟练、规范的操作。防止降低机械的利用率。同时在施工准备阶段要求各种施工机械的操作人员维修并保养好机械,易损件提前备好,施工中能始终保持机械的完好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的效能。 此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通过在本工程实践,证明是对的,可行的,不仅降低了项目成本,而且提高了单位的经济效益。 项目成本控制论文:浅议施工企业项目阶段的成本控制 论文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价格竞争。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化企业改革,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成本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耗费的总和。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即规划、设计、招投标阶段;第二阶段为施工阶段;第三阶段为竣工验收后的成本分析与考核阶段。从项目规划开始到竣工验收后的成本核算(对施工企业而言:即从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1.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就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来说,其内容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下面仅就施工企业单项工程项目的成本预测、成本控制、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三方面引以阐述。 一、加强项目合同的管理 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与招投标管理有着密切的内部联系.它是有效控制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资金投入的法律性文件。然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有30%的施工企业中标后,施工合同与甲方签订后,此“合同”只是以文件形式转给资料管理员,而没有配备现场的合同管理人员,以配合项目经理根据合同的有关规定.在承包商内部对原有的工作程序进行修改而避免习惯性和随意性等错误的发生。如图纸登记、下发程序;变更实施程序;分包进度付款和现场签证程序;材料、设备、工程检查验收程序等,最终使得施工合同管理与招、投标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严重脱节。因此在开工前要加强合同的管理。 二、结合现场实际施工工艺对工程成本的控制 通过施工组织方案和各方面的专项目方案,有效的选择成本是项目管理的一个要点。比如加强现场工程量计价签证人员对造价管理控制意识。现场业主代表对现场现场签证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有造价管理控制意识并对签证工作既负责任也认真.经方面核实后再签证,这样稚的内容与实际相符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对现场计价签证人员来说,对定额费用组成要相当的了解。如果现场签证人员不了解定额费用组成.对定额中的各项费用项目的概念混淆不清,有些签证把材料按市场价签证并列入直接费,这是不允许的。 对设计缺乏有效约束。有的图纸节点设计不够详细,做法说明不够全面,设计过于粗糙,局部用料计算不合理,设计环节经济控制深度不够,难以进行多方案论证。设计管理力度不够,存在大量先施工,后出联系单现象.资料中反映设计人员仅作签名,无相关意见。另外,设计过分考虑了建筑物整体外观形式的美观,未考虑整个工程的节能情况.因此给签证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施工单位提出许多问题,只考虑用料越来越好,未考虑成本核算。现场签证日期与实际不符。当遇到问题时,双方是121头商定而不及时签证,事后才突击补办签证手续,这就违背了“任何预算定额材料指导价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规定。现场管理人员对企业项目成本的控制是相当重要和必需的。 项目成本控制论文:市政排水项目工程建设成本控制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渐加快了城镇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由于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因此在进行市政项目建设时要强化成本控制,优化资源利用,提高项目的投入产出比。文章分析了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以及市政排水项目设计的相关内容,阐述了排水项目建设成本的控制原则,并总结了改善市政排水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意见。 关键词:市政排水工程;成本控制;全面控制;成本最小化;目标责任管理 1 市政排水设计项目及其成本控制 市政工程主要是指城镇公共设施,具备公共服务的属性,是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为城镇人民生产生活所提供的必要活动条件的设施、设备等。而作为市政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市政排水项目,主要包括土石方工程、道路工程、桥涵护岸工程、隧道工程、市政管网工程、地铁工程、钢筋工程、拆除工程、路灯工程等九个类别。 市政建设项目的设计过程主要包括项目方案的设计和施工图的设计两个阶段,项目管理也主要围绕这两个阶段进行。其中项目方案的设计得到的是方案报建文本,而施工图的设计得到的是施工图蓝图,方案设计阶段在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其流程可由图1所示: 图1 方案设计阶段的主要流程 方案设计阶段可分为方案招标与方案定案两个阶段,在方案的设计阶段需要有力的执行组织架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设计规划部门、营销部门以及策划部门等。在方案设计阶段,各个子部门应密切协调配合,力使决策做到及时和科学,保证方案设计过程的顺利 实施。 市政排水项目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设计施工单位加强设计施工管理,加强对项目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资源实时地监管、调整、指导并及时纠正项目中产生的误差,在保证项目符合预期目标的前提下,控制总成本使其保持在项目预算范围之内。市政排水项目成本管理主要包括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通常情况下,市政排水项目的成本构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主体结构的形式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和一些其他因素。市政排水项目主要有泵站、排水管道、污水处理厂以及地下工程等几个组成部分,其中地下工程最为主要,市政排水项目的分类如图2所示: 图2 市政排水项目的分类 2 排水项目建设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2.1 全面控制 全面控制原则的实质内涵在于从全方位和全过程两个角度来展开建设成本的控制,是在项目建设的整个周期内从费用支出的各个方面进行成本控制。由于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包括项目投标到项目中标,具体建设实施时期以及最终的验收交工)都涉及到建设费用的支出,方方面面都需要成本控制的思想来组织建设施工。其中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做好项目的前期整体预算工作,在中标双方签订项目合同之后,要及时制定成本预算计划,采取人员经济激励措施并规划合理的施工方案,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建设成本消耗实施切实的管控。项目完工后,要做好项目施工各项费用的结算以及合同规定款项的追加工作,并分析核算项目中建设消耗,从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角度实现对项目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 2.2 成本最小化 提高建设单位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从人、财、物三个方面优化并减少费用开支,做到项目成本的最小化,这也是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要做到项目成本的最小化,需要从预防、执行和管理三个方面贯彻落实建设费用的使用范围、使用标准以及费用财务支付的相关规定,进行成本最小化控制。 成本预防需要提前做好成本的开支计划,保证每笔支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从提高预算收入和降低成本费用两个方面来降低项目的建设费用,按照预算收入合理地确定支出费用,及时核算成本,发现和反馈项目进行中造成费用超支的原因,改进项目建设费用的管理方式。 2.3 目标责任管理 目标责任管理原则作为项目管理工作的一种常用方法,这个过程包括从项目目标的确定到目标分解,然后到项目任务的具体分配,责任人贯彻执行,到实施结果的评价考核,反馈评价结果,更新成本目标。项目建设的成本控制应遵循目标责任管理的原则,根据成本控制的目标,按照预算、 执行、考核这一操作流程,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对项目成本的动态控制。 3 加强市政排水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市政排水工程的成本控制观念 实现对市政排水工程成本管理的全面控制,首先应加强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理念,在确定好市政排水工程以后我们要对工程进行分析,对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成本支出实施有效的控制;其次是加大对施工人员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宣传教育,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灌输成本控制思想,强化他们的成本意识,树立他们的责任心,切实提高每个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经济意识,将成本控制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心中。强化成本管理与控制,拓展成本管理的范围,不仅仅是企业某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将对成本管理与控制延伸到企业的设计、采购等多个部门,打造市政排水工程成本管理多部门协同的整体格局。 3.2 建立完善的市政排水工程成本控制制度 首先建立相关体制,完善招投标环节的法律规范化,做好招投标前期的调研工作,加强对招投标环节的监督力度,严肃处理违法乱纪行为,节约投标费用;其次要建立合理的制度,要把责、权、利三者有力地结合起来,做到奖惩分明,这将有助于调动项目实施的积极性,缩短工期或提高工程质量,因此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是激励各部门工作,同时也是成本控制的有效方式。 3.3 采用先进的市政排水工程成本管理手段 市政排水工程施工项目主管部门、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要密切关注领会并了解国家政策法规、施工技术信息以及施工设备和材料的价格行情,加强与同行业相关技术施工人员的信息技术交流和学习,引入先进的工程成本管理经验,吸取工程管理经验,努力降低工程造价。 3.4 优化市政排水工程的资源配置 首先制定合理的工作奖惩制度,提高操作工技术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增强辅助工人及勤杂人员的匹配程度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劳动力;其次是加强对材料费用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材料消耗及材料管理费用;最后是加强市政排水工程的机械费管理。随着社会对提高工程项目技术含量以及加快施工进度的需要,工程中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机械费在工程费用中的比重也随之提高,因此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完善市政排水工程的机械费管理,可以大大加快施工进度,同时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3.5 实行动态的市政排水工程成本机制 对工程实行动态监控,是指对工程造价的各个阶段实行动态的管理,首先是加强对企业生产材料的控制,施工材料价格受市场因素影响,其价格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对于工程施工材料我们应实行动态的成本控制管理方式;其次就是加强对工程后期管理的动态控制,实现对工程的全方位监控以及工程整体的成本管理;最后是要及时掌握施工市场动态,通过动态监控及时了解市场的发展方向。 4 结语 加强在工程设计阶段对项目工程预算的控制集中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是实现项目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对已计划而将实施的工程项目的控制,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需要摒弃重施工而轻设计的观念,在项目设计阶段加强成本预算和控制,提高企业管理和控制成本的能力,实现项目收益费用比的最大化,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项目成本控制论文:浅谈路桥工程施工项目造价的成本控制措施 摘要:科学合理地控制工程造价是取得良好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建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投资控制的实质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建筑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实践经验,详细分析探讨了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特点及主要控制措施,并进行了具体总结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管理;成本控制;控制措施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指运用科学原理和经济法规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它体现在投资决策、设计、发包、施工和预结算各个阶段,是对建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的综合反映,是建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性工作。程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施工周期,从施工准备开始,经施工过程至竣工移交后的保质期结束。笔者曾参与多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与成本控制与管理,现就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一、施工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 施工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把控制成本的观念渗透到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管理的措施中,通过技术、方法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施工费用控制在成本控制方案的范围之内。 (1)运用目标管理控制工程成本目标,成本是按单位工程施工图测算,并根据预期目标确定的,工程利润按公式:利润=工程造价-目标成本-税金。 在确定每个单位工程的最低利润额后将项目目标进行公开招标,用合同方式代替行政命令。 (2)在纵向上实行四级承包,项目经理按核定利润(中标利润)与公司施工部门签订包工期、质量、安全、成本为主要指标的分项工程承包合同;各工长将承包指标,以施工任务书形式落实到施工队(班)组;各施工队(班)组以定额工日为依据,对施工小组(人员)逐日下达施工任务。 (3)在横向上,项目经理以公司法人委托人的身份与公司内、外部生产、施工、经营单位签订构件预制件、配件加工、材料采购、外包工程等经济合同,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规范项目经理部与相关单位的责任,紧紧围绕实现项目成本目标开展管理工作。加强基础管理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加强基础管理,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4)要有明确的组织结构,有专人负责和明确管理职能分工;技术上要对多种施工方案进行选择;经济上要对成本进行动态管理,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采取对节约成本的奖励措施等;合同措施主要是收集、整理设计变更、工程签证、费用索赔、决算书发文等。 二、建立严密有效的项目成本内控体系。 企业成本控制体系,具体应包括3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在项目部及造价编制人员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 第二个层次是在有关人员在从事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对一般业务或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均要经过复核,重要业务实行各职能部门签认制,专业岗位应配备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全面的人员担任此职,并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将监督的过程和结算定期直接反馈给财务部门的负责人。 第三个层次是以现有的稽核、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由公司直接领导并独立审计项目部的审计小组。审计小组通过内部常规稽核、项目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会计报表等手段,对项目部实施成本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以上3个层次构筑的成本控制体系对项目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防、堵、查、递进式的监督控制,对于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项目部的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造价管理人员合理确定机械台班定额,把单车、单机核算落实到机型和操作者个人,做到事前测算、事中控制、事后考核,提高机械使用效率,争取超额完成台班定额工作量,同时,注意控制机械设备的维护成本。 (1)控制人工费成本和现场经费 一方面抓好人员编制,定岗定员,工程项目组织结构要精干、高效、尽量缩小中标人工费与实际工资标准的差距。另一方面注意间接费用的控制,保持一支笔审批经费制度,特别控制招待费、差旅费、办公费、电话费、低额耗品的耗用等杂项开支。 (2)项目总工期与总成本的关系 工程活动的成本与它的持续时间的关系:随着活动持续时间的延长或缩短,成本会相应的变化。这样不同的安排,就会有不同的总工期,就会有不同的总成本,由此引起项目总工期和总成本之间复杂的关系。 对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要精确地绘制曲线是不可能的,这由于工期压缩可选择的方案较多,而方案的组合更不计其数。可以设计几套方案,如模板方案、设备方案、组织方案,以得到工期与成本关系的几个点,可以大致确定工期与成本的关系走向。 四、施工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 施工阶段应在满足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条件下,加强成本控制。施工阶段是一个经由投入资源和条件的成本控制进而对施工工程及各环节进行材料、人工、机械的控制,直至对所完成的工程产品的质量检验全过程的控制。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项目成本的有效手段,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项目成本的观念渗透到各项施工措施之中。 (1)编制目标责任成本和目标责任预算 工程中标后开工之前,造价编制与管理人员应指导项目部确定工程的目标责任成本,项目部应根据目标责任成本编制控制计划。在中标额的基础上调整预算以确定工程项目的预算成本,即从中标额中减掉间接费用、利润等项目;在确定预算成本中的税金时,如果其数额高于或低于向业主收取的数额,要按实际应交数予以调整;现场经费中的临时设施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先将中标价中的临时设施费减掉,再将施工现场实际产生的费用计入预算成本。预算成本是项目部成本的最高限额,严防突破。根据本工程的合同承诺、工程所处环境、人才机的配备及市场发展 趋势分别控制定出材料费、机械费、人工费及数量比较大的材料单价控制表,并制定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责任预算。项目部以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实物量为基础,按照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分工进行分解,形成各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责任成本,为以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项目经理对各工长签订以考核工期、质量、安全、成本为主要指标的分项工程承包合同,各工长将承包指标以施工任务书形式落实到施工队组,各施工队组以企业 定额为依据,对施工小组逐日下达施工任务。 (2)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的控制 在人工费控制上实耗工日数不得超过定额工日数,并结合实际发放工资与定额工资的情况对各工种直接费用进行控制。为防止“窝工”,项目部很有必要培养、配备一批一专多能的技术工人,便于调节各工序人数松紧情况,这样既能加快工程进度,又能节约人工费用,材料控制上应着重把好价格关和数量关,实行材料台账管理。材料采购要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或直接从厂家进货,拉大与预算价的降幅,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实现工程项目的低成本目标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在整个项目管理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造价编制与管理人员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对控制工程造价,增加经济效益,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积极性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等方面也有深远的意义。 项目成本控制论文:三要素法在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中的有效应用 【摘要】本文从工程建设项目的目标、动态成本控制与进度节点控制环节入手,深入探讨了以上三要素控制法则在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中的有效应用,对营造建设项目的良好控制环境,促进工程建设项目的规范、持续发展与经济建设效益的全面提升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字】三要素;建设项目;成本控制 1 前言 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建设工期较长、中间进度结算款项工作复杂、繁琐等特点,因此为了有效控制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笔者科学的从影响建设项目成本的三类核心要素进行细化分析,即目标成本要素、动态成本要素及进度节点要素。目标成本要素主要指工程项目在建设初期,依据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与类别、规模,在遵循以往项目类似经济指标及行业科学经济数据的前提下,综合考量建筑市场的各类变化因素,从而为建设项目制定科学的造价指标,是工程项目成本的重要事前控制阶段。动态成本要素主要指在项目工程建设进程中必然包含一些不可确定且不可避免的动态变化因素,这些因素会令项目的造价成本有所增加。进度节点要素主要指工程建设项目在建设进程当中,进行到某一关键部位时,可以履行支付相应款金额,即进度款的具体节点,在一项工程建设项目中可以包含多个进度节点。 2 目标成本的科学控制 目标成本标准是关乎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一项成功的项目成本控制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目标成本作开始铺垫,倘若目标成本标定过高,就无法实现成本控制的真正意义,而目标成本定位过低又不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时会令整个工程项目的合理销售利润目标无法完善实现。因此要实现准确的成本目标控制首要的任务便是我们应充分熟悉工程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固有特征。在工程项目开展初期,整个项目的概况、轮廓无法呈现清晰、特征也不十分明确,且项目的有关资料与数据也十分缺乏,一般仅包括项目的基本地址、占地面积是多少、项目种类如何以及相应的建筑、道路与绿化面积等资料数据。仅依据这些资料进行目标成本的准确制定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在建设初期我们应尽可能多的搜集项目的相关综合资料,与之相类似的经济指标资料,例如该建设单位在过去承担过的项目案例,同行业中其他兄弟单位完成的工程案例、政府相关造价部门公布的各项经济指标等。完成经验数据的搜集工作后,我们应深入实地的展开现场调查,对项目建设周期内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情况、对项目造价产生的影响程度等级进行合理的预测评估,并依据综合的市场情况经验指标调整,完成目标成本的科学制定工作,在后续的项目建设环节中,都要依据目标成本的科学标准检验造价控制的合理性。 2.1 初步设计阶段的目标成本控制 在工程设计方案出台后,我们依据方案图纸进行工程造价的概要计算,倘若造价金额高于目标成本,我们应对设计方案进行细化调整,依据行业内与之相似的工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掘设计方案中的不足之处、不经济环节所在,设计单位则依据此项展开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优化改进。例如一栋高层住宅其类似工程的钢筋用量一般为每平方米40千克,倘若设计方案的用量为每平方米50千克,那么我们则有必要对其设计方案的钢筋用量进行适度缩减。 2.2 施工图设计与施工阶段的目标成本控制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我们应对其图纸预算进行有效的控制,做到对各个分项工程的造价均细化分析,并逐一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依据类似工程的相关指标哪个工程分项的指标过高,就对哪个部位进行设计优化。同时在合同签订环节,一字之差均有可能令工程造价出现很大的差异波动因此对合同的编制审查应不留下任何漏洞,不为成本索赔提供借口,不给施工单位留下钻空子的机会,应充分认识到合同编制严谨性与签订准确的重要性。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我们控制的主要重点便是设计变更与施工签证,在成本控制中我们应尽量减少设计阶段的变更并严格履行施工签证制度,对不可避免的变更应对其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多方论证,寻求经济适用的变更方案。同时我们还应对变更及签证的各环节流程与其资料的真实性进行严格把关,杜绝虚假变更、签证资料引发的工程造价增加;做到及时审查,避免超过最佳审查期限到隐蔽工程阶段完全被覆盖后则无法进行现场取证的不良现象发生。对于专项施工的相关组织方案我们应重点审查,以确保其方案的经济可行性,例如基坑的支护施工、土方开挖项目施工等。 2.3 竣工结算阶段的目标成本控制 在工程竣工阶段我们应依据合同规定条款科学开展结算工作,对与合同原则相矛盾的费用产生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应依据相应结算数据编制各类指标报表,并清晰涵盖材料消耗、机械使用、工程进度等指标量,各个子项目的工程造价指标数据等,使之成为工程概算、造价估算及目标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该阶段是工程造价成果累积的重点环节,我们不应到了工程收尾阶段就放松警惕、忽视该阶段的重要性,造成许多真实、优良经验成果的无从累积。 3 动态成本的优化控制 动态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辅助环节,当工程建设项目较为复杂、牵涉较多环节时,动态成本便会不可避免的产生,而其控制关键就在于对这些必然产生的动态成本进行合理优化,尽量控制莫须有动态成本的发生。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均有可能产生动态成本,因此我们应对其事件缘由考察清晰、细化论证,挖掘可消除该事件的合理方式,倘若无法消除也应探寻优化该事件的方式,从而有效的降低动态成本总量,使之缩减至最低。待结算工作全部完成后我们还应有效总结该项工程项目的动态成本到底增加或降低了多少、引发的原因如何,从而在全面的总结中对后续的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依据。 4 进度节点的合理控制 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阶段控制可有效杜绝超付预付款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可激励施工人员提升工作效率,令工程项目提早完工,不产生延误工期的现象。对工程项目阶段款进行支付的方式有很多类别,主要包含依据工程量按实际计算,并用单价套取原理进行工程单价的定额支付;履行单价包干制,按实际工程量计算支付;履行总价包干制度,依据形象进度进行比例支付;按进度节点法进行合理支付。第一种支付方式具有滞后性控制支付的不良弊端,而第二种方式在经过实践后我们也发现虽然有效简化了支付方式,然而对于工程量的计算控制却难度较大,令工程人员在短期内无法逐项核实。第三种支付方式则在比例控制的问题上有较大难度,容易出现双方互相扯皮,无法准确控制成本的不良现象。由此不难看出只有进度节点的控制支付方式最为合理,其有效解决了以上所有方式的不良矛盾,我们可在合同中约定将工程划分为若干节点、每个节点的支付金额为多少,从而履行依据合同的点对点支付,这样双方在支付金额与支付时间上均不会起任何争执,且工程总价涵盖于合同造价的范围中,令施工建设单位会主动加快施工进度。在该阶段我们应控制的重点便是对节点的合理定位,因此我们应依据综合全面的可行性分析合理描述节点位置,从而达到对施工建设成本与工期的双重优势控制目标。 5 结语 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且复杂的重要任务,其成本控制的是否有效、科学直接影响到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健康运行发展,因此基于工程建设项目一般建设工期均较长,且需要在中间环节进行支付进度款项的复杂特征,我们应深入探索,明确工程建设项目的结算成本到底在什么价位比较合理,是否其进度款存在超付现象,从而有效的实现合理控制成本的科学目标。 项目成本控制论文:浅探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流程及成本控制 摘要:建筑施工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正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强化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也越来越受到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视。本文根据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流程及成本控制所涉足环节以及内容和特点,提出成本管理的流程及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并归纳项目成本控制的几种措施。 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1.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流程 1.1成本预测 建筑行业施工项目的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的基础,成本预测对提升成本计划的优化性和可操作性有着重要意义,也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1.1.1预测人工费:主要是工程施工期间当地工人的工资水平以及社会劳务市场的行情,并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预测项目所需要的人工费用。 1.1.2预测材料费:材料费用占建安费的比重比较大,所以,能够科学、精细、到位地预测工程的材料费是成本预测环节中的关键。主要是对建筑施工所需要的主材、辅材及其它材料进行分析,并逐一根据项目定额中材料损耗量及工程经验数值,综合性预测建筑项目所需要材料的损耗量以确定材料预使用量,之后,再全面考虑材料的市场价格以及运输、保管、储存等环节方面的费用。 1.1.3预测机械使用费:预测此方面费用不能只立足于投标书中的有关数据,一定要从项目施工的实际状况出发,测算出实际将要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在此基础上,还必须要预测可能发生的机械租赁费以及需要重新购置的机械设备的费用。 1.2成本控制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对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涉及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的具体控制过程,本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科学、规范、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不断显著减少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 1.3成本核算 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主要有财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三个方面。财务核算主要是指施工项目的财务人员通过会计业务在财务帐上反映出的核算;统计核算主要是指施工项目的业务人员通过统计方式在统计报表上反映出的核算;业务核算主要是指施工项目的业务人员通过填写各种票据进行核算。 2.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 2.1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2.1.1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建筑施工项目的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该环节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从而确保做到人人肩膀有压力、人人身上有职责。该环节的全过程控制就是要求成本控制工作必须随着建筑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而连续进行,确保做到不能疏漏,也不能一时紧一时松,应该始终确保施工项目成本处于有效、规范、科学的控制之中。 2.1.2成本最低化原则 实施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终极目的就是通过各项成本管理的措施,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从而确保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必须注重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既要通过各种措施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渠道,又要真正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规范的流程来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2.1.3动态控制原则 由于建筑施工项目具有不可逆转性,所以成本控制更应该强调项目的动态控制,在建筑工程项目时施工准备阶段时,其成本控制就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从而为施工项目的今后成本控制作打下良好基层;建筑施工项目竣工阶段时的成本控制已基本没有实质性意义,因为成本盈亏都已经成为定局,就是再纠正也无力回天了。 2.2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2.2.1组织措施 建筑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第一责任人的项目经理,应该多层面、全方位地统筹协调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必须第一时间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解决;工程技术部则应该在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程任务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采取科学手段、先进技术,不断降低工程成本;财务部应该及时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分析,合理调度资金。总之,所有部门和班组都应该尽力尽职,强化组织措施,努力为增收节支作出贡献。 2.2.2技术措施 在技术层面做好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重点要抓好以下方面:(1)注重遴选科学、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正确遴选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只有优化的施工方案,才能确保达到提升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目的(2)注重遴选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寻低消耗、高效能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技术措施。(3)注重把好质量关。只有严把质量关,才能杜绝返工,有效缩短验收时间,从而有效节省费用开支并降低成本。 2.2.3经济措施 重点要抓好以下方面:(1)强化人工费控制管理。通过不断改善人力资料管理,切实降低窝工浪费;采取更加硬性的奖惩制度,激发劳动力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切实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2)强化材料费控制管理。注重改善施工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不断节约相关采购费用,有效降低上述各个环节的损耗;科学规划堆置现场材料,从而不断避免二次搬运;严格制定并贯彻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3)强化机械费控制管理。注重科学选配和优化利用建筑施工机械设备,抓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工作,不断提升建筑施工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不断减少机械使用费用。 项目成本控制论文:关于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探讨 摘要: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加剧,工程的单价越来越低,如何才能提高建设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当前管理人员的深入研究的课题。为此,本文作者通过对目前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同时就如何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引言 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指在项目成本在成本发生和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预防、发现和纠正偏差从而把各项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预定目标之内,以达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目的。 1、目前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分析 1.1 当前项目成本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项目部实行项目转型后实行了“五项费用包干”、“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以及“承包指标倒扣”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管理,项目部在施工生产和队伍素质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只顾生产任务的完成,成本意识淡薄,把成本管理看作可有可无。近两年来在抓项目部达标升级,企业考核项目部的指标时,都重点放在生产任务完成上,客观上助长了这种行为。 1.2 项目部亏损的原因分析 项目部作为建筑产品的直接生产者,既有按照合同和施工图纸、规范自行组织施工的权力,即对施工组织的安排,人员的调配,材料、部分设备的采购、保管、使用、消耗,安全、质量的管理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同时也受发包单位、设计单位、企业以及其他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单位的影响和制约。另外,地质和气候的变化、设计的变更等客观因素也会对项目部的施工产生重大影响,而上述所有因素均会影响到项目部的成本支出。 1.2.1主观原因使成本失去控制 所谓主观原因,是指项目部可以自行支配而没有任何外部影响就可以控制的成本支出因素,如上面所述的项目部因具有施工自主权而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⑴没有严格执行成本控制的总目标或者根本没有成本控制的总目标。绝大部分亏损的项目部,根本没有成本控制的总目标。有的虽有但却没有严格执行,因而使项目部的成本处于失控状态。 ⑵材料、配件的计划、采购、验收、保管、出库、消耗制度不健全。在亏损的项目部中,购买材料、配件无计划的现象比比皆是,采购数量的多少全在于项目经理甚至于材料员,其结果必然导致材料的积压、超支。另外由于项目部难以掌握相对合理的价格信息,也不计算采购材料的资金成本,从而使项目部购买了大量高价材料。一些项目部没有收发制度,购买的材料无人验收,更无实物帐,因而就谈不上保管和出库。特别是砂石料、砖瓦等地材,有的项目部自始至终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以购代耗;严重的甚至用虚假的材料发票报销。项目部不按定额发料,施工人员要多少给多少,致使多发的材料不是浪费扔在工地,就是被工地的人员偷偷卖掉,许多可以回收的废料更无人管理。 ⑶承包措施不配套。项目部对内部队伍的承包没有相应配套的管理措施,实行承包后漏洞百出,致使成本超支。比如,有的承包方案规定完成多少任务发多少工资,但对材料的消耗和设备的使用、维修没有明确要求,形成包工不包料、包盈不包亏,有的承包方案虽然合理,但计价不及时,或者不能按照承包方案进行兑现,使承包无法进行下去。 ⑷分包工程存在漏洞。项目部对劳务分包队伍,包工不包料,导致多拨工程款;或分包工程价格不合理;或大量使用分包队伍,导致超拨款、分包队伍欠款等现象不断发生;或让多个外部单位挂靠,导致所有的善后费用全部由被挂靠的项目部承担。 ⑸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亏损严重的项目部,几乎全部存在比较严重质量问题,从而导致返工、修复、推倒重来等重复施工的现象发生,加大了工程成本。比如在桥梁施工中,存在基础下沉、桥墩歪斜等现象。 ⑹施工设备利用率不高。一些项目部对所承担的工程心中无数,为保证施工不间断,盲目购置或从其他项目调入大量设备备用,甚至购入一些本项目不需要的设备,从而造成设备长期停用。 ⑺施工安排不合理。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不能合理地配置人力、材料、设备等资源,导致窝工浪费;部分工序的施工安排不合理,能够一步完成的,实际进行了二次、三次才完成,从而造成返工等等。 ⑻安全事故较多。在亏损的项目部中,多数项目部均发生过程度不同的安全事故,轻伤影响员工上班,重伤既影响员工上班,又需要开支医疗费,同时还可能使员工的体质和技能下降,降低劳动能力和劳动效率;死亡事故既造成巨额抚恤费用支出,直接增大成本支出,又可能影响员工情绪,降低生产效率。 1.2.2 客观因素的影响是项目部总成本增加的一个方面 所谓客观因素,是指项目部自身无法控制而又必须发生或必然出现的事情或现象,如承包单位、设计单位、企业在合同条款之外对项目部施工发出的有关指令,地质和气候的变化,设计的变更等。因这些因素的出现而支出的成本,是项目部不可控制的客观费用。 1.3 遏制项目部亏损的对策 为遏制因各种原因形成的工程项目亏损,按照责任明确的要求,项目部的成本控制应当以项目部能否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分别采取措施,对项目部能够控制的费用,由项目部进行控制;而项目部无法控制的成本或亏损,则应由企业采取措施予以控制。 2、如何进行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 2.1 分割工程成本,优化项目资源配置 项目资源配置直接关系到成本控制的方法及程度,对于当前许多国有控股的大型施工企业来说,工程成本构成基本上是分包成本和施工队成本,而企业的主要经济效益源泉在于控制分包成本,施工队成本往往很难创造经济效益。二者的构成比例如何,项目成本如何划分,这是关系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问题。 2.2 制定成本计划,实行成本动态控制 在完成分包成本和责任成本分割并初步确定了两部分成本后,要制定出总成本计划,总成本计划除涵盖分包成本和责任成本外,还要考虑项目的现场经费、上级管理费、税金等因素。总成本计划分为两部分: ①项目不可控成本:指税金、上级管理费等项目管理层无法主观控制的部分; ②项目可控成本:总成本计划中除了不可控成本以外的全部成本,如分包成本、责任成本、现场经费等。 可控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点,可控成本计划是在项目开工前的施工时间、施工条件、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制定的,随着工程的进展,必然会发生如施工方案改进、工程量改变、地材价格上涨等因素变化,因此对于成本计划要进行适时调整,以保证成本计划的指导性和控制性,在调整的同时要注意分析各不同因素变化对原成本计划造成的影响程度。在这一阶段,要充分发挥施工技术部门的主动性,根据施工条件的变化优化施工方案,进一步减小施工成本。 2.3 进行成本分析,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施工结束后,要根据总成本计划和可控成本计划与最终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成本分析可采用图表等多种形式,不但要对比分析总成本,还要对工序成本进行分析,而且以工序分析为主,得出工序成本升高或降低的原因。 ①首先分析出因施工条件、施工方案、材料价格变动引起的工序单价的变动,同时收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工序成本资料; ②其次对比主观确定成本部分的工序单价,分析得出因制定方法不合理而导致的偏高或偏低的工序单价,同时积累书面资料,供日后制定同类项目成本计划时使用; ③收集分包单位资料,并对分包商进行评价,拟定《合格分包商名录》,供日后类似项目选择分包商和制定分包成本时使用; ④汇总分包成本及责任成本数据,经过分析筛选,供企业投标报价时参考。 3、结束语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适用方面需要灵活运用,实际操作应因地制宜,不同的工程规模,不同的建筑企业,不同的管理体制都有差别,但不管怎样都是建筑企业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而作为企业只有不断深化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突出成本管理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严格成本否决,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才能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形势,摆脱困境,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项目成本控制论文:浅议施工企业项目阶段的成本控制 论文关键词:施工项目 成本控制 市场经济 价格竞争 论文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价格竞争。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化企业改革,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成本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 耗费的总和。成本管理 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 每个方面,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即规划、设计、招投标阶段;第二阶段为施工阶段 ;第 三阶段 为竣工验收后的成本 分析与考核阶段 。从项 目规 划开始到竣工验 收后的成本核算 (对施工企业而言 :即从 中标签约开始 到施工准 备 、现场施 工 、直至竣 工验 收1.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就成本管理 的完整工作过程来 说 ,其内容一般包括 :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下 面仅 就施 工企 业单 项工程项 目的成本预测、成本控制、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三方面 引以阐述。 一 、加强项目合同的管理 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与招投标 管理有着密切 的内部联 系 .它是有效控制施工进度 、施 工质量 、施工资金投入 的法律 性文件。然而在实 际调查 中发现 ,有 30%的施工企业 中标后,施工 合同 与甲方签订后,此“合同”只是以文件形式转给资料管理员 ,而没有配备现场的合同管理人员,以配合项 目经理根据合 同的有关规定 .在承包商内部对原有的工作程序进行修改而避免习惯性和随意性等错误的发生。如图纸登记、下发程序;变更实施程序;分包进度付款和现场签证 程序;材 料 、设 备 、工 程检 查验 收程 序等 ,最终使得施工合同管理与招 、投标管 理在实施过程 中严 重脱节 。因此在开工前要加强合同的管理。 二、结合现场实际施工工艺对工程成本的控制 通过施工组织 方案和各方面的专项 目方案 ,有 效 的选择成 本是项 目管理 的一个要 点。比如加强现场工程量计价签证人 员对造价管理控制 意识 。现场业主代表对现场现场签证要引起 足够的重视和有造价管理控制意识并对签证工 作既负责任也认 真 .经方面核实后再签证,这样稚的内容与实际相符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对现场计价签证人员来 说 ,对定额 费用组 成要相 当的 了解 。如果现场签证人员不 了解 定额费用组成 .对定额 中的各项费用 项目的概念 混淆不清 ,有些签 证把材料 按市场 价签证 并列 入直接费,这是不允许 的。 对设计缺乏有效约束 。有 的图纸节点设计 不够详细 ,做法说明不够全面 ,设计过 于粗糙 ,局部用料计算不合 理 ,设 计环节经 济控制深度不够 ,难 以进行 多方 案论证。设计管理力度不够 ,存在大量 先施工,后出联 系单现象 .资料 中反 映设计人员仅作签名 ,无相关 意见。另外 ,设 计过分考虑了建筑 物整体 外观形式的美观 ,未考虑整个工程 的节 能情况 .因此 给签证工 作带来 很大 的麻烦 .施工单位 提出许多问题 ,只考虑用料越来越好 ,未考虑成本核算 。现场签证 日期与实际不符。当遇到问题时,双方是 121头商定而不及时签证 ,事后才突击补办签证手续 ,这就违背了“任何预算定额材料指导价都是有时间限制 ”的规定。现场管理人 员对企业项 目成本的控 制是相当重要和必需 的。 三、机械及材料采购的控制 机械方面尽理减少施 工中所消耗 的机 械台班量 .通过全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 的维修 、保养 工作 ,降低大修 、经常性修理 等各 项费用 的开 支 ,避免不正 当使用 造成机械设 备 的闲置 :加 强租赁设备 计划的管 理 .充分利 用社会 闲置机械 资源 .从不 同角度 降低机械 台班价格 。从经济 的角度管制工 程成 本还包括对参与成本控制 的部 门和个人 给予奖励的措施 。 首先是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 :其次是改进施工 技术.推广 使用降低料耗 的各种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 。再就是对工程进行功 能分析 ,对材料进 行性 能分析 ,力求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加强周转料管理,延长周转次数等。其次是对材料价格进 行控制 :主要是 由采购部 门在采购 中加 以控制 。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 ,在保质保量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抖 ,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 方式,以降低运 输成本:再就是要考虑奖金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 ,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四、做好施工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控制 施工预算,又称承包预算,是公司按照施工定额编制,有企业定额 的公 司按 照企业定额编制 .它将作 民项 目部 的控制 限额 。项目总必须把各种费用的发生控制在该预算内。计划成本,是根据指导施工的各项计划汇总形成的成本,是事前和事中对施工实际成本的估算和控制指标。在编制过程中应强调不突破施工预算,如果实际情况无法达到 ,那 么最终严格 控制在 中标预算 以内。否则 工程肯定会亏损 。实际成本 ,是实际消耗的汇集 ,代表 实际消耗水平 。在实 际成 本发生过程 中,要时时和计划成本作对 比,用计划成本 考核实际发生成本 。实际成本发 生后要及时 纪录,保证成本资料的全面、完整、真实。 五、施工项目成本分析考核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是根据成 本计划对施 工过程 中实际 消耗进行 技术经济 指标对 比,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改进施工方法管理手段 。 由于工程项目干变万化 .很少雷同。因此成本分析应 以分部分项目工程为分析的基本单位,对于工程项目影 响成本的可变程度.作出影响程度大小的分析。这样,在工程项目未开始时,可以根据现场调查的情况确定影响因素的种类与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历史数据 找出其成本 的变动程度 ,可 以比较准确地估计 出工程成本,不但使成本计划编制有 了很好的依据 ,对 于工程招投标工作也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 。 在工程施工中 ,项目管理人员还要按月或按进度进行工程成本分析,便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 。同时,按进度进行分析工作为工程的工期成 本摊销可以按实际进度确认工程总成本费用的耗用程度,对项目的总成本目标有比较明确的估计,并且随着进度的开展,一步步地接近实际总成本。 在工程项目成本分析时,项目管理人员首先在确定劳务费基础上,与实际中发生的奖励与惩罚 费用相结合,再与计划人工费用相比较,把人工费按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后进行对比,从而确定了人工费对比分析差异。在材料使用中主要考察周转材料和主要材料的费用,分析费用变动的原因,从而对项目管理工作做出分析与评价。 成本分析的另一个重点是对采用新工艺先进施工方法的评价.通过成本分析,对项目管理人员计算出降低的成本,并通过这一手段找出可以持续操作的固定流程,将新工艺优化后固定为生产工艺流程,在优化新工艺成本后,找出稳定的工艺成本耗费,以充实基础资料。 结束语 为了获取正当的经济利益.企业成本管理作为最有效的手段必然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得到强化和发展,在施工项目管理中.项目成本管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也日趋提高强化,要想让建筑企业有发展,就要搞好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就要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共同努力,搞好成本管理,实现建筑企业的发展。 项目成本控制论文:军队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探讨 【摘要】 军工建设项目,应把握成本控制的内在规律,抓住决策、设计、招标、竣工决算等阶段的关键环节,力求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优化资源,实现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关键词】 军队工程 项目 成本控制 随着军队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军事变革的需要,军队基本建设任务大幅增加,工程建设项目任务紧迫、管理改革不断深化、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加强军队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提高有限经费的使用效益,值得研究探讨。 一、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概念 成本控制(cost control)是指在整个经营过程即成本形成过程中,对每项成本形成的具体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督,发现偏差,及时纠正,使每项具体的和全部费用及资源消耗限制在最佳范围内。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就是在满足项目既定的质量和进度目标的前提下,从投资决策、规划设计、到建设实施等全过程中,把工程项目发生的实际费用控制在成本目标范围内,力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军队基本建设工程,包括战备工程由于具有建设投资大、施工周期长、变化因素多、涉及面广等特点。所以,其成本控制是一个动态而复杂的管理过程,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控制体系,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 二、军队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应重点抓好的工作 1、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 决策阶段对项目的技术、经济、工程成本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成本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个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成本的程度最高,即达到80%-90%。因此,决策阶段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成本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项目成本的确定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的问题。 投资估算是决策性依据,是研究、分析建设项目的军事效果和经济效果的重要凭证。估算就作为设计任务下达的投资限额,对补充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设计内容,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从工程规模和项目内容上真实反映设计意图。主要工艺要进行多方案比较,力求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所以,工程造价人员从建设方案的优选开始,渗透到设计的全过程中去。按照工程成本管理的原则,合理预测投资估算中各种动态因素的变化,因此对造价的控制应根据军队基本建设长远规划及项目的各种因素综合考虑,而不应该将造价控制孤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对项目有准确的把握和定位,进行最适合的投资决策。 2、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军事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保证建设项目质量和控制建设项目造价的关键阶段。通常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具体程序是:专题调研—设计任务书—方案设计—图纸会审。在此阶段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和实行限额设计来达到有效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设计费用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很小,但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序却很大。搞好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有效控制工程成本的关键,重施工、轻设计的观念必须克服。因此,建设单位在审查设计单位的设计时,要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利用各种指标对总平面设计、建筑的空间平面设计等进行分析比较,在选择设计方案时,应从实际出发,以提高投资效益为前提,积极而稳妥地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案和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 3、招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1)采用招标方式选择工程承包单位。进行公开招投标是控制工程成本的最有效办法,特别是对于影响力大的重点项目,往往投标单位会根据建设单位的政治效益、军事效益及社会效益以低于常规造价的价格报标,同时,尽量使更多的总承包商和材料供应商入围,并确立数据库以便比较筛选。 (2)合同要严密。签订规范、细致、严密的合同文本,是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又一重点。根据国际惯例,聘请有经验的咨询公司编制严密的招标文件、合同文本,对承包商的制约条款几乎达到无所不包的地步,防止欺诈和不必要的索赔。 (3)提高工程变更的预见性。工程管理人员和造价人员应密切配合,严格控制洽商变更的发生,但由于工程项目周期长、技术复杂等特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变更。一般从成本控制角度考虑可将工程变更分为重大变更、重要变更和一般变更三类。对于大的洽商变更,必须事先做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充分利用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技术资源,并就其对工程成本的影响做出评价,综合各方意见后最后确定是否实施该洽商变更。 4、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 工程竣工结算是核定建设工程造价的最终依据,也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编制竣工决算和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依据。 (1)核对合同条款。只有按合同要求完成全部工程并验收合格才能列入竣工结算,并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的结算方法、计价定额、取费标准、主材价格和优惠条款等。 (2)检查隐蔽验收记录。对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和验收签证进行检查,手续完整,工程量与竣工图一致,方可列入结算。 (3)落实设计变更洽商。只有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签证的变更洽商才能列入结算。 (4)按图核实工程数量。招投标工程按工程量清单发包的,需逐一核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然后对工程量清单以外的部分按合同约定的结算办法与要求进行结算。 (5)严格执行定额单价。除包干部分外,结算单价应按合同约定或招投标规定的计价定额与计价原则执行,对定额单价中没有的项目应按相近定额进行分析换算,或提出人工,机械、材料计价依据,编制补充单价。 (6)注意各项费用计取。建安工程的收费标准应按合同要求或项目建设期间与计价定额配套使用的建安工程费用定额及有关规定执行。 (7)要求有关单位参与把关。除建设单位外,监理、设计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经办人员应大力支持,参与把关。 三、结论 成本控制是反对“秋后算账”和“死后验尸”的做法,提倡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军队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一般都要经过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和竣工验收结算阶段。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只有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价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才能控制好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项目成本控制论文:议项目责任成本控制的几点作法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则通过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来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资料。现今市场竞争激烈,其实质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财务控制力的较量。对施工企业来说,工程项目是成本核算控制中心,归根结底利润是靠项目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来实现的。可见一个工程项目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经济效益的最优化,成本控制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效益。工程合同一经签定合同的总造价就基本确定,合同成本是效益的决定因素,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利润空间才能越来越大,企业才能越来越强。 项目成本控制要求必须执行统一的成本开支范围、成本费用列支标准、项目责任成本限额、合理的管理措施,并严格准确及时地控制和核算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分析资料,与责任成本进行对比,定期对项目经济责任承包指标进行考核,以便改善施工过程中的经营管理,真正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当今形势下,在加强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控制问题上,个人认为应从以下环节进行落实: 一、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的管理 工程项目的责任成本其实质就是项目利润为零的工程造价。施工中如果显示有盈利,说明项目管理控制得好,利润越多说明项目管理控制越到位;相反说明项目管理越差。由此可见项目部必须对责任成本按责任进行分解。现结合项目的施工方式看,应从以下三个环节展开。第一部分是项目部自行施工的工作量;第二部分是项目部的现场管理费用开支;第三部分就是外部协作队伍完成的分包工作量。 第一,项目部开支的现场管理费用,应根据项目部的人员构成、车辆、办公环境等实际情况编制计划,制定标准进行总额控制。 第二,项目部自行施工的工作量,应按分步分项工程,按工、料、机、直接费编制支出计划,按月核对检查分析。最重要抓好材料费的管理与控制。在工程项目成本中,材料费占总成本比例为60%左右,它主要包括所消耗的主、辅材料、构配件,周转材料的摊销和租赁费用,因此材料费用的控制直接影响项目总成本,对经营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 物资采购和材料管理部门,应该编制材料需求计划。根据施工预算编制材料总需求量,严格按照技术部门提报的材料单进行物资采购,对工程项目所需的物资材料招标采购,做到货比三家,在保证“阳光采购”的前提下,落实项目的目标成本;材料员根据每周(每月)的施工进度计划及上月节余材料量,编制下周(下月)材料用量计划、用款计划及材料进场计划。材料的供应数量不能超过目标成本所列示数量;若实际用量与计划用量有差异时,及时查找分析原因调整计划。材料质量必须保证工工程质量的要求; 加强材料管理,建立领料、用料制度,防止失窃浪费现象。 第三,对外协队伍分包工程,要科学、合理地签定分包合同、确定分包工程单价,严格把好合同签定关。其承包单价是关键,必须认真测算,招标确定,同时要承包工程数量,结算时进行总量控制,健全外协队伍结算台账。 二、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及监督 项目中标后应将责任成本进行分解,明确成本管理的目标和标准,执行得好坏,不能等到完工后算账再说,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检查和分析的力度,及时与责任成本对比,找出差异,采取措施,保证责任成本目标的实现。具体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要求项目部定期报送财务报表,除按正常的会计报表格式报送有关报表外,还要按照责任成本分解,分别按工、料、机报送数量对比执行情况报表,并对发生差异查找原因做出分析和说明。二是上级财务部门定期对项目部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其内容为: 1.材料消耗情况 (1)采购是否按计划,防止领导和业务人员盲目购入材料造成积压,应由施工技术部门按照图纸向物资采购部门提供材料采购计划; (2)出入库手续是否健全,库存与实物是否一致,防止领用手续不严,造成库存材料账面数不实。另外外包队伍调料一定让对方签认并与其定期进行对账; (3)赊欠材料是否及时入账,防止因资金紧张,大量赊欠材料,不办理入库手续而直接送现场使用,造成成本不实。 