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统计论文:数理统计课程分层次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通过分析独立学院的教学现状,结合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并试行了概率统计课程的分层次教学改革,分别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所在学院的教学实践证明了这项教学改革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独立学院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本科院校面向理工科和经管等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数学基础课程,是学生在本科阶段接触到的为数不多的研究随机现象和统计规律的一门课程.随着科学的发展,在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理论的推动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思想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地渗入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中[1].如何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将概率统计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充分体现出来,是独立学院概率统计教学改革中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1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生力量,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独立学院学生大多数的进校分数介于二本院校和专科院校之间.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学生自控力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且比较随意.与社会整体认知有所差异的是独立学院中也会有15%左右的学生有一定数学基础,学习认真;此外还有5%左右的学生由于偏科或考试发挥失常导致高考失利来到独立学院.这些学生往往是独立学院参加各学科竞赛的主力,他们不仅有较强的数学基础,而且学习积极主动,经过一定的训练在某些知识的应用方面甚至会超过一本、二本的学生.因此需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开设不同层次的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在保证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适当增加一些实验实践课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3-4]. 2分层次教学实践 与其他课程不同,概率统计研究的对象为不确定现象.因为不确定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大量概念很难理解.同时,作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础课,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中有很深入的体现,尤其微积分,基础是否扎实直接影响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学习.因此,对不同数学基础、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分层次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并非简单地将学生按成绩分成不同等级,而是让学生在对自身数学基础有全面认识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班.分层次教学主要包括3个层次,即基础层、提高层和探索层.前2个层次为课内教学,分别在普通班和提高班进行.普通班与提高班人数按4∶1进行分配.第3层次结合网络平台及课外学习小组面向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有更多兴趣,且希望进一步学习实际应用的学生展开. 2.1分层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普通班和提高班学生在数学基础和学习主动性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又是很多专业及后续课程的基础,根据这种情况,分别对普通班和提高班编写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从教学学时来看,普通班学时是50学时,提高班是64学时(54+10),其中10学时的实验.从教学大纲内容来看,普通班重点突出对知识背景和统计思想的掌握,重视体验数学和实验数学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删除了大数定理与中心极限定理的理论部分,取而代之的是要求在讲授概率与频率、二项分布和正态分布时分别回归到实际背景,利用多媒体课件及计算软件(Excell,Matlab等)进行随机模拟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参与到实验中,直观地得出相关结论.考虑到普通班学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对于高维随机变量的相关复杂计算也降低了要求.而把重点放在了一维和二维随机变量的简单计算上,要求学生进一步加强基本积分求和计算的基础训练,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内容和计算方法,为学习后续相关课程提供必备的数学素养.此外,在统计部分,统计量、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都存在大量的公式,由于手工计算的局限性,大样本数据的处理过程无法贯穿整个课堂,往往使得学生对于结果感到很茫然.在实际应用中,绝大部分统计公式是可以实际查表计算,甚至可以通过一些应用软件直接得出统计结果[5-7].因此,在普通班的大纲中降低了对公式的记忆要求,而把重点放在了应用案例的分析和统计思想的理解上,让学生明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用途及如何应用.相比于普通班,提高班的教学大纲在理论教学部分与普通本科要求一致.同时增加了10学时的实验课程.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熟悉软件操作,又要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实验化,对于数学基础较弱的普通班学生来说可能会力不从心.因此,只面向提高班开设.实验课程主要是将普通班没有进行理论授课而改为课堂教师实验展示的部分,改为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对相关现象、概念和公式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值计算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利用网络实现第3层次的教学 互联网+课堂已成为现在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增加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使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跳出课本,贴近生活是建立第3层次——探索层的主要目的.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指导的教学理念.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利用网络平台,组织课外学习小组,让学生参与到一些实际课题中,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相关应用案例[8]做进一步探索.如让学生对某次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假设检验了解成绩的分布情况,同时可以利用2个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对2个不同班级相同课程的成绩进行比较,最后深入到班级同学中进行抽样调查,并分析差异原因.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到与自身专业相关的统计案例分析中,如经济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考虑人寿保险费额确定的案例,这样既练习了概率中的期望、方差和中心极限定理的运用,同时也学习保险数学的相关知识;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到建筑工程公司投标的决策分析案例中,不仅对期望、条件概率和贝叶斯公式等会有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同时可以学习投资项目的风险决策问题;工业和经管等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质量控制图,通过计算机对所获得的工业产品的质量数据进行测定,复习并深入体会数理统计中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有关知识及相关的应用.通过这些课题的参与,学生自己动手采集数据,建立模型,进行统计计算以及提交分析报告,不仅体会到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实际应用,尝试了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还开阔了视野,增添了自信和成就感.从而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同时对所学课本知识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2.3分层次的考核方式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期末考核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对学生学习程度的检验,更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检验.因为存在不同层次的教学大纲,所以对学生的考核也分多个层次进行.对于基础班学生,卷面考试以基础题和简单计算为主,占总评成绩的70%,此外是参与第3层次学习情况作为加分项占总评分10%的额外加分.通过加分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动手实践中去.对于提高班学生,卷面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实验部分占30%,除了对软件的基本命令和操作的考核外,还增加了需要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综合应用题,以及实验报告的写作.既考核了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还考察团队合作精神.此外第3层次的学习情况依旧作为加分项占总成绩的10%. 3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效果和意义 独立学院的教学目标是面向地方和区域,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人才.由于生源在数学基础上存在着一定的层次区分,各专业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要求也各有差异.因此,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中进行不同教学重点的区分,分层次教学,使得教学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从整个教学的实践效果来看,课堂气氛有了明显的改善,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加入到课堂演示的过程中,作业的完成率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实践作业.普通班的学生不再为复杂的计算感到迷茫,学习主动性显著增强,相比于以往不愿跟教师交流,现在很多学生课后愿意跟教师一起探讨随机试验和统计思想.提高班学生学习的内容则比以往更加充分,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其对软件的掌握更加灵活,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同时也增强了动手能力.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更愿意参与到与自己专业有关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题中,而课题中所要用到的知识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加认真地去学习.此外,通过各专业后继课程教师的反馈,分层次教学所学内容为学生后继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保证.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所学内容无法应用,同时因难度过大,导致学生成绩不佳,失去学习信心,影响后继学习的情况.分层次教学的开展是对独立学院教学方式的有益尝试,对独立学院的数学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软件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实验演示过程,利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对抽象理论有了直观感受,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扩展了学生的数学视野.注重概念与思想的渗入,而降低对计算技巧的要求,既照顾了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又加深了学生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的理解,帮助他们更加牢固地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较好的数学基础.此外,利用课余时间,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参与课外案例的分析和解决,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同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架起了数学与专业之间的桥梁. 4结语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分层次教学是我院对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部分,从实践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师生广泛的好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分层次教学中,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将会进一步融入到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中来,为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现场工程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娅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数理统计论文:工科研究生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文章针对工科研究生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尝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研究和实践探索,包括更新教学理念,扩充教学内容,引进案例教学,统计建模等,使学生学会使用统计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其专业对统计方法的科研要求。 关键词:数理统计;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统计建模 数理统计课程是我校工科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一门必修学位基础课程,学习该课程的工科专业研究生在其课题研究中要求具备较高的统计分析水平。然而,由于受计划学时少、教材内容偏理论、统计方法繁多、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价值取向差异大等因素的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缓慢,影响了学生统计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针对上述问题,作者在在近几年的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中,尝试更新教学理念,扩充教学内容,引进数学实验技术,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研究和实践探索,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现代数理统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树立统计建模思想,学会使用统计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其专业对统计工具的科研要求。 一、变革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知识需求 目前大多数工科研究生的数学素养现状并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新技术的需要,他们在本科阶段的数学基础仅限于微积分、线性代数、初等概率统计的范畴,对现代数学知识知之甚少,计算机工具的运用能力较弱,严重影响了他们在专业研究中的能力发展。所以研究生阶段的数理统计课程在某种意义上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重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更新教学观念,强调理论与应用并重、研究与实践并重,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以素质培养为中心,把课程重点放在素质培养上,而不是放在知识的简单灌输上。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概率统计思维是一大难点。在教学中我注重对每一种统计方法的思想进行详尽解读,力图使学生真正掌握统计方法的内涵。比如,假设检验包含了非常重要的统计思想,其思想原理几乎贯穿整个统计领域。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利用简单的实际问题从直观角度引入假设检验的思想,推断依据原理,可能存在的风险,各种不同假设下所得结论的关系和区别等问题,然后再上升到理论层面,给出正态总体各种情况下参数的检验模式,再进一步深入学习非正态总体的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其它统计方法,并且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如果前期的基础比较扎实,学生对后续的各种统计方法掌握起来就顺利很多。在教学内容上,针对学生知识层次不齐,需求各异的特点,改变教学思想,在教学内容上淡化理论、强化统计思想和方法,重点讲授统计方法的内涵、特点和限制、统计建模和求解、结果检验及应用等。对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而对应用性较强的内容进行了补充。例如压缩了参数点估计的有关理论,加强了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的教学,并布置了相应的大作业进行案例讨论,强化其应用。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还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建模能力。大部分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没有受过建模的训练,几乎不知各种建模工具和建模步骤,更谈不上灵活应用。所以我经常选择与工科专业有关的实际案例,融合多种统计方法建模,配合统计软件的应用,并且对分析结果重点解读,效果很好。 二、采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工科研究生的数理统计课程是在研一开设,几年的教学下来就发现一个问题,在研一时学生学的还不错,然而等升到研二、研三开始进行课题研究时,却不知怎么着手进行数据分析,经常有学生再回到教室旁听,或找老师求教。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到的仍然是书本知识,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分析,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够很好地把所学知识用到自己的研究工作中。在教学改革研究过程中,我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收集了数十例与研究生专业领域有关的案例,如环境、生物、经济等领域,编写成文档与学生共享。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采取互动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寻求最好的解决问题途径。在教学中所选择的案例大致分两类:一类是成熟的数据案例,比如教材中或已发表文献中的案例,只需要对案例涉及到实际问题进行分析,适当抽象后选择合适的统计模型,求出其模型中的参数,检验,应用即可;还有一类是往届研究生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的问题,经过加工整理后形成的案例,更像是数学建模训练。比如,河道水质治理,企业污水净化、空气质量监测、经济数据分析等,这些案例都有可能是他们日后面临的问题,因此更具有实际意义。在这些案例的研究讨论中,更侧重整个工作流程,在制订试验设计方案、收集试验数据、数据分析、计算机求解、研究结论与应用等每个环节,初步帮助学生了解利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经过这样的训练,不少研究生的统计分析水平和数据计算水平有极大提高,不但在研一阶段就开始申请到校、省级科研项目,而且积极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取得了不错的战绩。还有一类案例是反面的案例,我们收集了部分错用统计、误用统计、恶用统计的例子,有已经发表在正式刊物的论文,有网络文章,有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有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等等,借用这些反面问题警示学生,在使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慎重,要善用统计,用好统计,正确利用统计方法提高自己的统计分析水平。 三、利用统计软件和计算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统计分析水平 目前许多统计软件都能够方便、快速、有效的处理数据。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统计软件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加大信息量,扩展知识面,挖掘出教材文字达不到的直观、动态效果,使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形象化、生动化,并且为学生以后的研究发展提供统计处理技术手段。对于工科研究生来说,应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至少要掌握一种软件工具帮助其计算,比如,Excel,SAS,JMP,SPSS,Eviews,Minitab等,除Excel外,其它的统计软件都提供了方便的菜单式操作,便于学习和应用。为方便学生学习和掌握,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不但介绍常用统计软件的特点,而且对所有例题都至少使用一种统计软件进行求解演示,同时要求研究生在案例分析研究中,使用统计软件完成计算,并给出软件输出结果的合理解释。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许多学生不但理解和掌握了统计方法,也掌握了数据分析计算工具,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统计分析水平。 四、建立网络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灵活持续的知识学习和交流平台 我们利用学校天空教室网络课程系统,建设了工科研究生数理统计网络课程,为学生营造一个持续的知识学习辅助教学环境,以及师生课余时间的交流平台,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从而适应不同专业学生对统计知识和方法的需求。在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中,我们不但设立了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课件等常规教学资源的节点,还设立了统计软件学习、案例讨论、大作业、阅读等拓展类节点,同时网络课程平台还有通知、留言、在线答疑、论坛等互动窗口,方便研究生课后学习、交流和研究。网络课程运行三年来,受到学生的大力支持和好评。同时也有不少研究生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希望能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加大交流互动的力度,增加更多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学习。 五、改革考核方式,建立综合考核评价系统 数学课程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一般是闭卷考核,评价内容主要以记忆性知识为主,对于培养创新性工科研究生的数理统计学习目标来说并不适合。工科研究生学习现代数学的特点应体现应用和创新,因此改革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就是必然。我们根据教学内容进度,适时安排课堂作业、大作业、案例讨论、读书报告等多种方式的练习,建立综合考核评价系统,采取多项加权的考核评价方式,结合期末的开卷考试成绩进行加权综合评定。平时的多种形式的考点为如何运用已掌握的统计理论和方法,对于给定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筛选、抽象、建立模型、计算或软件应用、检验及结论解读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要求以科研小论文的形式提交电子文档,相当于撰写科研论文的模拟训练。期末考核则是综合性的开卷考核,题目多样化、灵活化,重点考核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所掌握知识的扎实程度。总的来看,重视统计思想的教学,加强统计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是工科研究生数理统计教学中的一项长期重要内容和任务,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来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统计知识的能力、提升研究生在所研究专业中统计方法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李晓莉 单位:苏州科技学院 数理统计论文:案例教学法在数理统计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作为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重要数学分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本文笔者将在充分结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从具体教学案例出发,深入探究案例教学法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旨在为促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借鉴。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研究;应用 作为研究社会随机现象、统计普遍规律的重要数学分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相关理论其方法被普遍应用于社会科学发展、生产生活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从子弹的命中率问题、航天器的碰撞概率问题到硬币投掷问题、彩票中奖问题都需要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解答。正如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曾所言:“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其中绝大多数在实质上只是概率问题。”可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高等数学中的概率与数理统计教学要充分结合本学科特点,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学习质量、学习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他们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扎实的基础。然而,我国当前部分高校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讲解、轻实践操作,重技巧应运用、轻数学思维”的现象,使学生花费大量精力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相关理论知识后,即便是得到较高的书面分数,却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而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的培养及提高,而且还会因为枯燥的课堂教学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新时代背景下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思想的指导加强实用性教学。而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有代表性的、学生感兴趣的、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的实际问题,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分析和讲解。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相关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征及优势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引入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实际问题,并将其作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实现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并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等相关能力的不断提高。与其他数学课程一样,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也具有理解起来难度高、理论内容丰富抽象、相关试题复杂多样等特征。基于这些数学学习特征,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而且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的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以最终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实际问题中,加深对抽象、难懂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学生还可以在具体案例的讨论分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更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以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从教学的层面而言,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法是沟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重要桥梁。 二、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 再好的教学方法都应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相一致,案例教学法同样也要满足这些要求。因此,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案例的选择。要选择与所学理论知识联系密切且难易程度适中、便于学生理解的案例。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案例,还要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和拓展性,让学生一方面可以在生动有趣的案例中,提高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在经典案例的指引下,开阔思维、拓展视野。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发展史上,有很多像“平分赌金”一类的经典案例。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专业背景、社会趋势的具体变化,审时度势地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案例,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最终实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不断提高。 2、案例教学的具体组织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要特别注意案例引入的时机和方法。教师要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先为学生设下悬念,以调动起他们的学习欲望。然后,再带领新生开始了解和认识新知识,等他们对新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结合之前案例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自由发言。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巡场指导和问题解决工作;在学生发表观点后,教师要及时地就发现的问题做深入的分析和解答,帮助学生建立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思路和有效方法。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对课堂时间的整体把握,要把握好案例讨论和观点表达的时间,要充分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声音、图像、视频等方式,将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为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深入探讨奠定基础。 三、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实例 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从每道例题到专题讨论都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下文笔者将结合几个具体案例,对案例教学法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应用展开分析。结合经典的“平分赌金问题”,引入数学期望和古典概率的相关知识。 案例1: 保罗和德梅尔是两个赌技术相当的赌徒,现他们各出六个金币做赌注,赌前约定:谁先赢三局,就可以拿走所有的12枚金币。而已知共堵了三局,保罗一胜两负,但由于特殊原因要结束赌博,问如何分配这十二枚金币,才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公平。在引入这一案例后,教师可以留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用于思考和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回答发现大部分学生是根据已经比赛的结果来对金币进行分配,即保罗可以拿到1/3(4枚金币),而德梅尓可以拿到2/3(8枚金币)。在同学们表达完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来分析这种分法是否正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再赌两局会有以下四种结果:德德,德保,保德,保保。前三种情况都是德梅尓先胜三局,那么他就可以获得12枚金币。只有最后一种情况是保罗先胜3局,可以得到12枚金币。因此,整体看来,德梅尔和保罗能分别获胜的概率为 和 ,那么该案例中金币合理的分配方法应该是,德梅尓得到 (9枚金币),保罗得到 (3枚金币)。接下来教师就可以接着这个案例再进步一步引出古典概率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如果,引入一个随机变量 ,用来代表再继续赌两局后德梅尓所得,则 的取值为0或12,概率分别是 和 。因此,德梅尓的期望所得为: 。接下来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出的 期望值就是 可能值和其概率相乘的累加,并引出“数学期望”的相关概念。此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还有经典的“三门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三门问题”的引用,以加深学生对概率统计原理和思想的认识及理解,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案例2: 美国二十世纪70年代有一个电视节目中有三扇门,在这三扇门后面有且仅有一扇门有奖品,节目参与者可以在这三扇门中任意选择一扇门,主持人把另外两扇门中没有奖品的一扇门打开,然后问参赛者:“是否要换另外一扇门,还是坚持选择最初的那扇门。”这时大部分人凭直觉认为,剩下两扇未被打开的门中,有奖和没奖的概率都是50%,因此没有必要再做改变。然而用概率论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却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原因是在最初参与者进行选择时,能选中有奖门的概率为 ,其余两扇门的中奖概率是 。然而当主持人打开确定没有奖品的门之后, 的概率都集中到另外一扇参与者没选的门上,而不会与参与者最初所选进行二次概率分配。也就是说如果参赛者能坚持最初的选择,那么中奖概率仅为 ,而如果参赛者改变选择,中奖概率为 。因此,主持人打开一扇门之后,如果参赛者改变最初的选择,则会提高中奖概率。 数理统计论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浅谈 【摘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实际生活和工程应用中都有重要意义的课程。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了解本门课程的实际意义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实际课堂教学中的经验,以几个实际案例为例子,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 国内多数高校工科本科生都开设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1-2]。该课程无论是在经济、管理、力学、军事科学等众多学科和实际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而且是控制、计算机等一些专业课的基础课。但是作为一门数学专业课,学习有一定难度,如果不注意教学中的方式方法,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难懂,失去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当对工科学生讲授这门课程时,应尽可能丰富教学方式,让学生多了解这门课的实际意义,并更多地亲身参与到教学当中。本文就此问题,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做几点探讨。 1启发式教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有较多的公式推导,如果单纯采用板书或ppt推导的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很容易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好。因此比较好的方式是逐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一步一步进行思考,由此体验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以几何概型部分的布丰投针问题为例。公元1777年的一天,法国科学家布丰邀请很多朋友一起做了一个实验:纸上预先画好了一条条等距离的平行线。接着他又抓出一大把原先准备好的小针,这些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间距离的一半。把这些小针一根一根往纸上扔,记录了所有人的投针结果,共投针2212次,其中与平行线相交的有704次。总数2212与相交数704的比值为3.142,即π的近似值。这是古典概型的经典应用。在课堂上,在古典概型部分的最后讲解这个例子,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体验数百年前科学家的思想。首先让学生考虑将这个实验抽象成数学问题,大致可以总结成为:设平面上画着一些有相等距离2a(a 0)的平行线,向此平面上投一枚质地匀称的长为2(ll a)的针,求针与直线相交的概率。而这是一个典型的几何概型问题。根据在此之前所说解决几何概型问题的关键方法,要找到几个自变量,使得它能够用来刻画整个实验过程。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看清楚针与线相交与否在几何关系上的差别,此时学生一般能够逐渐想到除距离外,针与线的夹角也是重要的参数,因此,需要用距离和夹角两个自变量来刻画整个试验。完成这一过程后,再让学生利用这两个自变量,分别给出试验的几何度量和事件(针与线相交)的几何度量。这样通过较简单地积分计算即可得到本问题要求的概率,即π值。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逐步体会古典概型中较难解决的几何概型问题的求解过程,避免教师一言堂,单纯语言叙述和公式推导的枯燥乏味。 2在教学中增加互动 除了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独立思考外,在课堂中设置一些互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也有利于让学生更深刻体会教学内容。例如,曾在美国多次引起大范围讨论的“三门问题”[3]。该问题亦称为蒙提霍尔问题,出自美国一个电视节目。有三个门,其中两个门后面是羊,一个门后面是汽车,参赛者选中其中一个门后,主持人开启剩余两扇门中一个后面是羊的门,此时参赛者可以选择换另一个门。主持人是知道每个门后面的情况的,那么参赛者选择换门是否可以增加得到汽车的概率?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参赛者不换门,得到汽车的概率是1/3,而换门后得到汽车的概率是2/3。大多数人直观的感受是换门与不换门的结果不应该有区别的,即各有一半的概率。因此本问题是数学上直观感受与理论分析明显不相符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而且本问题可以从概率论的多个角度去分析,如可以采用穷举法、古典概型的基本算法或条件概率等不同的角度验证。因此有利于学生展开大范围讨论并结合概率论中的多种知识去思考,让学生熟练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而且,在讨论结束后,本问题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实验来验证。可以找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比如选择两黑一红三张扑克牌,抽到红色牌算是中奖,模仿三门问题的抽奖过程,如此反复进行实验30-50次并统计结果,即可明显看出换牌与不换牌中奖概率的差别。在这方面类似的问题如“三张卡牌的骗局”等等不再赘述。如此让学生从多方面参与到教学当中,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并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采用案例教学方法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知识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可以找到应用,让学生了解这一点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真正应用于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因此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与实际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例子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例如,著名的美国橄榄球运动员辛普森杀妻案的庭审中,就在很多处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知识有重要关联[4]。例如,在庭审最初阶段,控方反复强调辛普森曾有家暴现象,因此有杀妻的动机。而辩方的律师引用数据显示,有家暴的男性中,最终杀妻的比例不足1/2500。但是,如果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发现,辩方的论据与实际问题是不相符的。辩方所说的是丈夫有家暴前提下杀妻的概率,而实际的问题应该是:在丈夫有家暴且妻子死于谋杀的前提下,妻子是被丈夫所杀的概率。通过当时的数据统计显示,有43位被家暴且被谋杀的女性,其中40人是被丈夫所杀,即丈夫有家暴且妻子死于谋杀的前提下,妻子是被丈夫所杀的概率高达93%!这就是一个标准的条件概率问题,尽管算法并不复杂,但是认清条件和事件是问题的关键。另外,尽管众多证据显示辛普森是凶手的可能性很大,但是由于本案仍有一些疑点显示辛普森也存在被人陷害的可能,根据美国法律疑罪从无的思想,辛普森最终被判无罪释放。这是本案最终受到大量争议的关键之一。而这种疑罪从无的思想,与数理统计中假设检验中降低受伪错误的思想是类似的。既然在已有条件固定情况下,受伪错误(将无罪的人判为有罪)和去真错误(将有罪的人无罪释放)不可以同时降低,那么如果为了保护人权想尽可能降低受伪错误,那么有较高的去真错误也就无法避免了,美国法律即是如此。假设检验的理论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因此在理论讲解中引入类似的实际案例进行类比,有助于学生较快的理解。 4结语 综上所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在工程和生活中的实用性较强,对工科学生普遍开展本课程有重要意义。但是本门课在很多部分较难理解,有必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让学生学习将这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真正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刘雪峰 常冬梅 单位: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市高速切削与精密加工重点实验室 数理统计论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探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课程划分成为若干部分,明确若干小目标,学生利用课前教师备课过程中的核心知识点进行预习,课上进行内容的深化,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知识应用迁移的训练。它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和开放的网络资源,将原来课上的理论教学,由学生在课堂外提前完成知识的建构,课上教学时间则用于教师答疑解惑、学生互助探讨来深化知识的学习。它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为主模式的颠覆和翻转。学生摆脱了被动接受的现状,完成知识的自我获取,自我练习与自我强化,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翻转模式作为个性化教学的实现,有利于学生提升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一门基础课、必修课,既能够展现基础学科特色,又能兼顾专业课程的实践特色。学生可以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与练习,提高基础理论的逻辑分析以及专业理论的基础实践,是学好后继课程的重要理论保障。因此,基于教学翻转模式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就显得意义重大。 一、教学改革设计思路 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翻转为主要手段,以一个具体教学单元为周期,构建翻转模式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教学实践,以自主学习为线索,以课程学习为主线,以在线测试为评价,以课堂交流研讨为反馈,精心设计契合课程特点,兼顾理论与实践的新型教学体系,同时衍射至传统课堂,基于新型教育教学评价,最终实现教学翻转模式下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究。 1.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的重新设计 从专业角度出发,调研专业学生能力特点以及专业课程需求,重新审阅课程教学大纲,针对专业特点,学生需求,根据“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分层次、分模块,多角度的设计新教学模式下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以知识点来制作“微”课视频,按照知识点进行分类教学,既有知识点的理论教学,又有结合专业实际的操作演示,最大程度上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尽量做到与专业课程的有效无缝衔接。 2.新型教学模式的尝试 在试点专业实施教学翻转全新教学模式的尝试,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为课上讨论课下自主学习、线上交流线下实践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下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观看微课视频,学习掌握知识要点,并找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通过微信、QQ群以及教学交流讨论区等多种网络方式与同学交流或者请教老师。然后,在视频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完成视频最后布置的针对性练习。课上,教师集中回答问题,讲解习题答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全新的教学内容,融入任务驱动教学、主题构建教学等多样教学方法,兼容概念理论、逻辑分析、实践操作于一体,构建了全新的教学翻转模式。 3.考核方式的创新 传统期末闭卷考试的课程考核方式非常单一,难以从多角度全面评价学习效果。“翻转课堂”模式下,我们采取了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学习平台上记录的微课学习时间、在线作业完成情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等数据;课堂教学中记录的课上提问交流情况、分组研究问题情况;学期内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结果,研究报告或论文等。这些都是我们评定成绩的来源。我们以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促成团队协作与个人创新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单元,以日常在线测试评定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以线上交流讨论以及经验报告评定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以团队研究成果评定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科学全面、公开公平的全新考核方式。 二、翻转教学组织运行 翻转模式在课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中在协作探究中促进知识的消化吸收。同时,教师作为课堂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资源的提供者,引导学生向探究的深层思维发展,以挖掘学习者学习的潜力、发挥学习者的主动学习积极性,注重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翻转教学组织与运行模式主要包括课前资源监控、课上翻转反馈、课后统计分析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1.课前资源监控 课前为不同基础的学习者准备了丰富的教学基本资源和扩展资源,按照知识点制作了大量的微视频,由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内上传至网络平台,方便学生下载。教师提前将章节学习任务明确给学生,学生自学完成后,教师要统计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解答,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掌握学习进度和接收程度,进行统计汇总。学生要按照安排的学习任务,充分掌握视频内容,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继续学习扩展资源,学生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教师。学生可以通过该方式,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资源和自定时间,实现个性化学习。 2.课上翻转反馈 翻转课堂的课上教学主要包括知识要点导读、学习信息反馈、作业互评、个人展示与团队协作五个环节,教师可以结合知识掌握情况安排任务,然后团队合作研究。教师为各个团队在研究阶段遇到的不同问题进行解疑答惑,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指导。各团队同学结合指导,总结收获,巩固课程重难点,加强与其他团队间的交流,提供自己遇到的难点和注意事项。教师集中讲授重点问题与知识,系统化梳理整节课内容,对课程进行总结。最后进行反馈评价,教师从各角度对课程进行整体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内容复习。尤其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的积极探索,交流协作,提高学生自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后统计分析 每一次翻转课堂结束后,教学小组会及时进行总结交流,根据课堂导学实录了解学生活动,反馈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根据课前统计的在线测试知识要点评测信息,分析出学生接受程度;根据课堂评分表记录的课堂学生表现评测结果,反馈课堂组织形式与学生活跃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合反馈信息,教学小组及时调整与修正下一周期的资源配置方案与课堂组织形式,保证翻转教学运行有条不紊的同时,教学设计体系精益求精。 三、教学翻转模式效果反馈 我们采用主观阶段性调研与客观数据分析两种方式,对课程翻转效果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两阶段翻转课堂效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针对课程翻转教学模式下所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分析与实践能力、与他人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养成及提高。客观考评成绩分析显示,翻转教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比较理想。运用“教学翻转”手段,验证了新型教学模式对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初步解决了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以下几点问题: 1.以教学内容改革解决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衔接问题 基础课程作为后继专业课程的理论支撑,一直以来是构成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石,但各专业在设计课程体系往往存在两种课程教学内容上的重叠或断层,致使学生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翻转教学通过重新制定教学翻转模式下新型教学大纲,尽可能多的兼容我院金融、保险、管理等专业特色,实现与专业课程的有效无缝连接。 2.以教学方式改革剔除基础课程应试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传统教学方式下,基础课程往往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空洞乏味的教学方法无法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为考而学的思想已然根深蒂固。引入教学翻转模式,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自身学习潜能,促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剔除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3.以考核方式改革进一步促成教育公平 教学翻转模式下的考核方式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削弱卷面成绩的同时,以多样的竞争机制,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构成多维度的综合成绩,既能考核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又能评价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实践创新能力以及自我发展意识,鼓励协作、看重优秀,进一步促成教育公平。 4.以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融合实践教学,促进学、研一体 基础课程往往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实践教学,原因在于抽象的理论概念充满了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长,翻转模式下的教学由课上转为课下,完全由学生自发的完成理论知识学习,运用更为实际的例子、论题引导学生逐步完成自我发展,这一过程中必然促成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学习研究一体化。 四、教学翻转模式改革继续建设方案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强,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比如无法兼顾不同基础学生,微课视频需进一步提高质量等问题。基于上述存在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开展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中,围绕以下两方面继续进行建设: 1.完善教学体系,形式多样化 进一步完善翻转教学设计体系,对现有体系精加工。对学习资源模块进行扩充,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更有吸引力的在线资源,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外延;学习日志中典型例题分析将区分不同难度、不同侧重进行分层标示,以便不同基础的学生选择性学习,能力拓展模块将增加更多贴近生活、贴近专业的问题。 2.拓充学习素材,精化现有资源 进一步利用网络平台,吸收整合精华,拓充资源数量,拓展实践资源涵盖领域,尝试开发设计课程讨论区,为学生搭建更宽广、更便捷的立体化学习资源体系。在第一轮制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现有的微课视频、参考资料。教学小组进一步审核研究原有微课视频,除完善美观设计外,重新规划部分内容的视频设计,优化内容,精炼语言,尽量保证视频间的相对独立性。教学翻转模式完全契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高等教育教学理念,它转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观念和习惯,以学习主题任务、综合实践项目和系统考试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灵感,提高了学生逻辑判断、综合分析、团队协作和自主探究能力。翻转课堂成为一个学生发挥创造力,展现才智的表现场,在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武萌 尹亮亮 刘晓霞 单位:河北金融学院基础部 数理统计论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易混淆概念教学方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数学学科,概率统计的思想与方法在社会各个领域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理工科各专业的必修课,学好这门课程显得非常重要.但该课程有概念多、公式多的特点,学习该课程时,学生普遍觉得难度大于其他数学课程.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易混淆的几个概念,阐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探讨了这些概念的教学方法. 1几个易混淆的概念 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关键,尤其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种概念多的课程.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易混淆的概念主要有:(1)不可能事件与零概率事件;(2)随机事件的互不相容与相互独立;(3)条件概率、无条件概率与交事件的概率;(4)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2教学方法的设计 对于以上易混淆的概念,在教学中,根据各概念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明白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正确理解概念. 2.1从易混淆的原因入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设计教学时,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找到易混淆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以不可能事件与零概率事件为例来说明.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零,反之,如果某个事件的概率为零,它却不一定是不可能事件.根据是:在“连续型随机变量”这部分内容中,可以计算随机变量X取得某点x0的概率为零,而随机事件(X=x0)却不一定是不可能事件.可是学生往往不理解,经常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零,为什么还可能发生呢?学生不理解的主要原因是对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个概念的定义与功能缺乏准确的认识.事件的概率是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量描述,概率值大,就意味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反之,概率值小,就意味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概率的统计定义来解释这一问题.概率的统计定义是: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做n次试验,事件A发生的频数为m,频率为mn,当n很大时,mn在某一常数p附近摆动,且一般来说,n越大,摆动的幅度越小,则数p称为事件A的概率.从这个定义,我们知道,随着n的增大,频率会稳定于概率.对于概率为零的事件来说,随着试验次数n的增大,其频率会在0附近摆动,这种事件可分成两类:一类是频率恒为零的事件,频率恒为零,说明不管试验多少次,事件总是不会发生,这类事件自然是不可能事件,另一类是频率有时为零,但不恒为零的事件,正是因为频率不恒为零,说明在试验中,事件发生过,只不过发生的次数极少,这种事件是几乎不发生,但又不是绝对不发生的事件.例如:测量某零件的尺寸,“测量误差为0.05mm”就是概率为零的事件,测量误差正好为0.05mm的情况虽然有,但是很少见.一旦学生理解了这两个概念,就不容易犯类似于“因为P(AB)=0,所以AB为不可能事件,从而A与B互不相容”的错误. 2.2应用身边的实例来区分概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与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的数学学科,在教学中,从概念的直观背景入手,精心选择一些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而又有趣的实例来讲解基本概念,不仅能让学生很快地掌握概念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条件概率是概率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将它与无条件概率、交事件的概率相混淆.设A,B为两个随机事件,P(AB)指的是A,B都发生的概率,是交事件的概率.P(A|B)是在事件B已经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条件概率.而无条件概率P(A)指的是在没有任何已知信息的前提下考虑事件A的概率.在教学中,可通过抽奖这个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引入概念.10张奖券里有两张是中奖券,现有10人依次随机从中抽取一张奖券,问第二人中奖的概率是多少?然后又提问:已知第一人中奖,此时第二人中奖的概率又是多少?从这个实例中引入条件概率的定义,让给学生初步了解条件概率与无条件概率的区别,然后再设计如下例题来巩固概念:例某班100名学生中有男生80人,女生20人,该班来自北京的学生有20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8人,从这100名学生中任意抽取一名,试写出P(A),P(B),P(AB),P(AB),P(B|A).解设事件A表示抽到的学生是男生,事件B表示抽到的学生是来自北京的.易知总的基本事件的个数是100,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是80,事件AB是指抽到的是来自北京的男生,它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是12,所以P(A)=0.8,P(AB)=0.12,而P(A|B)=0.6,这是因为在事件B已经发生的条件下,样本空间发生了变化,样本空间变小了,此时总的基本事件数缩减为20,即为B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而在此条件下,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仅为12.类似可得,P(B)=0.2,P(B|A)=0.15.通过这个例子,不仅可让学生容易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而且容易从中验证乘法公式:若P(B) 0,则P(AB)=P(A|B)P(B);若P(A) 0,则P(AB)=P(B|A)P(A).为接下来的乘法公式教学做铺垫. 2.3通过做实验来区分概念 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难,但俗话说:眼见为实.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区分概念,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两个事件A,B互不相容指的是A,B不同时发生,即AB=覫,两个事件A,B相互独立指的是A,B中任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否对另外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即P(AB)=P(A)P(B).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对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清楚,容易将这两个概念混淆,事实上,相互独立是从概率的角度来说的,强调B发生与否对事件A发生的概率没影响,而互不相容是事件本身的关系,不存在同时属于这两个事件的样本点,强调两事件不能同时发生.这是两个不同属性的概念,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学生往往会用已建立起来的互不相容概念来理解相互独立,错误地认为相互独立的两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因而是互不相容的.为了使学生不混淆,在教学中可以举例如下:有一个质量均匀的正四面体,其第一面涂红色,第二面涂白色,第三面涂蓝色,第四面同时涂有红,白,蓝三色,以H,B分别记抛一次此四面体,朝下那一面出现红色,白色的事件,则易知P(H)=P(B)=0.5,P(H|B)=P(B|H)=0.5,P(HB)=0.25,所以,P(B)=P(B|H),P(H)=P(H|B),这说明:事件H,B相互独立,但是事件H,B可以同时发生,即HB≠覫.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两个概念.可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做一个这样四面体来做实验,记录事件H与B发生的频率,当试验次数充分大时,利用频率稳定于概率来验证结论. 2.4注重讲解概念之间的区别 统计推断的基本问题是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学生在学完参数的区间估计和参数的假设检验后,发现这两个问题中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要选用统计量,都要用到分位数等等,但又弄不明白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他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事实上,它们都是基于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的性质,但他们之间又有区别.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以下两点:第一,它们的目的不同,参数的区间估计解决的是根据样本估计未知参数的范围问题,参数的假设检验则是根据样本判断假设是否该接受还是拒绝的问题.第二,两者对总体的了解程度不同,进行区间估计之前不了解未知参数的有关信息,而假设检验对未知参数的信息有所了解,但做出某种判断无确切把握.在实际应用中,假如我们对未知参数有很多的了解,或掌握了一些非样本信息,这时,采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合适,如果我们对未知参数除了样本信息之外无其它信息,则宜采用区间估计. 3总结 学生对基本概念,特别是一些易混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设计各种教学手段及时讲解课程中容易混淆的概念,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各个概念,而且可以让枯燥的概念学习变得有趣、丰富课堂教学. 作者:肖海霞 胡政发 喻方元 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理学院 数理统计论文:课程教学改革数理统计论文 一、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 教师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在教学改革中十分重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是进行一切改革的前提。所以,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改革和实践才能在教育改革中取得大的突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改变实际教学体系中的不足。把讲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念、思想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背景当作当前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思维的特点,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思想,并试着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1.教学内容的改革 进行教学改革,首先要精简和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内容结构。教学改革主要是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由此可以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改革。但应看到,我们用的教材的例题、习题都与实际缺少联系,或都是经过了编者加工的,并非真正的实际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做如下改革:淡化复杂的理论推导,注重介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特别是介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物理、力学、经济学、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实例。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应用能力。 2.教学方法的改革 知识传授型是以往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学的主体是教师,而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教的过程,而忽视教学是一种教与学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方法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能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仅仅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对学生少于启发,疏于引导。久而久之,使学生满足于机械地接受所授知识,而惰于思考、懒于动手。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学能力,也要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内容抽象、枯燥,这就需要想办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的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要注意介绍所学理论的实际背景。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对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的知识,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用具体实例引入,使学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就不会再感到枯燥乏味。 3.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手段方面,长期以来,大多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普遍存在着填鸭式地将概念、定义、定理、证明和例题灌输给学生的现象,很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着手将现代化科技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引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由于方便、快速、生动形象、信息量大的优势,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欢迎与普及。然而,目前我们大部分的教学仍是采用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约大量的教师的板书时间。对于较容易理解的题可直接解题,而对于较难的题目,教师详细讲解解题过程,将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更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芮文娟 刘海媛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数理统计论文:数理统计交叉口人车穿越行为研究 1数据采集点的选择 为了研究机动车和行人的相互穿越行为,需要选择无特殊地理因素、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流量大、相互之间穿越活动多,且便于摄像机拍摄的地点.根据这些要求,本研究选择了马鞍山市中心某繁华路段上的一个无信号交叉口作为实测地点.该交叉口人行横道的长度(南北)为13.6m,宽度为4.2m.在主干道湖北西路上行驶的机动车主要是公交车和小型汽车,该交叉口周围有学校、医院、商场、社区及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人流量和车流量均较大. 2无信号交叉口人车穿行行为研究 在交叉口,行人和机动车驾驶员的相互穿越行为对双方而言均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行人过街和路段通行车辆发生冲突的区域主要是人行横道,行人和上游车辆的互动关系,形成了动态博弈,同时也会造成行人的过街行为的变化.人、车交通流,哪一方形成连续队列,则自然构成对冲突空间的占有,当随机到达时,主要是双方对到达冲突点的先后的判断决定各自的行为.然而由于目前国内大部分行人及机动车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还比较弱,加之人们的从众心理,所以目前在无信号交叉口行人和机动车互相抢道的现象仍然比较常见.前段时间网络上热炒的“中国式过马路”,即是从行人角度对该问题的反映.因此,本研究将在大量统计实测交通流数据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无信号交叉口处人车穿行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2.1人车穿越时机选择 由于目前大多数城市车流量比较大,且行人在上学、购物、游览及其他行为时均有结伴而行的习惯,所以多数的人车穿越行为并不只是发生在单人单车之间,而是行人流和车流之间的穿越.然而行人大部分以车流头车做为是否穿越的评判标准,机动车同样选择排在最前面的代表个体作为是否穿越的评判标准.因此本文把人车之间的穿越均视为单人单车之间的穿越.根据分析,我们把交叉路口可能出现的人车穿越类型分为四类,分别为:人让车、车让人、人车互让和人车冲突.我们的实测统计数据表明,在所有可能发生人车冲突的情境中,车让人(行人先行通过)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62%,人让车(机动车先行通过)的比例达到将近35%.而人车互让和人车冲突的情况发生的机会则极少,根据本次数据采集得到的结果,这两类现象发生的概率之和仅为3%左右,且观察显示,这两类情况主要发生在行人抵达路口时距车流头车距离较近(小于20m)且车流头车车速较慢(小于10m/s)时,此时行人与机动车驾驶员同时选择穿越或同时选择避让的可能性较大.由于这两类情况得到的样本数较少,不具备较强的统计意义,所以在此不作进一步探究.由于行人在穿越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研究发现,行人到达路口时距离车流头车的距离和此时的车速是决定行人是否选择穿越的主要因素,其中行人与车流头车的距离对行人作出决策的影响尤为明显.我们得到的不同距离情况下选择穿越的行人比例情况.从中可以看出:行人到达路口时发现车流头车离自己30米以上时,选择穿越的概率极大,在一定范围内近似成正比.当距离较近时仍有部分行人穿越,这类人我们称为“冒失者”(多为青年人);当距离大于50m时,超过90%的人会选择穿越,此时仍有一小部分人选择避让车辆,我们称这类人为“谨慎者”(多为老年人).综合考虑人车穿行行为与彼时行人距车流头车距离和头车速度的关系,我们统计出行人和机动车的穿越行为选择.总体来说,车让人的情况发生的更多,特别是行人到达路口时距离车辆较远或者车辆速度较慢时,绝大部分人会选择穿越.车让人的情况(中蓝色散点表示)发生比较密集的区域对应的特征是行人距离车流头车较近且车速较快,行人初步判断该道路情况下可提供的穿行时间小于安全穿越所需的时间,因此绝大多数人选择路口等待避让车辆. 2.2人车穿越相互干扰分析 以往的研究中,多把行人作为车辆交通的干扰因素.现今我们国家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混合交通流中的行人交通就不可忽视,不能看成是车辆交通的干扰因素那么简单.当人、车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有各自的交通需求时,从理论上讲,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权力是平等的,机动车和行人在无控制人行横道处的运行是相互之间寻找空挡穿越并相互干扰的过程.由于人还有车的相互干扰势必将同时造成双方的延误,本文将基于视频数据统计探究路口处人车干扰分别对行人和机动车造成的影响并得出相应的干扰程度.定义交通流干扰程度为路口内交通流依据一定的交通控制模式行进过程中,在干扰区域内,由于人机相互之间的穿越行为而造成的时间损失占正常通行所需时间的比率.这里正常通行所需的时间取在没有干扰情况下一定样本量的机动车或行人通过干扰区的平均时间。我们首先研究路口行人流对机动车的影响及干扰程度.利用SPSS软件分别统计得到有干扰和无干扰情况下的机动车和行人穿越干扰区所需的时间.计算得到,行人流对机动车的干扰程度k1=0.40,即由于行人流的干扰,大部分机动车会减速或者绕道避让从而导致时间上的延误,穿越时间比无干扰时增加40%.同理,机动车流对行人的干扰程度k2=-0.16,即当路口有车流干扰时,大多数行人会选择加速甚至跑步穿越并导致穿越时间比无干扰时减少16%. 3结论 本文对马鞍山市中心城区某无信号交叉口进行了混合交通流数据采集,从数理统计的角度入手对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人车穿行时机选择进行研究,并得到了人车干扰对双方穿行造成的延误程度.结果表明,行人到达路口时距离车流头车的距离是决定行人是否选择穿越的最重要因素,在距头车30米以上时,不管车速多快,行人穿越的概率极大,建议机动车驾驶员主动减速,在规避自身风险的同时提高行人穿越的效率和安全.此外,统计结果表明由于车流的干扰,缩短了行人穿越时间,提高了穿越效率;而行人对车流的干扰会导致车辆减速,带来消极的延误,降低了通行效率.研究成果能够为完善无信号灯控路段人行横道行人交通研究提供参考,并对道路交通安全、交通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作者:刘丹丹 单位: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数理统计论文:数理统计课程实践成绩评定方法 一、实践成绩评定的原则 (一)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实践成绩的过程评价是在学生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表现状况等方面的评价。结果评价是对学生完成实验后最终得到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解决问题所用方法的合理性、创新性等的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才能全面反映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学习状况。 (二)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 相对评价是指在评价的对象的集合中,以它们的平均状态为基准,或者选取其中某一个或几个对象为基准,去比较其他对象所在的位置,从而评价某一对象的级别和状态。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处,确定一个评价标准,称为客观标准;在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以是否达到标准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将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使评价更客观,更合理。 (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于,对评价信息的收集、整理与评价结果的呈现都充分发挥教育主体自身的投入,并以非数字的形式呈现评价的内容与结果。定量评价方法是通过把评价指标量化,并采用模型和数学统计方法对评价对象作出数量的价值判断的方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全面收集评价信息,更好地进行成绩评定。 二、基于模糊综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践成绩评定方法 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模糊数学基础上的一种定量评价的模式。它是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基于多个因素对评判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的方法。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建立评价模型一般要确定4个要素:因素集U,评价集V,判断矩阵R,权重集A。 (一)建立因素集 U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实践成绩评价指标为:(1)学习态度,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实践过程,包括在实践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其对整个实践活动完成的贡献度;(3)实践结果,包括实践方法和实践结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实践报告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二)建立评价集 V由于实践时间较长,参与学生较多,难以收集清晰的定量信息;因而,笔者采取等级评价制,确定评价集V={v1,v2,v3,v4,v5}={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很差}。 (三)建立判断矩阵 R因为每一个被评价的对象确定了一个从U到V的模糊关系R,从而得到单因素评判矩阵: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践教学中,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每次实践活动中教师、学生按照评价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参与情况,对每个成员(包括自己)进行等级评价。利用各指标各种等级出现的频率,构造判断矩阵。 三、结语 目前,新升本科院校正面临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问题,很多高校加强了实践课程教学的力度,对实践课程的开展和评价也引起广大教师的讨论。本文结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要求及其实践课程的特点,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法,合理地对学生实践课程成绩进行评定。在模糊综合评判法中,确定权重集A非常重要,它影响着评定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确定权重集时,可使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各因素两两比较求出权重系数,得到客观合理的权重集,从而提高模型的可信度。 作者:卢钰松 张志敏 单位:河池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河池市金城江区东江中学 数理统计论文:数学建模概率论数理统计论文 一、将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融入到概率论以及数学统计的教学课堂上 1.教学课堂中注重实例的讲解 概率论以及数学统计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课程上,教师需要在教学的基本内容中加入更多的实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点,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记忆。例如:在讲概率学中最基本的加法公式时,加入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利用俗语“三个臭皮匠”的相关内容作为教学实例。俗语中有三个臭皮匠的想法能够比的上一个诸葛亮,意思就是说多个人共同合作的效果比较大,可以将这种实际中的问题引入到数学概率论的教学中,从科学的概率论中证明这种想法是否正确。首先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想要证明三个臭皮匠能否胜过诸葛亮,这个问题主要是讨论多个人与一个人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是否存在较大的差别,在概率论中计算解决问题的概率。用c表示问题中诸葛亮解决问题的能力,ai表示其中(ii=1,2,3)个臭皮匠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个臭皮匠单独解决问题存在的概率是P(a1)=0.45,P(a2)=0.6,P(a3)=0.45,诸葛亮解决问题存在的概率是P(c)=0.9,事件b表示顺利解决问题,那么诸葛亮顺利解决问题的概率P(b)=P(c)=0.9,三个臭皮匠能够顺利解决问题的概率是P(b)=P(a1)+P(a2)+P(a3)。按照概率论中的基本加法公式得P(b)=P(a1+a2+a3)=P(a1)+P(a2)+P(a3)-P(a1a2)-P(a2a3)-P(a1a3)+P(a1a2a3)解得P(b)=0.901。因此,得出结论三个臭皮匠顺利解决问题存在的准确概率大于90%,这种概率大于诸葛亮独自顺利解决问题的概率,提出的问题被证实。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建模找到学习的乐趣,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了基本的概率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概率论以及数学统计这一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2.课设数学教学的实验课 一般情况下,数学的实验课程都需要结合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将各种数学软件作为教学的平台,模拟相应的实验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应用到教学中已经越来越普遍,一般概率论以及数学统计中的计算都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软件有SPSS以及MABTE等,对于一些数据量非常大的教学案例,比如数据模拟技术等问题,都能够利用各种软件进行准确的处理。在数学实验的教学课程中,学生能够真实的体会到数学建模的整个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自发的主动探索概率论以及数学统计的相关知识内容。通过专业软件的学习和应用,增强学生实际动手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新的教学方法 传统数学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取得较高的教学效果,这种传统的教学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概率论以及数学统计的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将讲述教学与课堂讨论相互结合,在讲述基本概念时穿插各种讨论的环节,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对新的知识内容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觉探索新的知识。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证明,这也是在概率论中融入数学建模基本思想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学习新的知识概念时,首先引入适当的教学案例,并且,案例的选择要新颖具有针对性,从浅到深,教学的内容从具体到抽象,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启发作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改变了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开始主动探索,案例的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教学方法加深了学生对概率论相关知识的理解,发散思维,并利用概率论以及数学统计的基本内容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运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只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够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 4.有效的学习方式 对于概率论以及数学统计的相关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而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需要多种技能的相互结合,综合利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一味的参照课本的内容进行教学,而是引导学生学会走出课本自主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背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前,教师首先补充一些启发式的数学知识,传授教学中新的观念以及新的学习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进行课后的习题练习时,教师需要适当的引入一部分条件并不充分的问题,改变以往课后训练的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在得到基本数据后,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还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专题讨论的内容,鼓励学生能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改变以往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验证自己的想法。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将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融入课后习题中 课后作业的练习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内容中不可忽视的过程。概率论统计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更多的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重在实际应用所学的知识。对于课后习题的布置,可以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其中,并让这种思想真正的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在实践中学会应用,不仅能够巩固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课后的习题可以布置为测量男女同学的身高,并用概率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分析身高存在的各种差异,或者是分析中午不同时间段食堂的拥挤程度,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或者是分析某种水果具体的销售情况与季节变化存在的内在关系等。在解决课后习题时,学生可以进行分组,利用团队的合作共同完成作业的任务,通过实践活动完成训练。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领会到了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还能够将概率统计的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并通过科学的统计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实际操作的综合能力。 二、总结 综上所述,将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融入到概率统计教学中,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课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随机想象的相关理论知识逐渐被广泛应用,概率论以及数学统计课程的学习也变得越来越实用,在概率统计中加入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概率统计具有的实用性,并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改革,这种教学方式也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将概率统计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都琳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数理统计论文:抽样分布数理统计学论文 一、数理统计学的基本理论 对专门从事相应的统计工作的人来说,有效掌握最基本的统计方式对其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并且数理统计这门学科不同于一般统计形式,数理统计更加注重应用随机变化的方式。在实际环境中允许的观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数理统计中占据的份额非常小。在数理统计学中仅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观察研究,这样就能够获取推断的总体,并且这也是数理统计中较为基本的方式。数理统计的研究形式,主要是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形式发展逐步扩大的,将其有效概括起来就能够被分为两种:一种是研究怎么样对随机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实验,这样就能够获取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就是描述统计学;另一种就是统计推断的内容,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已经获取的抽样内容进行整理分析,之后就能够推测其规律性,这一部分实际上属于推断统计学。推断统计学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中涉及的概念较为广泛,并且研究对象是随机抽取完成的,其应用概念较为新颖,不仅涉及各行各业的发展问题,并且应用的数学知识较为广泛,大部分初学者并不能够找到较好的学习形式以及解决方式,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想要有效掌握数理统计学知识内容并不容易。 二、数理统计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形式数理统计学中推断 统计学内容被分为两个方面内容,其中一项就是抽样分布,在这一部分中首先需要研究抽样分布,弄清楚抽样分布的基本概念,也就是总体、样本以及统计量方面的内容。并且推断统计中常用的分布形态有t分布、F分布等,后面分布内容主要是受到正态统计影响的,这些内容都是随着变量函数分布变化的。在抽样分布状态中一定要有效领会它们之间的概念,掌握各种分布曲线状态特点,熟练概率分布表的使用;其次,就是统计估值以及假设检验,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数理统计学习中重难点问题。并且统计估值主要包含区间估计与点估计方面的内容。假设检验中包含的内容较多,就能够将其划分为非正态总体与正态总体方面的内容,就其划分内容包含总体参数与概率分布方面的内容,并且这两个总体中包含多个总体假设检验,概率检验分布也分为不同发展形势,从这一点来看,其内容较为繁杂,不容易进行改良。但是,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一些随机现象对应产生的随机变量大多数都是服从正常分布状况进行,对于一些不能够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来说,其对应大样本也能够依照服从正态分布状况进行。 三、总结 通常情况下,点的估计主要是对总体均值、方差的计算,这其中涉及的计算公式较多,其应用难度并不大,并且区间估计是能够被归结为假设检验内容的。针对这样的发展状况,只要深入有效学好相应的假设内容就能够获取较好的学习效果,并且这也是研究的正态总体内容,但实际上检验正态总体假设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能够应用概率分布以及总体参数的假设形式进行,并且参数检验又能够被分为多个总体、两个总体或者是一个总体的形式。但不管是何种检验形式,其发展的基本思想都是相同形式,并且这种应用形式大多带有相应的假设性质。在检验某项假设是否成立的时候,可以先假设这一假设项是成立的,假设这一假设导致某一不合理状况出现,这样就能够表明这一假设是不成立的,这时候我们就能够判断这一假设项是错误不成立的。并且假设这一状况不会出现的时候,就能够确定这一假设项是正确的,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内容就是其解题内容与纯粹的数学理论是不一样的,它并不是形式逻辑中绝对矛盾,是基于人们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并且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是在观察环境中基本认定为不会发生的,因此不能够保障结论不会出现错误。在进行假设论证的时候,主要能够分成下述四个步骤:首先,提出假设;其次,经由给定的样本值,就能够统计出计量的数值,之后在假设成立环境下,促使统计量能够服从常态的发展趋势;再次,给予检验标准,依照正常的函数表格,确定临界值;最后,将样本统计的量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之后就能够得出较为准确的数值。 作者:杨槟单位: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斜沟煤矿 数理统计论文:概率论数理统计论文 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现状 一是课时设置较少,而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加快速度,知识点没办法讲细,势必会造成学生“贪多嚼不烂”;且课程内容较多,如果老师本身的知识结构沉淀不够,只是“照本宣科”,简单介绍概念、定义、理论和方法,缺少对实际的概率统计背景知识及发展现状的介绍,忽视对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所教知识、方法不能被学生接受、及时掌握。二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思维固定,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过关,对于考试涉及不到的课程知识,就只是简单了解或干脆不学,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注重课程思想方法的领悟,只是忙于做题,把学习的目标仅仅定位于能看懂例题,会做课后习题,只关心具体解题的步骤,从而去模仿解题,而不是领会课程知识所呈现的方法。三是教师忽略与相关学科间的关系,只进行单一教材的课堂教学,没有适当穿插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教学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教材比较陈旧,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实例较少,即使有一些联系实际的实例,也不涉及到当今科技信息,导致了学习与实践的脱节;教师在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理论与实际联系少之又少,即使有,表现的应用背景也被形式化的演绎一带而过,学生“雾里看花”,难以琢磨、难以理会,畏惧心理滋生。同时,教材中都是一些联系很紧凑的理论,以及简化了过程的证明和计算,学生感觉不到学习乐趣,意义就更谈不上了,这也是造成很多学生放弃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只背重点、记忆模仿解题应付考试的重要原因。 2问题的解决方案 2.1从整体内容上把握教材 根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该课程整体上是讲述三个大的问题:一是概率论部分,介绍必要的理论基础;二是数理统计部分,主要讲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并介绍了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三是随机过程部分,在讲清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主要讨论了平稳随机过程,是随机变量的集合,能完全揭示概率的本质。课本上的很多问题都是围绕这三个问题来讲述的,因此,要打破“重理论,轻应用”“重概率,轻统计”的教学思想,且从整体上完整地对这三个问题进行讲授。由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点多而零散,初学者对知识点不容易全面系统地把握,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复习回顾,从而使学生能够高效而快速地理解所学知识,系统掌握这有机结合的三部分内容。 2.2在讲授中要有其客观背景 很多学生虽然在中学接触过概率知识,但那只是皮毛,大学更注重的是思想的培养,而且本课程从内容到方法与其它数学课程都有本质的区别。因此,老师在讲解基本概念时,一定要把来龙去脉讲清楚。比如在评价棉花的质量时,“既需要注意纤维的平均长度,又需要注意纤维长度与平均长度的偏离程度,平均长度较大,偏离较小,质量较好”,这些常识性知识容易理解,学生也有兴趣听,然后就此引入概念———这是由随机变量的分布所确定的,能刻画随机变量某一方面的特征的常数统称为数字特征,它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都很重要。由此就很自然地引出了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相关系数和矩,这样学生就很好地理解了概念的实际背景。也就是说,在概念定理的教学中,首先应该在概念、定理产生的背景上下功夫,找出每个概念的实例,用大量事实来说明提出这些概念定理的客观依据是什么,它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意义。比如,一个随机变量由大量的相互独立的随机因素综合影响而形成,而且其中每一个个别因素在总的影响中所起的作用都是微小的,这种随机变量往往近似服从正态分布,那么这种现象正是中心极限定理的客观背景;再如,在介绍随机过程时,不妨从随机过程实例出发,如股票和汇率的波动、语音信号、视频信号、体温的变化等等。如果忽视了概念与定理产生的实际背景,离开实际去讲概念和定理,学生会觉得学习内容枯燥,而且也很难理解,更不会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没有发挥该课程的功能。 2.3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的主角是学生,通过学生之间对概念、定义、定理、标注、例题积极主动的讨论,以达到更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目的。在教学中引入的案例,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参与讨论的主动性。如何选取案例,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当中多花时间找资料、思考,在教学案例中尽可能选取社会热点、先进的科技信息为案例素材,尤其财经类院校应尽可能编写一些涉及财经信息方面的案例。比如,讲到随机变量内容部分,定要在金融经济学中编写涉及到的随机变量的案例;讲到中心极限定理部分,投资学中期权定价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讲到参数估计和评价时,保险精算中对平均寿命函数的估计和评价则是很好的案例;随机过程部分,分数布朗运动投资组合的风险度量都是很好的案例等等。如此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讨论中逐步体会基本概念、定义、定理的来龙去脉,实现了有效学习,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 2.4重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培养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思考性和启发性都很强的问题,让学生分析、研究和讨论,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要自觉要靠自己,不是由教师牵着走,而是由教师引导走,“授人与鱼,只供一日之炊;授人与渔,使人受益终身”,所以教师应多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比如,教师在每次课结束前5分钟进行下堂课新知识的介绍时,对本堂课学的知识点和前面学过的知识做个串联,最好能随手画出知识点“网络状”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引出下次课要讲的内容,勾起学生的预习兴趣。再如,在讲课时,教师可以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链”,用“问题链”带动和完成课堂教学,可很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讨论、做出结论,从而逐步地使教学由“灌输式教育”向“创新型教育”转变,教学互动,教学相长。同时,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自主、有兴趣地去学习知识,引导和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大胆的猜想,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鼓励学生动手探究和创新,这样教学效果才会明显。 3结语 对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思想,了解课程的客观背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性思维,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财经类院校设置该课程的目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它更是一门艺术,是需要反复思考、反复提高的艺术。教师需精心备课,充分准备,始终以教学目的为中心,争取上好每一节课,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的改革始终是各高校非常重视的一个焦点,也是需要每个教师反复思考、改进的重点,我们教师要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紧跟新的科技信息的步伐,努力寻求一种新的突破。 作者:丁立旺黄娟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数理统计论文:命题转换数理统计论文 1运用实例说明概率问题理性求解的重要性 由于学生接触的主要是确定性事物,对于不确定性事物的认识非常有限,学生有关概率与统计的认识大都来自于个体的一些零碎的、不成熟的经验.尽管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增加了概率与统计的内容,但其教学目标定位于感性和定性认识的水平.因此,学生对许多问题还无法进行理性判断,往往只能借助于已有的经验或先前概念(学生在未学习严格定义之前就有的概念)来进行判断.例如:有5个足球迷欲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谁获得唯一的一张足球赛入场券,为此设有5张卡片,其中只有一个写有入场券字样,5个人依次从中抽取.对此类问题有不少学生认为,先抽取的人比后抽取的人得到入场券的可能性大.但是,概率的确定却不依赖直觉,通过事件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公式严格的推理可以证明:在抽取过程中,不论先抽还是后抽,抽到的概率都是相同的,均为15.学生在作业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错误,当一个事件的概率为1时,如P(A)1,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写出结论:ABB或者ABA.在这里学生犯错误的原因仍然是直觉判断,很多学生认为概率为1的事件一定会发生,从而是必然事件,因此得出错误结论.其实在讲概率的几何概型时,可以通过向边长为1的正方形内投飞镖的试验,说明概率为1的事件不一定会发生. 2注意数学命题的转换命题转换 简单地说就是把一个命题转换为另一个命题.命题转换本质上就是变换问题,通过改变问题的叙述和形式,改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使问题呈现出新的面貌,引发新的思考和联想,从而使问题获得解答.命题转换是数学命题理解的一种重要方法,对数学命题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命题转换不仅可以深化对原有命题的理解,优化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数学素养的形成.在概率统计的教学中,有时需要将严谨的数学语言转换成通俗语言.如在讲授参数估计中点估计问题时,教材是这样描述的:所谓点估计问题就是要构造一个适当的统计量12ˆ,,,nXXX,用它的观测值12ˆ,,,nxxx来估计未知参数.通过提问发现,学生对点估计并不十分理解,但看了例题后不用知道这个概念也会做相关习题.其实完全可以将点估计概念换一种方式叙述,即所谓点估计就是通过构造样本函数的方法将未知参数的值估计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对点估计理解就会很容易了.由于形象记忆比抽象记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有时也需要将代数语言与几何语言做转换.如在讲授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的性质时,概率密度函数有2个基本的性质:转换成几何语言就是:概率密度函数f(x)几何上表示一条位于x轴上方的曲线并且此曲线与x轴之间所围图形的面积是1.如果学生能记住这样一个几何印象,那么对于概率密度函数的性质就会牢记于心了.另外,在概率统计课程的教学中有时也需要注意数学命题的逻辑转换.如在讲授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的性质时,有命题:如果2个随机变量X和Y相互独立,由于原命题与逆否命题是等价的,因此,则一定可以推出随机变量X和Y不独立.数值反映了随机变量X和Y之间的某种关系,这就是后面要学习的协方差概念. 3注重对概念的正确理解 数学学习的关键是理解,概率统计的学习也不例外.理解与记忆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就一本教材而言,它的内容无非主要是概念、性质以及例题和习题等.其中,对概念的正确理解是第一步的,是理解性质、例题和习题的基础,如果对概念能正确理解,那么对性质、例题、习题的理解也会融会贯通.相反,如果学生从一开始就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把概念记下来,那么学生就只能从头背到尾,无法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所以,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如在讲授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方差时,随机变量X的方差D(X)定义为:随机变量X的期望E(X)表示随机变量X的平均取值,这样2(XE(X))的大小可以表示随机变量X的取值与其平均取值的偏离程度,再取期望后偏离程度就变成平均偏离程度了,因此随机变量X的方差2D(X)E(XE(X))表示随机变量X的取值与其平均取值的平均偏离程度.在讲授点估计量的评价标准时,课本对有效性的定义为:设1ˆ和2ˆ都是参数的无偏估计量,则称1ˆ较2ˆ有效.在讲完有效性定义后,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称一个方差小的无偏估计量比方差大的无偏估计量更有效.这时有的学生就会觉得这个问题有些奇怪,因为他们觉得这就是一个定义没有为什么.在他们看来定义就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其实不然,作为教师应该向学生阐明定义总是有根据的,既然称1ˆ较2ˆ有效,就一定有其缘由的.方差刻画的是随机变量取值偏离其平均取值的平均偏离程度.由于1ˆ和2ˆ都是参数的无偏估计量,故1ˆ和2ˆ的平均取值都是参数的真值,所以方差小意味着其与参数的真值偏离来得小,从而方差小的无偏估计量更有效.通过这样的解释,学生对这个定义的理解就相当透彻,也无需刻意对这个定义进行记忆. 4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去,通过分析和互相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的一种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并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并不是把案例的解决方案直接讲述给学生,而是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由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应用性较强,因此教师应注意收集与本课程相关的案例,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课堂讲解生动有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经典案例是赌徒梅累向数学家帕斯卡提出的合理分配赌金问题.具体问题是这样的:甲、乙两人进行赌博,各出赌金a元.若每局各人获胜概率都是12,约定:谁先胜s局,即赢得全部赌金2a元.现进行到甲胜1s局,乙胜2s局(1s和2s都小于s)时赌博因故停止,问此时赌金2a元应如何分配给甲乙两人才算公平.对于这个问题出现过种种不同的见解,有人提出按12s:s的比例分配,有人提出按比例分配,也有人提出按比例分配,还有人提出按比例分配,当然这些解法如今看来都不正确.其实解决此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假定甲乙两人赌博能继续进行下去,各人最终取胜的概率.按照这个出发点,此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当然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的案例有很多,如在讲解古典概型时,可以选用彩票问题或生日问题;在讲解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时,可以选用血液检测问题或狼来了的故事;在讲解常见随机变量分布时,可以选用考试中的运气问题或招聘考试录取问题;在讲解随机变量数字特征时,可以选用卖报问题或分组验血问题;在讲解中心极限定理时,可以选用人身保险问题;在讲解参数估计时,可以选用敏感性问题的调查等. 作者:徐相建单位:南通大学 数理统计论文:数理统计与概率统计论文 一、教学改革成果 长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的省属多学科重点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则是培养人才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地与各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全校各专业进行了调研,了解了各专业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需求,及时修订、调整和更新了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新制定了教学大纲,增加了突出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例如,在经管学院各专业,我们增加了统计内容的学时,达到64学时,有利于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在社会工作专业,增设了概率论这门课程,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共有80学时,学校开设过本课程的双语教学,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使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曾将本课程分成“概率论基础”与“数理统计”两门课开设。本系教师在上数理统计课时给学生讲了一点SAS软件和SPSS软件知识,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之后由于课程整合的需要又合并成一门课程。经过多年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结合长春理工大学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1997年开始使用学校自编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目前课程组成员编写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11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新教材在本校已经使用了3年,效果很好,2013年获得兵工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与教材配套使用的同步练习册每年发行一次,做到实时更新。在校园网上建立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精品课网站,同学们可以下载与课程同步的PPT、往届的练习题,还可以在网上留言,解决疑难问题。在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分类教学改革成果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对理、工、文、经、管、法等不同专业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分类教学还缺乏反馈信息;有些院系缺乏本课程的实践环节,不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实践能力;信息化背景也给教师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对课程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的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解决信息化背景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统一。下面从三个方面说明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分类 教学与课堂教学改革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理、工、经管、生命、社会工作等不同专业的分类教学,针对不同专业采取不同学时、内容有所侧重的分类教学模式,加强统计方法的应用教学,对不同专业的分类教学进一步进行探讨。 (二)进一步更新、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精品课网站的建设定期对全校各专业进行调研,了解各专业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的反馈与需求,及时修订、调整和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目前长春理工大学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省级精品课,为了更好地顺应信息化大环境的需求,学校会进一步完善本课程网站的建设,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便捷。 (三)增加课程设计、计算机实践环节 鼓励学生申报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课程设计、计算机实践环节,结合较多的应用实例,留一些开放性的案例,要求学生做案例研究,写出合格的研究报告,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申报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参加数学建模竞赛。通过创新实验计划项目、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提供一个学生、教师课后交流的平台,吸纳部分本科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当中,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数学理论与方法,而是通过教学,在传授相关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使学生更多地领悟该门课程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促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总结 总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到本课程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本课程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近几年来,通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大力推进了长春理工大学创新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这对于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施三支李延忠马文联成丽波孙艳闫丽单位: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 数理统计论文:独立学院数理统计论文 1独立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 1.1学生生源分析独立学院是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环境下衍生出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是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它以母校为载体,又借鉴了企业的管理模式,培养除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调查分析显示,独立学院很多学生“偏科”现象严重,有些数学成绩很好,有些数学成绩极差,高考数学成绩普遍低于二本学校,相当一部分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数学的兴趣、态度和主动性都不高。致使目前大部分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学习状况不理想,进而直接影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1.2教师教学分析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由于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很多课程都采用大班教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也不例外,在各系部,一个专业或几个专业百人以上一起上课的现象很普遍,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不少压力,因为在同一个教室上课的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的需求也不一样,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要求不尽相同,有的学生要求简单一些,讲的慢一些,有的学生要求更加深入一些,觉得简单了,这种情况的出现会让老师无所适从,久而久之会影响教学质量。另外,学生人数多,使得教师工作量激增,整体忙于备课、上课、改作业、答疑,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长期以往,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总是按部就班,理论偏强,实践过少,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总之,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主要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忽视了教学互动,不能把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激发出来。 1.3学生学法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有着其特殊性,在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上与学生以前学过的其他数学课程不一样,概念高度抽象,理论体系的逻辑严谨,很难以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及时转变思维方式,缺乏自信。而且,学生仍然是被动的接受者,在学完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后,觉得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应用,就是做不完的题海,依然觉得数学课程枯燥无味,害怕数学,厌恶数学。老师布置作业就做一点,不布置作业,就不会主动去做,普遍存在抄袭作业的情况。特别是很多学生高等数学就学得不好,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会大量用到高等数学的知识,比如定积分、二重积分等,这样使得一部分学生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学习更加茫然、畏惧和排斥,影响学习积极性。当学生真的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会觉得高等数学都没有学好,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就更不会了,他们就会理所当然的直接放弃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学习。 2独立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的思考 2.1教学内容上合理优化传统模式为了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达到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思想并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虑到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现实,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注意概念的直观化和模型的形象化、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独立学院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加强与实践的联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例题的分析,尽量做到举一反三的作用。针对不同专业,结合相关实例进行讲解。结合具体的知识点引导就生活中的实例或简单的数学建模竞赛题目进行建模,培养学生应用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数学建模竞赛。 2.2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近年来,独立学院的课堂教学已经作了一些改进,有的课程增加了课堂提问,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及时做到师生互动;有的已经引进实践内容;有的实行在课堂讨论环节,等等。所有这些方法收到了一些效果,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生的学习被动性。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可以进行启发式教学、研究式、案例式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有一些内容可以类比教学,大多数有相同的思想,逐步渗入的特点。从而,可以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比如,一维随机变量和二维随机变量的教学,置信区间和假设检验的教学。有一些内容可以进行研究式的教学,比如: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的一门学科,那我们可以问怎么研究随机现象,从而引出随机试验的概念,我们通过随机试验研究随机现象,在可以问,随机试验研究什么啊,引出随机试验的所有结果组成的集合为样本空间,等等。这样一步一步就引出许多新的概念。而具体到案例教学,就有很多实例,比如,我们在银行接受服务等待的时间,买彩票中大奖,买到不合格产品,消协怎么认定,扔硬币为什么出现正反面的概率是二分之一等,我们都可以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加以验证或解释。通过改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来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的介绍要做到能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同时能灵活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增强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3全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针对独立学院的特点,学生学习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知识的掌握;二是综合能力的养成,能做到学以致用。对于第一个目的,可以通过平常教师的讲授、自学、()答疑等紧密配合,最终达到目的。对于第二个目的,可对学生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各自专业学科中的知识背景,消除学生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盲目性,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介入到知识的创造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提交数学建模报告,以规模较大,与专业课相关或学生感兴趣的实例为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分组,相互讨论、分析、寻求解决的方法,得到相关结论,写出完整的报告,这样,学生亲身体验,每个人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课后多与老师交流,使学生巩固应用知识,及时解决疑难杂症。与学生的交流可能通过网络交流,打破传统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尽可能高效、快速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使学生课后的学习能得心应手,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加强与拓展。 3独立学院学生学习概率统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3.1授课不能太快,太全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忌“快”。本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内容就比较抽象,难懂,一旦上课讲的很快,学生就更不能理解。同时,多数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注意力不是特别集中,一旦很快,学生会抓不住课堂重点,反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忌“全”。由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内容比较多,但是,相对的课时比较短,这就要求我们讲授内容不能太全,针对不同专业要有的放矢。比如,数理统计部分内容比较难学,很难理解。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章节,难度较大,再讲解中可以简单介绍,只讲一个总体的问题,两个总体可以不讲。 3.2学生在学习中要多练大量的练习是熟练掌握、运用所学知识的必要过程。很大一部分学生学得不好,主要是只听不练,或练得特别少,老师讲解能听懂,轮到自己就不会做。所以,大量的练习是有必要的,只有练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什么地方知识掌握的不好。最终,通过练习,能透彻的掌握知识,从而,才能运用到实践中。总之,独立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方法研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将在以后的教学中随着教师经验的积累和学生新想法的提出而与时俱进。课程改革涉及多方面内容,是一个系统工程。只要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我们一定会做好这项工作。 作者:蔡高玉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景观类论文: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施工研究 摘要:指出了园林景观在提升房地产价值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成为房地产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营销手段之一。以广东地区为例,浅析房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以期为开发更为优质的园林景观工程参考。 关键词:房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施工 1 引言 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商品房销售面积11681.01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4%,增幅比上年提高30.7%;商品房销售额11442.80亿元,增长35.2%,增幅比三季度回落4.4%,比上年提高40.6%。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长28.6%和43.2%,分别比上年提高36.1%和50.1%。可见,广东地区的房地产市场竞争非常激励,那么如何提升房地产的价值,使之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成了开发商们的共同心愿。为此,景观房产应运而生。景观房产是一种房与景混搭的房产开发模式,其具有分组团开发、景观占地超过30%及具有特色的自然环境等特点。为了实现景观房产的价值最大化,笔者结合广东地区的实际情况,浅析地产类园林景观的设计与施工,以供参考。 2 地产园林景观的设计 目前,我国房地产景观建设尚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而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于工程设计不当。据此,笔者主要从工程设计方案的制定角度浅析房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 2.1 优化整体布局 房地产公司应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评审由设计单位提交的园林景观工程深化方案,注意突出评审的侧重点:①园林景观的整体布局,比如功能分区、项目布局规划等;②综合考虑建筑造型和地形地貌等情况;③景观路线的分级处理与布局;④软景植物与硬景的比例;⑤景点分布的主次之分;⑥景观的均好性,即:楼宇的方位、朝向及环境易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布局上保证景观的均好性可优化景观的整体布局。 2.2 从经济性角度优化设计方案 房地产园林景观建设的目的是通过满足业主的需求来提升房产的价值,其中房地产公司更看重的是景观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因此,应从经济性角度权衡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方案,具体内容如下:①最大限度地选用本土材料,以降低材料成本和突出地域特征;②坚持整体设计的原则,适度选用高档材料,以保证材料的合理使用;③坚持控制使用的原则,控制天然石材与木材的使用,以免造成生态破坏及降低房产的性价比,对此,可选用塑木等材料来实现同等的功能与视觉效果,以实现降低维护成本和遵守生态规律的目的。 2.3 提高设计与概念的结合度 针对房产类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概念不得相互脱节,同时房地产公司在评审工程设计方案时,应重视植物配置与园林景观等方面的设计:①生态概念是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概念,一般称之为生态设计。在植物配置设计时,应根据场地的自然特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值得注意的是,按美学原则配置的植物群落虽然满足大众对自然的普遍认知,但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因为在自然界中,植物群落的更迭具有一定的规律,而按美学原则选择和配置植物时,一些植物难免会慢慢衰落,亦或为了维护这一造景效果,需投入更大的养护成本。总之,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对生态主义的应用不得浮于概念或表面上,而应通过协调自然过程与人为过程之间的关系,使之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②在设计园林建筑等硬质景观要素时,应注重美观与功能的紧密结合,以突出城市居住景观环境的人性化特征。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设计师却过度追求表面的美观,而未将园林建筑的使用功能考虑其中。需要强调的是,地产景观的服务对象为小区人群,则景观设计在满足观赏功能的同时,还应满足小区居民对其空间的参观要求,具体做到人与景观的互动。另外,在地产景观设计时,应尽量满足小区居民对景观的使用要求,而不应过度承担文化宣传的责任。 3 地产园林景观的施工管理 针对设计单位提交的施工图,房地产公司的技术部门应按要求组织专业的工程师对其进行审查,注意在这一审查过程中,首先应从成本角度对施工图的合理性进行审查。以往经验表明,地产景观施工图一般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小区人行道的基层设计用厚300的C30标号混凝土,这一设计无疑会造成资源浪费。另外,园林景观会用到给水、排污、雨水、消防、暖气及强弱电等管线,因此在对这一类工事进行审查时,应重点检查交叉部位的布置及建筑与管线的找坡情况,同时注意检查管线设置是否会对周边功能区的正常使用产生不利影响等。总之,审查施工图是房产景观施工之前的必要步骤,理应加以重视。 房产景观的品质是设计与施工的综合体现,因此加强对房产景观的施工管理非常重要。据此,笔者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房产景观的施工管理。 3.1 施工准备工作 在正式施工前,首先要熟悉施工图,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处理,然后再据此选择景观施工单位,并组织技术人员对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 3.2 健全材料验收制度 房产园林景观在材料上一般具有如下特征:①材料的种类较多,②苗木的成活率难以保证,因此应严控材料质量的验收,这是保证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同时,房地产公司应针对不同种类的景观材料建立一套完善的材料验收制度,以解决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3.3 执行园林景观建设监理制度 房产园林景观建设监理制度是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管控的保证。目前,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制度逐渐走向完善,受此影响,园林景观建设监理制度也在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中得以广泛应用,继而推动了工程施工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并最终提高了房产的价值。 3.4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房产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事,其中管理人员的培训是保证这一工事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因此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把握:①组织开展专业知识的培训,比如在管理人员中开展经验交流活动,以提高每一位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②组织开展园林养护技术培训,以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及使用价值与观赏价值;③密切施工管理人员与设计人员之间的联系,以便管理人员准确把握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从而为建设优质的园林景观提供保障条件。 3.5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2013年8月,笔者有幸担任了《三亚海棠湾国际购物中心(一期)项目园林景观及小市政工程》项目总工,该项目建设单位为国旅(三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全球最大单体免税店,对工程质量要求极其严格。其施工难点主要有景区内建筑物密度大、景观区域分散、河道穿插、多家施工单位同时交叉施工等。为了顺利成功的做好本工程,进行合理的施工统筹安排部署,制定切合实际的施工进度计划,使用大量大型机械辅助施工,将施工范围划分六个区域施工,采用分区、多点同时施工的办法展开流水性作业。 该工程在施工实践中,努力探索新的施工技术,总结新的施工工艺,应用新的施工材料,包括以下几点。 (1)应用树根伤口处理和防腐促根技术,土球挖好以后,对切断的根系伤口施用杀菌防腐的药剂防止伤口感染腐烂,同时在栽植前施用促进根系再生的促根激素,促进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尽快使根系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2)应用土壤透气技术,用特制的透气渗灌管,在土球放入树穴之后盘在土球周围,管头露出地面,这样既可透气,还可接上供水管,直接地供给根系水分; (3)应用营养液滴注技术,在大树移植初期,用类似给人打吊针的方式向树干的韧皮部缓慢地滴注营养液,利用非根系吸收的方式向大树补充一定的营养和刺激生长的其他物质,对大树的恢复和成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应用生物有机肥作为有机肥料,该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根系生长、保水保肥等特殊功效。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顺利完成了本项目施工,其完成效果充分体现了设计意图,实现了高品位、高要求及精致的项目定位,达到了园林景观与建筑风格的统一协调及完美融合。 4 结语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年开发商也不断追求园林的品质,来满足人们对住房需求的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景观房产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许多楼盘通过打造优质园林景观来提升档次。换而言之,园林景观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房地产的价值,使之在价格上和市场需求度上明显占有优势。比如,深圳优质的园林景观楼盘比一个普通的园林景观楼盘售价普遍高出1000~2000元/m2,可见,园林景观建设对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意义。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景观房产行业尚未发展成熟,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与施工上尚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结合客观因素,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和加强工程施工管理,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房地产的品质和价值。 景观类论文: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摘 要]以顺应时展潮流为基础、以人才需求为切入点、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高校职业教育特征为核心对景观规划类专业开展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也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基础内容。在这类专业教学中,要结合专业自身特色,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精技术的技能型人才。本文结合我国景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简单阐述了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点,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景观规划;技术人才;高校;人才培养;工程;艺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对周边环境也提出了新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与之相适应的景观规划设计水平日趋成熟,并在逐步趋于完善。因此,景观规划行业对专业化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这给高校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做出贡献,我们也有必要对已有专业内容以及教学理念进行整合,在强调专业基础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强化教学新思路、深化改革力度。 一、景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这也给景观规划专业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时至今日我国景观规划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景观规划专业,以缓解该类市场人才的需求量,当前景观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到学校现状以及教学认识的差异影响,而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目前,我国开设景观规划专业的院校主要包含有:林业院校、建筑院校、艺术院校以及一些综合性的大学。 1、景观规划专业内涵 景观规划本身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内容,它不仅涉及到许多建筑知识、艺术知识和一些专业性内容,还具备独具特色的内容体系,如土工学、地质学以及美学等内容。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学校性质的不同,景观规划专业的设计也不尽相同,专业侧重点、名称以及教学内容不尽相同。在多数院校景观规划专业的设置中,往往都是按照本院校擅长专业为指导开展的,但由于院校教学特色、侧重点的不同造成该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林学院景观规划专业的教学,它通常都将教学重点放置在园林植物的种植、栽培以及配合等方面,注重景观规划工作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景观内容。建筑学院的景观规划专业又是以景观建筑作为整个教学主体,重在分析建筑结构对景观的影响,并将整体环境布局作为重点。由此可见,我国不同性质的院校所培养出的景观规类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技能差异也很大。 2、缺乏课程设置标准 面对上述种种情况,国内有关教育工作者已经提出了景观规划专业课程设计标准要求,明确指出在教学中不管是对建筑院校、林业院校、艺术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的景观专业课程设置中,都应该采用一种统一、系统的标准来开展课程,要做到课程布局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式统一以及核心课件统一的标准化要求,这也是目前景观规划专业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际工作中,虽然这一问题被业界重视,但时至今日仍然未曾产生一套系统、规范的标准化专业体系。 3、景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我国目前的景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上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就连最基本的景观规划专业名称也不够统一。在林业院校的景观规划专业通常称为风景园林,建筑院校的景观规划专业则叫风景建筑,艺术院校的景观规划专业又叫环境艺术设计等。这些不同的名称所采用的课程标准也不尽相同,这给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选用带来很大的影响,各自为政局面十分明显。 二、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要点 在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中,要强化对市场人才需求的正确认识,要顺应时展潮流的需要并结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景观规划专业的自身特色,做到从专业定位角度去分析,从而有针对、有目的的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1、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对于一个学校的教学工作而言,开设特色专业是学校得以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的品牌所在,它如同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对用人单位对学校技术人才的选择有着指导作用,更让学校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具备核心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培育特色专业决定着学校综合发展进程,也关系到学生的生存。高职学院应面向市场培育特色专业,创建品牌。在当前景观规划专业激烈竞争的形势下,高校应明确自身专业的定位,在办学过程中以培养景观规划行业高技术应用职业能力为主线,努力办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特色,以适应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环境建设的需要。高校只有精心构建景观规划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和培养方案,不断调整拓宽专业方向,加大创新力度,才能彰显自身特色。 2、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好专业定位 当前,高职教育正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只有将“市场跟从”变为“市场导向”、“就业引领”,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找准位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强化教育特色,才能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建立一定的地位,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3、优化专业结构 进入“十二五”,高职教育的就业情况和消费情况有两个转变:一是就业已经实现了由供方市场向需方市场的转变;二是教育消费市场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我们应把握这种变化趋势,优化专业结构。具体而言,加强专业群的培养,以龙头专业为依托,将新兴专业与传统专业相结合,宽口径结合多个专业方向,积极调整专业发展方向。从国内高职景观规划教育的现状来看,目前国内高职景观规划教育存在把景观规划专业提升为专业教学的问题,结果造成专业划分过细、专业知识面狭窄、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较差。根据我国城乡环境建设需要,以专业技能教育为基础,将景观规划专业分为景观规划、景观绿化、景观工程监理、景观建筑等专业方向,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4、深化改革措施 4.1、根据行业市场调查的需要,围绕就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由文化素质、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方向技能三大模块组成的景观规划专业的技能训练项目体系。其中文化素质和专业基本技能为景观规划专业的必修技能,专业方向技能则根据各专业方向的需要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应有相应的专业方向技能。 4.2、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培养行业生产需要的一线技术应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中,应该坚持将动手实践和认知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必须牢固树立的观点。 三、结束语 高职景观规划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面向工程一线的,因而景观规划职业教育应结合工程实践,其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加强对学生景观规划相关知识、素养的积累与培养,让学生明白专业的相关内容以及本专业所需要的相关背景知识。 景观类论文: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构建研究 [摘 要] 绿色是国内目前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各地城市建设本色,它的应用受到国内各大城市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且将其作为城市环境改善的主要措施。在目前城市建设中,以景观规划为基础,以绿色环保为核心开展工作势在必行,这也给相关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景观规划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景观规划类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构建要点,仅供有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景观规划;技术人才;培养;绿色;互动机制 根据国内相关政府部门颁布的数据得出,我国每年竣工的房屋建筑总面积高达20多亿平米,而在这些建筑面积中绿地建设严重不足,景观规划规范制度欠缺。在如此庞大的建筑市场下,景观规划事业必然得到长足发展,社会对各类工程技术人才需求也会更近一步提升。基于此,这里我们有必要做好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并就其互动机制的构建工作做简单探讨。 一、景观规划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现状 在城市化进程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新时期,景观建设与研究领域得到大范围扩展,各种研究新内容、新技术也逐渐被人们接受。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已经开设了景观规划类专业,并拓展了行业需求的固有观念及其他概念,同时由于我国目前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越来越关注,很多工程建设单位都将工作重点只放在提高景观规划与设计水平上,这也给景观规划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但受到我国传统教学理念和教育机制的限制,我国景观规划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法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景观设计人才培养 景观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都将其作为一个美丽而又难以阐述的概念,也就是我国过去教学中一直所说的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在教学中,地理学家通常都将景观作为一个现代化科学名词,也在其中列入了学校教学当中,并逐渐形成了一类新型专业。在景观设计规划专业中,整个学科都是围绕着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以及管理等方面开展的,它是建立在自然学科和艺术学科基础上形成的,工作中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与利用,也就是通过土地作为主体进行一切改造活动。因此,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必须要将建筑专业知识、市政学科知识、环境艺术等有序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各种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化技术人才。 2、景观规划专业人才需求 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改造、道路拓宽、广场建设项目中景观规划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景观规划的人才需求也大幅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化及生态环境成为新的追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一些企事业单位也越来越注重环境景观设计,使得景观规划施工、绿化养护和花卉苗木生产技能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青睐。 3、景观规划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国内景观规划专业的教学普遍采用了校内实践基地为依托,以积极探索教学、科研、生产、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工学结合教学新策略,这种四位一体的教学新方法依托校内实践基地将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综合起来,使得人才培养工作仅仅依靠职业岗位的需要进行,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符合了当今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目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钻研的素质,让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大大提高了学生日后就业机会,并形成学生特色鲜明的规划思路。 4、专兼结合教学新方法的应用 在过去教学工作中,景观规划教学工作者通过多种不同途径以及措施积极鼓励并且推动教师队伍的进步,并逐步实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教学新思路,且在这种教学策略下还建立了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多方位的教学服务体系,鼓励并且倡导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企业内部实训与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得景观规划专业的学生学习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且有效的落实了我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要求,并且培育出一大批高素质、经济能现代化景观规划技能人才。 二、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建设要点 景观规划是我国当前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基础所在。景观规划、设计专业作为一个全新学科,它的教学重点在于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和新颖化的方式表达有关专业知识,全面提升学生对景观规划知识的认可与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构建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势在必行,也是未来教学工作的重点所在。 1、构建内涵 一般来讲,培养机制就是在培养过程中探索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遵循相应的规律和采用相关的手段,以实现特定的目标。人才培养机制可以理解为人才培养内在功能及其作用方式的总和,它不仅依赖于人才培养的特定组织机构――高等学校,同时也受其培养环境――“政府”、“社会”、“企事业”的影响。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就是政府、高校、企事业社会市场诸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机制是否合理有效,将直接影响互动的成效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2、构建要点 2.1、紧跟国家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战场,但仍离不开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规范、指导、监督;同时高级专门人才的就业、创业与国家的宏观发展、市场调控、行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密不可分,三者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才更有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高校,特别是有优势教师、教学资源的艺术类高校,必须结合人才市场需求,调整好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市场又快又好地培养出景观规划工作中紧缺的人才。 2.2、科学合理整合资源,优化人才的知识能力构成 学校多年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多层面的改革与实践。由于高新技术在景观设计工作发展中介入的层面不断拓宽,全球定位系统、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及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人才培养中通过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相关各专业的综合分析和资料处理能力,为多学科协同解决重大生态问题提供保障。 2.3、创新开放式实践互动平台,构建人才培养层次性实践互动机制 在教师们景观规划建设科研项目以及相关景观设计信息化管理实践中,我们充分意识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的层次能力培养至关重要,这主要包括:基础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初步的科研创新能力训练以及初步的创业能力体验等等。 三、结束语 如果说“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提出的是大学人才培养定位的问题,“如何培养人才”着眼于建设高效的人才培养互动平台的问题,那么“培养得怎么样”就是景观规划专业有关高校人才质量评价的问题,三者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景观规划类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定位,探索培养平台中的互动机制,提升景观技术人才教育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景观类论文:艾比湖湿地边缘带不同景观类型土壤盐分特征研究 摘要 将艾比湖湿地边缘带按照不同植被覆盖分为6类景观,以湿地边缘带不同景观类型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定量测定土壤中盐分离子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类景观土壤盐分含量,水域景观含盐量最高,草地景观含盐量最低;6类景观土壤盐分离子含量中,Cl-含量最高,K+、Na+次之。 关键词 艾比湖;湿地边缘带;景观类型;土壤盐分;特征 干旱区荒漠化过程中,最敏感、影响最强烈和变化最显著的地段是边缘带,其对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反应迅速且幅度巨大。在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干旱区比其他地区更加敏感,具有“指示”和“预警”的意义。也是进行全球变化及区域响应研究的关键区。因此,对湿地边缘带土壤的研究意义重大[1]。 艾比湖湿地是我国重要湿地之一,也是新疆最大的湖泊湿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缘最低洼地和水盐汇集中心[2]。土壤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特殊的水文条件和植被条件下,湿地土壤有着独特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不同于一般陆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态功能,这些性质和功能对于湿地生态系统平衡的维持和演替有着重要意义。王勇辉、郭双双等人针对艾比湖地区的土壤盐分做过许多研究[3-4],吉力力・阿不都外力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部艾比湖地区盐尘的扩散和堆积进行观测和取样,分析了艾比湖周边盐漠区盐尘的时空分布规律、活动特点和危害强度[5]。本文以艾比湖湿地边缘带不同景观类型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分析,综合应用土壤地理学、分析化学、统计学等研究手段分析了湿地边缘带不同景观类型的土壤盐分分布特征,从而了解艾比湖湿地边缘带的土壤盐分分布情况,以期为艾比湖湿地边缘带沙化研究及土壤盐渍化的治理提供依据。 1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艾比湖湿地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是准噶尔盆地西部最低洼地和水盐的汇集中心,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降水90.9 mm,蒸发量高达3 790 mm。年日照时数约2 800 h,温度在-36.4~42.2 ℃之间。主要地貌为湖泊沼泽、低山丘陵、冲洪积平原和湖积平原等,土壤类型属水成土、盐碱土和荒漠土等土纲。植被也由此形成旱生、超旱生、盐生、沙生等多种植物群落[6]。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设置与样品采集。本研究采用GPS定位技术,依据艾比湖湿地边缘带景观分布特征,采集不同景观类型下26个土壤样点,共148个土样,同时对采样点周围的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人类活动情况等要素进行描述,并获取采样点坐标(图1)。每个土壤剖面采集6层,分别为0~5、5~20、20~40、40~60 cm。采样时间为2014年8月。 1.2.2 样品处理与分析。野外采回的土样经过风干、磨细、过筛处理后,装入自封袋并标明采集地点、土样编号之后备用。土样在实验室自然风干后,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如植物残茬、石粒、砖块等杂质),将风干磨碎土壤过1 mm筛,取10 g土样与50 g蒸馏水(水土比5∶1)混合,经过振荡和离心,取上清液进行土壤盐分的测定。总盐采用质量法测定;HCO3-、CO32-采用双指示剂中和法;Cl-采用硝酸银滴定法;SO42-采用容量法;Ca2+、Mg2+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K+、Na+用差减法计算求得。 1.2.3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制图,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研究区地处干旱荒漠区湖泊湿地,景观类型包括人类活动景观和部分自然景观,分类以湿地边缘带植被为景观标志,同时也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考虑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状况,将研究区分为灌木林、水域、草地、芦苇湿地、棉田、裸地6个景观类型。其中灌木林景观包括以柽柳梭梭为主的灌木和覆盖有盐节木、盐穗木、黑枸杞的少量灌丛;水域景观是被湖水覆盖的区域;将罗布麻、盐穗木、猪毛草、骆驼刺、花花柴、盐节木、猪毛草等草本植物大量生长的区域划分为草地景观;芦苇湿地是大面积长有芦苇的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类型的区域;棉田景观包括新庄五队棉花地、蘑菇滩七队棉花地和九十团棉花地;几乎零植被覆盖的戈壁裸地和基本被砾石覆盖的戈壁划分为裸地景观(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景观类型土壤盐分分布 依据艾比湖湿地边缘带景观单元构成,将研究区景观划分为6种类型,分别是棉田景观、裸地景观、灌木林景观、芦苇湿地、草地景观和水域景观,由于采样点的选取并非均匀,因此对这6类景观的土壤盐分总量做标准差,从而得出各景观类型土壤盐分占总盐含量的比例图(图2)。可以看出,水域景观的土壤盐分含量最大,占总盐量的50.7%;灌木林景观的土壤含盐量居第2位,比例为12.1%;芦苇湿地景观占到总盐量的10.4%;棉田景观和裸地景观的含盐量居第3位,均为9.5%;草地景观的含盐量最小,占总盐量的7.8%。 2.2 各景观类型土壤盐分离子含量分析 6类景观类型的阴阳离子中,灌木林景观中各盐分离子的含量为Cl- K+、Na+ SO42- CO32- HCO3- Ca2+ Mg2+;水域景观中各盐分离子的含量:Cl- K+、Na+ HCO3- SO42- CO32- Ca2+ Mg2+;草地景观中,各盐分离子含量大小为Cl- K+、Na+ SO42- HCO3- Ca2+ Mg2+ CO32-;芦苇湿地景观中,各盐分离子含量大小为Cl- K+、Na+ SO42- HCO3- Ca2+ CO32- Mg2+;棉田景观中,各盐分离子含量为Cl- K+、Na+ HCO3- CO32- Ca2+ SO42- Mg2+;裸地景观中盐分离子含量的大小关系为Cl- K+、Na+ SO42- HCO3- Mg2+ CO32- Ca2+。由图3可知,各景观类型土壤盐分离子中,Cl-含量最高,K+、Na+次之,灌木林景观土壤盐分离子中CO32-和HCO3-含量基本相等,水域景观中SO42-和HCO3-的含量相差不大,Mg2+含量最少,为0.36 g/kg,草地景观中CO32-和Mg2+含量最少,SO42-和HCO3-含量持平,裸地景观中,Ca2+和CO32-含量基本相等,裸地景观中Ca2+含量最低,草地景观中CO3-含量最低。 2.3 土壤盐分离子在不同景观中的分布 土壤盐分离子含量在各类景观类型中,CO32-含量为灌木林景观 芦苇湿地景观 裸地 水域 棉田 草地;HCO3-含量为灌木林景观 草地 芦苇湿地 棉田 水域 裸地;Mg2+含量为芦苇湿地 灌木林景观 草地景观 水域景观 棉田景观 裸地景观;Cl-含量为灌木林景观 芦苇景观 草地景观 裸地景观 棉田景观 水域景观;Ca2+含量为灌木林景观 芦苇湿地 草地景观 裸地景观 棉田景观 水域景观;K+、Na+含量为灌木林景观 芦苇湿地 草地景观 裸地景观 棉田景观 水域景观;SO42-含量为灌木林景观 芦苇湿地景观 草地景观 裸地景观 水域景观 棉田景观。从图4可以看出:Cl-和Ca2+以及K+、Na+的含量在各景观土壤中体现为一致性;在芦苇湿地景观中Mg2+含量最高。 3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各景观类型的土壤含盐量:水域景观 灌木林景观 芦苇湿地 棉田和裸地景观 草地景观。各景观类型土壤盐分离子分布情况:Cl-含量最高,K+、Na+次之。各土壤盐分离子在各景观中分布情况:灌木林景观中Cl-、K+、Na+、SO42-、HCO3-、Ca2+、CO32-含量均为最高,芦苇湿地景观中Mg2+含量最高。 景观类论文:竹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摘要:在园林景观中,竹子造景可谓是景观设计师最为青睐的造景方式之一。由于竹景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能够极大提升园林的文化和艺术品味,基于此,主要针对竹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竹类植物;园林景观;应用 前言:在我国,具有传统色彩的观赏性植物有许许多多,然而其中的竹类植物最属特别,它聚集了传统文化的美学,是观赏性极高的一种植物。在古代,竹类植物就早已出现在园林中,在现代,竹类植物依旧是人们最喜欢的造景植物之一,因为竹子造出来的景色给人一种历史感,具有极高的传统艺术美感。在我国园林的不断发展下,竹类植物被更多园林景观设计师所采用,竹类植物在园林造景中所起的作用值得让人们研究讨论,研究成果对今后的园林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竹文化与竹类植物造景的结合 运用竹子在园林中造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竹文化它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累,往往给人们一种对美的无限憧憬及向往,有时候在特定的环境中,竹文化就是一种人生的思考。一般情况下,所讲的竹子哲学与竹类植物相互结合所构成的景色,其方式有 3 种:(1)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构建园林景色。竹不仅有端正的形体,还有深藏的寓意,把竹子的特殊形体与人们理解的寓意相互结合。(2)竹子的历史感渲染整个园林环境。把竹子的年代感引用到一些名胜古迹当中,可以激发起游客们无限的遐想,从而使竹文化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北京的紫竹公园就是借此来吸引游客,主要是用君山的斑竹为主题,营造出美不胜收的景色,在公园的山谷中、假山上、种植池中都栽种了斑竹,再加上娥皇、女英等景观,使其景色更加美丽。把悠久的历史融入竹文化中,再把传统的竹文化与其景色相结合,更进一步地提高竹文化含义,激发出人们的遐想,给园林观赏带来不一样的乐趣。(3)有着传统的诗、书、画、印 4 种文化气息。竹文化的艺术作品也是园林造景中不可小觑的一部分,在北京紫竹公园的八宜轩景区中,一边是竹子所构建的美景,一边则是以竹文化为元素的诗、书、画、印等艺术展览。在竹文化的作品中感悟竹子的气息,具备观赏性的同时,也给游客带来更多乐趣。 2借物抒情在景观效果营造中的应用 当所要栽种植物的面积有限时,可以栽种较少的竹子,借助周围的环境带给人们一种想象,实现以小见大的造景方式。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 3 种方式:(1)把竹子投影在白粉的墙壁上,这种组合形式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白粉墙壁上投影几棵竹影,竹子在这白色的墙壁上会显得格外翠绿。当人们站在远处观望时,白墙像纸一样,上面画着一棵棵“墨竹”。(2)“移竹当窗”。在古代,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在自己书房的窗外种上竹子,然后通过窗户观赏美丽的竹景,就好比一幅水墨画镶嵌在窗框上。把竹子移动到自己的窗前是静中有动、虚实结合的做法。现代园林中应用这一手法,游客可以通过一排的窗口去观赏窗外的美景,在游客移动的过程中,眼前的景色也会随之移动,带给人们一种忽明忽暗的感觉。除了窗景外还有一些门洞、天窗及围合建筑也可以采用这种造景方式。(3)竹石艺术,就是借竹子在奇峰怪石间构建美景,这种造景方式,竹子一般在古典园林中扮演配角,种植在墙角,它能独自成景,还可以掩盖一些生硬的景色。把它应用到空间压抑之处或者一口井旁,“一方天井,修数棵竹”从而在狭小的面积中带给人们自然万物的景色。 3丰富多样的造景手法 把竹子应用到园林造景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情况下有几种方式:(1)大片面积种植竹子造竹成海。主要种植散生竹子,在大面积的竹林中建造一条悠长的小径,给人带来深邃的感觉。(2)丛植。将丛生竹按照一定的距离栽种,使得栽种的极有层次感,也可以将丛生竹栽种在河水边,竹影倒影在水中,又是一种美景的呈现。(3)列植。把竹子按照一定的行间距种植在道路两旁,构成一条竹景走廊。(4)散点种植。在一些假山旁边或者园林墙角、窗户旁种几棵竹子,以便更好地凸显出园林的主题。(5)混合种植。在以竹子为主题的园林中,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种植形式,比如,矮的菲黄竹构成地被,把一些中等高的竹子,比如观音竹构成绿篱,把高大的竹子采用丛植的方式,这些可以根据造景需求去科学地搭配,构建一个别具一格的竹林景观。除此之外,有些竹子还适合盆栽,放置在建筑物的两旁形成对称的景色。 4竹子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实践 竹子在现代园林绿化建设中应用广泛,特别是近 10 年来,随着竹子研究的逐步深入,引种、栽培管理措施的不断完善,把竹子研究成果、单纯竹自然景观和渊源流长的竹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自己的造园特色,丰富了竹文化内涵,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意境。 4.1 竹文化与竹类植物造景的结合。竹子入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它积淀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带出了无限美感与神往,且上升为人生哲学。竹子造景的意境创造是以竹类植物为载体,以竹文化为基础,通过诗词、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运用比拟和联想等手段创造园林意境。表现形式通常为“以竹比兴、以竹比德”、“历史典故”、“诗书画印”等。 4.1.1 运用比拟手法创造园林意境。人们喜爱竹子不仅是由于它得自然外观,更多的是由于它“比德”的意义,即将竹子的自然形态与人得道德追求联系起来。 4.1.2 以竹的历史典创造园林意境。历史典故应用可在游客游览过程中启迪人的想象,深化园林意境内涵。北京紫竹院公园的“斑竹麓”以君山的斑竹为主要造景元素,在两山对峙的山谷中,以自然式假山,园路围合的种植池内栽植斑竹,结合抽象的娥皇、女英雕塑,造景点题。以历史典故为主题,将渊源流长的竹文化与以竹造景融合,深化园林文化内涵,启迪人的想象,增加观赏情趣。 4.1.3 运用诗、书、画、印四种文化艺术。以竹为题材的文化艺术作品更是浩如烟海是园林造景创意的宝贵资源,紫竹院公园的八宜轩景区正是利用竹的自然造景,以竹文化为题材的诗、书、画、印等艺术表现形式浓缩竹的四种时态景观的一处范例。从竹文化艺术作品中联想到竹之自然美,进一步增加对竹的审美情趣。 4.2 竹类植物用于园林造景的典型模式 4.2.1 专类园。集秀园作为收集展示竹亚科植物为主的专类园,经过多年建设,逐步形成竹林景观。形成一座集展示、种植、收集竹品种为主要功能的专类园。 4.2.2 竹林大道、竹林绿岛。竹子作为行道树,作为道路隔离的材料,营造出片片浓荫。如历史上的紫竹院路和现在的西直门以东小街桥以西主干道南侧是北京市很有特色的以竹作为分道植物的道路,在紫竹桥至今仍采取竹林绿岛的形式,结合中国绘画艺术的竹叶图案进行绿化美化,竹成为该条道路的明显标志。 结束语 构建园林景色要有合理的植物搭配和文化底蕴,文人墨客构建的园林提高了竹文化在园林造景中的地位,同时竹文化也影响着园林的发展。基于此,从竹文化去研究讨论竹类植物,对我国的竹文化和园林造景具有深远的影响。 景观类论文:高职艺术类院校景观设计的教学建议 【摘要】鉴于我国各类高职院校的性质、基础以及对专业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不同,使得在景观专业建设的定位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存在着差异。笔者根据多年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学经验,对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以期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院校 景观设计 教学建议 一、艺术类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现状 目前,我国各类大专院校大多开设了景观设计专业,只是称呼有些不同,侧重点不同。农林、园艺或生命科学等农科类院校的景观课程设置则侧重植物应用和生态效应,开设的植物基础课程过多并重复交叉,多停留在园林种植上;建设类理工院校课程设置则一般注重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艺术院校中的景观设计存在于环境艺术专业,其课程设置注重场地规划等硬质景观形态,强调设计的视觉美感和设计的艺术表现。 在国家教委颁布的专业目录中规定,目前我国艺术类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学制一般为三年。第一学年学习基础课程以素描色彩为主。第二学年上半年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并在巩固、深化专业基础课的同时加入初级的专业设计课内容。第二学年下半年开始真正接触所属专业,熟悉专业特点,掌握一般性的专业设计方法和规律,同时开始专业理论、专业材料和工艺等课程的学习。第三学年深化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设计课程,使学生具备专业要求的设计能力。在这种模式下的教育往往在前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前面大量的美学基础训练的功效并没有完全在后面的设计课程中反映出来,看似紧凑的课程安排,设计课程环环相扣,但是由于每轮课程设置的目的性不是十分明确,再加上相关课程如园林美学、中西方园林历史知识的缺乏,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只是停留于表面,并没有真正触及该专业的核心,所以设计没有灵魂没有创新成为学习中最大的问题。学生虽然会画两张效果图却往往把握不助设计真正的命脉和关键,正是这种对设计的不敏感和设计精神的缺失,使得院校培养出来的专业毕业生尚不能满足社会对景观设计人才的需求。 在日趋激烈的全球化进程中,如果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我们培养出来的设计师将无法面对未来的挑战。面对城市大规模膨胀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诸多威胁,作为一个专业设计人员,他所承担的责任已不再仅仅是处理一个视觉上的美学空间,他们需要面对的是一个自然与人类生存发展相交融的物质体系,远远超出于划分几个功能区,规划几条道路或是建造亭台楼阁、种植花花草草的界限范围。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景观设计教学建议和构想 (一)基础设计学习阶段 在学习基础设计阶段,不着重特定具体的环境课题,籍由一连串的练习作业激发初学者对造型、视觉的表达及创造能力,抽象的分析思考习惯,尤其培养他们对环境空间的敏锐度。训练学生表达及思考的能力,除了制图训练使他们熟悉图面尺寸外,更籍由徒手画与模型制作强化他们对空间造型的感知能力。相反,对大量的美术基础课程如素描色彩等则需要压缩减量,取而代之的是对设计形式构成要素与三度空间美感的大量练习。 (二)专业设计学习阶段 通过第一阶段基本设计的学习,学生对环境设计的敏感度以及各项专业基本技能、美学欣赏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提高。专业设计学习阶段分两个层次完成。 第一个层次是进入到景观设计实际领域的初步设计。不仅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通过接触真实环境设计,来加强各项环境资源、景观元素的认识和设计的基本训练。如以培养空间尺度感和环境感知为主要内容的“景观设计元素和空间形式”课程;以满足特定对象空间需求的“小型主题场地设计”课程以及通过植物配置设计进行的“园林美学训练”课程等等,这些课程的设置是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敏锐度以及空间设计能力,可以通过课题以假想的基地来进行景观配置或者是以某个场地环境为例来观察解读空间。这些课程都是从景观设计最真实的服务对象出发,通过研究各类使用对象的需求,切实可行的从精神上把握设计的关键。同时加强理论修养也是这个层次比较重要的学习内容,高职特色的的园林、景观史论课程应体现出知识面广泛、针对性强、更为实用的特征,使理论知识真正的为设计实践服务,学为所用。 第二个层次是进入实际环境设计阶段。景观设计课程安排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该阶段的设计题目尺度与复杂度较前期有所增加,并开始进入环境规划的领域,涵盖了小而精的环境设计课题和毕业专题设计。一般来说,从课程到作业都是虚的,只有把课程变为课题,作业变为项目,才能加强学生的自主研究学习能力,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实战能力顺利完成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企业的过渡。在课程的主题选择上应与目前社会所热门的行业项目设计紧密联系,可以有所侧重。如与都市生活密切相连的街道与交通的专题;或者是社区住宅景观规划设计等等。在学生具备了一定设计能力的前提下,还可以开设一些能体现不同内容范畴的设计鉴赏课程,如以体现历史文化的景观专题、体现都市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设计专题,以期丰富学生的景观设计知识结构层次。 三、艺术类高职院校景观专业教学实施的建议 合理的景观设计课程安排是一方面,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应当特别注意设计的练习题目,要随着年级进阶而增加难度和复杂性,强调可实施性与现实性。这一点在高职教育中犹为重要,“设计”是指通过理性思考严密企划的行为过程,专业实践是学习设计的必然途径,特别要注重学生在设计实践考察、园林植物实践考察等课程中的主动性学习,只有这样,理想才能从平面设计落实到真实环境中。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当重视“设计笔记”的工作。“设计笔记”是学期中的学习记录,包含着设计思考过程,评图及总评心得记录(可为文字记录或手绘设计草稿),最后计入课程成绩。这项内容的积累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对以往设计工作的总结能力。还需要提到的是作为具备综合能力的高职学生,语言组织和沟通能力也是将来踏上工作岗位适应与否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因此,在每次课题设计之前必须要组织交流会,上交设计成果时必须要上台报告,以组为单位,给予一定的时间要求,将设计的内容和文书的大纲汇报给老师和同学,达到教学双方互动的效果。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设计人员的摇篮之一,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由于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因而对艺术类高职院校来说,根据景观专业建设方向合理进行课程设计还要视学生各方面的基础条件和基本素质而定,这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 景观类论文:梅花观赏特性及专类园景观营造 摘 要:梅花香幽、色雅、韵胜、格高,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植物造景材料之一。本文介绍了梅花在枝干、叶、花、果方面的观赏特征,提出了梅花专类园景观的设计要点以及传统梅文化的展示方式,最后介绍了以此为依据设计的燕郊植物园梅花专类园,以期用项目实践为此项工作做出更有意义的推动。 关键词:观赏特性;梅花专类园;梅文化 梅花原产中国,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名花和著名的观赏植物,是先花后叶的珍贵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人们借梅抒情,以梅寓意,将梅花与山水、植物、建筑及自然景物巧妙结合,形成各种各样“情”、“景”、“意”、“趣”相互交融的环境,让人回味无穷。干百年来,梅花及其所衍生的“梅文化”在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怡情励志,陶冶心性的社会功能。营造梅花专类园,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有利于更加广泛深入的发展弘扬我国传统的梅文化。 一、梅的分类 从应用观点和演化过程出发,梅可分为果梅和花梅。而现代园林造景中应用最多的是花梅品种群。陈俊愉先生用“二元”分类法将梅花品种分为3系、5类、16型,分别为真梅、杏梅、樱李梅三个系,直枝梅类、垂枝梅类、龙游梅类、杏梅类和樱李梅类五大类[1]。目前我国花梅栽培品种有300多个。 二、梅的观赏特性 (一)枝干观赏特性。直枝梅类枝条直上或斜出,老干铁骨风傲、遒劲古朴,给人以坚强、力量和希望;垂枝梅类树冠像把撑开的伞,枝条自然斜垂或下垂拂地,洒脱飘逸;龙游梅类植株矮小,每个枝条各节间成“之”字形或自然扭曲生长,犹如无数条小龙蜿蜒盘曲,风姿奇特俏丽[2]。 (二)梅叶观赏特性。梅花顶端嫩叶的色泽有紫红、红、浅红、浅黄、绿色等,与其品种的花色有很大相关性,花色为红色品种其嫩叶的颜色也偏红,花色越深其嫩叶颜色也越深。 (三)梅花观赏特性。梅树的花是我们栽培和欣赏的主要对象,相比很多花木,其花朵小巧玲珑,花瓣多近圆形且呈同心圆紧紧围绕着花蕊规整层叠排列,整齐而不纷乱,简明而不单调,从现蕾、露白、含苞及怒放,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暗香浮动月黄昏”,在这样美的情境之中再增添嗅觉上的感受,让人只觉心为之净,神为之爽。 (四)梅果的观赏特性。梅果为核果,其中结单个果的占大多数;有的品种能结并蒂果或叫鸳鸯果,有结品字型果的,还有极少数品种可结田字果,新奇有趣,具较好的观赏价值。 三、梅花专类园的景观营造 所谓梅花专类园,是指以梅花为主题植物材料,采用群植、片植的形式栽培梅花,在宏观上欣赏梅花的群体美;或者制作精工的梅花桩景,从而微观品味梅花姿韵美;从多角度、多方面宣传中国丰富多彩的梅文化,将之建设成为富有中国特色的专类花园。 (一)孤植和丛植。直枝梅苍劲挺拔,疏影横斜,多在常绿树丛前散植,最能体现 “一树独先天下春”的意境;主干略为倾斜栽植于流动的溪水泉边,最能体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佳境[3];垂枝梅最适宜与水景相配;龙游梅和各种盆景造型梅,最适宜在园林中的花台或小庭院中3~5株成丛与适量的堆石搭配,形成如诗似画的境界。 (二)梅与其他园林植物的配置组景。陈俊愉先生认为:“最好用苍翠的常绿树或深色的建筑物为背景,方可格外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4]梅与松、竹配置,可呈现出“岁寒三友”图的景观;梅、兰、竹、菊自古就被称为“四君子”;梅与柳的组合,一刚一柔,相得益彰;选择与梅花花期相近的花木,可形成有良好观赏效果的“春景园”。 (三)梅与自然景物的配置。《梅品》有云:“梅在淡云、晓月、薄烟、细雨、清烟、佳月、夕阳、微雪、晓霞中观赏格外传神;尤其月夜、雪中赏梅,韵味别具。” 梅与山石配置,刚劲简洁,最能表现梅花的刚劲品格;梅与水体的配置,营造出疏朗、雅致的园林意境,深受人们的喜爱;梅与雪的搭配,雪的洁白晶莹冷冽之气更加衬托出了梅的高洁冷峭与傲骨。 四、燕郊植物园梅花专类园 (一)设计理念。梅花独特的色、姿、韵,造就了人们以特殊的心态去认识梅花的审美,从而咏出赞美梅花的千古绝唱。设计以人们从赏梅到咏梅的一种认知和历程作为串联整个梅园,提纲挈领的线索,组织梅园的设计。 (二)设计结构。围绕赏梅的主题,以“问梅――寻梅――品梅――咏梅”为全园的线索组织游线,按不同的展示方式,将全园划分为“燕郊寻梅、精品展示、梅林草坪、滨水梅影”四大区域,展示梅的姿、色、韵,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处有科学教育意义的梅花专类园,丰富燕郊植物园的冬季景观,同时为游人提供赏梅游玩的场所,更可以发展和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梅文化。 (三)设计说明。燕郊寻梅区:包括入口处的“问梅”和向内延展的“寻梅”两个主题,以突出梅的独特姿态为主,展现梅花特有的品质和价值。为了符合寻梅的氛围,此区郁闭度较高,只给梅留出一个个自然的展示单元,道路也迂回曲折,为游人带来寻梅的欣喜之情。 精品梅展示区:位于专类园中部,为对应“品梅”的主题,将北部的水体引入园内,同时加入传统的亭廊元素,周围遍栽梅花,形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此区梅花以素雅为主,突出梅的“暗香”,并打造制作精工的梅花桩景,微观品味梅的姿韵美。 梅林草坪区:作为全园的高潮部分,此区旨在让游人置身于梅林花海的包围之中,视野开阔,展现“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的诗情画意。梅花品种以花大色艳为主,渲染花海气氛,采用群植、片植的形式栽培梅花,在宏观上欣赏梅花的群体美。为对应“咏梅”的主题,加入条石铺装场地,置石及附有诗词的园林小品等,展现梅文化。滨水景观区:临水一侧,结合滨水小路,打造水边赏梅的环境。 五、结语 梅花作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是十分宝贵的园林造景资源,我国北方营造梅花专类园,不仅可以丰富北方城市冬季景观,为人们提供赏梅游玩的场所,更可以发展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梅文化。如何更好的在我国北方城市的梅花专类园中进行景观营造,仍需要不断进行更加深入的努力和探讨。 景观类论文:类型学在景观规划中的运用与前景 摘要:类型学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无法直接从城市空间形态组合里体现风土人情的营造意图,因此本文试图从景观规划类型学实践的角度出发,通过将景观类型学和城规类型学实际操作进行对比,总结出几种适合城市景观的景观类型学设计理论与手法,从而论证景观类型学在跨专业合作时的结合点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对比;景观;类型学;使用价值 1 城市景观规划 城市景观(urban landscape)是建筑学中一门特殊的学科,而景观规划,作为对建筑主题辅助设施的统筹和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景观也属于符号的范畴,因此景观规划就属于一门镌刻人类历史与理想、人与白然、人与人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的实践活动。 2 景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区别 景观规划和城市规划还是有区别的。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规划人员通过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手段,对城市空间进行部署和安排。城市规划旨在实现人工与白然完美的结合,并呈现出知性之美。相对于城市规划来说,景观规划则更重注使用者在景观三维空间中的艺术感受。在此空间中,景观的柔性相较冷漠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群落显得更为突出。打个比方,如果说城市规划是让人体会社会发展高度的气质的话,那么景观规划是让人领略白身发展环境中的博爱与进取精神。 3 城市规划类型学 城市规划中比较多用到的设计手法是类型学。类型学认为:研究者可以以研究目的出发,引出一种特别的次序,然后将这种次序贯穿于整个设计中,并将其作为主线,从而对其它非主线因素加以限制利用。也就是说类型学“试图通过事物的表象,去探索事物的内在深层结构”。此手法使人们进行城市规划时有了新思路。相较于过去的规划手法,规划之后再剖析,汲取从前现有片段的时候,做到了有据可依,并且新的东西,除整理的手法外,还可以继续发扬。 现今的城市规划越来越趋向于理性开发。但是即使有了类型学初步指导思想,规划者也不能随心所欲,或者说直接决定开发方向。如今的城市规划不仅是一项传承的工作,更是一项投资。所以,一旦城市规划的方案确定后,随之的规划意图就会被精确地量化,随后参与分析的非专业投资者也更多,众多决策会被不同程度的修改,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完全实现类型学的转化意图相对困难。 4 景观规划类型学 景观设计中的类型学的运用,由于参与者相对较少,项目限制少,因此,绝大多数的景观规划的出发点,都是从景观最本质的原型要素――自然中汲取丰富的形式语言,可以这么说,类型学源白建筑,但是非常适应景观规划。 5 景观规划类型学与城市规划类型学的对比 相较城市规划的类型学,景观规划类型学手法并不局限于“具体――抽象――具体”的传统步骤。例如,城市规划一旦确定,需要在操作过程中导人类型学,那么设计者就需要立足当地资源,对当地历史的解读,给设计对象一个城市定义,此手法意图在于使规划在城市历史文脉中能站得住脚,具有一种承前启后的结构。城规类型学并不是发明新东西,而是发现某些已经存在的新东西。 相较于城规类型学传统的一元秩序,景观规划在类型学则具有先天优势,简言之,设计者在景观类型的设计编排上有更多的话语权,因为景观规划类型学也具备2个属性,即历史的内涵和抽象的特性,但它的多重运用手法却能揭示更多样的白然法则,而非仅仅展现城市生长总体上的一维趋势。 6 景观类型学的几种设计手法 可以这么说,景观类型学的核心是“多元营造”,下面就介绍几种景观类型学的运用手法。 6.1 多元设计 多元设计要求景观规划者在类型分析的时候,违背主流意志,赋予途径给假定某些群体有更多的空间话语权,由于传统城市规划的类型学设计手法很难顾及弱势群体,因此多元设计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弥补了城规类型学的缺憾,从相对微观的景观编排出发,从另外一个角度创造公平环境,让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弱势使用者能够站在主流规划的层面上,赢得相对更多的环境体验权。 6.2 生态设计 城规类型学非常注重文脉保护,但是实际操作中,往往过分关注建筑主体或者城市空间形态,以至于忽略了风土人情及当地白然群落特征,类型学的景观规划通过将生态系统的秩序及复杂性作为关注焦点,能避免城市规划中一些苍白无力的保留及模仿。这种对景观生态秩序发掘的手法更像是规划人员对白然界系统的深层理解。而正是类型学沿用这种操作手法,很好地找到了城规与景规之间的结合点,因为类型学认为“如果不根植于过去,不根植于历史和传统,要建立一个有着坚实基础的未来,或是一个能够真正保证人类文明社会持续良性发展的文化是不可能的。” 就以褐地为例来解释生态设计。褐地在城市规划类型学中属于传统的不利因素。城市规划类型学分类时将其视作非主线因素,做次要分析甚至可以剔除。但是在景观生态设计中,却可以将其归类为束缚生态设计创造里的不利方面,只是在褐地的改造与整治中,适当地减少创造灵感。景观类型学中将其看成需要整治的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因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即成了可以发挥的主题。 又或者,城市类型学很难处理土地沙漠化这个问题,城规不处理沙化问题。但生态类型学则在微观上,提倡采取各种生态措施作为生态退化激烈化的手法,在改造的同时,有可能发掘出新技术来遏制不良因素的发展,它比城市规划类型学更重视环境价值。不回避恶劣环境是否能具有使用价值,拒绝宏观上的直接推翻,而是将场地的特殊性看成秩序产生的主线,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3 场所设计 城市规划类型学往往用地表或者人工场所来成就空间,烘托设计的意图,使感受到精神与情绪的共鸣。但景观类型学更关注社会价值,它往往提炼出一种直白的叙事手法,即场所精神作为空间秩序,左右人的情绪,利用花灌木石墙等非封闭空间,白然而然地引导人的深层次感官体验。 6.4 演替设计 城市规划利用类型学的最后结果都是将秩序抽象成建筑语言。但景观规划的成果不同于城市开发,其成果具有演替的特征。因此类型学的基调完全可以由大地侵蚀,物种演变等白然规律来奠定。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堡斯公园。设计师杰克帕直接将建造新公园作为设计秩序的蓝本,将建造公园的设计类型归于一种生产过程,实现了形式到生产过程的主题,真正做到了实体要素的变更和重现设计;按照随机的网格平面交替布置2个类型的树种,它们分别是速生的先锋树种与永久的慢生树。这样的安排下,早生树可以给慢生树提供保护,这种类型学的设计手法充分体现了过程设计的内涵,并且很精致地体现了景观规划类型学的抽象手法。可以看出“多元”的景观类型学设计手法在实际操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7 景观规划的意义 (1)景观类型学的运用需要几个不同背景,不同利益的合作对象协作完成,并且主要矛盾的解决需要不同行业间的反馈与深层沟通。(2)景观规划类型学的运用能使开发商、政府和当地居民都成为受益者,相对的,设计师的写作环境虽然相较城市规划类型学更复杂却更宽松,类型的提炼与选择既有据可依又不脱离现实。因此,随着景观规划的发展,原先产生于建筑中的类型学手法,在实际操作中,与景观规划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因为,景观师的工作本质和建筑师一样,都是为了创造一个适宜人居的有意义空间。 8 结论 通过对城市类型学及景观类型学之间的对比及一些小案例的分析,阐明了景观类型学的现实可行性,可以确定的是,随着实践的深入,景观类型学能不断日新月异,成为指导景观开发文脉保护的一件指导利器。 景观类论文:各类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摘要:归纳总结了景观构筑物的定义与分类,着重解释了景观中常用结构,并分析它们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具体应用,同时对比了各类结构的优缺点。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景观;构筑物;结构 1景观构筑物的分类 1.1景观构筑物的定义 景观构筑物作为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主要是指在景观环境中供人游览、观赏、休憩并构成景观的要素,具有引导性、艺术性与功能性,且能与景观环境融为一体。 1.2景观构筑物的分类 景观构筑物通常分为台阶、坡道、墙以及停留休憩类,如花架、岗亭、休闲亭等。 2景观构筑物的结构设计 2.1景观构筑物的结构设计分类 在整个景观设计流程中,景观施工图设计中的结构设计尤为重要,这关系到景观设计的实现效果,更关系到人在景观空间中的使用安全。按目前国内景观建造材料分类,结构分别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砌体结构及混合结构。 2.2各类结构的解析 2.2.1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是用水泥、砂、石子和水以一定的配合比生产的人造石料,经过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为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景观工程中。景观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是指没有钢筋的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则是指用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结构,通常用于承受拉力与压力。 2.2.2钢结构。钢结构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景观工程中的主要结构类型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由型钢、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等构件,各构件之间采用焊接、螺栓等方式固定。 2.2.3木结构。木结构是我国使用历史最为久远的建造结构,是用木材进行加工处理,制成木柱、木梁、木衔接构件及木装饰构件,经过历史的发展,形成我国特有的建筑风格。 2.2.4砌体结构。砌体结构是指用砖砌体、石砌体或者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在景观工程中应用广泛,可就地取材。 2.2.5混合结构。混合结构是指由多种结构形式结合而成的一种结构,在景观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有砖砌与混凝土混合、砖木混合、钢木混合及钢材与混凝土混合等。 3各类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3.1混凝土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混凝土结构在景观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通常主要用于道路基础,台阶基础,坡道基础。承载道路或坡道的素混凝土基础在全年不冻土区域通常为150~200mm,强度为C25,而非承载道路通常为100~200mm,强度为C15。台阶基础在不冻区域通常为素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还常用于景墙、围墙、亭廊等构筑物中,景墙或围墙,通常需根据其长度、高度、厚度确定根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顶梁及地梁基础;对于亭廊等较为大型的构筑物,通常使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钢筋混凝土顶板以及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的埋深则需要根据构筑物的高度、体量及荷载确定。混凝土结构其优点在于耐久性、耐火性较好,整体性能强,缺点在于自重大,抗裂性差。 3.2钢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钢结构相比其他材料具有更强以及更灵活的造型能力和可塑性。钢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上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景观构筑物的美感与品质,实现了许多传统材料不能实现的造型。钢结构通常用于岗亭、钢结构亭廊、雕塑、灯、栏杆、桥等,具有强烈的现代感,被设计师们广泛用于现代风格的城市景观空间。其中在景观工程中最常见的型钢有角钢、工字钢、槽钢、钢板、钢管、圆钢、方钢等。 3.3木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木结构在景观工程中是最为环保与天然。木结构常用的木材主要有圆木、半圆木、方木和木板等。木结构通常在风景区或者较为自然、中式的景观空间中较为常见,在景观构筑物中常用于木廊架、木平台、木栏杆等。木结构给人的感觉较为亲切、舒适、自然、缺点则耐火差、可塑性差等。 3.4砌体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砌体结构在景观中通常用于种植池、低矮的围墙、景墙及挡土墙等,同时也常与钢筋混凝土柱搭配建造一些构筑物。它具有耐火性好、耐久性好、施工技术要求低、价格低等优点,缺点则是自重大、强度低、砌筑量大等。常用砌体材料有普通砖、烧结砖、其他废料制成的砖类,常用的岩石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等。 3.5混合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 混合结构通常用于建造景墙、景观廊架、岗亭等。景墙,通常使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梁形成的框架结构结合砖砌体结构填充,岗亭也是如此;景观廊架通常使用混凝土结构柱结合木结构、钢结构,或者钢木混合结构等。钢木结构是指运用钢构件与木构件相互组合的方式建造的构筑物结构体系,这种结构更加坚固耐用,比纯钢结构更加丰富多彩,被广泛运用于景观设计实践中。 4小结 通过分析各类结构在景观构筑物中的应用可知,景观构筑物中的结构设计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景观设计师应充分了解各种材料、结构的特性,才能设计出更加实用、美观的景观构筑物。 景观类论文:景观人类学视角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探析 【内容摘要】文章系统梳理了西方文化景观研究以及景观文化遗产概念产生和演进的历史过程,阐述了文化景观遗产是人类创造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结果。景观人类学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从人类文化产生的内在机理上研究和把握景观文化的内涵和特质,为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分析了浙江省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景观人类学 文化景观 文化遗产保护 空间 文化记忆 景观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既是由人类创造的文化构成的生存环境,又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互动的结果。景观文化通过人类世代的创造与积累,形成了景观文化遗产。这种独特的文化遗产,一方面传承了不同地域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多种形态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保存了人与环境互动的文化记忆。因此,景观文化遗产在整个人类文化遗产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 一、景观与景观文化遗产 景观是欧洲古老的概念,最初指可以证明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集团所拥有的土地,后来在荷兰风景画派的影响下,景观被赋予了具有欣赏价值的自然风貌的涵义。19世纪初,德国科学家洪堡从地理学的意义上,把景观界定为在某一地表所能看到的所有地貌。由此,景观在地理学意义上被分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两大类型。自然景观是指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综合体;人文景观是指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加工形成的景观。但是,地理学上的景观涵义更多的是指地貌的自然状态,而没有与文化产生关联。1863年,奥姆斯戴德(F. L. Olmsted)把景观学与建筑学进行了理论的整合,提出了“景观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理论。1974年,美国的麦克哈格(I. L. Mcharg)在 《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从生态与人文的双重视角,提出生态设计的理念,奠定了景观生态学的基础。 1925年,美国学者索尔(Sauer)被认为是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研究的第一人,他有力地推进了把景观的研究中心从自然风貌向人类文化活动的转向。他在所著的《景观的形态》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文化景观的概念,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结果,由此,文化景观成为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索尔把文化景观理解为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提出文化景观是在特定时间与空间形成的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复合体,赋予了文化景观以历史的时间维度的内涵;并给出了文化景观的定义:“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各种人类活动形态”。在这一定义中,文化景观从地理风貌延伸到了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同时,索尔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长期积累的结果,沉淀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记忆,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会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创造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化景观。他指出,“就像历史事实是时间事实,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时代概念一样,地理事实可以看做是地点事实,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景观概念来表达。”①因此,文化景观被打上了鲜明的历史的烙印,为景观文化遗产的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美国地理学家特惠尔根据文化景观的概念,在1929年提出了景观文化的“相继占用”(sequent occupance)的论说,即每个地区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特质决定了其文化景观。这一观点,已经触及到了景观文化遗产的核心问题。1963年,英国学者斯潘塞与豪沃思通过对美国和东南亚地区农业景观文化的考察,提出了构成农业景观文化的六个要素,即心理要素、政治要素、历史要素(民族、语言、宗教和习俗)、技术要素、农艺要素、经济要素。法国学者戈特芒则提出,文化景观是识别一个区域的特征的重要标志,除了有形的文化景观外,还有无形文化景观。这一学说丰a富了文化景观研究的内容,与当代景观文化的内涵已经基本一致,或者说成为了当今景观文化概念的重要来源。上述这些学者对文化景观的不断研究,极大地拓展了对景观文化研究的视野,直接启发了当代国际社会对景观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从上述西方学者对文化景观的研究内容来看,他们都强调文化景观是人类创造与自然有机结合的结果;在景观文化研究的历史进程中,景观的概念是从自然概念向文化概念逐步演变的过程;景观因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每一种景观形态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人类活动本身是文化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上形成的文化景观经过不断传承与发展,决定了文化景观遗产的特征和内容;文化景观是特定时间与空间的有机统一,每一种文化景观都被赋予了具体的文化内涵。其中,索尔是景观文化理论的主要奠基者,他把文化景观阐释为是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复合体,在方法论上为当代景观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他没有在理论上深入展开,尤其是对不同形态的景观构成研究方面涉及不多,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景观文化构成方式也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索尔对景观文化理论的形成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提出的文化景观命题开启了现代景观文化研究的路径,使人们对景观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文化景观理论的产生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把握和理解文化的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且对于保护景观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化景观的概念开始流行,更多学者加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当中,从不同的领域丰富了文化景观研究的视角,并在实践上开展了对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应用,使这一理论与实际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在文化景观理论有力的推动下,根据文化景观学者的研究成果,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全新的视角开始高度重视对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1992年12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在美国圣菲召开的第16届会议上,正式提出把文化景观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内容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在《世界遗产公约》上描述为“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它体现了人类社会与居住区的长期演变,这种演变是在文化景观所处的自然环境造成的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或机遇的作用下,以及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社会、经济、文化势力不断的影响下发生的。由此在原有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新的文化遗产类型――文化景观遗产,此外还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共五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认定文化景观时,确认了三种文化景观的类型,即人类有意设计与建筑景观,如出于审美需要的园林;有机进化的景观,如化石景观;关联性文化景观,如西湖景区。这类文化景观被纳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对其保护的主要根据是:是全人类公认的世界罕见、目前无法替代,并具有普遍的价值;具有明确的地理――文化代表性;独特的文化因素能力;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目前,我国已有江西庐山(1996年12月)、山西五台山(2009年6月)、杭州西湖(2011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2013年6月)四处文化景观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称号。 二、景观人类学的理论建构与景观文化遗产保护 景观文化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文化景观与景观文化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如果说文化景观是作为一种与自然景观并列的景观类型的话,那么,景观文化则是从文化特征的角度来考察景观现象,更关注景观背后的文化生成机理,或者说景观在某一文化体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景观人类学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文化学视角的景观文化的研究,深化了对景观的文化传统及其本质的探索。 景观与文化景观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一方面,人们对景观的文化意义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景观文化理论;另一方面,人们又不断地用景观文化理论去指导景观设计与创造的实践,丰富与完善了景观文化理论。在这一过程中,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理论与学说,包括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农学等,但由于这些学科都属于自然科学,缺少社会人文学科的视角,即没有从人类文化的维度上去阐释景观生成的肌理,因而是不全面、不完整的。虽然索尔已经意识到人类文化是景观文化构成的重要基础,并提出了文化景观的命题,却没有建构完整的理论体系。自19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不同学科的学者对景观与文化景观的持续研究为景观人类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景观人类学是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理论,这一新学科的出现不仅深化和拓展了景观文化理论的研究,而且为景观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按照日本景观人类学家河合洋尚的解释,景观人类学中的“景观”不同于设计学或地理学中的景观,它不是一种外在的意象,而是借助于意象所透露出的文化内涵,是嵌入于文化意义中的环境,本土的居民对这种景观环境的“景观”有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河合洋尚对我国梅州地区的客家景观文化的实证性研究,充分说明了景观文化涉及到文化认同与归属感的问题。梅州的客家人聚居地,上世纪90年代之前,梅州本土居民对客家文化的认同感很低。90年代后,梅州政府重新修建了孔庙、义冢、三山国王庙等客家文化景观,但当地宗族认为,这些文化景观是新造的“假景观”,难以唤起客家人文化的认同感。于是,梅州的宗族开始修建自己的内部文化景观,以唤起梅州客家人的本土化文化认同。因此,景观人类学中“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他者如何描述和塑造异文化意象,他者因景观的文化差异,能够清晰地识别景观的异质性文化内涵与特征;其二是这种景观文化意象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和形式,如何影响了现实的景观建设。景观人类学的这一视角,对我们保护景观文化遗产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即对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对景观的外在形式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对景观内在的文化机理的把握。 “空间”与“场所”是景观人类学着重研究的两大核心概念,但是这两个概念又在时间的维度上与文化传统形成交织,共同构成了时空双重维度的文化空间。虽然景观人类学与设计学、艺术学一样,也使用甚至强调“空间”(space)和“场所”(place)等概念,但是对这些概念理解的视角与方法完全不同。设计学和艺术学往往是从物质形态的视角去理解“空间”与“场所”的,景观人类学则是从文化的生成机制角度来理解“空间”与“场所”的,因此,景观人类学意义上的“空间”,是嵌入了文化意象、装入了特色文化容器之中具有边界的形式,这种边界主要是文化的要素构成的,或者说,不同的文化形成了景观文化的空间的边界。而“场所”则是被嵌入了历史与文化记忆,具有文化认同感的社会空间,是没有边界的。在这种“场所”的空间,人们能够形成共同的话语、共享文化记忆、建构文化对话的内容。 从西方早期对文化景观的关注,到现代景观人类学的研究,可以发现一条景观文化研究的清晰脉络。或者说,景观人类学学科的构建,与欧洲200年来的景观理论传统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和拓展,注入了人文学科的新鲜营养。事实上,景观人类学从文化的视角,赋予了景观概念以全新的涵义,它不仅延续19世纪初洪堡以来西方建立的古典景观理论,也融合了上世纪70年代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和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的思想精华,从而形成了现代景观文化的价值观和设计理念。在列斐伏尔看来,“环境的组构、城镇和区域的分布,都是根据空间生产和再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来进行”。②景观人类学对文化景观理论的发展,对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保护文化景观遗产产生了重要影响。1992年12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文化景观概念并将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因此,欧美国家将景观人类学应用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是题中应有之义。 西方在景观人类学学科创立之前,已经开始从人类学的视角来探索景观文化的人类学问题,可以说是景观人类学理论的萌芽,为景观人类学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列斐伏尔把空间生产界定为人的生产实践产物,空间是一种社会关系,打破了传统上把空间仅仅看作是一种物质存在的观念,构建了社会―历史―空间的三重复合维度,提出了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表征(Representation of space)、再现性空间(Space of representation)三大范畴(1974年)。德波把景观描述为“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1973年)。他们都把景观视为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外在形式。怀利把景观作为一种观看世界的方式, 是一整套关联的文化价值、实践、管理及聚落(2007年)。菲利普斯认为,文化景观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否则会破坏对文化景观理解的完整性(2007年)。欧维葛认为景观不仅是空间概念,而且是长时期积累的习俗和文化的概念(2003年)。索尔认为文化景观的产生,有自然景观与民间或国家文化之间双向的交互作用(2001年)。阿什莫和克纳普从后现代主义立场,提出文化景观是一种文化意象,其口头与书面的表达,能够创造可供“阅读”的形象或文本(1999年)。欧洲理事会出台的《欧洲景观公约》,强调文化景观不仅是物质载体或空间,而且与文学、绘画、音乐等文化遗产紧密相连(2000年)。现代西方学界对景观文化的研究,已经超越了把景观看做是一种外在的意象的传统,而是把人类所有的文化活动都纳入到景观文化之中,强调了景观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联,这一视角本身就是文化人类学方法在景观文化中的具体应用,同时,也丰富了景观人类学的理论内涵。 欧美对文化景观遗产的理解,强调了它是人类意识活动的表现形式;作为空间和意象的景观与人类精神活动密不可分;文化景观充满了人类的体验,是一种文化表征体系;文化景观遗产能够唤起“记忆”与“回忆”,是可“阅读”的文本或形象。同时,西方现代文化景观研究注重文化景观变迁及其解释性研究,强调“景观文化变迁是环境中的自然力和文化力之间动力相互作用的表现”③。但是西方景观研究对文化景观遗产的历史、地域、民族的维度重视不够,缺乏文化多样性的视角,理论建构上有明显不足,这对于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说,是有明显欠缺的。河合洋尚对中国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超越了西方景观文化研究的窠臼,更注重景观文化的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等核心构成要素,对保护我国形式多样、地域分布广阔的景观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基于景观人类学视角的浙江省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研究 景观文化遗产是浙江的独特资源优势,以景观资源为依托,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规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浙江人文荟萃、历史悠久,自然风光迤逦、景观形态多样,是我国景观文化遗产大省,尤其是拥有一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辉映、相互交融的景观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浙江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也有历史文化因素。“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分析,环境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文化也对环境起反作用。”④浙江地处长三角南端、东海之滨,自然条件优越,浙赣山脉贯穿全境,西湖、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楠溪江、大运河、太湖等河流湖泊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水文化景观,从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到南宋迁都临安,几千年形成的丰厚文化积淀,为浙江留下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景观遗产。2011年,杭州西湖获得文化景观世界遗产称号。这是全球第一个获得世界遗产的湖泊文化景观,为浙江景观文化遗产赢得了殊荣。 浙江省丰富的景观文化遗产资源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西湖获得世界景观文化遗产后,更引发了国内外对浙江景观文化遗产的强烈关注,并从景观人类学的视角开展了对浙江景观文化遗产的研究,形成了一批较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其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艺惠从传统乡村地域景观研究的视角,以浙江省古龙门镇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乡村景观遗产地保护性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浙江龙门古镇为例”的课题研究,并获国家自然基金立项。这项研究探讨了旅游业导致文化景观遗产地商业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给文化景观保护和持续利用带来了严重威胁等问题(2009年)。 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对浙江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文化表征给予高度关注,提出“院落空间、街巷空间、园林空间、水空间”是其重要特色,“传统村庄的原有属性和历史记忆亟待保护”,“乡村聚落遗传因子,是乡村民众的精神寄托,构成了中华民族整体的家园感和归属感”,但“中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丧失了个性”(2010年)。宁波大学教授李加林则着重系统研究了浙江海洋文化景观,阐述了海洋文化景观保护的机制、分类、开发与模式,提出浙江海洋文化景观开发与保护的思路(2011年),但他的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对浙江海洋文化景观的历史、地域特点的梳理不够深入。倪琪等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出发,研究了杭州西湖世界文化景观的物质表象与精神内涵,结合西湖的园林、建筑、山水、历史遗迹、景观题名等物质与精神元素,探究了其文化表征方式与价值(2012年)。这些研究方法借鉴了景观人类学的研究思路,充分结合浙江景观文化资源的特点与形态,为浙江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在西湖获得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后,浙江省各级政府对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如何保护的思路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有学者指出,目前,地方政府“更加侧重保护物质文化景观,且保护尺度常以小场地和建筑空间内部的保护为主,甚至狭义地以建筑、遗址的保护取代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⑤。就浙江省而言,在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物质景观,轻非物质景观;重文化景观开发,轻景观资源保护;重城市景观,轻乡村聚落景观;重单一性保护,轻综合性保护。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对浙江文化景观资源的有效保护。因此,从景观人类学的视角保护浙江省文化景观遗产,笔者认为今后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景观文化中的建筑、自然风景与历史传说及其多种艺术形式,是一个完整的景观文化空间。因此,必须把建筑、自然风景等实物形态的景观,与相关的其他形式的文化统筹加以保护。比如,杭州的西湖文化景观遗产,除了闻名遐迩的苏堤春晓、柳浪闻莺、断桥残雪、雷峰夕照、曲院风荷、花港观鱼、三潭印月等西湖十景外,还有与西湖密不可分的诸多传说,如被称为中国四大传奇故事的白蛇传与雷峰塔,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文化景观空间整体。传说法海和尚骗许仙到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后来许仙的儿子祭祀于雷峰塔,雷峰塔倒塌,白娘子获救。2000年,浙江省政府决定重修雷峰塔,却没有把这一流传千年的传奇充分地整合进去,同时,也没有从口头文化遗产的角度系统地对白蛇传与雷峰塔传说进行收集和整理。事实上,自古以来,白蛇传就有镇江说书版本和杭州说书版本,但在国家级“非遗”申报中,镇江市作为第一申报单位成功申报了《白蛇传》,杭州却成为了第二申报单位,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浙江省对雷峰塔的文化景观的保护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是缺乏整体观的。 第二,对浙江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应将地域特色和历史传统风格有机地统一起来。浙江地理环境以山水著称,江河湖海环绕全境,形成了以水为特色的景观文化,完整地保留了一批在历史上著名的水乡聚落,如乌镇、塘栖、西塘、南浔等,同时也保留下来一批附有浓郁江南水乡风格的水建筑,如廊桥、水上凉亭、水街、水码头、滨水别墅等。这些水文化景观不仅能够充分凸显江南水乡的景观特色,也彰显了江南水乡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传统,是浙江独特的文化记忆。对于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单霁翔指出:“对文化遗产内涵和价值认识的逐步深化,促使人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入的角度去分析和梳理文化遗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并建立新的文化遗产类型和相应的保护方式、手段、体系,受到关注的文化遗产的类型也在不断扩充,例如‘历史城镇’‘传统村落’‘运河遗产’和‘文化线路’。这些遗产的共同特点就是都体现出文化与自然两者的密切关联和相互结合,文化遗产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并拥有了更为深刻的涵义。”⑥ 第三,要坚持对文化景观遗产实行多元化保护的原则,尤其要注重对浙江乡村聚落的景观保护。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学者,更多地把眼光投向了著名的旅游景点或建筑的保护,忽视了对乡村聚落的景观遗产保护。这其中有经济利益驱动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缺乏对乡村聚落保护的理念和意识。事实上,许多浙江乡村聚落的景观,由于远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破坏,仍然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生态的乡村文化景观,在整个景观中是难得的资源。孙艺惠认为:“乡村作为世界上出现最早、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域类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成并流传了众多独特的人文景观风貌。Mac Antrop(2005年)指出,存在于乡村的传统文化景观有助于维护乡村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景观体系,使乡村景观具有更好的可识别性。”⑦笔者曾考察了安吉县山川乡的文化景观,在这个偏僻的乡村聚落中,有魏晋时期阮籍后代聚集的村落,也有唐代的寺庙,村民的生活保持着淳朴的状态。这样的乡村聚落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十分罕见了,有着不可替代的景观文化价值,体现了景观文化的多样性。 必须清醒地看到,浙江作为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给景观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导致景观文化遗产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传统文化景观意象遭受现代文明冲击等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旅游开发,新建了许多仿制古建筑,甚至改建古建筑,对景观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损毁。因此,政府必须制定景观文化的保护规划,在对浙江景观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排队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逐步把有价值的景观资源统一纳入到规划保护的名录中,对条件较好的景观资源,可以创造条件积极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此外,应尽快出台景观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对现有的浙江省景观遗产资源给予有效的法律保护。 作者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景观类论文:景观学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 【摘要】本文主要是在实际的景观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针对景观学专业当中的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和教授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且提出了景观学专业中设计类课程在实际教学改革中所实施的政策,针对景观学专业中的设计课程的实际教学方式及其在改革方面的有效形式进行了探讨。对景观学中的设计类课程实施改革对景观专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景观学专业中的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景观学;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伴随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脚步不断的加快,我国居民在其居住环境的建设以及管理的工作当中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战和危机,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的比例严重失调,自然环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我国自然文化遗产遭受蚕食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等,这些方面的问题都给景观学的正常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干扰因素。自2004年12月开始,我国高校景观学教育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在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等高校在2007年开始,都相应的设立了景观学相关的专业并正式开始招生。我国安徽建筑大学早在2000年到2008年这八年的原理专业的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依据传统的优势学科针对性的设立了建筑学、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为社会培养出大批的景观学实用性人才,并且积累下较多的教学经验。为了更好的开展传统的优势学科,为社会培养出专业的实用性人才,对景观学专业的设计课程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设计类专业在景观学中占据这重要地位 当前,社会的发展对景观师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规划设计;第二是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第三是建设和管理。每个国家的在景观规划方面的设计师人数以及专业水准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该国家人民居住环境的质量高低,它同时也是人居环境中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二十一世纪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引导性学科。我国景观设计方面的人才培养大多都集中在农林元宵,在对相关课程进行编制的时候,对建筑类院校中有关景观类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影响比较大,景观学的办学理念和背景主要涵盖了建筑类、艺术类、农林类以及地理类这四个大方面,从而产生了设计风格多样化,每个学校之间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和设计风格,针对培养层次较高的景观学专业性人才有着非常大的益处。 在农林院校当中,在软质量景观上的师资力量相比其他的工科类的院校有着较大的优势,在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社会需求当中,这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方式有着较大的优势,对建筑类的工科院校来说,它在景观的规划方面。管理方面、设计方面以及研究方面有着比较大的优势,而且具备了国土和地区景观规划,设计与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和场地的规划、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管理与保护、设计和旅游规划等方面的实践能力。所以说,在当前的景观教学和实践当中,设计类的课程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对设计类课程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不断的完善教学的方式以及对实践教学的教学体系进行强化,争取在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教学和科研相融合,老师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在能方面的培养相结合,这样才能让景观学专业中的设计类的教学更加具备研究和实践的意义。 二、景观学专业中的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 (一)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对空间的想象能力 景观学理论和普通的理论性课程以及生物学科中的课程相比,其设计类的课程具备非常明显的特点,其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有着较为独特的地方。设计类的专业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即形象化的思维能力。总的来说,所谓的设计就是将设计者本身的思维和设计思想通过其所要设计的物体或者是景象,让人们从视觉感官上去了解设计者的索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图,这首先就要求设计者的自身需要具备非常清晰的设计框架存在脑海当中,要是本身对自己的设计结构了解不够充分,那在观赏者的角度上对其所涉及的作品就更加无法理解,在景观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是在想象能力方面较差,那样也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二)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景观学的设计活动中 在进行景观学中的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对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对学生在设计技能方面的训练同样也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因为设计类的课程中不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设计能力,学生动手能力方面的欠缺往往会对所设计的事物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对学生做出必要的示范,很多时候会遇到用语言无法表述的问题,但是通过实物的演示和具体的操作就会让学生一目了然。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充分的参与到设计和讨论的过程中去,这样才会有效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景观学设计类教学中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交流 教学课程的性质直接关系到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形式,在景观学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互动和双向交流,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景观学的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都需要积极参与到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去。学生由被动的去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转变成主动和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的学习模式,这时候教师也需要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思维特性进行因材施教。 (四)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景观学的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设计项目,无论是真实的工程项目还是人为设计出来的虚拟场景,从其本身的性质上来看都属于同一种任务,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了景观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再对实际的问题进行解决。但是所解决的问题的具体方案最终必须要通过具体的图纸展现出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是一个设计人员,学生可以尽情发挥其想象力,大胆的去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将其所学的概念、原则以及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际的设计当中,这样才能对实际的问题加以有效的解决。 设计方面的工作,特别是针对景观设计工作,它要求设计者必须要具备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和丰富实际操作经验。同样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同样也要求任课教师具备较为丰富的景观设计理论,学生也要对设计方面相关知识进行积累,包括基础文化知识、建筑工程技术以及生物方面的知识。 三、景观专业中的设计类课程教学体制的改革模式 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景观专业中的设计类课程教学体制的改革模式可以总结为:“引导、示范和实际操作”。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可以得出这种模式的教学是切实有效的。人们通常都认为景观专业设计类的课程中的教学目标并不是通过一种设计类的课程进行教学,其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教师具体讲授给学生多少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到的知识是否可以真正的理解真正的运用到实际当中,学生需要学会独立的思考,还要具备自己的思想,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学会消化和借鉴。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 对学生进行引导是老师进行教学的首要任务,其目的主要是指引学生去充分了解设计课程的特性以及教学的目标,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是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没有对其进行大概的了解,那么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就找不到学习的重点,只能是跟着老师的教学进度走,在这种状况下,要想使教学达到理想化的效果就会非常的困难。 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景观学在其所学专业中的重要位置,了解相关课程的教学特点和修完所有相关课程可以实现的目标,这事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阶段首先应该完成的任务。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示范” 教师示范,顾名思义就是教师通过具体的操作给学生看,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实际操作来进行学习阶段的初步操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用到这样的示范:首先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具体例子对其进行分析和讲解,然后通过实际的操作来演示一种具体的操作,并且在相关的演示过后分析和总结出与其相关的普遍性原理,然后在通过进一步的不同设计的实例对相应的原理加以有效证明。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 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这是景观学设计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教学目的。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通常采用以下集中方式进行,第一,课后安排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实际动手操作的任务。第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适当的加以“压力训练。第三,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一个较为完整的设计项目训练。第四,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快题考试。以上所述的教学模式经过实际的应用证明是切实有效的,但是个人的教学方式还是不能充分的弥补整个教学体系,在以后教学体制的发展中还是需要不断的完善整体的教学体制,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出最高质量的景观学设计技术的教学。 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对景观学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在实际的景观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针对景观学专业当中的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和教授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提出了景观学专业中设计类课程在实际教学改革中所实施的政策,针对景观学专业中的设计课程的实际教学方式及其在改革方面的有效形式进行了探讨。对景观学中的设计类课程实施改革对景观专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景观学专业中的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所以说,增强景观学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水平,对我国城市化建设和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景观类论文:遂昌县景观林建设的类型及关键技术 摘要:指出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休闲的需求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改善遂昌县的森林生态环境,提出了构建森林生态景观大框架,提升森林生态景观效果,建设 “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以更好地为促进遂昌县旅游事业等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景观林;类型;技术;遂昌县 1引言 遂昌县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以甜槠、木荷最为典型。森林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分布有次生马尾松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中山矮林和灌丛。根据2006年全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结果,全县共有木本植物100科,348属,1036种,可供开发利用的优良乡土造林树种100多种,花卉、绿化、观赏树种300多种,植物种类较为丰富。 2生态景观类型 根据生态学、植物学和景观学原理,遂昌县现主要有常绿阔叶林景观、常绿落叶阔叶林景观、针阔叶混交林景观、落叶阔叶林景观、针叶林景观、经济林景观、竹林景观、灌木林景观等多种森林生态景观类型,但其各生态景观类型面积分布不均,色彩变化不大,视觉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常绿阔叶林景观面积比重少,针叶林景观面积比重大,林相单调或破碎、季相变化少、树种分布不均或单一、层次结构简单、林分稀疏等方面。根据规划区域生态景观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整体形态、季相变化、层次变化等多种生态系统和空间类型出发,按照规划原则,通过在各景观类型中进行目的树种的培育或改造,逐步提高规划区域常绿阔叶林景观面积比重,减少针叶林景观面积比重,调整森林生态景观面积,丰富森林生态景观树种,增加森林生态景观层次,提升森林生态景观效果。 2.1景观保护型 将森林生态景观建设区域内现有郁闭度≥0.5的乔木林,所有经济林、竹林、特殊灌木林以及未成林造林地(针叶林除外),苗圃地和林业辅助生产用地等均纳入森林生态景观保护型。区域内,具有较高的森林生态景观价值的常绿阔叶林景观、常绿落叶阔叶林景观、针阔混交林景观。对这些景观,应采用限制采伐的方式进行严格的保护管理。其中,《遂昌县林木资源限制采伐工作方案》划定为禁伐区的林地面积,要严格限制采伐;对于非禁伐区的林地面积,原则上禁止采用皆伐和大面积择伐;对于林业生产经营区的人工商品林基地(含工业原料林、合作造林、世行贷款造林)可准予皆伐,但要控制采伐区块面积,避免集中成片采伐,尽量降低其对生态景观整体形象的破坏。 2.2景观改造型 将森林生态景观建设区域内现有郁闭度 2.3景观营造型 对森林生态景观建设区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宜林荒山荒地等,根据立地条件分别宜树、宜灌或宜草等进行绿化。现有未绿化的宜林荒山荒地,基本上立地条件都较差,难以营造成较好的森林生态景观,因此要以种灌及种草来绿化为主;对立地条件较好的宜林荒山荒地,选择木荷、甜槠、栎类、枫香、榉树等树种营造阔叶林景观。今后采伐等形成的迹地,要及时并按照规划的生态景观建设方向造林绿化;坡耕地利用杨梅、厚朴、柿树、毛竹、茶叶等生态经济树种营造经济林景观。 3生态景观建设技术措施规划 3.1立地类型划分 根据规划区的地貌、海拔、坡向、土壤、土层厚度等对树木生长影响的分析,确定以海拔、坡向、土壤为主要因子来划分立地类型,并拟定各立地类型的主要适生树种。 2014年10月绿色科技第10期 郑慧萍,等:遂昌县景观林建设的类型及关键技术资源与产业 3.2树种选择 根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优先选用观赏价值和生态效能高,并有成功种植经验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进行生态景观改造和培育,增加树种组合和植被层次及季相变化,既能适宜林地的立地条件,又能满足生态景观的建设要求,达到投资少、见效快、景观美、地方特色鲜明的目的。此次规划主要选择以下树种。 3.2.1按生态习性分 常绿阔叶乔木树种有香樟、浙江樟、楠木类、细柄蕈树、木荷、青冈、苦槠、甜槠、米槠、罗浮栲、栲树、南岭栲、乌楣栲、杜英类、猴欢喜、香港四照花、木莲类、含笑类、杨梅、冬青类、桂花;落叶阔叶乔木树种有枫香、缺萼枫香、毛红椿、连香树、秀丽槭、檫树、小果冬青、南酸枣、马褂木、银杏、榉树、黄连木、柿树、蓝果树、无患子、光皮桦、黄山栾树;常绿灌木树种有构骨冬青、毛瑞香、浙江蜡梅、栀子花、杜鹃、茶叶、鹿角杜鹃、云锦杜鹃、夹竹挑、女贞;落叶灌木树种有满山红、丁香杜鹃、毛黄栌、美丽胡枝子;常绿藤本植物有常春油麻藤;竹类有毛竹、遂昌雷竹。 3.2.2按主要用途分 浙南及遂昌特色树种有遂昌冬青、遂昌大果油茶、遂昌雷竹、九龙山榧、浙江蜡梅、伯乐树、乐东拟单性木兰、闽楠、凤凰楠、细柄蕈树、毛红椿;观赏树种有伯乐树、含笑类、木莲类、浙江红山茶、遂昌大果油茶、香港四照花、毛瑞香、常春油麻藤、美丽胡枝子、杜鹃、满山红、丁香杜鹃、鹿角杜鹃、云锦杜鹃等;春―色叶树种有黄连木、刨花楠、红楠、闽楠、细柄蕈树等;秋―色叶树种有枫香、蓝果树、毛黄栌、秀丽槭、银杏、榉树、山乌桕、黄连木、香港四照花等;常色叶树种有栲树、米槠、罗浮栲、南岭栲、杜英类、猴欢喜等。 3.3林地清理与整地 造林前的林地清理与整地,无论是无立木林地的造林,还是林分补植改造,都不能破环周围的森林生态环境与生态景观。所以,只对造林地劈除草灌与清理树根、石块等杂物,并保留目的树种。整地方式采用挖大穴,穴的规格一般为50cm×50cm×40cm,容器苗可适当减少挖穴规格,挖穴后及时回填,以免引起新的水土流失。 3.4造林密度、种植季节与种植方式 景观营造,造林密度为2100~2700株/hm2,其中大苗造林密度为1500~1800株/hm2,小苗造林密度为2500~3000株/hm2。景观改造,有林地、疏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补植密度以600~1500株/hm2,灌木林地补植灌木树种密度以1200~1800株/hm2,乔木树种补植密度以900~1500株/hm2为宜。为提高成活率,需选择春季或冬季植苗造林,即在树液流动前的雨后无风阴天定植。种植方式采用植苗种植。栽植时应严格按《造林技术规程》要求进行。苗木尽可能当天栽完,当天栽不完的必须假植。苗木在起运时要带泥球。难成活苗木,栽前可用ABT生根粉、GGR植物生长素蘸根造林等先进技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所有苗木装车时,必须认真检查,不得压伤苗木,并用湿草覆盖其根部,以防水分蒸发。 3.5补植与幼林抚育 种植后必须对幼林采用除草、松土、培蔸、扩穴、除萌、修枝等抚育措施,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对种植后死亡的幼树及时补植,保证成活率达到合格要求。抚育次数为种植后第一、二年各1次,第三年1次,抚育时间为每年6月或9月。为防止水土流失,抚育方式采用块状抚育。 景观类论文: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摘 要 本文针对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在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现状方面,主要针对国内和国外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在景观生态分类研究的发展趋势方面,主要从新技术的应用、景观生态分类在实践中应用的角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 景观生态分类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越来越多,而可供利用的土地则越来越少,环境问题也越发严重,因此,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合理的安排环境、人口的关系,使人口与环境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景观生态,主要是指以天空为顶,以大地为底,在一定区域内的户外所有空间之中所包含的有机物、无机物,有形之物,无形之物之间所构成的互动关系,进而产生的自然效应组合。景观生态强调的是景观的生态学方面,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于景观分类的研究,前人在城市景观生态方面进行过很多研究。但是对景观生态在一定区域内、一定范围内的表现,不同要素之间的组织关系的研究仍然比较欠缺。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对景观生态进行分类,并对分类进行研究,这对于促进景观生态研究的发展,促进以景观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开展景观评价、规划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1 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现状 景观生态分类通过建立等级分类系统,能够全面反映一定区域景观的空间分异和组织关联,揭示其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特征,是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管理的基础。由此可见,景观生态分类的知识面涉及的非常广,是一门非常明显的交叉学科。正因为景观生态分类相关知识作为一门交叉的综合学科,所以对于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也比较多。但真正将景观生态分类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展研究,则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 从国外对景观生态分类及相关内容的研究来看,目前在国际上主要流行两个学派,即以荷兰等国家为代表的欧洲学派,还有以美国等国家为代表的北美学派。这两种学派虽然都是基于景观生态分类进行研究,但由于侧重点不同,其研究的方向差异很大。欧洲学派,相对来说对于景观规划的实践更为重视,而北美学派则对于景观规划的格局和功能更重视。两种不同学派的研究各有千秋,但初衷都是一个。尤其是目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又给景观生态分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使两种不同学派的研究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国内对于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要比国际上大约晚20年到30年左右,从起步上落后了很多。我国真正开始对景观生态分类开展研究要追溯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景观生态室”和景贵和主持的“吉林省西部沙地生态建设”课题的立项。从这个实体研究机构和课题的立项开始,我国对于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步入正轨。后来出版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等多部相关著作。整体来看,我国的景观生态分类理论研究起步晚,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1)以土地类型为基础进行的划分;(2)综合考虑自然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的划分;(3)以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强度或从景观功能入手进行的划分;(4)直接依据遥感手段获取地表覆被物的景观特征数据进行的分类。 2景观生态分类的发展趋势 目前,快速的城镇化以及过度膨胀的人口都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地区生态变得更加脆弱,生态平衡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为此,在新的环境下,面对新的挑战,重新对景观生态分类进行研究,也是未来景观生态分类学的重要发展趋势。尤其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卫星定位系统、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而且掌上电脑、GPS 定位仪等被广泛的采用,景观生态分类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趋势。目前,景观生态分类主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研究与应用的整合,并相应地推进时空尺度匹配、多学科的整合,以及研究者、决策者和景观利用者三者的整合。更多的将景观生态分类中各项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探索景观过程的物理学表达方式,逐步减少景观生态过程研究和景观动态预测的不确定性,发展和建立景观规划设计原则,提高景观生态分类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比如在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土地利用与覆盖,生态恢复与生态合理建设,景观动态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等方面,都可以充分地利用景观生态分类的知识进行研究。 3 结语 总之,景观生态分类作为一门新的学科,一门新的知识,在未来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相关知识的研究和实践中都必将有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为此,我们还需要对景观生态的分类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研究,探讨新的发展趋势,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景观类论文:城市街道景观的分类与设计研究 [摘要]城市街道景观是反应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因而加强城市景观的设计对生态和谐的现代城市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将本文命名为《城市街道景观的分类与设计研究》。首先分析了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其次就城市街道景观进行了分类;再次就如何加强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更好地促进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将城市文化特色彰显出来。 [关键词]城市街道景观;特点;分类;设计策略 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作为设计人员必须对其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对街道景观的分类,且做好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以更好地促进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有效性,彰显城市文化的内涵。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分析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加强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人员,必须对其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加强对其的设计。就笔者工作实践来看,当前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文化性 文化性是城市街道景观的重要特点之一。城市街道的建筑系统与道路系统的有效规划形成了城市的街道景观,在物质实体的背后其所承载的是城市文化内涵,能在了解城市街道景观文化的基础上加上对城市的印象,更好地理解城市文化的内涵。 1.2视觉传播性 城市街道景观的直接受益者主要是街道两边的住户以及街道上的行人,其视觉感官和使用感受是做好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重要标准,因而仅凭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与哲学美学是难以将城市街道景观的视觉传播性有效的设计并体现出来,所以作为设计人员必须从住户与行人的角度去做好城市街道的设计,妥善处理街道环境与行人间的关联,并确保街道景观能有效的合理的将其蕴含的城市文化内涵传递出来[1]。 1.3整体持续性 城市街道景观的连续性较强,同时也是构成城市线性空间的重要载体,因而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城市的环境、建设的情况以及文化背景等作为基本元素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从而更好地彰显城市街道景观的整体持续性的特点。 2.城市街道景观的分类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为了更好地彰显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就必须在设计之前对城市街道景观进行分类,才能更好地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在现代城市街道景观分类过程中,主要分为交通类、生活类、步行街、文化街、滨水区。交通类街道即城市道路,主要用于城市车辆与行人的通行,承载着整个城市运行的重要功能,常见的交通类街道景观主要有城市的主干道、飞机场、火车站、地铁站、汽车站、隔离带等。 生活类街道作为最常见的街道类型,其对居住空间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延生,组成的元素主要有两侧的建筑物、绿化、地面以及公共设施等,与交通类街道相比,其不仅车流量小,而且形成速度较慢。步行街在城市中主要是供人们购物的街道,因而此类街道往往集中在商业区,所以其安全性十分重要,为城市人们提供安全的购物环境。文化街则是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生活习性的街道,因而具有较强的传统地域文化,因而此类街道主要用于对街道文物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而滨水区则是城市中特定的空间,主要是指与河流、海洋和湖泊等与水体区域相接的土地[2]。 3.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策略探究 某大道工程是近年新修建的综合性干道,由于因尚未全线拉通,所以此路的交通流量相对较小,由于路西的绿化景观带是市民的聚集地,而路段内仅设置一处过街天桥,大量人流往返道路之间,对此路的车辆通行有一定影响,因此必须做好分流工作。以下结合本工程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策略。 3.1交通类 在交通类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鉴于其流通性较强的特点,因而一般应采取直线的方式进行道路的设计,当道路需要转弯时,必须确保转弯半径的合理性,尤其是转弯半径之内严禁设计遮挡视线的物体,在沿街建筑设计时,应确保街道宽度与树木高度之间比例关系的协调性,所设计的街道不一定非要等宽,但应采取放大局部空间的方式,把城市的绿地和广场等引进街道空间之中,从而不断丰富街道空间,提高交通类街道空间的形象。由于交通类街道包含了诸如照明设施、信息显示牌、标志广告牌、安全护栏等设施,做好此类设施设计,能有效的完善和补充道路的功能,并达到美化街道的需要,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降低设计人员自身带来的不良影响,还应对其视觉效果进行强化,切实做好快速路的修饰与美化设计工作,从而更好地将城市文化元素融入街道设施之中,给在快速路上的人们带来一种城市的温情。对于高架桥、立交桥等较为特殊的交通类街道景观的设计,由于其与地面存在高差,正是由于高差的存在形成了立体的景观,在设计过程中,应设计相应的攀爬类植物,使其更好地绿化高架桥、立交桥的桥体的外侧,亦可在桥的两侧设置固定的盆栽,以更好地形成立体感较强的绿色景观[3]。 3.2生活类 对于生活类街道景观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紧密结合生活性街道景观以城市生活为主的特点,注重生活类街道的邻里感与场所感,才能更好地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在城市街道景观空间的形式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设计与居民需求相符的具有较强服务性的区域,例如生活超市、购物广场、菜市场等,再结合生活类街道功能的特点,充分考虑到街道空间在变化过程中带来的美感,并尽可能地利用多种元素去丰富空间,为现代人提供相应的交流场所,加上此类街道的行人较多,因而在进行绿化设计过程中,应精心选择行道树,既要在夏季达到遮阴的效果,又要确保冬季日照的足够行,亦能选取花坛与花池等方式为街区的景色丰富带来更大的可能。 3.3步行街 在步行街设计过程中,由于其注重的主要是安全性,并集文化识别性、需求性和便利性为一体。因而首先必须在确保步行街街道景观设计的安全性的基础上,即尽可能地避免和预防机动车的进入,而这就需要设置相应的隔离设施,以最大化的确保安全隔离效果。但是由于步行街的人流量较为密集,在行走时难以察觉周边的危险因素,因而作为设计人员必须确保街道地面铺装具有较强的平坦性,尤其是在井盖口周边不得出现高差变化,并充分考虑所选铺装材料的性能,并结合城市所在地气候条件的不同,针对性的选用材料。 3.4文化街 街道设施应考虑景观造型手法与城市环境文化的一致性,要提取传统文化要素、组合地域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注重街道色彩表现等,具体可以通过选取来自城市的历史、文化、典故、事件等题材的元素并应用到街道小品中,起到强化空间文化内涵、渲染城市人文色彩的作用。以文化街中心的雕塑设计为例,城市中的雕塑能够反映出该城市的文化底蕴以及市民的文化素质及修养,好的雕塑品必然与环境协调并形成城市中标志性的象征。雕塑与环境相结合,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气氛和氛围,创造一种精神生活空间,使观者在这一精神生活空间或崇敬、或恐惧、或愉悦、或轻松,产生各种情感和联想,从而影响其人生态度和审美观念。优秀的建筑与雕塑组合,不但装点了市容市貌,美化了城市街景,也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3.5滨水区 滨水区的街道景观在设计时应强调它的空间秩序性和自然系统、人工系统的包容性,可以在临水区域间隔设置亲水平台,让人们近距离与自然接触,在滨水区域沿水种植行道树,从而形成供人休闲的慢行通道[4]。 4.结语 综上所述,对城市街道景观的分类与设计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人员,必须紧密结合时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紧密结合城市街道景观的特点,对城市街道景观进行科学的分类,并切实做好交通类、生活类、步行街、文化街、滨水区等街道景观的设计,以最大化的彰显城市的文化内涵,以精心的设计提升现代城市人生活的品位。
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教学机制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的高层次教育,没有创新就谈不上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研究生的学习有别于本科生的学习。前者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课堂教学也应该结合其特点进行。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本是两门研究生课程,为了适应学科建设的需要,学校于2009年批准了课题组申请的研究生教改项目—“环境规划与管理实务课程整合教学研究”。本文结合环境规划与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课程整合看法。 一、课程整合与目标定位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科学与管理学、系统学、规划学、预测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等相结合的产物。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一个环节,管理基本上是一种程序,是一种技术的组织以及政治三要素所形成的合理程序。环境规划与管理侧重于研究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学问题,是应用性、时间性很强的科学。鉴于新形势下工科院校研究生教学的需求,在兼顾理论知识的同时,着重突出学科的实践性和发展动态。课程目标定位体现“博、新、深”的特点。环境规划与管理实务属于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应兼顾科学基础知识在面和点上的融合,既介绍国内外有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又重点突出实务性的案例分析。同时,体现“新”和“深”,强调纵向的延伸,并引入该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应用和发展动态。因此,课程教学遵循的理念为以科研促教学,把科研创新成果运用到教学研究工作中,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具体而言,通过基础理论讲授使研究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通过科研成果实例,介绍本学科近年来的重要进展;通过案例讲解规划编制技术及方法,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模拟案例编制形式,培养研究生积极阅读文献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的能力。 二、教学团队构成 综合性强的课程教学需要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证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基于课程知识面覆盖宽博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组成了特色明显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由4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2人(一人主讲),副教授(主讲)、讲师2人,组成人员在职称、年龄、教学经历等方面形成梯队形式。在专业方向上,教学团队的专业涵盖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及3S技术应用几个方面,可发挥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互补作用。在科研创新上,2名教授均承担多项国家科研课题,2名年轻教师也参与其中,并独立开展了一些校企合作课题,体现宽广的专业覆盖面和创新的科研实践。团队成员之间保持经常性的教学体会沟通与交流,重视“传帮带”,保证教学人才的延承,提高教学的系统性和前瞻性。 三、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手段 摒弃灌输式教学方式以及传统的单纯板书手段。目前,在中国研究生教学中存在思想观念上对研究生课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问题[1],从而导致教学两难的局面。为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借鉴“交往式”教学的方法[2],在教学中实现师生的“互动-交流-共建-共享”。对现有教材进行研究并筛选,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研读现行的先进教材,避免一门课程只读一本书的现象。同时,为研究生提供教学参考书,介绍国外优秀原版教材,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外文阅读能力。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解和课外讨论相结合、师生互动讨论相结合。课题组整合教学资源,把教师的案例分析与学生的模拟案例相结合,采用课堂启发、学生研讨、教师点评、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的授课方式。通过有实际环境背景的互动方式,把研究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学手段是师生间相互作用的介质,是教学活动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板书手段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课堂讲解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课外讨论采用网络平台题库案例分析和师生讨论相结合。多媒体制作体现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新颖性和界面友好性能;网络平台题库的构建,体现案例的真实性、多样性和新颖性。 四、课程内容和进度安排 为了实现讲授内容的系统性、渐进性、衔接性、实践性、新颖性和前瞻性,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基础理论课堂授课、案例分析与讨论、科研成果讲座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应地分成4个阶段。 (一)讲授基础理论主要以课堂讲授和提问相结合,包括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的基础知识。前者主要介绍环境规划的概述、城市环境规划、省区环境规划、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规划、评价方法、预测方法、规划方法以及环境费用效益分析,后者主要介绍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概念、原则、对象、内容、手段以及发展趋势。 (二)案例分析与讨论主要采取"交流-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间以及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分成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3个基本环节,系统介绍城市全面达标规划、水环境质量达标规划、空气环境质量达标规划、噪声达标规划、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以及生态环境规划。在案例分析和讨论方面,课前利用网络交流平台给研究生提供案例实况介绍,鼓励研究生独立思考,促进师生间双向交流,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视野及研究水平,使他们“零距离”接触真实科研项目,实现了交流-互动-共建-共享教学成果的教学模式。 (三)通过科研成果介绍学科最新发展讲授“重在演示创新过程”[2],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对工作现场的演示,告诉学生如何设计课题的结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着重介绍研究工作的实际过程、遇到的具体困难以及课题验收过程,“使研究生看到活生生的知识发生过程的历史重演”[3],切身体会科研成果形成过程的艰辛以及成果收获时的喜悦,真正认识到理论知识和实际科研工作之间的关系。 (四)讲授信息技术在本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对3S(RS、GPS、GIS)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及其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进行系统介绍。针对环境科学相关研究的具体需求,结合授课教师亲历的实际案例,深入介绍GIS在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具体应用方法,并对其优点、不足及可能的改进方向与学生开展课堂研讨。这部分教学体现了基础理论结合案例分析与讨论的特点,并通过科研成果介绍学科最新发展的教学理念。 五、考核方式 将单纯的试卷考试转变为综合考核,分为3个部分,即开卷考试、小组研究和课题论文、口试答辩等方式。试卷考试成绩占60%,采取开卷形式,研究生可以翻阅笔记等;课堂讲演和学习论文成绩占30%,对研究生课堂案例讨论和论文进行量化评估;平时成绩成绩占10%,包括口试答辩和出勤率,等。试卷内容包概念和术语解释,主要考察研究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技术方法选择及判断题,考查学生对环境规划与管理方法的灵活运用;案例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规划与管理案例中的优点与不足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对解决尚存问题途径的个人见解。要求研究生拟定一个题目,通过查阅近期中外文献,完成一个关于某一方面研究进展的报告,并在专门安排的时间向本专业全体师生作课题报告,由全体教师从选题意义、文献查阅、归纳总结、阐述表达、案例编制等5个方面进行打分。 六、效果评估 通过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研究生的启发性、参与性阅读辅导、考核内容等方面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环节安排更趋合理,基本满足研究生的需求,受到研究生的欢迎和学校教学督导组的好评。 (1)整合了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课程,突出了课程的“实务性”的特点;充实了教学素材,案例的类型和数量得到不断丰富,基本实现了“互动-交流-共建-共享”的教学模式。 (2)建立了研究生教学团队,突出了老中青年龄和教龄的结合,完善了教学团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保障了教学人员的延承。 (3)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更加紧密。选课研究生逐年增加,研究生教学质量得到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显著增强,“授之以渔”的效果明显。 (4)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增强了研究生查阅、总结文献和系统了解本专业最新进展的能力。学校研究生院对本教改项目进行了中期考核,在肯定课题组前期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比如如何充分发挥网络平台辅助教学的功能,模拟案例的选择,以及案例分析讨论的参与度,等等,这将有助于这门课程教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管理中预警原则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及适应的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与此同时,对于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加深。在环境规划和管理的过程中,应用预警原则,可以更好地对环境展开相关的防范工作,可以在后续的环境治理中节约成本。 【关键词】环境规划 管理 预警原则 应用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因此,使得很多国家都把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作为当前的重要任铡J导噬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呈现出来的环境问题都是经济活动生产所导致的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一些问题。我国的经济一直都属于快速上升的阶段,因此我国的环境也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环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于公民的生产和生活都产生着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在对经济进行发展的时候,也要加强对环境的重视,对环境进行有效的规划和保护。 一、预警原则的概述 从现在科学的角度出发,还没有办法对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具体影响展开明确的解释。在关于对环境进行改善及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污染的措施方面还不够具体,从而使人们对环境的把握会更多地在环境污染和影响的预防等环节中进行体现。实际上预警原则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它首先诞生于德国,具体指的是在人们没有了解或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国家或者社会应该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尽量来减少甚至消除生产活动进行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和破坏,最终来达到对环境进行保护和管理的目的,同时减少环境问题出现时再进行改善和维护时所要消耗的成本。实际上,我国已经把预警机制纳入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当中,但是受到我国经济法律制度不够健全以及其他方面的各种问题,预警机制还没有成为我国在环境保护和管理方面主要的原则和必须要利用的准则。 二、预警原则的应用方法和重要性 对于预警原则来说,它的主要运用方法是对地区的人类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和潜在的影响展开分析,同时把环境影响当中最重要的几个部分展开系统的分析,同时寻找它的解决办法。除此之外,还会对地区当中的环境影响方面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前瞻性的分析,综合各种分析的结果,推导出地区环境中准确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最终根据这个结果来对未来环境的保护展开规划和管理工作。 在我国,人们的保护意识树立及环境保护措施的出台都比较晚,因此在环境的保护力度方面稍显不足,从而使得我国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导致能源的消耗非常快速。近20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但是在环境的消耗和污染方面出现的问题也令人十分的担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启动预警原则也可以更好地对环境进行保护,有效地改善我国的环境现状,发挥预警原则的作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生产活动进行指导和规划,最终使得我国的环境保护效果得到提升,改善当前的环境保护现状。 三、环境规划与管理中预警原则的应用研究 对于预警原则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首先,我们可以对某一个或几个相似的地区展开效果的对比和分析工作,从而可以更好的对这个地区或者城市的环境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在我国,预警原则应用比较广泛的地区是东南沿海的几个大的旅游城市。对于旅游城市来说,当地政府对环境的重视程度非常突出,因此,他们在进行环境的保护和规划的时候,需要通过预警原则来作为环境保护的基本管理原则。 城市在开展环境规划与管理之前,需要通过预警原则对环境展开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同时把分析的结果交给上一级进行核查,将其作为城市后续规划的一个主要的依据。对于环境的管理和规划工作需要在预警原则之下进行规划,同时,要把预警原则作为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的具体指导方针,使环境保护能够作为经济发展之外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项目。在保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预警原则的应用,同时对地区或者城市中的资源配置进行合理的调整,加强城市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利用,更好地推动城市的经济得到发展。 通过对预警原则的应用,可以发现,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大部分旅游城市当中,他们的环境治理效果是比较不错的,在环境的保护工作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对环境展开保护工作,同时对城市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可以使得这些城市的知名度不断地上升,并且生态城市的建设也初具规模,切实的做到了环境发展和经济发展处于协调统一的状态。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预警原则的适用,可以对环境的规划和管理进行更好的辅助,从而达到对环境进行保护建设一个生态城市的目的。通过对预警原则的应用和实施,可以使得我国的环境现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当中,应该在环境的规划和管理中加强预警原则的应用,使其更好地推动我国环境的建设和生态的保护、发展。以上的粗浅之见,如有不到之处还望相关的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 摘要:随着信息化思维的渗透,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对高职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趋势。本文选取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中人员培训这一知识点,从教学思路分析、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开发相关内容,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也为进一步深化高职课程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环境规划与管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由此可见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对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设计在高职教学中逐步开展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创设符合专业课程的信息化环境,更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环节,优化教W效果。文章选取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中人员培训这一知识点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索更科学的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效果。 一、教学思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程选自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组织篇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结合参考教材、教学大纲、该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确定的课程标准、以及职业素养,将组织篇中复杂、琐碎的知识点,整理归类为组织结构、权力艺术、人员配备三大模块,以任务驱动开展项目化教学。其中人员配备分为以下四个项目: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的招聘、人员的培训与人员的考核。文章知识点的设计就选自项目三:人员的培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培养合格的“培训专员”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将来绩效考评的学习提供条件。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管理素养,拓展职业生涯的宽度和深度。 2、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接触了一年的专业课程训练,对于本专业的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网络。在之前已经学习了计划、组织的基础知识,对组织结构设计和岗位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分析岗位职责的基本技能。但是学习主动性不强,不善于组织和利用信息化资源,对培训的认识片面,也缺乏实际操作的训练。 二、教学培养目标及重难点 1、培养目标分析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基本素养三个方面的培养目标。 专业知识目标:能准确的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掌握培训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规范格式;开展培训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 职业能力目标:能灵活运用工作要领开展培训实务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素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利用各种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2、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在进行员工培训时,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是前提,制作规范的培训方案是保障,灵活运用、有效的开展培训工作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技能。从而归纳出本课程的重点是制作科学、规范的培训方案,难点是灵活根据岗位的不同特点开展培训的实务操作。 三、教学策略设计 针对同学们没有进入企业观看企业的培训过程,学生的亲身感受性不强等问题,结合实际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 1、教法与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翻转课堂、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行为习惯。 2、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针对学生喜欢玩手机、且方便携带的特点,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课程资源及布置课前任务,方便同学们随时查阅资料,依托世界大学城建设专题学习平台构建信息化网络学习环境;利用视频、flash动画、小游戏、QQ、微信等信息化工具,解决实际困难,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培训的知识要求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知识准备、课堂实施任务、课后拓展提升三个环节。具体安排如下图1所示: (一)课前准备 课前引入翻转课堂,学生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上领取课前任务: 第一,浏览老师建立的专题学习平台中的课程资料,预习新知识,同学也可以自己搜集资料上传学习平台,老师和学生共建课程资源库; 第二,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培训专员的工作职责。学生将收集回来的资料上传到小组QQ或微信学习群, 小组内交流讨论,尝试着总结出培训专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并将成果上传到学习平台。老师检查评价,选出优秀作品,准备上课展示。 (二)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根据以前的课程安排,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专业模拟创立了一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并在上一次课程学习中对岗位职责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样的知识架构基础上,学生们在学习平台上领取任务单:对公司新入职的企业环境监督员进行培训。 任务一:要有效的完成好这次培训工作,首先要确定培训内容。同学们可以在学习平台上点开教师课前准备的企业环境监督员岗位说明书,以及这次要参加培训的人员面试时提交的简历和面试评价单,各组依据这些材料展开开放式讨论,自行确定培训内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为了更好的达到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完成一个配对闯关小游戏,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对象,选择正确的培训内容。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下,自我检查对选择培训内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完成任务一的学习。 任务二:选择好培训内容之后,就应该据此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于是教师就可以顺势开展任务二的学习,制作培训方案。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自主学习一份完整的培训方案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组内讨论制作一份培训方案,并上传到学习平台,老师可以随机抽取一组制作的培训方案并将其展示出来,同时列出现实中企业对于该岗位的新入职人员所做的培训方案,大家一起分析之前在选择培训内容上的缺失,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探讨出一份合格的培训方案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以及格式要求。组与组之间相互评价打分,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任务三:依据培训方案组织实施相关培训工作,是我们要完成的第三项任务。针对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混淆培训经理、培训讲师、培训专员之间的岗位职责。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和讨论的结果,让课前选出的最优秀小组将自己的成果从资料库中调取出来进行讲解,从而确定培训专员的主要工作职责。老师将培训专员的主要工作职责进行分解,制作成一个个微视频,供学生们随时点开学习参考。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直观了解培训专员如何组织实施培训,并内化为自己的工作技能。 同时,老师引导学生代入角色,思考如果自己是培训专员会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呢?学生以组为单位相互讨论,制作微脚本,老师随机抽取一组同学依据微脚本即兴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评价。 考虑到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上台表演并获得老师的现场点评,对于其他小组可以将自己编写的微脚本表演录制下来,上传到学习平台上,老师和同学都可以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从而选出最受欢迎的视频。让同学们在娱乐中了解培训专员的岗位职责,锻炼其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突破本课程的难点。 (三)课后拓展 课后学生们完成大学城空间的在线测试,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此外,借助学校承担的对企业事业单位提供培训服务的机会,鼓励学生分组与各位培训讲师配合,实践培训专员的工作职责。 (四)考核评价 借助信息化手段,老师能及时、全面的对学生课前、课堂、课后整个教学环节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考核评价。 通过三个教学环节工作任务的完成效率和质量,实现对学生技能的评价;通过小游戏和大学城在线测试自动记录的学习成果,实现对学生知识的评价;通过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实现对学生素养的评价。完成三方面的培养目标。 四、 教学反思 本课程借助微信公众号,帮助同学们将课余零散的时间整合起来,同学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借助数字化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在课堂完成三项任务,在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采用视频和flash动画等信息化手段,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直观感受不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利用配对小游戏、在线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个性化辅导。利用QQ讨论群、微信等信息化工具保留的交流成果,老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将各种信息化资源融入教学中,信息化手段拉近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的距离,学生明确了岗位职责。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已经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学完后同学们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高,学习热情高涨、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加强、自主学习和高效利用时间的能力明显提高,提升了职业修养,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新举措 摘要: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是环境类专业的主干课程,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提出了一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改革的新举措,以期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奠定基础。 关键词:环境规划与管理;模块化;案例库 一、前言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是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规范中规定的环境类专业8门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我校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两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均属必修课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尖锐,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滞后性和低效性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环境科学、管理学、政策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如何教好这门课,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环保、经济、社会、管理方面的专业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环境规划与管理能力的提高也是环境类专业学生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理论的价值而较少考虑学生的创造力、实践力及研究能力的开发,导致学生盲目的听从理论,即没有领域理论的精髓,又没有掌握实际的动手能力,难以适应相关技术岗位的工作需求[1]。笔者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该门课程面临的问题包括:课程涵盖内容多、内容陈旧、教学方式方法陈旧和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不高等情况。突出表现在: (一)课程涵盖内容多,课时有限,学习任务繁重 环境规划与管理涉及到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多学科基础理论等相关知识,涵盖面广,信息量大,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如此繁多的内容,效果往往差强人意。采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方法更是使得课堂氛围沉闷无趣,久而久之也磨灭了教师的上课激情。 (二)课程安排靠后,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高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要求前修环境科学导论、环境检测、环境评价等课程,因此在教学计划中往往被安排在大四上半学期,而这一学期很多学生都忙于考研或者实习找工作,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够高,教学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需对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三、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内容改革 针对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涵盖内容多,教学学时有限的情况,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科学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应该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出一定调整。首先,理清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如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检测等)的区别与联系,对于在相关先修课程已讲授完毕的内容可以略讲或不讲,而对于重点内容的讲解应该做到“透、新、深”,优化教学内容;其次,以点带面,通过将社会热点问题、具体案例引人课堂的方式,把枯燥无味的理论讲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教学内容改革措施如下: 1.课程主要知识点模块化。根据《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特点及实践性、创新性的要求,考虑将主要教学内容大致分成水环境规划与管理、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城市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几大模块,改变原来教学内容上线性结构的特点,避免知识的重复。其中,每个模块都应包含相应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学生应掌握的某项技能及方法,同时辅助以相关案例,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让学生吃透。同时,要重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联系。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的问题,只有将它们集中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如城市环境规划模块中就既涉及水环境规划、大气环境规划模块的内容,又包含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划及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等模块的内容,只有由浅到深的掌握了各基础模块的内容,才能更好的完成城市环境规划模块的综合分析。通过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循序渐进,使得学生将知识点逐个突破掌握,最终构成整门课程一套完整的学习程序[2]。 2.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国家、社会现阶段的重大环保问题和环保战略需求。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并以此为契机,将具体案例落实到课程教学的内容中,从而避免单纯的理论教学枯燥无味[3]。 (二)教学方法改革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理论性较强,单纯的教授容易使课程讲授显得枯燥乏味,所以应讲究教学技巧,引人一些新的理念及教学模式,改变死气沉沉的课堂现状。 1.结合社会热点及教师承接项目,建立课程案例库。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讲解、讨论或者研讨,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方法,是具有体验性、启发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近年来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案例教学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教学中。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中的许多环境问题都有很强的现实经济社会条件和管理文化背景,需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生动、深入的分析[4]。因此,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紧扣时代脉搏,把握社会热点,结合具体案例或任课教师承接的项目,建立适合本课程的相关案例的案例库,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环境问题及相关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案例库的建设是基于多个教学案例,进一步将这些案例有机组织起来,并建立案例库的更新、补充、维护机制。 将实际案例引人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知识去分析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并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教学课程中。此外,经过案例库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了解项目的承接,合同的签订以及评审的参与的同时,掌握社会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具体要求,在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增加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为以后的就业创造条件。同时,建议在教学中采用“项目目标―教师演示―分析讨论―指导练习―引导探索―独立实践”的新型教学模式,循序渐进,逐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创新性及实践能力[5]。 2.强化实践调研及课程设计环节。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过程。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增设实践调研及课程设计环节有利于学生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强化,更有利于提升个人综合素质[6]。主要内容包括具体案例实地调研教学环节和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如:在实地调研教学环节,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带领学生现场勘踏滴水湖及其周边链河水系,要求学生评估并探讨“滴水湖水环境现状如何?滴水湖水环境主要问题在哪里?如何进行滴水湖及其链河水环境修复及治理?如何进行水环境规划”等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系统思考与分析能力。在课程设计教学中安排了规划区的功能分区规划设计、污染综合整治规划设计等内容,并对规划中需准备的必备图件及相关绘制技巧进行细致的讲解。课程设计可以极大限度的锻炼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和绘图能力,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培养实践型人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承接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考核方式改革 为了适应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必要对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同步调整。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考核模式在改革前基本是按照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进行,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核,然而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考核方式也应充分体现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因此,该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过去单一的、固定的考核模式,采取灵活多样、各具特色、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法,避免传统的终结考核一次定优劣的弊病,提升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具体措施为取消传统的以终结性考核(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约占70%~80%),平时成绩为辅(仅占20%~30%)的考核形式,代之以平时过程性考核(占50%)与期末终结性考核(占50%)齐头并重的考核形式。将单纯的试卷考核模式转变为综合考核模式,即该课程学生的最终成绩不再由期终试卷考试成绩一锤定音,转而由课堂演讲成绩、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学习论文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多部分组成。通过形式多样的考核手段将学生从传统的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更专注于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变将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献整理总结能力等。考核方式的改变也将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其更加注重平时的自主学习,改变以往忽视平时学习,只在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学习习惯,同时也避免了某些学生在期末考试时投机取巧,保障了考核的公平性。新型考核模式能更加全面、客观的反映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达到强制性学习与自主性学习的统一。 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的《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环境规划与管理》是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限选课程,针对“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特点,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强调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注重考核方式,以适应社会需求。 关键词: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学方法 目前随着我国环境污染形势的日益严峻,强化环境规划与管理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该方向也成为了环境类学生就业的重要方向,因此,本课程在本科教学中也愈来愈受重视。 目前该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环境预测管理、决策管理、环境质量管理、污染源监督管理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等,锻炼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非常值得探讨。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对“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根据课程需要,调整培养方案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课程内容相对比较繁杂,要求掌握的前期相关知识较多,比如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监测、环境系统分析、生态学基础、管理学基础等相关专业知识。因此在培养计划修订安排时就需要充分考虑到与这些相关课程的衔接关系,做好培养计划的相应调整,把《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安排在第6学期或第7学期前半学期,也可以与其他主干课程如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同时开设,这样学生可以在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综合分析能力基础上来学习该课程,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改革课程内容,注重能力培养 (一)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目前我校“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安排在第3学期,学生专业知识少,因此教学内容相对浅显,主要侧重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原理与方法及管理手段与技术等内容。如能将该课程调整至第6或第7学期进行,则可以优化加深教学内容。如环境规划方案的预测,除了讲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外,可以利用环境质量评价课程学到的预测方法进行规划方案的模拟预测及污染总量计算,也可以借鉴王明新老师的作法,自行开发水环境质量和大气环境质量方面的模拟程序进行预测应用[1],优化加深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于环境规划科学性与政策性的认识。 另外在专题规划讲解中,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充分结合国家现阶段的重大环保问题来展开。例如大家熟知并深受其害的雾霾污染、温室效应、酸沉降等大气环境问题,在讲大气防治规划时可以将这些问题溶在其中,再结合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进行讲解,既可以让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便于同学们理解,又掌握了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另外对于环境规划与管理中涉及的环境预测、环境统计、环境决策等方法,几乎是模型构建起来的一些经验公式,无需进行推导展开来讲,而可以在专题环境规划中(如水环境专题、大气环境规划专题)应用实例进行归纳讲授,强调应用,弱化推导。 (二)系统讲授,重点突出 由于课时有限,只有32学时,因此在讲授《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内容时,须采用重点讲授与系统讲授相结合的方法。比如重点讲授环境管理与规划的理论基础、管理的手段与技术支持、环境管理的体系与制度、环境规划的原理与方法等等,而对于专题规划与管理的问题可以进行重点讲解,重点讲解内容主要结合本校的行业特色来进行。由于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中针对性的突出石油特色,因此专题内容的讲授就偏向于石油工业,在讲授过程中,以基本理论方法为主,突出专业学科特点。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一)将教学模式案例化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实际应用性较强,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环境问题相联系,借鉴案例教学法和“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是通过实际案例或专题的讲授、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知识技能,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限选课,如果完全按照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其理论和技术方法,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整体的学习效果。如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课堂讲授,以案例教学为导向,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将课本内容溶在实际案例中进行分析,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掌握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要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或结合当今社会热点的实际环境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案例来强化学生的融入感,采用课堂讨论与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学了理论可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会用到所学的理论。例如针对某市石化企业的污染问题,我们如何合理进行规划,可以直接带学生参观企业的生产过程及了解企业周围的环境状况,有亲身感受以后再结合所学到的理论和方法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当然最后老师要对学生的观点做出点评,给出相对合理的规划方案。当然讨论时教师要注重启发采用规划与管理的理论进行思考,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邓欢欢等提出了“对抗式”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与案例教学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对抗”二字,辩论双方需针对同一个题目进行抗辩,所以案例如何体现“对抗”需要老师精心的设计与准备,也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比如雾霾污染是如何造成的,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性有多大,石化企业对雾霾贡献度及如何对石化企业进行合理规划等等,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并立足于本方观点进行分析、讨论、辩论,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不要害怕说错话。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 1.“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的信息沟通[4]。可以回顾性提问、前瞻性提问和总结性提问三种方式相结合。以问题教学为引擎,提高学生的责任感,把当前的环保形势,面临的问题,环境规划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提问不仅是教师向学生提问,也要鼓励学生大胆主动地向教师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明白的问题可以随时打断老师进行讨论,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悟性和反应能力。 2.情景教学及反转课堂等。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通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等获得大量的资讯信息。因此教学模式也应实时改革。 情景教学是由原来的传统模式以老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本,设置相关情景进行讲解。以情景教学为媒介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加学生的主人感,自觉的感兴趣地学到相关理论和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转课堂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互动”方式可以在网上进行,也可以和老师面对面交流。采用这种模式可以针对某个专题规划录制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下观看,自主学习,然后回到课堂上进行课堂讨论,专题录制视频需简洁明了,使得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由“被动接受者”向“自主学习者”转变,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考核方式多元化,提高综合应变能力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针对同一个环境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因此在考核方式上应多元化进行,采取笔试结合专题讨论、调研报告、实例分析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把平时表现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这种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将使得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五、结语 针对《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了调整培养方案,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果;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通过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使学生既可以感兴趣地学到相关理论和知识,又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建筑环境规划与管理分析 摘要:建筑环境规划设计是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一部分,现在国家提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提高,因此我们在规划我们的住宅区景观规划的时候要把住宅区的景观规划设计纳入到我们大的生态系统里面来,不仅遵守我们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更应该考虑到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在大的生态系统中所出的位置,找准位置,合理布局,为维护整体的生态系统做出贡献。本文结合某建筑小区设计案例,对建筑环境规划与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 小区 环境规划 管理 正文:国家在近些年不断提出可继续发展战略,可继续发展战略不仅仅是我们的能源消耗的可持续,更是我们整个国家在发展当中可持续,我们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在注重植物配备上,合理的道路规划上,公共空间的开发上等,需要我们在规划我们的住宅区上要多考虑可持续的因素,用可持续的眼光设计规划我们的住宅区,让我们的住宅区在循环利用上达到高的利用率,用发展的眼光规划设计我们的住宅区。 一、项目概况 某小区位于山东某海滨城市。路北为公园; 西接海岸,海岸为城市滨海绿带,再向西便是城市主干道;小区基地呈不规则矩形,地势平坦,占地约 4.4 km2。 二、设计理念 居住环境是人聚居生存活动的基本场所,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是设计场、空间及其内容,而应是体验,即住户乐于其所、情融其中的真实感受。因此,它也是由“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活动体系有机组合形成。具有满足人生理,生活所需的物质功能和满足人心理意向、文化行为和人格行为所需的精神功能。在满足人们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的同时,有效控制和布置绿化空间,让绿化环境成为居住空间真正的主题,为居民创造优美舒适安全的“绿色住宅”环境。中心景观区构成了整个小区绿化的主景,根据小区名小区,乔木配置主要以秋叶树种为主,体现“秋”意,适当配置一些常绿乔木。灌木多以常绿为主,使整体绿化协调。宅旁绿地多设置一些休息休闲小广场,并融入当地特色,如剪纸等。 三、功能分区及景观设计 1 功能分区 结合实际使用人群和休闲娱乐的需要,将小区分为主景观区、老年活动区、运动健身区、运动健身区、儿童游乐区、娱乐休闲区、休息区等六大部分( 图 1、图 2) ,各部分通过绿地和道路进行有机联系。 1.1 主景观区 主景观区空间开阔,位于居住区景观中心,设有中心水景广场,樱花林,紫藤花架及其他绿地空间。主景观区包括“动”,“静”两大功能,中心水景广场是“动”,樱花林等是“静”。两者依靠水体连接,相互协调,提升小区环境的整体质量。适当的布置一些小品,亭廊,坐凳,石桥,增加情趣。居民既可以在此处游玩聊天和赏景,也可进行垂钓,遛鸟等。 图 1 小区总平面图 图 2 小区功能分区图 1.2 老年活动区 老年人大多喜欢安静,私密的休憩空间,他们希望环境比较接近自然,这样不仅能有好的空气,也可让人的心情心境等达到最佳。很多老年人已养成了早晨在小区中早练,白天在小区中活动,晚上和家人、朋友在小区散步、谈心的习惯,因此老年人活动区的设置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设计中考虑分为动态活动区和静态活动区。因本小区场地有限,此处的老年活动区主要以动态活动区为主,主要供老年人晨练和舞蹈健身,适当设置一些坐凳,供老年人休息聊天。而供老年人下棋,遛鸟等场所设置在了其他功能分区中,其间通过步道、广场、汀步等将它们连接起来,老年人可以很方便的在各个活动区中来回走动。 1.3 运动健身区 位于小区景观中心东北方向,下方是观赏樱花区,左斜侧是娱乐休闲广场。场地成扇形,区内主要配有健身运动器材,供居民休闲健身。场地周围避免栽植大量落果、落花的树木,以减少对运动场地的不利影响以及场地的清扫工作。 1.4 儿童游乐区 主要功能是作为儿童休闲、娱乐的场所,内部配有儿童游乐设施。周围绿树环绕,外界干扰较小,形成了一个半围合的小空间。为丰富色彩,吸引儿童前来游玩,铺装材料选用淡红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的广场砖。注重儿童游乐区的整体安全,避免宠物等进出,并且要远离主干道。还为家长提供休闲座椅等进行看护。还应重视儿童游乐区形象设计和整体场景营造,让孩子得到视、听、触、嗅等全方位的刺激,解放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在游戏中自发学习,快乐成长。 1.5 娱乐休闲区 小区中设有多处娱乐休闲广场,供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游玩休闲。小区景观中心设有娱乐休闲广场和树阵广场,既起到了娱乐休闲的作用,又可作为人流的集散地。沿着锦屏湖支流设有几处小型广场、平台,并设有休息亭廊。宅间绿地中也有设置少量小型休闲广场,使人们一出家门就有供其休闲娱乐的场地,方便居民生活娱乐。四周配置各类植物,与居住区主干道分离,给人们一个安全休闲环境,可供游人作长时间的停留。 1.6 休息区 主要设置在宅旁绿地中,该片区域远离中心广场和主要道路,外界影响最小,形成宁静氛围比较浓厚的静区。设有多处休息坐凳、长廊等,最适合居民休息。并且该片区域中还设有一些特色小品、文化景墙、花坛等,让人们在休息的同时也能放松心情,舒缓疲劳。 2 主要场地景观分析 2.1 出入口景观 ( 1) 银杏大道位于居住区主干道两旁,路宽 5m,围绕小区一周。以银杏为行道树,春夏可观银杏的葱绿,秋天树叶变黄脱落,满地的金黄,给人一种俊俏雄奇、华贵典雅的质感。并且银杏树干挺直,给人一种雄伟大方的感觉,为小区增添了些许古韵味。路边绿化带由色彩绚丽的花灌木构成优美的街道景观,使车辆和行人的进出能有良好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 2) 人行入口广场主要是行人进出小区的出入口,不通车。广场呈“L”状,设有入口花坛和单面休息廊架。休息长廊是木材和石材的结合,体现了时代感,并且运用了当地的资源。休息长廊可供进入小区的居民和晨练的老年人进行的休息和交谈。人行入口广场也可做人流集散地。植物配置体现层次感。设计简单大方,不浮夸,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让人觉得一进到小区就有种回家的感觉。 2.2 中心景观 ( 1) 中心水景广场为直径40 m 的圆形广场,是小区主要的人流集散地,也是居民主要的活动广场。中心为水景假山石,湖水经过樱花林,延伸到树阵广场边。模拟自然山水,加入喷泉,既体现了自然风光,也表现出了时代感。广场边缘设有弧形紫藤休息花架。居民观赏水景假山和紫藤花的同时,也可在此嬉戏游玩和聊天休息,还可供老年人垂钓,遛鸟等活动。使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更好的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 2) 樱花林位于中心绿地东侧,通过湖水与中心广场相连。樱花林中设有溢香亭,既可以供居民休憩闲聊,又可观赏樱花的灿烂和湖水的荡漾。溢香亭通过卵石连接园路。春天樱花盛开时,花繁艳丽,满树灿漫,如云似霞,很是壮观,为居住区增添了色彩,使人们在观赏的同时能够放松心情,消除疲劳。 ( 3) 树阵广场位于中心绿地西侧,和居住区主干道相接,我选用的树种是朴树,因为朴树树冠圆满宽广,树荫浓郁,可供人们乘凉蔽日,可形成很好的景观效果。并且树阵广场设有石桌凳,可供老年人下棋打牌等娱乐活动。树阵广场旁设有剪纸屏风景墙,体现该市剪纸文化。剪纸屏风景墙还可达到漏景的效果,通过剪纸景墙缝隙人们可以看到后面的景观。 ( 4) 休闲广场位于中心绿地北边,广场似波浪状,线条自然,广场中设有休息坐凳,供人们休息交谈,增进彼此感情。休闲广场既可以供居民娱乐休闲,它也作为居住区的主要人流集散地之一。广场靠主干道周围种有高大乔木和低矮灌木,与主干道分隔开,让人们放心安全地在此游玩。 ( 5) 舞蹈广场 位于中心绿地东侧,左与樱花林、中心广场相连,右与人行出入口相连。铺装采用了特色铺装,形似剪纸图案,融入该市文化,但铺装色彩采用淡色系,不会使居民视觉疲劳。广场主要供老年人晨练、舞蹈等活动,内设有休息坐凳,供老年人休息。老年人在休息的同时既可以聊聊天,也可以观赏水景和樱花。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 ( 6) 运动健身广场 主要供居民健身娱乐,内设有健身器材、沙坑等。采用塑胶铺地,给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的健身场所。 2.3 宅旁绿地 ( 1) 特色花坛设置在宅旁绿地中,因为该市三面临海,海洋资源丰富,所以特色花坛以“鱼”为形,体现该市特色,也增加居住区的趣味性。主要以观赏花卉为主,如: 一串红,万寿菊,报春花等。 ( 2) 小涌泉是直径为 1 m 的圆形小涌泉,增加情趣和时代感。旁边设有小雕塑,小猫正做着,歪着头,增加趣味感。 ( 3) 为融入该市特色,在宅旁绿地中设置小型葡萄架,葡萄架为“S”型,葡萄架连接小广场,广场中设有休息坐凳。人们可以在休息闲聊的同时观赏葡萄。 ( 4) 文化景墙以石材为主,景墙上刻有该市历史人物事迹和一些该市地名的由来等地域文化。让人们在休息的同时能够了解当地的文化。 四、结语 建筑环境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时,应多注重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而非简单赋予景物以文学描述和图解符号等,把场地的自然要素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反映设计师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认知态度,营造更具特色的居住环境,从而提升城市整体品位。 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环境工程专业“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课的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针对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特点,本文提出了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强调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注重教学考核,是形成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环境工程 环境规划与管理 专业课 案例教学 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环境污染较严重是目前影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在这样的形势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将更加紧迫,保护环境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是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涉及经济学、生态学、地理学、系统学、社会学及计算机科学等相关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并能熟练运用于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培养他们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就业和社会的需要,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多年的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经验和相关文献表明:实行改革要符合新形式教学需要,在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模式、教学考核上进行探讨,适应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内容丰富,包括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规、数学模拟等相关专业知识,这些知识理论性强,掌握这些理论有利于对环境规划与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在做教学计划安排时需要考虑和这些理论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做好教学计划的相应调整,其中有些主干课程如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环境规划与管理里涉及的相关内容也较多。从环境专业整体计划出发,“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可以与其他专业课同时开设,一般安排在第6学期,也可以放在第7学期前半学期,这样学生获得相应的专业理论技能和所必需的理论内容,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环境问题能力,从而达到较好教学效果。 二、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有利于基本理论的掌握和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内容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如“人-地系统理论”、“复合生态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环境承载力理论”,授课时如果按照书本进度讲授理论,学生学起来就会显得枯燥无味,理论内容掌握不透。在进行教学计划安排上,可以将这些理论穿插在后面章节内容讲解,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理解理论,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因时间和课时原因,结合专业需求有些理论可以重点讲解,有些理论可以让同学们自学,这样精选理论内容,强化应用知识。 其次,简化技术方法,强化应用。对环境规划与管理中所涉及的数学方法,如回归预测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总量控制技术方法如数学规划法,可持续发展评判方法如生态足迹法,环境规划与管理决策方法,这些技术方法几乎是模型构建起来的经验公式,调整部分内容在水环境、大气环境规划中进行讲授,在讲授课程时可以简化模型,利用实践应用实例归纳讲授,在实际环境规划与管理中进行分析,加强应用与理解。 对于不同专业根据学科方向要求,有些理论和技术方法可以进行有选择的讲授,以突出学科特点,讲授课程理论内容时对其基本概念和理论,贯彻少而精原则。选择具有普遍意义和较高实用价值的环境规划与管理技术方法和主要理论为教学重点。比如对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来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重点内容结合土地资源规划、生态规划、城镇规划的应用进行讲解。同时,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专业就业和人才的需求,拓展知识面,加大与交叉学科的联系,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分量和进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加强案例教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是通过实际案例或专题的讲授、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知识技能,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专业课,包括环境影响与评价、环境预测、数学建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土地资源、生态规划等相关知识,具有很强的现实经济与文化背景。对教师而言,按照书本内容进行讲解,不利于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理解,如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将书本内容在实例分析中体现出来,这样学生既学会了分析方法,又掌握了案例内容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一)案例选择是教学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选择自己科研项目和和科研成果,或结合当今社会热点的实际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将书本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把干瘪、抽象的东西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二)围绕重点内容分析实际环境规划与管理问题,提出规划与管理方法。剖析典型实例如何应用书本理论,对学生了解实际环境规划与管理问题起因、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所选实例应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学生会更感兴趣。介绍实例时,注重分析相关环境管理方法、措施,将相关类型问题进行归纳,指出某些原理和方法的使用或误用。 (三)根据讲授案例重难点,讲授过程中采用讨论与提问相结合方式。比如在教学中围绕城市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教师讲授重点、难点、疑点,结合城镇综合整治规划与管理典型案例,提供调查的背景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进行规划模式、管理方法的辩论,通过比较综合得出最佳整治方案,熟练运用规划与管理理论,如空间结构理论、复合生态理论、环境承载力理论。讨论时教师注重启发规划理论的运用,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考核方法,提高综合应变能力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理论性、系统性、综合性较强,环境问题因为多变性,分析问题时不同角度就会有不同的解决结果,乱套用原理公式得不到理想结果。为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扩大就业面,其考核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问题的多方面分析结果。考核方式可以以实例分析为主的开卷考核,也可以课程大作业或课程设计的方式进行考核。使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方法、解决措施,提高分析技能。 五、结语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内容具有动态性、时效性。教师可以结合不同时期的发展,关注前沿科学,对规划与管理的动向和预测进行分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剖析环境规划与管理理论与实际应用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加强案例教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核方法,提高综合应变能力。通过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使学生既获得广博的环境规划与管理知识,又具备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教革与实践 摘要:针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课程特征,结合教学实践,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课程目标要强调学科交叉、融会贯通和能力培养,课程内容的改革要围绕“环境与发展”主题,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总论要重点处理好规划模式与方法的关系,分论内容的安排要考虑国家环保需求;教学方法要联系环保实际,加强师生互动,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的研究性、创新性和趣味性。 关键词: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形势的日益严峻和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环保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环保产业蓬勃发展,社会对高素质的环保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培养工程与管理能力俱佳的环保人才刻不容缓。[1]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工程专业和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是一门涉及环境科学、管理学、政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课程,[2]如何教好这门课程,对于培养和提高本科生在人文、经济、社会、管理方面的专业素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课程改革实践,就高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中“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程目标改革 1.培养学生工程与管理相结合的学习意识 理工科学生往往较为注重工程技术知识,但缺乏良好的人文底蕴,对于管理知识的认知也较为有限。然而,解决好环境保护问题,必须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不仅需要先进的工程技术,也需要完善的环境管理,只有技术手段与管理手段双管齐下,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2.让学生融会贯通掌握课程的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学生要学好环境规划模式、目标与指标、规划内容、功能区划、环境现状与预测评价、规划方案的制订与优选等环境规划方面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以及环境管理制度、机制、政策、工具等环境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些内容与方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应用方法,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3.注重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发现问题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前提,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纷繁复杂的环境现象中识别环境问题,判断环境问题的属性,引导学生培养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掌握环境问题分析的思维与方法,包括识别、评价、预测以及优化方法等。此外,还需培养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如何应用跨学科的知识去解决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 二、课程内容改革 1.指导思想 环境规划与管理要围绕“环境与发展”这个主题,从环境、社会、社会复合系统的角度去分析环境质量变化的成因、问题及趋势,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与方案以及相应的管理政策、制度与机制,为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经济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基础。课程内容的改革要围绕这个指导思想来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 2.改革思路 目前“环境规划与管理”大部分教材的内容大致可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主要内容一般包括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基础、环境规划目标与指标、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质量的评价与预测、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环境规划方案的决策分析等内容。分论部分,不同教材有较大差异,大部分教材安排了部门环境规划,例如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水环境规划与管理、声环境规划与管理和固体废物规划与管理等内容,有些教材还会安排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生态规划、城镇环境规划等。实际教学中,由于各个学校行业背景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有所差异,因此教学内容的设置也应与培养目标相衔接。但总的来说应紧扣国家环境保护的战略需求,地方高校也可以适当考虑行业或地方环境与发展的需求,而不能盲目照搬教材内容,否则只会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也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在总论部分,要加强环境规划与管理方法的教学。我国“九五”以前的环境规划模式较为强调工具理性,环境规划实践中过于注重规划结果的完美性,但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往往较差;“九五”以后规划模式较为注重规划过程的公平性和规划方案的灵活性,但往往忽视了规划方案的科学性,表现在教材中环境规划内容与方法流于定性描述,表现在规划实践中则可能是“拍脑袋”规划现象泛滥。因此,教师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规模模式与规划方法的关系。笔者在环境规划预测评价与优化等相关章节中,利用MATLAB软件开发了水环境质量模拟和大气环境质量模拟程序,可用于环境规划方案的模拟预测,较好地体现了规划结果的可视性;同时,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给学生介绍了许多环境规划实践从立项到实施的全过程,说明了过分依赖数学方法的困难与不足,较好地提高了学生对于环境规划科学性与政策性的认识。 在分论部分,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与时俱进,充分国家现阶段的重大的环保问题和环保战略需求。例如,对于大气环境规划,可结合当前我国雾霾污染的严重形势,适当加入雾霾污染防治规划与管理理论与方法的讨论。对于水环境规划,要结合我国河流重金属污染时频发的现实问题,适当加入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的介绍。此外,我国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各级政府纷纷开始修复受污染工矿场地、耕地和矿山。因此,在分论部分还可以加入土壤污染防治规划与管理的相关内容。当然这些前沿问题的加入,需要授课教师有一定的相关科研经历,因此具体内容的设置可结合自身情况来考虑。此外,由于课时有限,因此也无须面面俱到,应抓住各专项环境规划的共性特征,重点介绍环境规划与管理的通用方法,在此基础上适当考虑不同污染物或不同部分的规划与管理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改革 1.课堂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应用性较强,因此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社会各界广泛关心的环境问题,把道理讲清楚,最后落实到课程教学的基础内容中,从而避免单纯理论教学的枯燥无味,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积极性。要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环境问题相联系,引导学生应用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知识,去分析学校这些环境问题,并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教学课程中,培养学生形成分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系统观、时空观和正确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可结合我国时有发生的重大污染事故,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分析探讨事故发生的成因、政府与企业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环境规划与管理知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欲望,提高学生作为环保人的责任感。 2.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机制 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让他们有开口说话的机会,也锻炼他们的临场勇气,从而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使他们不再被动学习,而是积极主动想学习。通过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可以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有更好的了解,有助于合理安排、设计后续的课程内容。可以回顾性提问、前瞻性提问和总结性提问三种方式相结合。回顾性提问是检查学生此前课堂内容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热身,巩固已有知识,并迅速进入当前课程的学习状态。新内容介绍过程中适当的前瞻性提问,可以让学生较好地把握教师的讲课思路与方向,从而有序展开新的授课内容。临近课堂结束时可安排总结性提问,让学生对本次课程内容的脉络有着更好的把握,提高对新内容的整体认识水平,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深度和广度。值得注意的是,提问应该是双向互动的过程,不仅是教师向学生提问,也要鼓励学生主动向教师提问,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悟性和反应能力。 3.增加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化 为了提高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环境管理章节中采用辩论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笔者曾围绕雾霾防治、铬渣污染防治和环境立法与执法等热点问题,把全班同学分成3个正反辩论小组,参照辩论赛的形式,安排了一场小组辩论赛,由学生自己担任主持人和评委,并进行了全程摄像,教师则充当评论员。辩论赛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辩论赛,很好地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很好地在思辨中提高了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水平。 4.提高课程学习的研究性和创新性 可以在课堂中适当引入讨论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3]讨论式的学习可以在每章结束后进行,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选派代表对各章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多媒体演示,同时须提出问题组织班级大讨论。也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让学生介绍环境规划与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的最新进展,让学生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和讨论。探究式的学习,可以在考核方式中体现,例如要求学生围绕特定问题撰写课程论文,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好基本的论文写作规范,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思辨性和质疑精神,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我国城乡高层建筑环境规划管理与对策 【摘 要】环境监察是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由国家环境保护机构在一定范围内,对污染物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处理。环境监察是对环境进行保护的行为,是当前经济体制下对环境监督保护的主要手段,具有强制执行性。文章以环境监察作为研究对象,对当前环境监察工作现状和问题着手研究,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以达到提升环境监察能力目的,进而实现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对策 基本准则 建筑规划 最近几年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提高,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也越来越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保有量也在提高,造成了交通拥堵。为改善以上情况,增加建设用地是势在必行的,这样的话会导致耕地减少,人多地少的情况会越来越突出。这些目标的提出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生态化发展的进程。这些年我区城市化率进程加快,更低越来越少。政府应对这种情况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各级部门也在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 一、环境监察工作现状和问题 环境监察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工作,虽然国家和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重视和资本投入,可在实际环境监测工作中仍暴露诸多难题,严重制约环境监察工作健康、稳步发展,具体如下: (一)环境监察工作意义。环境监察工作十分复杂,需要通过对环境信息进行合理获取、整理、归纳、分析,进而为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资料和数据。环境监察能够有效改善环境,为实现对社会环境保护,需要对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原因进行深入探究,而环境监察就是在相关部门指导下,追查污染根源行,并对污染事件罪魁祸首采取惩罚行为。在环境监察中,要严格遵守“谁污染谁负责、水污染谁治理”的宗旨,将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落实到位,进而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环境监察可促进环境污染的降低,伴随社会发展,环境问题逐渐受到国家和公众重视,当环境监察发现环境污染问题时,可及时对污染物和污染问题进行处理,降低环境污染造成不良影响。 (二)环境监察缺乏有效执法力度。当前环境方面法律法规在环境违法行为刑事和行政处罚上略显轻微,无法给环境违法违规者以足够的警示作用,一些企业为了牟取利润,不惜以身犯险用以获取丰厚效益,但当前国内缺乏环境犯罪防范和惩治措施;环境监察先创监督方法极其匮乏,使得环境监察效果低下;公众环保意识薄弱,缺乏监督、举报意识;监察工作人员责任感不强,知法犯法,对环境违法乱纪行为网开一面。 二、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结构 要求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破坏机理和破坏过程十分复杂,所以要对高层建筑进行严密的抗震设计。 (一)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结构类型直接影响着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所以在进行实际工程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在优化过程中确定最佳的结构体系。现阶段,我国高层钢结构房屋的结构体系主要可以分为框架结构、框架支撑结构、框架抗震墙板结构、简体结构以及巨型框架结构等。 (二)高层建筑结构布置原则。高层钢结构房屋的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的选择关系到整体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以及经济性。和其他类型的建筑结构一样,高层钢结构房屋应该尽量采用规则的建筑方案,当结构体型复杂、平立面不规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适当部位设置抗震缝,从而形成多个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由于钢结构可耐受的结构变形大于混凝土结构,一般来说不宜设抗震缝,必须设置时,应该将建筑物分割成规则的结构单元。结构平面的布置应该简单、规则和对称,确保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为了避免在遭遇地震的情况下高层钢结构房屋由于发生扭转和应力集中或者塑性形变集中或者因局部削弱或者突变形成结构薄弱部位。另外,还应使各层刚心和质心尽可能处于同一竖宜线上,可以有效地减小扭转作用对建筑的影响。另外,还应该注意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楼盖应该采用压型钢板现浇混凝土组合楼板或者非组合楼板。 三、工业建筑的设计理念 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社会保障的信息化水平。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数据的收集、传送、存储、统计、分析功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预警系统,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避免决策的盲目性;采用科学的编码方式,实现数据库之间的有效共享与连接;利用互联网站、短信平台等新的手段提供信息与查询方式,增强政策的透明度,方便社会公众的查询,提高服务水平。工业建筑可持续性设计也要求物质的可持续性与精神、人文的可持续性并存。 四、强化环境监测队伍建设 环境监测队伍建设首要是提升监测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既要对环保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环境监测业务有深入了解,又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环境监察人员自身素质具有差异性,这就决定在岗后培训要具有专业性和差异性培训,内强素质和外树形象,大力提升环境监察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只有这样环境监察机构监察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同时监察机构应引进先进执法装备,提升执法的科技含量,进而达到提升监察效率效果。 五、总结 保障性住房的主要供应对象是低收入人群,目前保障性住房仅能覆盖城镇家庭的6%,就目前形势看来,开发保障性住房项目势在必行。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政策背景下,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方式应以促进社会和谐和低收入阶层的提升为目标,建立与商品房混合建设为主,集中建设为辅的方式,推进社会整合。 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探讨 摘 要: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也是学生从业的重要渠道。本文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开设、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内容;案例教学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中国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环境污染较严重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使本来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努力增强我国高校环境类专业学生的环境规划与管理能力显得十分迫切。“环境规划与管理”是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规范”中规定的环境工程专业8门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两个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环境科学与管理学、系统学、规划学、预测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等相结合的产物[1]。因此,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教师应当结合自身的课程体系适当调整学习内容。另外,现有的课程教学往往忽略实验实践教学环节,难以达到提高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同时,环境规划与管理能力的提高,也是环境规划与管理已成为环境类专业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使学生比较全面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教学问题。 一、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针对教学学时有限的情况,适应目前环境科学发展及人才培养需求,应该全面整合教学内容,突出本课程相关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课程内容应当全面、新颖、科学、实用。注重与相关课程的区别与联系,重点考虑如何提高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环境污染防治的发展战略、规划、建设项目及其他开发活动的实施行为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防治的对策与好的措施[2]。 “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内容相当丰富,涵盖了“环境规划学”、“ 环境管理学”、“ 环境质量评价”等相关课程的内容,涉及政策、法规、制度、标准以及管理体系、技术方法等相关知识,内容繁多[3]。面对文理结合的教学内容,只有把枯燥无味的理论讲生动,把方法案例讲透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内容上应当根据课程体系相关的开设情况与专业自身的特点补充或删减。“环境规划学”与“环境管理学”中各自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特别是管理学中的基础理论,应当结合“环境规划学”所涉及内容来讲授,比如,环境系统论、环境经济学理论、环境承载力、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等。在大气、水环境规划中,预测方法与“环境质量评价”中污染物的浓度预测重复,应当结合课程体系,原则上不讲,但是应当注意到,特别是大气预测模型,自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颁布后,污染物浓度的预测已经可以用计算机进行估算模式或进一步预测模式实现。但作为系统知识的学习,大气质量预测模型中最基础的箱式模型和高斯扩散模型应当结合实例讲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实现与 “环境质量评价”的互补。 另外,由于各学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类专业组建的学科基础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讲课内容有较大的差别,在讲授时,应当考虑自身的专业特点选择性地重点讲解,比如,农业院校应当注重农业环境规划与管理、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生态保护规划的讲解。 二、注重学生环境数学分析能力的提高 随着应用数学的日渐完善和在环境领域的发展应用,多种定量规划、优化法得以出现,例如,投入产出模型、动态预测决策法、数学规划法、人工网络神经系统等,这些方法无不与数学分析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大多数环境保护工作者而言,具备一定的数学分析能力,是他们科学地采集分析环境数据,揭示数据隐含的规律,进行预测、优化决策所必需的能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复杂的数学分析问题越来越多,这对环保工作者环境数学分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门与环境数学分析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特别是环境规划中的预测、优化、决策部分,需要用到环境数学分析的相关理论与知识,应当利用环境类专业学生数学基础较好的优势,结合实例提高他们的环境数学分析能力,要让他们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同时还能提高他们对本门课程的兴趣。目前一些教材或专著介绍的技术方法很多,由于篇幅、内容的限制,要么缺乏相关求解的方法介绍,要么只有模型求解的数值方法和解析方法,甚至只有模型框架,对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的同学来说缺乏完全理解这些方法的数学基础,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如,时间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层次分析、灰色系统预测、环境模糊聚类、模糊综合评判等,需要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规划数学模型的掌握。由于大部分系统模型属于技术与方法支持一章,如果放在一起灌输给学生,可能不利于他们对这些数学模型、分析方法的掌握,所以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可以把这些模型放在其他章节后面,作为案例来讲授,特别是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章节,可以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理论讲授带到他们更感兴趣的案例应用中来。 三、适当开设实验,注重学生综合技能的提高 环境规划与管理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方方面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简单的技术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要求,为了适应区域环境符合系统时变、高阶、复杂的特点,现代系统工程方法、计算机技术、“3S”技术逐渐在现代环境规划与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水平的提高,环境规划与管理中定量计算的要求增高,计算难度增大,数据量增多,采用传统的数学计算已经不能满足科学计算和绘图的需要。因此,计算机的操作与应用在环境规划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借此提升自己的综合技能或者用于毕业设计、数学建模。在教学中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的上机实验或者计算机操作演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在预测、优化、决策中,比如前面提到的相关数学模型,相应的计算已经可以通过DPS软件进行计算,对于具有一定编程基础的同学鼓励他们自学Matlab软件来实现模拟、预测和优化。另外,在“环境规划与管理”技术方法与支持中,环境仿真系统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系统动力学软件如Vensim,也是学生应当学习和了解的软件。 环境规划图件在任何一个实际的规划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掌握一定的绘图能力,对学生而言也是一项重要的技能。Auto CAD和Photoshop软件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随着“3S”技术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需要利用Erdas和Arc GIS软件对规划区域卫星影像进行解译和绘制专题图。 通过实验课的开设,使学生熟悉掌握软件的使用,巩固环境数学分析能力,掌握绘图技能,突出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四、注重案例教学,并与毕业设计相结合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案例教学可以把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和实证精神,培养学生发现、提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一些案例教学实践表明,经典教学案例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4]。环境规划与管理也是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一个重要的方面,同时与以后部分学生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密切相关,因此,注重案例教学,并与毕业论文设计结合,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 案例教学的内容可以将现有的最新科研成果,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热点环境问题的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也可以来自于多年来学生毕业设计中较为优秀的成果。在环境管理的案例教学中,可以从城市的定量考核入手,让学生掌握如何用相关数据来对一个城市进行量化打分;环境规划的案例分析较多,可以先从单个要素的规划角度出发,让学生掌握某一要素规划的内容、步骤及编制要点,再从区域整体规划的角度指导学生,以便进行毕业设计,从而培养他们进行环境规划的实际能力。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提高学生查阅文献及收集数据的能力,教师从资料收集的途径、方法及数据的处理进行指导,让他们明确规划目标,拟定规划方案,最后按照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报告或者论文的撰写。比如,告诉同学们,他们可以从环境年鉴中收集数据,可以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部、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网、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等相关网站收集相应信息和资料。通过系统全面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并且处于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新的理论观点不断被提出,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不断得到应用。一些有益的方法总结如下:(1)把握人才培养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2)通过环境规划中数学模型讲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环境应用数学的分析能力;(3)适当开设课程实验,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案例教学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突出课程的实践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上是四川农业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初步探索和小结,由于环境规划与管理学涉及领域广泛及作者的水平有限,希望得到广大专家、老师的赐教与帮助,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 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案例教学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中的重要性 【摘 要】 案例教学是提高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能达到课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习内容的目的。本文在确定案例教学中案例选取原则以及案例来源的基础上,提出启发型、主动型、专业型和互动型案例教学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案例教学;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高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作为环境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内容涉及管理学、规划学、经济学、系统学与环境学等诸多学科领域,重点介绍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具有鲜明的边缘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1]。以往传统的“教师-教材-课堂”三位一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适应课程的特点,已不能满足该课程教学发展的需要。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些真实、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方法和过程[1]。案例教学自1870年兰格德尔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首次提出以来,已被广泛地用于各种专业和职业教育,成为国内外教学研究运用的热点[2]。环境规划与管理领域中许多问题都有很强的现实背景,具有区域性、综合性、整体性和实践性的特点[3],“填鸭式”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缺乏真实感、亲切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笔者在多年从事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教学实践中,结合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开展了案例教学研究。教学中,选择典型案例进行生动和深入浅出的分析,揭示案例中运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使抽象的理论与方法变成具体的“实物”,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他们真正掌握和领会课堂所讲的内容,理解了理论是如何指导实践的。在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需要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激发与调动,教学效果得到大幅提升。因此,开展案例教学对提高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案例教学也是学生了解现实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现实环境问题的方法,为今后科研、教学和工作夯实基础。 一、案例选取原则 (一)真实性、典型性和完整性 案例应来自现实生活,具有真实性,而不是凭借个人想象杜撰出来,且案例从开始到结束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情节。通常案例应由一个或几个问题组成,具有一定代表性,代表着某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概括和辐射许多理论知识,包括学生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不仅掌握有关的原理和方法,而且也为他们将这些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4]。 (二)启发性与实践性 案例选取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通过案例让学生死记硬背某些概念与理论,且一听了之。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建立一套从宏观角度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并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受用。 (三)时空性与随机性 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结构和环境状况,各案例中的事件特征也不相同,同时,环境问题也可能随时突发。因此,在案例选择上要注重其时空性与随机性,尽量选择和环境规划与管理结合最紧密的观点、热点案例。 二、案例来源 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中,环境规划部分的内容突出技术性,而环境管理部分则强调政策性,二者均与实际结合紧密。因此,案例的选择在案例教学中至关重要,案例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目前案例的来源主要有两种[5]:一是利用现有案例,通过查阅期刊、报纸、调查报告、研究成果等获取适宜的案例。国内外有关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案例很多,且都是在实际中发生的,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总结和筛选,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这种来源目前是教师获取案例的主要途径;另一种来源是任课教师自己编写案例,目前环境规划与管理科研成果较多,且大多数从事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的教师都参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因此,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编写成案例,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这种案例的运用更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本领域最新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三、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借助与课程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就案例内容,通过分析、讨论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激发学生积极的连锁思考和反应,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6]。具有突出的“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的特点。在环境规划与管理案例教学中,笔者运用启发型、主动型、专业型和互动型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课件与视频结合等教学手段来开展案例教学,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一)互动型教学 互动型教学包含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讨论,提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探索现象背后的规律。形成良好师生互动氛围。教师在讲完每个章节之后,可以安排学生之间开展学习互动。根据教学需要选定一个题目留给学生,学生分成对立两组,在课后对问题进行资料查询,然后在课堂进行讨论。如在学习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关系的内容时,安排学生开展分组讨论,一组同学认为应先发展经济,这样可以改善公众的生活质量,待环境问题出现在治理,否则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另一组同学则认为应先保护环境,然后在发展经济,这样不至于使环境遭受破坏,花大量资金治理环境。通过这样正反两个方面的课堂辩论,学生即懂得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等重要,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二)启发型教学 启发性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上结合讲课内容引进一些典型案例,说明某些问题为什么会产生、怎样产生、产生效果如何,这些问题与课本内容有何关系等。如在循环经济讲授中引入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市延庆县的“没有鸡粪的养鸡场”视频案例,通过这个视频案例学生可清楚地了解了养鸡的全过程,养鸡过程中产生何种污染,污染怎样产生,这些污染的危害是什么,什么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如何构建、循环经济的作用等。视频教学具有真实、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7],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视频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但目前在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中的视频还不多见,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制作视频,也可以利用网上有关视频。 (三)主动型教学 主动型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当老师。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量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关题目,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和资料的查询来完成报告,并制作成PPT,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讲述。如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内容中留给学生的题目是“假如我是哈工大的校长应如何实现学校的环保目标”,学生就这个题目进行资料查询,调查学校存在的环境问题,然后完成报告在课堂中进行讲解,这样即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其荣誉感,又对前面所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概念、目标管理过程、形式和特点以及工作程序等内容进行了加深与巩固。 (四)专业型教学 由于环境管理教学内容政策性较强,且与实际联系紧密,如果教师没有研究过此类问题或实际案例,在开展案例教学中很难把握其理论、技术实质,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可在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保政策与制度方面的教学中,开辟“第二课堂”,聘请当地环保部门有理论与实际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讲解。专业人员天天接触实际环境问题、经常运用环保法律、法规与政策,对其内容理解更为透彻。通过他们的生动讲解,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关概念,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制度的运用,同时,学生也可以提一些较为关心的环境问题请他们回答,达到课堂互动效果。如环境信访事件较多的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存在噪声影响的实际问题,专业人员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限期治理制度等进行分析,怎样解决这一实际问题,通过分析讲解学生对这些制度的概念和运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结束语 上述案例教学方法在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教学实践中已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所加深和巩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热情,培养了学生自信心、主动性和互助性。然而,目前有关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典型案例不是很多,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积累,只有把案例与教学相关内容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实施“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探析 摘 要: “对抗式”案例教学法是案例法在教学中的发展,课堂实践表明,“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在《环境规划与管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培养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提升专业综合能力。 关键词: “对抗式”案例教学法 课堂实践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科学 “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就是从实际出发,对案例教学法的一种本土化改革,它是以课堂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的创新。“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就是在一般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案例的对抗性,立足课堂,分析案例,案例分析与理论讲授相结合,以此发现和理解课程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1]。借助实践案例,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与“实战”极其相近的实训氛围之中,对抗式的激烈气氛能够使学生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头脑风暴,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2]。经过教师的恰当引导,“对抗式”案例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意识,在相互交流与沟通中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和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对抗式”案例教学法是案例法的一种,同样具有案例教学的所有优点,不同之处在于,一般案例教学法所采用的方式基本上是苏格拉底问答式或讨论式,教师或学生通过特有的案例,对案例本身及问题进行分析,对于学生有较为规范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在于抓住和利用案例中的“对抗性”,将“现场招标”引入到课堂之中,让学生像真实的招标一样,对同一个规划或管理项目不同的备选方案进行抗辩。大量的实践已证明,“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对于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实施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析,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一、“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程序 “对抗式”案例教学与案例教学在程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关键在于对抗性如何有效进行这一环节。“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分三个步骤进行。[3] 1.典型案例的选择。“对抗式”案例教学的对抗性要求教师或学生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和对抗性。案例的真实性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案例的典型性能显示同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意义,在环境规划与管理方面有足够的分析价值,可引发出多种类型的复杂问题,能带给学生丰富的启迪。在“对抗式”案例中,若学生要在抗辩中战胜对方,“对抗性”案例的选择就是关键。案例应具备适度的复杂性和对不同观点的包容性,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2.课堂实践。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抗辩是“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案例的辩论可以是分组进行,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立足于本方观点,进行分析、讨论、辩论。也可以由个人负责案例的陈述,其他同学自由选择观点,进行混合式辩论。整个课堂实践中,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模式进行。教师可以在适当时候,发挥其主导作用,提一些建议,提醒他们曾经学过的某个理论,但不能具体提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可以给一些提示,增强案例的对抗性,活跃课堂气氛。 3.对案例的总结。学生在对抗发言中,对案例的分析是否正确、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概念理解和使用是否得当、对抗双方谁的分析更正确等问题,都需要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总结中要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探析 “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一般在期中进行,因为此教学法需要教师和学生都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尤其是作为课程实践的主体,为了保证课堂中对抗的精彩,学生在课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分析、研究案例,预习课程内容,查找资料,撰写发言稿。而做这些准备工作,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前半学期的课程学习则是给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必要途径。 在温州医学院2012-2013第一学期的《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课堂实践中,由学生自行选择课堂实践的模式,最终选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的选择与撰写,由小组中一人进行案例的陈述。辩论的进行,由小组成员对抗其他学生。整个课堂实践中,学生认真聆听案例的陈述,并按照需要做一定的笔录。陈述完成后,由台下学生对小组成员进行提问,问题主要围绕案例进行,可适当做一些扩展,每个案例的论辩限制在20分钟内完成。论辩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案例的总结和评价。 课程实施反馈中,学生一致认为“对抗式”案例教学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加强互相之间的协作能力。从课堂教学效果来观察,也可以明显看出,“对抗式”案例教学前后,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后半学期的课堂授课中,学生更加愿意思考问题,积极跟教师进行交流,学生互相之间也会因某个知识点进行辨析,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普遍觉得辩论的过程中,课堂时间过得特别快,意犹未尽。案例教学法使教师与学生同时从枯燥而单调的纯理论知识中解放出来,能够将部分现实生活和环境规划或环境管理实践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身临其境地面对一系列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事件和问题。课堂实践证明,“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大大增强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 三、结语 课堂实践证实“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对于环境科学专业的问题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效的。但要取得较好的课堂实践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有较好的专业背景,因此建议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对抗式”案例教学法;教师在课程实践中要发挥好引导作用,使学生能有效针对案例进行辩论;辩论结束后,及时总结和评价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把握程度。 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浅析“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 案例教学法对于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学科的教育实践中。“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本土化改革,“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立足课堂,充分体现本课程案件的“对抗性”,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和作用,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对抗式”案例教学法 《环境规划与管理》 案例教学法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科学之一,是环境科学与管理学、系统学、规划学、预测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环境规划与管理》侧重于研究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学问题,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而高校学生往往因为缺乏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经验,从而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案例教学法最初是学习法律的常用方法,目前已被多门学科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如管理学,工商企业经营与管理,房地产经营和环境教育等[1]-[4]。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相比较,案例教学是一种注重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使教师与学生同时从枯燥而单调的纯理论知识中解放出来,能够将部分现实生活和环境规划或环境管理实践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身临其境地面对一系列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事件和问题。在环境管理和规划领域,许多问题都有很强的现实背景,具有区域性、综合性、整体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只有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生动、具体和深入的分析,才能充分揭示其中所包含的独特而深刻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案例教学法就是把理论知识应用于指导实践,打破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其相互交流与沟通,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有着积极的影响。 “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就是从实际出发,对案例教学法的一种本土化改革,它是以课堂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的创新。“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就是在一般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案例的对抗性,立足课堂,分析案例,案例分析与理论讲授相结合,以此发现和理解课程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5]。本文将“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引入《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中,主要是抓住环境规划或环境管理案例的“对抗性”,让学生模拟现场招标的情景,真实而全面地模拟现实,分别站在相互竞争的对立场面上,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同一个规划或管理项目不同的备选方案进行抗辩,这样学生在思考、剖析这些案例的同时,也可锻炼自己在真实情景中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可见在《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对抗式”案例教学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笔者把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和实施过程分为撰写教学案例、组织案例“对抗性”辩论和案件的总结三个步骤,现分述于下: 一、撰写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一样,其教学目标仍然是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把握能力和程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案例必须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案例内容除了要与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还必须容易使学生将案例中所讨论的问题与将要学习的知识或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一般案例教学法所采用的方式基本上是苏格拉底问答式或讨论式,即教师通过不断提问或与学生一起就某个案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理论知识的方式。而“对抗式”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抓住案例的对抗性,将“模拟真实竞标现场”引入课堂,让学生从相互对立的立场上,对案件进行辩论。因此,“对抗式”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搜集、撰写案例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真实性。案例的真实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类案例才能深深吸引住学生,让他们感觉置身于真实的场景当中。因此,在“对抗性”案例选择时,我们要在丰富的案例汇编的基础上筛选出特别有价值的高水平的案例。案例一般是实践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必要时也可以在案例中假设某些情节,或提供多种可能性。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案例的选择可以充分考虑当地的一些规划或管理方案,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可以增强案例的真实感和实用性。 2.典型性。案例应该具有典型性,能显示同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意义,在环境规划与管理方面有足够的分析价值,可引发出多种类型的复杂问题,能带给学生丰富的启迪。通过对这一事例的研究,就能探索同一类事例相同的内在规律,具有很强的标准性、联系性。由于课堂授课时间的限制,典型性案例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某一类型的案例分析手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典型案例可以更加有效地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环境规划与管理》,譬如在模拟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会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是针对“公路项目环评报告书编写”。从典型性出发,我们应该选择一条路况稍微复杂一些的公路,例如可选择同时途经隧道、河流和生态脆弱区的某一公路进行评价。这样就可以使案例具有其典型性,更加全面地锻炼学生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对抗性。“对抗式”案例教学法要求案例一定要具有观点冲突和对抗性,并且,这种冲突是要充分体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和解决问题的原则与方式。例如,对于环境规划课中“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案例,可以给出2-3个存在对抗性观点的方案,学生就可以在立足于本观点的同时,对另一方的方案进行抗辩。一个案例可能有很多的解决方案,而在“对抗式”案例中,若学生要在抗辩中战胜对方,“对抗性”案例的选择就是关键。案例应具备适度的复杂性和对不同观点的包容性,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二、组织案例“对抗性”辩论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抗辩是“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由于“对抗式”案例法的特殊性,案例的辩论一般以分组形式进行。教师以所撰写或挑选的案例为分组依据,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立足于本方观点,进行分析、讨论、辩论。在“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辩论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对抗性。与一般的案例教学法不同,在“对抗式”案例教学法辩论中,小组间的讨论并不是单纯地陈述己见,归纳总结。而是以己方观点为基石,利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攻击对方观点,此辩论过程有很强的对抗性。此时,教师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必要时做一些说明,提一些建议,提醒他们曾经学过的某个理论,但不能具体提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辩论的对抗性过弱,学生各讲各的,整个过程没有进行交锋,这时教师就可适时点拨,调整他们的辩论方向,使他们做到“对抗性”辩论,使课堂活跃起来。 2.整体性和民主性。案例来源于学生可感知的社会活动及现实生活,目的是给每个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的创作平台,有利于整体推动。“对抗性”案例教学法要求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激烈的辩论中来,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从旁指导或引导。整场辩论都建立在完全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平台上,围绕案例和教学内容,使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和表达权,辩论双方互相尊重,以平和的态度进行教学沟通和学术讨论。 3.激励性。“对抗性”案例教学法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进行对抗性辩论时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并非是为了获得一个最终答案。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讨论是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的,因此,在辩论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内在认知结构充分激活、展现,实现从知识再现型向知识创造型的飞跃。 三、案件的总结和评价 对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是案例教学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展示学生学习进步的一个重要依据[6]。在“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最后一个阶段,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做好对案件的总结和评价。在对抗发言中,学生对案件的分析是否正确、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知识是否运用得当、对抗双方谁的分析更正确等问题,都需要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总结更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把握程度。 可见,“对抗式”案例教学是《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教学中很有价值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观点冲突和激烈争辩,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对抗中主动发现问题,并在随后的教师的总结讲解中改正自己的错误,增强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实践证明,根据《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特点,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教学中,可收到良好效果。案例的对抗性,使学生热情陈词,纷纷各抒己见,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能激发学生的辩论激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
地理小论文:新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策略的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已经启动,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是教学过程的展开。因此,探讨地理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揭示其本质特点,而且以此为基础,可以有效地推动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实现地理课程目标。 1、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三维一体”模式 新高中地理课程对课程目标进行了重新制订,在总体目标之下,又有三个领域的分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形成一种“三维一体”交互作用模式。 2、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体现的教学理念 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在地理课程目标中体现了以下几方面教学理念: 2.1基于“学生全面发展”进行教学的整体观。人不仅有认知,还有情感、态度和信念。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力争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如新课程评价学生参与地理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重点不在于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实地考察与观测、调查、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认知的同时感受理解知识的内在意志,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 2.2基于“现实生活经验和真实教育情景”进行教学的体验观。体验学习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新高中地理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亲历”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些机会,使他们获得一些有重要价值的、印象深刻的经验、体验和经历;。例如在新高中地理课程内容标准中提出:“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开展一次模拟活动(如南水北调‘调出区’居民与‘调入区’居民的对话),扮演角色,交流看法”、“由学生自己担任‘导游’,开展一次体验性的导游活动”等等。 2.3基于“对话与交流”进行教学的师生观。新高中地理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鼓励学生之间为促进学习而进行的各种讨论。 2.4基于“问题探究”进行教学的过程观。现代着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他强调,[本文转自]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使他把结果记下来,而是要使他参与把知识建构起来的过程。传统的地理教学在讲授规律、原理时,通常是直接指向结论,很少让学生经历当初科学家发现的思维过程,重标准答案甚于重智力开发,让学生解决的问题过于模式化和公式化,不易使学生形成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意识。新高中地理课程强调,地理教学要注重演绎与归纳的结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以及认知发展水平,向学生呈现探究性问题,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使之经历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测和想象,通过直觉领悟与逻辑方法的并用,养成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习惯。 3、新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策略 3.1变注重“双基”为关注“三维”。新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二是在环境中教育,让学生直接接触环境,通过亲身的体验来培养观察、欣赏、关注环境的能力,从而提高环境意识;三是为了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培养学生对环境关注和负责的态度,并使之自觉地投入到爱护环境、改善环境的行动之中。上述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环境知识、意识、责任感和行为等综合环境素质,从而使环境道德由内在的环境意识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品质,由环境道德认知上升为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促使环境道德的真正形成。 3.2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念是:学习是知识的建构,是知识的生长,是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和接受。新高中地理课程强调“把思考还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地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的过程,通过学生思考、体验这些心理过程,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衡量人的发展最深层的指标,使地理教学过程从一种简单的传输、传递和接受地理知识的过程,变成一种伴随着学生对地理知识思考,也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体验过程。 3.3变“单一接受式”学习为“有指导的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识取向”。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单向传授性的,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单一接受性的弊端。新高中地理课程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即提倡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方式。 地理小论文:地理技能的学和教 技能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练习而形成的执行某种活动的活动方式与能力倾向。掌握地 理技能和学习地理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地理技能的掌握需要有一定的地理知识为基础,例如,根据气温降水量 分配示意图判别气候类型要以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特知识作为基础。而地理技能的掌握又大大促进地理知识的掌 握学习,例如,学生能够熟练地根据气温降水量分配示意图判别气候类型,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各种气候类型 特征的进一步掌握,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效进行。 按地理技能的性质,可以分为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类。智力技能是头脑中对事物比较、分析、综合等智 力活动方式,其活动是借助于头脑内部的语言来实现的,如在阅读地图过程中,头脑对地图上的图例、等值线 等均通过语言的形式赋于意义,从而开展认识活动。目前,也有人认为智力技能观应是一种学习观,认为智力 技能的形成“与广义的知识掌握并不是两回事。”(邵瑞珍等,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由此,可以把智力技能看作一种广泛存在于学习的各处领域的经过练习而形成的认识活动方式。操作技能 是通过机体运动来实现的,例如,学生对岩石和矿物的鉴别,主要通过观察、动手触摸和硬度比较等机体活动 来实现的,这可视为操作技能。 一、地理技能的主要构成 地理技能大多属于智力技能,具体表现为: 1.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技能。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了解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地理分布 ,探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原因,而这一切,一般都需要学生能够阅读和 运用地图、图表。 2.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技能。学习区域特征常常需要通过运用比较方法;掌握地理成因则又常常需要进行 分析和综合。 3.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评价的技能。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 的观念,对自然和自然资源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地理学科经常涉及的教学内容。 二、学习地理技能的个性差异 不少中学地理教师发现,有些中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较高,而有些则相反。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中学生学习地理技能存在着个性差异,具体表现为: 1.解决问题熟练程度的差异。例如,学习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各种地形,有些中学生能很快判断出山 脊或山谷,而另一些中学生则需花费很多时间才能作出判断。他们先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再作此垂线, 接下去是比较垂线中央与两侧的高低,最后才能作出判断。可见,前一部分中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他们能够“跳跃”过某些步骤而直接找出答案。而后一部分中学生只会一步一步地按教师告诉的步骤去做,而 缺乏在较高层次上把握问题实质的能力。 2.解决问题准确、全面程度的差异。例如,学习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有些中学生从数量(绝对数量和相 对数量)、结构、地区分布、开发利用等方面把知识进行整理,纳入头脑中业已形成的“框架”之内,在答题 时,回答一般比较准确和全面。而另一些中学生则花费较多时间背记各种自然资源的特点,他们不善于发现这 些知识在组成上的共同特征,结果回答问题时,时常错答或漏答。 三、学生经验在地理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一般认为,学生地理技能的学习是一个学生按教师安排的步骤进行练习的过程。其实,这样认识尚不够全 面。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还经常相对独立地探索简便有效的学习方法,并按此进行练习,从而对技能形成产生 影响。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下述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自己相对独立地发现一种快速有效的学习方法,并被以后的学习证明,这种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例如,有高中学生认为课本提供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比较抽象,计算也有些复杂,故根据正午太阳高 度角的定义,利用平面几何知识,用图解法来求正午太阳高度角。 另一种是学生相对独立地发现一种学习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此方法,但实际上,此方法是有问题 的,即在某些情况下此方法不适用。例如,有学生认为,凡是在分层设色图上,绿色的地区为平原,并据此作 为地形类型判断的一种方法。实际上,这样判断会出问题的,例如,某些盆地在分层设色图上也呈绿色。 可见,学生经验在地理技能学习中可能起到促进学习的良好作用,也可能起到形成错误判断的不良作用。 这应引起地理教师的重视。 四、地理技能的教学 根据不少地理教师的教学经验,地理技能的教学应着重注意下述问题: 1.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例如,为使学生掌握在南极洲地图上判别任意两地间方 位的技能,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经线上两地的方位,再使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纬线上两地的方法,最 后让学生学会判别任意两地之间的方位。 2.善于发现难点,突破难点。一些比较复杂的地理技能,一般涉及若干步骤,其中某一步骤可能是整个技 能学习的难点。例如,关于地球上任意两个时区的区时换算,学生一般都知道“相隔几个时区,时间相差几小 时”,但不少学生搞不清楚从一个时区的区时换算为另一个时区的区时,到底是加上时区差还是减去时区差。 可见,这一步骤成为整个区时换算中的难点。有教师给学生总结出一个计算口诀,即在时区分布图上,不过日 界线,“自西向东算,加上时区差;自东向西算,减去时区差”。学生熟记此口诀并据此进行计算,结果,学 生基本上都掌握了区时换算的技能。 3.教师要提倡学生相对独立地“发现”学习的规律,鼓励学生相对独立地学习地理技能。对于学生“发现 ”的一些可靠、有效的方法,教师要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推广,在学生中营造一种创造性学习的良好气氛。对 于其中一些不尽合理的方法,教师可帮助学生对其改进和完善。对于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方法,教师应予以指 出,并帮助学生纠正。 地理小论文:地理活动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地理新教材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出发,每节课后面都安排了“活动”而且“活动”板快分量很大,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动口,动手。动脑。动眼,进而学会探究新知识,培养兴趣,提高能力。现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活动教学的开展。 一活动教学开展的形式 (一 )让 学生动手制作 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既是一个手脑并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过程,也是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过程。在进行《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时,我事先布置学生根据课本要求准备好制作地球仪的工具、材料,在上课时,让学生独立的自由地对这些材料进行观察、按按课本步骤操作制作地球仪。我发现学生很快进入了状态:他们一会 拿乒乓球、一会拿硬纸板,一会画线,还有的注视着自己的地球仪指指点点,忙的不可开交。各个组员配合默挈,专心致志。当他们端详着自己的佳作时,个个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时有的学生提出:我能不能不按课本方法去做?我马上引导:你们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与大家分享哪?于是大家七嘴八舍,各抒己见。借助这一活动,学生对经纬线、经纬度、地球的形状及大小等抽象的知识不仅理解的深刻、透彻,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上完这节课我深深的体会到: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在做中悟”。 (二) 让学生大胆探究 如:在学陆漂移学说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拿一张带有图画和文字的纸,然后把它撕成参差不齐的两半,问学生: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它们曾经是一张纸?学生纷纷发表见解,从纸的质地、印刷文字和图的行列分布,纸的边缘是否能拼合在一起等进行论证,然后我用电脑动画演示非洲和南美洲的拼合图,让学生讨论: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我进一步引导启发学生:“现在你们只是通过观察推测结论,能否就此判断它们原来是一个整体”――不能。“任何一个科学结论都要讲证据,你准备用哪些方法证明你的推测?请大胆设想”。学生的思维和表现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各个小组经过热烈讨论后,纷纷推选代表走上讲台指图讲解,有的小组受到拼纸的启示,从地层地质年龄和化石相似性衔接角度论证;有的小组查阅世界山脉分布图,从山脉的分布加以论证;有的小组从物种角度,南美东海岸和非洲西海岸发现了海牛和鸵鸟,而这两种动物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从而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课的最后,我布置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你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学生的回答更是精彩纷呈 (三)让学生绘图 新教材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动手绘图,把课本知识“活”起来,既能帮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演才能,寓教于乐。有些地理原理单纯靠教师口头讲解,学生理解较为困难,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演示,不仅能让抽象的东西形象具体化,加深对地理原理的理解,而且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活跃了课堂。如学完“地图”后,我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竞赛---绘制学校平面图。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看哪个小组绘的最准确。最迅速。个小组成员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测量学校的长度,和宽度,有的测量学校的主要房屋,有的测量学下地主要花圃,有的测量主要道路,。。。。在实地测量的基础上,小组集体讨论并确定了绘制的比例尺,基本图例,和地图的指向标。在绘制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最后将学校平面图绘制的非常漂亮。 (四) 让 学生合作交流 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现代人所必备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进行讨论交流,不仅可以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从容表述的能力,还能把学习个体的见解转化为群体的发现,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同时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机会,为他们创造性地学习提供了条件。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组织学生讨论,采用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向交流合作,在交流合作中各抒己见,为各类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 新教材在每节课都设计了一些让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动口讨论问题的“活动”。如七年级上册第27页活动:阅读图2。3和图2.4,谈谈你对地球名称的看法;第36页活动2:你认为大陆漂移是空想哪,还是有科学根据?第77页活动2: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收集关于宗教的报导,与其他同学交流,了解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第83页活动:对于传统聚落中民居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有不同的观点,以下是北方城市建设中关于四和院的不同观点和做法。你的看法如何?这个类活动大多要求学生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或日常生活经常碰到的有关地理问题展开讨论与辩论,在讨论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对问题的看法,通过广泛讨论,深化对地理教学重点、难点的理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关注社会,培养健康的情感。 二开展活动教学的效果 通过对活动教学的初步实践,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课堂变的活波生动:学生不在认为地理是一门苦差事,而是一份营养丰富的“自助餐”,特别是应试教育下的“差生”,在活动中找到了感觉。有位“睡觉大王”在作文中写到:地理课象是一场春雷让我在 三开展活动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恰当的教学情境,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必须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信任、尊重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融洽的条件下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要求。其次,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认识的不平衡,使他们产生一种知识上的“缺陷感”和“饥饿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并以最佳的精神面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给学生主动发展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活动教学强调在“做中学”,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获得直感,也得到对知识产生全过程的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精心设计有目的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动脑思考,利用多种感官全方位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给学生创设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时空,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理解知识。 地理小论文: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初探 濮阳市第五中学 卢艳芳 内容摘要: 一、探究式教学给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二、怎样把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 三、探究性讨论与一般课堂讨论相比较,探究性讨论的主要特点 四、成功的探究性讨论,有赖于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题,恰当的指导和帮助 五、探究性演示须经过精心设计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能看作是主体内部结构中预先决定了的——它们起因于有效的和不断的建构,也不能看作是在客体的预先存在着的特性中预先决定了的,因为客体只有通过这些内部结构的中介作用才被认识的。”他强调了个人是以本身经验来解释现实、理解世界并赋予意义的,因此在学习中强调个人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以及重视合作学习。因此,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高考模式的改革,大地理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精神,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探究式教学给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创新源于优质的教育。面对新世纪以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为核心的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普遍把教育教学改革作为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人才培养方式的不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为使我国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新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高素质要求,必须改变以往人才的培养模式,努力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国民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 中学生地理学习方式是中学地理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方式不同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或学习策略,而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态度、意识、习惯品质和认知的取向,是学生在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的关系,好比是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呼唤改变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以单纯地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多年来,我国在借鉴国外关于探究式学习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使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两者是相互对应、相辅相成的,教师的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是教的出发点,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必然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是倡导探究式教学的双重目的。探究式教学作为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双重变革,在我国教育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教育教学中加以推行。 探究式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是一般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更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使他们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都得到升华。 地理教育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地理科学素养兼有自然科学素养和人文科学素养。全面提高每一个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是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提高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离不开探究式教学。地理知识传播只是地理教学的一个方面,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探究地球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过程。《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强调“鼓励学生采用质疑或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由于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应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教学和所有活动之中。因此,不失时机的地理探究式教学引入日常的中学地理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的地理问题,培养地理学习能力,从而给中学地理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活力。 探究是地理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又是地理 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探究不是唯一的地理学习模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不要把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和策略完全对立起来,而应相互配合、灵活运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怎样把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以新的教育观念武装广大中学地理教师,使自己的教育思想随着时代的前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这是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关键。地理教师要努力促使自己变革教育观念,并将新的教育观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学习多学科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特别是科研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的职业能力,要将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不能仅满足于做一个地理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研究者、开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把探究式教学引入课堂教学,还要明确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课堂途径和设计要求。依据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课堂探究、课外或野外探究、课题探究和项目 (活动)设计四类。把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属于课堂探究。问题性是探究式教学内容呈现的主要形式。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并不神秘,仍需要依托相应的地理课程载体,需要通过提问、讨论、演示等大家所熟悉的途径来完成,但却对这些活动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 探究性提问学习是围绕“发问”开始的。高水平的富于探究性的提问是教学的精髓,因为它易于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积极进行发散思维。提出高水平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这是课堂探究不可缺少的。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常常是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也很少提问。即使在教师的提问中,大多数是记忆型的问题,或对具体的地理事实只须用“是”与“否”来回答,较少是探究性的问题。 探究性提问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这种提问,从内容上看属于“高级”问题,学生需要改变信息的形式或组织结构,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高级思维活动才能回答。例如:世界上哪一个大洲跨越的经度最大?这个提问就属于探究性提 问,在教科书中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直接答案,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经度的概念,并了解了南极洲的位置和地域分布特点,通过发散思维才能正确回答这个提问。将教学内容激活并转化为一系列“问题”,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探究性提问,着重考虑的问题有:①问在有疑之处。学则须疑,教师提问要问在学生有疑之处学生有疑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教师要期望教学的重要结果是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提出地理问题,并对地理问题进行评价,看它是否适合探究。②问题难易程度。学生对探究性提问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教学内容,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孤立进行,而要符合他们知识和能力的储备特点,提问既有一定的难度,又必须能够让学生通过探究和从可靠途径获取的地理知识来解答。③问题具有启发性。启发性提问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地理能力④充分利用与开发教学资源。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尤其是按新课程计划、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其本身已提供了一些探究性的问题、综合分析、智能训练、案例探讨、地图和数据表格等,这对设计探究性提问起到指导作用。在灵活运用现成教学材料的基础上,更需要挖掘有关教学内容,将一些教学内容加工转化为探究性提问。 三、探究性讨论与一般课堂讨论相比较,探究性讨论的主要特点有: (1)讨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这里所谓的开放性是指允许对讨论的问题做出多种可能解释或结论具有开改性的探究讨论主题,会刺激学生萌 发富有新意的联想,从而促进他的创造性思维及 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发展。 (2)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为主要目的。利用探究性讨论对某个问题进行探究时,教科书上往往没有现成答案,教师通过提问指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引起学生提出种种问题和推测,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相关资料,最后有所发现,得出自己探究的结论。参与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知识、探究能力得到培养的过程。 (3)重视小组合作,强调学生整体参与。探究性讨论主要以小组为组织形式,要求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让每一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集思广义,而不是要他们重复教科书、教师或他人已有的结论。参加讨论的人,不必考虑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是否恰当,讨论不由教师支配,也不是少数几个学生唱主角,而是要求全体学生都平等地参与其中。在讨论中,要考虑并欣赏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 (4)提问贯彻讨论全过程。教师在恰当的时候以递进式的、前后衔接的提问的方式进行点拨, 可以对讨论起到提示和调节作用,否则讨论达不到深刻理解的目的。学生的提问主要集中在收集相关资料或证实某种观点上。教师不要直截了当地回答学生的所有问题,那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四、成功的探究性讨论,有赖于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题,恰当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讨论时,特别要注意确定恰当的讨论题。选择什么问题作为探讨的主题关系对讨论能否取得理想的结果。判断讨论内容是否恰当,一是看学生是否齐备相应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二是看这个内容学生是否理解或在科学上是否已成定论,如果某个问题学生已理解或已成定论,而且学生对此确信无疑,那就无法引起学生的探究;三是看所选问题是否有利于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和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例如:依据你对未来下列各种问题的关注程度,按先后次序排列在金字塔图的方框中。通过谈判、协商,与小组同学达成共识,并综合归纳实现未来理想的各种途径,了解目前人类为实现这些前景采取的方法。如:防治荒漠化、消灭贫困、充足的绿色食品、减少噪声、扩大绿地、净化空气、饮用清洁的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垃圾、扩大自然保护区。 不难相信开展这种课堂讨论,一定会使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有的探究性讨论题要事先布置,要求学生在课外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这是课堂探究在课外的延伸。 五、探究性演示须经过精心设计 演示同样也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课堂探究途径。设计探究性演示,主要应突出其特点: ①着眼予以归纳的方式演示。归纳演示是指从个别或某类具体事实上概括一般原理的一种演示。其优点是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思维的机会,易引起学生思考、观察、分析并做出假设。 ②提问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结合演示的目的,认真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提问,使演示过程充满着“谜”,引导学生把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以从探究演示中所领悟的道理,去寻找“谜底” ③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演示起指导作用,但不能取代学生的演示。提倡师生共同演示,学生小组演示,最好能创造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演示操作的机会,并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探究,才能真正理解演示所要说明的原理或概念。 ④探究手段的多样化。教师既要善于运用传统的标本、实物、模型、图表、图片等行之有效的演示手段,还要充分发挥幻灯、录像、教学电影、电脑模拟等演示手段的作用。演示手段的多样化,更能有助于发挥探究性演示的探究功能。 通过这种交互式学习,可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丰富,学习的思路更清晰,也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 地理小论文:地理兴趣教学初探 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 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 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高考取消地理科以后,地理课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 的兴趣尤为重要。我在地理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精心设计引言,诱发兴趣 引言,顾名思义即是一节课的导语,它虽不是课的正文,但却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处理得 好,即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不可忽视。如在讲授“时区和日界线”一课时,我先简单地讲了一个小故 事:4月10日9点多,一位老太太凭着一张中奖8000美元的彩票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花旗银行要求兑现,遭到 银行拒绝。因为按票面规定,中奖领款日期是4月9日,老太太痛惜不已。这时一位中年人对老太太说:“这张 废票3000美元卖给我吧”。老太太心里想,这张废票反正无用处,也就同意了。中年人拿着废票马上乘飞机从 马绍尔机场飞往檀香山,1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檀香山机场,这时当地时间是4月9日11时。中年人以 3000 美元买 到的中奖彩票一下飞机就向檀香山花旗银行领取8000美元。死票复活,这是怎么回事?上飞机明明是4月10日, 怎么下飞机变成了4月9日,难道时光可以逆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揭开这个奥秘。经过这样的导入,一 下子就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之中,教学效果良好。 二、设置悬念教学,激发兴趣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游思,培养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讲地球偏向力的时候提出, 黄河两岸是否对称?如不对称,哪一岸陡?哪一岸缓?讲风蚀作用时,提出为什么开封北城墙的砖上会有许多 洞穴。在讲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时提出,骆驼刺为什么根系特别发达,而其地上部分又特别矮小?在讲授“大陆 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 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使学生顿时产生一种迫不及待知道答案。“ 欲知后事如何”,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十分强烈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趣味性教学,感召兴趣 中学地理是一门富饶趣味的学科,它包罗万象,知识面广,课上的生动有趣,能使学生精神振奋,从而感 召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讲解内蒙古大草原辽阔的牧区时,用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还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优美词句,无形中把学生引进 了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境界中去。又如,用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的两句诗,以及李 白所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庐山挺拔险峻,峡谷瀑布的秀丽风景;用唐代诗人李白 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两句诗,描绘长江三峡河段山高谷深,坡陡流急的水系特征;用“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两句诗,来形象逼真地描述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末夏初梅雨的天气特色等等 。都能把学生带到诗的意境之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同时,如果教师选择有地理性,趣味性的地理谚语穿插在教材的讲授过程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很能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引用“雷打未惊蛰,雨水四十日”的天气谚语来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东南部地区季风活 动和锋面雨带的形成规律,引起学生的丰富联想,使获得知识更为巩固;又如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这一句地理谚语,概括了昆明准静止锋以东地区的阴雨冷湿的气候和崎岖起伏的高原地形。 类似这样的短诗断句,地理谚语不胜枚举,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如果引用得当,可以大大加深和扩 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激发学生思维,使他们能获得牢固而深刻的地理知识。 四、巧用成语教学,助长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成语,会顿时课堂生辉,助长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讲到南极洲水雪覆盖 的大陆时,引用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说明南极洲厚厚冰层的形成原因。在学习东亚时,形容日本 与我国的位置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与朝鲜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北欧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湖泊众 多,可形容是“星罗棋布”。用“滴水穿石”来说明流水的侵蚀作用就比较恰当。沙漠地区的风力搬运作用可 用“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来比喻。在学习地下水潜水时,可提出“井水不犯河水”的成语在科学上是否可 能。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提出采取“杀鸡取卵”的做法是否可行。在学习农业生产时,对于集约经营可用 “精耕细作”来说明,对于粗放经营可用“广种薄收”来表达。南极洲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冰川,但冰川的 利用对人们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在学习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分布时,可说明我国几个“名不副实” 的矿产地,即甘肃金昌产镍,甘肃白银产铜,青海锡铁山产铅锌,贵州铜仁产汞,湖南锡矿山产锑,这样描述 使学生产生兴趣,印象深刻。 五、利用漫画教学,启迪兴趣 漫画教学,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其味无穷,易启迪学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思考。如在讲完人类与环境 后,我选了“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漫画,画面上的地球被拟人化,“头”上大汗如雨,“脸上露出惊慌 、痛苦和挣扎的表情,工厂及汽车排出的废气包围地球,一片已被砍伐破坏的森林。图下解说词:“啊!地球 出汗了”。让学生看完这幅漫画后,要求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这幅宣传漫画揭示全球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产 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存在这些问题可能引起什么后果? 又如在讲水资源利用问题时,我选了一幅叫做《宇宙乞儿》的漫画。画面上地球伸出两只手,哀求道:“ 请施舍点水给我吧!”然后让学生思考:这幅画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并引导学生分析回答。 综上所述,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 生潜力的作用。通过教师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 习,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地理小论文: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的四个步骤分析 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中提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地规划教学的过程。”地理教学设计是把“教”与“学”的原理用于策划地理教学资源和地理教学活动的系统过程,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设计思想和技术应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笔者多年来,紧扣新课标,立足新课改,运用新技术,结合主持的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地理“问题+活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积极摸索和实践初中地理“四化”教学设计,力求做到“教材处理生活化”、“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环节活动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并于今年上半年应邀在江苏省2011版初中地理新课标培训班上,成功展示了一节“四化”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赢得全省专家及同行们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一、教材处理生活化——渗透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成为课程研究者,而且成为课程设计者。笔者倡导的教材处理生活化是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取舍、整合并进行一些生活化的处理,力求改“教教材”为“用教材”。笔者在教学中始终瞄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科学处理教材,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体会学习地理的快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升生活品味,增强生存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家乡,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从而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例如,笔者在8月份参加江苏省教师网络团队比赛时,针对“澳大利亚”一节中“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在教学设计中运用“生活化”的处理方法,渗透家乡的特有动物丹顶鹤、麋鹿,引用生活中常见的“羊毛衫的标识——澳毛”等学生生活中的地理内容,赢得评委青睐,荣获一等奖。又如,笔者参加江苏省初中地理优质课评选时,对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学生生活实际,重新编辑制作了一段MTV视频——《在希望的田野上》,用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人入胜,学生倍感亲切。在认识土地资源的类型和探究土地资源的特点后,笔者话锋一转,“谁不说俺家乡好!你对家乡知多少?”把同学们的思维牵引到“感受家乡土地”上来。 所以,生活化地处理教材,既能满足学生好奇心,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能活跃学生思维;既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更有助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问题化——体现新课标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长期以来,学生大多“没有问题”、创新能力“先天不足”。因为书本上的一些结论是教师讲出来的,不是学生学出来的。为此,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即根据课程标准,把所要传授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以及鼓励并指导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多角度、多侧面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应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开放的、发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建构一个问题系统,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子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子问题的思考,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实践、设计、实验等方式验证、应用所学,既能够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也能够充分体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理念。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学习“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一节时,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精心设计三大问题——“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有哪些?为什么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怎么开发利用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又如,在学习“水资源”一节,可以设计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我国缺水吗?”(水资源匮乏)——“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原因”(时空分布不均)——“我们怎么办?”(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再如,在设计“我国的人口”一节时,可以提出“根据对身边居民分布及迁移情况的了解,你认为我国人口增长与分布有什么问题?你知道或你认为应怎样解决?”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所要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也利于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探究性地自我发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甚至高效。再如,在学习“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时设计:“你能举例说出天气对你的生活的影响有哪些?”等问题不仅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话题讨论,还利于引导学生注意在生活规划中关注天气,形成使用地理知识、技能指导生活、生产的意识。在进行“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查找识记,为避免枯燥机械,可以设计“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指的是哪的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位于哪个省?”等富有人文色彩的问题,不仅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还利于拓展知识视野,感受学习地理的乐趣,增强学习地理的意识。 三、教学环节活动化——凸显新课改特色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学校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特质选择合适的地理教学方式,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应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提倡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为此,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环节活动化。所谓教学环节活动化是指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教学环节的活动化,给足学生学习时间,留足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使“教室”成为真正的“学堂”。 例如,“巴西”第一目“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的学习内容可设计成旅游活动:行程路线一,走进巴西国家——说出巴西的位置和面积特征;行程路线二,走进巴西家庭——探究巴西的人种特点及成因;行程路线三,走进巴西街头——感受巴西的多元文化及其影响。又如,“澳大利亚”一课可设计成参 观学习活动:第一站,走进动物世界王国;第二站,走进澳大利亚;第三站,走进牧场生活;第四站,走进工矿企业。又如,“黄河的治理”一节可设计成主题教育活动:主题一,你对黄河知多少——黄河的概括;主题二,母亲河的贡献——丰富的资源;主题三:黄河的忧患——黄河带来的危害;主题四,我为黄河把把脉——造成危害的原因;主题五,我为黄河绘蓝图——黄河的治理。再如,“长江的开发”可设计成课堂探究活动:课堂活动一,饮水思源——探寻长江源流概况;课堂活动二,靠水吃水——探索长江开发方向;课堂活动三,涌泉相报——探求长江治理措施。这样活动化的教学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拓宽学生地理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构建开放地理课程的要求。 四、教学过程信息化——展现新技术魅力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教学中重视地理信息载体的运用。笔者倡导的教学过程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交互性、趣味性和丰富的表现力、感染力为课程整合的实施开拓了广阔天地。在教学设计中要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活动。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在地理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确定学习主题,在网络上搜集相关数据、文字、地图、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自我学习,在设计教学时,要精心选择地理素材,进行取舍、整合,按照学生喜爱的方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教学,展现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无穷魅力。 总之,地理教学设计中,在教材处理上,要体现学习生活中地理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内容上,要用问题化的方式呈现,从而体现构建开放课程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环节上,要设计成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趣味性活动,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要求;要运用新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既体现学科特点,又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生动性、实效性。 地理小论文:帮助高中地理学困生学好地理的几个方法 学困生即智力正常,但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没有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学生。对于地理课而言,学困生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淡薄、基础知识较差、上课效率不高、学习方法落后、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较低。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每位中学教师都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地理教学实践,认为地理学困生走出“困境”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制定有效学习计划和目标,能让学困生在学习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事半功倍。学习过程主要有制订计划课前预习精心听讲课后复习解决疑难独立作业系统小结课外学习等有机联系的几个环节,其中下列三个环节尤为重要。 课前要预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不仅能预先掌握学习的重点难点,而且能培养自学能力,。很多学困生的初中地理基础薄弱,而高中地理每节课的知识点多且难度较大,不易当堂消化。这就需要学困生抓好课前预习这一环节,找出重点、难点,做好听课准备,以便更好适应教学节奏。 课堂应专心。课堂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很多学困生上课只听不记,课堂发言、讨论缺乏主动性,做笔记与听课不能有效配合,各种感官不能并用。被动的学习态度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不佳。因此,学困生课堂上更应紧跟教师思路,用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笔记,争取不“欠账”或少“欠账”。 课后重复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最初时较快,以后逐渐减慢。所以,学完新知识之后应及时复习,写出复结笔记,做好相应练习。这样才能及时巩固所学新知识,提升自己理解、迁移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使用科学阅读方法 高中地理知识主要分为三大版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学困生要注意在不同版块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必修一主要学习自然地理。重点是对自然原理的理解和规律的探索,并探讨它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宜采用理科的学习和思维方法。通过学习建立宏观的空间概念,培养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力。学困生在学习本书时应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去思考,一幅图接一幅图去揣摩,一点一点构建地理框架。 必修二侧重学习人文地理。即从地理学角度分析人文社会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要求学困生应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发展变化,积累生活经验;应学会迅速通读课本内容,做好课前预习;应建立联系观点,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必修三偏重学习区域地理。区域地理重点是以图表为载体的学习方法,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地图和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多读课本和地图;应在各部分之间找到逻辑联系,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途径;应明确细节性知识点的出处,利于快速记忆和运用。 三、学会认真研读教材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地理学习侧重对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因此,学困生在学习时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阅读理解教材。 注重消化概念。概念学习是中学地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学困生在学习地理时要将教材中的主要概念细细梳理,逐一消化吸收。如季风、区位、上风向、最小风频、太阳高度、锋面气旋、地质构造等。同时还要把特别容易混淆的重要概念罗列出来,加以区分比较,如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地方时与区时、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等。 重视理解原理。高中地理学习不能一步登天,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地理规律和原理主要包括地理事物的特征,成因及其发展变化和相互联系等。如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内力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等。掌握原理和规律,就能寻找出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分析事物才有说服力并做到举一反三。 把握“求同存异”。地理环境既有共性,也具个性。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如受太阳辐射影响,地球表面的热量大致从赤道向两极递减,陆地上的自然带也呈现出从赤道向两极变化的规律,大致可分为热带温带寒带,这是共性。但在实际分布中,由于受地形、海陆、洋流、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又出现了垂直地带性及非地带性等。 仔细寻求规律。在平日地理学习过程中,学困生还要学会从教材中归纳出普遍性规律。如学习全球昼夜长短变化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可归纳出全球昼夜长短的时空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渐长;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的回归线上,哪个半球的昼就达到了最大值。这些规律总结有助于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 四、懂得如何使用地图 地图的阅读和使用是地理学习的“灵魂”和难点,也是地理学困生害怕学习地理的重要原因。想要学好地理,必须将地图当做最好的老师,做到地图“三会”。 会读图。读图注意先后顺序:先读图的主题,即图名;看清图例、比例尺和方向;读出图具体内容、范围等,观察要仔细全面;联系实际,学会变图和图文转换等。 会记图。首先学会分类,地理图表可分为日照图、统计图表、景观图、地形剖面图、原理示意图等。注意图文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要“图不离手”,多看图、填图、绘图,做到胸中有图,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只有这样,学困生在解答地理问题时 头脑才能浮现出一幅形象而清晰的地图,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 会用图。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提高思维力和记忆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同时还可用图记忆,当然记的时候,需要将文字直接落实到图上,涉及到该知识点时,大脑里反映出来的是有文字的图片而不单是文字,便可以象读图一样回答各种问题,不管是文字题还是读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地理小论文:网络环境下地理课堂教学的尝试与实践 1、问题的提出 网络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学技术领域中新崛起的前沿技术,网络教学作为1种新的教学方式正在我国方兴未艾地开展起来。在选修课、研究课的实践中已经认识到网络教学的资源共享性、多媒性、交互性3大优势,但它能否适合于45分钟内的课堂教学?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呢?为此,以地理课“澳大利亚”1课为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尝试与实践。 2、实践的步骤 1.网页的制作 依托校园网这1局域网络环境,制作澳大利亚网页。主页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分为自然环境、资源与发展、居民与城市、特有动物4个部分。 在自然环境的网页中又分为位置、景观、地形、气候4部分。位置的1页中与突出澳大利亚轮廓的“世界地图”,“澳大利亚地图”,回归线有动画效果的“澳大利亚领土组成图”及相应有关位置的文本材料链接。地形的1页与大自流盆地、西部高原、大分水岭的景观图片,有动画效果的“地形图”及文本材料链接。气候1页中与各种气候类型下的景观图片,“气候类型图”及文本材料以及典型地点的“降雨量分布图”、“气温曲线图”链接。此外,景观的1页中还与大堡礁、艾尔斯石、蓝山等澳大利亚独特风光的图片和材料链接。 居民与城市的网页中与有关人种构成,民族组成,语言宗教等材料和图片,还有“人口分布图”,库克登陆地图链接。城市1页中与城市风光建筑景观,城市人口、规模、发展等材料介绍链接。 特有动物1页中与有关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的材料、图片介绍,还有澳门利亚外来动物对澳大利亚的影响等材料链接。 资源与发展的1页中与“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澳大利亚矿产出口图”、“澳大利亚铁路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及有关工业发展的影音文件,文本材料介绍链接。 网页信息来源较为丰富。主要由教师通过网络下载、图片扫描、文本嵌入、光盘复制等渠道。网页之间的链接即按学生思维进行发散的跳转,并利用检索功能将发散的思维聚焦于1点。总体设计出发点是教材,但内容丰富,深度、广度横向、纵向延伸。网页在校园网上,学生可以在电子阅览室或网络教室通过浏览器登陆访问。 2.教学过程的设计 根据澳大利亚1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1.5课时。前半个课时,同学们在澳大利亚网页自由浏览,根据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确定兴趣小组。接下来1课时,分为5个环节。 (1)情境创设典型的图片,优美的语言引出学生对景观、动物、居民、发展的兴趣。布置每个小组的学习任务----每个小组带着专题任务去澳大利亚考察。对于学习目标不清楚的学生,教师要通过适宜的学习情境的设置诱发其形成阶段性目标。 (2)小组协作将同1兴趣小组的同学安排到附近的微机上,小组内部可以分工也可以共同进行,通过查找本小组专题内容信息,并通过语言交流或98短信息等交流方式共同将本小组专题知识结构完成。 (3)全班同学会话交流第1小组就澳大利亚自然环境专题主要内容及建构的知识结构向全班同学,其他小组在接受的同时,思考、观察,将迷惑的问题向的第1小组同学提问,或将自己更了解的问题与小组或全班同学交流切磋。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交流的内容及时启发、引导、点拔、评价。第2、3、4小组依次进行。 (4)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根据全班同学的对话交流,同学间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丰富自己对本课的理解,完成本节知识结构的建构。教师则以学生的角色将自己建构的知识体系拿出供同学评价、借鉴。 (5)练习巩固将要落实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做成趣味练习上传到网页中,学生通过有趣味的练习加深自己对本课的理解。 3、指导实验的理论和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的指导理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课所采取的教学法是支架式教学。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学生因为有向全班同学、发表、展示的机会,针对初中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期望值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尽可能多的查阅、练习、交流,主动学习。 学习过程中,学习是目标指引的每个学生都将自己考察的专题内容给其他同学作为真实任务,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又都不是教师施加的,而是学生自己确定的。同时,学习目标的形成与真实任务有关,学生在解决真实任务的过程中始终面对结构不良的或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因此他的学习目标只产生其学习过程内部,或产生学习者、教师、教学内容的相互作用中。 学生的学习是累积性的学习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总要有1个原有知识的激活阶段,然后则通过同化或顺应重建知识结构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使认知发展从1个平衡进入另1个平衡状态。学生的学习中,知识是累积的,不仅有量变,更是对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超越、质变。 学生的学习是建构的学习者必须对新信息进行精制,并将其与其它信息关联起来。学习者对世界的认识有自己知识建构的理解,也有同学间共享协作的认知,他的学习是建构的。 支架式教学的定义是为学习者对建构知识的理解提供1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学习者对问题的进1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便于学习者理解并逐步引向深入。(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以认知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本课中网页的制作除了给其信息外,网页的结构就是给学生搭脚手架。(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概念框架的某个节点)。小组内部的协作,组间的对话都是围绕问题情境进行的。(3)自主学习:教师提供有关线索,学生自己分析,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渐攀升。(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结果的基础上,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地理小论文:应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彰显地理学科特色 一、用现代教育理论彰显地理学科特色教学设计 1.建构主义教学论与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构建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习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和心理表征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习者与情景的交互作用,使学习者能够主动地建构意义。 地理概念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在学生整体地理知识建构中起着标志性的作用,地理规律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是学生整体地理知识体系中的骨架。帮助学生构建准确的地理概念,掌握正确的地理规律,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论指导地理教学,要求教师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学生熟悉而典型的地理学习情境,呈现循序渐进的问题,让学生在协作、讨论、交流、思考中完成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的构建。例如,对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区位”的教学,教师可作这样的教学设计:首先创设情境,给学生呈现一幅地图,如全球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分布图,再提示学生观察地图并思考,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在哪里(重庆)?为什么在那里(重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完成这两个问题之后,教师继续提出重庆笔记本电脑基地的区位是什么,让学生构建准确的“区位”概念,即包含“位置”和“与周围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两层涵义。 2.多元智能教学论与地图能力培养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八项智能。每个人都有1~2项智能强项,并可向其它领域发展和转移,且是动态发展。教育之目的就是要发挥智能强项、发展智能弱项,并向困难领域转移,促使人的智能螺旋式上升。 地图能力是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包括地图的阅读、分析及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地理空间意识,训练感知地理空间结构和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按照多元智能理论,地图能力只能是一部分甚至是很少一部分学生的强项智能。地理教学之目的是提升所有学生的地图能力,尤其是作为弱项智能的那部分学生。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地理教学,要求以学生具有的优势智能为基础,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实现提升所有学生地图能力的教学目的,达到“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效果。 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的教学为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总结归纳出二分二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按照多元智能理论,对以数理逻辑智能和内省智能为强项的学生,教师可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地图完成这些问题,最终得出结论;对以语言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为强项的学生,教师可设计让其在讨论交流中获得最终结论;对以空间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为强项的学生,教师可设计让其动手描画该图,通过注意太阳直射点移动带来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得出结论;对以自然观察者智能为强项的学生,教师可引导其对比观察三幅图的异同,归纳得出最终结论。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正确人地观的形成 人本主义教学论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出来的人应该具有主动性和责任感,具有灵活适应变化的能力,是自主发展的人。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帮助学生引出并澄清问题;二是帮助学生组织材料,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活动;三是作为一种灵活资源为学生服务;四是作为学习参与者——小组成员参与活动;五是主动与小组成员分享他们自己的感受。 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地理课程强调中学生要对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持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即正确的人地观,它属于地理学科的思想性特色。 用人本主义教学论指导地理教学,要求教师要把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结合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明确解决问题所需的材料,师生共同收集准备材料,或展示教师准备的材料,共同运用正确的方法分析处理材料,共同分享经验体会,解决问题。 以“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的教学为例,首先由教师呈现“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寿命图”,学生读图并说出该图表示的主要含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目前人类在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以其中一种资源的利用为例,师生共同寻找目前人类利用该资源的材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材料可以来自各种媒体,也可以通过学生调查访问得到,甚至可以是学生生活的亲眼所见。学生阅读比较这些材料,归纳出该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意识到这些利用方式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用现代信息技术彰显地理学科特色课堂呈现 1.运用计算机软件演示地理事象运动演变过程 地理学科涉及到很多地理现象的运动演变过程,如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地壳运动、大气运动、洋流、生物循环、城市区位变迁等,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理解这些过程,掌握运动演变规律。学生现有的地理教科书,在呈现这些内容时,仅仅以图片形式。这种呈现方式是静态的,并且图片数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很难形成运动的过程,学习效果不理想。现在用于动画制作的计算机软件有多种,常见的有Macromedia Flash、Adobe Imageready、Adobe Premiere等平面动画软件以及3DS MAX和MAYA三维动画制作软件。教师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动画软件的使用方法,结合课时内容要求,制作出形象直观、赏心悦目的地理动画,能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层的地理事物,往往是宏观、大尺度的,学生很难形成在不同尺度空间下的正确概念。Google Earth软件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通过该软件可以浏览全球各地的高清照片。师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拍摄高度,查看地理事物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特征,形成准确的地理空间概念。例如,在10千米 高度俯视城市,看到的是一个点;在1千米高度俯视,可以看到城市的轮廓;在100米高度俯视,则可以清晰看到城市的道路网和城市功能区。 2.运用网络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地图呈现 电脑网络是一种学习工具和手段,能够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习的主要对象之一。由于篇幅限制,地理教材和地图册能够提供的地图数量非常有限。教师把网络资源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呈现给学生丰富而且典型的地图,有助于学生清晰、准确、全面地掌握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培养地理能力,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例如,讲授“自然带”内容时,教师在用好教材地图的同时,还可通过网络,给学生提供每个自然带的景观图片、反映各个自然带内植物结构特征的图片、自然带内动物的图片、自然带内土壤的结构图片等,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形成丰富的自然带概念。还可以收集经过适当加工,能更直观展示地理规律的图片,如山地景观变化图片,更能清晰地表明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3.运用多媒体学教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与传统的口授式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能通过声音、活动图像、文本、图形、动画等多种刺激作用于学生,充分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用于地理教学,能将遥远的、古代的、典型的地理事物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将立体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充分展示给学生,能让学生及时感知地理之美,激发其对地理的喜爱之情,增强地理学习兴趣。 教师利用多媒体能综合呈现信息的功能,创设出科学、逼真的地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向纵深发展。 地理小论文: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提问的探索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具体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培养学生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能够主动学习。而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则是主动学习的开始,是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的重要标志,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学习能力才能充分得到开发。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总是充满好奇心、创造力和对世界的兴趣,而且总是不停地追问‘为什么?’,而到十八岁却变得消极缺乏反叛精神,确实有传统教育使其好奇心、求知欲在学校生活中逐渐消极殆尽的因素存在。据统计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回答过老师的提问,但又是大多数的同学没有主动向老师提过问题,特别在课堂上,很大的原因是胆怯,怕老师指责,同学笑话,有的甚至还觉得什么问题也没有,老师讲得都对。这哪里还是一个具有自主精神、自我意识、自我学习的现代学生呢?分明只是一些填充容器而已。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提问的环境并激发学生提问。若按发生的时间、地点把它们分为三类: 一,课后作业提问。这种最常见,学生在完成布置的作业时,遇到困难,向老师请教提问。但有的学生来问的确实是相当简单明了,或在课堂上已多次强调,我们千万不能有不悦之色,甚至说:“你怎么回是?上课没听见?这么简单的不知道?回去再想想。”本想弥补上课不足的他就这样被你打发走了。你是做到了严格要求学生,给他一个教训,望他以后上课能专心一些,可他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来找你了,接下去的就是问题越积越多越不敢问,抄作业、不做作业、兴趣淡然、不懂装懂,进入学习习惯差的恶性循环。所以不管怎样,对于主动请求帮助的学生,我们应耐心地进行辅导,多方寻求途径帮助他了解原理、运用原理,或分析解题思路、点拨关键之处。如部分学生解答光照图时,总觉得困难,我们要耐心地帮他找出图中隐含的已知条件,达到举一反三。平时课余时间也应主动出击多到学生那儿去转转,做到平易近人,诲人不倦,及时帮助,让他尝试成功,提高兴趣,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促使他主动向你提出问题。 二,课堂上的提问。由于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及时完成任务教学任务,常采用讲授方式,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记,学生答,没有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而且师道尊严,学生也不敢在课堂上发问,即使我们还注意了师生间的交流,但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约制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应: 1:保护独立见解,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课堂上,当你非常投入地讲解的时候,下面冷不丁地会冒出一个‘为什么?’,甚至是与你想启发得出结论完全相反的时候,你不能用眼一瞪,一白,自管自地讲下去,这时候你最好停顿下来,留时间给学生思考一下,并感到惊喜,学生在思考、在学习,有他的发散思维在活跃,应热情地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对其创造性的发现给予诚恳的表扬。因为独立见解也是一种创新思维,不但不能轻易地否定它,而且应该大力保护赞赏,特别是异想天开、别出心裁的学生更应格外保护。当你对一个学生独立思维过程进行评价与指导时,受益的毕竟是全班同学,即使他是错误的,也要允许他犯,鼓励他通过与同学、老师交流,逐步领悟正确的结果和答案。这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能敢于提出问题,使教学中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保护,人格受到尊重,会发现自己的潜能,增强自信心,唤醒主体,养成勇于创新的好习惯。 2:改进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在平时还应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优化教学,激活思维,给 予足够的时间、空间,引导他们思考,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热力环流图时,在举些例子引入热力环流后,可安排学生自己读图,你读懂了哪些,哪些是你要问的?这时候有的同学会说,他看懂箭头怎么指向而成一环流,会问从字面上看为什么水平面上是高压指向低压而垂直面上却是低压指向高压,图中的点数多少表示什么涵义?等压面为什么有向上突起及向下弯曲?当他能把这些问题提出来时候,他就成功了一半,作为学习的主体进入轨道,他要解决这些问题,老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辅助者。这种经过思索而获得知识会更牢固、更扎实。所以说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启发诱导释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3: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可采用多种方法,现代媒体教育对创设情境,营造宽松环境,激发培养求异思维的习惯和能力也必不可少。例如屏幕上黄沙覆盖,随风波动,村庄一退再退。房屋已经被风吹得不得不用木棍拄着,屋外人们却在大风黄沙中砍着零星的树木。我们的教育主题当然是沙尘暴和植被,同学们通过观看,感官受到刺激,他们群情激昂,相互讨论,相互问答,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并深入到‘那儿人们应该怎么做?政府部门应该怎么做?’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不收敛在一个点上,而是探索多种情况,研究多个‘为什么’。若用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来问学生,领着学生走,长此以往学生思维僵化,产生惰性,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三,课余提问。教师在抛开师道尊严的外套,树立了“善解人意,乐于交流”新形象后,平时学生就敢于向教师提问了。教师应当时时刻刻让学生感受到在对待教材、教学内容等方面可对老师提出质疑或批判否定,这对培养学生勤奋好学,敢于向权威挑战,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是大大有益。有的同学提出,新教材中地转偏向力对长江三角洲发育的作用的第二幅图不能说明问题,三幅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图不宜采用正午两字。这一个个凝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后的结晶,决不是单纯输入后的输出,已有了质的改变。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媒体的出现,学生了解新信息、新事物比老师要快得多,可与他们互相质疑问难,共同探讨问题,形成教学相长的状态,既活跃了学生思维,又融洽了师生关系。高中学生由于知识不断丰富,学习能力逐步发展,有些问题你一下会回答不上来,千万不能强不知以为知或王顾左右而言他糊弄人,或强词夺理压抑学生,那么你比“我不太清楚、容我想想,我们一起去查查资料。”这种回答要失败得多。要引导他们通过课外阅读,发展求异思维,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师生合作,进行研究性、探索性学习。如提出生态五百强縢头村是最早使用沼气的村庄之一,为什么现在反而用液化气?对生态是否影响?我们可结合实践课考察、了解情况,得出 报告。 以上所述,不管何时何地,要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构建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教学民主关系,营造一个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激励、合作的基础上,一个能自由思考、讨论学习,一个轻松、和谐,有心理安全的氛围。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环境和氛围,那么教学方式则是教学指导思想的实现。教学方式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丰富化,从而产生更多的问题。如同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创新与问题紧密相连,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开拓进取,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精神。这样就能实现教学的根本意义,即调动学生探索研究未知领域的强烈愿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以及预见未来事务的能力。 地理小论文:地理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是九年义务教育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之一,而地理思维能力的体现,依赖于地理思 维品质的达到程度。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一、地理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1.(精炼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促成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力包括:动机、欲望、兴趣、爱好。其中兴趣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最活跃因素,而提 问则是激发兴趣的内在“激素”和“催化剂”。其作用的途径表现为:提问兴趣动机知识思维。精炼 的提问就是为学生设一个磁力场,并以教材(地理知识)作诱发物,以老师作导体,激起他们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涌起学习的冲动,从而启动和活跃思维。 在高中地理下册《土地资源》一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后,教师可通过提 问、启动和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由学生自己得出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大政方针。例 如:“如果你是国家土地管理局负责人,面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应采取什么政策和措施来改变局面?”(核心问题,利用原则),“若你分管中国农业工作,对耕地、林地现状作何种打算来促进稳产高产?”(基本国 策,扩耕与提高年产相结合等),上述问题可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强化兴奋点,充分释放他们的大脑潜能 。如:针对我国林地、耕地人均少,该怎么办?后备耕地潜力不大情况下怎么提高农业生产等问题,要求学生作快速回答,并对学生的发言给以迅速的肯定、否定或补充完善。这样,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流畅,思维过程 加快。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分析,得出与书上写的相同的结构,获得了成功感和喜悦感,同时,提高了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了思维的敏捷性。 2.强调动手,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究性 如果教学只凭老师的语言符号或教材的文字符号,从一个抽象到另一个抽象,就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内容 的深层兴趣。学生的地理思维也难以深化,达到融汇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针对这一问题,教学时可创设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入境,使他们靠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把问题层层解开,最终寻到 正确的答案。 以《北京交通》一节教学为例,课前将学生分成若干课题小组,并准备了1949年——1992年北京交通(道 路、桥梁、电车、公共汽车、出租车、自行车、立交桥……)的数据材料和图片资料,供学生阅读查找。上课时教师仅列出几道递进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查询资料、加工、分析得出新数据,并寻求各个相关制约因素,设 计解决方案,优选后提出自己的结论。 A.北京道路建设中主要规划了哪几条交通干线?二环、三环长度各多少千米? B.根据1949年~1992年数据分析,预计照此速度发展,到2000年北京交通会呈现什么状况?数量会达到多 少? C.截止到1992年,北京的二环、三环、四环上有多少立交桥?在西单、东单路口,修建立交桥是否可行?为什么? D.根据已有资料及你亲身的感受,综合分析北京交通自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这些发展中你发 现了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在对北京道路交通的现状有了较清晰的印象后,随之又产生了对1949年~1992 年增长速度的关注,并激发学生计算到2000年北京市交通的状态、数量。此时,学生的思维开始深化,教师抓 住这一切入点,进而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对在东、西单两个繁华路口建立交桥的利弊逐一分析,将书本上地理知识活化、具体化,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层。这样,以动手、动脑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为基础,在“寻幽探胜 ”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探究性。 3.通过地图,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创造想象渗透于思维,才能形成创造性思维。中学生的想象力很强,但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不能很快 向抽象的现实方向发展,形成创造性思维。地理教学中地图是始终离不开的信息载体,在传统教学中,对地图仅是强调能够会读图、分析图,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看图说话”,对地理思维的发展,也仅仅是初级阶段。中学阶段可充分开发、活化学生大脑潜力,在专题地图的制作开发上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 使地理思维在理想的时空范围内自由驰骋,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发展思维的独创性。例如,在初中区域地理学习的最后,教师可根据初中所学过的地图知识,进一步讲解制图规范和简单编图程序,然后由学生自己自由 选题,绘制一张彩色地理专题小地图。这一作业的布置,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作业交上来时,许多意想不到的内容映现在你面前。《世界野人分布图》上,小小的脚印图例代表“野人”的分布,《美国NBA篮球 队分布图》的底色是一幅红蓝相间的星条旗,《中国沿海开放港口分布图》上14个开放港口和特区、开放区宛若一条腾飞的巨龙……这既有科学的基础,又富于浪漫的创造想象。正是学生对地理事物深入理解和追求而形 成的创造性思维的反映。 4.讲求结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地理思维的深刻性,系指学生要善于深入地思考各种地理问题,抓住各种地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并预见 其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善于把握各种影响因素间的联系和关系;善于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高中《地理》上册中《地球的运动》一节是难点,在学完这一节知识后,要进行系统的归纳 总结,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形 成网络。教师在总结本节时,可先提出“形成地球上的五带划分、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等地理现象的根本原因 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探源,想到与黄赤交角的联系,此时,教师再在学生已有零散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启发学生一步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大量感知中抽象概念,总结规 律,形成如下知识结构,从而培养了学生地理思维的深刻性。(见附图) 附图{图} 5.注重讨论,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地理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地理问题,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事物,不迷信“权威”意见,不因 受暗示而动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对这一思维品质的培养,殊不知,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才能在众多前人理论中寻出突破口,从而脱颖而出。如在初一地理教学中,可 引导学生对过去评价我国特点的一词“地大物博”进行讨论。我国确实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从人均考虑, 联系我国的状况就会发现,巨大的人口包袱已使得我们的“物”再也显不出“丰”了。学生通过这一思维过程 ,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否定了“地大物博”这一褒义词在我国国情上的应用,是认识上的一次不小的突破。在 讲授高中地理时,对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条件的分析,更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过程。如对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社会协作条件”的分析中,现代工业考虑专业协作需要,应尽可能把专业部门和企业配置在一起,形成聚集效应。但又要考虑作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在工业达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后,会出现“饱和状态”,出现争 地、争水、争动力、加剧污染等问题,一些工业又不得不向外扩散,有些“轻薄短小”的新兴工业就可在新区 布局。因此,同一条经济原理、布局原则,对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不同时期 是有不同应用要求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讨论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综上所述,学生地理思维的各种品质的高度发展,就是他们地理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智慧的增强过程。在地 理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是培养能力的一条主渠道,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地理小论文:浅谈地理教学中的论文教学法 刘 靖 论文教学法是指用想论文、写论文、析论文、疑论文的思路来指导地理教学,教学时先把所教的地理内容设想为一篇有见地的论文,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寻找论点,把握论据,逐步论证,最后提出、解释疑问,归纳引伸。用此种方法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还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教材的分析,人文地理部分某些教学内容更适合此种方法。 论文教学法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个探索,它摒弃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学时在学生自己审题的基础上,假想课文应该持有的中心观点,再通过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和信息的加工,创建这一观点的论证系统,最后结合教材归纳比较,从而使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进一步升华,并用自己的头脑重新建构现实,以加深对外部信息(指教材信息)的理解和取舍。论文教学法是建构主义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此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建构: (1)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论题的理解,也即从自己的记忆系统中提取信息,论证课题。 (2)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教材的论证过程,发现新信息,改造和重组先前的建构,提出疑问,解决疑问,以达到认知和现实的统一。 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了论文教学法的“想、写、析、疑”四字教学模式,下面以中师地理教材第二册第十四章《人类和环境》为例加以阐述。 一、“想” 想是教学的开始。是学生审议课题、搜集材料、确定论点的前奏。想不是叫学生凭空乱想,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课题,进入意境。 1、老师出示教学课题《人类与环境》 2、出示本章的教学目的和重点 教学目的: 掌握环境的概念及其组成 理解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的主要方面 理解环境问题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了解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 充分认识如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环境概念、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途径 3、让学生思考:自己能否回答和解决上述问题?现实生活中能否找到合适的事例来加以说明?如何组织素材,充分论证? 在学生思考 “想”的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听学生的想法,说自己的观点,师生互相探讨。 二、“写” 写是教学的深入。是理思路、编提纲的过程,是想法的书面表达形式。 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逐步建构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此时老师要求每个学生自己列出一个写作提纲,即如果该课题由你来写,你打算如何安排,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参考其它课外书籍,这时学生的兴趣和激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在“写”的过程中,老师始终要当好参媒。要求学生写的提纲要体现教学目的,但又不拘泥于教学要求,要大胆地写出自己的观点,论点鲜明、联系实际。 从建构主义理论来讲,写的过程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这使得老师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到了学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这为双方进一步合作,准备了必要条件。 三、“析” 析是教学的中心。可分两个阶段:(1)有代表性地请学生简析自己的论文主题、层次和结构。(2)师生共同分析教材的主题、结构和层次。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打基础,不仅能发现学生的认知障碍,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时机;后阶段是分析的重点,通过师生共同谈话,可修正和重组学生先前建构的不足,让学生在讨论和分析中,认知领域有一个质的飞跃。对第二阶段的分析,《人类和环境》谈话提纲可作如下安排: 问题的提出 研究课题:《人类与环境》,关键字“环境”如何理解? 环境的概念: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界定本教材的研究重点是自然环境。 环境的组成:自然环境包括 地理环境(指地球表层)、地质环境(指地表下的岩石圈)、宇宙环境(地球以外的星际空间)。这三者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人类与环境是怎样的关系 人类活动影响环境:影响自然景观、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环境系统的功能。 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自然资源在数量上质量上有着很大差别、 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危害程度有着很大差别、不同地区水土中化学元素的含量有差别、不同地区环境承受破坏和污染的能力不同。在此要强调人类与环境的辩证统一、互相依存的关系。 为何要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出现了环境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 (2)发生环境问题的原因? (3) 发生了哪些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生态问题、污染问题。 (4) 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地区差异,为什么? 4、如何来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重点) (1)统一认识:a人类的发展必须要靠环境的供应,而人类的持续发展必须要以环境的持续的供应为保证。b当人类的活动影响到环境的质量时,我们无法也不能逃避,只有面对现实,帮助恢复环境。c我们要尽一切可能,让环境有持续的供应能力,从而使人类有可能持续的发展。 (2)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主要途径: a 在人类生产方面。对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应该有效地调节经济发展的步骤和速度,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对人类自身的生产,要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使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经济、环境相适应,这是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 b 在环境发展方面。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控制已出现的环境问题 这是环境向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良性方向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工作,以免环境再受污染和破坏,这是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中心内容。 人类与环境的广泛性:要加强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通过系统分析学生掌握了教材的论证逻辑结构,加深了人类与环境的辨证统一的关系的理解,特别是联系实际,结合国情,充分认识了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关系。同时学生通过对照比较,明白了自己在建构这一部分知识结构时,在哪些方面还不够成熟,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四、“疑” 疑是教学的关键。提出疑点、突破疑点、解决疑点,才会在教学上有质的飞跃。经过综合分析,学生的建构总有与教材上不一致的地方,有的经过加工类比,很快得到了解决,可是常常还有一些问题想不通,这就是“疑”点。疑点的种类很多,有的疑观点,有的疑事例,有的疑论证结构等。出现疑点是论文教学法的高 潮所在,也是学生知识和能力获取的高级阶段,常闪耀着学生敏锐的思想和智慧的火光,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突破和解决。 论文教学法是借鉴了语文教学中的如何写论文的结构模式,通过在地理课堂中的教学实践,发现此法特别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特别适合部分人文地理内容的教学。“想、写、析、疑”四字是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也可能要花几堂课才能完成这一过程,如上述的《人类和环境》一章就不是一堂课能做到的,只要统盘考虑,合理安排,加强指导,论文教学法会发挥它应有的功效。 地理小论文:初中地理有效教学 1、改进教学方法、端正教学态度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以及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要充当好指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在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多地将时间留给学生,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自己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最常用的情景教学法等,最常用到的是以探究式活动中心的问题情景,在教师前教师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为主线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再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教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的关键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时常激励和鼓舞学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欲望、信心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给予学生鼓励或期待,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发生错误时,教师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要以鼓励为主,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错误的原因,并将其改正,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对学习产生恐惧,才能使课堂教学成为有效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灵活运用地理教具来辅助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手段更丰富,也可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可以通过图片、影片、地形图等资源来辅助教学,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地理知识更生动、形象,使学生不仅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还能使复杂的、抽象的地理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还能拓宽知识面,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的提高,从而使地理课堂教学成为有效的课堂教学。 3、让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 教师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是从我要学习到我会学习的过程。所以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目标就在于让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让学生通过预习提出问题,并能够通过课堂学习解决问题,这样还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学习。还要养成复习的习惯,可以通过课堂笔记和课本经常对已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复习,还可以把作业看成是检验自己学习手段,通过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以及课外习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再通过反思和总结最终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另外,地理学习的特点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考试中都离不开读图、看图、用图和描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从地图中获得有效的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基础性知识编排成歌诀、口诀或者用谐音代替法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去记忆,让学生能够更轻松地掌握和运用知识点;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实际的问题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还可以运用讨论式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学习,也是让学生掌握地理学习方法的途径之一。可以采用同桌讨论、小组讨论以及全班讨论等形式,使学生通过讨论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交往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也要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合作方法进行指导,既能够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发挥好的带头作用,又要照顾到组内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有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积极思考,共同解决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参与要课堂学习之中,让他们都有体验的机会,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师资队伍的建立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通过开展评课、听课活动作为教学研究的手段,通过听课明确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评课让教师能够明确自己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改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学校还可以不定期地组织培训活动,仅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还使教师在教育观念、工作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高,从而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本文立足于对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创新型应用人才实践培养体系;构建多元化、开放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两个方面,阐述了优化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金融院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人才培养; 模式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的广泛普及和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运而生,成为高校纷纷开设的重要课程。金融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信息管理与系统专业的建设领域,一直处于改革与发展的状态。特别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发展,成为深化专业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基于对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分析现有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口,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几点建议。 二、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的清楚认识 从实际来看,金融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缺乏培养目标的明确体现,导致培养方案操作性不强,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脱节。一方面,疲于应付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缺乏充分的考量,在实际中缺乏系统性、实效性;另一方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多,培养内容呈现出“拼盘式”结构,无法形成培养内容的系统性、关联性,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程度不够,参与培养的积极性欠缺。 (二)专业实践培养构建力不足,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构建开放式、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是深化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当前,金融院校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表现出“模式单一、构建力不足”的尴尬情形。首先,金融院校尚未建立明确的实践训练培养目标,以至于培训习题不完善,出现实践培养系统性不足,难以实现对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其次,培养模式单一,是当前金融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推进的瓶颈。依托单一的实践培养模式,不仅无法构建开放式、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也难以构建科学化、体系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制约了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 (三)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人才培养工作建设缓慢 完善的师资队伍体系,是当前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从实际来看,很多金融院校在师资建设方面,缺乏完善的师资队伍体系,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影响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拓展及创新等工作,并且教师实践培训能力不足,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设中,表现出工作能力欠缺,难以满足人才培养工作发展的需求。 三、优化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一)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导向,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是当前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重点,也是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重要指导。首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建设,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下图1所示,是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导向,实践培训体系的建设。从中可以看出,金融院校在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要扎实推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完善的实践培训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实践培训的实效性。其次,师资力量是扎实推进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基础,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建设、信息管理领域的专家加入,对于金融院校优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构建多元化、开放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培养模式单一的局面 当前,金融院校专业培养模式相对比较单一,被动的培养机制难以适应学科发展的现实要求。为此,加快推进多元化、开放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当前金融院校深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首先,金融院校应积极改变当前被动的工作局面,强化校企合作的推进,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构建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其次,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要在培养内容、方法等工作中进行优化与调整,注重实践环节的落实,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再次,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加强社会服务与创新应用型人才的互动关系,让培训成为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应用能力的主战场。 综上所述,金融院校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完善学科建设的集中体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强调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着力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专业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关键在于:(1)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导向,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2)构建多元化、开放式专业人才培养,转变培养模式单一的局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大数据视角下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 摘 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数据信息的膨胀,并引发了数据仓库、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兴起,这也成为数据管理人员讨论焦点。对于医院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而言,大数据视角下既然已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也就意味着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应该转变其传统的管理模式。本文就以大数据视角下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为研究课题,对其在大数据视角下的改革和创新进行深入换的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视角 医院信息管理 信息系统专业建设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经济、科研、卫生领域都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数据风潮。以时下医院信息化管理为例,大数据视角下对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数据分析人才的专业水准不断提升。在大数据视角下,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遇到了巨大的生存考验,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至于大数据视角下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还需要从其存在的缺陷漏洞出发,找出专业化的解决策略。 1 大数据视角下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挑战和机遇 大数据视角下需要进行数据的集合,而且在数据的分析功能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标准。但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类型也更加复杂,数据的存储量也更加庞大,这对于医院信息管理人员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TDWI大数据分析报告中明确指出,现有的数据分析和检测难以满足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需求,进而拖慢了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建设步伐,对于医院战略目标的达成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与此同时,大数据视角下对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加系统化、全面化的要去,这位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障。此外,大数据时代是一个数据膨胀的时代,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必须借助于互联网操作平台,进行相关数据信息的操作管理。从医院信息管理和专业建设角度来看,大数据视角下对信息管理人员进行了一定的技能筛选,而且为医院数据的存储、整合和分析提供了相对应的硬件设施。由此可见,大数据视角下对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也是一个改革发展的良好机遇。 2 大数据视角下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 2.1 大数据视角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多医院都已运用网络化平台,将计算机系统内部的各项应用分布于病患住院费用管理、人士管理、挂号管理和医疗器材和药物成品管理当中。例如医院采用FORTUNE及COBOL处理信息语言。 此外,在不同科室也加入了个性化管理系统,这主要是便于科室信息管理的便捷化操作。因为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化发展,其个性化功能日渐突出,在不同医院科室的个性化管理系统中,它可以快速进行信息数据的甄别,满足不同科室对信息数据的甄别。 2.2 采用ISO构建医院信息体系 由于临床医学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为方便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应该规划当前医学专用术语,使其规范化、标准化,以此提升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编码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能。此外,还应该对医院内记录的各项疾病、医学操作术语以及医药产品进行一个统一的编码,然后根据各个编码对其进行更加细致化的分类。在医院医学文档的模板编辑中,应该及时的更新医院内部的文本格式,便于医生对特殊病症的详细记录。为了实现大数据视角下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共享,还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便于医院研究人员对医学技术的应用。 再者,经大数据时代的引导,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实现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的统一。基于大数据的管理系统在传统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融合了当下大数据思想,并将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朝着大数据集中方向发展,促进了医院信息数据的协同化发展。 2.3 构建B/S系统架构的医院信息数据中心 大数据视角下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一个大数据视角下医院信息管理数据系统。迄今为止,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是在医院正常运营的前提基础上,进行数据的采集、清洗和集中,并且采用SDM软件对医院信息数据进行优化管理。此外,建立专业化的大数据平台,便于不同科室人员进行数据交流。采用大数据视角下数据库外部链接方法对系统内的数据进行更新,借助医院信息管理人员对元数据的管理,实现医院内部数据资源的统一化、规范化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数据信息的膨胀,并引发了数据仓库、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兴起,这也成为数据管理人员讨论焦点。对于医院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而言,因为有大数据的支持,医院信息数据可实现集中化、规范化管理,这为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支持。此外,在大数据视角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医学方法、医药名称进行编码统计,然后对其进行细致化的分类,进而提升了医院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基于当前社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研究 【摘 要】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需要和对信息管理提出的高要求形式下,信息资源的科学高效管理、组织、维护与共享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当前社会,文章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进行了一定分析,并通过专业定位、专业人才定位、专业课程体系定位来说明了具体该如何发展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一专业。 【关键词】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 1998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国家教育部对经济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的整合之下诞生了。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计算机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多方面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截止到2012年,全国已有超过一半的本科院校开设了此专业。在该专业发展与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其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因此,只有对其发展现状与目标定位进行分析,才能探索出可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发展路径。 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历史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遍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形成进程也得到了显著的加快。该专业形成的背景充分说明了其与信息化建设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20世纪60年代,一些信息技术发达国家为推动IT行业快速发展,扩大IT技术应用范围,提高IT技术科技水平,而开始迫切需求大量的专业人才。为满足这一需求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教育应运而生,并开始在各国家、各高校逐渐建立起来。 70年代后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我国开始正式获得发展的时期。经过20年的发展历程之后,教育部对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科技信息与管理专业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等整合成一个全新的专业,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截止到2007年,我国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高校约有400多所。从这一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该专业发展十分迅速,发展规模也正在不断的扩大,这充分的体现出了我国社会发展对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大量渴求,也体现出我国信息化建设正处于飞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随着人们对信息及信息化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应用的日益普遍,该专业在我国教育事业领域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当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2 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现状 2.1 专业无特色 就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当前培养情况来看,它没有专门针对某一个具体的行业,更没有针对某个具体的岗位,对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缺少针对性的指导,导致该专业培养目标抽象化、人才需求定位模糊化,专业特长不清晰,专业形象不突出,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这一问题在我国众多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它的存在给人才就业增加了一定难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就业的质量。 2.2 学生能力不突出 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经济与管理三者之间无法取得有效的平衡,且缺少对信息技术、经济与管理整合的主线,使得专业化的素养、思维与能力得不到系统的、有效的培养,致使学生专业能力不突出。据有关某年毕业生调查统计,有58%的学生认为该专业虽然涉及知识面广,但课程深度不够;有25%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无一技之长。 2.3 专业定位不清晰 专业定位不清晰,主要表现在国家教育部出台的有关文件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表述形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且较为宽泛。这使得很多教师在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由于对专业理解的模糊而导致方案的设置存在一定的偏差,不仅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难以达成培养目标,而且使该专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就业方向充满了迷茫。 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很多高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没有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对该学科交叉性特点认识不充分,缺乏有效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手段。第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不科学,没有严格按照知识获取行为习惯和逐层递进的教学模式来合理安排先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第三,专业各门课程之间没有得到有效的衔接,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从而给学生能力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限制,给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3 如何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3.1 专业需求 3.1.1 专业定位 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深度,并被定位在研究计算机技术等在经济与管理中的应用。伴随各国研究者对该专业研究的日趋成熟,国际上已达到一个共识,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隶属于管理类专业。由于不同院校该专业的发展历史不同,且在专业调整过程中其对专业范围和专业内容的认识与理解也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各院校专业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不清晰,难以满足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3.1.2 专业课程体系定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思想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与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高科技人才。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明确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定位,就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采取可行有效、适用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我国颁布的有关文件中规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计算机网路、信息管理学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从该专业包含课程之多、类型之杂中可以看出,多而杂是其具有的一个最为显著的专业课程特点。它与管理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不同,是基于现代管理理论,通过借助先进的计算机工具对信息进行管理的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对于这类专业,如果没有从根本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即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一个合理的定位,就很可能会被竞争激烈的市场所淘汰。 3.1.3 专业人才定位 根据教育部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规定来看,其主要以培养两类人才为主,其一是高级系统分析员,要求能够熟练掌握信息资源开发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等的分析、设计、运行与评估,能够从系统分析与设计中开发出各种有用的信息资源,协调企业内外环境,改进与完善企业系统和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其二是从事信息管理行业的人才,主要负责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根据工作流程和信息资源的组织结构,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企业战略进行重组优化。 3.2 如何发展 专业定位的实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计算机信息系统或一个信息组织,其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它注重的是信息的管理与组织,强调的是计算机技术的辅助性作用。虽然该专业课程体系具有多而杂的特点,但这正体现了它的生命力与独特之处。另外,它在实践中的迅速发展,是其与社会实践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在变化快速的当今社会,各种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必须要依赖于实践之上。因此,只有与时俱进不断的实践、不断的进行理论研究,并结合教育教学事业发展情况和各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特点,采用先进、科学、适用的分析方法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进行准确合理的定位。 专业课程体系定位的实现。首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与渠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当中,帮助学生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其次,突出专业特色。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办学理念与办学思路,采用科学的、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构建彰显本校特色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最后,更新专业课程内容,确保内容实用。为适应和满足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伴随计算机系统、计算机软硬件和计算机网络等发展速度的日新月异,计算机等相关课程的内容也随之不断的更新与丰富。