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翻译论文: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与语用因素研究 [摘要] 商务英语翻译是在持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进行商业交流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文章从语用与商务英语翻译和文化的关系出发,探讨了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语用因素。从语用的角度提出了商务英语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语用因素商务英语翻译文化语用原则 一、 前言 忠实性是所有英语翻译中最基本的指导原则,特别是对于商务英语来说。准确地理解和翻译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商务英语词句的语用意义,对不同文化的商务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解决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一些障碍,特别是文化方面的障碍时,必须考虑语用因素,用适当的语用原则服务于商务英语翻译。 二、 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和语用的相互关系 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的运用。关于语用学的定义有多种,索振羽编着的《语用学教程》中指出的定义表达得较为明确。“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的表达和准确的理解,寻找并确定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的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简言之,语用指的是超越于语言本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商务英语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它不仅包括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涉及不同商业文化之间的沟通。着名语用学家Sperber Wilson (1995:2)认为“交际方式甚至比交际内容更重要”,为了不同文化的商业交际的成功,译者务必首先做到让译文读者能够与原文读者一样在推理原作者的信息意图时具有同等的推理距离,而后考虑“再现原作者对其意向读者所做出的假设集”。其中可能要涉及到每个具体假设的可及度的调整。这条原则被称之为翻译的语用推理距离等距原则之补充原则。在识别作者信息意图时的推理线索可分为句法线索、语义线索、字形线索和语音线索,它们之间具有不可分割性。整个翻译过程始于原语交际,原语交际又始于交际者角度上的明示过程而后是听话人角度上的推理过程,因而为了保证译文读者能正确识别说话人的信息意图,译者有义务根据双方的认知环境再现必要的推理线索,提供这些线索也是译文再现原文连贯的必要保证。商务英语翻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因此,在从事商务英语翻译工作时,不仅应精通语言本身,更应熟知原语和译语的文化。在跨文化商务交流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文化冲突,而恰当地运用语言,化解文化矛盾,正是语用学的任务之一。语用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准则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文化特点。要想成功地运用语言必须通晓其背景文化。跨文化的语用实际上就是在不同文化之间掌握灵活变通的手段,完成语意的恰当表达。商务英语翻译是一门综合的学问。译者在通晓语言、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的同时,也应掌握一些语用知识。从事商务英语翻译的工作者都知道,语言中有许多词汇和表达蕴含语用涵义,这其中就包括不同民族的文化涵义。文化的渊源不同使词语所承载的文化也必然有很大差异。当词语的指称意义与深层的言内意义表达不一致时,译者就应善于进行文化的移植和融合,以达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换。由此可见,语用、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之间关系紧密,文化是基石,商务英语翻译是转换生成器,而语用是商务英语翻译这部机器的一个必备的应用程序。 三、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语言文化语用与社交语用因素的相互关系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的使用和理解的一门语言学科,它研究说话人如何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同时也研究听话人对说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人们的日常交际中,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折射出其特有的文化内涵。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是一种三元关系,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者之间进行的思想、文化的传递活动。译者在其中起着关键的连接作用:他首先是听话人,他需要利用自己的原语语言知识、文化背景,并在翻译过程中揣摩原语作者的翻译意图,通过自己的智力参与,运用语用学原则进行推理,对原语文本进行解码;继而,译者又转换其角色,变成说话人,他通过自己的目的语语言知识,结合目的语的文化背景,把握目的语读者的理解程度,按照原作者的意图、风格,将对原文解码的结果呈现给目的语读者,让他们达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译者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他们各自对原作的理解把握也不尽相同。这其中涉及到理解问题、重构问题,语用和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以及原作的语用用意的传达等问题。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理解语用学内涵,立足于原文语境,充分挖掘原作作者的语用用意,利用文章中的各种语意关联,深刻理解文中蕴涵的文化内涵,同时还要结合读者的理解程度,呈现给读者通顺流畅、接受程度高的译文。这样同时也就达到了文化翻译的标准与意义。例如不同的语言有自己的表达习惯和各自的词汇体系,相互之间并非一一对应关系。如汉语中的“三角债”,若商务英语翻译成“Triangle debt”,外方会不知所云,因为英语中经常用“chain debt”来表达此意。再如商务英语翻译“文物保护单位”这个词组,如把它译成“a cultural unit”,英语国家的人会把其理解成“一个文化单位”,这就是由于把汉、英词语一一对应造成的语用失误,正确译法应当是“a historic relic”。再如,“宣传”一词,如果不看语言环境直接把它译为“propaganda”往往会造成语用失误。因为汉语中,“宣传”并无贬义,而英语中的“propaganda”却带有“欺骗性”的含义。这种把汉、英一一对应的语用失误还有:当你帮某人做了一件事情,对方向你表示了谢意,你用汉语的回答自然就是“没关系”、“不用谢”之类,而用英语却不能说“Never mind”、“Don’t thank me”之类,因为英语中Never mind常用来表示道歉,而Don’t thank me根本不符合英语的社交场景与表达习惯。另外一种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发生的语言使用方面的失误是由于套用母语的表达结构或误用英语的其他表达结构,结果表意不清,令人不知所云。如下面这句话“世纪之交,中国外交空前活跃。”试看译文“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China’s diplomacy is most active”本句在汉语中很常见,但如把它照译成英文,则显得有些Chinglish的味道,因为英语中active的主语应是有生命的,把diplomacy和active搭配在一起并不恰当,如果译为“The turn of the century finds China most active on the diplomatic arena”则既传达了原意,又符合语用规则。 四、结语 商务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际交流,它要求译者具备熟练的语言知识,熟悉多种文化,掌握语用技巧,从而完成具有一定语用目的的商业文化交流。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技能和语用能力就应关注文化的异同,灵活变通,以达到原语的语用目的。语用原则是商务英语翻译中应遵守的基本规则。在商务英语翻译工作中应灵活处理因不同文化背景、语言表达习惯等因素造成的交际障碍,把握语用原则,根据语境做必要的调整,避免语用失误。 商务翻译论文:商务英语中文化和翻译 商务英语指的是在商务交际中所使用的英语,但是商务交际不可能仅仅通过商务上的专有词汇或者是术语就能完成,而是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跨文化知识在商务英语交际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它通常指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或者群体与另一种背景的人或者群体所进行的交际。在商务英语翻译中,除了必须了解商务英语的规律和特点外,还需要了解商务英语中的跨文化因素才能做好翻译。 一、对动物的认识与翻译 英汉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对比关系离不开其内涵比较,在浩瀚的词汇海洋里,动物词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色彩,它不仅有直接的,表面的,字典的意义,还有内涵的,情感的,迁移的意义。不同语言动物词的概念意义有的相同或相近,但有时则大相径庭。例如,提起“公鸡”,国人往往会联想到“闻鸡起舞”、“金鸡报晓”、“雄鸡一唱天下白”,但“金鸡”牌闹钟,“金鸡”牌鞋油销往英美国家,若商品名译为“Golden Cock”,“Shoeshine Cock”则恐怕无人问津。因为在英语中cock有“雄性动物生殖器”之意,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联想自然会令商品滞销。再如,“龙”的形象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广为人知,所以“望子成龙”宜意译为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切不可将“望您子成龙,女成凤”译为:Wish your son a dragon, your daughter a phoenix。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势必会使西方人误解,因此,有人主张把中国的“龙”译成long而不是dragon的建议不无道理。 二、对颜色的认识与翻译 在东西方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的词汇非常丰富,这在商务翻译中需要译者特别注意。如:红色在我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喜庆,而西方文化中常说a red battle(血战 )、red alert(空袭报警);白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基本禁忌词,西方人常用a 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white wedding(新娘)a white lie 无害的谎言等;黑色在中国文化里象征严肃、正义,又象征着邪恶、反动,西方文化中black是禁忌色,如black words(不吉利的话)、black deed(极其恶劣的行为)、give me a black look(怒气冲冲地看着我);绿色在中国文化中除了表示狭义外,还表示野恶,西方文化中的green表示新鲜、没有经验、妒忌。如a green hand(生手)、green with envy(充满妒嫉)。在颜色方面,商务译者应首先明晰其在源语及译入语中是否具有特殊语用含义,之后才能确定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传达。又因商务策划,广告及语言宣传应具有企业形象代表性和形象持续性,因此在颜色应用及表述方面一着不慎将导致满盘皆输的严重后果。 三、对数字的认识与翻译 在商务翻译中,另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数字。由于受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等的影响,数字在东西方文化中同样存在着明显差异。如我国有 “666”、“999”、“金六福”、“三枪”、“十三香” 等这些数字被用作商标的商品。在欧美国家同样可以看到“7-Up”、 “Mild Seven”、“7-Eleven”等商标的商品。但要把three、six、thirteen用作商品的商标或者定为约会的日期就会遇到麻烦,因为six象征魔鬼、thirteen是不吉利的数字,而three在贝宁、博茨瓦纳等地视为不吉数。再如尽管汉语与英语中4都是不好的象征,但汉语中是因其与“死” 谐音,而英语中 “four” 则代表粗俗,廉价。例如: Four-letter words 指的是粗俗的下流话。由此而衍生出four-letter man(专喜使用粗俗的下流话的人)。由four组合的另一习语是:Four-sale(廉价的啤酒;每品脱原来只卖四便士的啤酒)。一个很好的商务案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一家美国公司为表示出口到日本的高尔夫球价廉物美,而将其包装定为四球一套。岂不知,日本文化脱胎于中华文明,二者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文化中,数字“四”同样代表“死亡”,是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对这家美国公司的高尔夫球在日本的销售情况大家便可想而知了。 四、结束语 商务翻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众多需要考虑的因素中,文化因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涉及动物、颜色、数字翻译时我们有必要研究两种语言中的相关文化因素,特别是其在译入国家的文化暗含。从事商务翻译时要注意以上文化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才能有效的传达正确商务信息,有力地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浅谈中职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 在对外经贸经济活动中,企事业单位对于各层次职业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为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强其英语学习的应用能力,在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各类应用文体的实用翻译课程已成为必需。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中职学生构建开放的整体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和获得良好的语言翻译能力。 一、从科目要求出发,浅谈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课时安排和教材使用等方面都亟待完善,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开设较晚,为便于学生参加相关的商务英语等级证书的考试,课程一般设在二年级的下学期,课堂授课课时较少(一般为 60学时或80学时),学生对商务英语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掌握仅为皮毛;另外,在学习翻译课之前,尽管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已经学过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及商务英语写作等课程,但是因为学生的基础较差、在校学习的时间较短,再加上学校未曾开设英汉对比、修辞、词汇学等相关课程,因此,翻译课教师的授课难度较大。2.教材内容过时、教学模式陈旧,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教材虽然注重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编写原则,但所选用的实例不够新颖,内容仍保留一些传统教学色彩,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的重视也不够;教材虽然注重实践与形式多样化的结合,但教师对现代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不够,课堂教学依旧以传统的授课方法为,!主,容易导致教学和实践的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行业的需求。3.以考试为指挥棒,课堂教学与职业教育相脱节。目前,各种形式的外语测试直接充当着指挥棒的角色,中职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也同样沿袭着这样的趋势:即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测试哪方面的能力,学生就集中学习哪方面的内容。4.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翻译课教学的要求高、难度大,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双语基本功,懂得语言学、教学法、翻译理论、商务贸易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还要有口译、笔译的实践能力;同时,由于翻译课程的备课量大、作业批改难度大、教学任务繁重等因素,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根据目前现状,浅议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的重点 在中职商务英语翻译课堂,如何摆脱传统教学的弊端, 确实是翻译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针对目前翻译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进行教学实践:1.以理论研究作为教学实践重点: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中职学校翻译教学的整体语言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翻译教材和教法。2.以师资培养为重点:建设一支能实施翻译教学与整体语言教学实践的师资队伍。3.以学生培养为重点:实现由传统单一“知识型”人才培养向“复合型”、“实用型”、“创造型”人才培养的转变;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上应通过整体语言教学的方式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在帮助中职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应更好地使学生了解语言学习过程,从而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形成独立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商务翻译论文:谈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创新 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创新,而广泛运用于职业教育领域的项目教学作为一种问题解决式的学习途径,为学生的能动建构提供了极佳的学习情景、载体和问题学习型的情景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或技能建构必要的条件之一是问题解决性的学习环境。问题解决性的学习环境,能够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有效激活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新的知识和经验,用于解释和分析当前的问题,从而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并做出检验。这一过程为新知识和技能的建构提供了理想的路径。前期一些建构主义研究对于问题解决式的学习环境要素进行了相关描述,理想的载体要素为“真实任务”,学习目标要素必须符合“清晰明确”的条件。而广泛运用于职业教育领域的项目教学作为一种问题解决式的学习途径,为学生的能动建构提供了极佳的学习情景、载体和问题学习型的情景。职业教育课程中的“项目”指的应当是有结构的项目,即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客观存在的工作任务模块。商务英语翻译项目也是有一定结构的项目,特别是源自真实工作中的翻译项目,不仅具备真实性的特征,反映了社会和学习的真实需求;此外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具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指引,译文必须符合一定的翻译标准、能完成特定的交际功能,必须遵守国家公布的《翻译服务规范》,具体的翻译项目产出的译文还应适应具体的翻译生态——含译者、读者、委托人、社会文化因素等在内的翻译生态整体。从项目教学、国际翻译教学发展现状来看,真实情景商务英语翻译项目不仅符合最新的教学发展趋势,也为翻译课堂中学生的能动建构提供了极佳的问题解决性的情景。2.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或技能建构的有效条件之一是合作性的学习环境。在建构过程中,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围绕当前问题获 取有关的新知识和新信息,同时又要不断运用个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建构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对学习者个体的有效建构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者团队合作互动,相互学习,共同协作,引发学习者个体不断反思,促进个体主动内化,最终在解决问题中完成“意义建构”。在真实的商务英语翻译项目中,翻译学习者团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协作的形式自觉主动地分析翻译项目中需解决的问题,解读源语项目文本,通过查找翻译工具、网络资源获取背景知识、平行文本等,选择合适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完成译文初稿,共同按照翻译的标准、发起者的意图、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检查润色译文初稿,最后完成翻译项目,并完成交稿。在合作完成翻译项目的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学习者个体的认知结构也得以重构,所建构的翻译知识、技巧和经验也将更加完善。 二、教学实践 1.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促进学生主动建构。从教学内容上看,通过项目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翻译知识和技能,体现了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从结构走向建构的趋势。传统教学体现的是一种传授知识的倾向,要培养学习者的翻译能力和素质,通过简单的语言对比、知识传授、技巧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而真实项目为载体的商务英语翻译项目教学能更加有效地将学生置于问题解决的情景之中,能体现翻译学习者目标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涉及翻译学习者思考、协作、翻译和决策的过程,需调动翻译学习者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能使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内化为学习者自身知识体系的一个部分,完成学习者能动建构。在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内容的选取上,应特别特别重视内容的针对性、典型性、实用性、真实性和实效性。因此,需广泛开展企业单位对翻译人才具体需求的调研、毕业生跟踪问卷调查等,确定课程的项目。基于广泛扎实的调研,针对大部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选取贴近实际生活、贴近实际工作的项目。鉴于以上考虑,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现已编写并使用了《商务英语翻译实务》项目教材,主要涉及商标商号、商务名片等13个翻译项目。在项目来源方面,商务翻译教学团队还可以通过行业兼职教师咨询、专职教师实践等途径获取真实翻译项目。例如近年来,来自金融、商务、旅游等行业的资深行业兼职教师参与我院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也为翻译课程带来最原始的翻译项目教学材料;同时,我院还通过虚拟实体的翻译社“金苑翻译社”对外承接学院内外一定量的翻译业务,这些翻译业务经过委托人的允许也可以作为商务英语翻译项目教学的材料。此外,教师在开展翻译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以上途径对项目不断更新,以保证翻译项目的时效性。项目要素把握方面,根据德国翻译家斯蒂娜·莎弗纳的“模仿真实情景”教学法,真实翻译项目教学中再现必须具备项目中翻译情景的各个要素,如翻译项目的发起者(翻译社、企事业单位等),译文使用者(英美游客、某产品的外国使用者等),译者,翻译目的(某文本翻译需达到的目的)等。这些要素将为翻译项目学习者进行学习时提供学习情景,同时也是学习在解决问题完成翻译项目过程中必须兼顾的因素。 2.以过程性为导向,引导学生能动建构。依托真实项目的翻译项目教学中,翻译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主动建构的过程。可见在项目教学中,应以过程为导向,参考经验译员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阶段,将项目任务分解为不同的阶段或者环节,让学习者按照工作环节解决翻译问题。国内外翻译研究已经对翻译的过程有较多的研究,大体将翻译过程分为理解阶段、重新表达阶段和检查核实阶段。但是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无法体现e时代下翻译工作者的工作环节中某些信息化的元素。例如在完成某公司简介汉译英的项目中,译前查找国内外类似企业的公司简介译文,作为平行本文进行参考,将对翻译项目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个环节就没有被归纳在传统的“三阶段”之中。此外译前对翻译生态的解读,译中翻译决策和网络等资源的使用,译后反思 总结,都成为了译者翻译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如何科学合理地将这些具体内容与传统翻译过程进行整合是翻译项目教学的重点所在。我院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首创性地将传统译论中的三阶段论和行业资深译者的经验相结合,形成了特色的PWP模式教学模式。PWP分别代表译前(pre-translating),译中(while-translating)和译后(post-translating)三个阶段。课程的内容组织以课程组自编教材《商务英语翻译实务》中的13个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和PWP的翻译过程为两条交叉的主线,将翻译技巧和翻译理论渗透在这两条主线之中。在某一个项目教学中,PWP项目教学中以过程为导向,让翻译学习者能在翻译学习中针对翻译项目的每个阶段,通过翻译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主动建构(如下表)。 3.以多样的教学形式,促使学生互动建构。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如采用工作坊、头脑风暴赛等开展教学。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监控者,翻译学习者成为课堂的中心,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共同完成翻译项目。(1)翻译工作坊。翻译工作坊是指类似于商业性的翻译机构,由若干名翻译者共同完成翻译项目的形式。在翻译项目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5~6人的小组,即虚拟的翻译社,并让各组为自己的翻译社命名。在商务英语翻译实训中,根据真实翻译项目需求的情况,每个小组成员内部进行讨论分工。每组一名同学担任项目经理,负责将翻译项目分解分配给小组各个成员,联络项目需求方,并完成最终交稿。每组中翻译水平相对较好的同学负责后期统稿和审稿。在完成某一翻译项目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共同完成了最终的翻译项目译文,且共同讨论、协作,与需求方进行交流,工作坊的形式能够促进翻译学习者就当前的翻译项目进行沟通和学习,促进学习者个体在互动中进行建构。(2)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集体主动建构的方法。在商务英语翻译课中,可以运用全班或者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在翻译项目教学中可以采取这种形式,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尽量多地收集同一项目的不同版本的译文,并向学生展示,让全班同学畅所欲言,对译文的优劣进行点评,最后共同分析总结和反思。笔者曾使用商号翻译、商标翻译等进行尝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以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学生主动建构。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往往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学生在翻译中常常有畏难的情绪,导致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进行主动建构。教师在设计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项目教学的每个环节或阶段设计和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学生的项目学习起到一定支柱作用,同时学生也在完成任务时进行有选择的学习,利用相关资源进行知识构建。例如在安排学生进行某公司简介翻译项目学习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以下资源:公司简介翻译常用词组列表,公司简介常用句型列表,平行文本等,甚至可以提供专业词汇对照列表。这样就能有效降低学生完成翻译项目的焦虑度,支持学生主动建构。 5.以多元的考核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建构。课程的考核方式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导向。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创新因此在项目教学中可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建构。首先,注意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将学生平时在项目学习中的参与度、个人表现、小组表现都纳入考核范围内,激励积极进行项目学习的主动建构,促使学生重视项目学习过程和小组合作;在终结性考核中体现项目考核的导向,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其次,注意教师评价和同伴评价的结合,让小组间进行项目作业互评,通过互评促进学生进一步反思和总结,主动建构。 三、总结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否进行有效地主动建构是评判教学效果的重点。无论从建构主义教学观、项目教学理论还是最新理论来看,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应该开展基于建构主义的项目教学,并且从项目教学内容、过程、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着手,有效地激励和促进翻译学习者的主动建构,使学生尽快掌握满足目标就业岗位的基本商务英语翻译技能。 商务翻译论文:探索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适应性问题 内容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渐明显,国家、地区之间联系紧密化态势不断增强,商务英语在经济组织交往活动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利用商务英语实现经济组织交往的无缝对接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立足商务英语翻译现状,以企业文化理论为分析背景,以企业文化适应性特征为切入点,探讨了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适应性问题,以期为商务英语翻译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商务英语 翻译 文化适应性 商务英语翻译问题概述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间、地区间经济交往的实质是国家文化、地区文化的互动、交流与接触。在不同文化的交互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弱化和消除文化障碍,实现文化沟通和交流。英语作为国家间、地区间经济交往和商务往来的有效工具,具有存在形式的多样性与表达方式的多样性等特点,这些特征不仅反映着国家、地区间文化的差异性,也影响着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因此,商务英语翻译必须注重国外企业与本国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 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文化环境是一个不同区域、行业、特征和性质的文化交织影响、能动渗透的有机能动场,尤其是其中的文化传统有着较强的波及力和辐射力,会对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造成影响效应,商务英语翻译也不例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历史产物,是社会文化在企业组织管理实践中的折射,也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和未来经营业绩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中,又流溢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上,既是企业组织的基因和灵魂,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在动力和重要保障;既是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批判性和继承性、稳定性和动态性的有机结合。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适应,应关注和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重视商务英语翻译的外部环境 密切关注国外企业文化的最新成果,充分考虑商务英语翻译的外部环境。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国内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渗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学习市场经济国家先进的企业文化逐渐成为培育和创新我国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但实事求是地分析,对如何借鉴、学习、吸收和内化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成果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适应性、可移植性等关键问题,并没有从理论上、学术上加以明确描述和科学阐明。目前,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对待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局限和满足于介绍和翻译,而忽视根据本土社会特殊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进行商务英语翻译,以及对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的吸收、修正和创造性地应用。 忽视文化盘点,即忽视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的制约性,不注重原产地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分析,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未从方法论角度把握其来龙去脉,缺乏对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成果深层次的文化学透视。 缺乏对我国本土文化独特性的准确认识,未经系统科学地分析就直接从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中演绎出各种关于商务英语翻译的手段、设想、方式与模式,企图在较短的时期内来完成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实践证明,单纯考虑国外企业文化,不会产生与国内企业商务交往活动的英语翻译理论及实践操作方式,也不会促进国内企业商务活动的持续、深入和有效地开展,反而给企业商务交往与活动的有效开展带来很大障碍,造成企业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的巨大破坏。 把握国内外企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性与本质差异性 事实上,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往往被忽视的环节就是文化的适应性。当然,文化适应性的观点决不是否认不同商务英语翻译的相互借鉴和学习,但国外先进企业文化不能原封不动地渗透到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商务英语翻译必须注意文化适应性问题。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东西方管理文化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彼此各有优势,很难找到一条客观、有效的商务英语翻译标准。对于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究其本质是由国内外企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性与本质差异性所致。因此,在我国企业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化适应性问题,注重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反映国外企业文化特性,才能更好的造就企业商务英语翻译在企业商务创新实践中实现实质性转变和历史性飞跃。本文认为,商务英语翻译的首要前提应该是注重国内外企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性与本质差异性,有效体现国内外企业商务活动交往之间的文化适应性。 全面构建商务英语翻译的内部环境 文化适应性作为商务英语翻译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要素,说明商务英语翻译要与我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相一致。商务英语翻译是体现企业亚文化的一种手段,是社会宏观的大文化在企业中的投射,因而商务英语翻译必须体现出社会的宏观大文化。所以,中国企业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基础就应该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本原文化,是在与各种文化、思想、观念不断碰撞、借鉴和融合的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表征。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可道,非常道”的真理追求意识,“无为而治”的管理意识和“有生于无”的创造观以及孙子的“五事七计”以道为首的思想等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培育和建构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的重要基石。 长期以来,我国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缺乏中国特色,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借鉴和应用到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中。实践表明,只有建立扎根于现实土壤、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商务英语翻译,才能使企业发展具备永续的原动力和发展的持久力。例如,海尔的“In Good Faith Forever”,集中反映了德、信、人尊、人与人之间亲和的传统精神在企业文化中的延续,也正是由于海尔把传统文化作为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和重要组成部分来认识,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体系,从体系到高度,从高度到延伸,将诸多竞争对手远远抛于身后。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翻译应置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去深入探讨。研究商务英语翻译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关系,商务英语翻译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体系和模式,加强商务英语翻译理论应用、测量、评估、诊断和追踪的实证性研究,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商务英语翻译管理模式,推动经济组织交往的无缝对接。 商务翻译论文:商务英语的译翻译技巧 [摘 要] 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营销等跨国商务运作的日益频繁,商务英语翻译作为一种交流手段和媒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商务英语是一门具有专门用途的英语,形成了自身的文体特征,它要求选词恰当、精确,具有用语礼貌、表意清晰。因此商务英语翻译必须具有一定的翻译技巧,才能在商务交流中体现它的实用效果。 商务英语是为国际商务活动这一特定的专业学科服务的专门用途英语,所涉及的专业范围很广,并具有独特的语言现象和表现内容、文体复杂。商务英语翻译要求翻译者具备丰富的商务理论和商务实践知识,为了提高翻译质量,翻译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自身条件。 第一,翻译者的汉语功底要好。很多人往往忽视这一点,认为汉语是自己的母语,凭着自己原来的底子应付翻译中的问题,是绰绰有余的。然而在真正的翻译过程中,为了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句型,冥思苦想了半天也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结果。有时好不容易想出来了也觉得不够理想。由此可见,汉语表达能力和对汉语理解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翻译的好坏。下功夫学好汉语,打好汉语基础对于翻译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英语语言能力要强。全面的语法知识和大量的词汇量缺一不可。如果只有大量的词汇量,而没有较好的英语语法知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理解肯定是错误百出,而且牛头不对马嘴。因此我们要提高在英汉翻译中对于英文句子理解的准确性及汉英翻译中英文表达的准确性。 第三,知识面要广。商务英语翻译中要很好的做到这一点,就要掌握商务理论和贸易实务等理论知识及贸易实践经验。同时译者还要具有丰富的百科知识,对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不说通晓,也要了解其中的一些基本知识。没有一定的常识,译者的语言水平即使再高,也是无法做好翻译工作的。 一、一词多义 同一个词,由于语境不同,其词义可千差万别。试看下面几个例子: 1.They cannot obtain credit at all in the trade. 他们生意信誉已荡然无存。 2.They have opened the covering credit with the Bank of China,London. 他们已从伦敦中国银行开立了有关信用证。 以上两个句子credit 词义都有所区别。 二、词类转译 词类转译是国际商务翻译中常见的译词技巧。常见的有名词与动词、介词与动词的互相转译。 1.名词与动词的互相转译, 如: Before the payment of these tariffs, the imported goods will bein the custody of the customs. 交关税前, 进口货物由海关保管。( 由于语法限制, 只有用名词形式,但译成汉语时,“payment”译作“交”) 2 . 介词与动词的互相转译 在许多场合下, 介词转译成动词时, 需要依据上下文进行引申,具体地进行翻译。如: We should advise you to get in touch with them for your requirements. 建议你方与他们取得联系, 洽购所需商品。 三、词义引伸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有时会遇到某些词在词典上难以找到贴切具体上下文词义,如生搬硬套,译文往往语意不清,甚至导致误解。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从该词固有基本含义出发,进一步加以引伸。例如: The arrivals do not conform to the sample. 如果将arrival这个词的词义直接放入译文,显然不能正确表达原文的意义,所以需要进一步的引申。 四、词量增减 在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词量增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翻译技巧。翻译过程中要根据原文上下文意思、逻辑关系以及译文语言句法特点和表达习惯,在翻译时有时增加原文字面没有出现但实际内容已包含词,或者减去原文虽有但译文语言表达用不着词。 1.增词 根据具体上下文,可增加动词、形容词、名词或别词类,但在什么时候增加什么样词,才能恰到好处,而不超出一定界限,则需要在长期的翻译过程中实践和积累。如:All cash bonus shall be subject to income tax.所有现金红利,均须缴纳所得税。(根据汉语行文习惯,增加动词) 2.减词 减词译法可以使译文言简意赅,改变翻译中逐字翻译作造成的累赘、拖沓或不符合行文习惯,甚至产生歧义的现象。 如:On condition that you sign this receipt, I will pay the money. 你在收据上签字,我就付款。 五、商务英语中的常用术语翻译 商务英语翻译中包含大量的词汇,因此对于常见词汇的精确运用在翻译中很重要。作为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就要大量的掌握这些具有商务含义的普通词和复合词和缩略词语。 如价格常用术语FOB,CIF 有其特定的专业内容,又如C.W.O定货付款;B/L 提货单;L/C 信用证;C.O.D 货到付现;W.P.A 水渍险;blue chip 蓝筹股、绩优股;bad debt 呆账,等等。总之,商务英语翻译不能拘泥于形式,在保证原文的信息量最大限度地传递到译文中的前提下,翻译者可以灵活运用译入语,已达到语义信息、风格信息和文体信息的最大程度的对等,同时商务英语翻译要遵循商务专业用语。所以要求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要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及翻译技巧。 商务翻译论文:商务英文合同的词汇特征和翻译 【摘 要】商务合同是商业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一种文体。商务合同英语属半法律性语言,用词准确、正式、严谨,具有鲜明文体意义。本文基于典型实例分析,探讨了商务英文合同的词汇特征及翻译方法。 【关键词】商务英文合同 词汇特征 翻译 商务合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是商品交换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受到国家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今天,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贸易国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利益而签订的明确规定了贸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国际商务合同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商务合同英语既具有商务英语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法律英语的特点。本文拟从庄重正式、准确严谨和简洁明了三个角度阐述分析商务英文合同的词汇特征及其翻译方法。 一、庄重正式 Martin Joos按照语言使用的正式程度提出了英语的五种变体,即庄重文体(frozen style),正式文体(formal style),商议文体(consultative style),随便文体(casual style)和亲密文体(intimate style)。一般认为商务合同英语属庄重文体,即五种变体英语中正式程度最高的一种。商务英文合同的庄重正式的词汇特征体现在专业术语和外来词古体词的使用上。 1.商务专业术语 专业术语(technical terms)具有鲜明的文体特色。其意义精确、单一、无歧义,且不带有个人感情色彩。为了准确描述商务活动中的各个交易环节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类单据,商务合同英语文体中使用了大量表意清楚的商务专业术语。例如,policy(保险单),negotiable(可转让的),liability(责任、义务),right of recourse(追索权),factoring(保理)等。这些专业术语可避免冗长的解释,简化交易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2.法律专业术语 为了准确描述商务活动中交易双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商务合同英语中也使用了较多的法律专业的术语。狭义的法律术语指仅出现在或大多数情况下出现在法律文件中的法律科学的特有术语,此意义上的法律术语在商务合同文体中的数量不多,如:imputed negligence (转嫁的过失责任)特指可向与行为人有利害关系的人或有合同关系的另一方追究责任的过失。商务合同中这类狭义的法律专业术语不以大众是否理解或接受为转移,它是商务合同语言准确表达的保障,是其独有的现象。而广义的法律术语则包括在法律文体中被赋予特定法律意义的常用词语,如action(诉讼),party(当事人),financial responsibility(经济责任,指违约责任,具体可指“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和“支付迟延支付金额的利息”)。这类词语把握不准确的话很容易导致翻译和理解当中的模糊性,因此要格外留意。如,“The contract is concluded in case of acceptance of the offer.”很容易译为“提议一旦接受,合同随即订立。”而实际上,“acceptance”与“offer”是合同法中两个重要的法律术语,其规范的译文分别为“承诺”、“要约”,前者是指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表同意,而后者则指一方希望与另一方订立合同。 3.外来词和古体词 商务合同英语中使用的商务类专业术语有不少源于拉丁语或法语,有些则是由其词根派生或合成,许多术语都有相同的前缀或后缀。它们的意义比较稳定,利于精确地表达概念,例如:ad valorem duty (拉丁语)从价(关)税,bona fide holder (拉丁语)汇票的善意持票人,pro rata tax rate比例税率(拉丁语,即proportional tax rate),insurance premium per capita (拉丁语)人均保险费,force majeure(法语)不可抗力,pro forma (拉丁语)估算表。 商务合同英语具有古体特点,这种古体特点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古体词语的使用。古体词(archaism)是一种具有鲜明文体色彩的词汇成分。尽管古体词在现代英语口语和一般书面语中极少使用,但在商务合同等法律文体中,古体词却大量出现,充分体现出其庄重严肃的文体风格。合同英语最具特色的古体词形式当数自由词素where、here和there与in、by、with和after等构成的复合副词:(1)here +介词:如,hereto,hereof,herein,hereinafter等。这里here相当于this,指本文献、合同或有关文件,因此,“hereto”(本合同)相当于to this,依此类推。(2)there +介词:这类词由thereto,thereon,therein,thereof等。其中there相当于that,指句子前面已出现的某个名词或名词词组,因此,“thereto”(根据那一点)即为to that。(3)where+介词:whereby,wherein, whereof,whereupon中where相当于which或者what,“whereof”(关于它)也就是of which。如,payment in respect thereof(关于此项的付款)。 古体词语的使用除了体现其庄重严肃以外,还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使意义更加清楚、简明。例如:“依照本合同相关规定”在英文商务合同中几乎见不到“according to relevant terms and conditions in the contract”这种表达方式,常见的表达方式是“pursuant to provisions contained herein”或“as provided herein”等。对“合同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转让本合同”,西方工商界一般会选择使用“Neither party hereto may assign this contract.”,而较少使用“Neither party to the contract may assign this contract.”。 4.复杂介词短语 商务合同英语正式性还体现在倾向使用较复杂的介词短语来代替非正式语体中常见的简单介词与连词。例如,用with regard to和prior to分别代替about和before。又如:All disputes in connection with this contract or the execution thereof shall be settled by way of amicable negotiation.在此句中,用“in connection with”就比用“of”要显得更为正式。 二、准确严谨 1.情态动词 合同英语中各情态动词意义界限非常明确,体现了合同语言的严谨性。“shall”在商务合同英语中使用率最高,含有“本条款具有法律规定的指令性和强制 性”之意,其含义相当于“must”,但合同中不能使用“must”。如,“The seller shall present the following shipping documents to the bank for negotiation of L/ C”中的“shall”表明“卖方在向银行议付信用证时,必须履行递交所要求的装运单据这一法律义务,而且应做到单据相符、单单相符,否则银行即可拒付。”“will”则只表示对合同一方的某种建议或合同双方之外第三方的行为的说明,不构成法律约束。“should”意为“应该”,带有主观意思,表示“这样做最好”。若用于条件句中,则表示较低的可能性。“may”表示“可以”、“可能”。这两个意思在日常用语中都可用“can”来表达,但是在合同中几乎只用“may”而不用“can”,因为前者比后者语气更正式。例如:Unless otherwise agreed, delivery of the goods and payment of the price are concurrent conditions, that is to say, the seller must be ready and willing to give possession of the goods to the buyer in exchange for the price and the buyer must be ready and willing to pay the price in exchange for possession of the goods.译为:除非另有协议,货物的交付和价款的支付应是同时履行的条件,换言之,卖方必须乐意让出占有将货物交至买方以交付价款;同时,买方须乐意支付价款以交换对货物的占有。 2.近义词或相关词并列 在商务合同英语中有词汇并列使用的现象(juxtaposition),即同(近)义词或相关词往往由and或or连接并列使用,例如furnish and provide,fulfill or perform,transferable or assignable,null and void,in full force and effect等。这种词汇并列使用使得两个或多个词语的含义来共同限定其唯一词义,从而排除了由于一词多义可能产生的歧义,这正是合同语言必须表达严谨、杜绝语义歧义或漏洞的需要。又如:This contract is made by and between the Buyers and the Sellers, whereby the Buyers agree to buy and the Sellers agree to sell the under2mentioned commodi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stipulated below.句中若单独使用by,则仅表明合同是由谁达成的,单用between也只对合同签约当事人的范围进行了限定,而并列结构by and between的含义则比单独使用的by或between更加明确,更加丰富,表明参与合同谈判全过程并最终签约的都是the Buyers and the Sellers,并无其他当事人。类似的还有terms and conditions、injury or damage、neglect or omit。上述并列同义词只有细微的差别,在日常生活中,人们 往往忽略不计,但合同的准确严谨性决定了合同中不允许出现哪怕是最细小的失误或是遗漏。 三、简洁明了 缩略词(主要为首字母缩略词和截短词)以其规范、简明、省时的特点而被广泛运用在商务合同中:价格、支付及保险方式、货币、度量衡、常见的重要机构或组织、公司和国家等多以缩略词形式出现。例如,T/T(Telegraphic Transfer电汇)、FOB(Free onBoard船上交货)、WA(With Average水渍险)、a/r (all risks全险)、 AS (after sight见票即付)、ACN(air consignment航空托运单)、 ICC(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国际商会)等。这些用语的解释在国际上己形成惯例,所以其意义单一,含义准确,适用于商务合同这一特定文体。因此,熟知缩略词全称,领会其含义,也就成为起草、翻译经贸合同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综上所述,商务合同英语正是为了准确严密地规约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而采用的一种文体形式,研究商务合同英语的词汇特征,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恰当、得体、准确地使用商务合同英语。熟悉商务合同英语的词汇特征可以帮助广大经贸工作者准确有效的阅读理解、翻译和起草合同,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与争端,从而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交流与合作。 商务翻译论文:试论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存在诸多弊端。文章针对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实践研究的重点以及翻译教学的合理规划,从而为中职学校培养技能型复合人才、满足社会需要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中职教育 商务英语 翻译教学 在对外经贸经济活动中,企事业单位对于各层次职业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为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强其英语学习的应用能力,在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各类应用文体的实用翻译课程已成为必需。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中职学生构建开放的整体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和获得良好的语言翻译能力。 一、从科目要求出发,浅谈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课时安排和教材使用等方面都亟待完善,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开设较晚,为便于学生参加相关的商务英语等级证书的考试,课程一般设在二年级的下学期,课堂授课课时较少(一般为 60学时或80学时),学生对商务英语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掌握仅为皮毛;另外,在学习翻译课之前,尽管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已经学过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及商务英语写作等课程,但是因为学生的基础较差、在校学习的时间较短,再加上学校未曾开设英汉对比、修辞、词汇学等相关课程,因此,翻译课教师的授课难度较大。2.教材内容过时、教学模式陈旧,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教材虽然注重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编写原则,但所选用的实例不够新颖,内容仍保留一些传统教学色彩,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的重视也不够;教材虽然注重实践与形式多样化的结合,但教师对现代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不够,课堂教学依旧以传统的授课方法为主,容易导致教学和实践的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行业的需求。3.以考试为指挥棒,课堂教学与职业教育相脱节。目前,各种形式的外语测试直接充当着指挥棒的角色,中职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也同样沿袭着这样的趋势:即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测试哪方面的能力,学生就集中学习哪方面的内容。4.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翻译课教学的要求高、难度大,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双语基本功,懂得语言学、教学法、翻译理论、商务贸易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还要有口译、笔译的实践能力;同时,由于翻译课程的备课量大、作业批改难度大、教学任务繁重等因素,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根据目前现状,浅议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的重点 在中职商务英语翻译课堂,如何摆脱传统教学的弊端, 确实是翻译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针对目前翻译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进行教学实践:1.以理论研究作为教学实践重点: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中职学校翻译教学的整体语言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翻译教材和教法。2.以师资培养为重点:建设一支能实施翻译教学与整体语言教学实践的师资队伍。3.以学生培养为重点:实现由传统单一“知识型”人才培养向“复合型”、“实用型”、“创造型”人才培养的转变;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上应通过整体语言教学的方式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在帮助中职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应更好地使学生了解语言学习过程,从而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形成独立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三、结合专业性质,试论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实践的合理规划 针对我国翻译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性质、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必须进行科学系统的学科探索与规划。 首先,进行系统的课程设置。翻译教学要贯穿于中职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其特有的教育思路,课程设置必须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多样性,即课程如何科学合理的设置,才能使各门相关学科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衔接。在低年级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双语语言基本功、普及人文社科等基本知识,为高年级各种应用文体的翻译打好扎实的基础。同时,针对商务、文秘、旅游、国商等不同专业方向,组织编写富有时效性和实用性的校本教材,注重翻译知识与翻译技巧的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其次,完善新的教学理念。要使翻译教学从传统的弊端中走出来,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全新的教学理念应包括:科学的教学方法、新型的师生关系、多样的教学模式、优化的语言输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综合的测试手段。翻译教学要从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改变成为精讲多练的师生互动型课堂;在语言实践教学环节,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需求、目的、意志及学习策略等个人因素,从而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方位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强化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课堂教学可以采取模拟现场、演示报告、翻译评论、项目协作等多种多样的任务型活动,例如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情景翻译练习;教师利用教学课件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翻译项目,指导学生上机练习;或者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合作完成一些翻译项目……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既能培养学生的动口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同时又能使学生在整体语言环境中获得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鼓励,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考试成绩结合起来进行评测。 最后,建立强大的师资阵容。学校必须不断充实师资队伍,满足当前中职学校外语教学实践发展和翻译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现状,借鉴现代语言学、符号学、传播学等各个学科的发展, 在教师翻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加强翻译理论研究;注重师资的培训与交流,学校可通过加强校内外翻译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合作,邀请翻译人员来校授课,派教师到校外、国外学习进修等方式拓宽教师的知识面;作为教师本人还要自觉加强自身业务修养与理论学习,认真总结教学经验,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使自己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取得相关证书和相关行业的从业经验也理应成为教师自我提升的必需。 总之,随着社会对高技能复合型、实用型、创造型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在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向,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不断开拓出符合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商务翻译论文:谈商务日语翻译教学中文化思想的培养 商务日语翻译是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商务日语专业知识的基本应用能力,以及学生在商务场景中的实践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曾经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修刚教授在中国国际商务日语研究委员会在会议专题报告中指出:高水平的商务日语内涵应包括四个方面,日语的交流能力、日本企业文化、日本社会文化、商务知识。通过对院校在校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显示,80%以上学生的主要学习动机是为了将来在日资企业就业,但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懂日语,了解日本的习惯就能在日本公司顺利工作。事实上,很多日本企业在招聘日语毕业生时非常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并不把日语能力作为雇佣员工的首要或主要标准,也就是说,不单单要掌握日语语言,还要掌握其国家的文化思想,因此,在高校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思想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1. 商务日语翻译教学中文化思想培养的原则 1.1对比性原则 注意两国文化对比的重要性。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既有共同点又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教师在导入日本文化时,要遵循对比性原则,通过中日文化表面现象的对比,挖掘和分析两国文化差异的原因,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日本文化 背后反映的日本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1.2适度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文化思想导入部分的量和度,过少不利于学生对日本文化的理解,过多则会喧宾夺主,留学生论文 变成日本文化课。作为教师要不断研究,结合教学经验抓住导入的时机,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地导入文化教学。 1.3实用性原则 文化思想培养必须与教材内容和商务日语日常交际的需要相结合。在上课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选择与实际工作过程结合紧密的文化内容,例如,日本人的日常礼仪、商务社交礼仪文化、企业文化等,理解了有关的文化可以进一步促进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而且学生对和日本人生活、商务活动相关的文化也会非常感兴趣。 2. 文化思想培养的内容 2.1语言文化: 日语语言的含蓄性。重视人际交 往中的和谐关系,是传统日本文化的显 着特征。他们说话多留有余地,交际过程 中注意尊重对方意见,尽量避免相互之 间发生直接的冲突。日本人对别人的请 求、邀请、建议等即使办不到或不能答 人际关系这一点,“以和为贵”的思想已 经融入了日本人的灵魂之中,日本人的 “拒绝”言语行为恰恰反映的就是这个“和”的精神。 总之,客观地说,日本文化虽然包含了大量外来文明吸收的成果,但是已然 具有了其自身鲜明的特色,不能够妄称其为“拼凑的文化”。日本民族不光有其固有的文化特性,而且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特色打 造、铸炼着自己的文化。至少日本人自己 是这么认为的:他们是独特的。而不是任 何一种文明的翻版或抄录。日本文化之于日本人的思想行为,从国内到国际上 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要搞好日语翻译教学环节,就必须先虚心地研究日本的文化思想,而且要尽可能地从更贴近日本人调。 2.2交际能力的培养: 除了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在跨文化交际和商务沟通中也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日本人与人初次见面时会鞠躬,在倾听别人讲话时会频繁地点头,这种“鞠躬”、“点头”等交际方式就是非语言交际。日本人向来注重“以心传心”、“心领神会”、“不言自明”,比起语言交流,他们更注重非语言交流,他们会通过对方的脸部表情、神情及肢体动作领会对方的言外之意,判断对方的态度。因此,为使学生在今后的商务沟通中顺利进行,教师必须在商务日语翻译教学中穿插非语言文化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日本人非语言行为的文化特征以及中日非语言文化的差异。非语言交际的内容较广,大致分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四大类在商务日语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导入在非语言交际中起重要作用的“表情”、“视线”、“手势身势”、“身体接触”等一些内容。例如,日本人在公众场合常常面无表情或始终保持礼仪性的微笑,这两方面看似矛盾其实却反映了日本人不直接外露情绪的共性。这根源于日本独特的岛国文化,为了避免与他人产生冲突,日本人往往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另外,日本人在和别人交流时不喜欢直视对方,他们认为对视是不礼貌的行为,因此多采用回避视线的行为方式。在手势和身势方面,日本人也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2.3团对协作方面的导入: 他们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团退意识 强烈,形成了亲族式的纵向集团社会结 构,人们之间那种纯粹的上下级关系已 不常见,亲情般的感情纽带渗透其中,使 他们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这种彼此之间 的相互谅解和关心在日本的人际交往中 时常可见。另外集团意识对于日本国民是多么地重要,而且集团内部不突出“个性”。在日式 的集团里,个性很强的人常常会与其他 人格格不入。要想融人集体就必须去掉个性,磨掉棱角。在所属的集团中日本人 为避免与大家不一样而受到集团的排 斥,都尽量采取与大家一样的行为。只有 将自己完全融化在集团中,他们才能找 到“自我”的位置和价值。理解日本民族 的集团性这一点对学习日语的人来说是 很重要的一环。. 结束语: 总之,我们教师既要讲解语言结构和语法,还要在讲解的过程 中向学生渗透相关日语语言习惯和日本文化背景知识,使日语学习者对于语言中所蕴涵的背景文化有所了解,因此,在商务日语翻译教学过程 中,要将传统的以日本语言和文学为核心的教学形式转变为有机地将语言基础 知识与日本文化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 合理地将文化渗透到语言教学当中,从 而培养学生的日语思维习惯。
人力资源师论文: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 【摘要】教师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竞争力,随着高校各项工作的改革发展,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很多的新事物和新问题,管理制度和规章相对滞后且不易贯彻执行。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把握教师这一主体在高校工作环境中的独特性,从管理思维模式、结构、整合及调配和实质性激励机制四方面考虑,建立符合学校自身战略发展定位的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关键词】高校教师人力资源构建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保障高校竞争力的核心,其体系模块薪酬、绩效、素质测评、培训及招聘等所产生的一系列决策和制度,直接影响到高校的使命、目标和办学实现,影响到教学、科研、服务等多重管理,以及高校人力资源工作的积极性。近些年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在聘用机制、激励机制、优化配置等方面逐渐实现与社会其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对接,对高校由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体系构建改革上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就现实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教师队伍管理)的薪酬、绩效、素质测评、培训及招聘等环节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1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各项工作的改革发展,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很多的新事物和新问题,管理制度和规章相对滞后且不易贯彻执行。这种现状受到国家教育政策、政府教育统筹权、所在地区经济水平,学校自身战略发展定位、规模、学科和科研建设、管理者素质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 1.1管理思维模式滞后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群体习惯固定思维和处理模式,完成既定工作的维持性管理人员较多。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还主要是贯彻落实上级政策和文件的指示,大多数时间在于完成事务性工作,以完成文件任务为最终目标,思考性决策缺失,并不能全面定位管理方向。因此,高校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很容易成为执行性质的管理机构。这种“以事为中心”、“将人力视为成本而非资源”的滞后管理思维模式,严重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具体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原则和目标不明确,不以人事相宜、以人为本为管理重点,缺乏管理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性规划,忽视从管理执行到管理决策性的思维转变等。这与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教师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相悖。 1.2结构不合理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结构是指教师队伍整体构成状态,包括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等。这些机构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水平和质量,通过对高校教师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教师队伍发展的现状、优势、问题和需求等,提出构建教师队伍建设实质性管理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突出了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队伍结构也在不断地优化配置,但仍不尽合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职务结构。职务结构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构成状态,我国高校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四个级别。教师职务结构虽然逐步在改善,但高级职称尤其是正高比例还是偏低,高等院校之间差异过大,教师队伍的职务结构不尽合理,。(2)学历结构。学历结构指教师具有的学历、学位构成情况。随着高校教师招聘条件的提高,虽然教师队伍中具有高学历和高学位的人数比例在增加,但已经招录的教师学历学位层次偏低还有待提高,现实中高校在职攻读学历学位方面的政策有待加强,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学位结构有待优化。(3)年龄结构。年龄结构指教师年龄构成状况,包括整体队伍和各个级别教师的年龄情况。高校教师队伍的合理状态应该是每个年龄段的比例适中,不存在断层和结构偏失。但高校教师的现状是:年轻化趋势明显,青年教师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各年龄段之间所占比例差距较大,作为中坚力量的中年教师不足。(4)学缘结构。学缘结构指教师队伍本校毕业和外校毕业教师的分布状况,以及不同学科专业教师的构成状况。目前高校在补充教师队伍工作中(主要为招聘和引进),虽然都考虑到学缘问题,但教师来源为单一院校或统一地区院校的情况还比较多,学缘结构问题较为突出。 1.3整合及调配效果不佳 专业设置与调整是国家和高校的经常性工作,这种宏观调控源于市场机制与市场经济对急需专业的需求。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其教授的专业知识需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在遵循专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跨学科交叉学习。但在现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会出现原有教师结构包括学科专业背景与专业调整需求不匹配的现象。而管理中很少有关于跨科际交叉学习制度与计划的规定,这种管理机制的欠缺容易导致因整合及调配效果不佳而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 1.4实质性激励机制缺失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是高校人才培养传授的主体,其工作动态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教学质量。因此,只有建立具有实质性激励机制才能激发教师工作动力,提升教学质量,保障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的实现。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出现了多种的激励措施,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作用,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1)薪酬激励不足。目前,高校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薪酬低于社会平均工资,这降低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2)激励方式单一。大部分高校激励机制统一,没有考虑教师成长不同时期的需求,因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和岗位等原因导致的个体差异激励针对性不强。(3)绩效考核机制不合理。教师的绩效考核制度是对教师教研教改和工作成果的评价,对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的影响很大。我国高校绩效考核机制往往定位于对教学和科研成果的量化考核,标准过于倾向在论文、著作与获奖的数量,难于把握考核的质量,考核机制导向性有偏失,激励机制功能不明显。 2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途径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把握教师这一主体在高校工作环境中的独特性。例如:特殊智力劳动的不可替代性、传授知识和科学研究的主观能动性、选择发挥智力资本的工作流动性等。 2.1管理理念的构建 高校教师是特殊的人力资源,绝不能视这个群体为传统的成本用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进行约束,应该视人力为第一资源并通过科学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价值。教师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全面发展,从管理理念上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一切政策制度的出台与体系的构建要以教师的利益和发展为核心,在聘用机制、培养机制、薪资机制和考核机制等方面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关心爱护教师、关注教师的自身发展。通过定期的调研,及时主动了解教师群体的需求,主动开展管理,用多样的动态管理方式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只有这样,在教师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才能调动其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高校和教师人力资源共赢发展的管理目标。 2.2队伍结构的构建 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源于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其优化应该从招录聘用、岗位聘用、职务晋升、绩效评估及培训进修等制度建设进行改革,实现管理创新,进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1)在教师招聘工作中,打破年龄限制,根据现有专业的年龄段,招聘适合的新教师。(2)依照按需设岗、择优聘用的原则,突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用终身制,形成流动合理的岗位竞争机制。(3)完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改变资历优先晋升的不合理,对于优秀教师提供公平环境,对低层次教师进行分流,改革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标准,使优秀教师能够脱颖而出。(4)加大学历进修力度。提高进入教师群体的资格,增加经费用于教师学历进修,扩大招聘高学历教师的渠道,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5)促进学缘结构多元化,严格压缩本校学生留校任教和近亲繁殖,多渠道多地域的招录和引进教师,提高校外与国外教师的比例,提升教师队伍的学缘品质。 2.3整合及调配制度的构建 对因高校内部专业设置与调整而需要跨专业培训的教师,实行跨科际交叉学习制度,整合调配专业知识。将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设计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项目,从人力资源管理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对高校现有专业教师和因专业调整教师的人力资源情况作出合理评估,结合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保证质量、优化结构、提高能力,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使教师与不同学科教师能够进行交流,开阔学术视野,最大限度地使用教师人力资源。 2.4激励机制的构建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要依托人力资源管理,具体要从薪资激励、奖励激励、培养激励、福利激励、专业技术职务激励、聘用激励、考核激励等方面考虑。主要包括:(1)合理规划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招聘和聘任制度。通过对招聘和聘任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2)扩大教师培训方式,满足工作需求,提高教师工作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3)改革薪酬制度,使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相挂钩,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对优秀的教师实行低职高聘,用薪酬调动其工作积极性。(4)对于教学水平高能力突出的教师,突出专业技术职务激励,在考核评审中予以优先考虑。 作者:姚颖君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人事处 人力资源师论文: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教师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竞争力,随着高校各项工作的改革发展,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很多的新事物和新问题,管理制度和规章相对滞后且不易贯彻执行。