2.分包工程结算情况 分包工程的结算价格,实为分包工程的实际成本,因此,要检查分包工程结算手续是否齐全,有无多付,超付情况发生。计量必须经外协队伍合同签订人签字认可,末次结算要注明,防止引起数量纠纷。及时办理分包结算手续,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收入与成本一致。 三、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项目法施工是施工企业乃至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项目工程的规范发展极其重要,因此,必须规范项目法施工,加强成本管理,促进项目法施工的正常运行。 1.项目准备期要做好成本的事前控制 在项目法施工的前期要注意收集各方面信息,根据工程项目要求,分析其功能要求,利用价值工程技术,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提出各种施工方案,从技术和经济上进行对比评价,确定最佳施工方案。对招投标工程项目的工程量计算提高其精确度,特别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中,更便于宏观控标价。从而既保证了投标的中标率,又可以尽量保证各专业工程的成本及合理利润。 实践证明,通过建立分包商,材料商资料库来选择合适的分包商和材料商,这对节约成本是非常有效的。选择技术力量好,经济实力强且有丰富现场管理经验,有熟练工种的专业性质强的分包商;选择产品要求质量好,供货时间能保证,信誉好的材料商供货,确保工程顺利实现。分包商和材料供应商采用招标形式选择,达到货比三家优中选优,化解风险降低成本的目的。 2.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好成本控制 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好成本控制不断调整,切实控制项目成本,把降低工程成本的理念渗透到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随施工进度项目部要单独列账做好事中成本核算,定期或逐月分析各分部分项成本执行情况,查明成本节、超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和途径,修正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编写成本分析盈亏报告,以便使项目经理掌握工程成本情况,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工程竣工时的成本超支。 由于各种原因对建设单位提出的工期提前或设计变更,致使工程施工不能按正常安排流水作业及成本的科学管理,针对此情况,项目部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1)及时进行项目核算,向建设单位提出由赶工或设计变更所增加的工程预算; (2)通过洽商报告单位或技术核定单等书面形式办理有关手续,作为工程决算的资料; (3)按新工期和设计要求重新调整施工作业,不能因此而忽视效益,尽量做到不利条件下的合理节约。 ①加强材料费用的成本控制 材料费用在项目成本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控制材料费对于项目法施工中项目成本的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材料在预算——计划——采购——运输——签收——保管——领料——使用——监督——回收各个环节的责任制。 首先,应当根据定额和施工进度编制材料计划,并确定好材料的进出场时间。如果进场太早,就会早付款给材料商,可能增加材料的二次搬运费和保管费,有些易受潮的材料更可能堆放太久导致不能使用,需重新订货,增加成本;若材料进场太晚,不但影响成本,还可能造成误期罚款或增加赶工费用。其次,切实执行限额领料制度。严格实行限额领料。最后,把好材料领料关和投料关,降低材料损耗率。材料的损耗由于品种,数量,铺设的位置不同,其损耗也不一样,材料订货时仅仅是按图纸计算的理论数量和根据定额或经验确定的损耗率。为了降低损耗,项目经理应组织工程师和造价工程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分包商确定一个合理损耗率,由其包干使用,节约双方分成,超额扣工程款,这样让每一个分包商或施工人员在材料用量上都与其经济利益挂钩,必须降低整个工程的材料成本。 ②加强对人工费用的控制,避免浪费 首先,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要加强施工组织,均衡生产,缩短工期,节省人工费;加强质量管理,避免返工,杜绝人工费的损失。其次,规定各项人工费的计算方法。项目人工费分定额内用工和定额外用工,定额内人工费实际发生的工程量乘单价得出,对于它的管理并不困难,控制非定额用工才是控制人工费支出的重点。一般方法是将非定额用工按一定的比例包含在定额用工中,包干到施工班组。不同的工程有不同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大致上说,结构工程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在5%左右,装修工程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在10%左右。在人工费控制中比较准确地掌握各类工程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并严加控制是很重要的。 ③合理核定承包基数 对外签订合同的价格,反映的是项目的经营水平,由于每一项目均有其特殊性,因此在确定了项目班子后,项目经理应组织其班子中的造价工程师,技术人员等对投标中每一分部分项,根据定额,已签材料合同,分包合同,管理人员的配制,大型机械的台班数及进出场时间,各种材料的损耗率及管理费等资料,尤其是注意投标时的错漏项目,按合同和规范可能发生费用的项目和其它不可预见费用,详细列出每一分部的成本,然后汇总成项目的总成本,作为双方签订内部成本承包合同的依据。 ④健全成本管理机制,完善各项程序 ⑤项目内部要建立起成本管理机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各种规章制度要完善,能够适应日常成本管理工作,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对于相应责任人的处罚与追究也应该跟上。同时,成本管理工作程序制订完善,各业务部门应加强联系。随着成本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各单位已经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且逐步加强各方面的检查,共同促进成本管理。项目各业务部门之间要加强必要的联系,协调统一工作计划,理顺管理思路。 四、完工后的成本考核 项目完工后,应对项目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实际工作中往往有这种情况发生,前一个项目尚未完工,一部分人员,机构已经转入了另一个项目。熟悉了解情况的人已经调走,清算,要钱,结算外协队伍工程量的留守人员力量单薄,责任不明确,也难以达到业主及后期工作的要求,造成完工后账目亏损。因此,必须落实项目责任,基本稳定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真正做到完工一个,清理一个,考核一个,奖惩一个。在一些实际问题处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项目工程总收入,应以甲方签认的工程价款结算为准。核对与甲方往来,对应收工程款必须与甲方核对一致并签认。 第二,各种材料,要求做到工完料清,没有库存。对没有用完的材料,由项目部作价处理,损益列入项目成本。 第三,分包工程,按合同逐一清算,弄清各合同完成总价,已经支付的工程款、尚需偿还的工程款作到心中有数,若出现超付现象必需查明原因,落实责任。 第四,清理各种往来款项。内部人员借款及备用金,必须及时清理。外部单位往来,能清算的清算,实在不能清算的,签认余额后落实责任人员清理。 通过以上四点措施,基本能做到项目成本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在此基础上,对项目责任成本进行考核,做出正确评价,按合同兑现奖惩。 成本管理是企业的大事,涉及到各项工作,各类人员,企业兴则我荣。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体会,但我想如果按照以上思路去执行,一定会有所收获。 项目成本控制论文: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一、引言 项目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快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项目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项目成本控制是增加企业利润,扩大社会积累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处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建筑企业应更加重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目前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项目管理人员成本控制意识淡薄;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材料管理制度不健全;间接费控制不力;财务管理、合同管理混乱。为遏制因以上各种问题对工程项目的影响,按照责任明确的要求,成本控制应当以能否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分别采取措施,概括起来可以从组织、技术、经济、管理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 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 1. 组织措施 完善高效的组织是项目成本控制的保障,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科学的、分工合理的、责权利明确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 (1)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企业应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层作为成本控制中心的功能和机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由工程技术、物资结构、试验测量、质量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等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成本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管理、指导和考核,进行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制定成本目标及其实现的途径与对策,同时制定成本控制管理办法及奖惩办法等。 (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体系。在项目部建立一个成本控制量化责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按内部各岗位和作业层进行成本目标分解,明确各管理人员和作业层的成本责任、权限及相互关系。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惩戒措施,通过责权利相结合,使责任人积极有效地承担成本控制的责任和风险。 2.技术措施 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需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1)进行经济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经济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是编制施工预算文件,进行成本控制的依据,保证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能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施工组织设计要根据工程的建筑特点和施工条件等,考虑工期与成本的辩证统一关系,正确选择施工方案,合理布置施工现场;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不断提高工业化、现代化水平;注意竣工收尾,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在工程中要随时收集实际发生的成本数据和施工形象进度,掌握市场信息,及时提出改善施工或变更施工组织设计,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安排施工,克服和避免盲目突击赶工现象,消除赶工造成工程成本激增的情况。 (2)加强技术质量管理。主要是研究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机器及其他技术革新措施,制定并贯彻降低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提供经济效果,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质量检验制度,提高工程质量,贯彻“至精、至诚、更优、更新”的质量方针,避免返工损失。 3.经济措施 (1)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一般占工程全部费用的65%~75%,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主要要做好材料用量和材料价格控制两方面的工作来严格控制材料费。在材料用量方面:坚持按定额实行限额领料制度;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等。在材料价格方面:在保质保量前提下,择优购料;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资金占用;降低存货成本。 (2)人工费的控制。人工费一般占工程全部费用的10%左右,所占比例较大,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加强定额用工管理。主要是改善劳动组织、合理使用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执行劳动定额,实行合理的工资和奖励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 (3)机械费的控制。根据工程的需要,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工作,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从而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机械使用费。同时还可以考虑通过设备租赁等方式来降低机械使用费。 (4)间接费及其他直接费控制。主要是精减管理机构,合理确定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实行定额管理,制定费用分项分部门的定额指标,有计划地控制各项费用开支,对各项费用进行相应的审批制度。 4.管理措施 (1)积极采用降低成本的管理新技术。如系统工程、工业工程、全面质量管理、价值工程等,其中价值工程是寻求降低成本途径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2)加强合同管理和索赔管理。合同管理和索赔管理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管理人员应保证在施工过程严格按照项目合同进行执行,收集保存施工中与合同有关的资料,必要时可根据合同及相关资料要求索赔,确保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和损失,从法律上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结束语 项目成本控制体现了施工项目管理的本质特征,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同时为衡量项目管理绩效的客观标尺。因此,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必须树立强烈的成本控制意识,加强项目的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论文:项目开发中的成本控制具体环节与步骤 目前国内许多施工企业还存在忽略项目开发阶段成本控制,成本目标制定不严谨、测算不精确,责任不明确,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成本和风险意识不强等问题,这是影响其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合理确定成本目标,建立真实有效的成本核算体系,并对项目进行全过程成本控制。本文主要阐述了项目开发时的成本控制的具体环节与步骤,为施工企业进行全过程地成本控制提供了参考。 1 做好成本预测,确定项目目标成本 一项工程中标后,就会进入施工准备阶段,此时的首要工作就是搜集各项信息,对项目的成本进行预测,确定目标成本。需要搜集的资料包括投标文件中的技术标书、经济标书、图纸会审、招标答疑纪要,当时的人工及材料市场单价,关于项目周边交通情况、水电管道布置情况等信息。 1.1 对工程直接费用成本进行预测 工程直接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及其他直接费用。 (1)人工费。对于人工费,首先要了解当前建筑市场的劳务行情及工人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考虑赶工因素,确定人工单价,与预算工程量相乘,预测人工费支出额。 (2)材料费。材料费在项目成本中所占比重可高达80%,应作为重点准确把握。要逐项分析各项主材、辅材、地材的供应地点、运输方式、购买价、采保费及装卸费,确定其市场单价。对于定额中材料规格与实际用材不符的,要确定其材料价差及材料用量差异。如对于实际采用的水泥砂浆配合比与定额规定不同,先计算出其材料用量差异,然后以施工预算中的实物量为依据,参照材料消耗标准以及材料市场单价,计算出材料的预测成本。 (3)机械费。机械设备方面应优先考虑使用本公司自有的机械设备。如果公司使用的机械大部分为外租,那么在确定了机械租赁单价之后,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提供的机械设备的种类、台数、使用时间,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后,与设备租赁单价相乘,即可得出设备租赁成本。对于设备用电成本,可根据设备总耗电量与用电单价相乘得出,而机械设备的耗油成本可以根据设备的总耗油量与柴油单价相乘得出。 1.2 对现场临时设施成本进行预测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拟定的现场所需施工管理人员及二线人员数量、最高峰工人入场人数和平均工人驻场人数、大宗材料的数量及堆放地点、工期长短等因素,确定临时设施的面积、生活用水用电设施的数量,与土建单方造价及水、电单价相乘,即可初步估算出临设成本。 1.3 对现场管理费用进行预测 除上述两项费用开支以外,现场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交通费、文明设施费、检验试验费等因无定额可循,可根据以往工程施工中包干控制的历史数据预测开支数。 1.4 对风险成本进行预测 工程施工进行当中必须要考虑到一些不可预见因素,预测其风险成本。造成成本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不可抗力、项目所在地的物价上涨、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及特殊施工方案等,如事先对风险估计不足,则会给成本目标带来很大的负担。风险成本准确预测的关键是要熟悉工程施工方案,了解工程特点,掌握特殊施工工艺的方法,对项目所在地的周边环境及当时的物价水平做到心中有数。 2 项目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2.1 加强施工组织。控制工程直接成本 工程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在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直接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费。按照“量、价”分离原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有效控制。 2.1.1材料成本控制 (1)大宗材料招标采购。公司每年对大宗的材料,如钢筋、砼、模板等材料实行招标采购,从采购上降低成本,转移材料涨价的风险。年度采购每种材料一般选择2—3家信誉良好、资金雄厚的供应商或厂家来供应材料。同时注重运费控制,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并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2)切实执行限额领料及奖罚制度。施工班组严格实行限额领料,凡超额使用的材料,由班组自负费用,节约的由项目部与施工班组五五分成,从而提高施工班组节约材料的意识。要对施工班组交底,让其掌握节约材料的方法,如钢筋的使用,能使用短料的地方尽量使用短料,而不要将原材料截断;将短料通过对焊接长后使用,减少废品率。另外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坚持余料回收。 (3)周转材料及料具的管理。周转材料即在工程中重复使用的材料,如模板、木枋。周转材料重复使用的次数越多、投入量越小,对降低成本所起的作用越大。因此,对周转材料的管理,就是要力求其投入量少,重复使用次数多。 (4)辅助材料的包干使用。工程中辅助材料很多,如管理不善会造成材料的极大浪费。辅助材料的管理,一般采用包干的方法,如扎丝、铁钉采用将材料包含在人工单价中的方法,适当提高人工单价,让施工班组包干使用。 2.1.2 人工费控制 主要从用工数量方面进行控制。项目组建后,由公司配合项目采取招标的方式在公司内部承包分包劳务的单位中择优选择1-2家信誉良好、价格低廉的劳务承包商。也就是说,人工费的单价是通过招标来确定的。项目人工费分定额内用工和非定额内用工。定额人工费按实际发生的工程量乘单价得出,这并不困难。 控制非定额用工才是控制人工费支出的重点,一般方法是将非定额用工按一定的比例包含在定额用工中,包干到施工班组。不同的工程有不同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大致上说,结构工程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在5%左右,装修工程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在10%左右。在人工费控制中较准确地掌握各类工程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并严加控制是很重要的。 2.1.3 机械费控制 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内部合理调度,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在设备选型配套中,注意一机多用,减少设备维修养护人员的数量和设备零星配件的费用;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保证机械的正常满负荷运转。 2.2 加强项目管理,控制工程间接成本 工程间接成本主要发生在项目管理开支、质量效益流失、工期效益流失、分包商反索赔损失。控制工程间接成本的唯一办法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临时设施费。 临时设施以满足使用为目标,尽可能地使用废旧料及能周转重复使用的材料。 (2)项目管理费用。 根据工程的规模及工期的长短,从满足管理效果和效率要求出发,合理地配备项目管理人员。一支高效、精干的项目管理队伍是实现整个项目成本目标的组织保证。 (3)分包工程。 有些作为总包的施工单位,由于其施工的资质有限和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需要,会将诸如桩基础、弱电、消防、栏杆、门窗、幕墙、石材等部分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专业施工资质的企业施工。分包工程因总包单位仅投入管理费用,因此分包的赢利是企业赢利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分包工程一般可在项目投标时和分包单位签订协议,由分包单位报价,中标后由分包单位施工,总包单位按分包工程总额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用,或企业中标后再通过招标选定分包单位。 (4)质量。 工程质量与项目成本息息相关,分项工程的表面平整度、垂直度精度越高,越能节约材料和人工。譬如,天棚面如平整度很高,可以不用抹灰,而通过刮腻子的方法一样能达到使用要求,还能加大使用空间,节省费用。又如外墙的垂直度是在结构施工过程中最难控制的工序,如外墙偏差过大,为保证外墙的垂直度,在装修过程中就必须加大抹灰的厚度,从而浪费材料及人工,并加大外墙荷载,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分项工程的优良率越高,投入维修或返修的费用就越低。因此,施工质量控制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一个重点。 (5)工期。 项目施工中。如能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提前完工,将节省大笔的机械及周转料具的租赁费及项目的管理费,从而降低成本。因此,项目成本管理一定要围绕着减少资源费用来进行工期的优化。 (6)施工技术。 技术与经济是相互依存的,技术的提高或新技术的采用,必然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和节省材料,从而节约成本。在项目成本管理中。要十分注重和发挥技术对于降低成本的重要作用。如在钢筋的连接中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就是节省材料、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另一项有利于降低项目成本的技术经济的方法就是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来提高工效,缩短工期,这是项目常采用的。 上述六个方面是构成施工项目工程间接成本产生的重要因素。人员的精简可以产生高的效率,有先进的施工技术支持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原材料的损耗率、提高质量的优质率,缩短工期,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和质保金的开支。项目机构的设置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原则。 3 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 这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好坏,与最后阶段的工程决算编制完整正确与否息息相关。一般来说,由中标价加上各种变更及签证费用(包括索赔)形成最终结算额。在编制决算时不能遗漏每一张联系单。 项目成本控制论文:项目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摘要] 本文认为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当前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并对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项目成本控制 企业 经济效益 措施 成本控制是企业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重要保障, 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把成本控制贯穿到整个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去。根据本人近几年来对我们贵州省路桥工程总公司的调查,针对当前企业如何借助项目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谈谈对几点看法。 一、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家就是做两件事,一是营销,二是削减成本,其他都可以不做”。处于相同市场环境中的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还是成本的较量。低成本带给企业的不仅仅是资金的节约、盈利空间的增大,还能够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有效的成本控制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但成本控制绝对不仅仅是单纯的压缩成本,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系统,让企业的管理者清楚地掌握公司的成本构架、盈利情况和决策的正确方向,成为企业内部决策的关键支持,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从而真正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 总之,企业每个管理者、每个员工都要有成本控制意识, 花公家的钱要像花自己的钱那样节省, 就能对成本进行较好地控制。 二、加强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结合我们贵州桥梁工程总公司几年来的承担的工程项目来分析,我认为加强企业成本控制,应采取如下措施: ⒈加强事先控制的措施。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项目开始前,应结合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必须建立严格的成本管理制度,并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可行性。项目成本管理制度一旦建立,必须按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具体落实到每个人或部门任何领导或任何人首先要以身做责。但是制定制度时一定要详细具体,包括数量、质量、费用、责任大小、职责范围、奖罚办法、工期、措施等一系列问题制度建立越严密越详细越能保证项目进行过程中不出现漏洞,避免建设过程中预想不到的意外情况发生而带来的后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具体的操作人员来讲能够有章可循,规章制度的顺利执行,才能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创造条件。二是对项目成本费用的进行预测与计划。项目开工前必须作科学的分析论证,预测出完整项目所需要的总成本额,以此作为进行计划成本控制与目标考核的依据。对每一个项目的开展,都应当有精心的预测,以免造成不应有的失误。项目部人员应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选定先进的施工方案,选好合理的材料供应商,制定好该项目的成本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在建设中严格审批,从而达到控制支出的目的。三是控制主要材料成本支出。一方面,在数量上,首先把住材料进场关,防止备料过程中材料数量亏吨现象。其次还要避免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材料数量的损失浪费现象和料场保管过程中的流失现象,如果控制好材料运行中这“三个环节”完全可以保证材料数量避免亏吨现象。另一方面,在价格上,防止价格偏高现象。首先要了解市场价格以及产地、质量、厂家实力信誉情况,做到货比多家,以最低的价格选购同样数量的材料,既保证质量又达到成本价最低。 ⒉加强事中控制(程控制)的措施。应做到:一是加强信息化管理,提高统计分析的管理水平。要积极创造条件、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施工工艺、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克服质量通病,用杜绝质量事故、不停工、不返工来有效节约成本。安全是获取效益的保证。首先安全是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项目安全管理必须要及时进行危害辨识,确定项目中安全管理重点部位,加大安全设施投入,落实管理责任和保证措施,同时项目安全主管经理和安全员要深入施工现场,确保万无一失。三是加强检查监督工作。要随时检查制定的规章制度落实和执行情况,与每道工序工艺和技术规范操作情况,控制好管理人员手中的权力,各负其责,检查监督各个环节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处理,做到信息反馈及时。 ⒊加强事后控制的措施。进行事后分析是下一个循环事前控制科学预测的开始,是成本控制工作的继续。在坚持每个项目都实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及时检查、分析、修正、补充,以达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标。这些措施包括:一是进行成本费用分析。成本费用分析要以施工管理强弱、技术管理高低、材料费用节超、人工费用多少、机械使用费用大小、其他直接费支出情况、管理费用增减、预算收入余缺等为切入点。成本费用分析内容、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常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对比,找出偏差原因,提出挖潜措施,改进成本管理工作,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开展项目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考核。必须落实项目责任,做到完工一个、清理一个、考核一个、奖惩一个。 三、加强企业成本控制要建立制度保证 在企业项目控制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制度保证。要做到:一是员工应强化成本观念, 树立起“人人当家理财, 处处精打细算”的良好风气;二是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 令行禁止, 切切实实贯彻目标成本责任制;三是要根据成本费用的不同特点, 制定不同的成本控制方法。四是要抓住考核这一关键环节, 严格质量考核, 贯彻质量否决权原则, 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加大成本管理。五是建立成本分析制度和成本汇报制度, 使成本分析日益走上科学化的轨道, 并使好的成本控制方法能在公司范围得到广泛使用。六是科学地处理好奖罚关系, 制订灵活分配办法, 使成本控制与员工个人利益紧密相联, 提高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积极性。 总之,企业一切活动的中心就是最大限度获取效益,以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应通过上述措施,加强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合理合法地拓宽增效途径,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项目成本控制论文: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摘要]项目是施工企业的成本中心,也是利润的主要来源。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获利空间越来越小,施工企业更加重视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把成本控制目标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文章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就成本管理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施工成本;全面成本管理;目标责任成本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改革与发展,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施工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除了树立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外,重点应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以提高企业综合实力。而市场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具体表现在项目管理能力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即工程项目的赢利能力。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要以最少的物化消耗和劳动力消耗,把各项成本支出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内,为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减支增效,将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 一、成本控制的目的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通常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施工项目的成本目标,有企业下达或内部承包合同规定的,也有项目自行制定的。项目经理部应以成本目标为依据,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制订明细而又具体的成本计划,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操作的实施性文件。这种成本计划,应该包括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资源消耗水平,以及每一项技术组织措施的具体内容和节约数量金额,既可指导项目管理人员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又可作为企业对项目成本检查考核的依据。 由于项目管理是一次性行为,它的管理对象只有一个工程项目,且将随着项目建设的完成而结束其历史使命。因此,为了确保项目成本必盈不亏,成本控制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做好。 从上述观点来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然而项目成本的降低,除了控制成本支出以外,还必须增加工程预算收入。因为,只有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节约支出,才能提高施工项目成本的降低水平。 二、成本管理问题 一旦项目目标确定,如何控制成本、节约支出,让每一项支出均控制在测算目标范围之内就成为项目成本管理者的首要任务。项目成本控制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终,项目从实施的开始,就须制定降低成本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从而有计划有措施地控制支出。经验表明,影响项目成本的因素很多,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人工费;(2)材料费;(3)机械使用费;(4)临时设施费;(5)项目管理费用;(6)分包工程;(7)质量(施工质量控制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一个重点);(8)工期;(9)施工技术等。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项目经理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成本最低化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从实际出发,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二)全面成本控制 全面成本管理是全项目、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做到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如果竣工了再来讲成本核算,由于盈亏已基本成定局,即使发生纠差也为时过晚。 (三)动态控制及目标管理 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定成本控制的方案,为今后的成本控制做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定局,即使发生了纠差,也已来不及纠正。 在项目实施之前,项目要设定一个期望值,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越具体越好,落实到各部门、班组甚至个人,适时对目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成本控制置于一个良性循环之中。 (四)开源与节流相结合 降低项目成本,需要增加收入,又要节约支出。因此,在成本控制中,应当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做到每发生一笔金额较大的成本费用,都要查一查有无与其相对应的预算收入,是否支大于收,进行实际成本与预算收入的对比分析,以便掌握成本节超的原因,纠正不利偏差,提高项目成本的降低水平。 (五)责权利相结合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各部门、各班组有权有义务对各自工作范围进行成本控制,从而形成整个项目成本控制责任网络。公司及项目部对成本控制好的部门、班组、人员进行奖励,差的要进行处罚。只有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才能使成本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三、施工前的成本控制 (一)投标报价阶段 1.招标文件 在此阶段,项目经理、造价部门人员应积极参与,要充分熟悉并理解整个招标文件的内容,查找业主招标文件的错误、漏洞,为工程技巧报价提供依据,为今后工程实施中索赔做好准备。通过参与投标全过程,使有关人员对该工程成本有个大概的了解,对哪些地方赢利、哪些地方可能亏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工程预算成本 投标工程成本的预测,通常是根据施工图算出的工作量或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按相应定额进行组价,材料价按市场询价,得出施工工程基本直接费。在此基础上,根据技术部门提出的技术措施,如围护、标化、临设、机械配备等算出工程措施费。同时根据该工程的规模,计算出现场管理、资金成本、上级公司管理费、税金等,求得承接该工程的全部直接支出,得出工程预算成本,以此作为公司投标报价的最低报价。 (二)中标后开工前的成本控制 开工前,项目经理部要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投标答疑及合同等资料。了解本工程的实际条件与以往施工的项目不同之处,有针对性地做好施工预算,为编制目标成本提供依据。 1.目标责任成本 目标责任成本按中标预算扣除间接费、总包管理费、税金、节约率等得出项目预算成本。为了使控制成本有具体目标,把预算成本分解为人、材、机,特别是量大的材料,如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等,数量价格都分解成表格,如不涉及经济秘密,把这些数据公布出来,这是工程成本最高限,不能突破。施工过程中,采购材料、发料、各工种人工工日数、机械费都应当控制在该预算成本数内,不得突破。 2.施工期间的索赔工作 目前有一种说法“中标靠低价,赚钱靠索赔”,充分反映索赔在施工中的重要性。索赔不是项目经理、造价人员等几个人的工作,而是所有项目管理人员结合经济、技术,相互配合、认真研究,共同参与的工作。索赔也不只是在工程竣工结算时才能做的工作,而是从工程中标、签订合同,直到竣工结算贯穿施工全过程的一项工作。索赔准备会议由项目经理、核算人员、技术施工人员参加,收集招标文件与实际情况的差异,找出施工图纸中的疏漏、错误、不明、不详、不符合实际、各专业之间相互冲突等问题,这些都是索赔依据。同时对本工程今后施工中可能要亏损的子项目,提出令人信服的可靠依据,建议业主修改做法,或提出其他可行的意见,以弥补损失。 四、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一)加强施工组织。控制工程直接成本 工程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在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直接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费。按照“量、价”分离原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有效控制。 1.材料成本控制 材料费占建筑工程的造价比例一般在60%左右,降低材料费用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最重要的途径。做好材料的管理,主要的方法有: (1)大宗材料招标采购。公司每年对大宗的材料,如钢筋、砼、模板等材料实行招标采购,从采购上降低成本,转移材料涨价的风险。年度采购每种材料一般选择2—3家信誉良好、资金雄厚的供应商或厂家来供应材料。同时注重运费控制,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并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2)切实执行限额领料及奖罚制度。施工班组严格实行限额领料,凡超额使用的材料,由班组自负费用,节约的由项目部与施工班组五五分成,从而提高施工班组节约材料的意识。要对施工班组交底,让其掌握节约材料的方法,如钢筋的使用,能使用短料的地方尽量使用短料,而不要将原材料截断;将短料通过对焊接长后使用,减少废品率。另外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 (3)周转材料及料具的管理。周转材料即在工程中重复使用的材料,如模板、木枋。周转材料重复使用的次数越多、投入量越小,对降低成本所起的作用越大。因此,对周转材料的管理,就是要力求其投入量少,重复使用次数多。例如。对模板的管理就要求做到:一要在施工前通过对模板放样,将每一块模板用在最适合的部位,并将模板编号,将下一层的模板用在上层相同的部位。二要避免将大板改小、小板改无。三要经常保养、刷油,避免雨淋变形而降低模板的刚度。周转料具一般按件(吨)每月租赁使用,主要是用于脚手架的钢管、扣件或门字架,要求配置合理,避免积压或数量不够影响工期。 (4)辅助材料的包干使用。工程中辅助材料很多,如管理不善会造成材料的极大浪费。辅助材料的管理,一般采用包干的方法,如扎丝、铁钉采用将材料包含在人工单价中的方法,适当提高人工单价,让施工班组包干使用。 2.人工费控制 主要从用工数量方面进行控制。项目组建后,由公司配合项目采取招标的方式在公司内部承包分包劳务的单位中择优选择1-2家信誉良好、价格低廉的劳务承包商。也就是说,人工费的单价是通过招标来确定的。项目人工费分定额内用工和非定额内用工。定额人工费按实际发生的工程量乘单价得出,这并不困难。控制非定额用工才是控制人工费支出的重点,一般方法是将非定额用工按一定的比例包含在定额用工中,包干到施工班组。不同的工程有不同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大致上说,结构工程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在5%左右,装修工程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在10%左右。在人工费控制中较准确地掌握各类工程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并严加控制是很重要的。另外,控制人工费的支出还要十分注重避免返工及重复用工的发生。 3.机械费控制 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内部合理调度,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在设备选型配套中,注意一机多用,减少设备维修养护人员的数量和设备零星配件的费用;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保证机械的正常满负荷运转。 (二)加强项目管理,控制工程间接成本 工程间接成本主要发生在项目管理开支、质量效益流失、工期效益流失、分包商反索赔损失。控制工程间接成本的唯一办法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临时设施费 临时设施以满足使用为目标,尽可能地使用废旧料及能周转重复使用的材料。 2.项目管理费用 根据工程的规模及工期的长短,从满足管理效果和效率要求出发,合理地配备项目管理人员。一支高效、精干的项目管理队伍是实现整个项目成本目标的组织保证。 3.分包工程 有些作为总包的施工单位,由于其施工的资质有限和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需要,会将诸如桩基础、弱电、消防、栏杆、门窗、幕墙、石材等部分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专业施工资质的企业施工。分包工程因总包单位仅投入管理费用,因此分包的赢利是企业赢利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分包工程一般可在项目投标时和分包单位签订协议,由分包单位报价,中标后由分包单位施工,总包单位按分包工程总额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用,或企业中标后再通过招标选定分包单位。 4.质量 工程质量与项目成本息息相关,分项工程的表面平整度、垂直度精度越高,越能节约材料和人工。譬如,天棚面如平整度很高,可以不用抹灰,而通过刮腻子的方法一样能达到使用要求,还能加大使用空间,节省费用。又如外墙的垂直度是在结构施工过程中最难控制的工序,如外墙偏差过大,为保证外墙的垂直度,在装修过程中就必须加大抹灰的厚度,从而浪费材料及人工,并加大外墙荷载,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分项工程的优良率越高,投入维修或返修的费用就越低。因此,施工质量控制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一个重点。 5.工期 项目施工中。如能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提前完工,将节省大笔的机械及周转料具的租赁费及项目的管理费,从而降低成本。因此,项目成本管理一定要围绕着减少资源费用来进行工期的优化。 6.施工技术 技术与经济是相互依存的,技术的提高或新技术的采用,必然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和节省材料,从而节约成本。在项目成本管理中,要十分注重和发挥技术对于降低成本的重要作用。如在钢筋的连接中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就是节省材料、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另一项有利于降低项目成本的技术经济的方法就是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来提高工效,缩短工期,这是项目常采用的。 7,索赔的管理 项目从合同履约之初,根据合同,就要加强对业主的索赔,注重索赔证据的收集及确认工作,勤办理签证,经常向业主发索赔的函件并及时催促确认。通过索赔来维护企业权益,提高项目的收入。在高度重视对业主的索赔的同时,要增强自身履行合同的意识,防止业主反索赔。 上述七个方面是构成施工项目工程间接成本产生的重要因素。人员的精简可以产生高的效率,有先进的施工技术支持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原材料的损耗率、提高质量的优质率,缩短工期,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和质保金的开支。项目机构的设置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原则。因事设职、因职选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降低管理人员的费用。特别应控制的是项目部的招待费,要根据工作制定出招待标准,从内部做起,严格控制。 (三)强化月度成本分析管理 要做好月度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正确计算月度成本,分析月度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对于一般的成本差异,要在充分注意不利差异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不利差异产生的原因,以防对后续作业成本产生不利影响。对于盈亏比例异常的现象,要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果断措施,尽快加以纠正。 (四)实行责任成本核算 在月度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实行责任成本核算。也就是利用原有会计核算的资料,重新按责任部门或责任者归集成本费用,每月结算一次,并与责任成本进行对比。 要定期检查成本控制责、权、利的落实情况(一般为每月一次)。发现成本差异偏高或偏低时,应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纠正差异。如有因责、权、利不到位而影响成本控制工作的。应针对原因,调整有关各方的关系,使成本控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五)检查合同履约情况 要经常检查对外经济合同的履约情况,为顺利施工提供物质保证。如遇拖期或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根据合同规定向对方索赔;对缺乏履约能力的单位,要采取断然措施,即中止合同,并另找可靠的合作单位,以免影响施工,造成经济损失。 五、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 这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好坏,与最后阶段的工程决算编制完整正确与否息息相关。一般来说,由中标价加上各种变更及签证费用(包括索赔)形成最终结算额。在编制决算时不能遗漏每一张联系单。平时要把联系单当成支票、现金那样重点保管,有些分包的决算应与专业分包单位核对后,再纳入总包决算。最终向业主提供决算前,项目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成本分析,决算数是否大于财务成本,决算上的材料数量、价格与实际耗用量、采购价是否基本吻合。发现问题,要查明原因,确保取得足额的结算收入。 六、结语 成本控制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所有的项目都要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关键是要把成本控制贯穿于施工项目的全员和全过程,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获取最大利润的保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篇1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是一项涉及环节众多、内容复杂的艰巨任务,如何规范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确保工程现场施工安全有序进行是摆在施工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家对建筑安全施工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都对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给予了充分重视,并从各方面对现场施工进行安全管理。但是,由于现场施工工作十分复杂,加之部分施工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不够规范,导致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存在漏洞。鉴于此,施工企业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针对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以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具有复杂性、特殊性、高危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伴随较大的安全隐患。施工企业从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手段、安全管理设施等层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对于减少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有序推进十分重要。另外,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还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现场施工中如果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影响施工工程的进程与质量,使施工企业面临巨大的财产损失。安全事故发生后,单靠施工人员无法解决,施工企业必须叫停整个施工工程,无形中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原则 2.1防预结合 防预结合是现场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建筑工程规模庞大、内容冗杂,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涉及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施工人员安全操作管理、管理人员行为约束等多项任务,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施工安全事故[1]。在施工安全管理时,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预结合、综合治理的理念,尽可能从根源杜绝安全隐患。一方面,依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安全风险预防策略,让所有的施工人员恪尽职守、规范操作;另一方面,加强对现场建筑设备与材料的安全管理,保证建筑设备、材料在质量上符合安全施工标准。 2.2以人为本 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即施工企业在安全施工时应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并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使其能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做到工期不延误。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时,施工企业应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积极采取有效的举措做好各环节的管理工作[2]。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事故频发,究其根源,主要与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薄弱有着直接的关联。安全管理意识淡薄一方面体现在管理人员不重视现场安全施工,另一方面体现在现场施工人员缺乏较强的安全施工意识。安全施工是建筑企业发展的核心,但部分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淡薄,为降低工程成本,不惜在工程建设中偷工减料,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导致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无法做到安全施工。 3.2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制度不健全引起的[3]。目前,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导致现场安全管理滞后。第一,安全管理制度的实用性与适用性较差,且不够完善。第二,现场安全施工制度执行力不够。目前,有些施工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施工管理制度,但制度的执行力较差,很难在现场施工中发挥应有的管理与约束作用。 3.3安全管理手段滞后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手段已滞后于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故优化安全管理手段迫在眉睫。安全管理手段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4,5]。一方面,习惯性采用落后的管理手段,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一直以来,旧的安全管理方法与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想转变非常困难。另一方面,施工企业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技术来优化安全管理手段。 3.4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 目前,很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不利于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足、管理能力较弱,无法在确保现场施工安全进行的前提下推进各项施工环节的有序衔接。当发生突发情况时,很多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差,无法及时、得体地解决实际问题。另外,现场施工人员往往是农民工,由于缺乏系统的安全施工培训,综合素质相对偏低。 4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对策 4.1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视 首先,从思想上重视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筑牢思想之基,才能指引行动之实。相关领导应意识到施工安全管理对于企业正常运营、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并将安全施工管理摆在推动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落实的重要地位。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也应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先进思想,认真负责地实施安全施工管理[6]。其次,从行动上重视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第一,施工企业应投入足量的资金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大于天,相关领导应在征求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建立安全管理专项基金,以满足安全管理工作的资金需求。第二,安全管理人员应在企业综合培训的基础上,额外组织多次针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以着重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第三,施工企业还可应从优化管理制度、安更新全设备、引入安全管理技术、管控施工现场危险源等方面入手,推动安全管理实效性的提升。 4.2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科学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管理法规与条例,结合施工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现行安全管理制度[7]。具体可健全以下管理制度。一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筑现场施工涉及的人员比较复杂,施工企业可在项目施工中制定针对项目经理、施工班组长、专职安全员、普通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考核制度。为确保施工现场的各类人员各司其职,还应当制定配套的考核制度,以确保责任制能够落实。三是项目安全施工流程。项目施工前,施工企业应明确项目施工的具体流程与标准规范,使施工人员规范、安全操作。四是完善的自查制度。施工企业应不断完善自查制度,按照自查制度定期进行自查,及时发现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其次,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执行力够位会导致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因此,施工企业应加大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力度,对一切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予以严厉处罚。监督惩戒是督促制度落实的有力工具,企业应建立专门的监督小组,由小组成员定期对制度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制度执行有力。 4.3优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手段 首先,增强创新意识,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进行安全管理时,管理者应主动打破故步自封的思维,认真审视企业当前安全管理模式的弊端,并创新陈旧的管理模式与手段。除了优化落后的管理模式外,还可以借鉴优秀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8]。其次,采用信息化的安全管理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进行安全施工现场巡查时,安全管理人员可借助智管云等软件进行安全管理,具体可将现场巡查的数据实时导入智管云平台,随后将数据上报给上级部门,以确保施工安全进行。安全施工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建筑施工中很多大型的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械、架桥机、盾构机等,其作业时都伴随着较大的施工危险[9]。施工企业可在这些大型机械设备中安装安全监控系统,以便对这些机械设备的高空作业进行实时监控。为进一步减少人员伤亡事故,施工企业可在使用安全管理系统、考勤系统的基础上,搭配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实时、动态地监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当然,施工企业也可以借助先进的BIM技术制定和优化施工安全管理流程,按照图1所示的流程开展精细化的安全管理工作。 4.4加大管控力度 安全隐患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施工材料管控不力有关。材料质量与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紧密相连,材料质量不达标将严重影响工程安全与工程效益。因此,安全管理人员加大对材料的管控力度,把好材料质量关。材料进场时,管理者应组织相关人员应对材料进行严格质检,确保材料外观、性能、质量等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管理材料时,应根据材料的类别进行分区存放,对于一些易燃易爆的材料,应格外注意,强化监管。关于设施设备的监管,可采用智能化检测手段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设备构件老旧,应及时更换。同时,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用到的临电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劳动防护用品等进行严格验收与规范管理,确保这些设施在关键时刻能发挥作用。此外,企业应增加资金投入,用于购置安全帽、安全带等安全防护设施。在安全帽、安全带等足量后,管理人员要教会现场施工人员正确佩戴,并不定时对工作人员的佩戴情况进行检查,对于不遵守规定的人员,要予以警告。 4.5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施工企业组织的关于管理技能提升的培训活动,并积极向有经验的管理人员请教,以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管理人员除了应具备基本的安全管理知识外,还要熟悉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以便在关键时刻以制度为依托落实安全管理。管理人员应在安全管理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着重锻炼自己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应变能力、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能力等。其次,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培训。在培训时,管理人员应重点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安全施工技术应用、安全施工职业道德践行等内容。在培训方式上,可采用集体观看案例视频、组织丰富多彩的安全施工实践活动、线上培训等方式激发施工人员参与安全施工学习的兴趣。 5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关乎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建筑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在开展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时,应坚持防预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将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落实、落细。目前,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仍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针对这些问题,施工企业应从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视、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优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手段、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入手,以促使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作者:陈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篇2 1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会直接影响工程建设效益和质量,但现场施工涉及诸多环节,包括机械设备养护、材料使用等,一旦出现设备操作不规范、材料质量不达标、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教育不足等问题,会使施工现场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增加安全管理难度。所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要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全面识别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科学措施不断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保证工程施工有序推进。