面对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和社会需求不断增长这一趋势,在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当中,只有高校不断的将当前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研究的新信息技术和新信息管理理论,以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科建设中出现的新知识、新理论及时、全面吸收到其中,以确保课程内容可以得到不断的更新与完善,最终才能实现专业课程体系的良好定位。 专业人才定位的实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像会计、外语、计算机等专业那样培养能够适应与满足社会需要的、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学校对社会需求进行及时、准确的了解与掌握,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门专业有所充分、全面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合理的培养目标。通过加强与市场企业的沟通,了解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才培养计划。 基于社会需要,通过文章对专业定位、专业课程体系定位与专业人才定位的论述,及其具体实现方法的分析,本人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会是课程多元化、方法高效化的形式。总之,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在信息化的社会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高校教学所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文章从专业定位、专业课程体系定位与专业人才定位对这一专业的需求进行了说明,并具体说明了该如何实现这三个定位。在以后的研究当中,文章应结合相关实例来弥补现在研究的不足。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 从培养目标、办学特点、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环节设计及管理制度等方面介绍福建江夏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训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结合地域经济发展特色与办学实际情况,提出信管实训教学改革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训教学改革;福建江夏学院 随着全球网络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趋向采用信息管理手段的意愿也日趋增强。海西地区作为大陆与台湾联接的桥头堡,对既懂信息又懂管理的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长。目前所培养的信息管理人才在质量上与福建及周边省份经济发展的需求都存在差距。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缩小社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间的差距、提升信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是急需研究的问题。 1 确定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内涵和定位 人才培养首要问题是人才层次定位,定位要明确清晰,符合环境特征及需求是要点。福建江夏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定位应是立足海西,辐射东南,及时地为海西经济区培养和输送优秀的信息管理人才,这是办好该专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据此,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具备高尚健全的人格、一定的国际视野、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宽厚的专业基础和综合人文素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领导潜质,具备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和研究能力,能够在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组织从事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管理方面工作,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复合性、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福建江夏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立在电子信息科学学院,其人员多是由具有计算机或信息管理背景的专业人员构成,具有较强的IT技术支撑能力。因此,比较重视计算机类的课程教学,在实践环节中亦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建立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属于应用性学科,其实践教学占据教学主要地位。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指导他们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信息管理问题。福建江夏学院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基础性实践教学、专业性实践教学和毕业综合实践性教学。 基础性实践教学,包括军事训练、社会实践与调查、专业认知实践 军事训练安排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主要培养学员的纪律性;社会实践与调查安排在大学一、二年级暑假进行,目的是让学生走进社会,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锻炼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 特别重视专业认知实践,其内容主要有:1)调研某企事业单位内部信息管理的方式;2)调研某银行与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中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3)到某地区(市、县、乡镇)综合管理部门或情报(或市场)调研机构,了解当前产业构成及发展趋势;4)到教学科研管理机构或学校调研业务信息的内容及管理形式;5)对私营或其他组织形式的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调研。这些调研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当前企事业单位中信息化的现状、未来发展前景、相关岗位技术需要等。 专业实践教学,包括三个部分,即课堂实践、专业集中实践和第二课堂创新实践 课堂实践分别在不同的学年中与对应的理论课程同步进行。早期以学校的相关实验室为主,主要开设ERP课程实验、数据结构课程实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实验、C程序设计课程实验、Web编程课程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数据库应用课程实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实验等八门课程实验。课程所采用的实验内容与同类专业课程主流实验内容基本一致,但发现效果并不好。经过反思,认为根源在于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不应单纯地培养信息系统应用开发能力,而应当侧重于培养应用沟通交流能力主动找寻问题的能力、确定问题域能力、应用专业技能处理问题能力,还有小组协作与人际影响力的培养。为此,引入“16+2”的教学模式(即将每学期18周的教学时间分为理论教学16周,集中实践教学2周),将课程实践内容细分成课内实验和专业集中实践两个部分,课内实验以三个目的为主:对相应章节理论内容的验证;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相关邻域经典问题的求解及分析比较能力。 专业集中实践,虽然是从课程实验中来的,但与课内实验往往独立完成不同,专业集中实践是小组完成。通过小组项目协作来有意识地训练和引导学生。目前将专业集中实践目标定位为要让学员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内容、目标有较清楚的认识,能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ERP系统实施与建设与企业Web型OA系统建设)。据此设定了相关的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ERP认知实践、Web编程课程设计、信息系统开发课程设计等五个次序开展的实训环节。各环节的实验内容可能涉及多个已学课程,是个实际问题综合分析求解的过程。表1简明说明实训内容[1]。 此外还建立了创业创新基地,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创新活动。充分利用不同等级的竞赛、各种创新活动及讲座,让学生接受先进的理念,鼓励学生开办创新创业项目。每个创新项目都有专门的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并提供资金支持。学员参与度逐年提升,造就了比较好的专业学习环境,也实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 专业实习通常安排在二、三年级后的暑假,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尽早地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实际情况,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整个信息系统运作流程的基础,对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进行重新认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实习既要求能够准确把握信息管理的流程,同时要熟练地将其应用到实践当中。因此,一方面根据本专业特点及实际要求,选择一批信息管理条件较好、效果显著、经验丰富的政府机关、工商企业及其他各类社会组织作为实习基地。目前,已同十余家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虽然还不能一次性地满足全部学生定岗实训的需求,但通过有目的的持续建设,将能营造一个有利于信管专业发展的校企合作环境。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或有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具体的实际工作,使学生从科技开发和科学研究中收集信息,提炼知识并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综合实践性教学,重在顶岗实践与创新思维训练 这一环节主要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两者相结合。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1~6周)进行,学生深入实习单位进行岗位实践锻炼,通过企业组织的岗前培训、岗位能力培训、实际业务处理等环节,使学员能参与实习单位的相关信息管理活动,了解实际工作中各单位的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具体工作流程及不同模式,从而使学员能明确具体岗位工作的形式和能力要求,为将来能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毕业论文(设计)作为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的重要教学和实践环节,是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还可根据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要求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问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路线和方向进行明确。福建江夏学院毕业论文相关工作通常在第八学期(7~12周)进行。本专业的毕业论文内容主要是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数据挖掘应用等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在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管理、物流管理、企业经营模式、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探索性研究[2]。 3 与时俱进,确保效力 任何改革或变革都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建立有生命力的制度并找合适的人来确保其不断发展不断创新。这里人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制度只是确保人变成组织认可、能胜任此工作的人,是选人、用人的标准[3]。具体的人员因素这里暂时不谈,认为应当至少建立包含如下内容的制度。 1)师资培训制度:每年实训项目执行团队至少要接受培训一次。 2)项目管理制度:要建立有严格的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的活力,其中包含每三年更新实验项目的具体措施以及项目总结、项目点评的具体实施环节等。 3)每年增加校外实训基地1~2家。 4)继续改进和健全实践教学的专项考核机制,明确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考核内容。 5)每年要向学校申请专项的财政投入,逐步改建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必备的教学设备与设施,以满足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施,逐步建立完善的实训体系。 综上所述,信管专业的实践教学要实现向与复合性、创新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方式相适应的方向转变,就要更加注重顶层设计,要发展师生多元互动模式,教师由“知识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形成师生相互启发、共同研究问题、共同探寻历史结论、共同切磋教学技能的局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下滑问题及对策 【摘 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检验学生大学所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最后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针对医学信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存在的师资薄弱、设计时间难以保障、办学条件有限和过程监控不到位问题,论文提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量化教师指导设计的工作量;学生选题提前准备,提前分派指导教师;强化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实施全程质量监控。 【关键词】地方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的工作过程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初步形成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素质,是学生毕业与学士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1 当前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教学资源紧张,专业课程的学时相对缩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深度,加上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大,学生在毕业设计上的精力投入不够,导致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呈现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办学时间不长的信管(医学)专业不具备传统专业雄厚师资力量和良好的研究条件;信管专业(医学)本身涉及知识面广(涵盖医学、管理、计算机等),知识更新快等等原因,造成毕业设计普遍质量不高,质量下滑严重,引起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滑现象,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信管专业师资薄弱,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足。 地方医学院校信管(医学)专业办学时间不长,师资相对于传统学科而言比较薄弱。地方医学院校信管专业教师不但承担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而且承担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同时还要承担大量的科研任务,教师精力难以保障。除此之外,毕业设计时间比较集中,教师同时指导多人精力不足;毕业设计工作量的核定比较单一固定,教师指导的积极性也不高。部分指导教师(含部分高职称、高学位教师)本身缺乏科研与工程实践、社会实践背景,指导的毕业设计质量也不高。以上这些原因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2)学生就业考研与毕业设计时间冲突。 毕业设计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学期,而此时考研复试和就业招聘也恰逢其会。毕业设计工作常常只能为找工作考研复试让步,无法保证精力投入,勉强凑合应付。另一方面部分已经就业的学生,认为工作单位已定,毕业设计成绩的优良与否,对毕业分配无影响,从而消极怠工敷衍了事。 (3)办学条件不够充分。 医学信管专业办学条件在医学院校其他专业中处于弱势地位,教学资金和配套设施的投入相对滞后。图书馆藏书中计算机专业书籍严重匮乏和落后,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无书可参阅。期刊网资料仅购买医学和教育门类,计算机和管理类的论文期刊无法下载查阅,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大多从百度文库等获取;信管专业讲座资金投入匮乏,专业认知度不足,学术氛围不浓。学生毕业设计基本上闭门造车,这也是毕业设计质量低下的客观原因之一。 (4)过程管理和监控工作不到位. 学校虽然建立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基本管理流程,但在院系执行过程中不严格、不规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其具体表现为: ①开题检查滞后,选题随意更改。学生对开题工作不重视,常常在论文撰写完毕后再完成开题报告。而开题报告中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案的撰写过程,恰恰是学生对选题能否把握的认识过程。开题工作准备不足,后期选题的变更,不仅缩短了学生毕业设计的时间,而且影响了教师的指导,最终影响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②毕业设计全过程缺乏有效的监控。实习学生远在异地鞭长莫及,考研学生闭门苦读无暇顾及。指导教师凭自己主观经验对学生进行指导,没有具体要求更无检查,最终造成学生放任自流,毕业设计进度缓慢从而抄袭应付。 ③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检查流于形式。 尽管学校制定了毕业论文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但在过程管理中,在具体指标体系上还很模糊。在制度执行上,只能凭主观意志进行评定各个环节执行情况。院系针对毕业设计要求很严格,但实际执行时,由于部门人员少,日常工作任务重,再加上专业背景不同,对指导教师上报的一些检查,仅仅是资料收集工作,而对检查所写的内容并不关注。院系也没有具体的管理措施,缺乏有效督促教师认真指导、师生定期沟通、论文审阅机制,致使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流于形式,管理工作形同虚设。 2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 针对信管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存在的问题,论文结合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和组织的实践,就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提出一些建议。 (1)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量化教师指导设计的工作量 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形成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学院不仅要注重引进人才, 吸引优秀硕士、博士毕业生或外聘校外企业项目工程师,改善师资队伍,减轻教师工作压力,还要鼓励指导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或项目实践,增加实际项目经验,提出高质量的选题,更要合理的量化教师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量(如优秀毕业生工作量提高系数),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2)学生选题提前准备,提前分派指导教师。 信管考研学生基本上在大四上学期进行考研复习,而社会求职学生主要在大四下学期忙于招聘会。针对此种情况,大三上学期末(1月份),学院统计学生考研意向,针对两种学生进行统计进而区别对待。对于考研需求的学生,本学期前完成导师选择,其选题难度适当降低,适当缩短其毕业实习的时间。而对于社会求职考生,毕业实习环节不能减少。考研学生的毕业设计流程具体安排如下表: (3)强化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实施全程质量监控。 毕业设计从选题、开题、指导、中期检查、答辩到成绩评定的全过程,每个阶段和环节的管理和监控都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①选题管理和监控 选题是毕业论文的首要环节,是决定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工作。首先,教师在确定选题时应该紧密结合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涵盖信管专业的主干课程,力求能体现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选题同时要注意与科研、教学和社会需求相结合,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情况。教师提出选题后,教研室应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审核,排除难度大、陈旧和无实际意义的课题。选题向学生开放后,有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和课题类型选择学生 ②开题监控和管理 开题是学生根据选题在查阅相关文献后,设计技术路线,拟定工作计划和方案,准备毕业设计研究的阶段。通常学生对于开题报告的管理和监控基本重视不足,常常在毕业生写论文后,事后“造”开题报告。实际研究发现,开题报告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而且学生还能够认识自己知识上的不足以及是否有能力完成毕业课题,进而修订或者更换课题。开题报告提交后,学院应组织专业教师对开题报告的内容进行统一审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学生,重新完善开题报告。良好的开题,不仅保证了毕业设计的良好开局,而且大大减轻了后期指导教师的指导难度。 ③中期管理和监控 毕业设计过程中,部分同学由于找工作或者实习并不在学校。指导教师很难对其毕业设计的进度实施监控,从而放任自流,这是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滑最重要的原因。针对此种情况,学院应规定学生每1周或2周利用网络向指导教师汇报学习心得或毕业设计进展情况,教师对此进行答疑指导。学院指定专人收集毕业生的每次答疑记录,并将其纳入毕业生答辩资格和成绩的考核中。为把握设计进度,鞭策后进,学院应设计中期答辩环节。对投入精力不足进度落后的学生黄牌警告以及答辩资格环节重点考察,对毕业设计进度理想的学生进行表扬。中期答辩的成绩应公布在班级QQ群中对落后学生进行警示和鞭策,积极推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扎实开展。 ④答辩资格的管理和监控 毕业设计的答辩资格审查主要是审查学生完成课题,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是否有记录、中期答辩是否合格、毕业论文是否规范、内容是否涉及抄袭。学院委托教研室对答辩不合格的学生进行重点考核,考核不通过的,延期答辩。指导教师对论文初审后,学院组织学生对论文进行抄袭检测。检测比对重复率达到30%的学生将给予延期答辩处理。严格的答辩资格的监控,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开展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也有利于引起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重视。 ⑤成绩评定的管理和监控。 客观评价和严格答辩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保障,此环节工作的优劣不仅仅影响到毕业设计的成绩,还会直接影响到下届学生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毕业设计最终成绩不仅仅包括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和答辩委员会的评分,还应包括中期管理中的辅导考勤情况、以及中期答辩的成绩。合理科学的设置好成绩比例,才能公正客观的评定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促进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态度。 3 结论 毕业设计是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重要的综合教学环节。尽管信管毕业设计质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问题,但学院教师能够在实践中加强对各自环节上的认识,精心管理,全面监控,就一定能将毕业设计这一长期的工作完善提高到新的水平。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体系调查与分析 【摘要】通过调查实证研究,统计分析了国内较具代表性的20所院校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按学科划分出来,从经济学、管理学、数理基础、计算机和信息学等方面进行分类分析,统计出各类院校每一类学科中开设数量较多的课程。结果显示,国内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课程设置体系仍缺乏统一的标准,其课程设置体系有待结合专业特色加以完善和调整。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课程设置 调查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高校开办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部在1998年7月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1]中设立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该专业作为一门具备鲜明特色的专业,其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优化和调整,不仅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而且会影响学科和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国内高校信息管理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尤其在培养目标、学科侧重等方面较不统一[2],因此,借鉴相关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对进一步加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以及培养信息管理专业特色人才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本调查以全国开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院校为调查对象,采用网络调研和文献调查的方法,采集整理并分析比较相关统计数据。由于综合类和理工类院校中多数都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相对其他类院校来说,其主要课程设置情况相对较为完善,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报告《2014-2015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3]作选取参考,总共确定了具有代表性的院校共20所,其中综合类院校10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大学),理工类院校10所(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通过结合分析综合类和理工类(以下简称“两类院校”)信管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特点,探讨合理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为进一步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实证研究的数据。 二、分类与比较 从目前国内两类院校开设信管专业的情况来看,基本采用的是“知识点一知识模块一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模式,其中课程体系设置分为两类:(1)按课程类型划分,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2)按学科知识划分,包括公共基础知识模块、经济管理知识模块、信息管理知识模块和信息技术模块。由于各大学的课程名称类别繁多,因此根据课程设置的具体信息,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干课程内容按学科划分出来,大致分为五类进行归总:经济学、管理学、数理基础、计算机、信息学[4]。根据信管专业主要课程内容归类,统计出在每一类中开设同一课程的院校数在3所以上的课程。 在经济学类课程中,在20所两类院校中,开设较多的课程依次是市场营销学、经济学、会计学。另外,一些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如西北工业大学开设了管理经济学、北京工业大学开设了计量经济学等。 在管理学类课程中,开设较多的课程为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和生产与运作管理学。其中开设最多的课程是管理学原理,为14所院校,占考察院校的70% ,有13所院校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占考察院校的65%。 在数理基础类课程中,开设较多的课程为运筹学和统计学。其中在20所院校中有13所开设了数理基础类的课程,开设最多的是运筹学,为11所院校,占考察院校的55%。其次为统计学,为10所院校所开设,占考察院校的50%。 在计算机类课程中,开设较多的课程依次为数据库、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语言和操作系统。其中开设最多的课程是数据库,为18所院校,占考察院校的90%,有17所院校开设了数据结构,16所院校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分别占考察院校的85%和80%。另外有14所院校开设了计算机语言,8所院校开设了操作系统。 在信息学类课程中,开设较多的课程为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决策学、信息存储与检索和信息组织。其中开设最多的课程是电子商务,为15所院校,占考察院校的75%,有14所院校开设了信息系统,占考察院校的70%。开设决策学、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组织的院校也相对较多,分别为9所、8所、7所。 综上所述,根据分析以上20所院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课程设置体系的情况后,提取出各类别具有代表性的核心课程。其中经济学类包括经济学(含经济学原理、宏观和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含会计原理、基础会计学和企业会计学)和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类包括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和生产与运作管理学;数理基础类包括统计类和和运筹学;计算机类包括数据库、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语言和操作系统;信息学类包括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决策学、信息存储与检索和信息组织。具体见表1: 表1 开设院校数较多的课程 三、结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门结合信息技术、管理基础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但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课程设置体系仍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标准,其课程设置体系还需结合专业特色加以完善和改进。因此,合理制定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 顶层架构的思路是关键, 课程类型的整合是基础,课程内容的制定是重点。其课程设置体系应集中体现理论与实践并重、体现学科特色和多元化交叉融合的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适时改革,不断完善和调整,符合专业发展的需求。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浅析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现状 【摘 要】我国各个高校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时间还不长,虽然通过我国教育学者的努力下已经步入正规,但是在课程体系、实践研究、综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欠缺。然而,要想全面提高和改良信管专业,必须先对我国各个大学信管专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寻其问题根源,为进一步的建设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高校;信管专业;现状分析 信管专业是在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科技信息、信息学等多个专业的基础上产生,其分类包括理工科、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医学等多个类别,并且高校在开设信管专业的时候,都是根据相关建设的背景来开设课程的。所以本文就通过对不同高校在开设信管专业时的背景与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与缺陷,为以后信管专业的发展与专业定向提供方向的指引。 1 课程设置 课程的设置反应一个学校对这个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目标。作者从对16所理工科为背景与6所情报检索学为背景的高校进行研究,统计出各个高校中开设课程数大于5的相关专业课。其中管理学基础开课数最高,有20所高校都开设了这门课;其次就是数据库的原理和应用排在第二,有16所;经济学、数据结构、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基础、运筹学、计算机相关编程语言开设数都大于10;市场营销9所;统计学与电子商务学7所;信息经济学与软件工程最少,只有6所。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高校在进行信管专业的建设时,大多都是按照“管理学+计算机”的模式,将计算机有关应用与管理学相结合,而这恰恰反应了该学科的建设方向。 各个高校因为其类别不同,在进行专业建设方面的侧重点也有很大的差别。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文理类院校注重在管理上的研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代表的工科院校偏重对计算机应用的学习,但事实上,各个高校在制定课程的时候,都有开设计算机与管理学两个方面的相关课程,并不是按照一个方面进行学习。 2 师资力量 通过对22所高校信管专业教授、副教授、导师的人数、职称和科研状况进行统计发现,以情报检索学为背景的学校,其信管专业的师资力量都比较强。学校都设有专门的信息管理系,开设的信管专业都已有较长的时间与学术积累,学生在考研方面的方向也很明确,并且本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其他系别的影响。 而以理工科为背景的学校,其信管专业的师资力量相比较弱。很多工科类高校还未开设单独的系别,一般包含在经管类院系中,教师也大多是经管专业的讲师。并且因为信管专业本身偏向文科,在理工科类学院的经管院系中,管理人员很难对该专业的发展做出明确的规划,所以其总体水平还较低。 但是以情报检索学为背景的学校,其信管专业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以南开大学为例,信管专业属于商学院下的一个分支,并不是单独的院系。并且信管专业的教师仅有13人,需要担任3个本科4个年级专业、3个硕士点与2个博士点的讲师,任务很重。并且南开大学很重视学术研究,5年来出版了信管专业著作15多种,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完成了国家与省部级别信管类专业课题研究7项。但是信管专业属于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这使教师很少关注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方面的研究,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3 培养目标 根据各个高校网站的招生简介,我们可以清楚的从理论、应用实践方面了解到其信管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向,并且它们的培养方向大都一致。在理论知识方面,都是以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系统研究、管理学基础、设计方法和信息管理基础知识为主;在应用实践方面,主要是从事信息系统开发、设计、分析、管理以及评估相关的工作,并且目的在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应用人才。 以情报检索学为背景的学校大都是以培养应用能力强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人才,换句话说,就是将计算机相关的应用知识与管理学相结合进行管理应用。前面我们分析得出,高校在进行信管专业的建设时,大多都是按照“管理学+计算机”的模式,说明高校在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步调一致。 但是各个高效在信管专业培养方向方面太过一致并不利于其人才的培养,会使专业在建设方面太过于死板,不拥有专业特色,使学生在从业过程中很难有市场竞争力。全国管理类专业排名第一的西安交通大学(西交大)在进行信管专业定位时讲其设定为电子商务,并且课程大多是按照电子商务进行的;内蒙古科技大学(内科大)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电)则更加重视数学有关知识在信管专业上的拥有,特别开设了有关经济金融的相关课程。 4 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教学设施密切相关,具有数量多质量高的实验室、研究室、实习培训基地的高校,更有利于培养出实际能力强的人才。通过对各个高校实验室、研究室、实习培训基地的数量进行统计,我们可以发展,以情报检索学为背景的学校拥有研究室的数量比实验室的数量多,说明其对信管专业研究方面的关注度要高于对教学方面的关注,原因很可能是在以情报检索学为背景的学校的过程中,都是以名校为主,其研究水平位于全国高校前几名的位置,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工科类院校本身就比较注重实验研究。 还有对实验室与研究院共同建设的高校,但是其培养的侧重点都不同。其中西交大重视工程方面的研究,西电重视信息管理有关方面的研究,内科大重视企业管理的研究。 高校在建设实验室与研究室的过程中,都喜欢与政府或企业进行合作。例如国家信息产业有关部门在北大、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信管专业的基础上建立了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基地;南开大学与IBM合资共建进行信管专业研究的实验室;电大与软件企业合资建立了信息化并且能够进行经营模拟的实验室。 5 就业方面 根据政府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相关招聘信息显示,企业对信管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最大。现代经济发展迅速,企业的数量日益增多,大型企业因为人员信息过多,所以对信息管理相关人员的需求也多。根据报告显示,近几年来信管专业本科生大多在通信类、软件开发类企业进行市场调研、软件服务等工作。 政府机构也是信管专业学生选择就业的重要单位之一。政府是整个城市、国家的中心环节,需要实时对各个地区的信息进行了解与改革,并且政府支配整个地区百分之八十的信息,在信息管理方面有很大的困难,所以政府部门需要大量的信管类人才。 金融机构也是信管专业学生字就业时偏爱选择的单位。第一因为受苏联的影响,我们习惯将图书与情报结合在一起进行谈论,因为两者都是为科研进行服务。但是在科学技术先进的今天,研究人员如果在进行人工查阅资料就显得很落后;第二理工科院校在制定信管专业安排课程的时候,都有安排经济金融方面的课程,这样有利于对金融行业的信息进行管理。 6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信管专业建设已经初成体系,但是总体开设时间还较短,在课程设计、师资力量、培养目标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总体上还是按照计算机相关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可以通过上文中分析的现状进行研究,改变单一的培养方案,增强师资力量、加大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使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更好更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浅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于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就成为众多院校的重中之重。简要分析信息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力求解决培养过程中的瓶颈,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信息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 信息产业市场需要创新型的信管人才去开拓,因此,对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同时由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不断融合,导致出现大量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信管专业相关的职位空缺,这就需要更多掌握信管理论和实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急需具有创新意识的信管专业的人才,以提高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因此,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但因其发展经验积累较少,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培养方式固态化 通过对我国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很容易得出一点结论,很多院校的教育人才培养计划都是固定不变的、按照一个模式一成不变地套用在学生身上,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社会的实际需求。 2.学校重视必修课程而忽略了选修课程的学习 目前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着重视必修而轻视选修的情况。选修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方向,并且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教学方法相比更加的灵活。 3.师资力量不足 师资力量是影响人才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信管专业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对课本上知识的掌握。所以,教师队伍要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完善师资队伍知识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三、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有其特殊性,所以,对其专业创新要结合其专业特点,培养理论性兼实用性的综合性人才,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信管专业的专业技术和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各项技术的操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能在工商、金融、科研和政府等多个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信管专业及社会的发展。因此,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创新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结合学生情况和社会需求,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结合企业需求培养综合性型人才,注重本专业学科的深度和广度。改变传统教育中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上,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素质教育改革,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在课改的同时重视选修课程的教学,很多技能的灵活应用和拓展都来自于选修教学内容,学生应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另一个目标,所以,要求学校重视选修课程,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3)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教学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因此,学校要加强教师信管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企业输送更高水平的实用型人才。 2.创新培养人才的方法及途径 (1)结合市场需要,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收集、整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进一步明确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的目标。经调查目前市场人才需求如下:具有较强现代管理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具备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对于管理系统的分析、运用等更要烂熟于心。21世纪是一个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因此,学生对现代制造业、物流及电子商务的观念也要及时更新,不能局限在眼前,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部门胜任各项工作。结合上文人才培养的目标,制订一系列相对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市场相接轨,打造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需要的大多是实用型人才,因此,就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全面打造社会需要的人才。在传统的教学中,学校及老师都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学校需要对学生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在课程方面进行实验教学及见习等,更要与外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基地,这样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会起到很好的助力作用,对学校和企业来说都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3)注重专业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由于其特殊性在参加相关的比赛时具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最近几年的赛事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且在这些赛事中的创新作品是值得推广的,如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共同举办应用系统开发大赛,社会主体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学校开展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活动,以此为基础选择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通过社会经济杠杆的形式激发广大师生积极投入到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因此要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针对培养,使其形成其独特的优势。 (4)结合社会实际情况,提高人才培养实时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也在不断地发展,对信管人才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要紧密结合社会的发展,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实践教学都要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及时根据社会发展情况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做到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同步,保证培养出的人才符合社会需要。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到与社会同步。更好地促进毕业生找到理想工作,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 (5)构建人才评价制度,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传统的考核方式不能将学生的总体水平体现出来,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能力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准确的,而分数也不应该作为考核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唯一标准。以近几年的毕业生水平来看,高分数的毕业生并不一定就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要建立综合全面的评价机制,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符合信管专业实际情况的评价机制,督促学生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熟练地掌握实践操作能力。在评价时对实践能力进行侧重评价,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6)构建信管资源信息平台,建立信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网站,建立网上习题库,将教师的讲解视频上传到网站上,方便学生进行练习,通过这种互动性较强的学习方法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在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时,可以找到教师的讲解视频,进行单独的辅导学习。同时还可以在网站设置在线咨询服务,方便学生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及时与老师来进行沟通,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此外,还可以将社会上的实时需求在网站上,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方向。形成一个老师、学生、社会三者相联系的平台,老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提供实用性人才。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对高质量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愈加高涨。因此,信管专业教学单位在培养人才时需要结合社会的发展对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进行适当的改革与创新,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逐步实现社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统一,培养出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高质量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分析与规划建议 【摘 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不是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的简单组合,而需要融合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于一体。通俗地讲,就是从信息中发掘财富。现代社会正是信息化社会,大量纷繁的信息如何管理,并且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正是信息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与这里,我们将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前景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本专业的职业规划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分析;就业;规划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现况分析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社会背景 目前,随着信息化教育的普及,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和步伐的加快,使得社会需要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也可以说,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所以,无论是从大的方向讲,还是从小的方面讲,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IT人才都显得非常重要。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院校状况 1、我国该类专业的计算机教育中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分强调计算机的工具性,仅仅给学生教授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传统管理手段,计算机化即告完成;另一种则过分夸大计算机的重要性,恨不得将所有的计算机专业课程都传给学生,将信息管理系办成准计算机系。 2、大部分教师在从事计算机技术课程教学时,往往就事论事,没能把计算机同管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专业培养过程中会学到企业管理、会计学的基本知识,以及计算机方面知识的课程,但这些课程在大学中学习都是不完整的,况且即便是学习了这些内容也大多因为没有结合具体的案例和ERP系统进行系统的学习,导致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自身的工作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 (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观点 1、学院课程科目繁杂。信管专业所设课程达到几十门,涉及经济、管理、计算机及网络,属三个不同的社会的领域。学习的知识面看起来很广,但学到的只是表面的东西,没有深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所学的计算机相关语言种类太多,涉及c语言,c++,vb,java等,学生不能精通每一门,掌握的均是潜在知识。 2、专业实践性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活动比较少,大多数科目的考试类型为笔试,学生基本只掌握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经验较少。在面临就业时,比较迷茫,没有掌握很多技术。 3、就业导向不明确。学生普遍反映不清楚未来就业趋势。信管专业是管理与计算机的结合,比起计算机专业在管理工程方面占据一些优势,可相对于用人单位却并不清楚信管专业的优势。而且一般企业不可能招聘应届毕业生作为管理级人员,就业岗位不容乐观。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规划建议 (一)对院校专业的建议 1、院校负责人应弄清专业知识结构中各领域的地位和作用。适宜的安排要学习的知识。我们知道,"信管"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领域是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不是计算机算法理论或硬件理论,也不是计算机自身资源的管理,只是将其作为工具和手段,因而对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学习应该侧重应用。 2、院校教师应进行系统教育的模式,课程中不仅要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教授给学生,更要运用一些例子,将管理学方面的知识融洽的运用其中,体现出各学科的紧密联系。 (二)对信管专业学生的建议 1、信管专业学生首先应有正确的态度。 (1)不能因为自己不属于计算机专业的就认为一些计算机相关的技术课程不重要,忽略学习的侧重点。学生自己应该有探究精神,多思考,多钻研。 (2)在面对就业时,要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不要眼高手低,面对就业形势要积极调整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主动搜集就业信息和推销自己,到中小城市、到企业、到基层、到急需信息化人才的地方和单位去。 2、学生应该多多充实自己。21世纪是信息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领域应用广泛,网络经济的发展对电子商务、金融工程等人才的需求势必增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的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人才将受到人才市场的青睐。只有自己有能力了,才不会被埋没。 3、就业方向。这是一个适应面相当广的专业。就业机会很多。 (1)因为掌握了计算机相关的知识,信管专业本科毕业生能从事中小学IT课程的教师和高校的专业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 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偏软件方向时,毕业可从事软件开发、网络应用系统维护员、程序设计员、电子商务的技术员和网站管理员等等。 (2)由于信管专业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向,毕业生也可以从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分析员、信息系统设计员、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管理员(DBA)、IT项目开发组管理员、信息系统管理员、信息部门主管或信息产业或其它企事业、农村乡镇村的多种多样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等等。 三、结束语 现代社会正是信息化社会,大量纷繁的信息如何管理,并且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正是信息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我们在学习时要与计算机结合,使计算机作为工具,将信息管理的更加有效和实用。作为还在学校学习的我们要努力把自己充实成一个综合复合型人才,在就业时才有更多的机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不是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的简单组合,而需要融合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应用型培养。因此,本文通过信管专业现状分析,对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因材施教和分类培养教学改革,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培养;教学改革;就业规划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现状分析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社会背景 目前,随着信息化教育的普及,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和步伐的加快,使得社会需要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也可以说,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因此,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IT应用型人才是信管专业重要的教学改革方向。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院校状况 1)我国信管专业的应用型培养趋于两种倾向:一种过分强调管理知识的学习,旨在提供学生面向管理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另一种则过分夸大计算机的重要性,恨不得将所有的计算机相关课程都传授给学生,将信息管理专业向计算机专业靠拢。 2)大部分教师在从事课程教学时,往往局限于相关学科的理论教学,未能和相关课程体系有机地应用结合起来,课程体系衔接出现问题。例如,专业培养过程中涉及到企业管理、会计学等基本知识,在进行ERP系统应用学习中应适当加大相关学科的应用操作,避免导致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自身的工作能力。 (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观点 1)学院课程科目繁杂 信管专业所设课程达到几十门,涉及经济、管理、计算机等方向,属于不同的社会的领域。学习的知识面看起来很广,但学到的内容过于繁杂,没有深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所学的计算机相关语言种类太多,涉及c语言,c++,vb,Java、JSP等,学生不能精通每一门,掌握的均是基础知识。 2)专业实践性低 信管专业实践活动比较少,大多数科目的考试类型为笔试,学生基本只掌握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经验较少。在面临就业时,比较迷茫,没有掌握很多技术。 3)就业导向不明确 学生普遍反映不清楚未来就业趋势。信管专业是管理与计算机的结合,比起计算机专业在管理工程方面占据一些优势,可相对于用人单位却并不清楚信管专业的优势。而且一般企业不可能招聘应届毕业生作为管理级人员,就业岗位不容乐观。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调整培养方案,划分课程体系模块 针对现如今趋于紧张的就业现状,信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注重面向应用型的系统课程规划。可适当将培养模式分方向专业培养。 1)ERP平台开发和应用方向 培养掌握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的方法与技术,增加ERP相关课程和实训,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企业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的实践能力。 2)Android系统平台开发和应用方向 培养掌握操作系统开发和应用技术,增加web、Java、Xml相关课程和实训,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桌面程序开发、API开发等实践能力。 3)动态网站开发和应用方向 培养掌握静态和动态网站开发的相关方法与技术,增加Dreamweave、Flash、JSP、Java的相关课程体系和综合实训,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态网站开发的实践能力。 (二)加大实践教学和操作 应用型人才培养旨在提高学生未来就业几率,将企业现有的实习培养机制整合到校内培养中,通过实践教学模拟企业实习流程,培养适合企业输出的定向人才。实践课程分模块进行,培训时间约三个月,通过分组完成大型项目,了解整体的系统开发和设计流程。 (三)校企合作模式培养 针对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策略,应强化校企合作;采用情景教学和项目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结合校内外项目实践、职业认证、科技创新等,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服务于信息化领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三、信管专业学生的就业规划建议 (一)职业规划方向明确 1)不能因为自己不属于计算机专业的就认为一些计算机相关的技术课程不重要,忽略学习的侧重点。学生自己应该有探究精神,多思考,多钻研。 2)因材施教、分类培养 针对“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模式。学生应对课程体系详细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并进行系统性学习。 3)就业方向选择 (1)根据学生掌握的ERP相关知识,信管专业本科毕业生可从事企业ERP系统应用员、大型机操作员。 (2)根据学生学习的动态网站开发体系,信管专业本科毕业生可从事网站可用性测试员、网络应用系统维护员、程序设计员、电子商务的技术员和网站管理员等。 (3)由于信管专业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向,毕业生也可以从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分析员、信息系统设计员、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管理员(DBA)、IT项目开发组管理员、信息系统管理员、信息部门主管或信息产业或其它企事业、农村乡镇村的多种多样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等。 四、结束语 现代社会正是信息化社会,大量纷繁的信息如何管理,并且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并实现应用,正是信息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并输送到企业是现如今信管专业面临的教学重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因材施教和分类培养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通过校企合作的相关综合实践课程和企业实习挂靠,旨在为学生指出明确的就业规划建议。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 摘 要 大数据浪潮的凶猛来袭,彻底打破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思维习惯以及决策的方式。在经济、卫生、政府、商业和科研等领域,大数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决策作用,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取代的贡献。 【关键词】大数据 信息管理 信息系统 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经济全球化在如火如荼地向前迈进,大数据也加快了发展步伐,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人们席卷而来。大数据时代改变了人们是思维方式和生活模式,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转变教学理念,为国家培养出适应时展潮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1 大数据的概念及特点 大数据又叫作巨量资料,是指所涉及到的资料量规模非常巨大,以致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适当的时间内达到撷取、处理、管理并整理成更加积极地帮助企业经营、决策的资讯。大数据有4V的特点,即Volume(大量)、Value(价值)、Variety(多样)、Velocity(高速)。首先是数据的体量巨大。能直接从TB级别一跃而进入到PB级别;其次是数据的类型繁多。例如图片、地理位置信息、视频、房源信息、购物信息等等。然后是处理的速度快,即通常所说的1秒钟定律,可以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中直接搜索到高价值的有用信息,这与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有根本的区别。最后,合理使用数据库,正确地进行信息检索,会收获高价值的回报。 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定位不明晰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信息、数据如洪水猛兽般席卷而来,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却停留在原地,或者改革未取得实效,因此专业的定位非常不清晰,专业学习的目标也比较模糊。例如,理工科的学生偏重于计算机的学习,主攻计算机软件领域,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为经济管理,这些混乱的定位给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致使本专业处于尴尬的地位,在社会上无用武之地。 2.2 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单一 在信息化社会中,大数据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专业人员具备精深的系统专业知识,而且还应深入实践,具备较高的动手能力。这就需要学校科学合理地制定专业课程规划,既要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全面掌握,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还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培育出国家需要的复合型和实用型人才。然而,我国高校的培养方式多为理论知识的灌输,缺少实践环节,即使一些高校配备了实验基地或实验室,也往往会流于形式,最终还是以分数来评定成绩,达不到切实的效果。 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应对策略 3.1 明确定位培养目标 各个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培养目标,使人尽其才,实现高校人才与企业的良好对接。当前社会紧缺能够处理规模庞大和结构数据类型复杂的专业人才,例如数据可视化人员、数据科学家、数据监管人员和数据架构等。数据科学家是指大数据的领导者,多处于高级的管理职位; 数据架构师是指擅于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处理的程序员,这些人中的大多能熟练操作统计软件,并且拥有商业智能的背景或传统编程的背景; 数据可视化人员包含在技术人员之列,其职责主要是通过可视化软件进行辅助性的分析,把散乱分散的数据转变为有用信息,并且以复杂的语言阐释出其背后隐藏的信息,进而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等; 数据管理人员能依据数据生命的周期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而且兼具高超的专业技能和超强的沟通能力。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信息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重新定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学生未来的发展创造性地开拓一片新的天地。高校及相关教育专家应尽快制定出科学的课程体系和系统完善的培养方案,提高师资队伍力量,保障学生未来的发展。 3.2 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 大数据时代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分析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反应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高校相关工作人员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努力向市场需求靠近,灵活的设计培养人才的方案,不仅需要非常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而且还要多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还应拓宽学生实践的渠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重视并扩大与科研机构和各个企业的沟通合作,深度融合产、学、研三个方面。为了达到多给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的实践和研究机会的目的,学校可以与企业进行对接,研发企业急需解决的项目问题,并且组织学生在企业的帮助下开展研究。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还能有利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有助于促进与企业的合作和创新发展。加强培养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社会的紧急需求,也是本专业为了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此外,该专业还应优化课程资源配置,完善课程体系,并以实践经验分别设置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推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稳定发展。 4 结束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专业,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社会学、网络技术和数理统计学等较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并且更新与发展的速度较快。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来说,既是一个机遇,有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应积极进行创新,灵活应对大数据的来袭,在不断积累中增加自身实力,以变革的眼光审视大数据的发展。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 摘要:本文探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定位及核心课程设置,分析我院专业建设的现状,提出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整合实现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课程设置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新兴专业。2004年全国开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院校数量为251所,到2013年共有上千所院校开设本专业。由此看出本专业的发展规模十分迅速,社会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大。然而目前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却并不理想,特别是我们这样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缺乏深厚的基础,怎样才能把信息管理专业办出特色,使学生符合社会的需求,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实施等方面做分析,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专业定位的思考 1.现状及问题。广西财经学院是2004年才组建的一所本科院校,从2006年开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招生。根据教育部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培养目标,我们对本专业的定位是为现代企业、各机构部门培养应用型的信息管理人才,即培养管理理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管理者。从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几年的专业建设实践来看,在课程的设置上基本是管理类与计算机类课程并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知识面较广、兼顾管理理论与信息技术的特点。但问题也很突出,就是往往对管理理论理解不深,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也比较欠缺。这样的状况使本专业毕业生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特别是很少有企业组织在招聘人才时直接明确专业需求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使信息管理的毕业生只能去竞争管理类或者是计算机技术类的岗位,而他们被需要管理人才的单位认为管理理论及素质不如管理类专业,需要计算机技术人才的单位认为他们的技术能力不及计算机专业。形成尴尬局面的原因包括多方面,比如目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中小企业占比重大,对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还没有提到日程中。从专业本身的定位分析存在以下问题: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1998年由原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系统等5个专业统一归并而成的,是一个新兴专业。在专业中有来自原来五个不同专业的定位信息,其中包括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导致专业定位不明确。②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有类似之处,导致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人才定位不突出,可以被相似专业替代。③各类院校都利用自身的优势办信息管理专业,使本专业的定位各不相同,造成社会企业对本专业认知有误,耽误学生就业竞争。比如工科院校以培养信息系统开发人才为定位,侧重计算机技术的培养;管理类院校以培养管理人才为主,侧重管理理论;还有些院校是以信息资源管理为培养方向;有些院校只培养专门的行业信息处理人才,比如医疗信息处理,电子金融信息等。 2.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广西财经学院是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缺乏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的办学经验,与早在1978年就率先建立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中国人民大学之类的一流大学差距甚远。对信息管理专业的定位不明确,社会对本专业的认识模糊,加之类似相关专业的发展,给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设带来很大的挑战。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我们只有对本专业准确定位,突出特色,才能办出有一定竞争力的信息管理专业。经过实践思考,笔者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为三大学科基础,形成复合型的专业定位。信息管理专业不是培养单纯的计算机技术人才,也不是培养只熟悉业务流程的管理者,其培养的是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人才,需要具备信息技术知识、信息管理知识和信息系统知识,还需要掌握项目管理知识,特别要具有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依靠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创新的素质,这是信息管理人才与其他技术人才不一样的地方。为此我们考虑我院信管专业的定位是:①突出专业的复合型特点,管理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并重,特别注重信息技术与管理流程的结合,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培养“懂计算机的管理人员”,培养企业的信息化推动人才。②我校是广西唯一的财经类院校,要突出学校的特点,以财经院校为背景,在财政、会计、金融等专业方面有突出的优势。可利用学校背景适当加强财经类理论或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经济信息的处理能力,区别于一般院校的学生。③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点,依靠大量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加强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操作型人才的特点。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个模块来实现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目前我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模块。 1.理论课程。应修学分共128学分,包含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①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等。②专业基础课:管理学原理、统计学、会计学、西方经济学、C语言程序、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信息管理概论、数据结构与算法、信息安全等。③专业主干课: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经济学、ERP原理等。④专业选修课:信息检索与利用、办公自动化、网页设计、信息分析与预测、决策支持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等。 2.实践课程。应修学分为32学分,包括集中实践和独立的课程实践两大模块。①集中实践模块:军事理论、就业指导、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设计。②课程实践模块: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实践、计算机网络实践、信息管理实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数据库与程序设计实训、管理信息系统开发、ERP原理与实训、信息分析与预测实训、信息系统开发综合实训。 三、核心课程的设置与整合 信息管理专业以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技术作为三大支柱学科,形成了科学的课程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与学生往往有拼盘式的感觉,缺乏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很多教师是计算机专业或者管理专业毕业,他们在教学中往往从自身的特长出发完成教学,教授的课程内容不适合信息专业的需要;学生则感到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过散,所学到的知识支离破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所以,如何办好信息管理专业除了有明确定位和突出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外,还必须考虑教学体系中的课程设置,特别是核心课程以及课程内容衔接等问题。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1.管理科学课程:我们基本与管理类专业接轨,开设管理学原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等。重点培养学生在组织、协调、人事、领导等管理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经济学课程,开设西方经济学。在财经院校的背景下,我们开设了会计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等选修课程,鼓励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 2.计算机科学课程:最主要的是数据库与计算机网络,还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计算机类专业的相应课程要有所区别,强调解决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组织、处理等问题,要求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前提下,为管理应用服务。关于系统开发,我们开设高级程序语言,并连续开设两个学期的JAVA,将一个工具彻底讲通用会,满足本专业学生具有开发系统的基本能力的要求。所有计算机类课程都设置同步的课程实验,实现四年的计算机技术培训不断线,使本专业学生确实具备熟练的计算机使用技能。 3.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概论、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这些课程是将信息技术和管理进行有机结合,解决管理中的建模以及分析解决信息管理与开发信息系统的问题,也是信息管理人才必备的对信息的处理全过程的认知。把信息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开发作为一条主线,将管理类、计算机类课程连接起来,实现学生能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管理过程、用信息技术解决企业竞争的问题。围绕这部分课程我们开设大量的实践,组织学生完成项目开发的模拟过程。同时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办公自动化等课程,加强实用性,适应社会需要。为使学生具体认识信息系统的应用,我们还开设了决策支持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电子商务、ERP系统等课程及实训,引导学生分析信息技术在管理流程中的应用,提高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具体的管理问题能力。 我们把专业核心课程划分为以上三个部分,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衔接方面做了规划,突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改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其他类似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混淆不清的现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口径较宽,专业知识包括管理理论和计算机技术技能,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思维发散,创新性较强,在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除了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做好整合协调外,给予学生学习引导也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在不同阶段给予学生必要的专业介绍、学习规划、选修指导等,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倾向,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导师制,引导学生在专业知识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跟随导师对某些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掌握,做到“一专多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当然学校也应该向社会企业宣传信息管理专业,与企业合作办学,注重专业的特色培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满意度分析 【摘 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某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为样本,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旨在调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专业满意度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学生满意度达到中等偏上水平,但在实践教学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够为高校进一步完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新兴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满意度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被运用到医学领域,培养医学信息管理类人才既是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又是信息科学发展的需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集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于一体,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信息科学理论与技术,对信息及信息系统进行科学管理的一门新型学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其发展起步晚,专业知名度不高,学生普遍对其了解不够。通过调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为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培养提供建议和对策,对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方案有积极意义。 一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此次调查以滨州医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该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共四个年级,五个班级,其中2013级分为两个班级。以大一到大四,四个年级的全体学生为样本。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30份,有效回收问卷219份。大一年级学生占总人数的36.53%,大二、大三和大四年级分别占22.38%、21%和20.09%。其中男生95人,女生124人。 2.研究方法 第一,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学生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满意度调查表》问卷,问卷包含了基本信息、满意度调查两个部分,共设置问题20项。 第二,文献资料法。在问卷调查方法的基础上,还应用了文献调查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近年来关于医学生压力与就业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SPSS软件分析。使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17.0,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筛选核对后,统一录入,运用描述统计、图表等方法作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本专业的总体满意度 将满意程度划分为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五个层次,调查结果显示,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很满意的共42人,占19.18%;比较满意的有109人,占49.77%;满意度为一般的有53人,占24.20%;不满意的有11人,占5.02%;表示很不满意的有4人,占1.83%。统计结果显示有68.95%的学生对专业的总体满意程度达到中上水平,31.05%的学生对所学专业并不满意,超过半数学生总体上对专业比较满意,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专业满意度偏低。 第一,不同年级对专业满意情况。 表1 年级对专业满意度的差异 此次调查显示,大一年级中有71.3%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比较满意,在三个年级中满意度比重最高,其满意度较低的仅占到3.8%,大二、大三、大四学生较高满意度所占比重与大一年级相比较低,大二与大三年级学生满意所占比重相差不大,但大四年级学生满意度明显较其他三个年级低,且不满意度明显较高,满意度仅为66%,低于大一年级约5个百分点(见表1)。 由年级对专业满意度差异表得出,大一到大四学生总体满意度比重呈下降趋势。这是由于大一新生刚结束了紧张的高中生活,面对一切都是新鲜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生活节奏较高中缓慢。另外由于刚入学不久,对专业相关情况等并不了解,对专业前景及就业等问题考虑较少,因而满意度较高。大二、大三学生对于大学的新鲜感已经减弱,随着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学习上容易产生困惑,同时随着对外部世界了解的加深,已经需要思考工作、就业等问题,对专业的满意度略微下降。对于大四年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他们对于所学专业的认识加深,加上他们面临毕业和找工作,逐渐认识到所学专业并不能完全满足以后就业需要等,就业压力和心理压力加大,对专业感到迷茫,满意度下降。 第二,不同学生来源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 表2 学生来源对专业满意度差异 由表2可以看出,根据户口类型的不同,对本专业的满意度依次呈递减趋势。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对专业满意度最高,为75.9%;来自县城的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达到了71.2%,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在三者中最低仅为65.1%。 学生来源对专业满意度的差异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大中城市及县城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接触信息较多,思想观念跟得上潮流,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好,所以他们对本专业较满意的占到大多数;而农村户口的学生承担的压力更大,他们更看重专业的知名度,认为小专业没有前途;另外由于专业性质的原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近年来的新兴专业,没有传统专业实用,学生和家长不太能接受,因而满意度较低。 第三,性别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 表3 性别对专业满意度差异 表3显示,性别对专业的满意度差异性较小,男女满意程度相差不大,这与马利军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这个主要是因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由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两个方面构成的,男生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比较感兴趣,主要侧重信息系统方面;而女生则侧重信息管理,对信息的整理、统计和分析方面比较擅长,她们在这方面的学习中比较占优势,因此男女生在学习中形成了良好的优势互补,增强了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对专业的满意度差距也因此较小。 2.学生对培养方案的满意度 表4 学生对培养方案满意度差异 由表4看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有66.7%的学生对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表示较为满意,这一数值低于同类其他方面的满意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调查显示,此方案能够基本满足专业学生的要求,但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效果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与专业的需求,有待完善。 3.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满意度 图1 对实践环节满意度 图2 对专业学习氛围的满意度 根据学生对实践环节的满意度饼图(图1)可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对实践环节达到满意的学生所占比重高于65%,多数学生对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满意度较低,反映出该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对专业的实践方面较为不满,对学校的实践教学方面有更大的期望和要求。对实践教学环节满意度较低,是由于高校往往重视主流专业的发展,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投入尤其是在实验器材与设备上的投入较少,导致实验课程安排不合理、设备落后等,因而学生对实践环节的满意度不乐观。 4.学生对专业学习氛围的满意度 由图2可知,多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对学习氛围较为满意的占到68.49%,但与专业总体满意度相比比值略低。这是由于该校为医学类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比于临床等专业人数较少,且学习课程较少,压力较小。与临床等专业学生的紧张学习生活相比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感到学习氛围不如临床等专业,因而满意比重略低。这一情况在其他类院校也普遍存在,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小专业,而不是高校的主流专业,因而在学习氛围等方面往往不如其他专业。 三 对策与建议 1.增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资金建设投入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属于前沿性学科,需要更多资金投入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发展和应对就业市场需求。然而,现今情况下高校往往将该专业作为辅助型学科,忽视该专业的更新与建设。因而希望相关高校能在发展基础性学科的基础上,增加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建设投入。 2.根据社会与就业需要,完善专业的培养方案 经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部分学生认为培养方案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与就业的需要,对就业感到担忧。因而,立足于学生这一心理压力,教务处、教研室等部门应着眼于就业需求,进一步完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方案,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和对未来就业的信心。 3.提高师资力量,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学生专业学习中担任着重要角色,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着重要作用。不断重视引进高水平专业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注重提高教师引导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4.增强实验教学,提升实践能力 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以后工作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对实践动手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而在本科期间,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很有必要。 此次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满意度略低于理论教学等同类满意度,这表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较为薄弱,因而在教学中应增加实验内容,多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结束语 专业满意度是反映大学生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方式。现今,很多高校已开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但是专业建设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的专业满意度较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面临尴尬境地,如何提高该专业满意度,是各大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希望通过此次调查引起高校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重视,加大专业建设,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专业性人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思考 摘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学科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直到1998年才初步得以确立。经过10余年的发展和摸索,该学科在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和障碍。该学科的学科定位,尤其是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着就人才培养定位的方向,对此进行探索。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 职业定位 人才 发展方向 1.发展的历史沿革及目前的发展状况 该学科实际上是由由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以及信息学专业发展合并而形成的。从解放前一直到90年代,这门专业的名称并不叫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有的院校称之为经济信息管理专业。21世纪初期上海财经学院、南开大学国际企业管理系、湖北财经学院等都曾开设这一专业。还有的称之为信息学或者是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专业,80年代初期的代表院校主要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等等。 国家政策的调整突出表现在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的专业设置调整规定,将各校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与信息学专业合并到最新增设的管理类一级科目――管理科学与工程之中,专业学科名称正式定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长江大学等院校都开设了该专业。其中复旦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隶属于管理科学院系,是我国该专业学科设立最早的院系之一。 经过10余年的发展和历史沿革,该学科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各大院校常设的本科专业管理专业。每年,其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成为我国管理学科中的重要课程和发展支柱之一。 2.目前该学科定位遭遇的问题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2.1学科逻辑定位内在的冲突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兼具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两项教学任务及培养目标。而基于现代管理理论基础的学科设置,在逻辑层面,属于典型的管理学科思维设置;而计算机学科的理科知识背景,则是需要典型的理科逻辑思维为支撑。 因此,两者之间的差异与思维逻辑的冲突,使得学习者的思维模式在两者当中来回跳跃。这种冲突,并不利于严谨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实验方式的培养。一方面,管理学科从属于人文学科,需要大量的案例、感性思维参与到其中;另一方面,计算机科学技术则是建立在严谨的数学思维之上,在课程设置上,纯理性思维遭遇感性思维时,往往会让学生产生思维的混乱和困惑。这种困惑,往往让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承受着巨大的差异化的思维冲击。这种影响不仅仅会一直贯穿持续于整个学习阶段,往往也对其日后的思维习惯产生巨大影响。 2.2课程设置及教师队伍的问题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不仅仅在学科内部设置的逻辑对接上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在内部的课程设置及教师队伍方面也有着其天然的缺陷。 该学科正式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末,其成立时间非常短,其学科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规律的探索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虽然,该学科是基于现实需要而产生,并以服务现实的工作需求为定位,但其本身仍然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管理学理论和计算机是其基础课程。而作为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本科阶段要求完全掌握的理论基础数据是相当大的。作为专门培养专业人才的课程,需要四年的学习才能完成。而这一学科,要同时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便要涉及到学科内容的取舍,而在目前的教学的实践中,如何做到准确取舍,仍然是目前该学科存在的重大问题。 3.关于提高专业人才素养的思考 3.1把握学科特点,促进思维模式的交融与转变 首先,学科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取决于思维定位的正确和合理。提高人才素养的关键在于尽快建立正确合理的学科思维,使培养的人才能够尽快适应这种思维模式并能适应于现实的需要。使被培养对象的思维模式可以有效快速地在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中转变,打通其天然的思维隔断是提高专业人才素养的关键和根本所在。教育者应当深深把握这一规律,进行思维模式的创新,推动思维模式的转变与发展。 而教育者也应该积极把握现实中快速变化的人才需求,尽快在更加宏观的角度不断提高自身对于学科定位的理解,促进帮助学生实现这种转变。 3.2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教师评定制度 目前,大多数任课老师并非具有专业素养的专门的教学人才。他们往往只具备专业的知识,而缺乏对整个学科思维逻辑的把握能力。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学科的发展后劲儿。因此,要着力改变现状,一方面努力培养具有专业背景的老师进行授课。在人才引进方面,学校一定注意向这方面人才倾斜靠拢。另一方面,在教师评定的制度上,注重向具有创新精神和改善教学内容的方向上引导。 3.3注重社会实践,教学应与社会需求结合 该学科是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植根于社会需求,这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直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工作岗位的。因此,学校在安排教学活动的同时,注重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其社会实践技能,将社会实践列入考核当中,提高其实践能力。
计算机小论文:高专院校计算机论文 1重视实验室综合规划 1.1实用性高效的计算机实验室在设计、施工之初就应该明确其真正的用途,然后按照具体的用途去进行规划和设计,这样能使实际用途和具体的设计相吻合,不至于相差巨大造成二次返工的情况。在计算机实验室的综合规划中首先就要遵循其实用性原则,尽可能的去优化计算机的实验室的性能,以满足所有教学使用的要求。 1.2安全性安全性也是必须要遵循的原则之一,网络安全是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所以应该将网络安全、电路安全等全部考虑到位。比如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可以通过统一管理IP地址的方式,然后在根据不同计算机教学用途设置相应的计算机子网络隔离;另外校内计算机网络要提高黑客攻击,避免教学软件的和教学资料遭受攻击和盗取等;使用安全方面主要包括计算机实验室供电系统的安全,实验室内的计算机较多在同时运行的情况下电力负荷情况等,在设计之初就应该进行认真的考虑和计算。 1.3可扩缩性计算机实验室内的容量会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软件知识的储存从而不断的进行扩展,但是也会因为知识的更新需要将落后的内容进行删除,所以计算机实验室一定要具有扩缩性,适时的根据教学的需求进行调整,作为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设计上一定要支持国际通用标准,这样可以保证设备在运用更加具有互通性和顺畅性。 1.4可管理性高专院校是培养技术性人才的主要基地,作为高专学生都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以供能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快的适应市场环境。为了满足全校师生的计算机学习和教课,就应该制定一套系统、完善、先进的管理方案。 2提升计算机实验室内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效率 计算机网络克隆软件在计算机软件的安装和备份方面突出了其方便有效的特点,一般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采购主要是政府采购的范畴,因此在采购完成之后需要将设备进行人工的安装,通过设备的安装,系统的安装调试、各种驱动程序的安装以及教学软件的安装等等,这样会耗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如果在设备安装完成之后采用网络克隆软件“Ghost”便可以在所有设备均在联网的状态下进行统一安装处理,不仅仅大大节省了安装时间,同时也不需要更多的专业安装人员急性操作等。网络还原只是一个平台,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管理操作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对于实验室内的主机硬盘进行保护,并且在主机的主控端设置一个系统还原软件,初次之外在计算机实验室内安装被控软件,因此在实验室机器在运用之后便可以自行登录主控端,如果主控端的主机发现任何一台机器出现故障,那么便会立即启动还原程序,将被控端的计算机进行重启,通过这样的管理便大大的提升了操作效率。计算机多播克隆技术是指能够实现一对多的网络硬盘的复制,在每一个计算机实验室内,所有的计算机设备都是在设定的局域网络内运行,通过对局域网的建立以及“GHOST”软件便可以实现计算机硬盘的克隆,在进行克隆的第一步首先要在实验室内选择一台多播克隆的样机,并将网络硬盘进行分区处理,在整个系统格式化之后再按照教学所需的要求,将教学软件、文件等如数进行传输和安装。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GHOST”软件可以将软件,资料同步到其它的各个计算机系统之中,这样节省了软件安装的时间,提升了安装效率,可以减少对教学课程的影响。网络还原和网络多播克隆技术各有优点,其作用也各有不同。网络还原的主要作用就是让计算机在初始安装是便可以将局域网内的所有设备的系统如数安装到位,如果出现系统崩溃的情况,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系统的恢复;网络GHOST软件它的作用在于恢复或者传输计算机内的所有文件和软件,虽然作用不相同但是本质上主要还是提升计算机实验室内的安装维护工作变得更加快捷和简单。 3选择适合的教学软件充分发挥助力教学的作用 高专院校的计算机试验室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给全校的老师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因此怎样将提升教学效果落实到位,体现出实验室的实用性才是最重要的。衡量一个实验室的使用性的指标包含好几个方面:其一是实验室功能的多样化,如果功能过于单一,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无法进行更多的实验项目,这样也就不能体现出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其二是教学软件的实用性以及科学性,在日常的计算机教学中老师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随时给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范例以供参考;其三是教学纠错能力,子啊计算机教学中一方面是给学生传输知识,但是传输的过程难免会出现错误的情况,因此教学软件能够拥有自己的知识自我更新和自我纠正的功能,这样通过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在联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如何能够达到上述的计算机教学功能无非是要做好两点:①加大计算机实验室资金的投入,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会使得计算机进行升级,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会使得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效率更好,运行非常的流畅,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②安装多媒体教学软件,这点其实是在第一点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多媒体软件可以进行课程教学、同时可以实时的监视学生机上的举动,布置课堂作业、收集作业文件等。通过人为的干预来加强教学的专注度,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还可以对一些普遍出现的问题或者难点进行演示教学,并且收集学生的完成的课堂作业文件等,如此一来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上课的时间,提升了教学质量。 4保证计算机实验室的系统安全和稳定 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需要考虑各种课程教学的需求,为了满足不同的教学要求就应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目前随着windowsXP系统和Windows7相继退役,再加上国家政府对于计算机操作系统安全方面的考虑,对于自主系统的研发力度和安全力度的投入,在教学用计算机系统中一定要任何操作系统均和DOS系统进行完美的融合,提升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和稳定性与日常的规章制度、维护也是息息相关的,作为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出入计算机实验室的主要事项、操作使用规范、培养学生爱护设备的意识和习惯;另外应该日常设备维护表,根据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情况,然后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并将维修的时间和维修的具体项目进行详细的等级,以备作为后期维修保养的依据和参考。 5结束语 高专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不仅仅是只满足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使用,它还要肩负各个专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传授,因此在实验室前期的设计、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实用性、安全性、可扩缩性以及可管理性等原则一步步实施,并且可以通过现有的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摸索中前进,做好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使得计算机课程教学更好的服务高专院校的学生。 作者:李红霞单位: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计算机小论文:市场需求中职计算机论文 1基于市场需求下中职计算机教学必要性 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不管是什么样的行业和环境,计算机技术都已经不断地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社会和市场对于高质量的计算机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这种趋势本应带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发展,但实际上却出现了很多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情况,让很多人开始对中职计算机教育方式产生质疑。为何已经毕业的学生找不到符合自身专业的岗位?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是否真正到位?诸如此类的问题开始慢慢浮现出来。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确实存在很多弊端,过于机械化和形式化,并没有真正的考虑到市场的实际需求,不仅导致学生持有技能跟不上时代,而且还严重影响了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每一个单位和企业需要的都是拥有真材实料的,且真正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因此,中职院校想要培育出真正高质量的计算机人才,就必须从市场实际需求角度切入,以顺应计算机时代现状作为首要条件,对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让中职计算机毕业生真正满足市场的需求。 2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困境 2.1教育方式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方式和市场需求及时展步调不一致,教师掌握的知识和授课方法落伍。国内计算机教育课程建立的时间还不够长,部分在中职院校任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因为毕业时间晚且缺乏社会相关岗位从业经验的关系,使之还没有足够的具体实践经验来为学生授课。其次,时代的进步会不断的促进计算机技术的更新,而教师对新计算机技术知识的掌握没有及时地跟上步奏,依旧将一些比较老旧的专业知识作为授课内容。 2.2办学条件匮乏,硬件设备陈旧。计算机学科教育和其它类型的学科有所不同,理论知识的讲解只是辅助教学,最主要的还是计算机技术的实际运用和操作。因此,就必须保证学生们有足够的上机操作时间来充分掌握专业知识。但是,由于一些中职院校办学经费紧张,无法购置足够多的计算机来为学生们提供充裕的实际操作练习时间,从而导致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在接受纯理论教学,并没有能够将理论充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重失衡,自然达不到就业单位需求的岗位人才标准。这也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学生无法找到相应工作岗位的原因之一。 2.3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即便部分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设备已经达到了教学标准,但仍旧存在问题。例如教学方式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不够合理,以及教学方向偏离,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等问题。中职院校是为企业和单位输送岗位人才的重要渠道,现如今企业对岗位人才要求高,而当下许多中职院校在教学课程的设立上存在缺陷,并没有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融合的教学内容,使得计算机教学越来越形式化。 3如何构建市场需求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 3.1构建优秀的师资团队。中职院校首先应该重视师资团队建设以提高教师的相关专业技术水平和授课能力。大力支持计算机专业教师在闲暇时间投入到社会当中去,在真正的实践环境中去不断摸索和学习,目的是让教师们适应自身专业变化的节奏,了解当下计算机技术岗位的实际需求,根据获得的信息来进一步调整教学方式,为学校提供可行的教学参考,使之研究出一种更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教学方针。 3.2构建基于现实需要的中职计算机课程体系,进行分类教学。例如图1所示,以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对其课程体系进行分类。 3.3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计算机学科极其强调实践操作,但理论教学也不可少,以理论为辅,实践为主才是计算机教育的核心。首先,计算机技术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其更新速度的迅猛,新技术不断的推陈出新,中职院校必须让计算机教学顺应这样的发展趋势,将新的技术不断的渗透到教学方案当中去。其次,跟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工作有很多,层次不一,每一个工作都需要能够纯熟应用相关技能的操作者,这就需要探究出一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理论与实践环环相扣,达到理论知识引导实践操作,实践操作巩固理论知识的效果,让学生们能够正确理解实践过程的重要性,有条件也可建立计算机实训基地(如图2),帮助学生提前融入社会环境。 3.4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职业教育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以企业需求为原则定位教学方向和目标才是职业院校培育技能人才的先决条件。这需要学校建立一个学生与企业相互沟通的桥梁,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充分了解社会现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学校与企业达成合作的关系,以对接的方式联合培养教学,学校定期派遣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让学生拥有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和操作环境;企业也可定期派遣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考察和指导教学,让企业了解学校的教学进度和效果,为学校的教学方针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而且还能让企业对学校形成一个督促作用,从而改善学生们学习效果。 4结束语 为了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中职计算机毕业生的就业率,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以上提出的建议还是远远不够的。市场是随着时代改变而改变的,想要培育出高质量的计算机人才就必须不断研究市场的动向,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使中职计算机教育更加完善,从而为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 作者:徐静单位:大连市计算机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计算机小论文:开放式教学计算机论文 1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1.1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能够满足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能够充实实验教学的内容,提高试验教学的效果,使试验教学紧跟时展的潮流,而且还能够构建虚拟的试验环境,使学生能够深刻的感受到书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实践的不同。 1.2开放式试验实训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开放式试验实训教学的自主性较强,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 1.3开放式试验教学促进了实验室的发展 开放式试验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试验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实现了实验仪器的充分利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2计算机开放式实验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 开放式计算机试验实训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和不足,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开发式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有限,所以仍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的进行改进。 2.1硬件设备 开放式试验实训教学对实验室硬件设施的要求较高,要求计算机必须具有较高的配置,同时实验室的设备还要及时的更新换代,确保实验设备是最新的。此外,还要确保试验设备的数量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避免出现“一套试验设备多人使用的现象”。因为如果很多学生共用一套试验设备,那么部分同学可能无法根据自身的想法进行试验,这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学生试验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思想观念 构建开放式试验实训教学模式首先必须及时更新思想观念,教师应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确保自身思想能够跟上时展的潮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的了解,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给学生提供自己操作的机会 计算机实验方面的内容需要进行实际上机操作,如果无法保证上机时间,学生也不可能完成一些比较复杂的题目,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要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计算机的机会,是其在反复试验和不断摸索过程中寻找答案。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往往会重复简单的操作,只会使用老师介绍过的软件,当软件变化和操作不同时就会很难解决。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是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的,无论硬件和实验室的开放时间,都必须给予足够的保证,教师在学生需要帮助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动手自己操作。 2.4建立开放式考核制度 在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过程中也应执行开放式考核原则,教师根据学生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考核,改变传统的考核方法,开放式试验能给学生提供长时间的学习以及模拟训练。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接受开放式教学,将被动接受改变为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开放式实验实训教学有利于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发挥自己的能力。 3结语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不仅需要精心设置课程内容,同时也必须不断完善,帮助学生提高开放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使学生能达到在实际工作中能有解决计算机相关问题的能力。学校在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方面的作用比较大,学校应为开放式实验实训教学提供平台支持、设备保证和政策保障。教师应打破传统的实验实训教学方法的束缚,采用开放式实验实训方法,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作者:杨海瑞单位:巴彦淖尔市河套学院 计算机小论文:IDC虚拟化技术的计算机论文 1IDC业务现状分析 (1)硬件和软件投资高: 以每服务器、每应用、每用户为单位部署服务器,通常需要配置多台服务器,才能保证每个最小单元都得到分配。 (2)资源利用率低: 部分服务器,仅运行的B/S或C/S架构小的应用程序,如OA办公系统、网页基础服务类型。很多多核心处理器处于严重的空闲状态,但这些空闲资源又没有合理的整合和利用。很多设备资源利用率只能达到10%-30%。 (3)防病毒软件五花八门: 现今IT用户对系统安全要求比较高,每个用户需要自己安装繁琐的安全防护软件,防止网上多种多样的网络攻击,没能给用户提供一个整体的防网络攻击方案。 (4)系统恢复耗时长: 因为考虑成本,IDC用户数据一般没有专门的数据备份设备,当故障发生时,维护人员在故障定位后,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备份数据,替换故障硬件,重装操作系统,重装应用软件,重新导入备份的数据,并重新做安全加固。传统的架构,恢复系统功能耗时一般会在4个多小时的时间。 2IDC虚拟化技术提出 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缩短系统故障恢复时限,技术人员提出了IDC虚拟化技术。将IDC业务基础设施的架构进行了转变。将传统的基础架构最小化单元从每个服务器转变成每个虚拟环境(VirtualEnvironemnt,缩写VE,即VPS)。通过VPS产品的部署,根据用户不同应用的类型,将硬件服务器划分为很多个虚拟容器,分配给一个客户使用,每个容器安装一种类型的应用。即实现了将硬件服务器进行逻辑层面上的划分和整合,并且在统一的界面上进行管理,通过软件可以集中对多个服务器上的上数百个虚拟容器进行统一集中管理,配置集中的存储,提高应用的可靠性,通过部署统一的防攻击软件,对所有虚拟用户进行安全防护。每VPS分配的资源不仅局限于CPU个数、内存和磁盘大小,还包括了系统的核心运行的几十个参数。通过在一台服务器上创建多个虚拟独立环境,可以确保每一个虚拟服务器的用户独享该资源,其运行及管理完全和独立主机相同甚至优于独立主机。虚拟服务器产品能够以较少的物理服务器服务较多的用户,从而达到节约电力,机架的目的,从而节省资源,扩大公司IDC的服务能力,既实现收益的增加,也达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操作系统虚拟技术的应用 VPS的全称是VirtualPrivageServer,即虚拟的传统服务器,缩写为VPS。VPS采用“操作系统的虚拟化技术”的Virtuozzo所创建的虚拟应用系统,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安装基础的宿主操作系统,然后在宿主操作系统上再安装操作系统的虚拟化软件Virtuozzo。通过Virtuozzo的资源分割功能,将原宿主系统,划分为多个个虚拟的环境,每个虚拟的环境作为IDC基础架构中的最小化分割单位,部署相应的用户,即构成一个虚拟专用设备。VPS采用虚拟化技术,Virtuozzo的虚拟化基于操作系统架构层,实现了软件的分割、隔离,每个虚拟出来的环境都是原操作系统的一部分,不需要单独安装操作系统,同时也具备原系统的各方面性能。这就是所有天津联通选择VPS虚拟技术在IDC应用的原因。 4虚拟化整体方案部署 4.1本方案初期设置虚拟服务器100台,每服务器提供30个虚拟主机用户。 为了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同时具有充足的可扩展性,设立集中备份服务器一台,操作Virtuozzo内置的VPS备份功能并配置集中备份。软件配置:配置64位架构硬件平台与软件平台每台服务器提供30个64位VPS(兼容32位应用程序)配置集中备份方案跨平台集中管理控制台配置完善的防病毒预案 4.2硬件配置,制约虚拟化容量的主要因素 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其意义在于有效地分割、管理、调度资源,虚拟化技术本身并不能凭空创造出新的资源。因此,为虚拟化选择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硬件平台是非常重要的。配置至少满足以下要求:在本方案中,所有硬件服务器采用百兆网络连接,并根据就节点数量适当分配带宽。物理服务器采用千兆内网连接,以增强集中备份的数据传输速率。如不满足千兆内网连接条件,则也可以备份网络与数据网络混合传输的方案,但这样将会降低远程备份存储的吞吐性能,因此推荐服务器配备双网卡,并使用千兆网络连接。集中统一管理工具VZCC/VZMC远程管理终端可部署在内网,也可以部署在公网,本方案实施为了方便操作管理,将管理终端部署在公网。 4.3防网络攻击 Virtuozzo有两种MAC地址分配方式:路由模式与桥接模式。在路由模式下,所有VPS和物理节点共用同一个MAC地址。从交换机等网管设备看来,安装了Virtuozzo的物理服务器在一个网卡上绑定了多个IP。在桥接模式下,VPS可以有自己独立的MAC地址,这个MAC地址有系统管理员手工设置。通过在交换机上绑定对应的静态MAC地址,可避免MAC地址欺骗等来自同网段的恶意网络攻击。在通常模式下,使用路由模式的MAC地址即可满足正常使用的需要。VPS内的网络保护也有Windows自带的网络防火墙完成,用户可自行配置自己的VPS防火墙,不影响其他VPS。为了保护各种网络攻击,需要打开物理节点上的Windows防火墙,通过网卡“属性”- “高级”标签可以启动它。在物理节点的Windows防火墙上,无论如何配置,都不会影响到其上VPS的运行,防火墙只对节点生效。因此可限制3389端口登陆IP地址,并允许特定IP地址连接本机的22端口(VZMC管理控制台端口),以便远程管理。 4.4集中备份设备配置 随着业务的开展,服务器数量的增加,架设完整而有效地集中备份平台即成为保障业务持续运行的关键。集中备份方案采用Virtuozzo内置的备份功能和集中存储进行,采用本地备份、远程存储的设计方式实现,即能集中统一存储所有节点的备份数据,又实现了低成本、高速度的备份。备份方案需要集中存储设备一台,容量按照计算方式如下:每VPS空间×每服务器VPS个数×服务器数×保存备份的数量=存储空间。其中,每VPS产品空间假设定型为5GB,每服务器30个VPS,部署100台物理服务器,完全备份最少保留2个,则得出:5GB×30×100×3=45TB。因此,如果需要为所有的VPS都提供3个完整备份,则需要45TB的存储空间。 5收到的成效 天津联通IDC搭建了一套完善、稳定、高效的虚拟主机自动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域名注册、虚拟主机空间租用、企业邮箱、主机托管、网站建设等IDC相关业务。不仅方便了维护、管理,而且大大节省了IDC机房资源。 作者:薛丽美米琦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设备维护中心民航天津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 计算机小论文:教学模式下的职校计算机论文 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中职学校当前计算机课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传授教学模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教师使用板书、多媒体教具等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对于当今的中职学生,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总结归纳传统教学方式的缺点有如下三点:(1)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知识是需要学生去接受、去理解,把学生当成单纯的接受者,而忽视了教学的互动性和双向性。(2)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且课堂设计单调,缺乏学生的配合,没有学生自己思考的机会,使学生感觉学习无兴趣且枯燥。(3)过于注重教材的作用,忽略了知识的实际应用性。纵观传统教学模式众多的不足,那我们中职教师应当进行哪些改革去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式呢?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打破以前管束和被管束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关注情感交流,与学生之间建立有效的交流,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学方法要由教师如何教,向学生如何学习转变。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再次,充分利用教材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动手能力。利用真实的情境问题结合教材,作为知识点向学生传授,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实际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2引入“自主学习、探索学习”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这里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整个学习的全过程,要求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自我监控,摆脱过去被动学习、消极学习的状态。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是要营造一种宽松的、激情澎湃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环境。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即要兼顾教学大纲上的知识和技能又要设计好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在师生关系上强调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的“教”围绕学生的“学”进行,“教”服务于“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全体学生的班级式学习与重点学生个别学习相结合。探索学习。探索学习指在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主动的去观察课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经历着观察课题、发现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运用探索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考虑两个问题:学习情境和学习方式的设置。学习情境的创设可以采用:(1)使用案例创设悬念。一个好的教师如果能合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置悬念,让学生在学习中急于想知道问题的解决办法,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解决问题后,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当一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后,便会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养成探索的好习惯。(2)教师设置的学习方式可以采用自主学习,通过学生主动探索去完成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示范讲解方式转为引导、交流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去探索、发现,最终完成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和探索学者关系。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各自关注的重点不同。自主学习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自我控制和调节,是与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截然不同的。自主学习重点在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一种好的学习能力是学生今后生活中的一个宝贵财富。探索学习强调学生根据教师设定的问题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获得知识的技能。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起点,自主学习是探索学习能够实施的前提,学生应能先利用教师提供的素材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对容易掌握的知识点通过自己学习获得,对于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可通过合作、个人探索或教师讲解等方式来解决问题。探索学习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探索学习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升华。 3自主、探索教学过程的实施方案 3.1备课阶段 备课的前提是要“备学生”,了解自己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为教学过程的设计提供依据。教师要认真分析课本,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及难点,设置一个合理的教学课题。为了保证有一个好的教学课题及情境,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的课题要联系生活,能提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共鸣。其次,课题的难易要适当,不要过难,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也不能过于简单,毫无启发性。再次,选择开放性的课题,目的是使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最后,课题完成后的结果要易于提交。 3.2新课的导入阶段 教师在导入新课阶段要利用项目或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并且要善于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动画、微课等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应能使课本中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的问题明了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学生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解读能产生疑问,发现问题,引发知识冲突。 3.3自主学习探索阶段 情境教学的引入,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教师可引导学生进入探索学习阶段。在该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并且注意聆听学生意见反馈,控制教学进度。只有聆听学生意见,关注学生的反映,了解学生的疑惑才能适时的参与和指导教学。 3.4难点问题讲授阶段 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必然会有一些问题学生不能解决,教师把这些难点问题收集,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经过前几步骤的学习,学生能够愉快的完成学习。在解决问题后,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再考虑其他解题方法,继续激发创新思维。 3.5学习结果评价阶段 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常会用到作品分析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品的完成常会用到一些计算机操作技巧,通过作品的分析就可看到学生对知识的撑握程度。重视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即是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也是撑握学习效果的最佳手段。 4教学实践过程 本人利用自主、探索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课上进行实践,以下为教学实践过程:课程内容:《办公自动化》第一章第二节:制作产品宣传页。教学对象:11级计算机应用班课时:2课时(90分钟) 4.1教学目标 知识层面:通过对“产品宣传页”的排版设计,掌握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的生成及修饰,最终利用Word应用程序实现简单图文混排。能力层面:通过对给定案例的排版设计,培养学生进行文档美化处理的能力。学会利用Word2003给定的工具,解决实际工作中图文混排的实际问题。认知层面:由浅入深,由已知知识介绍未知知识,帮助学生学会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思路。 4.2教学重点及难点 艺术字生成及使用艺术字工具栏修饰艺术字。文本框的插入方法和编辑设置,将艺术字、文本框应用于文档中进行综合排版,知道常规文档排版的基本顺序。处理方法:重点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参与设置。教学难点:艺术字的修饰,图文混排、文本框的使用处理方法:要求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兴趣,多做练习。引导学生不仅要会做艺术字、文本框,还要能综合使用。 4.3设计思路 设计要点一:通过提供“产品宣传页”的案例,引入本课,一方面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关注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更加直观的理解图文混排的功能和效果。设计依据:创设案例,引起学生注意,是激发学习动机,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设计要点二:利用“产品宣传页”中图片的设置,分析完成该设置可以使用的工具及手段,即可以使用艺术字完成操作,又可以使用文本框完成设置,从多个角度学习课程内容。设计依据:告诉学生,学习的知识要灵活应用,多方考虑。设计要点三:“产品宣传页”案例的设置,符合当前企业宣传产品的要求,通进案例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依据:授课过程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设计要点四:通过图片和艺术字、文本框等工具可以使文档排版非常美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求知欲转为学习动力。设计依据:掌握学生学习心理,适当掌控时机是提升课堂内容的关键。 4.4课后评价 整个教学过程完整,教学内容始终以学生感兴趣的产品宣传页为主线,学生由宣传页的设计方案的讨论开始,然后进入材料的搜集,到师生互动,最终完成作品。在作品展示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再对作品进行评价,又对知识进行了强化。5结论通过创新和使用自主、探索教学模式,弥补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没有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创新性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将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融入到真实的情境中,通过情境中的问题的解决实现学习的最终目的。 作者:高烨单位: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校计算机中心 计算机小论文:大学计算机论文 1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的常见问题 1.1进行上机教学时,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 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在计算机上机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违规违纪的现象,常见的问题有学生在上机课堂中下载游戏、电影和音乐等软件,还有的同学会将零食带入机房并且乱扔垃圾,计算机机房的整体运行情况就会受到影响。还有的同学随意更改计算机的配置,并且还私自将一些重要的系统文件删除了,采用机房的计算机浏览一些危险的网站也是时有发生的,这样就会给计算机带来大量的安全隐患,也加大了机房管理工作的难度。 1.2计算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较差 负责管理计算机机房的相关人员,他们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做好所有设备的维护工作,不断的发现并且排除网络故障,所以他们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另外,教师和学生也没有形成较强的安全意识,机房中很多电线都是暴露在室外的,网线线路又是极为复杂的,而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稍有马虎和大意就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和短路等问题的出现,严重时还会引起火灾,因此,管理人员还必须充分的保证机房用电的安全性。 2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的优化对策 2.1建立完善的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制度 针对现阶段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我们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各大高校应先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计算机管理部门,其应由校领导直接管理,同时应区分好计算机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在互联网的管理模式下,制定与其相适应的管理制度,由于这一模式具有信息保密性强、传播性强以及快捷方便等明显的优势,所以,其不但能够妥善的解决机房管理工作中的各项问题,并且还能起到规范人员行为的作用。采用互联网模式的管理制度,能够充分的提高计算机的利用效率,同时也保证了计算机相关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所谓的问题意识指的就是思维的问题性心理,产生问题是一个人思考的基础,并且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我们是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的,随之就会产生疑问和探究答案的心理状态,而此时人的思维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2.2提升计算机机房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针对负责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的人员的实际能力和素质,应有针对性的完善他们的知识储备并且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确保这些人员能够胜任各个工作岗位。现阶段,我国很多大学院校都认为建设机房才是最重要的工作,他们忽视了对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因此,高校还应定期的为这些人员安排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教师应让学生们认识到对计算机进行日常维护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计算机的维护工作中来。 2.3完善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的配置 作为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完善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的配置对于保证计算机机房的运行效果是非常有利的,负责管理计算机机房的工作人员自身就应具备较强的管理水平和计算机能力,因此,应在考虑到了计算机机房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来设置相应的管理人员,选择最适合的人员负责机房的管理工作,确保计算机机房各项日常工作的有序运行,提升计算机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延长了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使用寿命。 2.4合理的分配机房工作和教学工作 作为高校计算机相关学科进行教学活动的最主要场所,计算机机房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其也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机房工作与教学工作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互联网具有信息可以共享这一显著特点,因此,在机房中应设定一个系统来合理的调配机房的使用时间,这一系统应可以满足各学科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真正的起到配合和辅助计算机教学工作的作用,同时也强化了高校计算机机房的各项功能。 2.5重视对计算机机房的维护工作 作为一项长期的持久工作,维护工作是保证机房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所以,高校还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机房的维护制度,建立真实的计算机机房的维护日志,不断的培养专业的计算机维护方面的人才,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是很容易出现故障的,而有了这一日志便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来解决同类故障。另外,对于每台计算机内部的重要数据,还应及时的进行系统备份,做好计算机机房的网络防毒工作,充分的提升机房内部数据的安全性。 3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的必要性、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的常见问题以及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的优化对策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作为各大高校计算机相关学科的最为重要的基础教学设施,计算机机房在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以及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充分的认识到对计算机机房进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应制定出科学并且具有针对性的管理优化对策,做好对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保证大学计算机机房的有序运行。 作者:周俊杰单位: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小论文:信息管理中计算机论文 1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计算机技术与数据库的结合,营造出非常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涉及国内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为国内很多行业提供了信息管理技术保障,促进行业生产力和工作效率,数据库技术与多学科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多媒体技术进入数据库领域,数据库技术和其他计算机技术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使数据库中新的技术内容层出不穷,数据库的许多概念、技术内容、应用领域,甚至某些原理都有了重大的发展和变化。建立和实现了一系列新型数据库系统,如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演绎数据库系统、知识库系统、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数据库系统的大家族,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仅是数据库大家族的一员。数据库技术主要特点是:数据的组织性、数据的共享性、数据的独立性、可控冗余度和数据的灵活性等。数据库的结构是具有组织性的,不是散乱无序、杂乱无章的排列,数据与数据之间是具有相互关联的,按照某种特定关系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从整体上看,具有完整的、清晰的组织结构形式,而数据库的共享性更是计算机数据库技术重要特点之一,也是营造数据库重要目的之一。作为具有共享性的数据库,不仅可以实现企事业单位内部资源、资料的共同使用,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使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国家实现资源共享。计算机数据库具有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根据数据的修改,新的数据项和数据类型变化,可以做到不需要对原来的程序及数据进行修改,从而不会引起应用程序的变动。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仅仅是数据储存的“可移动仓库”,还拥有数据的输入输出、数据的查询和数据的编辑修改等管理功能。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或调取、查询方便构建具有适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数据库,从而实现高效率、便捷的工作效率。 2加强信息管理、注重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措施 随着社会各项建设不断完善,企事业单位应重视计算机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思想道德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2]。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立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脚踏实地,爱岗敬业;诚信明礼,注重与人合作,团队协作意识强;具备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爱好鲜明,有较强的表现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业精神。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爱好运动,具有健康的身体;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抗挫能力、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懂得自我保护。强化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开展专业认知培训课程,使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了解IT行业、了解职业岗位操守、了解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养成专业的职业素养,从而使员工形成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及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操作技巧的掌握,进而使用企事业文化,提高实践技术能力,培养人才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对信息进行采集于组织、对信息进行分析与加工、对信息系统进行开发、维护与管理,培养人才对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规划能力及战略数据规划能力等相关不等强度的工作内容。提高信息管理阶层对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使用的重视程度,熟练并掌握可想数据技巧,从实践上总结工作经验,通过工作实践能够根据业务流程分析并创建能够使用的具有数据完整性约束、索引和查询数据等工作内容。加强管理阶层对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知识,信息管理技术基础和原理、信息产品及其流通管理、信息产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管理的发展环境、信息管理的组织和人才培养等等专业性能的了解及掌握。开展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课程培训,实现技术查询和操作、保证数据安全型和参照完整性、使用事务及完成指定业务的工作训练。加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计算机数据库进行日常维护与管理,实行信息管理评价机制,把对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掌握及日常维护管理列为员工考核升迁的基本标准,从根本上调动管理阶层和员工对计算机数据库使用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实现“人力科技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同时,企事业单位在加强信息管理、重视人才培养、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更应提高全体职工法律意识,强化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做到自觉守法、依法办事,从而形成健康、平稳的发展趋势。 3结束语 当今社会对数据库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这必将对数据库技术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数据库技术与新出现的各种技术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必将数据库技术引向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因此加强信息管理、广泛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注重人才培养是当今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条件。 作者:谢小波单位:福建省南安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 计算机小论文: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论文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情感教育,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是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心理需求与学习需求,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计算机教学中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平等意识。教师要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不是教师的附属,而是与教师平等的学习主体。这样当学生感受到自己与教师的平等身份时,自然会减轻心理负担,会意识到教师就是自己的合作伙伴,是自己的朋友,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是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对学生多肯定、多表扬。教师要引导学生消除心理上的畏惧感、羞涩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勇于上机实践,敢于发表新见解。对于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哪怕很小,也要予以肯定,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出错了,要婉转地指出,引导其改正,鼓励其再接再厉,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以往那种对立而紧张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教师、从情感上亲近教师,进而能够将这种对教师的喜爱转移到计算机学科的学习上来。有了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浓厚兴趣,就迈出了有效教学坚实的第一步。 二、转变教学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有效的计算机教学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将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展现个性。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机械式的理论灌输,实施理论学习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就可以进行积极的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而不再是机械的理论记忆,从而可以真正地经历知识的梳理过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一门技术,才能更好地适应科技社会的需求,成为应用型人才。如在学习Photoshop图片处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我们需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式的讲述,而采用边讲解、边练习、边实践的教学模式,可以从学生所喜爱的电视剧、电影的宣传海报以及学生所喜爱的各类杂志封面等素材入手。这样,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借助操作平台,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之后还要留有充足的时间来让学生亲自上机练习所学内容。这样不仅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机械的理论灌输式教学,而是利用操作实践让学生真正地实现了理解与掌握。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发挥个性,展开想象,以宣传学校为主题来进行宣传画的设计,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这样的环节从内容上来说,贴近学生的实际,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与热爱,而且可以让学生真正地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一个设计极具开放性,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这正是加强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契机。实践证明,将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仅符合计算机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全面掌握。 三、结语 总之,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不能再固守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机械灌输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突出计算机的学科特色,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教育观念为指导,对计算机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从而能在实践操作中内化理论、提升认知,促进知识与素养、技能与能力的全面提高,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有效教学。 作者:杨昆单位:河北省卢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计算机小论文:职中计算机简析与反思 本文作者:胡海锋工作单位: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1)教学手段落后由于一些学校基础硬件的落后以及一些教师观念陈旧,至今仍延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围着三尺讲台,面对一块黑板,凭着一支粉笔进行着填鸭式教学,殊不知如此单一落后的教学手段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无从谈起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对于教材指定教学内容与现实需求之间脱节掌控不好前面提到教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教师又可能因种种原因不愿去学习新知识,认为自己只要能把教材教好就可以了,完全不理会社会的实际需求,学生就很难对学习感兴趣。(3)理论教学与实践难以合理分配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有的学校由于客观因素影响,安排的实践教学课时较少,有的甚至无法达到规定的上机课时,由于学生练习的时间少、动手能力不强,因此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一些教师在学生实践时缺乏评价办法和标准,导致学生练习过后没有得到及时的评价而缺少成就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日渐松散,失去学习的兴趣。 1.加快教材改革,因材施教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指挥棒,但是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微调,在教材更新无法赶上实际需求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组织老师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对学生感兴趣的技术开设选修课,从多方面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2.加大对教学手段的改革力度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计算机教师应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多制作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课件及互动性较强的教学软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尝试用任务驱动等一些先进的方式进行教学,加大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鼓励他们自行探索解决问题,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可以极大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也能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举多得。3.加快教师个人业务素质的提高由于计算机学科的自身特点,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积极钻研各种教学理论以更好适应教学需要,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用探索式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萌发创新意识,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兴趣,真正体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强的特点。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师需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教学设计与改革,精心准备实践内容,鼓励和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同步做好过程管理和评价工作。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计算机小论文:课程考核方法计算机论文 一、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背景 (一)课程简介“计算机辅助设计”是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主流机械三维软件的学习,掌握机械零件的三维实体建模思路,并掌握三维实体的工程图方法。该课程的前续课程有“机械制图与测绘”、“计算机辅助工程绘图”,后续课程有“计算机辅助制造”、“机械设备设计”、“工装夹具设计”等专业课程,在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原考核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改革前沿用专业理论类课程的考核方法,即平时表现占分30%,期末考试占分70%。期末考试为上机操作,按试卷所给出的工程图完成三维实体的建模及工程图的。为一份期末考试样题,从卷面的评分标准来看,样卷对课程的目标进行了考核,在当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原考核方法在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U盘、手机等移动存储设备在学生中越来越普及,为防止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复制别人的考试文件、学生修改学号帮别人提交考试文件的行为,监考老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如考前对机房的几十台电脑禁用USB端口,考后帮多位学生提交文件等防作弊工作。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越来越广,有普通高中生源、单招生源、“3+2”和“2+3”类型的职校生源,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同,学生也越来越独特和有个性。在原考核方法中,期末考试占分70%,其得分直接影响学生是否通过该门课程,因此学生的关注点就放在了如何通过期末考试上,从而会出现多种教师想不到的作弊方法。对教师而言,要提高课程的通过率,压力也相当大,而这个压力无形中加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有一种被动学习的感觉,这个情况非常不利于课程的教学。 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措施 (一)改变课程考核的方法,释放教学压力发现问题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组教师对课程考核方法进行了多次研讨和修改,通过近几年在教学中的实践,最终形成了“24X”的考核方法,即平时考勤占分20%,课堂作业占分40%,期末考试占分X%,其中X值由课程组教师在期末考试后依据学生得分情况共同确定。考核评价比例调整后,学生只需平时不缺课和完成教师安排的项目任务后就可以通过课程,所以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压力得以减少,从而教师和学生均能把关注点放在平时技能的教学和学习上。 (二)使用第三方变参化模型测试平台,杜绝考试作弊的可能“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组教师在2010年尝试采用第三方公司推出的网络考试托管平台进行期末考试,极大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效果喜人。如图2所示,该测试平台试题的模型形状一致,但测试平台提供给每个学生的参数表各不相同,最终答案也各不相同,从根本上杜绝了作弊的可能。在正式考试前的两周,学生可以进行一次模拟考试,给学生积极投身学习、不断超越产生极大的激励推动作用,并且考试全程可以进行分数和排名直播,刺激学生认真答题,争取好成绩。 (三)结合学校相应的专业技能竞赛,实现多方得益大多事物的改革会受到一定的阻力,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结合了学校的“三维建模技能大赛”,以多方得益为改革动力,遇到的改革阻力并不大。在学生方面,如果在期末测试时成绩达到第三方网络考试平台的办证成绩线,就能在学院的“三维建模技能大赛”中获奖,学院对获奖学生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另外,学生可以自愿办理该平台含金量较高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教师方面,采用第三方网络考试平台,可以轻松快速地从题库选题、定制并考试试卷,考试结束即可成绩表,无须人工阅卷,期末工作量大大减少。同时,课程组教师也完成学院的“三维建模技能大赛”任务,可谓是一举两得。在学校方面,由于学生一开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学习,就意味着参与学院的“三维建模技能大赛”,最终通过第三方网络考试这个公平公正的测试平台,为学院选拔出参加更高级别的竞赛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优秀选手。在第三方公司方面,学生办理证书后可获得一定经济效益,从而支撑公司的运作,开发出更多的变参化模型,使网络测试题库更加丰富。 三、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成效 (一)学生学习热情高了自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后,学生在参与学习时就像是参与了一场游戏,对学习产生了热情,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反映在模拟考时自己成绩不理想,在后面两周里勤做练习,终于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了好成绩,而学习能力差些的学生在参加模拟试后反映,还是好好的重做好课堂作业,期末考试过线太难了,尽能力去考,得多少分算多少,算是锦上添花。如果仅仅是增加课堂作业的比重,不改变课程期末考试方法的话,学生是不会这样重视课堂作业的。 (二)课程组教师教学交流多了由于有了一个公平公正的第三方测试平台结果,课程组教师真实了解到自己和别人的教学效果,课程组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多了,如向教学效果好的老师请教学方法,课程组教师对学生在测试中没掌握的技能点进行研讨,课程组教师间相互听课等。 (三)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得好名次“计算机辅助设计”考核方法自2010年改革并实施以来,为学院选出了多名三维建模技能扎实的学生,在参加各级相关比赛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如表1所示。其中,2010年由首批“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选出的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模具—零部件3D测量与制造”项目,获得全国第一名,创造了广西自治区最好成绩。 四、结论及展望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考核方法改革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取得圆满成功。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完全可以把竞赛、证书、教学溶合于一体,使学生真正学到技能,而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辛劳,“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考核方法改革在表面上看只是改变了期末考试的比重,但小小的改变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工作,只有找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平衡点,课程改革才能真实落地生效,否则课程改革只能是寸步难行。 作者:关意鹏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小论文:服装CAD课程计算机论文 一、解决办法 (一)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相融合,突出体现实践性服装CAD具有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放码、排料等一系列模块,每一模块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工具,服装CAD要和专业课程相融合,要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下做出以下两方面调整:首先,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要将服装CAD融入到每一门与之相关的专业课中。譬如在服装款式设计课程结束后,再学习服装CAD中的款式设计软件,款式设计课程的最终作业要求学生由服装CAD来代替原来的手绘款式设计,这样就将原有的服装款式设计课程与服装CAD款式设计这两部分课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学时分配上服装CAD的款式设计在原有的服装CAD课程中占用学时不变,两门课程既是独立的,又是密不可分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接触软件时已带有任务性,有目的的学习加上教师的讲解比传统学习方法更适合对软件的领悟与掌握;同样,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与服装CAD结构设计模块相结合,结构设计课程要求完成手工纸样设计,再由服装CAD完成电脑绘制结构制图、完成工业样板;服装工业制版与推板课程可与服装CAD课程中的放码、排料模块相结合,学生比对两种方式完成的作业,既增强了实际动手能力又能体会服装CAD确实使企业提高实际生产效率、节省成本、管理便捷等重要性,进一步加深对服装CAD的认识。其次,在课程先后时间安排上要与企业实际运作相符合,也就是是遵循企业中的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工业样板—放码—排料—成衣的先后顺序,那么,不但在时间上要符合,而且完成的效果同样也要符合企业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款式设计课程开始时,必须将市场上最新的款式结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就是说要紧跟市场,以新的设计和款式代替陈旧的款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按照企业中的模式,将设计转化为成衣。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中设计思想要转化成真实的产品,这是一个符合企业真实情况的“大任务”。 具体操作顺序是根据已设定的款式图完成手工结构设计,然后由服装CAD修改或重新生成手工样板、工业纸样,最终在服装生产工艺课结束时获得最终成衣。也就是说,这个“大任务”是由不同课程下的一个个“小任务”组成的。整个教学模式下的各个课程,在时间上既是相互独立的,在内容上又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互相印证的。表面上看课程是分散了,实际上具有很大的综合性。同时课程相互关联、承接、递进,从而实现了知识的共同增长。在这种模式下,除原来课程的考核方式外,学生自行组织的静、动态展演也可作为一项考核方式来体现学生学习的效果,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实物的展示中产生成就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种模式的实现下,每个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可体会到做设计师的角色,更深一步领会企业生产过程,因此,服装CAD是融合设计师思想,使服装设计更加科学化、高速化的技术。更能够充分认识到学习服装CAD技术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以及在以后的工作中使用的价值,让学生感觉到能够学以致用,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也激励了教师的教,是教与学的双赢的促进方式。 (二)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原有教学模式下的教与学已不能真正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针对服装CAD应用型特点做出调整。把原有的灌输型教学方法改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只需在课程开始时首先布置以上所述的“小任务”,各个“小任务”由于“大任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由学生分组共同完成;教师授课时可直接讲授工具的用法,然后由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加深对具体工具的用法,期间对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互相讨论或直接由教师指导完成。由于是带有问题性的、任务性的学习,这种方法直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领悟,要比教师直接灌输讲授这种方法更有效。 (三)选择多软件学习,提高硬件配套设施利用率国内外服装CAD软件种类繁多,教学授课所使用的软件选择余地较大,在教学中不可能把所有的软件都放到课堂上进行学习,这是教学设备和教学计划所不允许的。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在多数服装企业中应用广泛的软件,而且其功能、操作习惯符合我国服装行业习惯这样要求的2~3个软件,以一个为主,在正常教学中引入,另外两个为辅,以案例方式在软件新的功能上以及不同软件的区别上向学生介绍,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使学生深入学习,这样学生对市场上主流软件并不陌生,即使在就业后遇到没接触过的软件入手也不会感到困难。因为服装CAD软件在功能模块上的划分基本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各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及特点,深入了解和学习2~3个软件后,其它则正如我们所说的会触类旁通,并不困难。另外,在服装CAD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服装行业以及服装CAD的未来发展趋势,所选择的服装CAD要代表实际生产中的新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软件在教学的同时要与开发商保持同步升级和更新。软件的学习与应用离不开配套的硬件设施,正如前面的内容所提到的,学生带有任务性质的学习最终目的是通过服装CAD技术获得成衣,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数字化仪、打印机、绘图仪等专业设备,可建设专业电脑机房,软硬件设施不分离,这样授课的同时可让学生直接输入或输出1:1纸样,进行修改,从理论转化为实践认识,是对学习过程和生产实践过程的更深层次的掌握。 二、结语 随着计算机信息时代的高效化和便利化,服装CAD技术成为服装专业大学生进行从业选择过程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传统服装CAD教学已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的培养已出现弊端。服装CAD课程和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有紧密的联系,新的教学模式中,理念是把服装CAD和服装专业教学结合,强调知识的融合与衔接,实现教学内容多位一体化,实际授课内容模拟企业实际生产及运作模式,软硬件配套设施紧密结合,学习中更注重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性,从而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这种教学模式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习主导,能使学到的知识掌握得更好,更能主动挖掘知识点和探究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这不但解决了课本中的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情况,更能体现服装CAD课程重应用、重实践的理念。在以上教学模式发展及应用的基础上,我们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不断加强课程的建设,从而深化发展服装CAD的教学,切实推动服装CAD的应用。 作者:张瑶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计算机小论文:安全维护计算机论文 1计算机硬件安全维护的重要性 1.1有利于确保计算机正常运行计算机是一种高科技电子产品,其正常运行的条件对外部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计算机所处环境的湿度与温度不符合标准,那么就会导致计算机出现硬件故障,不利于计算机正常运行,也会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加强计算机硬件安全维护,确保计算机外部环境符合条件,从而提高计算机运行的安全性。 1.2有利于资料的保存计算机软件作为计算机运行的一个平台,若想确保计算机正常运行,就必须将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但在计算机实际使用中,如果没有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必要的维护,那么会导致其出现死机、自启动等现象,可能会使计算机中的资料丢失,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与工作。所以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安全维护,有利于信息资料的保存,为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便利。 1.3有利于保护计算机设备在计算机运行时,如果发生故障必然会导致各种硬件设备被烧毁,甚至是计算机报废,给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严重的影响。那么平时对计算机硬件进行适当的维护,定期进行保养,从而对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起到一定的保护工作,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 2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分析方法 2.1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通过“看”、“听”、“闻”、“摸”等去分析和判断计算机硬件故障。看主要是指电阻电容的引脚是否有短路或断路、板卡表面是否有烧焦现象、插座和插头接口是否有松动等;听是在计算机及设备运行中是否有非正常的声音;闻是闻主机、板卡是否有烧焦的气味;摸是指检查直插式器件的芯片和插座安装是否插牢,并用手触摸显示屏、CPU等硬件感受其温度,从而判断计算机是否安全运行。 2.2电路检测法电路检测法较多,比如电压法、电阻法以及电流法等,这些方式往往是采取对负载电流、直流、电源工作等的检查。 2.3短路、开路法在检查过程中,将部分电路进行短路或者开路,观察它们相对应的电压、电压及电阻值,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故障的检测和判断。 2.4系统最小化检查法系统最小化检查法包括两种,一是软件的最小系统由主板、显卡、内存、硬盘、CPU、键盘、鼠标组成,二是硬件的最小系统包括CPU、主板和电源。最小系统法主要是对系统是否能正常启动进行判断。 3计算机硬件安全维护相关措施 3.1对主板的安全维护计算机主板上包含许多引脚、插口等,可以通过防止静电与形变进行安全维护。由于静电会影响电路,造成元器件的损坏,难以实现控制芯片组和协调电路,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一旦主板变形也会给计算机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主板的安全维护,要把主板平稳细致的固定在机箱上。 3.2对CPU的安全维护CPU,称为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高压和高温都会对其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市场上有专门的风扇对CPU进行散热,但如果运行的程度较大,风扇散热往往难以达到要求,持续的高温高压会影响CPU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CPU的烧毁。因此,在平时使用和维护CPU时,应根据计算机的使用特点及对计算机功能的需求,增加一定的散热辅助装置,从而确保计算机正常使用。 3.3对内存的安全维护对计算机内存安全维护来讲,只需确保内存不超频即可。内存安全很少受到计算机所处外部环境的影响。目前内存满足CPU性能的发挥存在瓶颈,时常会出现超频的现象,这样会导致计算机黑屏。因此,在对内存进行维护时,必须确保内存不出现超频现象。 3.4对硬盘的安全维护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硬盘多数是机械硬盘,内部结构复杂、精密,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那么磁头将会碰到盘片,造成硬盘上数据的丢失,对人们的工作和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移动主机或者硬盘时,必须小心谨慎,避免发生震动。 4总结 在平时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应注意对计算机硬件进行适当的维护,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通过本文对计算机硬件安全维护的相关介绍,在日后对计算机进行使用中,必须规范自己的行为,定期对计算机硬件进行除尘等,避免因浮灰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从而确保计算机及其设备安全、稳定性运行,促进我国各行各业健康发展。 作者:潘小艳单位: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小论文:实验教学计算机论文 1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1)高校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深度不够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高校领导及老师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他们的教学思维还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理念。正是因为这种比较浅陋的认识,导致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仍从属于理论教学。大部分老师只是将计算机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验证工具,没有体现出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真正意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高校都缺乏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硬件实验系统,也没有比较完善的考察办法,这样就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计算机实验教学认识的不到位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2)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存在问题目前,各高校的计算机实验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而且验证性实验比较多,缺少创新性实验。这使得学生在以后工作中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需求。这一方面是受限于高校的教学条件,特别是高校的硬件条件,当硬件条件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实验教学中就只能利用现有的条件构建小系统、开展一些技术含量低的验证性实验,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到教学内容的影响,由于实验教学没有得到高校的重视,所以在教学内容方面没有做出科学的改革,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单一的、缺乏创新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缺少创新和改革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另外,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方式对其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大一部分高校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进行教学,老师将所谓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非常明显。讲授剥夺了学生的提问和独立思考,对于老师讲授的知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已经掌握了,这不仅让他们失去了听讲的兴趣,而且还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和资源;这种教学方式的效率也是非常低的,不能更换地促使学生快速成长。 (3)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和手段落后我国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还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和手段落后的问题。目前,有很大一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人员的素质都不高,专业技能水平也都很平常,没有展现出从事计算机实验教学的优势。而且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设备和手段也是比较落后的,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还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设备,这种教学环境下培养出高素质学生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2改善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方法 (1)高校要转变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高校要想取得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质的飞越就必须先转变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只有先转变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才能更加地重视计算机实验教学,当高校重视了计算机实验教学就可以对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做出相应的改革。而且只有深刻地认识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才能明确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因此,高校转变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是改善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重中之重。 (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要不断的优化、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就要求相关单位构建新的计算机实验教学内容,要根据计算机实验内容的应用广泛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增加新的实验内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式方面也做出相应的改革,教学方式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不能一味的按照固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比如说学生中思维活跃的学生比例较大时,就可以采取比较活跃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多讨论、多发问、多动手,这种教学方式才更适合他们;而对于那些思维比较缓慢的学生也要采用适合他们的方式,这样才有利于他们更快地成长。 (3)提供教师素质、完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本身的数学水平就差,怎么能期望老师教出优秀的学生。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计算机教学老师的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专业能力也很平常、教学经验也不丰富。所以在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方面要加强老师的自身素质。另外,在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手段和设备也相对落后,这对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质量的影响是很重大的。所以高校要不断地完善计算机教学手段,同时要加大对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全方位的提升计算机实验教学质量。 3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实验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我国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现状并不是很乐观。要想解决和改善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现状,就必须采取综合的改革措施,从转变高校认识开始到提供教学人员素质、更新教学设备。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地提高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季宏宇孙静单位:吉林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基础部 计算机小论文:安全评价计算机论文 1计算机联网软件中存在的风险 1.1计算机设备安装带来的风险计算机设备的安装分为软件安装和硬件安装,计算机硬件一旦安装错误将会导致计算机无法运行,严重者可能导致整台计算机的损毁,所以计算机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专业的技术型人才进行主机的连接,网络的连接,计算机外围设备的连接等操作,这些操作一旦出现失误,后果是将是无法挽回的。另外,计算机设备安装也存在强制安装、修改本地设置、收集用户信息和推送广告等恶意操作。这些恶意操作都会给计算机网络用户带来一定的风险甚至是危害。 1.2网络数据库带来的风险数据库,是数据的存储中心,网络上各种数据都被存放在数据库中,如果数据库产生数据隐患,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量越来越大,需要存放的数据急剧增加,各种私密的信息和数据都保存在数据库中,数据库系统一旦出现安全漏洞和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加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至关重要。 1.3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实际操作包括简单操作和技术操作,技术操作要求操作人员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因此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来操作。比如,在进行计算机联网软件安全维护工作的时候,如果由非专业人员操作,操作中可能出现的网络技术安全问题,甚至造成重要文件丢失或数据源丢失,这些都会对计算机网络用户带来损失。 1.4联网软件安全标准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广泛,各种具有兼容性的应用软件应用而生,这些软件的用户量大,在使用过程中占用大量网络资源。目前我国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规定了针对单位和个人的一些要求,但也只是在对软件强制安装和难以卸载,恶意收集用户信息,浏览器的劫持和广告弹出等违反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一些恶意行为进行了说明。联网软件安全标准主要是从联网要求,运行要求,恶意行为防范和运行安全等方便做出规定的。因此对联网要求、运行要求、恶意行为防范、运行安全等各种机制的完善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 虽然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一体化操作,但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分析仍然是必不可缺的。 2.1明确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目的在进行计算机联网软件制式安全评价之前,一定要明确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目的及其操作对象,只有先明确了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目的和操作对象,才能进一步制定相关的操作流程。对于个人来说,进行安全评价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使个人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方式,以便更好的实现联网工作;对于企业来说,主要的工作目标就是使工作人员熟悉计算机的操作步骤,提高操作的熟练度,以保证公司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和信息安全并增加公司的盈利。 2.2搜集安全评价的信息确定了计算机联网软件制式安全评价的目的以后,就要搜集安全评价所需的信息。只有全面的搜集相关的信息,才能为安全评价提供依据,才能进一步进行网络安全评价。 2.3选择安全评价的方法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具有科学性,方法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选择不好方法,既浪费了时间、金钱和精力,又得不到正确的结果,合适的方法则能事半功倍。评价的方法有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两种方式,短期评价就是每隔一个时间段就对安全性能进行一次评价和风险评估,而长期评价是偏重于从整体上对安全性能进行评价。无论是短期评价还是长期评价,都可以达到基本的要求。 2.4实施评价工作确定了目标,搜集了足够多的信息之后,就需要开展评估操作了。安全评价是整个操作工作的主体部分,评估是一项针对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按部就班的完成各项操作,任何一个操作过程出现错误,都会给整个评价分析过程带来麻烦。 2.5总结评价结果完成计算机联网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各个操作步骤都之后,就需要总结评价的结果了。评价完了不代表全部工作就完成了,总结也是安全评价的一个部分,计算机联网软件制式安全评价的主体流程都完成之后,对评价的结果进行总结也是很重要的。在总结过程中可以发现前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得以处理。另外,将此次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的评价分析结果存储起来,也会给以后的评价分析工作提供参考,减小日后评价分析工作的工作量,减少资金投入。 3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意义 3.1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对于计算机的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才能保证计算机其他各项功能的实现。 3.2减少故障的发生安全评价能够发现故障的所在,并根据故障的严重程度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根据所提供的措施对计算机进行维护,进而维护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和各项功能的实现。 3.3方便用户的操作随着安全管理的自动化,用户操作起来也越来越方便,一旦出现问题,用户便可以用可行的操作步骤进行对问题的处理。计算机是一把双刃剑,方便我们的生活的同事,也出现了许多相应的问题,计算机网络使用和网络安全是重中之重,因此其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也就更加值得我们关注,以防止出现任何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而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度安全评价研究就是在便利人们的联网安全以及联网安全意识,使人们能够更好的认识计算机联网软件,更好的让网络方便我们的生活。 作者:徐晓丹单位: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小论文:会计信息工作计算机论文 一、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审计的具体步骤 (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初步审计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比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复杂很多,其控制过程从对人的控制扩展到对计算机和人的控制。计算机的处理过程具有集中性、连续性,随着计算机的数据存储载体变化以及共享程度的提高,会计中财务账簿控制系统渐渐失去作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做好对审计内部控制的加强。而企业内部控制的初步审计就是针对这种情况产生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初步审计就是审计人员初步熟悉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业务流程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结构。从原始的数据凭证到最终的各种报表的输出,整个过程现在审计前有大致的了解。一般来说,审计人员可以与企业内部的有关人员座谈、查阅资料或者实地观察等来跟踪业务处理方法,从而了解企业审计单位信息的内部控制方式有哪些,从而有利于今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对内部执行情况进行测试完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初步审计之后,接下来就是对内部执行情况进行测试。对于一个健全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而言,即便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在实际的业务处理过程中也不一定能够被有效执行,因而必须对其内部执行情况进行测试。检查这些必要的控制制度是否在执行或者由哪个工作人员执行以及使用哪种方法执行。通过了解以上执行情况,从而把握其系统的可靠性、完备性以及可依赖程度,最终做出综合评价。同时,审计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审查文档和有关的企业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更好的把握系统的流程,确定实际情况与规章制度的要求差距在哪里,并确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对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测试之后,进而需要对内部控制情况做出详细的评价。评价过程遵循客观、公平、严格的准测。一般而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第一,评价初步的审查结果,评价被审计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有哪些是比较满意的工作,哪些工作略显不足。第二,评价内部控制情况符合测试的案例,其具体的符合程度是多少。是否真正能够按照其要求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第三,上述的两种情况,其可靠性有多强,是否能够真正的为计算机会计信息审计工作服务。 二、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审计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一)当前企业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审计的现状当前我国多数企业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较差。这主要体现在目前多数企业的计算机会计信息对各种分散的交易数据常常会收集起来,放置于计算机的中央存储器中进行存储。这种统一的存储方式加大了数据丢失和泄露的风险。有时候由于黑客攻击等计算机遭受病毒入侵,造成了数据的泄露或者损坏,缺乏相应的安全性保护机制。其次,对于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不大。虽然现在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很多时候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不能够真正的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这归根结底是因为对其监控和管理的力度不大造成。最后,当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信息化素质普遍不高。我国的许多会计从业人员对于计算机的熟练程度不够,在进行操作时实际能力更差。有些企业的相关人员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没法充分的掌握和理解,一旦发生风险也不知如何控制,因而极大的增加了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难度。 (二)改进措施针对以上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是充分发挥审计功能,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一般说来,现阶段使用的内部审计方式主要有对会计软件进行审计、对会计数据文件进行设计、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设计等。其次,需要企业建立和完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规章制度。当前条件下,开展会计工作不能再如以前那种墨守陈规、没有变通的会计工作,而应当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努力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更加适用于企业本身的操作流程。与此同时,还需要从长远的发展看待会计工作的进行,将操作的规章作为具体的指导方针,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审计,为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最后,努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从严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要求其补充自身的会计知识和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知识,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只有真正加强了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提高其信息处理水平,才能够保证现代会计信息化系统的顺利进行。 三、结论 综上所述,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整个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企业内部结构都与会计信息化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在进行计算机审计的时代,充分了解审计对计算机系统的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审计方法,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做好初步审计工作,从而能够更完整的获取被审计单位信息。总之,只有对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做到了行之有效的控制,才能够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才能够促进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何艳单位:河北省黄骅市审计局
食品包装设计论文:食品包装设计思考 摘要:现代食品包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食品业的繁荣发展。然而,现代食品包装越来越重要的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许多繁琐、累赘的食品包装干扰着社会食品产业的可持续经济发展道路,买椟还珠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取舍不当。纯粹的食品包装设计才是最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观念。在这个注重环保的时代,合理节约资源才是人们所关注的。 关键词:纯粹;节约;健康;发展 1买椟还珠式食品包装的弊端 1.1过度包装 现如今,很大一部分食品存在着过度包装的问题,如咖啡礼盒、酒品礼盒、保健品礼盒等等,它们的包装更甚于食品本身,起了喧宾夺主的反作用。过度包装表现形式主要分为礼品式、开窗式、填充式、应对式四种。礼品式——迎合消费者口味和显气派,礼品盒内的产品体积较小,外包装较大。开窗式——在包装盒上设计成开窗式,窗口以外不可见处没有产品,让消费者误以为可见的知识少部分,其余部分仍有产品。填充式——为了使商品包装大一些,不让较小的商品在大包装中晃荡,盒内大部分填充泡沫塑料等杂物。应对式——为了应对监督检查,在盒内放置一些礼品和其他物品来达到提高限量指标合格率的目的。 1.2独立包装 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方便携带的需求,生产出了一系列独立的小包装,虽然满足了消费者,但同时带来了大量的包装垃圾,形成了资源浪费,没有合理的节约资源;产品的成本反而增加了,形成铺张浪费的局面,起了本末倒置的副作用。久而久之,不仅污染环境,并且产生巨大的资源浪费。 1.3劣质包装 现在许多无良商家为更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就会采用低档、劣质的材料对食品进行包装。在经过一系列往返运输、储存、搬运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会对商品产生一定的影响,起了取舍不当的反作用。在商品学中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就是对包装有一定的要求,不能太过劣质,这是对食品包装安全的前提条件。商家在谋取利润的同时,也应该良心经营,合理经营,为人们的食品健康着想。 2买椟还珠式食品包装弊端的解决方法 这些食品包装不仅仅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也会使我国食品行业停滞不前,得不到提高,影响我国在世界食品包装业的位置。所以我们应尽快使用策略来解决问题。首先,应制定严格的食品包装标准,特别是制定礼盒包装的强制性包装标准;并且,国家政府也应该投入其中,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杜绝食品包装违规的现象;其次,相关部门可采取强制性手段,比如高额罚款、法律责任、对违规包装的处理采取生产企业责任制等等;最后,为了避免“过度包装”的弊端,我们应该鼓励厂家实行“适度包装”,提倡食品包装应该要为人们的身体健康着想。食品包装行业也应该行动起来,倡导无害包装和适度包装,采用更加纯粹的食品包装,树立良好和健康的消费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美好社会。 3纯粹的食品包装设计的特点 《易•乾》:“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孔颖达疏:“纯粹不杂。”人的精神如此,食品的包装亦是如此。纯粹将成为现代食品包装设计的新理念,所以日后纯粹的食品包装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特点: 3.1适用化 适用化的食品包装设计要求经济实用,一切为消费者的利益着想,是一种核心的理念。在现实的物质和技术水平条件下,使食品包装的物质功能最优化,并且具有节约环保意识,充分符合消费者的生理结构和行为方式的习惯,运用与众不同的食品包装设计来满足现代社会人需求的造物活动。反对过度包装欺骗消费者,时刻保持一种节约意识。 3.2安全化 随着食品包装的日益复杂,安全问题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中之重。食品包装材料的不环保、造假、对食品不能起保质作用等等,这些安全隐患都对消费者的安全产生着极大的影响。我们应当设计处具有相对安全性、能保护食品、益于消费者健康的食品包装。 3.3人性化 人性化在中国古代儒家学说里可以找到人本主义思想的萌芽,又可以在西方资本主义哲学思想里发现对“人性”的论述。将设计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结合,所以设计师必须把“为人而设计”的理念贯穿于食品包装设计之中,巧妙地处理食品包装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使消费者更快地了解食品包装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 3.4自然化 在材料、技术、工艺及理念的运用下,起到食品包装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作用。企业应运用天然、绿色、可降解的食品包装材料,其内涵的自然环保价值延用至今,可回收合成其他行业所需的材料,从而节约资源,降低成本,起到环保,保护自然的作用。 3.5美观化 不是华丽复杂的包装才最具观赏性,纯粹简洁的包装更耐看。一个好的食品包装设计应具有良好的观赏性,运用独特的设计思维来增强包装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从而提升食品包装中所蕴含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将不同地区的区域文化体现在包装设计中,让消费者在食品包装中看到文化,文化中体现别具一格的美观度,注重品质的提升。 4结语 只有纯粹的食品包装设计才能促进食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才是企业经营实施的基本物质保证。因此,企业应提倡纯粹的食品包装设计,大力开发应用节约资源、环保可回收的的食品包装设计改造,完成纯粹食品包装体系的改良;并且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使消费者健康安全地体验食品包装设计带来的新感受,在某种程度上,体现食品包装设计的纯碎简洁主义理念。 作者:周扬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食品包装设计论文:色彩心理与食品包装设计分析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包装已成为一种很重要的营销工具,除了能描述出产品的功能、特色外,还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吸引顾客的注意力,给消费者以良好的印象和信心,从而来促进产品的销售。产品设计包括了产品包装的大小、形状、色彩、文字说明和图案等因素。本文将从色彩这一方面,论述色彩因素对食品包装的影响。 关键词: 食品包装;色彩效应;色彩心理;色彩感受 一、色彩心理概述 当我们形容某种物品时,常会用到冷、暖色调等词语。通过色彩刺激,形成了特有的主观印象,这是色彩效应的一个体现。色彩最直白的心理效果,是源于色彩的冲击对人的生理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很多的色彩理论都对它做过专门的论述,其中都验证了一个东西———色彩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波长长的光,比如红色光、橙色光等,因为它们自身就带有温暖的感觉,所以它的余光照射到其他颜色也都会产生温暖的感觉。波长短的光,比如紫色光、蓝色光,则有寒冷的感觉。比如寒冷的冬天,卧室的色调换成暖色,会使屋子内有暖和感;炎热的夏天,关掉室内的白炽灯,打开日光灯,会有变凉快的感觉。冷色与暖色给我们表现的,不仅仅是温度上的感觉,还包括别的感觉,如,重量感、湿度感和空间错觉等等。比如,冷色较轻,而暖色较重;冷色使人感觉稀薄,暖色使人感觉密度强;冷色会有湿润的感觉,暖色会觉得干燥;冷色给人感觉较远,暖色则有迫近感。一般情况,色彩的明度可以决定颜色的重量感,深色暗色常常会使人感觉很重,而明色浅色则使人感觉很轻。此外,纯度与明度的变化也会使人们感觉到色彩软硬的变化。色彩的配合,是实用色彩的题材。它表现的是色彩的和谐一致和色彩本身所带来的美感。近年,色彩心理学已经成为非常突出的科目,它的运用也非常广泛。比如在自然风景方面,秋季的香山,因其红色的枫叶而成为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区;又比如在社会经济活动方面,琳琅满目颜色各异的商品,以其独特的颜色效应,吸引着消费者的视线。在客观上,色彩是对人们感官的冲击;在主观上,就是一种表现与动作。色彩的运用方面,非常重视这样的因果循环,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当中积累出来的对色彩的心理感受,看到不同的颜色所产生不同反应,这些都是色彩心理学在实际生活的运用所要探索的内容。 二、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心理效应 人类视觉的第一印象是对色彩的感觉。色彩给人的视觉感受,会引起强烈的感官表现,色彩也是影响视觉感受最活跃、最敏感的要素之一。食品包装的色彩运用必须体现食品的特点,表现出食品的特色,同时兼顾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及欣赏习惯。通过色彩的合理运用和色彩的相互关系,可以很容易地表现食品的口感。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色彩与食欲是息息相关的,他们发现,红色环境会使人的脉搏加快,人们在受到红色刺激时血压有所升高,因此红色会刺激食欲,也能给人以充满活力的感觉。因此按照色彩心理的不同要求进行食品包装设计,可以使厂商对产品包装设计做到有的放矢。食品包装在包装行业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食品包装设计的优劣会影响食品的销售情况及食品公司的品牌和形象。包装色彩是能够赋予食品包装以灵性的,对于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再加上恰到好处的色彩运用,能瞬间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加强对产品的注意力,对提升品牌的形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合理运用色彩,做到满足消费者心理情感和需求,才有可能在现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商品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心理感受 每一种色彩都会有不一样的心理感受,这是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条件反射。在日常经验中,视觉、听觉、触觉等往往可以彼此相连。因此看到红色,觉得好像它有温度,看到黑色觉得它有重量。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常常利用色彩心理感受,来引起消费者联想。比如:你看到两盒蛋糕,出自同一厂家,价格一样,实质内容相同,但是包装却迥然不同。其中一块蛋糕的包装纸上,涂上深咖啡色、铁青色,而在另外一盒蛋糕的包装纸上,染上了柔和的、偏暖的黄色、黄橙色,容易让消费者联想到香甜、香酥、鲜美的感觉,两盒蛋糕其他方面都一样,除了在包装色彩渲染方面有所不同,那么,你更愿意买哪一盒蛋糕呢?我想答案是毋庸质疑的。近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的消费者对食品包装以及包装色彩有了很高的关注度。很多消费者表示,在购买包装食品时,通常会根据包装的色彩来大概了解食品的特性,尤其是对于不熟悉的食品种类,如果包装的色彩杂乱,会很容易与“三无”产品联想在一起,从而打消对该食品购买的欲望。相反,假如在看起来会让人拿起放不下的新产品,多数人想试着占有,甚至能为自身心仪的包装额外地花费一定数目的包装费。正是消费者的这一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食品色彩包装的崛起。企业以及商家都十分注重产品包装以及包装色彩的应用。设计师们往往根据食品的性质来确定食品包装的颜色。比如食品选用暖色,能够刺激食欲。而采用浅色,则让食物看起来很清爽、卫生,让消费者放心购买。食品也有口味之分,据此我们常选用与食品味道相符或相近的颜色,比如辣的食品采用红色包装袋,使人容易联想到辣椒。接下来,依次来分析色彩在食品包装中的运用: (一)味觉感味觉感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饮食当中,组织建立起来的一种感观认识,这种认识是经过经验总结和一定的联想联系而得来的。在科学的指导和启示下,人可以将自己的味觉与许多可食物品的色彩对应联系起来。如:绿色可以使人联想到酸杏、梅子的酸涩感;红色可以联想到红枣的甜味感;提到巧克力色,人们便会联想到醇香、浓郁的味觉感,人们会不自觉地将这种颜色与这种味道结合起来,因为人们吃了巧克力之后的感觉给予这个象征色彩。比较典型的一个实例,红枣的包装。市场上随处可见可买的鸿潮红枣,包装袋都是以红色为主色调,温暖的红色为主调,可以马上让人产生甜蜜蜜的味觉刺激,引起消费者的食欲。由此可见,合适的色彩运用,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视觉上和味觉上的心理感受,最主要的是对食品包装色彩设计和运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准确恰当地利用色彩的味觉感,能使食品包装迎合不同消费人群的喜好。在表现产品的质感特性、味觉特点的同时,更能很好的强调该食品的特色,成功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冷暖感色彩的冷暖涉及到个人生理、心理以及固有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是一个相对感性的问题。色彩的冷暖是互为依存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衬托。由于人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条件反射,一看到红、橙、黄色,就联想到火、太阳,使人把这种色彩同温暖的概念联系起来;一看到蓝色,就联想到水、海洋、青山的形象,于是人们便把这种色彩同清凉的概念联系起来,产生冷的感觉。这就是色彩带给人们正常的心理感受。每种色彩都有冷暖的区别,冷色会让人们想到生活中白雪皑皑的冬天;暖色则会使人联想到炎热的夏日。食品包装上的暖色使人心情愉悦,产生食欲;冷色会让人感到身心凉爽、惬意。“新郑红枣片”作为一种养生保健品,为人们所亲睐。其包装盒主色为绿色,清新、自然,并且环保健康,设计者运用色彩心理效应,很巧妙地将绿色作为产品盒的主体色,再在产品盒的正面右下角饰以代表产品特色的图案———几串新鲜的红枣,在清新的绿叶衬托下,一粒粒饱满的红枣显得新鲜诱人。绿色是生命力的象征,代表着新生和健康,是对人们诚挚美好的祝福,绿绿的主色调,让人仿佛置身于安静、清新又美好的大自然怀抱之中。一盒红枣,满是绿绿的情谊与祝福,便能带给人们以温暖和感动。 (三)软硬感白色会使人想到甘甜的奶油;蛋黄色会使人想到酥软的蛋糕。明度不同的色彩使人们想到硬度不同的食物,这就是色彩在人们眼里的不同诱发感觉上的不同。很多因素能够影响到色彩软硬感,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明度、纯度。比如广东长顺利牌的红枣韧性饼干的包装,采用红色和绿色的结合,低明度的红色与清新亮丽的绿色搭配,交相辉映,且低明度的红色与高纯度的绿色完美地展现出了韧性饼干酥脆爽口的特性。 四、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心理联想 色彩对人的心理效应还包括色彩让人产生心理联想,分主观联想和客观联想。 (一)色彩的客观联想色彩的客观联想是说从看到的颜色,想到生活中和其对应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包括具体联想和抽象联想。1.具体联想是说看见的颜色,会让人想到对应的食物。例如:看到红色,就会联想到辣椒、西红柿、肉食等食品;看到黄色会使人联想到香蕉、玉米等。2.抽象联想是说色彩会使人们对嗅觉、味觉等和食物相关表现的感官联想。例如:红色易使人产生香甜的嗅觉与味觉联想;绿色给人以新鲜美味、营养丰富的质感联想。以红枣包装为例,红色为主色调的包装,给人香甜可口的味觉感受,以绿色为主色调的包装则给人带来新鲜、爽口的味觉享受。 (二)色彩的主观联想色彩的主观联想是指结合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方式赋予色彩的含义。相同的颜色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含义,这是因为人们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思想和情感,而主观地对色彩有了些特别的含义。例如,红色是喜庆、温暖的象征;黄色常代表权利和富贵;而白色是失败、衰落的象征……。个人的主观情绪也影响对色彩的感受,当感受沮丧、懊恼时,会呈现冷灰、生蓝等中灰度主观色彩;当感受喜悦、欢快时,会呈现大红、明黄等高亮度的主观色彩。所以在实际生活中便产生了这样一些现象:有些食品,对于相同色彩的包装,不同的消费人群会产生不同的效应。这也就告诉产品设计者,在运用色彩心理效应时,应考虑实际的社会需求,针对不一样的消费人群、不一样的食物特性,设计出富有个性的食品包装。例如,对于日常食品的红枣包装设计,色彩不宜太过鲜艳华丽,这会让人产生华而不实的感觉;而对于赠品红枣,则可以采取一些富于象征祝福意义的颜色,如代表富贵的黄色和代表健康的绿色。 五、总结 产品的成功不一定是依靠好的包装,但是成功的产品一定要有恰到好处的包装。色彩心理学是一个与人的需求紧密相连的学科。色彩心理学在食品包装的运用,是社会需求发展的必然,也是对食品企业、包装设计的必然要求。合适的食品色彩包装,一方面给消费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体验,另一方面更为该产品做了最完美的广告诠释,塑造出企业良好的品牌和形象。与此同时,色彩心理在食品包装的运用,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体验,为消费者打造了一个轻松的购物环境,从而使人们能够享受高品质的生活,这也是食品包装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所在。 作者:杨仲文 单位: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 食品包装设计论文:有机食品包装设计的探讨 对于有机食品而言,其包装首先应具有自身的特色。一方面,有机食品的包装设计应该体现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体现人与自然的沟通与和谐,因此,无论从包装材料的选择还是结构的设计甚至包装装潢等方面都应贯彻人本、绿色的理念。另一方面,有机食品包装应有统一规范的标志设计,使之区别于普通食品的包装。 其次,有机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亟待改善。有机食品位于食品金字塔的顶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食品。相关部门对于有机食品本身的检验比较严格,但对有机食品的包装材料的检查往往容易忽视。事实证明,对于有机食品的污染大多是由包装材料所导致的,大量化学材料的运用本身就极易存在安全性和环保性的问题,从很多知名食品企业包装材料的安全卫生问题屡被曝光就可窥见一斑。一方面,有机食品企业很多时候为了食品防虫、干燥或者保鲜的目的,对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进行杀菌剂、防腐剂或熏蒸剂等处理,这往往会使有害物质残留于包装材料上,进而对有机食品产生污染。另一方面,在包装印刷过程中,大量油墨和溶剂的使用容易对包装材料形成污染,严重影响了有机食品的有机性。对于有机食品包装的材料,应该提倡使用由木、竹、植物茎叶等天然的有机材料,也允许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其他包装材料,从包装材料的选择、使用、回收和废弃等整个过程都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包括节约资源、能源,避免废弃物的产生,易回收循环使用,等等。除了传统有机材料的应用外,选用再生材料也是有机食品包装材料的主要途径,再生材料不仅能提高包装材料的利用率,减少生产成本,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和减少其他资源的消耗,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排放。特别是纸质材料的应用,纸的原料主要是天然植物纤维,在自然界会很快腐烂,不会造成污染环境,也可回收重新造纸。因此,纸质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成本低、可塑性强、容易回收利用等,但在使用纸质材料时我们同样需要注意材料本身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确保材料本身无污染。另外,在有机食品包装的图形、文字和色彩方面应尽量保持简洁和单纯,尽量较少使用油墨和套色。 再次,过度包装是我国当前有机食品包装较为突出的问题。尽管有机食品近几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对有机食品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的要求较高,和普通食品相比,市场上的有机食品仅占很小的比例,再加上消费者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而导致有机食品的价格较高,美国大部分有机食品的销售价格比同类普通食品销售价格高出约50%,欧盟的有机食品价格比同类普通食品高出50%~150%,而我国有机食品价格一般是普通食品的3~10倍。 从我国目前国民的普遍收入水平和有机食品的价格来看,有机食品的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中高收入群体,甚至更多的是作为礼品而销售的,因此,有机食品出现了豪华包装和过度包装的问题。过度包装本身就和有机食品的理念格格不入,过度包装必然导致资源的浪费,而有机食品本身提倡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资源的节约利用。有机食品的过度包装主要表现在结构的过度复杂和材料的过度运用方面。在结构方面,通过内包装、中包装、外包装不断增加包装的层数,致使商品包装体积过大,而有机食品本身却分量较少;材料的过度主要表现在商家盲目地使用上好材料,从而大大增加了商品本身的成本。对于有机食品包装,我们应该提倡简洁、实用的原则,应从实际出发,合理设计,提倡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的包装理念,既要达到包装的功能,又要避免过度。另外,消费者也要建立绿色消费观,提倡朴素消费,在消费时既要考虑到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要考虑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责任。日本著名品牌“无印良品”或许可以为有机食品包装提供有益的借鉴。“无印良品”强调包装的简洁,不讲究外包装,强调以商品本色示人,不做过分的包装修饰,多采用有统一的、简洁的打包出售方式,真正做到价廉物美、简洁环保、品质至上。 尽管目前我国的有机食品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大部分有机食品还主要用来出口,但由于我国农业基础雄厚,健康和环境观念在人们心中逐渐加深,这是促进我国有机消费的强大动力,可以说,有机食品未来将在中国占有巨大的市场和消费群。传递有机食品内涵和促进销售的包装设计理应受到企业和设计师的重视。有机食品当前包装设计所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如何才能更好地体现有机食品有机性的内涵,更好地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更好地实现有机食品本身的理念,我们设计师有责任做得更好。 作者:吴文勇单位:盐城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食品包装设计论文:当今食物包装设计的意志乞求 作者:单晓彤单位: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食品包装设计中精神诉求的作用 食品包装作品是个有形有体的“物”,是具体的、可感受的实体,这些“形”与“体”又可抽象为点、线、面的基本要素,并以其基本要素及之间的相互关联,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表情面貌。 食品包装设计过去的研究多注重造型的设计,多注重表现食欲及食品卫生的设计,产品是物化了的人,包装设计中形态所塑造的精神情调必然作用和影响着消费者,重视食品包装设计中精神诉求的作用是当代的趋势。设计师的精神、思想感情总会流露出某种痕迹,只不过这种痕迹有一些流露得比较强烈、明显,而有一些比较柔弱、隐晦罢了。包装设计的过程与规律,决定了其既要重视情感表达,却不能直接表白、具象反映。 通过组合变化,使造型达到个性化的表现,令人们在审视中识别、品味,这些最常见的造型要素在变幻中演化为一种新时代意识下的造型语言。如以色列成套可外带的餐饮包装(图1),体现出其充满前卫与活力的精神基调,不拘泥于传统形式。这套造型有不少装饰方案,采用具有亚洲特点的风格装饰,形成一种变化的、活跃的和无拘无束的情态。它特有的节奏、比例、文字、色彩、造型等,都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吻合。 食品包装中精神面貌的体现亦可比作艺术中“意境”创造,是包装设计师对包装的造型、色彩、材质、文字等设计元素重新集成与组合,在这个再创造过程中将设计师个人的思想观念融会贯通其中,以某种方式凝固在产品包装的内外结构之中。食品包装设计单纯讲究“功能”或片面追求“形式”,而放弃对精神情调的塑造是不可取的。包装设计的精神情调塑造以其特定的功能与结构予以显现,它终究是人根据理念意志所产生的“物”,并以“创造更合理、健康、更科学的新的生活方式”为目标,所以设计师的重视与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包装设计中精神诉求的切入点 在食品包装设计中强化精神诉求特征,可以使其在宣传和销售中增加多方面的优势。食品包装设计中精神诉求的体现主要有以下的切入点: 1.包装交互设计的友好性诉求 现在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食品市场中,一般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容易和自己友好交互的包装产品,因为具有友好交互的食品包装设计总是很迅速地与消费者构建起感情,具有友好交互的包装设计首先应该具备优秀的视觉传达性能,让消费者在选择的第一时间就能理解其使用方式,即通过设计创造容易让用户接受的、合理的包装信息而配置的形态。 其次,包装结构交互设计要达到友好性的精神诉求,就必须给消费者以准确的提示性,令人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其形式明确后续的拆卸方式与路径次序。即通过结构暗示该包装功能的使用方式,并通过层次穿插、造型形态、色彩引导、文字说明以及肌理材质等结构因素暗喻人们的精神感观,提示包装功能的使用方式,达到友好交互。 第三,在使用的交互过程中具有趣味性和愉悦性,并带给消费者以科技感与艺术性,这种交互作用令消费者体验到一种满足感的精神诉求。具有友好交互的食品包装设计使消费者获得愉悦的情态。在使用过程中消费者因布局意外新颖,或开合层次易用,或给人以拆取的激动,或色彩和形式的呼应,激发消费者的兴趣,通过探究并达到目的的快感。 图2─图4所示为以竹材为材料所作的饮品包装,竹材质地纯粹、纹理清晰、手感亲柔,作为瓶类饮品包装,极大地提升了产品包装的艺术设计品质,竹材品质自然、柔和、舒适的风格彰显出亲切友好的材质魅力。同时该包装设计巧妙地利用了竹材筒状、中空、壁厚的特性,用一节竹节筒状的自然形态作为瓶类饮品底部承载体,通过插接方式二片弧形的竹片分别从两侧夹住瓶类,再用一节中空的圆竹节作为顶部的紧固插件巧妙地完成整个包装构造。其交互设计的友好性得到了较大的表现,其结构让消费者有准确的引导提示,在后续的拆装方式与程序带给消费者趣味性和愉悦性,交互设计使友好性的精神诉求得以发挥。 包装设计利用肌理创造丰富的形态,并使人的肌肤对之具有良好的触觉,给消费者较之其他感觉留下更深刻强烈的情感,让消费者通过产品的形态性接触,敏感地领略现代优质产品的品味与质地。通过包装的交互设计不会让使用者感到麻烦、复杂而发生畏惧或产生怨言,相反会使消费者在开启时感到乐趣,体验到现代设计带来的某种启迪与意外惊喜,并明确其功能性,令消费者注意、满足、回味而喜爱它。 2.食品包装设计的安全感诉求 食品包装设计最重要的是体现安全感。食品包装设计体现安全感,是来自设计传达所带给消费者健康、卫生的感觉,由某种让人相信、放心、可以依赖等方面的设计元素组合集成所表现达到的。食品包装的安全感是某种感觉与心理,是消费者对品牌、造型、色彩以及文字说明等设计的信任或怀疑的现象预感,表现在对包装设计的确定性和可控感。是否能产生安全感,来自多方面的因素,有主观的和客观的。 要让对方产生安全感,首先要做的是在造型与色彩方面能够体现出来,例如多采用明亮的纯正的色彩,多选用圆润亲和的造型导出人的感受效果,并将这种感受向大脑输送,从而唤起视觉、触觉体验的感受激情。并使包装主体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一种积极的情感信任关系,就是让人们相信产品,即产生“亲和性”。它体现出人与包装之间所形成的一种情感互动关系,“亲和”、“宜人”本身就有可以放心、依赖的精神情态的一种表现。这种安全感诉求也是食品包装设计师所必须追寻的结果,是对形式更自觉的创造。 当食品包装设计体现出包装严密性、标准与规范性时会“在物质上,精神上和文化上臻于健康”。 安全感主要以强调包装的人性化设计,即为消费者营造一种精神和物质需求间相互信任的依赖关系。“安全”体现出顾客对包装需求的信任、关爱和呵护等,“健康”体现为包装设计的科学、适度、合理。包装设计的亲和性是提升安全感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设计中注重“亲”与“和”的统一,人与物的亲近与和谐,可以把那些相互独立、有着不同要求的单一个体凝聚成具有相近属性,并彼此认同、相互理解的统一整体。如“福贵满堂”的月饼包装(图5),以中华传统绘画风格与民间亲和祝福风俗相结合,通过现代烫金印刷工艺技术,追寻一种民间世代积淀的“福贵式”华丽与热闹的精神情态,它反映特定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依赖视觉形态的暗示,人们头脑中积淀下的对传统古典文化的特殊审美被激发出来。富有明亮的纯正的色彩,圆润亲和的造型的包装设计,以潜在的健康心理现象暗示安全感,诱发消费者产生特定的心理满足感。 食品包装设计的亲和性特点成为现代包装中实现安全感精神诉求的主要手法特征之一。同时亲和性设计又必须符合不断变化的消费时代特征,促进消费者产生一种健康、安全的精神感受。 结语 包装的精神诉求是设计师有意识地通过造型语言探讨与消费者的互动沟通,以提升设计的境界。正如美国著名的美学家、哲学家和文艺评论家苏珊•朗格在评论某产品时所说的:任何作品,如果它是美的,就必须是富有表现性的。它所表现的东西不是关于另外一些事物的概念,而是某种情感的概念。 通过设计,让包装这个有形有体的“物”,反映给人最基本的感受或性格倾向。设计是一个时代文化与经济的索引。任何一个时代的特别感情,都会诱导出与这些精神情调相融洽、相合拍、相一致的形式。可以肯定地说,食品包装设计也不例外。 食品包装设计论文:食品包装设计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食品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而与之相伴的食品包装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今天,无论是走进商店、超市,还是走进我们的家庭,处处可见设计精美、实用、方便的食品包装。不可想象,如果没有包装,食品将如何被送到我们每个消费者手中。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对食品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食品包装的迅猛发展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食品包装也是最能体现各个时代科学水平、生活水平、设计水平和文化背景的。越是发达的国家,商品的包装率越高,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面镜子。改革开放后,我国食品包装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同时,它也是高技术、高智能的产业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及包装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样式越来越多,技术性也越来越强,这给我们从事包装设计的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也是时展的必然所在。 一、现代食品包装新概念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食品包装就与之相随。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为储存食物和水,用泥才烧制的各种陶器、用兽皮缝制的袋子、用藤条编制筐子等都是最早的食品包装原形。现代的食品包装是指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容器和包装技术,把食品包裹起来,以使食品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保持其价值和原有状态。食品包装是以食品为核心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食品科学、食品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包装技术、标准法则及质量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食品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特殊商品,其营养与卫生极其重要,但又非常容易变质,所以食品包装的主要目的是必须保证食品作为商品在贮运和流通过程中的卫生质量及品质和风味。食品包装作为产品的附加物而成为商品的组成部分,和商品是不可分割的,在现代市场策略中占据了显著的地位。同时,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能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它已成为企业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超市中起到了无声售货员的作用。食品包装的形象直接反映品牌及企业形象,它为创名牌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竞争中,它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二、新的生活方式与现代消费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食品包装 现代社会生活离不开包装,包装的发展也深刻地改变不口影响着现代社会生活。现代食品包装设计受到现代新产品、现代消费、行销竞争的发展和现代传播文化、时代精神的影响。首先,是现代产品的品种、品质、品位都有了不断的发展,出现了许许多多新型的产品,食品日趋向系列、方便、安全、休闲及有益身心健康,形式也日趋轻、短、小。在国外,有些大型超市的商品品种都在十万种以上。产品的不断发展,对包装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新课题,促使人们不断去研究开发。其次,是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日趋成熟,消费能力的提高,使每一个消费者都有了独立的消费意识,对消费市场不再盲从,具有独立享受生活的能力。消费观念是直接受文化思想和消费教育影响的,时代的发展带来了今天大众消费生活的新需求。人们的文化水平、价值观念已产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作为社会主要消费群体的中青年,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的消费需求,从物质到精神,文化性的软消费在不断提升,日益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现在我们已进入了新的消费时代。现代人除了一般日常的消费外,更多地追求“旅游消费”、“休闲消费”、“保健消费”、“礼品消费”等。人们在食品上更加讲究质量、情趣和品位,在吃的同时,又能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大量的营养食品、方便食品、速冻冷藏食品、保健食品、绿色食品及各种中、西快餐的不断涌现,给今天生活在快节奏的都市青年及上班族们带来了无尽的方便和实惠。另外,大量的国外食品的引进,充实丰富了国内市场,同时也给我们包装设计师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要更加重视设计,使商品结构更加合理,使人们能充分享受高科技带来的舒适和方便。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现代食品包装的层次 1.现代工艺的发展 每一次新的改革,都是高科技的进步成果。不断追求更高更新的科技含量,使食品包装上一个新的台阶。 高科技、高智能的生产设施,将不断推动包装工艺的发展,新的工艺流程、自动化、电脑一体化的应用会给食品包装提供更多、更新的设计构想。现代新型高超的印刷、制版技术给包装的各个环节提供了实现完美效果的保证,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更加紧密,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科技的突破,对现代食品包装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设计师要能熟悉新工艺、新技术,并能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成果为现代食品包装服务,运用电脑设计手段,追求更加精致、完美,并具有文化内涵的包装设计。 2.现代材料的发展 包装材料是指用于制造包装容器和构成产品包装的材料的总称。它的种类包括木材、纸、纸板、玻璃、金属、塑料、纤维织物及各种辅助包装材料。它的基本性能是保护性、安全性、加工适应性、便利性和商品性,还包括资源特性、经济性及可回收利用性。食品包装是系统工程,包装材料是基础。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材料不断诞生并被利用,包装材料从天然发展到合成,从单一发展到复合,材料的互相渗透已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和必然。它代表的是一个新时代的文化信息,一种新生力量在生活中的体现,使得现代食品包装的行列里又增添了新的家族,使包装文化的美感具有了时代感、流行性和普及性。一种新材料的出现,会使一种包装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标记,如金属箔包装,被认为是高品位、高品质具有时代感特征的包装材料,所以,新型的一些休闲小食品都采用这种包装材料。 新材料的开发,不仅有更高的科技含量,更加科学合理、安全可靠,也更加注重有益健康和无害,更加追求材料的细腻、光滑、柔韧、富有特色和肌理,也充分考虑环保、再利用等方面的因素,有些材料能摹仿自然材料的特性,替代传统材料的作用,并能达到包装食品的最佳效果。 作为一名现代设计师,要掌握新材料的特性,并能准确地把握各种材料的美感,巧妙地应用这些材料,使包装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四、现代设计思想的发展使现代食品包装设计有了新的空间 时代的发展使得现代设计思想早已发展到不局限于艺术设计思想的发展。广泛开拓设计思维,确立现代化包装设计的正确理念,树立符合时代需求的设计思想和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消费观。现代科学的新发现,边缘学科的介入,人类对自身价值和周围生态环境的认识,文化思潮、心理学、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早已超出了预想的范围,设计者要充分发挥、利用发散的思维,走在时代的前沿,寻找独特的设计风格,把握时代美感,对未来的市场具有前瞻性和判断力。 1.现代食品包装与环境保护 随着认类受教育面的不断扩大,对环境的保护也将从包装事业开始起步,降低成本,重复使用,减少污染,可持续发展,将成为21世纪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资源的消耗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生态的两大热点问题,而现代包装与它们密切相关,包装制造所用的材料大量地消耗着自然的资源;在包装生产的过程中,一些不能分解的有毒物质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数量巨大的包装废弃物也是造成环境的重要污染源,这些因素助长了自然界的恶性循环。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每一种物质的形成都需要漫长的时间,森林的大量采伐已严重破坏地球的气候和生态平衡。包装业对资源的需求量巨大,所以我们作为一名包装设计师来说,要身体力行,从我做起,在设计包装时,力求精而少,合理简洁,防止过分包装和夸张包装。目前,市场上有些包装盒越做越大,而里面盛装的内容物却很小,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给消费者造成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在设计时,尽量应用高科技的复合材料以替代玻璃、金属等材料,如牛奶、果汁饮料类包装采用纸塑复合材料和无菌包装技术,大量节省了包装能源成本,同时,又较好地保持了食品的风味和质量,并赋于了它时代的美感。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到处可见,我们城市将会被塑料等包装废弃物所包围。所以,面对这严峻的事实,我们应尽量在设训食品包装时,解决好产品和包装的合理定位,避免华而不实的包装,尽量采用高性能包装材料和高新包装技术,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包装用料和提高重复使用率,降低综合包装成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使产品包装与人及环境建立一种共生的和谐关系,不断开发可控生物降解、光降解及水溶性的包装材料,在推出新型包装材料的同时,同步推出其回收再利用的技术,把包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2.建立绿色包装系统已成为我们共同的课题 在大力推广绿色食品即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同时,绿色包装的新概念也不断地被人们所重视,它是指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包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包装。研究和开发绿色包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包装市场的竞争热点。 绿色包装的技术系统,应该解决包装在使用前后的整个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研究和寻找理想的绿色包装技术,对不同的商品要开发研究相应的绿色包装制品和方法。倡导绿色包装的实际意义,在于促使建立和完善包装资源的回收和再生系统,使包装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大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安全、更舒适。 今天,人们在追求反朴归真、回归自然的设计风格。从自然出发,顺从自然发展的规律,开发自然之美。在视觉上、感情上引导人们回归自然,呼吸自然的空气,充分发掘出自然中的本质的美,并能在包装设计中充分体现出来。 总之,要设计出优秀的食品包装,必须首先树立超前的设计思想,以人为本,强调包装的关键是准确、快速地传达信息。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善于运用新材料、新工艺,开创多功能的新结构、新形态、新装潢,以适应现代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需要。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的社会,是信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把食品包装设计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使人们生活得更好,消费得最少,即以少的消费得到好的享受。设计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产品、包装,更多的是服务、交流,设计由硬向软的转变,由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转变,设计的面也更宽更广了。WTO的进入与国际贸易的接轨,是我们今后设计的方向,强调以人为本,使人们从物质的欲望中摆脱出来,多一点自由的选择,强调为人服务及可持续发展的宗旨。 食品包装设计论文:食品包装设计 一、现代食品包装新概念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食品包装就与之相随。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为储存食物和水,用泥才烧制的各种陶器、用兽皮缝制的袋子、用藤条编制筐子等都是最早的食品包装原形。现代的食品包装是指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容器和包装技术,把食品包裹起来,以使食品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保持其价值和原有状态。食品包装是以食品为核心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食品科学、食品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包装技术、标准法则及质量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食品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特殊商品,其营养与卫生极其重要,但又非常容易变质,所以食品包装的主要目的是必须保证食品作为商品在贮运和流通过程中的卫生质量及品质和风味。食品包装作为产品的附加物而成为商品的组成部分,和商品是不可分割的,在现代市场策略中占据了显著的地位。同时,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能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它已成为企业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超市中起到了无声售货员的作用。食品包装的形象直接反映品牌及企业形象,它为创名牌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竞争中,它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二、新的生活方式与现代消费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食品包装 现代社会生活离不开包装,包装的发展也深刻地改变不口影响着现代社会生活。现代食品包装设计受到现代新产品、现代消费、行销竞争的发展和现代传播文化、时代精神的影响。首先,是现代产品的品种、品质、品位都有了不断的发展,出现了许许多多新型的产品,食品日趋向系列、方便、安全、休闲及有益身心健康,形式也日趋轻、短、小。在国外,有些大型超市的商品品种都在十万种以上。产品的不断发展,对包装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新课题,促使人们不断去研究开发。其次,是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日趋成熟,消费能力的提高,使每一个消费者都有了独立的消费意识,对消费市场不再盲从,具有独立享受生活的能力。消费观念是直接受文化思想和消费教育影响的,时代的发展带来了今天大众消费生活的新需求。人们的文化水平、价值观念已产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作为社会主要消费群体的中青年,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的消费需求,从物质到精神,文化性的软消费在不断提升,日益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现在我们已进入了新的消费时代。现代人除了一般日常的消费外,更多地追求“旅游消费”、“休闲消费”、“保健消费”、“礼品消费”等。人们在食品上更加讲究质量、情趣和品位,在吃的同时,又能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大量的营养食品、方便食品、速冻冷藏食品、保健食品、绿色食品及各种中、西快餐的不断涌现,给今天生活在快节奏的都市青年及上班族们带来了无尽的方便和实惠。另外,大量的国外食品的引进,充实丰富了国内市场,同时也给我们包装设计师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要更加重视设计,使商品结构更加合理,使人们能充分享受高科技带来的舒适和方便。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现代食品包装的层次 1.现代工艺的发展 每一次新的改革,都是高科技的进步成果。不断追求更高更新的科技含量,使食品包装上一个新的台阶。 高科技、高智能的生产设施,将不断推动包装工艺的发展,新的工艺流程、自动化、电脑一体化的应用会给食品包装提供更多、更新的设计构想。现代新型高超的印刷、制版技术给包装的各个环节提供了实现完美效果的保证,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更加紧密,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科技的突破,对现代食品包装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设计师要能熟悉新工艺、新技术,并能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成果为现代食品包装服务,运用电脑设计手段,追求更加精致、完美,并具有文化内涵的包装设计。 2.现代材料的发展 包装材料是指用于制造包装容器和构成产品包装的材料的总称。它的种类包括木材、纸、纸板、玻璃、金属、塑料、纤维织物及各种辅助包装材料。它的基本性能是保护性、安全性、加工适应性、便利性和商品性,还包括资源特性、经济性及可回收利用性。食品包装是系统工程,包装材料是基础。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材料不断诞生并被利用,包装材料从天然发展到合成,从单一发展到复合,材料的互相渗透已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和必然。它代表的是一个新时代的文化信息,一种新生力量在生活中的体现,使得现代食品包装的行列里又增添了新的家族,使包装文化的美感具有了时代感、流行性和普及性。一种新材料的出现,会使一种包装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标记,如金属箔包装,被认为是高品位、高品质具有时代感特征的包装材料,所以,新型的一些休闲小食品都采用这种包装材料。 新材料的开发,不仅有更高的科技含量,更加科学合理、安全可靠,也更加注重有益健康和无害,更加追求材料的细腻、光滑、柔韧、富有特色和肌理,也充分考虑环保、再利用等方面的因素,有些材料能摹仿自然材料的特性,替代传统材料的作用,并能达到包装食品的最佳效果。 作为一名现代设计师,要掌握新材料的特性,并能准确地把握各种材料的美感,巧妙地应用这些材料,使包装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四、现代设计思想的发展使现代食品包装设计有了新的空间 时代的发展使得现代设计思想早已发展到不局限于艺术设计思想的发展。广泛开拓设计思维,确立现代化包装设计的正确理念,树立符合时代需求的设计思想和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消费观。现代科学的新发现,边缘学科的介入,人类对自身价值和周围生态环境的认识,文化思潮、心理学、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早已超出了预想的范围,设计者要充分发挥、利用发散的思维,走在时代的前沿,寻找独特的设计风格,把握时代美感,对未来的市场具有前瞻性和判断力。 1.现代食品包装与环境保护 随着认类受教育面的不断扩大,对环境的保护也将从包装事业开始起步,降低成本,重复使用,减少污染,可持续发展,将成为21世纪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资源的消耗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生态的两大热点问题,而现代包装与它们密切相关,包装制造所用的材料大量地消耗着自然的资源;在包装生产的过程中,一些不能分解的有毒物质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数量巨大的包装废弃物也是造成环境的重要污染源,这些因素助长了自然界的恶性循环。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每一种物质的形成都需要漫长的时间,森林的大量采伐已严重破坏地球的气候和生态平衡。包装业对资源的需求量巨大,所以我们作为一名包装设计师来说,要身体力行,从我做起,在设计包装时,力求精而少,合理简洁,防止过分包装和夸张包装。目前,市场上有些包装盒越做越大,而里面盛装的内容物却很小,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给消费者造成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在设计时,尽量应用高科技的复合材料以替代玻璃、金属等材料,如牛奶、果汁饮料类包装采用纸塑复合材料和无菌包装技术,大量节省了包装能源成本,同时,又较好地保持了食品的风味和质量,并赋于了它时代的美感。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到处可见,我们城市将会被塑料等包装废弃物所包围。所以,面对这严峻的事实,我们应尽量在设训食品包装时,解决好产品和包装的合理定位,避免华而不实的包装,尽量采用高性能包装材料和高新包装技术,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包装用料和提高重复使用率,降低综合包装成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使产品包装与人及环境建立一种共生的和谐关系,不断开发可控生物降解、光降解及水溶性的包装材料,在推出新型包装材料的同时,同步推出其回收再利用的技术,把包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2.建立绿色包装系统已成为我们共同的课题 在大力推广绿色食品即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同时,绿色包装的新概念也不断地被人们所重视,它是指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包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包装。研究和开发绿色包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包装市场的竞争热点。 绿色包装的技术系统,应该解决包装在使用前后的整个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研究和寻找理想的绿色包装技术,对不同的商品要开发研究相应的绿色包装制品和方法。倡导绿色包装的实际意义,在于促使建立和完善包装资源的回收和再生系统,使包装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大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安全、更舒适。 今天,人们在追求反朴归真、回归自然的设计风格。从自然出发,顺从自然发展的规律,开发自然之美。在视觉上、感情上引导人们回归自然,呼吸自然的空气,充分发掘出自然中的本质的美,并能在包装设计中充分体现出来。 总之,要设计出优秀的食品包装,必须首先树立超前的设计思想,以人为本,强调包装的关键是准确、快速地传达信息。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善于运用新材料、新工艺,开创多功能的新结构、新形态、新装潢,以适应现代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需要。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的社会,是信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把食品包装设计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使人们生活得更好,消费得最少,即以少的消费得到好的享受。设计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产品、包装,更多的是服务、交流,设计由硬向软的转变,由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转变,设计的面也更宽更广了。WTO的进入与国际贸易的接轨,是我们今后设计的方向,强调以人为本,使人们从物质的欲望中摆脱出来,多一点自由的选择,强调为人服务及可持续发展的宗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食品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而与之相伴的食品包装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今天,无论是走进商店、超市,还是走进我们的家庭,处处可见设计精美、实用、方便的食品包装。不可想象,如果没有包装,食品将如何被送到我们每个消费者手中。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对食品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食品包装的迅猛发展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食品包装也是最能体现各个时代科学水平、生活水平、设计水平和文化背景的。越是发达的国家,商品的包装率越高,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面镜子。改革开放后,我国食品包装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同时,它也是高技术、高智能的产业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及包装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样式越来越多,技术性也越来越强,这给我们从事包装设计的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也是时展的必然所在。 食品包装设计论文:坚果制品食品包装设计研究 摘要:通过感官评价的方式比较两种不同的包装材料以及密封、真空和铁基除氧剂包装方式对混合坚果制品的品质影响。结果表明,93.8μmPET铝塑复合膜包装明显提高坚果包装后的保存时间,并具有最佳的感官评价指标。采用铁基除氧剂的包装方式,均具有较好的包装作用,两组在坚果储存过程中,品质变化不明显。综上所述,93.8μmPET铝塑复合膜结合真空包装或铁基除氧剂包装可以明显保障坚果品质,并具有理想的感官评价评分,适合企业采用。 关键词:感官评价;铝塑包装膜;真空;铁基除氧剂 坚果制品受到各个年龄层消费者喜爱,坚果中除了具有大量的氨基酸、脂肪和大量的蛋白质以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传统的健康食品[1]。由于营养丰富,坚果制品的保质期较短,容易发生氧化、油脂酶解和呼吸作用等代谢活动,引起口感品质下降。采用塑料密封包装的方式可以延长坚果的货架期,但是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高湿、光照和高温的作用,坚果的营养品质,风味和口感产生明显影响[2]。近年来,随着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变化,超市的覆盖范围增加,购买包装后的坚果制品的消费者比例大幅度增加[3]。我国食品包装业起步较晚,特别是对于坚果制品的包装研究较少,目前包装主要靠主观意愿或搬照外国同类产品的包装[4]。我国坚果资源丰富,不同地区均有当地特产坚果,采用先进的保证方式保持坚果的原有营养和天然风味,是我国坚果制品的发展趋势和方向[5]。目前,复合铝塑膜包装方式是将铝箔和塑料材质多层复合,由于对保证坚果良好口感并延长保质期有明显效果已经被多家企业采用[6]。本研究以口感体验作为主要的评估手段,结合保质期、包装材料结构与厚度和坚果仁加工工艺多个角度分析坚果制品食品包装设计,为坚果制造产业提供数据与技术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混合坚果仁(扁桃仁、松子、榛子仁、花生仁和核桃仁):购于吉林省长春市百货大楼;烧烤调料、生姜、五香粉、食盐、混合坚果仁:由吉林省某商贸公司委托加工;食品包装袋:大连齐海包装有限公司,采用93.8μmPET铝塑复合膜和普通塑料食品薄膜;铁基除氧剂:购买于东莞顶兴实业有限公司。 1.2仪器 DCV-10型远红外线食品烘烤炉:湖南天恒食品机械有限公司;BDMW-B-PM-6型立式微波干燥:博达微波;BED-100型单室真空机:宁波市丰茂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1.3方法 1.3.1样品预处理 称取10kg混合坚果仁,充分混匀后加入坚果烘烤调料腌渍3h,取出放置于烤箱中烘烤熟,室温冷却后称重,之后准确称取100g混合坚果仁为1份,取100份样品。 1.3.2包装分组与处理 100g混合坚果仁为1份,取60份样品。所有试验样品的分组情况见表1。取普通塑料食品袋30只和铝塑复合食品袋30只,每10个样品分为一组,共分成6组。将第一组及第四组直接封口密封处理,热封时间为7s。第二组和第五组20份样品抽真空,真空时间为30s,热封时间7s,在第三组和第六组20份样品中加入铁基除氧剂,包装完成后所有样品均进行微波加热灭菌。所有样品包装后处于高温高湿度环境中,放置时间为240d,定期抽样进行口感体验评价。 1.3.3感官评价与保质期评价 根据GB/T22165-2008《坚果炒货食品通则》中相关的感官评价方法和根据侧重于口感的原则设计打分指标[7]。采用表读法的方法进行感官评价,包括5分~0分共6个评分度,最好为5分,随着评分降低,品质下降,严重的为0分。同时在评价过程中考虑保质期的问题,即达到0分为变质。选择加工企业10名经验丰富的工人,分别从色泽、脆度、口味、气味等4个方面进行评分,评分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1.3.4数据统计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18.0数据统计软件处理,感官评分取平均数。 2结果与分析 将6组混合坚果仁微波灭菌后放置于室温干燥避光的环境中保存,分别在第10、30、60、90、120、150、180、210、240天对混合坚果仁进行感官评价,根据感官评价标准让5名工人对每份样品进行的外观、硬度、味道和气味进行分别打分,对评分进行统计后所得结果见表2。 2.1口感体验情况分析 由表2的结果可知,采用不同的包装方式对混合坚果仁的感官指标影响明显。第一组初始感官评价评分均为5分,30d时样品的果仁色泽发生改变,出现色泽暗淡;60d时,4项指标均发生下降,其中气味指标评分下降明显,有轻微不愉快气味发出;120d时,气味指标评分已经下降达1.2,不愉快气味明显,口味指标评分达到1.8,出现轻微“哈喇味”感官体验变得较差;到180d时气味指标评分接近于0,不愉快气味明显,同时口味指标评分为1.2,“油哈味”明显,判断接近于变质,感官体验极差;在试验结束的240d时,样品坚果色泽、口味和气味评价评分为0,判断属于变质状态。第二组初始感官评价评分均为5分,60d时样品果仁色泽评分和气味评分开始下降;90d时,口味评分开始发生下降;120d时,色泽和气味指标下降明显达到4.2,口味评分轻微下降达到4.4;180d时口味和气味评分均为3.60,有轻微“哈喇味”,感官体验下降明显;在试验结束的240d时,样品坚果色泽、脆度和口味评分均为3以上,处于可接受状态,而气味指标评分为2.4,评分较低,不愉快气味明显,我们认为在这种包装组合下,在储存后期坚果口感体验较差。第三组初始感官评价评分均为5分,在120d时,样品的果仁色泽和气味评分发生下降为4.80;在第150天时,果仁口味评分开始下降;在第180天时,色泽,脆度,口味和气味4项指标评分均下降;在第210天时,气味指标评分下降明显,达到3.8分;在第240天时,气味指标评分再次下降,达到3.6分,我们认为在这种包装组合下,在240天内可以较好的保证干果口感。第四组初始感官评价评分均为5分,第30天,样品的混合坚果气味发生改变,出现评分下降;第60天,口味评分出现首次下降;第120天时,口味指标已经达到2.8,出现轻微“哈喇味”,色泽和脆度评分变化较轻微,总体感官体验开始变差;到第240天时气味指标为1.4,不愉快气味明显,同时口味指标为1.2,“哈喇味”明显,我们认为在这种包装组合下在240d的储存尾期口感较差。第五组初始感官评价评分均为5分,在第90天时,样品的口味和气味评分发生下降;第120天时,口味和气味评分均为4.6;第180天时,口味和气味评分下降为3.80;第240天时口味和气味评分下降为3.20和3.40,我们认为在这种包装组合下,混合坚果储存期内口感较佳。第六组初始感官评价评分均为5分,第180天,坚果品质保存效果较好,所有感官评价评分均维持在5分;到第210天,色泽和气味指标评分开始下降均为4.8;第24个月气味指标再次下降至4.6,我们认为这种包装方式在感官评价中效果最佳。 2.2不同包装材质对产品感官的影响 由表2得到的感官评分可知,普通塑料膜包装的混合坚果仁的各项感官评价指标评分均低于93.8μmPET铝塑复合膜。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普通塑料膜包装坚果感官体验明显下降,最低评分为0分,属于变质状态。而93.8μmPET铝塑复合膜包装后让混合坚果的品质更加稳定,尤其在口味和气味指标上可以明显保证新鲜度,使坚果的口感更好。2.3不同包装方式对坚果感官品质的影响由表2结果可知,在相同的包装材料和相同的灭菌方式下,我们比较使用不同包装方式对坚果品质的影响,发现使用铁基除氧剂的对坚果品质保存效果最好。在使用这一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接近,铁基除氧剂具有抑制坚果氧化值超标的功效,在240天后,93.8μmPET铝塑复合膜结合铁基除氧剂的包装组仍未出现任何口感下降现象,这种包装组合可以延长坚果制品的货架期,有效解决食品储存销售过程中出现的氧化变质问题。 3结论 各种坚果制品中富含油脂,在阳光照射和氧气作用下,对坚果的油脂氧化过程有明显的促进催化作用[8]。因此在坚果制品的储存加工过程中要避免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坚果制品的包装方式和包装材料多样,对坚果制品的质量影响也不同。与现在常用的检测技术相比,感官评价的方法更为直接,可以设身处地的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直接判断坚果制品品质[9]。真空包装可以为坚果提供无氧环境,有效避免氧化,加工成本较低;铁基除氧剂与真空包装类似,除氧效果明显。而从视觉角度上分析,加入铁基除氧剂的坚果包装袋更适合丰富的图案设计,从视觉角度具有明显优势。如何选择安全、经济的包装方法和包装方式来保证坚果包装食品的品质已经成为大量企业的核心问题,本研究通过感官评价试验提供了一种可以供企业参考的检测方法和包装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段雷 单位:吉林动画学院 食品包装设计论文:低碳时代下食品包装设计研究 摘要:本文讲述了食品包装设计的演变以及研究了在低碳时代背景下的食品包装设计的突破,和对过度设计的反思,以实现包装的低碳化,推动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进程。低碳设计已成为当下设计师必须思考的首要课题。 关键词:低碳;食品包装设计;可持续性发展 一、什么是食品包装设计 食品包装设计是结合消费者的心理,再加些艺术手法将食品信息直观传达给消费者的创作过程,是设计师的综合素质的考量,内容包含图片,文字,色彩,外观等。带给消费者更直观的信息感受,是打动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关键所在。上市食品产品的推广失败有时和包装设计不当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由于设计师经验缺乏造成一些食品商家由于对企业文化设定不到位,既没能第一时间就直观反映出有关食品的确切信息,又没能很好得勾起顾客的购买欲望。例如一些礼品包装为了迎合消费者虚荣的不良心态,将包装做成烂俗形象,只为赢得一时的销售额度,但久而久之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更难改观,得不偿失。食品包装设计也是品牌形象的设计,它不仅可以为消费者传达最直接有效的信息,例如配方和生产日期等,又能让消费者更快速准确的记住产品形象,不仅方便区分不同品牌的同类食品,好的设计更是能让产品在竞争者里脱颖而出,好的设计代表着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现代食品包装设计的演变 食品包装产业一直是一个大量的资源浪费、以及材料的后续污染,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业。随着倡导低碳时代的到来,食品包装设计在设计行业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满足温饱之余开始追求高水准生活品质,物质观念也由最初的无追求或追求实用性转变成了对美观、档次的追求。食品包装也受到了影响,由最初纯粹只为保护食物方便携带的单纯目的,演变出了一项新功能,那就是通过最大美化产品来提高产品价格,带来高利润。然而随着人们对物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产品竞争愈演愈烈,为了赢得消费者的眼球,食品包装开始过度装饰,过度追求“精美华丽”,造成“装饰过盛”的不良趋势。而现在,由于一些消费者缺乏理念,食品企业的目光短浅,设计师的盲从,才导致今天的部分产品设计不合理、浪费资源、大大增加了环境的负担。我认为,食品包装设计在力求创新时,也应当寻求出一个让经济与环境共赢的办法,让环保成为现代设计的主流。人们曲解了食品包装对于人类最初的意义,食品包装也应该回归本真,在多功能上进行研究和升级。 三、低碳时代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1)什么是“低碳”。低碳生活,是近几年一种新型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新态度。所谓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中尽量低排放、低污染、低耗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选择了一种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是现代环境复杂下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资源浪费严重、材料的后续污染、全球低碳经济日益复杂的大背景下出现了低碳食品包装设计这一设计理念,这种大环境下食品包装设计产业提出了新概念、新思路、新要求,这些新观念使食品包装设计要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视觉传达美感相统一。这不仅仅追求最大限度的展现包装的功能,表现包装的视觉感受,还要尽可能的做到绿色低碳,例如减少包装材料的大量资源浪费以及后续材料的污染,改变以往设计师以及消费者追求注重表面装潢、注重装饰豪华的包装设计理念,提倡使用低碳、绿色、环保、健康的材料。构建低碳绿色生活,也是食品包装产业环节中较为重要的一方面。低碳食品包装的探寻之路是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必然趋势。现今,低碳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新的价值观念,造就了低碳设计的发展趋势。食品包装设计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影响来源于消费者价值观的转变,印刷科技信息的更新,时代品味的进步以及全球当下生态环境保护者们的呼吁。人们在环保意识越来越清晰强烈的社会背景下,营销与推广也受到了低碳绿色环保越来越多的指导与影响,例如食品与包装设计的协调统一、食品包装的设计与材料、以及包装尺寸和造型等;而低碳绿色的食品包装设计所发挥作用的程度,也直接影响着食品的销售,这个观念既是食品销售的前提与方向,同时也决定了所销售食品的最终命运,也是未来是否能够成功建设品牌形象以及公司企业文化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所以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受众者的真正需求,真正实现消费者、食品的包装、环境建立促进和谐共生的社会趋势,走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发展道路,充分感受到真正的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 2)对包装设计的影响。因为低碳时代中的包装设计,要系统性地控制整个包装的设计和生产以及使用回收的过程。所以在设计方面并不单是只追求其中一个环节点的设计,而是要在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都要贯彻低碳设计生产的理念。要有系统性的设计,要有逻辑性地进行思考和分析,要将不同的环节联系起来,把各个方面有可能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一一列举出来,从而尽可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和控制排碳量以及是否有可能产生其他污染物质的问题。 3)对包装材料的影响。在全球倡导低碳环保的社会环境下,包装材料向低碳标准靠近已成为当下主流趋势。充分利用好环保可回收降解材料,尽可能减少包装上的资源过度消耗及包装废弃物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在包装设计追求创意时尽量避免过度包装所造成的浪费,也不要一味盲目追求档次而忽视包装回收再利用的可能性,否则必定会使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造成困难。利用原生态材料或可回收性材料,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更能使物品的达到再循环再利用的目的。 4)对附加功能的研发与创新。在低碳经济时代下,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的消费观、社会价值观也在随着时代进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但要怎样设计才能有效避免包装浪费呢?首先以最少材料最大程度发挥材料的作用,比如结合建筑形态和几何组成的最大承重限度加入到包装设计当中,科学承载食品体积减少浪费。其次,增加包装的附加功能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使一物多用避免一次性包装产生的浪费,比如DIY动手拆开组装成其他装饰物件,真正达到再组装,再利用,再循环,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动手创作的乐趣,久而久之给还人们塑造了一个正确的审美与购物观,加强人们的低碳观念,将全民环保真正得进行下去,最终将食品包装设计引向良性竞争。好的包装设计是可以从食物出发,潜移默化得引导着当代人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为人类引导正确的生活方式才是改变不良现状的根本。在这新时代环境下,低碳包装设计代表了新型先进的理念,最大程度提升产品包装的再利用率,着重拓展研发产品包装的附加功能将会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总结 在这新时代背景下,低碳包装设计代表了新型先进的理念,既要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也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尽可能的避免碳排放量对大自然环境的毁坏。而设计师对食品包装的多种功能的属性研究,开拓创新食品包装的其他附加功能会成为未来低碳绿色设计的重中之重。增强食品包装的使用频率,使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态系统能够有机的统一。 作者:吴佳倩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 食品包装设计论文:用户体验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社会经济形态也逐渐转为体验经济,在儿童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引入用户体验设计方法,不仅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还能够促进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从而对消费者产生带来更多的体验。本文主要研究用户体验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探究用户体验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包装设计;儿童食品;用户体验 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主要是对儿童食品进行包装,从而吸引消费者产生对该产品的购买欲,而儿童食品的目标消费者就是儿童,为了达到消费的目的,基于用户体验的方式进行包装设计,不但可以真实的了解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还可以通过独特的设计方式让家长认可,从而使产品获得更广阔的消费市场,另外基于用户体验的儿童食品包装设计,还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发挥教育启迪的作用。 1用户体验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1.1本能体验的应用 在用户体验中最为基础的就是本能体验,本能体验应用到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主要是利用人们初次接触儿童食品的感觉来吸引消费者,主要是情感体验、感官体验。消费在接触的时候会直接的产生喜欢和不喜欢等感受,然后在包装设计时就可以利用其真实感受来决定儿童食品的包装设计形式,以新奇的外观、良好的触感等,让用户在看到产品时产生想要购买的想法[1]。 1.2行为体验的应用 行为体验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强调其功能以及用户使用产品之后的感受。行为体验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体验质量,促进包装功能的良好运作,充分发挥包装的功能,为消费者使用产品带来更高的满意度。如儿童食品中的包装袋大部分的打开方式都是通过撕开封口处的锯齿的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很大的力气才可以打开,对于儿童来说非常困难。利用行为体验的方法,在了解这一使用问题的时候,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设计师们就采取加大锯齿的方法,方便消费者轻松的打开包装袋,提高包装设计的合理性,为消费者的使用带来更多便利[2]。 1.3反思体验的应用 反思体验可以引起用户的回忆或自省等思考行为。这体验包括了儿童食品用途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信息。当儿童食品包装设计能够引起消费者联想到这样产品所具有的文化背景,或者可以让消费者与食品包装之间进行互动,从而激起消费者的创造力,这些就是反思体验的应用表现。在应用这一体验的时候需要设计师精准的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这时非常困难的用户体验。而且在消费者的成长环境和年龄的变化中,反思体验也会相应的发生改变。所以在应用这一体验进行包装设计的时候要针对特定的人群而设计。 2用户体验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发展前景 2.1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应用本能体验的策略 首先设计独特的儿童食品包装造型,目前儿童食品的包装媒介具有差异性,但是优秀的包装设计的共性在于,利用可以激发消费者的强烈的本能体验的元素放大儿童食品的属性。设计大胆的包装造型,从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增强购买需求。如某饮料包装造型设计成了灯泡的形状,并加以明快的色彩搭配,对于儿童来说这种包装造型既有趣又新颖,而且饮用的时候也会给人一种汲取能量的感受,充分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从而帮助该产品占据更广阔的消费市场。其次运用富有吸引力的包装材质。消费者除了可以被食品的包装外形所吸引之外,包装材质也可以吸引消费者,传统的包装材质对消费者来说已经没有新鲜感,在设计时就可以针对这个问题,使用新型的包装材质,如在儿童食品的包装时可以选用纸质包装,不但给人全新的感觉,而且使用过后的包装还可以进行循环利用,符合时展中节能理念[3]。 2.2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应用行为体验的策略 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应用行为体验主要是通过设计来增强消费者与食品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包装设计的功能。可以通过对原有结构的改进,在儿童食品包装的种类多样化发展趋势下,在其设计中难免会存在不合理的问题,若是对这些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使其更适宜于消费者使用。如在某饮用水的设计中,在瓶身的腰身部位,设计一些凹槽,使消费者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加方便的抓握瓶子,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而且其设计大号的瓶盖,不但给人新颖的感觉,也可以便于儿童消费者将其取下用作小水壶,将饮料倒在瓶盖中饮用。从而增强包装的功能作用,促进产品附加值的提高[4]。 2.3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应用反思体验的策略 在应用反思体验进行设计时,可以注重对消费者的思考的引发进行设计,利用反思体验传递更多的产品信息。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应用,还可以利用反思体验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如在某饼干的包装盒设计中,将其设计成可拆卸的纸板,当儿童消费者将饼干吃完后,就可以利用这些纸板装饰成不同造型的盒子,从而培养儿童的操作能力和创造力,发挥包装设计的教育价值。 3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用户体验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的深入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将不同的用户体验方式应用到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不但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产品,还可以将食品包装的功能和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通过包装和儿童的互动,激发儿童的创造力,从而提高儿童食品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刘晓晗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食品包装设计论文:食品包装设计的情感化体验 摘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让电子商务变得更为具体,随之而来的网购浪潮,孕育了一大批出色的电商品牌。文章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食品包装设计,结合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进行研究,并从包装的图形、材料等几个方面探索食品包装的情感化策略,从而更好地引导互联网品牌市场的发展,增强品牌竞争力。 关键词:互联网品牌;情感化设计;食品包装设计 一互联网品牌的产生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互联网消费变为可能,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即发生着改变,特别是购买商品的渠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实体店,而有相当数量的产品销售来源于互联网。淘宝网自2003年成立开始,逐渐变成家喻户晓的网络零售商圈,将人们引入到网购的浪潮中,与此同时造就了一大批成功的网络品牌,诸如:三只松鼠、新农哥、楼兰蜜语等。这些品牌的形成,既是顺应时展的产物,也是符合当下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在这以前,国人大都习惯从菜场、超市等卖场直接购买食品,然而这些店铺有限的空间限制了食品的数量与新鲜度,消费者常常不能一次买到所有需要的食品,而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辗转于各个卖场。于此同时,从网络进行购物所承担的商品价格要远比实体店便宜,食品直接从产地运送到消费者手中,在流通过程中没有商层层赚取利益差价,消费者也不必承担实体店运营带来的店面租金以及维护打理费用,这些都让网络消费能够享受到更低廉的商品价格,也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低成本、多选择俨然成为网络品牌出现的最为重要的诱因。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们疲于花时间去实体店消费,也厌倦了导购员喋喋不休的洗脑式营销方式。网上购物完全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电脑或者手机前,轻轻敲击几下,一个包装完好的包裹就在一天或者几天后达到消费者的手中,让商品来得更加轻松与快捷。快递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节省了很多路途耽搁的时间与费用。消费者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就品尝到来自世界各国的时令水果,也可以随心所欲购买不同产地的美味。凭借丰富的产品、合理的价格、有保障的品质,一大批网络品牌应运而生。 二包装与情感设计 当商品的包装成为吸引顾客购买的方式和引导消费的手段时,代表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更多地从功能消费转为审美消费。这就要求包装设计的中心应该倾向于消费者的心理因素而非其基础功能。而网络消费的行为特点在于,没有实体店经营,因此顾客无法至关看到实物,而完全依靠网络平台所呈现的产品包装和文字图片说明,因此,重视食品包装情感化设计可以更好地让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产生购买行为。唐纳德•A•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中提出,情感化应分为三个层面:本能的、行为的、反思的。 1本能层 本能层设计关注的是外观,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首先关注的是商品外包装,是否能产生愉悦的感受,是最基础、最直接的感官刺激,它所体现的是包装的整体形式构成。本能层设计往往采用丰富的色彩、别致的造型,具有亲和力的宣传语,引发人们的情感联想和对于美的追求,美的事物总是能勾起人们心中美好的记忆,产生积极和愉悦的情感。在受到产品外观感染的同时,往往会会忽略它细小的缺陷。任何一个注重情感需求的设计师,必然希望自己的作品是符合受众审美趣味的,能够巧妙地启发用户与产品间的情感体验。 2行为层 行为层面关注的是操作体验,操作的方便能够带来更好的使用感受。如包装的开启方式是否方便,是否会让消费者产生烦躁不安,甚至是厌倦的情绪。有时食品一次食用不完,商品包装本身是否自带密封装置,如图1三只松鼠品牌在包装内随包装赠送果壳垃圾袋与湿纸巾,方便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享受美食,这些细节的设计都会直接影响消费者能否享受顺畅与无障碍的使用体验。 3反思层面 反思层面是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心理体验、行为习惯、视觉认知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及使用后的反馈融入设计,使用户在使用时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设计物的自身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组合能给人带来直接的情绪感受和情感体验,这些造型及要素能让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联想到具有某种关联的情景或物品。[1]设计师发挥着沟通食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作用,这种交流的出发点应当从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出发,紧紧围绕消费者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消费者获得愉悦的心情和美好的感受。比如三只松鼠品牌食品包装中采用了憨态可掬的松鼠造型,松鼠最爱的食物是坚果,当消费者产生吃坚果的想法时,再看到可爱的松鼠形象时,此时很容易引起共鸣,同时活泼生动的卡通造型也会令人产生轻松愉悦的情绪,暗示着产品所能给人带来的幸福感,相比在包装上放几颗坚果来说,这样的包装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因此,关注食品包装的情感体验俨然成为设计中的焦点问题。 三如何增强商品包装的情感因素 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发现消费者的购买情绪并不是源于对商品的需要,而是因为看到产品后所产生了一定的感性需求,商家通过各种视觉元素为产品从包装到商品内容营造了一定的感性情境,在较短的时间内与设计受众达成情感交流,从而将理性消费转为一种感性消费,它所扮演的是“无声的推销者”这一角色,同时完成了树立和维护品牌形象的目的。感性消费相对于理性消费形态更应当考虑到整个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的心理满足感,而网络中出现大量同质化的商品,给予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空间。怎样才能够脱颖而出,被消费者选中并购买,除了商品本身的物有所值外,其包装中的情感化设计也成为了竞争中的关键问题。与此同时在首次购买后,还能让消费者产生回购情绪。为了达到情感化设计的要求,设计师往往要回归到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基础元素上,通过一定结构组织起来,从包装的形态、材质、色彩、方式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共同营造出愉悦的情感享受,让使用者在与商品的接触过程中产生欢乐、趣味、轻松的情感交流。 1图形与文案中的情感表达 我们身处在“读图时代”的信息化浪潮中,图形可以提高商品包装的传达效果,是表达情感的重要视觉元素。从互联网购买商品完全依靠网页中的产品介绍与包装促成消费,这是基于消费者在网站中能够接受到关于商品功能、品质、档次等有效信息。现代人承受着来自工作、生活、家庭、学习等多重压力压力,需要一种方式去缓解这些压力造成的情绪低落。从视觉角度出发,如果产品包装能够带来轻松、快乐、活泼的审美享受,必定会引发情绪上的放松,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设计可以考虑从自然界去汲取设计的灵感,以花草树木、动物等形象为原型进行设计,用生动活泼的造型勾起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点滴的回忆。也可以增加包装的趣味性,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与兴趣,图形化的视觉元素有利于受众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形成商品与人之间的互动情感体验。除了通过图片增加情感体验外,文案也是打动消费者的重要手段。用一些轻松的话语,或是具有提示性的短句,形成风趣而又有亲和力的语句,如图3所示,利用亲和力的话语让消费者产生关怀和体贴的情感体验,引起消费者注意时同时产生轻松愉快的情绪。利用轻松活泼的图形和文案来引导消费者对商品的喜爱,可以激发消费者的潜在消费冲动,从而产生购买行为。 2材质的情感表达 包装材质的选用可以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最终视觉效果,不同的材质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的肌理、光泽度等也会使包装呈现不同的质感,人们通过联想对包装的材料产生不同层次的情感。玻璃具有透光与反射性,在不同的环境中折射出不同的光芒,不同的造型也会对玻璃容器内的产品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全透明玻璃给人以清澈、纯粹的感受,半透明的磨砂玻璃,给人以含蓄、内敛的情感体验。纸是包装中最常见的材质,然而不同的纸质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如珠光纸给人高雅尊贵的心理体验,略带粗糙的牛皮纸,给人以亲和与质朴的感觉。三只松鼠品牌的包装就是采用的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牛皮纸,其背面增加了防水过塑层,提高了包装的密封性与防水性,更加有效地保护好内在食物。材料的选用直接影响到商品的品质和消费者产生的心理感受,恰当的材料能够引发出各种情感,增强产品的互动性。 3色彩的情感表达 色彩是最容易产生情感属性的元素,设计师应当充分考虑不同颜色给人的感受,如热情的红色,清新的蓝色,稳重的黑色。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也会影响色彩的感知,要了解各民族不同的颜色使用习惯与禁忌,考虑运用色彩对比的手法,合理进行颜色搭配,给人以直接的感官刺激。色彩作为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成分,有时不同的色彩还在暗示着消费者包装的开启方式或注意事项等。 4开启、使用、回收过程中的情感表达 商品包装对于消费者而言,有三个使用过程,首先是开启方式,商品包装开启方式的情感化表达在于它能与消费者之间产生互动与沟通,网络销售的产品,通常会有两层包装,一是商品本身的外包装,用于宣传和保护商品,为了更好地保护商品,商家往往会给包裹裹上厚厚的胶带纸,保护其在运输过程中不至于散架,在一定程度也可以增加其防水性,而这时通常需要消费者花费一定时间去拆除,这时候难免产生一些厌烦情绪,因此,对于开启包装的方式,怎样消除其不良情绪,也应当是设计考虑的焦点问题,如图4,在胶带中间添加一个开封器,滑动开启包装盒,从而减少了剪刀慢慢剪开包裹时的负面情绪。好的开启形式会促使消费者产生急切想要拥有产品的欲望,而且能强化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信任,并在使用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快捷、便利、趣味、满足等人文关怀。[2]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不同内容物的特性和包装本身的属性,设计出便捷、适宜、合理的开启方式。其次,在使用过程中是否能产生方便的使用情感,有些食品可能一次吃不完,如密封性不好将影响食物的再一次使用,因此设计出合适的防漏气装置也能够激发食用者对产品的好感,三只松鼠品牌随包装赠送一个密封夹,如图5,新农哥包装自带密封条,食用者一次食用不完,都可以用密封条或密封夹进行袋口的密封。最后,包装容器的设计除了要求设计风格与形式的尽善尽美,更希望通过合理的包装解构设计,使包装的基本功能发挥后还能有其他的作用于功能,避免包装的随意丢弃,造成整个社会的资源浪费。[3]让消费者动手对包装进行改造,如设计成收纳盒,这样的过程中又加强了包装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互动体验。若不考虑其另外的使用价值,也需要使用科学的包装结构,方便消费者使用完以后进行拆卸、存放以及回收,避免产生一些负面的情感。小结在互联网时代下食品包装设计越来越多的注重人的情感需求,设计师应当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包装给予受众的情感体验。分别从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出发,充分考虑图形文案、材质等因素对情感表达的影响。相信随着需求的不断改变,设计要求的不断提高,互联网消费时代下的食品包装设计将呈现出更加完美的状态。 作者:袁媛 单位: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食品包装设计论文:色彩通感效应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色彩通感效应 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都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器官感觉的,其中视觉感官最为重要,科学研究表明,人从外界所获取的信息中,通过视觉所获取的信息达到信息总量的70%以上。一般情况下,人的这些不同的感官彼此之间是各司其职,获取不同的信息,但在特殊情况下,这几种感官功能却能够相互转化,彼此沟通,如把视觉感官的信息转换到味觉器官上。这对设计作品的信息准确传达有帮助和启发。由各感官联合作用的信息都可以运用在食品包装设计中。这种由不同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会触发另一种感官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通感”现象。而色彩通感指的是人受到某种色彩视觉刺激时引发其他感官的感觉,即色彩可以通过人的视觉作用于人的生理及心理。色彩通感是人类具有的心理、生理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固有经验分不开。人们看到不同的色彩,受到由色彩的色相、色性的构成与变化的强烈视觉刺激时,就会产生与之相应的通感效应。 二、色彩通感效应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 饮食文化讲究色香味俱全,食品包装与日用消费品包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食品包装在表现食品属性的同时,必须充分激发消费者的食欲和知觉联想。作为食品包装设计中的首要要素—色彩,及由色彩产生的通感效应就变得很重要了。如果不注意食品包装表现食物味道的属性,其包装也就不能对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色彩通感在食品包装设计中最常见的是色味、色嗅等通感现象。 (一)色彩与味觉 从味觉的生理角度分类,人大概有五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鲜。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味觉的分类也会不同,以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为例,除了这五种不同味道之外,每种味道因浓淡、组合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味觉信息。如果在食品包装上试图要表现这些丰富、多变的味觉信息,并且还要向消费者传达正确的味觉信息,包装设计者就需要依据人们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总结出的色彩规律作为设计的科学依据。一般来说,淡红、淡黄色感觉有甜味,绿色感觉有酸味,黑色感觉有苦味,红色感觉有辣味。在食品包装设计过程中视觉和味觉之间的通感效应需要通过色彩作为媒介。设计师在表现食品味觉时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恰当的色彩设计,消费者同样是从食品包装或者食品广告中的色彩信息来感知味觉的。如蛋糕类食品的包装设计最好用淡黄色,这样可以很好地表现蛋糕的香甜、松软的口感,消费者一看包装就能感受包装中食品的美味。在所有食品包装设计中,儿童食品包装的色彩最为鲜艳,功能最为多样化。这与儿童的视觉心理特点是分不开的。例如,美国专门做调味酱和儿童食品的亨氏公司,在推出专为儿童设计的调味番茄酱之前,对1000名儿童做了色彩喜好的科学调查,随后开发了很多新的颜色组合,更好地迎合了儿童消费者,从中能看出色彩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在超市的食品区,如果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货架上摆放的食品包装多采用鲜艳的颜色,这些亮丽的大红、翠绿、浅黄、湖蓝等暖色调让人很快就注意到了,继而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产品。这些颜色还可以表现出食品的味觉信息,便于消费者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如来自意大利的“阿尔卑斯牛奶糖”在中国上市,它以独特的口味、新颖的包装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阿尔卑斯糖果就设计了很多种不同色彩的包装,而且一种色彩代表一种口味,如红色棒棒糖让人联想到草莓口味,橙色的糖让人联想到橘子、橙子的味道,紫色的糖让人联想到葡萄的味道,绿色的糖让人联想到青苹果的味道,棕色棒棒糖代表可乐口味。从以上成功的商业案例中看出,恰当的色彩可以促进人们的食欲,而单调的或者不恰当的色彩搭配则让人生厌,所以了解和掌握色彩味觉的通感效应对食品包装色彩设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准确传递出食品的味觉信息,表现该食品的特点,从而吸引消费者去购买,发挥食品的品牌优势。 (二)色彩与嗅觉 在人的所有感觉器官中,嗅觉是最敏感的。研究表明,鼻子可以记忆1万多种味道,而且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嗅觉记忆竟然比视觉记忆更准确。嗅觉与记忆和情感紧密联系,我们生活在各种味道悄然展示的空间中,感受着味道对生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在食品包装设计中,色彩与嗅觉的通感也产生于生活的经验。如蛋糕卷的米黄色外包装上面除了色彩的设计外,还有香味散发出的缥缈雾气图形设计,更加深了嗅觉的体验,让人仿佛闻到了奶油的甜香,从中可以看出色彩嗅觉对食品特性表现的影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通感效应,利用色彩与嗅觉的通感可以在包装上很好地反映商品的属性。即使色彩与嗅觉的通感效应很强烈,但也不如食品真实的气味更具说服力。为了保持食品的新鲜度,食品包装都用各种各样的包装材料将食品包裹得严严实实,一点儿气味都不会透出来。如果食品的气味能从包装材料里透出来让消费者闻到,消费者更能全方位地了解食品的特点,科学技术的发展让这一设计理念的实现成为可能。日本的一家公司开发出一种能够散发出香味的薄膜,已经运用到食品及蔬菜的包装上,让人在不打开包装的情况下就能闻到该产品的味道。相信未来科技的发展会给包装设计带来全方位的感官感受。 作者:郝凤枝 张高峰 单位:山西工商学院 食品包装设计论文:图形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由于认知心理的原因,儿童食品包装具有它的特殊性,图形成为了儿童食品包装中最为重要的设计元素。设计者们需设计出较为趣味的拟人卡通形象,或者运用趣味的图形元素来营造出较为童趣的包装产品画面,以迎合儿童的审美及趣味性的需求。 关键词:儿童食品;包装设计;图形语言;认知心理 商品包装的首要功能是保护产品不受损坏,但当今时代,单纯保护产品的包装已不足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扩大商品的销售,商家与设计者们在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后,更注重创新与消费者审美的需求。儿童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其认知心理与审美观都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区别,如何使用设计元素以吸引儿童的眼光,促进商品的销售量,成为设计者们不断探索与研究的方向。图形,作为设计元素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儿童食品包装的特殊性 由于儿童处于特殊的年龄阶层,他们受教育的程度较低,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与成人有着极大的区别,所以在设计儿童食品包装时,应与成人区别对待,设计者必须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与生理特点,设计出吸引儿童的包装。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色彩、图形与造型。而图形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趣味性。“图形”一词的英文表述为“graphic”,其因能够跨越地域限制、突破语言障碍、融合文化差异而常被称为世界型语言[1]。图形具有极强的视觉效果,较之文字,它同样具备传播产品信息与特点的特性,且更富有趣味性。图形是一种用于视觉传播的语言符号,儿童受知识文化的限制,认识的文字有限,图形作为视觉语言,因其更为直观的表述方式,更容易被儿童接受。当今市场,设计者们都试图设计出趣味的拟人卡通形象,或者运用趣味的图形元素来营造出具有童趣的包装产品画面,来迎合儿童的审美及趣味性的需求,受到了儿童消费群体的普遍欢迎。 二、儿童认知心理的特性 随着年龄的增加,在购买商品时,儿童拥有越来越多的决策权。4-8岁的儿童,相较于年龄更小的儿童,其心智与活动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感知能力与思维能力也有了极大的增强。他们已经能分辨基本的颜色与形状,对夸张的图形与明度纯度较高的色彩有着更为浓厚的兴趣。受年龄的限制,幼儿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他们极易为视觉刺激强、色彩、明度高的色彩与图形所吸引。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已经开始具备了自我意识,行为与思维模式也会因为性别的不同而产生变化。综上特点,幼儿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的提升,他们感知商品及其包装所传递的信息大大增强。由于他们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图形新颖别致的商品更能够吸引到他们。同时儿童的视力并未发展完全,要求图形要易识别,轮廓清晰。而产品包装设计的空间十分有限,这要求设计者们在有限的空间内突出重点,利用有限的版块创造无限的视觉效果。心理学家研究,如果图形的内容反映的是儿童熟悉的事物,儿童感知、理解水平就高,反之则低[2]。 三、儿童商品图形的主要分类 由于儿童认知心理的特殊性,图形较之文字更具有趣味性,更容易获得儿童的喜爱。所以,图形成为了儿童食品包装中最为重要的设计元素。如何使用恰当的图形以与商品相得益彰,提升商品的销售额也成为了设计师关注的焦点。目前,市面上的儿童商品图形主要分为这几大类。 (一)摄影图片的运用 实物图像以其真实性、强烈的视觉效果一直受到设计师的青睐。这是因为其图片有着极强的带入感,让人们通过摄影图片中人物神情的愉悦感产生共鸣;通过食物产生味觉感。消费者可以通过图片更为直观的感受到设计者所要传达的信息,比文字更具有说服力。特别对于儿童来说,图片比文字更容易令他们接受。图1为“COWGATE”品牌的儿童牛奶,设计者选用了一个可爱的幼儿作为商品的主打画面,他身穿奶牛服,皮肤白皙,健康漂亮,让消费者认为他是因为吃这款牛奶,才这么健康白皙。它让消费者潜移默化的产生了认同感,从而促进消费。 (二)绘画图像的运用 绘画图像指设计者通过简图或绘画的图像来构成包装设计。简图是指设计者通过抽象的绘画形式来构图,而运用得更多的是设计者通过绘画的形式来构成包装设计[3]。常见的形式为通过有情节的卡通故事或漫画氛围为包装设计营造一个吸引力极强的视觉效果。儿童生性活泼、爱玩,对描绘出来的场景会产生出丰富的联想,令他们产生愉悦的心理,来促进销售。如图2为“Lugard”食品包装设计。在产品包装上,设计者绘出了一个奇妙的动物世界,它们或蹲或伏在地上,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画面充满了动感,且富有趣味性,让人忍俊不禁,同时设计者采用了极为鲜艳的颜色来加强视觉元素,配合图形元素,强烈地吸引着眼球,让消费者难以拒绝。 (三)卡通形象的运用 动画片一直对儿童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大多数儿童有自己极为喜爱的动画片,如海绵宝宝、喜羊羊与灰太狼等,设计者们经常会将他们绘制在包装盒上,当儿童们看到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出现在食品包装盒上时,不自觉地有连带的喜爱之情,从而促进销售。动画片卡通形象的运用的好处是促进了销售,其缺点是衣服在卡通片的品牌效应上,很难实现自我的品牌价值,同时,如果未与卡通片出版商有合约,会产生侵权的法律风险。所以,更多的设计师更倾向于设计出本品牌的卡通形象来代言产品。这不仅宣传了自己的品牌,同时图形更容易使小朋友获得亲近感。如图3所示,此图为“PANDA”牌水果饮料,设计者使用了一只可爱的熊猫作为产品的形象代言。图形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为可爱的熊猫配上了丰富的表情与姿势,画面充满了动感与喜悦感,熊猫置身于水果的海洋,画面既富有浓烈的趣味性,又具有极强的味觉感,是一款成功的包装设计产品。除此之外,包装设计上装饰元素也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美丽的装饰线与装饰图形能够丰富包装设计中的版面设计,增强画面的趣味性,由于儿童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任何包装设计中的图形设计元素都可能成为引起他们关注的焦点。所以在食品包装设计中运用也较为广泛。结语综上所述,儿童有着特殊的认知心理,图形设计元素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趣味性的图形设计,能够提高食品包装对儿童的吸引力。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经济的深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要求设计师们充分理解儿童的喜好,设计出令他们愉悦、满足他们心理需求的包装设计;同时设计出好的包装设计作品,为我们的儿童创造出一个好的审美环境,也是我们设计师们肩上所背负的责任。 作者:刘泱泱 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食品包装设计论文:文字设计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一、食品包装设计中的文字设计功能及类型 (一)食品包装设计中文字设计的主要功能 食品包装设计中的文字一般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功能:①可读性。可读性是文字的基本功能,是一种直观的传达信息的形式,主要是为了向消费者传达关于商品的相关信息。文字是信息表现的一种载体,食品包装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文字应该尽量要醒目,识别度要高,使人们可以过目不忘。②形式美。对于食品包装设计而言,主要是为了美化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的注意,因此文字设计也要注重形式美。食品包装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注重文字设计部分,一个产品包装设计中可以不用图形图象,但是一定要有文字设计。甚至有的时候整个画面都可以由文字来编排,这样可以有效增强食品品牌的鲜明感,呈现出一种独特、新奇的视觉效果,引起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 (二)食品包装中文字设计的几种类型 1.说明文字。文字设计中的说明性文字具有很重要的解释说明作用,在食品包装中主要包括产品的保质期、生产厂址、组成原料、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执行标准等。编排说明文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印刷字体的规范化、标准化,同时还应该注意字体版式设计的科学合理化,从整体上合理编排布局文字,然后再进行适当的装饰设计。通常,包装设计中都是在侧面等不是非常重要的位置安排文字,也可以安排在包装背面。但是,排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文字大小、文字字距、文字行距,尽可能使消费者可以快速、直观、轻松的阅读文字。当然,有时候也可以单独用一张纸打印需要说明的内容(用法、用途、注意事项等)附在食品包装的内部。总之,食品包装中的文字设计应该简洁明了、用词准确,而且还应该具有较高的辨认度。 2.品名文字以及品牌文字。食品包装设计中,品牌品名文字是其中的重要主体,也是向消费者传达产品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品名文字、品牌文字不仅仅代表食品产品名称,同时也体现了企业产品品牌的形象,这样可以以直观的方式向消费者传达关于食品的基本信息,这对于食品包装设计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品牌品字字体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满足产品商业性的内在特点,尽可能做到结构合理、创意新颖、艺术感染力较强、准确表达。比如,洽洽瓜子的包装设计中采用形象化方式展示“洽洽”这两个字,整个表现形态就好像两个开口大笑的方式,消费者看到后会有一种愉悦、开心的感觉。 3.广告文字。一般情况下,广告文字主要起到推销的作用,是为了宣传食品特点,这样可有效提高促销效果。对于广告文字,设计者应该根据食品包装情况选择合适的字体,综艺体、楷书体、手写体、魏碑体以及行书体等都比较常用,从而使食品包装表现出自然亲切的感觉。这种广告文字设计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往往会让人感觉新鲜、有趣,有利于拉近食品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例如,就以牛肉干包装设计为例,上面的广告语是“相知对味”这四个字,广告上的字书法风格活泼可爱,具有运动感,可以体现出一种很强的亲和力,更能够吸引消费者。 二、食品包装设计的文字设计原则 (一)准确性 在外部视觉上,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字体主要是为了向消费者传达包装产品的相关信息,帮助人们更好的识别。文字实际上就是由特定的结构笔画组成某种固定样式,文字是食品包装设计的视觉识别符号,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改变基本的字体结构,只可以稍微改变文字笔画设计,这样也就可以遵循准确准确性的字体设计原则。中国汉字的英文、横竖撇捺、阿拉伯数字的笔画走向等文字都不能出现变异。比如山西的水塔老陈醋、中国绿茶竹叶青等都非常注重字体设计的准确性原则,由此可见,字体设计一定要遵守一定法则,不仅应该强调文字的美观性,同时应该注重包装和字体之间可以准确传递信息。 (二)针对性 食品包装材质一般主要采用塑料、纸质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字体设计也基本上都在包装袋或者包装纸上,因此常常会采用某些电脑软件制作相应的特效,从而突出食品的主要特点。例如,噪点、阴刻、浮雕感以及阳刻等都针对性的设计食品包装字体,更加突出字体的视觉特点。其次,也可以稍微改变字体的笔法形态。比如,运动型饮料脉动中的“脉动”两字设计让人觉得非常硬朗,可以让人快速联想到人体的脉搏,仅仅通过“动”字就可以体现出与脉搏跳动的相似波形。文字设计颜色主要采用浅色,通过暗色阴影进行衬托,进而突出字体形体,使视觉上显得更有力量感。 三、食品包装中字体设计要求 (一)强调食品属性 设计食品包装中的文字时,必须结合食品材料或者结合食品工艺改变食品包装的造型,这就要求不同的食品类型之间应该有一定的关系。食品包装设计中,针对文字设计部分一定要清楚、明确的表达出基本的食品信息,这不仅是满足消费者的信息需求,同时也有利于维护食品企业的良好形象,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但是也需要注意的是,应该文字应该典型、独特,这样才可以真正达到预期的冲击效果。例如,就牛肉干包装品牌来说,其字体设计采用的是牛角形形象,而且在字体设计中巧妙的融入了食品的基本属性。 (二)强调识别性 对于食品包装设计而言,是宣传形象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品牌的形象,为了使消费者更好的记住这个食品品牌,一定要注意文字的识别性,文字结构应该注意其艺术性,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变化充分展现出食品包装中的文字,设计食品包装文字的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分析文字的易读性。因此,食品包装中的文字设计形态并不需要进行大幅度改变。如果食品包装中采用狂草或者纂书等认知程度不高的字体的话,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或者改造食品包装中的字体,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食品包装设计的易读性,同时也可以很好的体现书法的艺术风格。 (三)艺术性 文字造型是食品包装设计中重要部分,也是最能够打动消费者的一部分,文字本身就带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很多消费者就是被文字的这种艺术魅力所打动。设计者也可以采用各种美好的形式法则通过字体传达更多食品信息,也可以给消费者一种美的体验。 (四)强调整体编排的形象 文字编排设计是食品包装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食品包装设计师在编排设计字体的时候,必须中考虑文字的整体关系,同时也要考虑组和组之间、行和行之间以及字和字之间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文字的内容一致的情况下,应该保持字形一致,并且需要注意包装文字的编排大小、编排面积、位置及方向等问题。一定要注重整体性,以防让人觉得混乱。比如,还是以干果包装设计为例,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编排品牌文字,科学编排整体文字版形,吸引更多消费者,这样也体现了消费者对现代食品文化的认知。 四、食品包装设计中应用不同字体的情况 (一)变体美术字和食品特征贴近 食品包装设计的过程中,通常都需要适当的加工字体,但是一定要注意字体的形象,使字体表现出生动、活泼的特点,这样可以提高字体设计的效果。进行字体加工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相关的内容以防一味追求形式而对整体形象表现造成影响。变体美术字主要包括投影、重叠、具象、立体、串连等多种变化形式,变体美术字是包装装潢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将字体变形后,让字体可以符合食品的一些基本品质,然后通过正确的方式宣传食品品牌的形象。例如,友谊牌乒乓球胶皮中的“友谊”两个字就采用的是变体美术字。采用美体美术字时,首先应该考虑食品的基本属性,然后再考虑其美性,其次应该注意需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易认性。汉字专家研究汉字视觉形象表明,可以将汉字划分为上下分类字形、整体字形以及左右分隔字形等类型,字变形的过程中一定要写清楚汉字左上1/4的部分,并没有很大变化。左上象限传输一些各种重要信息时,右下象限特征一般都不是很重要,只有在变形的情况下才会做一些夸张的部分。 (二)手写体独具特色 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使食品包装显得更有特色,食品包装的标题应该尽可能选择手写字,而且应该区别其他内容的印刷体,这样才可以突出食品包装的新颖性、新奇性、新鲜感、醒目和独特性。常用的字体常常会采用行书、行楷、楷体等形式,当然也常常会应用到草书、行草等字体,但是并不多见,魏碑、隶书等也比较常用。魏碑、隶书等应该属于楷书的范畴,其中楷书是最为常用的,赵孟俯、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等字体具有严谨、庄重、古朴等特点。行草显得潇洒淋漓,行楷流畅严谨,魏碑比较浓重,隶书比较飘逸,行书的风格看起来放纵流畅。如果食品包装中采用行草、草书的过程中,第一原则应该是易认性,然后是使用性,切记不单纯的追求美,不考虑消费者的认知习惯。篆书也是一种常用的字体,配合图案的话,可以更好的衬托一种古朴、传统的氛围。食品包装设计中采用手写体的话,不仅有利于丰富食品包装画面,同时也有利于提画面字体的变化幅度,进而加快画面字体的变化节奏。综上所述,文字是传播信息的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工具,目前包装设计中已经广泛应用到文字结构形式,而且发挥了很强的消费带动效应。食品包装中应用文字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包装字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作者:李大伟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食品包装设计论文:潜意识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作用 1潜意识的构成和在包装设计中的作用 潜意识是由生活中细小的信息元素构成的,产品包装的创作也应该和潜意识的构成一样,所呈现的包装信息都应该表现于生活、来源于生活。设计师们可以时常捕获记录那些日常生活经验习惯中忽略的细节,将之夸张化、情感化、情景化地通过食品包装材质、造型、图案、色彩、文字的多维视觉信息表现,从而唤起顾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心灵触动,创造产品与顾客之间的共鸣空间。以下从五个不同的方面论述“潜意识”对食品产品包装的消费促进作用。 2材料在潜意识中的情感表达 各种不同的包装的材质因为其纹理和质感的不同特性,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常见的食品包装材料主要有纸类材料、塑料材料、玻璃材料、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竹木材料几种。纸质包装轻便,可以按设计者意图将各种图形图案完整的在其上进行展现,以最大限度地表现包装设计的创意和传达商品的信息。在人的潜意识中,光滑的纸张能带给人流畅顺滑之美,粗糙的纸张显得古朴有内涵,通透的纸张有明亮之度,给人清心明目的感觉。玻璃材质可以拉近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距离,透过食物本身的颜色以及简单的装饰手法,留给了消费者幻想味道的空间。液态牛奶在玻璃容器下生成了固态的形状,黑色的不规则圆点散布在玻璃包装的表面,让人很快联想到奶牛身上的纹路。现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奶的来源与新鲜程度,这在无形中让消费者感受到大自然和新鲜健康的感觉。金属材质常见用来密封饼干、糖果等食品,这些“铁皮盒”具有很好的严密性,人的潜意识对于密封紧密的东西有一种神秘的感觉,有一种想打开的冲动。德芙巧克力使用粉红色爱心形状的铁盒包装,可以营造出浪漫和神秘的气氛。陶瓷和竹木两种比较特殊的材料也能在人的潜意识里给人带来一些特别的感受。陶瓷材料素雅、白净、光洁,给人心无杂念的感受;竹木材料结实、朴质、原始,赋予人返璞归真的心境。两类都是“有声”材料,陶瓷清脆,竹木低沉,带给消费者视听双重体验。 3仿生造型在潜意识中的情感表达 食品包装的形态可以从造型和图形两个方面来理解。关于造型设计是由食品本身性质、形状和重量来设计的,对不同质感的材料进行切割、旋转、折叠所设计出的各种造型,可以引发出潜意识中不同的情感信息。平面蕴含有平整、光滑、简洁之感;曲面有柔软、温和、富有弹性之感;球体圆润、丰满;方形严格、标准。采取柔和的造型,减少棱角,便于取握,给人一种亲和感。大自然总能激发出人类内心最美好的愿望。将自然之美融入到包装的形态结构中,是赋予生物体生命力、表达亲切感和情趣的内容与形式完美、和谐、统一的艺术。仿生学是一门模仿生物系统的结构、形体、功能原理来设计新技术系统的科学,是生命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互相渗透、彼此结合而产生的。仿生不是原封不动地模仿生物原型,而是以生物原型为依据,通过创造性思维,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创新获得设计的形态。 4色彩在潜意识中的情感表达 色彩是最直接、最醒目的情感传达方式,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色彩搭配,最容易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色彩作为食品包装最显著的外貌特征,能够首先引起消费者的关注。色彩表达了人们的信念、期望和对未来生活的预测。粉红色能在人的潜意识中给人以浪漫和温馨的情感暗示,天蓝色则具有积极向上的感受,草绿色可以消除人们的视觉疲劳等等。同一系列不同口味的牛奶包装,通过色彩的区别带给消费者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原味牛奶,淡淡的绿色几乎和白色融为一体,表现了牛奶的纯度,让人消除疲倦感;草莓味牛奶,粉色在包装表面渐渐浮现出来,让人心神安宁;蓝色的包装代表美好的一天,让人积极向上;橙色的包装与蓝色的包装形成对比,从这组包装中跳跃出来,给人动感和活力。 5文字在潜意识中情感表达 在产品包装设计中,文字是很重要的部分,它能准确、迅速表示商品的名称、功能、用途以及其说明等,让人一目了然。文字字体选择不同、字距行距不同,给人的视觉形象也不相同。篆、隶、楷、行、草等不同的字体,各自也有着不同的字态美。例如隶书风格稳重,朴实又温和,适合在一些中老年人产品包装上使用,草书活泼飘逸就更适合一些年轻的消费群体。除此之外,文字中蕴含情境能够更加深层次地触动消费者的心扉。“百事可乐”公司在1903成立以来,其口味一直没有太多的变化,但百事可乐公司通过不断推出以不同的主打词为核心来设计的包装吸引消费者的关注,这些主题文字都指向人们某一层次的潜意识需求。例如:“天然饮料,这就是健康”——安全健康的需要;“提神、爽心,令人诱惑的口味”——生理需要;“你从生活中获取,百事从奉献中获取”——社会需要;“百事挑战,让你的感觉来决定”——自我实现的需要;产品包装的制定从消费者潜在的需要开始,可以不断地为产品注入新的活力。 6图形在潜意识中情感表达 图形可以通过形象语言吸引广大消费者的视觉感观,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思考的广阔空间,如果包装设计师能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处理形象素材,会大大提高产品的吸引力。Saggezza品牌的巧克力的包装设计,采用绘画手法的表现形式。每个包装罐绘制有不同的天气,分别有多云、阳光、暴雨、大雪、小雨几种。天气是最能够反映人们心情的,人们会随着天气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也可以比作是人生的际遇,虽然总是有太多不安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努力总会看到雨后晴空。这组包装设计欣赏趣味浓,虽然并没有直观地表现食品的真实形象,但是却留给了消费者更多产生共鸣和自由想象的空间。 7结语 通过材料感觉、仿生造型、色彩的象征表达、文字潜意识表达及图形形状几方面的包装设计分析,可以看出基于潜意识的包装设计理念正是一种合乎人性的需求、能表达和释放人性情感的设计思想,它能够很好地激发不同的消费群的喜欢和亲睐。把握好“潜意识”的设计语言,可以更加有效挖掘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促进产品的销量,在提高食品包装设计的附加值上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孝淳 欧阳超英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食品包装设计论文:传统食品包装设计视觉文化探讨 目前对于包装设计的研究主要是对它的绿色化和环保化等趋势进行分析,对于传统的食品包装涉猎较少。在中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背景下,挖掘与之相关联的视觉文化要素融入包装设计创意构思,可以推陈出新,对视觉文化的研究也有利于传统食品包装的进步。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中国文化强调阴阳和谐,天人合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真、善、美的统一;情与理的统一。在包装上也无不体现这些文化内涵,这种文化思想的精髓贯穿在中国包装设计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之中。 1视觉文化使体验外观的视觉美化成为主流 科学研究表明:视觉获取的信息量占人类获取信息总量的70%,听觉占20%左右,其他感觉器官的获取量仅占10%,视觉在整个感觉器官中显然居于主导和基础地位。视觉是作为感知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等视觉性的资料和信息。海德格尔说过,他认为现时代就是“世界图像时代”,今天我们处于一个图像生产、流通和消费膨胀的非常时期,处于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图像资源富裕乃至过剩的时期,现代都市里的居民,眼睛终日受到各种影像的诱惑和刺激,一方面是视觉需求和视觉欲望的不断攀升,另一方面,当代文化的高度视觉化和媒介化,又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具诱惑力的图像。人的可视性要求与视觉欲望不断攀升,人类的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视觉化和具象化,而视觉文化正是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对象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式样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它的最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在包装设计上,包装是视觉文化传播的载体也是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没有视觉文化的食品包装,虽然华丽奢侈,但就像没有窖藏的红酒不耐人寻味。分析传统食品包装的视觉文化要结合具体包装的材料,色彩选择,图形选择,文字选择来分析。 2如何选用包装材料 对于材料,在不同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使用不同。传统的食品包装多选用的是天然和再生的材料,如纸、竹、陶瓷等无污染。材料的选择取决于食品种类,包装在传统的观念上来说是保护食品,方便贮存,主要是功能性方面的要求。如茶叶包装,分袋小包装加可以过滤的细孔小袋和便于取用的小绳等人性化设计都是在诠释功能性。 3在色彩方面遵循“远看颜色近看花”的视觉规律 “远看颜色近看花”这是视觉之规律,就视觉效果而言,色彩先于造型。人们看物体首要是对色彩产生反应后随之是文字图案,色彩构成了产品初印象,有先入为主之效应。对于食品包装设计来讲,设计成功与否在于是否能引起消费者的食欲。懂得色彩视觉性心理可以把握整个设计。色彩也会带给消费者不同的心理体验。例如,白色表示食品的卫生和清凉,用透明或无色显示食品的纯净与安全;绿色表示食品的新鲜和无污染;金色和红色是传统食品中使用较多的色彩,受文学、戏曲的影响,中国人崇尚红色,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红色代表喜庆,象征热情;对黄色、橙色也颇为偏爱。明黄为中国帝王的专用,黄色具有权威、辉煌、智慧和高贵;而橙色则体现阳气、元气、乐天等意义。所以中国人在喜庆佳节的食品包装上多以红、黄、橙色调为主,以体现喜气洋洋暖意融融的喜庆气氛。图像时代当然得分析图形和文字这两个视觉性要素。图形是商品特色的放大镜,图形还可以对产品的功能作比喻化、象征化和联想化的描述,传统食品包装上的图形不仅是带来装饰效果而且包含了很多古代的哲学思想、审美观和吉祥寓意,是古人思想精髓在视觉上的具体表现。文字是商品包装中记忆强度最大的元素。包装上的文字主要是广告文字和说明文字,广告文字如“味道好极了!”,这类词语能直接刺激购买欲。说明文字,包括商品牌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特点、功能及使用方法,解释性标语,如“绝对不含防腐剂”,可以消除消费者对食品、饮料和化学制品所含成分的顾虑。利用图形和文字将商品的内容和信息传达给消费者,使商品形象具有审美和个性品味。 4结语 色彩、图形、文字等视觉性要素是传统食品包装的主要组成部分,设计人员将这些因素带入设计中使它们成为视觉符号通过包装设计向消费者传递,人们的视觉素养在逐步提升,加强了对视觉符号的理解,把握包装上的视觉性要素可以激发购买者的需求。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剖析传统的食品包装有利于创造出更好的满足人们需求的东西,提升包装设计内涵。 作者:文琴 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艺术与体育学院
计算机论文范文:高专院校计算机论文 1重视实验室综合规划 1.1实用性高效的计算机实验室在设计、施工之初就应该明确其真正的用途,然后按照具体的用途去进行规划和设计,这样能使实际用途和具体的设计相吻合,不至于相差巨大造成二次返工的情况。在计算机实验室的综合规划中首先就要遵循其实用性原则,尽可能的去优化计算机的实验室的性能,以满足所有教学使用的要求。 1.2安全性安全性也是必须要遵循的原则之一,网络安全是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所以应该将网络安全、电路安全等全部考虑到位。比如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可以通过统一管理IP地址的方式,然后在根据不同计算机教学用途设置相应的计算机子网络隔离;另外校内计算机网络要提高黑客攻击,避免教学软件的和教学资料遭受攻击和盗取等;使用安全方面主要包括计算机实验室供电系统的安全,实验室内的计算机较多在同时运行的情况下电力负荷情况等,在设计之初就应该进行认真的考虑和计算。 1.3可扩缩性计算机实验室内的容量会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软件知识的储存从而不断的进行扩展,但是也会因为知识的更新需要将落后的内容进行删除,所以计算机实验室一定要具有扩缩性,适时的根据教学的需求进行调整,作为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设计上一定要支持国际通用标准,这样可以保证设备在运用更加具有互通性和顺畅性。 1.4可管理性高专院校是培养技术性人才的主要基地,作为高专学生都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以供能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快的适应市场环境。为了满足全校师生的计算机学习和教课,就应该制定一套系统、完善、先进的管理方案。 2提升计算机实验室内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效率 计算机网络克隆软件在计算机软件的安装和备份方面突出了其方便有效的特点,一般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采购主要是政府采购的范畴,因此在采购完成之后需要将设备进行人工的安装,通过设备的安装,系统的安装调试、各种驱动程序的安装以及教学软件的安装等等,这样会耗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如果在设备安装完成之后采用网络克隆软件“Ghost”便可以在所有设备均在联网的状态下进行统一安装处理,不仅仅大大节省了安装时间,同时也不需要更多的专业安装人员急性操作等。网络还原只是一个平台,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管理操作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对于实验室内的主机硬盘进行保护,并且在主机的主控端设置一个系统还原软件,初次之外在计算机实验室内安装被控软件,因此在实验室机器在运用之后便可以自行登录主控端,如果主控端的主机发现任何一台机器出现故障,那么便会立即启动还原程序,将被控端的计算机进行重启,通过这样的管理便大大的提升了操作效率。计算机多播克隆技术是指能够实现一对多的网络硬盘的复制,在每一个计算机实验室内,所有的计算机设备都是在设定的局域网络内运行,通过对局域网的建立以及“GHOST”软件便可以实现计算机硬盘的克隆,在进行克隆的第一步首先要在实验室内选择一台多播克隆的样机,并将网络硬盘进行分区处理,在整个系统格式化之后再按照教学所需的要求,将教学软件、文件等如数进行传输和安装。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GHOST”软件可以将软件,资料同步到其它的各个计算机系统之中,这样节省了软件安装的时间,提升了安装效率,可以减少对教学课程的影响。网络还原和网络多播克隆技术各有优点,其作用也各有不同。网络还原的主要作用就是让计算机在初始安装是便可以将局域网内的所有设备的系统如数安装到位,如果出现系统崩溃的情况,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系统的恢复;网络GHOST软件它的作用在于恢复或者传输计算机内的所有文件和软件,虽然作用不相同但是本质上主要还是提升计算机实验室内的安装维护工作变得更加快捷和简单。 3选择适合的教学软件充分发挥助力教学的作用 高专院校的计算机试验室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给全校的老师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因此怎样将提升教学效果落实到位,体现出实验室的实用性才是最重要的。衡量一个实验室的使用性的指标包含好几个方面:其一是实验室功能的多样化,如果功能过于单一,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无法进行更多的实验项目,这样也就不能体现出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其二是教学软件的实用性以及科学性,在日常的计算机教学中老师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随时给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范例以供参考;其三是教学纠错能力,子啊计算机教学中一方面是给学生传输知识,但是传输的过程难免会出现错误的情况,因此教学软件能够拥有自己的知识自我更新和自我纠正的功能,这样通过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在联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如何能够达到上述的计算机教学功能无非是要做好两点:①加大计算机实验室资金的投入,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会使得计算机进行升级,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会使得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效率更好,运行非常的流畅,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②安装多媒体教学软件,这点其实是在第一点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多媒体软件可以进行课程教学、同时可以实时的监视学生机上的举动,布置课堂作业、收集作业文件等。通过人为的干预来加强教学的专注度,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还可以对一些普遍出现的问题或者难点进行演示教学,并且收集学生的完成的课堂作业文件等,如此一来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上课的时间,提升了教学质量。 4保证计算机实验室的系统安全和稳定 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需要考虑各种课程教学的需求,为了满足不同的教学要求就应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目前随着windowsXP系统和Windows7相继退役,再加上国家政府对于计算机操作系统安全方面的考虑,对于自主系统的研发力度和安全力度的投入,在教学用计算机系统中一定要任何操作系统均和DOS系统进行完美的融合,提升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和稳定性与日常的规章制度、维护也是息息相关的,作为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出入计算机实验室的主要事项、操作使用规范、培养学生爱护设备的意识和习惯;另外应该日常设备维护表,根据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情况,然后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并将维修的时间和维修的具体项目进行详细的等级,以备作为后期维修保养的依据和参考。 5结束语 高专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不仅仅是只满足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使用,它还要肩负各个专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传授,因此在实验室前期的设计、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实用性、安全性、可扩缩性以及可管理性等原则一步步实施,并且可以通过现有的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摸索中前进,做好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使得计算机课程教学更好的服务高专院校的学生。 作者:李红霞单位: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计算机论文范文:市场需求中职计算机论文 1基于市场需求下中职计算机教学必要性 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不管是什么样的行业和环境,计算机技术都已经不断地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社会和市场对于高质量的计算机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这种趋势本应带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发展,但实际上却出现了很多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情况,让很多人开始对中职计算机教育方式产生质疑。为何已经毕业的学生找不到符合自身专业的岗位?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是否真正到位?诸如此类的问题开始慢慢浮现出来。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确实存在很多弊端,过于机械化和形式化,并没有真正的考虑到市场的实际需求,不仅导致学生持有技能跟不上时代,而且还严重影响了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每一个单位和企业需要的都是拥有真材实料的,且真正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因此,中职院校想要培育出真正高质量的计算机人才,就必须从市场实际需求角度切入,以顺应计算机时代现状作为首要条件,对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让中职计算机毕业生真正满足市场的需求。 2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困境 2.1教育方式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方式和市场需求及时展步调不一致,教师掌握的知识和授课方法落伍。国内计算机教育课程建立的时间还不够长,部分在中职院校任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因为毕业时间晚且缺乏社会相关岗位从业经验的关系,使之还没有足够的具体实践经验来为学生授课。其次,时代的进步会不断的促进计算机技术的更新,而教师对新计算机技术知识的掌握没有及时地跟上步奏,依旧将一些比较老旧的专业知识作为授课内容。 2.2办学条件匮乏,硬件设备陈旧。计算机学科教育和其它类型的学科有所不同,理论知识的讲解只是辅助教学,最主要的还是计算机技术的实际运用和操作。因此,就必须保证学生们有足够的上机操作时间来充分掌握专业知识。但是,由于一些中职院校办学经费紧张,无法购置足够多的计算机来为学生们提供充裕的实际操作练习时间,从而导致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在接受纯理论教学,并没有能够将理论充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重失衡,自然达不到就业单位需求的岗位人才标准。这也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学生无法找到相应工作岗位的原因之一。 2.3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即便部分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设备已经达到了教学标准,但仍旧存在问题。例如教学方式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不够合理,以及教学方向偏离,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等问题。中职院校是为企业和单位输送岗位人才的重要渠道,现如今企业对岗位人才要求高,而当下许多中职院校在教学课程的设立上存在缺陷,并没有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融合的教学内容,使得计算机教学越来越形式化。 3如何构建市场需求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 3.1构建优秀的师资团队。中职院校首先应该重视师资团队建设以提高教师的相关专业技术水平和授课能力。大力支持计算机专业教师在闲暇时间投入到社会当中去,在真正的实践环境中去不断摸索和学习,目的是让教师们适应自身专业变化的节奏,了解当下计算机技术岗位的实际需求,根据获得的信息来进一步调整教学方式,为学校提供可行的教学参考,使之研究出一种更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教学方针。 3.2构建基于现实需要的中职计算机课程体系,进行分类教学。例如图1所示,以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对其课程体系进行分类。 3.3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计算机学科极其强调实践操作,但理论教学也不可少,以理论为辅,实践为主才是计算机教育的核心。首先,计算机技术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其更新速度的迅猛,新技术不断的推陈出新,中职院校必须让计算机教学顺应这样的发展趋势,将新的技术不断的渗透到教学方案当中去。其次,跟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工作有很多,层次不一,每一个工作都需要能够纯熟应用相关技能的操作者,这就需要探究出一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理论与实践环环相扣,达到理论知识引导实践操作,实践操作巩固理论知识的效果,让学生们能够正确理解实践过程的重要性,有条件也可建立计算机实训基地(如图2),帮助学生提前融入社会环境。 3.4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职业教育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以企业需求为原则定位教学方向和目标才是职业院校培育技能人才的先决条件。这需要学校建立一个学生与企业相互沟通的桥梁,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充分了解社会现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学校与企业达成合作的关系,以对接的方式联合培养教学,学校定期派遣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让学生拥有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和操作环境;企业也可定期派遣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考察和指导教学,让企业了解学校的教学进度和效果,为学校的教学方针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而且还能让企业对学校形成一个督促作用,从而改善学生们学习效果。 4结束语 为了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中职计算机毕业生的就业率,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以上提出的建议还是远远不够的。市场是随着时代改变而改变的,想要培育出高质量的计算机人才就必须不断研究市场的动向,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使中职计算机教育更加完善,从而为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 作者:徐静单位:大连市计算机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计算机论文范文:开放式教学计算机论文 1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1.1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能够满足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能够充实实验教学的内容,提高试验教学的效果,使试验教学紧跟时展的潮流,而且还能够构建虚拟的试验环境,使学生能够深刻的感受到书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实践的不同。 1.2开放式试验实训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开放式试验实训教学的自主性较强,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 1.3开放式试验教学促进了实验室的发展 开放式试验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试验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实现了实验仪器的充分利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2计算机开放式实验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 开放式计算机试验实训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和不足,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开发式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有限,所以仍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的进行改进。 2.1硬件设备 开放式试验实训教学对实验室硬件设施的要求较高,要求计算机必须具有较高的配置,同时实验室的设备还要及时的更新换代,确保实验设备是最新的。此外,还要确保试验设备的数量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避免出现“一套试验设备多人使用的现象”。因为如果很多学生共用一套试验设备,那么部分同学可能无法根据自身的想法进行试验,这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学生试验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思想观念 构建开放式试验实训教学模式首先必须及时更新思想观念,教师应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确保自身思想能够跟上时展的潮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的了解,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给学生提供自己操作的机会 计算机实验方面的内容需要进行实际上机操作,如果无法保证上机时间,学生也不可能完成一些比较复杂的题目,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要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计算机的机会,是其在反复试验和不断摸索过程中寻找答案。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往往会重复简单的操作,只会使用老师介绍过的软件,当软件变化和操作不同时就会很难解决。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是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的,无论硬件和实验室的开放时间,都必须给予足够的保证,教师在学生需要帮助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动手自己操作。 2.4建立开放式考核制度 在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过程中也应执行开放式考核原则,教师根据学生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考核,改变传统的考核方法,开放式试验能给学生提供长时间的学习以及模拟训练。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接受开放式教学,将被动接受改变为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开放式实验实训教学有利于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发挥自己的能力。 3结语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不仅需要精心设置课程内容,同时也必须不断完善,帮助学生提高开放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使学生能达到在实际工作中能有解决计算机相关问题的能力。学校在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方面的作用比较大,学校应为开放式实验实训教学提供平台支持、设备保证和政策保障。教师应打破传统的实验实训教学方法的束缚,采用开放式实验实训方法,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作者:杨海瑞单位:巴彦淖尔市河套学院 计算机论文范文:IDC虚拟化技术的计算机论文 1IDC业务现状分析 (1)硬件和软件投资高: 以每服务器、每应用、每用户为单位部署服务器,通常需要配置多台服务器,才能保证每个最小单元都得到分配。 (2)资源利用率低: 部分服务器,仅运行的B/S或C/S架构小的应用程序,如OA办公系统、网页基础服务类型。很多多核心处理器处于严重的空闲状态,但这些空闲资源又没有合理的整合和利用。很多设备资源利用率只能达到10%-30%。 (3)防病毒软件五花八门: 现今IT用户对系统安全要求比较高,每个用户需要自己安装繁琐的安全防护软件,防止网上多种多样的网络攻击,没能给用户提供一个整体的防网络攻击方案。 (4)系统恢复耗时长: 因为考虑成本,IDC用户数据一般没有专门的数据备份设备,当故障发生时,维护人员在故障定位后,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备份数据,替换故障硬件,重装操作系统,重装应用软件,重新导入备份的数据,并重新做安全加固。传统的架构,恢复系统功能耗时一般会在4个多小时的时间。 2IDC虚拟化技术提出 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缩短系统故障恢复时限,技术人员提出了IDC虚拟化技术。将IDC业务基础设施的架构进行了转变。将传统的基础架构最小化单元从每个服务器转变成每个虚拟环境(VirtualEnvironemnt,缩写VE,即VPS)。通过VPS产品的部署,根据用户不同应用的类型,将硬件服务器划分为很多个虚拟容器,分配给一个客户使用,每个容器安装一种类型的应用。即实现了将硬件服务器进行逻辑层面上的划分和整合,并且在统一的界面上进行管理,通过软件可以集中对多个服务器上的上数百个虚拟容器进行统一集中管理,配置集中的存储,提高应用的可靠性,通过部署统一的防攻击软件,对所有虚拟用户进行安全防护。每VPS分配的资源不仅局限于CPU个数、内存和磁盘大小,还包括了系统的核心运行的几十个参数。通过在一台服务器上创建多个虚拟独立环境,可以确保每一个虚拟服务器的用户独享该资源,其运行及管理完全和独立主机相同甚至优于独立主机。虚拟服务器产品能够以较少的物理服务器服务较多的用户,从而达到节约电力,机架的目的,从而节省资源,扩大公司IDC的服务能力,既实现收益的增加,也达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操作系统虚拟技术的应用 VPS的全称是VirtualPrivageServer,即虚拟的传统服务器,缩写为VPS。VPS采用“操作系统的虚拟化技术”的Virtuozzo所创建的虚拟应用系统,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安装基础的宿主操作系统,然后在宿主操作系统上再安装操作系统的虚拟化软件Virtuozzo。通过Virtuozzo的资源分割功能,将原宿主系统,划分为多个个虚拟的环境,每个虚拟的环境作为IDC基础架构中的最小化分割单位,部署相应的用户,即构成一个虚拟专用设备。VPS采用虚拟化技术,Virtuozzo的虚拟化基于操作系统架构层,实现了软件的分割、隔离,每个虚拟出来的环境都是原操作系统的一部分,不需要单独安装操作系统,同时也具备原系统的各方面性能。这就是所有天津联通选择VPS虚拟技术在IDC应用的原因。 4虚拟化整体方案部署 4.1本方案初期设置虚拟服务器100台,每服务器提供30个虚拟主机用户。 为了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同时具有充足的可扩展性,设立集中备份服务器一台,操作Virtuozzo内置的VPS备份功能并配置集中备份。软件配置:配置64位架构硬件平台与软件平台每台服务器提供30个64位VPS(兼容32位应用程序)配置集中备份方案跨平台集中管理控制台配置完善的防病毒预案 4.2硬件配置,制约虚拟化容量的主要因素 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其意义在于有效地分割、管理、调度资源,虚拟化技术本身并不能凭空创造出新的资源。因此,为虚拟化选择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硬件平台是非常重要的。配置至少满足以下要求:在本方案中,所有硬件服务器采用百兆网络连接,并根据就节点数量适当分配带宽。物理服务器采用千兆内网连接,以增强集中备份的数据传输速率。如不满足千兆内网连接条件,则也可以备份网络与数据网络混合传输的方案,但这样将会降低远程备份存储的吞吐性能,因此推荐服务器配备双网卡,并使用千兆网络连接。集中统一管理工具VZCC/VZMC远程管理终端可部署在内网,也可以部署在公网,本方案实施为了方便操作管理,将管理终端部署在公网。 4.3防网络攻击 Virtuozzo有两种MAC地址分配方式:路由模式与桥接模式。在路由模式下,所有VPS和物理节点共用同一个MAC地址。从交换机等网管设备看来,安装了Virtuozzo的物理服务器在一个网卡上绑定了多个IP。在桥接模式下,VPS可以有自己独立的MAC地址,这个MAC地址有系统管理员手工设置。通过在交换机上绑定对应的静态MAC地址,可避免MAC地址欺骗等来自同网段的恶意网络攻击。在通常模式下,使用路由模式的MAC地址即可满足正常使用的需要。VPS内的网络保护也有Windows自带的网络防火墙完成,用户可自行配置自己的VPS防火墙,不影响其他VPS。为了保护各种网络攻击,需要打开物理节点上的Windows防火墙,通过网卡“属性”- “高级”标签可以启动它。在物理节点的Windows防火墙上,无论如何配置,都不会影响到其上VPS的运行,防火墙只对节点生效。因此可限制3389端口登陆IP地址,并允许特定IP地址连接本机的22端口(VZMC管理控制台端口),以便远程管理。 4.4集中备份设备配置 随着业务的开展,服务器数量的增加,架设完整而有效地集中备份平台即成为保障业务持续运行的关键。集中备份方案采用Virtuozzo内置的备份功能和集中存储进行,采用本地备份、远程存储的设计方式实现,即能集中统一存储所有节点的备份数据,又实现了低成本、高速度的备份。备份方案需要集中存储设备一台,容量按照计算方式如下:每VPS空间×每服务器VPS个数×服务器数×保存备份的数量=存储空间。其中,每VPS产品空间假设定型为5GB,每服务器30个VPS,部署100台物理服务器,完全备份最少保留2个,则得出:5GB×30×100×3=45TB。因此,如果需要为所有的VPS都提供3个完整备份,则需要45TB的存储空间。 5收到的成效 天津联通IDC搭建了一套完善、稳定、高效的虚拟主机自动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域名注册、虚拟主机空间租用、企业邮箱、主机托管、网站建设等IDC相关业务。不仅方便了维护、管理,而且大大节省了IDC机房资源。 作者:薛丽美米琦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设备维护中心民航天津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 计算机论文范文:教学模式下的职校计算机论文 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中职学校当前计算机课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传授教学模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教师使用板书、多媒体教具等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对于当今的中职学生,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总结归纳传统教学方式的缺点有如下三点:(1)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知识是需要学生去接受、去理解,把学生当成单纯的接受者,而忽视了教学的互动性和双向性。(2)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且课堂设计单调,缺乏学生的配合,没有学生自己思考的机会,使学生感觉学习无兴趣且枯燥。(3)过于注重教材的作用,忽略了知识的实际应用性。纵观传统教学模式众多的不足,那我们中职教师应当进行哪些改革去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式呢?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打破以前管束和被管束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关注情感交流,与学生之间建立有效的交流,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学方法要由教师如何教,向学生如何学习转变。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再次,充分利用教材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动手能力。利用真实的情境问题结合教材,作为知识点向学生传授,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实际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2引入“自主学习、探索学习”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这里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整个学习的全过程,要求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自我监控,摆脱过去被动学习、消极学习的状态。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是要营造一种宽松的、激情澎湃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环境。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即要兼顾教学大纲上的知识和技能又要设计好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在师生关系上强调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的“教”围绕学生的“学”进行,“教”服务于“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全体学生的班级式学习与重点学生个别学习相结合。探索学习。探索学习指在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主动的去观察课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经历着观察课题、发现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运用探索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考虑两个问题:学习情境和学习方式的设置。学习情境的创设可以采用:(1)使用案例创设悬念。一个好的教师如果能合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置悬念,让学生在学习中急于想知道问题的解决办法,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解决问题后,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当一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后,便会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养成探索的好习惯。(2)教师设置的学习方式可以采用自主学习,通过学生主动探索去完成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示范讲解方式转为引导、交流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去探索、发现,最终完成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和探索学者关系。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各自关注的重点不同。自主学习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自我控制和调节,是与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截然不同的。自主学习重点在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一种好的学习能力是学生今后生活中的一个宝贵财富。探索学习强调学生根据教师设定的问题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获得知识的技能。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起点,自主学习是探索学习能够实施的前提,学生应能先利用教师提供的素材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对容易掌握的知识点通过自己学习获得,对于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可通过合作、个人探索或教师讲解等方式来解决问题。探索学习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探索学习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升华。 3自主、探索教学过程的实施方案 3.1备课阶段 备课的前提是要“备学生”,了解自己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为教学过程的设计提供依据。教师要认真分析课本,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及难点,设置一个合理的教学课题。为了保证有一个好的教学课题及情境,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的课题要联系生活,能提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共鸣。其次,课题的难易要适当,不要过难,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也不能过于简单,毫无启发性。再次,选择开放性的课题,目的是使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最后,课题完成后的结果要易于提交。 3.2新课的导入阶段 教师在导入新课阶段要利用项目或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并且要善于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动画、微课等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应能使课本中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的问题明了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学生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解读能产生疑问,发现问题,引发知识冲突。 3.3自主学习探索阶段 情境教学的引入,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教师可引导学生进入探索学习阶段。在该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并且注意聆听学生意见反馈,控制教学进度。只有聆听学生意见,关注学生的反映,了解学生的疑惑才能适时的参与和指导教学。 3.4难点问题讲授阶段 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必然会有一些问题学生不能解决,教师把这些难点问题收集,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经过前几步骤的学习,学生能够愉快的完成学习。在解决问题后,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再考虑其他解题方法,继续激发创新思维。 3.5学习结果评价阶段 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常会用到作品分析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品的完成常会用到一些计算机操作技巧,通过作品的分析就可看到学生对知识的撑握程度。重视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即是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也是撑握学习效果的最佳手段。 4教学实践过程 本人利用自主、探索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课上进行实践,以下为教学实践过程:课程内容:《办公自动化》第一章第二节:制作产品宣传页。教学对象:11级计算机应用班课时:2课时(90分钟) 4.1教学目标 知识层面:通过对“产品宣传页”的排版设计,掌握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的生成及修饰,最终利用Word应用程序实现简单图文混排。能力层面:通过对给定案例的排版设计,培养学生进行文档美化处理的能力。学会利用Word2003给定的工具,解决实际工作中图文混排的实际问题。认知层面:由浅入深,由已知知识介绍未知知识,帮助学生学会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思路。 4.2教学重点及难点 艺术字生成及使用艺术字工具栏修饰艺术字。文本框的插入方法和编辑设置,将艺术字、文本框应用于文档中进行综合排版,知道常规文档排版的基本顺序。处理方法:重点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参与设置。教学难点:艺术字的修饰,图文混排、文本框的使用处理方法:要求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兴趣,多做练习。引导学生不仅要会做艺术字、文本框,还要能综合使用。 4.3设计思路 设计要点一:通过提供“产品宣传页”的案例,引入本课,一方面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关注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更加直观的理解图文混排的功能和效果。设计依据:创设案例,引起学生注意,是激发学习动机,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设计要点二:利用“产品宣传页”中图片的设置,分析完成该设置可以使用的工具及手段,即可以使用艺术字完成操作,又可以使用文本框完成设置,从多个角度学习课程内容。设计依据:告诉学生,学习的知识要灵活应用,多方考虑。设计要点三:“产品宣传页”案例的设置,符合当前企业宣传产品的要求,通进案例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依据:授课过程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设计要点四:通过图片和艺术字、文本框等工具可以使文档排版非常美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求知欲转为学习动力。设计依据:掌握学生学习心理,适当掌控时机是提升课堂内容的关键。 4.4课后评价 整个教学过程完整,教学内容始终以学生感兴趣的产品宣传页为主线,学生由宣传页的设计方案的讨论开始,然后进入材料的搜集,到师生互动,最终完成作品。在作品展示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再对作品进行评价,又对知识进行了强化。5结论通过创新和使用自主、探索教学模式,弥补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没有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创新性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将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融入到真实的情境中,通过情境中的问题的解决实现学习的最终目的。 作者:高烨单位: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校计算机中心 计算机论文范文:大学计算机论文 1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的常见问题 1.1进行上机教学时,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 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在计算机上机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违规违纪的现象,常见的问题有学生在上机课堂中下载游戏、电影和音乐等软件,还有的同学会将零食带入机房并且乱扔垃圾,计算机机房的整体运行情况就会受到影响。还有的同学随意更改计算机的配置,并且还私自将一些重要的系统文件删除了,采用机房的计算机浏览一些危险的网站也是时有发生的,这样就会给计算机带来大量的安全隐患,也加大了机房管理工作的难度。 1.2计算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较差 负责管理计算机机房的相关人员,他们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做好所有设备的维护工作,不断的发现并且排除网络故障,所以他们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另外,教师和学生也没有形成较强的安全意识,机房中很多电线都是暴露在室外的,网线线路又是极为复杂的,而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稍有马虎和大意就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和短路等问题的出现,严重时还会引起火灾,因此,管理人员还必须充分的保证机房用电的安全性。 2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的优化对策 2.1建立完善的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制度 针对现阶段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我们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各大高校应先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计算机管理部门,其应由校领导直接管理,同时应区分好计算机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在互联网的管理模式下,制定与其相适应的管理制度,由于这一模式具有信息保密性强、传播性强以及快捷方便等明显的优势,所以,其不但能够妥善的解决机房管理工作中的各项问题,并且还能起到规范人员行为的作用。采用互联网模式的管理制度,能够充分的提高计算机的利用效率,同时也保证了计算机相关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所谓的问题意识指的就是思维的问题性心理,产生问题是一个人思考的基础,并且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我们是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的,随之就会产生疑问和探究答案的心理状态,而此时人的思维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2.2提升计算机机房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针对负责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的人员的实际能力和素质,应有针对性的完善他们的知识储备并且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确保这些人员能够胜任各个工作岗位。现阶段,我国很多大学院校都认为建设机房才是最重要的工作,他们忽视了对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因此,高校还应定期的为这些人员安排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教师应让学生们认识到对计算机进行日常维护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计算机的维护工作中来。 2.3完善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的配置 作为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完善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的配置对于保证计算机机房的运行效果是非常有利的,负责管理计算机机房的工作人员自身就应具备较强的管理水平和计算机能力,因此,应在考虑到了计算机机房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来设置相应的管理人员,选择最适合的人员负责机房的管理工作,确保计算机机房各项日常工作的有序运行,提升计算机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延长了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使用寿命。 2.4合理的分配机房工作和教学工作 作为高校计算机相关学科进行教学活动的最主要场所,计算机机房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其也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机房工作与教学工作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互联网具有信息可以共享这一显著特点,因此,在机房中应设定一个系统来合理的调配机房的使用时间,这一系统应可以满足各学科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真正的起到配合和辅助计算机教学工作的作用,同时也强化了高校计算机机房的各项功能。 2.5重视对计算机机房的维护工作 作为一项长期的持久工作,维护工作是保证机房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所以,高校还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机房的维护制度,建立真实的计算机机房的维护日志,不断的培养专业的计算机维护方面的人才,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是很容易出现故障的,而有了这一日志便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来解决同类故障。另外,对于每台计算机内部的重要数据,还应及时的进行系统备份,做好计算机机房的网络防毒工作,充分的提升机房内部数据的安全性。 3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的必要性、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的常见问题以及大学计算机机房管理的优化对策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作为各大高校计算机相关学科的最为重要的基础教学设施,计算机机房在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以及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充分的认识到对计算机机房进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应制定出科学并且具有针对性的管理优化对策,做好对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保证大学计算机机房的有序运行。 作者:周俊杰单位: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论文范文:信息管理中计算机论文 1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计算机技术与数据库的结合,营造出非常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涉及国内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为国内很多行业提供了信息管理技术保障,促进行业生产力和工作效率,数据库技术与多学科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多媒体技术进入数据库领域,数据库技术和其他计算机技术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使数据库中新的技术内容层出不穷,数据库的许多概念、技术内容、应用领域,甚至某些原理都有了重大的发展和变化。建立和实现了一系列新型数据库系统,如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演绎数据库系统、知识库系统、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数据库系统的大家族,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仅是数据库大家族的一员。数据库技术主要特点是:数据的组织性、数据的共享性、数据的独立性、可控冗余度和数据的灵活性等。数据库的结构是具有组织性的,不是散乱无序、杂乱无章的排列,数据与数据之间是具有相互关联的,按照某种特定关系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从整体上看,具有完整的、清晰的组织结构形式,而数据库的共享性更是计算机数据库技术重要特点之一,也是营造数据库重要目的之一。作为具有共享性的数据库,不仅可以实现企事业单位内部资源、资料的共同使用,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使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国家实现资源共享。计算机数据库具有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根据数据的修改,新的数据项和数据类型变化,可以做到不需要对原来的程序及数据进行修改,从而不会引起应用程序的变动。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仅仅是数据储存的“可移动仓库”,还拥有数据的输入输出、数据的查询和数据的编辑修改等管理功能。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或调取、查询方便构建具有适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数据库,从而实现高效率、便捷的工作效率。 2加强信息管理、注重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措施 随着社会各项建设不断完善,企事业单位应重视计算机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思想道德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2]。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立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脚踏实地,爱岗敬业;诚信明礼,注重与人合作,团队协作意识强;具备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爱好鲜明,有较强的表现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业精神。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爱好运动,具有健康的身体;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抗挫能力、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懂得自我保护。强化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开展专业认知培训课程,使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了解IT行业、了解职业岗位操守、了解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养成专业的职业素养,从而使员工形成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及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操作技巧的掌握,进而使用企事业文化,提高实践技术能力,培养人才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对信息进行采集于组织、对信息进行分析与加工、对信息系统进行开发、维护与管理,培养人才对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规划能力及战略数据规划能力等相关不等强度的工作内容。提高信息管理阶层对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使用的重视程度,熟练并掌握可想数据技巧,从实践上总结工作经验,通过工作实践能够根据业务流程分析并创建能够使用的具有数据完整性约束、索引和查询数据等工作内容。加强管理阶层对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知识,信息管理技术基础和原理、信息产品及其流通管理、信息产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管理的发展环境、信息管理的组织和人才培养等等专业性能的了解及掌握。开展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课程培训,实现技术查询和操作、保证数据安全型和参照完整性、使用事务及完成指定业务的工作训练。加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计算机数据库进行日常维护与管理,实行信息管理评价机制,把对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掌握及日常维护管理列为员工考核升迁的基本标准,从根本上调动管理阶层和员工对计算机数据库使用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实现“人力科技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同时,企事业单位在加强信息管理、重视人才培养、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更应提高全体职工法律意识,强化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做到自觉守法、依法办事,从而形成健康、平稳的发展趋势。 3结束语 当今社会对数据库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这必将对数据库技术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数据库技术与新出现的各种技术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必将数据库技术引向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因此加强信息管理、广泛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注重人才培养是当今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条件。 作者:谢小波单位:福建省南安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 计算机论文范文: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论文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情感教育,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是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心理需求与学习需求,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计算机教学中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平等意识。教师要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不是教师的附属,而是与教师平等的学习主体。这样当学生感受到自己与教师的平等身份时,自然会减轻心理负担,会意识到教师就是自己的合作伙伴,是自己的朋友,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是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对学生多肯定、多表扬。教师要引导学生消除心理上的畏惧感、羞涩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勇于上机实践,敢于发表新见解。对于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哪怕很小,也要予以肯定,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出错了,要婉转地指出,引导其改正,鼓励其再接再厉,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以往那种对立而紧张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教师、从情感上亲近教师,进而能够将这种对教师的喜爱转移到计算机学科的学习上来。有了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浓厚兴趣,就迈出了有效教学坚实的第一步。 二、转变教学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有效的计算机教学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将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展现个性。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机械式的理论灌输,实施理论学习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就可以进行积极的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而不再是机械的理论记忆,从而可以真正地经历知识的梳理过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一门技术,才能更好地适应科技社会的需求,成为应用型人才。如在学习Photoshop图片处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我们需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式的讲述,而采用边讲解、边练习、边实践的教学模式,可以从学生所喜爱的电视剧、电影的宣传海报以及学生所喜爱的各类杂志封面等素材入手。这样,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借助操作平台,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之后还要留有充足的时间来让学生亲自上机练习所学内容。这样不仅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机械的理论灌输式教学,而是利用操作实践让学生真正地实现了理解与掌握。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发挥个性,展开想象,以宣传学校为主题来进行宣传画的设计,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这样的环节从内容上来说,贴近学生的实际,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与热爱,而且可以让学生真正地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一个设计极具开放性,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这正是加强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契机。实践证明,将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仅符合计算机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全面掌握。 三、结语 总之,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不能再固守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机械灌输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突出计算机的学科特色,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教育观念为指导,对计算机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从而能在实践操作中内化理论、提升认知,促进知识与素养、技能与能力的全面提高,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有效教学。 作者:杨昆单位:河北省卢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计算机论文范文:课程考核方法计算机论文 一、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背景 (一)课程简介“计算机辅助设计”是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主流机械三维软件的学习,掌握机械零件的三维实体建模思路,并掌握三维实体的工程图方法。该课程的前续课程有“机械制图与测绘”、“计算机辅助工程绘图”,后续课程有“计算机辅助制造”、“机械设备设计”、“工装夹具设计”等专业课程,在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原考核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改革前沿用专业理论类课程的考核方法,即平时表现占分30%,期末考试占分70%。期末考试为上机操作,按试卷所给出的工程图完成三维实体的建模及工程图的。为一份期末考试样题,从卷面的评分标准来看,样卷对课程的目标进行了考核,在当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原考核方法在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U盘、手机等移动存储设备在学生中越来越普及,为防止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复制别人的考试文件、学生修改学号帮别人提交考试文件的行为,监考老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如考前对机房的几十台电脑禁用USB端口,考后帮多位学生提交文件等防作弊工作。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越来越广,有普通高中生源、单招生源、“3+2”和“2+3”类型的职校生源,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同,学生也越来越独特和有个性。在原考核方法中,期末考试占分70%,其得分直接影响学生是否通过该门课程,因此学生的关注点就放在了如何通过期末考试上,从而会出现多种教师想不到的作弊方法。对教师而言,要提高课程的通过率,压力也相当大,而这个压力无形中加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有一种被动学习的感觉,这个情况非常不利于课程的教学。 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措施 (一)改变课程考核的方法,释放教学压力发现问题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组教师对课程考核方法进行了多次研讨和修改,通过近几年在教学中的实践,最终形成了“24X”的考核方法,即平时考勤占分20%,课堂作业占分40%,期末考试占分X%,其中X值由课程组教师在期末考试后依据学生得分情况共同确定。考核评价比例调整后,学生只需平时不缺课和完成教师安排的项目任务后就可以通过课程,所以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压力得以减少,从而教师和学生均能把关注点放在平时技能的教学和学习上。 (二)使用第三方变参化模型测试平台,杜绝考试作弊的可能“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组教师在2010年尝试采用第三方公司推出的网络考试托管平台进行期末考试,极大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效果喜人。如图2所示,该测试平台试题的模型形状一致,但测试平台提供给每个学生的参数表各不相同,最终答案也各不相同,从根本上杜绝了作弊的可能。在正式考试前的两周,学生可以进行一次模拟考试,给学生积极投身学习、不断超越产生极大的激励推动作用,并且考试全程可以进行分数和排名直播,刺激学生认真答题,争取好成绩。 (三)结合学校相应的专业技能竞赛,实现多方得益大多事物的改革会受到一定的阻力,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结合了学校的“三维建模技能大赛”,以多方得益为改革动力,遇到的改革阻力并不大。在学生方面,如果在期末测试时成绩达到第三方网络考试平台的办证成绩线,就能在学院的“三维建模技能大赛”中获奖,学院对获奖学生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另外,学生可以自愿办理该平台含金量较高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教师方面,采用第三方网络考试平台,可以轻松快速地从题库选题、定制并考试试卷,考试结束即可成绩表,无须人工阅卷,期末工作量大大减少。同时,课程组教师也完成学院的“三维建模技能大赛”任务,可谓是一举两得。在学校方面,由于学生一开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学习,就意味着参与学院的“三维建模技能大赛”,最终通过第三方网络考试这个公平公正的测试平台,为学院选拔出参加更高级别的竞赛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优秀选手。在第三方公司方面,学生办理证书后可获得一定经济效益,从而支撑公司的运作,开发出更多的变参化模型,使网络测试题库更加丰富。 三、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成效 (一)学生学习热情高了自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后,学生在参与学习时就像是参与了一场游戏,对学习产生了热情,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反映在模拟考时自己成绩不理想,在后面两周里勤做练习,终于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了好成绩,而学习能力差些的学生在参加模拟试后反映,还是好好的重做好课堂作业,期末考试过线太难了,尽能力去考,得多少分算多少,算是锦上添花。如果仅仅是增加课堂作业的比重,不改变课程期末考试方法的话,学生是不会这样重视课堂作业的。 (二)课程组教师教学交流多了由于有了一个公平公正的第三方测试平台结果,课程组教师真实了解到自己和别人的教学效果,课程组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多了,如向教学效果好的老师请教学方法,课程组教师对学生在测试中没掌握的技能点进行研讨,课程组教师间相互听课等。 (三)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得好名次“计算机辅助设计”考核方法自2010年改革并实施以来,为学院选出了多名三维建模技能扎实的学生,在参加各级相关比赛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如表1所示。其中,2010年由首批“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选出的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模具—零部件3D测量与制造”项目,获得全国第一名,创造了广西自治区最好成绩。 四、结论及展望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考核方法改革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取得圆满成功。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完全可以把竞赛、证书、教学溶合于一体,使学生真正学到技能,而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辛劳,“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考核方法改革在表面上看只是改变了期末考试的比重,但小小的改变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工作,只有找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平衡点,课程改革才能真实落地生效,否则课程改革只能是寸步难行。 作者:关意鹏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论文范文:服装CAD课程计算机论文 一、解决办法 (一)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相融合,突出体现实践性服装CAD具有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放码、排料等一系列模块,每一模块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工具,服装CAD要和专业课程相融合,要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下做出以下两方面调整:首先,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要将服装CAD融入到每一门与之相关的专业课中。譬如在服装款式设计课程结束后,再学习服装CAD中的款式设计软件,款式设计课程的最终作业要求学生由服装CAD来代替原来的手绘款式设计,这样就将原有的服装款式设计课程与服装CAD款式设计这两部分课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学时分配上服装CAD的款式设计在原有的服装CAD课程中占用学时不变,两门课程既是独立的,又是密不可分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接触软件时已带有任务性,有目的的学习加上教师的讲解比传统学习方法更适合对软件的领悟与掌握;同样,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与服装CAD结构设计模块相结合,结构设计课程要求完成手工纸样设计,再由服装CAD完成电脑绘制结构制图、完成工业样板;服装工业制版与推板课程可与服装CAD课程中的放码、排料模块相结合,学生比对两种方式完成的作业,既增强了实际动手能力又能体会服装CAD确实使企业提高实际生产效率、节省成本、管理便捷等重要性,进一步加深对服装CAD的认识。其次,在课程先后时间安排上要与企业实际运作相符合,也就是是遵循企业中的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工业样板—放码—排料—成衣的先后顺序,那么,不但在时间上要符合,而且完成的效果同样也要符合企业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款式设计课程开始时,必须将市场上最新的款式结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就是说要紧跟市场,以新的设计和款式代替陈旧的款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按照企业中的模式,将设计转化为成衣。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中设计思想要转化成真实的产品,这是一个符合企业真实情况的“大任务”。 具体操作顺序是根据已设定的款式图完成手工结构设计,然后由服装CAD修改或重新生成手工样板、工业纸样,最终在服装生产工艺课结束时获得最终成衣。也就是说,这个“大任务”是由不同课程下的一个个“小任务”组成的。整个教学模式下的各个课程,在时间上既是相互独立的,在内容上又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互相印证的。表面上看课程是分散了,实际上具有很大的综合性。同时课程相互关联、承接、递进,从而实现了知识的共同增长。在这种模式下,除原来课程的考核方式外,学生自行组织的静、动态展演也可作为一项考核方式来体现学生学习的效果,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实物的展示中产生成就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种模式的实现下,每个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可体会到做设计师的角色,更深一步领会企业生产过程,因此,服装CAD是融合设计师思想,使服装设计更加科学化、高速化的技术。更能够充分认识到学习服装CAD技术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以及在以后的工作中使用的价值,让学生感觉到能够学以致用,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也激励了教师的教,是教与学的双赢的促进方式。 (二)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原有教学模式下的教与学已不能真正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针对服装CAD应用型特点做出调整。把原有的灌输型教学方法改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只需在课程开始时首先布置以上所述的“小任务”,各个“小任务”由于“大任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由学生分组共同完成;教师授课时可直接讲授工具的用法,然后由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加深对具体工具的用法,期间对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互相讨论或直接由教师指导完成。由于是带有问题性的、任务性的学习,这种方法直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领悟,要比教师直接灌输讲授这种方法更有效。 (三)选择多软件学习,提高硬件配套设施利用率国内外服装CAD软件种类繁多,教学授课所使用的软件选择余地较大,在教学中不可能把所有的软件都放到课堂上进行学习,这是教学设备和教学计划所不允许的。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在多数服装企业中应用广泛的软件,而且其功能、操作习惯符合我国服装行业习惯这样要求的2~3个软件,以一个为主,在正常教学中引入,另外两个为辅,以案例方式在软件新的功能上以及不同软件的区别上向学生介绍,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使学生深入学习,这样学生对市场上主流软件并不陌生,即使在就业后遇到没接触过的软件入手也不会感到困难。因为服装CAD软件在功能模块上的划分基本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各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及特点,深入了解和学习2~3个软件后,其它则正如我们所说的会触类旁通,并不困难。另外,在服装CAD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服装行业以及服装CAD的未来发展趋势,所选择的服装CAD要代表实际生产中的新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软件在教学的同时要与开发商保持同步升级和更新。软件的学习与应用离不开配套的硬件设施,正如前面的内容所提到的,学生带有任务性质的学习最终目的是通过服装CAD技术获得成衣,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数字化仪、打印机、绘图仪等专业设备,可建设专业电脑机房,软硬件设施不分离,这样授课的同时可让学生直接输入或输出1:1纸样,进行修改,从理论转化为实践认识,是对学习过程和生产实践过程的更深层次的掌握。 二、结语 随着计算机信息时代的高效化和便利化,服装CAD技术成为服装专业大学生进行从业选择过程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传统服装CAD教学已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的培养已出现弊端。服装CAD课程和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有紧密的联系,新的教学模式中,理念是把服装CAD和服装专业教学结合,强调知识的融合与衔接,实现教学内容多位一体化,实际授课内容模拟企业实际生产及运作模式,软硬件配套设施紧密结合,学习中更注重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性,从而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这种教学模式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习主导,能使学到的知识掌握得更好,更能主动挖掘知识点和探究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这不但解决了课本中的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情况,更能体现服装CAD课程重应用、重实践的理念。在以上教学模式发展及应用的基础上,我们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不断加强课程的建设,从而深化发展服装CAD的教学,切实推动服装CAD的应用。 作者:张瑶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计算机论文范文:安全维护计算机论文 1计算机硬件安全维护的重要性 1.1有利于确保计算机正常运行计算机是一种高科技电子产品,其正常运行的条件对外部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计算机所处环境的湿度与温度不符合标准,那么就会导致计算机出现硬件故障,不利于计算机正常运行,也会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加强计算机硬件安全维护,确保计算机外部环境符合条件,从而提高计算机运行的安全性。 1.2有利于资料的保存计算机软件作为计算机运行的一个平台,若想确保计算机正常运行,就必须将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但在计算机实际使用中,如果没有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必要的维护,那么会导致其出现死机、自启动等现象,可能会使计算机中的资料丢失,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与工作。所以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安全维护,有利于信息资料的保存,为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便利。 1.3有利于保护计算机设备在计算机运行时,如果发生故障必然会导致各种硬件设备被烧毁,甚至是计算机报废,给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严重的影响。那么平时对计算机硬件进行适当的维护,定期进行保养,从而对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起到一定的保护工作,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 2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分析方法 2.1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通过“看”、“听”、“闻”、“摸”等去分析和判断计算机硬件故障。看主要是指电阻电容的引脚是否有短路或断路、板卡表面是否有烧焦现象、插座和插头接口是否有松动等;听是在计算机及设备运行中是否有非正常的声音;闻是闻主机、板卡是否有烧焦的气味;摸是指检查直插式器件的芯片和插座安装是否插牢,并用手触摸显示屏、CPU等硬件感受其温度,从而判断计算机是否安全运行。 2.2电路检测法电路检测法较多,比如电压法、电阻法以及电流法等,这些方式往往是采取对负载电流、直流、电源工作等的检查。 2.3短路、开路法在检查过程中,将部分电路进行短路或者开路,观察它们相对应的电压、电压及电阻值,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故障的检测和判断。 2.4系统最小化检查法系统最小化检查法包括两种,一是软件的最小系统由主板、显卡、内存、硬盘、CPU、键盘、鼠标组成,二是硬件的最小系统包括CPU、主板和电源。最小系统法主要是对系统是否能正常启动进行判断。 3计算机硬件安全维护相关措施 3.1对主板的安全维护计算机主板上包含许多引脚、插口等,可以通过防止静电与形变进行安全维护。由于静电会影响电路,造成元器件的损坏,难以实现控制芯片组和协调电路,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一旦主板变形也会给计算机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主板的安全维护,要把主板平稳细致的固定在机箱上。 3.2对CPU的安全维护CPU,称为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高压和高温都会对其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市场上有专门的风扇对CPU进行散热,但如果运行的程度较大,风扇散热往往难以达到要求,持续的高温高压会影响CPU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CPU的烧毁。因此,在平时使用和维护CPU时,应根据计算机的使用特点及对计算机功能的需求,增加一定的散热辅助装置,从而确保计算机正常使用。 3.3对内存的安全维护对计算机内存安全维护来讲,只需确保内存不超频即可。内存安全很少受到计算机所处外部环境的影响。目前内存满足CPU性能的发挥存在瓶颈,时常会出现超频的现象,这样会导致计算机黑屏。因此,在对内存进行维护时,必须确保内存不出现超频现象。 3.4对硬盘的安全维护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硬盘多数是机械硬盘,内部结构复杂、精密,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那么磁头将会碰到盘片,造成硬盘上数据的丢失,对人们的工作和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移动主机或者硬盘时,必须小心谨慎,避免发生震动。 4总结 在平时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应注意对计算机硬件进行适当的维护,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通过本文对计算机硬件安全维护的相关介绍,在日后对计算机进行使用中,必须规范自己的行为,定期对计算机硬件进行除尘等,避免因浮灰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从而确保计算机及其设备安全、稳定性运行,促进我国各行各业健康发展。 作者:潘小艳单位: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论文范文:安全评价计算机论文 1计算机联网软件中存在的风险 1.1计算机设备安装带来的风险计算机设备的安装分为软件安装和硬件安装,计算机硬件一旦安装错误将会导致计算机无法运行,严重者可能导致整台计算机的损毁,所以计算机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专业的技术型人才进行主机的连接,网络的连接,计算机外围设备的连接等操作,这些操作一旦出现失误,后果是将是无法挽回的。另外,计算机设备安装也存在强制安装、修改本地设置、收集用户信息和推送广告等恶意操作。这些恶意操作都会给计算机网络用户带来一定的风险甚至是危害。 1.2网络数据库带来的风险数据库,是数据的存储中心,网络上各种数据都被存放在数据库中,如果数据库产生数据隐患,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量越来越大,需要存放的数据急剧增加,各种私密的信息和数据都保存在数据库中,数据库系统一旦出现安全漏洞和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加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至关重要。 1.3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实际操作包括简单操作和技术操作,技术操作要求操作人员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因此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来操作。比如,在进行计算机联网软件安全维护工作的时候,如果由非专业人员操作,操作中可能出现的网络技术安全问题,甚至造成重要文件丢失或数据源丢失,这些都会对计算机网络用户带来损失。 1.4联网软件安全标准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广泛,各种具有兼容性的应用软件应用而生,这些软件的用户量大,在使用过程中占用大量网络资源。目前我国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规定了针对单位和个人的一些要求,但也只是在对软件强制安装和难以卸载,恶意收集用户信息,浏览器的劫持和广告弹出等违反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一些恶意行为进行了说明。联网软件安全标准主要是从联网要求,运行要求,恶意行为防范和运行安全等方便做出规定的。因此对联网要求、运行要求、恶意行为防范、运行安全等各种机制的完善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 虽然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一体化操作,但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分析仍然是必不可缺的。 2.1明确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目的在进行计算机联网软件制式安全评价之前,一定要明确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目的及其操作对象,只有先明确了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目的和操作对象,才能进一步制定相关的操作流程。对于个人来说,进行安全评价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使个人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方式,以便更好的实现联网工作;对于企业来说,主要的工作目标就是使工作人员熟悉计算机的操作步骤,提高操作的熟练度,以保证公司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和信息安全并增加公司的盈利。 2.2搜集安全评价的信息确定了计算机联网软件制式安全评价的目的以后,就要搜集安全评价所需的信息。只有全面的搜集相关的信息,才能为安全评价提供依据,才能进一步进行网络安全评价。 2.3选择安全评价的方法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具有科学性,方法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选择不好方法,既浪费了时间、金钱和精力,又得不到正确的结果,合适的方法则能事半功倍。评价的方法有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两种方式,短期评价就是每隔一个时间段就对安全性能进行一次评价和风险评估,而长期评价是偏重于从整体上对安全性能进行评价。无论是短期评价还是长期评价,都可以达到基本的要求。 2.4实施评价工作确定了目标,搜集了足够多的信息之后,就需要开展评估操作了。安全评价是整个操作工作的主体部分,评估是一项针对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按部就班的完成各项操作,任何一个操作过程出现错误,都会给整个评价分析过程带来麻烦。 2.5总结评价结果完成计算机联网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各个操作步骤都之后,就需要总结评价的结果了。评价完了不代表全部工作就完成了,总结也是安全评价的一个部分,计算机联网软件制式安全评价的主体流程都完成之后,对评价的结果进行总结也是很重要的。在总结过程中可以发现前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得以处理。另外,将此次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的评价分析结果存储起来,也会给以后的评价分析工作提供参考,减小日后评价分析工作的工作量,减少资金投入。 3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意义 3.1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对于计算机的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才能保证计算机其他各项功能的实现。 3.2减少故障的发生安全评价能够发现故障的所在,并根据故障的严重程度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根据所提供的措施对计算机进行维护,进而维护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和各项功能的实现。 3.3方便用户的操作随着安全管理的自动化,用户操作起来也越来越方便,一旦出现问题,用户便可以用可行的操作步骤进行对问题的处理。计算机是一把双刃剑,方便我们的生活的同事,也出现了许多相应的问题,计算机网络使用和网络安全是重中之重,因此其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也就更加值得我们关注,以防止出现任何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而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式安全评价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制度安全评价研究就是在便利人们的联网安全以及联网安全意识,使人们能够更好的认识计算机联网软件,更好的让网络方便我们的生活。 作者:徐晓丹单位: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论文范文:实验教学计算机论文 1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1)高校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深度不够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高校领导及老师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他们的教学思维还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理念。正是因为这种比较浅陋的认识,导致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仍从属于理论教学。大部分老师只是将计算机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验证工具,没有体现出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真正意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高校都缺乏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硬件实验系统,也没有比较完善的考察办法,这样就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计算机实验教学认识的不到位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2)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存在问题目前,各高校的计算机实验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而且验证性实验比较多,缺少创新性实验。这使得学生在以后工作中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需求。这一方面是受限于高校的教学条件,特别是高校的硬件条件,当硬件条件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实验教学中就只能利用现有的条件构建小系统、开展一些技术含量低的验证性实验,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到教学内容的影响,由于实验教学没有得到高校的重视,所以在教学内容方面没有做出科学的改革,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单一的、缺乏创新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缺少创新和改革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另外,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方式对其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大一部分高校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进行教学,老师将所谓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非常明显。讲授剥夺了学生的提问和独立思考,对于老师讲授的知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已经掌握了,这不仅让他们失去了听讲的兴趣,而且还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和资源;这种教学方式的效率也是非常低的,不能更换地促使学生快速成长。 (3)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和手段落后我国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还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和手段落后的问题。目前,有很大一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人员的素质都不高,专业技能水平也都很平常,没有展现出从事计算机实验教学的优势。而且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设备和手段也是比较落后的,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还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设备,这种教学环境下培养出高素质学生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2改善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方法 (1)高校要转变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高校要想取得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质的飞越就必须先转变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只有先转变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才能更加地重视计算机实验教学,当高校重视了计算机实验教学就可以对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做出相应的改革。而且只有深刻地认识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才能明确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因此,高校转变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认识是改善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重中之重。 (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要不断的优化、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就要求相关单位构建新的计算机实验教学内容,要根据计算机实验内容的应用广泛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增加新的实验内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式方面也做出相应的改革,教学方式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不能一味的按照固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比如说学生中思维活跃的学生比例较大时,就可以采取比较活跃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多讨论、多发问、多动手,这种教学方式才更适合他们;而对于那些思维比较缓慢的学生也要采用适合他们的方式,这样才有利于他们更快地成长。 (3)提供教师素质、完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本身的数学水平就差,怎么能期望老师教出优秀的学生。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计算机教学老师的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专业能力也很平常、教学经验也不丰富。所以在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方面要加强老师的自身素质。另外,在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手段和设备也相对落后,这对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质量的影响是很重大的。所以高校要不断地完善计算机教学手段,同时要加大对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全方位的提升计算机实验教学质量。 3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实验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我国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现状并不是很乐观。要想解决和改善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现状,就必须采取综合的改革措施,从转变高校认识开始到提供教学人员素质、更新教学设备。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地提高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季宏宇孙静单位:吉林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基础部 计算机论文范文:会计信息工作计算机论文 一、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审计的具体步骤 (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初步审计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比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复杂很多,其控制过程从对人的控制扩展到对计算机和人的控制。计算机的处理过程具有集中性、连续性,随着计算机的数据存储载体变化以及共享程度的提高,会计中财务账簿控制系统渐渐失去作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做好对审计内部控制的加强。而企业内部控制的初步审计就是针对这种情况产生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初步审计就是审计人员初步熟悉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业务流程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结构。从原始的数据凭证到最终的各种报表的输出,整个过程现在审计前有大致的了解。一般来说,审计人员可以与企业内部的有关人员座谈、查阅资料或者实地观察等来跟踪业务处理方法,从而了解企业审计单位信息的内部控制方式有哪些,从而有利于今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对内部执行情况进行测试完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初步审计之后,接下来就是对内部执行情况进行测试。对于一个健全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而言,即便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在实际的业务处理过程中也不一定能够被有效执行,因而必须对其内部执行情况进行测试。检查这些必要的控制制度是否在执行或者由哪个工作人员执行以及使用哪种方法执行。通过了解以上执行情况,从而把握其系统的可靠性、完备性以及可依赖程度,最终做出综合评价。同时,审计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审查文档和有关的企业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更好的把握系统的流程,确定实际情况与规章制度的要求差距在哪里,并确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对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测试之后,进而需要对内部控制情况做出详细的评价。评价过程遵循客观、公平、严格的准测。一般而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第一,评价初步的审查结果,评价被审计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有哪些是比较满意的工作,哪些工作略显不足。第二,评价内部控制情况符合测试的案例,其具体的符合程度是多少。是否真正能够按照其要求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第三,上述的两种情况,其可靠性有多强,是否能够真正的为计算机会计信息审计工作服务。 二、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审计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一)当前企业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审计的现状当前我国多数企业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较差。这主要体现在目前多数企业的计算机会计信息对各种分散的交易数据常常会收集起来,放置于计算机的中央存储器中进行存储。这种统一的存储方式加大了数据丢失和泄露的风险。有时候由于黑客攻击等计算机遭受病毒入侵,造成了数据的泄露或者损坏,缺乏相应的安全性保护机制。其次,对于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不大。虽然现在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很多时候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不能够真正的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这归根结底是因为对其监控和管理的力度不大造成。最后,当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信息化素质普遍不高。我国的许多会计从业人员对于计算机的熟练程度不够,在进行操作时实际能力更差。有些企业的相关人员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没法充分的掌握和理解,一旦发生风险也不知如何控制,因而极大的增加了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难度。 (二)改进措施针对以上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是充分发挥审计功能,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一般说来,现阶段使用的内部审计方式主要有对会计软件进行审计、对会计数据文件进行设计、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设计等。其次,需要企业建立和完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规章制度。当前条件下,开展会计工作不能再如以前那种墨守陈规、没有变通的会计工作,而应当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努力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更加适用于企业本身的操作流程。与此同时,还需要从长远的发展看待会计工作的进行,将操作的规章作为具体的指导方针,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审计,为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最后,努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从严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要求其补充自身的会计知识和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知识,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只有真正加强了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提高其信息处理水平,才能够保证现代会计信息化系统的顺利进行。 三、结论 综上所述,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整个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企业内部结构都与会计信息化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在进行计算机审计的时代,充分了解审计对计算机系统的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审计方法,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做好初步审计工作,从而能够更完整的获取被审计单位信息。总之,只有对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做到了行之有效的控制,才能够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才能够促进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何艳单位:河北省黄骅市审计局
小学继续教育论文:论广西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 摘要:广西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继续教育机制建设不完善,培训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培训目标不明、内容方法较落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更新继续教育的观念,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继续教育机制;创新培训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培训实效;加强培训机构教师队伍建设等对策,为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广西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偏低,相当一部分教师教育观念滞后、教法陈旧,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教师队伍的发展。因此,大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广西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新《课标》与以往的教学大纲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新《课标》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需的内容和方法只提出一个大体框架,没有具体现实的内容,更没有成功的实践经验可以借鉴,这就给体育教师实施新课标提出了新的挑战。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改革的直接实施者和执行者,体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当前,农村学校新《课标》实施进展缓慢,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与新课程的推进所需要的教师素质要求相去甚远。农村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接受继续教育、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21世纪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未来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培养关键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发展,则以教师为本。体育教师素质如何对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全面健康起到重要作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仅具备专业的体育理论和实践知识,还要掌握体育相关学科的知识,“一次教育,终身受益”的思想已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必须不断接受继续教育,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 (三)体育教师自我生存发展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许多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渗透到体育学科中来,从而对体育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我国农村学龄人口不断减少与城镇化水平的加快,农村中小学校的生源逐年减少,为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优化资源分配结构,对农村学校布局进行调整,因而在人事制度上对教师引人了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对竞聘不上的教师,实行严格分流甚至淘汰。因此,教师们要想立足于本职工作,就必须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二、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更新知识,提高能力,全社会掀起了学习的热潮。但从目前民族地区农村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来看,多数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形成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正确认识,还没有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起来。有些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职业存在轻视与偏见,以致在抓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上存在认识偏差,加之经费、时间等因素的制约,造成体育教师参训的机会较其他学科教师少,致使体育教师队伍整体业务素质长期不能得到提高。同时广大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与外界的信息联系少,职业危机意识弱,没有学习提高的紧迫感,接受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不够强烈,多数人满足于现状。 (二)继续教育机制建设不完善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也是由于继续教育机制不够健全造成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短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明确指出:“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由于民族地区地处偏僻,经济发展滞后,地方财政困难只能维持教师基本工资,无力支付其他经费开支。学校也因义务教育不再收学费无力 承担教师继续教育的费用,加上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待遇低,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因无力承担学习费用而放弃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二是继续教育激励机制不健全。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与人事管理制度衔接不够紧密,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教育培训结果与体育教师的待遇、职称没有直接挂钩,缺乏必要的奖惩措施,没有形成一整套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相匹配的、促进体育教师不断提升素质、自我完善的体系。“训与不训一个样、训好训坏一个样”,教育培训的作用和效果难以得到充分体现。三是在继续教育的监管上重形式、轻实效。一些教育管理部门在检查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情况时,只在乎数字,如学历达标率、教师参训人数及次数等,很少顾及教师学习的效果。教师参训时只要报上名交上钱,最终只要成绩合格就算完成任务。至于参加培训是否真能学有所获或是否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就不重要了。 (三)培训目标不明,内容与方法较落后 当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还没有完全走出学历教育模式的窠臼,以拿学历文凭居多,其他培训相对较少。培训内容脱离实际,方法缺少多样性。一是培训内容不能紧贴农村体育教师的实际需要,造成教师学到的东西用不上,想学的东西学不到的尴尬局面,培训效果不佳。二是对不同年龄、层次、岗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体育教师存在“一锅煮”现象,缺乏因材施教。三是课程内容先进性不足,不能真正反映体育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学科前沿发展的动态。四是在教学方法上仍然沿袭的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现代远程教育、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未被很好地利用,从而影响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四)培训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农村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主要依赖于本省高等学校和各县市的教研室部门,培训师资大部分虽有较强的理论功底,也不乏全面的知识结构,但由于其长时间与农村体育教学实践脱离,对农村学校实际了解不够,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方向把握不准,知识陈旧,实践经验缺乏,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难以切合中小学教师的实际,与体育教师培训对师资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加强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 (一)更新继续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对于“科技兴体”战略的顺利实施,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对民族体质的提升,都将起到关键作用。为推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顺利开展,要着重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领导,要从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高度来认识体育教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支持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自身要认清形势,深刻领悟到接受继续教育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改变“一次教育,终身够用”的观念,树立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的新观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建立健全继续教育机制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要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才能做到继续教育的延续性和规范化。首先,完善继续教育法规组织监督管理体系。国家应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继续教育法规体系,为继续教育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一套有组织、有监督、有评价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管理体系,使教师继续教育落到实处。其次,完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奖罚机制。为了能够广泛激起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各级领导对教师在职培训都尽可能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如把教师的继续教育与教师的聘用、晋升、绩效工资、评职称等结合起来,而且教师在培训期间,还享受其他的津贴等奖励政策。同时,完善处罚机制,处罚机制应该体现出鲜明的层次性,对不同情况作出相应处罚,形成处罚机制内部的统一性。最后,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保障机制。加大经赀投入是民族地区农村继续教育良好运行的根本保证。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经常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教师继续教育对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尽最大可能取得各级党委和政府人力、财力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应从办公、业务经费中压缩其他开支,想办法挤一点,并积极多方筹措资金,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三)创新培训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培训实效 培训质量的好坏是继续教育的核心,而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形式和切合实际的培训内容也是提高继续教育效果的关键。首 先,深入调查研究把握体育教师的培训需求。教育培训部门在制订教育计划之前,应深入农村学校进行调查,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需求,了解农村学校体育现实与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各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制订教育教学计划。其次,选择切合实际的培训内容。成人在培训中,希望一蹴而就解决问题,而不是追求培训内容的学术性、系统性、理论性,他们希望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开展自己的培训活动。为此,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内容应满足下列要求:一是着眼于帮助教师解决体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突出实用性;二是着眼于体育教育发展要求,将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体现在培训内容中,突出针对性和先进性。教育培训过程中应加强教师师德教育,充分认识师德教育对农村学校的重要性,把师德教育有机渗透于各学科培训之中,强化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最后,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继续教育单位除采用传统的专题讲授等教学方法外,还要多采用专题讲座、集中讨论、参观学习、社会调研、考察、专题讨论等多种方法,通过多环节双向互动教学,搞好各环节的教学活动;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汁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来提高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 (四)加强培训机构师资队伍建设 培训机构师资队伍素质是决定继续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各培训院校一是要采取进修访学、实地考察、下中小学锻炼等多种途径,尽快提高现有师资的理论水平,拓宽知识面,完善学科结构,丰富中小学教育实践经验,使之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更新教学手段。二是要加强与中小学校建立教研合作关系,使培训专家或教师经常走向基层教学一线,指导农村体育教师的教学和研修,帮助解决农村学校现实的体育问题,以便使新理论、新方法尽早应用于教学实践。 小学继续教育论文:浅论广西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摭谈 论文摘要:广西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继续教育机制建设不完善,培训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培训目标不明、内容方法较落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更新继续教育的观念,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继续教育机制;创新培训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培训实效;加强培训机构教师队伍建设等对策,为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广西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偏低,相当一部分教师教育观念滞后、教法陈旧,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教师队伍的发展。因此,大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广西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新《课标》与以往的教学大纲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新《课标》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需的内容和方法只提出一个大体框架,没有具体现实的内容,更没有成功的实践经验可以借鉴,这就给体育教师实施新课标提出了新的挑战。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改革的直接实施者和执行者,体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当前,农村学校新《课标》实施进展缓慢,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与新课程的推进所需要的教师素质要求相去甚远。农村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接受继续教育、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21世纪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未来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培养关键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发展,则以教师为本。体育教师素质如何对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全面健康起到重要作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仅具备专业的体育理论和实践知识,还要掌握体育相关学科的知识,“一次教育,终身受益”的思想已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必须不断接受继续教育,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 (三)体育教师自我生存发展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许多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渗透到体育学科中来,从而对体育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我国农村学龄人口不断减少与城镇化水平的加快,农村中小学校的生源逐年减少,为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优化资源分配结构,对农村学校布局进行调整,因而在人事制度上对教师引人了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对竞聘不上的教师,实行严格分流甚至淘汰。因此,教师们要想立足于本职工作,就必须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二、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更新知识,提高能力,全社会掀起了学习的热潮。但从目前民族地区农村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来看,多数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形成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正确认识,还没有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起来。有些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职业存在轻视与偏见,以致在抓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上存在认识偏差,加之经费、时间等因素的制约,造成体育教师参训的机会较其他学科教师少,致使体育教师队伍整体业务素质长期不能得到提高。同时广大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与外界的信息联系少,职业危机意识弱,没有学习提高的紧迫感,接受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不够强烈,多数人满足于现状。 (二)继续教育机制建设不完善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也是由于继续教育机制不够健全造成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短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明确指出:“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由于民族地区地处偏僻,经济发展滞后,地方财政困难只能维持教师基本工资,无力支付其他经费开支。学校也因义务教育不再收学费无力承担教师继续教育的费用,加上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待遇低,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因无力承担学习费用而放弃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二是继续教育激励机制不健全。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与人事管理制度衔接不够紧密,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教育培训结果与体育教师的待遇、职称没有直接挂钩,缺乏必要的奖惩措施,没有形成一整套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相匹配的、促进体育教师不断提升素质、自我完善的体系。“训与不训一个样、训好训坏一个样”,教育培训的作用和效果难以得到充分体现。三是在继续教育的监管上重形式、轻实效。一些教育管理部门在检查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情况时,只在乎数字,如学历达标率、教师参训人数及次数等,很少顾及教师学习的效果。教师参训时只要报上名交上钱,最终只要成绩合格就算完成任务。至于参加培训是否真能学有所获或是否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就不重要了。 (三)培训目标不明,内容与方法较落后 当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还没有完全走出学历教育模式的窠臼,以拿学历文凭居多,其他培训相对较少。培训内容脱离实际,方法缺少多样性。一是培训内容不能紧贴农村体育教师的实际需要,造成教师学到的东西用不上,想学的东西学不到的尴尬局面,培训效果不佳。二是对不同年龄、层次、岗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体育教师存在“一锅煮”现象,缺乏因材施教。三是课程内容先进性不足,不能真正反映体育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学科前沿发展的动态。四是在教学方法上仍然沿袭的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现代远程教育、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未被很好地利用,从而影响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四)培训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农村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主要依赖于本省高等学校和各县市的教研室部门,培训师资大部分虽有较强的理论功底,也不乏全面的知识结构,但由于其长时间与农村体育教学实践脱离,对农村学校实际了解不够,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方向把握不准,知识陈旧,实践经验缺乏,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难以切合中小学教师的实际,与体育教师培训对师资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加强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 (一)更新继续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对于“科技兴体”战略的顺利实施,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对民族体质的提升,都将起到关键作用。为推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顺利开展,要着重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领导,要从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高度来认识体育教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支持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自身要认清形势,深刻领悟到接受继续教育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改变“一次教育,终身够用”的观念,树立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的新观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建立健全继续教育机制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要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才能做到继续教育的延续性和规范化。首先,完善继续教育法规组织监督管理体系。国家应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继续教育法规体系,为继续教育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一套有组织、有监督、有评价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管理体系,使教师继续教育落到实处。其次,完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奖罚机制。为了能够广泛激起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各级领导对教师在职培训都尽可能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如把教师的继续教育与教师的聘用、晋升、绩效工资、评职称等结合起来,而且教师在培训期间,还享受其他的津贴等奖励政策。同时,完善处罚机制,处罚机制应该体现出鲜明的层次性,对不同情况作出相应处罚,形成处罚机制内部的统一性。最后,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保障机制。加大经赀投入是民族地区农村继续教育良好运行的根本保证。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经常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教师继续教育对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尽最大可能取得各级党委和政府人力、财力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应从办公、业务经费中压缩其他开支,想办法挤一点,并积极多方筹措资金,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三)创新培训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培训实效 培训质量的好坏是继续教育的核心,而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形式和切合实际的培训内容也是提高继续教育效果的关键。首先,深入调查研究把握体育教师的培训需求。教育培训部门在制订教育计划之前,应深入农村学校进行调查,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需求,了解农村学校体育现实与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各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制订教育教学计划。其次,选择切合实际的培训内容。成人在培训中,希望一蹴而就解决问题,而不是追求培训内容的学术性、系统性、理论性,他们希望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开展自己的培训活动。为此,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内容应满足下列要求:一是着眼于帮助教师解决体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突出实用性;二是着眼于体育教育发展要求,将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体现在培训内容中,突出针对性和先进性。教育培训过程中应加强教师师德教育,充分认识师德教育对农村学校的重要性,把师德教育有机渗透于各学科培训之中,强化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最后,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继续教育单位除采用传统的专题讲授等教学方法外,还要多采用专题讲座、集中讨论、参观学习、社会调研、考察、专题讨论等多种方法,通过多环节双向互动教学,搞好各环节的教学活动;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汁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来提高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 (四)加强培训机构师资队伍建设 培训机构师资队伍素质是决定继续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各培训院校一是要采取进修访学、实地考察、下中小学锻炼等多种途径,尽快提高现有师资的理论水平,拓宽知识面,完善学科结构,丰富中小学教育实践经验,使之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更新教学手段。二是要加强与中小学校建立教研合作关系,使培训专家或教师经常走向基层教学一线,指导农村体育教师的教学和研修,帮助解决农村学校现实的体育问题,以便使新理论、新方法尽早应用于教学实践。 小学继续教育论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渠道。继续教育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从多方面提高实效。文章从教师进修学校这一平台出发,对教师培训从制度保障、培训内容与形式多元化、培训者队伍建设等进行实践与反思,引发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更多探讨与思考,从而促进培训更有实效,真正使教师在培训中提高素质和专业化程度。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实践;反思 “国之本在教育,教之本在教师”,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优劣。在当今终身学习化社会,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完善教师教育培训体系,推进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教师专业化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渠道之一,有关专家认为,教师继续教育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要使教师体验到幸福,因此,在继续教育中我们必须不断研究课堂教学的问题、教师需求,使教师成为培训的主体,才能达到培训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培训机构要创造条件,充分展示教师的才能、智慧,使教师在培训活动中不仅发展自己,欣赏自己,而且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如何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改变“培训导向与教师意愿脱节;培训内容与教师需要脱节;培训初衷与培训效果脱节”的现状。本文立足于教师进修学校这样一个培训平台,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进行思考,寻找培训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改进培训策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实践思考一:目标明确,措施到位,是提高培训效果的支撑点 教师的在职继续教育被视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师资培养上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化的发达国家,对于教师进修的关心甚至超过了教师的职前培养,多个国家政府都通过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文件等使教师的在职进修法律化、制度化。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逐渐加大了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改革力度。政府和相关机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法规,教师培训的管理措施越来越完善,课程教材建设也越来越到位,为继续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证,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昆明市呈贡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先后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措施:《呈贡新区中小学幼儿“园丁工程”实施意见》、《呈贡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呈贡县新一轮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所出台的意见、方案、管理办法中,均依据国家、省、市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区教师队伍状况,提出培训的具体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培训管理。要求教师全员参与继续教育,进行年审管理、学分管理和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通报制,有明确的学分要求,建立教师培训信息库,教师培训档案规范收集另外,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曾列入县“十一五”规划,现列入教育局的“十二五”规划中,每年的培训有计划、实施要求,并列入教育局对中小学幼儿园的主要目标管理、常规管理考核中。以上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实践思考二、联系实际,转变理念,是提高培训效果的着力点 理念影响乃至决定着整个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成败,确立什么样的继续教育理念,对于教师继续教育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培训中必须确立“师本培训”的理念。师本培训的“本”,第一层含义:以教师为本,即在培训中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要求进修学校在培训中关注教师的境况,尽量不侵占教师的休息时间,考虑工学矛盾。要尊重教师的人格,承认并重视教师个体所拥有的背景和经验,多些人文关怀。事实上的培训模式有一个弊端,就是仅仅把专家的经验作为培训的资源,忽略了教师不是零起点的实际。鼓励和吸收受训人员参与到培训过程中来,包括确立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法和组织培训过程等方面。 师本培训的“本”的第二层含义即是以中小学为培训基地,面向基层,下移培训阵地,深入学校、课堂,使培训之根深深植入中小学的教学沃土。对进修学校而言,要了解教师的需求,要送教下乡,要调查选课,要重视网络资源。探索建立促进教师自主学习的“课程培训超市”,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教龄、不同职称等教师的特点、需求和问题,开发培训课程,由培训部门提供自上而下足够数量的培训菜单和切实可行的培训项目,然后发 每一位教师手中,对选择结果进行分析,然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 实施好这个“本”,关键是解决好培训与课堂教学之间的结合点。所谓结合点,就是进修学校的培训要“沉”下去,改变费劲口舌开讲座搞课展的旧范式,应落实在对课堂常规的准确诊断上。这种课有别于优质课评比或观摩,而是在原汁原味的普通教师教学过程中,自然地显现亮点、暴露缺点,培训者和受训者围绕着教学的全过程,在多边的互动中进行教学诊断,在平等对话中揭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呈现出教学真的本色。只有培训者真正沉到一线的课堂教学中,和一线教师打成一片,做到水乳交融,培训就会在一线的课堂教学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实践思考三:专兼结合、优化师资,是提高培训效果的突破点 教师继续教育作为一种高起点的高水平教育,对培训师资有很高的要求。区县教师进修院校“小集体、多功能、大服务”的特点,决定了其师资胜任工作的基本要求:精干、多才、博学。培训者要具备以下的基本素质 :深厚的教育学理论和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一定的教师教育的基础和经验;了解教师的工作、教学状况及基础教育的目标任务;对教师培训工作有实践和研究,善于总结和反思;将培训实践与工作研究结合,既是培训者,也是研究者,更是指导者;组织、协调、交流能力,人际沟通技巧等。但结合现实来看,培训者的“跛腿”现象是进修学校所面临的一个尴尬问题,缺少那种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比较熟悉学科的“综合型”的培训者。云南省曾针对区县教师进修院校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过调研,调研发现: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们在学术研究、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大多数进修学校还较少能独立完成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实践意义且带有全局性的教育实验研究或教改项目;没有建立或开发出在全市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培训课程,公开出版的教育教学专著也不是很多,许多区县几近为零;培训者没有受过系统培训。要克服“跛腿”现象,打造复合型“一专多能”的师资,仅靠大学培养是不可能的,靠基层学校输送也是不现实的,唯有在进修院校的工作岗位上,经过主客体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为此,在教师进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上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考虑:“教育者必受教育”,进修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 鼓励培训者参与省、市、县、乡、校多层次的学习研究活动,从培训经费、时间上给予保障, 建立进修学校教师聘用、考核、进修培养、学术交流、蹲点深入课堂一线的实践、分配制度,从专业理论、现代教学技术、课堂教学研究等方面提高师训者的素质。 实践思考四:形式多样、研修结合,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制胜点 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有着较为广泛的理论基础,如终身教育理论、成人教师学习理论、教师个体知识论等。从教师学习的特点来看,正如吴卫东指出:教师的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基于情境的学习,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应,是在实践共同体背景中进行的,是过程反思的学习。为了鼓励教师的探索和创造,努力适应培训对象的多种需求,必须灵活机动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基于实践,有效的培训形式可以归结为这样几种:一是个体自主学习式。倡导阅读,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培训中有自主学习的课时要求,安排学员阅读有关教育教学专著,写学习体会,适时组织开展互动交流研讨。二是专家引领,对话研讨式。聘请特级教师开展专题研讨、教学实践、对话交流,将理论与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外出考察开阔视野式。在校长、骨干教师等培训中适时组织到办学好的学校考察学习,开阔眼界,学习先进的理念与好的管理、教学方法。四是行动研究式。骨干教师培训的集体备课、磨课,新教师的磨课活动,理论和实践有了更好的结合点,加速了教师成长的步伐。五是城乡互动,合作发展式。新教师培训采用“师带徒”,学校按进修学校培训计划要求为其安排指导教师,为指导教师颁发聘书,签订师徒责任书,强化责任意识。校本培训中强带弱,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城区教学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上示范课,开展讲座、研讨交流,带动乡村教师发展。六是重心下移、送教上门式。具体采用现场研修、专家点拨等形式指导教师研读教材、开展有效教学,现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七是网络远程教育式。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将集中培训与远程培训 相结合,采取混合学习模式,开展大规模的教师培训。 从基层学校开展的培训来看:第一,充分发挥呈贡大学城的资源优势,聘请大学专家教授开展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师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题讲座。第二,请进来,依托名师、名校,组织“手拉手”活动,促进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发展。聘请特级教师现场研讨、指导解决问题,平时教师们深感困惑难于操作的许多教学实践问题迎刃而解。第三,走出去,内外联动,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培训活动。适时到办学有特色,教学质量高的学校观摩学习。第四,培训活动与学校日常工作整合,紧紧围绕“教、学、研、训、管”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开展活动。第五,针对校点分散开展集中专题学习、多种竞赛和分片区教研活动。一所学校曾以“专家引领,有效解决问题”为主题,组织教师寻找教学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分完小、学科教研组、中心教科室进行研讨,集思广益,从实践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再次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及困惑,邀请省、市教学专家到学校给予现场指导。教师的说课、做课、评课、理论提升、专题讲座等系列研修活动,从始至终得到了专家的有效指导。这一培训针对学校教学现实问题进行研修,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收效大、提高快,深受教师们欢迎。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任重而道远。教师进修学校应该在深入研究基础教育一步城市化的办学规模、教学管理模式,继续以教师为本,努力服务于中小学幼儿园,从“教师需要”、“教师参与”切入,力求体现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以质量求生存,以学习求发展,努力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教师终身学习和发展的“立交桥”,促进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小学继续教育论文: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对策 1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1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实际需求脱节 中小学英语继续教育的教育内容实效性不强,其培训内容并没有将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实际需求充分考虑进去,导致培训的内容和实际需求相脱离。比如培训内容和农村地区的教学不相符;其教学内容和农村的实际教育不切合等等。 1.2继续教育的教学形式单一,英语教师的学习兴趣不高 继续教育的教学形式大多是集中培训,教学方式也较单一,很难反映不同英语教师成长的需要,导致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同时继续教育的课程教学大多以记忆性教学为主,使得受教者对教学的兴趣度不高,而且不适合成人的特点,导致很难将教师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他们主动参与教育活动。 1.3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由于继续教育在考核评估方面不严格,甚至存在走过场现场,使得继续教育出现形式化现象。缺乏操作性强的有效的教育教学的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只重视学时总量,较忽视实际教学效果,而教师能在今后教学中得到有效运用才是继续教育的目的所在。 2改进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2.1将教学内容和实际需求有机融合,并建立严格的质量考核评估机制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存在教育内容和实践脱节问题,为此,首先必须对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有关调查、走访,以不断增强继续教学的适应性以及针对性。其次,继续教育机构和有关人员应多和基层学校进行联系,并深入到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去,切实了解学校和教师的英语实际教学需求。多和校长、教师和学校其他人员交流,深入了解农村教育的实际问题,着重听取农村地区一线教师的意见。最后,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找准原因和涉及到的有关理论等等,之后再根据分析的信息来确定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采用何种教学形式,确定参加培训的人选等。以免在继续教育中说空话,使受教育者失去学习的信心。此外,还需建立继续教育学习质量的考核评估机制,采用“宽进严出”方式,有机结合过程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也就是说,不仅要对教师的出勤率进行考核,更注重教师学习的课堂表现、课堂发言、作业、以及教育实践等进行评估。同时全程跟踪,对参加继续教育的英语教师间进行综合评价,若达不到毕业要求一律不予毕业。 2.2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室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也不高,且存在考试敷衍了事的情况,这些均反映出继续教育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吸引力不够,并没有考虑到中小学英语教师具有丰富的人格化且个性化的经验。所以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受训教师的特点以及实际需求,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继续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去,比如;案例式、参与互动式、观摩研讨式、专题讲座式等等教学方法。对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多元化的培训,让受训教师能主动地参与教学中去,并积极和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在和他人进行交流合作中,不断反思自身已有的观念以及教学经验,从而不断生成新的知识与经验,进而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提高和发展。 3结束语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一项艰巨又重大的工程。我国目前的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我们要将教学内容和实际需求有机融合,并建立严格的质量考核评估机制,同时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从而为广大农村地区教师构筑教育交流的平台,有效提高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的健康长远发展。 作者:李慧 单位:宿迁学院 小学继续教育论文: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思考 摘要: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是促进中小学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高质量教学的关键,推动教师专业化教学的关键。通过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学,坚持以教师专业化教学为本,坚持在小学课堂上创建具有独特特色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课程。 关键词: 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现状;教育策略 近几年来,各个中小学一直在大力倡导教育体制改革的方针与政策,其中,课程改革是教师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比较困难复杂的问题,也是一类比较系统的改革工程。针对中小学教育体制,各种类型的改革包括教育观念、思想体制等改革,都应该以课程改革为主,通过深化课程改革,逐步改变教育现状。 1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应该以素质教育作为基本目标,以创新教育作为基本灵魂,逐渐完成教育过程的课程改革方向,实现教师专业化教育。为了开展中小学体制教育改革,我国在中小学地区先后进行了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学历补偿教育工程、教材教法过关工程等,总而言之,我国进行这一系列工程的目的就是逐渐促进小学教师全面适应教学发展的要求,实现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教师在教育路程上应该做出的一系列工作。从现在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现状来看,促进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其中的一个最关键的环节,也要逐渐引导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养成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重新认识自己的行为,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并且,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为了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和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应该逐渐培养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逐步形成教材完备、结构合理充实的教育一体化课程。 2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2.1体育教师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加,但是培训途径较为局限 根据专业调查显示,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有大约86.7%的人有机会进一步学习,进一步加深自己的技能,了解世界先进文化,并且非学历教育的课程改革培训所占的比例也相对较高。但是这些教师的培训途径却相对有限,而且距离全员培训的目标也相对较远。 2.2缺乏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意识 一些中小学教师仅仅把获得教师资格证作为目标,并且对继续教育的工程非常不重视,甚至一些教师也不理解继续教育的工程。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普遍认为教师文凭到手了,可以进行教学活动了,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那也就没有什么必要继续进行教育,一些教师的这种想法反而大大影响了培养教师终身发展的学习意识,给教师带来了不好的社会风气。 2.3继续教育法规不健全,部分教师法规意识淡薄 在现代这个社会,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是特别清楚自己继续进行教育是权力还是义务,甚至不清楚继续教育的法律法规,这些就是主要由教师继续教育法规不健全所导致的,导致现在中小学的教师法规意识淡薄,不能清除地认识到继续教育是老师帮助学生快速发展的关键。 2.4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紧张,并且分担不合理 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比较紧张,这也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不是特别乐观的一个原因,一些人不愿意承担继续教育费用,所以自己放弃继续教育的机会,或者是当地的政府承担的继续教育费用比较少,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继续教育经费的分担也不是特别合理,这一系列的原因都将导致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进行教育的现状不是特别乐观。 2.5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矛盾突出 一些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任务比较重,为了满足学校高额的体育教学任务量,教师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进一步学习和完善自己的技能。学校的继续教育反而会让学校的体育教学变得没有秩序,变得杂乱无章,变得更加随意,再加上一些学校根本就不会制定一个标准的教师进修表,使得教师对于进修的事情也像学校一样没有计划,没有安排,反而会耽误了教师的进一步发展,让教师逐渐失去了进一步进修的机会,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2.6培训形式僵化,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缺乏实效性 我国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其教育内容根本就不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由于每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不同,每个中小学教师的学习情况也不同,所以,针对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应该根据每个地区、每个情况的不同来具体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同时,培训学校应该逐渐形成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一体化的培训模式,使得这些培训课程真正对教师发挥作用,真正实现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培训机构尤其要针对教师本身所需要的文化内容不同来具体进行培训,提高培训课程的实效性与合理性,并且还要让培训工作更加贴合实际,避免培训内容的僵化与不合理性,必须避免培训内容的理论化。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技能,培训机构应该注意根据每个地区老师的个性化不同,来具体进行教学。 2.7评价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相关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存在很大的虚化性,而且其考核内容比较简单,大多数人都只是感觉在做一个形式,并且该继续教育的考核机制与教师的评定与升职没有很大的联系,与教师的工资待遇也没有很大的关联,甚至一些继续教育还需要老师自己本身掏钱,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师针对继续教育的消极态度。 2.8培训师资队伍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 由于我国还没有完全建立比较完整的继续教育师资体库,这就往往导致我国的继续教育人员的能力不能达到中小学教师的要求,并且继续教育机构往往只是选择一些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等进行教学实践经验的传授,并没有真正聘请一些专业的导师或者专家来进行指导或者传授经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培训目标无法尽快完成。 3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对策 3.1树立正确的继续教育观念,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育部如果想让教师进一步认真学习,就必须首先引导教师树立一个正确的继续教育观念,了解继续教育的体制与相关法规,提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培养其学习观念和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3.2保障继续教育的经费和时间 针对继续教育的经费问题,我国应该不断地加大对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渠道来获取教育经费,解决教育经费问题,可以通过募集或者投资等方法。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保障继续教育的时间相对规范,制定确实可行的继续教育时间表,并不断督促教师认真贯彻和实行。 3.3不断开拓继续教育途径,形成多元模式 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不一定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修,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教学或者远程教学等都是有效促进教职工继续教育的模式。 4结语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是不断促进教师提升的一个有效策略,通过这一继续教育,有利于把握中小学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改善教育体制,促进全面发展,创建一体化课程。 作者:许修红 单位:湖南省武冈市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继续教育论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研究 一、受训者的个体特征 受训者特征指影响受训者学习效果的受训者个体特征。受训教师的培训态度、动机极大地影响着培训学习的效果。如果受训教师参加培训是抱着一种“既然让我去,那么去学学也没有什么坏处”心理,或是只希望通过培训获得一个证书或取得相应的学分,以便将来能因此获得晋升或技术职称的提高,而没有去思考学过之后如何把受训所学用来改进自身的工作行为的话,这样的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削弱培训的实效性。即使某些受训教师主观上愿意积极参加培训学习,但是由于缺乏培训所要求的基本技能或知识准备,因而只能进行一知半解而非深度理解的学习,这同样会削弱培训的实效性。 (一)培训动机 培训动机指参加培训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表现为受训者在培训学习活动中心理与行为情态。培训动机影响着受训者的培训积极性,不同水平的学习积极性又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动机强度取决于受训者个体对于参加培训能够带来的结果能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与意义的判断,以及自己取得这些结果的可能性的判断。对受训教师而言,其个人需要是多元化的,但教师普遍珍视的一些需要有:提高教学成绩的需要;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需要;得到奖励的需要;兴趣的需要。如果参加培训所带来的结果能够满足上述需要,且受训者认为通过个体努力能够取得这些结果的话,受训者参加培训的动机就高。成人学习理论的研究也指出,成人具有一种实用主义的学习倾向。即对直接与工作或生活相关的主题感兴趣,当学习的主题与内容可应用于其工作或其他有价值的实践活动时,他们才有学习的动力。然而,现实情况是,教师培训既没有严格的学员学习评价,也无法满足教师的兴趣,更无助于提高教学成绩,且在解决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上也无法提供操作性的建议,唯独参加培训能够获得相应的学分对教师还有一点直接利益,因为这往往与教师的职称评定与职务晋升有关联。对教师追求专业发展的理想的需求调查中,平均60%的教师有比较强烈的专业发展需求。然而这些教师中的大多数并没有把培训作为一个满足自己专业发展需求的途径。这表明,许多培训无法真正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成人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内部,如兴趣、成就需要等,而不是外部,如各种奖励措施等。因此,在培训无力满足教师的内在需求的情况下,仅仅靠培训学分这项激励措施往往无法激起受训教师强烈的学习动机。受训教师是否取得学分往往与出勤率、作业完成与否等较为简单的量化指标有关,至于受训者学得怎么样,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则很少被理会。在这种培训目标价值较小,且不需要什么努力就能达到目标的情况下,受训者缺乏学习动机的状况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专业知识准备 受训者的专业准备指受训教师在参加具体培训前已有的知识储备、技能方法掌握与情感价值观达成的状态。受训教师的专业准备情况与培训学习的效果是有密切的关系。教师的专业发展经历各有不同,他们在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态度方面存在差异。具体的教师培训项目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对受训者的要求方面,除了要求他们具备适度的学习动机之外,还需要他们做好必要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价值观的准备。对于那些准备适当的受训者,在同等的学习动机下,能够取得较大的学习效果。教师专业准备的差异不仅影响着学习的效果,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给培训教学造成了困难,因为师训教师必须照顾到受训者的个别差异,而这在当前的许多培训活动中是很难做到的。为了使受训者在培训前做好相应的培训准备,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培训者会在受训教师名单基本确定了以后,在培训前告知学员应该做好哪些培训准备,譬如学员理论书籍阅读与思考,课堂教学案例的准备,一份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制定,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和自我培训工作的反思。 (三)学习风格特征 学习风格指受训教师对不同培训学习条件的偏好或需求。学习方式与学员的经验和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学习方式的倾向性与其经验和文化背景一致,那么此种培训往往有效,但未必对来自另外一种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学员有效。在对学习风格的分类上,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些学者提出了两种风格迥异的学习方式:一种是“聆听讲座”的学习,另一种是“注重学习实践”的学习。偏好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受训教师喜欢课堂讲授的培训方式,偏好“注重学习实践”的学习方式的受训者喜欢亲自体验、实践方式。调查显示,有的学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中学得较好,有的学员则在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中学的较好。教师的学习方式归纳为活动家、沉思者、理论家和实用主义者四种类型。其一:活动家。受训者总是精力充沛地投入新的活动而且不存在偏见。他们喜欢沉浸于直接的经验中;他们思想开放,对新事物不抱新的怀疑态度,这使他们对一切新事物抱有热烈的欢迎态度;他们的宗旨是:任何事情都想试一下。他们趋向于先动手做,事后再考虑结果;总是设法使自己成为活动的中心。其二:沉思者。沉思者擅长在冷僻平静的氛围中静思、善思。他们会详细而耐心地收集和分析有关经验和事情的数据资料,并尽量推迟作出最后结论的时间;他们的宗旨是小心瑾慎;他们在会议场合下,常常选择不起眼的位置坐下,倾听和记录他人的声音,结合其要点,构思出自我的观点;他们的行动是过去和现在的经历、别人和自己的观察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三:教育家。教育家把教育现象加以梳理,并使其融合为复杂但更完善的理论。他们往往以垂直的、程序化的方式思考问题;他们通过运用哲学普遍联系的原理把似乎不相关的教育现象同化为教育理论;他们是完美主义者,不把事情搞得妥帖、统整为一个合理的体系就不罢休;他们擅长通过具体与抽象、分析与综合即理性思维进行理论架构的创建。其四:现实主义者。现实主义者头脑中充满他们想要在实践中试行的新念头;他们喜欢践行与操作,遵照想法迅速而自信地行动起来;他们对反思、思考和商讨极不耐烦。具有上述极端表现的人可能很少,一个人的身上往往表现出以一种或两种类型的风格为主,同时综合了其他类型风格的情况。因此,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活动,要了解他们对学习、教学方式的偏好或需求,并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尽可能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受训者的需要。 二、培训课程设计 培训课程设计指依据一定的理念,对本次师资培训方案及实施策略作具体的规划。当培训方案的规划注重受训者的主体参与,以对受训者培训需求的深度调查为基础,同时培训方案的内容与实施满足受训者的培训需求时,培训设计最能促进受训者的学习,提高受训者的学习效果。 (一)成人学习理论及其对培训设计的启示 在职教师的学习符合成人学习的一般特点,然而,自上世纪成人教育作为一个实践性的专业建立起来以后,至今理论界对此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范式,“我们所拥有的就是一幅包含了成人学习知识基础的各种理论、原则和解释的拼图。”成为教育学理论的五个基本假设将成人学习描述为这样的人。 1.成人有独立的自我概念并能指导自己的学习 他们是自我导向的学习者。学习者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他们知道学习什么以及为什么学习。成人学习者的这一特点对教师培训的启示有三点:第一,在师资培训中,培训者与受训者是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即培训者要从传统培训教学中的以“教”为主的角色,转移到围绕培训对象的“学”而给予引导和服务为主的角色上来。第二,在教学方式上,培训者要避免单向讲授的培训方式,而应多采用启发式的教学,使受训者投入到学习中。第三,教师培训的设计以受训教师真实需求为基础。 2.成人具有丰富的学习经验、工作经验和生活经验 这些经验对于学习来说是丰富的资源,即他们的学习是基于已有经验的学习。成人学习者的这一学习特点对师资培训的启示在于:师资培训要充分利用成人带来的大量的个性化经验,并把这些经验作为重要的教与学的资源。如何以受训者的某些经验作为培训教学的案例,用这样的案例进行培训,可以使培训更具典型性、真实性和亲切感。在培训形式上,培训者可以采用学员间互动学习的方式,通过经验交流与分享、合作学习等促进受训者的相互学习与提高。 3.成人的学习需求与变化的社会角色紧密相关 成人的学习不是尽可能多地积累知识,不是简单地模仿和复制,而是需求什么学什么。学习需要既是个体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又是教书育人岗位的必然需要。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素质,更重要的是满足岗位提出的工作要求。我国60%以上的教师认为他们需要的是能力的提升,而在这些能力中,教师们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学能力的提高。这点对于教师培训的启示在于:培训者应深入了解受训者的工作实际和培训需求,按照受训者的实际需求而不是培训者个人的主观意志来设计培训。 4.成人以探讨问题为中心注重培训的实践应用倾向 成人的学习是任务导向的学习,当学习主题对成人具有直接价值时,成人学得最好。这对于教师培训的启示在于:教师培训要坚持实践的原则,学以致用。在设计师资培训的目标时,要注意考虑应用性的目标;在设计培训内容时,应尽量与受训教师的工作实际相关,突出实用性;在培训模式上,应多采用“做中学”的实践性形式,让受训教师在体验中学习,把学习过程与应用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重“讲”轻“学”,重“理论学习”轻“实践应用”的倾向;在培训学习结束后,受训者要督促参训教师所在学校为其学以致用提供支持性的环境。 5.成人的学习动机来源于内在的诉求而不是外部的压力 成人学习的动机主要是兴趣、成就需要和个人利益。他们的学习动机因对良好的学习情境的主动参与而获得发展与增长。这点对于师资培训的启示是:培训设计要发现与识别受训教师内在的学习需求,然后设计相应的培训,培训设计要充分调动受训教师的主体参与性。 (二)教师学习特性及其对培训设计的启示 在职教师作为成人,其学习符合成人学习的一般特点。综上所述,随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教师学习的具有如下特点: 1.教师的学习是以提高绩效为目的的学习 教师受训是以提高绩效为导向的。培训之前,他们会花相当多的时间衡量参加学习的利弊所在,考虑通过学习能够解决自己哪方面的问题。教师这种学习特点具体地反映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追求实效的愿望,即一种十分执著的学以致用的追求。教师在学习活动中所关注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今后的发展以及适应组织、社会的要求而积累知识,更是为了能够及时地把所学到的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现实社会的生活以及实践活动当中去。因此,这一点对于教师培训的启示是,培训设计要以解决受训教师的实际问题,启发受训教师形成适合个人工作实际的操作性思路为指向。 2.教师的学习是基于情境的学习 最好的学习环境是存在社会关系及工具的现实社会情境。学习来自于社会实践的参与,来自于与社会中其他更有经验的人的交流。由此可见,基于情境的学习强调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指导者之间的交流、观摩、模仿、操作以及反思改进等方式来进行。教师的学习就是基于情境的学习。那些有成就的教师往往是在工作情境中,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学习、专家的引领以及个人的反思性实践成长起来的。这一点对教师培训的启示是:教师培训要给受训教师提供适当模拟的或真实的情境,加强受训教师间的交流,以及受训教师与培训者、专家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让受训教师在适当的情境中通过社会性的学习来提高。因此,在培训中教师的学习是一种团体学习,其建立在一种共享的文化基础之上。 3.教师的学习是主体自我完善与践行的过程 教师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和简单模仿的学习。教师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大量丰富的个性化经验,他们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任何教师培训如果不能调动受训教师的积极性,不能引导受训教师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意义,就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学习特性对教师培训设计的启示是:培训以解决受训教师的实际问题、启发受训教师形成适合个人工作实际的操作性思路为指向;培训要注重在模拟的或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让受训者参与研讨、模拟练习、实践应用等方式来提高其学习效果;培训形式应注重受训者间的合作学习与对话、交流;培训应充分调动受训者的学习积极性,受训者是学习的主体,培训者应发挥帮助、促进、支持与引导等作用。 (三)有效的培训设计的原则 课题组通过对教师样本的调查研究发现:受训教师期望的校外培训的特征如下:(1)培训教师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资深专家,或自己同行中的佼佼者。(2)培训内容与自己的实际工作需要非常一致,且能够结合工作实际解决普遍存在问题,并能针对问题提供可行的方案或具体的方法。(3)培训形式是与培训内容紧密相关的现场示范或实践,有探讨及相应的专家指导,有相辅的沟通渠道,有充分的时间在培训后及时讨论。(4)培训结束后,在本职岗位上尝试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或技能时,培训专家愿意并能够提供后续指导或帮助。(5)培训是免费的,在教师工作较为宽松时进行且采取脱产的形式,时间不要太长。研究发现,受训教师期望的校本培训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1)在培训内容上应该关照全体教师均急欲了解的新思路或教法等;针对具体的专业、班级和问题开展个别化的培训;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普遍性难题;分享工作中取得的关键经验;提高教师急需提高的综合素质。(2)在培训形式上,培训后有及时、充分的讨论;采用“研究课+专家点评”的方式;专家上门指导;领导得力且全程参与;有针对性地请专家培训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教师有效培训设计的原则如下: 1.培训要重视主体的参与性 在规划培训方案前,培训者要充分调查、识别受训教师的培训需求,要征求受训者对培训方案的意见与建议;在规划培训方案实施中要采取多种培训方式,让受训者参与到培训中来;无论在培训中还是培训结束后,要重视了解参训者对培训的意见与建议,并及时作出调整。课题调查表明,越尊重受训教师的主体性,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越高。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令人乐观。教师培训活动很少关注到受训教师的培训需求,受训教师在选择培训机构、培训课程、培训时间等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发言权。长期以来形成了受训教师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受训教师的培训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况。在此背景下,受训教师的培训愿望不强烈,视培训为负担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2.培训要重视实践性原则 培训内容应有助于启发或帮助教师形成适合个人工作实际的操作思路。在培训形式上采用的实践性培训形式,通过模拟的或真实的情境中的观摩、模仿、练习与应用等,以便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然而,培训的实际效果满意度不高。课题组曾对中小学教师参与过的各类培训进行过调查:有61.9%的受训者认为培训效果一般,有16.7%的受训者认为培训对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成效没有效果,持积极态度的仅占19.5%。究其重要原因就是培训内容不实用。各类培训在培训内容的安排方面普遍存在着培训内容“脱离教育教学实际”,“名目繁多,难于应付”等问题。 3.培训要遴选好优质的培训师资 受训教师期望在具体培训内容方面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资深专家或自己同行中的佼佼者来充当培训教师。我国一些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教师对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内容不够熟悉。不能较好地组织贴近培训对象实际的教学讨论;因为担心讨论“冷场”,在培训方式上往往选择以讲授为主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有效性。因此,必须建立遴选优质培训师资的机制,按程序来挑选优秀的师资,这直接影响到培训的结果。 4.培训要安排适切时间与地点 受训教师期望校外培训采取脱产的形式,时间不要太长。在职培训的时间不要完全安排在休息日,培训的地点不要离工作地点过远。校内的面向全体或部分教师的集中培训要安排在他们工作较为宽松的时候。在职培训往往安排在寒暑假或双休日。虽然大多数教师表示可以接受这种培训安排,但他们也反映这种时间安排占用了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给个人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主要缘由是中小学教师平时教学任务繁重,工作日要完成教学任务,休息日还要参加培训,缺乏自由支配的时间来充分安排工作和调整心态,长久如此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参训压力也就自然出现。 三、培训环境分析 培训环境是培训活动所处的物质与精神环境。它包括物理、人文;教学、社区等。培训环境间接影响培训活动的质量。 (一)培训的教学、生活环境 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如大小适中的培训教室,强弱适中的光线,冷暖适中的教室温度,舒适的、易于移动的座椅,数量充足、易于移动的桌子,有茶点、休息的空间,以及良好的生活环境,如可口的饭菜,舒适的住宿条件等,均会使教师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享受培训的过程,提高培训的效果。 (二)教师培训的政策、制度 在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文件要求之下,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教师继续教育实施体制在我国正逐步形成。江苏省还提出了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学分不低于继续教育学分的50%。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教师培训竞争机制的形成,促进教师培训质量的整体提高。这也使国家对教师培训的政策和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1.培训师资的选用 在我国当前的教师校外培训中,教师学院和师范学院开展的教师培训占据主体。这些培训机构的培训师资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培训的质量。从理想上来说,一个专任的教师培训者既应是教学人员、培训课程的开发人员,又应是培训的组织管理人员。作为教学和教师培训的课程开发人员,教师培训者应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课程方案,安排教学内容,解决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或给其提供启发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然而,现实情况是,这些培训机构的大部分教师并不是从最为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中选拔上来的。即使有些教师是从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中选拔上来的,但由于过去学历教育的任务以及促进这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机制的缺陷,他们已越来越远离中小学第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跟不上教学实践的发展,自身的知识、技能难以满足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故他们作为培训教师越来越不自信。面对此种情形,迫切需要改变培训教师的任用与培养体制,充实一批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独到之处的教师、校长到专职和兼职的培训教师队伍中来,同时打破培训教师终身任用体制,找准培训与中小学教师实际需求的结合点。 2.培训课程的开发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培训内容能否贴近受训教师实际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能否为区域教育服务,直接关系到培训质量的好坏。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课程与内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陈旧、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实用、课程重复建设等问题。这些不适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培训课程与内容之所以能够存在,除了培训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外,还与培训课程的开发与审定制度不够完善有关。教育部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中指出,国家规定课程设置方向,地方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课程方案,确定学时、学分,科学地配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然而,实际课程的配置是否科学,具体的培训内容是否与受训教师的实际需求相一致则缺乏有效地的监控与审定机制。此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培训课程与内容的良莠不齐,从而影响到培训的实效性。 3.培训活动的运行 教师培训活动的运行机制指开展教师培训活动的运作程序及相应的落实措施。对任何培训机构来说,完善以下六个方面的运行机制非常重要。一是培训方案制订的运行机制。培训方案一般包括背景说明、指导思想、培训目的、课程设置、课程评价、保障条件、师训及受训教师情况分析。培训方案审批的一般流程是师训教师小组向教师培训机构提出申请,培训机构初审,然后交给专家指导小组指定,再然后是培训机构下达通知,最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二是师训教师申请课程任教的运行机制。首先由师训教师向培训机构培训处提出申请,任教申请报告应包括本人介绍、研究专长、相关内容研究现状、内容组织设想、受训教师分析报告和师训教师所在小组鉴定意见;然后由培训机构培训处初审,分管领导核定;最后培训专家指导小组核定。三是培训课程设置的运行机制。程序是:培训机构向培训专家指导小组提出申请,然后由培训专家指导小组初审,培训领导小组核定,最后由教育行政部门下达通知。四是培训课程考核的运行机制。程序是:师训教师向培训机构培训处提出考核人员安排申请;然后由培训机构培训处做出核定同意,及时考核要求;最后由培训机构组织有关人员参与培训课程的考核。五是受训教师选择的运行机制。程序是:首先培训机构核定受训教师学习考勤情况,并对受训教师作出考核评定;最后,培训机构通过网络等途径将培训考核情况反馈给受训教师和其所在学校。 4.培训质量的评估 教师培训质量的评估包括办学机构的办学与管理水平的评估,教师队伍与教学水平的评估以及办班质量的评估。对教师培训质量的科学评估有助于我们了解实际的培训效果,反思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造培训方法,使教师培训更好地促进受训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好地为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服务。教育部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强调,要“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评估体系”,各省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全面负责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检查和评估工作”。然而,许多培训机构很少对培训方案实施情况、师训教师任教情况等进行有效评估。据了解,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目前也只是对各区和市属中小学校开展的教师培训情况进行评估,还没有组织对培训机构办学质量的评估。在教师培训中占据半壁江山的校本培训,其质量取决于校长的重视程度、校长领导与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的能力以及学校的资源条件。由于各学校在上述因素、方面的差异很大,所以校本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我们急需建立并健全多角度、全方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教师培训评估制度,建立有效的、全面的教师培训评估机制。 (三)社会、教育大环境 我国各级各类中小学教师培训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重要任务是使中小学教师具备胜任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任务的能力与水平。但是,在素质教育实施多年、基础教育新课程全面铺开的今天,由于严格的、高风险的中考与高考制度的存在,应试教育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在严格的考试选拔制度下,分数的高低成为决定学生上什么类型的学校,获得什么样的地位和取得多少报酬的职业的主要依据。分数成了学生的“命根”,也成为评价教师教学业绩和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甚至成为衡量教育官员政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此种背景下,社会各界人士对学生的考试分数,尤其是升入重点高中和名牌大学的升学率极其重视。目前部分中小学校长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置若罔闻。在“分数至上”的社会氛围中,很多学校和教师只选择“实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大量的补课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和能力。毕竟,“熟能生巧”是多年来被证明了的应试教育不二法门。有些学校把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为目的培训与教育科研工作等视为“务虚”的工作。在此种社会教育背景下,一些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对那些能够立竿见影地提高学生成绩的培训抱有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需要。教师培训如果单纯地迎合教师的此类需要,受训教师的培训积极性比较高涨。但未免会陷入功利主义、只追求短期效应、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应试教育的泥潭。但如果无视教师此类需要,案例从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理念来组织教师培训,又会影响教师学习的内在积极性,从而造成一些地方的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的矛盾现象。因此,为了切实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教师培训必须在教师个体的需求、战略层次的需求和组织层次的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找到平衡点。现实情形是,在课程与评价、培训、教学及科研还无法有机整合在一起的情况下,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培训的平衡点,把个体需求与外部需求,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大多数培训机构的现实选择是一切按上级的指令行使,无暇顾及各地区、各层次受训者的实际;一些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应对是,把完成培训等视为完成任务。总之,如果当前我国课程与评价、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教师培训整体的实效性将难以真正提高。 作者:茹红忠 单位:淮安市三堡中学 小学继续教育论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策略初探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 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地方各级政府必须保障培训机构的正常运行和培训经费的问题。现阶段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实际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培训形式单一、教师的主体意识较差、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不规范、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工学矛盾以及教育经费短缺和培训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希望可以改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 二、构建合理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 (一)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继续教育队伍必须由一支高度专业化的队伍来承担培训的设计、策划和实施,还必须具有开放性,可以容纳各种优秀的教师教育人才。继续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要以偏重学科知识技能和实践教学研究的教师为主。要把握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态势和学科的发展走向,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要有责任心,既要发挥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领头羊作用,还要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合作伙伴。要对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师资的教学实践能力和资格证书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建立比较完善的师资资格认证制度。 从事继续教育的师资应该先接受继续教育,这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探索性的终身教育,只有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也能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要让从事继续教育的教师经常到中小学去实践,只有很好的了解中小学教师教学的现状,才能使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相符合,使得内容更具有实践意义。 (二)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 要将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职后教育要在职前教育的基础上,加强教师对教育科学的学习与训练,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认真研究教材教法,进行教学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力。进行多渠道多方法的教学,实现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应用。近两年来教育部加大了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力度,在全国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各地相继建立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使网络成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力工具,中小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要因需施教,因人施教,寓教于乐。由于培训对象需求各异,要在尊重教师的个人愿望和个人差异的基础上,提供门类齐全、文理渗透的“超市式”课程,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教学科,选择自己要培训的课程,这样可以增加教师的自主权,让接受培训的教师在愉悦的环境中接受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三)建立教师发展学校 20世纪80年代,美国兴起的教师发展学校为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教师发展学校是在原学校建制内,大学和中小学校合作建立的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与发展共同体,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植根于实践,实现教学相长是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中心。教师发展学校既着眼于教师,也着眼于学生,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 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大学与中小学,双方共同协商,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大学向共同合作的中小学派遣指导教师和师范生,同时为他们开放必要的教育资源,使中小学和大学形成互补合作,在两种文化的融合中,推进了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改革,提升了各自的教育质量。 通过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的质量,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中小学校与大学联合建立教师发展学校,改善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环境,促进中小学教师的发展。 作者:王梦云 张鑫 单位: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小学继续教育论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探究 1概念界定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是指在基础教育领域,对已取得教师资格的在职教师进行的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的一系列教育训练活动的运行方式。其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培训主体、培训理念、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内容、手段、管理与评价等。内在构成要素所组成的结构、要素之间的不同关系决定模式的实质,起主导作用的要素体现模式的特征。由于指导思想、培训程序、组织形式、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也各不相同,因此模式所发挥的功能,即教师继续教育的成效也不同。 2研究概述 继续教育模式是使继续教育目标与内容落到实处的具体组织形式。由于受训教师需求的多样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就显得特别重要。当前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在呈现多样化特征。从培训主体角度来看,基本形成了四个比较稳定又相互补充的模式,即“高校本位”模式、“培训机构本位”模式、“研训一体”模式及“学校本位”模式。国内最近十几年关于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研究有很多。著作方面的主要成果如下:《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与机制研究》(姚继业,陈邦峰,2000)从继续教育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基地建设、教师继续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以及评价机制五方面分别进行专题研究。《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典型经验与实践》(陈世楷,2000)对贫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继续教育模式:自修学分模式、校本培训模式、科研驱动型模式。《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研究》(“贫困地区教师培训”课题贵阳实验区课题组,2004)阐述了城乡联动式教师培训模式。《教师专业发展与培iJII}(吴卫东,2005)对微格教学培训模式、案例教学培训模式和行动研究培训模式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李树栋,2007)系统阐述了“协作——探究”培训模式。《教师教育模式研究》(靳希斌,2009)从理论阐述、含义、类型及政策分析等角度对教师继续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研究与探索》(郑百伟,2009)中概括出了五种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学历指向的模式、基于区域协作的模式、基于校本培训的模式、基于个性化研修的模式以及骨干教师培养指向的模式。《教师专业化培训模式研究》(陈跃辉,2010)从教师培tJIl~体角度分析,教师培训模式主要有高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模式、研训一体模式、校本培训模式、自我反思培训模式。《教师培训研究与述评》(李方,钟祖荣等,2011)对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模式,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培训和基础项目学习的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期刊、论文方面的成果颇丰。例如“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反思与重构”按照教育目的及其所依存的空间形式,把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分为高校模式、校本模式、教师中心模式和社区模式。“基于教师发展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探讨”提出:培训内容——贴近教学实际,拓展教师能力;培训形式——离职为主,校本为辅;财政投入——多渠道,多形式;教师培训评估——史前评估,事后考评;教师终身进修制度——演进教师资格证书,体现教师发展特色。“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创新教师培训模式”阐述了送教下乡、订单培训、置换培训等。专门针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模式进行研究的成果主要有:《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研究》(“贫困地区教师培训”课题贵阳实验区课题组,2004)提出了师训、教研、科研、电教“四位一体”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制。“通辽地区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提出农村教师培训模式:课题牵动、听评课、反思教学、问题探究、案例分析、网络交流和专家引领等模式。“边远贫困山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山区的教育人类学而透视”以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的五所山区小学为个案,运用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对边远贫困山区小学师资现状以及教师继续教育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和分析。“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模式及政策研究——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为例”阐述了参与式培训模式、开放式培训模式、案例培训模式、导师制培训模式、研修——反思模式、“处方”式培训模式。 3分析与思考 通过对上述研究成果的分析和归类,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是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为此,我们可以从培训主体、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手段、培训管理等角度对教师继续教育模式进行解读。目前国内存在的培训模式主要有:从培训主体角度看,有院校培训模式、研训结合培训模式、校本培训模式、导师制培训模式、远程教育培训模式。从培训对象角度看,有新教师培训模式、骨干教师培训模式、晋级履职培训模式。从培训内容角度看,有基本功训练培训模式、计算机培训模式、课程中心培训模式、热点培训模式。从培训手段角度看,有微格教学培训模式、案例教学培训模式、项目研究培训模式、网络培训模式、电化教育~~iJII模式。从培训管理角度看,有学分驱动培训模式、自学考试培训模式等。述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继续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从整体上反映出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相关理论与实践逐步完善的过程。在内容,后续研究者都努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在研究方法上,从最初的个案法、访谈法到后来引入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成果日趋科学。在研究的视角上,不断引入其它学科视角,如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所以的这些成果对后续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体看,日前的研究对具体培训模式的介绍分析比较多,对教师培训模式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系统分类等还不够;对培训的教学模式分析多,对宏观的、管理的模式研究比较少。此外,针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发展水平实际的研究不多,已有的农村、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相关研究成果不够丰富,日.零碎、不系统,论述不够深入,大多停留在阐释的层面,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通过分析和总结以往的研究,我们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探索,以达到进一步优化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目标。 第一,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研究应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系统性。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积累经验,从而逐步完善自己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所受继续教育应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系统性。但是,现实中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往往具有随意性,就事论事,对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专业发展阶段的深入分析与研究不足,导致继续教育模式缺乏长远的、系统的规划,降低了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为此,我们应该加强相关研究,进一步探索m能够与教师已有经验建立联系的、符合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继续教育模式。 第二,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而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不足。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具体主要包括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理论基础,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因素分析,各种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式、重要影响因素分析等。 第三,进一步丰富农村地区、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研究成果,提高相关研究质量。目前很多的研究都是普适性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对于具有相当特殊性的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探索不够,研究不够深入、系统,质量不高,且多集中于教学法的探索和个案的研究。为此,我们在此方面的研究探索还是有很大的空间。 小学继续教育论文: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培训回顾文稿 今年以来,我镇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市化的要求,以环境整治和长效管护为重点,全面发动,重拳出击,精心打造八里的投资、人居环境,镇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工作: 一、全面发动抓落实。一是广泛宣传发动。我镇分层次、分阶段召开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环境整治及长效管护工作,要求全镇上下提高认识,统一行动,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攻克难点,长效管理,集中精力、人力、财力搞好环境综合整治,把八里镇打造成水清、岸绿、街美、村洁的新城镇。我们通过宣传橱窗、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让环境整治与长效管护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了全镇上下的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二是切实加强领导。为确保环境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我镇成立了由陈宝川书记为组长,党委、政府、人大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分管负责人为执行组长,村建、城管、环卫、水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村(居)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八里镇环境综合整治及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环境综合整治的组织实施。三套班子成员、分工到村(居)干部为督查组成员,行使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督查职能。各部门、单位、村(居)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三是层层分解任务。结合八里实际,制定了《八里镇环境综合整治及长效管理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三套班子成员为相关任务的负责人,有关村(居)、部门、单位组织实施。各村(居)和村建、城管、环卫、水利等部门将工作任务细化到路段、河流、重点部位,落实到班组、中队、人头。四是明确百分考核。我们从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措施落实、整治成果、长效管护和经费筹措等方面对各村居定期考核;并将考评结果列入八里镇对各部门(单位)、村(居)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年终评出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先进村(居)和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村(居)。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村(居)、企事业单位进行通报,同时对相关责任人以适当方式予以问责。 二、积极主动抓配套。为改善村民住宅条件,抓住沿江开发的机遇,近几年来拆除了137个零散村庄。按照镇区总体规划,我们积极主动配合扬州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了安置小区。金山花园小区一二三四期工程共建30万平方米住宅楼,已全部安置到户,五期工程20万平方米安置房基本竣工,第二安置小区玉带家园20万平方米安置房顺利封顶。镇区道路、水、电、供暖、通讯、有线电视等设施基本配套,实施了美化、绿化、硬化、亮化工程。XX年创建江苏省卫生镇时,我镇建成了垃圾中转站,配套了15个垃圾房、20个垃圾池、250多只垃圾箱。今年以来,垃圾中转站运转正常,6辆拖拉机每天清运垃圾,32人的保洁队伍早晚各清扫一次,保持镇区主干道和小区的清洁,每月清理垃圾240吨。金山花园一村、宜民小区、曹桥、八里、薛巷等村出动200多人次参加环境整治,实行长效管理。 三、突击行动抓到位。一是加大道路庄台整治力度。八里地处沿江开发区,境内有扬子江路、春江路、施沙路等纵横交错的区间道路和通达工程金山路、花新路,境内村庄与厂区比邻而居,环境整治的任务十分繁重。今年以来,我镇城管大队、水利站、环卫所、8个村共出动劳动力1800多人次,投入各类运输机械30多台,清运垃圾XX多吨,与之配套各村累计新建垃圾池50座,通过项目拆迁拆除了一大批猪圈、鸡窝、简易房,并结合实际重点整治了69个集中居住的庄台。我镇由城管大队、市场办公室牵头重点整治了镇区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挂、出摊经营、店牌店招不整齐的现象。我镇由村建科、建管站牵头及时修复了镇区破损的道路、绿化、路灯、路牙、围墙等配套设施,清运了建筑垃圾。二是加强对镇内河流的治理。今年以来,我们由水利站牵头、各村配合,全面完成了15条河道、96个河塘整治任务,共清理水生植物15万平方米,完成土方24万方,铲坡6公里,锯杂树8公里。三是落实长效管护措施。对马港河、玉带河、水泥厂等镇内河道和农桥桥面、过桥路洞明确了专人维护、保洁,确保干净整洁,无堆积物。对公共聚集场所、驻镇单位、沿街事业单位、企业、沿街店面按照领导班子成员分工,严格执行门前四包责任制。 由于路没有污水管网,花园小区的生活污水还不能排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染了内部及周边水环境。在安置小区的施工过程中,镇区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受到了破坏,特别是正在施工的110kv高压地下管网工程,将镇区主干道撕开了一条大口子,镇区的环境整治难度更大。为此,我们将积极争取管委会及建设局的支持,尽快改造八里镇区的金山路,铺设污水管网,以便我镇能及时修复环卫、绿化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打造宜居的生存环境。 以上汇报,恳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不到之处给予批评指正,对我镇今后的新农村和城市化建设继续给予关心、支持,帮助我们破解工作的困难。 小学继续教育论文: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回顾范文 教师继续教育是提升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全面素质和推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今年我们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教师的二十项修炼》、《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和《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一学期来,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在校领导的指示下真抓实干,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全校教育水平的提高。现把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集中培训 本学期充分利用网络培训优势,开展岗位集中培训,共24学时。学习中要求教师做好学习笔记,各教研组进行了集体讨论,并且能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效果较好。讲座内容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路,这种教学方法能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学生经过参与、探究,主动获得的知识,更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并使创造力得到发展。 二、教研培训 重视教研组在开展教研活动中的作用,集中备课、听课、上课、评课、反馈、总结,把每一次公开课当作提高业务水平的一个机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务处督促、骨干教师全程参与,提高活动的含金量。 今年月,语文组组集体研讨了郑清老新的上岗课《黄山奇石》,课后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听课教师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还形成了书面反思,使活动真正落到了实处。数学教研组也一样,在确定主题《认识钟面》后,全体数学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认真独立备课,最后统一达成一份教案,由周艳老师执教。课后,教师们认真评课,认真反思,把活动再一次推向高潮。综合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开展了一次研讨活动,根据研讨的内容确定一主题,教师们进行自我备课,又在组长的带领下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各自解说自己的教学设计,而后根据交流对教案进行修改,形成一份优秀教案。选定一教师进行试教,进行认真评课、交流。 尤为突出的是教务处开展的“骨干教师献课活动”,校长、学校行政领导都能积极主动带头上课,带动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主动上课,集体研讨,反思实践,校园内教师热情高涨,教研氛围浓厚,使校本研训真正落到了实处。 三、校本培训 我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校长作为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本着务本求实的原则,对“自修--反思--实践--研究”的培训模式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突出了根据需求自我进修,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学习方式。 1、自修。自修是教师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形式。学校规定自学内容,自学进度。每位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要达到20学时,2000字的笔记,并且字迹工整,书写认真。 2、反思。反思是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结合平时的教学,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教育后果,在实践中形成“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 3、实践。实践是教师在自修、反思的基础上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实际尝试。是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检验。 课堂教学是教师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的主阵地。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公开教学。每学期都要搞评教评学活动,教师带着问题听课,找出得与失,找出理论依据,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评课,教师们通过评课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研究。研究是指教师通过写论文、随感、案例分析、优秀教案等多种形式升华自己的认识形成自己教育思想的过程,教师们都能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写出成形的经验总结。将学到的新思想加以消化,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本学期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我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5、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走出去”吸收新的信息,使教师开阔眼界,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本学期,除依照上级有关规定选派教师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各种培训外,还及时收集各种培训信息,根据发展的需要,分期分批选派一些教师参加其他各种交流研讨活动,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每次外出学习的领导和老师都要写出培训讲稿,认真组织二次培训活动。老师们要认真倾听,做好记录,将心得体会撰写在教学日记中。 四、存在问题,亟待改进,确保培训工作持续开展。 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综观全局,仍然存有不足。主要表现为: 1、部分教师认识不够,忙于应付,没有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2、有些教研组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及时完成所有的培训内容。 3、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4、培训应注重实效性,避免走过场,真正达到提高教师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目的; 5、应增加校际间的交流与沟通,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增强教师培训的责任感、紧迫感,使之认识到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努力营造一种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同时,着力解决教师培训中遇到的具体困难,进一步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力争使全体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完成由知识传授型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为创建人民满意教育再做新贡献! 小学继续教育论文:中小学继续教育 摘要:实行中小学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是保证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实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10年来,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和对继续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为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提供了实践和理论支持。因此,应尽早建立独立的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证机构,设立科学合理的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建立开放的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定机制。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定 一、实行中小学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对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寄予很高的期望,要求他们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平,补充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从而建设一支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品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中小学教师队伍。要实现上述培训目标,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继续教育师资队伍作保障。但是目前,在我国充当继续教育的师资,主要是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的老师,还有一些兼职的中小学优秀教师,他们基本上都是取得了中小学教师资格或高等教育教师资格。从理论上讲,他们的知识占有量是可以满足培训工作需求的;但实际上,继续教育是一种不同于高等学历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教育形式,学员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应试,获得一纸文凭,而是为了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和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方法去实现中小学培养目标的能力,以适应基础教育不断改革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注重的是每个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通过学习在原有基础上的有所提高;但从近两年的培训实际效果看,培训工作的总体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因为部分培训教师或者最新成果掌握不足,教改动态及信息匮乏;或教非所用,教学内容不切合中小学的实际,不能适应培训工作的需求。继续教育内容的特点是个“新”字,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这些特点必然要求实施继续教育的师资是一支高层次的、掌握前沿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具有前瞻性思想观念的教师队伍。毫无疑问,当前继续教育的师资队伍还达不到这个要求,其中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身缺乏新知识、新观点,很少接受更高层次的培训学习。因此,继续教育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一支专门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学员的高期望值与师资水平的相对低下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如何解决继续教育的师资质量和数量问题是直接关系到继续教育成败的最根本性的大事,因此实施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建立一支专门的继续教育教师队伍,是保证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实现继续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首先,实施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有利于提高继续教育教师准入的门槛,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不讲条件,指令性分配任务、教师良莠不齐的状况,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还可以排除那些不胜任继续教育工作的教师,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其次,实施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有利于推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吸引优秀人才从事继续教育,使有志于从事教师继续教育的教育科研人员、学者通过教师资格认定的途径来获得继续教育教师资格,壮大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力量。与此同时,通过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组成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可以促进教育系统人员的合理流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事继续教育事业。 二、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可能性 1.实践基础 1993颁布的《教师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同年原国家教委颁布《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开始部署教师资格过渡工作。1997年底教师资格过渡工作结束时,全国属于规定范围的在职人员共计有1026万余人获得教师资格,为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积累了经验。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 教师资格条例 实施办法》,自此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形成。2001年教师资格制度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保证教师资格制度的稳步、规范、顺利实施,依据全国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会议精神,2001年教育部陆续颁发了《关于首次认定教师资格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教师资格证书管理规定》,对教师资格的认定范围、资格申请、认定程序、学历条件、教育教学能力考察等首次认定教师资格的有关政策作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和细化,对教师资格证书的法律效用、主要内容、证书格式、证书补换发、证书编号、管理责任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从实践上来讲,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教师管理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有利于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有利于把住教师队伍“入口关”,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形成多元化的教师培养制度;有利于形成高质量的教师储备队伍,为学校全面实施教师聘任制、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创造条件。因此,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以及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为继续教育师资资格认定制度提供了实践支持。 2.理论依据 许多研究者认为,继续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有的教师在高等学校里是优秀的教师,但在继续教育领域内有可能难以胜任工作。培训院校中的教师,不同于一般师范院校中的教师,他们既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也要有较高的教育科学理论素养,并能够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把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然后再去分析、总结,必要时还要亲自讲授中小学课程,发挥出“师范”的作用。从目前状况看,许多国家都要求培训机构中的各科教师继续参加培训,通过教育理论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培训,到中小学开展调研、教研活动,参加培训课题的教材编写或研究工作,最终形成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如在德国,师资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必须要有10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并要在理论上有较深的造诣,在理论界有一定的知名度;而且,具备这些条件的教师还要经过国家和地方各级部门的层层审批,才能正式担任教师工作。如果工作不胜任,同样可以被辞退。但在我国,没有专门的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继续教育的任务一般是分配给一定的师范院校或进修学校;这些教育机构,都是根据自身现有条件,把具体教学任务分配给个人,不管能否胜任工作,没有一个监督的机制,随意性很大,这样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总体素质不高就在所难免。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的继续教育教师资格标准,以便从已取得教师资格的各类申请者当中选拔能胜任继续教育的合格人才,以保证中小学继续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建议 1.建立独立的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证机构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21世纪的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内一项战略任务,所以说实施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确保继续教育师资质量是顺理成章的事。因此,国家应设立一个专门的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证机构,这个部门可以由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构成,来保障继续教育师资资格证书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如果培训单位和资格认证机构是一个单位,就很难避免一些人为因素,如私情、关系等干扰,使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失去公证性,最终影响到组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有师资培训机构与教师资格认证机构各自独立、相互分离的成功经验。如英国,向中小学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主要机构有大学教育学院或教育系、高等教育学院、开放大学、教师中学、皇家督学团、教育部与教育当局,而教师资格审查权和证书发放权均在教育与技能部。 2.设立科学合理的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定标准 首先,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资格要求的具体规定,结合继续教育的教学特点和要求来确定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定标准。这个标准应该是多层次的,也就是针对申报者的具体情况应有不同的要求;可以是擅长理论的,也可以是擅长教学实践的。其次,这个标准是建立在一般教师资格认定的基础上,如取得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要从事继续教育必须再通过一定的考核方可取得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证书,这同样适用于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只是他们录用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坚持教师资格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和认定工作的规范性,坚持标准,严格把关,这样才能保证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健康进行。另外,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审查学历条件的同时,在教育教学能力测试中,应重视对申请者实际能力的考核,重视对申请者思想品德的考察,以及身体条件尤其是心理健康的检查,对学校在编正式任教人员也要结合年度考核测评教育教学能力。 3.建立开放的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定机制 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实现一流的培训质量。一般来说,接受继续教育的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家和名教师等不同层次的教师,他们对继续教育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除了优化继续教育教师知识能力结构外,更重要的是组建一支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教师队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对象量大面广、学习时间短、流动性大、层次不齐、课程众多、计划灵活、考核办法多样的特点,决定了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必须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应建立开放的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定机制,对继续教育教师资格的认定对象不应只限制在某些高校或进修学校以及中小学。具体来说,就是鼓励有实践经验或理论知识的教育工作者,来充实中小学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只要他们能通过规定的考核,就可以发给教师资格证书。这些教师既可以是大学的老师,也可以是中小学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是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对他们进行考核时,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根据他们的专长,有的可以侧重理论知识,有的可以侧重实践经验。这样一支层次多样,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一条大锁链上的一环;所有的教师都应团结一致,承担共同义务,去完成中小学继续教育这一重大任务。这支队伍不仅要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而且要熟悉中小学教育,不仅要有很强的教学能力,而且要有很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没有这样一支队伍就很难组织好继续教育、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并高质量地完成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