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把握教师这一主体在高校工作环境中的独特性,从管理思维模式、结构、整合及调配和实质性激励机制四方面考虑,建立符合学校自身战略发展定位的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关键词】高校教师人力资源构建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保障高校竞争力的核心,其体系模块薪酬、绩效、素质测评、培训及招聘等所产生的一系列决策和制度,直接影响到高校的使命、目标和办学实现,影响到教学、科研、服务等多重管理,以及高校人力资源工作的积极性。近些年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在聘用机制、激励机制、优化配置等方面逐渐实现与社会其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对接,对高校由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体系构建改革上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就现实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教师队伍管理)的薪酬、绩效、素质测评、培训及招聘等环节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1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各项工作的改革发展,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很多的新事物和新问题,管理制度和规章相对滞后且不易贯彻执行。这种现状受到国家教育政策、政府教育统筹权、所在地区经济水平,学校自身战略发展定位、规模、学科和科研建设、管理者素质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 1.1管理思维模式滞后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群体习惯固定思维和处理模式,完成既定工作的维持性管理人员较多。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还主要是贯彻落实上级政策和文件的指示,大多数时间在于完成事务性工作,以完成文件任务为最终目标,思考性决策缺失,并不能全面定位管理方向。因此,高校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很容易成为执行性质的管理机构。这种“以事为中心”、“将人力视为成本而非资源”的滞后管理思维模式,严重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具体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原则和目标不明确,不以人事相宜、以人为本为管理重点,缺乏管理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性规划,忽视从管理执行到管理决策性的思维转变等。这与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教师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相悖。 1.2结构不合理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结构是指教师队伍整体构成状态,包括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等。这些机构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水平和质量,通过对高校教师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教师队伍发展的现状、优势、问题和需求等,提出构建教师队伍建设实质性管理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突出了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队伍结构也在不断地优化配置,但仍不尽合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职务结构。职务结构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构成状态,我国高校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四个级别。教师职务结构虽然逐步在改善,但高级职称尤其是正高比例还是偏低,高等院校之间差异过大,教师队伍的职务结构不尽合理,。 (2)学历结构。学历结构指教师具有的学历、学位构成情况。随着高校教师招聘条件的提高,虽然教师队伍中具有高学历和高学位的人数比例在增加,但已经招录的教师学历学位层次偏低还有待提高,现实中高校在职攻读学历学位方面的政策有待加强,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学位结构有待优化。 (3)年龄结构。年龄结构指教师年龄构成状况,包括整体队伍和各个级别教师的年龄情况。高校教师队伍的合理状态应该是每个年龄段的比例适中,不存在断层和结构偏失。但高校教师的现状是:年轻化趋势明显,青年教师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各年龄段之间所占比例差距较大,作为中坚力量的中年教师不足。 (4)学缘结构。学缘结构指教师队伍本校毕业和外校毕业教师的分布状况,以及不同学科专业教师的构成状况。目前高校在补充教师队伍工作中(主要为招聘和引进),虽然都考虑到学缘问题,但教师来源为单一院校或统一地区院校的情况还比较多,学缘结构问题较为突出。 1.3整合及调配效果不佳 专业设置与调整是国家和高校的经常性工作,这种宏观调控源于市场机制与市场经济对急需专业的需求。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其教授的专业知识需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在遵循专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跨学科交叉学习。但在现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会出现原有教师结构包括学科专业背景与专业调整需求不匹配的现象。而管理中很少有关于跨科际交叉学习制度与计划的规定,这种管理机制的欠缺容易导致因整合及调配效果不佳而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 1.4实质性激励机制缺失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是高校人才培养传授的主体,其工作动态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教学质量。因此,只有建立具有实质性激励机制才能激发教师工作动力,提升教学质量,保障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的实现。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出现了多种的激励措施,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作用,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薪酬激励不足。目前,高校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薪酬低于社会平均工资,这降低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激励方式单一。大部分高校激励机制统一,没有考虑教师成长不同时期的需求,因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和岗位等原因导致的个体差异激励针对性不强。 (3)绩效考核机制不合理。教师的绩效考核制度是对教师教研教改和工作成果的评价,对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的影响很大。我国高校绩效考核机制往往定位于对教学和科研成果的量化考核,标准过于倾向在论文、著作与获奖的数量,难于把握考核的质量,考核机制导向性有偏失,激励机制功能不明显。 2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途径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把握教师这一主体在高校工作环境中的独特性。例如:特殊智力劳动的不可替代性、传授知识和科学研究的主观能动性、选择发挥智力资本的工作流动性等。 2.1管理理念的构建 高校教师是特殊的人力资源,绝不能视这个群体为传统的成本用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进行约束,应该视人力为第一资源并通过科学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价值。教师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全面发展,从管理理念上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一切政策制度的出台与体系的构建要以教师的利益和发展为核心,在聘用机制、培养机制、薪资机制和考核机制等方面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关心爱护教师、关注教师的自身发展。通过定期的调研,及时主动了解教师群体的需求,主动开展管理,用多样的动态管理方式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只有这样,在教师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才能调动其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高校和教师人力资源共赢发展的管理目标。 2.2队伍结构的构建 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源于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其优化应该从招录聘用、岗位聘用、职务晋升、绩效评估及培训进修等制度建设进行改革,实现管理创新,进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1)在教师招聘工作中,打破年龄限制,根据现有专业的年龄段,招聘适合的新教师。 (2)依照按需设岗、择优聘用的原则,突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用终身制,形成流动合理的岗位竞争机制。 (3)完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改变资历优先晋升的不合理,对于优秀教师提供公平环境,对低层次教师进行分流,改革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标准,使优秀教师能够脱颖而出。 (4)加大学历进修力度。提高进入教师群体的资格,增加经费用于教师学历进修,扩大招聘高学历教师的渠道,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 (5)促进学缘结构多元化,严格压缩本校学生留校任教和近亲繁殖,多渠道多地域的招录和引进教师,提高校外与国外教师的比例,提升教师队伍的学缘品质。 2.3整合及调配制度的构建 对因高校内部专业设置与调整而需要跨专业培训的教师,实行跨科际交叉学习制度,整合调配专业知识。将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设计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项目,从人力资源管理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对高校现有专业教师和因专业调整教师的人力资源情况作出合理评估,结合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保证质量、优化结构、提高能力,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使教师与不同学科教师能够进行交流,开阔学术视野,最大限度地使用教师人力资源。 2.4激励机制的构建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要依托人力资源管理,具体要从薪资激励、奖励激励、培养激励、福利激励、专业技术职务激励、聘用激励、考核激励等方面考虑。主要包括: (1)合理规划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招聘和聘任制度。通过对招聘和聘任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扩大教师培训方式,满足工作需求,提高教师工作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3)改革薪酬制度,使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相挂钩,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对优秀的教师实行低职高聘,用薪酬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4)对于教学水平高能力突出的教师,突出专业技术职务激励,在考核评审中予以优先考虑。 作者:姚颖君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人事处 人力资源师论文:农村小学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途径 一、农村小学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困境 1.教师人力资源规划缺失 教师人力资源规划是教育部门或学校为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现有教师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扩大农村教师的配备力度,从而满足农村教育发展对各类教师的人才需求。教师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主要有了解教师对当前教师岗位的需求,了解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心理状态,了解哪些教育工作或学科需要什么样的教师人才;做好教师退休后的社保计划以及聘任新教师和培训教师的计划等。然而,当前很多农村小学在管理教师用人上并没有制定教师人力资源规划,造成了教师工作的不稳定性,教师人员流动性加大,影响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也不利于学校教育均衡发展。 2.教师招聘与配置不合理 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中小人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教师聘任制度,对教师实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然而,当前有些农村教师招聘还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突出表现在短期化现象严重,或者根本没有告知教师聘任期限,让一部分教师以为一旦被聘任后就是铁饭碗。不仅如此,教师招聘过程中透明度不高,在教师招聘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除此之外,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配置还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有些教师一人胜任多个学科的上课任务,这说明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配置与学生数量比例不协调,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引进。 3.教师培训与开发不足 当前,农村小学教师培训与开发也面临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学校在开展培训之前,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了解,大部分小学的教师培训工作只是由领导单方面决定,带有严重的行政化色彩,从而导致有些教师对于培训没有多大兴趣,把培训当作上级下达的任务。另外一方面,年轻教师参加培训机会不多。通过调查发现,参加培训较多的往往是优秀、骨干教师,培训作为农村小学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途径,对于其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农村小学不能给与新老师更多的学习机会,那无疑难以留住新教师。 二、农村小学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 1.科学制定小学教师人力资源规划 要避免在制定小学教师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的形式化倾向,使得其真正成为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发展的有力之举,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之前,要做好本校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各学校要立足于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数量和现有小学教师数量,对未来小学教师人力资源需求做出准确的预测;二是在分析学校人力资源需求的基础之上,根据各小学义务教育的特殊要求,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对小学教师人力资源结构、教师队伍建设、职称评审与聘任、教师薪酬、教师绩效考核、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作出明文之规定,写入学校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之中,以制定初步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三是在制定完人力资源规划之后,要结合其在具体实施中的情况,对人力资源规划进行不断的检验、评估和修正,使其切实符合学校小学教师发展之需要。 2.规范小学教师招聘,合理配置区域小学教师资源 要规范小学教师招聘,首先要建立由校长牵头设立、以教职工代表为核心成员的学校农村小学教师聘任委员会,校长与其他教职工代表一样,只是有聘任小学教师的提名权,并无决定权,而是由小学教师聘任委员会依据小学教师的政治思想、专业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来确定最终是否聘任。不仅如此,还要公开小学教师招聘的程序。在每学年度结束之时,对下学年所需引进小学教师数量定期公开在教育部门的网站上,让有致力于农村教育的小学教师了解招聘信息。除此之外,还要合理配置区域小学教师资源。建议域内的农村小学教师轮岗制度。打破以往小学教师轮岗只是优秀小学教师获取升职的必要条件,将小学教师轮岗制度常设化,以解决偏远小学的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实现区域内的农村小学教师均衡配置。 3.建立新型农村小学教师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体系 一是增加多媒体教学技术培训。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城市小学都已经普及多媒体教学,农村小学由于配套资金不足的原因,短时间难以大规模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但此种趋势不可逆转,未来农村小学也将进入多媒体教学时代。因此,有必要在当前就为已经在职的小学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以适应未来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变化。二是在培训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师德师风培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不仅仅是小学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准则,更是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品行的形成,对其人格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各学校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师德师风培训计划。 作者:张妃单位: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公共基础课部 人力资源师论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人力资源 【摘要】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产物,在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之后,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开始从注重硬环境建设转移到注重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上来。如何建设好青年教师队伍,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无疑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解决了这一问题,将极大地促进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建设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与公办高校不同,民办高校主要由青年教师和一部分50岁以上的教师组成,而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很大。青年教师对于未来民办高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民办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就必须要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相对稳定的高水平、高质量,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优秀青年教师队伍。 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 首先,民办高校的教师结构当中,专职教师中的大多数是青年教师,在某些民办高校中所占比例高达70%以上。这些青年教师年龄多在35岁以下。而35岁至50岁之间的有一定教学经验和学术专长的中年教师人数很少,在有些学校中甚至没有。这在许多民办高校中普遍存在。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关系到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乃至今后的发展。 其次,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大多是最近几年招聘的全国各高校本科毕业生和少量的研究生。他们从学校进入学校,往往缺乏高校的教学和工作经验。同时,因为世俗偏见,民办高校通常被认为不稳定、无保障、待遇低,所以有些青年教师把在民办高校工作看作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跳板,不安心工作,一旦找到更加合适的工作或者有机会继续深造,就一走了之。这种思想上的不稳定往往会影响其他教师,并降低教学质量。 第三,民办高校属于自筹经费的社会力量办学,没有国家的财政拨款。为了节省开支,民办高校中的教师往往身兼数职,这无疑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由于民办高校的工资待遇远远低于公办高校,现在的青年教师又背负着来自社会和生活的巨大压力,为了多挣钱养家糊口,只能多上课。有的老师一周课时多达25个学时,下课后身心疲惫,也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搞科研和写论文了。这些致使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较低。 第四,民办高校的年轻教师在继续教育和参加培训方面也有诸多困难。这些教师大部分本科学历,往往意识到自己的学历低,意识到在信息社会知识更新快速和竞争激烈,求职困难的今天,自己处于劣势,因此,有着强烈的在职读书,提高学历学位的愿望。但因学校的资金有限,往往不能负担在职读研、读博的费用,这就限制了青年教师自我提高的空间。 二、加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每年我国有数十万青年毕业于各个民办高校,走上工作岗位,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这些毕业生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而民办高校的教学水平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青年教师是民办高校教学一线的主力军,他们的教学水平、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高低,又直接反映到学生身上。所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教师素质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搞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极大丰富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强政治思想觉悟,提高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从而促使他们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扩充新的教育领域,借鉴新的教育方法,构建新的教育模式,使青年教师努力把所学到的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和现代教育手段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提高教学水平。 2.有利于民办高校的稳定、发展和进步。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更易于和学生沟通交流情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稳定学生思想,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有利于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水平,形成别具特色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民办高校的跨越式发展。3.加强青年教师培训是解决当前教师队伍突出矛盾的重要手段。现在,我国高等民办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国外比较,最大的差距是教师队伍水平上的差距。据调研,目前高校教师队伍中真正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师”级人才比较少,能够活跃在国际科技前沿的拔尖创新人才不足,这在民办高校中更显突出。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提升学位水平,加速培养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直接关系着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青年教师培养的途径 1.常抓不懈,搞好专职教师队伍的作风建设。首先,每一个教师都要明确,民办高校是国家整个高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办高校任教就性质来讲与在公办高校没有什么差别,都是为社会培养现代化的建设人才,同样是光荣的,以此来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树立起严谨求实、爱岗敬业的良好师德风范。其次,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有其特殊性,作为民办高校的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心血,用特殊的思维、思路和方法,既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也要有一手处理特殊问题的能力。再次,专职教师与外聘教师相比,责任更重,要求更高,工作应该更主动些,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好示范,为校风、学风建设多承担责任。最后,民办高校专职教师要虚心肯学,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外聘教师的优秀教学成果和丰富教学经验。 2.采取多种途径,改善青年教师的学历结构,加快提高青年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学校可以根据有关规定为青年教师的进修提供条件和帮助,鼓励他们报考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作为校方还要关心在读硕、博研究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学成回校,要及时兑现有关待遇和奖励。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少数新办专业,急需培养专业教师的单位,在不影响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批选送青年教师进行单科进修;也可通过以访问学者的方式,同有关重点院校的专家、学者合作研究,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有关学术会议,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总之,要拓宽渠道,加快对青年教师的进修培训,使他们能尽快成长,争取能按时或破格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学校也要注重专职教师的进修提高,逐步营造宽松浓郁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激励他们脱颖而出,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有利环境,使之成为学校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凸现办学特色、树立学校信誉的中坚力量。 3.建立跟踪培养机制,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作为跟踪培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要选派身体健康,为人师表,乐于奉献,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正、副教授担当。每位指导教师可跟踪培养1-2名青年教师。期限一年,实行定时定人跟踪培养。指导教师要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和把握教学各个环节,指导他们上好每一节课,提高他们的授课艺术和授课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师德师风;讨论教材,审查教案;做好听课记录,及时指出青年教师备课授课中的不足;指导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通过努力,使全校教师队伍有机组合,相辅相成,共同为搞好教学工作做贡献。 4.建立激励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引进人才。如果说加强培训是中心环节,那么建立健全动力机制,把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有机结合起来,则是激发工作热情的保证,让青年教师素质在一个良好的激励环境中得到提升。首先,倡导爱生乐教的风尚,树师德标兵,以身边人身边事鼓舞人激励人。其次,对教育教学工作突出的青年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年终考核时给予优先考虑。最后,对在国家核心期刊和参与省级科研课题研究的教师发放奖励津贴,学生参加省市级科技比赛获奖的,对辅导教师给予物质奖励,让优秀的青年教师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不可否认,目前民办高校引进教师特别是引进高档次的教师,仍有一定的制约因素,不采取特事特办很难见效。实际上,有几所民办高校已经这样操作。浙江万里学院在引进教师中明确教师的年薪、住房、工作量、考核、奖励和科研经费配套等等,领导亲自主持和参与人才引进工作,一年就引进教师百余人,收到较好的效果。在引进方面,关键是要做到心要诚、责要明、惠要实。 5.组织各种教学竞赛活动,强化职能技能训练。学校分学期、分内容、分层次举行优质课竞赛、说课活动、教案设计、普通话竞赛、书法竞赛、多媒体课件比赛、教学教法考试等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各种职业技能,尽快提升业务水平。古人云“功到自然成”。通过各种竞赛,每位青年教师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自我规划来确定奋斗目标,并依据职业生涯的发展持之以恒,扬长避短,从而付诸于实际行动,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前所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当前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民办高校发展的长远,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全新的课题,需要为之付出艰辛的探索和努力。坚持“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现代大学文化精神,始终保持知识、学术的独立性,逐步形成积极、宽松、自由的治学风气,这是民办高校发展的目标。 人力资源师论文: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综合要求也越来越高,行业想要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对自身人才进行培养。经济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改善经济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和方式是当今事业单位的重点任务。本文对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进行说明,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改善方法,希望能够更好地发挥经济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法 我国现代社会处于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事业单位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单位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不仅需要良好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同时也需要有效的实施措施。事业单位需要不断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培养促进单位发展的各类人才,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员工从事不同职业的各项体力、脑力劳动进行有效分配的过程,对于事业单位来讲,为了高效的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并促进单位发展,单位内部的所有员工但在单位的结构体系当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分别执行单位经营过程中的不同任务,而要想使每个员工都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优势,就需要对单位内部人力资源进行高度的整合和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便发挥了其作用。经济师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当中起到了创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会培养单位后备人才的作用,对于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改善当前事业单位内部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于促进事业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正常开展的前提,但我国许多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在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作为人才管理的依据,与此同时,现今许多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管理仍然采用与以往传统的管理方式,未能意识到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管理体系的缺乏造成单位运营效能的降低。 (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不合理 当前我国一些事业单位由于没有意识到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在进行单位内人力资源管理时,也没有制定相应的人才管理规划方案,使得单位的长期发展规划和经济评估失效,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改善方法 (一)完善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确保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正常开展的重要内容,构建完善的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避免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得单位内部人才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促使人才发挥自身最大的优势。针对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还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的管理缺乏依据的问题,事业单位首先应当建立起有效的人才培养制度,由于不同事业单位发展的方向、目标都存在着差异,单位运营规划也各不相同,因此,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内部运营的特点,结合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单位发展一致,与时代特征相同步。除此以外,事业单位还应当建立起单位内部人才培养的方案,并出台一些能够发挥员工职能潜力的政策,不断地培养和发展技术型人才,从而使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合理规划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 我国事业单位机构的改革不断加强,做好人力资源规划的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给事业单位内部不同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为人才实现自身的价值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为了做到这一点,事业单位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人才的管理:首先,事业单位应当对当前单位内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对于经济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想,并根据这些单位内外的环境特点,制定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措施,从而使得单位的运营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促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提升。事业单位应当除此以外,事业单位还应当以提升经济师人才管理能力为重点,通过设立有效的人才考核制度以及人才奖励和惩罚制度,来选拔综合素质能力强的经济师人才管理人员。通过上述方式,对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提升事业单位未来经济发展评估的准确性,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全面的发展。 (三)提升事业单位职员的竞争意识和技术水平 提升单位员工的竞争意识以及专业技术水平是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而竞争意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的方式来实现。单位对于人才的培训首先需要确定培训的内容,这需要在事业单位内部开展座谈会,对当前事业单位发展的培训需求做出充分的调研,确保人力资源培训的有效和合理。其次,对于人员的培训除了需要提升人才的专业能力,还应当促进员工职业道德的提升,使得员工的思想素质能够和事业单位岗位要求相匹配。再次,事业单位应当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并不断地提升人才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够与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相一致。让员工能够在完成岗位职责的同时,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特长,激发内在的潜能,使得事业单位能够快速的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事业单位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增加,对于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水平也会相应的提升,加强事业单位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十分重要。针对目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规划不合理以及奖惩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在今后的事业单位人才管理当中,应当完善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合理规划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并提升事业单位职员的竞争意识和技术水平,使经济师能够重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科学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使管理体系和制度得到完善,促进单位内部员工的竞争意识和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发展。 作者:郭雅丽 单位:山西省临汾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人力资源师论文:经济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发挥作用 摘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长期、综合性的工作,企业本身发展所经历的时间比较长,要想在经济的浪潮中不被淘汰,就要做好长远规划,对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长期管理。 关键词:人力资源;经济师;教育培训;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大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种类很多,经济师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执行者,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想要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不仅要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上下功夫,还要适当改革和创新企业本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长期规划不合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长期、综合性的工作,企业本身发展所经历的时间比较长,想要在经济浪潮中不被淘汰,就要做好长远规划,对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长期管理。我国大多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较为单一、传统,多数企业没有制定长远的规划,企业本身也没有针对人力资源制定相应的措施,很容易造成企业人才短缺,严重时会导致专业技术人才流失。因此,经济师对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制定人力资源长期规划中,经济师扮演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师和设计师的角色。 2.管理体系不能与时俱进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做好功课,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在市场经济深入改革和发展的影响下,很多企业不断调整管理模式,合理优化企业内部资源。但很多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将管理重点放在市场开发、产品推广等活动中,忽略了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投入,大大影响了经济师在一个企业中发挥自身作用、创造企业价值,有时一个企业的发展会受制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落后。 3.教育培训落后于实际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对职工的教育培训较为落后,不能有效融合知识管理、技术创新。虽然企业聘请的员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但综合性知识表现得不尽如人意,特别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各种大数据系统分析能力较差,而企业又缺乏有效的教育培训,不利于培养和储备优秀人才,难以满足现代化企业发展需求。4.奖惩激励制度不完善在我国众多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个人潜能。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制度是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但国内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的考核和激励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许多企业制定的考核评价标准不够清晰,有些国有大型企业不能合理公平的分配薪酬,这也是导致国有企业工作效率低下、运营成本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经济师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健全完善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的健全是一切管理的基本保证,想要较好的管理人力资源,首先要考虑制度的健全。经济师应有效评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明确企业发展规划方向,特别是在体制机制方面,明确企业的框架、机构与管理机制。企业的发展和建设需要相应的框架结构,企业确定发展目标后,经济师要根据企业既定目标,制定出合理人力资源规划目标与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制定相辅相成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奖励激励制度、教育培训计划等。只有确保在完善体制机制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保证企业按照既定目标持续发展。企业经济师要有纵观全局的意识,制定明确的制度和标准,例如劳动定员规划、工作评价办法等,以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经济师要合理规划人才的调度和安排,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为企业聘用更多优秀的职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 2.坚持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 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首先在于创新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经济师要充分尊重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调动员工的主体意识,切实关心和帮助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强度,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基层员工的身心健康,从而以更加积极的状态为企业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要确保人才长远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协调统一,增强整体开发理念,制定详细的分步操作计划,并细化管理内部员工的岗位工作,让不同级别的员工能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要求经济师在企业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全面综合分析未来的人才需求,并根据市场形势、科学技术、信息数据等相关资料,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方案。经济师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置灵活、科学的岗位,避免因人设岗的不良现象发生,并结合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岗位配置。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即是合理分配企业劳动力资源,使劳动力在相应的工作岗位发挥最大的作用,减少企业劳动力的浪费和投入,用最小的劳动力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人力资源管理合理分配公司员工职位,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经济收益。 3.人才储备及培养 在现代企业高速发展和竞争中,人是最不可控因素,但也是所有企业发展和有力竞争的根本因素。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拥有完善、科学、客观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能吸引、留住并培养与企业岗位相匹配的职员精英。经济师在企业中应加强企业提高人力资源基础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人力资源电子档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为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经济师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定期开展一些专业讲座或技术培训,重点对综合素质偏低的员工进行继续教育,提升其专业业务水平和知识技能,促进职工的全面综合发展。第二,与其他企业建立良好的交流活动,让更多的职工参与进去,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还可以为员工提供一些继续深造的机会,让员工能够有机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第三,对于人才有断层的企业,要根据企业的战略布局,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储备计划,避免因为老员工在某一时间段内大幅退休或者离职,造成企业人才青黄不接。 4.强化绩效考核,制定合理激励机制 企业一定要提升员工的竞争意识,只有提升员工之间的竞争意识,才能保证企业的活力。经济师要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能够激发员工潜能的激励机制,这样既能促进创新性,又能调动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个企业包含多个部门,涉及工种较多,这就需要经济师在制定奖惩机制时,严格按照公平分配、能者居上的基本原则来激励员工。每位员工对企业的发展都发挥重要作用,企业要制定科学的激励制度,合理奖励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工作量。经济师在制定激励机制时,要能充分体现员工的价值,调动员工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激励制度还要遵循注重实效、定量考核、激励约束、客观公正和民主公开的原则,定期审查工作内容和考核工作能力,拉开管理者、科技骨干、普通职工等人员的工作差距,体现公平、合理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杨洋 单位: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 人力资源师论文:经济师经济学加紧对人力资源问题的研究 摘要:21世纪新时代,属于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源在这一时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才的竞争这个时候成为市场经济中最主要的竞争力。本文就主要分析以经济师经济学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一些整改措施,为企业的发展铺路,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壮大企业的人力资源队伍。 关键词:经济师;经济学;人力资源;问题;研究 一、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就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来看,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稳步发展的前提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体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功跻身于世界的强国之列。虽然国家的经济实力很强大,但就全球经济来看,我国还存在一些发展的问题,就拿人力资源问题来说,我国人力资源的发展起步晚,在理论和实践经验上不如发达国家,我国虽然具有充足的人力资源数量,但是质量和效率低,因此企业的发展需要加紧在人力资源的问题上多应用经济师经济学的知识,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问题。我国人力资源的主要问题是管理问题,企业在发展中需要首先考虑人力资源的挖掘、培养,但是现实情况是现在我国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上的问题已经成功的制约着人力资源的发展,这个问题已经让我国的人力资源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我国人力资源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很多,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推陈出新。 二、对人力资源问题的认识 现在我国企业中所说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主要是把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的范围进行可扩展,站在企业的发展全局的角度来处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成功的将人力资源的问题变成企业发展中的中坚力量。而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应该是以企业的发展目标作为前提,以企业的发展方向为基础,结合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改善,以此来推动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和其他的管理工作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因为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每一部分都能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所以企业在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其协调性,确保人力资源部门通过这个平台能够控制其他的系统,因此一个科学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就显得异常的重要,它起到平衡的关系,也起到监督的作用,这也是更好的实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效果。 1.企业缺乏健全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 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的员工在企业工作最基本的就应该是听话,听领导者的指挥,对领导者忠诚,所以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制度就形同虚设,尤其是人力资源的部门的作用也是没有发挥出来,因为在录用人才的时候也大多看的是领导者的意思办事,而领导者也没有客观的按照规矩录用人才,这就造成大量的人才被企业错过。而人力资源部门的制度不健全,对于企业员工的管理也是困难重重,对员工的日常工作也就没有约束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跳槽现象严重,这给企业的管理造成很多困扰,这种不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仅阻碍着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还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更不要说经济师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能否在企业中发挥作用。 2.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奖惩制度不完善 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同,对人力资源的管理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激励制度,以此来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挖掘人力资源自身的价值,为企业服务。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企业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人力资源的建设中也没有一个健全的人力资源激励制度,一些企业意识到经济师经济学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企业自身的条件有限,企业留不住人才,企业的自身能力不够,因为经济学经济师人力资源是具有市场洞察力和敏锐观察力,能运用经济学知识来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因此这需要一定的激励政策,但是由于企业的激励政策不健全,企业的员工积极性不高,高素质人才留不住;同时企业的惩罚制度在制定的时候也是没有充分考虑到经济师的意见,因此漏洞很大,问题很多,在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会出现很多大家不满的地方,奖惩制度的完善程度是影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3.缺乏科学的竞争环境和考核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自然需要重视人才的能力,在一个企业中,人才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竞争,企业也需要去衡量人才的能力以便把人才放在属于自己能力的地方工作,更加方便发挥其作用,所以企业就应该有一个健全的考核机制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但是在企业的管理中,管理者却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对于人才的考核一般都是重视思想政治的忠诚度,在能力上却要求不高,这就给一些有能力不会造成影响,他们的能力发挥不出作用,自然工作积极性下降,这很不利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而经济师的人力资源又是需要不断的吸纳新能力新知识的员工,一旦他们缺少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恶意竞争会阻碍他们的工作,再加上企业没有合理的监督部门,这就会严重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的建设。 4.人力资源管理没有长期的规划目标 经济师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与完善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但很多企业只做表面的理解然后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也只是表面文章,只适用于人才的招聘和辞退中,在真正的企业工作中却没有应用到人力资源的管理内容。这也是很多企业没有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长期的规划造成的,因为没有目标,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也是没有压力和秩序,管理形式简单,在管理中没有依据公司的需求和条件综合自身的发展阶段分配员工工作,对企业人员不够了解无法进行合理的分配,缺人的岗位无法及时地补充人员,种种因素都会成为阻碍企业的管理的因素。 三、如何加紧经济师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 1.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促进人才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作用,管理工作的保障基础也是制度的健全,要想人力资源问题的减少或者避免,企业就应该首先考虑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企业的发展中,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完善是企业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让员工明确企业的发展规划,把自己的工作与企业发展同步进行,制定发展战略计划,制定员工奖惩制度,有计划的培养人才,依据完善的战略目标,挖掘人才,留用人才,巩固企业的发展。 2.培养人才的竞争意识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已经逐渐意识到对人才的需求,认为人才是创造企业财富最有利的因素,也是能够开发科技的有力力量,因此大家争相聘用高素质的人才,这个时候作为代表的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企业管理中,要培养人才的竞争意识,经济师是参与到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中的人才,因此可以借助竞争来提高自身的素质,经济师人才也可以依据企业的管理体制不断的设立自己的目标,以此来为企业服务。 3.针对企业制定合理的人才发展计划 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经济师人才的参与,因为这种人才是非常了解市场经济的动态,能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的人,所以企业需要做的就是让经济师人才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才方便经济师为企业的发展制定出合理的计划,所以企业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培养一批属于自己的经济师人才来为自己所用,对待所有员工要公平,公正,在平时的工作中主动观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留住人才,合理的安排工作,定期对员工进行技术能力和知识的培养,因为人才的补充才能成为企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有能力和有经验的管理者能够把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企业中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是起到最主要的作用,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为企业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为企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这样企业的人力资源就自然变成企业的人力资本,资本的强大更加有利于企业的竞争力的提高,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需要在工作实践中结合理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现如今社会中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学经济师的重要作用。企业的人力资源需要企业经济师对其合理的把握,以经济师经济学为基础的人力资源要求企业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去尽可能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科学、有效、经济的管理。虽然在这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发现以后要做出努力去解决问题,以最短的时间来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持续稳步发展增加人力资本的支持。 作者:曹军 单位:辽源市中心医院 人力资源师论文: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分析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受到学校教育的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课堂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工作。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机构,其人才培养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的主要教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加强重视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并积极探索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科学方法。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了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人力资源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因此,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而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教师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作用。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加强重视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并积极探索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科学方法。但是,由于受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加强重视。研究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加强我们对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认识,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问题的解决,而且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1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观念落后 虽然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仍存在着管理观念落后的问题。这是由于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对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重视,在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受传统教师管理理念的影响,忽视了教师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开发,缺乏对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资金支持,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观念落后,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提高。 1.2教师人力资源储备不足 随着高校的扩招政策,高职院校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这就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数量和质量仍然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储备不足,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是兼职工作。另外,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编制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性,容易导致人才流失。教师人力资源储备不足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开展。 1.3缺乏高素质教师人力资源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缺乏高素质教师人力资源。高职院校的学校质量低于普通高校,而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高素质教师人才在选择工作的过程中倾向于普通高校教师,而不选择高职教师。同时,高职院校缺乏竞争优势,人才引入不足。这些原因都导致了高职院校高素质教师热力资源不足,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提升。 2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策略 2.1改进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观念 高职院校应积极改进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观念,加强对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重视,积极学习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改变传统的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方法,提高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大对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支持,设立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专项资金并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指导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 2.2改进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制度 首先,高职院校应积极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增强人事部门的自主权,强化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同时,高职院校应积极优化教师资源的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积极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的创新精神,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其次,高职院校应积极改革管理制度,实现教师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作用,全面提高教师质量。 2.3创新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方法 首先,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应积极采取人本管理的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开展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注重教师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次,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应积极采取分类管理的方法,加强对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兼职教师以及学生的管理;再次,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应积极采用能力管理的方法,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师资源开发管理能力,积极树立服务意识,提高高职院校的服务能力;最后,高职院校应加强重视教师开发管理工作,做好教师储备工作,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提高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 3小结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同时,人力资源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受到高职院校的高度关注。只有完善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才能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师资力量,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以及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存在着管理理念落后、教师人力资源吹不足、缺乏高素质人力资源等问题。为完善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高职院校应积极改进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观念,改进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制度,创新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方法,完善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外部保障。改进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质量,而且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赵宏伟 单位: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人力资源师论文:人力资源管理对教师素养提升的作用 摘要:职业院校教师素养涵盖的内容教育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身心素养;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教师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等一系列过程。教师素养是人力资源的内涵,通过对职业院校教师的有效管理,对其素养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素养;人力资源 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必需实践经验,并能迅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一种教育。就目前状况而言,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一系列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但单就学校层面来看,教师素养的提高是职业教育进步的关键,因此如何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升教师素养将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条路径选择。 一、职业院校教师素养涵盖的内容 优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培育,而教师素养对职业教育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身心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教师素养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1.教育思想素养 教师素养的核心内容是良好的教育思想素养。针对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和职业教育学生特点,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以科学的方法培养适应行业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职业道德素养 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应将职业道德遵循作为行为规范和准则,职业道德也是教师道德结构的主体部分。教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敬业精神,治学严谨,言传身教,注重自身职业道德提升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才能为社会培养德能兼备型人才。 3.知识素养 职业院校教师具备的知识素养应包括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精湛的专业知识素养、所需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相关知识素养。教师在精湛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不断调整其知识结构,全方位学习发展,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完成新时代教书育人的使命。 4.能力素养 能力素养是教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具备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执行能力、教学科研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能力素养。 5.身心素养 教师职业素养建立的基础是健康良好的身心素养。职业教育教师的工作既是一种创新性的冗杂的脑力劳动,也是一种需要承受实习实践强度的体力劳动,因此必须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身心素养。 二、当前职业院校教师素养的不足 1.职业道德观念和精力投入有待提升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其敬业精神和教学热情会随教学实践传导给学生。目前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只专注于教授相应职业知识,对于学生专业知识之外的诉求不闻不问,职业道德观念和爱岗敬业工作作风欠缺。 2.实践教学技能仍有欠缺 精湛的实践教学技能是职业院校教师教学的主要特点,但就实际情况看,很多职业院校教师并没有经过企业社会实践培训,职业院校受自身条件约束也很难吸引企业优秀高职称人员进入,更多的年轻教师是毕业之后直接从校门进入校门,实践教学能力整体欠缺。 3.创新能力后劲不足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是职业院校的使命所在。就现实而言,很大一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课堂教学的传授,在意识中并没有重视起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落后必然导致行动的滞后。另外很多职业院校教师不主动接触企业,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实际创业经验,这严重影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师素养提升的路径选择 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学校运用科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根据人才发展规律和学校主要任务,对各类人员进行人力资源规划与实施,协调和控制好人事关系,重点做好教师的聘任录用、调配交流、奖惩任免、培训考核、工资福利、职级晋升、离休和退休等工作,使学校人力资源利用高效率、高效益。教师是学校的第一人力资源,教师素养就成为人力资源的重要内涵,人力资源是职业院校提升竞争力和发展力的关键因素,也是职业院校管理的核心内容。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起到对教师素养的外化提升作用和内化促进作用,成为大力推动职业院校进步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教师素养。 1.运用科学方法开展教师招聘工作,严格教师准入标准 招聘是职业院校教师来源的主要渠道和师资力量补充的重要保证,也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职业院校的招聘工作除通过社会公开招聘外,也可与企业合作,聘请企业具备精深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技能的人才到学校做专职或兼职教师,但无论通过哪种渠道,准入的方法和标准都需严格执行。测试的内容也要涵盖教师素养的五个方面,严把教师质量关。 2.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师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素养水平 现代职业教育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新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教师素养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诉求,成为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学历、科研教育。鼓励在职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继续提高学历,加深科研工作,创造科研成果;二是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鼓励、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学习,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知识和能力素养;三是加强教师职业教育理念和管理技能培训。培育教师正确的职业教育观,提升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职业道德素养;四是举办多种文体活动,增强教师热爱学校与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态度和身体素质,提升教师身心素养。 3.运用人本主义理论指导教师使用工作,推动教师个性发展 职业院校管理者应当树立依靠教师办学,依靠教师管理的全新管理理念,科学使用教师,高效执行教师管理职能,建设专业、结构、数量均合理且具有较高素养的教师队伍,这是学校教育发展必由之路。教师使用工作必须遵守“以人为本”原则,尊重教师、相信教师、依靠教师,使教师得到自我实现。推动教师素养整体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满足教师个性发展的需要,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和教师共同得到良好的发展。 4.运用科学手段加强教师考核工作,细化教师素养考核指标职业院校教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基础和前提。运用科学的考核方法和手段对教师阶段性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对于提高教师素养,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职业院校可将教师素养的各个方面纳入考核体系,制定详细指标:一是素质指标,包括教育思想、职业道德、廉洁自律等;二是能力指标,包括组织协调、学习创新、业务技能、执行规范等;三是态度指标,包括进取敬业、服务意识、团队意识等;四是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指标,包括教学基本功、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五是业绩指标,包括教学工作业绩、管理工作业绩、科研工作业绩、招生工作业绩等。定性、定量考核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师考核水准。 5.运用多种措施强化教师激励工作,构建教师素养激励机制激励是对员工人性观的管理,即“指组织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对员工的本性的基本假设、估计与认识,也就是对员工的个人本质、基本需要和追求、对组织和工作的立场和态度、对管理手段和形式的偏好等内容的认知和判定。”在职业院校,教师激励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和公平原则,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适度运用竞争手段,因人、因需、因时而异,围绕教师素养的五个方面,掌握好激励程度和内容,构建完善教师素养激励机制。 作者:刘晓伟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人力资源师论文: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经济的发展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现今社会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就是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因此企业本身的发展所依靠的主要就是对自身人才的培养,对企业本身的人才进行培养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企业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种类很多,但经济师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想要做到企业本身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不但要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上下功夫,还要对企业本身的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合适的改革和创新。在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如果一旦出现问题,就需要经济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新时代的来临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强的动力,也为国家企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企业本身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于资金,更多的要依靠企业本身的人才对企业的贡献。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本身的综合实力,就要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进行合适的管理。