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2.1安全管理隐患 首先,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建设单位未针对项目经理、施工班组长、专职安全员等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另外,各部门管理者在工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管理工作不到位,一些管理人员不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同时,施工单位针对现场管理制定的生产责任制缺乏系统性,未配套制定考核办法,部分施工单位虽然制定了考核制度,但制度落实不够认真、严肃,甚至没有考核记录。还有一些建筑单位没有针对各工种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项目经理在日常管理中也很少组织作业人员学习安全操作规程,使施工操作人员不能充分了解和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内容,也没有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1]。其次,一些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缺乏针对性,安全措施也不全面,只是简单地列出几项原则和措施,并且实际施工管理中未有效落实相关管理措施。再者,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制定完善的自查制度,在施工现场没有认真自查,不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通常是在定期检查或上级部门抽查时发现安全隐患,在有关部门督促下才予以整改[2]。最后,部分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没有针对现场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教育制度,没有对临时性或季节性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教育,使相关作业人员在不了解安全教育内容的情况下面 2.2施工安全隐患 首先,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未规范设置围挡,比如,一些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中,施工现场周边所设置的围挡没有超过2.5m,还有部分工地围挡所用材料强度不足,不够稳定,和当地市容要求不相符[3]。其次,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有防护设施但无专人维护,或者设置的安全防护设施本身存在缺陷。还有一些建筑工程在施工中没有对防护设施周边存在的一些其他危险因素进行消除,施工现场没有合理设置吸烟处,施工人员随意吸烟,容易引发火灾。再者,施工单位没有针对现场作业制定消防措施制度,施工现场没有完备的配置灭火器材,或者所配备灭火器材不合理。最后,施工现场未规范、整齐、标准的设置现场标牌,或者标牌中的安全标语不够醒目,内容不全。 2.3施工用电安全隐患 一方面,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不够关注用电管理,没有编制完善的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另一方面,对漏电保护器缺乏有效管理,一些施工现场安装的漏电保护器为不合格产品,管理部门没有进行定期试验和检查。还有部分施工现场开关箱中所设置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超过30mA,甚至达50mA,严重超过规定标准[4]。 2.4设备设施安全隐患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制订完善的脚手架搭建方案,仅凭经验进行搭设工作,导致搭设的脚手架未和建筑物牢固地拉结在一起,或者剪力撑位置、杆件间距等不达标,小横杆、大横杆、立杆以及脚手板等材质未达到设计要求,一些施工层没有铺满脚手板。还有一些施工单位所搭设的井字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比如,钢丝绳存在拖地情况,钢丝绳没有采取过路保护措施,施工中有作业人员违章乘坐吊篮,或者吊篮没有安装停靠装置、超高限位装置以及缆风绳等,或者缆风绳组装、地锚、角度等不达标,都使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诸多安全隐患[5]。 3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科学措施 3.1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期间,安全管理者要注意联合设计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等编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制定要以公司以及集团的安全管理规定为依据,细化制度内容,明确划分各岗位、各施工环节的责任人,在此基础上使安全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期间,各方要加强沟通,做好协商,充分了解工程实际情况,全面排查现场安全隐患,明确各分项工程和施工环节的主要安全控制点,详细列出安全生产责任人清单,保证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人[6]。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内容中要明确违规行为处罚以及安全生产对象等,制度在经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审定通过之后发布实施。现场施工全过程要安排专门的监管人员,在多人协作下有效控制现场安全隐患。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期间,管理人员要管控各种安全要素,同时,要动态监控各环节的施工操作,结合监控信息不断完善与优化安全监督体系。施工单位要建立专门的安全监督部门,并对制定的安全监督机制展开论证和可行性分析。安全监督体系执行期间,要求管理人员定期查看现场高危因素,及时更换存在隐患的安全防护设施,保证设备完整、有效。现场管理人员还要对高危作业者加强技术指导,保证其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标准化作业,降低安全风险。此外,要制定完善的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总体预案,各分项管理部门也要编制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预案编制之后,要结合内容组织培训以及演练活动,结合活动过程填写有关记录。 3.2不断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为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要适当增加现场安全措施投入,并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聘请管理人才、购置安全防护设备、完善应急管控系统、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生产宣传、表彰奖励、评估、整改及监控重大安全隐患等环节[7]。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者要针对施工项目编制完善的安全管理策划书,并严格审核项目危险源清单,在施工现场的合适位置安装重大危险源公示牌,保证公示牌内容清晰、完善,定期更新。同时,要结合安全防护方案以及安全管理策划书等设置现场安全警示标志布置平面图,根据实际情况制订采购计划。 3.3对机械设备和材料加大管控力度 材料质量会对工程安全和效益产生直接影响,所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材料管理,把好质量关。对所有进场材料进行科学、严格的质检,查验材料的性能、外观、质量合格证书等。材料进场后,要根据材料特性分区存放,尤其要对易燃易爆材料加强安全管控。在领用材料的过程中,必须签领用单,保证按要求、按需求领用。施工现场各项设备都要做好核验工作,定期检修并维护机械设备,及时更换老旧构件。管理人员可通过智能化检测手段进行构件检测,避免人员和设备有直接接触,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安全管理人员要对所有现场施工用到的临电设施、安全防护设施、机械设备、劳动防护用品等进行严格验收,并协助设备管理部门做好机械安全管理,全面掌握机械设备运行情况,及时消除机械设备运转中的安全隐患[8]。 3.4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 首先,要严格落实员工安全教育、持岗上证、培训等相关规定,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实际管理中,要注意在员工入场、重大活动、节假日、开复工等时间节点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针对具体项目建立安全教育台账,注意及时更新[9]。针对特种作业人员,要展开专项教育,并建立相关教育台账。各施工班组都要严格落实班前会议制度,项目管理人员负责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同步做好教育记录。其次,现场安全管理部门要积极组织安全发展年、安全达标创优、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最后,要定期组织安全生产会议,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领导小组会议,至少每月组织一次安全例会,详细分析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重点研究并解决突出的安全问题。 3.5创新并优化安全管理手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期间,相关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并落实夜间值班、干部带班制度,在各种检查工作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针对具有较大危险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监督施工程序与施工流程,贯彻执行安全许可制度。在施工现场,要保证先交底后施工,若发现分部分项工程有重大安全隐患,需立即停工整改,若无法进行现场整改,要及时上报管理部门,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每天都要认真开展安全巡查工作。同时,要积极利用智管云等应用软件创新安全管理手段。施工机械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属于关键要素,并且施工中对很多大型机械设备提出了较高的精度要求,一些机械设备需要高空作业,存在较多高危因素,所以,要积极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针对工程机械设备搭建安全监控系统。比如,可在起重机械、架桥机、盾构机、TBM等大型机械设备中设置安全监控系统,以实现实时安全监控。利用信息技术实时监控机械设备,具体可通过可视化监控、数据采集等手段加大安全控制力度,同时,在智能化监控设备应用下,可及时传输设备运行数据,管理者直接利用移动终端即可掌握并控制现场机械设备[10]。另外,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人员伤害事故,可积极利用GPS定位系统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等,并可配合使用安全管理系统、考勤系统等,实时、动态地监测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相关系统所采集到的数据能够为事故处置以及人员救治工作提供可靠参考。 4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求安全管理人员不断增强安全管理意识,全面排查现场安全隐患,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安全管理数据库,为现场安全管理提供可靠参考。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期间,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防护设施投入力度,对机械设备以及材料加大管控力度,并关注人员培训,借助信息化技术创新安全管理手段,促使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作者:艾华 单位: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篇3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建筑行业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建筑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对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至关重要,因为好的建筑环境不仅可以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还能减少资金投入,还有可能因为有好的安全管理措施而缩短工期,提升各方效益。近年来,有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发展过程中由于安全措施做得不到位导致的施工安全事故较多,而造成这类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管理措施,或者是没有严格落实,赶工期,造成人员工作疲惫而引发的事故。因此对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形式依然比较严峻。 1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 建筑工程作为一项露天作业,在施工现场会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会伴随着很多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也比较复杂多变。接下来就简单介绍和分析一下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 (1)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的周期都比较长,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甚至对于一些地势比较偏僻、环境比较特殊、建筑工序较多、内容比较复杂的地区来说,一项工程可能要耗费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如三峡大坝的建成,就耗费了十几年的时间;中欧班列也是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才开通了中国很多城市通往欧洲的铁路。中国更是被赋予了“基建狂魔”的称号,其实也是从侧面暴露出中国近年来基建事业的发展之迅速。所以每一项工程看似雄伟壮观,但是所消耗的时间也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在建设开始时更应该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2)建筑工程中涉及的内容较多,多种学科相互结合发展,如其中不仅包括建筑工程的土木工程部门,还有一些其他专业,如取暖管道工程、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等等,都是建筑工程中涉及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在进行施工时涉及很多的交叉作业。工种多,相应的建筑过程中遇到的情况也比较复杂,引发事故的概率增加。 (3)工作时由于项目在建造过程中没有长期固定的工作人员,项目的流动性比较大,导致出现项目建设时人员聚集,项目快要结束时人员流失,就无法很好地衔接到下一个工程中,导致在下一个项目开始时出现人员瓶颈。由此可见对人员的管理也非常困难。 2我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意识薄弱 在很多建筑工地上都可以发现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意识淡薄,有些施工企业也缺乏安全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在施工过程中盲目追求工作人员的效率,丝毫不顾及员工的安全,甚至有的企业都没有人文关怀意识,对于员工除工作以外的所有事物都不关心,全部的重点都在于如何快速完工,安全管理疏于防范。更有甚者,企业为了降低工资成本,不惜使用没有建筑工地工作经验的员工,还不加强安全管理与教育培训,因此导致施工事故频繁发生。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高危作业,有的企业设立的安全防护措施只是为了应对监管部门的检查,所有的管理措施及防护设施形同虚设。例如,工作时工人对机械设备的操作方法完全不了解,并且没有戴安全帽的意识,对作业流程不熟悉等,以上都给建筑施工带来了很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1]。 2.2管理混乱,责任不明确 结合当前的现状可以发现,很多施工现场虽然有很多部门进行管理监管,但是由于各部门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就会出现了许多安全管理防护措施无法落实到位,所有的人都在纸上谈兵,不按规章制度执行,再加上建筑工程本身就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工作,建筑过程中所涉及的面非常广泛,经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很多时候,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安全防护措施是影响整个工程进度的关键,“三违”现象时有发生,所以也会常常将工人的安全放在不足挂齿的位置,同时由于建筑工程构成比较复杂,向下传达业务时也会出现缩水现象,因此到最终落到工作人员身上的就只有工作任务。 2.3建筑材料不合格,缺乏合理化的安全生产投入 在国家大力发展经济的形势下,建筑业作为一大支柱产业,社会上崛起了较多的新生力量,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企业为了拿到项目都会选择降低利润增加中标率,企业为了保证项目利润,只有采取压缩成本的措施来实现,这样就使得承建项目的企业使用劣质材料和劣质防护设备,使得这些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纷纷流入施工现场,从而给施工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导致安全生产事故概率进一步加大。 2.4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 显而易见,绝大多数施工项目不是单一工序那么容易,例如在修建高楼时,不是只有一两层那么高,现在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导致很多作业和工序属于高危作业,这个时候安全防护措施及安全理论知识就至关重要了,对工人做一些保护措施,消除施工人员的心理压力和客观存在的安全隐患。所以要想及时控制风险的发生,为了解决安全事故发生,就要从施工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技术教育上下苦功夫。但事实无论多么危险的工作,都会有一些不顾工人安危的黑心企业使用不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做一些表面工作,同时为了节约成本,很多操作设备也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再加上对新材料、新工艺掌握的不成熟,使得安全管理始终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因此要针对该问题采取相应的办法。例如,在2016年4月30日16时许,某公司涂料工人在某项目中工作,当时在5号楼门厅外墙涂料粉刷工程作业时,由于在精神高度集中的工作状态中,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身处险境,不慎从高约4m的脚手架上跌落,由于后脑勺先着地,而工作人员当时所戴的安全帽因未系安全带而滚落在一边,因此安全帽没能有效地对受害人员的头部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事发后,受害人虽然处于昏迷状态,但仍然有生命迹象,身边一起工作的工友第一时间查看了受害人的伤情,随后立即拨打了救援电话,但最终不幸的是,该工人由于抢救无效,在17时20分宣布死亡。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发现,当时导致出现这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涂料工人在进行高危工作时并没有按照高空作业的规范工作,同时自我安全意识薄弱,未按要求佩戴好安全帽;而造成这一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就是该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比较薄弱,工地上并没有完全铺满脚手板。由此可见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对建筑工程来说有多么重要。 3加强建设施工安全管理 任何一项工程在施工时,工程的质量和周期固然很重要,因为它的建成是为更多的人员在使用时提供良好的、安心的环境,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更是整个项目生产中的关键点。因此要做好建筑施工时的安全工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3.1落实责任制安全管理,配足专业安全管理人员 很多施工现场出现安全隐患问题都是由于在设立管理部门时没有明确的分工,由此就会出现很多安全隐患问题。所以为了提高安全施工的环境,首先要有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实行责任分工制。按照区域划分,一旦某个区域出现问题,都可以直接联系到负责该区域的管理人员,无论出现建筑质量问题,还是人员安全事故问题,都可以追究到具体的责任人;其次便于追溯,利于总结,当问题发生时不仅可以实时追究,还能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引以为戒来规避后期风险,同时也可以给新调整过来的人员敲响警钟,强化责任心。专业人做专业事,根据项目规模,配备项目安全总监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有经验的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很好地预测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在项目巡视时也能及时发现隐患,提前排除,防患于未然。很多不安全因素还得专业人员来指导,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尽职尽责,为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做了强有力的铺垫。这样就能使安全管理更加有效,安全管理质量能够提升一个大台阶。 3.2采用先进的安全防护设施做好人员安全防 建筑施工项目中存在很多高空作业,大家都会看到施工场所周围有密目网的存在,张拉密目网的作业首先是为了做好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其次是规整、亮化施工环境。基于这两点,很多施工场所都会采用这种方式维护施工工作的正常开展。但是对于一些二十层以上的建筑,就可以采用全钢式自升架体,更能发挥好安全防护性能,提升现场形象。对于一些高空作业,除了防止人员在工作时没有进行合规安全遮挡以外,也是为了防止由于高空落物而发生安全事故,所以挂安全网是必须要采用的施工安全防护措施。当然,仅靠挂安全网是无法全面实现保证工人安全的,在施工时还要要求施工人员系安全带,避免不慎坠落而引发安全事故等事件发生[2]。防护设施达标且防护到位,是行之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 3.3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一项工程在施工时本身就夹杂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安全问题可能频频出现,因此对于一个建筑团队来说,不仅要在工作中做好安全防护,同时也要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否则无论怎么加强防护,对于一些在工作时没有自我安全意识的工作人员都是徒劳,所以在施工前要全面地给工人们普及安全知识,做好安全交底,明确建筑工作中的危险源及有效的排除措施,就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现场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安全意识的高低是对工程能否正常运行的保障之一,所以在多样的施工管理条件下,不仅要学会给工作人员培训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管理人员自身还必须具备过硬的安全管理经验。有效提升安全意识不仅能在多变、烦琐、各工序高频率配合的条件下能够更好地完成项目,还能形成一支钢铁团队。 3.4施工时应用安全设备注意事项 有些地区在进行高空作业时,耗费大量的人力进行物资输送,这不仅增加了运输风险,同时也阻碍了工期的进度。目前我国多数地方建筑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升,现场通常会采用省时省力的设备进行材料运输。如高空作业时都会采用塔吊输送物资,但是由于设备在输送过程中经常会因钢丝绳断裂、转向不灵敏、螺母松动、塔臂折断等故障而引发事故,项目后期物料运输所用的施工电梯因限位不灵、附着不合要求也出现较多事故,还有一些材料加工设备不注意日常维护保养,造成漏电、保护壳脱落、开关失灵等伤人事故,所以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也要加强施工设备的使用管理,定期定时做好检查维保工作。 3.5需要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 一个有生命力、有野心的企业应把品牌效益放到首位,不忘初心。在招标过程中不仅看中投入成本,既然想做,就要做好,树立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原材料质量的把控十分关键,尤其是材料管理部门必须要严格把控材料质量,新进的原材料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保证原材料符合建筑要求时方能投入使用。同时材料管理部门也要与供货商做好沟通,达成协议,与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建立深厚的信誉基础。材料管理部门人员也要做好自检工作,在工作中有更好的自我认知能力,有高度的责任心,这不仅提高能建筑的质量,保证项目使用安全,还能促进企业口碑的发展[3]。 3.6增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和验收 施工建筑中,出现一些小问题是时有发生的,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其中影响因素也会有很多。因此为了防止问题被放大,通常情况下施工方都应该设立专门的检查验收部门,进行阶段性的实时检查,这样才能通过检测来保证过程施工的标准是否符合要求。一旦出现不符合标准相关要求也可以及时补救和改进。例如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环境、温度、工人的情绪、及时检测待使用设备、验收涉及安全的各项成果,通过及时发现风险、排除隐患,从而使得项目使用安全得到保证。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是一项非常烦琐的过程,不仅有着复杂的施工工艺、较多的施工工序,同时,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勤检查施工现场,早发现隐患是关键,把控施工的过程是重中之重,排除隐患、保障安全是目的。在施工过程中保证人员的安全是工程建设时必不可少并且应该时刻关注的焦点。因此为了保证施工安全以及工程质量,强化施工技术、制度管控是建筑工程中应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安全管理必然要放到第一位来抓,无安全不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技术才是整个项目的关键,也是工程人员需要时刻了解和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廉纪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控制与相关技术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8(5):1. [2]徐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控制与相关技术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1(11):1. [3]施晓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控制与相关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3):3645. 作者:张文扩 单位:山东菏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管理的策略 摘要: 建筑施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从20世纪初的土坯房、茅草屋,到现在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建筑施工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将从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提出改进措施,以促进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促进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新世纪工业化、现代化步伐的推进,贡献力量。 关键词: 建筑施工;施工;民用建筑;工业建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的工业建筑工程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数目屡屡增加,单个工程的建筑面积、建筑要求、建筑层数等的要求也越来越具有挑战性。这就给建筑施工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建筑行业的规范不断更新,建筑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应用,这就要求建筑单位不断提高自己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管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每一个项目在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其环境、资源、目标、时间期限、技术背景等都是已经确认的。每个项目施工过程是一个一次性的连续性很强的管理过程,每一个施工细节有关系到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所以说,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高水平的、科学的、系统的管理活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处理好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保障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1建筑施工管理的现状 我国每年的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工程数量、工程规模、工程投资都呈直线上升态势。目前我国的建筑项目在施工管理方面,已经有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行业标准等对其施工活动进行规范。无论是工业还是民用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都需要办理相关的手续。特别是工业建设项目,所需要办理的手续更加繁琐。建设项目在开始前都需要按照规定办理相关的前期手续:建设用地(招标:拍卖)批准书(建设用地批准书申请表、国有土地出让合同、地形图);土地确权;选址意见书;立项(立项申请书、营业执照、环境评估报告、选址意见书、董事会决议、土地协议、土地确认书、投资项目核准登记表、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申请书);建设项目报建登记表;设计招标;委托设计方案;建筑设计方案审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钻探;委托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审查;报消、人防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监理招标;施工招标;质量监督、安全备案;施工许可证。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按照各个规范、标准进行:(1)施工前期注意办理开工手续、设计现场交底、进料及验收。(2)施工中期注意放水、水电、质量检查、与业主沟通原料额采购及建筑变更、工程款的收付等。(3)施工后期注意验收问题的整改、尾款的结算、售后服务的兑现等。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行业标准、合同的严格执行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工程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但是由于这些手续办起来比较繁琐、费时,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工序多、设计工种也比较多,所以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还是有不规范的现象存在,从而导致施工质量不高、工程返工、施工工程事故、延误工期等现象。 2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在工业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在民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都出现过很多的问题。但是归结起来,这些问题无外乎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两个方面。第一,工程质量管理上的问题。工程质量问题是建筑使用安全的重要保障。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管理中出现的质量缺陷、质量不合格、质量问题、质量事故等需要返修、加固或做报废处理的,都是工程质量问题。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到位。首先,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最多的是材料的管理方面。包括采购的原材料本身质量的优劣、原材料的保管与堆放、原材料的规格是否合乎要求等。其次是施工工艺。施工的工艺流程设计不合理导致人力、空间、时间等的浪费,增加工程成本。施工工艺实施不到位会导致工程存在质量缺陷而返工。再次是施工监督检查。合理进行施工监督检查,可以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有效促进工程顺利开展。第二,工程施工管理的安全问题。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管理中,安全管理一直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人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者其他问题,造成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重大的事故,被称为施工安全管理事故。近年来,建筑行业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了很多有效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即便如此,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上还是问题不断。造成建筑工程中管理的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对施工安全管理不重视。管理人员缺乏安全至上的管理意识,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培训不足甚至是粗放式管理,使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对安全漠然无视。再加上建筑工程追求时间效益、经济效益,这就使得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管理不重视。其次,安全管理的基础比较薄弱。很多施工单位在经济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突飞猛进的大背景下,注重追上时代的步伐,在施工管理中整体使用粗放式管理,没有必要的安全保障机制保障工程建设参与这的安全。最后,建筑施工单位的设备、工具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目前很多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保障性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中依然使用陈旧、落后的施工工艺,再加上设备更新不及时,缺乏保养、检修使设备老化、停止运转等问题时有发生,为施工的安全问题埋下很多隐患。 3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化步伐的加大,建筑行业里的市场竞争也在不断加大。为了使工业与农用建筑施工工程能为企业声誉赢得一面面锦旗,各大建筑企业有必有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问题和施工安全问题,提高其管理水平。第一,做好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在施工前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技术交流与图纸会审工作,明确划分施工管理中的责、权、利。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注完善工序的质量控制,参照科学的质量体系、质量检查制度,对人员、设备、材料、方案、环境实施全面的管理。另外需要对工程中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构配件以及施工过程留置的试块、试件等应实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检。最后,完善工程的验收工作。第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在建筑企业内部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并在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只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坚持安全管理,贯彻安全管理体质,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促进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安全管理工作。其次,加强全员的安全教育,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自上而下的树立施工安全意识,促进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工作。最后,工业与农业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要要个执行安全责任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安全责任管理工作中的责任。一旦出现事故,按照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总结,避免以后发生类似的安全事故。 作者:蔡伟 单位:九江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的火灾监控 1.下列场所宜设置剩余电流动作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1.1按一级负荷供电且建筑高度大于50m的乙、丙类厂房和丙类仓库; 1.2按二级负荷供电且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0L/s的厂房(仓库);我们知道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包括剩余电流式、测温式和独立式等,它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两套不同的系统,不过对于电气火灾监控保护,如果设置了独立式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如发送声光报警信号),是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模块来接入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消防控制室或消防值班室来进行火灾监测的,但仅限于保护的对象点数较少的情况,对大部分情况,我们还是需在消防控制室里面,分开设置这两套系统的。一般情况下,如果厂区没法为消防控制室的设置提供条件的话,我们可以考虑把厂区的门卫室作为整个厂区的消防控制室,这样子经常有人值班的门卫室就可以随时监测到厂区的电气火灾的情况了。 2.民用建筑部分 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部分,它们的电气消防均遵循于《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等,如果有地下车库的建筑,还应遵循《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的等要求。对于民用建筑,我们着重讨论消防应急照明的设计要求。我们知道火灾的时候浓烟蔓蔓,黑乎乎的一片,如果此时应急照明的设计不符合消防要求,不能保证人员疏散时应有的照度标准,就会对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我们要重视规范对应急照明的设计要求。火灾应急照明一般应由专门的应急照明配电箱供电。但当建筑物规模较小,应急照明灯具不多,而只有在单市电的电源供电情况下(例如三级负荷的情况),其火灾应急照明可以接在普通照明箱的专用回路上,并应采用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具。它也可作为平时照明的一部分来使用,但不能为了节能而人为停电,因为有关消防规范要求消电源是不允许断电的。可是《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里面,提到“当采用蓄电池作为疏散照明的备用电源时,在非点亮状态下,不得中断蓄电池的充电电源”,就是说,平时只需保证充电电源不断开,而在消防应急的时候可以允许中断供电,使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具通过蓄电池自身放电来强制投入到发亮发光,所以火灾时候我们可以断开普通照明配电箱的总电源(即切断非消防电),来使得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放电。 可能有人会说,不如引申到二级以上供电负荷等级的应急照明配电箱的情况,采用双电源或双回路来保证自带蓄电池应急照明的供电可靠性,当火灾应急的时候,通过接触器把应急照明的充电线路强制切断,来使得自带蓄电池的灯具强制投入到其蓄电池放电里去,以达到“强切点亮”的目的,如图2所示:图2的配电方式虽然工程实际中可行,但还是有违法规范的嫌疑的,因为既然归入到消防设备负荷那里去,就应确保消防电的供电连续可靠,不允许有断电的可能性存在(某些关系到人身电击的情况除外),这是规范对消防电的意图。所以,我们应该采用接触器触点来“强启”点亮,而不应“强切”点亮,如图3所示:另外我们需要注意的,上述提到的“普通照明配电箱的专用回路”,实质上已是属于规范所说的专用的消防配电线路,故这些消防回路应有明显的消防标志标识。此外,疏散照明应满足《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里面提到,“除在假日、夜间无人工作而仅由值班或警卫人员负责管理外,疏散照明平时宜处于点亮状态。”也就是说,民用建筑的疏散指示照明灯具(即箭头指示灯和安全出口灯),采用常亮型的设计比较合理,而双头猫眼灯不采用常亮型,平时处于充电状态即可。根据建筑性质,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双头猫眼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箭头指示灯和安全出口灯),应选可靠连续工作时间≥30min或≥20min的产品,按目前国内市场情况,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灯具其持续供电时间基本达到90min的标准了,所以设计只需标明其供电时间为90min即可满足规范和实际工程需求。 消防应急照明除了疏散照明外,还包括某些场所的备用照明,这些场所仍需要在消防应急的时候继续工作,例如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变配电房、发电机房、消防控制室和消防电梯机房等。当正常市电电源突然断电而备用电源尚未投入的过渡过程中,若仍须保持继续照明的场所,则非常有必要设置自带蓄电池的照明灯具。有人会说,对于柴油发电机房,自带蓄电池的灯具数量可相对要稍多一些,而其它的如变配电房、消防水泵及消防控制室等处,也应设置部分的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灯即可,不要求全部带蓄电池的。可是,我们想一想在这个主备用电源切换的过程中,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场所,也就是规范要求仍需达到各场所应有的照度标准(如电房200lx、泵房100lx),我们设计的时候还是要求考虑把这些场所(上述的那些机房)内的全部灯具均自带蓄电池,这样,蓄电池在这个切换的“真空时间”内持续放电均能达到正常照度的标准值,来保证这些场所的继续工作的可靠性。 在此,不论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对于某些重要的消防设备负荷,例如消防水泵设备等等,都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消防设备负荷在双电源或双回路处末端切换,上述的几个规范都有这样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都应该注意到这点,但还有大部分人员存在违反规范的现象,如图4所示消防泵房总配电箱XFQ与各水泵控制箱消火栓XFX、喷淋PLX、消防泵房潜水泵XPS之间还有一段配电线路存在,实际上这种配电方式就不属于配电箱处末端切换了,出现这种情况,原则上的末端切换应该是各消防水泵的控制电箱,也就是消防水泵房内应是“控制电箱”切换,不是总配电箱处切换,所以不能只从字面上考虑,未理解末端切换的实质是提高消防设备的供电可靠性。如果我们把上面配电平面图作一点修改吧,把总配电箱XFQ与各消防水泵控制电箱挨着一起配电,如图5所示:图5消防水泵配电在末端切换的示意图这样,总配电箱XFQ就是直接与各消防水泵控制电箱XFX、PLX、XPS配电了(形成一个整体的末端),不用绕过一段很长的配电线路长度,此时我们仍可以认为这种情况是属于配电箱末端切换的做法,也符合规范所说的末端切换的要求。而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应用示例》(房屋建筑部分—电气专业)《04DX002》的P13页里面,也提到有附注,“最末一级配电箱:指负荷附近的直配电源箱或上述设备的控制电箱”。 作者:蒋子威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工业与民用建筑管理的相关问题 1影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因素 1.1质量控制的首要因素是人的因素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首先是人的因素,人的因素首先是领导者的综合思想素质,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公司、施工企业领导者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人的因素贯穿于每个建筑工程项目的不同环节,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决定性因素。 1.2材料因素把好材料质量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采购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较强的业务素质,熟悉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具备一定的材料质量鉴别能力。随时掌握材料造价信息,招标优选供货厂家。按照合同和施工进度的要求能及时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正常施工。严格执行材料试验、检验程序,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1.3设备因素机械化程度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化程度代表着施工企业的实力品牌和施工水平,也体现了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建筑单位和施工企业必须综合考虑施工设计方案、建筑技术和设备水平等因素,合理选择机械类型和性能参数。 1.4环境因素施工企业要充分考虑建筑工程项目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等特点,有利的环境要利用好,不利的条件要考虑到,重在预防和防治,防治措施要得力有效。 1.5安全因素安全生产是建筑工程质量有效控制的重要保证。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认真落实各项制度,配备安全设备和安全管理员,文明施工;建筑单位和监理单位要经常检查监督,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只有抓住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才能稳定施工队伍,不影响工期,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 2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建筑物是指供人类生活、居住、学习、工作,以及从事生产和文化活动的房屋。建筑物按用途可分为三类:①民用建筑,指的是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居住等类型的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部分。②工业建筑,指的是各类生产用房和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用房。包括单层工业厂房、多层工业厂房和层次混合的工业厂房等。③农业建筑,指各类供农业生产使用的房屋,如化肥库、拖拉机站等。 2.1技术支持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工程本身都是由许多环节构成的。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每一环节的设计与具体实施都需要足够的技术支持。 2.2严格技术标准为了保障工程质量,任何工程项目都有严格的技术标准。工程技术标准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共同研究和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2.3严格检查隐蔽工程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很多隐蔽工程,对于隐蔽工程的管理也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国内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只有工程管理者加强监督和监理,才能有效保证隐蔽工程的质量。 3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 3.1加强各方联络,认真落实工程进度在工程进度管理中,设计方、施工方、投资方要随时进行沟通与交流,各方要及时了解工程的具体进展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必须马上研究对策和解决方案,严格保证工程的进度。 3.2要严格保证建筑材料的供应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都离不开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供应一旦出现问题,工程的进度就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按约定将自己所负责采购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及时运送到工程现场,并及时提供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检测报告等,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影响。 3.3投资方要按时支付工程款工程款是确保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正常运转的前提,如果出现资金流转不畅,必然导致无钱购买建筑材料、工人罢工等现象,施工就难以进行。所以,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投资方一定要按时支付工程款。 4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验收管理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验收是工程管理的最后一道工序,一般可分为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等几类。 4.1分项工程验收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验收中,一般分项工程由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并将验收记录提交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核查确认。 4.2分部工程验收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常常需要分别承包给不同的部门来进行。分部工程一般是由施工单位各施工队组织有关人员在该分部工程所包含的分项工程验收的基础上,按分部工程的质量标准进行验收。 4.3单位工程验收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在单位工程完工后,首先由施工单位自检,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向监理工程师提出验收申请。监理工程师在接到施工单位的验收申请后,应对单位工程的质量保证资料进行审查,并组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的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合同、规范、标准相对照,最后判断该单位工程的质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是否同意验收。 5结语 以上是笔者多年来的实际工地施工实践,对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谈的自己的看法。总之,严格控制每道施工工序,认真把好每道关,要精心施工,才能打造更高标准高质量的工程。 我们专业技术人员更要加强质量观念的认识,不断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用知识用技术武装自己,为城市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提升以及城市化推进速度的加快随着我国经济的提升以及城市化推进速度的加快,建筑业也因此获得了重要发展契机,并且在建筑的数量、规模以及质量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及质量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然而,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屋面渗水情况屡有发生。因此,提升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屋面防水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业与民用建筑结构屋面防水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以分析建筑结构屋面出现渗水的原因为切入点,对屋面防水的措施与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的措施与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以供专业人员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屋面防水;渗漏原因 1引言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对于建筑的外观有着诸多要求多要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难度度,所以对建筑工程质量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此外,由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与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业与民用建筑与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一旦有屋面渗漏问题发生有屋面渗漏问题发生,将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并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重的影响并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提升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屋面防水技术的研究力度建筑结构屋面防水技术的研究力度,对于推动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工业与米用建筑结构屋面渗漏原因分析 2.1建筑屋面设计方面 屋面结构在整个建筑结构中是直接且受水面积最大的区域域,而且积水现象会在平屋面结构中经常发生,因此为加快水的排泄的排泄,需要将屋面设计出一定坡度。此外,很多问题会出现建筑结构的屋面设计中建筑结构的屋面设计中,例如,过小的建筑屋面排水坡度,使得难以将积水顺利排出得难以将积水顺利排出,导致积水情况出现在屋面局部区域,而且由于屋面长期浸泡在水中而且由于屋面长期浸泡在水中,致使屋面防水层结构有所破损损,进而导致渗水情况的发生;排水口以及伸缩缝的位置容易在设计屋面构造过程中有数疏漏在设计屋面构造过程中有数疏漏,如果两者位置不合理将会导致出现积水现象导致出现积水现象,并且屋面中钢板结构的强度会因为长期浸泡而出现破坏浸泡而出现破坏,导致其出现程度不等的变形,使得渗透现象出现在屋面部位出现在屋面部位;屋面封闭措施不当或者节点的封闭工作不严谨严谨,一旦对此处理的不及时,将会导致屋面出现渗透现象。除了上述几项实例除了上述几项实例,屋面抄平作业不当、防水层设计的不合理或不科学也会导致屋面渗水现象的出现或不科学也会导致屋面渗水现象的出现。所以有必要对工民建筑结构设计中屋面渗水原因加以分析建筑结构设计中屋面渗水原因加以分析,从而使得应对方法和措施更有针对性和措施更有针对性。 2.2建筑材料方面 建筑防水材料的选择与设计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防水设计的基础设计的基础,并且可保证屋面防水的效果。因此,注意选择高质量和高品质的防水材料质量和高品质的防水材料,并且采用合理的工艺完成防水材料的施工料的施工,从而在屋面防水中最大限度地发挥防水材料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工民建筑工程质量与所使用结构材料的好坏有着直接关联材料的好坏有着直接关联,并且对建筑结构的屋面防水效果有着密切影响有着密切影响。与此同时,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多的材料便是钢筋混凝土材料钢筋混凝土材料,并且由于混凝土结构屋面需要长时间在外界环境下裸露界环境下裸露,所以极易受到风吹、雨淋等自然现象的影响。屋面结构在外部环境长时间作用下屋面结构在外部环境长时间作用下,其混凝土结构层会因此出现程度不等的变形出现程度不等的变形,甚至有裂缝出现,进而导致屋面出现渗漏漏。此外,振捣不实、维护工作不利也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出现渗漏情况中出现渗漏情况。因此,防水材料以及结构材料的选用应由工民建筑施工方与设计方加以重视工民建筑施工方与设计方加以重视,以免因为材料选用不当造成渗漏现象的发生造成渗漏现象的发生。 2.3建筑施工技术方面 先进的防水设计与施工技术在我国工民建筑方面较为缺乏乏。屋面防水技术在检测方面缺乏时效性以及先进性,并且缺少相关配套技术的支持缺少相关配套技术的支持,所以难以保证屋面防水质量。与此同时此同时,我国缺少专门研究屋面防水技术的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工人员,导致工民建筑防水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因此难以提升屋面防水质量屋面防水质量,导致工民建筑屋面渗漏问题屡有发生。 2.4建筑施工维护方面 重建设重建设、轻管理是我国工民建筑工程的主要建设模式,因此不利于工民建筑中屋面防水技术的发展此不利于工民建筑中屋面防水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没有定期开展建筑的维护与检修工作没有定期开展建筑的维护与检修工作,使得屋面渗漏问题愈演愈烈演愈烈,直至屋面由裂缝转为渗漏,极大的提升后期维修的难度度,而且会使维修费用增加,所以应对屋面结构的维护工作加以重视以重视。 3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屋面防水的措施与方法 3.1分格缝的设置 在屋面拐角位置以及墙面的交接位置等存在夹缝的区域设置分隔缝设置分隔缝,并且使分隔缝与板缝对齐,从而保证防水层在混凝土干缩以及温度变化等因素下的影响下凝土干缩以及温度变化等因素下的影响下,所产生的裂缝可以在分隔缝处集中以在分隔缝处集中,从而降低板面整体干裂的概率,进而避免渗漏问题的发生渗漏问题的发生。 3.2屋面找平层施工 在找平作业施工过程中在找平作业施工过程中,采用结构找坡与建筑找坡相结合的方式合的方式。其中,流水方向和出水坡度应在建筑找坡时加以确定确定,在最低点与最高点用鱼线将两者之间的距离拉直,以便找出合适的坡度找出合适的坡度,并且在屋面浇砌过程中,应注意将混凝土充分压实分压实。 3.3隔离层的施工 卷材防水层的使用应在建筑结构隔离层施工过程中尤其注意注意。其中,为避免防水卷层老化,确保其防水性能可以充分发挥发挥,应在刚性层与找平层之间敷设防水卷层。此外,在敷设防水卷材前防水卷材前,应在其表面喷涂处理剂,并且在铺贴过程中使用振动器将其固定振动器将其固定、压实。将油漆涂刷在搭接位置,并密封粘合粘接面粘接面。为避免屋面出现渗漏,隔离层的施工应在适宜的温度下完成度下完成。 3.4钢筋网片防水层的施工 在对工民建筑屋面防水结构中的混凝土防水层施工过程中中,为避免温度变化导致混凝土防水层出现缝隙,应将钢筋网片装配在防水层偏上处片装配在防水层偏上处,从而使得防水层主体的完整性与刚度满足设计要求度满足设计要求。其中,钢筋网片的保护层厚度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在对表面进行压实与抹平作业时,为避免发生龟裂现象为避免发生龟裂现象,提升防水性能,水泥与泥浆的配比应合理理。此外,为确保钢筋网片防水层的施工效果,应在施工后对其维护工作有所加强其维护工作有所加强,避免有重物挤压防水层,从而降低屋面出现渗漏的概率出现渗漏的概率。 4结语 总之,为提升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渗工作非常重要用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渗工作非常重要,如果出现渗漏情况,既会影响建筑的正常功能与使用寿命会影响建筑的正常功能与使用寿命,也会影响人们生产与生活的舒适性活的舒适性。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施工单位只有采用合适的防水防渗技术有采用合适的防水防渗技术,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做好外墙墙、屋面等关键位置的防水防渗工作,才能真正避免建筑出现渗漏问题渗漏问题,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产环境,从而推动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发展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发展。 作者:丁俊奎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进度控制与质量管理措施 摘要:工业与民用建筑是建筑业重要发展的建筑类型之一,而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控制以及质量管理对整体工程建设质量以及综合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必须要对其予以充分重视。为此,本文将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进度控制与质量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为推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进度;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1影响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进度和质量管理的因素 1.1资金因素 充足的工程资金是保证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保障。通常情况下,大多是由投资方提供建设资金,如若资金不到位或是不充足的情况出现,则会导致施工设备与材料无法及时供应而导致施工进度延期,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1.2物资因素 工程物资主要包括了施工设备与材料,这均是影响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进度的主要因素。施工设备是否完好,运转情况是否正常,施工材料质量是否达标,与国家标准是否相符等都会对工程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1.3人员因素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施工人员包括了作业人员、项目管理人员以及项目经理等。施工人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基本元素,其素质的高低,专业技能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是否能够在规定进度内完工,且关系着整体施工质量是否能够达到标准。 1.4施工方法 一般情况下,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时均会制定施工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方式以及检测途径等内容。然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许多问题,尤其是作业人员无法依照制定流程来进行施工,私自更改施工方案,且在设计过程中,并未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防范策略,而侧重于事后管控,如此一来不但会导致工程进度延期,而且还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2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进度控制策略 2.1加大进度控制的管理力度 首先,应当结合实际施工工程情况来合理制定科学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与目标。其次,应当严格依照所制定计划的内容来分配具体施工内容至具体作业小组、负责人。再者,应当将施工进度要求以及具体施工内容切实落实到具体每个工作人员身上,以逐步细化整体工程施工进度目标,以保证施工组织合理衔接。此外,合理编制施工总计划,并明确列明合同工期相关条例,施工人员、材料、设备等要求,审核结果等内容。最后,还应当结合实际工程状况,构建起沟通平台,并制定好进度控制报告,并实行质量检查以及施工进度控制制度,保证整体工程能够在规定进度内完成。 2.2重视对施工进度经济管理 资金是工程施工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施工人员、施工材料与设备以及施工管理等均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必须要确保资金充足才能保证施工进度,所以做好施工进度的经济管理工作尤为重要。首先,应当各级施工计划以及具体内容来合理编制施工资金需求计划,并将施工所需一切设备以及资金都体现在计划当中。其次,应当结合作业流程来对水、电等资金编制资金控制计划,且开展合理的预算管理工作。再者,应当做好施工资金管控工作,合理优化施工资金,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2.3做好施工进度的合同和安全管理 合同可以确保工程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完工,是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的重要文件资料,所以必须要做好工程施工的合同管理工作,并将在施工前期有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考虑在内。不仅如此,在签订合同过程中,还应当在合同中将合同签订双方的义务与法律责任明确注明,防止发生矛盾与纠纷。除此之外,安全也是工程施工一项重要因素,如若发生安全事故,无疑会对整体工程施工进度造成影响,不但造成严重的信誉以及经济损失,而且还对企业今后发展不利,所以,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3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施工前质量管理措施 施工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能否顺利达标,所以在施工前,施工设计人员应当结合项目特点、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周边环境以及施工工艺来进行施工设计工作,对于软土地基等特殊底层则需要开展专项的地基处理技术设计。此外,在施工前还应对施工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严重程度进行科学的预测与评估,并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法,以有效防范与处理施工质量事故的发生,确保整体工程施工质量。 3.2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措施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主要是对施工过程中每个施工流程的质量开展细致的检查,并与施工设计、图纸、合同以及有关施工规范相对比,以判断施工质量是否达标。此外,还应当全面检查施工工艺技术、施工材料、设备以及人员等情况,判断其是否均符合施工质量要求。如,所选用的施工工艺是否与实际工程施工相匹配,各项工序安全是否合理;施工材料各项性能指标是否与施工要求相符;施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施工人员是否配备齐全,是否具备相关施工资质,其是否能胜任施工作业要求等。 3.3竣工阶段质量管理措施 首先,工程竣工后,先由施工方的质检部门开展自检自查工作,并将工程检验材料及相关报告上交至工程项目监理单位。其次,由监理单位认可施工方所提供报告后,建设方组织施工方、设计方以及监理方来正式开展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并重点验收工程质量问题频发部位以及质量关键部位,从而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设计以及使用要求。