儿童文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 “儿童文学”是高等师范类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能够充分体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课程。为了使课程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应有的价值,“儿童文学”应当面向它的培养对象,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改革。 一、准确定位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确立,必须基于课程所隶属专业对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的考虑。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课程,“儿童文学”的课程目标,应当与小学教育专业对人才的培养方向与目标保持一致,即立足小学教育,培养学生未来的职业素养。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这不仅表现为它们的接受对象都是儿童,还表现为新课标颁布及实施以来,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进入小学语文教材,成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多由儿童文学素养的缺失而引起。例如,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朱自强教授认为,语文难教、语文难学的最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语文教育不是顺应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文化并以此为资源,而是与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文化发生了激烈的、根本性冲突”。他认为,“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就是从优秀、经典的儿童文学那里开发真正的资源,探讨新的语文教材编写理念和儿童文学的文学教育方法”。 基于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密切关系,“儿童文学”的课程目标应当定位于对本专业学生小学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育,具体说,它又可以分为“情感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三个层面。 “儿童文学”课程的情感目标,是指通过“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成的对“儿童文学”的正确认识和情感态度的目标。“很多没有真正认真、广泛接触过儿童文学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初始学习儿童文学课程都会把儿童文学视为低级、幼稚只会哄骗无知儿童的‘小儿科’,对儿童文学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加之“我国的儿童文学研究,长期以来偏重文学的研究,很少从教育的角度进行研究”,也是造成学生对“儿童文学”课程认识不足的一个原因。对“儿童文学”的看法影响着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态度,也影响着儿童文学课程作用的发挥。因此,树立学生正确的“儿童文学”课程观,使学生对“儿童文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应当是“儿童文学”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 “儿童文学”课程的知识目标,是指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具体说,“儿童文学”课程,应当使学生了解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关系、儿童文学鉴赏与阅读指导的标准、儿童文学的一般原理、儿童文学常见文体的特征及其类型等基础理论知识。 “儿童文学”课程的能力目标,指学生应当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与鉴赏;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对儿童文学常见文体进行简单的创作;能够结合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对儿童文学进行朗诵、故事讲述及剧本的改编和表演等。 二、科学确定课程内容 1.从学生知识与能力构成的视角,确定课程的内容 一是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的板块。这部分涉及的内容应该包括:儿童文学的特征、范围等一般原理;常见文体的艺术特征、表现手法、代表作家或作品等;儿童文学鉴赏与批评的标准;儿童文学阅读指导与编创原则等。 二是儿童文学阅读与写作的板块。这部分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批评鉴赏能力以及简单创作的能力。相对于前一板块的理论学习,这部分在学习方式上,更强调儿童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实际能力。 三是儿童文学艺术形式组织与表演的板块。在儿童文学课程内,有许多的文学式样可以通过艺术表演的形式来表现,比如儿童文学的朗诵、儿童故事的讲述、儿童剧本的改编和表演等。通过这些艺术表演,一是加深学生对作品的阅读与理解,二是能够为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提供职业演练。在该部分的学习中,强调学生对儿童文学艺术表演的参与及实际技能的提高。 在这三大板块结构中,为了突出“儿童文学”课程的应用价值以及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儿童文学理论知识板块的内容宜少而精;儿童文学阅读与写作板块、儿童文学 摘要:“儿童文学”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中文方向的必修课程之一;该学科的教学,要面向专业培养的对象,在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考评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小学教育;儿童文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8-0035-02 艺术形式组织与表演板块的内容宜占较大比例。 2.按照儿童文学的功能和作用,确立文选内容 (1)注意作品的趣味性 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是富有儿童情趣。因此,作品的选择,要突出儿童的视角及浓郁的儿童情趣。比如,童话诗《绿色的和灰色的》用比拟的手法,讲述了一个狡猾的狐狸想伤害可爱的小兔,结果绿色翠鸟帮助了小白兔,小白兔利用绿色的棕榈脱离了危险,使狐狸一无所获的故事。情节新奇、曲折,语言浅显,韵律鲜明,非常符合儿童的阅读兴趣和心理。 (2)注意作品的知识性 儿童文学以其广阔的题材,表现古今人事、社会和自然风貌,帮助儿童扩大眼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小蝌蚪找妈妈》通过一个经典的童话故事,告诉了孩子们青蛙的成长历程;《丽的大兴安岭》、《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等大量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具有各种各样的认识作用。 (3)注意作品的教育性 儿童时期是儿童学习道德规范、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也是确定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初始阶段。在儿童文学中,大量的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教师精选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供学生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和认识儿童文学的这一特点和功能。比如,经典儿童剧《马兰花》对勤劳、质朴、善良的热情歌颂,对懒惰、虚荣与丑恶的无情鞭挞;《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给孩子们传递的是知恩图报以及不可太过贪婪的做人的道理。 (4)注意作品的审美性 在选文上,教材编写者以及教师都应注意作品的审美功能。比如,民间故事《九色鹿》中美好的情感、《桂林山水》中美丽的自然、郑振铎《燕子》中优美的语言等。儿童文学通过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美的意境,使它的阅读对象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教育。 三、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儿童文学的教学必须遵循理论讲授和学生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原则,灵活选用各种适宜的教学方法。 1.组织朗诵会 儿童文学的许多文体,例如儿歌、儿童诗歌、儿童小说、儿童散文等,都适合运用朗诵的方式进行教学。组织朗诵会,不仅会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技能,为他们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和教学活动,提供技能锻炼的机会和提升的空间。 2.组织故事会 可以运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儿童故事、童话、寓言、儿童科学文艺等的教学。学生对故事的绘声绘色的讲述,一方面促进了他们对作品的阅读,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口头表达这一职业能力的提高。 3.儿童戏剧的编排演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经典的儿童戏剧文学进行编排和演出;也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或独立编写儿童剧本,或对现有的其他文体进行适合舞台表演的剧本改编。学生可以自由结组,编写和排练剧本,再在课上进行表演。这种教学方式,无疑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以及创造能力,更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储备了能力和经验。 4.多媒体及互联网可以成为课程与教学的重要资源 儿童文学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它的“情趣”和“美质”,而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则可以充分地帮助体现儿童文学的情趣及美质的特点。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或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选择与作品内容谐和一致的背景音乐和画面,进行阅读鉴赏或诵读活动。这样,不仅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文字阅读中生发新的学习兴趣,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方式及其所传递的思想、情感也会借助视觉和听觉的作用,更加生动或深刻地展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效果,相比单纯地文字阅读,将是事半而功倍。 写作是儿童文学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在学生的写作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帮助或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创建博客或写作空间。学生在这样的博客或空间里,发表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赏,交流写作心得,共赏写作佳文。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的空间,并且既能看到别人的作品,做到取长避短,也能看到大家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做到扬长避短。 四、建立健全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 儿童文学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标准,应当从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基于学生未来职业素养培育的角度建立。 在评价内容上,能否熟悉并掌握儿童文学的一般理论知识、能否对儿童文学常见文体进行阅读鉴赏以及简单创作、能否很好地对儿童文学进行艺术形式的组织或表演,应该成为该课程评价的主要与核心内容。 在评价方式上,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及态度,同时,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环节。做到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期考试与平时考察相结合,书面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从而对学生作出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使评价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儿童文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目标改革刍议 摘 要:全国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目标存在不确定、不统一、不全面的问题,缺乏与小学文学教育目标的对接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符合小学教育需求的儿童文学课程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学、读、讲、写四种能力,并呼吁儿童文学课程亟待教材的修订、师资的优化和课时的保证。 关键词:小学教育;儿童文学;课程目标;改革 一、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目标的实施现状 全国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儿童文学课程虽然已有十年左右的历程,但各个学校的任课教师使用的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大多是参照互联网或自己编撰的,并没有统一的版本。课程目标大多围绕以下几点:使学生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儿童文学不同文体的特点,扩大儿童文学的阅读量,提高儿童文学修养,具备分析和鉴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初步学会撰写儿童文学评论和创编简单的儿童文学作品。概括来说就是:理论、文体知识、阅读、鉴赏、评论、创编。有的教师因为课时有限没有设置“评论、创编”的目标,也有教师设置了“通过课程学习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文学接受特点,有较强课外阅读指导能力和文学活动组织能力”这样较高层次的目标。整体来说,儿童文学的课程目标设置多而杂,也没有目标的先后阶段和权重之分,更没有具体的教学方法指导与每一条目标相对应,这让任课教师拥有极大主动权的同时也产生很大的不确定性。任课教师又极少是专业出身,多由相近专业教师兼任,基本采取以教材为纲的“一言堂”式纯理论授课,没有从课程目标出发去研究教学环节,更是忽视了阅读指导、评论、创编这些实践环节,再加上课时量不足,极易造成授课简单化,让本该生动多彩的课堂变得沉闷乏味,学生也很难真正领略儿童文学的魅力。 培利・诺德曼认为:“文学教育的目标就是提供儿童阅读文学的乐趣。”[1]小学教育专业(文)是要培养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作为小学生最重要的文学资源,其课程目标和教学环节设计一定要和小学阶段的文学教育目标相对接。小学的文学教育目标是“关注学生情感和价值观要素的培养,关注学生自身的经验世界的成长和丰富,也包括持续的文学阅读的习惯和兴趣的培养”[2],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完整的儿童文学课程目标应该锻炼学生学、读、讲、写四种能力。 二、符合小学教育需求的儿童文学课程目标 (一)学:提升专业的理论素养 和任何一门专业学科一样,儿童文学首先是一门具有独立学术体系的文学门类,并不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或读者对它的低幼而羸弱,恰恰相反,儿童文学的学科起点很高,理论研究长期处于先导地位,融合着儿童文学兼文学与教育的双重特性。学生在接触本门课程之前,所有关于儿童文学的了解几乎都是童年印象式的、片段式的,很有可能是似是而非的,要想经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对儿童文学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光有遥远而粗浅的阅读体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习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建立与先进的儿童观、教育观相联系的新的儿童文学观”[3]。 教师要从儿童文学的基本问题出发,讲清楚几个最本质的问题。例如“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儿童文学不同于成人文学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儿童文学的不同文体特点,以及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关系等。理论的讲授要佐以生动鲜明的故事来举例(要求教师的阅读量、理论联系作品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理论的讲授不宜过深,学界尚无定论地探讨论证有可能引起学生的观念混淆,可留给他们有进一步研究的兴趣时再做分辨;理论部分安排不宜太过紧凑,可按专题讲授,穿插一些实践课程。 (二)读:大量作品的阅读鉴赏 扎实的儿童文学基础首先要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是最直观的原始积累过程,也应对重要作家作品的了解而初步形成文学史印象。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先单纯体会情节带来的快乐或感动,继而深思故事背后的深意和真善美的主题,再进一步感受作者语言文字的魅力,从不同层次纵深体会儿童文学,必然带来与童年阅读完全不同的情感和审美体验,也将成为他们日后从事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科研、阅读推广或创作的最大资源库。据调查,目前大学生的童年文学阅读状况并不可观,尤其对20世纪以来中外丰富的儿童创作闻所未闻,这是他们童年的缺失,需要通过大学来补课。 鉴于这样的现状,教师应提供具有经典性和代表性的阅读书目,应涵盖各种文体,跨越各年龄层次甚至民族。书目不宜过多。之后要检验阅读成果,分享阅读体验,可以通过课上交流、课下布置读后感、作品鉴赏等方式辅助实现。作品鉴赏是一个人文学功底和文学综合能力的体现,如文学感悟能力、文本细读能力等,刚开始不宜要求过高,毕竟小学教育专业不同于中文专业的训练,建议从读后感写起,写出真情实感、对细节、主题或人物的分析有自我见解即是值得赞赏和鼓励的。 (三)讲:教学设计与模拟课堂 “讲课”能力包括两部分:儿童文学课堂授课和课外阅读指导课。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正在逐步实现“儿童文学化”,这是一个可喜的发展趋势,现行多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80%的内容选自儿童文学作品,可见儿童文学教学是未来语文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如果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的学习训练,则难以胜任,或者说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化教学方式止步不前。因此,大学里的儿童文学课程不能缺少这关键的环节。教师可以分年级分文体选取一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篇目,布置全班同学写教学设计,点评优缺点逐步完善教学设计,然后选拔两名同学进行“同课异构”的模拟课堂教学,再次对比研磨,直到让每个同学都能掌握儿童文学不同文体的授课方法。 在提倡全民阅读、尤其注重儿童阅读的今天,我们的毕业生担任小学语文教师后,势必还要担任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等工作,因而务必学会怎么上“课外阅读指导课”,学会根据学生年龄推荐书单(分级阅读),学会设置课前、课中、课后问题,学会引导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体验阅读乐趣,而不是将作为整体的阅读切割成零散的碎片。教师可选取几部经典中外儿童文学作品在班级中进行实验,教学方法则有别于儿童文学课堂授课。 (四)写:儿童文学创编与研究 儿童文学创编与研究是儿童文学课程最容易忽视和省略的环节,因为难度较大、费时较长、对文学的天赋、素养、理论基础要求较高,现行的大部分儿童文学教材都没有“创编和研究”,大多数教师的实际教学也未实行,大家认为“创编”是作家的事,“研究”是研究生和学者的事,总之不是未来小学教师的事。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从语文教学上来说,创编不止包括创作,还包括对优秀作品的仿写、改写、续写等形式,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逻辑思维和语言文字能力;从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需求上来说,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儿童文学创编能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文体特点,形成不同文体的教学特色,创编能激发他们对孩子的关注和观察,更有利于教师组织指导儿童文学创作大赛、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儿童文学社团、编排儿童剧等多项校园或班级文化活动;从长远来讲,世界各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是小学教师的例子不胜枚举,小学教师最熟悉儿童的成长与喜好,他们是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生力军,鼓励他们创作,是对我国未来儿童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有力支持。儿童文学研究亦是如此,学会初步的研究方法,例如童话教学研究、中外对比研究、文学主题研究、文学语言研究等,有研究才有理论水平的提升,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为教师之路的长足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和支持。 三、儿童文学课程目标变革的难题与挑战 (一)教材的修订 现行多个版本的《儿童文学》教材显示着国内儿童文学领域的渐趋繁荣和多家争鸣,是业内专家学者多年潜心研究的结果,但是理论、实践、阅读、创编几大环节严重失衡。王泉根教授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是学科体系完整、极富创见的教材,点出了多个儿童文学本质性的问题,但是没有儿童文学选文和阅读指导、创编的内容,对本科生而言较难;朱自强教授的《儿童文学概论》是创造性的理论专著,也没有涉及选文、阅读指导、创编;方卫平教授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较为传统,适合本科生的接受水平,有儿童文学选文和简评,代表作家简介,在第二版中又加入了“儿童文学阅读指导与创编”一章,但实践方面还是用力不足;陈晖教授的《儿童的文学世界》是难得的重视实践环节的教材,专门针对小学各年级设置阅读教学设计和阅读教学方案,但缺乏创编环节。如果要培养四种能力,各版本教材须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订。 (二)师资的优化 这里所指的师资是高等师范院校从事儿童文学教学的专职教师。如果要通过儿童文学课程培养学生学、读、讲、写四种能力,教师自身应首先具备这些能力。然而事实上儿童文学的任课教师极少是专业出身,或者儿童文学理论基础不够,不能引导学生把握整体框架或本质特征以及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或者儿童文学阅读与关注不够,不能在讲课举例时信手拈来,无法推荐阅读书目和介绍当下动态;或者不熟悉小学语文教材或课堂,对实践环节的儿童文学课程设计经验不足;或者自身没有尝试过儿童文学创作或评论,更加无法指导学生的创作和评论。对儿童文学课程提出更高更全面的目标改革,也意味着本行高校教师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与挑战,他们需要静下心来进入并钻研这门课程,同时也需要进修与提升。 (三)课时的保证 纵观全国各地师范院校初等教育学院(或初教系)的儿童文学课程,开设的学年、学期和总课时量大相径庭,多则72课时,少则20课时。鉴于儿童文学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学、读、讲、写四种能力,建议将课程开设一学年,72课时~108课时,分两学期进行,周二或周三学时,并将此固定在小学教育本科学生的培养方案中,以此实现课时的保证。上学期理论与作品相结合学习,下学期就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课文进行设计、讲课、学会创编各种体裁的儿童文学,学会初步的研究方法,有利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善于发现问题,参与课题研究,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学科研型教师。 儿童文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儿童文学课程小学教育论文 一、确定阅读文本,关注经典作品 在儿童文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三种类型的文本,作为儿童文学课程建设赖以参照的内在基础和价值基准,作为儿童文学课程教与学的主要媒介对象。一是著名儿童文学大师创作的古代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二是最新获得各类儿童文学奖项的现代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三是关于儿童文学的最新研究经典学术著作或论文。关注这三类文本,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儿童文学特殊的敏感性和热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儿童文学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儿童文学学习能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具备四个要素:爱、美、快乐、苦难。爱是儿童文学的基本母题,也是儿童文学存在的基础;儿童文学原本就是爱的产物,是成人对儿童爱的产物。美是儿童文学的核心,也是儿童文学的首要价值;儿童文学就是要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丰富儿童的审美意蕴。快乐是儿童文学的引力,即能够给儿童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让他们沉浸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之中。苦难不仅是成人所要面临的话题,也是儿童不可避免的人生经历;儿童文学中主人公的困难经历会为儿童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苦难提供一种经验,有助于他们在苦难面前更健康的成长。无论是哪一个要素,儿童文学集中表达的就是两个主题:一是积极的“阳光”主题,二是积极的“雷雨”主题。所谓的“阳光”主题就是童心、童真、童趣等愉快的享受,而“雷雨”主题就是离别、死亡、人性、存在等生命的教育。无论是“阳光”主题还是“雷雨”主题,对儿童的成长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关于儿童文学最新研究的研究的成果,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儿童文学教育教学和从事儿童文学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借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和研究能力,有利于卓越小学语文教师的培养。 二、分享阅读感受,培养文学素养 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认为,“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2]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儿童文学作品,也就是说,小学生的文学素养主要是由儿童文学作品来完成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他们的文学素养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文学素养。那么,培养职前小学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是什么呢?当然是阅读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教师要借助儿童文学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来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语言品味,加强学生的文学语言感悟,提升学生的文学语言品位。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应该培养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习惯,在阅读中,汲取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的精华,使学生形成儿童文学视野,为未来的儿童文学教学储蓄必要的资源,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能够承担起未来小学语文教学领航人的重任。美国著名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说过,“你读得越多,你就知道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聪明;你越聪明,你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就越长;你学习的时间越长,你获得的文凭就越多、越高;你获得的文凭越多、越高,你工作的时间就越长;你工作的时间越长,你赚的钱就越多。”人类80%的知识是通过阅读获得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大学期间阅读大量中外儿童文学经典作品。教师在精选儿童文学经典作品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由阅读,进而组织学生分享阅读感受,促发学生多元解读,激发学生儿童文学思维,培养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分享阅读只是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的一种手段,“分享”是途径,核心是“阅读”。“分享”是为了“阅读”,“分享”服务于“阅读”,“分享”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阅读”。所谓学会阅读,就是对阅读产生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具备独立阅读能力,能够进行阅读实践。在经典作品的分享阅读中,使学生学会阅读是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分享阅读重视的是学生思维的自由飞跃与驰骋,重视的是学生的自愿与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分享中感受儿童文学的爱与美,体悟生命的自由、尊重与理解,体会阅读的快乐是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的精神目标。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4]。不同的读者由于性别、年龄、爱好等等的不同对同一部文本会有不同的解读。即便是同一个读者在不同时期阅读同一文本时,也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感受。作家毕淑敏在谈到安徒生的童话《美人鱼》的时候说,它给她一种常读常新的感觉:8岁时,读到美丽和可爱的人鱼公主,居然变成了大海上的泡沫,感到倒霉和伤感;18岁时,读出了爱情,感受到了美人鱼无私和高尚却不求回报的爱情;28岁时,读出美人鱼早逝的母亲对美人鱼深深的牵挂;48岁时,读出这是一篇美人鱼寻找灵魂的悲壮而凄美的故事……如此看来,个性解读和多元化解读是一种必然。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时,要保护学生的个性解读和多元解读。在进行分享阅读活动时,应该减少对学生阅读结果的评判。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阅读结果,并指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阅读感受。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文本只有一个作者,这个文本也就只能有一个主体解读,围绕这个主体解读,开展个性解读和多元化解读,既围绕一个核心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个性化思维。 三、组织问题讨论(或专题研究),尊重个性解读 在组织学生自由分享阅读感受时,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感受进行适当的记录,在关键处点拨,引发学生问题的讨论,讨论结束后,由抽签方式选取三个小组进行汇报(一个学生汇报一个学生黑板记录),师生按照汇报情况进行共同解读和不同解读,最后由教师进行整体点评,提出具有深度的个性解读。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就文本进行专题研究。问题讨论(或专题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讨论思维,形成独立讨论行动,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在该环节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就经典作品的阅读发现问题,有人曾说,“问题就是课题”,有发现问题的眼光,才有科学研究的行为。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就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在研究讨论中,调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本讨论(或专题研究)的题目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教师设计的题目,二是学生设计的题目。教师可以根据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作品内容、学生已有水平设计文本讨论(或专题研究)问题。关于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具体来说,主要就是围绕写作背景、作者观点、体裁特点、作品主题、艺术特色、文本价值等展开。在这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在学生进行分享阅读感受时,组织来自学生的教学资源,从中筛选设计讨论(或专题研究)问题。在问题讨论或专题研究中,同学们个性解读的碰撞会更加激烈,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解读结果。在整个研讨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指导调控研讨和评价的角色。教师是整个研讨开展和进行下去的调控者和引导者,同时也是实施研讨评价的主角。在研讨评价中,可以开展教师评价学生、生生互评、学生自评三种评价方式。在教师评价学生中,开展具有“全人教育”特质的发展性评价和动态性评价。一是知识与技能,如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等;二是过程与方法,如研讨中学生的言语表达情况等;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学生研讨的态度等。教师对学生的研讨评价,既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又要面向学生的未来发展。“生生互评”重在文本体味和感悟评价,以“学生学会保持自己观点,尊重他人见解”为精神目标,以“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鉴赏能力”为发展宗旨。“学生自评”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评价学生和生生互评。这两种评价是学生自评的参照与模板,它们会让学生找到自评的角度和切入点,对发展学生自我评价具有奠基性作用。 四、提升文本价值,加强生命奠基 古人云:“少年之记,如石上之刻;青年之记,如木上之刻;老年之记,如沙上之刻。”可见,儿童时期是孩子们的记忆黄金期,这个时期阅读儿童文学经典作品,更有利于为儿童的成长,为儿童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儿童的生命成长奠基,帮助儿童打造精致人生。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对每一位儿童的人生与生命成长都具有积极的重大意义,她能提升儿童人生与生命的深度、广度和厚度。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以“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最新研究的经典学术著作或学术论文”为教学媒介,以“学生学会挖掘和提升文本价值,引导儿童生命成长”为教学目标。在文本讨论(或专题研究)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走出经典,提升对文本的认识,结合儿童的生活和成长特点,挖掘文本价值,发挥经典为儿童精彩成长和儿童生命奠基的价值。儿童文学是从儿童视角出发,站在儿童的立场,专门为儿童创作的。它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心灵,体现儿童的思维,与儿童的精神需要相吻合。挖掘和提升文本价值的基点是“儿童本位”,关键点是找准文本切入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切入点,以一个或两个切入点为准,不要面面俱到。这个切入点的出发点是文本的特点,服务对象是“儿童”,关注的是儿童的生命成长。由于儿童文学多元化价值和作品多元化解读的存在,一个文本的切入点有时很多,这时要结合文本特点,根据儿童心灵的成长、性情的涵养、人格的完善、文化的建构和能力发展的需要,找到最好的切入点。所谓最好的切入点就是最适合儿童理解文本的切入点,就是最符合儿童个性特点的切入点,就是最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切入点,就是能够为儿童生命成长提供最多价值的切入点,能够展现童真、童趣、让童心飞扬,为儿童生命奠基的切入点。 五、开展多元活动,促进综合发展 随着现代儿童教育理念的逐渐形成,我国教育界已经普遍认为,儿童文学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综合素养,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更适合开展多元活动,更有利于促进儿童能力的综合发展。儿童文学作品体裁类型丰富,在阅读和学习不同的体裁类型中,可以开展不同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在儿童诗歌学习中,可以侧重读一读、写一写;在儿童故事学习中,可以开展复述故事、讲故事、画人物像、做拼贴图、写人物或故事概要活动;在儿童小说学习中,可以开展评一评、画一画、改编小说为戏剧;在童话学习中,可以开展学生编、导、演童话活动;在儿童戏剧文学学习中,可以开展把小学课文改编成戏剧剧本的活动,并深入小学指导学生表演;在儿童科学文艺学习中,可以开展相声表演活动等等。儿童文学课程的多元活动应该由教师的设计与参与逐渐过渡到学生自我的设计与参与,让学生就自己每一次阅读的作品,设计实践活动,或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活动。 六、形成学习成果,构建就业能力 儿童文学是儿童重要的精神给养,它可以培养儿童的读写能力、表演能力等显性能力,还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隐性能力。这些能力都是职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就业能力。在儿童文学课程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与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形成儿童文学学习成果,并组织汇报和展示学习成果活动,构建就业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铺垫。儿童文学学习成果可以是作品创作,学习论坛,朗诵、讲故事、辩论、创作、表演等各种形式的比赛,学术报告和学术论文,儿童文学活动社团等。这些学习成果既是对学生儿童文学课程学习结果的考核,也是对构建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锻炼与培养。它们要充分体现鲜明的儿童文学课程特点、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和学生个性特质,还要与学生的未来就业紧密相连。 作者:韩庆艳 邱发荣 韩庆龙 单位: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中山市小榄广源学校 中山市小榄丰华学校 儿童文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 一、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目标的实施现状 培利•诺德曼认为:“文学教育的目标就是提供儿童阅读文学的乐趣。”小学教育专业(文)是要培养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作为小学生最重要的文学资源,其课程目标和教学环节设计一定要和小学阶段的文学教育目标相对接。小学的文学教育目标是“关注学生情感和价值观要素的培养,关注学生自身的经验世界的成长和丰富,也包括持续的文学阅读的习惯和兴趣的培养”,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完整的儿童文学课程目标应该锻炼学生学、读、讲、写四种能力。 二、符合小学教育需求的儿童文学课程目标 (一)学:提升专业的理论素养和任何一门专业学科一样,儿童文学首先是一门具有独立学术体系的文学门类,并不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或读者对它的低幼而羸弱,恰恰相反,儿童文学的学科起点很高,理论研究长期处于先导地位,融合着儿童文学兼文学与教育的双重特性。学生在接触本门课程之前,所有关于儿童文学的了解几乎都是童年印象式的、片段式的,很有可能是似是而非的,要想经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对儿童文学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光有遥远而粗浅的阅读体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习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建立与先进的儿童观、教育观相联系的新的儿童文学观”。教师要从儿童文学的基本问题出发,讲清楚几个最本质的问题。例如“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儿童文学不同于成人文学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儿童文学的不同文体特点,以及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关系等。理论的讲授要佐以生动鲜明的故事来举例(要求教师的阅读量、理论联系作品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理论的讲授不宜过深,学界尚无定论地探讨论证有可能引起学生的观念混淆,可留给他们有进一步研究的兴趣时再做分辨;理论部分安排不宜太过紧凑,可按专题讲授,穿插一些实践课程。 (二)读:大量作品的阅读鉴赏扎实的儿童文学基础首先要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是最直观的原始积累过程,也应对重要作家作品的了解而初步形成文学史印象。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先单纯体会情节带来的快乐或感动,继而深思故事背后的深意和真善美的主题,再进一步感受作者语言文字的魅力,从不同层次纵深体会儿童文学,必然带来与童年阅读完全不同的情感和审美体验,也将成为他们日后从事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科研、阅读推广或创作的最大资源库。据调查,目前大学生的童年文学阅读状况并不可观,尤其对20世纪以来中外丰富的儿童创作闻所未闻,这是他们童年的缺失,需要通过大学来补课。鉴于这样的现状,教师应提供具有经典性和代表性的阅读书目,应涵盖各种文体,跨越各年龄层次甚至民族。书目不宜过多。之后要检验阅读成果,分享阅读体验,可以通过课上交流、课下布置读后感、作品鉴赏等方式辅助实现。作品鉴赏是一个人文学功底和文学综合能力的体现,如文学感悟能力、文本细读能力等,刚开始不宜要求过高,毕竟小学教育专业不同于中文专业的训练,建议从读后感写起,写出真情实感、对细节、主题或人物的分析有自我见解即是值得赞赏和鼓励的。 (三)讲:教学设计与模拟课堂 “讲课”能力包括两部分:儿童文学课堂授课和课外阅读指导课。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正在逐步实现“儿童文学化”,这是一个可喜的发展趋势,现行多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80%的内容选自儿童文学作品,可见儿童文学教学是未来语文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如果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的学习训练,则难以胜任,或者说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化教学方式止步不前。因此,大学里的儿童文学课程不能缺少这关键的环节。教师可以分年级分文体选取一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篇目,布置全班同学写教学设计,点评优缺点逐步完善教学设计,然后选拔两名同学进行“同课异构”的模拟课堂教学,再次对比研磨,直到让每个同学都能掌握儿童文学不同文体的授课方法。在提倡全民阅读、尤其注重儿童阅读的今天,我们的毕业生担任小学语文教师后,势必还要担任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等工作,因而务必学会怎么上“课外阅读指导课”,学会根据学生年龄推荐书单(分级阅读),学会设置课前、课中、课后问题,学会引导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体验阅读乐趣,而不是将作为整体的阅读切割成零散的碎片。教师可选取几部经典中外儿童文学作品在班级中进行实验,教学方法则有别于儿童文学课堂授课。 (四)写:儿童文学创编与研究 儿童文学创编与研究是儿童文学课程最容易忽视和省略的环节,因为难度较大、费时较长、对文学的天赋、素养、理论基础要求较高,现行的大部分儿童文学教材都没有“创编和研究”,大多数教师的实际教学也未实行,大家认为“创编”是作家的事,“研究”是研究生和学者的事,总之不是未来小学教师的事。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从语文教学上来说,创编不止包括创作,还包括对优秀作品的仿写、改写、续写等形式,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逻辑思维和语言文字能力;从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需求上来说,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儿童文学创编能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文体特点,形成不同文体的教学特色,创编能激发他们对孩子的关注和观察,更有利于教师组织指导儿童文学创作大赛、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儿童文学社团、编排儿童剧等多项校园或班级文化活动;从长远来讲,世界各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是小学教师的例子不胜枚举,小学教师最熟悉儿童的成长与喜好,他们是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生力军,鼓励他们创作,是对我国未来儿童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有力支持。儿童文学研究亦是如此,学会初步的研究方法,例如童话教学研究、中外对比研究、文学主题研究、文学语言研究等,有研究才有理论水平的提升,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为教师之路的长足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和支持。 三、儿童文学课程目标变革的难题与挑战 (一)教材的修订 现行多个版本的《儿童文学》教材显示着国内儿童文学领域的渐趋繁荣和多家争鸣,是业内专家学者多年潜心研究的结果,但是理论、实践、阅读、创编几大环节严重失衡。王泉根教授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是学科体系完整、极富创见的教材,点出了多个儿童文学本质性的问题,但是没有儿童文学选文和阅读指导、创编的内容,对本科生而言较难;朱自强教授的《儿童文学概论》是创造性的理论专著,也没有涉及选文、阅读指导、创编;方卫平教授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较为传统,适合本科生的接受水平,有儿童文学选文和简评,代表作家简介,在第二版中又加入了“儿童文学阅读指导与创编”一章,但实践方面还是用力不足;陈晖教授的《儿童的文学世界》是难得的重视实践环节的教材,专门针对小学各年级设置阅读教学设计和阅读教学方案,但缺乏创编环节。如果要培养四种能力,各版本教材须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订。 (二)师资的优化 这里所指的师资是高等师范院校从事儿童文学教学的专职教师。如果要通过儿童文学课程培养学生学、读、讲、写四种能力,教师自身应首先具备这些能力。然而事实上儿童文学的任课教师极少是专业出身,或者儿童文学理论基础不够,不能引导学生把握整体框架或本质特征以及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或者儿童文学阅读与关注不够,不能在讲课举例时信手拈来,无法推荐阅读书目和介绍当下动态;或者不熟悉小学语文教材或课堂,对实践环节的儿童文学课程设计经验不足;或者自身没有尝试过儿童文学创作或评论,更加无法指导学生的创作和评论。对儿童文学课程提出更高更全面的目标改革,也意味着本行高校教师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与挑战,他们需要静下心来进入并钻研这门课程,同时也需要进修与提升。 (三)课时的保证 纵观全国各地师范院校初等教育学院(或初教系)的儿童文学课程,开设的学年、学期和总课时量大相径庭,多则72课时,少则20课时。鉴于儿童文学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学、读、讲、写四种能力,建议将课程开设一学年,72课时~108课时,分两学期进行,周二或周三学时,并将此固定在小学教育本科学生的培养方案中,以此实现课时的保证。上学期理论与作品相结合学习,下学期就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课文进行设计、讲课、学会创编各种体裁的儿童文学,学会初步的研究方法,有利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善于发现问题,参与课题研究,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学科研型教师。 作者:王欢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及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从分析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定义和内涵特征入手,梳理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起步、发展、过程及成果,针对高职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教育理念、培养模式、交流与合作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走向国际化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定义及内涵特征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目前高职教育的热点,什么是高职教育国际化,有什么定义和内涵,如何实现高职教育国际化,都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研究范畴。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定义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也不断在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虽然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逐步向国际化迈进,但由于人们对国际化这一概念的定义把握不够准确,造成高等职业教育在开展国际化工作方面的错位与不清。因此,必须首先厘清两个概念: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高等教育萌芽时期就有,可以追朔到古希腊、古埃及的“游学”、“游教”之风,当时,大家公认知识是世界普遍性的,所以不同国家的大学开设的课程也大体相同。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知识的世界普遍性被越来越广泛地承认,尤其是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传输越来越不受国界的限制,各国的发展也愈来愈依赖知识和信息的广泛应用,而愈来愈多的学生也更加相信,具有国际普遍的知识和经验对未来的就业更有帮助。教育的这种属性使其天然具有了国际化功能,尤其是在当代社会化生产较高的时期这种属性更加明显。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教育界从不同角度给予了解释:我国的《教育大辞典:高等教育卷》(汪永铨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给出的定义是“各国高等教育在面向国内的基础上面向世界的一种发展趋势”。成立于1989年的欧洲国际教育协会在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时指出“国际化是一个总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更少的趋向于本国,更多的趋向于国际发展”。联合国教育科文组织(UNESCO)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IAU)给予了比较权威的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育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这一定义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内涵、功能、空间、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了界定,使这一概念有了准确的定义。 对“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这一概念,职业教育领域也有过不同的界定,孙芳仲、林若红在《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探析》一文中给出的内涵界定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应该是作为我国职业教育面向世界的办学过程,容纳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资源的一个活动过程,它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技术性人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教所杨旭辉给出的界定是“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个主权国家在高级技术应用性教育方面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过程。”扬州职业大学刘正良博士在《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结构适应性与对策思考》一文中的定义是“高职教育国际化是指国内高职教育与国际教育机构、国际企业的交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发展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从这些定义或者相对定义中可以看出,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高职教育国际化这一概念进行定义,侧重点虽有不同,但却是对高职教育国际化这个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目的、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进行限定,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国际化是高等职业院校依据国际公认的课程标准,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在国际范围内通用的技能人才,是一个综合而又完整的教育过程,强调对培养对象——人的塑造和激发,使之趋向于合乎共同标准的教育活动。 (二)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特征 对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特征,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学者也有着不同界定,如前所述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孙芳仲研究员认为国际化内涵应包括“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师生国际交流、跨国职业教育技术援助与合作”;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李霆鸣博士从分析新加坡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出发,认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包括“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国际化的教师资源、国际化的教学方式、国际化的教育合作”;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丁安英从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角度,分析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趋势,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表现在“教育对象的国际化、教育资源的国际化、教育方式的国际化、资金来源国际化、服务功能的国际化”中。我个人认为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应包括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这些理论方面的东西,也应该有国际化合作与交流等具体活动,只有具备虚实两方面的内容才能构成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也就是说我国的高职教育要走向国际化必须在教育理念、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合作与交流等方面都要与国际接轨,从认识观念上树立国际化的意识,确定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操作过程中要按国际职业教育的要求开展,用国际通用的培养方式和课程标准;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理念和模式;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高职院校的教师了解国际职业发展形势,具备“双师”和“双教”能力;教学内容上能与国际化的课程对接,要考虑国际市场的产业结构和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补充知识;在教育活动中要开展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培养的学生具有适应国际化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全球视野、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从教育理念、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合作与交流等职业教育的内涵特征上全盘考虑。 (三)国际合作与交流 1.经济支持。这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式,由高职教育发达的国家政府或教育机构对高职教育相对落后的一方提供经济的支持,帮助其提升高职教育水平,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过程也是首先获得世界银行支持,先后两次与世界银行签订《中国职业教育基础项目贷款协定》,共利用世界银行贷款8000万美元,同期,作为项目的一部分,德国政府向我国提供了平行贷款600万马克,后又追加到几千万马克;1991年中国与加拿大开展的CCCLP项目中,加拿大国际发展署提供了750万加元;2000年中国—欧盟工业职业教育培训项目中,欧盟委员会出资1510万欧元支持中国的职业教育。在得到国外这些经济支持时,我国政府也部分配套了资金,有力地支持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并助其走向国际化。 2.合作办学。这是高职教育国际化中的另一种方式,也是开展得最活跃的方式,从政府组织到民间行为,合作交流不断。我国的合作办学通常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我国教育机构在我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目前,高职教育的合作办学主要是指双方的互认学分合作或项目合作。在合作办学中,有的是双方根据所设专业和课程,相互承认学分,承认对方的学历;有的是分阶段在有合作关系的学校进行学习,国内二年国外一年或者其他形式;还有的是双方在某一项目上共同实施和管理。总之是通过双方的合作,达到共同教育、共同培养人才。这种合作扩展了办学主体,增强了办学的活力,也让教育管理者接触到最新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推进了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3.专题培训。是指双方针对某一项任务或某一方面开展的专题合作培训,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高职教育国际化合作的专题培训已普遍开展,如:高职教育师资培训、职业院校校长培训、领导能力培训、项目负责人培训、学生培训、技术培训等,其中的一些专题培训还可以取得相应的技能(教育)培训证书,这些专题培训在教育理念更新、多种知识融合、教育教学改革、职业能力提升等方面,为参加培训的人员提供了学习平台和交流机会,开阔了参与者的视野,尤其是对老师和学生的专题培训更具针对性,丰富和调动了师生的热情,为其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4.师生互派。师生互派也是合作交流中的一项,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技术已不能被限定在一个国家或者一定范围内,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革新,这种革新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因此,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标准趋同,师生互派既是知识上的不断丰富提高,也是技术上的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二、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及国际化活动成果 (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国际化道路 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是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逐渐展开并融入国际领域,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首先引入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理念,通过接受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借鉴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国际化人才。 1.引入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为了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我国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做了大量工作,而首先开展的工作是引入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高职教育就开始引进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及课程模式,包括德国的双元制、MES、行动导向教学,加拿大的能力本位CBE,澳大利亚的TAFE,英国的BTEC,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引发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推进了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 与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进行合作最早的是德国,上世纪80年代初,德国培训协会等机构就开始与我国合作,在这种合作中,德国的教育思想、办学体制、教育模式都被引入我国,而且双方还在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合作与研究。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与加拿大开始了职业教育合作,主要合作项目是“中加高中后职业教育合作”,从1990年至1996年,中方有29所学校、加方有32所学校参与,该项目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尤其是在我国的高职教育“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职教育中“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观就是由这一项目合作而建构,同时,加拿大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也伴随着合作项目被引入我国。随着我国职业教育逐步与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国际职业教育中的各种新的教育理念都为我国高职教育研究者所关注,也被我国的职业院校所借鉴,这种借鉴更加快了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步伐。 2.借鉴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各个国家对职业教育都积极探索,寻找切实可行的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法。在这方面德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家都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高职教育模式,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双元制是我国最早引进的国外职业教育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由德国引入到我国,在德国经济合作部的支持下,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德国国际培训协会等机构在我国开始了以推介“双元制”经验为重点同时进行40多个项目长达20多年的合作。其中,1994年7月中德两国政府专门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德意志共和国政府关于加强职业教育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是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的直接成果,也是中德在职业教育领域进一步合作的纲领性文件。在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同时,我国还与加拿大进行了“中加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1990—1996年),通过这个项目引进了加拿大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论和DACUM课程开发模式,以指导我国的高职教育。我国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合作也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首先是引进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到2002年3月又启动了“中澳(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这是两国政府间最大的职业教育项目,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借鉴了澳大利亚的TAFE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我国目前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借鉴了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经验和做法。总之,在与国外职业教育的交流合作中,通过对国外的职业教育制度、模式的引进、移植、借鉴和本土化,我国的高职教育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3.推进职业教育的本土化。我国职业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各地发展不平衡,这是我们的弱势,但这种弱势也促使我们更积极地学习国外、学习他人。国外职业教育的理念如何先进、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有效,都必须符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对国外先进的东西进行“拿来主义”地取舍,对我们有用我们就选择,对我们没用我们就放弃,同时对不适应或部分适应的进行移植与改造,也就是推进高职教育的本土化。我国高职教育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先后借鉴过德国的双元制办学模式和工作过程课程模式,美国的个性化、能力本位教学方式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日本的企业职业培训经验,荷兰等国家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方式等,这些学习借鉴都结合了我国的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也考虑了职业教育的地域不同,有针对性、有区别地选择和试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种高职教育本土化的过程是我们走向国际化的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二)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过程开展的活动及成果 1.开展政府间的国际合作。在我国发展高职教育的进程中,与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国际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方面。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组织开展了职业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包括与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以及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与德国的合作起步最早、合作最长;与澳大利亚合作进行的“中澳高职院长领导能力建设项目”是两国政府间最大的合作项目,影响很大;与加拿大的合作中我们引进了能力本位(CBE)的职业教育理论和DACUM的课程开发方法,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除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交流外,我国还积极与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合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联合进行师资培训。我国高职教育培养师资方面与国际的交流项目很多,1998年中德政府的“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就培训了1000多名老师和300多位校长,2004~2007年的“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有近1000名中职教师到德国进修;2006年教育部还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教中心申请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联合革新计划——高职教师教育与培训项目”。此外,各个地区的高职院校还与国外学校积极进行合作办学、合作开发课程、学生交流互换等,如上海市的“走出去,请进来”做法,与各国政府、国际知名企业、行业协会等机构携手合作进行职业教育;苏州市与国外开展友好交流合作的学校也已达50%,其中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引进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形成了“高新技术培训、模块化教学董事会管理”为特色的新型职教模式。 3.开展技术援助和合作。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国际化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与教育援助,包括人员培训、教育咨询、提供图书设备等。我国改革开放后就开始与世界银行进行职业教育方面的合作,1990、1996年我国政府两次与世界银行签订《中国职业教育基础项目贷款协定》,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8000万美元进行职业教育基础项目的建设,虽然只针对了职业院校中的150所院校,但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助推了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与此同时,德国政府也向我国提供了平行贷款几千万马克用于北京、上海、辽宁三个职业教育研究所的建设。我们在接受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援助的同时,也开展了对不发达国家的教育援助,如我国与埃塞俄比亚之间的合作,由天津市协助在埃塞俄比亚建立了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提供了大部分设备,对埃塞俄比亚的职业教育提供长期的支持和帮助。 4.开展相关科研活动。开展职业教育国际问题研究或设立相关研究中心,把国际职教观点研究与现有的研究项目相结合,发展双边或多边的合作,关注国际间、区域间的职业教育问题。如在德国支持下建立的联合国职教信息网络,已连接128个国家的192个职教实验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两届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大会,推动世界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参加国际研究与开发项目和基金,加强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与跨国公司的合作等。在与国际同行的协作中,我国政府和德国政府在二十年的专题项目合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又实施了以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为目标的综合职教合作项目。 三、未来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积极参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既立足自已又师“夷”长技,注重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与模式,使我国高职教育大步向前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在迈入国际化过程中我们更应该从长远考虑、从高处着眼,目视国际化这一大目标,积极参与。而且我国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从1978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比例,到本世纪将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并列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从认识上对职业教育进行了肯定与重视,在经济上也安排有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为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还必须牢固树立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观念,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式都应与国际化接轨。从理念上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放在战略发展的地位;培养目标上,确定培养具有国际化运作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人才。对学生来说是,应注重培养强烈的国际化意识,了解跨国文化的基本知识,掌握专业领域的国际惯例和通则,具有较强国际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学校来讲,应进行国际化的办学,包括合作办学、师资培训、学生互派和课程国际化;对老师来讲,应了解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走出国门参与进行学术活动、专题培训甚至讲学。 (二)从“引进”到“输出”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世界所有国家都可以参与的合作与交流,这种合作交流是双方和双向的,不能仅是索取或付出,而应该是吸收和付出同时进行,当他人比我先进时,要借鉴他人、学习他人,引进我所需要的东西;当别人认为我是先进需要我时,用我最大能力帮助他人,主动引进也主动输出。如上世纪80年代后我们从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引进其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这些引进让我国的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由20世纪80年代的10多所发展到2010年底的1246所,占到普通高等学校数的(2358所)一半以上,在校生约735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32.95%,累计培养了2000多万名毕业生,共为国家输送了1亿多名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步入先进或者相对先进时,也应该积极地为他国和他人服务,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的对非洲国家的教育援助就是第一步,今后会有更多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项目和活动。 (三)多种形式、多方合作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活跃,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杠杆,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非常高,参与职业教育已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政府也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加之职业教育发展对企业的需求,使这种合作变得形式多样和多方参与。这种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包括:国际合作办学、招收海外留学生、进行国际事务培训、举办国际教育会议、设置国际性课程、进行国际远程职业教育等;而多方参与国际化的合作交流包括:国家间、地区性的双边或多边参与,学校间的直接交流与合作,学校与企业间的联合办学及其他;政府引导下的企业、学校交流与合作等。总之,通过国际化的合作交流,达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推动国际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升级,需要世界级一流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当然这种需要就促使高职教育更加趋向和依靠走国际化道路,只有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中培养的人才才能够适应和服务于国际化的生产和管理。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析历程\问题与展望 论文摘要:随着职业教育重要性的提升,我国在学习德国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展开了对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从提出到现在大致经历了萌芽和雏形阶段,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演变,但研究还存在理性化程度不高、综合化有待加强、规范化明显不足、科学化急需提高等问题,成为今后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努力方向。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论;教学论研究 伴随人类社会出现而产生的职业教育,在当今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现代化教育的重视和关注,进入了其自身发展的春天。职业教育特有的职业属性,是其与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这要求人们在开展教育教学时要采用与之匹配的特殊教学目标、方法、内容、媒介等,即要求出现一门与之匹配的、特殊的职业教育教学论。可见,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教学实践迫切呼唤理论的指导,但职业教育教学论作为职业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我国职业教育研究中,从提出到现在不到20年。其理论研究不够充足,学科建设也仍未完成,还是一个充满新鲜活力且相对崭新的研究领域。现就近2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予以反思,并展望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未来。 一、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基本历程 为追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历程与发展近况,用“职业教育教学论”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对1979年至2011年内所有文献进行模糊匹配的跨库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共检索到23篇文献,全部为期刊论文,没有硕士或博士论文。剔除其中重复刊登的论文,最终只有18篇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归纳分析得到结果表明,1997年华东师范大学马庆发教授在《全球教育展望》上先后发表三篇关于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文章,开启了我国学者对职业教育教学论学科的研究之门,而从那时至今的近20年里,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20世纪末),以教学方法和价值取向的引入与介绍和职业教育教学论的提出等准备研究为主。这时期内发表的相关论文数为5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引入当时德国职业教育致力推广的引导探究教学法,提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职业教育关键所在的新理念,倡导“行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论价值取向,并萌发对职业教育教学论学科性质的初步研究和对现代教学论教学方式在职业教育中的迁移应用讨论等。 这个阶段的研究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国外职业教学论的介绍与引入是概述式的、零散化的、片面性的,缺乏具体化的实践工作和全面化的系统介绍;二是介绍与引入的过程中,缺乏对我国传统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造性和针对性研究,如研究中关注的教学方法,其实是一种对方法的简单移植和直接运用,缺乏对方法本身及其应用的批判性反思和本土化思考;三是对职业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基本概念、学科结构、理论依据、目标与建构等内容没有涉及。 第二个阶段为雏形阶段(21世纪初以来),以不同角度的职业教育教学论体系构建和学科建设的初步试探性研究为主。这时期内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逐步增加,但核心论文共5篇。研究总体上可划分为三个方向:首先是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研究,包括对专业教学论的学科特点、学科定位和学科前景的初探;其次是对职业教育教学论体系的多角度探索,这类研究占本阶段论文数量的五分之三,是开展得最多的研究,如隐性知识管理视野的职业教育教学论探索和整体性学习的职业教学论探索,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探析了职业教学论的概念特征、方法手段和发展前景等;最后是对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论体系的整体性引入和介绍,包括对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实现形式和发展前景的介绍,和对德国职业教育技术教学论六大理论模式的探析。 由于这个阶段的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因时间的短暂和研究力度的不够,使研究还称不上全面与深入。研究的主要特征有:一是理论研究成果数量明显增多,但还不够深入完备,如我国学者提出职业教育的生活教学论、技术教学论、经济教学论等,都还停留在理论表层,没有展开细致而深入的应用及实践研究;二是进行了对职业教学论体系建设的初探,但是这些建设自成体系,还未达成统一共识,这使得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学科体系建设还处于一个混沌阶段;三是对国外职业教学论的介绍与引入系统化、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引入与介绍时不仅介绍学习职业教学论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教学法等,还介绍学习了其实现形式、反思启示、新视野等;四是对职业教育教学论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关系区分不够,且研究仍在一定程度上偏重于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研究。 二、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已发表的关于职业教育教学的期刊文章从数量上看是繁荣的。以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职业教育教学的文章来看,从1980年到2011年发表的篇名含“职业教育教学”的文章有904篇,这个数量是可观的。但其中占绝对比例的是实践感悟、操作指导一类的文章以及讨论理论应用的文章。如含“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文章占39.8%,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文章占31.3%,含“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文章占24.2%,含“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文章占13.9%。这些文章几乎超过了整体的90%,可想而知,含有“职业教育教学论”“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等的文章是屈指可数。再回顾我国目前已经历的两个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阶段的研究特征,可以看到,这些现状都表现出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其学科建设和理论充实的研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其主要问题如下: (一)研究的理性化程度不高 在各类科学研究中,理性研究的程度一直是各类理论是否科学化的标准。然而,我国当前关于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理性化程度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一是基本概念、结构等的界定不够明确。以我“职业教育教学论”的概念界定为例。虽然我国研究者在深受以德国为代表的职业教育理论流派的影响下,确认了以“专业学科”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发展演变为“基于‘职业科学’或‘职业领域科学’学说衍生的‘职业教学论’或‘职业领域教学论’的概念思想”,但是我国还没有一个明确化和具体化的公认“职业教育教学论”概念业论述。二是从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现状来看,其理论成果都是将德国等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普通教学论的思想移植到职业教育得来的,使研究存在理论创新性和移植适应性的问题。三是职业教育教学论作为独立学科的学科地位还没有完全建立,这使得职业教育教学论还没有从根本上与普通教育教学论分别开来。虽然我国职业教育研究者在教学理论的实践和摸索中,也进行了某些方面的论证和分析,但总的来说,作为理论基础,其坚实性尚不够。 (二)研究的综合化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其研究力量与普通教学论相比是绝对薄弱的。这种力量上的不足,严重制约了研究的综合化进程。一是研究方法上,多是对普通教学论理论知识的归纳上进行简单运用性研究,很少进行教育理论的思辨性研究与生发性研究。如根据普通教育的各种教学论理论在实践中的实践情况,将几种有效理论提取出来,直接运用到职业教育教学。二是研究内容上,过于片面而忽视了对学科体系建设的综合研究。如我国研究者已明确表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并不等同于职业教育教学论,它只是职业教育教学论的一个分支学科,但从我国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们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研究远远超过对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内容综合性不够的最好证明。三是研究范围上,就当前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的实践研究,而对职业教育教学论的基本问题,如本质属性、理念定位、地位和作用,以及相关因素等的元认识研究还不足够。 (三)研究的规范化明显不足 当前我国对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主要是在学习普通教育教学理论与介绍各种国际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初步探索和讨论。研究多为方法移植和思想借鉴的风格,这使得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对象、问题、性质、范式甚至学科体系的建构问题都没有得到明确深入的解决。而开展教育教学论研究的研究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基础进行自定义的研究,没有形成一个专门的研究组织或研究机构,彼此间的研究合作度低下。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即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规范性不高,规范化程度明显不足。学术研究规范的核心是思维形态上的规范,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实现规范化程度提升首先要解决问题。 (四)研究的科学化急需提高 各种教学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过程向我们告示了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健全的。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造成这种现状的关键因素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科学研究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的课堂事实感知不够真实客观。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多是研究者在学习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移植建构的,缺乏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课堂的真实情境和真实材料的客观感知,这种理论具有主观性和假设性。二是没有形成严密的学科话语体系。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还没有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体系是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重要表述方式,是所有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三是还没有一个科学化的评价体制来评价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成果是否合理。 三、对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未来展望 当前国际“职业教学论的研究越来越活跃,欧洲很多综合大学设立了相关研究机构或教席,一些大型企业也开始支持相关研究。目前国际职业教学论研究的重点是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的开发设计。”,而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现状表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研究领域是一个充满着新鲜活力的处女地!”“有志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科研人员应该及时跟进,有可能也必然会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我们要仔细分析把握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努力方向,以保证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有效研究发展。 (一)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趋于成熟 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工作,除继续开展具体的实践应用研究以外,其更大的关注点应置于满足学科发展研究,进行学科本体的建设。即要通过对教学论研究的基本框架、学科知识结构、认知实践理论等的学科理论知识的元认知进行充分研究,实现教育教学论学科体系的完善,最终获得职业教育教学论的学科成长。且在学科成长的同时逐步趋于学科成熟,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即在学习国际先进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用中国式的研究方式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理论的创新与本土化,彰显创新意识和民族意识。 (二)研究实现知识的经验积累到理论创新 职教教育教学论的学科化及其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取决它的科学化程度,因此,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科学性是接下来的教学论研究工作的核心。当前的研究主要是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国内、国际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学思想进行经验性的积累和总结。这种积累和总结是简单、表象、粗糙的,主要表现为在研究中普通存在着对概念的表述和对知识理论的借鉴和运用简单而直接,常常是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为解决这种问题,要求我们在接下来的教学论研究中,加强科学指导下的经验积累,实现理论知识的沉淀,并在科学化的经验积累过程中去探索新的天地,以实现理论创新。 (三)研究队伍的壮大和专业化 随着人们对职业教育关注的增加,我国职业教育教学实践迎来了发展壮大的春天,而与之匹配的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也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这种学科发展趋势将吸引更多的职业教育研究工作者参与到教学论的研究中,从而使得教学论的研究队伍得到空前壮大,其专业化水平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四)研究步入科学化行列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论学科的不断成长,其教学理论将不断完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和专业化等等,这些现象都是职业教育教学论成为一门科学化的学科、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步入科学化行列的标志。使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成为一门有着科学化的指导理念和科学化的理论技能的方法论学科,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的研究、实践起强而有力的指导作用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必然归宿。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试论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机制研究 论文关键词:教育创新 成人高等职业教育 产教结合 教育模式 论文摘要:因应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积极进行教育创新,高职业教育的辐射能力和服务能力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大力发展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是新形势下国家的要战略选择,创新产教合作的教育模式成为学校和企业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 因应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新形势下国家的战略选择,创新产教合作的教育模式成为学校和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本课题所指的产教合作教育模式,是指以企业在职职工为培养对象,以贴近企业需求、贴近岗位需求、贴近职工自身需求为宗旨,以适应首都经济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以学历教育为支点,以有效整合企业优质教育资源为途径,以建立开放式的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主线,全面实行弹性学习制度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是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性选择 因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创新的需要,提高职业教育的辐射能力和服务能力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当前职业技术教育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推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既符合学校利益,也符合企业利益,还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可靠保障,是一个共赢的选择。 (一)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是成人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经济社会的发展因科技的投入而取得显著进步,同时经济的发展对传统产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传统产业的组织形式进行彻底调整凸显其重要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大调整,企业的不断改革与重组,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多样化需求。 任何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都要与社会人才结构体系的某一系列或某一层次的人才需求相对应,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高等职业教育被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保持社会稳定的支撑点,从一定意义上讲,构建面向企业在职职工的产教合作教育模式有助于这两种功能的有效发挥。通过教育模式的改革,使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在其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适应多元化经济体制对技能型人才的不同需求;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之间的良性互动;使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促进经济高效、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要素。 (二)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是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举措 “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成人个性化学习”为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确定了指导原则。终身教育思想在时间和空间方面贯穿着所有教育阶段和架构,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在时间、空间和学习方式上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成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核心任务重新进行功能定位,明确“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岗位”的宗旨,为国家、企业和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教育服务。 通过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设计和推行,实现企业在职职工学习经历与教育学分之间的有序转化,并实现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工作经历的相互沟通和有机融合。使技能型人才成长的通道多元化、灵活化,保障企业职工终身受教育的权利,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普通化的主渠道功能。 (三)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是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学校和企业实现共赢的主要途径。国际合作教育的发展和国内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实践证明,通过产教结合创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也符合国际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构建对反思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然内涵和应有功能具有特殊的意义。伴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应站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自身的职能。通过教育模式的改革,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特征及办学方式等办学规律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将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向深入,探索一条新形势下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改革之路。 二、新型产教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型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各个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都不同程度地重视企业和学校的合作。“产学合作”模式,最初出现在19世纪的德国“双元制”职业学校中,20世纪80年代后,这种模式作为最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被各国纷纷效仿。“学校—企业”模式在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职业教育、英国的“以课程为核心、以证书体系为框架”模式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产学合作”模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运转灵活、优势互补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最佳模式,体现了学校、企业在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上分工合作、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及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的原则。 借鉴国外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运行实践并进行本土化思考,为探索我国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做积极尝试。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面向社会和市场开放办学,为地方经济和企业服务已经成为职业院校的自觉选择。校企合作是一种战略伙伴关系,在合作动机上是双方利益和效益的驱动,在合作结果上互利双赢,校企合作的结合点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储备和使用,实现学校教育功能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 (一)在服务面向上,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实践一体化 学校和企业针对社会、市场、企业和岗位的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规划,以特定企业的在职职工为服务对象,充分利用校企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实现理论学习、基本训练和岗位实践的一体化设计。 1.在服务对象的入学资格上,要求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历。本课题中所指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核心特征,即以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企业在职职工为培养对象,是面向特定企业开展的职业教育服务。培养对象的限定集中体现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后教育的属性,“工作成人”是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服务对象的概括表述。 2.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上,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不仅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强调关键能力的培养,即超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范畴的、可运用于多种职业的迁移性能力,注重满足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的定向性决定了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必须定位在培养应用型、操作型的高技能人才上。 3.在专业设置上,以职业分析为导向。通过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的职业分析,将一个或若干个岗位归结为一个岗位群,并对应一个“专业”,同时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分辨出支撑该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4.在课程的确定上,以职业活动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并建立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阶梯式课程结构。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的训练与岗位实践是一种典型的实践实训活动,具有明显的过程属性。 5.在工学矛盾的处理上,以推行弹性学习制度为根本途径。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关键运行机制,即为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的需要,灵活、弹性地确定教学时间、教学地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二)在资源建设上,学校与企业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育人 本课题中的产教合作教育模式,在校企合作的范围半径上,是要构建“一校多企”的办学模式。产教合作机制的构建是确保成人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属性发挥的内在要求。产教合作内容丰富,从硬件到软件,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从办学到教学,层次不断递进。特别是在资源的整合方面,学校要发挥组织者的作用,充分占有信息,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整合各方有效资源。 学校和企业要实现人、财、物的双向流动与合作,重点是要发挥企业优质实践实训资源的作用,包括实践场所、实训设备、实践课师资、实践课教材等;同时要有效配置学校的教学资源,包括基础课模块的师资、技术咨询和专业化的教学管理服务等。在资源的建设和整合过程中,以学校为桥梁,实现有关企业之间教育资源的调节利用。在校企现有资源无法满足教学要求的情况下,学校还要通过整合社会上的具有适应性的教学资源以满足校企合作办学的目标。 (三)在合作的内容和程度上,实现校企之间的多方面实体合作 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旨在实现企业在所有教学环节中的源头参与、全程参与、深度参与,校企之间整体联动、深度运作。 1.专业建设为龙头 学校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结合企业人才培养规划,瞄准产业建专业,围绕专业联产业,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专业链对接岗位链,实现校企合作的专业化和专门化。 2.课程建设为核心 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资格和能力分析,共同研究课程方案的规划和设计,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制定企业岗位能力标准,确保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课程内容的变化根据企业的需求环境做调整,实现育人主体与用人主体的高度契合。 3.教师队伍是关键 强化高等职业教育意识,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积极引进和聘请企业(行业)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担任专业课程模块的授课教师和实践实训教学的指导教师。 4.实训基地是保障. 职工岗位实践能力的提升,为本课题所指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核心目标。实训中心使教学更接近企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并与企业实际技术同步滚动;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教学设备,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生产为一体,发挥其应用性、综合性、先进性、仿真性的优势。 5.教材建设是抓手 借助企业(行业)之力,开发和编写具有职业和企业岗位特点的教材,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合学科体系和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吸收企业(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体现模块化、活页式、直观性。 6.实践教学是重点 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定位决定了教育、培养模式必须由注重理论教学的单元性转向理论与职业技能并重的双元性。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的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服务,着重强调学生结合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并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实践活动,解决理论困惑。整合校内外具有适应性的实践实训资源,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保证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7.企业评价是导向 在本课题所指的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设计和实践中,改变学校和教师的单一评价模式,将企业的用人标准作为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构建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开展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多元主体格局。 8.学生成才是目的 校企合作的根本价值判断,即以特定企业的人才培养规划为依据,为特定企业量身定做的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企业在职职工职业能力的提升为本课题所指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核心诉求,打造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队伍是学校和企业共同的自觉行为。 (四)在合作的效能上,打造企业、学校和政府“多赢”格局 1.服务企业人才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获得人力资源储备。 2.拓展学校发展空间、延伸学校服务功能,学校的教育供给与新形势下的教育需求相对接。 3.稳定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教育供需矛盾,符合政府公共管理服务的价值选择。 三、推行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制约因素和保障措施 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教育部也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职业教育模式”。客观上,我国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特别是直接面向企业在职职工开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在构建产教合作教育模式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更是鲜见。 (一)制约因素, 1.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本课题所指的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着重强调企业在人、财、物、信息等资源上进行全方位、多层面地参与职业教育全过程。特别是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投入等方面,为实现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企业的实质性参与、发挥建设性作用尤为重要。 实践表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内驱力不足、现有法律政策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约束力缺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职业教育包括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制约着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功能的发挥。 2.学校在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上的组织者作用和合作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本课题所指的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着重强调学校在合作中要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作用,特别是在专业论证、资源整合、质量监控方面,学校应发挥专业化优势,指导企业按照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规范开展教育合作。 实践表明,学校在资源的整合、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质量的管理方面,操作模式与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要求仍存在差距。如何有效发挥学校的办学主体作用、提高合作能力,增强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运行过程和运行质量的可控性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探索。 (二)保障措施 通过完善法律政策、加强政府的统筹引导,从制度建设上破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难题,确保学校、企业对教育履行社会责任。为此,应在国家层面上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和有效的推进策略。 1.完善现有法律,以法律规范的形式明确校企合作各方职责 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是依靠立法来规制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如德国政府制定了《职业教育法》、《劳动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来调整校企合作中多方关系,对企业、学校、学生三者的义务、责任都作了明确规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就企业、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义务仅作了象征性、概括性、原则性的规定,缺乏操作性和对校企双方在职责履行上的约束力。 建议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的内容,强化有关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方面的法律规定,明确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同时建议适时推出《校企合作教育法》,以单行法的形式确定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功能。 2.加强政府统筹引导,以导向型政策推动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 在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对校企合作教育价值功能的认识和判断,还存在着局部意识与全局意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部分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教育”观念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校企合作机制的设计和运行中,政府应充分发挥第三方力量的组织、推动、协调作用: (1)发挥资源调配方面的优势,统筹经费、统筹资源、统筹信息,引导和支持创新型的教育教学要素向企业集聚。 (2)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服务,规划校企合作方向、搭建合作平台、监督合作落实、评价合作成效。 (3)制定导向型政策,推动利益补偿机制的建立,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热情和动力。 建立健全新型产教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探索校企合作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是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路径。加强对校企合作问题的多角度研究和实践,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市场潜在需求,更新办学理念,确保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内在活力。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关于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之确定 论文摘要:任何一门学科之所以能够相对独立存在,其首要条件是必须有自己的排他性的研究对象,这是区分不同学科的主要标志。研究对象的界定往往决定着学科的研究内容、范围、性质、学科体系等,因而对于学科发展和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学科对象的界定往往也与学科知识分类密切相关,这为我们确定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知识分类 一、学科研究对象的规定性 (一)界说学科研究对象的必要性 1.研究对象的确定,是一门学科能够独立存在的基础条件。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意味着学科的理论研究就会陷入茫无目标的境地。也就无所谓拥有独特的、排他性的“势力范围”,在学科之林中也就没有了自己的位置。如果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一直处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离散状态,那么这门学科还不能称得上是一门真正的学科。纵观哪些已经独立并获得认可的学科,诸如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物理学等等,均有明确且独特的研究对象。另外,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也是形成该门学科基础理论的基石。研究对象的确定,是进行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一面镜子”,否则失去了标准,研究就无从下手。 2.研究对象规定着一门学科的性质、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有什么样的研究对象就有什么样的学科性质、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这是学科建设的基本法则。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对其研究对象的形态、性质、规律进行准确的描述和深刻地揭示才能了解学科的特质,而且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也依赖于对其研究对象的深入认识和剖析。 3.对于研究者而言,如果对于学科研究对象问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么,就很难形成“聚焦性”的研究。这样一方面会导致研究的“游离与中心之外”和“越界与其他”的状态,另一方面使得研究出现很多的“盲区”,学科的一些重要的领地或被“侵占”或仍未开垦,其必然结果就是延缓或阻碍学科的发展以及理论体系的构建。 总而言之,“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怎样界说研究对象,对于科学理论建设具有首要意义。因为,理论总是关于某种对象的理论,不存在无对象的理论,对象是理论的主体和核心,全部的理论分析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而展开的,所有的逻辑论证都是为了说明对象而进行的。只有明确了研究对象才能开始科学研究,只有科学地界说了研究对象,也才能建立起严格的科学理论及其体系”。“对于一门学科来说,生死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至今职业教育学都没能形成明确的独特的研究对象,这是其难以成为一门真正学科的最大障碍。而且更让人忧心的是关于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问题的研究至今仍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都没有形成正式的探讨和关注,几乎成了一个空白领域。尽管在一些职业教育学著作中也提及研究对象问题,但都是“一言以蔽之”,或者仿照和套用普通教育学关于研究对象的界定模式,在“教育”的前面加上“职业”或“职业技术”几个字便成了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或者将研究对象的界定夹杂在职业教育学的定义中与之混为一谈,更难有对研究对象的严密论证和科学分析。而且关于专门针对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更是少之又少,好似这个问题在职业教育学领域不成为一个问题,已经很明确了,但实际上这个问题远远没有到已经解决了的地步,一些论著或教材中标榜的所谓的研究对象与其实际职业教育学体系和内容相去甚远,研究对象成了其为了行文方便或求得体系完整的一个点缀和摆设。 (二)什么是学科研究对象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就对象来说,每门科学一开始就要研究两个问题:第一,这个对象是存在的;其次,这个对象究竟是什么?”那么,究竟什么是研究对象呢?《辞海》定义为:对象是指观察或思考的客体,也指行动的目标。《现代汉语词典》中指出:对象是指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人或事物。 对于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而言,就是指对学科客体的思考和认识。但这里面还隐含着这样几层意思需要加以澄清: 1.研究对象不等于客体,客体是学科研究的现实领域,对象则是从学科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客体的方法。学科研究对象是对客体内在本质属性的抽象和概括,而非客体本身。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瞿葆奎先生所言:“研究对象是一个认识论层次上的概念,它与客观存在并不完全一致。对象总是映射一定主题,主体对对象的认识总是从某一个角度出发,而且主体对对象认识还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认识的方法”。也就是说研究对象不是一个本体论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一个认识论层面上的概念。 2.学科研究对象应该是能反映该门学科的所有组成部分及其整体,它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研究主体正是在对象的范围内与客体发生关系。学科对象就如同眼镜,透过它我们观察现实(客体)。 3.就同一客体而言,学科不同也会导致研究对象认识上的差别。这也是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而非唯一性的原因所在。 4.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始也是最终归宿,科学研究是一种起于问题的发现止于问题的解决为目的的探究性活动,问题贯穿始终且引起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说,问题是联结研究主客体的中间环节,特定性质的问题是特定学科研究的对象。而这里的问题并不是本学科所研究的一系列具体问题的简单罗列和堆砌杂陈,而是对具体问题的高度抽象和精确概括,能够反映本学科研究问题的总体特征,具有明显的一般性特点。 5.学科研究对象不同于学科研究内容、范围与定义。研究内容是指反映学科内部各种因素的总和,学科研究对象是对学科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浓缩与凝练;学科研究对象有别于学科的研究范围,学科研究范围是对学科疆界或涉足领域的圈定,是对学科研究内容的舍与弃。简言之,研究对象是对研究范围的抽象与概括,学科研究范围是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扩展,它涵盖对象领域中所反映的全部事物。学科研究对象也不同于学科的核心概念的定义,学科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与处延的确切规定,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而学科研究对象的确定往往会带有一定的主观人为色彩。 二、学科知识类型与研究对象的确定 对一门学科研究对象的争论和不确定其实与学科知识的分类基础和标准密切相关,学科知识类型的不同必然导致学科研究对象的差异,以普通教育学为例,目前就研究对象问题的争论仍在继续,延伸出多种说法,且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有很多学者发现其实就某一学科而言其知识是可以进行分类考量的,而不同的知识类型其研究对象也应该是不尽相同的。有些学者尝试将自己理想的教育学知识进行了分类,并给出了“自圆其说”的合理解释,从这些分类当中我们也可以对学科研究对象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并得到更深刻的启发。诸如:教育学知识的“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等。 学科知识分类对于学科研究对象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不同的理论类型必然对研究对象有着不同的规定。对于职业教育学而言也是一样,从来没有一种职业教育学可以完全地解决职业教育学面临的所有问题,也不可能将各种职业教育学统一于一种职业教育学命题体系之中,这必将是徒劳无益的,职业教育学可以沿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认为为了使职业教育学尽快走向科学化也应该将职业教育学的知识进行分类考察。本文试图借鉴德国教育学者布雷岑卡(又译为布列钦卡)的教育学知识分类体系借以考察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三、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确定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已出现的关于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的一些观点都有其可取之处,但是这些观点往往看似明了走近却又朦胧模糊,这使得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问题仍是一个“斯芬克斯之谜”。本文认为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应是职业教育问题。理由陈述如下: (一)科学研究以问题为研究对象 许多哲学家认为科学始于问题,科学探索和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即为问题求解的过程。因而,作为这一过程之结果的科学成果、科学理论,也就是问题之解。由此看来,科学不但是始于问题、关于问题的,而且是为了解决(解答)问题的。正如美国学者劳丹所言:“科学本质上是解决问题的活动”。在日常生活和研究工作中,我们经常观察到各种事实和现象,然而,如果我们不对观察到的事实或现象提出问题,那么它们只能是平凡的事实或现象,并不能引起人们对它进行思考和研究。只有在把现象或事实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科学才能开始。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以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最终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 什么是问题呢?从抽象的普遍的意义上说,问题就是矛盾、疑难,更确切地说就是从主体需要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中产生出来的一种矛盾。作为一种复杂社会性活动的科学,其主旨就是解决这种矛盾和问题。那么,科学所需解决的问题又有哪些呢?有学者将科学的问题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怎样”(“然”)之类的问题,其中包括现象、面貌“是怎样”(“其然”)、其原因“是怎样”(“所以然”亦即“为什么”)、其实质“是怎样”(“实然”或“本然”)这三方面的问题。这三方面大体相当于经验、科学、形而上学(“物理学之后”)这三个层次。第二类,“应怎样”(“善”)之类的问题,其中包括事物状况“应怎样”(“应然”)、理想的图景“应怎样”(“该然”)、自己的行动“应怎样”(“应为”、“应做”)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这三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价值评价、价值设想、价值取向。第三类,“要怎样”之类的问题,这又包括主体的行动“能够怎样”(“可能”)、“最好怎样”(“可行”)、“决定怎样”(“要做”、“必行”)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简言之,这三个环节就是可行性分析、优化选择、确定方案。科学所要解决的上述三大类问题,实质上就是事实问题、价值问题和实践问题。总而言之,以问题为学科研究对象是符合科学精神和实质的,比起以现象及规律、关系、存在等学说更具有说服力,因为没有了问题我们的研究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职业教育问题及其分类 本文认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的界定与学科知识分类密切相关,不同的理论形态其研究对象应具有异质性。依据德国教育学者布雷岑卡(又译为布列钦卡)教育学知识分类标准,教育学知识有三种类型: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学。他认为应“取代那种含糊的、什么都囊括了的、同时表现出科学、哲学、实践之特征的学科,应该出现三种陈述系统。它们对应三类教育学知识,即科学的教育学知识、哲学的教育学知识和实践的教育学知识。这三种知识具有不同的基础并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其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替代他者。我们也可以用教育理论类型来取代教育学的知识类型。这三重划分基于三种有关教育问题的不同理论视角,与上述科学的视角、哲学的视角和实践的视角有关”。基于此,我们将职业教育学的知识类型相应地划分为三类,即科学职业教育学(理论)、哲学职业教育学(理论)和实践职业教育学(理论)。三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学都有自身相对有限的主题领域,以各自面对的职业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职业教育学理论体系。也就说,每一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学都应该有其特定的范畴、逻辑起点、陈述体系以及研究对象。尽管这三种形态的职业教育学都是以问题为研究对象,但却是不同类型(异质)的问题。布雷岑卡还特别强调,应该从“目的—手段”一体性的角度来认识教育学(理论)的对象以及讨论其规范。科学教育学(理论)、哲学教育学(理论)和实践教育学(理论)都应完整地面对教育实践,只有这样,这些教育理论才有可能称得上是关于“教育之学”或“教育的”理论。他认为导致过去的教育学(理论)研究名不副实的原因在于这种“目的——手段”对象观的分离使然,而教育实践主要是以“目的——手段”的结构所呈现的,即它总是要不断地以教育手段达到所要追求的教育目的,促成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是其一以贯之的思想和议题,在三种类型的教育学(理论)中都可以看到它。 1.科学职业教育学(理论)的研究对象:职业教育事实问题。根据布列岑卡关于科学教育学(理论)的诠释和理解,科学职业教育学(理论)在应然状态下,是一种在逻辑上较为严密,可以进行验证或证实的假设性规律的知识类型。其任务应是获取关于职业教育领域的科学知识。其研究对象应是职业教育事实问题,即回答职业教育是什么的问题。那么,什么是职业教育事实问题?在这里有必要做一个解释。首先要阐明什么是事实?目前来看,想要给“事实”下个定义并非易事,是个比较令人“头疼”的问题。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哲学家和学者试图给出一个正本清源的说法,也因此出现了许多不尽一致的观点和见解。但不论哪种观点都承认了事实是被主体人感知到的客观存在物这一核心要素。事实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永恒性、独立性、联系性等特点。我们把职业教育事实问题界定为:客观存在的职业教育是怎样或是什么的问题,包含了职业教育的现象、原因、实质等问题。 2.哲学职业教育学(理论)的研究对象:职业教育价值与规范问题。布雷岑卡按照哲学可能涉及到的一些问题,把它区分为分析——批判认识论哲学、阐明世界观(形而上学)的哲学和规范哲学。就教育学领域而言,他认为更为有用的是规范教育哲学(或者规范的哲学教育理论),并将其作为教育科学的补充。它回答在制订教育计划和采取教育行动时出现的价值问题和规范问题。其任务是,给教育者和主管教育的政治家提供评价取向和规范取向。在规范教育哲学中,首先要讨论的是各种与评价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教育情境中的全部因素,尤其涉及各种目的和手段。教育哲学家应当指明各种教育现象有价值或无价值,确立善(或价值)的优先地位,并通过确立最高的目的(理想、价值或善),赋予人生与教育以意义;其次要制定各种规范。为此,须把表示应当是什么的规范与表示应当或不应当做什么的规范区分开来。前者为教育的理想、后者为教育的行为规范。 哲学职业教育学(理论)亦是如此,其研究对象应是职业教育价值和规范问题,为职业教育计划和行动提供方向性保障,为职业教育者和职业教育决策者提供评价标准和规范策略。这些问题涉及职业教育情境中的全部因素,尤其涉及目的和手段。哲学职业教育学(理论)的认识方式是认识主体将介入所认识的事物,对之赋予意义,进行评价、做出辩护或建立规范,其所研究的对象不是既定的客观的对象,而是无法给定规范的对象,即待辩护的价值与规范,此时哲学职业教育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不再是职业教育事实,而是出于主体对职业教育的主观需要的价值或规范,这种需要离不开职业教育事实这个基点,但主体需要与事实属性是一种建构关系,不同于单纯的职业教育事实本身,表现为规范或价值的辩护或确立。 3.实践职业教育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实践问题。布雷岑卡将实践教育学纳入到他的教育学体系之中,使之与科学教育学、哲学教育学构成三足鼎立之势。其中,实践教育学没有科学建构的目的,只是直接的独立的实践目的,它为教育者提供与教育实践有关的各种理性知识。因此它既非教育科学的附庸,也不从属于教育哲学,它是一种独立的教育学样式。它主要回答“什么是应当发生的?”、“应当做什么?”、“教育应该如何进行即教育者在努力发挥种种影响时,应当怎样做或应当做什么?”。实践教育学的目的在于提供规范性知识,任务在于为教育者的行动提供指导,“它给处在一定社会——文化中的教育者提供关于其教育任务和完成这些任务的手段的信息,并用适用的世界观和道德去激励他们的教育行为”。因此,实践职业教育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从事实出发,探讨如何变革未来的实践,即以职业教育事实为基点的实践问题为研究对象,包含了规范性问题(回答应该怎么做)和技术性问题(回答怎么做)。正如前所述,“实践教育学没有科学目的,而只有实践目的”。实践职业教育学(理论)是直接指向职业教育中的每个实际问题的,既为职业教育者规定任务,又给职业教育者解决具体问题提供有效方法。实践职业教育学(理论)同样作为一种规范性研究,意味着研究主体将介入所研究的事物,为事物确立价值取向与规范。但其认识方式与科学职业教育学是有差异的,是“指令性的”。其研究对象是要主动地参与和干涉未来的职业教育实践,如何具体地规定特定时空下的职业教育者的行动纲领,可以用“理想中的行动纲领”来概括。意思是:这些行动纲领是建议性的,非强制性;富有理想性质;具有情感性和号召力;指向未来,而不是过去,等等。实践职业教育学(理论)要有效地指导职业教育实践必须从科学职业教育学(理论)中获得法则性的知识,从哲学职业教育学(理论)中寻求价值判断的标准,它是通过对科学职业教育学(理论)与哲学职业教育学(理论)所提供的知识进行评价性综合来指导职业教育实践的。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试析时代主题与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回应 [论文摘要]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时代的主题。职业教育即“生存”彰显。但现实的职业教育却遗忘了“生存”。人的本真生存是生存论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生存论哲学对重新诠释职业教育内涵具有方法论意义,借鉴生存论哲学观照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论文关键词]生存教育 职业教育 理论研究 一、生存问题是时代主题 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作为人生存最低限度的“活着”这一问题已基本解决,人的生存主要不再因物质匮乏而受到严重挑战。然而,在此种情况下,人们更加关注“生存”,“生存”以至于成为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话语。不仅社会下层人民为“生存”所困,而且一些“生活”颇为优裕的人也在感叹“生存艰难”。从世界范围看,不仅发展中国家致力于解决生存问题,发达国家同样也没有摆脱生存困境。尤其受全球化浪潮的影响,生存问题变得愈益复杂且严峻,原以为很容易解决的“生存”问题却变得困难重重。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等,推进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中国正融入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现代化的洪流,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中国人的心性结构正处于持续的不稳定性变化之中,中国现代化进程使国家富强理想逐步变成现实。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尚需继续努力,促进社会均衡、协调发展,尽快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中国人的“生存”水平依然处于较低层次,生存与发展问题仍是这个时代的主题。 理论是实践的反思和提升,人的生存问题已经成为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共同研究的根本课题。现代化虽使人们生存的物质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扩展了人们自主、自决的自由度,但人的生存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本真生存的寻求构成西方哲学的中心课题。生存问题之所以凸现,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方面,随着语言学和逻辑学的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符号逻辑的创立,使一些哲学家感到有必要也有可能从语言批判的角度,重新审视哲学史上沿袭下来的种种观念,弄清楚其意义之所在。另一方面,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相对应的人的生存危机又使另一部分哲学家越来越注重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探究。正如施太格缪勒所指出的:“知识和信仰已不再能满足生存的需要和生活的必需了。形而上学的欲望和怀疑的基本态度之间的对立,是今天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种巨大的分裂,第二种分裂就是,一方面生活不安定和不知道生活的最终意义,另一方面又必须作出明确的实际决定之间的矛盾。”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持续而广泛地关注和探讨着人的价值、人的异化、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责任、人的存在方式等现实和理论问题。在这场持续而广泛的探讨中,人的本真生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职业教育是人类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教育中人的生存问题的解决就是社会中生存问题的解决。职业教育直接影响人的本真生存,人的生存必然是其关注的重点和核心,职业教育研究者的旨趣亦应转向对生存问题的关注。实际上,党和政府历来都重视人的生存尊严和人的生活质量,都大力提倡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尤其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我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与任务,指出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十六届五中全会更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这就要求我们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需求,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将职业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在改善民生、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民生社会建设,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不可或缺。职业教育被寄予厚望,承载着培养全面发展、具有与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他们要能创造物质价值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这些创造者自身也能享受到精神方面的愉悦,真正成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一个文明的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并使人的生存价值得以彰显。 二、职业教育即“生存”彰显 人具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与尊严,这是能被普遍接受的命题。人类通过对象性活动体现人类生存的目的性,人的生存目的性决定了人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人的生存意义追求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本真地生存是人的永恒追求。职业教育作为人类一项有目的的活动,它是人类对生存意义追求的体现。马克思说:“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就是说,人追求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还超越这种物质追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人类生存问题之解决方式亦内化于职业教育之中。职业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亦是将人由一种生存状态,带到另一种更理想更圆满的生存状态。正如有学者阐述的那样:“学校教育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试图提高'生存'关怀的程度和层次的一种努力”。 梳理中外有关“人的生存与职业教育”思想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职业教育起源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西方职业教育发展起源于对人的生存需要理解的认识。人的尊严源于人善于运用自己的理性,人是理性的存在,人本身的自在就是目的,而不是被使用的手段。康德在他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明确提出,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和他人当目的,而不是手段。每个理性存在的人作为目的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绝对价值,他不是作为手段依附在其他目的之上的条件性价值,人的生命与理性的价值是无条件的。我国教育家的职业教育思想始终贯穿“实用”(以反对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实效”(以反对教育不切实际)和“解决生计问题”(以反对不能适应社会上实际需要)。相应的,我国始终将职业教育建立在“解决生计”基础上,如“富国强兵”、“促进就业”,或者发展社会,甚至更直接,名曰“发展经济”。不同的只是西方人对人的生存的认识不同而已,他们对人的生存理解建基于理性人、自然人等的基础之上,其基本理论建立在对人的本质理解基础上,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建基于理性人、自然人的生存特点。职业教育与人的生存问题密切相连,无论是“理性人”、“自然人”生存需要,还是“生计”需要,都体现教育家对人的生存问题的关怀。从古代学徒制形态的职业教育、近代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到今天多种形态并存的职业教育,都是职业教育本质在不同社会发展形态的表现形式。无论是西方职业教育理论的“职业教育是人的理性运用”,还是中国职业教育理论“职业教育乃改善生计的手段”,其实质都一致认为,职业教育就是解决人的生存问题。从经济而言,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工具;从政治而言,职业教育乃提升国家综合国力之手段。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是人实现本真生存的不同扇面。 从人的本真生存看,职业教育乃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促进人的发展是职业教育基本旨趣。职业教育乃人类的一种生活,职业教育即人“本真生存”的彰显。职业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的关系即职业教育活动是一种生活,是立足于当下的生活,走向可能生活。职业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职业教育要与工作世界密切联系,其中包括实践教学、工学结合和产学合作;第二,职业教育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如,关注学生就业、创业、学生的情感体验等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价值观等等。 以人的生存看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无论作为社会现象还是理论品质,始终是人的生存、生活和生命之花绽出的过程,职业教育即发展。首先技术即人的生存绽露。第二,技术浸淫着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追求。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是真理的发生方式,它作为工具就是发挥作用,而发挥作用以“带出”(poiesis)的可能性为前提。就人与技术的关系看,技术思想家芒福德认为,人首先不是工具的制造者,而是意义的创造者。职业教育因技术的双重价值具有双重价值,其中功利价值是人生存的基础,终极价值是人生存的永恒目标。 三、职业教育遗忘了“生存” 从“生存”的本真意义来看,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 第一,职业教育成为“人力”教育。职业教育强化“工具”内容,遗忘了“技能”中包含人的理智、情感和审美。职业教育异化为“现实的生存工具”,“能力”被简化为一堆没有活力的“技能”或“技巧”,人被看成可随意拆分的机器,人的各种能力就是机器的零部件。人们把职业教育由培养“人”变成培养“劳动力”或“人力资源”,忘记了职业教育亦是“教育”,忘记了“教育的目的”。突出的表现是,许多人对“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存在着误解。本文认为,依据“岗位群”要求安排部分职业教育内容是必需的,也体现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按照技术学的范式选定职教内容符合技术形成的原理。但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技术学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上,认识论上的知识只有转化为教育立场中的知识才能成为教育知识。教育立场的技术知识需要学生体验到其重要性与价值,并且让他们通过知识的学习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这时技术知识才能转化为人在工作中运用的“缄默知识”系统。从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来看,如果将技术学视野中的知识或“岗位群”所需全部变成学生学习的材料,这就免不了使职业教育被“效率”所“控制”,学生变成“原材料”、学校成为“人才加工厂”、课程变成“标准件”加工的“机器”。另一方面,作为与自然科学同义语的科学,是人类了解自己的工具。正如现代大科学家怀特海等指出的那样:伽利略等以来的科学进展差不多已使我们知道了物理和生物界中所有可以证明的真理,但它对我们神秘的人自身的问题之解决却少帮助。相形之下,职业教育学对职业教育自身研究的局限性就更加严重了。 第二,职业教育中人的本真生存缺失。职业教育对“生存”的关切可以分为“实存关切”与“终极关切”。“实存关切”乃是将此在之生存仅仅理解为它的现实性,并仅从现实性方面关切此在。也就是在“活着”的层面对此在的关切;“终极关切”乃是将此在之生存理解为它的精神性,并从精神性层面关切此在。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无“人”的职业教育一味地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一味强调学生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一味强调学生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不考虑学生个体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和个人价值追求。这种职业教育是一种在人格与个性发展问题上止步不前的教育,它造成诸多人性的断裂:一个人在生产中可能是能工巧匠,但在精神生活中却缺乏情趣和美感;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可能会恰当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但同时又是一个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人;他极有可能整天忙于生计、为了物质生活的存在而失去精神家园。职业教育演变为在“职业”、“技术”固态知识的教学,一切以“实用”为尺度,使整个学校弥漫着“理论知识无用”的论调。职业教育立场中的知识简化为凝固的文字(具有丰富内涵的知识多以不同形态的“文字”资料呈现出来),固态知识代替流动的知识,使本来蕴含丰富人类财富的“知识”成为无意义的“空壳”知识。学生领会不到知识的意义、体验不到知识技能掌握的情感价值,知识教学成为无意义的“灌输”。所谓“实践教学”,也不过是增加知识学习的地点而已。学生对与人的生存意义息息相关的人文课程(或通识课程)不感兴趣,转而选一些考试要求较低的课程。在这种职业教育生活中,学生感觉不到知识学习的价值、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感受不到知识技能的学习所带来的尊严。用雅思贝尔斯的话说就是“……反叛;虚无主义的绝望;无数得不到发展的人陷入困惑;许多人放弃有限的目的,抵制和谐的诱惑,但是却沿着错误的道路探索……”。“精神因其散漫于群众之中而衰亡,知识则由于被合理化地处理到让一切浅薄的理解力均能接受的程度而贫困化了,除非所追求的目标可以用实用和物质的价值来表达,否则,人们是不愿付出努力。” 第三,职业教育忽视其本体功能。职业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服务经济的功能,也包括改善个体生存质量的功能。职业教育的本体功能应该是关切此在能尊严地“活着”。为了能够关心此在的“活着”,职业教育就必须能够为受教育者提供他们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所不能或不易产生的“能力”或“品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然后在此基础上生产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本身。为了能够满足此在实存的生命生产的需要,职业教育必须倚重于劳动科学与效能科学。职业教育本是与人的生存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但当前职业教育学科研究框架内,职业教育学只研究怎样把外部世界(社会行业企业所需要的)知识“塞”给学生,不研究怎样发展学生的内在力量。时下国内职业教育研究,最热门、最时髦的用语是“职业教育”要“以人为本”,令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职业教育研究者在这方面却无视人之根本所在。虽认识到人的“生存问题”及对个体和社会所构成的威胁,如现在社会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严峻对社会造成动荡,影响国家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等等,但看不到人作为人的“存在问题”及对个体和社会的威胁。在物质不太贫乏的今天,现代职业教育依然是“实存的教育”,而不是“生存的教育”。这种实存的职业教育给予人们以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却没有给予人们以生存的理由和根据;给予人们对于自己和人类文明一种盲目乐观,却没有给予人们一颗清醒的头脑。其结果是,在现代教育的作用下,现代人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生存能力(技术/技能),但是却越来越对生存的必要性发生怀疑。 四、职业教育理论亟待研究的问题 面对当今的社会主题,随着人们物质需要得到相对满足,人的精神方面的问题被提到了历史日程上,对生存问题的思考也广泛渗透到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思考中,《学会生存》提出:“社会己经创造了物质财富。这是人类'追求富有的权利'所需要的。在整个历史过程中,这些就是社会的根本目标。现在社会难道不应该把'学习实现自我',即人的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吗。”学会认知是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是为了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是为了与他人一道参加的所有活动并在这此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了使受教育者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为了与其整个使命相适应,教育就应围绕这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让受教育者走出模式化、表浅化、庸常化的生活层面,全面了解自己的生存境域和生存可能性,在与各种对象打交道的过程中,既依赖外在对象,又不断地否定和超越它们,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道路,创造真实的自我。职业教育不应该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从教育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角度,而应以一种更加开阔的眼光,即以促进人的发展的眼光来确定职业教育的定义。正如联合国有关文件指出的那样:“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这既符合教育的从根本上来说的人道主义的使命,又符合应成为任何教育政策指导原则的公正的需要,也符合既尊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又尊重传统和文化多样化的内涵发展的真正需要。”它向世人宣称: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关注人的潜能的发挥、素质的提高,即教育要关注人的本真生存和价值追求。人的本真生存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职业教育的合法性建立在对人的本真生存的认识的基础上将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对人的本真生存的理解是生存论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生存论哲学对重新诠释职业教育内涵具有方法论意义,借鉴生存论哲学观照职业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课题。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试论高职工IT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职IT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体系 目标体系 内容体系 管理体系 保障体系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IT职业教育及软件行业发展现状,针对高职IT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标准不统一、重视硬件建设而轻视软件建设等问题,从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等多方面探索研究了新形势下IT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建设,对提高学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都有帮助,值得长期探索研究。 高职lT职业教育是IT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是促进IT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高职IT职业教育对调整lT教育结构、广开成才之路,促进lT教育的普及,提高lT教育整体效益,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增进教育与经济的结合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职lT职业教育在国家各种教育中所占比重多少,是否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对学生数量的要求,反映出一个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同时,高职IT职业教育的好坏,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制约着整个国家lT行业的发展。 1.IT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1.1lT教育与社会需求 近几年,伴随着中国lT产业的飞速发展。企业对IT人才的需求持续升温。根据权威机构测算,中国IT人才年缺口1O0万。据国家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IT业仅软件开发人才的缺口每年约24万~28万人,而以我国“十一五”规划的设计,每年应培养软件人才达34万人,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而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每年培养了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但能够适应IT企业需要的人才,尤其是掌握最新计算机应用技术,具备大量项目经验的IT人才却少之又少。面对大量有志于lT行业的中高级学历人才,lT职业教育机构就承担起了连接学历教育与企业实际需要的桥梁功能。相对于四年漫长的学历教育,IT职业教育以其灵活高效、目标明确等特点而深受现代人的青睐。其中,高职lT职业教育占很大比重。因此,必须加强lT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完善IT职业教育过程中实践教学体系,走校企合作办学道路,以保质保量的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要的IT人才。 1.2软件行业现状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击,我国软件行业大力拓展国内市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产业规模继续扩大,结构和布局不断调整,行业应用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推动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2009年中国软件产业总量达到9513亿元,同比增长25.6%,增速比上年低4.2个百分点。 其中软件产品增长稳定。2009年,全行业完成软件产品收入3288亿元,同比增长26.3%,增速高于全行业0.7个百分点,但比上年低2.4个百分点。 软件技术服务增势突出。全年完成软件技术服务收入2126.3亿元,同比增长31.4%,高于全行业5.8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224%。其中外包服务收入307{E元,增长35%。 系统集成增长放缓。2009年系统集成收入22029亿元,同比增长23.7%,低于上年增速26l7个百分点。随着国内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普及,通用型系统集成业务正在萎缩,中小系统集成企业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受益于3G建设加快、电子政务稳定增长、金融业扩张等,一些规模大、管理较好的大型企业系统集成业务增长稳定。 受电子制造业下滑影响,嵌入式软件和lC设计收入增长较为缓慢。全年嵌入式软件收入1673.6亿元,同比增长22.1%,低于全行业3.5-I"-百分点;IC设计业收入222.2亿元,同比增长10.1%,低于全行业15.5个百分点。 针对我国软件行业发展的新特点,结合学校所在地域位置,在lT职业教育中适当增加软件外包服务项目的实践环节很有必要。 2现行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2.1实践教学体系标准不统一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许多由大、中专转型过来的高职院校仍然还沿袭着传统的教育体制、教学模式、教学计划,乃至课程设置、教材教具,采用的仍然是“小本科”的办学思想。而一些发展快的高职院校,在借鉴了国外同行办学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对过去的教学体系进行了大量改革,建立了适合本校的理论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虽然走出了本科的办学模式,但在全国范围内同类院校专业还没有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标准,需要在今后的办学发展中整合统一。 2.2重硬轻软小而全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始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计算机等硬件设施的配置。但实践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例还不够合理,实验小而全针对性不够,很多实践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只是为了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和掌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实践能力差,很难适应要求高的实践教学;二是教学安排不当,理论和实践脱节,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前后衔接不好,教学内容交叉重复又有空隙,实践项目存在重复现象,降低了教学效率,同时部分课程内容陈旧,实践内容简单,创新性不足;三是专业知识更新快,现有专业实验相对简单,基础验证性实验较多,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较少,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就业时专业对口率低;四是专职实践教学教师数量不足,力量分散,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 3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3.1教学目标体系的建设 (1)调整培养目标。贯彻“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把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作为培养目标,制定以实践为主体、理论课程依附于实践课程的专业培养计划。应大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逐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培养内容的衔接和互通。与之配套,必须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籍管理制度。 (2)调整教学计划。高职IT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计划时应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同时考虑职业素质教育,以体现高职IT职业教育特点。课程设置要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内容应尽量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将学生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考核结合起来,既可让实践教学考核保持职业性方向,又可避免重复考核。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就业的需要,调整与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计划,设定多层次目标。 3.2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 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为了突出能力培养,应采用按能力层次划分的“分层一体化”构建教学模式。具体说,就是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通过合理配置,构建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 3.3教学管理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管理包括机构、教学基地和人员等的管理及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等。 管理机构、基地建设和人员管理通常采用校系二级互有侧重、分工负责管理模式。校级实验、实训中心可定为具有一定管理职能的教学实施单位,负责管理综合性实验室和训练中心;系部负责专业性实训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教学组织实施。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实践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任务的下达,质量监督和考评由学校归口管理。校外实训基地应由校企双方根据合作协议共同管理,按培养计划安排教学环节,实施质量监督和考评。学校应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的实践教学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全校实践教学的计划组织、管理协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质量监控与考评等工作。 要加强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等实践教学文件资料和管理制度建设。实践教学工作涉及面宽,要保证组织管理工作到位、教学环节合理衔接,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实践教学活动有章法可循、教学监督和检查有制度可依。 考核评价必须紧紧扣住培养目标,重点应放在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技能考核、评价上。教学考试要尽量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接轨,考核重点要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考点相吻合,加强对考核方法、考核形式和考核手段的研究,以提高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为抓手,抓职业技能鉴定,促实践教学质量提高。 3.4教学保障体系建设 高职lT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包含:以具有一定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较完备、先进的设备设施、仿真性的实践教学环境以及具有实践教学特色的环境三个重要方面。它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1)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高职院校致力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普遍引进了一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但“双师型”师资的质量,实验、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仍然是制约各校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打造鲜明特色的关键问题。师资队伍建设也要转变观念、大胆改革。从学校的长远发展看,加强理实一体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同样重要。学校人事部门要按照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制定具体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应重点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方向和培养方法的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师资继续教育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建立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教师“双资格证书”准入制度;政策规定和鼓励教师在企业与学校问进行有序流动,自觉深入到行业企业一线熟悉生产,参与科研和技术开发;吸引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的加盟;改变传统的“学术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师资结构调整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2)教学模式创新。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仍延用普通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开进行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创新下功夫不够,学科体系的课程建设仍占主要地位。现代职业教育已有不少可借鉴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项目驱动教学法。该模式不受书本、课堂的制约,学生按照项目的要求划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任务,并最终提交成果、接受评价。此方法从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多角度考核评价教学等方面对原有课程结构、教材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进行了结构性的改革。 (3)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鉴定的基础保证。要按照实践教学体系和职业技能鉴定实施的需要进行校内基地的建设。设备添置应遵循“一个兼顾、两个同步”的原则,即基本技能训练的常规设备添置与专业技能、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训练的先进设备添置兼顾;训练设备的技术含量和现代化程度要与企业生产水平同步;设备的投入与实训项目开发同步。校内实训基地除发挥其校内教学与鉴定功能外,应具备开放性和服务性功能。高职教育要面向社会实施开放式、多样化的办学,要从思想上拆除中国式高校的“围墙”,努力拓展校企全程合作、互动互利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研究合作模式,针对各种培养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形成学校发展资源的多元结构和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局面。要在吸纳社会办学资源,共同建立实训基地、研发中心和校办企业等方面探索、创新,在与企业合作中实现“双赢”发展。 4结论 经过多年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近几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而专业对口率也由2007年的27%提高~JE2009年的40%。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在学生就业方面取得一定成绩,这和计算机专业相关领域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是分不开的,很多企业单位对我们的学生仅仅面试一两次就签订了用人协议,这是对我们几年教学改革的肯定。 信息社会,变化万千,针对信息社会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改革,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拓宽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综合应用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改革是个长期过程,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研究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采取各种途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研究 论文摘要:在传统教学实践中,应用写作教学存在着重讲授轻练习、重技巧轻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学用脱节的弊端。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应用写作课程教学中引入项目课程理论,将对高职高专应用写作教学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论文关键词:应用写作 项目课程 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写作已经成为毕业生进入社会的必备技能。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应用写作课程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特别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意在将理论和实践更为紧密结合的项目课程改革,对传统的应用写作教学提出了挑战。本文意在在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中引入项目课程理论,对高职高专应用写作课程作项目化教学实践探索。 1项目课程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可定义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与其对应的课程模式是学科课程。职业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是一种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只有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设置的课程才能是项目课程,这是项目课程的本质所在。项目课程改革最坚实的理论基础是职业教育课程的结构观。这一观念认为,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教育课程不仅要关注让学生获得哪些职业知识,而且要关注让学生以什么结构来获得这些知识。课程结构是影响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重要变量。课程作为沟通个体与社会的桥梁,其结构不可能来自课程本身,而只能来自外部世界。采取什么课程结构,取决于人们对课程出发点这一基本问题的看法。就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而言,其课程有两个基本出发点,即学科体系和工作体系,与前者相联系的课程旨在把个体导向学科体系,培养学术型人才;与后者相联系的课程旨在把个体导向工作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工作体系是一个实践体系,这一体系对知识的组织方式不是按照知识之间的相关性,而是按照工作任务之间的相关性组织的。 2高职高专应用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应用写作是一门实用性、技能性很强的课程,但在我们的传统教学实践中,存在着重讲授轻练习、重技巧轻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学用脱节的弊端。表现在如下方面。 (1)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呆板。由于应用文本身体式的规范性、明确的工具性、极强的法规、政策性,使得它与文学体式相比,缺乏生动性、形象性。学生由于限于自身阅历及对社会的认识程度,在学习应用写作时对事物缺乏主观感受,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是一种受命行为,因而教师在实施应用写作教学时就难以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应用写作本身客观存在的教学难度。而我们传统的灌输式的授课模式都是由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写作技巧,再分析例文,最后学生被动练习。这种授课方法以教师为中心非以学生为中心,没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本来就程式化的应用写作变得越发枯燥,更谈不上学以致用了。 (2)教学目标错位,教学内容重心偏离。教学过分突出知识目标。职业教育的应用写作教材大多还沿用学术教育中的学科体系,与之相联系的课程旨在把个体导向学科体系,培养的学术型人才。而职业教育应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违背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至于我们在教学中常以理论为本位而非以写作技能为本位。传统的应用写作教学是以文章为研究对象,从文本角度出发.归纳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忽视了写作主体的能力培养和写作行为的过程分析,导致写作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3)学生学习兴趣低落,教学效果不明显。应用写作有规范化、格式化的特征,教学很容易流于照本宣科的程式化灌输,导致课堂气氛的平淡呆板,学生写作时常处于一种机械、被动、甚至冷漠、厌恶的状态,缺乏学习兴趣。实际上。作为大学生。接触应用文的机会少,同时对社会的认识总是充满着好奇渴望。调查显示,他们对陌生的应用文写作开始大多抱着新鲜的态度,也有为将来的发展而学好应用写作的意愿,这是引起他们学习应用写作兴趣的原动力。关键是教师能否将这种新鲜态度及意愿保持下去,并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应用写作的兴趣。 3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可能性 项目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是理论与时间更为紧密的结合,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它要求课程的内容设计,要以项目为主体,就是围绕项目来组织课程,以接近情境性,把职业情境和学习情境对接起来。这就要求进行项目课程改革的课程应具有实践性。并不是所有课程都可以项目化,有些纯理论性的基础学科,如数学只能按照学科体系来组织教学。尽管应用写作是语文学科写作课程的组成部分,但应用文具有与其他文体不同的独特性,即表现为应用文写作与工作、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中,从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到社会团体或个人,人们处理事务、交流信息及沟通协调,社会每一个领域不同层面都离不开应用写作。应用写作这种实践的功用性,要求写作理论必须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必须是面对实际的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技能和职业技能。这一目标和要求恰是符合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特点及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 4应用写作项目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项目课程的本质是一种以工作过程为线索设置课程、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学习项目、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的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者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融注于工作任务之中,教学过程由任务来驱动,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技能的提高完美地融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将以项目的形式将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务。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设计确立项目、任务(情境),这是项目化教学的首要任务。通过深入工作实践,进行工作分析,在此基础上确立项目。应用写作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其面向不同职业领域应有所侧重。因此,我们去确定项目、任务时,针对不同专业,项目任务各有不同。具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础项目,应用写作中公文类文书写作、机关事务类文书写作,这些内容是各行各业、各领域通用的,各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写作基本技能。由此而确立的项目作为基础项目各专业通用。一类是专业项目,即专业所面向的工作领域而产生的项目。如招投标文书制作、经济合同订立等。各项目根据难易程度可分为入门项目、主导项目、自主项目。下面是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经过深地分析,确立如下项目。 项目一: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具体工作任务有:①制定市场调查方案。⑦确定市场调查方法。③设计调查问卷。④市场调查资料收集。⑤市场调查资料整理分析。⑥撰写市场调查报告。⑦撰写市场预测报告。 项目二:教学仪器设备招、投标。具体工作任务两组:一组作为投标方,工作任务有:①收集招标信息。②制定投标方案。③制作资格预审文件。④制作投标书。⑤投标。⑥签订经济合同(经济合同的草拟)。一组是作为招标方,工作任务有:①招标公告(招标公告写作)。②制定招标方案。③发放自资格预审文件。④制作招标文件。⑤组织招标会议,开标、评标,确定中标人。⑥撰写评标报告。⑦发中标通知书;⑧草拟经济合同、签订经济合同。以上项目融汇了应用写作课程中的投标、招标文书写作、商务谈判方案、经济合同、调查报告写作等教学内容,这些都是营销专业学生将来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要注意的是,“项目选择必须轮廓清晰,有明显而具体的成果展示,要有完整的工作过程,并与企业的实际的商业活动有直接的联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每个项目的设置不宜过大,以免支撑的理论知识太多,导致教学组织困难。 (2)制定计划,交给任务。分组教学是项目化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科学分组应坚持平衡划分原则,将不同能力、不同优势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有利于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合作学习。小组人数要适宜,小组规模应视项目大小和教学要求来调整。小组的管理亦可引入企业现实的管理体系,任命或选举小组组长或叫经理、主管等,形成不同的管理层次,对小组及项目实施管理。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管理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职业角色的定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在计划的制定上,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自主确定工作的步骤和程序。教师只需对学生计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不善完善之处给予指导,逐步完善计划。对计划中的每一项工作内容,小组组长(经理)要明确分工,落实到人。 (3)按照计划,实施项目,完成工作任务。在实施项目任务的时候,要根据不同项目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入门项目可由学生从书本、网络、调查等途径获取有关写作知识,通过小组成员协作,自主完成工作任务。若项目比较复杂,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适时地i井授需要的写作理论、写作技巧。要注意把握讲授的运用时机,把握理论的切入时机。同时,教师所讲授的理论以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限。 (4)交流分享,检查评估。工作任务完成后,采用学生交流、互查与教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价。教学评价的重点应该是过程性评价,包括每个学生在各项目开展中的参与程度,完成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隋况,结果如何。特别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的评价。整个评价应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兴趣、体验成功、培养其热爱专业、勇于创新、乐于实践等综合素质的目的出发。 5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项目课程实施)所面临的问题 (1)项目课程整体课程体系设计问题。项目课程开发是一个专业的课程整体性开发,是对整个毕业生就业岗位所进行工作分析之后,确立项目课程门类和项目课程结构体系。因此,应用写作项目课程开发要纳入学校整体项目课程开发体系。否则,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就可能走入误区或半途而废。 (2)教材建设问题。这是项目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以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化的应用写作教材较少。有与没有,教材质量的高与低直接制约着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教师的适应能力问题。由于长期习惯于学科型课堂教学和受到传统教师评价的影响,教师比较重视按普通教育的模式主要在课堂进行理论教学。实施项目课程,教师的能力就不适应了。要培养技能型人才,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特别是教师是否有应用写作的实际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是关键。 (4)教学场所、环境的问题。项目化教学讲求工作情境的设置,力争模拟实际工作情境或直接进入实际的工作环境。有时需要领学生走出教室,变封闭式的模仿为开放式的实际操作,以弥补学生生活阅历和写作经验的不足。如学习公文写作,可到当地政府机关了解现行的各种公文的制作、处理等实际程序规范,在社会实践中去体会应用写作的全过程。有人建议建立应用写作模拟实验室。但目前很少有学校在财力、物力上为处于公共基础深地位的应用写作教学提供这样的支持。即便有,模拟实验室如何建,建成什么样子,难度有多大,还需要探讨。但只要我们沿着项目课程改革这条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把应用写作课程改革实践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实践就一定能够取得可喜的成绩。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关于农村职业教育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论文关键词:农村职教 滑坡原因 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文章从人们的观念、政府的重视程度到农村的现状诸方面对农村职教滑坡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并提出了走出困境的研究对策。 我国农职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并曾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的农职教育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许多地方,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已陷入困境,举步维艰,很难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有关资料衣明,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13%。 2000午我国第产业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午限仅为6.79午,初中及以下水平的人数超过95 %,而日本同期同行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午限却是10.67年。另据资料,我国职业高中招生中,农林科人数所占比例逐午下降,1984午为38.7%,1990年为24.13%,1992年为12.19%.1997年为9.6%.2000年为7.8%.且呈继续人幅度下降趋势。如甘肃这相对落后的农业人省,在2004午的职业高中在校生中,农业类专业人数仅占1.16%.许多农职业学校的农业类专业因生源小足而无法开班。这不仅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国情不相适应,与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情况也是少见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呢?笔者在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山东等一些地区的调查表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严重滑坡,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农民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态度和鄙薄认识,导致农村职业教育生源不足,规模萎缩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农民及其子女。但是,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许多农民不愿自己的孩子再上农村职业学校,认为职业教育是非正规教育,是升高中、考大学无望的孩子不得已的选择。孩子初中毕业后,绝大多数家长千方百计让孩子上高中,考大学,实在上不了的,宁愿让其回家种地也不愿让孩子上农村职业学校。据笔者对’("户有初中在读学生的农户家庭的调查,有,160的农户希望自己的孩子升高中,考大学,有86.7%的农户认为考不上高中,就让其回家种地。只有4.1%的农户认为,孩子若考不上高中,他自己愿意上农职业学校就让他去。事实说明,目前的农职业学校对农民及农民子女是没有吸引力、感召力的。 政府对农职业教育的关心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农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其任期目标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地方的县、乡两级政府将其精力主要集中在抓当地经济建设、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稳定、扶贫帮困等所谓的中心任务上,对农村职业教育在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工作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扶持,致使国家规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许多政策措施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加上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不够扎实,地方政府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作为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而将职业教育向市场一推了之,任其自由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由于得不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校舍破烂不堪,师资严重不足,经费得不到保障,实训难以正常开展,农民从农村职业教育中得不到实质性好处,自然就不会让孩子选择上农职业学校。 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不明确,培养的人才类型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培养的应是农业生产一线和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和中初级实用农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其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应符合当地主导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愿望和要求。应通过构建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仍以学科教育为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加上学校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双师型”教师,缺乏实践教学所必须的实训场地和条件,学生花了不少钱,学了二三年,却学不到什么谋生的本领和致富的技能。据笔者对68所农村职业学校的调查发现,有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双师型”教师只占教师总人数的6.2%。绝大多数教师是从普通师范院校毕业后分来的,既缺乏农业生产的实践经验,又没有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技术、技能,在课堂上就只好传授学科知识。 农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脱离实际毋庸置疑,农村职业教育应是立足农业、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教育类型。因此,其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应符合当地主导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要着眼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符合生产实际,顺应农民需要,突出地方特色,具有市场优势。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雷同,没有地方特色。选用的教材不仅文化课完全相同,专业课也一模一样。教材内容与生产实际出入很大,适应性很差,学生难以在全真的实训环境中接受身临其境的现场教学,致使农村职业教育变成了普通的学历教育,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 毕业生出口不畅,就业率低,选择面窄,没有吸引力农民花钱让孩子接受教育,最直接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将来有一个好工作、好职业、好归宿,以求获得较高的货币收益和身份收益。但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农村非农产业不发达,工商企业少,农业生产仍以分散的组织化、商品化、工业化程度很低的传统农业为主,除极少数有门路、有关系的农职校毕业生找到工作外,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仍旧回到了农村,依旧过着与父辈没有多大差别的生活,依旧靠承包的土地和笨重的体力劳动赚钱谋生,没有利益的驱动,使他们对上农职业学校不感兴趣。 设备、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困扰农职业教育的发展县(市)、乡政府是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主体。但由于我国县(市)、乡财政基础薄弱,大部分县(市)、乡仅仅是保住了教师的档案工资,学校的基本建设和公用经费基本没有拨款,学杂费收入成为学校收入的主体,学校建设主要是依靠借款和欠款支撑。据笔者对68所农村职业学校的调查,生均校舍面积10.6平方米,生均图书15.2册,仅相当于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合格标准的一半。专业教学设备、设施更是有限,达标率普遍很低。68所学校开设36个不同专业,价值达标率仅为18.4%,项目达标率仅为32.6%。教师培训经费更是严重不足,2001-2004年,教师的人均培训经费只有168元,其中学历教育培训就占了60%。许多学校因为经费短缺而没有单列教师培训经费。许多教师因生活待遇低,工作条件差而不安心本职工作,而是千方百计跳槽。 那么,怎样才能使农村职业教育走出困境、健康发展呢?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明确农村职业教育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作为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领导,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政府是发展农职教育的主体,农职教育能不能走出困境,关键是要看政府的态度。山东省的农村职业教育之所以办得红红火火,就是因为山东省的政府领导非常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省长韩寓群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重中之重就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必须积极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工作,尽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深入实施绿色证书和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分管教育工作的王军民副省长明确指出:“山东要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都需要一大批能留在农村的应用型人才,而这批人才的培养主要靠农村职业教育。因此,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把发展和办好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要像抓普通教育那样抓好职业教育。”山东省的青岛、济南、寿光、平度胶南等地之所以都做得很好,就是在办学的指导思想上能急农民致富之所急,想农民致富之所想,政府扶持引导学校,学校着眼农民需求,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中小企业家和致富能手,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作为教育对象的农民和农民子女也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必须明确个体有差异,社会也有分工,期望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考入大学是不现实的。要通过宣传,教育广大农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农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党中央、国务院已把“三农”问题提到了首要位置。只要肯学、肯钻、肯付出,在农村一样能有所作为。 建立政府目标责任制,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必须明确,由于我国的国情和农村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振兴农村职教关键在政府。因此,必须坚持政府统筹协调,教育部门主管,农业与科技部门参与的办学原则,把县、乡职工和劳动力总数中接受职业教育的比例、科技贡献份额等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工作成效和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地方政府应从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到五个到位,即领导认识到位、行为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责任目标到位,真正将职业教育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1)认真做好农村职业教育规划。(2)增加对农村职教的资金投入,尽快改善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3)制定特殊优惠政策,为农村职教引进人才。(4)做好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工作,包括生源的发动、学校教学设施的建设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等,以便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积极推进学校转制,引入民办机制,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县级政府除依法办好示范性农村职业学校外,要下决心对其他公办农职业学校进行转制,坚持办好一批,放活一批。必须明确,转制不是改变所有制,而是改变农职业学校的筹资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发展才是硬道理”,只要国有资产不流失,只要农村职业教育能够发展,什么体制、什么机制都可以试。另外,要广开筹资渠道,鼓励民间集资办学,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扫除不利于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种障碍,当前的重点是要按照一视同仁的原则,为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以就业为导向,打破单一学历教育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农村职业教育应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多种多样的职业培训,以满足农村从业人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办学形式可不拘一格,农民可以随到随学,进出自由。既可以办三年制的文凭学历班,也可以办不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班;既可以把课堂放在教室,也可以把课堂搬到工厂或田间地头;既可以进行系统的理论教学,也可以开展专门的实践操作,通过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教学形式和培训形式,真正把农村职业教育做实、做大、做活。此外,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由学科本位向职业本位转变,要根据就业岗位和职业能力的要求来设计课程,编排教材,确定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学科专业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设置一些新专业,如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加工、农业贸易、农业环境保护、农产品检验等专业;要对各学科专业的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使农村职业学校真正成为为“三农”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人才培训基地。 制定扶持农职教育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众所周知,农村人力资源政策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职业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各级地方政府应把农村职业教育纳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范畴。目前,我国已进入到工业化中期,处于工农业竞争发展到工业支持农业的阶段。针对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农村职业教育应在招生、就业、师资队伍建设、学杂费、助学金、奖学金等方面制定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采取各种措施减轻农民及其子女接受农职教育的负担,如减免农业类专业学生的学费、住宿费;增加奖学金、助学金额度;通过实习返还学费;为毕业生创业提供无息、低息贷款;县、乡、村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招工、招干应优先考虑安排农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等,以此来提高农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以促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试谈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模式 论文摘要:本论文在进行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盐城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剖析盐域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基础上,找出问题,提出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以推动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农业职业教育呈现了开放搞活和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职业教育全面走向市场,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遇到许多新困难、新问题、新挑战。 一、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盐城市农业职业学校目前主要有四家: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建湖二职中、东台二职中。 1、盐城农业学校建于1952年,是一所知名度较高的省部级重点学校,长期开设果树、农学专业、2004年3月,盐城农校升格为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一所在全国有影响的农业类职业中学,江苏省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3年,设有13个专业,50个教学班,师生员工3000多人。 3、江苏省建湖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是省级重一皇职业中学,学校化于建湖县东郊钟庄镇,学校设有现代农业、园林等专业,为学生成才就业创造优越的条件。 4、苏省东台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创建1968年,是一所省级(国标)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学校拥有多种经营、半自动化鸡场等20多个文习场地和多种经营等专业实验室。 二、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模式分析 1、盐城农校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农校培养的是实用技术人才,它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农业生产所需的实用技术.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市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盐城市的四所农业职业高中之一。教学的组织模式和盐城农校是一样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学制为二至三年,但是它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 三、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盐城市农业学校办学方向不明晰 随着盐城丁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许多农业职校把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纷纷停办原来的涉农专业,改办而向城市的机械、电子等专业,农林专业规模相当小,2008年盐城中职招生中涉农专业仅占2.2%,且多为参加汀苏对口单招升学班,加入应试行列。许多农业职校没有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思想相当严重。 2、盐城市中等农业学校生源下滑 招生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97—2000年盐城市农业巾专经历了历史性转折和困境,前:年基本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但到2000年,农业中专招生人数严重下滑四所不同层次的农业类学校学生培养米看,都存在着在招生规模不断扩的同时,农、啦类学生招生比例不断下降的明显反差。 3、生源基础素质差 从盐城农校近十年录取学生的平均成绩统计(见表)可以看出.并轨前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较高,但并轨后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呈逐年下降趋势,到了2004年以后,入校学生的平均成绩还不到300分。这是由于招生困难,中等农业学校为了维持办学,文化基础再差的学生只要愿意读农校,还得招收进来培养。 4、办学经费不足 农业学校的建设起点普遍较低,财政投入少,收费低,基础设施差,实验设备落后,现代化教学手段装备不足,实习基地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较低。 5、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严重缺乏专业教师,所以中等农业学校不得不从校外聘请专业人员从事专业课教学,有的外骋人员甚至只会操作不会讲,有的只是为了一些课时费而上课,责任心不强。 6、农业学校办学模式封闭 许多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本书,于是出现了“教室里养猪,黑板上种田”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对于适用性很强的农学教育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说,已经严重的不能适府当前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7、毕业生就业难 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农业中专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一乡镇农技推广部门基本满编,甚至趟编。农科类毕业生对口从业率不足20%。许多毕业生走上外出务工的路子。 四、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存在不少的问题。经过分析现阶段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笔者提出发展盐城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 1、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和前途、相对于其他职业学校,积极“投身科教兴农主战场,坚持为‘三农’服务”,必须贯穿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 2、实行农业专业优惠政策 当前盐城要通过招生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职教意识加快盐城农业职教免费的步伐,可以以职教券的形式实行减免费政策.实施农贫同学生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政策辅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费减免、校内赞助等措施。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到生产第一线直接感受“大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开展科学研究,把研究成果整合到教学内容上来,小断更新知识。并积极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4、构建多元化办学机制 突破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长期单一部门办学的管理格局,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化的办学机制。 5、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盐城市应加大农业职教师资培养力度,从以下几方面蕾手培养农业职业教师:一是要依托1-2所高职院校人力培养巾职师资;二二是要大力引进专业教师和聘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6、改进办学模式 农业职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按照“产教结合”的教育思想,根据学习需要,自己从电脑网络中查询信息、最新资料等;图书馆全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随时查阅或复印材料,使用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活”教材。 7、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保证毕业生的就业。 结语 随着前不久困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盐城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利用沿海独特资源,积极发展海洋产业、盐土特色农业和沿海农产品加工业,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必须溶入沿海开发大战略中去,为盐城地方经济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关于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关系研究综述 论文摘要:基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可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政府有关部门要求职业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由于缺乏批判性思维,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关系的研究,大多只注意到了二者间的正相关关系;关于“双证书”制度的研究,大多“就事论事”,关注该项制度的意义、现存问题及完善措施,而很少对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进行反思和质疑。从批判性视角切入,运用历史研究法、质性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索,是相关研究可能的创新与突破点。 论文关键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批判性思维;研究综述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党和国家认为我国职业教育不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从业者没有技术、技能方面的资格要求,于是提出了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构想。九十年代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工作提上日程后,国家法律、政府文件都要求职业院校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的建设工作。新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双证书”制度作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举措。尽管两项制度已实施多年,但总体感觉实施效果不佳,与制度设计的初衷有相当的距离。我们不禁要问: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果真是一种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吗?“双证书”制度究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还是指挥棒?所以,检索相关文献,开展相关研究,是一项既具理论价值又具实践意义的重要工作。 一、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关系的研究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联系劳动就业和教育培训的桥梁和纽带。当职业资格成为劳动者就业的重要条件时,自然会激发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动机。另外,职业教育与培训原本就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考试成为职业资格制度内容的那一刻起,职业资格制度就具有了教育的属性和功能”。甚至有学者认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培训有着天然的联系。所以,早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刚刚提上日程的1994年,就有学者撰文,认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契机。 括而言,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互动关系说”,一种是“辩证关系说”。 “互动关系说”的代表人物是北京教育科学院原院长马叔平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研究员邢晖,二人共同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学科国家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互动关系研究》(课题编号AJA010029)。他们认为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是分属于教育培训(人才培养体系)和劳动就业(人才使用体系)两个不同领域的社会现象,但由于他们共同服务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就业这一根本目的,因而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或者说内在统一的关系。就业准入制度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首先,职业标准的建立为职业教育目标的确定、专业与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职业技能鉴定有利于客观、公正、有效地评价职业教育的质量,有利于改进职业学校专业与课程的设置,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职业资格证书为职业学校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需求及其变化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工具,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促使职业学校积极主动地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从而有利于加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最后,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拓展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对就业准入制度的影响与作用表现在:首先,劳动者职业能力的提高不是“考”出来的,而是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培养”出来的。所以,职业教育是就业准入制度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其次,职业学校承担着组织学生接受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工作,有的学校还要承担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任务,所以,职业学校是我国推行就业准入制度的一支重要力量。最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动了就业准入制度的完善。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这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教育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主要是指正向的影响及作用,这与我们通常对互动一词的理解是一致的。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作用亦有正负之别。所以,将职业资格制度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定位于积极影响和正向作用的互动关系,笔者总感这种观点有失公允,有偏颇之嫌。于是,当有学者提出“辩证关系说”时,笔者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刘春兰认为不能只强调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联系,而忽视二者的区别(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是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起点,职业资格证书是这个制度的终点。高职教育则以学历证书教育为主,专业分类和教育标准是国家学历文凭制度的起点,专业教育是这个制度的主体,学历文凭证书是这个制度的终点。)以致高职教学走入误区:在实践教学中,用职业技能鉴定大纲取代实训大纲,仅仅强调具体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理论教学中,曲解“必需、够用”原则,降低教学要求,使学生未能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等。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霞晖提醒我们:在看到职业资格考试对高职教育的促进作用时,也要看到前者对后者的反拨作用,如可能会冲击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学生综合素质的缺失,助长学生学习的浮躁心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副教授蓝欣等亦警示我们:职业教育存在片面追求职业资格,将职业教育演变成新的“应试教育”的危险。 相比较而言,辩证关系说更令人信服,更有益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正如刘春兰所言:探讨联系,是为了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更好地融入高职教育,实现二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使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更加鲜明。发现差别,是为了不降低高职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了让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这两种有着不同使命的教育,都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二、关于职业学校实行“双证书”制度的研究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是决定性的。所以,政府有关部门一再强调“双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要求职业院校积极推进“”制度。学者们关于实行“双证书”制度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的论据,除了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提高就业率,其他与前文“互动关系说”有关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职业教育影响及作用的观点大同小异,故此处不再赘述。以下将对该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完善的对策研究进行综述。 (一)现存问题 “双证书”制度的实质是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实施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目前,多数职业院校的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未能有机融合,存在“两张皮”的现象。经检索,笔者发现与“双证书”制度相关的职业院校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两个方面均存在问题。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除了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令人质疑、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不高、证出多门,影响职业院校两种教育有机融合的因素主要是职业标准。首先,国家现行职业标准的覆盖面小,且主要侧重操作性岗位,尚未包括服务、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职业岗位。所以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及职业院校学生取证的需要,致使某些专业无证可考。这一问题在职高、中专较为明显,高职院校尤为突出。这意味着职业院校某些专业不具备推行“双证书”制度的条件。其次,有关规定为高职学生考取与自己学历层次相适应的高级资格证设置了障碍。高职学生在校时间为二至三年,职业技能鉴定不能越级报考的规定,导致学生不得不经历两次报考才能取得高级资格证。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学校教学安排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的积极性。再者,有的职业标准滞后于实践,跟不上职业变化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种教育有机结合的效度。 对于具备实行“双证书”制度的专业,大多也存在两种教育不能有机融合的情况。这主要是职业院校自身的问题。除了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工作不到位,主要是职业院校的软硬件不能适应同时开展两种教育的要求,如双师型教师缺乏,教师开发双证课程的能力不足,为技能教学服务的设备、实践教学基地不符合要求等。 (二)完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有学者认为,推行“双证书”制度的前提是制定统一而完整的职业标准。根据需求,增加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尤其是技术类、复合技能类和面向第三产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依靠行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与时俱进的职业资格标准。 完善国家职业标准固然重要,但是,由于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所以,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为了解决高职院校某些专业无证可考的问题,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陈兴东建议有关部门合作开发适应于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证书,并研究制定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鉴定的标准和办法。有证可考的专业如何实现两种教育的有机融合,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壮国桢提出三种双证课程融通的模式,即一体化课程、阶梯型课程、模块式课程。 关于职业院校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些靠自身努力是可以解决的,如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工作不到位,实训设备、实践教学基地不符合要求等;有些问题的解决则必须借助外力,如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双证融通的课程等。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沈凤池建议实行校企合作,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在推行“双证书”制度中的作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汝志认为职业院校可以和行业、企业合作修订、编制职业技能鉴定中不成熟、不完善工种的考试大纲及教材。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田秀萍认为应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一个由教育专家、职业专家和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认证委员会,负责组织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规定专业设置条件,并对各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认证。 三、从现有研究之不足看未来研究可能的创新与突破 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关系的文献不可谓不多,笔者共检索到88篇,其中71篇是专门探讨职业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的,但有分量的、发人深省的文献并不多。在专门探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关系的17篇文献中,提到应辩证看待二者关系的文献仅4篇。71篇专门探讨“双证书”制度的文献(其中5篇是硕士学位论文),仅有1篇论文对职业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提出了质疑。分析原因,笔者认为是众多研究者未能很好地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研究。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充分理性和客观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批判性思维能深入追溯一个问题,全盘把握一个问题思考或讨论的广泛过程的各个方面,所以可以保证对问题的研究和思考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批判性思维并非仅仅是一种否定性思维,它还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能力——它可以给出关于某一事物更多可选择的解释,并能运用所获得的新知识来解决个人和社会问题。批判性思维并非是一种偏执型思维,这种批判并非“为批判而批判”,而是一种基于公正立场,客观、实事求是地批判。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互动关系研究”,二者关系可能有互动的一面,与此同时,有没有一方对另一方限制或者双方互为限制的另一面呢?另外,从理论层面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确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否据此就可以认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呢?从有关史实来看,是不能轻易下此结论的。一方面,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已近二十年,但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仍然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我国的职业教育曾出现过基础不牢、时间不长的繁荣期,当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处于纸上谈兵的酝酿期。所以,二者的关系绝非用一“互动”即可定论。如果在研究的起始阶段,即将二者的关系明确为“互动”,那么在研究过程中就很可能会出现限制研究者的视野,产生“为互动而互动”的问题。如为实现二者的互动,邢晖提出的对策有: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职业院校培训、鉴定、取证功能一体化。笔者认为,就业准入制度实施得再严格,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职业;而培训与鉴定功能一体化,更是违反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教考分离”、第三方鉴定的根本原则。所以,若以“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关系研究”为题,进行正反两方面的研究,可能研究价值会更大,研究效果会更好。 如果用批判性思维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以及职业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进行分析,我们就会有种茅塞顿开之感,值得追问和深入研究的问题便会接踵而至。职业资格证书有证明获证者职业能力的标识作用,这种作用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还是无条件的?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是否越多越好?是否越多越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所有的职业都需要一个官方制定的职业标准吗?为什么职业院校推行的“双证书”制度困难重重?难道仅仅是观念、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有无可能是这一制度设计本身就存在问题?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专业与职业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打造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开展学历教育又开展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并做到双证并重,这符合唯物辩证法吗?职业院校真的能培养出与劳动力市场“无缝对接”的技术人才?企业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的职责是什么?如果我们不能对上述问题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回答,那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还是调整为“稳步推进”的好。 有了研究的问题,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研究,即研究方法的问题。笔者认为,探寻上述问题的答案,需要用到历史研究、质性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历史研究法将有助于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了解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如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当时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无变化?若有,是什么样的变化?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目的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有无变化?若有,是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校职业教育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当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学校职业教育是什么关系?后来,这种关系有无变化?如果有,是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质性研究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型或非参与型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研究的方法。笔者认为,探寻职业院校在实行“双证书”制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离不开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法、田野研究、个案调查等研究手段。比如,如果研究者能到一所学校亲自参与某一专业双证融通培养计划及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一定会收获颇丰,并写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比较研究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准确界定前文提及的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专业与职业间的区别,显然得用到比较研究法。另外,我国职业院校在实行“双证书”制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其他国家的职业院校是否也在实行同样的制度?他们是否也曾遇到我们遇到的问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他们是如何解决的?通过国际比较研究,我们很可能会有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就业导向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定位 人才培养方案 就业导向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要在市场经济中获得长远的发展动力,必须面向市场,合理定位,办出特色,以就业为导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就业乃民生之本,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就业后能否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变化,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也是一所学校专业设置合理与否的关键因素。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才能克服和改变职业教育与市场脱节、与就业脱节、与岗位能力脱节的状况,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 一、高职教育的发展定位 (一)目标定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百万计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同时,高职教育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任务。高职教育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提高劳动者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满足社会对就业者越来越高的学历要求,为个人将来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因此,从这个观点出发,可以说,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即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上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职业定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属于能力为本的教育,它是为学生进人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或创业准备的教育。面对市场需求和新经济的挑战,学生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位置上;立足于培养学生爱国、敬业、爱岗、创新,成为知识型劳动者。其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三个方面。高职毕业生应掌握相关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并以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处理、指导、解决一线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并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基本完成上岗前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各种准备,这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显著区别。 (三)知识、能力定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某种生产技能培训和管理的教育。它以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岗位描述、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需施教;着眼于职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而组织理论和实践教学;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补充、更新,选择教学内容与构建课程结构,体现职业能力要求而形成课程体系。这种体系应是打破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实践技能、创业能力、创新精神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样的知识技能型劳动者应具有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具有经营管理、合作精神与开拓能力,能在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一线发挥有效作用。 二、高职人才能力培养要求 (一)实践与经验 实践是经验的基础,高职人才需要较多的工作经验,因此培养这类人才时,要进行全面的实践教学。更有效的培养方式是先进行技术或业务训练,然后进行管理业务训练。这种训练可在高职院校内通过这两类课程的学习,一次性获得复合性的高级职业资格,也可以在完成某种职业的技术或业务训练之后,接着进行管理业务训练,分两阶段取得双重职业资格,相当于高级职业资格。 (二)求实与创新 传统教育要求老老实实做学问,但要求学生脚踏实地不等于反对学生好动好问,标新立异,有创新意识。也不能因为某些困难,局限和现实阻碍以至反对创新。求实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夯实基础,创新才有可能,高职人才只有心存创新意识,才能更努力获取实实在在的学问。 (三)理论与技能 高职院校要把成熟的技术与业务技巧传授给学生与进修人员,故还要进行理论与策略的学习,熟练各种技术技能以及教学交往技巧的训练,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大专院校偏重工程原理、设计和决策方面的训练,忽略了大量普通职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训练,或进行了但缺乏实效。高职人才如何精通所在领域的技术和业务,可以针对对应的技术岗位进行定向培养,但限于办学基础、实力和办学经验,特色也难发挥。所以如果采取院校与银行、证券公司、企业等多方面合作训练的方法,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的教育功能的强化。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就业是职业教育的功利性目的。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根据就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根据就业的需要来开设课程,根据就业的需要来组织教学。对于高职院校的办学者来说,就业应该成为一根.‘指挥棒”,由它来主导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就业才是硬道理”,因此,应以就业为导向,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一)加大专业设里、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 1.专业设置:首先,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首先依据的是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应组织由学校、企业领导、各部门技术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进行调查分析,听取各行业、各部门技术专家对职业岗位特点的分析,开展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改造现有专业,拓宽专业适应性,切实突破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化服务的专业。其次,面向未来,咨询委员会对社会发展和未来对人才需求走向做好预测,紧跟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在设置专业时考虑到未来社会的需求,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增长迅速的领域如电子媒体、通信技术、服务业等方面,开展新的培训职业。 2.课程设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强调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依据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够用适度的原则,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出发,请企业、事业单位参与决策意见,共同研究决定。基础可以够用为度,充分体现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服务的职能。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要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实用性。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此要求实践课与理论课课时比例应为1:1。 (二)从培养模式做起,努力打造仃单培养方式 所谓“订单教育”,是指由某个或某些大企业提出明确岗位人才需求,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符合岗位特定需求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到该岗位就业。由于岗位明确,技能要求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也就明确,教学内容也就有了针对性,学生在校期间就到企业顶岗实习,对企业的文化有所感受,毕业后可很好胜任工作岗位。企业也有了满足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避免了到社会上招聘人才的盲目性,也减少了岗前培训,这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双点的方式,体现了把就业为导向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特征。 如果把订单教育的企业范围扩大到某一特定行业或企业群体,则就是行业渗透类型的产教结合。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不同,但对一线技术人员有一些共同的要求,准确把握并围绕这些要求开展教学,使学生总体上适应整个行业的要求,将来不管在哪个企业都能够很快顺利上岗。这种方式学校与某个企业的合作形式往往是“松散”型的,企业一般作为学校的实训基地,教学内容上不针对哪个特定企业,专业综合性较强。 (三)从双证培养入手,搭建企业需求人才的桥粱 以就业为导向,首要的就是推行双证书制,从而从根本上推动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对于增强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教育部要通过评估等手段,引导和促进学校主动与劳动、人事以及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不仅包括劳动部门的技术工人系列职业资格证书,也包括人事部门专业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还应该包括其他行业部委的职业资格证书。其次,高职院校应该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其他行业部门积极开发新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去,把教学计划和证书标准有机结合,用证书推动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另外,学校还应该具有服务意识、市场意识,为学生提供培训机会,树立学校的品牌和社会影响。对毕业时没有签约的学生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学校应该在半年内定期组织职业技能培训,使其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就业。力争在毕业前有}%以上的学生能取得双证。 (四)加强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从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人手,把教育和社会结合起来,使教育真正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重视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把产学结合作为培养高职人才的基本途径。具体做法:一是要求每个系都要有一个共建单位,每个专业要与2一3个企业加强联系,成为协作单位;二是安排专业教师深人一线调查研究和参加生产实践锻炼;三是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安排学生提前就业,顶岗实习,在校企结合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任务。 在理论教学改革方面,一是通过社会跟踪调查,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需求的变化及时修订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二是根据人才能力培养要求,将有关教学环节组成系列课,在系列课的基础上,确定各门课程的地位、作用,合理划分各自的界面,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出版高职特色教材;三是讲练结合,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互相促进;四是注重人文和社会科学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除“两课”外,应增加《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美术欣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关系学》、《社交礼仪》等选修课。 在实践教学方面,注重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属于实践教学的范畴,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目标应与高等教育的整体培养目标一致、高等学校应该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沟通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使之不仅给学生提供实验、实习的场所,也给学生提供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机会;不仅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场训练背景下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高等职业教育应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把素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点,把实践教学作为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的融合点,从实践环节上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创造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所谓“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指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或经济师等,具有两种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队伍;以及既有教师,又有工程师、经济师等的教师队伍。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教师的实验实训水平是关键。几年来我校一直把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学院示范性建设的目标之一。一是学院鼓励中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参加工程实践,提倡教师社会兼职,以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二是学校从银行、证券公司等单位聘请既有专业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兼任专业课或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以密切教学与企业实际的结合,缩短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距离。 在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人力资源的质量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产业界的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并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与传统精英模式的高等教育不同,就业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关于职业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新生代农民工技能素质不高,就业困难。政府、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培训机构和企业应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引导他们适应和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要,促进平等就业。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新生代农民工;就业 一、新生代农民工顺利就业的必要性 今天,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主流,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亿人。并且这一社会群体的总人数正以每年800万至900万人的速度快速递增。10年或要不了10年,该群体的总人数将突破2亿甚至更多。鉴于城市(镇)化进程还须持续30年至40年,不出10年,“00后”还将不断加入其中,若继续回避这一庞大群体的利益诉求,中国社会的演进非但没有和谐可言,还将生出无数后患,这将直接关系到城乡的社会稳定,形成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是未来10年至20年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是加快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加快劳动力要素流动、提高劳动力素质,即促使新生代农民工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以支撑“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变。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难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仅占30%。这导致他们不仅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高,而且难以成长为现代产业工人和融入城镇。 目前企业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技工的需求快速增长,而目前相当数量的新生代农民工技能水平总体偏低,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由此产生的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状况将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有些城市在新生代农民工落户方面实施“高技能先落户、低技能后落户、无技能不落户”的政策,缺乏技能者只能成为城市过客,掌握技能者则优先被城市接纳。因此,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缺乏问题是当务之急。一旦新生代农民工掌握了技能,随着就业稳定与收入增加,他们在城市面临的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新生代农民工渴望得到职业教育机会 据南京师范大学的《江苏省当代农村进城务工青年价值观研究》调查显示,68%的人对自己的受教育程度不满意,64%的人要求接受技能教育,54%的人外出打工的动机是开阔眼界、学习本领、提高自身素质。 “现在找份工作很容易,但想找份理想的工作却很难。如果一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我想找份能学到技术的工作,如果能在工作中学到一门技术,即便工资低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对个人的发展有好处”。 由此可知,新生代农民工在关注福利待遇、上班时间、工作环境的同时,更关注自身的发展空间。他们不愿像父辈那样做苦力,而是希望在工作中学到技能,拥有一技之长,使自己的劳动更加值钱。挣钱也更轻松一些。 四、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顺利就业 没有过硬的职业技能,新生代农民工很难有序外出就业、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综合素质,不仅是新生代农民工自发的愿望,也是适应国内产业升级的要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84%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参加技能培训对找工作有帮助,但是仍有六成外出农民工没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新的产业结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尽快掌握新的技术,这就要求社会和政府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引导他们适应和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要,促进平等就业。 (一)制定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规划,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和返乡创业 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纳入国家社会财政预算,建立健全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多元化投资相结合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把农民培训事业上升为国家行为来推动,打破地方、部门和行业的界限,广泛动员农业、教育、劳动、建设和科技等部门的丰富资源,发动数量庞大的社会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开放办学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尽快使有培训需求的新生代农民工都能够得到由政府提供补贴的实用技能培训,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建立政府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基本补贴制度和购买培训成果机制,推行培训券(卡)等办法,建设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推行农村劳动力就业准入和控制制度;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求,按照不同的就业意向和需要,分别提供实用的职业培训基地与实习园地,从“一锅炒”走向专业化,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提供专业化的职业培训机构;加大资金投入,足额保证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补贴资金,设立专项资金,改善劳动力技能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提高培训质量。 中国发展的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如果有教育需求,可以免费接受更高级的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带动作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由“就业一人、增收一户”的加法向“创业一人、带动一拨”的乘法转变,发挥返乡新生代农民工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拓作用。 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外,还要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适应能力和思想观念的培训,尤其是要培养新生代农民工融入、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行转变生活方式的培训,让他们从“洗脚进城”到“洗脑进城”,从而真正适应社会、融入城市生活。 (二)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县域经济是城乡结合的经济,农村劳动力进人大中城市往往面临较高的就业成本、生活成本和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亦工亦农,进退自如,就业成本、生活成本和心理压力都比较低。并且县域经济一般以中小民营企业和特色产业为主体,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就业的要求相对比较低,可以更多地吸纳农村劳动力。我国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县域社会总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50%以上,从长远和各地实际情况来看,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重点是发展县域经济。通过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在未来一段时期仍是一条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对于改革发展稳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 (三)完善用人单位培训员工的未来收益的制度激励 就目前而言,一方面是新生代农民工的高流动性,另一方面是企业的“技工荒”,劳动力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如果能够提高企业培训员工的积极性,就可以通过自身培养缓解并最终解决“技工荒”,降低员工的流动性。目前,企业之所以不愿意自己培养高级技工,主要是不希望为他人做嫁衣。因此,只要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收益得到保障,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企业培训员工的动力问题,而这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高流动性问题,有利于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稳定”的诉求,而且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技工荒”问题,满足其对专业技能培训的需求。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试析职业教育发展与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探讨 论文关健词:职业教育 技术技能 实训基地 论文摘要:本文从不同侧面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形势,阐述了大力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与使用的重要性,以及知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川。职业院校如何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值得我们广泛地研究和深人地探讨。 1.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精神.深刻领会、端正思想、埋头苦干 1 .1深刻领会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我国已是制造业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我国的制造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问题都与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匾乏有很大关系。现在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国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与重组,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使“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有竞争力。这就必须从源头抓起,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就业问题在我国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指出:为了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为了发展农村必须发展工业;为了建设农村必须走城镇化。这都需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1.2消除重学轻术思想 长期以来,在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承受着社会上一些偏见和不正确的观念的影响,我国社会传统观念认为大学生、高中生就是比职教生好,这是一种偏见,我们多少年搞学术研究,实际上重学不重术,由于这种偏见,我们对术的研究远不如对学的研究重视。我们在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和工作的教师应打破这种观念的羁绊,默默耕耘、勤奋工作、刻苦学习,推动我们国家职业教育的昂扬向前。 2.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与使用,实现做到职业教育和就业岗位“零距离” 2.1充分认识实训基地建设对搞好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 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是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根本途径,是使学生由课堂和书本知识走向就业和职业岗位的重要桥梁,是使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和严谨工作作风的基础。解决职业教育的诸多问题,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找准突破口,实训基地建设就是这个突破口,把实训基地建设、管理与使用好,努力做到学校教育和就业岗位“零距离”,就会对加快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对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由于重视不够、投人不足,以及一些重学轻术思想的影响,职业教育没有紧跟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特征,很多职业院校实训基地条件差,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实训教师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目前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不被社会认可的原因之一。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的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早在3000年以前,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就认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在职业教育领域,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环节教学。 2.2加强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聘请生产和服务一线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选拔和组织相关紧缺专业领域的骨干教师外出进修。 2.3实训基地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3.1面向本地经济: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水平、产业结构及市场需求情况,确定实训基地的建设规模、形式和内容。 2.3.2考虑本校实况:考虑专业设置及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本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状况,与学校的长期发展和具体规划相联系,科学确定实训基地的模式和建设计划。 2.3.3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实训基地必须要结合学校已有专业及未来专业开发设置情况进行建设,要适应专业特点,为专业发展服务,建设多功能、使用效率高、周期长的实训基地。 2.3.4兼顾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经济效益:基地建设首先必须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其次是适应市场经济,与市场相联系,创建生产型实训基地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2.4实训基地的管理 遵循“管理出效益、管理保质量”的原则,对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实施科学管理。 2.4.1制度建设先行 ①实习工场(车间)安全制度:学习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对学生实行三级安全教育(车间安全教育、工种安全教育、岗位操作安全教育)。 ②设备操作与维护保养制度:正确使用设备,会对操作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③工量器具借还与赔偿制度:能按规章借还工量器具,对违反操作规程或人为故意因素造成损坏的工量器具(含设备)实行赔偿制度。 ④实习教学管理规范检查制度:对教师执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实行过程管理、课题管理、考核与评价规范管理;对省教育厅颁布的实习教育管理规范的执行情况,作定期检查。 ⑤事故认定及处理制度:对实习中发生的设备事故,人身伤害事故等按事故认定及处理制度处理,真正做到三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受到教育和处理不放过;教师和学生不受到教育不放过)。 ⑥开展“7S”活动,培养文明生产习惯。“7S”活动,是指对生产现场各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状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的活动。 2.4.2注重经济核算,努力降低实训教学成本 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科学安排实训设备培训运转计划,发挥最大效益;以节约的原则,科学设计实训课题,降低用料成本;充分利用人力和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市场,承接产品开发、制作工程,创造经济效益;让“开源节流”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为。 3.结语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择业观。端正思想、树立信心、认清形势、埋头苦干,扎实做好实训基地建设这一职业教育的突破口,才能够发展好职业教育,培养出大批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措施与保障条件。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战略 发展措施 保障条件 自第三次全教会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用得好、下得去、留得住、信得过、离不开的应用性专门人才。同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特别是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要相比,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相比,我们还必须对2o1O年、2015年乃至更长时间内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前瞻性的规划。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1.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生力军和主力军。 从1998年至2003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从43万人增长到200万人,在校学生从117万人增长到480万人。2003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占普通本专科生的52.24%,在校生占43.24%;2004年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占普通本专科生的52.5%。1998年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432所,2003则达到9o8所,占全国普通高校学校总数的58.5%。已基本形成各地市至少拥有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合理布局结构。1998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9.8%,到2003年则提高到17%,2004年则达到19%。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生力军和主力军。 2.丰富和完善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结构体系和高等教育类型结构,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类型、目标和模式比较单一,学科型的普通高校占高校的绝大多数,并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比较单一的结构模式,形成了学术型、工程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的局面。现在,已基本形成了每个地市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得到了突破性进展,增强了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 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日益提高。2003年底,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87.6%;至2004年9月1日,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为6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个百分点,部分省市高职毕业生整体就业率甚至达到或超过了本科院校。 3.初步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发展思路。 教育部在2002年10月、2003年12月、2004年2月,先后在湖南永州、武汉、无锡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第一、二、三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战线的共识。产生了“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2+l”等富有特色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同社会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不断提高,办学特色日益鲜明。 (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如下问题: 1.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紧迫需求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质量之间存在矛盾。 据统计,2004年全国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岗位人员的比重为4%,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O一加%的比重。在仅有的4%高技能人才中,也存在年龄老化、学历偏低等问题。这说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同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还存在较大距离,因此,要加快对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学历水平。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同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距离。 2.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与高等职业教育所起的重要作用之间存在矛盾。 一是高职教育的投入机制不完善。国家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高等职业教育投入的机制,国家、省市在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中的职责不明确,导致有些高职院校生均经费不足,发展困难;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取得同普通高等教育相同的政府财政支持,更没有取得政府如“985工程”、“211工程”等财政支持。 二是国家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税收政策不配套。由于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上的经费支持、设备投入等无法在税前列支,影响了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深层次产学研合作的开展,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三是国家还没有建立起同高职教育相适应的教师评价标准。师资是办出一流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条件,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一支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实践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但目前国家的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使学校从企业引进需要的师资存在着困难;目前。国家还没有建立起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师评价制度,如以学术性标准评定高职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不同的专业技术职务之问不能相互认定等。 3.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办学条件不足、人才培养模式不鲜明、就业率不高等问题。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数量的急剧扩张,办学条件不足、实训基地建设薄弱等已成为制约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并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我国还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具有国际影响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还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还不高,到2004年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3%,而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率只有6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路 1.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目的,以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建设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 2.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 到2010年,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办学思想指导下,高等职业教育要由主要注重规模扩张,全面转向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到2015年,形成规模巨大、结构完备、质量过硬、效益较高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3.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 (1)发展规模。 继续推进高职教育的稳步发展,并在全面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充分考虑东部、中部和西部发展特色的基础上,建设100所左右综合实力强、特色鲜明的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 (2)专业设置。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同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要面向市场设置专业,国家要建立专业设置公共信息平台,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的一、二、三产类专业。重点建设经济发展急需的大类专业和主干专业。 (3)课程设置。 建立综合化、模块化、弹性化为特征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国家课程三级课程体系,抓好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在今后五年内,重点建设一批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 (4)师资队伍。 要建设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双师型”比例合理的、数量上满足教学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到2010年,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研究生比达到50%以上专业教师的“双师型”比例达到80%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和实验实训教师的比例达到30%以上。培养1000名以上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国家级名师和技术能手。 改革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评聘制度,打破用学术性大学教师标准评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做法,建立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技术实践能力发展的教师评聘标准,并单独成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 (5)实训基地建设。 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未来五年,国家要集中财力建设一批区域性、资源共享程度高的公共实训基地和专业实训基地,增强实训基地面向市场的服务能力,提高实训基地的综合效益。 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措施 1.科学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模式长期以来比较单一,造成盲目追求高层次的“升格热”,这同高等教育的合理定位、科学分类长期以来未得到有效解决有较大关系。国家应该用新的思路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根据实际需要,在高等职业教育内部构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应当根据相应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的复杂程度和综合素质的要素而定。可以考虑2年制、3年制为主,在发展成熟时期可以发展本科和研究性层次的应用型高等职业教育。 2.启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国家级示范工程建设。 (1)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已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质量,我国企业的产品合格率平均只有70%,由于工艺不精等原因,全国每年因不良产品而造成的损失近2000亿元,因此,要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大力推行“订单式” 培养,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同步。教育部要加强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协调,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要为高职院校设立技能鉴定站、开展技能鉴定提供“绿色通道”;启动“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强化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培训,使高职毕业生具备“双证书”,提升就业能力;共同开展精品专业认定工作,对精品专业的毕业生发放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工程。 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要抓紧实施“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工程”,扩大参与培训的高职院校数量,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在数控技术、汽车维修、计算机与软件技术、护理、建筑技术等专业,在300所左右高职院校建立高技能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为相关职业领域培养100万名以上毕业生,职业培训技能400万以上人次;积极参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50万技师培养工程,提升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服务胄色力。 (3)示范性高职学院建设工程。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国家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高等职业院校的区域布局和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重点投资建设100所左右的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多数省份建设一所,重点省份建设二所。国家应启动高职院校建设的“211工程”,明确国家、地方政府在全国示范性高职学院建设中的职责,加大对示范性高职学院的投入力度,改善示范性高职学院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提升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 进一步深化产学合作教育机制,完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职院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3~5个具有国际影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设立中央职业教育专项基金,积极发展西部高等职业教育。 我国地域辽阔,东西部在社会、经济、教育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上,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数、在校生人数、招生数、毕业生数、学生就业率低于东部地区,这同西部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高,对人才的吸纳能力有限相关。因此,目前西部地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还比较有限。我们认为,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发展,但要适度发展,其规模应小于东部地区;国家应加强对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公共财政投入,这既是平衡东、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西部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需要。 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条件 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应的保障条件,如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需要国家的财政投入等。 1.建立一种有效的政府投入机制。 加大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完善国家、省和市三级投入体制,使高等职业院校同普通大学一样,能获得稳定的政府投入资金。国家要督促地方政府、高职学院举办者给高职院校核定生均拨付经费标准,并足额拨付;国家要加大对高职院校举办者经费投入的监督,建立经费拨付定期公布制度。国家应启动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示范工程,“十·五”期间由中央财政拿出50亿,省级财政按1:1配套,共计100亿,重点支持入选示范工程高职学院。 2.制定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深化育人模式改革。 教育部应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投资举办高等职业院校、捐资助学高等职业院校、捐赠实验实训设备等,对投入和捐赠的资金应在税前给予列支,提高企业家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从而深化产学研结合育人模式的改革,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3.加强评估,实行分类指导。 高等教育需要分类指导发展,分类发展才能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要建立起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水平评估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内涵方面的评估内容,特别要重视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估。国家要建立水平评估同国家财政投入相结合的制度,对水平评估优秀的高职学院要加大投入,通过评估,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评估,使高职学院在分类指导中准确定位,办出特色,提高水平。 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国家要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上加强宏观指导,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人事制度改革,打通企业编制与事业编制的界限,为“双师型”师资队伍提供制度保障。建议在两年内,建立不同于学术标准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突出对教师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价;成立独立的高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对高职教育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实行独立评审。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浅析中等职业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鉴定标准 培养周期 教学法 论文摘 要: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并对职业鉴定、培养方法、培养周期等几个关键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考。 引言 职业教育不是我国独有的,更不是我国创造的。是世界各国都有的一种教育方式,职业教育存在的历史非常悠久,应该说,原始社会进入石器时代,狩猎需要一定技能,她不是人类天生的,是靠人类后天学习得来的,这时就开始了“职业教育”,当然这种职业教育是零碎的,是个别的。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后,各种技能相继出现,技能种类相当多而且复杂。技能人才需要越来越多,技能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传授技能、技能深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新型的教育形式诞生了。随着工业化的深入,职业教育更是世界各种教育方式中不可或缺的方式,人类还会将这一种方式继续下去。 一、职业教育的概念 职业教育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中指出:“技术与职业教育还进一步被理解为a.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b.准备进入某一就业领域以及有效加入职业界的一种手段;c.终身学习的一个方面以及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的一种准备;d.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e.促进消除贫困的一种方法”。这显然是对职业教育的广义的理解。狭义的职业教育是以各级职业学校为载体的职业教育,探讨狭义的职业教育概念对我们在基层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同行具有更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黄炎培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首创者,他在《中华职业教育者宣言》中指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一方获得生活之供给与乐趣,一方尽其对群之义务”。并认为“职业教育,则凡学成后可以直接的谋生者皆是”。北京师范大学高奇教授在其《职业技术教育概论》一书中认为“狭义的职业教育系指对全体劳动者在不同水平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所给予的不同水平的专业知能教育,培养能够掌握特定劳动部门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人才的教育”。顾明远、梁忠义在其主编的《世界教育大系——职业教育》中指出“职业教育的基本涵义是什么呢?简单地说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职业人的,以传授某种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意识的教育”。 以上种种对“职业教育”的概括,虽然表述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含义大体上还是一致的。 第一,职业教育从属于“教育”这一概念,是作为教育的一类活动。“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所以它必然具有教育的特性。 第二,职业教育的独特性在于其“职业性”。职业教育既然从属于“教育”这一概念,那么它与其他类别的教育当然有相通的地方。但是它的独特性应该是其“职业性”。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从事某种职业的、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具有某方面职业兴趣的个人学一技之长用于谋生与发展。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通过一定时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掌握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意识,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顾明远、粱忠义认为,职业教育作为社会所特有的活动,起源于人类社会营谋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和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职业教育是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以传授生产、劳动经验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也是一种使人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教育。杜威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从事职业工作作准备的教育。斯内登也认为,凡是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都可称为职业教育。梅斯在《职业教育的原理和实践》中同样指出,职业教育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特定职业作准备的教育。 二、我国职业教育的现实状况及几个方面的分析 1.我国职业教育的现实状况。职业教育在我国纳入正式的教育形式时间很短,需要不断深入地研究,因此,我国非常有必要投入人力、物力深入研究职业教育这种新的教育形式,切实搞好我国的职业教育,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我国的职业教育已开展近20年,在沿海地区,开展得更早,目前来看也是比较成熟的。我国自2001年开始设立中等职业院校,目的在于培养一大批高级技能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更好地服务。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院一旦从中等学校转变过来,名称很快变更过来了,经过这么多年,许多职业学院仍沿袭过去中等教育的模式,从领导到教师的观念没多大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培养模式都未发生变化,这样下去,显然与我国教育改革不符合。 我国教育规模在飞速扩大,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大更为明显,这当然是好事,但关键是中等职业教育必须从外表到本质,她就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 2.几个方面的分析。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1)技能性:中等职业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高级专门技能的人才,因此,技能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其主要内容。 (2)实践性:要培养能够直接从事工作的技能,显然必须强调教学手段的实践性,只有利用大量的时间才能不断提高技能,积累工作经验。 (3)专业设置的动态性:社会的需求是变化的,我们培养的专业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的,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因此专业的设置的是动态的。 (4)教学内容的动态性: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没有严格的教学体系,而重点是强调技能。因此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案、教学进度都是动态的。 (5)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可以是现场式,可以是课堂加现场,可以是实验室式,也可以是实验室加课堂室,还可以是课堂式等等。 (6)教学内容没有系统性、完整性:教学内容与中等教育、研究性教育完全不同,不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依据上述分析,我国目前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新形势并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我们有必要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实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严格的界定。通过对此问题的分析研究,以期引起社会及广大中等职业教育同行的思考,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实施特点,恢复中等职业教育的本来面目,使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千万万的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等职业教育唯有坚持自己的特色,才有可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生存、发展、壮大。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情况的几点思考 从以上分析,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因此有以下一些思考: 1.关于职业教育的“产品”。工厂的产品最重要的就是质量,产品质量的好坏,通过检验便可知晓。职业教育的最终产品是技能型人才,但他又不同于产品,两者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技能水平的高低比较好鉴定,实际上我国推行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也比较成熟。大力推行职业技能鉴定,注重技能等级的统一标准,鉴定应主要以鉴定实际技能为主,以理论知识的考试为辅。 2.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特别注重实验室、实训室、实训基地、实习工厂的建设,着眼于我国未来建设所需求的人才。 3.关于中职教育的培养周期。进一步规范学制,普通专业在校一年半或两年时间完成,高级专业在二半年或三年时间内完成。学制可由学校根据专业、对象和鉴定标准确定。 4.关于中职教育的培养内容。教学内容标准化,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学内容必须标准化,统一要求,统一考核。教学手段可根据专业情况和教学环境选择不同方式,比如学校实验室、实训基地或实习工厂。 5.关于中职教育的教学进度,教学进度可由各学校自由掌控,不作统一要求,可以根据对象,也可根据专业或教学内容进行设置。 结语 中等职业教育起步晚,研究的人力与物力匮乏,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国的职业教育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真正搞好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
合理用药论文:序惯疗法与临床合理用药关系的探讨 【关键词】 药理学 近年来,序惯疗法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了解与之相关的时间生物学、时间药理学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序惯疗法是在了解疾病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科学、合理地安排用药剂量、时间和顺序,使用药掌握在疾病发展的最佳时机有助于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它与时间生物学、时间药理学关系密切。前者已经并正在给医学以重大影响,促使医学改变某些忽视时间因素的传统理论,后者已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新标准和途径。本文综述了序惯疗法与时间生物学、时间药理学的关系,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时间生物学与序惯疗法的关系 以时间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考察药物的作用时,便可发现药物的疗效、毒副作用都具有节律性变化。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时间治疗法就是临床试用较早的方法之一,并已取得了公认的疗效。如果糖皮质激素长期每日3次均分给药,可抑制ACTH的分泌,而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皮质功能低下,而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在这一方面经众多学者大量实验资料证实,肾上腺皮质激素用药后对自身激素分泌的抑制作用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其抑制强度依次是夜间用药大于午后用药,午后用药大于午前用药。因此,早晨(7~8时)自然峰值时用药可使不良反应减少到最小限度。 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有丝分裂的节律一样,但增殖周期呈明显的时间特征,因此,选择适当的化疗时间对肿瘤细胞杀伤力最强,而对正常细胞杀伤力最弱对肿瘤化学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动物实验证明,临床治疗肿瘤使用频率最多的环磷酰胺和顺铂的用药最佳时间不是在目前普遍采用的上午,而是环磷酰胺在晚上,顺铂在凌晨[1];阿霉素在中午12时给药,给药动物存活期较对照组延长60%~80%[2];阿糖胞苷采用起伏式给药法较之阶梯式(即在一天中有高、低2种剂量)或均匀式(将1天剂量总量平均分配)给药法为优,不仅能取得较高疗效,而且可以使毒性降低[2]。 和肿瘤细胞增殖周期一样,细菌生长繁殖也呈明显的时间特征,这为抗菌药物的序惯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成为当今国内外抗菌药物治疗的一大潮流[3]。例如,采用环丙沙星序惯疗法[4]不但可以有效地预防妇科术后感染,而且降低了医疗、护理、治疗的费用,减小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这对于目前严重的抗菌药物滥用现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时间药效学与序惯疗法的关系 时间药效学表明,在相同剂量下,给药时间不同,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会有差别,药效也不同。例如,降血脂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肝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活性,使血清LDL大量被摄入肝而使血清胆固醇降低。胆固醇的合成受机体节律性影响,夜间合成增加,根据每天1次给药的早晚双盲法比较试验表明,晚上给予这类药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强,即从药理学角度晚饭服用是合理的。 支气管哮喘患者多半是黎明前夜间发作型。由于黎明前(晨4时左右)血中肾上腺素浓度和cAMP浓度低下,血组胺浓度增高,故此时呼吸功能下降。因此使用每天服用药1次的茶碱缓释片,并选择晚饭后给药方法,可使血药浓度从夜间到黎明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实践证明,夜晚8时1次给患者800mg茶碱比每天2次给药每次370mg茶碱的效果更明显[2]。近年来,许多学者针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时间给药方案,由此推动了哮喘病的时间治疗法进展。 人体血压呈昼夜波动,因此,应避免睡前服用降压药和利尿药,白天给这类药更为合理。特别是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对血压的昼夜波动影响较强,口服20~60mg,白天每日2次,可有效地降低血压,并可明显地控制血压的昼夜波动,但并不影响心率的昼夜节律。维拉帕米抑制血压昼夜波动的作用与硝苯地平相似,但却能抑制心率的昼夜节律。 3 时间药动学与序惯疗法的关系 机体节律性不仅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动学特征,而且影响药物的毒副作用。某些药物的吸收、生物利用度随着给药时间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早晨服药的最高血药浓度(Cmax)要比晚上服药的高,而达Cmax的时间(tmax)与晚上相比有缩短的倾向。这表明这些药物在消化道吸收速度早晨比晚上快。例如,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引起的镇静作用和唾液分泌减小等末梢抗胆碱作用,9时给药时最强。由于阿米替林具有较长的t1/2,因此,推荐每日1次睡前服药方法,可减少阿米替林镇静作用和抗胆碱的毒副作用,而且患者也易接受,比历来惯用的每日3次的给药方法合理。有些药物的分布和排泄也呈昼夜节律性,从而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 综上所述,了解和掌握时间生物学、时间药理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对于拟定给药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着重要意义,这样,既可以迅速发挥药效,又可以防止毒副作用的产生。所以,设计合理的序惯疗法,对临床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以适应现代药物治疗学的新进展,达到整体治疗效果的优化组合。 合理用药论文:浅析自我药疗中不合理用药现象 药物具有双重性,既有治疗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由于知识不足导致诸多的不合理用药,其危害在于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损害健康,浪费金钱,甚至延误治疗,引发进一步的严重后果(1-2)。 1 用药不对症 肚子痛用什么药?是止痛药、止泻药、消炎药还是胃药,其实擅自用哪一种都可能是错误的选择。要知道,腹痛的原因有数十种,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的普通百姓,不会判断自己腹痛的病因,不能做到对症用药。同理,有些人仅凭一知半解或“久病成医”,或听别人的用药“经验”,不经诊断,未弄清楚病因和药物的适应症时就随意用药。这种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最高,对健康的危害也最大。要知道许多症状可能相同或相似,其病因却不相同,治疗方法也更是迥然不同。用药不对症,不仅不能治愈疾病,而且还会延误原有疾病的正常治疗,甚至会因为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增添药源性疾病。 2 用药时机不对 从大的方面来看,首先应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治疗手段,以乙肝治疗为例,许多人认为,一旦感染了肝病毒,就应立即用抗病毒药物来治疗。但有研究表明,过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效果并不好(3)。其原因:①体内没有病毒复制时,使用抗病毒药是无效的。②体内免疫细胞处于麻痹状态时,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较差。③不考虑病情,过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往往可增强乙肝病毒对药物的耐受性,或使病毒发生变异。④过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并不能起到防止肝脏发生纤维化的作用。可见,用药时机要正确掌握,不能想当然,在遵医嘱或者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基础上,若有疑问,应主动咨询医师和药师。 3 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有的人治病心切,认为药吃得越多,病好的快,便随便加大剂量;有的人又经常忘服、漏服药,问其原因,回答是病情有好转,就不把吃药放在心上了。 所周知,药物服用的剂量是通过长期临床试验和可靠的理论依据制定的,此类随便用药行为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往往还会造成不良后果。药量过大可能引起中毒,尤其对老人和儿童,是十分危险的;药量偏小,非但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贻误病情,甚至产生耐药性。因此,使用药物时,应该参照药品说明书上的规定,严格掌握用量和疗程,这样才能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4 不按疗程服药,稍有好转立即停药或者频繁换药 疾病是否痊愈,并不是以患者自觉症状的好坏来决定的,当您感觉已经正常时,身体机能并未完全恢复正常,如果是患感染性疾病,致病菌也可能只是暂时潜伏起来,并未被清除。可见,在对待用药疗程的问题上,要相信医生,不要被主观感觉欺骗。以下几种情况,都是用药过程中需要杜绝的。①时断时续:药物发挥疗效主要取决于它在血液中恒定的浓度,如不按时服药,达不到有效浓度,对控制疾病发展不利。②疗程不足: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如细菌感染性疾病需要7-14天才可治愈。若用药两三天,症状有所缓解就停药,就可能成为慢性感染。糖尿病的治疗中,有时症状虽然消失了,但如果不查血糖,可能血糖仍高,此时若自行停药,可能会导致并发症。③突然停药。许多慢性疾病需长期坚持用药控制病情,巩固疗效,如精神病、抑郁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停药应在医师指导下逐步进行。不要擅自停药,否则会旧病复发,病情加重而危及生命。④随意换药。有些药物显示疗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如伤寒病程为4周,用药总疗程不少于2周;抗结核病药需0.5-1年,随意换药可使治疗复杂化,出现问题难以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5 对治疗目标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或盲目联合用药 得了病,大家总想通过一次治疗断根,认为长期服药就等于自己的病治不好了。这种愿望是人之常情,但也应该看到,到目前为至,除了少数能获得持久免疫的疾病外,绝大多数疾病是难以通过某种“神奇的治疗”而根治的。因此我们对疾病的康复要有一个科学的心理预期,才能避免不合理用药。还有部分患者认为将数种药物联合使用,总有一种是合适的,还可以增强疗效。实际上合用的药物越多,它们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越大。所以,联合用药时务必咨询医师和药师。 合理用药论文: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7对“对药”和非“对药”的缓冲作用研究 作者:付彩霞,高宗华,宋敏,荣先国 【摘要】 目的探讨常用中药的组合—“对药”和非“对药”间的缓冲能力的相似性差异。方法取中药的水浸取液,用数字酸度计测定ph,经0.1mol·l-1naoh及0.1mol·l-1hci滴定,然后进行“对药” 和非“对药”样品的ph对比分析。结果7对“对药” 和非“对药”及单味中药中皆有不同程度的缓冲作用。结论中药水溶液为缓冲溶液,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自成稳定系统,为进一步研究中草药的药理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中药; 复方; 对药; 缓冲作用 中药复方是中医药的精髓和主流,是中成药和中药新药的主要来源[1],也是中医临床最广泛的用药方式。 中药复方组方、配伍理论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中药因其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治疗范围广深受人们欢迎,特别是近年来因其与西医结合在治疗肿瘤等疑难杂症等方面的独特疗效而日益受到世人青睐。近年来,国内外医家日益重视中药复方的研究[2,3],特别是对中药复方的药理、药效及有效成分方面的研究更为关注[4,5],而对中药复方中单味药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得较少。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能更本质地阐明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发掘出中医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以探索复方制剂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复方是一个有层次和结构的有机整体,其作用和化学成分并不是单味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各成分的综合效果[6]。因此,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组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并指导临床实践是中药研究的重要课题。 “对药”又称“兄弟药”“姊妹药”,是中医传统经验证明了的优化组合,是“ 中药配伍中的最小单位,其组成简单,但具备中药配伍的基本特点[7,8]。“对药”配伍后作用机理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电化学、分析化学角度揭示中药组方、配伍的科学性,对单味中药及7对“对药”和非“对药”的水溶液测定ph,其结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中药药对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 1 材料与方法 1.1 中药选取选亳州售中药饮片,经副主任中药师鉴定。配对见表1饮片经常温干燥,分级粉碎2遍,过80目筛,防潮保存。 1.2 样品制备称取单味中药生药粉10.0 g,“对药”中每种成分各取10.0 g,用纱布包扎,分别放入250 ml烧杯中,加入150 ml二次蒸馏水,放在电热套中加热,沸腾后调节温度使之微沸,60 min后停止加热,将溶液过滤后分别得中药单煎液及药对组合的水煎液 表1 对药组合与对照组合的药物组成“对药”组合[7,8]对照组合苍术、白术 苍术、钩藤砂仁、白豆蔻 砂仁、茜草紫菀、款冬花 紫菀、土茯苓黄芪、甘草黄芪、苦楝皮天门冬、麦冬天门冬、钩藤羌活、独活 羌活、蒲黄半夏、天南星 半夏、蒲黄 1.3 测量方法取30 ml上述中药水煎液于50 ml烧杯中,室温下测其ph,然后分别用0.1 mol·l-1naoh溶液、0.1 mol·l-1hcl溶液滴定,每加入0.1 ml酸或碱测定1次ph,共加入3 ml酸或碱。计算加入一定碱液或酸液后溶液的ph,并计算溶液缓冲容量β(mol·l-1·ph-1)。 2 结果 将溶液的ph以及加入1.00 ml 0.1mol·l-1 naoh, 0.1mol·l-1 hcl后溶液的ph及缓冲容量β见表2。表2 单味中药抗酸、抗碱能力对照药品名称苍术羌活半夏天门冬砂仁紫菀黄芪蒲黄款冬花 在单味中药中,所有中药水溶液偏酸性,除蒲黄、独活外,其他单味中药的抗酸能力都比抗碱能力强;加碱后除钩藤、茜草、土茯苓、麦冬、苦楝皮的ph较大,缓冲容量小,溶液抗碱能力差外,其余样品的ph较小,缓冲容量大,具有明显的抗碱能力,其中独活抗酸抗碱能力最强。按同法测对药及非对药对照组合,溶液的ph及缓冲容量β见表3 表3 7对“对药”和非“对药”抗碱能力对照 在7对“对药”和非“对药”对照组合中,所有组合的缓冲容量都比单味中药增大,说明组合后的中药相互作用,保留或生成新的缓冲对。因此,对药组合以及对照组合的抗酸碱能力比单味中药增强。 3 结论 从实验结果可知,无论是单味中药或是“对药”以及非对药对照组合,其水溶液的ph都在3.70~6.00之间,偏酸性;所有样品皆有不同程度的抗酸抗碱能力,即被测样品的水溶液具有缓冲作用,自成稳定的缓冲体系。该结论对阐明中药作用机理和双向调节作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合理用药论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合理用药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合理用药 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1]。治疗药物分为解痉平喘类药物和抗炎治喘类药。解痉平喘药物主要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茶碱类和炎症介质拮抗剂等;抗炎治喘类药包括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炎症介质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等。现就几种常用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报道如下。 1 茶碱 茶碱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药理作用。本品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时易于诱发心律失常,应谨慎使用并适当减少剂量。茶碱的治疗窗窄,且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可引起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死亡,有条件时应监测茶碱血药浓度,其有效、安全血药浓度为6~15mg/l。影响茶碱代谢的因素较多,如发热、妊娠、肝脏疾患、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合用甲氰咪胍或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药物,应引起重视。多索茶碱的作用与氨茶碱相同,但不良反应较轻。茶碱缓(控)释片口服后昼夜血药浓度平衡,平喘作用可维持12~14h,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症状的控制。由于血药浓度平稳、维持时间长,比普通剂型的茶碱安全、有效,与糖皮质激素和抗胆碱能药物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2 糖皮质激素类 可分为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口服糖皮质激素。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局部抗炎作用强。通过吸气过程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剂量小,且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血液的药物大部分被肝脏灭活,而使全身不良反应较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使用1w方可奏效。溶液型和气雾型制剂可造成患者声音嘶哑和口咽部真菌感染等症状。目前上市的药物中丙酸氟替卡松和布地奈德的全身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被推荐作为长期治疗持续性哮喘的首选药物。当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无效时,应尽早改用口服剂型。可选用半衰期短的泼尼松、泼尼松龙或甲基泼尼松龙等,采用每天或隔天清晨顿服的给药方式,以减少外源性激素对脑重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严重急性哮喘发作时,应静脉给药,宜选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或甲基泼尼松龙。 3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β2-受体激动剂扩张支气管的作用较快,同时,还可通过与肺组织细胞表面的β2-受体作用来抑制气道肥大细胞释放过敏炎性介质,有助于预防哮喘的发作,从而使β2-受体激动剂成为首选的支气管扩张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丙卡特罗、非诺特罗、沙美特罗,作用时间持续12h,适用于慢性哮喘、夜间发作性哮喘。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具有协同的抗炎和平喘作用,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减少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尤其适合于中—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的长期治疗。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应按需间歇使用,不宜长期、单一使用,也不宜过量使用,否则可引起肌肉震颤、低血钾、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长期应用此类药物可使气管平滑肌β2-受体数目减少,产生耐药性。 4 抗胆碱能药物 支气管哮喘患者多有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研究发现支气管上的m受体以m3亚型为主,选择性m3受体拮抗剂的支气管扩张作用会更强。吸入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胺,对支气管平滑肌m3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可阻断节后迷走神经传出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全身副作用小,作用持久,不易耐药,但作用强度、速度不如β2-受体激动剂,对慢性哮喘的病例可用来防止其症状发作,对过敏性哮喘与非过敏性哮喘的疗效较满意,对运动性哮喘的治疗不如β2-受体激动剂,宜作为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的辅助用药。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交替使用,可使气道舒张的疗效增强而持久,适用于夜间哮喘及痰多的哮喘患者以及有吸烟史的老年哮喘患者。与茶碱联合应用平喘作用也有所增加。 5 白三烯调节剂 白三烯调节剂包括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5-脂氧化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对气道平滑肌和其他细胞表面的白三烯受体的拮抗,抑制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半胱氨酰白三烯的致喘和致炎作用,产生支气管舒张和减轻变应原、运动和二氧化硫诱发的支气管痉挛等作用,并有抗炎作用。本品能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的恶化。但作用不如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也不能替代糖皮质激素。作为联合治疗中的一种药物,可减少中至重度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剂量,提高糖皮质激素的疗效。5-脂氧化酶抑制剂可能引起肝损,应引起注意。 合理用药论文:从处方点评浅析门诊不合理用药现状 【关键词】 处方;门诊;不合理用药 据报道,不合理用药使全球1/3患者死亡,我国每年死于药物不良反应者近20万人,临床不合理用药在我国占病例数的12%~32%[1]。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卫生安全,本部定期组织医药相关人员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现将不合理用药现状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10月份门诊处方5205张,根据药品说明书、医药书籍、公开的文献,对其中的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 2结果 5205张门诊处方合格率为97.2%,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026张,使用率为38.92%,不合理用药处方200张,占3.8%,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处方160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80%,用法用量不合理110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55%,不合理配伍32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6%,不适当的合并用药28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4%,联合用药产生拮抗作用、毒副作用20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0%,选用药物不当10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5%。 3不合理用药分析 3.1不适当的合并用药(1)阿奇霉素+头孢菌素类,阿奇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是速效抑菌剂,使细菌迅速处于静止状态,头孢菌素类属β-内酰胺类为繁殖期杀菌剂,二者合用使后者难以充分发挥其繁殖期杀菌作用而出现拮抗[2]。(2)微生态制剂+抗生素,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妈咪爱),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培菲康),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整肠生)等微生态制剂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合用易被灭活[3],因此两者应间隔2~3h使用为宜。(3)多酶片+复方氢氧化铝片,多酶片为多种消化酶的复合制剂,每片含胃蛋白酶0.04g,淀粉酶、胰酶各0.12g;其中胃蛋白酶消化活力在ph=2时最好,当ph 6即被破坏,淀粉酶也在微酸性时分解淀粉的活力最强。处方中复方氢氧化铝片系复方碱性制剂,口服能中和胃酸使胃液ph升高,影响了两种主要消化酶的活力。二药不宜同时服用,可在消化酶治疗结束后再服抗酸药物。 3.2药物联合毒副作用增加(1)阿司匹林+格列本脲:两药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使格列本脲血药浓度升高,易致低血糖。(2)卡托普利+螺内酯,卡托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减少醛固酮的生成,增高血清钾。螺内酯为利尿药,作用于肾脏远曲小管,受体与醛固酮竞争,抑制钠泵,使钠、钾交换减少,钾的排泄减少。两药合用时血清钾明显升高而导致钾中毒[4]。(3)氯丙嗪+苯海索,较大剂量的氯丙嗪用于精神病治疗常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副作用)。苯海索具有中枢抗胆碱作用,可减轻锥体外反应,氯丙嗪也具有一定的抗胆碱作用。联合应用时可显示较强的外周抗胆碱作用,不利于治疗。 3.3药物配伍产生拮抗作用(1)阿司匹林+吲哚美辛肠溶片,阿司匹林与吲哚美辛肠溶片同属非甾体抗炎药,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而产生解热、镇痛及消炎作用。两药合用,阿司匹林通过竞争性拮抗作用抑制吲哚美辛肠溶片的吸收,使血药浓度明显降低[5],所以两药不宜联用。(2)硝苯地平+葡萄糖酸钙,硝苯地平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它通过与钙通道外侧的二氢吡啶受体结合而减少通道开放数,从而钙内流减少而发挥其药理作用,与钙剂合用,属于药理作用拮抗的不合理联用。(3)阿托品+甲氧氯普胺,阿托品是抗胆碱能药,甲氧氯普胺是胃动力药,阿托品能减弱甲氧氯普胺增强胃肠动力的效应。也属于药理作用拮抗的不合理联用。 3.4用法用量不合理(1)β-内酰胺抗生素静脉滴注每日1次,不符合该类药物的使用原则。首先,该类药物半衰期(t1/2)很短。其次,该类药物为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杀菌效力与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成正比。因此,应将每日量分成2~3次给药,以确保用药疗效。(2)糜蛋白酶做超声雾化时间过长,超声雾化后糜蛋白酶效价下降明显:5min下降29.1%,10min下降64.1%,15min下降75.24%,20min下降89.31%,因此,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时间宜控制在5min左右为宜[6]。(3)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他汀类降脂药物处方用法为每日1次,患者会误认为1天的任何时间服用均可,但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发挥降脂作用,该酶夜间活性高,晚上服用效果好,所以处方中应注明晚上服用。 3.5选用药物不当(1)癫痫患者选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为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含有氟离子,脂溶性强,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抑制脑内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gaba)与受体部位结合,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而诱发癫痫。因此,有癫痫病史者应慎用此类药物[7]。(2)未成年患者选用喹诺酮类抗生 素,由于该类药物会引起骨软化,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18岁以下患者应避免使用。(3)孕妇选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可引起过期妊娠、产程延长和产生出血,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则无不良影响,故孕妇需用解热镇痛药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 4讨论 通过分析发现:(1)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约占不合理处方数80%,说明门诊不合理用药主要以抗菌药物为主。(2)联合用药存在的问题较多,包括不适当的合并用药、不合理的配伍等方面。同时,联合用药也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据报道,联合使用5种以下药物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20种以上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5%[8]。说明门诊医生应尽量减少联合用药的品种及种类。(3)医药人员都要不断学习医药领域的新知识,精通业务,掌握相关的药物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慎重、准确地使用药物,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合理用药论文:医院不合理用药现象和干预 【摘要】 不合理用药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和难题,据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合理用药的概念是安全、有效、适当、经济凡是违背这四个要素的用药方式都是不合理的用药。对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如不干预,任其蔓延,则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损害患者的健康,威胁患者的生命,浪费资源医药,干扰或影响社会安定和和谐。 【关键词】 不合理用药现象 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 不合理用药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和难题,据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至32%。按照美国药物不良反应致死占社会人口的1/2200计算,我国每年药物不良反应致死人数达50余万人[1]。 合理用药的概念是安全、有效、适当、经济凡是违背这四个要素的用药方式都是不合理的用药[2]。 医院常见不合理用药现象有 1.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欠规范问题。 表现在不执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没有指针随意使用抗菌素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如:美罗西林钠、奈夫西林钠、夫西地酸钠、林可霉素、氟罗沙星。 2. 不合理选用溶媒。 2.1 血塞通、丹参注射液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或5%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作溶媒,由于盐析作用,不溶性微粒增加,使不良反应增加。 2.2 呋塞米注射液选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呋塞米为碱性的钠盐注射,碱性较高,因葡萄糖注射液ph低于4时可与呋塞米产生沉淀。只能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3]。 2.3 10%氯化钾注射液选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静脉补钾同时滴注钠盐和高浓度葡萄糖注射液会降低钾的作用,故需迅速纠正低血钾时应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3. 存在配伍禁忌药物合用。 3.1维生素c与维生素k1注射液同瓶静滴。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醌类药维生素k1混合后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映,维生素k1可被维生素c破坏而失效[4]。 3.2维生素c与庆大霉素同用,可抑制庆大霉素的抗菌活性[5]。 3.3 消旋山?~宕碱片与甲氧氯普胺片同时口服,消旋山?~宕碱属于胃动力抑制药,甲氧氯普胺属于胃动力促进药,二者联用呈拮抗作用。 4. 重复用药现象。 4.1 胃舒平与颠茄合用,胃舒平是含有颠茄的复方制剂,合用没有必要。 4.2 牛黄解毒片与黄连上清丸合用,这两种都属于清热泻火类药,均含大黄成分,合用后容易造成腹泻、恶心。 4.3 强力银翘片与速效伤风胶囊合用,这两种药属于治疗伤风感冒药,分别含有扑热息痛成分,合用后剂量加大,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泻、肝脏损害 4.4同一时段内联用几种适应症近似的中成药口服药、西药、中成药注射液,且使用剂量超过说明书规定要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通滞苏润江胶囊+血塞通胶囊+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片+七叶皂苷注射液。 5. 用药不考虑毒付作用对患者的其他疾患的影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诉有胃溃疡,医生用药“奈普生”口服,导致胃溃疡加重。如改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就可以减少对胃部的刺激。 综上所述,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怎样对这种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呢?不合理用药的干预,又称合理用药管理,即通过制定、执行药事法律法规,推行合理用药指南或规定,实施干预计划和措施,批判、抵制和干涉不合理用药心里和行为,建立合理用药的秩序和规范,达到药物治疗的目的[6]。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我认为医院应该做好以下的工作: 1. 应建立健全药事管理组织系统并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程序。 1.1 建立药品品种遴选原则、制度,制定基本用药目录,对新申请品种进行安全性评估。 1.2 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讲座、学习班、研讨会。教育医生和药剂师合理使用药,加强所有医务人员对常见病的正确诊断和处理的培训。 1.3 建立激励机制,奖励合理用药科室、医务人员,推广他们的经验。 2.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2.1 建立由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负责的处方点评制度并有效开展工作,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讨论分析公示。 2.2查阅门诊和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检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管理等工作。 3. 制定药品处方集,规范医院用药。 4. 建立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 对药品使用总金额和数量排名前10位进行分析,是否超常规,是否合理,定期公示结果,指导医师用药。 5.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药品营销人员为了促销药品,给医生提供销药提成,有的医生在金钱面前,忘记了做医生的本分和责任,乱用药、大剂量用药,使用高价药,为的是能获得更多的非法药品提成。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加大医德医风再教育的力度,使医务人员树立一切为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的服务理念。在为病人治病的过程中,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合理使用药品。 6.与临床科室加强沟通,促进合理用药。 药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大量新药的面市,药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将药学信息收集、整理,通过药讯、不良反应简报等提供临床人员参考,为提高医疗水平和促进合理用药提供有力的保证。 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对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如不干预,任其蔓延,则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损害患者的健康,威胁患者的生命,浪费资源医药,干扰或影响社会安定和和谐,关注合理用药,促进合理用药是广大医药学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药学人员应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临床用药过程,杜绝和减少药源性疾病,提高医疗质量,使患者以最低的医疗费用获得最佳药疗效果,确保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放心用药,提高药物治疗质量。 合理用药论文:药师深入临床促进合理用药 我国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2年1月21日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提出:药事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 治疗 ,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 医院 药学服务正从“单纯的保障药品供应”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转变。我院临床药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深入临床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积极探索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在与医生、护士、患者的交流过程中可以获得药物治疗的第一手信息,并对其分析评价,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本文以具体的临床实例阐述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中发挥的作用。 1 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1.1 病例1: 患者,男,53岁,因头面部皮肤挫裂伤于2008年5月31日入院,同时诊断有脑震荡。经外伤处理后给予脱水、抗炎等对症治疗。6月1日给予(1)生理盐水250ml、头孢米诺钠1.5g/(2)甘露醇125ml/(3)葡萄糖氯化钠500ml、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25ml/静滴。 据病历记载:患者从6月1-5日一直在沿用上述药物治疗。在6月5日下午2点钟(第四天),静滴液体0.5h后患者出现寒战、体温38.4℃,无呼吸困难、无头痛、头晕、无胸闷憋气,立即给予吸氧、地塞米松5mg静推、非那根50mg肌注、生理盐水500ml、10%氯化钾10ml、地塞米松10mg静滴、当日下午3点钟患者病情好转。 分析: 2 积极开展以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为中心的合理用药工作 临床药学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合理用药。我们从2007年11月25日—2007年12月25日期间抗菌药物使用前三位的药品中抽取了18份住院病历,最后筛选出了两份比较典型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病历,进行了分析,并在全院科主任周会上从合理用药方面提出了药学角度的提醒和补充,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2.1 病历1:患者,男,63岁,2007年11月25日入院,2007年12月12日出院,初步诊断:右侧自发性气胸,补充诊断:高血压病,于2007年11月27日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该患者自11月25日起应用头孢曲松钠2g,bid,左氧氟沙星0.4g,qd,自11月29日开始用洛美沙星0.4g,qd,至12月11日停药,其中除左氧于11月28日停药外,头孢曲松钠连续应用17d,洛美沙星连续应用13d。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如下: (1)此患者体温一直正常,并无联合用药指征,连续应用左氧、洛美沙星、头孢曲松纳最长达17d,明显违反了抗菌素使用原则。 (2)该患者男性63岁,属老年患者,本身肾功能就属低下型。以上三种抗菌素均主要经肾脏代谢,联合应用加大其肾毒性,严重时可导致肾损害。 (3) 上述三种抗菌素中头孢曲松钠与左氧氟沙星有11项相同的 治疗 作用,洛美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有32项相同的治疗作用,属重复用药。 2.2 病历2:患者,男,42岁,2007年12月13日入院,2007年12月23日出院。入院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周围脓肿,12月14日大便检出霉菌++。 自12月13日起使用头孢曲松钠2g,bid,洛美沙星0.4g,qd,甲硝唑250ml,bid,一直使用到12月23日,三种抗生素联合应用达11d。 根据以上用药情况分析如下: (1)该病人患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有联合用药的指征,但采用三联抗菌素,且连续应用11天,特别是甲硝唑连用11天,属过度治疗。 (2) 据病历记载,该病人是因在住院前应用抗菌素无效的情况下住院治疗的,且在入院第二天就检出霉菌++,在未做细菌培养的情况下,盲目采用三种抗菌素联合应用,违反了抗菌素使用原则。 (3)上述三种抗菌素具有相同的抗菌谱和相同的治疗作用,从药效学的角度来讲,抗菌谱一致的抗菌素以不合用为宜,以免增加毒性反应或诱导灭活酶的产生或竞争同一靶位而出现拮抗现象。 (4) 副作用增加。上述三种抗菌药物同时具有相同的不良反应:头晕、恶心、食欲不振、皮疹、肝功异常、尿素氮升高等,合用会加重其不良反应。 医院 药学工作不仅仅是提供合格的药品,更重要的是参与临床用药,为患者提供最 经济 、最有效、最安全的用药方案。临床药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把医学、药学、生物学、经济学等知识融为一体。所以临床药师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药学服务工作才能更加完善,使临床合理用药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合理用药论文:现在医院不合理用药现象和干预 【摘要】 不合理用药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和难题,据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合理用药的概念是安全、有效、适当、经济凡是违背这四个要素的用药方式都是不合理的用药。对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如不干预,任其蔓延,则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损害患者的健康,威胁患者的生命,浪费资源医药,干扰或影响社会安定和和谐。 【关键词】 不合理用药现象 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 不合理用药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和难题,据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至32%。按照美国药物不良反应致死占社会人口的1/2200计算,我国每年药物不良反应致死人数达50余万人[1]。 合理用药的概念是安全、有效、适当、经济凡是违背这四个要素的用药方式都是不合理的用药[2]。 医院常见不合理用药现象有 1.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欠规范问题。 表现在不执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没有指针随意使用抗菌素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如:美罗西林钠、奈夫西林钠、夫西地酸钠、林可霉素、氟罗沙星。 2. 不合理选用溶媒。 2.1 血塞通、丹参注射液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或5%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作溶媒,由于盐析作用,不溶性微粒增加,使不良反应增加。 2.2 呋塞米注射液选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呋塞米为碱性的钠盐注射,碱性较高,因葡萄糖注射液ph低于4时可与呋塞米产生沉淀。只能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3]。 2.3 10%氯化钾注射液选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静脉补钾同时滴注钠盐和高浓度葡萄糖注射液会降低钾的作用,故需迅速纠正低血钾时应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3. 存在配伍禁忌药物合用。 3.1维生素c与维生素k1注射液同瓶静滴。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醌类药维生素k1混合后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映,维生素k1可被维生素c破坏而失效[4]。 3.2维生素c与庆大霉素同用,可抑制庆大霉素的抗菌活性[5]。 3.3 消旋山?~宕碱片与甲氧氯普胺片同时口服,消旋山?~宕碱属于胃动力抑制药,甲氧氯普胺属于胃动力促进药,二者联用呈拮抗作用。 4. 重复用药现象。 4.1 胃舒平与颠茄合用,胃舒平是含有颠茄的复方制剂,合用没有必要。 4.2 牛黄解毒片与黄连上清丸合用,这两种都属于清热泻火类药,均含大黄成分,合用后容易造成腹泻、恶心。 4.3 强力银翘片与速效伤风胶囊合用,这两种药属于治疗伤风感冒药,分别含有扑热息痛成分,合用后剂量加大,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泻、肝脏损害 4.4同一时段内联用几种适应症近似的中成药口服药、西药、中成药注射液,且使用剂量超过说明书规定要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通滞苏润江胶囊+血塞通胶囊+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片+七叶皂苷注射液。 5. 用药不考虑毒付作用对患者的其他疾患的影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诉有胃溃疡,医生用药“奈普生”口服,导致胃溃疡加重。如改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就可以减少对胃部的刺激。 综上所述,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怎样对这种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呢?不合理用药的干预,又称合理用药管理,即通过制定、执行药事法律法规,推行合理用药指南或规定,实施干预计划和措施,批判、抵制和干涉不合理用药心里和行为,建立合理用药的秩序和规范,达到药物治疗的目的[6]。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我认为医院应该做好以下的工作: 1. 应建立健全药事管理组织系统并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程序。 1.1 建立药品品种遴选原则、制度,制定基本用药目录,对新申请品种进行安全性评估。 1.2 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讲座、学习班、研讨会。教育医生和药剂师合理使用药,加强所有医务人员对常见病的正确诊断和处理的培训。 1.3 建立激励机制,奖励合理用药科室、医务人员,推广他们的经验。 2.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2.1 建立由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负责的处方点评制度并有效开展工作,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讨论分析公示。 2.2查阅门诊和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检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管理等工作。 3. 制定药品处方集,规范医院用药。 4. 建立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 对药品使用总金额和数量排名前10位进行分析,是否超常规,是否合理,定期公示结果,指导医师用药。 5.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药品营销人员为了促销药品,给医生提供销药提成,有的医生在金钱面前,忘记了做医生的本分和责任,乱用药、大剂量用药,使用高价药,为的是能获得更多的非法药品提成。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加大医德医风再教育的力度,使医务人员树立一切为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的服务理念。在为病人治病的过程中,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合理使用药品。 6.与临床科室加强沟通,促进合理用药。 药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大量新药的面市,药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将药学信息收集、整理,通过药讯、不良反应简报等提供临床人员参考,为提高医疗水平和促进合理用药提供有力的保证。 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对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如不干预,任其蔓延,则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损害患者的健康,威胁患者的生命,浪费资源医药,干扰或影响社会安定和和谐,关注合理用药,促进合理用药是广大医药学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药学人员应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临床用药过程,杜绝和减少药源性疾病,提高医疗质量,使患者以最低的医疗费用获得最佳药疗效果,确保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放心用药,提高药物治疗质量。 合理用药论文:试析自我药疗中不合理用药现象 药物具有双重性,既有治疗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由于知识不足导致诸多的不合理用药,其危害在于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损害健康,浪费金钱,甚至延误治疗,引发进一步的严重后果(1-2)。 1 用药不对症 肚子痛用什么药?是止痛药、止泻药、消炎药还是胃药,其实擅自用哪一种都可能是错误的选择。要知道,腹痛的原因有数十种,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的普通百姓,不会判断自己腹痛的病因,不能做到对症用药。同理,有些人仅凭一知半解或“久病成医”,或听别人的用药“经验”,不经诊断,未弄清楚病因和药物的适应症时就随意用药。这种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最高,对健康的危害也最大。要知道许多症状可能相同或相似,其病因却不相同,治疗方法也更是迥然不同。用药不对症,不仅不能治愈疾病,而且还会延误原有疾病的正常治疗,甚至会因为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增添药源性疾病。 2 用药时机不对 从大的方面来看,首先应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治疗手段,以乙肝治疗为例,许多人认为,一旦感染了肝病毒,就应立即用抗病毒药物来治疗。但有研究表明,过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效果并不好(3)。其原因:①体内没有病毒复制时,使用抗病毒药是无效的。②体内免疫细胞处于麻痹状态时,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较差。③不考虑病情,过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往往可增强乙肝病毒对药物的耐受性,或使病毒发生变异。④过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并不能起到防止肝脏发生纤维化的作用。可见,用药时机要正确掌握,不能想当然,在遵医嘱或者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基础上,若有疑问,应主动咨询医师和药师。 3 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有的人治病心切,认为药吃得越多,病好的快,便随便加大剂量;有的人又经常忘服、漏服药,问其原因,回答是病情有好转,就不把吃药放在心上了。 众所周知,药物服用的剂量是通过长期临床试验和可靠的理论依据制定的,此类随便用药行为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往往还会造成不良后果。药量过大可能引起中毒,尤其对老人和儿童,是十分危险的;药量偏小,非但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贻误病情,甚至产生耐药性。因此,使用药物时,应该参照药品说明书上的规定,严格掌握用量和疗程,这样才能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4 不按疗程服药,稍有好转立即停药或者频繁换药 疾病是否痊愈,并不是以患者自觉症状的好坏来决定的,当您感觉已经正常时,身体机能并未完全恢复正常,如果是患感染性疾病,致病菌也可能只是暂时潜伏起来,并未被清除。可见,在对待用药疗程的问题上,要相信医生,不要被主观感觉欺骗。以下几种情况,都是用药过程中需要杜绝的。①时断时续:药物发挥疗效主要取决于它在血液中恒定的浓度,如不按时服药,达不到有效浓度,对控制疾病发展不利。②疗程不足: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如细菌感染性疾病需要7-14天才可治愈。若用药两三天,症状有所缓解就停药,就可能成为慢性感染。糖尿病的治疗中,有时症状虽然消失了,但如果不查血糖,可能血糖仍高,此时若自行停药,可能会导致并发症。③突然停药。许多慢性疾病需长期坚持用药控制病情,巩固疗效,如精神病、抑郁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停药应在医师指导下逐步进行。不要擅自停药,否则会旧病复发,病情加重而危及生命。④随意换药。有些药物显示疗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如伤寒病程为4周,用药总疗程不少于2周;抗结核病药需0.5-1年,随意换药可使治疗复杂化,出现问题难以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5 对治疗目标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或盲目联合用药 得了病,大家总想通过一次治疗断根,认为长期服药就等于自己的病治不好了。这种愿望是人之常情,但也应该看到,到目前为至,除了少数能获得持久免疫的疾病外,绝大多数疾病是难以通过某种“神奇的治疗”而根治的。因此我们对疾病的康复要有一个科学的心理预期,才能避免不合理用药。还有部分患者认为将数种药物联合使用,总有一种是合适的,还可以增强疗效。实际上合用的药物越多,它们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越大。所以,联合用药时务必咨询医师和药师。 合理用药论文:嘉定区中心医院临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85年内罗毕会议上就指出,合理用药即“患者所用药物适合其临床需要,所用剂量及疗程符合患者个体情况,所耗经费对患者和社会均属最低廉”[1]。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由于抗生素的长期不合理应用,临床上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4月7日,我国首届合理用药大会召开,提出“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2]。因此,促进抗生素的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调查分析全国各级医院的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也成为近年来关注的一个热点[3]。为了解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门诊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笔者对本院2011-2012年度门诊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门诊处方共计16 500张(剔除麻醉、精神药品及中草药处方)。 1.2 统计方法 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以及相关文献、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等专业书籍,对门诊处方中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审核并归类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抗生素使用情况 2011-2012年度随机抽取的门诊处方中,抗生素处方共3 353张,占所查处方总数的20.32%,详见表1。 2.2 抗生素不合理用药问题 经统计,在上述处方中,存在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有135张,占所查抗生素处方总数的4.02%,不合理应用主要涉及到药物选用不当,用药剂量、疗程不当等方面,详见表2。 3 讨论与小结 通过对我院2011-2012年度门诊处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多种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包括用药指征不明,用药剂量不当,疗程过长等方面。而通过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相应的措施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抗生素合理应用,降低药物耐药性,保证患者安全用药,避免经济损失。综合近年来对抗生素合理应用领域的相关研究[4],笔者对导致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及相应对策进行分析如下。 3.1 抗生素的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 3.1.1 医学知识方面的原因 随着医学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医生都有自己专业领域。抗生素是常用药,其专业性不如本专业那么强,而且科技进步,新药层出不穷,用药知识不足就会导致误用或者滥用的发生。另外,一些医生缺乏钻研精神,不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未充分掌握并运用抗生素的药理知识指导合理的临床用药,盲目诊断开药以及从经验出发,大范围使用抗生素以达到治疗效果,从而造成抗生素药物不合理使用。 3.1.2 医疗管理制度上的缺陷 现代药物治疗理念要求医师、药师、护师共同为患者的药物治疗结果承担责任,形成医师、药师和护师之间良性的互相依存、相互合作与干预制约的关系链,促进合理用药[5]。但是,目前国内预防或治疗用药方案的制定,是医师说了算,药师基本未发挥作用,不参与临床用药。这是由于医疗机构对临床用药监管力度较弱,对医师用药处方行为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行政干预措施,导致医护人员对合理用药的意义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 3.1.3 经济利益的驱动 抗生素滥用现象的背后其实掩藏着一条巨大的利益链。有些医疗机构把临床使用药品收入与医务人员的奖金挂钩,“医药不分”、“以药养医”,这必然形成多用药、用贵药和用药不当现象。此外,由于我国的研究能力、原创能力弱,药品以仿制药为主,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过多、过滥,多为低水平重复生产抗生素,导致药品名称混乱、说明书不规范等现象,其后果必然造成抗生素用药不当。每家生产企业想方设法推销自己的药品,这样市场销售就可能存在恶性竞争,促使医生不断增加抗生素药物的使用量来增加收入水平,导致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出现[6]。 3.2 减少临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对策 3.2.1 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 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师的专业知识、责任心以及职业道德修养,使临床医生掌握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基本知识,掌握抗生素作用和不良反应,提高医生的用药水平。及时追踪新药信息,更新知识,采用以不同形式作好新药用药知识宣传,提高医生对新药的认识,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3.2.2 深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指出我国要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严格把处方关,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培养临床药师,积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要走向临床,直接服务患者,经常抽查门、急诊的处方,对患者进行用药咨询,定期核查有无不合理的用药方案并及时纠正。同时,临床药师要积极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为重点患者建立药历,努力实现个体化给药。临床研究同时发现,加强对抗生素合理用药监控后,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有所改善[7]。 3.2.3 建立严格的药品监管制度 由于医药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造成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对此国家应该建立严格的药品监管制度,砍断医院和医药企业的经济利益链。医院要制定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管理制度,从而对全院抗生素的使用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可实行分级处方权,控制等级高、价格高的药品使用,从而控制药品费用的过度增长,促进合理用药,亦可对不合格的处方与绩效挂钩,达到改进处方质量目的,确保用药的安全。与此同时,应开展医药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医德医风,不盲目追求疗效,谨慎处理抗生素类药品,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健康风险。 总之,随着抗生素研究的不断发展,新药在我院临床广泛使用,耐药菌株增加,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现有条件,确保医院处方管理的规范化,处理好经济效益、安全与患者利益之间的关系,需要继续进行深入探讨。 合理用药论文:传染病治疗过程中不合理用药的探讨 【关键词】 传染病 治疗 不合理用药 目前,在传染病治疗过程中不合理用药现象时有发生。笔者查阅住院病志92例,发现8例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现简要讨论如下。 1 对抗菌活性的模糊认识 头孢氧哌唑直接用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尽管亦能收到较好效果,但在用药上却不尽合理。因其属第二代头孢菌素,对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抗药活性低于第一代,不仅常常拖延了治疗时间,又因其价格较昂贵,不符合价廉、有效、易得的用药原则。然而,头孢唑啉用于治疗肠伤寒,因其抗菌谱对伤寒杆菌作用较差或基本无效,故亦不适宜。 对于肠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的病人有的采用肝必复治疗,但肝必复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协助机体清除乙肝病毒的,而伤寒杆菌及其内毒素引起的肝损伤,随其原发病的痊愈而消失,只需用一般护肝药即可。 2 正确实施联合用药 2.1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有的临床医生对于肠伤寒并发大量肠出血。血压偏低尚未出现休克的病人采用了下列治疗措施:①低分子右旋糖酐500毫升,静点;②654-220毫克,肌注;③0.85%生理盐水200毫升、脑垂体后叶素20单位,缓慢静点。众所击知,脑垂体后叶素是通过收缩毛细血管和小动脉达到止血作用的,而654-2能解除血管痉挛而扩张血管,两种药物的不同作用,联合使用必然产生拮抗作用,而使止血效果降低甚或消失,当属不合理用药。 2.2必要的联合用药:氨复命14s注射液对于低蛋白症的肝病患者是有效的。但有人将其直接做周围静脉点滴,这容易导致血栓性静脉炎。因为氨复命14s注射液浓度为8.5%,其渗透压为1100mds m/l,远远超过周围静脉最高耐受渗透压855~885mds m/l。为此,将氨复命14s注射液用10%葡萄糖等稀释后做静脉点滴,不仅可避免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还可提高氨基酸的利用等。 3 细菌的耐药性与药物敏感性 慢性肝炎病人,多并发有胆道感染,采用氨基苄青霉素,第二代头孢菌素,四环素等药物治疗,效果常常不理想,这与细菌的耐药性有关。细菌性胆道感染,多为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及克雷白氏菌所致。 据国内报导,大肠杆菌对氨基苄青霉素的耐药率达40~50%以上,对四环素耐药高达80~100%,但对庆大霉素和第三代头孢霉素相当敏感;绿脓杆菌对四环素、氮苄青霉素及一、二代头孢菌素基本不敏感,而第三代头孢菌素对绿脓杆菌却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为此,对胆道感染病人最好选择敏感性强的抗菌药物,尤其在药物敏感性试验指导下开展治疗工作,其效果方能满意。 4 药物的相互作用 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复方磺胺甲嗯唑(smz-tmp)可增加拉米夫定血浓度,但通常不需调整本品剂量。拉米夫定与扎西他滨可相互影响在细胞内的磷酸化,两者不宜联合应用。阿德福韦,10mg阿德福韦酯与100mg拉米夫定合用,两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都不改变;本药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主动分泌的方式经肾脏排泄,与经肾小管主动分泌的药物合用时应当慎重,因为两种药物竞争同一消除途径,可能会引起阿德福韦或合用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治疗药物,叠氮脱氧胸苷与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西咪替丁、保泰松、吗啡、磺胺药等合用,可降低自身清除率,应避免联合使用;丙磺舒抑制叠氮脱氧胸苷的葡萄糖酸化,并减少肾排泄,可引起中毒危险。在用药期间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者更易引起血细胞变化。遇有发生头痛、发热、寒战、皮肤灰白色、不正常出血、异常疲倦和衰弱的情况,应注意骨髓抑制的发生。奈非雷平具有诱导细胞色素p450酶的作用,与利福平、口服避孕药、咪唑安定、蛋白酶抑制剂等药物有相互作用,同时使用时需严密监测。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禽流感治疗药物,甲泼尼龙与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合用可增强其致溃疡作用;与免疫抑制剂合用,可增加感染的危险性。红霉素与林可霉素类有拮抗作用;并可干扰青霉素的杀菌效能,故当需要快速杀菌作用如治疗脑膜炎时,两者不宜同时使用。氧氟沙星与茶碱类合用时可导致茶碱中毒症状;与环孢素合用,可使环孢素的血药浓度升高,必须监测环孢素血浓度,并调整剂量。去甲万古霉素与耳毒性和肾毒性药物使用可增加毒性损害。干扰素与具有中枢作用的药物和改变细胞代谢的药物合用时相互影响。红霉素与林可霉素类有拮抗作用,并可干扰青霉素的杀菌效能,故当需要快速杀菌作用如治疗脑膜炎时,两者不宜同时使用。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药物间相互作用与其他喹诺酮类药物相同。金刚烷胺不宜与中枢兴奋剂合用,以免引起不安、失眠等兴奋症状或心律失常。甲泼尼龙与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合用可增强其致溃疡作用,与免疫抑制剂合用,可增加感染的危险性。 水痘和带状疱疹治疗药物中,盐酸阿米替林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应在停用10~14天后再用本药。如与中枢抑制剂、甲状腺素、吩噻嗪类、抗胆碱药等药物合用时有协同作用,宜适当减量。阿糖腺苷与别嘌呤醇合用可增加本品的神经系统和肾脏的毒性。 笔者仅是抛砖引玉,目前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除了临床医师专业水平外,把医药做为商品谋取暴利所引发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更是到处可见,应引起各级领导和卫生主管部门应有的重视。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方法 摘要: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教学遍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目前建筑学毕业设计现状和学生就业后反馈的信息分析,提出了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环节教学改革的几点改进方法和新的教学模式,希望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更好地完成毕业生由学校到社会良好的知识过渡,增强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对实际工程的理解能力。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方法 1.引言 近些年我国土木建设空前繁荣、各大高校建筑学专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整个建设行业虽然生机勃勃,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的建筑创作水平总体上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一事实的背后是建筑师方案构思的创新能力、思想理论的研究能力、建筑技术的科研能力以及多学科、多专业协作与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差距。从目前建筑学学生的状况和毕业生就业之后的反馈信心来看,我们的建筑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的需求产生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还在于教学观念上的落后,没能妥善处理好艺术和技术的两者的关系以及理论和实践的脱离。毕业设计是建筑学本科教育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整体的检验过程;是进一步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对毕业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现今社会对建筑设计人才的需求,以及强化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2.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进方法 2.1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近些年,除了我国建筑行业竞争日渐激烈,西方前卫的设计思想和建筑师也不断的涌入我国的建筑设计市场,相比西方建筑师的设计理念、设计能力以及工作方法,我国的建筑师都面临着各方面的冲击和挑战。以往,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以及建筑的使用功能的推敲,对一些实际的问题往往采取忽略的态度,这种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满足社会对一个合格建筑师的要求。 2.2开展研究式教学新模式 目前的建筑学教育无论是本科日常的课程教学还是毕业设计的教学都是采取“老师讲,学生听”或者“老师改图”等单向的教学模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式学习的状态,教学的评价也往往集中在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之上,并没有关心到学生做了哪些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以及这些探索和研究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哪些方面的收获。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没有激发出来,只是在一味的接受老师传达的知识,当在实际设计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的时候,也往往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自主创造和活跃的思维了,以至于这种学习习惯会持续的影响其实际的设计能力。所谓研究式是是指把学生引向单纯的专业理论研究,而是指一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针对问题注重探索研究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研究式教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以问题为载体,在自己的设计课题中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领悟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研究式学习中的互动也可以激发教师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激情,师生在指导设计过程中对于各种问题的探讨,可以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以及对问题的深入探索。 2.3.加强毕业设计题目与实际工程的联系 建筑学的毕业生最终走进设计工作一线进行实际工程的设计。在毕业设计中有效的加强与实际工程的联系,不但可以吸收建筑设计单位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和建筑界最前沿的设计思想,也可以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对实际设计过程有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1)毕业设计与设计院实习相结合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可以结合大五设计院实习的机会到设计院进行毕业设计,请设计院的一线建筑师充当其指导教师,学校的指导教师只是针对设计题目所需要达到的设计深度制定各方面要求。根据设计单位的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毕业设计,真题真做,让学生接受“真刀真枪“的锻炼,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学生大学四年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且可以学习和了解一些在学校无法学到的一些知识和设计经验,为其日后走上实际设计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2)毕业设计题目选择的传统的毕业设计教师通常自己编制假的建筑设计任务书,伪题的任务书往往脱离了经济条件、地域地形条件、技术条件等,这种设计题目过于理想化,也没有适当的限制条件。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引入实际工程作为毕业设计题目,针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逐一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大学五年所学知识进行系统详尽的梳理。 2.4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建筑节能设计 目前,建筑节能已经被整个社会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而学校的教育原本应该走在行业前面。毕业设计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重要的实践性、综合性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学校教学与社会的关联性。因此,要让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从学校起就开始接触市场,从人们的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解决一个建筑设计问题。建筑学专业虽然在建课堂上学习过建筑物理、建筑设备等相关知识里都涉及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但大多还是纸上谈兵,缺乏建筑设计中怎样有效地运用建筑物理知识以达到建筑节能的目标。毕业设计是一个综合的设计科目,在过程中都要运用建筑节能知识,分析自己的设计方案能否满足建筑节能的要求,这种在实践运用中的教育效果要比某门课程上老师灌输好得多,也会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建筑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3.结语 总之,针对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环节教学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学生应该通过毕业设计的过程增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成为职业建筑师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提供一个实习场所。同时,也应该通过毕业设计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的方案创新能力和工程技术水平,不断地为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的职业建筑师。 作者:吴佳玲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问题及对策 摘要:针对贵州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和现状,指出了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建立毕业设计标准化题库、指导老师小组化、规范设计内容、科学评价设计成果、进行公开答辩和二次答辩等方面进行毕业设计改革,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达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公开;毕业设计 21世纪高等教育的战略要求是加快“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新技术应用”。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同时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要想实现上述要求和目标,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使用新教材,改革教学方法。由于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都从事建设、管理和设计工作,需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毕业设计是一个重要过程,要求把所学课程做到融会贯通,是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在学校完成的最后一项大作业。建筑工程专业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应能将所学力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能够读懂施工图纸,能够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工程师的基本素养。因而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比较重要。怎样才能保证并逐步提高毕业生毕业设计质量是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1-7]。笔者针对贵州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介绍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 一、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难易程度不一 毕业设计题目类型多,如多层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设计,小高层酒店设计,设计高层商住楼,轻钢和重型钢结构厂房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与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与施工组织设计等。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对框架结构较熟悉,对其他结构较陌生,造成选题时出现部分指导老师名下学生较多,而概预算指导老师名下学生不足的情况发生。在高层商住楼设计过程中,为使计算结果满足相关规范指标的要求,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调整模型,且后期施工图的绘制比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工作量大,时间非常紧张,基本没有手算内容。毕业设计时,涉及到的软件有PKPM、天正等。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设计不清楚、对相关规范不熟悉,因此对电算结果判断与把握不准,往往计算结果出现问题后不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更不知如何解决问题。毕业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概念设计引导,毕业设计不能仅仅只依靠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重视理论培养。要加深学生对结构设计的理解,通过PKPM软件计算与手算一榀框架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对误差的原因分析。毕业设计过程中,有些指导老师要求手动计算一榀框架,而有些指导老师又不作要求,导致难易程度不一样。 (二)指导老师辅导时间不足 大多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同时还承担有其他的教学任务、行政职务、科研任务、设计任务、施工管理等,随着近年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逐年增多,贵州大学受到编制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导致指导老师严重短缺,每个指导老师要指导12名毕业生,工作量较大,一般指导老师每周辅导两次,每次2个小时,但个别指导老师每周只辅导一次,短短一个小时,无法保证辅导质量。大多学生已经习惯填鸭式教学,毕业设计辅导过程中,指导老师不主动讲解,学生因为本身知识面窄,不向指导老师提问,不能形成良性沟通,导致有效辅导时间减少。 (三)毕业设计学术价值不足 毕业设计选题以工程设计类题目为主,只有少数学生选择施工组织设计或预算。最受欢迎的题目为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等框架结构设计。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单位集中在施工单位,少数去设计院、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极少数考研、考公务员,基于此,毕业设计对于大多去施工单位的学生有较大指导作用;但对于继续读研究生的学生而言,可设计有科研意义的毕业设计题目让其参与,从而对其今后研究生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对于去设计院工作的毕业生,可设计比较实用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以便工作后能独挡一面。 (四)毕业设计内容单一 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分为两部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其中,建筑设计2周,结构设计11周。建筑设计时间较短,学生一般从网上下载完整的建筑图,造成部分学生的建筑图完全相同,导致后面已经进入结构设计部分时还在修改建筑图,迟迟定不下来,建议可由指导老师提供建筑图,以避免学生在建筑图上浪费时间和金钱。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关键,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大多去施工单位,因而施工组织设计和概预算对学生到施工单位工作也有较大的实际意义,甚至有些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概预算相关工作,应把施工组织设计和概预算纳入到毕业设计过程中来。 二、毕业设计改革对策 (一)建立毕业设计标准化题库 学院建立标准化的毕业设计标准化题库,控制题目的难易程度一致。由各个指导老师根据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参与到的实际工程项目的有关数据,整理出相应类型的毕业设计题目,把设计题目和相应的建筑方案建档进入毕业设计题库。在被选入毕业设计题库前,组织教研室老师对设计题目和建筑方案进行讨论,以便控制题目的难易程度基本一致。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学生可从题库从选择相应题目和方案,以避免出现指导老师名下学生不均的现象。 (二)指导老师小组化 毕业设计可实行分小组和指导老师负责制,即要求2个老师组成一个毕业设计指导小组,原则上该小组题目相同,每小组由20~24名学生组成。设计过程中,每个指导老师单独辅导两次,比不分组前辅导时间增加1倍,可提高辅导的时间和效率。小组中的两名指导老师应及时沟通,并互为评阅人,及时解决毕业设计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 (三)毕业设计内容规范化 建筑工程专业结构设计为毕业设计的重点,建筑设计一般只有2个星期的时间。结构设计时间长,要进行细化和标准化,如把结构设计分为电算部分(结构计算、结构施工图绘制)和手算部分,主要包括有:基础设计、地梁设计、梁板柱设计、楼梯设计等,尤其是手算部分,规定应统一,不能出现有的计算一榀框架,而有的只计算一个连续梁,出现难易程度不一致现象。做到尽管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不同,但最终设计成果基本相同。 (四)毕业设计评价科学化 毕业设计的评价应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和设计成果评价、评阅老师对图纸完成情况及计算书评价、毕业答辩评价三部分组成,每部分比例分别为0.4、0.2、0.4,应提高指导老师在评分中的分量。而实际执行过程中,评阅和答辩往往一起进行,且答辩时指导老师也在答辩委员会成员当中,造成毕业设计评价不规范。指导老师结合日常考勤和设计成果给分;评阅老师评分时可按建筑20%,结构80%的标准制定评分细则;毕业答辩根据自我介绍、图纸情况、计算书、回答问题、应变能力、表达能力、仪表等制定评分细则。在答辩问题上,也要控制难易程度基本一致。 (五)毕业设计二次答辩 为了使学生做毕业设计时不能太过松懈,在毕业设计的动员大会上要求,每个组毕业答辩时,排名最后一个学生必须参加二次答辩,二次答辩委员会由学院安排,答辩更加严格,答辩不及格不能获得毕业证书。此项规定能促进学生努力完成毕业设计,规范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管理,以避免其参加二次答辩。 (六)毕业设计公开答辩 为鼓励优秀毕业生做好毕业设计,对于每小组设计过程中表现最突出、答辩表述清晰、回答问题正确的毕业生,学院组织公开答辩推选出学校优秀毕业设计和学院优秀毕业设计,并可考虑颁发证书和适当的物质奖励以此来激励毕业生做好毕业设计。进行毕业设计公开答辩时,应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大三马上进入大四即将要做毕业设计的学生。 三、结语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学校的最后一门综合性课程的学习,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无论今后从事设计还是施工,都能更好的完成工作。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改革和实践意义重大,只有学生勤于学习、指导老师准备充分、计划合理、管理科学、辅导时间充足才能真正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使毕业生学习到真本领,踏入工作岗位后能给贵州大学添光添彩。 作者:卢亚琴 李莉 魏艳辉 王勤征 单位: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 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能力要求 摘要:在专业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建筑企业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和岗位需求,为高职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专业课程的调整找到依据。 关键词:人才需求;专业改革;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1专业改革的背景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1],要使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2]近年来,大家对于传统的基于传播知识的教学体系一直在试图改变,也做了大量的调研。目前高职教育体系正处于从传统的大专教育向现代高职教育转变的关键几年,更细致的调研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3] 2建筑企业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通过调研发现,根据初次就业岗位的不同,建筑行业企业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建筑企业的初级管理岗位包括施工员、材料员、测量员、监理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预算员等,所需具备的能力有所侧重,分别简述如下: 2.1对施工员的能力要求 施工员首先要要能看懂图纸,看懂施工图是施工员必备的能力要求。这就要求学生要了解建筑物的构造,具备建筑识图的基本能力。其次应具备建筑施工组织的能力,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能合理控制工期、准确地调动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使企业所获得利润最大化。此外还需了解一些诸如资料整编、简单工程图的绘制、常用工程软件的使用等。 2.2对材料员的能力要求 材料员须具备建筑材料采购验收能力,建筑材料存储方案的制定,建筑材料的运输方案制定以及建筑材料的使用管理等。 2.3对测量员的能力要求 测量员需能够测绘地形图,能进行施工测量以及竣工测量,能按照监测方案进行安全监测,变形观测,能进行建筑施工放样等。 2.4对监理员的能力要求 监理员要熟悉建设监理的政策、法规,熟悉所监理的工程项目的合同条款、规范、设计图纸,熟悉工程施工的承包单位所投入工程项目的人力、材料、主要,对施工过程产生的工程质量、造价、安全等问题进行全面的督促。 2.5对质量员的能力要求 质量员应能进行工程图识读,能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测,能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能够参与建立各级质量监督体系,具备进场材料的质量、规格、型号的检查能力,能够对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进行检查和验收。 2.6对安全员的能力要求 安全员须熟悉国家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政策法规,能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能进行日常的安全检查,撰写安全检查记录,能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安全技术方案,能对安全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2.7对资料员的能力要求 资料员须熟悉资料体系的编制,熟悉工程资料的审核和收集,能够对工程资料保管得当,熟悉工程资料的归档要求,能够按照目录编制合适的完整全面的审查资料,熟悉档案移交的手续等。 2.8对预算员的基本要求 预算员须掌握市场价格信息,具备建筑工程预决算的能力,准确计算工程量,能根据施工方案进行工程预算,能根据合同进行工程量的计算,熟练使用相关软件。 3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需求分析 通过对调研资料进行分析,发现高职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岗位供需有一定的规律性,总结如下: 3.1施工员仍然是建筑企业需求人数最多 施工员是企业需求人数较多的岗位,也是毕业生喜欢的初次就业岗位。因为相对来讲,施工员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工作环境较为复杂且具有较多不可预见性,在企业中成长较快。 3.2短期内安全员需求数量急剧增加 由于广西更加重视安全生产,要求安全员不得同时服务于两个项目,存在“锁证”问题,所以需求数量急剧增加。但是很多毕业生传统地认为安全员没什么知识含量,学不到东西,不情愿从事安全员的工作,导致供需存在很大缺口,有的企业甚至在探讨在学校对口开办安全员订单班的可能性。 3.3预算员需求较大 由于目前专业的工程造价的毕业生比较多,导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在预算员的竞争上处于比较劣势。3.4测量员存在一定的短缺主要是专业的测量员一般不想去比较小的建筑企业,更愿意去专业的测量公司或者市政企业。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由于课程设置,学校仪器等的限制不胜任测量员的工作,需要学校在测量员的培养上加大投入。 3.5其他初次就业岗位需求暂无明显变化 材料员、资料员、监理员、质量员岗位供需比较稳定,没有趋势性的变化。另外比如机械员、劳务员、标准员等需求数量较少,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没太大拉动作用。但是要成为称职的项目经理,必须具备多工种的工作经验,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每个岗位的重要性。企业一般采用合理轮换岗位制度,以使每个人才得到综合锻炼,成长为复合型的高端技能人才。 4结论 本文探讨了建筑企业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分析了建筑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为高职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专业课程的调整找到依据。 作者:张小礼 凌卫宁 杨伟 单位: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分析 摘要:本文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依托,对近两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为案例,分析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包括就业率就业单位行业就业单位性质薪酬状况专业对口度和就业满意度等方面,并针对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质量;建议 1引言 新常态下,经济面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房屋建筑行业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为此,紧跟行业变化,开展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对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思路对策显得十分重要和急迫。本文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依托,对近两届(2014届和2015届,下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开展调查,分析了就业率就业单位行业就业单位性质薪酬状况专业对口度和就业满意度等方面情况,并针对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2就业率及就业单位分析 2.1就业率分析按规定,列入就业范围的毕业生包括就业升学参军和创业四种类型,近两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情况见表1所示。近两届毕业生总就业率分别为97.3%和99.27%,协议就业率分别为94.59%和91.12%,两项率值均保持稳定,且均保持比较高的率值。未就业的3名毕业生,目前也都有临时性的工作,但不在规定统计就业范围内。2.2就业单位行业分析毕业生基本流向了房地产/建筑行业,占比接近80%;小部分流向了其他行业,占比约20%。具体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2.3就业单位性质分析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见图2所示,在民营(私营)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了近一半,其次是国有企业,占比达到了1/3。民营(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的主阵地。 3薪酬状况分析 毕业生薪酬水平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按月薪酬计算),大部分毕业生薪酬介于2000-4000元之间,占比超过50%。2000-3000元之间的占比约1/3,3000元以上的占比约1/3。不过,也应该看到还有约1/3的毕业生薪酬在2000元以下,1000元以下的占比8.2%。说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起薪并不均匀,存在比较大的差别。 4专业对口度分析 毕业生专业对口度分布情况见图4所示,完全对口占比35.09%,比较对口占比40.35%,两者合计占比超过75%,不对口占比14.04%。 5就业满意度分析 毕业生总体就业满意度分布情况见图5所示,“满意”占比为38.60%。约有2/3的毕业生对就业达不到满意的程度,具体原因包括很多,其中“薪资偏低/福利较差”占比14.62%为最大,这是由于房屋建筑行业初始就业起薪较低造成的“。发展空间小”占比14.04%,说明高职毕业生在企业人才梯次的定位上较低,学生感觉不到提升的空间。另外,高职毕业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发展后劲不足,这也制约了毕业生的发展。其他因素的占比都在10%以内。 6结论与建议 综合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各方面状况的分析,得出以下的结论和建议:第一,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总就业率和协议就业率都较高,但就业单位行业和性质薪酬状况专业对口度和就业满意度整体上呈分散型分布,毕业生的整体就业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改善。第二,影响就业质量的不单单是就业工作,还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水平职业素养教育等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第三,人才培养方面应以行业市场为导向,深化专业建设教学和课程改革,注重增强毕业生职业发展后劲的培育。第四,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房建行业的特点,毕业初期应更加注重经验积累和自身成长。第五,积极推进有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夯实拓宽实习就业的渠道。 作者:王亮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建筑专业毕业设计实现与探究 毕业设计题目的确定和学生的分配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是交叉性学科,涉及的知识面较宽,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我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题目的确定,只要在不脱离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大方向的前提下,题目由各位指导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对于学生和设计题目的分配,我校首次实行了由学生选择题目和指导教师的方法进行一次分配,然后根据一次分配情况进行二次微调,这主要是考虑到往年硬性分配的方法,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权.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学生设计的兴趣和动力. 毕业设计的时间分配和成绩评定 我校毕业设计时间一般为15周,前3周为实习阶段,主要完成文献查阅和调研工作.后12周为设计阶段,包括毕业设计资格审查、英文翻译、中期答辩和最终答辩等工作.毕业设计最终成绩的评定由指导教师评阅、评阅教师评阅和专业答辩小组3部分组成,如表1所示.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人才主要从事建筑电气设计、建筑智能化设计、智能建筑管理、施工、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我们希望通过专业的教育培养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设计工程师、安防产品技术支持工程师、布线、安防产品开发高级工程师、销售工程师(负责安防、综合布线产品的区域市场销售工作)、防盗报警、监控产品、大屏幕开发高级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和最为紧缺的智能建筑系统设计工程师.而毕业设计是学生学习中最具工程性的一次学习,因此,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毕业设计应为培养各类工程师服务.然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设置的时间较短,其毕业设计中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积极性有待提高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大学生涯的最后一个学习环节,但有相当学生在此环节松懈,没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进行毕业设计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正确对待毕业设计,甚至有个别学生借助于网络,通过简单的复制就将别人的劳动成果转化为己有.为提高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积极性,笔者认为,首先应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让其明白不能敷衍了事.其次应从制度上加以要求,“逼迫”学生提高积极性.为此,我校每年在毕业设计之前都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毕业设计动员大会,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毕业设计环节,明确毕业设计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任务和要求,从而提高其积极性.另外,我校目前在本科中实行了“末位淘汰制”,让毕业设计成绩最差的一名学生推迟一年毕业.由于涉及切身利益,故此政策执行以来,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2设计内容与学生兴趣不一致 在以往的设计中,通常都是老师指定题目,然后将学生分配到各个老师名下.这在实际中导致了老师指定的设计内容与学生兴趣不一致,从而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为解决这一冲突,笔者认为,可采用由学生选择题目和指导教师的方法.我校今年就采用了这一方法,设计质量大大提高.同时,对于已经联系好工作的学生,鼓励其在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这样可使毕业设计为学生未来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3教师资源紧张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是新专业,从事本专业的教师有许多都是从相近专业转过来的,而且教师资源紧张.而由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就业形势非常好,学生数量较多.因此造成了1名老师指导10名学生,甚至指导更多个学生设计的局面,且每名学生一个毕业设计题目,给指导教师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针对此种情况,笔者认为,学校应鼓励学生在工作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提早进入工作角色,注重设计的工程性;另一方面可减轻校内指导教师的压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质量.同时,由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是一个工程性很强的专业,每个学校都有固定实习基地和实习单位,因此可开展毕业设计的新模式———“校内和校外指导老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和实习单位的工程师把握学生毕业设计的工程性、校内指导教师掌控学生设计的系统性. 4加强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是一个工程性和交叉性都很强的专业,不仅要求指导教师有多学科的知识积淀,还要求指导教师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和经验.然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其指导的设计的工程性不够.笔者认为,实践经验不足是诸多老师的共同问题.从实际情况出发,指导教师可从两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利用工程实践机会.我校于2011年加强了教师工程实践培训,要求教师必须有6~12个月的工程实践.指导教师可利用这一机会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二是指导教师抓住学生认识与生产实习的机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 结论 针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毕业设计,阐述了我校该专业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分析了该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希望为该专业的毕业设计提供借鉴,同时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冯增喜任庆昌于军琪何波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研究 摘要:国家不断加大教育建设力度,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教学成果备受肯定,其所拥有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近年来的学生数量、教学质量增长很快,但在毕业设计方面需要加强。文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介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现状,提出增加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有效性的相关措施,以期能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 全民教育快速发展,尤其是中职院校、高职院校不断涌现的现在,更多学子得到就学、就业的机会。国家不断加快城市化建设,建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因此该专业学生的教学效果如何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1.1理论知识教学不完善 鉴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导致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均以实践为主,教学方式虽然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但却使得学生缺少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学习并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此种教学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做支撑,整体设计中缺乏完整感,并且对于其中的细节难以掌握,甚至有些学生对于造价方面的认知十分浅显,对于大多数知识的不理解,导致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难以达到教师的要求,并且整体毕业设计的时间也很有限,即使学生“临时抱佛脚”也难以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 1.2毕业时间安排不合理 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其在通知学生开始毕业设计,直到毕业设计完成的时间只有两个月,并且是在3~5月份期间,毕业设计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个大工程,并且学生需要做整体设计、构思、收集资料、后期修改等多项工作。另外,此阶段学校并未停止授课,有些学生依然要去学习新知识,而有些学生则已经参加实习,此种情况下,学生难以准确把握毕业设计时间,时间、精力方面均难以平衡,如此也就导致了毕业设计整体质量难以提升的局面出现。 1.3毕业设计过于流于形式 鉴于学生在学校中主要以掌握技能为主,因此对理论知识传授有所忽视。部分学生的认知中将毕业设计与理论知识相挂钩,导致了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设计不重要,毕业设计时存在敷衍的态度。另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度不足,难以就毕业设计中的各个框架做深入的扩充,此种情况也直接导致学生的毕业设计难以符合教师的要求。部分学生会存在抄袭其他学生构思、设计的情况,甚至会出现找“”代为完成的情况。 2相关措施 2.1做到合理选题 合理选题对于毕业设计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合理选题方面应兼顾教师、学生两个方面:①教师是毕业设计的拟题者,其应根据当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的要求进行拟题工作,使学生能够在完成毕业的同时对相关方面有更深的了解;②学生在最终进行毕业设计之间往往会经历选题阶段。当学生面对教师提供的各种题目时不要眼花缭乱,在正式选题前学生应对自身有深入的了解,知道自己擅长的领域以及今后的就业方向,并以此为依据为自己选题,如此不仅可以避免在设计中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也能够对自己今后的就业有一定帮助。 2.2毕业设计训练 鉴于毕业设计的困难性和重要性,教师可以在学生正式开始毕业设计前进行毕业设计训练,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往往包含多个方面,如建筑、造价以及建筑结构设计等,知识的讲解往往会被安排在主要课程之后。知识较为复杂,且对于毕业设计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可以针对此些方面开展专门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知识和设计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拟题,并自行进行相关设计,在设计完成后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做出评价。并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学生能明白自身不足之处,同时也能使学生不再对毕业设计感到陌生。 2.3加强对毕业设计过程的监督 鉴于学生在毕业前期较为忙碌,学生在学校进行毕业设计的时间十分有限,而毕业设计的整体时间较长,学生会存在时间还够的认知,因此对毕业设计也会存在管理松散的情况。教师应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微信、网络或电话等形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并掌握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对于学生在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也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意见。另外,教师也应对学生做出规划,使学生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有质量的完成节点任务。 2.4协调设计、实习以及就业的关系 学生在进入毕业季后往往会较为迷茫,其既想要快速就业,又不想耽误到毕业的相关事宜,甚至有些学生在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实习方面陷入两难的境地。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以上两者与学生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明白无论是毕业设计,或是毕业实习,均是促进其顺利就业的重要手段。丰富的毕业实习经历可以使学生的毕业设计不再单调、枯燥,其能够使学生的毕业设计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而优质的毕业设计也是学生实习、就业的敲门砖。当实习单位或就业单位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充满兴趣时,学生的机会就会比其他学生大很多。 2.5改变传统毕业设计组织形式 在传统毕业设计中,每个学生单独负责自己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形式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衡量,也是其对于自身在几年的求学中获取知识的有力体现,但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压力。鉴于此,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合作设计的形式,如根据学生各自的题目、学生的兴趣等将学生进行分组,使各个学生均能够找到自己擅长的部分并全权负责。而整体的设计工作则由所有学生共同探讨,如此一来各个学生均能够对整个设计有一定了解,并且也能加强自身个别技能的提升。在进行最终的答辩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负责的部分来向教师介绍毕业设计,而教师也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表现以及毕业设计的整体情况对学生进行评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究关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关系到该专业学生是否能够顺利毕业,也与该专业教学质量息息相关,甚至与我国整体教育水平也有很大的关系。在经历教育改革后,该专业的毕业设计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但在实际的设计中依然会出现些许问题,从而影响到了该专业学生的毕业情况。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就业而言均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和实施力度,使毕业设计不再成为学生的噩梦。 作者:李奇 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毕业设计是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最后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笔者以毕业设计为切入点,通过“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1问题的提出 毕业设计是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最后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是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培养学生毕业后从事建筑设计、建筑管理等方面的一线工作。虽然毕业设计在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最近几年中,在高职类建筑设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时产生了诸多问题。 1.1学生毕业设计意识淡薄 因为社会就业的压力,一些学生在毕业设计时敷衍了事,投入时间远不够,设计成果利用网络下载拼凑而成。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课程不再有新颖的知识可学,不如到校外的建筑设计院去学的想法,等到相关建筑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时,他们对毕业设计又缺乏进一步思考、探索,对自身缺乏更高的追求,于是整个毕业教学就趋于一种表面形式,管理混乱、松散。所有的这些反映在设计成果上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去甚远,毕业生专业培养目标大大打了折扣。 1.2教材滞后 我院建筑系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建筑设计自编教材,已经启用了十多年,一直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改,近几年,很多建筑设计规范都做了相应的修改与调整,这就使得知识跟不上行业发展;另外,教材对有关建筑法律、建筑规范教学内容的明显缺陷。 1.3毕业设计选题与工程实践脱节 在毕业设计选题设置不够合理,选题与建筑实践脱节,简单重复昨天的故事,一个题目作几届,多年一贯制,未重视因材施教,未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放飞学生的思路,不能很好地和学生的就业方向相结合,这样做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约束了学生创作激情,促使学生消极应对毕业设计。 1.4指导形式单一、教师力量薄弱 指导形式单一,都是校内实践经验相对缺乏的教师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毕业设计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在高等职业院校难觅有丰富实践经验、高水平、高学历的设计人才,难以形成有效的毕业设计指导梯队。 1.5毕业设计成果评价体系不清晰 在毕业设计最后考核既没有相应标准,成绩评定又不能完全做到公正、客观、合理、科学。对未能达到毕业设计教学要求的学生降低要求,都给予“放水”,对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评价持宽容的态度,从而使毕业设计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 1.6毕业答辩缺导向性 答辩时应对学生没有向导性,学生不能很清楚、准确、有效、富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对自己毕业设计过程的设计思路未能进行卓有成效地梳理,答辩时成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一种机械、被动地一问一答的尴尬模式。这样的教学成果仅是让学生简单、初步地了解了整个建筑设计阶段的过程,却与建筑设计院实际工程的建筑设计要求具有很大的差距,致使一些学生临毕业时对建筑施工图尤其是其它专业的图纸识读能力很差,距离高职教育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 2解决问题———教学改革 在毕业设计中涌现的问题,迫使对毕业设计的教学进行探索和改革,提出“产学”一体化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即将毕业设计教学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加强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打破传统单一的师生互动模式,转换为与业主、合作单位、相关职能部门等多方共同参与设计的教学模式,在真实的设计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和实际操作能力,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使毕业生符合市场需求,夯实进入建筑师岗位基础。 2.1毕业设计教学内容市场化 毕业设计教学内容顺应市场要求,符合建筑发展趋势,将最新、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建筑规范、法规引入课堂,反映前沿动态,跟上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使毕业生一毕业进入市场就能无缝对接建筑设计岗位,较快进入建筑岗位角色。 2.2毕业设计选题真实化、工程化 对毕业设计选题进行改革,打破学生按假定任务书设计的相对静态的传统教学模式。毕业设计选题采用真实、具体工程项目,即“真题真做”方式,与建筑设计院联合,丰富毕业设计选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尊崇学生建筑梦想憧憬,为学生留有足够的设计发挥空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培养首创精神、提高创新意识,体验真实工程的工作步骤,积聚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经验,达到毕业设计教学目标。 2.3“双师制”和“邀约制”教学模式合作化 毕业设计中积极实施“双师制”和“邀约制”教学模式。,聘请校外建筑设计院有实践经验的建筑师与我校校内教师一同参与毕业设计教学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他们实际工程经验的优势,提高毕业生实践运用能力,此外,邀请业主(建设单位)共同参与设计,使毕业设计过程教学中业主(建设单位)、建筑院建筑师、校内教师、其它相关专业等多方参与,在“真题真做”的毕业设计中,使学生能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完成岗前的职业培训,实现从学生到建筑院设计人员的实践能力转换,培养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的能力,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1]。 2.4毕业设计评价体系标准化 为激活毕业生学习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充实学生专业知识、完善专业技能,营造科研生产实践的良性发展,配合“产学”教学模式,结合实际工程,对毕业设计成果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建立客观、公正、合理、具有明确导向性的评价体系,对毕业设计成果采用定性描述、定阶段与定量测评相结合,使评价具有可比性及可操作性;将校外专家、用人单位的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使评价主体具有广泛性与多元性。 2.5毕业设计答辩规范化 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答辩在毕业设计中扮演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这一环节,我们采取实际工程中的建筑评审会模式,学生自己制作毕业设计PPT演示文件向评审专家答辩组汇报(由专业教师、专业负责人和建筑设计院专家组成),以促使学生能更加敏捷、综合、系统地处理问题,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加快学生适应工作岗位。通过答辩可以了解学生驾驭专业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毕业设计成果质量。在考核学生毕业设计成果时,坚持标准,以设计图为依据,尽量体现学生真实的设计水平。对于部分学生未完成毕业设计,或有原则性错误,或毕业设计成果不完整,答辩时概念性错误较多者,学校都要严格执行成绩评定标准。 3结语 “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相当程度上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开拓学校与企业间联合办学的新思路。与以往内容单一的毕业设计教学相比较,“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对我院建筑系是一次大胆且创新的教学改革,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改革成果初见成效,对未来毕业设计新模式的开拓创新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作者:万莉 彭敏 单位: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高职建筑装饰专业毕业设计新模式探索 【摘要】毕业设计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设计完成的质量情况体现了人才培养方案完成的质量。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人才培养需要。为了达到更好的实施效果,毕业设计需要在选题、过程管理、毕业设计答辩以及校企合作等多方面探索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 建筑装饰 毕业设计 模式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目前,从对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职业岗位技能锻炼上。而毕业设计环节,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道关口,无疑也承担了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缩短学生适应就业岗位时间的重任。然而,建筑装饰专业传统的毕业设计环节,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探索新的装饰专业毕业设计模式已经成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1、目前高职院校装饰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毕业设计选题与高职培养目标不符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沿用原普通专科的毕业设计选题,甚至是照搬本科院校类似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这些设计选题的理论性较强,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符。同时,由于沿用多年的毕业设计选题方案,已经严重脱离目前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的趋势,很多内容已经不适应目前的行业操作习惯。 1.2 学生积极性难持久 通常,在毕业设计任务布置的最初阶段,学生对毕业设计环节的学习都充满期待,积极性都很高。但随着毕业设计的深入进行,对设计选题的热情逐渐消退,同时由于就业的压力,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进行的这个阶段,已逐步将注意力和关注的中心转到了求职和实习上,学生对参与毕业设计环节的过程逐渐失去兴趣。 1.3 毕业设计答辩环节流于形式 目前的毕业设计答辩通常采取的是先介绍、再提问的传统答辩形式,由学生介绍自己所做的方案,然后由答辩老师进行提问。这种答辩形式较为呆板,参加答辩的学生和老师处在一种相对对立的位置,容易使学生产生紧张情绪。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高职学生对该环节的需求。而且,整个答辩过程仅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仅能识别学生是否能记忆相关知识,但并不能很好的全方位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 2、建筑装饰专业毕业设计新模式、新方法探索 2.1 毕业设计题目的选定 毕业设计题目在选定时,采取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设计任务,和学生自主选择设计题目相结合的模式。这样做的好处有,既能满足一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环节共性的要求,又能满足一部分学生对于设计环节个性的要求。 建筑装饰专业毕业设计的内容通常包含装饰方案设计、表现、施工图、效果图等部分,毕业设计的选题要兼顾这些内容。对于自主选择毕业设计题目的,指导教师必须严格将其控制在设计任务书规定的要求之内。 2.2 毕业设计环节中的校企合作模式 建筑装饰专业属于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本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前,均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现场实习,以巩固和检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可以很好完成本专业的实践环节教学。而毕业设计作为学时最长的实践教学环节,如果能融入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将对人才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学生可以通过在校企合作单位边实习边完成毕业设计,也可以将实习单位的实际工程项目,按照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修改,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可引入企业教师,以有针对性的对实践性强的环节进行指导。 2.3 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学时在180至200学时之间,过程较长,且毕业设计环节安排的时间和授课的地点都相对分散,如果对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跟不上,设计成果就很难达到毕业设计任务书预期的效果。因此,加强对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非常有必要。 指导教师可定期对毕业设计的完成进度情况进行监控。每一次指导教师对学生辅导都必须做好书面记录,保存好每一次的辅导记录。为了能切实的利用辅导记录起到监控进度的作用,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答辩的时候,必须提交本人的所有辅导记录,辅导的次数达到规定的要求时才予以答辩。 2.4 创新毕业设计答辩形式 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转变为学生按照分组,互相进行提问和答辩,不光从答案中学习,更要从提出问题的角度进行学习。 可按照“业主”、“设计方”等角色进行方案的模拟介绍,模拟业主提问,再模拟设计人员的回答,双方介绍完了之后还可以互换角色,答辩的成绩的一部分可交给学生自己打分。最后答辩教师再根据各自介绍的情况对最后的答辩成绩进行评定。 3、小结 综上,对于毕业设计这个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是该环节的教学效果的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从毕业设计的选题、毕业设计过程的控制,到毕业设计答辩的各个环节,都应当不断探索新模式、新方法,以适应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提高的要求。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建筑设备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摘要】高校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难以有效地实现因材施教,不利于人才培养,我校尝试在建筑设备专业实习中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毕业实习过程中采用了契约式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实习过程中实施契约式教学模式,并对契约式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习契约;实施过程;优势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美国成人教育家诺尔斯(M.Knowles)提出了契约学习理论。 契约学习是以学习契约为载体,所谓学习契约是一种由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拟订的书面协议即学习计划。其中确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达到目标的方法和策略、学习活动进行的时间、完成活动的证据及确认这些证据的标准等。不同能力的学生有了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院建筑设备专业毕业实习过程中对契约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效果很好。 二、学习契约的内容及契约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建筑设备专业的内容综合性强,包括建筑物内部的给排水、消防系统、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工程的基本内容及其设备。在现代建筑中的建筑设备,能充分发挥建筑物使用功能,为人们提供卫生舒适和方便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它是现代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院建筑设备专业毕业实习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全面育人,重在知识教育和培养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建筑设备专业制定了学习契约,具体内容如下: 学生姓名:刘志强等同学 指导老师:马人骄 签约时间:2011年4月5日-7月1日 契约目的:毕业实习是本专业的一门岗位技能综合训练课,是学生学习现场工程技术员的内、外业务,熟练现场施工员和技术员的工作范围,培养学生实际生产操作、对工程的组织、管理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工作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此契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为学生顺利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1.学生进行技能学习的目标和内容: 要求学生能看懂专业工程施工图纸,熟练查阅标准图集,正确使用施工验收规范。能熟练正确使用简单的施工机具,掌握管道器具和设备的安装。 根据工程进度能编制班组施工进度计划和材料分析报告,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并能编制本专业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熟悉工程的质量标准和验收方法,掌握竣工验收资料的整理。 熟悉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的编写方法。 熟悉现场施工员、技术员、安全员、预算员的工作范围和操作方法。 掌握施工顺序,熟悉交叉施工的方法,特别注意隐蔽工程的施工方法和验收标准。 2.学生决定学习此技能目标的具体原因: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刘志强等同学毕业后,要从事水暖施工方面的工作,希望熟悉水暖施工现场的业务,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工作。 3.学生围绕什么方法来学习的: 实习工程中指导老师负责在现场随时指导实习。征求学生意见,对比较集中的问题,回学校由指导老师集体讲授1-2次。学生也可以查“施工验收规范”自学,在学习中,需要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实习时由每位现场技术人员指导10名学生,逐渐熟悉施工技术员和工长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根据现场条件,尽量让学生独立从事“实习内容”中要求的各项工作,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生应以一名现场技术人员的身份出现,所从事的工作由现场领导和指导人员安排。 4.学生想提及的主要问题: 施工顺序是什么?交叉施工的方法是什么?隐蔽工程的施工方法和验收标准是什么?如何根据工程进度能编制班组施工进度计划和材料分析报告?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是什么?如何编制本专业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5.学生从哪些方面搜集学习该技能信息: 借阅施工现场的专业技术资料,或者到学校图书馆借阅有关书籍,如《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等,也可以到网上查找有关资料。 6.对于该项技能的学习成果: 实习日记:每天的工作内容体会和建议。实结:整个实习过程的收获和心得。实习答辩:由系里骨干教师成立专家组进行答辩验收。 7.与他人共同体验学习该项能的学习过程: 根据工地情况,给学生分组,每小组5个同学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一个工地10名学生,共分2组。交叉学习现场工程技术员的内、外业务,熟练现场施工员和技术员的工作范围,培养学生实际生产操作、对工程的组织、管理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8.结合多种方式方法评价运动技能的学习: 实习结束后,由现场指导人员对每个学生做出鉴定,实习单位鉴定须盖实习单位章。指导教师按照学生的实习态度,出勤情况,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的质量及实习答辩情况,评定其实习成绩,实习成绩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9.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实习指导教师带学生不宜超过20个,在2个较近施工现场流动指导,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对基础差的学生作好个别辅导。 指导教师重点加强学生的实习态度和实习纪律的管理。在施工现场一定要提示学生注意安全,较危险的施工区域出进要注意,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避免被伤害。 10.学生与指导老师回顾并反思实习过程: 学生要达到预期的实习结果,但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反思学生当前的学习进度和水平,由于现场条件有限,与学生协商,学习契约可以作调整,例如“熟练正确使用简单的施工机具”这一任务,由于现场的施工机具少,学生很难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学生只好看工人操作。了解施工机具的使用方法。 实习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求学生在实习单位服从管理、尊重师傅、虚心学习,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爱岗敬业。 以上学习契约帮助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主观能动性,团队合作精神,敢于挑战与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三、通过实践认识到契约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1.契约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契约式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经验,赋予学生以选择权,学生可以直接面对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契约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责任心。在学习契约的制订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中心位置。学习目标是学生根据个人需要和兴趣主动提出的,学习进程安排和学习评价标准是学生参与制订的。 3.契约式教学模式加强了师生的共同参与。契约式教学方法是建立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平台上,以师生共同协商为基础的,随着契约学习的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会越来越多。契约学习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建立一种良性的师生关系。 4.契约式教学模式突出了学习的实践性。契约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应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为主要形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契约学习不但强调学生学习结果,更注重过程。学生在实习中,需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结论 契约式教学模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采用“契约式”教学模式,学习不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被动过程,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和需要不断与教师协商的自主过程。有了学习契约这样一个书面文本,对学生有了约束力,使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责任并努力去完成它。不同能力的学生有了合适自己的学习目标,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关于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报告与思考 为了加强本专业建设,掌握本专业毕业作生走向社会的情况,同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进一步加强一体化教学提供一定的依据。水工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研室与就业指导中心协作,共同赴青岛、潍坊、烟台、广州、西安、济南等地对10-12 届毕业生做了跟踪调查,调查形式以问卷和座谈会形式为主,辅之以非正式的交谈。调查过程中得到了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大力配合,调查取得了圆满成功。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信息反馈分析 2008年我们共发出调查表200份,回收160份,其中单位综合评价情况如下: 从反馈回来的质量跟踪调查反馈表中不难看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大多在建筑公司做建筑施工、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有一部分在从事工程预算、资料整编,另有一部分从事建筑弱电工程工作。从毕业生的就业取向看,毕业生大多数从事本专业工作,这说明我们所开设的专业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专业定位准确。用人单位对我们的学生综合评价也不错,学生参加工作基本能较快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技术岗位,能够吃苦耐劳、在自我提高、主动性、团队精神、适应能力、为人处事、知识的运用等方面都是比较好的。 二、用人单位的评价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及吃苦耐劳精神等予以充分肯定,特别是对毕业学生在基层工作岗位上能安心工作,具备较强的职业素质给予较高的评价。从座谈会和非正式交谈的情况看,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政治素质高,业务过硬,纪律好,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一般都是基层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业务能力,在单位中有良好的口碑,树立了我们学院良好的形象。 学生所在单位也对我们提了一些建议,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职业道德方面还需加强,二是要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加大力度,使他们能尽快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要求。三是要培养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要有团队精神。 三、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评价 在对毕业生的调查中毕业生对学校的总体教学工作评价较好,绝大部分毕业生认为本专业教师的教书育人、学生的学习秩序和自我管理比较好,大部分的毕业生认为本专业师资队伍素质高、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较合理、教学管理较严格。也有部分毕业生认为本专业的教学设施比较陈旧,与施工现场比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及时更新与增加数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还有待加强,教材还有待更新。 四、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通过本次毕业生反馈调查,我们一致认为要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今后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努力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高技术实用型人才。 1.坚持和加强素质教育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向一体化课程。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长期经验总结的结果之一.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学校坚持和加强素质教育,要通过书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等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为一体化教改提供前提。正如本次调查的结果一样,毕业生很少反映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用,而过多地反映自己的能力低、素质差,这恰恰说明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忽视了素质的培养。 2、加大力度进行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是一项以知识传授、方法训练、能力培养和精神陶冶为实践内容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素质教育观念必须贯穿于专业教育、学科教育。首先,要继续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专业调整既要着眼于学校的办学条件,更要着眼于社会需求,要避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脱节。课程设置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基础课的选择和实用性,为学生的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素质教育要从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要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注意知识的更新,要改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职业能力培养的做法,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放在首位,注重传授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及探索和检验知识的方法,并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有关创造知识主体的高尚精神境界。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则要改变过去的被动灌输方法,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能,重点加强对于进行创造性活动有关的方法、能力、品格的教育;要努力改变学生忽视专业基础学习的倾向,提高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兴趣。 一体化教学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很好途径。 3、要加强实践教学,推广一体化教学。事实证明,一体化教学对于检验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接触、了解社会实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职业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调整心态,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实践学习和修养,以及缩短学生毕业后与社会的适应期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应该大力加强。要建立加强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行业的联系,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4、精心组织各种学生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素质教育是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既有赖于其自身对知识的探求,更有赖于其自身精神和行为的磨练和修养。事实表明,学生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要精心组织学生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以及各类文娱、体育活动,融素质教育于活动之中;各类活动应注意考虑与专业培养相结合,同时要注重发挥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力求做到让学生人人积极参与、人人从中受益。 5、加强师资力量培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在毕业生调查过程中,我们常听到学生对某些上课上得好、对学生认真负责的老师的称赞和感激,还有不少毕业生说,学生想不想学,很大程度取决于老师教得好不好,这些都说明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极其重要性。因此,学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特别是适应一体化教学的教师培养。。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推进教学改革的源动力。没有教学组织和广大教师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就不能落到实处,素质教育就无法实施。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使教师把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转变为自觉行为,不断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特别要强调教师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品格和敬业精神。 6、加强与毕业生联系建议以后加强与毕业生的联系,通过毕业生多渠道了解和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努力创造条件,通过进行产学研合作等活动,拓宽办学渠道,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形成良性循环,使学院有更大的发展。 通过对建筑工程技术毕业生调查,我们收获颇丰,给我们以后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专业建设中我们要加大教改力度,坚持推广一体化教学,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作者简介:吴江,男,民族:汉,1979年8月出生,籍贯:陕西省礼泉县,学历:本科,职称:中级,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单位:山东水利技师学院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改革和实践 摘要:毕业设计是建筑学专业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结合中原工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要求毕业设计选题科学、真实,重视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并提出高标准的毕业设计成果和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进行教学成果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独立创新能力。 关键词:毕业设计;建筑学专业;选题;过程评价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是五年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独立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为建筑学专业拟定的大纲中将毕业设计描述为:毕业设计的目标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是整个五年本科教学过程的一次综合性的总结。为此毕业设计指导小组非常重视毕业设计,并且致力于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工作的研究,使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一、科学选题 毕业设计选题决定毕业设计内容,也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结合建筑学专业创造性设计思维的特点,提出选题要符合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真题真做”虽然刚开始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实际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甲方要求的交图时间一般比较紧,并且实际项目会受到很多客观因素制约,在时间安排上不易和建筑学毕业设计教学计划相协调,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有弊有利。而“真题实做”的课题来自于社会实际工程,指导教师可以对“真题实做”的课题背景和建筑设计使用条件进行适当的理想化处理,以“实战”的氛围来感染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过程按教学计划控制,学生可以更多地从专业理想化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每个课题组选题类型不同,一般同一届不出现同一类型的题目,选题包括招商大厦、体育馆、小区规划、广播电视局、商城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建筑单体设计和居住区详细规划、景观设计等。选题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要适当,且要具有可完成性,学生经过自身努力均能够按时完成任务。在课题的安排上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专业教研室作为组织、管理、指导毕业设计的功能单位,在第9学期10~11周组织指导教师拟定毕业设计题目,编写毕业设计任务书,并由院系成立的专家评审小组对题目进行评审。评审通过的课题选题确定后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申报选题意向。课题分配采取师生双向选择的方法进行,对双向选择不能落实的课题由毕业设计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落实。 二、过程管理 1.重视毕业实习调研 开学前两周的毕业实习调研是进行毕业设计的前提。学生根据自己所做的建筑设计类型开展毕业实习调研工作。实习调研结束后,每一个学生都要在第三周前上交一份内容详实且不少于3000字的实习调研报告,作为毕业设计阶段性成果的一部分。要求旁征博引,对调研对象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评价,提出批判和感想。 2.建立健全制度 首先,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保证毕业设计工作能够顺利按时保质完成。制度对学生和指导教师均提出了严格要求。其次,制定阶段性任务和目标,第1~3周进行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文献综述及外文翻译;第4~12周为建筑设计草图阶段;第13周整理设计资料和图纸,第14~15周为教师评阅、毕业设计展和毕业答辩阶段。最后,专家检查毕业设计组织工作。第3周开始检查指导教师配备,毕业设计选题及任务安排情况,实习、实验、设计等条件的准备和落实情况,对毕业实习调研报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进行抽查;第9~10周进行毕业设计中期检查,督导专家参加学院中期检查的全过程,了解进度、质量;第15周督导专家参加学院毕业答辩、复答辩的全过程,了解答辩组织情况。通过全过程检查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确保学生顺利毕业。 3.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重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包括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参考文献与参考资料的能力、手绘和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在毕业设计中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在毕业设计前期,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必须手绘草图,重视师生、学生之间的设计评论,要求学生动手改图和重视小组评图等,这样指导教师容易把握学生的设计进度。在毕业设计后期,允许并鼓励学生采用计算机绘图,提高学生计算机绘图水平,为以后从事有关建筑设计工作打下基础。实践证明,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4.发挥指导教师的激励作用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生,注意对学生的激励,特别是针对学生的价值观和自尊、自信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绘图表达能力、写作归纳能力和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 三、毕业设计成果要求和评价体系 1.成果要求 院系要求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为至少做两张A0的展板和不少于15页的A3文本。展板中设计图纸不少于4张A1,其中表现图(A1)不少于1张。文本文字说明字数不少于3000字,文本中图纸大小以看清楚为准,如需要可采用A2、A1图幅折叠进行装订。 2.答辩和考核工作 答辩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开答辩,另一种是小组答辩。由指导教师推荐毕业设计成果优秀的学生和总成绩为优秀的学生参加公开答辩。所有参加公开答辩的课题都要求做幻灯片。公开答辩在建筑系内进行,由建筑系答辩委员会和各专业答辩委员会人员参加,鼓励低年级学生参加旁听,以促进各届学生做好毕业设计。答辩过程分为学生陈述和答辩教师质疑两个环节,学生陈述限定在15~20分钟以内,教师质疑一般安排20分钟左右。另外,建筑系坚持复答辩和第二轮答辩。先由每个小组产生1~2名参加复答辩的学生及对第一轮成绩有疑义的学生进行第二轮答辩。复答辩时由全体建筑学专业答辩委员会成员及学院专家组评分,同时按学校规定比例产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不及格”的学生,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延迟答辩工作。 3.学生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严格执行先由指导教师评阅评分、后交给另外一名专业教师评阅评分。评阅成绩均为合格后,再进行毕业资格审查,取得答辩资格后然后才能参加答辩。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指导教师评分占40%,评阅教师评分占20%,答辩成绩占40%。 4.公平合理的向学校推荐优秀毕业设计 按照学校要求,推荐比例一般不超过毕业生总数的3%。根据答辩结果并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向学校推荐优秀毕业设计参加学校的优秀毕业设计评选。优先推荐署名“中原工学院”并为第一作者在正式刊物上发表(已录用)的优秀毕业设计。 四、组织毕业设计作品展和毕业生学习工作经验交流会 毕业设计答辩前一周组织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这既是一次教学成果的展示,又可对在校学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为下一届学生开展毕业设计做好准备。作品体现了鲜明的时代建筑特点,集中反映了毕业生五年的建筑设计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成果,充分展示了毕业生的建筑美学修养。 毕业班学生在毕业设计答辩结束后,组织在学习和工作中有不俗表现的学生分别向低年级的学生介绍他们的宝贵经验。考研学生结合自身的考研经历,讲述自己的考研心得,以及考研流程、复习方法、择校、毕业设计的收获等问题;参加工作的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院实习和就业历程,从搜集工作信息、参加招聘会、面试技巧到求职过程中的心态、毕业设计的选题、毕业设计的过程、毕业设计的重要性等问题做详细的讲解。 五、结语 通过对建筑学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促进了建筑学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使得毕业设计教学更贴近于工程实际,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独立创新能力,毕业设计教学基本解决了以往教学和就业之间的矛盾。也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科学的改革,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实现素质和技能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浅析建筑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与研究 摘要: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文针对建筑电气工程专业的特点,分析了影响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并提出了对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建立质量监控方法,并通过教学实践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电气;毕业设计;监控 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学习提高、加深专业知识的重要过程;是学生总结大学期间学习成果的重要阶段;是学生提高综合素养和生产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也是学生大学毕业取得毕业证书重要依据。好质量的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水平的体现,同时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它既能评价高校的教学与育人的质量,也能促进学校的办学效益。近几年,由于高校扩大招生,学生质量普遍下降,使得毕业设计的质量也随之下降。因此,我们应更加重视毕业设计,使毕业设计更科学化、规范化。实践出真知。这几年,我院在在教学中结合实践总结经验,从选题方式、师资保障、监控机制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深入研究并积极探索,从而保证了优良的毕业设计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合理化的选题方式。万事开头难。高质量的选题是毕业设计成功的第一步。选题应尽量不要超出所学知识的范畴,应尽量包含所有的专业课知识,应根据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选题,难度、深度要适中,设计的选题还要符合本专业的内容,迎合将来就业的方向,还要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应注重学生工程意识、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高。对于覆盖面比较广的专业,如《建筑电气工程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十分宽广,学生就业的渠道也非常广泛。为此应在宽口径专业平台之上,为学生提供宽松的专业方向的选择权。从目前的高校来看对于建筑电气工程专业主要是:一条项目主线(一个工程项目),两条方向支持(强电、弱电),进行安装、设计、预算、施工组织技能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同时迎接企业的面试选拔,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融入企业,真正达到“实习就上岗”的目的。 2.加大建设高水平师资团队。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是做好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 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团队应由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的老教师及缺少工程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组合而成。老教师理论知识牢固,深入生产第一线的机会多,而年轻教师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的机会少,缺少的正是工程的实践经验。把他们组合起来,就能起到以老带新的目的,教师队伍才能有序地壮大发展。除此之外,还要经常组织指导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生产实习车间实践学习,要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教师要悉心地指导每一位学生,重点、难点和关键步骤要指导到位,这样才能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在指导毕业设计之前,学院应组织相关培训,由经验丰富的老师细致地、有针对性的讲解毕业设计中各个环节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体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指导教师增强责任感。 3.加大监控管理机制的力度。毕业设计过程中,大到某个阶段、小至每个细节的质量完成得好坏,都会影响最终的毕业设计质量的优劣。 指导教师监管学生毕业设计的整体过程,是毕业设计的总负责人。指导教师应一对一地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耐心指导,保证学生有问题时能得到及时解决。指导的同时还应定期检查完成的进度和质量,监督并指导学生能按照进度计划书顺利完成每个阶段的设计任务。学院应在毕业设计的前期召开动员大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他们用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去。学院应严格审查毕业设计任务书,对未通过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毕业设计期间,领导应对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保证导师的出勤情况。对于工作散漫,没有完成进度、论文有严重问题或者是有严重抄袭的学生给予警告处分,责令导师与学生一起制定整改措施,根据整改措施定期检查论文的完成情况,毕业答辩的时候,也要重点考察此类学生。还应认真分析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为下一届毕业设计工作积累实践经验。 4.坚持科学客观的评价制度。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答辩。所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答辩工作时整个毕业设计的关键,也是检查和评估毕业设计质量的手段。 整个答辩过程一定要把握一个尺度,整个过程要严格、有序、公正、透明。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下一届的学生才能认真地做好毕业设计。答辩小组由一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担任组长和3-4名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答辩小组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和学生论文的撰写水平,实事求是地给出每名学生的答辩成绩,这样做能保证答辩过程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答辩小组在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下,整个答辩过程严格、公正、公开,还应保持井然的秩序,这样答辩的学生思路才能清晰,才能保证答辩的质量。毕业设计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分成五个档次,优秀率一般应控制在20%以下。毕业设计的最终得分由指导教师评分和答辩小组评分两部分相加组成,其中导师评分满分为40分,答辩小组评分满分为60分。指导教师可根据该名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的表现,如工作态度和积极性、毕业设计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的大小、进度的完成情况、是否能独立解决问题、所学知识的应用,毕业设计是否有实际意义等给出综合的评价,答辩小组成员可根据该名学生的论文撰写情况、现场答辩情况给出综合的评价。这样所得出的评分真实、客观、公正。评定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绝不打同情分,统一标准,严格要求。许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把毕业设计不合格的学生淘汰,这样做的结果就会使毕业设计的质量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要严格按照答辩的评定标准,导师不要有私心和同情心,答辩小组要严格把关,对达不到要求的、质量不好的毕业设计坚决按不及格处理。 综上所述,虽然许多高等院校在学生毕业设计上加大了管理工作力度,并且进行了有效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的探索、研究,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找出新办法、好办法,以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只有这样,我们高等院校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国家栋梁之才。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高职高专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改革初探 摘要:通过对高职高专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现状及教学设计的分析,提出针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设计阶段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方案 毕业设计作为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一个实践环节,是对学生三年所学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总结,是学生从理论课程的学习到解决工程问题的升华,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总结的教学环节,可以以此培养学生独立创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各专业协调能力、严谨工作态度、高尚思想品德、端正工作作风以及责任感等各方面的素质。 毕业设计实施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过程。通过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毕业后从事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建筑材料经商、管理方面的工作以及继续再深造都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做好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适应现阶段就业大环境下高职高专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培养要求,值得深入探讨与思考。 本文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试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和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并提出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方案。 一、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和改革的意义 多年来我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一般只为一个阶段:建筑方案设计。教师按照建筑方案设计的一草、二草、三草分阶段进行,设计成果为设计说明书、平立剖面图及效果图制作等,整个设计阶段集中在最后一个学期12周左右时间完成。在此过程中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1.毕业设计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距离,建筑方案仅仅涉及方案阶段,无前期的与业主沟通部分,设计深度不够,学生基本上不会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2.建筑方案设计与其它各专业的相协调能力不够,结构、设备知识模糊,不能优化设计方案;3.手绘能力基本功不足,指导老师要求的手绘图纸部分完成质量不高,电脑制作操作又完成的不够熟练;4.答辩时应对学生没有向导性,学生不能很清楚调理的梳理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答辩时形成教师一问学生一答模式。这样的教学成果与设计单位实际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只是初步地了解了整个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过程,不少学生毕业时,对施工图尤其是其它专业的识读能力很差,距高职教育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 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在有一个与毕业设计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环节?——毕业实习。建筑设计阶段是在满足拟设计工程的功能前提下,考虑经济、美观、使用并进行功能、流线、平立剖面的设计,以及相应的环境、构造、做法的设计,同时初步考虑结构方案,与结构专业、设备专业等其它专业相协调一致。通过毕业设计的课程设计能让学生快速适应社会角色需求。 二、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从近些年我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呈多元化: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室内设计、工程造价等专业,我们教师在毕业设计阶段设计教学指导任务的时候应(1)、适当加重建筑设计与其它各专业设计相协调的比例;(2)、加强学生的基本功练习,手绘与计算机相结合,应保证一定的手绘图纸量,为以后的工作用设计交流打好基础;(3)、毕业设计阶段设于毕业实习阶段之后,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有的放矢的选择毕业设计题目;(4)、建筑设计方案阶段时间适当压缩,加入适当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量,让学生充分了解整个设计的流程,各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在此期间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了解建筑业的发展、设计手段的更、施工图表达等设计知识,模拟工作场景能提出合理、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此间的学习综合前两年的专业知识,系统梳理各门专业间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大就业的机会。 制定一套适应我校建筑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阶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针对我院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较差、底子较弱的特点特在毕业设计期间制定以下教学方案1.选题,教师可选拟建建筑和已建建筑,切勿在选题阶段过度随意,难易程度适中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能顺利地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充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并且上一个台阶,也为以后所从事的工作做演习。2.加强基本功的练习,手绘和计算机绘图相结合,比例适当调整,在此期间加大名著的阅读量和优秀建筑师的经典作品临摹,让学生能从中提炼设计者的设计精髓运用到此次设计中来,提高自身的建筑修养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3.适当压缩建筑方案设计的时间,加入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学习,让学生在此期间能了解单个建筑项目从立项到施工图设计的大概流程,其中各设计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了解建筑构造,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专业选择奠定基础。4.加强团队合作意识,每个项目分组完成,每个小组成员分工明确独立完成,让学生养成团队合作的良好习惯,模拟办公环境让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设计成果验收,包括完整的开题报告,阅读报告,整套图纸和流利的答辩。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类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只要设计合理、方法合适,完全可以在毕业设计阶段让学生能够把三年所学的知识最大化的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设备有比较完整的概念,能够基本协调各专业的设计问题,读懂各专业施工图和能够完成建筑专业简单建筑单体的整个设计过程,方案到施工图的设计和绘制,实现教育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关于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教学发展思考 【摘要】本文结合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06级至2009级四届毕业实习教学工作的发展,提出了企业顶岗实习、集中轮岗实习、预期就业岗位培训三段式的毕业顶岗实习环节改革,以使毕业生明确岗位并找准适合自己特点的就业岗位,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有利于毕业生自主择业。 【关键词】毕业实习;顶岗实习;轮岗实习;岗位培训;改革 通过对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市政机电系《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2006至2009级各取一个班取样调查分析,毕业生顶岗实习的主要单位分类如下:(%)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采用2+1教学模式,即在校学习时间为2年,毕业实习1年。结合行业特点,毕业生在7月份比较好找实习单位,这时去单位实习比较有利,11月份至第二年3月份大多数施工单位季节性停工,所以在此时间段安排集中毕业设计等环节,3月份开学以后又进入单位实习或找工作,三段式的时间安排基本没有改变。从2008年06级毕业生实习以来,毕业生人数呈递增趋势,集中毕业实习安排工作也逐年调整,06、07级都是分三个组即给排水施工图、采暖施工图、电气施工图设计,07级毕业设计质量下降,没有达到预期答辩效果,教研室对高职学生集中搞设计是否合适提出质疑;从08级开始,增加安装工程预算组,以安装预算大作业形式完成指定施工图预算工作;09级建筑设备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结合,增加安装施工组。至此,集中实习时间段的实习任务基本与岗位群相吻合。几年实习过程中,也出现学生在实习单位回不来参加在校集中实习的情况,一般是由班主任、指导教师分配任务,学生带任务到实习单位完成,这一趋势呈递增状态。 根据近年来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毕业教学实习教学发展的具体情况,对于顶岗实习的方法和改革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企业顶岗实习的总结 学生通过到企业实习,能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现场施工实际结合起来,获得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中各主要工种施工技术方面的实际知识,获得施工组织、施工管理方面的实际经验,培养了独立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实习中,广泛地同工人师傅接触,并参加生产劳动,为即将面临的就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实习过程中,各班学生严格遵守实习纪律,虚心向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能吃苦耐劳,勤学苦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实习单位的好评;学生认真收集资料,写好实习日志,并按要求撰写了实结。 毕业顶岗实习不仅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认知从业岗位,明确就业目标的过程。因此既要学习实际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要熟悉即将进入的行业,了解专业岗位群,了解今后工作中有关的职业道德、工作规范等,认识到本专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不仅从实习企业学习到很多实际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让很多企业认识到毕业生所具有的能力和素质,把毕业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改革实习的形式,集中实习以轮岗实习为思路,体验和技能相结合,理解岗位群,明确分散实习分组,设置专人管理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对口的工作极其广泛,包括设计、施工、预算、监理、设备技术支持等。从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看,也是非常广泛的。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情况,要求毕业顶岗实习形式的多样化。规范实习分类,增加分散实习组,即学生有就业意向,经单位开具证明,班主任确认后签字认可,可继续留单位实习。分散实习组不再分配其他任务,完成实习报告即可。对分散实习组的管理,可由指导教师按地区巡回指导,也可在实习单位聘请指导教师。 在校集中实习以轮岗实习为思路,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起,以典型模拟工程为实例,从设计、预算、招投标、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环节拟定一系列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将学生分组进行轮岗实习,在岗位上体验具体工作,必须完成一定要求的工作任务,任务合格后转入下一岗位实习。学生在轮岗实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或工作意向,将志趣及工作结合起来,找准适合自己特点的就业岗位。 三、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毕业顶岗实习的就业导向作用 学生有比较明确的就业意向,需要对预期就业岗位培训提升,与技能考证结合,获得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如工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管道安装工、预算员、测量员、CAD平面设计师等。明确就业从事的工作,如建筑设备工程的施工与技术管理工作;建筑设备的安装、运行及调试工作;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及招投标工作;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监理等工作,提高毕业顶岗实习的就业导向作用。预期就业岗位培训,更注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于学生工程意识的训练,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质大为增强,有利于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有利于提高学生求职能力,懂得与企业进行双向洽谈,有利于毕业生自主择业。 四、毕业实习的教学评价 顶岗实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指导教师和班主任紧密联系实习的每一位学生,敦促学生做好顶岗实习日记、毕业实习鉴定表、顶岗实习报告等书面材料,指导教师根据实习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定材料,及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的内容,按要求给学生打分。实习过程中因成绩显著而获取的实习(或就业)单位奖励的,可评选系部优秀实习毕业生奖励。 教学质量的评价所产生的作用,应具有导向、判断、促进作用,引导实习的方向,掌握实习的总体情况,促进实习质量的不断提高,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实习企业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就是毕业生得到社会认可的最有效的反馈信息,也是对教学质量的可靠评价。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高职建筑装饰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摘要:随着武汉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建筑装饰行业就业机会不断增加。文章针对两年来高职建筑装饰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当前高职建筑装饰专业就业方向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职建筑装饰专业;毕业生;就业 一、企业需求与专业培养方向 高职教育的特点就是为社会培养实践应用型技术人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能在建筑装饰领域从事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绘图、装饰施工管理、装饰预算以及具备中小型企业运营、策划与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近年来企业的需求状况,装饰公司蓬勃发展,武汉市大大小小的装饰公司不下2000多家,同时全国的家装建材团购活动的普及,团购网站越来越多,很多团购企业需要打开全国各地市场,需要大量的高职装饰专业的人才,还有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具公司、材料公司对装饰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也向好。 二、高职建筑装饰专业学生就业定位 建筑装饰专业在校学生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职业规划的考虑,学习专业知识,理解职业所要求的相关素质,根据自身的学习效果来考虑自己毕业后能够从事的岗位工作。在两年的学习期间,学院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请企业的专家到校进行专业案例的讲解,企业也提出了他们相关工作岗位对学生技能的要求以及素质要求。通过这样零距离的接触,企业了解了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成果,学校能够更快地调整教学方向,学生通过这样的接触,了解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职业期望值,更扎实地学习自己的专业技能。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企业需求把建筑装饰专业学生培养划分为装饰设计与营销方向和装饰施工方向,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其专业学习,并通过课程改革,实例项目式教学,让学生不断了解自身的长处,最终能在两年的学校理论学习与一年的企业实习过程中很好地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通过两年的教学成果检验,学生的就业情况良好。 三、近两年就业情况分析 从近两年的学生就业情况看来,学生在企业中从事业务销售工作比较多。有大约20%以上的学生在装饰材料网站从事网站推广工作,或在家装论坛进行装修材料介绍,装修专业指导工作。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戴华公司从2006年以来建立良好的就业供求工作,每年向该公司各地分公司输送20名左右毕业生,多年来,我们的学生在该公司占据了相应的就业份额,团购网站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就业平台。同时有20%的学生在装饰材料公司从事产品推广工作,有在涂料公司做产品营销的,有在橱柜公司进行业务推广工作的,有在家具公司从事设计及销售工作的。建筑装饰技术专业学生毕业更多是面向建筑装饰公司,学生也希望能够在装饰公司中谋得一个实习工作的机会。武汉建筑装饰公司近2000多家,每年为装饰专业实习生提供很多业务员、实习助理、预算员、装饰施工监理等实习岗位。而且武汉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活跃,促进了家装市场的繁荣。我们的毕业生在市场中从事业务员工作,逐渐培养起他们能够推销公司的品牌、做设计、懂预算的能力,能够现场监理施工质量以及提供售后服务的工作。同时由于建筑装饰市场进入门槛低,有些学生在实习期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利用家庭的经济资助自己个人或合伙开创了装饰公司承接相应的家装业务。在近两年,建筑装饰专业学生自主创业时有出现,大约占5%。有大约20%的学生在大型公装公司从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有的在从事幕墙安装工作,有的在酒店施工现场做管理。很多学生在实习期间根据工作的需要,继续进行本科学习的同时准备参加国家注册建造师考试以求在工作中有更大提升空间。有的学生认为在装饰公司做业务工作辛苦,工资低,没有出路,或者自己不是能言善辩,因此将装饰公司的业务员岗位视为畏途。但是在实际的企业需求上看,企业很多时候只需要招聘一位设计师,但他们会需要10位业务员,企业的需求决定了我们一些一心要做室内设计师的学生会失望。业务员也能有高薪,业务员也可以有很好的上升空间。高职装饰专业有30%的学生都经过了业务员的岗位才能真正进入建筑装饰行业。通过学生的就业方向分析,发现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符合本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在建筑装饰领域从事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绘图、装饰施工管理、装饰预算以及具备中小型企业运营、策划与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通过2010\2011年两届建筑装饰毕业生4个班186人的就业情况分析:近两年来,建筑装饰专业就业情况良好,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生收入在两年内由刚实习期间无月薪到两年后月薪达2000元以上。学生能在校内两年的专业理论及技能学习后很快适应在实际工作中对相应技能的提高和应用,能很好适应新工作的需求。用人单位的观念也渐趋务实,对学生的要求不再是唯高学历,而更加看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更加关注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这种现象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我们培养的高职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两年的在校培养后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很快胜任和成长,也就是我们的学生具备了专业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第二,社会更加务实,能够很好地接纳有高职大专学历甚至没有相关学历的人员在装饰设计或相关岗位上就业。这个现象说明了我们高职装饰专业的培养效果是得到社会认同的,同时也时刻提醒我们,一定要紧扣企业的需求,了解行业的发展动向,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四、总结 高职装饰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向好,首先是国家的经济局面大好,企业发展兴旺需要大量的装饰专业人才。企业与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有利于学生顺利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更多的企业参与到高职教学中来,有利于校企、学生的三方共赢。其次,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在校期间更多地和企业接触融合,才能在毕业时更好地就业。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提高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途径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如何开展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个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什么是语文研究性学习呢?指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学习态度和研究意识的一种学习方法。 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重自主。语文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学生学习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式,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全由学生自己做主,老师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给学生做指导,提看法,完全不受老师的兴趣、爱好、视野的限制。学生想研究《红楼梦》的人物,有这一爱好的同学可以组成一组,开展研究。对本地方言有兴趣的同学,又可组成一组,到各地收集素材,积累资料。研究性学习自主就自主在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学习的内容,可以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研究方式。可以说整个研究小课题的内容、方式、进度、实施地点、表现形式等都取决于学生个人的努力。 (2)重过程。语文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有形的制作成果。它可以是一个方案设计, 一个广告创意,提出一种新见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掌握了具体知识和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习的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也就是学习过程的本身也就是所追求的结果。比如说,《鸿门宴》第六自然段中当刘邦逃脱,张良入谢献璧时,愤怒的范增接过玉斗扔到地上,拨剑击破玉斗,说:“唉!竖子,不足以谋!”教材的注释是:“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和项伯”如果说学生能提出问题,认为这种说法不妥,通过查阅资料,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小论文,即使结论不一定正确,它同样有存在的价值。 (3)重应用。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A、概念学习。通过概念了解事物的性质。B、规则学习,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C问题解决学习,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主要是第三层次的学习。其主要目的是发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它与一般性学习的主要区别。如果说学生想做一个评论家,洞察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必须以语文为基础,及时地选取反映新动向的重大国际事件作为评论对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熊熊燃烧了八年之久的两伊战火,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布什当选为美国总统后,布什政府对外政策有何新的动向?这些都在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研究可以提高学生的实用能力。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整体设计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有时比开展研究更困难。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但其根源依然是“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因此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对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占有,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的理念,正说明语文研究性有着广阔的天地。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按常规,教师说一说“不宁静”的原因就可以了,但我们多问一个“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颇不宁静的呢”,多查阅一下资料,多问几个为什么,与学生一道研究,答案就不再是那么单一简单,除了政治原因外,有的说可能是经济原因,因为朱先生是穷知识分子,又是一位正直的爱国人士,家庭发生了经济危机;有的说可能是文化原因,因为朱先生是文化名人,一方面他受到“文化围剿”比较厉害,应该有孤立无援、愤懑不已的感受;也有说是家庭原因的,甚至于有人说到信仰问题,这种研究如果提高一个层次,把它形成一个小课题的形式,那么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性学习小课题。又如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书信中,常称许广平为“广平兄”。也许我们一览而过,没有留下疑问,反转一想,许广平是他的妻子,学生,何以称她为“广平兄”呢?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问题的普遍性,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问题,都需要通过研究才能解决,问题同样有它的“层次性”。问题由目标、条件、障碍三要素构成,目标――表明“问题”解决的对象是什么?最终要达到什么程度?条件――面临“问题”,你已经拥有哪些主客观条件?障碍――面临“问题”,你需要克服的困难是什么?有无解决途径?由这三个要素构成的问题,就形成了一般性的问题、较难的问题、需研究的问题三类,一般性问题,目标明确,条件充分,障碍不大,课堂上学生和老师可以共同解决;后二类是最容易形成课题的,但过去我们常常把一个较难的问题,当成了一般性问题对待,讲一讲,说一说就算完成了任务。发现了问题,不应由教师来解决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提出对策,形成课题,写成小论文。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 信息技术成为一座架设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信息技术作为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重要的发展因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目前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来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和可能性,也随之带来了一些问题。深度了解信息技术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的利益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包括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为信息技术下的语文课堂的教学、研究、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现状;作用;应用方法模式;变革 让信息技术充分服务于高中语文教学,既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的需要。信息技术作为当今乃至未来社会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它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也预示着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信息技术极大地推动了高中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着传统教育。要深入了解信息技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信息技术合理充分应用,做此项研究是相当有必要的。此研究通过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信息技术、高中语文、应用研究为关键字进行了检索,下载并整理了35篇相关文献,提出16篇为重点研究对象。 1 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从图1的柱状图中的线性趋势我们可以得出近十年来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重视度越来越高。文献主要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中国电化教育、中小学电教、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科技信息、新课程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方法模式、在不同教学内容(古诗词、写作)中的应用方法或模式、信息技术下高中语文教学整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误区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等。 2 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大的价值,如陈争京提出信息技术让原本死板的语文课程变得生机盎然,拓展了作文教学,改善了传统作文教学方式,扩大了高中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语文素养[1]。王招平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丰富、直观的感性材料(动画、文字、图形、声音等)和高效、及时的反馈;培养研究性阅读;为语文教学构建了一个多媒体、网络和智能有机结合的个别化、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2]。张笑则发展性的表明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杨蕊则直观概括为8句话:浓厚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热情;增加课堂容量,丰富课外知识;利于答疑解惑,实现方式转变;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4]。 多位研究者以自己的认识讲述了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中的巨大价值,但是各自所讲述的价值是相对模糊的,浅层次的价值反复搬弄,而深层次的价值无人去仔细挖掘。毫无疑问,信息技术支持课堂图文并茂、影音结合、动静结合、信息容量大、传输快,活跃课堂,是教育界新型有力武器,独特的“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变化”的主体演示功能,使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生动、形象、新颖、直观展示 3 不同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中的应用与变革 信息技术作为语文教学工具实现了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变革。信息技术下不同教学环节、不同教学内容中的全新变革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 3.1 教学内容 1)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2)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改变写作工具、写作过程和写作形式。 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多媒体创设生动、活泼、有趣、愉快的课堂情境再现古人情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介入为研究性学习开拓了广阔的平台。信息技术为语文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最有力、最便捷的支持。如:WebQuest、ThinkQuest、MiniQuest、BIG6、基于问题的学习、主题学习等探究性学习的模式[5]。 3.2 教学环节 4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误区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4.1 应用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倡导提高课堂效率,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课件上的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可以让学生生动地感受到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学生的学习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6]。 4.2 存在的问题、误区 信息技术教学优势显而易见,然而在课件制作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1)强调媒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2)课件成为课堂中的主宰,学生不能作为一个课件的观看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3)注重直观,忽略文本的解读品味;[7]4)课堂教学模式“形聚而神散,看不到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的真正改变和创新;5)人机对话导致师生产生交流障,多媒体技术却喧宾夺主[8];6)课堂随机生成应对乏力,多媒体教学课件播放的“线性”特点和在随时调整方面的技术困难,要求课堂必须按照教师预设步骤来有序地实施[9];7)信息技术技术使用不当,课件设计质量不高;8)片面追求信息技术;9)过分强调教学的多样性;10)一位注重教学设计过程精细化[10]。 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举不胜举,其中时尚化(片面追求时尚,失去教学目标),琐碎化(缺乏关联性),低幼化(展示表面的信息,抑制思考),过分追求多样性最为突出。 4.3 解决措施 笔者提出学生应该应用现代网络技术,阅读量,促进感官认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努力做到:1)改变教学观念,改进的教学方式,促进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2)拓宽教学思想,提高备课质量;[11]3)更新教学观念;4)课前有效备课;5)提供方法指导;6)开发并利用好教材实例;7)实践教学案例对比分析反思;[12]8.改变教学模式;10)师生互动活跃;11)信息技术与课本内容相融,扩大课本知识的外延;12)教给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方法。[13]提高教师素养为“第一要务”[14] 在应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必然的事情,找出问题的解决对策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信息技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 更是一种理念。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1)处理好资源浏览与文本阅读的关系;2)处理好语言感悟与感官感受的关系;3)处理好现代与传统的关系;4)处理好人机关系。 5 应用研究建议反思与发展趋势初探 1)应用研究建议反思 如今的信息化时代,高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改进势在必行。我们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源进行多媒体技术的组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15]在语文教学中,课文内容中涉及到的很多地方学生都没有去过,很多事情也都没有真正体验过,有的内容很陌生,学生凭现有的阅历难以理解。而我们的语文多媒体教学,可以将趴在纸上的文字活起来,生动起来;[15]唤起学生的形象再现感;帮助学生丰富头脑中的表象;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结合社会实际生活,多找一些合适的媒体资源如:文字、实物、图象、声音等来丰富课堂内容。[16]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特有的声、光、电、影像组合和立体动画效果,弥补传统教学中用语言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难点,为学生创设出一种既有利于身心发展,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2)发展趋势初探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将走向高度融合发展的道路,语文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也离不开语文教学的衬托。 6 结语 信息技术在语文课程中,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学科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下雪语文,将复杂抽象的语文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反思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地位。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离骚》与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无痕德育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最能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道德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在当前备受争议的重智轻德的教育背景下,人们所期望的德育是道德观念在自我意识下愉悦地接受,道德情感在亲身体验中产生,道德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培养高中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叶圣陶先生曾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语文与德育之间的关系。中国自古就有“文以载道”“文因道存,道以文显”的说法,“文”和“道”是不可分割的。德育因素在语文学科中并非是直接的,但它往往借助于文学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思想内涵,受到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陶冶,从而无形之中完成人格的塑造。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语文课程教育的基本要求、基本任务。语文学科对学生德育,具有得天独厚的的优势,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离骚》一文隐含的德育主题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是前人的思想文化的结晶。学习古诗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而且还能激发爱国情感,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离骚》作为中国古典诗文的杰出代表,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德育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从人教新课标版的选文来看,结合教学实践,可以归纳出这些德育主题: 1、热爱祖国的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是《离骚》的主题,也是屈原人格中最突出的特点。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千秋万世同日月争辉,感召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浴血奋战以身报国。“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第一要求,也是德育的主旋律。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科教学中渗透无痕德育的重中之重。 2、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辩证看待屈原爱国忠君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历史人物,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屈原生活的时代距我们已有两千余年,他的作品必然带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要科学和全面地分析研究《离骚》思想倾向。同是爱国,不同时代和不同历史条件下就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差异性。一是“国”的概念问题,处在列国分立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爱国,很难与我们当今的爱国同日而语。二是在漫长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君主与国家几乎是同义词,导致过去时代的爱国与忠君难以分辨。三是旧时代的爱国者在国破君亡之时,往往采用杀身成仁来自我了断,从表面上看是至死不渝,究其深层次原因则可能是腐朽的名节观念。 3、树立目标,刻苦学习,提高修养 屈原在“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的情况下,又坚持美政的理想,“朝搴o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刻苦自励,提升自我,这对高中生树立目标和刻苦学习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4、创新精神 从政治层面上说,屈原敢于变革,提倡美政,敢于打破不合理的旧制度;从文学的层面上看,他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结合楚地方言,开创了楚辞新诗体,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新天地。 5、自尊自爱,诚实正直 “沉思高举洁白清忠”,屈原出淤泥而不染,不与小人同流合污,怀瑾握瑜,为人正直。“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即使别人不了解他,他也依然坚持自己的操守。其高尚品德为后人所敬仰。 二、在《离骚》教学过程中渗透无痕德育要把握六个环节 1、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首先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定位上,就应该明确:通过学习和鉴赏《离骚》诗句,体悟诗歌中“香草美人”的意象,总结主人公的形象特征,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介绍不可或缺 屈原为实现楚国一统诸侯的大业,对内变法图强,对外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屈原的改革触动了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利益,屈原遭到群小诬陷和怀王疏远,最后被顷襄王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之间。《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作品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这里通过对当时社会背景和屈原生平的介绍,激发学生想要进一步了解屈原的欲望,同时也使屈原这位忠贞不渝的爱国者形象也在学生心中留下一个较为完整的印象。 3、充分利用诵读法这一语文学习的基本手段 教师示范背诵,学生集体朗诵。在朗读过程中,注意朗读准确,通过反复诵读,进入诗歌情境,对于情绪激昂的地方要读出抑扬顿挫,如“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等。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对奸佞小人的严厉呵斥都要读得有声有色。通过诵读,既加深了对必考篇目的记忆,又对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 4、通过细节探究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设置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加以剖析,如:诗歌开篇强调自己的先天禀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诗人感到流年似水后又是怎样做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在行文上有何作用?“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真正读懂诗歌,理解屈原的爱国情怀和政治理想。 5、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辩证的人物形象分析 屈原的人物形象分析,是本篇学习的重点之一。应引导学生在全面了解屈原的情况下,对其人物形象做具体的、一分为二的全面的分析。屈原出身显赫、自尊自爱、品德高尚、才能卓著、勤于修能、追求真理、忧国忧民、洁身自好、怀才不遇、忠君爱国、嫉恶如仇。他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和不向黑暗现实妥协的斗争精神。然而就屈原一生的政治表现和刚烈的性格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十分成熟的政治家。先求适应再求发展,是任何政治家实现抱负的第一要义。屈原在心理上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遭遇困顿时过于苛责环境,而没有从自身找问题。他性情严厉、因此孤独无友。这些弱点是导致他在政治上难以成功的内因。 6、通过开放性探索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信念 一是对屈原投水自尽的探讨。通过这个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学会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积极乐观,热爱生命。应明确:屈原有着强烈的爱国之情。然而,就算他出身贵族,他的理想也只有在君王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他便失去了支撑的柱石,屈原的自沉是黑暗的政治环境下的无奈之举。从另一方面来看,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他的心理有其冲动和脆弱的一面。战国时期,有许多政治家如苏秦、吴起、张仪等,离开故土后反而有更大的作为。屈原应坚强地活下来,因为活着便有希望。屈原的行为启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不随波逐流,如果像“墙头草”一样“随风倒”,人生就会失去方向;但如果改变不了环境那就应该积极地改变自己,生命高于一切,要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是正确看待屈原的爱国之情。应明确:屈原的爱国思想究其根源,是一种“忠君”思想。战国后期的“合纵”“连横”之争,是中国内部矛盾,战国群雄都是周王朝的诸侯国。屈原力主联齐抗秦的策略,是要在保卫楚国的基础上,实现楚国的霸业,这是争夺对诸侯国的领导权的内部斗争,并非是抵御外敌侵略,对于屈原宗国观念的存君兴国,我们不必过于拔高理解。但是,我们也不能以今人的眼光苛求古人。国家动乱,民生艰辛,屈原心忧如焚,奔走呼号,尽管爱国之情有古今之别,但爱民之心却无可非议。 闫达尉,教师,现居广东佛山。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方式初探 摘要:当前,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已较普遍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但探究学习似乎还开展得很不够。笔者近来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方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自己一些肤浅的观点。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学习;初探 当前,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已较普遍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但探究学习似乎还开展得很不够。自主学习是探究学习的基础,合作学习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近来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方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探索,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 1.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探究的动机和兴趣 所谓创设情景,就是表现课文所反映的儿童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场景以及与之相应的学习氛围。目的在于诱发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与情感状态同课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及情感之间的差距与矛盾,促使学生产生困惑、提出问题,从而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这种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是激励学生自觉地参与教学过程的内驱力。 例如:《麻雀》一课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老麻雀为拯救自己的幼儿而准备搏斗的那部分段落:"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我让学生反复领会"紧张、绝望、发抖、嘶哑"等词所表达的含义,体会此刻老麻雀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感情。于是学生发问了:"老麻雀为何害怕?为何要冒险救小麻雀?是什么力量驱使它这样做?"经过一番讨论,学生领悟到了:爱――伟大的爱,是它冒险的真正动力。接着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麻雀的这种力量,人有没有?在什么条件下,弱小可以战胜强大?在问题情景的一步步引导下,学生经历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形成了深层次的理性认识,使他们在内心深处产生了对弱者的同情。 2.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语文 语文实践活动的基本因素是听、说、读、写以及寓于其中的认知和情感因素。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语文,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2.1读中生情,情中感知。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方面,小学语文教学在指导学生读(包括速读、精读、研读、品读)的过程中,有任务的读、有感情的读,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2.2说中有辩、辩中探理。说的训练在语文教学中也非常重要,他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锤炼思维过程,促进情商和智商的发展。我在设计说的训练时,多采用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辩中探理。这里仍以《登山》为例。为了让学生在说的训练中探究事理,我引导学生思考:"列宁走了小路、也看到了日出,为什么回来时还要再走小路呢?这是不是自讨苦吃,是不是真有必要?"我先让学生找到意见相同的同学讨论一下,讨论怎样才能说服对方,再开展辩论。学生迅速分成两拨儿,激烈地辩论起来,最后双方选出代表各抒己见。反方说:没有必要,因为他已经体验了小路的险,而且看日出的目的已经达到,没有必要再去冒险。正方说:很有必要,列宁再走小路是想锻炼自己的意志,这样的锻炼机会不多,列宁认为很有必要再走一次。正方的人数、气势、道理明显压倒反方,但反放并不示弱。这时候,我引导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列宁的话所包含的道理:"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反复朗读、辩论之后,学生达成了共识:列宁再走小路,很有必要。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深思:意志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意志?怎样才能培养自己的意志?学生经过一番讨论和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懂得了意志是人的一种心理品质,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尤其需要意志。 2.3写中有感、感中探义。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迁移和内化的过程,它更能体现学生的探究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再以《登山》为例,我给学生布置了写的作业:读《登山》有感、我的意志力、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让学生任选一题,要求写的时候,谈自己的感受和从中受到的启迪,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3.运用探究式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1创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保证,是探究学习的最佳境界。例如:一个小组在导学《猎人海力布》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海力布把自己打来的猎物都分给了乡亲们,说明他不贪财。可是他为什么又要龙王的宝石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沸腾了,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他们在考试时,还出了这样一道题:"假如海力布没有变成石头,会怎样(续写)"。这道题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只有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真正实施"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是最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2延迟评价,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在探究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学生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而能促进使学生敢说、善说的有效策略是教师适时而巧妙的评价。我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最常用的有两种评价:一是暂不评价。即在学生得出答案时,暂不表示肯定或否定,而是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我常常这样问学生:"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你是通过哪几个途径得出答案的?"。这样提出问题,可引起师生之间的激烈争论,激发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求得学习、探究的方法。另一种评价是"归谬法"。就是当学生得出错误的结论,并且还没有意识到这个结论有什么不妥时,为了让他有一个在思考中求知、在探索中寻识的过程,我有时会顺着学生的推论走,采用归谬法,让学生自己否定自己,从而获利真知。 在上述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我巧用教材,巧于质疑,灵活指导,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人和事中的情和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升华了他们的人格,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应用教育技术手段优化语文学科教学 摘 要: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丰富了学科教学的表现形式,在很多时候这类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实践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率。