整个企业本身所包含的事情很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就需要经济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笔者通过对自身工作经验的总结,通过查询各种资料和分析,得出了经济师本身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和作用,并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是长时间的管理制度 企业本身的发展所经历的时间就是比较长的,想要在经济的浪潮中不被淘汰,就要做好长期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制度。从根本上来说,企业只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长久性,才能真正保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我国的企业对于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比较传统,而且一般情况下企业本身并没有对其制定相应的措施。这就对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有时也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因此人力资源的管理长期性计划是十分重要的。 2.人力资源的引人不恰当 企业本身在起步时一般规模比较小,小规模的企业在进行人才的选择时没有充足的经费。因此经常会选择一些刚毕业没有专业技术经验的毕业生,这就使得在工作中会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的经验不足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这样不但会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还会导致企业本身的正常发展。小型的企业本身没有太大的财力,就经常忽视经济师的重要作用,这也使得经济师在中小型企业中的作用基本上没有体现出来。人力资源的引人不当,不但制约了企业的自身发展,还使得经济师的重要地位被忽视。 3.奖惩机制不健全 奖惩机制作为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很多企业本身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在进行奖惩制度的制定时,没有遵从经济师的建议。这就使得很多企业本身的奖惩制度并不完善,甚至其中还有很多的缺口。在进行日常的工作奖惩时,经常会导致不公平的事情产生。此奖惩制度的完整性时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影响之一。 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1.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体制的健全是一切管理的基本保证,想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合适的管理,而且尽可能地避免各种问题的出现,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制度的健全。人才的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在对待人力资源管理时,一定要结合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和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合适的改革与创新。一定不能死板的照搬照抄别的企业的人才管理制度,这样只会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要根据企业本身的要求和未来的发展预测进行合适的管理改革,以保证经过改革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够较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 2.提高员工的竞争意识,培养合适的人才 企业本身的员工其实都是十分优秀的,但对于员工的竞争意识一定要提升,只有提升员工之间的竞争意识,才能保证企业的活力。企业的活力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既能促进创新性,又能提升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提升员工竞争意识的基础上,要对合适的人才进行培养。培养的人才一定要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相对比较专业有能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的人才。企业的经济师通过企业的重点培养,也会逐渐的成长,一定会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贡献强大的力量。 三、结束语 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企业经济师的重要作用也逐渐体现出来。企业经济师对于企业本身的人力资源控制既能进行合适的把握和控制,又能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因此企业的发展一定要注重企业经济师的培养。在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时,一定要注重企业内部员工的竞争意识,对重点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专业的优秀经济师。 作者:孙岩智 单位:山东省高青县医疗保险处 人力资源师论文:经济师人力资源问题研究 一、树立发展新理念,加紧人力资源能力的建设 进入21世纪,我们迎来了人力资源的新时代。从今年五月在香港举行的《财富》全球论坛,到第四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以及APEC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北京高峰会议,人们的目光不仅盯着“财富”与高新技术,更追逐那些创造财富与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处于这样的氛围中,经济师经济学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作为学科重要议题便尤显意义重大。人力资源决不是有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就能自动生成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这些年来,我们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尤其是培养一大批急需的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等专业人才。要树立发展新理念,促使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造就一批适应21世纪发展的优秀企业家队伍。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它需要的企业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管理者,而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在生产力各要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际上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经营管理能力,二是创新能力。面对全球化竞争态势,面对信息化带来的一系列新课题,我们迫切需要造就一大批以经营管理与创新为基本能力的企业家,需要形成一个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二、重视市场新概念,大力培育核心竞争力 何谓“核心竞争力”?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产品、服务和文化。可见,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特有的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有机组合,它决定企业开发新产品、服务市场、开辟新市场机会的潜力并体现着竞争优势。一般来说,形成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企业的创新能力。专家指出,要真正形成有生命力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从三方面深化改革。 一是抓住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加强技术创新。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一个企业要形成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可以说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我国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如不十分清楚或把握不准,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分解和整合,也就是对核心产品进行技术分解、归类和整合,弄清哪些是一般技术,哪些是通用技术,哪些是专有技术,哪些是关键技术。然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开发、改造,并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以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二是夯实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构建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有重要影响,研究认为,今后10年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而企业文化所涉及的领域和影响的范围无不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 三是创造核心竞争力的条件,大力进行企业制度创新。企业搞不活和竞争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特别是产权不明晰、出资人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组织和管理不对称等,使得企业无力或无暇顾及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国企业必须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造和改革企业制度,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化、更现代化,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制度保证。 三、更新人事观念,将人力真正变为资源 既然人是企业中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不断优化人力资源,保证人的价值,必将成为新世纪企业管理者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思考一:企业管理者的角色转型。人力资源战略和企业战略是密不可分的,所有活动都服务于企业战略。对一个企业来讲,怎样让企业里的每个人在知识冲击和经验越来越贬值的情况下,不断地跟上时代,不断增强竞争力,这是对企业管理阶层和人力资源部门一个大的考验。 思考二:建立完整报酬体系。如,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行政人力资源总监陈伟提出,优化人力资源首先要建立起完整的报酬体系。员工首先要拿到一部分属于现金的收入,它包括基薪、补贴和奖金。还要拿到一部分保障性、福利性的收入,包括法定的福利,企业给员工做的一些额外的福利。此外还要逐渐加大员工持股的比例,这样才能建立起完整的报酬体系。 思考三:管理机制的“项链理论”。如,联想人力资源部蒋北麒经理说:“过去的人才管理把人视作蜡烛,不停地燃烧直至告别社会舞台。而现在,把人才看作是资源,人好比蓄电池,可以不断地充电、放电。现在的管理强调人和岗位适配,强调人才的二次开发。对人才的管理不仅是让他为企业创造财富,同时也要让他寻找到最适合的岗位,最大地发挥自身潜能,体现个人价值,有利于自我成长。”与这种思维相对应,联想提出了自己的崭新理论:“项链理论”。就是说,人才竞争不在于把最大最好的珠子买回,而是要先理好自己的一条线,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把一颗颗珍珠串起来,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而没有这条线,珠子再大再多还是一盘散沙。没有好的管理形成强有力的企业凝聚力,仅仅依赖高薪也难以留住人才。 思考四:最重要的是处事方法和工作能力。如,原荷兰飞利浦全球电子零组件事业部总裁、执行董事罗益强认为,知识经济的最大特征是知识爆炸、经验贬值。一技之长不但吃不到一辈子,能不能吃三年、五年都有问题。文凭也许在应征工作的时候用得上,但此后,人的思想、处事方法和工作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经验本身有它的价值,但也有它的时间性。这实际上讲的是情商更重要。 思考五: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的内核。如,被《财富》杂志评为“最吸引员工的公司”的思科有个留住人才的秘诀:平等、信任。思考六:机制创新,提高企业整合能力。以我国特大型海洋化工企业海化集团为例。集团共有职工2.6万人,拥有资产总额65.7亿元,下设10个分公司。在机制创新上他们把目标确定在构筑多层次的市场主体上,提出了集中整合、标准制约、统一理念、放手开拓、以资产为纽带的管理思路,在提高集团整合力和发挥下属公司积极性之间寻找更为合理的均衡。为实现向扁平式管理转变,集团公司领导由28名精简为13名,管理部门由24个撤并为8个,精简剥离606人,减少幅度分别为20.1%和47.7%,真正实现了小机构、大服务、高效率。对所属24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按责任、风险、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初步建立起了以年薪制为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公司中层以上干部一律实行竞争上岗,建立了良好的用人机制。在分配制度改革中,全面实行岗薪工资制,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人力资源师论文: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企业要想在经济时代站稳脚步,就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关注人力资源的工作,现在社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更是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尤其是有关于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因为当前社会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怎样,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各企业能够重视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创新管理理念,让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的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为促进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随着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速度,我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大国的行列中,不管是经济体制还是综合国力,我国的力量都很大,虽然我国的发展速度快,但是毕竟和其他世界大国相比起步比较晚,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经验远不如发达国家,因此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去改进,人力资源就是一个需要改变的方面,因为我国的人力资源丰富,但是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却很低,导致很多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很严重出现在企业中,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拥有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我国的人力资源出现在管理问题上,因为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企业的经营策略,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因素,但是由于现在我国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出现很大的问题,因此制约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导致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世界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因此这给我们的企业敲响了警钟,需要我们不断的管理内容和方法,促进人力资源的管理。 二、企业中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内部控制的一项内容,也属于企业的资源之一,而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为不管是信息时代还是传统的计划经济,最终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还是人才,只有人才才能够真正的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所以应该重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主导地位,一个合理的有经验的经济师能够规划好企业发展方向,为企业领导者的决策提供可靠数据,因此对于在市场中需要立足的企业来说,经济师人力资源很重要,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更是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最终能够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 三、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一)缺乏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规划。从企业的发展方向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而对于企业的经济角度看,企业的经济师人力资源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影响着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虽然已经意识到经济市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企业的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的功夫,没有深刻意识到其重要性,他们的管理手段单一,没有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建设对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更缺少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规划,只看到短期的利益,更不要说能够依据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现状来规划对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因为没有长远的计划,因此也就没有科学的经济评估,因此在企业的管理中就不能对经济师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工作的安排,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也隐藏着企业发展会遇到的风险性加大。(二)缺乏健全的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任何一种管理都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健全的管理体系作支撑,这也是管理工作能够开展下去的一个基础,也是一项约束,对于企业的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来说因为企业的不重视,或者企业管理者的原因,就导致了企业中没有一个健全的经济市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这就导致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没有依据,在工作中没有约束力,员工的在工作积极性就会收到影响,态度散漫,积极性不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工作态度会严重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一颗毒瘤,需要我们及时的清除掉。还有的企业在进行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没有依据企业的现状作为参考,直接按照以往的经验办事,这也会形成企业的人才流失掉,因为他们对经济师的认识不足,这样自然缺乏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这个问题也是企业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三)没有制定鼓励政策。企业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是企业想要通过管理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大家对工作的热情,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制定一个合理的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鼓励政策,做好奖励机制。在员工对工作做出贡献的时候,如果企业没有对其进行鼓励,一次可以忽略,但是随着时间长以后,员工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在工作中的懒惰思想就会出现,因为他们都会认为只要工作不出现大的问题就没事,就算给企业做出贡献也没有意义,所以说这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这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漏洞,更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应该制定合理的鼓励政策,估计员工积极工作。(四)经济师人才招聘制度老化。就目前状况看,我国的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对于经济师人力资源的招聘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企业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需要不断的前进的,因此需要企业对于员工的工作能力的要求也是需要不断的改进,这就要求企业应该改变传统的经济人才的招聘制度,不能只顾及对于证书的要求,还要考察员工的工作能力,因为在工作中能力是最主要的,应该注入新的活力因素带动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而不是让老员工的懒散工作态度影响到新员工的工作状态,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的发展需要创新的因素,所以企业应该为自己的发展往远处看,应该摒弃那些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能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解决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做好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规划。企业的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因此在企业发展中应该把眼光放长远,做好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规划,做好对其的未来发展方向的评估,依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好企业的经济发展趋势,加强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的培养,在单位内部做好管理,分配好工作职责和权利,建立奖励和惩罚制度,做好制度的约束,主动培养经济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动手的能力,培养战略性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做好人才的基础培训,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经济师人力资管理的长远规划目标,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二)完善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要做好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只有分析好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工作中的问题以及依据市场的需要进行改变,从不同的方面鼓励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就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在企业中要广泛宣传人才的重要性,同时依据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根本上完善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为管理体系的创新奠定基础。但是企业还要从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的角度对企业经济师进行评估,以便协助企业完善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三)培养企业员工的竞争意识。企业对于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主要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运用员工的智慧以及工作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因为对于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就需要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也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培训以及一些鼓励的政策,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为员工制定合理的竞争发展计划,顺应市场以及社会的需要,合理规划员工的工作目标,同时也要吸纳世界上先进的思想,运用经济师的管理内容为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服务。(四)改变传统的招聘制度,为企业寻找合适的人才。企业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企业培养更多的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因此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也要与时俱进,改变以往的招聘制度,寻找有能力,有潜力,适合企业做培养的人才进来企业工作,并在工作中随时进行考核和能力以及素质的提升,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运用新员工带动老员工的工作内容,调动整个企业的工作氛围,同时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度,对于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员工要适当的提拔或者给于鼓励,这也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一种手段,为了企业的发展,企业应该合理的为企业的发展培养人才。在知识带动企业发展的时代的来临的时候,企业经济师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增大,而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变成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需要企业为其发展做好长远的规划,同时在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中寻找到解决的办法,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这也是为了满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此就要从人才身上下功夫,提高竞争意识和知识能力,企业要做人才的储备,为日后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作者:卜艳红 单位:辽源泵业有限责任公司 人力资源师论文:政工师自身修养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路 摘要: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属于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核心资源,是决定其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科学管理企业人力资源,依靠人才提升企业竞争力是每个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企业政工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联系紧密,政工师自身修养决定其思想政治工作成效,进而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本文浅述企业政工师自身修养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政工师;自身修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发展需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越来越被提高。随着以人为本思想观念的深入人心,企业对内部员工的关注也不断提高。员工价值观、思想道德状况也逐渐成为企业人才启用和职位任免的重要参考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因素。企业加强政工师队伍建设,提升政工师自身修养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完美融合,有利于提升企业内部员工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企业政工师自身修养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政工师工作具有科学性和专业性,不只是简单地传达政治精神和搞政治思想宣传。企业政工师要对自身工作性质和任务有正确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修养,有效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影响。 1.政工师职能对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导向调节作用 企业政工师工作是建设和传输人力资源管理核心理念的支撑和实现途径。企业片面注重市场开拓和员工的业务能力,忽视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员工思想观念的教育和引导。思想政治工作刚好能够弥补人力资源管理在这方面的缺陷,通过政工师的教育和引导,端正员工的思想动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增强员工与企业的契合度,鼓舞士气,提高员工战斗力。 2.政工师工作内容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间的对接性 政工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相同的理念和指导思想。两者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要目标都是增强员工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政工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一致,两者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的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都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体现出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二者相互渗透。政工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辅相成,企业员工的招聘、培训和绩效考核以及发展规划教育等环节都有所表现。如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环节的企业员工招聘,招聘对人才的选择不仅要考察其专业技能,应聘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素质等方面也是重要参考因素。政工师基于其自身工作性质的优势,具备更加专业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从而能够对应聘者思想政治素养准确判断,决定其取舍。 二、提高政工师素养,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1.提高自身政治素养,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政工师在企业中实施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所代表的是企业自身的形象。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为了更好地实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政工师要在工作当中不但学习新的政治知识,充实自己的政治修养,努力在企业的人资管理中贯彻党政的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在企业的人资管理工作当中,努力争求企业更多员工的支持,以便更加轻松的开展企业的人资管理工作。政工师在企业的人资管理中,要加强宣传党政的基本政策,保证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活动都符合党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并且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政治教育,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觉悟,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提高自身道德素养,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政工师作为在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执行者,要想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效果,必须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健全职业精神的管理人员。以此,才能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对普通的企业员工进行教育和教导,帮助其他企业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风貌。政工师在其中要做到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在企业的人资管理中做到以德服人,树立个人的工作威信,才能更好地在企业中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3.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政工师自身的工作素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需要从政工师自身的工作素养提高入手。政工师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既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还有具备工作上踏实肯干的基本精神。政工师的表达能力主要是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前者对于政工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宣传方面有着积极的效果;后者则是在传达基本企业思想文件上有利于发挥政工师的专业特长。除此以外,政工师还要具有踏实肯干的工作精神,在企业的人资管理工作当中,愿意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选拔对企业有好处的各类人才,更好地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从而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 4.充分了解和认识企业内部情况 企业政工师还应对企业自身文化和涉及领域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企业员工从事活动有较为全面和一定深度的认识。一来可以站在员工的角度想问题,从而有效帮助员工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思想政治上的问题;二来,企业员工会因为政工师知识的全面而更加认同企业的政工师,政工师在开展自身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也会受到企业员工更多的配合,进而达到更好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果。因此,对企业内部情况的掌握和了解,对于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政工师工作接触的是具有独立思维和复杂情感的企业员工,这决定了政工师工作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同样的意思有不同方式的表达,同样的事情不同人做也会有不同的效果。政工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当不断提供其沟通能力,能够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采取不同沟通策略,有效表达,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三、结论 总之,政治思想是人的精神意识层面,对个人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政工师要加强个人修养,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养,做好政治思想工作,促进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加强员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作者:陈晓萱 单位: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安康供电分公司
国家经济论文:经济全球化下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分析 一、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起始条件是决定其经济安全的内在因素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国家安全的内涵出现了新的变化,国家经济利益和国家经济竞争力随即上升至国家安全的优先位置,国家经济安全开始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 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认识应首先从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起始条件上去把握。因为发展中国家的起始条件既是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也是决定其经济安全内容的重要因素。从经济安全的角度看,发展中国家起始条件上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项: 1、市场经济的不完善。现代市场经济通常具备如下特征:市场结构完备,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无障碍;市场竞争充分、公平并有统一的规则;价格信息充分;市场活动主体的产权明晰。对照上述特征,不难发现发展中国家目前市场经济具有很大的不完全与不完善性。以中国为例,市场经济的不完全与不完善具体表现为统一的国内市场尚未形成,各地区自给自足现象十分严重,国内市场被分割为许多狭小的封闭性地方市场,产品和生产要素流通不畅;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步伐缓慢,各种生产要素进入市场的程度、各种要素市场放开的程度和完善程度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内市场竞争规则缺乏公平性与统一性,不同经济成分发展条件不平等;地方保护主义使区际贸易壁垒名目繁多;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仍在探索之中,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和“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十分突出。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的不完全与不完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极为不利。按照经济学理论,在一个竞争不公平且不充分的市场条件下,价格体系的扭曲是不可避免的。价格信号的失真会使价格失去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作用,其后果是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市场竞争的不公平还会抑制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培育自己的明星企业和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 2、社会保障机制建设步伐缓慢,尚不能满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具备一个发达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然而,从目前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看,尚有两大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是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不畅,部分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不能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基金,致使职工的切身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全社会筹集到的社保基金难以满足其承担的义务要求。二是社会保险机制的覆盖面过窄。部分城镇下岗职工、农业剩余劳动力仍被排除在社保机制之外,包括城镇下岗职工、待业人员和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内的低收入人群的大量存在,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隐患。 3、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使其面临的金融风险压力增大。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主要表现在外债负担重、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比例高和金融市场开放步伐过快等三个方面。以墨西哥和韩国为例,1992年墨西哥外债达1060亿美元,1994年墨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1997年10月底,韩国外债总额达1100亿美元,其中2/3在一年内到期。外债负担重是造成这些国家汇率低估、货币贬值的重要因素。而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比例高的情况在中国比较明显。1995年底,中国国有银行总贷款为4万亿元,其中9000亿元是呆账,约占总贷款的22.3%。高不良贷款率使中国银行系统显得脆弱。此外,发展中国家(如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墨西哥)金融市场的过早开放客观上为国际金融投资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数量庞大的国际游资始终是威胁发展中国家金融安全的一大隐患。 二、发达国家推行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意图和政策举措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深层因素 发达国家积极推行经济全球化的目的是服务于资本的全球扩张,攫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剩余,巩固和提高其优势竞争地位。发达国家战略意图从本质上看具有“争夺性”和“霸权性”两种属性。争夺性表现为发达国家借经济全球化不断迫使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加快进行经济渗透以此来争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市场。“霸权性”是指巩固和提高发达国家在文化、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的“霸权”地位。发达国家推行这项战略的政策举措有:维护现有的“中心”与“外围”的国际分工体系;技术封锁;把持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在维护和加强“中心”与“外围”的国际分工体系上,发达国家凭借其拥有的“经济技术优势”、“创新优势”和“国际规则优势”将发展中国家置于国际分工梯度的中低层次,而将自己放置在国际分工梯度的高阶梯位置,以此来形成能使国际分工利益更多地向发达国家倾斜的国际分工格局。这样的国际分工格局对发展中国家极其不利,它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利较少,而且还在事实上形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发达国家的高度依赖性,这会严重削弱发展中国家抵挡发达国家传递经济危机、维护自身经济安全的能力。在技术封锁上,发达国家严格管制高新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据统计,世界最大的569家企业(基本上属于发达国家所有),只有10.6%把技术创新放在国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一直把持着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如世界贸易组织的“绿色会议室”小圈子商议制度,能够“入室”商讨制定游戏规则的绝大多数是发达国家。这实际上等于剥夺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对制定和修改游戏规则的发言权的决策权。因此,现行国际游戏规则一直带有明显的偏向性和不合理性,它偏重照顾的是发达国家利益,而忽视或损害的却是发展中国家利益。 三、经济全球化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环境因素 经济全球化深刻改变了世界经济的运行环境,当代世界市场变得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更为便利。世界经济的联系方式已从过去以国际贸易为主,转向以资本跨国界流动为主、国际贸易迅速扩大的新的发展态势。与世界经济联系的加深,使发展中国家在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大挑战。这种来自经济全球化方面的挑战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看,集中体现在发展中国家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能力的减弱和保护市场能力下降两个方面。这种推断基于以下两点: 1、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推广,为生产要素所有者自主决策提供了制度保障,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悬殊,为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提供了利益诱因。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是资源所有者 做出的经济选择行为,这种选择行为是建立在成本——风险——收益分析基础上的。对资本而言,规避风险,寻求收益的最大化是其进行跨国界流动的决定因素;对人才而言,是否进行跨国界流动取决于其流动的预期收益与流动的机会成本的比较,当人才由跨国界流动而获得的异国就业收入远远高于其在流出国工作收入和流动费用时,人才跨国界流动的现象便会增多。由经济全球化而带来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推广则为资源所有者的自主决策提供了制度保障。从现实情况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生产要素收益水平的悬殊,会为发展中国家稀缺生产要素流向发达国家提供利益诱因。由此可见,市场力量的作用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发展中国家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能力受到削弱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政策因素看,发展中国家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能力和保护市场的能力均面临着严竣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市场开放压力越来越大,开放市场的时间表已基本确定,发展中国家通过政策的作用来达到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越来越显得无力。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于2001年12月11日开始生效,根据议定书的规定,中国承诺:关税减让的实施期最长可到2008年;逐步取消400多项产品的数量限制,最迟可在2005年1月1日取消;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在加入后1至6年内逐步实施。又如: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墨西哥政府承诺自1994年1月1日起,墨西哥将在10年内完全取消彼此间的农产品关税;在7年内取消对美、加银行及保险公司的限制,在10年内取消对证券公司的限制。韩国的市场开放程度本已很高。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为解救危机,韩国更是加快了开放的步伐。如取消对外汇、资本流通和利率的所有管制,逐步允许外国接管和收购部分韩国金融机构,开放国内汽车市场等。 2、发展中国家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能力的减弱和保护市场能力的下降是影响其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开放和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从积极意义上讲,它显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收外部稀缺生产要素加快自身的经济发展,在这一点上东亚经济奇迹的出现和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从消极意义上讲,市场开放和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增多也会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带来巨大冲击。比如,短期外资的大量流入极易产生泡沫经济,而短期外资的大量撤走则会导致泡沫经济的破灭。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就是由于短期外资大量撤走而引起的泡沫经济破灭的例证。泡沫经济破灭后最终承担损失的是发展中国家。可见,伴随着生产要素大量流入与流出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繁荣与萧条的更替,萧条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就是最大的经济不安全。此外,由市场开放而带来的外国长期资本、技术和商品的大量流入也会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企业产生巨大冲击。在外资企业、外国产品的冲击下,发展中国家民族企业市场份额的下降、人才流失、失业增多及社会各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会逐渐暴露出来。解决这些问题无疑会加重社会负担,但不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认识应从历史的、系统的、动态的角度去理解。 首先,发展中国家在没有实行开放政策时,自然不存在经济安全问题。但由封闭而带来的落后和贫穷从长远看就是最大的经济不安全。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既有来自国内、国际的因素,同时又有国内、国际因素的互动影响而产生的新因素。把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置于经济全球化中去系统地研究应成为我们分析经济安全问题、解决经济安全隐患所应采用的基本分析方法。 其次,经济安全问题不仅发展中国家有,发达国家亦同样存在。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低梯度层次的发展中国家是最易遭受危机冲击的国家,但在发展中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通过贸易和国际分工链迅速向世界扩散,发达国家亦不能幸免。可以说,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存在绝对的经济安全。正视经济风险的客观存在,努力消除威胁经济安全的隐患,不断增强自身抗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应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 再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还是一个长期性、多变性和可控性的问题。当前的经济安全并不代表永久的经济安全;某一时段出现经济危机并不等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将会一蹶不振,振兴无望。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不消除来自内部的威胁经济安全的因素,其经济安全问题便会失去立身的基础;如不善于化解来自外部世界的不利因素,则其经济安全问题也得不到保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计,解决的出路在于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提高民族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发挥自身潜在优势。发展中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程度的大小与其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是正相关的,发展中国家受益程度的大小与其抗御经济风险的能力也是正相关的。所以,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应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经济安全的当务之急。提高民族企业国际竞争力不能靠保护的办法去实现,积极的态度是通过进一步开放市场的政策把民族企业推向全球竞争的行列。 最后,还应看到,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发展中国家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能力,无论是从市场因素上看,还是从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上看,都明显受到削弱。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波动性大、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能力等同于其具有的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稀缺生产要素(长期资本、技术、人才等)吸纳能力、引导能力、控制或减少稀缺生产要素流出国境能力以及对国际游资的控制能力等方面。发展中国家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出路并不在于其政策是如何优惠,自然条件是如何优越,而主要取决于市场的有效性和公共环境水平。因此,努力保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创造与维护有效的市场机制和良好的公共环境,应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 国家经济论文:探究宪法对国家经济干预的规制 一、宪政与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内涵的界定 1.宪政及宪政观念的变迁 宪政国家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能知道的最为有效与合理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997 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目标后,许多学者提出我国应该实现宪政。学者们在宪政内涵的界定上还未达成共识。张千帆教授认为:“宪政是一种政治运作法律化的理念或者理想状态,其基本核心在于要求所有的权力行使都被纳入宪法的轨道并受到宪法的约束,认真对待宪法,把宪法真正作为法———更高的法,并控制所有的政府权力———包括立法权力,国家就实现了宪政。 ”钱富臣教授则通过对国外宪政历史的分析指出宪政的基本内涵包括法治、人民主权、民主、分权与制衡、人权等五个方面。笔者认为宪政是以控制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为基本目标,实行以宪法为基础的依法治国的政治制度。 宪政以宪法的存在为前提,以控制国家权力运行和建立民主政治作为基本任务,以保障人权为基本价值目标。 英国是宪政的故乡, 宗旨在于限制王权的 1215 年自由大宪章是英国宪政的起点,是当时两大政党集团相互斗争的结果。 以“消极宪政” 为本质的自由主义宪政观构成了近代宪法的基本制度和主要内容。 自由主义宪政观实质是要打造一个“有限政府”。由“消极宪政”向积极宪政转型发端于美国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进步运动。 “消极宪政”主张限制国家权力,认为干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过度竞争带来的市场垄断、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日趋严重。占统治地位 100 多年的斯密自由市场经营论为中心的经济自由主义学说让位于凯恩斯的经济干预主义。许多学者提出发挥国家权力对经济干预以解决社会问题。 这一时期,西方国家注重发挥权力的能动性,加大对经济干预力度,国家权力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宪政理念也发生了转型,强调国家适当干预,以建立正义的市场机制和实现社会公平。 2.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含义与基本特征 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是指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国家为克服市场失灵、维护公共利益和保障市场主体经济权利,而对市场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管理的新型权力。包括三种基本类型:①市场规制权。市场规制权是国家公共机关在特定情形下依法享有的一种直接限制市场主体的权力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公权力。市场规制权从具体领域来看主要包括对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消费者权利行为的规制权。 ②宏观调控权。 宏观调控权是国家宏观调控机关可以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与控制的权力,包括宏观决策权、宏观调控执行权和宏观调控监督权。 ③社会分配权。 社会分配权也可称为国家分配权,指国家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经济实体,为了自我运行和特定社会公共利益而借助强力对社会资源和国有公共财产在私人和国家之间,以及各个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权力。 国家市场经济干预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根本性。 国家市场经济干预权是对整体性经济关系的调控和干预,其目标在于保持市场有效竞争、经济总量关系协调和社会分配公平,关涉到广大公民市场权利和民生利益,所调整的经济关系具有根本性和整体性。②公益性。国家对市场经济干预并不是事无巨细,而是只对关系到全局性、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进行干预,维护多数市场主体共同利益,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③有限性。 从宪政来看,控制国家权力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行使范围与强度以市场失灵范围和程度为依据,不能超出其法定的权力范围。 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必然是一种适度的、有限的权力。 从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内涵与特征的分析中可以发展,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是一种根本性的、 与公民权利直接相关的,对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价值的权力。 从宪政与宪法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性质来看,国家干市场经济权应该由宪法进行规范。 二、宪法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必要性 1.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是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 1999 年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国家的主要标志是:法律在整个社会调整机制与全部社会规范体系中属于主导性地位,法律规范具有最高的地位;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一切权力均来源并受制于法律,任何主体没有法外的权力。 建设法治国家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首先要把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各级政府及其官员自身摆在法治客体的首要位置,而不是超然地游离于法治客体之外。规范国家干预市场权,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应有之义和成败关键所在。有效规范和控制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是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问题。 2.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保障其正当行使的要求 国家权力如没有刚性的制约将导致悲剧,这不仅由于权力无限膨胀必然越来影响到公民权利,而且对于执政者来说,最终也将同样使其自己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才能克服权力内在缺陷和保障其正当行使。市场失灵需要国家干预,但是国家干预也会出现国家失灵的弊病。有时,国家干预甚至是市场失灵引发的原因。国家干预市场权的腐败、寻租、滥用等行为,是引发国家失灵的关键性因素。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有利于克服其行使中的种种问题,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3.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是保护市场主体权利的需要 权力具有合法侵害能力和处分公共产品的能力,而面对此类公权行为,公民不得以原来的权利为抗辩。基于其本性,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极易侵害市场主体权利。保护作为被干预者的市场主体权利是市场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也是权力行使的正当性基础。宪法既要促进国家治理,又要保障公民权利,而且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性正逐步突显。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行使,有利于保护市场主体权利。 三、国外宪法对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规范 1.授予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 权力从何而来,是政治学和法学等研究的重要问题。 资产阶级学者普遍承认并论证了“主权在民”的权力根据。 社会主义宪法基本都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通过宪法授予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在此基础上对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进行规范,是许多国家宪法的基本模式。如《韩国宪法》第 119 条第 2 款规定:“为防止市场支配和经济力出现滥用情况,国家可以对经济进行规制和调整”。 《意大利宪法》第 47 条规定:“共和国奖励和保护各种形式的储蓄,并规定调整和监督信贷事业”,该条确立了国家对金融市场的干预权。 法国宪法第 34 条规定了议会具有干预市场经济立法权:“各种性质的赋税的征税基础 ,税率和征收方式 ,货币发行制度”和“企业国有化以及公营企业转为私营企业的所有权的转移”的准则。 俄罗斯联邦 1993 年宪法第 8 条第 1 款规定:“在俄罗斯联邦,保障经济空间的统一,商品、服务和 财政资金的自由转型,支持竞争和经济活动的自由”,该条确立了国家在社会保障、统一市场方面的经济干预权。 2.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行使主体、原则与方式等 任何非整体的权力都是由一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具体行使的,权力主体的差异性决定如要保证权力的统一性 ,就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规范。 法国宪法第 34 条规定了议会的市场经济立法权,包括“各种性质的赋税的征税基础、税率和征收方式,货币发行,企业国有化以及公营企业转为私营企业的所有权的转移”。而美国宪法在1803 年最高法院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后,确立了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对违宪的法律进行司法审查的惯例,奠定了最高司法机关在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角色。 《德国基本法》109 条第 2 款规定了国家干预经济权行使的基本原则 :“联邦和各州编制预算时,应考虑整体经济平衡的需要”。根据这一宪法条款德国颁布了《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对国家干预经济权行使原则进行具体规定。 3.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行使义务 国家行使干预市场经济权行使应在法律限度内,以充分保护和尊重市场主体权利为目标,不得侵犯市场主体的正当权利,否则就应承担一定法律后果。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第4 条规定:“凡未经国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为国家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韩国宪法》第119 条规定“大韩民国的经济秩序,以尊重个人和企业在经济上的自由与创造为根本”。有些国家的宪法则通过规定公民经营自由的方式来确立国家干预权行使的义务。 《南非共和国宪法》第22 条规定:“每个公民有权选择自己的贸易、 专业或职业的自由”。 四、我国宪法对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规范现状与完善 1.对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规范现状 我国宪法对国家干预经济权力的规范也经历了从无到有和逐步发展的过程。 20世纪80 年代初,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市场失灵还没有突显,1982 年宪法对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没有规定。 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目标。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市场失灵问题的突显,日益需要国家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干预,有关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宪法规范逐渐出现。 1993 年的《宪法修正案》第 7 条规定了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1999 年第三次宪法修正案第 14 条规定了我国基本分配制度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004年第四次宪法修正案第21 条规定了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管权:“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第 23条规定了国家的社会分配权:“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2.对国家干预权力规范存在问题与完善 以上宪法规则规定了我国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权、市场监管权和社会分配权,为克服市场失灵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供了基本法的依据和保障。 但是,我国宪法在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规范上存在问题: ①宪法并没有规定国家的市场秩序规制权,影响到国家对垄断、不正当竞争、产品质量等市场秩序规制的合法性依据,也影响到这方面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 ②宪法对宏观调控权和社会分配权规定不够全面。 在宏观调控权方面,宪法没有规定国家宏观调控行使方式和原则。在社会分配权上,宪法只规定了社会保障干预权,而没有规定社会分配领域其他干预方式和干预权,也没有规定公民社会保障权的保障机制。 ③宪法没有规定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行使主体。权力分立和权力制约是保障权力有效运行的基本规律,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也应该在国家干预主体之间进行权力的合理分工和制衡,以保障权力有序和正当运行,而我国宪法对此没有作出规定。 ④宪法缺乏对国家干预经济权运行方式的规范。宪法缺乏就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行使范围、原则与义务等规定,也没有明确规定市场主体的营业自由权。 针对宪法对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规范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宪法应从以下方面完善:①规定国家具有为克服市场失灵、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对市场秩序的规制权。规定为统一市场、保障公平自由竞争,国家有权对市场不正当竞争、垄断行为进行规制。 ②在宏观调控上,规定国家基于稳定经济和促进就业可以采取产业政策、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在社会分配权上,规定国家为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等可通过税收、转移支付、对口支援等方式进行再分配,并依据国情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个人和单位从事慈善事业,并建立公民社会保障权的保障机制。 完善公民社会保障权的救济机制。③规定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国务院、最高司法机关等在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方面的具体权限,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国家干预经济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别由不同国家机构行使。 构建起相互协作和相互制约机制,为我国中央政府、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最高司法机关在国家干预市场经济中的分工与合作奠定基础。④明确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行使原则和方式,规定其以维护公共利益和保障市场主体经营自营为目标。 明确规定市场主体的经营自由权,规定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只有在基于公共利益才能对市场主体的经营自由进行限制,从权利保障角度划定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行使范围。 ⑤规定国家干预经济权行使责任,规定公民和市场主体因国家干预经济权不当行使或不作为, 而有权通过检举、控告等方式要求国家干预经济权行使者承担责任。 国家经济论文:对国际经济组织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分析 一、国际经济组织视野内的国家经济主权 国家经济主权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对经济主权的要求是发展中国家在长期争取主权的斗争中逐渐提出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不少已经取得政治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实际在经济上仍然受控于殖民主义列强,他们在主权形式上虽然具有政治独立性的一面,但却存在着经济主权与政治主权严重不平衡性。在此期间,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政治主权与经济主权是紧密不可分的,政治主权是经济主权的前提,经济主权是政治主权的保障。“在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中,国家主权的表现形式是一国政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的自主决策权。在一国国内,这种权利表现为对外经济活动的管制权和制定对外经济法规的自主权;在国际层面上,这种权利表现为自主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权利。” 现今国家主权理论的趋势是:更加注重、强调和突出经济主权,把“经济主权”概念和原则与固有的“政治主权”概念与原则并列,在坚持传统国家主权原则的同时,也对主权原则的内涵做出了更为丰富的理解与提升,促使经济主权原则在国际社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认可。“不仅使得这个原则得到巩固,而且使它还有所发展。最明显的是,国家主权已经不再限于政治方面,而扩展到经济方面,甚至文化方面,经济主权的概念已经开始树立起来了。”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概括,有学者认为国家经济主权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即国家对本国经济事务的自主权、国家对其境内的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对境内外国资产实行国有化或征收权、对外资的管辖权、贸易秩序管制权、国际经济事务的平等参与权和决策权。”本文仅选取国家经济主权内涵中的“国家独立自主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并受国际经济组织政策影响”一面展开论述。 对国家经济主权受国际经济组织影响的评析。国际经济组织视野内的国家经济主权集中体现于国家在国际经济事务的平等参与权和决策权,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通过广泛吸收成员国扩大自己在国际上的经济影响力,从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成员国甚至非成员国的经济主权。现在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组织中影响力最大的有三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世界银行集团(WB)、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截至笔者成稿时止,IMF有185个成员国;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拥有184个成员国;国际开发协会(IDA)有163个成员国,国际金融公司(/IFC)有175个成员国,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有158个成员国,国际投资纠纷解决中心(ICSID)有134个成员国;WTO有151个成员方。成员的众多无疑体现出各国对该组织的重视程度,它们制定的政策也普遍反映了各成员的协调立场,从而使得在国际范围内遵循一种普遍原则,以往个别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特立独行逐渐被这种广泛而普遍的作法所同化。 第二,国际经济组织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国际规则,对成员国产生国际条约义务上的约束,成员国通过对经济、财政、金融、货币等政策的比较研究,在保证金融稳定的前提下,使本国金融体制与国际相衔接,从而使得国家为履行条约义务而影响某些经济政策的制定。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有权在汇率与支付及其他有关方面对成员国的某些政策与做法施加影响,从而对国际金融和货币事务中的行为加以约束。 第三,特殊情况下,国际经济组织对一国的经济援助直接影响到该国的经济主权。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成员国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时候,会采取提供援助资金、稳定市场、纠正国际收支失调等具体措施。这种经济援助势必要求该国对自己的经济主权做出一定的让步。实践表明,有关国家也都做出了经济、政治上的让步以换取足够援助来维持自己的经济稳定。 第四,国际经济组织的内部决策机制常常导致经济实力较弱国家的经济主权容易受到削弱。笔者将在下文详细论述。 二、宏观层面下IMF政策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IMF作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货币金融组织,其政策的制定往往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经济主权,这种宏观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基于IMF自身的宗旨对成员国进行必要的评估与监督。 在评估内容方面,IMF以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为依据,旨在对过去状况进行评价并对今后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指向性意见。一般每年的5月和10月都会由执行董事会和理事会临时委员会世界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世界经济展望》(WEO),对成员国当年及下一年的经济形势做出预测,对国际货币制度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政策进行协调。这就是IMF对世界经济形势的信号显示功能。因为关键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数据是公开的,所以依据这种指向性意见,一方面,成员国可以比较国内的经济发展政策与宏观经济稳定的目标是否一致,是否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并根据此分析调整国内的经济政策;另一方面,IMF可以通过评估工作在金融风险的萌芽阶段就发出信号帮助成员国及早采取纠正性的政策措施。 在监督方面,IMF把监督工作重点放在金融体系、资本账户变化、薄弱的金融治理以及公债和外债管理。近年来,IMF不断开发更好的分析工具,利用这些分析工具来评估储备充足性和容易受危机打击的程度。而且还努力将金融市场所有有关的发展情况纳入其监督活动。一方面,鼓励成员国提高本国的经济政策与金融发展状况的透明度(如公布关于外汇储备、相关债务和短期外债的数据)以便让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做出更有依据的决定;另一方面,IMF也经常公布受到支持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政策、组织自身的公共信息以及对自身的批评和建议等等。 (二)消极影响 IMF在履行其监督、贷款职能时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公平、公正,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着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削弱嫌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经济领域监督范围的不合理扩大化,导致一些并非国家愿意让渡的经济主权受到干预。一向以监督国际货币体系运行为己任的IMF,在现实中已将触角伸向与被援国经济有关的各个重要领域,不仅监督一国的财政预算(波兰等东欧国家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时的泰国的预算制定),还研究东亚一些国家市场化进程中的问题并提供“改进意见”,这些所谓的“改进意见”多是要求实现完全的市场私有化。 第二,监督范围无理地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导致国家主权受到干预。IMF本应该仅限于经济、金融领域的监督,但有时却直言不讳地批评某些发展中国家军费开支过大,声称将根据裁军方面的举措决定其受援助的额度。这些成员国为了获取资金援助,不得不服 从IMF的各项要求和命令。IMF俨然成为了一个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的世界政府。 第三,对被援国施加苛刻的受援条件和义务,导致被援国经济主权被削弱。从国际经济组织的规章制度来讲,获得贷款必须符合贷款机构的贷款条件并不为过,然而基金组织却常常在被援国危急情况下提出苛刻的援助条件,难免有趁火打劫之嫌。以俄罗斯为例,1998年金融危机期间,IMF在决定对俄罗斯进行资金支援时就提出了一整套的附加改革方案,这是明显的干涉内政,虽然俄最终接受了这一附加方案,但很明显强化了对IMF的不满。东南亚金融危机时的泰国也同样如此,IMF给其贷款以实行经济稳定计划,但条件是由它监督泰国的财政预算,要求泰国进行改革并实行企业私有化。泰国认为IMF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因此与其讨价还价,由此延误了一段时间使危机恶化,直到后来全盘接受条件后经济才有所好转。再比如韩国,IMF也提供贷款帮其渡过金融危机,但韩国必须接受的条件是: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进口限制、保证政府不干涉中央银行工作等。实质上这些国家的经济主权已受到了削弱。 第四,对不同国家提供的援助积极性不同,导致国家主权在国际社会上的不平等待遇。IMF一直以来的贷款记录明显表现出美国在IMF中的利益与优先性。以墨西哥金融危机与泰国、俄罗斯的金融危机中IMF的反应差别为例:1994年12月20日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美国于1995年1月12日就做出提供经济援助的积极反应,并且向IMF及时提出了贷款要求,IMF及时向墨西哥发放了贷款援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泰国1997年7月2日发生金融危机,IMF迟迟不发放贷款。 第五,经济强国自身的意志常常影响IMF,并且通过IMF政策强加于其他国家,这是霸权主义在国家经济主权领域内的表现。以人民币升值为例,美国财政部2005年11月28日公布的2005年下半年度汇率报告中没有将中国界定为操纵汇率国家,但是希望中国继续采取措施使汇/!/率制度具有更大弹性。报告认为中国的汇改政策实际意义和效果不大,并措辞严厉地给出5个月的观察期,即如果在2006年4月之前人民币汇率未能更灵活浮动,将考虑在下一期报告中将中国列入货币操控国。报告中还要求IMF加大对中国的施压力度,希望IMF加大努力敦促中国采取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同时呼吁IMF合作,共同撰写有关汇率问题的报告,并且还将探讨如何改革IMF汇率监控程序。受美国影响,IMF执董会2007年6月21日左右通过《对成员国政策双边监督的决定》(简称《决定》),以此替代1977年制定的《关于汇率政策监督的决定》。汇率政策原本是一国的经济主权,即使两国通过协商进行汇率政策的变动也只是两国之间谈判和利益协调的结果,然而强国却将自身意志强加于IMF并通过其政策形成普遍的条约性义务,一方面说明强国推行的霸权主义影响到国家经济主权领域,另一方面也说明IMP的非独立性。 第六,IMP高层人员背景直接反映出IMP在履行职能时的一种利益倾向,政策的做出也多符合这些国家的利益。IMP总裁的最终当选,往往是由美、日、欧之间的相互协商决定的。现在已经形成一种默契:世界银行的行长一般由美国人担任,而总裁的头衔总是落在欧盟成员国所欣赏的候选人中。笔者经过统计,IMP成立至今的10位总裁中,有五位来自“七大工业国”国家。为了维持这种任命的“平衡”,副总裁按照惯例通常由美国人担任。不仅如此,对于所有高级官员的任命来说,美国的赞同都非常必要。虽然IMP政策的出台依靠的是投票权制度,但其高层人员的背景势必对政策的做出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三、微观层面下IMF政策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 这里谈到的微观层面指的是IMP的投票权制度。通过上面宏观层面的分析可以看出,IMP主要通过评估、监督和政策的制定对国家经济主权产生影响,虽然IMP并非一个完全按照投票进行运作的机构,它的大部分决策都来自于执行董事会的会议精神,但许多主要政策的出台仍要经过《基金协定》规定的投票表决制度,因此在微观层面对IMF的投票权制度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其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一)投票机制概览 IMP的投票制由份额分配和投票权两方面构成。IMF很像一个国际性的股份性金融机构,参加IMF时每个成员国都要交纳一笔钱,这笔钱被称为“份额”。份额(quota)以SDR计值,是每个成员国向IMP认缴的一定数额的资金。每个成员国的份额由IMP的份额公式计算得出。它由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储备余额、平均进口额、出口变化额以及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决定。在最多不超过5年的时间里,理事会会对成员国的份额进行检查,根据世界经济发展和成员国之间经济地位的变化决定是否建议调整一些成员国的份额大小。此外,每个成员国亦可以按照本国经济形势的变化随时申请调整份额。份额在IMP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份额决定了成员国投票权的大小。因为基本票只占总票数的很小一部分,因此成员国的投票权基本上与其份额规模直接相关。其次,份额决定了成员国可以获得贷款的最高限额。基金组织协定规定,每个成员国根据备用信贷和中期贷款安排向基金组织的借款累计不得超过其份额的300%。最后,它决定了一国可获得SDR分配的数量。 每个成员国有250个基本投票权,成员国每向基金组织认缴10万个SDR,基金份额即增加1票。另外,凡截至投票日,从基金普通资金中净出售的该国货币每40万SDR应增加1票,而净购入的该国货币每40万SDR应减少1票。 (二)对投票机制的分析 第一,美国的单边否决权对IMP政策的影响。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七大工业国”占有44.5%的投票权,而在2007年,全部发达国家直接或间接控制投票权重超过60%,发达国家在IMP重大事务上的决定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其中,美国在份额分配中所占的比重是17.09%,是居第二、第三位的日本和德国的三倍左右。基金协定规定,某些重大决定(例如份额调整和特别提款权分配)需要理事会85%的特殊多数赞同(Special Majority Agreement),还有一些重要决定(如使用资金费用的决定)需要70%。如果它联合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中的任何三个,就可以对任何需要特别多数通过的决议实施否决,使得它即使不能使自己满意的方案通过,也能轻易地否决它所不满意的方案。这实际意味着赋予了美国单边否决权。实际上,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甚至包括一些最基本的关于贷款的决定,通常都要尊重美国的意见。 理论上来讲,德国、法国以及英国,分别占有5,99%、4.94%,4.94%的投票权——完全可以联合起来达到行使否决的目的,但是,欧洲国家通常并不在IMP中协调各自的立场。与此相似,发展中国家也完全可能做到但也从来没有实现过集体否决某项决议。因此,美国就成为实际上具有有效的否决权的惟一国家。 第二,发达国家的联动情况对IMF投票的影响。必须有85%以上表决权赞同方能实施的事务不断增多,以中日韩为首的东亚国家在IMP中份额比例为11.22%;欧盟在IMP的份额比例为19.458%,由数字看来,欧洲国家的整体份额超过了美国,因此对美国造成 致命威胁的并非亚洲国家,而是欧洲’国家。所以美国并不总是孤立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投票。相反,它通过提供各种刺激手段和寻求联盟支持的方式发挥自己的影响。几个例子可以证明: 1972年,美国和其他“十国集团”(Group—10)12的成员为了达成《史密森协议》。“十国集团”一直保持基金组织总投票权的50%以上,控制了基金组织一般事务的决定权。1985年美国就通过这一机制迫使日元升值。 另外一个有利于维护美国利益的机构是八国集团(G8)。八国集团达成的共识和做出的承诺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与会各国将其在其它国际组织和场合积极予以推行,直接影响其它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 第三,美国国内政策对IMF投票的影响。美国在IMF中的资金比重确实导致了它不可低估的影响,而在IMF面临政策转换时美国的影响力进一步得到放大。例如,至少每五年,都要对IMF认缴份额进行重新审议,任何需要增加资金的决定都要得到85%的绝对多数票,实际上就是取得美国的同意。而且,在美国国内,增加IMF的资金份额还需要取得国会的批准。因此,每次关于份额的重审,都相当于美国对IMF的一次细致检查。上文提到的美国财政部关于人民币升值的态度最终实质上是影响到了IMF的汇率监督政策。追溯过去,20世纪90年代,国会就试图通过基金的“限制条款”对工人权利、私营企业的作用、人权以及军费等议题施加影响。美国财政部是另外一个可以对IMF决策构成相当大制约的因素。由于美国是领先世界的金融市场的大本营,美国财政部的态度可以决定任何一项需要金融市场参与的IMF决策的命运。 现在,美国不仅反对把特别提款权的分配与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联系起来的建议,而且反对适当增加特别提款权数量的建议。 (三)对基金份额分配合理性的质疑 第一,应该增加份额计算的参考因素。份额由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储备余额、平均进口额、出口变化额以及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决定。而有些人口大国所占的份额与人口小国所占的份额相比明显失调,比如墨西哥的现有投票权是31,778票,而人口比它小八倍的比利时的投票权是46,302,按人口比例划分远远高于墨西哥。因此应该把人口因素计入份额的计算标准。 第二,经济联盟体因素。欧盟中的十二个国家拥有28.3%的基金份额,而如果以这些国家的贸易额来计算,它们占据的份额大致为16.9%。因此,有专家提出,“应该把欧盟内部贸易从配额计算中扣除掉(这对一个经济联盟体来说是应该的),那样的话欧盟的总配额和投票权就会下降约9个百分点,把这9个百分点分配给其他成员国”。 第三,提升基本票作用。基本票用于保护较小国家的利益,然而份额整体的连续增长使得基本票比例降低,从1945年的11.3%降低到2%,小国家使用基本票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有专家建议通过一系列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份额(88.7%)与基本票份额(11.3%)的加权平均值重新分配选举权,从而使基本票回归到1945年的水平。 四、结语 IMF作为当今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货币金融组织,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IMF政策的出台受到经济大国的影响,它们利用本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依靠举足轻重的份额和投票权地位影响着IMF,从而影响到其它国家的经济主权。然而,IMF最新的份额调整表现出了这样一种信号:美国的份额比例逐渐下降,而中国的份额比例有所提升。这表明中国在该组织内的地位在不断提高,对经济主权的影响也渐渐朝着有利于我国的方面发展。IMF内部仍然存在诸多不完善和不合理之处,可喜的是它自身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同时也在各专家的研究下进行不断改进和改善,希望有一天它能在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方面表现出更加积极的一面 国家经济论文:体制转轨国家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曾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正在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即处在体制转轨中。这类体制转轨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经历着腐败滋生蔓延的侵蚀,腐败成了收入分配不公最明显的形式,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受到腐败的困扰。因此,在较短的时期内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防腐败、反腐败的制度,以保持政府的廉洁,是转轨时期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腐败及其危害的分析 什么是腐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腐败定义为:“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的利益。”[1]国际透明组织将腐败定义为“公共部门中官员的行为,无论是从事政治事务的官员,还是从事行政管理事务的公务员,他们通过错误地使用公众委托给他们的权力,使他们自己或亲近于他们的人不正当地、非法地富裕起来”。[1]因此,我们可以一般地认为,腐败是指公共权力人违背委托人的意愿,滥用自己掌握的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 毫无疑问,在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腐败现象,但有所不同的是,有些国家能够将腐败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和程度内,而有些国家,特别是体制转轨国家,腐败日盛,以致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般而言,腐败不仅亵渎了公众的信任,损害了社会公平,而且侵蚀了社会资本,浪费了资源,降低了效率,因而其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就体制转轨国家而言,日益滋生蔓延的腐败对转轨进程、现代化进程及经济社会的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各种研究表明,在市场化进程中一个国家的腐败程度与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显而易见的负相关关系,因为腐败降低了投资并进而降低了经济增长率,减少了对教育和健康领域的支出,降低了公共投资、税收收入和直接投资。进一步讲,腐败还会扭曲市场和政府的功能,间接地影响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比如,腐败使政府难以有效地实施必要的管制和监察,降低了政府矫正市场失灵的能力;围绕腐败展开的竞赛扭曲了激励机制;腐败大大降低了政府在契约履行和产权保护方面的基本功能;腐败还会降低市场经济制度或民主制度的合法性;腐败也会加剧穷人的贫困。 然而,也有相当一批人持不同观点,认为腐败是经济车轮的“润滑油”,如果没有腐败,也就没有交易和增长。[2]这种观点似乎在腐败程度和经济业绩一同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得到印证。经济学家试图用腐败的可预见性来解释这一现象,认为可以预见的腐败不一定导致效率的损失。腐败的可预见性是指对必须支付的金钱数额与获得的好处的预测,在腐败程度既定的条件下,对腐败更容易作出预测的国家,其投资率也高,经济业绩也优于其它国家。但是可以十分肯定地说,不论一个国家对腐败的可预见性有多大,如果能够有效地减少腐败,其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会更高。腐败的可预见性即使存在,也是相对而言的,完全的可预见性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围绕腐败并不存在完全竞争。退一步讲,即使存在腐败的可预见性,日趋严重的腐败也会带来无穷的后患。在腐败严重的情况下取得高经济增长率的国家,会在不远的将来发观自己正在为此支付更为昂贵的代价。腐败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就会不断地蔓延和增长。如果对侵吞的贿赂平均而言达到10%的腐败行为听之任之,就会使人们产生出一种将受贿额提高到15%或20%的冲动。腐败能自我助长,使非法所得呈螺旋形上升,最终使发展受到损害,多年的进步被逆转。围绕腐败与贿赂而展开的活动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因此日趋严重的腐败本身就意味着资源的浪费。不仅如此,日趋严重的腐败还会使社会的合法性遭到破坏,如果人们(包括所有的官员和民众)都认为贿赂是提高办事效率的必要条件,而没有必要遵循法律所设定的运行规则的话,“腐败”有可能成为一种社会运行机制,并在相当程度上替代正规的“法律”或“规则”。其后果是规范的市场秩序难以建立,使体制转轨受阻。 许多经济学家用经济指标来衡量腐败造成的严重经济后果。我国经济学家胡鞍钢通过对税收流失、国有经济投资和财政支出流失、非法经济“黑色收入”、垄断行业租金四个方面的初步合计,认为从1995年到1998/1999年,仅上述四个方面的腐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消费者福利损失平均每年在9875亿—12570亿之间,占全国GDP总量的13.2%-16.8%之间。[3] 二、腐败问题的成因 在当今社会,腐败的存在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把腐败归结为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的观点已经过时了。实际上,只要存在下列条件,腐败就会产生,这些条件是:1.一些人掌握着能够自由支配好处和惩罚他人的权力(或者称为可以任意处置的决策权);2.掌握权力的人具有强烈的以权谋私的欲望;3.权力失去有效的约束而被滥用。我们知道,公众不可能去直接行使权力,只能将公共权力委托给一些人来行使;而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自利的“经济人”,再加上公众对权力人的约束并不总是有效,所以腐败就成了全球的普遍问题。 下面以转轨国家为重点,从上述三个方面进一步展开讨论。 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滋生腐败的土壤——存在过多的任意处置权。腐败的普遍存在说明腐败的滋生有着广泛的适宜其生长的基础,这就是一切可以“金钱化”的权力。比如公共部门的官员所拥有的许多权力都可以金钱化,他们可以通过给予办事人以方便从中获得好处,也可以通过自由地掌握惩罚他人的程度而受益。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个市场经济发育还不完全的转轨国家中,更容易滋生腐败,比如有些政府官员在签订重要合同、私有化、颁发许可证、分配进出口配额、对自然垄断实施管制、给予补贴或软贷款、税收减免、控制外汇、为某些企业提供垄断权、制定并影响价格等方面,拥有很大的权力,这是大量产生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寻租”的现实基础。因此,一个市场机制扭曲严重的国家,腐败的猖獗是不言而喻的,原因是这种滋生腐败的土壤,不仅范围广阔,而且“肥力”很高。所以,转轨国家腐败的泛滥与转轨本身是分不开的。 在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中长期缺乏有效制约的权力在市场化改革中得以金钱化,因而腐败就被凸现出来。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进程具有明显的渐进式特征。渐进式的改革经历较长的双轨体制共存,双轨体制本身就是“寻租”的沃土,这个时期的政府官员或改革的设计者既要制定“游戏规则”,又要参加“游戏”,而且他们制定的规则往往是不稳定的、不公正的和不透明的,所以改革资源极易被规则的制定者们垄断地加以利用;另外,分权化和改革的不断“试错”带来地方和部门权力的 扩张及过多的任意决策权,甚至围绕腐败形成了利益集团。 其次,掌握过多任意处置权的人往往具有自利动机,存在强烈的腐败的冲动或欲望。在政府行为理论研究方面卓有建树的公共选择论认为,传统理论在研究政府行为时通常隐含着一个“道德人”假设,把政府官员当着慈善的道德高尚的而又完全理性的执政者,他们无私地追求社会公众利益,把社会公众利益最大化看成是自身的目标,而且他们是明智的,能够自觉地从整个社会的福利出发,科学决策,对社会的运行实施有效的调节。然而,在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中,“道德人”假设并不具有普遍性,它是难以成立的。团为在现实中,政治家和公务员的行为同经济学家研究的其他人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都是“经济人”,即都以个人利益为动机,都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表现为权力以及由权力带来的收入、地位、荣誉等)为行为准则。具有自利动机并掌握着某些权力的政府官员们客观上存在着以权谋私的冲动,这是不言而喻的。政府官员的“经济人”假设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统计性质,是可以普遍成立的,因此,使用“经济人”假设并不意味着我们是用有色眼镜来看待政府官员。 最后,如果公众把治理国家的种种权力交给一些人来行使,而又不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权力就会被滥用,腐败就必然会生长出来。因此约束软化是腐败产生的总根源或症结所在。 行贿者和受贿官员的腐败行为能否被揭露和惩罚,是影响腐败程度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官员们在决定是否进行腐败活动时,要权衡腐败的预期收益和腐败被揭露及惩治的可能性与代价(我们可以称之为腐败的现实成本)。腐败的现实成本越高,说明对政府官员的外部约束越是有效,腐败程度就越低。反之亦然。 腐败的机会成本的高低也是影响腐败程度的重要因素。所谓腐败的机会成本,我们可以描述为政府官员因其腐败行为可能被处理而放弃的合法收入。因此,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官员的合法收入越高,其腐败的机会成本就越高,因腐败而可能带来的损失也就越大,此时的动机就不那么强烈;反之,如果政府官员的合法收入较低,其腐败的机会成本不高,因腐败可能带来的损失不大,就容易诱发腐败。政府官员合法收入的高低,实际上是一个激励的问题。权力的委托人对权力的人激励不足,是产生腐败甚至使腐败普遍化的重要诱因。1997年世界银行在《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对这一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该报告指出,如果公务员的工资不能反映出可比的私营部门工资,他们就更容易从事腐败。由于公务员工资低,官员试图用非法的收入来增加其工资,以达到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如果私营部门有许多高薪而合法的工作,那么,因从事腐败而被开除低工资公职的风险并不是一个有力的威胁。因此,腐败常与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工资的差距(或曰“诱惑率”)成正比例关系。但是,仅仅提高公务员的工资并不能减少腐败行为。基于个人才干的聘任和晋升的机制能限制政治上的任人唯亲,并创造出一个更为公正无私的公共服务体系,这种机制也能减少腐败。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官员相对收入(合法)下降与政府官员日趋普遍的腐败并存,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严酷现实。我认为,低工资与腐败之间存在某种必然联系。首先,在对付腐败问题上,假定或执意认为政府官员的思想境界高于其他人的想法是不能成立的或不明智的。政府官员也是人,同样追求名利,要求取得与自己的政治地位或社会地位以及付出的辛劳相称的经济收入,这个收入应当大致相当于他们在非政府部门工作的工资收入。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保持与自身地位相称的生活,才能体面地做人,才有可能守得住“节”。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从逻辑上讲,给予政府官员与非政府部门相当的可比收入,是保持政府官员廉洁的必要条件。这样一种收入不一定必然导致廉洁,但得不到这样的收入,腐败的滋生就是难以避免的。政府官员的低工资是产生灰色收入的重要诱因,也是以权谋私日益普遍化的重要基础。在低工资条件下,政府官员捞取额外收入就显得心安理得。 对于政府官员的激励,从静态看是一个工资级别和工资高低的问题,从动态看是一个如何不断晋级的过程,因此,激励问题还包括晋升机制是基于能力和业绩,还是基于血缘关系、人际关系、利益关系,甚至基于是否提供贿赂及多大数额的贿赂。 三、反腐败举措的思考 世界银行(1996)曾提出治理转轨期腐败行为的措施,具体包括:迅速而透明的私有化、经济自由化和反对经济垄断,以缩小腐败范围和重建激励机制;增加政府官员工资,降低受贿的诱惑力,加大革职的代价;简化税收及其法规,明晰产权,减少行贿必要,使企业不必求助于行贿而生存;在仍需要规章制度的地方,政府必须加强监督和完善上诉机制,并提供透明的方式,以削弱官员在授予许可方面的垄断权;对高层官员的腐败予以曝光和严惩。[4]近年来,我国在反腐败方面也形成一些类似的公识,比如:反腐败的根本点在于制度建设,铲除腐败的制度环境;综合治理与重点部门、关键领域的重点打击相结合;向政府官员支付养廉工资;公众参与和严肃执法相结合;尽快市场化改革,以期从体制上铲除各类经济租金等等。 上述措施基本反映了转轨国家反腐败的要求,但仍然显得不够清晰。许多措施拼凑在一起,缺乏层次感或次序。下面我们利用经济学的成本分析,来探讨反腐败的有效性及各项措施的逻辑次序。 从成本分析的角度看,防治腐败要取得根本性突破,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将反腐败的成本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限度内,以保证反腐败工作的有效性;二是通过一些措施使腐败的成本变得非常高,使腐败行为变得“不经济”,有效地减少腐败的发生。 反腐败是有成本的,反腐败的成本至少包括立法费用、执法费用、监督费用、调查费用、公众揭发举报的赞用、相关机构的设备和人员的工资等。反腐败成本的高低与有条件搞腐败的人数成正比,如果一个国家有条件搞腐败的人数太多,其反腐败的成本就会很高。不幸的是,这正是像中国这样的转轨国家目前面临的现实。政府的规模太大,政府官员的数目太大,政府管的事太多,政府官员掌握着太多的任意决策权,对如此众多的政府官员进行监督和执法所需的成本很高,以至于我们只能将有限的力量去查办“大案要案”,别的就无力顾及了。支付反腐败成本的能力相对有限,结果只能是“法不责众”。一个国家不可能将其有限的资源无限制地用在反腐败上面,因此,要想保证反腐败的有效性,我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有条件搞腐败的人数。为此,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大幅度削减政府的规模和政府官员的数量,将政府的规模和政府官员的数量控制在作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所必须的最低限度内。 对于中国这样的体制转轨国家来说,必须把大幅度削减政府规模作为反腐败的首要任务,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有效地缩小政府的规模构成了反腐败的逻辑起点。尽管缩小政府规模不是反腐败有效性的充要条件,但毫无疑问它是反腐败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为了大规模削减政府规模,我们必须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国内有一种看法,认为腐败是市场化的产物。这种观点概括了市场化和腐败加剧的并存特征,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准确地讲,半生不熟、设计粗略、实行不完全的市场改革可能的确会促进腐败。腐败加剧不是市场化改革本身的必然产物,恰恰是市场化改革不彻底的结果。今后这方面的改革包括:迅速而透 明的“非国有化”;反对经济垄断,推进经济自由化;简化税收及其法规,取消任意裁决权和免税权,保持税率的适度和统一;取消对经济的行政管制;增强各级财政收支的透明度;加快金融业的市场化进程,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高度透明的会计标准和准备金制度;政府要公开出售特许权,政府采购要市场化、透明化,利用私营市场价格作为衡量政府采购的标准等等。 在有效地减少有可能、有条件搞腐败的人数的基础上,我们还要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增加政府官员腐败的成本,以便减少腐败。如前所述,政府官员腐败的成本由腐败的机会成本和腐败的现实成本两部分构成。增大腐败的机会成本,就是使政府官员的合法收入足以维持体面的和相称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加大被革职的代价;增大腐败的现实成本,就是使腐败容易被揭露,腐败官员受到严惩。相应地,在反腐败举措上,一方面要给予政府官员以充分的激励,要向政府官员支付“养廉工资”,谓之“胡萝卜”政策;另一方面要强化对政府官员的约束,严办腐败官员,谓之“大棒子”政策。 国家经济论文: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安全保障立法 编者按:鉴于各种非经济的,以及直接涉及经济、并对国家经济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构成威胁,各国纷纷研究制订有关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法律、法规。为此,中国法学会立项并成立课题组专题研究国家经济安全保障立法问题,建议我国应对此给予高度重视。本文是由国家工商总局政研室原主任吴炯执笔完成的报告,报告对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该法调整的范围和主要领域、特征、国家经济安全保障的监测预警系统和应急管理进行了阐述。限于篇幅,该报告将分上下篇刊发。 十五大召开时,鉴于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和我国发生特大洪水,曾提出“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十六大时又提出“要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十六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这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而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是其中应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各种非经济的(如“非典”),以及直接涉及经济、并对国家经济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如石油危机、金融危机、恐怖事件、战争等),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制订有关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法律、法规,我国应当也不例外。 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近年,认为制定《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法》很有必要,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主要有如下一些重要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各国经济竞争与合作日益频繁,常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致跨国界、跨地区、乃至全球性经济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当今各国国家安全的重点,已经转向经济安全,没有经济安全,也就谈不上国家安全,尤其是这方面往往有多米诺骨牌效应,顷刻间影响一片。 二、加入WTO后,我国将逐渐实行全方位开放。直面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既诚实履行承诺,又学习发达国家依法适用的技巧,控制竞争的负效应。 三、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发挥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个优越性,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常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与压力,但其间有很好的成功经验,应该上升为法律。对制定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法是否可行的疑虑可以消除。 (1)、有人认为影响扩大开放,我们以为不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市场经济,其坚持开放和自由贸易倾向是不可逆转的,但与国家经济安全相辅相成而绝非对立。西方发达国家,无一不是十分强调国家经济安全,并为之制定法律。以美国为例,有关国家经济安全法律已形成体系,除传统地《反倾销法》、《反补贴法》和《例外条款》,以及《保护贸易和商业免于非法限制和垄断法》的域外管辖权和《国际投资调查法令》、《农业领域外国投资披露法令》外,还有《美国贸易法》中著名的“301条款”:总统被授予广泛的权力,对影响美国商业的“不正当、不合理”的一切贸易予以限制或制裁,其“不正当”指按照国际条约不合法或与国际义务不一致:“不合理”所指不一定不合法,但使美国利益受到损害或可能受到损害。1997年美国会通过的《国际紧急状态经济权力法》进一步授权总统在紧急状态的经济权力。 (2)、有人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后应多讲一些规则,少讲一些特色,大家定了就执行,不要保护落后。我们认为这有一定道理,但不能绝对化,真理多走一步也可能是谬误。因为WTO只是按成员方协议,为成员方贸易提供一个法律框架、一个谈判场所及解决争端的机制,而不是代替各成员方立法机构进行涉外立法;相反,充分考虑各方特点,才有很多双边谈判和对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不同待遇。适用WTO规则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特色,制定自己的法律。我国自觉遵守“与时俱进”的规则,不会容忍保护落后。 (3)、有人认为已有几个单项应急法律,将来需要什么再立什么单项法律,而不需要制定《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法》,我们以为不妥。因为这个法是涉及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等方面的一大系统工程,任何单项应急法律,不可能涉及到这么综合性问题。只有各专项应急法律,不可能设立统一负责任的国家经济安全机构,监控、预警并报告国家经济整体安全形势和提出综合性应急举措。国家经济安全应急机制只有涉及金融、财税、价格、市场、企业等各部门、各行业衔接立法,才能够在突发事件中一呼百应,令行禁止,紧急应对,这也不是一、两个专项应急法律能够解决得了的。同时,如果都各自立法,各单项经济应急法律规定有可能交叉而不一致。 法律调整的范围和主要领域 一、概念。国家经济安全,指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不会遭受突发性重大伤害。重大伤害主要如:国家经济整体运行情况急剧恶化;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严重受阻;国际竞争中的自主力、自卫力,遭遇明显打击;人民生产、生活受到严峻影响,甚至可能引发局部性或全局性经济危机。鉴于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经济安全问题常较隐蔽,只在一定条件下凸显,而一旦危机袭来,问题就会很严重。其中包括: 内发性安全问题。主要指国内经济领域的安全和引发经济安全问题的根源,发生在国内经济运行中,如在经济特色领域,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国有企业整体缺乏竞争力,不能起应有的国民经济支柱作用;如在金融财政领域,国债风险、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泡沫经济等; 外发性安全问题。主要指涉外经济领域的安全,和对国家经济有重大不利影响的根源,发生在国外的不确定事件,如国际游资和跨国公司在重要经济领域的垄断;涉外经济关系的突变;重大公共 卫生事件突然袭来等。 二、调整范围。(1)、广义范围: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国家经济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冷战结束后,各国军事重心逐渐为经济重心所代替,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竞争和相互依存关系倍增,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其间又分安全领域内的经济范畴和经济领域内的安全范畴。 安全领域内的经济立法。主要指采取经济措施保障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法中的有关经济举措,以及一些国家常用的经济援助和经济制裁等法律; 经济领域内的安全立法。主要指保障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强劲、国家经济重要领域在市场竞争中能够生存与发展和不受重大伤害的法律。如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范金融危机的监督预警,以及反倾销、反补贴和非关税壁垒、反垄断和限制竞争等法律。 (2)、狭义范围:国家经济安全仅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而且重点寻求经济利益,不在乎其对国家安全的整体影响。这样,广义、狭义两者面对同一事务,可能会作不同的解释和规范。 本文所述,以广义范围、尤其是广义范围的经济领域内安全规范为主。 三、主要领域。(1)、经济特色领域。根据宪法需要特别注意的有两条。一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同时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二是国家允许少数人首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道路。 (2)、战略资源领域。指关系国计民生、对国家经济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施,有重要影响的物质资源,其供给有限、需求广泛、开发需特定条件,如水资源、粮食、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安全标识是:国家实际拥有或能够得到的有关资源,无论数量或质量,可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需要。 (3)、基础产业和制造业领域。基础产业如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等,与本土制造业共同代表国家实业发展水平和工业竞争力,并决定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既是国家重要经济利益所在,也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其安全标识是:本土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装备程度;国内、外市场对中国制造的需求;关键制造业和新型工业的发展及其未来影响。 (4)、高新技术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经济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都有长足进步,但仍处于较低水平,高技术含量能力缺口大,大量依赖进口,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国家经济安全。高科技竞争的实质是高科技人才,谁掌握了人才优势,谁就掌握了新世纪市场竞争的制高点,使国家经济安全不致受到伤害。其安全标识是:高新技术持续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扩大;传统产业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有用人材的开发与利用。 (5)、金融财政领域。大体有金融、财政、虚拟经济三部分内容: 金融系统安全。现代金融运作,已渗入经济生活各领域,成为各类经济主体相互联系的中介;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和进入信息时代,各国金融运作的相互影响,也更加凸显,近年几乎所有国家发生的比较大的经济危机,都首先从金融危机开始。 财政系统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最重要的内涵,直接影响国家经济运行和国家机器的生存。其安全的主要标识是:国家财政处于收、支基本平衡并稳健增长状态;能够支持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债务依存度和外债偿还率的可控制性;财政赤字和制度性债务积累的可逆转。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中的安全。虚拟经济是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经济活动,一般指以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有价证券形式显示的未来预期收益。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货币资本从物质生产领域游离出来,以虚拟资本形态在金融市场营利。其发展对实体经济总体有利,但超出过多,则成泡沫经济,产生负效应,甚至酿成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其安全标识是:商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均衡;国际金融资产的正常运作。 (6)、国际经贸领域。指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如何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已必须提上日程。其安全标识是:能够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技术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扩展发展空间。 (7)、生态环境领域。主要指人们藉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自身需要的产品,也产生了“三废”,尤其是当废弃物过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植被破坏,物种危减,土地流失,资源损伤,甚至造成生存威胁。其安全标识是:对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有效防范;免于因环境恶化而有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能够妥善解决因环境争端可能发生的冲突。 四、特征。鉴于国家经济安全对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保障作用,各国、各个时期的具体特征,会有不同地发展变化,但总体趋向会是一致的,其一般特征是: (1)、根本性。强调保障国家根本经济利益,如国家经济主权、国家经济发展空间、国家经济战略利益不受伤害等。这里强调国家根本经济利益,有关行业甚至企业风险可能涉及国家根本经济利益,但不一定就是国家根本经济利益,也可能完全不是。 (2)、全局性。强调国家全局经济利益。中央和地方、部门根本经济利益是一致的,但二者又是有区别的,代表局部利益的有关条条块块的经济风险,可能伤害国家全局利益,也可能丝毫不会触动国家全局经济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 (3)、战略性。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法围绕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有很强的战略特征。有时需要牺牲某些暂时利益,换取国民经济的持久增长。 (4)、预警性。鉴于国家经济安全突发性的隐蔽状态,必需建立系统的监控机制,不仅能够定期查看,而且可以及时反馈,预知国家经济安全临界度,并迅速提出预案和自我调整,防患于未然。使法律监控与经济发展变化相结合,定性标识量化,增加可操作性。 (5)、应急性。即有对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国家经济遭遇或可能遭遇重大冲击,或发现监控显示所要求状态标准和参数偏离了“临界线”,国家即可迅速作出系统的应急安排。(上篇) (接上期) 国家经济安全保障的监测预警系统 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但是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和很不安宁的世界,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风险,设立监测预警系统。 一、健全国家经济安全监管机构。鉴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全局性、战略性、应急性等特征,要求必须有一个强力监管机构。现在我国有多个有关监管机构如国家安全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并涉及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防科工委、科技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每个部门都管一部分或自己的一点,不能形成合力。建议在现有基础上,组建一个平时能常备不懈,综合监控;应急能迅速应变,令行禁止,并可统一部队和地方的强力监管机构-国家经济安全事务委员会。 国家经济安全事务委员会在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主要任务是:(1)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战略规划;(2)组织实施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威胁因素的调查研 究;(3)统一协调中央和地方之间、军队和政府之间、部际之间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4)拟定国家经济安全监测预警事项,审查和确认监测预警指标;(5)提出反威胁应急方案;(6)启动反威胁应急措施。 国家经济安全机构,应该横竖涵盖,形成网络。根据精兵简政原则,在有关济安全重点部门和各地方政府,设立主要由兼职人员组成的部门或地方经济安全事务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1)完成国家经济安全事务委员会交办的,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威胁事项的调查研究;(2)本部门或本地区经济安全监测指标的实际监测,尤其是超安全临界线的及时预警;(3)启动本部门或本地区的反威胁应急措施。 还应该有一个监测预警机构。其主要任务是:(1)监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态势;(2)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指标体系;(3)建立国家经济安全信息网络;(4)提出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报告;(5)建议启动威胁应急程序。这方面现在已有部门实际承担着大部分工作,也可继续兼任。 二、国家经济安全监测预警指标和事项。国家经济安全是一大系统工程,应该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建成监测事项和指标体系。 1.综合监测指标体系和事项。最能凸显国民经济运行态势的一些指标,如经济增长率、失业人数、财政赤字、债务偿还能力、央行资本金充实率、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利率和汇率等。易对国家经济安全构成威胁的经济制裁、重大倾销或兼并、以经济要求为目的的社会动荡,及其他必须有国家关注的突发事件等。 2.有关部门监测指标和事项。除根据本法调整范围进行一般性监测外,还可根据各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确定各时期的监测重点。当前重点,如财政领域:财政收支和赤字、外债和外债结构、外债偿付能力、货币投放量、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国有财产的增减或亏损、国有企业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竞争力。金融领域:如货币市场的本币汇率、币值、储蓄与贷款;资本市场的国际投资和游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股市股指;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不良债权和亏损、利率,及金融衍生品交易;高科技领域:高科技人才、关键性前沿技术、科技发展与国外差距、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占有及保护情况、我国高科技私密性的保护;国际经贸领域:我国经济关键部门对外依存度、倾销与反倾销、我国商品的发展空间、外国资本的进入情况,以及人口、失业人数和收入分配差距、因经济目的引发社会动荡的可能性、战略资源、生态环境领域的重要指标,和其中必须即时解决的重大个案事项等。 3.国家经济安全预警临界线的确定。国家经济安全态势的监测机制,除定期报告制度外,更主要的是:发现可能凸显的危险,预先提出警报。因此,需要对国家经济安全态势的分界,即预警临界线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其实很难准确界定,只能有一个一定时期的适用界线。当前业界一般认为: 1国家经济安全态势。可分四类。 安全。指国内经济关键领域整体运行良好;国际经济关系正常发展,引进来、走出去同样比较理想;国家有备无患。 潜在非安全。指国内经济有关键领域存在一定隐患,或在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中存在一般性问题,处理不好,也许发展成显在非安全;但一般能够处理好而化解。 显在非安全。指国家经济安全明显存在一定威胁,可能是内发性威胁,可能是外发性威胁,也可能二者都有,但是还可以争取向好的方向发展。 威胁。指国家经济安全已经受到威胁,有可能形成危机。但局部经济受到威胁,不等于整体经济一定有发展成危机的走向;同样,为保障国家经济整体安全,有时不能过分强调局部没有任何威胁。威胁又可有:紧急威胁,即通过监测预警发出威胁信号后,难以消除的重大态势;突发威胁,即来自境内外不可预测事件,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的重大威胁。 2临界指标和事项。需要根据大量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从中找出“度”以定性。同时需要根据历史逻辑推演、现代经济发展最新趋向及国内外有关案例,和工作者精湛的业务能力,确认国家经济安全临界线指标和事项。我国当前一般认为国家经济增长幅度,不要低于7%;城镇登记失业率不要超过4.5%;外债余额不超过当年GNP的15%;偿债率不超过当年外汇总收入的10%;债务率不超过当年外汇总收入的100%;对利用外资质量、倾销与反倾销等事项已予关注。同时,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对凡涉及本国经济发展的“不合法”或“不合理”的事项都予关注。这些都是很好的经验,可以逐步规范化。 三、国家经济威胁应急预案。国家经济安全事务委员会及有关部门、地区,对有关经济运行态势要定期提出监测报告;当凸显威胁临界度或突发事件时,立即提出预警及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内,不得迟于一天。应急预案应该包括以下建议:如此次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和有关部门职责,应急监测与预警指标或事项,启动应急程序后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初步应急举措,应急管理有关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等。 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法的应急管理 一、反威胁应急程序的启动。 1.国家经济安全事务委员会紧急会议。当国家经济安全凸显临界预警时,国家经济安全事务委员会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对经济运行态势进行评估,判断遭遇威胁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和反威胁措施的建议。国务院认为必要时,可以向全国人大提议对有关部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紧急动员令;并根据情势,建立报告和信息制度,统一指挥;建立反威胁举报制度,公布统一的反威胁事件报告、举报地点、受理单位名称、电话。 2.国家经济安全应急指挥部成立。根据此次应急事件涉及的重点领域,国务院在国家经济安全事务委员会基础上成立应急指挥部(含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负责对此次应急事件的统一指挥。涉及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作好应急处理有关工作。必要时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成立地方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指挥本地区经济安全应急处理工作。 3.反威胁应急措施。根据此次应急需要,迅速调整和制定有关政策、法规,明确一定时期加重行政强制性力度;调整财政收支和应急支付能力,增加央行信用;调整货币投放量、调整利率和汇率、进行价格干预,缓解市场风险;调整战略源供给和投放量,增强本土适应能力;限制和禁止不合格投资者的进入,限制或禁止某些商品的生产经营,并依法限制或禁止某些商品的进出口,增强抗风险能力;征用物资和财产,调拨物资和人员,恢复市场秩序等一切有利于反威胁、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措施。 4.反威胁措施的执行与解除。 反威胁措施的执行。国家经济安全应急指挥部及有关工作人员,应该持证上岗,并在执行任务时,向当事人讲明原因、程序及后果;当事人拒不执行的,执行机关可以强制执行。征用物资和财产时,应有当事人在场,双方共同清点、登录,其后或返还或给予适当补偿;调拨物资、人员,都要清楚而有手续,并给予适当补偿;反威胁应急期间,任何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不得假借反危机应急名义或态势,妨碍国家经济安全威胁化解或侵犯任何组织和各人合法权利。 反威胁措施的解除。国家经济安全应急指挥部认为,实施反威胁措施已见成效,经济安全威胁始发领域伤害开始修复。国内经济关键领域和重要相关领域态势看好,短期不会再逆转;国际经济领域伤害或不利因素已经化解或灭失;多种指标监测显示,国家经济安全警戒线经受风雨,重新由威胁转为显在非安全、潜在非安全,终至于安全。国家经济安全事务委员会根据 应急指挥部报告,召开全体会议,进一步对国家经济运行态势进行评估,判断威胁化解或灭失的可信度,今后国家经济安全走向,并报经批准,由国务院反威胁应急措施解除命令。国家经济运作恢复正常。 二、应急法律责任。国家经济安全威胁紧急应对,需要迅速制定相关法律,并且较平时立法有很大突破。主要如: 1.凸显反威胁的国家强制力。我国实行社会主市场义经济体制,宪法虽然赋予国家机关一定强制力,但政府比较注意能够找市场的尽量找市场,企业有自主经营权、市场 ! 2.法律责任从严从重。鉴于国家经济安全遭遇威胁,经济运作正处于一个很艰难的非常时期,特别需要全社会一致行动,否则对反威胁的不利影响,也会比平时加倍。如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致反威胁不利;非法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挤兑、抢购、扰乱社会秩序,借机闹事的;为牟取暴利,垄断货源,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抗灾商品的;都属严重犯罪,当然需要从严处分。 3.奖励与惩罚并用。反威胁应急中,任何组织或个人,对保障国家经济安全重大积极影响的,应该给予奖励。如提供重要信息;提出反威胁对策;在实施反威胁措施中,有重大功效的;捐赠金钱或物资,有突出善意表现的等等,视其功劳大小,给予奖励;对妨碍反威胁紧急措施执行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法律责任。 三、国家主要领导人(主席、总理)的紧急应对权。鉴于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突发事件往往来势凶猛,市场态势瞬息万变,不容许层迭研讨,贻误时机。所以一些国家都依法授予国家主要人(如总统、总理),紧急应对权。这点我国应该学习国外行之有效的经验,通过特别立法,授予国家主要领导人(主席、总理)在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威胁或突发事件时,有紧急应对权力,可以审时度势、当机立断,不须走各种形式程序,并由国家经济安全事务委员会执行。 吴炯 国家经济论文: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中的国家定位与WTO规则比较 摘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尘埃落定,但是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有待解决,比如如何保证我国的国内法制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协调。本文通过对WTO规则与我国经济法在对国家定位方面的比较,发现我国经济法过于强调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却忽视了对国家这一重要的经济法主体行为的规范。文章最后也就中国经济法如何作出调整以适应WTO规则的要求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WTO规则 国家定位 调整对象 WTO规则作为一部庞大的"法典",是由多边、诸边和双边条约所组成的,中国作为WTO的一员,这些条约与我国国内法律的关系及这些条约在国内如何适用等问题需要及时研究和解决。本文就主要从调整对象角度谈一下中国经济法如何适应WTO规则的要求进行探讨性的尝试,在讨论之前,有必要先对WTO的规则及其特征作一下阐述。 WTO法律文件共包括29个协议、协定,还有20多个部长宣言、决定,其内容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内容相当广泛。这50多个法律文件确立了WTO一套规则,其目的在于通过确定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活动规范和行业准则,并且通过建立一套机制(主要是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监督各成员有关贸易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力求为世界提供一个开放、公平、统一的多边贸易体制框架。 总体来看,WTO规则有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WTO规则作为国际条约的一部分,根据“条约必须遵守”的国际法原则,就成员国而言,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为了保证WTO规则的实施,确保WTO规则能够有效地调整成员间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迅速、有效地解决成员间的贸易争端,WTO规则确立了WTO框架下的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这些机制具有准"司法"机制的特点,其目的在于确保WTO规则在成员国范围的有效实施。 其二,WTO规则在于规范和约束成员的政府行为,旨在消除或者限制各成员政府对跨国(境)贸易的干预。WTO法律文件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消除和限制成员国对跨国(境)贸易的干预而展开的,确立和体现非歧视、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三大原则,而并不规范国际货物相对人在交付货物、支付货款和所有权及风险的转移等方面的问题,属于“公法”的范围,WTO规则下的义务和责任属于一国政府而非公民和企业,所以国外有的学者把WTO规则称之为"国际行政法典"。 其三,WTO规则在要求各成员一体遵守共同规则的前提下,又适应不同成员的不同情况,为其履行WTO框架下的义务留下一定的灵活性,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区域同盟。为了在实现贸易自由化这一全局、长远目标的过程中,兼顾不同成员在不同方面的局部利益,使WTO法律文件有关促进贸易自由化的条款在实践中能够行得通,它们确定的原则和为成员规定的义务都不是绝对的,而是设立了若干例外,并为发展中成员作了一些过渡性的灵活安排。因此,WTO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协调世界贸易自由与各成员正当利益、协调法定规则与各成员贸易政策的杠杆。 一、 WTO规则对国家的定位 从以上叙述我们可以看出,WTO规则主要是“管理管理者之法”,其把国家多界定为被管理者,其调整对象具有政府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WTO作为一个政府间的正式组织,成员国家是WTO法律关系的重要主体,因为只有国家才能直接依据WTO规则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为了实现世界贸易组织设立的功能和目标,在世界贸易组织的组织下,各成员国签订了一系列协议。这些协议是国际商务的基本法律规则。它们约束各成员国政府为了共同的利益把各自的贸易政策限制在协议范围之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WTO规则主要是管理成员政府对国际贸易的管理行为,调整政府对国际贸易管理关系。其针对的关系主体就是成员国政府。 2、WTO的宗旨是“期望通过达成互惠互利的安排,实质性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的歧视性待遇,从而为实现这些目标作出贡献”。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造成这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的大多是各国政府的贸易管理法律和政策措施,比如,关于WTO规则调整反倾销关系的基本观点是,“从经济理论和实践的 一般规律者,倾销本身并没有问题,因为它是一种正常的商业做法。正如权威学者芬格所论述的:解决反倾销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受到影响的各方,努力改变国内立法实施,以便在反倾销案件中体现他们的利益。因此,WTO反倾销的重点对象不是企业及其倾销行为,而是政府及其反倾销行为。” 国家在对国际贸易进行管理时,有可能制定歧视性的政策,从而损害国际投资者的权益。因此,WTO规则把规范国家的国家贸易管理行为而不是国际贸易行为作为调整对象的核心内容。 二、 我国经济法对国家主体的定位 尽管我国学术界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尚未形成比较统一的说法,但是对国内比较主流的观点进行分析,我们也不难发现它们大都认为经济法针对市场缺陷而由国家干预市场的法律,在国家应当发挥对市场的调控方面持相同看法。 从而经济法将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作为重点规范的对象。据此,我国经济法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为其核心内容,主要是管理被管理者的法律,很少对国家管理经济活动的行为施加限制。主要是因为: 从我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看,国家主体被赋予较大的管理职权是一种必要。“中国经济法的产生于西方经济法的产生不一样, 它有其自身一系列的重要特点:其一,我们不是从自由的商品经济,而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我们缺乏一个建立在自由经济之上的,依靠市场主体自身的活动和市场自身规律的调节力量推动市场运作和经济运行的基础和环境。其二,构成我们的市场经济主体的主要成分,不是以个人财产为基础的经济主体,而是以国家或集体财产为基础的经济主体。在这种国家或集体财产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主体中,主体的独立性、主体的自由意志性、主体在法律上的平等性以及构成主体的财产基础都是相当不完整和不成熟的。其三,我们不是在民 商法和行政法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法,而是在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体现行政垄断色彩的旧经济法基础之上,改造传统的经济法;经济法不是在民商法和行政法充分发达之后,基于社会现实经济关系的发展要求而逐渐分离出的新法律部门,而是在彼此混同、彼此界定不清的基础上依靠国家权力的推动而创建的一个法律部门。其四,我们不是依靠市场主体自身的运作来建立市场,而主要是借助于国家的力量来创造市场;国家既要创造市场主体,也要培育市场环境;既要建立市场规则,也要协调市场冲突;既要建立竞争机制,还要维护竞争秩序。” “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必须借助于国家的干预,这是现实经济发展规律的需要,是中国经济体制格局的必然选择”, “所有这些决定了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的过程中,及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经济法的格局将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国家经济法不一样,经济法中的国家主体的作用也将比西方国家国家主体的作用要大得多。正是由于传统的习惯和现实的需求导致了人们的观念中对国家经济权力的盲目崇拜和盲目依赖,而在立法、司法和行政活动中常常忽略一个普遍的事实,即国家权力越大,滥用权力的可能也越大,给经济发展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更大。” 三、 WTO规则与我国经济法对国家定位的区别 我国经济法主要出发点,是通过政府 干预市场来克服市场缺陷。结果忽视了因政府干预市场导致的非市场缺陷,以及由此缺陷而进一步扩大了的市场缺陷;而且,由于我国经济法将法律调整对象的重点,放在了对市场主体的管理关系上,忽视了对市场管理者和调控者即政府行为法律规范。我国经济法重对市场主体的管理规范,轻对政府管理行为的规范这一法律调整对象的重点,与WTO规则重对政府管理行为的规范,轻对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这一法律调整对象的重点,明显不同。而大量的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由政府干预导致的非市场缺陷对市场的危害,较之市场缺陷对市场的危害更大。因为公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由于没有相对方的制衡,因而总是本能地扩张和滥用。“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 四、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对WTO规则的借鉴 我国经济法要借鉴WTO 规则的法律调整思路,将政府的市场调控和管理行为作为规范的重点,从而决定了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重点,就应该是政府管理关系,而不是市场主体的经营关系。进一步分析,我国政府几乎掌握着全部的政治权力和经济资源,是社会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的首要组织者。无论是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还是目前的市场经济的转轨都是在政府的推动下,自上而下进行的,政府被视为“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政府的经济权力缺少限制与约束。而现代国家理论向我们昭示: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失灵现象。我国政府对于经济的事无巨细的管制,使市场主体难以拥有独立 地位和形成独立意志,市场机制也无从产生。因此,在WTO的背景下,我国政府的管理权力触角应从微观领域全面撤退。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应以规范政府经济行为、克服非由政府经济管理行为导致的非市场缺陷为起点。如果说我国传统经济法是为控制市场缺陷,而赋予政府一定经济管理权的“管理者管理之法”,那么WTO 背景下的我国经济法则应是为控制政府缺陷,限制政府滥用经济权力,规范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之“管理管理者之法”。 国家经济论文:探究宪法对国家经济干预的规制 一、宪政与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内涵的界定 1.宪政及宪政观念的变迁 宪政国家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能知道的最为有效与合理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997 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目标后,许多学者提出我国应该实现宪政。学者们在宪政内涵的界定上还未达成共识。张千帆教授认为:“宪政是一种政治运作法律化的理念或者理想状态,其基本核心在于要求所有的权力行使都被纳入宪法的轨道并受到宪法的约束,认真对待宪法,把宪法真正作为法———更高的法,并控制所有的政府权力———包括立法权力,国家就实现了宪政。 ”钱富臣教授则通过对国外宪政历史的分析指出宪政的基本内涵包括法治、人民主权、民主、分权与制衡、人权等五个方面。笔者认为宪政是以控制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为基本目标,实行以宪法为基础的依法治国的政治制度。 宪政以宪法的存在为前提,以控制国家权力运行和建立民主政治作为基本任务,以保障人权为基本价值目标。 英国是宪政的故乡, 宗旨在于限制王权的 1215 年自由大宪章是英国宪政的起点,是当时两大政党集团相互斗争的结果。 以“消极宪政” 为本质的自由主义宪政观构成了近代宪法的基本制度和主要内容。 自由主义宪政观实质是要打造一个“有限政府”。由“消极宪政”向积极宪政转型发端于美国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进步运动。 “消极宪政”主张限制国家权力,认为干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过度竞争带来的市场垄断、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日趋严重。占统治地位 100 多年的斯密自由市场经营论为中心的经济自由主义学说让位于凯恩斯的经济干预主义。许多学者提出发挥国家权力对经济干预以解决社会问题。 这一时期,西方国家注重发挥权力的能动性,加大对经济干预力度,国家权力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宪政理念也发生了转型,强调国家适当干预,以建立正义的市场机制和实现社会公平。 2.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含义与基本特征 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是指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国家为克服市场失灵、维护公共利益和保障市场主体经济权利,而对市场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管理的新型权力。包括三种基本类型:①市场规制权。市场规制权是国家公共机关在特定情形下依法享有的一种直接限制市场主体的权力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公权力。市场规制权从具体领域来看主要包括对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消费者权利行为的规制权。 ②宏观调控权。 宏观调控权是国家宏观调控机关可以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与控制的权力,包括宏观决策权、宏观调控执行权和宏观调控监督权。 ③社会分配权。 社会分配权也可称为国家分配权,指国家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经济实体,为了自我运行和特定社会公共利益而借助强力对社会资源和国有公共财产在私人和国家之间,以及各个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权力。 国家市场经济干预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根本性。 国家市场经济干预权是对整体性经济关系的调控和干预,其目标在于保持市场有效竞争、经济总量关系协调和社会分配公平,关涉到广大公民市场权利和民生利益,所调整的经济关系具有根本性和整体性。②公益性。国家对市场经济干预并不是事无巨细,而是只对关系到全局性、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进行干预,维护多数市场主体共同利益,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③有限性。 从宪政来看,控制国家权力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行使范围与强度以市场失灵范围和程度为依据,不能超出其法定的权力范围。 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必然是一种适度的、有限的权力。 从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内涵与特征的分析中可以发展,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是一种根本性的、 与公民权利直接相关的,对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价值的权力。 从宪政与宪法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性质来看,国家干市场经济权应该由宪法进行规范。 二、宪法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必要性 1.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是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 1999 年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国家的主要标志是:法律在整个社会调整机制与全部社会规范体系中属于主导性地位,法律规范具有最高的地位;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一切权力均来源并受制于法律,任何主体没有法外的权力。 建设法治国家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首先要把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各级政府及其官员自身摆在法治客体的首要位置,而不是超然地游离于法治客体之外。规范国家干预市场权,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应有之义和成败关键所在。有效规范和控制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是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问题。 2.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保障其正当行使的要求 国家权力如没有刚性的制约将导致悲剧,这不仅由于权力无限膨胀必然越来影响到公民权利,而且对于执政者来说,最终也将同样使其自己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才能克服权力内在缺陷和保障其正当行使。市场失灵需要国家干预,但是国家干预也会出现国家失灵的弊病。有时,国家干预甚至是市场失灵引发的原因。国家干预市场权的腐败、寻租、滥用等行为,是引发国家失灵的关键性因素。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有利于克服其行使中的种种问题,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3.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是保护市场主体权利的需要 权力具有合法侵害能力和处分公共产品的能力,而面对此类公权行为,公民不得以原来的权利为抗辩。基于其本性,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极易侵害市场主体权利。保护作为被干预者的市场主体权利是市场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也是权力行使的正当性基础。宪法既要促进国家治理,又要保障公民权利,而且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性正逐步突显。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行使,有利于保护市场主体权利。 三、国外宪法对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规范 1.授予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 权力从何而来,是政治学和法学等研究的重要问题。 资产阶级学者普遍承认并论证了“主权在民”的权力根据。 社会主义宪法基本都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通过宪法授予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在此基础上对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进行规范,是许多国家宪法的基本模式。如《韩国宪法》第 119 条第 2 款规定:“为防止市场支配和经济力出现滥用情况,国家可以对经济进行规制和调整”。 《意大利宪法》第 47 条规定:“共和国奖励和保护各种形式的储蓄,并规定调整和监督信贷事业”,该条确立了国家对金融市场的干预权。 法国宪法第 34 条规定了议会具有干预市场经济立法权:“各种性质的赋税的征税基础 ,税率和征收方式 ,货币发行制度”和“企业国有化以及公营企业转为私营企业的所有权的转移”的准则。 俄罗斯联邦 1993 年宪法第 8 条第 1 款规定:“在俄罗斯联邦,保障经济空间的统一,商品、服务和 财政资金的自由转型,支持竞争和经济活动的自由”,该条确立了国家在社会保障、统一市场方面的经济干预权。 2.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行使主体、原则与方式等 任何非整体的权力都是由一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具体行使的,权力主体的差异性决定如要保证权力的统一性 ,就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规范。 法国宪法第 34 条规定了议会的市场经济立法权,包括“各种性质的赋税的征税基础、税率和征收方式,货币发行,企业国有化以及公营企业转为私营企业的所有权的转移”。而美国宪法在1803 年最高法院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后,确立了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对违宪的法律进行司法审查的惯例,奠定了最高司法机关在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角色。 《德国基本法》109 条第 2 款规定了国家干预经济权行使的基本原则 :“联邦和各州编制预算时,应考虑整体经济平衡的需要”。根据这一宪法条款德国颁布了《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对国家干预经济权行使原则进行具体规定。 3.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行使义务 国家行使干预市场经济权行使应在法律限度内,以充分保护和尊重市场主体权利为目标,不得侵犯市场主体的正当权利,否则就应承担一定法律后果。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第4 条规定:“凡未经国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为国家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韩国宪法》第119 条规定“大韩民国的经济秩序,以尊重个人和企业在经济上的自由与创造为根本”。有些国家的宪法则通过规定公民经营自由的方式来确立国家干预权行使的义务。 《南非共和国宪法》第22 条规定:“每个公民有权选择自己的贸易、 专业或职业的自由”。 四、我国宪法对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规范现状与完善 1.对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规范现状 我国宪法对国家干预经济权力的规范也经历了从无到有和逐步发展的过程。 20世纪80 年代初,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市场失灵还没有突显,1982 年宪法对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没有规定。 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目标。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市场失灵问题的突显,日益需要国家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干预,有关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宪法规范逐渐出现。 1993 年的《宪法修正案》第 7 条规定了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1999 年第三次宪法修正案第 14 条规定了我国基本分配制度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004年第四次宪法修正案第21 条规定了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管权:“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第 23条规定了国家的社会分配权:“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2.对国家干预权力规范存在问题与完善 以上宪法规则规定了我国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权、市场监管权和社会分配权,为克服市场失灵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供了基本法的依据和保障。 但是,我国宪法在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规范上存在问题: ①宪法并没有规定国家的市场秩序规制权,影响到国家对垄断、不正当竞争、产品质量等市场秩序规制的合法性依据,也影响到这方面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 ②宪法对宏观调控权和社会分配权规定不够全面。 在宏观调控权方面,宪法没有规定国家宏观调控行使方式和原则。在社会分配权上,宪法只规定了社会保障干预权,而没有规定社会分配领域其他干预方式和干预权,也没有规定公民社会保障权的保障机制。 ③宪法没有规定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行使主体。权力分立和权力制约是保障权力有效运行的基本规律,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也应该在国家干预主体之间进行权力的合理分工和制衡,以保障权力有序和正当运行,而我国宪法对此没有作出规定。 ④宪法缺乏对国家干预经济权运行方式的规范。宪法缺乏就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行使范围、原则与义务等规定,也没有明确规定市场主体的营业自由权。 针对宪法对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规范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宪法应从以下方面完善:①规定国家具有为克服市场失灵、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对市场秩序的规制权。规定为统一市场、保障公平自由竞争,国家有权对市场不正当竞争、垄断行为进行规制。 ②在宏观调控上,规定国家基于稳定经济和促进就业可以采取产业政策、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在社会分配权上,规定国家为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等可通过税收、转移支付、对口支援等方式进行再分配,并依据国情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个人和单位从事慈善事业,并建立公民社会保障权的保障机制。 完善公民社会保障权的救济机制。③规定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国务院、最高司法机关等在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方面的具体权限,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国家干预经济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别由不同国家机构行使。 构建起相互协作和相互制约机制,为我国中央政府、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最高司法机关在国家干预市场经济中的分工与合作奠定基础。④明确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行使原则和方式,规定其以维护公共利益和保障市场主体经营自营为目标。 明确规定市场主体的经营自由权,规定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只有在基于公共利益才能对市场主体的经营自由进行限制,从权利保障角度划定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行使范围。 ⑤规定国家干预经济权行使责任,规定公民和市场主体因国家干预经济权不当行使或不作为, 而有权通过检举、控告等方式要求国家干预经济权行使者承担责任 国家经济论文:宪法对国家经济干预的规制 一、宪政与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内涵的界定 1.宪政及宪政观念的变迁 宪政国家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能知道的最为有效与合理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997 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目标后,许多学者提出我国应该实现宪政。学者们在宪政内涵的界定上还未达成共识。张千帆教授认为:“宪政是一种政治运作法律化的理念或者理想状态,其基本核心在于要求所有的权力行使都被纳入宪法的轨道并受到宪法的约束,认真对待宪法,把宪法真正作为法———更高的法,并控制所有的政府权力———包括立法权力,国家就实现了宪政。 ”钱富臣教授则通过对国外宪政历史的分析指出宪政的基本内涵包括法治、人民主权、民主、分权与制衡、人权等五个方面。笔者认为宪政是以控制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为基本目标,实行以宪法为基础的依法治国的政治制度。 宪政以宪法的存在为前提,以控制国家权力运行和建立民主政治作为基本任务,以保障人权为基本价值目标。 英国是宪政的故乡, 宗旨在于限制王权的 1215 年自由大宪章是英国宪政的起点,是当时两大政党集团相互斗争的结果。 以“消极宪政” 为本质的自由主义宪政观构成了近代宪法的基本制度和主要内容。 自由主义宪政观实质是要打造一个“有限政府”。由“消极宪政”向积极宪政转型发端于美国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进步运动。 “消极宪政”主张限制国家权力,认为干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过度竞争带来的市场垄断、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日趋严重。占统治地位 100 多年的斯密自由市场经营论为中心的经济自由主义学说让位于凯恩斯的经济干预主义。许多学者提出发挥国家权力对经济干预以解决社会问题。 这一时期,西方国家注重发挥权力的能动性,加大对经济干预力度,国家权力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宪政理念也发生了转型,强调国家适当干预,以建立正义的市场机制和实现社会公平。 2.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含义与基本特征 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是指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国家为克服市场失灵、维护公共利益和保障市场主体经济权利,而对市场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管理的新型权力。包括三种基本类型:①市场规制权。市场规制权是国家公共机关在特定情形下依法享有的一种直接限制市场主体的权力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公权力。市场规制权从具体领域来看主要包括对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消费者权利行为的规制权。 ②宏观调控权。 宏观调控权是国家宏观调控机关可以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与控制的权力,包括宏观决策权、宏观调控执行权和宏观调控监督权。 ③社会分配权。 社会分配权也可称为国家分配权,指国家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经济实体,为了自我运行和特定社会公共利益而借助强力对社会资源和国有公共财产在私人和国家之间,以及各个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权力。 国家市场经济干预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根本性。 国家市场经济干预权是对整体性经济关系的调控和干预,其目标在于保持市场有效竞争、经济总量关系协调和社会分配公平,关涉到广大公民市场权利和民生利益,所调整的经济关系具有根本性和整体性。②公益性。国家对市场经济干预并不是事无巨细,而是只对关系到全局性、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进行干预,维护多数市场主体共同利益,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③有限性。 从宪政来看,控制国家权力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行使范围与强度以市场失灵范围和程度为依据,不能超出其法定的权力范围。 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必然是一种适度的、有限的权力。 从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内涵与特征的分析中可以发展,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是一种根本性的、 与公民权利直接相关的,对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价值的权力。 从宪政与宪法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性质来看,国家干市场经济权应该由宪法进行规范。 二、宪法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必要性 1.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是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 1999 年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国家的主要标志是:法律在整个社会调整机制与全部社会规范体系中属于主导性地位,法律规范具有最高的地位;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一切权力均来源并受制于法律,任何主体没有法外的权力。 建设法治国家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首先要把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各级政府及其官员自身摆在法治客体的首要位置,而不是超然地游离于法治客体之外。规范国家干预市场权,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应有之义和成败关键所在。有效规范和控制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是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问题。 2.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保障其正当行使的要求 国家权力如没有刚性的制约将导致悲剧,这不仅由于权力无限膨胀必然越来影响到公民权利,而且对于执政者来说,最终也将同样使其自己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才能克服权力内在缺陷和保障其正当行使。市场失灵需要国家干预,但是国家干预也会出现国家失灵的弊病。有时,国家干预甚至是市场失灵引发的原因。国家干预市场权的腐败、寻租、滥用等行为,是引发国家失灵的关键性因素。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有利于克服其行使中的种种问题,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3.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是保护市场主体权利的需要 权力具有合法侵害能力和处分公共产品的能力,而面对此类公权行为,公民不得以原来的权利为抗辩。基于其本性,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极易侵害市场主体权利。保护作为被干预者的市场主体权利是市场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也是权力行使的正当性基础。宪法既要促进国家治理,又要保障公民权利,而且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性正逐步突显。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行使,有利于保护市场主体权利。 三、国外宪法对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规范 1.授予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 权力从何而来,是政治学和法学等研究的重要问题。 资产阶级学者普遍承认并论证了“主权在民”的权力根据。 社会主义宪法基本都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通过宪法授予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在此基础上对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进行规范,是许多国家宪法的基本模式。如《韩国宪法》第 119 条第 2 款规定:“为防止市场支配和经济力出现滥用情况,国家可以对经济进行规制和调整”。 《意大利宪法》第 47 条规定:“共和国奖励和保护各种形式的储蓄,并规定调整和监督信贷事业”,该条确立了国家对金融市场的干预权。 法国宪法第 34 条规定了议会具有干预市场经济立法权:“各种性质的赋税的征税基础 ,税率和征收方式 ,货币发行制度”和“企业国有化以及公营企业转为私营企业的所有权的转移”的准则。 俄罗斯联邦 1993 年宪法第 8 条第 1 款规定:“在俄罗斯联邦,保障经济空间的统一,商品、服务和 财政资金的自由转型,支持竞争和经济活动的自由”,该条确立了国家在社会保障、统一市场方面的经济干预权。 2.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行使主体、原则与方式等 任何非整体的权力都是由一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具体行使的,权力主体的差异性决定如要保证权力的统一性 ,就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规范。 法国宪法第 34 条规定了议会的市场经济立法权,包括“各种性质的赋税的征税基础、税率和征收方式,货币发行,企业国有化以及公营企业转为私营企业的所有权的转移”。而美国宪法在1803 年最高法院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后,确立了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对违宪的法律进行司法审查的惯例,奠定了最高司法机关在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角色。 《德国基本法》109 条第 2 款规定了国家干预经济权行使的基本原则 :“联邦和各州编制预算时,应考虑整体经济平衡的需要”。根据这一宪法条款德国颁布了《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对国家干预经济权行使原则进行具体规定。 3.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行使义务 国家行使干预市场经济权行使应在法律限度内,以充分保护和尊重市场主体权利为目标,不得侵犯市场主体的正当权利,否则就应承担一定法律后果。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第4 条规定:“凡未经国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为国家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韩国宪法》第119 条规定“大韩民国的经济秩序,以尊重个人和企业在经济上的自由与创造为根本”。有些国家的宪法则通过规定公民经营自由的方式来确立国家干预权行使的义务。 