再者,实行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制度,要求施工方在特定时间内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并开展必要的保养与维护工作,以确保整体工程质量过硬。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进度控制以及施工质量管理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这不仅关系到整体工程项目生产成本,而且还决定着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所以,这就要求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要正确掌握影响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进度和质量管理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工程施工进度以及质量管理进行管控,以不断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冯庆涛 单位:中铁建工集团青岛工程有限公司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防渗漏技术研究 摘要:在我国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常常会因为施工质量而导致房屋出现渗漏的问题,其在建筑领域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质量通病,给人们的生产及生活带来了极为不便,渗漏严重的将会直接给业主造成经济损失。基于此,在建筑实践中加大对技术方面的投入,根据国家相关的建筑施工规范严格按照要求施工,以此来规避房屋渗漏情况的发生,促使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工程质量得以很好的保障,此外还要利用好现代防水技术以及新型的防水型材来满足施工需求,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防渗漏技术;应用措施 如今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带动了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良好发展,建筑的防渗漏技术是业内通用技术之一,也是保障建筑使用性能和建筑质量的主要类型。建筑发生渗漏就会对建筑的整体性造成破坏,或者造成各管道及相关设备的损害,因此这些通病问题逐渐被业内人士加以重视。基于上述情况,笔者本文从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所存在的渗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相关防渗漏技术在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通过不断的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以此来促进在同行业的竞争优势,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渗漏问题分析 1.1建筑门窗的渗漏问题 通常造成建筑门窗出现渗漏的因素有:门窗框的安装不规范、门窗的损坏以及门窗框料自身的材料质量所导致的。在建筑工程门窗安装中,出于成本因素的考虑,在门窗的型材选用上质量不符合要求,没有选用一些高标准的型材,这就出现了门窗材料与实际设计要求不符合;再者就是对门窗与墙体接触部位的缝隙没有进行更好的填充处理,以此就造成了门窗缝的渗漏问题。其次,在进行门窗的安装过程中,由于安装人员的疏忽造成门窗的框边的连接不够密实,形成框边的锚杆出现或长、或短的情况,可能就会造成框边连接处开裂或是变形,使其门窗出现了渗漏。此外,由于外窗台抹灰坡度出现“外高里低”或是由于其它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门窗因撞击而遭到的破坏,导致墙体脱落以及门窗的四周形成裂缝,造成渗水的现象。 1.2建筑施工厨卫的渗漏问题 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通常用水量较大的场所都是厨、卫间等,由于工程设计中对材料的选择不当或是施工中操作不当是造成渗漏的主要因素。其次,主要原因是因为工程在建设时期厨、卫间的楼板通常较其它部位的楼板较薄一些,施工中如果对钢筋的绑扎或钢筋放置出现错位,又或是在混凝土浇筑楼板时振捣不够密实,经过厨、卫间的长时间用水,就会发生地面的渗漏,。对于一些不符合标准或是材料明显存有质量问题的,要禁止使用,否则就会出现上述的厨、卫间渗漏现象。1.3墙面的渗漏问题一般情况下,造成墙面出现渗漏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外墙渗漏和内墙渗漏两种。通常在墙面渗漏中,外墙发生几率要高于内墙渗漏,出现渗漏的成因究其根本还是因材料而起的。由于材料的选用不恰当、施工中人为因素等造成的墙面套管的预留孔等,这些都是造成外墙渗漏的主观因素。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中,造成内墙渗漏的主要原因:(1)面砖质量不过关,其本身有裂纹或不能适应温度变化;(2)砖砌体中特别是空心砖砌体的砂浆饱满度较差,头缝不密实,灰缝过大;(3)面砖糙底空鼓以及面砖柔缝不密实等。这些都将造成房屋的内墙出现渗漏的主要因素。 2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技术的应用 2.1混凝土墙体裂缝渗漏技术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墙体渗漏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做好墙体裂缝渗漏的主要技术有以下几点:首先,严格按照抗渗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进行混凝土的配制,严格把控骨料的质量,禁止使用含泥量较大或含石粉比例较大的细骨料进行混凝土的配制,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要选用高纯度的优质砂,运用科学的配方进行调配,以此保障配制的混凝土强度,来预防渗漏现象。其次,对某些重点部位的钢筋施工要做到严谨,对其材料和工艺更是要严格的要求;最后,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保障建筑楼层平台与外墙的接口混凝土的施工处在同一界面,这就需要调整外层模板的铺设距离,保证墙体或者是转角处减少缝隙的存在,从而就可以有效的预防渗漏问题的发生;此外,在进行这些部位的混凝土浇筑时,对其要进行振捣密实,对这些重点部位要做特别处理,防置裂缝的产生,通常可采取浮浆或是粘合等措施进行处理,以此来保障其部位的密实性,这样就可以完全遏制裂缝在施工中的出现。 2.2门窗防渗漏技术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门窗作为最频繁的活动部位,在整个建筑的防渗漏施工中其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也是最难控制的部位。为了不影响门窗的使用功能以及门窗的美观性,首先在门窗的材料选用上,应严格按照建筑工程门窗要求及规范,根据使用的性能合理选择门窗的型材,做好门窗框架与墙体之间连接缝的细化处理,选用现代材料经过优化配合比,调制防渗漏砂浆,对其连接缝进行填充处理。其次在对门窗框架的外侧涂抹砂浆,必要时可采用聚酯化合物粘结剂对其缝隙做细部处理,尽量避免砂浆出现空鼓现象,对处理完成的缝隙要进行专业的严格检查。在进行窗台的处理时,要保证内窗台略高于外窗台2cm左右,可以起到很好的排水效果。另外在进行窗户的上窗楣施工时,应该选择运用鹰嘴形状,同时也可以结合建筑物实际情况,将窗楣建成滴水线型。 2.3厨房、卫生间的防渗漏技术 厨卫间作为建筑物用水最为频繁的两个区域,在防水施工的处理上,稍有不慎都会造成建筑物的严重渗漏,对我们生活及工作带来极为不利,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务必做到重点防护。基于此,通常在进行厨卫的设计时,一般情况下,客厅及卧室的地面要高于厨卫间20mm左右,在基础结构的施工时就要做好高低差和适宜的坡度,对于厨卫间的地漏也要低于该地面的10mm左右为标准,对于厨卫间的墙面也是要进行更好的处理,在1.8米以下的部位要涂刷防水材料;对于预留的烟道口或者是穿越楼板的管道预留口的周围要采用细沙防水砂浆在外加适量的膨胀剂进行填堵并增加一道防水加强层宽度不小于200mm.施工前应将管道预留口周围进行凿毛处理,对其管道周围以200mm的距离从管道口向外延伸适当做出坡度,预防日后沿着管道四周向下渗水,当厨卫按照施工要求做好防水预处理以后,就要对其进行试水48h,如发现有渗漏现象,要及时做好处理,并做好质量记录。 2.4地下室防渗漏技术 随着建筑结构的现代化发展,某些高端的工业建筑或是民用建筑中,设置地下室是当今建筑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做好地下室的防渗漏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造成地下室渗漏水主要是混凝土与墙体的连接部位,出现漏水的形式主要有涌水、潜流、渗漏与波动漏渗。在工程实践中对地下室的施工流程为:素土夯实—垫层—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底板—饰面层。此处在施工时,一方面保证止水带质量性能好;另一方面素砼墙体在浇筑过程中要防止其发生变形现象。此外,施工中防水层与施工基层可以脱开。地下室立面防水层应确保做到与形成的结构砼表面粘结牢固,可以采用外防和外贴的方法来进行施工等。 作者:马一民 单位:阳泉市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探讨 摘要: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是我国现阶段建筑行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工程管理的不力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程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因此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管理显得格外重要。文章就工业与民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同行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工程管理;建筑行业;建筑质量 1概述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在建筑行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体现着建筑行业作业水平的高低,而建筑行业自身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关系十分密切。然而由于工程中管理问题的存在,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因此,为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提高建筑行业整体水平,就必须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管理方面加以重视。 2影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和进程的管理因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人为因素 一项工程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为因素决定的,建筑工程也是如此。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质量,因此作为工业管理人员,必须有足够的专业素养和思想。专业素养是必须具备的,因为建筑工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若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则难以胜任该工作。而事实上,我国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确实存在着普遍不高的现象,对经验的依赖超过了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导致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发展慢、质量低。管理者的思想因素也是很重要的,若没有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管理者就会产生消极怠工的现象,这样就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事实上是,大多数管理人员虽在其位但并未谋其政,以敷衍应付的态度来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势必会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 2.2设备技术因素 在建筑工程中,设备技术因素同样决定着工程质量的好坏。拥有好的设备的企业,无疑对那些没有先进设备的企业更有优势。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管理者素质固然重要,而设备的先进程度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的重要标准。机械化程度越高的企业,则其管理水平就越高,竞争力也就越强。同时,拥有丰富的建筑技术和经验的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管理也会有所保障,因此设备技术也是影响企业工程管理的因素之一。 2.3材料质量因素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无疑是影响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材料质量出现问题,则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事实上购买劣质材料引发工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也是现今工程中普遍存在的。材料主要是靠采购人员外出采购的,因此材料质量的问题的出现可归咎于采购人员个人问题。有些人员由于缺乏对材料好坏的鉴别能力或者由于本人道德素养原因,在采购材料的时候选择价格便宜劣质的建筑材料,都会造成材料质量不符合工程标准,以至于最后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无法估计的影响。 2.4安全因素 在我国,工程方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而安全也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施工方必须保证工程的安全,建立完善的工程安全体系,监督员必须担负好自己的责任,严格监督工作人员遵守安全制度,并在制度实行的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只有安全到位了,建筑工程才能按照原定计划实行,加快了进程,提高了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 3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为解决上述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两方面开始入手,即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和进度管理两个方面。接下来笔者将对这两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3.1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在实际生活中,建筑物一般分为工业、民用、农业建筑三大类。不同类型建筑质量的管理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3.1.1丰富的经验与理论技术。不论对上述哪种类型的建筑的建造,都不是经过简单的几个步骤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复杂的程序才可最终实现。因此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就需要施工方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理论技术,以保障建筑工程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实施运行,同时也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使整个工程能够按质按量安全地完成。 3.1.2重视隐蔽工程。对一项建筑工程来说,隐蔽工程的好坏也是评判质量管理好坏的一项重要标准。给排水工程、电气管线工程、地板基层等都是房建工程中常见的隐蔽工程,若隐蔽工程一些环节出现问题或者验收时没有严格遵守规则,则会出现一系列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而如今我国的隐蔽工程管理技术和理论方面已经相当成熟,因此在隐蔽工程方面,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工程质量的管理者。管理人员应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加强监督管理,并在问题出现后,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并予以实施。 3.1.3制定规范的技术标准。任何一项工程都需要严格的技术标准来支持,而建筑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的工程,更不能按照个人主观意愿来进行,它需要一个科学的技术标准指导,因此制定规范的技术标准格外重要。由专业研究人员依照实际情况来制定的技术标准,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同时工作人员也应严格遵守标准,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2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 作为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也是工程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为解决进度管理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建议: 3.2.1保证供应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而言,建筑材料的供应必不可少,材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质量的好坏。因此,为严格控制材料的供应,首先要保证采购人员的个人道德和专业素养,采购时能分辨出材料的好坏,并且不做违反道德的事情。另外,供应商应具备说明书、合格证,确保材料的质量,并将提供的建筑材料设备等按时送达工地,使整个工程按照计划进行。 3.2.2促进工程相关方的交流。要想发挥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这个整体的作用和价值,就要求建筑相关方之间有效配合。如果缺乏必要的配合,则会对施工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事实上,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方、投资方、设计方之间的沟通交流并没有被重视起来,当有问题出现,无法得到及时的反馈,得不到反馈便无法及时进行讨论和解决,最终可能导致出现无法挽回的错误。因此,加强各方的联络,使工程中的问题一出现便得以解决,让整个工程进度按预期进行。 3.2.3投资方资金要及时到位。俗话说:“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投资方的资金对施工企业而言十分重要。没有足够的资金就不能快速地完成工程,导致工程延期,延期越久,则越不利于工程的实施,最终必将导致利益受损。因此,投资方应提前准备好资金,购买足够的材料并及时给工人发工资并及时支付工程款,为施工方解除后顾之忧,以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干扰。 4结语 如今,民用和工业建筑工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我国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的管理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和进度管理两方面出发,提出了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给出了相应问题的解决对策。总而言之,工作管理人员应加强自己的专业和道德素养,企业也应对工程管理加以重视,保证工程管理方面少出甚至不出问题,这样才能顺应时展潮流,提高自身和企业的竞争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冉国胜 单位: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冶炼厂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使用 一、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特点与分类 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施工中一种重要的使用材料,不论是在工业还是在水利水电工程都得到了大量使用。尤其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它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施工使用材料。混凝土也称砼,它是由胶结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使其使用范围出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建筑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根据混凝土在各个行业中的运用可以将混凝土分成轻骨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以及泡沫混凝土等。另外根据建筑工程的使用要求还可将混凝土特殊配置成耐热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等。总之,混凝土的种类很多,只要满足工程在建筑施工的需要就可以。 二、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常见的裂缝问题 在公民建建设中,混凝土由于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经常会产生裂缝问题。然而裂缝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由于受到温度的影响,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水泥遇到水之后会形成水化热的化学反应。这种反应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强度从而形成裂缝。另外由于地基的不均匀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如果建筑物下面的地段地质分布不稳定的时候,因为土质强度很小,而建筑物产生的荷载力过大,从而产生裂缝。总之,再整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一直成为施工人员头疼的问题。对于混凝土裂缝为题,一定要采取正确的解决措施,这样才不会影响混凝土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 三、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在运用的过程中一定要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比 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比。混凝土的工程质量对工民建整体工程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而混凝土的配比对混凝土的工程质量又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混凝土的配比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原材料因素、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等问题。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必须实地考察工程现场的小气候环境、土质等,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比,满足工程施工对混凝土的配比要求。如果施工方无法依靠自身技术实力确定混凝土的配比,可以聘用专业的勘察团队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并由专业的实验室设计混凝土的配比。四、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养护可分为自然养护和人工养护。自然养护是在常温(气温在5℃以上)条件下,并留有一定的时间以让混凝土保持着湿润的物理状态,另外还可以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席、麻袋或棉链等保温材料,当浇筑完毕后就可以实行洒水养护工序了,一旦超过了洒水养护的温度上限后施工人员应确保养护工作在六个小时之内进行。对于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也是不同的。在养护期间,必须保证混凝土足够的湿润,有利于水泥水化作用的进行。通常情况下干硬性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应该在浇筑完毕后开始,洒水养护的时间应该根据水泥品种而确定,对于普通硅酸盐水泥而言,混凝土绕水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天,若浇水不足,表面产生细小裂缝或出现泛白现象时,要立即覆盖保温层,并加强浇水养护,延长浇水日期。在浇筑后,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可采用对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的方法进行养护。 四、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作为建筑行业施工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施工材料,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更要将混凝土得到很好的运用,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本文的阐述中不难看出,混凝土已被当今各项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为了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混凝土的自身作用以及体现它的价值,我们一定要了解混凝土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特点与分类,更要清楚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裂缝问题,同时还要掌握混凝土在运用的过程中要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比度,更要及时的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工民建建设中的施工中质量。本文只是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运用做了几点简单的陈述,在陈述的过程中如果有不完善的地方,请各位同行给已改正并批评,笔者会真诚的接受。最后由衷的希望,在今后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运用中,有更多的人士能够踊跃的参与进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来大力的推广混凝土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运用。 作者:咸辉 单位:吉林省临江市木材检查站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管理问题探讨 1建筑施工管理重要性及意义 只有保障工程质量才能使工程项目的效益最大化。此外,安全经费的投入也需要充足,它是事故发生时的重要保障,充足的安全经费能在安全事故发生时不至于影响后面的施工进度,减少工程费用的损失。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完善建筑企业的规章制度也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责任制也是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可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2针对建筑施工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2.1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是贯穿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它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在组织和控制措施上给予高度的重视,以期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对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就是对整个工程款的成本控制。对成本控制主要是对物质的管理,分配专员对现场建筑材料进行管理,可实施轮班制度加强夜间人员巡逻,防止材料的丢失。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合理使用建筑材料,以免造成材料无形的消耗从而增加成本。合理的选用施工机械设备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作业,充分发挥机械的性能以达到成本的控制。 2.2质量管理 质量保证是为了保证工程成功交付并予之使用,因此,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包括对建筑质量、隐蔽工程以及严格的技术规范。建筑材料的选用首先应该满足符合国家标准,不能盲目购置低价材料,以免造成安全事故。在购买建筑材料后,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对材料进行检测,确保材料符合要求才准入场。在施工时,进行合理的施工操作保障主体工程的质量安全。隐蔽工程也是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隐蔽工程的检测能有效的保证该工程的质量。严格的技术规范是辅助工程质量安全的必要措施,任何的施工任务都必须在相应的规范下进行。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要因为有些工序复杂而简省,否则可能成为工程的安全隐患。同时还应该加强监管机制,不仅在监管施工人员方面而且在施工时检测工程质量方面都必须加强。 2.3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主要是在规章制度上体现,在施工人员方面则是增强安全意识。现今某些建筑企业的规章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在事故发生时,没有解决该问题的统一标准,可能造成滞工问题,这不仅影响到后面工序还使整个工程效益减少。因此,建筑企业应该从以往的施工过程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在施工人员方面,定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以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按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从而杜绝事故的发生。 2.4进度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是建筑产品的生产地,它是企业的生命线。施工进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科学的现场管理则是建筑施工进度的重要方法,现今许多的建筑企业特别是小型建筑企业,他们的现场管理比较落后,从而影响了施工进度,造成施工费用的增加,进而影响了工程的整体效益。此外,加强三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的沟通与联系,以对工程实况的了解实现进度的合理化,保证工程进度在工期内或者提前完成,增加建筑工程效益。 2.5合同管理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现阶段出现了许多的大型工程、超级工程项目。以前的合同管理模式不再适应现今大型或者超级工程,这必然使得合同管理进一步发展。保证工程正常运行是合同管理的首要目的。在签订合同时,必须认真查看每一条,以免合同信息不严谨或者遗漏,就是说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常见漏掉的往往是违约责任。在签订合同后,并不意味着合同工作就此结束,还需对合同进行保管。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见工程变更,应变更的合同没有变更这就会导致损失。总之,合同管理是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企业管理在任何时候都围绕着这个核心而开展,正是所谓的无规矩不成方圆。 3结语 工业与民用建筑在管理内容方面涉及的比较广泛,在管理上必须与时俱进,科学、高水平地来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使效益最大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地控制每道工序,认真的把好每一个关卡,只有这样才能够打造出高质量以及安全的建筑产品。 作者:卢永红 单位:酒泉市顺帆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论文 1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人员管理困难 作为工程量巨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需要很多的施工人员,这样,施工现场的劳动力就会过大,这使得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如何对庞大的人群进行管理,这成了建筑单位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实际管理中,就会时不时的出现诸如指挥不当、操作失误、沟通不及时、不能协调合作以及施工责任不到人等一系列问题,这回严重限制建筑业的发展。 1.2施工安全管理意思不够 安全是施工之本,施工能否顺利的展开,最重要的就是看施工过程能否有序、安全,如果施工的过程中发生了相关的安全问题,会给工业以及民用建筑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值得重视的是,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很多管理者都还没有注意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他们的眼里,安全问题可有可无,为此在施工中很多工作人员都没有带安全帽,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1.3没有严格的施工质量检查 工业、民用建筑施工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人们会涉及到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会严重的影响施工的质量。实际生活中,很多单位都选择抽样检查的方法来检查施工的质量,这种方法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为建筑质量埋下了很大的隐患,所以很多建筑产品的施工质量都不能过关,也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施工质量标准。 2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探讨 2.1选择具有高素质、专业化的施工人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然转化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又转化为各个行业的核心竞争,由此可见人才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就建筑业而言,人才是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施工主体的施工人员,如果没有较高的素质以及专业技术,只会阻碍建筑施工的发展。值得注意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不仅影响到国家经济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还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居住质量以及安全,这就要求相关建筑单位在选择施工人才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施工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打造专业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队伍,才能做好建筑材料质量以及建筑后期的良好维护和保养,最终保障工民建施工的质量。2.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新时期,建筑企业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取得发展,就必须把质量保持更高的水平上,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具体的则是对以下四大因素进行控制:(1)对人的控制。建筑单位在用人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人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2)对材料的控制。要想确保工程的质量,就必须保障材料的质量,在购买材料的时候,要严格的检查并验收,这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一言以蔽之,施工单位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避免将不合格的材料运用到施工的过程中去;(3)对机械的控制。机械是施工得以进行的重要前提,在施工阶段必须充分的考虑施工现场的条件、建筑结构形式以及施工的工艺方法等,这既有利于合理的使用机械设备,也有利于加强对机械的维护、保修以及保养;(4)对方法的控制。工、民用工程建筑中,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控制施工的质量,为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2.3加强工、民用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 整个工程的完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工程进度的管理则需要注重所需要的所有时间,包括立项、设计、预算、施工以及验收等,在加强工、民用建筑工程的管理的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建筑单位要切实加强与各方的练习,要能够认真的贯彻落实工程进度。在施工中,要随时的与设计方、施工方以及投资方等展开交流,不管是哪方都要及时的了解工程的具体进展情况,这样,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就能够及时的进行解决,以确保工程的进度;其次,要确保建筑材料的供应。不管是工用还是民用,都离不开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如约将自己所负责的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运到工程现场,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到影响;最后,就投资方而言,必须及时的支付工程款。如果资金出现流转不畅问题,就会阻碍建筑单位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必须加强对质量的控制,为此,在建筑施工的前期,就必须制定一个合理的施工方案,这样既有利于保障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保障建筑的质量。由此可见,建筑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要给工业与民用建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市场,真正意义上的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作者:张永红 单位:内蒙古广厦建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论文 1涉及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隐患问题论述 结合现下我国建筑行业规划状况观察,有关地方、行业保护迹象显著,特别是在招标期间经常衍生各类暗箱操作行为,造成预审工作中人文干扰因素广泛滋生,此时如若缺乏完备的监督体制,就会顺势造成不必要的违法结果,严重情况下会直接与招标单位造成冲突,影响后期工程进度与安全质量。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体系架构中,施工质量存在地位深刻,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效益,不可控因素占据比例较大,因此实际工程布置中质量问题大面积滋生现象已不再新鲜。另外,验收工作本交由政府监督部门负责,但是目前其职能结构全面扭转,目前验收流程已经全权交由业主处理,工程开发企业主体顺势过渡成为验收主导个体,并且质量监督部门在既定工程管理模式与处理手段上已经存在严重问题,对于项目验收难以发挥应有指导功效。以上因素对于民用与工业建筑工程长远规划发展将是一类重大限制危机,必将引起管理主体大力关注。另一方面,我国不同领域内部物价都处于不断上涨端口,尤以建筑材料最为强烈,在特定施工单位之间,部分采购人员为了全面控制工程整体造假水准,扩大自身获利空间,便开始采取偷工减料等不正当行径,如房屋内部基础设施功能失效现象等。将监管力度不高与偷工减料现象排除在外,特别是在民用和工业建筑领域内部,包括施工单位内部人员素质、技能规范,以及承包队伍质量维护体系等细节都有待进一步完善,这部分细节都是需要工业和民用建筑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并予以快速解决的危机。 2应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细化措施解析 2.1强化质量规范管制体系 首先,技术支持。任何建筑工程本身都存在不同细致施工细节,实施中需要得到广泛技术支持。为了稳定工程质量效益,必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与工程师团队进行可操作性、客观性调试方案制定。其次,严格检查隐蔽工程细节。在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中存在各类隐蔽工程现象,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管理理论与方式衔接上已经达到成熟效果,需要管理人员加大监视力度。 2.2完善工程进度管理秩序 工程进度是稳定工业、民用建筑活动秩序的前提,需要设计、施工、投资方全程交流合作,争取透过立项、预算以及竣工验收等步骤投入精力。第一,设计、投资主体需要随时与现场施工人员交流,及时掌握不同阶段工程进展状况,一旦期间发现任何质量问题,必须结合最新技术手段予以解决,杜绝工程进度因任何原因而造成滞后结果。第二,严格控制建筑材料供应渠道。任何建筑工程都不可脱离材料应用而独自运行,这部分调制器具一旦存在问题,工程进度便不可避免地遭受制约。所以,作为施工单位有必要负责材料、设备运送监督工作,及时提供产品合格证书与检测结果。 2.3稳定建筑工程验收环节 验收工序作为工业、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最后一道工序,可以顺势延展出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等相关类别。前者主要交由施工单位相关人员负责,同时会将验收记录提交给监理单位并督促其快速核查。涉及重要的分项工程与关键节点项目,施工单位有必要在自检合格前提下,有建筑管理人员依照设计图纸与质量规范要求进行重复验收处理;而分部工程是由施工队伍在既定分项工程验收基础上,按照分部工程质量标准进行调试;至于单位工程验收,需要监理工程师在接到施工单位验收申请条款后,组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设计、施工、质量监督单位人员进行共同审核,同时将提炼结果与合同、预期指标对照,最后科学判断该类工程质量是否得到要求,并通过验收。 2.4全面发挥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创新能效 截止至今,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已经广泛实行全新规范制度,但是其中存在不同行业科学管理模式照搬照抄现象,实际操作中未免滋生各类弊端,如若长时期放纵不管,必将阻碍建筑行业进步趋势。 (1)全面吸纳外国先进管理经验,实现我国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指标。部分发达国家建筑行业发展历史悠久,在长期管理环节中,已经达成一套完备的规范体系,我国工程管理单位需要注重外国先进管理经验的借鉴,拒绝照搬照抄现象泛滥。而是坚持取其精华原则,组合国内工业与民用建筑产业现状加以合理创新改造,进而逐步迎合目前建筑行业市场规范要求,提供有效的管制方案。 (2)建筑工程管理经验的系统整合。我国工程管理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多年的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工程管理发展与进步的基石。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管理方法进行更新和完善,才能保证工程管理方法的不断创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对于工程的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保证工期,在工程的各个环节的施工之间要实行分段控制和动态控制的控制方式,在每一环节内部加强管理和控制,然后做好环节之间的衔接工作,将质量控制的理念在工程的每一环节都要有所体现,而且要不断的及时的进行调整和修改,以确保满足对于工程的质量和工期的要求。 3结语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管制直接决定我国社会规范秩序与经济发展实效,但是结合目前内部工程规划状况观察,工程质量细节中仍旧存在许多安全稳定漏洞,证明管理不完善现象尚未彻底清除。因此,作为优质化管制人员应该进一步遵守质量手册与技术规范要求,及时做好现场施工控制职务,强化后期结构验收强度,在此基础上提升工程架构安全质量,为日后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深刻适应基础。 作者:韦海华 单位:桂林彰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工业与民用建筑质量管理论文 0引言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进程在不断的加快,这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建筑物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人们对建筑物的质量要求也就有所提升,作为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严格管理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质量,保障建筑行业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 1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内容 首先,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人员是整个建筑施工现场的核心所在,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主要是施工人员的选择,施工人员所受教育程度以及对施工人员的培训等方面,在某一建筑工程项目中标后,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规模和特点选择施工人员,并且要设立项目经理部,对每个施工人员的工作岗位进行合理的安排,还要激发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其次,对施工设备的管理[1]。施工设备是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对施工设备进行合理安排,比如高层的建筑施工中对于塔吊型号、塔吊臂长的选择等,不仅要保证能够满足施工的需求,还应该考虑到节约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随时的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避免发生事故。最后,对建筑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物的质量,也就是说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也就是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采购人员应该严把采购原料大关,选择质量好的、合格、价格最低的原材料,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节约成本,无论在运输过程中,还是在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后,都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有损坏,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问题。 2探究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加大了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但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所以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要时刻警惕其出现的问题,建筑的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第一,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上文能够知晓,建筑材料在施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有的建筑施工现场由于种种原因,对于建筑材料的管理做得并不到位。比如采购人员忽视了对材料供应商的调查[2],不了解材料市场的行情,使得购买回来的材料不能物尽其用,还损失大量资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并没有对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查,导致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还给建筑项目工程带来了安全隐患。第二,施工现场人员的素质较低。人员是建筑施工的关键,但是目前很多的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素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建筑企业并没有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导致管理人员缺乏质量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施工技能,难以保证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甚至影响了整个建筑项目工程的综合效益。第三,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在质量管理方面,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建筑企业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并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正确指导,质量管理都是根据之前的经验进行,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出现突发事件后,难以凭借之前的经验进行处理。那么这就给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带来威胁。此外,还有在施工过程中忽视了对现场质量的检测,并没有对施工现场的材料以及成品进行全面的检查,或者是检测结果存在虚假情况,进而难以实现对建筑材料和成品的质量控制。 3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完善措施的探讨 在建筑施工中,建筑现场的质量管理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给建筑的质量带来了威胁,甚至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必须要严格的对待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安全。第一,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合格。为了保证施工原材料的合格,采购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原材料的采购、进场验收以及现场检查等各环节的管理工作,采购的时候采购人员应该对市场环境进行考察,选择质量可靠的供应商进行原材料采购[3],并在原材料的运输过程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安全,加强对进场原材料的检测,以及进行现场验收,从而保证材料的合格。第二,提高对施工现场人员综合素质的管理。建筑企业领导应该定期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并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对做得好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实施奖励。此外还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选择综合素质高的施工团队,保证建筑物的质量。第三,完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对于工业和民用建筑而言,质量是其根本,同时也是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重大目标,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应该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个人,严格检查竣工交付的建筑工程质量,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在施工之前,应该积极的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大对质量检查、监督的重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制度实施奖罚措施。第四,加大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监控。建筑企业应该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项目进行全过程监控,也就是在项目实施前进行预防控制,将可能发生的事故扼杀在萌芽时期,在实施过程中对施工材料、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设备等方面进行质量管理,这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在工程竣工交付之后[4],应该对建筑物的质量进行严格的验收,对已经完成的部分进行多次检查,在发现质量问题后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避免以后再次出现同样错误。第五,加强施工进度的控制。控制施工进度也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在项目实施初期严格编制进度计划时,就应该对建筑工程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计划,妥善安排施工的每一步骤。还应该在建筑企业招标的时候,根据相关具体情况确定建筑物的计划工期,并提供合理的计划安排,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建筑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施工的每个阶段都按照计划完成,保证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 4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建筑行业必须要加以重视的。建筑企业应该加大对各方面的管理,提高建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全面保障建筑物质量的安全,为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李建华单位:延安市宝塔区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研究工业与民用建筑管理创新 1质量管理 (1)按照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施工。(2)现场监督管理人员要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进行质量监督,质量检查,质量验收等关节的工作。(3)施工人员在实施施工以前,要核对图纸,图纸由资料管理员进行保管。(4)管理人员要做好技术管理交底工作,明确其各自的责任。(5)在建筑施工中,如果发现任何存在质量问题的施工环节都应该及时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协商,最快的将其解决。协同有关负责人进行一对一的了解与分析。(6)根据现场施工的情况可以设置自检,互检,交接检的监督机制原则,所有质检部门必须签字验收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工艺。(7)测量人员在测量时一定要遵守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严格其施工技术要点,设置时至少采用两个水准点进行测量,不能善意的改变基准点的位置与方向,避免移动而导致的各种问题的发生。在放线进项检测时,可以协同其他部门进行一一的检验,及时的做好预检方面的管理工作。在进行挖土的时,要使用正规的机械设备进行挖掘,同时还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指挥。(8)连续墙的凸出部分应全部凿毛,夹泥、漏筋必须处理,以保证连续墙的质量。(9)对连续墙的位移、沉降、四周建筑物的位移与沉降进行观测。(10)对于已施工完的梁、板、柱结构,不得随意增加施工荷载,加强对成品的保护。(11)严格按照各种标准、规范以及本工程的设计要求进行。在深圳该地下室的建设质量控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整个工期没有出现大的返工现象,节约了成本。 2安全管理 在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尤其是针对一些大的建筑施工,由于其危险因素比较多,故此在建筑施工中,我们首先要做好各个施工中的准备工作,此时安全工作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前期的准备阶段,做好安全预防的管理工作,提高其安全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这也是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解决地首要前提。不能盲目的进行施工,这样很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如:在深基础施工方面,一定要注意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对于一些松软土层,稳定性较差,宜用喷射混凝土或用预应力锚杆、锚索对基坑边坡进行加固,防止崩塌发生。在高空作业的过程中,必须设立围栏警示牌。凡在施工的高层建筑必须在施工工作面外侧搭设3m以上的安全网,安全网必须在无高空作业时方可拆除。安全帽、安全带必须为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1)加强领导,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2)在工地现场成立安全、消防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安全施工和消防保卫工作。(3)安全交底和每周的安全活动要成为制度,成为安全工作检查的主要内容。(4)严格持证上岗制度,施工场内的一切电源、电线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专管,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各路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路和一闸多用。严格执行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5)沿连续墙周边、进出基坑楼梯设置钢筋防护栏,施工中不得擅自移动、拆改安全设施。(6)凡进入施工现场的一切人员,必须戴卡,戴安全帽。(7)严格贯彻执行防火逐级责任制。(8)电锯、电刨必须有防护罩,操作地点的刨花、碎木料应及时处理,并不准在操作场地等处吸烟动火。(9)不得将杂物、垃圾等抛入基坑。(10)车辆进出工地要有专人指挥,不得硬撞支撑柱。(11)配备足够的安全用品,购置足够的消防器材,组织义务消防抢险队,制定工地用火制度,对各用火制度,用火单位指定专门的看火负责人宣传消防知识,杜绝在工地现场吸烟,现场要设立安全宣传牌和消防宣传牌。 3技术管理 就建筑施工而言,建筑施工工程由于施工工艺繁杂,种类比较繁多,故此每一项施工工艺也是有所不同,对于技术的要求更是因具体施工而异,但无论是哪种施工在技术管理上我们必须遵循这样的一条原则就是所实施的技术管理必须完全符合施工建筑的技术管理规范,不能任意制定与其不相符的施工工艺技术。此外,施工建筑单位要设立施工设备,工序管理,抓好施工阶段工艺研究,并做好标准化的规范与管理。与此同时,建筑施工若想更深一步的进行管理,就必须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高新技术手段对技术进行改造,从而提高其整体的技术管理水平,杜绝利用信息技术扰乱市场建筑规范,要公正的建立信息管理化平台,降低其各种风险因素的存在,完善技术管理。 4结束语 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在管理层面上也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建筑施工、工艺等方面发展,才能使科学技术得到很好的应用,提高施工水平,尤其是在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这样才能实现项目科学、有序、稳步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要本着科技创新的科学态度,在建筑施工领域大力推广科学技术,并把科学技术运用到施工及管理方面,在建筑施工领域必然会掀起一场革命,从而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 作者:谢彩玲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技术也不断进步,因此,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管理,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本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作出了分析。 【关键词】工业建筑民用建筑管理分析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建筑物是指供人类生活、居住、学习、工作,以及从事生产和文化活动的房屋。建筑物按用途可分为三类:①民用建筑,指的是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居住等类型的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部分。②工业建筑,指的是各类生产用房和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用房。包括单层工业厂房、多层工业厂房和层次混合的工业厂房等。③农业建筑,指各类供农业生产使用的房屋,如化肥库、拖拉机站等。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就是质量形成的过程,对于工程量的管理要坚持事前控制,防范于未然,把质量问题放在工程管理的首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技术支持。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工程本身都是由许多环节构成的。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每一环节的设计与具体实施都需要足够的技术支持。缺乏了技术的支持,工程的质量必然难以保证,而且各工序之间的衔接也要有相应技术的支持。 2.严格技术标准。为了保障工程质量,任何工程项目都有严格的技术标准。工程技术标准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共同研究和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只有工程各环节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才能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3.严格检查隐蔽工程。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很多隐蔽工程,对于隐蔽工程的管理也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国内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只有工程管理者加强监督和监理,才能有效保证隐蔽工程的质量。 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工程的进度 管理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主要管理内容之一,工程的进度不是单方面就可以保障的,而是需要设计方、施工方、投资方的通力合作,才能保证工程的整体进度。工程进度就是工程从立项、设计、预算,到施工、验收等步骤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加强各方联络,认真落实工程进度。在工程进度管理中,设计方、施工方、投资方要随时进行沟通与交流,各方要及时了解工程的具体进展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必须马上研究对策和解决方案,严格保证工程的进度。 2.要严格保证建筑材料的供应。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都离不开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供应一旦出现问题,工程的进度就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按约定将自己所负责采购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及时运送到工程现场,并及时提供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检测报告等,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影响。 3.投资方要按时支付工程款。工程款是确保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正常运转的前提,如果出现资金流转不畅,必然导致无钱购买建筑材料、工人罢工等现象,施工就难以进行。所以,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投资方一定要按时支付工程款。 三、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验收管理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验收是工程管理的最后一道工序,一般可分为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等几类。 1.分项工程验收。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验收中,一般分项工程由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并将验收记录提交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核查确认。对于重要的分项工程和关键部位的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2分部工程验收。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常常需要分别承包给不同的部门来进行。分部工程一般是由施工单位各施工队组织有关人员在该分部工程所包含的分项工程验收的基础上,按分部工程的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对于重要的和关键的分部工程,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组织验收。 3.单位工程验收。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在单位工程完工后,首先由施工单位自检,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向监理工程师提出验收申请。监理工程师在接到施工单位的验收申请后,应对单位工程的质量保证资料进行审查,并组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的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合同、规范、标准相对照,最后判断该单位工程的质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是否同意验收。 四、全面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管理的创新 目前,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管理已普遍实行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但是方法多是照搬、照抄其他行业的科学管理力式,并不完全适应工程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弊端和缺点都逐渐暴露出来,如果长期的硬性坚持下去,必将不利于整个建筑行业中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必须在现有工程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创新,以满足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需求。