在语文教学中,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对于优化课堂教学也是比较重要的。技术的应用往往在学科的教学中改变的不仅仅是形式,更多则可能是观念和思路。 关键词:教育技术;优化;语文学习;教学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其在学生认知发展和能力形成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如何利用如今现今的技术手段来对语文的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以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逐渐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1] 1.关于教育技术的概述 广为人们认知和认可的教育技术概念是这样的:教育技术就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管理、利用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而就目前而言,在学科教育教学领域被人们广为认知和普遍接受的则更多地集中在一些信息技术或者是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具体的应用和实践。 教育技术既是教育也是技术,教育是主要的出发点和归宿,技术则是主要的表现形式和途径。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了一门特有的学科,并有很多的工作者、研究人员对此进行研究深化,它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并且朝着更深、更广的领域进行发展、拓展中。 2.语文教学中的教育技术 语文学科属于基础性学科,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语文教学历来也被教育界所重视。很多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因为自身的努力和不断研究形成了自己一套特有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体系,而这些人也大都成为了教学名家,换句话说,从事语文教研工作的人员更容易在实践中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精英。[2]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教学方法的可选择性更大、课堂表现形式的受限制因素也不是那么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采取一些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或者说教育技术手段是可行的,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特点所形成的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教学对于教学方法、知识表现形式的多样化需求实际上是相对较高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教育技术手段往往能节省很多的时间,也更能帮助学习者直观地理解一些知识和内容。[3]当然以上这些都是相对的,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也许情况也不是这样的,这里所说的只是一个总体上的情况。 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是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的,以语文教学为载体能够更好地实践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同时,语文教学中对于教育技术手段的实践和应用,对于进一步丰富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等方面也是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对于技术的改进也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应该说技术的发展是离不开其具体在实际行业、领域内应用的,这点对于教育技术也是同样适用的,教育技术相关技术手段的发展和进步,都是需要植根在具体的学科教育教学领域内的。 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利用教育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率 (1)在语文教学设计环节中,充分做好教育技术手段应用方面的设计。教育技术手段是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实际效率的,但是如果应用不好的话教育技术手段则会形同鸡肋,完全失去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价值。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设计中,需要对可能用到的教育技术媒体、素材等进行充分整合,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具体有效地应用。 (2)开放、自主化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应用在实际的教学环节。自主、开放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在这样的模式下需要教师主导,但是教学“教”的角色被淡化,学生“学”的作用是主体。这样的环境下,一些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是可以起到一定替代教师“教”的作用的,而且这样的“教育者”可能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3)充分发掘新技术、新理念,贯彻实践于实际的课堂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一些新技术、新理念需要被教师关注,在对这些技术进行关注和认识的过程中,重要的还是需要对这些技术与语文教学如何结合进行探究,当然也要考虑到具体的条件,可以作为参考但是绝不能将其当作一种硬性的指标来看待。[4] 总的来说,在语文教学中实践教育技术手段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但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实际的应用中必须要考虑到实际的具体情况,不能单纯地将其当作一种指标来看。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高段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障碍及对策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具体进步和发展,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新课程应改变“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但学生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有效教学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根据课堂实际变化不断调整教学,使课堂具有明显生成性。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教学实效的认识和做法。 一、确定目标,以趣引路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那么对于教学目标的把握直接关系到课堂实效。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关注教学目标,结合生成及时调整预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在导入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任务。例如在设计二年级上册《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一课的导入时,我围绕紧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升旗时的庄严隆重”这一目标,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结合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的生活经验,提出:“升旗仪式上我们学校的旗手们的表现给你什么感受呢?”学生在这样鲜活的情境中,了解“庄严隆重”这个抽象概念也就容易多了。兴趣是有效学习的“推手”,因此应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创设情境,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下主动学习。 二、自主学习,以疑寻知 课标指出:“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机会,使学生身心得到解放,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问。一旦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疑问困惑,就能激发他们去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如三年级上册的《鹬蚌相争》,学生在观察插图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出“鹬和蚌怎么会这么傻被打鱼的人轻易捉走呢?”接着我让学生通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它们“傻”在哪里。这样寓言的寓意就被学生疑问带出来了:不能互相争执不下,不然结果就让第三方捡到了便宜。实践告诉我们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而寻求到的知识是学生记忆中最深刻的,这样的知识已成为学生自己的、活的知识。 三、优化课时,以点带面 提高教学实效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使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充分利用。虽然一节课只有40分钟,但是我们应将教学活动聚焦在有限的目标内,抓住关键点,以点代面,提高教学实效。 例如,我在执教《庐山的云雾》一课时,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我紧扣“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这二个关键词,让他们把体现这二个词语的优美词句以提纲形式罗列出来。学生动手摘抄的时候不但加深对这些好词佳句的理解,而且对于这种以中心句提纲挈领的形式有所领悟。这样的课程结构,教师所教时间不超过15分钟,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巧借错误,以思促悟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学生的错误是一种鲜活的课程动态资源,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善待、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悟出真理。二年级上册《小马过河》,阅读到课文第五自然段后,我让学生思考小马是听老牛的话对还是听松鼠的话才对呢?学生一下子讨论开了,班里分成了三个阵营:赞成老牛的、赞成松鼠的、还有徘徊在二者间的中间派。在这有趣的格局下,我让各方代表陈述理由,最后在激烈的争辩中悟出了道理:老牛和松鼠的话不全对,小马要自己下河去试试,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巧借错误,既可以帮助学生检查、分析、查找出错误的原因,又能使学生真正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让“错误”服务于教学和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丰富我们的教学机智。 五、适度拓展,以浅入深 《新课标》非常重视语文课的容量,重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把“拓展”和“延伸”列入了课堂模式之中。例如在教到三年级上册《好伙伴》这一课时,我注意到主人公“猎狗”和“乌鸦”两个好伙伴之间虽然有着感人的故事,可是文中却不曾有二者之间的对话。在学习了课文之后,我给学生一道题目:在猎狗掉进枯井后,乌鸦怕猎狗被饿死,一次又一次地叼肉来给它吃时,会如何鼓励猎狗?猎狗又会如何感谢这位好朋友呢?请结合这个情境为它们设计对话。下面是学生的设计方案: 猎狗:乌鸦,我的好伙伴,你这样飞进飞出为我送食物,真让我感动! 乌鸦:猎狗,你要坚持住,马哈多会来救你的。 猎狗:井太深了,夜晚来时我特别害怕,真想再回到你们身边啊! 乌鸦:你很快就能出来的,主人也在四处找你了,他已经看到我朝这边飞来了,一定会发现你在这儿的。 猎狗:你真是我的救世主! 真没想到学生的构思不仅能紧扣文本,还把自己的理解加入其中。对话充满了童真童趣,把二位好朋友友谊的境界升华了。 综上所述,真正的课堂又是生成的,教师应运用教学机智及时调整教学预设,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发展。充满智慧和艺术的课堂,必将超越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如何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人们保护自己的主要武器便是法律。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就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普遍存在方法呆板枯燥、内容脱离中小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缺乏实效性等问题,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法制教育,这样不但未能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甚至还造成了学生以消极方式抵触,从而背离了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初衷。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是一种现实、可操作而有实效的途径。这种运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审视文本的“法眼”解读,以及运用艺术眼光对法律文本、法律事件的“文学”欣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必将使得法制的神圣光芒照进语文课堂,照进学生的心灵。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呢?下面就是我的几点建议: 一、语文老师要在语文活动中进行法制教育 作为学校,班级里也会举行许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我们还可以将法制教育巧妙地融合到这些活动之中。例如在学完《威尼斯商人》之后,我在班里举办了一次“模拟法庭”的语文活动,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件“班级悬案”进行法庭审判和辩护。要求有原、被告双方和主审法官,有申诉状和辩护辞,有法庭陈述和法庭辩护,有证人、证据、证物,有最终的法官判决等等。学生个个情绪高涨、参与积极,不仅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了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也对法庭审判有了更为形象而直观的印象,法制意识自然大为增强;在学习《那树》时,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我为‘老树’写诉状”的活动;在学习《羚羊木雕》时,可以组织学生召开辩论会“谁动了我的羚羊木雕”;震惊全国的“阜阳假奶粉”事件发生后,可以要求学生举行“我为‘大头娃娃’做律师”的综合实践课……这一系列的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能够尽情地在法律的殿堂里呼吸文明的空气,在语文的世界里酣畅淋漓的遨游。所以说,在语文教学的各种活动中进行法制教育最为重要。 二、语文老师要在阅读中进行法制教育 学生读书阅读,我们能够利用好这个途径进行法制教育,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必读的课外名著有很多篇目,而《西游记》、《水浒传》等又是学生非常愿意的古典名著。以《西游记》为例,谈自己是如何利用课外阅读这一平台适时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水浒》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的。 三、语文老师要在学生的写作中进行法制教育 习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反思、议论、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 (1)利用法律条文的语言特点,引领学生品味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体会准确使用词语的重要性。说明文是文体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说明文的教学、尤其是事理性说明文的教学则因其枯燥、乏味而让大多数语文教师头痛不已。其实,法律条文便可以成为我们教学事理说明文的最佳助手。 (2)利用法律文书,指导学生学习记叙的表达方式在议论文、应用文中的合理运用。 (3)搜集《今日说法》标题,体会作文拟题技巧。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深受大家喜爱,它的成功除了选题贴近百姓生活、讲述真实生动、弘扬道德风尚、普及法律常识外,还得益于每一期都有一个好标题。这是向我们传授作文拟题技巧的好办法。 综上所述,在对学生法制教育中,不仅要向他们传授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法律观念,所以在语文教学这个主阵地上进行法制教育内容就显得尤为必要。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积极想办法,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同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也应当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为学生的健康快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谈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们教师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正确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根据课文的教学需要,找准融合的整合点,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料和教学策略,使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达到无缝隙的的融合。那么,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呢? 1.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来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解决学习中单调枯燥的问题,学生既感到有趣,同时又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教师要深入钻研教学文本,从教学文本所提供的语言信息中精选出为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所规定的那些最具有语文价值的部分,精心地研究,把它作为整合课的整合点。在语文教学的过程,教师要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并逐渐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环节的有机统一。为了保持并端正这种兴趣,我们更应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使用的教学课件应具有互动性和开放性,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双方的随机交流,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使得学习的互动性增强,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真正开放,这也是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课的生命力所在。聆听音乐,营造优美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听音乐放松了神情,活跃了思维,创新意识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发挥;展示图片,营造民主的学习环境。不同的图片会给不同的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不同的情绪变化。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学图景片的视觉效果,通过展示与课文相联系的不同投影片,放手让学生自由观察;播放动画,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利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配备的动画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各抒己见,必将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得以最大程度体现。 2.恰当运用信息技术,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1突破难点,拓宽视角。课文中的难点单凭教师讲解有时是难以理解的,通过先进的电教媒体形象的演示,能清楚的把一些难以演示的实验,不易理解的科学规律等变得具体化,化难为易,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使空间想象力、综合分析能力得到开发和发展。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的整体感悟训练中,彰显出其独特的导思引悟优势:一是可以提供形象直观的多面式学习内容,奠定整体感悟基础;二是能提供多感官综合刺激,导思引悟,激发情感,有利于学生参与感知语言的实践。如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爬山虎如何向上爬对于学生来说缺乏了解,因此可以制成爬山虎向上爬的课件,以动画为主进行展示,让学生仿佛真真的看到爬山虎长叶、茎上伸出细丝,细丝触着墙头上变小圆片,巴住墙如何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全过程,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的清楚听的明白,溶入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教师此时只要稍加点拨,即可为学生突破难点。教师精心制作以学为主的课件,或构建相关"资料库",让学生通过相关资料的阅读,在线讨论的实践,在线测试的检验等相关链接,增大知识储备容量,拓宽了视角。 2.2借助图像,放飞想象。运用信息技术,在设计课件时对所学内容进行情节处理,采用有所跳跃,有所省略的方式,特意给学生留出想象的空间。利用信息技术将课件中的动画定格,请学生们延伸想象,续说故事,可有不同的结局,这无疑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3.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要能够做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采取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的方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好的教学手段包括: 3.1实物演示。写入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中的许多物体,孩子们都没有亲眼见过。孩子们一概不知,如琥珀。这很不利于孩子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准备几块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琥珀,上课时利用实物投影仪分别演示给学生看。由于是实物,他们看的兴趣就会很浓,看的时候就会很认真很细心;他们就会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提出许多自己认为还不明白的问题,然后通过询问查找讨论,搞懂了,弄清了,自己的创新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加强。 3.2摹拟试验。例如《画杨桃》,同是一个杨桃,它能被画成不同的形状。其原因是每个学生所坐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杨桃的形状就不一样。教师可以把一个杨桃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现在屏幕上,让学生试着自己也去画一画,然后再变换位置看。这样一画一换,虽然学生仅仅是动动手动动腿,但他们在动的过程中已经是锻炼了自己的一种创新能力。 3.3虚拟假设。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的主人公结局都是极具有悬念性的。如《凡卡》《穷人》《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他们后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我们可以把这些文章的图片通过剪辑整理合并在一个地方,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把它后面的故事虚构成一段文字讲给同学们听。此举一方面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次综合考验。 4.结束语 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是学习工具。信息技术的多样性与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整合中协调统一,使学生听说读写加强了,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进行了,这也是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课的活力之所在。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目标,是建立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与学的改革基础之上。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它要求教师能从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也就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使小学语文教学朝着特色、个性的教学方向发展。因此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这一双赢的新型教学模式定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与整个社会更精彩。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与语文学科教学的对比分析 同样是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与传统语文学科教学存在很多方面的差异。语文学科教学丰富的教学理论内涵和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和指导。本文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与语文学科教学的异同,指出二者可以相互借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汉语热”不断升温,世界各个国家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现如今,不但有大量的外国留学生到我国来学习汉语,而且在国外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爱汉语,他们渴望学习汉语,接触中国文化。持续升温的“汉语热”直接导致了对外汉语师资的扩大。迄今为止,我国多所大学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人才,汉办每年从高校中选聘优秀的专业人才到国外的孔子学院任教。 一、教学对象的对比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指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教学,其教学对象大都没有汉语基础甚至是零基础,这些人不熟悉汉语与汉字,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而语文学科所面对的是长期生活在中国并一直都使用汉语的学生,他们对语文学科有一定的了解,会写会用汉字,了解中国文化,能够很好地运用汉语使用规则。所以,对外汉语所教的学生在知识迁移方面会比传统语文教学的学生困难的多。因为在语文学科的课堂上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都是同一年龄层,有着相同的文化环境。但对外汉语课堂上的学生文化背景存在差异,教师需要了解各国文化,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的对比分析 第一,对外汉语教学与传统的语文学科教学的教学目标都对词语的掌握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在选择生词和对词语的掌握程度方面却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高中课本中《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的生词“阜盛、敕造、紫檀、雕梁画栋”等,这些都是一些比较生僻,在生活中不常用的词语,教师在课堂上不会细说这些生词,认识生词往往是学生课前预习的工作。对外汉语高级教材《我们天天在说谎》中的生词列出了“大手大脚、将心比心、炫耀、无所不能”等词语,而这些词语是不会在初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但在面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者时,教师需要落实到每个字的读音,例如“手”是第三声,学生可能会发不好这个音,教师就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示范并且一遍遍地纠正读音,直到他们读准。除了要学生读准读音外还需解释字词,“大手大脚”这个词学生会理解为人的手和脚都大,对外汉语老师就需要向他们解释“大手大脚”的引申义为花钱、用东西都不节省,比如说“这个人花钱大手大脚的”,这是在指责这个人浪费钱,不懂节约。在传统语文学科教学的小学阶段,语文教师会着重讲解生词,要求学生会写;初高中阶段,教师只会指出那些生僻字的读音和意义,很多是学生提前自学的。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生词的学习是贯穿整个教学阶段的,需要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能够正确使用词语进行对话。对外汉语的学生对于词语的掌握程度在于能否正确运用,学科语文中对于词语的掌握不同于对外汉语的要求,它还需要学生了解词语的更深层次的意义、词语的色彩意义,比如虚伪是贬义词。 第二,两者的学生都会接触到语法学习,但是对外汉语教学更加重视语法规则的讲授,而语文学科教学接触到的语法知识是粗线条的。例如“就”这个语法点,语文教师会简单地说明它是一个时间副词,而对外汉语教师会在其词义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它的用法,包括“就”在句中的位置和经常跟它搭配的词,也会归纳出其在句中的结构“主语+时间状语+就+动词”,用“就”表示说话人认为动作或者事情发生的早的时候句子末尾要加“了”,这时结构就是“主语+时间状语+就+动词(+宾语/补语)+了”。可见,对外汉语教学更加重视语法知识。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从小接触汉语,他们知道如何使用汉语,但第二语言习得的学生不了解汉语的规则,而汉语中很多词语有不同的用法,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重这方面的讲授,让学生了解汉语使用的规则。 第三,两者都要求学习者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感情,要求学生能够结合上下文推测理解词义,正确理解文中的字词含义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中级课程《小议食文化》中的教学目标有一点是锻炼学生的猜词能力,“阿里来中国留学三年了,他说的汉语很地道,大家可以向他学习学习。”这句话中的“地道”一词便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这需要学生根据词所在位置的前后句来推断词在文中的意思。再如《雷雨》中周朴园用了“贤慧”、“规矩”来形容梅小姐,这对于有着牢固的语文基础的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对于从零开始学习汉语的人来说却不容易,更因为文化的差异,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词语,教师在讲解时便需要结合我国的文化特征。 最后,语文学科教学是将学生的终身发展纳入教学目的,而对外汉语教学则更多的是将汉语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工具,这是两者教学目标差异的根本所在。语文学科教学除了要教语言知识,提高学生们的语用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应用汉语。 三、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教师上完一节课之后发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并不是因为教师教学水平不高,而往往是因为没有选对教学方法。如果教师想要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很好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教师就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前需要根据学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选择不同的方法,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方法的选用。 教学方法是为完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对外汉语教学与语文学科教学二者的差异首先反映在教学目的和任务上,任何教学方法都服务于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语言交际,语文教学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身心健康的发展。因为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学注重发音语法教学,语文教学注重阅读和写作。所以,根据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的不同,二者会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二者存在着区别,但又有些方法却都适用于它们两者,只是在运用时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像情境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也可以应用到语文教学中。例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学生没有到过三峡,他们很难想象有关三峡的画面,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纪录片作为课堂导入,不仅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到不同时间段的三峡时,教师还可以用幻灯片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将文字与画面相结合,在脑海中出现秀美的三峡与险要的三峡,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同样,练习法也适合对外汉语教学,俗话说的好,“光说不练假把式”,对外汉语教学也同样需要学生多做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在《小议食文化》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训练学生依据上下文推测词语含义的能力,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些选择题,如“地道的菜要做几天几夜( ) A、道理B、真正的C、地下通道D、好吃”,或者是给学生一个句子“这幅画很出名,被很多人津津乐道”让学生分组讨论“津津乐道”的含义。适当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及时地进行查漏补缺。 当然,有些教学方法更适合一种教学内容。比如语法翻译法,因为语法翻译法的特点,它并不适合语文教学,但是它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更能体现出其存在的价值。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时要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听说法、归纳法、对比法等方法,让学生快速正确地掌握语言知识并能够熟练地使用汉语普通话进行日常的交际。 对外汉语教学形式是小班教学或者一对一的教学,而我国的语文学科教学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加之教学对象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不同。语文课堂以讲授法为主,教师是课堂的领导者,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随着中国教育理念的变革以及吸收国外的优秀教育经验,中国的课堂正在朝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迈进,讨论法正体现了这一点。 语文学科教学历时长,实践多,经验足,无论是理论的积淀还是实践的总结都能给仍处于探索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和指导。同时,由于对外汉语教学接触到不同教学理念,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在其自身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与传统语文学科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向语文学科教师取经的同时,传统语文学科教学也可以对照对外汉语教学,反思自身教学中的不足,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夏琰 扬州大学文学院 225000)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寓德育于语文学科教学中 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认为这两句话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概括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同时也从两个不同的层面来诠释了教师工作的特点。教育学生的目的不仅是要都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交往。更重要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正所谓“育人先育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国的教育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如果一个学生连起码的道德都没有,还谈什么全面发展呢?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的,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培养目标也有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同样也是把“德”放在首位。可见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在各学科的教学中也应该渗透德育教育,特别是语文学科更是这样。因为语文学科的既有“工具性”也有“人文性”的学科特点所决定。同时语文学科又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 要完成基础教育任务,加强素质教育,只靠每周一节思想品德课,一节班队会或开展几次活动来完成是不够的。那么主要阵地是什么呢?是各科教学!这才是德育最主要的途径。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是德育与传授知识相结合的有效方法,也是改进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一直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并有了一些体会。 运用情感因素,渗透思想教育。因为语文学科是一门思想性很强,情感因素丰富的学科。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渗透了人间真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是非曲直”等都能从文本中体会到。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陶冶。在教学中要有目的会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把教材的中心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如我在讲《纸船和风筝》这篇课文中,我就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感染,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学生不仅懂得了宽容、谅解,而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他们对友谊的理解和认识。在班上同学们积极互动,说说别人的优点,找找自己的缺点,谈谈如何去宽容、谅解别人。如何去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这样让学生学会尊重,学会交往。我相信这会让学生受用终身。 “感人心者莫乎情”。在语文课文的教学中,能使文章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我想这样的教学才能算是实现了德育教育在语文课教学中的“有机渗透”。才不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传到作用,落实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受到“情”的陶冶、“理”的启迪,这样就能收到“迁情入化”“润物无声”的德育教育效果。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现状与分析 摘 要: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效果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本文调研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现状,分析了学科整合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可行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规划。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学科整合;语文学科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 1.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上,语文学科得到较多关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成为一种趋势,给学科教学创新和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1]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该学科的课程教学进行整合,已成为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2] 目前,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应用深度上,各学科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通过统计分析教育信息化领域三大核心刊物(《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小学电教》)近三年发表的论文,共得到181篇涉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论文。其中,各个学科所占的数量与比例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众多学科中,语文以18.3%的比例位列第二,仅次于数学学科。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得到了较多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语文学科作为一门重点学科,教师和主管部门对信息技术与该学科教学整合较为重视,并且该学科的实践过程和应用效果更具示范性,因而相关研究和应用的成果较为丰富。 语文教学不是单纯的识字造句、阅读理解或作文,而是要通过构建不同的情境、使用不同的语言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技能,锻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学过程大体可分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几个阶段。[3]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中,学习资源图文并茂,具有信息量大、动态感强等传统教学技术无法具有的优点,有利于再现其它直观手段难以展示的语文教材中的有关形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事物,进而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4]正因为如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已成为越来越多教师的自觉选择。 2.存在的问题 与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上程度更高的数学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上距离学科教学的现实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信息技术产品 在数学学科中,几何画板是被绝大多数教师所熟知的教学支持软件。在大多数师范类高校的数学教育相关专业中,几何画板已被设置为一门专业必选课或选修课;基础教育阶段的在职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也把几何画板列为首选软件。在语文学科方面,相关的教学辅助软件、资源库、教学平台等信息技术工具不少,但没有一个得到普遍认可和较广范围的使用。 (2)理论研究较多,实践应用少 在现有大量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论文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多,实践应用方面的文章较少。有些论文动则模式研究,概念名称混乱,充斥着大量套用教育理论的“教学模式、原则和方法”,却很少有结合具体课程教学的应用过程和效果分析。一线教师若真按照这些模式进行整合时,却发现无从下手。 (3)实践应用的深度较浅,范围较小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跟风现象,从最早的e-Learning、Webquest、Blend Learning、Mobile Learning 到Moodle,各种各样的整合都有,看似热点频出,但事实上这些整合应用的范围较小(大都是某几个教师在一个班级或一个年级中进行的),时间短(一两节课),因而应用的深度有限,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不大。 3.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经典成功案例――小学语文“四结合”[5] 多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做了很多工作,但教育效果上并没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底子较薄,前期工作主要以硬件环境建设和教学资源的数字化为主,忽视了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教学相融合的研究与应用,包括研发面向具体学科教学需求的信息技术、探索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和方法等。 《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以下简称为“四结合”)是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实践的一个经典成功案例,它是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于1994年批准立项的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由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李克东、谢幼如(华南师范大学)、王本中(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作为总课题组负责人,根据需要还吸收了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科教师和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参加研究。试点校涉及几百所小学,遍布全国20多个省。 “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探索计算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该试验第一阶段的目标是“识字、查字、编码、打字”四结合,其具体目标是:①研究一套能实现“四结合”的新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探讨实现“四结合”的教学理论问题。②编写一套实现“四结合”教学的新型小学语文文字教材。③研制与“四结合”教学配套的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多媒体软件。 由于第一阶段试验的反映效果很好,试验进一步扩大。从小学扩展到中学,加上计算机硬件的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四结合”不仅仅停留在认字打字的阶段,还发展到为第二阶段四结合――“识字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电脑运用”四结合。 “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眼、手、耳、脑并用,通过计算机手段实现了因人而异的个别化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他们个性的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规律和需求充分结合,为运用先进教育思想和认知学习理论探索基础教育改革找到了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 4.语文教学中主要的信息技术手段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综合,涉及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知识点零散而广泛,一个单纯的软件难以满足学科教学的所有需求。 通过调研市场上的与语文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式,可以发现,信息量大的资源库(包括资源网站和平台)和满足语文教学某一个方面需求的软件是面向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两个最主要形式。以下分别对语文资源库和相关软件进行介绍。 二、语文资源库 1.资源网站分类 在卓越、当当网,可搜索近百种与语文教学相关的软件类产品。其中面向小学语文教学的居多,中学的少;资源类产品多,平台工具少。按网站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6] (1)门户型网站 门户型语文网站是指以语文教学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网站。这些网站资源丰富,全方位地辅助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从教师到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交流到分享,从素养到应试,可谓一应俱全。门户型语文教育网站不仅是提升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一个平台,而且是加强各地语文教师之间交流的一个枢纽,同样也是辅助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一个舞台,有中华语文网、三槐居语文网、语文超市等。 (2)资源型网站 资源型语文教育网站以提供优质语文教学资源为主。这类网站搜集、整理、筛选各类资源,然后分门别类地存放于网站之中,以供广大语文教师检索下载。这类网站就像一个语文教学的数据库,提供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所需的一切资料。这类网站为语文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因而也是目前各类语文教育网站中最受欢迎的一类,有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资源网等。 (3)论坛型网站 这类网站重在交流、信息。由于教师大都希望直接得到自己需要的资料,而不是讨论学习。这类网站受欢迎程度较低。 (4)博客型网站 博客的最大好处是能让普通教师发出自己的声音,有助于同行之间沟通交流。但目前大多数普通教师写的博文,访问者寥寥无几。一些名师的博文受到追捧。 (5)主题型网站 办大型综合性网站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所以一些小网站专攻某一方面,突出主题特色。譬如有专门搜集诗文朗诵资源的网站,有专门辅导学生写作文的网站。 2.资源分类 上述这些网站资源大致可分为识字写字教学资源、阅读教学资源、写作教学资源、口语交际教学资源、综合性学习资源以及语文课程评价资源等类型。 (1)识字写字教学资源。学习语文,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识字写字阶段,它是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教学任务。这方面的资源比较齐全,譬如对于常用汉字,都用动画形式给出读音、笔顺、笔画、偏旁部首、组词五个部分。 (2)阅读教学资源。语文的学习离不开文学作品的阅读。网络可提供大量免费的电子书,并且与传统的纸质媒介相比,题材更加广泛,呈现内容更加丰富。 (3)写作教学资源。网站为写作提供素材、个性化的指导及交流平台,以往很难发表的学生作文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公开发表,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4)口语交际教学资源。口头为语,言之为文。可见,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网站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口语交际素材资源、范例资源以及教学方式资源。譬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热点新闻进行讨论,或者是下载朗诵资源进行模仿。 (5)教学评价资源。语文教学评价,是语文课程实施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传统的语文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而新的语文课评价转向对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潜能和多元化的评价。 三、语文教学相关软件 1.汉字宫 《汉字宫》把3500个常用汉字,依据汉字的“相似原理”,用古人造字的神话故事,运用现代数字影视技术,采用故事电视片的形式展现出来,观赏中愉悦身心,玩耍中学习汉字,是具有创造性的汉字识字方法。《汉字宫》具有如下六大特点: ①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特征和认知事物特点,激发儿童潜能,开发儿童智商。②倡导兴趣教学,使儿童在看动画的愉悦气氛中学习语言知识,既在学中玩,又在玩中学。③全新的幼教视听教材形式,充分调动儿童的多重感官,使儿童牢记语言知识点,提高语文综合素质。④语文内容极其丰富,全面与小学教育接轨。涉及天文、地理、植物、动物、人体、器物、自然环境等领域3000多个知识点。⑤培养儿童自主学习能力,使孩子在较少教师和家长的参与下,也能独立学习,为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⑥综合了多名幼教专家、儿童心理专家及优秀幼儿教师的经验与智慧开发制作,并得到实践的验证,科学性和操作性极强。 《汉字宫》荣获2004年好莱坞国际电影电视新星奖最佳创意奖。 2.翰林汇智能题库:高中语文(软件) 翰林汇智能题库产品包含高中语文、高中数学、高中英语、高中物理、高中化学、高中地理、高中生物、高中历史等8门学科。学科试题总量超过6万道,集全国特高级教师的经典试题和优秀一线教师的大量新题。其功能主要包括:①试题管理,可增加、修改、删除或输出试题;②智能组卷,可快速生成不同类型的整套试卷;③手动组卷,按需手动组卷,使试卷完全个性化;④试卷分析、添加、修改、收藏和输出;⑤开放性设计,开放的出入口,如自建题库、增加、修改、删减试题;⑥试题可随意导入导出;⑦查询性能,查询简单、准确、快捷;⑧应用领域,考试组卷、试卷分析、题库设计、题库管理。 3.交互式电子白板精品课例:小学语文(软件)[8] 《交互式电子白板精品课堂》系列光盘是由中国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联袂打造而成。 该课例集汇聚了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观摩大赛的全部精华,集成了众多一线名师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体会与感悟。这些精品课例可以在实践中指导教师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开展教学设计和课程教学,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4.初中语文多媒体备课系统七年级 《初中语文多媒体备课系统七年级》由文字资料(电子书)、图片素材、视频素材、音频素材、课文朗读、素材下载、网络升级等7大类内容立体化构成。目前新课标、新课程给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顺应这些新情况,该软件产品以“大语文”的意识组织框架,进行系统性、多角度、多维度的编纂。 5.备课好帮手:(语文八年级上册)(软件) 开放式多媒体教学课件《备课好帮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和北京东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全国数十位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著名特级教师以及一线优秀教师倾力研发而成,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程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验”研究项目。它包含备课资源和示范课两部分。 6.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七-九年级)6CD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学软件由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和河北远东博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特邀北京、天津及河北省的数十位一线优秀骨干教师、教育教研专家及教授(其中数位是参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制定的核心成员)研发而成。它以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教学为技术环境,以PPT电子课件为基本平台,以文字、图片、动画、音频与视频为基本元素,把各相关的课程标准、知识要点、重点难点、知识阐发、归纳总结及练习巩固等整合成一个多媒体教学辅助平台。 7.小学语文词语智能记忆训练 包含了成语的拼音、解释,同、反义词,例句等,还有近2000个词语的近、反义词,多达2000条的成语例句,2000个成语的真人发音。 该软件在词语的学习、辨识、记忆方面提供了多种便捷手段。软件包含多用户(身份)记录、词语跟读、成语互义,成语与词语的同义词、反义词、单词卡管理等16种功能,帮助学生轻轻松松记忆成语、词语。具体包括拼音,解释,读音,根据成语选择正确的解释,根据解释选择正确的成语,根据成语、词语选择相应的近、反义词,根据给出的近、反义词选择成语、词语等。 此外,该软件还有58首经典唐诗和45首经典宋词,以及每首诗词的内容、作者、注释、说明、译文,再加上50道诗词的相关练习题。 8.小学作文金钥匙 该软件汇集了100多个作文题目与命题分析,收集了全国各地、各个时期的优秀作文,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词汇量,并对学生写作起到启发和开拓思路的作用。该软件主要包括四个模块:①词语小天地,按照写景、写人、写物、其它分门别类地汇集了极为丰富的词汇,使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做到词语丰富、语言生动;②作文赏析园,以写景状物、记人、记事、议论、说明、应用为标准,对每类文章,按照写作的知识点,给出了完整、实在的写作方法的指导;③作文精品屋,准备了20篇优秀获奖的作文作为模块,供学生欣赏和模仿;④作文小题库,汇集了100多个作文题目,对其进行了较为贴近小学生作文实际水平的浅显易懂的分析,对提高小学生作文的文字表达能力有相当的参考借鉴价值。 9.汉语拼音互动学习 该系列学习工具和资源由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多名一线优秀教师共同开发,从认、听、读、写、练等多个方面帮助小朋友学习汉语拼音知识。 汉语拼音互动学习工具主要功能包括:①认识汉语拼音的字形、笔顺;②准确发音,认识和掌握标调号的规则;③掌握复韵母和鼻韵母字形;④认识、读准整体认读音节;⑤学会汉语拼音的两拼法和三拼法;⑥正确区分易混淆的声母、复韵母和鼻韵母。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向 现代信息技术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完成语文教学的各种需要,但是,只有深入到具体学科中去,才能发掘出真正的需求,才能认识到学科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而找到整合的模式、方法和技术手段。[9] 应该说,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值得研究的地方很多,关键是找准点。何克抗先生主持的小学语文“四结合”之所以产生很大影响力,就是找准了切入点。在90年代中期,能够将小学生认识汉字和计算机输入汉字结合起来,就算是非常前沿的工作。这项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理解汉字读音和框架结构具有显著帮助,并推动了我国国民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中,语文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是整合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语文教师要有灵活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要培养自己敏感、主动的信息意识,提高自身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充分利用信息工具进行学习和研究,要能将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一种信息的环境,授之以渔,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10] 需要指出的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单单是教师一方面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的配套工程。正如何克抗等总结的那样,任何教改实验要想取得成功,至少需要具备如下四方面的条件:[5]①正确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②明确的目标;③有效的组织管理,包括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④教师的积极参与。 五、建议 基于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已有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以及语文教学的现实需要,我们给出了可供下一步实践和应用的两个具体方向: 1.语文网络实验室[11] 为适应不同教师的需求,可建设一个资源和服务集成平台――语文网络实验室,以满足不同教学阶段教师的需求。该网站可分为资源区、学习区、交流区、教师区。 (1)资源区分为站内资源和网络资源。站内资源有在线图书馆、基础知识、高考特区、文学史、学习方法、课件等。 (2)学习区分为课文、阅读、写作、口才、研究几个版块,具体的教学内容在相应的版块以不同的课件形式呈现。 (3)交流区有论坛和聊天室供学生进行异步或同步交流。 (4)教师区介绍在线教师情况,提供电子邮箱,解答学生疑难问题。 这样,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并与广泛的社区相联系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的建立,为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并且,在学好语文的同时,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值得关注的特殊教育――信息技术辅助耳聋学生学语文[12][13]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辅助耳聋学生来学习语文,是一个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的一个很有意义的方向,已有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这个方向。 耳聋学生不像正常学生那样,学前已有口语基础,入学识字后依语学文。他们无论是学语还是学文都从入学后开始,依文学语,以语学文,是他们学习语与文之间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特点。对于聋生而言,字音、字形、字义都要通过间接经验获得,即要通过学才能获得,而这种学又几乎全部依仗眼睛来完成,所以聋校的语文教学任务重,难度大,尤其是抽象类字词的传授存在着巨大的困难。 信息技术能为语文课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耳聋学生学习语言的欲望,拓展耳聋学生的想象空间,促进耳聋学生的智商与情商并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在这方面,信息技术对耳聋学生学习语文带来的优势甚至比正常学生更明显。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浅析如何提高农村学校语文学科教学之成绩 我从毕业至今一直担任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在已进入信息时代的当今社会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瞬息万变,未来的学校教育只能传授给学生最基本的理论、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和信息。因此,就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来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书写、复习等三个习惯,既是当前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根本要求和努力方向,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 一、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是提高教学成绩的重要途径之一 备课是战略问题,授课是战术问题,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堂上应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处理好重点、难点与一般知识的关系。课堂上要突出重点,在时间安排上,分清主次,把重点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特别是对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致的知识内容,要下工夫,在课堂上花比较大的精力解决。 ――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学中要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目的。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觉配合、努力实践,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这里我们需要强调活动性教学、开放性教学,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与社会联系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拓展型延伸性的学科活动,只有在活动中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得到培养和提高。 ――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关系。强调衡量教学是否有效关键看学生,而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取决于他们能否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学习,能自己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些需要一定的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多的要教学法。 ――处理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教师在重视学生智力培养的同时,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重视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轻松舒适;重视师生的感情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要倾注慈母般的爱,使他们振奋精神,愉快学习。教师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情景教学不失为影响学生兴趣、情感、注意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效率的好方法。 二、小学语文都是要耐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保证阅读质量、提高阅读效率、顺利达到阅读目的有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丰富多彩,有文学性的、常识性的、说理性的、科普性的等等,学生读好这些文章在整个小学阶段至关重要。要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从一年级开始,逐渐培养学生在校在家经常阅读的习惯,保证每天都有一段读书时间。如此,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循序渐进,慢慢进入正轨,最后形成儿童的自觉行为。要培养专心阅读的习惯。要给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其能够集中精力、安心读书。同时,作息要有规律,该阅读时专心阅读,该休息时及时休息,该游戏时快乐游戏。 三、语文老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有些小学生存在坐姿及执笔方法不正确,书写字体歪斜、不工整、字迹潦草,缺乏书写的自信心和自觉性等问题。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首先要增强书写的自信心。由于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较差,往往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一句勉励的话语都会影响他们一生。因此,要辩证地对待学生书写的问题和不足,正面地、积极地引导学生,在点评、打分的时候尽量放宽尺度,逐渐增强小学生书写的自信心,养成喜爱书写的习惯。其次,要培养书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事实表明,小学生对不感兴趣的事是做不好的。因此,要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就必须培养浓厚的书写兴趣。要上好习字课,强化学生书写训练;要经常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看谁写得好”、“争当小小书法家”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锻炼和提高。再次,教师的书写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书写心态和情绪,因此要给学生树好榜样,让学生向老师学习、向老师看齐。 四、农村小学语文都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语文学习要战胜遗忘,就不能忽视强化学习即复习的重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获得牢固的知识,不仅要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和课堂上的练习,更关键的是还要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复习的习惯。因此,教师应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课外作业,如: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根据课文特点设计相应的填空,根据课文想象作画等等,让学生通过这些趣味性的、开放性的作业对旧知识有个整体的、及时的回顾,从而逐渐加深对旧知识的印象,另外,还要定期不定期地抽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以免学生遗忘,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重点是培养两个习惯:一个是课后复习的习惯。教师应该针对各学习环节的不同特点给学生适量布置听、说、读、写、背方面的作业,形式上要尽量做到游戏式、趣味化,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自己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不懂就问,在复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另一个是阶段复习的习惯。从时间安排上,可以当天巩固新知识,每周进行小结,每月进行阶段性总结,期中期末进行全面系统的学期复习;从内容上看,每课知识及时回顾,每单元进行知识梳理,每章节进行知识归纳总结,必须把相关知识串联在一起,描绘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达到对知识和方法的整体把握。 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只有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给学生的未来搭建一个基础和平台,供孩子们在今后广袤的天地间翱翔。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对当前语文学科教学的再思考 自进入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语文教学逐步回归理性,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语文教学的改革出现了一些失误。例如,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不能统一,语文姓语问题,教师过分强调多媒体应用等。上述的这些问题无不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笔者就上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语文学科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意味着在语文课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他们既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又有内在的一致性[1]。那么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到底该怎么去理解呢?“课标”肯定语文是一种工具,其中有关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质疑批判探究能力,读、写、口语交际能力应该属于语文工具性的范畴。但事实上,语文课程又是充满人文性的课程,人文性是指以人性、人道本位的价值取向。语文的人文性更多地表现为学习的意志、品质、责任感、人的情感态度和对母语的挚爱之情等。 然而笔者在听课实习的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的老师在教学时轻工具性重人文性。正如有研究者所言:“自1997年‘语文大讨论’以来,大家逐渐认识到必须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但又出现了离开语文来讲人文的倾向,而且日趋严重。”一位教师,在教《春》时,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写春的诗句,然后逐个展示关于春天的多媒体课件,各种各样春天美丽的图片,欣欣向荣、多姿多彩,全方位地展示了春天,学生大呼:“哇,春天真美啊!”最后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学生有的用绘画汇报,有的用唱歌展示,有的用朗诵展示。整节课非常热闹,互动非常高。然而这样的课好像只是媒体展示课,活动课。这样的课堂刻意追求学习形式的变化,教学情境的变换,盲目追求多学科的整合,却脱离了学生的读、写、听、说实践,架空了文本和语言,其实凭空追求的所谓“人文性”,也不是语文课所需要的人文性。教师必须明白,语文课对人的关注和培养并不是空洞的,语文教学所追求的人文性是通过语言学习实现的。人文性是在掌握和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的过程中完成的,当学生在认真阅读、品味那些文笔优美、富有思想情感的文章时,自然会受到感染熏陶,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教益。 语文课的基本属性不是“人文性”,而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以,当教师大力弘扬人文性的时候,也应该让学生积累知识、形成语感、理解词语、训练思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在人文关照下的工具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也是与工具性相统一的人文性。过去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那种肢解文本、繁琐分析、刻板操练的教法,不仅扼杀了人文性,也扭曲了工具性。 所以,对于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着重看待和解决的,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者之间的区别,而是两者的统一,两者的联结。语文学科教学应坚持“工具性”这一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还应该不断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熏陶。 二、新课改下语文姓语问题 语文就是语文,语文课就是应该要姓“语”。语文是基于语言的学问,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是语文的基本特征。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其它学科教学的基础[2]。所以在语文课堂上一定要十分重视对语言的积累、揣摩、感悟、品味和鉴赏。但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过分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情感熏陶、内心体验,而忽视了语文必要的读写训练。教师用大量的时间去深究文本思想内容,而削弱了对语言形式的把握。教师不范读、不板书,这样不仅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且让很多非语文的活动占据课堂。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语文教学就应该要重朗诵、重语感、重表达、重写作,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感受,在训练中自己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 语文教学要重读,这对于语言的积累、揣摩、感悟、品味和鉴赏,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提倡读中思,读中悟。读是手段,在读中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文章人文的情感,读出语气语调,读出轻重缓急,让学生领悟语言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水平。常言说得好“读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读书破万卷,下笔信如神。”想要与文本深入对话,更需要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受,读出作者,读出理解,读出情感。所以现在的语文课堂上,老师都十分重视读,读的分量很重,形式也很多,都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读,相互读,扮演角色读。但是我们也遗憾地看到,课堂上书声琅琅,却缺少了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显得有点机械与虚浮,表面上的抑扬顿挫,却缺少了对文本的真切体悟,显得空泛与肤浅。老师应该勇敢地担当教师的引领作用,以老师良好的语言面貌给学生提供模仿的榜样。教师应对文章的背景、难点作必要的介绍和疏通,对段落层次的划分、句式的特点进行点拨,让学生真正读出抑扬顿挫。但是又应切记讲的过细、过多,因为许多东西还是应该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己领悟。学生熟读、背诵多了,语言的积累也就越多,语言表达能力也就相应提高了。 三、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的运用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也正在影响并改变着语文的教学活动。现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而受欢迎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它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使抽象、生涩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能让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等等。但是,如果多媒体教学使用不当,不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个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应该更努力地去寻找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点,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它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应用。 科学、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工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融入了声音、图片、视频等功能,将一些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形式清晰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极大地改变传统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如果运用不科学、不恰当,为“用”而用,盲目乱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这会使教学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和良好语感的形成,会阻断学生个性化感受和体验之路。语言文字的魅力在于“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画面直观、形象,便于理解,但却剥夺了学生亲自感受、理解、品味、想象语言文字的机会,从而也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良好语感的培养和个性化的感悟也成了纸上谈兵[3]。其实语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是很大的,师生们在分析、探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对话都应围绕文本,或者说以文本为基点来展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凭借画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回放和还原,回归文本,探究作者到底是运用哪些语言材料和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或描绘景物,注重内容的展示和评价及讨论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梳理、思考、合作等等,从而让学生凭借影视画面更直接地领悟语言大师是怎样用典范、优雅的语言来表述特定的人物和事物,以达到增强课堂教学真正互动性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想做到一个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只有引导学生吃透文本,才能引导学生亲自感受、理解、品味、想象语言文字。按照文本的要求与特点辅助性地使用多媒体才是正确使用多媒体之道。 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教师在反思的同时,更应该积极思考,合理建构最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的教学理念。通过努力,语文教学定会革除弊端,朝着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新时期请重视高中语文学科教学 摘要:新时期,高中阶段语文新课改在广大教师的倾情关注下.课堂教学正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新课改所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也不可否认,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完全忽视学生的感受,这样的教学能高效吗?我们一直反思,并且不断地努力,只为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育教学 课堂 导入 主体 环境 分类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语文教学效率低下是目前课堂教学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有效改进和实施课堂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课前准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反思等环节的有效性,科学创设和谐情境,优化教学节奏,以生为本。激活思维,回归理性和语文教学之本,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作为一名高中阶段语文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高中阶段语文优质课堂的构建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 优质的导入是优质课堂构建的关键 不容否认,语文课堂,特别是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都是相当枯燥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质的导入显得格外重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当课堂开始之前,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学生就会更加专心的听讲,更加用功的听讲,这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关键。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高中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好的导语,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考察一些著名教师的教案,会发现他们对导语的设计无不精心备至。从一定程度上说,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导语设计。笔者认为优质的导语首先应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课文,有不少时隔久远,且内容深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其次,要突出重点。导语设计贵短,切用过于冗长的导语。最后就是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高中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深广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体验。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而选进教材的课文,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因此,优质的导入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不断地奋斗,才能构建优质的课堂。 2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及教学方法的合理指导 过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作为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高中语文实施成功教法的集中体现。不同课堂情境,有着不同韵味。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心理,带来的是不同的课堂效果。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学生在和谐愉悦课堂氛围中。才能进入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语文教师更加要注重运用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语言、师生平等互动等方法营造良好氛围.创设学生学习的良好情境。教师千万不可把平时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师生平等基础上与学生进行有效对话。高中语文教师要成为学生引路人。要十分注重让学生有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营造“民主、平等、理解、赏识”的新型师生关系,新课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在和谐愉悦课堂氛围实现高效率。因此,新时期,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正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为学生营造和谐欢快的学习氛围,从而有理由高效课堂的构建。 3 因人因时而异,进行科学的教学 不容否认,高中时期,是学生的性格特征形成与完善的重要阶段,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掌握好各个阶段学生不同发展状况。比如高一、高二、高三。首先要抓紧在高中一年级做好学生性格特征成熟前的培养和教育。继续初中时的习惯。定期背诵诗歌,定期运动等。高中二年级教材选取了许多古典诗歌。教师可以由课内诗歌进行拓展。比如同一题材的,要集中背诵,且要结合名家点评进行分析,理解、感悟其境界。另外,可指导学生自行查找有关作家的资料,由各学习小组成员整理,选取时间进行分享、评比。其次。对高中生进行性格培育,要从提高其认知水平入手。可指导学生多看些气势豪放、大气磅礴且饱含爱国情操的作品。最后,由于高中生的性格类型和特征表现已基本定型,要改变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教师要有充分的爱心和耐心。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质的导入吸引学生的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和谐欢快的教学环境;以及因人因时而异,进行科学的教学,从而真正的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语文学科教学论文:初探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摘 要】 随着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人类开始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学校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融入到社会信息化的强大浪潮之中,课堂教学正面临着深刻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远程教育资源 语文教学 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构建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看作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教学中,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主动建构意义。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理论,为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通道,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一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其特征特别适合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创设,为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然成为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现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教学时空,已成为当今世界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发展的新舞台,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审时度势,选择和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母语教学规律的新理念和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以及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协作的内在感染力,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匹敌的。所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时代的需求,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要与时俱进。下面是教学实践中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一点体会。 一、利用计算机编写语文课件,进行课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是一件艰苦的脑力劳动。但是,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苦事”也就变成了“乐事”了。如何让“苦事” 变成 “乐事”呢?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教师注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兴影响,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改变了这种乏味的现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模式下,计算机作为指导者,是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师通过黑板,投影片,教具模型,等媒体展示的各种信息,有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通过大屏幕向同学展示。多媒体让课堂化无声为由声,化静为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机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和源泉。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的激发中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情境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情境引入,悬念引入,设问引入,图画引入,音乐引入,表演引入等。如讲《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可以把人民群众送总理和灵车和灵车开来的场景制作成课件,伴随着哀乐展示给学生,学生会深刻的感受到人民对总理的怀念之情,以及人民的心中的悲伤之情。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深深地沉浸在此时此景,让学生进入人物的喜怒哀乐,自然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 二、将远程教育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语文学科是个涉及范围很广的特殊学科,天文地理,无不涉及,而单靠教材中所介绍的内容,完全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学要利用远程教育来弥补不足,这也恰恰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在课余,教师可以推荐和课文有关的网站,让学生利用搜索网站进行网上观看,如在学生通过有关网页能对鲁迅的各方面情况作全面的了解,中学课本中名家名作占很大比例,像鲁迅的作品,语文课文中所讲到的内容对于多数学生来说从未有过亲身体验,通过互联网引入既可以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消化理解,如讲《挑山工》生活在平原的孩子们很难理解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远程教育查阅相关图片,使学生全方位了解挑山工的生活及其工作的重要意义,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三、远程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让学生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个体学习探索,它是整个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观察课件中的动画,声音,文学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观察课件中的动画,声音,文字,调动多种感观参与学习,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热键”随时可以在计算机上观察他所学要的动画,图像或查询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疑难字词,学生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口述课文,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渐次学习课文的不同部分内容,在这个环节当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导者,通过人机交流,自主独立学习,掌握学习重点,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 远程教育技术于语文教学,及时迅速的开拓了信息通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了学生感知,选择和快速浏览能力,感悟理解和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表达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强化了自我效能感,增强了自信心,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了团结协作的意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格。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的多种学习渠道,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提高了学习效率,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方式的今天,语文学科课程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信息技术将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手段,而且将成为人们学习的重要途径。
工程造价毕业论文:高职高专公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初探 【摘 要】本文主要从设计选题、学生分组、教师指导、成果要求等方面对高职高专公路造价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探索。 【关键词】公路造价 毕业设计 一、设计方向、选题与工程项目确定 1.设计方向确定 现如今,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要适应造价员岗位群工作,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专业能力,包括公路建设各阶段的造价编制以及管理、工程测量、工程计量、工程识图等,而这些能力中最核心的能力是公路工程各阶段的造价编制能力。作为毕业设计应能够综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同时对锻炼学生其他专业能力也要有所帮助。我们确定造价编制作为公路造价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方向,因为造价编制本身就是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同时学生通过造价编制设计,还能进一步锻炼工程识图能力,加深对工程测量数据的理解和提高工程计量能力。 2.设计选题 根据工程造价行业的实际情况,高职高专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普遍把“公路工程施工图预算”作为设计题目之一。另施工招标阶段的标底编制、投标阶段的投标报价以及湖南公路建设中现阶段采用的合理定价、合同实施阶段的工程结算等,但都是采用清单计价模式,学生掌握公路工程清单计价文件的编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把“公路工程量清单预算”作为另一个设计题目。对于大多数学生,我们要求两个题目都做,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选做一个。 3.工程项目选择 题目选定后,工程项目的选择一般有三种:(1)任务型的真实项目,即接受委托,按委托单位的要求完成项目任务。由于任务的真实性和严肃性,使得从事设计的学生和指导教师,都会认真对待,不会有丝毫的马虎,这样做的效果当然是最好的,但这种机会不多。(2)用以往的真实项目、真实图纸,按工程要求完成设计。这种设计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果能把它当成真实的任务去做,效果就会相当的好,反之则效果就不理想。(3)模拟项目。这种设计,通常规模较小,较简单,仿真度不够,因此设计效果也较差。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最近几届学生毕业设计都采用的是第二种类型的项目。如公路造价11级毕业设计,我们选的是洞新高速项目,共十五个标,项目大且复杂,目前看效果还不错。 二、学生分组与指导教师配备 1.学生分组 分组数量和小组成员数量可根据工程项目标段数量和班级人数确定。比如公路造价1101班共52人,有15个标段的图纸,将学生分为15个组,其中3人小组8个,4人小组8个。再根据学习能力情况搭配每组成员,使每组至少有一名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这样每个标段都有人做,有人会做,且因每组人员不多,大面积抄袭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减小。如果每个小组成员在两个设计题目中只选做一个的话,互相抄袭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2.指导教师配备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指导教师的配备很重要。一般可按小组配备指导师,亦可按工程内容配备指导教师。如按小组配备指导教师,每名教师指导的学生不宜过多,在10至15名为宜,如3-4个小组配备一名教师,我院一般按此方式配备指导教师;如按工程内容配备指导教师,可按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安、绿化等内容,每个内容分别配备不同的指导教师,这样专业性更强,效果更理想,但教师配备较困难。 三、设计指导书和指导方式 1.设计指导书 设计指导书可以是很简略的,也可以是很详细的。简略的只需写明设计要求、设计步骤,及注意事项即可。这种指导书看似简单,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去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详细的指导书,虽然使学生在设计开始时更容易上手,学生在设计中走的弯路也少了,但极易束缚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惰性。因此在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一般指导书应尽量的简明,不宜过分详细。 2.指导方式 教师指导一般可采用如下两种模式:(1)随堂指导模式:教师随时在学生设计现场,及时解决学生设计中的疑难问题,这种模式学生设计效率高了,但学生易滋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本来自己能解决的一些小问题,往往也要求助于指导教师。(2)定时答疑的模式:每周固定时间,由指导教师解答学生一周来在设计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这种模式由于设计进度的要求,学生不可能所有问题都等着教师来解决,这就逼着他们自己去解决一些问题,只有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在答疑时求教于指导教师,因此这种指导模式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设计成果要求 设计成果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最终产物,是学生智慧的结晶、专业能力的综合体现和展示,应高标准、严要求,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作为高职高专公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要按公路造价的行业规范来要求,不仅文件的设计内容要合理,文件的格式和装订也都要符合规范要求,要让学生做出来的设计文件,与公路造价咨询单位做出的文件没有分别。 五、结语 毕业设计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生产岗位的桥梁性课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设计方向、选题、分组、教师配备、指导方式、成果要求等多方面加以研究,以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工程造价毕业论文: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结业方式探讨 摘要: 本文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分析着手,提出采用系统性的毕业设计方式对中职院校建筑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进行结业训练考核,以求有效提高其在进入相关岗位之前的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保证对口就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工程造价管理 职业能力 毕业设计 0引言 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中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能否实现顺利对口就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满足相关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毕业结业环节作为中职教育环节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结业考核有效的衔接,采用有针对性的结业考核方式,模拟实际岗位工作过程,让学生在结合考核过程中增强职业体验,实现与实际工程造价工作的零距离接触,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值得我们进行广泛深入的思考与探索。本文拟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员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谈一谈建筑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结业考核采用毕业设计方式的计划、实施及考评方式。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分析 我校作为一所国家重点建筑类职业教育中等专科院校,所开设的工程造价专业作为主打专业多年来为河北省各地市及京津唐地区建筑业输送了大批专业造价管理人员,为了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我校专业教师对本行业做了相关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综合各用人单位意见,总结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岗位的从业者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职业能力要求: 1.1 专业能力 1.1.1 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基础知识要求①掌握《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基础知识;②掌握《房屋建筑构造》基础知识;③掌握《建筑结构》结构构造、混凝土结构平法基础知识;④熟悉《建筑材料》基础知识;⑤熟悉《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基础知识;⑥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基础知识。 1.1.2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专业技能要求①建筑工程造价专业技能要求。掌握地区《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有关定额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并能结合实际工程图学会定额项目工程量计算方法;掌握国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有关建筑工程清单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并能结合实际工程施工图学会清单工程量计算方法。②建筑工程计价专业技能。能根据地区《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有关定额消耗量标准,并结合当时当地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市场价格信息,计算定额项目工料单价;能根据国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清单项目所综合的定额项目,并结合企业管理费率、利率标准计算清单项目综合单价;能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有关计价规定,并结合地区《建设工程费用定额》、政策法规及招标文件或合同要求,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它项目费、规费及税金,最终确定整个单位工程造价。③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软件操作技能。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岗位工作中,基本上电算已经代替了手工计算,预算软件应用越来越普遍,从大量的人才招聘信息来看,很多用人单位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岗位明确要求,能熟练操作相关预算软件。因此,在扎实掌握上述建筑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计量与计价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必须学习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软件操作技能,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2 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指个人在职业和公共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做出解释、思考和评价,特别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如在造价教学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些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及新的政策法规随时更新出台,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授之以渔”更重于“授之以鱼”,培养学生具备相关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能力。 1.3 公共能力公共能力是指处理社会关系及与他人负责任的相处和相互理解的能力,包括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处理、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等,社会能力是完美实现个体职业人和社会人双重角色的能力。在实际建筑工程造价工作中,编制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造价文件,常常是一个团队通力合作的成果,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就必须具有良好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协调、群体意识等方面的社会能力。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考核 职业能力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其能力包含专业能力、自学能力和公共能力,建筑工程造价毕业设计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以上综合职业能力,这三者在具体的工作情景中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2.1 毕业设计实施计划 2.1.1 时间安排建筑工程造价毕业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其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及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专业技能,也就是在完成所有相关的基础专业课程之后,因此,毕业设计的时间宜安排在总学期的最后一学期。 2.1.2 学时计划建筑工程造价毕业设计的内容包括:建筑工程计量(手工计算)、建筑工程计价(手工计算)及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软件操作三方面。根据中职学生特点及实施的经验,教学学时集中安排约8周时间,具体程序及时间分配:①建筑工程计量(手工计算)90学时约3周时间;②建筑工程计价(手工计算)60学时约2周时间;③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软件操作约90学时3周时间。 2.2 毕业设计具体实施过程 2.2.1 确定毕业设计任务指导教师根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实际工程施工图,要求学生根据施工图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计算工程量,编制工程量清单,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它项目费、规费和税金,最后完成整个单位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工作。具体项目任务的布置由教师以项目任务书的形式发放给每位学生。 2.2.2 学生合理分组在毕业设计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项目任务,同时也更接近于实际工作过程情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取得成效,分组合理与否至关重要,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各小组组长通常由组内学习成绩较好、组织能力较强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 2.2.3 项目任务实施①资料准备。各小组根据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收集准备相关资料,包括国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地区《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建设工程费用定额》及当时当地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市场价格信息等。②拟定施工方案。各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讨论,并听取教师意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图拟定合理施工方案,如土方工程、脚手架工程、模板与支撑工程、垂直运输工程技术措施,现场施工机械使用计划等。③计算工程量。各小组内、小组间充分讨论交流,并咨询教师意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图、施工方案列出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并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措施项目工程量。④编制工程造价文件。各小组内、小组间充分讨论交流,并听取教师意见,根据计算出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措施项目工程量,结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建设工程费用定额》、当时当地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市场价格信息,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它项目费、规费和税金,并汇总确定整个单位工程造价,编制说明、填写封面、装订完成整个单位工程造价文件编制工作。⑤成果提交。每位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按时向教师提交阶段成果,比如建筑工程计量阶段结束后,学生应提交工程量计算书,建筑工程计价阶段结束后,学生应提交建筑工程计价文件(其封面形式可以是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等)。 2.3 毕业设计考核评价 2.3.1 组内自评在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经充分讨论交流,各小组成员先独立完成有关项目任务,再小组内相互检查评价,找出差异、分析原因、相互改进。 2.3.2 组间互评在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每完成一阶段任务,小组间相互检查评价、找出差异、相互改进。 2.3.3 教师评价在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留意各小组任务的进展情况,并给以必要的指导,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同时对每小组阶段成果进行及时评价,既肯定其成功方面,也指出其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从而保证整个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 2.3.4 成绩评定成绩评定方式对整个毕业设计过程应具有正面导向作用,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按照这一原则,我们制定了建筑工程造价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方式见下表: 3结束语 经过我校的实践表明,建筑工程造价毕业设计,采用基于项目导向教学理论,模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际岗位工作过程,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准岗位工作过程中培养和发展了相关职业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顺利就业,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 工程造价毕业论文:探究工程造价专业毕业实践环节的管理新模式 摘要: 根据工程造价毕业实践的特点,采用搭建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手段,为学生提供交互式的和仿真的多媒体教学情景,实现远程有效监控,毕业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毕业实践 管理 网络平台 0引言 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就业和毕业实践环节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岗位实践是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岗位综合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1提高工程造价专业毕业实践环节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1.1 毕业实践地点和课题的分散性目前工程造价专业毕业实践都是在建设行业,由于建设项目的不可复制性这一特点,学校要求毕业生一人一题,再加上毕业生所在的实践单位很分散,尤其是在项目部的同学省内外都有,不便于校内指导老师管理。 1.2 就业与毕业实践的时间的矛盾,毕业成果不到位毕业实践环节分为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部分,毕业设计环节的安排时间仅仅8周,恰好这个时间段是学生找工作签订就业协议的期间,学生忙于就业,毕业设计任务完成不够充分。 1.3 毕业实践的监管力度和监控手段不够强学生在实习单位实习效果不能有效跟踪,实习效果不能马上体现,同时实习师傅和校内指导老师沟通共同培养的方案和检验效果没有。最后只有在毕业答辩时间才能检测出学生的毕业实践效果,已是事后监控,如何做到主动控制,实时监控确保学生毕业实践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研究的课题。 2毕业实践环节的管理平台及功能实现 2.1 毕业实践环节的管理平台的建立 2.1.1 制度健全制度严明毕业实践的检查监控体制,制度要求学生清楚,对于蒙混过关的学生要多次家访,谈心,以端正其态度。首先要坚持从制度上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2.1.2 资源共享建立网站,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B/S系统,实现网上分组答疑,教师可以将最新的培训录像,比如钢筋算量,需要学生自学的部分可以通过录像自学。 建立一个集基于VOIP语音交流系统、高品质语音压缩系统、FTP协议提交系统、开放式在线答疑系统以及后台管理系统数据库在内的多媒体交流平台软件系统,能为学生提供仿真情景,要求学生定时定期进行语音汇报,在线答疑,对学生学校外毕业实践进行时时监控。 通过信息化管理,实行全程监控,学生通过网络答疑网络周汇报,将每周的实习任务汇报给指导老师。同时教务处和系检查小组也可以在网络上对师生的监控,还方便系部、教师通知,提出对毕业实践的要求,学生能够随时查询系部通知、指导教师的通知。 2.1.3 建立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指导老师事先把课题分组,3-4个学生一组,也可以在同一个项目上,把课题分出若干个小课题,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的团队创新意识,相互的协同帮助,实行导生制的管理模式,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比起指导老师和师傅效果更好些。 2.2 网络管理平台信息化交互式管理的功能实现资源共享毕业综合实践网上交流平台以毕业设计课题为依据对交流内容进行分组,用户包括学生、教师与系统管理员。系统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功能:浏览讨论帖与通知公告;论坛与回复;通知公告包括新闻动态等;毕业实践成果展示和成绩管理;以视屏教学为主的教学资源的自助服务及案例展厅。 由于涉及的数据量较少,所以系统选择Microsoft Access作为数据库支持平台。系统数据库中包含课题情况、学生名单、主帖、回帖和通知等数据表。该系统采用B/S结构,ASP技术设计。文章内容的处理包括主帖、回帖与通知公告。用户权限控制,用户类型分为学生、教师与管理员三种。所有用户均可浏览主帖、回帖等信息。登录用户可以修改个人信息、发表主帖、回帖。 建立语音集宽带语音交流系统、高品质语音压缩系统、FTP协议提交系统、开放式在线答疑系统以及后台管理系统数据库在内的多媒体交流平台软件系统。为学生提供仿真情景,要求学生定时定期进行语音汇报,在线答疑,实现现代化教学建立远程视频教学共享系统,提供流媒体形式的在线播放,实现多媒体教学资源实时传输和非实时传输功能,并实现两者之间的充分融合,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有效的教学应用平台共享教学成果。 3实施的效果 通过建立毕业实践管理网站平台,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测试,每周有四百多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毕业实践交流,已经初步取得良好的效果。 3.1 真正做到校内校外共同指导大大提高监管力度给校外指导师傅权限,出勤和打业绩分,定期评语;校内指导教师定期与校外师傅电话回访并现场座谈交流,共同修订培养方案,使得学生在实习单位真正有人带、有考核、有目标、有业绩、也有动力。每个学生有个通道,每天记录实习日志,学生定期上传实践成果佐证材料便于校内指导老师定期网上评析,及时提出反馈意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的效率,也方便学生分组进行提问、讨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毕业实践认真的态度,能够做到实时监控。 3.2 答疑解惑及时,得到用人单位和学校一致认可师生在线互动,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毕业管理实践网络平台避免了学生提问、教师指导的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还将学生中的共性的问题出来,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大量的有效信息。同时同学们在此交流,促进毕业实践的效果。 4结语 工程造价专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就业单位对学生的顶岗能力要求相对较高,而这些能力又体现在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中,因此我们要不断改进管理方法,不断进行与实际相结合创新和持续改进,制度上通过建立毕业实践指导教师和学生紧密联系制度。在今后学生毕业实践的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平台功能、提高师生对该平台利用率,提高毕业综合实践指导与管理的工作效率。这是一项复杂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动态管理监控过程,也是信息反馈与决策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工程造价毕业论文: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环节考核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环节考核改革,提出了将企业实践考核与校内综合毕业设计考核相结合的思路,详细阐述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工程造价;毕业考核改革;企业考核;毕业设计 传统的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以毕业论文为主,这种考核方式形式单一、过程简单、选题陈旧、学生应付心理过重,无法真正地评价学生过去的学习成果,更无法从企业的角度获知学校人才培养是否合格。 鉴于此,本文从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出发,提出将企业考核纳入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范围的思路,力求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三年学习成果,为高职毕业环节考核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性建议。 一、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改革新思路 将企业考核纳入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范围要求毕业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顶岗实习,并且在此期间完成在校导师指导的综合毕业设计,因此必须在原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紧密安排在校学习时间从而增加顶岗实习时间;顶岗实习不再是毕业之前的一个简单环节,而是毕业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必须配备相应的实习导师并对学生实习进行全程跟踪;实习成果不再是顶岗实习报告,而是企业根据岗位要求对毕业生的进行的全面、客观考核,最终形成企业考核成绩;毕业生毕业考核不再是单一的论文成绩,而是由企业考核成绩及综合毕业设计两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加总求和得到的总成绩。 总体改革思路如下: 二、企业考核成绩确定 基于顶岗实习实际工作过程,用贴近岗位工作实际的考核内容和方式,围绕企业接受学生就业的要求和标准,采取校内综合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有利于实现工学结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企业实习内容必须从企业岗位需求出发,以学生过去四个学期的理论学习为基础,认真参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在校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商定。以工程预算员岗位为例,其实习内容主要包括识图、工程量计算、询价、项目组价、软件应用、审核标书、编制标书等,除此之外,还包括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写作能力、较强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创新能力等。这些实习内容贯穿于预算员顶岗实习全过程,也为企业对学生进行考核评定提供了参考。 企业考核标准是对学生顶岗实习全过程的综合评定,也是学生是否具备毕业资格走上工作岗位的客观评价,它它实习内容为基础,由企业导师根据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各项打分,最后综合计算总分,以预算员岗位为例,考核总分计算表格如下: 各项评分分为四个层次:优(90分以上含90分)、良(70~90分含70分)、中(60~70分含60分)、差(60分以下),各项评分计算出来后,根据各自己百分比算出各项综合得分,再根据各大项所占比重,计算出总分。 三、学校综合毕业设计成绩确定 综合毕业设计在进行过程中对知识的应用必须覆盖大部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制图与识图、工程量的计算、定额的套用、制作标书、软件的应用、招标组织与管理、工程A决算、索赔与控制等。以模拟招投标为例,将所有毕业生分成几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一个招标组和三个以上投标组,每个在校指导教师负责一个小组。由学校统一向每个单元分配不同的图纸,由招标组负责招标事宜,包括选择小组领导、人员分工、招标公告、工程量清单编制、制作标书、组织开标、签订合同等,由各投标小组针对招标公告购买标书、答疑、编制报价、投标书、参加开标、最后签订合同等。评标委员会成员由本系领导及专业教师组成,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分,该成绩作为本小组成员的综合毕业设计考核成绩。 综合毕业设计考核成绩在整个毕业环节考核中所占比重,可以按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占总学制时间的比例来确定,定为7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者降低。 综合毕业设计的图纸每年都必须变化,五年为一个周期,以防学生出现抄袭应付现象。 该方式不仅避免了传统毕业论文考核模式下学生严重的应付心理,而且与高职院校培养适用型、操作型技能人才的目标相契合,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协作性,将原本压抑枯燥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变得轻松而有意义。 四、改革措施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环节考核模式改革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可逐渐由毕业论文或简单毕业设计向综合毕业设计考核过渡,再由综合毕业设计考核向综合毕业设计+企业考核双轨制创新模式过渡。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1.转变企业观念,继续深化校企合作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双轨制创新模式要求每一位毕业生均能在本专业岗位进行实习,故而产生了庞大的实习岗位需求量,这就要求企业转变观念,将实习与就业区分开来,企业可以提供实习岗位,但不一定是工作岗位,减轻企业对毕业生就业的消化压力。另一方面,继续深化校企业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使传统的校企业合作得到延伸。高校可以无偿向企业提供自己的教学设施、教学人才、活动场地、人才培训、试验设备、研究成果,为实习导师提供丰厚的报酬和职称评定机会,双方互利互惠。 2.继续培养双师型教师 综合毕业设计考核是对过去所学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不仅对学生更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大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不具备长期的现场工作经验。因此,高校必须继续下大力气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或是定期企业挂职锻炼,或是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这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改革的必经之路。 3.注重实训环节,增加实训课时 新的改革模式要求将理论知识的学习紧密安排在前四个学期,之后便进入顶岗实习阶段。课程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加大实践课时数,不光为毕业环节考核做准备,更是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学校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必须提供相应的实训教材、足够的教学图纸,增加实训室的投入,继续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学习、实践、考核、就业循序渐进,为实现工学结合、实现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下基础。 作者简介:翟雪莲(1986-),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工程造价教学工作。 工程造价毕业论文: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环节考核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环节考核改革,提出了将企业实践考核与校内综合毕业设计考核相结合的思路,细阐述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工程造价;毕业考核改革;企业考核;毕业设计 传统的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以毕业论文为主,这种考核方式形式单一、过程简单、选题陈旧、学生应付心理过重,无法真正地评价学生过去的学习成果,更无法从企业的角度获知学校人才培养是否合格。 鉴于此,本文从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出发,提出将企业考核纳入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范围的思路,力求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三年学习成果,为高职毕业环节考核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性建议。 一、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改革新思路 将企业考核纳入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范围要求毕业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顶岗实习,并且在此期间完成在校导师指导的综合毕业设计,因此必须在原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紧密安排在校学习时间从而增加顶岗实习时间;顶岗实习不再是毕业之前的一个简单环节,而是毕业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必须配备相应的实习导师并对学生实习进行全程跟踪;实习成果不再是顶岗实习报告,而是企业根据岗位要求对毕业生的进行的全面、客观考核,最终形成企业考核成绩;毕业生毕业考核不再是单一的论文成绩,而是由企业考核成绩及综合毕业设计两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加总求和得到的总成绩。 二、企业考核成绩确定 基于顶岗实习实际工作过程,用贴近岗位工作实际的考核内容和方式,围绕企业接受学生就业的要求和标准,采取校内综合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有利于实现工学结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企业实习内容必须从企业岗位需求出发,以学生过去四个学期的理论学习为基础,认真参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在校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商定。以工程预算员岗位为例,其实习内容主要包括识图、工程量计算、询价、项目组价、软件应用、审核标书、编制标书等,除此之外,还包括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写作能力、较强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创新能力等。这些实习内容贯穿于预算员顶岗实习全过程,也为企业对学生进行考核评定提供了参考。 企业考核标准是对学生顶岗实习全过程的综合评定,也是学生是否具备毕业资格走上工作岗位的客观评价,它它实习内容为基础,由企业导师根据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各项打分,最后综合计算总分,以预算员岗位为例,考核总分计算表格如下: 各项评分分为四个层次:优(90分以上含90分)、良(70~90分含70分)、中(60~70分含60分)、差(60分以下),各项评分计算出来后,根据各自己百分比算出各项综合得分,再根据各大项所占比重,计算出总分。 三、学校综合毕业设计成绩确定 综合毕业设计在进行过程中对知识的应用必须覆盖大部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制图与识图、工程量的计算、定额的套用、制作标书、软件的应用、招标组织与管理、工程预决算、索赔与控制等。以模拟招投标为例,将所有毕业生分成几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一个招标组和三个以上投标组,每个在校指导教师负责一个小组。由学校统一向每个单元分配不同的图纸,由招标组负责招标事宜,包括选择小组领导、人员分工、招标公告、工程量清单编制、制作标书、组织开标、签订合同等,由各投标小组针对招标公告购买标书、答疑、编制报价、投标书、参加开标、最后签订合同等。评标委员会成员由本系领导及专业教师组成,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分,该成绩作为本小组成员的综合毕业设计考核成绩。 综合毕业设计考核成绩在整个毕业环节考核中所占比重,可以按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占总学制时间的比例来确定,定为7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者降低。 综合毕业设计的图纸每年都必须变化,五年为一个周期,以防学生出现抄袭应付现象。 该方式不仅避免了传统毕业论文考核模式下学生严重的应付心理,而且与高职院校培养适用型、操作型技能人才的目标相契合,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协作性,将原本压抑枯燥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变得轻松而有意义。 四、改革措施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环节考核模式改革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可逐渐由毕业论文或简单毕业设计向综合毕业设计考核过渡,再由综合毕业设计考核向综合毕业设计+企业考核双轨制创新模式过渡。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1.转变企业观念,继续深化校企合作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双轨制创新模式要求每一位毕业生均能在本专业岗位进行实习,故而产生了庞大的实习岗位需求量,这就要求企业转变观念,将实习与就业区分开来,企业可以提供实习岗位,但不一定是工作岗位,减轻企业对毕业生就业的消化压力。另一方面,继续深化校企业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使传统的校企业合作得到延伸。高校可以无偿向企业提供自己的教学设施、教学人才、活动场地、人才培训、试验设备、研究成果,为实习导师提供丰厚的报酬和职称评定机会,双方互利互惠。 2.继续培养双师型教师 综合毕业设计考核是对过去所学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不仅对学生更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大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不具备长期的现场工作经验。因此,高校必须继续下大力气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或是定期企业挂职锻炼,或是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这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改革的必经之路。 3.注重实训环节,增加实训课时 新的改革模式要求将理论知识的学习紧密安排在前四个学期,之后便进入顶岗实习阶段。课程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加大实践课时数,不光为毕业环节考核做准备,更是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学校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必须提供相应的实训教材、足够的教学图纸,增加实训室的投入,继续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学习、实践、考核、就业循序渐进,为实现工学结合、实现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下基础。 作者简介:翟雪莲(1986-),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工程造价教学工作。 工程造价毕业论文:工程造价与投资控制探讨毕业论文 工程项目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实现项目目标。从客观意义上讲,投资目标的实现才是业主经济效益的真正体现;而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投资的有效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建设管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怎样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提高项目投资效益?这是当前投资和造价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 造价和投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和社会经济活动中,有很多一致的地方,但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从目的来看,搞好投资是为了使投下去的一定量的货币能保证回流,并实现增值;而搞好造价是为了使投资项目的工程价格水平控制在目标额度之内;从行为过程来看,投资的行为过程是资金投入+项目实施+项目控制+资金回收,造价的行为过程是造价确定(包括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过程控制+竣工决算。投资的行为过程比造价的行为过程更长。同是资金运作过程,造价是使货币资金转化为实现目标额度内的资产,而投资是使货币资金转化为资产,并通过资产的使用又使货币资金回流。 造价是投资的一个关键部分和主要内容,它包括建设工程从建设筹备到竣工验收所需费用的总和,它由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铺底流动资金等项组成。价格机制是造价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投资宏观决策和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的一个核心问题。要加强造价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必须形成一个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形成造价为主的价格机制。 传统的预算定额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加强计划管理,减少投资浪费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现行预算定额制度与之越来越不相适应:定额中“量”和“价”没有分开,形成了“活市场”和“死单价”的矛盾,不能在市场中真实地、及时地、准确地反映建筑产品的造价;现行预算定额中综合程度较大,施工手段消耗部分统得较死,构成工程实体消耗部分是由设计决定的,而施工消耗部分,如脚手方案、垂直运输等内容应由施工企业在确保全面履行合同的前提下自行决定,现行定额中,把本应属于竞争的内容凝固化了,不利于施工企业发挥优势,竞争取胜;现行预算定额带有法定性质和强制性质,对预算定额直接费的取费标准,开发商和承包商都不得随意改变,还是计划定价为主;现行预算定额计价主要由直接费、间接费、独立费、利润和税金构成,除直接费外其余各项都以取费率的形式出现,取费固定化,不利于直观地反映各项工程内容的价格,并与国际报价方式差距也较大。 为了有利于投资宏观决策和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必须把计划形成工程造价的价格机制,改为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形成工程造价为主的价格机制,也就是要在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和社会平均实物消耗量定额的基础上,遵循商品经济价格规律,建立以市场形成造价为主的价格机制:一是全面实现“量价分离”。把政府量价合一的预算定额制度,改为政府工程消耗量定额,单价随行就市,变目前指导价要大家执行改为市场信息价进行指导,从而使不断变化的价格同相对稳定的实物消耗量相分离;二是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要逐步按照国际习惯,统一工程量名称、计量单位、计算规则、项目编号等,既有利于指导市场,又有利于同国际接轨;三是将工程实体消耗和非实体消耗(施工措施性消耗)相对分开。这有利于承包商发挥各自优势,竞争取胜;四是简化繁琐取费。现行定额中各子目的造价不能直接反映,必须重新计算取费后才能明了,各子目、各分项工程的造价与总价的关系模糊,简化取费后,各分项及子目的造价与总价的关系变得清晰,有利于投资控制活动和分包及设计变更部分的计价;五是保留政府对重要生产要素价格进行干预的权力。如对市场某种资源紧缺时实行最高限价,规定最低日工资水平和部分工种最高日工资限价等。 造价确定与投资控制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而对项目投资影响最大的设计阶段。在建设项目的整个寿命期内,项目的初步设计基本上决定了建设项目的规模、结构形式、建筑标准和使用功能,形成了设计概算,确定了投资的最高限额。施工图设计完成后,编制出施工图预算,准确地计算出建设工程造价。因此,工程设计是影响和控制建设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阶段。公务员之家 长期以来,我们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普遍忽视设计阶段项目的投资控制,而往往把控制项目投资和工程造价的重点放在实施阶段,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审查或计算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很少考虑如何才能达到投入合理的资金,获得美观大方、功能齐全适用、经济合理的建筑产品。根据国内外有关的统计资料表明: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工程投资数额幅度的可能性为70—90%,在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影响投资的可能性为30—75%;在施工阶段(实施阶段)的影响工程投资的可能性为5%—25%。或者具体地说,设计阶段影响工程投资的可能性为80%,而实施阶段影响投资的可能性,充其量不会超过20%,即通过各种措施降低成本最大限度不外乎为20%以下。一般情况下设计图纸一旦完成,“按图施工”就是施工企业必须履行的原则,施工企业无权随意变动图纸,也没有时间、精力及承担风险地去考虑优化设计。而我国普遍存在着设计部门比较保守,有的设计只图方便、凭经验而不作方案对比,甚至盲目追求安全度和设计收费,而至关重要的概预算控制则与设计院利益无关甚至违反,因此无从控制。 工程设计和工程造价本来应该是统一整体的相互配合、配合促进的两项工作,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却如不同道路上奔驰的两辆汽车,各行其道,互不关联。设计部门只管设计质量,一般不管工程造价的高低,给国家的建设资金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要改变这种不良局面,在设计阶段,必须加强工程造价和设计之间的横向联合,推行限额设计,逐步实行以“价”定“量”的设计方法,在项目的投资范围内,按照“安全”“经济”“适用”“节俭”的原则进行工程设计,促使设计人员精打细算,精心设计,达到在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要优化设计方案,其目的就是论证拟采用的设计方案技术上是否可行、功能上能否满足需要、经济上是否合理、使用上是否安全可靠。尤其是在经济上,设计的优化是很重要的控制手段,新工艺的使用、新材料的投入、一些局部设计的改变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往往使工程造价大幅度增减。据研究资料显示,建设项目的建筑系灵敏、空间平面、层数和层高、结构和材料的选择、设计的选型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的高低。所以,要想在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就一定要做好设计的优选工作,在设计阶段进行设计招投标和设计方案的竞选,并运用价值工程等手段对备选方案进行优化,还要进行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真正达到以最优的设计、最经济的投资,建造最好的工程项目的目的。 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的关键所在,它贯穿于决策评估阶段、设计阶段、工程承发包阶段、施工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项目建设全过程。科学周密而有计划地分阶段设置投资控制目标,可以通过目标控制,在项目投资决策、设计、发包和实施阶段,把投资发生额控制在批准的限额以内并随时纠编,确保投资目标顺利实现,使投资估算、工程概算、设计预算、承包合同价更趋合理准确,真实而客观反映项目实际进程发生额,有效防止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竣工结算超预算这一“三超”现象的发生,最大程度地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造价毕业论文: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就业探讨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工程造价的基础知识,熟悉工程造价全过程的管理,经过严格的实践技能训练,以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编制与控制为重点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建筑、安装、市政等施工阶段工程预算及工程结算与决算,工程审计与估价,定额编制与管理;还可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组织管理、工程监理、工程招投标及项目管理等。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建筑施工企业(乙方)、建筑装饰工程公司、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院、会计审计事务所、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建部门(甲方)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造价招标、建设项目投融资和投资控制、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投标报价决策、合同管理、工程预(结)决算、工程成本分析、工程咨询、工程监理以及工程造价管理相关软件的开发应用和技术支持等工作。 1工程造价专业优势 1.1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工程造价具有行业发展优势 (1)建筑业的大发展,建筑领域内的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总量大大增加,为建筑市场服务的造价专业人才需求也是增加的。(2)工程造价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尤其紧迫。①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工程造价基本上由财会人员和建筑工程人员协商确定和控制,相应的专业为工程经济管理,没有专门的造价专业和人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实行工程监理制和项目经理制后,工程造价就更加突显其重要性,受到业内上下和建设方的高度重视。为了适应大规模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和招标与投标制度的施行,我国在九八年才开始推行造价工程师资格制度。②工程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在90年代中期以后才在本科院校逐渐增多,工程造价专业高职层次的人才在2000年后才在高职院校逐渐开设。目前该专业的人才是供不应求。③从事工程造价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不是像建筑业的其它专业,随便找几个农民工就能完成工作的。(3)工程造价专业的市场前景看好。中国加入WTO,急需一大批适应国际建筑市场需要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加入WTO后,建筑业面临着在国际建筑市场中竞争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建筑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足,就必须拥有一大批懂国际工程承包的项目管理人才,懂工程索赔的合同管理人才,懂技术又善经营的经营管理人才。从事工程造价的人员应该具有这种能力,且人才需求缺口非常大。 1.2“双证书”教育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方案引入职业资格恰当、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有效实施教育。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除了获得专业毕业证书以外,还可以参加国家注册的全国工程造价员执业资格考试。 1.3行业支持 工程造价专业有国家规范的教学文件等资料。我们在全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突出职业岗位要求,努力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结合起来,取得了一定成绩,具有良好的建设基础和发展优势。 2专业建设困难 2.1师资匮乏是制约本专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1)教师总量不足和质量相对不高,教师教学任务负担过重;(2)不同课程之间的师资力量还不平衡;(3)教师的学历结构还不够合理;(4)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骨干教师还远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2.2院内外实验实训条件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企业介入教育全过程的能动机制尚未形成,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途径尚不畅通。校外实训基地还没有建设。 2.3管理需要理顺加强 专业管理存在一些的问题,如教学管理,教研计划与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具体微观的管理需要理顺加强。本专业属于实践应用型专业,所以还需要加强实训环节的规范管理工作。 2.4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虽然工程造价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但并非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尤其本专业属于单个用人单位需求量不高的造价专业,需要将毕业生放到多家单位就业,故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如果现在不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毕业生的就业将会困难,影响招生,也会影响专业建设和发展。 3专业人才培养 主动适应行业、社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途径 3.1结构调整与规模扩大的关系 本专业的设置是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虽然建筑业是第二产业,是传统产业,但国家的建设离不开它,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不可能削弱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居住环境也是老百姓永远的话题,因此,建筑业也将是一棵长青树,茂盛发展。工程造价专业是建筑业这棵长青树的小分枝,也将不会枯萎。由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需要工程造价专业人才,这为我校造价专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从最近几年建筑行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要,省内高职技术学院建筑类专业的招生与就业的形势来看,可以预测,工程造价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在今后五至一十年内都将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只要学生质量好,具有拿手的专业技能,就业是不成问题的。 3.2教学质量与提升层次关系 (1)教师的培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培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与提升层次的关键。其目标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大量引进人才,整合学院的师资,培养一支产学研结合、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而现有课程教师专业理论水平提升,主要通过高校进修和自学,拓展教师知识面,掌握工程造价新技术、新规定、新标准,增强技术转化与生产应用的能力。教师的实践能力还得依靠企业,在工程实际中锻炼成长。(2)实训实习条件建设。实训实习条件是保证教学质量与提升层次的又一个关键因素。我们的目标是既要建设院内的实训基地,又要建设院外稳定的实训基地,使本专业的毕业生成为熟材,能够顶岗工作。故至少需要再增加一个工程造价实训教室。包括电脑,造价软件、投影仪等配套设施。加强校外基地建设,广泛和深层次的开展工学结合、产学合作的专业特色建设,调研、制定并执行装饰行业职业能力标准,创造条件使学生在企业连续顶岗实训;积极进行具有实际价值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消除走马观花不能顶岗工作的“实看基地”现象。工程造价专业的就业岗位性质主要有两类:一是施工企业,从业人数少,比较分散;二是咨询公司,从业人数相对多些,但一次也容不下很多学生。因此,若要建立稳定的院外实训基地,最好与咨询公司合作。当然建立院外实训实习基地也是需要投入的,或者给予合作者其它好处。一般情况下,一个院外的实训基地一次接纳5-10个学生,按招生人数150人/年的规模,需要建立5-15个稳定的院外实训基地。 3.3教学与教研、科研关系 教学与科研、教改这三者当然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这是大家的共识。工程造价是新开设的专业,教学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一是在教学中不断被克服,二是向省内外兄弟院校学习借鉴,三是靠教研与科研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列为我们的科研课题,组织院内外的力量研究解决,为教学提供理论支持,提高教学质量;在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作为科研课题来研究,为我们的教学提供经验和案例。在教研方面,紧跟建筑市场的发展动态,以提高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修定人才培养方案,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产学结合方面深化、完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标准。将实验实训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有机结合,建设和完善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各种实训实习的教学大纲、任务书、指导书。 3.4专业建设与社会服务关系 本专业社会适应性较好。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单位、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监理单位、设计院、与建筑行业相关的事业单位等单位和部门都需要。如果工程造价专业师资力量强、有人才优势,完全可以开办一个工程造价咨询工作室,为社会提供工程造价和预决算服务,既可以锻练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条件,提高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又可以为社会提供服务。 作者:廖炜 吴俊 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工程造价毕业论文: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 摘要: 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最后一门课程,是对学生四年专业学习的一次系统检验,也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通过对国内大多数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模式的现状调研,归纳、总结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关于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工程造价;毕业设计;模式;改革 随着市场的发展,社会对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突破单纯的造价管理,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是当前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 一、毕业设计的作用与目的 工程造价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专业动手能力。调研显示,大多数高校本科培养计划主要强调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针对具体的项目进行模拟仿真训练的机会并不多。毕业设计是大学期间的最后一门课程,是以学好《建筑制图》、《建筑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等课程为前提,检验学生综合能力、专业素养的一种方式。同时,作为学校与市场的过渡,也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现行毕业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盲目,对毕业设计内容认识不足通过对多地高校调研发现,目前包括四川师范大学在内的诸多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主要是由指导教师给出,经教研室审核通过后公布,并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方向进行选题。[1]这种模式虽然能保证毕业设计按部就班的推进,但也有其弊端。首先,教师出题,很难发挥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不思考设计的内容,在选题之初仅靠一时兴趣或对某位指导老师的偏爱进行盲目选题,到后期发现自己无法独立完成再临时调整题目,毕业设计的时间和周期被大打折扣。其次,每一年均需提供至少十个不同的题目及相配套的设计图纸,并保证项目规模、设计深度相当,这对于老师而言也是有难度的。最后,老师出题,学生大多对工程实际情况不甚了解,无法跟进项目,因此缺少实战演练的机会。 (二)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难于管理毕业设计的时间一般是大四第一个学期进行选题、开题,第二个学期全面开展设计工作并进行答辩。对于大多数选择就业的同学而言,这期间正是实习和找工作的关键时刻,因此常常以应付的态度对待毕业设计。[2]另一方面,老师经常在学校无法联系上学生,更谈不上针对毕业设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毕业设计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四川师范大学设计了一套毕业设计网络管理系统,这套系统的设计初衷本是想有效地控制学生按时、按量、保质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但运行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重视程度并未因此提高,反而是老师成了被督促和监督的对象。与此同时,利用这个网络平台,老师更难见到学生,无法掌握其真实进度及成果的真伪性。 (三)学生自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从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的学生一直没有很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学生的自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大学以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老师灌输为主,而进入大学后,则更加提倡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多领域、多方向的自学能力的培养。也许是惯性思维,也可能是目前高校毕业率的控制范围小,毕业很容易,所以无论老师如何强调自学的重要性,学生依然置之不理。这种现象直到四年级依然十分突出。作者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设计初稿中工程量计算出现偏差,作者指出问题所在,学生竟让其明示是偏大还是偏小,以及偏差的百分比。目前,在各高校、各专业中这类学生并不少见,当然,这与我国高校“严进宽出”的培养体制密不可分。 (四)学生动手能力差在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很难将大学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运用到毕业设计上,常常是拿到设计题目无从入手,不知道应该怎样做,应该做些什么,对于设计任务认识不足。第二,学生过分依赖计算机软件,只知道如何将图导入计量软件汇出成果,却不知道这些数据是如何得来的,因此出现漏项或者结论偏差较大时,也不清楚是具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手算能力极差。 (五)指导教师责任心、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学生不认真对待外,部分老师也是存在着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而其他组老师若是严格把关,学生便会进行横向对比,经常听到学生抱怨自己的导师过于严格,别组老师如何宽松,而最终认真与不认真、刻苦与不刻苦都会顺利毕业,甚至毕业成绩相当。这种现状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误导,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会让尽职的老师产生负面情绪,甚至质疑自己的工作态度是否符合当前社会的评价标准。如果教师中产生了大量的价值观的自我否定,那么专业发展必然无法有序、良性的运行。 三、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一)选题应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在选题上,除了老师命题的方式外,也可以提倡学生自主命题,让学生利用在外实习的机会,结合自身实践,选择自己可跟踪项目,将实际工程与毕业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其仿真性更高。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命题,可有效减少毕业设计的盲从性,在思考题目的过程中,学生也架构出了整个毕业设计的思路与大致内容,使得设计任务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当然,在学生自主命题的过程中,老师的参与性也很重要,需要对题目所涉及的项目规模、类型等给出学生合理的建议,并进行严格把关,保证毕业设计的可行性。 (二)毕业设计模式可多样化目前,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多是以编制工程量清单及计价为主,形式较为单一,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模式的探讨。一方面,可鼓励学生采用论文的形式,抓住专业学习过程中对于造价领域某些方面的认识,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尤其是针对即将进一步深造的同学而言,理论水平的提高与升华也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可构建系统化的毕业设计程序,学生从二年级的《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等课程的学习开始,自己设计建筑方案,并进行结构配型,最终以该设计方案作为毕业选题完成计量计价的设计任务。这种模式虽然周期较长,却能在各个环节得到相关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了更为扎实的基础。整个过程中,毕业设计与课程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而非为了设计而设计。 (三)规范过程管理,提高学生重视程度许多学生对于毕业设计不够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如果只根据最后的成果和答辩表现进行评分,而忽略过程管理,则考核方式过于片面。因此,对于毕业设计的成绩应进行综合评定,由平时成绩、设计成果、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老师通过指导日志,做好平时指导记录,给出合理的平时成绩,做记录可有效反映学生的实际工作量及进度。同时,在开题之初,指导教师应配合学生制定严格的进度计划安排表,其中包括提交初稿、修改稿、定稿的期限,以及每个环节设计成果应达到的标准,要求学生按时按量完成各阶段任务。此外,设计过程中可增加一些监督环节,如中期答辩、预答辩等,通过这样一种监控手段既可以严格控制学生进度,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与老师面对面交流提问的机会。但是,这样的监控不能只成为一种形式,答辩后需要给出一个成绩,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让部分同学推迟毕业答辩,从而引起重视。当然,答辩的方式可灵活多样,比如采用模拟招投标现场的形式,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报价是整个招投标过程中的核心,同时也是对学生一次比较系统的检验。[3] (四)突破一对一的固定模式,实现导师组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有可能涉及到多方面专业问题,而所谓术业有专攻,老师也是专业领域各有所长。因此,突破一对一的指导模式,以导师组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导师组成员专业涵盖多方向,以组长牵头,进行系统的指导。这种模式中,为了核定工作量,学生应有一位主要负责导师,其他老师均为其副导师。设计过程中的每次讨论、答辩,其他老师均可给出分数,避免了一位老师给成绩而造成的武断。另一方面,导师组也是对指导老师的一种监督,组长可站在全局的高度对老师工作量的真实性进行评价,而以往的模式中,各个指导小组自成一体,小组间没有横向联系,指导老师谁也不清楚谁究竟真正的完成了多少工作,没有量化的评价指标。同时,历年对于指导教师的鉴定和考核,只评价了优秀的、有突出贡献的工作者,却没有建立一整套制度去约束消极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导师组是一项双赢的策略。 (五)设计过程强调手算与电算结合盲目依赖计算机进行设计,使得大多数同学未能真正掌握造价专业的核心理论依据,甚至连结论的准确性都无法评判。面对偏差较大的结论,却不知错在何处、漏在何处。因此,在选题规模上,不鼓励选择规模过大或层数过多的建筑类型,宜选择一些规模、复杂程度适中的建筑,先要求学生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再结合手算进行验证,判断结论的合理性。这种方式,既不脱离市场运营模式和未来发展趋势,又巩固了学生自身理论水平及专业修养,同时手算稿还可作为老师评判成绩的参考依据,正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结束语 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设计,是毕业生走出校门的最后一道“深加工工序”,[4]进行毕业设计模式的思考与改革,严格把控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毕业前再接受一次系统的、全面的训练,是我们教育者应经常反思的问题。 作者:王乾蕴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工学院 工程造价毕业论文:工程造价毕业设计实践 摘要:以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分析基于BIM的工程造价方向毕业设计的特点与选题,从组织方式、设计内容与过程、主要成果、成绩评定等方面介绍基于BIM的工程造价毕业设计的实践,总结体会和感悟,为教学改革、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提供借鉴。 关键词:BIM;毕业设计;三维建模;工程造价 1引言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综合性的教学实践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实施独立工作和创新研究的演练过程。它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全面检查,同时也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的评价。土木工程专业目前主要就业去向是设计公司、施工企业、咨询单位和建设单位,这些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与工程造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高校进行工程造价毕业设计,巩固专业知识,加强工程造价的综合训练和利用经济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尤为必要。BIM是以三维数字为基础,以建设工程的全寿命周期为主线,将建设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移交、运营等各个环节并联起来,集合成建设工程整个寿命期的相关信息数据模型,具有直观、快捷,便于管理等特点,可应用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是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方向毕业设计为例,介绍基于BIM技术的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毕业设计的选题、设计内容、成果类型、成绩评定以及设计过程如何组织等,供同行借鉴与交流。 2基于BIM的工程造价方向毕业设计的特点 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方向毕业设计是结合一套完整的施工图纸,主要采用手工和少量应用相关软件计算工程量,计算钢筋用量和工料分析等,而BIM技术主要采用软件计算,其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1)设计选题均为综合性选题,团队合作、任务分解、分工协作、交流学习,能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2)主要采用计算机软件分析、计算和绘图,选题广泛,便于修改,也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成果形式丰富多样,便于沟通和理解,分工协作关联成果,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4)毕业答辩体现集体答辩与个人答辩相结合,集体成果与个人成果相结合,突出个人在团队中的合作和贡献等。 3基于BIM技术工程造价毕业设计的主要选题 土木工程专业除基础课和相关的结构课程外,与工程造价相关的课程主要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等,基于BIM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方向毕业设计的选题,主要考虑与工程造价密切相关的知识,如施工方案、土建造价、安装造价、招投标文件、竣工结算所需资料等。 4基于BIM技术工程造价毕业设计的实践 基于BIM技术的毕业设计涉及的内容多,任务量大,各内容间关联性大。安徽建筑大学的做法是在第7学期结束前1个月,教师网上公布毕业设计选题后,全体师生见面,教师介绍毕业设计选题的内容和要求,然后师生网上互选,确定人员后召开第一次毕业设计团队会议,布置利用寒假学习软件和复习相关知识。在寒假期间,要求学生每星期在群上汇报学习进程,学生之间相互比较、督促,教师也能全面掌握学生情况。 4.1毕业设计进程安排 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在第8学期整个学期进行,持续时间16周(不含毕业实习2周,毕业答辩1周)。 4.2毕业设计过程督促与检查 毕业设计是个较长的过程,一环紧扣一环,前面的任务就是后续任务的基础,某一环节耽搁时间或疑难点没有解决,就影响下一个环节。基于BIM技术的毕业设计尤为明显。例如:识读图纸是造价建模与软件计算工程量的基础;施工措施的确定是计算措施费的前提;工程量计算完毕才能组价和取费等。因此,必须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督促、检查与指导教师的引领。期初答辩:开学后的第一周,即毕业设计开始的第一周,答辩组织者和成员是指导教师,目的是检查学生寒假期间的准备和软件学习情况。中期答辩:大约在第十周(含2周毕业实习),答辩组织者是指导教师,成员是指导教师和相关专业教师,目的是检查进度情况、基本概念掌握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计划和安排等。模拟毕业答辩:大约在第十七周(含2周毕业实习),答辩组织者是指导教师,成员是指导教师、相关专业教师和相关工程单位的工程师,目的是检查成果情况、基本概念掌握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等,同时也是为毕业答辩做准备。毕业答辩:在第十九周,答辩组织者是土木学院,答辩成员是本院和其他院系相关专业教师和相关工程单位的工程师,目的是检查毕业设计完成质量、基本概念掌握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集体成果与个人成果等。 4.3基于BIM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毕业设计成果 毕业设计成果有集体成果和个人成果。集体成果:每人都要完成和掌握。主要有单位工程三维实体模型;进度计划(横道图、时标网络图、单代号网络图);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主体、装饰装修、屋面等工程量清单;钢筋翻样、土建工程组价和成果集成等。个人成果:根据任务分工,每人必须完成的内容。主要有水卫安装工程造价;电气安装工程造价;招标文件与投标书编制;工程结算编制;单位工程竣工资料等。 4.4毕业答辩方式与成绩评定 基于BIM技术的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毕业设计是团队力量与个人贡献的融合,团队成果与个人成果的展示,毕业答辩如何体现团队合作、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以及知识掌握程度是个难点。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采取的办法是集体答辩与个人答辩相结合。首先在每组随机抽一人汇报整体设计情况,对共性部分答辩教师提出问题随机抽学生回答,对专题设计部分由设计学生汇报情况,答辩教师提出问题由该学生回答,若答不出来或回答不正确,其他学生可以回答,因为有的学生在完成了自己的内容外还学了其他专题,为鼓励和激励,回答正确的加分,通过这种方式,促使每个学生必须掌握共性设计部分,同时突出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成绩评定按照平时成绩40%,由指导教师给出;中期答辩10%,由答辩组给出;其他教师评阅10%,由评阅教师给出;毕业答辩40%,由答辩组给出。 5基于BIM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毕业设计的体会和感悟 5.1培养学生能力与学习热情 5.1.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基于BIM技术的毕业设计,每完成一步都能实现可视化,因此,成功的喜悦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就工程造价毕业设计而言,部分内容以前没有学过或学的深度达不到毕业设计的要求,但由于有兴趣,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热情,每人都完成了2个以上的模块。 5.1.2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BIM技术是团队力量集成的成果,因此,需要成员间不断沟通和交流,这是课本知识所学不到的,也正是需要培养的。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做法是经常组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使学生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作用,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5.1.3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基于BIM技术的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毕业设计需掌握的软件较多,仅共性部分就涉及4个,专题部分每人至少要掌握1个软件,同时理论知识点要能正确应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多,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小组集体讨论、网络咨询、软件开发商指导等方法解决。其中小组集体学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法是由组长牵头召集小组成员,每周不少于2次,学生集体交流、讨论、互相学习,每人必须带着问题和体会集体学习。 5.2教师引导 5.2.1指导教师贯通讲解,加强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 基于BIM技术的土木工程专业工程造价毕业设计,由于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极易导致学生重软件操作轻基础理论知识,设计成果重观感轻质量的问题。为避免此类问题发生,指导教师的指导思想、指导方式方法和内容安排十分重要。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指导教师每周不少于3次贯通讲解学生即将要进行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例如:造价计算程序、依据,各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计算方法;钢筋在图纸中的放置形状,钢筋下料的原理与方法;水电安装工程识图,水电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造价计算的异同点等。虽然教师的指导量非常大,但通过系统性串通讲解,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2.2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由于知识点多,实践性与应用性强,指导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更要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同时选题广,涉及面宽,教师指导量非常大。师资力量不具备时可聘请校外工程单位工程师兼职指导,同时对一些涉及工程实践方面的问题,设计组集体到工地现场指导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5.3校方配合 5.3.1如何解决设计过程需要的软件和硬件问题 基于BIM技术毕业设计需要很多软件,可以采取学校购买的办法,但必须是购买网络版,这样可以多个学生同时学习;也可结合一些BIM设计比赛,利用一些软件供应商提供的试用版;也可利用学生交叉学习时间解决等。硬件方面主要是计算机配置,可利用学生的个人电脑、借用他人电脑和学校的公共机房等。 5.3.2如何处理毕业设计与就业的关系 毕业设计阶段也是学生就业阶段,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至产生严重的冲突。安徽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做法是根据学生就业面试的时间,调整集体学习和指导时间及内容,早晨、中午、晚上、周六或周日等都可以,同时尽可能利用互联网进行文件传输、问题解答和视频辅导等。 5.3.3学校要积极支持教学改革和实践 基于BIM技术毕业设计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多,学校要积极支持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要分期分批组织对教师进行BIM技术培训,送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性锻炼,积极引进BIM人才,对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考核要有所倾斜,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同时要根据教学要求配置相关硬件与软件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基于BIM技术的毕业设计得以很好的实现。 作者:何夕平;张辉;陈燕 单位: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工程造价毕业论文: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改革与创新 摘要: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最后一门课程,是对学生四年专业学习的一次系统检验,也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通过对国内大多数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模式的现状调研,归纳、总结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关于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工程造价;毕业设计;模式;改革 随着市场的发展,社会对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突破单纯的造价管理,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是当前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 一、毕业设计的作用与目的 工程造价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专业动手能力。调研显示,大多数高校本科培养计划主要强调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针对具体的项目进行模拟仿真训练的机会并不多。毕业设计是大学期间的最后一门课程,是以学好《建筑制图》、《建筑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等课程为前提,检验学生综合能力、专业素养的一种方式。同时,作为学校与市场的过渡,也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现行毕业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盲目,对毕业设计内容认识不足 通过对多地高校调研发现,目前包括四川师范大学在内的诸多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主要是由指导教师给出,经教研室审核通过后公布,并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方向进行选题。[1]这种模式虽然能保证毕业设计按部就班的推进,但也有其弊端。首先,教师出题,很难发挥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不思考设计的内容,在选题之初仅靠一时兴趣或对某位指导老师的偏爱进行盲目选题,到后期发现自己无法独立完成再临时调整题目,毕业设计的时间和周期被大打折扣。其次,每一年均需提供至少十个不同的题目及相配套的设计图纸,并保证项目规模、设计深度相当,这对于老师而言也是有难度的。最后,老师出题,学生大多对工程实际情况不甚了解,无法跟进项目,因此缺少实战演练的机会。 (二)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难于管理 毕业设计的时间一般是大四第一个学期进行选题、开题,第二个学期全面开展设计工作并进行答辩。对于大多数选择就业的同学而言,这期间正是实习和找工作的关键时刻,因此常常以应付的态度对待毕业设计。[2]另一方面,老师经常在学校无法联系上学生,更谈不上针对毕业设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毕业设计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四川师范大学设计了一套毕业设计网络管理系统,这套系统的设计初衷本是想有效地控制学生按时、按量、保质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但运行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重视程度并未因此提高,反而是老师成了被督促和监督的对象。与此同时,利用这个网络平台,老师更难见到学生,无法掌握其真实进度及成果的真伪性。 (三)学生自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从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的学生一直没有很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学生的自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大学以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老师灌输为主,而进入大学后,则更加提倡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多领域、多方向的自学能力的培养。也许是惯性思维,也可能是目前高校毕业率的控制范围小,毕业很容易,所以无论老师如何强调自学的重要性,学生依然置之不理。这种现象直到四年级依然十分突出。作者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设计初稿中工程量计算出现偏差,作者指出问题所在,学生竟让其明示是偏大还是偏小,以及偏差的百分比。目前,在各高校、各专业中这类学生并不少见,当然,这与我国高校“严进宽出”的培养体制密不可分。 (四)学生动手能力差 在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很难将大学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运用到毕业设计上,常常是拿到设计题目无从入手,不知道应该怎样做,应该做些什么,对于设计任务认识不足。第二,学生过分依赖计算机软件,只知道如何将图导入计量软件汇出成果,却不知道这些数据是如何得来的,因此出现漏项或者结论偏差较大时,也不清楚是具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手算能力极差。 (五)指导教师责任心、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学生不认真对待外,部分老师也是存在着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而其他组老师若是严格把关,学生便会进行横向对比,经常听到学生抱怨自己的导师过于严格,别组老师如何宽松,而最终认真与不认真、刻苦与不刻苦都会顺利毕业,甚至毕业成绩相当。这种现状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误导,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会让尽职的老师产生负面情绪,甚至质疑自己的工作态度是否符合当前社会的评价标准。如果教师中产生了大量的价值观的自我否定,那么专业发展必然无法有序、良性的运行。 三、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一)选题应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选题上,除了老师命题的方式外,也可以提倡学生自主命题,让学生利用在外实习的机会,结合自身实践,选择自己可跟踪项目,将实际工程与毕业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其仿真性更高。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命题,可有效减少毕业设计的盲从性,在思考题目的过程中,学生也架构出了整个毕业设计的思路与大致内容,使得设计任务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当然,在学生自主命题的过程中,老师的参与性也很重要,需要对题目所涉及的项目规模、类型等给出学生合理的建议,并进行严格把关,保证毕业设计的可行性。 (二)毕业设计模式可多样化 目前,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多是以编制工程量清单及计价为主,形式较为单一,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模式的探讨。一方面,可鼓励学生采用论文的形式,抓住专业学习过程中对于造价领域某些方面的认识,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尤其是针对即将进一步深造的同学而言,理论水平的提高与升华也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可构建系统化的毕业设计程序,学生从二年级的《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等课程的学习开始,自己设计建筑方案,并进行结构配型,最终以该设计方案作为毕业选题完成计量计价的设计任务。这种模式虽然周期较长,却能在各个环节得到相关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了更为扎实的基础。整个过程中,毕业设计与课程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而非为了设计而设计。 (三)规范过程管理,提高学生重视程度 许多学生对于毕业设计不够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如果只根据最后的成果和答辩表现进行评分,而忽略过程管理,则考核方式过于片面。因此,对于毕业设计的成绩应进行综合评定,由平时成绩、设计成果、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老师通过指导日志,做好平时指导记录,给出合理的平时成绩,做记录可有效反映学生的实际工作量及进度。同时,在开题之初,指导教师应配合学生制定严格的进度计划安排表,其中包括提交初稿、修改稿、定稿的期限,以及每个环节设计成果应达到的标准,要求学生按时按量完成各阶段任务。此外,设计过程中可增加一些监督环节,如中期答辩、预答辩等,通过这样一种监控手段既可以严格控制学生进度,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与老师面对面交流提问的机会。但是,这样的监控不能只成为一种形式,答辩后需要给出一个成绩,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让部分同学推迟毕业答辩,从而引起重视。当然,答辩的方式可灵活多样,比如采用模拟招投标现场的形式,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报价是整个招投标过程中的核心,同时也是对学生一次比较系统的检验。[3] (四)突破一对一的固定模式,实现导师组 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有可能涉及到多方面专业问题,而所谓术业有专攻,老师也是专业领域各有所长。因此,突破一对一的指导模式,以导师组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导师组成员专业涵盖多方向,以组长牵头,进行系统的指导。这种模式中,为了核定工作量,学生应有一位主要负责导师,其他老师均为其副导师。设计过程中的每次讨论、答辩,其他老师均可给出分数,避免了一位老师给成绩而造成的武断。另一方面,导师组也是对指导老师的一种监督,组长可站在全局的高度对老师工作量的真实性进行评价,而以往的模式中,各个指导小组自成一体,小组间没有横向联系,指导老师谁也不清楚谁究竟真正的完成了多少工作,没有量化的评价指标。同时,历年对于指导教师的鉴定和考核,只评价了优秀的、有突出贡献的工作者,却没有建立一整套制度去约束消极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导师组是一项双赢的策略。 (五)设计过程强调手算与电算结合 盲目依赖计算机进行设计,使得大多数同学未能真正掌握造价专业的核心理论依据,甚至连结论的准确性都无法评判。面对偏差较大的结论,却不知错在何处、漏在何处。因此,在选题规模上,不鼓励选择规模过大或层数过多的建筑类型,宜选择一些规模、复杂程度适中的建筑,先要求学生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再结合手算进行验证,判断结论的合理性。这种方式,既不脱离市场运营模式和未来发展趋势,又巩固了学生自身理论水平及专业修养,同时手算稿还可作为老师评判成绩的参考依据,正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结束语 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设计,是毕业生走出校门的最后一道“深加工工序”,[4]进行毕业设计模式的思考与改革,严格把控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毕业前再接受一次系统的、全面的训练,是我们教育者应经常反思的问题。 作者:王乾蕴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论文关键词:传统元素 认知心理学 现代环境 艺术设计 论文摘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试图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及人的记忆系统中已有的经验、信息等对于设计的影响,并以中国元素的视觉形象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来阐述其在当下空间设计中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中华文化经历五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内涵和审美情趣。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大量的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在设计界中暂露头角,加深了中国元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度。如何有效地运用中国的传统元素来做设计,并将其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使之服务于现代人,成为现在设计研究者不可忽视的课题。 笔者持着学习和探讨的态度,试图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及人的记忆系统中己有的经验、信息等对于设计的影响,并以中国元素的视觉形象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来阐述其在当下空间设计中的意义。 一、认知心理学与现代设计 1.认知心理学的相关概念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研究的是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认为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而目前西方心理学界通常所指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狭义的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它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在这个系统模式中,记忆系统与设计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记忆是原先的刺激不复存在时所保持的有关刺激、事件、意象、观念等信息的心理机能,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在记忆系统回忆和再认的过程中,存在对于先前的信息和经验重组和创新,因而,这个过程对在设计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设计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2.记忆系统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阿恩海姆在他的著作《艺术与视知觉》一书当中,曾经提出过:“我们得到的最新形象,是储藏于我们记忆仓库里的大量形象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也就是说,在艺术设计一中,我们所得出的新的视觉形象都和我们记忆系统中的经验有关,通过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对记忆系统中的经验和信息的视觉形式进行复制和重组。因此,如果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传统文化元素设计中的运用,可以这样认为,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把存储在记忆系统中的不同记忆类别的元素信息进行提取、重建或者重组,通过创造性思维将信息编码输出,用产品的形式或者视觉形式反映到我们的设计作品中。如何将记忆系统中的传统元素重建或者重组?我们应该首先存储或者理解传统元素,才能更好地驾驭传统元素在设计中的正确应用。 二、中国元素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视觉形态的应用 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形而上的,而在艺术设计中,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运用实际上是对这一意识形态进行了物质化,以可视的形态,通过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最终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运用实际上是对其视觉形态的运用。 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形态进行设计,重点在于借用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形态来表达某种志趣、情感和思想;或是对传统元素进行创新,将传统的设计语言渗透于现代的设计之中,创造出新的视觉形态,使其既有传统元素的形似和神韵,又具有现代设计的意味与形式,唤醒个人的记忆与民族的记忆,进而体现出某个民族的气质、精神和理念。具体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1.复制和仿制。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的视觉形态如色彩、造型以及纹样,遵循原有结构上的韵律、节奏和秩序,采用“传统外观,现代结构”或者“现代外观,传统结构”等方式,与现代事物相结a e进行重组和重建。这种方式是对传统文化视觉形态的一种借用,并非机械的照搬,而是要运用现代事物作为载体,做到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的形象。 由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卢昊悉心设计的中国限量版法拉利599 gtb fiorano跑车就是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中西合璧的最好例子。卢昊用现代创意的手法将中国古典元素—宋代哥窑开片瓷器式的纹理通过手工漆绘形式在车身上。方向盘点火按钮上“启动”和转速表上“零一十”的字样,均采用中国书法篆体。将中国元素和西方现代事物完美结合在一起。 2.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变异和进化。对元素的提取、转化和抽象再重构,这是当前设计中广泛使用的方式。设计师在丰富的文化传统中去捕捉和发现美的元素,在这些元素中提取适用的材料,使其成为自己创作的素材;同时对这些提取的元素进行转化和抽象,根据形象的构成,结合现代构成意识对中国传统艺术重构。用现代的观念和审美情趣去重新阐释和发掘传统的精华,寻到东西方文化的接合点,再有效的与设计作品相结合,形成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设计作品。1998年建成的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是一个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取转化处理典型的例子:设计师将古典的“塔型”结构运用到一个现代的摩天大楼的建筑设计中,没有将中国塔形生硬的放大,但整个建筑的比例是与中国塔形美学比例和力学是相吻合的。建筑师将中国传统的密檐式塔作为设计构思的原点,将密檐式塔的韵律、轮廓线及细部加以高度的概括,使用“高技派”的设计手法,将传统建筑的精神通过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构造手段表现出来。 3.透过文化元素表象寻求思想根源。从中华民族整体文化中寻求构思源泉,推陈出新。吴良墉先生设计的曲阜孔子研究院建筑群,它是传统文化及建筑思想运用的成功范例。 孔子研究院的园林设计采用的方式是古代的“书院”方式,构思精巧,布局严谨。设计中在建筑的北面堆土以象征坐山,南面堆土以象征案山,同时建筑左面引水成渠以喻青龙,前面的小沂河正对应风水中的“金带环抱”,整个布局体现了传统的文化观,也气和了传统的风水说要求建筑的选址负阴抱阳,前面有案山,背面有坐山的要求。整个设计还运用提炼的传统元素,充分使用隐喻的手法,将多种古代建筑元素作为设计的原型,并按照现代的美学观加以变异,来重新演绎传统。 三、结语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传统文化的视觉形态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当中的运用是一个全新的视角。设计的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样,观者欣赏设计作品的过程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了解认知过程的发生,不管是对于创作还是审美欣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记忆系统中存在的文化背景和经验,是促使我们运用传统文化进行设计的原因。我们所处社会的文化语境充分的激活了记忆系统中的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思维,我们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进行重组和重建,使我们设计出来的作品既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又不失现代感,还能符合国人的审美心理。 每一个设计师,既承载着历史也延续着历史。我们要善于将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运用到设计中来,方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渊源初探 [摘要] 本文从传统文化现状着眼,分析现代环境艺术创作中的传统文化要素,以及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回归,阐述传统文化要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现代化,旨在剖析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本质特征。? [关健词]环境艺术设计 传统文化 文化性 民族性 地域性 文化传统,是历史的投影和积淀,是支持一个民族心理活动的潜流。要科学地展现一个民族的历史过程,就必须展现其文化品格和独特的文化精神。世界文化从人类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洞窟到今天高耸入云的玻璃幕墙摩天大楼,无不体现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空间的艺术设计需求已经从早期的简单生活,发展到更高的要求。这使得环境艺术设计逐渐形成了单独的学科,一门创造适合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性艺术的科学。环境艺术的存在和发展是通过为人提供适合的生存和生活的场所而实现的人文关怀,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今社会的环境艺术设计所涉及的学科更加广泛,其中主要有建筑学、城市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城市规划学、人体工程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环境美学、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方面学科。 一、现代环境艺术中的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 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追求“现代”的渴望空前高涨,“赶超”的冲动弥漫于整个社会。一时间,传统的文化和规范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向往科学、丰裕、文明、工业化。许多发展中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来设计和发展自己的经济,人们照搬照抄西方的生活方式,其结果往往以失败告终,这已从9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危机得到证实。然而国际化和产业化又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现实,在经过徘徊和失落之后,开始把注意力转向社会的主体,考虑自身的发展,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重新开始用理性的眼光去寻找那久久被淡忘的传统文化,认识到任何国家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都不能够以淡漠历史、忘却传统为代价,“现代化”应该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现代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的文化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就总体而言,世界的“全球化”与“本 土化”的双向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基本走向。 二、设计必须现代化,我们不仅要继承,而且要发展,要创造 只有创造性地继承,传统文化才会有生命力,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才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国情、民情,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创造有文化价值的环境艺术空间,是设计师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尤其是当前的文化多元共存之中,如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体现出我们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如何营造体现地方特征及风俗习惯的环境艺术空间,是需要我们付出气力去研究的。而今,我们不仅有外国设计师的经验,而且还有很多实践的机会,这样,我们就会少走弯路,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体现地方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创作方法,发展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事业。 三、传统文化要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展望 环境艺术使用一种设计的艺术语言。中国人历来主张语贵含蓄,如苏东坡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环境艺术要以设计的语言之“境”感人,给人以整体的感觉,既忌标语口号化和过于直观的表达,亦忌艺术语言的泛滥与过分堆砌。这便是传统文化中的“贵不言”所给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启示。 环境艺术所使用的艺术语言是一种“形态语言”,又是一种非确定性的感性语言,此种语言的非确定性特质决定了环境艺术表现的含蓄性与多义性。含蓄的艺术是宽容的艺术,它不那么武断,不那么盛气凌人,仿佛是和观者一同讨论和探讨生活的真谛。引发观者联想和对生活的回味,同时也默默地允许各人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从而也导致了环境艺术欣赏的多义性。这正如听众对音乐之感受与理解,可以因人而异,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再创造过程。环境艺术的感受也是如此,对环境艺术的感受依欣赏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种族、经历、信仰、身体状况、社会经历等方面的不同而异。作为信号接受者的人各有其敏感的“频段”,或者说,有各自的“频谱响应特征”。多波段广谱型的人只是少数。环境提供的感官信息则如同电台所发射的某些节目,随不同的针对性而有不同的频段,人们取舍有不同,选取节目的志趣各异,或者感受而引人共鸣的频段各异况且环境艺术所使用的是比电台节目更具模糊性的感觉语言,观者有各自的感受和派生联想。环境艺术以其含蓄性使人产生遐思联想,给人再创造的余地,给每人提供了发挥想象力的机会,含蓄性使对环境艺术的体会达到意味无穷的境地,这是传统的力量所致,诗经有云:“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者也”。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语言含蓄性大义盖与此通。 ?四、传统文化要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思想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儒、释、道相补充的文化特征。三家均主张人与自然建立密切的关系.儒家重仕途经济,积极进取,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士人得志,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仕途失意,多归隐田园,浪迹江湖或遁迹山林,深入大化之中,以大自然为其归宿。释教则主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将自然实体与个人玄想世界相统一。道家则提倡“清静无为,回顾自然,顺应自然,师法自然”。庄周梦蝶,分不清自然之蝶和自身所化之蝶,使本体与自然融合。中国人一直把自己视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与环境息息相通,这种自然观构成了中国传统环境艺术设计及室内设计的基本思想,如中国园林就是一种把自然之美与人工美高度结合起来的环境空间,人工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与环境的关系处于不同的层面上,在前工业社会,由于受到自然条件与技术能力的制约,人们被动地、潜意识地改造了自然生存的环境,工业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存的物质财富,技术力量的提高,生产力的进步增强了人们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的信心,在社会进步的同时,相应也带来了负面效应,自然资源迅速消耗,环境日益破坏,人类生存的基础受到了威胁。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预料到的问题:人口恶性膨胀、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人性的淡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到了后工业杜会,这些日益严重的问题迫使人们反思人类的发展历史,重新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被人们普遍认同,人与环境开始逐步向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把自然还给人,把人还给自己”,这成为人们的理想和目标。在现代中国,亦开始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既然有了前车之鉴,我们能否避免西方国家那样因工业发展给生存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不应再盲目地追从西方,而应正确对待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悉心爱护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走我们自己的发展之路,用艺术设计的方式,创造新的生存环境,这就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指导思想。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论文关键词:传统元素 认知心理学 现代环境 艺术设计 论文摘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试图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及人的记忆系统中已有的经验、信息等对于设计的影响,并以中国元素的视觉形象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来阐述其在当下空间设计中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中华文化经历五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内涵和审美情趣。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大量的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在设计界中暂露头角,加深了中国元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度。如何有效地运用中国的传统元素来做设计,并将其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使之服务于现代人,成为现在设计研究者不可忽视的课题。 笔者持着学习和探讨的态度,试图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及人的记忆系统中己有的经验、信息等对于设计的影响,并以中国元素的视觉形象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来阐述其在当下空间设计中的意义。 一、认知心理学与现代设计 1.认知心理学的相关概念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研究的是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认为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而目前西方心理学界通常所指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狭义的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它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在这个系统模式中,记忆系统与设计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记忆是原先的刺激不复存在时所保持的有关刺激、事件、意象、观念等信息的心理机能,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在记忆系统回忆和再认的过程中,存在对于先前的信息和经验重组和创新,因而,这个过程对在设计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设计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2.记忆系统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阿恩海姆在他的著作《艺术与视知觉》一书当中,曾经提出过:“我们得到的最新形象,是储藏于我们记忆仓库里的大量形象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也就是说,在艺术设计一中,我们所得出的新的视觉形象都和我们记忆系统中的经验有关,通过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对记忆系统中的经验和信息的视觉形式进行复制和重组。因此,如果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传统文化元素设计中的运用,可以这样认为,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把存储在记忆系统中的不同记忆类别的元素信息进行提取、重建或者重组,通过创造性思维将信息编码输出,用产品的形式或者视觉形式反映到我们的设计作品中。如何将记忆系统中的传统元素重建或者重组?我们应该首先存储或者理解传统元素,才能更好地驾驭传统元素在设计中的正确应用。 二、中国元素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视觉形态的应用 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形而上的,而在艺术设计中,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运用实际上是对这一意识形态进行了物质化,以可视的形态,通过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最终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运用实际上是对其视觉形态的运用。 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形态进行设计,重点在于借用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形态来表达某种志趣、情感和思想;或是对传统元素进行创新,将传统的设计语言渗透于现代的设计之中,创造出新的视觉形态,使其既有传统元素的形似和神韵,又具有现代设计的意味与形式,唤醒个人的记忆与民族的记忆,进而体现出某个民族的气质、精神和理念。具体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1.复制和仿制。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的视觉形态如色彩、造型以及纹样,遵循原有结构上的韵律、节奏和秩序,采用“传统外观,现代结构”或者“现代外观,传统结构”等方式,与现代事物相结a e进行重组和重建。这种方式是对传统文化视觉形态的一种借用,并非机械的照搬,而是要运用现代事物作为载体,做到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的形象。 由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卢昊悉心设计的中国限量版法拉利599 gtb fiorano跑车就是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中西合璧的最好例子。卢昊用现代创意的手法将中国古典元素—宋代哥窑开片瓷器式的纹理通过手工漆绘形式在车身上。方向盘点火按钮上“启动”和转速表上“零一十”的字样,均采用中国书法篆体。将中国元素和西方现代事物完美结合在一起。 2.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变异和进化。对元素的提取、转化和抽象再重构,这是当前设计中广泛使用的方式。设计师在丰富的文化传统中去捕捉和发现美的元素,在这些元素中提取适用的材料,使其成为自己创作的素材;同时对这些提取的元素进行转化和抽象,根据形象的构成,结合现代构成意识对中国传统艺术重构。用现代的观念和审美情趣去重新阐释和发掘传统的精华,寻到东西方文化的接合点,再有效的与设计作品相结合,形成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设计作品。1998年建成的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是一个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取转化处理典型的例子:设计师将古典的“塔型”结构运用到一个现代的摩天大楼的建筑设计中,没有将中国塔形生硬的放大,但整个建筑的比例是与中国塔形美学比例和力学是相吻合的。建筑师将中国传统的密檐式塔作为设计构思的原点,将密檐式塔的韵律、轮廓线及细部加以高度的概括,使用“高技派”的设计手法,将传统建筑的精神通过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构造手段表现出来。 3.透过文化元素表象寻求思想根源。从中华民族整体文化中寻求构思源泉,推陈出新。吴良墉先生设计的曲阜孔子研究院建筑群,它是传统文化及建筑思想运用的成功范例。 孔子研究院的园林设计采用的方式是古代的“书院”方式,构思精巧,布局严谨。设计中在建筑的北面堆土以象征坐山,南面堆土以象征案山,同时建筑左面引水成渠以喻青龙,前面的小沂河正对应风水中的“金带环抱”,整个布局体现了传统的文化观,也气和了传统的风水说要求建筑的选址负阴抱阳,前面有案山,背面有坐山的要求。整个设计还运用提炼的传统元素,充分使用隐喻的手法,将多种古代建筑元素作为设计的原型,并按照现代的美学观加以变异,来重新演绎传统。 三、结语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传统文化的视觉形态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当中的运用是一个全新的视角。设计的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样,观者欣赏设计作品的过程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了解认知过程的发生,不管是对于创作还是审美欣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记忆系统中存在的文化背景和经验,是促使我们运用传统文化进行设计的原因。我们所处社会的文化语境充分的激活了记忆系统中的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思维,我们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进行重组和重建,使我们设计出来的作品既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又不失现代感,还能符合国人的审美心理。 每一个设计师,既承载着历史也延续着历史。我们要善于将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运用到设计中来,方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浅谈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论文关键词:传统;装饰艺术;现代艺术设计;统一 论文摘要:装饰艺术是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并不是一个格格不入的内容,而是一个促进其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有效形式。我们在学习西方的现代设计理念的同时,需要把我们国家传统的装饰艺术精华融入其中,在设计中追求东西方文化的统一,追求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一、中国传统装饰艺术 装饰艺术是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在它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由于历代劳动人民和能工巧匠的创造实践和艺术大师的锤炼概括,逐渐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它不仅参与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也凭其独具特色的东方美对全世界的文化、艺术的演变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我国悠久文化历史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装饰艺术形式,从史前的陶彩、商周的青铜器、战国及秦汉的漆器、汉代的画像砖、魏晋隋唐的石窟、唐宋的陶瓷、元朝的寺观、明代的家具等,歌舞、器乐、漆画、泥塑,蜡染,皮影、绘画、剪纸、木雕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特色及民族特征。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每个时代所呈现出的风格也是大不相同的。作为传统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全部是来源于广大人民的生活当中,是艺术与生活结合的很好的体现。品类繁多的传统装饰艺术形式主要都是为了装点环境、美化生活空间。 二、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 现代主义设计在形式上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崇尚简洁反对装饰,简洁的设计最初确实能够给人以震撼的力量,并且在设计上采用了新材料和新工艺,为适应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极简的现代主义设计也造成了历史文化发展的断裂,人文环境中未来拥有的历史感和时间性,被日趋统一化的倾向所冲淡。人们在世界各地到处可以看到相同的面孔,“少即多、少即无”的理念让我们看到生活的环境虽然简洁时尚,但是缺少了更多的内涵,更多的时候是外在的形式取代了内在的涵义。至少80年代以前的现代主义环境艺术设计给人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环境艺术设计所起到的新作用消除了艺术方法的历史性,变革了艺术方法的内涵,使环境设计象工厂中的产品一样被到处“生产”,人类文化的激情被钢筋混凝土所遮蔽,当形式充分体现生活的需要时就不可能再承认价值的永恒标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受到压抑,现代主义设计一的普及化,使地域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许多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人文环境在现代设计中被忽视,使世界环境日益趋同。 三、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20世纪以来,人类对空间的概念有了新的发展和理解,工业化的发展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也随着变化在加强,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逐渐形成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改变并重构着人类的活动方式以及思想模式。一般地理解,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的生活空间进行设计。其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空及心理方面的感受,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等多方面的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是一个促进其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有效形式。随着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在艺术和设计领域,空间设计曾一味地追求和模仿现代主义时尚的风格的设计形式已发生的翻大覆地的变化,现代主义所提倡的极简的设计风格既失去了设计师及环境的个性,也丧失了民族文化的内涵。所以我们要正确的认识传统装饰艺术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可见到传统装饰艺术的表现手法。如很多现代建筑的立柱都会采用建筑材料的原色或者漆绘上丹青彩画来进行装饰,在题材的选择上,则是大多数采自具有吉祥涵义的中国神话,历史故事及动植物纹样、人物或文字等。在自然中寻求秩序美,从规矩中取得自由化,通过实践摸索出许多的空间装饰方法,使装饰艺术形式从二维的形式转化为三维立体空间的表现形式,充分运用环境自身的每一个条件,对原始空间进行调整,以强化整体的装饰效果,使装饰艺术走向空间化、立体化、流动化,使人产生审美联想。 传统装饰艺术在造型的运用上也很注重点、线、面等基本造型要素的关系处理,讲究形式美法则。在具体的表现上,传统的装饰艺术还会通过借物抒情来表达某种观念和寓意,色彩的使用与搭配也隐含着象征性和寓意性,它经历了从繁杂到单纯、由绚烂到淡雅的发展过程。 例如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外观设计以及馆内的展示设计都体现了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和意义。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中国馆的外观采用了象征吉祥富贵“中国红”,设计师是从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它们所展现的悠久文化和丰富景观,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国家馆最核心的是整面墙都将被放大了数百倍的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除国家馆的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在地区馆的外墙,设计者采用中国古老的文字一一篆书来作为装饰。“叠篆文字”装饰的地区馆建筑表面,传递着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濒临失传“三斩斧”平均每1厘米宽度要斩7刀,看似简洁的中国馆台阶蕴藏无数奥妙,其共有76级踏步,质量、工艺堪比人民人会堂的大台阶。同时重拾濒临失传的民间绝艺“三斩斧”,块1米见方的石头上,斩斧要达上万刀,整个中国馆大台阶加起来达5400多万刀。中国馆大台阶全部采用花岗石“华夏灰”制作而成,呈现出黑自相间的视觉效果。 总之,在这次的中国馆的设计到展示到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又不完全的反古,是4次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既让观者看到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也看到了中国的继续向前发展的前景,给世界一个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平台。 四、结论 我们在学习西方的现代设计理念的同时,需要把我们国家传统的装饰艺术精华融入其中,在设计中追求东西方文化的统一,追求传统与现代的统一,而不是不盲目追求西化,能够在现代设计中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装饰的精髓,又让设计作品更具说服力,融会贯通才是我们现代设计师的长远目标。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浅谈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论文关键词:传统;装饰艺术;现代艺术设计;统一 论文摘要:装饰艺术是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并不是一个格格不入的内容,而是一个促进其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有效形式。我们在学习西方的现代设计理念的同时,需要把我们国家传统的装饰艺术精华融入其中,在设计中追求东西方文化的统一,追求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一、中国传统装饰艺术 装饰艺术是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在它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由于历代劳动人民和能工巧匠的创造实践和艺术大师的锤炼概括,逐渐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它不仅参与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也凭其独具特色的东方美对全世界的文化、艺术的演变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我国悠久文化历史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装饰艺术形式,从史前的陶彩、商周的青铜器、战国及秦汉的漆器、汉代的画像砖、魏晋隋唐的石窟、唐宋的陶瓷、元朝的寺观、明代的家具等,歌舞、器乐、漆画、泥塑,蜡染,皮影、绘画、剪纸、木雕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特色及民族特征。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每个时代所呈现出的风格也是大不相同的。作为传统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全部是来源于广大人民的生活当中,是艺术与生活结合的很好的体现。品类繁多的传统装饰艺术形式主要都是为了装点环境、美化生活空间。 二、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 现代主义设计在形式上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崇尚简洁反对装饰,简洁的设计最初确实能够给人以震撼的力量,并且在设计上采用了新材料和新工艺,为适应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极简的现代主义设计也造成了历史文化发展的断裂,人文环境中未来拥有的历史感和时间性,被日趋统一化的倾向所冲淡。人们在世界各地到处可以看到相同的面孔,“少即多、少即无”的理念让我们看到生活的环境虽然简洁时尚,但是缺少了更多的内涵,更多的时候是外在的形式取代了内在的涵义。至少80年代以前的现代主义环境艺术设计给人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环境艺术设计所起到的新作用消除了艺术方法的历史性,变革了艺术方法的内涵,使环境设计象工厂中的产品一样被到处“生产”,人类文化的激情被钢筋混凝土所遮蔽,当形式充分体现生活的需要时就不可能再承认价值的永恒标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受到压抑,现代主义设计一的普及化,使地域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许多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人文环境在现代设计中被忽视,使世界环境日益趋同。 三、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20世纪以来,人类对空间的概念有了新的发展和理解,工业化的发展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也随着变化在加强,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逐渐形成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改变并重构着人类的活动方式以及思想模式。一般地理解,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的生活空间进行设计。其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空及心理方面的感受,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等多方面的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是一个促进其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有效形式。随着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在艺术和设计领域,空间设计曾一味地追求和模仿现代主义时尚的风格的设计形式已发生的翻大覆地的变化,现代主义所提倡的极简的设计风格既失去了设计师及环境的个性,也丧失了民族文化的内涵。所以我们要正确的认识传统装饰艺术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可见到传统装饰艺术的表现手法。如很多现代建筑的立柱都会采用建筑材料的原色或者漆绘上丹青彩画来进行装饰,在题材的选择上,则是大多数采自具有吉祥涵义的中国神话,历史故事及动植物纹样、人物或文字等。在自然中寻求秩序美,从规矩中取得自由化,通过实践摸索出许多的空间装饰方法,使装饰艺术形式从二维的形式转化为三维立体空间的表现形式,充分运用环境自身的每一个条件,对原始空间进行调整,以强化整体的装饰效果,使装饰艺术走向空间化、立体化、流动化,使人产生审美联想。 传统装饰艺术在造型的运用上也很注重点、线、面等基本造型要素的关系处理,讲究形式美法则。在具体的表现上,传统的装饰艺术还会通过借物抒情来表达某种观念和寓意,色彩的使用与搭配也隐含着象征性和寓意性,它经历了从繁杂到单纯、由绚烂到淡雅的发展过程。 例如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外观设计以及馆内的展示设计都体现了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和意义。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中国馆的外观采用了象征吉祥富贵“中国红”,设计师是从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它们所展现的悠久文化和丰富景观,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国家馆最核心的是整面墙都将被放大了数百倍的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除国家馆的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在地区馆的外墙,设计者采用中国古老的文字一一篆书来作为装饰。“叠篆文字”装饰的地区馆建筑表面,传递着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濒临失传“三斩斧”平均每1厘米宽度要斩7刀,看似简洁的中国馆台阶蕴藏无数奥妙,其共有76级踏步,质量、工艺堪比人民人会堂的大台阶。同时重拾濒临失传的民间绝艺“三斩斧”,块1米见方的石头上,斩斧要达上万刀,整个中国馆大台阶加起来达5400多万刀。中国馆大台阶全部采用花岗石“华夏灰”制作而成,呈现出黑自相间的视觉效果。 总之,在这次的中国馆的设计到展示到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又不完全的反古,是4次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既让观者看到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也看到了中国的继续向前发展的前景,给世界一个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平台。 四、结论 我们在学习西方的现代设计理念的同时,需要把我们国家传统的装饰艺术精华融入其中,在设计中追求东西方文化的统一,追求传统与现代的统一,而不是不盲目追求西化,能够在现代设计中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装饰的精髓,又让设计作品更具说服力,融会贯通才是我们现代设计师的长远目标。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浅谈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对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起源、现状及前景的分析,总结出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各种绘图软件的应用,而忽略了作为视觉艺术的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更应呈现艺术化、人情化和多样化的特征。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 起源 现状及发展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进步,计算机辅助设计逐渐成为建筑效果图表现的主流。所谓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是指设计师通过计算机技术表现设计意图,最终以图像的方式告知客户,使客户清晰地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创意,它是一种更为直接、有效的表现方式,通常又被人们称为计算机建筑效果图。 一、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起源 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使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计算机辅助设计源于计算机图形技术的产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构想发端于1950年,但使用计算机绘图的最早记录是在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伊凡·苏泽?兰在美国计算机联合会会议上发表了名为《画板》的博士论文,从而开始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历程。他从1950年开始着手开发通过图形技术来处理人与电脑交互对话的操作系统。1963年,这套以电脑主机、显示屏、光电笔和键盘为工具的图形画线系统得到实现。这套图形画线系统开发和引进了许多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思想和技术,使用户可以运用电脑画出直线、复杂曲线以及简单的标准部件。 最初cad被解释为“计算机辅助绘图”,由于当时计算机在设计上的作用是替代传统手工绘图的一种新工具,但随着后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cad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扩展,随着20世纪70年代像素的产生、80年代三维曲面造型系统的开发等,使电脑绘图从只能用“线”这一基本绘制元素发展到可以用点、面、体进行绘制计算机图形,从而使cad的含义也发展成现在人们比较熟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这个概念了。1970年的威尼斯双年展首次接纳了计算机绘画作品,这也标志着新的视觉艺术形式的诞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我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与国外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的轨迹相似,国内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与应用基本上是从各高等院校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在环境艺术设计和创作领域,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 二、我国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重要的技术工具,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在20世纪90年代前,国内对环境艺术设计效果的表现是使用手工绘制的方法,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开始在我国建筑业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建筑设计表现领域以不可逆转的潮流迅速发展。尤其是到了20世纪末,计算机辅助设计逐渐成为建筑效果表现的主流。起初,设计师主要运用auto cad软件进行施工图的绘制,在方案阶段还以手绘为主。但随着相关专业软硬件的更新和进步,它自身的强大优势得以显示,同时对传统手绘表现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击。 随着近十几年来我国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计算机建筑效果表现的类型己经有了很细致的划分,可以分为:计算机建筑效果图、计算机建筑漫游动画和计算机建筑效果虚拟现实。计算机建筑效果图主要是通过3dsmax,lightscape,photoshop等计算机软件制作的静态的效果图。通过计算机三维软件从平面、立面数据中得到透视图,透视点位置及视点角度均可变换,然后再渲染出二维图像,这种方式是目前社会上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漫游动画是利用3dsmax软件的三维动画功能,在建筑物的室内或室外的设计阶段就能以可视的、动态的方式全方位展示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建筑物外貌和各种附属设施以及建筑物内部空间的效果,使人们能够在未来的建筑物中漫游,因而成为建筑设计方案及装修效果展示、建筑方案投标、论证、评审的有力工具。 三、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当前,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比如各种方案的汇报、投标以及招商广告中随处可见,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绘图软件的教程以及在教学上更加重视计算机绘图软件的教学课程。人们更多的关注计算机技术,想方设法掌握各种绘图软件,在模型、材质、灯光以及各种渲染技法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忽略了最终的效果图的艺术性。计算机辅助设计是科学与艺术以及计算机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视觉艺术创造规律、形式法则和审美方法与传统的艺术设计是相同的。所谓视觉艺术,是通过人的视觉感受而将客观内容纳入主观心灵并予以对象化呈现的艺术形态。一些美学研究者认为,从审美主体的角度来看,艺术离不开创造者和欣赏者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都要通过一定的感官和相应的感性物质媒介,前者创造出审美对象,后者达到审美愉悦。所以说,作为视觉艺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作品既要真实的描绘场景,又要使欣赏者达到审美偷悦。不可否认,人们的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求新、求异的视觉口味也越来越高。这源于技术的发展、审美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和艺术创造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在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初级阶段,设计师的目标是使效果图具有真实感,能够模拟未来场景的真实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目前的计算机建筑效果图的风格单一,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不断提高的视觉口味。计算机建筑效果图既是表现的技术同时它又是视觉艺术。设计师创造出审美对象,筑物内部空间的效果,使人们能够在未来的建筑物中漫游,因而成为建筑设计方案及装修效果展示、建筑方案投标、论证、评审的有力工具。使用的软件有creator系列三维建模工具及vega场景管理软件。计算机建筑效果虚拟现实技术强调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采用的是人与人之间自然的交互方式。它可以实现逼真的、纯三维的场景,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完全由用户自由控制在场景中漫游。作为建筑师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建筑方案,所以说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使用于建筑表现,而且也是一种推敲方案的有利手段。vr技术在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给环境艺术设计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设计师创造出审美对象,要使欣赏者达到审美愉悦而不是审美疲劳。为此,根据目前我国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的发展情况,未来计算机建筑效果图应呈现艺术化、人情化和多样化趋势。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以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为出发点的环境艺术设计 一、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常说和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更是为人类提供各种日常所需的主要手段和控制方法。在当前人们发展的过程中,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成为制约人类发展,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手段和措施。在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条文中明确的将环境定位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体,更是对当前各个成分的总概括,其中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各种古代遗物和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城市乡村概念都输与环境体系中。在这些体系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当前城市体系和乡村体系,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因素和各种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总体。在环境概念中有两层含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毁灭。同时,环境又不是泛指人类周围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事物整体。比如,银河系,我们并不把它包括在环境这个概念中。所以,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二)随着当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各个概念和物质需求认识的不断加深,环境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心和重点逐步成为人们建设的前提基础,更是影响当前因素和自然保护的基础前提。 二、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产生的放射病等。 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文明人一旦毁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将被迫迁移或衰亡”,强烈要求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具体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2.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 3.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 4.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三、环境治理和保护 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郑州市这几年下了很大的工夫。对于母亲河的治理就已经略见成效。以前,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的破坏,黄河两岸的环境一度非常恶化,绿城经常在开春的时节会经受一次又一次沙尘暴的洗礼,而我们的母亲河也在很多河段出现了断流的现象。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环境优化的今天,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了。 经过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多次探究和研所,就当前社会环境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更是一项基本国策,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设计领域的一种战术回应,是将城市规划路线结合当前环境实际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将得到重大的发展。此间,“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美学”及“生态建筑”等新概念应运而生,冠以“生态”的各种词汇频频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文本中,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绝非易事。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卫,人群特色及景观风貌等研究内容。 1.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2.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层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3.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论文联盟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 4.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会,展示,分隔,交通……),人群交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5.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 6.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郁闭度及叶面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值等特征加以规定。 四、总结 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点,更是人们当前生活和发展的基础。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持续化发展和城市建设技术是当前人们研究的热潮,更是各个生产和施工单位的主要探索方向。随着人们对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认识的不断加深,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逐步的采用当前各种技术手段进行统一综合的设计,增加其美感和实用感,成为当前设计的基础前提。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分析与对策 环境 艺术 设计作为同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一起构成国家建设设计人才格局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 社会 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逐年加大,这一专业设计人才的培养,成为许多高校办学的热点,如何办好专业,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是 教育 工作者,同时也是业内人士关注和思考的 内容 。本文就哈尔滨 工业 大学建筑学院(原哈尔滨建筑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和 发展 , 分析 阐述进一步办好专业教育工作的思路和观点。 一、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社会需求的再认识 社会需求是办好专业的必要条件和直接动力。在我国"环境艺术"这一名词才出现不长时间,但年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及建筑装饰业,似乎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 目前 已成为令人倾心的行业之一。显然, 中国 近些年来的发展,以 经济 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为环境艺术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这种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人们对生存环境和 历史 传统认识的改变和新的要求,追求更有意义的人文环境,改善人的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提高人的生活品质,成为一个新焦点。在经济和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过程中,环境艺术是体现崭新生存观念、审美情趣,以及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的重要标志。 现代 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由于文化生活的普及和生活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所生活的环境空间有了更广泛的文化艺术需求。环境艺术在中国正经历着从对环境的美化处理向对美好环境的创造转化。环境艺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市每年竣工的公共建筑约300万平方米,如用作装饰工程费按2000元/平方米 计算 ,工程总量在60亿元左右。北京市的住宅每年竣工面积为600万平方米,约12万户,按每户平均用作装饰工程费2万元,总计约24亿元。如果统计全国用在建筑室内外环境装饰工程上的费用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正呼唤具有专业水准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去建设。 目前在全国许多省、市的建筑设计部门都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所(室),上海市、江苏省、深圳市、大连市等相继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或建筑装饰设计 研究 院,各种大小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公司更是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仅哈尔滨市就有近千家注册的专业装饰公司。国家建设部门也正在进一步规范环境艺术设计和工程建设市场。 据有关部门对目前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人员调查,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由建筑学专业转为从事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二是由美术专业转为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三是受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人员担任,但这部分人仅占百分之计二十左右,院校培养的专业设计人员,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从生源情况看,近些年来报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一直是报考人数远远多于录取人数,在有些省区甚至接近百里挑一。从生源和就业两个方面看,继续办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在动态发展中完善专业教学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开办在我国历史较短,在工科院校中如何办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只有不断地研究探索, 总结 经验在办学实践中完善教学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涉及建筑和美术两大学科而形成的一个新型的边缘学科,如何把握好两者在教学体系中的结合和比重是搞好专业建设的关键,它们不是简单的拼凑,而需要寻找两者内在的结合点,这是我们需要解决好的一个新课题。从哈工大建筑学院的专业建设看,参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策划与教学的人员主要由建筑学专业和美术专业两类学科的教师组成,彼此都在寻找作为围绕建筑展开的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从本专业角度如何相互渗透并实施教学。教学内容的结合,各环节的连接,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等等是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焦点。经过多次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调查,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意见反馈,一个相对完整并具有工科院校特点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基本形成,课程内容也进行了切合专业实际的改动,在探索中大家逐步达成共识,明确了环境艺术设计即涉及逻辑思维又涉及形象思维,它具有工程性,又具有艺术性,把握好两者的结合是教师教好同时也是学生学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关键。几年来,哈工大建筑学院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修正不足,使专业教育不断完善,一个相对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三、以建筑学为依托办出专业特色 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看,环境艺术设计也可作为大建筑学概念的组成部分,都是为人类开拓高品质生活空间的环境 科学 和艺术,同建筑学有许多共同点,也同样具有功能、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体的特质。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华沙宣言》中把建筑学定义为:"建筑学是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一定义也同样适合于"环境艺术设计",只不过在文化内涵上环境艺术更为深入,在形式上更多具有艺术特性。对环境艺术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展开,所以,以建筑学为依托组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是办好专业的原则。 哈工大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创办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有的条件下发展起来,构成了区别于我国艺术院校及其它工科院校开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以建筑学为依托成为办学的优势。应充分认识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状况并把握时机,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办成面向二十一世纪,具有建筑行业特色和较高专业水准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四、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 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将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年代,如何培养我国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和 现代 化建设设计人才,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 教育 观和人才观,只有敢于面对现实,才能跟上 时代 发展 的步伐。当前重要的在于转变教育指导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切是抓好课程建设的前提条件。 在教学体系、教学 内容 中强调基础知识扎实,专业面宽泛的指导思想。在环境 艺术 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改变有些院校只围绕"室内装饰设计"建构课程体系的思路,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充分利用在建筑院校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优越条件。在基础阶段选择部分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技术基础课程,同时加进具有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使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在专业 学习 阶段强调以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为主,以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为辅的主干课程设置,拓宽专业面。使学生在本 科学 习阶段,掌握较宽泛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适应性。在实践环节方面,充分利用短学期实习,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社会实践,参观调研,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践工程,在提高专业认识的同时,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充分认识设计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将这一指导思想贯彻于课程内容、教学 方法 之中,这也是课程建设追寻的重要目标。"创造"是设计的灵魂。环境艺术设计是创造性地对人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和提出方案的思考。设计教育要以人的创造力培养为主线,它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合乎社会发展趋势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的创造力的培养。在课程建设中如何把这一教育主题与教育重心在实际操作中贯彻与落实,是培养综合设计能力人才的关键,这种综合能力包括了理解能力, 研究 能力,构想能力,表现能力等。作为以行业划分为基础的本科教育,往往是一种静态目标的培养方式,侧重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有树立正确的设计教育目标,认真对本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优选,才能保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的健康性。 五、把握时机,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初步完成了教学体系的建立,今后的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的工作,下一步专业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加强内涵建设。 1、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完善的教学管理和秩序。在教学工作中,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及落实与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 2、 发挥、科研、生产作用,带动教学发展 产学研相结合,促进教学的发展已被许多成功经验证实。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的今天,教育和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备受世人瞩目。抓住时机结合专业建立有效的"产学研"机制是进一步推动专业发展的重要一步。 作为以建筑内外环境设计展开的环境艺术设计,涉及到诸多 学科的内容,并形成一个多样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反映了环境和人的关系,结合教学和设计实践,这一新兴学科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 应用 性学科,工程实践对促进教学及专 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教学实践环节将会更有效使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到实际工作中。 3、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稳步、健康地发展 办好一个专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制定出不同阶段的建设 规划,确定明确的奋斗目标,使专业建设具有努力的方向和工作动力。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正处在成长阶段,它的发展需要一批热衷 于环境艺术教育事业的教师们去努力工作,同时更需要学校及相关专业的支持和理解。我们已经认识到在国家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环境艺术专业逐渐成为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满足国家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将是我们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建设设计人才的重要任务。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独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三年级专业设计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摘要:根据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要求,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对其专业主干课程进行了系统的设置,建构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形成了适合地域性较强的独立学院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对该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践,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各门课程的知识,并能够实现具备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满足国家和地区对不同层次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独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与实践 一、背景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发展到今天,本科、高职、高专、电大等院校中都没置有该专业,20多年的时间里,学生人数激增。然而,这种过快的增长趋势背后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其中就包括教育体制改革跟不上人才培养目标,导致大批学生设计能力参差不齐,整体水平大不如前。在扩招的大背景下,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应在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课程设置上突显自己的特色,并就自身具备的条件和能力制定出适合培养学生向地域性和区域性发展和服务的专业培养计划。根据教育部(2003)8号文件规定,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我院也正是按照文件中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要求,突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特色,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采用了3+1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教学环节,使我院的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具有自身特色并具有较强的地方和区域就业实力。 二、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建构 对于国内大部分院校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而言,一年级的专业基础课是为了设计入门做引导;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是把学生带进专业设计领域;三年级的专业主干课则是加强和拓展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四年级的课程主要训练综合设计、表达和应用能力,为职业设计师奠定扎实的基础。 通过二年级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够初步进入专业学习领域,但是他们对于各门课程的知识掌握相对零散,不能够有机地将各门课程进行联系和交融。我们通过三年级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使学生尽快了解到各课程之间的联系,并能够运用各门课程的知识形成自身的理论和应用体系。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效地并在轻松的学习状态中融会贯通各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让学生懂得怎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于实际工作。 1.课程体系的建构 针对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要求,以及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我院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三年级课程进行了体系的建构,见表1。这个体系把三年级的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等有机联系在一起,并将各门课程进行有序的交叉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年级的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主要以景观设计ⅱ、景观设计ⅲ以及园林设计、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为重点教学内容,同时把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建筑装饰构造、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工程概预算及施工管理等课程融入到专业主干课程里面去,加强学生在专业主干设计课程中的的工程技术分析和应用能力。此外,还将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制图基础课程中的auto cad、3d max、photoshop和设计基础课程中的构成设计、表现技法、模型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继续作为三年级专业主干课程的支撑,使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加强专业知识的掌握,并逐步了解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实践与应用 以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三年级上学期的课程来说明体系建构的过程和内容。三年级上学期的专业主干课核心课程是景观设计ⅱ,以这门课程为重点教学内容,贯穿整个学期。景观设计ⅱ的主要设计内容是针对我院的一块空地做规划和景观设计,学习成果以图纸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建构的体系中专业主干课程的设计内容和以往该课程设计内容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第一,以往的设计课程总是模拟课题,教师给出原图纸,学生按照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设计,而课程体系中经过几番教学改革,我们选用的是真实场地进行景观设计,并且场地基地图需要学生运用低年级学过的建筑测量学来进行场地测量,然后绘制出场地基地图,再在图纸上进行设计。第二,在景观设计ⅱ进行课程教学的同时,我们设置了建筑装饰构造和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两门课程进行交叉教学。对于学生在景观设计ⅱ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地面铺装材料和构造,景观设施和小品材料和构造等实际问题时,都要求他们运用建筑装饰构造和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两门课程中所学内容,对上述问题进行市场调查和实地实例分析,最后形成的调查报告内容将成为解决景观设计中涉及到的材料和构造等方面的问题的支撑材料,并促使学生正确认识材料和构造,确定设计图纸中各种景观要素的材料和构造的选择。 此外,在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市场考察和实地实例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后,把对材料和构造的认识应用到景观设计ⅱ的模型设计和制作中去,并在模型设计与制作时,对学生再次强调各类材料的特性、各种胶结材料的选择、细部连接构造、模型制作工艺等,让他们在做模型时体验材料和工艺的知识应用过程。学生从市场考察、材料采购到按照景观设计ⅱ成果图纸进行模型设计与制作的整个过程中,能够较整体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通过建构环境艺术专业三年级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使三年级各门专业主干课程能够有机的联系,并让学生能够具备掌握各门课程的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这样的教学体系能够使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较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我院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三年级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建构和实践,不仅加强了学生在各门专业课程间的知识融汇和贯通,并且使他们具备了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三年级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进一步加强了团队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服务能力,促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较快较好地达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教育现状 教学改革措施 实践教学 教学训练框架 【论文摘 要】本文从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状及其基础课程的本质特点入手,分析了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上的不足。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课堂改革措施,如在专业基础课上实施新的课堂教学形式,逐步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一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状 环境艺术设计是多种学科知识汇集的一个综合性学科。从广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几乎涵盖了当代所有的艺术与设计,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其专业内容是以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来界定的,可以简单地分为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大部分。从发展来看室内设计相对成熟,所以我国各高校开设环境艺术设计时,通常都偏向室内设计教学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自从我国高等院校设立环艺设计专业以来,这个介于科学和艺术边缘的综合性学科在全国各高校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其教学模式大多是模仿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尤其是近年来,各高等院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呈倍数增长,毕业的学生也就相应增多了,而就业问题也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二 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模式 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环艺设计的专业基础课通常设置在大一、大二阶段,部分学校在学生进校后将一年级的课程都设置为素描、色彩,用以加强学生的基础专业能力。这是加强本身专业素质不高的学生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教学,缺少师生间、同学间的相互研讨,忽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在教学中部分教师不注意设计与实践相结合,启发学生自主设计的能力,而单纯地强调完成作业,忽视在完成作业时学生对设计的理解,尤其不能自主地进行设计创作。大部分学生都抱着应付作业的消极态度,而不去对设计本身做太多的研究。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1.合理安排基础课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不能沿袭传统的美术教育课程体系,要增强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建筑形体、比例、空间、结构关系的深刻理解。应设立一些相应的关于环境、建筑、空间设计理论课程的学习,使环艺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和绘画专业拉开距离。 2.优化教学环节,创新教学环境 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更加注重实践过程的教学,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鼓励学生将在外实习的课题项目带到学校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从而在实践中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在设计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课堂上老师在完成教学的过程后,要让学生自己组织讨论完成课堂学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注重课程的融合和交叉,增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系统性 环艺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单个课程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因此要注重课程的融合和交叉,强调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像在环艺专业基础课程中,设计素描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写生手段培养学生观察、塑造形体的能力。要根据学生自身专业的特色来寻找适当的训练方式。可以结合环艺专业的特点多做些配色训练,注意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性和支撑性。根据环艺设计专业的方向决定基础课的内容,与环艺专业设计课程衔接起来,为后续设计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利于提高学生设计的实践能力。 4.建立课堂教学新形式 针对环艺专业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基础课和专业课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因此要以设计思维的形成和对设计方法的掌握为引领,构建环艺设计基础课程新体系。为进一步明确课程的目的,需要重新结构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1)教学方略上突出大的课程方向,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弱化单一性:将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合二为一,成为设计基础。主要解决二维空间的问题;强调素描与色彩的共性和统一性,分而不离,区别在于表现因素上的多少。目的主要在于解决画面的结构问题,注意表现的丰富性和学生的特点。 (2)各课程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进一步明确:①增强课题意识。将课题始终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增强师生双方面在课程中的主动性和互动性;②设计基础。将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重内容上的延承与变化,避免片面的解决问题没进一步加强点、线、面在语言形式方面的表现力度,突出画面的结构意味;③设计素描。基础中的基础,在设计基础为能迅速进入这种状态提供了先决的形式,使学生能更好地投入到画面的经营之中,点线面、黑白灰、节奏、韵律成为画面主导的形式因素,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素描的本质含义,避免为形式而形式;④设计色彩。注重色彩因素在画面结构中的意义,要让学生保持设计素描的中心方略,同时将色彩因素贯穿进来,通过在对色彩在色相、明度、饱和度以及色调等方面的训练与运用,解决好色彩在画面结构组织中的构成意义。把所学全面而恰当地运用到课程中;设计色彩还可以通过风景写生的练习,进一步解决好色彩在画面结构组织中的构成意义,注重色彩归纳和主观调整,一切从画面结构出发。 课程顺序的调整和课程内容与形式的变化,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形式变化,这是在理论推究基础上所进行的教学实践,呈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学习面貌和学习效果。 四 结束语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是由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设计课程两个部分构成,专业基础课程作为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基础核心课程,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研究方向,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顺利从专业基础课向专业设计课过渡。并引入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生产实践,与理论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浅谈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突出问题 【论文关键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应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本文从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装饰行业突飞猛进,面对行业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和新形势下就业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核心问题。目前,我国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改革不到位、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具体表现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联合办学等方面。分析来看,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体系的高职特色不够突出 我国在现行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多是照搬或脱胎于本科院校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而高职教育应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材为主要目标,只有确立了与专业人材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培养模式,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当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大多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教学方式趋于程式化、模式化,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不高。尤其是在实践课程中,学生大多是以模拟项目的训练为主,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缺乏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教学的实用性、减少模拟性亟待解决。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要从结合实际出发,通过真实的设计实践来完成设计方案,教师再不能照本宣科。此外,除了校内的实践课程外,要积极参与社会上的艺术设计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丰富实践经验。 摒弃学科型的本科“压缩饼干”式教学模式,构建出符合我国高职艺术教育规律的全新教学体系,围绕专业核心职业技能的形成合理的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是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知识老化、教学方法陈旧落后,缺乏科学的多样化教学 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由于现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条件的原因,大多数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依然延用传统教学模式,依然采取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设计任务的布置上,脱离实际、过于虚拟化,设计案例也过于陈旧,完全与社会需求脱节;在环节测试中,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通过对用人单位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反馈意见的调查,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专业知识过于松散与陈旧,动手能力偏弱、与人沟通能力不强,往往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的问题。用人单位也普遍反映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到了企业后完全不清楚自己的专长,找不到自己发展的方向,缺乏作为一个环境艺术设计师最重要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所以,必须明确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前提的教育,人才培养要突出适应职业能力的形成,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课程也显然不能以学科为本位,而应是以能力为本位的。因此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的核心内容。转变学科本位的思想,实现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向能力本位的转换,在与时俱进和有机整合的观念指导下实现课程开发,对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一套科学的符合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开发方法,是设计课程开发的重中之重。 三实践性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分别设置了课程设计、专业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它们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但大部分实践教学课流于表面形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实践课程的任课教师缺少实践经验,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布置一套模拟的设计课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所有的实践教学。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非常密切,社会实践包含很多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内容,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显然无法满足实际需要,这就导致了“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情况。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更侧重于艺术的表现,而不太重视实务性、应用性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毕竟不只是表现图的绘制,它涉及到很多具体的材料及施工方式以及与其他技术工种的衔接与配合,还要有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等。在这样的实际流于形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仅凭感性思维对待设计任务,没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所以设计出来的作品经常犯常识性错误并漏洞百出,在实际操作当中难于实施,到工作岗位后,需要几年时间的实际锻炼才能适应工作需要。 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尽可能让学生明确本课程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明确该课程的设置目的,少走弯路与偏差。课堂作业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每一次作业都有一次新的目的要求,让学生尽量探索不同的设计方法,培养其创新意识。尽可能给学生安排实际工程项目的考察实习活动,让学生了解材料与施工工艺。加强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训练学生与工程甲方的谈判技巧。培养学生团队实践合作意识和分工合作理念。建立完善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可以突出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突显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在具体实践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深入分析各实践课程间的内涵及内在联系,不能把每个阶段具体的实践教学看做是简单的各门课程的累加。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阶段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加强实践课程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有取舍有重点地以能力需要进行整合,以实现实践教学效能的最大化。 四师资队伍结构过于单一,结构有待改善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改革以及能否办出特色,关键是教师,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高职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分配到教师岗位上,虽然在理论水平上有一定的造诣,但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也难以培养出符合高职培养目标要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与专业基础课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作为学校,结合我们的设计专业,聘请一定比例的设计师作为兼职教师,一方面可以改善师资的结构,有利于教师成长和建设,另一方面也能灵活的适应设计专业变化的要求。作为专业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充分利用各种实习机会和学习资源锻炼自己,不断更新我们的思维,改革教学方法,多方面的提高自身素质。 综上所述,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积极改革目前滞后的教育模式,思想要开放,立足本土文化,选择性的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加大学生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寻求企业参与,改善教学条件,丰富教学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环境艺术设计手绘技能课程教学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带动,设计行业也不例外,设计工作表达方式也因此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电脑软件技术运用到设计行业以来,减轻了繁复的工作量,但也有不少设计师急功近利,减少了设计前期的推敲,大量复制模型,使得设计行业也投入了流水线作业当中,这会减缓设计行业的发展。艺术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主要力量,应遵循教学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以及手绘表现能力,这样不仅能够做到促进设计行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学生艺术设计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新模式 一、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手绘技能概述 手绘技能是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体做法是将设计内容通过手绘的方式将所描绘事物真实、形象地描述出来,通过手绘方式,设计师能够将其设计意图以及设计理念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在实际的绘画过程当中,手绘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草图式手绘,这种手绘方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设计师的设计灵感以及表达意图,并将设计师的设计方案快速地进行展现;第二种是效果式手绘,通过这样的手绘形式,设计师能够将其作品的最终设计效果展现出来,并可以加入设计师的设计主题与个性。作为艺术设计专业中环艺设计专业的学生,掌握手绘技能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能够提高其设计素养,还能够培养艺术设计表现技术,因此,手绘技能是将设计技能与艺术表现、工程技术结合为一体的具有综合性的设计手段。 二、手绘技能对高职学生的意义和作用 手绘技能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这门课程对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个促进的作用,不仅能够培养其专业素养,还能够加强对艺术的认知能力。长期以来,手绘技能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一直都受到教学管理人员的重视,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从素描绘画开始学起,手绘技能则有助于表达其思想意识与思维能力,每一个设计师能够将其设计想法与表达意图清楚地传递出来,良好的手绘技能是功不可没的,与此同时,手绘技能也是判断每一个设计师设计能力强弱的主要依据。对于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而言,手绘技能是培养其艺术设计爱好的一个良好的工具,与此同时,在学习掌握手绘技能之时,还能够确立起未来艺术设计发展的大方向。 三、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手绘技能课程教学现状 在多个高职院校实地调查之后发现,许多学生对于多媒体的依赖性十分强,完成设计作业之时,大部分都选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从而手绘技能受到了忽视。手绘能力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在设计专业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大多数学生在提交艺术作业之时,往往都是选择用电脑设计来诠释自己的艺术思想,却无法用手绘草图来表达自己的艺术设计思路,结构不清晰,导致了艺术设计创意失去了其本身意义。而电脑设计的方案所花费的时间又远远超过手绘图的设计时间,这就使得设计方案更改周期变长,事倍功半。 四、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手绘技能课程教学新模式 1.重视学生个性。 鲁道夫•阿恩海姆提到,视觉形象并不是对感性材料的复制,而是对现实感受的再次创作,所创作的作品具有想象性与创新性。在手绘方面,这个理论也是通用的,进行手绘的过程当中,要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描绘作品,只有对作品赋予生命力才能够使得作品能够表达出作者真正的意图。在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当中,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之外,还要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这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其独特的设计风格,除此之外,教师应督促学生在艺术主观感受表达上多加努力,因为每一幅艺术作品都需要展示作者最真实的内心思想。 2.手绘表现与电脑表现相结合。 手绘表现与电脑表现都是设计者向外界传达思维信息的一种方式,电脑表现方式能够表现出事物的真实的样貌,还原度较高,而手绘效果图的运用方式则较为简便,且生成迅速,作品的概括程度也较高。在设计理念角度来看,电脑表现能够将作者的设计作品通过多媒体的技术展示真实的材质的运用与最终的效果,但是耗费的时间较长;而手绘能够快速地体现设计者对于艺术的想法,并能够及时更改,展示设计者的设计才华以及个人艺术素养,所以,将手绘表现与电脑表现进行有效地结合后,能够取长补短,将作品材质的部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呈现,作者的设计理念则由手绘的方式呈现,这样能够使设计者真实的想法完全地展示出来。 3.培养创新思维与提升个人素质。 对于各行各业来说,创造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国的高职院校应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在艺术设计专业,这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手绘设计图对于立意的要求是十分高的,需要学生对事物的描述有着很强的捕捉能力,能够看到普通人所看不到的事物的特质,因此,良好的创新能力与个人专业素养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大自然中的事物千姿百态,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从广泛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件事物所蕴含的美,从而才能够发现事物的另一面与新奇趣,并将所见所感通过手绘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一项具有新意的设计作品。 4.适应社会竞争。 高职院校学生的艺术设计作品最终都是要呈现到实际应用中的,因此,免不了与客户进行沟通以起到改善设计方案的作用。在对设计方案进行讨论的过程当中,设计者与客户可能会出现意见分歧,当与客户进行沟通时,设置者应为客户找到最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客户也会有不断地提出修改意见的可能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应多参与课外实践活动,这样就会适应与客户不断的沟通协调的过程,从而适应社会竞争。 总结 高职院校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技能之外,还要对学生的手绘技能加以重视,以起到塑造艺术综合性人才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具备艺术设计表达的不同能力,这样对提升设计思维以及快速捕捉灵感都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邱玉磊 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当下环境艺术设计思考 摘要: 本文以“千里之行”中的作品为例,讲述设计与当下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很大程度上设计能够改善自然、人类生活,设计应致力于保护自然生态,探索新能源、新材料、新结构为社会带来的新的可能,关注弱势群体,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再创造。 关键词: 环艺设计;当下;“千里之行”;生态;新能源、新材料、新结构;弱势群体;传统 “千里之行”中优秀毕业设计作品中不乏围绕社会话题而展开设计的作品,这些作品紧扣当下热点,进行设计表达或提出解决方案。表达了艺术设计毕业生作为新时代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设计服务生活的宗旨。让生活更便利是设计不断努力的方向[1]。环境艺术设计者应该关注社会当下存在的问题,从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中寻找设计的窗口。 1、自然生态 “以自然为本”是设计界提倡的新价值观,但这种观念在传播与接受过程中难免会遭到误解[2]。工业文明中人们渴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越来越难保持,人类开始怀恋经济发展前原始田园牧歌的生活。国内大中小城市为提高本地区环境质量及居民对绿色生态的渴望,修建了综合公园、中央公园、植物园等各种类型公园。而该类公园相互模仿,元素互借并无太大新意,难以达到还原绿地本身的效果。当下环境设计需要摆脱传统公园、广场惯用模式,转而采用针对性的植物群落以切实改善本地土壤、净化水质,从根源上解决环境矛盾,而非大量建造矫揉造作的人工景观,强硬地增加景观的“可看性”,实则却是以工业化的手段去掩盖工业化的弊端,相当于为了掩盖谎言而去编造另一个谎言。在此次“千里之行”的展览中,就有这样关注当下生态环境的设计作品,其中对土地、植被的深入研究值得学习。当下的环境设计师应有这样生态的眼光与觉悟,了解当下社会生态的主要矛盾、根本矛盾,以此为出发点,探索解决方案方法。 2、探索新能源、新材料、新结构 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之俱来的是资源枯竭、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如何开发新能源、新技术、新结构,防止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毁灭性打击,降低危险系数。这是当下环境设计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日本当代著名建筑设计师板茂对纸建筑的研究便是极为成功的范例。任何一个名族地域的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设计师应不断探索新能源、新材料、新结构在环境设计领域新的可能性。“千里之行”中“#模块化设计探索#”就是对新的空间资源的一次探索。此外,巧用工业废材、生活废材,变废为宝是一个好的设计思维方向,也是当下社会需要探讨的问题。 3、关注弱势群体 当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改善了绝大多数人生活条件,但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任然是当下社会的大矛盾。现代设计已经渐渐跳出了造物的束缚,把重点放在对人的需求的满足上,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在设计当中,设计的作品是要存在于普通用户的生活当中的[3]。例如农民工的居住环境、新农村建设、老年公寓、农民工子弟校园景观等项目,给环境设计师提供了非常大的发挥空间。设计师应该深入诸如此类的社会弱势群体中间,设计符合其生活、行为特征的人居环境。从环境设计的角度,为不同群体而设计,为大众而设计,实现社会公平。“千里之行”的作品展中就有关于农村小学的校园设计方案“#趣落—恩施三元小学建筑景观设计#”该方案立足当地地形地貌特征,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场地的合理规划,为农村儿童提供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体现了新一代环境艺术设计者对农村少年儿童的关怀,以及其对设计促进社会公平的切身投入。 4、传统文化的吸收再创造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文化呈现出世界趋同或融合的趋势,又给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我国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路子,必然要注重传统,发展传统。因此,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如何体现中国传统历史文脉,显现地方性和民族性的问题,实际上是传统和现代,继承和创新的课题。个性化、传统的、民族的艺术语言是艺术设计作品保持永久魅力的重要因素。然而个性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华民族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民族传统风格。设计师应该用现代的眼光去解读传统建筑、园林文化,取其精髓,并结合西方现代的设计理念,创作出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现代环境艺术作品。在“千里之行”的作品展中就有学生关注中国古建保护领域,以“#北京古民居改建#”为例,对城墙及周边情况进行调查,提出其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关系围合等问题,继而以再利用为设计目标,并以游人观看方式为线索,采用空间叙事的手法,结合藏于露、隐喻、模块化等方式唤醒人们对于城墙的记忆,从而完成承载物质与精神的改造方案。还有“#空间植入—丽江古城民居改造设计#”希望将丽江古城传统民居与现代建筑结合,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设计探索,最终得出了新的设计思维方向,形成一个既尊重传统文化又满足活动中心功能要求的新建筑,值得借鉴和学习。经过再设计使传统建筑符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有更多新材料的运用,新的空间格局。总之,环境设计不能也不可能照搬传统,中国环境艺术要探索更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将传统文化元素提炼成精,并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结合。先是要让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基因融入国民日常生活,然后传播到世界。 除此之外,当下我们的人居环境、社会生活、精神文化……还有诸多热点、难点问题值得设计师深入研究。设计早已不再只是狭隘的造型与结构,设计者应当以发展的眼光看设计,思考当下设计思想所面临的转变,来探求什么才是未来设计的价值核心。 作者:邱悦 邱钦灿 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荣昌治安中心校治安中心校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环境艺术设计精神生态思考 [摘要] 随着我国现代国民的基本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大,其在物质生活欲求与精神生态建设结构之间的矛盾特征呈现了不断凸显的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在改善城市国民精神生态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本文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与精神生态问题展开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精神生态 在现代国人面对较为严重精神生态畛域失衡现象的背景之下,当代生态学领域基本理论的研究触角已经逐步延伸到精神生态的学理层面。精神生态学是以人类个体的精神性存在属性为研究基点,重点关注作为独立生产社会实践主体的人与现实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将这一门全新学科中涉及的具体理论研究内容引入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发展版图中,给我国艺术设计工作者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鉴于此,本文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与精神生态问题展开了简要论述。 一、环境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分析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分析 1.环境艺术的基本概念界定 环境艺术概念本身具备着极为宽广的内涵指涉,包含“偶发艺术”、“地景艺术”以及“景观艺术”等建筑装饰工程领域的艺术设计工作实务形态。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环境存在和分布的形态各异的建筑物、城市市政建设工程装饰设施、城市路灯或者是商业网点外部分布的内容各异的动态或者是静态广告版,以及人类在基本日常化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接触和展现的服饰搭配、和购物、休闲、运动等基本活动行为,都纳入到环境艺术构成效果的表意元素体系之中。从这种界定研究模式之下,可以真切感知到环境艺术概念在内涵界定以及指涉层次方面的宽广性特征,以及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实际承载的工作任务所具备的复杂性和系统性。 2.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基本任务 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目的在于为城市国民基本日常生活,工作任务达成,以及基本社会交际实践活动的顺畅有序开展,构筑和提供具备合情性、合理性、舒适性、美观性以及有效性属性特征的空间性活动场地,从学科门类划分以及学科知识体系构成状态的视角分析,环境艺术设计实践工作实现了对多个具体学科涉及内容的综合性整合与应用。要求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重点关注自身设计创作方案。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对实际自然社会环境的生态性考量特征所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以做好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基点的,具备充分的可持续性,以及延续性发展特征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观念。 3.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基本实践特征 缘于“环境”概念本身具备着多个方面的学理解析内涵,并且在基于“宏观”学理解析视角,以及“微观”学理解析视角对其展开分析的过程中,往往会获取彼此截然不同的解析认知结论,直接引致了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在内容对象构成体系层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可以是城市市政建设装饰工程的综合性设计规划,也可能是建筑物室内局部使用结构的指向性功能装饰规划。 (二)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分析 1.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界定 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就是要在传统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开展背景之下,实现人类个体生存实践发展,与自然社会环境以及客观物质存在对象之间的整体化发展和谐状态,尽可能地减少相互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竞争,以及斗争精神,最大限度地引导和诱发独立化的人类个体之间形成和发挥合作化的实践行为品质。生态性环境艺术的产生以及普及发展,使得传统发展背景之下,自然化人类本性实现稳定顺畅的相互结合,有效改善了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形态,以及城市商业文明演进形态给人类所造成的精神扭曲以及桎梏,提升了人类在基本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的幸福感强度。 2.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实践原则 第一,人本性原则。人是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基本主体,所以在开展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切实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原则,通过不断满足人类在物质性和精神性层面的基本需求,助力人类基本生存实践环境优化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人类在应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度”的把握,在有效维护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促进人类生存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第二,整体性原则。从“环境”概念基本内涵指涉的丰富性角度出发,客观上要求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在实际开展设计实践工作的过程中,扎实秉持整体性的设计认知理念以及设计工作开展原则,要将实际设计的对象区域内已经存在的一切形式的自然性,以及社会性物品对象表意关照元素,都纳入到实际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形成方案的表意构成元素体系之中,确保实际形成的设计方案,能够切实做好针对对象设计区位的,在自然性、生物性以及社会文化性表意要素之间的和谐稳定,以及整体一致的建设发展目标。 二、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事业的基本支持技术 要切实减缓现代环境工程项目施工作业过程给开放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冲击强度,有效减缓人类社会化生产生活实践行为所引致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因此,节约土地资源,减少能源消耗、节约淡水资源消耗规模,以及做好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版图中重点关注的技术目标,围绕这一技术目标,世界范围内致力于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目标实现的技术工作者,接连开展了一系列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支持技术形态的探索应用活动,以下选取其中部分具备代表性的技术形态展开具体的介绍分析。 (一)能量活性建筑基础技术系统 能量活性建筑基础技术,其基本的技术构成原理就是要在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施工作业过程中,完成对上程塑料管技术构件的地下埋入技术处理目标,并通过这一技术操作实施手段,完成对闭式循环系统结构系统的建设工作目标,在循环结构系统中以淡水资源作为热量交换目标的实现介质。能量活性建筑基础技术最早于1980年年初诞生于欧洲,在其产生和发展演化的初始阶断,多被应用于居住性使用功能建筑之中,而经过长达三十余年的技术发展演进过程之后,这一技术在今天多被应用于商业性或者是工业性建筑实体之中。从技术实现难度角度分析,这一技术的最鲜明优点在于能够在不使用专门钻井技术设备的基础上,实现对地下热量交换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切实依照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建设地点所具备的基本土质结构特征,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处理环节,诸如能量活性基础桩、基础墙,以及基础板等建筑工程技术结构的建设处理工作等,这里展现了这一技术形态在具体应用范围层次的灵活性特征,给这一技术在现代生态建筑施工过程中广泛应用创造了充分的实践可能性。 (二)置换式空调设备新风技术系统 建筑物内部安装使用的空调设备主要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功能:第一,调节建筑物室内使用空间的温度状态,在冬季完成供暖任务,在夏季完成制冷任务。第二,为建筑物的内部使用空间提供完成过滤除尘环节的新鲜富氧空气。第三,针对建筑物内部使用空间的空气温度以及流通速率实施调节,避免建筑内外可能出现的噪声现象给使用者正常生产生活活动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现阶段,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的新一代空调新风技术系统,其基本的技术特点体现在实现了空调设备内部的供暖(或者是制冷)系统与新风系统之间的相互分离。在空调设备实施制冷过程时,需要使用低温水(16℃-20℃),而在实施供暖过程时,需要使用高温水(25℃-40℃)。源于标准办公室本身具备较低水平的设计荷载参数,直接保证了商业写字楼可以引入并运用置换式空调设备新风技术系统,在持续全面开展新风输送技术指标的背景之下,舍弃交叉混合回风系统导致的空调设备分散布置的空间结构特点,扎实满足办公室空间使用者对温度、湿度等环境状态参数的动态需求特征。 (三)双层架空地面建筑系统 双层架空地面建筑技术系统是现代办公建筑的标准化配置要素,它是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形态,以及TIA空调技术良好发展条件下衍生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体系。从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资料展开分析,可以发现当代建筑物中建设应用的双层架空地面结构,通常都会将其高度参数的取值范围控制在80mm-300mm,并且在这一建筑结构的内部空间之内,实际可以进行几乎所有类型的现代化办公设备,以及通信技术电缆线路的布置和敷设工作。其地面结构通常由模数600mm×600mm的建筑结构板块构成,并且在初步性的敷设工作完成后,可以随时开展通信电缆线路的检修和增补处理工作。 结语 围绕环境艺术设计与精神生态问题,本文从环境艺术设计基本理论界定,以及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事业的基本支持技术两个角度展开了具体分析,做好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对于我国城市环保建筑建设事业质量水平的提升,以及城市居民精神生态状态的改善,具备重要的现实促进意义。 作者:王静 单位:河北美术学院
过程管理论文:科技成果管理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大量的科技成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不断问世,知识产权也随之产生,并出现争议。人们为了各自的权益而对簿公堂,打官司也是常有之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当加强法制观念,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和处理这类纠纷,才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使人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进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文学艺术繁荣。 1. 科技成果管理过程中知识产权争议的几种类型 1.1 科技成果署名权的争议 署名权是指作者为表明自己的身份,在作品中注明其姓名或名称的权利。署名是确认作者身份的重要依据。这类争议一般发生在成果鉴定、、论著出版和申报奖励等环节时,因署名排列次序先后而引起的纠纷。 1.1.1 个人署名顺序的争议。 一项大的科研项目的完成,需要依靠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和集体公关,以及相关单位的协作、支持,这里凝结着许多人的心血。当这个项目研究一旦取得重大进展或突破时,在考虑申请鉴定、申报专利或奖励时,项目负责人对于成果的署名不是根据本人在该项目研究中的贡献大小进行定量评估来定位,而往往是以口头协议或“长官意志”来行事,严重挫伤了一部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于是出现了对署名顺序先后的争议,甚至告到了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和人民法院,弄得不可收拾。 1.1.2 著作署名权的争议 这种争议主要表现在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中,其著作权应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构成合作作品应具有主客观两方面要素:一是主观上要有共同创作的创意,即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作者对共同创作作品的行为及后果有明确的认识和一致的意思表示;二是客观上要有共同创作的行为。凡是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每个合作作者都是作品的创造者,都享有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都有权共同决定署名的方式和顺序。但事实上有的人对共同完成的著作、论文、调研报告等成果未经与其他著作权人共同协商,擅自全部或部分不署其他合作者的姓名。而与此相反,有的仅是联系出版、帮助查找资料、抄稿和校对稿子等提供一般性劳动而未参与实质性科研的人却在作品中署名;还有的人与完成的成果无任何关系,结果也是“榜上有名”,由此导致大量的署名争议案发生。 1.2 科技成果归属权的争议 科技成果归属权的问题是知识产权法的一个核心问题。由于各种类型成果的特点不同,决定了知识产权的归属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只有明确了科技成果的归属权,才谈得上知识产权的利用和保护。 1.2.1 职务与非职务发明创造成果权的争议 我国颁布的《专利法》、《著作权法》、《技术合同法》等一系列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对保护从事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科技人员参与公平竞争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对于什么是职务发明创造,什么是非职务发明创造以及各自的归属应当是相当明确的,然而在具体操作时,对发明人与其所属单位在职务与非职务、本职与兼职发明科研成果的归属问题上,仍然存在着认识和理解上的分歧和误区。如有些发明人将应属于单位的职务发明作为非职务发明申请专利,致使单位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还有将电影片厂编剧创作的电影剧本仅供制片厂拍摄电影,应为职务作品,因为这是与单位业务直接有关。如果拿去发表,则不能算职务作品,因为电影制片厂没有出版文字作品的业务,但事实上对此处理往往存在误区,导致争议。 1.2.2 由于人才流动形成的知识产权争议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人才流动是一种正常现象,然而所带来的知识产权争议却是屡见不鲜。如某项科研成果的全部研究工作是完成者在A单位进行的,A单位为此项目的研制提供了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和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显然是属于职务发明,其专利的申请权和获准的专利权无疑是属于A单位。但后来完成者调入了B单位,并在B单位对此完成的成果进行了鉴定,并申请了国家专利,A单位对此不服,与B单位官司一直打到中国知识产权局。这是一起由科研项目主持人和主要承担人,即成果的完成者在人才流动过程中造成的原单位和新单位之间的知识产权争议案。 1.2.3 合作项目成果权的争议 国际科技合作包括双边、多边、官方、民间多层次和多种方式的活动,有关知识产权的处理,一般都在合作文件中有约定。但是,有些发达国家的法人总是力图将合作置于本国法律管辖之下,或者设法选择对其有利的法律予以适用,甚至提出了一些无理的要求。而在我们国内,这类纠纷往往发生在总项目和子项目、横向合作等项目之间,合作者在取得成果或获得专利权后,当事人对归属重新确权产生争议。有的子项目未经总项目允许独自报奖,造成总项目不能保持其项目的完整性和应有的评价,形成重复报奖,造成科研协作中的负面影响。 1.3 著作权合理使用与侵权的争议 所谓合理使用,是指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允许公众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时,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也不向其支付报酬的制度。这是各国著作权法普遍实施的一种限制方法,这种限制主要是基于个人学习、科研、公开借阅等非营利活动的需要,而且合理使用权是对著作权人财产权的限制,至于著作权人的人身权不存在合理使用的问题。显然,合理使用的目的权限于为了个人学习、研究或享受,或者为了教学、科研、宗教或慈善事业的需要,若以赢利为目的则非合理使用。某电视台将一教授为电大学生授课内容整理印刷六千册,作为今后学生的教材。该教授以电视台未征得本人同意和大量印刷,造成事实上的侵权行为为由,而将其告到法庭,电视台则辩解为教学需要,属于合理使用,无需征得本人同意,双方各执一词,形成争议。 2. 科技成果管理过程 中产生知识产权争议的原由 2.1 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我国是世界上建立知识产权制度较晚的国家,但也是当今世界上知识产权制度发展最快的国家,短短十几年时间已经走过了许多国家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走完的路程。加入WTO,标明我国在加强知识产权立法和执法方面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也不能否认的是,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有些法规之间不协调,如在科技成果申报奖励时,按照知识产权法律的有关规定,该项目的每个完成者都有享受奖励并在获奖证书上署名的权利,然而现行的奖励办法对报奖成果的完成人名额有限制,致使参与部分成果的完成者榜上无名,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组织课题联合攻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2 国民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晚于世界上其它国家,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尚未普及,人们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守法意识较差,法制观念淡薄,不少公司和企业随意侵权,甚至将其作为发财致富的门径;也有不少企业和法人不懂自我保护,上当受骗,从而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如有些单位和个人因不了解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规定,无意侵犯了合作方或单位的科技成果权益;有的科研单位对自己研究出的新产品、新技术应受哪些知识产权保护不清楚,往往受到侵权后才引起注意;更令人费解的是,当出现侵权纠纷后,不是采用法律手段去解决,而是习惯于行政干预,结果导致审理的结果双方当事人均不满意。 2.3 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懂法的管理队伍 一个科研项目从选题立项开始到最终取得成果或批准专利的全过程应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应培养和配备一大批知法、懂法、守法,具有知识产权意识和技能的管理人才,从而将知识产权保护从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实施监督和科学管理等各个方面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但相当多的单位由于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队伍和规章制度、防范措施,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知识产权培训,导致知识产权保护执法不力,引发不少争议案。 3. 科技成果管理中知识产权争议防范应取的对策 3.1 转变观念,强化意识,深入开展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教育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人们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竞争意识日益加强,各种新产品、新商标、新成果层出不穷,而各种假冒伪劣的产品也堂而皇之登上经济舞台,社会上各类知识产权案例逐渐增多,呈上升的趋势。显然,要处理好知识产权争议,必须要转变观念,强化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教育,使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行为,做到不随意侵犯人的知识产权,并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被侵犯。通过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方面的教育,创造一个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3.2 强化科研管理,重在保护成果 科技成果是广大科研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它的管理包括登记、评审、鉴定、奖[,!]励、推广应用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 3.2.1 科研工作实施操作阶段 包括:科研计划的制定、技术条件准备、实验研究、课题总结和相应的管理程序。在这整个阶段都离不开查找文献资料,它是开展科研工作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之一。为避免日后可能会发生的知识产权争议,要注意课题组人员智能结构:既要搭配合理,以保证科研任务如期保质完成;又要考虑各成员的具体分工,以确定其在课题中的地位和贡献大小,使科研人员心中有数,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此外,还应制定相应的量化指标,便于定量评估,不留下任何争议隐患。 3.2.2 实行科研成果的程序化管理 国家为了鼓励广大科研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和规范科技成果管理,制订了有关的科技政策,包括科技成果鉴定和奖励办法等,这是避免和解决科技成果管理中知识产权纠纷的重要依据。科研管理部门应对上报的科技成果实行程序化管理,首先要考虑知识产权保护,履行申请保护的必须手续,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设计图纸和实验数据等信息,然后才以论文的形式发表、进行成果鉴定、参展交易和申报奖励,使纠纷杜绝在萌芽状态。 3.3 加强知识产权信息查新,避免科研重复和资源浪费 科研课题在选题和立项时,必须要进行文献信息查新和资料检索,力求项目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和资源浪费,提高研究开发的起点和效率。按照知识产权法律的有关规定,凡不具备创新条件的智力成果是不可能取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有可能与他人的知识产权发生冲突,引起纠纷,甚至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只有通过知识产权信息查新,密切监视与本单位相关的国内外知识产权信息,才能不断调整研究开发方案,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能抢先得到知识产权保护。 3.4 制订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 为了切实有效地解决科技成果管理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争议问题,针对科技成果署名权、归属权及合理使用与侵权等可能发生的争议,制订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统一到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上来,尤其是企业在进行股份改造和合资、合作生产中,要做好专利价值的评估工作,同时注意解决好人员流动中的专利申请权问题和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以及知识产权的合理使用与侵权等一系列问题,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 3.5 淡化成果概念,强化专利意识 对科技成果实行鉴定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在国际上无通用性,无法融入国际化的知识产权领域,即使进入国际市场,也很难得到法律保护,如一些短、平、快的科技成果,一旦出现在市场,很快就会被人仿制,严重挫伤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损害单位的利益。为此,企业在课题研究、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等工作中做出的发明创造,凡是可以申请专利的,就应及时申请专利,以取得知识产权保护,然后进行成果鉴定,即由成果概念 转专利保护。 知识产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对其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志、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其实质是依法给予从事智力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应有的权利,也就是依法保护从事科学技术研究者的智力成果。我国已于2001年11月10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融为一体,机遇和挑战并存,利弊也并存,但从根本上是符合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利益。因此,我们必须按国际惯例和WTO规则行事,尽快与国际全面接轨,享受权利,承担义务,以辉煌的智力劳动成果去迎接挑战。 过程管理论文:论车辆技术管理在降低运输成本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车辆技术管理 降本增效 论文摘 要: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工作,降低运输成本,是当今道路运输企业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如何做好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运输企业的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目的在于为运输生产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及时的运输力,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确保车辆在使用中的良性循环,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道路运输的发展空间大大提高,但是有些道路运输企业只注重车辆的更新,轻视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只注重眼前的营运收入,轻视运输成本的核算;只注重新型车辆的使用,轻视车辆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这些传统的运输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否则就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1 车辆技术管理是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途径 在道路运输企业运输成本中,运行材料(燃油、润滑材料、轮胎)的消耗占很大比重,在实行了费税改革后,汽车运行消耗费用占汽车运输成本40%左右,其中燃料费在运输成本中约占25%~30%,润滑材料的消耗费用占汽车运输成本1%~3%,轮胎消耗约占10%~15%。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在降低燃润料、轮胎等运输材料费成本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 (1)汽车的性能和汽车的使用是影响燃料消耗的两大因素。汽车的技术状况是节油的技术基础,只有在良好的技术状况下,才能充分发挥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因此,在使用中应特别重视汽车技术状况的检查与调整,使其处于最佳状态。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是节约燃油的根本。无论是节能方针、政策的贯彻,还是节油技术、设备的改进和节油方法的落实,最终都要通过驾驶和改善管理工作来实现。 (2)合理使用润滑材料,不仅可以降低润滑材料本身的消耗,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件的润滑条件,减少摩擦和磨损,从而减少功率消耗,降低燃料消耗,延长机件使用寿命。 (3)轮胎的管理工作是汽车运输企业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合理使用轮胎,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对降低运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保持轮胎良好的技术状况对确保行车安全,降低行驶阻力,减少油耗也有较大的影响。运输企业应配备专门的轮胎管理技术人员,负责轮胎的全面管理;建立轮胎技术记录卡片,考核轮胎实际行驶里程和使用情况。 2 汽车维修技术管理工作不容忽视 我国交通部所颁布的《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中规定“车辆维护应贯彻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及“车辆修理应贯彻视情修理的原则”。 所谓“视情修理”就是根据车辆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的结果,视情按不同作业范围和深度进行的修理。其目的在于防止拖延修理造成车况恶化,又防止提前修理造成浪费。为此,运输企业应积极创造车辆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的条件。 在车辆维护和修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维修标准,把好检验质量关,提高汽车的维修质量;同时,要不断地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维修质量好,车辆的技术状况好,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燃料的消耗,还可以减少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时间,减少维修费用。 3 落实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不容忽视的工作,是道路运输企业深化管理,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为此要做好以下几项基础工作。 一是建立激励机制。车辆技术管理工作要严格而规范,实行一车一档的定额管理标准台帐,驾驶员行驶里程与用油指标挂钩,燃油实行百公里油耗定额管理,轮胎按规定的里程使用,节超奖罚分明,公开透明。车辆定期维护保养,人为造成的机械事故按规定处罚。 二是健全各种台帐,加强成本核算。车辆技术管理是对运输车辆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要真正做到择优选配,适时更新和报废必须建立在基础资料的完善上。不但要按常规做好车辆技术档案一车一档,另外还可以建立综合性的车辆技术状况台帐,及时反映各车及总成的维修情况、维护频率,便于分析各车型、总成的使用寿命,合理编排车辆的各级维护计划,做到既不提前维护而造成工时材料浪费,又不延误维护使车辆带病行驶,反而造成维修成本增加。 三是要重视车辆的一级维护。目前汽运企业对车辆的一级维护可有可无,对车辆的二级维护则普遍比较重视,这是因为运管部门抓得较紧。孰不知,一级维护是二级维护的补充,车辆在一个二级维护周期内运行,各机构连接件不可能不磨损,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有些零部件可!能会松脱,润滑部位出现缺油和漏油,影响汽车的操纵安全,所以说,定期进行一级维护是必做的工作。 四是安全例检不放松。车辆的例检也是车辆各级维护的补充,是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在车辆的各级维护之间的时间间隔里,车辆各安全部件的连接,像横直拉杆球头、传动轴连接螺丝等会产生松动,如不及时进行检查调整,将会引发交通事故。由此,整个安全例检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车辆进站及回场的检查上,让例检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对汽车的方向、制动、传动、悬架、灯光信号等安全部件进行仔细检查,这不但减轻例检人员对车辆出站检查的压力,一旦发现会影响出车的问题,还可提前作好准备,及时调整车辆。 五是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实行成本控制。加强对节油的管理,收集和记录汽车燃料消耗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节油制度,并组织实施;同时把好维修配件品质关,建立完善的维修配件进出渠道和台帐管理制度;对报修的车辆要求车辆检验员故障诊断准确,维修技术人员准确确定配件是否更换,汽车维修工准确排除故障,减少返工,节约维修过程用料等成本,将维修的各项成本费用控制指标和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人和车辆。 六是培养车辆技术人才。一种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管理者;另一种是维修技术人才,既有丰富的汽车维修理论知识,对现代汽车结构和新技术有一定了解,又有很好的维修实践经验。这些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要加强培养、选拔,人尽其才,防止人才流失。同时注重后续人才的培养 ,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不断提高专业维修技术人员的综合技能。 七是提高驾驶员操作技术水平。开展各种培训,提高驾驶员的节能意识,改变不良的操作习惯。推广节油经验,每个驾驶员都要养成正确使用和驾驶车辆的习惯,缓启动、不踩急刹车,练就过硬的“脚下功夫”。做到“中速运行、减速提前、避免刹车、停车熄火”,每天都认真保养车辆,发现问题及时排除,确保车辆处在最佳的节能运行状态。 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竞争力是道路运输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实践证明,车辆技术管理在降低运输成本过程中尤为重要,只有提高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水平才是道路运输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过程管理论文: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耕地占用税是乌鲁木齐市地方税税种之一已经开征多年,耕地占用税征收工作具有征收基数大和一次性征收的特点,强化耕地占用税税源管理,有助于公平税负、鼓励平等竞争,培植新税源,今后将成为乌鲁木齐市地方财政收入和税源增长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乌市地税稽查局2013年第4季度耕地占用税核实、清欠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就对如何强化耕地占用税税收征管谈一点看法和建议。 2013年第4季度,乌市地税稽查局按照乌市地方税务局的统一部署,对乌鲁木齐市所管辖的67户企事业单位耕地占用税进行了核实清缴,经核实应补税款为19,981万元,已入库7,502万元,尚欠12,479万元。 一、耕地占用税存在的问题 ㈠耕地占用税新开工手续不全的建设项目管理难度较大,耕地占用税征管过程中,由于占地行为大多数未取得批准手续,土地占用手续不能及时审批,对占地面积等无法准确确认,影响了计税,造成税款不能及时入库。如:新疆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新疆某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纳税单位。 ㈡建设单位的机构所在地在异地,建设单位的资金支付均在异地,造成征收管理难度极大,给当地税务机关的日常管理、清缴欠税及强制执行都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尤其是异地催缴,加大了税收的征收成本。如:喀什行署驻乌办事处、多晶硅等纳税单位。 ㈢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土地,因当时没有将耕地占用税这块税金纳入或完全纳入资金预算上报财政等部门审批,造成纳税单位以没有资金来源为借口拖延或不予缴纳耕地占用税,尤其是20__年以前就动工但审批手续在20__年以后才审批下来的工程,因耕地占用税新法与旧法在征税范围和单位税额上差别很大,造成纳税单位的预算资金缺口,形成难以清缴的欠税。如:兵团机构事务管理局、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等纳税单位。 ㈣有些工程根本就不办理国土部门的审批手续,仅办理占用林地批准书,在确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上、计税依据与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时间相抵触,造成管理难度加大。如:新建升晟股份有限公司、阳光恒昌(新建)地产有限责任公司等纳税单位。 ㈤因耕地占用税是地税部门从以前的财政农税部门移交过来的税种。虽然近年开征后在征收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缺乏充足的征管经验,稽查人员在清欠过程中也是边干边学,耕地占用税业务知识和征管经验有待提高。 二、加强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工作的建议 ㈠完善税收征管 征收管理局主动与占用耕地企业联系,及时登记造册。在获得国土、草原、林业部门批准占用耕地、草地、林地的批文后,为确保耕地占用税及时、足额入库,及时与有耕地占用行为的企业进行联系,对应纳耕地占用税数额较大或由于新旧政策计税依据不同,造成企业超出预算、资金周转困难或在筹建期的企业一时无力缴纳的这一实际情况,要求企业做出分批缴纳税款计划,并及时进行催缴保证税款足额入库。 ㈡抓住重点税源,不放零散税源。落实管理员制度,实行项目追踪管理,定期清漏,及时了解大型工程招标、立项、审批、开工情况,及时准确了解重点工程项目占用土地情况及占用土地的性质,督促纳税人及时办理耕地占用税事宜。对零散耕地占用税难以控管的实际情况,及时与国土部门签订代征协议,有国土部门代征,可以起到抓大不放小的作用,对财务核算、财务制度健全的单位实行的是纳税人自行上门申报的方式进行征收。 ㈢加强减免税审核把关,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对耕地占用单位上报的耕地占用税减免申请,进行层层审核把关,派专人实地落实情况,根据有关规定严格落实是否符合耕地占用税减免条件,严格按照税法规定操作,努力做到税源向税收的转化。 ㈣加强政府部门协作配合,建立政府部门间信息传递制度。与国土、林业、草原、城建等部门进行信息互换,及时采集信息,准确和科学的掌握情况,做到了严格落实政策规定,实现耕地占用税源头控管。一是各部门设立联络员,具体负责各类信息的收集、传递、汇总和分析,以保证此项工作的正常化;二是不定期召开联络会议,通报、交流工作情况,增进沟通,完善协作制度。通过以上耕地占用税治税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拓宽税源控管渠道,丰富税源控管手段,延长税收征管链条,为发挥税收职能开辟更宽广有效的空间,税源监控、堵塞漏洞等举措及其力度,实现耕地占用税税收精细化管理和税收收入的及时入库。 ㈤强化对部门工作协作。一是工程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在办理开工、放线等手续时,建设管理部门应要求及时将实际占地面积、占用土地性质等数据的传递工作,否则不予办理;二是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验收部门应依据施工单位出具的税务机关税收完税证明(包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 》有关规定占用耕地的纳税人出具耕地占用税完税证明),方可预以验收;三是建设项目审批,与县发改部门密切联系,对新立项的项目建设、发改委立项批复,应及时向税务机关传递批复项目基本情况、占用耕地情况,便于税务部门及时、全面及时掌握工程项目基本情况和工程实际占用土地面积;四是国土资源及房管部门在办理土地使用证、房产证时,对耕地 占用行为实行先税后证管理办法,即纳税人凭耕地占用税完税证明方能办理建设用地手续;五是国土资源部门在办理耕地占用申请手续时,应及时将耕地占用信息传递税务机关;在确认其耕地占用行为时,即办理相关权属证明时,应要求提供耕地占用税完税证明或相关证明。 ㈥加大宣传服务工作,建立税法宣传服务长效机制,营造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以书面形式规范耕地占用税征收程序,明确咨询、申报、完税管理的要求,通过上门辅导和约谈等形式及时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耕地占用税实施办法》向涉及耕地占用的纳税人进行辅导,积极倡导依法纳税,提高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 过程管理论文:ERP实施过程的沟通管理探究 关于沟通管理,内容良多,也听了巨匠级老师的培训,自己稍微总结1下,并结合ERP项目施行的具体特色来谈谈如何与客户做沟通。这里先讲讲沟通的基本概念,后期在深刻体会ERP施行进程中如何与客户进行沟通,但愿更多的朋友介入讨论。 1、为何需要沟通?沟通的目的是甚么? 1般来关于沟通管理,内容良多,也听了巨匠级老师的培训,自己稍微总结1下,并结合ERP项目施行的具体特色来谈谈如何与客户做沟通。这里先讲讲沟通的基本概念,后期在深刻体会ERP施行进程中如何与客户进行沟通,但愿更多的朋友介入讨论。说,沟通的目的主要三类: 一、传递信息。向相干人员传递某些特定信息,让对于方明白、了解1些事情或者者情况。 二、讨论。相干人员就某件事情的认识、处理法子、方案、策略、规划等内容进行讨论,以使事情能够做的更好,能够做患上更完善。 三、谈判。对于有不赞成见或者存在分歧之处,相干方面开展谈判,摆事实、讲道理,试图说服对于方接受自己的前提,通过说服、让步、妥协、理解、包容,终究就某件事情达成1致意见。 2、沟通的方式 1般来讲,沟通也有三钟方式。 一、单项沟通。把某些事项以通知的方式告诉相干人员,不需要反馈,至少不需要便可反馈。1般用在通知、请求、轨制、命令、通报、分布传单等情况。 二、双向沟通。沟通由1方与另外一方进行互动式信息转达,并就沟通结果达成1致(也可能不1致),但至少双方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以及权力,可以充沛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及建议。比如:谈恋爱、工作绩效考查沟通、方案沟通等。 三、网状沟通。这是1个多方介入的沟通方式,介入各方代表不同利益主体,他们就相干事情进行充沛表达意见,达成让步以及1致。比如:ERP项目施行进程中,甲方、乙方、监理方就项目施行验收验收标准的讨论等。 3、沟通的渠道(手腕) 一、电话二、邮件三、会议四、讲演五、报表、六、口头七、通知八、传单九、看板一0、短信一一、留言等。 4、沟通的原则 记患上有位巨匠给咱们培训时强调了三个原则 一、不要先入为主。这个容易理解,就是不要先把对于方“定性”。这常常是因为咱们的立场不同,搜集的信息不够全面等缘由酿成的。 二、先处理情绪,再进行沟通。带有情绪的沟通,至少来讲是不理智的,也可能会引发对于方的情绪变化,结果确定不会很理想。 三、沟通是双向的。1般情况下,应当多听,少说。对于对于方的观点最佳进行重复以及确认,以获取正确的信息。对于于自己表达的不肯定或者者理解有难度的观点,应当让对于方充沛理解,并患上到对于方确认。 此外,我还想再补充几点: 一、态度要端正,心态要摆平。如果你是从“共赢”的角度、从“为了使事情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角度去展开沟通,多半沟通会进展的比较顺利。 二、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目标还要聚焦。没有目标的沟通就是在挥霍. 过程管理论文:浅析城市管理执法过程中的暴力抗法问题 近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在城管执法过程中多次遭遇暴力抗法,暴力抗法已成为阻碍城管执法工作顺利开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强应对和处置暴力抗法问题的研究对于做好城管执法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笔者试就暴力抗法问题的成因及对策,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暴力抗法的特征及表现形式暴力抗法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在依法履行职务过程中遇到的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依法执行公务的现象。其特征:一是对抗行为的违法性。暴力抗法是一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严重者还将触犯刑律。二是行为发生的突发性。暴力抗法行为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就会引发暴力抗法行为的发生,这在具体执法活动进行之前,往往是很难准确预料的。三是后果的社会危害性。暴力抗法行为一旦发生,如果不能及时将其有效控制,不但会使执法人员遭受人身伤害,而且还会使事态扩大,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暴力抗法行为具体表现为被管理对象不服从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对执法人员进行辱骂、殴打、起哄、围攻、毁坏执法装备、强行夺取被扣押或没收的物品等。按照参与抗法人员数量,可以分为个体对抗和群体对抗;按照抗法手段,又可以分为直接对抗和间接对抗。 (一)个体对抗 个体对抗是指社会单一成员在行政执法主体行使行政执法权过程中,不满行政执法行为,或主观错误的认为行政执法行为侵害其个体利益,或其他原因而采取的故意对抗执法的现象。个体抗法者大多是一些诸如外来流动人员、劳改释放人员、下岗职工或部分个体经营业户。其对抗行为主要以辱骂、耍赖、撕扯、恐吓为主,个别人员也会以暴力手段直接对抗执法人员。其特点是发生频率高、盲目性大,但处理难度相对较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暴力抗法现象。 (二)群体对抗 群体对抗是指社会群体共同对抗执法现象。其抗法行为的发生往往存在诸多原因,情况较为复杂,处理难度较大,需要执法人员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重大恶性事件。群体对抗者常常抱着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进行对抗,个别对抗者存在相互利用关系进行对抗执法的行为,因此群体对抗相对于个体对抗者而言,具有一定程度的隐蔽性。 (三)直接对抗 直接对抗包括前面提到的个体对抗和群体对抗两种形式,是指被管理者直接利用辱骂、殴打等暴力手段阻挠、威胁执法人员正常执法的行为。 (四)间接对抗 所谓间接对抗,是指直接被管理者利用亲属、朋友或者与其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人,采用间接手段阻挠、妨碍执法人员正常执法的行为。间接抗法人以社会弱势群体居多,这里的“弱势群体”主要是指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此种对抗行为在日常管理中比较常见。他们惯用的策略是利用社会上同情弱者的心理,采用哭天喊地、虚张声势的伎俩,混淆视听,转移矛盾焦点,以此吸引行人围观,博取大多数人的同情,使执法人员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这种对抗手段具有社会危害性大、容易激化矛盾、严重损害执法队伍形象的特点。 二、暴力抗法的成因 城管执法中的暴力抗法事件,尽管其表现千差万别、不尽相同,但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管理者与被管理对象的利益冲突。一个执法,一个抗法,看似是截然相反的两方面,却都是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城管执法部门行使行政执法权,维护的是国家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大利益”、“宏观上的利益”,而进行暴力抗法的个体或组织注重的是其个体或群体利益,是“小利益”、“狭隘的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冲突时,个别当事人片面地强调执法行为侵害了其个体利益,而不讲其违法行为侵害了集体利益;不是虚心接受教育,改正错误,而是选择了暴力抗法的违法途径。因此利益冲突成为暴力抗法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二是被管理对象的法制观念淡薄。目前,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个体或单位对城管行政执法存在偏见,认为城管执法队伍是“杂牌儿军”、“土八路”,这部分人往往对城管执法工作不屑一顾,肆意对城管执法人员进行公开侮辱,当对其违法行为进行纠正时,往往容易发生争执,进而引发抗法行为。此外,城管执法工作所要面对的被管理对象多数属于弱势群体,法制观念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他们心里法律与己无关,更有甚者认为执法人员的正常执法是在故意“找茬儿”,因此“口服心不服”,伺机报复执法人员的心理比较严重,这类情况在执法人员的具体执法过程中十分常见。法制观念淡薄、认识水平低下是导致违法行为发生的主观性因素。 三是城管执法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暴力抗法事件发生的诸多因素中,有一种情况应当特别引起我们的关注与警觉,那就是因为执法部门自身的不文明执法行为导致了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勿庸讳言,执法机关中有些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不文明、程序不规范;有的行政执法部门该作为的不作为,应当及时处理的问题长时间不予处理,引起相对人不满,激化矛盾;个别执法人员恃强凌弱,不尊重相对人,言语态度极为轻浮,引发矛盾;有的执法人员处理问题简单粗暴,不分对象、不问情况,凡事都喜欢搞“一刀切”,引起相对人的对抗情绪;还有部分年轻的执法人员由于执法经验缺乏,实践经验不足,言语有失或行为过激,容易引发相对人的敌对情绪;甚至还有一些执法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是热情服务与公正执法,而是吃拿卡要、徇私舞弊,甚至欺压、刁难群众,致使城管执法机关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大为降低,从而引发暴力抗法。 四是城管执法保障力度不够。虽然我市城管执法队伍中都设立了公安治安保障机构,但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设立的公安治安保障机构缺乏对抗法行为人的独立处理权;另一方面,有的城管执法部门虽已设立了公安保障机构,但由于警力不足,保障力量薄弱,当城管执法队伍遭遇暴力抗法行为时,一般情况下还是求助于其他公安机关,但公安机关往往不按“暴力抗法”问题去处理,而是以一般的治安案件进行调解,这种处理方式不但没有从根本上震慑违法行为,反过来却使一些不法分子对这种解决方式不屑一顾,使城管执法的力度大打折扣。 三、解决暴力抗法问题的对策 第一,要进一步强化城管执法的宣传工作。宣传是万事开头之本,对这项工作城管执法部门历来也是极为重视的,但宣传的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原因就在于不务实。就法律法规的宣传而言,我们目前还往往只停留在发放宣传材料、出动宣传车、设立宣传站等单一平面上。当然,笔者并不是认为这些宣传方式不重要,这些宣传方式在城管执法相对集中处罚权实施初期的确发挥了迅速扩大影响力的积极作用,使广大群众在短时间内对城管执法工作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但是随着执法工作的不断开展,就必须采取更实际、更有效、更深入的宣传方式,不断地扩大宣传效果。这里,笔者赞同温州市城管执法局的做法,不妨可以参考借鉴。就 是在管理过程中把一些屡教不改、难于管理的“钉子户”请到执法局来,由局领导或社会威望较高的同志出面对相对人进行“谈话式”开导教育,讲清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耐心介绍我们的执法工作,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当然,法就是法,任何人都不能违背和搞特殊化,我们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不影响城市宏观管理的情况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为老百姓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样一来,既达到了执法和管理的目的,缓解了矛盾,同时又起到了为民服务、树立形象的效果。 第二,要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树立执法队伍良好形象的必要条件,既不能一劳永逸,也不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执法水平,做到严格执法,秉公办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理论修养,遇事沉着冷静,不要浮躁;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化为人民服务宗旨;要不断加强执法队伍的廉政教育,坚决杜绝“吃、拿、卡、要、扣”和“三乱”行为;要进一步强化军事化管理,把我们的队伍真正建设成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敢打硬仗的文明之师、威武之师。 第三,要未雨绸缪,积极搞好预案。进行集中清理行动或者“拔钉子”之前,要组织参与队员召开专题会议,认真搞好预案,将执法行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列举,对每一项任务要明确分工,合理安排部署,达到未雨绸缪的目的。只有这样,在发生突发性暴力抗法事件时,执法队员才能做到沉着应战,避免产生慌乱、急躁等不良情绪,影响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要克服急躁情绪,树立长期管理的执法观念。必须学会用辨证的思维来考虑和解决问题,我们在对一些管理难度大、一时难见成效的违章行为的管理过程中,决不可产生急躁情绪,而应着眼于大局,树立长期管理的思想观念。例如占道经营、流动摊贩、乱搭乱建等违章现象并不是一朝一夕、靠几次突击行动就可以让其销声匿迹的。因为此类违章行为具有反弹率高、回潮速度快的特点,这也是一种客观事实。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依靠突击性整治,力求用“闪电战”解决问题。那样做既不切合实际,又容易使队员产生盲目的急躁情绪,甚至会使队伍产生厌战心理。所以,从事城管执法工作必须要有吃苦精神,要有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耐心与恒心,要建立与违法违章行为进行长期艰苦作战的心理准备。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新路子,力求新突破,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 第五,要坚持和强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要将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一条主线,始终贯穿于城管执法工作的方方面面。对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只要是合法合理的,都要尽快予以办理;不属于办理范围的,要耐心讲明原由,指明正确的办理途径,决不能不管不顾。对待上访群众,要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句‘您好’问候,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接待”,语言文明,举止礼貌,态度和蔼。同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头,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经营上的实际困难,这样老百姓才会把城管执法队员当成“贴心人”,我们的执法工作才会降低难度,提高效率。 第六,对暴力抗法行为要坚决予以严厉打击。暴力抗法事件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一旦处理力度不够,会导致违法分子逍遥法外,产生削弱执法力度、助长违法者嚣张气焰、影响执法队伍社会形象等一系列恶性后果。因此,对实施暴力抗法行为的违法分子一定要依法从严打击,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弘扬正气,形成全社会声讨和谴责暴力抗法行为的舆论氛围,为城管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过程管理论文: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措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加强,水利工程也要逐步实现现代化,以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潮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以水利的现代化建设为基础,而水利的现代化管理又以水利的管理为依托。所以,水利工程管理是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的重要环节,但是水利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本文深刻剖 析了这些问题,并做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以更好地建设水利工程。 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的水利管理体制是按级管理制,并且分为行政主管和业务主管两个体系。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而业务管理是在行政管理部门的允许和监督下实现工程管理职能。综合来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宏观政策上的管理和调控,而业务管理部门负责日常业务工作的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上,党和政府做出很多努力,诸如水利工程的安全性鉴定、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人员的培训和技术交流等工作,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但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水利工程管理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二、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问题 1、观念陈旧,管理模式落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下的水利管理体制已经不再适用。水利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与以往不同,这就要求水利部门改变水利管理的观念和方式。旧的理念中遵循上级至上的原则,过度依赖上级指示,缺乏竞争意识和自我创新性,使得管理效率低下,效益不济,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效益造成了不良影响。 2、运行管理经费不足,职工缺乏经济保障。由于水利工程有一定的公益性,所以在管理上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使得员工缺乏经济保障,待遇不高,工作缺乏积极性,从而在整体上削弱了水利管理人员的素质。国际的公益性支出有限,考虑到低收入者的生活问题,水利工程管理的经费就显得匮乏,工作人员的浮力变薄,人员流动变得频繁,给水利工程的管理造成了更大的困难。 3、单位性质的划定。水管单位的性质一直处于变化的状态,从开始的事业单位到企业单位,后来又改为生产型事业单位。这就给单位的经济带来了很多困扰,没有国家支出作为后盾,很多项目实施起来很困难,管理单位在“自收自支”和“以收抵支”的压力下,出现了财政上的巨大亏损,这样发展下去,甚至有可能出现全面赤字的局面。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给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做出巨大贡献,所以国家应该适当给予经济支持和政策扶持,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4、管理体制不配套。我国的水利工程体系包含防洪、灌溉以及发电等功能,总体上可以把这些大量的水利工程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种,这是水利工程发展的实际局面。而在水利工程的管理上,虽然说在等级上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级别,但是主体上还是由国家管理。行政部门进行政策以及宏观上的调控,而业务部门是在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工作,这样就造成了政企不分的局面,以致于部门职责不明确,水利工程的管理以及协调上出现很多问题。 三、管理改革目标及原则 1、水利工程管理改革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水利工程管理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初步建立符合实际发展管理和运行机制,这些机制主要原则包括:职能和分工明确、有很强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规范和管理监督机制等。 2、水利工程管理改革的原则。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应该遵循这些原则:一是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的基础上,降低管理成本,引入竞争机制,从而提高效益;二是加大对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立管理和监督机制,做到职责和分工明确;三是抓住主要矛盾,考虑到长远发展,保持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平稳协调发展。 四、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改革措施 1、按类型划分水管单位性质。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发挥着巨大作用,其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在保障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还维护者社会稳定与团结,而不仅仅是水费这一部分经济效益。所以从整体上看,水利工程更加接近于公益性质的单位,所以国家在经济和政策方面应给予一定的支持和补助,以免再次出现因资金短缺而造成的工程项目难以正常实施的情况。水管单位主要分为三大类:纯公益性、综合性以及经营性单位。对于纯公益性单位,建议国家将其项目支出全部纳入国家财政支出;综合性单位可将防洪、灌溉等公益性工程纳入国家财政,涉及到盈利性功能的工程不予以经济支持。而经营性单位,可以根据其经济效益的高低,适当予以补贴。 2、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对于管理工作,高层领导起到作用,尤其 是领导对于水利管理理念的加强和工作注意力的转移,将主要精力放在水利工程的管理上,而不是一味地抓工程建设,改变过去依靠行政力量和手段进行管理的方式,而是运用多方位的手段,如法律和经济手段等。其次是积极探讨新的管理机制和格局,建造一个好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 3、深化管养分离改革措施。将管理和维护人员分开, 成立一个专门的维修养护的经济体,并将其向市场推广,以简化管理部门的机构以及明确自己的责任。 4、全面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第一,效率机制。对于公益性水管单位,应该精简人员,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做到尽职尽责,打造一支精明的管理队伍,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第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奖惩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大相关人员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第三,竞争机制。在招聘过程中设置竞争环节,引起应聘人员的重视,同时在工作过程中也要树立竞争机制,以强化水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态度。第四,充分利用市场,抓住资金、原材料以及人才等关键性生产要素,不断增强单位自身实力。 5、明确经费来源。之前描述的水管单位性质的划分有三种,但是无论是公益性还是经营性单位,都要有详细的经费收入和支出,严格把守财政管理这 个环节,有一套严格的财政管理制度,保证实际支出和收据记录相符。公益性单位由国家财政负责,所以有严格的程序。综合性水管单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明确经费来源和支出;而事业单位根据内部的财政制度进行管理和监督。 五、注重结合生态保护 社会主义发展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即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上要注重环保和生态保护。比如说一些防灾工程建设如果不利于生态保护,应该立即停止实施,因为从长远来看,生态环境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上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上,应该坚持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原则,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已经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其发展规模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诸如管理理念、单位性质的划分等,对于这些问题,前文已经提出一些针对性措施和建议,以把水利管理水平提高到新的层次。同国外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所以必须进行艰苦努力,把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做到更好。 过程管理论文:谈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如何管理好建筑材料 摘 要: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材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以价廉物美的(较好的性价比)材料满足施工和生产的需要,并在过程中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并把工程和产品的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的区域范围。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成本控制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工程建设中,管好了建筑材料,建筑成品的质量就有了保障,建设成本也就会相应降低。面对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如何加强风险管理,有效地实现预警、规范和转移风险,已成为摆在建筑企业面前的又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搞好材料管理对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材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以价廉物美的(较好的性价比)材料满足施工和生产的需要,并在过程中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并把工程和产品的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的区域范围。 1、材料供应与管理 1.1掌握建材方面有关的法规及有关条文 在我国,政府对大部分建材的采购和使用都有文件规定,其中主要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砌墙材料、石材、胶合板实行备案证明管理。根据文件精神,工程项目部要对每天进场的主要物资按规范填写《建设工程材料采购验收使用综合台帐》,需要建立单位签字,交易数量必须覆盖实际使用量。 1.2通过市场调研,认准合格材料 考察调研的范围首先应是生产经营厂商。一是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主体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二是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理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三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是属于一般、中档还是高档等。 察调研的另一个范围是建筑业界。通过对建筑业界的了解,获得的信息更准确、更细致、更全面。一般来说,真正质量过硬的材料会得到建筑界的认可,质量低劣的材料会被人唾弃。通过了解建筑业界,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材料生产厂家的企业信誉、产品质量、价格状况、售后服务等情况。 1.3把好材料的进场检验关 建筑材料验收入库时必须向供应商索要其“防伪备案证明”。材料检验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检验工作。重点工程、重要工程的主要建材应委托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或授权的检测单位进行材质检验。 1.4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 施工过程是劳动对象“加工”、“改造”的过程,是材料消耗的过程,称为“牺牲”过程或使用过程。使用过程中材料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检查、保证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妥善保管进场的物资,严格、合理地使用各种材料,降低消耗,保证实现管理目标。 1.4.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这是现场材料管理的开始,为材料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必要的条件。其主要内容如下:(1)了解工程进度要求,掌握各类材料的需用量和质量要求。(2)了解材料的供应方式。(3)确定材料管理目标,与供应部门签订供应合同。(4)作好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5)作好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及有关任务的准备。 1.4.2施工中的组织管理工作:这是现场材料管理和管理目标的实施阶段,其主要内容如下:(1)合理安排材料进场,作好现场材料验收。(2)履行供应合同,保证施工需要。(3)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4)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丢失。(5)组织料具的合理使用。 1.4.3施工收尾阶段:施工即将结束时,现场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1)根据收尾工程,清理料具。(2)组织多余料具退库。(3)及时拆除临时设备。(4)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 (5)进行材料结算,总结施工项目材料消耗水平及管理效果。 2、材料价格管理 2.1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 掌握市场信息,就是广泛的收集材料的市场价格。材料价格信息收集过程,就是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产地等进行价格信息的采集、调查过程。所采集的价格信息,必须切合市场的实际情况,能反映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调查和采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2.2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 运费支出是构成材料采购费用的重要因素,节约运输费用,可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运输费用的节约问题:材料订货时考虑运输距离远近的问题。在材料质量、性能都能满足材料采购方案,而材料价格又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就应到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地点采购;材料尽量一次运输到位,减少二次倒运和装卸费用。 2.3采取合理的采购模式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广泛吸取诸多建设单位,对于采购供应模式,我们总结了如下三点内容: (1)施工用主要材料由甲乙双方共同采购,其材料质量由甲乙双方共同控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有权拒收、拒用。 (2)材料的价格主要由业主方依据市场行情确定,承建方、监理单位可广泛参与。业主方主要以招标的方式确定材料价格,也可以直接走进市场,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 (3)工程结算时,材料价格以实购价(含运杂费)为基础,采取加权平均法的方式计算。少数由承建方自行采购的辅材则执行信息价。 这样做使供货、保管、使用一体化,减少甲乙双方的扯皮情况;业主方可以降低部分材料价格,降低工程造价;当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供应模式。 3、材料存放发放管理 材料购回至使用是有一定时间差的。在这段时间内,应加强材料存放管理,不能因保管不善而降低使用寿命。主要应注意两点: (1)专门库房,妥善存放。建筑材料应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否则,会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如钢材、水泥等材料,应避免潮湿、雨淋。钢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湿的地方或被雨淋,会很快被氧化锈蚀,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冲淋了,那根本是不能使用的。 (2)标识清楚,分类存放。一个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一种材料有诸多规格 ,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几十个品种,又有圆钢和带肋之别;水泥有标号高低之不同,又有带R与不带R、硅酸盐、矿渣、立窑、悬窑之别,建筑物的不同浇灌部位,其设计标号是有差别的,绝不能错用、混用。 外对于材料的发放,不论是项经部、分公司还是项目部仓库物资的发放,都要实行“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核算、严格实行限额/定额领料制度,在施工前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限额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必须按栏目要求填写,不可缺项。对贵重和用量较大的物品,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凭领料小票分多次发放。对易破损的物品,材料员在发放时需作较详细的验交,并由领用双方在凭证上签字认可。 4、结束语 从实践看,真正保证工作质量才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的重要环节,尤其对项目工程而言,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要重视效益。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领料制度,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这些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材料损耗和节约工程成本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过程管理论文:简论项目管理过程中知识管理的应用 一、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 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资源应用于项目,以实现项目的目标满足各方面既定的需求。它的应用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能降低投资和经营风险避免资源浪费。项目管理具有组织的临时性、全球化和多元化和专业化等特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逐渐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资源,知识管理渐趋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管理模式。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APCQ)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二知识管理应该是组织一种有意识采取的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知识管理就是为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 项目的一次性特点造成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唯一性,项目的工作过程就是知识创造的过程,每个项目的独特工作经历会给组织带来丰富的经验积累。知识管理在项目管理中有利于(1)项目实践过程中的知识创造和知识的整理、收集(2)项目对组织知识的有效发掘和传播(3)提高成果质量和工作效率(4)在项目小组中形成学习氛围。 二、项目管理过程中知识管理的实施 1.以信息集成推动知识集成 项目具有系统化、重复化的特点,且具有正式的工作流程、方法和标准,需要各个方面的紧密配合。因此项目环境下的知识集成应建立在信息集成的基础上。在知识集成系统中.知识应该能够便捷的到达知识的使用者。这就需要企业为项目知识的传播搭建方便快捷的共享和传播平台.建立企业内部网构成企业内部的通讯和协作平台。 2建立有利于知识共享的项目组织 项目组织结构的建立.应有利于项目成员之间实现知识的共享同时在项目组织中形成学习氛围。能否实现知识共享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项目成员的相互关系、相互信任和互惠程度对知识创造和知识提供的奖励,以及项目成员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然而这些都需要一个合适的组织结构给予支持。因此『要建立一个适合于知识共享的项目组织.通过项目成员以及各方组织的能力配备『更好的实现知识的共享。 3在项目组织内部设置知识管理专职负责人 这种专职负责人能够具体实施知识管理,其主要职责是了解项目本身以及项目环境能够熟悉企业本身和企业环境,理解项目组织和企业内部的信息需求,能建立一个促进学习、知识积累和信息共享的项目环境,使每位成员都认识到知识共享的益处。此外专职负责人还要监督保证项目知识库的质量和深度. 使其与项目目标一致,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和实施。 4.建立适宜的知识管理评价激励指标 通过评价指标可对项目环境下的知识管理情况进行描述。一般情况下应具有下列指标:大量采集知识的能力、知识的创造能力、知识传播能力、知识共享程度、知识存储能力、知识的使用能力、对新知识的奖励以及对知识的共同愿景。此外对积极贡献自己经验的成员进行有效激励提高团队成员分享经验的积极性。在项目进行中可以制订一些鼓励大家提供经验的措施,可以是鼓励大家提供创造性经验的明文规定.也可以是对在难题处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各种方式不一而足.总的原则是推动成员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创新经验。 5将项目环境下的知识信息扩展到整个组织层面 由于一个组织可能有很多项目在同时进行各个项目产生的新工艺或者技巧在项目团队内部可以有效传播和应用,但很少能影响其他的项目。有可能其他项目正在烦恼的问题已经在另外一个项目上被顺利解决了。作为组织的整个成员并不能了解各个项目成员所掌握的知识。这样的矛盾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组织内部数据库检索机制来传播这些知识,以实现整个组织层面的知识共享。 三、项目管理过程中知识管理实施的障碍分析 虽然知识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已经逐步开始推行并在一些企业中得到了较为成功的应用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知识管理在我国的全面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与障碍。 1缺乏资源 目前大多数企业尚未制订有效的知识管理战略没有设立负责知识管理的部门与主管。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只是处于初级阶段缺少先进知识管理工具的支撑。 2人才匿乏 实施知识管理需要具有知识管理理念和知识管理能力的人才队伍,从企业领袖、首席知识官、知识员工、到知识管理系统维护者等都必须对知识管理有充分正确的理解。没有合格的知识管理人才有效的知识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3.缺乏制度保障 我国现阶段尚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完善阶段,一些企业仍然习惯于传统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制度安排的滞后导致企业管理体系低效率的运转不仅无法优化配置物质资源更无法有效管理企业的知识资源。 4缺乏创新意识 我国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多数企业对待创新的态度就是模仿,而不根据本身的特点和需要进行主动创新,提高技术。尽管有些高科技行业在生产中能够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但是企业团队组织和知识创新也处于初级阶段。 5.激励机制不完善 我们有很多企业管理者认识不到智力资源的重要性企业激励制度落伍,缺乏实行知识管理的内在动力,习惯于抄袭、模仿市场上的成熟产品满足于现有的市场份额。 6.缺乏共享知识的文化氛围 我国不少企业在传统体制、政策下形成的保守、沉闷、缺乏活力的企业文化氛围导致成员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私人知识.也不愿意承认错误从而阻碍了知识的积累和在企业中的扩散严重影响了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开展。 四、项目管理过程中实施知识管理的措施 1.构建项目管理的知识集成体系 项目管理中的知识集成就是要从项目组外集成项目管理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帮助项目组进行有效的管理。在项目组内集成项目管理所需的和新产生的知识和信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知识集成技术.建立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型组织和知识集成平台促进知识和信息交流共享,培养项目组成员间的知识共享能力,创造知识和信息共享环境,提高项目组成员知识创新的能力。将项目中积累的知识资源进行整理和规范化.用于以后的类似项目.使项目管理知识得以继承和利用。最大程度地集成这些知识能够使每个员工在最大限度上贡献知识的同时也能享用他人的知识高效、优质地完成项目管理任务助于企业今后相关项目的开发,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构建项目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企业知识管理是促进知识创新实现知识资本增值的过程。而要衡量组织或个人知识管理实践的效果就需要对企业知识管理的绩效进行评价。所谓绩效评价就是对组织行为活动的效能进行科学测量与评定的程序、方式、方法的总称。它既包括对整个组织行为活动成果的测量与评价.又包括对组织内各个群体和组织成员个体的评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知识本身的抽象性使得知识价值难以量化而企业知识管理所涉及人、知识、信息、技术、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也带来了知识管理成效考核的复杂性知识本身量化的难度和知识管理考核的复杂性使得企业在实践中缺少公认的知识评估体系和方法由此构成了知识管理实施的障碍。因此构建项目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对项目知识管理的实施必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绩效评价是任何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应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 3构 建面向项目的企业知识管理方法体系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优势,无疑知识是最重要的;但由于项目的临时性和独特性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企业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把握住项目发展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充分挖掘自身知识资源的潜力,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项目作为一个知识密集的任务,需要项目团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快速进行知识的积累、转化和创造.而构建一个企业项目管理知识管理方法体系,为企业实行规范的知识管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实现多部门的有效协作充分挖掘员工的创造性提供了值得选择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对项目而言建立项目知识理体系充分挖掘项目显性和隐性知识.具有重要意义企业通过项目来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而建立企业完善的知识管理方法体系,使项目知识得到共享和传承.更具有战略意义。 过程管理论文:谈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用人之道 《菜根潭》中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用人不宜刻”。对一个成年人来说,这是用实践证明了的,有一定的警示意义,仔细想一想,一位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也借助了一些手段,利用班干部作为科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助手,他能够使班主任不在教室或外出时,按照班主任的意图或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班级制定的班规进行有效管理,解决了班主任的后顾之忧,使班主任、科任教师能够有时间有精力投入到钻研教材教法,提高授课艺术,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教师双方都从中收获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可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班干部所起的作用,那么,作为班主任,一个学校的最小军区司令,如何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呢? 一、知任善任,个性得到发展。 “天生我才必有用。”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大家庭中,都有生存的权利,要想生存,必须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实现自我生存的价值,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先不说学生的成绩如何,去掉变色眼睛看学生,他们个个可爱,他们在父母眼里不仅仅是他们的亲生子女,更是他们的希望,肯定还有许多让他们心动的地方,这些,都是让他们的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愿意为他们付出,给他们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让他们愉快成长。同样,这些学生作为班级中的一个成员,班主任把他们看成是一个整体,不免在众多的学生中,有些学生表现突出,鹤立鸡群,很容易引起班主任的注意,他们的这种表现欲渴望得到班主任的赏识和认可;有些学生性格不外露,但毅力坚强,品质好,并且有较好的管理能力;还有些学生沉默寡言,做出事来让人刮目相看……,学生多了,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班级的生活才丰富多彩,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让人目不暇接,如何管理他们,让他们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获得相关的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全面适应学校生活,成为一个合格的学生,这离不开班级管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了解,这一了解的过程是艰辛的,班主任必须对所有学生进行观察,从观察中获取第一手材料;其次,班主任还必须通过对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解,了解过去的表现,有哪些方面表现特别突出贡献;第三,通过对个别学生的反映,了解在学校及学校以外的表现;最后综合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为今后的知任善任,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做好有力的铺垫。“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时,不能只看到他人的缺点,看不见他人的优点,更不能只看到学生的优点,看不到学生的缺点。我们必须看到每个学生的优势,把他们的优势放大,根据他们的表现,验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担任与他们的个性相符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某个岗位,但对他们的要求不要苛刻,让他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张扬,向着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使这些学生在管理过程中,收获成功,享受快乐,不断的完善自己,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下放权利,给学生以更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让他们在班内担任与之个性相适应的岗位,行使与该岗位相符的权限,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在实跟中得到锻炼,使个性更大充分的张扬,班主任在给他们一定权限后,不应该束缚他们的手脚,如果每天该干什么,对哪些方面负责,班主任都是进行详细安排,事无巨细,让他们按部就班的去管理,甚至是班主任为他们设计好程序,按照规定的程序去做,这样,任务虽然完成了,可,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只是执行者,班主任工作累不说,这些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创造性,他们的管理也累,并且不能收获管理中的快乐,不能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使班集体更加和谐。因此,对于这些根据个性特点而安排相应管理岗位的学生,班主任在给他们安排相应管理岗位后,不应该害怕他们在管理过程中犯错误,走弯路。人总是在犯错误中逐渐长见识,只要做到有错就改,就能在犯错误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因为他们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有许多未知的事情,需要他们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探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班主任只要在岗位分配后,做到明确他们的管理范围与职责,想方设法做好自己的事,在管理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相互协调的意识,开创性的进行班级管理,使整个班级活而不乱,忙而有序,生活、学习充实、轻松,又有成功的喜悦、丰收的快乐,形成一种浓厚的比、学、赶、帮的氛围。 三、适当引导,促进个性特长向着有序的方向发展。 下放管理权限,并不等于对管理过程中问题或遇到的难题不闻不问,放是为了收,收的旷日持久在于引导。学生在各自行使管理权利的过程中,单凭他们的热情,去完成他们应该完成的管理任务,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因为,他们毕竟是学生,有热情,没有经验,单凭一时的热情,没有一定的工作方法,可能有时会把事情弄砸反而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有创造性的去管理班级,这本身没有错,出发点也是好的,动机也是纯的,一切为了班级,为了班级的一切,耗费他们的一部分精力,何错之有,问题就在于,在管理过程中的过与不及,过不好,提高标准,欲速则不达,有时容易引起班内的反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不及也不行,不及不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实质性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管理,容易在管理过程中只重视细枝末节,不重视大局,解决不了问题,也不行。因此,在学生的管理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以及要达到的目的,班主任根据他们的计划,提出改进性的参考意见建议,进行适时引导,特别要求学生,在管理过程中,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或优化方案时,一定要向班主任或科任教师请教,交换意见,稳步推进,达到既完成了班级管理,又能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张扬的同时,又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人格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净化,能力得到培养。 四、建立交流机制,帮助解决制约学生个性发展的瓶颈。 制约学生个性发展的瓶颈是什么,仔细思考一下,就是缺少相应的经验,及一种优良的思维方法。虽然说,在班级干部选拔与使用中,要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把学生的优点放大,放大,再放大,这个放大过程,实际上也是用人不宜刻的具体表现,就是要求再不苛刻,不等 于不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对他们放任不管,只知使用,不知为他们搭建起一座桥梁,让他们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领悟,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茁壮成长,在交流中完善自我。因此,班主任在作用这些学生,按照他们的个性朝着有利于正确的方向发展的同时,应该给他们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那些在个性发展中取得一定成效的学生,把他们取得成绩的做法用书面的形式进行交流,或者就自己在个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惑、遇到的问题说出来,让大家提出解决的办法达到消释疑惑的目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心态,不懂就问,不清楚的地方多想想,一定要放下架子,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在接受他人意见的同时,引导他们转变思维方式,不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也应该考虑他人因素,既让他人接受,也使自己在管理过程中轻松自如,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从而获得长足发展。 总之,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以“用人不宜刻”为宗旨,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从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的角度出发,给他们一个适当锻炼的机会,在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引导下,大胆工作,并且创新性的进行班主任赋予他们的权限内的工作,并且在班主任搭建的交流平台中,汲取营养,使他们的个性得到长足发展,提升他们的人格魅力,使他们成为既有文化知识,又有组织管理能力的优秀学生,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过程管理论文:信息技术在建筑管理过程中的应 摘 要:在阐述了信息技术、建筑管理信息化两个基本概念之后,本文对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建筑全过程中的策略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管理;实践应用 全球化与信息化进程加快,在建筑行业中也体现得越来越明显,怎样把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应用到建筑管理中去,是值得我们每一名工作人员考虑与研究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管理的常规应用 信息技术管理,其基本定义为企业应用合理有效的办法,对管理经营中所涉及到的信息进行搜集、处理、加工、储存,并用以帮助企业进行发展决策的管理。在当代,信息技术管理主要指的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单就建筑施工管理来讲,不但要解决需不需要用到计算机技术这一问题,还要解决怎样利用计算机技术这一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迄今,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技术都得到了极大进展,硬件设施在存储量、价格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使其普及变为可能与必然,而软件开发的进展让这种可能与必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信息的沟通及处理与计算机的关系变得日益密切,信息的网络化、社会化、经济一体化管理,无一例外地都受到了计算机技术的影响。网络让人们的学习与工作方式都产生了极大变化,而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在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用信息系统来明确建筑单位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可以让业务工作实现顺利交接与进展,提升各部门工作效率,尤其是提升合作水平。伴随市场的成熟,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信息系统化工作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更给发展建筑行业指明了方向。那些与建筑单位自身管理方向相一致的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是很容易为市场所接受的,它可以给建筑管理提供研究与发展的系统支撑。 二、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管理中的必要性 建筑信息管理指经由各系统、各工种、各数据的科学管理,让所有的信息都可以有效方便地实现搜集、储存与应用。当前,信息技术管理不断产生与发展新型产品,对建筑企业自身既是一种激励,也是无形的挑战,如果建筑企业不能适应市场发展潮流,及时采纳与应用新型信息技术管理,就极容易被同行业的其余企业所赶超,进而有遭到淘汰的危险。为应对这种挑战,更多的企业选择了建筑管理信息技术对外发包的办法,而外包这种形式,其关键是要对系统进行理性分析,掌握合理的节奏与齿度,明确哪些信息可以外包,实现工作效率最大化,而哪些只能在企业内部运行,以保证工作的便捷性与商业机密的可操控性。 在建筑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彻底改变以往那种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很多,而工作效率始终上不去的落后局面,充分利用起计算机的大存储量、快传送性功能,实现高质量、准确、快速的自动化建筑管理工程应用,树立起建筑行业在管理上的先进性、自动化、规范化、现代化办公形象与办公意识。而在硬件配备上,应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者的工作素质与先进思维,让其有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态度,管理办公条件进行全面改善,为信息技术在建筑管理工作中全面应用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我们明确了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管理中的必要性以后,还要注意以下三点:要注意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海量的数据筛选处理,在其中找出创新动机,实现构想方案的最优化。第二是信息技术要同建筑业务作紧密的融合,让信息技术在管理上的优势转化为建筑企业在业务中的优势。第三是建筑管理信息化讲求的是团队协作,而信息技术中的信息化软件应当把这种优势继续传承下来,在形成企业竞争优势时,要逐渐培养以建筑管理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标尺、以集体协作为半径的工作队伍。 三、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管理中的现状 (一)缺乏明确认识与核心技术 多数企业对信息技术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信息技术只是上网查资料,收邮件。而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工程监控、流程协调、业务管理、资源统筹上的重要意义。而对于实测工程成本、工程变化、提出工程预警等方面,很多企业也均没有明确的认识。 (二)各企业水平不一致,差距比较大 因为思想意识与经济实力的区别,一些效益好、规模大的建筑企业对于信息技术应用重视程度较高,而经济效益一般,规模小的企业受到思维的局限与经济实力的制约,不愿意花精力与物资返岗入到信息技术中来。 (三)志门的软件匮乏,需要进一步开发 从我国建筑行业现状来看,还很缺少专门的信息技术软件,技术发展的不成熟,同国外有很大差距。一些国外进口的软件又同我们国家的实际建筑情况有比较大的差距,难以有效利用。 四、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 智能型建筑管理同计算机技术、建筑管理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都有着紧密联系,它在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发展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众多地产商的重要发展手段,一些相对比较特殊的建筑,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建筑自身的智能化,比如珠海机场、北京的名人广场、还有位于深圳的罗湖商业中心等。而上海金贸大厦、人民银行总部等建筑,更是智能化建筑的经典。根据资料显示,全国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近一千五座智能型建筑。 建筑管理扩而广之,则是城市管理。数字城市综合运用到了网络、虚拟仿真、多媒体、GIS、遥测、遥感等多项技术,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机制完成信息化自动搜集,并实施监测管理的动态化,与辅助决策的技术化。为了推进数字城市的建设,建设部业已充实调整了组织机构,制定印发出了新的建筑管理工作信息化工作要点以及数字化城市工程等两项规范。当前,用更为先进有效的信息技术武装建筑企业信息管理的工作系统,应当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以两方面的工作来保证建筑管理的科学性与实效性。要在硬件和软件上一起下功夫。如果单纯注意建设系统硬件、门户改造,只在建筑企业管理标志物上下功夫,那就会走入到错误的发展道路上去。我们在注意硬件设施的同时,也要注意信息系统中的软件开发与人员素质调整。为了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我国建设部已经作出调整、优化提升了建设部信息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及工作职能,制定了建设领域工作信息基本要点。 数字化城市工程已纳入到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之中。当前,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企业管理信息规范系统,摆在第一位的应当是实效性。 我们了解到,推进建筑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本身也是对建筑自身的一种功能性改造,又是企业深入改革的必然过程,这说明了建筑管理工作信息化的严肃性与重要性。这其中,进度控制的重要性需要着重说明,应用网络技术,可以很清晰地显示出关键工作的工作进展 情况,各项目的制约关系情况等,再以网络技术对这些基本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编制出更为合理的次一步骤进度工作计划。从资源分配、材料预算、人工设备清单等角度导入数据,生成系统而又可以细化的实施计划,并根据施工进展情况进行实时调整。 总结: 信息技术业已应用到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费用结算、工期进度等多方面,而管理的不完善仍是我们当前急需改善的问题。我们在人才引进、制度建设等诸方面要积极进行探索研究,才能把建筑管理信息化做得更好。 过程管理论文:论医学检验的全过程管理 一、检验前质量管理 1标本采集 1.1标本采集的时间要求 医学检验一般原则上要求采集患者早晨起床后空腹的标本,以降低昼夜变换所带来的影响,以便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应该选择最具价值时间段的标本,抗生素使用前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最高。对于病毒性抗体的检验,采集急诊期和恢复期的血清更具有诊断意义。 1.2确保标本具有代表性 检验标本选择正确是得到具有诊断价值的检验结果的前提。(1)采集的痰液标本应该避免唾液的混淆,大便标本应该保留脓血部分,同时外伤性血液不能进入骨髓穿刺标本之中。(2)尽量在同一时段采取检验标本,以防止因为不同时间采集标本引起检测结果的波动。(3)血标本采集时需要严格依照真空采血管的刻度要求。同时抗凝剂应该选择正确,如生化项目检查应该使用肝素锂抗凝,而血常规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以避免由于抗凝剂和标本之间比例差异而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4)避免溶血的影响。目前多数检验科都采用了真空采血的方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溶血的发生。但是血标本加入抗凝管后快速振荡混匀等因素可导致红细胞破裂,引起溶血。溶血可以使乳酸脱氢酶、无机磷、钾离子等含量假性升高,同时可降低血糖、钠等含量。(5)防止过失性操作,比如患者刚输完液就采集标本。 1.3患者的采集部位和体位 在标本采集时应选择正确的采集部位,如生化检验的血液标本一般从肘静脉采血,压脉带不宜压迫过长。检验员还应该尽量控制采集处出现红肿、疼痛等现象,特别是在进行采血时,应避免采血不畅,以减少凝血因子的消耗和血小板的破坏等。患者体位的改变也可导致血液标本的多指标变化。调查显示,患者从直立位到仰卧位时,血标本中的大分子物质和细胞将相对降低5%,其中红细胞、白细胞计数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标本运送和保存 标本存放容器的条码应该包含送检科室、患者姓名、病床号、病历号及标本类型等信息,防止张冠李戴弄错信息。很多检验项目对标本的保存有严格的要求,如时间、光照、湿度、温度等都需要控制。采集的标本应该确保有专人运送,并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将其运送至检验的实验室。标本在传送过程中应该确保其安全性,防止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标本容器损坏,避免标本的污染,防止条码信息被丢失、破坏及混淆,同时对具高生物危险性的标本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运送,进行特殊包装,避免其对他人的传染。医学检验实验室在收到标本后,应该对标本的条码、标本质量等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标本需及时退回,并且解释原因。对于不能立刻进行检测的标本,应该按照实验要求将其置于合适的环境下保存。 二、检验中质量管理 1正确选择检验项目 正确的检验项目应该是针对患者疾病要求的检验,是确保检测结果有效的关键。新检验技术和仪器的引进,各种各样的检验项目不断设立,使检验科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因而导致检验科外的临床人员对检验项目缺乏深入了解,最终难以正确选择适合患者的检验项目。因此,医院应该通过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的交流以及相互学习来促进临床医生和护士对检验项目与检验方法的了解,使其能够结合患者的病情需要选择最为恰当的检验项目。同时,选择检验项目还应符合科学、安全、经济和实效的原则。 2检验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 检验人员是生产要素中的主动因素,现代化的医学检验强调人员对教育、培训和经验三者结合起来,要足以胜任自己的工作,对其技术水平与专业素质有更加严格的要求。近年来,检验技术与仪器发展迅速,自动化、智能化逐渐成为了检验科的发展趋势。新检验项目的不断引进,使检验科对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严格。检验人员应该具备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并熟悉掌握了《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同时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快速掌握新的检验技术和仪器的使用。在工作中,检验人员应该注重各个环节,认真开展医学检验工作,避免差错发生。因此,构建学习型科室,加强对现有检验人员的培训与再教育成为促进科室发展的重要任务。鼓励检验新人进行大量观察和试验,通过充分实践来锻炼他们的专业技能。同时,组织员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教育培训、出国进修等,以此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除此之外,科室还要坚持人才建设,通过人才引进增加新鲜血液。完善人事制度,充分发挥激励机制调动检验人员的积极性。因材施教,人才分级培训,将对人员的教育、培训及使用情况与科室的绩效挂钩,完善检验科室人才队伍建设。 三、检验后质量管理 1检验结果报告 检验科每天都要对大量的患者标本进行检验,每个检验项目都将进行对患者标本编号、处理、信息录入及报告的撰写等工作。检验结果报告单的撰写应该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相关规范,内容要清晰,应包含患者姓名、标本条码、各个检测指标、对结果的解释及对病情初步的判断等信息。这些信息应该由相应检验项目负责人进行审核。医院对检验结果报告应该进行规范化管理,采取电子保存,内部共享及对外保密等。同时检验结果报告应该及时反馈给患者和医生,并确保其准确性。医生或患者对检验报告存在异议,可提出复查。若检验报告存在错误,检验人员应及时修改,并快速将纠正的信息传递给患者和医生。 2检验的质控小组 建立检验质量控制小组,由检验科主任担任组长,成员涉及生化、理化、血液、免疫等各专业负责人。引入个人负责制,小组成员需要对自己所在检验单位的质量负责,各项目成员之间进行相互监督与合作。检验科的质控小组主要工作是定期对各检测项目的质量进行抽检,并根据检查结果形成质量报告,抽检的结果与相应项目检验人员的绩效直接挂钩,以此来督促检验人员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促进检验科室服务水平的提升。如质控小组发现检验质量问题,应采取内部讨论的方式,共同协商解决。 四、结语 检验科的建设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检验科要更好地发展,必须着眼于加强医学检验的全过程管理,落实规范检验流程,提升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质控小组等措施。全过程管理的落实对于提高检验科服务水平、检测准确性和医疗服务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过程管理论文:电气施工的全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气施工的复杂性不断提高,对电气系统的要求也不断增多,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会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体现其投资效益和竣工之后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阐述了在电气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内 容。 关键词:电气施工;质量控制;过程管理 在建筑项目之中,电气工程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为运行的硬件提供需要的各种能源,随着智能化建筑水平的提高,电气施工的作用和地位都不断提高,会影响整个工程的预期效果.投资.工期和质量,甚至会对整体建筑物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电气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具有涉及面众多和专业性较强的特征,贯穿到整个施工的过程中。 1.重视交底工作和技术设计 在我国目前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设计图很容易出现和国家相关要求不相符的现象,设计文件在实施性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会产生施工的安装错误和安装困难。例如,在照明图之中,设计者应该针对照度进行计算,按照相关的结果配置灯具。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照明设计中,普遍存在着没有标记照度标准值的现象,在很多建筑物之中,存在着按照经验布置灯具的现象,与国家的相关规定不符合,会对使用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在审查佛山市某体育场的电气施工图的时候,照度值仅为整个体育场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在某广场的大楼之中,办公室的照度值也只有国家相关标准的百分之五十,因为没有必要的标注和计算,很容易在设计文件之中产生原则性的错误,很难及时的进行发现,会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工程师应该针对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的技术水平和组织设计进行编制,并定期进行严格的审查,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对各种技术措施进行保证,同时,应该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图纸的设计和施工的验收。重视技术交底的工作,应该将设计的目的和意图,特点和要求,注意的问题及时的向工人进行将解,在制定施工的方案和技术措施的时候,应该向技术人员进行将解,重视针对班组的书面形式的技术交底工作,将施工的责任和任务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图纸的要求,在进行会审之后,对施工进行详细的指导,禁止对施工图纸进行随意更改的现象,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将电气施工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规范作为原则,重视每一个施工工序的规范和质量,减少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 2.重视敷设电线管和配线的工作 在建筑物施工的过程中,很多电缆需要穿越隔墙和楼板,如果工作人员不熟悉相关的施工规范,不按照规定进行施工,在电气专业和设计布置之间没有紧密的配合,很容易产生在狭窄的平面之中,同时通过多种管线的现象,造成电缆管线的重叠,在一些地方甚至会出现比钢筋的面筋高的现象,导致了电线管的损伤,在配电箱之中产生无法苦丁缩进.没有平整的管口和不顺填的现象,最终造成施工误差,返工十分困难,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 首先,应该针对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管线的规格.型号和材质,保持管线具有整齐的排列,针对规范要求选择弯曲的半径。第二,应该针对设计的要求选择电缆的管线型号和规格,是否应该分开敷设控制电缆和动力电缆,是否应该屏蔽计算机电缆,按照国家的相关安装标准选择电缆的间隔。第三,当管线进入砖墙之中的时候,应该保持大于十五厘米的表面距离,应该按照“横平竖直“的原则进行管道的敷设,将弯曲半径保持在管道半径的十倍左右,保持弯曲部分的光滑性和平整性,减少凹痕和扁折等现象的产生。第四,应该重视焊缝的质量,选择合适的钢筋搭建水平,引下和引上的接地线应该没有遗漏,还应该避免因为建筑物结构的需求而产生的钢筋断裂,例如,体育馆产生沉陷缝,在办公楼的房间之中产生的结构缝隙等。 3.重视接头施工控制 因为电气线路具有长度较长的特点,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街头,没有正确的处理接头的防潮.绝缘和打线,甚至会发生接触不良的现象,产生短路和断路的现象,应该将接头设置在接线盒之中,一旦出现了质量的问题,应该及时进行解决,保持接头的牢固搭建,重视处理防潮和绝缘技术,增加导线的自缠长度,减少在接触过程中产生的电阻,如果电阻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应该重新进行接头的测定,增加新的接触面。针对铝线和铜线连接,应该进行过渡处理,使用多股导线进行器具和设备的连接的过程中,应该使用弹簧垫圈,保证零线和相线不混淆,使用颜色不相同的塑料线,在线轴上进行标记,对零线和相线进行区分。在调试和安装电气的时候,应该首先进行压接牢固.布线整齐等工作,避免在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之后才发现问题,减少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同时,应该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运行调试,工程师应该对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及时发现技术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重视对消防泵进行控制,因为消防泵涉及到自动起步.现场手动和降压起动等控制,会聘请多家调试单位进行,很容易产生在技术上的不协调。 4.重视施工人员的素质 电气工程具有专业性强的特征,在我国现有阶段。在对电气工程的施工人员素质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上岗人员没有职业证书,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和在职培训,无法对施工的质量和水平进行保证,最终使工程的质量不能喝规定的指标相适应。在一些施工企业之中存在着没有完善的技术培训的工作,没有较多的资金投入到员工培训之中,聘请的工人没有较高的施工技术,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因此,应该重视对施工人员的素质管理,降低员工的流动性,培养一批具有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施工人员,避免电气施工市场中存在着虚假产品过多和秩序混乱的现象,施工企业应该使用考察的方式,选择质量较高.信誉较好,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厂家进行进货,减少在进货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当电气材料和设备进行施工现场之后,应高进行详细的检查,保证材料的性能.规格.参数和型号满足设计的需求,对零件.配件.合格证和说明书进行清点,及时进行开箱记录,对材料进行妥善的保管,一旦对质量产生怀疑,应该进行现场封样处理,在检测部门检验合格之后才能够在施工现场进行使用。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的地位不断提高,施工人员应该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工程有深入的了解,在施工 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5.结语 总之,随着智能化建筑水平的提高,电气施工的作用和地位都不断提高,会影响整个工程的预期效果.投资.工期和质量,甚至会对整体建筑物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电气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具有涉及面众多和专业性较强的特征,贯穿到整个施工的过程中。 过程管理论文:司法管理学——司法改革过程中孕育出来的新学科 一、司法管理——民主政治背景下中国司法改革的必然产物 当1997年北京大学贺卫方教授发表其广为流传的论文《中国司法管理制度的两个问题》[1]时,“司法管理”还是一个在我国法律文献当中很少使用的词汇 .然而,就在短短几年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治社会的建设,特别是随着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活动的深入,直接涉及司法管理的文字不仅在公共管理学、司法制度的书刊当中,而且,在最高司法机关的文件当中也频频亮相,并出现了以“司法管理”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层次的招生[2] .另外,如果从司法管理的内容——在和平化解纷争、恢复法治秩序、实现公平正义这一前提下,合理配置及利用包括公共司法权力、司法人力资源等在内的司法资源的,以实现相应的司法目标组织活动或过程——入手考察,不难发现,近年来汗牛充栋的宪法学、诉讼法学、司法改革的方面卓有成效的研究文献,因其直接探讨或间接涉及司法权的宏观配置、法院组织管理、司法人事管理、司法财政管理、诉讼运行管理等司法权从宏观配置到微观运行管理方面的内容,而实质上也可以示为司法管理的内容。笔者用关键词“司法改革”和“司法管理”在网站上搜索,找到的网页就分别达32,132个及3,347个之多 [3].市场经济、法治社会和民主政治背景下的跨世纪的中国司法改革,与1952年6月到1953年2月的所谓“司法改革运动”并无多少共同之处。那是一场建立在对“旧司法人员”的否定估计基础上,通过彻底整顿司法机关、严厉制裁旧司法人员、狠批“三权分立”学说、“司法独立”原则、“罪刑法定主义”和“法不溯及既往”这些“资产阶级法律思想”、让失业工人和残废军人充实法院等手段,实现了党真正接管司法机关的目标,但刑讯逼供、错判错杀、积案如山的严重问题也随之而来[4] .从此,司法机关也就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与牺牲品,司法机关丧失了作为司法机关的基本品质,司法官员也不是司法官员,审判活动也就不是合格的审判活动,司法正义更成了天方夜谈,如此,司法权的通过和平手段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成为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应有功能难以发挥。可见违反司法基本特征和规律而进行的所谓“司法改革运动”的错误性不仅被后来“反右”、“”等政治运动当中最基本的司法正义都荡然无存、直至司法机关、司法官员本身都自身难保所证明,其负面影响虽经努力改革、反正但终有沉淀而一直延续至今。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的时代的到来,法治、人权、民主、和平、多元、科学、开放、自由等话语的被广泛接受,依附于政治、屈从于行政、困囿于地方、偏轨于独立、背离于公正、失信于民众的司法权的低效、劣质运行,已经明显与世情相背、与现实脱节。对外开放、溶入全球、市场经济、依法治国、政治文明、司法为民等新的理念和背景,也为按照司法权本身运行规律和特征构建司法组织并对组织内、外活动进行改革和管理,实现有效率的司法公证,提供了外部的可能和保障。“司法独立”、“司法中立”、“宪法诉讼”、“司法审查”、“改善当对司法的领导”、“公正与效率”、“程序正义”、“法官专业化”、“无罪推定”、“有利被告”、“禁止自证其罪”、“权力制约”甚至“三权分立”、“政党违宪责任”等等,已经是实务界、理论界耳熟能详的话语,或至少不是什么谈虎色变的“洪水猛兽”。中国的司法改革正在对内精化与对外张扬两个方向和层面上、在理论界的摇旗呐喊与实物界的积极应对中、在高层领导的关心和基层民众的关注下,继续向纵深展开。 在经历了浪漫的理想主义构想与活生生的改革实践以后,如何构建科学而理性的司法制度、实现司法权的有效而经济的运行、落实司法公证与效率,从而最终保障公平与正义,成了司法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成了司法管理学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真正意义上的司法改革,最终必然导致体现司法权本身规律和特征的优质司法制度的建立,而科学的司法管理正是保障这种优质司法制度产生及有效运行的必然产物。 二、从宏观到微观——中国司法管理的特有模式 1、不同的国情决定不同的司法管理的关注点 按照根据美国学者格里克(Henry R.Glick)的界定,司法管理(Judicial Administration)主要涉及两个广泛的领域,一是法院组织和人事的管理,一是诉讼运行的管理[5] .这当然是着眼于美国联邦法院和州法院的运行实际情况和具体模式、注重于微观层次的法院管理而得出的结 论,对司法权如何在国家宏观权力层面上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司法权独立、公正、有效运行这一宏观司法管理的目标问题似乎并未考虑。实际上的司法管理内容要比上述两个方面要广泛的多,至少在中国如此。 而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亚里士多德在政体及法庭性质方面,就将有关一切政体构成有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和审判机能三个要素[6] ,后在孟德斯鸠的力著《论法的精神》明确、完整提出立法、司法、行政的“三权分立”理念,提出了独立的司法权概念,为其后“司法独立”的观念与实践奠定了理论根基,也为司法的公正与效率提供了理论前提。后经托马斯。杰弗逊、汉密尔顿的探索和美国及西欧国家的实践,从18世纪开始,西欧、美国逐渐建立了司法独立制度,影响到日本、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7] ,使得司法权在国家权力当中合理有效配置、以实现有效率的司法公证、化解纷争、恢复法治秩序这一宏观司法管理问题显得可以不加考虑或不必考虑。 而中国反对三权分立、按照巴黎公社的实践,信仰“议行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和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崇尚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和司法权同样可以牵制、审查议会、政党权力的西方政治体制形成鲜明的对比。加上革命成功前夕,通过《关于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及确立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砸烂了旧法统,也砸烂了党和人民对司法应有功能的基本信仰,制度空虚之际,打着马克思主义法学旗号的苏联维辛斯基的“法律工具论”的所谓苏联法学趁虚而入,司法就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流毒侵蚀着我国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使得法院、法官要超然于政治、超脱于政党、独立于行政、解脱于地方,完全是强人所难的之事,“政党司法”、“政策司法”、甚至于“地方的司法”、“行政的司法”也就成了必然。从而要在政治制度和宪法曾面上实现司法权在国家宏观权利体系当中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对政党、立法机关及行政机关的有效制约,完成保障司法独立的前期和宏观准备工作,实在是任重而道远的政治体制改革工作,也是政治文明和法治国建设的深层次的系统工程,更是司法改革与司法管理无法回避的现实。而这些问题,在已经完成了司法制度现代化的国家,司法完全可以审查政党的合宪性、立法的合宪性、行政的合宪合法性,以司法独立、司法中立来保障司法的公正,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制度上都已经是习以为常的国家,则并不是、也不该是司法管理太过关注的对象。 2、中国司法管理的基本模式:宏观司法管理和微观司法管理动态并重及良性互动 基于上述分析,要深刻而不是肤浅、扎实而不是虚假、权变而不是僵化地理解“依法治国”、“政治文明”、“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与精髓,构建我国司法管理的模式。 首先,应从中国的现实出发,紧扣司法权的本质及其运行应达到的基本目标,立足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现状,从司法权配置的本原上进行改革,从而先保证满足司法独立、中立的基本前提条件。 同时研究在一个有能力独立、中立的司法权体系当中,如何进行组织构建、人事管理、诉讼运行管理,弘扬司法公正、司法效率的主题,“完善以审判为中心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确保审判工作高效运行”:“完善以法官管理为中心的法官队伍管理制度”;加强“审判工作宏观指导机制、审判流程管理机制、审判质量管理机制、执行工作管理、队伍管理机制、综合协调和后勤保障机制”的管理[8] 等等微观司法管理问题。 在宏、微观司法管理的比重上,随着政治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与司法制度的完善,应减少前者、加大后者。换言之,应以问题为中心,动态、合理调整两者的合理比重。 三、司法管理学研究课题刍议 司法管理关注的领域广泛而深刻,进行列举肯定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一个用心而认真的描述,哪怕显得很不成熟,总会有助于学科建设和研究的深化。 按照笔者粗浅的管见,中国特色的司法管理学似乎不能忽视以下内容: 1、司法权的独立性、中立性等特征及如何通过政治制度的构建,实现司法权独立运行的制度条件。着重研究司法与政治、司法与宗教、司法与政党、司法与立法、司法与行政、司法与军队、司法与舆论、司法与仲裁、司法与非司法调解、司法与国内司法权的国际让渡及其他公共权力的关系、区别和分界线,弄清独立的司法权的最低限度,明确合理的司法审查的范围等特点在宏观、宪法层面上完成司法独立、中立的制度设计与实现。包括司法人权、司法主权、司法文化、司法心理、司法目标、司法管理主体、客体、司法资源的开发、司法改革等等宏观内容。要体现司法民有、民治、民享的主权在民思想和司法保障人权、司法实现正义的本体价值和理念,肃清司法“阶级斗争工具论”的流毒。管理层次上,处于“宏观”、“哲学”、“制度”的高度。 2、在完成司法权的划分以后,研究如何完成司法组织的设置与构建。比较及选择一元与二元司法制度(如美国的联邦与州两套司法系统)、统一与分散(如在普通法院以外设置宪法法院、行政法院)的司法制度、与行政区相同与差别的司法系统、层级不同的司法组织的幅度、上下级司法组织的关系如何等内容,尤其是理清检察权与司法权的关系,选择司法组织的模式与层次。 3、司法官员的任职资格、职业保障和监督等司法人力资源管理。 4、包括宪法诉讼在内的诉讼制度设计,包括受案范围、审判模式、审级、证据制度、司法鉴定的地位、错误判决的救济与限度、司法不作为情况下的诉权保障、司法执行的模式、对仲裁、公证、外国裁判的监督和支持等等内容。 5、司法监督及危机管理。 6、司法财务、行政管理。 7、微观司法管理,包括微观司法 组织内行为,如组织机构设置、财务后勤支持、司法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司法领导、司法司法腐败防治等;组织外功能和行为,主要是诉讼功能的发挥和裁判公正目标的实现。同时,研究审判为中心、审判流程管理、审判质量管理机制、执行工作管理、队伍管理机制、综合协调和后勤保障机制等。关于这方面,可以大力借鉴、移植其国外的先进的司法科学管理经验与做法,提高我国微观司法管理水平。 8、司法管理的比较研究。 四、结束语 从砸烂司法到恢复司法,仅仅是开始、仅仅是形式、仅仅是在表面上没有将其砸烂。问题的关键是让司法成为司法,让其真真行使独立的判断权,发挥社会矛盾“减压阀”、社会正义的最后屏障的应有作用,而不是将其沦为政治的婢女、党派的工具、行政的附庸、地方的保镖、民怨的激素(出现具体的纠纷一般不会导致动乱,但纠纷总体得不到公正的司法解决、让民众只好于草莽之间寻求“正义”,却往往会嬗变为社会动乱)和转业、退伍军人的安置所。正是对司法权运行现状的不满,正是这种改变现状的强烈诉求,才在20世纪末的中国引发了“司法改革”,并在全社会各阶层澎湃地发散着激情和希望。但激情的司法改革如果最终不收敛于制度化建设的司法管理,则其当初的目标未必能够实现——至少是难以有效率地实现。 过程管理论文:基于工作过程的《Oracle数据库管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0引言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经过30余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很多重要的理论和应用,其应用领域占整个计算机应用的70%以上[1]。oracle数据库产品作为数据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市场上占有率超过39%,远高于同类数据库产品。很多计算机软件公司,在招聘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开发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时,都要求求职者掌握或精通oracle数据库技术。但目前,高职专业开设的oracle数据库课程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脱节,学生在学习oracle数据库课程后,难以与企业需求接轨。因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对oracle数据库课程进行改革,以任务为驱动进行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 1职业岗位需求与职业能力分析 在2013年6~9月,笔者通过对前程无忧网、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卓博人才网、中国人才热线等专业招聘网站上万份招聘信息和几百个与软件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和网站开发相关职业岗位的调查分析,发现掌握oracle数据库技术是企业招聘条件中的基本要求。根据以上专业招聘网站统计出2013年6~9月数据库人才需求情况如图1所示。 从统计看出,oracle数据库人才需求和sql server人才需求最旺盛。 通过对网上招聘信息分析,数据库相关职业岗位包括信息系统程序员、web系统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和数据库维护员等。同时,我们对软件行业的软件开发、网站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与管理等职业岗位,从oracle数据库从业人员知识、技能和素质基本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知识方面,要求从业者掌握dbca、oem、sqlplus、sql developer的使用,熟练掌握管理数据库、表空间、表和视图的操作,掌握管理数据完整性和索引的操作,掌握sql语言和pl/sql语言的常用语法及应用,掌握管理存储过程、存储函数与触发器的操作,掌握对用户、角色和概要文件的管理,掌握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操作,掌握oracle数据库的安全性管理等;在职业素质方面要求从业者具有三心:责任心、进取心、耐心;三能: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英语阅读能力;三意:质量意识、协同工作意识、沟通意识;在职业能力上要求从业者能进行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开发、设计,能编写数据库设计的相关文档,能管理和维护大型数据库系统等。 图1数据库人才需求统计 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思想 工作过程是指为了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课程开发遵循以下步骤:①确定相应的工作岗位;②根据工作岗位,按照职业能力归纳出职业行动领域,提炼出工作岗位的具体典型工作任务;③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构建课程体系;④根据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设计各个学习情境,使学习情境与工作过程情境相似或一致。 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步骤,oracle数据库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岗位主要是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因此,我们与企业一道对工作流程进行分析,抽取其典型的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形成相应的学习领域即oracle数据库课程,再按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设计出若干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设计突出高职教学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采取项目驱动、案例引导,由简单到复杂,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做中学”的模式。 2.1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oracle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数据库的分析、设计、管理和维护数据库。因此,根据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的职业能力,我们改革oracle数据库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为例,把系统开发的工作分解成多个任务,每个任务对应一个学习情境进行教学。“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开发分为5个步骤:①人事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明确人事管理系统所需要实现的功能;②对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概念模型,进行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的逻辑设计;③对数据库进行物理设计,配置数据库环境,建立数据库及其相关表格;④对数据库性能进行优化,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⑤对数据库进行维护。 2.2建立相应的学习情境 当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后,我们构建了oracle数据库课程体系,从而建立相应的学习情境。以“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为依据,整合教材教学内容,设计出与职 工作岗位基本一致的学习情境。这样,在真实的项目开发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oracle数据库课程学习情境如表1所示。 3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程根据相关职业岗位技能需求,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学理念,基于工作过程安排具体教学内容,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目标为核心,积极开展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创新,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在教学中,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全过程案例实作”的理念,在教学中,以“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对任务进行考核”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个oracle数据库以10个学习情境、35个教学任务、46个案例进行教学,充分满足职业岗位中的知识、能力和技能要求。全过程的教学实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动手实践,同时辅以分组教学,并对团队成员进行考核。 表1oracle数据库课程学习情境 学习情景工作任务技能要求人事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人事管理系统案例数据库设计要求, 数据库设计规范化要求能对数据库进行需求分析,抽象出相关的数据表oracle数据库的安装与配置安装oracle数据库软件, 基本组件能进行oracle数据库的安装,掌握基本组件的使用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基本操作创建数据库实例 能掌握其建立方法与步骤。人事管道数据表的操作数据表基本操作及管理掌握oracle数据库的基本数据类型,三种方式管理表和对数据表的操作及数据完整性约束人事管理数据库查询查询的基本使用及连接查询、子查询和联合查询掌握简单查询的使用方法,连接查询的思想与方法, 子查询及联合查询的方法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的优化视图、索引、存储过程、游标、事务、触发器的操作掌握建立、修改、删除视图、索引、游标、存储过程、触发器等人事管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与维护数据库安全策略、用户管理、数据库备份、数据库恢复、数据导入导出等能掌握数据库安全知识,能对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进行管理人事管理系统前台界面及数据库连接实现java平台oracle数据库连接,.net平台oracle数据库连接能利用java平台.net平台进行oracle数据库程序开发 4教学资源建设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在对oracle数据库进行建设过程中,我们建立了相应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课外进行学习。 4.1建立oracle开放式精品资源网站 在oracle数据库开放式精品资源网站,我们把oracle项目、实验任务、教学案例、授课课件、教案等全部放在网上,方便学生课后学习,并建立了oracle论坛,让学生通过论坛与同学及教师进行交流。 4.2建立在线实训系统 通过引入真实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我们保留了此信息系统的相关界面及其功能模块,删除了与oracle数据库相关的所有代码,然后注上相应的标记及注释,通过整合、分类,以实训项目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一步步完成实训项目,完成一个真实的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开发与设计。
校园文化论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正是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我校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其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 一、环境育人,凸现教育无穷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赋石壁、砖壁生命,让墙壁“说话”,并使其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 1.走廊艺术,成为孩子们努力攀登的又一高峰。在我们每个班级外面的走廊里,都有一张巨幅照片,那是大家一致推选的“每月之星”。上面有他们的自我简介,更重要的是还有他们获得的一份份荣誉。所以,每每新更换一期,都有同学们驻足欣赏的身影,那是对被选同学的羡慕,也是对自己的期待。校园走廊成了同学们引以为豪的领地,因为在“每月之星”旁边的墙面上,还有属于他们的“名人名言”。每到征集“名人名言”时,每个人都绞尽脑汁,希望自己能成为班级中的名人,就算平时懒于写作的同学也不例外。 2.教室布置,是孩子们各显神通的绝佳时机。教室里分布了各种各样的版块,这些版块上都有不同的名字“优作园地”、“我们的故事” 、“成长的足迹” ……学生的优秀作文、成长记录、美术作品在这里展示,从而形成了每个班级不同的人文氛围。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的汗水在这里凝聚,智慧在这里闪光,个性在这里张扬,梦想在这里起航…… 3.“温馨提示”,是孩子们品德形成的又一途径。走进校园,你会发现门口的草坪上有着孩子们温馨的提示:“建文明校,做文明人。”、“手上留情花自香,脚下留青草如茵。”、“珍惜一份绿,留于千人赏。”、“ 学校是我家,洁净靠大家。”……这些儿童化的语言对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学们驻足观赏或嬉戏玩耍时,那些提示语是他们无声的老师,告诉孩子们其实它们也有生命。 二、主题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活动是学校生命力所在,活动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1.有本文来源:文秘站 //重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结合重大事件、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月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2.开展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如三月份“学雷锋”活动,四月份“书香校园读写大赛”,五月份“春季运动会”,九月份“庆祝教师节”,十月份“祖国颂诗朗诵”,十二月“冬季三项运动会” ……从而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增强校园文化氛围。 3.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要求班级每月出一期黑板报,每学期看两次电影。星期六还组建了校美术、书法、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兴趣小组。以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展示我校学生的青春活力和无穷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高尚师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 1.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在学生面前。教师就是一本无字德育书,学生时刻都在阅读。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著名教育家斯霞也曾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因此,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工作。我们每个星期一坚持组织教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教育理论、常规,使每位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近年来,我校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深入学习师德规范,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开拓创新的先进典型,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广大教师坚持育人为本,以德立教;广大干部勤政、廉政,师德师风的主流是好的。 2.狠抓制度和规范建设。明确而严格的校规和校纪是强化校风的重要方法,我们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的特点,师生共同制订了体现时代要求的校训、校风、校歌、校服等,制订了一系列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严格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坚持开展文明班队等的评比活动,以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联系社区,繁荣通小文化建设。 1.学校作为社区的一部分,同样学校文化也是社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带动整个社区 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学校成立了社区家长委员会,成立了家长学校,通过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沟通,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及家庭的文明和谐,提升家庭教育效能,从而达到对社区文化的辐射。我们经常组织师生走访社区各单位,同时邀请社区各届代表人物走进校园,为学校作报告、进行法制讲座、交通法规宣传等,以社区文化来推动校园文化,以加强“亲密接触”。校江海小记者则如辛勤采蜜的小蜜蜂,对居委会进行了采访,收获颇丰。同时,新近成立的学校“爱心社”也将把爱心奉献给社区,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 2.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推动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的窗口。我们学校地处城镇,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十分丰富,为此学校与有关单位建立了联系。同时,邀请市政法委书记担任校法制副校长,定期给家长开展法制教育讲座。 如今,校园文化已经升华为一种全方位塑造教育的生命文化。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通源小学已经成为充满思想、底气和智慧的校园,通小人的观念、品味、学养……也都在逐步升华,通小文化也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一路进取和成长的精神家园 。 校园文化论文:绿色童谣丰富小学校园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二十一世纪的校园里传来了各种不同的新童谣,长期吟诵 “灰色童谣”必定会给孩子们的心灵蒙上不健康的影子,必定会直接影响孩子们健康个性品质的养成。为此,东苑小学2010年开始着手研究绿色童谣丰富小学校园文化,该课题研究符合小学教育的实际,对儿童品德的提高意义重大,研究过程注重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果显著,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如今童谣传唱活动已经成为了我校师生们的行为规范,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不良言行,绿色童谣起到了润德、启智、养文的效果。 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建设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先进文化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因而,从小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为祖国建设输送合格接班人,成了学校工作的主要任务。绿色童谣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组成部分,具有传承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童谣等儿童文学价值得到充分认可,特别是在“灰色童谣”等不良影响侵袭校园文化之际,适合学生认知规律,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新童谣更能彰显其价值,展现其魅力。此课题研究,旨在通过课堂教学的积极引导,在校园中弘扬积极向上的童谣氛围,激发小学生对童谣的喜爱之情、对生活和学习的热爱之情,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课题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绿色童谣传唱丰富校园文化,达到寓教于乐,从而形成书香的校园文化,书香的社会;通过此次研究,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着眼于学生生活的“底线”,重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净化少年儿童的“口头文化”,进而达到净化儿童心灵的目的。这一目标的确定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又适应了素质教育的需要。课题确定的有关“校园童谣现状调查分析、选择和编制童谣、绿色童谣的传唱、绿色童谣对丰富校园文化的作用、汇编“童谣集”、创编校本教材”等内容,为实现上述目标提高了有效保障。 在创编特色童谣集活动中引领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到童谣创作中来,采用“大手牵小手”的方式,共同创作符合本年龄特征的童谣,并用多种形式予以展现,在创作中张扬学生个性,不断开掘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正让童谣唱响校园,让童谣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使童谣成了一种对学生行之有效的快乐德育教育。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有: 我们创造了自己所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把征集来的几百首童谣进行筛选、提炼,由刘玲、吴茜、赵佳老师带领年级组老师汇编成低、中、高三个年级段校本教材,每册教材分五个主题单元和一个写字专题单元,每班利用周一下午的队会课进行童谣教学,两周一节童谣课,通过班主任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努力做到“天天诵童谣、时时唱童谣”,全员参与的优秀童谣创编活动使此项活动赋予强大动力。无定界的创编,给了师生、家长无限的遐想空间和创作的兴趣,使他们的思维更活跃,语言更灵动。 童谣传唱活动按学生的知识水平,分层次、分学段进行传唱。中、低年级选用韵律优美、通俗易懂、简单实用、富有趣味性的童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中、高年级选用适当沉潜的童谣,在规范行为的同时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传唱童谣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也是口语训练开发智力的最佳途径。通过自编童谣、自配音乐和舞蹈与音乐学科教学进行融合,传唱表演童谣配上情景图画与美术学科教学融合,配上相应的动作与体育大课间活动相结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童谣载体,赋予它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让学生通过童谣传唱将爱祖国懂感恩、爱科学勤实践、爱学习勤思考,讲文明懂礼仪、护环境讲环保的理念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心田。 课题组课题立项、开题论证之后,通过学习有关文献资料,总结前期童谣传唱活动经验,制定了完善的实施方案。研究过程中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主题活动的开展,如开展低年级段的读童谣活动、在体育活动和课间游戏中唱童谣、组织学生和家长中开展绿色童谣创作和传唱活动、通过红领巾广播站每周播报优秀童谣、利用主题班队会课演童谣以及“童谣大王”“童谣之星”评选活动等。活动的开展营造了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让教师和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中华美德的价值,感受到优秀文化的影响。 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地探索与实践,东苑人在绿色童谣丰富校园文化方面已经开创出自己独有的校园文化特色,并结出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绿色童谣传唱活动培养了学生文明意识,丰富了校园文化。今年,学校组织学生举办了两期《优秀童谣大家唱》专题文化长廊,在丰富的洗手间文化中也体现了童谣内容,将优秀童谣布置在校园显目位置,让每一幅作品都富含教育意义,每一面墙都能说话。同时我们结合学校的常规教育,让学生在文明、礼仪、实践活动、环保中,用童谣中的道理规范和引导自己的行为。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充满童谣文化的气息;学生的每一个空间,都融入了童谣,润物细无声。 童谣赢得了课堂教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名家辈出,什么本色语文,诗意语文,情智语文等等,层出不穷,我们的课文改写童谣,数学童谣,可能也是一朵奇葩,形成了学校的教改个性。我们的童谣经典诵读,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焊接了当前的新文化,给孩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童谣创作,学生们各显神通,个性各异,思路广宽,有视空万里,思接千载之感。在童谣创作教学中,教师们一边收集,一边研究,一边实践,一边梳理,开发了教师编写校本课程的能力:一是研究能力的提升,原本不知何为研究,现在梳理出了一条研究实践的路子;二是提高了教师的语言功能,特别是节奏语言的掌握和运用;三学会了编辑能力,会编报编书。每班都编写有童诗童谣集。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更新了教育理念,促进自了身的专业发展。对绿色童谣的创作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校在市区最先开展童谣活动研究,如今全市已经推展开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1年安徽省优秀童谣启动仪式选在我校开展,也是因为我校童谣研究起步早,推动好。童谣研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方面,今年暑假中央电视台来我校作了论坛专题采访。苏校长创作的童谣《校园多美好》这首童谣在参加马鞍山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表演一等奖和创作奖;该节目影像资料同时获安徽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和创作奖,还多次参加市廉洁文化演出,受到多方面领导的好评。有几十位老师、学生、家长的童谣作品在报刊发表,多位老师相关论文获奖,其中苏娜校长论文《让童谣焕发出时代的心声》获得省一等奖;陈燕、洪成老师的论文《唱响绿色童谣,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获得省二等奖。 结束语 现如今“读童谣、写童谣、唱童谣”活动已成为东苑的一个特色亮点,把学生、家长、教师创编的童谣上升为校本课程,进行童谣课程设置,向纵深推广开,继续挖掘童谣育人功能和辐射功能,让童谣走进社区、走进家庭,与经典诵读并行,与建立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结合起来,以童谣为抓手进行辐射,从而打造出具有东苑特色的小学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论文: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心得体会 本文作者:对滦南县明德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几点见解 文秘站原创投稿 构建校园文化 提升教学水平 ——对滦南县明德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几点见解 司各庄中心小学 杜海梅 校园文化是现代教育的关键词,这证明了校园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校园文化的实施,对学生品德与素质的形成有着陶冶、启迪、塑造的功能。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教育和引导作用。它能不时的提醒和启发学生的潜能意识。良好的校风及校园师生互动,能使学生在言传中互补,形成良好的品质。高标准的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感染和渗透性,对学生群体及社会道德的提升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它具备着,变化的多面性及广泛性和灵活性,它的影响力辐射强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力。故此本人通过滦南县明德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以下简单的阐述。通过对明德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现象、进行考察分析后,得出以下见解。 滦南明德小学位于渤海北几十公里的一个滦南县小镇的中心地带,建筑虽不雄伟但很优雅。走进校园给人以清新温暖的感觉。洁白的墙壁加上醒目颜色的点缀,更会使人有着奔放豪情。当叙述到这里的时候就会想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我理解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在学校发展过程自然形成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以它独特的个性形成物质、制度、精神、课程、活动等文化。这些文化来源于学校在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利时,在规律的教学中挖掘、发现、发展、巩固的精神文化,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沃土,以校园精神为特点的群体互动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无形的让人难以形容。但当你发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它的能量是巨大的。为此,我们要积极的挖掘它的潜能,不断的进取,通过各式各样的文艺形式、体育活动等形成一种勃勃生机、努力进取的文化气氛。 学生自身融入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启迪和熏陶,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有积极向上精神的气质学生。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小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比起初高中校园文化有着很大不同,在某种意义上是有着差异的。校园文化在教育体系中占有很重的地位。在小学更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潜能,然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也会更难。它通过文化环境和各种各样文化活动,以及群体行为的互[!]动,直接或间接使小学生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谨慎分析每一个细小的情节,科学细致的做到言传身教,因为小学生的观念、思想、都会因此而根深蒂固。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强,也很容易被一些混淆的观念所迷惑,这就是她与中高学生的差异和区别。小学生思想不成熟在她们很幼稚的心灵世界里我们的灌输,周围的环境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启迪着孩子童稚的思维。 小学的校园文化本身,是一个教学系统在规律运转时最具有挑战性的,无形的,智慧、知识、精神的一个缩写。它具备着各种文化的素质与特点,可以给人不可置疑的精神力量,它等待我们去挖掘,它在我们的无限想象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它所具备的教学、管理、服务、组织、课程等等细微的规则和方案,能使我们在不断的求索中得到补偿,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使我们的道德品质得到提高,使我们的精神得到激发,使我们的素质得到熏陶。希望我们每个教师、员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应有的启迪和收获。 大家都知道一个学校,教学是我们每一教师都应该具备的资格,一谈到校园文化建设可能大家都会一口同声的回答:“那太复杂了。”的确校园文化建设这个系统工程是既抽象又复杂,但它的潜能和对教学事业的推动力是巨大的,也是不可估量的,就我校的实际情况,几年前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不高,目标就一个:抓好学生的成绩就好。把教学和建设校园文化搅在一起,单一的只求成绩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严重的违背了一个自然的教学规律。只是单求教学成绩却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少数学生的成绩上去了,但他们的身体素质、道德修养并没有得到提升。教师只教书,却没有做到育人的职责。对此,教育部于20__年4月25日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地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更会关系到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20__年明德小学开始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对各个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调研,通过分析才感觉到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要性,校园文化建设不光需要积极的态度,热情的耐力,更要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我们呼吁大家: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全身心投入,把校园文化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大家就摆在我们面前的校园文化建设献计献策,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更深一步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要求,摆在我们面前的校园文化在小学校园的生活中,具有的特殊性是其它教育不能替代的作用,比如:小学生的潜能意识必须在自然的环境中、心情愉快时、特定条件下、好奇心情迫切时、骄傲虚荣的情绪下,在别人热情鼓舞下,就会使人潜能意识突然出现。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例子,但它进一步的证明了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要性。校园文化培养人的素质,修养人的品德,开发人的知慧;是教育事业未来发展宝藏。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挖掘开发。因为校园文化不仅是小学生的第二生命,更是小学生通向幸福的桥梁。 学生们一早就来到校园,当他们回家的时候已是傍晚,清醒的每分每秒都在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陶,校园的每一个细小变化都在学生们的眼里,也装进了他们的心怀,都为他们编织美好的梦想提供着素材。校园文化也是造就着小学生幸福的摇篮。总之校园文化关系到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关系到他们的终身幸福。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人民造福,是教育后代的百年大计。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小学校园文 化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奠基,科学的萌芽,知识的幼苗,是国家栋梁的出生地。校园文化被众人所关注,磁性之大,是因为它在人类文化教育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作用。它以其自身的潜能,渗透到每个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行为,从而使学生的德、智、体得以全面发展。从滦南明德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不难看出小学校园文化具有深远的发展意义。校园文化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各样文化活动,形成一种别开生面的文化气氛,使学生们不由自主的形成一种规律性的互动,从而学生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体系得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实践证明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更能提高小学生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要想长期使小学生保持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只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才是激发小学生精神的唯一环境。校园文化不仅能给学生精神带来鼓舞,还可以在此条件下,激发小学生的潜能意识。人的潜能意识是一个智慧的宝藏,人很难发现自己的潜能意识,他需要挖掘启发,还需要特定的条件和环境,比如各种娱乐活动、知识、体育、文艺等各方面的比赛都是发挥小学生潜能意识的良好环境。具备这种唯一条件的就是大家最关注的校园文化。种种事实证明:不论是学生文化知识的提升,还是道德品质的不断提升高,都离不开校园文化给予我们的第二次生命。校园文化建设不光是民意,更是国家关注的大事。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建设健康的、主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为此把校园文化建设搞好是重中之重,势在必行。这是人类教育史上的新篇章,也是校园文化悠远绵长的引力和深远的意义。 校园文化论文:校园文化科学发展观论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德育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在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的德育中,各种教育因素(体智德美劳各育)、各种教育力量( 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影响(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以及各种教育形式(活动教学、学科教育与环境中的体制和气氛的教育作用)是各成系统并各以整体的形式发挥其全息整体教育作用的。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价值观影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校风、校容、制度、体育、文艺熏陶等。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良好的文化氛围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在学校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学校要引导学生过进步、文明、健康的生活。 校园文化以校园的管理文化、课外文化和课堂文化为主要内容。 校园的管理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管理的各种制度、学生守则、校纪校规、行为规范等。学生对教育者所灌输的思想、行为方式的接受过程是通过自身的心理活动内化为自身思想和行为的过程。学校的德育要求、内容、形式对学生来说是不可选择的,不管学生愿意否都必须接受,因而容易被学生看成是一种非意愿的外界制约力,从而出现一种压抑感。学校在制订规则、规范时,要考虑不同年级层次提出要求,要认真研究其内容和形式是否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内在需要。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是国家制定的法规条文,其中充分体现了它在学生中的可接受性。各校都有一套较完整的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其中有关对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大致也体现了这个原则。此外,优化集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在教师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敬业爱生,加强师生之间的人际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对促进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集体意识,培养主人翁精神也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课外文化是指学生课外文化活动。如第二课堂活动、课间活动等等。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商品经济促进了市场文化的发展,使社会文化具有明显的商业的特征。千姿百态,复杂纷繁的社会文化对学生产生着广泛而复杂的影响。因此,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吸收社会文化信息中积极有益的因素,充实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给校园文化注入时代色彩和生机。在学生身上反映出的形形色色的问题,学校德育只能因势利导,教会他们正确辨析社会文化的“香花”和“毒草”。近年来,各级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和兴趣班,对增强学生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认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课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部分。坚持以思想品德课和语文课为德育主课程,坚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德育因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做学习的主人。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改善课堂文化的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提到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启发引导,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方法,近年又推广“乐学”经验,归根到底是要求教育者要同教育对象建立一种和谐的亲密的友好合作关系。教师心中要有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减轻心理压力,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做学习主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索精神。 改善课堂气氛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老师在继承和借鉴传统的和国内外的有益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要勇于改革创新,适应时代要求。其中,中老年老师惯于坚持传统观念,接受新事物也比较迟缓,同学生的代沟比较深。在社会观念、社会行为、生活方式的评价和取向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因而付出的气力要大一点。 学校的校园文化表现在学校校风与课外文化活动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校园德育氛围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风包含学校管理、师生精神状态、行为作风、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等等。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结果,也是德育的手段。学生每天有差不多三分之一时间生活在校园里,他们时刻受着学校各种纪律制度的约束,师生的言行,校园的一草一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环境制约的作用。这是因为校园与环境在德育中同时具有潜在性、渗透性和感染性的特点。 学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以外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部分。商品经济社会中,社会文化形式新颖多样,龙蛇混杂,对青少年儿童适宜与不适宜问题,学校要通过自身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辨析能力,并引入健康的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内容和形式,充实发展校园文化,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课外文化环境,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学校可组织歌咏队、管弦乐队,定期组织演唱会和音乐欣赏会活动,鼓励学生文艺创作,写影评、社会调查报告。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既充实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又给予学生健康思想的熏陶。培养了一批小歌唱家、小画家、小书法家。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了学校对少年儿童的吸引力、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增强了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辨析力和自控力,自觉抵制社会各种丑恶现象的侵蚀,使他们能在复杂的社会中健康地成长。 校园文化是校园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在于德育渗透。对于校舍不足、场地窄小的学校,从整体美的角度出发,有计划地安排设置各种活动场室,完善各种制度,提高校舍和场地的利用率十分重要。许多学校在近几年的教育投入中,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这是值得高兴的事。在办学条件已上等级的学校,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更要注意布局的合理,总体协调,富有特色,兼实用性与艺术性;中学、小学、 幼儿园的校园文化建设,要适合各类学校学生的年龄特点。目前,一些学校在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过滥的编排布局。过于注重标语口号,墙壁上到处是校训、名言警句。其二,缺乏整体协调。高档次建筑,低品位艺术,内容形式呆板,投入大,效果小。某些学校花数万元搞个雕塑作品,还是两个小朋友举着个原子结构模型,五十年来一个面孔。三是管理不善,周期性长,过时的板报随处可见。还有是严肃性不够,不使用规范字,一些人物塑像不注意保洁等等。没有实践活动就没有学生的成长,就没有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平台。为搭建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平台,按照德育工作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学校应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并注重寓教于乐,循循善诱,使广大少年儿童有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结合国内外大事,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古今中外名人故事、新时期各行各业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和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加强法制和安全教育。充分民发挥先进典型的影响力和教育作用。 校园文化论文: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高校工会在对丰富校园管理文化,培养校园民主精神,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工会;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主导地位的教职工的文化建设不可或缺,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高校工会必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所谓校园文化,就是在教书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全员文化素质及审美情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其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点,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条件。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在党委的领导下,建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体制。高校工会有责任和义务引导教职工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1、高校工会自身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共同点 良好的校园文化系统,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严谨的制度体系。工会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校园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协助校党委开展工作。工会组织健全并发挥作用,必然会促进校园文化的整体进步,必然会促进广大教职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必然会更好地引导和带领教职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2、高校工会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1)高校工会组织开展的教学竞赛,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工作方法革新与工作途径协作的活动,都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能力,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有实际意义和影响的活动。 (2)工会对教职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民主、法制、法律教育,以及科学、文化,提高教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技术、业务素质,使教职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与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相符合,并且是校园文化中最全面、最深刻、最高层次的教育活动。 (3)工会这个集体,拥有大量的既具有理论水平,又具有社会实践经验,既具有全面素质,又具有个人专长的人才。以他们为主力,主导校园文化建设事半功倍。 3、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与工会的任务统一 (1)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繁荣校园文化,在吸收社会文化营养的前提下,使文化层次更高、氛围更浓的校园所诞生的校园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先导。而工会无疑有繁荣文化、丰富文化活动的任务,不难看出,这项任务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完成。 (2)校园文化建设是要建设文化设施、文化队伍、文化环境,营造校园精神、文化心理、文化追求。这些正是工会更好发展职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大使命的具体任务。 (3)工会有普及文化,全面提高教职工文化素养的任务,这一点也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 二、高校工会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校园文化的职能就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和性格的塑造。工会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倡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活动,全面提升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今天,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社会对人才质量的攀高,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尤为重要。工会可以通过举办人文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教职工的人文素质,开展“三育人”先进个人、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营造争先创优的进取向上氛围,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树立新时代良好的师德形象。 2、宣传培育校园精神,提升教职工的人文素质。工会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同有关职能部门深入发掘校旗、校歌、校徽、校训的丰富内涵,通过使广大师生员工易于理解和接收的形式和语言,诠释校园精神的基本精髓、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工会还应根据学校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不断赋予校园文化新的内容,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养成教育与培养,从小事抓起,用校园文化规范教职工的行为。 3、弘扬民主精神,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大学的民主精神主要表现在学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在学术上应倡导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者有追求学术进步、献身真理的权利,在管理上应坚持依靠教职工办学、依法办学的指导方针,凡涉及办学理念、发展规划、教学改 革等重大事项,都应在一定范围通过不同渠道广泛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与建议。高校工会作为教代会的工作机构,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应本校发展的教代会的工作机制、组织形式,畅通渠道,依法主动科学地维护知识分子特殊群体的权利,抓好校园民主精神的培育和民主氛围的营造。 4、举办健康高雅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师生的素质和能力,高品质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学校的品位和声誉。工会应以部门工会、工会小组、协会等文化层面为载体,以体育竞赛、知识讲座、书画摄影作品展览等文化形态为手段,培养教职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提升教职工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品位。健康、高雅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而且激发了教职工献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应正确认识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切实利用校园文化这笔无形资产,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 校园文化论文:校园文化建设研讨 文化是人类文明与科学的象征和代表,是人类美德和智慧的表现。学校是传承文明和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人类文化的神圣殿堂,学校文化是各类优秀文化、先进文化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学校生命和灵魂的集中体现,继承文化、整理文化、传播文化、创新文化是学校的职责和使命,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教育品质,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和成就教师的人生价值。 一、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定位 什么样的文化才是校园文化,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是不是校园文化,墙壁上的校训、名言警句是不是校园文化,校长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是不是校园文化。我的理解是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所有文字、规章制度、条文、思想、图腾,只有转化为学校全体师生的内在需求和相同值取向,外显为共同的处世原则和行为方式,这样的文化才可以称之为校园文化,才是真正意义的校园文化,不然,它最多只是一种文字,或文化的符合,不能构成影响人、教育人、激励人、规范人的校园文化。学校文化一旦形成,它象物理学上的“场”具有巨大的能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对置身其中的每位成员都施加着一定的制约力和影响力,规范着每个人的思想、言论和行为,这就是校园文化的威力和魅力,也是我们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根本原因。 二、确立核心价值,丰富校园文化,促进“人·教育·自然”和谐发展 校园环境、教育氛围,是一所学校的脸面和眉目,是一所学校的品位;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品质,也是一所学校的气质;学校的规章制度,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和精髓,更是一所学校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如何为全校师生创造一个风光旖旎、赏心悦目、情趣高雅、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如何创生一个教师勤教、学生乐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面对问题乐此不疲不懈探索的教育氛围,如何营造一个尊重、信任、理解、宽容、欣赏、激励、支持、诚信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文空间,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位师生员工既感受到工作、学习的快乐和生活的幸福,又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这些都是构筑校园新文化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对教育资源进行了有机整合,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入手,对丰富学校文化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1、确立核心价值,创新规章制度,形成了人本和科学相融的管理机制 核心价值是学校在追求教育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是全体或多数教职工一致赞同的关于学校意义的终极判断,从内表现为相同的价值取向,在外体现为共同的行为方式,是学校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为此,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持久的探索,并形成了有澄中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是及时总结、不断提炼。在近几年办学过程中,学校根据教职工的职业信念、角色认同、责任意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总结并形成了有澄中特色的一系列教育理念,爱心和责任心已成为澄潭中学的教育品格,为每个学生的一生的幸福奠基作为学校的办学宗旨,努力追求每个学生更好的发展已成为全校教师的教育信念。在澄潭中学,没有人打扑克、搓麻将,也没有你来我往的应酬,班子作风正、教师工作实、学生学习勤。“做好工作是最好的人际关系”、“敬业比能力更重要”、“勤奋不用怀疑”等等深入每位教职工心中,正是这样的信念、思想、风气、作风和态度,澄潭中学才有“教师勤教、学生乐学、情趣高雅、文明和谐”的优良校风,才有学校的全面快速协调发展。 二是不断完善人本和科学相融的规章制度。学校以“学生成长、教师成才、学校发展”为导向,完善并形成了65项规章制度,在提倡实干勤干、精业乐业的同时,努力使学校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的依法治校的管理轨道,在探索学校内部管理过程中,我们把师生的发展作为目的和价值取向,把人性的激励和开发以及促进师生成长统一起来,把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有机结合起来,在科学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关怀师生的发展,关怀师生的生活和情感,关怀师生的心理感受,对于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制度,注重制度的形成程序,让教职工共同参与制订、修订并提交教代会讨论、修订和表决,使制订修订制度的过程变为教职工参与、熟悉、理解、接受学校管理的过程,变为认同、遵守、维护学校规章制度的过程,增强了制度的生命力和激励效应。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现人情味,如50周岁以上教职工病假三天不扣全勤奖,有5周岁以下小孩的女教职工夜办公可少上一节,不影响工作的看病和外出处理事务不作假,在工作时间允许接送小孩上学回家等等,从而形成了科学与人文相包相融、协调统一、被大家所认同又规范着全校师生行为的制度文化。 三是对学生进行持久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我们从报到的第一天开始,从高一军训开始就进行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并持之以恒,因为好的习惯、文明的行为不是自发的行为,需要长期的规范训练和养成,才能成为自觉行为,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才能使澄中培养的学生既符合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又有显明的澄中个性(怀文抱质、自强不息、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书写清晰、做事严谨、行为文明、乐于合群、勇于竞争、善于赞美)。我们期望通过澄中教育的学生能做到:卫生不常打扫,地面干干净净,纪律无人专管,教室安安静静,做操无人组织,队伍整整齐齐,集会无人监督,秩序井井有条。 2、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为全校师生提供融学习、工作、生活、休闲、娱乐、欣赏为一体的绿色环境,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石都成为富有哲理的教育诗篇,使校园成为滋养心灵、陶冶情操、充满诗情画意的人文空间 一是校园美化、绿化体现澄中特色。科技广场以升旗台、空旷文化石场地为主,它是学生课外活动的乐园。 行政广场因在校园入口处,以典雅、大气、绿色为主,盆景、桂花、铁树、色块交相辉映、悦人心目。信息广场是学生休闲学习的乐地,向上的含笑、挺立的银杏、卵石的小路、菱形的草地、五边形的座椅是它美丽的风景。湖滨休闲区是师生休闲、欣赏、交流的空间,石块、古树群、湖、古桥、小溪等合理组合,最能体现澄中校园美化、绿化的人文性和娱乐性。还有那原生态的小溪、师生健身小区、书形草坡、五环造型以及别具一格的石头、路灯、音箱……无不流露着澄中校园独特的文化气息。校园内春天有鲜花、夏天有浓荫、秋天有果实、冬天有绿意,置身其中的不仅仅是消遣娱乐的场所,而是传情达意的综合空间,睹物会意,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这种散发着深蕴情致的优美空间,使我们体悟到绿色不仅仅是一种环境,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取向,校园不仅仅是校园,而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充满诗情画意的空间。 二是注重校训、名言警句的生成过程。物化形态的名言警句只是一种文字符号,只有当它被师生认同并转化为内在需求体现为外在行为的时候,才能成为本校的校园文化,才能成为陶冶人、激励人、提升人的精神食粮,因此,学校向全体师生征集校训、名言警句、校旗、校徽、校歌、道路名称,征集的过程其实就是比较、选择、认同并遵循的过程,同时把大家讨论定稿的内容再次返给全体师生并组织教育学习,进一步内化其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例我校的校训:怀文抱质、自强不息,前一句是内容,它告诉学生经过高中三年学习要形成文理兼备、内外一致、表里如一、科学与人文相融的综合素质,古人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后一句是精神,做人要自强、自立、自信、不甘落后),楼梯走廊上的艺术化的名言警句,信息中心的对联、怀文抱质扁额以及省吾亭等等,已成澄中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线。 三是注重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科学景观的象征意义和审美取向,使之具有教育性、哲理性、诗情性、艺术性和人性化的特征,具有影响人、感召人、净化人、陶冶人、催人上进的功能。我们把校园内的道路用大学名校的校训来命名,使每天走在“上进大道”、“求是路”、“自强路”、“诚信路”上的学生能放开眼界、志向远大、埋头向学、学有所成,将来成为民族复兴的栋梁。为让澄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教育·自然”和谐一致的诗意栖居地,我们把从大自然收集到的美好东西和校园内存在的巧加安排,形成了十个校园自然景观:绿荫水榭、古桥倒影、沧波石町、翠拂琅玕、荷塘清韵、芦花淡月、柳浪桃烟、碧萝翠霞、踏雪寻梅、丹桂飘香,以及设计中的日咎、DNA模型、原子模型、地动仪等等,不仅仅这些景观本身是赏心悦目的,而且组成的整体使人既有“春有诗情,秋有画意”的审美情趣,又有“夏有佳思,冬有奇想”的丰富联想,理因趣,其理益彰,趣因理,而趣益浓;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科学景观交相辉映的澄中特有的校园文化景致,使人所见的不仅是一草一木一石一景,而且还有“风摇竹影有声画,月照梅花无字诗”的想象和美景,想人所欲想而未及想,言人之所欲言而不能言者,启人心智,达人意会,真正发挥文化场教育人、启迪人和制约人的作用。 2、弘扬澄中精神,构筑校园新文化,为全校师生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它的形成既与这所学校独特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有关,也与校长、优秀教师、杰出学生密切关联。澄潭中学五易校址,自力更生、艰苦办学,到63届学生李成尧、张才华勤奋好学,艰苦奋斗的精神业已形成并得以代代相传。在新的形势下,澄潭中学自强不息、自加压力,在无地理、师资、生源、硬件情况下,进一步弘扬和深化“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澄中精神,面临弱势不气馁,顽强拼搏,走出了校园建设和教育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在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的创业过程中,澄中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一是过去别人说澄中是“三流的生源、三流的师资”,但我们是知耻而后勇,承认不足,急起直追,作为教师,把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动力,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作为学生,进校时虽然基础较差,但他们面对劣势不气馁、不放弃,在“不到最后,永不言败”的信念指导下,以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勤奋好学,不耻下问,不断进取,最后勤奋的澄中学子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勤奋好学,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是“教师成才,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保障,也是学校教育质量持续辉煌的前提。二是澄潭中学在弱势情况下发展到现在省级文明单位、省二级重点中学、省科研兴校200强和花园式学校,靠的是先进的办学理念,如果没有“未来有多近,在于你想得有多远”的思考,就不会有学校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校园建设,如果没有“今天如果你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就不会有新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改革。我们在积极倡导“行成于思”的同时,同样注重“行胜于言”,敢想敢做会做,教师踏踏实实地教,学生踏踏实实地学。学校任何一项教育改革也都非常注重操作性层面的构建和探索,使每一项改革都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和质量提高,澄潭中学能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序上得益于这种“观念领先、步子扎实的实干精神。三是发扬了“团结协作、智慧共享”的团队精神。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专业成长是系统整体效应作用的结果,在一个学校里,教师群体相互协作、相互促进,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风格的互动和碰撞,可以产生1 1 2的智慧火花。学校建立“系统责任制”,意义就在于使各职能部门、各教师之间能实现系统信息的互换和共享,从而通过知识共享,资源共用,运用集体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此,我们在进行学校管理改革中,把年级组、备课组、办公室协调成一个整体,变针对教师个体的点式管理为以组室为主的块式管理,利用集体的力量管理、指导、引领、帮助个人,形成了各系列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协作提高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这种“竞争、合作、欣赏”的团队精神,为澄潭中学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过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勤奋好学、不甘落后、观念领先、步子扎实、团结协作、智慧共享”精神造就了澄潭中学,并形成了澄中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澄中精神必将绽放新的异彩。 文化之为文化,是因为文化具有强大的制约力和推进力,让我们共同来构建丰富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全县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使之成为我们走向文明、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行动指南。 校园文化论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文化育人的主战场与主要承载者,很自然成为众多学校践行文化育人思想的首选。而如何把校园文化建设抓出成效、抓出特色,发挥其最大的育人功能,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我从所在学校多年发展特色教育的探索实践里,深刻体会到,加强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既要继承传统,更要创新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在于继承。每所学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有丰富的文化积淀,这种厚实的积淀和蓬勃的生命活力,就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所在,是一种重要的、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可以说,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动态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的以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办学传统、校风、学风、校园文化活动风格、师生的行为方式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化形式,是一所学校全体成员共同的观念形态和文化形式的总和。从形式上看,校园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种表现形式。从校园文化形成的层面上讲,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所学校在发展中不断累积并以文化积淀的形态呈现的结果。显然,我们要加强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传承学校固有的传统校园文化显得尤为关键。 首先,要很好的传承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如富有书卷气息的图书室、一届又一届毕业班师生努力拼搏过的教室以及与他们曾经朝夕相伴的一桌一椅、一届又一届毕业生意气风发走过的林荫校道······这一切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譬如注重秩序、守纪、讲究整洁卫生、追求积极向上、重视团结协作等等,这是我们要传承校园物质文化的根本所在。 其次要很好的传承校园制度文化。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传承校园制度文化的重点在于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制度建设蓝本。只有在立足学校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现行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继承校园精神文化。它又被称为“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我所在的阳明中学,创办于1980年,因初创时隶属县城所在地阳明镇,本着纪念王阳明奏请设立和平县治之初衷而得名,是一所地处粤北山区的面上普通中学。在30多年的风雨磨砺中,阳明人以拓荒牛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艰苦创业,锐意创新,勤勉耕耘,以教育的智慧,不断积淀教育文化的底蕴,凝练成“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的阳明精神。正是凭着30多年的精神传承,学校不断发展壮大,近几年来,教育教学尤其是特色教育年年上新台阶,虽是一所面上普通中学,高考上本科线人数近五年却连续突破百人大关,2010年还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广东省教育厅列为2010-2020年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这些成绩的取得,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校重视了校园文化的传承与校园精神的发挥,重视了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与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与传承。正如教育局长黄伟平所说言,“阳明中学最为难得的,在于全体师生传承着一种宝贵的精神。” 当然,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光要重视继承传统,更要重视创新发展。没有创新发展就没有生命力,校园文化就会沦为一具没有血肉的空壳,了无生气,这也不符合当下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强化育人功能的时代要求。 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形成学校独具特色校园文化的源头活水。如果说继承是为了传承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创新则是通过充实文化内涵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如上所述,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一个连续发展、逐渐积累的过程。它受制于时展特点、人们的思维观念、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和自身教育话动的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甚至还包括生源构成及师资质量等,加之,校园文化一经形成,它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又会落后于时代要求,脱离学校发展实际,甚至有被淘汰的可能性。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不断创新,在于不断淘汰落后的腐朽的思想与文化的同时,不断培育和拓展新的校园文化内容以丰富其内涵,从而发挥它更大的育人功能。 同样以我所在的阳明中学为例,多年前,学校与其它面上普通中学并无二样,在普及高中教育大背景下,随着重点中学大幅度扩招,面上普通中学面临的挑战日趋严峻,学校遇到了诸多发展难题。为此,学校充分发挥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的阳明精神,立足现实,大胆创新,一是给学校重新定位,寻找突破口;二是重新诠释办学理念,确立了新的“以人为本,特色引领,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三是创新办学模式,坚持“两手齐抓”(一手抓普通类文化课教学,一手抓体艺类特色教学。)和“两手都硬”的方针,将普通高中传统单一的文化课教学模式拓展到图音体特色教学领域,开创体艺特色教育发展模式,形成双轮并驱的教学班级架构。从而实现了从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向开创体艺类特色教育的完美转型,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实现了办学条件的不断优化和改善,取得了从较低起点到快速发展的蜕变。 不难发现,阳明中学通过创新发展,在原有校园文化的基础上繁衍出了全新的“以人为本,特色引领,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发展体艺类特色教育为主的办学模式、以培养特色人才为主轴的办学目标。这一切成为了学校教育改革 和谋求特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并内化成为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内核。只有创新才能开创新的发展思路,才能谋求特色发展。当创新由一种意识上升为一种指导思想,进而指导探索实践时,这种创新其实已经升华到了精神文化的最高层面。在这里,创新在充实、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的同时,更为学校的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可以断言的是,没有创新,就没有阳明中学特色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既要继承更要创新,还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唯有如此,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取得更大成效。(编辑:华华) 校园文化论文:以素质教育目标为导向,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教育文化建设 确立素质教育目标,并以之为导向,开发潜在课程,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规范了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基矗。 1、确定素质教育目标。做学习的主人(乐学、多思、善练、勤奋),做生活的主人(惜时间、重技能、善运用、力进取),做时代的主人(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求创新)。 2、制定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校训(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校风(乐教、乐学、拼搏,拓展),教风(敬业、爱生、严谨、创新),学风(好学、多思、善练、勤奋),校歌(《朝霞映照着美丽的校园》),并认真落实校风建设工作,优化舆论环境,激发拼博拓展精神,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搞好物质文化的建设。物质文化的内容是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完善设备设施。我校位于新塘镇的中心地带,拥有占地面积15508平方米的校园,(教师宿舍含内),建筑布局合理,设计新颖,楼寓同走廊连成一体,楼前室后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宜树则树,各室具有隔音、通风、采光功能。标准操场,运动场,小生物园等环绕错落,“七室”“一潮设施设备按一类标准配备,还增设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电教室、电脑室、语言实验室、自然实验室。一年多来,我们向社会宣传尊师重教的思想,游说社会各界支持学校,自筹六十多万元(政府投资、集资四百多万元基建款不含内)投入新校舍的环境设施和教学设备。一间设备较完善、环境优美、向心力强的花园式学校已初具规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矗(广东柏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办出山区学校的特色""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办出山区学校的特色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山区农村中小学,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我就沁水山区的实际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山区的实际对办学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我们沁水山区的实际最大特点有3个:一是地面辽阔,村庄分散;二是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三是资源丰富,人才奇缺。全县300里河山,400万亩面积,50万亩耕地,21万人口分居在2622个自然村中,其中6户以下的就有644个,真是“一去二三里,烟炊四五家”。每个山村平均17.5户、80口人,尽管全县中小学达到700多所,3.4个村庄也才能平均1所。10个学生以下的单师小学占36%,其中5个学生以下的小学就有165所。这样的实际如何办学就很值得研究。加之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直接影响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全省的贫困县之一。不过随着侯月铁路的开通,交通状况将得到很大的改善。沁水县是沁水煤田的一部分,含煤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4%。“地下有黑色宝库,地上有绿色银行”,具有林、牧、煤、铁、蚕五大优势,但由于人才奇缺,致使长期以来“端着金碗讨饭吃”。如何适应山区需要办学,培养各种实用人才,这就尖锐地提出了改革办学模式的新要求,和怎样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问题。 二、办好“三型”学校,加强素质教育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为了推进“普九”,我们针对沁水山区实际,实施“科教兴县”战略,采取边实验,边总结,边提高的办法,在全县大力提倡办“三型”学校,即:综合型的复式小学,集中型的寄宿制小学,技术型的乡镇初中。 所谓综合型的复式小学,就是10个学主以下的三级复式小学(村小),提倡办成提高农民素质、为农民致富服务的综台型复式小学。就是把一个山村的几个学校、几种教育融为一体,统筹安排,统一管理,使其彼此渗透,互相贯通,协调发展,即普通教育(含幼儿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三管齐下,三种教育一齐抓,实施“农科教结合”“村校一体”。这样做的最大好处:一是提高了办学经济效益,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减轻了农民办学负担。 三校合一校,男女老少一齐教,三校开支变一校,农民负担大减少。二是发挥了学校内在优势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一个综合型复式小学就成了几个山庄几户十几个人家的大组合,男女老少,互教互学,“超前反刍”,共同提高。三是在一个学校实行三教统筹,就从根本上加强了职业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四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自然地紧密地结合起来了。五是综合学校担负了对农民进行终身教育的任务。使成人教育强化了计划性、系统性、实用性、长期性,把提高农民素质落到了实处。六是参加者又是办学者,学校的许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所谓集中型的寄宿制小学,就是小学1--3年级低段办村小,4、5年级高段实行联村办寄宿制小学。服务半径一般10华里左右,远看15--20华里,全县119所五年制小学,寄宿制小学就有90所,占75.6%。 这样做,减少了复式小学的层次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保证了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尤其是小学高段办成单轨和多轨制的单式班。师资力量相对集中了,学科教师配套了,能按照国家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但四五年级复式教学就不行,学生小学毕业了,但没有真正达到小学毕业的程度,办寄宿制小学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特别是在上好文化课的同时,也有时间、有师资、有条件上好体音美、自然常识、劳动技术,也能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近2年来,各乡(镇)又都试办了1--2所包括低年级在内的寄宿制小学。办这样的寄宿制小学难度较大,只能成熟一个办一个。因七八岁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离开了父母,首先要解决好吃、注玩、睡,卫生保健等问题,才能保证学习好,使家长放心。办好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一要建立一支具有特殊素质的管理队伍,校长要有统筹全局的艺术,要有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班主任要把温柔体贴、一专多能、忍耐持久,归结为一颗赤诚的“爱心”;后勤人员思想觉悟要高,烹调技术要强,服务态度要好。二要针对寄宿制小学的特点,采取特殊的管理办法:建立“董事会”,民主管理学校;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学生伙食;开辟多种渠道,丰富课外生活,强化纪律教育,培养学生自治能力等。管理问题解决好了,寄宿制小学就会有效地推进山区普及义务教育,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 所谓技术型的乡镇初中,就是农村中学必须面向农村,为振兴农村经济培养各种实用人才。我县的做法是:一、普通初中带有专业性,认真上好劳动技术教育课,切实做到教师落实、教材落实,时间落实、基地落实。劳技课不及格者不发给毕业证书。二、教学、科研、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学生把理论知识用于生产实践,真正成为有文化有技术的劳动者。三、实行初三分流。就是初中阶段一进入级,就由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方面协商决定,把学生分为回乡就业的“职业技术教育班”和准备继续升学的“提高文化基础知识班”,由学生自愿报名,分别编班就学。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有利于大面积发展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为农村培养各种实用人才;有利于解决“3+1”难以解决的题(经费、住房、教师等);四、进行多种形式的爱农教育,诸如:深入农村调查,往届毕业生回校作模范事迹报告,成立学农科研小组,学校附设回乡学生短训班等。 沁水县通过“三型”学校,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每年都要为农村输送3000多名具有一技之长的各种实用人才,为振兴沁水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加之党的富民政策在农村的进一步落实,沁水山区在脱贫的道路上一年一大步,一步一层天,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14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0倍。同时,沁水县的中小学教育也为高等教育输送了一大批合格新生,今年高考达线80人,创历史最高水平,晋城市的文理科“状元”也都出在了沁水,有2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成了沁水有史以来的大喜事。人家都说,“‘三型”学校出人才,素质教育出人才,既出脱贫致富的人才,也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人才。 三、办好山区特色学校应重视的问题 1.提高认识问题。有人说“三型”教学“不正规”。我认为,正规不正规不能看形式不看实质。看实质,就要看山区的实际,看山区教育的普及,看山区农民素质的提高,看山区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只讲“正规”,山区不能脱贫致富,那再“正规”的学校也是没有价值的。所以,振兴山区经济,必须办具有山区特色的学校。这既要解决群众的认识问题,更要解决好“政府行为”的问题。 2.师资队伍的素质问题。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好“三型”学校必须建设一支具有“一颗红心,多种本领”的教师队伍。“一颗红心”,就是要有扎根山区办教育,无私奉献育新人的思想。“多种本领”,就是要适应山区学校需要,成为教学上的“全把式”,不论哪个年级、哪门学科都能拿得起。特别是单师小学,既会当校长、当教员,还会当干事当工勤人员,身兼多职,又得多能。 3.组织管理和改进教法问题。综合型复式小学,既要办普通教育的复式班,还要办成人复式班,统一学政治,分级学文化,结合专业需要学技术,解决好成人教育的分散性、流动性、专业教育多样性的问题。初三分流同样存在教学计划、教师配备、专业设置、实习基地筹问题。这就必须敢“闯”、敢“冒”,走出自己办学的一条新路,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4.有关部门协同、配合、支持问题。 办好“三型”学校,在政府统筹下,教育部问责无旁贷,要主动进攻,农、林、牧、煤、蚕桑等部问都要大力配合。师范院校要根据山区农村学校的需要,改革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解决好中师毕业生不愿搞复式教学,不会搞复式教学的问题。教研、科研、编缉出版部门,要在教学计划、大纲、教材、参考用书等方面大做文章。县级有关单位要从需要出发编写乡土教材。各级教研科研部门要把办好山区特色学校列入教研和科研项目,试点、总结、推广这方面的经验。只有上下同力协作,才能使山区学校为提高农民素质,为振兴山区经济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校园文化论文:如何认识论和政治论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 论文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 本质 认识论哲学 政治论哲学 论文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中对人的价值追求的不同观点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的理念选择。认识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和幸福的最高体现是理性知识和真理,求知和知识是人存在的最高形式。政治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侧重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在这两种不同的哲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也是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之间不断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高校校园文化在引领、塑造高校物质形态、观念形态方面起着重要导向作用。它既有着文化的共性,又有着自身的个性。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如何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 1.1 文化的本质 伯顿·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用文化的观点来研究高等教育,并指出文化是一种共同使用的思维方式和集体的行为方式,“文化塑造个人的心智”。也有人认为文化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文化。文化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是人本身的发展。① 1.2 高校校园文化与文化的关系 1.2.1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普遍表现形式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和管理者经过长期的培育而形成的,它反映了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和校园群体的智慧与意志。”②从文化在高校的表现形式来说,高校教育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资料三个部分,教育者是文化的传承、传播者。同时又是文化的受传者,作为文化化了的人对文化进行传播;受教者接受一定的文化,又将这种文化进行新的创造,最终也是被文化化了的人;教学资料实质上是文化通过教材、辅导书、工具书等形式表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有着文化的共性。通过校园环境进行的文化选择,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校风(包括教风、学风等)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的确立、校园活动的组织、学校规章制度的订立和各种设施的建立等方面。③高校校园文化是各个高校中都有的一种文化,只是依据高校层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2.2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特殊表现形式 高校是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高校校园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体现了高校不同的办学理念或办学理想。从整个学校教育系统来说,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有着高知识、高学问的教师和处于青年时期、激情洋溢、充满理想的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主体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更具先进性、开放性与深度性。高校校园文化主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文化体现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复杂性、针对性与多元性。从不同层次、类别的高等院校来说,各个高校的校训的不同正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同的一个突出表现形式。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武汉理工大学的校训是“ 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1.3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作为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在于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的认识不足。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丰富高校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树高楼、搞绿化、开办讲座等;以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只是学校特定部门如团委、学工处等部门的工作。没有认识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石,没有认识到到校园文化的深层本质是学校的元气,各项工作都应是这种元气的流布,广大师生都应能够受到它的滋养。④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也具有动态性。但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不变的,它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引导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高校校园文化一般选择的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非主流社会文化的冲击。在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融合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表现为高校主体的自主与自觉选择的特性。有人说,校园文化的变迁本质上是大学生正确的社会感知、成熟的文化自觉和整合的群体互动。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在文化的变化过程中不断适应、调整的自我发展。 2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基于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视角 布鲁贝克指出,研究高等教育主要有两种哲学基础:一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二是以政治论为基础。高等教育的哲学指导思想支配着高校各个方面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哲学指导思想的影响。 2.1 认识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认识论哲学的指导思想在西方有着传统而悠久的历史,它强调认识论的人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为目的,强调高校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为了学术而存在的。这种哲学思想提倡的是能够训练人的思维、发展人的理智,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学理性知识”。但是,传统认识论哲学的这种以理性思辨、逻辑推理求取知识和真理的活动并不单纯为获取系统化的理性知识。在这个直接目的的背后还有更为高远的目标,这就是人的存在、价值和幸福。⑤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客观上要求大学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是在科学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大学里,更加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构建形成科学人文的理念以适应大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校园文化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日益呈现出开放、公平、民主的文化气息,表现在不同的学术观念的共存、对个性的包容、对个体的尊重等。高校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存在是为探索知识、传播真理而存在的。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培养具有开放视野、创新能力的学生,而且通过科研对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和学生都带有自身独特的个人文化,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个性特征、思想观念。高校校园文化正是学习、工作、生活在校园里的人所共同营造的共性文化。它通过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来约束人们对知识探索的态度和行为。 2.2 政治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政治论哲学认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社会、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密切相关。高校只有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高校必须依靠培养的人才以及知识、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高校的存在是为社会服务的。它提倡的不仅仅是“学理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用性知识”。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学技术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创新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样,应用性知识更能为社会的发展服务。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在高校校园文化中体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向社会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直接为社会文化建设服务。 3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 3.1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 政治论和认识论之间一直存在着冲突,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着认识论和政治论的两难选择。其矛盾之处在于,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想方设法摆脱价值的影响;而政治论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问题。⑥选择了认识论的人认为,高深学问的坚实基础是严格的客观性,如果不能避免高校的政治化,将迟早会歪曲和干扰学者研究的客观性,从而导致学术贬值。选择了政治论的人,更多的从社会发展的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存在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高校校园文化认识论和政治论价值取向的冲突具体体现在对高深学问、高校自治、学术自由、大学功能的不同态度上。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认识论认为高校应该完全自治。应该让高校里的学者、教师独立自主的解决知识领域的问题。因为高深学问是高于普通知识的专门学问,那么只有学者能够深刻地理解它的复杂性。由于他们最清楚高深学问的内容,因而最有资格决定应该开设哪些科目以及该如何讲授,应该决定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如招生、考试、学生的毕业要求、评聘教师等。政治论认为高校的自治不完全由教师们决定,学术上的自由也是有限定的。应该依据社会事务的要求决定高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标准、质量要求等。由于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持认识论的人认为大学的主要职能是教学和科研。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持政治论的人认为大学的职能是为社会服务。 3.2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融合 高校的职能发展由单一的教学功能到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再到弗莱克斯纳的社会服务功能,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高校功能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既要通过教学来传递知识、保存文化、培养人才,又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创新发展知识,还需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间接地提供服务。任何国家、任何时候的高等学校都摆脱不了政治论的根据,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当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或是在专制的国家里,总是要特别强调政治论的根据。⑦长期以来政治论哲学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认识论哲学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但是大学是探索知识、传播知识、追求真理的重要机构。对知识的保存、选择、传承,对真理的探寻都需要大学具有自治和自由的权利,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应该是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融合统一。高校校园文化需要营造出追求学术、追求真理、以人为本的氛围,从而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大学发展的过程表明,大学内部需要有专门的行政人员来参与大学管理。但是,目前在高校中存在行政管理权过度的倾向,行政级别化、干扰学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需要在教学、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使得大学能和谐有序地运行。从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他们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现代大学功能强大,它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正越来越成为政府借以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⑧市场力量也成为干预大学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更加需要坚持自治,倡导学术自由、追求真理。新时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我们坚持这种价值取向,绝不是要求大学脱离社会,而是在自治、自由的基础上更好地履行社会赋予的职责、为社会服务。认识论者洪堡就曾这样指出:大学倘若实现其目标,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社会和国家的目标。 校园文化论文:浅谈校园文化如何体现生命本真 论文关键词:校园文化 生命本真 培育功能 对策分析 论文摘要:生命本真是教育的本初,是学校育人的根本,校园文化应当自觉体现生命的本真形态。校园文化具有凝聚的功能、导向的功能、娱乐的功能和育人的功能, 其核心是育人功能。本文将科学分析校园文化对生命发展的培育功能,提出呼唤生命本真回归校园文化的几点意见,以供借鉴、参考。 所谓校园文化, “就是在学校育人环境中,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 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而生命本真简要地说,就是指人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生命本真是教育的本初,是学校育人的根本,校园文化应当自觉体现生命的本真形态。 一、校园文化对生命发展的培育功能 (一)校园文化促进生命的全面发展 生命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体的体力和脑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具体地讲,也就是指个体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协调统一的发展。以生命本真为根基的教育力图满足人生命发展的各种需要,它不仅促进了人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而且满足了人的生理、心理、情绪、社会、灵性、人际关系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的需要。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但文化最终又回到人的生活中去,一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随时随地都在接受着一定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接受来自特定文化内涵的滋养和人格塑造。 (二)校园文化促进生命的自由发展 “生命的自由发展是指生命在全面发展过程中, 通过消除一切自发性所获得的文化特征。”1人的自由可以分为主体自由、社会自由和个体自由,生命本真教育所追求的就是促进学生个体自由的获得和发展,强调要学会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身边的每一个人,从而发现人的生命价值,发挥人的无限潜能,发展人的独特个性。当代校园文化应当极力引导校园共同体孜孜不倦地追求自由愉快的发展,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进而促进共同体形成与时俱进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个体生命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 (三)校园文化促进生命的终身发展 要实现生命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时间上来说是具有终生性质的,也就是说, 生命本真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教育,它所追求的是生命价值的提升和自我实现,即生命的终生发展。因此, 以唤醒生命本真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是伴随着人一生一世的。校园文化着眼于个体独立的生活能力、独立的思维方式和选择能力以及独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和个体生命的持续发展。 它们当中总是会有一些东西对个体生命发展产生刻骨铭心的作用,在其一生的发展中,经常会以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手段和方法对其心理和行为起到熏陶和激励作用。 二、呼唤生命本真回归校园文化的对策分析 (一)塑造良好的校园精神 “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师生在从事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以及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长期形成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审美情趣等展示人格风貌的群体意识。”2校园精神(如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健康和谐的民主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求善求美的爱国精神等)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它既是源于深层的群体意识,又是师生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在,同时也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取向、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营造有序、进取、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塑造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发展和完善学生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生命意义的获得和生命价值的实现。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指在校园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的学校管理的独特风格,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制度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校园制度文化应当立足于生命的本真内涵,改变以往专制、僵硬、缺乏人性的模式,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并融入适应时代要求和人身发展的人本管理理念,着眼于调动学校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追求生命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施行人性化管理,靠群体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来保证实施,努力实现以非强制性方式和非权威性的力量来引导、帮助学生。首先,要弱化组织的权威力量和等级化的权力矩阵,树立生命本真的意识,尊重个体的独特个性、生命自由和发展潜力,把实现师生的生命价值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次,在制度制订和执行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坚持“从基层中来,回到基层中去”的原则。再次,制度内容应当尊重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谋求学生生命本真的回归、努力实现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 (三)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校园文化要实现生命本真的回归,其载体建设的合理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校园物质环境载体建设。校园物质文化主要由学校的建筑设计、设备设施、活动场地、绿化状况和景点布置等构成。学校应当把校刊、广播站、宣传橱窗、阅报栏、墙报、黑板报等传媒手段整合成一个系统的生命教育网络,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进而发现生命的本真意义,提升生命质量。 因此,学校在规划校园文件建设时,必须坚持这几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发展,争取让每一株花草,让每一节课,让每一面墙,让每一条通道,让每一处设施,让一条制度都能向学生传达生命的价值和本真的意义,让校园环境真正成为滋养学生心灵、体现生命文化、熏陶学生情操的沃土。 校园文化论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究 论文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 人文素质 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全面发展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而具有教育导向、开发创造、自我教育功能的高校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高校校园文化内涵、总体特征入手,分析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功能及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不适应时展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协调发展的思路。 引言 具有教育导向功能、开发创造功能、自我教育功能的高校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的重要环境。网络时代,随着信息的急剧扩散,迅速增大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通俗文化在校园的碰撞,校园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因素。如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已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校园文化内涵及其特征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一种群体文化,而这种群体文化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其特征具体表现为:第一,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即教师的教授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第二,渗透性。校园文化,象温暖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第三,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只是会有不同程度的损益。 二、高校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功能 1.约束功能。一切文化对其主体都具有约束支配功能,校园文化也不例外。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制度文化对其主体的约束和精神文化对其主体的行为习惯的规范和支配上,此外还有道德约束和舆论约束等。一方面,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促使学生养成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学校的独特节日、典礼、仪式等,以学校群体价值观和群体行为规范的方式熏染着学生。 2.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练和人格塑造,起着环境育人的作用。在校的师生员工在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其熏陶、影响和激励,逐步升华和完善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这正是我们常说的“风以化人”。 3.校园文化具有自我教育功能。校园文化中,学生既是参与者和受教育者,又是创造者和教育者,一旦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校园精神文化之中,就会保持其相对稳定性,持久地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作用,并通过学生的自觉行为不断地得到强化。 4.激励功能。校园文化对其载体无时无刻不发挥其影响,特别是对校园文化的主体——学生的影响作用就更大,全面教育的功能表现得最为鲜明、最为突出,校园文化对其主体——在校大学生的影响教育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并且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政治意识、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内部的精神环境,引导着人才的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有一种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对崇高理想的执著追求,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激发每个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并内化为一种自我向上的动力。 三、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与校外力量的交流。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参与人员主要是校内人员,包括学生、学工干部以及极少数的专业教师,而缺乏校外人员的参与。校外人员包括是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工作人员,他们实际上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校园文化活动把目光主要集中在校园内,而极少关注现实社会,与社会脱节,最终导致校园文化成为“空中楼阁”。 2.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与前瞻性。目前,大学校园文化虽然丰富多彩,但主要偏重于娱乐、体育及各种社团活动,这些活动虽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近期效果明显,但缺乏长期规划,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与前瞻性,从而削弱了校园文化的整体育人功能。 3.忽视专业教师的作用。长期以来,大家一谈起校园文化,就认为是学生处、团委、学生会等学生工作机构和学生的事情,与教师没有多少关系。但实际上,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教师,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教师的人格和文化涵养直接影响所培养学生的质量,他们的整体凝聚力对校园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看,教师的校园文化生活极为贫乏,一学期难得有两次活动,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很少,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限于名目繁多的各种具体活动,而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等潜在的教育活动排斥在外;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中,除学生参与外,主要是学生工作队伍的教师参与,而专业教师与其他行政人员很少参与,与学生的交流也很有限。 4.专业知识所涉不多。在对上海一所财经类院校近一年的调查结果中,校园文化活动内容的比例为:文体活动占30%、青年志愿者活动占18%、社会实践活动占25%、讲座报告占20%、学生其它活动占7%等。调查显示: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大部分是娱乐项目,与专业知识有关联的活动少,绝大部分学生集中在文娱体育、人文素质、社会服务实践等活动上,即使是学生科技活动,主要是学工队伍的策划,缺乏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所策划的活动专业知识的含量不高,从而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简单化和低层次化。 四、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1.校园文化建设贯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即要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宗旨。要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资源优势,开展多形式、高品位、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教学不能只重视学科专业的系统性,而忽视了人的完整性以及健全人性、人格的培养,要做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要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出发,让学生自己设计适合自己的一些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要追求小型化、多样化、经常化,充分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和种类的需要。这样,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既能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既能丰富校园生活,又能达到育人的目的,让他们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2.建设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如前所述,缘于当前校园文化与专业知识相连甚微及其它方面原因,导致尽管各高校都在积极提倡并加大力度建设,但结果是表面上轰轰烈烈,实质上却收效甚微。加之当前各种传媒的活跃,学生接触信息越来越广泛,活动层次较低的校园活动既起不到导向作用,也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现其总体功能。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超越低层次的以娱乐性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建设,以科研、学术为中心内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出高层次的校园文化。 3.提高专业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校园文化建设要转型,要建设以科研、学术为中心内容的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必须做到教师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结合专业知识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开展富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政策上对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专业教师给与支持和鼓励,如可通过减少课时等举措切实吸纳广大专业教师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这项需要全员参与的活动中来。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向学术领域演进发展,其结构和内容将发生重大变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自由参与活动,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加深专业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学风的形成,又可以促进教学改革,带动科研,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的保证。 4.顺应时展,建设更加开放的校园文化。“开放”是校园文化的应有之义,当前很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处于“闭门造车”的局面,而相反地,现代大学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这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思维,因此“闭塞”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目标的,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加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如以往的校友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吸收校友、企业以及政府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校园文化与社会的广泛接触,达到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目标。 2l世纪呼唤人才,时代也呼唤素质教育。作为高等院校,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开展,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