《南非共和国宪法》第22 条规定:“每个公民有权选择自己的贸易、 专业或职业的自由”。 四、我国宪法对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规范现状与完善 1.对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规范现状 我国宪法对国家干预经济权力的规范也经历了从无到有和逐步发展的过程。 20世纪80 年代初,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市场失灵还没有突显,1982 年宪法对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没有规定。 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目标。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市场失灵问题的突显,日益需要国家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干预,有关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宪法规范逐渐出现。 1993 年的《宪法修正案》第 7 条规定了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1999 年第三次宪法修正案第 14 条规定了我国基本分配制度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004年第四次宪法修正案第21 条规定了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管权:“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第 23条规定了国家的社会分配权:“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2.对国家干预权力规范存在问题与完善 以上宪法规则规定了我国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权、市场监管权和社会分配权,为克服市场失灵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供了基本法的依据和保障。 但是,我国宪法在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规范上存在问题: ①宪法并没有规定国家的市场秩序规制权,影响到国家对垄断、不正当竞争、产品质量等市场秩序规制的合法性依据,也影响到这方面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 ②宪法对宏观调控权和社会分配权规定不够全面。 在宏观调控权方面,宪法没有规定国家宏观调控行使方式和原则。在社会分配权上,宪法只规定了社会保障干预权,而没有规定社会分配领域其他干预方式和干预权,也没有规定公民社会保障权的保障机制。 ③宪法没有规定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的行使主体。权力分立和权力制约是保障权力有效运行的基本规律,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也应该在国家干预主体之间进行权力的合理分工和制衡,以保障权力有序和正当运行,而我国宪法对此没有作出规定。 ④宪法缺乏对国家干预经济权运行方式的规范。宪法缺乏就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行使范围、原则与义务等规定,也没有明确规定市场主体的营业自由权。 针对宪法对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规范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宪法应从以下方面完善:①规定国家具有为克服市场失灵、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对市场秩序的规制权。规定为统一市场、保障公平自由竞争,国家有权对市场不正当竞争、垄断行为进行规制。 ②在宏观调控上,规定国家基于稳定经济和促进就业可以采取产业政策、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在社会分配权上,规定国家为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等可通过税收、转移支付、对口支援等方式进行再分配,并依据国情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个人和单位从事慈善事业,并建立公民社会保障权的保障机制。 完善公民社会保障权的救济机制。③规定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国务院、最高司法机关等在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方面的具体权限,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国家干预经济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别由不同国家机构行使。 构建起相互协作和相互制约机制,为我国中央政府、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最高司法机关在国家干预市场经济中的分工与合作奠定基础。④明确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行使原则和方式,规定其以维护公共利益和保障市场主体经营自营为目标。 明确规定市场主体的经营自由权,规定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只有在基于公共利益才能对市场主体的经营自由进行限制,从权利保障角度划定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权行使范围。 ⑤规定国家干预经济权行使责任,规定公民和市场主体因国家干预经济权不当行使或不作为, 而有权通过检举、控告等方式要求国家干预经济权行使者承担责任 国家经济论文:浅谈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初探国家经济主权 [论文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国家经济主权 让渡论 发展中国家 [论文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 中,国家经济主权仍然是研究的重心。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对国 家经济主权造 成冲击 的因素,入手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在经济全球 化进程中出现的国 家经 济主权理论 进行剖析得出了国家经济主权 的 让渡 论具有一定 的合理性的结论,进而指出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经济主权实现的途径。 引 言 当历史的车轮行进到20世纪的最后十年 ,整个世界呈现出一个不可阻挡的全球化发展的新态势。而在几乎所有领域的全球化进程中,毋庸置疑,经济全球化始终走在最前面,它在成为其他领域全球化基础的同时对主权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诸多领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使各主权国家在相关领 域的依赖度越来越大,而各主权国家间用以实现诸如环境、经济、惩治犯罪等方面的国际合作的方式无论是加入各种国际组织还是缔结各种国际条约,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授权于国际组织 以相关权力,或者相应的通过对国际条约的转化或采纳制约自身权力的行使。由此,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不可分割、不可放弃或绝对不可侵犯的国家经济主权受到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而这是否意味着国家经济主权的侵蚀或衰弱?发展中国家在面对经 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时应当如何看待国家经济主权?这使得我们有必要在经济 全球化的热潮中冷静下来重新审视国家经济主权。 一、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 济主权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 势,从经济学角度看,它主要涵盖贸易 、金融和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等几个重要方面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贸易的自由化、劳动力的自由跨境流动以及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比进而实现 国际经济体系的高度融合 (或一体 化),因而要求各民族国家的政府放宽或解除在国家间经济交流上的种种限制,这就使各民族 国家的国家经济主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 三个方面 。 (一)国际组织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日益增大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各种世界性、区域性经济组织大量涌现 ,据不完全统计 ,全球范 围 内建立 的 国际经 济组织 多达 109个 ,包括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等一系列对 国家 经济 主权 有 重要影 响 的 国际经济 组织 。一些综合 实力较弱 的国家(尤其是要加入 这些组织或 者是 向这些组织寻求帮助的发展 中 国家)由于在 资金、技 术等方 面对拥有雄厚实力的国际组织具 有一定的依 赖性 ,而且 近些年来某些 国际经济组织 已逐 步带上 了国 际政治 的色彩 ,其利用所具有 的职权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国家的经济 主权 。此外 ,一些区域性经济组 织如欧 洲联盟 、东 南亚 国家 联盟 、北 美 自由贸易区等也都以部 分经济 管理职能公共化 的形式 ,在有 限的范围内“攫取”了原属于国家经济主权的部分权力 。 (二)跨 国公司及其经济扩张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冲击 正如美 国学者惠特曼所指出的“就对 民族 经济 主权 具有巨大威胁性和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来说 ,没有哪个组织比跨国公司更为有利了。跨 国公 司对主权 国家 ,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 的冲击不容忽视 ,主要体现 在如下 几个方面 :第一 ,跨 国公司执行全球生 产战略 ,往往视 国家 经济主权为其障碍 ,因此其超 越国界 的经济 活动总是力 图逃避 国家根据主权原则对其进行 的监督 ,从而模 糊了 国家 的管辖权 也冲击了国家的经济主权 。第二 ,跨 国公 司腐蚀政府 官员 的非法活动,使国家在经济方面的行政决策权和国家最高权威面临挑战。第 三 ,跨 国公 司在金 融市场利用 转移价格而逃避转移利润、通过买卖股票和证 券等 逃 避外 汇管制 、利 用 国与 国之间的汇率差价把资金调入调出等等的投机行为,直接影响主权国家的货币财政政策 。 (三)非政府组织对 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 首先 ,从国内的 角度 看 ,随着非 政府组 织 涉足领 域逐渐增多 ,作为独立于政 府 的组织 ,它越来 越体 现公众 的意志从而得 到越 来越 多的公 众支持 ,这就无形 中使 政府在经济领域的管理行为不得不得到非政府组织 的支 持才 可能有效 运转这就需要政府不断下放 权力于非政府组织 。 其次 ,非政府组织由 于独立 于政 府 ,可 以越 过政府 直接卷入 国际 事务 ,但在很 多 情况下 ,非政府 活 动进一步 打破 了国际关系 中的国家“垄断”,造成“官 、民”之间 的紧张,给国家关系带来不快甚至冲突。如某些人权组织的活动就是如此。 再次 ,虽然非政府组织 不具 有 国际法 的主体资 格 ,但 他们是当代 国际社会 中不 可缺少 的重要角 色 ,通过 他们 可以听到民间代表的呼声,由此使联合国与其保持着特殊的关系,从而通过非政府组织在联合国举办的重要会议上的发言等对国家经济主权间接产生影 响,并且其 在联 合 国的作用和地位已从经济和社会领域逐渐扩大至其他领域。 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国家经济主权理论及剖析 经 济全球化在许 多方 面都 对 国家 主权构成 了一定的 冲击 ,这是不容否认 的客观 事实 。但 在经 济全球 化进程 中,对于国家经 济主权的 理论 主张 ,学 者们 出现 了不同 的声 音 ,归结而言主要有 以下几种 。 (一)国家经济主权“销蚀论” 持这 种观点的学者认为 ,经济全球化 的发展促使 了许多国家在制定经 济制度 、贸 易规 则方 面趋 于相 同或者是类 似 ,特别是在严格按照 WTO、世 界银 行等 国际组 织规则进 行交易 的时候更是强化 了统 一的规则和制 度 ,这 样从 客观上会使国家在非 自觉 、无意 识 的情况 下做 出一些 行为 ,而导致 国家经济主权遭受“销蚀”。 尽管经济全球化会对 主权国家 的法律带来一定 的冲击 ,但“国际法律制度走向一体化”的提法从根本上说是不科的,“如果说 国际法律一体化成为可能 的话 ,那 也只能是纯代表极少数 国家意 志 的法 律 ,国 际经 济法 此 时也就 失去‘国际’这一独 特的 法律 属性 了;国际社 会 也就 不能 再称‘国际社会’了,而且从部分经济主权由民族国家 向国经济组织让渡的角度看,如果就单个民族国家而言,这无是国家 主权 的销蚀 ,但如 果从所 有 民族 国家 的整体来 看 ,种主权让渡的结果是 ,共 同让 渡,共 同享有 ,国家 主权并没销蚀 。从部分经济主权 由政 府 向本 国企 业或 非政府 主体让渡 的角度看 ,即表现为本 国企业或 非政府 主体 对政府 主事务的干预 ,其实质是 国家经济主权在 民族 国家 内部 的重分配 ,即由政府的“惟我独尊”转 变为政府 和非政府 主体 的权。则从单个民族国家的整体而言。并没有发生国家经济权的销蚀 。[6] (二)国家经济主权“模糊论” 这种理论反对传统意义上国际法 和国家关 系理论 ,认在经济全球化下,国家将不再是基本的主体。经济一体化致了各国政府没有 能力独 立地 对本 国 的经 济进 行有效 的理和控制,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市场一体化在给各国经济带发展的同时也迫使政府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从而 限制了最终模糊国家经济主权。 事 实表明,主权国家并不是 完全被动 的卷人经 济国际进程 。经济国际化与主权国家之间有着 复杂的互动关系 ,家不会让经济国际化扮演终结国家及其 主权的角色 ,国家会做出适应性的反应。他们主动进行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强化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有效干预 ,积极参与国际协调和 国际机制 的建立 。调整运作.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国际条件,千方百计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和 国际竞争提供安全保 障和加大支持 力度 。换言 之面对经济 国际化 的挑 战 ,国家会 奋 起做 出各种 适应 性调 整把挑战视为机遇 ,变压力 为动力 ,其结果 往往 是增 强了综 合国力和国家行使主权的能力。 (三)国家经济主权“废弃论” 以美 国国际法 著名 学 者 路 易 斯 ·亨 金 为 首 的 学者 认为,[8]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等词汇的高频率的出现,国家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经济全球化 的普及 和扩展下 ,与其相关 的政治、文化 、法律等 领域也 应 当 同步实行 全球化 和体化 ,这是 一种 不 为人 意 志所 转移 的 客观 规律 和 客观 趋势 。突破原 有的国际法体系 。废除 国家 主权 是充分表达 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重大变革。国际组织的发展和壮大正是可以推翻国家主权原则不可侵犯 的重要依据 。 经济全球化尽管对国家经济主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它不可能导致国家 主权的消亡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就现实的经济和技术条件而言还必须以民族国家为基础,企图以所谓的“世界政府”来取代各独立的民族国家政府如同南柯一梦,是不可能实现的。对于这一点 。米夏埃尔 ·齐恩 、克 里斯 ·哈曼 等学者 已经作 了专门的论述 ,这里 不再 进行 论述 。由此 ,废除 国家 主权 失去了其在 理论 上 的必 要 性 ,也 就难 逃 为发 达 国家插 手 别 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国内事 务而 削弱 别 国主权进 行开 脱的嫌疑 了。 (四)国家经济主权“让渡论” 该主张为欧盟成员 国所提倡 ,他们坚持 欧盟是一个具 有超国家性质的 国际组 织 ,随着 经济 全球化 的发展 ,为 了全局利益 ,让渡部分 国家 主权并 不会 损 害主权 的完 整性 ,其结 果会形 成欧洲统 一市 场、统一货 币和欧洲大经 济区 。欧洲 一体化的实践表 明国家 主权是可分 的 ,这样 对于增强 欧盟 的总 体实力 ,加速其各方 面的发展 是 非常 有利 的。可见 ,该理 论是 欧盟 的形式视为 国家经济 主权让渡 的理想化状态 。虽然 国际社会至今 尚未就此观点 达成一致 ,但 它具有 国际法上和实践中的合理性。 就国家经济主权的让渡论来说,其理论基础就是承认主权 的可分性。而至于主权是否可分 ,一直以来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 之一 ,但正如《奥本海 国际法 》所说 的,“看来 比较 可取的意见是 ,坚持切 合实 际 的认 为主权 是 可分的 ,尽管这 种意见是不正常 的而且 可能是 不合理的 。 主权的让 渡不同 于 主权 的割 让 ,而 是 国家 问 的主权 共享 。“主权让渡是 为了解 决 国际组织 的授权 问题 而产生 的概念,即成员国转让部分主权的形式权力并 由一个共同的组织来行使。这 种部分主权实行成员 国共享的方 式 ,说 到底主权的所有仍然是 国家的 ,所 以,让 渡不是 割让 。只要国家是自愿加人 国际组 织并保 留退 出的权 利 .主权 国家所 有的底线就不可能突破 ,因为 国家在理论 上有 可 以收回让渡 的主权 的权利 。至于在实践 中权力 的收 回是 否可行的 问题 ,关键还在于 国家 的战略选择和权力 行使 ,因为主权让渡 和受限也是 主权 国家行使 主权 的结果 。 至于国家经济主权的让镀是否导致了如有些学者声称的国家经 济主权弱化 的结 果 ,笔 者认为 ,国家经 济 主权 的让渡是 国家基于 自身某种利益 的考虑 所做 出 自主意识 的选 择从 而在新 的国际环境下更好地维护 和获取 国家的根本利 益而并非是国家主权被弱化的表现,国家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其自主性。即便欧盟这 样 高度 一体 化的 区域 联盟 的结成 也是从属于 国家利益这一前 提下的 。而事实 上 ,正是 主权国家本身推动 了全球化不断地 向纵深 发展 。就 国际 社会整体而 言国家通过参 与经济全球化 ,对机 制化组织适度 地让渡一部分主权 ,恰恰是一 国权 力的延伸 、变通 和扩展 ,是对 国家利益的拓展。 三、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经济主权的实现 经济全球化对 于广大发展 中国家 来说 ,无 异 于一 把“双刃剑”。在为发展 中国家 带来 追 赶上 发达 国家的新 机遇 ,促进其经济发展 的同时 ,也不 可避免地对 发展 中国家 的经 济主权提 出新 的挑 战。面对这种形势 ,发展 中国家应 当如何对待国家经济主权 ?如 何协调处 理 国家经 济 主权 与加强 国际相互合 作的关系?这些 都是当前 摆 在发展 中国家面前 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当注重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 (一)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同时,坚持和发展国家经济主权 经济主权能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最根本的保障,也是 逐步摆脱不发达 的锐 利武器 。一 国的经 济主权需要维护 ,而其经济也 必 须发展 ,两 者不 可偏 废 。因此 如何处 理好经济主权和经 济安全 就成 为发 展 中 国家必须认 真思 考的战略问题 。笔者认 为 ,发展 中国家在 理解 经 济主权 时 ,应将其理解为各种“权 利”的具体 体现 ,而避 免理解 为纯粹 的、抽象的国家“权力 ”。它的 实现体 现 为 国家 所行 使 的各项 具体经济权利 .这些 国家经济主权权利 可以分 为核心经 济主权权利和可让 渡的经济 主权 权利 。核心 经济 主权 权利要 始终 不渝 的予 以坚持 ;而对 于那 些可以让渡 的经济 主权权利则可 以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只要在符合本国及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也可适量开放。 (二)积极参与制定经济全球化的新规则,促进国际经济法律秩序的形成 历史和现实表明。发达国家在过去、现在 以及将 来都不会自动放弃经济霸权、主导权和控制权,不会善意地主动让发展 中国家享有国际经济事务 的参与和决策权,尤其是在国际投资领域中国际立法不平衡趋势甚为明显,如TRIMS取消了发展 中国家用以对付限制性商业惯例的手段,而约束限制性商业管理的国际规范却未能出台;发达国家竭力将劳工标准纳入多边贸易体系,但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流动问题却采取回避态度。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被动的接受游戏规则,就应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规则的制定过程;在致力于创建一个既能适应全面的国际市场竞争,又能有力地保障民族经济安全的现实主义的国内法律制度框架的同时 ,促进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 法律 新秩序 的形成 ,使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仅仅体现西方的价值理念,同时也使得发展中国家 的利益得到应有的尊重 和照顾使得全世界各国均得以充分的进步和发展 。 国家经济论文:浅析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经济主权的让渡 [论文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国家经济主权 国家经济主权的让渡 [论文摘要]国家经济主权原则是国际经济法的首要基本原则,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国家经济主权让渡的现象,实际上让渡并没有弱化国家的经济主权,相反是国家行使经济主权方式的变化。本文在分析这一现象的同时,提出我们应积极应对并坚持国家经济主权。 国家经济主权原则是 国家主权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国际经济领域表现为国家对 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 ,是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中的首要原则。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家经济主权原则出现了让渡的现象,这并不说明国家在经济上对主权的否定,相反,这是国家在同意的基础上经济主权行使方式 的变化。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这一变化。并坚持经济主权原则,以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 一、 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基本理论 (一)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产生 二战后。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国家独立,在政治上享有独立的自主权。但是,经济上还处在受剥削和掠夺的地位。自然资源掌握在外国跨国公司手中,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为了维护 国家的经济主权,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为此 ,1962年 l2月联大第l7届会议通过的《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宣言》,正式确立了国家对 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原则,1974年联大通过的《各国经济权利义务宪章》等文件,进一步明确 了国家经济主权的内容。 (二)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基本内容 依照《各国经济权利义务宪章》的规定,国家经济主权原则指国家在经济上享有独立自主的权利,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享有充分的永久主权,包括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在内,并自由行使此项权利。具体表现为: 第一。各国对境内一切 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各国境内的自然资源是该国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家对其境内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是国家经济主权的核心内容,是国家基本的不可剥夺 的权利。国家有权 自由开发和利用其自然资源,有权 自由处置其自然资源,包括有权实行国有化或把所有权转移给本国国民。 第二,各国对境 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 司的活动享有管理和监督权。国家对其境内的一切经济活动享有充分的永久主权。每个国家有权按照其法律和规章,对在其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外国投资加以管理和行使权力。各国有权管理和监督其 国家管辖范围内的跨国公司的活动,并采取措施保证这些活动遵守其法律、规章和条例及符合其经济和社会政策。 第三 ,国家有权将外国财产收归国有或征用。国有化的合法性及补偿问题一直在国际社会 中存在着尖锐的分歧。《各国经济权利义务宪章》规定 ,将外国财产的所有权收归国有 、征用或转移时。应 由采取此种措施的国家给予适当的赔偿,要考虑到涉及它的有关法律和规章以及该国认为有关的一切情况。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经济主权的让渡 (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经济主权让渡的表现 当今,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家经济主权让渡的现象比比皆是。表现形式主要有: 第一 ,国家经济主权部分让渡于跨国公 司等国际投资机构。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机构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他们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主要组织者,是世界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承担者,他们通过对高新技术的垄断而牢牢掌握着高新技术的转移和转让。跨国公司活动对各国经济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资金技术,充分利用国际管理经验和人才,加快本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在税赋、利率 、资源开发等方面给予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机构的超国民待遇就是让渡经济主权的具体表现。 第二,国家经济主权部分让渡于国际组织 。国际经济规则、普遍性国际组织、专门性国际组织中关于经济问题的规则、国际惯例一起构成当今国际经济的解决机制其越来越广泛地深入并影响世界或某个国家的经济事务。这说明国际组织在一定意义上充当了全球化进程中的立法者、执法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各个国家为了本国长远的利益参与到各个国际组织之中,从本国 自然资源的使用 ,对国内经济主体的管理 ,经济活动方式 的选择.甚至到经济问题的解决 ,每一项与经济有关的活动都要接受其所参加的国际组织及国际经济机制的调节。主权 国家接受调节的过程也是实践中让渡经济主权的体现。 第三,国家经济主权部分让渡于双边或多边基础上的协定。随着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影响的 日益深化,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上已经到了相互交融的地步。不同的国家之间或在资源利用上,或共同关心 的经济问题上,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出于对各种利益的考虑,各国单独行事将对经济运行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世界各国为了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资源 、技术、人才,发挥各自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相互之间达成双边或多边协定,在协定的范围内进行经济活动。世界各国接受协定来协调其活动,是让渡部分国家经济主权的结果。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经济主权让渡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本国的利益,势必会让渡本属于自己享有的部分权利。这种让渡是主权国家让渡国家经济主权的部分权能,而使其在处置和支配国内外经济事务的能力受到限制。经济主权的让渡并不意味着国家经济主权的弱化,相反,是国家自由处分其经济主权权能的表现。国家经济主权让渡的合理性表现在: 首先,主权是可以分割的。正如《奥本海国际法》所说,“国家有完全主权国家和部分主权国家的区别,这暗示了主权是可以分割的,因而,与主权有关的各种权力并不一定集中于一人之手中。”“因此,看来比较可取的意见是,坚持切合实际地认为主权是可分的,尽管这种意见是不正常的而且可能是不合逻辑的。” 并且,当今国际社会实践中。世界各国将其部分经济主权以各种方式让渡于不同的实体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在国际实践中,各国将部分经济主权让渡给国际性的组织或是跨国公司,比如说 自然资源的开发等。在国内,国家通过向地方政府转移部分经济主权而使地方政府具有部分国家经济主权权力。 其次 。国家经济主权的让渡并不必然导致国家经济主权的弱化。其一,主权的绝对性表现在,主权是在法律上并不从属于任何其他世俗权威的法律权威。主权的绝对性并不排除主权行使的相对性,主权国家让渡经济主权与否是由主权国家 自主决定 的,让渡经济主权是主权国家 自由意志的体现,是对经济主权的自由处分,并非弱化经济主权。其二,当今大多数主权国家让渡经济主权,尤其是自然资源的开发等,都是通过制定双边或多边协定而实现的,并随着协定的不断变更而变化,这符合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并没有损害主权国家的经济利益,是国家间协调的体现,让渡并未弱化国家经济主权,只是主权国家形式经济主权方式的变化。 再次,主权 的权能是维护国家利益。在各国日益相互交融的时代,仅靠单个国家所掌控的权力资源无法解决日益增多的全球性经济问题,各国为了充分利用 自然资源、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就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实现权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出现了国家经济主权让渡的现象。但是让渡国家经济主权并不损害 国家的利益也不会弱化国家的经济主权。正如 日本学者所说的:“国际化与其说削弱经济性国家主权,还不如说是加强了各国政府的责任,即在充分理解本 国经济政策的国际影响的基础上,采取适当手段 ,有效地行使经济性国家主权。”所以,只要是主权国家自愿地、独立地决定让出部分经济主权来换取更大的经济利益的行为都是合理的,其并没有弱化国家的经济主权。 三、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要坚持国家经济主权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这样一个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深远的。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只有积极地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正视现实,趋利避害,变被动为主动,才能维护国家 的经济主权和利益 。 第一,确立 国家经济主权相对观。经济主权原则的理论和实践表明,经济主权不是绝对的,其具有相对性国家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因此,要坚持经济主权的辨证性,灵活地行使经济主权,这样才不会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第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应坚持和善于运用本国的经济主权。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机遇与风险并存。要抓住机遇,就必须掌握 自己的经济主权,以此来引导和管理国家经济。要抵御风险,同样需要掌握经济主权,以此作为屏障,采取措施,及时地化解和消除各种潜在的风险。 第三,积极地参与并制定国际经济规则。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要积极参加国际性的经济组织,争取发言权和规则的制定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表达我 国的意志,才有机会打破发达国家对全球化主导权的垄断,而不至于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制定的规则,从而维护我国的经济主权利益。 国家经济论文:简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经济主权 【论文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国家经济主权 维护国家经济主权 【论文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冲击。同时理论界也 出现 了一些 “弱化”甚至 “废弃”国家主权的观点,对此我们应有正确认识。在此情势下,发展中国家应从几个方面作出努力来维护自身的经济主权。 在跨人21世纪之际,人类社会已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而所谓经济全球化,对其内涵的理解,有不同的观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认为经济全球化即 “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同时,有学者主张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发展趋势,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发展状态,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机构调整。在这里,笔者较为赞同以下这种理解,即经济全球化不仅是指商品、货币、资本、资源等要素在国际市场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动,而且是世界各国的利益在整体磨合的过程中,所达成的能够最大程度上体现各 国之间协调意志并且可以弥补市场缺陷的原则、规则 、机构和程序的国际性的制度安排,它不仅是一种现实状态,而且是一种不断深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本、资源 、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并进行优化配置,可以说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扩大全球经济规模 ,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对人类的影响既广泛又复杂。经济全球化在提升世界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给世界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很难避免会带来一些消极、负面的影响。本文试图探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维护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这一问题。 一、 国家经济主权的基本涵义 主权原则一直是国际法中最基本的原则,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属性,是其固有的权利。根据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条文及对条文的解释 ,国家是不从属于人世间所有上级权威的完全独立的单位。国家享有的主权即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内外事务的权利。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对内的最高权,即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和物以及领土外的本国人享有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二是对外的独立权 ,在国际关系中,享有独立 自主地、不受任何外来干涉地处理 国内外一切事务的权利。可以说,国家主权概念的涵义相当广泛,既包括政治主权,也包括经济主权以及文化主权等。 国家经济主权是国家主权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主权这一概念的应有之义。但发展中国家多年来却不断强调自己拥有的经济主权 ,是有其原因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二站前都处于殖民地地位,境内的各种自然资源以及有关的经济命脉都直接或间接地为殖民主义国家所控制。这些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在经济上往往还处于受西方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的地位,自然资源掌握在外国跨国公司手中,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广大发展中国家逐渐认识到 :政治主权是经济主权的前提,经济主权是政治主权的保障。为了维护国家的经济主权,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早在 1952年 1月,联合国大会第六届会议就通过了《关于经济发展与通商协定的决议》,肯定和承认了各 国人民享有经济上的自决权。1952年 12月,联大第7届会议通过了 《关于自由开发自然财富和自然资源的权利的决议》,明确规定:“各国人民自由地利用和开发其自然财富和 自然资源的权利乃是他们的主权所固有的一项内容”1962年 12月,联大第 17届会议通过的《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宣言》,正式确立了各国对本国境内的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的基本原则。1974年12月,联大第 29届会议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则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国家经济主权的内容。根据联合国大会的上述基本文献 ,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主要内容一般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各国对本国内部以及本国涉外的一切经济事务 ,享有完全、充分的独立 自主权 ,不受任何外来干涉;各国对境内切 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各国对境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享有管理监督权;各国对境内的外国资产有权收归国有或征用;各国对世界性经济事务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和决策权。 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冲击 国家经济主权原则是国际经济法的首要原则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 民族经济维护政治独立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础之一。但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国家经济主权面临着不同往昔的新的挑战。 (一)国家经济主权受冲击的表现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贷款给泰国,帮助泰国度过危机。但前提条件是要由其监督泰国的财政预算 ,并要求泰国进行经济改革,实行企业的私有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给韩国的条件则是:削减其政府开支,减少进口限制等。实际上在此次危机中,泰国、韩国的经济主权已受到相当严重的侵犯了。 乌拉圭回合谈判所达成的一系列多边协议的贯彻落实,就关系到世贸组织各成员国国内经济体制、法律和政策的调整和修改。如《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要求成员国逐步取消国内外资法中的当地成分要求、贸易平衡和外汇平衡以及出口比例要求等可能扭 曲贸易关系的规定;《农产品协议》,则要求成员国承诺削减对农产品出口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政策性补贴。口哒些协议的实施,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各成员国决定 自己的经济政策产生干预与影响,即对传统意义上的国家经济主权形成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如上所述的国家经济主权受冲击的情况不时出现,近些年来还有增加的趋势,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主张弱化国家经济主权的理论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但出现了一些限制国家经济主权的事例,而且学界也出现了一些淡化国家经济主权的理论主张,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国家经济主权 “让渡论”。这种理论主张经济全球化 自然促使国家丧失部分主权。因为主权是为国民福利服务的,如果让渡出一部分主权 ,能够换取国民福利和整体利益,只要是出于自愿的,由本国独立决策,就是合理的,并不会损害主权的完整性。 第二,国家经济主权 “销蚀论”。这种理论认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各国的经济制度 、贸易规则越来越趋同化。特别是一些经济贸易方面的规则和制度一,一般都要按照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的规定施行,需要符合国际惯例。从而在客观上导致各国有意无意地做 出一些行为,使本国的经济主权无形的遭到 “销蚀”。 第三 ,国家经济主权 “废弃论”。进入 20世纪 90年代,一些西方政要和学者大肆鼓吹经济走向全球化,国家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甚至有人主张对于国际关系来说,主权一词在很大程度上已没有必要了,最好避免使用。“我们该把主权一词作为旧时代的残余遗物摆放到历史的陈列架上去”。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情势下,形形色色的主权“淡化”论、“弱化”论时时会在不同的场合出现。这些理论甚至在理论界会形成一种时尚,使一些人易受它们的影响,在缺乏冷静思考和严谨分析的情况下成为这些理论的追随者、附和者。对此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看清这些理论的真实目的。我们可以从 1994年美国主权大辩论这个事件切人,来进行思考。1994年 ,美国在签署 WTO一揽子协议时,一些美国学者主张 “经济一体化高于主权”,认为接受WTO体制,包括其中不可分割的争端解决体制,无损于美国自己的主权。另一些美国学者和政客则强调不可轻易接受作为乌拉圭回合谈判成果的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尤其担忧接受新争端解决机制之后,势必会毁损、剥夺美国的主权。经过辩论,绝大多数美国学者和政客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并不会损害美国的经济主权。因为以下是美国的一贯做法。美国在参加缔结任何国际条约时,总是把本国利益放在首位,美国参加缔结的任何国际条约,其中的国际行为规范以及美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都须通过体现美国主权的国会的审议、批准和立法 ,才能转变为美国国内法律的一部分,才能在美国贯彻实施。最重要的一点是,一旦美国认为有必要采取措施、行动来 “维护”本国的重大利益,它就 “有权”不受国际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约束,“有权”背弃自己依据国际条约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可见,美国看重的是其披着 “主权”外衣的既得霸权。 发达国家在涉及自己国家经济主权时,实际做法与其一贯所倡导的那些弱化国家经济主权的理论并不一致,发达国家提出的各种弱化经济主权的主张,均是针对别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而言的,而他们对本国的经济主权则是十分谨慎的。 三、国家经济主权受冲击的原因 (一)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尚未根本改变 多年来 ,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单方面有利于发达国家而对其不利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而不懈努力。但我们不得不承认 ,这种经济秩序并未根本改变。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和优势地位。而国家之间在经济交往过程中,既有互利的一面,更有相互竞争对立的一面。发达国家凭借其既有的强大实力,对国际经济事实的主导决策权和压倒性的发言权 ,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惜干预、侵犯别国经济主权。因此,准确地说,在经济全球化中经济主权受冲击的往往是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 (二)国际经济组织数量的增多尤其是其职能的扩展使国家经济主权受到一定的限制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冷战后国家主权面临着两方面的压力 ,一是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导致主权国家的分裂;二是国际组织在不断地侵蚀国家的主权。在经济领域 ,世界性区域性经济组织不断出现,同时其职权不断扩大。然而,国际经济组织数量的增加,职权的扩大和其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展,并不当然构成对国家主权的损害。因为各国不可能通过达成有关协议来建立一个会处处损害其主权的国际组织。那么这种国家经济主权受限制的现象又是如何发生的呢?一方面,有关国家在参加某些国际经济组织时,自愿地将部分经济主权转让给该国际经济组织。如欧洲国家在参加欧盟时便将本国的部分经济主权持久地转让给欧盟涉及关税、贸易甚至商业政策。还有一些经济势力薄弱的国家对实力强大的国际组织存在着资金、技术或管理上的依赖性 ,为该组织介入国家职能提供了机会,使得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越来越广泛地介入或影响某个国家的经济事务。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国际经济组织行使超越其章程的职权 ,这就很可能对国家的经济主权造成损害。 (三)跨国公司的活动也可能影响国家经济主权 当今跨国公司已发展成为左右和控制世界经济实力的强大的经济实体,它们的经济实力甚至超过一些中小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急需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但跨国公司往往奉行唯利是图的经营方针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损害了东道国的经济主权。如它的投资方 向经营策略往往不符合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它对某些产业部门的控制,往往严重影响东道国该部门的发展,它对其拥有的大量短期流动资金的调度 ,使东道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受到破坏等。跨国公司甚至可以通过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高新技术中的垄断地位对东道国国家经济政策施加一定影响,从而对东道国的经济主权形成干预。 (四)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性经济事务决策权力中没有平等的发言权 全球性经济事务决策权力的国际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弱国经济主权是否能得到应有的保护,进而决定全球财富的国际分配是否公平合理。而发达国家利用自己所拥有的优势不仅在经济资源配置方面居于主导,而且在国际经济体制和 “游戏规则”的制定方面也具有决定性影响。如 50多年前按照“布雷顿森林体制”组建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两大全球性经济组织,至今仍实施着当年美国主持推行的以“缴资”多少为基础的“加权表决制”,从而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有关的国际经济事务中一直具有主导性的决策权而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经济过程中,很难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制定经济政策 ,不得不被动地遵守主要体现发达国家利益的“游戏规则”。 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维护国家经济主权 上文已述,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人的过程 中,既出现了一些冲击、限制国家经济主权的事例、现象,又出现了一些 “弱化”、“淡化”国家经济主权的理论。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坚持国家的经济主权原则?如何协调处理维护国家经济主权与加强国际相互合作的关系?这些都是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一)对国家经济主权原则涵义的理解 理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在经济全球化已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的情况下,对国家经济主权原则应该有一个正确、客观的理解与认识。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个发展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不可能置身事外,不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如果担心本国的经济主权会受损,经济上受发达国家的控制和剥削而顾虑重重,就会失去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只会更加落后。但同时,如不注意对本国经济主权的保护,则可能会使来之不易的经济主权不断受损甚至得而复失。因此 ,发展中国家既要坚持 自己国家的经济主权,又要以发展的观点对待国家经济主权。在理解经济主权时,应将其理解为 “权利”的具体体现,而避免理解为抽象的国家 “权力”。国家经济主权权利,可分为核心经济主权权利和可让与的经济主权权利。核心的经济主权权利要牢牢掌握在 自己手中,始终予以坚持,如国家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国家对其境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权利。而对于那些可以让与的经济主权权利,在符合本国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开放。事实上 ,许多国家在参加某些国际经济组织时已经这样做了。如生态问题 、人 口问题等,在有利于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限制本国在这些领域的经济管辖权利 ,使本国在这些问题的管制上尽量符合国际社会的主流规则。 (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规则和制度的制定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现阶段发达国家占有主导地位但发展中国家并不能因此就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发展中国家首先应该努力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同时注意避免和化解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这才是面对问题的正确态度。目前,发展中国家已不是是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而是如何参与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参与的问题。在关系到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安全和有效实现对金融领域及跨国公司的管制方面,不仅要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而且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发展中国家只有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才有机会参与国际经济贸易“游戏规则”的制定才有可能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对国际经济事务决策上的垄断局面。 (三)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二战之后,广大发展中国家曾经紧密团结为打破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共同奋斗,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上文所提及的国家经济主权的最终确立即是第三世界国家共同斗争的结果。但近些年来,这种联合斗争的局面则逐渐转向低潮。有人曾指出,世界贸易组织制定规则是通过一致意见来作出决定的,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终结果有利于西方 ,部分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没有作出足够的努力来推进 自己的利益。鉴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实力方面的差距 ,发展中国家只有凝聚集体的力量,加强彼此间的联系与合作,才能使世界经济两极的力量对比趋于平衡。发展中国家唯有联合起来,才能提高整体生存能力,以集体的力量改善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最终才有可能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但目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时缺乏足够的合作与沟通。这种局面必须加以改变。 (四)抓住机遇,加陕发展,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意味着挑战和风险,也意味着机遇和希望。经济全球化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以及非关税壁垒不断降低的优惠;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在一体化过程中享有比世贸组织框架内更多的优惠。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部分劳动密集性、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的机会,加速自己工业化的进程使本国的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国际资本流动的频繁和跨国公司投资的发展 ,使发展中国家能够更好的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一方面可以引进更多的资金、技术,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更广泛的途径利用境外资源。总之,发展中国家要抓住历史的机遇,融人到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内的资本流动、产业和技术转移,实现本国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国内经济制定的创新,增强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国家的经济主权。 国家经济论文:简述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以国家经济主权为视角 论文关键词:遗传资源 传统知识 国家经济主权 论文摘要:遗传资源及与其相关的传统知识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延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生物海盗”现象严重损害了遗传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国家经济主权是对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进行保护的国际法依据之一。对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进行保护也是承认国家经济主权的必然结论。在遗传资源的保护问题上否认或不当限制国家经济主权会加重“生物海盗”现象,从而不仅损害资源国的国家利益,也会损害原住民和本土社区的利益。 无论是在进入工业社会以前,还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代,遗传资源及与其相关的传统知识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延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这些动植物资源在过去还只是以其自然形态满足人类的基本物质需要和某种精神需要,那么在生物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许多动植物遗传资源经过开发之后已具有重大的商业价值。在这一背景下,发达国家医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甚至个体研究人员,凭借其资金和技术优势以及其它便利条件,大肆从发展中国家获取生物遗传资源作为研究材料,取得成果后申请专利并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从而获取巨额利润。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不仅依赖于其从发展中国家采集的遗传资源,也依赖于资源提供地本土居民有关这些遗传资源的传统知识,而提供遗传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或仅得到微不足道的象征性回报。这一现象在发展中国家被称为“生物海盗”现象,已引起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遗传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的强烈不满。由于生物遗传资源丰富的地区多为发展中国家,而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却多数生物遗传资源相对匮乏,围绕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保护问题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立场尖锐对立,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保护问题已成为南北关系中—个新的紧张点,也成为国内外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本文拟从国家经济主权的角度,探讨遗传资源以及与其相关的传统知识保护的正当性。 一、 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确立 国家主权具有两个特性,即对内至高无上和对外独立平等。经济主权作为国家主权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内效力首先即体现在对本国自然资源、全部财富和一切经济活动享有充分的永久主权。国家经济主权的确立和逐步完善,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过长期激烈斗争的结果。1962年 2月,第 17届联大通过了1803号决议,即《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宣言》。根据该《宣言》,对自然资源之勘探、开发及处置等,均应符合资源国自行制定的规则及条件,不能导致对资源国主权的损害,否则即违反联合国宪章的精神与原则。但这一《宣言》尚只涉及国家对其自然资源的主权。此后,经过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努力,联合国在 1974年先后通过三个重要文件,即《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及其《行动纲领》和《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这些文件不仅扩展了国家经济主权的内容,对其地位也有进一步强化。《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明确宣告,每一个国家对本国的自然资源和一切经济活动享有充分的永久主权。为了保护这些资源,各国有权采取适合本国情况的各种措施,对本国资源及其开发实行有效控制《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更进一步规定,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享有充分的永久主权,包括占有、使用和处置的权利,并得自由行使这项主权。 与《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宣言》相比,《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对国家经济主权的拓展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将国家经济主权的内容扩展到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一切经济活动享有主权权利;二是强调这种主权权利是“充分的永久主权(permanent sovereignty)” 和 “不可分割的权利(in~ienable fight)”。这种强调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在上述《宣言》和《宪章》通过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和殖民地自然资源的掠夺主要针对矿产资源,尤其是石油。“一些西方国家鼓吹,石油应视为人类的共同遗产”。在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上,英国代表“公开扬言第三世界国家对各国本身的自然资源只能享有‘有限的主权 ’,主张各国对本国自然资源只是行使‘监护人’的职责”嘲 。很显然,《宣言》和《宪章》的措辞是对发达国家上述观点的明确否定。 二、国家经济主权原则在遗传资源领域的发展 由于上述《宣言》和《宪章》并未对自然资源的范围加以限制 ,因此,生物遗传资源理应包括在内,也就是说,上述《宣言》和《宪章》的原则和精神也应适用于生物遗传资源。但发展中国家在当时似乎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尤其是石油上。由于生物技术在当时尚不发达,发展中国家对生物遗传资源在国家长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意义认识并不充分。例如在世界粮农组织于 1983年通过的《植物遗传资源国际约定》(以下简称 《国际约定》)中明确宣称:“植物遗传资源是人类共同遗产,因而应可不受限制地获取。”《国际约定》主要是在发达国家的掌控下通过的将遗传资源(至少在《国际约定》的框架内将植物遗传资源)视为“人类共同遗产”在当时也未引起发展中国家的足够重视。但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生物遗传资源大量流失,与遗传资源有关的传统知识被大量盗用这种“生物海盗”现象引起发展中国家的高度关切,对遗传资源及与其相关的传统知识的保护,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抗的新领域。在这一轮对抗中发达国家总体上已不再否认各国对其境内的遗传资源所享有的主权权利以及保护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正当性。不过,这一局面的形成仍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一个最明显的例证是从《国际约定》到《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有关条款的演变。1983年的《国际约定》明确声称植物遗传资源是“人类共同遗产”,1989年的修订虽然仍重申了遗传资源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的立场,但同时承认了植物育种者权和农民权(前者反映了发达国家的立场,后者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并申明,对遗传资源的“自由获取”并不意味着免费获取。而 1983年的《国际约定》文本却明确规定应免费获取。此外,1989年的修订还承认了国家对遗传资源的获取施加一定的限制的权利以及农民,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从对他们所保存的自然资源的利用中获取“充分利益(benefit fu)”的权利。这些变化是对“人类共同遗产”说的一种明显软化。1991年的第二次修订不仅明确承认国家对其植物遗传资源享有主权,同时承认获取植物遗传资源的条件需要进一步澄清,承认育种者和农民控制对其所掌握的遗传资源获取的权利。而在2001年通过的《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中,“人类共同遗产”的观念已被彻底抛弃,转而承认各国对其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主权权利。 此外,1992年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也明确表明了承认国家对其生物资源拥有主权权利的立场。 三、国家对遗传资源的经济主权应否受到限制 尽管国家对其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主权权利在国家层面已得到各国承认,但一些西方学者、国际环境主义者和一些主张保护地方权利的国际组织仍然认为,在这一问题上承认国家主权将有害于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保护。在很多国家,遗传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也是原住民聚居的地区,掌握相关传统知识的也主要是本土社区或个人,而这些地区在经济上大都贫穷落后,现有的对遗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没有使这些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提供者充分受益,他们甚至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回报。因此,当国际社会强调国家对这些遗传资源的主权,讨论如何用知识产权来保护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时,上述学者和组织认为,这些措施实际上起不到保护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效果。 首先,就传统知识而言,对其最好的保护方式是促进其广泛传播和应用,而不是将其固定和封存起来。对传统知识加以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无限期的保护将限制其传播和应用,从而实际效果可能与保护的初衷并不一致。其次,知识产权的保护手段在很多场合难以适用。这可能是因为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很爹隋况下不符合知识产权保护客体的要求,也可能是因为原地或异地获得的遗传资源已被修饰、合成等,其最终产品与原来的遗传资源已有较大的区别(如育种者育出的杂交种子等)。在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上的知识产权能否及于这些衍生物,不无疑问。由于这些衍生物的开发和应用并不在发展中国家境内,因此发展中国家制订的相关立法(如事先知情同意)事实上对这些活动可能无法适用。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有学者认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剥削被夸大了,而发展中国家本国的精英阶层和政府对原住民和本土社区的剥削则被忽视。例如有学者指出,有人指责跨国公司以发展中国家传统医药为线索生产新药所获利润只有不到 0.001%回馈给了那些发展中国家,但却忽视了另一个事实,即这些回馈给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最终也可能只有不到0.001%真正落实到了那些给跨国公司研究人员提供线索和引导的原住民手中。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本国政府为从外国获取利润,对原住民生存环境的破坏(如热带森林的砍伐)给他们造成的损害比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剥削造成的损害更大。由于发展中国家国内政治环境不稳定,市场和公共设施落后,使得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得不到保护,或其保护所获利益根本到不了本土社区原住民手中。本国政府和精英阶层的剥削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原住民更倾向于离开他们所居住的生物多样性场所,而不是留下来保护它们。发展中国家精英阶层之所以主张以知识产权保护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只是为了从发达国家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不是为了保持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是为了将发达国家的剥削作为反驳对其生态恶化和人权状况的指责的工具。基于上述原因,承认国家主权在很多情况实际上有害于对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保护。不仅承认国家主权会产生这种结果,承认权利持有人个人的主权(如在某些传统医药的场合)同样有害于对原住民利益的保护。由于原住民和本国政府的利益缺乏同一性,因此不论是国家主权还是个人主权都应受到限制。由非政府组织来分发从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开发和利用中所获惠益因而是必要的。 上述论断的出发点或许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护那些为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保存和保护作出了贡献的原住民和本土社区。但一般性地否定国家(在上述学者的论证中 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对其遗传资源的主权权利,毫无根据(至少是以偏概全)地从负面理解主权国家要求保护其遗传资源的动机,显然既无正当的法律依据又欠客观公正。 这种论断的问题在于:首先,国家对其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是一项久已确立的国际法原则。如前所述,这一原则已为多个国际法律文件所申明。遗传资源也属自然资源,国家当然对其享有主权权利。不仅如此,《生物多样性公约》、《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等还专门规定了国家对其境内生物资源和遗传资源的主权权利。以对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开发和利用所获惠益不能实际落实到原住民和本土社区为由对国家主权加以限制,显然缺乏充分的国际法依据,也很难为各国所接受。腐败和不公正有其复杂的社会经济背景,这种现象在各国都存在。试图以一个超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取代主权国家来解决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利用中的腐败和不公正现象,似乎不太现实。其次,对原住民和本土社区的界定也尚未统一,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所谓的原住民 (indigenous people)和本土社区(1ocal community)问题,更不是所有的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都与原住民和本土社区有关(如中国的中医药和印度的传统医药等)。因此,仅以原住民和本土社区利益的保护为着眼点而设计的制度,可能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从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利用中所获取的惠益如何在有关权利主体间进行分配,应该是一个由国内法解决的问题。惠益分享的法律依据和方式应该是主权国家的国内法和其接受的国际规则,而不是由超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将自己的规则强加给主权国家。再者,上述论断客观上有可能成为跨国公司拒绝获取权利主体事先知情同意和实施惠益分享的借1:1,加剧生物海盗现象,从而不仅使资源提供国的利益受到损害,也使原住民和本土社区的利益受到损害。 但是,反对否认国家对其遗传资源的经济主权并不意味着国家在其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事实上,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深,国家的经济主权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由于任何一国的生物遗传资源都可能对全人类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国家对其生物遗传资源的主权同样会受到限制。这种限制可能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 一种隋形是国家在特定条件下有义务允许他人(外国国家、研究机构或研究人员)获取本国遗传资源,并为这种获取提供便利。这是因为,这些遗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能影响全人类的生存质量,如提供重要的食物或药品来源等。对这一义务,《生物多样性公约》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有详细规定。《生物多样性公约》在承认国家对其遗传资源的主权权利后,也明确规定了缔约国便利其他缔约国取得遗传资源用于无害环境的用途,不对这种取得施加违背本公约目标的限制的义务。《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就有关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方便获取问题规定,各缔约方应采取必要措施向其他缔约方提供这种获取的机会。上述规定意味着,国家不能任意拒绝他人对本国遗传资源的获取。当然,根据上述两个法律文件,外国国家或者私人只有在满足特定条件时才可能享受方便获取。易言之,遗传资源提供国只在特定条件下才有提供方便获取的义务。 另一种情形是国家自身对其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考虑环境因素,不能造成生物物种的灭绝或造成环境的重大破坏。由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国家经济主权的这一限制显得尤为必要。早在 1970年3月,在东京召开的一次关于公害问题的国际座谈会所发表的《东京宣言》就呼吁“把每个人享有的健康和福利等不受侵害的环境权和当代人传给后代的遗产应是一种富有自然美的自然资源的权利,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法律体系中确认下来”。1972年6月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1982年10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环境宣言》也规定,“地球上的遗传活力不得加以损害;不论野生或家养,各种生命形式都必须维持其足以生存繁衍的数量,为此目的应该保障必要的生境”,“生物资源的利用,不得超过其天然再生能力”。《世界自然宪章》并要求将宪章所列各项原则列入每个国家以及国际一级的法律中,并予以实行。 上述两个法律文件的相关内容虽然都是笼统地针对自然环境做出的规定,但由于生物遗传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因此生物遗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当然也属于上述规范的调整对象。事实上,上述文件中也确有若干条款是直接针对生物遗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规定的。除上述两个法律文件外,《生物多样性公约》则直接规范了生物遗传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由此可见,国家对其生物遗传资源所享有的经济主权是可以而且应当有所限制的。但是必须明确,这种限制是国家根据其自身及全人类的长远利益而自觉作出,而不是外部强加的,即这种限制是国家对其主观意志的自我限制,具体表现是国家接受有关的国际规则并将其转化为国内法,或在国内经济活动中作出自觉的自我约束。这种限制绝不意味着国家对其遗传资源所享有的经济主权的丧失或消亡,相反,它实际上是国家行使其经济主权的一种体现。因此,有关遗传资源保护的任何国际安排如果要得到大多数主权国家的接受,都必须建立在承认和尊重国家对其遗传资源的充分的永久主权的基础之上。 国家经济论文:浅谈新民主主义的本质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现代化模式选择——试析抗战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现代化思想 论文关键词:抗日战争 新民主主义社会 现代化 模式 思想 论文摘要:抗日战争时期,站在世界的角度、时代的高峰,继承、创新和发展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谋求中国现代化的积极成果,初步形成了中国社会如何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思想,这些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中。他的现代化思想是从整个社会综合推进的角度展开的,涵盖了政治民主、经济发展、文化发达和道德建设等各个领域: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和保证。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内容。三、文化现代化:现代化的灵魂和重要组成部分。 新民主主义理论问题,其实质是在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大国采取怎样的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问题。抗日战争时期,思想达到成熟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初步形成了有关中国社会如何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思想,这体现在他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当时虽然尚未使用“现代化”一词,但它所涉及和关注的正是如何使中国由一个传统的落后的农业国家转向现代国家这样一个实质性主题,并把建立一个政治民主、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新中国,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目标。的现代化思想从整个社会综合推进的角度展开,融政治革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道德重建于一体,从根本上创新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在现代化理论上独树一帜。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现代化是一个表征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概念。具体到中国当时的基本国情,中国要走向社会现代化,在政治上,必须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控制,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并在国内政治中实现由封建专制制度向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在经济上,必须实现由封建小生产向机器工业大生产,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在文化上,必须由传统的旧文化思想向近代科学文化思想转变。 中国现代化所必需的政治条件是什么?指出,“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使之获得充分发展的可能性,有待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在全中国境内的实现。”即中国现代化所必需的政治条件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 1.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始终把创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中国(新民主主义中国)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前提,他指出:“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立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追求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任务。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控制和压榨,造成了中国社会的更加贫穷落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举步维艰;另一方面,中国国内长期以来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根本无法形成一个有利于推动现代化的内部环境。这些内外因素的存在成为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症结所在。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强调指出,“一个不是贫弱的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一个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相联结的。”中国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必须首先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独立”是中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政治前提。 抗日战争时期,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对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中国人民的生产力是应该发展的,中国应该发展成为近代化的国家、丰衣足食的国家、富强的国家。这就要解放生产力,破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束缚了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不破坏它们,中国就不能发展和进步”。一方面,中国主要是少了独立和民主两件东西,这两件东西少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另一方面,中国又多了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主义压迫两件东西,如果不坚决地彻底地破坏这两件坏东西,中国就休想搞好建设”。后来,他进一步明确指出:“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建立近代工业社会。”在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中又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同时,针对的所谓建国方针,也针对一些人存有在国民党统治下实现工业化的幻想,进一步说明了民主革命与工业化的关系。“政治不改革,一切生产力都有遭到破坏的命运,农业如此,工业也是如此。” 2.把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想和实现政治现代化结合起来。在现代社会,政治民主化已经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精神、原则和制度,是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重要区别之一;同时,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由于近代中国现代化是在西方的霸权威胁和文明示范下启动的,国内封建政治衰败导致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它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中国经历了从最初不满封建专制制度、推崇西方民主政治到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政府这样一个过程。对建立民主共和政府这一现代性的追求,实际上意味着一种政治文明取向的转型,即从传统的政治文明向现代的政治文明的转型。而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对国家制度的选择经历了一个民主共和一君主立宪一民主共和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经啦这样一个曲折过程,民主共和深人人心,成为中国革命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种取向的革命中把中国带人共和国时代” 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汲取中外各种民主思想,探索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政治形式。为了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强调新民主主义的国体应该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即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构成这个共和国的基本成份,既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和知识分子及小资产阶级,同时也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从而有别于“已经过时的旧形式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共和国”。建立了这样的共和国,中国就离开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变成了自由平等的国家,离开了旧中国,变成了新中国。 3.阐明宪政是实现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条件。政治民主化和宪政密不可分,是施行现代宪政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认为:“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中国“现在宪政运动是争取尚未取得的民主,不是承认已经民主化的事实”实际上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民主运动,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1937年5月,在延安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所作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报告中,就论述了民主政治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性。他指出,“争取民主,是目前发展阶段中革命任务的中心一环。看不清民主任务的重要性,降低对于争取民主的努力,我们将不能达到真正的坚实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他提出,中国必须进行两个方面的民主改革:一是将政治制度上国民党一党派一阶级的反动独裁政体,改变为各党各阶级的民主政体,二是实现人民的言论、集会、结社自由。没有这些条件,所谓宪政是无法实现的。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内容 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以及由此导致的现代经济增长。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不仅从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意义上,而是进一步从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物质基础的视角展开了他的现代化思想,确立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 1.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建立在现代化的工业经济基础上,这是现代化思想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把工业化看成是人类社会向更高阶段迈进的一个必要条件和必要途径,并把工业的发达与否作为衡量、判断一个国家发展水平或者说是否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根本尺度。