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经验,对我国的工程管理方法加以创新。 一些发达国家的建筑行业发展历史较悠久,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早已形成一套完善的工程管理理论和方法。国内的工程施工单位要注重对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吸收和借鉴,但绝对不是全部将其拿过来,直接应用于国内的工程管理工作中。而是要对外国的工程管理经验做充分的分析与研究,并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学习原则,结合国内工建筑行业的现状和行业发展需求,加以适当的创新,逐步形成符合中国建筑行业市场,并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引导其主动参与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等诸多问题,因此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关键在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施工常识、工程管理法律知识等基本技能,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并对工程施工提供可行性、客观、有价值的意见。只有高素质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建立管理方法的创新工作中,才能有效改善国内工程管理方法较落后的现实。 3.在总结工程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工程管理方法进行创新。我国工程管理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多年的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工程管理发展与进步的基石。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管理方法进行更新和完善,才能保证工程管理方法的不断创新。 五、结语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是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我国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的建筑任务,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摘要 本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一个方面,即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进行了论述。首先介绍了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主要概念,然后提出当前形势下我国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存在的典型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对策。 关键词 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对策 0 引言 近年来,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行业发展的尤为迅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科技的运用,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各项技术有了很大地提高。这些技术主要包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现场的管理技术等。笔者认为在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在整个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质量管理的好坏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铁路工程的质量,进而也就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与长远发展。 1 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概述 一般而言,我们将那些可以直接为生产服务并能满足人们的工作需要的建筑称之为工业建筑,如厂房、车间、制造间等建筑。民用建筑是指那些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具有辅助性、加强性等特点的建筑,如居民楼、办公室、写字楼及电脑机房等。工业与民用建筑不包括桥梁工程、岩土工程、交通工程等行业,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掌握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基本概念,就可以很好地对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加以理解。 对上述关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介绍之后,可以很清晰地清楚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涵义了。质量是一个抽象名词,它可以保证一个物体的使用或者被利用的功能和功效。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重要的场所,它是一个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物质目标转化为现实成功的重要场地。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可以为整个工程项目带来很多的经济效益,从而保证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资金周转。对于铁路而言,其具体的内涵也是如此。 2 当前形势下我国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部分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较差 我国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业已经发展到了国家级、省级、地级、市级、县级乃至乡镇级,这就说明了我国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业已经充斥着整个国家,各地都有。这也说明了人民对此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也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部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较差,管理方面的常识缺乏,专业方面的知识也欠缺。因此,在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加以提高。 2.2 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在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和主体,对于一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新时期下,我国铁路建筑工程质量并不是非常过硬,往往存在着一系列较严重的问题。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混凝土的混凝速度过慢、表层基底没有处理完好、钢筋混凝土不够坚硬、基板与基柱在搭配上的不够协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比较严峻的问题,如果没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很容易会出现整个铁路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下滑,那么整个工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那么,在质量检测时,也难以通过。而这是当前形势下我国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具体的解决对策和措施将在下文中提到。 2.3 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存在着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就,带动了其他很多方面额迅速发展,其中信息化技术就是一个方面。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假设或者是一个初步的探索,关于它的应用并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总结起来,具体表现在管理水平相对较低、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管理落后。一般而言,现在普遍采用的信息管理的方式就是人工手写或者是人工传递的方式,这样就导致了书写上的极不规范性以及效率极为低下的尴尬局面。 3 我国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加强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 我国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的素质存在普遍较低的现象。因此,需要对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的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加以提高。可以按照如下的方法进行:定期地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中一定要锻炼他们的实战能力,也就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在培训过后,组织一场类似职场的考试,可以作为管理人员年度评奖的一部分考核的标准。通过这种办法,目的是为了让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能有个质的提高,因此应该避免形式主义的培训方式。 3.2 应该加强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础和主体阶段的质量管理 质量是关键,只有质量上的去,那么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才更有可能将物质目标实现的更快,落实的更加到位。这样就会使整个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获得很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口碑。可以通过加强宣传,使建筑集团的管理人员懂得基础和主体设计阶段的重要作用。 3.3设置合理、科学的铁路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机构或组织 针对现实情况,质量管理模式采用 “扁平”式管理,由项目部直辖施工队(劳务作业层),压缩管理层次和中间环节,减少管理费开支,提高工效。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工业、民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组织需要对职位和人员的分配上要有一定的规划或是布局。如一个建筑行业的施工现场管理机构的设置就很合理、科学:由一名项目经理做为本项目的总负责人,全权代表本公司对本项目实施各项管理,再设一名生产副经理,一名安全副经理,一名项目总工程师组成项目管理班子。设四部两室六个职能部门,即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工程保障部、综合办公室、中心试验室,项目部总人数为45人。这个人员设置可以借鉴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以更好地使管理趋向科学化、理想化、和谐化。
电气安全论文:浅谈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 [摘要]本人简要介绍了电气设备的基本安全知识,并就电气设备环境管理、安全管理技术、人员管理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煤矿 电气设备 安全 管理 防护 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具有空间有限、煤层结构复杂的特点,采掘面周围含有大量的瓦斯、煤尘等易燃、易爆物质,如果用电不当,很容易由于用电设备出现漏电而发生人员触电、电火花引起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等严重事故。 一、电气设备的基本安全知识 1、触电事故按照构成方式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是最危险的一种伤害,绝大多数的触电死亡事故都是有电击造成的。按照发生电击时电气设备的状态,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电击又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效应对人造成的外部伤害。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机械性损伤、电光眼等伤害。 2、日常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在施工中拆除的电线要及时进行处理,用绝缘带包扎带电的线头;在使用电压高于36v的手电钻时,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检查其是否有损坏;高空作业前要检查安全带的牢固程度,检查扶梯有无防滑措施;低压架空带电作业时要配备专人监护,并佩戴好绝缘用具;登高作业时,不能随意往下扔东西;在带电的低压开关柜上工作时,要采取避免短路和接地等措施;遇到雷雨或大风天气,要停止一切高空作业。电器发生火灾要及时断电,在未断电前,应用四氯化碳、二氧化碳或干砂灭火,严禁用水或普通灭火器。 3、雷电 雷电具有电流大、电压高、冲击性强等特点,产生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等三方面的破坏作用。雷电的防护对电气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广泛应用的雷电定位系统,主要有磁方向定位、时差定位和时差测向混合定位。 4、静电 静电所包含的电量通常很小,但往往电压较高,很容易造成火花放电现象。静电的火花能够点燃易燃物质,造成一定的隐患,影响生产的质量,还会导致电脑、继电器、控制器等的电子元件的损坏。 常用的消除静电的措施有接地法、泄漏法、静电中和法和工艺控制法。 5、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往往会导致信号中断或失误,仪器、仪表及自控系统失灵;另外,射频危害还表现为感应放电,可能给人以明显的电击,还可能与邻近的接地导体之间发生火花放电,在有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这是非常危险的因素。 二、电气设备环境管理 1、湿度控制 需安装温湿度仪和空调来调节潮湿环境内的高低压配电室及计算机机房等环境湿度,,并加以实时监测,同时加强巡检力度,及时开启空调调温除湿。 2、高温防护 加强高温安全防护措施,在高温场所内的电气设备应提高防护等级。实行日检查制,加强通风降温,确保高温场所内的电气设备散热效果良好。 3、预防腐蚀 主要通过采用密封式或封闭式结构来提高其防腐蚀性能。外露部件在设计和工艺上均采取防腐蚀措施,电器具有可靠的进出导线密封装置。。 4、降低粉尘危害 通过密闭设备来防止粉尘四处扩散。无法充分密闭的车间,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利用半封闭罩、隔离室等办法来隔离粉尘与电气设备,把粉尘控制于局部范围中,减轻粉尘的危害。 5、防止爆炸 防爆电气设备根据环境及介质的不同分为ⅰ类、ⅱ类、ⅲ类;用于爆炸性危险环境内的电气设备须选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电气设备根据结构型式的不同主要有隔爆型、增安型、本安型、正压型、充油型、充砂型、特殊性等八类。 6、避雷与接地 必须建立安全可靠的接地系统,确保通道时刻畅通。防直击雷是在建筑物或设备顶部安装避雷带或避雷针,避雷器是防止雷电侵入波的最有效的办法,用金属跨接的办法来消除雷电感应。 三、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技术 1、电气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从选型、采购、入库检验、安装调试、使用、检修、事故调查、处理等生产全过程。人为因素是安全管理系统失败、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2、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状态必须做 以下工作: 1)、避免发生触电伤亡事故;2)、避免发生电网漏电故障;3)避免电网过流故障;4)避免电气设备失爆。 3、合理配置必要的检测仪器、仪表,检修、维修工具和备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电气设备人员管理 1、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电气安全管理,可以将电气系统各环节分别安排负责人员,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管理,确保国家的安全生产法规与相关规章制度能够切实落到实处。 2、所有电气人员必须掌握专业安全技术、法律规章与劳动防护工作常识,熟悉自身岗位的运行方式、技术水平,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正确辨识隐患与危险,并能够熟练运用一定的防护手段,确保工作安全、高效。 3、学习、制订与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如电气安全管理规定,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职责等,并加强宣传、认真贯彻落实。 4、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使设备与应急设施等保持完好状态。 5、严格落实电气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6、对已经发生的电气事故要及时报告,绝不能隐瞒,分析了解情况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开展自救,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7、加强防火防爆安全知识和触电急救宣传教育,正确选用灭火器材和灭火方法,熟练掌握触电急救知识,提高应急应变能力。 8、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防止事故发生。 五、电气事故预防措施 1、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包括电缆和电线)。 2、操作井下电气设备,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严禁“私拉乱接”供电线路。 2)非专职或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3)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手套和电工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 4)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只准在瓦斯浓度1%以下的地点使用。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在入井前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准入井。 5)127伏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应有良好的绝缘。 6)井下供电坚持使用检漏保护装置和电煤钻综合保护装置。 7)井下各种电气设备的导电部分和电缆接头都必须封闭在坚固的外壳中,并在操作手柄和盒盖之间设置机械闭锁装置。 8)各变(配)电所的门口都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警示牌;无人值班的变(配)电所,必须关门加锁;井下硐室内有高压电气设备时,都应在明显地点加挂“高压危险”警示牌。 9)定期进行电气性能测定,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和保护接地装置 ,避免电气设备和电缆长期过负荷或超期运行,使绝缘老化造成漏电伤害事故。 10)操作和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有两人执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3、科学处理事故、减小危害。对已造成触电事故的人员进行正确实施科学救护,是降低事故伤害程度的关键。一旦发生电气伤害事故,必须沉着应对,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施救。 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断电。(2)、抛掷金属裸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注意抛掷金属线之前,先将金属线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抛掷另一端,注意抛掷的一端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 煤矿的电气设备管理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以提高矿井电气设备安全可靠性为中心,以经济杠杆为手段,扎扎实实地搞好煤矿电气管理工作,消灭电气事故隐患,确保矿井电气系统安全、可靠、高效。 电气安全论文:关于建筑电气安全性措施探讨 【论文关键词】建筑电气;安全性措施;检查要点 【论文摘要】文章探讨了加强电气安全性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分析了建筑电气的检查要点,提出要在设计、施工、检查、验收和设备交接中予以高度重视才能落到实处。 近年来,住宅建筑的电气设计,已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从政府主管部门制订政策法规,到开发单位、设计人员不懈地改进创新,不仅适应了大量家用电器进人家庭和多种信息消费猛增的需要,而且在用电安全方面,也相应有了许多的保护措施。 但是,各类电气事故仍然逐渐增多。针对此情况,文章对建筑电气的安全性措施进行了探讨。 一、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安全保护措施 (一)绝缘保护 材料、设备进场应进行绝缘检查。在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基本规定中对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场验收作了详细要求。比如成套灯具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mω,内部所用导线绝缘厚度不小于0. 6 mm;开关、插座的不同极性带电部件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小于3mm,绝缘电阻值不小于5 mω;柜、屏、台、箱、盘间线路的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馈电线路必须大于0. 5mω,二次回路大于1mω;电线、电缆产品有安全认证标志,绝缘层完整无损,厚度均匀且规定了绝缘层厚度。因有异议送有资质实验室进行抽样检测。对于在施工中由于工艺需要而损坏的绝缘层应采用色相带和绝缘电胶布恢复到不低于原绝缘等级,等等。 (二)短路、过载保护 线路发生短路时,线路中的电流将增加到正常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在配电设备中常用熔断器以达到短路保护功能。熔断器不仅要标明额定电流,还应标明额定电压。根据配电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最大故障电流,选择具有相应分断能力的熔断器。熔件的额定电流一般为用电设备额定电流的1.5倍左右。 载保护一般由自动开关 (或小型断路器)完成。根据实际需要,自动开关可配备过电流脱扣器、失压脱扣器、分励脱扣器。为了起到自动开关过载保护的作用,自动开关的额定电流要与负载电流相匹配,并小于导线的载流量。 (三)漏电保护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的频率以及人体的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特别是电流的大小和通过时间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和西欧及日本一样,对于漏电保护器取30毫安/秒作为设计依据。根据各国经验,这样的漏电保护器,可以满足触电保护的要求,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在建筑工程中漏电保护方式一般采用分支线保护和末端保护相结合的分级保护方式,并以末端保护为主。这样,可尽量缩小发生人身触电及故障时所引起的停电范围,不影响其他设备或用户的用电,便于查找故障,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漏电保护器不同于其他电气产品,由于它关系到人身安全,因此选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原则:(1)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并具有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缩写为ccee)的认证标志;(2)应经有关专业部门检测并试验合格的报告证明文件;(3)应符合漏电保护方式对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及分断时间的要求,并满足分级保护的级间协调原则。 (四)等电位保护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第3章、第27章对建筑物等电位连结作了具体要求。等电位分局部等电位连结和总等电位连结。 在规范3.1.7强制性条文中,要求接地 (pe)或接零 (pen)支线必须单独与接地或接零干线相连接,不得串联连接。在建筑工程中同类插座同一回路的接地线利用插座压紧螺栓相互翻接是不符合要求的,干线导线应可靠连接后连接到分户箱内接地汇流排,汇流排与总等电位箱直接相连。接地线用黄绿相间线是国际上通用的,总等电位同时是重复接地点。 局部等电位在以往图集中有两种方案,这种方案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新的图集苏d101-2003中作了修改。新图集有两点得到加强:一是现浇板内受力筋与等电位系统作了可靠的焊接;二是卫生间的用电设备不仅要接地保护,而且还要等电位接地,增加了潮湿场所用电的安全性。 (五)接地保护 设备的某部分与土壤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叫做接地。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物件,叫做接地体或接地极。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电流就通过接地体向大地作半球形散开,这一电流叫做接地短路电流。试验证明,在距单根接地体或接地短路点20m左右的地方,实际上流散电阻已趋近于零,也就是这里的电位己趋近于零。凡电位趋近于零的地方,即距接地体或接地短路点20m以上的地方,就叫做电气的“地”或“大地”。接地电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土壤导电率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规范第24章要求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按设计要求位置设测试点。每单项工程不宜少于两个测试点。 按接地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和防雷接地、静电接地、屏蔽接地或隔离接地等 。 1.工作接地。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和事故情况下可靠地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叫做工作接地,如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2.保护接地。为了保证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故,把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叫做保护接地。对电力系统来说,保护接地的方法一般只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只有在这种电网中,凡有金属外壳及构件的用电设备才可以采用保护接地来保证人身安全。 3.重复接地。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系统中,为确保零线安全可靠,除在电源 (如变压器)中性点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必须在零线的其他地方进行必要的重复接地。比如电缆和架空线在引入到建筑物处,零线应重复接地,如果不进行重复接地,则在零线发生断线并有一相碰壳时,接在断线后面的所有设备的外壳都将呈现接近于相电压的对地电压,这是很危险的。 4.防雷接地。为了防止雷电的危害而进行的接地,叫做防雷接地。防雷接地作用不言而喻,不接地就无法对地泄放雷电流。规范对利用建筑物基础和主体钢筋做接地极和引下线以及人工接地装置、接闪器的安装作了具体要求。设计对防雷接地阻值都给出了参数,接地体和引下线完成后要测试,接闪器完成后整个系统才能测试。人工接地引下线要顺直,不存在死角,引下线金属保护管要与引下线做电气连通。避雷带形成等电位可防静电危害。人工接地装置接地体间距不小于5m是为了降低接地体屏蔽作用。 二、检查要点 1.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作接地装置,要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焊成环网状。检查搭接长度、施焊质量、搭接材料的规格尺寸,人工接地的埋地深度和间距,引下线的焊接质量和测试点的设置,测试方法和阻值大小。 2.总等电位和局部等电位的施工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 3.总等电位箱内自动空气开关、总漏电保护器以及分户箱内小型断路器、漏保器的质量、参数及级间协调,高低压配电设备的绝缘和安全防护,导线及灯具等质量。 4.同类插座同一回路的接地线的敷设,不能利用插座端子压紧螺栓相互翻接,用国际上通用的黄绿相间线作接地干线,接地干线应可靠连接后敷设到分户箱内接地汇流排,汇流排与总等电位接地排连接。按设计的供电线制检查总等电位箱内重复接地。 5.导线绝缘测试。 6.通电试运行并调试。 三、结语 以上是为了加强电气安全性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在设计、施工、检查、验收和设备交接中予以高度重视 才能落到实处。监理在施工现场要多观察、勤检查,狠抓重点工序,坚持上道工序未经检查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这样,电气的安全性就有了保证。 电气安全论文:建筑电气工程安全保护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智能化的飞速发展,电气工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投资、工期、质量和预期效果。其中工程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节能效果、安全运行和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包括工作、生活居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高效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电气工程安全保护的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几种电气工程中常用的安全保护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安全保护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升,居住的环境条件得到不断改善。由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电气设备,建筑电气工程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其中电气设备的安全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了确保人们生活工作的安全性,我们对于建筑电气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综合而言,建筑电气工程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它主要包括弱电设备和强电设备两个部分,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握工程要点,从而保证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 1建筑电气工程安全保护的重要意义 日常的电气工程操作中,漏掉一个操作项目或是其中操作顺序的颠倒都可能会导致设备损毁、人员伤亡或大面积停电等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建筑施工中的电气操作是事故多发、高危险行业,必须在施工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因此,电气工程人员不但要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而且还要有高度负责的职业态度,在努力做好建筑电气的设计施工的同时,保障建筑电气产品的质量安全。现代建筑的电气安全性是直接影响建筑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建筑电气工程在施工中容易发生质量问题,我们只有正确面对这些问题,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不断加强日常对员工的培训,制定合适的管理目标,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把控,如此才能够保证电气施工的质量,确保建筑电气工程能够高效运行。 2建筑电气工程中常用的安全保护措施 2.1绝缘保护措施 设备、材料在进入施工场地前需要先进行绝缘检查。《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的基本规定中有对主要材料、设备、半成品和成品进场验收做了详细的规范,比如插座、开关的不同极性带电部件间的爬电距离和电器间隙不得小于3mm,绝缘电阻值不得小于5MΩ;成套灯具的背部所有导线绝缘厚度不能小于0.6mm,绝缘电阻不得小于2MΩ;台、箱、屏、台、柜盘间线路的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馈电线路必须大于0.5MΩ,二次回路必须大于1MΩ;电缆、电线产品必须有安全认证的标志,绝缘层必须厚度均匀、完整无损,并且限制了绝缘层的厚度。若有异议需要送到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抽查,对于在施工中因为工艺需要而有损坏的绝缘层需要采用色相带和绝缘电胶布恢复到不能低于原有绝缘等级等。 2.2短路、过载保护措施 线路出现短路时,线路中的电流将增加到正常状态下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在配电设备里经常使用熔断器来达到短路保护的功能。熔断器要在标明额定电压的同时,标明额定电流。根据配电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最大故障电流,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熔断器。熔件的额定电流大致为用电设备额定电流的1.5倍。过载保护主要是通过小型断路器或自动开关完成。在实际使用中,自动开关可配备失压脱扣器、过电流脱扣器或分励脱扣器。未来能够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自动开关的额定电流需要喝负载电流匹配,并且导线的载流量要高于此。 2.3接地保护措施 接地是指设备的某个部分喝土壤作良好的电气连接。其中和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物件叫做接地极或接地体。一旦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电流会通过接地体流向大地作半球形散开,该电流被称作接地短路电流。实验证明,在距接地短路点或是单根接地体20m的地方,事实上流散电阻已经趋近于0,即表示这里的电位已经趋近于0。距地短路点或是单根接地体20m的地方即电位趋近于0的地方被称作电气的“地”或“大地”。而接地电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推移、土壤导电率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对电力系统而言,接地保护的方法一般只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系统里,为了保证零线的安全可靠性,除了在电源中性点工作接地,另外鼻血在零线的其余地方进行重复接地。举个例子,架空线和电缆当被引入到建筑物处,零线需要重复接地,否则会在零线发生断线,并且会有碰壳时,在断线后的所有所有设备外壳都会呈现出接近于相电压的对地电压,这是极其危险的。还有种是防雷接地,是为了防止受到雷电危害从而实行的措施。在设计为了防雷而实施接地时所产生的阻值有一定参数,规定在接地体和引下线的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工作,但必须砸开接闪器安装完成以后系统完成才可以测试。需要注意的是在接地引下线的时候要顺直,不可以存在死角,将引下线和香油的金属保护管之间电气联通。如此形成的避雷带能够有效防止静电的危害。 2.4采取等电位保护措施 通常来讲等电位保护是指采取局部等电位连接和总等电位连接。接零或接地支线必须单独和接零或接地干线相连接,不能够串联。卫生间的电气设备需要在作接地保护的同时进行等电位接地,这样才能保障在潮湿场所用电的安全性。等电位连结可以降低接触电压,保证用电安全以及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能够起到防雷作用。 2.5漏电保护 建筑电气工程的电气设备经常会出现漏电现象通常是人们不经意间的触碰而导致事故的发生。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会产生一定的伤害,伤害的严重程度和持续的时间、通过的电流大小、电流的频率大小、通过人体的途径以及个人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有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在人体持续的时间长短和电流的大小。漏电保护器是在建筑设备出现了漏电事故时或者人体触电可能会有致命危险时对其进行保护。目前我国的漏电保护器的设计依据是30mA/s。由于漏电保护器关系到人身安全,必须使用严格符合国家标准并且检验合格的专业漏电保护器。另外,还需要进行常识普及,比如高压线头触地会形成跨步电压,跨步电压是指以触地点为圆心的圆形电阻,同半径的圆周上没有电压,而在不同半径的圆周上就会形成跨步电压。所以人的两脚之间就会存在跨步电压,两脚之间的距离越大,电压就越大,对人体的危害就会越大。如果可以不要两脚着地,最好是双脚并拢跳着离开跨步电压区,无法选择的情况下尽量迈小步挪出。 2.6配电箱的安装必须严格符合标准 为了使整个工程中的照明、电力等能够正常工作,配电箱的安装显得至关重要。配电箱是电力负荷的控制器,也被用来接受和分配电能的标量。为了确保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配电箱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几点:配电箱的型号辟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不合格的绝对不能采用。铁制的配电箱的箱体使用的钢板厚度必须不小于2mm。端子板必须使用不小于箱内最大导线横截面积的2倍的矩形母线来制作,厚度不能小于3mm。安装箱体的时候,首先要确保位置正确,部件齐全,导管的管径和箱体的开孔匹配。箱体的安装必须稳固,箱盖药紧贴在墙面之上,垂直度的偏差控制在允许值范围内。箱内的接线需要摆放整齐,回路标号齐全,标识务必准确。 3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电气工程实现进一步的提升,于是国家对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标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施工企业必须及时采取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保护措施。因为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涉及到施工人员和施工项目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建筑电气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和效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电气工程在后期的投入使用中可以实现安全、可靠以及稳定的运转。 作者:肖都全 单位: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电气安全论文: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电气工程在机电行业发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高热度、高竞争的发展态势下,电气工程在机电行业发展中面临很大的机遇及挑战,所以做好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业如何高效快速地完成,更是企业想要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中之重,通过如何有效控制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简单分析一下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电气工程;质量控制;策略;安全管理 一、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电气工程是机电行业发展的灵魂所在,好的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方法更是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电气工程的管理分析以及对施工质量的分析对比,如何加速企业的发展以及如何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些基本的问题能否合理解决,是一个企业更快、更好、更加高效安全的前提。但是现阶段依然存在一些问题。1.电气工程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一般都没有接受正规的技术培训就开始上岗,但是现今知识更新的频率不断加快,所以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要求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要继续接受新的教育,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技术以及方法,不断完善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将电气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向更好的方向迈进。而且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运行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比如说重要运行机械可能会发生短路或者断路,电脑连接系统与反应系统对接不上,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运行面临很大的挑战。对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运行的技术监管以及总体质量必须有好的监管,不断减少存在的隐患。2.电气工程设备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记载大量的数据,但是许多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并未联系实际,使监管的数据不合理,从而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监理不到位,这就导致出现很多不合格、不达标的产品,施工问题、很多安全隐患得不到解决,制约企业发展。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其进行修正,为设备的顺利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二、分析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相关措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建设与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更加贴近,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及时性更是比其他工业行业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难度更大。在提出的影响电气工程施工安全因素的9大类危险的22项中,外力破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些都是电气工程施工整个工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慎重对待。因此,在电气工程施工中,我们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联系实际进行统计、计算,安置合理有效的路径,使出现的监管数据尽可能合理,从而消除很多安全隐患等。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可以有效减少后期施工中因为工艺流程互不相接而导致工程无法推进。工程技术也要不断创新,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如果无法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将无法推动电气工程行业的发展,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将电气工程施工智能化,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提高控制技术和驱动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使我们的机械智能化程度大大改善。提高电气工程智能化程度要求将控制系统与检测系统结合,控制系统可以采用现今比较先进的PLC技术,它可以更加高效地整合器械之间的衔接工序,降低人工操作的失误率,将传统工作形式与新的工作模式相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每个环节工程质量检测都可以达到标准,使流水线作业可以顺利完成,大力提高效率,降低工作中的失误率。 三、电气工程的安全管理 电气工程的安全管理运行要求各个环节都紧密结合,所以应该建立数据共享实时互通机制,将电气工程运行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出现的危险、可能应对的突发状况、各种维修方法的信息资料,根据不断变化的因素,制定相应的统计方法,做到数据的合理化运用。在电气工程施工中,我们应安排好各个环节的衔接,保证各环节的质量,在使用中要结合新型智能科技,再经有关部门做出统计、计算,安置合理有效的路径,避免因为准备工作不充分延误工期。大型机械的日常维护也至关重要,很多机械发生损坏是日积月累的侵害造成的,如果在日常管理可以加强维护,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日常侵害而导致的机械损坏。定期检查由专门监管部门组织实施,对整体的完整性、基础设施的完备情况,做专业性统计,把这些数据进行整理,使系统整体参数更完善也更精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建设与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更加贴近,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及时性更是比其他工业行业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难度更大。我们通过此文简单分析了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提出了做好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是电气工程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文中对如何使作业高效快速地完成,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以及如何有效控制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做了简单的介绍,希望可以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何宏潜 单位:梧州职业学院 电气安全论文:建筑电气安全评价方法分析 摘要:建筑电气安全评价工作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到的内容范围广,要考虑的因素复杂多样。要有效实现电气安全评价的作用和功能,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体系,这关系到企业电气的安全水平。本文简述了电气安全评价工作的内涵和作用,提出了电气安全评价因素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的基本原则,分析了电气安全评价中用到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电气安全;评价因素;评价方法 1、关于电气安全与评价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电气安全是安全检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涉及电气领域的科学技术和管理项目,其中涵盖了实践、教育、科研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一种以安全为目的的应用型科学,这门科学的应用价值极高,其基本理论包括电磁学理论和安全原理两个部分。随着电能应用的普及,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电力,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因此电气安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电气安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电气的使用几乎涵盖了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例如在电气工业、建筑业、煤炭业、冶金业以及石油化工等行业都涉及到电气安全工作。另外,电气安全也包括一部分的工程技术,其中还包括了组织管理方面的内容。电气安全评价是工程项目验收的重要内容,包括有效性和经济性两个方面的评价。首先,对于系统电气安全有效性的评价,主要是以电气安全的角度,分析系统中各部分布置的合理性;判断各部分采用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否科学有效;认真分析系统各部分能不能协调工作;检测系统内是否存在电气安全上的漏洞。实际上,电气安全评价也就是对建筑系统中的电气危险因素进行排查,分析各种电气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依据评价结果提出电气安全的防治措施和整改意见。在一般的建筑中,电气火灾、爆炸、雷电、静电以及触电等都是电气使用过程中的频发事故,由于建筑物功能的不同,电气安全防治的侧重点也不同。在进行电气安全评价时,要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对于油田企业,火灾和爆炸是引起重大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进行安全电气评价时,要将评价重点放在电气火灾、雷电、静电方面;对于机械厂,厂内金属材料相对较多,在评价时的重要内容应该涵盖静电触电等频发事故。评价因素体系是进行电气安全评价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因素体系,才能有效指导电气安全评价工作的进行,以下是在建立评价因素体系时应注意的几个基本原则:(1)科学合理:一个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检验其科学合理性,电气安全评价因素的建立要遵循科学性,要充分反映客观实际以及事物的本质,这种体系的建立要充分突出影响企业自身安全的各种相关因素。因此,只有坚持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电气安全评价因素体系的建立才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才能有效指导评价工作的进行;(2)全面考虑:要综合考虑影响企业电气安全的各种行为因素。因此,电气安全评价是一项综合多方面因素的复杂工作,为了保证电气安全评价的可靠,在选取评价因素时要具有代表性,在选择时要从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着手,全面考虑,注重细节,不放过每一个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以保证在最终确定评价因素时有选取余地;(3)具体可行:电气安全评价程序要化繁就简,尽量保证评价工作的简便可行,这样实施方案才能更容易地被安全部门接受;电气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应基于对大量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对于评价对象的比较工作要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因此评价因素应该进行量化;电气安全评价包括电气安全技术和电气安全管理两方面,既包括技术也包括管理,因此评价对象比较复杂,对于上述所说的量化评价因素有时难以实现,但是为了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必须努力做到评价标准的量化;(4)稳定可靠:作为安全评价的标准,确保安全稳定可靠是评价电气安全的重要指标,因此在选取时要选取比较具有规律性的因素,将偶然因素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2、电气安全评价的相关因素 虽然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其中必然有安全隐患的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安全隐患都会造成电气事故的发生。从安全原理的观点来看,生产以及管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其他危险因素都有可能被偶然事件触发导致电气事故的发生,因此生产环境,生产管理以及社会环境等就成为安全评价中需要关注的危险因素,其中生产管理因素最为关键。 2.1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是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人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接触这些电气设备,因此,电气设自身的的安全性就对企业的电气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对企业的电气安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将对电气设备自身的安全评价作为重点工作。 2.2电气环境 电气环境是指对电气安全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大致分为自然和非自然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我们经常见到的雷电以及我们熟知的静电等,非自然因素主要指相关企业的生产环境以及相关的电气安全管理。电气环境在很大一方面影响着建筑的电气安全,在进行电气安全评价时,电气环境的有关安全也应该列为关注的重点。 2.3安全管理 建筑的电气安全评价工作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包括工程技术与组织管理两方面的内容,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严格管理下,工程技术才能有效实施;有了可靠的工程技术的支持,组织管理才能应用于实际,因此要做好电气安全评价工作,要将工程技术与组织管理相结合,重视综合性的电气安全措施。 3、电气安全评价方法 就目前的众多评价方法来看,比较受关注的是模糊综合安全评价方法。这种方法依据事故理论的综合论观点,建立多层次的电气安全评价因素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综合评价结果;使用安全特征量处理评价结果。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对多因素体系做出定量的评价,以数量化的形式表达人们的主观判断,然后进行模糊运算处理。另外,这种评价方法采用安全等级模糊特征量划分安全等级,有效解决了评价结果失真或均化的问题。经过实际应用表明,这种方法与企业实际结合紧密,可操作性强,有效避免了现有评价方法全面性不强、量化标准不严谨的缺点,可以对评价结果进行更优化的处理。因此,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在一般的电气安全评价中,此外还有配套的评价软件,为电气安全评价工作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应用工具。此外,电气安全评价的方法还有很多,在实际的电气安全评价工作中,较多地采用了事故树分析的方法,但是这种分析方法不够全面,不能很好地结合企业的生产活动特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安全评价的意义。综合来看,电气安全评价可以结合电气安全检查表,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再对个别要重点关注的危险因素,采用定量的技术评价或事故树分析的方法,再次进行安全评价。 4、结束语 电气安全评价是建筑生产活动的重点工作内容,企业要针对自身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电气安全评价体系,为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评价机构提供高效可靠的评价工具。组织专业的管理队伍,与可靠的工程技术相结合,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总之,在日常生产活动中,要注意对电气安全的监管,防患于未然,有效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防止给建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作者:杜小军 单位:山西省化工设计院 电气安全论文:电气工程的安全与治理 摘要: 电气工程技术在我国的各个行业都有应用,对工、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电气工程施工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对电气工程的整个施工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要加强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以及安全管理。文章就电气工程施工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电气工程;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对策 1电气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电气工程安装施工要遵循电气工程的技术规定和相关要求。但是施工者对电缆的施工和安装有时做得比较急,有的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施工,导致出现一些安全方面的隐患。此外,有很多电气施工人员,在做导线穿孔时,按照自己的经验安装,根本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极易出现问题,也会给今后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安装防雷接地设施时,也不按照规定进行,导致所安装的防雷接地设施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防雷的效果不好,给电气工程的整体埋下安全隐患[1]。 2电气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1做好电气工程设计和开工阶段的质量 电气工程施工时,一定要将施工设计之前的工作计划好,按照工程所需的施工图纸进行,对于之后的工作也要进行设计,让施工者有一个工作的整体规划,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施工方案来完成施工任务,保证施工的质量。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团队,要求他们对于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和研究,找出每一个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预防,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将出现的安全隐患降低到最低。 2.2加强施工过程中资源的质量管控 在进行电气工程施工时,使用各种施工材料、施工资源这就需要对各种施工材料和资源的质量严格把关,争取在材料的使用上做到万无一失。质量上有保证,才能保证后续的工作顺利进行,从而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得到完善。当施工的一些设备和资源被运到施工工地时,作为管理者,就要对于施工设备和资源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所运来的这些设备能够正常运转,施工材料有良好的质量,还有对于特殊要求的一些材料,也要严格进行质量检查,避免出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次品出现。将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把握好,确保整个电气工程的顺利进行。 2.3加强对电气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为了施工顺利完成,需要提前准备,这就要求相关的施工人员全面地把控施工图纸、施工方案等,遇到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在人员的选择方面以及所运用的技术等,要严格地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需求落实好。对参与到电气工程中的每一个工作者,应该进行技术考核,以保证电气工程施工能够做到最好。在电气工程的整体施工过程中,控制每一个施工阶段的质量,这是保证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这主要包括在材料的选择过程中,要确保所选择的材料的质量是最好,所运用的资料、设备等都是最佳的。特别是针对一些特殊的材料,更是要严格把关,如电线、管道、管件等材料,一定要严格地检查,确保其质量。另外,还要特别关注防雷接地设施的施工,保证其按照合格标准进行,避免出现问题,将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做好后,那么整个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才能有效保证。不断增强电气工程的整个质量安全,确保人身安全得到保障[2]。 3电气工程安全管理对策 3.1提升安全意识,制定出相关的施工管理制度 在进行电气工程的施工的时候,对其整体过程进行管控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每一位施工者,更是要加强在安全方面的防范观念,在意识上引起重视,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就要逐步培养施工者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安全防范,制定出一些施工管理方面的体制来约束员工的施工行为。在电气工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本身缺乏安全方面的防护,在施工时施工人员总是会担心出现安全问题,这将影响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作为每一位电气工程的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阶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具体的施工条件进行安全施工,加强对于工程的施工情况的分析,不断将工程的每一个流程做到最好,所以,在施工时,施工者要提升对于安全防范意识,使得整个电气工程质量得到保障[3]。 3.2科学化的电气工程预防和管理控制体制的建立 在进行电气工程的具体工作过程中,作为管理者,要对电气工程进行有效合理地管理,特别是那些具体电气施工环节,要加强管理,针对具体的施工流程,要在质量和施工方法上进行指导,多监督工作人员的具体施工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电气工程的施工顺利进行。检查施工成果,看其是否按照了正确的施工标准进行实施,把握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问题,针对有问题的环节,进行科学化的检修,使得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机器设备等能够有效使用。 3.3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培训和安全教育 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电气施工团队,有利于保证施工管理的质量。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多展开一些管理方面的培训,让施工者熟悉质量管理流程,掌握工作技。此外,也要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才能更好地保证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 3.4施工后期做好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的措施 到了施工的后期,要着重考虑电气工程安全和质量,尤其对于装修阶段、工程竣工之后需要完成好监督和维修等方面的工作。为了顺利完成电气工程的安全与质量监督等工作,需要借助国家机构、社会的监督等力量。当工程在规定日期完工后,按照国家规定和标准,对电气工程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严格执法,凡是不合格的部分,需要进行监督,进行修正。在电气工程的使用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质量方面的问题,居民把这些情况及时告诉物业,当发现很严重的情况可以告诉给国家相关的机构[4]。在电气工程后期,往往存在一些维修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依据日期对其进行检修。不仅仅在施工阶段,还要在装修期间也进行安全监督,从而提高其工程的质量。在具体装修期间,基准线要核实好,保证每一种开关、灯具、插座的标高与位置达到安全的标准;为了墙面的粉刷,在实施之前,依据墙面线和水平线,需要施工人员核实电气工程中预留的孔洞,当满足要求之后,才能稳固箱盒。此外,要对所安装的一些管道进行定时的检测,以确保管道的质量安全,将铁线穿好,并对管盒进行封堵[5]。总而言之,需要从安全和质量两个方面做好电气工程。施工人员要具备好的职业技能,这是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在进行电气工程施工中,作为物质保障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也要依据施工标准检验验收,从而确保施工环节的顺利实施。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后期需要对电气工程进行监督和维修。 4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过程中,电气工程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一环,电气工程的安全问题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联系。在施工的时候,运用科学化的施工手段,确保施工的质量,逐步完善电气工程的施工环节,给企业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胥芳 芮吉国 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商河县供电公司 电气安全论文: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分析 【摘要】在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的建筑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电气设计方面,由于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已经在高层建筑行业里占有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同时又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因此,在整个高层建筑的质量监控中,对于电气设计的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由于设计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在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中占有较大比重,发生原因,总结原因不外乎用电负荷,低压配电系统安全设计等。本文围绕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保护方式等针对高层建筑电气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展开论述,主要论述的方面,包括低压配电的接地保护,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高层建筑接地保护设计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选择等。 【关键词】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系统;接地保护 在高层建筑中,人们所使用的电气设备比较多,建筑电气设计要进行严谨周密的设计,应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不断在高层建筑的电气部分的设计和安装上提高要求。而安全性则是摆在电气设计的首要位置。人们需要有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尤其是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与安装、运行、维护,与使用者的安全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提高,如今人们对建筑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例如在建筑的智能化方面同样也包含了供配电系统的智能化。