现代教育论文:分析现代教育在中医药教导中的运用 教学主体 传统教育强调教师的作用,而现代教育则期待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这绝不是说教学者就应放弃自己的责任,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已知去发现未知,多提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信息意识的培养时对学生思路的开拓——如何变废为宝、变害为利,面对信息危机(如虚假医药广告、药品知识产权问题)时我们该如何通过资料的获取和分析来及时解决。同时重视挖掘单元中具有思想教育性内容,时刻不忘对学生进行教育,如中国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曹炳章、陈存仁等为搜集和保存医药文献所做的贡献等。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不断注意收集、学习其他教学者的先进教法,吸收新教育思想、理念,积极参与教学改革。1989 ~ 1990 年出生的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怀疑精神,但缺乏深入探究学术问题的能力与耐心,如何引导他们关心学术问题,继而去尝试查询相关资料、解决问题,甚至完成科研论文或报告,对于教学者是极具挑战性的。 教学模式 传统教育以课堂讲授为主、以教科书为主,而现代教育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以活动教学为主。我们不能再像对中小学生那样,简单地教给学生科学结论,而是应该讲述科学结论产生的过程,以启发学生探索精神。布置闭合式和开放式的题目,通过团队协作和个人努力,完成检索报告和综述论文的写作,让他们实际感受中医药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严谨性。备课时注意阅读基本教材以外的有关参考书等,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理解问题的锻炼,如文献半衰期、特种文献的价值(笔者发现,学生较多依赖书籍和期刊,较少使用特种文献)等,同时在讲授信息检索部分时偏重于各种网络数据库尤其是 Web of Science 系列工具的查询,信息管理部分时介绍 EndNote、NoteExpress 等管理软件、RefViz 等分析软件的使用等,使同学开始自己动脑怀疑已有结论、同时通过检索获取相关信息解决疑问,正如徽州理学大师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是灌输式教育(注重结果——考试成绩),而现代教育是启发式教育(注重过程——素质培养),后者重视教学进程各环节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形式、手段、结果、分析)的整理优化。在教学方法上,对《检索》课程,我们应去芜存菁,精选教学内容,把握各单元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把它们与医学学科新进展进行有机联系,如让学生自己去找《中国中医药学术年鉴》,去查 PUBMED,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询最新的国内外资料,而且是带着问题去、带着答案归,在技能和知识两方面充实他们。同时采取鼓励引导的态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哪怕是错误的或陈旧的问题,要耐心。注意针对现在的九零初一代大学生的实际特点,针对他们的阅读习惯,选择多种形式的媒体,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如相关软件使用和网络检索工具查询,我们都采用现场查询,由老师实际操作,学生学习的效果较快且好。注意精心设计教学策略,编制科学的课程程序,使内容与形式方法做到优化组合。笔者初步采用现代教育理念,为《检索》编制课程程序如下:(图略) 教学管理 传统教育强调统一,现代教育强调特色。如在美国留学的学生最突出的印象往往是美式教育的开放和包容。在那里,整堂课都是老师带着学生聊、讨论,下课时老师也没有权威性的总结。中国学生可能会问:老师,您就没有一个总结性的东西吗?老师会这样回答:“任何东西都没有标准答案,我的作用就是开发你的想象力,给你想象的动力。”其实技术的东西都容易掌握,教育的关键,是培养一种开放的思想方式。“知识”往往是比赛记忆力,而人类最大的财富是想象力,超越前人想象是最有意义的。如果老师给出了科学的、标准的、唯一的答案,自然能给学生以知识,但往往也占据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束缚了他们智能的发展,管理起来固然方便,却不利于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不利于他们充分发掘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完善自我。《检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答案:在面对同样的课题时,每个人的检索策略都是不同的;在面对同样的资料时,每个人的切入点也不可能完全一致。这种差异性正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 考核方式 现代教育理念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开卷考试 + 专题报告(论文)+ 技能测试”。这也就是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笔者体会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形成性评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好处:①“形成性评价”将试卷考试、论文与平时成绩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监控教学质量,帮助教学者及时准确掌握每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成,使学生按既定目标发展,完善受教育对象的知识认证、技能技巧、智能发展和个性发展。其中的小论文部分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在课上课外用自己的已知去发现未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启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同时了解到学科最新进展,将书本上的成熟理论与现实的最新发展联系起来。②“形成性评价”使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得到保证,“形成性评价”便于教师将每个教学单元的新知识、新概念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准确地表达给学生。同时,有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认识理解问题,将理论与应用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现在在教学过程中布置的三篇小作业分别为:第一周:请阅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 2020)》,选择你感兴趣的方向,查询相关资料,写一篇读后感。第四周:传统文献检索,自主查询两则新安医家医案,并做出分析。第六周:现场检索,“中西医 / 中医 / 西医 / 针推治疗疾病”,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一篇检索报告。在“形成性评价”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习过程 ! 学习态度 从传统教育的“要我学(被动)”到现代教育的“我要学(主动)”,这中间还有一段路程要走。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更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给学生创造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检索》课程半开放型的现场检索选题,开放型的小作业和论文,都有这样的功效。同时,选择恰当的范例以及运用学生的已有知识,造成问题的情境,以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面对三大医学两难问题时,我们是该选择放弃,还是积极进行相关资料检索,以做出在那种情境下的最佳处置方案。 结语 总的来说,笔者以为,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①传统教育中,学生的学习生命成本太大,学的东西与他们所需不成比。我们教育者应该利用各种可能和机会深入学生,关心和研究学生(现在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还是比较认真的,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考研和就业上,专业的精细学习、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等尚显不足),与学生保持沟通渠道和良好的互动关系,了解他们的所需,解决他们的学习困难。②原有的学生评价标准单一。“什么样才是成功?”这个问题困扰了一代代小中大学生,我们需要建立一整套“多元评价体系”,推行“形成性评价”。人才需求本就有多标准、多渠道,而我们在教育中需要将这“两多”贯彻下去,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心中有数,对自己有更为积极的评价,面对困难时也有更多的自信从容面对。如德国学者弗兰克《活出意义来》所说:“人生的意义并非只有获得成功这一条,还有另外两条,一条是静默地思索,一条是忍受苦难与孤独。”③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也应多元化。对学校的成功与否、专业的优秀与否、教师的敬业与否的评价不应只局限于单一的指标,尤其是唯大小而论、唯经济而论、唯分而论,画地为限,给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平添束缚,而应按照现代教育理念,给予更多的自由,让教育者有“立于云海以观风”的畅快。 现代教育论文:浅谈社会课教学的现代教育媒体运用 现代教育媒体运用的目的是优化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而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环节,媒体运用就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社会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去设计、选择和运用。 一、 对于认知目标,提供感性材料弥补学生已有感知的不足。 社会课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认知社会。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最佳境界是从鲜活的生活实践中得到。但许多知识学生是不可能实践的。因此,教师应恰当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提供感性材料弥补学生感知的不足。 例如,教师在教《工业革命》一课,为了认识瓦特对工业革命作出的贡献时,可出示三幅图,即手工纺纱图、手摇纺织机图、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图,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从而激活了学生对工业革命意义的探讨。 二、 对于情感目标,提供形象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社会课教学,包括生活常识、历史、地理三大板块。如果教师未考虑学生的情感,很容易从头到尾“满堂灌”,使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那学生根本谈不上有兴趣。而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思维的火花”,学习兴趣决定着学习效果。因此,社会课教学的情感目标是不能忽视的。 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就要选择好媒体,通过媒体来提供形象生动的材料。例如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师照本宣科的讲授根本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不如节选一段《珍珠港》,让学生在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震撼人心的影视效果中去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经过、结果。 三、 对于思维目标,设置问题以引发学生的思索。 社会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点并不需要教师的“灌”,而是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得到的。教师应该本着尊重学生的观点,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来设置教学中的思维目标。要在社会教学中很好地实现思维目标,教师就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设计学生喜欢且愿意探讨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教《农业生产》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农业生产的地区性这一特点,教师可用计算机设计一段苹果和柑橘的对话,(苹果对柑橘说——欢迎你来做客。柑橘回答——你那儿太冷,我受不了。)学生看后,教师提问:1、你听了它们的对话,知道什么?2、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生长习性?3、这个小故事说明什么?这样学生通过思考得到自己的结论。 四、 对于技能目标,创设社会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社会课教学的关键是为儿童的社会化导航,即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要在受到时空限制的课堂中实现技能目标,现代教育媒体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按照教师意图,创设社会情境,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学习乘车和乘船》一课时,教师可扫描长沙市的交通图,在图上有一个卡通小人,让学生帮助卡通小人选择乘车路线,这样学生在课堂里也能进行具体的实践。 综上所述,社会课教学中,教师运用好现代教育媒体,将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教育论文: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再现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再现教学、教育技术、教学目标 文章摘要:在历史课的再现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一个特定的历史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处理和分析感性材料的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进一步达到教学目的。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旭麓先生曾非常精辟地指出:“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正在进行的历史。”而历史教学则是借助各种手段使历史现象再现,然后再从各种历史现象中总结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历史教学我觉得一般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再现教学,其次是总结规律。本文即是探讨在历史再现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历史教学必须遵循认识历史的基本规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首先就必须运用各种材料和手段激发并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在头脑里再现有关史实的具体情景,形成生动的历史观念,以便他们经过自己的分析得出正确的认识。实施历史再现教学,这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解,恐怕学生很难会形成具体的感性认识,这时候就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忙。 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历史再现教学的作用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更好地再现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课堂,是目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而实用的手段之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来思考和探索历史知识的奥秘。例如: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有一节书讲到了重庆谈判,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帮助教学,还可以播放资料短片《重庆谈判》,并且在播放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具体思考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反复邀请到重庆谈判?明知道是龙潭虎穴为什么还要去闯?并且还可以结合我们自己来考虑,假如换了我们自己会怎么做?结合书上的知识,更进一步懂得决策的正确性。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现代教育技术又能较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突破时空的局限,变静态为动态,好象一下子就把学生,把我们自己都拉回到了历史事件发生的那个时代,更能够设身处地考虑当时的情形。在说明历史事件、概念、史实时简明准确,省时省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也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处理分析感性材料和辨别真伪材料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历史再现教学主要是通过播放历史记录片和影视资料等等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就涉及到一个处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这种分析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例如: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里讲到宰相制度的废除和内阁制度的形成,关于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历来就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这个时候就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播放影视资料《宰相刘罗锅》中的一些场景,并结合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中的情节,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其中的区别,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宰相制度存在的时间范围,从而辨别影视资料中的错误之处。这样的做法比枯燥乏味的解说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也能吸引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三、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学生按道理说应该是学习的主体,但是现实情况是,在很多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一直是广大历史教师在思考的问题,我觉得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再现教学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下,教学再也不是教与学的简单相加了,它逐渐被师生互教互学所取代,历史课堂应该成为对话和交流的平台,教师需要以一种比较民主的心态善待学生。再现教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历史尤其是古代史,毕竟是过去很久的现实,再现起来非常困难,仅仅靠历史教师一个人肯定是难以胜任的,因此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显得更为重要。比如在讲到必修二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们观看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的变化,然后让学生自己分组讨论,分析全球化趋势对我们的影响,这样的教学效果明显要好得多。 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发挥德育教育功能。 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作用的学科,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带有爱憎分明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是历史教学的灵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交流,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起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氛围,从而进入历史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做到以史动人,以史育人。例如讲到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的时候,首先播放历史记录片《外交风云》,让学生初步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状况,因为新中国初期作为第一任外交部长,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所有外交活动,他的外交风云实际上就是当时中国外交的缩影。 总而言之,在历史课的再现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一个特定的历史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处理和分析感性材料的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进一步达到教学目的。 作者:何平,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在校期间热爱写作,曾多次获得优秀论文奖,并成功申请到 学校的科研立项。 现代教育论文: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教学中的思考 相关的思考主要依据以下4点进行讨论: 1. 教学媒体的基本性质中,安东尼?贝茨有以下观点:不同媒体有不同的专长,焦点是在给定的条件下,运用何种媒体最合适,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去选择有效媒体。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本是思想: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相关认知结构通过“图式、同化、顺应、平衡”进行。图式是指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是已有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顺应是指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平衡是主体的发展趋向,主体主动趋向于与环境平衡。由此可见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而顺应则是质的变化,创立了新的图工或调整原有的图式,平衡则强调了主体在认知发展建构过程中的主动性。 3. 现有教育体制下对教学的要求:更多地关注学生通过本学科课程内容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思维。 4. 学校及学生自身的升学压力,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能恰当把握各种课程要求所包括的知识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下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根据以上讨论,总结出对各教育媒体应用的几点粗浅认识,现提出以供大家交流。抛砖引玉,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对于教学难点的知识,建议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难点知识在建构主义认知结构中一般属于“顺应”的部分,即要求改变原有的图式或创立新的图式。在学习中学生往往表现为“想不到,理解不了”。最好的方法是创设同样或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具有情境体验,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而现代多媒体技术无论在表现力、重现力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不仅如此,多媒体技术通过创设虚拟情境或虚拟实验环境,让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感性认识,为建立新的图式奠定基础。提高学习效果。在这里我想指出的是,尽管如此,仍然不赞同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一堂课中,甚至是在一个阶段的教学中大量堆砌图文、呈现声音、影像等内容,使得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喧宾夺主,影响学生对整个知识结构及考试所要求的知识深度的把握。高中地理必修中,这一部分知识如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地理意义、日出方位的判断、三圈环流等。 2.课程标准中重点知识的教学,该部分的教学重点应落在对知识深度的挖掘上。注重对考点的分析,出题者所表现出的意图的分析、考核方向等,并在教学中选择经典的题型对学生进行精讲精练。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的作用基本上可以相当。小黑板甚至是用粉笔在课上进行举例的效果与用多媒体技术投放的题目是一致的。当然,二者各有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的题目在内容上、形式上都会比传统教学媒体的更加优越。但传统的教学媒体对于教师的“教”的连贯性却有更大的优势。高中地理必修中,如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分析、交通线区位分析以及区域发展分析等等。 3.课程标准中难度一般但在学科知识体系地位重要的知识,从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平台来看,现代多媒体技术能很好的满足这一要求,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搭建平台。但从提高教学效率来说,传统教学媒体由于主要是教师在讲、演、练,所以与教师能很好的融为一体,学生的目光及注意力始终在教师上,从而有利于教师对课标中知识运用的引导。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当然能更好的达到这一目标,但会花去更多的时间,而对于教学工作来说,时间是宝贵的有限的。在所花费时间相同下二者的差异实质上是学生建构的知识与应对高考能力之间的差异,即知识掌握了与能不能在考场上准确、快速的进行答题二者是不能等同的。在笔者看来,知识的掌握是完成答题的基础,但要想能在考场上驰骋,获取理想成绩则必然要进行相应题型的训练和与试题同能力要求的模拟讲练。教师在这方面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与教师已结合的浑然一体的传统媒体也就具有了突出的位置。例如高一地理必修中陆地水的分析、矿产等。 4.课程标准中掌握较次要的知识点,由于该部分知识往往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地位不是很重要,同时又不是考核的重点。这时,教师可充分提供一些资源,如网络、相关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这部分知识在教材中相对较少,如高一地理必修中聚落一节。 以上讨论,实质上是受制于我国教育大环境的。我国目前教育的课程设立为学科课程,由于学科课程是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因此就必然存在可能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局限性。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引入了注重学生兴趣、能力培养,强调学生通过活动来获得知识经验。建构主义理论的流行充分反应了这一趋势。因此,本次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应对这一教育形势,充分优化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成绩。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分析难免挂一漏万。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现代教育论文: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音乐欣赏课,优先教学模式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对于优化音乐教学过程,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利用其色彩鲜艳、图形生动、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一种声音、文字、图象相互结合而富于变化的学习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司,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视觉和听觉的共鸣,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如在欣赏音乐童话《龟兔赛跑》时,我运用多媒体的支画,首先向学生介绍作者、作品、创业时间,然后介绍单簧管、大管两种乐器的特点,听单簧和大管吹奏的小兔和乌龟的音乐主题,单簧管用关于变化的音色吹奏出乌龟缓慢低沉的音乐形象;通过直观的动画使学生对单簧管和大管的音乐及形状有初步的了解,而两种不同的乐器,就可以表现小兔子和乌龟这两种不同的小动物来。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课堂情景,加强学生对音乐情感表达的领会。 又如在欣赏《龟兔赛跑》时,我运用了多媒体声、色、形、动的特点,创设情景,通过片断的欣赏,用不同的方式诱导、启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解决难点,并制作成单位的MTV让学生欣赏,看着有趣的画面,倾听乐曲,欣赏凭借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音乐与动画结合并以听觉辅以视觉形象,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它们的模样,常常地吸引了学生们,他们情不自禁地模仿着兔子与乌龟的样子,随着音乐表演起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时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乐曲的内涵。 以上实例说明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在语文、数学、自然教学中适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同样有它的价值,教学手段的更新为教学模式的探讨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代教育论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多媒体组合教学是一种较先进的教学工具,是教与学的辅助手段.传统的体育教材只是文字叙述,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信息形式的多样性是多媒体的优势,它以各种形式,从各个角度,从不同侧面,多信息、多视角、全方位、动态的表达科学道理,揭示自然的奥秘.因此,多媒体用于教学将具有广阔的前景,体育作为溶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身体锻炼为一体的学科更是大有用武之地,不论是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还是体育技术课的教学.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如人体结构、人体生理、体育卫生保健基础常识等.如能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图片和动画可以生动如实地展示人体的构造和功能.体育技术课的教学,如田径、体操、球类等采用多媒体教学同样有显而易见的优越性,通过视角形象展示规范动作,通过动画揭示动作的力学原理,学生耳闻目睹,既了解原理,又能将动作要领熟记在心,再有教师指导动作,运动技术定会迅速长进.如何将多媒体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使之成为传统教学的延伸、升华,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体育教学媒体主要包括挂图、模型、录音、投影、幻灯、电视、计算机等设备及其载体。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些教学媒体可实现立体模拟、平面模拟、语言声音重现、静态实景重现、呈现动态过程以及促进教学双方进行交互作用。其主要目的是给学生在学习体育时提供不同的刺激,控制直接的教学环境。青少年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由于其身心发育的原因,往往容易产生兴趣的转移。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便学生在不同的刺激下,保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掌握体育技能,克服传统教学容易出现的厌学情绪。另外,通过多种媒体的运用,还能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智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多媒体用于体育教学无疑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但优越性能否充分发挥,关键在于媒体的制作和选择,如何将多媒体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使之成为传统教学的延伸、升华,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为此谈谈自己的观点认识。 一、多媒体的直观性有利于体育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借助多媒体教学,它能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多媒体手段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关创造出良好的氛围。例如,小学五年级排球教材中的正面双手垫球,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击球动作中的“蹬地、抬臂、跟重心”的理解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整个击球动作的重点和上、下肢协调用力,学生很难体会,教师的分析讲解与学生的认识理解总是隔着一层,即使学生能够将教师的讲解一字不差地复说,也未必说明真正理解体会到动作的关键。我经过反复考虑后采用了计算机CAI课件,结合教师的讲解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加深理解。由此共制作了三张动画,第一张是击球动作中的蹬地技术,通过计算机屏幕闪烁显示动作的部位和用力的方向,并屏幕显示“蹬地”的慢放动态过程,有效地从各角度、各侧面来表现运动的方位、距离、运动轨迹等空间特性,让学生建立起只有运用充分的蹬地才能将球垫出的概念。第二张、第三张是击球动作的难点“抬臂、跟重心”,通过制作软件,适时地用电脑加以调控,进行动作的分解演示,并对错误加以区分比较。这样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识别能力,有利于学生正确掌握技术动作。通过屏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动作,用暂停、重放、慢放等功能特点,让学生看清动作过程及技术关键,边放边讨论,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理解“抬臂”不是手臂垂直向上抬,而是手臂跟着上体一起,使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达到协调的目的。为使学生的认识体会进一步巩固,我提问:“如果去掉蹬地、抬臂、跟重心三个动作的其中之一,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同时通过计算机慢慢地将一个一个地动作交换隐去,学生看到了动作连续图极不协调的画面,由此,进一步体会到整个击球动作技术中的重难点。这样教学,既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协调配合的概念。 体育教学中,利用多种媒体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直观化,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教学有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二、多媒体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多媒体以其本身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这对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极大的价值,它提供的许多可能性往往是我们普通教学手段所难以企及的。多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带学生进入愉快的教学中,使学生对体育感到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中。 在设计编排中,我始终注意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材中跨越式跳高的第一次课教学中,怎样才能吸引学生?我找了一盘录像带录下了几位获得世界冠军的跳高运动员整个跨越式跳高动作的完整过程,用在导入课前先给学生放映展示,同学们看到优美的动作,不禁摩拳擦掌,情绪兴奋,禁不住赞叹起来,再配上飘逸的慢动作示范,加上教师的导语配合,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一堂课45分钟内,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不可能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线上,这与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的特点有关,为了再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一堂课的尾声,放一曲优美的慢节奏音乐,把体育的动律感和音乐的节奏感融合起来,使学生耳闻其声,心如其境,这既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又达到了全身心放松的目的。 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把涉及的重点内容的有关录像画面展示出来,既能起到让学生领会动作的作用,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投入体育课教学中。 多媒体的一些尝试,使我感觉到多媒体的特点或者是优点是常规教法所没有的,也是无法达到的。不同的教学媒体,均有各自的作用特点,只有合理使用,才可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我们要充分利用多种媒体的特长去呈现不同的教学内容或体现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多媒体辅之以体育教学中是很值得尝试、探索和推广的。 现代教育论文: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芙蓉区东湖小学 李蓉 几何学是研究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的特点是有很大的抽象性,这与小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形成了矛盾。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借助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但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加入,使得几何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为了让这种技术应用到小学几何教学中,使几何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我想可以作以下一些尝试: 一、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 一些抽象的几何知识单纯靠在黑板上画图、教具演示、教师口授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使静止的图形变得通俗、易懂。如图: 三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3cm、2cm、1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4 5 学生可能一般列式为3²+2²+1²—½*(3+2+1)*3=5(平方厘米),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三角形由图4的位置旋转到图5的位置,利用电脑的动态优势,分割、旋转图形学生可以得到多方面启迪。另外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思考题也可以通过电脑进行分析、解剖。 二、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发现本质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这样才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数学慨念。如:《圆柱、球的认识》中,教师用电脑按顺序呈现图形: 1、呈现实物图:罐头盒、圆水桶、篮球、玻璃球 2、抽出实物图:呈现直观图,图上有许多线条和小黑点的阴影表示暗的部分。 3、抽出直观图,显示几何图,用实、虚线表示。 这样的演示促进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如认识圆锥时,可把课堂上难以看见的生活实物:建筑物的圆柱顶,机械零件,农民堆谷,吊车堆煤等实物,一一用实物展示,扩充学生视野,帮助理解知识。 三、展示多种解法,发展学生想象 一道几何题有多种解法需要同时展示给大家时,用黑板或其他教具会很麻烦。而电脑可以将这些解法一起展现,可扩大知识容量,积累丰富的感知材料,为大胆合理的现象提供了充实的基础。如:一个长方形,两个半圆,半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要求学生用这两种几何图,组成阴影部分面积是长方形面积减去一个圆的面积。解法摘一些如下: 四、练习丰富多样,灵活多变 练习是几何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有梯度,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新授知识。用现代的教学观 设计出的练习更贴进学生,贴进生活,而电脑则可将这些灵活多变,生动有趣的练量展示到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五、人机互动,网络教学 交互式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远距离双向交互教学模式。在教学几何知识中,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一般来说网络教学有两种途径,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可登陆一些教育网查询有关几何知识。这样培养了学生有效、迅速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发展,只有正确适当的运用它,才能发挥最佳效应。 现代教育论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于英语课堂之我见 英语课是综合性工具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学以致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要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的,但我们目前的条件状况却并没有使其发挥的余地,这在客观上限制了它的巩固和提高。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在日常授课中注意多加强语言使用的训练,使学生学会英语思维,接受纯英语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听、说、读、写英语形成习惯,这对他们的英语的进步是大有裨益的。 为此,在日常授课中,我一直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加强听说训练,即使一些较难的单词我也尽量用简单英语解释。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发觉学生的领悟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反映在课堂回答上比较积极活跃,听力测试通过率较高。但缺点也因之产生:学生易产生松懈和厌倦心理,他们要时刻集中注意力去捕捉老师讲的每一点信息,稍有疏忽便可能错过对一个单词或一句话的理解,长而久之便想放弃,于是就懒得去仔细听讲了,形成恶性循环,成绩便很难提高了。 这时,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帮了英语教师一个大忙。它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的情景当中,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和不断冲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进行,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较强的反射,留下较深的印象。具体来说,我用过以下一些操作,提出来请广大老师批评指正-- 在复习上节内容上,我采取对话问答或习题巩固等方式,对话辅以图片(pictures)或文章(articles)进行,一般采取集体作答(together)或双人一组作答(in pairs)。习题的处理连同答案一起设计上,使用微机幻灯片放映,答案单击显示,逐个进行。 在教授单词时,我把单词用微机幻灯片展示在大屏幕上,每个单词跟着相关解释,然后打开录音机放音跟读几遍。记住之后,再辅以单句翻译,加强巩固,这样新单词便在语音、语调、拼写、释义、运用等几个方面得到加强,想记不住都困难。 在巩固了新课、熟悉了单词之后,就要对新课加以处理了,这时现代技术更显出了它的无穷魅力,你可以用简明的图片(或从剪辑库中提取或手工制作)将课文的大体概况作一图标式的解释,辅助学生的课堂学习,并且可以在听课文录音的同时,将课文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思考问题。问题的设计尽量贴近课文的内容,同时可以起到训练学生听力和对课文理解力的双重目的。此外,我们还有大量的媒体软件可以利用,学校音像阅览室里有各种各样的有关课文的磁盘和软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成组片插件,链接控制播放,真的是方便极了。剩下的习题处理更是灵活自如,从题型设计花样上,想达到的目的上你都可以使用不同的效果显示,尤其是各种教学软件的使用更增添了它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能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再者,我校国际互联网的开通,极大地将思维引入了一个更广泛的领域,将现代教学技术的概念进一步扩大至整个互联网这一庞大载体,使得我们能够做到随时从网上截取及时有用的信息用于教学和研究,从而更大范围地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这是以往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我就曾利用网上信息上了一节较成功的英语自主选修课,我把从网上捕获的关于圣诞节的故事,贺卡及插图和几首圣诞诗歌搜集整理在一起,加上课上我的解说和介绍,在圣诞节到来的时候,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选修课。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我们只是才刚刚开始,就已经显示出了它的极大的与从不同的优越性,随着它的深入和加强,它的更大更优越的作用必将得到更淋漓尽致的开发,这对于素质教育的推行,学生及教师负担过重问题的解决,谁说不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大事呢? 现代教育论文:现代教育技术对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体系已进入了全面实验阶段。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的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评价与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改革。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而现代教育技术在辅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学模式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值得探讨。 现代教育技术对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最大,它极大的改变了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下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是新的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学习方式。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按我的理解,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自发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自动投入到学习任务当中(这种投入包括情感投入),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作出相应的调适,并能获得良好的高品质的学习效果和情感上的满足体验。 1.1生动形象,激发兴趣 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时,他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会影响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在教学中大展身手,使教学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即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 1.2 打破局限,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美丽的校园》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么一个课件:把学校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用摄像机拍摄成视频,让学生感受学校的美丽所在。再把学校的两排银杏树拍下来,让学生用老师捡来的银杏树叶子制作美丽的校园场景,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非常兴奋和积极的状态,争着和老师、同学讨论。有个学生刚想出一个情节,特得意,但在跟同桌讨论之后,马上又推翻了,重又进行新的补充和翻新。在上述的状态下的学习就是一种高品质的自主学习了。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加入,很难想象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1.3改变授受局面,增强学生参与性 一般来讲,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参与的活动,才会发展为自主学习。如在《有趣的面部表情》一课中,学生一看书上的漫画人物,都说太难,不会画。如果这时候要他们去创作,那就是一种机械学习和被动学习,学生的热情、灵感都处于沉寂状态。笔者设计了一个贴五官的游戏,把眼睛嘴巴简化成弧形的小段,让学生自己上台来操纵鼠标,变化它们的方向角度就能拼出各种表情。拼出一种表情,笔者就点出相应的漫画人物,都是他们最喜爱的形象比如柯南、樱桃小丸子,配出笑声哭声等。学生都跃跃欲试,在作画的时候还互相做表情,效果很好。 1.4降低教学难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多媒体恰如其分的声、形结合,常常能把学生带入美的情境中,多媒体在教学上大大强化了美术教学的视听效果,减少了教学的难度,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产生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激发出创造力。而且能节省教学时间,实现精讲多练,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如《美丽的剪纸》一课,应向学生说清设计时要避免的几个错误,笔者点击鼠标,出示一种错误的设计法,让学生讨论错在哪,如果这样剪,会怎样。并依次出示用此种设计法剪出来的错误图样,学生看了以后,很快掌握了方法。还有一些常见的方法比如通过“变色”、“闪烁”等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学生注意。多媒体的应用使原来较难讲清的问题变得简单,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激发学生的信心,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效果自然好。 2 明确主体,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1促使教师改变观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客体的观念根深蒂固。新课程的改革要求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运用多媒体,教师更多地处于协助者和合作者的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行使主人的权力,与学生一起去面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2促使师生关系和谐 长久以来,老师都是高高在上的,在学生面前,老师永远都是管理者、领导者、指挥者,学生是被管的对象,在这种气氛下师生关系紧张,学生置疑都不敢,哪里还能提创造呢。而在运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像一个组织者,引领者和主持人。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引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组织课堂,帮助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3 改变教学模式,进行因材施教 3.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使得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小组媒体教学法、微型教学法)、个别化教学和网络教学(交互式网络教学、远程教育)并举的局面。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各自的电脑上进行一题多解,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一课的作业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等。 3.2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 美术课的作业形式似乎没有什么可置疑的,那就是在纸上画——水彩笔、铅笔、颜料、毛笔墨汁,以及做——剪纸、泥塑、扎染等等。然而学生的智商和对科学技术的灵敏度都在提高,多媒体的出现给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快地与新课程改革同行,教师要充分、正确地利用多媒体,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相信每个学生都能画出最美丽最生动的画卷。 现代教育论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搭建把握知识与形成能力的桥梁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知识是智力和能力的基础,学生把握知识从而形成自身的能力,并体现出来,就成了素质教育的落脚点。那么这一切将如何实现呢?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一难题可以说已被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进入课堂迎刃而解了。电教媒体调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增大信息输出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并有利于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促进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适应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科学性是它的内容,丰富性是它的内涵,多样性是它的形式,创造性是它的灵魂。那么现代教育技术的引进就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在教学中我大胆尝试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基本环节如下: 激 趣 ——— 质 疑 ———讨论 ———点拨 ———提高 (以趣激学)(以疑促学)(讨论励学)(启迪创造)(精博内化) 此模式具有自学、辅导的特点,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基本路子,不拘一格,可变化,求实效。它能因课型、课文、学生的不同要求而变化,形成若干变式,以求体现多向探求,多向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去实现综合能力的培养。 激趣——创设美妙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之本,学生没有兴趣就是死学,只有当学生充满兴趣的时候,才会有创新思维,本模式就在教学的第一步设置激趣环节,以趣激学。例如《可爱的草塘》一课中,学生对北大荒比较陌生,知之甚少。所以在一开课就利用电脑进行背景简介。还有《威尼斯的小艇》,在开课初我设计了一个形象生动的猜谜游戏,为突出本课重点“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奠定了良好基础。图文并茂的动画一下子拉近了学生的距离,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受。这样处理,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变繁为简:把繁琐的分析变为简单明了的动画;变易为难:把课上的照本宣科变为课前的程序设计;变长为短:把近几分钟的讲解变为几秒钟的动画演示;变静为动:把学生的静态听讲变为心情激动地观看,唤起学生急切的探究心和自主参与意识。 质疑——发散变异思维 培养质疑能力 创新意识是一种渴望用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超常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愿,而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我注意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在《大海的歌》一课中有一目标是“了解作者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对这一问题学生一步答出有些困难,这就需要一系列的问题去引,而一系列的问答既耗时大,又见效低,学生兴趣不会被激发,所以我在这儿设计了一个“步步高”游戏: 谁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景物? 主要句子是什么? 每句讲什么? 共有几句话? 这个“步步高”游戏具有直观性、交互性、可操作性。通过清晰的图像,逼真的色彩,再配以有坡度的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这样循序渐进,台阶式的激发使全体学生都愿都想去尝试回答,从潜能生到优等生都有不同的成功体验,可谓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讨论——拓宽训练形式 增强表达能力 1. 个人尝试探究 在《大海的歌》一课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去理解体会码头上看到景物的特点。我利用计算机AUTHOWARE编程语言制作了一个填词练习: 请从题下的备选答案中选择: 作者在大海上看到的是: ( )天 ( )云 ( )海 ( )朝阳 蓝 湛蓝如洗 灿烂 火红 瓦蓝瓦蓝 正从东方升起的 白 墨蓝 碧绿 …… 这一练习较简单,所以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究,通过放大图像,展示操作过程,显现内容,利用计算机形象直观的特点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激情,动手兴趣,从而加深理解,增强记忆,还在强大信息输出量的同时增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实现了理解积累词语的目标。最重要的是给了每个学生一次尝试的机会,他们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自由填,增大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再如,《可爱的草塘》中我设计了一个精彩有趣的词语检测,要求每位学生通过自己尝试练习后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了解有关的资料,计算机把远的拉近了,把虚的变实了,把抽象的具体化了,真正体现了自主参与、自主创造,从而实现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实质性提高。 2.小组合作促究 在《威尼斯的小艇》中我设计了一个理解体会比较重点句子的练习,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交流加深了对小艇特点的印象。运用电脑可以弥补感性差距,时间约束,空间限制,变枯燥抽象为生动形象,根据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大的信息资源,满足学生的阅读欲望,确实为阅读教学另辟了一条新途径。 点拨——加强理解深度 提高阅读能力 在《蝙蝠和雷达》中蝙蝠从嘴里发出超生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到耳朵里,于是蝙蝠就改变飞行的方向。这一节较抽象,而且是无形的,学生只有把这一节理解透彻,才有可能理解下一节,基于难点要巧妙地突破,而教师的口头讲解又显苍白,所以教师在这里设计了一小组课件:把过程分步演示,并把超声波变成有形弧线,动态地推进和返回。屏幕上的图像一出现,这边的眼睛都瞪得大大的,知识的那种高密度,课堂的那种大容量,进程的那种快节奏,气氛的那种活跃,令人赏心悦目,是一般常规教学所万万不能及的。这样一变一演,在直观画面的引导下,理解有坡度,难理解的变得容易了,学生学得兴致盎然。 提高——结合目标检测 形成综合能力 凭借词、句、段的练习,学生对知识实现了“回收、加工、提炼、内化、运用”进入升华阶段。那就体现在随机进行仿说仿写,例如在《可爱的草塘》一课中对草塘美景和小河美景的导游介绍,就可借助电脑营造氛围创新情境,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通过实践真正形成能力,持之以恒,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有很大的进步,对学生来说是受益匪浅。这样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贴近生活的仿说训练适时、到位,使学生学有所用,储备下的能量有发挥之时,切实满足了学生的创造欲望。 教无定法,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探索,就如宇宙空间是永无止境的,就像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没有边缘的,需要不断的用心研究与实验。兴趣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启动,发展起来的。小学生好奇心特强,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就有刺激感官的作用,它还能促使学生在不同层面,从不同角度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自觉地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不愧为把握知识和形成能力之间的一座坚固的桥梁。 现代教育论文:学年现代教育技术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开放高效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为动力,以“发展内涵,提高质量”为重点,切实抓好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提高工作,开展信息技术的培文秘站版权所有训,发挥信息技术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玄武教育理念,深化课程改革,进行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进行资源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全面、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为实现“玄武教育在南京率先,江苏领先,全国争先”的目标而努力。 ⒈开展开课题研究工作 以“三学双动”总课题为导向,以我区十个省级现代教育技术课题为切口,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在课程改革与实验的研究过程中,加快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在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中实现突破。 配合省市电教馆做好我区省级“十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的结题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全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向纵深发展。重点在教育思想的整合、学习内容的整合、教育形式的整合、教育技术的整合合教育资源的整合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实验。积极主动地与教研员联系、配合组建资源开发队伍,大胆进行研究与实践。 ⒉形式多样,切实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全面提高我区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做好第三轮江苏省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考试工作,切实按照省市要求制定计划,做好报名、办班、培训、辅导和帮助待考教师顺利通过考试。并切实指导参加培训并考试合格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骨干教师培养。吸取南京市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的经验,进一步提高全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素养。 坚持全区电教员每月的例会制度,学习理论、传递信息、交流经验、研究问题,进一步提高各校电教员的素质。 与各学科组紧密结合,选择一些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掌握一定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通过理论授课、撰写论文、实践操作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其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操作、实践水平,在教学实践中发挥骨干作用。 积极组织全区电教、计算机教师开展“网络环境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强化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地位和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开展上好一节课、说好一次课、演好一个课件、写好一篇论文的“四个一”活动。 ()充分发挥我区网络建设方面的优势,加强对学校教师进行网络知识方面的培训。进一步加强对教师使用玄武信息网的培训,使其能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充分使用网络资源,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积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加强对教师使用网络资源的指导,不仅管理好、使用好信息网,而且还要进一步开发信息网的功能,为我区的信息化建设培养一批骨干教师。 信息中心要加强信息服务意识、提高信息技术水平,积极为全区、全校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信息和有效的技术支撑。要采取措施,加强我区各中小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积极推进各校校园网和多媒体!设备的有效使用。 中小幼各学科要根据各自特点,会同信息中心,开展行之有效的学科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培训,确保全区中小幼教师在今后的两三年内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积极按照省市电教馆地要求,做好新一轮省级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考核工作。 ⒊立足新课改,切实提高我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水平 做好我区十所现代教育技术窗口学校的“十一五”省级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申报工作,并对这些学校执行省电教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示范)学校工作规程》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 积极努力争取参加全市的“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县)验收”,并争取验收通过。 与各个学科组紧密配合,利用学科教培活动和电教例会,学习、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尤其要着力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工作必须建立在“五新”基础上,即:立足新课标、建构新课堂、推广新资源、新经验、形成新特色。 定期推广有价值、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软件,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根据教学内容自制课堂教学软件,充实学校和全区的教育资源。各校要充分发挥学科资源建设中心组的作用,广泛搜集高质量的学科资源,同时,充分发动学科教师提供原创性资源,充实学科网站。为学科教培和教师交流提供更大的平台,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提供更丰富的资源。 本学年,结合“四边”课堂教学研究,各校不仅要积极探索视频案例的建设研究,更要积极地使用这些素材,努力提高“四边”课堂教学研究的水平,提高教培的质量。 信息中心要在提供技术服务的前提下,积极协调区内资源、搜集外部信息,努力为各学科提供优质资源信息,并积极与学科教研员合作,制作出能体现“四边”课堂教学研究水平的教学案例,从而为我区广大教师提供更好的服务。 ⒊以制度建设和省市级评估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我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文秘站版权所有 重点抓各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制度、资料的建设。对我区各校移动多媒体设备、网络教室的使用率进行调查了解,强化管理,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使用、管理办法。要依据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实验学校的标准,定期对各中小学、幼儿园的电教现状进行效益评价,为省市示范、实验学校的新一轮验收做好准备。 要克服重“硬件”轻“软件”、重投入轻管理的思想坚 决杜绝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的做法。积极调动各校电教员在电教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各校电教设备的投入产出率。我们将选择两所(中小学各一所)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学校,召开全区的现场会加以推广。 ⒋加强硬件建设,全面提升教育信息中心层次 根据科教培电工作的需要,高水准建设区教育信息中心,实现教育信息中心由电教服务的职能向软件开发和管理的职能转变,推进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提高对全区中小学信息化进程的管理水平。 在校长室的统一安排下进一步推进我校信息化的进程和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通过合作开发等形式设计、制作有关软件,力求满足我校科教培电管理工作的需要,并力争在教学质量的分析管理、教学资料的交流管理以及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有所突破;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中心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保证信息中心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重点抓各校教育技术制度、教育信息资料的建设。要依据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实验学校的标准定期对各中小学、幼儿园的现代教育技术现状进行效益评价,为省市电教示范、实验校的验收做好准备。 ⒌提高自身素质 进一步增强玄武区教育信息中心的品牌意识、质量意识、群体意识、和课题意识,不断提升信息中心的层次。 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师德修养,把学校的校风和“三实作风”落到实处。 不断学习素质教育理论,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的研究。在做好常规、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努力提高工作的技术含量。 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努力发挥信息中心的示范、辐射作用,强化对本校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配合做好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 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发扬“三实”作风,团结合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电化教育设备的使用率和效益真正达到“提高投入产出率,发挥工作创造性,加强管理规范化”的要求。 现代教育论文:浅谈小学社会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整体方向 长沙市芙蓉区五一中路小学:胡霞 小学社会是一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最终服务社会的综合性学科,是新型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在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同时,还应该促进学生的情感、意志、行为、品格等方面的社会化。因此,小学社会的教学要面向社会,依靠社会,置身于社会生活环境之中, 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小学社会学科的教学要体现它的“社会性”,就要以社会信息为窗口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透过社会信息窗口,观察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看到生机勃勃的现实社会。但社会课堂教学光靠老师语言、手势、表情来吸引学生是很不够的,它也要求声情并茂,使内容的意境、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情绪三者发生同步转移,把教师的理解转化给学生。要达到上述目的,辅助以电化教学手段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利用音响创造教学氛围,可以启发学生联想;利用图象展现情景,可以诱导学生思维,使学生除了理性的认识之外,还有心灵深处的认可。 要使小学社会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落到实处,提高教学效益,就要进行三方面研究: 一要研究社会,广泛地汲取社会知识,社会信息,不断充实、丰富教材内容。 二要研究学生,了解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与生活实际,对社会生活的态度、兴趣与追求,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所掌握的社会信息,以更好地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三要研究教法,以崭新的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方法,优化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取得最优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上好社会课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它上成学生喜爱的课。直观激趣,运用图片、实物、投影片、录像等多种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既有助于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据此种种我们可以把社会课的教学模式特定为“信息加工”, 从社会生活和社会教材中获取信息,在教学中对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加工,形成对社会的正确且有条理的认识,再把这种认识,即经过加工处理的社会信息逐步建立成完整的具有学科特色的CAI教学模式体系,并实现资源共享,使小学社会学科的教学研究上一个新的层面。 以上便是我的一点肤浅之谈,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探索。 现代教育论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于英语课堂之我见 英语课是综合性工具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学以致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要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的,但我们目前的条件状况却并没有使其发挥的余地,这在客观上限制了它的巩固和提高。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在日常授课中注意多加强语言使用的训练,使学生学会英语思维,接受纯英语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听、说、读、写英语形成习惯,这对他们的英语的进步是大有裨益的。 为此,在日常授课中,我一直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加强听说训练,即使一些较难的单词我也尽量用简单英语解释。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发觉学生的领悟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反映在课堂回答上比较积极活跃,听力测试通过率较高。但缺点也因之产生:学生易产生松懈和厌倦心理,他们要时刻集中注意力去捕捉老师讲的每一点信息,稍有疏忽便可能错过对一个单词或一句话的理解,长而久之便想放弃,于是就懒得去仔细听讲了,形成恶性循环,成绩便很难提高了。 这时,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帮了英语教师一个大忙。它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的情景当中,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和不断冲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进行,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较强的反射,留下较深的印象。具体来说,我用过以下一些操作,提出来请广大老师批评指正-- 在复习上节内容上,我采取对话问答或习题巩固等方式,对话辅以图片(pictures)或文章(articles)进行,一般采取集体作答(together)或双人一组作答(inpairs)。习题的处理连同答案一起设计上,使用微机幻灯片放映,答案单击显示,逐个进行。 在教授单词时,我把单词用微机幻灯片展示在大屏幕上,每个单词跟着相关解释,然后打开录音机放音跟读几遍。记住之后,再辅以单句翻译,加强巩固,这样新单词便在语音、语调、拼写、释义、运用等几个方面得到加强,想记不住都困难。“文秘站有”版权所 在巩固了新课、熟悉了单词之后,就要对新课加以处理了,这时现代技术更显出了它的无穷魅力,你可以用简明的图片(或从剪辑库中提取或手工制作)将课文的大体概况作一图标式的解释,辅助学生的课堂学习,并且可以在听课文录音的同时,将课文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思考问题。问题的设计尽量贴近课文的内容,同时可以起到训练学生听力和对课文理解力的双重目的。此外,我们还有大量的媒体软件可以利用,学校音像阅览室里有各种各样的有关课文的磁盘和软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成组片插件,链接控制播放,真的是方便极了。剩下的习题处理更是灵活自如,从题型设计花样上,想达到的目的上你都可以使用不同的效果显示,尤其是各种教学软件的使用更增添了它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能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再者,我校国际互联网的开通,极大地将思维引入了一个更广泛的领域,将现代教学技术的概念进一步扩大至整个互联网这一庞大载体,使得我们能够做到随时从网上截取及时有用的信息用于教学和研究,从而更大范围地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这是以往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我就曾利用网上信息上了一节较成功的英语自主选修课,我把从网上捕获的关于圣诞节的故事,贺卡及插图和几首圣诞诗歌搜集整理在一起,加上课上我的解说和介绍,在圣诞节到来的时候,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选修课。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我们只是才刚刚开始,就已经显示出了它的极大的与从不同的优越性,随着它的深入和加强,它的更大更优越的作用必将得到更淋漓尽致的开发,这对于素质教育的推行,学生及教师负担过重问题的解决,谁说不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大事呢? 现代教育论文: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的方式分析 如今,现代教育技术越来多地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种媒体,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有效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 1 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几年的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往往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他们在幼儿园习惯了以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故事形式进行学习,而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相对是系统的、枯燥乏味的。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经常利用多媒体把一个个的数学问题放在生动形象、有声有色的故事情境中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更符合低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一课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滩上露出了美丽的贝壳。一会儿,沙滩上就来了很多的小动物,可是它们在吵什么呢?原来小松鼠、大白兔都捡了一篮贝壳。小松鼠数了数说:‘我捡了46个贝壳。’大白兔数了数说:‘我捡了38个。’小松鼠说:‘我捡得多。’大白兔说:‘我捡得多。’沙滩上的小动物们各有各的理。到底谁捡得多呢?还是我们小朋友来给他们当一下裁判吧?”通过比较小动物之间拾贝壳的多少来教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弥补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传统教学中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足以满足现在的教学需求了。传统教学由于教学形式单一,很难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多媒体教学则能有效地改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数学课堂上,有很多“认识图形”的课是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完成的。上这样的课之前,教师要事先准备好教具和学具,但是往往单一的教具和学具并不能说服学生。笔者曾经执教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因为是公开课,所以经过了反复试上。在准备的过程中就为制作4 cm、5 cm、6 cm、10 cm的小棒而犯愁,一开始想到用彩纸分别卷成4种不同长度的小棒,这个时候小棒的问题是解决了,可是后来在操作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大的误差。因为小棒稍微有点粗,学生用4 cm、6 cm、10 cm三根小棒轻而易举地围成了三角形,也就是说让学生误认为“当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时候也是可以围成三角形的”。这个时候,教师再滔滔不绝地强调这种情况在理论上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学生难免不服,这一次操作以失败而告终。 后来,在师傅和同行们的建议下,考虑用竹签、铁丝、细线……作为学具,这些学具相对来说比较细,误差较小。最后,笔者想到用小时候玩的“彩色签子”(一种细长的小棒,有很多种不同的颜色)来制作学具。这一次原以为万无一失了,学生在操作的时候还是比较顺利的,但是还是传来了两种声音:有的学生认为“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也有的学生认为“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小棒虽然很细,误差很小,但是还是很难说服全部的学生,这样的课堂很显然还是有遗憾的。在实际操作中要避免绝对的误差也是不可能的。 当传统的教学用具不能完全解决操作中的误差时,多媒体动画演示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多媒体课件中,笔者制作了不同长度的小棒围成三角形的三种情况,其中最长的一根小棒是固定的,而较短的两根小棒是可以活动的,让学生明确了当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时候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整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厚,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分歧,所以对多媒体动画演示时的结果尤为关注,最后也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3 运用白板教学,实现课堂交互性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也逐渐呈现出了它的局限性。PPT课件是教师提前精心制作的,课件中可以展示教师“预设”的资源,却不一定能体现课堂上学生的“生成”。因为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活跃的,教师不可能预设出学生的每一种思考方式,总有很多“意外”生成。这时,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技术手段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它不仅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还能弥补多媒体教学中不足的地方。 首先,白板教学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手段。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有多媒体所具备的视频、播放等功能,还可以随时暂停,根据学生找到的信息进行圈圈、画画、复制、黏贴等,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和积极思考中来。 比如,在教学“找规律”时,笔者创设了下面的教学情境。 师:今天,老师带了一个故事给大家,这个故事里蕴含着一些数学的道理,看看大家能不能观察出来。(把魔法数学故事屋中的一本《小刺猬的项链》以视频、动画的形式插入白板课件中,教师可以在白板上一边翻故事书,一边讲述,配上轻柔的音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学生带进数学的课堂。) 故事说的是一只小刺猬,一天……,来看一看他们各自穿成的项链吧!这是小刺猬的,这时……,大象看到了……,于是小动物们行动起来,它们决定要给大象一个大大的惊喜。它们做了一条最最与众不同的项链挂在了大象的脖子上。(故事中小动物们带的项链的颜色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师: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你从中读出了它蕴含了哪些数学道理?(出示小动物带项链的图片)仔细观察,它们的项链到底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同桌讨论,集体交流,分别说一说有何规律,白板操作演示(圈出学生发现的规律,并复制黏贴在空白的地方,方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进行比较和分析)。 师:那这些项链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板书:几个为一组,不断重复出现。 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小刺猬第4组珠子有哪些?小白兔第6组的第一个珠子是什么颜色?大象的项链第50组的最后一个珠子是什么颜色? 小结:正是这些图形排列有规律,我们才能很快确定后面其中某个位置上是什么颜色。 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生活中的规律,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其次,利用电子白板,可以改变单一的课堂训练模式,提高练习效率。 例如,笔者在教学“认识多边形”时,就设置了下面的练习形式。 1)运用拖动功能,将预设的问题或情境先隐藏起来,根据教学需要随机提取。拖出预先隐藏的蜜蜂蜂巢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蜂巢是由许多的几边形组成的?学生由于之前已经有了认识四边形、五边形的认知经验,很快猜出是六边形。然后教师拖出:由六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六边形的定义。 2)无限克隆和书写功能,既节约了在黑板上一次次画图的时间,又能将学生不同 的答案一一呈现出来。出示想想做做中的最后一题:“把下面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都分成三角形,最少能分成几个?”因为分法不唯一,所以可以运用白板的无限克隆技术复制几个图形让多个学生在白板上操作分一分、画一画,出现错误也可以用橡皮擦功能擦掉并及时纠正。 3)运用白板中现成的评价模板,学生做完之后,可以直接check答案的正确与否,方便又直接。现代教育技术为师生、生生互动构筑了一座坚实的桥梁。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从单调、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体会到数学课堂也是多姿多彩且趣味无穷的,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努力提高自己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现代教育论文:分析现代教育下校内领导的素养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政治思想素质是学校领导者素质构成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内容,直接决定着学校领导活动的方向,因此,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成为一名合格学校领导者的首要条件。首先,学校领导者必须要有坚强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能够领导全体教职员工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对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次,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有全心全意为教师、学生服务的奉献精神,始终坚持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科学文化知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学校领导者素质中最关键的基本素质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渊博的知识。学校作为知识分子荟萃的地方,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相对比较高,这就决定了学校领导者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丰厚的文化底蕴。除了要掌握与自己本职工作相关的教育、教学、管理知识以外,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历史、法律等知识。在知识更新速度前所未有的现代社会,学校领导者必须加强自我学习,尽可能地了解、掌握相关知识的前沿,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2)教育科研能力。在科技腾飞和教育改革不断求新的当今社会,学校领导者必须要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能够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做学校科研工作的带头人,并将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科研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不断创新,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活力。 组织管理素质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教育管理的现代化,要善于组织、控制、指挥和协调学校的管理。因此,具备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进行专业化的管理是学校领导者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素质要求。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学校领导人员至少是应该懂得教育的有管理学校专长的专业人员。”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导者,一方面既要懂得教育的本质、教育方针以及教育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懂得管理的科学与艺术,包括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另外,学校领导者,要善于交流与沟通,通过沟通,把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传递给他人,同时又有意无意地影响他人的认知过程,最终达到彼此的了解并共同领悟其中的意义[5]。既能有效协调组织各个子系统,又能有效组织领导活动主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做到学校管理工作信息有效的上传下达,协调管理好学校资源,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身体和心理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是形成学校领导者各种素质的物质条件和精神基础。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领导者顺利履行领导职责和发挥领导作用的重要保障,学校领导者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体魄即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充满活力。学校领导者不仅要处理大量学校管理工作,还要参与许多社会事务,工作繁重,劳动强度大。因此,学校领导者只有具备一个强健的身体,才能胜任管理工作、履行领导职责,才能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发挥出更大的创造性。(2)健康的心态与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态即心胸开阔、心平气和。在工作中能够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成与败、荣与辱、得与失,能够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工作中不轻易受情绪干扰。坚强的意志即信念坚定、遇事有主见、处事果断、做事坚持不懈。它要求学校领导者要具有沉着、坚韧、自制以及自信等坚强的意志品质。当然,学校领导者还必须要有把全部热情投放到工作中的激情。(3)宽广的胸襟。中国有句古语:“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有多大的胸怀就能办多大的事。因此学校领导者要胸怀宽广,立足学校,放眼未来;要学会宽容,要注意修炼自己的气质和性格。此外,学校领导者还要有优雅的气度,要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不因失败而垂头丧气,不因成功而得意忘形。总之,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要求学校领导者必须要加强自身学习和训练,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努力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机械手设计论文:智能仓储机械手的结构设计 摘 要:工业机械手在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使用。文章根据国内外先进的机械手技术,设计出一种用于物料搬运,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的机械手的结构。主要设计机械手臂部分和机械手抓手部分的机构。 关键词:机械手;机械手臂;机械手抓手,结构设计 1 引 言 目前工业机械手面临的问题主要还是成本的高昂和精度控制的不易达到要求。从工业机械手的具体应用情况来看,生产过程的机械自动化已成为现代工业的主要问题。虽然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加工、装配等各生产工序主要是间断的,但自动化生产中装卸、搬运等工序亟待实现机械化,工业机械手的出现便可满足这一需求。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工业机械手的应用前景广阔,而对机械手使用性能的要求则越来越高,面对越来越多样的产品需求,机械手结构上在向着小巧型,灵活型的方向发展,因此机械手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变的至关重要。 2 机械手结构设计 2.1 机械手手臂部分原理 欲满足机械手的搬运功能,即将货物从某一水平高度提升至另一水平高度,可采用曲柄连杆机构实现规定搬运动作。本课题应用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运动特点,依靠电动推杆驱动平行四边形机构转动实现货物高度上的变化。 平行四边形机构是一种平面连杆机构,由于构件联接呈平行四边形,因此也叫做平行四边形机构。平行四边形机构结构简单,易于分析,构件运动一致性好,广泛应用于各种实现平移搬运等功能的机构。 2.2 机械手手臂部分结构设计 机械手手臂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所设计的机械手臂为平行四边形机构,由于机械手臂也是机械手负载的主要施加部位,故应具有良好的强度与刚度,保证在机械手工作中不能发生弯曲或折断的情况,同时搬运机构若过于沉重则会影响搬运功能的实现。 工业铝型材表面经氧化处理后,外观漂亮且耐脏,工作中沾染的油污易于清洗,可根据不同承重采用不同规格型材组装,同时搭配铝型材配件,无需焊接,安装拆卸方便,轻便环保,整体机械性能较好,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行业。 本文的搬运机构选用密度小强度大并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手行业的工业铝型材较为合适。机械手手臂结构整体布局及各个部件,如图1所示。 机构中的工业铝型材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联接而成,支撑连杆梁1通过销轴5与固定在底座板材上的连接件联接,由角铝3将支撑梁与联接电动推杆4的横梁联接起来,而电动推杆4与底座板材则通过电动推杆连接座2固定于底座上。 2.3 机械手抓手部分原理 搬运机械手末端的机械手爪是机械手直接与货物接触的部分,机械手爪能够直接完成对货物的拾取和夹紧动作,它可以依据人手动作通过设计实现相应功能,通常机械手爪被安装在手臂的端部。机械手爪结构形式与人手有较大区别,它的结构外形拥有机械式的特点,通过不同部件的联接组合完成指定运动过程,依靠自身的运动而将物件抱住,故手爪即为主要的传力构件。 本课题所设计机械手的手部结构应为钳爪式,钳爪式手部结构包括手指和传力机构。如图2所示,机械手爪1在电动推杆的驱动下向右移动,当左部碰到左侧连杆机构时带动手爪2处,机械手爪的两部分1、2完成张开手爪动作;当右侧手爪在电动推杆缩回时,手爪2在弹簧作用下回复原来位置实现对货物的抓取动作。 2.4 机械手抓手部分结构设计 对机械手爪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机械手爪部件至少要有一定负载承受力,在将货物重量计入影响后,鉴于搬运动作中由于颤动所产生的影响也应适当增大设计强度,避免工件发生松动或脱落的情况。 为使机械手爪和被运输货物间保持较为稳定的姿态,应根据货物的实际外形设计相应的末端执行机构形状。所设计机械手爪主要受到被夹持物的反作用力,必须达到设计所需强度和刚度防止手爪断裂或弯曲变形的状况发生,同时设计机械手结构应该简单,缩小尺寸,尽量轻便以免影响运动过程。本文所设计机械手结构,如图3所示。 其中,机械手抓取动作的通过以下动作实现:由电动推杆1伸长驱动一体式小抓手向右移动,同时与一体式小抓手通过螺栓连接的连接杆4被带动向右移动,当连接板5接触到连杆6时,在连杆机构作用下,连杆8将沿水平方向向左移动直至小抓手突出部分完全缩回连接板9内,此时连接板右端面接触货物,电动推杆1缩回直至右侧一体式小抓手3上的连接板与货物接触并实现夹紧,在回缩过程中,当连接板5与连杆6不再接触时,连杆8在弹簧7的作用下回复原位,两个机械手爪的承重板通过支撑货篮的缺口位置,完成对货篮的抓取动作。 3 结 语 本文主要设计一种用于搬运货物的机械手,在生产过程中的搬运货物环节里替代工人,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更多的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主要进行机械手的结构设计,通过对机械手臂和机械手抓手的结构设计,使整个机械手机构较为简单,维护方便。 机械手设计论文:一种新型空调换热器自动插翅机械手设计 摘 要: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白色家电生产国和消费国,现在空调散热翅片国内几家大型空调厂的翅片插管大多都还是工人手动完成。本文介绍的空调换热器自动插翅机械手装置就是将空调换热器中的散热片无损伤地插到已经摆好的U型管中的机械设备。从而达到降低废品率,提高劳动效率和自动化的目的。 关键词:空调换热器;自动插翅;机械手 0 引言 作为全球最大的白色家电生产国和消费国,现在国内大型空调厂的空调散热片翅片插管大多都还是人工插翅,效率较低。而在国际上,日本的日高集团已经成熟的掌握了空调散热器的翅片插管问题。目前正在推广,该设备从翅片冲压到胀管等几个步骤都实现了全自动,不需要人为干预,废品率已经达到了行业要求。但是价格比较昂贵。本文介绍的空调换热器自动插翅机是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翅片展开和翅片抓取并将翅片插到已摆好的U型管中的设备。 1 空调换热器插翅机工作流程 如图1,空调换热器插翅机包括:接料部分、翻转翅片、翅片展开、插片机械手和U型管循环5个部分,具有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力,废品率低的特点。其工作流程如下: 接料设备将冲压机冲出来的翅片接到接料设备上的接料针上,每20片一组进行循环,当翅片运到接料设备的取片处时,翻转机械手开始工作,翻转机械手先用接料针插入翅片孔内,然后夹取翅片,进行翻转,使得翻孔面是朝上。翻转过后,翻转机械手将翅片放在展开机构上,然后展开机构将按组等距离展开,每组距离为165mm。然后插片机械手开始工作,将展开机构上的翅片全部插入到U型管中后,U型管循环设备将已插好的U型管运走,并将新U型管运到插片位置,整个设备就这样不停地循环。 2 插翅机械手结构 机械手固定在Z轴上,控制其沿Z轴运动,控制机械手沿Z轴运动用线性模组控制。因为直线模组单体运动速度快、重复定位精度高、本体质量轻、占设备空间小、寿命长。因为我们设计的是20个翅片为一个单位,20个翅片落料的是时间为40s,所以分给机械手的时间为12s(一共要插2次,按一次6s,共12s),为了能跟上节拍,使用了两组机械手。同时进行工作,两组机械手同时从两侧向中间插。Y轴方向也用模组驱动。因为跨距为3000mm,而现有的线性模组,一般行程大都小于1600mm,行程过长会导致模组变形和精度降低,承载量会大幅降低。所以这里Y方向,采用两个线性模组。单个线性模组的行程为1400mm。X方向因为行程过大,一侧用行程为2000mm的丝杠和导轨组合驱动,另一侧用直线滑轨导向。 3 插翅机械手动作过程 插翅机械手有3个动作:夹爪左右加紧收缩,夹爪托住翅片上下运动和下压板的下压运动。下面我们就对这三个动作进行详细介绍: 3.1 夹爪左右加紧收缩 当机械手运动到指定位置,机械手开始夹取放在展开机构上的翅片,机械手沿着Z轴向下运动,当机械手上的定位针和展开机构上的定位针对齐并接触时,机械手夹爪开始运动,夹爪向内收缩,运动的距离为25mm,夹爪底部平托住翅片,一个机械手上一侧有4个夹爪托住翅片,防止翅片有过大的挠度变形,一侧机械夹爪托住的宽度,大约为一个翅片宽(翅片宽18.19mm)。 3.2 夹爪托住翅片上下运动 当夹爪左右手缩加紧完成后,夹爪向上运动,将翅片向上抬起,目的是将翅片脱离展开机构的接片针,接片针的长度大约为80mm左右,这就要求机械手夹爪要抬升100mm左右,机械手夹爪不能和翅片有过大的力作用,不能过分的加紧翅片,否则翅片会容易变形(翅片的厚底为0.1mm,易变形)。 3.3 下压板的下压运动 当机械手取翅片时,下压板不运动,当机械手沿Y轴运动到U型管循处时,机械手整体沿Z轴下降,当机械手定位针顶与U形管上的锥帽距离2mm时,机械手开始运动,夹爪拖着翅片向下运动,当夹爪底端到达U形管口下方30mm处(当一次插20片翅片,20片翅片的总厚度约为30mm)时,机械手夹爪开始向两端展开,展开的距离为20mm,因为U形管的直径与翅片孔的直径相差很小(翅片孔的直径为7.3±0.03mm,U形管直径7±0.1mm),所以翅片依靠自身的重力不一定能完全下落,所以这时,下压板开始下压,使翅片完全插进U形管中,同时还可以平整翅片。 4 插齿机械手驱动原理 4.1 夹爪伸缩运动原理 夹爪伸缩运动是通过连杆机构实现的,气缸(图片中左上角)推动推块(绿色)向前运动,推块是在微型导轨上进行滑动,导轨宽为10mm,推块上有4组推杆,推杆推动着4组夹爪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实现了前后运动转化为了左右运动。推杆在导轨上移动,同时推块推动着连杆展开,连杆推动着夹爪在滑道里左右运动,实现了展开与合并运动。 4.2 夹爪上下运动原理 夹爪上下运动是通过连杆机构实现的,气缸(左下)先推动着推块(红色)在直线滚珠导轨上向前运动,同时推块连接着连杆(上下),因为导轨底座被限制只能上下运动,所以,当推块带着连杆(上下)向前运动时,连杆顶着导轨底座向上运动从而实现夹爪的上下运动。为了阻止上下运动的支架不前后运动,设计了挡板,在上下运动的支架两端各安装了一个滚轮,滚轮在挡板的阻挡下,只能上下运动,实现了支架的上下运动。 4.3 下压板的下压运动原理 气缸(中间)伸缩带动固定板上下运动,固定板带动导柱进行上下运动,导柱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上,同时导柱固定在下压板上,所以气缸运动就传动到下压板上,从而实现下压运动。下压运动的行程即为定位针的长度。 5 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空调换热器自动插片机中的插片机械手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该结构的优点在于不需停机的情况下,实现换热器的连续自动插片,减少了人力,提高劳动效率,对于大量依赖人力插翅的当前空调生产线的改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机械手设计论文:光盘库机械手的驱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摘 要:光盘库机械手驱动控制系统是光盘库系统的关键部件,对光盘库机械手驱动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控制系统使用STC12C5628AD系列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采用L293及驱动电路实现对机械手电机的驱动控制。按照设计的控制程序流程,进行了驱动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实现机械手的上升、下降、左移、右移、手爪抓盘、放盘等功能,快速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光盘库机械手性能的要求,对提升国内光盘库的研究、应用水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光盘库,机械手,驱动控制系统,电机 引言 光盘库是以光盘作为存储载体的高可靠性的海量、安全机电一体化近线存储设备,对海量光盘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其主要由机械手、光盘架和光驱(CD-ROM驱动器)三部分组成。光盘库广泛地运用于煤矿监控系统,作为数据存储和备份的重要方式,它利用机械手从机柜中选出一张光盘送到驱动器进行读写。光盘库可通过光纤通道或 SCSI 端口与服务器相连,光盘驱动器则通过自身接口与主机交换数据。当用户要访问光盘库时,首先,由机械手将驱动器中的光盘取出并放置到光盘架上的指定位置,为光盘腾出位置,然后,再从光盘架中取出所需的光盘并送入驱动器中。 关于光盘库,国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应用,技术相对领先,但由于技术保密等因素限制,相关研究文献很少,国内从事光盘库产业的公司主要有广州影达影像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美佳达计算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福特瑞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鸿瑞智达科技有限公司等,但国内光盘库的起步较晚,他们中大多是外国公司的国内,即销售国外光盘库产品,而真正从事光盘库研发的公司很少[1]。 除了光盘驱动器以外,光盘自动换盘机构即机械手要保证安全、高速、准确地将光盘片从库中取出并送入空闲的指定光盘驱动器中,是整个系统中关键的执行机构。另外,光盘库数据的平均访问时间比磁带和磁盘高很多,磁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在毫秒级,显然光盘库的机械手已经成为光盘库系统的性能瓶颈[2][3]。因此,对光盘库机械手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开发具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设计的机械手将装、卸盘片的功能设计在一起,在主控制电路设计上,将机械手控制、定位检测部分和光盘驱动器中的光头控制部分结合在一起,由一片单片机控制。 1 机械手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要实现机械手所期望实现的功能,机械手的各部分之间必然还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机械手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如图1所示。 控制系统使用宏晶科技生产的STC12C5628AD系列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扩展了必要的外围电子元器件。主机通过TTL-RS232电平转换实现与上位机通信,并和从机保持交换数据。接口板模式下根据上位机传来的指令设置输出,把检测到的数据送到上位机。 1.1 电机驱动控制。机械手各活动部件采用直流电机驱动,单片机发送的控制信号经过功率放大,转换后,控制直流电机转动与停止,各个电机的协调转动。设计的光盘库机械手共需4个直流电机,每个电机上均配有变速箱。一个控制上下移动的大电机额定电压为9V,功率为2.4W;另三个小电机额定电压也为9V,功率为1.1W,分别控制中间支点部分的旋转、机械臂的伸缩和机械手抓放物体。 电机驱动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采用L293及驱动电路实现对电机的驱动控制。L293将2个H-桥电路集成到1片芯片上,这就意味着用1片芯片可以同时控制2个电机[4][5][6]。H-桥电路的输入量可以用来设置马达转动方向,使能信号可以用于脉宽调整(PWM)。另外,每1个电机需要3个控制信号EN12、IN1、IN2,其中EN12是使能信号,IN1、IN2为电机转动方向控制信号,IN1、IN2分别为1,0时,电机正转,反之,电机反转。选用一路PWM连接EN12引脚,通过调整PWM的占空比可以调整电机的转速。 1.2 位置检测。初始位置检测利用主机的P2.2、P2.3、P2.5和P2.6使各部分碰到行程开关,即达到指定位置后断开;INT0和INT1中断来进行位置检测;P1.1-P1.4引脚为电机驱动输出,最后通过P1.0-P1.3口对电机电流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堵转。 本设计限位行程开关安放在机械手的四个运行方向上。限位行程开关在没有触碰时信号处于低电平状态。当机械手运行时,触碰到限位行程开关,信号处于高电平状态。单片机采集到限位行程开关的高电平信号,发出指令,使机械手停止运行,并进行下一个动作。计数行程开关安装在齿轮旁边,计数行程开关在没有触碰时信号处于低电平状态。当电机转动时带动齿轮转动,计数行程开关被触碰处于高电平状态,齿轮每次触碰,单片机记下一个高电平信号,因此只需记录下行程开关的触发次数即可知道电机的转数,从而可控制手臂在垂直方向的位置。 2 控制系统调试 光盘的入库及出库是光盘库自动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光盘入库和出库不仅仅限于光盘的正确插入和抽取,还包括数据库信息的同步更新,保证光盘库和数据库内容的一致,从而准确地返回客户端请求。光盘正确入库和出库减轻了人工操作的负担,保证了系统正常运行,是光盘库自动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按键或者上位机远程控制,实现机械手的上升、下降、左移、右移、手爪抓盘、放盘等功能,控制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 在某个Linux终端向机械手服务端循环发送取盘、放盘指令,使机械手满负荷运行。经测试,该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大于30万次,换盘时间最长为7秒,具有运行速度快、工作稳定等特点,如表1所示。 另外,将光盘插入光盘库后,请求光盘的内容,机械手能正确地定位到光盘,并将请求的文件拷贝到本地光盘正确出库,再次请求光盘内容,提示光盘不在光盘库中。 3 结语 本文对光盘库机械手驱动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控制系统采用STC12C5628AD作为控制核心,采用L293及驱动电路实现对电机的驱动控制。按照设计的控制程序流程进行驱动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实现机械手的上升、下降、左移、右移、手爪抓盘、放盘等功能,快速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光盘库机械手性能的要求。本项目是对光盘库系统实际开发工作的一次尝试,对提升国内光盘库的研究、应用水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来稿日期:2015-06-17) 机械手设计论文:基于液压驱动的注塑机上料机械手的设计与研究 【摘 要】本文依据液压机械手的组成和运作原理,以四自由度液压机械手为例,设计了一款注塑机嵌件自动上料液压机械手,并验证其功能的可靠性。 【关键词】四自由度;液压控制;机械手;嵌件上料 0 引言 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机械手因其高效和灵活的特点被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机械手是一种可以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并按照设定的轨迹、要求和程序抓取、搬运工件或进行操作工具的自动化装置,尤其适用于较大规模、自动化流程生产和一些复杂的生产环境中;例如高温、粉尘、放射性强、噪音较大的生产环境。机械手的应用对于提高机械生产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一线工人的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机械手常用的三种驱动方式为: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电机驱动,其中液压驱动以输出转矩大,动作灵敏,可实现无极调速,调速范围较大的特点,多被用于运动速度较低并且扭矩要求较大的工作场合。 随着注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塑料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塑件的工艺和强度也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提高塑件的局部强度,嵌件在塑件加工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手工安装嵌件的居多,这中安装方式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注塑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塑料制品的加工精度,自动上料机械手需求愈加强烈。 1 液压机械手基本组成 本文设计了一款四自由度液压机械手,通过液压缸进行控制,可以实现手臂的升降运动、伸缩运动、旋转运动,以及夹持部分的夹紧运动。其结构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液压机械手主要包括控制系统、传动装置、执行机构、传感器装置等。其中,机械手的核心部分是控制系统,它是用以控制整个系统具体的运动过程。液压驱动是执行机构运行的传动装置。在机械手的组成中,最重要的是执行机构,而执行机构也同样是机械手内部的主体部分,机械手的执行机构是其夹持部分,主要由拉簧、杠杆、手指、楔块、杠杆支座、夹紧缸体等部分组成,其结构组成如图 2所示。 2 液压机械手运作原理 2.1 机械手运作原理 液压机械手可实现在两台立式注塑机之间交替进行安装嵌件的工作。机械手拥有四个自由度,分别为手臂的升降运动、手臂的旋转运动、手臂的伸缩运动,以及夹持部分的夹紧运动。采用液压驱动的控制方式,以圆柱坐标作为坐标形式,其动作原理如图3所示。液压机械手开始运行,首先手臂下降到嵌件上方预定位置A,张开机械手夹持装置,机械手手臂下降到嵌件上方,夹持装置夹紧嵌件,随后机械手臂上升到起始位置,并顺时针旋转90°到注塑机1上方位置,手臂开始向前伸出到注塑机上方预定位置B,手臂下降到指定位置,夹持装置松开,放置好嵌件后,手臂上升到起始高度,手臂缩回,顺时针旋转90°回到原点位置,注塑机1开始工作;其次手臂下降到嵌件上方预定位置A,张开机械手夹持装置,机械手手臂下降到嵌件上方,夹持装置夹紧嵌件,随后机械手臂上升到起始位置,并逆时针旋转90°到注塑机2上方位置,手臂开始向前伸出到注塑机上方预定位置C,手臂下降到指定位置,夹持装置松开,放置好嵌件后,手臂上升到起始高度,手臂缩回,顺时针旋转90°回到原点位置,注塑机2开始工作,机械手第一个工作周期完成,待注塑机1完成运作,机械手开始下一周期的工作。 2.2 液压系统的设计 机械手搬运物体是依靠液压系统实现的,液压系统是机械手运动的主要驱动方式,是机械手运动过程的核心控制部分。主要用来完成机械手的夹紧/松开、上/下伸缩、前/后运动以及旋转运动。机械手运动过程的液压系统主要由油泵、执行油缸、控制调节装置、以及辅助装置组成。此次设计中系统的主要参数如下表1、表2、表3所示。 2.3 液压系统元件的选择 (1)手部夹紧缸的分析计算 3 结论 本文简要介绍了液压机械收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设计完成一款由液压驱动的、可实现两台注塑机嵌件上下料的四自由度机械手,并对液压机械手的工作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合数据,液压机械手简单可靠,稳定性较好,可实现较重嵌件的安装工作。 机械手设计论文:搬运机械手仿真设计和制作探讨 [摘 要]搬运机械手根据坐标可以分为很多种,例如:直角坐标型和极坐标型还有圆柱坐标型以及多关节型等。搬运机械手是一个自动化的设备,对搬运焊接以及装配等有着很大的作用,国内外都在不断研究搬运机械手,企业的生产经营走向自动化。本文设计的搬运手主要是用于冰箱U壳的搬运。 [关键词]搬运机械手 仿真设计 制作探讨 引言 机械手主要是代替人的手和胳膊去完成一些动作,根据固定工序进行抓取和搬运物品的一种机械电子装置。可以帮助人们有效生产,降低劳动强度。机械手在生产中运用越来越广。 1、U壳搬运机械手的结构设计 1.1 滑座部件结构设计 U壳搬运手设备也是自动化设备,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冰箱U壳搬运到传送带上[1]。它的滑座部分支撑着设备的水平移动。衡器缸和z轴承载着设备的主要重量,但是它们之间的固定需要依靠滑座部件的中间部分,同时滑座中间部分的右侧还可以控制水平交流伺服电机和行星齿轮减速器,减速器和齿条的连接需要借助齿轮来实现。滑座在水平移动的最大距离为1.5米,并且滚珠丝不易于加工,以及它在市场上的价格比较高,所以选择齿轮齿条来减速。 1.2 z轴结构设计 Z轴结构是用于竖直移动。Z轴结构的最左端是交流伺服电机,电机是维持设备的安全,因为它具有过载能力且带有抱闸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时,抱闸系统就可以对电机进行抱死[2]。与z轴相连的是片联轴器,它是有金属制作而成的,拥有减震和无需润滑和维护等特点。Z轴系部件的左边有2个角接触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可以对竖直的载荷进行抵消。Z轴结构中间是丝杠螺母传动装置,特点就是损伤小和效率高。Z轴系部件的设计原理是一端固定一端移动,轴的移动方向是经过严格控制的,它是由固定制成装置完成的。轴的伸缩变化时随着温度变化的,游动轴控制着温度。Z轴两边运用直线的导轨,帮助z轴做竖直运动。Z轴上有两个行程开关和光电开关,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确定对竖直方向限位和竖直零位。1.3开1.3合横梁结构设计 Z轴和手爪的连接需要依靠开合横梁装置,开合装置依靠六组螺栓就可以实现和z轴的连接,并且它前后有依次有开合气缸,气缸上安装了传感器的端锁,这样气缸的位置就是由传感器进行控制的,端锁是固定气缸,避免气缸在停止运行时还会继续运动。装置的大臂和小臂在直线导轨上的水平运动需要气缸的引领。 1.4 夹爪结构设计 夹爪结构包括大臂和小臂以及手爪挡板。大臂上端连接开合横梁装置,并且连接处需要加强加固处理,这样就可以保证装置安全性能。大臂下段与小臂相连,它们之间的连接需要连接轴来实现的,小臂的转动是需要连接臂和连接轴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小臂上端是挡板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当小臂停止转动,减少小臂和大臂阻尼撞击,达到减缓振动的作用。内支撑气缸和直线轴带动手爪挡板装置是用来帮助小臂进行夹持活动。开合气缸带动大、小臂对冰箱u壳进行夹持;小臂上的气缸保证u壳在夹持时,形状是完好的,所以它们的夹持都是由外而内进行的。 2、搬运机械手的仿真设计 2.1 小臂结构的仿真设计 为了满足生产需要通常将小臂的旋转过程时间控制在两秒以内,气缸的启动回路控制着进出口节流回路,所以通过控制调节节流阀的横截面积就能够对活塞运动速度进行控制,让小臂在两秒之内完成九十度的旋转,因为节流阀会影响活塞运动速度[3]。同时,小臂在旋转过程中,气缸力矩会大于或者等于重力矩,并且气缸力臂是在逐渐变小,重力力矩又不断变大,这就导致小臂的加速度数值越来越小。同时旋转时间越长缓冲力越小,并且负载厚度和负载质量也越大。在这里选取旋转时间为1.2秒时,计算出负载厚度压迫保持在0.66米 ,负载质量要控制在50千克,这时候的缓冲力就是10429牛顿,所以,通常设置小臂运动时间在1.2秒和2秒之间,负载厚度(U壳厚度)保持在0.49米和0.66米之间,这就要求负载质量(冰箱质量)控制在0和50千克之间。这就可以分析出小臂的应力是够满足生产需求。 对小臂结构的仿真设计不仅表现在对冲击力的校核,同时还要对小臂变形与强度进行校核。小臂的强度校核主要是运用相应的模型和ansys静力分析理论来完成的。并运用相应的数学计算可以得出,小臂不易发生变形,无论使用环境有多恶劣,它都可以正常工作。 2.2 连接臂结构的仿真设计 连接臂的结构设计也需要ansys进行分析,ansys分析程序包括:设计变量初始化,这就要求在进行分析前处理器应该根据设计变量的初始值进行输入;定义问题,前处理器的主要任务就制定出最优化的有限元模型;执行初始结构状态结构分析,应力和应变;力以及变形量就是来源于状态结构分析;获得计算结果,它的主要工作就是收集和存储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值;进行仿真设计分析,它的任务就是对相关文件以及变量和设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输出,根据分析的数据绘制出相应的变化图表。根据相应的理论和运用ansys 系统分析,可以得出在对小臂进行设计时u,它的半径是九毫米,厚度保持在十三毫米之间。 2.3 支撑架结构的仿真设计 支撑架的仿真设计主要是通过对支撑架结构的瞬间动力学进行分析,得出它的振动幅度和的速度。在对支撑架结构进行仿真设计时,首先是通过运用软件ansys对支撑架建立相应的模型,并设计支撑架的参数。根据ansys软件分析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当u壳材料是Q235时,它的弹性木梁是210000mpa,泊松比为0.3,密度是7850千克每立方米。这就可以对支撑架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并确定支撑架在不同冲击力喜爱振动幅度的变化以及支撑架的其他特点。 3、u壳搬运机械手的控制软件设计 3.1 机械手初始化 机械手初始化包括水平和竖直都归零,同时,所有的气缸恢复初始化。电机归零的方法可以通过对电机2坐标轴安装零位信号,并且在进行归零处理中选择先高速后低速的方式进行归零处理,归零处理一共要进过三次不同方向的瑰丽处理,才能达到让电机彻底的归零[4]。在首次归零处理时,就可以将正向高速归零;接着启动第二次归零程序,让反向的低速也归零,使用puls设置脉冲量,sped决定着是否执行操作;最后一次归零处理时让它向正向低速归零,sped是启动归零处理程序,ini则是让归零处理程序停止,这时候电机就彻底的归零 。同时,归零过程中脉冲值是在触摸屏中显示的,数值通过脉冲传送到寄存器中,寄存器就将数值显示在触摸屏中。它们之间相互配合才使得电机归零顺利完成。 3.2 触摸屏控制 搬运机械手的触摸屏控制是在气缸复位和机械手自动循环完成之后进行的,对触摸屏控制主要包括u型伴型号输入界面和主菜单界面以及手动运行和分布运行以及自动运行和坚实画面和系统设置[5]。其中,手动运行包括对伺服电机手动运行和气缸与吸盘手动运行,分布运行时针对自动循环单步运行,自动运行的主要包括:示教点参数设置1和示教点参数设置2以及自动运行调整界面,监视画面是对伺服电机坐标以及气缸与吸盘和系统故障报警实施监控,系统设置是对司机电机速度以及触摸屏系统的参数进行设置。 总结 U壳搬运机械手的设计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应用了ansys等系统软件来帮助u型搬运机械手的设计,对支撑架和连接臂以及小臂的仿真设计中分析它们相应的参数。冰箱u型搬运机械手的仿真设计和制作,让冰箱u壳的搬运实现自动化,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便利。 机械手设计论文:基于plc的三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 要]文章从三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角度入手,在plc可编程控制器支持下,对三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结构运动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重点对plc下三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与实现要点展开研究,望能够使三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综合性能更加完善与可靠。 [关键词]机械手 三自由度 控制系统 PLC 设计 在工业化生产中,机械手能够对人的手臂部位动作进行模拟,操作人员可以通过预先设置机械手运行轨迹,动作程序等相关参数的方式,在实际工况中代替人手执行工件搬运、抓取、以及操持等相关工作,具有机电一体化的特点,在现代机械一体化领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机械手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为了能够满足现实工况对机械手操作的要求,当前已经成功研发了基于三自由度的机械手,即3D机器人。此类机械手能够支持对三个自由度方向(包括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以及旋转方向在内)的手臂操作,在机械化生产中具有操作灵活性好,应用范围广,以及操作范围大的特点。而通过引入plc的方式,能够使三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的整体功能更为完善,以达到提高其综合使用价值的目的。 1 三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结构运动特点 下图(如图1)为三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示意图,整个控制系统结构具有圆柱坐标型特点。结合图1来看,控制系统内,伸缩步进电机可以实现对机械手手臂左右方向运动的控制,而升降步进电机则能够实现对机械手手臂上下方向运动的控制。逆时针和顺时针旋转运动则由底盘直流电机的正反转控制。机械手的夹紧装置采用关节结构,其夹紧与松开用气压驱动,并由电磁阀控制。图1中,SQ1、2、5、6分别为水平风向以及垂直方向上的限位开关装置,SQ3、4则为原点所对应的光接近开关以及终点所对应的光接近开关。在整个控制系统的运行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预先设置操作程序的方式,实现对工件的搬运、抓取、以及操持等相关操作。 2 基于plc的硬件设计方法 从三自由度机械手实际应用的角度上来说,为了满足不同工况对系统运行所提出的要求,机械手需要同时支持自动工作以及手动工作两种运行模式。同时,在自动控制模式中,需要根据操作需求,支持包括返回原点、单步骤、单周期、以及连续性四种工作方式。 在引入plc控制器的条件下,三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优先选择具有晶体管输出特点的plc控制器装置(本文中选择三菱FX2N系列plc控制器)。该型号plc控制器共对应有10个信号输出点以及14个信号输入点,能够满足三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对plc控制器中I/O点数的具体要求。且该型号plc控制器为晶体管输出,输出高速脉冲信号最高频率为100kHz,能够在系统运行过程当中直接面向步进电机驱动器提供脉冲信号支持。 与之相对应的输入控制信号地址分配情况为:①复位信号对应输出地址分配为IO.0;②步进电机正转信号对应输出地址分配为IO.1;③步进电机反转信号对应输出地址分配为IO.2;④电机转动停止信号对应输出地址分配为IO.3;⑤手臂伸出信号对应输出地址分配为IO.4;⑥手臂收回信号对应输出地址分配为IO.5;⑦手抓下放信号对应输出地址分配为IO.6;⑧手抓提升信号对应输出地址分配为IO.7;⑨手抓开信号对应输出地址分配为I1.0;⑩手抓合信号对应输出地址分配为I1.1;?自动演示信号对应输出地址分配为I1.2。输出控制信号地址分配情况为:①步进电机脉冲输出信号对应输出地址分配为Q0.0;②步进电机转动方向信号对应输出地址分配为Q0.1;③气缸4#电磁阀控制信号对应输出地址分配为Q0.2;④气缸5#电磁阀控制信号对应输出地址分配为Q0.3;⑤气缸6#电磁阀控制信号对应输出地址分配为Q0.4。 同时,步进电气驱动器选用SH-20403型。整个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外部接线方案如下图所示(如图2)。 结合图2来看,在三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运行过程当中,当机械手在最上方(最右方),同时底盘旋转至X3光接近开关,夹紧装置处于松开状态下时,整个控制系统处于自动控制模式下的原点控制状态下。如图2中,X10为系统手动控制按钮,操作该按钮,能够对X20~X27的按键开关进行手动控制。而X11~X15则分别为系统自动控制模式下返回原点状态按钮,单步骤状态按钮,单周期状态按钮,以及连续工作按钮,通过按下X11~X15任意操作按钮并启动X0的方式,能够执行相应的工作模式。 3 基于plc的软件设计方法 在选择以单步骤、单周期、或连续工作方式运行前,整个控制系统应当处于原点状态,若未满足该条件,则需要选择返回原点的工作方式。在这一过程当中,相关操作指令的执行流程应当为:第一步,做上行方向移动至X1上限位;第二步,做右侧方向移动至X2右限位;第三步,做顺时针旋转移动至X3光接近开关装置;第四步,松开夹紧装置。 在 plc系统支持下,整个三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自动工作方式顺序功能可如下图所示(见图3)。结合图3,在控制系统对相关操作进行响应的过程当中,可通过对步进电机所输入脉冲频率参数进行调整的方式,实现对三自由度机械手手臂运动速度的合理调整。而脉冲数则决定了机械手臂在沿下行方向以及做性方向运动的距离。而脉冲频率参数以及脉冲数的设计可以在工业现场实际工况中进行设定,具有重复操作的特点。 整个基于plc系统的三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在软件设计过程当中以基于plc技术的梯形图顺序编程为依据,脉冲个数基于MOV指令进行设定,脉冲输出则通过PLSY脉冲输出指令的方式进行设定。在指定脉冲输出完成后,指令执行完成标志M8029置1。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基于PLSY的操作指令仅能够使用一次,但控制系统中所配置的两个步进电机需要同时有脉冲输出信号。因此,在软件设计中,通过面向两个步进电机引入外部继电器的方式解决该问题。软件设计中,将Y0点输出脉冲与继电器动触点结合,常开触点则与电机驱动器脉冲信号输出端连接,上/下脉冲控制以及左/右脉冲控制则与两个外部继电器的控制端进行连接,根据这种方式,能够通过操作上/下脉冲控制以及左/右脉冲控制的方式,实现对步进电机脉冲输入的合理控制。 与此同时,从基于plc系统的三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复位操作角度上来说,软件设计中可应用特殊存储器SM0.1位以及按键10.0的方式进行控制。在plc控制器收次扫描的过程中,状态取值为1,可直接用于机械手控制系统的上电复位操作。同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现场运行情况,对plc控制器所产生的PTO脉冲信号进行合理设置,并经过Q0.0输出点输出信号,实现复位指令。 4 结束语 PLC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领域的电子控制装置,该电子控制装置是基于数字运算操作的方式所实现的。在PLC控制器的实际运行中,具有包括功能强大,可靠性高,编程简单,以及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等多个方面的特点,在工业控制系统以及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中有着非常好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中,从PLC的角度入手,对三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分析,该控制系统实现了电动式机械手与气动式机械手优点的融合,除了具有操作简单,定位精确的优势以外,还有效节约了行程开关以及I/O端口,综合优势非常确切。 机械手设计论文:基于“三自由度关节型机械手”对回转关节的研究与设计 摘 要:关节型机械手是一类具有与人手肘类似的“关节”,可以模拟人手操作的自动化装置。它主要以电气结合的方式驱动,再通过齿轮等进行机械传动。但因为机械摩擦较大,传动部位(回转关节)仍有改进的空间。结合开关磁阻电机的原理,该文探讨了一种利用电磁驱动的新型回转关节。这一设计有效地避免了齿轮传动带来的机械摩擦损耗。 关键词:三自由度关节型机械手 开关磁阻电机原理 新型回转关节 机械手是一种智能装置,能够实现模拟人手的所有动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机械手会按照预先设计的固定程序进行对工件的工位转移等。关节型机械手是机械手的一种类型,但它具有与人类手肘类似的“关节”,比一般的机械手结构更精巧、操作更灵活,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现有的机械手主要以电气(即电动机和气缸)结合的方式进行驱动,应用齿轮等机械装置进行传动。但因为机械摩擦的缘故,传动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该课题在对一种现有“三自由度关节型机械手”[1]的研究基础上,对回转关节部位进行了更深入的调研,并提出通过电磁驱动减小机械摩擦的新型旋转关节设计。 1 三自由度关节型机械手的基本情况 1. 1 整体设计 该关节型机械手为圆柱坐标,包含3个自由度,其中机械手在进行工作时完成对工件的两个方向的回转和实现一个方向的转移。机械手运用回转关节实现所夹持工件的前后和左右的回转运动,而运用移动关键来实现所夹持工件的上下的移动,从而实现整个机械手的运动工作。 机械手的整体设计如图1,主要包括手部、腕部和臂部。 手部(亦称抓取机构)是用来直接握持工件的部件,根据设计要求,利用夹钳式手部结构。其中,夹钳式机械手有两个半圆形或者椭圆形的机械手指,手指由驱动电机通过连接传动装置实现其张合以及闭合,从而实现了机械手对所夹持工件的抓紧动作。这种方式的机械手抓具有很好的通用性,能够实现不同外形结构工件的抓紧,所以适用性比较强。 机械手的主要组成部件为手腕部分,手腕在机械手传动中起到传动中介的作用,其连接机械手的手部以及机械手的臂部,实现机械手在臂部的所有动作的转换,有效地实现了手部动作的完成。另外,机械手手腕还可以实现机械手工作范围的扩大化,使得机械手的工作范围有效提高,并对机械手的灵活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手腕的回转动作运用回转液压气缸来实现机械手在空间上270 °的回转动作,液压气缸机构简单,操作方便,很适合机械手的运用,但是,机械手的手腕要求工作严格,不能出现振动等现象。 机械手的臂部主要是对机械手整体起到支撑的作用,机械手在进行工作过程中所有的运动惯性以及自身和工件的所有重量都由臂部来承受,所以,机械手的臂部要求结构强度高、抗疲劳性强等特点。同时,机械手的臂部还能够实现机械手部分动作的实现,一般在机械手的臂部运动采用液压或者气压缸实现。文中所设计的机械手臂部主要包括大臂和小臂。 1.2 回转关节 大臂和小臂的回转运动由回转关节完成。回转关节由45BF005π型步进电机驱动,通过两个啮合的直齿圆柱齿轮进行传动,如图2。当电动机运行时,左侧的齿轮轴发生转动,右侧的啮合齿轮也相应转动起来,再通过轴的带动,与之相连的臂部也发生转动。 2 回转关节的分析 这种传动方式本身所需要的传动扭矩比较小,并且传动精度也比较低,所以在选择驱动的方式时应该考虑驱动源的误差积累等问题,研究者采用的驱动源为步进电机。经过查询资料《机电综合设计指导》中的表格2-11,关于步进电机的相关参数可以看出,此文选择的电机型号为:45BF005π型,其中,这种步进电机的主要参数包括如下:步矩角为1.5°,其中电机的额定电压为27 V,总体质量为0.4 kg,该电机具有外形结构比较紧凑,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等优点。 通过精度验证,机械手在传动过程中,如果只依靠步进电机的传动精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运用不同的传动机构以及变速机构等进一步实现传动精度的提高。文章中所提及的机械手的传动采用一级减速齿轮的传动,其中主动轮的传动齿数为20,从动齿轮的传动齿数为70,经过查询资料可以得到,该齿轮传动的传动模数应该选择m=1,齿轮的宽度应该设计为20 mm,在传动过程中,由于齿轮传动会有一定的振动,所以此文设计的齿轮的宽度为24 mm。 3 新型回转关节的研究与设计 3.1 电磁驱动的可行性探讨 通过查阅文献,利用开关磁阻电机原理进行电磁旋转的理论已经比较成熟。 开关磁阻电机的工作机理基于“磁通总是沿磁导最大的路径闭合”的原理。当定、转子齿中心线不重合、磁导不为最大时,磁场就会产生磁拉力,形成磁阻转矩,使转子转到磁导最大的位置。当向定子各项绕组中依次通入电流时,电机转子将进一步沿着通电相序相反的方向转动。如果改变定子各相的通电次序,电机将改变专向,但相电流同流方向的改变是不会影响转子的转向的。 一类新型的磁旋转地球仪[2]就是依据该原理设计而成的。 该地球仪沿赤道线每隔一段距离会贴上永磁片,通过FEMM软件仿真,可见永磁片的磁场呈对称周期排列,如图3。具体的磁场分布可以通过对永磁体本身的磁感应强度的检测进行分析确定,从而实现所设计的悬浮球体的旋转动作。 综上所述,利用开关磁阻电机原理,借鉴磁旋转地球仪的设计,可以利用电磁驱动替代回转关节本来的电机驱动和齿轮传动。这样的设计避免了齿轮传动机械摩擦的损耗,也避免了电机精度不高的缺陷。 3.2 新型回转关节的设计 新型回转关节利用贴永磁片的圆柱体和电磁线圈替电机和直尺圆柱齿轮。 圆柱体的设计尺寸参考原有的右侧齿轮大小,R=35 mm,h=24 mm。 沿圆柱体圆周中线每隔一段距离贴上小铁片,每个铁片上贴有一圆形的永磁片。在圆柱体周围安装两组电磁线圈。这两个电磁线圈组成一个弧度,弧度的圆心与圆柱体的柱心尽量保持重合。其中一个线圈正对一个永磁片,另一个电磁线圈正对相邻的另一个永磁片,如图4。正常工作时,通过检测永磁片位置,两个线圈同时通电使电磁线圈同时产生相同的极性。通过对流入线圈的电流进行控制,使得圆柱体实现了旋转。若要使圆柱体停止旋转,切断线圈中的电流即可。 旋转的圆柱体与原有的右侧的轴相连,如图5。当线圈通电时,圆柱体带动轴旋转,与轴相连的臂部也随之发生转动。 4 结语 新型回转关节利用电磁驱动的原理,用带永磁片的圆柱体替代本来的电机和直齿圆柱齿轮。这样的设计避免了齿轮传动机械摩擦的损耗,也避免了电机精度不高的缺陷,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是囿于研究者现阶段的知识储备与精力,该种设计仍存在许多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比如电磁驱动能否带来足够的驱动力、回转的精度是否能有效地控制等。 机械手设计论文:4轴机械手的STC单片机控制及PC组态监控设计 摘 要:为组建单片机实践教学系统,设计了一种4轴机械手。该机械手的水平移动由直流电机驱动,其它轴由舵机驱动,由一片STC单片机控制各轴运动,该单片机还能够与PC机进行Modbus网络通信。在PC端,通过运行组态画面实现对机械手的实时监控。通过机械手本体设计、单片机软硬件设计、PC组态画面设计及联网调试,对整个系统进行了验证。该设计方案对组建单片机工控网络实践教学系统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机械手;STC单片机;Modbus;单片机控制 一、引言 本题目是我校2015大学生大创新项目“单片机机电控制及工控网络应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设计内容是:用STC单片机控制一台4轴机械手的运动,且单片机的串口与PC电脑通过Modbus网络协议进行通信,PC端则通过运行组态画面对单片机进行实时监控,详见图1机械手实物图。 在图1中,机械手的水平移动由直流电机经齿轮组减速驱动双螺线螺杆,在直流电机轴的另一端安装有光电码盘,以检测电机的角位移。螺杆的转动带动其上的滑块作X轴水平运动。在滑块上安装有一台三坐标机械手,其底盘旋转(A轴),手臂摆动(B轴),夹爪开合(C轴)分别由三只数字舵机S1501驱动。整个机械手由一片STC12C5A32S2单片机控制。该单片机的串口经MAX485与PC进行通信,以Modbus RTU协议实现主从联网。 二、控制电路设计 4轴机械手的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 在图2中,STC12的P1.3/CCP0引脚用于接收与直流电机同轴安装的码盘的光电脉冲信号,并把PCA0设置为对该引脚上升/下降双边沿触发中断的工作方式,每当PCA0中断发生,就根据电机转向对码盘脉冲数加1或减1操作,由此确定出滑块(即X轴)的当前位置。P1.4/PWM1引脚的作用是向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发出PWM脉冲,实现直流电机的PWM调速。该PWM脉冲是通过把STC12的PCA1通道设置为8位PWM输出方式来实现的。此外,在X轴两端的极限位置,各安装有一个光电开关,其信号分别接入P3.2/1NT0和P3.3/1NT1引脚。两引脚的下降沿脉冲输入能够触发STC12的1NT0、1NT1中断。P0.0、P0.1、P0.2引脚用于向机械手底盘舵机、手臂舵机和夹爪舵机发出控制信号。STC12的P3.0、P3.1引脚通过MAX485芯片实现TTL/RS485转换,转换后的信号再接到FT232模块的A、B端,经FT232模块把RS485信号转为PC电脑的USB信号。STC12的P3.7引脚用于MAX485的收/发控制。 三、PC组态监控设计 PC端采用uscada组态软件进行上位机监控设计。在用uscada设计监控画面前,要配置串口设备(即从机)的参数和数据区,并进行模拟量和状态量管理。首先,应把串口通信协议设置为Modbus RTU,设置从站地址,该地址应与STC单片机自设的Modbus站址一致。然后再对串口设备数据区进行设置。uscada为从站设备配备了4种类型的数据区:Discrete Input,即DI,离散量输入;Input Registers,即AI,输入寄存器 ;Coil,即DO,线圈输出;Holding Registers,即AO,保持寄存器。在uscada这4个区设置的变量应与在单片机XRAM中DI、AI、DO、AO型变量区设置的变量相对应,但名称可以不同。主从机通信时,单片机的Modbus RTU函数将按照这种 对应关系处理变量。设置好从站的数据区后,就可以 定义模拟量和状态量,并进行监控画面设计。图4为4轴机械手组态监控画面图。 在图4的画面中,分别对机械手的X、A、B、C轴设置了数字框图元,用以显示各轴坐标值,各轴数字框图元右侧的阀门图元用于设定该轴的坐标值。机械手有手动/自动两种工作方式,由图中的档位开关图元进行转换。手动方式下,机械手按图4中左侧各轴坐标设定值进行动作。自动方式下,机械手以手动方式的设定值为起点,以图4中右侧的设定值为终点,进行自动往复循环动作。画面中,滑块起点和终点是DI型变量,手动/自动档位开关是DO型变量,X轴当前位置为AI型变量,其它为AO型变量。当主机与从机通信后,画面即显示出各变量的当前值。 uscada具有串口通道通信数据实时监视功能,图5为主从机通信数据实时监视窗口图。本系统的Modbus RTU从站函数能够处理Modbus 01,02,03,04,05,06,15,16功能码。 四、结语 本文所设计的4轴机械手,首先,具有一个由直流电机驱动的水平移动轴,与全部采用舵机驱动的机械手相比,增加了运动方式和控制方式的多样性,并用到了STC增强型单片机的多种片内资源,是更好的单片机教学与实践模型。其次,本机械手能够通过Modbus工控网络与PC机联网,在PC端通过设计组态画面实现对机械手的实时监控,这就把单片机的学习与实践提升到了网络应用的层面。再次,由于利用了STC单片机丰富的片内资源,并通过上位机监控实现人机交互,这就使得系统的控制电路简单,且uscada为永久免费的组态软件,所以使用本设计方案,能够经济的组建具有工控网络应用的单片机实践教学系统。 机械手设计论文:博世机械手采用最新D3模块化 设计实现整线自动化 作为针对一次和二次包装技术解决方案的领先机械手技术供应商,博世包装技术最新设计的Delta机械手包装设备,为食品厂家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及提升性能。 最新的GD(齿轮驱动)系列Delta机械手采用开放式的框架和平台,在提供了标准化和模块化方案的同时,又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配置各种可选项。博世包装技术提升了D3机械手的平台,将负载增加至3公斤,从而确保更快的速度来提升拾取率。其快速的产品切换、操作和维护简易的设计有助于生产商降低总拥有成本(TCO)以及减少投资回报期限(ROI)。 据博世包装技术(瑞士)的销售总监Marc de Vries介绍:“随D3平台机械手的推出,我们为一次和二次包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解决方案。这种新的模块化和可升级的设计提供了结合标准设备模块的多种机械手方案。通过增加模块化的设计,博世证明了其以客户为核心的承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总拥有成本(TCO),同时更快速地推向市场。另外,通过提高灵活性,新的平台可帮助我们的客户利用机械手自动化来形成竞争优势。” 广泛的应用范围,增加多样化 D3机械手平台包含了多种特点用来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帮助生产商满足日益增长的产品多元化需求,例如:饼干、糖排、巧克力、糖果、烘焙食品以及立式机包装的产品等。Marc de Vries说:“很多客户在寻找能够在同一台设备上包装多种产品的机械手设备。通过提升性能、增加有效负载和工作高度以及可选的用于产品转向的第4轴或第5轴,我们显著地扩大了产品应用范围。” 凭借行业领先的Gemini 4.0 Delta机械手控制器和软件设计,新的产品可以通过线下模拟运行而不需要实物,从而减少了安装和调试时间。更简洁的平台设计增加了产品切换速度和可操作性。 方便清洁,更有助于食品安全 D3平台机械手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它的卫生性和开放式的框架设计,采用了更少的零部件和可视性更强的移动部件,这有助于制造商遵守日益严格的食品安全法规。电气控制柜被放置在设备的顶部,使得操作人员在设备的正反面都可进行操作,以减少清洁和维护时间。 模块化设计,提高生产的灵活性 作为博世模块化设计和一站式供应理念的一部分,D3机械手可以轻松地与博世或者其他第三方的一次或二次包装设备进行整合。D3机械手的设计是为了增强中小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生产灵活性。这个新的产品组合提供了更为灵活和可升级的机械手解决方案,从而使得客户能够更迅速地适应当前生产的需求,同时达成未来的生产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博世包装新推出的Paloma D3进料和顶装式机械手将会被整合在Module++饼干包装整线中。 机械手设计论文:基于PLC的气动抓取式工业机械手设计研究 摘 要:机械手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其自动化控制,能够实现一些较为复杂的工业操作。文章对气动抓取式工业机械手设计的研究,主要是基于PLC自动化控制下的抓取式机械手的设计分析,注重提升机械手的灵活性和智能性,以期更好地实现工业发展自动化。 关键词:PLC控制;工业机械手;设计研究 前言 工业生产领域中,很多工业操作靠人工是无法完成的,并且,一些操作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因此,要想实现工业生产目标,保证工人施工安全,工业机械手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工业机械手可以进行一些高温、有毒环境下的工业生产,极大程度上保证了工人安全,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基于PLC的气动抓取式工业机械手设计,将注重相关程序的具体应用,注重把握机械手设计的灵活性和自动性特征,通过一系列编程控制,更好地实现机械手的实际效用。PLC气动抓取式机械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并且编程简单、功能强大,延伸和扩大了人的手足和大脑功能,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1 气动抓取式工业机械手的构成分析 基于PLC的气动抓取式工业机械手设计,需要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自动化发展特征,能够根据相应的程序设计,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因此,在进行设计过程中,气动抓取式工业机械手应包含以下几部分: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气动抓取式工业机械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手部、手腕、手臂和立柱等部件,是机械手完成生产目的的关键部分;气动驱动系统:气动驱动系统是指挥机械手完成工业生产的重要部分,利用气体压力进行驱动,使机械手完成任务;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相当于机械手的大脑,对机械手执行任务进行指令下达。一般来说,气动抓取式工业机械手的控制系统,主要以PLC自动化工业控制系统为主;相关检测装置:检测装置是进行位置调节的装置,通过检测装置可以更好地确定抓取目标,为实现抓取目的提供依据。机械手的构成,以PLC控制系统进行指令下达,之后由气动驱动系统进行机械能传输,使执行机构能够进行实际行动,并且根据位置检测装置,进行目标操作[1]。 2 基于PLC的气动抓取式工业机械手设计研究 2.1 设计要点 基于PLC的气动抓取式工业机械手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机械手的抓取性能,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实现快、准、狠的工作效果。机械手设计过程中,手臂的运行方式有所不同,在进行手臂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生产的实际情况,使机械手设计能够与生产实际状况符合。关于PLC气动抓取式工业机械手设计,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机械手臂设计时,坐标可分为直角坐标式、球坐标式、关节式等方式。第二,手臂的升降、收缩和回转运动要保证灵活性,能够较好地适应生产和抓取情况。第三,手臂的上下升降、左右旋转、上下摆动动作要具有较好的灵活性。第四,手臂要保证五个自由度,符合抓取需要。 2.2 设计方案 文章对基于PLC的气动抓取式工业机械手的设计研究,将从手指、手腕、手臂、三个方面进行。 手指设计分析:机械手在设计过程中,要具有较好的通用性能,能够进行有效的更换,以实现设计的效率性和多用性。手指在设计过程中,主要以气动抓取方式为主。气动机械手是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机械手。其特点是方便、输出力小、气动迅速。但是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使其运送过程不稳定,抓取力控制在三十公斤以下。手指设计时,要有足够的握力并且手指间具有对应的开闭角,能够对工件进行准确定位。 手腕设计分析:手腕设计时,同样要以生产实际需要为主,手腕要具有较好的灵活性,更好地满足生产需要。设计时,若是抓取的物件是水平放置,则可以设置成为上下摆动的形式即可,若是抓取物件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就需要将手腕设计成“球坐标式”,能够进行有效地活动,从而完成抓取工作[2]。 手臂设计分析:机械手臂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手臂是进行抓取工作的重要设计点,其速度关系到了机械手手指的抓取速度,文章对机械手臂的设计参数为最大移动速度为1.0m/s,回转速度为90°/s,移动速度为0.8m/s。手臂设计要具有速度性,它是实现抓取效率的关键部位。 2.3 控制设计 控制设计是基于PLC的气动抓取式机械手设计的难点,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同时,控制设计也关系到了机械手能否发挥真正的作用。在控制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机械手的通用性,并且采用点位控制方式,实现精确控制。控制设计时,要注重PLC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关于利用PLC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机械手控制的问题,如图1所示[3]。 PLC在实现这一目标时,需要通过程序编制,并且对程序进行执行处理,才能实现。PLC应用于气动抓取式机械手设计时,主要涉及到了以下设备装置:中央处理器、系统存储器、用户存储器、电源、编程器五大部分。这五个部分当中,中央处理器是PLC系统的核心,对气动抓取式机械手进行控制,电源、线路是实现PLC系统进行相关程序操作的关键。同时,编程器、系统存储器、用户存储器之间,需要通过I/O信号输入,才能实现效果。 PLC控制作用发挥时,需要事先有PLC系统进行命令,并且通过总机的数据处理系统,将指令进行传达,实现信号输送。关于PLC的气动抓取式机械手的工作情况,主要如下:机械手位于初始位置,受到控制系统控制,执行系统将推动机械手进行运动。同时,机械手各个主要部位受到执行系统控制,执行系统通过完成主系统下达的任务,进行机械手控制,完成机械手操作任务。基于PLC的气动抓取式工业机械手设计,将更加广泛的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国外很多国家已将其成功的应用于成套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中。机械手未来的发展,将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方向迈进,将更好的代替人从事高危险、高危害的工作环境,实现生产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分析了基于PLC的气动抓取式机械手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案、控制设计三个部分内容,并就气动抓取式机械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实现了气动抓取式机械手的设计。气动抓取式机械手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必须注重这一点,使机械手设计能够更好地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满足我国现代工业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需要。 机械手设计论文:基于PLC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现状和程序设计算法分析 【摘要】机械手是一种能自动化定位控制并可重新编程以变动的多功能机器,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驱动方式可以液压传动,也可以气压传动,也可以是电气控制等方法。随着传感器技术、气动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发展,基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控制技术发展较快,其中气动技术以经济、廉价、灵敏等优点,而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的是气动机械手模型基于专用计算机―PLC的控制系统设计。 【关键词】机械手;现状;程序设计;算法分析 一、PLC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现状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工业生产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广泛应用,其中机械手的诞生就是基于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是现代生产与科技应用相结合形成的一个重要技术。工业机械手的应用减轻了劳动强度、可提高产品加工精度、减少危险性生产由人工操作环节,尤其是在一些危险性大的行业生产中应用较为实用,如化工生产有存在有毒物质的;如核电厂等存在放射性物质的地方;如烟花等易燃易暴的生产场合等生产环境非常适合使用机械手进行生产。在机械行业中(铸、锻、焊接、热处理、电镀、喷漆、装配等)应用也十分广泛,如在柔性生产线中用气动机械手来搬运上下料材;机械零件的装配生产线中,利用机械手抓零件与另一零件装配在一起;如啤酒生产中用机械手把盖压在瓶子上等等。以上种种应用极大的减轻了劳动强度、促进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适合现代化的生产趋势,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机械手的驱动方式有气压传动、液压传动、电气传动和机械传动。广泛使用的气压技术以压缩空气为介质,具有动作迅速、平稳、可靠、结构简单、较轻、体积小、节能、工作寿命长的特点,特别是对易于控制、易维护、无环境污染场合,因此气动技术常作为机械手的驱动系统的首选。气动机械手与其它控制方式的机械手相比,具有无污染、抗干扰性强、价格低廉、结构简单、功率体积比高等特点。在机械行业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中采用了机械手,主要是液压控制和气压控制两种方式。其中气动机械手以其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气源,及较低的生产成本受用户喜爱,各国对气动机械手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现已发展成为满足生产需要的一种重要的实用技术。 在工业自动化中液压与气压均有较在应用,而气动技术被称为工业自动化的“肌肉”,其应用灵活,夹持工件的重量越来越重,在各种机械加工行业和制造行业中,尤其在有毒的环境下作业等其应用程序越来越受重视,并得到相应广泛使用。随着科技不断日新月异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也不断更新,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形势下,气动技术不断技术创新,以工程实际应用为目标,不断取得巨大的进步。另外气动技术作为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廉价的自动化技术,由于其元器件的制造技术以及使用性能的不断提高,并且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不断的降低,气动技术现已被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工业、医疗业、生产以及输送领域。例如南昌市第一附属医院中引入了气动控制药品传输线,从药房配药师输出到住院部等各部门,每次提高了近5分钟,大大减少人力劳动及工作人员数量。 我国在机械手的应用方面,不是世界最发达国家,但已经较为广泛使用并取得了较成熟的技术。基于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为核心技术进行控制的液压机械手或气动机械手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应用较多,非常适合PLC最基本功能,即逻辑控制。如用来上料下料、装卸机械零件、搬动物品等重复性的工作过程。我们国家原来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大多已改造为基于 PLC 为控制器的自动化装置,通过最近20多年的应用实践表明,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领域具有强大生命力。研究的基于气动技术的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机械手是现代机电一体化自动生产线中重要辅助装置,可实现上下、左右、伸缩六个方向的三维空间运动,较适合经常变更批量生产与柔性制造生产的现代加工方法。它能按预定程序和控制要求完成物品、材料、机械零件等进行运送、上下料、搬运等作业,并可以在需要时修改程序实现动作变更。 二、PLC 程序设计算法分析 算法是决解决问题的清析思路的描述,对于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均有算法。当然对于不能解决的方案可能就没有算法可言。在本课题中编程环节要求按照机械手的工作要求实现控制要求,我们通过假定其初始位置为原点,其条件为右边、后退、松开状态为原始条件,基于此条件下实现自动操作与手动操作。 (一)分治法 设计中利用了重要的分治法实现各功能模块。依照气动机械手的工作顺序要求,划分为各小功能模块,如向左伸出与向右缩回、向下伸出与向上缩回、水平伸出与缩回等均可分为小的模块,设计中称为状态。从初始状态开始依次按要求将可画出相关系统流程图。各相关的状态中动作利用步进指令转换为梯形图程序,实现完整的控制功能。 (二)贪婪法 贪婪法的总体思路中把符合控制条件的所有情况均最大限度的列入考虑范畴,从中选取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课题设计中考虑符合设计要求的思路会有多种,如采用最基本的思维,即把每一步均作最基本的“起-保-停”处理,并线圈内加入限制条件,在最开始作最基本的起动控制程序以实现控制功能。另一种方法可以采用 SET、RST 指令来实现控制功能。还有方法就是后续设计中用的用流程图把所有出现的动作当成状态,设计其流程图并转化为梯形图程序。 (三)递推法 对于设计的程序图中各状态的实现方法,采用逻辑递推法,依次基本逻辑关系递推。如课题设计中关于机械手控制工作顺序中的各状态中执行动作及各状态间转换关系,不断利用这种递推办法,把气动机械手的工作过程按顺序设计其控制逻辑图。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存在各种逻辑限制关系,要依照控制要求反复推敲后加入程序以实现各种功能及相关条件限制。 机械手设计论文:机械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性能日益加强。在工业生产和其他领域内,由于工作的需要,人们经常受到高温、腐蚀及有毒气体等因素的危害,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甚至于危机生命。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东西代替人在恶劣的环境中作业的要求呼之欲出,机械手由此而诞生。本文就机械手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手 PLC 自动控制 系统设计 1、引言 随着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在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中的广泛应用,解决了在各种恶劣环境下工作的难题。机械手在工业自动化生产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它不仅灵活多样,而且耐高温、抗腐蚀,可以较强适应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完成人无法完成的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机械手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是工业机械系统中传统的任务执行机构,它的出现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而且加快的实现了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 2、机械手与PLC的概念 2.1机械手 机械手主要由手部和运动机构组成,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主要由手部和运动机构组成。手部是用来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据被抓持物件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和作业要求而有多种结构形式。运动机构,使手部完成各种转动(摆动)、移动或复合运动来实现规定的动作,改变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势。运动机构的升降、伸缩、旋转等独立运动方式,称为机械手的自由度 。自由度是机械手设计的关键参数。自由度越多,机械手的灵活性越大,通用性越广,其结构也越复杂。一般专用机械手有2~3个自由度。 2.2 PLC PLC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在继电顺序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通用自动控制装置。主要由CPU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和编程器组成。PLC的特殊功能模块用来完成特殊的任务。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设计。PLC具有可靠性高、适应面广、控制性强、操作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编程方便、对环境要求低、与其他装置配置连接方便等特点。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3、机械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3.1 I/O地址分配 I/O地址分配见表3.1。 表3.1机械手控制PLC输入/输出(I/O)分配表 3.2 PLC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由机械手的工作过程可知,这是一个典型的顺序控制系统。为此,可从机械手的连续工作方式入手编写程序。首先应绘出连续工作时的功能表如图3.2,然后直接列写逻辑表达式,用触点线圈指令编程,也可使用置位复位指令或顺序控制继电器指令来完成。为了将每一步的工作状态显示出来,动画模拟软件使用了内部存储器位 M5.1 、 M5.2 、 M5.3 、 M5.4 、 M5.5 、M5.6 、 M5.7 、 M4.0 、 M4.1 来分别表示①~⑧的运行状态。编程过程中,需要注意特别处理的问题是①、⑤和③、⑦步的动作问题,虽然①、⑤步都是下降操作,但却具有不同的意义,①步下降是空钩下降,而⑤步下降则是夹着工件下降。③、⑦步的上升操作也是这样。 图3.2机械手动作功能表 图3.3机械手控制系统程序结构图 单周期操作的程序实现可在连续工作程序的基础上通过经验修改实现。其要点是是设法阻止机械手在一个周期工作结束后自动进入下一周期,一般在下降的启动回路想办法。 单步操作的实现与单周期工作的实现是相似的。即设法在每一步工作结束后,不是直接启动下一步的工作,而是等待启动按钮的命令后再工作。 以上是在同一个顺序控制程序中完成的连续工作、单周期工作和单步工作的程序编制思路。实际上本文采用分段跳转的办法来完成这三种操作,这使得程序结构如图3.3所示。这种方法编制的程序结构清晰,但程序数量长于前一种方法。 4、系统调试 4.1控制系统的程序调试步骤 (1)对于比较复杂的控制系统,需要绘制系统流程图,用以清楚的表明顺序和条件。 (2)设计梯形图,这是程序设计的关键一步,也是比较困难的一步,要设计好梯形图,首先十分熟悉控制要求,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电气设计的经验。 (3)将程序输入到PLC的用户存储器,并查找程序是否正确。 (4)对程序进行调试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4.2调试过程中注意的事项 (1)数据线与计算机的接口必须要与软件的端口保持一致,否则运行会产生通信错误问题。 (2)连接PLC上的输出端口对应的动作必须与程序中的输入输出点的定义动作保持一致。 (3)PLC上的输入输出点都必须接入电源,连接的外部模块也必须接通电源与接地线 (4)由于条件有限,外部接线模块中部分用开关代替按钮,在执行点动程序注意执行完应该将开关拨回到停止状态。对于限位开关也用普通开关代替,当执行完该步程序后,进入下一个步,需要将限位开关拨回OFF状态。 结束语 机械手控制系统采用PLC进行控制,大大提高了该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大量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和硬件的接线,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使用PLC进行控制可以方便更改生产流程,增强控制功能。另外,在实际的生产中,可以设置远程控制,可以利用监控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实时控制,以提供较为直观、清晰、准确的机械手运行状态。也为维修、故障诊断提供多方面的可能性。 机械手设计论文:仿人机械手的结构设计与现实意义 【摘 要】本文阐述了仿人机械手研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仿人机械手进行了三维建模以及运动学仿真,同时阐明了仿人机械手研究对社会生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仿人机械手;三维建模;运动学仿真 0 引言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国家高科技水平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而服务机器人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于服务机器人的研究,尤其是仿人机器人的研究是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其原因有两个:第一,世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中国也正进入老龄化社会,照顾老人问题即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仿人机器人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中有着不容置疑的作用;第二,由于各种灾难和疾病造成的残障人士也逐年增加,他们需要越来越多的关心和照顾,如果采用专门的人力将严重增加社会的负担。所以对于服务型机器人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有很多服务型机器人,但是没有一个机器人可以像人一样有一双灵巧的手,完成只有人类才能实现的复杂动作,本课题就是针对这一问题从仿人机器人的机械手开始研究的。 1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问题 从1960年由通用电气公司设计制造的造型为两只手指的爪状物开始,为以后的各类机械手打下了基础,到现在为止美国的宇航局(NASA)、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在机械手的研究上都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我国机械手的研究比较晚但是也做了很多工作,国防科技大学[1]、哈尔滨工业大学[2]也研制出了多指灵巧手。尤其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研制的“仿人型机器人灵巧手”,2006年5月亮相德国慕尼黑国际机器人及自动化展览会,以其精美的外观、可靠的软硬件系统等赢得了众多参观者的赞赏,并率先进入了国际市场。 由此可见,目前多数国家和企业高校都在对仿人机械手进行研究与设计,不过现在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价格昂贵,实时性不理想,设备笨重,并且大都停留在实验阶段,这些都制约其在实际当中的应用。 2 五指仿人机械手设计 本文设计的五指仿人机械手具有的优势有:采用欠驱动控制方式[3],所以机械系统大大简化,机械手大小基本与普通人手大小一致,便于安装到各种服务机器人的移动平台上;同时每个手指都靠手指末端拉力进行运动,也就是说只需要一个拉力便可以实现机械手指的人类手指运动方式,结构紧凑、便于控制、动作灵活;材料可以采用塑料纤维进行加工实现,因此质量轻、价格便宜,易于普及;可以采用嵌入式的控制方式进行控制,处理速度快,响应时间短。 本文通过Solidworks对五指仿人机械手进行建模,其单指与整手建模图形如下所示: 图1 单指结构与整手三维建模 本文通过ADAMS实现仿人机械手的运动学仿真,其仿真图形如下所示: 图2 约束添加以及手指运动效果图 3 现实意义 对于仿人机械手的研发对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其一,对于服务机器人的研制,尤其仿人机器人的研究应用,必将对机器人行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二,仿人机械手的研发隶属于制造业,其研制成功与推广,可以增加就业,创造经济价值;其三,其技术的实现可以促进制造业的信息化、自动化和产品的智能化,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而促进制造业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其四,实现服务机器人上机械手的灵活运动与控制,对于老年人以及残障人士在心理上和身体上都非常有益处,为解决我国社会问题,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机械手设计论文:炼胶生产线气动机械手的优化设计 【摘 要】本文介绍了气动机械手的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主要对气动机械手的结构进行设计与改善。在 PLC 和气动控制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使其功能更加完善,运行更加精准、合理。它由 PLC 控制四个气缸来实现机械手横向和纵向的运动以及气动夹持机构的伸缩动作,利用气动能源分别完成对生产中使用到的工件进行抓取、放置等动作,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特点。 【关键词】气动机械手;气缸;优化设计;PLC 0 引言 炼胶生产线一般包括上辅机(包括胶料、粉料和油料的称量及投送系统)、胶料混炼设备(密炼机)和下辅机(胶片挤出、冷却和称量系统)三大部分。由于密炼机和下辅机之间的胶料需循环返回多次精炼的要求,而气动机械手是传递机构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夹持机构将物料从某一位置和方位,按一定运动轨迹传递到另一位置和方位,且是以空气为介质,具有使用、维修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寿命长等特点,采用气动方式控制机械手机构被很多场合所采用[1]。设计气动机械手的原则是:充分分析作业对象的作业技术要求,拟定最合理的作业工序和工艺,并满足系统功能要求和环境条件;明确工件的结构形状和材料特性,定位精度要求,抓取、搬运时的受力特性、尺寸和质量参数等,从而进一步确定对机械手结构及运行控制的要求。 1 气动机械手的工作原理 图1 气动机械手的运动示意图 图2 气动机械手工作流程图 如图1所示,此气动机械手具有两个弧线升降运动,一个旋转运动和一个直线运动的自由度,将炼胶机的出料搬运至左侧或右侧的炼胶机上。机械手的动作除了左右旋转应用电机控制之外,其余全部动作由气缸驱动,气缸由电磁阀控制,整个机械手在工作中能实现上升和下降、左转和右转、夹紧和放松的功能,是目前较为简单的、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气动机械手。 在主臂立柱底座上安装电机以便控制其回转自由度。小臂a与主笔立柱之间用气缸A控制连接,以便控制小臂a的弧线升降。在小臂a与小臂b之间采用气缸B连接,以便控制小臂b的弧线升降,在小臂b和夹持机构之间采用气缸C连接以便当小臂运动时夹持机构在气缸C的作用下能保持平稳的运行和垂直度,气缸C的充放气特性以及运动轨迹根据气缸B和A的充放气特性来决定。夹持机构的开合和夹紧由气缸D控制。将气动机械手的零点(原始状态)定为开始工作位的回转限位、升降限位、伸缩限位及放松状态。气动机械手为实现移料动作,需要完成如图2所示的工作流程图。 2 气动机械手气动回路的构成及原理 气动回路主要是由气源、各种控制阀以及执行气缸等组成,下面介绍回路的关键部件-执行气缸。 执行气缸包括连接主臂立柱和小臂a的气缸A,连接小臂a和小臂b的气缸B,连接小臂b和夹持机构的气缸C,以及控制夹持机构的气缸D。由于不同的气缸控制不同机械结构,其输出力也不同,所以四种气缸的型号也不同。同时要求气动机械手能够在升降过程中任意位置实现精确定位,精度要求为 1mm以内。由负载性质及气缸运动速度选定负载率β值,即可求出所需的气缸理论输出力P=F/β。 气缸D所控制的夹持机构和物料最大重量约为50kg,气缸C所控制的最大重量约为55kg,气缸B所控制的小臂b的最大重量约为70kg,气缸A所控制的小臂a的最大重量约为80kg。 一般来说,气缸可以保证起点和终点的定位精度,因此,对于夹持机构Z轴方向的定位,应用一般的气缸就可以保证其定位精度和使用要求。而对于小臂a和小臂b的升降精度要求,则可以使用 SMC公司一种新型CEI型气缸,在结构上增加了位移传感器件,使之与气缸浑为一体,整体结构紧凑合理,设计新颖,提高了气缸位移监测的性能,CEI型气缸在杠杆的两侧刻有细纹磁栅,当气缸左右移动时,位移传感部分将以双向脉冲方波形式输出能够实现中间任意位置的定位[4],而且其定位精度可达到1mm以内,因此,应用上述气缸可以满足小臂a和小臂b的升降定位精度的要求和使用要求。根据以上原则和条件,详细选型见下表1。 总体气动系统原理图如图3所示。气源首先经过滤减压阀处理,通过相应的电磁换向阀后进入各个气动执行元件。 图3 气动系统原理图 1、2、3、4―2位5通双电控电磁阀;5―气源处理组件;6―气罐 3 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配置 根据机械手运动仿真方案,机械手的循环动作依次为:上升正转下降伸出夹紧上升反转放松缩回反转下降下一循环。为了根据实际工作环境确定机械手工作时磁性限位开关的位置并调试机械手,对机械手的每一动作设定一个手动控制按钮。同时,为了保证气动机械爪工作时,整个机械手只能执行其一个动作,需要在程序上设计互锁功能。气动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电―气控制元件、气动执行元件、稳压气源、传感器和接口电路组成[2]。控制器一般指计算机、单片机或可编程控制器等控制器件,气动执行元件常用的有气缸、气爪、控制阀等,传感器一般指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接口电路指控制器与控制元件、控制器与传感器之间的接口[3]。 气动机械手有两种控制方式:操作面板控制和个人计算机控制,两种控制方式均以 PLC 为主要控制模块,其中个人计算机控制要求 PLC 与上位机实现有效通讯,通过上位机程序的改变来实现 PLC 程序的更新与运动参数的变化。为了实现气动机械手操作面板控制和个人计算机控制两种操作方式,拟采用PLC 为下位机,PC 机为上位机的控制模式,PLC 与 PC 机之间通过 RS232 协议实现通信,完成控制过程中的数据交换[5]。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运行方式是循环扫描方式,而非顺序方式,因此任何一个气缸在条件满足后即开始动作,在机械手运行中遇到突然停电时,可以关闭气源,对工件进行处理, 来电后重新初始化各项个元件与程序。 我们所要控制的系统中,有8个行程开关信号、一个按钮开关信号、一个由定位系统动作结束发出的信号共10个输入点,因此我们选用了西门子S7-200系列CPU224型号PLC,它有14路数字量输入点和10路数字量输出点,具有体积小、处理数据和通讯能力强、存储器容量大等优点。基本位布尔运算执行时间为0.22μs,用户存储器容量SK字节[6]。而且它还具备6路30kHz单相高速计数器和2路20kHz高速脉冲输出可以分别用来接收旋转编码器信号和直接控制步进电机运行。有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高速计数器模块、位置控制模块、数据输入/输出模块、通信模块等,可以实现模拟量控制、位置控制和联网功能,在功能上完全满足了控制系统的要求,并留有一定数量的FO通道作为照明电路和其它储备用途。 4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气动机械手的执行机构和驱动系统的原理并进行了设计,采用气动驱动作为机械手的驱动方式,通过分析设计执行气缸及其控制阀等模块,以满足相应的动作要求,根据气动机械手的功能要求绘制了机械手的控制系统流程图,使机械手能实现多点连续的控制,同时分析气缸C和气缸B的充放气特性,以便优化两者的先后动作,再结合S7-200可编程控制器,使气动技术在顺序动作的逻辑控制系统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究: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的探讨 摘要: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的第一次较全面、较系统、工程设计性很强的综合性设计训练。针对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学要求,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实训中,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重点和设计成果的展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和探索。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方法,培养符合时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综合性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0引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的第一次较全面、较系统、工程设计性很强的综合性设计训练。通过该环节的实践训炼,不仅能使学生巩固加深扩展己学过的知识,并且能使其综合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初探,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设计思维方式在实践中的验证所迈出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步。 近几年,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类型的改变,进行教学改革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作为我校培养人才方案的重点以成为必然,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相应的教学体系也在进行适应性调整。机械设计基础作为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将为这些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机械设备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使其在了解各种机械的传动原理、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及设备的故障分析等方面获得必要的基本知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占的教学比重在逐年增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最重要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在实践教学中的意义越加显现出了其重要性。我们围绕着培养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理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成果展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和探讨,指导学生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结合创新设计思维,应用先进的现代设计方法及设计手段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考虑相关的工程技术要求,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设计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1教学内容的改革 长期以来减速器作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设计的经典设计题目,这是由于减速器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减速器作为机器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减速器的零部件覆盖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绝大部分内容,便于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应用检验所学的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另外,不同类型的减速器和参数的设计参数要求,所设计出的减速器的结果是不同的,因此, 选择减速器作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可行的。然而, 减速器只是一个部件, 每届学生都重复同样的设计内容, 势必会影响教师的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另外, 我校制图课的测绘练习也选择减速器, 这就使得课程设计的题目过于重复,使学生缺乏新奇感,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设计积极性,影响设计成果。因此,结合学生所学的相关专业和学生对本门课的掌握程度,适当地拓宽课程设计的选题势在必行。 鉴于我校的机械设计、材料成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材料科学、机电一体化、工程机械、数控等专业的学生都要进行课程设计,其专业跨度大、学生人数多以及减速器涉及的设计问题的经典性,故减速器齿轮减速器设计题目仍予以保留,但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适当地增加了设计题目,例如,对于数控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普通机床的传动系统, 给出电动机的动力参数, 通过带传动,带动主轴箱的运动。在这样的传动设计中,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相关机床,这样既进行相关的带传动和减速器传动设计,也结合学生的自身专业知识,增加了学生的设计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学以致用。 对于汽车专业的学生,不再进行传统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而是结合其专业特点,设计汽车用变速器,这样,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了,同时也符合专业培养的特色。实践证明, 适当拓宽课程设计的选题不仅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工程设计训练, 而且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培养创新设计思维和进行创造性设计,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机械专业等为期三周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提交一份装配图、一到两张零件图和一份设计说明书外,还要提交箱座和箱盖的零件图。这样更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对《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等几门课的掌握程度。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现代的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课程设计作为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设计过程中也要充分激发学生设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达到以上教学目的,首先应重视实践教学的环节,实践教学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重要手段,课程设计也是如此,为了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有一个整体的设计观念,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让学生应用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自行设计一个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实验,来实现预定的运动规律。然后,让同学进行减速器的拆装实验,通过这次实验让大家对减速器的常见类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减速器内部零部件的类型、结构和装配关系, 对加工制造的工艺过程形成初步的认识。装拆的重点是轴系零部件的结构及装配关系, 再此基础上让学生应用已有零部件设计一个合理的轴系,使学生能在课程设计中结合实际的参数要求设计出合理的轴系结构和尺寸。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也要重视老师的指导作用,一次成功的课程设计与教师的悉心指导是分不开的。为此应改变以前过于集中的指导方式,变“集中式指导”为“集中与分段相结合式指导”,设计前通过集中式的讲解交待清楚所要完成的设计任务,针对具体的设计任务如何入手去做,通过教师已有的设计经验,引导学生解决设计初期的入手难得问题,对于设计中的主要注意事项应交待清楚避免在设计过程中学生走弯路,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经常到教室中去,发现共性问题要及时地集中讲解,对个别底子薄的同学应进行个别指导,及时解决存在的障碍性问题,便于设计的如期完成,在设计的后期主要是检查与纠正细节。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要求教师要以学生的设计思想为主线,在不改变学生原有总体设计方案的前提下,进行指导完善此设计,让学生能真正地进行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造性设计,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设计的主体,在完成此设计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真正地领会完成一次设计的总体设计思路和收获自己的设计成果的成就感。总而言之,课程涉及的改革方向应以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 3设计成果的展现形式 采用现代先进的机械设计手段,改变传统的纯手工绘图的方式。要求学生提交的设计成果为手绘的设计草图,手写版的设计说明书,以及电子版的设计总体装配图和典型的轴类、齿轮类和箱体类零件图。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在设计、生产、试验各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顺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重视学生的应用和掌握计算机的能力,在我院的机械设计专业率先试点要求总体装配图利用CAD完成。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要求应用SolidWorks、CATIA等三维绘图软件完成齿轮、轴、箱体、端盖等所有机械零件的结构设计,完成整机的装配,然后进行机构的运动仿真和干涉检验。 设计成果的评定方式,改变原有的只看图纸的评定方式,采用答辩与平时的设计表现相结合的方式,以图纸、计算说明书和答辩成绩为主,兼顾设计态度、准备情况、出勤率、进度、协作、总结等表现。答辩过程中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是教师评定设计质量高低最有效的手段,通过答辩老师能够发现总结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学生自我检验的最有效的方式,通过答辩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宏观地看待问题和总结能力,能够强有力地督促学生及时地解决设计过程所存在的细节问题,防止懒散和懈怠现象的发生。 4结束语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全体机械设计基础教师的努力,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所进行的相关改革和实践,在组织教学内容方面加强专业特色适当地改变教学内容,在设计手段上应用现代的设计方法,在成果的展现形式上突出了实时动态的考核方式,能够全方位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何再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是我们全体机械教师不断努力地探索和奋斗的目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究: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能力的培养 摘要: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实践与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一方面提出开发应用一套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课件系统,以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 关键词: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能力;培养 1加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优化 1.1 改善现有的教学手段,研究开发出一套新型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课教系统,提高机械设计基础及其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电化教育是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的产物,是实施教改和开展课题研究的需要,是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需要,是加强教师备课程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需要。使用电化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①要有利于创造生动和谐的教学情境;②要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③要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而不论是传统教学方法还是现代电化教学方法,都应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防止电教为“电灌”。因此,在教学设计上,预先估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上会发生变化,适时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重点内容尚未引起学生注意时,学生思维展开尚缺少形象材料时,复杂机械动作的运行方式难以想象时。投影片的使用方式,可以是老师先演讲,后播放,再概括;也可是先设疑,后播放,再演讲;还可以边播放边讲解等。为获得课堂电化教学的最佳效果,必须先进行教学设计,然后再动手制作教学课件。 1.2 利用新型的动态模型展示,提高学生实践感受力华裔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等人也多次对我国教育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出批评。提倡死记硬背,实行题海战术,使用标准答案,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把教学过程单纯理解为对现有知识传透和积累,在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上也是重继承轻创新、重灌输轻发现等等,这是当前我国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流弊。 2提高教师自身实践创新素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创新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年轻一代的创新能力要靠教师的创造力去培养。而教师要想胜任自己的教学工作,不仅要善于不断地更新和扩充自己的知识,还要能交给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而这些不断更迭的新知识、新技能,又难有召之即来的现成的教科书提供答疑和咨询;只能靠教师本人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去摸索、去探讨、去学习、去掌握。当前部分教师在认识上有“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思想,有些人片面的认为只有增加投入才能提高实践教育能力;另外,在教师能力方面,存在部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不足,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教育活动,一些从校门到校门的青年教师扎在的小圈子里,缺乏从事专业实践教育的底气。通过探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论教学与增强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促进教师对自身实践创新素质提高的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独立思考、自主意识和怀疑精神,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注重自身的知识积累;要乐于参加实践活动,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不仅表现在对学生的方面,而且更体现在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反思上。这种反思是教师教学实践的重要内涵。不能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师不是好教师,而这种反思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3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加强培养高职学生的四种能力 3.1 将四种能力的培养贯穿课程教学过程中高职高专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从职业教育、专业、职业的关系来看,职业教育课程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既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名称和内容不是指向科学学科的子区域,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且以项目、任务、工艺、范例、案例、设备、产品、实验、厂家等作为课程的实践形式。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包括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两大部分,理论性强、概念抽象,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面广、系统性强,各自成体系。这种学术型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高职高专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根绝从职业群众归纳整合出的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结合历届毕业生的调查反馈信息及用人单位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要求,可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将原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的教学内容按一般通用机械的设计过程来安排。 3.2 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施行“精讲多练”及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等,突出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如对于机械创新设计方面的内容采用讨论式教学,将工程案例引入课堂中,由教师提出案例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采用理论教学、现场教学、实验教学等教学手段相结合,形象直观,用大量的应用实例让学生对生产和生活中的机械装置和机构有更广泛的了解,开阔了眼界。 3.3 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围绕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科技人文讲座等,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竞赛活动,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学生可自由报名、自选课题参加比赛,在此过程中教师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组后学生将自己完成的作品在大赛演示并参加评奖,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此外,还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部分科研或科研项目,学生能够从中或得许多创新设计的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学到许多书本中没有的东西,并可以综合运用到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究:机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探究 摘要: 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中机械设计实践教学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结合教学实际,对机械设计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制度等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构建了新的实践体系和实验管理模式,为提高机械设计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实践教学改革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机械设计;实践教学;创新 0引言 机械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训练的主要课程。其实践教学环节对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潜能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测试仪器和设备落后,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学时相对较少,内容脱离科技发展和企业需要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和动手、创造能力的提高[1-3]。在培养过程中,教师掌握实践教学的开发、设置、实施、管理和评价的主动权,学生只是被动完成和接受,教学互动较差,无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学生运用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因此,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大现实问题。 1更新教学内容,优化培养环节 实践教学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理论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设计能力,而且可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人材培养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1.1 完善基础实验,扩宽学生的知识面购置新式机械零件陈列柜、机械创新设计陈列柜等设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工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完善实验内容,将单纯的基础性实验转变为理论知识、测试手段、方法并重的交叉性综合实验项目。如带传动实验和滑动轴承动压润滑油膜形成原理实验。在实验中,教师除了实验内容的介绍外,还要加强测试技术、设备的原理讲解。通过介绍测试手段和方法,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课程教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对各种传感器及不同测量和数据处理方式有新的认识。 1.2 增设设计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根据学生特点和生产实际,增设和拓展实验项目,增强学生综合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类实验只给出实验题目、实验重点、难点,由学生查阅资料,拟定实验方法,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如机构运动方案创新组合实验。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设计实验,利用各种运动副和构件搭建各种新型机构,验证机械传动设计方案,加深对机构组成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机构创新设计意识和综合设计能力,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3 增加创新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为了验证理论教学中的某个公式或结论,更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以后,便可给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机会,以锻炼、提高其实验能力。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学院为学生提供科技制作场所,利用教学资源,广开兴趣小组,对一些在动脑、动手及创新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因材施教。在学生中,展开“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之类的课外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教改课题,拓展创新实践途径,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了学生丰富的个性和全面的能力,为机械设计课程提供好的选题和实践项目奠定基础。 2改革教学手段,探索教学方法 机械设计实践教学相对其他课程枯燥乏味,图形复杂、结构抽象。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兴趣和教学效果的关键。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仿真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和依托。 2.1 引入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口述+板书”的教学授课方式,扩充了课堂信息量,突破了实验设备的局限,扩大了现代实践教育的规模,提高了教学质量。如齿轮范成模拟实验和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实验。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机构运用的录像,齿轮啮合和轴系运动的影片,将难以讲授和理解的内容表达的直观易懂,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认识和理解。 2.2 利用froe等软件,扩充实验内容实验设备匮乏是目前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引入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可有效地弥补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节约学生的实验时间,提高实践效果。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将机械零部件、机构三维化,并进行各种装配、拆卸、组合实验,可达到一些在实验设备上难以完成或无法完成的实验项目。在减速器装拆课程设计在中,学生不受所给设备和条件的限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减速器,模拟机构的运动和装配,检验机构的运动状况和故障等,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为毕业设计等工作提供参考。 2.3 以互联网为载体,实现资源共享利用互联网络技术,将实践大纲、指导书、课程资源库等资料上传共享。学生通过网络可以预习实验、预定实验,提交作业,甚至与老师互动交流。“以趣引思,以疑引思,以用引思”,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钻研精神。同时,网络教学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交互性强,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3加强教学管理,完善考核制度 实践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严格的管理和完善的制度是设备顺利运转,教师辛勤工作,发挥专长,学生不懈努力,健康成长的保障。 3.1 根据内容特点,改革考核方式在实践教学的考核过程中,变一次性考核为过程考核,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实验中,随时对学生实验课程的预习情况、原理认知、注意事项、操作态度、实验进行状况等情况进行考核。在评价手段上,尽可能的采用课堂提问、书面作业、专题报告、技能测试等多种评价方式。在学习成绩评定中,加大实验操作、平日表现等方面的成绩比重,实行实验成绩的“一票”否决,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应用能力的综合检查与评定。鼓励学生进行“产学研”合作,积极引入企业评价考核机制,及早与企业接轨。在培养方案允许的情况下,实行实践单独设课,保障学时数,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便于科学管理和评价。 3.2 规范管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另一重要部分,是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加强教师和教学质量的考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学院根据学科特点,规范教学档案,实现授课经验的制度化,鼓励优秀老师的“传、帮、带”。同时,组织教师互相学习,结成梯队,参加各项学术活动。制定规范的实验课程表和计划,将实践环节与理论课程同等对待。要求对开课老师进行严格的“试讲”和“试做”考核,并定期组织听课和经验交流,保证了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对考核不合格的老师将进行培训或停课的处理。除此之外,学院实验设备专人管理,定期检修,保证设备的使用率。对利用率低的设备,鼓励老师积极展开实验教研项目的研究,拓展实验,改进实验设备,杜绝设备的闲置。 4结语 实践教学是学生从理论知识走向社会实践的桥梁和过度,是关系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实践和思考,机械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在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与锻炼,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参加各类大赛的热情高涨,取得的成果明显增多。但是,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还必须在各个环节上综合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果。为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今后对机械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究: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 摘要: 分析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培养工程能力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结合课程特点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了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和实验的改革,达到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与探索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文献检索能力、思想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提高学生在社会的竞争能力,增加就业率和提高就业质量。 关键词: 机械设计基础;工程能力培养;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实验;改革 0 引言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校近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主干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课程,是从基础课过渡到专业课的必修课[1]。工程能力是我们培养未来工程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2]。因此,《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如何与专业结合,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具有工程能力的学生来。目前,我们在教学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忽视工程能力培养的现象仍然很普遍;学生团队意识、工程意识不强;独立解决问题,研究开发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学生很难将学到的课本知识用于实际中去。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了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和实验改革,以期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能力,提高在社会的竞争力,增加就业率并提高就业质量。 1 课堂教学改革 进行课堂教学首要任务是教材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在保证必需的知识点的前提下,避免内容冗长重复。教材内容要以“会用”为目标、“需要”为准绳,以“够用”为尺度[3]。传统的教材需要重新审核,删除陈旧的章节,增加社会发展所用到的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新知识点和新的经验。强调机械设计基础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重新确定重点、详略并重新编排课程顺序,以项目实施为主线构建出新的与实际更加接近的课程体系。 第二,增加研讨课。在研讨课的选题中要选择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题目,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模型中。例如,可以讨论分析各种工厂中实际机构的设计方案,画结构运动简图,分析能否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多种修改方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做准备,每组在上讨论课前将题目的求解过程准备充分。在讨论课上,让每组学生展开热烈讨论,然后选出每组代表,将讨论结果到讲台上进行讲解,老师再对其讲解进行点评和总结。将讨论课成绩计入期末成绩,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又使学生对研讨课极其重视。通过选择与工程实际结合的研讨课题目,使学生增加工程意识,并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采用类比式的教学方法来理解新学到的知识点。例如,学生在学习齿轮的精度等级时容易记错。那么,我们在讲解齿轮的精度等级时,可以将齿轮的精度等级类比成中国古代的官位等级,告诉学生一品官要比七品官职位高,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地理解齿轮的一级精度比七级精度的精度要高,从而来掌握这个知识点。 第四,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采用可先实验后理论的方法。比如进行轴的结构设计时,可先让学生走进实验室,亲自对轴系进行装拆试验,这样学生就会对轴系上各个零件的先后装配顺序以及各个零件在轴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深入理解和掌握,然后再回到课堂进行理论教学,相信学生就可以很快掌握轴系的相关知识点了。 第五,黑板授课与多媒体相结合。对于复杂难以理解的公式推导、学生经常出错的课后题等可以在黑板上进行讲解,而对于基本概念和复杂的设备内部结构和难以理解的运动状态可以用多媒体来进行讲解。例如,在讲解自由度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时,对于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的概念都可以用动画展示出来。例如,在讲解动压油膜形成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将难以理解的概念形象、直观、生动的展现出来。 第六,经常邀请生产一线上的工程师来学校开设论坛和讲座,使学生了解到与工农业生产最接近的信息,拓宽知识面,并与时俱进,而不是“关起门来学习”。 2 课程设计改革 首先,课程设计的改革应打破“多年一题”的状态。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设计是减速器设计,由于该设计题目基本上涵盖了该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因此一直被许多高校使用。然而该项目已经使用了几十年,学生在做这个题目的课程设计时,可以从网络上找到好多相关资料,然后直接按部就班,比葫芦画瓢进行设计,可以说没有什么创新。因此,可以将课程设计的题目转变为具有一定开放性满足一定条件的传动系统设计项目。例如,卷扬机传动装置设计,搅拌机传动装置设计,简易卧式铣床传动装置设计等。这些题目,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增强团队合作性并积极查找资料。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题目,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二,应该增加课程设计答辩环节。答辩可以督促学生对于相关知识进行复习,搞清楚细节问题,也可以避免课程设计抄袭;答辩的同时,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 第三,在课程设计中,可以让学生组成兴趣设计小组,让学生对现有的设计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经过讨论选出最佳设计方案,并将之付诸于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CAD和CAE软件,学生可以先使用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进行结构优化,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性价比最高的设计。对于比较好的想法和创意,可以帮助学生申请专利,写成等。 3 实验改革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传统的实验内容仅仅是课堂理论教学的认知和验证,缺乏深度和新意,无法调动学生的实验兴趣,因此实验教学质量较低。如: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齿轮参数的测定等。而要培养具有工程能力的应用型大学生,必须要开设工程型、开放式、创新型的实验项目[4]。因此,本着“试验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可提出两种层次的实验课程:基础性实验和工程创新型实验[5]。例如,实验课中可增加机械设备的主要零件检测与测绘、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等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工程型创新性实验。新增实验均采用真实的机械设备,这些真实的机械设备要涉及到学生在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中所学到的四大结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结构、带传动和链传动。这样,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掌握机械参数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量具,并通过对零件的测绘,更进一步地掌握了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而且加深了理论课所学习的知识点。除此以外,可以使实验与大学生创业项目相结合,组织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搭建试验台,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对原有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对原有设备进行改进,甚至自己设计出新的设备来。最后,要重视实验成绩的考核,不能仅仅通过考勤和实验报告给成绩,应该增加实验前的预习考核,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技能考核,这样不仅学生重视实验,也可使实验老师重视实验。 4 结论 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想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工程型人才,必须要摒弃陈旧和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加与时俱进和创新实际的项目,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层次。通过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与探索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文献检索能力、思想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提高学生在社会的竞争能力,增加就业率和提高就业质量。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究: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摘 要:针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铰链四杆机构部分内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情况,本文介绍了如何运用CAXA实体造型软件和云班课手机App课前教学资源共享、课中教学环节合并、课后作业整合等方式将知识点交织利用,并配以电子任务书等手段来搭建立体的辅助学习平台,以“做中学,学中做”为指导思想,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验证并理解知识,以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 关键词:三维软件 机械设计基础 教学实践 教师教学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终生学习。职业学校新设课程教学应以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为基础,去学习新课程的新知识,在提高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知识的用处,学以致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信息化的浪潮推动下,教学内容急需打破原有的课堂模式,采用“双课堂结合”的模式,将教与学、学与练,练与用有机结合在一起,从学生的就业需求出发,优化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实现组内学生的优势互补,通过小组竞争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 一、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直观性、互动性较差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平面四杆机构传统教学手段缺乏动态,直观性差,抽象难学,往往采用先理论后计算的教学模式。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平面四杆机构各种类型特点,动力传递方式等知识。学生锻炼较少,学习兴趣不大。通过多媒体教学的介入可以部分解决直观性的问题,但互动性的问题并不能很好地解决。 2.教与学效率低下 由于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限制,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缺乏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参与度低,难以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学生的练习需要通过大量的手工计算来完成,要消耗大量的课堂时间。教学反馈周期长,教师不能及时处理学生遇到的问题,学生易出现厌学、弃学的现象。 二、解决策略 数控专业高级工班学生已经学过三维软件包括CAXA实体设计,PRO/E,UG等,能运用三维软件进行零件装配,具备了本次课学习的必要条件。而他们较强的表现欲望和动手能力,有助于通过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去化解枯燥的未学知识。 本课以信息化为平台,以“动手-发现-验证-分析-总结”为主要脉络,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法,发现学习法为主要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发现学习法 利用职高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课前设计完成平面四杆机构的三维杆件库,包括机架,连架杆,曲柄,连杆等不同长度的杆件,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将本课程理论知识和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任务驱动法 通过游戏式的任务驱动法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三维软件,将原本以教师理论教学为主的讲演内容,转变成以学生完成任务为主的实践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3.小组合作学习法 单独的行为参与不利于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交流,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4.信息化手段 运用微视频导入,点燃学生学习热情;运用电子教室,完成学生电子签到,学生可通过电子教室举手提问;下发任务书,组织学生分组完成,对学生进行屏幕控制,实现课堂信息化沟通,提高教学效率;用电子任务书代替纸质任务书,提高课堂效率,游戏式的评价机制,学习效果有效反馈。 三、教学实践 CAXA实体设计是一款在中职学校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三维设计软件。我们已经跨入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已经在我们身边普及,而传统的教室多媒体将老师和学生固定在 PC 前教与学,教室没有开展课堂互动反馈的设施。蓝墨云班课App专门为移动环境下的教、学而设计,能实现即时的沟通分享,让教、学更轻松、自由、有趣。课前确保教师和学生手机都已下载安装蓝墨云班课App。教师课前上传铰链四杆机构的课程资源,创建铰链四杆机构的班课并发送邀请码邀请学生加入,根据需要可组织班课成员进行投票问卷,讨论答疑,头脑风暴,课堂测验,布置任务,小组讨论等教学环节,丰富移动课堂与学习体。 1.创设情景 教师结合学生闲暇时常玩的游戏跑跑卡丁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三维软件模拟操作卡丁车三维模型,引出铰链四杆机构实现车辆的转向机构。 2.任务一 教师进行演示并且讲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定义和组成并布置任务一:在电脑三维软件中打开准备好的四套铰链四杆机构模型,模拟连杆现实运动,在任务书内填入四杆机构各杆杆长。该过程充分利用中职学生好动手的特点。学生在摸索中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提高了积极性和自信心。 3.任务二 教师讲解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以及三种机构的各自特点,并列举实例,如汽车前轮转向机构、汽车雨刮器、搅拌器、火车车轮、吊车、雷达、旋转式水泵等,最后布置任务内容:判断以上任意四种实例的连架杆是否能作360度整周运动,并判断属于哪种铰链四杆机构,并鼓励学生进行相互竞赛。学生多角度地观看实例的三维模型,动手操作并找出每个模型的机构原型。带着理论知识去看实践,更能发现知识的真谛。 4.任务三 学生根据自己的分工和设想,尝试从三维软件杆件库中选择相应的杆件进行组装,进行探究。在任务书的帮助下,归纳总结曲柄机构的共同特点,进而验证曲柄存在条件,最终总结出平面四杆机构曲柄的存在条件。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培养了归纳总结的能力,团队协作工作作风,一丝不苟的职业素养。 5.任务四 教师归纳本节课的上课重点,并以寻求帮助的方式给学生提出最后一个任务,判断雨刮器和健身平步机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铰链四杆机构。学生相互讨论完成任务,展示任务成果。 6.拓展与评估 评价是对学生项目完成情况的判断过程,包括专业知识掌握、职业能力提升情况等多方面内容,同时是对教师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的反馈。学生通过电子任务书包含的自评和小组评价环节,每完成一项不同难度任务都能获得相应的“经验值”。教师可以随时让学生提交任务,主动接收每个学生的即时任务完成情况,并通过电子表格进行统计整合。 最后的拓展可以从课堂延伸至课外,作业布置,巩固提升,通过超星数字图书馆查找发现查看相应机械设计类课程电子图书,教学视频,进行拓展学习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生活中的四杆机构。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知行结合,培养主动学习及创新能力。 四、小结 学生利用已学过的三维设计软件,学习新的机械设计课程中的铰链四杆机构部分的内容,通过小组探究学习,在尝试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演示解决问题,并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时间交给学生,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采用分组互评、老师点评等评价方式,让学生交流分享,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课堂气氛活跃。从整个教学任务情况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能力和情感目标基本实现。同时,电子表格、电子书、网络学习平台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使教学的各环节紧密相连,层层递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对教学内容的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本课的教学实践证明,信息化的使用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提升学习质量方面的确有着积极作用。 (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
土地资源管理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为了有效对这些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逐渐开始推广。地理信息系统汇集了遥感技术、地图学以及计算机科学,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信息的查询、存储、输入和采集,在有限时间内可以处理大量的地理信息,还可以使用编码的方式进行数据标记,方便信息的搜索。 关键词: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人均土地资源还是很紧缺,再加上土地污染,为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必须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如果土地资源管理不到位,不仅影响城市人民的生活空间,还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安全,因此各方部门要予以重视。地理信息系统在这方面的应用,提高了土地管理的精确度和效率,同时还可以进行信息的编辑、采集、处理和存储。 1地理信息系统的内涵分析 和其他信息系统对比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有自己的特点,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标记,对信息进行属性编码,和地理信息有关系的信息都成为检索内容。该系统可以在一般计算机的数据库中,对需要地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信息中存在的错误情况进行修改,除此之外,其对图文的修改能力也很强。还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管理,按照具体需求,对所需信息、图文等进行管理,还可以和其他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数据交换,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该功能满足了自身数据管理的需要,同时也提供了最新的数据资料,让不同数据库之间的信息进行资源共享。地理信息系统在图形处理、制作图表上也很强,可以把地理信息数据以图形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对已经存在的图像进行定向编辑,装饰和修改,除此之外,还能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绘制不同的图像,无论是专题地图还是要素地图,都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该系统还有很强的架构分析能力,对空间进行科学而细致的分析,最终制作出独具一格的地理分析图。最后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进行数据结果的输出和转化,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在这方面提供便利,方便客户对数据结果进行编辑、修改、评价和分析,除此之外,该系统的输出功能还可以输出不同形式的地理数据和地理图形,因此其功能非常强大。 2土地资源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 2.1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进行地籍管理时,基本上就是在第一次土地权属变更和登记时,进行有效管理和记录,这是我国土地开发管理中的重要一项,在地籍管理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还可以提高管理地籍登记的质量,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由于该系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相关部门重视地籍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优化和调整,让其在实践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2.2进行测绘数据的存储和更新 如果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测绘,不仅有很多需要测绘的数据,而且进行该城市数据的统一储存也有很大困难。使用的软件中没有拓扑分析功能、缺少查询检索统计功能,与此同时,对测量数据进行录入和更新时,功能有限,达不到理想要求,没有网络化共享查询功能,想要建立基础测绘子地理系统,智能依靠服务器建立云端工作室,通过辨别数据的属性和空间,进而统一分类和整理。按照固定格式输入进去,按照属性不同存储路径也不同。但是基础测绘子地理系统却不同,其可以使用多种方式对新测量出的地形数据进行批量导入,还可以进行多功能的复合查询,该系统能够存储表格、图片等文件,还可以分析、查询统计的最终结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在内部进行展示,为各个部门提供最新的数据,工作效率非常高。 2.3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在对市政工程进行的规划、管理中,主要是进行管线工程的规划和管理,交通工程的规划和管理,对于管线工程而言,主要包括城市雨水管、燃气管、给水管、电力线、供热管等,这些都是重要的基础设施,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也不为过,对于城市交通规划而言,包括轨道交通、高架桥、公路和市政公路,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监控、应急、指挥、管理、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市政规划管理服务平台,对城市规划工作进行可视化管理,而这些管理的数据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让管理手段走向现代化,提高城市规划的管理水平。 2.4进行土地定级评估的分析 对土地进行定级评估,是为了更好的使用土地,当进行定级操作时,先要建立一个图件数据库,该数据库能够可以反映出具体的地形图,还可以利用比例地图作为底图,然后使用仪器进行扫描,最后利用图片处理技术对底图进行合理的修整,这样就能制作出所需要的数据信息,为了确保地形图的准确性,可以先在地形图中输入有关坐标,最后再进行精确的位置描述。对土地定级属性数据库进行建立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国家的土地管理办法,在定级前对当地的土地进行评估,不仅可以确定土地的位置,还可以收集到一些影响土地的因素,还可以表现出不同土地的差异性,对于土地的定级评估因素而言,其有具有几何定义和性质,当完成上述工作后,就可以形成地理信息系统的点、线、面三个空间的管理,还很好的规定了土地定级的属性信息和属性指标,把已经得知的数据输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中,更好的对土地信息进行处理和划分。 2.5在对管线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时,可以对城市中每一个地下管线进行空间方面的定位,结合实际的空间信息,制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数字地图,管线在地下都是呈现空间分布的,该技术可以让管线图进行叠加,因此在数字地图上反映的非常真切,将不同的管线在同一个地图中准确的标注,与此同时,还可以把管线的属性数据输入到管网图形信息中,进而建立一个管道属性信息数据库,保证二者的一致性,利用图形的信息查询功能,就可以得到其属性信息,同时还可以收索到属性数据,直观的找到管线图形的位置。在城市规划测绘中,工作人员直接就能查清建设项目所在位置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避免由于不了解施工地下情况,而对这些管线造成破坏,影响施工质量。还能建立对应的管理系统,对这些已经测绘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如果施工中有位置变化,还可以及时进行更新,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2.6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查询方法分析 进行有关的逻辑查询工作中,主要会涉及到坐落定位、交叉路口定位、输入坐标定位、道路名的定位、以及图幅号的定位等[1]。如果操作不当,或者查询失误,对以后的工作将会是很大的影响,下面就根据有关情况,进行细致化的分析,当进行交叉路口的定位时,先要把区号输入进去[2],然后依次输入街道号、宗地号、街坊号等五个条件定位,这样就可以准备查找到路口了,其和传统方法相比,操作灵活简单,工作效率高。进行坐落定位时[3],可以利用目标地址定位的方式进行寻找,就能寻找到坐标。对道路的名称进行定位时,就是输入道路名然后定位即能得到相应的道路坐标。对交叉路口进行定位时,主要是利用相互穿插的两条道路进行定位。输入坐标定位方式比较简单,在XY轴线上输入具体坐标,然后就能准确定位,该系统有很高的准确性,而且数据是动态更新,不会出现偏差。 3总结 通过以上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地籍管理、数据测绘、收集储存,以及土地规划中、土地定级评估、地下管线管理中,都有很好的应用,其功能非常强大。随着信息量的成倍增加,进行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基础设施管理也更加复杂,要求有更好的城市规划管理手段,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施信息综合管理,相信在以后的发展中,该技术还会有很大的创新。 作者:郭晓静 单位:池州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支队 土地资源管理探讨:土地资源管理本科培育研究 “知识-能力-素质”阶梯型培养模式 阶梯型培养模式结构设计 根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习特征与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习惯,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模式划分为3个阶段:基础阶段、综合能力培养阶段和提高阶段(图1)。在这3个阶段培养中,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理念贯穿其中,但不同阶段强化内容又有差异,以实现阶梯型培养模式。在基础阶段,以培养学生知识体系为中心,强化对知识的学习,以多学科交叉为特色,构建“厚基础,宽口径”知识体系;综合能力培养阶段,除继续知识学习和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对知识应用的能力训练;在提高阶段,在前期培养的基础上,突出对综合素质整体提高的培养。 基础阶段 基础阶段主要是大学一年级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以第一课堂的知识、能力、素质教学体系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如开设管理学、地图学与测量学、西方经济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等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程,开设土地管理学、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概论、遥感基础与应用、地籍测量、土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地产开发与管理、土地经济学作为专业主干课,以土地科学概论、GPS原理与应用、计算机制图、土地景观设计、土地信息系统作为专业选修课。三类课程很好地将理论、技术和应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理论体系,使其更符合社会各界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需要。 综合能力培养阶段 综合能力培养阶段主要是指大学二年级阶段。学生在经过大一阶段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该对其专业能力进行强化培养。可以通过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课题研究,进行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强化培养。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而言,进入到学校或教师提供的学习平台后,能够系统地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知识、“3S”技术等进行学习,对ArcGis、MapGis、Workstation、Arcview、Erdas、Envi、Skyline、CAD、Photo-shop等软件进行熟练操作。并且通过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能够熟悉了解基础数据的生成过程,从整体上了解该项目或课题的目的意义及技术方法。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使实际动手能力得到锻炼,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 提高阶段 提高阶段主要是大学三、四年级阶段。经过大二阶段专业能力的锻炼后,能够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已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这时除了继续学习以外,强化对管理、组织能力的锻炼。例如,作为项目的负责人,就不仅仅只是简单地处理数据,而是组织安排整个项目的相关工作,包括项目工作的前期安排准备、数据的前期处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分配、整个技术路线方法、过程中问题的处理以及项目完成后归纳、总结和升华科研项目中的技术方法、思路和一些重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法;训练撰写科研报告、表达学术成果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对低年级的学生在专业技术上能力上进行培训和指导。经过大学4年的学习,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在大学4年的学习中,每个阶段的培养重点会有所差异,但在宏观上总是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阶梯型模式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 阶梯型培养模式效果分析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阶梯型培养模式,注重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协调发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于就业,符合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在社会岗位的竞争中具备较大的优势。 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在很多的高校,“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阶梯型培养模式是针对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若本科生的学习培养模式也采用这种模式,就能够让学生更早地具备研究的思维或方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后续的学习,或是更好地更进一步开拓、发展自身的潜力,更进一步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三位一体。 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参与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促进自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特殊能力。“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阶梯型培养模式让优秀的本科生进入科研实践课题的研究中,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有所促进,对整个团队乃至学校的创新能力也有所贡献。同时,他们的加入也为团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和创造力。 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硬件设施保障 阶梯型培养模式对硬件设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建立以专业软件及其他硬件为基础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并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师资队伍保障 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学生的保障。基于“知识-能力-素质”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培养模式,要求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作保障。①需要高素质授课教师队伍,在第一课堂能让学生接受“宽口径、厚基础”的理论教育,并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理论体系;②需要全面的实践教学的教师团队,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能全面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习实践;③需要高水平的教师研究团队,让学生能大量参与科研实践课题,为学生提供“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协调发展的环境。 注重学生后续能力的培养 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阶梯型培养模式注重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协调发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科研项目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模式给学生带来很好的实践锻炼机会,也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来说是不够的,可能一部分学生参加完项目,就认为已经完成任务,而不善于归纳、总结和升华项目中的技术方法和思路,难点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等缺乏总结。因此,必须对学生的后续能力进行培养。 本文作者:周启刚张晓媛陈倩陈丹王福海杨霏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土地资源管理探讨:土地资源管理类实习组织管理探讨 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为学生按时保质地完成实习任务提供了组织保障,当实习任务圆满结束后实习单位就会在全疆范围内为学校做一次宣传,又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这种实习方式。确保了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校外实习工作的开展,从最初的实习单位与学校有了初次的合作意向、达成协议、前期准备工作、实习工作在实习地点的具体开展到最后的实习结束,往往具有历时较长、涉及人员较多、涉及面较广等特点,同时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因此,为了确保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 辅助实习单位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科学合理的校外实习组织管理可以辅助实习单位按时完成本单位的工作。新疆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往往具有工作人员数量少、专业人员欠缺工作量大等特点。近年来新疆各地州的土地管理业务较多,而且工作覆盖面大、涉及人员多,如城镇地籍调查、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等工作重、任务紧,单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现有的工作人员,要想按时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通过与高校合作,不但可以解决在校学生的实习任务,同时还可以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推进土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校外实习组织管理阶段的划分 结合实习单位工作业务的需要安排在校学生进行校外实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课程实习,而是一次带任务的实习,它不但要求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将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还要求实习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实习单位安排的工作,因此,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工作是确保实习顺利进行的前提。为了顺利地推进实习工作,将校外专业实习的组织管理分为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三个阶段,并且针对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工作内容开展相应的组织管理工作。 校外实习组织管理各个阶段的内容 1.实习前: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这一阶段的工作做得是否充分、周全,直接关系到以后实习工作是否能按计划推进以及实习效果的好坏。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协调好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确两个单位在实习中的内容、责、权、利,然后按照各自在实习中承担的角色开展前期工作。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关系的协调主要是以签订合同的方式来进行的。由其中一方起草合同,在合同中要尽量明确实习的内容、时间、组织结构建设、实习经费及落实以及双方在实习中的责、权、利等内容。合同是保证实习顺利开展、确定实习双方各自角色以及各角色权利义务的重要法律规约。在合同签订之后,学校和实习单位就要根据合同中相关条款的规定,着手进行实习前期的组织管理工作。(1)校方需要做的工作。对于学校而言,应做好以下工作:制定详细的实习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明确实习的目的、内容、范围、技术依据、技术路线、进度安排、经费使用、实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等;编制实习手册,为学生实习提供技术依据和保障;制定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从实习工作管理、生活管理、考勤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几方面对学生实习过程中各个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制定教师实习管理规定,并落实、安排实习过程中的带队教师,明确带队教师在实习中的工作内容、主要责任等;做好实习前的培训工作,通过聘请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技术专家、实习单位指派技术指导人员等方式,对参与实习的全体师生进行技术培训,以让实习人员进入实习角色,熟悉实习的技术要求及技术环节;划分实习小组,落实学生组长,加强实习小组成员的沟通,以便在实习中能更好地沟通和协作;其他工作,如做好实习前动员,提高实习师生对实习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与实习单位的联系,督促对方做好实习过程中的住宿、伙食、安全等工作;落实往返实习地点与学校的车辆,为参加实习的全体师生购买实习过程中的保险。(2)实习单位需要做的工作。对于实习单位而言(主要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前期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建立健全本次工作任务的组织机构,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做好与工作任务相关单位的沟通工作,尤其是与上级主管单位的沟通;确定工作任务的技术要求,制定相应的技术文件,为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指导依据;加强实习区域的宣传工作,确保与实习工作开展期间所涉及到的调查对象配合良好;加强与校方的沟通工作,为实习师生进入实习区域前提供各种基础保障,如落实好工作费用及本单位的参与人员等,并为每个学生实习小组配备一名工作组长,以保证工作任务的接受和分配,保证实习中学生的安全等。 2.实习中: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及实习安全 这一阶段是学生校外实习的具体实施阶段,其组织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习师生是否能够按照实习单位的要求开展工作,是否能够按照计划完成实习任务。由于这一个阶段存在较多的不可预测因素,因此校方和实习单位更要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以积极应对及处理好实习过程中的突发事件。(1)校方需要做的工作。这一阶段,校方主要是通过带队教师来做好实习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工作,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内容:1)带队教师在实习过程中既是实习单位与实习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又要按照实习单位的技术要求对实习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因此,带队教师首先要根据工作任务的特点、性质,协助实习单位有序地对整体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做好工作任务在实习小组之间的分配和实施。2)加强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工作,督促学生按照基层单位的要求开展工作,督促其按照实习要求保证每天的出勤,并负责检查内业工作完成情况。3)在这一阶段的前期,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实习任务,无论是技术还是方法都不是很明确,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因此要做到每天工作结束后组织组长开会,对一天工作的内容、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进行汇总记录,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中期,当学生对实习任务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之后,应及时开展一个工作阶段任务完成后的总结工作,及时让每一个实习学生都知晓自己小组以及其他小组的工作情况,对做得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对做不到位的小组进行整改;后期,学生已经可以很熟练地完成分配的实习任务且实习即将结束,这时带队教师要督促学生戒骄戒躁,保质保量完成后期的收尾工作。4)带队教师要及时了解实习学生的思想动态、情绪和学生遇到的困难等,尽量做到在业务上与学生保持师生关系,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校方及实习单位的要求开展工作;在生活上与学生保持朋友关系,关心、关怀、关爱实习学生。5)做好实习结束后与实习单位的各项实习成果的交接工作。(2)实习单位需要做的工作。这一阶段,实习单位需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合理安排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保证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能够与实习学生共同开展工作;保证实习期间的车辆安排;协助处理实习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及突发事件等。 3.实习后:做好实结,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这一阶段的实习工作都已结束,全体实习师生顺利返校,校方还要及时督促实习师生做好实结,及时总结实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实习学生要做好实习报告,实习教师要根据实习学生的表现、完成的工作任务为每个学生评定实习成绩;由校方召开实结大会,进行全过程总结,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结合实习单位工作业务的需要安排在校学生进行校外实习,对学校、学生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实习机会,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是顺利开展、推进各项实习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充分重视校外实习的各项组织管理工作,以实现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的“三赢”局面。 作者:赵俊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土地资源管理探讨: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保护耕地规定 第一条为认真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法管理和使用土地,优化社会发展环境,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结合本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各村场、部门单位必须把国土资源管理、耕地保护纳入日常工作,明确支部书记为村级国土资源管理第一责任人,村委主任为村级国土资源管理直接责任人,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土资源管理,基本农田保护,村庄建设申报的具体工作,乡政府将其职责履行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第三条各农业村场必须跟乡政府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并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落实到组、到户、到丘块。土地承包者将承包的土地转包给他人耕种,必须经村内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或村委会研究同意,并报乡人民政府备案,村委会必须及时协调好承包地的权属纠纷。积极主动配合乡党委政府做好招商引资、国家建设征地的拆迁安置工作和补偿协调工作。严禁村级组织非法出让、转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集体建设用地可以依法流转。因国家建设和乡村公益事业建设的需要,可以对集体土地依法进行征收和征用。 第四条切实做好农民建房的申报工作 ㈠所有村民居民建房都必须向集镇、村庄规划的居民点集中,不符合规划的住宅拆除后不允许再在原地重建。无论是新建、扩建、改建,都必须由农户提出申请,村委会签署意见并组织申报,经乡人民政府审核,国土所具体调查核实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批。 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每个宅基地的用地标准是:占用农用地130平方米以下,占用原宅基地210平方米以下,占用其他土地180平方米以下。 ㈢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只能申请国有建设用地建住宅。 第五条集体和个人办企业,原则上要向建乡和规划的小集镇集中,但因特殊情况要在其他地方兴办的,必须优先使用村内闲置的建设用地和荒地,严禁占用基本农田。 第六条严禁在沟渠、防汛大堤控制区、公路控制区修建示久性建筑物。因特殊情况,确实需要临时搭工棚等,必须经相关部门同意,在不影响水利、交通的前提下,经规划部门依法批准后方可使用。对历年来已经修建的建筑物,因故拆除了,不允许再原地重建。公路旁建房的间距为:国道20米,省道15米,县道10米,乡村公路5米。防汛大堤禁脚50米内不允许建房。 第七条严禁在基本农田上建坟、建窑、挖沙、取土、栽树、挖塘养渔、建畜禽养殖的建筑物。否则,依法责令改正并处耕地开垦费二倍以下罚款。 第八条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非法建筑物,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非法建筑物并处非法占地每平方米30元以下罚款。村民和居民依法批准建房超过批准面积多占的土地按非法占地论处。 第九条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并处非法所得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款。非法批准征用、使用土地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条违反以上规定和构成规定土地违法行为处罚的,对直接负责人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主管责任人在本辖区年内发生一起土地违法行为不及时举报和制止,不积极协助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处理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同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行政处罚,直接责任人是部门干部职工的参照本规定进行处分和处罚,或者建议其县级主管部门进行处分。主管责任人乱作为或者因工作失职至使本辖区内土地违法事实特别严重,土地违法行为人的违法行为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主管责任人不是支部书记的,其所在党支部书记同主管责任一同处罚。 土地资源管理探讨:论土地资源管理保护发展 摘要: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必须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效解决耕地资源保护不严、建设用地供应不足、国土资源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使国土资资源优势在团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中充分体现出来。 关键词:保护保障发展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土地、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资源。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坚持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并重,是国土资源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只保护资源、不保障发展,不是科学发展观;同样只保障发展、不保护资源,也不是科学发展观,两者均不可偏废。所以,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保护、利用、管理国土资源,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国土资源部门开展思想大解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 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必须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效解决耕地资源保护不严、建设用地供应不足、国土资源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使国土资资源优势在团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中充分体现出来。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一是“惜地”与“用地”的关系,即守住耕地底线与经济建设占用土地之间的关系;二是“占地”与“补地”的关系,即各类建设项目占一块耕地与补一块耕地之间的矛盾;三是“管地者”与“用地者”的关系,依法依规管地带来的是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用地秩序的良性循环,是规范用地者的用地行为,也是依法保护用地者合法权益;四是“长远”与“眼前”的关系,严格保护耕地、推进土地集约利用、依法依规用地、保护被征地农民利益等,促进国土资源的永续利用。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提升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抓好国土资源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国土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优势,才能实现“双赢”。 创新举措,着力提升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实际能力,建立、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措施,着力在节约集约用地上见成效、出成果,以此推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由传统化、粗放型向精细化、集约型转变。在政策导向上,敏锐地把握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新变化、新要求,不断深化对土地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科学的用地观,始终坚持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保障发展的重点。树立以发展促集约、以集约促发展的理念,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缓解当前用地紧张矛盾的有效途径、守住耕地红线的根本举措,降低开发成本、提升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具体来讲,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加大节约集约用地推进力度:一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安排兵团下达的年度用地计划,将有限的用地指标用于团场重点项目、民生项目和节能减排项目。及时排出大项目、好项目,多头多路想办法向上争取兵团“点供”用地。二是严格土地规划管理。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在对现有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及投入产出评估的基础上,依法合理调整各类建设用地空间。三是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不符合法定收回条件的,也应采取改变用途、等价置换、安排临时使用、纳入团场储备等途径及时处置、充分利用。四是提高土地投资强度。五是实行定额管理。确定工业项目容积率一般不低于0.7,建筑系数不低于30%,绿地率不得高于2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六是鼓励建设标准厂房和多层厂房。集中建设一定比例的多层标准厂房。七是强化建设用地跟踪管理。坚持建设用地许可公示制度,完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制度,强化用地合同管理。 突出重点,下决心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问题。从国土资源系统和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来看,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国土资源形势严峻。人多地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是国情、省情,是一个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国土资源大量耗用,已经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和社会和谐的全局性问题。二是护地惜地意识淡薄。当前,一些地方浪费土地、粗放用地、乱占滥用土地现象比较严重,重用地、轻保护,重项目征用、轻复垦开发,重新增新占良田、轻存量土地利用,有的地方甚至把土地的粗放廉价使用作为优惠条件对外招商引资。三是土地违法违规现象较为严重。每年违法违规用地都时有发生。违法违规用地主要表现为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部分闲置土地、征而不用等。同时违法违规用地往往坑害职工利益,引起涉地信访投诉增多。四是国土资源管理的自身能力和方式不能适应需要。“一家管、大家用”,管理方式粗放、精细化程度低,管理手段、能力薄弱,缺乏有效的规划控制、标准规范和有力的保障机制,执法力度不够,参与和配合宏观调控能力差。土地管理方式、机制、措施、效果以及队伍的素质、作风和服务水平等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上的不足,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要抓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保障科学发展还需重点抓好以下六项任务: (一)加大土地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宣传普及《土地管理法》,增强全民土地基本国策意识。继续加大土地法制宣传力度。抓住“土地日”、“地球日”等,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多种宣传渠道,积极宣传当前新形势下的土地新政策、新法规和依法集约用地先进典型,曝光违法用地案件,特别要加大对师、团级级主要领导的宣传,进一步转变团场干部群众的用地观念,营造更加浓厚的宣传氛围。 (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的“五个不准”。将各团行政一把手列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保有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将耕地保护目标列入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内容,列入团场年度工作考核内容,一级抓一级,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耕地保护责任到位。进一步深入开展基本农田保护“争先达标”活动,落实基本农田管护有效措施。 (三)保障经济发展用地需求。一是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有保有压”的供地方针,重点保证团场重点工程、民生工程以及好的大的项目用地。二是要切实加强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严格把关,从源头上控制浪费土地的现象。有效控制项目用地规模,不断提高建设用地的投资强度和产出率水平。三是继续开展闲置土地清理,盘活存量再次配置利用。不断加大整合资源、挖掘存量的工作力度,继续开展好闲置土地的清理和再配置工作,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对土地闲置不满两年的,按20%征收土地闲置费;对土地闲置满两年的,该收回的收回,该追加投资的限期追加投资,未按期追加投资的实行分割收回,重新配置。努力排解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 (四)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努力开展争创“土地 执法模范团场”和“土地执法模范连队”,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工作,巩固“百日行动”成果;以基层国土管理机构调整为契机,积极构筑预防土地违法的长效机制,加强土地执法监管,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加强对区域内涉嫌违法用地行为的查处;与各有关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坚持共同监管,启动联动机制,加大查处力度,遏制新增违法用地的发生。 (五)创新国土资源基础管理工作。创新创优地政地籍管理工作,按照上级部署,积极做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查清每个团每一块耕地和基本农田的面积、位置和保护情况,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缓解人地矛盾创造条件,配齐配强干部队伍,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大力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水平,窗口、档案管理服务等其他基础业务工作都要创新创优,使国土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六)加强国土干部队伍建设。要在成立中心团场国土资源分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组合、重新设置和调整机构职能,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岁月匆匆,风雨兼程。20年多年来,新兴的土地管理不断走向成熟,但面临的严峻形势也不容乐观,当前后备资源稀缺、人多地少、土地粗放利用、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更为严峻是有限的耕地资源还在继续减少。“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的任务光荣而又艰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唱响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总要求,全面履行国土资源管理职责,坚持依法依规、从严从紧、有保有压、节约集约的方针,大力实施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努力开创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高校民族舞教学篇1 一、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和舞蹈事业的双发展,多数高校都形成了较为科学和稳定的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也培养出了大量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俱佳的优秀舞蹈人才。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是从客观环境来看,近年来,伴随着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的加大,有更多的民族民间舞涌现出来。大学生数量的增多,也从客观上形成了激烈的竞争环境。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是很难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从教学实际来看,教学中仍然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教师进行示范,学生进行模仿,整个过程中学生既没有创新的意识,也缺少创新的机会。从舞蹈表演效果来看,多数学生的表演都是相似的,且缺少个性化表现;从学生个人发展来看,这种创新能力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从客观方面来说,传统教学中,更侧重学生舞蹈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包含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鲜有关注。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师生均没有形成创新的意识。在主观方面而言,则是学校、教师和学生,没有充分做到与时俱进,未能意识到创新能力对专业学习和今后发展的重要性,而且缺少创新的路径和方法。所以创新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制约民族民间舞专业发展的瓶颈,理应成为下一步专业发展中急需突破的新课题。 二、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一)树立正确认识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以教师和学生对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的认识为前提的,即师生应该真正明白为什么要创新,其价值和意义何在。首先,从民族民间舞本体来说,各类民族民间舞之所以能够历经千年的发展后传承至今,从本质上来说正是创新的结果。不同时期的创作者和表演者,都不断对其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形成当代民族民间舞特有的风格和内涵。反之,如果某一种民族民间舞从诞生之初,便一直是一成不变的形式和内容,那么其传承必定会出现断层甚至消亡。所以当代人不仅是民族民间舞的继承者,更是开拓者,只有当代人勇于创新,才能为后人留下更为丰硕的成果,实现这门艺术的永续传承。其次,从客观现实需要来看,与其他专业一样,民族民间舞专业的学生也同样面临着就业难、发展难的问题。经过系统训练后,多数学生都能掌握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实践技能,但这仅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标准,时代和社会所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舞蹈人才。举例来说,某一个地区的民族民间舞具有地方特色,需要对其进行整合,并以全新的形式对外推广。如果学生仅仅会模仿,显然是难以适应这项工作的。反之,如果在校期间经常参与一些创新活动,则具备了相应的经验,可以满怀信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着深刻必要性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真正认识到其价值和意义,将其作为一个教学重点,这对于专业建设和学生个人发展来说均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二)尊重艺术规律 民族民间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中的奇珍,不仅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而且有着独特的形式和内容。所以无论是何种创新,都必须以遵循民族民间舞的基本艺术规律为基础,否则便是一种伪创新,也自然没有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在表演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重神似。在中国的绘画、戏曲等多类艺术中,都讲求神似重于形似。在民族民间舞表演中,抓住了“神”,也就抓住了“魂”。所以不仅要注重动作的运用和展现,更要展示出作品的气质和风貌。第二是求意境。意境是中国美学的特有内容,而舞蹈又是艺术意境的典型。所以在民族民间舞表演中,要做到“意在舞之先、中、外”。意在舞之先,是指通过作品的分析和体验,做好相应的准备。意在舞之中,是指一招一式都要内外相应,都要饱含情感和韵味。意在舞之外,是指舞尽而意不止,耐人寻味。第三是要洗练。作为一门表演性艺术,民族民间舞表演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凝练、集中和概括,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第四是善夸张。民族民间舞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加工和提炼,所以要在动作上适当夸张,让内心的情感得到强化和美化。第五是讲身韵。很多学生虽然在认真地跳每一个动作,但是却给人不协调、不连贯的感觉,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树立起身韵意识,整个表演缺少生命的气息,所以要加强动律、节律和韵律方面的训练。第六是贵含蓄。与西方人喜欢直抒胸臆不同,中国人更讲求含蓄。这种含蓄性可以让观众更加投入,并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想象力,给观众营造出一个意蕴悠长的空间,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以上六个方面,是民族民间舞表演的基本特点,任何形式的创新,都要以尊重这些基本特点和规律为前提。 (三)丰富实践经历 实践性是舞蹈艺术的基本属性,也唯有通过实践,才能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结合当下教学实际来看,在实践上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实践数量不足,一个是实践类型单一。实践数量不足表现为学生很少有登台表演的机会,更多的是以日常练习为主,导致在演出中经常出现紧张、焦虑等状况,既没有创新的意识,也没有创新的平台。实践类型单一是指登台表演便是唯一的实践形式,没有认识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要对以上两个不足予以全面的完善。首先,在实践数量方面,要开设专门的实践课程,学生一方面要学习表演学、舞蹈美学等理论知识,一方面则要广泛投入到各种舞台实践中。如教学汇报演出、校内文艺晚会、校外公益演出等,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表现予以全程的跟踪和指导,并予以及时评价。其次,在实践类型方面,除了舞台表演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全面参与到舞蹈编导、田野采风、课题研究等多项活动中来,并全部放手让学生来完成。学生在得到多项锻炼的同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萌发创新意识,并及时将其付诸实践,获得良好的创新效果。 (四)扩展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决定性影响。长期以来,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内容体系,可以充分保证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但与此同时,时代和社会也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不断对舞蹈人才提出新的要求,民族民间舞教学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导致人才培养和现实需要的脱节。所以要将一些新的内容引入到教学中来。以舞蹈类非遗为例,近年来,伴随着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一些全新的民族民间舞,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绝佳载体。对此可以成立专门的课题组,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对新涌现出的民族民间舞进行系统的研究,包含其起源发展、流传地域、艺术风格、动作特点等,然后对现有的作品进行加工和丰富,形成新作品后对外推广。积极参与各类文艺演出或舞蹈大赛,使之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条件成熟后,还可以编写校本教材,建设学校的精品课程。这种教学内容的扩展,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创新机会,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五)革新教学模式 口传身授是传统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模式,教师先进行示范,然后讲解动作要领,学生再进行模仿,虽然可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但是整个过程却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只能接受教师的安排,其创新思维也自然难以得到有效激发。所以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关键环节,要将更多科学的模式及时运用于教学中。以受到普遍好评的微课为例,在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要学习的内容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给学生以自主探索的空间,鼓励他们通过学习资料和网络对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而且可以随时与教师进行交流。最终的学习成果同样可以通过网络予以呈现。这种教学模式与学生真实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更加贴近,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又如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在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下,成立以教师命名的舞蹈工作室,工作室不仅面向学校,承担某项课题的研究,参与校内演出等,更要面向社会,主动承接社会上的一些演出任务,旨在让学生得到丰富的实践锻炼,并敢于将自己的一些创意想法及时应用于实践中,让整个实践过程闪耀着创新的光芒。综上所述,近年来,高校民族民间舞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成为这门艺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但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审视可以发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未得到充分重视,使表演难以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风格,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突破这个瓶颈后,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必将迈上新的台阶。本文也正是基于此目的,就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进行了研究,希望在今后的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广大师生都能够树立起创新意识,为这门古老艺术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在提升自我和加强专业建设的同时,体现出当代人对民族民间舞发展作出的特殊贡献。 作者:王永燕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舞蹈学院 高校民族舞教学篇2 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将民族文化作为重要内容,实现高校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提升高校舞蹈教学的文化内涵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高校在舞蹈教学开展过程中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注重舞蹈教学,不重视学生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需求,因此,有必要从宏观层面对高校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的融合制订相应政策;从微观层面对高校舞蹈教学的模式进行重新设计,将民族文化内容融入其中,进一步提升高校舞蹈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和完整性[1]。 一、高校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舞蹈的历史发展脉络来看,早期的舞蹈都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最初,舞蹈多用于祭祀和祈福,随着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舞蹈的内涵和内容不断扩展,原来简单的舞蹈逐渐发展为能被普通大众接受和喜爱的艺术形式,因此,舞蹈与民族文化具有天然联系。当前,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高校舞蹈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很多都来源于独特的民族舞蹈,借鉴自民族文化,同时,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创造和加工,也能使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创新。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民族文化对舞蹈教学产生的深刻影响,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自觉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一)舞蹈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具有天然联系,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民族文化特性,能够提升高校舞蹈教学质量。首先,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引入民族文化元素能进一步丰富高校舞蹈教学内容,提升高校舞蹈教学文化内涵和品质,这对实现高校舞蹈教学目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其次,高校舞蹈教学融入民族文化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开阔学生文化视野。民族舞蹈代表着民族文化,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融入民族舞蹈,实际上也就是借鉴了民族文化元素,这种做法可以使高校学生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感受少数民族文化魅力,了解民族舞蹈背后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背景,进而对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在此基础之上,学生也会强化文化传承责任意识,主动担负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 (二)民族舞蹈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教育资源 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因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舞蹈文化角度看,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舞蹈文化的内涵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其本质和底蕴并没有发生改变,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民族舞蹈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通过对民族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总结出民族舞蹈的特点和规律,并将民族舞蹈文化作为重要的舞蹈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创作,让学生在民族舞蹈学习过程中认识其背后的文化背景,让学生知道民族舞蹈文化的来源和出处,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民族舞蹈文化所包含的生态环境内涵、审美特征和历史特色,进而自觉地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三)高校舞蹈教学具有显著的文化生态特征 高校舞蹈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传承和继承民族文化。从传承角度看,高校舞蹈教学除了有现代舞和西方舞教学以外,还有民族舞教学,民族舞教学必然会接触和学习民族文化,这也说明高校舞蹈教学具有显著的文化生态特征,舞蹈的文化生态特征并不是短期形成的,而是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舞蹈内容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也是文化生态的体现。从内隐性角度看,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不可能直接将民族文化的丰富特征和内涵讲解出来,而是要通过隐喻的舞蹈动作或编排的内容,隐性传递和传播民族文化,相应地,高校舞蹈教学就具有了显著的内隐性的文化生态特征[2]。 (四)创作式教学有助于实现民族文化传承 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对舞蹈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鼓励学生根据舞蹈背后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生态背景有意识地进行创作,让学生将自己学到的民族文化知识和理论运用到实际的舞蹈创作之中。这样既能够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也能够让学生把民族文化学以致用。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将某些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内容运用于民族舞蹈动作的编创之中,通过多种形式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属性。高校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对舞蹈文化进行主动探究,主动对比民族舞蹈与现代舞蹈的异同,进而联系到民族文化层面,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高校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具体路径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引入民族文化,能进一步丰富高校舞蹈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情怀,因此,在新时期,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舞蹈教学作为载体,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要结合舞蹈教学的具体特点开发融合载体,丰富高校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创新高校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融合的形式,提升高校舞蹈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让高校舞蹈人才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主体。 (一)开发融合载体 第一,丰富民族舞蹈教学教材。高校舞蹈教学要充分认识民族舞蹈在舞蹈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结合民族舞蹈教学实际编选教材,将民族舞蹈教学作为高校舞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高校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对高校舞蹈教学的促进作用。高校在民族舞蹈教学教材编写过程中要聘请专家、学者,选派优秀教师,组成民族舞蹈教学教材编写小组。教材编选既要从学生成长规律和文化诉求的角度出发,也要契合当前高校舞蹈教学实际,不断优化民族舞蹈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要广泛收集民族舞蹈资料,不断丰富民族舞蹈教材内容,进一步提升民族舞蹈教学教材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为高校舞蹈教学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一套优秀的教材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同时,也能加深广大学生对民族舞蹈艺术的理解,使学生看到民族舞蹈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并有意识地对民族文化内容进行吸收和学习,成为民族文化传承主体[3]。第二,科学设置民族舞蹈课程。高校在民族舞蹈课程设置上既要打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也要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民族舞蹈课程设置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并对民族舞蹈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民族舞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程安排上要遵循先理论后实践的原则,先让学生对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知识进行系统学习,让学生有民族文化概念,在此基础之上,再让学生对民族舞蹈进行编排和创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民族舞蹈课程推进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对民族舞蹈进行探究和学习。第三,保留民族舞蹈的民族文化属性。民族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一个民族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核心文化要素,因此,高校在开展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保留民族舞蹈的民族特点和内容。比如,蒙古舞蹈的豪迈大气,维吾尔民族舞蹈的热情奔放,都是民族舞蹈的显著特点,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给予民族舞蹈充分的尊重,让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理解舞蹈背后的民族文化,并主动对民族文化进行学习、借鉴和吸收。 (二)丰富融合内容 第一,在舞蹈教学中融入民族精神。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现有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民族舞蹈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具体诉求,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学习民族舞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正确掌握民族舞蹈的表演技巧,引导学生领会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第二,丰富舞蹈教学课程编排内容。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舞蹈作品让学生进行探究,要将舞蹈创编、舞蹈剧目改编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开拓学生的思维,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舞蹈教学的有机结合。高校舞蹈教学引入民族文化并不是千篇一律地迎合学生需求,而是要让学生从民族文化内涵的学习入手,把握民族文化的特点和要素,并将其融入舞蹈创作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第三,在舞蹈教学中融入新时代的相关元素。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将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新时代元素融入高校舞蹈教学之中。高校要充分认识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舞蹈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充分认识民族文化对高校舞蹈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既要让学生掌握全面的技术,也要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艺和文化修养,将学生培养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三)创新融合形式 第一,展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高校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不同民族的舞蹈特点和文化特征。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更加积极的表达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给学生进行二次舞蹈创作以更大的发挥空间。另一方面,教师要对民族舞蹈进行系统分析,不断提升高校舞蹈教学质量,在实践中实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意识的传承和发扬[4]。第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高校舞蹈教学。当前,很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都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手段,例如,教师在进行维吾尔族舞蹈的教学时,可以通过播放现场视频的形式,展现维吾尔族舞蹈蕴含的文化内容,激发学生对维吾尔族舞蹈文化的探究热情,使学生在掌握维吾尔族舞蹈要领的同时,从维吾尔族生长的自然环境、民族特征和文化习俗等角度出发,深刻领悟维吾尔族的民族文化,并将自己创造的维吾尔族作品通过视频的方式传播出去。第三,强化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舞蹈艺术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的设置。一方面,高校可以自主开办各类文化艺术节,展现不同民族的舞蹈特色,通过学生的自主创造,让学生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高校要与不同地区的博物馆、科技馆和艺术馆联系,将其作为培养高校舞蹈人才的重要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博物馆和艺术馆的交流学习过程中,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并将所学到的文化知识和理论运用到舞蹈学习之中。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和文化欣赏能力,同时也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5]。总之,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高校应将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作为重要内容,让学生在民族舞蹈学习过程中深刻领会民族文化的价值和作用,主动将民族文化内化于心,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民族自信心。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将民族文化运用到舞蹈创作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高校要注重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的载体融合、内容融合和形式融合,进一步提升舞蹈教学效果。 作者:何艺斐 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高校民族舞教学篇3 一、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高校民族民间舞蹈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艺术形式,教师既要有相应的理论知识支撑,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教学部分。实践教学能够对学生的理论学习效果进行检验,若只依靠课堂当中的技巧训练、动作学习,通常很难达到表演要求。学生必须要在实践当中磨练自我,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与此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地接受观众检验,以提高自身的舞台表现力。但就实际教学现状来看,高校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舞台实践。学校为学生创造的舞台表演机会十分有限,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让学生在训练室完成舞蹈表演,加之高校对于民族民间舞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舞蹈教学质量大大降低,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1]。其次,舞蹈是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舞者的肢体动作能够将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由此可见,舞蹈是肢体动作和主观情感的结合。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民族人民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能够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精神风貌以及社会历史进行反映,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性格特征和民俗风情。在当前的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忽视对学生艺术情感的培养,过度注重基本功训练和舞蹈技巧学习,并且教师经常将注意力放在学生动作是否到位、规范和标准上,很少会关注学生的眼神、表情等细节表达。长此以往,学生在舞蹈表演过程中会出现肢体配合度低、表情僵硬、双眼无神等问题,不能充分展现舞蹈作品精神,同时也弱化了舞蹈表演魅力,不利于学生舞蹈专业水平的提升[2]。最后,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民族民间舞蹈其实是对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生活和劳动的凝练,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表达了独特的丰富情感。在对民族民间舞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对舞蹈背后的文化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表演过程中将舞蹈内涵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但在当前的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都缺乏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的了解,因而很难将舞蹈精髓传递给学生。很多教师都只对舞蹈特色和外在形式进行研究。导致学生在进行民族民间舞表演过程中出现有形无神的问题,无法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3]。 二、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改革的基本目标 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必须要以舞蹈特征为目标,通过再现民族民间舞蹈特征,提高学生舞蹈动作的启发性、灵活性以及创造性。首先就是要凸显民族民间舞蹈的启发性。舞蹈动作的形成往往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繁琐的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掌握舞蹈动作的内在联系进行启发,对学生在学习舞蹈过程中的启发性思维进行培养,并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维融入到相应的舞蹈动作当中,提高学生的舞蹈综合素养[4]。其次,要能够凸显民族民间舞蹈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舞蹈课堂学习当中,与此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以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调动其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轻松愉悦的舞蹈教学氛围,通过舞蹈动作拓展学生学习思维,通过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此外,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的灵活性进行体现,还能对舞蹈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巩固,使学生能够结合相关舞蹈动作进行即兴改编和表演,将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动作融合在一起,系统化地提高学生对于舞蹈动作的应用和掌握能力。最后,要凸显民族民间舞蹈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最终达到提高其舞蹈艺术表现力的目的。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当中,也出现了很多与现代文化不相符的内容,教师在对这些舞蹈动作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就是将那些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舞蹈动作剔除,但要注意必须要保留舞蹈动作的民族特色,之后再让学生融入自己的情感以及自己对舞蹈文化的理解,实现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再创造,赋予其全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这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很有帮助[5]。 三、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加深学生对舞蹈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较强,能够将不同民族的文化信仰、风土人情、精神风貌等反映出来,具有十分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底蕴。因此,在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对舞蹈背后的民族文化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让舞蹈表演更有灵魂。鉴于上述情况,高校在开展民族民间舞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的舞蹈技巧、舞蹈动作进行关注,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舞蹈文化内涵进行研究,使学生能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风格特征有所认识。就实际教学现状来看,虽然很多高校在开展民族民间舞教学过程中,都强化了对于舞蹈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但大多是以灌输形式为主,这样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舞蹈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深入、不全面的问题十分普遍,因而很难将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为了改变上述状况,教师可以尝试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共同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探讨[6]。例如,在对藏族舞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对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习俗文化、风土人情等进行了解,并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在一起,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为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和高效性,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结合藏族舞蹈特征展开提问,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进行检验。例如,很多藏族舞蹈动作都以关节为主要发力点,这样的舞蹈往往能够带来强大的韵律感和颤动感。那么藏族人民在舞蹈过程中为什么会习惯用关节发力呢?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们就会争先恐后地进行知识分享。例如,有的学生会说藏族人民的生活环境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人们经常需要背负各种生活生产物资,在这一过程中势必要依靠关节力量。因此,藏族人民在舞蹈过程中也会习惯性地用关节发力。这样既能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又能加强学生对于藏族舞蹈文化背景知识及特征的了解,为藏族舞蹈表演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强化情感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渗透 现阶段,很多高校在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于情感的渗透,导致学生在进行舞蹈表演时双眼无神、动作僵化,难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与此同时,在实践教学当中,很多教师都会采取口传身授的方式,简而言之就是对舞蹈动作进行分解,再亲自示范和口头讲解。长此以往,学生很难领悟到舞蹈精髓。民族民间舞蹈通常比较考验学生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必须要尝试创新教学模式,将情感更好地融入舞蹈动作中。不同的民族文化与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精神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很多舞蹈动作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必须要结合这一特征,在课堂上对舞蹈动作进行最大限度还原,以提高教学质量。以傣族舞为例,其舞蹈风格十分独特,情绪内敛含蓄,舞蹈姿态的雕塑感较强。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傣族舞的图片或视频,以强化学生的视觉感受,加深学生对于傣族舞蹈的认知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对傣族舞蹈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舞蹈动作学习中,并融入自身情感。其次,教师还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使其能够认真投入地学习舞蹈动作。最后,教师还要通过精神共鸣引导学生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融入傣族舞蹈中。一般情况下,由于学生对于傣族人文风俗、精神风貌等了解较少,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傣族人民日常生活的短视频,以加深学生对于傣族人民精神意蕴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在傣族舞蹈当中融入情感。 (三)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内容进行合理 安排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教材为核心,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使舞蹈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入手,从而加深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和了解。例如,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教材为基础,将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融入其中,强化学生对于舞蹈发展的认知,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舞蹈要领的同时进行改编创作,实现教学创新。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当中的不同民族民间舞蹈分类,开展对比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民间舞蹈之间的相似点和差异,加深学生对各种舞蹈文化价值和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于舞蹈动作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程度的日益加深,教师在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度地向学生介绍国外舞蹈文化,并引导学生对国内外舞蹈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进行对比,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了解民族民间舞蹈。 (四)采取多元化舞蹈教学模式 高校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鉴于上述情况,广大教师必须要强化对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和影响,调动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在教学当中,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舞蹈文化知识进行掌握。教师可以尝试应用小组合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模式。例如,在对傣族孔雀舞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其重难点在于通过手指、手腕动作将孔雀舞的风情展现出来,要求动作柔软而有力量。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由各小组同学共同对舞蹈动作重难点进行探讨,成员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围绕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展开探究。针对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必须要强化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首先要加深学生对舞蹈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其次要强化情感在舞蹈动作当中的融入,最后还要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质量,为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蔡璨.高校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8,38(05):202. [2]彭偲晗.地方应用型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问题探析[J].大众文艺,2021,(09):171-172. [3]柴瑜.论河南省普通高校舞蹈学专业民族民间舞教学改革与创新[J].艺术评鉴,2017,(15):75-77. [4]李妮娜.地方高校舞蹈表演专业〈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改革设想[J].歌海,2013,(02):116-118. [5]刘妍.普通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06):113-118. 作者:郑岩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大学物理论文:浅谈文科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课程 论文摘要:由于高考采用文、理分科考试,导致教学知识片面化、学生思维模式化。文科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事物和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及管理者,因而提高文科生综合素质尤为重要。从完善教学资源、研究教学形式和培养文科生综合素质等方面介绍了北京工商大学开设的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课程。 论文关键词:文科;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软件 为适应科技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必须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的现代化需要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教育部公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运动计划中明确指出:“创建国家级教育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加大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信息资源开发,形成多层次、多功能、交互式的国家教育资源服务体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在高校的教学改革中已越来越重要。 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它以实验为基础,而演示实验是最直观有效、形象生动的实验教学形式。通过物理演示实验,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培养实验技巧、提高创新能力。物理的创新成果都源自于实验。因此,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应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北京工商大学十分重视实践教学,近年来加大了对物理演示实验室的投入,购置了大批国内一流的先进演示设备,建成了物理演示实验室,为学生提高科学素质、改善知识结构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目前物理演示实验室主要面临三方面的不足:演示实验室虽具有少量教学辅助资料,但难于满足全校学生对高科技资源的需求;实行单一的“表演实验”教学模式,学生主要是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教学模式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物理文科教学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在文科人才的素质教育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物理演示实验虽已在北京工商大学工科专业学生中广泛开展,但参与的文科学生很少,因而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创建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演示实验教学模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将填补北京工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在这方面的空白。下面结合实践教学在培养文科人才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从教学资源的完善、教学形式和文科课程改革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讨。 一、完善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资源 近几年,学校投入170万资金购置了大批国内一流的演示实验设备,建成了230平方米的物理演示实验室,能演示150多项实验。在2007年北京市本科教学评估期间,北京工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受到评估专家和学校领导的高度评价。虽然物理演示实验室的建设受到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也投入了较高力度的人力、物力、财力,向学生开放演示实验室。但物理演示实验室目前仅有实验操作说明书,缺乏配套教学资料。所以,编写演示实验教学课件、开发现代化教学软件迫在眉睫。 从2009年学校向文科生试开设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课程开始,教师从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振动和波动五方面整理了物理理论知识和编写了适合文科学生的PPT教学课件,并指导学生使用照相机或摄像机在演示实验室拍摄演示实验仪器图片和视频。拍摄照片需要实验仪器和背景对比强烈,简单清晰。拍摄后指导学生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后期处理。教学视频中最好包括教师演示和讲解过程,这样有利于吸引观看教学视频学生的注意力,可形象生动地展示物理现象,有利于教师对物理原理的解释。除此之外,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通过互联网的下载、图像扫描、手动制作等方式也可收集其他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资料。另外,我们还与公司IT专业技术人员探讨多媒体教学软件所需要使用的汇编语言、软件界面的设计和分类、软件所需图片和视频嵌入的稳定性,最终使用actionscript语言编写了多媒体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软件,该软件在课堂上使用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形式 许多高校已经采用了灵活多样的现代化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形式,如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物理演示教学、双语物理演示教学以及利用“投票机”(voting machine)让学生选题判断的物理演示教学等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北京工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已配备了导学仪、计算机、高清大屏幕电视等多种形式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但目前仅采用单一的“表演实验”教学模式,每个班的工科学生仅利用两节课时间在实验室观看教师演示实验仪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针对向文科生开设的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课程,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和管理形式: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双语教学模式让文科学生了解了物理专业英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积极响应了教育部提出的“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的教育方针;教师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演示相结合、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仪器等教学模式,对学生采用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和PPT演讲等形式的考核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增多,丰富了教学内容,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队伍中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和副教授,也有具有极强科研能力和外语水平的博士,还有调试和维修实验仪器的专业技术人员,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 三、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课程注重文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各大高校教育以提倡大学生素质教育为前提,不少院校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相继开设了美术、声乐、大学语文等课程,从而加强了他们的人文知识教育。而对于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教育工作起步较晚,进展也相对缓慢。因此,有必要培养文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针对文科生开设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开拓思路、锻炼能力,促进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和互补,对提高文科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工商大学于2009年春季首次向文科学生专门开设了“物理探索与实践”大学物理演示实验选修课,第一次开课限选人数为35人。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管理、实验仪器维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教学效果良好。在总结了第一次开课的教学经验后改进和完善了教学课件,于2011年春季再次开设了该选修课,选课人数达到80人,分两个小班授课。文科学生普遍反映本选修课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了物理概念和规律,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开阔了学习视野,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向文科学生新开设的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课程,教师们一致认为应以突出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独立操作实验为主、教师启发式指导为辅的方式,实行“观察实验—理论解释—动手实践—演讲总结”的分层次教学模式。第一,学生在演示实验室先观察实验现象。例如,在讲解“法拉弟笼”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50~100kV高压电源向法拉第笼放电现象,因为笼体的屏蔽作用,笼内的同学安然无恙。学生对此惊讶不已,觉得不可思议,急切想知道其中缘由。第二,教师在课堂上用PPT课件详细解释了静电屏蔽的电学原理,并启发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是否存在类似现象?学生想到了高压线圈外的铁架,还有些同学想到如果将易发生雷电地区的房屋装上这些具有屏蔽作用的笼网,可以保护人身安全。这样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第三,让文科生参与到普通大学物理实验中,讲述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过程,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第四,在每学期末,教师指导学生课后从网络收集课程相关信息,让学生制作感兴趣的实验项目专题PPT,通过学生PPT演讲的形式来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设计制作PPT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文科学生与理工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有着本质不同。首先,课时差距很大。该课程每学期共34学时,这要求教师要精选物理内容;其次,物理基础的不同使得任课教师在教学深度和难度上要把握得当;另外,学习目的不一致,文科生大学生物理演示实验课程旨在提高其综合素质,而不是像理工科那样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所以,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准备教学。 1.介绍物理学史,培养科学精神 物理学史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过程,研究物理学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研究物理学概念的思想发展和变革过程。科学精神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传递科学家所具有的探索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精神和献身精神以及科学家们所表现出的谦虚、诚实、合作、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例如,演示实验室具有冰箱原理展示仪器,在讲述与之相关的卡诺循环物理原理时介绍了法国青年工程师卡诺如何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找到了提高蒸汽机效率方法的研究过程,由此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应像卡诺那样具备不断探索的精神。 2.渗透物理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掌握如何思考、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生进行示波器实验中,有些学生调不出李萨茹图形,教师启发学生从X/Y轴信号是否输入正确、两轴信号频率比值是否合适、两轴信号在示波器上显示位置以及模式选择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大部分学生最终解决了该问题,并加深了学生对该实验物理原理的理解。虽然“物理探索与实践”选修课针对北京工商大学文科专业学生开设,但因高考时分文、理科生源,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如何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从课堂中获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教学方法。 3.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辅之以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学有所获。我们研究确定了工科和文科学生力所能及的演示实验研究课题,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参与调试,真正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最终,教师指导学生获得了三项物理演示实验竞赛奖:2011年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2011年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三等奖,全国高校第十届物理演示教学仪器一等奖。 大学物理论文:对大学物理在混合型院校的课程地位的思考 摘要:大学物理是所有理工农科高校都必开的课程,其基础地位是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是表现在不断出现的新兴的高科技技术里,这些高精尖的技术往往是各个学科的交叉结合,而物理学是各个交叉学科的基础。但目前在一些农业院校里存在这样一种看法,认为大学物理与某些专业无法衔接,因此不断压缩大学物理课程的学时。针对以上存在的现象及问题,本文将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物理 混合型农业院校 课程地位 大学物理也是农林院校开设的必修课之一,但在一些以农林为主的院校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1-6]。分析其原因大概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的原因出在大学物理这门课程的性质上,大学物理是现代技术的基础,其涉及的内容繁杂,包括力、热、光、电以及近代物理等,这些内容又都是基础性的,很难与具体的某个或某些专业内容直接结合起来,从而给人一种学了没用的感觉;第二方面的原因集中在这门课程的内容上,大家知道,现在各高校所开设的大学物理的课程内容绝大部分都是经典物理的内容,换句话说,是两百年前就已经有的内容了,显然大学物理的内容设计落后了,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就必然不会受到重视;第三个原因是农林院校的专业老师对大学物理这门课程认识不足,由于专业的局限性,导致学科视野受到限制,看不到本专业以外的知识。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物理的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 1 改革教学大纲,针对不同专业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 现有的教学大纲的设计都比较注重学科内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对本学科以外的内容很少涉及。比如我校的工科大学物理的教学大纲对同一层次,如本科是一样的,但不同本科专业间的区别就不能在大纲中体现,像食品、动植物检疫这一类的农科类本科及土木、城市规划、农机和机械等这一类工科类本科对大学物理具体内容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前者注重热力学、光学等部分的内容,后者更注重力学、机械波、机械振动等部分的内容。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在设计教学大纲的时候要对不同的情况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还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大学物理内容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农科专业与工科专业,农科专业由于学时少,大学物理课程大纲的设计更应细致。 2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 教学内容是教学大纲的实施,教学大纲设计得再合理,最终还要反映在教学内容里,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关系到是否能如忠实地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那究竟怎么安排教学内容才合理呢? 这个问题实际上很难有确定的答案。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过程,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过程,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要考虑他的教学对象的特点。同样的内容不一定适应所有的对象。对大纲中要求的内容,不适合教学对象的部分做出适当的删减,而适合教学对象的内容要做适当的加强。 比如笔者在讲到电磁学的时候,针对食品类专业的学生就着重强调了电磁学在食品科学里的应用,对关于食品的检测、保鲜和储藏现代技术进行了适当的介绍,这些内容书上是没有的,但这些内容是与物理学有关的并且与他们的专业相关。这样在讲课的时候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而且还有兴趣。 那么这样看来,加强教材建设就显得很重要了[7]。目前还没用一本特别适合农科专业应用的大学物理教材。而编写一本合格的农科大学物理教材需要很多专家学者,不同专业、不同高校的老师共同努力。 3 增强实验教学环节,使学与用相结合 物理学归根到底是一门实验科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是大学物理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大学物理实验不仅能加强对物理学知识的进一步认识,还能使学生从实验中发现新问题,从各种新问题中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目前大学物理实验还局限在经典物理学的范畴中,而且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存在脱节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实验教学有可能与理论教学不同步,或提前或推迟;实验教学内容和理论教学内容不相符,存在实验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第一,删除一些过于陈旧的实验项目或将旧的实验项目进行重新设计等。有些旧的实验经过重新设计以 也能焕发新机。 第二,对大学物理实验的课程安排进行合理的调整,尽量做到先讲理论而后再做实验,最好能做到讲完理论马上就做相关的实验。这就需要对实验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第三,将物理实验和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内容以及专业实验等相结合。这就需要大学物理老师同不同专业老师进行很好的交流与合作。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不断地创新,以适应新的需要。 总之,要调整实验教学内容,使物理实验内容能与相关的专业内容联系起来。 4 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 教学和科研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科研做得好的老师,在教学上肯定能有所受益。科研不仅能促进教学,对大学物理的老师来说,更能够促进与不同学科、专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大学物理的教学更能够贴近相应的专业,适应相应专业的发展需要。另外科研也促进大学物理老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进一步拓展了物理老师的知识面和学术视野,使得大学物理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能比相应的专业老师更全面和系统地介绍相关的知识。 5 结束语 大学物理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理工农林院校的专业必开的课程,既然教育部这样要求,必然有一定的道理,因此一定要重视大学物理课程。特别以农林专业为主的高校,更应该探索合理的方法和途径,使大学物理在农林相关的专业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大学物理论文: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展望 一、工科大学物理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20世纪后半叶,物理学在此前建立起来的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量子电动力学、统计物理和许多重要物理实验基础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许多物理学的分支学科,如原子、分子物理、原子核物理、固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以及粒子物理等,都得到极大发展.与此同时,科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科间相互渗透和交叉综合.物理学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产生了一系列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如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大气物理、海洋物理、地球物理等等.物理学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的实验方法向其他学科转移,促成各学科的发展并成为其组成部分. 20世纪后半叶,新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高技术包含的科学知识高度密集,综合性极高,如红外和红外成像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等,都无一例外地与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密切相关,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包括物理学在内的各学科的发展. 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的知识密集性、综合性极高,处于科学技术的前沿,近几年来的局部战争向人们展示,现代战争在相当大程度上是高新技术的较量.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离不开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成就,如红外夜视、激光制导、激光雷达、三相弹等都与物理学原理和物理学实验技术密切相关. 这一切都表明,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中,物理学不但在历史上曾经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在20世纪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而且毫无疑问,21世纪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发展中也必将处于主导地位,它的作用将会更加突出. 大学物理课是一门重要基础课,它的作用一方面是为学生较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这些都起着增强适应能力、开阔刘义洪盈赘大争物双教争敬沮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作用.学好大学物理,不仅对学生在校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都将发生深远的影响.物理课的这一作用,特别为许多专家、教授、高级工程技术专家所强调. 我国工科大学物理的学时一直少于理科.因此,目前实施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传统物理课内容在给定学时范围内一再精选后形成的.总的来讲,工科大学生的物理基础较薄弱,物理知识面也较窄,特别是近代物理和现代工程技术有关的物理基础和现代工程技术方面的新知识更显薄弱.如我们的课程基本要求中没有物性学、分子、原子核、粒子等内容;没有偏振光干涉、核磁共振、穆斯堡尔效应等内容;量子物理、统计物理等近代物理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知识甚为薄弱.这些内容,工科一般专业在后续课中多不再涉及,而它们恰恰是当今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所要涉及的,有些甚至已成为当今高新技术的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物理课内容“老的多、新的少”.因此,更新内容,加强现代物理和现代工程技术有关知识,特别是有关基础知识,是工科物理教学改革必须面向的首要问题. 二、工科物理课教学改革 工科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很复杂的,也是很困难的,不可能一嗽而就.应该坚持以下原则:不应改变物理课作为基础课的地位和作用,应着力研究现代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物理基础;要重点研究如何处理好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及有关近代内容的关系;应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上加大力度,与研究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还必须系统地研究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教学环节的改革. 工科大学物理课内容改革的重点在于加强物理学基础(包括经典物理基础和近代物理基础),同时适当地介绍反映现代物理和现代工程技术的新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由于工科物理课程教学时数少,只靠课程内容和体系本身改革回旋余地小,改革要将课内课外、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课与课间关系诸方面综合考虑. (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应以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在保证经典的前提下,进一步精选经典物理内容,突出教学内容及能力培养,避免过分强调系统性和严密性等,在整个经典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贯彻加强近代思想;在近代物理基础的基本要求部分,加强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基础知识,以利于学生在校和离校后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加强现代工程技术物理基础专题,这部分内容应侧重物理原理,而不要停留在科普水平上,上述三部分内容的讲授学时,分别约占总学时的58%、27%和15%. (二)开设物理类和技术类专题选修课(或讲座).物理类选修课:如现代物理导论、混沌、原子和分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嫡和信息、傅里叶光学、非线性光学、非线性力学等、技术类选修课:如现代工程技术专题、激光技术、光散射技术、全息技术、穆斯堡尔谱学、核磁共振技术、薄膜技术、换能器、红外技术、低温和超导等.选修课应着重物理概念、物理思想和方法,不追求数学严密性,不过分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 (三)教学手段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粉笔加教鞭不适应改革的需要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近几年来,有许多院校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实践证明,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可以改变信息的包装形式,在计算机上把图、文、声、像集成在一起,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调动学生主动运用多种感观积极参与多媒体的活动,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发现.同时,这也为教学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为教学的顺畅实施与高效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人,多媒体辅助教学必将成为21世纪教学手段的主体.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也应向智能化方向发展.1997年n月6日,中国物理学会正式宣布中国物理教育网建立.这就为网上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方便,物理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从网上获取信息服务于教学.名校、名师更应在网上传播自己的教法和经验,使大家受益. 三、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尝试 物理学的迅速发展,不断在广度和深度上揭示物质结构和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在教学实践中,我以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在保证经典的前提下,把现代物理专题中的部分内容穿插安排在授课之中,学生反映很好.如在讲完振动与波后,由单摆的线性振动自然地过渡到单摆的非线性振动,从而引出“棍沌”,接着向学生指出了普遍存在的混饨现象,并简要介绍了混沌理论的发展及意义、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外,我还编制了部分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以用于教学.如在驻波一课中,用形象、直观的动画把驻波的成因生动有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时效. 大学物理论文:大学物理多方位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 从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改革大学物理的教学思想,根据专业科学的选择教学内容,将理论课和实验课整合优化,为学生营造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氛围,以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大学物理;创新思维;培养 一、当今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还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缺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停滞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认知过程上,缺乏“研究性”和“创新性”特征,学生依然是被动接受知识,主动的探究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积极性不高。这些弊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同样存在,即没有将课内教学和课外的科研活动有机地结合,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很多学生认为大学物理就是为相应的专业课服务的,实用性不强,专业化不够。这种片面的观点忽视了大学物理在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等方面的重要性。在本文中,笔者将从目前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出发,着重阐述如何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多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多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 将“教学为中心”充实为“在以教学为中心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以服务科技应用于实际为导向”,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一方面可以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获取知识,还可以借助图书馆或者网络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之后,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这在大学物理实验中有直接的体现,借此可以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点是逻辑推理能力。该项能力是物理学教学要着力培养的,也是创新性思维所必需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应用直觉思维,鼓励学生对新的问题创造性的提出自己的看法,逐步建立起创新的思维模式[1]。 (二)选择合适的大学物理教学内容 目前我校多数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遵循相同的教学大纲,实施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这种做法忽视了不同专业对物理知识的侧重点不同的实质,从而使物理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即如何保持物理课自身体系完整同时又兼顾专业特点和要求。为此,应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专业化的特点。就我校而言,电子信息工程以及通信工程等专业与物理学中的电磁学部分结合紧密,汽车服务工程和轨道交通专业与力学部分结合紧密,化学专业多用到热学和光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专业有侧重点的设置教学内容,这样有助于实现大学物理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的对接。 (三)实现大学物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整合 物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学科,为了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就要求在传授物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借助物理实验进行印证。但就我校来看,目前大学物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开设没有实现很好的融合,表现如下:一是大学物理理论课和实验课几乎完全独立,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顺序和实验课的设置不一致,造成了理论知识不能得到及时的实验验证,也不能及时指导实验。二是目前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多为验证性实验,一般是学生统一的按照固定的实验题目、仪器和方法,按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和处理数据,对照物理理论分析实验结果。实验课纯粹就是验证现有理论,失去了物理实验促使新知识的发现这一重大作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大学物理理论课及实验课进行整体优化,使其有效的配合起来,出现“1+1 2”的结果[2]。首先,应该根据大学物理理论课的授课内容有针对性的开设合适的实验题目,比如在一章结束之后即进行与该章内容相关的实验课。其次,将实验分为基础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在基础性实验中,着重训练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掌握能力,主要由学生自己参照讲义动手完成实验,教师进行个别辅导,为后继实验的进行奠定扎实的基础。设计性实验则和学校的创新性项目相结合,采用启发式和开放型的教学方式,教师只作启发式引导,对于“查阅文献—拟定实验方案—数据测量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这一环节,则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四)将学术研究贯穿于教学过程 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必然对教师也有更高的要求,即作为大学教师,要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将新知识引入到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中去,这对提高大学物理理论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经典理论中加入新理论、新技术,不但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将物理科研融于课堂,把灌输式教学变为引导式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思维能力[3]。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师本人的研究课题,设立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对学生开放。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近两年开展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就是类似的情况。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经典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实际物理问题中抽象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再利用现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结语 本文针对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多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几点看法:首先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其次根据学生的专业有侧重点的设置教学内容,将理论课和实验课整合优化,并设置设计性实验对学生开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作者:常旭 单位:商丘师范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大学物理论文:大学物理实验翻转课堂研究 摘要: 文章着重分析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学生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教学内容,课堂上边操作实验,边相互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开放性知识体系。 关键词: 高等学校;物理实验;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网络把教师的授课部分以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外自主学习,而把学生练习和分析讨论部分放到课堂上[1]。它是学与教的革命[2]。 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内涵及其优势 (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翻转课堂含义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学视频,通过查找相关材料,补充相关知识,课堂上操作实验,提出并讨论问题,师生相互交流,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此种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物理实验教学不再是学生完全被动的、机械的操作仪器的过程,而是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边思考边实验,相互讨论交流,最终得出科学结论的过程。 (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翻转课堂优势 第一,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后,机械的操作实验,以获得学分为目的,即便提问,也只是针对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是完全被动的学习。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课堂时间全部用来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讨论和相互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是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索者。第二,重视知识的内化过程。与传统教学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师讲授部分放到课外,而把原本放在课外的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讨论,总结和练习等学生个人的知识消化和理解过程放在课堂上进行。教师主要通过营造自由探究氛围,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边讨论边实验,把理论和实验结合起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第三,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由学生独立操作。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它是在有限的、相同的时间内,向所有学生灌输大量的“陌生”信息,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由于有的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基础,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消化这些信息,导致教学效果不好。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时间,管理学习进度,可以反复听课,随时查阅资料,补充相关基础知识,在线与教师互动,答疑解惑,实现个性化学习。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甚至是参与者。教师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与学生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提出的方案给予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评价和个性化的指导,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第四,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注重对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参与问题讨论、协作交流和实验操作等探索活动,亲自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提高学习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而且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也得到培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师生交流互动变得更频繁,课堂外线上交流,课堂上面对面的交流,学生学会了知识获得的新方式-合作与交流。有了这些技能,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再是闭合的、僵化的,只局限课本上的结论,而是开放和活化的,通过与周围信息交流,能随时得到补充和发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 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前知识传递,课堂上实验探究,课后综合性评价三个阶段。 (一)课前知识传递教学设计 该阶段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录制教学视频,布置学习任务。教学视频可以录制成三个,分别为讲解实验原理,介绍实验设备与仪器的使用方法,讲解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视频中,教师要提出思考问题和学习任务,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小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根据具体的实验内容,通常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可以是设计性的,例如让学生设计某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可以是操作性的,例如让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物品,自制仪器;还可以是书面性质的,例如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实验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 (二)课堂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1.学生自主学习情况信息反馈 课堂上,要求各小组组长汇报学习情况。主要包括课前进行了哪些活动,如何分工的,取得了哪些成果,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体会等,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同时对学生的课前学习活动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 2.探究性实验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在德国推行的教学方法。教学中,以项目为载体,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推动学生通过运用已有知识,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3]。大学物理实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仿照德国的项目驱动教学法,教师将整个实验任务融入到一个现实性问题中,按探究阶段把整个实验任务分成几个小任务,围绕着这些小探究任务,结合各小组课前遇到的问题,师生团结合作,讨论与交流,实验操作,共同探究,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或通过对实验现象和过程的观察,发现"新"的理论和方法。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逐步完成整个实验。课堂上,教师不要直接给出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而是让学生在探究中,通过不断的尝试,自己探索出正确的操作流程,得出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误差分析,找出误差产生的原因,并鼓励学生提出减小误差的方法,改进实验方案。 3.鼓励性的点评 教师的点评贯彻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的有效行为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性的点评,不但能对学生的活动提供信息反馈,强化有效行为,还能激发探究动机,促进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课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不但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数量,更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质量",即知识建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评价,不能单一的只进行单一性的评价,考察学生获得多少知识,成绩提高多少,还要对学生获得能力和在活动中的情感表现等进行多元性评价,使翻转课堂教学目标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充分得到体现。 三、翻转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遇到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问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为了保证视频质量,微课视频的录制,需要配备专业的摄影和录音设备,专业的录制和剪辑人员,还要建立专门网络平台等,这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大学物理实验翻转课堂需要建设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的网络平台,能流畅和清晰的播放教学视频,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内容;还要提供开放性的学习资源,方便学生随时查阅相关文献,补充和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要能在线交流,方便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要有在线测试,方便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要能在线提交作业,虚拟实验等功能,为学生打造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环境。 (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问题 翻转课堂的教学成效主要取决于课堂上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教学活动,要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相互交流,积极主动的发现,提出问题,并努力的寻找解决的方案,避免教学活动形式化。而这对于习惯以讲授为主的教师是个不小的挑战。需要有专门的翻转课堂研究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讲解相应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对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进行指导。 (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中教师的教授部分是以视频的方式,放到课外进行的,这就涉及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学生能否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利用课外时间有效的观看视频,查阅相关资料,独立自主的学习新知识。要知道,如果学生课前没有观看视频,或者只是敷衍的学习视频内容,那么接下来的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无法顺利的进行。可以说,学生课前的学习效果,直接决定了翻转课堂的成败。 (四)师生转变教育理念 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需要师生共同转变教育观念。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者,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把课堂时间完全留给学生,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实验探究,顺利实现知识内化。学生也不再是完全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实验仪器的机械操作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要积极的参与课堂讨论,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交流,要有良好的交流和表达能力。而受传统教育影响多年的师生,能否适应和接受自己的新角色,成为翻转课堂能否成功的关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的贯彻实施,只靠专家学者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建立网络化的教学环境,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 总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贯彻实施任重而道远。 作者:李敬然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大学物理论文:大学物理课程正电子研究 【摘要】 正电子,又称阳电子、反电子、正子,基本粒子的一种,带正电荷,质量和电子相等,是电子的反粒子。最早是由狄拉克从理论上语言的。1932年8月2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安德森等人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他们发现了正电子。正负电子一旦相遇,则发生湮灭,是正电子的最基本性质。在这之前是不具有我们理解的正电子的最基本性质。那么对于大学生在学学物理中该如何理解正电子,本人在文章简单介绍了正电子的发现过程,让大学生对正电子的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关键词】 正电子;狄拉克方程;湮灭;空穴 1.引言 正电子的理论预言和实验发现揭开了反粒子的发现之幕,这也无疑是近代物理界的极为重要的和极其有意义的发现,它的发现标志着我们对物质的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尤其是对基本粒子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既不能产生,也不会湮灭,如电子,我们通常的电子都是指带负电,而且规定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为单位电量,直到正电子的发现,对基本粒子的认识翻开了新的一页。现如今,我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正、负电子可以相互转化,成对的产生或者湮灭。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总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通过概括和整理,使之成为概念。本文简单介绍我们该如何去理解正电子的概念,这就是本文探索的目的。 2.正电子的理论来源 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提出了著名的狄拉克方程,该方程式描述自旋为12粒子的波函数方程,是对薛定谔方程进行洛伦兹变换得到的,它同时遵循狭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原理,是相对论量子力学重要基础。狄拉克1928年提出了合理真空理论假说———狄拉克之海,认为这些粒子是电子的反物质,很好的解释了方程中反常的负能量问题,对反粒子的存在做出了合理的预言。此外,根据狄拉克方程求解得到的结果,电子不仅有能量取正值的情况,还有负值的情况,而且正负态关于能量为零的点完全对称。虽然这个结果很有意思,但解释起来遇到了“永动机”的问题,这与物理基本规律是肯定矛盾的。针对这个矛盾,狄拉克于1930年提出了空穴理论。该理论考虑了电子是费米子,那就必须满足泡利不相容原理,负电子填满了所有的真空状态,这样电子就不能找到能量更低的态,而且正能量态中也就没有电子,所以任何一个电子都不能找到能量更低的状态,也就是说整个系统非常稳定,电子不可能跳到能量更低的状态,对外辐射能量。此外,我们至少需要两倍于电子静止质量的能量,才能把某个电子从原来的负能态激发到正能态,可以看作一个正能态对应着一个负能态空穴。正能态电子所带电荷为-e,而且所具有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一个电子静止能量,因为它们必须满足电荷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所以负能态的电子的带电量应该就是+e,能量也应该大于或等于一个电子静止能量。这个粒子就是狄拉克所预言的“正电子”。 3.实验发现 狄拉克本人虽然对理论作出了完美的解释,空穴理论给出了反粒子概念,但实验上还并没有观测到正电子,正电子理论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承认,包括狄拉克本人,当时也不是完全确认理论自身的正确性。不过,狄拉克的预言因为找到实验上的证据被证实了。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等人在研究宇宙射线是电磁辐射还是单纯的粒子问题,观察到高能光子穿过重原子核附近时在磁场中的偏转情况,这一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虽然当时著名的物理学家康普顿做出了解释,但并没有使安德森及其合作者信服,随着后来的观测,在云室中拍摄了一张照片,发现宇宙射线进入云室穿过铅板后,轨迹确实发生了弯曲,而且,在高能宇宙射线穿过铅板时,有一个粒子的轨迹和电子的轨迹完全一样,但是弯曲的方向却“错”了。第二年,安德森又用γ射线轰击方法产生了正电子,从而从实验上完全证实了正电子的存在,正电子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4.结束语 对于大学生本科生来说,我们大学生在学学物理中该如何理解正电子,本人认为我们大学生要了解一些有关于正电子的理论来源,从源头了解正电子的实质。当然考虑到本科生物理知识有限还不具备研究高等量子力学的客观条件所以大学生只需了解其基本大意就行,对于某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刨根问底,可以说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能有一定的提高和发展。但我们大学生要对正电子的性质与概念要有清楚的了解,一定要区分开正电子与空穴,两者有极其相似的地方。但本质不同。正电子真实存在的。如同电子、质子一样时基本粒子而空穴则不然,它是一个为方便解决物理问题而创造出的一种概念不是真实存在的,这一点我们要清晰。 作者:许众 单位: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大学物理论文:大学物理课程成绩考核改革 摘要: 大学物理课程平时成绩考核是大学物理课程考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成绩的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针对我校大学物理课程的平时成绩考核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对目前大学物理平时成绩评定方法单一和评定过程随意的形式进行改进,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风、学分的建设和教育体制的改革。 关键词: 大学物理;平时成绩;考核模式;教学改革 大学物理课程是许多理工科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在其专业体系课程中占有举重若轻的地位。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创新,对教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平时成绩是教学过程考核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平时成绩的考核,不仅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还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业进展起到监督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我校规定大学物理课程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由此可以看出平时成绩在大学物理课程考核中的重要性。如何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平时成绩,是每一个教师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 一、关于现阶段大学物理平时成绩考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考核方法简单且依据单调。在大学物理平时成绩考核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考核平时成绩是以上课出勤情况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为依据,这种方法形式单一,内容片面,并不能证明学生是否认真听讲;课后作业是为巩固和检验课堂所学而服务的,且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能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但是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存在抄袭行为,所以作业本并不能很好地反映作业完成情况。 2.平时成绩评定过程随意。调查显示,部分教师对平时成绩的评定工作没有做到位。课程开始时,教师只是简单地说明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及要求,实施过程中学生并不知道考核的具体情况,课程结束后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平时成绩,即“事前不说明,事中不公开,事后不备查”。什么时候扣分了学生都不清楚,导致学生对平时成绩的重视程度慢慢降低。 二、大学物理平时成绩考核模式探讨与创新 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主要从以下五个大学物理平时成绩考核方面开展工作。 1.基本考核。这部分的考核内容同传统的大学物理平时成绩考核内容一样,以课堂出勤率和作业完成情况为主,约占平时成绩的30%,同时,为了防止学生在课堂出勤率上“钻空子”,上课点名可进行随机抽查,或上课前,或下课后,或隔几次。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直接反映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对这一部分的考核也很重要,但是目前学生存在抄袭现象,所以考核中应占比小一点,采取随机抽查的措施,同时将参考答案发给学生自行核对,找出作业中的错误。 2.课堂考核。课堂学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教学是教师授业解惑的重要形式,所以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这一部分考查占20%,主要由课堂提问和课堂考试组成,课堂提问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可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查;而课堂考试则是针对课后作业实行的一项举措,比如,上课前进行一次小测试,可以就一两个题目,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还能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任务类型考核。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课后对知识的巩固也很重要,笔者将这一考核所占比例设为20%。在这一类型考核中,教师给学生分配任务,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任务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给出一个具体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简答,或者写一篇简短的小论文等等。 4.实践类型考核。学习不仅仅是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学会去应用,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这一类型考核在平时成绩考核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笔者设定这一比例为20%,考核内容以实验和编写程序为主,大学物理实验可以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这一部分的平时成绩考核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借助先进工具解决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可通过学生完成编写程序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 5.其他类型考核。这部分考核所占比例为10%,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考核内容。比如,学生可通过参加大学生物理竞赛、听关于物理的学术报告等来进行加分。 三、结论 本文针对大学物理课程平时成绩的考核提出了一些举措,高度重视平时成绩在学分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积极推进大学物理平时成绩考核模式的开展,结果显示,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课余时间更是积极寻求新的知识,提升了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唐炳 单位: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大学物理论文:大学物理有效教学实践 摘要: 大学物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设计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理论知识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学的实践经验,二是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课堂教学的实施是重要的环节,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力学及电磁学两部分是重点、难点,针对这两部分教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多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 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理论;实践 一、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基础理论 (一)认知建构主义 认知主义萌发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其强调学习者的内部认知过程。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意义构建的过程,其在传统经验与现实经验两者的打磨中形成,同时进一步地丰富、调整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大学物理教学涉及到很多中学就已经涉及到的重要的概念、定律等,教师可以藉此对前概念进行深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新概念内化到认知结构中。 (二)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与强化理论的结合,其强调学习者的期待和对相仿的经验的认识,可以说社会认知理论是传统行为主义与认知理论的纽带。其认为行为、个体及环境三个方面都能够对学习产生影响,个体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学习,即注意榜样—生成榜样—观察学得,这其中学习者一定要具有表现或抑制的动机。社会认知理论对大学物理有效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以将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和定律进行讲解之后,再辅以一些例题予以演示,从而学生对这个“榜样”的过程有了全面地理解。 (三)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个体与其他文化历史情境的彼此配合,注重过程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情境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是社会性、实践性的参与过程。当前,大学物理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当学生掌握了一道题的解决方法后,再做另一道与之相似的题目就无法解答,这很大程度上与知识点的情境相关。在这种情况下,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理论包括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所谓内部动机是个体在活动中的感受所决定,外部动机是奖励等所激发的动机。学习动机理论由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及内部学习动机所建立的序列,其能够有效激发个体的学习活动。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只要是形成了学习动机,那么其就能够贯穿于个体的整个学习活动,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影响学习动机,两者相辅相成。 二、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实施 (一)变式教学 要想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所掌握的物理概念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采用变式教学。以“质点运动的描述”为例,变式重点体现在“坐标维数变时物理量的定义式变化”、“情境变式下问题的求解”两个方面。其重点、难点在于掌握描述运动的各个物理量并能熟练示解;消除非科学前概念对科学概念的负面影响。主要实施过程为: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②与学生讨论分析,现实问题模型化,模型问题数学化;③不同空间维数下物理量的表达式;④已知各种不同的加速度表达式,示速度或运动方程;⑤情境变式教学,问题解决,知识迁移;⑥课堂小结并评价。教学要重视知识的情境性,比如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问题作为铺垫,引出学习的新知识。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来求解现实问题,从而强调“变中的不变”,助推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本质。 (二)相似性教学 在大学物理教学的电磁场部分,对学生的微分运算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在求解基本物理量中,磁场与电场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如质心求解、转动惯量的求解过程,体现于图形、侵害微元等。主要实施过程为: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②微分及积分的数学模型;③库仑定律及毕奥-莎伐尔定律;④老师讲述载流圆线圈轴线上一点磁感应强度的求解过程;⑤学生求解带电圆环轴线上一点的电场强度;⑥总结两者之间的相似处和不同处;⑦电荷分布在面上,求解均匀带电圆盘轴线上一点电场强度;求解磁感应强度;学生表述微积分求解电场和磁场的方法和思路,侧重于两者的相似点及不同点,以便能够更好的掌握能量及环流。电场及磁场的相似性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重组,其是通过学习思维发展来对教学内容予以整合。相似性教学利用图像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微分积分的思想,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带电体、载流体。 (三)主题教学 若是单摆教学在“线性谐振子”的研究层面停滞不前,就很大程度地阻止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可以说单摆运动是研究混沌运动的典范,在教学中引入非线性系统,能够帮助瞄准科学探索的方向。主要实施过程为:①以多媒体展示单摆模型,导入新课题;②在允许的环境下施加一个阻力,研究单摆的运动;③施加一个周期性外力时,研究单摆的运动;④总结线性运动与非线性动力的特征。以单摆为主题,充分发挥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在了解了简单环境下物体的运动之后,慢慢将问题深入和提高。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因素要逐步添加,不能一拥而上。以单摆引出混沌,最大的价值在于能够让学生明白混沌现象的普遍性,其反映了在受近阻尼运动中的单摆、水龙头缓慢滴水的花样等,其实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十分接近。 三、结语 有效教学需要将教学理想转化为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中等教学理念。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有效教学具有整合的理论基础,具有多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呈现多样性,教学方法应多元化。要想实现大学物理有效教学,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其次要转变课堂教学范式,实现师生角色转换;再次需关注多元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适度性。同时,有效不能流于形式,最重要的是质量的提升。 作者:孙皆宜 单位:唐山学院 大学物理论文:新课改大学物理研究 摘要: 我国高中已经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这给后续大学物理教学带来了很大冲击,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发展要求,如何正确把握学生物理基础,如何开展有效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怎样解决大学物理教学与中学教学的衔接成为大学物理教学必须要面对的课题。针对新课改标准下高中物理内容、目标及形式的变化,本文提出了加强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措施,以期通过教学方面的改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物理的学习。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积极探索物理发展前沿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物理课程标准;大学物理;教学;衔接 2003年,我国教育部颁布并实施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并于2006~2010年相继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物理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改革,这些变化势必对学生进入大学后,学学物理带来一定影响。大学物理作为高等院校重要的一门必修课,在高中课改背景下,如何解决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衔接问题成为当前课程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大学物理教学与同行进行商榷。 一、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专业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大学物理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教学目标的一门基础课程,在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师必须掌握高中物理教学体系,为做好大学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做好准备。2006~2010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此次高中物理课程最为明显的变化是采用模块式设计,共分为12个模块:其中必修l和必修2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都为选修模块。这种选修的不确定性,造成高校不同专业学生物理基础的非均衡性发展,因此在强调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的同时,也要满足不同基础或专业学生的需求。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有的放矢,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物理课是一门基础课,它包括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和基本粒子物理学,并且还涉及各种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在有限的学时里要想完成所涉略的全部大学物理内容是无法做到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依据不同专业要有所侧重和取舍。我们对新入学的新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在高中选修模块的情况。然后根据学生选修模块的情况和不同院系专业的需求,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按照需求教学,并适当补充高中没有学习而后继课程又需要的内容。根据不同专业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为专业教学打好理论基础。我校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针对不同专业院系的要求将大学物理分为两个层次,针对不同专业来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特别针对文科学生开设了《物理与文化》素质课程,有效结合学生基础和起点,努力做到搭台阶,小步走的教学策略,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确实做到了大学物理的教学和专业的有效衔接,起到了培养文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作用。 二、针对高中教材新增内容,引入相应演示实验,重在培养科学素养 现代的教育理念均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从传统教师讲授向合作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转化,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掘学生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和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物理教材增加了很多与实际相联系的内容,针对高中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大学物理教学中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演示实验作品。对于那些在生活中难以见到的物理现象,由于学生头脑中缺少感性认识和体验,仅仅通过教师讲授来传输相关内容,学生接受起来是困难的,如果在教学中加强相关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给学生创造体验的环境和机会,从理论走向实际,从认识肤浅走向亲身体验,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实验分析等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演示实验已经成为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物理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如圆锥爬坡、尖端放电)一定要在课堂上演示,而对那些科技含量较高,无法在课堂上演示的,就安排在物理实验的演示室中进行。演示实验进课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课堂参与热情和活力都有所加强;演示室的现场观摩,更大激发了学生创新热情,引起了学生的更大思考,实验的强化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 三、加强经典与近代的融合,课程内容现代化 从高中物理新教材内容可以看出:高中物理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加了与实际联系比较大的内容,紧密联系现代科技和社会问题。而现行的大学物理教材:在经典物理部分与高中物理内容重复较多,而近代物理内容却偏少,涉及前沿问题的内容也较少,没有体现物理在科技进步、航天技术、军事竞技等各领域中的生命力,课堂枯燥、教学乏味空洞、学生没兴趣、教师失去教学的幸福感。为了加强经典与近代的融合,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搜集整理近代物理发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现代物理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前沿内容,编辑整理成教学素材,依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和实际,进行适当的介绍和讲解,在与经典物理内容相关的近代物理要进行扩展和加深,如以每年公布诺贝尔物理奖为契机,及时将相关内容和材料背景做成PPT,并将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也补充进来,最快的时间介绍给不同专业的学生。将近代物理测量分析方法的内容补充到教学中,如激光扫描自动测平、X射线衍射、红外测温、扫描隧道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电泳、差示扫描量热技术、核磁共振、磁共振成像确定结构、激光俘获、CT、时间分辨光谱等等,结合学校不同专业的特点,可以将相关仪器和内容与学科进行有效联系整合,让学生看到所学内容与现代技术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深切体会物理思想、方法是物理学发展的根基和精髓,让学生感受前辈大师留给我们的宝贵智慧,使学生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影响。 四、拓展知识,注重内容更新,课堂教学应用化 针对高中新课程标准,后续大学物理教学也必须做相应的衔接调整,要注重内容更新,课堂教学应用化。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讲述物理学理论时能够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物理课可以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提高。教学上进行教学内容拓展,强化物理学的科技含量,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如讲热力学第二定律时介绍厄尔尼诺现象;讲方均根速率时介绍同位素的分离和植物的光合作用;讲到致冷机时分析冰箱和空调的原理;讲磁场介绍了电子显微镜中的磁聚焦原理;讲传感器时可以给学生介绍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大型建筑(桥梁、高楼、机场、舰船、飞机等)健康安全方面的智能监测;讲到光栅衍射,可以从光栅衍射拓展到单色仪等。在教学中引入这些内容,不但使得教学内容充实饱满,也使得所教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科技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内心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结合教师的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热情。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能够让刚刚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低台阶顺利做好过渡和衔接,使得大学物理学的教学得以顺利开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大学物理相关内容,并将所学习的知识与实践联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对于大学物理教学的深化改革,还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和工作中不断地做出调整和探索。 作者:朱文霞 李宝臣 王乐新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理学院 大庆市萨东第四小学 大学物理论文:大学物理研究型课程应用 摘要: 以“陀螺的进动”为例,从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策略的优化和教学过程的实施与评估,讨论了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军校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并就研究型教学模式对军校学员研究能力、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研究型教学;陀螺效应;军校;创新能力 一、引言 研究型教学模式已经在国内外大学课程中被广泛运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大学基础课程老师的认可与推崇。所谓研究型教学,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1]: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将学习、研究和实践三者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员高度参与,达到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标。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研究型教学模式通常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和基于问题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变教师为引导者,学员为主体,同时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了学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员的研究能力,受到诸多大学特别是工科院校的青睐。在军校基础课程中开展研究型教学非常必要。目前我军正处于新军事变革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培养未来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必须对军校现有教学方法进行适当改进。以“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为例,这就要求教员必须针对原有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研究型教学模式强调以学员为中心、教师为引导,教学内容注重研究的深度,在强调学员个性化思想的同时,特别注重学员发散性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也逐渐成为军事院校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物理”研究型教学的基本策略 大学物理是培养军事院校生长技术军官和指挥军官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学员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理论基础,在学员知识结构的构建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2]。从目前国内大部分工科院校所采用的《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看,其涵盖的知识模块多,从普通物理学的力、热、光、电到量子力学,再到相对论,公式推导多,理论性强,是历年来本科学员心中“始终不可逾越”的一座大山。在大学物理传统教学模式[3]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分突出了知识的传授、注重打牢基础,缺乏军事应用教育,这与目前所强调的“要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使培养的学员符合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4]”是有所偏离的。因此,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做进一步改革[5]。大学物理有其鲜明的课程特点,即物理图像清晰,内在逻辑严密,基本物理规律大多来源于生活等,这为我们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开展研究型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当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整个大学物理课程也面临很多问题诸如课时多、内容多、学员人数多并且基础参差不齐等,如何开展研究型教学是一个巨大挑战。特别是在军校,学员军事训练任务重,课余时间不足,活动场所受限,学习资源(如网络)有限等不利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开展具有军校特色的大学物理研究型教学是值得广大基础课教员思考的紧迫问题。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到学员各专业的特点和未来学习的需要,我们近年来在大学物理研究型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初步尝试。首先,我们根据大学物理知识点较多的实际情况,依据学员的专业方向合理选取部分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型教学。例如,在《力学》中刚体力学部分,我们选择“陀螺的进动”开展研究型教学,在相对论力学中选择“尺缩效应与动钟边慢”开展研究型教学,再比如电磁学中的导体部分、力学中的碰撞问题、热学中的多方过程以及光学中的折射衍射等等。这些知识点蕴含的物理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很容易切入并被学员接受。这样,大学物理每一个知识模块都可以选取1~2次课(2~4学时)来开展研究型教学,原来被“耽误”的内容可作为选讲或者略讲,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学员创新能力培养上。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在课程的评价和学员的最终考核上不能以偏概全,因此要在顶层上作进一步设计,如将研究型教学中学员的互动和学习报告甚至学员的某些奇思妙想纳入最终考核,同时在闭卷考试部分加入对开放性问题的讨论,减少对纯粹知识点的考核,注重对学员创新能力的考察。下面,我们就以力学中“陀螺的进动”为例,探讨如何在军校大学物理课程中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型教学。 三、“陀螺的进动”研究型教学设计 “陀螺的进动”是大学物理“刚体力学”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大学物理的基础理论与军事高新技术紧密结合的具有重要军事应用前景的知识点,对于军事院校部分专业如导航、定位和激光陀螺等学员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一)教学对象与教学目标 授课对象为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军用光电和信息光学两个专业的全体本科生,掌握好“刚体的进动”基本知识对于这批学员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及理学院部分专业也从事惯性导航相关基础研究,努力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学员未来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和熟悉相关武器装备十分必要。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概述: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行进中的自行车和陀螺倾而不倒的生活案例出发,在知识获取上使学员能了解刚体进动(旋进)和定向性的基本知识,理解进动角速度公式的推导方法,让学员进一步掌握对抽象物理问题做简化模型选取的研究方法,这是在知识层面学员要达到的目标。其次,在学员创新能力培养上,我们希望通过“陀螺的进动”的学习,使学员能够灵活运用进动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解释摩托车转弯的问题、枪膛来复线的问题等等,培养学员独立思考的习惯、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最后在军校学员基本素质的拓展上,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员针对一些前沿开放性研究课题,特别是武器装备如直升机旋翼的问题、导弹定位和惯性导航等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进一步拓宽军校学员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我们始终注意对学员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科学作风和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使学员在领会基本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真正实现从“学会”到“会学”再到“会用”。 (二)教学内容与实施 考虑到学员已经在前面系统学习了刚体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好的基础,在学习“刚体的进动”及陀螺的定向性等内容时,我们力求将重点放在进动的应用上。同时,作为研究型教学的课程内容,必须将教学内容与学员的生活体验、专业特点等密切结合才能让生硬的物理知识充满“灵气”,构成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整体。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接地气、重思考,挖本质、学能力”的原则来设计教学内容: 1.生活案例引入。自行车行进和陀螺倾而不倒的问题。首先通过行进中自行车不倒而静止的自行车很容易倒下的生活实例,逐步引导学员思考内在原因,从而引出陀螺的进动基本概念。在讲授陀螺的进动时,可以采用演示实验和视频播放的方法,让学员亲眼看到高速转动的陀螺倾而不倒的神奇之处。 2.基本知识传授。陀螺的旋进。不考虑空气阻力,由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得出陀螺的重力矩和角动量垂直。然后与匀速圆周运动作类比,自然引出结论:与角动量垂直的力矩并不改变角动量的大小,但会引起角动量方向的变化,从而产生刚体的旋进现象,即进动。 3.思维拓展训练。摩托车转弯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对上述知识点的应用和有效拓展,要引导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利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学员对科研的兴趣,我们给出美国《Science》上发表的有关自行车进动与稳定性的科研论文[6],让学员瞬间感受到生活中的物理竟然如此“高、大、上”,只要注意观察,身边处处皆物理。这部分教学内容在历届学员中反映效果良好,可以让他们对看似枯燥无味的力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 4.军事高科技应用。枪管中的来复线、响尾蛇导弹、三轴陀螺仪和激光陀螺。这部分内容与军事装备密切相关,是针对军校部分专业学员量身定做的。一方面,陀螺的进动会提高子弹精准度;另一方面,陀螺的定向性在军事上有重要应用。同时,作为拓展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要让学员知道,陀螺惯性导航系统的转子转速高达每分钟数万转,如果转子稍不对称就会对各个支撑轴产生巨大的作用力而使其损坏。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无转子陀螺如激光陀螺等高科技前沿,进一步拓展学员的科学视野。 5.探究性学习。通过前面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案例的讲解,我们列出一些前沿开放式研究课题供学员分组讨论,这些课题包括但不限于:地面摩擦力、空气阻力和轮胎变形等对自行车稳定性的影响;陀螺效应在直升机飞行过程中的作用;陀螺进动的同时伴随的章动及其应用等。这些研究课题紧扣生活实际和军事前沿,既结合了学员专业特点,又有着浓厚的军校特色,不但可以进一步巩固学员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每次课题讨论分为蓝方和红方,针对课题研讨内容互相提问,共同提高。对于研讨后的论文和报告,我们要求学员通过学校图书馆、军网MOOC平台、互联网等广泛调阅资料,分工合作,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队长由成绩较好、具有一定组织和协调能力的学员担任,并与教员保持密切沟通,随时报告学员反映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并尽快解决。 (三)研究型教学的成效与评估 为了对比研究型教学的实际效果,笔者在2015年两个教学班做了对比实验。这两个教学班都采用相同的教材,学员基础相近,入学成绩和生源分布都基本一致。其中一个教学班我们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员主要是“预习、听课、练习、考试”;另一个教学班针对部分课程内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型教学,以学员讨论和回答问题为主,教师引导学员主动学习。笔者在施教的过程中很明显地感觉到,研究型教学班的学员学习兴趣被极大的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员回答问题络绎不绝,基本没有瞌睡的现象。一个学期下来,初步统计有25%的学员课堂回答问题超过30次,约80%的学员一个学期回答问题超过15次,全班所有学员至少参加了一次课题讨论、调研和实验设计。这与传统教学班完全不同———回答问题基本靠点名,上课有相当部分同学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打瞌睡,期末考试部分同学靠突击。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开展研究型教学,学员广泛阅读资料,调研文献,知识面得到了拓展,同时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对于一些前沿科学问题和新概念武器问题,部分学员思维十分活跃,提出了一些“奇思妙想”,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令督导组专家和教员本身深受启发。谁又能否认,未来战场上这些“奇思妙想”不会实现呢?这不正是我们军校需要培养的科学素养吗!最后,对于如何评价研究型教学,我们在施教过程中也做了初步尝试。首先,在平时成绩的考核部分,我们采用积分制,将学员的讨论和发言包括回答问题做统计纳入平时成绩。同时,每次课题讨论包括论文都按照等级打分,纳入考核。在期末考试部分,我们力求增加开放性课题作为附加分。实践表明,通过开展研究型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初步具备了从事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这种研究型教学的初步尝试虽然还存在或多或少的实际问题,比如,某些知识点讲解不够透彻,理论推导不够详细,部分内容还有删略,学员课余时间占用过多等等,还需要在以后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做进一步优化。 四、结束语 研究型教学对于新型高科技军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以“陀螺的进动”为例,从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策略的优化和教学过程的实施与评估,讨论了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军校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实践表明,这种有针对性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可有效培养学员的研究能力、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 作者:余同普 邹德滨 银燕 邵福球 黄明球 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 大学物理论文:大学物理试验教学微课应用 摘要: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将课程进行精简和微缩,一节微课往往只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表达方式不再局限于教师和学生的面对面讲解,而是运用视频或者音频等多媒体手段来进行授课。本文就将就这一新型的教学资源进行剖析,探索如何将微课作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催化剂。 关键词: 微课;大学物理实验;新型教学资源 “微”,作为21世纪的一个新概念,最初是从微博中兴起的。很快,人们将微博作为微时代的开端,萌生出了微电影、微小说、微信等等新型的内容。微时代不光影响了娱乐和通讯行业,教育领域也越来越受到微时代的影响。微课、微视频等等教学资源逐渐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其中受到最广泛应用的就是微课。微课作为微时代以及多媒体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优良产物,在满足教师教学要求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满足各更多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要求。物理学是每一个理工科学生在大学阶段必须要学习的基础性学科,作为整个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物理实验与物理理论课程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感受到物理原理的神奇与奥秘。相对于较为枯燥的理论学习,物理实验课程无疑丰富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最大程度的发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物理实验课堂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质疑、探究、总结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日后学生走向社会是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1微课及其特点 “微课”,作为教师教学的手段之一,是将视频作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讲授某个知识点、专题或者是实验活动的全过程,针对于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难点和重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微课往往短小精悍,就某一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完整性以及示范代表性。传统的课程一般是针对某一章节进行讲解,而微课一般是针对某一难点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有针对性的进行巩固学习。和传统教学资源相比,微课更加生动、代入感更强,满足了教师和学生在课下依旧可以“交流”。相较于传统教学资源,微课具有如下特点: 1.1教学时间相对较短。微课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该视频的时长一般在十到十五分钟左右,最长不会超过二十分钟,因此相较于传统的四十五分钟一节的大课来说,微课可以算是一个片段或者示例。 1.2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在课堂上将某一章节的全部内容教授给学生,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灌输的状态之下。而微课与传统课堂的区别恰恰是将问题集中、突出出来,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某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上。至于其他的相对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自行理解领悟,遇到问题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这样一来,学生锻炼了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学生问题所在,给予更加有针对性的辅导。 1.3资源容量相对较小。从视频大小上来说,微课的视频以及相关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支持网络在线播放,这样一来,学生和教师不光可以使用电脑观看微课,还可以将视频下载到手机等移动设备上。这样一来,能够让学生将一些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使得时间最大化。 1.4资源情景化。微课由于时间较短,因此要求教学内容主题突出、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并且要相对完整。微课一般是将重要的知识点从课堂中剥离出来,因此微课要保证不脱离原有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代入感。微课的作用不光是成为教师在课堂上的一种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课下反复回顾和消化课上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微课的内容必须精益求精、主题鲜明、结构紧凑。微课的出现也成为促进教师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转变教学风格的原动力之一。 2教师讲授微课的基本要求 课堂作为教师传授知识最主要的战场,讲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微课虽然是微时代下的一个新兴产物,变换了承载形式,但是其主旨没有改变,因此教师在微课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迅速切入课题。由于微课的教学时间比较短,因此之前的铺垫不能冗长。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经典的原理或者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物理现象;也可以承接上堂课的内容;亦或者可以直接开门见山的进入课程。总之,教师务必要保证节省教学时间;第二,讲授的线索务必清晰。微课的重点在于微,因此课程必须要保证有且只有一条线索。灵活运用这一条线索引出知识点,并且在此基础上对重点问题进行剖析。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以最高的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第三,语言生动得体。在微课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有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因此教师讲解知识点时的语言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应当保证语言生动,能够给学生足够的吸引力,并且语言要有感染力,关键是语言表述要准确,逻辑性强,思路清晰,便于理解;第四,板书要简单。由于微课时间有限,板书在微课中应适当减少,板书在微课中的存在主要是对重点内容起到强调作用。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板书提前准备在纸板或者小黑板上,当讲授到相关内容的时候直接放上来即可,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第五,课后要小结。在微课的结尾处,教学需要拿出几分钟的时间对整个微课讲授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汇总,并且着重强调重点难点问题。微课的小结,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能够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实验思路传授给学生即可。 3微课的优点 和传统的课程相比,微课所需要的时间更短,学生观看的时间和地点更为灵活多变。另外,和传统课堂不同,一节微课只有一个线索和重点内容,针对性和侧重点更明确。微课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能够自己解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事半功倍。 结束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的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但微课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另一方面看,短小精悍虽然是微课的一大优点,但是暴露出其无法在深度和广度中加以拓展的弊端。因此,想要利用微课这一新型资源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探索。 作者:唐茂勇 迟建卫 高兆辉 徐建萍 汪彦军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大学物理论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建议 【摘要】 教育在新的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此过程中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理念、新方法使得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在教学发展的背景下,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在实践中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也是如此,在新时期发展迅速,但是不得不承认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其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本文主要是对大学物理教学的思考和建议,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发展现状概述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是大学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来讲十分重要。在整个物理教学发展过程来看,实验教学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此实验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新的时期教育不断发展,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物理实验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到课改的深刻影响。其中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整个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一些新的教学设备的使用也使得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在新的时期教学发展迅速的过程中,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说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得不到充分保障;教师在引导教学的过程中效率不高等等都制约了新时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2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取得的成就分析 新时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教育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整个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较之前都有明显的提高。在经过仔细调查,认真研究之后,我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所得成就作如下分析: 2.1教学理念和方法得到更新 教学过程需要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指导,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在新的时期教育不断发展,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其中最为有效、应用范围最广的应该是师生角色的相互转变、合作教学方法。教师从教学的主导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同时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合作学习法的使用,使学生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分享思维,促进了思维的交流和碰撞,使得整个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 2.2教学与科技联系日益密切 21世纪是科技发展的时代,科技与社会生活联系日益密切。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也是如此,大量科技产品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使得整个大学物理教学变得十分方便、简洁,充满时代特色。在我们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大学物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而且教师的个人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整个教学焕然一新,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3师生共同取得了巨大进步 在新的时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迎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实践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彼此共同合作,相互联系,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教师的个人专业素质不断提高,给学生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引导。同时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之中,学习方法变得高效便捷。从而教师和学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3新时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问题 在新的时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取得重大成就的背景下,我们发现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在调查分析之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新理念新方法的使用受到阻碍 在新的时期虽然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盛行,给整个教学带来巨大的变化,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新理念和新方法受到了巨大的阻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发展历史悠久,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根深蒂固,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时期出现的新方法和新理念并没有完全发挥作用。比如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存在问题,教师在新时期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依然在被动的接受教育,教师没有发挥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制约了整个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3.2教师个人综合素质不过关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从古到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可替代,发挥的作用不容忽略。在整个教学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时期教学给教师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新教学设备的出现和使用,都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来满足实践需要,但是在我们调查分析中发现,教师的综合素质不达标,导致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教学设备的作用得不到最大化发挥,制约了新时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4新时期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具体措施 新时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要在实践中不断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促使其不断完善。在调查分析之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思考: 4.1加大宣传力度,扫清思想障碍 充分利用新时期的媒体优势,广泛利用学校广播,黑板等宣传手段,对新时期出现的新理念和新方法进行广泛全面的宣传,促使教师和学生对新时期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有全新的认识,从思想上提高重视程度,从而不断为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此外通过对新时期新内容的宣传,可以有效的扫清传统理念的阻碍,为新理念和新方法的使用打下基础。 4.2改善培训质量,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在新时期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十分关键。要从教师入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促使教师专业素质得到不断更新,不断提高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同时鼓励教师广泛学习,不断扩展自身知识层面,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以此来满足教学发展的新要求。同时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实现双赢、 5小结 新时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要紧握时代脉搏,积极使用新时期出现的新思想新理念,不断促使教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从思想角度入手,全面提高重视程度,促使教师和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积极投身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以此来适应教学发展的新要求。从而促使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李忠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大学物理论文:大学物理教学实验分析 摘要: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社会对于科技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学生的科学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培养科学技术型人才的课程之一,越来越受到众多高校和教师的重视.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是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重点.本文通过了分析目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并提出了改善大学物理教学效果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物理实验;大学;教学质量 1目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运动规律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一般大学的物理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大学物理教学目标是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领会物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科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熟悉各个物理实验的方法并领悟其核心技巧,并且能够恰当地将这些理论知识和科学实验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当中去.相对于高中的物理课程,大学的物理教学内容没有那么细致和复杂,教材编者针对教材改革对大学物理教材进行了简化.但是,很多学生甚至是教师对于物理实验的认识存在着不足,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物理的态度和对物理问题的理解,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现在的大学物理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都是以书本的内容为主,对书本上的实验进行反复的讲解和操作,使得实验课程缺乏创新.有些学生在高中或者是课外的时间已经对大学物理实验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研究,固定式的实验练习对于这些学生而言是比较无聊和枯燥的.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在不断地用实验验证物理教材中已有的定律,长期下去,学生会觉得这种实验没有挑战性和趣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不同,大多数的高校都是大学物理教师对学生讲解物理定律和定理,到实验室由实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部分学生没有办法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完全结合起来,因为理论与实践的地点不同,学生在接受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后,难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这些内容记牢和理解,到了实验室可能都已经忘记了理论知识的内容,即使实验教师讲解,也很简略.如今的大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对比较自由,老师对于学生的管束也比较松懈,这种情况导致学生没有过多的重视学习,对于物理实验这一块也没有进行相应的预习准备.加上有的教师在进行实验的时候直入主题,没有给学生过多的思考和准备时间,导致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只能盲从,没有一个准确和清晰的思路,从而难以完成实验的数据记录工作.另外,物理实验的考核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考核方式过于死板,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实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目前的很多大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认识不足,不知道物理实验课程存在的意义.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开设目标是培养一系列的科学技术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基本上物理实验都是假设在理想条件下进行的,排除了各种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这种课程可以让学生在任何一个条件下进行实验,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性的实验来预测书上的定理和定律,并由此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必定有着诸多成功和失败的例子.成功的实验不仅能够揭示大自然的奥秘,还能够解释生活中许多“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失败的实验则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于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充分. 2.1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知识 物理中的许多内容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大的关系,但是其中的诸多原理学生们却不得而知.学生可以通过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将这些现象通过实验显示出来,让学生充分地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是由什么因素组合产生的,使得学生能够获得丰富、正确的生活知识. 2.2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 大学物理课本上的很多概念以及定律都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学生即使能够大致地了解这些知识,但是还是很难对其有全面的理解和记忆.学校安排的实验教学则可以将这些复杂的知识点和概念通过实验演示出来,将枯燥乏味的文字表述变成生动形象的演示,使得这些重点和难点变得容易理解和记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让学生亲自验证定律和定理的真实性,认识到物理现象是真实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而不是虚无飘渺的,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2.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一般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老师先对实验进行讲解和操作;第二步,学生自己动手开始操作;第三步,学生记录实验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老师在进行物理演示实验演示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对此过程进行观察和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在观看完教师的实验演示后,不仅可以其增强理论知识的记忆,还能够为其提供比较清晰的实验思路,以便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当中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每一个学生的实验结果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还能够发现新的、与课本上内容不一致的新知识,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2.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才能够促使他们认真学习.在大学这个阶段,学生正处于一个兴奋、对事物有着许多好奇心的阶段,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是来源于感知和兴趣.物理实验课程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创造性.物理实验课堂的开设能够让学生亲自体验实验的操作过程,使用各种各样的物理仪器和实验器材,感受实验带来的乐趣. 3改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措施 3.1转变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 教师的教学观念能够直接影响物理的教学效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要摒弃落后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一个新的、科学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则成为了一个旁观者,没有办法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大学的物理实验当中去,学生很难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能够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备课的内容也应该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方面下手.备课的时候应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重点难点并进行着重的标记,以便在课堂上能够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另外,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和课室都是分开的,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尽可能的在实验室为学生讲解理论内容,然后再紧接着进行实验内容,让学生能够及时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结合起来.物理实验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教师应该要预先准备好每一个实验,争取获得比较真实的实验资料,并且记录可能会发生危险的地方以及其他重点注意事项,保证学生能够在安全的条件下顺利进行物理实验操作.此外,现在很多的大学生都没有足够的重视物理实验,对物理实验课程开设的意义认识不足.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前,对他们做好思想准备工作,宣传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开设意义.只有当学生认识到物理实验的意义,才能够认真的对待实验的每一个步骤. 3.2提供多元化的实验考核制度 很多的高校的物理实验的考核制度比较死板,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为了能够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质量,学校可以改变一下物理实验的考核标准.大学物理成绩的考核内容一般分为“实验操作成绩”和“笔试成绩”,且这些考核一般只在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才进行.这让学生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实验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不理会过程如何,从而不重视平时的实验课程.因此,学校可以针对该情况,制定一项平时实验考核和期末理论与实验操作考试相结合的考评制度.这项制度不仅能够考核学生平时实验课程的操作能力,还能够在学期结束时考核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在这种制度下,学生不仅会提高对于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且在每一节课都将投入足够的精力到学习当中,做到不懈怠、不放松.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除了对学生进行书本上内容的考核外,还可以设立创新型、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内容,教师在一旁进行相应的技术性指导.发现创新人才及时肯定. 3.3加强物理实验教师的师资力量 教师的师资力量直接决定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为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学校应该健全教师资格标准制度,提高物理教师的资格门槛,录取一批高素质的物理实验教师,以保证教师的质量.除此之外,学校的领导还应该制定一项教师考核制度,对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考核内容可以从笔试和突击检查课堂教学内容下手.另外,学校还可以对教学成果优异的教师提供一些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教学效果相对较差的教师,学校可以为其提供专业培训的机会,尽量让物理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差异达到最小,以建立一支素质优良、专业能力极强的师资队伍. 3.4组织多种物理实验竞赛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学校应该开放实验室,并由专门的教师人员在实验室内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学生在课余的时间也能够去学习更多的物理实验技巧和方法,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另外,学校还可以定时组织一些科技创新活动,并投入一定的经费设置不同层次的奖励,吸引学生参与到其中.参赛内容也可分为小组竞赛或者是个人竞赛.小组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个人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培养一批拥有创新能力的科学技术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但是,目前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只有当教师树立更新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学校实施多元化的物理实验考核制度、组织多种物理实验竞赛,才有可能进一步地提高我国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吉莉 王青林 单位:大连科技学院 大连育明高级中学 大学物理论文:大学物理教学方法解析 【摘要】 大学物理作为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公共课程之一,对于其教学方法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几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并针对大学物理教学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新见解。 【关键词】 大学物理;教学方法;现存问题 1大学物理教学面临的问题 1.1大学物理的学科地位正在逐步弱化 当前有一定数量的师生群体对大学物理的学科地位缺乏深刻的认识,他们认为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将大学物理作为必修课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同时许多院校非物理专业学生的大学物理课时数量也在逐渐下降。[1]国家教育部门2015年颁布的关于大学物理课程的规范要求各院校大学物理的课时不能少于144课时,然而真正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的院校少之又少,大部分院校的课时在72至108之间,课时数量更少的也不在少数。 1.2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显得过于陈旧 物理学主要划分为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两个版块,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物理所讲授的内容中经典物理占据超过了百分之八十的比例,近代物理部分的知识讲授严重不足。经典物理所包含的理论与概念都是二十世纪前的研究成果,这些在大部分中学物理教材中都有所涉及,因此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近代物理的有关内容却因为课时原因而无法做足够的介绍,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教学内容的陈旧。 1.3大学物理的考核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绝不部分院校在大学物理这门课上采取的计分方式都是综合评价,即平时成绩与期末卷面成绩的加权分数。平时成绩主要又来自课后作业,然后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基本上所有习题的答案都能通过网络找到,因此课后作业的成绩很难反映出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知识点以及学习态度是否端正。而期末考试也只是单纯的卷面答题,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巨大障碍,难以真正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创新思维。 2大学物理教学新方法 2.1绪论部分 绪论部分是整个课程的引入,包含了大学物理所要研究的对象、内容以及需要用到的方法。绪论部分作为大学物理的第一节课,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关键作用。任课教师不应当只是照本宣科,将大学物理的各个章节罗列出来。为了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在介绍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时,应当适当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解释,特别是采用当下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例如使用汽车在上坡时采用的是高档位还是低档位来解释其中的物理原理。[2]在介绍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时,可以具体介绍某一物理学家发现某一物理定律的过程,并在介绍过程中不断提问,让学生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形成科学研究思路。在强调物理学的研究意义时,教师可以多举一些物理学在所教学生的专业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例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举一些量子物理学在晶体管研究上的应用。 2.2物理课程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施 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层。将学缘相近的几个专业作为一个单位,按照入学时学生的成绩,将全部学生分成两类班级,成绩优异的归为一类,这类学生不需做进一步细分;成绩较差的也归为一类,但是这类学生需做进一步细分,综合分析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同时多层次内容选择也可以安排在网上选修时由学生自主选择,但是校方需要对选课系统做出一定限制,避免大部分学生都故意选择内容较浅的课程。 2.3经典物理部分 经典物理部分的内容大多都在中学课程中介绍过,因此不必面面俱到,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应该有所侧重,例如对于化工类的学生,应该着重讲授热力学模块,为化工类学生后续的物化课程做铺垫;对于机械类的学生,应该着重讲授力学模块,为机械类学生后续的结构力学课程做铺垫;对于信息类的学生,应该着重讲授电磁学版块,为信息类学生后续的光电学课程做铺垫。[3]在对各专业学生授课时,要注意有的放矢,使得学生在学学物理时能够感受到其与自身专业的关联性,从而获得更大的学习目的性和动力。对各专业学生讲授经典物理的其他版块时,应当以实例为引入,以拓宽视野为主要教学目标。 2.4近代物理部分 近代物理学的重要理论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巨大价值,然而,这个部分的内容过于抽象,一般学生难以熟练掌握。因此,大学物理教师在讲授这个版块的内容时,应当强化对概念的介绍,尽量跳过对定理的推导,并以近代物理的研究成果为依托,着重对理论进行初步介绍。著名物理学家费恩曼对于物理的学习曾提出过自己的看法,“学习物理的人不应该只是试图去解出微分方程,而是应当尝试理解它们的涵义”。在狭义相对论的教学中,我国教师的教学重点普遍在于洛仑兹推导公式,并以此为基础,推导出一系列公式,注重的是公式的推导而不是内涵的探索。相反,国外的部分物理教材一般会通过简单的举例来解释公式的导出,而不是用严格、冰冷的数学方式进行推导,这种方法能够大大节约公式的学习时间,加深公式的理解程度,这显然更加符合大学物理的教学目的。此外,高校还应当适时举办一些物理学专题讲座,向学生们宣导物理技术近年来的发展概况,使学生们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物理技术的动向也能有所认知。 3结语 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广大科研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大学物理作为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其包含了对于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传授,对于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各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物理这门课程的教学,并从教学方法上入手,解决当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作者:李宁 赵宝 单位: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聊城大学 大学物理论文:转型发展期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摘要: 本文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工科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根据不同专业对大学物理教学知识点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根据所学专业知识衔接关系引入课内实践教学环节,根据“三七分”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提出“五+五”结构的考核方式,解决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大学物理教学改革难题。 关键词: 转型发展期;大学物理;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引言 教学模式问题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地方本科院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大多属于保守性教学,一直沿用“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依然沿用。[1]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下发的相关文件中多次提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但是在实际教学环节中,由于缺乏推进教学改革的“组织激励”和“个人激励”机制,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习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依然根深蒂固的存在,未见任何成效。[2]作为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通识性公共必修基础课程,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一方面为学生较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思路开阔、探索和创新精神得到激发、适应能力得到增强。[3-4]因此,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将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对人才的培养。适逢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先行学科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解决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所面临的教学模式改革难题。 一、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物理教学存在着短板,亟待解决。我们对全校理工科中5个专业的28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的学生均已经过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调查目的在于了解我校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学习的真实感受,同时,依据我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实际状况,我们对全校正在讲授和曾经有过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经历的7位教师进行了访谈。当前我校大学物理教学中突出问题表现在:第一,统一模式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衔接不好。作为各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教师在讲授大学物理的过程中较多的强调它的系统性和基础性,不考虑学生所学的专业而采用统一教学大纲和同一授课标准,多年来教学模式从未改变,专业课程之间交叉衔接不良,导致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感到枯燥疲惫,缺乏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在学生的脑海中就会形成大学物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无帮助的错误认识。第二,课时不多,内容不少。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各专业不断增加本专业课程的学时数,致使像大学物理及其实验课程这类非专业课程的学时数一再被缩减,而教师为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只好照本宣科,根本没有时间对大学物理课程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及专业方向之间联系的拓展,导致学生感觉学习乏味,知识的应用性也得不到体现。第三,课程考核结构单一。成绩考核基本上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组成,平时成绩看考勤,期末成绩看试卷,不能够客观地、真实地反映大学物理教学效果,更甭提调动学生学学物理的积极性了。第四,教学方法单调。大部分教师仍以传统的板书和PPT授课相结合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老师扮演了知识传递者这个主角,学生自然地就变成了知识的被灌输者这个配角,这些也会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不积极主动、缺乏学习兴趣根源。 二、针对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讨 (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能力为基础,改革教学内容 在改革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之初,我们首先对各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认真分析,并与讲授各门主干专业课程的老师座谈,了解各专业的需求和学科交叉领域,然后,梳理大学物理教材中的知识点,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适当的调整教学基本内容,尽量缩减与各专业关联小的章节的课时,增加与专业知识内容联系紧密的知识点的课时。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对知识需求不同,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充分利用各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渴求,来提升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学习的兴趣。我校理工科专业对大学物理知识的需求主要集中在:(1)对力学、热学和机械振动(机械波)知识需求较高的土木工程类专业;(2)对力学、电学和磁学需求较高的机械工程类;(3)对电学、磁学和光学需求较高的电子信息工程类。在确保大学物理教学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根据三类专业对大学物理知识需求的侧重点不同,我们对不同类专业教学内容进行适度调整,重新修订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同时,对不同类专业相同知识点的深度、广度及教学方法加以区别,特别突出与专业课程关系紧密的知识点的重点讲授。另外,结合生产和生活以及科学研究中所涉及的实际的物理现象和问题,有针对性的重新编写例题和习题,并根据各专业的实际需要调整其教学内容,使所编写的例题和习题能够充分体现其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不是泛泛的针对抽象的物理模型编写习题和例题,从而增强学生学学物理课程的兴趣,进而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 结合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要求,我们逐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以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为主流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推广。我们强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在开课的前两学时,结合实际案例向学生介绍当前科学技术领域的新发现和新成就,对物理学的知识领域、思维方式方法和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在现代科技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详细阐释,来达到提高学生对学学物理重要性认识的目的,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适当引入课内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大学物理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关注物理知识在生产技术等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从而使学生在比较和综合中学习,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针对不同专业的授课对象,提炼出与所学专业知识联系紧密,且有实践应用价值的题目。例如:讲授圆周运动时提及航天技术,讲授静电场中导体时提及静电屏蔽原理应用,讲授安培力时提及磁悬浮技术,讲授光的衍射时提及测量技术中的应用等。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高科技并不是高不可攀,其应用的基本原理就在我们所学习的大学物理课程之中。授课教师把班级成员分成若干课内实践小组,要求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与课内实践题目相关的知识的课外调研,然后,结合在大学物理课程中所学知识及所学相关专业知识完成一份小报告,阐述与这些实践题目相关专业知识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然后由授课教师组织讨论并总结。学生对科技前沿的知识方面的普遍表现是很感兴趣,所以,在课内实践教学环节中会提出很多问题,进行不断的分析讨论,因此,通过引入课外调查研究、课内分析讨论的课内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对大学物理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能力、分析总结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 (三)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为核心,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我校传统的大学物理成绩评定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总评成绩侧重三七分,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甚至所占比例更高),这种考核方式弊端在于重结果而轻过程,很难提高学生学学物理的积极性。针对我校课程考核方式所带来的弊端,我们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增加课堂考勤、期中考试、随堂测验、课后作业、调研小报告(小论文)等学习与考核环节,并将考核成绩折合后计入课程考核总分,重点提出大学物理课程成绩考核的“五+五”评定结构,即,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中,课堂表现部分占10%、课内(包括理论课及实验课)实践部分占30%、课外作业部分占10%,而且课堂中学生学习表现和课外作业情况评定要求均不低于3次,课内实践情况评定不少于3次,另外,学生平时成绩或期末成绩中如有一项不及格,那么,该生总成绩视为不及格。课内实践成绩评定的适当提高,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大学物理知识的学习,巩固学生对大学物理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对大学物理知识与自己本专业知识之间联系的认知,遏制目前存在的学生考前突击复习应付考试及部分学生考试违纪等现象。改革课程考核内容和形式就是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控,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精力、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 结束语 教学模式问题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工科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根据不同专业对大学物理教学知识点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所学专业知识衔接关系引入课内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三七分”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提出“五+五”结构的考核方式,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等方面教学改革,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工作,作为教学改革的探索者,要带着实施求实的态度,不断深入教学一线调研分析,掌握各自学校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实践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才能解决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所面临的教学模式改革中的难题。 作者:张继德 车立新 马宏源 肖俊平 单位:白城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大学物理论文:大学物理微课设计研究 摘要: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等特点。大学物理微课应设计巧妙、结合生活、具有趣味性,大学物理微课体系可以设计成微课趣味软件。 关键词: 微课;大学物理;微课设计 微课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针对某个知识点、典型例题等进行精细讲解,录制成视频,供学生学习使用的一种教学资源形式。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微课”以其使用起来方便、灵活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青睐。而微课可以对传统课堂教学起到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下面,根据大学物理课程特点谈谈微课设计的一些想法。 一、微课的特点 1.针对性强 好的微课应该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根据主题以风趣幽默、浅显易懂的方式设计微课,针对主题,突出知识点,帮助学生解难解惑,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教学时间短 一个好的微课时间大约5-10分钟,在这样短的时间内理解一个内容或知识点等,学生注意力会很集中,效率较高。 3.使用灵活方便 微课短小精悍,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上的微信、QQ等进行学习,可以在宿舍、自习室等场所学习,使用灵活方便,同时对上课中跑神或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通过微课的学习得到弥补,而对微课所讲内容不理解的地方,还可以随时查阅网络,加强理解。这样灵活方便、便于操作的特点,非常利于学生自学,对课堂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4.趣味性快速导入主体 微课虽然时间短,但是若想吸引学生学习,更应做到趣味性快速导入主体。让学生有一种轻松、愉快、乐此不疲的学习感觉。 二、对大学物理微课设计的一些想法 大学物理课程的知识点较多,与生活比较贴近,但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有些学生提起物理就害怕。针对大学物理课程的这些特点,大学物理课程非常适合做成系统性的微课,将知识体系细分成一个个的微课形式的知识点和习题,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趣味性、风趣性的讲解。这样的微课可以作为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手段(渠道),可以让害怕物理的学生觉得物理并不可怕而且还很有趣。而要想使大学物理课程的微课达到这样的效果,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认真备课,深入认识,巧妙设计 教师在深刻理解所讲知识点的同时,还要对知识的讲解进行精妙的设计和精心的制作,使得讲解精辟、画面精美、特效精准;使得知识点突出、浅显易懂、印象深刻,学生能产生共鸣。 2.贴近生活,增加微课的趣味性 让枯燥的物理理论知识走进生活,可以使学生学起来更感兴趣,更有趣味性,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启发他们的思考,发散他们的思维,甚至达到灵活应用,举一反三的功效。例如某些微课的引入可以结合演示实验,通过一个实验的演示,先给学生设置一个悬念,然后再引导思考、细细地讲解,最后解开学生的困惑。再如,某些微课的讲解可以围绕生活中对感官刺激较为强烈的一个现象或事件进行等等。这种微课学生越学越想学,而不会将之遗忘一旁,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3.设计微课趣味软件 大学物理微课体系可以设计成趣味性的学习软件。例如根据微课的主题,可以在微课的后面设计相关主题的趣味性选择题,答对了给予积分奖励,进入下一个微课的闯关环节。还可以将大学物理各知识点的微课制作成知识树,设置对应的习题,答对知识点相关的习题,知识树就会生长等,还有邀请朋友给知识树浇水施肥,即:让同学帮助解答等等环节,通过这些趣味性微课学习活动,使得学生在学到知识、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培养互助合作精神,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三、结语 总之,微课虽小,但是却更需精辟和趣味性,一个好的大学物理微课或微课体系,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学学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 作者:宋冬灵 苗劲松 黄淼淼 单位: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 大学物理论文:大学物理习题课小班化实践 摘要: 我国已经成为高校在校生人数居世界首位的高等教育大国,教育模式从精英教育进人大众化教育阶段,但这也给教学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师资不足、教室不够等,师生比严重失衡,因此很多高校基本采取了合班上大课的形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该种授课方式可以有效地缓解由于上课人数多所带来的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大班授课;小班辅导;大学物理;习题课 一、当前大学物理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适龄学生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一举措有力地提高了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差距,使我国初步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学生的物理水平参差不齐,光学、振动与波动等部分是高中选修的部分,导致于同一个班有的学生对该部分已经非常熟悉,可是有的学生却对该部分的内容一无所知;(2)由于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教学资源也有待补充。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我校大学物理教育质量,不利于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对于大学物理这样的基础课,我国高校大多是一二百人合班的大班授课,这必然会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基础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大班教学,小班辅导的教学模式对于高等教育中的基础课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基本理念 小班教学的教学规模一般为25-30人左右,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充分培养其个性特长为目标,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等全面改革而形成的一种优质化的班级教学活动形式。世界一流学院几乎全是小班上课,这种授课方式更加有利于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由于师资力量的短缺,大多数基础课都实行大班授课,班级规模一般为200人左右,在知识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授课模式只能解决学生共性的问题,不仅不能解决学生个性的问题,同时针对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等现象并不能进行有效地禁止,坐在教室后几排的学生往往因为离老师太远,而在下面睡觉或者玩手机等,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也很低,老师只是一味地讲授,不能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尽管大班授课存在以上问题,但由于师资力量的短缺,很多老师也只能默认现实。我们所提出的大班授课,小班辅导就是介于完全的大班授课和完全的小班辅导之间的一种教学模式,既可以解决大班授课所带来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师资短缺不能实行小班授课的缺憾。所谓小班辅导就是在大班授课完成每一章节的内容之后,把一个大班拆成若干个小班,每一个小班的规模大约30人左右,由聘请的博士助教经过严格的教学辅导的培训对学生实施小班习题辅导的课程教授。由于人数减少,教师可以充分兼顾到每一个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睡觉的同学少了很多,而且学生也变得比大班授课时主动多了,老师也可以走到每一位同学身边,去解决他们的个性问题,课堂气氛也比之前活跃多了,老师和学生能进行很好的互动,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大班教学模式由于学生人数太多的制约,使得大班授课的教学方式只能采取传统的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大班授课执行起来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发挥这些多元化教学模式应有的教学效果而小班教学就可以把多种教学方式灵活地穿插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启发式、讨论式、演示式、辩论式等已经不再是纸上谈兵了,老师们可以在课堂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气氛、学生的理解接受的情况灵活地转变教学模式。学生在平等的教学关系中强化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探式学习,为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了平台。同时这种大班授课,小班习题辅导的教学更加有利于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模式灵活多变,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保持学生共性的同时兼顾个性,避免了大班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个性差异的问题,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受到重视。 三、授课教师的培训 在研究型大学中大学物理作为公共基础课,在传授扎实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需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研能力,而大班授课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思维的发展,所以大学物理教学的“小班化”对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鉴于此,我校大学物理教研部在教务处、学生处等多部门的整体协调和支持下,于2015年开始了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教学实践。首先是授课教师的选定。由于大学物理教研部师资力量有限,必须要有新教师的加入。我们在上一学期就开始在在全校理工科在读博士的范围内公开进行招聘并严格审核,为下一学期将要开展的小班授课做教学资源上的准备。按照小班30人的规模,我们共招聘了20位在读的博士助教。接下来就是对新教师的培训工作。全程听课是培训工作的第一步,我们要求所有博士助教进行全程听课,从第一章质点力学、到刚体定轴转动、振动与波动、电磁学,所有课程博士助教都观摩了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授课,并做了详细的听课笔记,听课笔记也是我们对博士助教进行考核的评判标准之一。与此同时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单独为20位新教师进行了习题课的示范教学,从每一章的内容总结,到每一道经典例题的问题引入、思路分析、求解过程以及对结论的讨论及展开都做了详尽的讲解。我们还成立了由博士助教和优秀教师建立的微信群展开随时在线的微信答疑,使得博士助教在备课时所遇到的问题可以随时得到解决,在微信答疑群里形成了良好的备课氛围,这些培训工作不仅让新教师在授课方法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同时在心理上也使他们更有信心走上讲台。在正式走上讲台的前一周先给我们所有的物理教师进行了公开试讲。试讲中大学物理教研部的老师们认真地听课并及时纠正了新教师出现的问题。 四、具体实践 教师完成每章的教学内容后进行本章的习题课环节,上习题课时一个大班分成3个小班,每个班学生人数大约在50左右。首先进行本章的内容回顾,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形式与学生共同完成本章的内容小结。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比单纯只靠老师讲授要印象深刻。在做具体习题练习的时候,老师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可以独立思考或者和周围同学互相探讨,并且最后让几位典型解答的同学上黑板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让所有的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当中来,让他们真正体会了怎样审题、怎样分析、怎样思考、怎样建立问题模型,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由于小班授课人数的减少,可以让老师也有了更多的扩展的内容,比如在习题课中可以加入一些开发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的讨论题,题目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习题课前一周,老师就把这些开放题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分组进行讨论或者设计,习题课上,每组派出一个代表为全班同学进行演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锻炼了学生制作PPT,口语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我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实践表明,所有上述的教学形式只有小班授课才能实施,并且由于学生数的减少,教师可以走到每一位学生身边去解决他们个性的问题;由于人数的减少,习题课上的探索性问题和创新性问题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讨论,有效地发挥了习题讨论课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创新思考的能力;由于人数的减少,学生在习题课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比以往大班授课要改善很多。小班辅导人数的减少,使得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融合成一体,有问题时学生已经不是害羞不好意思问老师了,而是积极主动地和周围同学或者和老师一起探讨,整个班级形成了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个别不喜欢物理的学生也被带动起来,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即时与教师沟通和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教师也能即时地了解、掌握全体学生的情况、反馈信息,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思维能力和创造潜力,而且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理念的大学物理教师,促进了我校大学物理教学的建设。 五、结束语 对于小班讲授习题课的教学模式我们这学期也仅是一个探索和尝试,这种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授课模式对于很多不能完全实行小班授课的高校提供了思路,同时我们也将在教师培训及习题课的设置等方面不断完善以更好地实施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进而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 作者:姜海丽 孙秋华 赵言诚 李庆波 刘艳磊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 大学物理论文:微信公众下大学物理课程教育 【摘要】 大学物理是面向全校大一、大二的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一方面为学生打下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学生学学物理比较困难,其主要原因是内容多且抽象,知识的浓缩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而传统教学无法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及模型化,同时对于课后作业,由于课时紧张,老师无法在课堂上详解,这样原来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导致同学们学得比较被动,效果欠佳。手机和iPad这些电子产品是同学们必备之物,作者通过微信和订阅号,让学生和教师的沟通进入另一种全心的模式,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大学物理;教育实施;学生素质 1订阅号中的内容设置 订阅号上的教学资源它不是材料的简单堆砌,从教师的角度是整合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学习坊、电子教案、多媒体电子课件、各种教学素材等,从学生的角度包括学习辅导、习题解析、重点难点释疑、教学录像等。 (1)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纲要,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课时数分配、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等。学生浏览后对课程做到全面了解,依据学科的知识系统,建立先预习后上课的模式,在每次新课授课前可以预习,了解各章、节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自学的能力。 (2)教学日历。教学日历也称教学进度表,是以课程的教学日程安排为前提,对于每周的每节课都有详细的内容介绍,对于期中期末考试也具体写出时间,一方面对于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的复习。另一方面对于任课老师也是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讲授新课和整体复习安排的紧凑而有序。 (3)学习坊。大学物理课程“OBTL同步提高学习坊”是理学院大物老师面对全校同学提供的知识点综合串讲和习题精讲的活动,在网上会上课内容、时间、主讲教师和授课地点。同时会上传上课的课件和上课视频以及同学的答疑精选。 (4)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电子课件、各种教学素材、课程作业等。将上课的PPT课件发给学生,让学生对于上课的内容进一步巩固,对不会的问题深入思考。期中和期末考试前会上传历届大学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以供学生自检。作业布置模块提供各章大作业和精选习题。学生有问题可以在留言专栏提前提问,任课教师可以在线解答,也可以在课堂上解答。 (5)视频解答。对于同学们完成的作业,利用微课程录制系统按照模块化进行授课拍摄,经过后期剪辑转换,形成5~10min的解答,供学习者自主反复学习。这样通过听老师的讲解,及时解决问题,很大地提高了同学的学习效率,让同学爱上学习,爱上物理。 (6)科技前沿。物理学前沿与进展提供创造型探究环境。每学到一个新的章节,就会发送物理学与新材料、能源、激光、超导、信息、生物等技术有关的专题。如学到恒定电流的磁场,就将霍尔效应和粒子对撞机的最新研究作为一期同步发送。这样以网络为平台,增强同学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对物理学科理解的纵深度。 2订阅号对大学物理课程教育开展了新模式 2.1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巩固教学重点和难点,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网络教学,学生一旦关注该订阅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反复利用网络在线观看视频、学习多种教学资源,同时可把有价值的资料下载、复制、加工、打印出来,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在线测试,提出疑问,信息反馈等,这一方式成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往和学习的第二课堂。这一课堂显然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2让教师最大化共享教学资源,突破常规教学的时空局限 基于微信订阅号的大学物理辅助教学平台使教师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将网上、书本的可以将各种大物教学资源收集、有选择性的整理编排,同时利用教学软件的合成录制、利用网络进行储存与管理,并通过订阅号对外。能真正做到随需而用,达到实施灵活、便捷的信息化教学。因而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无可比拟的便利性。 2.3让学校减少成本支出和维护,最大化利用社会资源 教育信息化是一所大学必须要积极推进的项目,通常要支付较大的费用为课程购买专业的网络课程平台系统,同时还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定期的维护,而微信订阅号无需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信息化改造就可以开展信息化教学。学生能快捷、方便地获得信息,同时减少费用支出,并且无须后续的维护。此外,订阅号这一平台是利用了面向大众免费使用的网络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为社会节约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将学生的课堂时间和课下时间整合在一起,实现了课堂内外的整体化,不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了零碎时间,更是赋予了学生最大化的学习自由。 3结束语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在教学不受时空条件约束的情况下,提供个性化的研究型学习环境,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进程,形成了一种理想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网络。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其自己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作者:许春燕 顾铮先 严非男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机电类论文:机电类实训机构建设与效用 “双师型”师资是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既能从事一线学生理实一体化教学,又能从事为企业员工和农民工等社会培训,既肯刻苦钻研学习专业前沿技术,又能富有改革创新精神,从而不断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始终使学生紧跟新知识、新技术发展的步伐,引导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 教学方法创新 在实训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转变教学教学观念。更重要的是以发展学生智力,发掘学生内在创造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实训应以“实践为主,注重创新,重在能力培养”,根据课程改革要求,结合实训教育教学经验,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重在动手实践”的启发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在实训教学中加入创新实践项目,由5名学生为一组,通过查阅资料、询问教师、互相讨论等方式自主设计制作产品,如,传动机构、减速器、模型等,从而不断启发、发掘学生的思维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以技能竞赛带动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通过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技能竞赛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主要目的,通过实践,发现利用竞赛来带动与考评学生的学习,即“以考代练”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学习积极性,比以往的考核方式更具有促进力,通过技能竞赛,能更好的展现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技能风采,反映教师的硬功夫,促进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校本教材编制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每个学校的实训教学器械不同,根据实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很难制定与之配套的实习教材,使其实习教学难度加大,所以根据学校各工种的教学器械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各工种校本教材研究小组,定期交流研究情况,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予以交流和解决。校本教材的编制要求教师要亲身实践研究,并不断总结在实践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才能开发有效的校本教材,在实践教学中要不断总结成果,并通过教研平台不断推广,听取意见,积极探讨,使校本教材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反响。校本教材的编制要明确专业定位,确定课程设置,组织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活动和强化技能训练等内容,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积累科研经验,教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并能促进教师挖掘案例资源,吸纳老教师的教学经验,解决新教师的困惑,形成了经验共享、相互促进的环境,为学校的实训教学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实训基地共享 实训基地不仅供学生进行核心专业课程教学和实验实训的需要,还要立足于技能培训、职业鉴定、校企合作等,实训教学与培训相结合,多功能、多层次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企业员工等提供培训。实训与生产相结合,突出能力本位,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充分利用实训基地中数控加工、机械加工、电气技术设备的优势,发挥各专业骨干教师的专业理论和技术优势,并结合企业发展的需求,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不仅对本校学生提供实习教学,强化实训练习,突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要向本区域地区其它学校教师和学生开放,增强实训基地的辐射作用,实现实训基地资源共享。还要向社会开放,开展各类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考级服务,还要向各类企业开放,承接各类工种的零件加工,使实训“消耗性”转变为实训“收益性”,根据加工的零件的不同也能不断促进教师进行工艺创新、技术研发,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认知企业理念。 总之,实训基地建设要不断完善,实训基地负责人应由“双师型”教师担任,并且实训基地要规范合理使用,并制定明确精细化管理制度,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率,增加效益,降低成本,把实训基地的效能发挥至最大化。 作者:姜伟军单位: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 机电类论文: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指导与实践 摘要 本文就高职教育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长期以来采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的模式指导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经验及做法,体现了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特色。 关键词 高职 机电类专业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 1 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14号文《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其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① 机电类专业是高职教育中专业技术性强、就业行业口径最宽专业之一,专业技术性、综合性突出,其毕业设计是专业技术与行业企业生产实践的综合,是各单项技术、单项技能的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发现技术问题,从文献、技术资料、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另外对提高学生写作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 2 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指导与实践 笔者自2005年以来,一直担任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并负责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对于采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一体化模式,介绍一下我们的做法。 2.1 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一体化 (1)时间安排一体。高职教育一般三年制,时间短,教学课程多,把毕业设计安排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边顶岗,边毕业设计,时间上得到了保证。 (2)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一体。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是双重身份,既是企业新员工,又是学校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同时也是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在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同时,进行学生岗位指导,使其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3)毕业设计课题内容与岗位工作一体。一般来说,课题由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确定。常见课题可分为以下几类情况:层次较高的技术应用设计类,比如:RS智能绕丝机电气系统的设计、钢铁生产火焰切割机PLC改造、基于TPC7062K触摸屏的微生物发酵PLC控制系统等;装配调试类: 高铁用电器组件的装配、单晶炉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橇装式加油机的安装与调试等;维护管理类:变电所系统管理及维护、英派斯跑步机使用及维护等;操作生产类:包装机操作与维护、电缆生产操作流程、计算机主板SMT的生产工艺流程、二极管生产工艺等;技术文献类:硬盘原理及其修复技术、机电一体化在纺织行业的应用与发展等。 可见,每一个课题均涉及不同的行业、企业,且与岗位工作密切相关。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下,毕业论文内容与企业行业实际相结合,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教改思路,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② 2.2 校内师生双选、校企共同指导 校内指导教师实行双选,教研室公示每位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擅长的领域,学生选择适合的老师, 而教师选择专业和方向对口的学生。教研室根据学生工作单位、学生岗位、教师指导人数集中协调,确定每位学生的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教师一般由企业安排的师傅、班组长、部门负责人担当,学生把相关师傅信息上报给校内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在走访学生时,要与企业师傅详细交流,了解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详细情况。 2.3 规范毕业设计格式标准 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虽然在内容深度上降低了要求,但在逻辑性、规范性方面对培养学生文字书写、表达水平,提升学生文案处理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毕业设计格式一直没有自己独到标准,一直以来都向本科设计看齐。我们在本科院校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形成自己的格式标准。实施中,适当降低语句表达要求,但是论文层次、逻辑条理、文字格式、图表格式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培养学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4 多形式组织答辩 提高教师服务意识,采用多样化的答辩方式。大部分在学校周边参加顶岗实习学生,返校参加集中答辩。人数相对较多的企业学生,可以申请企业现场答辩,教研室业余时间组织教师深入企业,与企业师傅共同进行。个别学生因参军、异地工作,采用书面答辩方式,提交答辩报告。 2.5 立体化指导、检查监督 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采用电话、QQ、飞信、Email等方式加强联系指导、督促,要求学生严格按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实施,学生要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阶段成果。规定指导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走访学生。教研室统一组织中期检查,加强检查监督,每月要求指导教师上报指导学生状态数据,如所指导的学生工作单位、工作岗位、企业指导师傅及电话、课题名称、进度等信息,督促教师加强指导。 同时,学校组织实施“百名教师下百企业”专项毕业工作检查,组织教师们交叉检查学生设计情况及教师指导情况。学校教务对每届毕业设计论文开展抽查、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优秀论文推荐参加省级评选,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促进作用。 3 成效及思考 采用一体化的毕业设计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打破由教师出题,学生择题,理论完善,缺乏实践的传统毕业设计模式,较好地实现了每人一题,起到了师生互动交流及教学相长效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强,专业发展潜力大,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一体化模式,适应高职学生现状,可操作性强,也体现了机电专业毕业设计的高职特色,对实现专业目标培养目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然而,从最终形成的文章上来看,内容上包括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又不仅是学生简单的劳作总结,而是结合行业、岗位、工作内容及专业技术的再学习、再提升、再应用。这种总结性、应用性的文章书写过程,帮助学生在平凡、简单的岗位上,充分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意义,更深入的了解企业、了解行业,从而更好地实现专业技术、职业技能的应用。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文章深度、广度、设计性、原创性存在不足,严格意义上说,不能叫设计,笔者个人认为称之为顶岗实结更为合适。 可以这么说,通过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提升了学生技术、技能、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力,为其事业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打好了基础。希望不久将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毕业设计能够形成自己的标准及规范,更好地指导一线教学实践。 机电类论文: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在机电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传统的教学仪器设备主要为了满足某门课程验证性实验的需要,缺乏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融合了机械、电气、PLC、气动、传感等多种技术,采用了开放式和模块式结构,方便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的培养。本文主要针对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的基本构成、主要功能进行了阐述,并基于此装置进行机电类课程模块设计与项目设计。在此基础上,以《电气控制与PLC》课程为例,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学 1 概述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分开进行,其弊端是理论和实践相分离,重理论而轻实践,教师教学缺乏新意,上课枯燥乏味,学生听课不感兴趣,上课昏昏欲睡,这样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课程教学难以达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适当引入实训设备,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作为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和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学校建立专业教室,配备相应的专业设备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设施,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和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1-2]。 高职高专机电类课程教学大多需要实验实训设备的支撑。传统的教学仪器设备主要为了满足某门课程验证性实验的需要,缺乏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融合了机械、电气、PLC、气动、传感等多种技术,采用了开放式和模块式结构,可满足《电气控制与PLC》、《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维护》等多门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我校在省财政的支持下,面向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等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引入了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和模块化生产线等设备,并积极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2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的基本构成 2.1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的总体结构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由型材导轨式实训台、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机械部件、PLC模块、变频器模块、按钮模块、电源模块、低压电器模块、模拟生产设备实训模块(包含上料机构、搬运机械手、皮带输送线、物件分拣等)、接线端子排、各种传感器、警示灯和气动电磁阀等组成。整体结构采用开放式和拆装式设计,学生可以组装、接线、编程和调试由上料机构、搬运机械手机构、皮带输送线和物料分拣组成的光机电一体化设备。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2.2 装置主要模块的基本组成 1) PLC主机:采用了CPU226 AC/DC/晶体管(24路数字量输入/16路晶体管输出)、两个RS-485通信口、EM222(8路数字量输出),在PLC的每个输入端均有开关,PLC主机的输入/输出接口均已连到面板上,方便用户使用。 2) 变频器模块:采用西门子MM420变频器,三相380V供电,输出功率0.75KW。集成RS-485通讯接口,提供BOP操作面板;集成3路数字量输入/1路继电器输出,1路模拟量输入/1路模拟量输出;具备过电压、欠电压保护,电机过热保护,短路保护等。提供调速电位器,所有接口均采用安全插连接。 3) 电机模块:包括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步进电机和步进电机驱动器等。 4) 低压电器模块:配备了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电子式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变压器、整流电路、能耗制动电阻、带灯按钮、断路器、熔断器、行程开关、组合开关、转换开关、速度继电器、磁性开关、急停按钮、复位按钮、自锁按钮等低压电器。 5) 气动模块:包括了静音气泵、单杆气缸、双杆气缸、气动手爪、单控电磁阀、双控电磁阀、旋转气缸等。 6) 传感器模块:具备了电感传感器、漫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可区分金属物料和非金属物料、不同颜色的物料。 7) 触摸屏与组态模块:配备了深圳步科EVIEW MT4200工业触摸屏和EV5000组态编程软件。 2.3 装置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3] 1) 机械手搬运机构 当存放料台检测光电传感器检测物料到位后,机械手手臂前伸,手臂伸出限位传感器检测到位后,延时0.5秒,手爪气缸下降,手爪下降限位传感器检测到位后,延时0.5秒,气动手爪抓取物料,手爪夹紧限位传感器检测到夹紧信号后;延时0.5秒,手爪气缸上升,手爪提升限位传感器检测到位后,手臂气缸缩回,手臂缩回限位传感器检测到位后;手臂向右旋转,手臂旋转一定角度后,手臂前伸,手臂伸出限位传感器检测到位后,手爪气缸下降,手爪下降限位传感器检测到位后,延时0.5秒,气动手爪放开物料,手爪气缸上升,手爪提升限位传感器检测到位后,手臂气缸缩回,手臂缩回限位传感器检测到位后,手臂向左旋转,等待下一个物料到位,重复上面的动作。在分拣气缸完成分拣后,再将物料放入输送线上。 2) 物料分拣机构 当入料口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物料时,变频器接收启动信号,三相交流异步电机以30HZ的频率正转运行,皮带开始输送工件,当料槽一到位检测传感器检测到金属物料时,推料一气缸动作,将金属物料推入一号料槽,料槽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有工件经过时,电动机停止;当料槽二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白色物料时,旋转气缸动作,将白色物料导入二号料槽,料槽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有工件经过时,旋转气缸转回原位,同时电动机停止;当物料为黑色物料直接导入三号料槽,料槽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有工件经过时,电动机停止。 3 基于实训装置的课程模块与项目设计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融合了机械、电气、电动机、PLC、气动、传感等多项技术,并面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采用了开放式和拆装式结构,可根据课程内容需要选用不同的模块组合,满足《电气控制与PLC》、《液压与气动控制》、《变频调速技术》、《检测与传感技术》、《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维护》等多门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表1为利用该实训装置开发的课程模块和教学项目。 4 基于实训装置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4.1 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安排 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进行,造成理论与实践分离,而且实验实训室功能单一,设备利用率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我校引入了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并根据现场化教学的需要,将教学环境设计为现场教学模式, 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融教室、实训、实验、考工于一体, 使专业教室具有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考工强化训练和考工等多种功能, 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整个一体化实训室面积达150m2,室内配备了九台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一套MPS模块化生产线实训装置,以及46台电脑和投影、音响教学设备,配备了统一的实验桌椅、黑板、仪器柜等,可满足单班课程现场化教学的需要,实现课程教学做于一体,教学场地布置如图2所示。 电脑与操作台区属于基础教学部分,主要用于知识讲解、课程讨论、软件编程、低压电器实训等。实验桌上安装了网孔板,既用于液晶显示器的保护,又可固定常用的低压电器,作电工实训用。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区属于应用部分,既可用于单门课程的实训需要,也可满足课程综合教学的需要,如PLC实训、变频调速实训、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操作等。模块化生产线区属于高级扩展部分,配备了自动传输、立体仓库、三坐标测量、模拟加工等八个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采用了以太网和现场总线进行相互连接,侧重于生产线的总体控制实训等。 4.2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教学思路 我校的《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在2005年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四年来项目组老师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探索了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其中效果最显著的当属基于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下为实施该教学模式而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 1) 课前根据实训装置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项目,编写教学讲义,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和仿真动画,以提高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这部分工作是关键所在,直接关系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否顺利进行。 2) 在课程教学之初,组织学生到校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参观,增加感性知识,了解普通车床、铣床、钻床的工作原理和控制要求,以及实际的电气控制电路;了解常用低压电器、PLC在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等。 3) 在讲解电气控制部分时,每个实验桌上放一套常用的低压电器和电工工具,方便学生了解各种低压电器的结构,学习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方法等。 4) 在讲解PLC基础部分时,每个实验桌上放一个PLC和一套常用的低压电器,方便学生了解PLC的结构、接线方法等;方便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调试基于PLC的电机控制电路等。 5) 根据学生的特点,实行分类教学,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传、帮、带作用。对于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与较高的要求,安排较难的设计任务,并要求不光自己学会设计和操作,还需要帮助组内的同学完成设计任务。对于平时表现一般的学生,需要加强引导和督促,适当加以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对于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则需要给予较多的关注,必要时采用强制措施,迫使他们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6) 加强中间过程考核和期末实践考核,增添答辩环节,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强化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项目组织考核,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计入平时成绩。在期末再安排一次实践考核,随机抽取平时训练过的项目任务,并给予评分,计入总评成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一招对平时不太爱学习的学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 结束语 将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引入课程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整个实训装置包括了机械、电气、PLC、组态设计、气压、传感器等多项知识,不仅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是具备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解决学生在操作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另外新的实训设备引入,也需要教师根据实训装置编写合适的讲义,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这样对教师个人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机电类论文: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探讨 摘要: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确定师资建设的方向性是具有指导意义的课题。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剖析了“双师”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机电类专业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构想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 “双师结构” 教学团队 当前,高职教育己从量的发展转入到提升办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上。“双师”建设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很多高职教育研究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及建设方案。但如何打造一支“双师”队伍,许多高职院校在认识方面还存在不同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双师”队伍的建设成效,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概念 “团队”这一概念源自企业,后引入教育领域。教学团队是指以教书育人为一致目标,在此前提下明确分工协作,彼此承担责任,以达到某个具体教学目标而组建的知识技能互补的团体。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领域对“双师结构”教学团队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旨在为完成教学任务,以专业及课程建设为平台,由学校专职教师及行业兼职教师两类教学人员组成的一种教学团体形式。 “双师结构”的概念明显区别于“双师型”和“双师素质”的说法,“双师结构”的对象并非教师个体,而是针对整个教学团队。它不要求团队成员都达到“双师素质”的要求,重点强调团队成员在各方面的能力素质上要相互搭配、彼此补充。一方面,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长与特点,不可能面面俱到、样样精通,要想使每个教师既是理论教学的“行家”又是实训指导的“里手”,只能是一种美好的设想和规划,事实上是难以做到的。另一方面,探索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其教学活动分阶段进行,在不同阶段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岗位也有明确分工,这就需要具有不同教学特长的各类师资保持一定的比例,相互补充,既要有专门的理论教学者,也要有专攻实践教学的技术能手,还要有理实结合的综合性师资。 成功的职业教育案例表明,只靠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师资难以满足日益更新的社会发展对师资队伍知识及技能的要求,从企业聘请技术人员补充师资队伍,并由他们来传授行业新知识、新技能,是优化高职院校师资的较好方法。事实上,不可能也没必要苛求每个教师都具备“双师素质”。比个人的“双师素质”更为重要和合理的是构建一支人员搭配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避免从身份上认定“双师型”教师,以此来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数量及质量上跟不上高职教育发展需求的问题,这也反映出国家对职业教育师资建设的总体要求。 再把范围扩大一些,不仅仅局限于教育这个层面,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成功团队的组合都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建设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以何塞・穆尼尼奥为主教练的足球教练团队,就何塞・穆尼尼奥本身而言,他并没有什么光辉的职业踢球经历,他自己的踢球技能并不怎么高超,在足球技能方面,他对球员的指导作用是很小的,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成为当今世界足坛最优秀的教练。除了本身具有在赛场上运筹帷幄的指挥能力之外,他的成功还在于有一个优秀的足球教练团队,包括助理教练、战术分析师、体能教练、门将教练、队医团队等各个方面的配合和支持。整体协调运转了,一支球队的建设才能有条不紊,球队的成绩才能提升。而足球教练团队的人员组成正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概念一致,不要求团队每个成员都具备“双师素质”,而是要求团队整体上要配备能力素质各有所长的成员。教育要的不是一个全能教师,而是一个兼顾各方面人才的教学团队。 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思路和建设现状 在高职学校师资建设中强调“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因为高职教育教学的目的为技能传授,不同于本科及更高层学校的学术性研究,这势必需要占据较多的教学比例来进行实践训练。因此,大多数的高职学校都是按照以下模式来构建师资队伍的。 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组成“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根据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的需要,高职学校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来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形成“双师结构”教学队伍。 校企合作构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校企双方根据各自的利益和要求,本着互惠互利、双向共赢的原则,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从校企合作层面构建“双师结构”队伍。 引入企业技术能手,充实专业教师队伍。根据实践教学工作的需要,从企事业单位引进高级技术人员,特别是技术能力突出的技师与高级技师,充实专业教师队伍,从而满足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加强在职教师培养,促进其“双师素质”的形成。选送骨干教师到国内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参观考察、进修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及管理方法。由师资培训基地或学校聘请国内外职业教育专家与企业技术能手,开展职业教育理念或教学方法的专题课程培训等。定期安排专业教师顶岗实习,参加一线实践活动,同时开展行业及专业调研,使教师了解对应专业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将这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三、“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误区和不足 按照以上的想法和原则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其思路在理论上是很好的,最终的团队人员构建比例也能很好地符合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类教学人员关于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等各项指标的要求。然而,从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和受教的大多数学生的反映来看,这其中仍有许多不足。 1.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质量难以实现 这里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人员受企业管理制度、用工制度等方面的制约,不可能利用工作时间到学校兼职授课,因此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担任教学工作。兼职教师在上班之余还要上课,精力有限,积极性不高。而对学校来说,聘请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如果按照兼职教师的时间来安排教学工作,就要打破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是企业的兼职教师往往缺乏教学经验,难以胜任教学工作。兼职教师的优势在于实践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娴熟、对企业生产和市场较为熟悉,但在教学划的系统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经验。还有个别兼职教师到学校任教的目的性不明确,把兼职看成一个挣钱的渠道,上课较随意,不认真备课、写教案,因此,学生对兼职教师的教学效果整体评价不高。 2.校企合作没有充分发挥企业的功能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学校与企业共享信息、资源,实现学生将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教育与生产成本,同时,在这个合作过程中加强师资培养。 然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却让师资的培养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第一,校企合作没有有力的政策及财政支持,这些合作大多是短期的、不规范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维系的低层次合作,合作的成效参差不齐。第二,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难以协调,部分中小企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不愿意长期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第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没有足够的动力。一部分企业将参与职业教育视为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损失,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企业的投入与收益均不造成影响。受限于这些问题,要想依靠校企合作来完成技能型师资的培养很困难。 3.师资引进门槛高,企业技术能手难以进校工作 局限于高职院校教师人才考核指标中对研究生比例的要求以及对科研能力的要求,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引进师资的时候均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硬性要求,一线的操作型技能人才很难有进入学校工作的机会与渠道,大量的拥有丰富理论知识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来到了高职院校,而他们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作用微乎其微。 4.师资转型效果不理想 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养,促进其“双师素质”的形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师资转型,但这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局限于高职院校师资考核以及对研究生比例的要求,企业的技能型人才难以引进到学校,结果出现了让研究生带实训这样无奈的做法,而且效果并不理想。从主观上看,这些研究生经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让他们从事一线的技能实践教学,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情愿;从客观上看,他们没有实训经验,没有一线的加工操作经历,特别是机电类专业的专项技能,只能靠日积月累的反复练习,光靠观摩、了解、走访、调研,甚至短期的企业顶岗是无法获得提高的。 这里需要强调几点:第一,技能是靠日积月累的反复训练才能形成的,教师仅凭简单的顶岗学习不可能实现拥有高技能的目标;第二,在实际顶岗学习中,学校的受训教师和企业的管理人员有时会达成一种“默契”,教师项岗学习的过程往往成了一种形式,顶岗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第三,高职院校教师取得技能等级证书相对容易,学校本身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是技能鉴定考核的组织者、考评方,教师能较为容易地获得相关技能的等级证书,但往往手里持有技师等高级技能等级证书,教师实际的操作能力和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第四,高学历人才经过多年的高校培养,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让他们转型从事一线的技能实践教学,如何从心态上对教师进行转变和引导,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5.办学重点不明,重科研、轻技能 为了能够在办学中获得较为突出的成绩,有些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较为重视那些容易出成果的建设项目而忽略了内涵建设,没有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办学。教师的职称评定沿用普通高校本科的相关标准,看重教师的学术科研水平,缺少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核标准,不利于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最终的体现是抓科研,重学术成果,轻基础训练。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下,某些高职院校甚至提出“科研兴校”的口号,大力提倡教师做课题、发论文,在师资建设的导向上走入了一个极端,忽视了高职学校技术教育的本质,走向学术性高校的发展道路。 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建议和案例解读 在原有建设思路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不足,笔者补充以下几点建议。 1.明确办学方向,树立正确的教学导向 就高职院校大力提倡教师做科研的问题,笔者曾到美国、加拿大进行职业教育的交流,接触了许多国外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术教育的精神实质是以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的基础、目标和评价标准,教育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这也正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所需要的指导思想。 本科院校与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应该泾渭分明。大学就是做学术、做研究的地方,是科研开发的重要场所,而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任务主要在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培养出会做事、能做事的专业技能人才。二者之间互不干涉,界限明显,绝不越界培养不属于自己培养规格的学生。高职院校即使在政策引导下升级为本科院校,其本质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而非学术型本科院校。因此,在师资建设的引导上,高职院校应该侧重于会工程应用、能以技能解决一线实际问题的技能型人才,而不以学历作为评价人才的标准。 2.规范兼职教师的使用 第一,对聘用的兼职教师进行严格考核,明确其权利、义务和责任等。第二,针对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教学经验的情况,重视对兼职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理念与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学习与教学有关的教学文件和规章制度等。第三,促进专职、兼职教师的深度融合,将兼职教师安排到相应的教研室参加各类教学活动。第四,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的考核,通过督导、学生反馈、问卷调查、随机听课等方式对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反馈给兼职教师。 3.人才引进注重实效,不拘一格引进人才 在人才引进方面,降低学历的门槛,注重个人的实际技能,不拘一格选用优秀人才,引进技术能力突出的技师。以笔者亲身感受为例,目前,企业中35~4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员,即使只有中专文凭,但是考虑到全国高校扩招,以及当时中专学校的考试难度,这批人才在今天应该是大学本科,甚至绝大多数是重点本科的学历水平,而他们走进企业一线也成了行业的佼佼者。 笔者学院机电工程系于2014年从某国企破格引进一名钳工高级技师,该教师曾经在市级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一名。该教师进入学校以后,除了完成自身的实践教学工作以外,还牵头完成了系部实习车间所有设备,包括车床、铣床、焊机等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等工作,改变了以往需要外单位协助的被动情况,大大改善了整个系部的实习运转状况。 4.深刻理解“双师结构”团队的内涵,不从形式上强求“双师素质”的培养 “双师素质”的培养很有必要,但是不能为了“双师”的称号而从形式上刻意培养“双师”。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长与特点,不可能面面俱到、样样精通,与其在师资建设过程中为了获得“双师素质”这样一个称谓而构建师资,不如切实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团队成员各自的特长,物尽其用,这样更有利于课程教学和专业发展。具体可考虑从以下四个大类组成“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第一类是理论教学型教师,这是任何一类型的学校都必须具备的师资力量,他们需要熟练掌握所授课程的理论知识系统,并掌握一定的实验实训技能,给学生带来理论知识的引导。例如力学类课程、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通过这类教师的授课,让学生掌握企业各项工作所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原理,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第二类是技能教学型教师,他们需要掌握适应企业一线工作所需要的一些专业技能,每个教师至少掌握两种以上的核心操作技术,通过他们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企业生产所需的动手能力,让高职学校的学生一出校门便能直接到企业上岗。 第三类是课改型教师,他们以指导专业建设和承担课程改革为主要任务,需要实时掌握高职教学的最新动态,提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建议与支持,承担课程的开发与创新、精品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等工作,为教学提供策略和技术支撑。 第四类是科研型教师,高职院校还承担着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这类教师主要为企业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持,与企业合作完成横向科研课题,解决企业在管理、生产、设计、制造等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难题,帮助企业攻坚克难,并通过这些应用型科研项目推动学校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这样一来,从原来的多专多能型的师资培养思路朝一专少能的专攻方向师资建设发展。