认为工业是最有发展、最富于生命力、能引起一切变化的力量。在社会的变迁中,工业“这一门又是决定一切的,是决定军事、政治、文化、思想、道德、宗教这一切东西的,是决定社会变化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基础是工厂,不是分散的个体经济。分散的个体经济—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是封建社会的基础,不是民主社会……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民粹主义的地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不是手工,我们现在还没有获得机器,我们就永远不能胜利,我们就要灭亡。现在的农村是暂时的根据地,不是也不能是整个中国民主社会的主要基础。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革命的任务。在论述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具体纲领时,他指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如无巩固的经济做它的基础,如无进步的比较现时发达得多的农业、如无大规模的在全国经济比重上占极大优势的工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交通、贸易、金融等事业做它的基础,是不能巩固的。并在《论联合政府》中,专门论述了中国工业化问题,对工业化的必要性、步骤、政策以及它与政治改革的关系都作了详细地分析说明。 2.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解决农民问题,这是中国建设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个基本问题。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表明,工业化的最初进程实际上是由农业来推动的,工业化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函数。对农业在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具有超前性,与当展经济学的观点完全吻合,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他指出,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占国民经济的90%左右,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农民问题对于中国的前途来说是一个基本问题。不解决农业问题,中国的工业化就不能成功。因为,农民是中国工人的前身、中国工业市场的主体、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力量、中国文化教育的主要对象,“如果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民族工业,建设很多的近代的大城市,就要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长过程。如果忘记了“农民”二字,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工业化的实现都是不可能的。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是工业化的目标。怎样解决农民问题呢?主张“实行,解放农民”。这就是把土地从封建剥削者手里转移到农民手里,变为农民的私有财产,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中获得解放,使农业从旧式的落后的水平发展到近代化的水平,从而使工业获得市场,造成将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可能性。由于中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低,农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全国粮食却不能自给,因此,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设想是:(1)通过发展工业来吸收农村过剩人口,进人工厂。(2)通过发展工业来为农业生产提供机器设备,促进农业机械化。(3)通过发展农业来为工业提供原料,并吸收最大量的工业品,“农民是中国工业市场的主体,只有他们能够供给最丰富的粮食和原料,并吸收最大量的工业品”。这种通过发展城市工业来吸收农业过剩人口,农民充当新兴工业的劳动后备军的设想,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程是基本一致的,带有西方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3.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方向必然是非资本主义前途,即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他对那种认为中国经济落后而易于实行社会主义的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他清醒地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的大厦,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这个中间转换形态。他在《论联合政府》中认为,在中国,“没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的联合统一的国家,没有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经济的发展,没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没有几万万人民的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一句话,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 同时,又站在生产力标准的理论高度上,论证了中国共产党为实行新民主主义进而实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历史必然性。认为未来的中国既是现代化的,又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有机统一。他在七大的口头报告里进一步解释道:“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之路,决不能让‘少数人所得而私’,决不能让少数资本家、少数地主‘操纵国民生计’,决不能建立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社会。这就突出了中国现代化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经济的非资本主义性质。在看来,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步骤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通过民主革命消灭中国现代化的两大障碍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此基础上从根本上解放落后的生产力。第二步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从而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三、文化现代化:现代化的灵魂和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灵魂,是现代化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具有重要影响,是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条件。的文化现代化理论在世界现代化思想史上别具一格,具有开放性、内聚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成为推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强大精神力量,这对于经济、政治和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现代化显得尤为重要。抗日战争时期,在发掘本民族文化传统资源的同时,创造性地将它们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提出了自己的文化纲领: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这表明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要把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同彻底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落后面貌密切联系起来,把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作为战略任务之一提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议事日程。 文化现代化的本质是民主的,它是区别封建文化的主要标志。提出的“文化”既是大文化概念,又是具体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与文化事业建设。从大文化概念看,正是与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相适应,把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的内蕴放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构成之中,他对新民主主义文化作过特别的解释“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新民主主义论》原来的标题也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可见,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论述中,含有很深的民主内蕴。 在看来,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解放和谋求中国人民的全面进步,是中国现代化的主体内容。这表现在的民贵思想,即自由平等思想方面。他认为中国人的平等自由,首先是争民族的平等和自由,这是中国人走向充分平等和自由的先决条件,平等和自由还指人民在国家和社会里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平等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思想、信仰、身体的自由。 人在现代化中居于主体地位,在看来,人这一主体因素既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又是现代化的主要内驱力。他十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解放和发展不仅指政治、经济上的解放和发展,还包括思想文化的解放和发展。因而在主体上,强调人的现代化对于现代化的推进作用。关于人的现代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即树立起现代崭新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使人们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普遍地形成认同态度;第二,认识能力的提高,即通过文化的普及、哲学的普及,从根本上提高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第三,强化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坚韧意志。基于此,他把对人民的教育、对人的思想改造和对人的政治经济上的改造联系起来,并极为重视提高人民的觉悟和向人民灌输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从而揭示了人的现代化对于经济、政治现代化的工具性作用以及现代化的目的价值。 国家经济论文:国家经济学和世界主义经济学 在魁奈一派法国经济学家以前,只有在实地应用下存在的政治经济学,那是由公务人员或行政官们来执行的;至于叙述这类问题的作者,他们所写的只是属于他们自己国家的农工商业与海运业事项,完全以这一范围为限,关于财富的起因这类问题是不加分析的,关于全人类利益这类问题是绝对不予考虑的。 首先把研究扩展到全人类、不以国家概念为考虑对象的是魁奈,普通自由贸易这个概念也是从他开始的,他把他自己所写的那本书命名为《重农主义,或最有利于人类的支配力量》,他要求我们必须具有这样的想法:所有各个国家的商人是处于一个商业联邦之下的。魁奈所谈的无疑是世界主义经济,是从事研究如何使全人类获得发展的那种科学;它与政治经济学,即以研究如何使某一指定国家(在世界当前形势下)凭农工商业取得富强、文化和力量的那种科学是对立的。 亚当。斯密也在同样扩大的意义下研究他的学说,尽管重农主义者违反了自然法则,违反了逻辑,发生了严重错误,他仍然以阐述全世界范围的商业绝对自由原则作为他的任务。亚当。斯密同魁奈一样,对于真正的政治经济,也就是各个国家为了改进它的经济状况所应当遵行的政策这方面,却极少过问。他把他的著作题名《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里的国家指的是全人类中所有国家)。他在他书里的个别场合谈到各种政治经济制度时,只是为了指出这些制度的无成效,从而证明必须以“世界主义或世界范围的经济学”来代替“政治的”或国家的经济学。他虽然在这里或那里不时提到战争,但只是偶然提到的。构成他理论基础的是持久和平局势的概念。为他作传记的斯图亚特曾明白指出,他的研究从一开头所根据的就是这样一个原则:“为促进公共福利而订立的国家规章大部分是多余的,一个国家要从落后的未开化状态转变到尽可能最高的进步状态,无需什么别的,只需合理的租税、公正的司法与和平。”亚当。斯密所理解的“和平”,当然是象圣皮埃尔神甫所说那样的“持久、普遍的和平”。 萨依就曾毫无掩饰他说明,为了理解普遍自由贸易这个概念,我们必须具有这样的想象,一个世界范围的共和国是存在的。这位作家主要所努力的是就亚当。斯密所提供的材料形成一个体系。他在他的《实用政治经济学》第六卷(第288页)里坦率说明:“我们考虑的范围可以是属于以族长为首的一个家族的经济利益,有关这方面的观察和原则所构成的是私人经济。但是属于整个国家、不论是对这些国家本身或与别的国家有关的那些原则,它们所构成的是公共经济。归根到底,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是一切国家的利益,是全体人类社会的利益。” 这里并须注意的是,首先,萨依承认在他所使用的“公共经济”这个名词下,国家经济或政治经济是存在的,但他在他的著作里并没有谈到这些;其次,他把在政治经济这个名词下所包含的内容归纳到一种学说,这种学说显然是世界主义性质的;结果他在这个学说中所谈的始终只是以整个人类社会的利益为唯一对象的经济,并不顾到各个国家的不同利益。 所谓“公共经济”,老实说,它的内容应当没有别的,只是属于某些指定国家的经济,也就是真正的政治经济;如果萨依在向我们说明他所说的政治经济是什么(实际上没有别的,只是世界主义的、世界范围的或属于全人类的经济)以后,使我们知道当他谈到一些学说的原则时他唤作“公共经济”的是什么,那么这种在名词上的代用,原也可以存而不论。 但是当他给这种学说下定义并加以引伸时,简直无法避免从国家的概念和性质开始,这就必然要使所谓“全人类经济”发生实质上的改变;因为现在人类还是在不同的国家下互相分开的,各自在它共同力量和利益下结合在一起,各不相谋,而且与那些在天赋自由权的行使上彼此对立的其他同样的社会不同。他用政治经济的名称来称呼他的世界主义经济时,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作出说明,由于这种名词上的移动,跟着就发生了意义上的移动,这样就掩蔽了一系列最严重的理论错误。 一切后来的作家都陷入了这个错误,不能自拔。西斯蒙第也把政治经济学明白他说成是“以造福人类为使命的科学”。亚当。斯密和他的后继者在这一点上所教导我们的,主要也就是魁奈和他的后继者所已经教导过了的。《方法评论》里一篇文章谈到重农学派时所说的话几乎与亚当。斯密一派的话如出一口,它说:“个人福利是完全依存于全人类福利的。” 就亚当。斯密所了解的,美国倡议自由贸易最早的是哥伦比亚学院院长托马斯。库柏,他甚至否认国家的存在,把国家说成是出于“字面上的创造”,只是为了避免表达时的多所周折而设的,除了存在于政治家的头脑以外,并没有实际的存在。库柏在这一点上的主张是非常一贯的,实际上他的态度比他的前辈和老师们还要彻底得多;因为这是很明显的,如果承认了各个国家以及它们各个性质和利益的存在这一点,这就立刻有必要按照这些各自不同的利益来考虑修改属于人类社会的经济学,如果库柏的意向所在是要把这类修改说成是错误的,那么在他的一方面最聪明的做法就莫过于从头否认国家的存在了。 就我们这方面来说,我们绝对不是要把流行学派主张的世界主义经济理论一笔抹杀;但是我们认为政治经济,或者象萨依所说的“公共经济”,也应当科学地加以发展;可是我们还认为对事物应当给以正确的名称,这样总比使用意义相反的名称要好些。 我们如果想对于逻辑、对于自然法则信守不渝,那就必须使个人经济不与社会经济相混淆,关于后一项,又必须把政治经济或国家经济与世界主义经济划分开来。政治经济或国家经济是由国家的概念和本质出发的,它所教导的是,某一国家,处于世界目前形势以及它自己的特有国际关系下,怎样来维持并改进它的经济状况;而世界主义经济产生时所依据的假定是,世界上一切国家所组成的只是一个社会,而且是生存在持久和平局势之下的。 如果象流行学派所提出的那样,我们的确有一个包括一切国家在内的世界联盟作为持久和平的保证,那么伺际自由贸易原则似乎是完全正确的。就个人来说,他争取个人发展时所受到的束缚越少,同他自由往来的那些人人数越多,财富越大,他个人活动的范围越广,则为了争取进一步发展,对于他先天的禀赋、后天的知识和才能以及供他支配的自然力量,利用时就越加容易。个人如此,就各个社会、地区和国家的情形来说,也是如此。就美国的各州、法国的各县、德国的各联邦来说,说是与其把它们联合起来彼此进行自由商业往来,不如用内部地方关税把它们互相隔开更为有利,只有傻子才会这样想。 大不列颠三王国与爱尔兰的联合,使全世界看到了一个显著的、无可反驳的例证,在联合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是具有无限效能的。假使世界上其他一切国家也在同样情况下联合起来,则全人类由此所获得的进展和幸福将达到何种程度,就是最丰富的想象力也难以描画。 毫无疑问,世界联盟和持久和平的观念是受到常识和宗教的拥护的。如果个人之间的争斗认为与理性相违背,那么国家之间的争斗受到同样谴责时,在谴责的激烈程度上应当扩大多少倍?社会经济学能够从人类文化史提出的证据,说明全人类在正义的法律之下联合起来是合情合理的,看来在人类健全的理智之前,这一证明是最为明显的。 历史告诉我们,当发生了战事,个人投入了战争活动时,人类幸福就降到了最低度;当国际协作情绪有了高涨时,人类幸福就有了相应的增长。当人类处于原始阶段时,最初实现的是家族的联合,然后有了城市、城市同盟与整个国家的联合,最后是若干个邦处于同一政府之下的联合。假使事势所趋,足以使这种联合(那是从家族的联合开始的)扩展到千百万人,那就有理由认为在这样的趋势之下使一切国家联合起来也是有可能的。如果人类智力能够理解到这种大规模联合的利益,那么我们就应当敢于作这样的设想,因全人类联合而产生的更大利益,人类智力也是能够理解得到的。有许多例子足以表明,在现代精神下是有着这种倾向的。这里只需提一提在科学、艺术、新发现方面以及在工业与社会制度方面的进步就够了。现在已经可以有把握地预言,再过几十年以后,由于交通工具的进一步改善,世界上的文明国家通过物质和文化方面的交流而联合在一起的密切程度,将不亚于一个世纪以前英国各郡的联合,或者还比它们更为密切些。欧洲大陆各国政府,现在用电报互通消息,彼此已经好象是处于同一地区。空前的强大力量已经把工业提高到以前所料想不到的完善程度,而更加强大的力量还在不断地出现。工业愈进步,愈加匀称地扩展到世界各国,刚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将愈小。两个工业同样发展的国家如果互相冲突,则彼此在一星期内可以使对方受到的损害,或者经过整个世代还难以恢复。但是同时也可以推想得到的是,原来专用于生产的新生力量同样也可以为破坏性的战争服务,这一点将主要有利于取守势的一方,特别是欧洲国家,而英国原来以岛国地位在防御上所占有的优势,或将由此丧失。欧洲各大国的国会,现在已具有未来的、由各国共同组成的国会的雏形。用协商来解决争端的办法,比之凭武力来夺取公理的办法,显已占有优势。一切文明国家比较开明的首脑,对于财富与工业的本质作了进一步深入观察以后,已经确信,对未开化、半开化或文化在衰退中的国家进行的教化工作和殖民地的形成,为文明国家提供了发展生产力的场所,而这比战争的相互敌对行动或贸易限制能提供更丰硕更安全的果实。我们对于这一点看得越清楚,未开化国家通过交通工具的进步越与文明国家相接触,则文明国家越会认识到:对于未开他的、内部陷于无政府混乱状态的以及受恶政府压制的那些国家的启发和教导,是一种使命,这种使命提供给文明国家的利益是均等的,同时也是各文明国家大家都应负的一项责任,但这种责任只有在团结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完成。 对一切国家、对整个世界进行教化,是全人类应该共向担当的任务,从那些不变的自然法则来看,这一点是显然的,文明国家彼不可抗拒的势力所推动,不得不把它们的生产力扩大或移转到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我们到处可以看见,在文明的影响之下,人口、智力和物质资本达到了这样的规模,就势所必然的要向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倾注。如果国家的可耕面积已经不足以供养全部居民,已经不足以吸收全部农业人口,则人口的多余部分就势必要向辽远地区寻找适于耕种的土地;如果一个国家有才能、有技术的人材已经这样多,以致在国内不再能获得足够报酬,他们就必然会流向对他们的需求较大的地区;如果由于物质资本累积的结果,以致利率下降得那样厉害,较小的资本家已经不再能靠利息收入过活,他就会把资本在比较有利的情况下投放到富力较低的国家。 由此可见,流行学派的学说体系未尝没有正确原则作为基础,但这一原则要达到为实践作先导的目的,必须获得科学上的承认和应用,同时为了避免误人歧途,实践也不能忽视这一思想;这个学派却没有考虑到各个国家的性质以及它们各自的特有利益和情况,没有把这些方面同世界联盟与持久和平的观念统一起来。 流行学派把那些还没有出现的情况假定为已经实际存在的情况。它假定世界联盟与持久和平的形势是已经存在的,然后由此推定自由贸易的巨大利益。这样就把因与果混淆了。就那些已经在政治上联合起来的各省、各州、备邦来说,持久和平的状态是存在的;由于这种政治上的联合产生了商业上的联合,由于在这样形势下的持久和平,才使商业联合对它们那样的有利。历史上一切的成例告诉我们,领先的总是政治联合,跟着发生的才是商业联合。由后者带头而由前者跟进的情况,简直举不出一个例子。但是在目前世界形势下,实行普通自由贸易的结果是不会产生一个世界范围的共和国的,情形将适得其反,比较落后的国家将普通屈服于工商业与海军强国的优势之下,作出这种结论的理由是极其充分的,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形势简直是万难避免的。要使一个世界共和国(按照亨利四世和圣皮埃尔神甫所理解的)、也就是世界各国彼此承认有同等权利、放弃单独采取纠正行动的广泛同盟成为现实,只有多数国家在工业与文化、政治修养与权力达到尽可能近于同等的程度时,才能办到。只有当这样的同盟在逐渐形成的过程中时,普遍自由贸易才能发展;只有由于这样一个同盟的结果,才能使一切国家象现在在政治上联合起来的各省各州一样,享有同样大的利益。有些国家在文化上同那占优势的国家比起来还差得很远,但是那个国家决没有从上帝手里取得垄断工业的永久权利,不过在时间上它比别的国家占先了一步而已。保护制度是使落后国家在文化上取得与那个优势国家同等地位的唯一方法。从这一点看起来,保护贸易制度可以认为是促进各国实现最后联合,也就是促进真正自由贸易的最有效方法,从这个观点来看时,国家经济学似乎是这样一种科学,它正确地了解各国的当前利益和特有环境,它所教导的是怎样使各个国家上升到上述那样的工业发展阶段,怎样使它同其他同样发展的国家结成联盟,从而使实行自由贸易成为可能,并从中获得利益。 但是流行学派把这两种学说互相混淆起来;它犯的严重错误是,以单纯的世界主义原则为依据,来衡量不同国家的情况,从而仅仅由于政治上的理由,忽视了生产力的世界性的发展趋势。 马尔萨斯希望限制人口增加,查默斯和托伦斯则近来有一种奇妙的想法,认为资本的累进与生产的无限制扩张都是要不得的,社会福利所严格要求的是制止这方面的进展,西斯蒙第说工业发展是对社会有害的;他们所以会发生这类错误见解,只是由于抹煞了生产力发展的世界性趋向。他们的理论在这一点上有类于吞噬了自己的儿子的萨腾(Saturn)。这种理论认为由于人口、资本和机器的进展而出现了分工,然后根据这一点来解释社会的福利,最后就把这些发展因素看成是洪水猛兽,是对国家富强的威胁;他们所以会作出这样的结论,是由于只看到各个国家的目前情况,没有考虑到整个世界的情况和人类未来的进步。 人口增长率大于食料生产增长率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世界上还有大量的天然富源没有开发,人口就是再增十倍或甚至百倍也足以供应;情况既然是这样,这种食料与人口两者不能相平的想法,或者用假想的计算、诡谲的论据来证明这种臆说的办法,可以说至少是愚昧的。以生产力的目前限度为标准,据以计算多少土地能够养活多少人口,这样的想法只是由于器量不大,目光短浅。整个地球可以容纳的人口,照野蛮时代渔猎者们的计算恐怕不到一百万人,照畜牧时代牧羊人的计算恐怕不到一千万人,照原始农业时代农民的计算也恐怕不会到一亿人;然而现在一个欧洲就有两亿人在生活,马纷薯与其他粮食作物种植的推进与近来农业上一般的改进,使人类供应食料的生产力提高了十倍。英国小麦每英亩的产量,在中世纪时已比前增加到四倍,现在已增加到十倍至二十倍,此外耕地面积也已扩大到五倍以上。有许多欧洲国家,它们土地的肥沃并不亚于英国,但农作物每英亩产量的增加还不到四倍。对于人类此后在新发现、发明和改进方面,谁又敢预定限度呢?农业化学还在幼稚时代,明天也许由于某种新发现或创造,一下子就把产量提高五倍或十倍,谁能知道呢?我们已经能够靠了自流井把不毛之地变成膏壤,地质也许还有什么未知力量在潜伏中有待发现,谁又能断言呢?假定由于某种新发现,可以无须象现在这样依靠燃料的帮助,在任何地区用极低的代价产生热力,假使处于这样的情况,可耕种地区将扩大到多少倍,每英亩产量将增加到什么程度,谁能预计呢?我们说马尔萨斯的学说看来是胸襟狭窄的,但他所使用的方法也是要不得的,由此会发生一种违反自然的作用,从而毁灭道德和力量,这个方法简直是可怕的。这个学说企图毁灭人类的一种愿望,这种愿望是造化用来激励人们发挥身心力量、激起并支持人们高尚感情的最有效手段,人类所以有进步,主要就是由于这种愿望的存在。这个学说将使最冷酷的自私自利成为一种法则,它对我们所要求的就是,即使眼看着一个人在挨饿,也应该不闻不问,因为假使给了他饮食,三十年后也许另有一个人要因此处于饥饿状态。这个学说足以使同情心化为乌有,有的只是机械核算,这就是说,足以使人心化为铁石。如果作为一个国家的国民,他们的一腔热血都化成了铁石心肠,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国家最后还有什么期望呢?到那个时候,道德势必完全摧毁,一切生产力量因此势必完全消失,国家的财富、文化和权力也将不复存在,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别的后果可期望呢,如果一个国家人口的增长超过了食料生产的增长趋势,如果资本的积累最后达到了这样程度,以致不能再找到投资出路,如果机器生产造成了大批工人失业,使商品有了巨额过剩——如果发生了这样的情况,这只是说明,造化注定,不允许任何一个国家单独享有工业、文化、财富和权力,或者是说,地球上大部分宜于耕种的地方只应当成为野兽的窟穴,人类的绝大部分应当永久陷于野蛮、无知和贫因状态。 这里所说明的是这一学派因从政治观点来衡量人类生产力而发生的错误;我们还要指出它由于从世界主义观点来考虑各个国家的利益而犯的错误。 如果包括一切国家在内的那样一个世界联盟的确存在,那时各国所处的地位将同组成北美合众国的各州一样,过剩的人口、才能、技术和物质资本将从英国流向欧洲大陆各国,情况就同相类的过剩人口、才能等从美国东部备州流向西部各州一样——假定大陆各国具有与英国同样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同样的宪法与一般法律,并且假定英国政府能够服从这个世界联盟的统一意志的话。在这样的假定情况下,要使所有这些国家在财富和文化上提高到与英国同样的程度,那就没有比自由贸易更好的方法了。这就是流行学派的论据。但是在目前世界形势下,这一论点又如何能与自由贸易的实际活动相吻合呢? 英国是一个独立国家,因此它的政策方针将以为它自己谋福利为唯一鹄的。英国人所爱好的是他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法律、风俗和习惯,只要有可能,他将尽量用自己的力量和资本从事于发展他本国的工业,使他的工业产品推广到世界各国市场,在这个情况下,自由贸易制度是最能适应他的目的的,他决不会喜欢或想到在法国或德国来建立工业。英国一切的剩余资本会毫不犹豫地用来发展对国外各地区的贸易。如果英国人想迁居国外,或者想把他的资本投放到国外地区,他宁可到比较辽远的、他的语言、法律和规章已经有了基础的那些地区,而决不会选中欧洲大陆的那些落后国家,他现在就是这样做的。在这样情况下,整个英国就会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工业城市。亚洲、非洲、澳洲所接受的将是英国的文化,许多以英国为榜样的新国家将陆绩出现。一朝时机成熟,就会组成一个以英国为首的国家体系,到那时欧洲大陆国家的地位将一落千丈,人民将成为不重要的、没有收益的民族。在这样形势下,法国以及西班牙、葡萄牙将遭到同样命运,最上品的酒得供应英国世界,只有最下等的劣酒才能留给自己,法国至多只能干些小型女帽业那类营生。德国到那时看来对英国世界没有什么别的可以贡献,只有一些儿童玩具、木制的钟、哲学书籍等类,或者还可以有一支补充队伍,他们为了替英国人服务,扩大英国的工商业优势,传布英国的文学和语言,牺牲自己,长途跋涉到亚洲或非洲沙漠地带,就在那里沦落一生。到那个时候,属于这个英国世界的人民想到或谈到德国人或法国人时,就象我们现在想到或谈到亚洲各国人的那副神气一样,这个转变是不需要多少世纪的。 但是真正的政治科学对于普遍自由贸易这样的结果,认为是极度违反自然的;我们敢说,如果在汉撒同盟时代实行了这样的普遍自由贸易,那么今天在工商业发展方面高出其他一切国家的,将不是英国人而是德国人。 现在仅仅由于首先树立政治的商业制度、多半不顾世界主义原则的是英国人,就把世界上一切财富和权力让给了他们,这一点就是从世界主义立场来看,也是最不公平的。为了使自由贸易能够获得自然的推行,必须首先用人为方法,把那些比较落后的国家提高到曾经用人为方法使英国达到了的那个文化阶段。通过我们在上面所指出的生产力发展的世界主义倾向,世界上那些比较辽远的地区,也许会比坐落得较近的欧洲各国先一步获得利益,达到富强。为了避免这种形势的发展,欧洲的那些国家,对于自己道德、智力、社会和政治情况作了衡量以后,如果感觉到自己有能力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强国,就必须采用保护制度,作为达到这个目的的最有效手段。在这个目标下实行这个制度有两个步骤:首先是把外国工业品逐渐从我们市场排除出去,这样工人、才能和资本在外国将发生过剩,它们必须找寻出路;其次是在我们的保护制度下,国外工人、才能和资本流入时应受到鼓励,获得利益,这样国外的剩余生产力才可以在这里获得出路,而不必迁徒到世界上鞍远地区或殖民地去。政治科学是以历史为依据的,它要追究的是,英国在以前曾否使用过这样的方法,从而由德国、意大利、荷兰、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获得了大量生产力。它要问,世界主义学派对于保护制度的利弊。自以为是权衡过轻重的,那么对于上面所资这个制度所造成的一些非常显著的情况,为什么完全置之不顾呢!义学派对于保护制度的利弊。自以为是权衡过轻重的,那么对于上面所资这个制度所造成的一些非常显著的情况,为什么完全置之不顾呢! 国家经济论文:经济全球化下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分析 【内容提要】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起始条件是决定其经济安全的内在因素;发达国家推行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意图和政策举措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安会的深层因素;经济全球化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环境因素。文章在此基础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进行探讨。 【关 键 词】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 【 正 文】 一、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起始条件是决定其经济安全的内在因素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国家安全的内涵出现了新的变化,国家经济利益和国家经济竞争力随即上升至国家安全的优先位置,国家经济安全开始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 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认识应首先从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起始条件上去把握。因为发展中国家的起始条件既是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也是决定其经济安全内容的重要因素。从经济安全的角度看,发展中国家起始条件上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项: 1、市场经济的不完善。现代市场经济通常具备如下特征:市场结构完备,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无障碍;市场竞争充分、公平并有统一的规则;价格信息充分;市场活动主体的产权明晰。对照上述特征,不难发现发展中国家目前市场经济具有很大的不完全与不完善性。以中国为例,市场经济的不完全与不完善具体表现为统一的国内市场尚未形成,各地区自给自足现象十分严重,国内市场被分割为许多狭小的封闭性地方市场,产品和生产要素流通不畅;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步伐缓慢,各种生产要素进入市场的程度、各种要素市场放开的程度和完善程度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内市场竞争规则缺乏公平性与统一性,不同经济成分发展条件不平等;地方保护主义使区际贸易壁垒名目繁多;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仍在探索之中,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和“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十分突出。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的不完全与不完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极为不利。按照经济学理论,在一个竞争不公平且不充分的市场条件下,价格体系的扭曲是不可避免的。价格信号的失真会使价格失去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作用,其后果是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市场竞争的不公平还会抑制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培育自己的明星企业和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 2、社会保障机制建设步伐缓慢,尚不能满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具备一个发达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然而,从目前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看,尚有两大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是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不畅,部分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不能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基金,致使职工的切身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全社会筹集到的社保基金难以满足其承担的义务要求。二是社会保险机制的覆盖面过窄。部分城镇下岗职工、农业剩余劳动力仍被排除在社保机制之外,包括城镇下岗职工、待业人员和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内的低收入人群的大量存在,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隐患。 3、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使其面临的金融风险压力增大。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主要表现在外债负担重、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比例高和金融市场开放步伐过快等三个方面。以墨西哥和韩国为例,1992年墨西哥外债达1060亿美元,1994年墨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1997年10月底,韩国外债总额达1100亿美元,其中2/3在一年内到期。外债负担重是造成这些国家汇率低估、货币贬值的重要因素。而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比例高的情况在中国比较明显。1995年底,中国国有银行总贷款为4万亿元,其中9000亿元是呆账,约占总贷款的22.3%。高不良贷款率使中国银行系统显得脆弱。此外,发展中国家(如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墨西哥)金融市场的过早开放客观上为国际金融投资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数量庞大的国际游资始终是威胁发展中国家金融安全的一大隐患。 二、发达国家推行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意图和政策举措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深层因素 发达国家积极推行经济全球化的目的是服务于资本的全球扩张,攫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剩余,巩固和提高其优势竞争地位。发达国家战略意图从本质上看具有“争夺性”和“霸权性”两种属性。争夺性表现为发达国家借经济全球化不断迫使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加快进行经济渗透以此来争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市场。“霸权性”是指巩固和提高发达国家在文化、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的“霸权”地位。发达国家推行这项战略的政策举措有:维护现有的“中心”与“外围”的国际分工体系;技术封锁;把持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在维护和加强“中心”与“外围”的国际分工体系上,发达国家凭借其拥有的“经济技术优势”、“创新优势”和“国际规则优势”将发展中国家置于国际分工梯度的中低层次,而将自己放置在国际分工梯度的高阶梯位置,以此来形成能使国际分工利益更多地向发达国家倾斜的国际分工格局。这样的国际分工格局对发展中国家极其不利,它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利较少,而且还在事实上形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发达国家的高度依赖性,这会严重削弱发展中国家抵挡发达国家传递经济危机、维护自身经济安全的能力。在技术封锁上,发达国家严格管制高新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据统计,世界最大的569家企业(基本上属于发达国家所有),只有10.6%把技术创新放在国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一直把持着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如世界贸易组织的“绿色会议室”小圈子商议制度,能够“入室”商讨制定游戏规则的绝大多数是发达国家。这实际上等于剥夺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对制定和修改游戏规则的发言权的决策权。因此,现行国际游戏规则一直带有明显的偏向性和不合理性,它偏重照顾的是发达国家利益,而忽视或损害的却是发展中国家利益。 三、经济全球化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环境因素 经济全球化深刻改变了世界经济的运行环境,当代世界市场变得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更为便利。世界经济的联系方式已从过去以国际贸易为主,转向以资本跨国界流动为主、国际贸易迅速扩大的新的发展态势。与世界经济联系的加深,使发展中国家在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大挑战。这种来自经济全球化方面的挑战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看,集中体现在发展中国家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能力的减弱和保护市场能力下降两个方面。这种推断基于以下两点: 1、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推广,为生产要素所有者自主决策提供了制度保障,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悬殊,为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提供了利益诱因。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是资源所有者做出的经济选择行为,这种选择行为是建立在成本——风险——收益分析基础上的。对资本而言,规避风险,寻求收益的最大化是其进行跨国界流动的决定因素;对人才而言,是否进行跨国界流动取决于其流动的预期收益与流动的机会成本的比较,当人才由跨国界流动而获得的异国就业收入远远高于其在流出国工作收入和流动费用时,人才跨国界流动的现象便会增多。由经济全球化而带来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推广则为资源所有者的自主决策提供了制度保障。从现实情况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生产要素收益水平的悬殊,会为发展中国家稀缺生产要素流向发达国家提供利益诱因。由此可见,市场力量的作用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发展中国家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能力受到削弱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政策因素看,发展中国家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能力和保护市场的能力均面临着严竣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市场开放压力越来越大,开放市场的时间表已基本确定,发展中国家通过政策的作用来达到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越来越显得无力。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于2001年12月11日开始生效,根据议定书的规定,中国承诺:关税减让的实施期最长可到2008年;逐步取消400多项产品的数量限制,最迟可在2005年1月1日取消;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在加入后1至6年内逐步实施。又如: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墨西哥政府承诺自1994年1月1日起,墨西哥将在10年内完全取消彼此间的农产品关税;在7年内取消对美、加银行及保险公司的限制,在10年内取消对证券公司的限制。韩国的市场开放程度本已很高。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为解救危机,韩国更是加快了开放的步伐。如取消对外汇、资本流通和利率的所有管制,逐步允许外国接管和收购部分韩国金融机构,开放国内汽车市场等。 2、发展中国家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能力的减弱和保护市场能力的下降是影响其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开放和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从积极意义上讲,它显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收外部稀缺生产要素加快自身的经济发展,在这一点上东亚经济奇迹的出现和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从消极意义上讲,市场开放和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增多也会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带来巨大冲击。比如,短期外资的大量流入极易产生泡沫经济,而短期外资的大量撤走则会导致泡沫经济的破灭。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就是由于短期外资大量撤走而引起的泡沫经济破灭的例证。泡沫经济破灭后最终承担损失的是发展中国家。可见,伴随着生产要素大量流入与流出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繁荣与萧条的更替,萧条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就是最大的经济不安全。此外,由市场开放而带来的外国长期资本、技术和商品的大量流入也会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企业产生巨大冲击。在外资企业、外国产品的冲击下,发展中国家民族企业市场份额的下降、人才流失、失业增多及社会各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会逐渐暴露出来。解决这些问题无疑会加重社会负担,但不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认识应从历史的、系统的、动态的角度去理解。 首先,发展中国家在没有实行开放政策时,自然不存在经济安全问题。但由封闭而带来的落后和贫穷从长远看就是最大的经济不安全。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既有来自国内、国际的因素,同时又有国内、国际因素的互动影响而产生的新因素。把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置于经济全球化中去系统地研究应成为我们分析经济安全问题、解决经济安全隐患所应采用的基本分析方法。 其次,经济安全问题不仅发展中国家有,发达国家亦同样存在。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低梯度层次的发展中国家是最易遭受危机冲击的国家,但在发展中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通过贸易和国际分工链迅速向世界扩散,发达国家亦不能幸免。可以说,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存在绝对的经济安全。正视经济风险的客观存在,努力消除威胁经济安全的隐患,不断增强自身抗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应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 再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还是一个长期性、多变性和可控性的问题。当前的经济安全并不代表永久的经济安全;某一时段出现经济危机并不等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将会一蹶不振,振兴无望。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不消除来自内部的威胁经济安全的因素,其经济安全问题便会失去立身的基础;如不善于化解来自外部世界的不利因素,则其经济安全问题也得不到保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计,解决的出路在于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提高民族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发挥自身潜在优势。发展中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程度的大小与其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是正相关的,发展中国家受益程度的大小与其抗御经济风险的能力也是正相关的。所以,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应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经济安全的当务之急。提高民族企业国际竞争力不能靠保护的办法去实现,积极的态度是通过进一步开放市场的政策把民族企业推向全球竞争的行列。 最后,还应看到,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发展中国家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能力,无论是从市场因素上看,还是从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上看,都明显受到削弱。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波动性大、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能力等同于其具有的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稀缺生产要素(长期资本、技术、人才等)吸纳能力、引导能力、控制或减少稀缺生产要素流出国境能力以及对国际游资的控制能力等方面。发展中国家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出路并不在于其政策是如何优惠,自然条件是如何优越,而主要取决于市场的有效性和公共环境水平。因此,努力保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创造与维护有效的市场机制和良好的公共环境,应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伦理问题的大学人力资源监管 近年来,管理中的伦理问题已经日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校组织,其内部的人事管理中也同样存在伦理问题,伦理问题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关注伦理问题,从伦理角度从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将从根本上激励员工主人翁精神的发挥,同时又能协调各类员工之间的关系,从而对高校组织的良性发展起到明显的积极推动作用。 伦理问题是管理中的道德哲学问题,是高校管理不能忽视的核心管理问题。 一 、企业伦理问题的由来伦理问题是从哲学中的道德观念延伸而来,主要探讨人们的道德意识(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等道德现象,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与经济利益和物质生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在企业管理中融入伦理概念是一个企业的管理价值取向问题。很多著名的跨国公司之所以基业长青,其核心管理伦理起了重要作用。 1.伦理问题的起源关于伦理问题的探讨,自古有之。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善”的概念;中世纪时,阿奎那曾具体讨论过“公正价格”。在我国,先秦时期的“伦理”,秦汉时期的“大学”、“中庸”,宋明时期的“理学”,都曾研究过道德伦理问题。而古代埃及和印度的伦理思想,它以探讨人生意义和人的精神生活为主要内容,并往往与宗教相结合,从中贯彻着宗教诫律的要求,得到宗教势力的强力支持。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以“仁”为核心,以孝为主要内容,重视个人品德修养,把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总的说来,从古希腊罗马到现代西方的伦理思想,形成了以强调个人幸福,即人的至善为特点的伦理思想传统。 2.现代主流伦理观对现代人道德观影响较多的是 20 世纪的现代伦理学,20 世纪西方伦理学领域有三大思潮: 一是由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研究语言逻辑而兴起的元伦理学,主要盛行于英美国家; 二是人本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伦理学,在德、法及其他欧洲大陆国家流行; 三是受人本主义思潮影响的宗教伦理学,出现在各国的宗教集团中。近代西方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也导致了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向追求“最大利润化”转变。 3.企业伦理问题的由来20 世纪 50 年代,工业文明的弊端越来越清晰地暴露出来,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困境: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生态危机等自然环境问题以及道德堕落、精神危机、管理低效等社会环境问题,当今处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正面临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促使人们对近代以来单纯追求经济利润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怀疑,进而重新把公平、责任等作为密切关注的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企业主导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也更为明显。人们普遍认识到企业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其经营行为必须遵守法律并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企业不能以法律和伦理道德为代价去赚取利润,企业管理需要从尊重人性出发。于是,企业伦理学理论开始形成并日益受到企业、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随着 70 年代以来媒体对商业丑闻和商业伦理案件的曝光,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关注企业伦理的热潮。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伦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最近国内发生的以“富士康事件”为代表的企业伦理问题已引起国人对企业管理中的伦理问题的深度关注。只要在有组织的单位,都存在管理上的伦理问题。高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职能中同样可能存在伦理问题,无论是人员招聘、绩效考核还是解聘过程,组织、管理者、员工之间利益的冲突时有发生。 根据笔者收集的资料和对高校管理问题的实际体验分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大方面: 1.组织公平问题组织公平是指发生在组织中的公平现象,是雇员对组织结果分配、组织制度、分配程序、人际关系等方面是否具有公平性的主观感受,包括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三方面,它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有重要影响。 (1)分配公平。相对于绝对公平,员工更关心分配结果的相对公平。他们会将所获的回报(工资、奖金、晋升等)与个人投人(学历、时间、经验等)的比率和他人进行比较,如果比率相等则感到公平,如果比率不相等,不管是正向不公平还是负向不公平,员工都会产生心理紧张,进而产生消除不公平的动机。高校管理中的分配不公现象时有发生,比如晋升的机会、教学工作任务的分配、进修培训机会的多少等;在员工对组织贡献均等的情况下,一些高校部门管理者往往以个人关系亲疏、喜好来决定这些分配的结果,有些员工甚至未对组织发展有任何贡献便享受出国培训、各种荣誉等对个 人发展较有利的分配结果,这对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员工无疑会造成心理的挫败感,严重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对其他员工也埋下了不公平的组织氛围这一潜在负面信息,对组织绩效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2)程序公平。主要探讨员工对公平程序的反应,包括过程控制(指在争议处理过程中,个体通过举证过程来获得利于自己的目标达成)和决策控制(指对争议结果的决定,员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达到对最后做出决策起到控制作用)。发言权在增强员工的程序公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发言权是指员工在感觉受到不公平对待后是否拥有权利和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高校中的一些管理者往往通过政治手段(如控制其进入“教工代表大会”或获得晋升机会等)剥夺一些“不讨喜欢”员工的发言权,这些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3)互动公平。包含人际公平(即员工在与管理者的交往过程中所受到他人的尊重和关怀程度)和信息公平(即组织在作有关决策特别是对员工有不利影响的组织决策时,应该尽可能地向雇员解释说明。对公平的渴望是人类的基本特征。在高校,也一定程度存在管理者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来评定员工绩效、随意安插亲信、组织裙带关系等现象,在所有的雇用、绩效考评、惩罚和解聘过程中都存在公平问题,因为他们都涉及到个体的权利和尊严。 2.组织政治学问题组织中的个体或者群体使用没有正式批准的权利、策略来达到他们的目的。包括指责或者攻击他人:减少自己与某项看起来已经失败的或者已经失败的计划的相关性,往往把责任都归结于他人,指责对方的失误等。 组织政治学主要包括:控制信息、形象建设、结成强关系、制造义务等内容。 (1)组织政治是指在潜在动机支持下,为获得和保护个人及相关团体的利益,而对他人或团体施加的影响。组织政治学的一个明显现象就是管理团队为团队中的某个管理者掩盖错误,对一些错误行为或者不道德行为呈现集体的道德缄默。还表现在管理者利用手中的职权偏宠某些或者某个雇员,如任用亲信现象,还表现在雇员为了获得某些稀缺资源如避免被裁员、获取晋升、培训或者加薪的机会而取悦管理者,如拍马或者贿赂管理者。上述现象在一些高校中也是屡见不鲜,甚至被默认为是“正常现象”或“潜规则”。 (2)一些“不讨领喜欢”的员工往往会受到管理者运用控制信息(故意截留对该员工有利的信息或制造假文件精神)、制造义务(分配给了该员工不利的工作还要让对方觉得已经受了照顾而心存感激)、形象建设(在高层面前刻意表现对自己有利而对某个不信任的人不利的一面)等政治手段而被分配到明知该工作任务对个人发展没有什么意义而不得不接受分配的不公平待遇,否则下次就有机没会参与对个人出成绩较有利的工作,如参加出国进修等机会。这种做法容易打击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大多数员工报着应付的心态来工作,从而令组织绩效大打折扣。 3.员工安全与健康问题安全是指员工身体处于康乐状态,工作场所的安全主要是考虑避免工伤事故。雇佣安全还包括工作场所可能的伤害,员工应该被告知从事某种行业和具体工作具有的危险,以及没有正当理由雇主不可以随意解雇雇员。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完好状态。高校有责任保证员工整体上健康状态,不仅仅是物理上即工作场所的照明、空气、湿度、温度等客观条件,还包括组织内部关系、人际关系的友好,即人是否受到尊重、得到自我发展的机会。员工有义务对本职工作尽心尽力;组织有义务保护员工的人身健康与安全,并尊重每一个员工。不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安全隐患容易带给员工生理上的损伤和内心的损害,组织没有尽到应有的道德义务是不合伦理的。高校中的工作安全问题相对企业而言较少,但不容忽视的是高校教师或员工受到言行过激学生攻击甚至被杀害的现象也不得不令人警醒;员工或学生的心理不健康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对高校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不仅要涉及每个在校学生、也要照顾到每位勤勉工作的教职员工,近几年发生的高校教师自杀事件,已经用血的事实和教训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4. 员工隐私问题隐私权就是个人在通常情况下决定他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在多大程度上与别人交流的权利。隐私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个人信息的保密、个人生活不受干扰的权利、个人私事决定的自由。个人隐私包括私生活和私人信息。组织没有权利获得员工的娱乐活动或者宗教以及政治信仰等信息,不应该知道关于员工生活方式的细节内容,这些信息都是私人的,组织调查的合法范围应该是关于员工教育背景、工作经验、技术以及认知测验等信息,工作预演、角色扮演、团队经验合作参考以及结构化的面试应该围绕求职者的工作知识。个体与自身以及个体觉得他自己应该怎么样的观点很容易受到隐私侵犯的影响,组织对员工隐私的侵犯破坏了他们与自我概念的关系,构成了对个体精神上的错误对待。高校组织在隐私问题上的处理和大多数企业环境应有所区别,在聘用的大多是具有教高文化素养和高等教育背景的知识型人才的管理中,组织更加应该尊重员工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然而一些高校中依然存在员工的隐私权不受合理保护的情况,如高校中不少见的教师和学生恋爱引发出问题后,这些属于隐私性的情况会很快在组织内扩散开,一些员工甚至是内部管理者会有意无意把道听途说的细节问题传的沸沸扬扬,令该教师的工作环境尤其是人际环境紧张而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甚至给个人造成精神包袱。这些言行已经侵犯了相关员工的隐私权。上述现象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们同样存在于高校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作为智力型团队组织的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员,需要有能力及时发现并重视管理中的伦理问题,尤其是谨慎对待组织公平问题和组织政治问题,妥善处理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从而做到真正尊重每个员工。同时也能大大提高目前体制下高校组织的绩效,较好地激发组织核心资源——教职员工的工作能动性,从而增加组织的凝聚力,提高培养人才的热情和品质。 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应遵循的伦理评判标准如何判别高校管理中的伦理问题是高校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员的基本能力。适用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评判准则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美德标准德性伦理学认为,判断一个行为的合道德性主要通过贯彻行为者的品德,如仁慈、同情、良心、合作、公平、公正、正直等品质体现在行为中,可以说该行为是道德的。管理者故意隐瞒有害后果的做法其动机是邪恶的,对待雇员是不公平的、不人道的,所以有充分的理由认为雇主是不道德的,行为是不合伦理的。中国传统伦理观强调的“以德服人”是对待高校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的至高标准,因为多数教职员工去单位工作的目的并不仅是为了物质利益,更多的是追求被充分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目标。 2.分配公平标准分配公平理论认为一个行为是否合乎道德应该看它在行为的收益和损害的分配方面是否公平,如果行为带来的结果在当事人之间得到了公平分配,那么行为就是合乎道德的。高校管理者更加应该遵循该原则进行工作分配,这样才能使这些具有较高教育背景的员工感受到被尊重而心情愉悦地工作,从而主动积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自觉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关怀标准关怀伦理学强调的是行为者为了维护他与行为接受者之间的特殊关系而显示出对行为接受方的关心。如果行为者显示出对行为接受方的关心,行为者的行为是符合道德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是一种利益相关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包含双方的诸多相互期待。管理者被期望能提供有意义的工作、给予基于成就的报酬、提供培训和培养适应能力。员工被期望全身心投人到工作中,分担获得成功的责任等。高校管理者在对待员工的行为上,为了使得双方利益相关关系得以维持,应该多关心员工,包括对其健康和安全的负责与培训、身体和心理需求的关怀等。 总之,将以上原则综合运用,全方位把握管理中的伦理与道德行为,形成充满人性关怀的、和谐的组织工作氛围,才能形成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整体评价,使组织管理绩效尽可能完善与高效,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准。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改革 高等学校作为汇集人才的高地和培养人才的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处于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因此,探索在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新办法,使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适应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高校人力资源是指高校中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教职工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其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知识型员工是高校人力资源的核心,也是我们关注、管理、开发的重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开发能力体现了学校的人事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1高等学校教师独立性强、素质高,属于典型的复杂劳动群体,因此他们需要较为自由的工作环境,喜欢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向往宽松的组织气氛和自由度更大的工作环境。 1.2高等学校人力资源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高校教师依靠自身人力资本的丰厚储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很大的优势和较强的竞争力,他们往往选择有利于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并得到社会认可的环境。 1.3高等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过程难以 监控,劳动成果难以精确衡量。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及培养人才的质量很难精确衡量,这就使得他们的价值创造过程是无形的。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场所,而且工作没有固定的流程、步骤和规则。 2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自身的人才资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学校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但现行的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受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制约,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阻碍着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和优化配置,表现为:管理中强调事而忽视人,束缚了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没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确定合理的人力资源架构,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目标不明;在人才的引进上有些盲目,只注重高学历、高职称;在人才培养上目标不明确;人力资源配置不当等问题。因此,高等学校的人力资源工作要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用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创新人事管理工作的观念、思路、机制和方式方法,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人力资源建设上,合理、科学地进行高等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努力把优秀的人才聚集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来,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教育储备,才能培养质量更高的人才。 3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观念和思路 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是对其所属的工作人员和人事工作进行决策、组织、协调、计划、督促、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活动,其内容包括选拔录用、考核奖惩、调配任免、工资福利等基本属于行政事务性工作,主要是以“事”为中心;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把人、人力作为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其内容涉及人力资源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个体差异分析、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价、保持与激励等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的开发、管理为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用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创新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是观念的创新:一是树立人才资源是高等学校的第一资源的观念,重点是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二是树立以人为本开发人力资源的观念。要强调人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激发教职工对学校事业的责任感、成就感和事业心,提高工作绩效;三是在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时要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在高校中既需要搞教学科研的高层次人才,提高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也需要德能兼备、善于管理的行政、教学管理人才,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能顺利、规范、高效地运行。其次是思路的创新:要建立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明确而合理的人力资源架构。高校要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人力资源的策划,既要制定长期的规划,也要制定中短期目标。要基于目前学校人力资源的状况和能力思考人力资源的需求,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学校改革发展目标、任务相协调的动态机制;要采取措施,改变不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4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创新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可体现在选拔、流动、培训、聘任、考评等方面。 4.1实行“以人为本”的选拔、聘用机制,加快优质人力资源构建 应聘者必须认同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所聘岗位的职责要求,同时,学校也要充分考虑应聘者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高层次价值需求,尽量为教职员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和条件。要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才管理模式。借鉴欧美大学教师管理的经验,切实改变管理方式和人才进入机制,逐步建立以聘任制为核心、依靠市场的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 4.2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一是建立柔性化的人才流动机制,改变目前高校中人员“学校所有制”的管理机制,实行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在对人才的管理上,要克服“刚性”管理的弊端,允许人才柔性化流动。二是建立人才岗相适的能级管理机制,通过对人才岗位能力的评定分级,优化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革职务只能上不能下的旧规,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真正做到优秀者上、平庸者让、不称职者下,形成职务能上能下的良好局面。三是建立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把分配和职责、实绩、贡献挂起钩来,将教职员工的待遇与其职责、水平、业务能力、完成任务的量与质、实际贡献等联系起来,激活教职员工的内在动力。 4.3建立和完善人才全程培育机制,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备人才支撑 即建立和完善培养人才、重用人才、激励人才和爱护人才、不拘一格、全方位地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机制,并将其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准则。要善于用火热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崇高的精神鼓励人才;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人才。 4.4实行人才聘任机制,推进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是推进高校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行聘任制改革,实行教师聘任合同管理,可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但也容易使教师缺乏安全感,在工作中片面追求短期效果,不安心开展中长期的重大项目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基础性和原创性研究成果的产生。因此,学校应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强化岗位聘任和分类管理,实行终身制与合同聘任制相结合的用人制度,根据不同岗位需要实行长期聘任和短期聘任相结合的聘任形式。学校要注重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把个人聘任与团队聘任有效地结合起来。 4.5构建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实现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变 一个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离不开一个合理的目标,因此,建立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定量标准是有效进行绩效考评的前提,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评价工作实绩要以人为本,全面评价;评价绩效应考虑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条件作出的成绩不同,要注重是否办实事、有实效,不能单以贡献大小定人才;要建立较为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应与岗位相匹配,岗位不同要求不同。绩效考评的结果应作为教职员工晋升、调动、加薪的决策依据。构建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实际上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目标——创造一种发挥人力资源最大能力、获得最大价值的工作管理机制。 5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 5.1把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环节 对教职工业务素质的培训提高要有规划、有措施、有检查,并适当投资,以形成人力资本的积累,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培训的形式不囿于“文凭”和“学历”,而是从实际出发,讲求培训的实效。培训的方法和途径可以多形式、多渠道,就培训对象来区分有全员培训、中层培训、部门人员培训(如教师培训、技术人员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等),学校除了统一人才培养外,还应协助教职工制定个人发展培训计划,教职工可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业务,找出自己能力与需求的差距,制定出培训方案。 5.2讲究用人的艺术,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 一是量才而用,做到物尽其才,人尽其用。由能级决定职级和岗位这是用人的规律,学校为不同的岗位配备人员时,与之对应就要选择不同德才水平即不同能级的人相匹配。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要善于发现并发挥他们的优势并将其优势转变成工作的绩效,学校在实行竞聘上岗时,首先应让教职员工自己申报最能发挥专长的岗位,而学校则应根据实际努力实现他们的要求,使教职员工的德才水平与其担任的职务、工作的岗位相适应。只要做到量才而用,用人所长,就能发挥教职员工最大的聪明才智。二是扬长避短,做到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事物有长短,人才有高下,这是古今中外都存在的事实。在高校中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就要扬长避短地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扬长而用,择能而用,对各个岗位的教职员工,要用其长,避其短,充分发挥其专长,抑制其不足,并在扬长过程中克服其短。 5.3采用科学的激励原则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实现,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正确地实施激励原则。在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充分利用各种激励因素,掌握激励机制,运用合适的激励模式和方法,才能激励教职员工奋发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有效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首先,对激励因素的设定要明确,如对完成工作的质与量要做适度的说明,给教职员工分配工作要适合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量。其次,准确地把握激励的时机。激励的有效性,往往在于及时。太早的激励,会让教职员工误以为这种激励不需努力就可以轻易获得;而太晚的激励也会让教职工受到伤害,认为努力工作仍受不到重视,对学校对领导失去信心,激励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第三,激励要因人而异。首先激励的手段要灵活,不同需求层次的人采用不同激励方法和策略。根据教职员工不同的需求层次恰当地选择激励措施,才能有效地达到激励的目的。其次激励的方式宜正面激励为主。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都指出,在群体激励中,正面激励的效果远大于反面的激励(如惩罚等),越是素质高的人员,惩罚性的激励对其产生的负面作用就越大。在需要教职员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岗位,宜采用奖励和肯定、与业绩挂钩的薪金、升职等正面激励的措施,以利于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状态与革新 1、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学校的任务,对学校的各级各类人员进行规划与组织,对人际和人事关系进行指导、协调和控制,做好教职工的聘任录用、调配交流、奖惩任免、培训考核、工资福利、职级晋升、离退休等工作,达到高校人力资源高效率、高效益利用的目的。[1] 2、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由高校的特殊性质和战略地位所决定的。具有较强的稀缺性。高校人力资源的结构主体是教师。高校人力资源属于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具有稀缺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人力资源的价值就是在人力资源流动中实现的,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校人力资源流动性更强。劳动价值具有较强复杂性。高校人员的劳动复杂程度比较高,其衡量的过程比较复杂,其劳动转化为经济和社会价值具有明显的间接性。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高校教师文化层次较高,特别注重高层次精神需求,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追求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3、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认识落后 只重视传统的人事工作,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了解,没有真正意识到高校发展的瓶颈是缺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人力资本及人事管理的行政性配置垄断在高校管理中根深蒂固,这就导致了高校对政府依赖、对市场迟钝,其管理的自主能力和改革动力不够强劲。 3.2对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研究不深思维方式惯性及体制的内在弊端使得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滞后。管理人员局限于事务性管理,忽视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入研究。 3.3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各层次、各岗位人员的调配不合理,严重阻碍了高校的深层次改革,难以适应高校参与市场竞争的需求。 3.4人力资源流动不畅 由于人力资源的行政配置性和垄断性在高校人事管理中根深蒂固,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和人才市场的人事机制不健全,造成一方面非教学人员缺乏合理流动;另一方面,长线专业无法进行市场调剂,缺乏长远规划。 3.5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体制性障碍 管理体制过于集中,自主管理权力小,平等竞争和激励机制平台尚未建立。体制不够灵活,已经成为阻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4、改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创新策略 4.1实现观念的转变,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是将传统的经验型、行政型管理转变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树立现代“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明确“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和“教师为本”的观念。[2]着眼于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遵循人才发展的规律,充分尊重人才的禀赋和特点,从人才培养、吸引人才和使用人才等关键环节着手,让各级各类人才适其位、用其能、献其智,发挥最大的作用。 4.2完善高校的各项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是促进发展的有效举措。首先要充分利用物质激励,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为主要内容的校内分配方法。其次是灵活运用精神激励形式,如授予荣誉、合理授权激励等。 4.3优化配置教师队伍 优化配置的出发点就是岗位,是以岗位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高校人事管理从某个角度来说,教师是决策主体。必须实现从“人事管理”向“人才资源管理”转变,实现能岗配置。 4.4实施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 人才流动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才价值体现的方式,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强化人才流动服务职能,承担本校教师及各类人员的人才交流工作。 4.5重视教育培训 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实行柔性管理,在和谐、融洽、协作的运作中实现高效率。大学教师是自主性很强的个体,培训首先要符合教师的个人需要、职业发展走向,根据成长的不同时期进行灵活培训,力争每一个“人力”都上升到“人才”的境界。高校培训计划要制度化,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相结合。 5、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要有创新性 5.1观念的创新 5.1.1树立人才资源是高校第一资源的观念; 5.1.2树立以人为本开发人力资源的观念; 5.1.3是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时要树立全面的人才观。 5.2思路的创新 高校要真正理解和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既要制定长期的规划,也要制定中短期目标。要全面掌握学校人力资源的现状,建立起人才结构调整与学校改革发展目标、任务相协调的动态机制。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管理和各部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要有前瞻性,目标明确,政策配套,操作到位,使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探讨 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分析 第一,具有主导性地位。对于大学人才体系来说,其中含有后勤管理人员、教学科研人员以及党政管理人员等,在科研和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人群,他们可以说是办学的主体。在社会资源稳定的前提下,大学需要具备充足的高水平教师资源,才可以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高级人才,为学校和社会创作出巨大的价值。第二,具有多元性功能。现代大学都具有多元性,具有社会服务、科学技术研究以及培养人才等多种功能。这其中,教师是科研和教学的主要对象。第三,具有自主性需求。大学教师的工作形式、性质和内容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在多个方面具有自由性。第四点,关注实现自我价值。大学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等多方面的特点,他们是具有高知识水平和学历的人群,具有强烈的获得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想。 二、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一)选用适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软件 对于大学来说,选用适合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的计算机管理软件是必要前提。对于拥有充足资金以及规模较大的高校,可以自主开发相关的信息化管理软件。中小型的大学并没有相应的技术型人才以及资金实力,所以可以要求专业咨询公司来分析研究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和状况,而后让专业的计算机软件公司根据实际情况来研发合适的信息软件。 (二)确保充足的资金来源 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所以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高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充足的资金投入,这是根本条件。 (三)培养大学教职工的信息化意识 通过培养教职工的信息化意识,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竞争力的提升,而且可以创建出民主、和谐的文化教育氛围。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培养教职工信息化意识时,需要防止出现过度以来管理软件的问题,这会降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四)规划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下面的内容:第一,拟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详细策略。第二,就充分考虑大学的信息化水平高低,正确的评估。第三,规划信息系统需要具有的管理功能。第四,充分考虑系统运行环境的完整性。