因此,当今研究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能,包含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对之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1]。 1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事故及其原因分析 造成低压配电系统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多种,比较常见的低压配电系统安全事故包括过负荷、短路故障、漏电、电弧、电火花与等,严重的可能导致人员的触电事故,轻者配电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包括在高层建筑中的低压配电系统设计理念要始终坚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布设好各种保护装置以及配电设备,防止高层建筑的各种电气设备配电系统出现自身或者人为故障,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发生。 1.1漏电 在有电流流过的时候,绝缘能力差的导线,可能会由于电流通过其他导线或者是裸露的导线接触大地,引发导线发热,如果温度达到导线绝缘层的着火点,会在导线和大地之间产生电容,导线上的电流会流向大地,而带有电流导线之间裸露的部分会相互连接,彼当用电负荷超过额定的负荷时,那么导线上的电流值会增加,例如220V额定电压电气设备的能量会以电场能的形式存在,对配电系统构成一定的威胁,此时电线如果与支架材料较差的绝缘性接触,就很容易产生火灾。如果在某个或多个因素的影响下,变压器中出现漏电故障点与接地点,则容易构成漏电回路现象[2]。 1.2短路 极大的电流值会引发导线温度急剧升高,如果两根裸露导线的接触点电势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就属于电线的过负荷,电流会不通过用电设备将导线金属导体融化,由此容易产生极大的电流,过负荷一旦电流量超过导线安全电流量,甚至会产生导线绝缘层破裂、短路电流、火花与电弧,严重的会造成喷溅燃烧现象。甚至引发导线内阻发热,引起自燃现象,最终引发火灾。 1.3接触不良导致的电阻过大 对于电源线结合处大型的用电设备的结合处、开关结合处、各个地方,一旦出现接触不良,电弧在高密度电火花情况下会构成,电火花会在导电线路两端产生,就会使得接触不良部位的电阻变大,易燃物点燃甚至造成爆炸事故,而这时的回路电流流经电阻处,当温度高于3000℃,绝缘保护层的融化和燃烧,会导致线路热能大增。 2低压配电系统接地保护概述 (1)低压配电系统概念在现今的建筑电气设计工作中,低压配电系统接地保护型式有一种比较先进的系统,其电源的端口的带电区域一般情况下并没有设置接地的装置,而是在电源端口的部分设计了相应的高电阻以及电抗,用以进行接地保护。另外,在用电设备进行工作时,偶尔会产生一定的漏电情况,用电设备的外部导电部分亦需要进行比较严格的接地保护处理。系统不仅能够使建筑中的电气系统进行比较稳定的供电,更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能。低压配电接地保护型式系统一般情况下比较适用于对供电要求比较高,或者需要持续供电的大型建筑中。国内的众多大型企业供电的运行亦常采用该种接地保护方式来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性。(2)现实当中,在运行的电气设备外部导电装置当中,个别城市公路的供电系统当中亦有TT系统的存在。在建筑电气系统使用系统进行接地保护时,采用TT系统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电源的中性点处会进行直接接地保护装置的设计,更加科学和恰当。另一种建筑电气系统接地型式为低压配电的TT系统。使用该系统,采用了与中性点形同的设置,亦进行了直接接地保护装置的设计。整个建筑电力系统的即电气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比较适用于一些电压容量相对比较低、对供电要求相对较低的建筑,能够有效地运行,中性线N和PE线之间并不存在通电关系,PE线也没有在通电系统进行电力的传输,例如农村,多使用的是该种接地系统进行供电保护的方法[3]。(3)低压配电TN系统,采用一根比较有保障的保护线进行连接,低压配电的TN系统存在着三种比较有效的模式,分别为TN-S、C、C-S,TN系统作为建筑电气接地型式比较复杂,例如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被称为TN-C,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亦被称为TN-S系统,上述三种模式在设计的过程中,所有上述模式保护装置均被统一设定,进行各个中性点的连接,这些中性点各有各的局限和优点,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中性线在进行连接的过程当中比较适用于数据密集的处理区,而保护线将多个需要进行保护的电气设备进行合并,操作也比较容易。 3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保护形式 (1)一般情况下,在高层建筑中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保护形式,要求不间断供电的高层建筑中,对于电气设备中电源的中性点和漏电部分,电源端口的带电部分IT系统通过高阻抗接地进行保护,绝大多数的建筑还要进行相应的接地保护。高层建筑低压配电保护系统主要有以下三种,包括低压配电TN、TT以及IT系统,低压配电IT系统低压配电系统区域设置接地里面的IT系统,一般不在电源端口带电,而是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运行并进行供电,保证低压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运行,并保护建筑电气中低压部分的电压和电流。(2)在高层电气低压配电系统应用过程中,对于低压配电的TT系统而言,由于中性线N和PE之间不存在配电关系,中性线N与PE无通电,电源的中性点的接地系统或者电气设备中的漏电部分必须做好接地保护设计,在用电负荷较小的分散地区,如农村,或者对用电要求不是很高的场所,需要进行接地保护,对于电力系统中的PE之间进行通电的TT系统进行低压配电TN系统的设计,需要设置好保护模式,并将各个电气设备的外壳连接到保护线中。而低压配电TT系统对于用电要求并不高,对于建筑电气设计,需要对配电系统的彼此的中性点进行连接,采用一定的接线方式来接线,这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设计方案,在日常电气设计中较为常用。进行电网导线的截面积有一定的标准要求,在高层建筑配电设计尤其是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对于,应发挥三种接线方式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以低压配电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的关系为依据,避免采取不当的接线方式。例如TN-S适用于较为危险的爆炸场合或者是数据处理,工矿企业的电气设计中常常TN-C-S模式,TN-C实际上是三相四线的系统模式。 4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必须遵守相关的选择原则,确保配电系统高效、合理、安全;在设计安装过程中,电气设计中的分支线及其末端的用电设备需要选择相应的种类,使用合适的漏电断路器,首先是看漏电断路器的额定动作电流,另外是预防电路电压受损查看其电击能力安全界限是否符合标准,再就是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设计低压配电系统,然后是比较漏电断路器的额定动作电流与电气系统中正常泄漏电流的大小,选择有相关资格证书的工作人员进行漏电断路器的安装,这样可以确保其安装工作的规范操作。此外还有一些提高建筑电气设备系统的安全性能的注意要点,例如为避免电流电压的不稳定,在施工过程中不得肆意篡改线路也是需要注意的。 5结语 重视低压配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安装工作,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重视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工作,做好规避危险事故的措施,综合各类影响因素,关注建筑电气线路容易造成火灾事故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接地设置要进行特别的设计。综上,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工作的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作者:谢顺 单位:佛山市景胜电力电器安装有限公司 电气安全论文:电气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故障处理 摘要: 安全问题是电气变电运行中的关键部分,只有保证了电气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质量,才能使作业在安全的环境下实施,从而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文章分析了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探讨了变电运行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以及设备检修措施,以此为保证电气变电的安全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电气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故障排除;电力系统;电力需求量 当前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电气设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同时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此使我国电力运行更加安全,达到降低电力事故的发生。发生电力事故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不仅给电力部门带来不良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用电。因此分析电气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其为保证电力的正常运行,提升人们用电质量提供保障。本文就对电气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处理进行深入探讨,探究其中存在的故障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处理策略,以此使电气变电运行更加稳定、安全,为保证人们正常用电提供有利条件。 1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 1.1加强技术管理 电力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与电力安全运行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加强管理电力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十分有必要。为了使电力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可以培训电力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通过建立培训机构的方式定期培训工作人员,以此使电力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得到提升,使其了解与掌握变电运行的相关工作,比如变电系统的连接、现场设置变电设备等。另外,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以讲座的方式讲解相关的知识,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使其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并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对变电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为了提升工作人员对电力事故的处理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各类电力事故的预防及事故演习等活动,使电力工作人员能良好应对电力事故发生,使其应急能力得到提升。当发生变电设备故障时,工作人员能从容不迫地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故障,使电力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使变电运行效率有所提高。 1.2提高变电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变电稳定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关,变电部门要关注变电工作人员的变电操作,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变电部门可以针对电力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的学习,使其保证电力运行的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变电工作人员要根据变电运行的实际操作情况做好相关的总结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总结经验并完善自我。变电运行管理人员应当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严格按照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使自己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使其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当工作人员面对电力故障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保证变电运行的可靠与稳定奠定基础。变电工作人员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影响变电运行的主要因素,之后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此使变电运行更加安全与稳定。 1.3严格落实变电运行管理的规章制度 为了使变电设备事故发生率有所降低,变电部门应加强变电设备的管理,可以采取安全责任制度的方式进行管理,并以奖惩机制的方式进行安全管理,以此使变电设备管理落实到位。变电部门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比如安全标语、黑板报等,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并树立其良好的责任意识,如果出现安全事故,将由其中的工作人员负责。另外,变电部门也应当将管理指标分配给每一位变电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能认识到工作的核心内容,使其在工作中认真做好相关工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奠定基础。 1.4对变电设备加强管理 要想使变电设备运行更加安全,变电部门应加强变电设备的管理,其目的是使变电设备事故发生率降低。变电部门尤其要注重监督设备的采集、安装等,保证设备质量符合相关的标准。在采购电气设备时,应查看电气设备相关的证书,以此使设备达到标准要求。另外,还应当对变电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维修计划,定期检测与维修变电设备,一旦发现变电设备存在故障,应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这样才能使事故隐患得到大幅度降低,使变电设备得到安全运行。 1.5加强对危险细节的强调 变电部门管理人员还应当加强对危险细节的管理,反复强调变电运行需要注意的地方,使其他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变电部门应注重强调这十个部分:(1)变电设备的运行会导致周围伴有强大磁场的现象,因此变电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保持与电气设备一定距离;(2)进行倒闸操作时,应当由操作人员处理相关的工作事项,其中操作票的填写是最关键的,应保证每一票填写一项操作任务,多填了反而没有效果;(3)在变电高压设备巡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横跨或移开遮拦;(4)在雷雨天气时,对室外高压设备的巡视,巡视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将绝缘鞋穿上,并与避雷装置保持一定距离;(5)还需要做好接地线的编号工作,固定好接地线的位置,还要注意保证接地线编号的一致;(6)值班人员要深入了解变电设备;(7)如果发现不安全的操作行为及流程,应当立即停止操作;(8)没有经过允许,所有人不能自主进行设备调度以及其他行为;(9)工作人员装拆接地线到导线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当注意导体端的装拆,之后再进行接地端的装拆。另外,要保持与带电部分的接地线的距离,防止事故的发生;(10)工作人员应当注意绝缘手套与绝缘靴的使用时间,不出意外的情况下,绝缘手套与绝缘靴的安全使用时间为六个月。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检查绝缘手套与绝缘靴是否超过使用期,防止绝缘手套与绝缘靴引发触电事故。 1.6加强安全工器具的管理 工作人员要应当加强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对于不合格的工器具应当重新配备,不得使用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另外,还应当配备质量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如果发现存在不合格的安全工具器,应立即更换,还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工器具相关制度,使安全工器具得到更好的保管。 1.7防止火灾事故 为了防止火灾的问题发生,应当制定切实有效的防火预案,这样才能使火灾事故发生率得到降低。需要注意的是,冬季取暖不得使用电炉子,人离开时应保证将发热电器设备关闭。另外,配备质量达到标准要求的消防设备,每月检查消防工具器是否良好,并及时更换有失效、损害的设备。 2变电运行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2.1线路跳闸 如果发现线路跳闸的问题,变电人员应当立刻对线路CT到线路出口进行检查,这个环节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后再对跳闸开关进行重点检查,需要检查开关三相拐臂、消弧线圈的状况、开关位置的指示器等。如果开关是弹簧机构的,需要检查弹簧储能,查看其是否正常。如果开关是液压机构的,就需要对开关压力是否正常进行检查,通常检查才能保证线路能够正常输电。 2.2主变低压的开关跳闸 对于主变低压的开关出现跳闸问题的发生,其主要包括三种情况,分别为开关误动、越级跳闸、母线故障。要想知道主变低压开关跳闸主要是由于什么情况导致的,还需要进行初次设备的检查以及一次设备后进行分析才能知晓以此检测主变低压的保护动作或者检查主变低压侧内的设备。在进行保护装置的检测过程中,应进行主变保护与线路保护装置的检查。首先检测人员应当将线路故障进行排除再检查设备,判断故障是属于母线故障还是线路问题。之后再进行一次设备检查,检查的重点是主变低压侧的过流保护区。检查二次设备时应重点检查保护压板,查看其是否存在漏投的问题,再检测直流保险箱是不是有线路熔断的问题。 2.3主变三侧的开关跳闸 主变三侧的开关跳闸问题一般受到主变内部故障、主变低压侧母线故障、主变差动区故障等方面的影响。要想知道具体的故障原因,应当检查一次设备或保护掉牌后才能进行判断与分析。将瓦斯保护动作应用其中,能够了解变压器内部是否存在故障,应当将检查的重点放在变压器上,查看其是不是存在变形或者着火的问题。另外,还要着重检查压力释放阀和呼吸器,主要是查看呼吸器有没有喷油问题。主变三侧出现开关跳闸问题时,应当对变压器的二次回路进行检查,主要查看其是否出现短路。进行一次设备的三侧主CT间的检查,主要是查看差动保护动作是否存在故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检查差动保护就可以分析、判断出主变内部的线圈匝间是否存在故障,因此一旦检测差动保护,应当仔细检查主变压器,其中包括油色、油位、管瓦斯电器等。其中在瓦斯继电器的检查过程中,应当检测继电器内部的气体,对气体的可燃性特点及颜色来判断主变压器是否正常。 3设备检修措施 3.1验电 在检修电气设备时需要注意线路停电时方可进行,在验电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在接地线装设之前实施,经过验电检测可以验证电气设备的电压是否正常,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带电的情况下进行地线装设,以防止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在验电操作过程中,主要是对检修设备的进出线两侧进行验电。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员需要戴上绝缘套进行高压验电,如果没有专业的验电器,可采用绝缘棒进行替代,根据绝缘棒是否存在放电或火花等现象判断是否存在设备带电。 3.2接地线装设 接地线装设操作主要是为了防止工作在工作过程中突然来电,给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带来危害。接地线应当设置在停电设备可能来电部位或可能产生电压的部分。在接地线装设操作过程中,最好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并且每个人员都需要将绝缘手套戴上,才能进行操作,并且需要做好监督工作。接地线的装设第一步应当做好接地端的操作,之后再连接导体端,尤其要注重连接接触的质量。在拆解的过程中,拆线的顺序则与接线的顺序相反,在接地线装设操作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的标识牌或装设遮拦的指示,防止工作人员隔离开关或者误合断路器,最终引发安全事故。 3.3加强安全管理 要想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管理十分重要。首先应当添加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制度,使每个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执行,使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然后对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建立应急管理措施,避免突发事故的发生,避免引发安全事故。在变电运行工作过程中,应当规范变电运行相关规章制度,并建立有效的安全应急工作策略,及时处理好突发事件的发生,为了使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及时处理相应的事故,可以通过开展事故演练,以此使操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得到提升。另外,还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并落实责任制,为降低事故发生奠定良好基础。 3.4不断提高检修工作人员的检修效率 检修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检修效率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提升检修人员的整体素质十分重要。(1)应提升检修人员的责任意识,使他们能利用自身的技术诀窍与积累,使其能够自我管理;(2)本单位应当将重点放在检修作业中,这样才能使检修人员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使其认真做好工作任务;(3)还需要增强检修力度,以此为提升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奠定基础。 3.5变电检修中要注意检修方式多样化 从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对于检修方式还存在不足,对企业发展带来一定阻碍。因此针对变电检修方式的问题,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策略,比如有的企业需要扩建与改建,应在计划时将状态检修系统融入到工程中,等所有运行步入正常后,将检测与诊断设备安装于重要位置的变电站。对于一些不重要的变电站或较低故障率的变电站,无需安装状态检修的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支出。在这种状况下,可以在重要部件上安装实用功能的检测诊断设备,并将传统的检修方法应用于不重要的部件中。因此当前电力企业的检修方式应当做出改变,应当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的检修方法,使多种方法达到相互结合。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对推动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一些新的技术与设备的出现,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发展。当前变电运行中,自动化程度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提升,这样使得人为操作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有所降低,同时使变电运行成本降低不少,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当前我国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变电系统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逐渐实现,这对促进电力企业良好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由于笔者能力有限,论文还有不足之处,还望指导纠正。 作者:杨国理 单位: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电气安全论文: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摘要: 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电气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内容,对工程质量有着比较大的影响。为了保证电气工程安全,需要控制好电气工程质量,文章首先对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内涵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工程项目施工;工程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亦随之提高,对各方面尤其是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化的建筑需求随之增多,电气工程的社会地位也随之提高,而电气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电气工程管理工作人员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高度负责电气工程质量,认真谨慎地做好电气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电气专业和相关施工专业的工作人员要秉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结合工程的自身特点和相关制度要求,控制管理好每一个施工环节,设计方认真设计图纸,施工方施工过程中坚持做好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工程监督体系,实时检查采购材料的质量,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以及工程验收的运行效果,及时发现并改进一切不利因素,切实提高电气工程的工程质量。 1电气工程介绍 电气工程(ElectricalEngineering,简称EE)是当今高科技领域的成员之一,其所涵盖的内容由传统的电力和电力系统延展至所有的光电行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推动了电气工程的进步。如今电气工程与人们生活质量息息相关,逐渐深入到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作用举足轻重。电气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运作。电气工程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起着越发重要的作用,但技术水平依旧处于初级阶段,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电气工程技术水平相对较高,我国的电气工程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控制协调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提高工程质量是首要问题。 2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技术 协调控制好影响施工的每一道程序,确保工程质量并能够顺利进行后续施工,以下方面需要更加重视: 2.1工程图纸的设计 图纸设计是电气工程施工的第一道工序,上面标识的尺寸以及使用的工具是施工人员的参考依据。细微的偏差都可能会影响整个的施工效果。图纸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质量。针对施工建筑的要求和特点而言,设计的图纸在符合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业主的用电需求。检查图纸的设计质量,首先审查图纸中的电站房,随后是变配电系统,之后再继续检查其他项目,合理完善并修订设计方案,同时图纸的修订和完善需要工程的施工方和设计方将专业与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协作完成。完成该项目的图纸设计与修订后,最后再做一次专业会审,由设计方完成此阶段工作,发现并改正和完善图纸中出现的专业性的错误和漏缺,随后与施工方再次商讨,最终确定工程图纸,确保后续施工能顺利开展。电气专业与土建专业相互配合,对变配电室地坪等区域进行环境检测,确定电话机房周围是否允许安装机器。如各电气设备的房门的开启方向是否正确;剪力墙上的管道预埋工作是否已经完成,洞口是否保留;这些用来焊接接地系统的材料是否备齐。另外,电气专业工作人员分别和给排水等专业工作人员以及消防专业人员应该就用电设备的合适位置、设备用电量的多少等问题进行商讨;并针对如何分工、断电要求等问题做出协调结果。 2.2配管配线工程方面的质量控制 图纸设计完成后要开始线路敷设,同时进行配管施工。配管的顺利进行需要土建专业的配合。配管配线施工过程有以下四个方面需要注意:(1)按照国家质量标准选取合适的配管材质,要考虑管道所处的工作环境和设计图中的规格,采用不易腐蚀,氧指数超过27的管径合适的PVC管;(2)以规范的转弯半径为最小基准,选取半径稍大的弯管,使用弯管器进行煨弯时,将扁圆偏差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否则弯管会有皱折出现;(3)安装配管时,按要求必须使用配套的线盒与金属管子,并用螺母固定好线盒。螺纹管管口需要做保护处理。将管子埋土,并在管子周围设置超过20mm的保护层。需要注意的是,用于消防线路的配管井外必须采用明管配线的方法,并在管外涂防火涂料,将其与地线连接;(4)敷设线路时,分别采取桥架方式、地板内暗敷方式、顶板面方式、顶板内暗敷方式进行CT、FC、CE和CC的敷设等。根据设计规范选用合适的管线材料,敷设线路时,采用压接工艺安装导线连接头,并用母线螺栓对其固定,在其安装线盒是为了防止管内出现导线接头。安装分线T接箱用导线接通照明箱和配电箱。 2.3电气安装方面的质量控制 通常电气安装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安装插座、灯具和配电照明箱等,在此过程中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1)以设计图纸为施工依据,合理安装各设备器具。例如,50mm为吊扇相对钩盒盒位的偏差范围;在距门框180mm的范围内安装开关盒,同一空间中灯具到吊扇中心的距离不超过5mm等;(2)配电照明箱的安装过程中,管线需要竖井,这时对配电照明箱采取明敷方法,设置好管线间距,管线和配电箱位置要合理安排。其他地方的电话分线箱和配电箱的安装通常为了配合室内美观会采取嵌墙暗装的方式;(3)暗装一般用于各种插座和床头灯的安装,另外电气安装工程的主要用料PE线。 2.4隐蔽工程方面的质量控制 电气工程中有一部分施工是在装饰层里进行的,我们称之为隐蔽工程,此工程的位置较为特殊,如若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不会轻易被察觉,时间过长或情况严重时可能会造成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内容包括:(1)做好监督工作,排除安全隐患。适时安排专业人员对检查施工效果,包括地下室的接地网要焊接牢固,它与引下线的焊接点的位置要合理布局;钢筋之间要焊接正确。另外配合土建专业,检查预埋在混凝土中的电线管,对所有的检查结果做详细记录,将报告交予监理,监理确认无误后签字,自下而上,分层做好质量控制工作。(2)基于隐蔽工程的特性,确保现场检查和情况记录同时进行,对于施工中的重难点部分着重仔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修。妥善保存相关信息数据,确保后续工作中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3)检查接地网的焊接情况,要进行接地连通试验以及开挖检查之前,为了避免发生接地网事故,应提前告知监理部门与业主方,只有双方都检查通过后才能开展检查工作。(4)允许业主方和监理部门对隐蔽工程进行抽查,并将工程实际情况如实相告。 3电气工程的安全控制 电气工程的质量影响建筑物的功能发挥以及建筑物自身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施工安全理念应贯彻整个施工过程,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对所有新进场员工进行岗前用电安全教育与培训,确保其持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上岗,坚决禁止未经培训的员工操作或调试电气设备。施工班组每天工作前都要进行安全交底,结合当天的工作安排,妥善放置安全工具及设施,按照临时用电的管理规章,使用合适的电气设备,操作设备的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每天详细记录所使用调试的电气设备和相关参数。监督各用电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技术交底制度,明确制度内容,领会制度精神,紧抓技术要点,务必做到规范用电,安全用电,合理用电,工作人员必须在相关文件上签字,并注明交底日期。根据三级保护内容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设置原则设置漏电保护器。特殊场所供电时应有关制度要求使用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指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接触时对人体不造成损伤的电压。施工方对专业电工以及各类用电人员要进行定期的用电安全教育培训,要求各类用电工作人员须持有效证件上岗,对于无证的工作人员,坚决禁止上岗。 4结语 总之,电气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性强、施工周期长且较为复杂,工程的质量控制可从图纸设计到配管配线、安装工程、隐蔽工程、竣工验收这五个方面和贯穿始终的施工技术入手,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需要专业电工和消防专业人员、给排水专业人员以及各类用电人员协同工作,做好从图纸设计到工程验收整个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工作,保证各工程环节顺利进行的同时,积极探索能够提高电气工程质量控制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确保电气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推动电气工程的发展。 作者:甄忠孝 单位:中铁一院集团南方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电气安全论文:电气工程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浅析 摘要: 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电气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内容,对工程质量有着比较大的影响。为了保证电气工程安全,需要控制好电气工程质量,文章首先对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内涵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工程项目施工;工程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亦随之提高,对各方面尤其是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化的建筑需求随之增多,电气工程的社会地位也随之提高,而电气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电气工程管理工作人员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高度负责电气工程质量,认真谨慎地做好电气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电气专业和相关施工专业的工作人员要秉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结合工程的自身特点和相关制度要求,控制管理好每一个施工环节,设计方认真设计图纸,施工方施工过程中坚持做好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工程监督体系,实时检查采购材料的质量,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以及工程验收的运行效果,及时发现并改进一切不利因素,切实提高电气工程的工程质量。 1电气工程介绍 电气工程(ElectricalEngineering,简称EE)是当今高科技领域的成员之一,其所涵盖的内容由传统的电力和电力系统延展至所有的光电行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推动了电气工程的进步。如今电气工程与人们生活质量息息相关,逐渐深入到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作用举足轻重。电气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运作。电气工程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起着越发重要的作用,但技术水平依旧处于初级阶段,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电气工程技术水平相对较高,我国的电气工程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控制协调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提高工程质量是首要问题。 2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技术 协调控制好影响施工的每一道程序,确保工程质量并能够顺利进行后续施工,以下方面需要更加重视: 2.1工程图纸的设计 图纸设计是电气工程施工的第一道工序,上面标识的尺寸以及使用的工具是施工人员的参考依据。细微的偏差都可能会影响整个的施工效果。图纸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质量。针对施工建筑的要求和特点而言,设计的图纸在符合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业主的用电需求。检查图纸的设计质量,首先审查图纸中的电站房,随后是变配电系统,之后再继续检查其他项目,合理完善并修订设计方案,同时图纸的修订和完善需要工程的施工方和设计方将专业与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协作完成。完成该项目的图纸设计与修订后,最后再做一次专业会审,由设计方完成此阶段工作,发现并改正和完善图纸中出现的专业性的错误和漏缺,随后与施工方再次商讨,最终确定工程图纸,确保后续施工能顺利开展。电气专业与土建专业相互配合,对变配电室地坪等区域进行环境检测,确定电话机房周围是否允许安装机器。如各电气设备的房门的开启方向是否正确;剪力墙上的管道预埋工作是否已经完成,洞口是否保留;这些用来焊接接地系统的材料是否备齐。另外,电气专业工作人员分别和给排水等专业工作人员以及消防专业人员应该就用电设备的合适位置、设备用电量的多少等问题进行商讨;并针对如何分工、断电要求等问题做出协调结果。 2.2配管配线工程方面的质量控制 图纸设计完成后要开始线路敷设,同时进行配管施工。配管的顺利进行需要土建专业的配合。配管配线施工过程有以下四个方面需要注意:(1)按照国家质量标准选取合适的配管材质,要考虑管道所处的工作环境和设计图中的规格,采用不易腐蚀,氧指数超过27的管径合适的PVC管;(2)以规范的转弯半径为最小基准,选取半径稍大的弯管,使用弯管器进行煨弯时,将扁圆偏差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否则弯管会有皱折出现;(3)安装配管时,按要求必须使用配套的线盒与金属管子,并用螺母固定好线盒。螺纹管管口需要做保护处理。将管子埋土,并在管子周围设置超过20mm的保护层。需要注意的是,用于消防线路的配管井外必须采用明管配线的方法,并在管外涂防火涂料,将其与地线连接;(4)敷设线路时,分别采取桥架方式、地板内暗敷方式、顶板面方式、顶板内暗敷方式进行CT、FC、CE和CC的敷设等。根据设计规范选用合适的管线材料,敷设线路时,采用压接工艺安装导线连接头,并用母线螺栓对其固定,在其安装线盒是为了防止管内出现导线接头。安装分线T接箱用导线接通照明箱和配电箱。 2.3电气安装方面的质量控制 通常电气安装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安装插座、灯具和配电照明箱等,在此过程中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1)以设计图纸为施工依据,合理安装各设备器具。例如,50mm为吊扇相对钩盒盒位的偏差范围;在距门框180mm的范围内安装开关盒,同一空间中灯具到吊扇中心的距离不超过5mm等;(2)配电照明箱的安装过程中,管线需要竖井,这时对配电照明箱采取明敷方法,设置好管线间距,管线和配电箱位置要合理安排。其他地方的电话分线箱和配电箱的安装通常为了配合室内美观会采取嵌墙暗装的方式;(3)暗装一般用于各种插座和床头灯的安装,另外电气安装工程的主要用料PE线。 2.4隐蔽工程方面的质量控制 电气工程中有一部分施工是在装饰层里进行的,我们称之为隐蔽工程,此工程的位置较为特殊,如若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不会轻易被察觉,时间过长或情况严重时可能会造成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内容包括:(1)做好监督工作,排除安全隐患。适时安排专业人员对检查施工效果,包括地下室的接地网要焊接牢固,它与引下线的焊接点的位置要合理布局;钢筋之间要焊接正确。另外配合土建专业,检查预埋在混凝土中的电线管,对所有的检查结果做详细记录,将报告交予监理,监理确认无误后签字,自下而上,分层做好质量控制工作。(2)基于隐蔽工程的特性,确保现场检查和情况记录同时进行,对于施工中的重难点部分着重仔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修。妥善保存相关信息数据,确保后续工作中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3)检查接地网的焊接情况,要进行接地连通试验以及开挖检查之前,为了避免发生接地网事故,应提前告知监理部门与业主方,只有双方都检查通过后才能开展检查工作。(4)允许业主方和监理部门对隐蔽工程进行抽查,并将工程实际情况如实相告。 3电气工程的安全控制 电气工程的质量影响建筑物的功能发挥以及建筑物自身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施工安全理念应贯彻整个施工过程,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对所有新进场员工进行岗前用电安全教育与培训,确保其持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上岗,坚决禁止未经培训的员工操作或调试电气设备。施工班组每天工作前都要进行安全交底,结合当天的工作安排,妥善放置安全工具及设施,按照临时用电的管理规章,使用合适的电气设备,操作设备的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每天详细记录所使用调试的电气设备和相关参数。监督各用电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技术交底制度,明确制度内容,领会制度精神,紧抓技术要点,务必做到规范用电,安全用电,合理用电,工作人员必须在相关文件上签字,并注明交底日期。根据三级保护内容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设置原则设置漏电保护器。特殊场所供电时应有关制度要求使用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指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接触时对人体不造成损伤的电压。施工方对专业电工以及各类用电人员要进行定期的用电安全教育培训,要求各类用电工作人员须持有效证件上岗,对于无证的工作人员,坚决禁止上岗。 4结语 总之,电气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性强、施工周期长且较为复杂,工程的质量控制可从图纸设计到配管配线、安装工程、隐蔽工程、竣工验收这五个方面和贯穿始终的施工技术入手,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需要专业电工和消防专业人员、给排水专业人员以及各类用电人员协同工作,做好从图纸设计到工程验收整个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工作,保证各工程环节顺利进行的同时,积极探索能够提高电气工程质量控制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确保电气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推动电气工程的发展。 作者:甄忠孝 单位:中铁一院集团南方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电气安全论文:电气工程技术安全质量控制研究 摘要: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建筑业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智能建筑和高层建筑的产生,对电气工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电气工程技术逐渐呈现出复杂化的特点。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电气工程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安全质量控制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人们的生活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电气工程技术中的安全质量控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电气工程技术;安全质量;控制 0引言 工程项目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电气工程,该环节施工过程中,拥有较强的复杂性特点,施工人员必须做好导线连接、敷设电线等各种综合性工作。在建筑业飞速负责的过程中,我国逐渐引进并应用了各种先进的电气工程技术,该环节施工中的安全质量控制带来了更高的难度。为了提升电气工程施工以及建筑整体质量,本文分别对电气工程技术中的安全控制和质量控制措施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电气工程技术中的安全控制 1.1加大岗前安全培训力度 一方面,对施工人员加大岗前安全培训力度。针对电气工程来讲,在实际施工以前,相关部门必须应用全面的安全控制培训来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传播,促使其能够产生根深蒂固的“安全第一”思想[1]。在对安全控制相关制度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必须提升针对性,即相关人员应加大对工程实际需求的了解,同时还应当综合考虑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专业能力等因素,从而提升安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促使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形成三大保护体系,即安全检查、安全教育以及技术交底。另一方面,在提升电气工程安全管理质量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应当对专门的安全负责人以及安全控制岗位进行有效的设立,这些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拥有相对专业的技术知识,从而在进行安全检查的过程中,才能够正确判断电气设备的相关参数,为提升工程施工安全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1.2科学选择供电系统 三项无线制供电方式也就是TN-S供电系统,现阶段我国多数电气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都会选择此系统。TN-S供电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呈现出如下特点:当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电流不会在专用保护线上产生,而不平衡电流仅存在于工作零线之上;电压不存在于PE线对地当中,因此专用保护线PE当中是用来连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零保护的,同其他连接方式相比,这种连接方式更加安全、可靠;单相照明负载回路是工作零线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断线现象不可以在专用保护线PE当中产生,同时也严禁漏电开关的进入[2]。在这种情况下,该系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总电源位置能够实现对工作零线和专用保护线的分开处理,因此漏保可以被有效装设于零线之上,从而提升对专有保护线电流的控制力度,并促使安全性在保护线当中得以有效提升。 1.3漏电保护器的安装 在没有任何防护设备的基础上,人体不会在解除电压的过程中受到损害,这就是安全电压。现阶段,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电压等级的确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电力安全相关规范。在对交流电进行规定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需求进行设定。确保安全距离产生于高压带电线路当中,一定的防护措施必须应用于接触42V电压的过程中,严禁在人体接触的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在对电气工程中,对漏电保护装置的应用,能够有效预防因设备漏电给人体造成的损害[3]。相关漏电保护装置是实际安装的过程中,必须拥有国家的认证标志,安装人员在发现漏电保护装置拥有质量问题时,应立即停止安装;同时,在选择漏电保护装置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其同工程需要以及电气工程系统特点保持高度的一致,构建审批制度、编制安全用电技术措施以及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等措施,都能够为漏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安装和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2电气工程技术中的质量控制 2.1事前控制 电气工程较高的质量,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专业的技术能力是分不开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技术以及施工人员都必须拥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实际施工中,不断引进并科学的应用先进技术,为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4]。因此,在积极加强事前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应首先对施工全体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和质量意识培训,促使其真正掌握施工过程中即将面临的安全威胁,从而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工程质量以及安全性也能够有所提升。同时,在促进管理水平得以提升的过程中,应将先进技术作为基础。科学的应用先进技术,能够减少技术原因导致工程质量下降现象发生的概率,更能够提升施工安全性。施工人员素质对工程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事前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应加大考核和评估工作人员的队伍,同时还应当加大对普工和技工数量比例的调整力度。保证上岗技工都能够拥有相关技术证件,并对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有效的考察之后,才能够允许其参与施工。针对电气工程师来讲,其日常工作中对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应当建立在对工程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该方案当汇总必须包含详细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各个环节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技术措施,从而为电气工程竣工后的验收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2.2事中控制 在针对电气工程质量实施事中控制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加大检查和监督力度。我国现阶段已经对电气工程施工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是事中控制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当发现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施工的现象时,应及时加以制止,并通知相关部门重新施工。在事中控制中,必须对规范化的操作进行严格的推行,在对质量控制进行编制的过程中,提升可操作性,确保监督的实际可行性。在提升工程质量的过程中,必须从细节入手[5]。例如,只有详细检查线盒和电器管材以后才能够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并详细填写登记报告。在检查施工每一道工序、实现工序交接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设计图纸,该设计图纸是经过严格会审的。当发现施工某一环节发生质量问题时,应详细进行记录,并重新进行施工,直到工程符合质量标准位置,才能够开展后续的施工。 2.3事后控制 电气工程竣工后,验收工作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验收人员应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设备、材料等品牌和质量进行充分的研究,对施工工艺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相关工艺同工程需求相符。在实际安装电气工程的过程中,偏差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施工人员必须保证将这一偏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也是验收工作中的重点。当发现电气工程中的不合理操作和施工现象时,应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返工,为提升电气工程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6]。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智能化已经成为我国电气工程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而电气工程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然而,在提升这部分环节施工质量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安全控制和质量控制力度。二者是有机整体,在提升控制力度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根据工程实际特点,抓住控制要点,并应用较强的安全意识,对工程各个环节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从而在实现安全施工的基础上,提升整个工程质量。 作者:顾广民 单位: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电业局 电气安全论文:电气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浅析 摘要: 电气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采取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的方式,有利于提高电气工程的水平,解决电气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根据电气工程的施工状态,分析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 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0引言 电气工程的应用非常广泛,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运行水平。电气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在整个工程项目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辅助提高电气工程的性能,确保电气工程的顺利运营。 1电气工程现状 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电气工程得到很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建筑行业的需求逐渐提高,导致电气工程面临着质量及安全上的压力。大部分电气工程,其在施工建设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两项工作,并没有安排到位,导致电气工程仍旧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1]。电气工程,在建筑项目内,起到调节的作用,规划好质量与安全管理,才能体现电气工程的各项优势,逐步改善电气工程的施工,促使其可跟上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维护电气工程的安全与质量,进而确保电气工程达到质量与安全的标准。 2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 2.1前期质量控制 电气工程前期的质量控制,是指在准备阶段的工作,目的是营造优质的施工环境,提前规避潜在的质量问题。电气工程内,前期的质量控制,主要是规划好工程中所需要的物资[2]。例如:电气工程的施工材料、设备等,需要在前期准备阶段,采取质量控制的方法,避免其在工程中出现问题,设备、材料,是电气工程的重心,首先按照电气工程的实际需求,严格监督物资的选购,比对方案中对物资的要求,禁止有质量问题的物资进入工程现场,尤其是设备硬件,工程单位需安排专业的人员检测,必要时可以采取送检的方式,确保各项物资合格;然后处理质量不合格的物资,迅速更换有质量问题的物资,防止其影响后期施工;最后安排物资在电气工程现场的存储位置,确保物资在整个电气工程周期内,始终保持高效、稳定的质量水平。 2.2中期质量控制 电气工程中期的质量控制,相对比较复杂,结合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探讨中期质量控制的措施。如:(1)工程单位审核电气的施工图纸,防止图纸中存在质量问题,最主要的是确保电气工程图纸的准确性,消除图纸内的质量缺陷,预防质量风险;(2)电气工程的基础项目上,控制好预埋件的质量,包括吊杆、吊卡等,应该注重预埋件的先后顺序,安排在墙体防水工艺之前,保证预埋件的质量;(3)工程单位把控电气工程的施工技术,如线路布设、线缆包扎等,确保施工技术的合理性,电气导线的施工技术,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导线的松紧度、防水处理以及穿线技术,都要依照工程方案内的规定进行,杜绝诱发质量问题;(4)工程结束后,安排质量测试,专门用于评估电气工程的质量效果,维护电气工程的质量性能。 3电气工程的安全管理 3.1树立安全意识 电气工程的安全管理,最根本的措施是树立安全意识,便于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电气工程的整个过程中,工程人员要全面树立安全意识,掌握与工程安全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而根据电气工程的现状,制定安全管理的方案,深入应用到电气工程的现场内,规范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工程内,树立安全管理的意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规避电气工程中潜在的安全风险。 3.2落实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电气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促使安全管理的措施,更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3]。例如:某电气工程单位,比较重视岗前培训工作,将安全管理、安全教育等内容,引入到岗前培训中,通过加强培训力度,实现工程的安全管理,还能辅助提高电气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除此以外,该工程单位,在岗前培训阶段,严审施工人员的资质,确保人员均为持证上岗,一方面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另一方面提高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最大化的降低电气工程的安全风险。岗前培训工作,在安全管理中,表现出系统性的特点,其可根据电气工程的安全需求,有针对性的安排岗前培训,完善安全管理的各项功能,注重电气工程的安全性。 3.3预防与管控 预防与管控,都是电气工程安全管理的内容,可以实际应用到工程的安全控制内。预防,是在安全管理的范畴内,汇总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的工程内容,提前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此来预防安全事故。管控,是指合理的控制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规避安全风险。预防与管控,能够全面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一般情况下,电气工程在安全管理方面,注重预防与管控的应用,规划好安全管理的职责,维护工程施工的规范性[4]。预防、管控的运用,监管了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通过项目责任人,管理工程现场的安全项目,如果现场出现任何安全问题,责任人有权力暂停工程建设,先解决工程中的安全问题,再重新安排电气施工,由此确保电气工程的安全性,为电气工程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 4结束语 电气工程在建筑行业中,占有很高的比重,根据电气工程的现行状态,全面落实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致力于维护电气工程的质量,满足工程的需求。质量控制、安全管理,是电气工程的两大运行标准,必须实现质量与安全上的控制,才能优化电气工程的运行环境。 作者:汪江波 宋孝俊 李月巧 单位:青海铁塔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电气安全论文: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摘要: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业技术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尤其是电气工程已经广泛地应用到我国的各行各业中,对工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其对质量的要求也比较高,在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电气工程的安全运行具有破坏作用,因此,加强对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十分重要。文章简要介绍了电气工程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任何进行质量控制和进行安全管理,希望能够为电气工程的质量提升和安全管理提供一些借鉴,仅供参考。 关键词: 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措施 电气工程是构成现代各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工程的施工是工程项目施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电气工程施工能够保障工程的整体水平,提升整个工程的质量,保障工程的工期,使得工程能够达到预期的施工目标,在完工后能够正常运行,符合工程的施工目标。在进行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材料的选择、设备的使用状况、电线管的敷设等方面的问题,保障电气工程施工的基础,强化电气工程管理,对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实施安全管理,这是现阶段电气工程施工亟需解决的问题。 1电气工程中常出现的问题 在进行电气工程安装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施工标准进行。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在进行电线施工与安装的过程中比较匆忙,没能按照具体的施工要求与施工标准进行,经常会出现一些隐患。另外,在进行导线穿孔连接作业的时候,施工人员经常按照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施工,并没有按照实际的施工需求来进行,经常出现错误的导线施工与包扎,造成安全隐患,影响后续施工的进行。还有在进行防雷接地装置施工的时候,没能按照具体的施工标准进行,防雷接地的施工装置的安装不合理,防雷效果不佳,影响整个电气工程的安全。这些问题都是电气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会影响整个电气工程的安全,甚至造成一些严重的后果,因此,在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这些问题严格关注,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保障电气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电气工程质量控制采取的措施 2.1做好电气工程设计和开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电气工程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电气工程的施工设计和开工的准备工作,要根据电气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做好电气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与电气工程的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了解电气工程设计的目的、需求以及电气工程要实现的目标,这样才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而有效促进电气工程的施工,施工方案的设计要符合施工设计的需求,保障施工方案能够满足施工的目标,科学、规范地完成施工。相关的管理团队一定要对施工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审核,使施工的各个流程与施工设计相符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一个良好的预期,这对电气工程的后期施工具有有效的指导作用。 2.2加强施工过程中资源的质量管控 电气工程的施工需要各种施工材料和施工资源的支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施工材料和施工资源的质量管理,保障施工材料和施工资源的质量可靠,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保障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在施工设备和施工资源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前,一定要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对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保障设备能够有效地使用、施工材料的质量合格,如果有一些特殊材料需要提前进行审批的话,一定要严格对这样的设备进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电气工程的施工要求,进而提高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 2.3加强对电气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在进行施工准备的时候,相关的施工人员一定要对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有一个全面的把控,并且要依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严格地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需求进行施工前的人员的选择、技术的选择等工作,具体的落实好参与电气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的施工人员和施工技术,保障电气工程的施工能够按时进行。在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上的具体要求,如果发现施工环节上与施工图纸或施工方案不符,一定要及时提出,与相关的负责人沟通,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时解决,保障电气工程的施工能够继续进行。在电气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一定要严格把好质量关,确保施工的各个环节的材料、资源、设备的质量合格,尤其是一些比较特殊的材料,如电线、管件等,一定要确保这些材料的衔接与连接正确,满足设计要求。