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在以上四个方向面面俱到,尽善尽美。让教师精通某一方向的教学技能和特长,在团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真正体现“双师结构”团队的优势。在团队中,做到相互补充、相互支撑,虽然没有完美的个人,却能够组建一个完美的团队。 机电类论文:机电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摘要:武汉理工大学机电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依托汽车、建材行业,注重实践训练与理论学习并重。随着机电学院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双导师在理论学习引导和实践技能指导方面的优势,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验室的考勤管理、完善奖惩条例两个方面,探讨了相关改革措施,营造良好的实验室学习氛围,以充分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自主管理、自我约束、互促互进的目标。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双导师;自主管理 一、引言 武h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每年免推和考取的硕士研究生达200多人,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主要服务于汽车、建材行业,行业背景针对性强、对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要求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类似于本科培养中的卓越工程师,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0年开始设立的,专业覆盖范围逐步从法律、MBA、临床医学等扩展到工程、教育、建筑等学科,其目标是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为今后在相关工作岗位从事科研、技术管理等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础。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入职前获得专业学位已成为从事某项职业的必备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覆盖了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我国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最初以培养理论创新性人才为主,在工程实践技能、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较为薄弱,且在行业应用背景方面强调不够,难以满足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工科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工科专业硕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以实践技能强、理论知识丰富的优势,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类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起点高、平台宽、应用广、特色强为特点,不仅吸引了众多应届生报考,还面向企业在职技术人员进行定向培养。由于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且其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首先必须明确其培养模式的内涵,明确培养目标;然后需要构建一支能够紧密协作的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队伍;最后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实验室管理措施,使得工科专业硕士在此框架下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 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涵 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模式方面,前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并设法在新理论提出、理论创新应用与实践探索方面进行突破,是属于“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后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因而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强调将理论用于工程实践,实现实践创新,并掌握必需的职业技能。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类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已全部推行了全日制教育,避免了以往利用节假日进行集中学习、走马观花的弊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将研究生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体系、实现终身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挥了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目前采用“0.5+0.5+0.5”或“0.5+0.5+1”的培养模式,即利用半个学年的时间在校学习理论课程,然后在企业从事约半个学年的工程实践,最后依据工程实践情况,提出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利用半个学年或1个学年完成毕业论文。 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由于涉及企业实践环节,一般由校内导师牵头,通过学院聘任企业研发部门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企业导师,双方协作,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分别在校内理论学习期间与企业实践学习期间充当主要角色,在实践学习阶段结束后,结合企业的实际工程需求,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或合同,同时签订人才联合培养协议,由专业硕士研究生承担项目研发的主要工作,并以此提出毕业论文的方向。 三、机电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专业学位硕士需具备实践能力,不仅要有完善的知识体系,也要能灵活应用最新科技。专业型硕士理论课程主要集中在第一学期,第二学期主要授予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实践课程主要围绕着各个实验室的科研队伍、设备以及自己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每个实验室应加强日常管理。细节决定成败,只有从平时做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提前走入工作岗位做准备,打下牢固的基础。规范实验室的正常学习、工作秩序,确保实验室成员正常的工作时间和良好的工作状态,严肃实验室工作作风。例如,实验室采取严格的考勤方法――每天用指纹打卡机分别在四个考勤时间节点的前半小时内进行打卡签到,错过打卡时间不得补签,特殊情况因故迟到的需经负责教师同意并备案后方可补签。实验室每个人应从自我做起,“随手关闭一盏灯,随手拧紧水龙头,随手拾起垃圾,随时提醒他人”,真正做到全员“顺把手”。实验室桌面应摆放与实验室相关的物品,其余不必要的物品不放置在桌面上;摆放物品应整齐有序;不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清洁优美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并且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素养的人,真正做到“人造环境、环境育人”,保障实验室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率。 实验室成员应遵守实验管理规定,对严格遵守者予以表扬、优先安排项目工作、优先推荐参评各级奖励、年度表彰、特别奖励等。对违反实验室各项管理规定者,按累计扣分,照以下规定处理:凡在一学期内累计违规扣分达5分者提出告诫,应向实验室例会提出书面说明与检讨,进入为期2周的考察期,若态度端正,表现良好,效果明显,经实验室例会讨论,可撤销该次惩罚,并消除5分;被告诫3次者按记10分处理;累计达10分者由实验室例会提出批评并在实验室例会做检讨,同时进入为期4周的考察期,若态度端正,表现良好,效果明显,经实验室例会讨论,可撤销该次惩罚,并消除10分。考察期内表现不佳并仍然犯错者,按相应扣分的双倍进行处罚,当扣分累计达15分者直接由实验室例会讨论,停止其所有实验室学习和研究工作,勒令离开实验室并报学院研工办备案。 四、结语 本项目研究得到了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机电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与华新水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的资助,深入研究了机电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及其改革措施,并进行了实践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只是简单地理论学习,必须遵循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思想和目标,以理论学习为基本,以应用能力为中心,有效地将机电理论和实践、工程相结合,严格遵守实验室的管理条例,提高研究生的执行力和规范性,这样才能造就出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机电类论文:机电类特种设备钢丝绳安全检验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摘 要:在我国,在使用机电类的特种设备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事故,其中钢丝绳断裂就是一项非常多发的事故。发生这种情况会对设备以及工作人员构成一种严重的威胁。本文根据我国现在的机电类的特种设备中钢丝绳的安全状况为切入点,分析和推进的一种全新的技术,就是应用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来检验钢丝绳的安全,从而可以促进机电类的特种设备中的钢丝绳可以高效、安全并且节约的运行。 关键词:机电类特种设备;钢丝绳;安全检验;发展;创新 社会经济不断的迅猛的发展,近几年来在我国特种设备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根据国家的质检总局所公布的相关信息,我们可知,在2008年我国已经办理的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高达521.11万台。虽然特种设备的数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特种设备的安全形势是非常严峻的。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每年都有特种设备问题引起的事故发生,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上的损失。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起机电类的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问题,并指出问题的成因从而提出相关的对策以及对技术的创新。 一、我国机电类的特种设备,钢丝绳的当前使用状况 目前,在我国用机电类的特种设备的钢丝绳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根据公布的具体的统计数据,我们可知,在某年的电梯事故就占据全部特种设备事故总数的很大一部分比重。在一共八种的特种设备中排名第二。当前我国的使用的电梯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出的电梯,由此看来对于钢丝绳的更新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然而不能不进行区别就全部的更换钢丝绳,因为这样做就会消耗没必要的巨大的钱财以及人力和物力。电梯的钢丝绳断裂的发生会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生命的安全。根据新闻播报以及相关的数据统计显示,在我国的商场或者公司等地点就发生多起由于钢丝绳断裂而引发的电梯坠落事故,后果严重。 二.我国机电类特种设备的钢丝绳的安全隐患的产生原因 在使用钢丝绳的过程中,主要是由于钢丝绳承受了各种的高强度的力学作用,在钢丝绳开始投入运行的时候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缺陷。例如断丝、锈蚀、磨损、脆变、疲劳以及形变等,这些缺陷逐渐的积累最终就会导致整条钢丝绳的断裂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钢丝绳的结构非常复杂而且钢丝绳的运行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对于钢丝绳的检测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决定了在对钢丝绳的缺陷进行检验时是存在弊端的和一定的困难,所以在使用钢丝绳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浪费以及低效。 根据总结我们知道,钢丝绳存在的安全隐患具有一定的特性,其中包括潜伏性、复杂性以及内部性等,这是一种真正的隐患。我们必须要依靠可靠的科学的无损检测技术来预防以及控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三、钢丝绳安全检验技术的发展以及创新 一直以来,世界各地的相关工作者都在努力的探索检验钢丝绳安全的各种各样的方法,努力的去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要在钢丝绳的断裂之前进行及时的更换。一般来说,对于钢丝绳的检验可以分为内部的检验以及外部的检验。其中外部检验指的是应该在平时经常观察钢丝绳表面的情况,比如是否存在腐蚀以及变形的外部缺陷,并且应该正确使用游标卡尺对钢丝绳的直径进行测量,看钢丝绳的直径是否减小,从而来检验并且判断钢丝绳的磨损程度。并且仔细的观察钢丝绳的断丝数和报废标准进行对比。根据钢丝绳的检验以及报废的经验,我们知道钢丝绳的内部的损伤是因为辅食以及正常情况下的疲劳而造成的,这也是大部分钢丝绳失去作用主要的原因。经过一般的对外不得检验不能发现钢丝绳内部的损伤程度,即使是马上锻炼非常危险的地步也是不能很好地发现的。因此,必须要对钢丝绳的内部进行仔细的检验。 比较传统的方法是,使用夹钳适当的固定在钢丝绳上。在操作过程,必须使用适当的力度以避免造成永久的变形。这种传统的对钢丝绳的内部检验方法有比较多的缺点,比如并没有办法去检验钢丝绳内部的层丝损伤的状况;操作过程非常繁琐,效率低下,各个部位的检查非常的不方便;如果操作不恰当,就会造成钢丝绳的结构遭到破坏,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因为钢丝绳的内部损伤非常的隐蔽,检验人员如果没有积累丰富的经验,就不会准确的发现钢丝绳内部的缺陷。 从1986年一直到1996年,研究小组研究加拿大矿业能源的技术中心时,采用了一种对钢丝绳的缺陷进行检测的一种电磁技术,在强磁的技术前提之下,使用电子的检测探头,检测了钢丝绳的缺陷。通过事故发生的深层次的研究,对对现在已经普遍采用的钢丝绳的性能的监测指标进行了准确的定义。 在对钢丝绳的安全问题进行检验时,应该采用无损检测技术。所谓无损检测技术就是利用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存在的缺陷或者这些物质的组织结构存在的差异而促使其物理量发生一定的变化,在对钢丝绳进行检验时,不损坏钢丝绳的使用性能以及其形态的前提之下,通过精确测量这些物理量的变化可以了解并且准确的评价出钢丝绳的性质、质量、状态以及内部结构,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高效的检测技术。目前已经存在着对钢丝绳进行检验的一些检测技术方法,其中包括电磁检测发、射线检测法、声发射检测法、以及光学检测法等。近几年来,有许多的检测技术的使用范围非常有局限性。 对于钢丝绳的内部的检测,我国的科技人员发现了一种技术高超的检测方法便是弱磁检测技术。这是世界上唯一的可以的准确的判断钢丝绳的剩余使用寿命以及剩余承载能力的检测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对钢丝绳的内部和外部的断丝、疲劳、磨损以及锈蚀等各种各样的损伤而导致的状况进行定量检测,精准的判断出钢丝绳的剩余使用寿命以及剩余的承d能力,这是一种有力的科学依据,可以有效地预防钢丝绳的断裂事故的发生。并且合理的大大的降低了钢丝绳的使用成本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钢丝绳的运行的效率。也可以研发新型的远程监测系统,可以对钢丝绳进行有效的远程监视,进行集中的控制,全方位的分析管理并且创立创新技术体系。可以帮助用户检测所使用钢丝绳的目前的安全状态从而预防钢丝绳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地提高钢丝绳的使用效率。 我国从2008年开始,在对电梯以及起重机的钢丝绳的检验中就开始成功的应用了若磁检测技术,从而确保了机电类的特种设备使用钢丝绳的节约、安全以及高效运行,从而避免了由于钢丝绳断裂而产生的事故的发生,保证了使用钢丝绳的安全性,有着一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目前的我国的机电类特种设备用钢丝绳的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我们应该不断的努力的去探索并创新合理的科学的钢丝绳无损检测的新方法,并针对现有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完善和优化,这是目前的形式所需,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传统技术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努力做到自主创新并且安全生产,同时也要注意节能减排并且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而提高我国机电类特种设备中钢丝绳的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创新,从而提高其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机电类论文:产教融合下机电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本文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校企共享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构建产教融合下的机电类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产教融合 机电类人才 人才培养体系 校企合作 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命脉之门。”由此可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的重要作用。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结合专业实际和区域产业实际,与企业广泛开展深入的实质性合作,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建立了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使学生得以在一个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必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本文拟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产教融合下机电类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构建。 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按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就业面向的职业岗位,遵循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根据教育部对相关专业课程的要求,结合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职业技能课程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课程。由军事理论与训练、就业指导与创业基础、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两课、高等数学、实用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人文素质等课程组成,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 第二部分是依托W生毕业后所从事岗位群而设置的专业课程,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PLC原理及应用、电梯结构原理与安装维修、电机控制电路设计实训、单片机电路设计实训、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训、工业控制技术实训等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课程。 第三部分是以职业素养培养为主导的校外综合实践课程,设置了毕业实习及综合实践(顶岗半年或以上)校外实习项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养成、职业道德。 第四部分是以职业技能考核为主导的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由中级维修电工、电梯电气安装与维修操作、低压电工作业操作等考证实训及鉴定系列课程构成,考证实训结合相关专业课程,作为“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获得相对应工种的中级或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相对齐全,能够满足该专业学生实训要求。该校校内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具体如下: (一)校企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由企业投入资金、设备、教具和教学软件,学院提供场地和配套设施,校企双方共建品牌培养基地。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通力电梯实训基地为例,该基地由企业提供实训设备,实训场地按企业要求进行改造、装修,企业负责设备安装及调试等。主要设备包括:MX32、MX18马达及模拟控制运行设备;MX14马达及模拟控制运行设备;配套的E-Link5.1电梯管理系统、门机系统等。通力电梯实训基地按照企业标准配置专用工具、维修保养等设施,场地营造品牌文化氛围,实现学员在实训中心学习场景与企业实际环境一致。实训基地配置信息化现场教学教室,教室配置完善的多媒体教学硬件、演示教具,用于订单班教学,同时教学硬件满足对通力电梯员工的培训。 校企共享型实训基地以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抓手,由企业制订实训基地场地建设和实训设备配置标准,为学校品牌订单班教师进行师资培训及资格认证,企业参与订单班组班、教学以及实习就业过程,学校则为企业培训学生,按照企业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认证,直接在本地区进行企业员工培训,承接企业在本地区的品牌文化推广,达到校企“双赢”的合作局面。校企共建的实训中心成为企业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培养、企业品牌推广的基地。企业为学校培训教师,不仅是订单班授课资格培训,而且持续提供新技术、新梯型培训,打造一批始终与企业实际电梯维保过程相结合的专业师资队伍。这样,学校和企业的场地、设备、技术、人才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协同发展的合作机制,为本地区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人才保证。在校内建立校企共享型实训基地,双方共享共用,既满足在校生开展实训实习的需要,又承担企业员工业务培训和技能考核职能;既为通力电梯在职员工提供内部技术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也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训操作的平台,为电梯行业储备更多的技术人才。 (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主体为:学院“科研团队+机电创新团队”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以研发产品和生产指导为主,以产品生产组装为辅。对于一些校内难以加工完成的机电零部件,可以寻找在国内有能力提供该服务的企业,进行外协加工。目前已有产品为模块化电子电路开发箱,采用“所见即所得”的研发理念,目前已经应用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教学5年,性能优越。开发箱由一块主板和7块插接板组成,可以方便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电子电路设计实训。该产品配套了“理实一体化”实训教材,目前,市面上没有同款产品。产品立体停车系统为景观式立体停车系统,是集机械、电子、传感器、自动控制为一体的教学设备,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在东盟职教展上获得了国内外嘉宾的广泛好评,可方便地为学生提供自动控制、传感器、电机拖动等课程的实训。产品研发团队按校内外生产企业对产品的设计要求,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产品,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生成与转化。学院荣获国家发明专利的“八面玲珑立体停车系统产品”及为学生服务5年的“模块化电子电路开发箱”等,都是依托生产性实训基地平台师生自主研发的。通过生产性实践平台,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连接校园与社会,沟通学生和市场,服务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科技创新、就业创业和社会服务,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贡献全力。 (三)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创新创业实践区依托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的先进理念,以注重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进行机械创新思维、设计和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及基础教育为目标,通过构建交通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推动学院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创业和就业,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以期推进产教融合,实现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创业实践区的建设,将成为学院机电机械类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科研团队研发中心,并将成果转化以及推广应用,为行业、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人员提供技术培训。 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设有机电和机械等学科专业的机械加工中心、机电创新协会、产品研发中心等,以创新的思维构建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等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成果技术转化与创业孵化的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科技制作与研发的场所。同时,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有专业特色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把企业引入校园,在院内建立“IT创新创业孵化器”等实践锻炼平台,让学生“真刀真枪”在真实课题中得到锻炼。根据专业特色,成立专业社团和学习阵地,举办电子设计大赛、电工技能大赛等专业特色的学习竞赛活动,为学生科研创新搭建平台。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在全国的电子设计竞赛、广西“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广西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等活动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多项作品荣获国家专利。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以通力订单班为例,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专业群与全国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已合作4年,企业为订单班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并提供奖学金,学院则按企业要求,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及教材、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共同推进学生就业,使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成为企业稳定型储备人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围绕电梯的技术研发、设计制造、市场营销、安装维修、售后服务等各个工作环节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使专业具有鲜明的电梯特色。通力订单班的课程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五学期):学生在学校集中培训,课程由企业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授课;第二阶段(第六学期):学生到企业生产实习,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定导师共同指导。具体培养过程如图1所示。 订单班大胆实施课程教学改革,专业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一致,R悼纬烫逑涤敫谖荒芰Χ杂Γ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组织过程与企业生产同步,毕业生能够“零距离”上岗就业或自主创业。订单班的师资来源更丰富,采取“校企互动、专兼互聘”的教师聘用方式,聘请企业工程师担任专业课程及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技术专家、技术顾问等职务,互派人员进入工作站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攻关等实质性工作,合作共赢,大大促进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学院在多个专业推广该育人模式。从2012年至2015年,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通力电梯合作培养学生人数108人,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据统计,到通力电梯实习的学生,实习结束留下的学生达75%。部分学生已经成为通力电梯公司的技术骨干,通力电梯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和提升的空间。从2011年开始,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几年间学生整体质量得到提高,大大提高了企业维保技工素质水平;通过近4年实习生的情况来看(见图2数据),实习生留用率高达75%,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电梯公司对电梯人才的需求。 四、校企共享型教师队伍建设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派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5名专业教师到通力电梯南宁分公司参加生产实践;派送2名专业教师到昆山通力电梯工厂参加企业培训;派送2名专业教师到武汉交通学校参加通力电梯员工培训;邀请企业工程师到学校给专业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及聘请行业工程师走上讲台,担任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这种积极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的做法,提升了教师的实践能力,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进行专业指导,帮助教师了解行业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实现了校企间的人才双向流动。通过这些途径,专职教师的工程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逐渐打造了一支有理论、懂技术、会管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结语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产教融合带来的好处展现出来。首先,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同时,也极大提高了教师队伍技能素质和技术水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承担培养工作及企业参与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计划,推进教学与课程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专业建设;学生提前一年解决就业,毕业实习结合企业工作过程,由校企双方共同指导学生毕业实习,很好地解决了学校与企业衔接这一普遍存在的难题。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与培训,提升师资能力;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改善办学条件,凸显办学特色。几年以来的校企合作实践证明,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明显,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就业率达96%,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多数学生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和中高层管理人员。 机电类论文:浅谈VR技术在机电类专业中的应用 摘 要:目前VR技术在诸多社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职业教育教学领域中,VR技术所提供的直观性、沉浸性、互动式的教学体验,对依附于传统教学设施设备上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对如何在机电类专业中利用VR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并对如何促进VR技术与机电类专业建设相结合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VR技术;机电类专业;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实践教学 目前VR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职业教育教学中,针对机电类专业教学中某些理论知识、结构原理难懂难学,而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足的矛盾,VR技术所具有的良好交互性、直观性、场景逼真性等优势,很好地解决了教与学面临的困境;同时VR技术也能一定程度上解决机电类专业实训实践内容对场地、材料、设施设备、人员等的限制性要求,这对专业建设面临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设备不够完善的学校提供了解决方案。 1 VR技术概述 1.1 VR技术概念与特征 VR技术集成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是计算机产生的一种人为虚拟的环境,可以直接观察、操作、触摸、检测周围环境及事物的内在变化,并能与之发生“交互”作用。 VR技术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沉浸性 使用者完全融入虚拟环境,并且认为该环境是真实的,自己就是该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使用者由观察者的角色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具有主导性。 (2)交互性 改变传统人机交互利用鼠标和键盘的一维、二维交互模式,利用人在客观世界中的实际动作,借助特殊虚拟现实设备进行交互,产生和真实世界一样的感知。 (3)想象性 虚拟现实不仅仅是一个软件一个平台,其能突破时间和空间,进入宏观或者微观世界,让使用者完成在现实中由于各种条件制约而难以完成的事情。 1.2 VR技术分类 根据用户参与虚拟现实的不同形式以及沉浸的程度不同,虚拟现实技术可分为三类。 (1)桌面式 利用个人计算机或图形工作站等设备,产生虚拟场景,通过位置跟踪器、数据手套、力反馈器、三维鼠标或其它手控输入设备,将计算机的屏幕作为观察虚拟世界的一个窗口,在一些专业软件的帮助下,参与者可以在仿真过程中设计各种环境。 (2)沉浸式 通常采用头盔式显示器、洞穴式立体显示等设备,利用空间位置跟踪定位设备、数据手套、其他手控输入设备、声音设备让使用者沉入其中。 (3)共享式 是一种基于网络连接的虚拟现实系统,它将多个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同时参加一个虚拟空间,达到协同工作的目的。 2 VR技术在机电类专业中的应用 2.1 理论教学中的应用---VR课堂 理论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VR技术应用于机电类课堂教学主要是依据不同教学内容而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 (1)VRPPT应用 机电类专业课程中,如机械原理、液压与气动原理等涉及原理、概念等的内容,如果依据传统的课件、视频学生难以理解,借助VRPPT使老师从传统的二维PPT教学转化成3D 教学,依托桌面虚拟显示平台与3D 投影相结合,让平面物体可视化,这样学生和老师就能真实感受机械系统的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及实践应用,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VR视频应用 机电类课程涉及到实物展示、加工维修、拆装等内容通常利用图片、视频或者真实物体来进行教学,例如机械制图课程中组合体读图、零件结构认知、装配结构认知等,由于学生位置角度和参与度或者实物不方便拆卸等因素的限制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通过VR技术,构建一个与实物同样的三维物体,如可采用3dsMAX建模,在VRML播放器中使用,或者利QUICKTIME VR等进行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学生学习的兴趣会有极大提升。 一般而言,传统n堂理论教学中利用VR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要课程资源兼容普通电脑和VR 设备,教师可通过普通电脑进行编辑,然后导出编辑内容到VR 设备,即可实现VR 课堂从编辑到授课。 2.2 实训教学中的应用----VR实训室 VR技术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是该技术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最主要表现形式。VR实训室依托虚拟现实设施设备以及配套的机电类专业课程实训VR 软件,可以完成传统实训难以达成的一些项目并取得良好效果。 (1)弥补资金不足,实训设备陈旧落后。机电类专业的特殊性,导致实训设施设备价格高昂,占地面积巨大,学校资金不足,不能及时更新换代导致学非所用,学校甚至租用、借用设施设备进行实训教学,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利用VR技术创造生产现场模拟的实践环境,实训教学不再受场地、设备限制,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 (2)突破时空限制,实训更形象直观。机电类实训过程中,采用VR技术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模拟还原某个情境或者场景。例如,电工课程中的,触电急救课程,在现实条件下无法完成,学生通过操作VR 设备,可以进行现场虚拟实训,作为真正实训前的“预实训”。 (3)学生自主选择,实训可重复。利用VR技术,学生自助选择实训模块及次数,增强实训效果,不产生耗材成本问题。例如大型机械的拆装,利用VR技术不仅实现产品模型以装配图和爆炸图的形式出现, 同时又能满足机械维修训练, 实现产品的反复拆装模拟。 (4)避免风险,实训更安全 。VR技术可以避免实训环节中的危险风险,提升实训效率,同时节约实训成本。例如,电工电子实训中,电流热效应带来的爆燃,学生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触电风险等。在焊工实训中,不需要真实焊机的情况下,VR设施设备将焊接演练过程中焊枪的位置、速度和角度等进行采集处理,并实时生成虚拟焊缝。 2.3 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实训基地 VR实训基地的打造,可以解决机电类专业面临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校企合作很难实质性融入,学校投入难、学生实践管理难等问题。机电类VR实训基地是一个集多个专业的教学实训、VR 资源开发、VR 人才培训、参观体验展示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基地。 基地大致布局为:围绕综合功能分区、硬件建设及VR 教学实训软件与配套教学资源的安装与部署等建设需求,含六大区域,即专题展示区、全景教学区、桌面实训区、沉浸体验区、体感交互区及虚拟仿真区。 基地基础功能是: (1)多专业综合实践平台 基地根据不同课程配备相适应的桌面式、头盔式、体感式等各类虚拟交互设备,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定制开发VR 软件、资源等内容,可全面满足机电类专业的实践需求。 (2)VR 人才培训平台 结合机电类专业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可承接周边院校学生及社会人士的VR 技术技能培训,不断满足社会对VR 领域人才的需求。 (3)VR Y源开发平台 基地和校企合作单位、VR技术开发企业等合作开发VR 教学资源,老师参与共同研发VR 软件和配套资源及承接相关VR 资源开发需求;学生可获得实习实践岗位。 (4)VR展示体验平台 基地对本地中小学生、企事业单位开放,学校对VR 技术应用、实践的成果展示,作为学校创新职业教育发展品牌的传播窗口。 3 VR技术对机电类专业建设的要求 (1)教育教学理念转变 教师要对VR新技术的应用有积极的态度,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能把新技术融入到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中。特别是要善于将机电类专业知识、资源等通过VR技术进行转化,不断发现和研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教师在传统设施设备上依附的演示者角色向VR技术中要求的指导者角色转换,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 (2)教育教学内容重构 根据VR技术的特点重新架构教学内容,一般而言,机电类专业涉及到的理论、原理等复杂深奥的知识或者机械加工技能训练、机械装置拆装技能训练等课程可以采用桌面式设施设备进行教学,对于因时间、空间限制无法讲清的内容,可采用沉浸式设施设备进行讲授等,通过教师参与设计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虚拟现实设施设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3)教育教学管理创新 VR技术应用使得传统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结构增加了两个变量“教师与设备互动、学生与设备互动”,这对教师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学生适应并善于利用VR技术进行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实践亟待探索。 总之,VR技术应用于职业教育当中是信息技术和职业教育相融合的未来趋势,其直观、互动、沉浸和可重复性等特性易于教师教学、易于学生学习,是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机电类论文:以学术社团为载体实践高职机电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摘要]针对高职机电专业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创业热情不高的现象,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专业学术社团为载体,实践“三阶段、立体型、多元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采取控制总学分、分层分类教学等形式,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发展意向学生的需求。创建“社团活动―课程建设―学生训练”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自觉对接和延伸第一课堂内容,开发出融知识、技能、产品和趣味于一体的课程与创新教学项目。开展融科技创新、素质教育、对外技术服务等内容,提升学生创新和就业竞争力,涌现一批优秀毕业生。实践证明:以专业学术社团为载体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关键词]学术社团;高职机电;创新创业 0引言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先后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等建设项目,以促进创新、创业和管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1,2]。同时,根据大量企业调查发现,高职机电类学生除了应具备必须的专业知识外,更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然而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主要体现如下:高职机电类学生大多墨守成规,禁锢于书上的标准答案而缺乏创新思维和求异精神,这跟重视技能的教育方式有关;学生缺少创新创业的实践,大多数学校的学术社团活动主要针对于少数学生;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和管理还不完善[46]。 随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重点,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引导,以培养具备实践创新能力、企业管理及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目前建立了专业学术社团“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协会”,本着“以科技为创新源泉,以实践为创业动力”的理念,积极开展一系列科技创新与创业活动。通过这些社团活动提升了高职机电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毕业生,并建成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1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1.1实践“三阶段、立体型、多元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做好以学生为本的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中始终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具体实践中采取控制总学分、课程优化、分层教学、辅修专业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发展意向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培养的弹性,促进学生自主提高。通过对学生培养目标的系统设计,构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三阶段、立体型、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三阶段”是指创新创业意识融通人文课程体系,创新技术融入专业核心课程,创新创业训练渗透专业方向课程;“立体型”指以实验实训室、学生工作室为依托的课内外“创新实践平台”,和以绍兴市工业设计基地、绍兴市科技馆等为依托的校内外“创业训练平台”互补立体型结构,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锻炼提供了保障;“多元化”指创新创业成果多样性和评价体系多元化。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取得超出培养方案规定的课外学分,可用来替代相关专业拓展课的学分,比如参加竞赛、开发作品、对外服务、、学生项目等获取课外学分,这为学生自主性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更加宽松自由的空间,实现了培养目标多样化、课程体系柔性化、培养方式个性化、实践形式差异化。 1.2实践以学术社团为载体的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支撑建立的学术社团“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协会”通过科技竞赛、项目互动、对外技术服务等内容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自觉对接和延伸第一课堂内容,开展“社团活动―课程建设―学生训练”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通过社团活动使得学生从“要我学―我要学―我爱学”的过程转变,在离开教师监督时学生能自主学习和管理,从而推动专业转型升级和优化课程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1) 增强社团主体地位。为体现学术社团的地位和价值,成立学生工作室、创新活动中心等场所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其中学生工作室设置社团办公区、资料查询区、作品及荣誉展示区、社团文化展示区;学生创新活动中心设置了材料安放区、产品设计区、加工区、装配区,并配备了各类加工机床和工具,满足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要求;Robot工作室配备了机器人开发所使用的软硬件,并展示了开发的各类机器人,包括舞蹈机器人、武术机器人等。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和社团文化。管理制度对社团开展的各类科技活动、社团人员分工、社团招新和宣传、工作室卫生等规定了详细的任务和要求。社团的组织机构采用“两长三组一室”,其中“两长”指协会会长和副会长,“三组”指成立的机械创新设计、机电产品控制、机器人三个兴趣小组,“一室”指办公室(设主任一名),下设财务处和宣传处。为了让W生在社团中建立起自己的归属感和荣誉感,社团重视文化建设,包括社团发展历程、优秀社团成员成果及毕业后获得的荣誉展示、社团成员在各媒体中的宣传报道等。 学术社团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学院以教师科研平台为依托,建成一支教学团队,配合社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制定教师奖励和评职晋升等方面的政策。学院、导师和社团成员的关系如图2所示,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导师和学生的协同创新,共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 开发出融知识、技能、产品和趣味于一体的课程与创新教学项目。通过平台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积累,促进了"机器人调试与制作"等课程的改革,实践了“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创新型”一体化教学过程,构建了初级动手训练、系统动手训练、科技创新活动的三级创新教学体系,比如构建了基于燃料温控卡等纺织电子产品的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和基于舞蹈机器人等融趣味一体的创新型教学项目。 以"机器人调试与制作"课程为例,开发出融知识、技能、产品和趣味于一体的机器人教学项目,如武术擂台、灭火、探险游等项目,构建了初级动手训练(掌握机械、电气、传感器及控制软件等基础知识并训练学生的团队意识、表达能力等)、系统动手训练(构建一个较复杂的系统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学生特长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训练模块进行创新训练,实现各类机器人的功能设计)和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有潜力的项目给予特别支持和孵化,帮助学生利用各种技术技能将他们的发明创造由创意转变为有形的创新成果并转化为生产力)三级教学体系。 3) 开展规模化、多样化、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活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每年组织社团成员参加各类学科和技能比赛,通过这些创新创业类竞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增强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加强了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激发了自主学习的激情与斗志,全面考验学生的个人素质、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社团做好的科技活动包括:每年下半年开学初社团配合做好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和技术指导;每年上半年做好学校技能文化节宣传和组织工作,学生参与度达到专业总人数的70%以上;做好国家和省级各类竞赛的选拔和总结工作,社团成员在做好“传帮带”、参加竞赛和成果总结、社团管理等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学校和社团根据贡献度给予相关奖励,具体内容如图3所示。 自2010年以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术社团成员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技能比赛、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累计获奖118项,学生作品申报专利15项(已授权10项),学生主持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新苗计划)5项和绍兴市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9项。 另外,对外交流和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除了利用自己所学的技术技能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外,结合专业学术社团的整体实力,开展一些大型普及教育和交流活动,比如学生完成创新设计与制作后将作品展示给不同群体,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形成市场开拓和承受挫折的意识,社团通过绍兴市科技馆、各类学校开展一系列对外技术活动,比如“携手志愿,对话科技――绍台大学生义工科技交流活动”“与智能机器人的亲密互动”“科普知识进幼儿园活动”“科学达人秀”等等。 在提高学生创新与对外服务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学生从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竞赛训练到自主创业的递进学习过程。为推进学生自主创业的平台,学校设置了绍兴市工业设计基地,鼓励学生进行创业活动,并对入驻的学生工作室给予免3年租金的条件,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实践机会,对具备创业条件的学生,导师参与策划创业方向和技术指导。目前众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4个由学生组建的公司入驻了基地。 2成效 多年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学术社团为载体开展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实践等各项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学生的参与,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培养了一批优秀毕业生,典型成效如下。 1)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提高了学生毕业生就业质量和专业吸引力。目前基于学术社团为载体培养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几家合作企业对这个群体的毕业生接受度极高,甚至超越了对普通重点本科毕业生的期望度。目前上海铁路局在本专业中招聘学生数为318人,大型企业来校设置奖学金,比如杭汽轮、罗克韦尔专门为机电类专业学生设置了企业奖学金。大型企业(比如上海铁路局)每年单独或组团开专场招聘会;校企合作单位(比如绍兴旭昌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校技能文化节,组织技术人员参与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以及开展讲座等。 2) 专业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基于课程建设过程中所构建开放式项目化教学模式、跨课程项目教学设计获市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成果已经应用于专业的教学活动、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中。目前本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浙江省优势专业和浙江省特色专业,建成5门省级精品课程和5门市级精品课程,出版10本省级教材。 3) 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在2014年和2015年的浙江省自动化教指委年会上向同行介绍了基于社团开展创新创业的成果经验,同类院校来校参观和交流经验;以绍兴市科技馆为通道开展各类大型成果普及教育活动,得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的大力宣传;绍兴市职教中心、桐乡技师学院、绍兴县机关幼儿园等师生来校参观和学习创新成果。 4) 学生创业活动。近三年来,学生社团中涌现出了如任德铭、钱招利、陈超等一批学生创建的公司,并得到浙江教育报、绍兴电视台、绍兴日报等媒体的宣传报道。比如由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术社团核心成员创建的绍兴市众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目前除了对外开展机器人技术培训、技术开发、产品宣传等相关活动外,也积极为社团成员的创新c创业能力培养提供实践平台。 机电类论文:中职学校机电类“双师型”教师培养探究 摘要:现代机电设备大型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电类企业对机电类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机电专业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也必须随之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本文对机电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机电类;双师型;分析 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满足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 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护、维修和管理的技术和技能,服务于现代机械制造业生产和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就对本专业的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即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要具有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还应具备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实训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人才培养需要,培养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提高中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国家的繁荣昌盛需要人才,引进、培养并留住人才关系到中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无疑是各中职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迅猛发展,占据了半壁江山。但随着我国中职招生适龄人口的变化,各院校在招生过程中将面临十分严峻的生源大战,甚至决定了一所中职院校的生存。因此,近年各中职院校都开始将工作的重心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移,大力开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而上述所有的建设都需要教师去做,故教师队伍的水平高低就决定了上述工作的质量,决定了一所中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自我反思与评价 自我反思可以帮助青年教师逐步改正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不足,使自己逐渐走向成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有利于教师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践后进行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从而使教师清楚地认识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便下次课可以改进。 例如,在教学《机械模具》时,大部分教师都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去理解,但是由于有些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他们很难将模具的形状在脑海中完全地呈现出来,从而会造成学习效果降低。那么,教师在教学之后进行反思就会找出问题的症结,在下次课上教师就可以拿出实际的模具让学生观看,从而让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这些知识。 四、机电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能力要求 机电类专业教师掌握系统的机电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在其专业领域内具有娴熟的机电技术应用能力是该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基本要求,具体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教学能力 掌握高等教育的教学理论,熟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了解机电行业岗位工作性质和岗位技能要求,能根据机电行业岗位知识要求开发项目课程,掌握现代先进教育技术,会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技术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教学质量。 (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熟悉机电行业典型工作岗位的技术工作内容,具有机械构造的设计与应用能力、电气控制技术的设计与应用能力、液压控制技术的设计与应用能力等具体机电技术的应用能力。具有熟练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和实验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能动手师范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能亲手解决实际技术问题。 (三)具备科技推广素质 职业学校的发展必须贴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积极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这是职业教育生命力的所在。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清楚掌握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人才结构,结合当地经济的实际到高校、科研单位引进新品种、新成果及科研项目,以增强学校科技开发与推广的能力,掌握新材料、新设备,并及时传授给学生,在多位一体的教学体制中推广应用,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由于产品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专业教师应及时经常地到工厂、企业、机电门市部,了解先进的机器设备,及时给学生讲解;应密切配合当地实际设计出先进可靠、经济合理、造型美观,有市场竞争能力,受用户欢迎的新产品;平时应多注意积累有关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等成果,进一步完善产品设计,提高产品可靠度;萌生新的设计构思,开发新产品。 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活动,机电专业教师才能掌握社会市场信息,积累生产实践经验,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更提高专业课教学的质量,同时也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影响力,提高社会对职业学校的认识,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充分发挥职校在兴市富民中的作用,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机电专业教师应具备科技推广的素质。 (四)职业素养与职业素质 熟悉行业背景,了解企业文化,掌握行业企业技术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机电类企业主要生产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和专业技能要求,关注并了解机电行业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不断革新。能及时接受行业企业新标准和新规范,并将其融入教学内容。 五、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 双师团队建设离不开校企合作,企业的配合与支持是双师团队建设的重要保证。中职院校可以依据自身实力建设校中厂,鼓励企业在学校内投资建厂,由企业来安排技术人员的指导,使企业技术人员来担任兼职教师,对企业来说,在学校内投资建厂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一些小型机械的零部件制造、机械设备的简单组装等都可以在校中厂进行,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企业还可以利用学校的设备来进行开发研究,减少了企业的设备投入,由企业技术人员来给学生上课,既能够完成学生的实训任务,还能够完成企业的生产计划,再为企业减少成本的同时扩大的企业效益,由此可见,校中厂的校企合作是一共双赢的局面,并且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不仅直接影响职业教育职能的实现,而且关系到职业学校发展的规模、速度和人才的质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我们的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要想尽快培养出更多受欢迎的技能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就必须尽快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机电教师队伍。因此,机电专业教师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积极探索中职教育的特点、把握其发展规律。工作中不断积累教育教学和实践经验,努力成为机电专业的教育教学骨干,成为“双师型”教师。 机电类论文:机电类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人才需求分析,明确了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建立了依托花都工学结合示范园的机电类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改革;学生 一、绪言 伴随着市场经济与市场需求的变化,用人单位对具有一定技能的专科以上层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构建能够体现终身学习、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协调发展的现代职教体系的要求,而做好中高职衔接,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法上,在课程体系上也要做好衔接。本研究依托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花都示范园对机电类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探索。 二、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在中职教育中主要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培养目标以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培养为主,培养学生具有一线生产的工作能力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能够热爱本职岗位;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高职教育中不但要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花都示范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珠江三角洲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型特色制造业发展需要,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以“产教一体,寓学于工”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适应轨道交通站台、车辆、机车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管理以及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改造和销售等工作岗位,具备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培养人格健全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课程体系建设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中职招生对象主要是面向广东省的中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及本学院的铁路行业背景,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主动适应广东省及珠三角地区等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主要以轨道交通类企业为主,面向轨道交通尤其是高铁站场和车辆维修制造企业一线。为了做好花都示范园实施机电类专业中高职衔接,针对中高职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1.典型企业岗位设置情况分析。本研究对包括广州地铁、深圳地铁、湖南铁路联创技术发展中心、广州铁道车辆厂、日立电梯、广州升华科技、珠江钢管集团等在内的(珠海公司)企业进行调研,调研企业涵盖了包括轨道交通行业、装备制造等行业。这些企业的产品或设备涉及机加工设备、起重设备、钢铁加工设备、电梯。企业规模从50人到上万人,调研企业无论大小都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企业,装备水平较高,主要岗位技术和技能要求较高,机、电、液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企业产品或生产设备的主要特点。参与调研的企业都是具有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岗位,大多数岗位对素质总体要求高,需要具备机、电、液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2.人才社会需求分析。由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企业装备水平提高,对机电类人才技能要求逐渐提高,需求数量也稳中有升。无论是轨道交通的车辆修造工厂或是装备制造行业,都具有大量现代化装备,这些设备为了满足各自特定的工艺需要,形态各有不同,但是从设备原理来看,仍就没有跳出基本常见的机械传动机构,或由电力拖动,或由液压气压驱动,控制系统由低压电气控制器件控制,或结合PLC或单片机控制。对维护人员的需求要求是尽量能够掌握机电液综合理论知识,经过几个月的顶岗实习后可以独立处理一般设备故障。从需求数量来看,轨道交通的车辆修造行业、车站设备维护、装备制造业设备装配维护需求人员在未来几年内保持增加趋势。尤其是高铁车站设备维护方面,湖南联创公司是开拓性从事高铁和城轨车站设备维护的企业,目前由于车站设备门类众多,维护人才匮乏,企业主要是负责高铁车站设备值守,出现问题再联系不同的生产厂家售后服务。对于高铁车站或其他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目前没有专门的院校为其培养适用的专门人才,考虑到广东省近几年的高铁建设,高铁和城轨等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维护目前来看是人才培养空白,因此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对职业资格证书不同岗位有不同要求,如从事电气设备维修要求具备电工上岗证,从事电梯维修要求具备电梯维修证,等等。 3.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中职教育主要面向初中毕业生或者具有同等学力者,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突出技能的养成和实际操作,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公共基础课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职业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同时为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奠定基础,既满足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又促进了学生的终身学习。两年高职阶段的课程体系,将理论基础知识、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素质融为一体,遵循“厚基础,强能力”的思路设置课程体系,除了“公共基础课”按照国家和省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设置基础性人文课程以外,根据专业特点和就业市场需求,精心设置了“机械+电气”双支撑的“专业基础课程”,夯实专业知识的平台性基础,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包,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主线指引下,充分兼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发展需要,设置专业拓展课程及公共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习迁移能力和创新思维。将理论与实践深入融合并进一步深化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实践技能、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花都示范园机电类专业为例,主要是依据轨道交通车辆修造企业和站场设备维护企业,分析岗位群的工作职责,针对职责履行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后续技术发展和相应岗位群调整而需要的学习能力开设的课程。 4.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设计的主要格局是以维修电工的岗位需求安排课程,依据机电设备维保、技术改造所必需的机、电、液核心知识与技能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校内所有课程结束后安排毕业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在特定工作条件下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专业选修模块开设的课程主要考虑针对车辆修造企业或站场设备维护岗位群所需技能不足而开设的课程,这是对专业课的扩展或补充。根据调研分析结果,课程按照能力本位的原则设置,同时依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成长的综合基础来搭建课程体系的框架和课程路线,如图1所示。 四、结语 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分析,为了做好中高职衔接,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改革实践。 机电类论文:应用型机电类专业创业教育课程模式与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摘要: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的今天,各类专业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在应用型机电类专业教育中,关于创业教育的课程模式探索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已经出现了一些优秀成果,如专业群建设、校企政府三级联动、学徒试点、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等,这些措施不但培养出了优秀的应用型机电人才,而且还有效推进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本文将对这些措施予以分析研究,为应用型机电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实践与革新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应用型机电专业;创业教育;课程模式;三级联动;学徒试点 当下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纵深发展阶段,高校发展获得更多自主性,教育规划越来越注重实际需求,专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面对当下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人才荒”的双重困境,高校开始大力提倡创业教育以缓解紧张局势。在此种大背景下,应用型机电类专业教育也开始引进创业教育,并致力于课程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积极探索和构建。 一、应用型机电专业创业教育的基本现状 在传统观念中,应用型机电类专业教育的技能性很强,此类人才毕业后的走向主要是企业厂矿等单位,创业者甚少。目前应用型机电类专业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和理解比较浅显,尽管他们有多种渠道可以获知创业知识,如创业课堂、大众媒体、家庭影响等,但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创业并不十分了解。与其他专业相比较而言,应用型机电类专业的创业教育相对比较薄弱,甚至是落后的,一些高校甚至没有开设相关课程,也没有提供创业教材。在创业教育形式上,一些课程教师自身并没有创业经验,只是借助一些案例照本宣科,导致学生无法获得真正有用的创业知识。此外,校园环境缺乏创业氛围、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创业课程不成体系等,都是当下创业教育遭遇的常见问题。 二、创业教育的课程模式构建 (一)创业素质教育与机电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 创业素质教育与机电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产学研产物。当下专科机电教育探索出一种“1+0.2+1+0.8”四段制人才培B模式,2年在校学习,1年在企业实习,分两次实施,二年级0.2(2个月)和三年级0.8(约8个月)。[1]这种模式同样适用于本科应用型机电专业教育,其核心在于边学习专业技能,边参加实训,这有利于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氛围,感受创业熏陶,及时了解自身情况以调整专业学习计划,为创业素质的形成与专业技能提升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也应同步增加比重,积极开设相关实用性课程,如“机电类职业生涯规划”“机电创业心理学”“机电营销学”“机电就业与创业指导”“机电创业实训”等,真正将创业教育和技能培育结合起来,强化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 (二)创业意识教育与机电类专业群建设相结合 所谓专业群是指专业之间存在一定内在联系,知识点要求相近,岗位技能要求类似,即要求一定数量共同的实验和实训设备,培养目标相近或者重叠的专业都可以归为同一专业群。[2]机电类专业群建设,可以实现机、电、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发展,推动传统机械制造走向智能型道路,一方面满足制造业提升“含金量”的需求,一方面满足应用型机电专业发展的需求,全面适应市场,这一模式能使高校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建设核心专业,在提高教学竞争力的同时,降低教学成本。创业教育与专业群建设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实现专业互补,此种形式不但可以“校―企”合作展开,也可以联合不同院校开展“校校―企”的共同合作,创建校企合作群,使学生在辅岗实习的过程中学会整合技术力量,体验多种企业经营模式,感受市场的需求变化,启发创业意识,掌握多种实用技能,使自己成为更具有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创业方案规划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机结合 从实际情况来看,应用型机电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大多流于形式,相较于理论层面的创业案例分析而言,大学生更倾向于创业机遇与环境分析、人际沟通技巧、市场分析与营销等的学习,而且他们普遍期望拥有真实创业经验的人来授课。针对这一需求,应用型机电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应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从事创业方案规划,使大学生在拟定创业方案的过程中,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模拟分析和解决,既能强化创业意识,又使其形成一定心理预期,避免盲目创业。 (四)优化创业课程,构建实践主导型课程模式 目前应用型机电类专业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课程模式不合理,在课程结构中,专业课占据重大比例,理论课满堂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到位,此类课程模式难以引导学生拓展知识结构,导致人才技能单一。还有些学校过于注重实操课,学生本就缺乏理论指导,因而在创业操练中体验到的失败总是多于成功。当然,前文提及的创业课程开设较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缺乏整体性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导致学生很难学到有用的创业知识和经验,使创业教育缺乏实效性。基于应用型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征和需求来看,我们主张构建实践主导型的创业教育课程模式,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创建“教、学、练、创”一体化的模块化教学平台,联合学校、企业和政府的资源优势开发创业一体化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带队的创业课题,以综合能力为考评标准选拔优秀人才参与企业科研团队的项目开发,使学生真正学会怎样应用专业特长,在企业氛围中领悟创业精神。 三、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校企政府“三级联动” 基于当下高等教育的大形势来看,构建“国家制定教学质量、学校修订培养方案、企业构建专业人才评价体系[3]”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已经成为推动创业教育走向实践的有效途径。对于应用型机电类专业来说,创业教育不仅仅是把学生推到企业中,令其在经营氛围的感受中激发创业意识,更需要基于这一专业固有的复杂性、技能性等要求,将学生培养成高标准的人才。在联动体系中,政府应发挥自身连接学校和企业的桥梁作用,及时将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传达给学校,使专业教育有针对性、计划性的开展,有目标性地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积极进取。 (二)学徒试点式实践教学 学徒是传统工学结合的产物,现如今这一形式在和创业教育、职业教育的融合下,得到了拓展和革新。现代学徒试点教学相较于传统师傅带教的模式,更系统化,流程和操作要求也更加规范化。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教学计划、拟定师资配备标准、确立带教单位、配备实践设施,再到教学监控、反馈和评价,这一系列环节始终都能使学生受到全面保障。创业教育的全程渗透,是学徒试点教学的难中之难,其关键在于如何拟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除了考虑常规要求外,还需要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其中,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从而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4] (三)构建数字化教学体系 上文建议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但对于提升创业教育的实效性而言,仅从课程模式构建入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持续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使其发挥出更大的创业指导作用。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课堂被搬到线上,数字化教学因其自主性、开放性、交互性和可重复性成为各种专业教学的新型手段。应用型机电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应关注两个基本点,一是培养应用型机电人才,二是提供优质的创业指导,而数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同时满足这两个需求。当前高校的网络设施已经普及,各个高校可以发挥共享精神,依托网络云端共建一个创业教育教学大课堂,如此一来,这个教学体系不但拥有最全面的创业教育素材、师资力量、就业创业资源,而且还能为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最广泛的交流和切磋平台。这一大型创业教育教学体系还可以为不同教学科研团队提供交流渠道,使优质资源实现跨学校、跨地区甚至是跨国家式的共享,令更多师生共同受益。 (四)建设学校外实践基地 在创业教育中,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是必须的基本手段。对于应用型机电类人才来说,校外实践基地是非常难得的学习和锻炼资源,学生可以从中发现诸多实际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的过程,提升社会认知能力和积极创新的意识。此外,校外实践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些素质都为创业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应遵循三点基本原则,一是稳步拓展,无论地域还是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合作范围;二是保障纵横联系,合作实践应落到实处,深入社会,避免形式主义;三是加强创业教育,以客观案例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创业。 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当下,大学生不再执着于就业,大胆尝试创业。同样面临着窘迫就业形势的应用型机电类专业人才,也开始走向创业之路。大学生创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缓解当下社会的就业压力,拉动经济增长,但是能否创业成功却是一道难题。作为一个受到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成功潜力是无限的,但这需要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贯穿卓有实效的创业教育,才能使其避免盲目创业,提高成功概率。 机电类论文:机电类专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在高校的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机电类专业中存在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强化对机电类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结合机电类专业课程的具体情况,研究和讨论了具体的培养模式,最终认为只有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比较高,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机电人才。 [关键词]机电类专业;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机电行业在我国的工业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行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于工业竞争力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而机电类专业则是以培养具备良好专业知识以及较高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机电类人才,使他们具备机械、电子、测试以及计算机技术,可以在之后的工作岗位中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机电类专业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机电类专业的学生将担负起重要的责任,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培养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机电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当前机电类专业教学的目标和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机电类专业的学生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可以在机电工程领域从事一些设计、制造、开发等综合性的工作,具体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 能够熟练的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学会机电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相关的技能; (2) 有着主动学习和掌握信息的能力,通过各种方式及时掌握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信息,具体的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实验研究以及网络手段等; (3) 创造性能力,即在处理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并且能够将这些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4) 较强的决策能力,即可以在大量的设计方案中通过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寻找出最适合的方案,做出正确的决策; (5) 团队协作精神,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单纯依靠个人能力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因此需要和他人进行协作,充分发挥团队作用。 上述这几方面的能力的培养都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学生只有在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之后,才能适应当前机电工程行业发展的需要,在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时具备良好的能力,保证机电类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机电工程行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1]。 二、 机电类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模式 (一)利用数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方法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可以获得相关的数学原理,为科学创新奠定基础,同时可以掌握相关的数学思维方法,在机电类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数学学习,提升学生的素养,培养出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以及空间想象,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 (二) 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 专业知识是学生创新精神的直接来源,而专业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在观念上具备一定的超前性,提升实施创新教育的自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根据培养模式的需求,强化教学研究和实践,将专业课程作为关键的环节,使得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三)将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 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勇于创新,是当前我国从事科研开发设计的后备力量。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确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将创新精神作为衡量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树立符合实际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引导作用,构建出有助于学生进行创新的良好氛围,将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 机电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B模式 (一)加强实践环节在教学中的比重 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机电类专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单一的理论知识教学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同时并不能够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因此为了改善这种情况,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使学生对每一次实验都进行总结,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将科研结果引入实践教学中,使学生由条件进行验证和探索[3]。 (二) 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一般都是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通过教师有计划的将其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部分项目的工作,能够提升学生的钻研热情,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力,引导和鼓励学生对科研项目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的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技术动态,同时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和相关人员进行接触,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思维方法,提升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 (三) 组织多样化的科技活动 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来说,开展各种科技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形成比较浓厚的创新和实践氛围,使学生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综合素养在创新实践中获得更大的收益。要重点分析和把握学生科技活动的方向,将各种等级的科技竞赛和活动进行有效结合,鼓励学生组成各种科技创新团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索。 结语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有这非常重要的作用,机电类专业应该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创新精神的培养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导向作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科技活动,最终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机电类论文:高职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现状分析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传统形式的基础学科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已很难适应当前的高职教育,本文就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机电类专业 高等数学 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是按照职业需求组织和实施的教育,注重人才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B,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实用型人才。机电类各专业也不例外,所培养的是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以后将在一线从事生产、经营管理及质量管理等工作。根据这一特点,学生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通过系统地学习,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了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注重自己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开设,正是为了这一需求,在日后的工作中要学会用严谨的态度和较强的逻辑性去解决问题。为了更好的搞好高职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的教学,现就目前的课程现状做如下分析。 一、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现状 这些年的高考扩招,使得高职类院校中学生的整体基础不是很好,数学基础相对较差,有的学生是刚刚达到高职建档线,理解能力较差,再加上数学的学科特点,抽象的逻辑思维使得基础本来就差的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没任何兴趣。对于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更是毫无认识,他们甚至认为数学是无用的。再加上机电类专业男生较多,男生的数学基础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大部分会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已经丧失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认为无论我多么努力也不可能学好数学。这就导致在课堂上很少有同学会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多数同学害怕老师提问,这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沟通起来很困难。 二、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教师现状 高等职业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很多院校都是有中专升为高职的,这类院校中的教师会延续原来中专的教学方法,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运用上会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甚至还是沿用原来的教学方法,这些也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很多高等数学的教师没有工科背景,对机电类专业的实际技术了解不多,不能很好地了解机电类专业对高等数学的需求,这就会导致在教学中做不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就导致教师只一味地责怪学生基础差,忽略了从自身找原因,不知那些内容更适应专业的需求。 三、高职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教材现状 高职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教材,版本很多,但大同小异,没有太大的针对性。也没有根据专业的特点设置教学内容,大部分教材强调的只是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没有考虑这些知识是否和具体专业有关。例如一般都是在复习高中数学函数的基础上,开始讲解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和定积分,再加上常微分方程和级数,这基本就是高等数学的知识结构,可能任何一个专业都可以用,缺乏针对机电类的专业特点设置教学内容。 四、高职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手段现状 基于教师现状和教材现状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中大多数数学教师还是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也和高等职业院校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还是以粉笔和黑板为主要的教学工具,很少会用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很少会努力开发更适应机电类专业的教学资源,有时可能为了教学比赛用一用一些先进的教学软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整节课都是教师在讲授,可以设想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再加上枯燥的教学方法,使得原本就对数学学习没有太大兴趣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是难以接受,这样下去也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中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的现状已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需求,结合机电类各专业的特点,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弱化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专业需求,学生毕业工作的需求,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设置教学内容。教师本身也要了解专业特点,抛开传统的数学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搞好机电类高等数学的教学。 机电类论文:机电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开发与实施 摘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围绕机电类人才培养目标,以机电类专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按照中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由学校、企业共同构筑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四大线路,可形成以能力线为核心、课程线为路径、环境线为载体、实施线为手段等多线整合的机电类实践性教学体系。 关键词:机电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开发;实施 一、机电类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方法 (一)以“校企一体、多线整合、学做合一”思想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围绕机电类人才培养目标,以机电类专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按照中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由学校、企业共同构筑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四大线路,形成了以能力线为核心、课程线为路径、环境线为载体、实施线为手段等多线整合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二)以“校企共建、整合互动”的方法建设“产学合一”教学工厂 学校与企业联合设计、共同建设数控设备装调车间、电子产品装调车间等生产性与学习性结合的教学工厂,实现了校企间实践环境与物质资源的整合互动、实践教学师资的整合互动、实践项目资源的整合互动。使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课程内容对接岗位能力要求,软硬件资源优质化。 (三)以“虚实结合、以实为主”思路开发多样化课程资源 依据科学的开发流程,学校开发了机电行业工作情境中的项目化教材、学生工作页、生产型安装操作指导书、评价方案等资源,同时开发信息环境下的数字化学习空间、网络课程资源,多样化虚拟资源,对实境资源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二、机电类实践性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校企一体、多线整合、学做合一”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以机电专业岗位群实践能力要求为基点,由学校、企业共同开发的实践性课程,校企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及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实施方案等构成,形成以能力线、课程线、实施线、环境线四大线路构成的多线整合体系,体系结构完整。其中能力线指基础能力、专项技术能力、综合实战能力的上升线;课程线含一般实践课程、单项技术实践课程、综合技术实践课程;实施线包含具有工作过程导向特征的课程实施形式,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特点构建相适应的实践环境,形成“实验平台上的验证式、操作平台上的任务式、单项训练平台上的任务式、实境平台上的项目式”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 实践教学体系中纵向层级分明、有机联系,横向相互关联、互为依存、共同作用,满足从新学徒―普通技工―熟练技工―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生涯成长规律,易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效实施。 该体系体现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主线,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理论传授和实践训练场所融合,使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功能相互交错,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的相互融合,通过设置模块化的“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实现“学做合一”。该模块化的专业核心教学和训练项目涵盖了一般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技术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和综合实践课程模块,整体化的设计实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综合技术训练课程将典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和项目化,着重培养专项技能,突出熟练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开发以能力为本位的多样化实践课程资源 1.实际工作环境下的课程资源系统性强。实践教学体系中课程资源建设是重要内容,应按照科学流程开发实践性课程资源,从职业能力分析,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构建,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教材开发,教学任务书和学生工作页的编制,教学实施案例的提炼,分层落实,层层推进,整体深化课程改革。体现了实践课程内涵,课程资源应具有系统性并形成系列的特点。如项目教材、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的学生工作页、任务书,用于学生实习的生产型安装操作指导书、用于检测学习效果的课程评价方案、顶岗实习的毕业设计任务书等,教师共建共享,便于推广应用。 2.信息环境下的课程资源形式多样性。在信息环境下,还应开发数字化学习空间,学生可在业余时间观看学习空间的教学微视频、实践操作微视频,形成多样的立体化的课程资源,以供学生巩固学习或提前学习,延伸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3.课程资源应具有校企共建特征。实践课程的资源主要来源于企业,如零件图纸、技术标准、行业标准、工艺流程、安装指导书、毕业设计的技改项目等。操作视频的操作员是企业人员,操作设备是企业的设备,部分操作工具也由企业提供,操作现场也大都是企业5S管理的真实车间。课程资源建设中校企双方缺一不可。 (三)形成“行动导向、学生主体”的机电类实践课程实施策略 机电类专业一般专业模块应将机电技术领域中必备的技术理论和基础技能有机整合,实现综合化;单项技术课程应将机电技术领域中某种技术知识和技术应用方法有机整合,突出技术的实现过程,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综合技术训练课程应将典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和项目化,着重培养专项技能,突出熟练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建设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理念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教室,为实践课程服务,实现“六合一”,即教室和实验室合一、教师和师傅合一、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合一、教学内容和工作内容合一、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合一,教学和科研合一。通过创设模拟情境、工程情境和问题情境等教学情境,贯彻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于基础实践课程实验平台的验证式或操作平台的任务式、单项技术实践课程的任务式、综合技术实践课程的项目式,全面开展“行动导向”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四)以“校企共建、整合互动”的方法建设“学做合一”的教学工厂 1.引企入校,共建产学合一的校中厂。学校引入以常州航天创胜数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多家企业,通过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联合设计,共同管理,践行了“整合―互动”式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理念,建立“校中厂”,实现校内多种资源统筹、校外企业市场化运作。 2.合理规划、适度超前,建成对接课程、对接职业资格证书的校内实训基地。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除种类、项目、数量的规划论证外,在现场设备布置中反复经过方案、实施、反思的过程,以建设适合班级人数、设备数量能协调、满足课程内容、便于理实一体化操作的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包括基本技能训练的一般实训室,单项技术训练的实训室、综合能力训练的教学工厂。教学工厂引进企业生产线,以“生产、教学”为核心,并按照企业生产和管理要求,引入企业文化,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并开展生产性实习,使学生直接体验企业真实项目和产品制作工艺,缩短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为保证实训基地有效有序运行,学校还制订完善了校内实训基地管理规章制度。校内实训基地整体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适度超前,既适应教学、考工,又适用于产教加工、社会培训,还承担省市技能大赛。 (五)校企共建课程开发团队,提高实践性课程实施能力 为丰富专业建设内涵,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学校与技术及资源优势明显的企业组建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的工作团队,形成了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运作机制,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优秀人才共同开展教材开发、课程建设以及多元评价模式的改革;开发课程的教学内容,遵循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宗旨,针对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进行设计,在内容选取上兼顾职业资格认证的知识、素质与能力要求,由企业技术骨干和专业教师共同指导生产性实习。企业人员强化安全意识、不断巩固学生的职业操作规范,保证产品的合格率。专业教师弥补企业人员对学生教学管理的不足,双方共同配合、相辅相成。 实施教师、工程师“双向工程”。一方面,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的科技项目,按教师达到项目水平评级,提高教师挂职实践的实效;另一方面,工程师直接参与教学,使课程内容“保鲜”,按工程师授课水平评级,提高兼职教师的质量。教学团队能力的整体提高,为课程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机电类实践教学体系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硕果累累:建成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数控技术、机电技术应用基地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技术专业被评为省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点。学校被评为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基地。机电技术应用和数控技术专业成为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开发了《电工技术》《CAD/CAM软件应用技术》等4门课程的数字化学习空间,《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基础》成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双师”素质显著提高,机电类教师实践性课程实施能力迅速增强,并有5人次在全国、全省信息化大赛及评优课中成绩优异。机电类实践教学理论研究成效明显,共发表与成果相关的论文25篇,江苏省教育规划课题“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基地的研究”等4项课题已结题。
计算机大学论文:浅谈大学物理中的计算机教学 [论文关键词]物理教学 计算机教学 [论文摘要]物理学与计算机科学关系密切、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对我们今天的物理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物理学的教学内容可以结合计算机教学作一些思考和尝试,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一、物理学与计算机的密切关系 电子计算机是因解决物理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二次大战期间为了快速计算弹道,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研制成功[1],万维网的出现是因欧洲核物理学家们进行学术交流的需要而设计出来的。由此可见,计算机与物理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物理学的发展促成了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计算机的出现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它延伸了人们的思维能力,成功地解决了很多物理、数学等方面的难题,没有计算机就不可能准确计算出火箭和卫星的轨道位置、就没有今天的航天成就,计算机应用跨越各个学科,在工业技术、企业管理、情报信息处理、国民教育等领域引起深刻的变革,在今天几乎没有哪一个学科能够离开计算机的应用。 作为孕育计算机诞生与发展的物理学,如果说早期物理学应用计算机主要解决人们的计算速度、强度的技术问题,那么到了今天,计算机已在更深刻的层次上促进物理学的发展,由于在物理学很多领域中能够找到精确解的理论问题已经不多了,剩下的是大量的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预测和求解离开计算机,人们几乎无能为力了。另外一个方面,在计算机出现之前,人们只能够通过真实的实验来验证物理理论的正确性、工程中也往往需要耗费巨额资金做实验来探测某些数据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而今天很多实验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来完成,达到与真实的实验完全相同的效果,成本低廉且安全环保,用计算机来进行科学实验是科学技术史上革命性的变化。 物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情况对我们今天的物理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物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物理教学中结合计算机教学的一些思考 大学物理课内容很多,结合不同的专业,在保证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内容上作一些必要的取舍,针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应用等相关专业,教学内容上适应地向专业倾斜,使基础课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明确基础课的服务目标,让学生明了物理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具体做法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精选典型物理问题用计算机编程求解 大学物理课程一般在大一的下学期和大二的上学期进行,而大多数专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也恰好在此阶段展开,这就为物理课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相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物理教学的不同阶段,可以精选一些典型的物理问题用计算机编程进行数值求解。例如在力学部分讲抛物运动时,先按教材讲授忽略空气阻力时的运动方程,求出精确解,然后补上空气阻力二次项,方程就变成非线性的了,让学生体验含有空气阻力时实际问题求解的难度,再介绍计算机数值计算的方法与思路,给出编程示范,作为综合习题让学生完成程序设计与调试,并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课教师协商,程序调试可利用计算机上机课时间完成,通过这种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既培养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课和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课双方面的积极性。又例如在振动学章节用计算机演示单摆大角度强迫振动的混沌效应;在热力学章节用计算机模拟二维布朗粒子运动;在电磁学章节用计算机编程求解一般位置的电场和磁场分布情况,像载流圆形线圈,根据毕粤--萨伐尔定律和对称性,教材上只给出了求线圈轴线上点的磁感应强度,但对其它位置的磁场分布情况计算就很难了,因此可在课堂上简单介绍计算机积分法,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完成求解圆形电流非轴线上点的磁场分布情况,巩固和加深对物理定律及其适用范围的理解与把握,学习和体会计算机编程的方法与技巧。 通过精选少量典型物理习题利用计算机编程进行数值求解,以小论文或综合作业的形式布置练习,具体实施中充分征求计算机相关教师的意见并请求协助和参与实施,加强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达到事半功倍的双赢的教学效果,充分体现大学物理课的基础地位与作用,体现计算机对物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知道这两门课程关系如此密切,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积极性自然就得到了加强和提高。 (二)部分物理实验利用计算机仿真课件来进行 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物理的计算机仿真实验也得到普遍的关注与认同,成为大学物理实验的一个新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一些院校已开发出很多有特色的大学物理仿真课件,为我们在实验方面实施物理教学与计算机教学结合创造了另一个有利条件。可将全部物理实验内容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按原计划实施,一部分实验由计算机仿真实验取代,还有一部分作为对比实验,既按真实实验进行,又做仿真实验进行对比。将仿真实验课件安装在机房和校园网上,方便学生操作。仿真实验虽然不可完全替代真实实验,但真实实验仪器因结构复杂精密、价格昂贵,不允许学生反复操作、随意拆装,以剖析仪器性能结构。仿真实验恰好在这方面能弥补真实实验仪器的不足,丰富了物理实验的手段与方法,拓广了学生的视角,也为以后计算机的应用开发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三)结合电磁理论和量子理论章节内容,介绍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前景 通过上面的一些做法使学生了解了计算机对物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但反过来物理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在物理教学的相关内容中也应注意作些介绍,事实上每一代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当时的物理理论与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在电磁学和量子理论章节的教学中适当介绍一些与计算机相关的理论与技术知识,如量子信息、量子密码和量子计算机的原理、研究方向和技术难点,目前的发展状况等,让学生看到物理学理论对计算机软硬件发展的关键作用,以强调物理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强化物理课教学目标的针对性,进一步从专业的客观需要方面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物理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计算机大学论文:试析学分制下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论文摘要:分析了高校实验教学学分制的内涵,阐述了学分制下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及教学评价等项目的构建,较好的体现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学分制;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 一、实验教学学分制的内涵 实验课程学分制是高等学校学分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学分制是以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为基础,以获得相应的学分绩点衡量学生学习成绩,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研究和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二、学分制下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学分制要以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核心,以建立实验教学新体系为重点。在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机制下,实验教学实行学分制施行是适应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必然趋势。要做好实验教学学分制改革,就必须针对现行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计划性模式,从实验方法到报告的编写完成,整个过程都是由实验教师事先制订好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自主性与创造性,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创新性,使得实验教学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要使学生对实验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必须积极扩展实验教学内容及层次,给实验教学注入新内涵。同时,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实行实验教学学分制,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提供必要的时间与空间。在教学资源上,引入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实验教学变得更为直观,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掌握实验操作要领;课后复习,回顾实验过程,以巩固知识。从实验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改革,将会使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上,发挥出更为重要、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实验教学内容的构建 实验教学内容建设的核心层面分别是总体结构的优化和实验内容的优化。其中总体结构的优化即通过不断调整和组合各实验项目的组成以及各实验之间所建立的组织关系,使实验项目各要素相互配合,整体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实验内容整体优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特别是课程内容的重组、整合与精选、凝练。优化的课程内容应该不是原来的课程内容的机械拼凑,而是一种有机的组合、新的创造,在保持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论、基本方向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基础上,体现一定的先进性、适应性、科学性,拓宽知识性,把广度和深度很好地结合起来。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内容构建的基本思路是:根据计算机技术发展及应用的特点,结合各专业后续课程学习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需求,编写出既有基本要求,又有充分灵活性的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 (二)教学方法体系构建 1、分类、分层次教学 把学生按专业分成人文类和理工类。人文类重点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理工类重点培养学生具有简单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能力和数据库系统应用能力。分层次即把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项目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类实验项目,其教学目标是为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打基础、为后继课程做准备;第二层次为计算机技术应用实验课程,核心内容为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页制作、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应用、数据库系统开发等,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科专业应用工具,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学习的辅助手段,增强学生毕业就业竞争力,其内容的设置应尽可能结合专业应用实际设置课程。如人文等专业学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页制作和图片处理;理工类专业学习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应用等。根据学生专业需求构筑计算机知识结构,这种实验教学体系是把学生专业背景引入实验教学中,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实验项目进行学习,增强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其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专业的有机结合。 2、短学期、模块化教学 短学期教学是把实验课程教学时间分为多个周期,每个周期实验教学各有侧重。如秋季学期以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应用为主,同时辅以应用工具软件类实验;冬季学期以办公事务处理软件为主,同时辅以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类实验;春季学期以网络应用和网站设计开发为主,并辅以数据库应用技术类实验,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有针对地选择自己需要的实验项目学习。除了基础部分计算机实验项目外,还要增加多层次的实验项目,如程序设计类、应用工具类、系统开发类等等。实验课程内容模块化是将每个实验模块按不同等级要求进行设计,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选择学习相应模块的实验,同时把实验各模块相结合,这样既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也可以使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课堂内外结合教学法 课内实验按内容分模块组织,以项目形式教学。主要以操作性和验证性的基本实验为主,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基本实验重在基本实验原理、基本实验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初步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课外实践以综合设计型实验为主,重在计算机技术应用设计的训练,主要包括综合程序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数据库的应用等,不同专业学生可根据各自专业知识和能力及今后专业需要有所侧重。实验教学过程中,由指导教师提供相应的实训作业素材,由学生自主完成,鼓励学生拓宽所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计算机技能大赛,如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4、按专业分类法 模块化教学模式增加了实验教学灵活性,但不分学科专业、统一的教学要求对满足某些专业的知识需求是不够的。以经济管理类专业、艺术体育类学生为例,主要开设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类实验,但只学这些是不够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可能还需要掌握一些能帮助他们实现数据处理的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如数据统计、信息处理、网页制作等,SPSS软件使用、网页三剑客等实验项目;对于艺术类尤其美术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可能会更多,如Photoshop应用、动画设计、影视制作类软件的使用等。 三、教学资源体系构建 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结合已经变得密不可分。学校必须打破学科界限,将所有的资源纳入实验平台管理范畴,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布局,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教学资源的构建不是体现在各种媒体素材的简单堆砌,而应该是针对教与学的一套整体解决方案,为教与学提供多种方法和途径。因此,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所具有的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工具性、时代性等特点,实验教学资源应为纸质实验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平台、现实与虚拟实验平台等,其中,实验教学网站建设是条件,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是基础,实验教学软件建设是核心,支撑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建设是保证。 网络实验教学平台是基于互联网络或校园网设施开展实验教学计划的信息管理系统,该体系最突出特点是,能实现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网络资源,各类实验人员可以接受到一流的实验教学内容,有力地促进实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通过网上实验教学,使学生在更加广阔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个性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由于网络教学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可以推动各学校的相互交流与协作,发挥各院校的优势和特色,促进新内容、新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共同发展实验教学。 虚拟实验是实验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实验是多层次,多元化的,有些实验一定需要在实验室中完成,有些实验不一定非要到实验室。对于可以不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需要在实验手段上做出相应的转变。目前的高校基本都有良好的网络环境,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不应该仍然机械地要求学生都到实验室来上机实验,而是提供更加灵活的实验平台和实验资源,更加方便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尤其是网络资源完成实验。如计算机组装实验教学,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计算机组装课程中所需的硬件和实验过程进行仿真,可以很好地解决实验设备的不足和计算机硬件高速发展的问题。 四、教学管理体系构建 学校根据学生专业培养目标、规格要求和学分制特点,制定各专业模块式实验教学计划,规定各专业的必修实验、选修实验;必修实验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它保证了学生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要求,必修实验课教学计划是由基础实验技术教学、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专业实验教学构成。选修实验是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所学专业需要,在较大范围内选修,体现因材施教而开设的实验项目。 五、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考核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如何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准确评价学生能力,同时利用考核手段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我们在教学创新过程中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合理的课程考核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针对以往在实验课程考核方面的不足,加强和规范实验教学考核制度,以保障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实验课结束时,组织实验考核,最后根据学生实验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客观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以保障学生学习效果的稳定性。完善的实验教学考核体制,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保证实验质量的提高。 六、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学分制实施,使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科学引导,因材施教,不仅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也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大学论文:关于民办高校教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探讨——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计算机系为例 论文摘要: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计算机系的教学建设工作为例,从学院“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出发,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从九个方面阐述民办高校教师如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论文关键词:一体两翼;教学质量;教学方法;能力培养;学生特点;教学管理 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民办高等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民办教育事业发展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民办高校也认识到抓好教学质量是办学立校的重要保障。笔者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计算机系的教学建设为例,浅谈青年教师如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办学指导思想 我院1999年创办,自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后,经过8年的研究与探索,将增城学院的办学定位于:以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思想;以“一体两翼”为人才的培养模式。计算机系根据当前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在学院办学思想的指导下,经过10年的办学实践,将计算机系的办学模式定位于:“一体”指的是计算机的应用及研发能力,“两翼”即是管理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技术能力和创业能力这四种能力。 二、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与其他民办高校一样,我院师资的现状也是“两极分化”、“青黄不接”的现象。目前计算机系的专任教师共4O人,其中年轻教师33人,年龄介于25—35岁之间。本科生l2人,硕士生l7人,在职博士4人,初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l9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民办高校中高学历高职称的年轻教师比例极少,大部分的年轻教师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经验及科研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年轻教师要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要从思想上进行充分的认识: 首先,青年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学院的办学定位、办学思想、从全局上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通过日常的工作会议、培训及自学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认知水平。 其次,要对教学对象的共性进行充分的理解。只有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目前民办高校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点共性: (1)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相对优越,但贫困生也不在少数,贫富不均使学生容易产生物质上的攀比。 (2)尽管民办高校中不乏佼佼者,但普遍学习基础差,自律能力不够强,自觉性较差。 (3)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良莠不分,管理难度大。 (4)学生业余专长较多,但学习动力不足。 最后要对各门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融会贯通,传授知识才能承上启下。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与办法 1.举措 我院计算机系抓教学质量,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发动教师总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经验,重点加强研究课堂教学方法,使教师都具有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加强典型示范,开展各类教学竞赛,以老带新,总结传授经验。 (2)从能教学人手,培养教学能手。教学能手强调的是课堂教学的本领,能说课、带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喜爱听课。 (3)加强教师科研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应用技术及研发技术带进课堂教学中,指导教学充实教学内容。 (4)发挥教研室主任的作用,加强教研室主任的管理和决策能力,把权、责和服务三者统一,带动年轻教师。 2.方法 (1)必须在备课下功夫。首先教师应充分理解~tf-]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及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属于专业基础及先行课的应以细讲为主,属于专业技能课的应结合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及先行课程的内容慎选教材及例子来进行讲授。必要时教师也需先消化基础课及先行课的内容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组织备课。这样就避免了讲授内容的重复或学生对知识认知不全面的问题。 其次在备课过程中,要找出每次课堂讲授的知识点,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设计好教学流程。把讲授的大致内容进行记录及讲授时间进行标注,这样能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课堂时问的作用。备课中如发现内容过多时间太长的应分开课堂来进行讲授,避免碰上课间休息导致下节课又必须重复讲授同一内容的问题。如时间较为宽裕的可安排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或做练习。 最后讲授前预先演练一次,这样教师能对自己安排的内容更好的理解,在讲授过程中也可避免出现语言表达不清等问题。 (2)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经验,提高说课艺术。课堂教学质量重点在于教师的“说”课艺术上面,绝大部分教师都遇到过不知如何“说”课的问题,甚至在讲课过程中出现连自己都不知所云的状况。如果教师缺乏语言方面的素养,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用“说话”来引导学生学习,就不能获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年轻教师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培养自己的课堂语言艺术,这样才能把课说好、说活、说得生动,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气氛和积极性,让学生爱上课堂的教学。 教师在培养的个人语言艺术上,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学结: 1)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注意语言表述的完整性。 2)适当使用自然得当的身体语言。 3)善于运用情感性语言。讲课时在不同的场合运用适当的音量、语调和语速进行教学。 (3)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高校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演示法、参观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等。年轻教师必须学会善于根据教学内容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以“组织行为学”教学为例,它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模拟情景法等等。教学中播放一些录像片段,引入企业的情景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聘请企业的高管到课堂上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应用面授个人的管理经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善于掌控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其重要性就如乐团中的指挥官。要从全局去“察言观色”掌控课堂,及时调整学生学习情绪及课堂的气氛。在讲课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面露倦意、低头交耳等现象的时候应使用其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同时教师要学会合理控制时间,按教案上备注的时间,调整内容的讲解速度,另外可以在讲台放置手表,一方面便于观察时间,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不断看表的尴尬。 (5)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管理办法。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须从两个方面明确和强化教学质量观:首先要明确知识传授是手段,能力培养是目的。其次要从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生自学质量评价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管理从狭义上理解就是当堂课程的管理,是有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大学四个年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目标定位都不一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办法进行引导和管理。 各年级学生状况的不同表现: 1)大一学生是:对新环境兴奋、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对知识的盲目学习,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敢于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2)大二的学生是:开始为未来知识的应用有新的定位和奋斗目标,从参加社会活动逐步转向和专业发展方向相对应的学术活动,重视个人技能的培养及社交能力的培养。 3)大三的学生是:对将来的就业和读书进一步规划,是树立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对人、事、物能从多方面考虑问题,有选择地接收知识和外界的新信息。 4)大四的学生是:大四的课程以专业选修为主,同时开始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课程的任务虽然不紧张,但学生压力大,学习的目的性更强,甚至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与找工作无关的知识有排斥的心理,更多的是需要就业的指导和行业发展的信息。 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对低年级的学生应是以导学为主,教会学生如何自学,横向灌输专业知识,侧重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引导学生诚信教育。对高年级的学生要从将来就业方面纵向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从行业发展方向上引导学生建立创业的心态,多引用社会上创业成功的例子来激励学生。 (6)敢于创新,善于走出个人教学的困境。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多年后会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习惯。部分教师针对熟悉的课程的实际应用了解不深,很多知识传授限于“纸上谈兵”,甚至考试卷子每年变化不大。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习惯一旦成形很难改变,即使个人深感必须要改变的时候,也因为习惯的惯性原因难以变化。 同时在大学教学中避免不了同一个老师教同一个专业几门课程,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法熟悉后会产生视觉疲劳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学会适当地搭配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个人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在长期的接触中都“备感新鲜”。 (7)大胆创新,不断尝试考试方式的改革。课程考核的改革也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考试制度改革是教学不断创新的体验和总结。要克服传统的应试教育弊端,考试的目的考的是学生实用能力而不是记忆力,可以采取加强学生课堂学习的压力和平时考核的比例来逐步减小期末考试的方式。 例如“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采取论课考试与实践应用技术水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改变一锤定音评价学生成绩的标准,除笔试外,加入以实践制作“智能化电子产品”实物和设计资料作为确定理论课的成绩。有些基础理论课只能以笔试为主的,可采用闭卷、开卷或答辩的方式考试,例如“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基础课。只有采取这种灵活多样的考试模式,才能真正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促进教学改革。 (8)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围绕学院培养实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计算机系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成:实验、上机、课程设计、校外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五个方面进行。经过四年的教学改革,对原有的教学计划中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的比例进行了调整,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由原来的38%提高到45%。 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重视具体的操作,并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通过理论和实践课程相结合,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清楚明确的术语,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谈个人理解的思路、发表不同的见解、大胆提出科技创新理念等,教师予以归纳分析,这样正确地启发、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分析比较,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把新学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中去,并切实地掌握知识的本质属性,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比教师直接传授要深刻得多,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互动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互动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9)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原则,表现出真诚、温暖的心理氛围,它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实现课堂互动、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消除师生间的感情距离。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用爱去关心学生,多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促使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教师应根据学院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对教学的具体要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大学论文:试论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学方式的探索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环境 教学模式 学生自主学习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与传统地英语教学模式的不同,新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同时指出了网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的方法和重要意义。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通过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周围环境,经过意义构建获得的。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在一定的情境中构建知识的意义和能力,而不是取决于学习者记忆教师讲授课程的能力。 一、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对教学实践起直接指导作用,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简约化概括,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以及一些独到的方法和教学经验至今仍有很大的潜力,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继承和发扬。但是由于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忽略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了几十年英语还不能把英语作为工具进行交流。相比之下,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有很多优势。现代建构主义的基本假设是:①认识并非是主体对于客观存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的、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即所有知识意义都是通过内在表征过程主动建构出来;②在知识意义建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包括社会文化)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即所有知识意义是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的参与所给信息的认识与理解,积极建构意义。它强调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重要性。基于计算机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要求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使用指定的网络多媒体课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并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有定期评测,有教师在教室巡视并及时解答学生问题的学习。 二、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无疑是课堂的真正主宰,是整个课程的主导和主体,教师利用教材和板书等方式传授英语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控制”的作用,侧重于教,通过这种方式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裁判员,也是主要参与者,制定规则并且参与规则。基于计算机课堂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的认识和调整,应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随着学生的角色转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也应完成角色的转换或变换。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成为:需求分析者、课程制定者、教材编写者、课件制作者、顾问、辅导者、教学组织者、教学研究者,教师要善于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教师要习惯并逐步接受这样一种新教学模式理念的转变,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课堂问题的解答者,也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三、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1.过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主动掌握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科学方法 很多年来,大部分高校计算机(演示型)辅助教学的推广应用无疑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育毕竟是遵循了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注重于学习指导,解决教学重难点练习等,其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呈现教学内容,学生被动或机械练习,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够理想,而计算机网络环境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也是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媒体、教学内容四要素中教师学生这两个决定性的作用,形成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产生协调作用。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痼疾。 2.计算机网络的无限扩展性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扩展思维 随着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功能也逐渐地渗透到教学方面。有了互联网,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的学习就不再是“人—机”之间的单机学习,而是可以通过网络在一个虚拟的集体中学习,这种集体不限于一个班级、一个学校或者某一个区域,它可以是一个国家,甚至全球范围的集体。 3. 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能够重新定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师及时转变自身定位,从主体转变为引导者和领路人,使学生从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适应者、积极践行者。 计算机大学论文:浅谈计算机教育与现代大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研究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 能力素质 论文摘要:现代信息时代,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具备充分的信息素质,以及能为时代服务的现代技术能力。当前,如何利用计算机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着力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重要作用,分析计算机教育在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发挥的推动作用,以及如何更好的利用计算机教育培养现代大学生能力素质。 一、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 信息时代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特定的时代性标签。计算机教育能够为大学生培养较好的信息素质,提高其综合能力。信息素质是指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和信息源,获取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技能,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质也就是培养大学生认识和搜索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够及时的进行评估和有效利用。当前时代,信息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利用计算机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提高信息素质,是对传统文化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对新型文化的创新。培养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总的来说是要培养其具有利用计算机获取一切有用的信息并加以利用的能力。包括其对信息的敏感度,对信息的识别和获取,对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对信息的评估和利用。是一种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的能力培养,对现代有特点的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计算机教育在大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中的意义 (一)计算机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性大学生的基本途径 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和发展,产生了高度的分化和综合集成效应。但是不管是细化计算机技术核算综合计算机能力都是现代大学生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都是进行科学创新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基础。创新性的大学生是指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当代大学生,对当前教育的发展和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创新思维是基础,创新意识是动力,只有在结合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才能较好的培养其综合能力素质。而现代的计算机教育在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都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对于大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计算机教育也具有推动作用,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大学生自身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重视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不仅仅是通过教师的教授进行知识的获取,而是通过大学生自己一定的自身时间和利用计算机,从而自主的发展探索信息知识,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多功能性和广泛性,进行探索式和发现式的教育方式。所以说,在计算机教育中,能够较好的提升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其创新思维转变为创新能力,而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也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 (二)计算机技术能够培养具学生的国际化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的距离越来越短,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国际化成为普遍性的发展状态,所以当前大学生的教育势必要在国际化的趋势下进行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国际化教育也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起来的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对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具有突破性的推动。 国际化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具有世界的阳光,能够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凭借出色的技术技能和创新知识,获取突破性的发展,树立起成为具有国际化综合能力的新型人才目标。一般来说:国际化人才素质的要求是,要有国际化意识、胸怀,掌握国际一流的先进知识,通晓国际经济“游戏规则”,具备跨文化操作能力和世界眼光,在视野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国际化水准。而要达到这些素质的前提条件,必须具备有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因此,信息素质是大学生成为国际化人才的必要素质。而信息素质主要是通过现代计算机教育进行培养,通过计算机教育,树立学生的全局观念和自己动手的能力。 (三)计算机教育能够培养现代大学生的科研素质 计算机教育本身建立在一个较高的科研基础上,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而提高利用计算机搜集信息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将来大学生的科研综合素质奠定基础。“据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凯斯学院研究基金会以及日本国家统计局的初步统计,一个科研人员在一个研究项目中,用在查找和阅读情报资料的时间要占完成该研究课题时间的50.9%,而计划思考时间占7.7%,实践和研究时间占32.1%,编写研究报告的时间9.3%。由此可见,查找和阅读信息资料的重要性,若不搜集国内外研究进展资料,往往出现重复研究的现象,更谈不上科研效率了。”因此,利用计算机能力是提高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基础,是培养未来高技术人才的工具。 三、如何利用计算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 现代大学生,无论是刚进入校园还是即将走出社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这是先进科学时代的基本需求,也是其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大学生要成为某个方面的专业人才,除了需要及时听取教师的知识灌输还需要加强自身对只是的求索,利用计算机或者网络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加以利用,充实自己的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那么,在信息计算时代,如何利用计算机教育来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利用计算机教育培养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信息检索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通过培养学生独立制定的学校策略,并且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按部就班的完成既定任务,对当代重要的信息进行检索和分析。其中开展文献检索课程,加强大学生分析和综合信息的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当前信息技能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符合时代的潮流,符合国家教委的文件精神规定。而且开始文献检索课程有利于使学生更方便的了解当前实际,了解各专业的发展情况,从而更好的选择自己发展的方向,培养各种自我分析的能力。在计算机教育课程中,学生能够学会常用的检索工具和参考方法,掌握必要的网络信息技术,获取一定的现代信息。并且,现代大学文献检索的内容需要定位在当前大学生的培养实际上,吧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与大学生的各阶段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利用大学生较强的接受能力和综合能力,就爱你培养其基本的信息意识,并传授其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的方式方法。加强培养大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接受和利用能力。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二)充分发挥学计算机教育课程中的数据库作用,进行专门性的信息指导和讲座 如何利用充分的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是每个高校都应当积极思索并采取相应措施的时代性课题。当然,在教育的课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大学校园的充沛的现代设施和丰富的师资力量,以及发挥图书馆的信息积聚中心的作用。 首先,利用图书馆的信息集散中心作用,加强大学生对信息的掌握程度。在现代教育过程中,图书馆作为专门的信息集散地,具备搜集、存储、传播和利用信息的功能,也是现代大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的主要培养中心,利用图书馆的电子图书室以及强大的信息库,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分析能力。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每年进行新生的分批指导和就教育,树立学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思想理念,并且,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利用计算机,亲身实践,从实践中获取知识。 其次,加大计算机设备,拓展学生的实践空间。计算机教育本身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自主要求,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务必要要在一定的动手操作之后,加强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感知。加大技术设备,不仅仅体现在计算机本身,同时还有现代信息库的建立,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建立必要的服务信箱,及时了解当前学生的需求,按需分配,加强信息的利用率。 最后,利用优秀的师资力量,进行专门的讲座和培训。强大师资是当前大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的根本前提,也是保证其提升能力素质的根本保障。教师本身应当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较高的技能水平,并能通过一定的培训方式和讲座,使学生能够通过听觉和视觉同时加强技能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在较快的时间内获取相应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素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计算机教育是加强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必经途径,也是培养其综合能力的根本保障,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努力建设成为具有时代需求性的新型人才。 计算机大学论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探析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 素质教育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和改革的需求,该文通过对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新的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探索了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为培养未来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供一种技能。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己经成为计算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已成为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1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脱节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属于应用性课程,现在的教学模式是集中授课和上机辅导是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即“理论+上机”,目前学生入校时计算机知识起点差别悬殊,有一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不能被及时消化吸收,上机操作不会,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基础差的学生难以入门,对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比较困难。 1.2 忽略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次教学 对近几年大学新生的调查显示:大学新生入学时所具备计算机知识差异性很大.由于地区差异,有的学生却从未使用过计算机。有的学生在高中时代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会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疑会造成两极分化的局面。造成了听课的起点不同,授课时不好把握进度。给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1.3 教材内容陈旧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需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授内容要及时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但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发展的速度,致使学生对该门课的兴趣下降。另外计算机基础教学忽略对学生“计算机意识”的培养,只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具有用计算机解决面临任务的强烈愿望,很少教会学生什么事情可以用计算机解决,如何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如何在自己的专业中使用计算机等,因此造成学生很大困惑,挫伤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1.4 跌入应试教学的泥潭 目前一部分高校把计算机等级成绩和非计算机专业的毕业学位证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为了顺利拿到学位证,不得不把很多精力投入到与考试相关的学习中,如考试技巧、大量试题练习等,致使好多学生毕业了都不知道如何使用已学的计算机知识来辅助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这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后果。 2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2.1 转变教学理念,努力形成教学特色 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普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元化,因此老师应该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使他们从“学会”到“会学”,突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操作能力。比如在讲解PPT时,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己设计图文本茂的元旦贺卡,使他们在实践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2.2 更新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计算机基础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合理地更新与选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和我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把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即计算机文化基础、技术基础、应用基础,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使不同专业有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比较好地实现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3 开展基于校园网的网上教学,构建自主学习平台 大学生在进入高校时由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层次不同,导致教学内容难统一。教学效果往往是不不尽如人意的。改革教学方法,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网络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实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使学生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缩短了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突破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方式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深、更广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查阅到大量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信息,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有选择的学习,这能促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产生一种主动学习的心态,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是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想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2.4 注重考试改革,拟构建网络考试系统 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考核的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计算机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网络考试系统,考试方式从笔试转化为机试,在计算机教学效果评价中,应更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评价,甚至到完全开放式的课程设计,给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的空间,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基础实践课程,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分析、探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不断地探索改革、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改革,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从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推动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 计算机大学论文: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分层教学实践研究 论文关键词:个体差异 分层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 论文摘要:本文立足于高等院校招生生源现状和教学实际,对高等院校学生实施分层教学,从教学模式入手,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进行了实践。在总结已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高等院校实施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及实施效果,希望能为现阶段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1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地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会利用信息资源是对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占全体学生数量的90%,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是普及我国计算机教育、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能够处理多种信息的现代化工具,同时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文化基础教育,是一种改变学生知识结构、知识层次,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教育,更是一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基础教育。 2高等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通过多年的教学和所作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大学新生入学时所具备计算机知识差异性很大,除少数学生在高中时期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外,大多数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了解较少,基本只停留在网络的初步应用和简单操作上,远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并且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计算机文化层次的教学内容将会逐步下移到中小学。但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在今后一段时间,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会呈现出更大的差异。 而如今高等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 教材问题。当前面向高等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种类较多,但基本只适用于同一个层面的学生,尚未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教材内容结构不合理,要求单一。教材中的应用实例脱离学生的实际,与学生的生活关联少,无法激起学生的共鸣。 (2) 教学模式问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还局限于课堂教学和相关实验结合的教学模式,未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及时充分给学生以主动实践的机会,无法全面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心理特点。对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培养过程中,未能充分重视学生存在的多方面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教学开展困难,教学效果整体较差。 (3) 教学手段问题。教学过程中不论是课堂讲授还是实验教学都是统一的“一刀切”的方法或手段,考试内容也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不能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造成学生对教学内容不能全面理解,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上不来,影响了学习效果。 3高等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以上诸多问题和教学要求都使得当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综合上述原因,学生差异变大应该是导致问题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要真正大面积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关键是如何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而解决教学的整齐划—性与学生实际学习可能性,统一性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差异之间的矛盾。要改变这种情况,除了全面提高教材建设,逐步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班级授课制下基于学生差异基础上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它承认学生的差别,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分层教学必然会有效地提高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效果,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是促进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 高等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是验证分层教学对高等院校教学的适应性和效果,解决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是通过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具体问题,总结分层教学的优缺点,为今后其他课程分层教学的实施做一些探索。最后,希望通过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的实施,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的方法。 4基于分层教学的实践 分层教学的教学实践,是为了检验分层教学策略对大面积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作用及对诸如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造性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影响。通过操纵分层教学这一实验因子,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验证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假设及感性认识。实施分层教学,不仅能提高中等生和学差生的计算机成绩,改善其非智力因素,而且对优秀学生的学习也有利。实施分层教学能够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充分地发展的目的。 (1) 实践方案 本次分层教学的实践选取2007级机械工程系的两个专业班进行等组实验,041(45人)作实验班,采用分层教学,042(44人)班作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经过一学期实验后考察两个班的教育教学效果。一是对阶段性考试、期中及期末计算机统考成绩进行分析,确定实施分层教学对计算机成绩影响的效果。二是通过对实验班学生实验前后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造性等方面作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实施分层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所产生的影响效果。 (2) 实践过程 为了与现有教学体系充分兼容,也为了使该分层教学体系切实可行故采用班内隐式分层形式。隐式分层,使班级中学优生能够发挥影响力,起带头作用,学差生避免了由于教学方法的不同、学习进程的差异而容易产生的自卑和消极心理。班内隐式分层,为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是学优生,电脑操作基础好,计算机学习兴趣浓厚:B层是中等生,对计算机知识一知半解;C层是差学生,对电脑没有兴趣或是毫无了解。分层后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跟踪记录各层学生的发展情况。 对学生分层,坚持“动态分层,随时调整”的原则,根据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的变化调整层次,允许组间流动,注意层间转换。随着学习的不断进展,学生的层次组成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B层的学生逐渐增多,C层的学生逐渐减少并最终消亡。分层建组后,依据教学大纲,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心理结构,合理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意识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从总体上看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C层学生能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操作技能,基本能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B层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A层学生进—步拓展思维,在学习上有所创新,在能力上有所提高。 让各层学生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课上紧紧围绕各层教学目标来进行,这样能有效减少和控制教学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和无效的脑力、体力劳动。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比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获得相同的学习效果时,可节约60%的时间。 备课时做好分层教学的准备,根据每个章节的难度确定是否要分层,分几层和怎样分层,明确每次课的基础内容和拔高内容。课堂提问的问题要精心设计,所提问题要处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还要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进行铺垫。提问要有层次性,先易后难。让不同层次学生针对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选做不同的练习。课堂练习既有面向全体的“合”,又有提优补差性质的“分”,同一练习内容,可分层要求。 课外作业的分层主要体现在同一作业,对学生的要求不同。重点是引进激励机制,即每次作业,每—个层次都选出榜样给同学展示,让同学们有比较,有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和上进心。授课教师要善于找出学生的进步点,提供好方法,创设成功机会,激发学生产生向上的动机和行为。 上机辅导时,提前布置好上机作业和练习,独立实习或采取小组互助练习,由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基本内容都要掌握,拔高内容或典型问题先演示再自由练习,避免学生盲目摸索,同时保护了学习兴趣。发现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时,可在实验室统一说明,由于机时有限,有一些问题在下一次课堂讲授中分析、总结。要精心设计实习题目,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能力。 平时阶段性的测验和期末考试,采取笔试或笔试+上机或上机多种形式。考题由两部分构成,基本题要求全体学生都必做,分值为100分,附加题一般是两道,各10分,满足B层学生和A层学生的需要,附加题的得分取25%计入总分。分层测验对A、B层学生有促进作用,同时因分值比例较小,不太影响C层学生的成绩分布。 (3) 实践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分层教学班学生成绩明显提高。从041班与042班成绩统计表来看,实施分层教学的实验班,在平均分和优秀率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班。说明分层教学对提高学生计算机教学质量确有明显效果。(见下表) 5结论和思考 通过以上分层教学的实践结果可以看出,分层教学能够较好的解决学生差异所造成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等诸多问题,对学生进一步实施相关专业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达到了教育部提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目标。 长远考虑,分层教学不能把着眼点局限在一定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要在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对于原来失去学习兴趣的学生,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合他们,他们可以通过努力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重新树立起自信心。作为教师,注重研究教学方法的适应性,根据学生的不同条件、特点和需要,认真研究各层次学生,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施教策略和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才能主动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差异,使教学方法更加人性化。 计算机大学论文:试析PBL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PBL模式是一种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结合教学实践,在调研《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就该课程教学中如何运用PBL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论文关键词:PBL;计算机教学;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译为基于问题的学习),作为一种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由于其有助于促进学生打下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解决实际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等,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在线教学、师资培训及医学培训等领域。鉴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如何运用PBL模式实施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一、PBL模式概述 (一)PBL的概念 关于PBL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PBL的原创人美国南伊利诺大学教授巴罗斯(Barrows.H)和克尔森(Kelson.A)(1993)博士认为:PBL既是一种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课程,它包括精心选择和设计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学习者能够获取关键的知识,具备熟练的问题解决技能,自主学习的策略以及参与小组活动的技能;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要使用系统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以及处理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此外,Finkle Torp(1995)则认为PBL是一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学习策略;Bligh(1995)认为PBL是指学生利用知识和技能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建构经验的目的。综合现有的关于PBL定义的诸多观点,笔者认为,PBL就是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以自主、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促进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PBL的特点 PBL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它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而非是传统教学中强调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学习者要全身心投入于问题中;教师要为学生设计真实性任务和问题,问题情景必须是结构不良的、能够自由探索的,在现实世界中有一定价值的;c鼓励自主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必须能够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激发和支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鼓励争论以及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等。总的说来,与“做中学”及发现学习等相比,PBL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从问题入手获取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如此反复循环,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及现状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该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突出基础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进而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顺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那么,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施情况如何?能否适应上述目标要求呢?为此,笔者在河南省内的5所普通高校,随机抽取30名任课教师、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此管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施现状。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整理、分析发现,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模式落后。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讲授—演示”模式,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即首先系统讲授每一个菜单、命令和工具的功能,然后让学生上机操作,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在此情况下,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亲身体验,所学知识往往无法迁移,常造成“学而不会用”、“学而不能用”的现象。二是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和教材选择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无法及时反映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三是难以实现学习个性化。随着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逐步普及,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地区间发展水平不平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状况,实施分层教学,但由于教学模式落后、师资水平低下、学生人数较多等原因,个性化学习目前还难以实现。第四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从发挥。由于教学模式落后、无法实现个性化学习等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缺乏主动性,不利于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PBL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针对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和该课程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笔者试图在教学中引入PBL模式,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线,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并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下面,笔者以“信息检索与信息安全”这一章节为例,介绍PBL模式的具体实施情况。 (一)教学目标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掌握信息检索及常用检索工具的使用,掌握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安全管理的基本常识;培养应用常用检索工具检索所需信息的能力和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能力;培养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维护信息安全的意识。上述教学目标既包括知识层面、同时也包括能力和情感层面,但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能力”。 (二)学生特征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是刚刚进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他们对计算机类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动机比较强烈,学习积极性很高。通过前期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大都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但对于信息检索、计算机病毒、信息安全等知识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高效信息检索及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还比较欠缺,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和能力也比较薄弱,等等。 (三)学习内容分析 本章节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检索和信息安全两部分。“信息检索”部分主要包括信息检索的概念、Baidu与Google等常见搜索引擎的使用、CNKI学术文献库和维普期刊数据库的使用等。“信息安全”部分主要包括信息安全和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等。本章节的学习内容既包括信息检索的概念等理论知识,又包括搜索引擎的使用、CNKI学术文献库和维普期刊数据库的使用、计算机病毒预防等侧重于能力培养的内容,而后者则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PBL模式的基础。 (四)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描述 从理论上讲,PBL模式的实施要依托于丰富的学习资源,只要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建构的资源都可以加以运用,包括网络学习资源和非网络学习资源。从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看,我们主要运用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在学习工具方面,有专家指出,网络环境下的PBL所应用的学习工具一般包括:问题情境工具(文字、视频、音频、动画、多媒体软件等)、问题分析工具(专家系统、语义网络、电子白板、概念图等)、协作交流工具(协作交流平台、网络通讯工具等)、学习成果展示工具(电子幻灯片、网页制作工具、电子会议系统等)、评价反思工具(测试工具、专家系统、EPSS等)。根据实际条件,在学习活动中,我们主要运用文字、视频、多媒体软件、网络通讯工具、电子幻灯片等工具。 (五)教学实施过程 根据PBL的内涵和特点,笔者将教学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组织学习小组。在PBL模式中,主要的学习方式为小组讨论,教师一般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所以,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组成若干学习小组。一般情况下,为便于教师实施指导,每个学习小组由4—7名学生组成。参加该内容学习的学生共有30名,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风格、学习习惯等因素,考虑共同促进、互相学习、分工合作等原则,笔者将其分成5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同时指定1名知识基础相对较好、性格开朗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学习活动的组织协调、辅助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指导。 2.问题情境设计。问题情境是PBL的核心,不仅是学习的开始,也是影响PBL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注意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点,设计若干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真实性的、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以激起学生探索、寻求解决方法的欲望,驱动学习的顺利进行。问题情境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趣味性的小故事等等。本章节的问题情境设计如下: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一段视频资料:在信息时代,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信息呈爆炸式增长、更新速度加快,在科技、教育、商务、社会等众多领域,对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呈现一组计算机病毒干扰正常工作的案例:1998年10月,一名“黑客”多次侵入福建省图书馆站点,造成该馆的服务器两次关闭;阜新工商银行因病毒作怪无法营业……看完上述资料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积极的讨论,总结得出两点结论:面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计算机病毒会危害社会秩序,应注意信息安全。 基于此,教师提出两个课题:做关于“信息检索研究”的文献综述;怎样保障个人计算机信息安全?前者意在让学生了解“信息检索”的相关概念、研究现状等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文献数据库等进行信息检索的能力;后者则重在培养学生自觉防护计算机病毒、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3.自主/协作探究学习。明确了研究问题后,教师要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和教科书开展自主学习、探索交流,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作探究等多种形式,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并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相关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 对于“信息检索研究文献综述”这一课题,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查阅教科书或网络资源,了解“信息检索”的相关概念;然后利用Baidu、Google等搜索引擎和CNKI学术文献库和维普期刊数据库等,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作探究,查阅关于“信息检索研究”的相关信息、学术论文,并将检索到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加工;最后经过学习小组面对面或借助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讨论,最终形成问题的答案。 对于“怎样保证个人计算机信息安全?”这一课题,笔者注重将刚刚习得的“信息检索知识”迁移至新知识的学习。首先,引导学生利用Baidu、Google等搜索引擎或网络数据库,搜集计算机病毒破坏公共或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案例,通过小组集体分析、讨论,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以及传播途径等;其次,学习小组成员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入剖析,通过自主探究,形成对“计算机病毒防护”的初步理解和认识;再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面对面或借助网络通讯工具进行讨论,总结归纳出“保障个人信息全”的相关措施;最后,设置“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实践课题,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具体应用,以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4.学习成果展示。学习过程结束后,教师组织各学习小组,以答辩、汇报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一般由各学习小组组长进行答辩或汇报,小组其他成员根据答辩或汇报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为“观众”或“评委”。 五个学习小组分别汇报各自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以及对PBL模式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根据汇报情况提问,并由汇报小组进行答辩。“提问——答辩”实质上是“自主学习”、“讨论”的延续和深化,通过学生答辩,然后由教师分析、补充、综合、强调,加深了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认识,增进了学习者对教学任务的理解。 5.学习效果评价。PBL模式应用效果评价,注重对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淡化知识考查,一般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本章节学习效果的形成性评价,由教师、本小组其他成员对组内某一成员在搜索和加工信息、协商、讨论等环节的表现进行评价,再加上该学生的自我评价,即为形成性评价结果。总结性评价则由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评价集体汇报和答辩情况,再综合对各小组成员解决具体问题,如检索一篇论文、祛除计算机病毒等的评价情况,即为最终的评价结果。 6.总结和反思。根据评价结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以及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总结,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反思学习活动对于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总结和反思,学生一方面认识到利用PBL模式开展学习活动,不仅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更重要地是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在信息社会,培养信息检索、加工能力和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四、对应用PBL模式的体会 从“信息检索与信息安全”这一章节的学习效果来看,学生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同时也具备了基本的信息检索能力与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能力,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体现出PBL模式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优势,这对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是革命性的。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深深地体会到:“问题情境”的设计是PBL模式的关键,若缺乏映射真实世界的问题情境,一定会影响其教学效果;在自主/协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度,对个别学生或学习小组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以促进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遗憾的是,由于教学条件、师资数量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分组开展自主/协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上述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将PBL模式更好地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发挥其在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优势,还需要广大同仁们进一步思考和尝试。 计算机大学论文:浅谈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 直观演示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论文摘要:全国各高等院校对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文章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从及时性、合理性、针对性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此同时基于该课程的特点及已有的授课经验,在教学方法上给出了提升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普及,计算机及网络已经完完全全融入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与此同时,凭借其巨大的魅力,计算机与网络已经在不经意间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且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改变仍在继续。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府,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这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特指计算机文化基础这一层次,以下将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两方面进一步展开阐述。 一、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考 关于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考,主要将从教学内容的及时性、合理性、针对性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学内容要提高及时性,做到与时俱进。计算机技术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其快速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但目前的现状却并不乐观,鉴于书刊发行等因素的影响,现行的大部分教材中都存在滞后的教学内容。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需要编写者及时更新教材外,更需要广大的教师在制作课件、讲义时灵活、及时地跟进,以消除对教学效果的负面影响。 2.教学内容要增强合理性,做到实事求是。我国著名的计算机教育家谭浩强教授曾说:“在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准确定位,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我们必须分清楚:哪些内容是需要的,哪些内容是不需要的;哪些内容是目前暂时可以不学而留待以后学的,哪些内容是目前不必学而以后也不必学的;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绝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加分析,使学生感到难以入门。”这是对计算机教学内容非常通俗、精辟的阐述,也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的指导方针。目前绝大部分计算机基础教材都安排了进制转换、二进制编码、信息编码等内容,且将这块内容作为重点讲授对象和考核重点,可实际是这部分的内容对绝大部分学生是无用的,且学习起来感觉吃力,即便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中仍将再次系统学习,完全可以视作“目前暂时可以不学而留待以后学的”内容,因此本文建议可以屏蔽这部分的内容,只需告知学生计算机最底层的运行数据都是二进制即可。与此同时,对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安装,对计算机硬件的安装和维护等这些很实用的技能,绝大部分教材并未提及且在教学计划中也并未安排,本文建议应当适当增加。 3.教学内容要注重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目前,一所高校内计算机基础教材往往只分为文科版本和理科版本,这种粗犷式的分类,严重影响了不同专业间的差异性,降低了教学的针对性。例如现行的教材往往都安排了数据库技术的相关内容,可是对于艺术类的学生,如果讲授photoshop相关内容可能会更有价值;对机械类、建筑类的学生,如果讲授CAD可能更实用。以此为例只是建议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注重针对性,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因材施教。 二、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软、硬知识;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并进行网络配置及应用等。该课程具有理论难度较低,但实践操作要求高的特点;同时,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亦存在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鉴于此,本文结合这门课的特点及已有的授课经验,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以下几点总结,以供探讨。 1.充分注重直观演示法的运用。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讲解Windo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等知识时,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直观的演示操作是一种自然而然、天衣无缝的选择,此时再配合恰当的讲解将会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演示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演示时机、演示操作顺序、演示内容详略等相关问题的把握。 2.合理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笔者近期在word排版实验课上将学生根据操作基础进行分组,每个组内都包含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然后要求每个组都依据组内的主流审美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在规定时间内将准备好的材料进行排版,完成之后,由笔者在每个组内随机选取代表,借助多媒体设备对所有的同学进行讲解及操作演示,笔者同时对每个组讲解完毕后进行相应的小结及评审。实践证明这样做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性,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同时亦解决了学生基础层次不同的问题,因为基础好的同学在合作完成时,成为了组内的核心,他们很愿意指导帮助其他同学,同时在讲解交流时,他们也会很认真的听取其他组的技术经验,获得了进步,对于基础中等和较低的同学,由于笔者事先讲明会随机选取讲解人,因此他们在合作完成任务时会认真学习,在讲解交流时,也会认真、谦虚地听取他人的技术经验,最终进步很大。 3.充分注重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练习教学法的一种,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术性学科中占重要地位。前面已提及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理论难度较低,实践操作要求高的特点,因此重点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是完全顺应该课程的特点。在该课程的实践中,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因此学生往往会觉得很简单,产生不重视的态度,对此需要教师充分强调重要性,同时在实验设计时增加难度、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进行PPT的制作时,教师可以事先将已搜集到的精美的PPT进行演示,促使学生找到差距,找到认真实践的动力;在网络实验课时,学生往往会漫无目的地浏览页面,如果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对google等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进行研究,则学生也会被激发出强大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这样的实践必将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产生重要的作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公共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及方法,让学生能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和日常的事务处理问题。本文对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给出了几点思考,进行探讨交流,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计算机大学论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 论述了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对大学计算机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探索方法。从教学目标、教改指导思想、新的教学模式的组成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改革,力争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育 教学改革 应用能力 1 大学计算机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从无到有、由点到面,从少数理工科专业率先实践,发展到所有高校的非计算机专业都普遍开设了相关课程,计算机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高等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有两类不同的范畴:一种是指计算机专业的学科教育即计算机专业教育;另一种是指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占全体学生数量的90%,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的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 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大学新生入学时所具备计算机知识差异性很大,少数学生在高中时代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而有的学生连电脑什么样都没见过。我们连续三年在武汉工程大学做过问卷调查,在入学前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多限于网络的初步应用,比如收发邮件和聊天,但是基础知识仍然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目前,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计算机文化层次的教学内容将会逐步下移到中小学。但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在今后一段时间,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会呈现出更大的差异。 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己向我们走来。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有增无减,计算机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 大学计算机教育应贯于整个大学教育,国家教育部理工科和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相继出台了“计算机基础教学若干意见”(白皮书)和“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2003年版)”(蓝皮书)。提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由操作技能转向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思维和规律。 3 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3.1 培养责任心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大学计算机的教学工作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计算机教学工作对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将是今后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为了使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真正适应教学要求,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总体上要求主讲教师具有硕士或更高学历:教学辅导人员应不低于本科学历。计算机技术及工具变化较快,学校应重视教师培训工作,以加强在岗教师的业务提高。建立和稳定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在新形势下对大学计算机教师的要求。 3.2 创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内容 认识了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针对高等学校具体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和进行教学改革,这就是:将多媒体教室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确定了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计算机系列课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计算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着重讲授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方法,主要的技能知识内容放在实验教学环节(例如OFFICE应用部分),积极采用视频教学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优点,完善课堂教学。 在一些专业中,计算机教学将会更加贴近专业,如艺术、建筑、化工等。所以,计算机课程应该文理分科,区别对待,根据不同的专业有不同教学计划,有些工程性强的专业涉及到的科学计算比较多,艺术类专业可能会注重多媒体处理。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包括针对该专业特点的内容。武汉工程大学在程序设计课程中,针对不同的专业例如文科学习VFP,自动化专业学习C语言,机械专业学习VB等不同的语言。 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及就业的前景需求,计划内的计算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应该有选修计算机课程;该课程又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设计,因此,也要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总之,各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按照重基础、强实践,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原则建立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3.3 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与钻研。我们应该不能只有课堂教学,在现形势下,网络的应用给我们的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有课程的网站,教学中的高层次的需求在网络中得到极大的补充。网站的建设包含讲义、实验指导书、网络课程,还应该包含自学需要的素材库、试题库,以及可以开发出考试系统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软件,它们各自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各种教学形式互相补充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满足了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各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深入探索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探索各种教学模式混合的新式教学手段。 3.4 改革教学考核手段 为了保证计算机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教学改革,同时应该改革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手段非常重要。对教师而言,重点在于对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否符合白皮书和蓝皮书大纲的要求。我们着手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定,将学生的期末成绩转换为上机成绩,平时成绩和笔试成绩的有机结合,笔试成绩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机成绩是操作技能的表现,平时成绩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盲目追求高分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算机,激励学生创新追求全面的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建议每个计算机课程后都有一个综合设计的课程设计,这样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可以大大加强,同时学生有很强的成就感。 4 结束语 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开始,会议讨论的重点开始转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即大众化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总之,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全面改革,积极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以后各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 计算机大学论文:试论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学方式的探索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环境 教学模式 学生自主学习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与传统地英语教学模式的不同,新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同时指出了网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的方法和重要意义。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通过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周围环境,经过意义构建获得的。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在一定的情境中构建知识的意义和能力,而不是取决于学习者记忆教师讲授课程的能力。 一、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对教学实践起直接指导作用,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简约化概括,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以及一些独到的方法和教学经验至今仍有很大的潜力,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继承和发扬。但是由于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忽略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了几十年英语还不能把英语作为工具进行交流。相比之下,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有很多优势。现代建构主义的基本假设是:①认识并非是主体对于客观存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的、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即所有知识意义都是通过内在表征过程主动建构出来;②在知识意义建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包括社会文化)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即所有知识意义是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的参与所给信息的认识与理解,积极建构意义。它强调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重要性。基于计算机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要求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使用指定的网络多媒体课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并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有定期评测,有教师在教室巡视并及时解答学生问题的学习。 二、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无疑是课堂的真正主宰,是整个课程的主导和主体,教师利用教材和板书等方式传授英语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控制”的作用,侧重于教,通过这种方式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裁判员,也是主要参与者,制定规则并且参与规则。基于计算机课堂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的认识和调整,应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随着学生的角色转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也应完成角色的转换或变换。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成为:需求分析者、课程制定者、教材编写者、课件制作者、顾问、辅导者、教学组织者、教学研究者,教师要善于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教师要习惯并逐步接受这样一种新教学模式理念的转变,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课堂问题的解答者,也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三、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1.过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主动掌握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科学方法 很多年来,大部分高校计算机(演示型)辅助教学的推广应用无疑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育毕竟是遵循了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注重于学习指导,解决教学重难点练习等,其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呈现教学内容,学生被动或机械练习,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够理想,而计算机网络环境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也是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媒体、教学内容四要素中教师学生这两个决定性的作用,形成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产生协调作用。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痼疾。 2.计算机网络的无限扩展性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扩展思维 随着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功能也逐渐地渗透到教学方面。有了互联网,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的学习就不再是“人—机”之间的单机学习,而是可以通过网络在一个虚拟的集体中学习,这种集体不限于一个班级、一个学校或者某一个区域,它可以是一个国家,甚至全球范围的集体。 3. 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能够重新定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师及时转变自身定位,从主体转变为引导者和领路人,使学生从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适应者、积极践行者。 计算机大学论文:浅谈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利弊分析 论文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大学英语四级统考 利弊 论文摘 要: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基本形式,论述了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利弊。对指导学生准备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引言 目前,教育部高教司在我国一些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50多所大学)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了大学英语四级统考。因此,将来全国大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成为必然趋势。所以本文将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利弊分析。 二、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基本形式 目前,四级统考听力部分占总分的35%。在推行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之后,与听力有关的题型会大幅度提高。以听力为基础的考题占了四级考试的70%,剩下的30%是阅读,绝对颠覆了以前阅读先行,或者阅读听力并行的现状,高教司对于高等教育听力的认识也有了新的思路和指导,我们在高校的教学也会紧跟形势进行改革,会以网络教学为基础结合面授,“听力成为说、读、写、译的基础”。有了这一认识,听力先行也就不足为奇。[1] 下面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试行大学英语新四级的基本题型,让大家对新的网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听或看三段录音或者视频(一般2段音频和1段视频),内容涉及讲座/报告,对话/访谈,或者新闻。一般选自cnn,voa,bbc等。所以英音美音都会有,而不是现在以美音为主的听力。 1.main idea and important details 25% 选择题 2.listening-base integrated listening dictation 10% 3.grammar and structure/ blank filling 10% 4.listening and repeating/sentence repeating 10% 5.summary and commenting/essay writing 15% 6.reading in-depth reading 20% 选择题 7.skimming and scanning 10% 选择题 考生先听或看两遍大约5分钟的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英语电视节目或者生活视频节目,然后做有关视频节目的25个选择题。接下来对节目内容进行10个关键词的听力填空。然后还有有关视频节目的语法测试和写作测试。在听力部分后还新增了一个“跟读”环节,考生要对着耳机麦克风重复自己所听到的对话,以此考查考生的口语是否标准。[1]由此可见,英语听力训练在考生是否通过四级英语考试有非常重要意义。 三、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益处 1.考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多次参加考试。 只要考生所在的大学或学院的教学考试管理部门对考生参加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次数不加限制,学生可以在毕业前多次参加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试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试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以下简称为机考)。这样有利于学生积累考试经验,同时,在多次考试中挑选一次最好的成绩作为求职书的证明材料,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特别是对打算到外资或中外合资的公司或企业就业的学生大有益处。 2.提高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指考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就是说,考试试题范围要有相应的广度。效度是指是否测试了考试者想要考的内容。即考试的内容要有相应的难度。[2]以后的四级考试机考的和新托福考试特别接近,叫做ibt(internet-based test),难度可想而知。每个月将会有多次考试的机会,有100*100(一万套的题库)的组合几率。[1]所以,以后的四级考试机考的信度和效度会进一步提高。 3.降低了考试运营成本和减少了考生用笔答题的时间。 传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考前要组织考务人员进行清理和封闭考场。然后,要安排大量教职工监考、验收、密封试卷和运送到指定地方。这样做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经费开支。以后的四级考试实行机考可以节省印制考试用的试卷的大量纸张和运送费用,既有利于节能减排,又可以减低考试成本。参考学生只需在电脑上答题,无需纸笔。因此,考生节约了在客观题上划线的时间,有利于用更多的时间对试卷进行思考。 四、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不利因素 1.对于学生数量很多的大专院校而言,需要投入一大笔资金建造学生能够上网的大批多媒体课室是必不可少的。一些位于西部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的大专院校教学经费有限,建造学生能够上网的大批多媒体课室可能有经济困难。 2.我国的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从农村和边远地区来的学生由于环境和师资力量限制,英语听说能力比城市里来的学生要差得多。从考生反映看,听力部分在整套试题中所占比重较大,就连写作文也需要先看一段视频,再根据视频内容进行写作。要先听懂人家在说什么,才能开始写作文,要是没听懂,那作文就根本没法写了。[1] 3.在四级机考系统中,每部分试题都会给考生们一定的答题时间,超出时间后,题目将不会在电脑屏幕上显现。湖南大学某学生说:“填答案需要用英文输入,我有时候心里明明知道答案,但由于拼写速度和打字速度太慢还是没来得及写上去。”机考听力中有一道填空题要填10个单词,给出的答题时间是15秒填一个词,因为打字速度的问题,有些考生只填出几个。 4.笔试检查出错误还可以改,机考题目只放一遍,过了就过了,不能修改。笔试也可以选择先难后易,而机考只能按照顺序来。对于新题型“跟读”,不少学生表示有些“犯怵”。他们生怕自己没说好,很紧张。还有一些平时考试习惯在试卷上打勾划线的学生,手中没了纸笔后也是大呼“不适应”。[1]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师既要看到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益处, 也要看到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大学英语四级统考的不利因素。平时在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尽快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水平。另外,有机会让学生多上电脑练习打字,尽快提高打字速度。 总之,要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方面下功夫,使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有可能快速提高,以适应以后的四级考试机考。 计算机大学论文: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信息化建设研究 引言 目前,国内教学信息化系统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总体来说,我国的教学信息化系统建设处于自发的、校级规模摸索阶段。因此,研究和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具有可拓展、可推广应用型的教学信息化体系,对进一步引导和推动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1 公共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自主学习平台 广东省为了加快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科研和教学水平,充实、完善和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案例与资源,建设了一批计算机工具软件(通用工具、学科专业工具)课程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从2009年起,广东省高校研制开发了若干门计算机公共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逐步形成计算机公共课程课程资源库,并开展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教学改革试验研究。 1.1 自主学习平台特点 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基础上,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让学生主体参与模式变革,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该系统是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结合应用。在理论上,它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结合;在学习资源上,它将印刷材料和光盘、磁带、电视、收音机、手机、互联网等多媒体材料进行结合;在学习环境上,它将真实课堂和虚拟课堂进行结合;在学习方式上,将授课、网络课堂、交流、研讨、练习、作业等进行结合;在学习风格上,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参与、合作、竞争等各种方式体验进行结合;最终形成了以教学技术为教学目标服务、支持不同的学习风格、产生不同的学习经验和无时空界限的学习环境。它是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有机整合[2]。 1.2 自主学习平台的设计原则 自主学习平台在设计上遵循两个原则:①真实性原则:知识、技能、态度是埋藏在课题和学习计划当中,并能够在现实的学习和作业中反映出来的;②交织性原则:学生能够完成课题,并能够在完成课题中获得特定的潜能。 1.3 自主学习平台总体结构 平台主要功能有以下: ⑴ 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收集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经自动处理后,可迅速得出全班的统计结果。教师可根据这些信息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估价学生的理解能力,以改进讲授内容和讲授方法。可借助于计算机对教学效果进行定量的评估。如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对试题答卷进行意向分析,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作出效果分析等。 ⑵ 监督与管理有关教学活动。计算机可帮助教师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监督学习的进度,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分析教材有关信息。 ⑶ 编制试题和进行评分。把各门课程的大量习题存储在数据库中建立题库,根据教师的要求生成若干水平一致而内容不重复的试题,并对学生的答卷直接评分,进行成绩的统计和分析。借助于平台可以优化培养人才的全过程。 ⑷ 将实时评价融入教学过程中。实时评价分为四种:预备性评价(在教学之前实施,以了解学生起点);诊断性评价(用以深入分析学习困难之所在和原因);形成性评价(用以检查学生学习的进步情况,目的在于发现学习困难及改进教学);总结性评价(就学生的成绩表现进行评价)。 ⑸ 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为下一次教学过程提供支撑[3]。 [评价][适合课堂教学][适合自主学习][课程教学设计][学习需求分析][单元(主题)学习活动][课程标准][课程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分析][学习者的分析][目标体系的确定][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资源的选择][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设计方案的实施][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自主学习教学设计]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相对丰富和完善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能满足本科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以下简称第一层次课程)教学使用。为了推动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的逐步开展,各学校可免费获取学习光盘、学习平台、在线学习资源、考试评测系统等教学资源,从第一层次课程开始实施基于网络学习资源的教学改革试验,由“集中讲授+上机试验”的教学模式逐步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最终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依托立体化教材的自主学习。为进一步丰富计算机教育第一层次课程的教学资源,加快建立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库,各校在开展教学试验的同时,在华师大教学资源包知识点划分的基础上,需根据本校特色、优势专业开发单元学习案例包[4]。教学过程设计程序如图2所示。 2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对于一门课程或一个单元,直到一节课或某个知识点的教学全过程进行的教学设计。有时也对综合课程(或几门相关课程的组合)的学习过程进行进行全面的设计。教学模块设计要求[5]如表1所示。 3 结束语 信息化社会中,教学信息化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和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将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自主学习平台自2009年至今已有二十余所广东省内高校参与研究与开发,在未来的几年还将在全省推广。以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代表的若干门计算机公共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显然已处在了教学信息化的前列。 计算机大学论文:试析PBL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pbl模式是一种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结合教学实践,在调研《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就该课程教学中如何运用pbl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论文关键词:pbl;计算机教学;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译为基于问题的学习),作为一种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由于其有助于促进学生打下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解决实际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等,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在线教学、师资培训及医学培训等领域。鉴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如何运用pbl模式实施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一、pbl模式概述 (一)pbl的概念 关于pbl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pbl的原创人美国南伊利诺大学教授巴罗斯(barrows.h)和克尔森(kelson.a)(1993)博士认为:pbl既是一种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课程,它包括精心选择和设计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学习者能够获取关键的知识,具备熟练的问题解决技能,自主学习的策略以及参与小组活动的技能;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要使用系统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以及处理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此外,finkle torp(1995)则认为pbl是一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学习策略;bligh(1995)认为pbl是指学生利用知识和技能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建构经验的目的。综合现有的关于pbl定义的诸多观点,笔者认为,pbl就是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以自主、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促进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pbl的特点 pbl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它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而非是传统教学中强调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学习者要全身心投入于问题中;教师要为学生设计真实性任务和问题,问题情景必须是结构不良的、能够自由探索的,在现实世界中有一定价值的;c鼓励自主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必须能够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激发和支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鼓励争论以及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等。总的说来,与“做中学”及发现学习等相比,pbl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从问题入手获取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如此反复循环,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及现状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该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突出基础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进而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顺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那么,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施情况如何?能否适应上述目标要求呢?为此,笔者在河南省内的5所普通高校,随机抽取30名任课教师、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此管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施现状。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整理、分析发现,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模式落后。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讲授—演示”模式,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即首先系统讲授每一个菜单、命令和工具的功能,然后让学生上机操作,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在此情况下,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亲身体验,所学知识往往无法迁移,常造成“学而不会用”、“学而不能用”的现象。二是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和教材选择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无法及时反映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三是难以实现学习个性化。随着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逐步普及,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地区间发展水平不平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状况,实施分层教学,但由于教学模式落后、师资水平低下、学生人数较多等原因,个性化学习目前还难以实现。第四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从发挥。由于教学模式落后、无法实现个性化学习等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缺乏主动性,不利于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pbl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针对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和该课程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笔者试图在教学中引入pbl模式,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线,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并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下面,笔者以“信息检索与信息安全”这一章节为例,介绍pbl模式的具体实施情况。 (一)教学目标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掌握信息检索及常用检索工具的使用,掌握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安全管理的基本常识;培养应用常用检索工具检索所需信息的能力和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能力;培养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维护信息安全的意识。上述教学目标既包括知识层面、同时也包括能力和情感层面,但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能力”。 (二)学生特征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是刚刚进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他们对计算机类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动机比较强烈,学习积极性很高。通过前期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大都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但对于信息检索、计算机病毒、信息安全等知识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高效信息检索及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还比较欠缺,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和能力也比较薄弱,等等。 (三)学习内容分析 本章节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检索和信息安全两部分。“信息检索”部分主要包括信息检索的概念、baidu与google等常见搜索引擎的使用、cnki学术文献库和维普期刊数据库的使用等。“信息安全”部分主要包括信息安全和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等。本章节的学习内容既包括信息检索的概念等理论知识,又包括搜索引擎的使用、cnki学术文献库和维普期刊数据库的使用、计算机病毒预防等侧重于能力培养的内容,而后者则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pbl模式的基础。 (四)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描述 从理论上讲,pbl模式的实施要依托于丰富的学习资源,只要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建构的资源都可以加以运用,包括网络学习资源和非网络学习资源。从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看,我们主要运用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在学习工具方面,有专家指出,网络环境下的pbl所应用的学习工具一般包括:问题情境工具(文字、视频、音频、动画、多媒体软件等)、问题分析工具(专家系统、语义网络、电子白板、概念图等)、协作交流工具(协作交流平台、网络通讯工具等)、学习成果展示工具(电子幻灯片、网页制作工具、电子会议系统等)、评价反思工具(测试工具、专家系统、epss等)。根据实际条件,在学习活动中,我们主要运用文字、视频、多媒体软件、网络通讯工具、电子幻灯片等工具。 (五)教学实施过程 根据pbl的内涵和特点,笔者将教学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组织学习小组。在pbl模式中,主要的学习方式为小组讨论,教师一般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所以,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组成若干学习小组。一般情况下,为便于教师实施指导,每个学习小组由4—7名学生组成。参加该内容学习的学生共有30名,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风格、学习习惯等因素,考虑共同促进、互相学习、分工合作等原则,笔者将其分成5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同时指定1名知识基础相对较好、性格开朗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学习活动的组织协调、辅助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指导。 2.问题情境设计。问题情境是pbl的核心,不仅是学习的开始,也是影响pbl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注意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点,设计若干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真实性的、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以激起学生探索、寻求解决方法的欲望,驱动学习的顺利进行。问题情境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趣味性的小故事等等。本章节的问题情境设计如下: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一段视频资料:在信息时代,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信息呈爆炸式增长、更新速度加快,在科技、教育、商务、社会等众多领域,对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呈现一组计算机病毒干扰正常工作的案例:1998年10月,一名“黑客”多次侵入福建省图书馆站点,造成该馆的服务器两次关闭;阜新工商银行因病毒作怪无法营业……看完上述资料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积极的讨论,总结得出两点结论:面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计算机病毒会危害社会秩序,应注意信息安全。 基于此,教师提出两个课题:做关于“信息检索研究”的文献综述;怎样保障个人计算机信息安全?前者意在让学生了解“信息检索”的相关概念、研究现状等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文献数据库等进行信息检索的能力;后者则重在培养学生自觉防护计算机病毒、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3.自主/协作探究学习。明确了研究问题后,教师要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和教科书开展自主学习、探索交流,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作探究等多种形式,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并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相关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 对于“信息检索研究文献综述”这一课题,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查阅教科书或网络资源,了解“信息检索”的相关概念;然后利用baidu、google等搜索引擎和cnki学术文献库和维普期刊数据库等,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作探究,查阅关于“信息检索研究”的相关信息、学术论文,并将检索到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加工;最后经过学习小组面对面或借助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讨论,最终形成问题的答案。 对于“怎样保证个人计算机信息安全?”这一课题,笔者注重将刚刚习得的“信息检索知识”迁移至新知识的学习。首先,引导学生利用baidu、google等搜索引擎或网络数据库,搜集计算机病毒破坏公共或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案例,通过小组集体分析、讨论,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以及传播途径等;其次,学习小组成员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入剖析,通过自主探究,形成对“计算机病毒防护”的初步理解和认识;再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面对面或借助网络通讯工具进行讨论,总结归纳出“保障个人信息全”的相关措施;最后,设置“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实践课题,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具体应用,以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4.学习成果展示。学习过程结束后,教师组织各学习小组,以答辩、汇报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一般由各学习小组组长进行答辩或汇报,小组其他成员根据答辩或汇报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为“观众”或“评委”。 五个学习小组分别汇报各自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以及对pbl模式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根据汇报情况提问,并由汇报小组进行答辩。“提问——答辩”实质上是“自主学习”、“讨论”的延续和深化,通过学生答辩,然后由教师分析、补充、综合、强调,加深了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认识,增进了学习者对教学任务的理解。 5.学习效果评价。pbl模式应用效果评价,注重对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淡化知识考查,一般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本章节学习效果的形成性评价,由教师、本小组其他成员对组内某一成员在搜索和加工信息、协商、讨论等环节的表现进行评价,再加上该学生的自我评价,即为形成性评价结果。总结性评价则由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评价集体汇报和答辩情况,再综合对各小组成员解决具体问题,如检索一篇论文、祛除计算机病毒等的评价情况,即为最终的评价结果。 6.总结和反思。根据评价结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以及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总结,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反思学习活动对于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总结和反思,学生一方面认识到利用pbl模式开展学习活动,不仅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更重要地是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在信息社会,培养信息检索、加工能力和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四、对应用pbl模式的体会 从“信息检索与信息安全”这一章节的学习效果来看,学生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同时也具备了基本的信息检索能力与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能力,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体现出pbl模式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优势,这对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是革命性的。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深深地体会到:“问题情境”的设计是pbl模式的关键,若缺乏映射真实世界的问题情境,一定会影响其教学效果;在自主/协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度,对个别学生或学习小组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以促进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遗憾的是,由于教学条件、师资数量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分组开展自主/协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上述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将pbl模式更好地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发挥其在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优势,还需要广大同仁们进一步思考和尝试。 计算机大学论文:高等农林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计算机教学第一门课程,计算机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学科,它的教学方法、内容等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高等农林院校作为我国高校的有一部分同样面临着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挑战问题,同时,作为农林院校,其计算机基础教育又有其特殊性。如何使高等农林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适应时展,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信息化的农林行业高素质人才,是摆在当前高等农林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农林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结构 1.现状与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计算机课程从最初的主要在理工科开展发展到现在的各个学科、各个专业,教学内容也从最初的简单语言和操作发展到既注重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相关软硬件技术的掌握,又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进入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既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又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的发展要求当今大学生要具有更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更强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其次,在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下,全国中小学校开展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高校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已不再是零起点;最后,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因地区不同而差异明显。高等农林院校除了面临以上问题外,还有自己的特殊性,表现在:农林院校学生的就业环境不同于一般普通院校,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有特殊性;农林院校的学科结构比较复杂,给计算机教学带来了复杂性;农林院校主流学科对计算机知识有着特殊的要求。 2.高等农林院校计算机课程体系。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学生区别对待,农林院校更应该是这样,具体课程设置上可采取1+x与2+x两种课程设置体系。(1)农科(偏理工)、理、工、管理等学科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可以实行“2+x”教学方案,2是指两门必修的核心课程,如:《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x是若干门因学生所在专业的不同而选择的选修课程,x课程的具体名称和数量由各专业自行规定,如:农学专业可开设“数据库应用与开发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站设计与开发技术”等课程;经济管理专业可以开设“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课程;电子类专业可开设数据结构、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等课程。(2)文、法、艺术等学科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实行1+x教学方案,1是《大学计算机基础》,x是若干门根据学生所在专业的不同需求选择的选修课程,x课程的具体名称和数量同样由各专业自行规定,如:美术艺术专业可以开设“photoshop”、“网页制作技术”、“3dstudio”等课程,如果是财会专业则可以开设“vf数据库系统”、“电算化”等课程。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支撑平台 1.师资队伍建设。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而教材往往跟不上技术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参加在岗学习或外出轮训,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掌握新的信息和教育技术,在讲授教材内容的同时,补充相应的新技术,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要。 2.教材建设。教材建设对于一门课程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应该具有以下特色:(1)教材内容创新,更符合综合素质的培养。(2)教材体系要符合认知规律。教材体系结构既要致力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阐述,又要融合最新的学科技术。(3)教材形式创新,更适合因材施教。 3.配套教学网站建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手段来实施教学。教学网站能集课程教学、课程互动、实验、课程练习、作业提交与批改、课程评价和无纸化考试于一体,全方位服务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网站的作用。 4.实验平台。建立开放型的实验室,充分保证学生的上机时间。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如果光靠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是不能满足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需要的,因此,学校应该创造更好的实验环境,除了正常实验时间外应该为学生提供一定量的课外自由上机时间。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计算机素质(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将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能力和谐地统一起来,为此可以实施“双主教学模式”。“双主模式”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它要求把“教师为中心”和“学生为中心”两者的长处吸收过来,而避免两者的消极因素。 2.教学方法。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上应本着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的原则。(1)因材施教,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应重点推行目前很多高校推行的分类教学的方法。计算机分级教学的含义即在班级教学中,依照计算机教学大纲,从各级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级别的教学目标,给予学生不同级别的辅导,组织不同水平的测试。对学生分类时,一般是通过入学后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摸底考试,然后跟据成绩分为“免修”、“免听”、“必修”等类别,并对不同类别实行不同的教学与考核对待。(2)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用任务、案例、实例和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3)注重示范与鼓励教育,加强作业的训练与交流,展示优秀的作品。与学生的互动,除讲课过程的互动外,教师要能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好的作品,及时展示给全体学生,起到推动教学的目的。(4)充分利用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由于多媒体技术是将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和教育软件有机组成的教学系统,因此它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四、课程考核与教学评价 1.课程考核模式。计算机基础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要对考试方式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改革,考核时应该主要注重学生平时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在考试方式上,实行上机考试,这样更能体现大学计算机的应用性特点。在成绩评定方式上,各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合自己的评定方法。 2.教学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是检验课程改革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通过定量与定性两方面进行评价,定量评价主要体现在学生成绩的统计与分析,包括绝对成绩与相对成绩的分析;定性评价主要指学生的信息反馈,包含问卷调查、走访了解等。 高等农林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过程中必须遵循教学规律,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兴趣与知识的结合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善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同院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特点,发挥优势,因材施教,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新型人才。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应用型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构建 摘要:统计学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是应用型统计专业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出发,通过分析应用型统计学专业实践教体系的构建思想,最后设计出由四个子系统及实践教学平台构成的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系统,并提出了该系统实施的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统计学;实践教学系统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统计应用的推广与发展,统计作为处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和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每个人必备的知识。然而,普通高校统计学专业的教育始终面临着三大挑战:第一,统计学方法在应用中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导致统计学内容体系的变化;第二,信息技术发展导致了统计学软件工具的不断创新;第三,以学生发展及社会需要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变革。这些挑战要求高等学校的统计学,特别是应用型统计学专业教学要转变教育理念,通过案例教学吸收新方法、使用新工具、面向应用与实践。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创新和落实是高等学校应用型统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应用型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应用型统计学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际需要,具有良好的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工作,或在学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统计人才。 1.具备扎实的统计理论和知识水平 具有应用统计思维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构建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注重对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发现教师更多地侧重公式的推导、方法的介绍,却忽略了实践的应用,造成学生只是盲目地掌握了一些基本公式,却不知道怎样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2.具备一定的宏观经济理论和知识水平 能够站在更高、更宏观的层次上分析理解数据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深刻挖掘数据背后的含义,全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统计专业的学生,包括一些教师只强调统计知识的学习,缺乏经济理论的指导,就统计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得出的结论缺乏较强的说服力。 3.熟练操作各种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 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熟练地运用于统计工作实践中,使复杂繁琐的统计计算和分析过程变得简单、高效、快捷。由于很多高校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平台欠缺,导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能较好衔接,使实践教学的效果难以发挥。 二、应用型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想 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具有较强统计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统计人才为目的,突出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同于课程实验,也不同于课外实践,它是一个多阶分层递进的实践体系,如图1 所示。 1.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分为三个维度,层层递进 许多高校把实践教学就当做实验教学,仅在一些统计专业课程中开设简单的实验,没有体现出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在构建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强调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然后再推进专业技能的训练及第二课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方位掌握统计理论的应用。 2.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采取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统计的专业课程主要是讲授统计的整个工作过程,从方案的设计到数据的收集、整理、显示、分析和解释等理论。采取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工具的能力,而且能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 三、应用型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设计 根据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想,本文认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系统应由两条主线和四个子系统及实践教学平台构成。两条主线是:贯穿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与贯穿于四学年的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四个子系统分别是准备型实践教学子系统、课程实践教学子系统、实践教学子系统、创新性实践教学子系统。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1.准备型实践教学子系统 通常,统计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公共课和学科基础课两大部分。公共课的设置是从一个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基础知识体系角度考虑,学科基础课主要从专业学习应具备的基础角度设置课程,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该环节的实践教学子系统主要表现为政治素质及基础知识体系的培养,为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课程实践教学子系统 该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在掌握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实践操作。例如,运用SPSS进行数据文件的建立和管理、描述统计分析、参数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析;使用Eviews和SAS软件建立随机时间序列模型;使用Excel、Eviews和SPSS软件进行经济预测与决策等。 3.综合性实践教学子系统 要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统计人才,除了专业的基础理论介绍外,还要设置一些综合模拟实训,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有效锻炼。通过综合模拟、综合设计、综合分析等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统计工作的过程中去,理解统计工作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真正了解统计学专业的内涵,提高学生处理统计问题、分析统计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4.创新性实践教学子系统 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且还要能够创新。该实践教学子系统通过课外调研、承接项目、创业策划、系统开发等多种途径,提升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有效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5.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 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能够保证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有效开展,并能够实时地监控和反馈,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向沟通。很多材料,包括案例集、习题集、实习手册、实习报告都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平台传递和归档,提高工作的效率。 四、应用型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实施路径 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是一个多构面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必须精心设计、精心组织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1.加强专业实施教学的组织领导 设立专业实践领导小组,负责专业实践教学的规划、组织、协调、监控和评价。 2.积极发挥专业教师和实验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任何实践教学方案的实施都必须由专业教师和实验员来具体组织和实施。因此,要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和实验员研究实践教学问题,开发和设计实践教学项目,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制订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既要制订总体实施方案又要制订各种专题实施方案,并力求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编制与实验相关的书籍 组织专业教师、实验员编写和设计实验指导书、教学案例集、教学项目集、模拟训练课题集、习题集、课题设计集、实践教学CAI课件和多媒体课件,切实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建设。 5.建立健全完善的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如实纲、实习守则、实习日志、实习鉴定表、实习成绩评定办法、学生课外科研奖励办法、学生科研小组和社团管理办法、实验室管理制度、课内实验报告制度等等。切实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 6.加强实践教学软硬件的建设 加强计算机实验室、专业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更新实验教学设备和手段。总之,要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浅谈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问题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统计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首先分析了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然后探讨了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 ――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总结了统计学应用型教育的课程设置原则。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统计学专业;实践 (一)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各行各业需要大量具有宽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突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发展的必然趋势。 客观的讲,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适合于理论研究和科技开发型人才的培养。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需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社会适应能力较强、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何为本科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应”就是反应、适应,“用”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人才从宏观上可划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称为学术型人才; 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社会效益)的人才,称为应用型人才。应当明确,本科教育中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培养动手能力强的人才。比如,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受到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初步训练的教学和自然科学专门人才”,本科应用型人才也要求“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较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较宽且扎实的技术基础理论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这种应用型人才,与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型人是不能等同看待的,否则,过分强调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势必降低本科教育的质量。 (二)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应用型本科教育为社会生产一线培养人才,一方面要求其掌握某一领域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又要求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观应该是一种整合性的课程观,即吸取知识本位课程观和技能本位课程观的长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依托学科,又能面向应用。可以说,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观,就是以应用为导向的课程设置与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应用导向的课程观是从工作需求出发,以技术活动为主线,设置技术学科和技术实践相融合的课程。课程目标既要考虑到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阶段性,也要充分考虑应用性人才适应第一线工作的要求。前者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认识能力的提升,后者注重工作过程性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养成,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完成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技术学科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根据生产或服务的现实需要,注重成熟的、应用技术的陈述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重视理论知识中相关结论的使用而相对淡化部分推导过程,强调通过学生的实践行动,使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能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观既强调知识的传授,又强调技术的培养,力图通过实践过程使二者进行融合,最后将其内化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三)统计学应用型教育的课程设置原则 以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的地方院校在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时,应当以“课程论”的一般理论为指导,同时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去创新思考。一般说来,统计学应用型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知识基础原则。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具有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因此,其课程模式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这些学科知识足以能满足一线人才所需的技术和技能的要求,而且当新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时,应用型人才凭借其较宽的知识面和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能够尽快掌握并加以利用。在设计学科知识体系时需要考虑应用型人才职业生涯的需要。 (2)工作目标原则。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的建构,首先要对实际工作进行分析,将工作分解为多项工作任务,确定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在能力分解的基础上,以能力与知识的对应关系,将课程内容进行归类、整合、安排,进而形成应用能力培养脉络鲜明的课程结构。 (3)能力培养原则。能力本位是应用型教育对应并区别于传统学术型教育的学科本位的一个重要概念,应用型教育的课程结构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用能力为核心,将能力培养渗透到课程体系的每个环节中。区别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本位,能力本位的课程授课方式在重视理论讲授的基础上,更侧重于从做中学,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尤其是一些综合性的实践环节。 (4)素质教育原则。应用型人才处于生产或服务的第一线,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升级,工作环境往往复杂多变,变换工作的机遇也会大大增加,只有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较强应变能力的人才能在未来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另外,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技术的更新往往意味着一个全新领域的出现,而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局部改进。这就要求应用型人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能够学会学习,自我更新知识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发展、提高素质是未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普遍要求。 总的说来,统计学专业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当突破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的思想观念,努力构建以工作要求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工作过程性知识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学以致用的课程体系。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分析、解释统计数据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统计学的案例教学是一种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和应用统计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有效开展统计学案例教学活动,应正确确定统计学案例教学目标,做好统计案例的选择、案例教学的准备和组织工作。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案例教学法;统计软件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是对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在案例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讨论中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原理。在案例学习过程中,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每个教学案例所涉及的问题都必须由同学们自己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并应用所学的知识、原理和方法解决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案例教学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分析案例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的内容可操作性强。案例来源于经济管理中的实践活动,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因而教学内容具有突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可见,案例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二、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目标 1、通过统计学的案例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著名学者Wells曾经说过:“就像读和写的能力一样,将来有一天统计的思维方法会成为效率公民的必备能力。”可见,要善于利用统计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在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实践中,要学会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从而发现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并以此来说明实际问题。即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也是统计学培养目标的重点之一。 2、通过统计学的案例教学,使学生熟练运用统计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案例教学的一个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讨论中来,案例是源于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有些案例是成功的案例,有些案例是失败的案例。通过对成功或失败案例的分析,弄清案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从中吸取宝贵经验。但是,案例教学不能局限于对案例的分析和经验学习,还应该通过对经济管理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从而达到分析解决经济管理中实际问题的目标。 3、通过统计学的案例教学,具体培养学生应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的能力。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应用中所需要处理的数据较大较多,且涉及的计算很复杂,所以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和统计软件来得出计算结果,进而利用计算结果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在统计学的案例教学中,可以选用的统计软件有很多,如 Excel、Spss、SAS、Stata、Matlab、SPlus等软件。其中,普及率高的Excel是最简单易学的。这些统计软件拥有完整的统计分析工具,如描述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列联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份分析、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实现对现有数据的统计处理;同时,它们都带有很强的模拟工具和作图功能,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各种数据模拟和试验,生动、直观地展示抽象的统计公式、原理和分析结果。因而,在要求学生掌握统计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要会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 三、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统计案例的选择 1、选择统计案例的原则。(1)实用性。统计案例教学的内容应以统计学教学内容为基础,密切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统计的有用性。(2)代表性。在选择统计案例时,选择的案例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学生通过对经济管理中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评价,掌握统计知识和方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从而掌握运用统计理论分析解决经济管理中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3)针对性。针对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围绕学生所需掌握的统计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统计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来选择统计案例。 2、选择统计案例的步骤。(1)确定统计案例的课题。统计案例教学强调运用统计知识和方法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因而统计案例的课题来自于2个方面,一是经济管理的实际问题,二是统计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疑点。(2)搜集统计案例的素材。在统计案例素材的搜集过程中,应该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搜集。先把要搜集的素材拟成提纲,再根据素材提纲进行搜集,最后将所搜集到的材料加工整理成统计案例。值得注意的是,搜集素材要如实反映情况,不能胡乱编造。(3)编写统计案例。根据统计教学的目的和课题的要求,对搜集来的素材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写成书面材料。一篇统计案例通常包括题目、导言、案情正文、结尾、附件等部分,其中题目是案例内容的集中表现,要与案例内容相符;导言即开头语,简述案例的内容、时间、地点,以激发读者的兴趣;正文是案例的主体,包括提出案例的目标、叙述案例发生的背景材料、描述案例的情节和条件等;结尾一般提出要分析研究的问题;附件即备注材料,通常是对正文的补充。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实施 1、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1)布置学生预习统计案例。案例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是实际问题的客观描述,对案例进行分析涉及到许多相关知识,教师需要事先把案例分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对指定学习的案例材料提前进行阅读,思考案例所提出的问题。(2)熟悉统计案例的内容。在案例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充分掌握案例材料,熟悉教学案例的要点,勾勒出案例的框架,提炼出案例的核心理念。具体应做以下准备:对案例情境的把握,对超出案例情节的相关情形进行了解;对问题识别与分析,对资料与数据进行分类和说明,以及制定备选方案和决策;准备教学实施方法,布置学生预习作业,课堂时间分配计划,课题引入与结束等。(3)处理统计案例的数据。因为统计学案例分析涉及到大量的计算工作,所以在学生熟悉案例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指定学习的案例涉及到的数据应用的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作出必要的计算和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案例所提出的问题联系起来。 2、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组织工作。(1)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个人通过第一阶段的阅读、分析研究,获得自己关于案例问题的见解之后,就可以进入到小组讨论阶段。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发表自己对案例的看法、见解的机会。为了便于开展案例讨论,采用固定分组、自由分组等方法,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名组长,组织小组讨论。讨论中要求小组中每个成员都简单地介绍自己所作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切磋、补充,集思广益,共同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然后对案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聚焦式讨论,通过各种决策方案的比较形成新的认识。在小组讨论完成后,组长准备案例讨论的汇报材料,并代表小组在课堂讨论中发言。(2)组织学生进行班级讨论。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或途径。其他学生认真听取发言者的讲解,各组组员可以做补充说明。发言的学生讲述结束后,教师要鼓励有不同观点的学生阐述看法,让其余学生自由提问或是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同一案例,阐述自己不同的观点。(3)教师进行教学总结。经过激烈的案例讨论后,学生都希望老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评判,教师有必要在案例课结束前,做一个案例分析的小结。小结的目的是说明案例教学法对实现学习目标的意义,分析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实践的。小结不是总结某位学生的表现如何、评价某种观点或是措施的优劣,而是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作方向性的指导,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入思考。(4)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为了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案例分析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要求每位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既综合同学们在案例课上的各种观点,又可以加入自己的进一步思考。 总之,统计学的案例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如果组织得当,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经济管理的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学的知识及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责任编辑:郭士琪)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论体验式教学理念在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摘 要:以实际教学为出发点,从学习本质、《统计学》的课程性质,以及培养目标三方面论述体验式教学理念在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从教师、院校方两方面论述其实施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统计学;体验式教学理念;实践;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理念在《统计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体验式教学理念顺应学习的本质要求 什么是学习?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由反复经验所引起的”个人行为的改变。即人的学习“是一种以语言为中介,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什么是体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体验”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亲身经历。显然,学习和体验之间有密切联系。学习本身是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是主体自我感知、亲身经历的过程,它受外界因素影响有限,只有在经历中产生共鸣,才有深刻体会,学习领悟到的东西才更加深刻。因此,学习本就是一种体验的过程。然而,目前大学教育,包括《统计学》在内的大部分课程的教学理念完全忽略学习的本质所在,以陈旧的教学观念、落后的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方式,把知识强行填压给学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学习兴趣全无,主动学习变成“被学习”,学习目的也发生偏差,出现“学习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拿奖学金”的功利化现象。 体验式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及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该模式的基本理念认为学习是学习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其操作的基本流程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实践运用。体验式教学完全打破了现今大学的教育模式,更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趣味性,以及学习方法的多样性,符合对学生学习本质的要求,为包括《统计学》在内的所有大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新鲜思路。 (二)体验式教学理念符合《统计学》的课程性质 首先,《统计学》对实践的高要求与体验式教学理念的核心不谋而合。高教出版社《统计学》第一版前言提到,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统计学不同于其他理论性课程,它要求学生应具备极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从统计工作的程序来看,无论是统计数据的收集,还是统计数据的整理或分析都要求学生要有极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如何能搜集整理出有效可靠的数据,怎样得到数据背后所反映出的真实信息,学生仅从课本和课堂的学习无法真实体会,只有让学生真正与统计相融,就某一问题实地调查走访,动手设计问卷,亲自整理和分析数据信息,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体会,才能达到学习《统计学》的真正目的。另外,从统计方法理论的学习来看,统计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大体系,描述统计涉及的指标运用和计算较易掌握,但对推断统计部分的理解难度则较大。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预测的统计方法,它是《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是统计思想的基本体现。其中诸如“小概率”原理、抽样分布、显著性水平等核心概念的理论性较强,且以上推断方法的实际运用对统计软件使用的要求较高。如果按照现行教学模式,学生不但会认为这些体现统计学重要思想的概念难以理解、理论枯燥乏味,更觉《统计学》在现实无任何用武之地,开设《统计学》课程也毫无意义。因此,笔者认为,体验式教学理念在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中的引入已刻不容缓。体验式教学理念的应用,除了能让学生亲临其境、参加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观能动性之外,更重要的作用是它可以有效改变任课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进而更新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先进新兴的教学手段带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认识《统计学》,体会到《统计学》的重要性,更加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机制。 其次,《统计学》的应用性要求体验式教学理念必须引入课堂。在统计学科建设方面,业界曾经提出“大统计”思想,即强调统计学和其他学科的密切关系,认为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型的交叉学科,它不但综合了多门自然学科,更与诸如生产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医学领域、气象领域、军事领域等其他社会学科紧密不可分。其实,《统计学》对学生动手实践的高要求恰恰也体现出其应用型的特点。在余明江、丁家云的《论我国统计高等教育的改革取向》一文中明确提出,“统计高等教育必须突破传统观念,逐步建立起以现代统计为基础,以信息科学为方向,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以市场经济导向为为终结的大统计教育观。”诚然,大统计教育观是针对应用型的《统计学》而提出,那么这种大统计教育观又需要通过怎样的教学理念来体现呢?应用型的学科需要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又需要多元立体的教学模式培养,正如前文提到,这种多手段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恰恰是体验式教学理念的体现。所以,笔者认为,体验式教学理念能够很好体现大统计教育观的精髓,更应是所有应用型学科积极提倡的全新教学观念。 (三)体验式教学理念符合非统计专业《统计学》的培养目标 我们首先应该给非统计专业开设的《统计学》课程进行定位。在非统计专业中,《统计学》作为一门看似独立的课程,实则与其他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仅以经管类非统计专业为例,在课程横向设置方面,与《统计学》相关的课程就有《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生产运作管理》、《管理学》等多门课程。这些课程无一例外都是将《统计学》的相关原理和推断方法付诸实践,用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如若学生对《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思想全然不知,其专业课程的学习则障碍诸多,所学的专业知识也无法运用自如了。因此,《统计学》在非统计专业的定位就是“服务”。在非统计专业中,《统计学》应作为一门应用课程,一种技术工具,服务于其他专业之所学。那么,对非统计专业《统计学》的定位恰好也确定了其人才的培养目标,其服务的职能标示了对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培养目标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学生对统计思想及基本理论能灵活运用的同时,还应掌握EXCEL、SPSS等基础的统计分析软件,从而有对现实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除此之外,社会对具备统计素养的人才需要也决定其培养目标的确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如何能在纷繁复杂的数据和现象中寻找出有效的信息则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正如袁卫在其主编的《统计学》教材中提到,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和公司、企业的经营及决策,还是科学研究都越来越依赖于数量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统计方法已经成为理、工、农、医、人文、社会、管理、军事等所有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因此,市场对具备统计素养人才的需要给我们《统计学》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培养实践型、应用型的统计人才。 教育培养目标决定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显然,现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无法满足对非统计专业《统计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应用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制定出一套多元化的教学体系,而这正是体验式教学理念所倡导的核心本质。 二、体验式教学在《统计学》教学中实施的条件 体验式教学理念的本质即是给学生创造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营造宽松良好的互动氛围,使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反思,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也给现行的大学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及时转变观念,主动营造良好开放的课堂气氛,创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对等交流的平台,保证学生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对学生的评论能做到正确引导、公正评价,为后续的教学模式改革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氛围。其次,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外出实践中,教师必须有充备的事前设计能力,并在整个活动流程中有效组织和管理,对整个过程的节奏能收放自如,控制得当。最后,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对《统计学》的教学,要求教师能在课本内和课本外做到游刃有余,及时搜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和案例,通过大案例引入、多媒体教学、统计软件应用、课外实践指导四方面达到多元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二,对院系和相关行政部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验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尤其《统计学》的课程性质更加需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际机会和适当的实践场所。除了教师的一己之力,更加需要院系和高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通力配合,能积极帮助教师和学生寻找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场所,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只有教师、院系、学校三方积极配合,才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中外合作办学下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摘要: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统计学是为经济或管理服务的工具性学科,是一门较难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了解统计思想,掌握一定的统计方法,是目前统计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统计学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中外合作办学下统计学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经管类专业 统计学 教学改革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 中外合作办学下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统计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科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统计学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1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现状 由于中外合作学校的层次不同,对合作办学学生的质量要求也不同。有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纳入第一批本科层次,对学生成绩要求较高;有的是纳入到本科二批计划;也有的是纳入到专科层次计划。另外,同批次学生中,英语成绩高的优先录取。比如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自2007年以来,先后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NMIT)、美国剑桥学院、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和美国克拉克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所招收的学生主要是本科二批,高考分数大都在500~600分之间。本文将重点以本科二批层次合作办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学生虽然是属于同一批招收,但分数差别较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稍欠缺,能力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 1.2 中外合作办学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及主要问题 统计学对于经管类专业来说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作为商业以及工业的一个基本工具,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可以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所以,统计学对于这些专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目前的教学现状却违背了设置统计学课程的初衷,主要表现在: 1.2.1 教学内容一刀切,缺乏针对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统计学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有相应的调整。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院校(包括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校)的统计学教学大纲是参照统计学专业的统计学课程内容来确定的,不考虑专业的特点,实例缺少时代气息,不能与专业的发展相结合。 1.2.2 授课方式不够多元化 统计学的授课方式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两方面。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但目前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填鸭式”教学,对“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还不够,在课堂上学生是被“灌输”知识,再加上学生对统计学没有一个实践性的认知,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统计学既难学又枯燥无味的情绪,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对于教学手段来说,现在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部分学生感到没有停顿思考的时间,知识消化吸收不良。在这样的授课方式之下,使得学生跟着教师的既定思路来思考问题,学生对统计学逐渐产生了“针对现成的数据资料套用一定的公式进行求解”这样的认识。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与学的方法,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潜在能力,推进统计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1]。在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中,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 3 中外合作办学下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统计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现途径 在中外合作办学的环境下,作为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既要适应统计学的发展趋势,又要克服统计学的教学弊端,这就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来实现培养创新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目标。从总体看,中外合作办学下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理论为基础,以应用为目标”的原则[2],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层次突出、差异明显的特点,结合专业对统计学的需求程度,以发挥基本功能为首要任务,使学生在接受和掌握好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3.1 统计学教学内容的设置要以应用为主,教学目标因人而异,突出专业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它不是个体对静态现实的拷贝,而是个体对动态现实的积极建构。在学校环境中,在同一个课堂上,虽然由于有效的班级划分,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同一性,但受原有发展环境和前期累积经验的影响,学生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发展水平差异[3]。在中外合作办学下的学生的这一差异更加明显,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也应因人而异。首先,统计学教学需要以推断统计教学为主,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关于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要求需要因个体而异。其次,建构主义认为,已有经验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影响个体对外来信息的接受与解读,进而在大脑中建立自己独特的个性化意义体系的过程,即个体选择输入信息的过程。而个体选择信息主要有四个标准:第一,有用性,即信息能满足个体的某种需要;第二,趣味性,即信息能愉悦个体的心情,为个体带来愉快的体验;第三,可信性,即个体能部分理解信息,信息能在个体已有知识结构中找到生长点,是个体已有经验的合理演进;第四,他人的倾向性,因为在课堂环境下,个体的选择往往要受到所处学习共同体中与之交往的其他个体的倾向性的影响。因此,教学内容的设置要考虑与专业的相关性,通过增加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了解统计学在其专业发展过程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没有太多负担的情形下学习对其工作生活都有益的统计学知识。 3.2 多样任务驱动法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一般都是以“中等生”的身份进入大学校园,在一个比较轻松、自由、开放的大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减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任务引导的,难度适宜的学习任务是有效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必备条件。学校中学生的学习不是随机的、偶然的、杂乱无章的,而是在一定目标任务的引导下有序展开的。学习活动的方向性、目的性、计划性既能体现在学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中,更具体地体现在每堂课确定的学习任务中。比如在统计学教学的第一堂课,一般都会提到市场调查问卷,包括问卷的设计及其结果的统计与分析都要用到统计方法。那么,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一个大作业,并在授课过程中时刻提示学生。但是因为学生现有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的学生的学习任务的难度和类型也要有所不同。因此在课堂教学开始以前,教师应承认并了解学生的需要状况,根据教学安排,提出多样化的学习任务,以供学生选择。 3.3 改变授课方式,完善教学手段,丰富考核形式 现有教学一般采用合班授课的形式,一个老师面对比较多的学生,虽然能够节省一些资源,但导致师生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在统计学教学改革中,采用“合班授课+单班辅导”的形式。合班授课是指由主讲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集中讲授。单班辅导是指对单个班级一一进行辅导,主要是由辅讲教师组织知识回顾、答疑、课堂测验、知识拓展、布置作业。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差异会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并能因材施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合作式教学、交互式教学策略也能够在这样的授课方式中得以运用,在坚持异质性组合原则下,通过交往互动的学习活动,为共同体内的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差异性的适宜的学习支持。授课方式的变化使得考核形式也有了一定的调整,结合统计自身的特点,考试应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列入考试评分标准当中,应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成绩。除了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外,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相结合等多元化测试考核及多阶段考核、积分累计考核将成为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模式浅谈 【摘要】当今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要求统计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现行的统计教育机制培养模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统计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严重,因而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很难就业和企业单位很难找到一个专业能力突出,能为企业真正创造价值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就当今统计学人才的培养现状及模式进行浅析。 【关键词】统计学,才培养,现状,模式 1 培养应用型统计人才的必要性 1.1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培养的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必不可少导致企业单位对统计学专业毕业的人才需求发生变化。当今,社会对统计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化,统计教育不再仅仅培养传统意义上的统计学家或者统计工作者,还要培养更多的具有良好统计素养,统计理论知识扎实,具备统计应用能力的从事金融、保险、精算等工作的多元化人才。因此,统计人才培养需要由教学型向应用型转变。 1.2应用型统计人才是社会的重要管理人才。统计学是一种经济管理的活动,社会经济越发达,统计的地位就越显重要。当前,统计学人才是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的重要管理者,在社会资本化市场运作中占主导地位。应用型人才是资本市场的主要运作者,是市场价值的主要创作者。统计学人才运用真实、客观的统计信息进行企业分析、预测与决策,并运用于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管理中,将自身的价值转变企业价值,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对企业的价值创造乃至整个国家的资本积累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 统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变化,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提升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以统计素质和统计理论知识为培养主线,以应用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根本,以岗位设置为依据,培养统计素质高,统计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统计人才。 2.1具有高尚的统计素养。职业道德是企业招聘员工的基本要求,统计素养更是企业在招聘统计人员时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统计人员的诚信、责任心等都是统计工作者统计素养的具体体现。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诚信统计是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础,统计素养的培养理是统计人才培养的第一目标。 2.2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社会对统计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化,统计工作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如金融、保险、精算、规划、控制等行业,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要掌握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善于接受新知识,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应用型统计人才培养现状 3.1理论-实践-应用不能很好的融合。统计学是统计理论很深而应用能力很强的学科,长时间以来,统计人才的培养重理论而不重应用,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具体来说,统计学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一般是先进行理论知识的培养,然后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人为地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不但影响了统计人才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2目前的统计教学机制束缚了应用人才的培养。现行的统计人才培养机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忽略了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下,学科的细分越来越细,而学科之间的交融却越来越密切,许多的毕业生知识过于专业化,知识面狭窄,缺乏从事现代工作的素质,无法适应现代的工作,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统计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难,企业单位很难找到一个专业能力突出,能为企业真正提供帮助的矛盾日益突出。 3.3缺乏以市场导向为需求培养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什么样的统计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一直是财经院校面临的一大问题。学生就业难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反应了统计学教育目标不明确,“教学产品”偏离了社会需求。 4应用型统计人才培养模式浅谈 4.1理论-实践-应用相结合。当前统计学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形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使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实践环节的缺少又使得学生的所学很难和实际工作接轨。因此,财经院校应该(1)重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多学科交叉渗透,如统计定量分析方法特别要与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现代计算软件的应用结合起来;(3)突出“理论实践结合,课内课外并举,知能品德兼修”。 4.2统计教育要实现多元化。财经院校要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践教学体系,如(1)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包括理论教学课程和独立实验课程等;(2)综合性实践教学,包括综合性课程设计、专业知识实习等;(3)探索性实践教学,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统计学专业知识探索性地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财经院校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弹性教学和考查方法。即在开设必修课程之外,多开设选修课程,让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专长进行发挥,实现统计学人才的多元化发展。 5 结语 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是统计教育的目标,也是经济发展的目标。统计知识能有效用于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知识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培养复合型统计应用人才是统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统计素质和统计理论知识为主线,以应用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根本,以岗位设置为依据,培养出统计素质高,统计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统计应用型统计人才。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对统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改革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措施。 [关键词]统计学专业 实践教学模式 应用型人才 随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一般来说,大众教育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型极强的学科,因此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也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多年来,统计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还差强人意,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难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因此,对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和迫切的。 一、当前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学时分配不足 实践是学生了解理论和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动力源泉,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要条件。但是在目前大部分院校统计学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实践学时所占的学时比重都较低,导致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无法全面顺利开展。 (二)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仍占主要地位 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和参与程度不足,更注重理论教学的研究和教学,重理论推导和介绍,轻方法应用和操作,甚至有些教师自己的实践能力都相对偏低,这就导致学生对概念公式非常熟悉,考试成绩很好,但缺乏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不能结合相应的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实践应用能力欠缺,动手能力很差。 (三)实践教学形式陈旧单一 当前的实践教学仍是以实习为主,有的院校会将学生集中派往实习基地进行参观,由实习基地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多是讲解理论知识,或进行一些毫无技术含量的简单工作。这样背离了实践教学的初衷,学生大多走马观花,认为与课堂上的学习方式类似,所学的现代统计理论和方法无法与实践相结合,实习毫无意义。有的院校不具备实习基地,只能要求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实践,以至于部分学生弄虚作假,白白浪费了实习机会和时间。 (四)实践教学内容不规范 对于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不同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质量参差不齐,水平有高有低,导致学生难以适应,而且绝大部分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无统一教材和教学规范,这就容易造成内容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差,不利于与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相适应,也不利于优秀的实践教学内容推广。 二、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一)实施探究式案例教学模式 所谓探究式案例教学模式是通过介绍实际问题中提炼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案例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案例引入、进行探究、解决问题、灵活运用的过程,对实践中遇到的某些具体问题抽象成统计学案例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深化研究,将教师的引导、学生兴趣、教材的示范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理论知识的必要补充,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国际上十分重视案例教学,我国的很多教育工作者也将目光投向了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应更多地结合院校的专业背景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来编写案例,设计教学方案,使学生在课堂上就开始接触实际问题,为将来的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课题训练模式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实践内容按难易程度和教学要求编制成各种规格的课题,由学生自行分组进行课题研究。这里的课题,可以是应用软件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也可以是一个社会调查方案的编制实施,例如,在校学生的月生活费用调查,图书馆的利用率调查等,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并且学生能够从中体会课题的完整研究过程,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和深造。 (三)重视统计工具的使用 先进统计工具软件的使用是对传统统计工作的一个变革,也是学生今后在从事统计工作时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熟练掌握至少一个统计分析软件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统计软件的应用不仅仅包括统计软件的操作过程、程序编写和结果读取,更重要的是数据预处理,以及考虑到问题背景后进行的统计模型的选取,这也需要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指导实践。目前应用广泛的统计软件有SAS、SPSS、EXCEL、R等,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掌握一门专业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这对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是极为有益的。 (四)课程实验紧扣理论教学内容 高等院校的统计学专业都会开设统计学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如统计学原理、抽样调查、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这些课程的理论性强,学生对某些重点、难点不易理解和掌握,这时,不妨针对每门课程划分出相应的实验学时,编制紧扣理论教学内容的实验资料,在讲授相应知识点时,可以在实验室里引导学生利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验证式实验,或者安排学生在开放实验研究中进行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对抽象知识有个感性认识,加深理解,培养学生对各类统计基本方法的掌握和灵活应用,以期提高学生的基本统计业务能力。 (五)开展假期社会调查活动 社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可以参与企事业单位组织的调查活动,也可以采用自行命题的方式进行感兴趣问题的调查,还可以参与一些活动主办方委托的调查。学生通过对某些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能够提高对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迈进。 (六)强化校外实习作用 具有校外实习基地的院校尽量与实习单位协商,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日常统计工作中,而不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例如,实习基地为某地区的统计局时,如恰逢普查年度,可以给学生进行相关培训之后,选出综合能力强的学生,由单位派出到基层进行相关的普查工作,或者协助工作人员进行普查。目前的统计工作大部分开始使用新型的仪器设备,学生在培训中对此接受能力较强,能够胜任相关的工作。当学生处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对专业知识才有着感性认识,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课堂上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实施运用,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学生将来踏上工作岗位有相当大的益处。 (七)严格规范毕业论文环节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是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体现,是学生进行初步科研工作的开始。选题、分析研究、成果总结和最终成文的过程,能够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考查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毕业论文环节严格要求也是对学生认真负责的体现。 三、结语 以上是关于统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一些看法和建议。在统计学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和应用型统计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通过统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来保障应用型统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来提高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才是统计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有效运用各种现代统计工具,从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入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 摘要: 本文将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CDIO理念巧妙的结合,对于国内外统计学发展及CDIO理念做了详尽了解,阐述了两者结合的必然性,为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CDIO;应用统计学;实践能力 1 统计学的发展及现状 2011年2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设在理学门类中,编号为0714。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统计学成为理学门类下编号为0712的新的专业大类,并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方向的名称:统计学(071201),应用统计学(071202)。这两件事情使得统计学科终于独立出来,成为能够壮大发展的学科。正如袁卫教授指出的那样,现在是统计教育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间点,若说“机遇”是美好的远景,那么“挑战”却是摆在面前不可回避的现实。 我国统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初期的清朝末年,在20世纪中叶(1951年至1978年),我国统计工作与统计教育完全照搬苏联的模式,直到90年代,我国统计学界才基本统一了共识,发展“大统计”,发展“理学统计”。 在21世纪初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建设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与资本成为21世纪财富的直接源泉,不论是工业领域还是社会、经济甚至是医药卫生领域,对于数据分析处理的需求显著增加,与此同时,统计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也凸显出来,人们不相信权威部门的统计结论,这不仅是政府的悲哀,更是我们这个社会每个成员的悲哀,也进一步说明,统计工作的工作成效还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归纳起来应该是以下几点:①目前,我国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信息量小、方法不透明,大众无法用同样的数据进行检验;②社会对统计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报表整理”、“指数计算”等描述统计的认识阶段,统计工作者还有很大的工作空间;③统计人才教育在多年的继承与改革中,依然还没能将“统计实践能力”的教育加以实现;④统计学专业学生在本科的学习阶段,依然对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十分茫然,更谈不上有意识的自我培养了。 2 CDIO理念的发展 “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工程教育领域却得到了极好的发展,不仅有先进的理念,而且具有可操作、易评估的特征,特别是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可,这就是CDIO工程师培养体系。 所谓的CDIO,是指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CDIO教育理念是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实践、理论课程之间有机知识关联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以主动的方式学习工程学。而CDIO教育期待达成的目标是:使学生对技术产生的知识源泉有更深刻的理解(Educate students to master a deeper working knowledge of the technical fundamentals),使工程师成为新产品、新系统的创建者和运行者(Educate engineers to lead in the creation and operation of new products and system),让未来的研究人员了解其工作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Educate future researchers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and strategic value of their work)。可见CDIO理念所设计的教育目标是逐层递进的,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出的是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程师,其教育形式在于动手能力,教育目标的落脚点却是关于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创新欲望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CDIO工程教育改革项目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院校在校友、公司、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等的支持下,共同发起研究,旨在解决20世纪中叶开始显现出来的,由于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工程教育发展成了工程科学的教学,导致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变得越来越边缘化,结果学校培养出的本科生工程师们缺少许多现实世界中需要的实践能力,如: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和综合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等。2004年国际CDIO工程教育组织正式成立,迄今为止,已经发展成拥有25个国家81所院校成员的教育协作组织,而且组织成员间的交流仍然十分活跃。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以能力大纲和12条准则搭建起的工程师教育的新的框架体系,其最大的优点在于理念、在于方法论的性质,因此,CDIO教育理念至今在教育实践中都需要具体实施教育的工作者,认真构建指导教育的“能力大纲”,逐条贯彻12条准则。同时,这个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因为CDIO作为教育框架存在,而不是教育方法,它没有告诉教育工作者应该做什么。 我国是较早加入CDIO教育组织的国家,2005年起引入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2006年汕头大学加入CDIO国际合作组织,此后有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院校先后加入这一组织。2007年以CDIO工程教育改革为核心的“汕头大学工学院EIP-CDIO工程教育模式创新试验区”被批准为教育部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11月,中国CDIO网站开通,2009年,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设立了CDIO特色专业,每个专业获得80万元人民币的建设经费支持。中国的CDIO教育改革以这种自上而下的形式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目前着手于基于CDIO教学框架的工程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很多,有些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汕头大学的EIP-CDIO,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针对IT专业设置的TOPCARES-CDIO人才培养模式,浙江万里学院提出了基于IEC-CDIO理念的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这些成果起到了引领示范的效果。此外如熊和平、李曼丽、顾学雍等一批学者致力于对于CDIO理念的研究、解读和做法的介绍,推广了CDIO教育理念,而广大高校教师也自发的开始在自己的教育工作领域中实践CDIO理念,如陈启元等对工科大学生CDIO能力成熟度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张永林、张丽等研究了CDIO理念下统计学课程的教学问题。 正如熊和平所言,CDIO教育理念、教育改革的发展既有好的成果,收到好的社会认可度,也有不求甚解的不足之处,总之,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一个在理论和现实世界间架起一座桥梁的方法论,它是好准则却不是好兵器。当以CDIO为指导进行教育体系改革时,必须由专业教师将理论和行业实务能力需求相结合,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教育途径、教育载体、考评办法才能达到教学改革的目标。 3 CDIO教育理念与应用统计人才培养结合的必然性 从CDIO的教育目的与组成结构意义上看,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工程师的培养,而且同样适合理学应用统计人才培养的需求,因为困扰我国统计人才教育的恰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鸿沟,填补这个鸿沟的工作就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统计人才面对统计对象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并具有不断创新开发新技术的能力。 统计学科专业人才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稀缺人才,但是仔细观察世界发展的动态,我们会发现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使得统计工作者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极大加强,这使得原来耗时巨大的采集样本的时间越来越少,反过来,却对样本收集方法产生了需求,什么样的样本是信息量大的样本,怎么采集、如何分析是摆在统计学人才面前的重任。这也恰是工业界对工程师们提出的需求,也是触发CDIO教学框架构建的起点。因此说CDIO教育理念对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建立有着现实的指导机能。 4 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统计教育刚刚从其它学科中分离出来的,原有的体系被打破,新的体系还远未建成,更别说有成熟的人才培养框架。 尽管李壮壮、魏传华、向书坚、陈树良、刘建宏等人都对统计学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不同侧面的研究,得出的现实结论基本一致,那就是培养实践能力强的统计人才是当务之急。许涤龙对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做了专门的研究,孙学光等通过对第十五次统计学会议的总结,也使人们对当前我国统计学界研究领域的内容有所了解,这当然也是统计工作者们未来的工作领域。 由此可见,在统计教育领域中存在着理论教育与实践能力教育间的巨大鸿沟,如何填平它,是统计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就现有的资料来看,专门研究统计人才应具备怎样的实践技能、如何培养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未有报道,这是值得探究的领域,是统计人才教育必须跨越的困难所在。 5 研究现状 由于本校2012年9月,才招收第一届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生,所以专业刚刚起步,人才培养方案也在逐渐摸索构建,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 在这样的前提下,本人已经指导本专业学生参加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这次参与项目,从初期的选题、立项,到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设定、运行模拟,培养了学生的真正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实践能力,也就是CDIO理念下的实践能力。 这只是刚刚开始,我们计划以CDIO理念为指导,走访其他院校进行调查研究,将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实践能力与素养调查清楚。在CDIO理念的指导下,构建能力培养载体、设计能力培养环节,达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的教学构架,以及评价教育效果和学习成效的机制。 通过我们的努力: ①培养的应用统计人才应具备:1)具有深厚的科技统计专业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及较强的科研能力;2)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操作能力;3)具有良好的写作基础和表达能力;4)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5)通晓国际统计惯例;6)具有现代统计意识、风险意识和国际意识。②最终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理论框架,为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服好务。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经管类专业“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应用统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能帮助管理者高效准确地进行数据分析,进行管理决策。然而目前经管类专业的“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着缺乏与统计软件有机结合、老师讲课枯燥难懂、小组作业搭便车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文章分析了结合统计软件开展应用统计学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式和途径,如选用应用性较强,结合统计软件操作的教材;分小组完成课后习题并抽查个人进行讲解,杜绝搭便车现象;采用案例教学法加强学生统计学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应用统计学;经管类专业;统计软件;案例教学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它几乎被应用到所有的学科领域[1]。作为一种决策工具,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数据分析,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促进企业管理持续改进、不断创新,因而统计技术能帮助企业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有效性,如在设计阶段的市场预测、可行性分析、方案设计、小批量生产等;在销售阶段的营销策略研究、预期销售额的测算、顾客回报率的评价和风险分析等[4]。因而,应用统计学课程被设为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对经管类的学生而言,培养其统计思维,训练其应用统计方法,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社会经济和管理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但长期以来,统计学的教学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其结果是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公式概念,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欠缺,不会用统计方法或滥用统计方法的现象特别严重。利用统计软件Excel和SPSS在经济管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结合Excel和SPSS开展统计学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经管类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与统计软件的有机结合。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统计软件在统计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但目前的经管类专业统计教材基本上都遵循从基本概念到计算公式、例子等编著方式,形式上更像数学类教科书,具有丰富统计学案例及计算机软件如Excel、SPSS等为工具解决统计问题的教材更是凤毛麟角。而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是对基础强调得比较多,软件介绍以及上机操作应用较少,学校不安排实验课程或实验课时量较少,这使得统计软件的应用成为统计教学中的瓶颈问题,这一问题与市场的需求相违背。 二是经管类学生数理基础较薄弱,在学习应用统计学前,就对课程产生恐惧感,认为该门课程枯燥难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学生基本上会为了应付考试而对概念和公式进行死记硬背。大部分高校统计学的教学方式仍采用传统单向灌输方式。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老师“一张嘴”、“一支粉笔”在“黑板”上推演,学生则在课堂上“埋头记笔记”,课后“背概念”、“做习题”等,课堂气氛较沉闷,这种机械式“教”和“学”的方法不利于学生统计思维的训练机统计分析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要的经济管理人才的新要求不相符合[6]。 三是高校经管类课程基本上都采用了小组案例分析或小组作业讲解的教学方式,然而小组内完成作业的往往就一两个同学,搭便车现象无处不在,掌握所学知识点的也往往就一小部分同学,小组作业变得华而不实。 二、结合统计软件开展应用统计学教学的必要性 如前所述,经管类专业“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应用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相背离。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解释统计资料,并能从中得出结论的基本技能。教师在讲解应用统计学这门课程的时候,应紧密结合这一目标,尽量减少数理上的推到论证,着重讲解统计方法的应用及其在计算机上如何实现,让学生在Excel、SPSS等计算机软件操作过程中去体会数据整理、分析的统计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统计理论讲授的枯燥性,统计软件的将统计数据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Excel2007或2010、汉化版SPSS操作界面友好,操作方法简便、输出结果简洁,还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美化。最重要的是Excel和SPSS只需要掌握基本的概念和方法就可以进行统计分析,省去了人工进行复杂数学计算的过程,也省去了画图的过程与时间。而且Excel和SPSS更注重菜单式操作,不需要编程实现计算,学生更容易掌握。顺应统计学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对统计人才的能力要求,结合统计软件开展统计教学体现了以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切实提高学生统计分析的能力。 三、结合统计软件开展统计学教学的方式与途径 1.选择适用的教材 不要选用数理推导过多的统计教材,而应加强案例教学,侧重介绍统计方法的适用性和对统计软件的输出结果进行解释与推断。国内教材如贾俊平编著的《统计学基础》内容编排得较为不错,注重案例教学,但只有一些基本的Excel操作步骤,缺乏SPSS软件的操作步骤。然而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结合统计案例,通过Excel和SPSS软件来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吸收和消化。比如,讲解关于调查问卷的设计,如果纯粹从理论上讲解问卷设计的方法、原则,难免落于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可以拿些现实中的问卷以幻灯片的形式放映出来讲解、剖析并组织学生讨论,这样的教学形式更鲜活生动[2]。当然,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统计学案例的准备以及在Excel和SPSS软件中演示也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分小组开展统计学基础学习与课后巩固,并采用抽查组内成员的形式进行考核 对于经管类学生,开展这门课程的最重要意义是使他们形成统计学思维,利用统计学来解决实际的经济和管理类问题。因而在对应用统计学这门课程的考核,不应仅仅停留在基础理论概念等的考核上,更重要的是考核学生对方法的掌握与应用程度[5]。结合我院学生应用统计学学习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完成作业,抽查个人到讲台完成习题讲解的方法来完成考核。具体的考核方式有以下几个步骤:1)将全班同学按5-7人的规模进行分组;2)每完成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就给各小组布置上机操作的作业;3)安排习题课,从每组中抽点一位同学讲解老师布置给所在小组的作业;4)要求学生不仅小组完成作业,而且组内成员必须掌握解题方法,并且能讲出来让全班同学明白;5)根据学生习题讲解的表现情况给出相应的成绩评定,并把此成绩作为小组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种方式,加强了团队内的合作,迫使组内的同学自己动手操作,掌握数据分析、数据解释与数据推断的过程,杜绝搭便车的现象。而且以小组作业的方式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自己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一方面分享了学习经验,巩固了应用统计学的基础,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总结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 3.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将采集到的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的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案例,以供学生们分析、思考、讨论并作出各自判断的一种教学模式[3]。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统计学的案例教学法可分几个阶段进行: 1)案例讨论前的准备阶段。教师根据课堂教(下转第243页)(上接第240页)学要求选好案例,在理论课讲解完成后,教师将相关案例发给学生,给予学生以充足的课外时间了解案例的背景,统计数据的构成,指标之间的关系等。师生双方的充足准备是案例教学成果的重要基础; 2)案例分析讨论阶段。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提出问题存在的各种可能性,探讨可利用的统计方法,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案例中提供的数据和材料进行分析、解释、判断,进行决策等。 案例分析过程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过程,教师要善于在讨论过程中启发和引导。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吸纳知识、运用知识的主动出击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分析应用理论知识的综合能力。 四、结论 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应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用适当的教材,使传统的理论教学与Excel和SPSS等软件有机结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分组展开统计课后练习与知识巩固,使学生养成互帮互助、共同分享,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合理设置统计案例,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经管类的应用统计学教师,应结合统计思想、统计软件和统计案例的教学法来进行应用统计学的课程讲授。不仅要有扎实的统计理论基础,还应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从经济管理的专业出发,设计符合学生专业的案例;具备熟练应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加强知识的深度,拓宽知识的广度。 应用统计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重视对软件输出结果的理解和分析,对统计分析结果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的解释比工具的掌握更为重要。做到让学生学会用数据来分析管理的现象和经济意义,为决策提供参考的依据。顺应社会对统计人才的能力要求,切实提高学生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学更加突出实用性,突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统计学》是高职管理类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根据该课程的特点,采用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更适合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统计学 高职教育 《统计学》是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培养学生日常企业管理中的基本统计技能,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处理数据。基于执业能力的应用性教育,《统计学》课程必须打破旧的学科体系和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具体的单元项目化实践性教学为基本点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高职管理类学生的特点 (一)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生源整体素质偏低,起点不一,差别较大。 我国高职教育的生源类型较杂,包括三校生、普通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等,绝大多数是来自普通高中。这三类学生入学起点不同,文化、专业素质不同,甚至生理、心理素质也有差别,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素质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教育难度较大。 (二)高职管理类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高职管理类学生都是文科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习惯较差,对《统计学》、《经济学》等与数学关联性较强的课程兴趣不大,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统计学》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思路与实践 (一)项目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坚持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于一体,按照企业管理中统计工作过程编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1.以企业管理中的统计工作岗位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2.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内容;3.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围绕任务的解决设计教学活动;4.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5.根据本课程特点和职场岗位的要求设计课程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 (二)项目教学的设计步骤 1.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形成若干教学项目。 《统计学》主要培养学生四大基本能力:调查方案设计能力、调查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能力、调查报告撰写能力和创造性运用资料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本课程的教学总体目标是:①知识目标: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方法、统计调查的方法、统计整理的方法以及统计分析的常用方法和常用指标的计算。②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调查方案的设计、调查问卷的设计;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调查方法进行统计调查;能够运用计算机手段进行统计资料的整理;能够正确运用EXCEL软件编制统计表和绘制统计图;能够运用静态分析指标和动态分析指标进行统计资料的分析。③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诚信、公平、敬业、服务、团队协作精神。 根据以上学习目标,以统计工作任务为线索将课程内容设计为三个项目:①统计调查;②统计整理;③统计分析。 2.基于工作过程,将各项目分解成若干任务单元,在任务驱动下,运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实际操作等方法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 3.在任务驱动下,实施教学。 以上只是对项目教学的典型“任务”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设计,接下来要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围绕任务的解决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三)项目教学法实施举例 以下以“统计调查”项目为例说明运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设计。 1.项目教学目标。本项目的教学目标主要是:①技能目标:掌握问卷设计技能,调查方案设计技能,调查技巧运用的技能;②知识目标:了解统计调查的作用和要求,了解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和格式;掌握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的特点和运用;掌握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的特点和运用;掌握问卷设计的基本知识。③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敬业意识、应变能力及沟通能力。 2.项目教学活动设计。首先,教师根据本项目的教学目标设计、布置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与要求,帮助学生理解任务。因为统计调查在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市场调查,所以本项目设计的任务可以是以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学校范围内模拟一次市场调查。其次,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调查方案、调查问卷,明确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方式。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制定的调查计划实施小范围的初步调查(调查对象大约10人左右),在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对自己所制定的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是否有缺陷进行检验,并对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进行修正。调查方案和问卷定稿后,学生再开始正式的大规模调查。在完成调查后,学生对本项目的成果——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进行展示与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及纠正。 实施项目教学后,考试方式也要进行改革。本课程考试改革的主要形式是,将统计调查及调查报告和汇报列入期末总成绩中,占总成绩的一定比重。统计调查内容要求学生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最终形成调查报告,并在班内做汇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考核。整个测试内容不仅检查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更是解决问题、与人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的综合测试,学生在汇报中要通过语言文字的组织,将调查结果进行展示,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检验和提高。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案例教学在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在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优势和遇到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从案例教学的4个组成环节入手,阐述案例教学在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在案例教学中提高统计学课程学习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 统计学;案例教学; 经管专业 1 引 言 经管专业统计学是该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之一,目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搜集、整理、显示和描述的方法,掌握各种数据分析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发现管理活动中的特点和规律,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能力。相对于理工科专业的统计学课程, 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更侧重应用,实践性更强,要求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的统计学理论及相关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在此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社会生活和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在高校经管专业,许多统计学授课老师毕业于理学专业,授课侧重于讲授统计学基础知识和题目计算,学生学完该课程后可顺利通过考试并取得不错成绩,但会经常听到学生有这样反馈:学了很多统计学理论和知识,除了为通过考试拿学分,不知在将来工作中有啥用。另外,在后续课程和工作中遇到很多实际问题时学生很迷茫,不知应用哪些理论和知识去解决。如何使学生将统计学知识和实际问题有效地联系起来,并找到合适方法有效地解决,是经管专业统计学授课亟待解决的问题。案例教学通过对具体情境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在这些应用背景下分析可以采取哪些统计学分析方法,如何应用定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地连接统计理论和实践,重点培养经管专业学生的统计思维和应用能力。 2 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是指将案例应用于教学,使学生能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概念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环节包括引入、讨论、实践和评价,如图1所示。 与统计学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案例引入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一方面,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是一门由概念、原理和方法构成的理论课程,具有高度抽象、逻辑性强的特点;另一方面,搜集的数据来源于实践,管理者面临的管理活动丰富多彩、瞬息万变。案例教学将统计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以案例演绎统计学概念和原理,把枯燥的理论概念变为生动的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案例的引入直观具体,可提高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案例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向职业生涯发展过渡的能力 案例中的典型事例,都是为了说明具体问题而设立的,一方面通过案例来诠释统计学概念和原理,另一方面通过对数据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让学生自行发掘数据规律所在,从而提出决策方法,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运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统计学课程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主要以团队形式工作,通过案例教学的4个环节,不仅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交流、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锻炼,这些素质在经管专业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也非常重要。 2.3 案例讨论和案例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学参与性,加深学生对概念方法的理解 受多年教育体制的影响,高校的统计学课程往往以教师为主进行讲授,学生养成了上课只记笔记,不思考不提问的陋习。案例教学中,案例的分析、统计方法的讨论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帮助学生加深对统计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3 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遇到的问题 在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价值越来越被认可,不少经管类院校在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始实施案例教学,或开展软件应用实践,安排课时让学生上机分析数据;或进行专题性、综合性实践,在课余组织学生进行针对大学生的社会调查,这在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笔者在实际的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时遇到了以下问题,使得案例教学无法有效开展。 3.1 教师自身条件的限制 担任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往往来自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理论知识较强,在实施案例教学时,引入环节倾向于结合案例讲解统计概念和理论,而不分析应用背景,讨论环节倾向于对问题自问自答,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实践环节注重软件应用能力实践,忽视综合性实践,评价环节注重卷面成绩,忽视案例参与的评价,使得案例教学变成案例罗列和讲解,流于形式。 3.2 学生不适应案例教学 对于本科生而言,他们有可能是第一次接触案例教学,学生们对教师布置的各种任务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参与案例讨论和撰写分析报告。在案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习惯坐着听课并记笔记,课前不准备,课堂上不作为,案例分析和讨论往往依赖于小组中的 “核心”成员,致使案例教学陷入两难窘境。 4 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完善案例教学法的对策 对于经管专业的学生而言,统计学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帮助他们学会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单纯通过案例讲授统计概念和理论。因此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中要从教学目的出发,重点解释应用背景,同时在案例教学的各个实施环节中,及时发现学生不适应的问题,帮助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中,这样才能发挥出案例教学应有的教学效果。 4.1 案例引入环节 案例引入旨在通过案例使学生理解各种分析方法的应用背景。 例如统计学中“方差分析引论”的学习,对于经管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方差分析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使用方差分析,而不是方差分析中抽象的基本概念。引入“对某大学图书馆使用情况调查”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先讨论“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到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情况”,结果为年级、学科、性别等;再提出问题“如何衡量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情况”,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为可调查“月平均到馆次数”。方差分析可以解决的问题是检验某个因素(如年级)对某事物(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情况)是否产生了影响,前提是“因素”应为分类型变量,“某事物”应量化为数值变量,统计概念关系如图2所示,方差分析通过检验不同年级的学生月到馆次数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得到年级是否是学生使用图书馆情况的一个影响因素的结论。 从案例的角度出发,引导经管类专业的学生首先掌握分析方法的应用情况和适用条件,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和系统的理论,在达到经管专业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也提高了经管专业学生深入学习统计学分析方法的积极性。 4.2 案例讨论环节 案例讨论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讨论和师生交流中帮助学生加深对统计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例如为了加深对方差分析基本原理的理解,提出检验方法比较的讨论题,为检验不同年级的学生月平均到馆次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采用方差分析(同时比较4个年级)和均值检验(4个年级两两比较)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异同点在哪。此类基础性论题可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课后分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学习资料查阅中实现对统计概念和方法的深刻理解,从而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4.3 案例实践环节 案例实践环节旨在指导学生通过完成各类实践活动进一步掌握统计概念和方法,运用所学统计学知识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实践活动包括软件应用能力实践、专题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活动,应按教学阶段依次开展。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进行软件应用能力实践,让学生学会用软件分析数据,帮助经管类专业学生从复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增强统计学课程学习的实用性。其次,章节学习结束后可进行专题性实践,鼓励学生结合新学统计方法进行实践活动。例如在完成方差分析的学习后,利用案例“本校图书馆使用情况”,要求学生分组展开调查收集数据,在专题性实践中掌握方差分析方法的适用情况和应用。统计学课程结束后,可安排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从学科专业的角度观察和发现问题,在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所学统计分析方法,解释和分析现实问题。比如开展“某企业的员工满意度调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在专业行业选取企业进行分析,金融学专业学生可选择某证券公司或某保险公司,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选择某旅行社或酒店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在融入专业知识应用的同时,指导学生加深对统计方法的综合运用。综合性实践活动的难度最大,要求综合运用所学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的组织和评价尤为重要,应及时对综合性实践过程中的每个阶段——确定调查方案、收集分析数据和报告撰写提供建议,并做出评价,提高学生严密思维能力、精确的表达能力以及定量分析能力。 4.4 案例评价环节 评价环节包括案例分析的评价和课程成绩的评定,旨在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统计学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效果。 针对学生不适应案例教学的情况,可以提供资源帮助解释及示例,并在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针对学生实施案例分析出现的问题提供建议、作出评价。例如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整个过程可分为确定调查方案、收集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3个阶段,在确定调查方案时,以“企业的员工满意度”为例,设计中不仅要考虑调查哪些项目以衡量员工满意度,同时要考虑采用哪种分析方法,指标应该设计成什么类型的变量,并从他们提交的调查方案中举例进行分析和评价,避免出现由于设计不当,而导致数据分析过程中无法实现调查目的。让学生深度理解如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融入统计分析思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应用能力。 此外,修改统计学课程成绩的评定方式,对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也起到不小的作用。传统教学中统计学的课程成绩只考虑卷面考试成绩,实施案例教学法,笔者采取以下课程成绩评定方式:课堂参与占20%,实践活动成绩占30%,卷面考试成绩占50%。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在提高自己统计学应用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课程成绩,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5 结 语 从案例引入、讨论、实践到评价,在统计学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且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分析了在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优势,并结合教学实践,从案例教学的4个组成环节入手,阐述案例教学在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实施案例教学提高统计学课程学习效果的对策。教师除了自身充分准备案例教学外,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案例教学法的目的与内容,调整统计学课程成绩的评定方式,让学生积极地而不是被动地参与到案例教学中,这样案例教学在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 高职高专主要是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技能的专门人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针对职业教育目标的特点,对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统计学的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综合考核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高专 统计学 教学 0 前言 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的科学,它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做出决策。由于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都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因而,统计方法的应用几乎扩展到了所有的科学研究领域。对于本科专业的统计学教学来说,主要注重于理论教学,而对于高职高专的专业则主要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学生具备利用统计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职高专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的目标,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对企业对社会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意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对于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类学生来说应用统计学的教学显得非常重要。笔者多年来从事应用统计学的教学工作,本文试对应用统计学的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1 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5年国务院做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因此,高职高专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专业目标来决定。既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技能,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二十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始发展职业教育以来,很多院校开始编写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统计学教材,目前关于高职高专的统计学教材种类繁多,但大多是在原有的本科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删改,内容陈旧,理论多,案例少,没有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不利于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所以笔者认为,对高职高专教材的重新编写是目前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取舍。 笔者采用的课本编排的内容为:概述、数据的描述、简单线性回归与相关、统计方法、概率论基础、离散概率分布、正态分布、抽样分布、估计、假设检验等十章。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些内容已在中学学习过了,比如在统计方法这章中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标准方差等,还有概率论基础这些内容都是文理科高考的必考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删除。另外,抽样分布以及假设检验等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而且不是很实用,所以建议删除。适当增加实用的内容,如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增加静态指数的分析,包括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等;增加动态指数的分析,包括动态数列水平指标、动态数列速度指数指标;常用的经济指数,如工业生产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零售物价指数、股票价格指数、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等实用的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较为完整地掌握统计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当今人们的学习、生活与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电脑,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也应该让学生学会使用比较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可以获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单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够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填鸭式”的或称为单向灌输式的,这样的方法有其优越性: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按照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控制教学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生对所学内容从感知、理解到巩固,都是在教师领导下进行的,教师完全控制课堂,掌握教学进度,可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正面教育的作用,一个教师可以教授众多学生,学生能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系统的信息。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教师只注重如何“教”,而不注重学生如何“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重能力的培养,考试主要靠死记硬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因此,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外还应结合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2.1 互动参与式教学法 它是指以提高实践能力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它的特征在于教学过程中的“沟通”与“对话”,注重于教学过程中“教了什么”和“学会了什么”,是一种提倡师生交流的教学指导思想,强调师生及学生互相之间开展讨论、交流和沟通;是一种是多向的、互动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从单纯接受者的角色转变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接受式学习改变为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提升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产生新认识、新思想和创新事物的创新能力。总之,互动式教学反映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交互、反馈和融合,使得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是一个对话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 比如在讲到抽样方法的内容时,如何理解系统抽样。大家知道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显得较为费事。这时,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叫做系统抽样。但如何进行系统抽样学生还是一知半解。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设计如下的问题: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调查本班学生的每月消费情况。每班选取两名学生参与调查。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参与、亲自动手,从而使学生真正领会统计学的思想。 2.2 社会实践教学 统计实践是统计理论知识的加深和延续,通过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从书本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实践活动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校内实践活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设计的课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确定统计研究的目的,制定实践活动方案;可以以教师或学生为调查对象,如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调查、大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满意度调查、大学生上网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调查等。对统计方案的设计、统计问卷的设计、统计资料的搜集、数据整理、分析知识的巩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把学过的专业知识更灵活地应用到实践中。校外实践活动主要是指让学生到企业或某一单位进行校外实习,如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规定的工厂实习等。学生可以实地调查,使用不同的调查方法收集调查资料,对资料进行汇总整理,然后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获得第一手感性知识。也正因为这样,学生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工作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属于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一方面它可以将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接触到各式各样大量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案例的解决方案不是惟一确定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案例应该选择与实际活紧密相连的,或反映国家经济发展的有代表性的以及全球热点问题,案例的选取还要结合专业的特色,比如对经济类专业来说,就可以选取恩格尔系数来说明结构相对数。这样经过精心准备的案例让学生对那些众多枯燥乏味的公式、概念产生深刻的认识,感到统计数字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产生对统计科学的浓厚兴趣。目前可以采用的统计学案例很多,教师也可以自编案例。 3 考核方法 教学效果如何,要通过考核来体现。要改变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改革考核的方法和内容,不仅要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基本技能水平,而且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新的考核方法更加注重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考核由平时作业、实践报告、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级部分构成;(1)平时作业占总成绩20%。平时作业有助于相关知识的加深与巩固,特别对于数学学科尤其重要。(2)实践报告占总成绩的20%,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更多地体现出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写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考核。(3)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0%。期中考试是对一段时间学习效果的检验,主要是笔试闭卷考试。(4)期末考试占总成绩40%。主要考查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知识的综合掌握程度。另外在考试时可以将繁杂的公式直接给出来,不要求死记硬背,这样就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能够让学生拿出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与实际相关的练习。这样能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测试评价。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金融人才已成为高校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简要阐述了安徽工程大学数理学院统计学专业(风险管理与精算方向)的专业建设实践,介绍了实践过程中的若干举措。 关键词:统计学;统计教育;课程设置;应用型人才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市场遭遇了1929 年以来最大的系统性金融海啸,全球经济放缓,我国经济也遭遇了巨大的压力。如何用科学的方法防范金融风险、制订符合经济规律的金融政策已引起政府部门和保险、银行、证券等金融单位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国内金融人才,特别是既懂金融又懂统计的复合型人才相当稀缺,高校首先应当担当起培养此类人才的重任。[1-3]与此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实践需要科学化和系统化的研究,安徽工程大学数理学院统计学专业(风险管理与精算方向)通过六年的努力,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 我校数理学院于2005年开始统计学专业(风险管理与精算方向)本科招生,专业设置围绕学校深度融合地方经济建设,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校乃至安徽省风险管理与精算学科的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使金融风险的量化、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更具科学化、系统化。 在专业建设之初,学校就将工作的核心确定为: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因为培养目标是塑造人才的方向和模式,是衡量人才质量的主要依据。顺应时展的要求,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由“人才供给主导型”到“社会需求主导型”的转变,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事关专业建设的成败。专业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为此,结合实际将我校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经济学与金融学素养,掌握概率统计、金融工程、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计算机应用技术,能进行统计调查与数据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有志成为高级统计师、金融分析师、精算师的学生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培养规格要求,使之能更好地体现专业特色和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适时更新教学内容 2003年11月,高等学校统计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颁布了《统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规范》,条例中明确了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布局与课程结构,对我国高校统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提供了总的指导思想。[4]为确保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按照“以理论为基础,强化实践应用,突出金融特色”的原则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1.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培养计划中包括必修和选修两类课程。学生毕业要求控制在190~200 学分之间,由必修理论课学分、选修理论课学分、公共选修课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学分、综合素质学分五部分组成。课程平台结构由四个结构组成。 (1)基础教育课程平台。本课程平台由政治理论、人文社科、军事法律、自然科学(学科基础)、外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类课程构成。其中必修课程65学分,选修课程5学分。 (2)专业教育课程平台。本课程平台由概率论、常微分方程、运筹学、数理统计、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定性数据统计分析、抽样调查、经济统计、统计预测与决策、随机过程、试验设计、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利息理论、金融工程、数理金融、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保险学、再保险、风险管理与保险、证券投资分析与案例、公司理财等课程构成。其中必修课程110学分,选修课程12学分。 (3)实践教学课程平台。本课程平台由军事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内容构成,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课程包括抽样调查综合实验、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会计电算化综合实验和“模拟股市”实验等,本平台需修满30学分。 (4)综合教育课程平台。由公共选修课和综合素质实践教育构成,其中公共选修课共设文史、社科、艺术、经管、自然科学、其他共六大类课程,要求学生至少选修5学分的课程;综合素质教育学分要求学生必须完成2学分,旨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该专业的课程又可分为三个模块:统计学与数学模块、金融模块、计算机基础及应用模块。统计学与数学模块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等,是基础,在前4学期内完成;金融模块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金融工程、数理金融、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保险学、再保险、风险管理与保险、证券投资分析与案例等,是特色,贯穿2~7学期;计算机基础及应用模块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程序设计、统计软件应用与开发等,是必要支撑,在2~7学期完成。 2.适时更新、充实教学内容 新世纪科技发展呈现交叉渗透和数量化的特点,出现了许多交叉、边缘学科。为使适应新世纪科技发展的形势,为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统计背景的金融人才就必须适时地将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念引入课堂教学。 3.重视专业软件的教学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普及与发展,信息技术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统计学、金融及精算学科的发展,但同时也对本专业学生的相关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大部分高校,特别是有数理背景的高校培养金融精算专业学生时,强调了诸如Mathematica、Lingo等数学软件的教学。但是这对培养学生运用软件解决金融精算问题来说还远远不够。在学生三、四年级的课程中开设相关专业软件课程,如统计软件SAS、SPSS、R语言、工程软件MATLAB、保险实务模拟软件等,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应用这些软件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现在大部分金融实体所期望的。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经管类专业应用统计学的案例教学 【摘要】应用统计学运用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统计理论的兴趣,提高学生统计实践的能力.本文在分析应用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特点基础上,讨论了在统计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统计学;案例教学 本人在数学系,每年都要为管理学院中工业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土地管理等专业讲授应用统计学,30课时.在教学过程中,感触颇多.首先,课时有限,但内容多,概念抽象,公式难以理解;其次,不同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统计学在生活实践中应用很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综合以上情况,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案例引入所讲内容,围绕待解决的案例,展开知识介绍,并最终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同时,加强学生的统计实践机会,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统计能力. 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对一个包含问题在内的具体情境的描述,来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的教学方法. 一、应用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兴趣属于一种行为动机,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统计学是一门公认的难课程,学生对统计课普遍感觉枯燥无味、难学难懂.采用统计案例教学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结合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进行讲解,学生听起来感到形象、生动、有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每名同学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升华,能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 统计案例教学给学生创造了“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从课程的学习者转变为问题的解决者,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了如何利用资料来思考、研究并作出判断,赋予了学生充分表现个性的机会. 二、统计学和案例教学的特点 1.统计学课程的特点 (1)信息量大,结构复杂 首先统计学的概念比较抽象,分类过于繁杂,学生普遍没有接触过统计实际工作,对统计中的概念含义及作用不能正确理解,如,不少学生对平均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难以区分.其次统计学研究的是现实世界中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并通过对总体现象中各种数量关系的研究来认识它的内在规律性.每一个统计原理都有对应的现实素材,同时又以数学形式来表述.统计推断部分中的不少公式都需要有微积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础,如在讲授最小二乘法中的参数的计算公式的推导需要有偏微分的知识,虽然高职的要求是学生能熟练地使用公式,对公式的推导都不做要求,但这也给学生的理解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每种指标计算一般是按公式去讲授,学生很容易把每种指标孤立地去理解或纯粹作为一种数学公式去掌握,而不能正确理解各指标间的联系及不同作用.再者各章的统计分析方法相对独立,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条件、指标体系及分析步骤. (2)应用性、实践性强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和应用性学科,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统计学的生命在于应用,统计的价值和魅力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中才能得以体现.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公司、企业的经营和决策、科学研究等都越来越依赖于数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已经成为各学科领域研究的基本方法.现代统计学教学中鲜明的应用性已成其教学的主要方向. 2.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1)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其效果是不思进取、缺乏新意.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各抒己见.学生之间能进行信息交流,会积极思考,相互启发、讨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对抽象的理论知识有更直观、透彻的理解. (2)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传统讲授法是教给学生正确答案、下结论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则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案例与教科书上的例题不同,例题的作用是单一、有限的,通过例题只能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方法及计算公式,而案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能让学生了解、分析问题的思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应用什么理论和方法,需要什么数据,怎样解读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和措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导演”作用 在传统讲授法中,教师的角色是讲解员,强调对学生的“单向”传递,教师的责任在于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很少.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他要指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课前要精选案例,课堂上要组织案例讨论,并解决讨论中发现的问题,最后进行总结,对整个讨论情况作出评价.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的知识“单向”传递,而是师生之间思想、心得、智慧的“双向”交流,教师与学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把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混淆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究等形式进行教学.其目的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采用案例教学时要注意,不要把案例教学当成是举例教学.案例教学要把学生放在实际的环境中,让其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讨论、交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居于主要地位.而举例是使一个较难理解的理论通俗易懂,是辅助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在举例教学中,教师居于主要地位. 2.利用多媒体辅助统计案例教学 在实施统计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多媒体手段配合案例教学,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统计图形、统计图表,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与传统黑板加粉笔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还能节约板书时间,增大课堂信息量,而且图文并茂、动感强的课件又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3.将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 案例教学能帮助学生贴近工作实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实战能力,特别是通过实际情境的模拟,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思考、讨论、交流和总结等活动,能引导学生把案例问题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统计学原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案例教学也不能代替系统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需要与课堂讲授方式相结合,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充分展开案例教学. 应用统计学专业论文: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应用型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建地方高校,广西财经学院统计学专业在借鉴国内外办学经验基础上,找准定位,对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教学方式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 关键词: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课程建设及其一般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建立起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以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这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作为新建地方院校的广西财经学院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文结合该校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一、围绕应用型人才类型定位,科学制定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教育部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经济管理类统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结合广西财经学院实际,我校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经济学、管理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思想,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具体表现为“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培养目标要求。“宽口径”是指所培养的学生有广泛的适应性,既是统计人才又是经济管理人才,其知识结构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厚基础”是指所培养的学生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统计学基础、计算机基础和数学基础,增强学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重应用”指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应用型经济管理统计人才,要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经济理论和统计方法去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包括调查研究、分析和预测和参与政策咨询和决策的能力等,体现了作为方法论、管理工具的统计学学科性质;“高素质”是指所培养的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素养、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2.以“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框架构建应用型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知识、素质、能力一体化教育的思想,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一是保证统计学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学分,夯实专业基础;二是给足统计学专业主干课程学时、学分,力求专业主干课能讲深讲透;三是强化实践教学,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四是突出统计学专业“市场调查与定量分析”核心竞争能力培养要求;五是邀请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更好地适应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从2006级统计学专业开始,我们按照学校的统一架框要求,按照“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框架构建了应用型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双体系”是指在人才培养中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构建教学与科研互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其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数学、计算机和经济学、管理学等重在夯实专业基础;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为学校各专业统一规定的军训、就业指导等实践课程,模块二则是根据统计学专业要求设置的独立实践实验模块。“双平台”是指加强通识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精神和修养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平台,以及帮助学生拓宽口径、加厚基础,以适应专业和人生发展的统计学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等8门,约占理论课程总学分的25%,该模块作为统计学专业核心内容,既保证了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教学,也突出了统计学专业的核心知识、能力培养。“多模块”是以“双体系”、“双平台”为基础支撑,按照统计学科专业的服务方向和人才规格要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特长、人生志向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设计多个不同的学习模块,即“社会经济统计”、“市场调查与数据分析”、“风险管理与精算”三个专业方向,让学生自主选择,因材施教。三个方向的课程设置,既突出本方向的知识、能力要求,也考虑到了统计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1.整合、优化实践课程体系设计,突出统计应用主线 从2005级到2009级,我们每年都在不断总结、逐步完善实践课程体系设置,到2008级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实践实验课程学分超过总学分的26%。实践实验课程包括两方面:一是独立实验实践课。以ERP(企业资源计划)为平台,构建以统计核算、分析为主,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相互支持的企业实践课程群,使学生了解、把握企业的创办与整体运作,用数据解读企业经营,此课程群包括ERP沙盘模拟对抗、创业计划实训等。同时,结合统计工作过程,设置了SPSS软件应用、统计分析综合实训等独立实训课程,从应用计算机技术处理数据到分析报告撰写进行强化,加强统计学专业核心能力的掌握。二是课内同步实验实践课。主要包括专业主干课程的课内同步实验实践课,如多元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的课内实验,一般安排本课程总课时的1/4课时,主要实训内容为EXCEL、SPSS应用、课程论文等。 2.加强实践教学的基础建设,为学生提供实战型实训平台 实践教学的基础建设重点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是校内实验室建设。这几年来,我校重点建设了一批专业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并努力使其成为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产学研创新实践基地。统计学专业建成了自治区级重点建设实验室――财经科学实验中心分室的统计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以及目前广西高校唯一的市场调查与数据挖掘中心,配备了SPSS、CATI(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等先进统计教学软件。二是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实践教学基地等多个实践实训基地,每年安排统计学专业学生到基地实习,参与实习单位研究项目的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等工作。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在共同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我们一方面吸引和聘请基地依托单位的专家和相关人员一起参与实习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管理;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我校作为广西高校唯一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的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帮助基地依托单位开展职工统计业务及软件应用培训等,合作开展项目研究与开发,使实习基地同时成为人才培训和师生科研的基地。 3.充分利用好课外实践创新平台,课外实践创新活动纳入本科教学全过程 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需要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等第一课堂,还需要结合统计学专业特点,积极指导、组织学生开展学术讲座、创业大赛、市场调查和数学建模等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外实践活动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这对于促进统计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明确统计学专业学习目标,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等具有积极意义。这几年来,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的主要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有:一是开展学生科研项目立项,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另外,也吸收了一些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二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三是组织学生参与广西统计信息服务中心、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实习单位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等统计工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培养了实际工作能力。四是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增强学生的就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如会计从业资格、统计职称等,邀请政府部门、企业高管或相关业务专家到校开展专题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此外,为了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指导学生学习和成才,我们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业和就业等各方面进行更系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4.改革毕业实习方式,强化毕业论文(设计)的现实性和专业特色 针对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毕业实习难、分散形式效果较差的现实,我们在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的同时,逐步改革毕业实习方式,变“放羊式”毕业实习为集中实习为主、集中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切实提高实习效果。对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一是改革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将社会实践、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学生平时的一些竞赛活动与毕业论文紧密结合,使学生较早了解毕业论文的有关要求及素材积累;二是向实习单位或用人单位征集部分毕业论文(设计)现实问题选题,并且适当邀请实践基地部分专家或业务骨干参与学生毕业论文指导,通过毕业论文撰写为实际工作部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是进一步强调统计学的专业特色,要求论文必须用数据说话,以检验学生综合统计分析能力,减少抄袭现象的发生。 三、整合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建设,突出实践应用 根据统计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要求,以打破“学科本位”,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我们对课程体系的各知识点进行合理梳理、归类,特别是对统计专业课程中内容交叉重复部分进行整合,进一步明确各门课程内容归属,合理确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不重不漏,课程内容更科学适用。之后,将各门课程按照内在联系和教学要求归并成若干个课程模块,分块建设。制定分阶段课程建设规划,重点是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案、电子课件、参考材料、试题库、课程网站等内容,进而形成了每一门课程完整的课程档案。 在教材的选用与建设方面,对于专业课程,选用理论内容体系较完整、丰富,与经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实践性强,面向21世纪的优秀新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或国外优秀教材;对于实践课程,目前部分选用兄弟院校现成教材、实验指导书,部分实训教材通过自编完成。下一步,我们计划用1-2年时间完成本专业完整的实践教材体系建设,形成本专业特色系列实践教材,如统计学案例教程、商务研究方法与应用等。这些实验(实训)教材可作为一些专业主干课程的同步实验教材,也可作为统计学专业独立实验教材。 四、以人为本,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确定后,如何教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我们鼓励教师探索不同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近年来,我们尝试对《统计学》课程内容进行分模块、与非统计专业的专业教师合作进行教学,即将非统计学专业的《统计学》课程分解为“统计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统计理论与方法在本专业中的应用”两大模块,前一部分内容由统计专业教师上课,后一部分内容由统计专业教师和非统计专业的专业教师合作上课,将统计方法教学与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分析结合起来。在《统计学》(或《统计学原理》)教学过程中,试行“读(阅读)写(写作)议(讨论)讲(讲课)”教学模式改革。“读”是指在课外阅读统计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料,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读好书、会读书,奠定学生良好的理论素养和数据意识;“写”是指学生在阅读基础上,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撰写读书笔记、调查报告、课程小论文等;“议”是组织学生开展案例讨论、课堂辩论,实施交互式教学;“讲”是让学生充当教师角色,就统计教材或现实某一问题进行讲解,之后教师进行评议。分模块教学、“读写议讲”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统计理论方法与非统计学专业的专业学习、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分模块教学、“读写议讲”教学方式改革得到了学生普遍好评,教学效果显著。《多元统计分析》、《市场调查与分析》等专业主干课程也借鉴此思路进行了教学改革,采取“课堂讲授+实验(实践)教学+课程论文”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写”(分析)的能力,强调统计理论方法在社会实践和现代经济管理中的运用。目前,我们正在针对不同课程特点,分别制定各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方案,将“重思想、重应用”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每一门主干课程教学过程中。经过上述训练,学生应用统计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研究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心理学专业论文:PBL联合LBL教学法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神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PBL联合LBL教学法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神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学生按照自然班级分为PBL联合LBL教学组和LBL教学组,通过理论考核及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PBL联合LBL教学组的学生综合解析成绩和总成绩均优于LBL教学组的学生,PBL联合LBL教学组的学生对此联合教学模式评价良好,认为此联合教学法最能提高主动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PBL联合LBL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专业神经解剖学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PBL联合LBL教学法;应用心理学;神经解剖学 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解剖学教学的目标要求有其特殊性,要求其加强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学习。因此,我校于2010年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第一学年下半学期增设了神经解剖学这门课程。但由于神经解剖学内容庞杂抽象、名词繁多、功能复杂等特点,它的“教”与“学”历来都被认为是复杂和困难的[1]。因此,何种教学方法是较适合教授应用心理学专业学习神经解剖学的,一直是我们近5年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是近年来深受重视的教学改革之一。PBL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相比,PBL教学法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自主学习以及组内讨论来解决问题,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2]。然而PBL教学法相对LBL教学法又有其缺点,比如LBL教学法较LBL教学法的课程内容含量较少,所学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又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等[3]。因此,PBL和LBL教学法各有利弊。根据国内外学者的报道,PBL和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似乎是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而如何根据专业的特点和授课对象的不同将PBL和LBL进行有机地、合理的结合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所要关注的问题。 本研究根据两种教学方法的侧重点不同,并针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特点,将PBL和LBL进行合理的结合,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神经解剖学的教学,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 对象以2014级医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40人为实验班,采用PBL联合LBL教学法。2013级医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42人为对照班,采用LBL教学法。两班人数、性别、及年龄方面无显著差异;两班入学成绩及入学后的系统解剖学考试成绩均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为保证教学的一贯性,两班的总学时不变。LBL教学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使用多媒体课件、结合临床事例对有关概念和内容进行阐述。PBL联合LBL教学组首先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模式,利用22学时主要讲述LBL教学组所教授的神经解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其后PBL联合LBL教学组的学生随机分为5个小组,进行18学时的PBL教学模式的讨论课。讨论课给学生提供6个病例,由老师收集和整理临床病例,设置自学及提供相应的思考题。其中前3个病例是神经解剖学授课过程中常见的临床病例,后3个病例涵盖了神经解剖学、心理学诊断及心理学治疗等内容。于课前一周将病例按小组发给每个学生,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教材,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查找相关资料和文献进行自主学习,并在小组内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完成讨论记录和课堂发言提纲。在课堂讨论上,各学习小组长将讨论结果用PPT做演示汇报,全班同学可以向发言者提出疑问,小组长可单独或连同同小组内成员一起解答疑问;此时,教师的角色起辅导作用,即倾听、引导和启发。最后授课者对各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并针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再次强调病例中所涉及的有关神经解剖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使学生对PBL教学思路清晰、提升信心。 3. 考核与评估 主要通过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进行。两组在课程结束后,采用相同试题考试,其中基础知识部分占65%,综合解析部分占35%,考试成绩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总成绩及综合解析题得分分析。PBL联合LBL教学组在课程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项目包括8个方面,每项分别用赞成(有帮助)、一般、不赞成(无帮助)3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价,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和观点,无记名如实填写。 4. 结果 理论考试结果见表1,对两组学生的综合解析成绩和总成绩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PBL联合LBL教学组的学生综合成绩和总成绩均优于LBL教学组的学生,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 5. 讨论 近年来各高校就PBL教学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实践,可以肯定PBL教W在医学教育中的积极意义。但由于专业、教学对象以及师资条件等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求我们在PBL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根据课程、专业、学生的不同探索出最适合的PBL教学方法。因此,我们根据本校医学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神经解剖学教学中进行了PBL教学法的初步尝试。 从以上结果看出,PBL联合LBL教学组学生的综合解析成绩高于LBL教学组学生,说明PBL教学法可直接提高学生的综合解析能力;PBL联合LBL教学组学生的总成绩也优于LBL教学组的学生,说明PBL教学法对学生的理论学习也有促进作用。这可能与PBL教学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关[4]。PBL教学突出了“课堂是灵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的教学理念,其教学过程中教师慢慢“隐退”,仅在关键时刻起到点拨、支架与教练的作用。PBL教学法采用问题和病例讨论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不断地思考,学生为解决问题需要查阅课外资料,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改变了传统的“我讲你听,我做你看”的传统教学方法,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PBL教学法让呆板孤立的知识片化作整体知识链,触类旁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学习效果。 而且,从调查问卷结果可看出,PBL教学法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点以及沟通与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提高或促进作用。这主要因为PBL教学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自主地、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十分容易地获得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信息;在此过程中,可使有关课程的问题尽可能多地当场暴露,在讨论中可以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加深刻。 然而,传统的LBL教学法也是不可替代的。一是,课程学时有限。PBL教学法花在前期准备工作上的时间精力大大多于普通的课堂学习。二是,学生背景知识有限。低年级学生由于还未接触过多的临床课程,对考试之外的背景知识尤其是医学知识认识有限,如果完全用PBL教学法较困难,严重的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LBL教学法不需要学生有很多的背景知识。三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由于我国的学生长期接受“填鸭式”教育,对传统教育模式形成一定依赖性,缺乏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如果不能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完成角色的转换,很多学生将会难以接受新式教学方法。 同时,PBL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PBL教学法要求教师不但对本专业、本课程内容熟练掌握,还应当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并要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师在PBL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控制课堂节奏。此外,教师应该熟悉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能力情况,这样才能规划好学习的重点、难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讨论提纲,选择出适当的临床病例,此为做好PBL教学的基本前提[5]。 综上所述,PBL教W法在神经解剖教学中的确有一定的优势,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大知识范围、提高学习效果等方面优于LBL教学法;但是完全舍弃LBL教学法,全部使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也是不现实的。正确的做法是在LBL教学法基础上合理使用PBL教学法,充分发挥二者的优点,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同时,PBL联合LBL教学法要求授课教师在备好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还要根据专业和授课对象的不同备好学生素质、心理心态、科学背景、展望等方面的课程,才能达到PBL联合LBL教学法的最佳效果。总之,PBL联合LBL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专业神经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心理学专业论文: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特色探索 编者按: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基地围绕“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以提高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质量为主线,以为省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己任。多年来,依托黑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平台,围绕“三个服务”的宗旨,以“院校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为主题展开了扎实的基础性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本栏目将连续刊发基地各研究团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期待为龙江高等教育智库建设作出贡献。 摘 要: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主要由实验、实习及毕业设计三个部分组成,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章从实践教学的特点出发,依据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以“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为例,以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宗旨,探索应用心理学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特色,培养综合性与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心理咨询与治疗 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集中在实验课、实习以及毕业设计三个方面。实验以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为核心进行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忽视综合性实验以及应用性实验;实习主要以见习为主,将原有的抽象的理论描述上升为实物的见证,W 生没有亲身实践,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是学生亲身实践的一个环节,很多学生应用实验室进行实验,抽取被试进行个案研究与群体研究或发放问卷进行实证研究。事实证明,仅靠毕业设计一项实践活动,很难达到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在就业中更加凸显其实践技能的欠缺。“21世纪心理学走向和人才培养”的调查发现,40%的专家认为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训练状况不达标,“缺乏实践,缺乏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心理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与质量。学生步入社会也验证了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衔接之不足的问题。理论知识讲授灌输痕迹明显。基于毕业生的反馈及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探索多途径、多渠道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如课堂教学演练、社会实践服务与服务社会等相结合,力图构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多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践教学在应用心理学专业中的定位 (一)应用心理学的实践教学 应用心理学的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其应用性,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的、学生亲身体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1]。它既包括使学生在理论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探索自然规律,掌握科学知识而开展的基础实验、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也包括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还包括学生以学以致用、走向社会为宗旨的社会实践活动(也称实习)以及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而进行的毕业设计。 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应与现代社会的人类生活发展需要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其实践性、综合性以及应用性。注重“宽基础、巧创新、强应用”,培养社会急需的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依据这一培养目标,形成以“实验教学为基础,课程与专业实习为补充,校外见习为延伸,毕业实习与设计为重点”的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总体框架。 (二)实践教学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地位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目前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的需求为指导,培养为社区、企业、学校、司法等部门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卫生、心理素养维护等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实验教学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应用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其应用性的不可或缺性,是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素质的首要特征。学生在掌握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下,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体系课程设置中,要充分体现社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的前瞻性。调查表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应用技能方面出现“瓶颈”现象。其实践能力的残缺制约着其服务社会的水平,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成才与发展。因此,加强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特色的探索,在市场就业竞争中彰显实力,也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本身得以强劲发展的根基。 二、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特色探索 目前,心理学实验摒弃原有的心理学教学实验中以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为主,忽视综合性、设计性与应用性实验的方式,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为例,学生用一学年的时间学习这门课,理论学了很多,但依然不能独立接待来访者,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如何减少这类现象的发生?自2006年起,我们着手实践教学的整体框架的研究,致力于专业特色的探索,努力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丰富完善,通过不断地实践、模拟、演练完善自身的操作水平,为做一名称职的职业心理工作人员,构建和谐的社会奠定理论与实践依据。 (一)课堂教学 以实践教学理念推动理论课程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将授课班级学生分成小组,每小组三个人,一名作为求助者、一名作为心理咨询师、一名作为观察者进行案例演练,每次演练时三人角色可以互换;将课堂教学时间分为三份,用一份的时间做学生案例演练、观察点评,两份的时间做教师理论讲授,每次下课前给学生留案例演练内容,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讨论、收集资料、预演。案例演练内容需要应用上一次课堂理论,既丰富了课堂理论,使理论更好地被学生吸收、消化、理解,同时使学生明晰所学理论的应用价值与应用技术、技巧,有 效地将理论与实际演练相结合,提高演练效果。演练结束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谈感想,教师点评、督导。 (二)实验教学 将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体系中剥离,形成独立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有独立的实验教学大纲、编制专业的实验教材,将实验考核成绩纳入学生的学业成绩中。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指导手册》,学生亲身体会每一个实验项目,依据自己的实验项目对操作程序、注意事项、操作技巧等要素进行描述,指导手册有助于丰富实验内容,进一步完善实验过程,并且可以为下一年级的学生提供可借鉴性理论与操作参考。该课程体系可增强学生实验教学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探究、合作与创新能力,使他们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实践中,将咨询关系的建立、系统脱敏、认知治疗、内观疗法、沙盘疗法等融进课程体系中。学生运用模拟咨询台,真正体会咨询的场景。授课教师、实验教师或实验助手可以在实验室小组之间走动,既便于个别指导,又有效节省重复实验所需时间。实验全部过程采用多媒体录像,学生可以针对疑难问题和诊断难点或咨询技巧反复播放录像,寻找问题解决的切入点。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好的实验项目作为样板,播放给下一届学生。教师督导、案例研讨、学生重复播放,细细品味,使自己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更上一层楼。 (三)实践教学 课堂演练与实验教学演练与现实的实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还需走出去,进行校外实践教学,深入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兄弟学校、精神卫生医院等。如同理论教学一样,每天安排具体实习内容,制订科学的、有效的实习计划,安排实习任务,制定实习考核标准,如撰写相应篇幅的咨询手记,初诊接待几位求助者,走上v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以及走进中小学生群体进行团队辅导等,使学生的校外实习真正发挥其效用。在原有的理论与实验教学基础上使其实践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提高学生的实际实践能力, 使学生不再成为实习机构的负担,能够真正将实习机构当作社会的一角,为实习机构提供人力援助,实现学生、实习机构双向共赢结局[2]。 (四)社会服务 以学生为主体,依托“心理咨询与治疗”实验课程,提高实验室的社会利用价值,定期对社会公众开放。如六一儿童节为小朋友进行心理测评、生命教育宣讲;教师节为心理健康高危人群开展减压宣传、为中高考学生进行考试焦虑调适、为残疾人朋友服务以及为边远地区进行心理支教等。将实验设计、实验功能应用于社会,同时使实验仪器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提升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合理整合资源,发挥专业特色,为社会服务,既锻炼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专业援助,学生在社会服务过程中不断成长。这为构建和谐社会、民众平和稳定的心态提供保障。 效仿国外一些高校的做法,使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去为社会服务100―200个学时,在服务这段时间,可以使学生的理论充分应用于实践,使他们真正体会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感受。将高校学科发展与建设同社会服务发展融为一体,满足社会发展对当代大学生自身能力的要求。 也可以同企业以及中小学等合作,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企业员工心理援助、中小学生考试焦虑调适、职业压力缓适,员工婚姻家庭、子女关系协调等。这些都是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实验中体现的项目,都可以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与企事业单位签订长期的合作项目,提升实验室的社会价值。将心理实验同社会紧密结合,使其科研成果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五)形成课程群 以“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为核心,构建应用心理学课程群框架。将人格心理学、健康与变态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学校心理卫生学、女性心理学、性心理学以及特殊群体心理学等课程融入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课程群教师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推进整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专业化的合作平 台,为实践教学服务。 三、结语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实践证明,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凸显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基于课内与课外的紧密结合、校内与校外的相互配合,以实践教学推动教师理论课程的讲授与课堂教学设计,提升专业特色,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既有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心理学专业论文:浅谈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摘要:《学前心理学》是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具有基础性、指导性和应用性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过于偏重知识系统性轻应用性、重老师的教学轻学生的学习等特点。要提高其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态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堂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树立学生的科学教育观;强化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 一、《学前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和地位 《学前心理学》是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具有基础性、指导性和应用性的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并能依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指导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 通过该课程教学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研究方法。 2.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表现及特点的基本知识。 3.掌握学前儿童注意、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智力、创造力、情感、个性和社会化等方面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的知识。 4.掌握学前儿童游戏、学习等活动心理的发展。 (二)职业技能目标 1.能运用学前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区分不同年龄段具体幼儿的心理特征。 2.初步具备根据幼儿心理特征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以及培养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能力。 (三)素质养成目标 初步形成对幼儿的喜爱之情,培养研究幼儿心理及行为的兴趣,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为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打基础。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前心理学》教学现状 《学前心理学》课程性质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该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相适应的职业技能和能力,为将来学生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但是因为本门课程知识较为抽象,使得当前高职院校《学前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课程教学重理论讲解而轻实践能力培养。一方面,从学时分配上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相对于理论教学来说,实训学时远远低于理论学时。另一方面,课程实训环节比较薄弱,形式比较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较少。 第二,课程教学注重知识系统性而轻应用性。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忽视知识的应用。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理论学习的难度,又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具体的实际工作相脱节。 第三,课程教学偏重教师教而轻学生学。教学方法上重视教师“教”的主导 作用,相对忽视学生“学”的主体性,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学的状态,积极参与和互动较少。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导致毕业生一方面缺乏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又由于所学理论与实际脱节,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能力支持,表现出人适应困难。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如何根据幼儿教育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进行《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建立突出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训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函待解决的问题。 三、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目前,《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已引起高职院校重视,但从总体上看,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过分注重学前心理学知识的教授以及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是对学前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和分析幼儿园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较少。针对以上问题,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升《学前心理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态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了学生真正热爱和学好学前教育学,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见习,体验幼儿园的生活,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书本理论知识,真正充分认识学前教育学的价值,进一步明确学习学前教育学的目的,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真正认识到学习学前教育学重要意义,增强他们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善于倾听不同意见,让学生共同参与,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乐学、好学。 第三,课堂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树立学生的科学教育观。为学生展现典型案例,可配以图片或文字,尽量形象生动,一步步把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自觉独立思考问题,从而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第四,强化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幼教理论知识融入幼儿的真实生活中,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增设教学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练习,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布置班级环境;组织学生表演智力游戏;根据一定的要求自制玩具等。第二,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时间,积累经验,提升教育技能。学生实习的内容可包括幼儿园每日生活的观察、对幼儿及教师行为的观察、观察幼儿教师的互动环节、如何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开展幼儿游戏等。学生在实地观察可以对幼儿园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与幼儿的接触,发现自身的幼教兴趣点,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心理学专业论文:“双创”背景下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摘 要:在国家创新创业背景下,针对教育领域中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实际需求如何改革当前我国心理学专业人才向创新实践取向的培养目标已经成为重要课题。本文从双创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出发,着重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育资源三方面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从改革的视角提出心理学专业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现路径和方向。 关键词:双创;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一、建设目标 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以育人为本、服务为宗旨、就业创业为导向,深入开展心理学本科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当前经济供给侧改革的转型期,针对于心理学专业本科生而言,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这成为培养心理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路径。由此,心理学本科专业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结构需求调查等行动研究,探索实战为主、理论为辅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照“创新创业特色专业”的专业改革思路,重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为抓手,突出实践教学,运用案例分析和项目训练教学法实行模块式教学。以双创教育改革为推力,拓宽专业视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和自主创业的主动性,最终实现“学中创、创中学、学创相长”的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建设内容 1培养方案 2016-2017学年开始,心理学本科专业新生实施新的培养方案,新培养方案突出并旨在推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密切融合。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学分占比60%,实践教学学分占比40%,实践教学学分中创新创业学分占比50%,每学年创新创业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10%。以学分银行的方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技能大赛等活动以及自主创业、、课题研究等活动均可折算。 为创新创业学分。同时,实施弹性创新创业学分制度,放宽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学分占比上限,允许学生超额的创新创业学分与理论教学学分互换。此外,实施弹性学制,为创客大学生开设绿色通道,包括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八年。 2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优化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方法,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以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双创能力培养为引导,积极推进专业课程教学,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使课程体系设置从传统的就业教育向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转变,重点建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消费者行为分析与用户体验、心理咨询与辅导三大创新创业课程群。在前两学年开设三大课程群的基础必修及选修课程,理论教学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专业技能与实践教学课程包括《心理统计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SPSS应用》等。后两个学年逐步开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消费者行为分析与用户体验、心理咨询与辅导三个方向的实践类必修及选修课程。其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群包括《人力资源发开》、《人事测评》、《组织行为学》等;消费者行为分析与用户体验课程群包括《广告与消费心理学》、《公关心理学》、《人机交互设计》等;心理咨询与辅导课程群包括《咨询心理学》、《异常心理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 模块化理论课程以动态阶段性学习来实现。本科一年级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采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在课前给出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关的材料,采用问题启发式、类比讨论式、内容专题式等教学方法,积极促使学生对概念和原理进行准确理解;本科二年级进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本科三、四年级进行建构性学习,第三年开始接受创新创业式应用技能类课程的学习。在双师型教师和创新创业导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职业兴趣为中心选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消费者行为分析与用户体验、心理咨询与辅导三个方向进行一系列职业技能训练、模拟创业设计竞赛以及合作协同式自主创业项目,力求实现每位毕业生在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精准就业创业 3教育资源 双创教育需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资源为依托。课程资源、实践资源、平台基地等教育资源的协同整合,统合孵化、培训、实践等立体化功能,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意识,激励并引导学生自主创新与创业,以实现心理学专业毕业生迎合于供给侧改革而顺利就业创业。一方面,建立心理学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资料库,注重收集或编制与时俱进、实用、科学的教材资源;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整合实践资源,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和孵化基地,充分利用福建省自贸区和福州新区建设契机,辐射福州地区企业、中小学和特教学校以及司法系统,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共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消费者行为分析与用户体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特殊儿童行为矫正训练等合作基地,确保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均能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三、改革途径 1.良好师资队伍: 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0人,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其中拥有硕士学位9人,博士学位1人,现已初步形成由不同年龄、职称及学历层次的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和科研梯队。同时本专业重视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形成了一支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师队伍。一方面,鼓励中青年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培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有双师型教师5人,占专任教师的50%。 2.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教学经验: 本课题参与者相关教师均具有普通教育学和教学论等理论层面的积累。在长期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听互评方式以及走出去方式观摩并参观多所重点高校心理学专业建设成果和教学设计,擅长在课程教学中使用启发式策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专业兴趣,积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指导教学思想,按照分层次、分模块的思路培B出可以胜任并从事科研、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心理咨询等方向的优秀人才。 3.厚实的教改成果积累: 目前,课题组成员已完成一项校级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建设,三门校级精品课程《普通心理学》、《普通教育学》和《人格心理学》的网络开发。相关教案设计有一项被评为校级优秀教案。经过十余年对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探索,有四篇教改类与国内核心刊物,约十余篇教改类于大学本科学报。 4.特色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支撑: 目前,本课题组有关成员主要负责校心理咨询中心的维护与运营、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基地以及校儿童发展中心与终身发展中心的开展。在专业实践教学方面与华侨中学、龙华职业中专、元樵中学、实验二小、福清监狱、莆田监狱、市法院以及相关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均建立长期的校企专业实践基地,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重要平台保障。 5.齐全的教学设施为保障: 本课题所开展的日常教学活动均配有普通心理学实验室、心理测量实验室、专业行为实验平台和团体辅导中心。一系列教学专用测量与实验软件以及硬件设备为本课题有效教学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同时,通过大学生创新课题和毕业设计,在相关教学实验室和平台均对专业研究方法的训练提供重要保证。 6.专业技能活动为扩展: 经过十多年心理学专业建设和发展,本课题组骨干教师定期为入学新生开展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讲座、专业读书交流会和考研就业讲座等多种形式的专业辅导,通过举办一系列专业技能比赛,如心理咨询模拟大赛和心理剧大赛,为学生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作出重要平台支持。 四、具体改革方案 1.制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和制定工作做大量的准备。首先,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师对2016级心理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修改和制订进行认真的研讨。其次,回访往届毕业并已经工作的学生,联络用人单位相关人员,收集他们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和看法,作为专业培养方案的修改和制订的参考。最后,走访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创新创业教育的宝贵经验,与相关创业教师深入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学分学时等情况。 2.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 首先,开设创业课程群。在现有基础上,加入创业实践环节,并将其纳入到学生必修学分里面。其次,开设专业理论、研究方法、学科前沿等方面课程,不仅可以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也为提高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能力,进而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再次,修订相关的教材。鼓励任课教师编写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二者融合的教材,以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最后,不断引进服务地方经济新的课程。如《海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专题》课程,扩充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的纳入创新创业知识的课程体系。 3.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对接社会教育资源、创新创业资源与产业人才需求,构建创业孵化平台等支持环境,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一方面整合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首先,推动学校加大投入,学校可以通过实验室模拟仿真、创业模拟大赛,依托虚拟仿真技术,打造全产业生态环境和产业链,深度模拟企业创业、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为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提供硬件基础和软件环境。其次,在现有心理咨询技能大赛、心理剧大赛以及创业管理竞赛的基础上,丰富教育形式,例如创业法律法规讲座、创客素质拓展训练、产学研转换、项目孵化、短期校外创业、案例参编、故事访谈、微电影等。另一方面整合校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首先,依靠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丰富的行业资源,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构建创业孵化平台,尝试校企共同培养模式。继续利用校内已经设立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和校外的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创业孵化基地,为心理学本科专业等专业大学生创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支持平台。其次,推动学校借助校友、社会关系等手段吸引资金,利用国家相关的扶持政策,尝试建立“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示范基地,为学生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合奠定资金基础和推广平台。 4.打造“专业+创业”的师资队伍 大力度打造“专业+创业”的师资队伍,促进两类知识体系的融合,专业教育侧重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创业教育则侧重于创业能力、创业思维等的培养。一是,加强“双师型”专任教师的培养,鼓励45岁以下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或者定期去相关部门进行实践培训,多个渠道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业知识。二是,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实施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计划,每年选派专业教师参加省级组织的创新创业教师专项培训,形成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将具有专业优势和创业知识的教师组织在一起,通过设计专业课程环境和实践创业环境来共同完成课程的传授。三是,鼓励教师开展校企横向合作项目,担任创新创业教育导师,指导学生应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举办创新创业交流会、指导扶持大学生创业实践等活动,做到教学相长。四是,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校友、学校教师等社会网络关系,落实学校“双百计划”,聘用企业行业专家,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创业素质。 5.优化考试考核方式 首先,深化考试考核内容方式和成绩评价机制改革,建立多样化、多元化的成绩评定体系,满足不同类型的课程的考核需要,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考试形式改变,促进创新能力提升,支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其次,将实践性考核和理论性考核相结合,探索基于过程和结果的双重考察。在专业课程学习时,将专业理论与创新创业实操融合在一起,重点考核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业的实操能力。例如在模拟企业员工招聘中运用人事测评等综合专业技能,要求学生成功将不同岗位需求与人力资源供给成功匹配对接。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用加分项等方式,如参加创业大赛、进行创业实践等形式。这种考核方式既考察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把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建立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 首先,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学团队的核心作用,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在传统课堂中融入创新创业素质能力培养。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项目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构建适合不同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体系。其次,修订教学大纲。专业教育融合创业思维,在现有实训实践环节、创业孵化中心、专业技能大赛等形式的基础上,丰富教育形式,将校园、创客空间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联合在一起,例如举办创业专题系列讲座、贸易相关企业对口培养、校企联合培养、与贸易相关企业联合开展竞赛、产学研转换、项目孵化、短期校外创业、案例参编、故事访谈、微电影等。最后,任课教师将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进行互动合作、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积极鼓励教师面向行业企业承担课题,引导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和技术钻研,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心理学专业论文:心理学本科专业创新实践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探索 摘 要:心理学专业是一个新兴而前景广阔的本科专业,为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实践人才,应在专业建设中结合自身与当地发展实际与教育部颁布的有关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将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为“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针对心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课程体系不科学,课程零散、庞杂、课程衔接不连贯,课程间整合混乱、课程内容陈旧,讲授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基于专业建设的行动研究,提出心理学专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建构设想及其内涵的六个方面,并就相应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一、建构心理学本科专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及其内涵。 目前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得到重视和应用[1],基于近年专业建设的行动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建构应用心理学专业复合型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是化解学生专业学习困境的必然途径[2]。所谓“立体化模式”,是相对于传统人才培养的的单一化、平面化而言的,“立体化”具备多维度、多角度、多层面和多方位的内涵[2-3],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即打破传统高等教育偏向知识灌输的单一模式,基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现代教育思想特别是系统论教育思想为指导,强调要全方位地调动各个教育、教学环节诸要素如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教学手段与方法、教育途径、教育评价等并进行立体化设计以形成有机统一的综合教育体系,努力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紧密围绕培养目标,采用课内与课外、课前与课后、校内与校外、现实与虚拟(网络)、国内与国外多维一体的学习策略,展开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各项活动,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风格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提高[4]。 二、心理学本科专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建构内容。 1.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模块,奠定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基础。 根据专业的发展趋势与学生发展需求,按照学院对地方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我们分阶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相应对专业课程体系作出调整和完善,把课程模块分为:通识课程、基础导论课程、专业导论课程以及方向性选修课程、实训课程等五大立体化模块,逐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比例(占30% 以上) [5]。 围绕课程体系的确立,逐步选择有条件的课程建立立体化教材,实现课程内容的立体化。应用心理学立体化教材包括文字教材、教学辅导书和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网上电子习题和心理学案例分析、辅助教材等教学资源。 2.教育理念的立体化。 教育、教学的理念涉及到教育目的观、师生观、教育教学过程观等多方面的基本认识。应用心理学立体化教育理念就是要把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突破原来以课堂理论知识灌输为主,而不是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为主的设计思想和体系,向突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的方向改变。特别是,立体化教育认同教育过程中存在双重主客体的观点: 即认为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同时又互为认识和学习的对象(客体)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应有着多向立体的学习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而非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单向灌输。 3.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立体化。 大学传统教育教学采用满堂灌的单一授课方式。立体化教育教学则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立体化教育、教学方法应具有挑战性、启发性、灵活性、激励性、反馈性等多种特征。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坚持探索和借鉴的特色教学方法有:“元问题提问”环节、“5 分钟老师”制度、研究性教学法、研讨式、案例教学、体验教学法、基于反转课堂的PBL等,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听课热情更高。 4.教育教学手段的立体化。 课堂教学手段的立体化。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多数课程都能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增强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克服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的不足,极大地拓展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课堂分析与讨论,真正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和谐课堂。 课外辅导方式的立体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实现课堂教学与网上辅导相链接提供了方便,克服了传统的课外辅导方式单一化的局限。如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对校内外心理学专业课程网站资源的链接,学生可以十分方便地随时学习各网站上的有关教学内容、学习辅导材料、知识扩展材料、课程录象等。师生通过 e-mail 的方式进行打破时空的立体化指导、学习督促和交流。 5.课外辅导与实践活动体系的立体化。 W生分层化、多样化教学辅导。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分别来自文科、理科高考背景,在学习基础、将来发展取向、学习兴趣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要重视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自由结合,注重发挥全体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优势,克服弱势,在教师的引导下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课堂教学与课下自学相链接。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布置学生的自学内容。课外自学包括预习、复习和自主学习。自学材料包括参考书、期刊、专业书籍、网上资源等,鼓励和指导学生搜寻有关资料,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利用网上资源和图书馆等其他有效信息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这样,既能避免传统教学“一刀切”的弊端,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又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外活动相链接。在实践教学方面,力图使实践教学体系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专业学习的需要,注重分层、多样化、立体化协调发展,以利于培养心理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力求形成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分层立体化建构,包括:通过实验室模拟实训课程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校内实训场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实验室、团体心理训练室等) 的课堂教学开设应用技能课程,通过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的撰写与研究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等;并且,建立和完善较为全面的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分层、多样化建构。主要通过校外见习、实习活动,综合培养及检验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其目标是形成独立而灵活的相关行业的从业能力。 6.课程考核与教育教学评估的立体化。 课程考核是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实施的调控棒。可以采取实行“平时成绩 +期中成绩+ 期末成绩”的课程考核方式,一般 20% ~30% 考分来自平时作业、课堂发言、实践活动的参与等平时成绩; 70% ~ 80% 来自期中与期末的理论与技能考试(有闭卷、开卷、半开卷、课程小论文、实验报告、实验设计等方式) 。同时,可以尝试打破追求标准答案的静态考评模式,倡导动态的多层次、多样化考评模式,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学生互评与老师评价相结合,既体现评价的共性,又体现评价的个性。 三、心理学本科专业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实践情况。 1.以模块化课程设计为依托,分阶段有序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参照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我们在理论课程体系中构建四个不同层面的模块式课程:通识课程、基础导论课程、专业导论课程以及方向性选修课程,每一模块中又包含不同层次的课程。 模块化理论课程以动态阶段性学习来实现。本科一年级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采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在课前给出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关的材料,采用问题启发式、类比讨论式、内容专题式等教学方法,积极促使学生对概念和原理进行准确理解;本科二年级进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本科三、四年级进行建构性学习,第三年开始接受应用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以共同解决问题的活动来建构知识的意义。采用建构主义的方法教学,激发学生形成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2.以专业实训和校园特色专业活动为落脚点,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我们通过前期调查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社会市场的需求特点,根据不同年级和课程性质设计不同的校内技能实践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此外,我们也开展了研究型实践教学。此环节以导师制和互助学习圈为平台。在双向选择方式确定的指导教师指引下,通过前期调查、研究设计、统计分析、论文撰写等科研训练过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指导高年级大学生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在导师指导下,积极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积极参与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及心理沙龙,并将其作为一项常规性、基础性、特色性的工作,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精神、自主的科研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也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分层式多样化校外实践教学体系。主要通过校外见习、实习活动,综合培养及检验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其目标是形成独立而灵活的相关行业的从业能力。这项工作仅仅靠一两个实践教学基地是难以达到效果的。为保证心理学专业学生校外见习、实习的效果,目前已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层次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梯队。、在实践活动方面,我们指导本专业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学协会等学生社团开展了多种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特殊教育学校支教活动、四川地震灾区心理援助等。 3.自主学习力与积极人格培育并重,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融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人格对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决定作用。积极人格的功能使学生对自我认知更完善,这有助于有效的处理自身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产生的问题,能促进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较高的情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情绪整合能力发展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在情绪发生变化的时候从多个角度看问题。这一思维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我们通过开设大学生幸福课有效达成了积极人格培养的目标。一是通过理论讲授让大学生形成对积极人格的认知;二是通过素质训练让大学生感悟与增强积极品质;三是通过主题讨论让大学生理解幸福的真谛;四是通过心理测评让大学生了解幸福感状况。 4.以“双师型教师”与校外导师建设为智力保障。 在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这就要求专职教师在掌握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和熟练掌握计算机和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相关应用性知识和技能。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我专业部分教师已通过参加专门的心理学师资培训、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以上证书、主动服务社会。并且,积极鼓励本专业教师以各自的方向专长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服务需求相对接,深入一线开拓专业理论方法的应用,又为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提供丰富而详实的案例e累。此外也重视通过立体化的教学评估体系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包括学生信息员评教、问卷、座谈、网络评教、教师自我评教、专家评教等方式,评价内容既包括教学,也包括教师科研、实践能力、育人能力等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吸收了多位有心理学应用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来充实师资队伍,他们广泛分布于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心理咨询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通过专业讲座、心理沙龙和专题讨论会等形式服务于学生专业理论与技能提升,并开阔了专业视野。 四、总结 心理学专业是一个新兴而前景广阔的本科专业,为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实践人才,在专业建设中,我们结合自身与当地发展实际和教育部颁布的有关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将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为“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针对心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课程体系不科学,课程零散、庞杂、课程衔接不连贯,课程间整合混乱、课程内容陈旧,讲授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基于专业建设的行动研究,提出心理学专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建构设想及其内涵的六个方面,并就相应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随着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不断实践,心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也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较高水平,广泛分布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市场营销、用户体验、心理咨询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司法与犯罪行为矫正等领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评价较高。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共计50余人考取硕士研究生。通过四年系统的专业学习,绝大多数毕业生获得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家庭婚姻治疗师以及育儿师等岗位的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并具备相应方向的专业操作技能。通过十余年不断积极夯实专业基础,加强学科建设,凝练学术方向,打造优势特色,已初步将心理学本科专业建设成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层次较高的专业学科。 心理学专业论文:卫生管理类专业管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开展与教学设计探讨 摘 要 卫生管理类专业有着特定的培养目标,管理心理学作为卫生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有其特殊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卫生管理类专业管理心理学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师队伍、教材和教学机构建设、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应当从精选课程内容、加强教师队伍、教材和教学机构建设、引入先进教学模式、加强教学设计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加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卫生管理类专业 管理心理学 教学设计 管理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使用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原理,以人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人的积极性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边缘学科。①它具有内容广泛、应用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 以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规律作为研究主题的管理心理学,成为培养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必修课,为后续专业课程的讲授提供基础知识储备,为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起基础铺垫性作用。目前全国各类卫生管理专业均已开设这门课程。 1 管理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在卫生管理类专业管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课程内容与实际培养需求相脱节 在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的教学中,已经有了相对比较明确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为主,容纳了心理科学和管理学的新兴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卫生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和特定培养需求,需要管理心理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考评标准等各个方面予以特别对待,将学科内容与卫生管理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然而,这一点在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课程建设中并没有明确体现,有很多卫生管理专业虽然开设了管理心理学,却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在课程建设等方面投入有限,忽略了卫生管理这一专业的培养要求,没有突出卫生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侧重点,使得管理心理学在卫生管理类专业的课程建设中特色不突出,与实际培养的需求相脱节。 1.2 教师队伍、教材和教学机构亟待建设 由于其特殊的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对教师队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在在卫生管理类专业承担管理心理学教学任务的教师队伍,大体上有以下三种。一是专业背景为心理学的教师,此类教师心理学知识基础牢固,但对管理学、卫生学、医学、医院管理学等领域涉猎不多。二是专业背景为管理学的教师,此类教师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理解深刻,但缺乏心理学、卫生学、医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三是由心理学、管理学等之外的其他专业转过来的教师,此类教师半路出家,学习几本教材之后就开始讲授管理心理学,问题更加突出。这三种背景的教师队伍在课程讲授中都有各自的短板和缺陷,一致之处就是对卫生管理的对象――医学、卫生学等知识的缺乏,课程讲授中势必缺乏与卫生管理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和阅历。 管理心理学开课历史不长,教材选择和建设比较落后,突出的缺点就是缺乏针对性。从教材选择上看,开课的医学院校大部分使用的是通用的或者是适用于公共管理或企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心理学教材,其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共通性,在各专业讲授中都有一定的适用性,但毕竟是针对企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的,不完全适用于卫生事业管理,更没有概括和分析卫生管理中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缺乏针对性。从教材建设上看,现在还缺乏一部公认的、较为全面完整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卫生管理专业使用的卫生管理心理学教材,教材建设也较为落后。 从教学机构和管理体制上看,很少有卫生管理类专业单独开设管理心理学教研室,管理心理学教师有不同的归属,有的归于管理学教研室,有的归心理学教研室管理,有的甚至由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或者基础医学院管理,这种不确定的教学组织和机构归属,会直接影响管理心理学课程的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也使得此门课程在医学类院校或管理类院校中缺乏一定的话语权。 1.3 教学模式与专业性质要求的实践性相脱离 在管理心理学的教学实践中,一直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主要采用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讲解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课堂中被动接受知识,实践性、自主性都较差。这样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与卫生管理专业所培养的管理类人才的实践需求是脱离的。任何管理类专业,都要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在教学模式选择中也要侧重管理能力的培养。然而,大多数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只局限于理论的阐释和概念的理解,而轻视使用理论来分析管理中的具体问题,管理心理学理论的实践性被忽略了,卫生管理专业所要求的能力培养的目标也被忽略了。学与用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理论,却缺乏实际管理能力,无法适应现代卫生管理领域的需求。 1.4 教学设计忽视学生参与,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时,必然会导致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的教学设计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讲授方式。虽然大部分院校已经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无法充分开发其功能,没有能在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只是将原来的板书变成了可以翻页的、事先准备好的电子板书,没有根本上改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这种教学设计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处于从属的地位。这样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学习方式,未能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意识淡漠,缺乏思考的主动性,无法锻炼学生主动思考、探寻问题答案的能力,使得学生惯于接受而惰于质疑,惯于记忆而惰于思考,最终只能形成单调、片面的知识,而无法吸引学生主动的参与,更谈不上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发展。也正为如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最大程度的挫和压制了。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不理想。 2 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与创新探讨 为了解决当前卫生管理类专业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借助课程建设专项课题的契机,从卫生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和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特点,提出如下几个在教学设计和创新方面的建议: 2.1 精选和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使其贴近培养需求与目标 首先就是要根据卫生管理类专业的实际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结合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精选课程内容,形成与卫生管理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的、适合卫生管理专业学习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内容体系。这种结合不是要改变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系统,抛弃学科基础知识,而是在课程重点讲解、示例分析、案例选择等各个方面,更多选择贴近卫生管理实际的内容,侧重卫生管理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目标,特色突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目的性更强,更易于理解,从而更易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 其次还要根据卫生管理实际的变化和卫生改革的推进,不断更新和替换教学内容,适时替换陈旧教学内容和理论知识,修订和更新新兴知识、热点内容,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满足时代需求。 2.2 全面开展教师队伍、教材和教学机构建设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要重点加强教师融会贯通管理心理学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其基础理论和知识来源于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更是要包括卫生学、医学、预防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卫生管理类专业管理心理学的讲授教师一定要具备融会贯通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着眼于学生管理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科,因此,讲授教师也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师在讲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加强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加强课堂讲授知识与卫生管理实践的结合,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参与,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其次,要选择或者编写合适的卫生管理类专业专用的管理心理学教材。现在世面上已经有了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卫生管理类专业的管理心理学教材,可供教师进行选择。但是现在这类型教材还缺乏认可度,依然还缺乏一部公认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卫生管理心理学教材。那么有条件的教学单位,就可以自行编写一本具有中国卫生管理特色的、适应卫生管理专业教学和卫生管理类人才自学的教材,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教材建设。 再次,从教学机构和管理体制上,有条件的卫生管理类专业应该单独开设管理心理学教研室。有了确定的教学组织和机构归属,有利于教师专心进行管理心理学课程的建设,能够促进卫生管理专业管理心理学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能促进卫生管理专业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发展。 2.3 引入先进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性与能力建设 在以往的管理心理学教学研究中,已有教学实践者提出了多种可以在管理心理学的教学中予以探索和实施的新型教学模式。 (1)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他认为认识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建构过程,个体认知结构通过与环境的同化和顺应作用,从“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环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和发展。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建立新型教学和学习环境。② (2)情境主x教学模式。情境主义教学模式脱胎于情境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是Brown Clooins 和Duguid在他们的论文《情境认知和学习的文化》中提出的一种获得知识的一般理论教学模式,它强调学习者具有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学习是人与环境双向互动的历程,知识、技能与情意的建构发生于学习者与情境之间的互动,使学生习得的知识能活学活用,以适应社会,解决问题,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③ 以上列举的是两种以实践性和能力培养见长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建设为目标,要求教师和学生转变角色,转变灌输知识和接收知识的基本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实践性为基本培养目标的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4 不断加强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强教学设计,在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上多创新、多用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经过教学实践证明,以下几种方式在学生能力培养和学习积极性调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1)适当增加案例教学比重。案例教学法最早应用于社会科学、军事和医学等教学中,自20世纪20年代起,哈佛商学院首先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管理教学中。④它并非一般意义上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而做的举例子的活动,而是一套完整的、有着严格要求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所选择的案例内容真实、无虚构,案例中包含一定的管理问题,而且案例必须有明确的教学或培训目的。案例教学的主要功能不是在于了解一项特定的知识或理论,而是在于在学生自己探索怎样解决管理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适合学生自己特点的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逻辑方法,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独立地解决问题,做出决策,这种学习是亲验性的,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分析决策能力。同时,在参与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其在小组活动中与其他人的频繁交往,还能够获得沟通、说服及群体协调等宝贵的管理技巧。⑤这种方法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已经被实践所证明,且由于这种方法所提供的案例丰富多样、形式活泼自由,学生可以自由思考和讨论,其吸引力远大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因此,在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的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通过精心挑选案例、精心设计讨论程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勇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2)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部分的学校已经引进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和便利,充分开发其功能,合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所支持的一些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设计教学课件时,将一些适合进行动态演示的、画面感强的内容,设计成为动态演示的动画或者选用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以及视频资料,让原本死板、单调的理论知识“动”起来、“活”起来,必然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再比如,有条件的学校科研建设和利用一些先进的网络教学软件,让学生实际操作课堂上所讲解的各类知识,充分动手,实际演练,让知识更好地转化成为实际动手能力;再者,可以建立一些模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入其中扮演特定的工作角色或岗位,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对职位的理解,完成特定工作,从而从多方面加深理解,锻炼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进实际的工作机构、部门和单位,亲身体验实际工作流程,这样得来的体验和感受,是课堂教学无可替代的。 这些设计,可以逐步改变传统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高低,与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学内容精选、教学队伍的培养及管理、教学模式及教学技巧的现代化均息息相关,此外,决定教学效果的因素还包括教师个人的素养、社会和学校对课程的评价及重视程度等。要想提高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充分认识到此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专业中的作用,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入手,不断的进行努力和尝试。 心理学专业论文:医学与临床专业心理学实验教改的思考和实践探索 摘要:现代医学的逐步发展,使生理疾病能够得到较为妥善的治疗,但是其心灵治疗容易被忽视,目前多数高校都有开展心理学的教学工作,但是由于对其重视的不足、课程安排的不科学,与临床实践脱节等问题,其医学心理学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面主要从当前的问题、建议和一些实践过程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心理学实验教改的问题探讨。 关键词:医学与临床专业;心理学实验教改;思考;实践探索 在我国传统的医学观念里,疾病往往只跟身体上的病痛有关,但现代医学将心理问题纳入了医学范畴。具体来说,传统医学是关于生理特征的医学,主要研究生物的疾病原因及治疗手段。现代医院的不断发展,生理医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生理疾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疗。而由于现代生活的诸多问题,很多人的心理问题逐渐引起医学界的关注。心理学也被引入了医疗教育体系。 1 医学心理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的心理学课程开设已经有30年左右的历史,医学与临床专业中的心理学实验教学有数十年的历史。当前已经有很多医学院校有开设医学心理学的试验课程。而由于多种条件的制约,使得各校的教学工作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对我国心理学实验课程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当前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对医学心理学教学的重视不足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一直是以生理医学占据主导地位。这样的地位也导致了学校教学思路上也是以生物医学为主导,心理学被边缘化。医学院校在心理学的教学上,不仅课时少,不少院校将其作为考查课来进行教学,甚至有的学校根本不开设这门课程,这使不少医学毕业生对医学心理学知识完全没有概念。而开设了心理学课程的学校,却又往往只重视基础心理学的理论与实验,对心理方面的评估和治疗实验则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医学毕业生到医院就业之后,无法有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开展工作,对"医患关系紧张"的现象也起到负作用,增加了医院心因性疾病的发病可能,也影响了生理疾病的恢复。 1.2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开设时机存在问题 目前的医学心理学课程,一般被当做基础课程,在第一学年教授。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医学心理学是在生理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内容涉及到许多基础的生理医学课程,在第一学年与基础医学课程同步,不利于对医学心理学的理解。 1.3医学心理学课程与临床医学的结合不足 当前的医学心理学n程与临床医学的结合不足。医学心理学的操作部分,需要与临床医学相结合。比如一些疾病会导致一定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大手术或需要长时间治疗的手术,对患者的心理压力就会更加巨大,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这些问题所产生的相关心理学的问题,都应该与临床的基础知识相结合进行学习。但是,当前心理学课程与临床课程开设并不同步,且在临床课程的教学中往往对医疗心理学没有过多涉及,这样对知识的融合与理解都是很不利的。 2 心理学教学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 医学心理学课程不光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需要医学心理学和临床医学教学的融合发展,并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好心理学的实验教学改革工作。 2.1教学改革要从观念做起,认识到医学心理学的重要作用 由心理和社会因素而引发或与之有关联的疾病已经越来越多,其范围也越来越广,几乎与临床各个学科都有关联。而部分疾病,虽然心理问题不是其诱发因素,但是在疾病的发病、传播和治疗过程中,心理问题可能会对其造成较大影响。2003年的非典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一些非典患者由于自身心理压力过大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也不在少数。而北京某医院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干预的培训工作, 其后续结果表面,引用了心理干预后,对患者信心的影响很大,多数患者食欲有所增加,与医生治疗的配合度也显著提高。 以上可以看出,心理学对生理医学有着重要的影响,生理医学的各方面都和患者的心理因素有关,只强调生理医学而忽视心理医学是与医学发展规律相违背的。因此,教学改革要从观念做起,充分认识到医学心理学的重要作用。 2.2重视医学心理学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不少人对医学心理学的认知还比较浅显,只把它当做是一门基础课程,认为在课堂上有适度了解就行了,对医学心理学和临床实践工作的结合没有清晰的认识。事实上两者的相互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对医学心理学的教学比较重视的学校,其学生到医院实习时,就会有所认识,在与患者的接触中,就会理解医学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并在与患者的交流中践行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心理学的相关技术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通过语言行为来进行的心理辅助。因此,在学生日常的教学和实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重视语言技巧的训练,发挥语言的独特作用。使用安慰性、鼓励性的语言,达到正面的刺激效果,促使患者与医生的配合治疗,提高医患的治疗信心。 同时,在教学过程的实践中,要避免出现不当的语言,特别要避免伤害性语言。