比如:流程控制、数据管理、用户服务、硬件设备以及服务器等方面的内容。在规划好大学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以后,需要执行以下的步骤。第一,明确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的先后次序以及发展趋势。第二,规划大学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结构,充分获取大学管理层的认可,并且争取相关资源和资金支持。第三,提出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流程,进而落实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技术需求和功能需求,提升用户的应用体验。第四,确定相关方案。明确界面、用户、工作流程等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第五,合理评估管理系统的推广效果。评价内容中需要包括开展系统化、技术支持、新功能等。 三、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分析 (一)加强对于大学资源管理流程的管控 当前阶段,大部分高校存在人力资源管理随意性较强的问题,许多主观因素影响了管理工作。因此,在实施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流程,对于符合规定的行为进行报警和警告,利用这种方法来降低外界因素的干扰。 (二)促进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提升 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计算和汇总大量的数据。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能够良好的进行上述工作,相关的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都能够得到提升,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减轻了管理工作负担。 (三)信息化管理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在校园网环境下进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方便观察人员对于相关数据的查找,办公条件得到优化,并且支持多人办公。相应的系统不受空间、人数以及时间的限制。 四、结论 综上,为了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效,必须加强对于信息化网络建设的策略研究,进而提升大学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效性和质量,在实际的决策和教职工服务中结合信息化技术,有效促进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进步。 作者:徐国凯 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大学人力资源改革探讨 摘要:在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首先在政府部门中展开,旨在提升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在国际社会竞争中形成足够的影响力。目前,新公共管理理念对我国公共行政部门也形成了巨大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大学人力资源改革应该以新公共管理理念为指引,引入新的管理手段,以此实现更好的人本化管理。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念;大学;人力资源改革 1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公共管理学界以私营部门管理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理念,具体观点包括:摆脱传统的官僚独占模式的影响,在管理过程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激励手段,提倡公共服务中的顾客导向,追求效率和公平等。在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首先在政府部门中展开,旨在提升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在国际社会竞争中形成足够的影响力。目前,新公共管理理念对我国公共行政部门也形成了巨大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人力资源改革应该以新公共管理理念为指引,引入新的管理手段,实现更好的人本化管理。 2我国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行政机构臃肿不堪,工作效率不高。现阶段,我国很多大学中的行政人员的数量远远多于教师。以北京大学为例,现有教职工人数约有8000余名,其中行政人员、后勤人员约占2/3,处于教研一线的教师只有1/3,影响了大学的工作效率,不利于精英人才在其中充分发挥作用。(2)存在较严重的“官本位”思想,不够重视教师主体。目前,我国高校中依旧存在“官本位”的传统思想,权术高于学术、官位高于学问。教师在高校中的地位没有被予以应有的重视,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3)高校考评机制比较单一,缺乏激励作用。我国高校评定职称的做法长期沿用职称评定终身制,这种能上不能下的模式不利于激发教授、行政人员的进取心,他们很可能变得不思进取,知识面狭窄,无法为高等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3以新公共管理理念指导大学人力资源改革的对策 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之后,以知识为重要标志,以高新科学技术为重要引领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管理技术是高科技领域的重要内容,也呈现出明显的时代色彩。从管理理论的诞生,到人本管理学的兴起,人作为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逐渐从小角色走上大舞台”,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重视。新公共管理理念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它提倡人、竞争和激励的作用。在大学引入这种管理思想,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1)精简行政机构和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是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基本要义。针对我国高校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现状,有必要加以积极改革,要根据实际情况精简机构,将食堂等部分职能部门实现企业化,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引入竞争机制,使他们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2)明确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对学校主体予以高度重视。毫无疑问,教师是大学的中坚力量,支撑着学生的各项运行。但不得不承认,一线教师在大学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高度重视。官僚作风盛行,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鉴于此,我国高校应该借鉴国外高校的人事管理制度,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比如日本高校中的教师享受充分的自主权,教师可以参与每年的招生计划、课程设置和奖学金分配等事项、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只是负责执行教师会议做出的各项决策。这种做法值得我国高校借鉴。我国高校必须明确自己的核心工作是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教师才是高校的主体。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重视教师的作用,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真正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 (3)构建多元化的职称评聘机制。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的职称评聘机制也必须打破终身制,构建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多元化评聘制度。现阶段,高校的职称评价机制还不够客观公正,考核过程不够透明,难以得到教师的信任。有鉴于此,高校要建立以教学科研为核心的评聘机制,规定硬性的教研考核指标,比如发表多少文章、发表在什么水平的刊物上、文章引用次数是多少,这些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必不可少,还要参考学生的评价意见,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此判断出教师的职称水准。另外,在制定薪酬机制时,高校要制定一套量化的薪酬体系制度和奖惩标准,在奖罚过程中体现真正的公平和民主,使教师体会“劳有所值、劳有所获”的愉悦感。 4结语 总之,在新时期背景下,大学人力资源改革要以新公共管理理念为指导,最大程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促进高校获得可持续发展。 作者:廖咏滔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论大学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过渡 摘要:知识经济到来,高校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高校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转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别简述了高校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继而阐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实现高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有效转变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前言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社会发展已进入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新阶段,高校作为人力资源的高地,传统人事管理已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已成为必然。 一、高校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传统的“高校人事管理”,是指以教职工与有关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其它教辅活动的相互关系为对象,运用有关理论原则和方法,对吸收录用、调配派遣、奖惩任免、培训考核、工资福利等事务,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指挥、监督的活动,以保证学校活动的正常高效运作。 高校人力资源指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教职工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其中教研人员是主体,管理人员是关键,服务人员与离退休人员是补充。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与配置,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引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人事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性化管理,从以工作为导向转变成以员工为导向,“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最根本的区别。 二、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构成普遍存在以下特点:教研人员中,教学名师或科研精英相对较少;管理人员中,多数安于现状,具有创造性思维者较少;服务人员以教职工亲属占多数,专业技能相对不足,文化素质不高。因此,高校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过渡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2.1观念相对滞后 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仍带有较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系统性和兼容性,人事部门还未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可以进行开发、利用、增值从而带来丰厚回报的特殊资源。 2.2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还不够规范 高校大都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长期规划,在教师引进、培养、使用及工资管理等方面主要遵从上级文件,较少考虑实际需要,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致使人事管理工作无法承担起为高校的长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的重任。 2.3缺乏有力的激励机制 当前,虽然很多高校进行的分配制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普遍存在改革不彻底、措施不配套、考核评估办法滞后和某些方面不够公平合理的状况,导致人员积极性不高,没有追求效益的动力。 2.4人力资源配置不当 近几年高校的持续扩招使得不少高校长期处于缺编运行状态,专任教师普遍紧缺,而人员缺乏合理流动、高校组织结构政府化、专业教师无法进入市场进行调剂等又使得非教学人员比率偏大,呈膨胀过剩态势。 三、如何实现高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转变 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就是加快高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没有这一变革就没有高校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3.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只有实现观念的转变才能带来管理方式的转变,才能有管理目的和结果的转变。在高校,“以人为本”的关键就是以教师为本,创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始终坚持尊重教师的意愿、了解教师的需求、激发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促进教职工积极参与高校发展目标和战略的制定,使教师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2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首先要规范高校内部组织结构,其次要保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公开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高校要逐步建立以实行聘任制主线,以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机制为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3.3健全分配激励机制 在目前高校教师相对紧缺的情况下,搞好教师队伍建设不仅需要稳定人、吸引人,更需要激励人、发展人,高校要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多种分配形式和办法,坚持效益原则,把各单位的工资总额同办学效率、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紧密挂钩,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提高骨干待遇,真正做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 3.4促进高校内部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高校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受到社会的生产、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制约。要促进高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应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规范高校内部组织结构;其次要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的成本管理,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率的使用。高校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脑力为主的复杂性劳动,要用科学的方法确定高校教师工作量的标准,这是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依据。 3.5从绩效评估向绩效管理的转变 高校教职工的个人需求不仅表现为基本的物质需要,也包括尊重、个人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要,而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与目标的制定、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面谈等一系列环节,特别注重内在要素管理,注重人的动机、需要等内在心理要素,因此从绩效评估向绩效管理的转变契合高校人力资源的特殊性。 3.6建立学习型组织,精心构筑校园文化,营造一个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人力资源管理特别强调与员工的交流,重视组织观念文化和凝聚力,注重培养员工对组织的责任感和认同度,所以高校应致力于营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满足高校教职工日益突出的精神需求,以精神激励的形式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政策环境,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质量。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探析大学人力资源约束和激励管理体制建设 摘要:高校人力资源是高校的灵魂,是知识分子中的优秀群体,属于知识型员工范畴。在高校管理中,必须根据高校人力资源的特殊性来设计适当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追求,制定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灵活运用激励与约束的手段,从而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内在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关键词:高校入力资源;激励机制;约束机制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人力资源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最大资本,他们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等重要任务。长期以来,在高校的入力资源管理中强调的是“科层制”,诸多管理活动都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出现,约束手段被放大成为了管理活动的中心,教师作为高校人力资源,其潜能受到制约,大大影响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高校人力资源是特殊的劳动群体,在现代大学的管理中,必须根据该群体的特殊性,以追求管理人性化与制度化的动态平衡为前提,遵循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建立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以达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序、高效。 一、建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基础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现代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 (一)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基本原理 激励机制是从整体角度出发,通过物质奖励、精神奖励、晋升奖励等方式支持强化一个人的行为表现符合期望方向和要求,从而达到调动工作积极性的目的。约束机制是从抑制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制度约束、合同约束、环境约束等措施来杜绝一个人与组织期望方向不一致的行为发生。激励与约束都是以制度化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入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就必须先从了解和把握激励或约束客体的个性特征以及需求动机人手,激励与约束手段协调配合,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达到个人利益和高校利益的协调统一。 (二)高校人力资源的职业特性和需求分析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给知识型员工所下的定义是:知识型员工是指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其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的员工阔。 高校人力资源是高校的灵魂,是知识分子中的优秀群体,属于知识型员工范畴。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鲜明的特征:第一,他们普遍有着高学历、高智慧,属于社会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层次,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工作有着较强的独立性;第二他们承担着教学、科研双重任务,治学严谨,思维敏捷,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第三,个性鲜明,自我实现的需求比较强烈;第四,他们追求自主性、个体化和多样化,对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需求倾向较强;第五,他们对人类科学知识有着浓厚兴趣,渴望学习和进步,对事业的成长有着不懈的追求,具有很强的进取精神。 高校教职工的主导需要是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根本保障。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研究组织中激励的最著名也是应用最广的理论之一,他认为需要和动机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该理论以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及自我实现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来分析入的需要。高校人力资源的社会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其个体产生的需要既有低层次的物质需要,也有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且后者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依据。年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性又使得人的需要具有个体形式和不同类别,因此高校只有根据教职工的不同需要,提供他们所需的奖励,激励机制才能成为绩效改善的重要因素。 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成 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是管理活动中相辅相成的两种监督机制。随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进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利用激励机制形成积极向上的管理结构,利用约束机制形成动态有序的控制系统,成为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 (一)激励机制的构成 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是对人的激励,而激励问题的核心是确定哪些因素条件能够持续激发人的动机。激励机制发挥作用的理论依据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管理激励理论的结合,激励机制的构成则是以高校人力资源的职业特性和需求分析为基础,主要包括物质的激励,成就感、认同感与荣誉的激励,升职与受教育机会的激励,竞争的激励。 1.物质的激励。高校人力资源属于经济人范畴,其需求具有多面性与复杂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需要必然是高校教职工行为选择的首要因素。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即使更高一层的需求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后,低层次的需求仍然存在。住房、工作条件等方面是生理需要满足的基本因素,这些条件的合理满足是他们主动积极工作的基本前提。因此学校要首先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基本生活需要,才能谈及其他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现阶段乃至以后,激励机制的设计中一定要正确面对高校教师合理的物质需求问题。 2.成就感、认同感与荣誉的激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心理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别人尊重的需要,这是实现个人理想、抱负以及最大限度发挥个人能力的原始驱动力。高校教师的自我实现就是充分施展自己的教育潜能,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精力和才能献给社会,其最大的满足莫过于教学科研上的成功以及“桃李满天下”,这是高校教师最高层次的需求。当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的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就占据了主要地位。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抓住高校教职工有受到信任,获得表扬、肯定和接受荣誉、提高知名度的需要。对管理对象合理运用成就感、认同感以及荣誉的激励,往往能够取得物质激励所不能达到的激励效果。 3.升职与受教育机会的激励。接受教育、了解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也是高校管理人员高层次需要之一。给管理人员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既可以起到激励作用,又可达到增长进取心和拼搏欲的长期激励效果。教育的激励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满足管理人员特别是青年人求知进取的需要。 4.竞争的激励。竞争可以强烈地激发每位员工的进取心,使他们力争上游,发挥最大的潜能。通常情况下,“驱使人们积极工作的力量来自三个方面:自身对目标追求产生的动力、外部激励产生的动力和竞争产生的压力”。按照管理目标方向为被管理者设置风险、竞争环境的直接作用是对人形成一种外部压力,可促使人们产生某种顾虑和紧张,从而形成一种避惩和控制的力量。所以,竞争也会对管理人员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多创造适度的压力环境往往会成为激发管理人员努力工作的动机因素。 (二)约束机制的构成 1.制度的约束。制度的约束是指将高校教职工要约束的行为纳入管理制度,达到规范高校人员行为的作用。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约束规则,它旨在约束追求自我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道约束就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如果没有学校的制度约束,必然会导致一些人的不良行为和现象,且出现的不良行为无章可依、无章可罚。高校应形成健全的制度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以合理化的制度来约束教职工的不良行为和现象。 2.道德的约束。 荣辱之心,人皆有之。高校的人力资源属于知识型人才,他们有着更加强烈的自尊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应重视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对高校职工行为的约束与规范作用,形成有力的舆论氛围。道德约束是在高校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 3.自我约束。自我约束是隐性的,在制度约束和道德约束不充分的前提下,组织中为什么仍然有一部分成员在努力工作呢?这就是组织成员自我约束的作用。通过自我约束,可使高校教职工树立敬业爱校、廉洁奉公、无私奉献、自尊自重、奋发争先等高尚品德,进而增强教职工的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高校人员有着强烈的荣辱感和自尊心,要加强对高校人员进行自我约束的教育,通过自我分析,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达到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效果。 4.组织环境的约束。组织环境的约束是指约束和指导组织整体行为和内部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它不仅能起到激励的效果,同样可起到约束的目的。一方面,高校有责任为其组织成员提供体现自身价值,实现事业追求的舞台和平台,培育和保持一种自主与协作并存的校园文化,激发成员的活力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来自现代大学内部监督和外部舆论的约束促使高校人员在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方面趋向一致,在工作中感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形成“集体责任”,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三、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追求,谋求管理的人性化与制度化的平衡 以人为本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准则,它是指要在不同层次上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发展人的基本能力。人们的需求总是随着现实的改变而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生存的需求得以基本满足之后,精神的需求也就渐趋强烈起来。因而,现代意义上的人本需求,还必须强调“自尊”、“自主”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高校教职工是知识分子中的优秀群体,他们更加重视对人性的尊重、理解,注重人的自身发展。在实际的管理中要把教师作为“学术人”而不是“经济人”来看待,把教师放在主体地位,建立一种更加人性化和更具有参与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激励是一种正面导向,反射的是人的主体特性需要,关注的是个体的自由创造力,而规章制度起源于科学管理思想,它关注的是事物的标准状态,两者都是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手段。在激励机制的构建过程中,要求高校管理者抱着以人为本的观念,通过理性化的制度来规范高校教师的行为,制度要体现人文关怀,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在一起,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谋求管理的人性化和制度化之间的系统平衡,以达到有效激励。 (二)制定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规范和强化每个教师的职责行为,加大压力,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调动教师履行职责的积极性,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现行的绩效考评制度中存在许多问题,如:评价重形式而轻实质,考评的随意陛过大,科学性不强,考评标准单一化等等。 高校在建立教职工考评体系过程中,要讲究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高校教师的劳动是一种脑力劳动,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独立性,且模糊因素很多,要区别他们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就要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指标。强调教师完成工作实绩的同时,也要重视其个人道德、修养、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工作纪律的考核;在考核教学科研数量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学科研工作的质量;评奖评优要避免新的平均主义和唯“量”是从现象,增加透明度和可区分度。 (三)灵活运用激励与约束的手段,避免激励不力和约束过度 合理的激励机制,能有效地促使高校教职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约束机制,则使高校教职工不佳的教学与科研或有损高校利益的行为,都可通过相应的监督系统得到反映,进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约束或惩罚。激励与约束机制两者互相协调,缺一不可。激励不应该以金钱为主,而是以高校教职工自我发展需求为主。在激励方式上,要强调个人激励、团队激励和组织激励的有机结合,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相结合;在约束方式上,要强调自我约束与外在约束相结合,制度约束与道德约束相结合。 在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过程中还要避免激励不力和约束过度现象的产生。错误的、不合理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而一些正确的、合理的行为又没有得到及时有力的肯定和支持,结果就产生了一种泛化的负向激励效应。而过度的约束又会造成组织成员过多的顾虑和紧张,影响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理想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应该是由激励机制来产生生产活动所需要的人本资源,由约束机制来监督并协调人力资源,在管理过程中寻求激励与约束的和谐统一。 (四)完善竞争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外部人才流动的环境日益宽松,许多高校建立了岗位聘任制、高薪聘请制、竞争上岗制,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竞争是一把“双刃剑”。在新形势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应该强化合理竞争机制。一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掘教师潜能与创造精神,提高办学水平,有助于高校事业目标的实现,是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机制。另一方面,竞争与协作也是统一的,如果竞争机制不完善或出现不公平竞争现象,则极易导致“资源”流向不合理,造成教师队伍的流失与内耗,增大离心力。在竞争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单位所有制”和“职务终身制”,杜绝不公平竞争,将竞争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公务员之家 (五)建立充满安全感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工作环境 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其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强大的工作动力。健康向上、相互促进的良好环境是学校工作卓有成效的基础,一个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团结友好的群体,心理环境的创设、调控、利用,会对教师的心理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使人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满足人们的归属感和精神需要,从而激励人们主动工作,自觉接受学校工作规范的约束,产生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的精神动力。因此,管理者应首先营造一个使人安定工作的学校环境,科学地开展激励,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有事业成就感,有足够的社会地位和明确的个人前途及深造提升的机会。如此,必定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拥有一批富有创造性和再生陛的宝贵财富,增强竞争的实力而取得成功,营造人才建设的“雪球效应”。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已经将教育领域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并且也为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院校的教育迎来了全新的变化,在现代高校教育中,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今后主要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当前我国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仍旧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和问题,如果不及时将其进行解决,那么将对这项教育的开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为了将这一问题进行合理解决,本文将针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展开研究,全面分析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以期对高校教育的全面开展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0引言 在高等院校的教育和发展过程中,人才是极为重要的资源和组成部分,可以说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将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尤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更是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的一项重要基础条件,所以当信息化技术得到发展和完善以后,如果不将二者进行有效地融合,将对高校的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将网络信息化技术良好地结合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起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发展体制,将成为今后大学提升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环节和方式。 1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1.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建设的需求 在高校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采用高效化、高时效性的管理方式对信息进行管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也要相应地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日常工作进行有效开展,通过这种方式将原有的复杂的工作方式进行取代,进一步提升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 1.2为高校教工查询信息提供便利 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得到了全面发展后,高校中无论是教师还是职工都可以利用网络来对个人信息进行查询,并且借助这种方式还将更好地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展开更为有效的沟通,对于进一步完善自身工作质量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帮助。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之所以可以得到全面发展提升,最重要的是保持其工作的透明度,在这种前提下形成更流畅的交流方式或渠道,所以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也将更为公正和公平地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开展和完善。 2对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提升的策略 过笔者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确定当前我国大学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这项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为此笔者也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对广大工作者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2.1加强对信息化软件的选择 对大学的发展来说,选用适合自身人力资源发展的计算机管理软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发展都已经十分完善,不仅拥有充足的资金,同时还掌握着中小学所不具备的规模和技术型人才,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就应该要求相关的信息咨询公司对大学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最终再由专业的计算机公司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以便为其选取一个最佳的信息软件,促进高校该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2保证高校资金的充足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并且这项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付出长期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对其投入资金和工作精力,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只有保证资金的稳定,才能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最基本的保证和帮助。 2.3对大学教职员工的信息化意识进行培养 在对大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教职工的信息化意识培养和提升,对促进大学整体竞争实力将产生重要帮助,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将更好地创建出民主、和谐的文化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帮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对信息化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在对教职员工进行信息化意识的培养过程中,避免和减少对软件的过度依赖情况出现,从而防止对管理工作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在对大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还应该适当对教职工进行培训工作,以便加强其自身素质和能力,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帮助。 2.4对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科学规划 在对大学进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时,工作人员需要对以下几个环节展开研究:①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策略进行详细分析和拟定;②对当前大学信息化水平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保证其评估工作的正确性;③加强对信息系统中所需要具备的管理功能进行详细规划;④需要对工作系统所处的运行环境完整性展开充分研究和考虑。 在对大学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详细规划以后,无论是学校管理人员还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在正常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工作方式和步骤,保证工作的正确性和指导性,从而为今后工作奠定稳定基础。 3结语 通过上文的研究,确定当前我国大学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也提出了相应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对策,希望对高校今后的发展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开展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的一项重要基础条件,因此信息化技术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如果不将二者进行有效地融合,将对高校的管理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将网络信息化技术良好地结合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起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发展体制,将成为今后大学提升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方式。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 [摘 要]人力资源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对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就目前形势而言,建设高水平的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提高管理的水平,对各大高校的发展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影响着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因此大学人力资源的管理需要信息技术的辅助,文章将基于该观点进行深刻的讨论。 [关键词]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1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人力资源系统为平台,在管理的过程中以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为最终的目的,力求形成开放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体而言有以下四方面的内涵。 首先,是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该过程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分析人力资源信息,在管理的流程上进行创新和改革,与此同时需要和其他相关的系统加强配合,实现整体的提升。其次,我们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职工之间的关系。让每一个成员参与到管理的过程中,建立自助服务机制,在沟通渠道上进行全面的延伸和扩展,实现互动管理。再次,我们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这是指我们要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例如:人才网址、培训公司等。最后,我们的信息交流平台必须增强互动性。通过内外部交流及时的解决问题,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2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2.1 提升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效率 在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大量的数据和表格需要进行汇总和计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地解决好该问题,有利于管理人员减轻工作负担,节约时间,提高了工作的准确度和效率。另外,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能够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和流程,继而取得更有价值的信息,为高校的全面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2.2 增强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控制 现阶段很多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上存在随意性的问题,且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在教职工的招聘问题、排课问题、绩效考核和工资分配上存在了流程上的漏洞。与此同时,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调动会直接影响管理的水平,缺乏连续性。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作用下,能够严格地按照约定的流程执行,对不符合规定的操作实行警告和报警,能够有效地减少外来因素的干扰。 2.3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实现自助服务 在校园网环境下建设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管理人员随时随地的登录查看和寻找所需的数据,在B/S结构的帮助下,能够支持多人同时操作,有利于优化办公。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甚至是人数上的限制,在放假期间也可以对人事关系进行管理和调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所以在访问互联网的同时,能够对培训信息、请假等日常事件进行网络提交管理,是一种人性化的服务形式。 3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问题 3.1 起步晚、水平低、发展迅速 和西方先进国家相比,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在学校的应用上起步较晚,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由于我国高校发展水平不均衡而造成的。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上,不同高校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发展的速度上,由于我国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资金投入比例较大,因而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3.2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软件产品比较丰富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较为活跃,在软件产品上有多种选择。国外的软件供应主要是SAP和Orscel,国内主要是传统的用友、金蝶等软件。结合我国高校的发展,国内软件对管理的现状有着直接的了解,因此在软件的设计上更加贴近人们的使用习惯,开发商能够站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角度进行产品的升级和创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3 大学人力部门管理观念落后,缺乏重视 观念的先进性是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只有设身处地在考虑问题,才能完善校园的管理系统。然而,学校的领导者碍于资金问题,并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系统的优越性,缺乏重视,造成了管理上的弊端。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工作中依据以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为主,缺乏变革精神,因而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下的现状。 3.4 缺乏信息化综合型人才,培训系统尚未建立 高校的发展,人才问题是关键。即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中,缺乏相应的人才进行具体的操作,人事部门的员工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较为基础,只能简单地按照流程进行基础的工作,并不能针对实际问题灵活的处理,提供建设性的建议。而技术研发人员只能基于专业能力进行调节,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缺乏认知。此外培训工作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支持,造成了技术上的困难,不利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4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对策 4.1 转变高校人事部门的管理理念 人事部门的职工具有人力资源专业的基础知识,应该具有优化传统的工作方式的观念。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一一面对,而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应该紧随国际潮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针对我国高校的特色进行系统的优化,大力推广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进程,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 4.2 培养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队伍 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是对该工作的重要保障。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专业人才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并在实践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意见,这对系统的升级优化有着很大的帮助。在管理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操作步骤和程序上的漏洞,能够为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的后期管理和维护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有利于该技术的新发展。当然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校领导的支持,和网络部门、财务部门进行统一的协商,结合各院系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 4.3 严格执行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一般实施过程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从系统规划到系统维护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经费等实现问题的制约,因此,想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需要按照最初的规划对人力和财力进行严格的控制,即优化一般实施过程。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纪律和程序的约束,将会直接的影响到预期的效果。与此同时系统管理人员应该遵守安全管理机制,对网络病毒和黑客的袭击做好防范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提供优质的运行环境。 5 结 论 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系统的规划下,一步步实现管理的目标。与此同时,我们要保障信息的安全度,做好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综上所述,通过科学的管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能够进行数据的全面分析和汇总,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依据。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基于激励理论的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摘要:在大学校园之中,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对大学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主要从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措施入手,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措施中的弊端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手段。 关键词:大学人力资源管理 激励手段 激励误区 现代社会,大学不仅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场所,也是一个进行学术研究的场所,大学校园在学术探究和人才培养中具有的独特性让大学在对自身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过程中很难对其他社会机构所采取的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进行借鉴应用。为了充分调动大学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一些学者提出了在大学校园中合理运用激励手段的方式。由此,我们需要对基于激励理论中的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进行探究,以便促进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措施 1.薪酬激励体系 运用员工薪酬进行激励的方式是用人单位中最常见的一种激励手段。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企业,对员工薪酬体系进行合理设置,可以起到稳定员工队伍和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这两种作用。在20是世纪50年代,有些学者提出了一种“双因素”的理论。这些学者认为,在企业发放给员工的薪酬之中,员工的底薪和福利是不会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的,但是这两大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 2.终身教授聘任制 在大学校园中确立终身教授聘任制,可以为教师发挥自身的学术潜力提供一个奋斗的目标。但是由于中国大学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大学中的教师、行政人员以及其它人员已经具有了终身任职的特点,就使得终身教授聘任制处在了一种形同虚设的局面之中。大学教师的工作本来就是终身任职,现在校方给了自己一个终身教授的头衔,教师自然不会把“终身教授”看作是身份以及荣誉的象征。 3.高校员工绩效考核制 绩效考核制是现代企业在薪资管理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段,绩效考核是企业根据市场经济的准则,将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的既得利益相挂钩的一种合约管理机制。绩效考核可以让员工的工资收入随着自己的工作业绩变化有关,这就可以通过展现员工之间的劳动成果差异性的方式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学校也借鉴企业的这种绩效考核机制,在大学校园中推行了以绩效考核为主的教工工资发放方式。 二、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手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激励措施缺乏针对性 对大学校园中采取的激励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就可以发现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中正在推行的激励措施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以教师绩效考核为例,大学校园的特殊性使得一线教师的工作内容存在着一定的不同性。对于一些从事学术研究的教师,学校可以从科研课题完成状况以及发表的论文数量为依据进行绩效考核。对于一些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学校就应该根据教师对学术界最新科研成果的研究状况以及教学组织状况进行考核。但是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学校对教师教学课时完成量、数量、课题完成数量进行了严格控制。不论是从事学术研究的教师还是以学术研究为主的老师,都依照统一考核标准进行绩效考核。这种逼迫教师搞科研的方式对学术界会产生非常大的危害,学校以教师的数量和研究课题完成量作为考核标准,等于是把高校的科研工作变成教师的业绩,这就会让教师在进行学生研究的过程中处于一种为了业绩而进行科研的工作态度。高校教师们带着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进行科学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也就可想而知。一些教师为了完成学校的指标,采用论文的方式来应对考核,这对学术的严谨性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注重个体激励,缺乏团队激励 对于高校来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的问世,往往是一个团队集思广益协同奋战的结果。一些大学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虽然对这一点有着较为明确的认识,但是在推行奖励措施的过程中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视个人成果忽略团队集体劳动的问题。 三、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措施的正确应用 1.通过人才管理激励从事完善教工绩效考核体系 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应该采取分类引导的方式来完善教职工绩效考核体系针对高校的机关工作人员和教辅人员。学校应该落实竞争上岗制和淘汰机制,采取年度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对他们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对于一些不胜任工作岗位的人要坚决予以撤换,以保障人员的优化配置。针对学校的教师群体,应该针对不同类别的教师采用不同类别的考核方法。例如,对于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团队,学校可以针对其科研任务的轻重采用年度考核或者分期考核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方式的改良让教师潜心科研,继而实现对教师工作潜能的有效发挥。 2.运用文化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的措施完善人才激励措施 高校的教职工队伍是一支知识密集型的人才队伍。针对由知识分子组成的人才队伍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就不应该采取一种较为单一的激励手段。要相对这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只有采用一种由多种激励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展现出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对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一个集体之中,团队成员的合理组合对发挥每一个成员的特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团队进行激励可以更好地发挥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例如在军队中,指挥官在论功行赏的过程中会采用授予集体一等功集体二等功等方式来对一些在军事行动中有突出表现的部队进行奖励,可以说这种措施的推行是军队重视团队激励的一种表现。因此在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也应该借鉴军方的这种奖励模式,注重对科研团队的集体鼓励。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设计团队激励的过程中要对团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要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关系。在确定薪酬标准的过程中,要根据团队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团队精神的培育状况这两种因素来确定薪酬标准。在职称晋升的过程中,针对一些大型科技攻关项目团队,要对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同等对待,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师协作完成论文的现象,只要教师们完成的是高水平的论文,学校在论功行赏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摒弃按照论文署名先后顺序区别对待的措施。只有采取这些措施,才能对团队激励的效果有所保证。 3.教授授予制度的改革 高校在运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可以对现有的教授授予制度进行改革,比如高校可以把教授分为二级教授、一级教授、特聘教授、终身教授等多个等级,给终身教授以院士的待遇。在教授制度改革的同时也要采取职称评聘分离的措施,形成一种教师虽然可以被评为教授,但是该教师不一定会被某一学校聘用的局面。采取这样的机制,可以避免一些教师在获得职称以后出现不思进取的局面,也会对高校教职工激励机制有所完善。 综上所述,大学校园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不但影响着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还对学校科研风气的规范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在确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对教职工的实际情况有清楚的认识,只有针对教职工的实际需求采取适当的激励手段,才可以对教职工工作热情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才能使学校的科研工作更加规范化。 大学人力资源论文:教师“身份变革”与公立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现代转型 摘 要:当前国内公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整体上尚处于“人事工作”阶段。学者彭剑峰构建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淘汰机制、激励机制、牵引机制和约束机制模型。公立高校“单位身份人”体制使高校教师人才市场开放性不足、激励机制坍塌且异化、大学文化与价值体系扭曲、绩效与资格考核“选择性行政”。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代性转型,基点在于建立“社会契约人”体制的教师“身份变革”,这需要行政部门自上而下的推动。近年来,国内部分公立高校人事改革属于第二层次制度供给,由于缺乏基础性制度资源投入,尚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社会契约人”体制。政府打破大学教师干部身份、停止事业单位编制供给、放松档案户籍控制等制度安排具有必要性,其与高校自身人事变革一道,构成教师“身份变革”,将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代转型,提升大学效能、实现人才强校的基点。 关键词:“社会契约人”;“身份变革”;人力资源管理现代转型;基础性制度供给 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迅速,凸显生产性,能够为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作出重大贡献。但是国内公立高校,受体制之限,人力资源管理整体尚处于初级的“人事工作”阶段。公立高校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广大教师(faculty)[1],对这一群体的管理而言,转型的关键是政府提供基础性制度资源,与高校自身人事改革一起,实现教师“身份变革”,让教师从“单位身份人”走向“社会契约人”。教师“身份变革”是公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的基点,也是提升大学效能的关键所在。 一、“单位身份人”及其存在基础 把当前公立高校教师界定为“单位身份人”,首先是指,教师是“单位人”。所谓“单位人”,指的是大学教师从进入高校系统工作后,就为“大学所有”、“大学所用”和“大学所养”。公立高校教师被“大学所有”,是一种传统“单位人”思维下的“准人身依附”。为“大学所用”,指的是教师必须接受学校的安排,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为“大学所养”则是指一旦在公立高校入职,教师的生、老、病、死都是学校的事,除非教师有重大违法违纪,否则学校不能让其去职。 其次,从高校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还是一种“身份人”。所谓“身份人”,是指公立高校教师因为其“身份”,而不是其他因素而享有一定的权利。公立高校教师具有传统概念中国家干部身份和事业单位编制。当前国内公立高校教师的身份其实是“准公务员”性质。公立高校教师因为其“准公务员”身份和事业单位编制,成为了传统上民间所讲的“国家人”。这种“国家干部”身份,“一旦获得,终身拥有”。而且身份的获取现阶段主要是看学历程度,博士毕业生的学历一般都可以成为获取公立高校教师身份的通行证,使其拥有者成为一种“身份人”,即通过博士学历获得公立高校教师身份后,无论工作努力程度如何,绩效好坏,都难以实质性改变其“体制内人”的身份,就可以拥有“事业单位编制”和“国家干部”身份的状态。 国内公立高校教师“单位身份人”的现状是由历史遗留下来的,“单位身份人”所体现的是一种典型的“单位体制”。单位体制其理念是,所有微观社会组织皆为单位,控制与调节整个社会运转的中枢系统,是由与党组织密切结合的行政机构所组成,单位具有多功能性、非契约性和资源不可流动性等特征。[2] “单位身份人”的状况在改革开放前不只是存在于公立高校中,广大企业职工也同样是“单位身份人”。这一制度安排的经济基础是计划经济。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公立高校所依存的经济基础已从“计划经济”转型到了“市场经济”。从另一维度看,市场经济改革是我国公立高校组织所面临的主要外部环境变化。高校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适应调整与组织演化。[3]但是这种自适应调整与组织演化由于自身动力有限,以及外部基础性制度资源供给延宕,即使原有环境不存,尚没有改变当前公立高校教师“单位身份人”体制的“坚硬”存在。 根据国内权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教师被界定为“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属于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但是对公立高校教师而言,这一界定并没有否定其“准公务员”性质,相反地,事实是,由于历史遗留和制度惯性等原因,公立高校教师作为“单位身份人”的制度安排与认识,在没有外力从上至下强力推动变革的情形下,被固化了。而事实上,公立高校参与的知识生产、人才培育和社会服务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下各高校之间生源和师资的激烈争夺就是佐证。由于人的“自利”和“有限理性”等原因,“高校业务”难以被“计划”。这样,公立高校教师“单位身份人”体制的逻辑基础就付之阙如。 二、“单位身份人”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困境 国内学者彭剑峰在将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提出了四大机制模型,即淘汰机制、激励机制、牵引机制和约束机制,它们相互协同,从不同维度整合、激活组织中的人力资源,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在这一模型中,牵引机制是把组织中的成员“往上拉”,激励机制是把组织中的成员“往上推”,约束机制是对组织中的成员进行考核与规范约束,使其不偏离组织目标,淘汰机制是把组织中不合要求的成员往组织外淘汰。在这一模型中,组织的文化与价值体系起牵引作用,绩效与资格考核发挥约束功效。[4]在公立高校中,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对象教师是“单位身份人”。“单位身份人”体制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四大机制上都带来了困境,使其停留在传统的“人事工作”范畴,难以进行现代转型,从而没有为大学战略实现发挥应有功用。 高校教师淘汰机制事实缺失。由于公立大学教师是“单位身份人”,他们进入高校系统就成为了一种“体制内人”,拥有所谓的“铁饭碗”。当前公立高校选择用人时,一般并不存在真正的试用期,不像西方高校,选择学术劳动力时,可以有实质性的长期试用制度,一旦发现所雇佣的学术劳动力教学和科研表现达不到学校要求,就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启动淘汰机制。国内公立高校教师入职后,事实上立即就成为拥有事业单位编制和国家干部身份的“单位身份人”,因为工作业绩不佳或不适岗等原因,从体制内淘汰出来的可能性事实上并不大,“解聘制度缺失”[5]120带来了严重的大学“庸人积淀”[6]问题。当前国内公立高校,“单位身份人”体制的存在,导致了与岗位不匹配教师的淘汰机制事实缺失,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大困境。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坍塌异化。高校教师的劳动性质与公务员有差异,他们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科学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教学”与“社会服务”,所以高校教师工作具有高度创造性;高度创造性的工作则需要其主体意志与脑力的艰苦付出。这种艰苦付出,在人性现有水平下,需要有合理而充分的激励。当前国内公立高校中事实上所实施的人事聘用体制是“即时全员终身制”。在美国高校,只有部分优秀教师才能进入终身制系列,显然与我国当前公立高校事实存在的“即时全员终身制”存在巨大差异。而且,能够进入终身制系列的讲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往往要经过长达十年的试用。[7]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当一名教师一旦入职就成为“单位身份人”,拥有“铁饭碗”,则必然会带来激励困境。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公立大学教师觉悟程度不高,是人性实然状况使然。而国内公立高校“即时全员终身制”作为“单位身份人”体制的重要特征已经被固化,使教师过早地进入“智力退休期”[8],这就带来了激励机制的整体坍塌。另一方面,当前国内公立高校教师的“即时全员终身制”,由于基数庞大,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经济保障,相对于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其他行业而言,整个高校教师体制内工资水准相对低下。高校为了追求大学在排行榜上的短期效应,以及其他的外在原因,整体上都在强化科研的量化考核。“即时全员终身制”带来的经济保障只是一种基础性的经济自由,公立高校教师要想能够在经济上充裕,必须遵循大学的游戏规则,“多快好省”地出科研成果、出形式上更高层次的科研成果。“单位身份人”体制所伴有的过分量化的科研考核机制虽然多有产出,似乎“效率”更高,但是因为科研活动的特殊性,这种机制导出的科研产出许多时候意义不大,特别是在国内当前实质性学术评价不彰的情景下,不能真正实现公立大学的组织目标,人力资源管理难有实质效果,反而因为过分追求短期的量化学术产出,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这就是一种公立高校因“单位身份人”体制所间接带来的激励机制异化现象。 大学文化与价值体系被扭曲。在一所理想的大学中,大学的文化与价值体系往往是作为一种“软实力”,牵引着大学共同体中的教师专注于科研与教学,促进大学理想的实现。理想形态的大学文化与价值体系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基本的有“学术至上”和“精神独立”等。当前公立高校“单位身份人”体制,在其他的文化与氛围的协同作用下,特别是在我国学术制度构建内在逻辑发育不良[9]的情境下,把大学文化与价值体系扭曲了。“单位身份人”导致大学人才流动困难,特别是对于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公立高校,没有经济条件吸引人才,所以人才引进的一条重要途径是靠近亲繁殖。在这种学术环境中,对学术人才的发展而言,学术才华与学术努力不能起到主要作用,“关系”的经营才最为重要,这违背了“学术至上”的大学文化。更为直接地,“单位身份人”体制带来大学教师的“人身依附”。[10]111由于“单位身份人”体制的存在,大学教师不只是享受“即时全员终身制”,而且作为单位的大学,它往往乐于“办社会”,大学教师就依附在“单位”所提供的一些往往品质有限的资源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依附最后带来的是一种精神依附,高校教师往往在享受“单位”所提供的“低保”性质的物质支持中,失去了精神的独立。 绩效资格考核的选择性行政。对有效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而言,还需要有约束机制,它约束高校教师为实现大学职能而努力工作。约束机制能够规范大学教师的行为,如果大学教师行为有偏差,约束机制能够指引与纠正。一个重要的约束机制是考核,公立大学往往有两种重要的考核,一是绩效考核,另一是资格考核。在许多公立高校、特别是地方公立高校中,因为“单位身份人”体制原因,在考核中出现所谓的选择性行政现象。选择性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在处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进行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方式。[11]12-15从这里看,选择性行政是一个中性的概念,甚至一般地被理解成为褒义词,是为了整体的利益,牺牲个体利益的“义举”。[11]12-15其实,它也可以被理解为对“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成为贬义概念。公立高校在进行绩效与资格考核时,经常会因为“单位身份人”体制而滥用自由裁量权,实施选择性行政。“单位身份人”带来了单位人员流动的相对固化,并形成了近亲繁殖的“人情社会”,所以许多时候,公立高校在进行绩效与资格考核时,经常是“雷声大、雨点小”,考核要么是实施不彻底,只有部分人受到考核,要么是考核标准过低或考核形式化;在考核结果的应用上,许多时候也存在“虚化”现象,只要是可能损害圈内人利益、当权者利益和既得利益者利益时,考核往往是不了了之。所以,公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约束机制,在“单位身份人”所构建的组织和管理环境中经常是低效或失效的。 国内公立高校教师“单位身份人”体制导致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如上困境,使其应有功效得不到彰显,是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层次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因变量”,公立高校必须适应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需求的变化,[12]所以,“单位身份人”体制的改革具有必要性与迫切性。 三、“社会契约人”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代转型 在当前国内公立高校中,整体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尚处于“人事工作”范畴。人事工作强调的是,对组织中人的管理是一项非生产性的、附属性的、内容简单且只重视现有人员使用的管理活动;[13]相反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对组织中人的管理看作是生产性的、与战略相关的、复杂且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培育的活动。显然,在这一范式中,人力资源管理从组织的“边缘”走向了“核心”,成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所在,所以这也客观地从根本上要求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四大机制能够发挥有效性。 国外高等教育管理汲取了企业领域的成功经验,许多国外高校都已走出人力资源管理“人事工作”范畴,在强调并充分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价值,实施在科学调研基础之上所制订的大学人力资源战略。大学人力资源战略,是指高校中人力资源管理突破传统职能管理范式,从未来长远发展的高度出发开展教职员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人的潜在能力,推动人力与物力的协调配合,以确保实现大学战略目标的管理活动。[14]在战略管理时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由传统的“人事工作”转型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范式,其“理想型”其实就是所谓的大学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具体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地把人与组织紧密地联系起来,从组织目标出发对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各种实践活动进行整合规划,以实现人与组织的适应与统一;[15]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首要资源,强调人力资源与组织目标的匹配性,以及自身对组织战略实现的贡献。[16]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从“人事工作”转型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要对大学战略目标实现作出关键性贡献。 近年来,公立高校都在努力谋求“人才强校”战略目标的实现。但是,当前国内公立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尚处于低水平的事务处理范畴,急需现代转型。然而,不只是因为在高校管理中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不彰,更为重要的是,公立高校教师的“单位身份人”体制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的基础性障碍。这种人力资源管理现代转型,最为重要的是,需要重建公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点:实现教师由“单位身份人”向“社会契约人”的转变。 对公立高校而言,所谓“社会契约人”体制主要是指,一方面,大学摆脱传统“单位”需要“办社会”的束缚;更为重要的是,大学与教师之间只是根据《劳动合同法》和所签订的具体劳动合同而形成的雇佣关系。另一方面,大学教师再也不是“身份人”,而是“契约人”。“契约人”强调的是,公立大学教师不再是一种“一旦获取、永远拥有”的身份,大学教师能否成其为大学教师、在任职期间大学教师的薪水报酬、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等如何,主要是由教师自身的学术声望、工作业绩等业务因素,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所获得的、与校方签订的劳动契约所决定,而不是由其身份所决定。契约对大学教师而言是“能力本位”、“业绩本位”和“声望本位”,而不是“身份本位”。 把公立高校的“社会契约人”体制与“单位身份人”体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社会契约人”能够走出原有体制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困境。当公立高校“社会契约人”体制确立后,高校教师人才市场将具有开放性。这一点就像企业领域一样,将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开放的高校教师人才市场,教师的流动将会摆脱原来的、档案和户籍制度程序繁琐、办理手续耗时费力、受住房等相关制度牵制,[5]7等等问题。对公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当高校人才市场开放后,人才的合法引进与淘汰就不成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淘汰机制将确立起来;“社会契约人”体制确立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就能够重新发挥其重要功用,因为公立高校将不再是一种“铁饭碗”式的平均主义,精神与物质的激励将建基于教师自身的学术业绩之上,公立高校在摆脱大量冗员、退休工资等低激励的人力资源成本后,更有实力为教师建立起更具强度的激励机制。这样高校能够构建起“长期试用制”、“兼职-专职”和“非终身制-终身制”等更有效率的机制,打破现有的一旦入职,就全员进入终身制轨道的制度安排,用人机制更加灵活、更具激励性和战略价值。在强化“学术自由”意义上的终身制同时,“社会契约人”体制有利于改变教师考核过分量化、短期化现象,克服公立高校激励机制的异化现象。另外,“社会契约人”体制的确立将有利于树立大学“学术至上”、“精神独立”和“探索真理”的文化价值观念,从而彰显人力资源管理的牵引功能。“社会契约人”体制还能够减少公立大学在绩效与资格考核等方面事实存在的、负面的选择性行政行为,从而重构公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约束机制。 对当前公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代转型而言,“社会契约人”体制的确立是基础性的。构建“社会契约人”体制属于顶层设计,这种体制构建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也应是自上而下的。国内有学者认为,我国大学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大学的改革并不只是大学制度的变革,“而是整个政治制度改革的一个部分”。[17]诚哉斯言!当前我国公立高校与政府行政机关是“同构”的,也就是大学成为了政府行政机关的“摹本”,政府行政机关内部机构是怎样设置的,大学效之;政府行政机关内部运行逻辑是怎样的,大学仿之。这种“同构”现象的存在有历史原因,在公立高校中建立起“社会契约人”体制,需要公立大学与政府行政机关“脱构”,大学需要按照自己的逻辑和规律来构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而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这种“脱构”需要政府行政机关对公立大学进行相关的放权、授权,这成为了政治改革的一部分。但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因为当前的高校行政逻辑,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乐为“温水青蛙”心态,需要上层主导推进,才可能真正走出大学人事体制改革的路径锁定[18]。 然而,即使在政府的放权、授权下,公立高校自身所做的、包括推行全员聘用制在内的打破“单位身份人”体制的各种努力,都只属于第二层次的制度供给,在缺乏基础性制度资源投入的情景下,这种变革举步维艰。 四、变革困境与基础性制度资源投入 在我国,公立高校属于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从事业单位改革的视野来审视公立高校教师“身份变革”十分必要。我国事业单位的特征是“国家办事业、国家养事业、国家管事业”,具有典型的计划性,譬如,机构公立,资产国有;政府决定设立、注销与编制,实施直接管理;活动经费来源于政府拨款。[19]所以,我国广大事业单位机构典型地采用了单位体制,事业单位的计划性、非契约性和资源的不可流动性等就是“单位体制”理念型的具体体现。建国后,我国整个高校系统经历了重大变革,这一过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大学系统的“单位化”,政府为高校教师提供“国家干部身份”和“事业单位编制”,还为高校提供与自身同构的管理机构及其行政逻辑。这也就是当前我国公立高校教师“单位身份人”体制形成的前世今生。从中可以看出,这种体制在公立高校中形成的是一种政府的基础性制度供给。 随着“单位身份人”体制在经济领域的变革,以及国内研究者对国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特别是西方大学教师聘用制度的推介,国内公立高校人事体制改革的迫切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识。在实践层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立高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大致经历了“职称评审制”、“评聘合一制”、“评聘分离制”和“全员聘任制”四个阶段。[20]细致来看,在第一阶段其实是恢复了职称评审制度;在第二阶段,评上职称后就终身享有;“评聘合一”使人事激励机制功用得不到彰显,所以就带来了“评聘分离”的改革,但是在这一阶段,即使制度设计的意图是打破职称终身制,但是由于公立大学教师“单位身份人”特征,使评聘分离的真正实施阻力重重;接着,在对原有人事制度的弊端进一步深入认识的基础上,教育行政部门构想推行“全员聘任制”。200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全面推行聘用制,建立符合高等学校办学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制度”,具体地,要改革固定用人制度,破除职务终身制以及人才单位所有制,遵循“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原则,在公立高校工作人员中全面推行聘用制度。这一《实施意见》指出公立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但是至今为止,改革进展有限。反观如上四个改革阶段,可以看出,其实改革开放后我国公立高校人事体制改革中有一贯的逻辑,就是改革旨在使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能够发挥功效,从而最终提升大学效能。遵循这一逻辑,国内一些高校推行了激进程度不一的人事改革。譬如,上海大学聘任制改革、[21]北京大学教师人事改革、[22]中山大学人事制度改革、[10]183-187华中科技大学聘任制改革。[10]187-194最近的变革有深圳大学的人事改革,甚至浙江大学正在实施某种意义上的末位淘汰制。综观如上改革,遭遇到了太多的争议,存在妥协甚至流产。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由于公立高校教师“单位身份人”体制的存在,使人力资源管理四大机制,特别是竞争淘汰机制不能有效运转。当前的困境是,在公立高校中,教师都拥有事业单位编制,都是“国家干部”,难有合法的途径使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分流到体制外去。在如上改革中,即使有基于考核的分流,更多的是体制内消化,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语境下,对于公立高校管理层而言,放松考核以及基于此的竞争淘汰机制,更符合“政治正确”的要求。因为,对公立高校管理层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失效,整体效能不高,尚可以用形式化的政绩掩盖,“和谐”出现状况,则事关政治。如此,则使实质意义的全员聘用制的实施陷入困境。 对公立高校人事体制变革困境进行反思,需要审视整个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各个逻辑环节: 图1 公立高校教师“身份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现代转型 从图1可以看出,当前国内公立高校正在推行所谓的全员聘用制改革,属于国内公立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现代转型的第二层次制度供给。这一层次的制度供给在缺少第一层次制度供给,即政府停止对公立高校教师进行国家干部身份和事业单位编制供给,放松其档案控制,为教师另建有吸引力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的情形下,必然会遭遇难以突破的瓶颈。这种困境包括由“身份”带来的争议和公开或非公开的抵制;更包括人员分流上的操作障碍等。相反地,大学人事制度变革一旦拥有了第一层次的政府基础性制度资源投入,如上争议与操作障碍都将立即或很快地不成其为问题。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到现在为止的成功,其实也是在遵循这一逻辑,先是政府投入基础性制度资源,即实质意义上打破铁饭碗,下岗分流,不提供或限制性提供国家干部身份与事业单位编制,在此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产生功效,从而达到增进企业效能的目标。在国外高校教师聘用体制中,只要是能够使人力资源管理四大机制产生功效的,都不存在政府在第一层次制度供给上设置“单位身份人”体制。譬如,美国是一个拥有浓厚市场传统的国度,其公立、私立高校教师的聘任制度都可归于“市场模式”。在市场模式的教师聘任制中,职位的设置、人员遴选、晋升和管理方式等都具有明显市场痕迹,这一模式的聘任制度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公开招聘、严格遴选、逐级晋升、非升即走”,设计这一制度模式的目标是通过市场选择、市场竞争和市场激励,来保持教师队伍的高素质。[23]总之,一般地可以认为,美国大学教师是自由职业者,其聘任状况受市场制约,具有明显的市场化特征,工作流动性很大。[24]在德国公立高校中,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但是这只是总体上的概括,实际情形是,德国大学的用工形式多样,有编外的,有编内的,只是部分专业优秀的高校教师才可以享有国家公务员身份和终身教职。由上可知,无论是美国模式,还是德国模式,都不存在政府为高校教师作“单位身份人”体制基础性制度供给现象,因为在人性现有水平上,其必然会使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功效不彰,效能低下。 所以,当前我国公立高校人事变革的合理逻辑应是,先有政府基础性制度资源投入,如不再为新入职的大学教师提供国家干部身份和事业单位编制,放松档案户籍控制,为大学教师另建有吸引力的社会保障等,这属于第一层次制度供给。其后,通过公立高校普遍实施实质性的全员教师聘用制度,强化教师与学校之间的“社会契约关系”[25],才可能使教师真正成为“社会契约人”。如上两个层次的制度供给会使公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现模式转型、机制生效,最终提升大学效能。 总而言之,当前建立公立高校教师“社会契约人”体制,需要在取得社会共识的前提下,政府行政机关首先进行基础性制度资源投入,然后放权、授权,自上而下地推动实质性全员聘用制在公立高校广泛建立。需要补充强调的是,在进行两个层次的制度供给,构建“社会契约人”体制时,并不能单一地采用市场规则,这一体制必须符合学术规律,是不可忽略的内在要求;另外,建立公立高校教师“社会契约人”体制,并不是简单的政府“甩包袱”,需要在制度重建、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现代转型的过程中,通过为高校教师设立“职业年金”[26]等配套制度安排,保证高校教师学术职业具有较大吸引力。