除此之外,在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格外关注电气工程的防雷接地施工,保障防雷接地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其施工质量也合格,这样才能够在电气工程的工作中不出现质量问题,提升电气工程的整体质量,保障使用安全。 3电气工程安全管理采取的对策 3.1提高电气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 电气工程的施工管理对电气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进行电气工程工作的时候,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尤为重要,一定要培养电气工程施工人员科学合理的安全防范意识,建立相关的施工管理制度。如果电气工程的施工人员缺乏相应的安全防护意识,就会给电气工程的施工带来一定的阻碍,影响施工进度,降低施工质量。因此,在进行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工程的境况和施工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提高电气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促进电气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 3.2落实科学有效的电气工程预防和管控机制 在进行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电气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对各个流程都进行监督,保障电气工程的施工符合施工标准和施工规范,这样能够对施工的各个环节都有一个良好的把控,尤其是对设备要进行科学的检修和管理,保障设备的可靠性,在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解决,保障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出现问题,这样才能保障电气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3要对电气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培训和安全教育 一支专业的电气工程施工与管理队伍,对提高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保障电气工程的施工工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电气工程的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经常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管理,加强他们管理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他们的安全教育提升他们的安全施工意识,这样可以保障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保障电气工程的施工按时完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关注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问题与安全管理问题,采用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安全管理方法,电气工程的施工具有特殊性,这主要是因为电气工程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对施工质量与施工技术的要求都十分高。在实际的施工工作中,应该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采用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电气工程的施工安全,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保障电气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电气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最佳保障。 作者:孙海珉 单位: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电气安全论文:高压电气试验安全管理研究分析 【摘要】 高压电气试验是电力系统正常运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确保高压电气试验安全已成为当前业内普遍关注的课题。高压试验工作由于其特殊性,极易发生人身伤亡、设备损坏的事故,因此如何对其安全进行管理控制成为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高压电气试验前期的准备工作,并且提出了高压电气试验安全实施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高压电气试验;现场安全;有效管理 高压电气试验是对设备的运行情况或其绝缘性能进行试验评估的过程,高压电气试验的工作具有复杂性高、危险性大的特点,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电力生产的有序进行的同时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就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高压电气试验引入了一些新的设备和技术,有效的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和运行,并且有效提高了高压电气试验的诊断技术,进一步保障了高压电气试验的安全管理。 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是保障高压电气试验安全进行的前提 1.1在试验进行前做好前期的勘查工作 前期的勘查工作是高压试验的基础,在高压试验工作之前,应当安排有关工作人员及时到达相应地点进行勘察,全面了解作业的任务,掌握停电范围、危险点等信息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登记,与此同时,还要安排工作人员对作业过程中使用的工器具进行检查,查看其数量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损伤。前期的勘察工作有利于对试验条件进行合理的预判,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或采取合适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试验进行前期就将危害降到到最低或者直接消除。 1.2在试验进行时要采取安全措施 在高压电气试验的整个过程中都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因为虽然在实验前期进行了相应的勘查和准备工作,但安全问题是不会轻易消失,随时都可能发生,也会因为一些条件的改变而发生不同类型的问题,严重的话可能造成一定的危险或损失。为了降低试验的危险性,首先要建立并实施健全的规章制度,例如工作证制度和监护制度等,同时对于工作票的许可、改变或者间断、结束也要有一定的规定。另外,高压电气试验的技术方面更要有相应的安全措施,例如停电、验电措施,还要对工程的周边做好遮拦的安装和标识。除以上措施外,还要根据高压试验的具体情况对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认真的调查并确认,从而保证高压电气试验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协调运行。 1.3保证试验人员的技术能力 高压电气试验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与许多环节都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对每个部分都进行细致的安排,保证高压电气试验的稳定运行。工作人员在高压电气试验的整个过程中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提高工作人员对高压电气试验的安全意识,避免其他不必要的损失以及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也非常高,不仅要全面了解试验的目的、原理和技术工艺等,还要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熟悉各项相关试验,除此之外,还要对电力安全的工作规程有着全面的掌握,这样才能将试验过程中的各种情况进行正确的合理的判断和处理。一般来说,只有不断提高对高压电气试验安全管理的认识,不断强化安全理念才能有效减少直至杜绝安全隐患的出现,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促进高压电气试验的顺利稳定进行。 2对于高压电气试验能够安全进行所提供的具体对策 2.1在试验人员进行高压作业前仔细检查其相关安全设备 高压电气试验中会用到许多相应的工器具,这些工器具是试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影响着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因。在高压电气试验作业开始之前应当及时准备好试验过程中会用到的仪器仪表和工器具等,并且仔细检查这些仪器的外形以及状态,保证其时刻处于正常状态,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作业过程中因为调整或准备工具而浪费时间,还能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2.2在进行现场安装时,对于危险点的判断要精准 对危险点的判断和控制是高压电气试验过程中重点内容。试验进行之前就应该对可能出现的危险点进行提前预测,因为不同的人对于危险点有不同的认识,因此应该广泛争求意见,并结合平常的实际试验积累下来的经验,争取将所有的危险点都进行相应的预测和控制。对相关的危险点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要将这些风险点进行控制才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将各个危险点进行分析,根据其性质特点进行分类,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将每一个关键点找出控制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可以采取填写控制卡的方法,将危险点按照其分类的顺序逐个列出,然后再填写上各自的控制措施,最后根据控制卡对危险点的控制措施进行实施,以确保高压电气试验能够顺利进行。但是实施的具体操作必须要有明确的负责人,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2.3做好协调工作,避免伤害到他人 高压电气试验由于其危险性极高,必须从各个方面保证试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在高压电气试验的进行过程中,不仅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会受到威胁,有时候也很容易给其他人带来危害,因为试验现场也经常会有非专业人士,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避免进入现场,也不清楚高压电气试验的危险性。因此,一定要做好现场的协调工作,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通电前提醒非专业人士远离现场,同时也要求其他人询问好是否适合进入现场进行工作。 2.4严格遵守试验规章制度 高压电器试验与其他电气设备试验相同,都有着严格的规范和规章制度,试验中的每一个步骤和流程都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定。由于高压电气试验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为了保障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设备以及公共财产的安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要严格遵守操作流程,主要措施如下:(1)首先,接地线和接地引下线一定要正常连接,不能发生缠绕的状况,而且接地引下线的安装位置不能有油漆或者腐蚀;在进行高压电器试验前,要将相关设备的放电工作准备到位;对仪器仪表等进行检查,使其处于归零状态;经过充分放电后才可以进行下一个步骤,而且放电工作要使用专用的放电棒等等。(2)应该尽量避免感应电伤人事故的发生。高压电气试验的环境就是存在着各种大型的带电设备,而且这些设备一般都具有非常强烈的感应电,这就使感应电伤人的事故经常发上,为了有效避免这些事故,可以给这些设备加接一根接地线,将感应电的强度降低甚至消失至不会伤人的程度。(3)高压电气试验进行过程中严格执行呼唱制度很有必要。所谓呼唱制度,就是一个流程中的上下级之间有一个相应的信号,使下级知道可以进行下一步骤的工作了。以往的许多案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呼唱制度而导致的人员伤亡的事故经常发生,例如接线人员的接线工作还没做好,加压人员就盲目根据自己的判断加压,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不必要的事故和伤亡。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伤亡事故是由于工作人员对于工作不了解或熟练而导致的,这些人一般都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不了解,而且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不能按照规定的呼唱制度。 3结语 高压电气试验是当今社会一项重要又光荣的工作,其工作环境复杂,危险性大,因此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技术性的要求十分严格。为了避免在试验过程中发生人员伤亡的惨剧,做好事眼前的安保工作,提高试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及纪律性是相当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高压电气试验的安全进行,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谢鲤合 单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桂林供电局 电气安全论文:电气工程施工安全性问题研究 1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性问题 在我们进行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如下一些安全性问题: 1.1施工过程中存在漏电的危险 在我们进行电气工程的施工时,有时会出现漏电甚至触电的问题,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施工程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在设计上的不合理,此外,我们在施工安全上相关措施的不规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我们进行电气设备的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相关部门对电气设备在应用中的实际保养不够重视,加上其相关的保养环节不够规范,由此就造成了相应电器设备的实际的绝缘能力明显降低,这种情况就让我们的设备在其实际的运作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一些诸如局部过热甚至是设备损坏的现象,而更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导致机器的漏电现象,进而可能导致工作人员触电,这对于我们正在工作的相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都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综上所述,在我们进行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由于其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上和过硬的技术水平,容易造成漏电和触电的安全性事故产生,因此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 1.2施工过程面临火灾的威胁 我们在进行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经常会面临着火灾事故的威胁,而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在电气方面的安全性缺陷。由于我们的电气工程施工的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对电力安全性方面知识和技能的了解,从而导致了我们在施工技术等方面的普遍缺失,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私接线的问题,这种现象极易导致我们的施工线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出现超载的情况,进而造成我们施工线路的过热现象,从而使电器的绝缘层遭到损坏,造成其在线路上的严重问题,最终导致火灾的产生。除此之外,我们在对设备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如果这些相关设备中存在着插头或导线方面接触短路的现象,就极易导致电力机器在其开关的闭合过程中造成电压的瞬间增大,进而使其电弧出现打火现象,从而导致火灾的发生。可见,我们在进行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雷电以及相应的设备、线路上产生的短路现象就是造成火灾的重要原因,这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加以重视,并积极寻找解决措施。 1.3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对施工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们进行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的施工人员有时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即使某些程序上存在一些小问题也不至于引发安全事故,从而忽视了对施工过程中相关设施和材料的检查,不按照相应的要求去施工,甚至出现在施工过程中的投机取巧,减少施工环节,偷工减料,减少安全支出等现象的出现,这无疑增加了电气施工的安全风险,不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 2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对策 为了更好的解决我们在上述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从根本上杜绝其对电气施工人员的生命造成的威胁,进一步减少由于安全问题而造成的对我们电气设备的损耗,结合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如下: 2.1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绝缘保护 由于在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漏洞甚至触电的风险,我们在进行相应的施工过程的时候务必要加强对相关的电气材料以及相应的电气设备的检查工作,通过对相关设备加强检查和控制,加强对其设备绝缘性检查的精确度。在我们对电气设备进行实际的检查、控制的时候,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工作人员必须要非常严格的对相关设备以及程序的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工作,在检查的过程中,要严格的参考相关标准,不能有所疏忽,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我们的施工过程在设备以及相应的施工材料等方面的安全性。此外,我们还要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导线、电缆等进行专业的权威认证,通过国家规定的认证标准来保证设备的安全。同时,我们还必须能够保证设备的绝缘层在其厚度上的均匀性和完整性。在对设备的插座、开关等进行安装时,要确保其中的间隙、爬电距离等不超过三毫米,非但如此,我们还要确保其安全的绝缘阻值。在设备的使用以及材料的选择上更要尤其注重加强对其绝缘性的相关检查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就必须将其放送到相关的专业性单位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维护。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绝缘层被破坏的情况,必须使用专业的工具来对其进行适当的修复,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修复这些绝缘设备,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更换,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2.2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火灾问题的防控 我们在进行电气工程的施工时,可能会出现电器的短路或是过载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小型断路器或熔断器导致的,因此,我们在对施工过程的熔断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来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恰当选择,比如说,我们可以根据“配电单位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故障来进行熔断器的配备以及选择”,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对其熔断器的额定电流、电压进行标明,从而保证其额定电流与设备上要求的相关额定电流的适当比例。而对于电路存在的过载问题,则需要我们通过其具有自动性质的开关来加以解决,在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能够保证其自动开关的相应的电流的设置情况能够与施工要求的负载电流相统一,从而能够进一步确保我们的自动开关的过载保护的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在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即使出现漏电的问题,也往往并不能轻易的、及时的发现,所以,我们在进行相关设备的漏电保护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将我们的线路末端保护同我们的线路分支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尤其要对线路的末端保护加以重视。这样一来,我们的相关系统的漏电保护的方式才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在最大范围内减少施工中漏电故障发生的可能性,不断缩小发生漏电等故障的范围,进而保证我们施工的安全。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在施工过程的接地性保护,从而进一步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3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工程安全与否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有着非常大的关联,一个缺乏安全意识的员工很难保证工程质量的安全。因此,提高电气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也就至关重要。首先,要积极对参与电气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对施工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并培养他们防范和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其次,着力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对其进行相关的考试和检查,确保其具备加强施工过程安全性的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工程的质量,确保其生命财产安全。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我们在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得到相应的保障。 3结束语 以目前的形势看,我们在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漏电和火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到我们的安全,因此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和解决。首先,我们的注重施工过程的保护措施,特别是对电气设施绝缘性、过载性等的保护,同时,还要加强我们相关电气工程的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 作者:曲开元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
水利管理论文:小型农田水利施工和管理研究 在现代社会中促进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进行现代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保证播种插秧时的供水,还可以起到防老抗旱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小型农田水利的施工与管理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希望可以供同行业的研究做一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 农田灌溉 施工 管理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解决人畜的饮水问题和农田灌溉问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般来说投资是比较小的,另外还可以得到国家的大额补助。如果水利工程的规模较小,建筑物的等级应该在五级或者五级以下,一般来说这种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也是比较低的。但是这种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普遍缺乏一定的质量监控,另外,因为工程的规模比较小,很难收到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重视,所以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是不达标的。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现在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科技应用严重脱节 现代水利发展到了今天已经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管理工作和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据相关统计,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转化的科技成果非常少,甚至只占到了实际措施的20%到30%,与其它行业相比属于较低的水平,随着相关部门和单位对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视逐渐加深,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推行先进科技的前景非常乐观。对于一些干旱非常严重的地区,农业生产几乎完全依赖于灌溉,所以先进科技手段在农田水利灌溉建建设中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管理体制普遍不健全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规范,优秀的工程计划在农田水利建设中不会取得相应的效果,对于农田灌溉有利的水利体系很难形成。各地的水利建设部门应该针对这种情况积极的推进相关组织机构的建设,国家在建设与管理上进行大力的扶持,我国的很多农村经济并不是很发达,很少有资金会投入到水利建设中来,因此很多相应的建设并没得到有效的落实。如果没有配套的资金管理体制,再加上找不到适合不发达地区的水利建设制度,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将不会落到实处。 三、关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1.管理措施 1.1在建设中狠抓重点,做好相应的规划 水利工程建设需要事先制定一个总体规划,在水利建设中如果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工程的质量。这个总体规划的关键点应该放在建设方向的确定上,只有明确了建设的重点才可以将建设的方向定下来,进而对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对规划进行重点选择的时候要想到水利工程的具体环境,对需要改进的项目进行确定,通过对重点项目的实施使水利建设得到推动,进而更好的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我国有很多干旱地区,这些干旱地区的干旱现象非常严重,对于区域水利建设的总体规划应该对抗旱水源工程狠抓,使农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相应的改善,使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提高,更好的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建设。 1.2扩大投资 水利建设资金应该哦在区域内做到合理的分配,对现有的工程进行积极的维修和改造,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一定的保证。在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的政府也应该加强行政领导,推进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实施。充分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参与到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在建设中杜绝挪用专项资金的想象发生,要建立起专门的财务管理单位,还可以在重点工程的建设中建立起监察团队,保证专项资金可以落到实处。 2.关于农田水利建议的一些建议 2.1推广新技术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目的是解决农田的灌溉问题,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将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相应的水利建设也应该坚持与时俱进,及时的解决农民的困难,为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相应的贡献。如果要使农田水利建设发挥出高效、高产的作用,就应该多依靠新技术与新方法。 在现阶段“湿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应用,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高效节水。这种节水灌溉方式可以对水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使粮食的高产得到保证,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广泛节水的一种经济体系。2)保护地下水。这种灌溉体系可以使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使一些农药失效的情况得到相应的改善,对水源的改善有效的保持,同时还使地下水位的动态平衡得到了保持。3)改善水质。国家与人民意志在关注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这种节水体系可以为农民提供标准的、安全的生活用水。与以往的农田灌溉系统相比,这种灌溉系统更适合用于冲击平原中,比防说我国新疆的一些冲击平原,属于主要的农业生产区,这种灌溉体系在这些地区的建设主要是利用了当地的塘、洼地等,将这些天然的塘、坑、洼地改造成“人工小型湿地”,主要利用了植物的生长作用的原理。 这种技术使农田中的磷、氮含量得到了保持,结合了国外的成功经验,经过这种系统净化后的水更加洁净环保,水质与灌溉标准是非常符合的,这种节水系统探索了节水的新出路,是油田灌溉的一次有效的创新。 2.2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 如果要重视水利工程的技术开发,那么 ,我们首先要注重人的开发。据农业用水协会的相关人士介绍,水利施工人员在上岗前一定要接受相关的技术培训,保证施工建设人员的素质可以促进施工建设的开展。要定期选拔人才对新技术进行学习和深造,搞好相关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岗位的需求,还可以选拔相应的人员到国外进行学习,建立一些关于水利项目建设的技术培训班,增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另外,还要及时的更新施工建设人员的知识面,拓宽相关人员的视野,水利工程建设人员对于工作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防止一些不必要的职工质量问题的出现。 2.3在管理上实行问责制 在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应该使监督制度得到相应的完善,将工作内容细化,将相应的监管计划制作出来。将监管人员的实际工作内容落实下来,相关的人员就应该对管理责任进行分担,如果是在谁的管理范围中发现了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就由谁来负责,严格杜绝监管人员“放水”现象的发生。 四、结论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的对新技术进行开发,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保证工程建设的效果与质量。对于管理方面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之前要做好总体的规划,使资金的使用额度得到多角度的开发,使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可以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拓展出全新的道路。在此基础上,农业用水协会在水利工程建设上也是功不可没的,协会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水渠的畅通,对于村镇的用水矛盾给予了相应的解决。 水利管理论文:分析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论文关键词】水利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现状 解决方案 【论文摘要】本文基于工作经验,分析了我国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指出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着重介绍了改变管理模式,加强质量监管,完善管理制度等多种解决方案及其具体运用。希望给相关人员一些启迪和思考,在这方面深入探索和研究,已解决我国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水利建筑工程的整体复杂度越来越高,其建筑的规模和水平也在不断的扩大和提高,因此,如何加强水利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成为了水利建筑工程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在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管理模式落后、质量监管不力,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等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以期提高我国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 一、我国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模式落后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也受到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重视和关注。管理模式是水利建筑工程施工中管理人员针对所在工程施工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指导和约束的方法保障,更关系着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工作人员的安全情况,并且影响着工程的施工成本。但是反观当前我国的水利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落后是制约其长远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表现在与国外水利建筑行业相比,国内的水利建筑工程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制约了对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探讨和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管理的方法不得当,对相关工作人员未能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不能有效的激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以及创新能力,管理人员的思路比较陈旧,观念比较落后,不利于水利建筑业的发展。 (二)质量监管不力 加强对水利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影响着工程的长远使用功能。然而,目前在我国的水利建筑行业中,质量监管不力是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重要问题,更是整个国内建筑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相关管理人员管理方法不得当,不能根据施工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比较有效的管理措施,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部分施工人员以及工程监理等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工作责任心不强,出现玩忽职守、偷工减料以及工程监理监督不力等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最终导致整个工程质量相对较差,影响着我国水利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缺乏制度保障 就目前我国的水利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缺乏相关的制度性保障,是制约水利建筑行业发展的另一大瓶颈。主要表现在在整个项目工程建设中,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水利管理体系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在质量管理方面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监督体制,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手段比较单一;在工程进度控制方面不够科学合理,安全方面的管理也存在着不少漏洞,安全事故频发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反映出水利建筑行业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中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相关人员对这方面的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如何改善我国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一)改变管理模式 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水利建筑行业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中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关系着整个水利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以及整体发展质量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管理模式。首先,要创新管理理念。加强管理理念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水利建筑行业整体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没有创新的管理理念,就不能形成一个比较创新的管理模式,因而相关的水利建筑企业要注重对员工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多多创新,及时更新理念,提高创新能力。其次,要加强对国内外现金管理方式的引进和学习。及时紧跟水利建筑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把握好水利建筑行业管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及其热点,及时引进国外比较先进的人才管理模式,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企业的发展特点,加强管理方式的改革,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 (二)加强质量监管 水利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本行业所要解决的大问题,也是整个建筑行业的核心问题,影响质量监管的因素有很多,不仅有管理制度、管理模式方面的因素,更与管理者自身的素质以及管理能力息息相关。在实际工作中,加强管理工作,提高质量监管能力是提高我国水利建筑行业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第一,要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工程施工不仅要注重工程质量的监管,更重要的是要盈利,既要重质量,又不能忽视效益,两者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在进行工程监管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工程质量监管,是兼顾工程质量与效益的根本。管理者在对成本进行控制时,要采取动态的成本控制手段,实时检测工程的成本去向,工程的施工进度,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施工成本控制。第二,也要注重管理者自身管理素质的提高。管理人员是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主体,更是把握工程施工大局的重要载体,只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才能够在处理工程施工突发情况时有条不紊,并且能在工程监管方面方法得当,提高效率。因而,企业在派遣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时要注意对管理者管理能力的考察。 (三)完善管理制度 水利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不仅需要所有管理人员的全力配合,更需要一个比较完善的制度进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比较有利的约束和管理机制。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离不开管理制度的保障。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从提高管理水平着手,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不断的完善企业内部的工程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关系着水利建筑企业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更是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的总体水平的重要措施。水利建筑企业要建立一个比较有创新意识的团队,加强对管理制度的研究,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此外还要及时引进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一个制度保障平台,从工作环境、工作效率、员工工作业绩考核模式、奖惩措施以及生产责任制等方面优化管理体系,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 三、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水利建筑行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注重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及工程监管水平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要及时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从创新能力、工作思路等方面加强对管理制度的完善,推动我国水利建筑业的规模、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我国水利建筑业的长足进步做出强有力的保障。 水利管理论文:探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面临的管理问题 前言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面对恶劣的地质气候,健全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然而到了20 世纪80 年代后期,由于受到水毁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导致溃坝、放水洞(闸) 毁坏,造成一些小型水利工程损毁严重。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水库、塘坝、蓄水池水井和中小型泵站等水利工程设施。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一部分是由乡、村( 组) 集体投资投劳建成的,一部分是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兴建的。这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不足,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季节性、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季节性、工程性缺水在部分市县表现的相当突出。 2工程技术不全面,设计标准偏低。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于20 世纪50、60 年代,有相当部分是边规划、边设计、边建设的“三边”工程,设计标准偏低,且至今已运行40 ~ 50 a,先天不足加之后天维修配套没有跟上,致使工程老化、退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 3 投入不足,工程建设缓慢。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我国很多农村地处欠发达地区,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配套,致使部分 程项目的难度。 4 工程建设制度不完善,工程质量差。受诸多因素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制度不完善,监控措施及检测手段太落后,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5工程管理不到位,工程效益衰减。因产权制度改革不规范带来的问题开始显现,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造成不同程度影响。调查中发现,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行租赁、承包、拍卖后,由于合同规定事项不周全、缺乏对经营业主必要的限制性措施,操作程序不规范,有的一卖了之,收了钱就不管工程管理的好坏; 有的业主只注重经营,不重视工程管理; 有的业主不履行合同义务甚至违约,弃置不管; 还有的工程运用不合理,造成了水质污染,引起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了解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健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体系,完善工程管理措施,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应有的效益。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具体措施研究 1 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措施 (1) 做好总体规划,狠抓建设重点 水利工程的管理要有明确的总体规划,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搞好水利建设,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总体规划的重点内容应该是对建设方向的确定,有了明确的工作重点才能将水利工程建设的方向确定下来,然后再对一些次重点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规划重点工程的时候要考虑到区域环境,以确定目前急需改进的工程项目,通过重点项目的启动和实施,推动水利建设,才能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对要开展的大型水利建设工作可以先设立示范基地,探索建立水利工程的效果,在示范基地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示范性演示,以确保工程项目的成功,很多省份早已建立了节水示范基地、水保示范基地、冻土研究示范基地等。这些基地建设有利于基层单位参观和考察,对进一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推广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2) 扩大投资 为了合理地分配水利建设资金,做到区域内的平衡、和谐建设,水利建设管理部门可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扩建和改造,以保证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应农村水利发展的要求。同时,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加强了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调动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村民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中,以节省人力资金,避免出现由于资金短缺使得一些重点工程一直的延误下去。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田水利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要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单位,并在重点工程依情况设立监察团队,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周期性的资金账目总结,保证资金使用方向有迹可循。 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议 1推广水利工程建设新技术 从根本上讲,农田水利建设首要解决的就是农田的灌溉问题。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水利建设应与时俱进,立足创新,为发展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农田水利系统要安全、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就要依靠新技术。目前得到认可的“湿地”节水灌溉的优势有: (1)高效节水。能够合理地取到适合的水量,保证粮食的持续高产,是广泛节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一种经济体系。 (2)有利于保护地下水。该体系能够保护环境,特别是能减轻由于灌区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农药失效的后果,能够全面地保持对农业水源的改善,保持了地下 水位的动态平衡。 (3)改善水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深受国家和人民的重视。节水体系能够为当地提供安全的、标准生活用水。 以往的湿地农田灌溉系统主要在中国南方平原和浅丘陵地区进行建设,因为其间分布着洼地、塘堰和荒沟等。新疆阿瓦提县的阿克苏河冲积平原由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和田河的河谷平原组成河漫滩地、河心滩、河曲极为发育,其上多古河道,形成众多近南北走向的湖泊及河间洼地,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区,类似于这些的西部河滩洼地就是建设“水利湿地”的重要资源。湿地农田灌溉节水体系主要是利用这些天然的塘、坑、洼地等,将其改造成“人工小型湿地”,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植物的生长作用。将排水沟略加扩宽,种植对降污作用强的植物,形成沟渠湿地。将这些小型湿地、生态沟与原有沟渠相连,形成“排灌沟渠—人工湿地”的综合系统。这样一来,从农田排出多余的灌溉或雨水,可进入下游邻近的小型人工湿地或生态沟。经过湿地净化后,水从另一端排入生态小沟,排入下游小型水库或湖泊等。 结束语 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更好的帮助农村地区更好的进行农田的浇灌和饮水问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包括在各个农田灌溉区域修建水库、水电站和塘坝等蓄水或者引水的工程。农村水利建设的根本是质量问题,要确保建设优质的工程就必须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规范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水利管理论文:水利建设质量管理控制的意见 一、加强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 1、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全面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意识在当前的形势下,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使施工与管理人员能够有章可循,而且还能保证水利工程建设事业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实践中可以看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复杂、任务繁重,因此还需要建立和完善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同时,全面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意识。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通过优化人员配置,来提高施工及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完工。 2、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点应当放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即图纸设计、施工原材料准备以及部分分项工程施工等,每个环节都要加强质量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水利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①要学会审查工程项目设计图纸,这是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第一环。施工图纸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依据和基础,因此施工之前应当对其进行认真的研究,充分了解图纸设计意图。同时,还要将图纸与会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谓会审,并非简单地对图纸有无差错进行审查,更重要的是要权衡其会不会对施工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实践中,由于水利建设工程施工流程非常的复杂,为确保施工质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可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 ②要对施工原材料、成品或者半成品的质量加强管理与控制。施工原材料、成品以及半成品的质量优劣,将会对水利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应当加强监控。实践中,不仅要对进入现场的实物加强监管,而且还要对质保书进行认真的检查,尤其要保证其规格、型号以及性能等,与设计要求一定要相符,并且还要对水泥、钢筋以及各种防水材料进行重复试验,对于那些很容易出现碎裂、潮湿、变形以及受污染的施工产品,在运输、存放以及施工安装过程中应当加强监控与管理。 ③分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水利建设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系统的施工建设项目,因此实践中会将其合理地进行分项,通过对每个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来保证整个水利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在保证施工原材料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应当放在规程、规范以及规定施工质量控制上,即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要求加强质量控制,对于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纠正和解决,不可拖延处理。 ④对于关键、薄弱部分要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水利建设工程的关键、薄弱部分主要决定于工程对象以及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比如框架结构梁、柱部位以及混合结构砌体的安装等,都是关键部位。所谓薄弱环节,主要是指新工艺和施工技术应用的环节,因为是首次施工应用,所以施工质量控制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对于那些比较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也应当加强控制,比如轴线或钢筋位移、混凝土施工缝以及渗漏等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此加强对关键部位以及薄弱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对于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结语 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不仅关系着该工程项目的质量,而且也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管理机制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管理论文:谈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水对于人类具有重要的作用,关乎到他们的生存与发展,是人类在社会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命脉。而当前水力资源又非常有限,尤其在我国,水力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散布的十分不均匀。洪水泛滥及长期干旱不下雨对于人类的财产与生命安全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更为严重可能会使得社会因此而发生混乱,变得不安定。所以,我们在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管理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措施对天然水进行良好的控制与改造,要兴办对人民有利的事业,消除各种不良弊端的发生。 1.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 1.1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都建于改革开放前,水利工程体系不完善,蓄水工程少,排水工程多,灌区末级渠系建设亟待加强。工程建设标准由于受当时的技术、资金条件限制,建设标准低,配套率低,且经几十年运行,老化失修严重,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2水利投入机制不健全 一是投资量的不足,长期以来,国家投资重点是大型骨干工程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资是投入分配中的短板,再加上历史欠账多,县级财政无力投入,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失去了农村水利建设投工投劳的支点;二是资金投入渠道分散,除水利外,还有国土、发改委、农开办等部门,但基本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工程规划及布局上缺乏整体考虑,建设投资标准也很不一致,造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规划内容难以形成合力,整体推进难度大。 1.3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制不健全,管护主体缺位 工程管理存在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有人建设、无人管理的现象。即使部分有专人管理的工程,管理人员报酬低,维修养护经费基本无来源,加上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较低,难以支撑工程的正常运转。 2.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2.1改革小农水工程维护与管理体制。改革小农水工程维护与管理体制有两条途径:一是政府支持、水管站指导、农民用水户自主管理的体制;二是政府支持、水管站和农民用水户监督、专业经营者管理的体制。 2.2建立稳定的小农水工程维护与管理投入机制。要解决小农水工程维护与管理投入机制这一长期困扰我们的难题,我们必要先理清一些相关小农水工程维护与管理投入的理念,再确定思路,进而建立相互促进的良性投入机制。 2.3小农水工程建设与管理需立法保障。由于小农水工程建设、维护与管理涉及部门多,建设时间长,还直接涉及到农民的参与问题,因此我们建议用3年左右的时间制定一部专门的小农水法律进行管理。 2.4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管理者素质。水务部门要充分发挥业务指导作用,定期组织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合格者发放岗位证书,管理者一律执证上岗,科学调度管理。 2.5.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要讲究经济效益。充分挖掘现有农田水利工程的内在潜力,如:水库塘坝要在“水”上作文章,大力实施水面立体开发模式,逐步形成水保小流域形式的“山上植树,水边养禽,水面养鹅,水中养鱼,蓄水种稻。”的良性生态链。同时,要加强水费收缴力度,增加管护资金,确保长效管理,达到以水养水的目的。 2.6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认识程度,切实加强工程管理。农田水利工程是基本农田稳产高产的基本保障,是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3.全面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3.1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唯利是图的人为破坏;其次是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 3.2工程设施管理 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级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 3.3经费管理 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 3.4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 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4.强化保障措施 4.1搞好协调配合。各级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要加强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逐步完善改革配套措施,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现自主管理、民主管 理和良性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4.2依法规范推进改革。各级特别是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从实际出发,确定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确认办法和经营方式,宜包则包、宜租则租、宜卖则卖、宜股则股,不搞一刀切。 4.3健全服务体系。要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纳入基层水利服务范畴,改革后的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享受政府基层水利的公共服务。要形成乡镇、村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结合以乡镇或小流域为单位的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排涝等公益性服务水平。 4.4增强依法治水意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水、依法用水、依法管水,自觉接受水行 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服从防汛抗旱调度,不得擅自更改工程功能,特别是必须确保蓄水工程安全和防洪安全。 4.5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监督考核。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成效纳入“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考评范围,鼓励先进,督促后进。 结束语: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在于质量控制,要确保建设优质的工程就必须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规范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以确保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从而防止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使其成为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优质工程。同时也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做到不出纰漏不出事故,使工程项目能够充分发挥效益。 水利管理论文:谈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 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水价缺乏定价机制 虽然我国很早出台了《水利产业政策》,在水利产业政策中明确了水价的定价机制,即用成本加成计价法。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水管部门或水利企业不能按照测算审批的成本水价计收水费,一般实际的水价只是成本水价的40%左右,水价收费太低,这样导致水管单位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由于水资源的特殊性,因此其价格的制定不能完全按照商品的定价方法来进行,同时也不能得到的补贴,它是由国家各级价格管理部门严格控制的,这样的最终结果是使我国大部门水管部门均处于亏损。 1.2水利工程资金投入不足,重建轻管 由于水利部门对资金的管理不清,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往往缺乏资金,很多新的水利工程不能开工,同时一些已有的水利工程不能得到及时修复,即使水利工程的建设开始也仅仅是为了政绩,而由于自身管理水平的低下,因此对建造的工程不能进行有效管理,存在重在建设轻视管理的管理误区。 1.3缺乏水利工程建设的远见性 在对水利工程修建时,其目的只是简单的关注于水利工程建设的一方面,这样就会限制水利工程的效用发挥,不能使其最大化效用。如一些水库在建设过程和设计时,往往只会关注与水利工程的枢纽方面的建设或蓄水方面建设,而忽视了水利工程的渠系配套的建设,造成渠道淤积,致使每到放水季节,“上游淹死,下游旱死”,渠水白白流失,影响了灌溉效益的发挥。 2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对策 2.1完善水利工程管理机制 水利管理部门是水利工程管理的主体,为了管理好水利工程需要从水利管理部门做起。首先要提高水利部门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水平,使他们在处理日常工作时对工程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在对员工基本素质进行强化的同时也要注重水利管理部门之间的问题,如水利管理部门责任主体不明确,职权不分等问题。针对水利各部门之间的管理,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如将具体的任务分交给各部门,这样通过增强各个部门的奖励来促使他们更多更好的完成工作。