因为这类语言,对患者不仅没有积极正面的影响,还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刺激,甚至通过皮层与身体的关联机制影响生理平衡,从而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通过上述的实践过程,不仅能提高医学实习生的实践质量,对医学心理学与临床专业相结合,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2.3医学心理学教改工作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 大学生也会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医学心理学的教改工作中,可以尝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不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所助益,同时也能完善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工作。 如近些年的大学生自杀问题日益严峻,这需要得到学校的广泛关注。并在相应的心理学课程上有所涉及,大学生自杀是及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会给自身家庭、学习和社会都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相对来说,大学生的教育程度较高,应该是比较理智的一群人,但研究表明,高校大学生的自杀率大于一般青年[1]。虽然大学生自杀的总人数相对比例不高,但是,带给社会的冲击却不小,因此在心理学教学中应当对此有所涉及,对自杀的心理问题成因与防范有所探讨。 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可以配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实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查工作,并设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机构,建立有效的干预机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进一步的疏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校园和社会环境等等,这些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所裨益。也对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有着完善和促进作用。而医学毕业生本身的心理健康,也能使其今后在实习和就业岗位上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正确引导[2]。 3 医学与临床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 根据上述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路,需要做好各方面的问题,而下面我们将理顺实验教学中的关系,突出强化基础实验,着重培养技能的相关实验教学。 3.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教改 实验教改方式:医学与临床专业中,开设心理学实验课程的学生,分为普通组和实验组,其中,普通组按原教学进度教学,完成所有教学理论之后再开始实验课教学;实验组,实验课程与理论教学结合,实验课教学紧随理论后进行。一个学期后进行实践能力测试,并通过问卷征求心理学教学方法,以及效果建议。根据测试结果及后来的问卷调查,有超过八成以上的学生,认为讲授心理学理论后,再安排心理学实验教学效果更好,对加深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很大帮助,且对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3.2心理评估与治疗的实验教改 实验教改方式:医学与临床专业中对开设心理学实验课程的医学实习生,分普通组和实验组。普通组按原教学模式教学和实习,不对医学心理学在临床的应用做强调。实验组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按照医学心理学的知识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3]。一个学期后进行两组人的相互交流,之后进行问卷调查。 Y果显示,被督导应用心理评估和治疗的实验组,在与患者的关系处理中更加友好,且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康复情况更好。有超九成的学生认为,掌握心理评估和心理治疗的相关技能,对做好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有着较大帮助。 3.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实验教改 实验教改方式:医学与临床专业中,开设心理学实验课程的学生,分为普通组和实验组,普通组一切照常,实验组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帮助中心,教师进行辅助的指导工作,应用医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4]。一个学期后进行两组人相互交流,之后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帮助中心工作的相关学生,对医学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都大大强于普通组。问卷显示,有接近八成的学生表示,参加相应的实践活动,对提高医学心理学知识的运用有较大帮助,对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有很大作用[5]。 4 结论 当前社会对医学心理学越来越重视,医学心理学对医学临床工作的重要意义也日益凸显。当前医学心理学教学的发展,需要加快教改步伐,其课程要同医学的临床实践相结合,心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不仅对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工作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对学校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提供了很大帮助,更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有很大助益。 心理学专业论文:Thinking和Thought在心理学专业的翻译 【摘要】本文通过对心理学文本中常见术语Thinking和Thought的翻译研究,以《荣格全集》第十卷为蓝本,统计针对这两个词的翻译结果并探索其翻译规律,同时依据术语的单一性就这两个词的翻译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心理学文本 术语翻译 单一性 一、引言 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精神功能等方面的科学,是理论学科的一种,同时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专业性与知识性,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它的专业词汇数量大,且随着近年的发展,应用方面也逐步扩展术。其中术语学常用词语占到很大的比重,因此就其常用词的翻译十分重要。本文拟就Thinking和Thought两个词入手,以《荣格全集》第十卷及国内心理学论文为研究蓝本,从翻译学的角度出发并以术语学为指导兼谈术语单一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术语翻译单一性简述 术语,作为专业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单一性,也被称为单义性。即是说,“一个术语只表述一个概念,同一个概念只能用一个术语来表达,不能有歧(冯志伟,1997:1)”。格里尼奥夫曾对术语的内容提出四点要求,其中一条明确提出:术语集中的术语具有单义性(如果该词汇形式在其他知识领域中用于其他意义,这并不影响它在该知识领域中的单义特点。同时,术语的单义性不仅体现在术语学学科要求中,更体现在相关国际和国家标准中。我国国家标准GB/T 1.1-2009规定:“同一名词、术语应始终用来表达同一概念;同一概念应始终使用同一名词、术语来表达。”为了实现术语的标准化,我国曾就术语如何定名做了如下规定:“科技术语的单义性、科学性、系统性、稳定性、简明性、国际性、约定俗成性、见词明义性和中文特性等。”(张沉香,王小宁,2009)从上述可以看出术语单一性的重要之处,可见,术语名称如果不能同一,那么也就无法谈及术语规范,对实际的翻译也会造成许多不便之处。可以这么说,术语需要规范,“术语的单义性是翻译工作者长期追求的目标,忽视术语单义性很容易导致术语有失准确性。”,所以,对于译者,“一要根据术语所在的语境确定其意义,二要统一的术语翻译标准,这样术语的单义性才能得到保证。”(胡芳毅,2012) (二)心理学与翻译 说到心理学,就不得不首先说“Psychology”――心理学这个学科名称的英译,申荷勇在《论心理学属于的标准化》一文中讲道,在十九世纪心理学第一次传入我国时,曾经出现了诸如“心灵学”、“灵魂学”、“精神学”等等诸多翻译。而“Psychology”这个词本身的意义可以说与汉语中的“精神”、“灵魂”、“心灵”和意识等词汇是直接相关的,而这却并不能够直接与“心”这个词对等。我们使用“心理学”来对“Psychology”进行翻译,可以说是对先前的那些概念的一个整合,是对“soul”、“psyche”、“mind”等等的概括。由此可见,心理学术语是心理学翻译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而这也引起了心理学界的普遍重视,由于翻译名不同意的原因,直到上世纪末,就心理学的创始人W.M.Wundt的人名翻译仍有“冯特”和“冯德”两个版本。“在1994年8月,国际分析心理学会主席托马斯・科茨(Thomas Kirsch)博士和秘书长斯坦恩(Murry Stein)博士一行十五人……在华南师范大学就“荣格与道”的专题讲解,其中涉及到了荣哥心理学中的“self”的理解以及荣格“self”的翻译问题。随后在瑞士开展的第十三届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再次就荣格术语国际标准化进行讨论(申荷勇,1991)。在这之后许多学者就心理学术语的翻译方法、原则等进行了研究,也有就中国古典心理学术语的英译的讨论。目前,中文心理学的特点在于“基本概念体系借自西方心理学,本土属于较少;术语产生方法以翻译为主,且翻译方法多为逐字翻译和直译,但近年有本土化倾向;翻译与使用欠规范。”(王成礼,2013)。 由此可以看出,术语的规范化是有助于心理学学科发展的,而术语的单一性也许对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三、Thinking与Thought的词典解释 下述共统计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朗文当代高阶英语词典(第五版)、21世纪大英汉字典、有道词典等。如下: Thinking一词用作名词时作“第一,思想、思考、思维;第二,想法、见解、态度、看法”解;用作形容词则为“有思想的、有理智的、好思考的、有思考能力的”。做动词时,为think现在分词形式。 Thought一词除为think动词过去式、过去分词外,仅作名词解:第一,所想之事(想法、看法、主意、记忆);第二,心思、思想;第三,思维过程、思考、思考过程;第四,关心、忧虑、顾虑、忧虑;第五,意图、打算、希望、念头;第六,思想、思潮;第七,沉思、冥想、全神贯注;第八,想象力,推理能力。 使用词典进行汉英回查,汉语思考一词,对应英语名词thinking,thought,;汉语思想一词,对应英语为名词,有thought,thinking;汉语想法一词,对应英语为名词,有thought,thinking;汉语思维一词,对应英语为名词,有thinking,thought。 经查询,可以看到,ThinkingcThought则在作名词时有一定的用法重叠,但是否具有用法侧重与差异需在翻译实践中进一步确定。 四、心理学论文中Thinking,Thought的翻译与取意讨论 在就《荣格全集》第十卷中thinking和thought的翻译与分析前,搜集心理学论文中出现的“思维”、“思想”、“思考”等关键词以研究其英译结果。此次共随机筛选含有上述关键词的心理学论文各10篇(共计30篇)。 经过中英文对照分析后统计结果如下: 含“思想”关键词论文10篇,翻译对应词均为thought;含“思维”关键词论文10篇,对应翻译均为thinking;“思考”――该词由于其汉语本身具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因此需要分情况处理,在为动词时,think,concern等词可灵活使用,而其为名词词性时则用thinking翻译。 五、《荣格全集》第十卷中Thinking,Thought的翻译 (一)《荣格全集》第十卷中Thinking,Thought的统计结果 要做到让thinking,thought这样在心理学专著中出现频率高的词在中译后能够保证意义通达易懂,就要注意其在心理学专著中用法特点上的特点,从而选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因此,特别以《荣格全集》为蓝本,随机筛取含有上述两词的句子Thinking四十句,Thought五十句进行分析。 其中Thinking有用作动词20句,占比百分之五十。除此之外,可译为“思维”,出现12次,占比百分之三十,使用率位居Thinking做名词解时第一位。 例如:The compensatory function of the unconscious naturally does not contain in itself the conscious valuation, although it is wholly dependent on the conscious way of thinking. 虽然无意识的代偿功能自然本身不包含有意识价值,但它是完全依赖于有意识的思维方式。 One can speak of an animus-thinking that is always right and must have the last word, and always end up with “That’s just the reason!” 可以说只要在加上“就是如此”这样的话语作为结尾,女性的男性意向思维总是没错的。 剩余8个句子中,Thinking可以被灵活处理为“思想、想法”等意义。 例如:If the anima is irrational feeling, the animus is irrational thinking. 如果生命是非理性的感觉,那么女性的男性意向就是非理性的思考。 His thinking and his conduct are based on assumptions quite unlike our own. 与我们不同的是,他的思想和他的行为都是基于假设。 与Thinking相比,Thought的取义十分明了,除用作动词过去式、被动语态等外,用作名词时,仅有两种意思:?想法;?思想。两者使用频率几乎一致。 例如: A thought appears to him, he does not think it; it appears to him in the form of a projected sensuous perception, almost like an hallucination, or at least like an extremely vivid dream. 他几乎未经大脑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似乎这是他预计感官知觉的形式,甚至像一个幻觉,或者至少可以说像一个生动十分的梦。 He is that which moves in the world, like the wind; the guide and creator of invisible thoughts and airy images. 他就如同这世间的运动一般,就像风,是看不见的思想和幻想中的图像的向导和创造者。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Thinking除去现在动词等占比后,被译为思维的情况占比最重,达30%,其次分别为想法、见解和思想;Thought除去动词过去式、过去分词等占比后,取意较为平衡,被译为思想或想法。 (二)翻译结果的取意讨论 根据上述y计结果制作统计表如下: 从翻译统计结果看,thinking词义中虽然具有思想、和想法、见解的意思,但是在心理学文本当中明显更为侧重思维之意与之相比,而thought则更倾向想法和思想之意。在心理学文本当中,这两个词的取义区间基本没有波动,因此在翻译心理学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进行心理学文本翻译时,遇到thinking时,可以将思维这个意思作为优先考虑,其次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筛选思想及想法、见解两种取意;thought则需优先考虑想法或思想两意,基本不需考虑将其译为思维。这样的初步结果也基本证实了先前词典查询的结果以及其取意优先级:thinking作为名词在各个词典中第一条取意为“思想、思考、思维”,排在其后的解释为“想法、见解、态度、看法”;thought作为名词时则在词典中的前两条释义则分别为“所想之事(想法、看法、主意、记忆);心思、思想”。 六、术语翻译的单一性和规范性 术语需要被规范化,由于其本身性质、用途,要求其具有单一性、统一性。而“术语翻译的标准要求译入术语与缘语术语单义等值,并表达同一概念。(胡芳毅,2012)”因此,对于表达同一概念的同义术语,在翻译时需要贯彻单一性原则,异词同译,这样就可以消除一定的混乱。虽然thinking与thought具有一定的意义重叠,但是相比而言,在心理学文本中thinking更侧重思维,thought则更为侧重表达想法或思想。如此,提出以下建议,在就心理学文本进行英译汉或汉译英时,可将thinking与思维两词对应,thought则与思想、想法对应。 七、结语 本文通过对《荣格全集》第十卷中thinking与thought两词的翻译结果统计,并从心理学论文中题目和摘要的汉译英进行回查,对思维、思想、思考等词的翻译进行分析。根据术语具有单义性的性质,将这两个词在心理学文本中的翻译固定下来,希望能够对此类文本的翻译起到一定的帮助。 心理学专业论文: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对心理学课程设置的评价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特殊教育专业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设以来,培养了大批从事残疾人研究、康复和教育的专业人员,但是随着特殊教育对象的复杂化,特殊教育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我国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鉴于普遍反映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不能很好适应特校一线教师工作的客观现实,各高校不断调整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作为特教学科重要基础课之一的心理学课程课程设置首当其冲,根据以往资料显示,很多师范院校在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计划中单独设置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等相关课程,而且在心理学等其他专业的课程计划中也设置有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1]综观目前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在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中的现状,其课程建设基本上有三种取向:一种是以学生的障碍类型为导向,开始介绍不同障碍类型儿童心理与教育的系列课程;[2]另一种是追求特殊教育学学科体系自身的完整, 开设特殊教育导论、特殊教育哲学等大量的特殊教育理论,课程设置过于偏重教育学科本身,康复学、心理学、医学等课程的建设比较薄弱。如心理学相关课程只开设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等专业课,忽视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学习。第三种是以心理学相关课程为主导,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了心理学特殊教育方向,重庆师范大学开设了特殊教育(特殊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除此之外,在职教师也普遍认为心理学对于教学很重要,比如学者甘昭良将特教学校教师的知识技能分为六类,即:普通教育理论知识、特殊教育基础知识、教师基本技能、弱智儿童教育基础知识、聋童教育基础知识、盲童教育基础知识。在对“普通理论知识”的态度上,儿童发展心理学被大多数被试(76%)认为是重要的,而分别有一半以上被试认为普通教育学(57%)和普通心理学(53%)重要。[3] H师范大学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将特教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定为“了解国内外特殊教育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掌握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高的特殊教育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各类特殊学校、特殊教育科研机构、残障人士福利机构、特殊教育管理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本文根据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结合文献资料,对 2013级、2014级和2015级本科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从学生视角深入探讨特殊教育专业心理学课程设置问题,以供全国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参考。 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为主,编制《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本科生对心理学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并通过预调查和专家评审,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了问卷的效度。2015年,向特殊教育专业2013、2014和2015级本科在校生发放问卷96份,回收96份,回收率为100%,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各32份(如表1);原始数据以统一格式录入,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问卷法的基础上,笔者还采用非结构式访谈法,访谈对象为特殊教育专业在校生,2013级7名,2014级7名,2015级7名,以口头访谈方式完成。 三 结果与分析 1 心理学课程看法数据与分析 从调查数据看(表2),总体上,在校本科生对专业课程总体设置满意度处于 “重要”的最多 (占89.5%), 其次为“一般”(占9.3%),1.0%认为心理学课程不重要;2013级在校生认为“重要”的最多(占 93.7%),只有两人个人认为“一般”,无人认为“不重要”。 通过数据可以得知,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在校生意识到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很重要。笔者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个人访谈以及文献法来分析这些因素,得出以下原因:大一在校生对心理学课程了解不是很深,认为特殊教育专业就是学好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就行了,没有必要过多地涉及心理学。与之相比的是大二、大三普遍认为心理学课程开设很有必要,这是因为由于他们对特殊教育专业了解的加深,以及去特校实习,让他们意识到了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对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2 心理学课程开设方式数据与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发现,总体上56.2%的学生认为心理学类知识杂糅在教育学类课程比较好,43.7%的学生认为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比较好(表3所述示),其中2013级在校生16人认为心理学单独开设比较好,16人认为心理学渗透在特殊教育课程中比较好,与之相比的是,2015级在校生只有11人认为心理学课程单独开设比较好,大三学生在倾向于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方面明显高于大一学生。 通过访谈分析原因如下:由于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都是文科出身,学习普通心理学之类的课程比较吃力,而教育学容易接受,因此倾向于渗透性课程的学习,比如某学生认为《特殊教育导论》中关于心理学的知识能够很好地和教育学结合起来,有助于消化吸收。而倾向于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的在校生,认为心理学课程单独开设有助于对心理学进行系统的学习,而渗透性课程关于心理学的知识比较零散。 3 心理学课程需求数据与分析 通过表4数据可以得知,学生喜欢或者想要接触一下心理学类课程;特殊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 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 普通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辅导类课程,2013级、2014级在校生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评估、特殊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辅导都比较感兴趣,而2015级在校生相对来说只对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评估、儿童发展心理学比较感兴趣。 笔者在访谈时发现原因如下:由于大一、大二开设课程较多,大三开设课程较少,所以大一、大二对心理学课程的需求程度没有大三高。而大三学生中一部分学生由于考研的原因希望能够开设一些诸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心理学课程,另外一部分在校生认为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自己特校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从心理学的角度观察特殊幼儿,因此希望多开设心理学课程。而大一、大二在校生由于课程比较多,学习和考试压力比较大,所以心理学课程的选择意愿较小。 通过数据(表5)可知,总体上来说,学校希望开设课程类型为咨询与治疗 应试和考研 基本原理,可见在校生意识到了特教专业技术性比较强,学习技能型知识意向比较强。年级上相比,从大一到大三,应试与考研、咨询与治疗呈现递增趋势,原因是因为大三面临择业或继续深造的选择。 4 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科关系数据与分析 大一新生大多认为是两个单独的学科,大二、大三在校生普遍认为对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心理学课程是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访问得知,基本上所有的大一学生都是通过调剂的方式被录取到特殊教育专业的,对专业学习兴趣不高,对特殊教育专业了解程度不深,认为特殊教育学就是学习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而大二、大三在校生在特校实习期间感觉只能用一颗爱心去拥抱特殊孩子,无法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对技能型知识需求比较强烈。另外,很多学生已经通过或者正准备参加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对于他们来说,学好心理学并且通过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有利于自己的学业。 除此之外,在与在校生进行访谈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认为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对本专业的发展很有用,但是感觉学期结束好像什么都没学到。学生在特校实习时对技能型知识需求比较强烈,而学校开设的课程却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四 讨论与建议 结合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访谈所得资料,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大一新生对特教专业了解不深,所以在学习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大多数在校生认为心理学课程很重要,但是在课堂学习中却又很吃力,部分学生感觉虽然学到了很多知识,往往期末考试结束后,所学的内容也就忘记了;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有一定的重复性,没有整合优化,。基于此,提出了以下建议。 1 让在校生对特殊教育专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通过访谈以及查阅资料发现,大多数在校生都是通过高考调剂的方式被录取到特殊教育专业的,结果就是他们不知道特教专业是学什么的,未来可以从事什么工作,甚至有些学生直接排斥这个专业。所以,针对大一新生,有必要让他们对特殊教育专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不仅仅如此,还要对特殊教育学科有一个了解,让他们知道特殊教育是一个复合型学科,其中康复学、心理学、教育学都是其中重要基础学科,缺一不可。 2 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 2010年以来,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院校超过四十所,呈快速增长趋势,如何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很多学校都在考虑的问题。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教师的师德、治学态度和教学理念,以及在课程知识领域的认识水平,对课程建设成果和水平起关键性作用。因此我们非常强调教师持续的专业成长。“特殊教育心理课程如何实施、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者――教师的理念与态度,这将直接影响该课程能否真正在教育、教学层面实施,并转化为行为,纵观我国新兴特殊教育专业院校现状,大部分特殊教育专业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硕士生,他们教学经验缺乏,不能很好地主导课堂教学。[4]而心理学类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最高,不仅仅要具备特殊教育专业背景,还要具备心理学背景,但是同时具备特殊教育和心理学背景的教师很少,另外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备课时只备课程而不备学生,不了解学生已掌握哪些知识,他们需要什么,其他课程讲授了哪些相关的内容。 3 加强与其他高校合作,制定课程标准 绝大多数院校课程设置现状为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缺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体系缺乏整体优化,彼此独立,各自为营,忽视了心理学的内在逻辑系统,只开设个别心理学课程,使学生学起来很吃力。要考虑如何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体现出自身特色,使之符合学生们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们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有些单科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缺乏对各门课程进行统整或综合,而造成理论课课时偏多,实践课课时偏少。 心理学专业论文:高校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现存问题及对策措施探讨 摘 要:高校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是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但目前高校心理学专业的实验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阻碍了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能力提升以及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发展,因此,本文将分析探讨高校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现存的问题,以期找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校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现存问题;对策措施 实验教学是高校心理学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教学内容是以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改革以后,高校开始扩招,大部分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学专业,但数量上的增长并不代表心理学教育水平的同步增长,许多高校的心理学教育发展得尚未完全,实验教学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高校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现存问题 (一)缺少足够的心理实验室,实验室的建设不均衡 目前我国的高校心理学实验室建设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拥有适应心理学发展水平和需求的各类心理学实验设备和实验人才的只有国家级、省级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虽然一些高校也适应社会发展开设了心理学专业,但这些高校并不具备完全的发展心理学的条件,没有充分认识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实验室的作用,同时开设的心理学课程也不尽完善,一些心理学课程比如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都不能真正提高心理学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满足心理学专业发展的需要。高校普遍缺少足够的心理学实验室,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心理学试验机器,比如生物反馈仪、眼动仪,学生没有接触过实验器材,就没有开展实证性应用研究的能力,因此心理学知识和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二)心理学实验室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随着高校扩招的步伐,各高校的校园设施也得到了完善,心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基础设施的投入,随着高校开始建设完善的校园设施,心理学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也加大了,高校开始投入更多的资金购买相关的心理学实验仪器和软件,但是高校的心理学实验室建设模式并没有得到更新,建设模式大多为:心理学实验台加上几十台电脑再加实验教学软件,这种实验模式不仅单一,并且只能满足基础层面的实验教学要求,不能满足心理学实验教学的更高需求,这种单一的心理学实验室建设模式阻碍了心理学专业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不能推动心理学专业高速发展,迎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单一的心理学实验模式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很多高校并没有专业的心理学实验教学教师,购买教学设备和软件只是为了应付心理学实验室评估,由于没有专业教学人才,学生上课只能靠自己摸索操作机械,导致实验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得不到有效利用。 (三)心理学实验室缺乏严格性及器材精确性 心理学实验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与物理、化学等学科实验不同,心理学的实验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的心理活动和它们的行为规律,因此心理学实验就必须密切关注试验主体的能动性、目的性和被试间的交互作用,同时还要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原则,比如确保人类被试者的知情权。在实验过程中,主持试验的人与被试者之间会产生交互作用,比如指示语效应、实验者效应和被试者的能动效应,同时主持试验的人会在试验中产生一系列情绪,比如期待、疲劳、厌倦等,这些情绪变化也会影响到被试者,如果主试者没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实验经验,那么试验也会进行地不熟练,不利于被试者正常流露感情,影响实验进行,心理学实验的主试和被试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这就要求实验室的器材必须很严格、很精确,才能准确捕捉试验中的任何一个小变化,但目前高校的心理学实验室都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四)心理实验课程教学缺乏创新性,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高校的心理学依然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心理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一般为传统和现代心理物理法实验、反应时实验、感知觉实验和学习与记忆实验,教学过程一般是学生根据实验手册进行模仿完成实验,但是这种机械简单的模仿只能起到使学生理解心理实验过程目的的作用,无法深刻理解变量的控制、自变量的操纵、实验设计模式,因此也就不具备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达不到心理实验教学目标。有调查表示,在没有实验教师的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学生完全无法独立开展心理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也完全不具备解决心理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从2007年开展心理学研究生入学统考考试后,实验心理学的人才要求不断提高,增加了许多心理学实验,比如定向遗忘实验、提取诱发遗忘实验,这些实验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独立阅读和理解论文的能力,但目前的高校心理实验课程缺乏创新性,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 (五)实验教学理念和实验设备没有更新 传统的心理学实验教学忽视了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来自于个体在反思和协调自己中获得的知识,传统的心理学教学模式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模仿教师,忽视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心理学实验教学属于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实行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只需模仿教师,达不到训练技能的目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也受到了压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实验教学理念陈旧且落后。目前高校的心理学实验室设备大都属于创立心理学院之初而购置的,长久使用使这些仪器的精确性和严密性已不如前,影响了心理学实验课的进行。 二、高校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对策措施 (一)加大心理学实验室建设力度,迎合心理学专业发展要求 社会的发展对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具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还要有熟练的应用技能,因此目前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知识传授与应用技能并重,同时还要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至少应具备多种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能、熟悉多领域的心理测评,拥有操作仪器和开展实验研究的能力。换言之,现代心理学专业学生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应用技能以及基本的创新能力。在此背景下,高校应加大心理学实验室建设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及时更新实验室器材,满足不同心理学专业学生的需求,比如基础心理学实验室的建设、心理机能训练实验室的建设、综合研究心理实验室的建设,同时建立完善的心理学实验室管理制度,科学管理实验室的使用,保证并提高利用率。与此同时,心理学实验教学的内在发展动力就是优良的实验教师团队,高校在建设心理学实验室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广泛吸纳优秀心理学人才,聚集专业素质高、应用技能好的师资力量。 (二)在心理学实验室建设中坚持院校特色 心理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教学目标为在常规心理学实验仪器的操作学习下使学生具备严谨科学的心理学实验态度并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以及熟练实验过程。所以说,心理学实验室建设的基础就是基础心理实验室。在心理学实验室的建设中,高校应坚持院校特色,结合自身财力和人力状况购买实验器材,在专业实验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器材的选购,保证器材的利用率,根据自身院校特色规划好心理学实验室的发展定位。 (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推动教学精确化、仪器化 传统的心理学实验室教学模式是教师传授、学生模仿,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地位,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所以高校的心理学实验教学应渐渐转化为学生本位,注重学生自己对实验器材的摸索,教师主要起指导及纠正作用,鼓励学生创新实验设计方法,创新实验研究。根据专家研究,目前高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在心理学教学中应该掌握的能力有实验基本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试验专业能力,实验研究能力指的是掌握眼动实验技术、脑成像实验技术、脑电实验技术、行为认知实验技术、生物反馈实验技术和行为观察实验技术等等,因此,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推动教学精确化、仪器化是时代趋势,也是高校心理学实验室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结束语 高校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是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心理学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教学内容是以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在培养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如果目前高校心理学专业的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改善,必将阻碍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发展,因此探讨并解决这些问题意义重大。 心理学专业论文: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科研统计能力的培养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科研能力,特别是各种统计软件的使用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科研统计能力不是短时间可以获得的,需要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通过适当的课程教育和大量的练习才能具有。本文结合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特点,阐述了课程的设置,并指出在实际工作面临的问题,强调在科研统计能力的培养上,应该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握重点,灵活施教。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科研统计能力 针对科研工作的特点及其规律,应用心理学专业基本科研能力结构包括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1]。可见在课程设置上需要特别重视这两种能力。统计是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的科学。数据无处不在,作为一门和数据打交道的科学,统计学已被应用到各个科研领域。科研统计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开设目的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做准备,并为以后解决实际科研问题提供方法和手段。统计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用恰当的方式描述数据[2]。但不同专业教材倾向使用不同的例子,如心理统计多使用问卷、量表的例子,同时侧重于统计思想的培养。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增强科研能力,参与科研项目,撰写论文,笔者是日常教学做了一些探索。 一、结合实际,因材施教 应用心理学专业同时招收文科和理科生,尤其文科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本科生经过前两年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基本上形成了聚合与发散、正逆则反、联想类比的固化思维模式[3]。但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安排高等数学的内容。同时文科生缺乏推理论证与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而统计学是心理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对于没有数学基础的学生,接触统计学,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实例为主,结合上机练习,适当补充课后作业。而对于原理的讲解不是教学的重点,也就是在教学中应该重实践而轻理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类似真实的研究过程,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探究问题答案,在此过程中锻炼统计应用能力。这一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脚手架,帮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提升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数据、理解研究设计,以利于学生将统计思想融入生活实践和专业知识中。 二、夯实基础,突出重点 基于医学院校的传统,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课程负担比较繁重。如我校开设《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三门课程总课时为304学时。但对于学生较难掌握的《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方法与分析》为113学时。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学习医学课程对于突出医学院校的心理学专业特色,促进学生的心理学与医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十分重要且必须。但统计学知识的内容多,较难理解,课时相对不足,这是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在统计课程的教学中,不需要把过多时间花在计算和公式推理上,而应该重点讲解研究设计的思路和软件的操作,同时结合课后的作业让学生真正掌握各种统计方法间的差异和关系。努力做到概念清晰,推理严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教会方法。 三、选对教材,事半功倍 高质量的教材有两个基本要求:知识脉络清晰完整,反映当前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好的教材使得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目前在大部分医学院校的心理学专业,使用的是《医学统计学》或《卫生统计学》教材。这些教材并没有起到好的教学效果,存在符号公式多,很多概念难以直观理解,或者案例、术语、符号和概念与心理学专业的表述不相符的情况。这类问题的存在,不仅为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心理学专业考研制造了障碍,也不便于追踪国外期刊,获取最新研究信息。特别是教材中的医学案例与心理学专业联系不紧密,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以注意与《实验心理学》的教学结合,增加调查问卷设计和抽样设计的内容,也可以从心理学核心期刊中选择一些经典文章,组织学生讨论,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方法灵活,提高质量 利用科研实践、毕业论文撰写辅助教学。针对科研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我校在2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请学术造诣深厚的老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老师。从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开始,导师对学生的科研统计能力进行全方位个性化的培养。教学形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使得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实际科研中普遍运用统计软件。计算机虽然可以使复杂的计算变得快速、简单,但也不能因突出上机操作而忽视原理的教学。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要让学生认识到思维比计算更重要。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软件完成的只是数值计算,但如何设计实验,选择那些样本,应用何种统计方法,如何解释数据都需要人去决定。如果对统计思想一无所知,就会出现“垃圾进垃圾出”现象。另外,一些新出现的统计方法未必有现成的软件可以使用。 五、强调思想,掌握内涵 统计思想主要包括:估计、相关、拟合、检验、均值、变异[4,5]。在教学中应该强调用统计的观念及思想,去探索事物背后的规律性。应该先谈谈估计思想:我们做实验的方法常常以样本推测总体,这是对同类事物探索其规律采用的由此及彼的认识方法。一般样本必须与总体具有很多相同的性质,样本才能代表总体。但样本的代表性又受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这里强调置信区间是保持逻辑严谨的必要步骤。再谈谈相关思想: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千差万别,在这千差万别的事物中中能找到事物的普遍联系,从普遍联系中总是可以找到一些事物共变的情况。总体和个体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是能找到一些相互关联的。再谈一下拟合思想:拟合是对不同类型事物之间关系之表象的抽象,就是对规律或趋势的拟合。任何一个单一的关系必须依赖其他关系而存在,所有实际事物互相之间的关系都表现得非常复杂,拟合的成果只是个模型,这种拟合思维方法反映的是一般趋势,而趋势表达的是事物和关系的变化过程在数量上所体现的模式,反映的是基于此而预示的可能性而以。然后谈到检验思想:统计方法是归纳性的思维方法,其结论永远带有一定的或然性,所以基于局部特征和规律所推广出来的,统计出来的判断不一定完全可信,检验过程就是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来检验事先对总体某些数量特征的假设是否可信。然后谈谈均值思想:均值思想是指人们从总体上看问题,往往观察其一般发展趋势,尽量避免个别偶然现象的干扰,求出事物的均值范围,也体现了思维的总体观。另外,最后谈谈变异思想:统计学研究同类事物、同种现象的总体特征,但是任何事物和现象的特征总是存在着差异的,统计方法的使用就是要认识事物数量方面的差异。统计学反映变异情况最基本的概念是方差,是表示变异的一般水平的概念。平均与变异都是对同类事物特征的抽象和宏观度量。我们强调以上几个思想方法,真正掌握其中的内涵才能进一步提升本专业科学研究的能力。 六、特色发展,发挥优势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统计能力,提升学生的复合竞争力和教育水平,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在课程设置实施了学生复合竞争力提升暨“五个一工程”计划项目。主要措施是:通过课程体系改革,以《社会统计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专业外语》等核心课程为抓手,强调理论结合实际,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组合式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对科研统计的认识,特别是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教学实践中能体会到提倡组合式教学法是十分有利并有效的。按照我们现行的教学大纲,尚不能满足组合式教学法的需要,很多东西还需要我们去探讨。能否在本科高年级阶段推行组合式教学法已有“文献选读报告和课题研究”。教学实践中我们指导学生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在一起研究探讨,互相启迪,同时结合导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进行,这样可能比较有收获。今后在教学研究中更要注重指导学生统计学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培养训练。对继续要读研的同学,指导他们本科高年级学习阶段就奠定一定基础,重视科研统计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师根据学生的特长,指导他们注重特色发展,尽可能发挥优势,提升专业方面能力与实践动手的能力。 应用心理学专业科研统计教学能力要得到提升,对心理学专业教师们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心理学专业教师不仅要有相当娴熟的心理学知识,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一定的统计学知识,还要求教师与时俱进能熟悉目前流行的各项统计软件,有一定的软件编程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提升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们的科研统计能力。 心理学专业论文: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心理问题研究 摘要: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实习作为联系酒店管理专业理论到实践的桥梁发挥着重要作用。酒店管理学生在实习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文章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如何对实习生心理问题进行防范、化解。旨在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效果。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酒店管理实习生;心理;对策 0 引言 由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专业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目前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各大院校都非常重视实习。实习效果直接关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酒店业由于员工流动率高,而各大院校是酒店管理人才的储备库,因此酒店业也非常希望通过实习能使一部分实习生选择留在酒店。但是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因为角色的转变,环境的改变,身份的转变,会在实习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目前大部分研究实习生心理问题的都是集中在负面的心理问题上比如刘秀珍(2007)年所分析的“学生在心理上容易产生波动,处于极端心理的不在少数,表现为情绪高涨或者情绪低落”。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 20世纪末全球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2000年,塞里格曼和米哈里・克森特米哈伊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塞里格曼和克森特米哈伊指出,心理学不仅要研究消极心理,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它更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主张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2]积极心理学关注三个层面的研究:在主观层面上,研究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的主观体验,体现在对过去的满足和幸福感和对现在的快乐和幸福感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主义;在个人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positive personality),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等;在群体层面上的积极的组织系统(positive institutions),主要研究如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个体发挥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进而提升组织的效能[3]。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内部存在着一种向一定方向成长的趋势或需要,而这个方向是积极向上的,是具有建设性力量的方向,这个方向可以帮助个体心理和思想健康的成长。”“发现每个人身上内在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并利用这些力量和品质客服个体自身的一些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帮助他们促进心理上的健康和人格上的完善”。[4]因此本文尝试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研究发掘实习生身上的积极力量和品质,来帮助实习生认识和客服实习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并克服这些障碍,使实习更加快乐、顺利和学有所获。 1 实习生的心理分析 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心理会随着实习阶段的不同而产生变化。这也是多位专家学者研究后的共识。本文也按照实习过程分为实习准备期、实习开始期,实习中期和实习后期展开分析。 1.1 实习准备期好奇憧憬 实习准备期指学生落实了实习酒店还在学校学习等待实习开始的时期。实习准备期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在校学习,学习了酒店管理相关专业课后对酒店管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迫切希望能够在酒店业中一展身手。这个时期实习生心理大部分是憧憬的,虽然学校和以往在酒店实习的师兄师姐劝诫要有心理准备,但是好奇期盼占上风。调查中也发现接近95%的学生持有这种心理。 1.2 实习开始期角色转换适应期 实习开始一般要进行岗前培训和熟悉实习岗位的过程,由于准备期学校的辅导和铺垫,大部分学生认为从学生到实习生角色转换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实习生在校期间接受的都是理论知识的教学,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致使部分实习生在实习初期容易产生不自信和畏难心理,害怕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害怕遭到客人的刁难和投诉,害怕会被上司和同事指责。同时实习生也会存在心理波动、心理落差和迷茫。大部分心理调适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很快适应酒店实习生这个角色。 1.3 实习中期适应稳定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适应和学习,实习中期时大部分学生已经熟悉岗位的工作流程,可以独立工作。这个时期学生的心态比较平稳,以积极向上居多。工作中保持高昂的工作状态,充满斗志,积极与指导老师和酒店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人际关系也比较和谐。但是还是有少部分实习生由于各种内外部原因,抱怨酒店实习工作的劳动强度大,单调重复性强,和上司同事关系难以相处等等负面的情绪,甚至一部分实习生出现排斥、逃避心理找出种种理由想提前结束实习。 1.4 实习结束期五味杂陈 实习结束阶段指学生实习期接近尾声实习任务即将结束酒店实习。这段时间心理变化很微妙,矛盾,一部分实习生在实习中结识一帮朋友故一方面期待实习结束早日离开酒店,一方面又因为同事朋友的关系而对酒店变得更加留恋起来。一部分实习生因为明确自己的规划将来留在酒店工作,因此这部分实习生心态平稳。还有一部分实习生因为工作时间等等种种原因选择逃避离开酒店。因为心态不稳定不成熟,不难发现有部分实习生选择离开酒店,过了一段时间又重新选择回到酒店就业。 2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酒店实习生管理策略 基于前文的分析,整个实习期间实习生心理普遍具有阶段性和差异性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因此结合年轻人积极热情向上的特性,运用积极心理学“每个人都存在积极力量与美德”正面积极向上的眼光去对待实习生毕竟“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引导实习生应用积极力量去面对处理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调研中发现影响实习生心理的有酒店方管理、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实习生自我的心理调适等等。故实习生的心理引导需要学校、酒店和实习生三方共同参与与努力。 2.1 引导学生在酒店实习过程中建立积极的心理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是指“所有能激发个体产生接近性行为或行为倾向的情绪。”密歇根大学的弗瑞德克森教授提出“积极情绪不仅能够反映个人的幸福,有助于个人的幸福,同时也会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塞里格曼主张将与现在有关的积极情绪,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感官愉悦,另一类是心理愉悦。而心理愉悦是我们沉湎于所从事的活动中所带来的满意感和沉浸体验。” 酒店、学校和实习生都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从生理愉悦到精神愉悦到心理愉悦,提高实习生的心理承受力。酒店加强酒店的内外部环境建设,外部硬件建设如工作环境、员工宿舍食堂的的舒适度等,内部环境如企业文化,企业的人文关怀等等。调研中也发现相比较而言,实习生更侧重于企业的人文环境。“集中精神做自己喜欢的事或做能得心应手的事情,就会有这种体验。心理愉悦比感官愉悦持续时间更长”酒店管理实习生最渴望在实习中能够到不同的岗位上实习锻炼,但由于酒店业的实际要给所有的实习生进行轮岗实习也不太现实,但是酒店可从酒店的实际出发,尽可能在大的部门内部给实习生提供轮岗的机会。已经有酒店尝试让实习生去财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等二线部门实习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学校而言在选择实习基地时要慎之又慎,选择一些能够提供核心实习岗位,对实习生负责的实习单位。从源头上保证给实习生提供较好的心理体验。实习生自己也要做好心理预期和心理调适,毕竟到实习酒店和学校有很大的不同。自己要做好角色的转换,尽最大可能喜欢自己的实习岗位,保持积极的情绪。 2.2 塑造实习生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人格有利于使个体采取更为有效和主动的策略,以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与不幸。”积极人格特质具有两个独立的维度:一个是正向的利己特质,即接纳自己,拥有目标、感受到生活意义,有独立感或能掌控环境等;第二是积极人际关系,是指当自己需要帮助时能获得他人帮助,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愿意且能够提供帮助;个性即人格是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并非一成不变。学校和酒店联手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教会实习生学会接纳自己,另外帮助学生获得人际关系方面的技能。学会实习生感恩学会寻求帮助和帮助别人。学校可以开设一些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相关课程和有关沟通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和讲座。酒店在实习生入职后把心理调适和人际沟通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并且结合实习生实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开展培训。作为实习生要善于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积极人格,学会人际关系处理的技能,为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建立积极酒店组织系统 积极组织系统,“是指能够促进个体获得更多积极力量与美德,并且能够使个体获得幸福的环境系统。”积极心理学家将积极组织系统从宏观到微观方面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第二类是积极的社区组织,它主要是指个体常年生活的、工作和人际交往的环境,第三类是积极的家庭组织系统。本文主要针对性谈前两点。 目前酒店实习生不愿意选择留在酒店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社会上一部分人对酒店业从业人员有偏见。一些实习生的父母对酒店业也不是很了解,也不愿意自己孩子从事酒店业。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氛围给予酒店业从业人员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加快法治国家的进程和经济建设的步伐给人民带来更多的主观幸福感。另一个积极社区组织针对酒店实习生而言就是酒店自身的社会环境。访谈中得知90%以上实习生注重实习酒店的精神激励人文关怀。如酒店对实习生的认可与肯定,一些荣誉称号等等都可以增加企业凝聚力和实习生的忠诚度。实习生同样关注职业生涯规划,酒店可以联手学校对实习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设计。针对实习生特点酒店营造宽松和谐,互帮互助的工作氛围。 3 结语 实习对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和实习生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实习生由于身份角色的改变,环境的改变会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关注实习生负面的心理和情绪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实习生内在的积极活力与美德,挖掘其内在的固有的的积极品质来应对实习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实习酒店和实习生三方共同参与构建积极情绪、积极人格和积极组织系统来防范应对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医学工程论文: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课教学方法 【文章摘要】 本文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和理论课的教学情况,针对目前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几个方面对生物医学工程的实验课进行了探讨,目的是改进实验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日后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实验课教学,教学方法 0引言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一门多学科相互融合,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验课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设置实验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培养。我们针对在生物医学工程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本专业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以满足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1目前实验课教学中的问题 首先,目前我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大部分实验课程的教学处于辅助理论教学的地位,实验课程成绩仅占课程总成绩的20%左右,因此很多学生存在着较为重视理论课程,而对实验课程较轻视的现象。长此以往的结果就会使得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目前的实验课教学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够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很多数学生在实验课上只是被动地按照实验指导书的实验步骤机械地操作,对实验的原理不能够充分理解。再次,目前实验课的教学不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尽相同,在规定的实验课的时间内,有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会较好的完成实验内容,而基础较差,动手能力较差的额学生到了下课时间并不能顺利的完成实验任务。目前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得不管本次实验完成与否,学生都要离开实验室,而下次实验课又会开始新的实验内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课教学方法探讨赵晓磊齐秋菊霍旭阳*吉林医药学院吉林132013郭春超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132013容,从而导致动手能力差的同学对实验课逐渐失去了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我们并没有达到开设实验课的目的。 2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措施 针对目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课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生物医学专业实验课设置的实际情况,按照实验教学的目的的要求,对本专业的实验课教学考核方法,教学内容以及实验室的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2.1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旨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不断的对实验内容进行优化,强调实验内容的综合性,注重各学科之间交叉的特点,从而将实验内容分为础实验训练阶段、综合应用实验阶段和创新设计型实验阶段。减少以验证理论知识为主的基础性实验的比例,在基础试验阶段主要以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为主要目的并进一步巩固理论课上的知识点;相应的增设综合应用性实验和创新设计性的实验。在这类实验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指导教师提供给学生实验的任务和要求,并给出一些相关的电路和参考资料,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目前我校生物医学专业的实验课都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使综合应用性实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2.2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课一直以来都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为了使学生在实验课上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学生轻视实验课的现状,因此就要求指导老师要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在实验课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应在一部分的专业课程中将实验课独立出来,改变实验教学通常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更多发挥主动性的条件,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另一方面任课教师要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多元化的,,适合各门实验课的考核方式,从多个角度考察学生的实验能力。可以适当提高实验课成绩在总成绩所占的比重,并结合学生在整个实验的过程的表现,包括对实验的预习,实验的操作,实验的结果及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都记入学生的实验成绩当中,从而以充分调动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2.3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实验室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要充分利用我校的教学资源,设立各门课程的固定实验室,如电子实验室、医学仪器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等。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有固定的实验小组和实验台。将各班学生进行,每组都有固定的实验,这样有利于实验教师对每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管理,同时也有利于实验室的器材与设备的管理。同时建立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通过预约的方式使用实验室,实验教师为学生提供欲做的实验所需要的设备和资料并配备专门的实验教师解决学生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给以相应的指导,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并进一步减少传统实验课所带来的缺陷。 3小结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课教学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以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不断的对实验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时间才能够,提高实验课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为培养具备医工结合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作者:赵晓磊 齐秋菊 霍旭阳 郭春超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医学工程论文: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材料课程教学改革 作为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简称BME)专业的主要方向之一,生物材料学在生命科学前沿研究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生物材料学是目前涉及学科领域多且广泛(如医学、生物学、材料学、物理、化学、机电、信息等)的典型交叉学科代表,其研究与产业化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被视为战略性地位。我国“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已明确指出生物材料是重要的技术领域。据统计,我国生物材料及其应用产品(医疗器械)产值约占GDP的0.4%,而生物材料学在读本科生及研究生约仅占在读大学生总数的0.016%,显著低于该产业对GDP的贡献率,由此可见我国生物材料学专业人才非常匮乏。因此,开设好生物材料这门课程不仅能为学生们打下良好基础以适应社会需求,还能拓宽BME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就业机会。然而,国内自上世纪60年代出现BME专业以来,大部分高校开设的BME专业课程仍主要集中在仪器电子学等方面,对生物材料学相关专业课程涉及较少。鉴于此,积极推动BME专业的生物材料课程教学改革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潜在战略意义。以下是从教学实践中汲取的一些经验,供同行参考与探讨。 1设计较为完整的生物材料课程知识体系 生物材料是一门分量较重的专业课程,主要通过学习生物医用金属材料、陶瓷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评价等,使学生对现代生物材料的基本原理、应用与发展趋势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教材可以发现,较为完整的生物材料课程知识体系一般包括材料学与生物学层面的内容[3]。其中从材料学角度出发,生物材料课程需要讲授的内容有生物材料的类型、性质、化学结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降解、加工工艺、表面特性等。这些将为学生们打造良好的材料学基础。从生物学层面来看,生物材料课程需要讲授的内容有蛋白质、细胞与生物材料的相互作用、生物材料植入体引起的人体急性炎症、血栓、免疫反应、感染、肿瘤和钙化反应等。特别对于传统的以仪器电子学为主要专业课的BME学生,由于较少接触化学、医学等基础课程,可在生物材料课程里增授一些大学化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等有关的基础知识,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材料的基本知识。构建完整的生物材料课程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能让BME专业学生报考国内外生物材料学方向的研究生时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2适当引入双语教学环节 目前教育部鼓励在大学课堂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外语从事专业工作、学术交流的能力。适当引入双语教学环节对于正处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研究热点中的生物材料学意义更为重大。这不仅能及时向学生们介绍最新的研究进展,还能帮助学生们掌握生物材料的专业词汇。这有利于学生们独立阅读外文资料或文献,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出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这些是未来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区别于普通人才的基本标志。当然,适当引入双语教学环节也对授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高水平的课堂不仅能熏陶出高素质的人才,还能更快地提升教师自身的授课、科研水平。 3增加实践学习环节 生物材料学是一门实用性强的课程,在这几年的授课经验中发现如果将学生们带到研究实验室、医院、企业观摩学习将极大激发学生对生物材料的关注与深入学习的愿望。具体来说,在这些精心设计的实践环节中学生们可以接触到许多高尖新设备,如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通过观摩学习能提高学生们对生物材料表征分析技术的理解,从而加深其理论知识。在临床医院或企业调研学习各类医疗材料(器械)的具体应用、生产加工,能让学生了解不同生物材料在应用或生产中的优缺点、以及医院、企业及对人才的需求。这些都将驱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的回到课堂学习生物材料基础知识,为自己今后的择业及人生规划打下良好基础。总之,生物材料是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必须品,现已成为各国政府优先支持研究开发的热点。特别对于我国,生物材料不仅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还将作为典型的低能耗、低环境污染、高技术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成为未来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在生物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施行上述办法,将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能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建设国家做出贡献。致谢感谢河南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2015QN045)与博士科研启动经费的资助。本文通讯作者为郑军博士。 作者:周为 郑军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医学工程论文:医学工程管理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在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医疗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有很多,但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分析却鲜有[1]。自21世纪以来,高科技快速发展,医学的发展也与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医学的发展要以医学理论和技术为依据,以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为导向。作为一个专门学科,生物医学工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扩大的同时意味着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2]。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医学能够保持发展步伐的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了对医学工程技术人才的管理以及使用中的实际问题。 1影响因素 科技革命为医学也带来了一次新的变革。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看病模式被时代所淘汰,大量的精尖设备投入到医学实践中。但就目前发展态势来看,医学工程技术部门与医院仪器设备的发展有差距[3]。在实际中,影响医学工程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1.1规章制度不健全 由于我国医院医学工程部门发展晚、起步迟,没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明确划分各部门职责范围,甚至没有统一的名称。各个医院的医学工程部门的职责存在差异,其基本任务都有及时修复仪器设备,以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医学工程部门中存在重视培训操作人员,而忽视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其成因是采购、论证、管理以及维修的脱节[4]。在签订合同时,医学工程部门往往考虑仪器设备的使用,而忽略了对设备维修方面的考虑,甚至有的设备维修手册都不全。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的提高受到供管和维修脱节的制约。 1.2维修设备不全 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一般医院购买的大型仪器设备有限,购买的维修配件也相对较少。一旦这些设备出现故障,就需要立即进行维修,以免影响医院的运行[5]。由于缺少元件配件,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挑战大,专业能力和维修速度都会受到影响。 1.3维修方式不先进 当前,医用仪器设备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以高度集成化为发展趋势。传统的维修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维修的要求[6]。例如:要想通过现有的设备,在电路板上更换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很难做到的。受维修工具不全、检测仪器缺乏等因素影响,很多大型医院的维修模式发生了变化,仪器设备的维修也由起初的元件级维修转为板级维修。板级维修大概需要半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维修周期太长,维修价格也很高,大大地提高了维修成本。 1.4技术交流无组织 技术人员的工作繁、杂,没有按专业进行明确的划分,造成技术人员负担重。在工程技术工作的性质上,在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医疗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有很多,但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分析却鲜有[1]。自21世纪以来,高科技快速发展,医学的发展也与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医学的发展要以医学理论和技术为依据,以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为导向。作为一个专门学科,生物医学工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扩大的同时意味着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2]。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医学能够保持发展步伐的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了对医学工程技术人才的管理以及使用中的实际问题。 2对策 2.1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素质主要有四个方面基本要求。首先,身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既要有好的专业技术,还要懂一定的医学知识[8]。其次,熟练地掌握本专业仪器设备的用途、性能、操作方式、维修及保养方法是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还要了解有关仪器设备的相关知识。再次,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要懂得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最后,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好的职业操守。即使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也要及时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目前,我国医学工程人员的知识结构相差很大,技术水平也存在差异,成分复杂[9]。因此,在学科建设上,要构造和谐氛围,从初级到高级合理地分布人才,还要加强团队思想素质和文化建设,使医学工程人员能够最大程度地为医院建设和发展服务。 2.2优秀人才团队的建立 医疗仪器设备的资产就占医院总资产的50%~70%,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就、高水平的医学工程技术队伍十分必要和迫切。医学工程人员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是各级管理部门和医院领导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1)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目前各大医院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现有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继续再教育,能够有助于扩充、更新他们的知识。有些医院,甚至可以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到国外接受培训,以适应医学工程新技术的发展,与国际医学工程接轨,不断了解、更新、掌握最新科技成果[11]。 (2)有计划地招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或者相关的学术人才,能够优化团队建设。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实施考核制度,增加临床工程技术培训。当前,在医学领域的重要任务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临床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临床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建立在促进医院临床工程进步的同时,能够推动整个医疗技术的发展。 2.3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社会地位的提高 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一门学科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有了完善的制度,医疗设备维修部门中的问题才能够被正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社会地位才会得到很大的改观。长期以来对医学工程的不重视严重制约着医疗设备维修部门的建设和发展。目前,由于没有统一的职称晋升标准,相关的培训、考核以及上岗制度尚未建立,医学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困难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医院应该重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立功授赏、晋职、加薪时,要与临床科室的人员一视同仁[13]。在工程技术人员由突出贡献的时候要给予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努力钻研业务,主动学习新的知识。 3结束语 在了解目前国内外医学工程相关专业的教育现状的前提下,并结合医院医学工程科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本文分析了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发展造成影响的几种因素,并提出了建立和管理高素质、高层次优秀人才团队的构想和建议。 作者:邓文胜 单位: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 医学工程论文: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生物化学教学探究 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大学阶段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学习能力,对他们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大学教师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即“授予鱼不如授予渔”。而我们学校设立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以生物医学电子为主要方向,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能在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仪器、医用电子设备、医疗信息技术及电子、仪器、信息领域等从事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本专业所设立的专业课具有知识面广、交叉性强的特点,尤其需要学生能够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将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各种知识相互贯通,并理解。在生物化学课程讲授中,根据专业的特点,我们制定了如下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首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要求学生自己制定或在老师的帮助下制定一份合理的学习计划,需要详细列出学习内容和时间安排,该安排应该与教师上课内容一致,且学习计划应具有针对性。在给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授课时,有一部分学生对生物化学非常感兴趣,也表示出希望在研究阶段从事生物专业的学习。而生物化学作为生物专业的必修课,也是生物方向考研的必考专业课之一。这样,我们专业所教授的生物化学知识是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这就要求这部分学生需要制定更为全面的学习计划,除涵盖本专业的学习要求外,还应将生物专业的知识要求加入。而对于希望从事医学电子方向的学生来说,只需完成本专业学习计划即可。其次,将授课教师的联系方式和办公室地址公布,方便学生随时联系老师。最后,给出精品课程及网络课程的网上资源地址、主要参考书目及主要文献资料和主要实践资料,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在完成这些工作后,也要定时联系学生,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写自主学习自我总结评价,来评价他们的学习结果,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二、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引入创新实践型教学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由其复杂的、庞大的知识体系交叉形成的学科,在教学中如何将各个课程融会贯通也是其教学的一个难点。而生物化学作为生物和医学共同的基础课,其授课的效果对后续课程的教授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创新实践型教学对该门学科的授课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生物化学就是建立在前人不断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分析总结形成理论的学科。所以,实验教学对教好、学好这门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想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就需要在基础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实践的锻炼和积累。我们针对实践型教学做了如下的工作。首先,设置了课内实验和专题实验。课内实验是在授课同时进行开设的,可对课堂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了解。而专题实验,我们一般开设在高年级,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大多的专业课程,而专题实验可将生物化学和这些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进而增加对生化进一步认识,也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其次,让学生加入到课题研究中。如大学生创新项目,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并锻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提出与生物化学有关的题目,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写项目书、项目计划、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最终写结题报告,发表文章。在这过程中,提高学生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了培养。将创新实践型教学与生物化学传统教学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将学生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拉了出来,走入实验室,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对学习的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认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结论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涵盖了工程技术、图像处理、医学仪器等研究方向,具有复杂性和高度的交叉型。在进行生物化学授课时,应考虑该专业特点。我们在授课中探索出将PBL教学、自主学习和实践型教学引入生物化学传统教学中,提高了授课质量,并摸索出一套适合本专业的授课方式。 作者:赵晨 倪原 陆文总 贾光锋 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医学工程论文: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研究 1实验内容改革 在实验教学内容上,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全面修订了实验教学大纲,优化实验知识结构,形成梯次的教学内容体系,即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总学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减少验证性实验项目,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并且注重实验项目课程内综合更新、课程间重组以及跨学科交叉融合,尤其重视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近两年,面向本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实验项目从12个减少到9个,但是总学时保持未变;从实验内容设置来看,实验难度成梯度;实验类型分为基础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创新设计性三种。纯粹的验证性实验只有2个,分别为实验一逻辑门测试和实验四触发器功能测试。实验一为第一次实验课,先要教会学生使用实验箱和认识芯片实物,向学生传授实验技巧,所需时间较多,因此设置的内容稍简单,让学生的实验过程既顺利又充实而有成就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实验兴趣。实验五分为两个部分:先验证计数器及寄存器逻辑功能,随后重点完成常用计数器芯片74LS161和寄存器芯片74LS194的扩展应用设计,如果只是单纯的芯片功能测试,就缺乏应用训练,不利于后面相关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实验二和实验三为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分为小规模和中规模,内容上不重复,电路的实现从采用逻辑门升级到采用中规模集成芯片。实验六为经典的时序逻辑电路设计,考虑到难度稍难及根据往届实验情况,将其学时调为3学时,通过该实验项目,学生对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流程、动作特点及测试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实验七为综合性实验,主要进行综合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时钟脉冲信号在数字电路的工作中起控制作用,因此,特设置了一个采用经典的模数综合器件555定时器来构建简易时钟脉冲信号源的实验项目。前八个实验基本涵盖了数字电路理论内容,且按照理论课章节顺序来设置。在实验课程的最后,为了综合考查学生知识运用、创新、动手操作及团队合作能力,特设置了一个系统设计性实验项目,如《交通灯控制电路设计》。该设计任务涉及到多个功能模块,由于电路较复杂,设定学时为6学时,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实现,作为实验课程考核部分之一。综上,整个实验教学分为四个阶段:基础训练实验阶段、基础设计实验阶段、综合应用训练阶段和系统设计实验阶段。使学生从基本的实验设备和器件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知识的综合运用、电路设计调试到实践创新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2实验方式方法改革 在学生掌握了常用的实验仪器如数字电路实验箱、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的使用方法,熟识了常用的集成电路芯片的基础上,结合各实验项目的要求及特点,采用多种实验方式来完成实验。验证性实验可只用数字电路实验箱来实现,多个芯片同时在实验箱上连接,连线方便,费时较短,一次实验课中可以完成多个任务。较简单设计性实验采用分立元件连接来构建电路,既可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又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由于难度最高,可让学生用软件仿真出电路原理图,然后制作PCB板,实现电路实物。课程开始时教师讲授的时间不易超过15min,主要帮助学生完成对实验的理解,思路的建立。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电路的搭建及问题的排解,要有学生自主完成。在实验进行中,教师和学生各自的定位要准确,教师主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在整堂实验课中,要让学生体现主动性,感受到“做中学”的乐趣。由于实验内容大部分为设计性实验,如果纯粹依赖实验指导书进行教学,较难达到培养学生电路设计能力的目的。因此在现阶段,采用项目驱动法来开展实验教学,具体做法为:开学初把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所有实验项目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发送给学生,每个设计性实验只提供设计任务、设计要求和可供参考使用的芯片种类,设计方案和电路原理图由学生自主完成。这样既可以改善学生的懒惰思想,又可以实现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查阅参考文献的和初步设计的能力。对于学时较长和难度较大的实验项目,2~3名学生可组成小团队,团队成员在参阅大量参考文献后进行小组讨论,多次讨论后确定设计方案。在电路构建及测试过程中,每个成员都必须积极参与,教师也给予一些必要性的指导。经过两年的实践发现,该实验教学方法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每次实验完成之后,学生不仅对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获得了满足感,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 3实验室教学管理改革 对于任何一个实验项目,都允许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师作为引导者虽不过多干预学生的实验过程,但是也积极关注他们的实验进度,认真聆听他们的实验想法,适时给出建议,甚至和学生进行热烈讨论,帮助他们构建更正确的实验方案。当学生搭建的电路不能正常工作时,不过多责备,反而是启发他们自己寻找问题的所在,鼓励学生多思路分析问题。因此,实验室的氛围既严谨又活跃,绝大部分学生都非常专注的投入到实验中,实验效果理想率可达到95%以上,实验数据抄袭的现象非常少。 4实验考核方式改革 很多学生不重视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原因之一就是其考核方式不太合理,实验成绩要么只占数字电路课程成绩的百分之二十,要么只由实验报告的成绩和平时考勤成绩组成,导致有些学生认为只要期末考试卷面成绩高就行,实验做不做问题不大,有些学生虽然每次实验都出勤,但是在实验室并不认真做实验,实验报告抄袭他人。基于这些现象,近两年本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展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考核方式做了如下改革。 (1)电子技术实验单独为一门课程。该课程成绩中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成绩占50%,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成绩占50%。就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成绩而言,平时出勤率仅占10%,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占40%,系统设计实验考核成绩占30%,实验报告成绩占20%。因此,学生的实验态度与实验能力最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课程成绩。这就使得绝大部分学生能以正确、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实验课程,并尽量通过自主努力完成实验。 (2)系统设计实验项目考核时,分模块考核。比如在《交通灯控制电路设计》实验项目中,总分100分,完成时钟信号源电路模块,得10分;完成定时器模块,得25分;完成控制器模块,得40分;完成译码驱动器模块,得15分;设计方案阐述和回答教师提问部分完成,得10分。这样不仅避免由于电路硬件原因导致电路系统最终实验效果不理想而得零分,打击学生信心的情况出现,又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逐级测试电路,保证最后的电路系统效果理想,且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答辩能力进行了培养。 5结语 通过采用设置梯次的实验教学内容、项目式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及综合式实验考核方式等手段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改变了以往单一性的、被动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方式,真正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综合运用知识、实践动手及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实验能力,且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作者:彭微 单位:湖北科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医学工程论文:生物医学工程学在医院的应用 1医学工程学发展历史 从17世纪列文虎克(Leewenhock)用自己研制的光学显微镜发现微生物开始,医学的每一次重大进展都留下了工程技术的痕迹。200多年前Galvani和Volta两位科学家在电生理方面的先驱性研究,常为追溯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时提起。现代生物医学工程孕育于19世纪,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历史还不过数十年时间。1985年X射线发现后,X光机很快进入医学临床,开创了医学图像学。以后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等高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研究和改善生命运动过程开辟了新的前景,工程技术与医学更加广泛深入地渗透结合,于是逐步形成了多学科与生物医学交叉融合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学科领域,60年代崛起发展。1953年,德国在ILMENAU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生物医学工程系。1964年,世界性的生物医学工程联合会(theInternationalFederalofMedicalandBiologicalengineering,IFMBE)成立,到1991年已举办九届世界生物医学工程大会。1979年,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A.M.Cormack)和英国的电气工程师亨斯菲尔德(G.N.Hounsfield)发明了用电子计算机将X射线穿透人体形成重叠影像展开技术,无创伤地取得人体横断面图像,创造了X射线CT,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更成为工程技术与医学交叉融合而对医学进步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标志。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许多著名大学都开始了生物医学工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代表了全世界生物医学教学和研究的前沿。美国生物医学工程从基础教育到研究生培养,从理论教学到行业训练乃至职业培训,都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从而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长盛不衰。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1978年由国家科委正式确立的,1980年成立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1986年正式加入世界生物医学工程联合会IFMBE。截止2003年,我国已有48所综合或理工科大学、18所独立医科大学设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从本科到博士各层次专业人才,另有9所专科院校开设了医疗器械专科教育。 2国外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 在国外,医学工程专业已经深入到医学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医疗设备研发、医疗设备管理、医疗设备维护以及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方面。 2.1医疗设备研发 各种医疗设备的研发均源于医学临床实践,国外的医学生经过4年的理工科大学学习,其医生均为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医学的双学士。因此,国外医疗设备的研发速度和思路远大于国内,许多最新的医疗设备发明均源于国外临床实践[2]。 2.2医疗设备管理 医疗设备管理主要是通过科学化管理更大效能地发挥医疗设备的作用,为医疗机构创造更大的效益。其中包括医疗设备的采购、医疗设备的监控及医疗设备的效率评价等。 2.3医疗设备维护 医疗设备使用过程当中维护、保养异常重要,因此医疗设备的维护是医学工程专业在国外医疗机构的主要职能之一。 2.4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 医疗设备若保证其诊断治疗质量则必须进行定期的质量控制,包括计量检测、周期检验、强制检验和维修后计量修正等,确保医疗设备的性能和准确性[3]。 3国内医学工程发展情况 国内医学工程专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军队主要有第一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现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每年全国招生40人左右,主要方向是:放射医学专业和医学影像专业,突出的成就是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X刀放射治疗系统。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每年全国招生20余人,主要方向是:电子工程与计算机智能化,突出成就是全国第一次研制人体阻抗断层成像。地方大学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主要有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及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4]。地方大学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与部队有差别,军队主要是以医科大学为基础,毕业生的医学理论基础较好,但是理工科稍微欠缺;地方大学主要是理工科为基础,基础医学有所欠缺。因此,之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时则结合了双方的优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医学工程专业的人员不深入临床是无法获得创新灵感的[5]。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分布流向而言,主要是去往大型国外医疗设备公司做销售、售后服务;去往国内医疗设备公司做研发、销售;去往各类医院的设备科、信息科、网络中心等。 4医学工程专业在医院的发展 医学工程专业是医院发展的主流方向,医学工程在医院虽然属于辅助科室,但对于医院的发展实属不可或缺,其主要工作是设备管理、设备维护、质量保证和设备计量。 4.1医疗设备管理 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医院的先进的医疗设备。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医疗设备的作用和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医疗设备管理的主要目标[6]。(1)设备的购置论证。以购置何种医疗设备最有利于医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为目的,每采购一种医疗设备均需进行严格的购置论证。(2)设备的购置管理。设备的购置需要调研、论证及招标等多个环节,购置管理需要采用科学化的方法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及避免商业腐败。(3)设备的档案管理。医疗设备使用和后期的管理必须进行科学化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目前网络化、电子化档案管理是发展的趋势[7]。(4)设备的发放储存。设备和耗材的发放和储存是物流管理的范畴之一,如何降低库存减少资金积压、提高储存的质量等需要进行科学、精心的研究[8]。(5)设备的使用监督。医疗设备能否有效使用需要监督和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加强设备的使用监督是医疗设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6)设备的报废回收。设备使用一定的时间需要报废,何种设备符合报废的标准、报废的设备如何处置等是医学工程人员的重要研究范畴。(7)设备的效益评估。何种医疗设备可以继续购置、何种医疗设备购置后会亏损等是对医疗设备的效益评估,同时也是医院领导对医疗设备采购决策的主要依据。(8)设备的租赁管理。有些医疗设备没有必要每个临床科室都去购买,设备租赁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的好办法。做好医院内设备的租赁管理,合理高效地调整设备是医学工程科室的重要管理范畴。4.1.1医疗设备管理目标和原则(1)医疗设备管理目标:设备检查收益是医院最大的利润增长点,应围绕新技术、新设备开展医院的新业务,设备管理的目标就是使得设备在医院收益中发挥最大的作用。(2)医疗设备管理原则:科学化管理,科学化决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对设备进行科学化评估和决策,避免设备的闲置、浪费、重复性购置,把设备的效益发挥最大化。4.1.2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现阶段医院在设备管理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①设备采购盲目,事先的评估不足或者评估误差大;②采购的设备其发挥效能低下,无预先的盈亏控制体系,无法发挥设备的效能;③设备管理混乱,使用率、开机率不足,无法有效调动临床使用科室的积极性;④设备的监控体系缺乏,无法对具体设备的效益做出定量评估,致使再次采购缺乏依据。(2)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对策:①医学工程科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职能,配合院领导做好设备购置的科学决策;②设备管理是科学,决策的原则是效益,围绕效益做好医院的设备统筹;③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购置、监督、报废、评估,是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科学管理,是医学工程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向;④因地制宜发挥医疗设备的最大效能。 4.2医疗设备维护 设备维护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使用率和效率的关键[9]。现在的设备维护不同于过去,设备维护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①设备维护从过去的简单修补到设备的效益保证转变,能发挥设备的最大效益是核心;②设备维护从简单的元件维护,到整机的保障,着重强调时间和经济效益的比例;③设备维护从简单设备的维修到复杂大型设备的工作保障;④设备安全维护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⑤医疗设备维护应该从以往的集中统一维护逐步过渡到专人保养维护,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将设备的故障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⑥医疗设备维护应该从以往的等待设备随机故障发生后的紧急随机维修逐步发展到对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 4.3医疗设备质量保证 医疗设备的质量保证是发挥医疗设备作用的前提,医疗设备的精度和准确度直接关系到诊断和治疗的结果。因此,对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是医疗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国外的大型医疗设备有严格的治疗控制流程和管理人员。医疗设备的保证已经逐步成为医学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必须进行定期的周期检验和质量监控。为此,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程师应运而生,成为医疗设备发挥作用的“保护神”[10]。 4.4医疗设备计量 医疗设备计量是保证医疗设备诊断治疗准确的前提。设备计量包括:设备使用前的计量检定;设备维修后的计量检定[3]。设备的检定类型:国家强制计量检定(强检);周期性计量检定(周检)。《计量法》是医疗设备计量工作的依据。军队计量体系规定军区总医院建立三级计量站,为医院医疗设备进行计量的强检和周检。医疗设备计量是医学工程科的重要职责。 5结语 每一次的医学进步都与工程学息息相关,因此作为医学工程师应该要深入临床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真正的临床工程师。只有理解了临床的问题才能有新的思路和新的科研方向。科研创新应该从基础做起,把握科研发展的方向。应用于临床诊断数据的获取、分析的单片机技术以及在医学中应用的计算机技术是医学工程飞速发展的基础;设备管理的自动化和科学化、检测设备的无创化、小型化及家庭化是科研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者:张虎军 张超群 张楠楠 蔡峰 顾建文 工作单位:成都军区总医院医务部 医学工程论文:生物医学工程人才能力培养思考 1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2]。但是,我国工程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多样性和适用性欠缺;工程性缺失和实践教学薄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评价体系导向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创业训练重视与投入不足;产学研合作不到位,企业不重视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参与[3]。工科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产学研合作教育。当前,我国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从总体上看显得比较低,表现在有些学生缺乏创新实践的理念和愿望,缺少创新实践能力的毅力与意志;有些学生有创新实践意识但不能很好利用,有创新实践热情但创新实践能力不够;有些学生虽有创新实践灵感但缺乏创新实践技能等。每年毕业生招聘会上反馈的信息表明,有些毕业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企业很难招收到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来承担企业继续发展的重任,出现了学生“就业难”和企业“人才荒”的两难境地。工科院校应正视现状、分析原因,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师素质、实践教育、课外科技实践、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入手,构建有利于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4]。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动手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虽然已成长和发展了几十年,但是,由于其本身“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特点,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认识及基本定义都还在不断地创新、调整、补充和完善,特别是社会上对这个专业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还不高,不大清楚这个学科的性质、作用和地位,相关的产业部门认识也较模糊。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适应科学的进步,更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当前,数字化医疗技术正在蓬勃发展中,相关的医疗器械、医疗技术服务产业也在迅速壮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京津环渤海湾三大区域已成为本土三大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据不完全统计,三大区域医疗器械总产值之和及其销售额之和均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因此,如何结合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充分利用产业成长及壮大的时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是摆在生物医学工程教育者面前的当务之急[5]。为了提高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是十分重要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更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社会对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素质的要求,是现代企业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与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需要。实践是实现、发展、创新知识的源泉,是检验真知的标准,也是深刻认识、理解、学习知识和技术的最好课堂与老师。人们根据经验总结出一句格言:听到的会忘掉,看到的能记住,只有亲自做过的才会真正明白,并深深地刻在记忆中。只有亲历亲为,才能深刻理解、掌握、运用事物的本质、原理、规律,并有新的发现和发展。过去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术,但与企业工程师相比,他们在综合素质、实践与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经验告诉我们:知识≠能力,两者之间有一个传动的链条叫做实践,即应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因此要培养未来的卓越工程师,提高工程师教育质量,充分开发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就必须要按照其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改革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让工程师教育回归工程。 2引进荷兰特色化教学模式DCL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施国际化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实践,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实用创新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从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本科生导师制等多个方面,深入开展了教学改革与尝试,并成功探索出“以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本土化实践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是一种开展“学习+研究”的教学模式,引进了合作方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DesignCenteredLearning(DCL)教学模式,基于问题进行研究、面向实践探索学习,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把学生的科技能力培训列入教学计划,校企合作,发挥资源优势。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为中心,采取学生分组合作、查阅资料、调查研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习设计方法的课程。以培养能力为宗旨,以项目为载体,基于问题研究,以课题研究和问题解决为核心,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活动,注重方案设计、过程训练,激发学生科学研究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运作机制,为学生就业乃至创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3DCL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以“老年人摔倒测试”案例教学过程为例 3.1案例的选择和设计——整合各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老年人摔倒检测”是本科生第6学期进行的DCL项目。这个案例针对当今老龄化社会的热点问题——独居老人的健康智能监护,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领域是非常有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的课题。当今独居老人逐年增多,老人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摔倒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个恶性杀手。如何利用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知识,研发可以对老年人行为动作进行实时监控的仪器设备,设计有效的摔倒检测的算法,能够在老人发生摔倒危险的第一时间,通知家属和社区医院,从而最大程度的减轻伤害,正是这个课题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这个课题也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两门前序课程的基础上展开的,让学生们能够直接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对知识有更加感性的认识。总之,从案例的选择和设计上,首先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习研究为主[6]。教师根据教学和科研经验,提炼出能够涵盖本课程主要知识内容的项目或研究设计课题。选择提炼项目的原则是项目知识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然后成立由中外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教学小组,编写该案例的教案、提炼项目、讲授工程案例,选择可以引导学生对此项目和问题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研究的问题作为主要教学任务和目标。 3.2案例进行过程中——提高团队协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通过案例描述的形式提供给学生信息,通常是这样的描述:介绍一些简单的关键词、主要目标(可以是简单的建议),并给出案例方面的一些暗示。学生需要在小组里(最多不超过8人)完成这个案例。为此,他们需要在助教的协助下每周进行一次会议,每个案例持续10周。与传统课程不同的是助教的职责是作为一名观察者为学生提供改善方案的建议,而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地传授知识。在每次会议期间,学生需要确认自己欠缺的知识、明确自学作业中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每个学生都需要做这些任务并且需要在下次会议中向整个小组汇报自己做的结果。除了专业知识部分的任务,学生还会讨论到各自的进步,如由于在小组里担任讨论组长、会议记录秘书和板书等角色而学会的相应技巧。总的来说,DCL主要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组员之间进行团队合作,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如何组建实验、如何做报告、如何开展一次有效的会议以及如何成为领导者[7]。 3.3案例完成效果考核方式——颠覆死记硬背的传统方式、改善被动抄袭的学习态度 教学模式、目标改变了,成绩考核方式也改变了——小组、教师评价学习研究成果。因此评价学生的学习研究成果时要用新的方法来评价。要从学习知识转向学习能力转变,从关注结果向过程与结果并重转变。要重点考核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研究的态度和学习研究的成果。小组和教师要结合个人在项目中完成任务的情况、工作量的大小、难易程度、贡献大小、自主学习与研究的态度、创新等情况给出该门课程的成绩。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观念转变的体现标准是:只要经过学习和研究学会了知识,收获了能力,不看成果和贡献大小,都在合格以上。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就是要解放学生,让其轻松快乐地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有趣的研究活动。就“老年人摔倒检测”这个案例来说,最终的考核结果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指导教师根据平时学生的表现、每周的自学报告、会议记录、会议日程完成的情况给定的分数,小组中期答辩的分数,期末答辩时评委根据小组仪器设备展示以及PPT讲述情况给定的分数,其他小组评价的分数,组员之间互评的分数等多个方面,从不同维度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估,使考核方式脱离传统,更加科学合理,更有效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8]。实践表明,这门课程很受学生喜爱,“老年人摔倒检测”这个案例也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成效。学生们普遍反映,对前序的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的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而对怎么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未来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都有很多益处。 4实践效果 经过多年的中外校企合作、学研产医结合,利用教学资源和优势,实施以项目为载体、基于问题的研究,学研一体,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的DCL教学改革,使教学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回归,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学生回归了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变成了主导的角色。把学习和研究集合于项目之中,学习知识与收获能力共生并进,用新的考核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习变成了一种积极快乐的研究活动。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大学4年中除基本实验实践类课程外,主持并实际参与的项目案例达10余项,共计2400余学时,学生的英语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几年来本科生的就业率达到100%。在实习与实训考核中,绝大多数学生被东软集团一类的企业纳入人才储备库。这种研究型的教学模式的优势越来越凸显,正在改变着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也在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观念,同时也改变着学生的学习观。 5结语 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仍在不断深化,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外合作、产学研合作办学、集成优势资源、通过教学培养人才、科研创造成果、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融合、产品生产、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和创业培育有机结合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这些成果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作者:姜永生 王丹丹 鲍楠 王之琼 工作单位: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医学工程论文:生物医学工程教学改革思考 1奥尔堡大学PBL教学模式在生物医学工程的实践 奥尔堡大学在1970年开始进行“以项目为指导的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TheProjectOriented-PBL,PO-PBL)”的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好评[6],并且在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丹麦奥尔堡大学召开的PBL研讨会上提出了工程教育的PBL定义[7],该校到现在已经逐步完善形成完整、成熟的PBL教学模式[8]。 1.1PO-PBL实施的时间与项目的准备 丹麦奥尔堡大学采用本硕5年制的学制,PO-PBL贯穿于1~4学年的每一个学期,也就是说在每个学期,学生们都要在PO-PBL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在项目的准备方面,根据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交叉性学科的特点,项目题目不仅仅是针对一门课程而设立的,而是考虑到要综合利用到本学期学生所学习的所有相关课程,同时教师根据该学期所学课程难度进行项目难度的相关调整,最终,将所有教师提供的项目题目综合汇总,在学期初期供学生们自由选择。 1.2PO-PBL的实施过程 ①学生们根据教师提出的项目题目进行自由选择,组成4人左右的项目小组(Group),每小组获得一个小教室作为小组讨论的场所。在该学期内,组内成员要在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完成相应的项目;②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采取以组内讨论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原则。当学生们最初拿到题目时,组内成员对解决该项目所需基本观点自主分地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由一名组员完成,完成结果以文档的形式体现,并且通过Dropbox等网络共享文档随时更新,使其他组员在第一时间即可了解最新进展。下一次组会时由组员对所负责的问题在组内进行讲解,这样,通过合作的方式,组内所有成员就可以掌握该项目所有方面的知识点;③在解决项目的过程中,组内成员要随时交换任务,以便组内每名成员对项目的所有领域都有所掌握;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该小组认为已经完成了阶段任务或者需要教师的指导,小组将联系导师召开一个指导会议,教师通过与每名组员对话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并且给予一定的指导意见。 1.3PO-PBL的考核 在奥尔堡大学,PO-PBL作为每学期非常重要的科目,其考核也十分严格。PO-PBL的考核定在每学期期末,所有理论课程考试结束之后进行。考核主要分为4个方面:①对文档资料的考核。教师检查小组上交的文档资料,查看小组是否完成了该项目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是否及时准确地记录了实验过程等;②对小组陈述的考核。组内每一名成员都要准备一份幻灯片,展示自己在项目过程中对不同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陈述为该组打分;③板报展示。学生以组为单位为所完成项目设计一个简单明了的板报,所有小组的板报一起展示,对全体学生与教师开放参观,同时可以向任何小组提出问题;④个人答辩。这一阶段类似于国内本科学生毕业答辩,教师会根据项目向学生进行提问,根据回答情况为每一名学生打分。 2PBL教学模式在我校生物医学工程的初步实践 2.1PBL实施的时间与项目的准备 我系在专业四年制中的第三年第一学期开展共60学时的项目实践课程,根据教学计划,这个时期学生们已经在本科阶段的第1~2年学习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如医学基础课程、高级编程语言、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等课程,同时正在进行医用电子仪器、单片机原理等课程的学习,在解决项目问题上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项目准备方面,要求教师从科研或者与实际应用中选择难度适中、并且可以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或正在学习的知识有衔接的题目,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项目实践,更多地感受如何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项目问题。 2.2PBL的实施过程 PBL在我系的具体实施过程与奥尔堡大学相类似,都是以学生自主讨论完成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助手段。不同的是我系在实施过程中,学生按着课程安排的时间定期与指导教师见面,进行项目进展情况的了解与指导,这样更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项目实施进展及动态,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 2.3PBL的考核 PBL的考核时间定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进行,在综合考虑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后,我系将PBL的考核分为如下4个方面:①开题审查。在该阶段,每一组都随机选出一名学生代表该组进行开题陈述,教师主要针对小组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审查,评价方案的合理性,该同学得分代表小组得分;②中期检查。学生将到当日为止的工作成果以幻灯片或者实物形式呈现,教师检查其完成程度;③最终答辩。全组以陈述的方式进行,教师通过检查项目完成程度以及提问进行评价与评分;④综合性评价,即对实验记录、报告、海报情况进行评价。这4方面的平均得分将作为该小组的最终得分,分数最高的小组将获得一定的奖励。另外,对于项目完成创新性较好、结果完整的小组,教师将指导学生进行论文的写作,鼓励学生在方面进行初步尝试。 3生物医学工程PBL教学在我校与奥尔堡大学实施情况的比较 在亲身参与了奥尔堡大学与我系的PBL教学后,将生物医学工程PBL教学在我校和在奥尔堡大学的实施情况在几个方面作了一个简要的比较,综合比较情况。 4总结与讨论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我系PBL教学与丹麦奥尔堡大学PBL教学设置总体思路相似,即PBL不是附属于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而是作为一门单独的项目实践课而存在,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相比普通医学学科中针对某一门课的PBL方式,我们认为这样的设置更加顺应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特点。参与了两所高校的PBL教学,一个最为显著的感受就是通过PBL课程,学生们在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当学生面对一个陌生的问题时,在了解问题、提出方法方面不需要教师进行过多的帮助,都可以自主完成。这一点尤为体现在毕业设计完成方面,相对于之前毕业但是未参与过PBL的学生,有过PBL体验的学生执行能力更强。值得提到的另一点,在奥尔堡大学,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也要参与到PBL中来,实施效果很好。目前为止我系进行项目实践课程的对象仅限为本科学生,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也可以尝试进行研究生一年级的PBL项目实践课程,对研究生未来更好地完成科研项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参与比较PBL的过程中也发现,相对于我系学生,奥尔堡大学的学生对于PBL的适应似乎更迅速,解决问题更加积极主动,这可能与本系实施PBL时间尚短、PBL在学期内所占学时较少、国内学生课业相对更重有关。PBL教学在奥尔堡大学已经有40年的历史,其各个专业的PBL体系更为完整和成熟,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的PBL教学也非常具有代表性。我系将会继续每年派出1~2名师生亲身体现其实施情况,将其优秀经验转化为适合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有效经验,使两者有效融合,相信随着PBL在我系实施时间的增长、经验的增加,本专业的教学质量一定会有非常好的提升。 作者:苏娟 于璐 尹勇 常世杰 沙宪政 工作单位: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 医学工程论文: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对比 1培养目标之比较 美国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注重学生生物医学以及相关的工程学背景双方向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在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内可以继续深造,同时能为在医学、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继续谋求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通过分析约翰霍普金斯和凯斯西部保留地2个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的学生毕业情况,发现在过去几年里约有2/3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研究方向涉及医学、生物学和工程学在内的各个领域。美国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集中在如何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物理学、工程学的原理去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学习兴趣,筑牢学生在职业中的实践基础抑或拓展其未来继续深造的可能性,加强学生对职业操守与伦理责任的认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比美国较具体,主要是以适应岗位需求导向为教育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性,毕业生所从事的研究及工作领域相比之下较为局限,缺乏为毕业生后续发展奠基和能力塑造的前瞻性。中美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出现如此的差异化,主要因为两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发展的阶段、程度及背景上存在差距,这重点反映在教育理念上的不同:美国更加注重本科通识性教育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产业服务技能的培养;中国仍然是以专业化的教育为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在具体专业领域内从事具体工作的技能。 2师资队伍之比较 在美国高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不仅有负责课程性教学、专业化指导以及自身科研的本系导师,还拥有大量外系以及与研究所联合的教师。以霍普金斯大学为例,它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拥有100多名教师,但其本系的教师只有42名,其他均为外系教师,这些教师主要来自于药学院和工程学院。其学科背景更是丰富,涉及到电子学、材料学、数学及统计学、机械、化工等诸多方面,这种充分利用学科间的优势进行教学的模式,不仅丰富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更为共同促进学科发展发挥了强大的推动作用[3]。随着近些年的发展,我国各高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师资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与美国相比,在联合培养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在与其他专业相关领域专家教授的联系方面做的还不够,各高校间的交流程度有待提升。 3课程设置之比较 美国高校的本科课程突出通识化、职业化,学制采用四年制,课程主要分为5个方面:(1)科学基本知识;(2)工程类核心课程;(3)生物医学类核心课程;(4)人文与社会科学;(5)工程类选修课程。其中工程类核心课程类似于国内的专业基础课,而工程类选修课类似于专业课[4]。在4a本科教育中,第1a主要进行通才教育,学习基础知识;第2a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及就业取向选择主修专业,学校安排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师帮助选修工程课程并进行科研实践研究指导;最后2a学生则主要进行某一传统工程领域及其生物应用方面的学习。美国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以能力为导向,特别关注于知识背景领域的宽度以及课程与职业发展的密切性,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教育,为今后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创造了广泛有利的发展条件。我国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的课程设置则主要集中于影像设备和医学电子工程学这种更为专业化的课程上,基本上没有高校针对生物医学工程自身产业化的过程及其背景等相关知识进行认知性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在学生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稍显不足。学生本人对专业课程的自主选择度不高,能够选择的专业课程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可见,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更加突出技术性和专业性,学科之间的跨度不够,学科交叉性不足,很难实现学科间的共同促进和发展,导致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选择和发展中跨领域发展的可能性降低。各高校在教学科研方面的特长开展,联系实际不够紧密,过分强调专业型技术人才培养,一定程度上与当前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脱节。 4实验实践能力之比较 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最早在美国发展,积累下了丰厚的科研基础力量,并且大多高校具备条件优越的实验室,且实验室资源十分充足,为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例如,哥伦比亚大学和莱斯大学在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中,实验室课程占很大比例;杜克大学重视培养该专业的学生在实验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弗吉尼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平均每周超过3h。由于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发展时间相对较晚,目前各高校的专业实验室资源有限,并且对本科生不完全开放,实验条件相对落后,因而在课程设置中实验课比重相对较少。另外,在实践实验能力培养方面相比之下重视程度不高,设置的实验课多半是验证性实验等,缺乏创新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有效的锻炼。据统计,我国许多高校本科生的实验课时不到总课时的1/6,较美国高校水平差距较大。 5对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发展模式的启示 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发现了我国在该专业本科教育领域存在的不足。针对如何更好地开展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更好地发展我国生物医学工程教育,总结了以下感受与启示。(1)结合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趋势,确立适合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现状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技术领域的更新进步,该专业将会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我国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应适当借鉴美国高校的培养模式,更加注重为研究生培养打下坚实基础,而本科阶段主要集中在理工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生物学与医学背景的了解上,从而为学生下一阶段在某个研究领域的继续深造创造有利条件[5]。同时,我国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还要注意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致力于培养既能推动科研发展又能满足产业化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该专业下阶段的跨越式发展进行力量储备。(2)根据学科发展的规律及特点,逐步实现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的有机整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属于交叉学科,是理、工、医等多学科的交织融合。美国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的教师很多都是各学科分支的领军人物,将他们整合在一起组成师资队伍顺应了学科发展规律,发展势头必然明显。随着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发展,目前国内也有一大批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有着不菲的成绩,掌握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与科技前沿技术,对临床需求有着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因此,各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当充分考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发展规律,真正理解交叉学科的内涵,一方面通过高校联合优势,集中解决各个分支专业的教学问题;另一方面,尽可能将该领域的专家融入到教育队伍当中,高效整合师资队伍,使其充分体现医工融合的特点,从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使其真正领会医工结合的真谛与内涵,那么优秀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必将源源不断地被挖掘、培养出来。(3)筑牢学生人文素养基础,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课程体系设置应基于产业市场需求和科研发展。美国生物医学工程的本科课程尤其以专业课程设置突出其学科本身涉及面广的特点,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培养以及实验实践能力的有效锻炼,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并且能够结合科研优势突显重点。我国开设生物医学工程的各高校应该充分借鉴学习这些经验做法,并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贴合自身的科研方向与优势,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提升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同时,要强化研究与产业的双方面发展,将市场需求纳入课程设置的考虑因素,并且融合学生自身的兴趣及未来就业形势等相关方面,灵活创新地设计课程,争取培养出具有特点鲜明的、发展方向广泛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强大的医工人才。 6结语 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自20世纪70年代创建以来,其发展速度迅猛,学科定位、产业效益和发展前景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同和重视。但是,我们要在肯定自身成绩的同时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查找不足。与美国相比,在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个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可谓任重道远。作为医工人,我们要继续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力量,勇于挑起重担,敢于面对挑战,共同促进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发展水平走上新的台阶。 作者:董旭 张晓玲 工作单位: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器材科 医学工程论文: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培养方式 一、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知识再积累和知识更新的基础环节,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是学校可控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环节[3]。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考虑工程硕士的特殊性,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特色鲜明的工程硕士。在进行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期间,我们通过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工程硕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及现场调研,并对调查及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在课程设置上增设了实用设备类课程的讲解,针对工程硕士要求动手能力强等特点,加设了与医疗相关的设备维修理论及实践课程和相关实用性较强的应用类课程。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进行了优化以医学院校为背景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索张鑫,曾碧新,黄敏,陈付毅(温州医学院,浙江温州325035)摘要:结合医学院校特点,探讨了以医学院校为背景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与优化,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位论文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优化,以不断完善和规范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调整,主要表现为: 1.在讲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增加如电子病历等热门话题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探讨; 2.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及在某一领域已经有一些独到见解,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安排一些学生讲座,让学生针对自己所熟悉的领域与班级学生进行讲解与互动,从而扩大工程硕士在教学内容上的局限性; 3.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可以尝试邀请相关医院及厂家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可以增加解决某一专业问题的针对性。 二、优化学位论文指导与评价体系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培养的主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与工学硕士不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选题应来源于医院及相关部门的实际需要或具有明确的生物医学工程背景,研究成果要有应用价值。因此,在学位论文指导方面可以实施由学校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与医院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医、校双方导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指导。为制定更具实用性的论文指导与评价体系,我们调研了省内10余家附属医院和部分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相关科室,了解附属医院及相关科室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根据相关部门及临床医生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毕业论文制订及相关评价体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工程硕士论文学位论文质量参考标准,并在多家培养单位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构建适合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模式 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是电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材料科学、数学、化学、物理学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由多学科的渗透与综合作用于传统医学领域而形成的一门新型的交叉的边缘学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具有跨学科、交叉的学科特殊性,在培养模式方面会出现偏重于工科或医科的现象,没有真正体现出医学工程的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那么如何更好地将理、工、医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更加完善,这已成为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更好地构建适于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4]: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生产和科技发展变化的需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尽快地接受新技术与信息。 2.重视实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课程讨论会,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与创新意识。 3.师生共同参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由侧重传授知识转向培养探究能力,由片面增加学生认知成长转向兼顾学生情感发展,课程内容由静态的稳定划一走向动态的开放灵活,课程不再仅仅作为面向过去知识的载体,而更多地呈现为面向未来发展的过程;课程设计趋向更大的弹性,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了选修课的数量,多方位地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设置与发展,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与需要,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课程的设置与修改,而不仅仅是由学校单独制定,课程的组织不再限于学科界限而是面向跨学科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培养模式的创新主要表现为: 1.由学校教师和医院临床医生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真正实现理、工、医的有机结合。 2.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真正做到与实际相结合。针对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对现有仪器设备的看法和改进意见以及病人的需要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 3.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四、结语 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是一个典型的交叉科学技术领域。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是生物医学信息、医学电子、医学影像技术、基因芯片、纳米技术、新材料等技术的学术研究和创新的基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医院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复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本文通过对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探讨,包括从课程体系的建设、论文评价标体系优化等,不断完善培养模式。以医学院校为背景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既有优势也有局限性,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培养模式还需要不断探索研究,希望能够不断探索出培养该工程领域高素质、创新型工程硕士人才的新实用模式。 医学工程论文:生物医学工程创建及人才培养 1明确专业方向和目标 由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新兴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大众缺乏对其的了解,因此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考生报考专业时带有盲目性,往往对专业的名称产生误解,致使入学后发现专业与自己所期望的不符而产生迷茫和厌学的状况;另外,由于全国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比例较小,社会知名度不够高,学生入校后也容易产生消极心理,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将来到哪里就业等等疑问,因此我们除了加大宣传力度,在招生时将学科的发展规划、课程设置、社会需求等作大力宣传,使学生真正了解专业的定位而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报考外,更注重对入校后学生的思想教育,如定期开展一些交流活动,请一些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使学生了解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邀请已经毕业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博士生等与同学们座谈,了解他们现在从事的职业、研究的内容等,提供给学生一个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带领学生到一些与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紧密相关的公司、企业、医院等参观,组织学生参加深圳每年一届的医疗器械博览会,让他们通过实地感受和了解,从而热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增强信心,也极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学习更有了动力和目标。 2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我们坚持“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1],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能接受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培养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课程设置除学校规定的政治理论、外语等公共课程外,专业课程分为四条主线:1)医学仪器与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还包括:电子技术、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医学图像处理等;2)微机原理及其应用,还包括:单片机(ARM、MCU、DSP)技术、算法语言、网络技术、计算机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等;3)医学基础知识,包括:解剖与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等;4)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包括:生物医学测量、医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医学成像技术、生物力学、生物材料等,以医学仪器与信息为主轴,兼顾力学、材料等其他主干领域,满足涉及面广的生物医学工程综合人才培养的要求,让学生在接受多方面全方位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在感兴趣的领域继续深造。 3开展教学改革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注重培养复合通用型的应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方式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1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改变过去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为“学为主,教为导”的方法,课堂多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2]。这样可以活跃气氛,教会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发现的能力。 3.2采用多媒体和板书教学结合使用 多媒体的使用可使过去枯燥的纯粹手写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但单纯的多媒体教学可能会造成学生产生偷懒情绪,一晃而过的幻灯片并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当结合黑板书写,加深记忆并鼓励学生适当笔记。 3.3加强教材建设,整合课程及网络资源 我们在课程教学中以书本基础理论为主线,辅以参考资料和自编讲义,并开发了一个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目标,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了生物医学测量、医学成像技术等部分专业课程的辅助教学。我们充分利用和整合网络资源,在教学平台上开设了包括课程讲义、答疑讨论、在线测试、试题试卷库、参考资料下载等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能通过此平台开展教与学的互动交流,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创新学习、学会质疑、学会探讨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大大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4重点突出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习等实践环节 我们将实验分为基础性实验(如工程生理学实验)、综合性实验(如医学测量与传感器实验、医学仪器与信息处理实验等)和创新性开放实验,分阶段、分层次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综合性实验将几门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实验由教师拟定实验目标,实验过程由学生自己设计和动手创造,改变过去学生盲目被动的按照规定步骤进行实验,缺乏思考,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情况,真正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实践能力,并安排时间让学生分组讲述本组实验或设计的思路和过程,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相互交流心得体会,而且学会总结经验,锻炼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真正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5注重产学研的结合 我们秉承“科研带动教学,研究带动教育”的理念,积极与省内有关医疗器械公司、医院、生产厂等密切联系,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加强了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与美国NationalInstrument公司合作建立“华工-NI虚拟仪器联合教学实验室”,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积极性。同时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中,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可以进实验室参与项目,同时鼓励学生发表学术论文,使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得到极大锻炼。 4改进考核方法,全面客观评价学生成绩 在考核方式上改变过去传统的“一纸定乾坤”的考试模式,在总评成绩中加重平时实践环节的比重。例如,关于生物医学工程各领域发展的综述报告、各种观摩、实验、设计、实习等都体现在期末的各科考试总评成绩中,并加大其比重。考试的形式也多样化,我们在部分专业课程的考试方式上还采取了一种半开卷的形式[3],所谓半开卷考试就是在考前准备一张与试卷等大的16K纸,学生可以事先在这张纸上摘抄(必须手写)书上的概念性理论和重点难点,并且准许学生将其带进考场,考完后将这张纸同试卷一并交上,作为考评成绩的一部分。学生在考前亲自抄写一遍这些内容是对这些知识的一种复习和回顾,同时要自己整理这些重点难点就必须平时注意学习和听讲,因此这种方式不仅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学生真正通过考试来及时发现和补救学习上的漏缺,同时也使考核方式更灵活,结果更客观。对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结果表明,学生乐于接受,教学效果也令人满意,03、04级同学在校期间已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学术期刊上3篇,学生就业情况良好,用人单位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和肯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高涨,社会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不足之处在于,学科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适合的专业教材,如何在工科院校有效开展医学课程教学等,我们将继续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 医学工程论文:临床医学工程部发展策略 1临床医学工程部门发展现状 1.1体制不健全、职责不明确 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建立临床医学工程学科以来,全国各级医院相继组建了临床医学工程科(部),但在管理体制上比较混乱,有的隶属后勤部门,有的隶属医技部门。在职责上差别也很大,有的只重视医疗仪器设备的采购,而忽视了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发和利用;有的只重视维修和日常管理,而忽视了仪器设备质量安全性、可靠性的控制和检测;有的甚至将总务后勤部门的水、电、气、机械等动力方面的维修掺杂进医学工程科的日常工作,使得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不堪重负,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健康发展。 1.2领导不重视、重医轻工思想严重 目前,各级医疗行政部门的领导中,医学工程专业出身的很少,对此专业不甚了解,未能充分认识到医学工程科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因为医学工程科不能像临床科室那样直接创造效益,往往造成领导院忽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设备采购论证、应急抢修、预防性维护及质量控制等方面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对于医学工程科在人员配备、进修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了限制。 1.3自身整体素质不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据江苏某高校对4个省部分医院的调查,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为:研究生占1.8%,本科占12%,大专占33.7%,高中和中专占53.5%。湖南某高校调查30所医院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高、中、初级职称结构为8.4%,35.9%,55.7%tz】。不仅学历与职称结构不合理,而且真正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的人员占的比例也很少,许多现有人员未经过正规的医疗设备专业学习和培训,缺乏相关专业理论基础,知识面狭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各种新型医疗设备的引进使得医院迫切需要素质高、能力强、知识面广的医学工程通用型人才。 1.4在职培训工作落后,发展进步受限 一方面,由于编制人员较少,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日常设备维修及计量质控等任务较重,再加上这些工作不直接产生效益,管理层不予以重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较少能获得与临床医生一样出去培训进修的机会。据调查显示,县以上医院64%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从未参加过继续教育。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和组织,往往是挂靠在其他行业。而职称考试很少涉及专业知识,职称评定也没有专业评委,导致一些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晋升困难,甚至晋升“无门”。在职教育培训、职称晋升及待遇得不到相应解决,造成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进取心不强或人才流失。 1.5制度守旧,积极性和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由于历史原因,在大多数医院,医学工程科的主要职能定位在医疗设备的维修上,从而使得医疗设备在购买时没有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论证参与,以致许多性能没有充分开发,功能闲置。由于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都在临床科室,经常出现不按章操作,不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的情况,甚至带故障运行,造成更大的损坏;有的设备由于使用频繁,临床使用科室往往找借口阻碍医学工程人员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修和质量安全检测,从而使的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证。同时,由于医学工程人员的工作很难用指标直接量化,他们的劳动价值很能被凸显出来,工作性质和成效被低估,在劳务补贴方面往往与临床科室有较大的差距,从而导致医学工程部门的工作职能得不到充分体现,医学工程人员的能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工作效率不高。一 2临床医学工程部门需强化的主要职能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临床医学越来越依赖高精尖设备与技术,临床医学工程师已经成为现代临床医学与工程学之间的桥梁,医学工程的学科发展也逐渐得以完善,医院对医学工程部门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视。我们必须抓住机遇,顺应医院的发展建设,满足临床医疗的需要,保障医疗设备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作为临床医学工程部门,必须强化以下5个方面的职能。 2.1强化参谋职能。做好设备引进过程中的科学论证和把关工作 医疗设备的采购是一个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过程,科学规范的采购必然会给医院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否则就会给医院带来巨大损失。首先,在设备采购之前。要广泛征求意见,根据使用科室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对待引进设备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预测;了解不同厂商设备的性能指标、价格、维持费用以及此类设备在其他医院的运行状况等;对医疗设备的配置做出较为合理的方案,并写出可行性论证报告,为医院领导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从而确保所引进的设备既能满足临床科室的日常工作和科研需要,又不至于因为一味的贪多求全发挥不了设备的最大效益,造成资源浪费。其次,设备到货安装后,医学工程部门要依据合同条款,对设备进行验收检测,包括设备的软硬件指标、性能参数及电气安全等,以保证所购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源头风险。 2.2强化维修职能。做好设备的应急维修和预防性维护工作 应急维修也称一线维修,这是临床医学工程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技能。设备在使用工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故障,只有及时排除故障,才能保证设备安全有效的使用,满足临床医疗的需要。预防性维护(PreventiveMaintenance)是指周期性地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功能检查,动态观察设备的运行状况,它是对仪器设备的一种动态管理。随着越来越多的先进仪器设备应用于医院临床,对医疗设备的动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我们要将设备的维护管理模式由原始的被动抢修向预防性维护过渡,动态掌握设备有效生命周期中的运行信息(包括它的运行环境条件、技术参数指标、使用消耗状况等),做好记录,建立设备档案,并以此为依据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制定可行的周期性维护保养方案,通过预防性的检修避免突发性事件,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降低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J。 2.3强化管理职能。做好设备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科技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在应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同时,由于对其潜在的风险和临床应用质量安全问题认识不足,造成在医疗设备在应用中时常出现安全隐患、引发医疗事故、对患者或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的案例。这已经引起了人们对医疗设备质量与安全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已成为医疗机构设备管理部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006年,总后卫生部率先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进行了试点和摸底,并于2008年6月下达了《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实施通用要求(试行)》及《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检测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2010年1月,国家卫生部颁发了《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其中明确指出,医学工程部门具体负责本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支持工作,这赋予了我们医学工程部门新的使命任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树立以临床为中心的观念,拓展医学工程部门的技术保障服务范围,通过制定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控制方针、目标、职责、程序、制度等,实现医疗设备在论证、采购、使用、维护、维修、退役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确保医疗工作质量,保证患者诊治安全有效,提高医院综合效益,从而推进医学工程学科建设,提升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地位。 2.4强化培训职能。做好医护人员的安全培训与考核工作 随着越来越先进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帮助医护人员诊治患者的同时,也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够很好地驾驭它们,任何一点小的失误,都可能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严重时可能会造成误诊、漏诊,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医护人员进行医疗设备的操作规程、安全使用及维护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也是医学工程部门必须强化的一项重要职能。首先,要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使用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促使他们在使用仪器设备时能严格按章操作,保证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条件,尽量避免因设备操作不当引起的不良后果的发生。其次,要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护人员对设备仪器日常维护保养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其责任心,及时有效地开展维护保养工作,避免因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而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再次,要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方面的政策法规教育,使他们对仪器设备的计量及质量控制检测的重要性有更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配合医学工程人员对设备开展计量检定和质量控制检测工作,保证医疗仪器设备使用的安全有效。 2.5强化学习职能,努力提高医学工程人员自身素质 学科发展的关键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应走在医疗领域的前沿,及时掌握医疗设备的发展趋势和动态。今后医疗设备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加在职学习和培训,不断更新观念,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医学工程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内部建设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建立一支德才兼备、掌握高科技专业知识、具有严谨科学作风、会管理、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积极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来改善和塑造自身形象,确立医学工程部门在医院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3小结 总之,要改善和提高医学工程部门在医院的地位,需要我们在现有条件下,正视困难和问题,明确学科定位,转变工作模式,强化职能建设,牢固树立为临床服务的理念,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学术水平,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只有这样,医学工程部f-j~/-能成为现代化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为现代化医院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医学工程论文:JCI评审标准对医院医学工程建设的应用 [摘要]用JCI标准转变医院临床工程的管理理念、方法和工作方式,并从循证管理、风险管理、应急管理、持续改进、标准化、监测指标、工作计划这7项内容来阐述对JCI要求医院以“质量改进和患者安全为中心”的理解及实践。 [关键词]JCI;临床工程;循证管理;风险管理;监测指标 引言 联合委员会国际部,是美国医疗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的国际部,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全球评估医院质量的权威评审机构。JCI标准的最大特点是以满足服务对象的全方位合理需求作为主要的依据,其理念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医疗服务“以患者为中心”,并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流程以鼓励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规范医院管理,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1]。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数量和种类快速增长[2],由于医疗设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病人,其会直接影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最大限度地控制医疗器械的潜在风险,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地使用,是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技术监测部门共同面临的问题[3]。因此加强对医疗设备的规范化管理是临床工程的首要任务。我院是一个综合性三级乙等县级医院,开放床位1800张,年门诊量330万人次。全院医疗设备8000多台,总价值3.2亿元人民币。2013年我院决定引用JCI评审标准,创建医院质量管理新体系,经过1年多的努力,于2015年7月以9.85分的成绩顺利通过首轮JCI认证。在JCI迎评工作中,我院医学工程建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流程,工作整体思路清晰、计划性强、具体工作有条不紊。下面就我院医学工程建设在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两方面的转变做介绍。 1医学工程建设的实践 1.1工作理念的转变 1.1.1循证管理循证管理就是依据证据进行管理决策。临床上早就广泛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来治病,我科把循证的方法应用到医疗器械的管理中来,并做了如下改进:(1)加强法律循证。合法是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此前设备管理的制度只是书面框架,员工无法依照流程与制度办事,只能请示领导或凭感觉走。因此首先是收集和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完善医院层面的《在用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及召回制度》等相关制度,然后修订维修工程师、仓管人员、临床科室日常使用人员等岗位职责,最后将相关内容进行全员培训。(2)用客观数据评价绩效。如在对厂家设备保修的评价中用设备配件送达超过24h的次数、同一故障重复出现次数等指标替换原先的反应迅速、维修质量等项目;用维修台数、维修工时、未完成任务次数来评价员工工作能力,而不是按原来“团队精神强,维修技能强,工作努力”等评价。(3)从系统中找原因。有研究表明事情做错更多的是制度和流程的缺陷,只有系统安全了,个人才安全。如在手术室发生价值10万元的设备附件被护工丢弃事件,通过设备科、手术室等多科协作,找出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医院虽然有培训制度,但未涉及护工且缺乏完善的器械交接制度,随后完善了相关制度和流程,并对相关护工进行了培训而未予以处罚,培训后再无类似事件发生。郑焜等[4]从广义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循证的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构架。孙麟等[5]从收集、分析、评价证据和开展循证管理等方面构建了医院后勤循证管理。循证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客观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但在构建循证管理新模式时,循证数据的收集是个庞大的工程,越细的数据与证据越能反映事件的真实情况,数据的收集与管理成本的投入还在进一步平衡中。1.1.2风险管理我院以往只是机械地对省质控规定的8类设备做预防性维护和质量控制。在此次JCI迎评过程中,作了如下改进:(1)针对全院的医疗设备(包括新购置设备)进行风险评估且按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方式。(2)通过评估发现一些新的重大风险医疗设备,如人工心肺机等,并对在评估中发现的风险点做了及时的改进。(3)打破传统的按价格高低管理设备的模式,规定重大风险、高风险设备在采购前需做技术评估,而不按价格在20万元以上才做技术评估;对呼吸气囊等价格低但风险高的设备建立医疗设备档案,按固定资产管理等。风险管理不是简单对设备做不同等级的维护,不同风险等级的设备应该制定不同的管理模式,更应该包括技术认证、采购评估、使用培训等管理流程。为此医院引入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这种防范于未然的前瞻性风险管理方法,用在设备管理的全周期,在关键、高风险流程中找出并矫正失效因子,防范事故于未然[6-7]。1.1.3应急管理以前我院应急预案不全,操作流程、应急物资储备不明确,大多员工不清楚如何响应,在此次JCI迎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了应急管理机制。(1)制定并且学习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及召回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停电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2)开展大规模创伤急救、集体食物中毒、台风登陆、消防、全院停电、全院停氧气等全院性的演练,通过演练检验和完善现有的应急预案。通过制度及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明确了应急预案何时由谁启动、如何实施、应急物资的储备、不良事件的处理及召回。(3)全院配备除颤仪、AED除颤仪、喉镜,确保每个角落都能在5min内开展高级生命支持,给患者、家属、员工及来访者提供了一个安全、功能齐备的环境。应急响应的前提必需有一个完整的灾害脆弱性分析,然后要依据上级相关制度与应急流程来明确本部门应急预案的启动与执行,最后通过演习来改进预案、提升全体人员的应急能力与应急物资的完整,来保证医疗设备及管理人员在常态化的工作过程中具备应急能力[8]。 1.2工作方法的转变 1.2.1持续改进成为工作的基础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借助持续改进理念和方法,设计和制定符合国情、院情和JCI标准的医疗设备管理计划、制度和工作流程,并贯彻在日常工作中,且通过对医疗器械的全周期管理的实时监控,持续改进制度、流程,改善系统整体功能,预防错误发生[9]。例如我院的《在用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医疗设备巡检制度》在制定后,通过实施、反馈、修改已经循环了10多次,目前还在不断的完善中。医院还完成检验试剂运送温度合格率、降低内镜故障率等5个PDCA案例。JCI质量要求建立在持续质量改进这一根本理念的基础上,并提供了质量改进的方法,即计划、落实、评估和改进的循环,只要坚持此模式就能不断改进管理质量。目前此模式已落实到医疗设备全周期的管理中,所有的制度、方法、流程都在不断改进。1.2.2建立标准化体系JCI认证准备工作的初期,医疗设备管理由于工作复杂、范围广,科室工程师任务完成的结果千差万别,给总结与统计带来了巨大麻烦,为此建立了医疗设备申购、安装验收、巡查等一系列的标准操作流程。例如:①在资产核对中,在清点单上只提供2个选项“台账多”“实物多”,其余所有需说明的情况填写在备注栏中,这样资产处理时的筛选就显得简洁明了;②设备的定期巡查中,设计了巡查项目表与标准操作步骤两张表格来防止工程师巡查时重复劳动与遗漏关键项目;③科室内部实行5S管理,医疗设备维修间井然有序,维修工具现在实行上墙定位管理,并提供正确摆放的照片给大家参考。JCI评审标准就是一个完善的医院标准化体系,但是医院还要建立一套用于日常建设与常态化管理的操作体系[10]。医疗设备管理标准化还需科学地研究与探索。1.2.3完善工作计划及任务布置方式原来的工作模式是遇到事情去解决,完全没有任何计划性,布置的任务都达不到自己预先的效果,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任务布置没有明确的完成日期、结果报告等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制定了如下工作流程:①建立年度医疗器械管理计划,整个计划是医疗设备的申购、质控、维护、维修、培训等的规定,是全科室员工年度任务目标与行为准则;②月末制定下月具体工作计划,如完成某些制度制定、印刷表格更新种类、固定资产清点数量、预防性维护(PM)数量、科室巡查数量、内部学习以及其他临时需优先改进任务等;③每个计划制定与任务布置的同时规定项目的负责人、完成时间、报告周期及时间、报告内容;④制定报告内容标准,按报告周期进行总结和改进。通过申购计划管理,使医院资金得到更合理的分配,避免了重复购置与闲置的问题;设备科日常工作任务的计划管理,保证了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按期完成,提高了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学习培训计划管理,激励工程师加强学习,有利于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医工队伍。1.2.4监测指标的收集通过监测项目的实时监测、定期报告,为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及时纠正工作执行过程中的失效原因。监测指标可分成日常监测和持续改进2类:①通过PM完成率、外包保修合同监测、24h维修受理率等指标监测日常工作;②通过检验类试剂运送温度合格率、人为故障率、医疗设备时钟准确率、医疗设备维护合格率的实时监测数据来优先改进相关项目。经科室多个周期的持续改进,使PM完成率维持在90%左右,24h维修受理率维持在99%以上,外包保修合同保养等条款不再遗漏,设备的维护合格率从55%提升到95%,时钟准确率达到100%,医疗设备维护合格率达到95%,通过对医务人员与工程师培训,人为故障率从12.4%降到2.6%。监测指标是打破经验管理的开始,是循证管理的基础,是持续改进的重要过程,只有完善的、正确的数据收集才能为医疗设备管理质量动提供有效的支持。 2总结 经过1年多的努力,我院医学工程建设在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上有了很大的改进,根据实情制定符合自己的制度与改进计划,按步骤实施,通过记录、监测来改进制度与计划,最后提高服务质量。在持续质量改进中,思维有了转变,会用客观数据与依据分析事物;在分工上更加合理化了,行之有效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做到任务清晰,职责明确到人;在设备的台账管理中,其账物相符的准确率得到明显提高。只有把PDCA理念应用到日常工作中,通过实施、反馈、修改不断循环来建立完善的和全面的数据采集体系,才能使工作持续进步。要把JCI标准里面的质量标准扎根于日常工作中,还需做出更多努力。 作者:王上东 彭文献 黄海丹 陈朝繁 彭天舟 单位:瑞安市人民医院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工程论文:实践教学的医学工程论文 1医院承担的教学任务 1.1实践教学 医院里有大量的先进医疗设备,工程技术人员对这些设备相对熟悉,因此,除了承担传统的课堂教学外,医院的医学工程部门可以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承担许多实践性教学工作。 1.1.1认识实习认识实习课程一般安排在学生完成了基础课程以后,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是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过渡课程。这门课可以分成2个阶段:第1阶段采取课堂讲座形式,以科普知识和深度讲述的形式介绍医院主要医疗仪器(如CT、DR、彩超仪、监护仪等)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结构框图等;第2阶段采取实地参观形式,由仪器操作人员利用实物给学生讲解仪器的主要结构、部件,仪器的操作步骤、参数设置,临床应用等。这门课程学生一般不参与仪器的操作,目的是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为系统学习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做准备。 1.1.2生产实习生产实习课程一般安排在学生学完相关专业课程以后,进入毕业设计之前,是课堂理论学习和毕业设计之间的一个学习环节。这门课也可以分成2个阶段:第1阶段安排在仪器使用部门,由于已掌握了仪器的工作原理、结构部件等,因此,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参与诸如患者摆位、参数设置、仪器操作等,当然,这些工作一定要得到带教老师的肯定后才能完成;第2阶段安排在仪器维修管理部门,在掌握了仪器一般工作状态及基本操作的前提下,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医疗仪器的维修、保养工作,有条件的可进一步参与仪器的质控工作。这门课程学生的参与度提高,目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进一步熟悉医疗仪器,为毕业设计做准备。 1.1.3社会实践有些学校的课程设计中有社会实践环节,医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里,给学生的选题可涵盖围绕医疗仪器的各个方面,包括医疗仪器的配置、采购、物流、使用、维修、质控、不良事件监测、应用质量分析等。 1.2毕业设计 在完成了所有课堂学习任务后,理工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需要完成毕业设计环节,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是综合检验学生课程学习的一个环节。与学校实验室相比,医院能提供给学生做毕业设计的课题更接近实际应用。医院能提供的选题非常多,如:医疗设备的技术革新、医疗仪器的质量控制、医疗设备管理数据库等,这些选题可能就是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这类课题更具有实用性。 1.3工程硕士教学 1997年,为增强我国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工程硕士(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一般为在职攻读,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为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序列里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这为我国医院的医学工程人员提供了一个边工作、边深造的机会。根据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一般均采用“双导师制”,正导师主要负责工程硕士的课程学习、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的指导,并对学位论文的质量负责。副导师主要负责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培养、论文选题及论文实践部分的指导,协助学生获得工程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因此,聘任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及一定科研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副导师,可在动手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上对研究生进行全面细致的指导。 1.4继续教育 除了承担学校的教学任务外,医院医学工程部门还可以开展继续教育活动,为广大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重点,注重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医学工程方面可供选择的选题有:医学工程技术最新进展、大型医疗设备维修技术、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技术、临床医学工程科研项目、医疗设备管理技术等。 2医院开展医学工程教学的实践 2.1教学模式及设计就目前我国医院医学工程部门承担的高校教学任务来看,充分利用医院的硬、软件而进行的实践性教学(包括实习、毕业设计等)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更能体现医院工程技术人员承担教学工作的优势。(1)成立由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和带教老师组成的实习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由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具体负责实施,选拔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任带教老师。(2)在实习环节,安排学生到放射影像科、检验科、ICU、手术室等医疗设备较集中的科室轮转,掌握医院常用仪器设备(如放射设备、检验设备、超声设备、监护设备、手术室设备等)的操作、保养和简单故障排除,若条件允许,还可以开展部分质控工作。(3)在毕业设计环节,秉承“医用导向型”培养模式,坚持“医工结合、贴近临床、注重创新”的发展思路,由带教老师按学生数量的120%组织课题,最后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各位学生的导师。通过把握好“选题”(创新性和难易度评定、双向选择)、“过程”(开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及实现、论文写作)“、答辩”等几个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质量。(4)组织学生参加科室的业务学习,若条件允许,还可组织参加由各级学术团体及厂家开展的各类相关学术活动、新产品介绍等,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 2.2教学经验(1)在整个实习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加强学生的“听”(学术讲座、专业会议)、“说”(开题报告、论文答辩)“、读”(科技论文阅读)、“写”(学位论文、学术论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2)利用报废设备,组织学生进行拆装,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未来就业。(3)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医疗设备维修的较多,好的工作思路和习惯的传承也非常重要。(4)实习和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这个阶段除了完成上述教学任务外,学生还面临找工作或考研,部分同学还要参加积欠考试,因此,合理安排时间也非常重要。 2.3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医院承担教学任务固然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1)由于带教老师的学识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导致被带教学生(如一对一的毕业设计带教)能力培养存在较大差异。(2)教学属于带教老师本职工作以外的额外任务,有时会由于本职工作的繁忙而耽误了带教工作。针对上述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解决:(1)根据带教老师的情况,可组成若干带教小组,由小组集体带教,避免一对一带教带来的差异问题。同时,也让初级职称人员加入到带教队伍中,使他们能迅速成长起来。(2)适当减轻承担教学任务人员的工作量,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 3结语 医院承担医学工程教学工作,不仅为学校培养学生,拓宽学生视野,同时也是带教老师专业技术水平提高的一种手段,备课、带教的过程,就是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自身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拓宽自己专业视野的过程。充分利用丰富的硬件资源,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实用性人才,理应成为医院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 作者:蒋红兵秦航吴书铭张华伟蒋志伟方莹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医疗设备处 医学工程论文: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科研培育 1我校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 1.1教学与科研第三军医大学开展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的时间不长,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由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覆盖知识面宽,目前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应用,不能完全满足医院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教学方法传统,偏重于灌输式的教学,研讨课的开设比例较低,难以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已从国内外知名大学特聘了几名专家和教授,招聘了多名博士毕业生,使得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但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较多,同时精通工程技术和生物医学知识的教师较少,部分教师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对教学缺乏足够的激情和热情。相对于理工院校,第三军医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科研方面与医学结合较紧密,医学大背景深厚,能从临床中发现一些有实际意义的课题,但工程力量相对薄弱,科研投入不足。科研目前还处于引进、消化、跟踪较多而创新性研究较少,同时理论方法等应用基础研究较多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研究较少。虽然近年来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总体而言,科研整体能力和水平有限,科研项目申请的命中率较低,科研经费不足,投入产出效能低,部分教师的科研能力有限,对科学研究和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缺乏耐性。有些教师对科研急功近利,认为对本科生精力投入多但科研产出少,不具备科研培养的价值。 1.2学生方面第三军医大学学生的整体素质良好、基础扎实。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沉浸于考上大学的喜悦之中,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兴趣。由于习惯了中国式的传统教育方式并且缺乏针对新生的研究型课程设置,很多新生还在沿用高中的学习方式,机械呆板地学习,一切学习以考试为导向,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此时如果再加上教学方法不当,很多新生会产生厌学的情绪。由于是军队院校,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录取名额受限,很多学生即使非常优秀也不能顺利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本科生毕业后将会统一参加学校的分配。随着目前我国就业难度的加大和军队分配形式的日益严峻,很多毕业生可能被分配至条件相对艰苦的地方工作,于是部分成绩较差的高年级本科生在学习方面的信心动摇,甚至有些学生产生了极强的厌学情绪,认为学习无用,从而破罐子破摔,在学生中间产生不良影响,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部分成绩较好的高年级学生为了实现保送研究生的目的,更加注重考试成绩,而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参加科研实践活动,从而忽视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高,阻碍了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1.3体制方面第三军医大学近年来也开始重视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开始试行导师制,具体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针对低年级本科生,侧重于任命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员为导师;第二阶段针对高年级本科生,侧重于任命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员为导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导师,导师则应履行自己的职责,即鼓励学员自主开展科研试验研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研室科研工作等。试行导师制规定了导师每月指导学生的最低次数,对的学生和导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未达标的导师和学生实施相应惩罚。目前,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试行导师制已经初具规模,但还不够完善,在第一阶段培养方案中没有针对教学的具体措施,因此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这一阶段的导师制形同虚设,导致学生的科研能力并未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第二阶段培养方案中,导师将引导学生参与教研室科研工作,由于没有具体规范措施,可能有些导师会倾向于让学生做重复性的简单工作,从而导致学生对科研的整体流程不熟悉。另外,目前没有建立起专门面向本科生的科研专项资金,可能会导致科研进展缓慢。为了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012年7月,第三军医大学与重庆大学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院。自联合学院成立以来,两校共同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瞄准生物医学工程发展前沿和热点研究领域,实质性推进生物材料与创伤修复等5个研究中心建设进程[4]。 2加强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建议 2.1构建校园文化现在的本科生大都是90后,他们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当今社会环境浮躁,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多元化,过分强化名利,而大学的人文环境应该培养出有思想、有学问、有高尚道德情操、有科研创新能力、有责任感的公民。第三军医大学更是肩负着培养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的使命,因此要特别加强对本科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探究科学的兴趣。教育和引导全体学员铸牢军魂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争做“对党忠诚、爱兵为民、品德高尚、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红色军医,着力用好驻地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必要在本科生中强调并非考上研究生就能确保获得较好的工作,而应注重自身人文素养、交流能力和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因为现代社会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用人单位更多考虑的是应聘者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多,研究生们找工作同样面临较大的压力,只有具备更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在以后的工作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另外,浓厚的学术氛围对学生们科研兴趣和科研素养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适当开展专题学术讲座、学术交流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科研文化活动。学生通过听取不同研究领域学者讲述各自的研究思路与成果,体会他们探求未知的执着和收获成功的喜悦,可以激发对专业的热爱,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研究作风,提升科学素养;学生通过参加科研文化活动,如研究生学术报告会、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创新论坛等,可以活跃其思维,激发创新火花,开动脑筋、发挥才智、挖掘创新潜能。 2.2从教学入手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过程中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教师通过讲课、传授知识的途径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将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等方法融会贯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带着问题学习,在课堂上应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尽量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建立年级研讨班,由个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按课题类型分小组;学生可选择相关课程听课,可采取各种方式独立学习、进行社会调研等,学期末交出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教师指导和组织学生课外查找资料以及定期进行小组讨论,并给出成绩,对研讨课和选修课程记学分。研讨课的教师应尽量选定为教授,这样可为本科生提供多与教授接触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学术魅力,初步了解科研的含义以及对某一专题进行重点研究和探索的基本方法,促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科研方法是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而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键途径。本科生通过完成毕业设计的工作可以初步了解科研活动的实施过程,学生一般能够做到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查阅资料、分步实施研究内容,但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总结分析能力,教师应该在研究设计工作和论文撰写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独立完成的机会,传授更多的科研方法。 2.3完善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的核心是由导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科生导师制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适应时展的需求,积极主动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为了能够准确衡量研究型高校科研能力的培养水平,对于本科生导师制,应建立完善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给出量化指标,定期定量检测。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融入评价体系,提高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设立相应的科研学分,学生只有获得规定的科研学分才能毕业,并对科研能力突出的学生给予相应物质和精神奖励。在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除了教师个人科研成果的评定外,应将对学生科研的贡献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学校和学院应努力创造条件争取促使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术团体和个人在大学设立资助机会,形成多途径、多形式支持学生科研发展的格局,加大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资金支持,建立起专门面向本科生的科研专项资金,以使更多学生获得独立科研课题的机会。 2.4整合资源,联合办学联合办学可以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整体提升,可进一步提升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科学研究的能力水平、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为此,联合学院应立足于学科资源特色优势,认真总结联合办学经验,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与国际学术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优秀人才来院工作;探索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瞄准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前沿以及国家、军队和地方的重大需求,搭建研究平台,培育新兴学科,拓宽研究领域,为本科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打造良好的软件和硬件平台。 作者:何密李永勤陈碧华李懿单位: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幼儿科技教育“做中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 科技“做中学”活动向幼儿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如果指导不当,则会错失很多有价值的教育契机,甚至阻碍幼儿的发展和活动的进展。对于教师来说,在科技“做中学”活动过程中的现场指导是一个开放性的与幼儿互动的过程,这种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技巧或策略,并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在实践中能够灵活机动地运用。所以,科技“做中学”活动中的指导充分体现了幼儿教师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 1“做中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总框架 在我园的幼儿科技教育 “做中学”活动中,我们根据孩子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一些特点,抓住适宜的时机进行有效的指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可以分为两大类——语言策略和非语言策略。在语言策略中,教师根据幼儿不同的性格与表现,幼儿能力的差异不同,可运用启发性语言策略、暗示性语言策略、鼓励性语言策略、挑战性语言策略。在非语言策略中包括材料支持策略和行动暗示策略。 下面将以案例的形式详细地对指导策略作一阐述。 2“做中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指导策略 2.1 启发性语言指导策略 “做中学”活动案例:制作大吊车 对象特征:有些孩子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但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弱,缺乏自己的主见。 运用策略:启发性语言策略 实录:小妍要制作一辆可转动的长臂大吊车。她选择了一个透明的化妆品盒子做汽车的车身,想将弹簧固定在透明轻巧的化妆品盒子上。吊车的长臂是小妍从家中带来的弹簧。车身轻,弹簧又长又沉,怎么也装不上。老师说:“小妍,你的吊车装得怎么样了?能转动吗?”她说:“不能转动。那怎么办啊?”老师启发说:“能不能用别的东西来制作吊车的长臂呢?”小妍思考了一会儿说:“弹簧太沉、太长,盒子太小、太轻,那我就用高筒袜子装纸盒试一试。” 于是,小妍在袜子里装上了三个牙膏盒。在老师的启发下,小妍把车身与纸盒相连,长臂终于立起来了。 策略分析:小妍平时做什么事情都是很认真的,是老师眼中的乖乖女,但是在制作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较弱,缺乏自己的主见。这样的孩子有时需要老师适时的启发与引导。 2.2 暗示性语言指导策略 “做中学”活动案例:和泥实验 对象特征:有些孩子比较有自己的想法,在做实验的活动中老师只要给他一些暗示,他们就能自己动脑筋完成任务。 运用策略:暗示性语言策略 实录:在“和泥”的实验活动中,我们准备了水、土、自制量杯、百宝箱等。刚开始小茵和萱萱就发现草根、小石子很扎手,他们有的动手拾,有的用铲子铲,有的用小棒挑。这几个孩子都是能力较强的孩子,于是老师提示他们:“试一试百宝箱里的塑料纱窗能不能把草根和小石子清理掉呢?”小慧从百宝箱找到一块塑料纱窗,细心的把土筛到另一个盆子里。他们通过讨论、验证,认为有洞洞的工具才能把土筛干净。 策略分析:在“和泥”的活动中,由于这一部分孩子都是比较有想法、会动脑筋的孩子。因此,只要通过老师暗示性的语言,进一步引导孩子们开始制作筛土的工具,就能得到成功。 2.3 鼓励性语言指导策略 “做中学”活动案例:有趣的沙雕 对象特征:有些孩子在活动中对自己缺乏自信,经过老师的鼓励之后他们能更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试验。 运用策略:鼓励性语言策略 实录:在“制作沙雕”的活动中,小杰问:“老师,我堆的大恐龙的身体总是往下塌。”我说:“它是怎么会往下塌的呢?” 小杰说:“我把沙子倒上去它就滑下来了。”老师对大家说:“孩子们,你们想一想办法怎么才能让沙子站起来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好办法的!” 雯雯说:“是沙子太干了。”薇薇说:“我看见电视上做沙雕,用水枪喷水。”老师鼓励孩子们说:“你们的想法都很棒,可以去试一试,只有试了才知道行不行。”听了老师的话,小杰赶快说:“那么我们就加水吧!”孩子们在提水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用小桶提水倒到沙子里水一下子就没了,用大桶倒到沙子里会发出“噗嗤噗嗤”沙子吃水的声音。于是,他们换成大桶给沙子加水,用湿沙堆砌成恐龙、乌龟时,流露出难以抑制的喜悦。 策略分析:小杰和雯雯会自己动脑筋,但是遇到问题时经常会产生疑惑,并且不能正确地对待结果,害怕失败。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通过老师的鼓励性语言,孩子们感受了不同工具的不同作用。 2.4 挑战性语言策略 “做中学”活动案例:制作赛车 对象特征:有一些孩子在“做中学”的活动中热情、主动,能力较强,很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在活动中教师使用一些挑战性的语言,引导他们打开思路,进行更高一层次的制作。 运用策略:挑战性语言策略 实录:韩扬和小宝在制作赛车时,选择了4个瓶盖做车轮,用双面胶粘在了车身上。老师问:“咦?车轮为什么不会转呢?能不能想办法让车轮滚动起来呢?”老师的话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他们将汽车放在了桌上,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小宝说:“噢,原来是将车轮粘死了,所以它不能滚动了。”于是,他们经过商量之后改用4个螺丝钉连接4个硬纸板,重新为赛车装上了车轮。他们在地板上开起了经过改装后车轮可以转动的赛车,别提有多高兴了! 策略分析:在活动中,韩扬和小宝属于我们班中能力较强的孩子,他们平时在每次活动中的主动性发挥得比较多。因此,我们认为对于这样能力强一些的孩子,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老师只要运用挑战性的语言加以指导,这样的孩子只要一经老师点拨就能自己发现问题,并能自己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良好的方法。 3“做中学”活动中教师的非语言指导策略 3.1 直接的材料支持策略 “做中学”活动案例:斜坡实验 对象特征:有时老师发现孩子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新的想法,但是这些孩子的能力较弱时,老师可以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材料并参与他们的活动,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运用策略:直接的材料支持策略 实录:老师用长绒毛、地毯、绒布和木板铺出4块操作板,用4块积木垒高,把板的一头搁在上面,斜坡便形成了。斜坡的出现立刻吸引了更多幼儿的参与,他们争先恐后地要把汽车放到不同材质的斜坡上,观察他们的滑行速度。老师问:“你们发现什么秘密了吗?”小慧忽闪着大眼睛说:“我发现汽车在木板上滑得很快的,在黑色的板上面就一动不动了。”(她指的是黑色绒毛地毯)老师继续追问:“那其它两块板上呢?”她十分自信地告诉老师说:“第二个快的是黄色的板,第三个快的是红色的板。”这小机灵可真厉害,还能将4种材料的速度按快慢进行排列呢。 策略分析:在斜坡实验中,老师观察到幼儿在斜坡上尝试用餐巾纸、抹布增加摩擦力进行实验时,根据幼儿的需要老师及时为孩子们提供了材料上的支持——4种材料不一的斜坡,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探索操作的兴趣,在实验中他们发现不同材料的斜面会影响汽车的滑行速度。 3.2 间接的材料支持策略 “做中学”活动案例:做糕点 对象特征:有的孩子在“做中学”活动中遇到困难,但他们的能力较强,自己又很多有创意的想法,那么老师只要为他们提供一些材料,而不告诉他们怎样使用材料,他们会自己探索材料的使用方法。 运用策略:间接的材料支持策略 实录:小宝和薇薇利用印模做糕点,倒出的糕点总是粘在模上不能成形,他俩脸上露出了难色。见此情景,教师找来食用油和干面粉,放在操作台上,并退到一旁观察,小宝首先拿起干面粉搓搓自己粘着面团的手,发现手心变干了,就顺手抓了一些放在印模里,这次印出来的饼虽然完整但饼上有干粉,显得不干净。薇薇受到启发,在印模里倒入食用油,经过尝试和比较,他们发现使用食用油加面粉做出的糕点最漂亮。 策略分析:小宝和薇薇在制作糕点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老师认为她们两个小朋友都是很有自己的想法的。因此,当老师发现她们的问题之后,只为她们提供了一些材料,而不告诉她们怎样使用材料,她们会自己探索材料的使用方法。 3.3 行动暗示策略 “做中学”活动案例:制作上海小吃 对象特征:处于模仿期的孩子,他们在进行“做中学”的活动中以模仿为主,这时老师可以制作示意图供他们参考。 运用策略:行动暗示策略 实录:在主题活动“上海小吃”中,幼儿对各种小吃的制作方法很感兴趣,在参观了解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所学的技能制作小吃食品。因此,在活动前,老师在操作台前贴出操作步骤和工具使用方法的示意图,活动中遇到困惑的孩子就能根据示意图找到答案。 策略分析:一部分孩子的行为还处于模仿期,老师在操作台前贴出操作步骤和工具使用方法的示意图。这样让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模仿图片和示意图中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操作,完成自己的任务。 我们的启示 在今后教师指导“做中学”的活动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层次,如:有的幼儿在制作时出现畏难情绪;有的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注意的稳定性较差等等,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指导策略,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操作、去尝试,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充分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作者简介: 陈冲,供职于上海市宝山区四季万科幼儿园。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浅谈幼儿科技教育在青年教师中的传承与发展 我园是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学校,长达15年连续的开展幼儿科技教育研究,逐渐积淀成了幼儿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学校文化。 幼儿科技教育以维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求知欲和兴趣,形成对自然界的主动探究的态度为首要目标。具体表现在,幼儿科学启蒙的教育目标已从单纯的科学常识教育发展为幼儿的科学学习能力,对待周围现象和自然的情感、态度的培养,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从教师直接传授科学常识转变为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主动探究发现;从让幼儿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转化为科学的过程技能和科学思维的学习,即学会观察、界定特性、发掘关系和寻找答案的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过程,也是“思维和创造的结合”。 目前,我园青年教师与全园教师的比例为87.5%,她们将肩负起传承与发展教育特色的任务,但是,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青年教师在开展科技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为她们进园的时间短、教龄短,没有参与科技教育的研究,而且她们又都在一线教育教学岗位上。有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的科技素养欠缺:有的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有的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存在偏差、概念模糊。例如,有的老师对天文现象不了解(如雨后的彩虹),有的老师的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知识太少,甚至有位教师对眼前的植物除了名称之外几乎一无所知,却还有声有色的指导孩子进行观察和探索。有的教师还会对科技教育概念产生偏差:把科技教育同科学家、发明家、科技人才的职能相联系,认为开展科技教育必须建立现代化科技馆、科技实验室等,还未意识到科技教育资源就在幼儿身边的道理。 由于没有参加相关的科技教育研究,未曾积累相关经验,对于科学启蒙教育显得比较的陌生,其对于科学启蒙教育内涵的理解还是比较缺失的,主要表现在其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或流于形式,或仅仅是传递静态知识,如在科技教育活动目标制定时,能考虑到幼儿情感、知识、技能的定位,但在实际运作时则偏重于科技知识的传授,影响了幼儿学习兴趣。 但是我们青年教师如今有许多的途径来获取新的信息,积累丰富的经验,有很多机会可以大显身手。除了凭借我们敏锐的眼光,谦虚的态度,善于向老教师取经,善于通过实地观摩、专题交流等手段,借他山之石,学他人绝技之外,最主要的是我们现在还可以广泛的通过网络技术这个平台,对各种最新信息进行搜寻、交流和学习等。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我们要培养自己善于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因为,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飞速发展,已严重冲击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所学校如果率先使网络技术真正跟教育结合起来,可以使教育处于领先地位,对孩子未来工作与学习的创造性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会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大胆的想象设计与创造新方法,还不拘泥与书本,求异求新,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让课堂丰富、新颖、生动,激发学生的热情。这些前沿的信息、前卫的理念、创新的意识等等,都能为幼儿园的科技启蒙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为科学启蒙教育的发展夯实良好的基础。 “发展是硬道理”,唯有发展才能有生存。幼儿发展了才能成为21世纪高质量的公民和建设者;教师发展了才能更好地培养下一代的公民素质;幼儿园发展了才能赢得家长的称心、社会的放心,简言之,唯有发展才能有再发展。也就是说,无论幼儿园发展还是幼儿发展,其核心在于教师的发展,因为教师专业发展了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幼儿,才能使幼儿园得到持续发展。同样幼儿科技教育已成我园的办园特色,为了我园的学校文化,青年教师在传承科技教育特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提升科技素养提高科技教育教学能力的方法可通过以下途径: 一、勤思勤学 1.查阅书籍、研读教材 为了更好地理解科技启蒙教育,首先我们应多通过自学的方式研读关于科技启蒙教育的书籍,以此来更好地理解科学启蒙教育的内涵,丰富关于科技启蒙教育的学识。其次重视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坚持以“园本培训”为主,充分利用身边的优质资源,组织教师自学、观摩、讨论、小结,更新教育观念,正确实施幼儿园科技教育。通过园本课程,帮助幼儿认识周围生活中的科技现象,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了解身边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学习运用科学方法发展幼儿科学能力,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从而成为一个具有较高科技素养的现代人。 2.多点结对,虚心求教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做到超然脱俗,求知若渴。在同行里要虚心求教:“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鼓励教师做个“有心人”,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挖掘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参与研究,学会研究,积极申报课题,并积极参加幼儿园承担的各项课题。通过一课多研、师徒结对活动、新青年教师邀请课、日常观察、家园活动、随堂听课等活动了解第一手信息,并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思考及内化,促使每个教师对自己的科学启蒙教育的能力有不断反思、提高的航标。以此来夯实发展科学启蒙教育的自身内在基础。 二、实践反思 1.加强自身反思 “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是提高教师科技素质的有效方法,幼儿科技教育活动是教育发展的新生事物,因此,科技教育的问题必将层出不穷,教师具备了实践反思的能力,便能在不断总结实践、反思利弊的过程中提高科技素质。教师要从幼儿学科技的教育过程中理性思考,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的方案设计、环境创设、教学方法、信息获取等诸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利弊得失的原因及改进的方法。 2.借助园本教研力量 教研组研讨活动基本上每2周开展一次,且研讨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的是实践活动研讨,有的是课程设计的研讨等。教师们在教研组活动,由于都是熟悉的同事,因此无论是说、做、行都会无拘无束,非常有利于教师素质提高,而且这些研讨模式与培训模式也大同小异,因此科技借助教研组的力量,能使教师科技素质培养更加有效。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开设观摩课及观摩活动,或在外出考察时观摩姐妹园活动、科技环境创设等。这些方法能拓展教师视野、开阔眼界,并有机会将自身的素质与他人作比较,从而能引发教师反思自己教育行为。 三、研究创新 1.开展课题研究 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是科技专业素质的标志之一,因此,提高教师的科技研究能力也是一项研究任务。根据实践中困惑及幼儿需要开展一些课题研究,譬如:“城郊幼儿园科技棋谱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城郊幼儿园科技小实验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等,通过不断地开展一些研究项目,教师的研究能力也能持续地得到提高。 2.探索创新 环境是一种氛围,环境具有熏陶影响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得就是这个道理。萌发幼儿的创新精神,特别需要营造鼓励和强化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的氛围。幼儿对他所生活的环境会非常关注,因此,我们可以在活动室内设置了科学活动区、自然角等有益操作的环境,张贴一些生动、直观的科技挂图,配备一些试管、量杯、颜料、天平,放大镜、温度计、指南针、电线、开关、磁铁以及制作的万花筒、摇筒、响筒等。,使幼儿能时时处处于观察探索的环境中。如开设自然角,选择一些常见且易于管理的树木、花卉、蔬菜,如小麦、蚕豆、水仙花等,还可以饲养一些小鸡、小兔、小金鱼、小乌龟等,让幼儿经常地亲近自然,认识自然,让幼儿在观察中不断发现新情况,增长新知识。 幼儿科技教育是现代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教育改革日趋深化的产物,既没有配套的科技课程,也没有现成的教育模式,有一些研究,也仅仅是零星的适用于地方性的教育内容,仅可以作参考或部分借鉴,而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通过研究、探索、推陈出新来逐步构建而成。因此,在幼儿科技教育中,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推动幼儿科技教育日趋完善的关键。教师要能发掘科技教育资源、创编教材,并在教学中灵活应用,创新教育方法,创新幼儿学法,促使幼儿愿学、乐学、主动学。教师要把培养创新精神当做素质教育的重点,言传身教使幼儿的创新精神逐渐发展。 教师,本身就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是我们的一大教育任务。因此,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勇于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颖课堂;进一步转变幼儿培养模式,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做一名充满人格魅力的创新型教师。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对我国幼儿科技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 【摘 要】科技教育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因此,要重视对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规律探索和理性思考。本文分析了我国幼儿科技教育的内容、问题和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幼儿科技教育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幼儿 科技教育 对策 一、幼儿科技教育内涵和内容 (一)幼儿科技教育内涵 幼儿科技教育主要是指教师在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前提下,为幼儿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提供相应的物质材料来指导幼儿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索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科技教育是帮助幼儿主动养成科学态度、获取科学经验、培养科技意识、获得科学实践能力的过程。 (二)幼儿科技教育内容 幼儿科技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科学态度的培养。它主要包括科技对生活的影响、现代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种科技应用、幼儿对身边科学技术现象的兴趣和观察、幼儿对科学技术现象的探索和尝试等。 第二,是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它主要包括幼儿对一些包括军事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科学技术史、使用科学技术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过程。 第三,是科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它主要包括幼儿对科学技术中广泛使用的一些方法和技能:比较方法和能力、信息搜集方法和能力、观察方法和能力、探索尝试能力和方法等方面的培养。 第四,科学行为和习惯的形成。它主要包括幼儿能够学习科学生活、科学学习、合理思考和质疑的一些行为和习惯的养成。 二、我国幼儿科技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幼儿科技教育对幼儿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我国幼儿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科技教育之间存在着诸多冲突和违背的现象。 (一)对幼儿科技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幼儿科技教育是一个幼儿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和科学方法教育相互协调统一的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有的幼教工作者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认为幼儿科技教育是一个“启蒙性”和“科学性”相互独立的过程,把启蒙性简单认为是对科学性要求的降低,认为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进行科技教育过程中,难以进行有效沟通,于是便运用了讲故事和童话等方式来解释科技现象。 (二)忽视对科学技术态度和技能的培养 我国幼儿科技教育在目标构成方面,由于过于重视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对科学技术方法、能力和态度的培养,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前,我国幼儿科技教育一直是把科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作为主要目标。 (三)幼儿科技教育内容选择不合理 我国幼儿科技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教育工作人员主要是依靠了已有的一些教学参考资料来进行教育和组织教育活动,未能够建立应对每个幼儿学习兴趣的需求,也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活动出发点是教学大纲和教材,而不是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中,注重对现成教材内容和案例的填鸭式教学,甚至是照搬照抄书本教学内容,从而忽视了幼儿的实际生活需求和幼儿园的具体教学环境,所以幼儿科技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幼儿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客体,而不是自主探索的主体。 三、完善我国幼儿科技教育措施 针对我国幼儿科技教育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转变教育观念 幼儿教育工作者要能够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创立新的儿童观。新的儿童观主要是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能够在尊重儿童兴趣和尊严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幼儿对科学知识探索的愿望和积极性,教师要能够主动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行为,并能结合幼儿发展水平和具体特点,注意从情感的态度、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三方面选择科技教育目标,切忌用成人的眼光和要求评价幼儿。 (二)加强对幼儿教师科技素养的培训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今天,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是否成功,教师是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奠基是在幼儿教育阶段,所以要不断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把幼儿教师的进修和培训纳入到正常的教育活动中去,以此来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素质。而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主要是要能够加强对幼儿教师科技素养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使他们能够获得更为全面、合理的幼儿教育方法和能力。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促进幼儿科技教育目标落实到位 设计与指导活动过程,应该注意分析清楚活动类型,把握好此类型活动的最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性价值,围绕科学概念有效设计活动过程。活动环节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自然过渡。倡导探究式科学教育理念,引导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去学习科学。在活动的过程设计与指导中,需重视教师提问的设计,幼儿是在教师有质量问题的引领下,与材料互动,进行层层深入地探究,提升科学素养。 1.丰富的观察活动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是幼儿学科学的基本方法,幼儿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以观察开始的。观察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实际能力的能动过程。观察时,要给幼儿看、听、摸、嗅的机会,让幼儿充分感受和体验,鼓励幼儿边观察边用语言表达,学会观察的方法。 2.简易的实验活动 实验活动是幼儿通过看教师演示或自己动手操作,认识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是幼儿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如组织小班幼儿做“可怕的小脏手”的实验,请幼儿用脏手摸冬瓜片,然后再将手洗得干干净净去摸另一块冬瓜片,过后分别给它们罩上玻璃杯,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幼儿每天都去看冬瓜的变化,做一些简单的记录,最后他们发现脏手摸的冬瓜第三天就烂了,而干净的手摸的冬瓜没有什么变化。这个实验对幼儿的震撼很大,原来手上会有这么多的细菌,从而真正认识到吃东西前洗手的重要性。 3.有趣的游戏活动 科学游戏是借助自然界的物质材料,把科学的原理寓于游戏之中,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进行探索、操作活动,懂得粗浅的科学道理。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科技教育的创新思路 【摘 要】幼儿园教师对幼儿进行科技教育活动,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科技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教师应当灵活采取多元的教学手段,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引导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科技活动。本文分析了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科技教育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幼儿 科技教育 素质教育 一 创设丰富的科技教育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好的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的意义无处不在。传统教育在慢慢地向科技教育转变。掌握受教育者的思维特点将教育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实现科技教育。 1.健康的心理环境是幼儿进行科技探索的前提 教师对身边事物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教师对孩子的肯定,将会激发孩子对身边事物的不同的看法,增强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让孩子感到温暖、安全、欣慰可以让孩子茁壮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师生互助,互相交流实践,老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内心,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 2.丰富的物质环境是实现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保证 丰富的物质环境包括人为环境和自然的环境两方面。这里所说的人为的环境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孩子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所设置的环境材料。如学校在实验室放置的放大镜、磁铁、干电池、导线等一系列的材料让孩子自己动手进行研究。孩子可以利用现有的材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使孩子了解科学、认知科学,同时也可以使孩子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多地去发现科学。 二 科学、合理地选择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内容 幼儿的生活环境中,科学教育无处不在。从人到动物,从天上到地下,从过去到现在,人们的吃穿住行等等,都与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选取适当的材料来进行科学教育。 1.注重科技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作为教师在选取材料时,要考虑到孩子是否容易理解,是否适合他们的年龄,要讲给他们浅显易懂的内容以便于他们能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事物,让他们体会到科学无处不在,可以从身边的各种事物开始了解科学。 2.注重科技教育内容的随机性、生成性 教师要根据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对孩子进行教导,这就需要教师对孩子的生活习惯有更多的了解,掌握学习的契机,这是幼儿科学教育最基本的保障。 3.注重科技教育内容的时代性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进入家家户户,家庭基本都会有各种网络通讯设备,在如今的教学中多媒体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学校利用多媒体教学,形象而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先进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孩子对事物有更深刻的了解,还可以激发他们更加热爱科学。 三 给幼儿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 孩子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因此,在现在的教育体系中教师时常鼓励孩子要注重交流,分享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就某一个问题让孩子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让他们的思维互相影响以便于他们学到更多。如让一根筷子立起来,如果中学生的话完全可以根据物理知识解决,鉴于是幼儿教育,他们完全可以找两个物体把筷子夹着,尝试着启发他们的思维,让思维更活跃。然后让他们看看别人是怎么想到的,让他们从别人那里吸取经验挖掘出属于自己的一部分东西。对于合作探索其实就是发挥孩子的想象,让他们的思维擦出智慧的火花,也可以让他们体会到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挑战各种问题,敢于实践探索;合作探索还可以使他们体会到一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考虑,让他们不会形成思维定势。 四 运用游戏,激发幼儿对科技活动的兴趣 幼儿的注意力是很不容易聚集的,只能凭借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和新鲜感,才能使他们有钻研的动力。如在会变颜色的科学教学中,我引导小朋友们做“奇妙的衣服”这个游戏。我用彩笔画出了树木水果,然后小朋友就提出一大堆疑问,怎么树木没有颜色呢?然后我把葡萄染成蓝色,橘子染成红色,杨树染成黄色;接着又有小朋友提出疑问说:“我吃过的葡萄是绿色的,这个葡萄为什么是蓝色的呢?”紧接着另一个小朋友说红色的橘子我还没见过呢!还有小朋友说杨树怎么是黄色的呢?我就说:“小朋友观察很仔细,那是不是老师给他们穿错衣服了呢?”小朋友都争着抢着告诉我葡萄是紫色的,橘子是红色的,杨树是绿色的。“老师只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看老师用这三种颜色给他们的衣服涂涂色好吗?”然后我用涂料给蓝色的葡萄又涂上一层红色,葡萄变成了紫色,小朋友们很惊喜地看着我,一个个跃跃欲试。然后在我的指引下他们给橘子和杨树都穿上了各自的衣服。通过这个颜色游戏,让孩子保持兴奋,从而调动了他们的欲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多了一次动手实践的机会。 五 结束语 科技教育是幼儿学前教育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这种科技活动,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让他们热爱科学,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新探幼儿科技教育 幼儿人文精神启蒙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健全人格。使幼儿逐步养成坚持不懈、敢于探究、不怕困难、友好合作等个性品质,努力使幼儿成长为热爱生活、快乐学习、主动探索、宽容合作、富有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完整儿童”。 一、儿科技教育必须与人文精神培育相结合 随着对科技教育的普遍重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重性。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科学是一种工具,犹如一把锋利的刀,须用刀做有益人类的工作。为此,世界各国在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同时,十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科学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培养科学人文素养的教育,而科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 通过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学习,结合我园幼儿人格培育的研究,我园把科技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幼儿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启蒙教育上,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亲近感、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亲身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寻找“合乎自然”的答案,获得对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过程。引领幼儿热爱科学、关爱生命、善待生灵、主动探索、勤于创造,为幼儿科学人文素养和人格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园科技教育中人文精神启蒙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一)以幼儿人格发展课程为依托,构建科技活动资源库 我园的园本课程是幼儿人格发展课程。为此,我们把科技教育纳入幼儿人格教育课程中,并将其定位在培养幼儿科技人文素养的启蒙上,为孩子的创新人格和能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课程资源库依据主题内容,共分为系列主题、活动方案、课件、资源素材库、自制教程等五个资源包。具体内容为: 第一模块:系列主题资源包。如:《生命是美丽的》、《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等,我们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切入点,在实施预成主题的同时,设计、构思与之相呼应的科技教育活动,并捕捉孩子在科学探索、操作方面的兴奋点,加以扩展,孵化出新的主题及科技活动。同时把相应的活动资源搜集、储存,也便于老师能进行加工、筛选和整合。 第二模块:活动方案资源包。我们以主题为依托,不断修整本园原有特色活动中体现幼儿科技素质培养的原创方案,以满足和培植幼儿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为宗旨,大胆设计,构思新的活动方案。注重环境创设和社区资源的利用,调整和生成与教育目标相适宜的教育内容,促成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实现幼儿主动、生动地发展。 第三模块:课件资源包。我们配合上述活动设计,分门别类地由本园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倡导“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构思理念,重点开发,使用演示型、交互型课件,把幼儿引入一个图、声、文并茂的多媒体空间,在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的教育氛围中,建构知识,分享成功的快乐。同时发挥课件资源的动态性和开放性,让教师共享课件资源,调整课件内容,完善课件功能。 (二)精心设计科技教育环境,萌生幼儿科学人文意识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要为孩子创造艺术的环境”、“处处是创造之地”、“六大解放”等,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创设具有开发性、人文性、互动性和童趣性的科技教育环境。 1、创设大环境与小布景,激活幼儿的探索欲望 我们利用宽敞的走廊、楼梯转角等空间,创设了幼儿感兴趣的公共性大环境,如“惠山泥人展”,为孩子们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民族文化。围绕这一环境,我们还组织参观“惠山泥人厂”、“学做惠山泥人”、“大阿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等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无锡的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并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创新生活的美好情感。 围绕自然科学、生态科学内容,创设各活动室的“小布景”。为幼儿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捕捉幼儿感兴趣和关注的科技信息,让幼儿每天生活在充满科技人文信息和充满想象的环境中,充分刺激幼儿的感官,启迪幼儿的智慧。 同时,我们把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和活动环境作为点燃孩子创造思维火花的“导火线”。我们提倡尊重和发展孩子与生俱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将幼儿在活动中创造的作品变成环境的一部分,挂上墙、摆上柜,成为环境的“主角”,让孩子在个性自我表达中,增强创新的动力和信心。 2、建立科技操作间,追随孩子的兴奋点 我们创建了幼儿园专门的科技操作间。通过创设自主、开放的探究环境,提供在探索中学习的机会,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活幼儿在其它学习中的“知识储备”,让他们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 在科技操作间中,我们采用“四多四少”的指导策略,让幼儿在观察、制作、游戏中主动与环境中的科学信息发生交互作用。即:多一点倾听少一点传授;多一点体验少一点概念;多一点赞赏少一点责备;多一点期待少一点催促。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功、失败、惊喜、享受探索的乐趣,期待幼儿的顿悟,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 3、设立“创新活动区”,满足孩子的标新立异 创新活动区是各年龄班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现状,以满足孩子随时迸发的探究热情为宗旨的区域性的活动场所。孩子们可在这一区域将意犹未尽的探索活动得以延续;可将对大自然某一现象的兴趣移植到这一区域,与同伴一起寻求奥秘;可与同伴分担疑惑、分享成功;可与老师探讨问题、交流想法,让孩子大胆想象,培养孩子乐于探索,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 (三)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 1、激发敢于探究的愿望 我们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还设计、构思了科技教育系列专题、活动、科技创新节、作品展示会等。 2、在克服困难中铸就幼儿顽强的毅力 现在的幼儿遇到挫折的机会较少,许多幼儿一遇到困难和失败便半途而废。于是我们在科技活动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增强幼儿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另外,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自然角和生态苑,让幼儿对自己种植和饲养的动植物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并将观察结果用绘画的方式记在“观察记录本”里,这样不但使幼儿了解了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而且也养成了幼儿持之以恒的观察习惯。 3、体验合作的快乐 在合作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到合作互助成功的兴趣,而且逐步摆脱了自我中心,懂得了如何去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学会了谦让、等待、轮流、共享、分工、合作的技能。 三、积累反思,熔铸幼儿科技教育的研究成果 1、拓宽了园本课程的研究领域,夯实了科技教育研究内涵 我们在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的研究思路中,使我们对幼儿科技教育的研究视角,不再停留在某一个独立的科技活动设计、开展上,而开始着手积累和研究科技专题活动、科技操作间活动上,从而拓展了我们研究的领域,使教师能站在促进幼儿创造性发展、最优化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调整教育方式,多角度地培养幼儿的科技和人文素养。 2、提升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在科学教育中,我们注重鼓励幼儿的探索精神,营造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培养幼儿既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又能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充满自信。从而,真正唤醒了幼儿探究实践的愿望和创新意识。 总之,三年多的研究和探索,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得到了来自幼儿、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热切回报,从而更印证了我们研究的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和广阔发展前景的课题。我们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新世纪幼儿科学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使侨谊的教科研水平再现新特色、再上新台阶。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幼儿科技教育演示实验中的“禁忌” 【摘 要】 本文简要叙述了幼儿科技教育活动中,演示实验形成负迁移的主要原因和危害。并从其原因入手,着重讨论了预防负迁移产生及对其转化有效措施。 【关键词】 演示实验;负迁移;原因;预防 在幼儿科技教育活动中,成功而完善的演示实验,能使其“直观、具体、形象”的特点得以充分的体现,高效地提供出丰富的表象,作为指导幼儿形成感性知识经验,构建初步科学概念的感性支柱,有利于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及其能动思维。但是,演示实验因受其内因或外因的影响,也会给幼儿接受科技启蒙教育带来十分危害的负迁移。那么,在演示实验中应注意些什么呢? 一、忌准备粗疏 准备工作是演示实验成功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演示实验过程顺利的进行和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应认真细致的做好知识准备、情感准备、环境准备、器材准备和坚持实验试做。也只有懂得了相关的知识;掌握住实验的技能;投入了真切的实验情趣;创设出幼儿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心中装有应变偶发问题的处理措施,才有可能驾驭住演示实验灵活自如的规范操作,深入浅出的引导,持久的感染幼儿探知情绪,活跃着演示实验气氛。实践已证明,充分周密的超前准备,是演示实验成功的一半,而对任何一个准备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演示实验会出现失误。 二、忌违章操作 演示实验,是培养幼儿操作基本技能的重要示范途径。由于演示实验固有“直观、具体”特点,而又因幼儿的行为习惯往往是受其周围人们举止的影响而被迁移。所以,教师演示中的一招一式势都要规范守章。若认为对幼儿所演示的实验是微不足道的“小玩艺”,对其操作是手到渠成,这就难免不了在演示实验中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把一些违章不范行为,或是把在手忙脚乱之下,也未能摆弄成功的结局暴露在幼儿面前。那么,则势必导致幼儿对不规范行为的效仿,成为日后实验操作中非常危害的隐患。或是因演示实验失败结果,使得幼儿大失所望而情绪低落。以及节外生枝的又要对失败了的演示实验进行解释原因和重做。而既是原因解释了,重做成功了,有些幼儿仍然是疑惑不解。 三、忌“画地为牢” 幼儿对变化无穷,绚丽多彩的大自然充满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观察和想象,还会对观察到的一些现象提出种种问题;对好奇的事物偶发起“探奥”的摆弄。这足以表明,幼儿需求科技知识,也有一定的科技探索的潜能。众所周知,同一个目标和内容的演示实验,一般不是仅有一种方法操作。例如:怎样让气球发出声来?可以对充了气的气球轻敲、摩擦发声。也可以刺穿、踩破、放气发声。而对未充气紧绷住的气球皮用嘴吹,用手指轻轻弹击亦能发声等。因而,教师应诱导幼儿对所做演示实验进行扩充和延伸,有意识的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倘若低估了幼儿发展中的认识和能力,让他们不许越雷池一步的“照葫芦画瓢”,这对幼儿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是十分有害的。 四、忌照本宣科 教师应以幼儿为主体,权衡他们的认知水平,积极组织教学热点,耐心引导幼儿为演示实验出谋划策,增强他们参与意识。使教师操作,幼儿看的演示实验,转化成教师幼儿共同策划的、代表幼儿意向的演示实验。同时留给幼儿观察、思考、领悟和表达的机会,使之在演示实验中有所发现、有所领悟、有所表达,成为实验的参与者、知识的发现者,享受到成功的愉悦,增强下次探究的信心。若是忽视幼儿实际认知水平和实验实际效果,不给幼儿思考机会急于求成,一味的照本宣科“满堂灌”、启而不待的随口作答,长此以往则会使幼儿丧失对演示实验的兴趣,产生依赖心理,遇到问题不能独立思考和解决。 五、忌情感淡漠 幼儿的注意、思维、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的支配。当他们被演示实验现象所吸引而兴奋时,思维便异常活跃,探求欲望最为强烈,会对发现的疑惑问题积极寻求答案,同时也最乐意接受教师对他们的教育。因而,幼儿的情绪必须加以爱护和发展,使他们因一而起的“乐趣”升华成探知的“志趣”。这就要求教师对演示实验投入充沛而真切的情趣去感染幼儿,用满腔的热忱去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在内心需要和宽松愉悦的探索氛围中求索。而那些对演示实验情趣淡薄,对幼儿偶发的“为什么”敷衍搪塞,态度漠然;对幼儿要求志置若罔闻不耐烦和无故的责备,都会挫伤和抵制幼儿的求知情绪以及探索思维的发展。 六、忌“虎头蛇尾” 演示实验结束后的归纳总结,是对幼儿初建表象的深化,朦胧领悟的“加工”过程。它在形成具体感性知识、构建起初步科学概念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大凡演示实验产生成功结果,那些直观、具体、形象的东西,会令他们有感而发乐声一片,令他们确信和惊奇。同时会引起幼儿联想翩翩,有可能闪现出灵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要敏捷地抓住培养幼儿思维、分析、表达能力的机遇。引导他们及时有序的观察,从对比观察中发现事物变化因果关系。启发他们想象思维,从演示实验感中积极表达各自的体会。而后教师深入浅出的做出表达确切的归纳总结,并做好器材用后的有序归放和爱护教育,使演示实验善始善终。 总之,只要我们遵循实验原理,改进实验教具,并结合幼儿认知、能力水平及认识规律,把握住他们心理特点进行演示实验,就能够使演示实验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和示范作用。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现阶段幼儿科技教育探究 【摘要】幼儿科技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领域的新科目,在幼儿园实践当中,由教师进行引导,并充分利用周边环境,为幼儿提供各种物质材料及学习内容,通过不同的方法使幼儿能够融入到科学探索的活动当中,是帮助幼儿能够汲取到更多科学经验、建构概念的有效途径,同时还能够提高幼儿智力成长水平,养成科学客观看世界的态度。 【关键词】幼儿教育;科技领域;探究式教学 2001年9月我们国家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与价值取向的提出,使我深深的感到承担教育重担的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而如何更好的使孩子学习科学,与科学一起成长,在近两年的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找出了许多的不足、困惑及策略和方法,进一步明白了科学教育的价值趋向,而且注重探究过程和教师的指导策略。 近年来,在全球许多国家,儿童的科学学习广泛倡导和采用基于探究的教学方法,也被称为探究式科学教育。探究式科学教育强调儿童用与科学家相似的方法进行探究,搜集实证,用实证去检验他们对所研究对象的解释,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儿童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积极态度。 科学教育不再局限于获取科学知识,而是更注重幼儿的探索,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学习的过程和探索的过程。 那么如何有效的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与幼儿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创设一个尊重和支持的环境,给孩子真正的自由,建立真正的主动是幼儿增强探索能力的前提。 在每次散步的时候我发现孩子总会蹲下来看土里是否长出小草,玩一玩土块儿、沙砾、石子儿,他们的好奇心让我意识到这不正是孩子的需要吗?在这个功能齐全的玩具时代,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给他们一些没有玩具的时间、空间,让他们亲近自然想办法自己玩,可能对他们更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谁能说“拔杨根儿、摔泥巴”等游戏没给现已成年的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童年回忆呢? 二、支持幼儿的想法,鼓幼儿大胆猜想。 春天,幼儿对冬青、柳树、石榴树进行了对比观察,我们发现冬青的叶子里面夹了一个小苞,柳树条从柳枝上对称的长出小绿芽,石榴树寂寞的呆着。刚看时,我问:“冬青树为什么春天还没有来就变成绿色的了?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有几个小朋友说:“它就是这样的”。张纤依说:“它是假的吧”。我们仔细的扒开冬青仔细的观察,茎是绿色的,茎的头顶上长出了一个个小苞苞,一数有五六个。我问:“这些小苞苞会长出什么来?”倩倩说长荔枝;大龙说长苹果;萱萱说会开出漂亮的向日葵花。每个小朋友都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孩子们运用自己的经验进行假设猜想,为了让孩子记住自己的猜想,我们用统计小组记录的方法让幼儿了解别人的想法,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不同的卡通画像,猜想一样的幼儿画像聚在一起,画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带着自己的想法去观察验证,他们自主的猜想没有成人的任何想法,幼儿非常有兴趣,因为有了自己的画像和想法,所以积极的探索验证,发现冬青长出新叶子的心情非常喜悦,也对常绿树有了初步的印象。 三、鼓励幼儿自己多种途径动手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探索,交流,搜集资料,再探索。 成人科学家”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孩子在户外、活动室、家里在一切他们认为可以的地方进行实验。培培在土里发现了会“反光的石头”引起了许多孩子寻找石头,“为什么这些石头不一样?”“它们来自什么地方?”孩子们的兴趣得到了家长的支持,班里聚集了各种石头,引发了“石头的探索与发现,”“反光的石头”的观察、探索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孩子们提出设想、实验、不断的交流着经验,调整自己对石头的认识,了解了石头的质地、形状、颜色的不同,反光会不同。发现中他们进行了质地、颜色、形状的分类,为什么挑了一遍一遍的大石头里却总还有小石头?反复而又有意思的探索使孩子们理解了大小的相对性。什么是光滑的、什么是粗糙的,充分的玩及操作感受着探索的快乐。为了表达对石头的热爱,孩子们在石头上绘画、组合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增进了用艺术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使他们在多领域综合性的发展。 四、科学探索活动游戏化 这也是个人认为最主要的一点,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大多数比较抽象,幼儿一般难以理解。为了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教师有必要以游戏化的方式来组织科学探究活动。 1.创设游戏化的探究情境 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创设游戏化的探究情境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感受科学的奥秘。比如,在中班科学探究活动“小花伞”中,我创设了“下雨啦”的游戏情境,通过撒花片制造雨景,并让几个幼儿扮作可爱的小鸡。看着雨中四处躲避的小鸡,幼儿为小鸡做小花伞的欲望就被激发了。他们利用各种废旧材料探究制作小花伞,并边做伞边安慰小鸡:“小鸡、小鸡别着急,马上就有小花伞啦。”可见,游戏化的探究情境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促进探究活动的成功。 2.运用游戏化的探究材料 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提供游戏化的探究材料,让幼儿在看看、摸摸、捏捏、敲敲中摆弄材料,有助于幼儿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比如,在科学探究活动“吹泡泡”中,我先让幼儿用圆形泡泡器自主地玩“吹泡泡”游戏,然后我又提供了正方形、三角形等探究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用这些材料探究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通过对各种探究材料的游戏化操作,幼儿在比较后发现无论什么形状的泡泡器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显然,游戏化的探究材料能够帮助幼儿认识事物,发现科学的奇妙,积极建构科学知识。 3.开展游戏化的探究过程 幼儿的注意力、持久性都比较差,教师应开展游戏化的科学探究过程,确保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保有持久的兴趣。比如,在科学探究活动“有趣的传声筒”中,我将整个探究过程设计为“大灰狼与小白兔”的游戏。游戏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传声筒内没有塞东西,愉快的游戏氛围使幼儿乐于对着传声筒传递消息,“小白兔”们听到消息后都跑到了安全的地方,没有被大灰狼抓到;第二层次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塞东西的传声筒,“小白兔”们由于没有听到消息而被“大灰狼”抓到。游戏结束后,我引导幼儿分析小白兔被大灰狼抓到的原因,让幼儿感受声音传递的奥秘。因此,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时,教师应注重将幼儿的探究活动过程与游戏结合起来,这既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又能维持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从而达到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策略探究 摘要:在开展幼儿科技教育活动时,教师要对幼儿的心理和当前所处的环境作明确的分析,在进行教育活动设置和内容选择时,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适当的进行引导,使得科技教育活动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 关键词: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策略 幼儿的科技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的引导过程中,进行自我感知和探索周围环境的行为活动。幼儿因为自身年龄限制,在事物认知上具有直观和生动具体化的特点。所以,幼儿的科技教育活动,主要以基本的自我实践和趣味小游戏等形式,进行具体自然现象的感知,进而了解简单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在家庭和幼儿园的日常教育中,教师和家长需要关注幼儿科学化的个人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在生活的细节中进行科学技术的熏陶和体验,从细微处感受科学的无处不在。 1进行良好的科技环境的创设,激发幼儿兴趣 教育和环境是彼此相互依存又各自独立的关联整体,他的整体内涵在教育教学中无处不在,这就需要在进行幼儿教育时改变教学方法和思路,将教学内容技巧性地融入日常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去,做到教学和环境的有效结合。在进行教学环境创建时,需要从幼儿的心理出发,遵循年龄特点,提供既让他们感兴趣又具有丰富科学性的教学环境。 1.1重视幼儿的心理环境建设是科技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的第一个集体,幼儿教师是幼儿除了家人以外接触最多的成人,所以园内的环境氛围和教师的待人接物,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幼儿创建一个温馨健康的心理和学习环境,并在这样的环境里师生共同探索和发展。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尊重幼儿的心理和感受,让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探索和科学尝试。 1.2幼儿园保证办学环境的物质基础: 进行幼儿教育教学环境创设过程中,必须保证幼儿园内的教学设施和园内环境的安全合理,此外,教学中需要的教学和活动设备必须齐全。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建设时,园内的墙饰环境创设需要从幼儿的心理需求出发,符合他们的年龄阶段需要。另外还有区角活动的创设,进行充足的材料采购,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满足园内幼儿的需求,让他们能够从材料中找到自己感兴趣或者擅长的材东西,调动活动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1]。比如设置玩线区所需要的毛线、糨糊、小纸条、简易小剪刀等材料,进行动植物的粘贴活动,通过动手和发挥创造力的手工角,就需要火柴盒和各色彩纸等材料,进行各色图案的折叠制作,锻炼灵活性的动手角,就需要毛线、塑料绳、皱纹纸等材料,让幼儿尝试编小辫的动手活动,图书角的材料购置就需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图书等。 2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科学合理地进行适合他们的科技教学活动 科学教育活动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指向性的从幼儿生活的细节出发进行活动内容的设计,比如园内或者家里的动植物、每一天天气的变化、生活中的吃穿运行等等。教师可以从本班幼儿的年龄和心理倾向出发,选择适合他们兴趣爱好和年龄阶段的活动材料和教学内容。 2.1将科技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日常生活有效的结合起来: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贴近生活、容易理解、符合年龄特征,在生活中比较简单浅显的题材,使幼儿能够亲身的去感受,从心理上真正的接受和领悟[2]。比如春天春游时,很多小朋友会去放风筝,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在家长的指引下,顺利完成风筝的起飞过程,以此来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原理。幼儿园进行科技教育活动创设时,可以将整个项目引入教学,让幼儿进行小风筝的自制活动,从材料到风筝图案等环节自己动手,考虑平衡性和着力点的方位选择。 2.2关注幼儿生活,随机选择科技教育活动内容: 幼儿的情绪太过自我,所以在进行活动创设时,需要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内容,以增加他们的配合度和参与性,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幼儿需求,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寻找适合的教学契机,促进教育内容的生成,使幼儿在开心愉快的环境中,进行科技知识的掌握。 2.3将教学与科技发展相联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家庭都有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电子信息设备,儿童在一般情况下也有所接触,所以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也可以适时的引入多媒体设备,用直观的形象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辅助,让幼儿更加快速的进行科学知识和现象的认知。 3教师要把握科技教育活动的指导方式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既是教学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又是合作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实现自己的教育行为价值。 3.1教师关注幼儿心理,支持他们的探索行为: 幼儿时期的行为表现处于简单易懂阶段,没有掩饰和隐藏,教师可以很明显的确定他们的兴趣点,并以此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兴趣[3]。《十万个为什么》是儿童的百科全书,这反映了儿童对生活环境的探索过程,从生活中的所有细节出发,在感到疑惑时发问,这时作为被提问者的教师或者家长,以他们能够接受和明白的角度进行回答,支持他们探索世界的行为活动,让他们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进行自身能力的有效提升。 3.2将游戏作为有效的载体,引导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俗话说,“玩”是孩童的天性,作为教师不能在忽略幼儿天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幼儿来说,“玩”是他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和方式,所以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让他们的认识过程更加丰富和深刻,并逐渐得到自我认知的提升。 3.3引导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反映了个体的差异性,幼儿时期的思维,没有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局限,对于各自的想法会很明确的表示。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促进幼儿的合作探索意识,在各自的交流中进行想法的互动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相互间的学习和思维的调整,通过合作更加快速、有效地找到问题的症结,提高解决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结束语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教师需要对自我有明确的认知和定位,秉承着为幼儿和家长负责的原则,做好幼儿的指引工作,使幼儿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作者:孙亚蕊 单位:石家庄市裕华区第五幼儿园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化学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特别是新课标的推广使用,教材中大量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地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地位。但很多时候由于学校实验条件的限制,常使得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不能真正完全体现出来,因而导致化学实验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教学作用。因此,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把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到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课发挥出最大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多媒体教学技术 在教学中,我们所实施的多媒体手段一般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投影、摄像等方面。这些方面需要在教学中要灵活使用,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下边,笔者在这里论述一下对多媒体的这几个方面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一、在实验中如何使用投影技术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实验,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明白物质的变化过程,能够通过实验得到感性认识,从而在理性上去思考,提出疑问,获得结论。进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各种能力。并且。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并且实验以其事实性、科学性让学生信服。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实验要真正起到演示作用,不能演而不示,使演示实验变成讲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变成讲实验现象。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放大实验仪器,抬高实验装置,增加实验药品的用量等来反复展示实验结果,然而实验仪器的放大是有限的,反复展示实验结果又浪费时间,且有些现象是在实验中瞬间产生的而无法观察到,以至于影响教学效果。而在实验中采用投影技术,可以大大改善上述状况,克服缺陷,提高演示效果。投影技术主要的功能是将实验的过程和现象放大,克服传统实验可见度小的缺陷,能够使所有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的过程,特别是一些细微的,不易观察到的现象。投影技术使实验的科学性得到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条件。 二、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使用摄像、录像技术 在教学中,有时会涉及到一些变化过程时间较长的实验,并且在实验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无关紧要的现象。这对于学生的耐心和注意力是一种考验。然而要想让学生在实验中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是不容易的。而且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信息,就要有选择性地对学生的观察时机给予指导,确保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对所学得的知识有价值。因此,采用摄像、剪辑技术,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加工,既能为学生提供实验的全过程。又能突出重要的实验现象,同时也不失实验的真实性。一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会有比较激烈的反应或者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毒气等,因此不适合在课堂上进行实验,而借助录像就既可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又能够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通过录像技术还可以对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危害进行真实再现,引起学生的重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能。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操作规则和正确认识实验装置,对实验的成功起到一定的作用。 录像技术具有功能效应,充分利用这一效应,可以演示实验的真实性。如:高速或缓慢的实验过程可以通过放像的快、慢、倒等功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缓慢地观察实验中的高速成反应变化。还可以使学生快速地观察到缓慢的反应变化,从而使学生准确地感知观察到的细节,提高学生观察的敏锐性。同时又缩短了教学时间,增加了演示实验的时效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较复杂的化工过程也可以通过摄像、录像技术清晰地显示出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生活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成本高、危险性大的实验,定性的实验。要求较多或装置复杂的实验也可以借助教学录像来完成,以保证演示实验的安全性、准确性、有效性和规范性。 三、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化学具有严格的规定,是不允许出任何差错的。因此,做实验对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操作失误不仅会引起实验失败,甚至会产生实验事故。因此,如果学生在实验中出现失误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会引起学生对于实验的恐惧心理, 而在进行实验前,先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失误的产生。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关于实验操作的软件资料,教师要注意采用。让学生在计算机前先进行模拟操作,以掌握正确的操作和对不正确的操作的理解,再进行实验,这样将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例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移去酒精灯的操作,一旦失误。就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多媒体技术,利用氯气的实验室制作软件。对这一操作做一些特别的处理,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反复模拟实验,一旦操作正确,计算机给予奖励提示,鼓励学生,而一旦学生操作错误,计算机则对水倒流试管底部,试管破裂的危险场面进行模拟。再如:对点燃未检验纯度的氢气发生爆炸进行模拟,使学生加深对操作错误引起危害的认识,然后再进行正确的实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模拟,学生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更深刻地理解了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对于一些操作步骤较多。复杂或者装置较多的实验,网络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场所,可以先进行模拟实验,等学生对实验的各个细节完全熟练后,再进行真正的实验。例如:乙酸乙酯的制取,在多媒体技术上,可以通过学生模拟实验,既掌握原理又掌握实验操作方法。不断促进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 网络技术在化学实验中,起着设计教学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演示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互协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网络“实验室”中畅游,发挥各自的才能,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例如:物质的鉴别,通过网络“实验室”提供学生所需试剂,由学生设计方法进行实验并加以判断。计算机对各种方法所产生的现象都会进行模拟,并正确判断加以提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应用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文字展示微观世界,模拟化学反应,从而打破学生认识中的时空限制,用各种感官来感知信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再通过模拟技术,放心地让学生对一些危险性、危害性的实验进行大胆操作,为学生的探索和创造提供有利条件, 总之,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采用最普遍的手段。但是由于实验对所需的条件要求较高,因此在传统教学中,实验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展现。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克服这方面的限制,提 高实验的时效性。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为学生创造进行实验设计的条件,丰富学生实验知识等,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探索 1开设大学化学综合实验的意义 通过各分支学科的有机结合与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国高等化学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专业化、专门化”的“窄、专、深”课程体系,化学实验的目的重在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技能的训练,人为地消弱了化学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渗透,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严重制约了高素质化学人才的培养。为了打破传统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旧模式,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渐进发展的新模式,各高校教师进行了深化教育改革的研究工作,编写了好多综合化学实验的书籍,发表了大量综合化学实验的论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4-9]。综合化学实验的内容大多来自于教师科研项目成果,学生通过综合实验领悟到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方法,使得学生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2开设大学化学综合实验的条件 大学化学综合实验是完成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之后,在化学学科层面对化学知识、实验方法综合运用的一门实验课程,是高等教育本科基本实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在掌握基础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该类实验。教师在整个实验实施过程中起到引导和解惑的作用。引导学生按照实验题目准备必要的实验仪器和试剂,教会学生科技文献的查阅方法,让学生参阅参考文献列出实验的详细步骤,培养学生连接单元操作、设计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实验,拓展学生的科研思路,提高其科研工作能力。 3大学化学综合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本实验以有机合成、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金属离子为主线,辅以物理化学中表面张力的测定及临界胶束浓度(CMC)的确定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有机化学实验中水杨基荧光酮的合成方法。(2)巩固物理化学实验中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及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的确定方法。(3)掌握分析化学实验中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离子含量的原理及方法。 3.2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电动搅拌器、三口烧瓶、回流冷凝器、加热套、721型(或722S型)分光光度计、pHS-3C型酸度仪。试剂:对苯二酚、乙酸酐、浓硫酸、无水乙醇、重铬酸钾、水杨醛。钼(Ⅵ)标准储备溶液:1mg/mL,准确称取0.1500g光谱纯MoO3于100mL烧杯中,加入10mL10%的氢氧化钠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使用时逐级稀释为1.00μg/mL的标准工作溶液;水杨基荧光酮(SAF):0.001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0.02mol/L;pH=1.8的KCl-HCl缓冲溶液。 3.3实验内容 (1)无机离子显色剂水杨基荧光酮的合成水杨基荧光酮的中文别名为邻羟基苯基荧光酮,9-(2-羟基苯基)-2,3,7-三羟基-6-荧光酮。水杨基荧光酮以其高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被广泛用于铁、铜、锌、钴、钼、铝、锡、锗、钨、锰、锑、铬、钛、铑等金属离子的测定中。在岩石、矿物、药物、食品、环境水等领域的无机离子分析、药物分析以及生化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水杨基荧光酮按文献[10]由30g(0.12mol)的1,2,3-三乙酰氧基苯溶解在热的400mL50%的乙醇中,滴加20mL浓硫酸,在70~80℃时与8g(0.0655mol)水杨醛反应4h.冷却,在暗处放置二周后,用乙醇重结晶而得。反应方程式如下:(2)水杨基荧光酮与金属离子钼(Ⅵ)的显色反应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某种金属离子与水杨基荧光酮进行显色反应。本文仅以与钼(Ⅵ)显色为例说明实验的设计过程。钼的特性和钼工业的发展为钼的分析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为钼的分析研究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钼的分析方法甚多,其中分光光度法因其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而倍受欢迎。而荧光酮类试剂光度法以其高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被广泛用于钼的测定中。 3.4实验方法 在25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5.0mL的1.00μg/mL钼(Ⅵ)标准溶液,2.0mLpH=1.8的KCl-HCl缓冲溶液,3.0mL0.001mol/L的水杨基荧光酮(SAF)溶液,2.0mL0.02mol/L的CTMAB表面活性剂,水定容,摇匀,10min后,以试剂空白为参比,用1cm比色皿于最大吸收波长525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3.5结果与讨论 (1)吸收光谱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显色,测定有或无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相应配合物在不同波长下以相应试剂空白为参比的吸收光谱曲线,绘制吸收光谱,求出两种情况下最大吸收峰所对应的工作波长。探索表面活性剂是否使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是否对显色反应起到增敏作用。(2)临界胶束浓度(CMC)与络合物形成的关系探索取一定量的CTMAB溶液按实验方法显色,以试剂作空白参比测量吸光度,并用表面张力仪测定相应CTMAB浓度下显色液的表面张力,得到不同浓度CTMAB溶液的吸光度和表面张力,结果见表1。以CTMAB浓度的对数lgc为横坐标,以对应的吸光度和表面张力γ为纵坐标绘制CTMAB浓度与表面张力(曲线1)和吸光度(曲线2)的关系曲线。从曲线1折点求出此体系中CTMAB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找出吸光度与表面张力的关系见图1。(3)工作曲线取不同量的钼(Ⅵ)标准工作溶液,按实验方法测定在2.0mLCTMAB存在下的吸光度,绘制工作曲线,求出线性回归方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及25mL溶液中钼(Ⅵ)符合比尔定律范围。 4结语 本文仅以水杨基荧光酮与钼(Ⅵ)显色为例说明实验的设计过程。本实验建议32学时,其中水杨基荧光酮的合成实验10学时,水杨基荧光酮与金属离子钼(Ⅵ)的部分为10学时,查阅文献、编制实验方案与撰写实验报告等12学时。图1的绘制采用Origin8.0软件来绘制二维图形,方法为选中数据后,点击工具栏中的Plot/Multi-Curve/Double-Y即可。工作曲线的绘制 及线性回归方程的获得都可以用Origin8.0软件来完成。其中水杨基荧光酮也可以不用合成,直接用购买的分析纯的试剂与钼(Ⅵ)进行显色反应,探索表面活性剂对显色反应的影响。表面活性剂还可以选用常用的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等进行增敏研究。水杨基荧光酮法测定锌、钴等其它金属离子可参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实验方法。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一、运用新理念,探究实验教学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好多年,对传统的教学感悟颇深,但我从不放弃传统的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并采取当代的新技术、新方法来学习高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是我追求的目标,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成为学生获取直观感性知识,积累直观感性经验的源泉,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念及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形成要领和理论,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化学规律探索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实验教学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最有效的方法.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化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渠道,而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则要以化学实验为主要载体.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主体性、发挥性、归纳性等,这就要求在实验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探究性学习就是根据这一需要设置的新的课程计划,具有典型的创新教育功能.“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发挥创造力,必须在教学中探究实验教学,这是新课改的要求. 二、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在一往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对所认识的化学基本概念或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的验证都是按照抓药式的设计或习惯性的设计进行化学实验教学.高中化学新教材两个必修、五个选修模块的实验部分有充分体现“创新”理论的空间.新教材与旧教材比较,增加了相当部分的实验活动内容.“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等栏目,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直观性强,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动手能力,体现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对学生积极思维,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新理念的建立以及体验创新的喜悦具有非常直接的作用,有利于落实新课程目标. 1.优化课堂教学,创建和谐地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要创建和谐的、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知识的主动建构;通过调查有96%的学生都愿意上实验课,在这96%的学生中,有98%的学生认为有了演示实验或者是分组实验,可以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不至于死记硬背.从不同角度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兴趣是成功的关键,在发明创造上有一定成就的人,除了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外,还必须是对某种发明、探索有着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兴趣是创造力的推动力.要想使学生对化学有浓厚的兴趣,从化学实验入手是极好的方法,比如:高一学生在学习氯化氢时,你做一个“空瓶生烟”的兴趣实验,学生的兴趣就来了,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了,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得知识,亦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自己动手做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化学实验数据的第一手数据,同时对于化学知识以及化学概念的理解也会进一步加深,同时对于有趣的化学实验,可以调动学习化学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实验操作技能体现一个学生综合素质,有些学生属于高分低能,理论分数非常高,但实验考查时手忙脚乱,不知从哪开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至于得不到应有的现象,甚至由于错误操作损坏仪器,乃至发生危险.加强实验训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是,基本仪器的使用,了解仪器的使用范围、性质;第二是,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包括:仪器连接、布局合理,便于观察,操作准确等,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把关;第三是,多提供给学生动手的机会,例如,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通过多渠道培养其实践能力.对一些典型的实验加以拓展,引导学生探究反应的中间产物,进而探究反应机理,这也是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好素材.总而言之,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好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加深印象,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地去探索适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思路,老师应该多于学生进行沟通,倾听学生的意见,改进化学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改革中,我们一直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增加实验教学。然而,就整体而言,实验教学仍然是十分薄弱的环节,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由于受“应试”思想的影响,出现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倾向。 2.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开展受到各学校设备、仪器、药品、教材、课时的限制。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学生不会动手做实验不要紧,只要会动笔答实验题就行。 3.部分中学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实验教学素质及实验技能不够,不能适应实验教学的要求。 4.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受到学科本身的限制。由于许多化学实验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腐蚀性、毒害性,所以教师们更愿意用多媒体代替实验教学,甚至于以讲代做。 5.实验会考(考查)缺乏有效监督、流于形式。 二、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及改进措施 从这些制约因素出发,为了使实验教学能充分发挥其在化学教学中的特殊作用。针对实验教学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学校应添加必备的仪器和药品、逐步完善设备,保证化学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 第二、改变传统观念、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重课本理论而轻实验教学的现象、把实验教学作为整个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第三、建立健全对理科教师的评价机制,建议把理化生教师的实验教学完成情况作为年终考核成绩参考依据之一。 第四、积极改进、使用微型实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做Na2O2与CO2的反应实验。实验时,取一干净的干燥管,两端放入少量疏松的玻璃棉,中间放置干燥剂无水CaCl2,把干燥管的细口对准蘸有Na2O2的脱脂棉,用嘴吹干燥管的另一端,脱脂棉很快就会燃烧。本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没有任何污染,还可以省略制取CO2气体的操作,并节约了药品。 第五、运用 文秘站: 第六、强化高中理化生实验考查监督机制、对于实验操作水平不达标的学生、必须组织重考或者参加下一届考查、彻底杜绝某些学生不喜欢做实验的坏习惯。 第七、应配备足够实验员,并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福利待遇。实验员应该是一种复合型人才,他不仅懂仪器的性能、还要懂得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充足的化学实验员是化学教师做好化学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关键。 第八、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做课外实验、掌握各种实验手段,把各门课程的学习融会贯通起来。 第九、根据本地区的情况组织相应实验技能、小制作大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促进实验教学的开展。 总之,从化学教学的角度看,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基础。取消了化学实验,也就扼杀了化学教育;化学实验教学的运作,不仅发展智力更是培养能力,学生科学世界观、及良好学风的形成,更是与化学实验教学紧密相关。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实现德育育人目标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素质教育较好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知识、身体心理素质、劳动和生活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为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劳动、生活、健体,审美打下扎实基础。因此,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以德育为本,以教学为主.本文拟从化学实验教学的角度,谈谈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实现德育育人目标的粗浅体会。 一、突出学科特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必要手段,而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参与越多,对化学科的“感情”就越深厚。我进行了以下五个方面实践:①将初中化学85个演示实验中的18个改为边讲,边学生分组实验,并精心设计。例如:做“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实验”前,要求学生在课下预备一只潮虫等的小爬行昆虫,这样在课前便激发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上课时,让学生分组完成该实验,并增加在烧杯中预先放入小昆虫的实验。这一实验不仅在课堂上气氛热烈,而且增大了课堂容量同时验证了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的性质,且为怎样验证地窖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否过高的学生发散思维做了有利的铺垫。②开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竞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也规范了基本操 作。③开展趣味实验活动。如“鲜花怒放” 、“烧不坏的手帕” 、“神奇的铜树”等十几个实验,奇妙的变化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与积极的思索。④建立科研小组。研究并实现变废为宝,从学生实验“氢气的制取”留下的废液中,回收硫酸锌;用废铜丝制备硫酸铜;利用所学知识来识假、识劣,如对市售化肥硫酸铵、纯净水优劣的鉴定等.⑤让学生参与某些易操作的演示实验。在加强化学实验的教学中,由于在内容和设计方面,已经考虑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求知欲望,所以,更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亲身感受中,增强了参与意识和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意识。 二、加强分组实验中的组内成员的合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近年来,致力于成功学研究的学者认为,我国需要具有独立自信,而又乐于集思广益的合作型人才,这是成功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当前,世界范围内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要求科学研究必须走向集约化。过去那种单门独户的实验室式的经典研究已经落伍,中国的科技事业亟需大量集约型科研带头人。所以“合作意识”不仅是学生良好个性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科研不可缺少的一种素质。在加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合作意识”的渗透。例如:在学生实验和第二课堂的趣味实验时,要求学生(每个小组两人)在进入实验室以前,要填写实验预习报告,报告中要注明操作者(把实验内容分成两部分,每人首先完成其中的一部分,然后对换)。实验时,在教师指导下,非操作者负责“监督”(及时指出操作不当之处)和实验过程的必要记录。这样,使全体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都得到提高。实验基本操作竞赛也是以组为单位,学生既可当选手也可当裁判。裁判员先集中学习竞赛内容,归纳操作要点,讨论评分方案,最后经教师审核确定。为了达到“安全、正确、快速”,组员们献策,选手主动聚到一起研究各个细节。科研小组以四人为一组,一人为组长,一人负责执笔,针对教师提供的教材或收集的疑难问题,由组长组织讨论,确定实验方案,最后由教师认可,再分头准备。每次实验结束时,对配合默契、效果良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并请组长简单介绍密切配合的经验。经过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大大增强,不但乐于合作,而且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三、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求真精神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令炎黄子孙至今仍引以自豪。但为什么现代科学产生在西欧而不是中国?中国古代领先于西方的大多是技术,而不是科学;科学思想的培养工作长期被忽视;这是中国长久以来科学发展不及西方的原因。在邓小平理论和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引下,党中央明确提出“科技是第 一生产力”,“走科教兴国的道路”。所以,让“科学思想”和“科学素养”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不仅是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科学思想包含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道德、科学价值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均可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得以体现。要创造条件树立学生的正确观念,变“有疑问问老师”为“有疑问做实验”。笔者认为“科学思想”中的“科学态度”是核心,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导致探索,探索需要方法,所以“求真”是关键。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真”欲望。例如, 在学完“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时,可提出“将二氧化碳通人澄清石灰水有何现象?”大部分学生根据课本上的知识回答:“变浑浊”;少数学生回答:“先变浑浊,继续通人二氧化硫又变澄清”。教师当场演示,结果符合学生的预料。有学生提出疑问:“这是为什么?是不是老师在做实验时搞了鬼?”,对这种大胆的怀疑,教师应表示赞赏,立即取刚才实验的澄清石灰水,请该生用玻璃管往里吹气,结果出现浑浊然后又澄清,杯疑被实验否定,这时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于是教师将这一问题交给“科研小组”,要求他们自学溶洞的形成且综合学生看法,设法寻求合理解释。实践证明,在“求真”意识的支配下,学生就以积极的姿态投入,不断地探究、思索、发现,同时,也不断地体验着怀疑、惊讶、自豪、成功和喜悦等情感,“求真”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四,训练科学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主要包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意识支配行动,行动加上能力,才可能产生良好的结果。所以,在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时,应注意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化学85个演示实验中,先有结论,后演示验 证的有15个。验证实验中,学生往往成了“看热闹的观众”,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我对其中多个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前文的“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实验”设计即为一例。由于实验改革,不仅使学生对“二氧化碳不能的性质实验”的印象深刻,而且激发了一部分学生 的灵感和求知欲。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带着求知的渴望查阅课本,进行自学,不仅对学过的反应进行了复习巩固,还增强了学生对未学反应好奇心。所以,教师对实验教学的创新,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也能激发学生求知与创新的意识。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依赖于创新思维,它具有敏锐性、发散性、集中性、灵活性和形象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的本身,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加强创新思维的训练,也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表明,在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时,尤其要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利用“假化肥坑农害农的报道”、“不法商贩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等事件,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加以揭穿。要求科研小组的成员设计实验方案,寻找样品、了解样品来源。实验方案经过科研小组集体论证后,学生对所取样品进行检测。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集中性、灵活性等都受到了锻炼。化学教师要密切注视和广泛收集生活、社会、生产中的化学现象,探讨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和创 新精神的培养。 切实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吸引优秀学生立志化学研究,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学生中将来从事与化学有关的职业只是其中少数,大多数的学生在毕业后,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培养和训练有何关系呢?笔者认为,在加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出的那种积极参与、善于合作的潜在意识,乐于求真,勇于创,新的精神,将使每个学生终身受益。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概述 1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 实验教学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做实验,实验的目的也不是仅仅让学生学会操作,而应该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参与实验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结论正误的验证。例如,在学习原电池时,学生已经知道Cu-Zn-H2SO4中,Zn做负极。笔者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是不是总是做负极?我们应该怎么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并结合网络资源搜索有关信息去自行设计和创造实验方案,通过实验验证自己实验方案的正确与否。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获得了新知识:哪一种金属做负极还与电解质溶液有关。又如,学习实验室制氨气时,向学生提供药品:碱石灰、浓氨水、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氯化铵等。并提问:制取氨气用什么药品好呢?哪些药品可以制得氨气?生成的氨气如何检验?如何干燥?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经过动手、动脑参与实验的设计与验证,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又如,学生已经知道Fe(OH)2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于是让他们开动脑筋设计实验,要求能够较长时间地观察到Fe(OH)2白色沉淀。学生通过不断的思考讨论,优选出最佳方案。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自主、科学思维能力。 2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技能 化学实验在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可以认识世界,解决疑问。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探究知识,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若未达到预期结论,需要调整或重新设计实验方案,使探究过程趋向合理化,这会使学生充分体验探究过程的魅力。例如,让学生比较Na2CO3与NaHCO3的化学性质,他们先根据已有的知识设计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得出的结论与预期的一致,则说明实验方案设计得合理;反之,让学生反思方案缺陷在哪?发现不足,同时思考“为什么”。又如,银镜反应的实验,开始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笔者便让学生讨论分析失败的原因,他们经过反复分析验证实验终于成功了,欢呼雀跃。这个实验让学生亲自体会到了实验过程为什么要用洁净的试管?为什么要用水浴加热,而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再如,中和滴定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学会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误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让学生学会用固体、液体来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并能够分析实验误差。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合适的情境将部分实验设计成学生实验,让学生亲手去做,让学生自己分析交流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享成功的喜悦,经常训练能够提高实验技能,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也会得心应手。在实验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间评价,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进入探究问题的情境中去,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获得新知。 3针对实验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抽象的问题仅仅借助于教师的讲解是没有说服力的,如果借助化学实验,可以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抽象问题具体化。在实验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分析、总结,真正领会到化学知识的真谛。例如,在学习“沉淀溶解平衡”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氢氧化镁为什么可以溶于氯化铵溶液?有学生认为是NH4+与OH-直接反应;有学生认为是NH4+水解生成了H+与Mg(OH)2电离出的OH-反应,破坏了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使Mg(OH)2沉淀溶解平衡不断右移,最终全部溶解。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结果分析争执不下,于是笔者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哪一个结论正确,并提示学生可以将氯化铵溶液换成醋酸铵溶液进行验证。通过这一设计,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平衡移动原理。又如,学习糖类时,对淀粉水解产物和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教学的适当时机,以适当的方式设计问题情境,挖掘创意,完善他们的创造思维。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魅力,特别是实验的技巧,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教学,会使化学教学事半功倍。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21世纪的化学教学,要把实验教学放在首位。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浅析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 [论文摘要]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在处理实验内容时既要紧扣新课程标准,更要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方式,才能发挥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应有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尽可能创造条件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让化学实验室真正成为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舞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化学实验不仅是使学生获取直接信息,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而且是帮助学生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新教材》中实验内容在呈现形式上,与旧教材不同的是已经没有单独列出的实验课,实验内容是以分散的形式分布在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实验习题”等栏目中, 其中有80%以上的实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50%以上的实验是作为科学探究的方式呈现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在处理实验内容时既要紧扣新课程标准,更要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方式,才能发挥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应有的作用。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利用“活动与探究”,让学生自主实验 传统的化学实验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但大多数是为验证概念、原理和元素化合物性质等提供“证明”或“依据”的实验,教师往往是在“讲实验”,学生则是在“背实验”,学生的实验活动也往往只是“照方抓药”,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实验目的,从而忽视了化学实验所蕴涵的思想性、探究性和发展性的功能。新教材上、下两册共设计了 29 处“活动与探究”,这些探究性实验不仅给学生增加了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历操作过程,而且更加侧重于探索和研究,这样的实验不是单纯地以理解知识和培养兴趣为目的,而是以实验为活动的载体,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完成科学的探究活动。因此,我们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要积极创造条件, 以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为载体,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实验活动。这样,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亲手操作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出娴熟的实验技能,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精神,在独立思考中才能提高分析归纳能力,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淡化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界限。”这是《新教材》实验内容编排上的特点之一。新教材中共设计了 53 个实验,但并未指明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这给教学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过去,由于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教科书中的实验主要以教师的演示为主,学生实验也多是重复一些演示实验的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部分实验进行精心分类,将现有教学素材进行重组,凡是那些操作不过于繁琐、装置不过于复杂、安全性比较大的演示实验,只要实验条件允许,均可设计成探究性的学生实验,比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碘和高锰酸钾的溶解性”、“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指示剂与酸碱溶液的反应”等。通过这样的改进让学生更直接地面对实验事实,更清晰地看到实验现象,往往学生亲自动手得出的结论,会比教师演示实验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三、开放化学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探究的舞台 《新教材》在实验内容的呈现形式上还安排了大量的“家庭小实验”、“实验习题”。“家庭小实验”作为学生课外实验的一种形式,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及实验方法。这类实验的趣味性比较强,内容与实际结合紧密,实验用品简单易得。教科书中以习题的形式呈现实验,目的是鼓励学生在家中独立完成实验,这类实验习题,侧重于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实验的步骤、用品、操作方法等,具有一定的探究性。但是由于学生在校时间较长,有时在家里一时很难找到相应的实验用品,许多实验在家里很难开展,开放实验室无疑能为他们提供一个新的探究舞台。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课外活动,合理开放化学实验室,为学生完成上述实验内容提供条件。 四、结合实际,贴近生活开展一些必要的实验设计活动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养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那么结合教材和教学进度,选择结合实际,贴近生活的探究性学习的课题,开展一些实验设计活动,对体现化学的实用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更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比如在讲溶液的PH时,让学生设计测定本地区土壤的酸碱性并提出土壤改良的方案、在讲碳酸钠时让学生探究腌制皮蛋的原料和原理、讲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时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确实能与与氢氧化钠反应并且验证反应产物等。通过实验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其思维的全面性、系统性,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获得了科学的方法,通过活动也可以强化学生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尽量开展微型化学实验探究活动 微型化学实验是指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中进行,用尽可能少的试剂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一种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其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有助于树立绿色化学观念、给学生更多的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增强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种仪器操作简单,省试剂,省时间,但又能达到大型仪器的效果的实验活动的开展,改变过去那种“一人做、大家看”的局面;使学生由过去被动“等待”和 “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和“探索式”的学习方式,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用实践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究性、增加了学生的实验参与程度。《新教材》编排中特别体现绿色化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让学生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并且在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使用了微型仪器胶头滴管和点滴板,在其他实验中,我们也要尽量使用微型实验达到同样的实验效果,比如探究二氧化锰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的实验等。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每位教师都在研究的课题。化学实验活动是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精神和科学严谨态度以及优秀思想品质的良好途径。因此,我们在利用化学实验多渠道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能力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一、 培养学生的安全和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1. 重视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保证实验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化学实验常用玻璃仪器,经常接触酸、碱等强腐蚀性药品,在学生实验中事故隐患的确很多,容易造成或轻或重的实验事故,事故一旦发生就会给我们正常的实验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有些学校,教师甚至因噎废食,因害怕学生出现伤害事故而减少学生操作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实验的减少,使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和思维的空间。其实,我们都知道多数学生实验只要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去完成,一般是不会出现伤害事故的,危险源于不规范操作。例如:“玻璃仪器轻拿轻放,避免破损”;“金属钾、钠取用适量”;“切不可往正在进行加热的盛有苯酚甲醛混合物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盐酸催化剂”等等。我们教师只要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就能从根本上杜绝实验中伤害事故的发生,保证实验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2.重视环保意识的培养是社会赋予教育的责任,目前环保已成为全球全人类的共同问题。教育影响着一代人的思想,因此,我们责无旁贷,而所有学科中与环保关系最密切的当属化学。近二十年来中国工业迅猛发展,人们在享受着它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遭受着严重污染的危害,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缺乏,酸雨肆虐,光化学烟雾……虽然有的老师会说,这些我们都在讲,可是这远远还不够。比如:有的学生把废旧电池随手乱扔,某早点铺,学生吃完早饭把塑料袋随手抛在桌下;天安门广场随手丢弃的口香糖,电影院的座套上被口香糖污染。这些严重污染环境的现象,反映了我们较差的环保意识和做人的素质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对待环保的意识问题和行为习惯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首先意识到下一代环保意识的匮乏,我们实验教学中除了教给他们实验技能之外,还应该大力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为他们将来能拥有高质量的生活环境着想。 二、关于培养学生安全和环保意识几点建议 1. 加大实验改革力度应当从教材入手 教材是教师施教的依据,从我国现行化学教材来看,学生实验的编写一般是由目的、原理、仪器、药品、步骤等几部分组成。我认为应当适当增加安全和环保方面的内容。在这方面美国的化学实验教材《化学中的探索》一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该书所有实验的编写均由:目的、原理、仪器药品、安全、步骤、处理方法、问题等几方面组成,例如:在“体积的测量和溶液”实验中,安全部分写道:“在实验中必须始终佩带护目镜。14mol/L NaOH溶液的腐蚀性很强,取用时要戴手套。溅出的任何化学药品要立即用水擦净。应该注意碱会腐蚀玻璃,要用大量的水彻底清洗玻璃仪器,以防止被腐蚀性物所腐蚀。”处理方法中写道:“铜溶液倒入标有铜废液的烧杯或瓶中。溶液用水冲入下水道。保持工作台面和天平周围的清洁。送回冲净的容量瓶和移液管”。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编者极尽详细的要求安全措施及回收处理方法,如果我们的教材中也能补充这样的要求,再加以教师的引导,实验效果也许会好一些。更重要的一点是从该书的实验编排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设计实验的思路,首先搞明原理、目的,在目的原理的前提下,选择实验用品,而后就要全面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其次才是步骤,回收处理。我们现在的实验教改方向是逐渐从验证性实验向探索性实验过渡,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探究。而我们的思路一般是目的原理实验用品步骤结论,而忽略安全和环保。在我们平时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时,可行性往往是以步骤设计能否满足目的原理为标准,我认为《化学中的探索》一书给我们指出了这一思路中明显的漏洞,应该引起同行们的思考和重视。 2.教师当“从我做起”言传身教 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思想、言行对学生有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从“安全意识”的培养角度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 一丝不苟做好演示实验,教师在演示实验中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学生动手实验时的态度和方法,因此,哪怕是最常用仪器的使用也丝毫不能大意,对于一些有危险隐患的实验更要充分备课,引导学生把不安全因素想全想透。 ② 合理使用反例。对于一些可以在实验室模拟的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教师可设计一些错误的反例加以验证,以加深学生印象。如不纯的可燃气体点燃爆炸,水倒入浓H2SO4中进行稀释的后果;加热时先撤酒精灯导致水回流引起试管炸裂等,只要条件允许,装置设计合理,不会引起事故的均可一试。 ③ 严格监督,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学生进入实验室亲身体会的印象是最深的,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什么都好奇,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在平时学生实验中除了讲清楚规范操作,安全要求外,加强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④ 增强防范意识,培养自救能力。例如:强酸、强碱溅到身上时的处理,偶遇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处理和进行自救。 从“环保意识”的培养角度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 立足教材,常规教学中多渗透环保教育,教材中有关环保的课题很多,教师应准确把握,妥善利 用,如《硫酸的工业制法》《炼钢炼铁》《石油和石油产品概述》《电解电镀》等章节涉及到很多与生活相关的实例,教师在处理这部分教材时最好能结合本地情况加以分析,有条件的可以实地考察,或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树立从我做起的环保意识。 ② 开展研究性学习,也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环保方面的研究性课题,例如:燃料使用及其污染,干电池污染,本地区主要工业污染源及其污染物的处理调查等,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合实际情况,使学生了解书本以外的环保知识,对于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很有效果。 ③ 教师应关注环保方面的有关知识,能够及时准确地把环境科学的发展动态传递给学生,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安全意识与环保意识的培养是摆在所有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急需深入的课题,本文旨在抛砖引玉,望广大同行不吝赐教。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浅论专科类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1.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生化实验课首先就要使学生对实验课的内容感兴趣,愿意通过实验去探求其中的奥秘,能通过实验课来获得一种成功胜利后的喜悦。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验兴趣,对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首先通过生化实验的新奇多变和各种各样的玻璃器皿引起学生的暂时性兴趣,因此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本学科丰富的实验内容,在安排学生实验和设计演示实验时要贯彻巧妙安排富有兴趣的原则,以激发学生的暂时兴趣。例如,在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实验中,利用碘与淀粉及其水解产物的颜色反应,来比较唾液淀粉酶在不同条件下催化淀粉水解的速度,其中可观察到各管蓝色深浅不同。安排的这些实验课,都是生化基本实验,这样学生做起来就会感到既容易又有趣,进而诱发学生的暂时兴趣。其次要让学生由暂时性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兴趣。由于暂时兴趣易于消失,对学习帮助不大,因此应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稳定兴趣,如果学生对实验产生了稳定兴趣,就能够主动钻研,认真操作,深入理解实验原理,掌握更多的实验知识,针对于此,我校经常开设一些和临床实际练习比较紧密的实验,使学生了解生化实验与临床和实际生活的关系,充分认识生化实验的重要性,这样就会促使学生主动预习实验内容,认真操作,增强做实验的积极性。例如:血糖、血脂、ALT、CO2CP、胆红素测定等,这样既学习了实验操作方法,又结合了临床,增强了学生的实验兴趣,书本上的理论通过实验得到证实可以消除学生心中理论和实验分离的感觉,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使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2.改进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物化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实验 课教学应顺应学科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根据生化实验的教学目的,在强调比色、离心、电泳、含量分析等生化基本操作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知识的更新与进展以及科研工作实际的需要,完善了生化实验内容体系,将本教研室开设的实验项目进行重新筛选,选择注重结合临床医学,减少落后的单纯性验证性实验,增加探索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在有效的时间内使学生学到较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每个实验课的教学时间安排上, 也根据实验内容灵活地安排课时,充分利用周末、节假日,克服传统实验课教学缺乏连贯性、系统性的缺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实验分小班进行,让学生多动手操作。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必要的基本技术及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 3.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长期以来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多为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单向传递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养成学生被动、依赖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能力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式教学法与讨论式教学法相结合,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来讲首先由老师提出问题,激发起学生参与的热情,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或上网查一些相关的资料,并带着问题自学实验指导的内容,找出有哪些实验设计的缺陷并鼓励学生设计改进实验的方案。其次学生讲述和教师精讲相结合:上课开始时,先请几名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讲述本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和预期结果,提出对实验 的改进意见。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引导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并鼓励有不同想法的学生积极发言,形成一个很好的热烈讨论的氛围。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教师根据情况有重点地加强实验指导,逐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从中领悟实验的原理及操作过程,使其自始至终了解自己每个阶段、每个步骤的操作目的及相应的实验结果,实验的整个过程中要尽可能以学生为实验主体,增加学生的动手、动脑机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验分组尽可能小,对生化基本实验,要保证一人一组;而对不能一人一组的实验,则要精心安排,尽可能保证每人都有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首先鼓励学生就本节课遇到的问题做一个讨论,并且还可以把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和心得交流一下,大家各抒己见;其次,实验结束后,各实验组选代表报告实验结果并加以分析,接着全班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畅所欲言;最后老师再做总结,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内容应该包括设计思路、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此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4.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4.1多媒体教学 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生物化学内容抽象繁杂,导致“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多媒体技术借助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传 递信息,为解决授课抽象难懂问题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它在单位时间内传递的信息较传统单一的媒体更丰富、更直观,它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抽象内容的形象理解,从而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教研室全体教师发挥集体的智慧,制作出高质量的实验教学课件,课件内容除了包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外,还包括重要的实验准备工作和一些复杂、耗时多、费用昂贵,目前的仪器设备达不到的实验。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克服其单调、枯燥的缺点,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4.2网络资源 学校已建立了校园局域网和四个电子阅览室,并购有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清华同方知识总库,学生随时可以在网上查阅各种期刊和书籍。图书馆全天开放,学生也可在图书馆借书或阅览室查阅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我们把制作的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和理论教学课件,上传到生化教研室的网站上,供学生随时下载、观看,增强对实验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巩固实验教学效果。 5.综合考核实验学习效果 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通过考核可以直接检验实验教学的效果,强化学习动机。以往对学生的生化实验内容很少进行单独考核,往往仅很据实验报告成绩来作为对学生的实验考核, 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做试验的积极性不高,实验操作时不认真,实验失败了也不认真分析结果,实验报告主要靠抄袭他人的正确结果[3],这种方法不能全面地衡量学生对实验教学内容的了解、掌握情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加强了实验综合考试的力度, 制定了相应的实验课成绩考核方法,实验考试成绩由平时实验成绩、实验笔试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三部分组成。
土地资源教学改革与创新: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摘要】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的集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区域学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其学科性质决定该专业兼有管理与应用双重性质,实践教学在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贵州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字】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对策与建议;创新 贵州大学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以来,不断的开展培养方案的修订和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改革工作。目前,学校已建立了通识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及实践这一阶段式循序渐进课程培养体系,为土地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还存在不足。 1实践教学现状 1.1课程体系设置较完善,但缺乏科学的安排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包含管理学原理、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经济学、不动产估价、土地法学、土地资源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制图等核心课程。在这些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我校还开设有土壤学、环境生态学、地图学、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专业外语、地质地貌、矿产资源管理、土地调查与评价以及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等选修课程。纵观全国众多高校,我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交叉重复的问题。例如,《地籍管理》与《土地管理学》内容有重叠之处。其次,一些重点课程如土地政策分析与评价、国内外土地管理前沿、房地产相关课程并没有在我校课开设;不仅如此,一些应用型很强的课程如CAD专业制图并没有在必须课的设置当中,加之专业选修空间较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 1.2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是在公共管理学院下开设。在公共管理学科背景下的“三无”学校——“没有建设专门的实验室,没有成立相应的研究机构,没有建立实习基地”,仅以课堂讲授作为培养学生的全部环节[1]。由于教学设备缺乏及教学经费不足,以及教学师资水平有限,导致不得不重理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无法满足教学要求,除在第一、第二学年开设了校内测量实习外,甚至没有开设有专业比较重要的实习,如土地调查、不动产估价等;一些专业重要软件如Mapgis、Mapinfor、Arcgis也未能在相应学年向学生开设。 1.3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学生缺乏良好的实践条件 实践教学建设滞后,校地合作甚少,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实践条件。仅仅学习理论知识,不能发挥很好的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本科教学中缺乏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基地,甚至没有专门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很多实验课和课带实验课程都只是借助别的学院的实验室完成,严重发阻碍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2]。 1.4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教学考核体系,但是,由于学校缺乏实践教学基地和教学条件,因此,完全忽略了对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仅以实践教学大纲和指导书的编制情况作为唯一的考核评价标准,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体系。 1.5实践教学水平不高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但我校土地资源管理系中,虽然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较高,但是缺乏专业的实验人员,且实验人员自身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实践教学水平滞后,造成教师不得不只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1.6缺乏实践教学创新精神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基本从属于各门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未理顺,实践教学环节与实际应用脱节,基本上是流于形式。实践教学设施及基地不健全、不完善更加阻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一些教师总体设计和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欠缺,对实践教学目标的定位模糊加上由于长时间开展教学工作引起的由于教学倦怠等等这些主管因素和客观因素共同决定了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缺乏实践教学创新能力,这将会降低了实践教学的质量,严重阻碍该专业的发展前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理论性与实践并重、各学科交叉的专业,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有针对性的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是实践教学改 革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校在认真总结本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措施。 2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2.1调整实践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突出“技术+管理”复合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要求,培养具有计算机应用、测量、制图、规划、估价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和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土地管理、不动产评估、房地产经营管理,能胜任管理、科研、工程和教学等工作人才。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积极开展了实践课程体系的调整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课内教学实验实习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两个部分。构建了包括课内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包括一、二年级的课内实验和实践,三年级的软件应用实习,四年级的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2.2创新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模式——基于知识-能力-实践-创新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在完善学科教学体系的基础上,遵循“循序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3],针对不同学年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应课程,分阶段培养:在这个新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下,明确各阶段的学习方向及任务,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达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优秀人才。 2.3分析国际形势,与时俱进,有针对的培养国家急需创新型专业人才 众所周知,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最基本的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资源消耗快速增长,加之我们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未根本转变,经济的发展仍然以环境为代价,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资源问题已成为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土地资源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因此,必须分析国际形势,有针对的培养急需创新型专业人才。这类人才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在学术科研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注重培养以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研究型与应用型两种模式并进共同构建学生应用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2.4结合实际,搭建实践平台,构建“单位-学生-学校”三位一体的教学培养方式,共创三赢模式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各高校应按照“循序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分阶段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结合实际情况,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构建“单位-学生-学校”三维一体的教学培养模式。将各项实习与地方政府或相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公司有机结合起来,给予学生适当的报酬。实习中学生技能学以致用又可以获得一定的生活补贴,进一步提高了其实习的动力,可以促成单位、学生和学校三方共赢的局面。 2.5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实践教学团队 坚持“理论教学为基、实践教学为要、科研教学为辅”的教学原则,加强教师培训,尤其是专业实践教师,以中青年教师和实践教学团队为重点,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合理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致力于建立一支结构优良、实践教学及科研能力较强、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团队[4]。 2.6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管理长效机制 真正的实践教学应当是一个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各高校应改革“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路,秉着理论教学服务实践教学的原则,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以“全过程实践教学”为主,将整个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5]。 3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6],我校应本着“基础+特色”的办学思想为指导,以专业技术型专业定位和社会急需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办学方向,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身的广泛性、实践性、交叉性等特点,制定了最优的实践教学方案,遵循合理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将实践教学贯彻落实到本科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去。学校也将继续努力探索,从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对土地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并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和考核机制,完成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为社会培养一代代优秀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林丽 单位:贵州大学 土地资源教学改革与创新:高校土地资源管理GIS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GIS是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重要课程,是学生掌握该专业知识、技术的核心工具。因此,首先介绍GIS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具体改善的办法与措施,希望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GIS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土地管理人才。 关键词: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GIS课程;教学改革 地理信息系统又被称为GIS,它是多个学科交叉的产物。该系统主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工程理论、信息等,对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进行分析与管理,以便为国家相关部门进行土地规划、地理研究,以及地籍管理提供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同时,在处理这两种数据中,主要依赖于GIS,可以说该课程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探讨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GIS教学改革非常有必要。 一、土地资源管理GIS课程的特点 1.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快,时间短。一方面,由于GIS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属于一门新兴的课程。然而,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在此基础上要求GIS的内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另一方面,当前很多专家致力于GIS的研究,新的理论、成果层出不穷,有力地促进了该课程的深化与发展。以上两点说明GIS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更新内容的基础上注入新鲜血液。 2.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土地信息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在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分析与管理,并做好储存方面的工作,因此GIS教学的实践性非常强。为了提高工作的质量,除了要学习专业的软件知识以外,还应该融入大量的理论知识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充分掌握GIS中关于处理土地工作的全部技术。 3.对数据的精度有很高的要求。与GIS在汽车导航、农业等行业中的应用比较,将GIS运用于土地资源管理中,具有更高的精度。比如在进行地籍管理工作中,经常因为边界的权属发生法律纠纷,如果稍微出现差错,就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在处理土地数据、图形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误差。 4.学生个性化差异突出。由于GIS课程依赖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基础的好坏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同时,再加上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等因素,都会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学生在GIS课程教学中表现为水平的不均衡,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中更为明显,也就是说部分学生学习困难重重,部分学生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土地资源管理GIS课程存在的问题 1.实验环境落后。土地数据处理需要很强的技术,因此对教学设备的要求非常高,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设备等。但是与政府部门的设备相比,学校的教学设备很不充足,而且比较陈旧、落后。实施设备的更新换代,需要昂贵的资金,然而很多高校面临经费匮乏的问题,因此必须完善实验环境。2.教学内容滞后。近年来,国家对土地资源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不断扩大了对GIS技术研究的力度,在此基础上,促进了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因此,高校在GIS课程教学中,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将新的知识、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中,为教学内容注入新的血液。 三、实施GIS课程教学改革的办法与措施 1.学校方面。首先,合理设置教学的方案。具体要求为:参考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实际案例,合理设置教学的重点、难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地指导,使其充分掌握GIS的基础知识、应用方法。其次,由于GIS技术内容比较枯燥,难以理解,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借助电子地图、操作演示等方法,降低内容难度,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内容。再次,除了现有教学资源外,要不断引入最新的研究成果、理论,以满足知识的更新要求,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览网上资源,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面。最后,学校应该不断投入教学资金,改善实验环境,给学生创造充足的实验机会,不断提高数据处理技术的水平。同时,还要培养一支优秀的、专业的GIS技术教师,为学生做好专业的指导、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 2.社会方面。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必要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开辟GIS第二课堂。国家针对GIS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在相关计划中明确表示,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在利用校内资源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各种有价值的校外资源,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更多的土地资源科研项目、教学实践地基,以及企业生产项目当中。这样,不但可以在科研项目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且可以使学生不断强化GIS技术的运用能力,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方面。当前,由于学生计算机、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导致在GIS课程学习中的个性化差异。针对这种现象,可以实施动态分组,以及分层的教学模式,从而在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发挥他们在科研中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土地资源管理、GIS应用技术方面的优秀人才,解决土地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四、结束语 土地资源非常稀缺,必须加强管理。国土部门在土地规划、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利用GIS技术进行数据的管理与分析,所以必须提高GIS教学的质量。当前,高校GIS课程教学内容陈旧、实验环境落后等因素,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改善实验环境,引入新的科研理论、成果,培养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骨干。 作者:黄倩 单位:河南城建学院测绘工程学院 土地资源教学改革与创新: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改革探讨 摘要:本文探讨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设置和改革措施。应设置好课程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整个学习体系中的架构,教学中以多媒体技术教学为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注重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 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1]。其英文表达多数称为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实际工作中一般简称为GIS,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测绘科学、遥感等学科和技术于一体的新兴学科。自从20世纪60年代萌芽以来,至今已发展了四十多年的历程。地理信息系统已经从少数专业领域(地图学、地理科学)的应用,扩展到众多学科领域,在大部分专业中均有涉及,如环境科学、农业资源环境、生态学、遥感、森林经理等,目前在政府农业部门、林业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渔业部门、水利部门、气象部门、国土部门,甚至公安部门和军事部门都有了很广泛的应用。可以说地理信息系统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2]。 随着对GIS认识的不断增强,众多高校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我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专业、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林学专业、农学专业、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等都分别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相关GIS课程。从实际情况来看,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尚需要若干工作完成,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有些内容仍然亟需完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本文以“山东省特色名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契机,探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的设置和改革具有较好的实践价值。 一、GIS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地位和教学要求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资源调查、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专业要求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项新兴技术,是集计算机、地学理论等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同遥感和全球定位技术一样,都需要学生熟练的掌握运用。因而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置为主干课程,是必修课程之一[3]。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要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常见的GIS软件解决土地资源的调查、建库、评价、分析、模拟等问题。学好这些需要学生既要有扎实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又要有地图学的基础,还要具备土地资源学及土地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实验和实习实践教学相统一[4-5]。 二、GIS课程在土地资源管理教学中的体系设置 考虑到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交叉学科,单纯的讲述相关内容,学生可能不容易掌握,又因为许多概念和原理比较难懂,十分抽象,因而需要合理的设置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位置。 我院根据教学实际,首先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一课程设置《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相关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理念。在大二上学期开设《地图学》课程,让学生掌握地图计算机制图学的地理参考理论和方法。在大二下学期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同时开出《基础遥感》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地理信息系统的同时,能够同时掌握遥感科学的技术和知识,起到互补的作用。因为地理信息系统是导论式的教学内容,针对专业特点,大三又开设《土地信息系统》课程,专门作为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行业的专题应用课程。大四开设《GPS技术》,让学生了解数据获取时地理坐标的表达和建立过程。 整个结构框架,很好的保证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进行,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其知识、原理,熟悉地理信息系统在整个学习中的结构。 三、GIS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有了上述结构上的良好的保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进行课程的进行和改革。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众多的优势[6]。在地理信息系统教学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的概念往往都很抽象,诸如“矢量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等,学生一般不太能够接受、理解这样的概念,所以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也就减弱。再如“数据采集内容中的图层”概念等,之前学生一般都没有接触过,头脑中无法形成对应的理解,所以更无从谈及对此内容的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主要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利用生动的图件、动画等,让学生感受到鲜活的知识,直观的体会相关知识,有助于理解抽象的原理等。 (二)利用模型进行演示教学 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教研室购买了一批教学模具,一些难以用语言、动画表达的概念,可以借助模具来展示。如在地图投影内容讲解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地球仪和屏幕的相对关系来表达地图投影的概念,通过两者之间的关系表达投影的类型等。讲授地理信息系统产品内容时,产品类型有数字地图和纸质地图两种类型,数字地图部分我们利用计算机屏幕显示一幅相关图件,而纸质地图部分我们可以给大家展示一幅某地区的土壤图或土地利用图,学生立刻就有了明确的对比。 (三)加强实验、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的同时开设同步的实验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的学时保证达到24学时。实验课程的内容主要涵盖了数据的采集、处理、数据库建设、空间分析、输出等地理信息系统主干内容,具体的实验例子以国土事例为主。实验教学过程主要是在机房,通过投影仪给学生演示基本的实验操作步骤,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完成。部分综合性比较强的实验,通过任务驱动式的方式进行[7],既能够加强操作技能,又把所学的课程知识连贯起来。通过24个学时的实验课程,一方面学生掌握了各项实际的操作技能技巧,另一方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GIS课程结合基础遥感课程联合开设了1周的课程实习,以GIS和RS所学基本知识为基础,布置实习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相应的地学任务。通过教学实习,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GIS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四)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教师在上课的同时并不是只应用一种教学方法或者方式,而是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教师的科研项目作为案例进行教学,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另外在教学中,可以阶段性的提出几个问题,通过课堂讨论,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部分内容,让学生参与讲授,通过课下准备和课堂演讲,锻炼学生的课件制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许多课程也开展了网络化的教学研究工作。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网络在教学资源共享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我校开发了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上传相关教学资料、课程练习题、批改作业,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与教师进行咨询、上交作业等互动。我院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连同教案、练习题、教学大纲、参考文献等内容一同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课下自学和练习的素材。同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通过录播教室进行全程录像,制作了高清晰的课堂视频,学生可以利用视频在课下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四、小结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主干课程,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地理信息系统这门工具,通过掌握相关技术完成土地资源的调查与管理。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设置好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在整个学科专业中的架构。以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教学为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注重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操作技能的掌握能力。大力开发网络教学平台,促进课程的网络交流与互动,加大对地理信息系统学习的力度。多种途径、综合完成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在GIS课程中的培养。 土地资源教学改革与创新:关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房地产估价伴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而受到各高校的重视。本文在分析房地产估价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地位和房地产估价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房地产估价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房地产估价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房地产估价 土地资源管理 教学改革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伴随着土地管理事业的兴起而产生、发展的,并随着我国土地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地管理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事业也随之迅速发展。据统计,全国已有80多所普通高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房地产估价课程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地位 1.1房地产估价课程丰富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内容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实行土地使用制度及住房制度改革,对整个社会经济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动产的市场特征越来越明显,其经济属性日趋突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开始活跃。一些高校开始设置房地产研究方面的专业,如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或在其他专业内进行研究,如经济类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等。之后,许多高校在土地管理方面的专业里也开始了对房地产相关内容的研究。房地产是指土地以及建筑物等土地定着物,是实物、权益和区位三者的结合体。对房地产的研究离不开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研究内容一直在不断拓宽,研究内容几乎涵盖土地管理方面的全部内容。此外,有关房地产方面内容的研究,在高等院校专业的演变与调整过程中,主要有两个分流方向,大部分分流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一部分分流到工程管理专业,当然还有分流到其他一些专业(包括少数自主设置的专业)[1]。总体上来看,对房地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研究房地产产相关内容(当然也包括房地产估价)的支柱专业,房地产估价丰富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房地产估价师人才培养提供了基地。 1.2房地产估价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专业课程之一 纵观开设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几所具有代表性的高等院校,如南京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包含了房地产估价课程及相关课程。以华中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表1列出了华中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 2.房地产估价课程的特点 2.1知识体系综合性强 房地产估价理论知识体系庞杂,房地产估价课程是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一门学科,同时还具有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高度结合的特征。这对于在高校生源中不是文科生就是理科生的课程教学对象来说,既要学工程又要学法律、经济等相关知识,不同的课程而且要求不同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甚至接受、消化知识的过程都存在很大差异。广泛的知识内容跨度,使得我们并不能仅仅将教学大纲的要求停留在掌握这个层次上,而是还要学会综合运用。 2.2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实践性 房地产估价除了具有较深的理论性,还具有较高的实践性。一方面,房地产估价的实用性很强,这门课程是住建部组织认证的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内容,涉及到两个科目的考试――“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和“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2]。学生如果能够在校期间将本课程学好,则会有利于未来房地产估价师的考试。另一方面,未来随着我国房地产税的全面铺开,将需要更多的估价专业人员。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涉及到估价的行为有很多,包括房地产交易、抵押、征收征用、拆迁补偿等。所以,房地产估价表现出来的实践性主要包括:①社会经济生活与其关联度高;②与社会上存在利益关联的部门众多;③本课程的综合性高、程序复杂[3]。 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房地产估价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探讨 将房地产估价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其课程如何设置及设置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当前我国房地产价行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房地产估价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设计方面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3.1加强房地产估价理论及技术学习 房地产估价课程不仅要注重公共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还要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估价理论方法的深入学习与研究,要学习国外较为成熟的估价理论,熟练掌握方法的适用条件、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估价师技术及知识结构更新的要求。 3.2加强实践教学部分 房地产估价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经验的结合。雄厚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是是一名房地产估价师所必备的,然而更重要的是丰富的从业经验。经验是房地产估价师在多年从事房地产估价实践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 对于实践环节的学习,要为学生创良好的学习条件及充裕的实践机会。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模式的相互结合来强化房地产估价实践学习:(1)建立房地产估价模拟实验室,从而使得学生不但可以巩固房地产估价理论知识,还可以熟悉房地产估价的操作规程,并且可以在模拟实验室条件下,运用不同方法评估各种状况下的房地产价格;(2)与房地产估价机构建立联合办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房地产估价实务中来,让在实践过程中切身体会房地产估价的内涵,清晰把握当前我国房地产估价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发展、行业发展对房地产估价师的要求,掌握其实际操作程序及现实工作中应注意哪些环节,并据此为自身以后学习的重点及奋斗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3.3课程学习与专题讨论相结合 除了学习课本内容外,要针对房地产估价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国家近期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经常开设一些专题性讲座或研讨会,使学生能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关注学科的发展。同时,专题讨论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可以开设有关如下内容的专题讲座: (1)房地产估价典型案例分析。选择较为典型的房地产估价案例,由老师或邀请经验丰富的资深房地产估价师为学生作专项分析,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房地产估价实务及有关注意事项和应对措施。 (2)房地产估价师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即使房地产估价人员很精通估价理论,有丰富的估价实践经验,但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评估出的价格也不会客观公正。评估出的价格如果不客观公注意哪些环节,并据此为自身以后学习的重点及奋斗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土地资源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定位于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岗位工作。本文对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讨,期望对推动该专业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一、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对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而言,课程结构体系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有效性,因此,应当在现有的基础上,结合人材培养目标,对课程结构体系进行不断优化。在对专业课程进行设置前,要对社会需求进行调查,并对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单位及行业进行研究,以此为前提进行课程优化,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围绕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有关的内容,建设相关专业,加强校企合作,逐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在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使其能够为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除了要有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之外,还可适当加入哲学、人际关系沟通等方面的知识,借此来培养学生的性格品质;而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改进专业教学方法 为了保障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该专业应当改进教学方法,转变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引入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首先,重视多媒体技术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多媒体课件促使授课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运用专题式教学方法,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教学专题,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和辩论,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再次,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要运用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情境教学法,营造与实际工作相仿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仿真的教学环境中掌握知识、学习技能。 三、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构建起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其涵盖课程实践、专业实习、社会实践以及毕业实习四个环节,全面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堂实践 在该环节中,教师可适当加大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并使其与课改相结合,在各门课程的讲授中,多穿插一些实践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进一步了解知识的具体应用。为了提升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可将教学地点转移到实验室中,实践教学的内容除了应当包括基础和专业等课程之外,还应当包含CAD应用、土地资源规划利用等等。借助课堂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有所掌握,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专业实习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应对专业实习环节予以足够的重视,该环节主要包括专业教学与生产实习以及相关的科研活动等内容,实习的场所为校内的实训基地或是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事业单位,通过专业实习,除了能够使学生掌握专业技术之外,还能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大幅度缩短学生与社会的适应期,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发现自我的优势以及知识上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和完善。在专业教学实习中,可将规划、评估、计算机制图、信息系统构建等专业领域作为主要内容;生产实习则是对相关专业领域的深入实习,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专业实习深度的提升及实习效果的深化。 (三)社会实践 该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实践内容:社会调查与服务、支农扶农以及科技推广等,实践的地点可以选择在城市的社区或是郊区,通过社会实践,能够对学生的独立工作技能进行训练,从而使他们提早地适应社会,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四)毕业实习 该环节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除了与毕业论文的设计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外,还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息息相关。通过毕业实习,可以使学生将在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专业领域当中,对自己的工作能力进行锻炼。毕业实习既可以在校外实习基地中进行,也可以深入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从而使实习与就业形成有机结合。在毕业实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一些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情况,可针对这些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运用所学的知识为实习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展现自己的能力。 四、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为推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确保师资队伍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完善的知识结构以及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院校要重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引进,着重于建设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并完善人才培育机制,改善专业教师的工作环境。同时,根据土地资源专业学科的特点,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尤其在不动产估价、地理信息系统、土地生态等选修课上进行双语教学。学校既可以从公共外语教学中抽调教师,使这部分教师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也可以组建外语基础好的专业教师队伍。学校要加强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进修,提高外语水平。此外,鼓励双语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及时了解国外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动态。 五、结语 总而言之,为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学校应积极推动该专业教学改革,结合市场环境对该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还要重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构建起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运用多样化的专业教学方法,积极推行双语教学,从而建设特色化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土地资源教学改革与创新:增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讨 摘要: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高校教学应该追求的永恒主题,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高校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从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角度,通过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有效性含义、问题的分析,提出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即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完善实践体系,构建研究性教学体系,改良实践教学资源,以期为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有效性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路径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依据我国土地利用与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教育部于1998年对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修订并颁布,将原来的“土地管理”专业和“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合并更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以公共管理大理论为核心,以规划、信息技术为手段,多学科紧密联系的综合性、实践性专业。因此该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和边缘性决定了土地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大的挑战性,需要教师必须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综合研究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该学科体系复杂,同时该专业涉及众多学科的交叉,也给缺少具体土地管理工作经验及专业基础相对薄弱的本科生学习带来了不小难度。因而如何增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有效性成为该专业学生培养中一个非常有必要探讨的问题。 一、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有效性内涵的理解 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与出发点,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高校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有关教学有效性内涵,理论界对此有两种定义,余文森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提高、进步。[1]孙亚玲认为“教学有效性是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效益三者的有机整合”。[2]认真分析上述定义发现,余文森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脚点定在学生身上,这是必要和必需的。他强调关注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发展也是合适的,但他的观点也有一定片面性。因为课堂教学固然主要应关注学生,但是教师的进步和发展也是不可少的。基于此,本文认为土地资源管理有效性学习是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对教师、学生的发展以及对课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者是有机统一,且都是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的,其外延还应包括该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外实践教学有效性以及研究性教学的有效性。 二、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低效表现及原因分析 1.专业教材过于陈旧 我国在2000年前后组织国内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一些著名的老专家,如王万茂、韩桐魁、叶公强等针对土地科学的学科体系编写了一套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如《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等。有些教材首次出版的时间甚至比现在一些在校的本科生年龄还要大。尽管这些教材奠定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基础,显然一些内容已经不能与时俱进了。如刘耀林主编的《土地信息系统》中演示的软件Arc/Info、ArcView等软件,早已被更为先进的Arcgis软件所替代。学生对于旧版软件学习兴趣不高,而对新版软件Arcgis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兴趣。 2.专业课程设置较多且不成体系 有些高校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比如将“城市规划原理”、“土壤学”、“生态学”等课程亦纳入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尽管这些课程都是建立在土地资源科学基础上的,但是这是课程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有关专业问题有难度,导致学生对课堂学习提不起兴趣;加之本来该专业课程设置较多,该专业绝大所数大四学生尽管学习了四年的专业知识,甚至不知道土地资源管理学科体系具体内容。 3.专业实践教学缺乏 如前所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脱离实践单纯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不但乏味而且难以理解。如在“土地信息系统”课程学习过程中,单纯讲授空间数据编辑以及数据库的理论,若不结合具体的上机实践操作,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是非常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由于有些高校该课程没有设置上机操作部分,使得老师讲授该课程感觉异常费力,学生学习也更加吃力。 4.专业研究性教学不强 这里所说的研究性教学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教师通过对土地资源专业的课题研究与,将该领域最新的成果介绍给学生;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有关课题研究与专业论文撰写,理解课堂所学知识。当然两者能够结合是最为理想的。实际上,该专业有些教师由于参与有关科研任务不多,对于教材理解有限,无法举出恰当的例子将先进的学科知识应用到理论教学领域,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很多本科生由于缺乏参与课题研究的机会,无法通过课题实践来加深专业理论知识,因而如何将学生理论学习运用到实践操作中来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5.部分教师职业素养存在问题 教师的职业道德关系到肯不肯教好;教师的教育观念关系到会不会教好;教师的专业技能教育方法影响着能不能教好。在利益驱动下,有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对教学不负责任,一心谋“第二职业”,而不把精力放在教学上,工作马马虎虎,敷衍塞责;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能维持就不错了,哪谈得上提高教学有效性呢? 有的教师不注意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进行教学;有的教学过程简单化,完全是我讲你听,等等。教学方法的简单化导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也会导致教学失去预期效果。 三、增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1.完善教学课程体系 高校教学方案的制订,应依据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与当前土地资源管理热点与难点问题息息相关的教学课程体系。在此前提下各高校可以依据自己的特色开设特色课程,形成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也就是把课程体系中具有某种性质或担负类似功能几门课程的小集群划分为同一模块,具体遵照“课程体系课程模块主干课程”递进式分层。具体讲,首先依据各学校的实际,遴选土地资源管理及其相关学科中可开设的备选课程,并由此通过学科交叉、内容重组组织主干课程;其次为了协调课程体系内部结构,需要按照教学内容及功能的相似性归并成若干个课程模块。本文参照吴壮金、严志强等人的研究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划分为资源模块、经济模块、管理模块、技术模块、应用模块、选修模块等六个模块,并在选修模块中,根据研究方向的差异又分为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不动产评估四个系列。[3] 2.更新与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必须及时更新实践教学的内容。首先学校应积极组织和激励专家教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编著新教材,并按照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及时更新与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其次教师应具有创新意识,将自身或者学界最新研究成果作为课堂教学内容,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最后,要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建立“一个中心,五个系统”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个中心”即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中心;建立“五个系统”,即通过建立课堂教学子系统、教学实验子系统、专业实习子系统、毕业实习子系统、社会实践子系统对学生进行渐进的系列培训和锻炼。[4] 3.构建研究性教学体系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研究性教学不再是把预先设计好的流程让学生按部就班完成的过程,而是由教师提出一组相关课题,再由学生自己去查阅文献,制订流程或方案。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指导者甚至是共同学习者。因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性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可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拓展并检验创新性思维等方面均可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各院校依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特点,以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背景,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培养综合素质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工程设计、文艺创作等专业素质为目标,按照“研究性”教学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理念,构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能力、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双师制”师资建设、考核评估为主体的研究性教学体系。[5]详见图3。 4.改良实践教学资源 实践教学资源是教学与实践效果的重要保障,此处的实践教学资源不仅包括教学的硬件设施还包括教学软件设施以及教师队伍等内容。当前很多院校缺少土地资源专业实践教学所需的基本教学资源,因而各院校有必要加大校内实验室投入,特别是软件资金投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同时,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来择实验项目,使他们积极参与,提高学习兴趣。再如,当前一些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习以封闭式学习为主,较少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与校外实践,学生对当前学科前沿问题根本搞不清楚。有鉴于此,学校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考察,如组织知名教授进行专题讲座,介绍本学科前沿动态,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目前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还可以组织学生去相关研究机构管理机构参观实习,加强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拓展他们的视野通过校外实践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水平。[6]最后针对教师专业素养不高的问题,要在强化教师队伍管理的同时,努力为教师提供各种继续教育深造的机会,还要为教师创造各种条件,定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交流锻炼,并与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广泛交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前教育论文: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练琴的积极性 摘要:本文通过巩固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思想,激发练琴的兴趣、排除常见的心理障碍等论述来对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练琴的积极性展开一些探索。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练琴兴趣积极性 钢琴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在对这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要面临着练琴和回琴。一节钢琴课中学生回琴效果是否好,主要是要看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练。由于键盘是一门技能课,所以在这两方面中,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学生的练也是非常关键的。曾记得一位学者用过这样一个划船的比喻:教师只能指给学生划船的方向,但船桨是掌握在学生手中的,所以能不能到达目的地,关键是在于学生是否努力去划了。确实,学生练琴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门技能的掌握。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练琴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 一、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一代的启蒙老师,钢琴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这个专业意识应该是学生去练琴的一个指导思想,也是学生练琴的一个最基本的 ! 二、激发学生练零的兴趣 首先是课堂上教师的范奏。因为接受任何新事物,意识上总是先入为主的。一首乐曲,教师范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练琴的积极性,如果教师的每一次范奏都能做到认真、严格、规范、有艺术感染力,让学生在第一次听到时就能感受到乐曲之美,并能产生我也要把它弹得像老师这样好听的想法,这样,学生最初的练琴积极性就会提高。但是范奏始终又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既要在音乐方面适合学生的境界,又要寻找比较简易的技巧解决方法,因为过于华丽或者过分细腻的解决方法都是学生所难接受的,而且也会影响学生课后练习的自信心。其次是教师的讲解。因为一首乐曲,光使学生觉得好听,但练习起来却困难重重,那会大大削减了刚开始想去好好练的兴致,所以教师在课前一定要仔细备课,分析教材、在指导练法时能把学生练琴时将会出现的难点一一列举出来,更重要的是要提供给学生解决这些难点的具体的并适合学生能力的方法。再次是要培养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在二年级的教材中,有一首由歌曲改编的乐曲《小白船》,旋律很美,一般学生都会唱这首歌曲,我就试着让学生回忆原来的歌词内容是什么,然后再根据内容去理解想象这首乐曲,使学生从旋律中体会出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学生课后练琴的积极性都相当高,在回课时学生也都弹得相当不错,都能够进入到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中去。因此,让学生在练琴时能感受音乐之美,是可以使学生练琴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而不致产生乏味之感。但是音乐作品之中的美,需要教师先要去领悟、洞察、创造,然后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带领学生去寻求和感悟:(1)领会乐曲的风格美;(2)建立音乐形象与文学形象联系的美;(3)掌握乐曲的节拍与节奏型的规律美;(4)把握旋律的趋势美;(5)熟悉乐曲中对称与对比美等。从美学角度看,也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评价,才能有创造美的欲望。因此,在钢琴的教与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充分挖掘到作品中的美,使美的种子真正埋藏在学生的心灵之中,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也将会由苦学变为乐学,练琴的积极性自然也就会高了。 三、排除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了学生练琴的积极性,这些心理障碍有许多种,如基础差的学生,看到别人弹得好,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对自己失去信心,就容易产生越差越不想练的恶性循环,对于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帮助这些学生树立自信心,在平时的回课中,不要总是归咎为学生主观不努力的结果,而应该耐心地去听学生弹奏,适当指出优缺点,并以理解为出发点,控制自己的情绪,多为学生考虑,告诉他们努力的方向,使他们能感受到自己正在进步,从而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平时练琴时的互助习惯,因为学生一周只有一次钢琴课,其余时间只能学生自己练习,一些基础差的同学在练习时有时会出现错音或错节奏,但这个时候学生自己并不知道,此时,班组里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就可以起到“小老师”的作用,能及时纠正错误。 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一进课堂回琴,自然产生了一种害怕的心理,平时练得好好的,这下子却弹砸了,久而久之,学生就认为平时练琴都是白练了,从而练琴的积极性也大大削减了。那么如何帮助这些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去克服这种情况,使学生有兴趣继续认真练琴呢?我认为,首先教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这期间,教师要和蔼、耐心,并要有鼓励的目光,使学生能心平气和地回琴,在学生的弹奏过程中也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看一个地方弹错了,马上就严厉批评。键盘老师的耐心和爱心,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回琴,这样会间接提高学生平时练琴的积极性。其次,指导学生在日常练琴的同时加强练习心理适应力,比如,平时练琴时给自己录音,多请些同学站在旁边听等方法,有意给自己制造压力,然后逐步去适应这种压力,或者平时练琴时进行情景设想,想象中就在课堂回琴,老师和同学都在听的情景,这样,慢慢地,这种感觉逐渐适应,能让自己放松下来,发挥便正常了,既然发挥好了,那么对下节课也自然有信心了,也就形成良性循环了,当然平时练琴的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了。确实,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对于提高学生练琴的积极性是非常有效的。 学前教育论文:学前教育专业美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当前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问题与挑战。培养创新型的高等学前美术教育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美术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对我国高等学前美术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型的教育人才来,这也是作为一名当代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一、教师具有创新思想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 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新者,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型能力的学生。 教师具有创新思想,首先,要有不断探索,更新观念,锐意进取的意识。能经常给自己提出新任务、新课题,树立不断追求新事物的思想;能有大胆改革、不断完善新目标的精神;更重要一点是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要把自己的灵魂投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塑造学生灵魂,也是塑造教师灵魂的过程。去年,陕西师范大学附中语文老师杨林柯的给家长和学生的万言信,给笔者带来了很多触动。他们是让自己的灵魂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以为学生前途负责的高远理想、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创造力在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笔者认为,像杨老师这样有理想、有行动、有创造力的老师是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师楷模。 其次,教师具有创新思想,还表现在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能够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并用以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和完成自己的美术作品。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每个学生的个性、知识、技能等,适时地运用各种新颖的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现代社会发展很快,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艺术创造力和教学中的青春活力,也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创新型美术教育人才。 二、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人才学习兴趣的关键 创新教学不是一句空话,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迫的教与学,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捷径。首先,美术课的教学内容一定要让学生感兴趣,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让他们充分感受、去体验,让趣味的内容、美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要去学习”,而不是“让我学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在众多幼儿园的观摩、调研的实践活动中,结合该校学生培养目标和需求,创建了适合学前教育美术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大纲。例如,在进行色才构成的练习与运用,把先修课程中的简笔画的内容与色彩构成的练习相结合,同时以主题创作的方式,如四格、或六格简单的简笔画造型设计以春夏秋冬为主题元素的简单连环画,并用基础色彩构成的要求搭配画面色彩等,这样新颖、有趣、实效又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再通过点评与评比学生作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和热情,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很多学生主动要求希望能再多增加美术课课时。 其次,理论课结合实践课,实践课结合设计与创作,让学生从接触一个新理念到实践应用,以便学生更好地将新知识及时地通过思维转化为创新设计能力。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学生爱上美术课,让他们把上美术课当成一种快乐的享受,只要学生对美术感兴趣,就会有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各种有效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兴趣变为动力。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才会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更好的平台。 三、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人才思维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课堂教学一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而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教学意识上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诱导,教学方法上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发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出国家所需的创新人才。如笔者前面所提到的陕西师大附中语文老师扬林柯在给学生和家长的万言信中就提出:要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指出这是培养创新人才,使学生对自己、对社会负责的关键。笔者认为,现在的教育教学方法大多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致使创造性人才相对缺乏。以往的美术教学也通常是一味地临摹范本,缺乏创新性培养和个性化思维的理念。学生的作品没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只是一些僵化的、教条的模仿。这种美术教学,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创新人才能力的充分发挥与施展。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新颖性、独创性,而创新性人才最显着的特点是拥有自己的个性以及多元的思维方式。我们的教师就是要在指导学生绘画实践中,首先要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由,让学生想到什么就表述什么,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这是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笔者在教授简笔画时,就有意采取让学生任意想象、大胆思维设计自己作品的方法,如给学生出题画一个面带笑容的儿童头像,学生们就绘画出造型各异的各种头像,或形态可掬,或生动活泼,甚至有些学生一人就设计出三四种笑容的画面。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学生的一些夸张、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有趣的形象作品我们都应加以赞赏与鼓励,让他们勇敢、大胆地无顾虑地画,敢于表达和表现自己不同于老师不同于其他学生的独到见解和创新,排除学生创作时的一切心理障碍,使他们在完成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充分地发掘自己的艺术直觉和创造潜能。每一位教师还应注意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正视其差异,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环境和空间,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另外,作为教师还要有意识的诱导学生运用一双画家的眼睛,多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这也是提高学生创造想象力,从而发现美、创造美的必备条件。 四、具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条件,而压抑的环境则会扼杀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的关键,就是要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 、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是要求师生之间应在民主、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教师应运用良好的情感引导方式去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渴望去探究新知,从而使学生敢于创造,继而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关爱,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这种自信心和成就感就是推动学生创新和自主探究的最大动力。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师主导模式课堂,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和学生建立起和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开放、自由和民主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能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也只有不断创设这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思维才会不受束缚,他们才会放飞思维,才可能去探索、创新。 综上所述,要为我们学前教育事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美术人才,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我们需要的是更加不断地探索进取,创新改革,不断研究出更适宜与教学和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多种教学方法与思路,使我们学前教育的美术人才具备更优秀的创新能力,推进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更好地长足发展。 学前教育论文:论大学学前教育学现状剖析与教改 论文关键字:大学 学前教育学 教改 论文摘要:本文基于工作经验,分析了大学学前教育学的现状,指出了大学学前教育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着重介绍了更新学科目标,转变教学模式,延长岗位实践时间,发挥见习实习的作用,提高入学门槛,转变学生学科态度等多种应对措施及其具体运用。希望给相关人员一些启迪和思考,在这方面深入探索和研究,积极调动教学人员和学习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促进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培养一大批的学前教育学人才才能为我国的幼儿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学的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培养学前儿童的学前教育学是这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我国的学前教育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特别是与欧美各国的学前教育学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在人才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助推器的新时代,只有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学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为社会的发展繁荣准备良好的人才基础。 一、大学学前教育学的现状 1、课程教学目标迷失,观念传统落后 目前大学学前教育学中存在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课程教学目标迷失。很多老师对学前教育学的教学目标不甚明了,认为当前的学前教育学对教学技能非常的不重视,难以通过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知识来具体的指导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这其实反映的就是老师们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迷失,因为他们把学前教育学的功能看得过高了也没有认识到教学经验的积累是与教学实践相挂钩的。正是由于老师们对大学学前教育学的定位不准确使得教学工作偏离其实际的方向才导致当前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学目标迷失的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占据着当前的教学组织形式,很多老师依然将自己作为中心进行说教式的教学且没有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更加没有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在老师“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填鸭式”的被动接受老师所教的理论知识而无法进行适当的创新。当然,老师们对新的社会实践内容没有及时的了解也使得学前教育学的学生们对这一专业的重要性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2、实训环节流于形式,时效性差 学前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如果这些人才缺乏实践操作能力那就违背了学前教育的中心。当前的学前教育中就经常出现这种问题,所谓的实训只不过是流于形式罢了。许多学生到幼儿园实习往往只不过是进行一场事先安排好的彩排罢了,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到教学工作的组织中,因此没有获得真正需要掌握的经验。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师德养成与教学技能的学习分开了,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也就难以尽快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在实训的过程中,时间花费了但是效果却不见好,因而时效性非常之差。 3、专业生源素质差,学生态度消极 除了上述的问题外,学前教育学中还存在着专业生源素质差的问题。之所以存在着这个问题是因为专业的幼儿园教师相当的匮乏,一些高等学校和教育机构着眼于这一点就放低生源的入学门槛,以此来推动学前教育人才的批量生产。在这种情况下生源素质差就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专业生源素质差还产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态度非常的消极。很多学生在幼儿园实习时往往能够发现幼儿园只对技能型的老师比较重视,这就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放在心上因而态度消极难以真正的学好学前教育学。 二、如何促进大学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1、更新学科目标,转变教学模式 为了尽快的改善学前教育应该要从更新学科目标开始着眼。老师们应该要明白学前教育的目标是要增强学生的教学素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应该要不断的积累实践经验并提高教学技能。明确了这个目标老师们就不会在教学工作中迷失方向。为此,老师们要结合自身的经验去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着作并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特别是要掌握学前教育的特点以完善自身的素质。当然,转变教学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要改变部分老师陈旧的教学观念。“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应该被彻底放弃或是进行更加合理的改良。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改变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增强课堂互动都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发挥各自的思维优势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里还应该要强调老师自身的素质,新时期的老师不仅要快速的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学会利用多媒体和其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工作还应该要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作为老师要特别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还要正确的处理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自己的本分也可以给学生做个好榜样。 2、延长岗位实践时间,发挥见习实习的作用 针对实训的时效性差的问题相关人员也应该要积极寻找比较符合实际的应对策略。延长岗位实践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在实习期间学生通过更加长久的进行教学工作上的实践能够获得更多的启发也可以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一些有新意的教学尝试,这是促进教学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应该要注意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相结合,既可以自己去一些幼儿教育机构多多锻炼也可以请一些幼儿教师和专家到学校来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这就可以实现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们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实习形式和对象,应该逐渐尝试向多层次多维度的实践发展。不仅在教学技能,才艺方面要有突破还应该从心理素质和人格魅力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所以加强实习是非常必要的。以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为例,该系为了培养一批符合标准的专业学前教育人才就积极倡导学生们多多实习。该系不仅联系了很多知名的学前教育专家和知名学者到学校开展丰富的知识讲座还利用便利的条件让学生到一些幼儿园去实习,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了解了幼儿园学前教育的相关问题。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他们了解到了很多在学校不能学到的知识,积累了教学经验并切身体验到了那种教学氛围为自己的进步找准了方向。正是因为这该系的教学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培养的人才也受到用人单位的赞赏。可见,实习的作用的确不能忽视。 3、提高入学门槛,转变学生学科态度 为了培养出一批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学前教育人才应该要严把入学关,要适当的提高入学门槛。对于那些学员要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特别是要建立定期考核和审查机制以此来规范学员的行为提高学员的素养,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选出一批高素质的学生才能保证生源质量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过程中应该不急于进行批量式的教育而应该在质的提高上多下些功夫。除了严把入学关外还应该要积极转变学生的学科态度。一方面要使学生们认识到学前教育学的真正目的是要提高幼儿的教育水平即抓好基础教育另一方面要强化他们的竞争意识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学前教育学的兴起与发展是在我国抓好基层教育的过程中所要求的,学生们要认识到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并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生要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积极阅读大量专业书籍还应该要深入实践到各种教育机构中去锻炼自己。通过学习学生们一定要重视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只有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时刻记住自己的任务并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搞好教学工作,而过硬的心理素质则有利于学生不受调皮学生的干扰能够镇定的通过适当的方式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解决突发状况。 三、总 结 总而言之,推动大学学前教育学的发展是新时期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精神和高超技能的复合型教育人才才能深化我国的教学体制改革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奠定良好的基础。虽然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但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一定能够取得巨大的进步。 学前教育论文:高师分院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的浅议 [摘要] 艺术教育是塑造全面和谐健康人格的必要手段。其中,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舞蹈教育要步入一个新台阶,就要从高师分院舞蹈教育开始抓起。高师分院舞蹈教学的特点是:任务重、时间少、学生素质差。因此,要紧抓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民族舞和儿童舞蹈训练,抓住见习、实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 舞蹈教学 艺术教育 儿童舞蹈教育 20世纪初,舞蹈进入学校教育体系后,西方许多工业化国家十分重视舞蹈艺术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因而创造了许多有效的儿童舞蹈教育方法。中国儿童基础舞蹈教育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符合中国儿童特点和中国文化传统的舞蹈教育体系,但近年来,中国舞蹈界和教育界已形成共识:完整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必须重视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塑造全面和谐健康人格的必要手段,其中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舞蹈教育要步入一个新台阶,那么就要从高师分院舞蹈教育开始抓起。 近年来,中国教育虽然十分强调儿童的艺术教育,儿童舞蹈也做了许多努力和探索。其实,从人类本性和自身构造上来说,舞蹈是人类再自然不过的人性与潜能的表现和流露。但不少儿童舞蹈教育工作者对舞蹈的本质领会不够,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效果不明显,有的甚至压抑了儿童的舞蹈兴趣,因而使儿童失去了对舞蹈的追求与热爱。21世纪的儿童舞蹈教师不仅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要做到能跳、会教、善编的新型人才,同时在舞蹈教学中要抓住儿童好奇心强,模仿动作逼真这些特点,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并且运用艺术的形式、手段、方法,将艺术和教育相结合,艺术服务于教育,教育表现于艺术,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对儿童进行具有形象化思维特征和生动感情内涵的艺术教育。 高师分院舞蹈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幼儿园教师所必须设置的一门专业课。因此,高师分院的舞蹈课教学既不同于舞蹈院校和文艺团体的专业教学,又不同于舞蹈爱好者的训练,而是一种独特的综合性教学。 高师分院舞蹈教学的特点是:任务重、时间少、学生素质差。 1.任务重。在舞蹈专业中,表演、教学、编导是3门各自独立的不同学科,每一学科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系统的学习方能达到本学科的要求。而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则要求全面,要对舞蹈专业中的各学科都必须有所了解和掌握。要会跳——能为幼儿做出正确优美的师范;要会教——有教授舞蹈和组织幼儿学舞的教学能力;要会编——有自编自导幼儿歌舞和辅导幼儿舞蹈活动编导能力。只有同时具备这3项能力,才能胜任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工作。幼儿舞蹈启蒙第一个动作要幼儿教师去教会,幼儿潜在的舞蹈才能要幼儿教师去发掘引导,因此高师分院舞蹈教学的任务是繁重的。 2.时间少。高师分院学制为5年,但专业课的课时很少。舞蹈课每周只有两节,一学年的总课时是64节。如果在第二、三学年开民族民间舞,在诸多的民族民间舞中只学藏、汉、蒙、维、朝、傣这六大民族的舞蹈,那么一种民族民间舞的学习时间只有20课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学会一种民族舞蹈是十分困难的。 3.素质差。高师分院招生的对象是应届初中毕业生。面向农村招生,以统考的分数入学。所以一些新生入学时的舞蹈素质差,很多学生入学前不仅没跳过舞,有的就连成形的舞蹈节目都没看过,有的学生根本不具备跳舞的条件。新生没有受过舞蹈训练,很多方面需从启蒙入手,但她们应当学习一些民族民间舞以及儿童舞的创作,因而存在着基础差与课时相对不足的矛盾。 针对以上情况,要想搞好高师分院的舞蹈教学,关键在于要抓住重点,因材施教。要紧紧抓住基本功训练(以下简称基训)、民族舞和儿童舞蹈这3个方面,并搞清这3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1.基训是高师分院舞蹈教学的基础和保证。以训练学生身体的直、开、灵活、协调和动作的感觉为主,腰、腿的能力训练和技巧训练为辅。基训是每个初学舞蹈者所必须首先进行的专业训练。它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的素质条件,提高舞蹈的基本能力,为学习各类舞蹈奠定基础。 2.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是高师分院舞蹈教学的积累和提高。以组合学习为主,动作的单一练习为辅。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可以全面锻炼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艺术水平,丰富学生的舞蹈语汇,广泛积累素材,掌握各族舞蹈的特点,为儿童舞蹈的教学和创编做好准备。 3.儿童舞蹈的学习,是高师分院舞蹈教学的具体实践和体现。以基础学习和学生教学、创编实践为主,教师的教授和理论学习为辅。儿童舞蹈的学习,是高师分院舞蹈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检验基训和民族民间舞学习的效果,考查学生教学、创编的实际能力。 高师分院的舞蹈教育和其它普及性教育一样,常被人称为是金字塔的底座,我想,没有底座的坚实和博大,哪有塔尖的绚丽和光华,我们千万不要忽略了底座基石的作用啊! 今天,全社会都需要更多的幼儿舞蹈教师。让我们共同为校园舞蹈文化倾注爱心,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而努力,为培养跨世纪新型的具有挑战性的人才,携起手来,共同前进。 学前教育论文:浅谈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幼师 学前教育 职业认同感 表率 课程设置 校园文化 论文摘 要: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一些学生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认同感比较模糊,甚至缺乏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途径:首先要充分发挥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广大教师的表率作用。其次,以各种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对幼师职业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和坚定的职业信念。第三,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科学合理。第四,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伴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全国各大中专院校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纷纷出现了热招局面。怎样办好幼师、学前教育,培养出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已经是摆在我们广大幼师、学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笔者所在的学校,近两年来,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作为一名工作在幼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发现了一个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不少学生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认同感比较模糊,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缺乏职业认同感。 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是指幼儿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可以这样说,职业认同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与基础,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认识到这一点,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有无与高低,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 那么,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又是怎样呢?笔者通过问卷的方式分别对中专幼师和高职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这一问题进行过调查,其结果很不乐观。在问题“你为什么选择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回答“喜欢或热爱”的,仅占百分之四十左右;更多的回答是“好就业”、“是家长的意见”、“天天和孩子在一起,觉得好玩。”等等,甚至有的回答是“中学毕业了,成绩又不好,总得有个学校读啊”。尤其是中专幼师学生的问卷反应出的职业认同感的问题更为突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社会和家长对幼儿园和幼教工作者认识上的偏颇影响了这些学生,使他们对于自己将来的岗位缺乏正确全面地了解和认识。 怎样在幼师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呢?笔者认为有如下途径: 首先,要充分发挥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广大教师的表率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各级各类院校的幼师、学前教育的教师虽然与学生们将来所做的幼儿教师有所不同,但对岗位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自豪感应该是一致的。一个合格的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本身就应该有高尚的师德、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水平。因为“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其次,以各种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对幼师职业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学校除了通过必要课程的课堂教学来实现这一目的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可以邀请优秀的幼儿教师来校做报告、开讲座等等。著名学者周国平说过:“你做一项工作,只是为了谋生,这项工作就只是你的职业,你做一项工作,只是因为喜欢,并不在乎它能否带来利益,这项工作就是你的事业。”“现在许多年轻人对职业不满意,然而,可悲的是,真给了他们选择的自由,他们却只有一个标准,除了挣钱多一些,谋生得好一些之外,就不知还要什么了。”我们的幼师教育就是要培养我们的学生把职业与事业融为一体,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幼教岗位是有所发展,有所成就。 第三,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级各类院校,一定要明确我们培养目标的首要一点就是培养有职业理想的幼儿教师。这一点,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只写在人才培养方案里,是要确确实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的。各级各类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就要科学合理,保证师德及人文素养方面的课程的课时量。笔者通过网络查询一些院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发现目前我国的各级各类院校(包括笔者所在的院校)更多的是重视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学生的师德及人文素养的培养。其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对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缺乏对岗位的适应性。近年来,全国各地幼儿园虐童事件时有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当事人的心理因素外,主要还是幼教工作者缺乏基本的师德和必要的人文素养,也就是缺乏职业认同感。 第四,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形成。各级各类大中专院校,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要着力营造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校园文化,要利用校园网络、橱窗、广播电视、标识牌等营造富有文化内涵的环境,定期开展文艺汇演、书画展览、演讲比赛,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更多地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在这种校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其职业认同感必定很高。 2010年11月,《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出台,其中对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有专门的要求,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我们广大幼师、学前教育战线上的教师要肩负起这份使命和责任。 学前教育论文:试论关于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渗透影视传媒音乐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影视作品 音乐 学前教育 素质 演奏 论文摘 要:影视作为大众传媒,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元素,让学生为日后的幼儿音乐教学工作打好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概念及特点,对学前教育音乐课中如何渗透影视传媒音乐,分别从音乐欣赏、器乐演奏表演意识方面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有效利用影视传媒音乐的作用,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质量,对早期音乐教育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一、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概念及特点 影视作品中的音乐,通常简称为电影音乐,其概念顾名思义,广义的是指电影中所用的一切音乐和歌曲。但是我们在现实用法中,狭义指的是作曲家为电影专门创作的音乐和歌曲。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是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部分。影视音乐在不断的发展运用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音乐艺术,成为音乐艺术的一种新的体裁。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仍具有其本质构成要素,即旋律、和声、节奏和色彩,但是因为其置于电影的大背景中,其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是音乐的听觉形象与语言、音响效果、视觉画面相结合起来。音乐元素受到电影情节的艺术构思、艺术结构的影响,受到画面视觉形象的制约。 电影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抒情性,但是因为其音乐本质决定了其叙事性较差,需要通过听觉来感受、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过渡、过程展现、通过演奏和演唱呈现等。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与电影题材、情节、风格的紧密相关性。音乐构思由电影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及导演的艺术总体构思来决定,音乐的听觉形象与最终与画面的视觉形象紧密融合。电影中的音乐,除神话、童话、科学幻想类影片等,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很少有夸张和程式化的东西,这一点明显区别于音乐会乐曲和舞台歌剧音乐。 二是音乐常常与对话、自然音响效果相结合。当影视由无声电影进入到有声电影以后,音乐即与电影中的对话、音响效果、画面紧紧融合在一起。基于影视作品的美学功能和要求,影视作品中在表现抒情性、戏剧性气氛的时候恰当地、有效地使用音乐。 二、在学前教育音乐课中发挥影视音乐欣赏在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影视音乐的一些作品中流淌着不同的音乐情感。通过欣赏一些多媒体影视音乐,并结合教材讲解片中的剧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影视作品的主题和寓意。比如在欣赏了《祖国的花朵》、《妈妈再爱我一次》片中的主题歌曲时。让我们又想起和重温了童年时在影院里面的那份美好的时光和记忆。通过欣赏这类的影视歌曲,使学生切身地体会人们相互之间的亲情,教育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教会他们懂得如何珍惜,这样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所达到的效果,是通过说教难以达到的。在进行人性教育方面,让学生欣赏一些动画片中的音乐,例如《小鲤鱼历险记》、《宝莲灯》等影视音乐,通过欣赏和讲解音乐的内容,教育他们应该保持并发扬敢与邪恶势力作斗争,不畏艰险、不怕辛苦;通过欣赏《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歌曲《我心永恒》,更好地教育学生,爱情不只是甜蜜,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而是无私地付出、是双方心灵的交融。只有坚定世上存在纯洁的爱情,才能真正地体会到爱情的滋味与可贵。总之,通过把影视音乐进行分类以及一些片段式的欣赏,并结合一定的剧中内容进行讲解,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促进今后的幼教事业发展。 另外,可通过影视音乐欣赏课,让学生对影视艺术的了解、喜爱,来激发他们对影视音乐的热情和对音乐知识的渴望。在选修课中,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学生都看过电影,有的同学还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欣赏不同风格的电影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在这样一个个性充斥的课堂中,给予大家更加广阔的开放空间去探寻影视音乐的魅力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给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或者一些主题,让学生们到课堂外去找寻答案:或者通过学生站在讲台授课的方式,让他们亲自去体会把自己的所知与同学们分享的快乐。 三、在学前教育音乐课中发挥影视音乐对学生器乐演奏表演意识的提高 在器乐演奏中“演”的把握需要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理解、诠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地域风格的音乐作品的过程,是激发学生表演意识、表演欲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教给学生如何合理地表现音乐作品、表现其音乐内涵,使自己的演奏以情感人,感染所有的听众。将影视音乐融入到器乐演奏实践中去,是提升器乐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尝试,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运用影视音乐来提升学生的表演意识。 首先,运用影视音乐的艺术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影视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通过优美的旋律、跃动的节奏、悦耳的音响,结合跳动的画面,可以充分展开想象,去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景象,看到五彩的画面,使影视音乐的艺术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器乐演奏中,部分学生虽然技术比较熟练,演奏时却木讷、刻板,没有生气,这是缺乏想象的表现,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影视音乐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提示学生抓住音乐情绪抽象的关键,通过想象将音乐形象生活化、具象化。演奏作品时,以形象思维为主,想象看到的情节画面,或者联想影视作品画面,再现其中情节,把握角色所处的具体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使演奏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性和强烈的时代感,促进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其次,运用影视音乐的文学性激发学生的情感。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之一就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音乐教学大纲强调,“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把美育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去,这既是音乐教育的立足点,又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说在器乐教学中,体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性、时代感尤为重要。从音乐教育的功能看,音乐对于心灵的塑造、道德的教化具有独特的功能,音乐具有一种潜在的力量,在震撼人的心灵和感染人的情绪上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穿透力,直撞心灵。利用影视音乐“以情感人”、“寓教于乐”,既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又完善其人格,因为影视音乐作品所表现主题思想是多方面的: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有对革命先辈的缅怀,有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有对人生的思索与追求,有对未来的向往与憧憬的,有对人类社会美好情感和行为的赞颂与讴歌的等等,这些有利于学生体验作品的时代感,培养学生把握不同时代作品的能力,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有意识地表现音乐作品的情感情绪、艺术性与时代性。 四、结束语 在媒体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影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得以广泛传播,它以独有的特性及魅力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特别是年青一代的生活。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我们要多运用影视音乐所独有的的特点,有效提高音乐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学前教育论文:浅析刍议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专业特色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较之与其他的各专业,它是一个特殊的专业,担负着为国家的幼儿教育事业培养优秀的从业人员的重任,具有循环培养人才的特点。因此,应该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应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理论性和科学性、学术性和研究性、管理性和综合性。 高新技术在全球化经济中的广泛应用,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一代技术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基地,如何适应新形势,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力争为各行各业输送大批的有真才实学的高级技术人才,应当引起高等学校的领导者和教育者的认真思考。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较之与其他的各专业,它是一个特殊的专业,担负着为国家的幼儿教育事业培养优秀的从业人员的重任,具有循环培养人才的特点。幼儿教育虽然没有被纳入义务教育之中,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它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学前教育的从业人员的人文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整个教育体系的根基。因此,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该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既可以胜任当前社会学前教育的各种机构、各种形式的保育和教育活动,又具有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能担任学前教育的各种机构、各种形式的科研和管理工作。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应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理论性和科学性、学术性和研究性、管理性和综合性。 一、实践性和应用性是学生就业成才的前提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于普通高等教育它有着自己的显著的特点。它既有显性课程的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现场见习、模拟练习、科技活动等组成的实践教学环节,又有教学计划以外隐性课程,它包括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与专业和综合素质有关的实践活动。 显性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在于增加了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日本的公共职业训练体系一般为两年,每年的标准学时为1600学时,在两年总计3200学时中,68.7%的学时用于实际操作训练,25%的学时用于专门的学科学习。这反映了他们非常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的特色。(1)而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大部分学生来自中专幼师、高中职业幼师、中等师范学校,有相当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因此,提前实训时间、突出实训学时,加大实训的深度和广度,是本专业的特色也是它的首要任务。实训过程应该是多层面的主题交叉,短时间的实训,应该安排具体、直观的教育主题,如环境布置、教材教法、活动区域等;长时间的实训,应该安排观察、了解、研究,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能力等各方面发展的现象、特征及规律性的主题,使学生们用已知的专业理论指导实践,又从实践感悟中发现自身的知识之不足,激发出深化和发展已知理论的欲望,增强了学习的原动力。 隐性课程中的实践学习:社会中的人它必然受到各种各样社会活动的制约,并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当中蕴含着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同学们有意无意或直接或间接都在参与着,这里边就深藏着课堂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专业技术也好,综合素质也好,只要你多加留意把握好契机,对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一定是有帮助的。比如第二课堂的手工制作、环境布置、周末应聘家教、假期选定对象追踪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各种能力发展的规律等等,经历了那就将是一笔财富。 二、理论性和科学性是学生就业成才的关键 高职教育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主要是大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理论教学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课程设置,以市场需求为主线,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终身教育为目标。(2)要考虑到学生的转岗、自学教育、继续深造等各方面的理论衔接。因此,大学文化基础知识就显得特别重要,它是链接未来的链条,使学生的学习能够不断升级。由于未来的职业不可能是终身制,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面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方面,就必须有一定的远见卓识。学前教育专业不同于高职教育的其他专业,他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又担负着培养人的任务,它的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就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道理显而易见,因此,高职院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点,应更具理论性和科学性,使学生面对教育对象能科学地组织教育、教学、研究、管理等各项工作。 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增加知识培养文化底蕴,而且是构建专业学科的框架和支撑点。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高职院校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在学习专业理论时教与学都感到枯燥无味的局面,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师资配备,教学改革等方面既要做到独树一帜又要考虑到符合自身特点,使学生感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也是一种乐趣。应该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强化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强调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在日后的发展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专业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应该敢于创新,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认真听取批判性的意见。理论知识也是在不断的争辩中得以发展完善,任何的墨守成规对理论知识的发展都是毫无益处的。 三、研究性和学术性是学生就业成才的保障 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如何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实训过程中融入研究性和学术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同时,应带有批判性的反思思维,不断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中发现问题、了解问题、提出问题。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同其他学科一样得从选题开始,而选题离不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改革进程。首先应该是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的同时,善于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比较,能产生独到见解的、带有批判性继承的课题。其次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观察教育对象的言谈举止,把现象、问题、规律性等归纳、概括成为研究课题,也可以是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再有是国家根据发展和改革需要统一规划的课题。不管是从理论从实践还是从规划选出的课题,都应该与自己的兴趣、知识积累、能力水平相结合。因此,平时应该要求学生多读书,并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体会;实训过程中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日积月累就能提高专业的科研能力,提高学术水平,积累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的过程。 四、管理性和综合性是学生就业成才的目标 未来社会充满竞争。市场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格意志健全、态度能力一流、知识结构合理等综合性素质的人才。因此,在综合性素质教育方面,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智力、技巧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素质、社会性素质等等。台湾学者马信行在其《训练方法的创新》的文章里,把德国的实践训练方法归纳为:关键认知教学法、自学能力教学法、解决问题能力教学法、合作能力教学法。(3)笔者认为这四种方法应该贯穿在学生的任何一种学习中,它不但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还能健全学生的人格,这正是我们提倡培养学生综合性素质的宗旨。在管理性方面要培养学生对教育对象个体、班级、年段、全园性、地区性等在各种层面的管理。无论将来是在一线进行教育教学的学前教育者,还是各个学前教育机构的领导者,管理都是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课题。对教育对象个体的管理,从孩子入园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必须追踪观察,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的特点、需要采取的教育措施等,应该记录在案,以便各个教育阶段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借鉴。班级管理应建立在个体管理的基础上,各个教育环节中必须考虑有效的教育方法,清楚对各种群体的孩子达到某种程度的刺激教育,这都应该贯穿在孩子的学习活动、生活活动等全面管理的过程中,并根据班级特点进行特色教育。至于年级管理、全园性管理、地区性管理,涉及到教学、行政、后勤等更复杂的管理层面,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训过程中有所接触、有所了解,尽可能多的积累管理经验,为将来就业时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能独立开展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总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高职院校里特殊的一个专业,具有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双重性,对该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实训应该具有特色要求,以使他们更快、更高、更好地就业成才。 学前教育论文:浅谈教育理想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实现 [论文关键词]教育理想 学前教育 科学主义 教育公平 课程 [论文摘要]现代学前教育存在着科学主义的取向、教育不公、课程评价不公等问题。教育理想是教育主体自身超越性的真实体现,当前重提教育理想,重新审视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步入新的境界有着重要意义。 教育活动是一种规律性的活动,有其外在和内在的主观追求,因而教育活动又是一种价值性的活动。因而,教育活动的展开,不仅要受制于客观现实,更是预设了人们观念性的“需要”或者是价值趋向。这种观念性的“需要”或是价值趋向充分表征为教育理想,它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必要动力。 一、什么是教育理想 (一)教育理想概念的界定 教育理想是“一定的主体,依据其价值现,在对教育现实否定性评价的基础上,以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趋向为依据,对教育活动的希望、追求和向往”。教育理想是支配教育生存和发展并体现教育发展规律及趋势的观念系统,包含着人们对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价值、教育的功能等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首先,教育理想是教育对教育中的人与社会“未来现实”的美好设计与想象,它侧重于教育对社会或人的存在与发展呈现出什么样的意义、价值及作用,它制约着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式的运用及教育组织管理的取向,它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其次,教育理想是人们根据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自身的需要,通过想象而确立的教育的价值目标。它要以教育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依据。第,教育理想是人们根据自己所赞同的教育价值而选择教育的结果,它体现的是教育的价值取向。所以,教育理想包含着教育的价值,它是在一定教育价值观基础上的教育的价值取向。 (二)教百理想的特征 第一,教育理想的超前性。作为对客观现实可能性的反映,理想当然是一种认识,但理想这种反映具有超前性,从而构成主体在实践努力的方向。教育理想亦是如此。教育理想是与教育现实相对应的概念,是对教育现实的反映,但是教育理想又不是对教育现实的简单摹写和反映,而是对教育现实的超前反映。作为人们的超前性认识,教育理想的对象不是教育的历史或现实,而是教育的未来,而人们对未来的建构总是要立足于现实。理想对现实的超越并不意味着与现实的隔绝,相反,其目的恰恰是立足于现实,并在此基础上去提升现实。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对教育理想的建构应注意摈弃不切实际的幻想的成分。 第二,教育理想的批判性。作为与教育现实相对应的概念,教育理想不仅是对教育现实的超前反映,而是对教育现实的批判性、反思性的反映,教育理想的构建本质上是一种对于教育现实的批判性的认识活动。其之所以如此,在于既有的教育现实不能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教育理想对教育现实的批判,不是形而上学式的全盘抛弃或否定,不是不负责任的,而是立足于发展着的社会需要而对于教育现实的一种积极性的批判和扬弃。它一方面对教育现实中假丑恶的东西加以贬抑和排斥,另一方面,对教育现实中真善美的东西加以确认和发扬。 第三,教育理想的导向性。教育理想包含着人们对教育未来的预测和预见,其预测和预见的目的是要以“未来”来规范和导向现实中教育活动的目的、内容、方式和途径。教育理想是人们对应然状态的价值追求,这种“应然”超越于人、社会及教育自身的现实状况的制约,比“现有”形态更规范、更合理、更完善,因而往往会成为人们进一步活动的取向,具有鲜明的指向性。 教育理想作为支配教育生存和发展并体现教育规律的观念系统,体现了每一时代人们对教育应然的价值追求,它可以引导教育实践向合目的合规律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教育现实,使教育不断地趋向于真、善、美。 二、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主义取向的学前教育研究 科学主义取向的学前教育研究是以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为其主要基础的。在教育史上,从赫尔巴特、第斯多惠、乌申斯基到实验教育学创始人拉伊和梅伊曼等等,都把心理学看成是建立科学教育学的重要基础。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教育研究界风行教育实验和心理测验,教育学日渐成为心理学的应用或应用的科学,而学前教育学则成为了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应用或应用的科学。 “科学主义”取向的研究者强调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定量研究,极力把人的主观价值观排除在研究之外,也不太考虑历史因素。在人的主观性、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都被排除在研究之外后,从事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者也开始了对科学规律和标准的追寻,他们相信:全世界儿童的发展是有共同规律的,可以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找这种科学的儿童发展规律,并把这种规律制定成可以操作的标准,推广到全世界,让所有的学前教育机构都按照这种科学的标准去实施学前教育。于是,丰富的学前教育实践被公式化的教育教学原理、通则和规律控制,教学过程似乎可以由这些固定的信条和不变的法则来决定,而真正的学前教育实践本身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教育实践必须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标准去实行。 (二)学前教育的民营化改革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 在学前教育领域引入社会民间资本,推进学前教育的“民营化”,这在我国许多地方已形成一种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私立幼儿园纷纷出现,一些公立幼儿园也在一夜之间转制为私立幼儿园、贵族幼儿园。有些地方也出台专门文件,要求大力发展民办学前教育,要求当地的民办学前教育到2010年占90%以上。民营资本进入学前教育,一个比较重要的目的就在于营利,实现利润最大化,这必然侵蚀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所以,广泛推行民营化之后,学前教育领域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格局:资本实力雄厚、教学条件好的幼儿园不用担心生源,各项收费会进一步水涨船高,而那些缺乏强劲资本做后盾的小型幼儿园为了获得生存空间,必定要进一步降低办学的软硬件条件,以期通过低收费吸引到生源。这样一来,当前已经一定程度存在的富人家的孩子上好幼儿园、穷人家的孩子上差幼儿园的分化现象必然会进一步加剧教育的不公平。 (三)不正确的幼儿园课程评价 评价是对课程成效的宣判,但是幼儿同课程评价对幼儿园老师来讲很难操作和实施。例如,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强调幼儿发展,将幼儿发展水平作为评价幼儿同工作的重要指标,要求通过幼儿园教育达成幼儿认知、情绪、人格等方面的发展指标。而幼儿的发展并不全然归因于教育,更不全然归因于幼儿园教育。又如,将幼儿园有没有编制园本课程作为评定幼儿园是否达标或能否上等级的指标,要求所有幼儿闶都必须编制自己的课程。殊不知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他们同然可以对专家编制的课程作出调整和取舍,甚至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但是他们无需人人去编制课程。幼儿园也无需园园去创造与别的幼儿园不一样的课程。因此不难发现,这种幼儿园课程评价制度实际上是以客观“证明”幼儿园课程在多大程度上合乎所谓的标准为价值取向的。评价的目的在于获得“证明”结果,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最为关注的也是证明结果。在这种“证明”过程中,教师是完全被动的,不管评价者的评价是否合理,他们只能迎合和接受,这实际上给园长和教师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三、教育理想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实现 首先,科学主义把自然科学的一般有限原则加以不适当地推广和转换,将自然科学的观念、方法不加限制地外推搬用并用以规范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不合适的。学前教育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矛盾并非科学主义的研究能够解决的,学前教育迫切需要的是从学前教育现场问题出发的生态研究。学前教育的变革者也不应始终坚持以“理想化”的状态为标准,强行规范和改造“不理想”的状态的幼儿园及课程。 其次,学前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对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进一步突出学前教育的公共性和公益性,逐渐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提高幼儿人园率,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公平性要得到实现与强化,最关键的还在于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扩建、多建公办幼儿园,平衡各幼儿园间的师资与设施配置。同时,幼儿园收费标准的制订应与公众普遍收入相适应的程度,能让大多数孩子进入条件相差不大而又能保证教育质量且收费相对低廉的公办幼儿园,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学前教育领域的教育公平。 再者,美国著名教育评鉴学者俄亥俄州立大学史塔佛宾(Stuflfebeam)有一句名言:“评价的目的在于追求改进,而不在于证明什么。”“幼儿园课程评价”应将重点从“证明”转向“改进”。幼儿园课程评价从“证明”取向转变为“改进”取向,意味着课程评价不应过分强调鉴定与甄选的功能,而应充分发挥帮助园长和教师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功能。在评价的标准上,由于幼儿园课程存在着多元性和差异性,充满着许多不确定性,因此评价者要帮助幼儿园基于自身特定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课程,而不拘泥于统一的评价标准。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改变自身的职能,各级政府官员应该改变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行政性概念”性质,鼓励和支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园而异地进行幼儿园课程评价,以期最终保证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公平、公正、多元和有效。 总之,教育是趋向完美的事业,教育理想是人们对教育完美状态的最终表达。教育者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步入新的境界。 学前教育论文:试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音乐理论课教学浅谈 论文关键词:音乐理论教学 音乐才能 基础知识 墓本技能 论文摘要:本文对中等职业中专学前教育音乐理论课应如何教学,怎样提高学生逻挥思维能力发展音乐潜力,开发智力,培养审美情超,上好一节音乐理论课进行了阐述。 近几十年来,教育改革的浪潮席卷全球。我国的教育改革也正在积极地进行着。音乐教育应如何改?这是一个十分值得加以考虑的问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从课程的设置,大纲的制定到教材教法都应有所体现。 音乐基本理论是整个音乐理论教学体系中,第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其中许多内容是其他音乐课程所没有的,也是无法代替的。它是音乐专业各学科的共同基础课。从专业的音乐院校,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中师、幼师,到普遍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要讲授有关基本乐理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因此,作为一门音乐共同基础课,它不仅是学好其它音乐理论的基础,也是学习 “演奏、演唱”的基础,对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有着直接的影响,无数事实证明,音乐学习中所出现的许多问题,往往都是由于缺乏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产生的。所以说基本乐理课是搞好音乐教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 怎样才能搞好基本乐理教学,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和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教学法,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而是包括该课程的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许多重要的内容。特别是一些课堂教学的各种具体例证,对改进、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重大作用。 1基本乐理裸的任务 要了解基本乐理教学的目的任务,首先要对基本乐理课的性质,及在整个音乐教育中所处的地位有个初步了解。基本乐理是整个音乐理论教学体系中第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音乐共同基础课,这时所说的基础课,是音乐专业基础课。音乐专业包括作曲、指挥、音乐学、声乐、器乐等许多学科各学科又都有着各自的专业基础课。而基本乐理则是音乐专业各学科的共同专业基础课。即便是业余学习音乐,也必须认真学习基本乐理,由此可见,基本乐理课在整个音乐教育中所处的地位。那么基本乐理课的任务就从三方面着手。 (1)系统地理解并掌握音乐表现各要素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进行正规的基本乐理教学之前,学生一般都或多或少的掌握了一些零星的基本乐理方面的知识,基本乐理的教学就是要在学生己有知识的基础上,加以系统,使其到一个新高度。 (2)为学习其它音乐课程打下巩固的理论基础。中等职业专业学校各种音乐课程的设置,相互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作为音乐共同基础课的基本乐理与其它音乐课程的关系。可分为并列课程与后续课程两种,前者如视唱练习课,后者如钢琴,声乐,初级和声课,它们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并列课程中,课程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时会出现脱节现象。这是由于各种课程都有其自身的独立体系而造成的,然而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使课程之间的配合相得益彰,在可能的条件下,也可以改变某些教学程序。在后续课程中,虽不存在相互问题,但对未能牢固地掌握基本乐理知识的学生,教师也难以使其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进行得顺利。如:一个学生对调,调试,音级,拍子,和旋等知识全都没有掌握,又怎么可能学好和声等其它课程呢?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音乐才能,开发智力,并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这是音乐理论课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有些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因而,对某些概念的理解难以深入,语言表达也缺乏逻辑。 音乐才能包括许多方面,如表演才能,作曲才能,理论才能等,在基本乐理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对象努力促进其音乐才能更好地发展。在音乐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音乐表现各要素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则是通过教学开发智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素质。 2上好一堂音乐理论裸的描施 上课是基本乐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和关键环节,上课前所做的一切,如领会大纲的目的要求,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制定授课计划,编写教案,都是为了把课上好。上课一定要按教案进行。发现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正,不应为教案所束缚,衡量上课的好坏,不只是看教案写的如何,而是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学的如何。上课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工作。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案上写和课堂上做的虽是一回事,但却有着质的不同。就像音乐作品的“乐谱”和现场演出的效果不一定等同一样。教师在上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教书育人,不可偏废。上课,是教师接触学生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教书育人的大好时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训练,也包括思想教育的目的,思想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不要把思想教育仅限于政治思想,作为一个音乐教师,树立正确的文艺思想也是午分重的。作为学生还有个学习思想的问题,这也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教育。 (2)组织教学,贯彻始终。组织教学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保证和基本条件,教学不应理解成仅仅是搞好课常秩序,更重要的还是用精彩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使教与学都处于一种积极的协调的最佳状态。组织教学,也要注意方法方式,根据情况灵活应用。讲课时,内容充实,富有感情,有声有色,学生就可能听得津津有味,精神集中。各种教学形式交替进行,学生就可能学的比较放松。 (3)明确目的,掌握规律。教学目的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方法、步骤、内容,都要围绕着教学目的来进行。详略,深浅、快慢,都要根据教学现场的情况随时调整。 如在讲节奏,节拍时,用列队行进中的整齐步伐来比喻节拍,用千变万化的鼓点来比喻节奏,突出了强弱和时间的概念。在拍子的分类中,根据“单”、“复”、“混合”、“交错”这些词的含义,来说明各种拍子的不同特点,学生就比较容易记住。这就是明确目的,掌握规律的好处。 (4)精讲多练,解难释疑。上课,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讲清楚,讲正确。尤其是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决不能含糊其词,模凌两可,给学生留下一个似是而非的印象。对一些关键性问题,重点问题,难点,疑点,则要讲仔细,讲透彻,如讲大小调中的音程及和弦时,对自然大小调,和声大小调,就可以讲得深透些。对于旋律大小调就可以讲简单些。在自然大小调中,又要突出自然大调,因为自然大调是关键,是基础的基础,把自然大调中的音程,和弦讲透彻,自然小调就可以根据关系大小调的理论而讲明白了。关于和声小调的音程及和弦,则要抓住由于导音的变化所产生的和声调式的特性音程、抓住关键和重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图示板书,精心设计。上课,运用最多的是语言,其次的就是板书。精心设计的图示板书,可使教材的重点,关键,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记忆。①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如讲和弦的结构时,把音程结构标出,这样四种原位三和弦,四种常用的七和弦,从名称到结构,就一目了然。②合理布局,疏密得体。③字迹工整,色彩鲜明等。这样通过自己的精心安排就能把一节课上的有滋有味,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综合以上所述是本人工作以后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音乐理论课的一点见解,望同行多提出宝贵意见。 学前教育论文:关于边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问题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边疆高校 学前教育专业 钢琴教学 论文摘要:学生学习钢琴没有基础、缺乏兴趣、效果较差,这是边疆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实。边疆地区的学前教育专业应面对这一现实,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策略。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外学习、课程考核等方面实施钢琴课程的个性化教学,努力培养边疆地区的适用人才。 边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常感到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也感到学习钢琴困难,其原因何在?有何对策? 一、现实与目标:寻找钢琴学习基础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最大可能性与最佳结合点。 由于边疆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招生中不需进行专业测试,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几乎没有器乐基础。绝大多数学生从未接触过钢琴,也没有学习钢琴的兴趣与动力,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钢琴学习后,由于钢琴学习比较难,很多学生就不想继续学习钢琴了,难以激发其学习钢琴的愿望。总体而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钢琴没有基础、缺乏兴趣、效果较差,这是边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实。此外,当前我国业余学琴人数不断增加,业余钢琴教育出现由单一的职业性教育转向与通识教育并存的态势。从每年的“考级”活动可以看出,我国业余钢琴学生的整体水平在逐年提高。较好的业余钢琴教育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这些考生往往报考发达地区的高校,其教育成果也主要由发达地区高校受益。因此,发达地区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具有较好的钢琴教学基础,这与边疆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状有很大区别。再者,虽然边疆与发达地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基础差距大,但培养目标相近,总览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其理想意义上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却相差无几,虽然在实践中,边疆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难以实现理想意义上的培养目标。 边疆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面对现实,制定科学合理的钢琴教学目标和培养策略,努力培养边疆地区的适用人才。边疆高校应该以务实的态度重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培养目标,但也不能简单理解为降低钢琴教学要求,而是要结合生源与地方幼儿教育的实际,调整(不都是降低)钢琴教学目标,寻找钢琴学习基础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最大可能性与最佳结合点:一要挖掘学生最大潜能,二要实现教学目标。地方高校是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只要边疆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较好地为地方幼儿教育服务,那么,这样的培养目标就是现实的、合理的、科学的、有生命力的。按照这样的思路。边疆高校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目标调整中,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第一,生源状况,主要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基础。要以生源状况为依据,综合考虑钢琴教学目标及其实现的可能性。边疆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钢琴几乎没有基础,应适当降低钢琴教学要求。第二,地方幼儿教育现状。边疆地区幼儿教育发展状况总体滞后,而且不平衡,只有县城及其以上区域的较规范的幼儿园才有条件使用钢琴教学,绝大部分私立幼儿园不具备钢琴教学的条件。根据边疆幼儿教育现状,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应满足于地方幼儿教育的需要,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这种前瞻性也不宜超越现实需要过多。第三,边疆文化,主要是边疆高校的民族音乐文化元素。在边疆地区的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应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元素,并将其作为钢琴教学的内容之一,从而更好地体现钢琴教学的地方性与民族性。比如,脍炙人口的、适合幼儿教育的民族音乐作品应成为钢琴教学的特色内容。可见,边疆的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目标应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全体学生钢琴学习能基本入门,为今后钢琴教学与自身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二是部分学生能达到较高的层级目标,能较好地满足幼儿钢琴教学需要;三是钢琴教学具有一定的地方性与民族性。边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目标应体现上述内容与要求。 在此,尤其要强调的是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加强师范技能的培养。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一直延袭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理念与要求,很多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教学工作。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尽快改革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系统地研究其特点、规律,让钢琴课程真正体现“师范”特色。音乐教学要抓住以下两点,即“使学生掌握学习音乐的重要的学习工具;使学生掌握音乐教学必备的教学工具”。然而,在实际钢琴教学工作过程中,虽然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程度的钢琴弹奏能力,而且对于钢琴教学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与理解,但在步人教师岗位后仍力不从心。这些情况表明,边疆高校要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加强师范技能的培养,尤其是要加强钢琴伴奏与弹唱技能培养,对于钢琴伴奏与弹唱技能要强化训练。努力提高训练效果,从而从根本上提高钢琴课程的教学实效。 二、讨论与建议:个性化教学是提高钢琴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清楚了边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教学基础,明确了应有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就要探讨从“基础”到“目标”的实现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琴教学的理念、领域、模式、方法等也在不断开拓创新,钢琴课程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个性化要求。教师和学生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兴趣专长。在教学互动中,动态生成的知识、技能、方法、经验、感受等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学生不只是钢琴教学的对象,还是教学的丰富资源;钢琴教师也不只是知识信息的传递者,还是课堂上不同信息的接受者、倾听者、处理者;钢琴课程的教学设计不仅是预设计划的执行,更是师生、生生相互促进的过程。根据教师、学生的差异,以及教学互动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高校应倡导对学生的个性化服务与个性化教学。所谓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学活动针对一个既定的教学目的,即教学在于最充分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与个别性;学生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自主性,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意愿与需要;在培养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可以有变通的教学形式、方法等,可以运用个别的、小组的和集体的形式。个性化教学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础,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 1 教学目标的个性化。教学目标个性化即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指把统一的课程教学目标分解为阶段目标(一般分解为学期目标),以此为参照,结合学生个体的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钢琴基础、学习兴趣、生理条件等具体情况,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协商,确定学生个人的阶段钢琴学习目标。第一,个性化教学目标的核心是“个性化”,既要摸准个体实际(即“个性“),又要结合统一的课程教学目标,“化”为个体学习目标(即“个性化”),“化”是关键和根本。第二,师生共同分析、协商是必要途径。如果个体的钢琴学习目标只由教师确定,往往脱离学生实际:如果个体的钢琴学习目标只由学生自己确定,往往偏离课程教学目标。师生只有共同分析、协商,才能避免偏离课程教学目标或不切合实际的倾向。其中。教师在个体学习目标制定中应发挥引导作用,把握好方向。师生共同分析、协商的过程,也是学生充分分析、认识自我,明确学习要求,增强学习动力的过程,在钢琴学习中将起到目标导向与动力保障的重要作用。 2 教学内容的个性化。教学内容的个性化指根据学生个体学习目标和学习表现的差异,分别确定不同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有的学生没有养成正确的读谱习惯,不能将乐谱所记载的信息准确地传达,导致不能成功弹奏乐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就让学生看清谱号、调号、音符、节奏、指法和各种表现符号等,往往需花较多精力加以纠正。有的学生触键问题难以解决,要以延续不断的传统钢琴触键方式来规范,教给学生可以遵循的基本原则。有的学生指法混乱。指法是前人科学制定的,好的指法符合自然生理条件,能顺利地弹奏音乐乐句,教师就应该教给初学者指法运用规律,使学生逐渐养成严格按谱上指法练习的习惯。有的学生钢琴弹奏的音乐表现力差,这就要多欣赏音乐作品。开阔音乐视野,多听音乐会、听音带、观摩,提高个人综合素养。从而提高作品演奏技巧,更好地表达音乐作品。可以看出,教学内容及其重点、难点因人而异。 3 教学方式的个性化。教学方式的个性化指根据学生个体的学习特点和问题,选择适合学生个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在钢琴教学中,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并不局限于师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一对一”的教学体现了个性化教学,但个性化教学还可以小组课、大班课等方式来表现。将具有同类情况与问题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小组教学,并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观摩交流、切磋争论、各抒已见,使他们在探索中拿出各自的最佳方案,这种教学就是个性化的。在大班课上转变以教师为核心的模式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模式,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和疑也包括个性化的教学语言表达方式,对有的学生要多鼓励,语言表达要亲切;对有的学生要严格要求,语言表达要严厉。 4 练琴时间的个性化。何时练琴,看上去是个学习细节问题,不用在此讨论,其实不然。技能是练出来的,不是“理论”出来的,钢琴学习的工夫在课外,而练琴时间的安排又是课外学琴的关键所在,每位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科学安排练琴时间,提高练琴效果。练琴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并非练琴时间越长越好,曲子弹奏的遍数越多越好,因为只有集中精力练习才能获益,而集中精力练习只能维持一定的时间。此外,应利用零散时间练琴,虽然每次只练习一会儿,但抓住难点,各个击破,积少成多,效果颇佳。再有,进行有谱无琴的“心练”。一个坚持业余学琴多年学生和教师交流时说:“课间我在课桌上可以练琴,放学路上我哼着学习曲子,练琴的时候我是在寻找平时想要的声音效果。” 5 课程考核的个性化。考核是学生复习已学的教学内容,检验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是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检查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钢琴教学考核多以技能水平作为唯一的评定标准,且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导致学生只注重提高技术水平,或某一方面的能力培养,甚至有的学生花很长时间去死练一首钢琴曲,虽然考试分数很高,但是真正的钢琴弹奏能力较差。在此,笔者建议按照个性化教学目标来评价钢琴学习效果。在具体操作上,可按照不同的教学目标考核、评分,根据学生自己达到钢琴学期教学目标的情况进行评分(如得分A);同时,根据不同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确定难度系数(如C),而A与C的积就是学生的阶段钢琴学习成绩。这样组织钢琴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既考虑了学生各自学习钢琴的进步程度与可能(纵向比较),又兼顾了学生个体之间的比较与公平(横向比较),使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又能看到自身的不足。而传统的钢琴考核与成绩评定,以统一标准来衡量,严重损害了钢琴学习较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边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而言,由于大部分学生几乎没有钢琴学习基础,若仍以较高的标准来要求,将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严重阻碍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普遍教学要求是个性化教学的前提;边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是实施钢琴个性化教学的基础;学生钢琴学习的个体差异是实施钢琴个性化教学的关键;使学生学有所得,能培养边疆幼儿教育适用人才是衡量边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个性化教学成功的标准。 学前教育论文: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课程建设与改革创新 论文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钢琴基础课 建设 改革 论文摘要: 钢琴基础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课程的设置与安排是否合乎科学规律,教学手段与方法是否合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在原有授课形式、课程构架体系、课程内容设置上进行一些创新与改革,可以在短时期内使学前教育的学生在钢琴基础课上达到较高的水平,并能够适应今后的幼儿园教学工作。 现代社会是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是提倡素质教育的高度文明社会,只有基础教学专业化、规范化,才能使学生将来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人才成长的奠基阶段。在学前教育中,艺术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钢琴基础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技能必修课,音乐理论与键盘技能相结合是钢琴基础课的基本特征。钢琴基础课的教学与训练,能使学生系统掌握钢琴演奏的正确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并初步掌握不同体裁、风格的优秀作品,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音乐修养。在此基础上,加入即兴伴奏课程,能使学生获得实用的伴奏技能,并使其音乐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一、钢琴教学大纲的建设 近年考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文化课较好,而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技能相对薄弱,针对这种情况,制定一份符合专业特色的钢琴基础课教学大纲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因此,在教学大纲中既要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特色,又要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体现出针对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同时,针对学前教育学生步入社会后工作的特点,开展特色钢琴教学,以区别于普通音乐教育的钢琴教学。 二、教学内容的制定与改革创新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强想象力和促进完善的人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过程应以普及、提高并重为原则,同时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以素质教育为教学宗旨,多使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现代化应用型人才。我们试从课程的设置创新和教学内容的拓展入手,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创新试验。 (一)钢琴教学法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幼儿园教师为目的的,其中的一部分学生将担任幼儿园的钢琴启蒙老师这一重任,因此,学生不仅要掌握好钢琴这门专业学科的演奏技术和技巧,更要掌握能够保证其作为一个钢琴教师所具备的钢琴理论教学知识。为学前专业学生所开设的钢琴教法课,不仅要涵盖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常识,钢琴技术训练等,而且要开设学龄前儿童常用的钢琴启蒙教材的教法课,通过曲目的讲解和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逐步意识到教授学龄前儿童将会遇到那些教学法上的问题。 (二)即兴伴奏课程的设定 学龄前儿童年龄为3—5.5岁,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与感知大多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儿童歌曲,如《小星星》、《生日歌》、《我爱北京天安门》等,这就对学前专业的教学内容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巴洛克、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还要学习即兴伴奏课程。即兴伴奏课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儿童课外活动和文艺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着重要而广泛的用途。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入即兴伴奏的有关内容,特别是针对儿童歌曲的编配和伴奏能力的掌握。对于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儿童歌曲,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旋律、配置和声、分析伴奏织体,使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伴奏音型、织体、和声、调式、曲式风格等,通过多听、多练、多唱、多积累,最终掌握即兴伴奏的能力。 (三)教材的使用与确定 1.教材的实用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钢琴的实用性更多体现在歌曲的伴奏上,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与使用上,应加入大量的即兴伴奏作品,通过对一定数量作品的分析和实践练习,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以此增强对音乐作品的感性认识,为即兴伴奏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教材的贴切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并不具备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与知识储备,因此,教材的使用特别要注意与音乐教育专业区分开来。在教学中可以多采用由儿童歌曲改编的钢琴曲,这样既能突出钢琴技巧的练习特点,又能使学生保持较高的热情与兴趣,投入到这门相对较难的课程的学习中来。 3.教材的民族性 在教学外国作品的同时,教师应在钢琴教材中加入一些民族性的作品,从长远的目光来看,这不仅可以影响学前专业学生本身对民族音乐的了解,而且可以通过这些未来教师的双手,向传递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达到传承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与改革 在钢琴基础课中,如何充分发挥和运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硬件建设 利用电脑技术开发和组建MIDI示范曲库,我们可以利用电钢琴教室现有的设备,如音序器建立一个MIDI回放系统,使学生和教师同时可以在回放系统中找到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时解决。 (二)软件建设 我们可以在作曲大师等作曲软件中,将教学曲目制作成MIDI格式的文件,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电钢琴集体课教学MIDI示范曲库系统。 (三)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材制作 多媒体课件和教材已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并已渗透到多种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为钢琴基础课编写一套和文字乐谱教材相同的多媒体课件,并利用学院校园网的优势,形成课上与课下学习互补,随时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的一个强而有力的手段。 四、改革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理念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增强创新意识,更新教学理念,加强中青年教师对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与掌握,时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音乐文化的整体素质,研究教学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发展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提高整个学前专业钢琴教学的水平。 学前教育论文:关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析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 实践教学 [论文摘要]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不明确、实践教学的体系尚未形成两个方面。建议借鉴医学教育、工程教育以及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来构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密切联系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践操作为主,获得感性认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教育是实践应用性职业”,“需经过‘临床’实习”。在我国师范教育转型迈入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时期,虽然教师教育各专业在借鉴其他专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已经有人提出了“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整合课程和“大教育实践观”指导下的“连续性、渐进性的全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等观念,但学前教育专业用人单位依然批评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差。探寻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弊端将有助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 关于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本文在已有经验总结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建设实践中的理解与体会,对其不足予以分析。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不明确 在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就成了问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何行为目的、何者为重、何者为先呢?杜威在强调实践教学的同时,指出成功有效的专业教育首先要使学生获得学术造诣方面量的积累,这是前提性条件。显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教师教育课程的两大基本形式。”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作用是正确无疑的。但何者在先、何为目的?“杜威知道,尽管师范教育中理论要先行,但是如果理论与实际脱离,将是死水一潭。因而他支持这样的专业教育:将‘理论在实践’中的课程观转变成‘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课程观。”尽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等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理论知识并不完全依赖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则一定是实践的。“理论知识须通过实践对其价值进行最终验证。理论知识是从业资格的基础,而专业实践本身是所有知识指向的终极目的。”高师院校学前教育理论教学获得的理论知识肯定是以专业实践为终极目的的,即“理论为实践服务”,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何者先行,应该说可以有l二种组合,即理论教学先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实践教学先行。哪种组合比较合适则要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对象来判断。理论教学先行的优点是实践教学有理论知识的指导,实践是自觉的、非尝试错误式的,具有了理性特点而非直觉的实践。但理论教学先行往往会造成实践教学只是验证和补充理论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而被忽视的结果。我国高师院校长期以来不重视实践教学,除了学术性压倒师范性的原因外,理论教学先行也是原因之一。杜威“主张教育理论学习过程应伴随广泛的实习工作,以加强和丰富对理论的理解。”而且“理论只在具体学科里运用,而实际问题则是跨学科的。”因此完全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尝试并行或实践教学先行。 从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情况看,基本上以理论教学先行为主。由于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观念下操作,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与内容单一,只有验证性功能或者技能训练性功能,缺乏实践产生理论的功能。比如理论性课程的实践教学,实践只是一个验证的环节而缺乏探索性,实践不能产生新的知识,实践不能反作用于理论教学。独立设置的实践性课程如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的安排,一般集中在整个学程的最后阶段,无法实现实践后再回到理论中来进行反思与深化,把实践获得的经验加以提升的预期。这样的实践教学只能检验理论而不能产生理论,离杜威所期望的“实验室式”的实践教学目标甚远,更遑论反思性教师教育。 (二)实践教学的体系尚未形成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从模块论的角度看,一般缺乏实验实训模块。学前教育专业属于文科类专业,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文科专业是没有实验教学传统的;实训则是职业院校的主要教学环节,普通高校几乎不设置实训环节。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就缺少了实验实训模块。 从要素论的角度看,实践教学区别于理论教学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条件要素,即实践教学每个环节都需要硬件设施的支持。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除了教育见习与实习的幼儿园以外,实验室建设几乎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刚刚起步。从管理要素看,没有相对独立的实践教 学管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以及规章制度都还没有形成。实践教学评价则还停留在见习、实习、结束后,指导都是评定成绩做好登记的水平。成绩评定的标准、评价方式等缺乏研究。 由于对实践教学的整体研究不足,使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建立,对各个构成要素具体内容的认识比较模糊。实践教学的条件、管理和评价几乎为空白,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建立,建设任务任重而道远。 二、借鉴成功的专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和完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 医学教育和工程师的培养被普遍认为是成功的专业教育,尤其在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医学培养模式的借鉴——临床化培养模式 高等医学教育,无论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还是欧亚的本科式教育模式,都区分为基础医学阶段和临床教学阶段。基础医学阶段的实践教学以实验教学为主,同时渗透了临床内容和模拟训练,导致医学教育成功的则是其独特的临床教学。教学医院是其主要的教学场境,真实、综合、以问题为中心、床边教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等使医学教育的实践教学独树一帜,因而医学教育被称之为临床化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完全可以借鉴医生培养的临床化模式来探索自己的实践教学模式。因为学前教育工作在很多方面与医务T作具有共同点,比如职业道德上的爱心与耐心、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作技能的创造性等。借鉴临床化培养模式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如何构建和实验验证有待继续研究。 (二)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借鉴——产学研结合 校内间接工程训练与产学研结合制度下的直接工程训练共同构筑了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间接工程训练从技能实践、能力实践到综合创新与项目开发实践的循序渐进安排,使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目标具体明确,易于操作以工业中心为载体的直接工程训练则将学生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以科技立项和项目组方式操作,不仅综合了跨学科理论知识,与间接一程训练中的综合创新与项目开发链接,而且培养了工程人才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精神——合作。虽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工作对象是迅速发展中的儿童,T程教育的校内间接T程训练、项目开发等方式不适合于迁移,但其实践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滚动式安排的思路和工业中心载体的经验为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三)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 美国教师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实际上已经为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范型。“在专业发展学校中,实习教师的实习时间由原来的几个周延长为一年,他们的实习工作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听课、观摩的基础上象征性地讲几节课,而是全方位地参与学校的全部教育教学活动。”“首先,在PDS学校里,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不再是跟个别实习指导教师学习如何进行教学,而是接触更多的教师,使整个PDS学校乃至学校所在的社区都对新教师的成长发挥作用。其次,在PDS学校里,师范生的专业教育被置于突出的位置上。”PDS模式模糊了教师教育职前职后的界限,“这样的教学实习不是程式型、经验型的,而是探索型、研究型的。这种探索型、研究型教学实习的特点在于,教学具有反思性。”实现了杜威构想的“实验室式”的实践教学目标,即实践教学不仅检验理论而且由于反思产生理论。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借鉴上述实践教学经验、构建自己的实践教学体系时不仅要考虑教师专业化、托幼一体化等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背景,还要考虑如何适应地方的经济、文化。 学前教育论文:试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构建 论文摘要: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职专业建设的核心环节。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考虑就业市场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考虑课程自身的实用价值与内涵发展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由职业技能核心课程、职业技能选修课程、职业技能渗透课程和职业技能实践课程四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使职业技能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 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环节,是专业与就业之间“服务”与“导向”关系的具体体现。这里谈的职业技能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是人在职业活动范围内需要掌握的技能。职业技能的养成与知识的掌握截然不同,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讲授或灌输来实现,技能必须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或模拟条件下的实际操作中进行训练和培养。熟练的技能必须在长期不断的练习和实践中才能获得,高水平的技能更需要在有意识的实践和培训中,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巩固和提高。从就业导向的角度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也是反映本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互动关系的过程,集中体现着幼教行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一、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理念 市场需求是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依据 课程体系构建应坚持以市场需求状况调查分析为主要依据:(1)要考虑与区域行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度,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要求的符合度,以此提高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切实做到以市场化促进课程体系建设的标准化,以信息化带动课程体系建设的现代化。(2)要进行规范化的人才素质需求分析,准确把握专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短、中、长期需求态势和现代幼教职业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国内外同类院校相关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发展的历程、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态势,认真分析校本专业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市场需求不多、对就业作用不大的课程应坚决取消。 技能目标是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构建的着眼点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两种。高技能实际上是心智技能发展的高层次,是借助一定的知识、技术原理在头脑中以合理的程序进行的完善化与自动化的活动方式。以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为着眼点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如下特征:(1)高比例的职业技能课程必修课的开设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的开发、教学活动的设计、设备与设施建设、鉴定与评估、教学手段运用等环节的配合;(2)围绕“技能证书”开设相应的课程,使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与相应专业领域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有机结合起来;(3)个性化专业技能选修课的开设。由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具有较为明显的职业定向性和地域性,因此还要根据当地幼教的具体情况进行职业技能分析,开设特色专业技能课程,使培养的人才更具有个性。 实用价值是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高职职业技能课程体系需要体现务实性,应努力做到课程开发看实际,课程实施求实用,课程管理重实践,课程评估讲实效,强化课程开设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课程体系应按以下原则构建:(1)公共课以“必需、够用”为度,主要发挥知识性、工具性两个功能,淡化理论推导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对理论成果的应用能力,注重教学内容的精选和更新,如《计算机基础》课程。(2)专业课以“必知、必会’,为度,体现职业针对性。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不属于理论形态,而属于实用技术,具有应用性和实施性,专门课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组合课程内容或教学模块,注意把握时代特征,对内容相关联而又有交叉的课程应进行适当综合,如《幼儿语言教育》课程。(3)实训课以“先进、实用”为度,根据专业方向进行定向开发,如《少儿舞蹈编排》课程。 内涵发展是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改革的根本动力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基本上沿袭高师课程体系的内容,其特点是专业实践课课时安排较少,这种课程体系的弊端在于实践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课程设置重复交叉,主要验证理论知识点,学生对实践环节普遍不重视;理论知识程度偏深、新知识缺乏,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特长不过硬。如幼儿园开设了电脑绘画课,但一些幼教毕业生只会电脑打字、上网聊天,不会绘画、动画和课件制作;很多学生虽然学过英语,却无法胜任幼儿英语口语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必须突出内涵发展的理念:(1)改革课程内容。学前教育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弹、说、舞、唱、画等艺术教育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强化基本职业能力训练,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创造机会使学生接受基本能力训练,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够真正满足幼儿园工作的需要,提高学生对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力,保证毕业后能独立开展工作。(2)改革课程教学方法。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切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课程要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 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内容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可分为职业技能核心课程、职业技能选修课程、职业技能渗透课程和职业技能实践课程四个主要模块,每个模块由若十门支撑课程构成,具体可见表1 职业技能核心课程模块的构建 职业技能核心课程模块的构建目的在于促成学生的职业技能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通过专门化、系统化的学习,促进职业核心技能的形成和巩固职业技能核心课程模块由四个主要模版构成:教学技能模版、音乐技能模版、舞蹈技能模版、美术技能模版,其中各科教学法,弹、唱、跳、写、画等课程为各模版的主要支撑课程职业技能核心课程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辅助.围绕幼儿教师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设计.要强调课程的综合化所谓“课程综合化”就是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经过一定的调整、删改、补充,有机地重组为一门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如将思想品德、动植物、天文地理、自然等多领域的知识综合为《幼儿科学与社会教学法》课程.通过职业技能核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用”、“会用”、“活用”。 职业技能选修课程模块的构建 职业技能选修课程模块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的有机组合.可有效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丰富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面.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及进一步发展的渠道就业导向下的职业技能选修课程模块的设置要着眼于扩大学生的职业视野.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着眼于学生自我学习的知识结构,体现个性化教育的特色职业技能选修课程应是最灵活、最具个性的特色课程.职业技能选修课程的改革应增加专业对教学内容调整的灵活性.使课程的更新加快.从而有效加强课程的针对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不断提高.使学生掌握的职业技能特色更加鲜明。 职业技能渗透课程模块的构建 职业技能渗透课程模块的构建就是加强理论教材与职业技能的联系.通过各门理论学科给学生提供综合技术基础知识.给学生以职业预备教育和职业定向指导.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理论课课时较多,专业基础课、理论课均需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内实践环节。通过加强基础课、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渗透职业技能训练项目如学前儿童教育学课程的实践环节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授课技能训练: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的实践环节可开展主题活动技能训练:幼儿营养学课程的实践环节可进行幼儿配餐技能训练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边实验边听课,专业基础课、理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应接近1:1.这样能更好地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职业技能渗透的效果更好。 职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的构建 职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通过教学见习、课堂教学观摩与实训、毕业实习、毕业综合实践报告、礼会调查等环节实施。教育见习课程从一年级就开始安排.每学期一周,主要是到见习基地幼儿园见习。职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可分以下几个阶段完成:在新生人校后不久.安排学生到幼儿园感受教学环境.一年级第二学期见习班主任工作二年级第二学期见习教学工作.三年级第二学期全学期安排顶岗实习.同时.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和三年级第一学期均安排校内实训,观摩优秀课堂教学录像。另外.每个假期安排调查,完成实践报告。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身心与幼教事业保持“零距离”接触.使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投入到职业角色或准职业角色的历练中职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改革的趋势是逐步增加实践课时量.形成以后期实习和顶岗为主.集中与分散并行的模式当然.各种实践环节应依据学科的序列与专业其他课程的有机结合.科学安排并贯穿始终。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构建 必须体现高职“全程实践”和“全方位实践”的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所有的职业技能训练环节必须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定位、统筹安排不能到学生毕业前的实习阶段才开始职业技能训练.真正的职业技能培养应当是一个从学生人学到毕业的完整过程实践证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只有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基本依据.使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得到有效落实.才能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才能更具有生命力。 学前教育论文:关于新教改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 [论文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准幼儿教师;职业技能 [论文摘要]随着幼儿园新教改的推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滞后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本章从分析幼师生教师职业技能不适应幼儿园教改的主要问题入手,在剖析幼儿教师职业技能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幼师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训练项目、训练途径和训练评价设想。 2001年9月,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同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改革学前教育课程和师资培养方式.并主动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贯彻落实《纲要》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加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下简称幼师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由此势在必行。 一、幼师生不适应幼儿园改革的主要问题 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委员会主任钟启泉认为:“目前我国师范生在大学接受的教师教育,与社会发展实际至少落后50年偏重书本知识,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强调老师在课堂上的控制,以及封闭式的教学方式。”于是,用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幼师生无法适应幼儿园的教改,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课程改革滞后,忽略复合能力的培养。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已经进行了八次改革.而服务于基础教育的高师还没开展力度较大的课程改革,影响了幼师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形成。目前,高师的课程设置忽视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幼师生的知识广度不够,且缺乏前瞻性。加上,针对幼儿冈实际的教育类课程少,导致技能单一,缺乏复合性.适应性较差其次是教学方法单一.基本技能训练不够长期以来.高师课堂教学把讲授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幼师生缺少主动、互动、讨论式学习,忽视了幼师生肢体表达能力训练。由于受传统高校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思想的影响.高师对新形势下幼师生应具备的职业技能缺少深入研究.使技能训练实效性不强。 再次是学习缺乏创新精神,实习实践较少。由于高师的教师绝大多数是在传统教育思想引导下成长起来的.在学生时代他们受的是以教师为中心模式的教育,教学中缺乏批判精神。缺乏创新精神幼师生在学习中也必然形成依赖性。幼师生缺少在幼儿园体验、适应、熟悉、提高和自我培训的过程.尤其是缺少对幼儿园教改的感受,导致幼师生教师职业技能弱.实践能力不强。 二、新教改对幼儿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 一是综合性。《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幼儿提出的问题来自于生活世界.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的技能应涵盖文学、科学和艺术技能等领域,切忌传统的教育内容学科化和片面化。 二是示范性。《纲要》要求幼儿园杜绝“小学化”的倾向.幼儿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向幼儿传授知识,而是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所以.幼儿教师要增强示范性,向儿童展现可供模仿的行为.使幼儿发现和获得新经验。切忌传统教育以向幼儿传授知识为主倾向。 三是趣味性。《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由于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他们主要凭兴趣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应尽量直观、生动、具体,多用教师的肢体语言引导幼儿学习.增强趣味性和艺术性.切忌传统教育让幼儿死记硬背的弊端。 四是操作性。《纲要》要求教师引导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就要求教师杜绝传统教育照本宣科.脱离幼儿生活经验的做法.让幼儿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五是实践性。《纲要》提倡:“幼儿同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活动”,这充分说明了幼儿教师学会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六是情感性。《纲要》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老师每天和幼儿在一起学习、活动、生活.教师的人格魅力、文化修养和知识的广度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幼儿.甚至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为此.幼儿教师还要具备情感性和人文性。 三、加强幼师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 (一)训练项目 1.口语表达技能。幼儿教师加强El语表达.主要目的是要与正处于语言发展阶段的幼儿进行交往,与幼儿进行情感、心灵的沟通。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教师应注意语言表达的诚恳、温和、妥帖、幽默和语言的规范。 2.“写”和“画”的技能。“写”是写字和写作,由掌握规范化汉字、书写技能和常用文体写作技能三部分组成:画”主要是绘画和简笔画。教师应该会写一手好字.会画幼儿喜欢的图画.还要善于在各种绘画素材中寻找优美的作品.提供给幼儿欣赏.塑造孩子的审美情趣。 3.唱歌、跳舞和弹琴技能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正处于艺术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加上幼儿园活动大都伴随着音乐旋律.所以应该把唱歌、跳舞和弹琴等音乐技能作为幼儿教师的主要技能。 4.组织幼儿在“玩”中学习的技能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是儿童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纲要》要求教师引导幼儿在玩中学习教师与孩子一起玩.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能力。 5.幼儿园教具制作、计算机操作技能。《纲要》要求教师根据本地、本园的条件开展教育活动.提高教具制作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尤其是掌握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深受幼儿喜爱的自制玩教具和计算机课件制作技能。 6.科学探索、观察技能。《纲要》要求:“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问、空间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与科学”幼儿教师应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探究欲望,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教师还应善于指导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应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7.护理、保健技能。《纲要》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身体、心理各方面比较稚嫩.容易受损,儿童需要运动.儿童热爱运动。为此.必须提高幼儿教师的健康意识、护理和保健能力.包括对幼儿常见及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能力。 (二)训练途径 1.特色学科教学中增加技术训练的内容特色学科是与幼儿园联系紧密的学科,例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指导》和《学前教育学》等课程涉及幼儿园教法的内容较多.要把有关课程整合起来.并增加技训练的内容。 2.一般学科教学中体现技能训练的环节这里着重阐述口语表达技能的训练.可以首先让幼师生进行课前练教.即课前利用三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专题演讲。其次是幼师生课中阐述教师要创设幼师生回答问题的情景,比如让幼师生讲解习题的解题方法.总结学习的主要内容等:然后是幼师生“题讲课”.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讲授教材中难度小的内容.还可以安排学生讲解习题课。 3.教育实践活动中增加技能训练的课时幼师生的见习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贯穿整个学程.实习可以安排在毕业前一年半开始.先讲课一周.使学生尽早知道讲课的重要性和难度.从而自觉提高教学能力要增加教育实践基地的数量.集中组织见实习.便于学校对学生的检查和指导。 4.学生课外活动时安排技能训练的时间要关注学生的课余时间,主要是每天的早自习、下午上课前以及晚自习的时间.要根据年级不同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 5.鼓励幼师生进行家教家教不仅是勤工俭学.而且是学生教学能力训练的有效途径,不论学生家庭条件如何.都要尽可能尝试家教家教的时间最好在寒暑假或双休日,以免影响幼师生上课。 (三)训练评价 一是建立科学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要按年级、分阶段、分类别(专业)层层考核.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评价的方式可以把学生的自我评价、班级评价、院系评价与学校评价有机地相结合。 二是建立技能考核的长效机制要使幼师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每天有指导、有检查.每周有评比.并将技能训练纳入幼师生一日常规管理之中。幼师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与方式的确定由教务处负责.常规检查主要由各院系负责.也可以由学工处领导学生会干部来完成。 三是在考核项目上探索刚性科目和弹性科目的有机结合刚性科目是必考技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要全部考核。弹性科目是选考技能.学生可以任意从中选择几项。同时,鼓励学生特殊技能的发展.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训练帮助和培训.把达到学校的统一要求与因才发展学生的特殊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是加大学生技能验收的评估力度学生必考技能单项不及格.可以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按一个学科不及格处理.幼师生重要的职业技能不合格不予毕业这样.才能保证幼师生职业技能训练落到实处。 学前教育论文:浅析刍议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专业特色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较之与其他的各专业,它是一个特殊的专业,担负着为国家的幼儿教育事业培养优秀的从业人员的重任,具有循环培养人才的特点。因此,应该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应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理论性和科学性、学术性和研究性、管理性和综合性。 高新技术在全球化经济中的广泛应用,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一代技术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基地,如何适应新形势,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力争为各行各业输送大批的有真才实学的高级技术人才,应当引起高等学校的领导者和教育者的认真思考。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较之与其他的各专业,它是一个特殊的专业,担负着为国家的幼儿教育事业培养优秀的从业人员的重任,具有循环培养人才的特点。幼儿教育虽然没有被纳入义务教育之中,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它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学前教育的从业人员的人文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整个教育体系的根基。因此,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该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既可以胜任当前社会学前教育的各种机构、各种形式的保育和教育活动,又具有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能担任学前教育的各种机构、各种形式的科研和管理工作。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应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理论性和科学性、学术性和研究性、管理性和综合性。 一、实践性和应用性是学生就业成才的前提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于普通高等教育它有着自己的显著的特点。它既有显性课程的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现场见习、模拟练习、科技活动等组成的实践教学环节,又有教学计划以外隐性课程,它包括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与专业和综合素质有关的实践活动。 显性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在于增加了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日本的公共职业训练体系一般为两年,每年的标准学时为1600学时,在两年总计3200学时中,68.7%的学时用于实际操作训练,25%的学时用于专门的学科学习。这反映了他们非常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的特色。(1)而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大部分学生来自中专幼师、高中职业幼师、中等师范学校,有相当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因此,提前实训时间、突出实训学时,加大实训的深度和广度,是本专业的特色也是它的首要任务。实训过程应该是多层面的主题交叉,短时间的实训,应该安排具体、直观的教育主题,如环境布置、教材教法、活动区域等;长时间的实训,应该安排观察、了解、研究,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能力等各方面发展的现象、特征及规律性的主题,使学生们用已知的专业理论指导实践,又从实践感悟中发现自身的知识之不足,激发出深化和发展已知理论的欲望,增强了学习的原动力。 隐性课程中的实践学习:社会中的人它必然受到各种各样社会活动的制约,并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当中蕴含着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同学们有意无意或直接或间接都在参与着,这里边就深藏着课堂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专业技术也好,综合素质也好,只要你多加留意把握好契机,对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一定是有帮助的。比如第二课堂的手工制作、环境布置、周末应聘家教、假期选定对象追踪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各种能力发展的规律等等,经历了那就将是一笔财富。 二、理论性和科学性是学生就业成才的关键 高职教育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主要是大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理论教学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课程设置,以市场需求为主线,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终身教育为目标。(2)要考虑到学生的转岗、自学教育、继续深造等各方面的理论衔接。因此,大学文化基础知识就显得特别重要,它是链接未来的链条,使学生的学习能够不断升级。由于未来的职业不可能是终身制,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面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方面,就必须有一定的远见卓识。学前教育专业不同于高职教育的其他专业,他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又担负着培养人的任务,它的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就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道理显而易见,因此,高职院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点,应更具理论性和科学性,使学生面对教育对象能科学地组织教育、教学、研究、管理等各项工作。 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增加知识培养文化底蕴,而且是构建专业学科的框架和支撑点。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高职院校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在学习专业理论时教与学都感到枯燥无味的局面,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师资配备,教学改革等方面既要做到独树一帜又要考虑到符合自身特点,使学生感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也是一种乐趣。应该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强化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强调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在日后的发展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专业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应该敢于创新,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认真听取批判性的意见。理论知识也是在不断的争辩中得以发展完善,任何的墨守成规对理论知识的发展都是毫无益处的。 三、研究性和学术性是学生就业成才的保障 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如何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实训过程中融入研究性和学术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同时,应带有批判性的反思思维,不断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中发现问题、了解问题、提出问题。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同其他学科一样得从选题开始,而选题离不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改革进程。首先应该是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的同时,善于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比较,能产生独到见解的、带有批判性继承的课题。其次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观察教育对象的言谈举止,把现象、问题、规律性等归纳、概括成为研究课题,也可以是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再有是国家根据发展和改革需要统一规划的课题。不管是从理论从实践还是从规划选出的课题,都应该与自己的兴趣、知识积累、能力水平相结合。因此,平时应该要求学生多读书,并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体会;实训过程中多观察、多思考、多记录。日积月累就能提高专业的科研能力,提高学术水平,积累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的过程。 四、管理性和综合性是学生就业成才的目标 未来社会充满竞争。市场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格意志健全、态度能力一流、知识结构合理等综合性素质的人才。因此,在综合性素质教育方面,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智力、技巧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素质、社会性素质等等。台湾学者马信行在其《训练方法的创新》的文章里,把德国的实践训练方法归纳为:关键认知教学法、自学能力教学法、解决问题能力教学法、合作能力教学法。(3)笔者认为这四种方法应该贯穿在学生的任何一种学习中,它不但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还能健全学生的人格,这正是我们提倡培养学生综合性素质的宗旨。在管理性方面要培养学生对教育对象个体、班级、年段、全园性、地区性等在各种层面的管理。无论将来是在一线进行教育教学的学前教育者,还是各个学前教育机构的领导者,管理都是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课题。对教育对象个体的管理,从孩子入园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必须追踪观察,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的特点、需要采取的教育措施等,应该记录在案,以便各个教育阶段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借鉴。班级管理应建立在个体管理的基础上,各个教育环节中必须考虑有效的教育方法,清楚对各种群体的孩子达到某种程度的刺激教育,这都应该贯穿在孩子的学习活动、生活活动等全面管理的过程中,并根据班级特点进行特色教育。至于年级管理、全园性管理、地区性管理,涉及到教学、行政、后勤等更复杂的管理层面,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训过程中有所接触、有所了解,尽可能多的积累管理经验,为将来就业时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能独立开展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总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高职院校里特殊的一个专业,具有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双重性,对该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实训应该具有特色要求,以使他们更快、更高、更好地就业成才。 学前教育论文:试论关于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渗透影视传媒音乐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影视作品 音乐 学前教育 素质 演奏 论文摘 要:影视作为大众传媒,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元素,让学生为日后的幼儿音乐教学工作打好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概念及特点,对学前教育音乐课中如何渗透影视传媒音乐,分别从音乐欣赏、器乐演奏表演意识方面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有效利用影视传媒音乐的作用,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质量,对早期音乐教育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一、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概念及特点 影视作品中的音乐,通常简称为电影音乐,其概念顾名思义,广义的是指电影中所用的一切音乐和歌曲。但是我们在现实用法中,狭义指的是作曲家为电影专门创作的音乐和歌曲。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是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部分。影视音乐在不断的发展运用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音乐艺术,成为音乐艺术的一种新的体裁。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仍具有其本质构成要素,即旋律、和声、节奏和色彩,但是因为其置于电影的大背景中,其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是音乐的听觉形象与语言、音响效果、视觉画面相结合起来。音乐元素受到电影情节的艺术构思、艺术结构的影响,受到画面视觉形象的制约。 电影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抒情性,但是因为其音乐本质决定了其叙事性较差,需要通过听觉来感受、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过渡、过程展现、通过演奏和演唱呈现等。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与电影题材、情节、风格的紧密相关性。音乐构思由电影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及导演的艺术总体构思来决定,音乐的听觉形象与最终与画面的视觉形象紧密融合。电影中的音乐,除神话、童话、科学幻想类影片等,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很少有夸张和程式化的东西,这一点明显区别于音乐会乐曲和舞台歌剧音乐。 二是音乐常常与对话、自然音响效果相结合。当影视由无声电影进入到有声电影以后,音乐即与电影中的对话、音响效果、画面紧紧融合在一起。基于影视作品的美学功能和要求,影视作品中在表现抒情性、戏剧性气氛的时候恰当地、有效地使用音乐。 二、在学前教育音乐课中发挥影视音乐欣赏在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影视音乐的一些作品中流淌着不同的音乐情感。通过欣赏一些多媒体影视音乐,并结合教材讲解片中的剧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影视作品的主题和寓意。比如在欣赏了《祖国的花朵》、《妈妈再爱我一次》片中的主题歌曲时。让我们又想起和重温了童年时在影院里面的那份美好的时光和记忆。通过欣赏这类的影视歌曲,使学生切身地体会人们相互之间的亲情,教育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教会他们懂得如何珍惜,这样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所达到的效果,是通过说教难以达到的。在进行人性教育方面,让学生欣赏一些动画片中的音乐,例如《小鲤鱼历险记》、《宝莲灯》等影视音乐,通过欣赏和讲解音乐的内容,教育他们应该保持并发扬敢与邪恶势力作斗争,不畏艰险、不怕辛苦;通过欣赏《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歌曲《我心永恒》,更好地教育学生,爱情不只是甜蜜,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而是无私地付出、是双方心灵的交融。只有坚定世上存在纯洁的爱情,才能真正地体会到爱情的滋味与可贵。总之,通过把影视音乐进行分类以及一些片段式的欣赏,并结合一定的剧中内容进行讲解,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促进今后的幼教事业发展。 另外,可通过影视音乐欣赏课,让学生对影视艺术的了解、喜爱,来激发他们对影视音乐的热情和对音乐知识的渴望。在选修课中,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学生都看过电影,有的同学还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欣赏不同风格的电影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在这样一个个性充斥的课堂中,给予大家更加广阔的开放空间去探寻影视音乐的魅力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给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或者一些主题,让学生们到课堂外去找寻答案:或者通过学生站在讲台授课的方式,让他们亲自去体会把自己的所知与同学们分享的快乐。 三、在学前教育音乐课中发挥影视音乐对学生器乐演奏表演意识的提高 在器乐演奏中“演”的把握需要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理解、诠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地域风格的音乐作品的过程,是激发学生表演意识、表演欲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教给学生如何合理地表现音乐作品、表现其音乐内涵,使自己的演奏以情感人,感染所有的听众。将影视音乐融入到器乐演奏实践中去,是提升器乐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尝试,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运用影视音乐来提升学生的表演意识。 首先,运用影视音乐的艺术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影视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通过优美的旋律、跃动的节奏、悦耳的音响,结合跳动的画面,可以充分展开想象,去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景象,看到五彩的画面,使影视音乐的艺术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器乐演奏中,部分学生虽然技术比较熟练,演奏时却木讷、刻板,没有生气,这是缺乏想象的表现,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影视音乐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提示学生抓住音乐情绪抽象的关键,通过想象将音乐形象生活化、具象化。演奏作品时,以形象思维为主,想象看到的情节画面,或者联想影视作品画面,再现其中情节,把握角色所处的具体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使演奏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性和强烈的时代感,促进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其次,运用影视音乐的文学性激发学生的情感。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之一就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音乐教学大纲强调,“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把美育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去,这既是音乐教育的立足点,又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说在器乐教学中,体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性、时代感尤为重要。从音乐教育的功能看,音乐对于心灵的塑造、道德的教化具有独特的功能,音乐具有一种潜在的力量,在震撼人的心灵和感染人的情绪上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穿透力,直撞心灵。利用影视音乐“以情感人”、“寓教于乐”,既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又完善其人格,因为影视音乐作品所表现主题思想是多方面的: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有对革命先辈的缅怀,有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有对人生的思索与追求,有对未来的向往与憧憬的,有对人类社会美好情感和行为的赞颂与讴歌的等等,这些有利于学生体验作品的时代感,培养学生把握不同时代作品的能力,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有意识地表现音乐作品的情感情绪、艺术性与时代性。 四、结束语 在媒体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影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得以广泛传播,它以独有的特性及魅力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特别是年青一代的生活。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我们要多运用影视音乐所独有的的特点,有效提高音乐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综合实践课程论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和谐教育环境下的行走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和实施的必修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大部分。为保证有效地实施,我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和摸索,并逐步形成了开题课、方法指导课、过程指导课、结题课、展示课等几种课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达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教师在不断进步,学生也受益不少。学校天柱文学社对学生质量较高的研究报告的结集出版,更加激励了学生用心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和谐教育 环境 行走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八大学习领域之一,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方面的内容。省教育厅2008年颁布的《山东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意见(试行)》中规定:研究性学习活动分别在高一、高二和高三上学期开设。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校更有效的实施,我进行了如下的探索和思考: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的意识而设置的。其目标有: 1.培养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态度 包括:关心、参与和进取。关心,主要是使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能自觉地给予注意;参与,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每一个环节的参加者;进取,是关心和参与的延伸。 2.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 包括: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领导和被领导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3.让学生理解所学习的知识 指经亲身体验、亲自尝试而来的经验总结,是淡化了学科界限的综合知识。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内容 1.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等三种组织形式,小组合作研究是其主要组织形式。各研究小组一般由3-6名学生组成,并聘请具有一定专长的本校教师或校外人士为指导教师。 2.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内容包括:(1)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如学军、学农、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2)学校传统活动,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升旗仪式、成人仪式、读书节、辩论赛、主题教育活动等等。(3)学校社团活动。(4)外出参观、考察、调查、访问或学生干部培训、生存训练、各种夏令营、冬令营等。(5)家庭活动,如孝敬父母、外出旅游等。 3.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学生参加城市、街道、社区、学校内部等志愿性的义工服务。内容包括:(1)社区科技文化活动,如敬老爱幼服务、社区科普活动宣传、法制宣传、社区文体活动。(2)社区环境建设活动,如社区环境卫生、社区绿地领养工作、城市交通秩序维护活动等。(3)志愿者活动,如:为社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参加助残帮困活动、拥军拥属活动、各类义卖活动,捐钱物给灾区或难民及身边的不幸者,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植树节活动。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取得的成果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经过研究和摸索,我逐渐形成了开题课、方法指导课、结题课、展示课等几种成功的课型,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达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教师在进步,学生也提高了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为学生在大学以后的发展潜力做好了衔接。整个课程的开设实施得到了学校的肯定,校领导尽一切可能满足了新课程上马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为激励学生用心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我校的天柱文学社,将学生质量较高的研究报告结集出版,目前已出版了3期,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用心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课题研究、项目活动设计的质量越来越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回顾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我对其进行探索和思考,只能说是一个开始,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这门课程所蕴含的教育资源与新世纪教育四个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相一致的不争事实,使我看到了我们学校和谐教育环境下教育改革的希望,为我们的学生感到高兴。 综合实践课程论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可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我们应如何在课程实施中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呢?我们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能力进行理解后,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能力的结构要素,并进而提出了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能力的四种方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能力;结构要素;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我们应如何在课程实施中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呢?这个问题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一、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能力的价值 (一)时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许多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冲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过去从小学、中学所学到的知识几乎是一生通用的,而在当前这急剧变化的时代,只有全面地从社会的各个领域去获取信息,尽快获得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的能力,才能应付来自时代的挑战。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仅仅依赖学校里教师传授的知识,单靠书本上的一些现成的结论,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让学生获取一堆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会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理论发展的必然 传统教学论是一种主知的理论,视教师为主体,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首要职能。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师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然而,近几十年来,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除了尝试建立一套理论架构外,都希望将学习理论所发现的变量加以有效的控制,以促进学习者达到预期的目标。即从过去的以研究教学行为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转向研究教学如何通过研究学生的内部认知过程而影响其学业成绩。因而,“学会学习”则成为研究的主题。可以说,未来的文盲将不是那些不会阅读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 二、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能力的理解 学习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任何学习活动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策略的定向调节和控制下进行的,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策略,则学习活动的定向和执行环节就不可能实现,也就无法形成相应的学习能力。由此,我们认为,构成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策略。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言,它主要是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暗线以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四个领域,并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在三条暗线四个领域上有层次有侧重地进行活动设计的。它主要是想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使学生在“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其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能力结构要素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根据这一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能力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处理信息的能力。(3)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4)科学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1.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观念和意识,而创新技能则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一般工作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等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是基于提高学生“发展性学力”的理念,力图在保证学生“基础性学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创造性学力”。它要求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墨守成规,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究,勇于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 2.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项能力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信息时代的现实表明,单纯追求知识的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学会如何处理信息,以为我所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就包括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对信息进行反思和辨别的能力等等。 3.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有很多是需要学生分组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基本组织形式贯穿学习活动过程的始终。课题研究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小组成员间合作的好坏。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学会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和信任,学会互相帮助和支持,使同学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同时,通过社会调查、访谈、外出收集资料、向专家咨询等,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独立运用社会交往技能去争取成功的能力。 4.科学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会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它能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究的积极情感,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乐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品质,养成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四、如何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能力 1.教学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自主创造,使其能发现身边事物的问题,把问题提出来,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努力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潜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断锻炼这种自主创造的过程。 如在教学《海底动物之“家”》这一课时,我们就给学生画出了很多海底动物。在图中,有的动物做了介绍,有的动物没有介绍。那么这些没有介绍的动物什么动物呢?它们究竟是不是海底动物呢?是怎样生活的呢?学生发现了问题,并提了出来。此时,教师就不能对这些问题作平铺直叙的回答,而应启发学生展开创造性思维,自主探究解决这些问题。如提供学生相关资料,让他们查阅,自己回答这些问题。或者让学生上网查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详尽的资料,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创造性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 2.游戏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具有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且还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游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在《黄色通道告诉我》这一课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活动:就是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用手帕蒙住对方的眼睛,让其独自摸索着走走操场,摸摸校园理的树等等。然后请给自己蒙眼睛的小伙伴牵着自己走走。然后两人再交换。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在教学中,看着学生在游戏时表现出忽而兴奋,忽而紧张,忽而神奇的小脸,可以知道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教学中的游戏,富有启发性、创造性、灵活多样,又能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愉快情绪体验,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利器”。试想,若在这节课直接给学生讲要如何帮助盲人,那他们的感受是远远不及这种直接体验来得深的。 3.求知欲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求知欲(即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一种需要或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对学生学习活动最具推动力的因素。在教学《嫁接小尝试》一课后,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要求:“这些水果、鲜花真神奇,我很喜欢它们,我还想学些它们的知识。”这个时候,求知欲在他们身上继续“作怪”,学习的动机在发生变化。在刚开始上这堂课时,学生拥有的是“要我学”这种外在动机,而到课后,它已转变为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的“我要学”这种内在动机。为了解决学生的“课已上完”和“我还想学”的矛盾,我们就安排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现代信息工具的帮助下,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利用因特网,在多种网页中查找嫁接的有关资料,并试着嫁接一些新品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不仅增长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并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 4.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问题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个好的问题,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等教育功能。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能解决问题是有能力的体现,能发现问题同样也是具有能力的体现。经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逻辑过程的多次反复练习,学生会大大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玩中的科学》这一单元时,我们就为学生设计了“不倒翁”为何不倒、有趣的影子游戏和我的发现这样三个活动。其中,在“不倒翁”为何不倒这个活动中,我们通过让学生玩耍不倒翁,使其自己提出“不倒翁为何不倒呢?”这样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拆开不倒翁,发现它的秘密。同样,在“有趣的影子游戏”这个活动中,我们也巧妙地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从问题切入,以问题为“导火线”,自主进行探究学习。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华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综合实践课程论文:中学综合实践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探索和运用 一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彻底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式训练的教学状况;提倡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动脑,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教学中注重知识和技能并重,通过各种主题探究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遇到了以下问题: 1.活动主题不确定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大多数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的问题。学生思维活跃,有无穷无尽的问题,包括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校内的、校外的、有形的,无形的,应有尽有。但是教师不是万能的知者,不可能帮助学生解决一切问题,因此在确定主题方面受到知识等条件的限制,导致主题多而不精,缺乏目的性和层次性,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2.学生发展水平不平衡 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的不同,在认知、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差异,导致学生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受到知识和动手能力的限制,很多主题活动半途而废,从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没有完成主题活动的成就感,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 3.教学理念严重滞后 大多数综合实践教师是由其他学科转科而来的,由于在长期的学科教学中形成的固定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上对新的课程理念的理解不深刻,导致在课堂上“讲”综合实践课的怪现象;或领着学生到课堂外走一走,出现没有目的和任何收获的“放羊”行为,造成综合实践活动“空洞化”。上述问题导致课堂内外的有效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不能面向学生的真实生活,不能更好的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4.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学科评价体系中,由于专业学科有明确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在制定评价办法时有据可依,有比较可行的评价依据。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弹性大,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没有明确依据。学生的各种活动不能得到有效的、恰当的评价,得不到应该得到的表扬和鼓励,评价的作用在学生的发展中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二 针对以上的问题,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和研讨,探索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尝试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以团队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而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它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把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主题作为项目,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在教师的引导和协助下,让学生分组围绕各组的项目进行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或实际操作,最后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 在研究性学习中,项目可以理解为一个个由学生产生的主题活动。项目的完成可以理解为围绕主题活动而产生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包括立题、讨论、调查、探究、汇总、思考、创新、结论、成果展示等过程。 下面笔者以开展《农村循环经济模式》教学为例,探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步骤和方法。 1.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形成主题,确定项目 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基本理念是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学生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主题是确定项目的关键。在实践中,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主题,作为项目,开展活动。 教学《农村循环经济模式》开始选择了学生身边的事情,首先第一个主题为调查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个主题作为项目易操作,学生积极性高,纷纷拿出自己做的调查报告。第二步,由于本地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作为农户主要收入来源,于是教师引导学生产生第二个主题,种植业和畜牧业带来的问题,即农村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畜牧业产生的牲畜粪便污染。第三步,秸秆和牲畜粪便的处理方法和有效利用随之成为第三个主题。学生调查发现秸秆是良好的牲畜饲料,牲畜粪便可以产生沼气。第四步,沼气的利用成为第四个主题。作为一个项目,学生搞调查,查阅资料,发现沼气不但可以烧水、做饭,还可以用来发电。第五步,沼气使用的规模问题。学生发现现在农村小沼气池比较多,利用率低,提出如何大规模使用沼气的问题,并以报告的形式上报当地的领导,受到了当地领导的重视和好评,这也极大的鼓励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一系列的小项目的发现、实施,最终形成了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符合节能减排政策的环保项目报告。 2.制定完成项目的活动计划 学生根据每个小项目进行预设性的成果展望。教师协助学生讨论和制定实施项目的活动计划,主要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样式、活动的展开方式、成果的展示方式、实施小项目的关键环节等。采用列清单的形式,并对完成过程做记录,主要包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处理方法。可以适当的做预设性演练,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计划的制定要注意连续性和创新性。在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抓住闪光点,及时把计划的制定过程变成学生创新的过程,实现由学生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 3.项目的实施过程 项目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的过程。学生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分组进行不同的活动,完成不同的任务。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去克服和处理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各种挫折和困难,着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高综合能力。 例如,下面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就是学生自己设计的。 教师作为指导者,在学生遇到超过自己能力的困难时进行恰当的指导,促使项目的顺利完成。例如,在走访和调查问卷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农户不配合的困难。教师在检查时发现学生情绪低、有失落感,这时要及时的给学生做出解释和诱导,并鼓励学生继续走下去,再访问另一户。让学生明白遭人拒绝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社会现象,要充分理解别人,从而养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习惯,把学生塑造成具有良好社会公德的好公民。对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小组成员进行表扬,并请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4.项目成果的展示和评价 阶段性评价和最终性评价要公开、公正,评价手段、方法要多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评价与组内个人评价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与口头报告、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还有课外、家庭、社会评价相结合,达到评价的引导和鼓励作用。 学生在具体的项目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既项目实施后所谓的“产品”。注意成果的展现方式有不同的形式,可以是一份报告、一个设想、一件作品、一次活动心得等。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解决了综合实践课程中主题的选择问题,使主题的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可操作性。同时以小组为活动单位的架构模式,充分发挥了小组内各个学生的能力,解决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促进和学习,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共同提高。在实施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协作能力。 教学中的一系列环节,提出问题———形成主题———确定项目———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价———成果展示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客观认识规律,做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阶段性和最终性评价体系,使研究性活动的评价有据可依,使评价及时、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乐于动手动脑,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有效的建立了课堂和社会的联系。整个项目活动是真实的,是现代生活的真实反映,使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学到了将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技能,它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综合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课程论文:浅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管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在中小学日益凸显出来,同时广大中小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但是,中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管理方面经常遭遇困惑,致使课程实验工作还陷入僵局。作为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据近年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就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规范管理,粗浅地谈些看法,并希望专家和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一、中小学要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否在中小学有目标、有计划、有效的常态实施,首要问题是学校能否规划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这就如同建楼必先设计一张图纸一样,没有图纸楼房是无法建造的。同样没有实施方案,没有整体实施计划,年级和班级,老师和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必然会陷入盲目的实验状态中,这不仅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而且难于取得实效。 那么,学校怎样才能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方案呢? 1、由学校教科处牵头,从学校校级、中层领导以及骨干教师中,选择在教科研方面的精兵强将组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小组,组织小组成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进行专题研究。研究着重从学校实际出发,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安排、师资配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实施、课程管理、校本研训、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要充分考虑方案的目标性、实用性、计划性以及可操作性。另外还要注意方案要详实、具体,如,课时的具体使用,教师的人员安排等。最终集大家的智慧,形成实施方案。 2、将实施方案,发放给广大教师,甚至一些学生家长和社会上关心学校发展的人士,广泛争求大家的意见,再进行反复修改,最终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3、特别提一下,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学校发展目标、学校校情分析、课程的长远和短期实施目标、课程资源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详细计划(包括年级活动主题、指导教师安排、具体课时使用方式等)、课程的校本研训计划和具体实施措施、课程管理要求和管理办法、课程评价方法和要求等。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之所以把学校发展目标和学校校情分析放在方案前边,且必须要写,是因为这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制订的基础和背景,也是以下项目内容的制订依据。而这些内容都需要一一的详尽的完成。只有各个项目内容详实,才能便于指导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 二、为保证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学校还须建立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光有方案是不够的,必须建立与课程相关管理配套制度,才能保证方案能够落到实处。这些管理制度,主要有: 1、教师任课制度。目前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是依赖学科教师兼职的。这就需要学校对教师的工作量做个合理的调配和安排,比如:学校规定每一位教师,在一学年中或两学年内,至少要独自或与他人合作承担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承担课时不少于9个课时(3周时间基本能完成一个小的活动主题)。先由教师填写申报表,申报活动主题,再由学校进行审定,最终确立年度或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学年、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承担教师。未申报成功或未申报的教师,要在下一学年或学期继续申报。这样用制度来保证教师既完成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任务,又不影响做学科的教学任务。 2、奖励制度。学校可对承担综合实践的教师,尤其是开展活动质量高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学校要对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而超出课时规定的教师,按课时量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如果不能给于补偿的,能否在年底考核、评优评先中适当加分和给予奖励。用这样的奖励制度来鼓励教师承担课程的积极性,就会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许多教师还是很有积极性和能力的,就看学校的制度能否把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研训制度。这一制度可以仿照学科教学再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适度修改,目的是为更好的促进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的专业成长和指导能力的提高。 4、综合实践活动档案管理制度。规定从活动开始,由活动承担教师,注意整理并保留教师与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资料,如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计划方案,学生搜集并整理和完成的各项信息资料,教师指导策略与做法,活动成果等,最终整理出有价值的档案资料,交给学校进行统一的管理。 5、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制度。制定出评价制度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年级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班级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等作出科学与合理的评价。 6、综合实践活动安全保障制度。安全制度可以在学校原有的安全制度基础上修改、补充和完善,努力使制度更好地为综合实践活动服务。如可以制定综合实践校外活动报批制度,其制度,由教师提前申请,学校审定批准。活动组织制度,外出活动必须由哪些教师参与安全管理等等,以保证活动安全并正常开展。 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经费、设施使用制度。如,经费申请、活动设施使用等方面都需要建立一定的保障制度。 目前,不少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课程开设缺乏保障机制。因此必须健全课程实施机制,并让其发挥真正的作用,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 综合实践课程论文:试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转化的必要性与条件 【论文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行为偏差 课程价值 教师行为转化 【论文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理论及实践层面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一线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出现了某些偏差行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实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及其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决定了教师行为转化的必要性;教师自身的内在转化动力、新的教育观念、相应的课程知识与教学能力是实施其教学行为转化的主观前提条件,以此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顺利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崭新的独立课程形态、一种开放性的活动课程,对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实现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实施效果。但现实中,教师的教学出现了一些偏差行为,阻碍了课程价值的实现。本文就教师教学行为转化的前提条件与必要性进行探讨,以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起到借鉴作用。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行为转化的必要性 (一)教师行为的转化是由课程的价值决定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重在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此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应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设置及其教学都偏重于知识,如学科课程的性质、学科课程教学都强调知识系统性的特征,人们更易关注知识技能,而有意无意地忽视教学过程中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它独特的课程特点—实践性、整合性、开放性、自主性等弥补了学科课程的不足,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具有学科课程所不具有的独特价值。这一独特价值是综合实践活动独立存在的基础和根源,具体通过目标加以表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取向具有以下特点:认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内容与方法兼顾,个性与群性并重。由此看出,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在总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学科课程偏重于系统知识的学习而综合实践活动侧重于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偏重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偏重于情感的展现,它的这种功能是学科课程不能取代的。 (二)教师行为的转化是由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决定的 课程实施(curricjlum implementation)是将编制好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现预期的课程理想,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因素在教师,正如雅克·德洛尔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序言中所说:“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美国课程论专家、实践的课程范式的代表人物施瓦布(j.j.schwab)提出“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可观察到的各种行为、教育教学方法、策略、措施和手段的总和及情感、价值观、潜在能力和个性品质等多种因素组合而成的态势,是课程实施的具体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师不应成为教育权力部门和课程专家的附庸,而应用自己独特的眼光理解课程、理解教育,有自己独特的、适应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不断体现出创造性。因此,教师只有进人课程,才能实施课程,才能使课程目标不断得以实现。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转化的前提条件 教师教学行为实现了转化,才能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最终作用于学生的发展。但是,这种转化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这里主要分析教师自身的主观条件。 (一)炸合实戏活动课程教师自舟应其有内在的转化动力 i.教师的心理认同与参与意识。教师的心理认同与参与意识直接影响教师的行为。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的课程形态,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方面面进行改革,需要教师心理方面的认同。现在有些改革者认为由于教育评价机制、传统文化及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应付了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它的实施确实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迫使他们投人更多的精力。根据詹姆斯(m . jams)的分析,教师在面对改革时所表现出来的抗拒情绪还存在程度上的不同,一般可分为3种类型:挑衅性抗拒、消极一挑衅性抗拒和消极性抗拒。第一类抗拒主要表现为直截了当地拒绝,其不合作的态度异常鲜明;第二类表现为委婉地拒绝,以缺乏时间和精力为由,以达到不合作的目的;第三类则表现为阳奉阴违,即口头上接受变革,但并不真正落实在实践中。 由此,教师认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程实施变得异常重要,它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行为。如何防止教师的抗拒心理,消除教师的抵制心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改革专家吕克(maurer,rick)在(超越抗拒之墙》一书中把改革过程之改革实施者的心态发展分为六个阶段:(i)发生了什么(something’ sup)? (2)这是什么(what is it)? (3)我需要做什么(what doi need)? (4)我打算做它(i will do this) 。(5)我能够做好它( i am able do it ) 。( 6)下一步怎么办(i got through what isnext)?吕克认为,改革参与者的心态发展是这样一个周期循环的过程,即从第一阶段到第六阶段再进入下一次改革的初始阶段,它是螺旋式发展的过程,其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及改革的准备条件等综合性因素。如果改革来得突然,对于改革参与者而言,这就是无法预期的事件,改革参与者没有心理准备,心理会紧张,表现出对改革的抗拒和抵制。在前三阶段中,如果相应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那么,改革参与者的基本心态是抵制改革,拒绝参与,回到改革的初始状态。教师要想顺利进人角色,必须对综合实践活动理论进行解读,从观念的转变到相关实施能力的提高相当迫切,这种要求挑战着教师的观念、知识、能力和生活方式,可能危及他们的身份认同和专业信心,导致他们的焦虑甚至抵触。所以,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宽松的环境和氛围,政府应提供一定的保障制度,教育研究人员应给教师一定的指导,以提高他们的相关能力,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2.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教学效能感。自我效能感(seir-efficac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 . 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人们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在其自主系统中起主要作用,自我效能感就是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它影响着个体行为的发生及其发展水平:影响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影响着个人表现的品质,决定着个体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影响着人们在处理问题时的思想方法和情绪反应。教学中的教师教学效能感就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觉知与信念,教学信念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倾向,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觉知与信念自然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取向。教师教学效能感是多种心理成分的整合,可从多角度理解:第一,就教学效能感的本质而言,它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信念。其能力特性表现在:教学效能感使教师深信自己能指导学生,其信念特性表现在教师拥有一种能够克服各种阻力去提高学习者学习能力的信念。第二,就教学效能感的成分而言,它是一个既包括认知成分,又包含情感成分的多维整体性概念。第三,就教学效能感的核心内容而言,它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与个人效能感两个方面。而一般教育效能感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结果的认识和评价。这里教学效能感主要是指教师对于自己“能否准确领悟教育相关理念、能否胜任教学各项工作以及能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所持有的一种认知和信念。 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教学效能感与教学行为有相当高的一致性,即高效能感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教学行为。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教学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即能否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及价值,能否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和作用。教师的高效能感往往对教学的设计、实施、教学组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教师具有祈的教育观念 所谓观念,一般是指客观现实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而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它来自教师个人教学的经历与经验,是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价值预设、因果假定,是教师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所信奉和遵循的准则,是对教学应循方向和应达到理想的感悟追求。其具体内容包括教育价值观、学生观、人才观、师生观及课程观等。 教育观念有以下特征:第一,教育观念既可以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感性认识,也可以是系统的、理论化的理性认识,是“经验和理论在人们头脑中的积淀”,对这些问题中某一具体间题的认识,则是教师个体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第二,教育观念作为指导教师个体行为的一种心理活动,既可以被意识到,也可以是处在潜意识水平,不被教师意识到。第三,教育观念一旦形成,就具有了评价事物、唤起主体态度、指引和调节主体行为的定向功能。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应具有新的教育观念,才能顺利实施新课程。具体转变应该是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科本位”思想,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改变“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观念,应是指导学生进行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切实确立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兴趣和爱好,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指导学生的活动。要求教师具有资源意识、生成意识,要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与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 (三)教师其有相应的蛛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知识与教学能力 1教师应具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其教学形式、内容、方法等完全不同于其他课程,这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学习,获取综合实践活动的知识。波兰尼的缄默知识理论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所说的知识,即以书面文字或图表、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这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事时所拥有的知识,则是另一种知识。前一种知识可以称为显性知识,后一种知识可以称为缄默知识”,而且“内隐学习获得的缄默知识是直接指导与支配个体的行为的”。由此分析,教师个体的知识包括可用语言表达的,通过学习获得的显性知识,如教育理论知识;也包括通过无意识内隐学习获得的、个体自己可能意识不到的缄默知识,如教师的技能、方法、交流、态度、体会等。缄默知识是支配教师教学行为的关键因素,缄默知识不是通过言语传递获得的,而是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身感受、反思得到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一方面应具有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应不断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积累缄默知识,最终促进教师发展。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虽然有一些统编的教材,但它只是教学的参照,它的内容是静态的,是对教学内容的某种预设,而具体教学情景是复杂多变的,是动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形成具体有效的教学设计,使教学实施顺利进行。 2.教师应具有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共同设计的,教师所起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教师在理解这门课程的基础上,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顺利实施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除了应具一般教学能力以外,教师对学生活动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的重要保障。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在选题、制订计划、活动过程等方面给予指导,还要进行方法方面的指导。在活动主题确定阶段,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经验背景等因素引导学生自主确定恰当的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对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进行论证,以便确定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如果主题合理、可行,那么教师就能指导学生制订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和计划,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记录个人体验和活动事实,包括运用工具书收集资料、统计和处理信息资料、撰写活动报告等。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师教学能力还体现在教师对教学应具有自我监控能力与反思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的高级形式,是教师其他教学能力和教学行为的调节中枢,它作为自己教学活动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必然反映到教学行为上来。如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得到发展,那么就会有利于教学活动更加深人,有助于教学行为的合理化与规范化。辛涛等认为,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努力程度的自我觉知与教学监控能力存在明显相关,自我觉知作为重要的心理变量对个体的行为方式和取向有显著的影响,而教学监控能力本质上说是对自己教学行为的一种自我意识。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一方面应具有较强的教学觉知能力,对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过程、方法、实效有一定的认识,及时发现自身教学的优点及缺陷;同时,应具有教学监控能力,能对学生研究课题的选定、小组的合作、研究的实施、成果的呈现等进行帮助和调节,以实现课程的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不同于学科课程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艾利奥特所说的那样:“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因此,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必须有实现转变的内在需求,在每天的教学体验中通过反思、感悟,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以顺利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 综合实践课程论文: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 [摘要]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一直坚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开发、全体参与、全员实施、全程推进。在实践中,学校通过贴近生活实践的学习,激活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领、示范、训练、拓展,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成长,完成从自由、自主到自觉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在行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活动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新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八年课程改革,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川大附小”)一直坚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开发、全体参与、全员实施、全程推进。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培养了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也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真正转变,更是让百年老校的教育焕发了青春,走向理想。 一、在生活体验中学习——激活全体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要求学习不能脱离实践,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发展不能脱离情趣爱好,于是我们开放了校园。“七十二行”活动名称来自于民间俗语“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对社会角色的感知和兴趣,全校以城市行政机构、餐饮食服务业、休闲制作娱乐业、医疗保健业、文化艺术演艺业、广告传播业、诚信文明监督业等领域的业务作为活动主要内容,并模拟由行业体系具体形成行政机关办公区的税务、工商、民政、卫生、环保等部门。 餐饮食服务业与休闲制作娱乐业有美食服务一条街的好吃点开心食品屋、开心水果点商店、韵律鲜榨果汁店、开心邵鸭子、数码宝贝粮果店、史努比咖啡陶艺馆等;医疗保健业系列有健康生活馆的红星医院、健康按摩院、开心健身房、环卫保洁小公司、环保产品制作坊、废品回收环保公司等;文化艺术娱乐业有书画拍卖行、文化用品超市、知识书店、欢乐小报亭、苗苗文具店、缤纷演艺公司、未来号观光车、数码宝贝动画影城、小精灵照像馆、集体生日party、环保游戏、毛毛虫礼品屋、卖书、换书小市场等;给学生们金融业体验的有便民银行和满意旧货市场小能手、皮鞋美容中心等。学校首创性地将一座仿真型的城市搬进校园,将几十个行业、上千个岗位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全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行业,进行角色体验。 为了扮演好一个角色,孩子们会不断到社会中去观察、询问、走访、调查、交流。他们把家长带进来,将亲戚卷进来,社会也随之跟了进来。我们见证了孩子们从未有过的参与热情和体验社会生活的主动性。他们在主动积极甚至忘我的社会角色体验中感受了生活的公平和正义、爱心和责任、劳动和光荣。与此同时,我们也感受到社会实践活动对孩子们自觉主动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社会实践活动有如此大的魅力,那么在大自然中的体验又会如何呢?社会可以模拟,而大自然是不可以复制和模拟的。孩子们需要走出课堂、校园、城市,到自然中去,到乡村去进行体验活动,但如何规避风险又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难题,学校组织的大自然生活体验与家庭组织的游山玩水有何不同也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我们根据对国家新课改精神的理解,认为经过组织改造的大自然活动是可以规避安全风险的,经过教育意义渗透后的自然活动是可以获得价值体验的。于是,我们主动与社会团体联系建设自然实践基地(成都市阳光素质教育基地)。每年有3-5天的时间,我们组织孩子们到自然和乡村去体验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农村生活的情趣。在那里,孩子们畅游花鸟世界,认识山川河流,与农民交谈,与农村孩子交朋友、做游戏。学生对自然非常着迷。孩子们在农村的生活体验,既能了解农村生活和农作物,又能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孩子们回到校园后提出把学校空闲绿地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建议。学校为了保护孩子们劳动学习的热情,把校园的绿化地开辟成“劳动种植基地”,采用“包产到户”的方式分给每个班一块自留地。各班可以根据一年季节自己确定种什么,班级学生轮流担任“小农夫”,教师指导流程,学生负责翻土、下种、施肥、浇水等一系列田间管理,收获的花卉或蔬菜由“小农夫”进行分配,可以一家一株带回家,也可以卖给学校食堂做班费。因参与自然、社会和社区服务的生活体验所带来的学习情感变化成为家长和孩子自然永恒的记忆。 二、在实践探究中成长——走上学生能力培养的理性之路 新课改强调实践和探究能力要在亲历实践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我们始终坚信,只要孩子们真正经历了实践探究的过程,能力就一定会有提高。根据我们的观察,少年儿童的探究性学习是从自由、自主开始,然后到自觉的。学生从自由、自主到自觉不能完全由自己完成,他们需要教师引领、示范、训练、拓展。 从2002年开始,我们将新课改的“探究性学习”作为课题进行了立项研究,首先在科学课中进行实验,经过几年的研究,形成了探究性学习课堂的六大教学策略。 第一,精心营造,创设探究的生活情境。教师将教学内容外化为每位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把握,有丰富的情境可感受。学生先感受后表达,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力之源。 第二,边做边悟,动手又动脑。我们注意到人的学习具有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不同模式,儿童的学量依赖的是无意识、不能自我觉察的内隐学习。我们给孩子提供大量的动手动脑的材料和机会,让孩子动手去做,动脑去想,在动手又动脑的过程和亲身经历中去领悟。 第三,积极评价,唤醒热情。探究的每一个细节变化,都能让孩子感受和体验到对自己的意义和价值,都会促使他们积极喻悦地继续学习。我们通过语言、表情、手势、过程积分和过程呈现等方式,极大地调动和唤醒了孩子们的探究激情。 第四,以探究为中心,及时鼓励发现。探究式教学,如果不以探究为中心、为目的,容易重回传统课堂模式。于是在探究式教学中,我们不仅关注了探究的目的,还关注探究过程中的新发现,也就是开放教学目标。 第五,小组协调,促进交流。我们先在课堂上提出要求,角色划定,学生自己对号入座,过程体验。教师提醒强化,学生分享角色认知,整体呈现成果,逐步形成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六,走出课堂,实践调查。探究的能力只有自觉地运用到生活中才能做到能力生根。于是,我们提倡将学生身边、校园、家庭、生活中的问题搬进课堂探究,以此开放探究的内容,逐渐形成意识后,让学生的视角扩大到生活,学会在实践调查中探究问题。 以上六大策略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还推广到所有的学科课堂,对各类课程探究性学习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几年来,孩子们利用研究性学习的“情境模拟一问题提出—探究验证—指导生活”模式生成200多个问题,这些问题都与孩子们的生活和经验息息相关,比如:“为什么阳台上的花比客厅里的花开的盛?”“气泡冒得少的雪碧是假货吗?”“在野外,蚊虫为什么喜欢在人的头上徘徊?”“喉咙被鱼刺卡住为什么可以用喝醋来解决?”“教室里的桌椅怎样排放才能减少人为的干扰?”“选怎样的餐具才能减少同学挑食?”“怎样的课间休息才能消除安全风险”……每一个川大附小的孩子通过“自选题目-小组合作-教师指导-成果”的路径,都能在六年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期间完成5-6个问题的探究。 参与设计和制作小发明是孩子们喜欢的另一种学习方式,他们发明和制作的“刷鞋器”“防油烫伤锅铲”“无人浇花器”“自动翻书器”“多功能雨伞”“分类回收箱”等上百件作品都反映出孩子们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孩子们在制作和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习得了相应的方法与技能,形成了科学的研究态度和意识。 走进川大附小,你很容易看见那些或是趴在草地里看蚯蚓,或是翻开石头找蜈蚣,或是跟着蚂蚁画路线,或是专心研究模型的孩子的身影。探究,已经成为川大附小孩子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实践,已经成为川大附小孩子获得体验最重要的途径。孩子们鲜活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探究过程做到位,实践能力培养就看得见。 三、在行动中养成责任意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目标 当代小学生多属独生子女,家长过度的关爱让他们逐渐觉得自己是最重要的,是家庭的中心,也使他们缺乏对家庭基本的责任感,更谈不上社会责任感。但作为未来公民而言,孩子们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_也明确地把“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写进了目标要求中。历史的责任和生活的现实让我们必须面对孩子们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问题。 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对自我负责的生活态度,自我负责的表现是“我自己能做自己能做的事,自己能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担当责任”。每年进入川大附小的新生在10月份都会参加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徒步川大”。通过徒步川大,孩子们一方面参观大学的图书馆、博物馆,在访问大学教授、与大学生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大学校园的文化,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熟悉了川大的校园环境和路线,发现了校园内自己最感兴趣的玩处,让他们对“自己去上学”建立信心。徒步川大活动结束后,很多小朋友背着小书包勇敢地自己上学了,还有些离校远的小朋友强烈要求父母只能在校门口停车,自己进校园。他们相信自己,对自己负责,是因为他们熟知了路线,找得到学校的位置,能够自理“上学”。随着这种理念的逐步加深,学生自我负责的愿望更加强烈,我们又拓展到其他领域,如“我的学习我做主”“我的健康我做主”“我的生活我做主”……对于少年儿童来讲,自理能力与自我负责态度互助共生,形成了自我责任意识,我们也体会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价值。 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突发的问题都可以成为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教育契机,这些问题的参与和解决就是孩子们行动的内容,“关爱社会、帮助他人”只有变成行动的时候才有意义。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孩子们在自己亲身感受的基础上,还通过电视、媒体和社会各界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大地震所带来的灾难。除倾其所有捐钱捐物外,他们还提出了“怎样才能消除地震的破坏”“灾区小朋友还需要什么帮助”等问题,孩子们尤其想去地震现场亲自走访和调查。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心愿,家长和教师在震后重建阶段把他们带到了震区,开展了“走进震后虹口”的综合实践活动。面对灾区的现状,孩子们看到了地震造成的破坏,对人民生活的伤害,尤其是在和同龄孩子的交往中,他们看到了同龄人心理受到的伤害,封闭、不说话、惊叫、哭闹……这些情景让孩子们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回到学校后,孩子们在交流汇报和总结阶段表达出对灾区的关注之情,对灾区人民的关爱之心。孩子们提出灾后重建建议20多条,对地震公园的选址和纪念形式也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尤其是在谈到“我们如何为灾区学生返校做实事”的问题时,孩子们表现出的热情和无私很令人感动,那些平常娇气、任性、自私、只顾自己的孩子好像一夜之间变了。从后来孩子们与灾区孩子的通信交往和家庭互访活动中,我们真的感受到“责任在行动中养成,品格在活动中锻造”。 在川大附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成就着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更是成就着教师们的专业发展。教师们在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自身也体验到了童心的回归。教师们常说“一想到开学、上班、教学,心中就充满了快乐”,他们找到了职业幸福和快乐的感觉,同时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实现了教与学观念、方式的改变,促进了学校整体育人个性的发展和形成。 综合实践课程论文:高职 线路工程 课程教学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摘要:《线路工程》是通信专业最重要的职业能力课程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该课程改革的原因,提出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措施并阐述了改革成效,同时对课程改革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高职;线路工程课程;综合改革;能力 《线路工程》课程是通信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对通信专业的学生有着重大影响。笔者对该课程提出的改革措施,旨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课程改革的原因 初次感知知识和技能困难目前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场地局限在教室里,教学手段主要使用板书或者采用图片、器材展示等形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经常似懂非懂,对抽象的专业知识只能死记硬背,难以深入理解,也就没有举一反三的灵活应用了。因此,学生往往感觉《线路工程》课程“抽象、枯燥、乏味”,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 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单一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在教授这门课程时教师往往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讲授中又侧重于单方面的灌输,授课往往过分讲究完整,重结果轻过程。教师习惯于把知识和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直接讲授过程代替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致使学生单方面地被动听讲,难以发挥主观能动则直接参与其中,课程结束时则采用以笔试为主、课程进行过程中的小实训项目报告为辅的传统考核模式,这种单一的考核形式很难全面地衡量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办学成本高,实践环境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线路工程》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其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方式。通信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践中得以强化,即通过大量的操作、训练来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院内实训环境几乎无法满足实践教学需要,而且,《线路工程》课程在操作、训练上一般都使用熔接机和otdr等比较昂贵、精密的器材,办学成本高,而学院投入较低,设备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改革措施与手段 (一)实践环境改善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联合江苏省通信管理局、江苏通信服务有限公司和南京吉隆有限公司等工程单位参与课程的实践环境建设。采取购买、捐赠和技术支持(合作)的方式,解决课程办学成本高、系统性强和专业性强的特点。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邮电建设工程公司等企业合作,以线路工程为主体,开发了一套以通信行业真实岗位为建设“节点”、模块化、工学结合的高职通信类专业“f-block”模式综合实训系统,并积极完成课程项目式和工学结合的教材。 随着我国由学历型社会向资格型社会逐渐转型,通信企业岗位准入制度逐步推行,以及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的要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共同投资成立线务工程实训基地。将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纳入《线路工程》教学大纲中,使其涵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要求。根据通信专业对应的工种,学生考取电信线务员和机务员等职业技能证书。 (二)教学手段更新 提高认知效率,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对“f-block”模式综合实训系统的参观,了解odf、ddf、mdf设备、桥架、进出局管道、架空和墙壁线缆等,学生很容易建立起通信线路全程全网的整体概念,学生对以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也有了比较直观的理解。这样也便于有针对性地参加社会实践,提早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学习也就有了目标和动力。如通过现场观摩学习人孔,带上皮尺,打开一个人孔铁盖,参照施工图,从人孔各方面的尺寸、管道的尺寸和位置,甚至电缆的固定、绑扎、标志等各方面的规范一一分析透彻,学生在熟悉人孔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读图,现场教学完成了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实训基地”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板书”向“实物”转变,以其直观性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效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从基本概念出发,提高学生技能“以学生为本”的高职教学观,要求学生在学习上以理解为主,记忆为辅,应用才是关键。如我们在介绍odf章节的时候,首先在教室简明扼要地介绍odf的概念、组成,然后将学生带到机房,将理论和实物odf“对号入座”,进一步让学生观察成端光纤光缆、编号、接续以及走线,思考各个部分的作用。这种直观现场教学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对odf也就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因此,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此外,通过参观现场线缆的敷设规范,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设备及理论的理解,而学生的现场操作,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有效地利用贴近实际应用的实训系统,将抽象的记忆转化成直观的理解,对准确、透彻地理解基本概念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也能加深记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增强职业素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大部分通信企业既要求学生掌握通信工程岗位共同的专业理论,又要求学生能在这些专业理论基础上把已形成的能力在相应职业岗位范围内进行转移(第二岗位),达到上岗无须过渡、转岗不必培训的目的。《线路工程》课程的职业定向性十分明确,将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相对应,与工作岗位相吻合,与职业技能证书要求相统一。在职业证书的推动下,通过教师对职业道德(5s)和职业态度的引导,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探索学习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方法引入 “f-block”模式综合实训和线路工程实训由专、兼职教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过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工作情境法等教学法。 “教、学、做”一体化在每个任务模块中,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方法作为教学的具体形式,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教授,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使学生在“教、学、做”一体的环境下,迅速理解通信线路的整体概念及具体的标准、规范,掌握光缆、电缆及相关设备、仪器仪表的相关操作技能,熟悉光电缆工程的敷设、设备安装、测试等线路工程知识,并通过综合性任务将各项工作连接起来,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 案例分析法otdr测试中,根据中美海底光缆的抢修案例,总结如何快速而准确地进行故障定位及参数测试,在此基础上,利用实训系统,人为地在实训系统的光缆线路上制造故障,让学生利用otdr查寻并排除故障。通过案例分析并在“f-block”模式综合实训系统中求证,可以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同时,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它们处于一定的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更加清楚、深刻地把握、理解这些概念,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通过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交流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克服从众心理,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维习惯的养成。 工作情境法通过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体验真实工作过程,激发学习热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按照学校与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授课流程,进行主体式学习。而教师就完成了从主体到客体的转变,从演员转变为导演,从事必躬亲的执行者转变为运筹帷幄的指挥者。学生在不断的操作情境再现中可以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培养学生关键核心能力,与企业单位的工作场景无缝对接。 考核方案优化 整个考评体系改革将过程考核与评价纳入课程总成绩,改变用试卷考核为主的成绩评价,成绩将主要体现在平时考勤、职业素质和态度、职业能力、项目报告、理论和实践知识等方面,如表1所示。 在新的考核方式中,考核内容面向职业岗位,依据工作样本,制定考核内容;促使学生注重学习工程,将小组成绩与个人成绩挂钩,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强调对学生进行个体评价和过程评价,激发学生上进心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无论基础好坏,都有机会获得成就感,增加智慧开启的经历。 改革成效 课程改革增进了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友谊,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培养了学生之间协作互助、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如何做人,提高了个人素养。 教学质量比较课题组成员开拓面向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建立了一套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方法。课题组成员紧跟当前通信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将先进的工程技术理论贯穿课堂之中,开拓了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多种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资源,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良好。教师课程评价由同行评教、督导评教、学生评教三部分组成,学生成绩优秀率和教师评教分数逐年上升。 家长与学生满意度对几届学生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对于课改的满意度由80%升到90%。教师的授课方式能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气氛活跃,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授内容以实际工作岗位为主线,结合教材和专业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家长认为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条件很好,创造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进一步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同时学生还拥有更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等。 企业满意度通信企业和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对通信专业毕业生评价很高,认为课程改革很成功,课程改革将职业能力培养贯穿教学过程始终,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教学内容涉及通信线路施工中的各环节,毕业生获得电信线务员资格证书,理论基础扎实,学生动手能力强,仪器操作熟练。 问题与建议 本课程改革有待进一步完善。本课程是职业能力课程,在不同的专业开设,对于如何形成相应的特色以满足不同的专业的需求,课题组成员将深入企业调研岗位的差别,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形成各专业的特色。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教师教学方法与实际操作能力有所欠缺,同时教师获取通信职业技能证书的种类不全、层次不高。课题组将深入企业实习,与工程师讨论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提高自身的工程能力,考取相应的高级职业技能证书;同时教师将进行课程改革方面的教育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实践证明,《线路工程》课程改革落实了以“胜任通信工程岗位要求”为出发点,以实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给学生提供终身发展的牢固基础为宗旨的原则,满足了企业要求从业人员快速顶岗的愿望,满足了学生和家长要求继续发展的愿望,也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性。 综合实践课程论文:通信工程专业特色的软件综合实践课程规划 引言 我国通信行业在近些年发展迅速,特别是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领域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比较快的行业。通信行业正在经历着“面向设备”到“面向服务”的转型,实现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同时,通信设备的开发与维护正在从分散式走向集中式,通信行业运营商的运行维护管理方式与通信技术的组织化管理都向网络集中式管理发展。这就要求通信技术人员必须对整个通信基础网络有全面的了解,对设计的网络设备管理的软件开发有综合的实践能力。 通信行业发展趋势给大学通信专业的教学和实践课程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当前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已经从硬件为主发展成了“软硬”结合,“硬件软件化”已经成为通信行业一个比较流行的行业术语,例如下一代网络中的“软交换”技术就是通过软件方式来实现原来交换机中本来由硬件实现的控制、接续和业务处理功能,这种转换大大降低了通信成本。通信软件的开发需求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出于降低成本,提高运行效率的目的,通信领域中很多以往通过硬件才能实现的功能现在正在向软件实现过渡。与硬件相比较,软件运行速度和效率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这更要求通信行业的软件开发人员要有扎实的软件知识基础。 根据近些年通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统计,从事通信软件开发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占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并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这一形势,通信专业软件综合实践课程的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从学生就业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通过单一的软件实习所获取的软件开发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 现有的教学体系中的软件综合实践课程一般设置在大学二年级暑期,在内容上只是c/c++和java面向对象课程体系的延伸。这种设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软件综合能力,但是对于整个大学四年来说缺乏连贯性,与其他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出现了脱节。因此,为了使软件综合实践课程在通信专业课程设置中起到纽带的作用,并让通信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能在通信软件的实践环节有一个不间断的学习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建设有通信专业特色的软件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一、软件综合实践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些年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越来越受重视,各个高校教学改革中都在加大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但传统的教学理念仍然影响着实践教学的发展。这一点在通信专业的软件综合实践体系中较为明显。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实践教学缺乏连贯性 从部分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调研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中该专业软件实践课程都是从大学二年级暑期开始,在内容上多为c/c++和java面向对象等课程体系的延伸。在近一个月的软件综合实习课程后,许多学生已经开始对软件编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随后的大学三年级,通信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重点又集中在硬件处理。例如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这些专业课与二年级暑期的软件综合实践课程没有直接的关系。学生软件方面的兴趣没有得以延续,所具备的编程能力缺乏用武之地。而在三年级下学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与软件工程课程的实践环节中,学生对软件编程的兴趣已经逐渐淡化。这种软件实践环节连贯性的缺失最终导致学生缺乏用程序解决通信相关领域技术的能力。 (二)实践内容与通信行业发展脱节 近些年通信领域迅猛发展,通信技术更新换代频繁,比如物联网相关技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等通信领域的新型技术在传统的实践环节中都没有涉及到。相比之下,旧的实践内容如综合业务数字网等相关技术都已经淘汰。如果实践内容仍然停留在旧的教学体系的水平上,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通信领域对通信人才的要求。 显然,旧的教学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新的专业技术和教学理念发展的今天,通信专业的软件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良好的通信软件课程体系对于大学教育中通信专业学生软件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创新性课程体系建设 针对目前通信专业软件综合实践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贯穿大学的前三年,由浅入深的实践体系。其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将所学软件相关课程与实践教学部分结合起来,带动相应的专业课程建设,并根据当前通信行业的需要设置实践课程内容,使通信专业本科生在就业前就能通过实践方面的课程具备一定的软件设计和编程能力,以便在走入工作岗位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将所学知识充分利用到工作中去。另一方面的教改重点是对课程设置做适当调整,使得软件方面的实践环节有连贯性。 大学第一年主要以基础课为主,为了使学生尽早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原有的教学体系中设置了程序设计语言c/c++,但课堂上机仅32个学时。对于大部分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大一新生来说,32个学时的上机学时远远不够。因此,该课程体系将程序设计实习c/c++设置在大一暑期,学生可通过3周时间的暑期实习熟练掌握这门编程语言,为日后的java面向对象语言的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部分作为软件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的第一阶段,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编程语言的认知程度,并且培养软件设计的兴趣。 大学二年级通信软件方向的专业课程包括面 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和计算机网络,这两门课程对通信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近些年通信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的就业点。因此该课程规划在暑期实习中设置了两个方向的实习内容,一个是用c++实现ns2的网络模拟仿真技术,另外一个是java方向的网络模拟仿真和基于b/s模式程序设计。第一个方向的内容主要是一年级c语言实践课程的一个延伸,其目的是使学生对大一所学的c语言课程和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有一个实际应用的过程,同时也为大三的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打下基础。因为c语言在计算机与通信硬件的信息交互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底层的程序设计都是使用c语言来实现的。另一方面,java技术近几年在通信领域,尤其在一些嵌入式通信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嵌入式机顶盒。另外比较流行的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也是基于java语言。由于学生在一年级接触了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再加上二年级开设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已经具备了java编程的能力,因此在大二暑期实习中的java方向的网络模拟仿真和基于b/s模式程序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知识深入实践的机会。这一阶段的软件综合实践体系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通信软件设计的驾驭能力。 通信专业大学第三年开设的专业课较多,主要课程有通信原理,程控交换和数据库软件工程。学生在这些课程中都可以通过前两年所具备的软件设计能力完成课程的实践任务。在大三暑期软件综合实践中该课程规划安排了socket网络通信程序设计(java)和通信系统课程设计(c++)。这也是一个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过程,使得学生对软件设计的应用更加具体化。这一阶段的软件综合实践体系主要目的是针对当前就业形式及用人单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为大学第四年的毕业设计做准备。对于那些对软件感兴趣或是愿意将来从事通信软件设计工作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的实践课程将使他们的动手能力有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新的课程体系不再只针对某一个课程设置实践内容,而是将大学前三年所有软件相关的课程形成一个整体来建设,使通信软件的实践有连贯性。通过软件综合实践体系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学生程序设计的动手能力,并且带动了软件相关的其他课程建设。 三、结束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信专业学生的软件能力直接影响到通信行业的发展。因此,本科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学生的软件实践能力的培养。良好的通信软件综合实践规划有助于将整个专业相关课程关联起来,使得对学生在通信方向的程序设计能力有一个连贯的学习过程,对通信软件设计的整体把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综合实践课程论文:机械设计综合课程改革实践 摘要: 在对“机械设计基础和课程设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综合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应用;采用“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设计作用,能够使课程设计质量上一个台阶;通过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建立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以及考评标准,切实推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与作用。 关键词: 综合课程体系;改革;机械设计基础 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逐步发现了以下问题 1.1课程设计以齿轮减速器为内容,通常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三、四周之后单独进行,有的专业甚至在下个学期才安排课程设计。这就造成了一个体系中的理论和实践的分离。使学生对理论分单元的理解缺乏系统的概念,忽视各个部分间的联系。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体系。 1.2课程设计时间共2周,除去教师开始布置任务、专题辅导(结构工艺设计计算和CAD绘图)和学生做必要的准备工作之外,学生要在1周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结构设计计算和绘图工作非常困难,没有时间进行系统消化和思考。 1.3学生对课程设计(齿轮以减速器设计为例)的内容缺乏系统理解。设计时很难和理论内容建立直接联系,老师讲一步,学生跟着做一步。对相关技术标准、手册、设计准则不熟悉,依葫芦画瓢的不在少数,没有达到课程设计与实际结合、强化工程概念的目的;课程设计内容难以强化学生在制图和综合应用基本原理、标准及设计准则进行设计的能力,而这种综合能力是目前企业界真正需求的。 1.4设计内容陈旧,设计方法呆板,设计手段落后。学生对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不认真思考,而且将错就错,掩盖问题。这样的学生即使通过了课程设计,也收效甚微,达不到课程设计的预期目的。 1.5上述问题也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生产实践,甚至影响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上现状就要求我们通过机械设计基础及其课程设计综合课程体系改革,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内容进行整合,提出适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方案。 2具体改革内容 根据社会对人才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对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进行精选、融合和相互渗透,形成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有机融合的新体系,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2.1改革教学目标 坚持“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面向职业岗位,强化“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构建动态教学目标。 2.2改革教学内容 ①时间整合:通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把机械设计基础和课程设计时间由原来的分开设计整合为一,同时增加设计时间,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实际设计能力。②内容整合:以设计对象为主线,在设计过程中引入相应课程基本知识点,使理论与实践设计工作真正对接。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与课程设计贯通,由根据设计要求到机械运动方案及其运动与动力设计(即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再到机械系统结构设计和工作能力设计(即装配图及零件工程图的设计),并在各个设计环节以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在设计过程中以任务引领使学生主动掌握相应基础理论,加深对机械系统的整体认识,加强设计中的工程意识,培养综合创新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在原理方案的设计、执行机构的设计、传动方案的设计、结构设计等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理论课程内容。目前各高校都在进行机械设计基础和课程设计改革实践,但两门课程合在一起的教材和指导书还很少见。因此,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编写适合于机械类各专业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综合设计的教材和指导书也是课程体系改革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2.3设计手段改革 传统的人工手动设计计算及绘图的方式已经跟不上现代化飞速发展的科技。现代化综合设计手段的应用与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高素质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素质。在设计过程中加强CAD、UG以及虚拟样机技术的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受到了制造厂商、科研机构、大学、公司的极大重视。其中ADAMS是美国MDI开发的非常著名的虚拟样机分析软件。尝试以ADAMS为工具,让学生对自己设计出的机构进行建模与仿真,真实地仿真机构的运动过程,观察设计对载荷分布和强度的影响。改革设计手段,与现代化设计技术接轨,同时给课程设计赋予新的活力。 2.4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采用“翻转课堂”组织授课,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把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文本、视频、动画构成的动态教材-微课。微课集成动画、模拟仿真和丰富的图像信息扩展了学生认知的深度与广度,再通过“翻转课堂”课后在线讨论和课堂师生面对面讨论答疑,内容层层递进,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课堂上安排任务,让同学们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提出解决办法,每个小组长将讨论结果反馈给老师,老师针对学生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答疑,及时纠正同学们的理解错误。 2.5改革考评方式 由于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不利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设计能力的优势和潜能。考评应该贯穿于课程开展的全过程,以促进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取消期末闭卷考试。采用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过程评价考查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终结性评价更加侧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以设计成果的优良及创新为标准。 作者:李春雪 单位:沈阳工学院 综合实践课程论文:教育局综合实践课程改革意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是义务教育阶段三至九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进一步推动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统筹部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依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及省教育厅浙教基[20*]209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出以下具体意见: 一、正确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与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包括四大内容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它还包括大量的非指定性内容领域,如班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从专家研究和各地实践情况中反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点,超越了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围绕“探索自然、了解社会、发展自我”的主题,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它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 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中小学课程结构,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政策与制度的创新。这些都应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追求。 二、必须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基础教育阶段,其总体目标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学段目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在指向总体目标的同时,力图凸显目标的实践性,使目标本身成为组织教育活动的线索。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为: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初步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了解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发挥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初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发展以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一般思维能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发展。7—9年级的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促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活动领域的具体目标 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需要设计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具体目标,它是对总目标的具体化。而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具体目标的设计,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具体的活动情境,从体验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纬度或取向设计具体目标,从而对学生开展具体的活动过程具有导向作用,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目标指引下,有条不紊地展开活动过程。 三、切实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实施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管理主体是学校而不是班级,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每一所学校应推出三类相互衔接的计划,即“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由学校根据实际确定。确定的基本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反映每一个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索课题或问题。课程内容的确定要具体到年级,根据学校计划的“框架”,使不同年级体现出层次和梯度上的差异,实现“预定”和“生成”的平衡。各校要充分利用过去学校和各班开展活动的传统和经验,并预先对课程资源进行明确的梳理,逐步使整个学年以及不同年级的课程内容呈现出内在的“逻辑”,形成系列化,具有系统性。 3、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倡导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为此,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第三,组织形式要多种多样,如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合作探究,跨班级合作探究等方法;第四,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教师在指导的方式上,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在指导内容上,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法。教师绝对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课程,把学生关在教室里,一课一课地来教,而一定要引导学生联系自然或社会现实。在学生的初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下,教师可提供若干有益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供学生选择。 4、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领域内容的整合。在整合实施过程中,既要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又要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内容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且要注意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在整合的方式上可参照:(1)设计兼顾四大领域内容的综合主题,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并设计综合活动主题,并将活动主题分解为研究性学习环节、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环节、劳动与技术教育环节,将信息技术教育贯穿于全过程;(2)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前三大领域分别两两结合,进行整体设计,并将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其中;(3)设计以某一领域的内容为核心,涉及其它领域内容的主题。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刚起步,当前我们提倡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切入点,渗透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倡在活动课程(兴趣小组)的基础上,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新理念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5、要善于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拓展课程资源的视野。课程资源为课程设计运行创造背景和条件。在没有教材、教辅,也不可能有统一教材、教辅的情况下,我们务必要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文化传统等方面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同时,要关注教师、学生和社会相关人员的人力资源,不可忽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伴随的信息资源。 四、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学校必须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管理,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 1、要有组织建设和人员保证:设立研究和协调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门机构和人员,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 2、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小组,建立校外指导教师队伍,并建立学生校外活动的协作单位,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基地(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正在落实之中)。 3、落实课时,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建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教师评价制度,学生评价方案、计算教师工作量制度、课程建设档案制度,等等。 5、搞好校内的教师培训工作。 如何配置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是实施课程目标的关键,学校都要十分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在校教师均有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责任和义务,自觉进行继续教育,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成为一专多能的教师。我们建议学校在安排教师的时候,做到“班级固定、年级协作、学校协调”。 班级固定;就是明确每一个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任教师,并进行相应的管理,是提高课程效率的重要措施。 年级协作:就是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以年级为单位,把一个年级的教师相对组织起来,共同参与课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完全由学生的活动构成,一个班级几个甚至十几个组同时进行活动,光靠一个专任教师是不够的。在某一个班级进行活动的时候,整个年级的相关教师都应该参与到课程当中来,以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并发挥教师各自的专业优势。学科是单一的,活动却是综合的。 学校协调:就是指学校的各个管理和职能部门都要为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年级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6、强学生安全保障。重视对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积极争取社会和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五、认真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一)评价的原则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征,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形成性、激励性为主,重参与、重过程,评价的方式要多元化,评价的内容要综合和全面,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还应作为学生评选、提干、升学考试与评价的一部分,以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因此,要遵循以下原则: 参与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活动量的参与情况和参与态度的考核。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并自觉参与评价。 过程原则: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特别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还应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应局限在对学生所得出的结论的评价,允许失误。 多元原则: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反对简单的量化手段划分等级。 整体原则: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贯彻到活动中去。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模型作品、主题演讲等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的成长。 综合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本身是由四大指定领域组成,而各部分的教学目标又包含各自的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要求,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内容、要求、过程和结论都应是综合而全面的。 (二)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的内容通常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与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二是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知识、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活动的收获与成果。 评价的形式多样,一般采取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书面材料或考试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要形式。注重学生成长的纵向发展。建议建立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将学生参与每一项活动的过程及评价装入档案袋,期末进行综合评价。 (三)评价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管理一般采用学分制评价。学分制具有涵盖多元教学要素的管理功能、评价功能和激励功能。 1、学分的评定 综合实践活动学分包括基础学分、等级学分、奖励学分和学年学分与总学分。 基础学分反映学生学习的分量。根据省新课程计划必须达到要求的教育教学量作为基本评价指标。以课时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基本单位,基础学分满分为23分,其中研究性学习7分,劳动与技术教育9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7分。学生实际取得的基础学分按照其实际参加教学活动的课时占总课时的百分比转换而成。转换标准如下表: 说明:A、B、C分别表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项目不评级(下同)。等级学分满分为34.5学分。 (3)奖励学分为奖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取得优异成绩学生的学分,是为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而设立的。学生个人或小组的作品或研究成果经评委认定获奖或具有一定的科学或实用价值;或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突出,即可取得个人奖励学分。具体奖励学分为年级、校级1个学分,区级、市级2个学分,省级4个学分。 (4)学年学分=一学年各部分等级学分之和+奖励学分。 初中学生总学分=三个学年学分之和/3+三年中奖励学分之和/3。 小学学生总学分=四个学年学分之和/4+四年中奖励学分之和/4。 2、等级学分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1)根据综合实践活动三个指定领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在三个指定领域中,各部分等级成绩评价的内容(或项目)如下: 研究性学习评价包括①参与活动的课时量和态度;②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③学习和研究方法掌握情况;④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⑤研究性学习结果。 劳动技术教育评价包括:①接受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时量和态度;②劳动观点、劳动纪律、劳动习惯及质量意识;③劳动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的掌握(或会考成绩);④初步的设计、制作和创新能力。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评价包括:①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时间量和态度;②活动中获得的体验;③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④认识社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人际交往、协作,适应环境等能力的发展情况。 (2)各部分等级学分评价方法: 研究性学习等级评价方法,根据评价内容五项指标内容,进行综合评定,一般定为A级需五项指标等级3A2B及以上,B级需五项指标等级中C不超过2个。 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级学分评价方法:如果根据评价内容第三项指标是会考项目,则成绩必须合格,如果没有会考则确定为A级时,第二、第三项指标必须是等级A而其余二项是等级B;定为B级时,四项指标必须达到等级B及以上,如有等级C的必须有等级A相对应。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级学分评价方法:每次活动结果根据评价内容进行考核,评定A、B、C三个等级。学年末综合各次活动所取得的成绩,评定学年的综合评价等级,得出相应的学分。 (3)学分评定结果 设学生总学分为P(也可设为学年学分),则综合实践活动成绩优秀为:P≥32;良好为:28≤P 32,合格为:23≤P 28;不合格为P 23。 综合实践课程论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教育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可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我们应如何在课程实施中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呢?我们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能力进行理解后,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能力的结构要素,并进而提出了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能力的四种方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能力;结构要素;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我们应如何在课程实施中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呢?这个问题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一、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能力的价值 (一)时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许多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冲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过去从小学、中学所学到的知识几乎是一生通用的,而在当前这急剧变化的时代,只有全面地从社会的各个领域去获取信息,尽快获得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的能力,才能应付来自时代的挑战。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仅仅依赖学校里教师传授的知识,单靠书本上的一些现成的结论,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让学生获取一堆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会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理论发展的必然 传统教学论是一种主知的理论,视教师为主体,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首要职能。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师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然而,近几十年来,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除了尝试建立一套理论架构外,都希望将学习理论所发现的变量加以有效的控制,以促进学习者达到预期的目标。即从过去的以研究教学行为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转向研究教学如何通过研究学生的内部认知过程而影响其学业成绩。因而,“学会学习”则成为研究的主题。可以说,未来的文盲将不是那些不会阅读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 二、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能力的理解 学习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任何学习活动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策略的定向调节和控制下进行的,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策略,则学习活动的定向和执行环节就不可能实现,也就无法形成相应的学习能力。由此,我们认为,构成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策略。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言,它主要是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暗线以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四个领域,并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在三条暗线四个领域上有层次有侧重地进行活动设计的。它主要是想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使学生在“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其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能力结构要素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根据这一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能力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处理信息的能力。(3)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4)科学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1.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观念和意识,而创新技能则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一般工作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等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是基于提高学生“发展性学力”的理念,力图在保证学生“基础性学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创造性学力”。它要求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墨守成规,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究,勇于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 2.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项能力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信息时代的现实表明,单纯追求知识的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学会如何处理信息,以为我所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就包括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对信息进行反思和辨别的能力等等。 3.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有很多是需要学生分组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基本组织形式贯穿学习活动过程的始终。课题研究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小组成员间合作的好坏。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学会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和信任,学会互相帮助和支持,使同学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同时,通过社会调查、访谈、外出收集资料、向专家咨询等,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独立运用社会交往技能去争取成功的能力。 4.科学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会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它能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究的积极情感,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乐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品质,养成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四、如何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能力 1.教学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自主创造,使其能发现身边事物的问题,把问题提出来,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努力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潜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断锻炼这种自主创造的过程。 如在教学《海底动物之“家”》这一课时,我们就给学生画出了很多海底动物。在图中,有的动物做了介绍,有的动物没有介绍。那么这些没有介绍的动物什么动物呢?它们究竟是不是海底动物呢?是怎样生活的呢?学生发现了问题,并提了出来。此时,教师就不能对这些问题作平铺直叙的回答,而应启发学生展开创造性思维,自主探究解决这些问题。如提供学生相关资料,让他们查阅,自己回答这些问题。或者让学生上网查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详尽的资料,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创造性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 2.游戏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具有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且还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游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在《黄色通道告诉我》这一课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活动:就是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用手帕蒙住对方的眼睛,让其独自摸索着走走操场,摸摸校园理的树等等。然后请给自己蒙眼睛的小伙伴牵着自己走走。然后两人再交换。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在教学中,看着学生在游戏时表现出忽而兴奋,忽而紧张,忽而神奇的小脸,可以知道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教学中的游戏,富有启发性、创造性、灵活多样,又能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愉快情绪体验,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利器”。试想,若在这节课直接给学生讲要如何帮助盲人,那他们的感受是远远不及这种直接体验来得深的。 3.求知欲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求知欲(即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一种需要或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对学生学习活动最具推动力的因素。在教学《嫁接小尝试》一课后,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要求:“这些水果、鲜花真神奇,我很喜欢它们,我还想学些它们的知识。”这个时候,求知欲在他们身上继续“作怪”,学习的动机在发生变化。在刚开始上这堂课时,学生拥有的是“要我学”这种外在动机,而到课后,它已转变为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的“我要学”这种内在动机。为了解决学生的“课已上完”和“我还想学”的矛盾,我们就安排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现代信息工具的帮助下,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利用因特网,在多种网页中查找嫁接的有关资料,并试着嫁接一些新品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不仅增长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并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 4.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问题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个好的问题,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等教育功能。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能解决问题是有能力的体现,能发现问题同样也是具有能力的体现。经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逻辑过程的多次反复练习,学生会大大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玩中的科学》这一单元时,我们就为学生设计了“不倒翁”为何不倒、有趣的影子游戏和我的发现这样三个活动。其中,在“不倒翁”为何不倒这个活动中,我们通过让学生玩耍不倒翁,使其自己提出“不倒翁为何不倒呢?”这样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拆开不倒翁,发现它的秘密。同样,在“有趣的影子游戏”这个活动中,我们也巧妙地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从问题切入,以问题为“导火线”,自主进行探究学习。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华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综合实践课程论文:药学综合实验课程改革实践 摘要:药学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级应用型药学人才,吉林医药学院在四年制本科生中探索开展药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药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 一、引言 药学是以现代医学、化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究、开发和生产用于治病防病药物的一门科学,涉及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及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学等多门学科[1]。近年来,随着药学行业的飞速发展,药品企业对于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传统的药学教学模式下的实验教学多伴随各自的理论课开设,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已不能满足当代人才培养的需要[2]。面对这一新的变化、新的形势,吉林医药学院从2011年开始对传统的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和药物分析等课程内容进行精选和整合,在药学、药物制剂和临床药学本科学生中开设药学综合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药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基本构建 第一,药学综合实验内容的选择。药学综合实验在实验设计上按照从天然药用植物中开发新药和通过化学合成研发新药两条主线进行。吉林医药学院组织相关课程专家、教授对现有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和反复论证,最终选取“三黄片的制备与质量检查;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鉴定、含量测定及其制剂的制备和质量检查;盐酸小檗碱控释片的制备及释放度的测定”三个实验作为药学综合实验的教学内容。[3]第二,药学综合实验的教学安排。其一,开设时间。由于药学综合实验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要求较高,因此将实验开设在四年制药学专业的第七学期,各门专业课的讲授之后;其二,教学安排。本门课程总学时90学时,三个实验的课时分别为46学时、24学时和20学时,每个实验集中在一周完成。 三、药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实施 第一,预习实验。实验前要求学生进行充分预习,并提交预习报告。以“实验一,三黄片的制备与质量检查”为例,设置的预习问题包括:①为什么叫三黄片,三黄片的作用有哪些?②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③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哪些?片剂中常用辅料由哪些?学生还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教材、文献数据库或网上资料开展进一步的学习。第二,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由于实验周期较长,因此,要求学生在每天的实验结束后及时分析和处理数据,为下一步实验奠定基础。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指导教师主要起监督和辅助作用。第二天实验工作开始之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药学综合实验的教学质量。第三,实验考核。药学综合实验课程的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实验技能两部分,理论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40%,实验技能部分占总成绩的60%,其中,实验操作占40%,预习实验报告占10%,实验报告占10%,主要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对实验室规章制度等进行综合考评。由此可见,在培养过程中侧重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药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实施效果 药学综合实验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习信心。参加这门课程的学生,在后来的面试求职和毕业论文设计中都能很快地进入角色。可以说,药学综合实验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体会及展望 第一,指导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缸水”。由于药学综合实验涉及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指导教师除了要求掌握本学科的相关知识外,还要加强其它学科的学习,并虚心向其它学科的教师请教,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满足教学要求。第二,课前预习是关键。课前预习对实验的正常开展产生很大影响,如果学生没有很好的预习,在操作中就容易出现错误,造成后续的实验无法进行。 六、结束语 总之,通过本课程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将来的考研或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吉林医药学院将把这一教学模式坚持下去,紧跟学科的发展,结合本校实际,不断改革与调整,争取培养更多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应用型药学高级人才。 作者:关皎 朱鹤云 郭淑英 冯波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药学院 综合实践课程论文:小学生综合课程设计实践 【摘要】为了让小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了三个要点: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应考虑学生的素质发展性、应能体现学生学习习惯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设计;探索 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得到真知,从实验中学会研究,从探索中学会学习,从磨砺中培养刚强的意志品质。要上好综合实践这门课,就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际,要体现综合实践课程应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特点。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教师在设计该课程时应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设计的综合实践课应具有一定的弹性 (1)学习目标。综合实践课程作为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不存在预定的结果。而对于某个学生或某一组的目标,则应通过师生间的协作计划来确定。如“了解我国传统的茶文化”,有的小组只了解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茶叶种类有多少;而有的小组不仅了解到了茶叶的种类,而且还了解到各地的饮茶方法和各种各样的茶具;还有几个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还了解到有关茶的典故。同样的主题,虽然达到的目标不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了,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一种体验。 (2)学习内容。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并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而选定的。因此,这种课程必须让学生自己去组织内容并赋予内容某些个人的意义。在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中,综合性的概念居于中心地位,由于学习材料的广泛性,学生可以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例如,有一组学生选择了“水果”这个话题,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有负责水果品种收集,有负责品尝水果味道,有负责描绘水果形状,有负责了解各种水果的营养成分,还有收集各种果汁产品以及生产厂家等。同样的话题,生发出如此丰富的内容,但不管哪一个内容,学生写出的体验文章都比较具体,因为他们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收集,因此素材相当丰富。 (3)学习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是“预习—授课—巩固—作业”。而综合实践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探究内容,并从探究、实践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则应以任何可能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体验和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并能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4)评价方式。评价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任务。自我评价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活动过程。自我评价不仅具有独特的自我功能,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个人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让学生从记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等方面来衡量自己,从知识掌握、学习动力、学习策略、学习能力等方面来评价自己,就可对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不足做到充分的了解。 (5)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在综合实践课的学习中,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应根据学生活动的实际灵活调整和利用时间,同时要给学生以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创新。学生只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才能感悟出知识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2.设计综合实践课应充分考虑学生素质 综合实践课作为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最利于学生开发智力,挖掘潜力,发现特长,培养能力。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课时应有长远的眼光,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一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二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学生要以事实讲话,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品质;三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系统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见解;四要培养学生查询、评价、加工和应用新知识的技能;五要培养学生组织、交际、合作与表达的能力;六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自发地形成一种强烈的公民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应该把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以及过去的经验都纳为课程要素,预先做好准备,设计的实践活动要体现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预定的内容,并且使学生能够持久地参与学习过程。 3.设计综合实践课程应考虑学生学习习惯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学习的内容应尽量做到个性化,要恰当且有意义。如有的教师让学生去调查了解各种各样的茶叶、饮茶方式和风俗以及有关茶的文化;有的教师叫学生去调查学校存在那些浪费能源的现象,并让学生为校园节能出点子,这些内容就比较恰当,并且也具有一定的意义。二是学习的动力应该是出自于内部,而不依赖外部。为了弄清一种茶壶的生产地,学生们会主动去查阅有关资料,主动去采访一些茶坊商人。他们的学习动力是来源于自身要学好综合实践课程,去解决实际问题,而并不是教师的强迫。三是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发展个人潜能和兴趣爱好上,个体间的差异应能得到充分的考虑。如有的学生喜欢动物,教师就可以让他去观察某种动物的生长过程,学习制作某些动物的标本;有些学生擅长烹饪,就让他去研究饮食文化等。四是要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发展学生处理问题的技能上,使他们能充分地应付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碰到问题能查阅资料,能通过调查了解,能与他人合作解决的,都尽量让他们去做,教师不必过多干预。当然,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没有现成的学习材料,因此会给教师的备课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由于课程的顺序和范围没有明确的规定,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内容的学习是肤浅的、不完全准确的,甚至有理解上的错误等。尽管如此,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传统课程的一种补充,对培养会学习、会探究、会合作、会创新的人才还是十分有用的。教师应当避弊扬利,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使综合实践这门课程能够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作者:刘灼培 单位:广州市葵蓬小学 综合实践课程论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研究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要做到设计理念从急功近利的短期目标转到以生为本的高瞻远瞩,主题生成由不切实际的凭空臆想转到源于学情的迫切需要,教学过程从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穷于应付转到兴趣盎然的主动与。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课程活动;设计理念;课程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的载体是活动,旨在让教育回归学生的实践生活。审视当下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急功近利的教学目标、凭空臆想的研究主题和游离于活动之外的实践,都让综合实践活动走向边缘化和虚无化。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无论从教师的设计理念、主题的生成还是整个活动过程的组织指导,都必须要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任何环节的脱节和虚构,都将引发综合实践活动的失败。 一、设计理念应从“急功近利的短期目标”转到“以生为本的高瞻远瞩” 郭元祥博士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它强调超越教材、课堂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延伸,让学生成为一个社会人、自然人。因此,学生的起点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起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高目标和首要任务。有一位教师教授“制作环保酵素”的课程,仅仅为学生准备的广口瓶、秤、红糖等,就塞了满满两个后备箱。上课结束后,在与该教师聊天中,得知她已经在很多学校上过这堂课,而每一次上课,她都要为学生准备满满的两个后备箱物品。问及上课所付出的代价时,这位教师笑着说:每一次上完“制作环保酵素”课,心里都特别高兴。因为,又有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环保酵素,使更多的人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正是这样的一种大爱,才能让综合实践活动贴地行走,真正走进孩子的生活和心灵。有人说:学科课程考量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而综合实践活动课,考量的则是一个教师的良心和胸怀。 二、主题生成应由“不切实际的凭空臆想”转到“源于学情的迫切需要” 郭元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一文中说:如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忽略了学生新经验的获得与形成,其课程价值也就丧失殆尽了。一位教师为孩子选的主题是“设计毕业晚会”。乍一看选题,好像是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但细细体味,这节课根本就没有走进学生的生活,更没有触及学生的心灵。教师在上课开始,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里舞台的布置、灯光的切换、服饰的华丽、舞蹈的专业和各类乐器的配合,与农村孩子的自身水平和见识相差太远。而教师却用这样的引子,鼓励学生也为自己设计一场毕业晚会。明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还要去设计如何做,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不高。而另外一位教师上“布艺的创意”一课,前一天就给学生展示了一些用碎布做成的小花、沙包、茶杯套等。老师说:“这些大家都能做,明天老师就教你们。”第二天正式上课的时候,当孩子们带着碎布、剪刀、针线兴致勃勃地等待老师的时候,这节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紧接着,在大家的期待中,老师引领着孩子们想象、画图、制作,每一步都成了神奇的诱惑,让“布艺的创意”这个主题有了生命力。此外,“布艺的创意”制作材料普通,制作过程简单,让孩子们有“跳一跳就能吃上枣子”的渴望和成就感。所以,这种根植于学生需要之中的主题,无疑更有魅力。 三、教学过程应从“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穷于应付”转到“兴趣盎然的主动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本质上是基于实践的学习,是变传统的结论式学习为过程性学习,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落实到课堂上,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实践真实而又自主地发生。有的教师在综合实践的课堂上,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实际需求来进行。有一位教师为乡村孩子上“生日派对”这堂课时,以一段高质量的视频,把学生带入“也为自己设计一场生日派对”的情境。无奈乡村的孩子对生日派对没有丝毫的概念,这种空中楼阁式的设计无疑让学生很难产生兴趣。所以,当老师让同学们站起来说说这场生日派对该如何设计时,学生反馈给老师的只有沉默。有一位城里老师来为乡下孩子上“走进暴走鞋”一课,他没想到,在城里已经风靡各个家庭的暴走鞋,在农村却还没见踪影。上课刚刚开始,老师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快速地转换了话题:这样的暴走鞋其实是把鞋底换成了一个平板,就是我们常常滑的滑板车,滑板车大家玩过吗?在大家兴奋的“玩过”的答案中,老师和学生们迅速融到了一起。之后,关于滑板车的研究,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了好多有价值的问题。一直到下课,孩子们仍然兴趣盎然地讨论着,策划着。 四、结束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固定教学内容,无固定活动地点,甚至无固定活动时间。这样的“三无”特点,在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多创新和发展空间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综合实践活动无论从教师的设计理念、主题的生成还是整个活动过程的组织指导,都必须从学生中来,回到学生中去。这就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更新观念,“真活动,真体验”,学生才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真成长”。 作者:杨雪梅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木犁小学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通过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类福利保障与服务,达到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社会机制增进社会福利、消除社会弊病、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进步目的应用型学科,其在教学中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较高。高校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承担者,应该注重研究如何加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切实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务能力和技巧。 关键字: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对策研究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因起步较晚,所以在专业程度上与英美等发达国家有一定的距离,我国高校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目前还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 1.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定位为:“学生能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及理论方法、具备较强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人际沟通能力;能有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参与和从事基层社会服务与管理社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而实践教学的途径分别为:理论课程的教学、专业见习和社会实习、撰写毕业论文等。 以笔者所在的安康学院为例,其社会工作专业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等,上课方式一般均由教师主讲或学生试讲评分,在特定时间进行模拟个案或小组活动,在模拟活动结束后,教师在另外挑选案例或就本案例要求学生交上一份活动策划或活动报告,这虽然看上去是在实践教学方面有了一定的倾斜,但教学依然是偏于理论的。此外,尽管学校设立了专门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基地,但是前往基地见习的时间偏少,基本上每学期一次,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天,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无疑是远远不够的。通过调研和总结,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学生对社会工作的认同感不足,对社会工作的相关学习提不起兴趣,实务能力的欠缺和培养阻力都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二是n程的设置缺乏合理性,教学的手段太过单一。操作性和实务性是社会工作的显著特征,要求学生在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实务能力,但目前院校以“填鸭式”的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受到了忽视。 三是实践基地单一、配合力度差、专业见习时间短、实践对理论的检验能力不足。学生在见习时因时间关系只能象征性完成一些任务,对基地的设施进行走马观花式的观赏,并不能接触到实际的案例。在其他机构也是类似见习的方式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长时间得不到检验,显然违背了实习基地让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直接运用到实践中的原则。 四是教学设备不足,实验室建设不足、实际训练得不到保障。目前由于一些院校教学设备缺乏,实验室建设不足,学生只能在教室象征性的模仿案例、想象性的进行活动策划,忽视了案例发展的不可控性。没有条件捕捉模仿过程中的错误使得教师和学生的反思变得异常艰难。 五是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实务经验和教学经验对教学的影响非常大。但很多教师在实务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不论在授课和实训方面都影响了学生的能力发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我们有必要思考和研究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相关对策,目前可以总结如下: 首先是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改进。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注意教材的选择和教学时间统筹。社会工作专业对从业者的要求具有全面性,单一领域的专业方法并不能满足需求,应对教学课程进行目标化和规范化管理,例如在学生大一时以基础理论课程为主,大二时以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的操作训练为主,大三时以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为主,而大四时应以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为主,做到层层递进,全面发展。 其次是建设实验室和增加实训基地。台湾学者曾华源认为标准的实践机构和基地应具备下面几种条件:“信奉社会工作的的专业价值观和伦理观;有合格的工作员为学生的实践做督导;工作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与社会工作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有一定的硬件设备基础;机构运行状况良好;机构有让学生进入实践的医院等”。有鉴于此,高校在建立实训基地应该从地域、数量、和类型三方面选择,比如:行政型的民政部、院舍型福利院、社区服务型街道办事处等;社会工作服务型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救助站、戒毒所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具有相当的必要性,社会工作实验室分为小组工作区、个案工作区、多媒体教室兼工作区、控制区四个区域。学生和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室独立或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多种社会工作实务服务项目,如残疾人士的康复工作、社区禁毒工作、社区老人照顾活动、学生成长小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等,促进学生操作能力和实务能力的增长,促进教师教学的反思。 最后是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的实践教学督导,这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和灵魂所在。督导的设置不应局限于专业教师,还可以是实践基地的负责人或工作人员,其长期身处一线,具有相当的经验可供学生参考。例如可以为学生建立“双督导制”,即教师和实习地负责人共同辅导学生开展实习,这可以有效弥补教师在实务能力方面的经验欠缺。 社会工会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在我国仍属起步阶段,但是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已经形成共识,那就是本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实务能力的重视和培养,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提高,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实务能力的培养定会不断向前迈进。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以循证实践理念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摘 要:循证社会工作(Evidence-based Social Work, EBSW)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实践思想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以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理念,其本质为循证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EBP),诞生于“循证医学”。以循证实践理念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未来的主流方向。 关键词:教改;社会工作;循证实践 循证实践(EBP)模式是最好的证据、客户的价值观和期望、社工专业知识三者的组合,可以为社会工作提供决策,拥有一套完整的组织实施模型,并能够对实施效果及时跟踪有效评价。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建立以Corchrane协作网和Campbell合作网为支持的科研智库系统,从原始证据的生产到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再到证据的推广、转化和执行、反馈的一套系统流程,实现了以实践为核心的研究和决策体系,在社会工作教育领域应用广泛,收录了大量社会工作的证据,被誉为将社会工作教育科学化、标准化的重要工具。2000年,以美国著名循证实践家、思想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Donald Campbell的姓氏命名的Campbell协作网正式成立,致力于生产、保存和传播社会学相关干预措施效果的系统评价,为司法、教育、人口与社会政策等领域提供证据支持。Campbell循证数据库的相关标准也被公认为是将实证数据证据化的最佳资源之一。Campbell协作网作为重要的国际协作性研究组织,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在美国、英国、挪威、芬兰等发达国家已建立了成熟的循证实践研究所,为各国的教育部、卫生部和社会福利部门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特别在美国政府社会政策领域的决策中得到了应有。因为循证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透明性,常常被研究者作为首选的研究方法。Campbell协作网首任联合主席、南加州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副院长Haluk Soydan教授热衷于循证实践方法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已于2011年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合作建立了收集医学、心理学和卫生学证据的智库,同时,计划与中国某大学合作推广收集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相关证据的Campbell中国智库。 在我国,基于循证实践理念的社会工作研究主要以南加州大学和兰州大学的CCET教育与实践平台为主(Chinese Clearinghouse for Evidence Translation in Child Aging Health,具体可参见网站:),为CCET平台将来成功转化为Campbell中国智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发展: CCET对决策者而言:(1)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做出决策支持,资助有能力且提供已经被证明有效的社会服务机构。(2)从研究项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评价,为政府决策是否继续资助相关研究项目提供依据。 对于研究者而言:(1)开展循证社会工作研究和干预项目培训及课程开发,培训的课程有:社会工作干预研究方法培训、系统评价在社会工作研究中的应用(Campbell系统评价撰写方法)。(2)参考儿童及老年人健康循证证据,联合当地健康服务机构,开展基于人群问题的干预性研究。(3)应用研究的报告规范和评价标准提高研究质量。 各高校依托CCET,搭建循证社会工作教育平台,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改革和发展。就基础项目而言,需要国内高校教师作为美国Campbell循证社会工作智库平台的推广人和培训师之一,在全国各地举行循证社会工作研究方法高级研修班,同时与合作单位一起推进CCET平台的建设。就发展层面而言,一方面是人力资源建设,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掘对以证据被本社会工作感兴趣和有这方面学术理想的人选,建立2~3人师资队伍和10~15人的社会工作学生协会。另一方面是科研成果积累,编译国外相关书籍。就学术地位而言,依托CCET平台建立Campbell中国智库,可邀请来自美国、台湾、香港、人大、北大及南京大学等地的社会工作专家组成学术专业委员会,组建一个全国性的社会工作研究平台,甚至是一个国际社会工作对话的学术平台,并在全国各地选择一些高校作为片区的负责分支机构。就实施层面而言,教改项目内容包括数据采集与分析实训室、社会调查模拟实训室、社会工作证据室、社会工作实训与应用实验室等四大模块。数据采集与分析实训室通过建设安装SPSS、STATA、社工个案工作管理软件、EBP社工工作软件、社会工作案主身心测评软件等专业软件系统的多媒体机房及电话访问系统(CATI),提供文献检索、民意调查、社会舆论调查和数据处理等专业技能训练;社会调查模拟实训室通过提供社会调查仿真场景,提供问卷调查、个案访谈、集体访谈等社会研究方法的模拟训练;社会工作实训室通过建设个案工作室、小组工作室、社区工作室,为社会工作实验教学与专业实习、社会工作者和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系统的社会工作服务技能实训;社会心理应用实验室通过感知觉体验、个人成长与职业规划指导、团体辅导、人际训练与专业测评,促进自我了解,提高社会工作实践能力。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伯顿“二分法”在中国社区社会工作实践中的运用 摘要:在中国,社区除了是居民“共同体”之外,还是基层行政组织单位。社区行政组织既是传统社区社会工作的实施者,又是新时期社区社会工作的对象。因此,西方先进国家的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很难直接用于指导中国的社工实务。伯顿(Batten)“二分法”就是因为中西社区存在不同的特性,需要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有甄别、有区分的加以利用。 关键词:伯顿“二分法” 社区治理 社区社会工作 一、社区社会工作理论之伯顿“二分法” 社区社会工作的实务理论是关于社区社会工作基本原则、工作方法的理论,它包括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对社区社会问题的假设、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手法等内容。社会工作理论家们在讨论社区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时总结了不少理论模式,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社区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常用的实务理论主要有伯顿(Batten)的二分法、罗夫曼(Rothman)的三分法和泰勒与罗伯茨(Taylor Roberts)的五分法。本研究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验证了伯顿“二分法”这一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在X社区环境治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伯顿“二分法”(Batten,1967)是指通过直接干预和非直接干预的方法开展社区社会工作。直接干预法是指由社区工作人员直接去界定社区的问题、满足社区需要;直接教导、协助社区居民设法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干预法的基本前提是社区社会工作者对社区问题有充分了解,所提出的目标切合实际,所采取的方法是最有效的。非直接干预法是指在社区工作者的协助下,社区居民认识和发掘自己的潜能,自主决定事情的缓急,自主解决问题,满足社区需要;共同寻找需要的资源和支持,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社区居民行动的过程中,社区社会工作者只起到协助和辅助的作用,工作者提供资料、联络其他组织和团体、对居民的方案提出修改建议等,并不直接干预社区问题的解决。 比较两种方法可以发现,直接干预法的最大特点是高效率。诊断社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速度快,但是缺乏民主。非直接干预法的优点是民主合作性强,但工作效率低,需要把很多时间和精力用在讨论、协商的过程中。在西方社会,社区社会工作开展的主体是社区居民,所以伯顿的这两种工作方法被认为是相对立的,或者说需要分阶段方能结合使用。 在中国社会情景之下,这两种工作方法是存在并用的可能性的。首先,中国城市社区是自上而下建构起来的,是实施城市基层行政管理和社会控制的社会治理单元,社区主体组织(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在社区工作中发挥着领导核心的作用(徐延辉、龚紫钰,2014)。其次,中国物业行业尚未形成统一的服务标准,社区的类型以及物业公司之间的差异都会使物业在社区中的服务效果有所不同。那么,可以通过直接干预社区主体组织和物业公司,与其共同诊断社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同时对社区居民采取间接干预的方法,促成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发挥其参与者、监督者的角色。这样既可以发挥直接干预工作方法的效率性,又可以体现社区工作的民主性,不乏为探讨中国本土社区社会工作的方法的重要尝试。 二、南京市X社区环境问题与社区工作关系分析 (一)社区环境问题分析 X社区收容了南京市13个区人均住房面积在8平方米以下的贫困家庭,社区人口中60%以上为低保户,60岁以上人口超过社区总人口的半数以上。近些年,在房地产市场交易的作用之下,社区的居民结构发生了变化,另外,在该社区租住房屋的外地流动人口也在不断增加,目前,该社区居住人口已经超过2万人。由于X社区的环境、卫生等问题凸显,2015年9月,社区通过招募专业的社工机构入驻社区,开展社区环境治理工作,这也是该实务研究在X社区开展的契机所在。通过对X社区引入专业社工机构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研究发现,社工机构介入之前X社区的环境问题表现在: 第一,从社区的外观来看。社区内车辆停放无序,主干道车辆通行困难,尤其超市、菜场、商铺的周边常常堵塞;垃圾随意堆积、丢掷现象严重;公共设施毁坏严重,如照明灯、防盗门、防护栏等多数被毁损;公共空间滥用现象严重,如楼道、房前屋后私物堆放;毁绿栽种、毁绿造停车场等问题普遍;宠物随地便溺、普遍撒养危害安全现象;另外,菜场、公共厕所等地气味异常难闻,卫生状况堪忧。 第二,从社区的内部关系来看。(1)居委会方面认为:物业公司未尽责是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保洁人员数量少、年龄大、工作效率低,其他社区环境维护工作不及时、不到位,拖沓现象严重;另外,居民素质普遍低下,人口结构不合理。(2)物业公司方面认为:X社区的物业费为本市最低,而且很多居民拒绝缴纳物业费,因此没有足够经费雇佣更多员工提供较好的社区服务;居民素质差,表现为生活习惯差、公共环境维护意识薄弱;居委会惯常独裁治理,把一切责任归于物业公司。(3)居民方面认为:居委会管理不当;物业公司未尽责;居民自身素质差。 总之,居委会、物业、居民三方就社区环境问题的成因表现为互相否定,值得关注的是居民不但否定居委会和物业公司,也否定了居民自身,也就是说X社区居民对该社区评价很低,严重缺乏社区归属感。基于以上,可以对X社区的环境问题做一假设,即“不良的社区工作关系是X社区环境问题持续存在的重要原因”,后文将要对这一假设进行推理证实。 (二)社区工作关系分析 经过以下分析可以发现,X社区的居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作为社区环境问题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表面虽相互指责、相互推卸责任,其实他们之间同时也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 (1)在中国情境下,居委会在社区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整个问题当中居委会的压力最大,利益受损情况严重。作为基层行政组织,X社区居委会未能对社区问题进行妥善治理,势必影响居委会的绩效和在社区的公信力。 (2)物业公司以居民素质差、居委会管理不当以及物业费低且不能足额收缴等为由推卸责任,逻辑上看似合理。但是经过查证,该小区作为福利安置社区,南京市政府对X物业公司有物业费“保底”的补贴政策。所以物业公司在X社区的工作虽然存在难度,但是仍然是“有利可图”的。 (3)居民是直接受社区环境问题困扰和影响的一方。在X社区这样特殊的安置社区,传统的“领导与群众”式的社区关系较为明显。居民遇到切身利益受损的状况,不论巨细,首先要到居委会去找“领导”,然后再去物业公司那里“闹”。同时,居民虽然也认为大多数居民的素质较差,可是闹归闹,如何改善社区环境仍然要依靠居委会和物业。 三、社区社会工作关系的建立与伯顿“二分法” 良好的社区社会工作关系非常重要,社区工作关系的建立与协调与个案工作或小组工作相比要相对复杂。社会工作者不得不分别与多方建立工作关系,并在他们之间进行协商和调节,进而为实现共同利益目标搭建协作平台。本研究所涉及社区社会工作关系的建立有两层意义:第一,社工分别与社区环境问题的利益相关者建立工作关系;第二,在社工的协调与调节之下,X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居民建立了相互协作的工作关系。虽然伯顿的“二分法”即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的工作方法一般用于社会工作实务的介入实施阶段,但是就X社区的案例来说,社区工作关系的建立阶段不可避免地需要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直接或间接干预。这与在中国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社工机构作为第三方介入解决社区问题的认知程度有很大关系。与各方建立工作关系的过程充分证明:建立社区工作关系阶段与介入实施阶段的区分不是非常明显,在建立社区工作关系阶段便需要区分使用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的方法。 依据伯顿“二分法”,基于已经对X社区的环境问题有较为全面和充分的了解,并对X社区环境问题的利益相关者与利益制衡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可以针对责任程度和压力较大的居委会、物业公司采用直接干预的工作方法。直接干预的工作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居委会与物业公司之间较强的利益制衡关系和缓解矛盾的需求,如果居委会与物业公司达成协作关系,其对社区环境的治理效果会比较明显,而且能够增强其共同协作解决其他社区问题的信心。对于社区居民来说,认为采取间接干预的工作方法更加有效。原因在于,如采取直接干预的方法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另外,间接干预的工作方法可以通过倡导和宣传促成居民形成代表,自主参与到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的工作机制当中,进而增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与社区归属意识。在与居民建立工作关系的过程,社工侧重于引导居民如何以有效的方法和方案与居委会、物业公司进行沟通与协作,使居民代表以独立的一方加入到三方协作工作关系当中。具体的实施办法如图2所示。 既然确定不良的社区工作关系是X社区环境问题持续存在的重要原因,那么社区工作为第三方,分别向三方利益相关者澄清协助解决社区环境问题的立场,帮助各方分析在社区环境问题中的职责与角色。社工能够为三方提供的协助内容有:(1)帮助三方关于社区环境问题进行沟通与调节,缓解之间的矛盾与纠纷,协助建立三方协作工作机制;(2)协助居委会理清社区环境问题的具体成因,共同制定治理方案;(3)促进物业公司与居委会和居民之间的沟通,主动接受居委会与居民监督;(4)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治理,指导居民招募成立社区环境治理的志愿者组织。 社工在与各方建立工作关系的过程中,参考利益相关者理论(Ansoft,1965;Freeman,1984;Mitchell.et,1997),尤其强调各方达成“改善社区环境”这一共同利益目标与达成他们各自根本利益目标之间的关系。即,只有通过协作,居委会才能实现其管理的良好效果,物业才能实现其企业的利润、居民才能实现获得较好社区服务并拥有较好社区生活环境的利益目标。社工在介入X社区环境治理工作中,成功运用了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分析,并依据该理论澄清三方利益制衡点协调社区工作关系,为居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三方共同改善社区环境构建了良好的工作机制。目前X社区的经验已经被作为社区工作的成功模式在其他社区进行试用与推广。 另一方面,实践证明了伯顿的“二分法”不仅可以用于社会工作开展的介入阶段,也可以用于社会工作关系的建立阶段。此外,“二分法”在中国社会社区管理模式的背景下,与其理论的内涵并非完全一致。伯顿“二分法”社区工作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居民为社区工作主体的背景,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的方法不能并用。而在中国情境下,以X社区为例的社区工作主体不一定只是社区居民,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行政组织,往往成为社区工作的主体,而在社区环境问题上,物业公司也是主体之一。所以在中国社区工作中,伯顿“二分法”的理念虽然可以借鉴和参考,由于其“二分法”针对的主体不同,所以可以针对不同的主体同时采用不同的干预方式。 四、结论与思考 研究表明,开展社区社会工作除了需要适切的理论支持外,还需要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社工在作为第三方介入X社区环境工作的过程中,基于对社区环境问题的了解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制衡关系的分析,依据伯顿的“二分法”分别对居委会和物业公司采用了直接干预方法、对社区居民采取了间接干预的工作方法,在关注介入效果和效率的同时,充分顾及社区社会工作,重视社区民主和居民参与的专业理念。在西方社会情境下,社区社会工作对象的主体多为居民,所以伯顿的“二分法”认为,一般不可能对同一主体同时使用两种干预方法。但是在中国社会情景下,由于存在基层社区组织的主导性作用、物业行业服务标准的不一致性等因素,为针对不同工作对象同时使用“二分法”提供了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可谓是探索本土社区社会工作方法的一次有益尝试。因为中西方社区存在不同的特性,在参考西方社区社工理论指导中国的社区社工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有甄别、有区分地加以利用。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实践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实践考察认为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成长教育既是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社会工作者在挖掘青少年真正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青少年自身的生理机能及心理特点;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态度比技巧更为重要;社会工作者应综合采用案例分析、活动体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介入等,为青少年提供多层次、广范围、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社会工作;青少年;实践 基金项目:此论文系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尤文静(1978―),女,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一、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实践调研 1.背景介绍 内蒙古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3年7月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建立了分中心,成立以来对辖区青少年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分析社区青少年基本情况和建议,评估其需求。通过补位传统教育,运用个案辅导、小组工作、社区发展等手法,开展了体验式学习、潜能开发、家庭亲子教育、人生规划指引等有别于传统教育方式的关护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成效显著。 2.调查目的 通过对辖区内青少年的发展水平、身心健康、学习情况、人际态度和家庭状况等方面的调查了解,较客观地掌握青少年的实际情况,使社会工作者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契合需求的服务。 3.调查方式 调查分为访谈式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访谈式问卷调查主要由社会工作者按照问卷内容对调查对象进行转述解释,并按照其意思填写。访谈是拟订访谈提纲,随机抽取服务对象进行深入交流,以便获得更全面的信息,确保所得到的信息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社会工作者深入9个社区,对260名青少年进行了访谈式调查,其中男性占48%,女性占52%,本次调查青少年群体年龄段分布为13~15岁。 二、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实践依据 通过对访谈式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青少年在自我保护、个人健康方面存在普遍性问题,特别是留守青少年的表现更为强烈。 1.青少年成长教育问题呈现多元化 (1)学习压力大。 尽管教育部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一直困扰着广大青少年,加之父母的过高期望,使他们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造成青少年学生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神经衰弱、注意力分散等多种症状的出现,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考试焦虑。 (2)亲子间交流障碍。 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易产生矛盾。随着青少年成长中独立意识增强,他们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什么事情都替子女包办,子女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产生了思想上的矛盾冲突。还有的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子女谈心,仅是定下严格的规定来限制子女的人身自由,这些都使矛盾更加尖锐。 (3)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众所周知,网瘾已经成为一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病症,它被称为“电子海洛因”,对于自我控制能力较低的孩子来说危害极大。青少年过度迷恋网络会出现厌学等现象,甚至陷入虚幻的网络中不与外界接触,使网络真的成为“逃不出的网”。 (4)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只要求他们搞好学习,不让他们承担家务,久而久之,子女养成了懒惰的习惯,自理能力变差,一旦离开父母,他们就会觉得生活处处充满困难。 2.青少年安全自护教育存在隐患 (1)未能形成青少年安全自护教育体系。 访谈调研结果显示,到目前为止,系统接受过安全自护方面教育的青少年不到10%。大部分青少年接受到的安全自护知识是零散的、非系统式的,使青少年在面对危险时无法做出积极、正确的反应。社会工作者在系统地组织学生做小组活动时,以专家指导和现场模拟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们将所学的安全自护知识和能力及时付诸实践,有助于学生掌握安全自护知识,形成自救能力。 (2)青少年掌握安全自护知识及能力差异较大。 青少年之间由于个体及环境的差异,掌握的安全自护知识及能力差异较大。自学能力强,愿意主动从外界吸收信息的青少年能更好地掌握安全自护知识。实践调查显示:经历过逃生演习的青少年比未经历过演习的青少年掌握的安全自护知识多。然而,绝大部分的青少年没有机会参加灾难模拟演习,也没有专业的队伍对其进行素质拓展和安全自护教育的引导。 (3)青少年未能形成安全自护习惯及本能。 安全自护知识访谈中获得高分的青少年在面对面征询中承认:他们曾有过明知不对却仍去做的行为经历,如违规横穿马路。同时90%的青少年在访谈中提到如遇到灾害发生时会惊慌失措,奔逃中完全忘记自护要点。因此,要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安全自护习惯及本能,非一朝一夕之功。 3.留守青少年社会问题多样化 (1)心理健康方面。 留守青少年缺少与父母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往往无暇顾及他们的心理情绪变化,这对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非常不利,常常引发种种负向心理情绪,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等,长此以往会导致心理病症的出现。 (2)学习生活方面。 留守青少年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不足,学习自觉性和自律性较差,甚至出现厌学和逃课的倾向。由于留守青少年的学习一般由间接监护人辅导和监护,而学校对这部分群体关注度不够,教师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其管理与教育,致使留守青少年生活中不够自信。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以系统观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 摘 要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具有强烈实践性的专业,其实践的展开成效直接影响到该专业所培养人才的社会可用性。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存在着实践设置不合理、实践过程缺乏控制、实践结果质量偏低等问题,需要以管理学的系统观对实践安排进行系统设计、对实践的过程进行系统控制、对实践结果进行系统评估等。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实践 系统观 社会工作专业源于西方,是一门以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和解决社会问题为主要宗旨的具有利他主义倾向的学科,它以专业的科学知识为指导,运用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开展助人服务活动,在西方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社会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需求日趋强烈,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升,迫切需要更加专业的高素质社会工作者进入社会,那么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高校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教育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水平就成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1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重要意义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其实践教学的高水平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起源于社会实践的专业。从社会工作专业在西方社会的起源来看,它出现于英国工业革命以及工业革命之后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圈地运动产生了大量失去土地的无业游民,进入城市的人们面临着贫困、犯罪等问题,城市化的加速又带来了如养老、医疗、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原有的教会和个人慈善行为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一些社会有识之士开始尝试用新的理念和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的努力推动了现代社会工作的产生,可见,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就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回应,具有浓厚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色彩。 (2)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实践对其的重要性。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助人的服务活动,其职业性表现非常突出,它需要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在具体情境中改变案主及其环境状态的能力,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就是要培养能在劳动、社会保障、民政、卫生、教育、司法、文化等政府部门,工会、妇联、残联、共青团等社会团体以及非营利组织等社会福利机构中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和管理工作方面的职业型人才,这就要求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一毕业就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这又决定了其学习过程中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3)社会工作实践是社会工作教学的重要部分。同所有的专业一样,高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也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门,其中实践过程是学生内化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深刻领悟理论知识并加以运用的最主要途径,通过实践,学生将课堂知识与具体案例相结合,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既是理论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拓展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过程,因此必不可少。 可见,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必须做好专业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但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教育中,其实践环节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阻碍了该专业的健康发展。 2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 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设置不合理 国内的社会工作专业起步晚,很多大学甚至是最近几年才设立这个专业,很多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设置上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如当前很多学校在安排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方面,形式仍然比较传统,多集中于大四进行,而在前三年的实践安排很少(大学前三年的实践仅以短时间的认识实践为主),这种安排导致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脱节,且学生在大四的时间,考研和找工作的压力都较大,很多学生对专业实践只是应付了事,极大地影响了实践学习的效果。 2.2 过程:社会工作实践的控制不足 首先从实践机构来讲,在很多西方国家,社会工作专业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社会中可供实践的机构都非常专业,对于指导学生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全面的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技能,如这些机构中都建立了完善的督导制度,学生可得到经验丰富的督导员的全程指导,能够很快地增长专业实践技能,但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过程中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督导制度,实践机构往往对整个过程缺乏有效控制;其次,从学生外出实践的派出者――高校来讲,很多高校对外出进行实践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过程和具体情况不够关心,且不加控制,只要可以找到实践单位,都默许派出,教师也缺乏实时督导,实践的效果也就无法保障。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学校社会工作的入场困境与实践策略 摘 要: 在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当前阶段,学校社会工作普遍面临角色地位边缘化、专业作用遭受质疑、实践权力缺乏等入场困境。运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对这些困境作出进一步解释,可以发现:在学校社会工作实践场域中,由于占据不同位置的主体对社会工作的功效存在争议、专业惯习与本土实践场域之间“水土不服”以及不对等的权力关系所造成的诸多制约等原因,学校社会工作者只能在满足校方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服务探索。这不仅有其结构性制约方面的因素,还与社会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对本土实践智慧和在地文化因素的忽视有关。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能够为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学校社会工作;入场困境;场域 21世纪以来,我国学校社会工作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探索性发展。2002年5月,在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浦东38所学校开始试行“一校一社工”制度,由学校教职人员承担社会工作者的身份与职责,并将学校社工纳入到德育工作体系中。[1]深圳市自2007年在“1+7”文件的推动下也开始试点探索不同于上海的驻校社会工作发展模式,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派驻一名社会工作者进入学校开展工作。[2]然而,无论是上海的内生型发展模式还是深圳的派驻型发展模式,学校社会工作都面临着一系列的入场困境,制约了社会工作专业效用的发挥。本研究主要是运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对学校社会工作者进入到学校系统后遭遇到的困境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一、学校社会工作的入场困境 当前,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出现了学业负担过重、人际交往日趋淡薄、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而学校社会工作者则可以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巧,同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心理咨询师等人员一起,为学生提供一种有利于学习的环境与条件,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学校社会工作并非取学校教育而代之,相反却是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功能拓展,是创新学校现有工作体制以及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和确保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3-5]西方国家以及我国港台地区的经验也表明,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在预防、补救青少年问题和促进青少年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内地学校社会工作者在进入到自成体系的学校教育系统开展服务时,却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角色模糊不清,地位边缘化 虽然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内地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许多地区也已经开启了学校社会工作实务的探索,但是社会工作并未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他们对于“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是做什么的”等问题仍然没有明确的认识。这就导致学校社会工作者处于何种角色地位,是在他们进入到学校后才被赋予的,取决于他们在学校中所承担的工作与所发挥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学校社会工作者会被安排承担德育处、团委的学生工作或者教务和后勤等行政性工作,扮演与专业角色相冲突的其他工作角色。[6]社会工作者角色的模糊不清,不仅使校方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存在认知上的偏差,还造成了社会工作者与学校原有体系中的德育老师、心理咨询老师之间的角色混淆,面临着是否属于重复设置、是否会取而代之等尴尬境地。[7]此外,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社区、学校老师以及学生与家长等不同主体对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并不一致,他们对此都有着各自的认知与期待。[8]而在实践中,学校社会工作者所面临的角色冲突、角色混淆以及角色定位不统一等困境,又进一步导致他们在学校系统中处于边缘地位,即学校并未将其视作学校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难以融入学校原有的圈子;甚至有的学校还会认为社会工作者只能作为学校原有教师的帮手,配合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专业作用无法发挥,专业性遭受质疑 学校社会工作实务在我国内地起步较晚,社会工作者基本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其自身具备的专业技能水平难以满足广大中小学生日益发展的需求。[9]与此同时,学校的主体工作是教育教学,“应试教育、升学为本”是当前教育体制与教育模式饱受诟病却又难以改变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抓教学、抓分数、抓考试、抓升学自然就构成了校园生活的主流,而对于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否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是否善于与人共处等深层次发展内涵,学校则无暇给予更多关注。[10]而学校社会工作旨在减少管理、增加服务,锻炼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交往能力等,以刺激学生自我潜能的发挥。[11]两者在工作重心上的差别势必导致社会工作者难以进入学校工作中的重点领域,其专业作用的发挥也会受到限制。在实践中,他们往往从较为容易开展服务的领域入手,服务形式也多限于简单欢快的活动。这虽然有利于拉近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打开社会工作服务的局面;但是,游戏化、表面化、轻松化的活动形式难以体现服务的专业性,造成服务对象及相关群体对社会工作的负面认知。而且,在面对一些较为棘手的问题,如学生矛盾、学生自杀,或者因学生伤亡引起的家属与校方冲突时,又常常由于专业技能不足及相关制度的限制,使社会工作者介入其中的效果难以得到凸显。 (三)实践资源难以获取,自主性缺乏 资源的整合与运用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工作的重要过程与技术,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有赖于各种类型的资源。然而,学校社会工作实践的推进却在资源获取上受到了多种制约,其资源匮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获得服务对象与服务时间方面,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必须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这将不可避免地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而学校又有着沉重的教学任务,不会轻易地让渡时间给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服务。同时,学校的教学时间安排里都有寒暑假,社会工作者作为机构员工却不可能同时放假;而如果他们在假期内依然召集学生开展活动,则不仅需要获得校方同意,还必须负责学生的安全问题。其次,在获得活动场地与其他物质资源方面,社会工作者作为独自面对学校教育系统的个体,常常面临着难以调度场地、物资、经费等资源的困难;当他们在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借用学校的场地与物资时,“寄人篱下”和“欠人情”等负面心理愈加严重,使得他们感觉无力与学校系统抗衡,被迫接受学校方面行政性事务的安排。最后,在获得实践的自主性方面,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的时间、场地、方案和经费预算等都需要事先通过校方的审核;然而,由于校方的观念不同,就可能导致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自主性受损。 二、从场域理论看学校社会工作入场困境的生成逻辑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是其反思社会学的重要分析模式,该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即为场域、惯习和资本。[12]借鉴其核心概念,构成了分析学校社会工作者在提供专业服务过程中所遭遇困境及其成因的概念工具。 (一)场域的空间性与学校社会工作入场困境的生成 场域作为行动者的“实践空间”,布迪厄将其定义为“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构型”[12]。这表明,场域首先是一个空间概念,不同主体对空间中任何事物的看法,都是植根于他在空间中的位置。在我国内地,社会工作进入学校场域是政府应对转型时期新的社会问题而快速、强力推动的结果。快速,意味着学校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并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是一项空降的制度安排;强力,则意味着学校社会工作实务的推进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忽视了校方的意愿,在被动接受的情况下他们并不能及时对自上而下强势进入的社会工作形成全面的认识。同时,布迪厄还指出,“每个场域都是具备一定自主性和规定性的客观关系空间,能够发挥相应的制约作用。” [13]学校空间作为一个独立自主、拥有自身规范性的场域,占据不同位置和资本的主体,往往会为了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或者实现自身的利益而展开对社会工作介入及其实践效用的争议;他们都希望社会工作者能为己所用,或者按照自己的利益需求和工作要求来开展相关工作。 (二)场域的时间性与学校社会工作入场困境的生成 场域的时间性是对场域的历时性分析,在布迪厄的理论框架内,正是“惯习”使得不同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成为可能。所谓惯习,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结构长期内在化的结果,尤其是特定社会中教育制度在个人意识中积淀下来的生存经验,从而形成稳固持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14]据此,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惯习主要是指他们在个人成长经历尤其是接受专业教育或培训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对象和实践环境等的知觉与评价,以及由此指导下的实践行动。然而,我国社会工作者所面临的本土实践场域与他们所接受的专业教育之间却存在着很大差别:一方面,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本身就存在很多不可跨越的鸿沟,[15]尤其是在我国内地,社会工作教学内容缺乏对本土实践经验的总结,教育与实践成为两个分割的领域;[16]另一方面,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与学校原有教育体制的核心追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惯习与新的场域遭遇,新的场域与惯习最初被内化的环境之间的“配套”程度,决定了惯习能否顺利适应现实环境。[17]因此,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往往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他们心中有着与现实相冲突的关于“何为专业”的情怀,期待所学专业知识与理论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但是,当他们在面对复杂的学校系统时,专业惯习与实践场域之间出现严重“脱节”,使得他们在专业教育中所形成的对社会工作的期望难以实现。 (三)场域的内部权力关系与学校社会工作入场困境的生成 布迪厄认为,资本是一种生成性的劳动,并以物质化和身体化的形式积累下来,主要可以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形态。[18]这三种资本形成了学校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场域中赖以凭借的资源,从这个角度来看,拥有资本的总量以及运用资本进行再生产能力的不足造成了社会工作者在实践场域中处于弱势地位。而“一种资本总是在既定的具体场域中灵验有效,既是斗争的武器,又是争夺的关键,使它的所有者能够在所考察的场域中对他人施加权力。” [12]具体到学校社会工作实践场域,政府在其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专业社会工作不仅是政府创新社会治理的一种新的方式与手段,其在我国能够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政府在资金、资源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因此,权力场域从纵向上对社会工作者的实践行为产生着各种影响,例如,政府在对服务效果量化强调以及期待在短期内看到显著改变等方面具有充分的话语权,这直接影响到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及其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选择。而校方主体在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场域中占据着“守门员”的地位,他们的认可与支持成为专业服务顺利开展的前提。[19]学校社会工作者要独自一个人面对学校系统内的所有组织部门,通过与学校领导、老师搞好关系获得开展服务的许可令,制度化的社会资本积累尚未形成;同时还面临着专业知识与技能不充分的自我怀疑,文化资本的“缺场”现象也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这使得社会工作者容易被行政化,被迫接受学校方面行政性事务的安排;行政影响渗透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过程之中,导致服务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应对学生个人的问题层面,对环境和结构层面所进行的干预并不常见。 三、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21世纪以来,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有了鼓舞人心的发展,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和社会工作制度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学校社会工作所遭遇的入场困境却表明,我国社会工作者普遍面临着具体的专业实践场域中结构与资源的限制,需要想办法获得掌握外在资源和话语权的相关利益群体的认可与支持;同时,社会工作者通过专业教育或培训累积内化而成的专业惯习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实践行为,他们需要努力地对自身专业惯习进行调适以使之符合现实工作所需。在双重作用的限制之下,社会工作者既没有完全自主的实践空间,也不具备足够的能力进行专业服务上的探索;这些都阻碍了他们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取得更多的成效。专业社会工作的服务成效和作用发挥成为摆在社会工作者面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限制之下,学校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帮助学校解决“重注生”(重点关注学生)的辅导工作、筹备和主持大型晚会等展示个人能力的策略,或者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协助班主任将班会课、考前减压等教学任务做得有特色、有效果,以此在完成学校教学任务、满足教育发展需求的同时添加理念、方法与技巧等专业元素,致力于寻求校方需求与专业服务目标之间的结合点,获得更广泛的实践权和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关系。这一实践策略不同于排斥学校体系一切工作要求的盲目构造专业壁垒,也不同于在日常经验、传统方法与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之间出现张力时选择原有工作方式的本土社会工作实务方式,[20]更不同于完全缺乏专业自主性和专业追求的“被行政化”;而是在我国社会工作仍然处于专业弱自主嵌入的背景下,获得广泛认可和拓展专业服务空间的有效途径,这恰恰是社会工作者的策略性调适。 (二)讨论 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本土实践场域中普遍遭遇入场困境,社会工作的专业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既有体制结构的制约因素,也与我国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形态密切相关,对此我们可以作出进一步的探讨。 1.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结构制约问题 在我国,由于文化背景与社会体制的特殊性,社会工作者除了提供直接服务,还经常需要处理与用人单位领导之间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行政性工作及相应的关系处理往往占据了社会工作者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他们需要懂得如何获取关键人物的认可,从而进一步取得更为广泛的专业实践空间。这表明,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的发展虽然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但这种支持主要还是停留在宏观方面,其他相关配套制度的支持相对较少;这种发展现状并不利于社会工作者在实践场域中相对位置的提升和相关资本的积累,限制了社会工作专业作用的发挥。因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而言,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配套制度,在社会工作实践场域中争取政府与社会工作机构或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清晰界定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以及社会工作服务的方式和功能,并在具体服务过程中增加伙伴关系的支持、减少行政管理层面的限制。 2.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对本土实践智慧的忽视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性不够、实务技能不强,但同时他们又都对自己有一定的专业要求,因此,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往往容易出现生搬硬套西方专业理论的问题,缺乏基于服务对象问题本身的反思。此外,学校社会工作者需要独自应对自成体系的学校教育系统,他们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处理与校领导、老师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行政性工作对于专业服务的顺利开展非常关键,却是产生于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无法应对的。因此,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过程中由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以及本土性社会工作理论缺乏所导致的“反理论”倾向[21]非常明显;社会工作者并不知道如何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工作的开展,服务的提供相应地也就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和支撑。因此,只有对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与提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我国现实的本土理论和服务模式,才能够减小专业教育场域与社会工作实践场域之间的差异,增进专业理论知识在本土现实处境中的适应性。 3.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对文化因素的忽视 对于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而言,学校社会工作者嵌入到学校系统复杂的组织架构中,与现有学生工作体制协调共存,需要其自身能够回应本土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以及学校背景所提出的需求。[22]然而,我国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实践却由于专业教育过程中对理论运用有主观上的强调,并且专业实践过程中对理论运用有客观上的要求,因此过于信守和抱持专业知识而导致了“文化识盲”问题[23]普遍存在,反倒忽略了服务对象本身及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同时,在处理校方需求与专业服务目标之间的冲突时,很容易就产生对前者的排斥心理,不利于双方良好关系的建立,实际上也阻碍了专业服务目标的实现。因此,推进学校社会工作进入到我国学校教育体制中提供服务,还需要社会工作者对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教育制度的现实处境保持敏感。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是教育部“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重点建设内容之一,旨在充分发挥高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从2012 年被确定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管理等等专业相关重要环节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现分享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一些做法,以期对加强湖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及其他门类的专业综合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课程教学 一、引言 为了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着力打造专业办学特色,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湖南省教育厅决定启动实施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施中,按照明确定位、重视内涵、强化优势和突出特色的原则,通过自主规划学科建设方案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社会服务、教学管理等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为我校建成教育理念先进、培养模式科学、专业特色鲜明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奠定了基础。 二、建设措施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团队通过省内外广泛调研,专家反复论证,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一次大的修订,并对相应课程进行了重组和调整。在专业定位上,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以社区社会工作和妇女社会工作为主要方向;在培养目标上,由单纯培养“应用型人才”调整为培养多元化复合高级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专业性、职业性的特点,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三四五”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条主线,三个基点,四大课程模块和五种能力。课程体系设置围绕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女性人才的主线,紧紧抓住理论教学、技能训练与社会实践三个基点,形成公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含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拓展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四个课程模块,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五种能力。 (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务能力。(1)要求所有专业教师均持有国家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以适用专业教学的需要,使教师具有从事社会工作的职业素质。目前为止社工专业教师均取得了国家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成为具有社工实务能力“双师型”教师。(2)建立和完善了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社工机构挂职锻炼或兼职工作,强化专业教师的社会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现有两位教师在社工机构一线从事社会工作实务。(3)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资助。一方面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进行学术交流,社会工作专业每位教师均参加了相关社会工作的学术会议或培训,使教师及时掌握本专业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紧跟学术发展和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6人次。(4)建立了一整套聘请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兼职教师的制度,在课程安排、经费安排、交通等服务方面进行了政策倾斜。让社会工作实务骨干兼职担任专业课教师,直接参与专业课教学或担任青年教师技术导师,承担实训实习教学督导工作,对学生的阶段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行双督导(机构督导、学校督导)制度。(5)建立鼓励教师申请各类课题和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奖励制度,并进行了年度检查考核。 (三)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授课质量。(1)调整了部分课程的开设。在大一学期开设了《成长小组》课程,让学生逐步接触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在大三开设了《项目策划与管理》课程,大四增设了《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2)扎实做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标准的修订。根据社会工作发展趋势,结合本校实际,将课程纳入专业环境中进行系统的思考,明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地位和作用,突出课程的能力、知识、素质目标,切实做好课程标准的制定。目前已经做好了《社会工作概论》、《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18门等课程标准的修订,以此构建具有我校特色及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标准体系。(3)抓好关键课程建设,培育优秀课程。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课程建设基础,开展了优秀课程建设。经学校评比,《社区社会工作》课程已成为校级优秀课程。通过课程改革与建设,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4)突出技能训练课程,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完成了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修订和论证。结合我国职业化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发展形势,突出“实务性、职业性”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加大能力培养型课程的比例,突出社会工作操作性、实务性的培养和训练,新增《活动设计》课程。(5)加强教材建设。学校立项批准了《社会学》规划教材,并按正常进度组织编写。规范教材选用制度,严格教材选用审核,使该专业选用近年出版的省级以上优秀教材和重点教材。选用近四年出版的新教材的比例占教材总数的80%以上。 (四)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面向职业化培养社会工作人才。(1)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累计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30%。在六个学期增加了阶段(集中)性的专业实习,为期9周,学生毕业实习周数改为18周。第7学期开始启动毕业论文选题工作,让学生逐步介入教师科研课题中收集和熟悉资料,保证毕业论文质量。(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和开展各项大学生学科竞赛、技能竞赛。如省级“挑战杯”比赛、全国社会工作论文或实务案例比赛、项目策划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实务技能。(3)加强校外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通过调研考察,该专业在广州、深圳、长沙等已建立了9个实习基地,为阶段性集中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组织编写了阶段性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指导书,规范了实习要求。(4)着手筹建校内社会工作实验室。完善已有的社会工作实验室,通过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150多万元,资金已到位,开始筹建新的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成将在省内外更具专业性、现代性及先进性社会工作实验室。(5)依托专业教研室创办了仁泽社会工作机构。我系依托社会工作专业创办了社会工作机构,这是深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合社会管理创新人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是高校教育服务社会、创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有效尝试,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和就业的平台,为学生进入社会工作职业具备前期准备。 (五)重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1)改革传统的质量观和教学观,树立“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方式上由灌输式向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式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培养模式上,实现由单一型人才培养向多样化人才培养转变;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合,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具有持久个人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人才。(2)建立了社工实务项目与教学内容相对接的“服务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探索和学以致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教师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要求每个导师制下的学生小组须向系部申报一个社会工作实务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社会工作实务项目,促进实务项目与教学内容有效对接。(3)重视教学研究,实现科研与教学互动,“产学研”有效衔接。在课堂教学上要求教师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将科研实践、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有效结合,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已获得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个,学生获得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个。去年我系推出社工专业改革校企合作横向课题,向社工机构及同类高校,共同思考研究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4)以社会工作文化节为平台、以国际社工日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我系将社工文化节、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作为常态化的专业教学活动,借此机会和平台,开展一些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精品活动,比如个案情景剧的表演、高校社会工作团体论坛、课程专业实习成果展、社工实务项目策划大赛等等,以此践行社会工作专业精神,提升专业技能,展示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成效,为校园文化增添色彩。(5)积极探索了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改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考试内容上注重考察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从考试形式上采取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及回答问题、课程论文等多种方式,采用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逐步建立由注重知识考核向注重能力考核的转变,《成长小组》、《活动设计》等主要考察学生知识掌握和综合分析能力。 (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措施得力,执行严格。(1)成立了项目质量工程领导小组,稳步推进社工专业综合改革进程。2012年5月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湘教通[2012]266号)后,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团队就开始针对任务书承担工作任务。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学校长任副组长、各教学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质量工程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决定质量工程的重大方针和总体规划。(2)学校、系部每年召开了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项会议,制定了教学质量工程的相关配套文件,以保证质量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我校先后修订、制定了教学质量工程的相关配套文件,以保证质量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2012年12月,学校召开了湖南省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研讨会,2013年3月,系部专门召开了湖南省“十二五”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研讨会,今年4月1日,学校教务处又召开了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推进会,4月22日,学校召开了 2014年专业建设研讨会,专门剖析了社会工作专业综合改革,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唐利斌、副处长杨承玖应邀出席,学校领导为项目的实施进行了分析指导,对项目进行把脉。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接受了学校教务处的监督检查,确保了综合改革的有序进行。(3)加强了校系教研室教学督导,构建了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校系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监控,形成了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教研室会同校系教学督导组织从听课、评课,召开学生座谈会,到每学期期末领导、同行、学生评价,以及不定期召开用人单位座谈会等,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进行综合考察,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强化专业课程的考核工作,严格执行学校关于考查、考试的若干规定,坚持加强考纪、考风教育,对监考老师提出具体要求,保证了考试的严肃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完善,运行力度大,教师和学生的质量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教师已经将教学质量的规范化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优秀的教风和上进的学风已经形成。,全面提升我系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 三、建设成效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得到进一步优化。完成 2012版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及所有专业课程标准和实践教学大纲的修订、制定和论证工作。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突出女校特色。将女性主义理论、女性心理学、女性教育学、女性社会学等女性学课程纳入专业建设,将女性主义的理念融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中,培养女大学生的 “四自”精神,树立社会性别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二是突出实践特色。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把“重实践”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突出位置。新方案中,实践类课程及环节的学分达到了40学分,实践课时总量超过了800个小时,并将义工服务纳入实践学分,规定每个学期每个学生必须完成40个小时的义工。三是强化校企合作。拓宽育人渠道,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坚持“能力为本、服务社会、开放办学”的理念,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以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岗位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已取得初步成效。四是强化导师制度。对学生实行有针对性和责任性的教育和培养,注重社工人才的培养质量。每个社工学生在入学后,通过对师生双向选择,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业、就业、职业等指导,对学生创新性课题进行指导及开展社工实务项目进行督导,系里制定导师职责,有检查有评估。 (二)社会工作专业平台建设逐步提高,研究特色与成绩不断呈现。社会工作省级特色专业确定以后,结合社会学学科建设,学校领导深谋远虑,精心规划和指导,采取多项积极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建设。通过不懈的努力,目前专业已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影响力,团队领导者在科研、教学等方面起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两年来,项目团队的研究主要沿着家政学、女性学和社会工作学三个专业领域展开,在、课题申报和成果奖励获取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及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委托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项,省部级课题10项,教学改革课题3项,横向课题2项;出版专著1部,32篇,其中CSSCI论文6篇,获得省部级及其以上奖励1项,校级奖2项。 (三)社会工作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明显。通过建设,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成绩、实践动手能力、考证过级通过率稳步提高,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一是学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生对主要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专业课的考试消除了不及格现象;二是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普遍提升。通过实践性教学,尤其是“三课堂联动、四阶段递进”的实习体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创新能力也普遍提高,课程论文、社会工作服务方案、项目策划方案的质量均得以提高了;三是过级考证参与率和通过率都比较高。在英语四级考试,2011级61名学生中,通过率达到了85%,有 11人通过英语国家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二级通过率32.5%,普通话二乙通过率98.6%,二甲39.4%;16人获得会计证,6人获得心理咨询师证。四是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并且成效显著。有4个学生团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成功申报主持了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项,教务处的社会实践课题1项,有2名同学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在第十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获两枚铜奖,陈韵同学组建的桥牌团队获全国桥牌赛冠军,2名学生的论文在第五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上进行宣读;四川雅安抗震救灾工作优秀志愿者1人,长沙市红十字会四星级红十字志愿者1人,雨花区福利院优秀志愿者3人,第二届湖南省高校知识产权抢答赛团体优秀奖2人,湖南省“走进社工”个案情景剧大赛第一名,获最佳剧本奖1个、最佳演员奖1名,湖南省高校大学生社工专业技能大赛获团体二等奖。 (四)学生专业成长较快,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项目实施以来,社工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反思能力、理解与同感能力、想象与创造能力、分析与总结能力在不断提升,学习的过程也体现了他们的专业认同感和投入感的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普遍得到加强。 (五)理论联系实际,“项目化”教学模式影响深远。基于学校特色和本专业建设需要,我们在社会服务工作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成果显著:一是主持完成了两项社会工作实务科研课题。2012年项目团队主持完成了国家民政部的“从外生性嵌入到内生性根植:5.12震后恢复重建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的实证研究”(11MZBBR059)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重点课题“社会工作促进灾后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1SW0814),专业教师在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社会工作组织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获得了大量富有积极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为决策者制定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和民族地区社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二是创建了“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项目化”实践教学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社会工作实务项目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项目(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活动项目,带着项目任务进行了课程实习。如“爱晚晴”社区孤寡老人项目、“快乐一小时”社区青少年项目、“反家暴”社区宣传项目、雅安“壹乐园”儿童服务项目等,创新性的提出了“实习活动化、活动项目化、项目社会化”的课程实习“三化”新理念,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培养社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反思社会工作基本技巧。项目完成后可全面提高社工专业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职业素质,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六)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形成。(1)构建了“三个课堂素质拓展”的横向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三个课堂”以学分制管理为纽带,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连成一体,第一课堂以引导性训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第二课堂以专业性活动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第三课堂以预设性项目激励学生自觉成才,“三个课堂”联动互补,构建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把实践教学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拓展到机构企业甚至社会。(2)构建“四个阶段能力递进”的纵向立体式实习体系。我们按社会工作实习环节划分为四个类别,即义工实践、认知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基本形成了大一自发性义工服务与观察实习,大二指导性义工服务与认知实习,大三自觉性义工服务与专业实习,大四顶岗实践与毕业实习等四个阶段,基本构建了“四个阶段能力递进”的纵向立体式实习体系。通过这些实习,使学生获得专业价值、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3)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长沙、广州、深圳、张家界、四川雅安等建立了比较稳定的社工专业实习基地,不断推动了实习基地运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实习基地的教学质量。制定比较完善的实纲、实习指导书、实习计划等实习文件,并确保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学生从事社会工作的能力。(4)依托专业教研室创办的仁泽社会工作机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目前我系专业机构在长沙开展了“爱晚晴”社区独居孤寡老人服务项目、“快乐一小时”社区青少年服务项目、自闭症儿童项目、多动症儿童项目等,还在四川雅安天全建立了社工站,开展“壹乐园”儿童服务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机构的创建促进了教师的实务能力和研究能力,解决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实习问题。学生对实践课程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兴趣,学生在实践课程里不断地发现自己,展现自己,不断地获得一种学习的成就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5)专业实验室建设初见成效。在学院规划专业实验室基础上,完成申报了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建设,学校通过招投标后,将开展实验室建设。社会工作多功能教学实验室建成后,将是省内外最先进的专业教学观察模拟实验室及计算机辅助调查实验室,既可以充分满足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训教学需求,同时还能带动校企联合,产学研合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实验提供更为方便的平台,为全面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工作展望 (1)继续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紧跟社会和行业需要,进一步明确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主干课程,并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突出能力培养型课程,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选配好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建设两门优质教学资源课程和试题库建设。(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好中央财政支持社工专业实验室建设,使实验室真正发挥专业教学作用,确保各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得以落实;充分利用好我校申报的民政部的社会工作人才支持“三区”计划项目平台,凸显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办学实力与水平,发挥高校社会工作人才的辐射作用,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社会工作的认同度。(3)加大行业机构结合度,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对社会工作专业而言,实践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建立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举办一次学校与机构参加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论坛,使实习与实践教学安排不断线,人才培养适合社会需求,并逐步加深加强校机合作,保障实践教学得以顺利进行。(4)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建设好教学团队。一是支持教师参加与社会工作教学有关的高水平的培训,让教师了解该专业行业的前沿信息和最新理论成果。二是继续选派专职教师到社会工作机构挂职锻炼,强化专业教师的社会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双师型”教师比例。三是选聘兼职教师。建立一整套聘请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兼职教师的制度,争取在课程安排、经费安排、交通等服务方面进行政策倾斜。(5)抓好教材建设。坚持专业基础课特别是关键课一律使用全国通用的水平高的国家教育部重点推荐的新近的高等学校课程教材,以确保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紧跟时代,体现本专业的最前沿的知识。针对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实际,组织力量编撰出版一本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指导用书,完成教材《社会学》和《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的编写和出版工作。(6)支持教师科研与教研,加大对教学和科研成果的奖励。目前,社会工作专业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科研立项、公开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教学、科研论文,但总体来说,目前科研课题的档次偏低,缺少高层次的科研、教研课题。科研成果获奖数量不多、等级不高。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对与试点项目相关的科研、教研成果实施奖励,引导科研团队的成立并健康、稳定的发展。 五、结语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其建设成果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2]“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加强专业建设为核心,以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为支撑,走提升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 从而全面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因此,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作为湖南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高校之一,应该努力创造自身的专业特色,结合我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求,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我省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逐步把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成为了同类院校一流的示范专业。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分析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探索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实施包括入学前实践、课堂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寒暑假实践、毕业实践六者之间互为一体、相互促进的“六位一体”实践教学。 【关键词】政法院校 社会工作专业 “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 随着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承接主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的机遇同样蕴含新的挑战,即新形势下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挑战,亦即如何培养更多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高校关于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培养,二是理论培养,三是实践培养。作为既重理论培养,又重实践培养甚至实践培养重于理论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对学生的实践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对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培养提出一些拙见。 一、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实践教学是诸多学科的必然环节。从宏观上来讲,高校关于人才的培养,既包括思想方面的培养,也包括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培养。如此可见,实践方面的培养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实际上,我国《教育法》也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保护,第四十七条明确提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要对学校组织的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和便利。从微观上来讲,我国各学科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案都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比例。因此,说实践教学是各学科的必然教学环节是有理论根据和实践根据的。 (二)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特性所需。一般而言,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其学科特性,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一门学科。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特性包含理念、方法等多个方面,本文仅从理念和方法两个方面予以分析。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从理念特性可以看出,为达到“自助”的目标,首先得“助人”。这一“助人”的过程就要求专业社会工作者具备“助人”的能力,而这“助人”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获得的。这种专业训练就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实现。从社会工作的方法特性来看,专业社工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直接方法和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两大间接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明显都建立在社会工作实践基础之上,即使是社会工作研究,有时也需深入实地获取一手资料。显然,社会工作方法上的特性更加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实践能力。 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有其特殊性。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具有法律性、政治性和组织纪律性等特点,其实这也可以视为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殊性。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同其他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不同,不少学生毕业后选择在公、检、法、司等司法领域工作。因此,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理论教学方面就增加了不少的法律课程,而且注重对学生法律性、政治性和组织纪律性培养。法律性、政治性和组织纪律性的培养单靠理论教学是难以达到要求的,必须靠实践教学、班级活动、校园活动等课外活动共同带动。 (三)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求。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各地各部门也相继出台了相关办法和措施,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创业高潮。加之我国当前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力度,并且出台了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系列办法,作为我国民非企业主体力量之一的社会工作机构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尤其是创业型社会工作人才。近几年,我国虽然有不少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但是真正加入到社会工作队伍的较少,优先社会工作人才更少。因此,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加入到社会工作创业队伍中来。 二、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总体构想 (一)“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入学前实践。入学前实践指的是学生利用录取之后和入学之前的假期,在所在地公、检、法、司等政法系统,以及社区、社会工作机构进行入学前的实践。这种实践方式虽然在具体操作层面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学生和对学校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而言,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其专业意识。其次,有利于学生进行专业选择。经过实践,学生可以根据实践感受,决定是否选择该专业,避免入学后的选择困境。对于学校而言,一方面有利于对新录取学生实际情况的掌握,另一方面这也可以成为学校的招生特色。 2.课堂实践。课堂实践指的是专业课教师利用上课的时间,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这里以课程为例比较便于解释。如讲授个案工作的课堂,任课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模拟相关角色。又如讲授小组工作的课堂,任课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组,然后由各组去承担组别角色。当然这种分配方式可以选择抽签等多种方式。再如讲授社区工作的课堂,任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一线社区进行现场教学。课堂教学灵活多样,需要任课教师具备较好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充分引导学生加入到课堂实践中来。 3.课程实践。课程实践指的是每门课程必须进行针对本课程特点的实践活动。社会工作专业至少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心理咨询与方法、社会调查方法等方法课,还有妇女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禁毒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方法课,还有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法学概论等理论课。这些课程各具特点,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课程实践,提高学生对课程理论的把握能力及实践能力。 4.实验室实践。实验室实践指的是利用实验室模拟社会工作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来。实验室看似是工科类的教学专利,其实不然,作为强调实践教学的社会工作而言,也可以进行实验室教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社会工作实验室。社会工作实验室如同政法院校的模拟法庭一样,目的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体验社会工作情景,感受社会工作的专业魅力。 5.寒暑假实践。寒暑假实践指的是学生利用寒暑假实践,深入到相关专业领域进行实践活动。寒暑假是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学生可以利用学校建立的专业实践基地进行实习,也可以自行联系实践基地实习。当然,这需要班主任和专业教师在假期前就做好工作安排,给学生布置假期实践任务。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巩固前一学期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学习的连续性,避免因假期带来的学习断层。 6.毕业实践。毕业实践指的是利用一个到两个学期的时间进行带有总结性的实习活动。毕业实践是学生所有学习和实践的总结。毕业实践的做法在各高校已经具备较好的基础,在这里只提出一点,那就是处理好毕业实践与毕业论文、实践报告、就业等之间的关系,此处不做赘述。 (二)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1.六者之间互为一体。从入学前实践到课堂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寒暑假实践,最后再到毕业实践,看似多阶段的实践,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性。入学前实践、课堂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寒暑假实践、毕业实践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入学前、学习中和毕业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应入学前实践,第二阶段对应课程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和寒暑假实践,第三阶段对应毕业实践。三个阶段存在一定的次序性,前一个阶段为后一个阶段打下基础。因此,六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统一体。 六者之间互相促进。第一阶段的入学前实践有利于第二阶段的课堂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和寒暑假实践,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实践又有利于第三阶段的实践。在第二阶段中,课堂实践可以促进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和寒暑假实践。同理,第二阶段中的某一实践也可以促进其他实践。因此,六者之间不是相互制约的,而是相互促进的。 三、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实现路径 (一)学校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在我国现行行政体制之下,为确保各项政策的制定及措施的实施,必然离不开顶层设计这一环节。政法院校实行社会工作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尤其是“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中的入学前实践,这是一个较新的方式,若不加强顶层设计,后期工作难以开展。而且,实践教学对内几乎涉及学校所有部门,对外涉及实习基地及相关部门。具体来说,就是在学校层面要形成正式的文件,让社会工作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有据可依,确保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其实,待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较为成熟时,也可复制推广到其他专业中去。当然,学校层面也不只是制定单一的政策即可,还需要相关配套政策才能真正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这些配套的方案包括合理的职称评审制度、教师考评机制、学生管理制度等。 (二)院系层面:负责制订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案。相对于学校层面来说,院系层面才是真正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而且是沟通的桥梁,上要面对学校,下要面对教师和学生。在这里应重点强调的是,院系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任务是要负责制订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涉及校内外的关系,对内涉及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处、后勤处等多个部门,对外涉及实习基地管理及建立新的实习基地。实践教学从内容上来说涉及六个阶段,还涉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平衡机制。因此,院系一方面要联系校内外相关部门,理顺好行政层面的关系;另一方面,要组织专业教师及相关专家,对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方案认真研究、不断完善,制订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案。 (三)教师层面:建立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就教师层面来说,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粗略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理论教学教师(当然也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第二类是实践教学教师,亦可称实践指导老师,第三类是负责行政性事务的辅导员和班主任。三类教师各司其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不过,笔者更想强调的是,要建立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辅导员和班主任一般有单行的考核机制)。无论是兼职实践指导教师,还是专职实践指导教师,均需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当然这主要是学校的责任,不是教师个人的责任。当前,研究型教师和讲授型教师如何评价一直是讨论的热点。加之当前很多学校设置了许多关于教师的“条条框框”,严重制约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教学活动以及新事物的发展。换句话说,有时候很多教师愿意去开展相关工作,但是基于制度的制约,他们也只能选择放弃或者置之不理。 (四)学生层面:充分做好学生及其家长的思想工作。政法院校六位一体实践教学的参与主体是学生,任何措施及方法的成效最后都在学生身上予以检验。“90后”大学生有个性鲜明、思想多元、热情奔放的一面,但也有孤独冷漠、自相矛盾、心理承受力偏低的一面。借用物理学上的术语来说,那就是他们这个群体的波动性非常大。面对这样的一个群体,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抑或是学生管理工作,都需要改变思维,利用新的方式和方法开展学生工作。而且,“90后”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以往那种单做学生工作不做学生家庭工作的方法已经不太适用,现在需要将学生工作延伸到学生家长那里,要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笔者在实践中就见过不少这样的家长,他们不理解学校的很多做法,认为他们的小孩是来学习的,不是来做其他事情或者受苦的,甚至批评学校的住宿条件太差。另外,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民生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民生情怀。这里所讲的民生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有关民生领域方面内容的教育。 (五)方法层面:充分运用社会工作自身的理论与方法开展实践教学。社会工作是一门非常重视实践的专业,社会工作自身包含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和方法。也就是说,社会工作专业可以充分运用自身的理论与方法来指导和促进自身的实践教学。这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存在逻辑上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专业自身特色决定的。社会工作拥有三大直接方法和两大间接方法,既可以成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也可以成为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方法。当然,除社会工作专业自身的理论与方法外,还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其他的方法,形成一个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方法体系。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福建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和社会思潮逐步多元化,青少年群体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问题青少年群体的数量在持续攀升,直接影响到社会安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就需要青少年事务社工的强力介入,不断推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为加强对福建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研究,笔者在全省各设区市团委的支持下,进行了深入、全面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具体情况如下: 针对福建省从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状况的调查问卷。发放120份问卷并回收84份有效问卷。设计26个题目,涉及基本个人信息、社工队伍建设情况、加强队伍建设建议等内容,覆盖福州、厦门等从业人员较为集中地区;男性23人、占27.38%,女性61人、占72.62%。 针对各级社工管理人员的调查问卷。发放460份问卷并回收440份有效问卷。设计23个题目,覆盖全省九个设区市,涉及到受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资料、本管辖区内的社会工作管理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居民个人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发放560份问卷并回收527份有效问卷。设计14个题目,覆盖全省九个设区市,涉及对现有从业人员及工作满意度、对各级社工管理人员的满意度、其他意见或建议等方面内容。 福建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现状及从业人员的特点 近年来,福建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得到较快发展,社工从业人员数量在不断增加。截止2015年年初,有近5000人通过了全省社工专业等级考试。目前,来自各市县的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青少年宫等团属组织的社工人员,构成全省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的主要来源。本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以女性居多,呈现出以下两方面特点: 从业人员学历层次高、专业背景强、政治面貌好。调查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到86%以上,有78%以上的从业人员系社会工作或社会工作相关专业毕业,党团员比率占到85%。其次,从业人员接受过系统培训的比率较高,达72.62%。第三,总体满意现有工作,有65.5%的从业人员满意或基本满意现在的工作。第四,从业人员工作领域宽广,着力提供心理疏导、法律服务、权益维护、教育矫治、关系调试、困难救助、就业咨询、创业辅导等方面工作。总之,福建省目前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高,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是一支有朝气、有作为,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的和谐社会建设生力军。 相关从业人员少,力量单薄。据报道,截至2014年底,我国专门从事青少年事务社工的从业人员仅有约2万人。与此同时,福建省本领域的专业人才也较为匮乏,制约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其次,社会工作者获得职称总体水平较低,无职称比率占到6成左右,大部分从业人员工作年限不足5年。第三,总体薪酬水平较低,有7成左右从业人员的月薪在3000元以下。第四,队伍建设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整体社会尊重度不够、从业人员少、年龄结构不合理、性别结构不合理等。第五,职业未来较为迷茫,在被问及“是否继续长期从事社工”问题时,只有少数人想长期从事本行业,有一半以上的人回答“说不准”;究其原因,薪酬待遇较低、社会尊重度低、发展前景不明朗、因从业人员数量少而工作压力倍增。 福建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的问题及原因 社会影响力不足,导致支持力度较低。由于本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受多方因素制约,整体宣传力度不足,导致相关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不够,缺少刚性政策的有力支持,已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再者,政府资金投入缺位,制约了青少年事务社工的发展。当前,我省政府资金用于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资金极其有限。资金保障不足、工作机制未理顺、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尤以资金保障问题最突出;此外,来自社会公益资金的支持力度不足。由于外围宣传不足,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导致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社会知晓度较低,其重要性没有被社会普遍认知,难以吸引社会公益资金的投入。 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服务能力不足。青少年事务社工总量太少,无法满足青少年的需求。全省青少年事务社工数量较少,青少年事务社工和全省6-25周岁青少年的比例约为1:15000,比率相差较大,远远无法满足我省青少年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福建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中,还突出地存在社工机构不足、服务覆盖面小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本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深入展开;再者,社工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影响其服务绩效发挥。由于职业前景较为迷茫,社会尊重度低,薪酬待遇低,导致从业人员流动性高。尽管省内多所高校开设社会学等社工相关的专业,但就业岗位相对较少,加之社会认可度低,大部分社工专业毕业生就业后极少从事社工的职业。 新形势下加快推动福建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 2014年,团中央、中央综治委“预青”专项组等六部委共同出台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争取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全国培养出20万名的专业社工人才。共青团福建省委提出到2020年,拥有7000人左右的青少年事务社工规模。为此,福建省每年需新增相关从业人员1000余名,多层面积极推动工作的深入发展。 探索建立“财政支持为主、政府购买服务为辅”的工作模式。福建省政府投入此项工作的资金占比应在90%以上,才能维持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此,建议各级政府应常态化地安排经费,用于购买青少年社工服务项目,使财政支出成为社工机构主要的经费来源;其次,必须明确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范围,分层次、有步骤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推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的创新,大胆采用用者付费、补贴制等方式。加强机构准入审核,建立社工机构准入制度和主体多元、程序公正、科学标准的综合评估制度体系。社工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根据要求提供各种服务,自觉接受政府和社会舆论监督和评估;再者,有效发挥各级共青团组织在推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中的作用。政府应倾斜性支持各级共青团组织,以项目招标的方式,向民间机构购买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同时,通过加强实时督导与阶段性评估,促进相关机构规范运营,促使各级共青团组织更多地向青少年福利服务发展的宏观政策设计和管理的角度转变。最后,要不断拓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不断投入,加强资金使用的内部审核和外部监督,形成经费来源上“政府购买为主、社会资本有益补充”,实际工作中“政府舆论监督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良好局面。政府还应制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鼓励实力雄厚的组织和个人的踊跃捐赠,逐步发展为社会募集资金。 加强对外宣传,提升相关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公众认可度。宣传工作要围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重要会议活动和工作动态、个案成功经验、各地典型方法和品牌项目的推介、先进集体或个人主要事迹介绍等方面来展开,不断加以充实,力求宣传有的放矢,务求实效。与此同时,强化宣传要求。讲求时效性,做到第一时间报道。凸出生动性、新颖性、保密性等;在新时期,要丰富宣传媒介载体。在发挥好宣传栏、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传统宣传阵地作用的同时,重视运用各类网络新媒介,如开辟全省性的青少年事务工作专题网站、开通相关微博、微信公众号,实现网络平台互动等,以迎合网络信息化时代青少年的需求。此外,借鉴港澳和沪深等地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成功经验,在现有专职社工基础上,鼓励相关工作者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并吸纳进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不断提升青少年事务社工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大力培育社会工作组织。要深入实际加强社工组织自身改革,推动建立学习型、知识型与创新型的社工组织。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变革驱动发展引入民间资本,尝试创办公益创投中心,促进各类型社会组织的孵化和成长;二是加强服务与监管,运用政策杠杆催生发展。同时,要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规范,把公益性的社工组织逐步纳入体制化发展轨道,对公益性社工组织进行分类管理,调动社会资本投入社会工作的积极性;三是依靠社工组织自身努力,内驱推动发展。积极推进社工组织的改革与发展,努力提升自我管理绩效。与此同时,社工机构也要积极拓展多种筹资渠道,如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进行创收、开发特色服务项目吸引社会游资投入、通过合法途径向社会募集公益资金等,促进社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大力支持公益性民间组织的发展。在政府积极购买社会服务成为推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主路径的大背景下,努力发挥福建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协会的积极作用。大力催生或培育民间社会服务组织,重点扶持非营利性、专业化服务机构的发展,建立起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灵活多样、服务专业的民间社会服务组织体系;五是构建起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的工作体系。疏通与问题青少年群体沟通的渠道,着力加强共青团12355服务台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和有关社会团体的积极作用,帮助青少年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之中。 加强制度保障建设,促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保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首先,鼓励从业人员考取相关资质和申报职称,并将资质职称等与相关福利待遇挂钩,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薪酬制度体系。着力强化从业人员培训考核,促进从业队伍的专业化、专家化和职业化进程;其次,推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督导的常态化进行。建议由福建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协会牵头,成立全省性的专家督导委员会,负责对全省从业人员的督导工作,逐步建立起标准化的督导体系,不断推动队伍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发展;再者,形成灵活多样的从业人员管理机制。要形成社工站民主选举和问责任免制度和社工考核办法、实施细则和执行手册等评估体系;引入社工和志愿者联动发展的思路,鼓励开展各类型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活动,做好志愿者培训工作。最后,重点加强社会工作组织负责人的培养。要注重政策导向,出台鼓励性的优惠政策,对全身心投入社工工作且作用发挥明显的某些社工负责人,可以从提升薪酬待遇、推荐参加评先评优、创造更多高层次培训机会等方面,加以激励,使其留得住、扎得深、干得久、出得彩。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个案管理应用于信访社会工作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 个案管理方法针对信访社会工作的特点,可以借助评估来规范服务过程、检验服务效果;通过工作者的角色转变,寻求更好的工作思路;借鉴管理的特质,推进工作的有序开展。专业工作方法应用于本土性社会工作领域,以坚持社会工作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把持助人自助与待人真诚的理念,运用资源动员与整合的系统策略,坚守严谨而不失关怀的人文科学性为依据,实现更优化的“嵌入”。 关键词: 本土化; 个案管理; 信访社会工作 专业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系统规范又不失灵活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受到社会的认可。但在我国特殊的制度模式和文化传统影响下,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推广仍然存在一些阻碍,故此,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探索十分必要。社会工作本土化需要在本土性社会工作的现实基础上,探索融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专业工作方法和处遇技巧,从而形成两者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本土服务模式。 基于基层信访工作实践,笔者进入N地区办事处信访办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参与观察。观察工作人员的接待过程及整个互动过程,并完成观察记录。期间共收集13个个案,其中互动三次及以上的5个。此外,还针对个案的历史档案做文献研究,全面剖析该信访对象的多方面信息和机构工作过程,并从中选取4个互动三次以上、涉及问题领域各异但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讨论。还对机构2位全职信访工作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工作者所秉承的伦理价值、采用的方法技巧、面对的工作环境等信息。本文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视角出发,探索个案管理方法应用于信访社会工作的可行性。即:个案管理的理念、程序、方法如何应用于信访社会工作?个案管理的应用会给信访社会工作带来哪些变化,能否起到推动信访工作革新的作用? 一、传统信访工作及其弊端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在实际工作中,信访工作面对的问题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按照现行国家《信访条例》规定,属于信访问题的信访事项。二是非信访事项,但属于基层矛盾调处范围内的,需要行政机关参与协调处理的问题。信访作为基层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和权利维护手段,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社会“安全阀”和“减震器”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制度设计、工作方法上的问题也迅速凸显出来,择机访(指上访者选择重要节日、会议期间到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上访的行为)、群体访(指具有相同诉求的上访群体有组织、有目的地聚集,共同到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上访的行为)等表现形式层出不穷。 对传统信访工作弊端的厘清,是寻求社会工作介入信访的现实背景。梳理众多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到传统信访工作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价值的非中立性。一方面受制于信访制度核心价值的政府权威取向,信访部门从政治思想教育的角度出发,将自身工作性质定位成“上传下达”的中转站,使得一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针对上访者的“围追堵截”时有发生。[1]另一方面表现为信访部门对案主信息的掌握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导致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对上访者常带有负面评价,[2]这显然不利于问题公平公正的解决。价值的非中立性直接影响到专业关系的建立,成为了工作者和来访者之间达成相互信任的最大障碍。 其次,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一方面,传统信访工作存在程序不够完善、工作方法简单粗糙、信访渠道过窄等问题。另一方面,传统信访工作“一事一议”的原则容易导致工作者过度重视上访者的诉求本身,[3]而忽视其个人经历、家庭关系和所处的环境系统,从而使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并易于引发重访。可见,传统信访工作方法缺乏科学性,更没有自我完善的能力,这也就必然导致了其僵化和矛盾重重的现状。 再次,工作者的非专业性。在很多本土性社会工作中,工作者队伍能力不足和缺乏专业知识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曹彦从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方面考虑认为,信访工作者的非专职化和非专业化,会导致他们缺少科学工作方法的指导,仅从经验层面出发处理问题,难免出现片面性的问题,[4]最终难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最后,可用资源供需不平衡。多数上访者都希望通过信访渠道获得实际利益,但问题就在于传统信访渠道所能提供的资源不足以满足持续扩大的需求量。[5]这种供需的不平衡深深制约着信访工作的发展,其原因是工作者不但没有给予资源的权利,也没有全面链接资源、调配资源的能力。这还会诱发工作者和上访者之间的信任缺失,十分不利于工作的推进与问题的解决。 二、社会工作个案管理方法及其应用 社会工作个案管理是由专业社会工作人员评估案主及其家人的需要,适当安排、协调、监督、评估及倡导多元的服务,以满足特殊案主多重需要的一种提供服务的方式。个案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从整合视角出发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个案管理中,工作者的角色在不断变换,可以充当倡导者、经纪人、协调者、辅导员、解决问题者,等等,这就对从事个案管理的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按服务输送方式来划分,个案管理可划分为“角色为本”“组织为本”和“责任为本”三种模式。其中组织为本的模式注重为服务对象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对服务对象进行多面向的评估,制定并且检查整个服务计划。管理员的职责从协调各项服务到领导一个团队,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社会工作个案管理讲求从案主水平干预和环境系统水平干预两个面向出发。从案主干预出发,按照社会工作通用过程作为指导开展工作,并且注重协调和监控服务发送过程、为案主主张权利和资源,并且重视评估。从环境系统水平干预,需要通过分析环境的优劣、描绘想要达到的结果、选择改善的策略并且持续修改策略和结果的过程来完成个案管理。[6-7] 我国关于个案管理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实务研究也十分有限,现存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老年人照顾、戒毒、社会救助、社区矫正、医务社工及灾害应激介入等领域。[8-12]以探索性研究为主,多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表现出社会工作个案管理的方法已经开始在多个微观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得到重视与应用,但模式归纳和方法分析还比较缺乏。在实际工作中,工作者多偏向于从案主层面出发,究其原因是,工作者缺乏足够的权威、资源与影响力来改变既有的政策环境和组织环境。 三、个案管理应用于信访 社会工作实践领域的探索笔者在为期三个月的时间中,进入到N地区办事处信访工作办公室,对办公室工作者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并在此期间参与机构科务会、初访接待、重访接待、集体访接待及社区下访、联席会议、敏感时期重点人看护等工作。每周回顾反思参与观察过程,并做好参与观察记录。 观察发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信访工作中,虽然各类问题较为突出,但工作理念、方法、技巧的转变和革新已经悄然开始。工作者所运用的特殊矛盾化解机制就来源于长期的实践探索。这种在应对范围和应对机制上区别于传统意义信访工作的工作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将继续探讨的是个案管理如何“嵌入”其中,并产生应用价值。表1所列内容为后文分析中所列举的个案案主及其基本情况。 案主为时期上山下乡的知青,回到本市后,在插队期间的工龄不被计算,要求享受本市职工退休医疗及社会保障案主退休后社会保障水平低,生活困难,儿媳失业在家,家庭生活压力大,案主为群体访组织者和领导者 新一年度,适合案主的医保政策从农民合作医疗转为了职工医疗保险,这一改变导致他只有在医疗费用达到1 800元之后,再消费的部分才可以得到报销,但按原有政策,他可以得到直接给付的每年2 000元医疗费用,来访要求政府解决实际生活困难案主为物业农民职工,工资水平低,配偶无工作,孩子在上学,更加雪上加霜的问题是,他的妻子在春节过后查出得了重病,他的工资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可谓杯水车薪 案主所居住地区面临拆迁,近几年私搭乱建现象严重,案主邻居李某在没有得到吴家允许的情况下拆除吴家的三七墙,贴着吴家起了小二层,也就侵占了半米的排水距离,致使一旦下雨,从李家屋顶流下的雨水就会直接侵入吴家院子,至此两家反目,邻里纠纷无法调和,吴某要求相关部门拆除李家违建,恢复原样案主表现激烈,情绪激动,扬言如果得不到解决,就要采取激烈手段 案主所居住房屋为“村改居”住房,因为房屋漏水,无人负责而前来上访 事后了解到,案主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与邻里也存在长期的矛盾,物业并非推脱,但期间修理了两次没有起效 (一)信访社会工作的特点及其与个案管理理念的契合信访社会工作具有涉及范围广泛性、复杂性和边缘性的特点。广泛性体现在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包括拆迁遗留问题、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物业纠纷、邻里矛盾、干群矛盾、工作纠纷、政策咨询等。复杂性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信访社会工作处理的问题多数涉及不同利益主体,难以制衡。其次,信访社会工作的问题多为历史遗留问题,需要纵观分析,“一事一议”很难根治问题。边缘性是信访社会工作最突出的特点,这和我国现行体制有很大关系。第一,由于政府职能部门的职权不清晰,致使很多问题可以由信访解决,也可以不归信访解决,出现了一种“解决是情分,不解决是本分”的说法。第二,信访社会工作中时常出现工作范围和政策、法律的边缘相交叉现象,这使得工作变得异常困难,通常需要等待时机、等待政策和法律的完善。例如,案主A的问题表现为知识青年响应号召“上山下乡”,退休后回到城市,不能享受医保政策。这可以进一步概括为政策修改后,与原政策不衔接,伤及个体利益的问题。这一个案在处理上,只停留在无法承诺、短时期内无法改变的劝解。在基层没有得到良好调处的情况下,发生了群体访和越级访的情况。这也真实地体现出关乎政策、关乎制度、同样关乎个体利益的信访社会工作对更具灵活性、综融方法的迫切需求。 信访社会工作的广泛性、复杂性和边缘性特点就要求从个别化的需求出发,选取恰当且富于变化的工作方法。相应地,个案管理的方法注重通过对现实环境的分析、对预期结果的描述、制定个案计划、帮案主链接各种资源并在过程中不断修订计划和策略的方式来完成个案工作。从理念上看,个案管理不光涉及案主自身,还强调对其家庭关系、社会职业关系、社区关系的工作,系统的工作可以帮助案主从心理、身体、社会支持多方面得到改善。所以个案管理的方法应用于信访社会工作是符合实际需要的。(二)开展多面向评估与记录的重要性在专业社会工作的研究中,学者们多将关系建立阶段的来访者特点概括为:主动求助性、情绪低落、面对问题的复杂性和对工作目标达成的迷茫性。[13]而信访社会工作中的工作对象有其区别于专业社会工作来访者的鲜明特点。 信访社会工作中,多数来访者可归入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范畴。例如,案主B,为每年1 800元的医保报销起点而备受压力,进而质疑医保政策。案主C因邻里纠纷得不到解决就扬言要“自杀”。类似来访者屡见不鲜,集中体现了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心理特征。从年龄上看,来访者以中老年人居多。从社会地位上看,他们普遍处于社会的底层,失业、无业、退休的现实情况致使他们通过劳动获取资源的能力较弱,进一步表现为收入低、文化水平低、社会认同度低且缺乏向上流动的条件。在这样的生活状况下,来访者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或情绪困扰,多体现为焦虑、抑郁、敏感多疑、暴躁易怒等。更有一些来访者有特殊的经历,例如离异、坐牢、经历过重大灾难,这使他们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反社会”倾向。 可以看到,针对信访社会工作的案主,开展个案管理所提倡的多面向的前摄性评估是十分必要的。有效的前摄性评估可以使工作者对案主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婚姻家庭、经济收入、社会化水平等多项指标进行掌握。这不但为后续工作中服务目标的设定和服务计划制定打下基础,更为服务效果的评估做好前测。 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过程评估和结案时的影响性评估也是个案管理过程效能的重要评定依据。很多信访社会工作的个案之所以会持续很长时间,进展渺茫,其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应用良好的跟进和评估制度来将个案进行良好的梳理。评估的过程可以成为个案推进的动力,起到监测的效果,还为整个工作过程起到指导作用。评估还为个案的结案提供依据。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不但可以在接案之初就让案主和工作者清晰大体的服务路径,使案主有一定的期待范围,从而预防由于现实与期待的差距所诱发的缠访(指上访者反复多次为同一信访事项到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上访的行为)和闹访(指上访者在信访事项处理过程中,采取过激言行以期满足诉求的一系列行为),还可以使个案的结束时点清晰可断,有助于信访社会工作的规范化。信访社会工作已经建成了市区两级的网络平台,随着个案管理经验在信访社会工作领域的积累,经过匿名化处理的个案记录可以在已经建成的信访工作平台进行共享。这样,在这一领域范围内可为更多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依据。(三)工作者角色在服务过程中的变换专业社会工作者是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在工作中遵守社会工作伦理与价值并且运用专业方法开展工作的。他们所在的机构大都独立于政府之外,期望和案主之间建立起一种真诚的专业关系。而信访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及与政府的关系都与专业社会工作中的工作者存在明显区别。现阶段我国的信访社会工作者从职业类型看,属于国家公职人员,需要有一定的政治立场和职业责任。从阅历上看,他们大都拥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并且“了解情况”。这种阅历让他们掌握多方的资源,做起工作来表现得游刃有余。如果将这种处理问题的策略从角色变换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规划,可能会为信访社会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在个案管理中,工作者的角色需要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变换,这和信访社会工作的实践十分契合。在现实工作中,正是因为信访社会工作者需要处理好和政府、案主本人及其家庭成员、案主单位、所在社区、住所物业公司等一系列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所以其角色也要不断变换。例如,在处理案主D的个案中,案主因为房屋漏水,无人负责而前来上访。但随后工作者就了解到案主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与邻里也存在长期的矛盾、物业修理了两次没有起效等情况后,首先安抚案主的情绪。在随后的跟进中,一方面联系邻居和物业共同商议防水修理问题,另一方面帮助案主妻子联系社保所,为其介绍可就业的岗位,这样使得个案得到良好的处理。可以看到,在某一个案中,信访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会不断发生变化。这一角色可以是政策变革的倡导者、服务链接的协调者、案主能力挖掘的使能者、面对案主实际困难的问题解决者,等等。可以想见,如果信访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有意识地针对每一个个案,有意识扮演自己可以充当的角色,那么服务的效率将必然得到提升。(四)从协调各项服务到领导一个团队在专业的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所秉持的价值是“同案主一起工作”,这使得专业关系因为工作者真诚、接纳、平等的态度而变得易于建立。工作者从“人在情境中”出发,帮助案主链接各方面的资源,充当协调者的角色,去完善案主的网络支持系统。但在信访社会工作中,由于案主诉求的明确和迫切,工作者同案主的关系建立,单纯凭借对案主的接纳、包容、支持、陪伴和同理心显然是不牢固的。要得到案主的信任,需要工作者在建立真诚专业关系的同时,运用个案管理的方法,为案主建立一个平台,协调好各相关利益主体。很多情况下,还需要工作者充当管理者的角色,整合资源,领导各利益主体,就个案情况组成一个工作团队,责权分明,有效沟通,彼此协调,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 在信访社会工作中,联席会议制度就是一种可供参考的工作方法。在接案之初,信访部门就个案现实情况协调各相关部门参与联席会议讨论,从多维度、多利益主体的角度分别剖析、评估,拟定应对方案和实施路径。在后续工作中,由于联席会议探讨充分,各相关部门都对这一问题达到了解的程度,对自身的支持方式也比较清晰,有利于后继的沟通与协作。当然,个案管理是一个过程,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团队服务构架的搭建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都是资源提供的网络。在个案C中,案主与邻居邻里不和,缘起是双方的房屋改造都没有达成相互的谅解。在单方面工作无法沟通的情况下,工作者组织联席会议,邀请城建部门、司法部门、案主及其邻居、所在社区工作者来进行协商。在会议中,工作者引导各方从房屋的丈量、双方权责的划定、邻里关系的修复、家庭问题的调查几方面进行了澄清,陪伴现场情绪激动的案主进行了情绪的宣泄,最终商定了问题解决的路径。 可见,个案管理的方法应用于信访社会工作,需要工作者在必要时充当管理者,领导一个团队一同工作。不仅调动服务对象参与,还协调各主体参与。赋予信访工作者调动资源的能力,从而避免因为资源辐射不足而限制个案的推进。这也充分体现了信访社会工作桥梁和平台的特殊作用。 四、结论与反思 信访社会工作来源于社会工作本土化趋势与传统信访工作僵化落后的双重背景之下,由于看到专业社会工作与传统信访工作的现实契合性,政府和社会工作学者开始探讨信访社会工作的可行路径。 首先,信访社会工作需要做的是借鉴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方法和技巧,使被动工作开始向主动工作转变、专业技术方法代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赋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第三方立场同样取代了政府职能。[4,5,14]在工作中对案主采取平等、尊重、接纳、非评判态度,对其信息保密,给予聆听与疏导,注重过程中同理心表达,协助其协调社会关系和整合资源。 其次,着力搭建起政府与上访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张明锁和杜晓楠通过对郑州市“万警进社区”活动及信访工作的“义马模式”进行分析认为,在信访工作中完善民众诉求渠道是重要且必要的,引入社会工作方法是建立健全民众诉求表达渠道的可行性路径。[15]信访工作中遭受“污名化”的案主往往对法律失去信心,对政府失去信任。社工要做的是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与社区的联系,让他们能够参加各类社会活动。 个案管理的方法应用于信访社会工作实践,其程序、方法和理念都有良好的适切性。针对信访社会工作具有工作范围广泛、复杂性和边缘性的特点,个案管理针对每个个案提供从接案、评估、设定目标、工作计划、检查与再评估的系统服务,符合实际需求。个案管理使用多阶段评估,在信访社会工作中,一方面有利于通过规范服务,更清晰地梳理服务过程,也为案例总结存档,并为类似个案提供借鉴创造良好的基础。借鉴个案管理中注重工作者角色转换的思路,为信访社会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基于信访社会工作中联席会议等方法与个案管理的结合,研究建立更多有效的服务策略,整合和调配资源,可以有效解决信访社会工作中资源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不仅如此,个案管理的规范性与系统性可以一改信访社会工作中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工作者的专业性。在看到个案管理方法应用于信访社会工作实践所具有的优势与意义的同时,还应当认识到本土化社会工作在借鉴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时的“弹性”。不可以生拉硬拽,过分推崇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也不可踌躇不前,否认本土化社会工作借鉴好方法、好技巧的可能性。 合理的借鉴与应用需要把握社会工作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助人自助与待人真诚的理念、资源动员与整合的系统策略、严谨而不失关怀的人文科学性。对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的摸索中,在方法借鉴与理念综融的实操应用外,对社会工作本源的回应, 对服务对象生活环境系统的改善与充权,对社会政策倡导和社会福利体系完善中应当承担的角色和可发挥作用的思考,对社会制度的革新与体系性建设更是社会工作者的使命和价值所在。社会工作者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加深对国情、社情的理解,丰富自己,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工作实践的发展。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实践研究 【摘 要】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具有法律性、政治性和组织纪律性等特殊性,在毕业实践中存在多数集中于政法部门、缺乏专门的毕业实践指导、专业实践偏少等问题。因此,应建立符合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实情的毕业实践机制,实行专业化的指导,将毕业实践与毕业论文撰写和未来就业结合起来。 【关键词】政法院校 社会工作专业 毕业实践 司法社工 目前,我国有200多所学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学历层次结构中,社会工作已经涵盖了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各学历层次,甚至有不少学校已经开始招收社会工作方向的博士后,如北京大学等。在全国200多所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学校中,不同层次的学校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也不同。当然,不同的学校类别开设的社会工作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如综合性院校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往往倾向于培养综合性社会工作人才,民族院校则更倾向于培养民族社会工作人才,医学院校则更倾向于培养医疗社会工作人才,政法院校则更倾向于培养司法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无论是培养层次的不同,还是培养院校的不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都是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按照教学阶段来分,包括课堂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寒暑假实践、毕业实践等各个阶段。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按照大的行业来分,包括政府相关部门、社区、社会组织(尤其是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企业等几大行业的实践。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按照具体的领域或者说按照课程设置来分,包括妇女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禁毒社会工作等方面的实践。因此,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不仅重要,而且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本文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当前的研究情况,以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为例,研究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毕业实践问题。 一、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特殊性 (一)法律性。政法院校的学生正因为这个“法”字,使得其各方面披上了“法”的外衣。这是因为:首先,政法院校的学生以法学类专业学生居多,如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法学类专业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90%以上,其中纯粹的法学类专业如法律事务、贸易法律、东盟法律、律师助理等专业就占差不多40%,法学类相关专业如法律文秘、司法信息技术、司法警察、刑事执行等专业占了近60%。其次,政法院校往往比非政法院校的非法学类专业开设了更多的法学类课程,如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非法学类专业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均开设了法学类专业。最后,非法学类专业学生生活在以法学类专业学生为主的校园,非法学类专业学生耳濡目染往往也“法律化”。正因为上述几个方面的原因,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较非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而言,多了“法律性”这一层外衣。 (二)政治性。政法院校的学生正如因为“法”字而披上“法”的外衣一样,也因为“政”字而披上了“政”的外衣,即政治性。这是因为:首先,政法院校学生的政治性有其历史的原因,即政法院校产生的目的就是培养政法干部。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就是在原来的广西政法干校的基础上成立,进而与广西司法学校合并而成。政法院校的历史性证明了政府院校的政治性。其次,政法院校学生的政治性有其现实的原因,即政法院校较非政法院校而言更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生手册明文规定,每周二下午各班分别召开主体班会,并且由学校学生处、团委统一拟定班会的主题。最后,我国一向重视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多次下发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文件。综上所述,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较非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而言,又多了“政治性”这一层外衣。 (三)组织纪律性。政法院校的学生因为其特有的“法律性”和较强的“政治性”,使得其本身又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以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为例。首先,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所有学生均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具体来说,每天早上实行早操制度,阻止学生睡懒觉的行为。每天晚上10点以后开始晚检,杜绝学生深夜外出或夜不归宿的行为。其次,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警察类专业学生实行军事化管理。即早、中、晚均要出勤,而且早上要拉练,下午或晚上要进行军事训练。最后,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学生(包括警察类专业学生和非警察类专业学生)经常外派执行执勤、安保等警务任务,有效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特别是专业素质和组织纪律性。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表现其更强组织纪律性的一面。 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具有法律性、政治性、组织纪律性等特点,当然也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一般特点。这些特点综合影响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 二、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内容:专业实践偏少。在各专业的毕业实践中,专业实践偏少,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通病。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毕业实践中也难以避免专业实践偏少这个通病。对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调查发现,他们最多的是类似“我们没有实习到什么,根本没有专业方面的内容”这样的回答。造成这种专业实践偏少的深层次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领域方面的问题。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实践领域首选应该是司法社会工作领域,其次是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或社会组织,再次是社会工作相关领域。但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学生选择了非社会工作机构或社会组织。这直接影响专业实践的专业性。第二,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身的问题。即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积累不够,即使是在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或相关领域进行毕业实践,专业知识的欠缺使得其难以融入工作。第三,毕业实践的时间偏短。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实践为三到六个月,实践单位往往因为其时间太短而不愿意花费太多的精力在实习生身上。当然,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社会认可度偏低,除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之外,其他领域对社会工作的了解甚少。这些综合因素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实践偏少。 (二)实践领域:多数在政法部门。从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及毕业后的工作情况来看,他们大都倾向于选择政法部门,即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部门。即使不选择政法部门进行毕业实践,大多数学生也选择在企业进行毕业实践。每届只有一到两个学生选择在专业社会工作机构进行毕业实践,毕业后留在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工作的每届也就一两个学生。之所以选择在政法部门进行毕业实践,笔者认为是由前所述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法律性”所影响的。其他的选择在企业进行实习,笔者认为他们更多的是基于经济待遇方面的考虑。而真正留在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实践的学生,则是真正出于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热爱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认同。 (三)实践指导:缺乏专门的指导机制。社会工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也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职业。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按照包含了课堂实践、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寒暑假实践、毕业实践等各个阶段。社会工作毕业实践是社会工作所有实践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总结提升的阶段。就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来看,首先缺乏的是实践教学的指导机制,尤其是毕业实践的指导机制。具体体现在:指导老师如何安排、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毕业实践如何计算酬劳、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实践的评价机制等。其次是缺乏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自2010年开设,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则开设有近十年的历史,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教师仅有一人,专业教师极其缺乏,严重影响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四)与毕业论文关系:脱离毕业论文。现在对于大专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到底是写毕业论文,还是写毕业设计,一直是高职学校及教师们所讨论的问题。其实,不管是写毕业论文,还是写毕业设计,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毕业论文应该与毕业实践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和理解。但是,如前所述,首先,大部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都在非专业领域实践。其次,即使是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进行毕业实践,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也未能将毕业论文与毕业实践很好的结合。最后,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更多的是被动选择学校给予的参考选题,而不是主动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等进行选题。就笔者近几年所指导的30余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实践情况来看,真正将毕业论文与毕业实践结合的学生不超过10%。 三、促进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实践的对策 (一)实践机制:符合实情的毕业实践机制。良好的机制是社会工作各类实践良性运行的根本保证。首先,应根据政法院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特色的一整套实践机制,并且要将毕业实践作为这一整套实践机制的重点内容。社会工作专业这一整套机制应纳入专业培养方案,以明确的文件形式加以规定。其次,要明确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实践的经费支持机制。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特征要求一定的经费作为支撑。再次,要制定实习基地建设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实习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要继续建立新的实习基地,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对理论教学的辅助作用。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实行动态管理,避免只建不用的状态。第四,实行弹性的毕业实践机制。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的毕业实践情况来看,毕业实践一般为三个月到一年不等,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应根据实情进行调整,建议不低于半年的毕业实践。此外,实践机制应体现政法院校的特色。我国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中都体现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规定的最低专业标准,但是专业特色与优势科目的发展并不突出。 (二)实践指导:专业的毕业实践指导教师。学生虽然进入毕业实践,但实际上还是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况且毕业实践是学生诸多实践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应在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下进行。对于专业的社会工作实践指导教师来说,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要从学校层面来考虑,二是要从实践指导教师自身来考虑。从学校层面来看,首先,要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实践指导老师的专业化、专职化。不过,当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本身缺乏,可考虑从相近专业或其他专业培养专业化最好是专职化的毕业实践教师。其次,要形成良好的实践指导教师评价机制。无论是兼职实践指导教师,还是专职实践指导教师,均需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从实践指导教师自身层面来看,首先,要充分发挥自身专长,认真指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指导内容不能仅局限于专业层面的指导,还要包括思想层面的指导。其次,实践指导教师要积极处理好与实习单位的关系,为当前正在进行毕业实践的学生及未来将要参加毕业实践的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实践领域:司法社工和常规社工并行。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有一般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共性,也有如民族院校、医学院校、工科类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一样的特殊性,因此其毕业实践领域应包括常规的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和特殊的司法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当然,考虑到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特殊性,可偏重司法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践。常规的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在这姑且不论,主要探讨司法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具体来说,第一,社区矫正。从社区矫正的有关分析中可以看出,社区矫正的方法应是以法律规定的方法为主,辅之以社会工作、心理学等相关工作方法。第二,法院人民调解员。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既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较为符合法院人民调解员职位需求。第三,禁毒、戒毒社会工作。禁毒、戒毒社会工作不仅需要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也需要禁毒、戒毒的法律知识。此外,司法社会工作还包括安置帮教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上述司法社会工作领域实践更适合他们自身的发展。 (四)实践形式:关联就业和毕业论文撰写。政法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也同其他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一样,应将毕业实践与论文撰写和未来就业联系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完成毕业实践,也可以促进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未来的就业,这也是当下诸多高校比较提倡的做法。上述司法社会工作领域当前用人需求量大,政法院校应抓住这一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在加强学生毕业实践的过程中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关于毕业论文的撰写,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尤其是重实践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只有在专业实践中才能发现更好的选题,撰写更具实践意义的毕业论文。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介入 摘 要 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三农问题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作为社会工作这一专业性领域,运用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的方法,找到农村适宜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农村社区社会工作 白林村 农村产业 城乡互助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很好的发展,农村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社会工作这一专业性的领域,探索新时期社会工作思路下的农村经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农村社会工作在农村发展方面,可以增强农村社会的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提供动力与支持;同时,农村发展也为农村社会工作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建构既要从三农问题中汲取经验教训,也要从农民、农村和农业所面临的全球化、市场化等现实处境中寻找解决方法。 一、我国农村发展现状 (一)脱离农业生产 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以农村社会工作课程实习地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白林村”为例:农户生计多样化,综合考察研究区农户生计方式发现,8%的农户以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养殖家禽为生计;16%的农户农业生产规模小;23%的农户通过农忙时以农业生产为主、农闲时就近打工获取经济收入;31%的农户基本脱离农业生产;22%的农户以非农经营收入为主,完全脱离农业生产。[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脱离农业生产的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会选择外出务工、经商,更少的在农村种地进行农业生产,使得留在农村的人口多是妇女、老人还有小孩,形成“空心村”。而“空心村”现象是现如今大多数农村村落的现状,脱离农业生产进而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负面的影响。 (二)集体村镇企业的衰落 在白林村经济发展中,会兴起很多的集体乡镇企业。但市场竞争中,有许多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技术水平低,企业效益降低。而在兴起集体企业时,由乡镇政府牵头向乡镇农民借款,但随着乡镇企业经营效率的下降,乡镇企业亏损不止,难以偿还这些借款。[2]乡镇企业造成的乡村债务会直接影响到农村发展。 在白林村,实地考察中发现许多集体村镇企业的衰落,以至于出现空厂房、倒闭企业。村镇企业的衰落导致乡村债务加剧,而白林村债务则是村委会的一大心病。 (三)村干部、村官镇用 缺乏实干性 农村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较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制约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难以转变农业经营观念;农村产业发展的配套制度不成熟。[3]因此,在农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村干部应该作为政府与村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但大多数村干部和村官的活动范围多集中于镇上或者村委会的工作,很少深入到村民中去深入到村民的生活中去,不了解真实的农村生活。只是简单的做好了乡镇的书文工作,却缺少了深入乡村实践的实干性,不能从根本上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村产业的不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市场化和扩大“内需”的过程中,对农村的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例如,在绿寨传统中,村民在高科技农业推广过程中被建构成为 “文盲农民”;地方政府强力推广的新品种农作物不仅没有增加村民的收入,反而因为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污染了水源和土壤;许多村民迫于生计毁林开荒种植经济作物,违反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等等。[4]这种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不仅深刻影响着底层农民生计的发展,还造成农村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形成不可持续发展的恶性循环。 二、解决方法 (一)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的介入 农村社区一体化 在大学课程实习中,课程社区社会工作和农村社会工作的实习是分开的;虽然没有明确说,但是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却把这两个紧密联系的总体拆开了。而事实上,农村也是一个不同于城市领域中的社区,社会工作者应该依靠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把农村工作的工作方法和社区工作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探索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的方向,推动农村社区综合发展项目。 通过培育各种农村地域社区组织,促进当地农村社区发展;可以为村民提供各种文化活动用具,开展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农村社区领袖,提升村民自我管理的能力等。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农村社会工作介入,为农村发展以农村社区为本的乡村经济奠定社会工作的专业基础。 (二)积极发挥农村社区积极分子和社工的作用 农村所属社区的发展不能全然依靠村官或者社工,就现实情况而言,在每个村子里都设置一个社工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为了农村更好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在村官在村期间很好地利用村官在农业、经济、社会的理论知识,使原本扎根于农村的农村本土居民变成农村社区积极分子。农村也应该好好把握政策和机遇认识到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利用社工的专业知识多方面全方位发展农村经济。 我们可以不一直依靠同一批人才班子发展自己的农村。在一批人才班子在任期间,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人才班子的工作能力、想法、经验,结合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最大程度的利用好在职工作人员的能力,发展农村社区。 (三)重视妇女在农村经济的地位 成立乡村妇女受益小组 社会性别的介入视角,把妇女看成有活力的行动者,尊重她们建构的生活,致力于在生活、家庭、社区、政治、经济等各种层面上达到妇女的充权,将性别角色的视角纳入农村社区发展。[5]充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泛运用在社区工作和妇女运动的发展中。 虽然在当今社会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由于农村较为的根深蒂固思想且长期存在的性别歧视,农村妇女的职业多有限制。 我们就白林村为例,去实地探访时,很多家庭的妇女都大多无工作留在家中。就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来看,我们应该就农村社区的特色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白林村盛产竹子,村里的妇女大多会编织箩筐、背篓等农业和生活用品,我们可以成立当地妇女受益小组,以小组工作的方法就当地优势发展编织业、手工织品或手工纺织。 (四)城乡互助 城乡社区合作支持农村农业发展 农村一般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农业,无论是瓜果、蔬菜,还是粮作物,都会因地制宜发展自己的地方特色农业。而农村居民多半是自己自足的乡村生活,农作物质量多优于城市经济利益化产物。大面积生产或生产剩余的农产品可以借助社工工作方法和“城乡互助”模式,更好地进行生产和销售。 借助乡村生活体验游的契机,推动村民与居民携手合作,互惠互利,既突破 “施与受”的助人模式,也有利于增进理解,减低城乡社会之间的排斥。社工借助城乡合作的平台,综合社工几大专业方法和技术,整合推动微观的个人、家庭社区能力的提升和宏观的社会政策的改变。协助农民改善生计,从而实现生计、社会互助、生态保育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结语 我们在发展农村社区社会工作时,不能将社会工作服务流于社区、小组、个案三大方法,三大方法不完全适用于农村工作,所以农村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宜采取地区发展模式,提高居民主动性参与。[6]我们要把农村社会工作推向专业化,从优势视角出发改变看问题的角度,积极培养利用农村社工、官员和当地的精英,发挥农村社区的当地资源和优势,促进农村社会工作的社会化发展。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批判教育学视角下的社会工作督导实践研究 摘 要:社会工作督导是社会工作实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通过督导促成学生或者实习社工(被督导者)的专业成长,是摆在实务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引入批判教育学,改善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话关系,从批判能力培养、可能性语言的设立以及激发被督导者的潜能等方面全面改善社会工作督导的实践,提升社会工作督导效能。 关键词:批判教育学;社会工作督导;对话关系;增权 社会工作督导是社会工作实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美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中提出:“督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传统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将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技术由训练有素的社会工作者传授给新的社会工作者或实习生。”社会工作是一个实务取向的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实务教育至关重要,这一点,基本上已经是内地社工教育界的共识。然而,如何才能搞好实务教育,却成了摆在社会工作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有悖于西方的“职业化―专业化”途径,是先有专业而后设职业的,早期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多半是理论家,这就造成了没有实务经验的教师来指导学生做实务的怪相。在笔者看来,加强社会工作督导是改善社会工作实务教育断层的一个重要途径。社会工作督导是社会工作实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督导不仅仅是对学生实务工作的指导,也是教师学习操作社会工作的机会,因此督导是一个教学双方共同成长的过程。 然而,国内社会工作的发展处境也表明,社会工作督导的相关经验依旧是欠缺的。许多高校教师名义上挂职督导,却并不知晓如何在督导中促成学生的专业成长,如何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方法带进督导之中,甚至他们本身对社会工作的核心信念是怀疑的、不确定的。缺乏被督导的经验及整合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训练,缺少内化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机会,导致他们难以胜任社会工作督导的工作。此外,国内有关社会工作督导的研究也不多见,没有形成立足本土的社会工作督导理论、方法和模式,这也让社会工作督导研究显得迫切和急需。 笔者自2010年开始,在学校社会工作系推行服务―学习教学模式,并担任服务―学习课程的督导,每周与服务―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会谈,帮助学生整合本周的实务经验,内化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促成他们的个人与专业成长。5年的实践摸索当中,发现批判教育学的教育理念、方法与社会工作专业的信念非常接近,在督导中尝试结合批判教育学的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二、社会工作督导相关研究的综述 1.境外对社会工作督导的研究 第一,对社会工作督导发展历程的梳理。香港学者徐明心对社会工作督导的历史做了梳理,并将社会工作督导的历程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社会工作督导的管理渊源(1878-1910)、督导训练背景的变化和文献基地的出现(1911-1945)、实务理论和方法的影响(1930-1950)、无休止的督导与自主实践之间的争论(1956-1970)、回到责任承担年代的管理功能(1980-1995)(徐明心,邹学银,1998)。新近社会工作督导的发展历程,笔者尚未找到较为适合的总结。 第二,社会工作督导的模式。徐明心整理了社会工作督导的几种模式,包括标准模式、实证的模式及实用的模式,徐认为这些不同的概念化途径未能包含社会工作督导的全部,因此徐明心提出一种整全的督导模式,期望为社会工作督导的范畴提供一个全面的观点(徐明心,何会成,1998)。 台湾地区学者萧文提出一种谘商督导的循环发展模式,通过三个同心圆五个步骤,帮助被督导者整理对个案的思考,形成全新的个案地图和进一步的帮助计划(萧文,2004) 加拿大学者提出社会工作实习督导过程中的理论与实务整合模式(ITP环形模式),将社会工作督导视为回溯、反思、联接、专业回应四个步骤不断循环的一个过程(玛丽昂・博戈,伊莱恩・韦达著,曾家达等译,2011)。 2.内地对社会工作督导的相关研究 第一,对社会工作督导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的强调。不少学者意识到社会工作督导在实务教育中的重要性,蒋艳通过对某次福利院社会工作服务过程的案例分析,指出社会工作督导是有效且必须的(蒋艳,2010)。一些受督导者也开始用自己的实例分享被督导的感受,也表达出对督导的高度认可(喻欢,2010)。 第二,对社会工作督导内容及功能的认识。基本上,内地对社会工作督导停留在传统理解上,也即教育性督导、行政性督导和支持性督导,当然,也有学者指出,社会工作督导在传统三大功能的基础上发展出领导、管理、咨询等新功能(乔世东,2007)。 第三,本土社会工作督导经验的总结。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督导实践的不断展开,亦有部分文献开始关注基于中国本土的督导经验的整理。有学者提出成为有效的督导应是社会工作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马林芳,2010)。 学者们从系统的视角、过程论视角、优势视角等角度总结了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督导的经验,提出了联合督导、同辈督导等督导方法,探讨了督导关系、角色定位及有效督导的特质等问题。当然,也有学者提出,中国本土处境对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建立是有制度性障碍的,这需要引起实务界的重视(朱爱华,2009)。 总体而言,不管是督导实务还是督导研究,国内都是比较欠缺的。相关的探讨大多流于空乏,宏大叙事,部分基于实务的研究文献又太过局限,缺乏一种能同时能与宏观制度和微观服务对话的督导模式,大多关注于督导如何让实务更有效,如何让学生更能内化专业价值观,理解专业知识,将学生视为必须受改造的个体,这是一种强势的文化霸权督导关系,对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是不利的。 三、批判教育学的基本理念与精神实质 批判教育学,又称为解放教育学、增权教育学,代表人物有保罗・弗雷勒(Paulo Freire)、亨利・A・吉鲁克斯(HenryA.Giroux)、阿普尔(MichaelW.Apple)等人,批判教育学认为,传统教育并没有起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反而是社会排斥和对立的根源,教育传播的是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对普罗大众形成了压迫,批判教育学强调人的存在是不断“成为”人的历程,人性应该是充分而完整的,而非扭曲和片面的,其目的是让被压迫者去反思压迫及其根源,通过这种反思,引导他们投身争取解放的斗争,从而达到启蒙的目的。 批判教育学的方法之一就是对话,对话带来对话双方关系的改变,促成平等关系的实现,对话也是对受压迫者的增权,培养受压迫者的主体性思维特别是批判性反思的能力,最终解放受压迫者,也解放了施压者。 在社会工作督导中,也常常使用对话的方法,但大多数时候,是督导让被督导者阐述,督导帮助被督导者解惑,指出被督导者实务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督导关系是一种非平等关系,对话成了上下级问话,而被督导者也被要求必须内化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被督导者的自主性被抹杀。 批判教育学视角下的社会工作督导,是一个平等对话的过程,平等对话能带来督导与被督导关系的改变,因此对被督导者来说,也是一个系统性增权的过程。尊重被督导者的主体性,培养被督导者的批判性反思习惯,从而真正实现被督导者能力的提升。最终解放教与学双方,实现意识提升、专业内化、公民责任的多重成长。 四、批判教育学对社会工作督导的启发 1.平等对话关系的建立 批判教育学强调对话关系的平等性,师生之间、督导与被督导之间并不是靠权威支撑,教师所掌握的是旧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可能生产新知识,因此教学过程是师生协同创造新知的历程,师生关系也应是彼此平等的。 在社会工作督导过程中,督导者常常受到书本知识和自身经验的限制,被督导者身处的实践场域,反而是更具挑战和跳出常规的,其应对模式往往是超越书本和督导教师的旧知识体系的,因此,督导者需要在督导过程中,与被督导者平等沟通,建立共识,同行成长。 2.批判能力的培养 批评和质疑的概念被批判教育学视为教育模式的中心,学生被视为批判的行动者,学生通过批判和反思,首先解放自己,然后寻求社会的正义与解放。用弗雷勒的术语说,培养批判能力其实就是发展“批判意识”,就是希望人们能够带着质疑与批判的态度,面对并揭露所有“去人性化”的社会设置。 在社会工作督导过程中,应当引导被督导者系统的反思自身实践与社会设置的关系,批判性的看待当下的情景与社会政策。具体来说,反思的层面可以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3.可能性语言与行动取向 值得注意的是,批判教育学强调培养批判能力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自我认知,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导向“社会实践”,即将批判理念与社会行动结合起来,最终发展出批判的行动力。 传统的批判可能因为“看到问题无力回应”而导向悲观主义,或者因为“看清世界迎合世俗”而导向犬儒主义,批判教育学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为了避免这两种情形的出现,批判教育学强调“可能性语言”(languageofpossibility)。可能性语言是指人类敢于根据现实,描绘对未来的希望与梦想,通过批判能力与社会行动力,团结力量共同行动,从而逐步迈向梦想的美好未来,并根据实践不断批判性的调整方向。 可能性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它引导个体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突破禁锢,使个体跳出樊笼,看到更高的可能性,并付诸实践谋求未来,因此批判教育学强调的是行动取向的批判。 社会工作督导中,督导者不仅仅要引导被督导者批判社会现实,还要看到行动空间,并通过自身的服务行动,联合相关力量,改善不平等的社会设置,哪怕这种改善只是微小的、短暂的、稍纵即逝的,但却是在为社会改良积累经验和教训,最终是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 4.增权与潜能激发 批判教育学者葛兰西(A.Gramsci)认为,支配者通过知识、媒体、权力、政治的有效运作,塑造和控制大众的日常思维,而大众在长期的规训过程中,逐步内化了这种思维,从而主动遵从和维护支配者建立的各种不平等关系,这就使得支配者建立的文化霸权能够长期存在并持续运行。面对充满霸权的、非人性的社会制度,许多学生常常感到无力和无助,同时,在传统的文化霸权督导模式之下,被督导学生由于缺乏能力和资源,常常是处于“无权”和“去权”的状态之中。 增权的视角强调被督导者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强调被督导者有能力、有机会做出决定、采取行动。增权的核心是通过提供资源以及培养知识和能力,使个人由能力被动的弱者变成主动的强者,提高他们的行动力与控制力。由此可见,增权并非赋予被督导者权力,而在于挖掘或激发被督导者的潜能。增权主要是督导教师帮助被督导的学生(社工)发掘自身潜能的过程,可以运用的一些对话语句如:“只要你相信,你是可以去面对这些问题并且找到不止一个解决方案的。”“你觉得在这件事情上你能够做出的改变是什么?”“你将采取什么行动来应对?” 五、小结 社会工作常常强调自己是一个“生命影响生命、生命感动生命”的专业,是一个实践取向的专业,其与其他专业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社会工作者的培养过程中,少不了社工教师对社工学生的生命影响,这种影响,在社会工作督导过程中体现得更为密切。 批判教育学强调对话,强调平等关系,强调对社工学生的系统性增权,社会工作督导教师应当将批判教育学吸收进入自己的血液,形成自身的生命影响力,从而引导学生成为兼具批判能力与行动能力的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证据为本的实践: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新指引 摘 要: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以证据为本就是要求实习工作的组织者要以本土状况为实习设计的基础。针对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目前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师资非专业化、督导力量缺少等现状,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应以本土现实状况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实习教育负责人为主导,为实习工作构建支持网络,包括制度保障、督导保障和机构保障。 关键词:证据为本;实习教育;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一门以实践性为主要特征的专业学科,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职业化为导向。在社会工作硕士教育层面也有学校希望能够培养出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人才。但无论侧重实践还是研究,都离不开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经验的积累,因此实习教育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十分重要。 一、相关研究综述 中国大陆自1989年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至今已有超过200所高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多所学校已经探索形成了特色不同的实习教育模式。北京大学采取多种督导模式,发展社会行政与社会政策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强调实践环节的系统化、实践运作的制度化、实践操作的规范化、实践基地的网络化,在社区矫治、戒毒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厦门大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能力建设,开展探索性实践;云南大学采取经验学习与行动反思的模式,在农村社会工作、戒毒社会工作、流浪儿童服务以及边缘群体服务方面具有开拓性的经验。 在现有的学术研究中,研究者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讨论比较集中,认为阻碍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专业机构少、督导水平低、学生积极性不高、案主需求不明确、实习制度不健全等(徐迎春,2013;童敏,2006;樊富珉,2003),提出的改善和应对策略都倾向于改善督导、建立实习基地、规范实习制度、多主体共同参与几个方面(徐迎春,2013;林顺利,2011;肖萍,2006;史柏年,侯欣,2003),当然也有一些对实习模式的新探索,例如,以提升机构专业水平为目标的增能式社会工作实习模式(孙唐水,2014),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实习模式(石彤,2000)。笔者认为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应建基于一套完整的、实际的、可操作的实习教育设计,实习设计因教育程度、培养目标、学生需求、地区发展状况、院系实力等本土的实际状况而不同。 二、证据为本指引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现实依据 社会工作实习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在设计实习工作方案时应充分分析教学能力、培养目标、学生能力、学生需求、督导力量、机构资源、就业岗位和社会需求等方面的现实状况,以此作为设计依据,坚持证据为本的实践。 (一)教学能力不足与培养目标的异化要求加强社会工作实习教育 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来,全国大量高校开始设置社会工作专业,但各地区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客观条件并不完备。主要表现在缺少专业教师、没有专业的实习合作机构、没有完备的实习制度、实习指导手册,更不必说建设校内的实习基地、社工实验室等。社会工作离不开实践与专业督导,非本专业出身的老师给予的指导无论是在专业性还是在适切性上都有所不足,往往不能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问题。没有专业的实习合作机构、专业的督导人员,学生得不到专业的成长,各个子系统都囿于非专业的困境和焦虑,却都期待在专业上有发展,这必然会让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容易流于形式,起不到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合格人才的作用。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但现实情况却是每个学校只能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对培养目标做出调整,甚至最终培养的学生离目标中的期望相去甚远。究其原因,除了本身教学力量薄弱,开办专业准备不足外,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没有以本校的现实依据为基础,制定适当的实习教育计划。 (二)证据为本下的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可以有效地满足专业学生的需求 学生是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主体,他们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了解和认同,是影响实习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就当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调剂进来的,对社会工作并无了解,甚至有些学生的自身特点并不适合这个专业,再加上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处境的相对艰难和严峻,这使得学生对于社会工作实习抱有不同的态度,有学者概括为“跃跃欲试型”“浑水摸鱼型”“犹豫不决型”和“学做分离型”(史柏年、侯欣,2003)。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知识、专业自主、专业自我、专业认同和专业成长”这样实习的理想目标不易实现。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还必须进一步挖掘社会工作实习的功能。从学生的角度看,他们都会有就业的需求、成就的动机和成长的需要,如果能让他们从社会工作实习中获得这些需求和动机的部分满足,能促使其更积极地参与社会工作实习,也更有可能达到或接近提高专业素养的理想目标。 (三)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的建设要求以证据为本 实习基地的建设在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实习基地的现状、获取校外资源的多寡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设计依据。由于目前内地需要社会工作服务的机构、能够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机构、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其中进行服务的机构都相对较为稀缺,因此无论是各高校在进行实习基地建设中采取伙伴关系模式,还是实习教学中心模式,实习机构的选择都是最重要的。只有以证据为本,依托本地区现实状况,选择对社会工作有较多了解、合作态度积极、自身拥有一定资源的实习机构,才能够使社会工作实习达到预期目标。在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外部资源发掘与整合方面,各院校也可以结合自身现状积极寻求机构专业人士、友好院校师资、国外及香港的社工督导参与到本校的实习教育中。变被动为主动,寻求自我发展的同时,不忘“走出去”和“请进来”。 (四)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要求加强证据为本下的专业实习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社会工作教育也达到了一定规模,但始终没有从制度层面建立起社会工作这一职业。从国际通行的经验看,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一般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要有成规模的合格的社会工作教育机构;二是政府和民间机构要重用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三是社会工作人员本身要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能力。而对于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而言,职业化意味着他必须具有职业化的素养、职业化的行为规范和职业化的技能。推动良性的实习教育发展,可以帮助学生提前接触正式工作的环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还可以强化其对社会工作价值观及伦理守则的认同,进而使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不再局限于理论学习,使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联系,从而为我国社会工作由专业化向职业化方向发展提供条件。 三、以证据为本,构建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支持网络 结合上述四个方面的现实依据,社会工作实习教育设计需要以全面、客观、具体的证据为本,为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提供涵盖制度保障、督导保障、机构保障的现实支持网络。 (一)制度保障 依据目前各院校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弊端,教育主管部门应对申办各层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学校提出新的要求,在申办资质上加入实习教育评估体系。同时对已有社会工作招生资格的院校从实习条件、督导师资、资源获取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和审核,根据评估和审核结果督促院校进行整改。其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开始之前,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实习制度,它应该包含实习的目的与要求、实习工作中各相关人员的责任和权益、实习文书档案的规范等内容。第三,各院系要与合作机构签订正式的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双方在实习工作中的责任,合作的形式、内容等,实习制度和合作协议中,还要包含质性和量化两个方面的评估内容和标准,例如个案、小组、社区服务的次数、项目的数量、文书的要求、督导次数、评估标准等。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与实施,结合本地、本校的现实依据,有效地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开展,推动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督导保障 社会工作实习教学应多元化(张曙,2012),督导是实习教育的必要环节,而且可以创造多种可能。第一,学生在选择实习机构的时候常常会难以抉择,不能确定哪家机构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因此,在实习工作准备之时,邀请各实习合作单位的机构督导作为机构代表做宣讲,详细地介绍机构情况、优势、为实习学生能提供的条件,让学生更好地做出选择,促进学生的主动介入(余瑞萍,2008;曾华源,1987)和主动实习。第二,课堂集中督导不仅是教师对学生、专家对“菜鸟”的指导和帮助,还为同学们之间进行同辈督导提供了场所。学生之间比较相似的经历和处境使得同辈督导的效果有时优于专家督导。第三,在学生走到机构实习的同时,教师、院系可以通过个人或者单位之间的友好关系,整合资源,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一线工作人员、评估人员等走进课堂,可以让学生们结合自己实习的状况与之对话,也打破单一督导的局限。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作为机构督导,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实习机构中的工作状况,及时回应学生在实习中的问题与需求,在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将理论应用与实践操作。课堂督导结合理论教学,引导学生开展实习反思与评估,获得专业成长。针对督导人手不足的情况,可以采取1+1+1的督导模式,即一名机构督导、一名督导助理、一名课堂督导,督导助理可由有过实习经验的高年级学生或者有过社会工作从业经验的人士担任。 (三)机构保障 实习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良好的合作平台,即能够接纳实习的合作单位。实习合作单位的选择应能够满足学生需求、实习制度、就业选择和社会需求等方面的要求。接纳实习工作对合作机构来说也有一定的挑战,例如需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给予实习学生引领、督导;实习生融入后又撤出会打乱工作节奏。这会导致机构对实习生资源的不当使用,实习生通常被安排临时性、补充性的工作(鲁艳华,2007)。因此,机构资源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需要经营的过程,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搜集整理机构资源,并促进社会工作院系与之建立合作关系。合作机构需要尽可能具备专业性、多样性、主动性的特征。专业性在这里不仅指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性,更要具有指导实习的专业性,能够对实习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督导,充分发挥、挖掘实习学生的作用和能力。因此,实习合作关系的建立应坚持互惠原则(向荣,2000),做好充分的准备、沟通工作,明确合作双方在实习过程中的责任和角色,避免滥用实习资源的情况,保证合作关系长期、稳定。 四、结语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是教育先行,专业化、职业化滞后,普遍存在盲从域外经验、地区发展不平衡、师资非专业化、督导力量缺少等现象。面对以上种种困境和挑战,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应以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主体,以教育者为主导,以证据为本的实践作为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新指引,依据复杂的现实状况,构建现实支持网络,提升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专业成长与发展。 社会工作实践论文:NGO在医疗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践 摘 要:本文主要以快乐童年公益阅读坊为例,通过介绍阅读坊的成立、工作内容及方法,研究NGO在医疗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践,旨在介绍NGO参与医疗社会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工作开展中面对的困难,呼吁更多力量关注NGO在医疗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以阅读学习等方式来帮助患儿远离病痛,拥有一片快乐的天空。 关键词:公益;儿童;阅读 引言 (一)非政府组织(NGO)概述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为行文简洁,后文均用NGO指代),一般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那些非政府的、非营利的、有志愿性质并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社会中介组织,也常被称为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等[1]。 早在20世纪80年代,NGO就已在全球范围萌芽并兴起。随着全球人口、贫困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发现仅依靠传统的政府和市场两级无法解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一种回应,NGO迅速成长并构成社会新的一级,在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致力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以及解决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情况下较少被顾及的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如卫生保健、环境保护、妇女儿童保护、扶贫、教育、计划生育、农村发展,以及人道主义救援和人权保障等,而在医疗社会领域的实践是其最重要的事项之一。 NGO不是政府,不靠权力驱动;它也不是经济体,不靠经济利益驱动。NGO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一个发达的现代社会需要发达的非政府组织。在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早已遍布社会需要的每个角落。据调查,美国非政府组织总数超过200万个,经费总数超过5 000亿,工作人员超过900万人。如此庞大和活跃的非政府机构(NGO),与美国“大社会,小政府”的制度结构相配套,大大帮助了美国的发展与繁荣。美国有力量强大的各种私人基金会支撑NGO的发展。同时,国家从税收上确立捐赠部分可以抵税的制度,以此来鼓励捐赠[2]。 (二)引入民间公益力量服务医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在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起步较晚,数量少,特别是在医疗卫生领域,专为医院服务的非政府组织规模小、数量少,还不能满足需求。我国在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普通百姓对于医疗的需求及关注要求我们有更多的公益力量来进入医务社会工作领域,分担医院面临的困难。社工可以通过医务社会工作,以心理疏导或其他帮助形式,与患者沟通,从而帮助解决医患矛盾问题,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助于扩展医疗服务领域、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医患和谐。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成为国内医务管理者的共识,并在新医改方案的国家政策层面得以确立。各地一些医疗机构通过设立专职机构、引入社会工作人才等途径,进行着积极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本土化的实务经验。 然而,当前大多数医务社会工作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还没有实现服务普惠的目标,医务社会工作还没有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运行。在过去,这项工作的推进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指导和医疗卫生部门服务意识的自主提升,民间力量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引入民间力量,既有助于短期内提高医务社会工作服务能力,也有利于民间组织自身得到成熟与长久的发展。现阶段,除了进一步规范制度之外,当务之急是整合资源,尝试以医务社会工作为抓手,通过引入民间公益力量来增强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能力[3]。 (三)快乐童年公益阅读坊应运而生 2011年至2013年期间,在安徽省省立儿童医院康复区内诞生了一个非政府组织――合肥市包河区快乐童年公益阅读坊,由安徽省青年志愿者协会服务总队负责人王大成发起,陈一心家族基金会及中国儿慈会资助。阅读坊的主要服务内容是为在省立儿童医院住院的儿童提供无偿借书服务、召集志愿者为患儿说故事。 一、快乐童年公益阅读坊的实践探索 (一)发挥民间公益力量,开展专业服务 阅读坊里分工明确,发起人王大成主要负责申请项目资金及日常管理,台湾特教老师义务远程管理,合肥亲子阅读专家纪念老师义务对说故事志愿者做阅读培训,苹果树故事团每周日下午过来为小朋友表演故事剧,两名社工负责阅读坊的日常具体事务。 阅读坊内有上千本儿童读物,包括各种绘本、儿童画册、亲子读物等。这些书主要来自基金会的捐赠。阅读坊的一切服务都是公益免费的。每天早上是进病区送书时间,社工会拿20―30本儿童读物进病区,首先为想要看书的孩子免费办理图书借阅证,只需登记姓名、病床号及联系号码即可,再登记借出的书,第二天再去拿回并借出新书,直到孩子们出院时,归还所有的书,再借给新的患儿。最初借书是不用办理借阅证的,每个病区都设有图书角,供生病的孩子阅读,但由于没有记录,丢失率高,转而变为借阅形式。这种借阅形式起初是不受欢迎的,送书进病区,首先会受到医院工作人员的排斥,因为这跟他们的工作或多或少会有一点冲突。其次是患儿家长的质疑和反感。据资料统计,全国范围内,专门从事面向儿童的民间公益阅读推广组织有27家,快乐童年公益阅读坊是其中一家。它是安徽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医院内提供此类借阅讲故事服务的公益组织,多数患儿家长对于免费服务存在戒备心理。所以在起步阶段,愿意填写信息、办理借阅证的人非常少。经过几年的坚持,早已打破这种局面,得到众多家长的认可,登记办理借阅证的人数早已超过千人,志愿者累积服务人次也早已过千。 (二)阅读坊让患儿在阅读中体验快乐,学习成长 在病区阅读很受欢迎,在康复区就更是如此,康复区内有一间闲置的大办公室,医院免费提供给阅读坊作为书屋,阅读坊就坐落在这里,所以康复区的小朋友到阅读坊里看书非常方便。每天下午是阅读坊对外开放的时间,有许多小朋友过来阅读。 工作人员会把阅读坊打扫干净,迎接孩子们,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愿意做手工的孩子,会为他们准备胶水、剪刀和手工书,他们可以在这里做小手工;愿意看书的孩子,会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儿童读物和软软的儿童坐垫;愿意听故事的孩子,会有志愿者给他们讲故事。 亲子阅读专家纪老师每周都会过来给大家讲课,主要是培训志愿者如何给孩子讲绘本故事,告诉大家一些亲子阅读的益处及技巧,并且推荐一些亲子读物,家长们有的驻足倾听,渐渐了解了亲子阅读的好处,也开始加入亲子阅读行列。亲子阅读需要家长和孩子的配合,意义不仅仅在于阅读本身,也培养了家长对孩子的耐心,树立了孩子对家长的信任。特别是对于住院的孩子,在患病阶段,家长和孩子都被束缚在小小的病房里,生活中少了许多乐趣,有时会处于一个相对焦躁的情绪中,阅读能帮助孩子找到乐趣,让他们安静下来,也能帮助患儿家长找到信心,享受这一段蜗居在小病房里的时光。孩子们总是聚精会神地听故事,用心去想象和理解故事中描绘的场景,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如果家长不急于求成,能耐心陪伴孩子阅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爱阅读的孩子视野远大,心胸开阔,因为他们可以从书中汲取前人的经验与智慧,学习判断是非好坏,懂得做人的道理,这远胜于家长和学校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许多家长在亲子阅读中受益,从开始不愿陪孩子看儿童读物、不愿学说故事到主动为孩子选书,陪孩子读书,给孩子讲故事。安静下来的孩子不再为病痛而哭闹,因为他们的思想在书本描绘的广袤空间里翱翔。 (三)阅读坊长期规划,确保常态运行 阅读坊有自己的豆瓣同城小站,名为“阳光的天空”,持续在上面招募说故事志愿者。基本上每天都有志愿者过来,在社工的带领下,到病区为小朋友们讲故事,孩子们非常喜欢听故事,这会让他们暂时忘记打吊瓶的疼痛和无法玩耍的苦恼。志愿者大多是合肥各大高校的在读学生,也有十几个固定的志愿者社团,每周会在固定的时间过来,进入病区或者在阅读坊内为小朋友们说故事;还有比较专业的苹果树故事团,每周日下午到康复区大院内给孩子们表演故事剧,吸引许多孩子和家长驻足观看。 在一些节日,阅读坊会开展一些联欢演出活动。大型活动一般会请合肥电视台、万家热线、广播等媒体来全程报道,有社团志愿者来表演儿童歌曲和舞蹈,苹果树故事团表演故事剧,还有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来捐款捐书,机构内有专门负责财务的人员,捐赠的东西都会登记备份。 阅读坊发展得很快,得到患儿和家长的喜爱,也得到了医护人员的理解和支持,但机构财力和人力基础较薄弱。阅读坊的经费,是靠申请基金会的项目,资金来源不稳定。阅读坊的人员,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志愿者,都是饱含一腔热情想要做好阅读推广及服务患儿的爱心人士,在大范围上属于公益,具体来说,属于社工,有社工专业知识可以把专业工作完成得更好,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的患儿,需要社工的个案辅导,帮助其走出患病的阴影;但在实际工作中,具有社工专业背景的人员(包括组织者、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远不足半数,由于阅读坊没有固定的财力支持,没有编制,待遇不稳定,也没有社会保险,所以能够在这里服务的人员,大都是有稳定收入的兼职人员或是大学生,经费没有保障,人才又满足不了需求,这大大制约了阅读坊的发展,也是此类机构共同面临的难题。若政府、基金会及其他社会公益人士能帮助阅读坊及此类民间组织实现常态运行,相信一定能给更多儿童带来实惠。 二、结语 快乐童年公益阅读坊自开设以来,为患儿提供了良好的阅读条件,让患儿在阅读中淡忘病痛、汲取知识养分,健康成长。如今,阅读坊的工作还在正常继续,但由于省立儿童医院康复区病房的扩建,阅读坊已搬迁至社区,阅读坊虽已搬迁,但无偿借书及志愿讲故事服务并没有结束,并已成功扩展至安徽医科大学住院部、肿瘤医院等其他医院。 阅读坊的未来愿景是以安徽省省立儿童医院为基点,逐步向其他医院、民工子弟学校和社区拓展,利用志愿者和社会公益资源,努力使全市的少年儿童都能享受到这种无偿的公益阅读辅导服务,让广大儿童,特别是患病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样快乐的童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摘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本文根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目前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指出高校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实践能力 一、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mis)专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有了第一批mis博士。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试办mis专业,1990年复旦大学首次设立mis专业硕士点。由于各个院校的具体情况不同,mis专业被命名为“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图书情报管理”、“林业信息管理”等等,分别从属于管理学院、商学院、计算机学院或信息学院,有的偏理工,有的偏管理[1]。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以下简称《专业目录》),将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管理等5个mis相关专业合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 从学科特点来看,该学科是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交叉学科;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来看,各高校的侧重点均不同。理工科大学侧重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如清华大学;综合类大学侧重于情报学和信息学,如北京大学;财经类大学侧重于经济管理,如东北财经大学。尽管各高校的侧重点均不相同,但都属于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学科课程的整合。目前,信管专业尚未形成统一的专业人才价值认同,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也没有统一化,这些在客观上造成了社会对信管专业毕业生认识的偏差。 二、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信管专业所培养的既非计算机软件人员,也不是管理人才,它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有别于工商管理等管理专业。《专业目录》中将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既懂经济管理知识,具有管理思维,又掌握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能在国家各级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进行信息管理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三、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多数学校的信管专业普遍存在着实践不足、专业特色不突出、人才走向与专业培养目标发生偏离的现状。经调查,信管专业的课程由不同学科中的课程组成,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内容方面,知识面广但课程深度不够,表现为什么课程都学,而结果是什么课程都没有学会;二是就业竞争力方面,学生无一技之长,专业特色不明显,表现为经济理论与管理能力上不如经济管理与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计算机实力上不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信管专业学生普遍认为就业方向介于“计算机应用”和“经济管理”之间,就业前景不明朗,就业满意率不高。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具体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 各高校课程体系多是专业知识“拼盘式”的简单累加.缺乏系统性和关联性。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很困惑,不清楚信管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在哪里。在四年的学习中学生大多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学生普遍觉得自己的竞争力不够强,未能在某一领域做到精通,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凸显自己的特点,其结果为毕业的时候找工作困难,就业率低。 2.课程设置不合理 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导向的高校是在原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经济学、管理学课程,以管理为导向的高校是在原来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增加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系统分析设计等计算机课程,管理类的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没有很好的融合,所以导致从管理专业的角度看,学生的管理知识基础不扎实: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看,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欠缺。[3] 3.教师队伍不合理 信管专业的老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专业不对口。担任信息技术模块课程的老师大多来自计算机专业,担任管理知识模块课程的老师大多来自于经济管理专业,多数教师缺乏的是讲授多学科知识融合的能力。[4] 4.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 各高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内容仅针对本课程,没有做到课程体系之间的相互衔接。各高校所开设的实验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没有开设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结果学生往往是什么都会一点,但又不能在综合实践中灵活应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各 高校没有明确的实践训练培养目标,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实践训练缺乏系统性,达不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另外,许多高校信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都是根据相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内容作一定修改和扩展而成,很少根据信管专业的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 四、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如何培养信管专业的学生,使之能学有所长,是学术界应该引以重视的问题。为此,本人特提出以下思考。 1.创建信管专业区别于其它专业的特色[5] 普通高校信管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要参照教育部信管专业目录的要求,根据自身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确立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人才应具有的知识体系、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使得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目标明确。信管专业所培养的复合型人才的特色和优势在于,既具有计算机专业人才所缺少的管理素质,又具有管理人才所缺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人才。 2.注重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 信管专业的建设不能由管理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简单拼凑,应以经济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学科体系为支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来构建,把管理类的课程与信息技术类的课程很好的融合在一起[6]。另外,各高校可以考虑把四年制的信管专业改为五年制,这样在课程设置上就更加全面,学生的实践课程就会更多些,更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建设和优化师资队伍 由于信管专业是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多学科融合的专业,因此,专业教师既要具备较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目前复合型师资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建设优化信管专业师资队伍应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各高校可从it业界聘请高级项目经理和系统分析师兼职上课,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队伍;其次,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为教师创造到企业界进行信息管理实践的机会,加强同国内外信息管理教育同行的交流,通过吸收信息研究新成果来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科研、教学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双师型”的复合型人才;最后,各高校在招聘新教师时应注意适当引进一些已经在社会上从事过相关专业工作,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人才,不要老是招聘应届毕业生。[5] 4.完善信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首先,要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强化模拟实验,确保实验课程与教学配套,并且加大实验课的比例;其次是专业综合实践技能训练,它以课程设计的形式体现,将相关课程实践串联起来.实现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的集成应用,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技能,如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开发实践;最后,在教学中需要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结束语 我国信管专业的发展历史不长,信管专业建设还不成熟,各高校的信管专业都处于探索中。因此,普通高校信管专业发展的关键是抓住自身的特点,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找到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信管专业特色的信息化人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试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运筹学教学改革研究 【论文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运筹学 教学改革 【论文摘 要】本文分析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特点和运筹学的学科特点,探索了适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运筹学教学方式,从运筹学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与专业相结合等方面对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思考和尝试,并对改革效果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总结。 一、引言 运筹学是20 世纪新兴的学科之一,近年来,运筹学作为一门学科,在理论和应用方面,无论就广度还是深度来说都发展很快。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将运筹学课程列为经济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我校的信管专业隶属于信息工程学院,运筹学一直被定为专业基础必修课列入培养方案,有多年的教学历史。我在运筹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探索适应信管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积累了一些想法并进行了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二、信管专业和运筹学的特点及关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本校的信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急需的复合人才。 运筹学的基本特点是:多学科交叉性、应用性、最优性和多分支。 (1)多学科交叉性。运筹学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的特点,综合应用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科学方法,这些学科相互渗透,综合应用。 (2)应用性。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军事问题,二战以后应用于经济管理领域。 (3)最优性。运筹学强调最优决策。运筹学则提供了以数量化为基础的方法,寻求各种实际问题的最优方案,大大提高了信息管理的水平,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 (4)多分支。运筹学包括各个分支,主要有:线性规划、目标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图论与网络分析、存贮论、排队论、对策论等。 结合本校的信管专业特点及上述运筹学特点,我认为信管专业学生学习运筹学的目的是综合各学科的知识,利用运筹学的方法来对实际问题进行定量的分析和建模,掌握一定的算法,并能运用计算机工具对问题进行求解,以达到使生活、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各类问题获得最优解决。 三、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运筹学作为信管专业的基础课程,能够为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提供有效支持。但是实际教学效果,有时却达不到预期的水平,下面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想法。 1.教学目的的改进 传统的运筹学教学,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的倾向,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筹学的各类算法。结果是过分偏重数学,而不是应用,加上信管专业学生本身数学功底不深,致使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惧心理,甚至放弃学习。 我认为运筹学的教学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算法是运筹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筹学思想的精髓,完全放弃算法学习不可取,完全将运筹学变成算法课也不可取,应该使学生在熟悉运筹学各类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根据问题类型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能用一些经典算法求解简单问题,并能用运筹学的软件求解复杂问题。用经典算法的思想来开拓学生的思维,用运筹学软件的使用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运筹学对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提升的作用。 2.教学内容的改进 传统的运筹学教学内容以典型问题为依据来引出运筹学的各类问题的模型,并着重分析数学模型的形式,算法和模型中参数的变化。这些内容的学习需要具备相当的数学基础,对于本身数学基础不佳的我校信管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时间一长会产生厌学心理,进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根据上面教学目的的改进措施,我在运筹学的教学过程中将教学重点放在问题的分析和建模中。在讲解算法时,我也突出讲解算法的设计思路,并积极引导学生来改进经典算法。在理论学习之余,我校的运筹学课程还安排了专门的实践教学内容,在实践课中,学生通过学习运筹学软件的使用,例如excel的规划求解工具、winqsb、lingo,使学生能灵活运用计算机工具来解决一些复杂的运筹学问题,真正提升学生的运筹学的应用能力。 3.教学方法改进 运筹学以数学为主要工具,一些理论和算法比较复杂,讲解难度较大,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平铺直叙,较少结合案例,就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从而丧失学习动力,影响教学效果。 针对上述情况,我在运筹学的教学过程中,对运筹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1)加强了加强案例教学。给出大量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运筹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加强互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3)在实践教学环节,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实际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并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完成问题的数据收集,问题的详细描述,以及选择合适的运筹学方法来建立问题的模型,并用运筹学软件来求解问题。这样,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运筹学在实际中应用的完整过程,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通过建立运筹学的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课余学习环境,以及丰富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课外交流渠道。在课程网站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且设置专门的学生在线答疑功能,老师或其他同学都可以回答。通过课程网站的使用还可以完成课后作业的布置和在线批改,丰富了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途径。 4.与相关专业课的结合 国内院校在设计信管专业课程体系时,一般是在传统的经济管理课程基础上,拼合统计、运筹和信息技术等课程。现实情况就是许多课程简单堆砌,缺乏紧密配合,运筹学的教学也经常会与相关专业课脱节。 所以应注意在教学内容上使运筹学与相关专业课的有效衔接,将运筹学的教学自然地融入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如运筹学中图论的教学,要和数据结构、离散数学中的有关章节相结合;网络计划中的关键路线法,对后继课程项目管理有很大的价值;网络计划的优化部分讨论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这一思想在生产管理课程中也有所体现;存贮论直接指导erp中库存订货点的管理。总之要把运筹学和各相关专业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运筹学的教学和信管专业的建设。 四、改革效果分析和总结 经过近一年的运筹学教学改革,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对运筹学的学习兴趣逐渐提高,学习效果也有所改进,从学生完成的作业和考试情况来看都有所提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对课程的考核方式,学生的课外兴趣小组的组织以及学生竞赛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争取使运筹学在信管专业的学生中成为一门受欢迎的课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试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理论学习方法 论文关键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理论学习 教学改革 论文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取得长足的进步。首先阐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现状与培养目标,其次列举该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理论学习方法。 1 绪论 1.1 引言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开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是教育寻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人才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宝贵资源。作为一个年轻的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取得不小的突破,也遇到前进的障碍,高校专业定位不够清晰、课程体系缺乏规范、教学方式有待创新、师资力量稍显薄弱,直接导致在信管专业理论学习方法上仍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思想决定行动,认识决定成败,对信管专业理论的学习可以指挥教师的思想,指导教学的实践,对学校教学任务的开展、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1.2 信管专业简介 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开始尝试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到20世纪70年代有了比较规范的专业名称,即管理信息系统。1998年,教育部将分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5个专业进行整合,设立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经过10余年的艰苦创业和教育实践,该专业形成了不同的分支流派,出现各具特色的专业设计,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信管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2]。 2 信管专业教学改革主要措施 2.1 信管专业特色定位的选择 信管专业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其发展应以经济管理为基础,信息学科体系为支撑,实质是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经济与管理水平,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计算机信息管理方向、商务信息管理方向、金融信息管理方向、经济信息管理方向等多个信管专业的特色定位,不同学校可根据实际教学资源在授课时进行相应倾斜。 2.2 信管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通识课和专业特色课。信管专业不是管理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简单相加,在专业通识课的设计上应考虑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优秀的管理者应是信息专家,而不需要是计算机专家,专业特色课中信息技术类课程应与管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增加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的专业课程,增强信管专业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2.3 信管专业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学方式的改革主要包括3个方面:在教学形式上,应积极推进网络教育,丰富精品课程网站,加强网络资源推荐,多使用案例教学;在教学手段上,信管专业的教学应转变单纯课堂教授的单向信息传播方式,增加多媒体、交互式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和畅通交流;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注意课程的表达方式,将抽象难懂的知识尽量以生活化的形象语言表达,采取项目规划与设计或者小论文等形式全面考核学生的整体水平。 2.4 信管专业师资力量的完善 信管专业在我国开设时间不长,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各高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吸引外部优秀硕博士毕业研究生和兼职教师的同时留住内部人才,扩充专职教师队伍,组建本专业教学团队。另外,教师队伍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吸收和消化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保持主讲教师的专业性。 3 信管专业理论学习方法 3.1 明确目标,凸显特色 1)紧抓专业内涵,清晰专业定位。信管专业的内涵包括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产业的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由信息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将另外三者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在学习信管专业的理论知识时,要紧紧围绕专业内涵的限定,时刻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勉励自己,避免在众多相关学科的学习中迷失方向。 2)建立学习规划,掌握学习技巧。理论学习不能泛泛而谈而缺乏与实际的联系,要设定合理的学习规划,总结有效的学习技巧。在理论学习初级阶段,要理清教材思路,明确教材重点,对相关概念和问题的描述掌握到位;在理论学习的中级阶段,要依据教学大纲,归纳总结教材精华,对扩展性、前沿性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理论学习的高级阶段,应联系社会实际,了解发展现状,努力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问题的求解。 3.2 系统学习,广泛涉猎 1)“自顶向下”分析,“自底向上”落实。在信管专业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应借鉴软件工程中“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即“自顶向下”的整体性分析与“自底向上”的逐步实施[4]。首先根据培养目标,“自顶向下”地识别出信管专业学生应具有的能力结构,进而将其划分为若干能力单元模块,对应于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然后按照知识框架,“自底向上”地学好每门课程,结合课程案例,充分利用网络获取学习资源,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 2)立足核心课程,扩展专业知识。大一学年及大二上半学年,应着重学习信管专业的核心课程,夯实专业基础,在一年半的基础理论学习之后,开始扩展专业知识,学习其他计划课程,丰富知识储备,掌握一定的行业知识,如软件开发、网页设计、专业英语、系统规划等,为今后的创业就业奠定基础。 3.3 突出重点,加强研究 1)结合学校侧重,顺应时展。对信管专业理论的学习应以学科本身的发展为基础,考虑高校的学科背景,适当结合国外经验,依据人才培养计划略有侧重,但不丢失专业特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面向未来的专业,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应实时更新,通过课堂教学及其他途径获取信息行业、软件产业、应用企业和学术领域的最新成果[5]。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理论学习不代表死读书、读死书,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关系,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自学能力是开发创新思维的必要前提,掌握多学科知识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在问题求解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形成新的思维。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逐渐积累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尝试创新。 3.4 锻炼技能,迎合需求 1)了解社会缺口,理论结合技能。理论学习是基础,基本技能是能力,在理论学习中应尽量与基本技能相结合,这样不仅能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能明确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原因,以及如何在基本技能中具体运用。要成为同时具备信息搜索分析能力、信息平台应用能力、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以及组织管理和决策能力的专业人才,必须尽可能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缩短与计算机专业或管理专业学生在知识储备上的差距。 2)追踪行业动态,理论用于实践。近年来,该专业的就业状况比较乐观,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将使信管专业人才更加受到市场的青睐。因此,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适应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信管专业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关键。 4 总结与展望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我国高校信管专业取得较大程度的发展,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在课程的设置上也日趋科学。本文在提出信管专业教学改革措施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信管专业理论学习的方法,力图通过明确专业目标、系统专业学习、突出专业特色以及迎合社会需求4个方面扎实掌握信管专业涵盖的理论知识,在规范中寻找突破,在稳定中谋求创新。21世纪是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时代的呼唤下应运而生,市场需求逐渐成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动其向前发展,对未来应充满信心。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以项目为驱动 创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摘 要] 实践教学在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人才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武汉科技大学实践教学改革的经验,构建了“以项目为驱动”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开放式实践教学环境与创新实践平台。 [关键词] 项目驱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实践教学体系 一、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信管专业人才,对其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管理是集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于一体、实践性和创新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学生无论是从事信息系统的开发规划、分析设计、项目管理、系统维护工作,还是从事系统内信息资源的组织存储、更新利用等工作,都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目前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缺陷,尤其在实践能力培养上存在严重不足,造成培养出的学生质量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提高信管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我校不断深化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突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了“以项目为驱动”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难题,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信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课题组”的调研显示,缺少有效的实践和实习环节是该专业目前最大的缺陷之一。实践教学定位不够科学合理,仍依附于理论教学,普遍存在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单一性、封闭性和局限性,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践内容很难开展;此外,由于实践教学没有独立设课,许多课程的实验没有独立的学分,也没有建立考核机制,教师和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内容大多只是对所讲授的课程知识进行简单的实验验证,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其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实践能力培养上缺乏完善的培养体系,实践教学计划没有系统性,实践教学各环节之间缺少有机联系,基本是处于松散状态,没有充分体现信管专业交叉学科的特点,并未真正做到信息与管理、管理系统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学生无法有效地把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中去,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 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战性不强 目前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以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为主,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实战性不强,个性化程度低,缺乏与相关企业的沟通和交流,与企业实际应用相脱节。课程实验主要在实验室进行,通过实验的方式掌握理论知识,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学生仅是停留在浅层次的实践体验中,不能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及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课程设计大都只是在虚拟课题的基础上构建理想的模型,如沙盘模拟、erp演练中构建的虚拟公司运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中根据自己熟悉的环境构建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宿舍管理系统等,这种“模拟式”的系统模型并没有经过真实的环境和场景检验,一旦投入实际运行时往往不堪一击;社会实践包括认识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几种形式,由于时间的限制及企业自身的抵触情绪,使得这些实践活动浅尝辄止,无法真正深入企业实际,缺乏对企业实际信息化建设的参与和渗透。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面对现实复杂的企业信息化环境时往往无所适从,有的甚至惨遭淘汰。 三、“以项目为驱动”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构建 针对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校结合自身工科历史悠久、管理学科实力雄厚的特色和优势,突出“信息技术与管理相融合”的专业特点,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逐渐形成了“以教师横纵向科研项目为驱动”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实现以知识验证为主向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的转变。 横纵向科研项目由于其针对企业信息化、生产生活实际,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直接操作的平台和真实运行的环境。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将通过合同、论文、技术报告等一系列非常客观严格,甚至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形式由企业进行检测和考核,这种考核比单纯追求及格的成绩考核、报告考核方式要严谨得多。同时由于项目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独特性和不重复性,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体系来解决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实践教学创新体系以项目为驱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毕业生反馈信息不断优化调整实践创新体系的相关内容,形成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相对独立、动态弹性的系统体系结构,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开放式实践环境,其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以真实项目为依托 信管系教师每年都承担了多项横纵向科研课题,学校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将承担的科研课题划分为若干实验项目,通过实验中心进行开放式研究,大力开发以科研课题为依托的具有设计性与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具体有形、完整真实的科研项目作为理论知识的应用载体,让学生在实际的企业背景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在实际项目中,从如何与客户接触、需求分析、编制项目计划书、项目调研、系统分析与设计、实施,到系统运行之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指导作用。在项目完成过程中,使学生加深理解信息管理的过程,体会信息管理的内在规律,掌握各种信息技术工具,激发学习热情,启发创新思维。 (二) 以创新团队为组织保障 采取教师带学生、研究生带本科生、高年级带低年级、技术高手带初入门者的模式,组建一支有梯度的、循序渐进的创新团队。通过每年一届的程序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沙盘模拟大赛等实践活动,选拔学生加入创新团队,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科研能力。通过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组织建设,逐渐完善创新团队“传帮带”的内在机制。由于团队成员多是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一般情况下他们在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内毕业,为保证团队的动态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通过经常举办学术交流、课题讨论、源代码内部共享等方式快速培养新成员,不断提高团队成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 (三) 以软硬件平台为支撑 我校经济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以计算机为主、价值近千万元的仪器设备,安装有最新的各种开发工具以及sql server等数据库系统、神州数码易飞erp系统、电子商务模拟系统等多种软件。实验中心对外开放,为学生进行创新性实践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实验中心网站和信管系网站搭建的信息平台,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展了实践教学空间,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交流。此外,学校设立创新基金,以学生获得创新学分的方式吸引其积极参与创新活动;通过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讲座,邀请在信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资深专家、著名的企业cio作专题报告,介绍企业实际应用的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实施过程以及系统运行后效率和效益的提高,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企业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用信息化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形成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 (四) 以职业岗位需要为导向 信管专业毕业生主要承担各级信息管理工作,从事不同类型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将企业信息管理师定义为“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复合型人员”,该职业的功能模块包括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网络构建、信息系统维护、信息系统运作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六大模块。根据信管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定位,以真实项目的开发为主线,通过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及维护、系统评价这一工作流程重点培养学生对于六大模块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信息系统开发、运行、管理与维护、系统分析和设计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适应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要求。 (五)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和编程方面的创新能力,更主要的是为了加强学生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创新能力。通过参加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项目,学生置身于一种富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中,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创新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以及团结协作精神和社会活动能力,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成效 创新团队自2003年成立以来,先后成功地为水利部、武汉市城管局、武汉捷力衡器、爱迪公司、葛洲坝子陵水泥厂等多家企业完成了数十个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受到用户和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在对团队成员的管理上,采取项目驱动、松散管理的方式。通过不定期地结合项目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对项目的课题背景、需求分析、技术储备等进行交流,丰富了成员的项目管理经验,极大地提高了成员的动手能力、与客户的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信管2001、2002级先后有十多位同学参与水利部“长江堤防工情信息服务系统”和“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信息系统”两个大型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工作,学生设计的作品获水利部软件作品“最佳设计奖”;在“武汉市城管局垃圾场无人值守计量系统”项目中,课题组老师带领学生,多次深入现场,在广泛调研和文献查阅、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隙和循环队列的数据采集算法,攻克了项目的核心课题,完成了系统的实施,该项目在无人值守计量领域目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楚天都市报》、湖北经视都作了相关报道。一些同学因参与了项目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成果,得到了导师的赞赏,顺利地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多位同学先后被阿里巴巴、长江水利委员会等知名企事业单位录用,并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通过依托教师的横纵向科研项目,“以项目为驱动”,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有效弥补了本科生创新能力不足这一缺陷,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锻炼与提高,大大增强了我校信管专业学生在升学和就业中的竞争优势。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试析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论文关键词:信管专业 人才能力需求 师资优化 学生就业 专业实践 论文摘要:我国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办年限不长,虽经多方努力,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课程体系、师资配五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对问题分析基础之上,提出信管专业发展的相应时策,希望能对我国高校信管专业的建设提供参考。 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人才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动力,为此,需要高等院校培养大批学有所成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人术而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称信管专业)是一个新办专业,基础比较薄弱,虽然已经根据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在进行了多次社会调查之后制订了信管专业培养方案,并逐年进行修改和完善。但在教学方案实施以及就业过程中逐步发现,在培养方向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就业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作为信管专业的依托,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学科1960年起源于美国,其目的是研究如何系统地设计数据处理应用系统。之后,该学科就不断地研究如何应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利用它为组织的目标进行服务。在我国,由于各高校成立信管专业之前都有各自不同的专业背景,有着不同的名称如“信息管理”、“经济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教育部于1998年7月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将原来分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5个专业合而为一,设立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图书馆学专业、档案学专业一起,合并到最新增设的管理类二级科目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之中,专业学科名称正式定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育部1998专业目录中,将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 “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让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术”。 由于不同高校信管专业的学科背景不尽相同,依托的院系不一样,性质不一样,导致信管专业的实际培养方向和具体培养目标也有所不同,专业开设在商学院或者经济管理学院则偏重于经济学方向,开设在管理学院则具有管理学性质,还有开设在计算机学院则偏重于计算机方向。到底是“求同”或“求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求异”从表面上看是在提倡改革和创新,实际情况却体现为固守原有的背景专业那块“阵地”,是“保守者”应对教育部专业合并政策的一种对策,给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以及就业等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隐患。 为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各高校应摒弃原有传统观念,在教育部给定的信管专业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指导下,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部分调整,但不能偏离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定位。以满足社会化信息管理人才需求为己任,培养既懂经济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术而避免单纯的管理型人术或者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术避免学生知识面狭窄而无法满足其参与知识创新和胜任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的要求。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问题分析 1.部分高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存在“灰色地带” 一般高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趋向:一是强调it技术,弱化了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又不能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媲美;二是强调管理又过于弱化了 it技术,所培养的学生不会利用先进的it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三是it技术与管理相融合,但实际效果不理想,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下简称“我校”)。对于企业的具体动态需求调查不足,很多课程设计大多是“闭门造车”,开发出的课程设计不能和企业的实际信息化建设需求结合起来,这使得学校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存矿灰色地带”学生就业率比较低。以我校为例,2002级-2005级我校信管专业学生离校前就业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2002-2005级信管专业的离校前就业统计数据表明,该专业的离校前未就业率比较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信管专业较新,很多环节还不是很完善,致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和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存在偏离;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对于信管专业认识的局限性,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多倚重于计算机硬件、网络与软件编程方面的人术。 2.高校信管专业师资力量普遮薄弱 我国高校信管专业师资力量普遍较弱,真正本专业出身、高学历的教师和有专业背景的高职称教师偏少,缺乏具有企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师资。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学缘结构不合理:“近亲繁殖”现象极为严重。据了解,在一些学校的院系,大量聚集着由老教授一脉相传下来的弟子门生,甚至出现了“四代同堂”的现象。 (2)职称结构不合理:职称结构不合理,教授副教授比例比较低。 (3)学历结构不合理:信管专业教师持有的学位目前仍以硕士为主,取得过博士学位的教师仅占教佩急数的1%左右。 (4)年龄结构不合理:40一54岁年龄段的中年教师偏少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信息技术教师严重缺乏。 显然,师资队伍的这种状况无法适应培养数字时代高素质信息人才的需要,教师队伍的重组与优化成为信管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3.信管专业实践项目效果不理想 信管专业应用性非常强,纯理论课教学无法培养出应用型、高级的信管人术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目前多数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实验室如信息系统工程实验室、erp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等,但这些专业实践环节仅仅局限于实验室的静态实践,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以我校2002-2005级信管专业为例,专业实习内容如表2所示。 根据学生的反映,实习效果较差,抄袭现象较为严重,并且系统的开发与实际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和当初制定的培养目标并不吻合。 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对策研究 1.调查社会信息管理人才需求,消除“灰色地带” 为使得培养出的信管专业学生能够符合社会信息化管理的人才需求,消除高校与企业二者供需之间的“灰色地带”,我们应该积极地深人企业详细调研和访谈,探索出和企业实际需求相吻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符合企业实际的信息管理人才需求,并且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上都要体现这一基本原则。因此,各高校应该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培养信管专业人术并建立相应的支撑课程体系,如表3所示。 2.整合内外资源,优化师资队伍 在优化师资队伍方面除要注重引进人才以及聘请外部专家教授之外,更要注重在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内部资源优化的方式有多种,如图1所示。通过发挥专家教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水平;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发挥学校与it企业“零距离”合作方式,使教师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和解决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才能教好学生。当然在校教师也必须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保持科学研究及教学研究的活力。 3.完善信管专业教学体系 信管专业具有理工渗透、文理交叉、经管结合的特点,完善教学体系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消除所谓“拼盘式”专业的错误认识,信管专业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它有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课程结构。如何建设核心课程、优化和完善课程内容、完善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工作以及创新教学模式 (如图2所示的面向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是我们研究的主题和方向。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素养 信管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堂教学是获取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但专业能力的培养更应该重视,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针对理论培养体系的内容,将本专业的实践体系分成上机实验、认识实习、专业实践、创新实践以及毕业设计5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分别从多个角度进行培养,以满足本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具体内容如表4所示。 因此,各高校应根据有关的意向调查,结合企业“只需要马上可以用的厂和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与社会实际脱节”的问题与特点,转变思路重新调整专业实践环节,譬如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以弥补校内专业实验室实践环节的不足。深人实际到企业的信息管理部门进行调查,为毕业后能尽快胜任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以达到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教育环节的目标。 四、结论 信管专业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该是计算机与管理相互结合的实用型专业,该专业研究的对象是一个组织及其计算机信息系统,更强调信息的组织与管理,虽然也强调计算机技术,但计算机技术只是工具,不是实质,最终目的是如何利用it技术规范管理和提升管理水平。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高校应加强信息组织与管理以及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训练,信管专业学生应当学习经流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使得培养出的学生既懂经济管理,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与方法以及应用,毕业后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让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现状与思考 【关键词】 医学信息管理 信息系统专业 思考 近年来,由于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医学院校开办的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不断增多。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医学领域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交叉学科,它要求学生既能深入掌握计算机技术,又要掌握医学专业技术,了解医院业务情况。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医药学基础知识、信息管理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卫生信息管理、医学信息处理与医疗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思想和方法,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信息化与管理现代化的加快和完善,计算机应用在医院地位的提高就显得更为迫切与重要,同时也对医学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1 我校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现状 我校于2006年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生,是学院进行评估时开设的新专业,四年制,现已招收3个年级3个班,共111人。这期间我院在计算机专业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和改革,现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教学经验不足、专业教师缺乏,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1 学生对专业特色认识不清且学习环境和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既需要学习医学基础课程,又需要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两个学科的跨度较大,如果学生找不好的结合点和渗透点,学习起来比较盲目,缺乏学习动力,容易在两个学科的学习中迷失方向,将所学的专业浅显地理解为两种学科的机械叠加,难以权衡计算机学科与医学的学习比重,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由于对专业了解不是很到位,因此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目标不太清晰,导致对整体课程学习认识不足,表现在重视计算机专业课而轻视医学基础课,再则学习依赖性强、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无法使学习深入化;医学院校的学习环境与理工科计算机专业的学习环境不尽相同,本专业学生较难适应医学院校浓厚的医学学习气氛、学习方法。一是因医学院校的学生较为注重形象思维,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则需要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模式;二是因医学院校中的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新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尚未建立起一整套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法。 1.2 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比起基础深厚的传统医学专业,我院对于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样一个新兴专业的建设还缺乏经验,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课程的设置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主要的问题体现在如何合理有序的安排基础课程、医学课程和计算机课程的交叉学习,应该选择开设哪些课程才能使学生更适应社会的需要。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培养学生具有应用计算机处理医学信息的能力上,一方面要避免其课程设置同工科院校的信息管理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专业雷同,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设置过多的医学课程,造成主、次不分的现象,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脱离了实际的市场需要。这方面我们正在逐步摸索,日趋完善。另外有些课程设置方面也有重理论轻实践,培养方向与社会人才需求也并不完全吻合的现象。 1.3 学校图书馆计算机资料相对短缺 计算机的专业学习不仅仅是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学生课外体会和自我学习,因此图书馆的藏书就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而我院图书馆的藏书多为医学专业书籍,虽然近期有也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专业书籍引进,但真正与本专业课程联系紧密、可帮助学生自学的书籍还是很少,基本上是以电子图书为主,学生自学无“支点”。 1.4 缺乏实践操作 由于我们是新专业,专业实验室还有待于更加完善,因此我们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均侧重于理论,对进入社会中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弱,到医院实习时才发现所学理论与医院的实际应用有很大差距,造成理论与实际脱钩。再则学生对专业的信心不足,错误的认为属于理工科的计算机专业在医学领域的发展会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学生对本专业失去应有的信心。 1.5 缺少必要的规范教材 教材建设一直是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薄弱环节。目前所出版的医学信息类教材数量有限,质量也参差不齐,很多教材理论过于空泛,内容不够详实,脱离实际的应用,不仅使教师教学时感到困难,也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我院目前选用工科计算机专业普遍使用的经典教材进行教学,但这些教材缺乏医学特点,不太适合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使用。 1.6 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 目前我院的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多媒体授课和实验相结合,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目前虽有一个专业实验室,但教学方式依然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缺乏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校园网络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另外同医疗卫生系统联系不够,缺乏定向培养和必要的交流。 2 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设想 2.1 加强教育引导,使学生了解专业特色,以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 该专业的定位是医学信息技术如何为医学管理服务或医学管理如何应用于医学信息技术,并在医学信息技术上着重体现“用”字。因此,有必要在新生进校后,头一节课就向学生讲明本专业办学目的,以及本专业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方式方法。同时,广泛开展交流讨论活动,尽可能统一认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2]。加强学生思想工作,明确学习方法和思路。前面谈到,医学系列的学生着重于形象思维,而这一思维方式是我学院的主流。本专业的特点是既要有形象思维,又要有逻辑思维,如何将置身于形象思维这个大环境之中的本专业学生不受之束缚,教师的正确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法,给学生留出适当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 2.2 课程设置更加完善合理 应将计算机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和管理课程交叉开设,每门学科分别按层次递进。一是医学课程的设置,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医疗诊断的整个过程,熟悉医生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设置基础医学和临床诊断基础概论课程,临床诊断基础课程的学时比例相对多一些。二是医院管理课程的设置,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医院管理及医学信息的产生、收集、加工、处理、提取及存储等主要过程,设置管理学、信息标准化及病案规范化等课程。三是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医院信息系统开发、维护及管理的能力[3]。 2.3 借外校图书为己用,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 学校可以和周围其它理工科学校进行协商,让本校学生有机会到其它院校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此外,引导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由于课堂教学时数的限制,很多专业课程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现在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一般都购置了笔记本电脑,我们的网络教室也向他们免费开放,但大多同学都是用它来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电影。作为专业教师应当将与课程相关的一些教学资料(如教学课件、操作视频资料、网络资料网址等)共享给学生,通过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撰写论文、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弥补学校图书馆图书不足的问题。 2.4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活动 本专业的学生实践基本包括开设专业课时的实习以及大四后半学期的毕业设计专业实习,这远不能满足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认为要以教学实验、编写针对某一门专业课的课程设计程序、毕业实习等方式多开展学生实践活动。教学实验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课程设计可培养学生全面、灵活的设计思想和创造能力,学会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毕业实习是通过实际工作,处理实际问题,有效的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了解医疗卫生部门的信息科或是医药软件公司,熟悉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管理流程,为每一位学生尽快适应社会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2.5 编写或选择适合的教材 选择内容充实和跟上当前发展趋势的教材是促进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也可以自己组织师资力量根据实际编写相应的教材,把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都考虑到教材里,从而可以做到对症下药。另外,教师还可以编写相应的实验讲义。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即使教师在实验开始时强调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实验时还是总犯重复的错误,如果教师一个个逐一指导,速度很慢,一堂课的时间无法全面解决所有学生的各个问题,而且容易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一有问题就等着老师来指导,不去独立思考。如果有了实验讲义,上机时就可以在明确要求注意事项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教学效率。 2.6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用新型的教学策略 (1)采取互动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学应该将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结合起来,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寓教于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2)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现在各个学校都在开发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把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放在网站上以供学生下载或浏览,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同各校形成资源共享,打破学校设置的各类分隔屏障,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使学生获得更广泛的知识来源。(3)研究性学习模式: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让学生自选课题和辅导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各种技术上的探讨;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未知的领域的思考[4]。 医学院校应不断努力,完善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设,为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人才。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虽然在国内还属于一个非常年轻的专业,但由于其独有的专业特色使得它必将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定位思考 摘要: 在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进行思考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理论基础跟行业岗位,以及技术学习等。文章在对这三方面进行讨论时,则需要跟实际的状况相结合。使其能够更好地对信息工作进行处理分析。信息管理的专业定位,除了要对信息技术有着熟练的掌握,还需要对管理知识有所了解。信息系统的专业定位,除了要对信息的系统知识有所掌握外,还需要信息系统的开发有着明确的了解。把二者与之相结合,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技术方面,都能塑造出一个复合型人才。除此之外,信息系统专业跟信息管理的落实与决策,应该在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上找到准确的定位。使其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让学生在对书籍进行查找时,能够更加简洁方便,更节省时间。 关键字: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培养目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文是以某高校图书馆为案例,对图书馆的检索系统进行分析。某高校图书馆内有电脑5台,对这5台电脑的图书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在进行归纳分类的过程中,可按照图书的种类进行分类整理,可分为中文图书,以及外文图书等。对中文图书跟外文图书再次分类时,可按照图书的规划进行。使其能够保证学生在查阅资料的时候,简洁方便,节省时间。 1.2方法 1.2.1信息管理的定位 对信息资料采取处理跟加工的方式,是信息管理专业的首要要求。对于院校的图书馆而言,为了能够使学生在对图书查找时,能够更加简单快捷,对书籍进行整理归纳是至关重要的。采用信息管理定位技术,能够将图书的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对于不同类型的图书,要再次进行分类归纳,使其形成一个链接型的链子。让学生在对查找图书时,更加节省时间。对系统进行简单的操作,是计算机系统所具备的。这种技术即是信息管理型的基础技术,也是较为初级的技术。而对于一些较为高级的技术来说,要想使高级技术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则需要探索跟分析,处理后的数据。 1.2.2信息系统的定位 信息的管理系统,算属于工程类的技术。但其中也包含了管理技术。二者间的相互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系统的定位,是能够更好的对信息资源进行优化的配置,以及技术的应用。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对信息技术采取合理的运用,是能够增强院校间的竞争意识。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查找书籍的时候,能够方便快捷,还能使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查找书籍时,对所定位的信息系统一目了然。 1.2.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定位 要想使信息技术在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则需要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定位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够使较为基础的,管理理论知识得到了相应的培养,还能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有所提高。使其能够让学生在查找图书的过程中,能够更方便,更快捷。这不仅是提高的计算机的使用率,还能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更好的解决。 2结果 从学科与理论的角度进行观察。信息管理专业并非是管理学科,也不是计算机专业。而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所谓的相结合,那么会有一个结合点。那么结合点在哪里?是在管理方面中,把计算机作为实现管理的工作么?还是说要想实现管理,则需要计算机的应用。二者问题的而存在,都是不能对结合点有着明确的划分。使其很容易导致在对其定位进行思考时,会怎样划分。对于问题的存在,我们要冷静的思考,所谓的结合点,也许就只是要对二者的核心知识进行学习,使其才能够保证在今后的发展中,才会逐渐壮大。从岗位或者行业的角度进行观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定位,主要是从对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对于院校来说,在图书馆内采用这种信息管理技术,与信息系统定位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图书馆的使用率,还能够使学生在查阅书籍的时候,能够做到简单快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帮助。院校可以对学生使用图书馆的效果做评估,对查找书籍方面的便捷率可进行一次系统的调查,学生也可以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提出,院校要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从技术的角度进行观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定位,可算是技术上的应用?若是算技术上的应用,那么是什么技术?计算机技术?还是网络技术?还是多媒体技术?我们在整理归纳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信息管理跟信息系统的定位,简单的来说,可算是一种对数据的操作。换句话说,就是能够更具规范化的对数据进行处理。对于所处理的数据,可按照计算机内的引擎进行构建,对于数据资料,可按照规定的存储方式进行。 3讨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信息化的建设的教育教学也在各大高校相继实施。图书馆阅览室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形成之一。由于计算机的覆盖面比较广,内容较多,在知识含量上能够极大的满足师生的需求。但由于一些院校把经费只集中电子资源的购买上,忽略阅览室的设备系统更新,很容易导致电子设备低下,配置老化等问题。网速慢浏览器打不开、开机速度慢、电脑死机等问题都是由于不及时更新导致的。随着当前软件更新的速度,一些高校内的电子阅览室已经在更新系统上出现了滞后的现象。一些院校可以将电子阅览室自身的优势利用起来,在图书馆的主页上建立一个数据库。针对不同的信息资料进行逐一的归纳,减少学生在检索问题时所浪费的时间。建立一个高效率的资源数据网,能够让学生搜索数据的时候能够避免浪费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并且也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信息管理的加强,不单单只是对一些配置上的问题,或者计算机上的系统进行改善。还需要对计算机自身的问题进行改善。使其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使用率。对于信息系统的定位进行加强,不仅能够方便学生查阅资料,还能使学生有效的节约时间。对于二者的相结合,能够使图书馆阅览室的使用率有所增加,还能够间接的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升。只有对一些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或者正确的指引学生学习,才能保证图书馆阅览室真正本质上的意义。 作者:刘刚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信息安全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创新建设 摘要: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而信息管理体系逐渐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和关注,在日常生活和人们工作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管理对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起到先决性作用,这也就从多方面印证了时代的发展与信息化管理密不可分。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创新建设成为信息资源延伸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更需要信息化人才为主要推动力,这不仅是带动信息化社会的主要力量,也是信息资源不断发展、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本文以某企业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为主要出发点,对实现信息系统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意义进行探究,并从中提取信息系统创新建设的宝贵经验,以促进信息管理的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信息管理人才。 关键字: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创新建设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本次研究以某企业为例(该企业主营业务为石油),该企业旗下有15个二级管理单位,其中有包含39个三级单位,企业员工总数共计956人,其中,管理层人员共计126名,信息管理技术人员269名。 1.2方法 随着石油行业不断重组和改制,石油企业的经营方向也不断趋于国际化和现代化,提升石油行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和信息系统的稳定性意义重大。对该企业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创新化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创新以企业管理者为中心。以企业管理者为信息创新建设的中心,并非需要企业管理者的信息管理水平与信息管理人员一致,而是需要企业管理者要提升对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的关注和重视度,避免对信息系统建设中出现部门之间信息封闭的问题,影响信息的交叉传递。关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提升企业处理信息问题的速度,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速度。其次,缩短系统开发时间。对于该企业而言,企业内部对信息的要求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企业对动态的信息的需求量远远高于对静态信息的需求,需要不断对信息进行重组和重新管理。从此种角度来看,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则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针对此种情况,企业应缩短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开发时间和磨合时间,避免因企业重组和改制造成企业出现更多的新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对于开发商而言,在进行信息系统开发时,需要确定相对具体的开发需求,确定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时间、调试时间和运营时间。为此,必须抓住时代的脉搏,加强企业与开发商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获取彼此的信任和支持,尽可能的缩短信息系统的磨合时间。再次,建立健全协调和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协调和管理制度,可增强信息系统开发商与信息系统使用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使双方共同为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重建贡献力量。开发商在进行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完成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同时也需要获得所在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认可与支持,这则使开发商与运营商之间产生了矛盾。针对此种情况,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维护制度、运行制度等,并定期进行专业考核。通过上述方式,一方面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也为信息系统的长期有效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最后,构建长期的、稳定的信息管理团队,并重视信息系统的查询功能和标准化要求。第一,构建长期稳定的信息管理团队,明确职责,加强信息管理队伍建设。第二,重视信息系统的查询功能,主要是对用户被授权或使用范围的数据库数据进行查询,同时,将查询所得结果输出,与用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第三,保障信息资源标准化,在企业内部实现实时分享,增加企业各部门间的沟通和联系,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2结果 通过重新建立信息系统的管理中心、缩短信息系统的开发时间、建立健全协调和管理制度、构建长期的、稳定的信息管理团队,并重视信息系统的查询功能和标准化要求,该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性得以保障,且信息系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时间缩短,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同时,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性增加,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更为默契,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发展和运营效率。此外,信息管理团队不断稳定,信息系统的查询和共享功能不断完善,信息管理团队也逐渐趋于稳定化和长期化,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带动了企业的全面发展。 3讨论 信息系统在开发过程中更加注重对成本的控制和效率的追求,在保障低成本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长期的、稳定的、高效的信息管理体系。信息系统的开发不再仅仅局限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帮助上,也逐渐向信息系统的具体实施及实施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处理和具体对策上。这从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信息系统建设更趋于实际化,切实解决实际开发设计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信息系统在企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中起到一定的先决性作用,且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即使在计算机技术不断普及的今天,信息系统仍立于不败之地,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此外,信息系统还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通过此种品牌效应可获得宝贵的非直接性的经济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也导致内部业务流程及业务结构发生了变化。而在此种情况下,传统的投资收益则无力发挥其作用,需要从信息系统中寻找更多、更新的处理方法。 总而言之,当今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科技水平的逐渐升温,同时,也提升了信息系统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发展,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到一定的促进性作用。通过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进行多方面的创新建设,可使企业内部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增强,稳定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互利、共赢关系,从而推动企业的高速发展。 作者:杨森林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信息安全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信息系统与企业信息管理战略投资 一、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战略的涵义 信息化已经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有了显著的优势,实现了平铺式的覆盖,在各个行业或是各个类型的企业发展中已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对我国现代化的建设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信息系统和信息的管理已经深入到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之中,在企业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关键性的因素。企业信息管理战略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规划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息系统是以某一个核心内容为出发点的相关信息的整合,它不是单独的某一条信息或者是某一类信息,而是在一个中性点下发散信息聚集的一个整体。企业的信息系统战略,就是以企业的某一种目标为中心点而构建起来的众多信息的聚合,并将这种信息资源的集合逐渐反馈到企业的各项运营和工作中。企业的信息管理战略是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将短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与长期的信息化发展目标相结合而形成的。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信息化建设目标以及具体的规划都是在企业具体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信息管理的工作以更加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式呈现为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的信息管理工作模式,以实现企业对整体信息数据的统筹规划。EIMS,Enterprise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即企业资讯管理系统,能够对企业的部门及其组织的结构和程序、部门之间的界限、沟通渠道、工作描述和员工职责等等进行全面和全新的评价。 二、石油企业实践信息管理的重要时代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石油企业决策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石油企业是我国的重点行业类型,重大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构建石油企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系统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了搜集信息资料繁琐的过程,简化了繁杂的程序,极大地实现了信息资料的时效性,从而提高了信息的使用价值和参考价值,进而提高石油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的构建能够在系统数据终端,实现对信息的查找、调出,便于企业决策的制定。 (二)有利于石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我国社会在当今形势下,社会多个方面已经实现了与世界的接轨。实现石油企业的信息管理有利于提升石油企业的竞争力。信息系统的构建和信息管理的实现能够促进石油企业中专业知识和普通常识的交流。能够在信息平台上,实现对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内部共享,也很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全面传播。在此基础上,可以加大对知识和资源的优化力度。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在石油企业中的实现能够贯穿于石油企业的整个运作流程,可以集成和优化全部信息数据,实现业务流程规范化。 三、企业信息管理投资技术分析 企业信息管理战略投资中的投资内容、投资方式以及后期的投资价值评估三方面中,投资技术评估作为企业信息管理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值得分析和探究。 (一)投资评估的时效性 投资评估的实施和其结果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对其选择的时间节点在很大程度上对实际效果的产生有影响作用。这是投资评估的时效性存在的原因所在。所以,石油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评估时间节点。企业要明显自身工程项目的具体实践周期和进度,或是选择项目开始实施的前、中、后期来进行投资评估。选择的评估时间没有强制的约束,但是构建的投资评估要严格建立在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并具有实效性的基本原则之上,才能实现投资评估的时效性。 (二)决策环境 企业的发展战略要根据当时、当世的具体情况为制定的基础,并且,受到现实环境的很大程度的制约。现实环境包括企业发展当时阶段所处于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投资者对EIMS战略的了解程度。环境因素不容忽视。每一种决策或是方案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当时所处的环境的多个方面。 (三)系统建设 在企业的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战略投资中,系统建设是基础内容也是重点方向。要将系统建设融入到企业的信息管理建设中,也要将信息管理建设构建成系统性更强、更全面的体系,使两者相相融合,互为补充,互为推动。能够在企业运作的整体过程中,实现全部信息的管理和调控。在EIMS的评价技术中,作用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整个实施过程,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系统建设是整个信息系统和企业信息管理战略投资的核心部分。 四、结束语 当今时代已经发展成为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已经成为推动社会改革和进步的重要因素。其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更是尤为凸显。在企业的管理中加大对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的战略投资,是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在企业的管理中发挥作用的有效举措。对企业的信息管理战略投资的探究已经成为当今企业面临发展问题时的又一重要研究课题,值得深思和探讨。 作者:张川 单位:中国华油集团公司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向分析 摘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由于其多学科交叉的特性,学生所学知识范围广但不深入,造成学生和社会对该专业的歧视,甚至出现有些学校的信管专业招不到学生的现象。文章围绕信息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分析信管专业的培养方向,并指出独立学院确定培养方向时应该考虑的重点。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培养方向;系统咨询;系统实施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起源及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产生于1998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设置的第三次调整,将原来的“管理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林业信息管理”五个专业合并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它所属的一级学科是“管理学”,二级学科是“管理科学与工程”。根据作者的理解,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利用信息系统提升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的人才。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学生需要具备三方面的知识:(1)经管知识。企业的各个部门、每一项业务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所以,学生应该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企业的产、供、销流程、财务会计、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2)信息技术知识。学生应知道计算机和网络的工作原理、计算机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掌握基本的编程技能。(3)信息系统知识。了解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构建过程和方法、如何最大限度利用信息系统为企业日常运作和经营决策服务。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信管专业已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认同,根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开办此专业的学校已经达到了489所。大部分学校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都借鉴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专业培养目标的描述[1,2]。单看培养目标,甚至不能区分不同学校人才培养之间的差别。但由于专业的复合型特征,各个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不可能三方面知识都给予同样程度的重视。由于学科基础不同、所归属的院系、师资结构不同,各高校信管专业培养的学生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一般来说,人才培养和专业所在的院系密切相关,学生的学习侧重点受院系整体学习氛围的影响。如果信管专业开设在计算机学院下,则侧重于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开发能力的培养。如果开设在管理学院下,则重于经济管理方面的教育,学生系统开发能力往往比较弱。 (二)课程体系松散,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很多信管专业的学生很迷茫,因为他们学了很多课程,而每一门课程学的都不深。经管类课程包括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会计学、运筹学、生产运作管理等;信息技术课程包括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课程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ERP原理与应用、电子商务、商务智能等。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自己所讲授的课程,没有明确的思路和方法将其他课程整合为一体,导致这些课程间缺乏衔接,学生自己也很难将所学课程联系起来。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非常大的影响。一方面,学生不知道经管类课程与信息系统的关联关系,学了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由于这些课程连续性非常强,前面的课程学不好会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同时,这些课程对动手能力要求非常高,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很多学生一遇到问题便开始放弃。作者对学生的访谈发现,只有少部分学生对学习有信心,能够确定自己的兴趣和方向,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比较迷茫的,甚至失去学习兴趣。 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方向分析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应该作为各高校制定培养方案时的参考。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由于教师结构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在培养目标上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对学生的信息系统规划能力、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和管理能力应有所侧重,不能一概而论。对独立学院来说,教师职称偏低、流动性大,学生基础和学习能力与公办学校相比也有一定差距,选择合适的培养方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尤为重要。围绕信息系统的研发和应用,作者认为信管专业的培养方向可以分为以下6类: (一)信息系统咨询 信息系统已成为每一个企业必备的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与其它设备可以批量生产、统一使用不同,信息系统具有独特性,每个企业都不一样。如何开发适合企业需要的信息系统?这就要求信息系统规划人员精通信息技术、生产运作、财务、运筹学,还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和角度,知道企业现有运作方式存在哪些问题,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有哪些改进空间?信息系统如何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怎样设计?这些问题不是仅仅懂管理或者懂技术的人所能解决的,信管专业毕业生具有以上领域的知识基础,相比其它专业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这一岗位的工作。 (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一直是信管专业培养的重点。信息系统服务于管理,由用户提出需求,技术人员实现。用户关注业务,技术人员关注系统实现。系统分析员在两者之间起到“桥梁”和“翻译”的作用。系统分析员通过充分与用户沟通,了解并记录用户需求,同时,还应该对用户需求进行优化:更正或去除错误需求,找出用户没有提出的合理需求,并与用户达成一致。系统分析员应掌握基本的业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能熟练应用UML、数据流程图、E-R图等系统建模工具。在能力要求方面,系统分析员要具备很好的沟通能力,以便获取准确的需求。此外,系统分析员还应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者缺一不可。语言表达能力是系统分析员与客户及技术人员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顺利完成系统需求分析工作的前提。书面表达能力是准确记录需求的关键,需求分析说明书对任何一项系统开发任务而言都是非常关键的文档,不仅影响后续的设计和实施工作,也是系统验收的依据,必须保证准确、全面、无歧义。设计人员的任务是根据系统需求说明书构建系统的物理结构,如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系统的模块结构图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界面设计等。系统分析与设计是系统开发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可以由单独的分析团队和设计团队完成,也可以由同一团队完成。 (三)信息系统开发 信管专业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做程序员。软件开发的核心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系统开发、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信管专业教学计划中都多有涉及,学生具备软件开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加上学生接受过会计学、ERP原理、生产运作管理等方面课程,更容易理解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由于实操性强、学习效果容易检验,一部分动手能力强、对于技术感兴趣的同学往往会向这个方向发展。一些开设在计算机学院下的信息管理专业也把系统开发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 (四)信息系统实施 信息系统研发有两种途径:开发和购买。开发是根据组织特点,量身定做适合组织需要的信息系统,但开发周期长,耗费的人力、物力大;购买是直接购买现成的ERP软件,可缩短开发时间,节省成本。若是采用开发方式,则由开发人员负责实施工作,实施工作相对较为容易。若是采用购买方式,则需要实施顾问的协助。由于大部分企业采用购买的方式来上信息系统,对实施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实施人员需要一方面精通ERP系统,另一方面精通企业业务和管理,对系统开发能力的要求较低。 (五)信息系统管理维护 信息系统在实施工作完成之后便进入运行维护阶段,对于大部分企业采用的直接购买ERP软件的开发方式,系统维护工作相对简单,主要是硬件的维护、数据的维护以及用户的管理。维护人员只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了解ERP系统的原理及操作方法即可胜任。系统功能的增加和修改则由ERP提供商负责,维护人员提供维护需求即可。这一方向对数据库操作、企业所选用的ERP操作熟练即可。相比较前四个方向,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是最低的。 (六)数据分析与处理 企业存储、流动、转换、展示的内部数据以及与运作管理相关的外部数据构成了企业的信息资源。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日益成为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对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并获取优势的必要途径[3]。以大规模数据为基础,通过聚类、关联规则分析、分类和预测、时序数据分析等深度数据分析技术获取知识以支持决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达到一定水平时的必然选择。这一方向对数理统计、数据分析、统计软件、商务智能等方面的知识和操作要求较高。以上六个方向各有侧重,作者认为信息系统咨询、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分析与处理对知识结构要求更为全面、创新能力要求更强,是研究型大学的培养重点;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实施、系统管理维护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较高,是应用型大学的培养重点。 四、结束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对培养信息化人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学科本身的特征,不可能要求学生把经管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信息系统知识全部牢固掌握,必须有所侧重。对独立学院来说,培养具备较强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其根本目标,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可根据自身的师资特点,考虑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实施、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三个方向中的一个或两个作为其培养目标,再根据培养目标创建课程体系。这样,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地调动起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 作者:杨莉云 吴张勇 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信息工程系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医疗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各医疗机构需要越来越多的医疗信息化专业人才,尤其是既熟悉医疗卫生业务,又精通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人才。为满足社会对医疗信息化人才的需要,我校成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为社会输送满足医疗信息化需要的实践性专业人才。 1中医药院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中医药院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管理学基本理论、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及医药学基础知识,具备计算机及其网络应用与维护能力,掌握医药、医院、公共卫生等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以及实现技术,能够对医疗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2中医药院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2.1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一些中医药院校信管专业的师资结构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中医药院校信管专业的专业教师中青年教师占据了很大的比重,部分教师毕业后直接应聘到学校工作,没有工作背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另外,信息技术更新速度较快,部分教师掌握的知识已经老化,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2.2课程设置滞后,实践学时不足 课程的设置及学生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生的就业。中医药院校信管专业的开设主要是为了满足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医疗信息化的发展非常迅速,需要开设院校针对社会的具体需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及相应的实践学时。 2.3缺少学生可自由使用的专业实验室 大部分中医药院校及非中医药院校信管专业的专业实验室不是开放的,学生只能在实验课上使用实验室,一旦实验课上没有完成实验,课下可能由于缺少实验环境等原因,导致学生没有办法继续实验。 3中医药院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行业经验,鼓励中青年教师出外进修、攻读博士学位;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教师到医院信息中心或者医疗信息化公司学习或者顶岗锻炼;引进具有行业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信管专业教师;外聘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专家为青年教师或者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指导。 3.2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为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满足社会的需要,中医药院校信管专业的教学计划需要及时调整。在充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开设能够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课程,设置合理的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并且删除在当前及未来的工作中很少用到或几乎不用的一些课程,尽量做到“所学即所用”。 3.3定期开放专业实验室 通过调查发现,每次实验课上都有部分同学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内容。为满足专业学生实验的需要,需要定期开放专业实验室。对于缺少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网络的同学可以在实验室开放期间,来进行专业课程的实验。 3.4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学生实习是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又一重要途径,通过充分的调研中医药院校以及非中医药院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并结合社会对医疗信息化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与医院、医疗软件公司、医疗事业单位、软件公司等建立定点实习合作,将其设定为学生实践教学的基地,处于实习期的学生可以去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并通过此次实习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3.5重视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能够综合反映一个学生四年本科学习的成果。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阶段,需着重向学生强调一下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毕业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通过前期对学生医疗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及维护等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应该能够很容易的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 4结束语 中医药院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竞争力。中医药院校信管专业需从以上几个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并不断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培养出满足社会对医疗信息化需求的专业人才,不断促进中医药院校信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作者:王甜宇 李红 燕燕 孙艳秋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应用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该专业的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亟待改革。本文在分析了影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因素的基础之上,引入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应用型高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案。 [关键词]能力本位教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经济、管理、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自从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在全国创办“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其后国内很多理工科高校陆续办起了类似专业。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原来分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5个专业合并,统一命名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目前全国共有445所高校设有该专业,其教学规模和覆盖范围相当可观[1]。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革,该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随之而来产生的新问题是课程体系牵强,职业能力不精,教学资源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严重影响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造成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差[2]。因此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构建学术能力与职业能力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必然选择。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Com-petenceBasedEducationCBE)一直以来主要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近几年来这一模式逐渐引起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关注。本文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结合模块化教学方法,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探讨了应用型高校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能力本位教育的启示 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它把职业能力当成教育的基础、目标和评价标准,改变了传统教育中以学科为主体的教学模式[3]。20世纪90年代,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念主要被广泛地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及专业教育领域,CBE理论虽然发源于职业技术教育,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学有许多优势值得借鉴。能力本位教育强调以能力为教学基础,而不是以学术知识体系为基础,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确定能力目标,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4,5]。另外,能力本位教育强调大学与企业、商界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合作教育,提倡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创新。近年来,能力本位教育的理念渗入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不仅要求学生获得能够从事某种具体工作的能力,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和素养。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主要影响因素 (一)规划因素 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中将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6]。由于所有开设信管专业的高校存在办学层次类型不同,办学服务面向不同、行业背景不同等因素,所以各高校能否找准人才培养定位方向是关系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因素。 (二)执行因素 教学方式不仅反映了教学思想和理念,而且是课程内容传递的直接载体。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教学手段单一,实践教学形式化。在教学资源方面,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资源局限于学校内部,教学内容容易与社会需求脱节。改变教学方法和整合教学资源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能力本位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 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以面向船舶行业为特色的应用型工科院校,依据专业定位,信管专业明确了“面向船舶制造业,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我们将能力本位理论与模块化教学模式相结合,把全部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规则进行分解,使其成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且各教学模块之间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有选择性地重新组合[7]。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取向在不同模块之间进行选择和搭配,从而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个性化的培养要求。在具体的课程体系制定方面,采用CBE/DACUM方法进行课程设计。DACUM是Developingacurriculum的缩写,其含义是课程开发。它是通过职业分析从而确定某一职业所要求的各种综合能力及相应的专项技术的系统方法[8]。DACUM的开发一般由企业专家和学术专家共同完成,首先,进行综合能力分析,然后综合能力分解为本职业的“专项能力”,最后进行课程分析,将每个专项能力设计为一个学习单元或称为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对学习单元进行模块化组合和搭配。目前江苏科技大学信管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的职业分为三大类:信息技术类、信息管理类和系统设计类。信息技术类包括:程序员、系统分析员、网页制作员、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和用户界面设计;信息管理类包括:业务分析师、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信息系统监理师,信息安全工程师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设计类包括:系统架构设计师,电子商务设计师和网络规划设计师。通过学术专家和企业专家共同讨论,将职业能力映射到具体学习单元,构建与职业能力相匹配的课程体系。针对应用型与创新型管理人才的培养定位,专家组在调查分析社会人才需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对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的认识、管理学科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DACUM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创新了多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①教学技巧设计:课前调查、对比法教学、小案例与即时讨论;②设计多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和适应学生个性化特征的创新机制,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如“学生找,学生做,学生讲,学生辩,学生评”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结果,培养学生探索意识、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潜力,并能够从实际问题出发,寻找理论方法,建构知识体系。在教学模式方面,努力做到创新实践常态化。教师积极探索改革学生实验和实习项目的设计方法,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设计性、探索性实验;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合作开发实验项目等多种方式统筹校内外的教学、科研资源,搭建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平台,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早进实验室,早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同时,加强与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建设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目前信管专业与二十一家船舶制造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构建了创新实践教学平台,这将有针对性地开展认知实践活动,满足不同年级学生培养通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落地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专业培养模式,并对今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今天,高校有必要下大力气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上引入新的理念,使我国高层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并不断涌现技能型、应用型与创新型相结合的拔尖人才,进而为推动国家制造业经济转型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刁雅静 苗虹 卢健 单位: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分析 摘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由五个专业融合而来的新型学科,是一个面向技术和管理等多个层面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交叉学科。该学科的形成顺应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其教学研究仍存在着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配置不统一、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通过介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概念,明确其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分析其课程配置情况,对比各学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的差异性,得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的总体研究现状,对于指导该专业教学的发展、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现状;研究培养 0引言 信息管理是指为达到预定的目标,合理运用各种方法,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加工、控制、规划的行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作为一门学科专业,主要围绕“信息资源管理”这个内容而展开。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形成。该专业由之前的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信息学、林业信息和管理信息系统5个专业融合而来。由于在实际教学中并未真正做到课程的融会贯通,学生所学也仅是多门课程知识的简单堆砌,而不能有效地把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因而造成该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所要求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毕业生就业状况不理想。因此,研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研究现状,对于捋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发展脉络、明确教学目标、优化课程配置、改善教学效果和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 1.1培养目标 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规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1]。因此该课程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以及通信技术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是一个跨专业、面向技术和管理等多个层面、注重将工程化的方法和人的主观分析方法进行结合的一个边缘学科。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由之前的学科交叉融合而产生,在不同的学校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学术界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问题上存在着求同和求异两种观点。求同观点认为,同一专业应该在培养目标上保持一致;求异观点认为,各高校由于办学背景不同,应当按照社会需求的需要和背景专业的特点灵活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实用性需求,不必受到某种规则的约束。两种观点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然而后者表面上看是在提倡改革和创新,突破了传统的限制,但是由于其重蹈了“求实务用”的覆辙,并不能实现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信息管理人才的目标。 1.2专业方向 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经历了技术型、工程型和复合型三个阶段。最初,为培养技术型人才,从计算机应用的专业出发,强调计算机设计能力;之后,由于信息管理系统的实践越来越显示出其管理特征,经济管理类知识在系统开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便逐渐由技术型转化为“工程型”;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企业需要的是真正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方向便成了既具有信息分析能力、又懂得企业管理创新知识,同时能够驾驭信息资源的复合型人才。 2知识与能力结构 《专业目录》中指定的知识结构由三个板块构成:管理学理论、信息技术与系统科学。据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为:哲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数学知识;语言与沟通知识;经济管理理论;信息理论与技术;系统科学理论[2]。美国ACM给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模式归纳了一个知识体系,即信息技术、组织与管理及系统开发理论三部分内容;左美云教授运用德尔菲法得出了CIO体系。 3课程设置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课程设置应当紧贴学生应当具备的知识能力结构,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进行。由于该专业为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涉及管理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行为科学、运筹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因此,其课程体系也遵循一个最基本的“人机系统”原则,是技术与管理的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又是应用性学科,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服务技能,需开设一定数量的操作性课程,从而达到既保证培养对象对专业基础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又要拓宽学术视野及适应领域的目的。由于各学校的办学背景不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又刚刚经历融合,因此,其课程设置较为混乱。通过对先前的参考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将课程设置的方案汇总如下。①骨干学科结构方案,通过将《专业目录》中的16门核心课程与1998年高校IS专业研讨会上提出的8门核心课程结合,构成骨干学科结构体系。但通过教学实践证明,由于核心课程较多,该方案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②知识模块结构方案,即采用“知识点-知识模块-课程体系”的课程配置,根据培养目标,结合各自的办学优势提出知识点,有知识点组成相应的知识模块,由此构成课程体系。③层次结构方案,将课程设置划分为基本知识层、信息系统开发技术、信息系统应用支持、信息系统战略管理四个层次,在以上4层次的课程中贯穿以行为科学课程,如心理学、社会学、企业文化等。强调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对社会实践的认识。④6+X方案。该方案由教育部委托五所高校起草提出,其中6门必修课程是: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学原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X为各校系科根据学校性质、专业特点各自确定开设的课程。 4我国高校开办情况 1)数量骤增。自1998年教育部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遍进行了本科专业整理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在2000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中,有21所高校新增了信息管理专业,到2001年底,全国已有228所高校开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数目可观。近些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迅速,到2006年,全国设有信管专业的高校已经接近400所(不含各高校独立学院)。2)差异明显。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历练,目前国内在信管专业建设和研究上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第一类是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代表的理工科院校,专业侧重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第二类是以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强调情报学、信息学等知识;第三类则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大为代表的财经类院校,侧重于经济管理方面的教育。各派纷呈,百花齐放,没有统一的专业人才价值认同,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3)定位不准确。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由之前的五个专业合并而来,是一个面面俱到、保留原来五个专业痕迹的大拼盘,可操作性差,执行难度大,造成培养目标方向不一致、使用教材不统一,学科设置定位不准确。 5结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由多个专业合并而来的较新的学科,是一个正在发展和成长的专业,其教学研究现状存在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配置不够合理、“产、学、研”有所脱节的问题。因此,研究该专业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制定核心课程体系,培养大批符合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信息管理人才是我们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的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当务之急。 作者:涂胜斌 黄凯敏 单位: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创新建设 摘要: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而信息管理体系逐渐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和关注,在日常生活和人们工作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管理对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起到先决性作用,这也就从多方面印证了时代的发展与信息化管理密不可分。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创新建设成为信息资源延伸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更需要信息化人才为主要推动力,这不仅是带动信息化社会的主要力量,也是信息资源不断发展、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本文以某企业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为主要出发点,对实现信息系统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意义进行探究,并从中提取信息系统创新建设的宝贵经验,以促进信息管理的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信息管理人才。 关键字:信息管理 信息系统 创新建设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本次研究以某企业为例(该企业主营业务为石油),该企业旗下有15个二级管理单位,其中有包含39个三级单位,企业员工总数共计956人,其中,管理层人员共计126名,信息管理技术人员269名。 1.2方法 随着石油行业不断重组和改制,石油企业的经营方向也不断趋于国际化和现代化,提升石油行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和信息系统的稳定性意义重大。对该企业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创新化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创新以企业管理者为中心。以企业管理者为信息创新建设的中心,并非需要企业管理者的信息管理水平与信息管理人员一致,而是需要企业管理者要提升对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的关注和重视度,避免对信息系统建设中出现部门之间信息封闭的问题,影响信息的交叉传递。关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提升企业处理信息问题的速度,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速度。其次,缩短系统开发时间。对于该企业而言,企业内部对信息的要求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企业对动态的信息的需求量远远高于对静态信息的需求,需要不断对信息进行重组和重新管理。从此种角度来看,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则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针对此种情况,企业应缩短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开发时间和磨合时间,避免因企业重组和改制造成企业出现更多的新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对于开发商而言,在进行信息系统开发时,需要确定相对具体的开发需求,确定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时间、调试时间和运营时间。为此,必须抓住时代的脉搏,加强企业与开发商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获取彼此的信任和支持,尽可能的缩短信息系统的磨合时间。再次,建立健全协调和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协调和管理制度,可增强信息系统开发商与信息系统使用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使双方共同为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重建贡献力量。开发商在进行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完成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同时也需要获得所在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认可与支持,这则使开发商与运营商之间产生了矛盾。针对此种情况,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维护制度、运行制度等,并定期进行专业考核。通过上述方式,一方面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也为信息系统的长期有效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最后,构建长期的、稳定的信息管理团队,并重视信息系统的查询功能和标准化要求。第一,构建长期稳定的信息管理团队,明确职责,加强信息管理队伍建设。第二,重视信息系统的查询功能,主要是对用户被授权或使用范围的数据库数据进行查询,同时,将查询所得结果输出,与用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第三,保障信息资源标准化,在企业内部实现实时分享,增加企业各部门间的沟通和联系,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2结果 通过重新建立信息系统的管理中心、缩短信息系统的开发时间、建立健全协调和管理制度、构建长期的、稳定的信息管理团队,并重视信息系统的查询功能和标准化要求,该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性得以保障,且信息系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时间缩短,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同时,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性增加,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更为默契,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发展和运营效率。此外,信息管理团队不断稳定,信息系统的查询和共享功能不断完善,信息管理团队也逐渐趋于稳定化和长期化,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带动了企业的全面发展。 3讨论 信息系统在开发过程中更加注重对成本的控制和效率的追求,在保障低成本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长期的、稳定的、高效的信息管理体系。信息系统的开发不再仅仅局限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帮助上,也逐渐向信息系统的具体实施及实施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处理和具体对策上。这从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信息系统建设更趋于实际化,切实解决实际开发设计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信息系统在企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中起到一定的先决性作用,且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即使在计算机技术不断普及的今天,信息系统仍立于不败之地,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此外,信息系统还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通过此种品牌效应可获得宝贵的非直接性的经济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也导致内部业务流程及业务结构发生了变化。而在此种情况下,传统的投资收益则无力发挥其作用,需要从信息系统中寻找更多、更新的处理方法。总而言之,当今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科技水平的逐渐升温,同时,也提升了信息系统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发展,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到一定的促进性作用。通过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进行多方面的创新建设,可使企业内部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增强,稳定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互利、共赢关系,从而推动企业的高速发展。 作者:杨森林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信息安全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保障措施 一、填补空白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各成员面对任务,遇到不明白或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够进行网络搜索、小组讨论、上图书馆查找或者求助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50%的学生在参加项目实训后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专业前景有清晰了解,既认识到自身知识的缺乏,又能够了解自己需要加强的课程知识。合作协商、互动互补。各成员认为团队取得的好成绩是取决于团队合作和组员有干劲。为完成任务,团队能够合作协商、分工合理,尤其在指导教师正确引导以及组长带领下都能够达到目标任务。职业意识好,就业有优势。对2009级参与项目实训的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找到4000-6000元月薪的工作,部分学生能找到6000元以上月薪的工作,2010级参与项目实训的学生中(即将毕业学生),已经有部分学生收到较理想的就业意向。从总体上讲,项目实训在促进专业认知和学习自信、零散知识向整体能力转化、养成探究式学习习惯、培养协作能力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二、项目实训教学有效性的保障措施 项目实训与课堂教学有显著的不同,使其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有特殊之处,应该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障教学有效性。通过对“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综合实训”三个教学周期的总结,在诸多措施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的措施有以下几项。 (一)配备“教学型”和“项目管理型”结合的师资团队 项目实训涵盖较广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教师的工作经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实训的工作内容,而教师的知识面决定了其在实训中能起到的指导作用。仅有书本知识难以胜任教学,仅有某一个方面的经验也难以胜任教学。事实上由一个教师来负责整个项目实训过程是比较困难的,项目实训的师资成本比课堂教学要高。在实训中,我们把项目教学分成四个阶段,指派一名教师作为项目管理型教师完整地参与四个阶段,再在每个阶段都配备一名教学型教师。项目管理型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团队管理经验,教学型教师需要在某一个方面具有教学专长。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既可以保证项目式教学的连续性,也可以保证每个教学阶段的教学质量。 (二)把握学生状况和发展目标,合理规划项目目标 项目实训包含两个子目标:项目目标和学生发展目标。学生发展目标应该是较全面的,不但包含知识技能的发展,也应该包含心理、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只有项目目标有意义且符合学生发展目标,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只有任务的难度合适,才能保障学习效果。离开社会背景和专业内涵的项目,过难或过易的项目,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效果,项目的难度和工作量应该是适宜的,任务应该是明确和刚性的。为了保证学生经过项目式教学能够达到发展目标,在规划项目目标时,要把握两个关键:一是完成项目目标必须经过艰苦的工作,二是经过艰苦的工作可以完成项目目标。在实训中,我们得到了比较完整的企业需求,但考虑到难度和工作量的问题,在组织项目式教学时,取消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两个模块,而对其他的模块都分别制定了明确的工作任务和验收标准,完成这些任务,学生除了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大量的业务学习和技术学习,有一定的困难,但经过努力都是可以达到的。 (三)构造与社会生产近似的工作场景 项目实训包含两个子过程,工作推进过程和学习推进过程。严格意义上的项目实训,应该让学习推进过程融入到工作推进过程之中,这就需要努力营造与社会生产相类似的工作场景。工作场景既包括场地、工具等硬件设施,也包括流程、团队、氛围等软件环境[4]。在实训中,我们模拟一个信息技术公司。在硬件设施上,使用了3台服务器,采用了专业的团队开发平台、项目管理软件和源代码管理软件,提供了专门的讨论室;在管理上,采取了组长负责和团队协作制度、坐班考勤制度和定期汇报评比制度。这样的工作场景使学生感觉到工作的严肃性和实用性,对保证实训质量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四)变“教”为“导”,建设学习共同体 项目实训中,教学过程从以学习知识为主线转向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面临的技术问题十分具体和琐碎,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必须掌握这些技术才能完成项目,教师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教学。这就要求转变教学方法,教师以“教”为主转向以“导”为主。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导学生学习,完成知识和技术积累;引导学生树立敬业意识和团队意识。在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中,最主要的工作是促进学习者的自我管理,建设“学习共同体”是有效的措施。“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与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具有共同的目标,经常在一定的支撑环境中分享学习资源、情感和观念,通过共同活动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并对这个团体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5]。在实训中,我们没有按照知识点组织教学,而是根据每一个阶段的任务,给出所需的知识和技术储备要求,让学生结合着工作主动去学习,教师以答疑的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对于比较典型和普遍的问题,每一个阶段组织一到两次技术讲座,由于学生都是带着问题急迫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技术讲座的效果非常好。 (五)用合理的压力与激励机制,保证项目质量和学习效果 从教学价值取向看,将学生是否获得有效发展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似乎是必然的,但这样的评价往往难以确定标准,容易致使学生出现学习倦怠,导致项目半途而废。一旦项目半途而废,对学生集体的学习自信将造成沉重打击,造成教学失效。为此,采取的压力和激励措施应该主要基于项目进度和项目质量。在实训中,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规定了每个组明确的工作目标,定期对每个组的工作进展进行验收点评,并制定了考勤制度、成果验收制度、小组内评分制度。以某一期实训需求分析阶段的成果验收为例,六个小组中的四个小组提交的《需求规格说明书》顺利通过了验收,另外两个小组需修改后再次答辩,四个通过验收的小组中有两个小组获得优秀评级,小组成员各奖励可乐一瓶,奖励虽然很小,但激励效果非常明显。再以小组评分为例,对未通过验收的两个小组,按照小组内评分结果,从每个组淘汰最后一名学生,这意味着这两名学生需要再去选修别的课程来获得相应的学分。在这种环境下,不仅各小组本身可以学到知识,小组之间也能通过竞争得到提升。 三、结语 不同专业的项目实训内容和实训形式千差万别,但它们的共同点是显著的,就是把培养目标对应为生产实践目标[6],按行动回路设计实训内容。从这一共同点来看,不同专业的项目实训,其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是大致相同的。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项目实训教学所提出的一些办法,也能为其他专业提供参考。 作者:袁志 叶小艳 张芒 周化 单位: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