为了保证工作的进度,可以建立专门的进度追踪,对于工作完成状态和遇到问题及时汇报,按照上级指示积极完成工程监督和管理问题,由上级和人事主管部门进行共同评价、核定、并根据相应结果给予鼓励和惩罚。 2.2形成合理的水价,强化计收管理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日常维护需要费用,故水利工程的供水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为了考虑水管企业的经营和方便人们的用水,对工农业用水要区分对待。为了照顾农民,对农业用水要只收取成本价即可,而不能赚取额外的利润;而对于非农业用电,水价要在补偿供水成本、费用、计提合理利润的基础上确定。 2.3加强水利工程资金投入 由于我国目前的水利部门很多处于亏损,因此水利工程的融资显得困难,同时由于水利行业的特殊性,需要的财政扶持才能继续发展。为此需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促进水利工程的融资,如发放无息贷款、低息贷款甚至是贴息贷款,同时也积极鼓励社会资金融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中,综合开发水利工程。以保证有足额资金对水利工程进行定期有效的养护和维修,使水利工程能正常有序的运转。以此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2.4转变观念,转变思维方式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其中人们思想的转变尤为重要。虽然我国水利过程建设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此产生鲜明对比的是水利部门员工仍然存在一些旧的思想和观念,在处理问题时还是继续等靠,在处理问题时没有远见性也不能顾全大局。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摆脱以往陈旧思想,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解放出来,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价值规律、优化配置资源和优胜劣汰的要素贯穿于管理人员的思想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 水利管理论文: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浅议 【摘 要】基层水利主管部门组织建设的工程多以小型为主,但总体数量多,我们不可忽视其质量。而全面质量管理包括纵、横两个方面,“纵”即自始至终,“横”即全面覆盖,不能因小而不为。水利工程质量是对水利工程“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安全”是指工程满足运行稳定,“适用”是指工程满足使用功能,“经济”是指工程投入的费用较少,“美观”是指工程形象符合美学要求。 【关键词】水利工程 质量管理 一、基层水利常见的问题 1.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 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较多,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2.技术资质不具备多种职能融一身 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3.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意识浓 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 4.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太落后 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有的甚至从思想意识上就根本没有这根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国家的有关规定 1.工程建设质量分工负责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部门监督。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质量监督机构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 2.注重科技进步和质量管理 有关工程建设的单位都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 3.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制 大中型水利工程以及配套和附属工程,要按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地方小型工程,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三、建议 鉴于基层水利部门的现状,短期内在县(区)级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水利设计、水利监理单位也有难度,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大势所趋,不能含糊,小型水利工程也要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全程质量监控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开发人力资源培养行家里手 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 对基层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乡镇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2.加强质量教育建立保证体系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加强对全体水利职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在小型工程立项时也应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方案讨论,及时弥补设计中的不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基层水利部门需要综合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多种职能,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设计要符合国家及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工程勘测设计规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加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健全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批准制度。在工程施工时,做好“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工作,用经济手段制约建设各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的目的。 3.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严把材料、设备的进货关。批量购置的材料、设备等,要根据国家、部颁技术标准先检测后使用,不合格的不使用。加强施工质量监测。对重点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重点;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严格监控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做到“腿勤、手勤、眼勤、嘴勤”。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工程的弊端。 4.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永续利用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质量包括“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四个方面,只有四者全优,才是真正的优质工程,上级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越来越细、越来越严。小型水利工程也必须遵照执行。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即自始至终(全过程),“横向”即全面覆盖(大、中、小型),小型水利工程也不例外。 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基层水利部门多数集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职能于一体,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质量教育、提高检测水平、搞好建后管护等,建立起适合自身情况的质量保证体系。 水利管理论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也逐渐兴起。水利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而质量好坏是和施工直接挂钩的。在水利工程中,进行管理是必须做的工作。管理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活动,需要运用一些手段来完成任务,不管如何去做,必须在为他人着想的前提下,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 1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制度、机制不健全 大型水利施工企业一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技术人员也很齐全,施工装备优良,同时还有较多的有经验的员工,但由于不少企业的体制机制仍然沿袭旧的模式,缺乏创新。致使很多水利工程企业项目管理责任制很不完善,约束了项目经理工作的开展,大大限制了项目部管理职能的履行。同时,经营机制落后、缺少资金、管理费用过高、激励机制不健全,工程技术人员又缺乏创新精神,同时制度和机制管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能顺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中项目管理责任制还不完善,约束了项目经理工作的开展,大大限制了项目部管理职能的履行,使许多项目的管理与项目管理科学的要求相距甚远。 1.2 安全管理不到位 任何工程的施工都必须充分重视安全问题,在我国的部分水利建设工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安全永远是施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现有的安全管理教育大多都停留在理论上,不能结合水利项目实际和从业人员专业特点来进行培训,形式陈旧,不分层次的进行培训,满足不了各种阶层管理者的教育需求。 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工程建设的重点,特别是水利工程,一旦工程出现了状况就会涉及到多方面,因此,水利工程应该时刻将质量放在首位。当前,很多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普遍不高,工作态度较懒散,认识不到工程安全的重要性,这些都助长了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将安全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重点,例如可以通过挂条幅等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建立起市场准入、招投标资格审查、项目经理等资格审查制度,并依法对进行行政处罚,从而确保工程能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顺利完成。 1.3 质量意识比较淡薄 质量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是水利工程的生命线,质量问题关系到工程的根本,是工程存在的本质性问题。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出现了许多施工事故,归其原因主要是质量意识淡漠。对工程的质量要求的严格程度不够;在内部管理上制度不够健全;政府监管不到位,竣工验收把关不严。在对建材材料的把关上没有切实负起责任;因工期所迫而肆意加快进度,不按照建设的程序施工等,一方面是因为施工工期所迫,迫于对工程进度的要求,而随意的压缩施工的工期,另外一方面对施工的质量问题认识不足,导致把关不严,施工管理的意识较差。这都有可能造成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与质量意识淡漠有重要关系。另外,建材产品的质量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1.4 人员素质能力比较低 受过去管理体制的影响,当前很多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过分重视企业及其各部门职能,虽然有些管理人员具备较好的技术能力,但是因成本、质量、进度等条件限制,再加上有些项目管理人员不具备丰富的经验、娴熟的技术以及必要的财务管理知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快速发展。 2 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策略 2.1 建立和完善施工质量监督体制 首先,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应该是对施工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施工质量监督控制部门应该把监管的重点施工质量控制上,而不是片面地放在施工进度上;同时,要明确监督不是对哪个环节的监督,是对施工各个环节、各个工序的监督和控制,要确保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保证各工序的规范施工;其次,施工质量监督控制要“掷地有声”。要做到及时的责任追究,要做到“有问题,必追究,既追究,必落实”。要建立以领导小组为中心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如果现场管理的某个环节除了问题,要根据管理制度,严格追究管理人员和负责领导的责任,要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对施工管理的认识,让他们带头遵守现场管理制度,确保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要做到追究到具体的施工团队、施工人员,要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以严格的制度控制来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起到警示作用。 2.2 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属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其个人责任感、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均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每一个施工环节均需要管理人员科学、合理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更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时常关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出现,了解并熟悉后应用到管理工作当中。针对管理责任方面,根据权、责和利结合的基本原则,明确每一个责任人的管理工作,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完善绩效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进而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与事业心。 2.3 完善施工安全生产制度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 施工企业要建立关于施工安全生产制度的公告栏,便于施工人员熟悉并掌握其制度;要公开施工单位的违章行为,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等通过这些措施以保证施工行为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断的加强和完善施工安全生产制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存问题分析及对策进行探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施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在整个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水利工程施工企业要得到快速的发展,就要加强施工管理。 水利管理论文:探索研究水利工程代建制的合同管理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规范化 代建工程建设期的建设管理单位,要根据国家及行业各项规章制度和代建合同,并结合自身建设管理经验,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工程招标管理办法》、《工程合同管理办法》、《工程合同管理实施细则》、《工程变更管理办法》等,使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做到有章可依。首先由代建单位将制定的工程分标方案及招标计划、招标方式等报送建设单位批准后,由代建单位按批准的招标计划进行各个项目的招标工作。各项目的招标过程严格按照招标管理办法执行,具体流程如下:①代建单位合同管理部门组织编写招标文件;②代建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查;③报建设单位批准;④按建设单位的意见确定招标文件;⑤由招标发售标书、进行投标人的资格预审,并组织开标、评标工作;⑥代建单位合同管理部门将评标报告推荐的中标人报建设单位批准后发中标通知书,进行合同谈判。合同签订的流程如下:①经招标确定承包人;②代建单位、承包人协商起草合同草稿;③代建单位合同管理部门项目责任人签字审查;④代建单位合同管理部门转送相关部门、代建单位项目负责人依次会签和审定;⑤代建单位合同管理部门按审定意见,修改合同草稿,将修改后的合同文本报建设单位审批;⑥建设单位审批后,代建单位合同管理部门按审批意见修改合同草稿,并将修改后的意见反馈给承包人,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形成正式合同文本;⑦由建设单位授权代建单位项目负责人与承包人法人签订合同,加盖公章,合同正式生效。 2实施合同的动态管理和变更管理 工程的结算主要实施量价分离的管理模式,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上报进度报表,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后由代建单位相关部门进行工程量审核,再由代建单位合同管理部门进行价格审核。由代建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将审定金额报送建设单位批准并付款。在项目进行中,对于每一个项目的结算情况与合同进行实时对比,对项目的结算情况实施进行监控,当某项结算金额与工程的进展速度相比异常时,马上原因分析,及时控制,确保将投资控制在合同范围之内。对于工程建设中涉及的变更问题,需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执行,并对变更所涉及的费用及时进行审核,以避免日后纠纷。变更流程如下: (1)对于不涉及原设计原则,不影响质量和安全、经济运行,不影响整洁美观,且不增减或增加较少预算费用(5万元以下)的变更事项,例如图纸尺寸等差错更正、原材料代用、图纸细部增补详图、图纸间矛盾处理澄清问题等,由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四方(代建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商定变更方案,并办理工程变更现场办公记录(以记录工程量为主)和工程变更技术核定单(以记录技术变更为主),由设计单位出具相应的设计变更通知。涉及到费用变更的,由变更单位随后将变更单价及上报监理单位,由监理审核后交由代建单位合同部门审核后列入进度报表中结算。 (2)对于工程内容有变化,但还不属于重大变更的项目,预算费用50万元以下(含50万元)的,由申请变更单位提出申请,经监理组织相关单位审核,并经代建单位组织审查批准后,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通知。如设计单位对建设、监理、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申请有不同意见(不同意变更或提出不同变更方案),可提出书面说明报至代建单位,代建单位组织有关单位、部门和领导研究确定最终方案。并将经过监理单位、代建单位审核的变更单价等审核变更结果报建设单位备案。 (3)对于变更原设计原则,变更系统方案,变更主要结构、布置等变更项目,由申请变更单位提出申请,经监理组织相关单位审核相关方案和费用,经代建单位组织建设单位及有关人员或专家讨论研究通过,并经上级部门同意或设计审查部门审批通过后,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通知。 3及时正确处理各项索赔事宜 由于发包人未能按招标时承诺的时间交付施工用电、施工道路等,或者由于招标人未能按合同约定提供承包人招标人需采购的设备,或者由于水文气象条件改变、设计变更、地质等原因造成承包人未能按原有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增加或减少了资源投入,都将造成索赔的发生,因此,在招标文件中要对所能提供的各项条件进行慎重考虑,执行过程中确保所承诺条件按时提供,并严格控制变更。若有索赔事件发生,要及时处理,做好现场的签证审核工作,及时界定清楚原因,按照合同原则,分清责任,合理补偿。 4结语 代建制作为新兴的建设管理模式,主要是要解决好建设单位、代建单位的权利界限,既能使建设单位对工程进行实时掌控,又最大限度地给代建单位授权,让其在工程建设期真正以项目法人的身份开展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避免建设单位对工程的过多干预造成工程建设程序繁琐,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代建单位则要结合工程实际,协调好与建设单位及各承包人的关系,加强对工程建设管理的四控制、两管理、一协调,从而节约建设资金、保证工期、控制投资。 水利管理论文:论如何提高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论文关键词:水利工程 造价管理 全过程控制 有效性 论文摘要:水利工程造价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中,提高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保证建设资金的充分利用,节约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良好运行。本文从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研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提高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使之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引言 与一般的工程项目相比,水利工程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慢等特点,这就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造价管理。有效的造价管理能够降低水利工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而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我国的全过程管理、全成本管理理念尚未完全建立,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存在着管理不完善的情况,缺少对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加强对水利工程的造价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决策阶段 水利工程在前期投资过程中所制定的决策决定着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是造价管理工作的源头,如果前期的决策阶段存在问题,就会影响到后期各个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存在着重视力度不够,投资决策和具体工程项目没有实现有效结合等问题,使得工程建设周期被人为延长,增加了项目回收风险。[1] (二)项目设计阶段 在水利工程的项目设计阶段,有的设计部门没有考核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的设计概算与审批预算出现了较大差距,而且由于设计缺少严谨性,设计深度不够,使得工程在运行中出现不少问题,需要进行后期修改,在后期修改中又都需要经过审批,这就延长了工程竣工周期。此外,有些设计单位过分强调设计档次,造成工程预算严重超标,使得工程项目施工图预算远远高于设计概算,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程造价成本。 (三)工程施工阶段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可以说关系着整个工程建设的成败。在项目施工中,有的企业为了中标而压低价格,以低价中标,而原材料市场的价格不断飙升,为了降低工程造价成本,这些施工企业不得不使用劣质材料,以次充好,从而增加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此外,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材料管控的意识不强,乱用材料物资,增加了材料使用量,使得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不断上升。 (四)计价方法不科学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利用定额预算确定直接费用,按取费标准计算各种间接费、税金和利润等,然后再进行相应调整,最终计算出工程项目造价。然而,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行情,这种计算方法就存在很多不合时宜的地方,因为同种材料在不同时期和不同产地都有不同的价格,需要结合具体的行情进行成本计算,而且目前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不统一,缺少规范性,不利于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 二、提高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只有建立系统化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并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加快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推进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制度化改革,维护建筑市场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此外,理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实行协调联动制度,加强对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编制可行性强的投资决策 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面临着不同的施工条件、地质条件,因此在制定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具体细致的考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投资决策,并且要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估算,做好风险预期,降低项目风险性,确保项目资金能够顺利回收。在确保可行性研究的准确性的前提下,深入研究工程项目造价方法,认真审核投资估算,对于不同的资金来源进行严格审查,为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奠定基础。 (三)设计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 工程设计和施工阶段要注意加强水利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实现经济、技术与设计的有机统一,建设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要进行积极配合,以防出现设计和施工不相符的情况发生。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要多采用先进的技术来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并且依据项目预算进行必要的调整,这个过程中要依据限额进行可行性方案设计,降低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实际费用和造价相差很大的情况。 (四)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购买原材料、工程设备、工程用地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虽然施工阶段对整体工程造价的影响只占到10%左右,但是整体工程的主要投资和后续工作都和施工阶段紧密相连。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不仅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合同管理、施工现场管理,还要做好施工过程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的管理,杜绝施工中的人为浪费现象。 (五)工程后续阶段的造价管理 许多工程项目在工程竣工阶段就放松警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就会松懈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工程造价成本。同时,有些造价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盲目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工作,存在着重复结算等情况,使得工程造价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在项目竣工结算阶段,应当严格依据图纸进行工程量核算,通过项目施工图纸和工程量计算工程造价,构建工程管理联动体系,使之形成一种合力来提高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质量,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从而有有效地控制水利工程造价。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要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从项目投资决策开始,到最后的竣工决算都要做好造价管理,保证工程项目能够充分体现招投标、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工作的有效性、科学性,对工程实施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建立市场化的价格机制,提高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工程投资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水利管理论文:水利施工项目管理举措 1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是创造企业良好信誉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项目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的综合反映。质量管理必须以质量体系为依托,质量体系是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手段和资源。要实现施工项目达到优良等级标准,必须实行全过程、全员、全方位质量管理。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人、材料、机械、技术、环境,事前对这几个方面的因素严加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目标实现的关键。 1.1人的因素 一个施工项目的质量好坏与人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和操作者。施工项目中标后,施工企业就要根据竞聘上岗来选择年富力强、施工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然后由项目经理根据工程特点、规模组建项目经理部,代表企业负责本工程项目的全面管理。项目经理是本项目的最高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部要建立各种组织机构,如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质量控制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设备管理组织机构等,确定各机构或各部门的负责人。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制定项目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认真研究施工图纸,编制好最优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然后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质量保证措施;编制好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和详细的用工、材料、机械需求计划。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上岗前要进行岗前培训教育,如政治思想学习,质量、安全、纪律、道德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这是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最基本的前提。 1.2材料因素 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具体有形物,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项目工程质量和建筑产品的寿命。因此,根据施工承包合同、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材料采购计划,健全和完善材料采购、使用制度。选择信誉高、规模大、抗风险强的物资公司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供应方,并与之签订物资采购合同,明确材料的规格、数量、价格和供货期限,明确双方的职责和处罚措施。材料进场后,及时通知业主或监理对所有进场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试验,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或产品给予退货或降级使用,并做好材料进货台帐记录。对入库产品应做好明显标识,标识牌应注明产品的规格、型号、数量、吨位、产地、入库时间和拟用工程部位。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如钢筋、水泥等做好材质跟踪调查记录,避免不合格产品以次充好混入使用,确保工程质量。 1.3机械因素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专业化、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机械种类的数量、型号越来越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强。因此要求我们根据工程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配置合理的施工机械,并正确管理和使用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实行人机固定,机械维修保养责任制,实行持证上岗操作制度,建立机械设备的台帐记录和档案制度,实行机械定期维修保养制度,提高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消耗,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延长机械寿命,保证工程质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1.4技术措施 施工技术水平是一个企业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对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都是有利的。因此要认真研究工程项目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认真审查施工图纸,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技术方案。项目部技术人员在熟悉、掌握施工工艺的条件下,向各个施工班组和各个作业层进行技术交底,做到层层交底,层层了解,层层掌握。项目部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和先进的实验检测设备,要求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对工程项目的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要认认真真地检查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在工程施工中还要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进行施工。对所有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学习,掌握新工艺、新技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鼓励技术人员进行发明创造,为优秀人才发明创造提供便利条件。 1.5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如春夏天的暴雨、冬天的大雪和冰冻都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特别是对室外作业的大型土方、混凝土浇筑、基坑处理工程影响更大。因此要求项目部多与当地气象部门保持联系,收听有关天气预报,收集有关水文气象资料,了解当地多年的汛情,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另外,当地群众干扰施工也是造成施工进度滞后的相当重要的原因。为了抢进度,保证计划工期内完工,必然要进行加班加点,或采取其他赶工措施,这样很容易造成一些工序的工程质量检测不到位,少检或漏检现象的发生,这样就保证不了工程质量,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2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是指按照施工合同确定的项目开、竣工日期和分部分项工程实际进度目标制定的施工进度计划,按计划目标控制工程施工进度。在实施过程中,项目部既要编制总进度计划,还要编制年度、季度、月、旬、周季度计划,并报监理批准。目前工程进度计划一般是用横道图或网络图来表示,并将其张贴在项目部的墙上。工程技术人员按照工程总进度计划制定 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资金使用计划,同时还要认真做好各工序的施工进度记录,编制施工进度统计表,并与总的进度计划相比较,做到平衡和优化进度计划,保证主体工程均衡进展,减少施工高峰的交叉,最优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综合效益和工程质量。如发现每道主体工程的工期滞后,应认真分析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抢工、改进技术方案、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等,来调整工程进度,确保工程总进度。 3成本管理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项目经理部能够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多少。成本管理的直接表现为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材料消耗,减少故障成本等,这些在相应施工要素或其他目标管理中均有所表现。由此可见,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焦点。项目经理部在成本管理方面应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以控制成本、降低费用为重点,认真研究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通过技术比较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根据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并分解落实到各成本控制单元,降低固定成本,消灭非生产性损失,提高生产效率。从费用构成方面考虑,首先降低材料费用。因为材料费用是建筑产品费用的最大组成部分,一般占总费用的60%~70%,因此,加强材料管理是项目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采购材料时,除了要求材料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外,降低材料价格也是关键因素。因此多联系几家供货单位进行质量、价格比较,选择既满足质量要求,又使得价格较低且合理的单位供货,并签订供货承包合同。项目部材料主管部门做好材料的验收、入库、出库台帐记录,项目部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核算材料预算量和工程实际耗用量进行比较,及时找出原因,堵塞漏洞,控制施工成本。其次,降低机械使用费,合理安排使用机械,提高机械使用率和工作效率,杜绝机械闲置浪费。再次,降低人工费,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制定劳动责任制和适当的分配制度与奖励制度挂钩,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 4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与企业的信誉和效益紧密相连。因此需由项目经理任组长、专职安全员牵头任副组长,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明确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制定安全生产奖罚制度,由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生产小组进行检查、考核,并在项目部进行张榜公布。同时要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特殊工种的技术人员,如机械操作工、架子工、电工等进行岗前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对技术含量较高的机械、进口设备,必须进行岗前培训,使其熟悉和掌握操作规程。对机械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部件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项目部和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防火、防盗、防触电等安全警示、警告牌,并配备一定量的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如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不放过。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尽可能地将某些事故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水利管理论文:新型农村建设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一、当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特点 1、公共服务性。当前农村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都是公益性的项目,主要功能是使某一区域的老百姓免受洪涝或干旱之苦,是政府为满足老百姓生产需要和增加老百姓抗灾能力而 发动群众修建的工程,这些工程大都建于八十年代以前。 2、利益共享性。当前农村水利工程,每一个都有一定的影响区域。对该区域而言,水利工程能让他们人人受益。而且水利工程让所辐射区域受益的同时,往往不会影响到其他地区 的人的利益。对不同水利区域间的人来说,相互间的利益一般不会相互干扰。 3、非价格性。这类工程往往都是由政府出资,发动老百姓出工出力来修建的,具有纯公共品的特征。由于其公共品属性,其价值难以市场化,因此往往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要想让商家投资修建不太可能,至少纯从公共品的角度看不太可能。这样的工程由政府出资修建后,也只能由政府来管理。不过由于具有非价格性,而管理和后续的维修又有不断上升的成本,一些地方政府觉得这是负担,随后就或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这类工程的存在,进而导致很多水利工程疏于管理而遭破坏,从而失去了应有的功能。 正是由于以上特点,当前中国农村水利工程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很多工程已丧失其应有的功能,而老百姓当前似乎也不太关注这个问题,当地政府也往往懒于过问。 二、引进现代化管理,恢复农村水利工程功能 当前农村水利工程大都建于计划经济时期,管理模式也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模式,所以和今天的市场经济环境格格不入,进而导致了上述种种问题的出现。要改变这种状况,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上必须走现代化道路,引进现代市经济管理的一些理念,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社会特点以及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恢复水利工程功能,为广大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抗灾保障。 1 明确管理上的权责利 当前的管理上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水利工程的权责利不明确,一个地方的水库该由谁负责?要负责哪些内容?出了问题有什么责任?管理者能收获什么利益?这些在当地政府行政中完全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实际的操作。鉴于此,当务之急是,当地政府应当积极行动起来,明确各地水利工程辐射区域,确定责任人管理内容,必要时应专设一个管理岗位,从当地农民中聘一名农民兼作管理员,并让水利工程辐射区域的老百姓集体监督。政府每年对管理员进行考评,根据考评结果核发绩效工资。说到工资,有政府多,每个水利工程聘请一名农民兼作管理员,需要的人工成本一年也不会很多,政府每天的接官员可能觉得这又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事实上,一个乡镇里水利工程数量并不待经费中适当省一点就足以满足全乡镇的水利工程管理人工成本。当然,这只是一种管理方式,一些地方根据实际还可以探索其他更好的管理模式。 2 建立运行耗费补偿制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关于公共设施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提出的要求是: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包括加强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就其功能和性质而言,毫无疑问是公共服务产品性质的,因此对其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成本和维修保养成本等,政府应当有相应的补偿制度。 3 建立管养分离制度,避免腐败滋生 对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进行充分调研,科学设岗定岗,确定管理人员编制。同时将维修和保养的业务从管理内容中剥离出来,在运行中如果需要维修保养,公开向社会招标。当然,与此同时,当地财政应当建立专门的水利工程维修账户,确保专款专用,以保障水利工程维修项目顺利实施,确保广大农民利益不受损。这样管养分离后,能有效避免管理人员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情况发生,减少了腐败空间。这样的体制下,当维修项目在进行时,管理员就成为一个监督员,对维修工程质量负有连带责任。如此一来,管理员必定监督维修施工方认真施工,从而确保质量。 4 因地制宜进行市场化管理 某些水利工程如稍大型的水库,如果交通等基础条件具备,可考虑将整个水库外包给个人作养殖之用,外包条款中明确包含水库的管理,更要明确当有公益性的取水需要时以公益优先的内容。在维修上,超过一定金额的维修由政府承担,小额的维修可纳入承包范围。承包人可以在水库中发展养殖业等合法业务以赚取利润。这样的方式管理水利工程,可以减轻财政负担,也可使工程管理变得更有质量,因为承包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会把水库给管好。某些地方新的水利工程如果有市场发展潜力,也可以引进社会投资,由社会投资修建并在适当年限内可以凭工程获取利润。 三、结语 以上关于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改革,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二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三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坚持这些原则进行改革,新农村水利工程必将重新焕发光芒,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水利管理论文:谈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的管理 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人工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主的管理方式盛行起来。计算机自动化系统可以对水利工程进行综合性的调整,保证它的整体性能。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意义重大,由此可见,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探讨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广泛涉猎到不同的行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进行着转型,由传统的人工管理向现代的自动化管理过度。与传统的人工管理相比,现代化管理加强了重点工程建设,与此同时,也加强了非工程型建设。灵活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配备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建立相关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系统,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 1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状况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方法以人工管理为主,即把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作为基础,把传统的通信技术、机电设施作为基本手段,依靠人工测绘,完成工程建设管理的图表绘制、数据采集,依靠人工计算的方法,进行控制水利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及时水情和工情调度指令。到90年代,计算机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只作为一种额外的辅助工具,进行通信联络、文字编辑、图表绘制和打印输出工作,由于普及的力度不够,计算机技术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 2 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措施 2.1 工程管理 工程项目的管理是管理工作最核心的环节,具有很高的相关技术要求,水利工程管理大致上包括工程应用、工程养护、工程维修、工程观测和工程防洪。 水利工程作为河川径流的调节器,与河川径流联系紧密,并且两者都具有复杂多变性。然而,由于季节和地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河川径流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就决定了水利工程也会在相应的范围内变化。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水利工程的变化规律,对工程进行合理的应用,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水利工程的检测是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是最基本的工作类型。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变化具有不稳定性,有时会呈现一定的规律,有时则会变化无常,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定期对建筑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检测,及早地发现问题,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国家相关的水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防汛抗洪的义务,因此,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要及时排查出存在隐患的建筑物,做好防洪除险工作,降低洪水带给人民和国家的损失,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2.2 计划用水 水利工程是蓄水系统,它为生产建设储备水源和调度水源。相关的部门在用水前,依照水源的情况、水利工程情况、生产用水情况,制定合理的用水计划,做好输水、引水和调水工作。编制的用水计划,要因地制宜,形式简单,操作方便。 渠系测水是灌溉地区实行计划用水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水源的浪费,提高水源的利用效率。测水工作能够验证用水计划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有效地调控水量,提高利用效率,同时可以改进用水计划,使用水计划更加科学合理。 水源从水利工程引向灌溉区的时候,在渠道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一部分损失。因此,减少渠道水量损失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积极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比如说实施轮灌、改善灌水技术、严格控制水量、增设渠道防渗措施等等。 为了确保用水计划的合理性,技术人员在水利工程规划和设计的时候,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因地制宜,根据灌溉区的特点进行灌、排和盐碱地的改良工作。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要综合分析水分、气候和农作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各要素的因果联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措施,实现农业的增产。 2.3 组织管理 水利工程管理组织为了协调用水单位的利益关系,要构建专业的管理机构,并实行群众性管理,合理使用水利设施,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水需求。相关的部门要依据上级的指示,健全、完善水利工程的组织机构,打造一个专业技术强、管理效率高、道德素质高的管理团队,做好各项水利工程相关工作的管理。管理团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素养,贯彻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和具体的管理制度,在用水管理、经营管理中发挥潜能。 3 结论 总而言之,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保证了水利工程的整体性能,通过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科学地分析,及早地找出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相关的部门制定出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解决措施。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保证了水利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水利管理论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策略分析与探索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1.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带来的空气污染 各种车辆行驶和机械作业,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常见的现象,而车辆在作业时将会排放大量尾气,释放大量扬尘,使空气的纯净度受到污染;同时在运行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洒水,如果不充分或不及时洒水,在地面干燥的时候,就会产生扬尘,造成空气污浊。这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所产生污染空气的主要途径。 1.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带来的水污染 生活和生产污水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所造成的水污染的主要两个途径。地面水质受到生产和生活污水的严重影响,地下水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其污染,而可悲的是农村很多部门在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对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在没有妥善处理或不处理的情况下,就把所产生的大量含油废水向河道内直接进行排放,严重污染了河道内的水质,而且常常出现随意倾倒生活污水的现象,在有些地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甚至无人管理。许多农民往往根据自身生产的需要,任意进行放水和开挖,以及堵坝和截流,造成破坏渠道和水线的现象出现,时间久了,它们的供水功能就会失去,而农民为了灌溉,就会在农田区域内开始进行打井,致使大量的地下水被浪费,严重流失了水资源。 2 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 2.1 针对空气污染问题采取的可持续运行管理举措 要把防治和控制空气污染的工作做好,需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首先,为达到烟尘污染的减少或消除,需要把相应的净化尾气设备,安装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的机械和车辆上,使车辆排放的尾气得到净化,降低尾气污染,这是最有效的途径,同时还要把消烟和除尘设备安装在各种燃油的工程机械上;其二在工程区域范围内,需要严格的限定燃烧物,对那些产生污染气体的各类物质,坚决避免焚烧,有效防治空气的污染;其三需要妥善的处理建设和运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如修路和造田时运用弃渣来进行,既有利于污物的妥善处理,又有利于修路和造田,避免了占有河道和耕地。对于那些无用处的弃渣,也要坚决避免随意倾倒;其四是恰当处理生产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生产人员的生活垃圾最好以袋装来处理,这样有利于垃圾的集中、处理和清运。 同时对生产人员防护身体进行积极的宣传和督促,确保其人身安全和健康。 2.2 针对水污染问题采取的可持续运行管理举措 国家水资源保护的相关内容是处理水污染的依据,在水资源的处理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执行,以排放的总量和污废水浓度达标为底线,相关部门需要把生产废水和机械废油以及生活污水等进行妥善处理,首先需要经过粪池处理生产人员的生活污水,不可直接进入农田作物之中,在处理达标之后,向农田之中进行排放;其次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处理和过滤生产废水和机械废油,或是进行隔油沉淀废水,用作其它用途或进行排放;最后相关部门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强化约束管理在农村随意打井灌溉的行为,坚决制止农民随心所欲的进行开挖和堵坝以及截流,把保护好沟渠当做大事来抓,确保沟渠的灌溉功能能够实现永久,使开采地下水的情况能够有效的得到避免,发挥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功效。 2.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固体物及粉尘污染问题的可持续运行管理措施 相关的弃渣规划在工程运行管理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是实现有序堆放和重复利用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依据,为了实现小型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随意倒放弃渣的行为应该坚决的制止。在修路和造田时,可以巧用弃渣,使占有河道和耕地的情况被有效的避免;采取有效措施,对运输车辆中的材料散落场地或道路的情况进行消除,并安排专人及时清扫场地和道路;统一清运生产人员产生的袋装生活垃圾,确保生产人员的人身和健康保护工作。 2.4 强化全体人员的环保意识,定期加强环保培训 使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全体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自觉贯穿环保细节,是建立在环保意识和观念较强的基础之上的,水利管理部门应该运用以下三个有效的举措对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进行提高。 首先,加大宣传环保知识和重要性的力度,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心中深深的扎下环保的理念,把环保真正切实的贯穿于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之中;二是水利部门还可采取邀请环保相关专家定期为员工做环保讲座,把一些必要基本的环保知识传授给工作人员,为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开展环保工作提供方便条件,实现环保理念和工作实际的完美结合;三是大力推行环保责任制,对环保工作进行有效的分解,使每一个具体的部门和个人都承担相应的环保责任,实现环保责任的层次落实,在思想观念真正重视环保工作, 同时结合一定的奖惩措施,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环保工作突出的员工进行奖励,警示和惩罚那些把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随意倾倒,以及忽视环保工作的部门或人员。 3 全面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强化维护和管理已有的水利工程,是确保人民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合理有序进行,工程的经济效益能够长期充分地得到发挥的最有效途径。 3.1 安全管理 强化宣传《水法》的力度,注重抓好防止水利工程被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加强管理涵闸和倒虹吸,以及渡槽和生产桥等工程的配套设施。 3.2 资料管理 工程管理需要具备齐全的施工规范和相关专业标准以及法律等资料;分项建档设计图纸及文件和施工记录,以及检测结果和竣工验收报告等;妥善保存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 3.3 设施管理 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实现按等级造册,并把工程分布图绘制出来,并分类进行排列,采取重点工程挂牌措施,并安排专人进行重点管理,按目标责任制落实到位,使当前的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得到保障;强化和培训全体水利职工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知识,并需要把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建立起来,并不断的进行完善,把群众性合理化建议和质量管理活动积极的开展起来,促进设施管理工作。 3.4 经费管理 把维修养护工程的合理费用标准制定出来,以受益 面积和各地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合理的征收收益单位与受益者相应的费用,以维护工程;遵循建设和管理以及受益一条龙的原则,把经费用好,使项目建成后期管理工作能够真正的做实。 3.5 资源管理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效益具备长期性特征,因此,应充分的运用发展的视角来规划水利工程的建设;同时应结合市场需求和岗位需要,注重培养选拔后备人才,有计划和按步骤地采取合理措施派人出去深造;对职工在职学习给予积极鼓励,推动职工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切实做到发挥增值和保值基层水利人力资源的作用;采取适当分工现有水利技术人员的政策,从而使每个人能够充分的明确自己业务的主攻方向,培养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以及农田水利的专业人士;同时,注重培训基层水利技术人员工作,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抓好,从而使农田水利建设能够跟上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日益发展的步伐,真正的能够促进已有的和正在建设的以及规划之中的项目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为人们造福。 4 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可持续性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任重而道远,相关的水利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具备团队精神,积极的努力配合,在对相关法律和法规进行遵守的前提下,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总结经验和探究活动,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探寻出更加有效的途径,确保生态和环境的平衡发展出力献策。 水利管理论文:乡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1小型水利工程的设施陈旧老化 受当时科技与文化以及技术水平认识的影响,我国农村现有的一些水利工程均建成于20世纪60-70年代(以全国范围内来说,我国甚至有1/2以上的地区基本上没有水利灌溉设施的建设)。这些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标准低,由于认知局限性以及规划局限性,所建成的供水工程设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设施配备不完善、分布凌乱、布局不合理、技术含量低、不牢固等,况且时隔几十年,有些设施也严重出现灌溉淤塞,老化、损坏等现象,导致现如今的水利工程效率低下、农田灌溉面积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等的问题。 2兴修水利工程少,水资源利用低 在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政府对水利工程的投入占比也在逐年的增加,但这些项目以及资金安排都主要集中在大型骨干工程以及防洪保安的工程安排上,对于农村小型的水利工程的投入依然不足。有一部分要依靠群众自己解决,而百姓总是认为这些水利工程的设施归国家或者是一些水利部门管,与己无关。 而相关水利管理部门因为资金不到位并没有对农村小型水利放在行程当中。正是由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资金不足,导致水利灌溉工程的渠道工程以及水库设施等的维护工作难以执行,进一步导致了农田灌溉的沟渠水资源被严重的渗漏浪费。本就不坚固的水利设施,在遭到这样的渗漏,使得水利工作发挥的效率不足,进而农业的收成不好,导致新农村经济建设无法完成。而且在节水技术方面的推广以及节水政策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导致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极其低下。 3水利工程管理滞后 自生产公有制转变为生产私有制以来,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因为生产的所有东西归自己所有,这大大的增强了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而相反的集体观念相对淡薄,在水利工程上面的反应就是:只知道用水,却不曾想过去如何的蓄水与管理水资源。从另一个层面来说:由于当时的政策以及制度的原因,水利建设管理的管理权限。责任制度以及利用效率不够明确,造成了建设、管理、用水的严重脱节。虽然说水利工程建成后,不少农民从中获益,但愿意去管理去维护的确是少之又少,大多数受益者都是使用意识强烈,管理维护意识淡薄,不但不愿出钱出力去维护,部分农民甚至认为,农田水利建设是公益事业,管护工作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而且还随意挖沟、圈塘,违反水利、防洪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水利工程的效益和管护造成严重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