环境污染论文:对环境污染与国际贸易研讨 一、市场失灵导致环境污染加剧 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来源于环境资源的价格过低,使得市场机制无法形成资源的有效配置,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最终造成环境污染。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包括外部性和公共品。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使其他人承担了成本却没有给予补偿,就是负的外部性。国际贸易使得外部性发生转移,发达国家通过进口资源出口废弃物,将外部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居民称为其他国家外部性的承担者,一定会对该国的环境造成极大的伤害。外部性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惬意在行使决策的时候,都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而又不需要对成本进行补偿,因此企业的产量会高于社会的最优产量,同时形成过度的产品,因此负的外部性是造成过度开发的原因之一。 公共品有两个性质,一是非竞争性,二是非排他性。这就决定了公共物品在作为私人供给时,任何人都不能享受自己投入所产生的收益,因此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公共品的价格不是由市场决定的,也不能交易。环境也是一种公共品,不能交换,也不能定价。国家对自身所造成的污染不承担后果,对环境的好处也不需要支付,所以就没有保护环境的动力,只能单纯的靠鼓励机制来刺激环境的保护。 二、关于促进贸易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建议 1、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我们当前应该按照国际的标准,制定并完善我国的环保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措施体制,建立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等,鼓励保护环境的民间组织的活动,积极的调整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通过税收约束企业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同时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减少市场失灵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2、完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环境的成本是不容忽视的,在衡量一国的经济实力时,应该加入环境的衡量尺度,环境成本对产品价格的影响是越来越大的,如果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可以消弱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优势,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也有利于企业的国际形象。人们对于绿色环保的意识也日益增强,逐步完善环境保护体制。 3、调整出口结构,发展绿色贸易对于高污染的产品,应该禁止进口,为了不影响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调整出口结构,由原材料的出口转变为通过附加值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大力发展绿色贸易,包括绿色产品的创新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贸易结构,鼓励开展环保产业的国际贸易,为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基石。 4、推广环境标准体系鉴于我国的环境标准与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相差甚远,为了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应该完善环境标准。各企业机构应该试试建立统一的环境标准体系,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利用和分配资源,同时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同时要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相辅相成的达到绿色经济的发展。 5、进一步完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认真落实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考虑进口产品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防止有害污染物进入国家,加强检察检疫力度,严格遵守有关国际环保公约的条款。 三、结论 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对我国来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两者互相制约又互相影响。发展中国家污染密集型产品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发达,是负外部性的体现,从而导致了环境的污染。忽视环境成本造成的成本外部化也导致环境的污染。协调环境污染与国际贸易的管辖关键在于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使得产品的价格能真实的反映社会成本,从而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该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完善法律法规、调整贸易结构、发展绿色贸易以及提高环境标准等途径,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境污染论文:对湖水环境污染与治理思考 1洋澜湖污染原因 (1)历史的原因,鄂州城区尚未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老城区仍然是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管网布置混乱,布置不合理。洋澜湖因地处城区中心,是城市雨污水的受纳水体,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洋澜湖污水口多处,致使洋澜湖严重污染。这些污废水是导致湖水遭受污染、水质日益恶化的直接因素和主要污染源。(2)城市地表径流、农林区地表径流以及降水、降尘、养殖投饵及水上娱乐等。由于每年有大量来自城区地表的污泥在湖内沉积,致使洋澜湖河床逐年抬升,水面逐年缩小,湖容逐年减小,生态环境劣变,鱼类品质下降,水体中的病毒菌与大肠杆菌树超标数倍。(3)洋澜湖沿岸因长期受雨水冲刷及风浪影响,导致岸堤受不同程度的损坏。(4)人为因素,例如沿湖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乱扔乱倒,严重破坏洋澜湖沿岸的自然景观。(5)洋澜湖沿岸缺乏系统的园林绿化,加上环湖周围绝大部分岸线未做环湖路造成水环境的破坏。 2综合治理 近年来,鄂州市委、市政府对洋澜湖的水环境保护十分重视,针对洋澜湖水环境污染日益恶化的现状,先后实施了环湖污水截流、破堤还湖、局部湖底清淤、沿湖护岸、道路绿化及游园景点等一系列治理工作。(1)环湖污水截流先后共计铺设环湖污水截流干管30余公里,大体建成环洋澜湖北岸污水截流系统,截断了排入洋澜湖的污染源;(2)破堤还湖:破堤21.8km,清运土石方40.5万m3;(3)局部湖底清淤:清除洋澜湖电排站、凤凰广场、镜园和映月小区等四处共计31.7万m2湖面的湖底淤积50万m3;(4)沿湖护岸:建设环湖护岸12.5km,有效地保护了洋澜湖湖面,避免被再次蚕食;(5)道路绿化:建设环湖道路8.43km,沿湖路两旁种植垂柳、水杉等树木;(6)游园景点的建设:环湖建设凤凰广场,凤凰、阳光、官柳、映月、南浦、庙鹅岭和澜湖等七处小游园,新增绿地面积360hm2。鄂州市洋澜湖水环境整治做了一定的工作,但由于面不广整体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尤其是洋澜湖水污染状况没有得到好转,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整体水质为劣Ⅴ类。为此,又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整治设计方案。 3整治设计方案 3.1水处理 3.1.1水质净化 采用“EM”技术净化水质。“EM”是一种有效微生物菌群,由光和菌、放线菌、乳酸菌、曲菌等5种菌类及80余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本工程拟对洋谰湖受污染的水域共115.28hm2湖面投加EM菌种,投加浓度为10ppm,共投三次,分别在湖水抽排后、底泥清挖前投一次,清挖后再投两次。4.1.2清淤工程根据洋澜湖污染的实际情况分析,洋澜湖整个湖底由于多年的污染物沉积,底泥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不进行全部清除,将会影响治理的效果,为此对洋澜湖全区进行底泥清除,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湖底清淤和港道清淤的淤泥含有大量的污染物,需要经过堆积处理,为此选了两处弃渣场用于堆积清淤的淤泥,拟ONOWRLDLOWCARBONWORLD2014/22个渣场,1号弃渣场位于新庙镇山间凹地,距洋澜湖东岸4.3km,距两港的平均距离约4.3km;2号弃渣场位于新庙镇新庙村距洋澜湖东岸2.3km,近于平地弃渣。清淤后的港道开挖的土质是未被污染的泥土,可就近用于回填,加高培厚港两岸的堤身,多余的土可填埋于附近的洼地。 3.2环湖美化 3.2.1洋澜湖护岸设计洋澜湖护岸采用生态护岸理念,沿洋澜湖周边采用随形就势、削坡减载,抛石护脚,坡上采用干砌石护坡,面层铺30mm厚的土植草及间种柳条、荆条、柠条等,抛石护脚滨水区种植芦苇、莲藕等形滨水植物带,沿岸种植垂柳及灌木,沿湖岸布置2m宽的生态人行道。陡岸区高程16.78m以下采用浆砌块石挡土墙护岸,墙顶布置2m宽的生态人行道,16.78m以上采用削坡处理,坡面采用有生态植草护坡。生态护岸总长约7080m,形成一条适合居民休闲、娱乐的环湖景观长廊。 3.2.2沿湖绿化洋澜湖东侧修建道路段进行绿化,路线总长约7km,沿湖布设5m宽绿化带,距离湖边1m处种植水杉,株距5m,零星点缀红花继木(株距约8m),行距3m,绿化带长7km,绿化带地表铺草坪。近岸种植约1m宽水葱、千屈菜等搭配绿化带,形成陆地到水面的过渡带,紧接这条绿化带种植5m宽挺水植物(以荷花为主),湖面零星点缀浮水植物(以睡莲为主)。部分湖岸弯曲狭长区域种植芦苇丛,美化环境。两港港道两侧先分别预留2m宽人行道,再沿人行道布设5m宽绿化带。五丈港沿绿化带外侧依次种植垂柳、碧桃,垂柳株距5m,碧桃株距5m,两树种行距2m,共同以“品”字形种植。绿化带长约2378m,绿化带地表铺草坪;茅草港沿绿化带外侧依次种植大叶女贞、桃树,株行距及种植方式同五丈港。绿化带长约899m,绿化带地表铺草坪。 3.2.3景观照明洋澜湖水利综合治理工程景观照明采用10kV线路分别供洋澜湖沿湖景观照明、五丈港景观照明、茅草港景观照明。本工程箱式变电站的供电半径按750m左右考虑,其中洋澜湖沿湖景观照明全长7.5km,需箱式变电站5台套,五丈港全长2×3.5km,需箱式变电站6台套。茅草港全长2×2.5km,需箱式变电站4台套。光源选用400W高压钠灯。所有景观灯灯头附件内置,且均需配置相应的电容补偿装置,提高灯具功率因数,减少电压损失。洋澜湖沿湖景观照明采用单侧布灯的照明方式,五丈港和茅草港景观照明采用双侧对称布灯的照明方式。灯具布置间距为20~25m。洋澜湖沿湖景观照明分为5个配电区域,单个配电区域长1.5km。五丈港景观照明分为6个配电区域,港道左右侧各3个配电区域,单个配电区域长1.2km。茅草港景观照明分为4个配电区域,港道左右侧各2个配电区域,单个配电区域长1.25km。以上每个配电区域内设置一台30kVA10/0.4kV箱式变电站。 3.3港闸治理 对五丈港、茅草港港渠进行生态修复。五丈港是洋澜湖连接长江的通道,由洋澜闸出长江,本次设计将五丈港裁弯取直。将花马湖与洋澜湖两湖连通的节制闸———茅草闸拆除重建。 4进一步深化水资源环境保护工作 水资源环境保护工作是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对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环境保护是指在现有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水功能区管理、加强水域污染治理、加强科技技术研发,不断提高处理水污染事故的能力,保障生态用水政策正常实施,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4.1完善水质监测体系,加强水域内的监控管理河流区域内,各地政府需要完善水质监测工作站的建设,加强流域内的水质监控能力,完善区域内水质在线监测、应急检测、移动监测以及自动检测体系,进一步合理化流域内各级检测体系的结构,形成全面的检测网络,提升监测水平,加强流域内的监控管理能力,扩大监控管理范围,能够在第一时间监测到致癌、致畸的水 体污染物,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继续推进流域内的水质监测功能管理措施,并且进一步完善水质监测通报工作流程,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状况评估,确保流域内饮水质量达到标准。 4.2加强水质污染技术研发,深化流域内污水治理(1)继续做好做好全流域重点排污检查,展开流域内工业污水排放监督检查工作,根据调查结果依法通报排污不合格的工业生产者,并采取严格的处罚措施,勒令其整改。相关政府还需要严格管理纳污红线,对于流域内的排污口设定审批模式。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流域内排污口的纳污量监测工作,做好日常监督监测工作,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做到排污信息的公开化、真实化,积极推进全民水污染防治工作。(2)对于已经过度污染的流域,要做好治污工作。要深化加强污染治理的科技技术手段研发,提高污水治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还需要加强流域内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处理能力,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并定期展开流域内的污染源风险评估,分析污染危害,并提出防治应对措施,做到防范于未然。不断提高流域机构管理水平,不断增强流域机构在水资源保护中的作用,做到水污染事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调查、早处理,最大程度减轻水污染危害,促进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4.3加强水域保护和生态修复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在于健康良好的水生态系统的形成,因此,加强水域保护和生态修复是实现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水资源调控发展的必然措施。确定并维持河流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保障生态用水基本需求,定期开展河湖健康评估。 4.4加强水生态文明顶层设计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但却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因此,在推进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水生态文明的顶层设计,严把技术关,明确技术路线,稳步推进。①在整体战略定位上,要体现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需求,体现出新时代水利建设的特色。②在具体目标上,要突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在价值取向上,要形成水生态伦理价值观。③在指标制定上,既要体现功能的完整性,又要具有可操作性,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技术支撑体系。 环境污染论文:平原乡村环境污染近况探讨 1江汉平原农村土壤质量评价 据统计数据显示,江汉平原共有稻田65.10万hm2,棉花田24.83万hm2,油菜田46.61万hm2,商品性菜地21.62万hm2,农户自留地约1.87万hm2。在潜江、洪湖、仙桃和公安4个县市中随机抽取稻田、棉田、油菜田、商品性菜地和自留地各1块,采集土壤样本,选定镉、锌、镍、铅、总砷、铜、总汞、总铬、六六六、滴滴涕作为分析与评价的指标,各指标均按照国家标准和《土壤元素近代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测定,对不同农田类型的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1)棉花田。本次抽样调查了4块棉田,结果显示:仙桃棉花田为轻度污染,超标因子为镉和锌;洪湖棉花田为尚洁,超标因子是锌;公安棉花田为尚清洁,超标因子为锌;潜江棉花田为清洁,无超标因子。 (2)水稻田。本次抽样调查了4块水稻田,结果显示:洪湖水稻田为轻度污染,超标因子为镉;公安水稻田为尚清洁,超标因子是镉;潜江水稻田为尚清洁,超标因子为锌;仙桃水稻田为清洁,无超标因子。 (3)油菜田。本次抽样调查了4块油菜田,结果显示:洪湖油菜田为尚清洁,超标因子为镉;潜江、公安和仙桃的油菜田为清洁,无超标因子。 (4)商业性菜地。本次抽样调查了4块商业性菜地,结果显示:潜江和公安商业性菜地均为尚清洁,超标因子为镉和镍;仙桃商业性菜地为尚清洁,超标因子为锌;洪湖商业性菜地为清洁,无超标因子。 (5)自留菜地。本次抽样调查了4块自留菜地,结果显示:综合污染指数均低于警戒水平,无超标因子,污染水平均为清洁。 1.1江汉平原农村垃圾污染现状 江汉平原农村垃圾的来源主要有3个途径:一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包括秸秆、农膜和农药瓶等;二是来源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如厨余、废纸等;三是乡镇企业产生的废弃物。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发放问卷、入户访谈、查询资料、称重计算、实地观察等方法对江汉平原农村垃圾污染现状进行研究。 (1)农业生产垃圾污染状况。秸秆是江汉平原主要的农村生产垃圾,总体看来,秸秆以燃烧为主,田间燃烧占的份额最大,如果加上生活燃料部分,2项份额达到64.7%,是作物秸秆生产量的2/3。本次抽样调查了4个县(市)的作物秸秆利用状况,4个县(市)的秸秆用于田间焚烧的比例最高,基本都在40%以上;其次是作为生活燃料用途的比例,平均值达到20.3%。被焚烧的秸秆(包括田间焚烧和作生活燃料)平均为65.03%,即超过2/3的秸秆都被焚烧掉了。秸秆丢弃情况在4个县市不是很严重,平均仅有1.9%。秸秆堆肥率很低,平均1.2%。潜江市和公安县作物的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较高。秸秆作为原料在四湖流域的利用水平较低,平均0.73%(低于丢弃量),除潜江的利用水平较高,其他县市利用率很低。关于地膜污染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江汉平原2009年地膜使用量1213.42t,平均残留率为26.6%。 (2)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状况。为了解江汉平原农村生活垃圾的种类、数量及处理方式,选择了潜江市熊口村、潜江市孙桥村、公安县新岗村、洪湖市南昌村、仙桃市兴隆村共5个村庄,每个村随机抽取15户农户,收集他们在7d内产生的所有生活垃圾,并进行分类、称重,记录数据,由此推算出各村每人平均1年产生的不同类型生活垃圾的数量及生活垃圾总量,再根据该村常住人口数推算出1年全村产生的不同生活垃圾的数量及生活垃圾总量。调查结果显示:5个村庄的有机废弃物中厨余和废纸所占比例均较大。 (3)乡镇企业废弃物污染状况。采取听取报告、座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取样分析等方式,调查了6家乡镇企业的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养猪场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污染。养殖固废造成的污染很少,然而生猪尿液及干湿分离处理的上清液一般都直接排放到附近沟渠,使得周边沟渠水质恶化发黑、发臭,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严重超标,水质为劣Ⅴ类,丧失了使用功能。 2江汉平原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江汉平原农村水源、土壤、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出现与该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生产生活方式、农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 2.1江汉平原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限制极易 导致该区域环境污染问题的形成江汉平原地势低洼,每年5—9月的汛期大部分时间地面低于江水位几米甚至十几米,容易形成外洪内涝;枯水期江河水位低,引水困难,水资源显得不足,干旱随之而来,这些灾害成为江汉平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血吸虫病蔓延等问题的诱因。 (1)气候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导致该地区呈现涝滞相随、旱涝并存等生态劣化现象。江汉平原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湿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70%以上集中在5—9月的江河汛期,同时过境水量大,长江、汉江等多条大小河流汇集于江汉平原,致使江汉平原地区水高田低、农田受涝面积大,农业生产面临巨大的防洪压力。另外,由于围垦和自然演化,湖泊大量萎缩,调蓄洪水和维持良好生态的能力削弱,加重了抵御洪涝的负担,导致该地区洪、涝、渍害频发,作物生长发育不良、产量下降,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2)水资源季节性过剩但总体匮乏,旱涝灾害加重了水源污染。江汉平原水源充足,但在时空上的分布很不均匀,丰水年与枯水年水资源相差达10~15倍。该地区地表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都很丰富,雨季集中,并且与作物生长同季,河流纵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流经江汉平原的境外水数量也很大,这些客水多在汛期到达,很难得到有效利用,致使洪涝灾害频发,江汉平原中部地区部分农田长期处于高水位状态,而盲目围湖造田、填湖开发等人为对自然的干预,加快了湖泊湿地萎缩,湖泊调蓄、行洪能力减弱,淡水储量减少,水质日趋富营养化,河湖淤塞,涝渍相随、旱涝并存,导致水质变劣,农民群众的健康和农产品质量均受到了严重威胁。 (3)长期滞水或淹水导致江汉平原农村环境不断恶化。江汉平原涝渍时间长,土壤潜沼化程度逐步加重,导致大量还原性有毒物质产生,这些有毒物质或渗入地下或排入江湖之中,从而加重了农村环境的污染。由于整个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农业生态环境不断受损、退化,围垦中 水利工程与血吸虫病防扩散措施又不得力,血吸虫的寄生钉螺随洪涝灾害的频发而扩展,导致血吸虫病疫控制难度随之加大,该地区农民因病返贫人口日益增多,再加上农业投入增加缓慢,农业的比较效益越来越低,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2长期沿袭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环境污染加剧 传统的发展观以资源可以无限供应假设为前提,忽视了环境、资源、生态等自然系统的承载能力。当前,江汉平原农村环境污染就是由于近几年来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超越了自然环境系统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逐步下降。 (1)水产养殖投肥过量严重污染水体。江汉平原湖泊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是全国内陆水域最广,水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水产养殖十分发达,而黄鳝、“四大家鱼”等养殖过程会投放大量的饵料,成为加重江汉平原大中小湖和鱼塘等养殖水面水体水质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局部区域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据统计,江汉平原目前共有水产养殖面积约10.67万hm2,水产品年产量约14万t,年投鱼饲料约27万t,水产养殖业是江汉平原流域农业源COD、总氮和总磷污染的主要来源,占总量的50%~60%。这些污染物直接进入水体,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此外,养殖过程中投撒过量的鱼药也会对水体产生污染。 (2)畜禽养殖固废及废水污染周边环境。据统计显示:2007年江汉平原仅四湖流域地区畜禽养殖粪尿排泄的总量就达到10929万t,其中,粪便排泄总量为4853万t,尿液排泄量为6076万t。江汉平原部分县市区畜禽养殖业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最大的是COD,其次是总氮和氨氮,总磷产生量最小。这些畜禽养殖粪尿排泄物大多没有经过处理就排入周边沟渠、河流、塘堰,造成严重污染。 (3)传统的耕作习惯导致环境污染。一方面,种植区化肥使用过量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江汉平原是湖北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粮食产量达到5332kg/hm2,棉花产量达1208kg/hm2,如此高的产量使得江汉平原化肥的投入达到742kg/hm2。化肥流失造成的农业面源氮、磷污染较大,而且流失的化肥多为溶解态,进入湖泊、河流、沟渠及塘堰等水体,极易导致藻类过度生长,形成水体富营养化。另一方面农药使用不当导致了土壤质量下降。有机氯农药对于防治病、虫、草害,保证作物增产方面,有很明显的作用,但有机氯类化合物制剂因性质稳定和不易消解,易引起农业环境的污染。一些违禁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施用现象仍较普遍,加上施药方法不科学,造成农产品有机氯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十分突出。已有研究表明:有机氯农药残留是六六六和滴滴涕在土壤中分布的主要原因。 2.3农民生活陋习和环境意识薄弱造成环境污染 农村群众普遍缺乏生态环境知识,环保意识不强,对自己生产、生活环境的安全性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这是引发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原因。 (1)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导致地表水污染。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环保投入严重不足,乡镇政府、村委会提供环保公共服务能力较弱,农民环保意识不强,加之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和政策,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量的不达标污水排入河湖水体,成为地表水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2)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污染环境。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方式的变化,农村垃圾形态越来越接近城市,然而处理方式却没有跟进,大多数农业生产垃圾、农村生活垃圾和部分乡镇企业废弃物随意堆放污染了水体和土壤。本次调查过程中经常能在农户浅水井边的沟渠内发现被随意丢弃的农药瓶,垃圾围村的现象比比皆是。 (3)农作物秸秆随意焚烧污染环境。江汉平原多数地区秸秆焚烧现象严重,由于工业不发达,68%的村民仍以农作物秸秆为生活能源,因此家家冒烟,家家都是一个污染源,对周围空气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有关数据显示,湖北每年夏秋两季秸秆产生量大,空气污染最严重。在江汉平原等粮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程度高,70%~80%的农作物秸秆未被有效利用,农作物收割后,不待秸秆彻底干燥即进行焚烧处理,由于不能燃烧充分,产生大量的浓烟弥散在空气中,导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浓度增加,不仅严重污染农村空气,而且还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沿公路焚烧秸秆还会造成交通事故。 2.4人为干预生态环境和乡镇企业管理不善导致环境污染 江汉平原农村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比较突出,再加上乡镇企业管理不善,人为对环境的破坏、长期围湖垦殖、传统的生活习惯和不合理的资源利用等导致了环境恶化问题不断出现。 (1)河流沟渠分段管理,活水变死水。本次调查发现,江汉平原境内河流沿途各不同辖区为了各自的利益,纷纷拦河筑坝,导致水流不畅,活水变死水,水质变差。 (2)部分乡镇企业废水无序排放污染水环境。原来与长江连通的河流,20世纪70代以前水质清澈,鱼虾成群,两岸绿柳成行,河面舟船不断,人们沿河而居。自80年代初造纸厂、水泥制品厂、化肥厂相继建成投产后,工业废水排入河内,致使水质恶化而变成了一条臭水河。 (3)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地表水污染影响浅层地下水质量。根据2005年农村饮用水安全调查情况,江汉平原四湖流域农村水质不达标人口有234.0万人,占全部村镇人口的60.2%。虽然通过国家和地方不断努力,特别是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的实施,解决了部分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但由于江汉平原内农村人口主要饮用分散式水源,水源地水质多数未经处理,细菌超标、污染物超标。同时,江汉平原为血吸虫病重疫区,农村居民取水条件较差,导致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较多,目前仍有相当部分群众喝不上合格的饮用水。村民以前喝的水都是河沟内的水,河沟内的水不能饮用后,以喝浅层地下水为主,据当地镇干部介绍,超过100m地层以下的水质比较好,但是目前村内水井深度大多为20~30m,有的甚至不足10m,属于浅水井,因为管理机制以及运行经费等问题,一些村2009年才通上自来水。 3江汉平原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依据对仙桃、潜江、洪湖和公安等4个县(市)农村环境污染调查结果,结合农村实际,提出江汉平原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理念,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把江汉平原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保障农产品安全结合起来,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方针,采取源头控制、过程阻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对策,从而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 地发展。 3.1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近几年来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工作,但与其作为国策的要求相比,其宣传工作力度还远远不够,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还很薄弱。因此,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将是一项基本任务和长远的战略举措。 (1)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一是提高江汉平原广大农户的环保意识是当前顺利实行退耕还湖、平垸行洪和移民建镇等政策的重要保障。从宣传《环保法》入手,采用广播、电视、网络、科教片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提高农民群众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应定期向农民群众公布,对涉及农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听取当地农民群众的意见。积极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农村环保教育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村镇环保培训机制。把教育培训工作延伸到乡镇和村庄,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等形式,对农民、各级基层干部和基层环保技术人员进行环保政策、法规、知识培训。二是编写农村环保科普读物。建议组织力量编写有关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简易科普读物,可采取图片、宣传册、多媒体等形式,便于农民群众熟悉和掌握相关环保常识,内容包括农村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危害性等。 3.2提高对农村环境的认识,更新环保观念 江汉平原农村环境问题在于水的布局不合理,导致“涝渍相随、旱涝并存”。水和湿地都是对人类社会非常有益的资源,季节性富余的水可就近蓄积以备缺水时调用。 (1)转变观念,改变旧的思维模式。一是顺应自然规律。在现有的江河治理基础之上,以工程措施为主、生物措施为辅,最大限度地兼顾治理与自然的平衡,有限地还田于河湖,逐步释放河道承载的调蓄压力。二是树立大农业的观点,整治涝渍地生态环境。按照宜粮则粮、宜渔则渔、宜牧则牧、宜林则林的原则,重新评估现有涝渍地,结合江汉平原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思路,因地制宜地制定环境治理措施。 (2)立足于系统生态学,科学治理农村环境。一是合理规划,充分发挥分蓄洪区的作用。加强长江上游植树造林种草生态工程,以利于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清理中下游河段行洪障碍,如围垸、码头、仓库、房屋,还滩于河。疏通河道,加强对蓄洪安全区的分洪区内工业、生活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治理。二是将治水、蓄水、用水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由于江汉平原地势低洼,这不仅导致涝滞低产,而且还影响富余水分的调蓄作用,从而又加剧了江汉平原的涝滞灾害,因此只有实行退田还湖,才能有利于蓄水抗旱。 3.3统一制定环保规划,综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 由于江汉平原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是水污染问题,因此应制定统一的规划,突出治水这个重点,加强综合治理。 (1)控制湖泊水体污染,治理湖泊富营养化。一是出台湖泊保护与治理法规,确定最优治理方案,控制污染排放。实施截污工程和引水灌湖工程,消除湖泊底泥污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控制面源污染,运用生物措施,恢复或建立江汉平原湖群湿地生态净化系统。二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标本兼治。应建成以提防为主,蓄滞洪区、水库为辅的防洪工程体系,以减轻防洪压力,同时通过生物措施治本,如利用山—河—湖—江互动规律进行生态环境治理。 (2)构建完善的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机制,合理利用江汉平原自然资源。一是加强湖泊管理,尤其是跨行政区域的湖泊管理。建议统一规划湖泊,必要时调整行政区划范围亦保证大湖的完整性。制定大中型湖泊相关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出台湖泊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政策。二是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目前,江汉平原人口压力巨大,而环境的承载力有限。因此,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保护江汉平原农村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议加大恢复森林植被力度,确保水源涵养林用地和防洪堤防用地,做好退田还湖、提高湖泊蓄水能力等工作。调整居民点,退宅还田,增加耕地面积,逐步解决人地矛盾。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中低产田,运用市场规律,结合楚文化底蕴,把防洪除涝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机结合起来,适度开发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促进传统农业单一性向现代农业多样性转变。 3.4构建农村环境管理制度体系,为农村环境保护提供保障 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管理制度,使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工作呈常规化、规范化运行,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1)建立农村环境管理制度,防治农村环境污染。一是建立湖内撤围和退垸还湖制度。洪湖撤围措施实施后水质明显得到改善,这既是证明也是经验。因此,要使江汉平原水体水质得到根本改善,必须实现湖内完全撤围,并与退垸还湖工程相配合,逐步恢复湖泊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为了有序做好湖内撤围工作,建议按照养殖面积给予撤围的养殖户一次性补偿。二是建立江汉平原河流水环境管理制度。采用截污、清淤、换水等工程手段,综合治理东荆河、内荆河、洪排河、等主要河流的,改善重点水域环境质量。通过实行“两清一建”(清理淤泥,疏通水系;清理垃圾、改善环境;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巩固成果),改善河道水质,恢复和强化河道生态功能。通过引清调度,实现河道生态引水,恢复河流的连续性和流动性,提高水环境容量。在限排总量的基础上,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供水、节水、排水、治污、排污、中水回用等进行一体化管理,杜绝河流分段管理。在水量方面,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发挥水资源多种功能;在水质方面,必须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水环境,加强对水污染防治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加强水源涵养与保育,建设水源涵养林,保证河流、湿地、湖泊的生态环境用水。 (2)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制度,构建环保管理体系。一是完善渔业管理制度。湖泊内适度规模的养殖和捕捞不仅可以增加水产品产量,满足人类食物需求,而且有利于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并有助于改善水质。建议完善捕捞许可证制度,推进有序养殖。长湖和洪湖等大中型湖泊应设定休渔期,严格控制捕捞船的数量和网眼大小,通过发放捕捞证收取一定费用,对撤围下来的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养殖户减免一定费用。长湖和洪湖等湖泊完全撤围后,由所对应的管理部门定期实施人工投放鱼苗,严格选择投放的品种,并科学计算投放量,进行自然放养,禁止围网养殖和网箱养殖,且不得投放人工饵药。二是完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制度。统一规划,成立物业化服务机构,由专人负责农村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秸秆的分类收集、处理,生产有机肥,并提供工程的运行、维护和服务,形成以村为基本单位、农户为基本服务对象、农业服务技术员为基本队伍的物业化服务体系。建议农村垃圾处理采取城市垃圾管理的办法,实行垃圾集中堆放和分类处理。根据行政村人口的多少,按照就近、节约、便于运送的原则,建立几个行政村共享的垃圾分拣场,集中对金属、纸、塑料等进行回收;对厨余垃圾、落叶杂草、瓜果皮核等有机物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并回田;对渣土、砖瓦、沙石等建筑垃圾进行就地堆埋,废电池等有害垃圾以及废衣物等不可回收分解垃圾,由县市级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3.5改革投融资机制,增加科研技术 投入 政府在农村环保投资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协调,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并适当增加农村环保科技应用与推广的投资比例。 (1)各级政府加强引导,积极推进农村清洁工程。一是加大村内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污水管网收集与处理系统、垃圾集中站建设;在人口居区放置垃圾分类桶,垃圾运送配套设施,将垃圾转运到垃圾场进行处理;定期派专人或安排各户轮流打扫道路清运垃圾,每家发放环保购物袋以减少白色污染。对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发展配套技术措施进行治理。针对不同养殖种类和不同规模的养殖企业,发展适宜的沼气池技术、沼液种植技术等。二是结合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采取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对农民施用有机肥、培肥地力给予一定补贴。加大农机补贴,推进秸秆粉碎还田。江汉平原秸秆田间焚烧量占秸秆总产量的43.3%,应充分利用国家的农机补贴政策,对禁烧区内农民实施补贴(补贴标准900元/hm2),充分调动农民秸秆还田的积极性。制定秸秆禁烧管理办法,在禁烧区焚烧秸秆的,根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罚,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同时结合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推广机械化收获、推进秸秆粉碎还田。 (2)加大科研投入,增强农村环保工作的技术支撑。一是以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农业、环保等部门的技术优势,联合和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环保实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通过试点示范、教育培训等方式,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机制,实行技术有偿服务。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以及各类专业性经济合作组织参与农村环保科技推广。鼓励支持科技推广人员以科技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农村环保产业化经营。 3.6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自然资源有效利用 发展江汉平原现代农业,必须从江汉平原农村实际出发,合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积极探索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新方法,实现农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1)推广环保实用技术,合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一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江汉平原北纬31°以南地区,春季和夏初阴雨较多,地下水位高,对小麦、棉花生长不利。小麦生长后期常因湿害、病害并发导致小麦产品和质量低劣;棉花前期也因渍害导致死苗、病苗、迟发。建议改小麦为蔬菜,利用棉花苗期占地少,推行地膜覆盖栽培甜瓜,即“菜—甜瓜—杂交棉”连、套作模式。同时考虑到低湖田长期淹水、地下水位高、潜育化或次潜育化等问题,可采取深沟台田、垄稻沟田、稻田养鱼、杂交水稻再生利用这种集工程、生态、农艺措施于一体的方式。实行“麦、稻”或“油、稻”两熟制,6—7月丰水期间休耕低湖田,如不遇洪水,还可选择种植周期短的蔬菜抗避渍涝,达到促进高产、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二是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推广实用环保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生物浮岛技术是通过指导农民种植“水上花园”、“水上菜园”、“水上草原”等,把农村富营养化水体变成可利用的农业资源,从而实现农业与环保的双赢。同时要建立“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模式,加快江汉平原地区以户用沼气池为重点的“一池三改”建设,推行“猪—沼—作物”、“草基鱼塘”等循环农业模式,加强“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大力推广沼液、沼渣有机肥料。 (2)开展试点示范,防治农村环境污染。一是进行清水养殖技术示范。清水养殖在提高水产品质量,满足食品安全的同时,可以减少饵、药物投入,保护水体环境,只要做到优质优价,清水养殖可以提升江汉平原的养殖水平和养殖收益。建议尽快制定统一的清水养殖标准和技术规程,选择有基础、懂技术、环保意识好的养殖大户或者养殖场作为扶持对象,探索推行企业+技术人员+养殖户的组织模式,形成饵料加工—养殖—销售一体化的供产销经营体系。二是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主要从“源头控制”和“过程阻断”着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新型缓释肥,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通过减少农膜用量或者使用可重复利用农膜,降低农膜残留污染。充分利用江汉平原现有垸塘沟渠,建设排水生态沟渠和前置湿地,截留农田排水中的氮、磷等。优先在洪湖、长湖等自然条件良好,有利于发展有机食品生产的地区建设示范基地。开展生产基地水源、土壤、大气环境质量定期监测,制定相关监测标准及技术规范,科学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安全优质农产品发展,通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示范和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 环境污染论文:论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体系的构建 一、“创新工作室”课程内容 以服务民族为指导,充分考虑地区特色,指导学生关注在国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和资源领域的科技需求,重点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为研究对象,开展环境污染预防与治理的相关研究。在实施创新计划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研究、试验设计、研发创新,让学生把握环境热点和方向,从选题、方案设计、创新实践等方面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1.主要教学内容 (1)以水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为基础,探索具有创意的节能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回用技术、污泥处理和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以环境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为基础,通过试验探索新兴污染物的环境归趋、污染预防和评价技术。(2)以社会实践为依托,参与国内外专业竞赛和大学生“挑战杯”等赛事活动。 2.选题 节能型废水预处理技术研究;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新技术研究;污水处理厂节能型污泥处理技术研究;污水处理新技术研究;污水处理厂提标增效优化技术研究;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污泥调理剂研发;除磷剂研发;地域特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根据实际情况,这些内容皆可适当调整。 二、“创新工作室”教学方法和手段 “创新工作室”课程顺应时代需求而产生,其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有别于传统的课程。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创新工作室”课程主要采取下列方式进行。 1.现场观摩 发挥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以及研究室研发项目的优势,通过现场观摩,介绍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开发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阐明技术机理、技术基础,指出创新点在哪里,研究什么内容等,让学生对科研项目有全面的了解,并产生感性认识。 2.专题讲座 通过专题讲座形式,介绍项目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实现途径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同时,通过专题讲座,让学生接触环境热点,了解社会需求,培养发现问题、研发符合社会需要项目的能力。 3.选题与分组 根据指导教师的科研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自主设计研究方案并组织实施。在此过程中,学生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4.资料综合 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数据处理、资料分析、论文写作、申请专利等。锻炼学术论文、科技研究报告、专利申请文本的写作手法和内容、程序等,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数据处理、信息采集、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的能力。 三、“创新工作室”课程授课方式和考核指标 授课方式:以学生参与为主,配合专题讲座、现场讲解和个别辅导等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考核指标:每人提交完整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1篇;或研究报告1份;或课题小组1篇;或课题小组获奖作品1件;或课题小组申请专利1项。总成绩比例分配:提交的最终成果得分占60%,平时(包括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完成试验质量等)表现得分占40%。 四、“创新工作室”课程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 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创新工作室的主要特色和创新点如下:第一点,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对大学生实施创新基本技能训练、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实践,大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第二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选题、方案设计到实施,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第三点,考核环节突出实效。除考查平时综合表现外,重点考核训练效果,以论文、竞赛获奖、专利等形式结课。 五、“创新工作室”课程取得的实效 自2009年大连民族学院环境类专业将“创新工作室”课程纳入到本科培养方案以来,2013年迎来了第一批毕业生,总计107名。本届毕业生作为负责人总共取得了29项成果,含学术论文17篇(其中EI收录英文期刊论文1篇,中文双核期刊论文1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项、辽宁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奖4项。取得成果的学生共62人,占学生总数的58%。也就是说,本届毕业生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通过创新教育取得了学术成果。本届毕业生作为负责人还完成了大连民族学院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3项,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第六批“大学生环保公益活动”小额资助项目(环保科技应用类)1项,大连民族学院大学生“太阳鸟”科研项目20余项。此外,通过创新工作室的培养,大学生的双语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本届毕业生共获得大连民族学院第二届(2013)学生优秀 英语论文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 六、结束语 “创新工作室”课程顺应时代而生,在大连民族学院经历了四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和经验。大学生通过创新工作室的学习和训练,达到了如下效果: 第一,把握学科热点,接触专业前沿,学会从环境热点中发现问题、抓住机遇。 第二,创新的基本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从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到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最后进行资料综合,掌握对专业知识进行全方位运用的思维方式。 第三,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支撑。通过参与专业实践,促动对专业理论的认知,通过理论学习和对科研试验结果的总结,进一步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第四,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工作室施行课题组制,课题组共同承担一个课题的论证、设计和实施,此过程需要良好的合作和交流。 环境污染论文:管窥农业环境污染的源头及治理 1当前农业环境污染来源 1.1化肥污染 大量施用化肥且施用结构不合理,造成土壤板结,而且大量施用的化肥得不到吸收,随灌溉和降水流失,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化肥中的氮元素等进人大气后,增加了“温室气体”,导致温度升高;其次是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水草繁生,许多水塘、水库、湖泊因此变臭;再者表现在破坏了土壤的内在平衡。 1.2农药污染 当前,农药在环境及农副产品中的残留现象日益严重。一方面在施药时药剂的挥发或农药厂生产时排出的废气,对大气的污染是显而易见的;其次一些农药又通过各种途径污染水源、水生物,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饮用水源。另外,农药也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再者,一些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农药的大量使用和不合理使用,使农产品所含的各类有害物超标,直接对人体和生命安全构成危害。 1.3农作物秸秆对环境的污染 作物收获后产生大量秸秆,尤其是城区周边的农村,收获季节大面积、大范围焚烧以玉米、水稻、小麦秸秆尤为严重。焚烧秸秆后产生的烟雾遇到障碍便会滞留在空气中久久不散,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微尘增加,严重影响周边城市环境及空气质量。 1.4塑料农膜污染 就我们南谯区而言,我区每年农地膜使用量在282.5t,地膜覆盖面积在4133.33hm2。每年能够回收的141.25t,还有50%的农地膜残留于土壤农田中。农用塑料薄膜主要有用做地膜的聚乙烯膜和用于温室及塑料大棚的聚氯乙烯膜,无论那种聚烯烃类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极为难解,在土壤中可存在200~400年。 1.5畜禽类便的污染 诸如据统计南谯区2012年畜禽养殖业生猪出栏达13、8万头以上,家禽400万只、其他畜牧业(如:牛、羊等)养殖量也具有相当规模,畜禽养殖收入占全区农业生产总值30%。在大力推进畜禽养殖的过程中,由于规划布局,科学指导、污染防治方面仍然存在严重不足,衍生出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现。一方面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的化合物进入土壤后,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另一方面,患病或隐性带病的畜禽会排出多种致病菌和寄生虫卵,影响人类和畜禽健康。再者,当前畜牧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各种微量元素添加剂和生长激素,如畜禽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对植物生态及人畜都会造成伤害。 2农业环境污染防治 2.1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农业环保意识环保部门和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季节情况,送科技下乡,大力推广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及农业的合理使用。一方面要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作为当前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积极组织土肥专家和技术人员深人田间地头,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内容,开展现场土壤养分快速测试,让农民真正掌握科学施肥的技术。其次各级农技部门应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工作,及时向农民当地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信息,指导农民及时有效的施药,建立统防统治管理制度,合理、有效地使用农业进行预防,并大力提倡使用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减少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危害。 2.2加强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施农业“白色回收工程”,制定相关回收奖励制度,做好废弃膜的清除、回收工作,同时逐步开展易降解膜和各种专用膜的示范推广,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其次是禁止焚烧秸秆,大力推广秸秆还田、过腹还田、秸秆气化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及沼气池的建设推广利用,减少随意焚烧所造成大气污染,以实现产品绿色化、废弃物资源化、收人持久化。 2.3加强农业投入品行政执法力度农业行政有关执法部门认真抓好肥料、农药市场及其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严查未取得登记证、无登记证或假冒登记证的肥料以及质量不合格的肥料、农药,突破对农资质量案件查处的瓶颈,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对较大规模的批发商进行重点监控。 2.4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在广大农村推销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普及和推广沼气池建设,利用人畜粪便和作物秸杆等废弃物资源,生产沼气燃料和沼液沼渣等高效的有机肥料,带动养殖业和绿色、无公害种植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拓展生物能的开发渠道,积极实施秸杆颗粒燃料、秸杆气化等工程,延伸农业产业链,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2.5大力发展农业“三品”生产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的建立,规范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措施的落实,实现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农业污染。 2.6呼吁各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农业生产环境治理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群众性和服务性很强的工作,事关大局,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决策上加强各地部门的重视,在资金上要加强各行业的支持,争取政府拿一点、乡镇拿一点,农民集一点,只有全民总动员,才能把工作做到实处。 环境污染论文:回民区环境污染的治理论述 1环保政策滞后、专项资金欠缺 阻碍环境污染的防治政府制定的环保政策及规划相对落后,在经济社会欠发达的情况下难以执行。全国大多数城市对“污染者付费”的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首先大多数城市对已建和新建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投资欠费现象严重;其次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偏低也是个突出问题。很多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对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缺乏吸引力,征收的排污费还不及补偿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运营成本并合理盈利的水平。基础设施的滞后,给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阻碍。环境保护投入缺乏市场投融资手段。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使用管理未引入市场化、产业化机制。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运营机制上的问题导致不少设施并未发挥预先设计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出现了“大马拉小车”的局面。 1.1科技支持的欠缺阻碍环境污染的防治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系统工程,主要体现在先进的环保技术上。回民区环保科研力量相对薄弱,且投入低,导致缺乏实用经济的环保技术支持。 1.2生活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生活废弃物产生。另外,回民区人口主要是世代居住于此的老城区人和周边村镇的外来户、回迁户,居民收入偏低、文化素质不高,对环境保护需求不足。这些生活垃圾如得不到妥善处置,会给环境造成严重压力并对市民身心健康构成威胁。 2社会工作对回民区环境污染的介入 2.1中间协调,发挥桥梁作用社会工作者是政府政策的影响着,可以参与回民区环境保护系统相关政策的制定,将回民区环境问题的整体情况和实际问题向政府反映,督促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社工应推动呼和浩特回民区金海工业园区整体搬迁、改造项目的实施。根据呼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核双圈”城市规划纲要,在市四区核心范围内,逐步实现工业项目外移。金海工业园区处在二环以内,适合发展第三产业,回民区政府决定将金海工业园区外迁,土地用于发展现代物流业和专业市场。调整经济结构,将经济发展重心转移至以商贸、旅游、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治理空气污染,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具体说来,应倡导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坚决摒弃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区,严格执行环评制度,不给任何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开绿灯。全面关停“十五小”、“新五小”企业,整顿多家非法煤炭市场,阻断煤烟污染渠道,对辖区内烟尘污染较重的采暖炉、茶浴炉进行“拆、改、并、转”,从而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社会工作者还应及时将政府的决策反馈给居民,让居民了解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政策法律法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居民的环保需求、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 2.2资源连接,为环境污染的防止争取资源首先是资金的支持,在解决资金问题时,可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建立公共财政需求,列入本级财政投入内容并逐级增加,确保增加比例高于经济增长水平。社工应广泛利用各种渠道,增加投融资手段,争取上级部门、慈善机构、个人的各种投入。同时,社工应积极动员学校、各个单位、社区、志愿者、义工等都加入到环境保护的治理中去。 2.3加大科技投入,确保环保技术的支持社工应联系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一起致力于环保科技的发展,为政府提供环保的智力支持。 3结语 回民区环保局贾宪峰书记指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立足我区环境现状,以十八大精神为行动指南,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打击辖区各类违反环保法的行为,努力创造“宜居、宜游、宜创业”环境,实现我区经济和环境双赢的良好局面。总之,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社会各界一起努力,才能使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收到实效。 环境污染论文:对环境污染及控制思考 1各功能实验室存在的污染及危害 1.1废液 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包括多余的污水样品、标准曲线及样品分析残液、失效的贮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涤水等[2]。几乎所有的常规实验项目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废液污染问题。这些废液的成分十分复杂,有强酸、强碱废液、废标准溶液、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有害微生物等等,其中包括汞、铬、砷等第一类污染物。 (1)第一类污染物。实验室排放的污染物中包括六价铬、砷、汞等第一类污染物。六价铬主要来自“蚕豆根尖微核监测技术”实验,采用1mol/L的三氧化铬浸泡蚕豆根尖1h,将产生500mL左右的三氧化铬废液;“废水中铬的测定”实验,产生少量的铬标准溶液;“化学需氧量实验”也产生少量的重铬酸钾废液。砷废液主要来自“土壤中砷的测定实验”,采用砷吸收液吸收砷化氢气体,比色后剩余含砷废液近200mL。“化学需氧量实验”中,为消除氯离子的影响,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汞络合,产生少量硫酸汞废液;“废水中汞的测定”实验,产生少量的汞标准溶液;压力计、温度计等含汞仪器操作不慎打碎,也会产生汞的污染。第一类污染物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 (2)酸碱废液。实验室用到大量的酸碱,包括硫酸、硝酸、磷酸、盐酸、高氯酸、氢氧化钠、碳酸钙。如在“土壤中汞的测定”实验中,因玻璃对汞有吸附作用,所用的玻璃器皿需用10%硝酸溶液浸泡,实验结束将产生50L左右的硝酸废液;在“农作物秸秆制备活性炭”实验中,秸秆首先需用40%的磷酸溶液浸泡24~40h,因而将产生30L左右的磷酸废液;在“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实验中,需用5%氢氧化钠或碳酸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实验结束也将产生至少250L的碱性废液。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当pH大于9或小于6时,水中的生物生长受到抑制,致使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影响渔业和农业生产。 (3)其他废标准溶液。测定物质的浓度时,需要配置其标准溶液并将产生相应的废标准溶液。如“废水中酚的测定”和“苯酚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性测定”2个实验均产生废苯酚标准溶液。“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实验”产生废甲醛标准溶液。“水中氮、磷浓度的测定”实验产生氮、磷标准溶液。这些废液的排放对水体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最新研究表明,甲醛已经成为第一类致癌物质,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氮、磷等营养盐则是发生富营养化的必要条件。 (4)有机溶剂废液。实验室产生的有机溶剂废液种类繁多,如“土壤中砷的测定”实验所用的砷吸收液即以氯仿为母液,吸收过程中吸收液减少时,还需添加氯仿,实验产生大量氯仿废液。另外还产生四氯化碳、苯系物等有机溶剂,这些有毒物质通过消化系统传入血液,然后传入肝和肾,诱发慢性肝病和肾病,甚至造成肝肾功能衰竭。 1.2废气 实验过程产生的废气包括塑料热解产生的废气、大气实验中未被处理的气体、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分析过程的中间产物、泄漏的标气、载气等。包括苯系物、二氧化硫、甲醛、砷化氢、氯仿、四氯化碳、氮氮化物、酚、汞蒸气及各种酸雾等。如果将其直接释放到大气中如果将其直接释放到大气中,废气中的苯、甲苯对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严重时会昏迷以致失去知觉,停止呼吸;吸入较高浓度砷化氢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空气中会形成酸雨;甲醛有致癌性;酚对各种细胞有直接损害,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汞蒸气会引起人体消化道、口腔、肾、肝脏等损害,导致人中毒死亡等。 1.3固体废物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有害废物固化处理”实验产生的固化含铬废渣,“混凝沉淀”实验产生的沉淀残渣,分析未用完的多余固体样品(如含汞土样、含砷土样),残留或失效的药品试剂,消耗或破损的实验用品(如玻璃器皿、纱布)等。这些固体废物成分复杂,涵盖各类化学、生物污染物。若随意丢弃在垃圾堆中,其中的有害组分很容易经过雨雪淋溶、地表径流的侵蚀,渗入土壤,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还会随天然降水,进入水体,使地表水污染。然后通过农作物、地表水或地下水对人体产生危害。 1.4噪声 实验室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大气污染控制和水污染控制实验过程中各种设备如水泵、风机等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可长时间持续85dB以上,如大气污染控制实验通常是连续8h启动。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又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必将导致永久性的无可挽回的听力损失,甚至导致严重的职业性耳聋。 2实验室环境污染特点 2.1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少,累积排放量大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共开设32个项目的实验以及创新实验、大学生创新项目SRF等,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根据存在形态,污染物可分为液态、气态、固体物质及噪声。根据种类,污染物可分为有机物,如氯仿、甲醛、乙酰丙酮等;无机物,如各种酸碱、汞、铬、砷等重金属以及氮磷等营养元素。生物类,如各种细菌、病毒。相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实验室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并不大,但是长期累积排放量依然会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如“土壤中砷的测定”实验采用氯仿作为吸收剂的母液吸收砷化氢气体,每个样品测定大约产生3mL含砷废液,2个班学生即产生约200mL的含砷废液,长期累积将产生大量废液。 2.2污染物危害大,治理少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涉及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固体废弃物实验室和环境监测等4个功能实验室,污染种类齐全,虽然多数项目产生的污染物数量较小,但仍有部分实验项目污染物数量大、环境危害严重,产生国家严格控制排放量的第一类污染物。以水质分析中最常见的CODcr分析为例,一个20mL的水样首先加入10mL即0.1226g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作为氧化剂,再从冷凝管上口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溶液(0.3g硫酸银),若氯离子含量高于30mg/L,还需添加0.4g硫酸汞,即此项目产生总铬、总银、总汞3项第一类污染物,另外此项目还产生一定量的硫酸污染。 3实验室环境污染的控制 3.1健全管理制度与规范 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实验室类污染环境监管的通知》规定对各类实验室污染进行监管,要求实验室废液必须经无 害化处理后方可排放[4]。作为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环保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认真研究环境类实验室的污染特点和防治措施,建立实验室污染物管理制度,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具体而便于操作的技术规范和奖励、惩罚制度。如我校制定了“华中农业大学报废化学试剂、有害废液和动物实验废物集中处理暂行办法”,由专人负责,将污染物监管工作纳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以促进教学、科研和生活等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做到有据可依。 3.2废物集中管理与处理 实验室污染物种类繁多,但量不大,若每个实验室对每次实验产生的污染物都分别处理,在人力、物力、时间等方面可能存在困难,主管部门应根据污染物的特点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国资设备处对全校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并负责集中收集、贮存和处置等工作,各院系教学科研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废物污染防治和处置工作。要求有害废液用封闭式容器包装,并附有化学实验和主要成分的标记。产生报废化学试剂的单位要书面报告报废化学试剂的品名、种类、数量。报废化学试剂要木箱包装。对有毒、易爆、麻醉品要单独包装和标记。学校采用定期上门和电话预约方式收集报废化学试剂和有害废液。 3.3提高实验老师和学生的环境意识 长期以来,实验人员环境意识不高,致使在实验过程和实验完成后废弃物不能及时收集、分类和集中处理[5]。另外,广大的师生员工也缺乏相应的环保意识。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污染程度。因此,在师生中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树立绿色实验理念,是保护环境、减少进而消除实验室污染的前提和基础。 3.4建立“清洁”实验室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要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理念和要求,全面考察实验分析的各个方面,制定相应的程序文件,规范实验室环境行为,充分贯彻ISO14001一贯强调的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基本要求,建立“清洁”实验室[6]。在具体实践中,①可选择低污染的实验方法,一般来说,采用传感器、色谱仪等现代仪器分析常比经典方法污染产生量少,如“甲醛测定”实验时采用甲醛测定仪,污染要少得多,效率却没有降低。②对于可缩小规模的实验项目,科学选择微型实验,用尽可能少的药品和试剂获得有效的实验信息,如在污水COD测定时,所用试剂量按标准方法的一半加入,也可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③对常规实验或演示实验,采用多媒体进行仿真模拟。④成立试剂调度网络,对于危害大、用量少、易失效的试剂实行实验室之间的资源共享,以避免试剂失效[7]。 3.5增加环保资金投入 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除必需的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高素质的实验人员、研究人员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必要的安全设施,以确保实验结果的质量和实验室的安全,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因此,高校要加大对实验室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用来购买、维护及检修实验室常用的环保设备,如通风橱柜、废物收集设施等。在制定实验室建设经费和科研经费使用计划时,要预留对污染物治理设施的建设资金和治污经费或成立专门的实验室环保工作专项基金[6],为实验室污染的有效控制提供资金支撑。 3.6仪器设备、试剂的重复利用 仪器设备、试剂的重复利用是一项双赢的举措,在大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可节省实验室的费用支出[7]。对某些一次性的仪器设备或者在实验过程中不直接参与化学反应的试剂,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回收利用。如“叶绿素测定”实验经常用到的5mL一次性离心管,要求学生做完实验后洗净控干以便重复使用,可减少塑料制品的固废污染。“蚕豆根尖微核监测技术”实验采用1mol/L的三氧化铬浸泡蚕豆根尖1h来观察其“三致效应”,产生的三氧化铬废液经过沉淀、过滤程序后可回收利用,作为下次该实验蚕豆的浸泡溶液,此项措施可大大减少铬废液的排放量。 3.7实验室污染物防治措施 对于实验室污染物的防治,一般处理原则为: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尽可能采用废物回收及固化、焚烧处理等方式,减少废物产生量,提高实验室污染治理率。 (1)废液的防治。常见废液的处理方法包括:①实验室排放的六价铬、砷、汞等第一类污染物由学校负责集中收集、贮存和处置等工作。②含其他重金属离子的废液较少,可混合在一起处理,加碱或硫化物使重金属离子转化为难溶性的请氢氧化物或硫化物而沉淀。③对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酸碱废液分类回收、集中存放,将酸碱中和,使其pH值在6.5~8.5范围时达标排放。④实验产生的酚、甲醛废标准溶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等氧化剂,使其转化成CO2和H2O后排放。⑤实验用过的有机溶剂可采用洗涤、蒸馏、脱水等方式回收,因有机溶剂具有毒性和挥发性,回收操作需在通风橱中进行。如处理四氯化碳时,将其置于分液漏斗中,用纯水洗涤两次,再经过无水氯化钙干燥、过滤蒸馏操作,收集76~78℃的馏分[8]。⑥剩余的氮、磷废标准溶液可回收用来配制植物营养液,以用于“植物抗逆性的鉴定”实验中菠菜等植物的培养。 (2)废气的防治。产生少量有毒有害或有异味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通过排风设备将其排到室外,排出管必须高于附近屋顶3m,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需配备相应的物理吸附、化学吸收、气体燃烧等处理装置[9],如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可通过碳酸钙、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进行吸收,而甲醛等有机气体则通过活性炭等固体吸附剂进行吸附净化。同时设置废气监测仪器,废气浓度达到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时,方可排放。 (3)固体废弃物的防治。实验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在处理时首先考虑能否回收利用,不能回收时则根据废物是否有毒分别加以处理。对于无毒废物如碎玻璃仪器、废纸等可集中收集,倒入指定地点后由环卫工人统一运走。有毒有害废物根据其特性分别加以处理,如生物类废物根据其病源特性,分类收集后进行消毒、烧毁处理[10],其中无法自行处置的,则交由校国资设备部门集中收集后定期交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具有经营许可证的相关单位处置。 (4)噪声的防治。噪声污染不同于其它类型的污染,其防治方式包括3种。①降低声源噪音,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11]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②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 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害者采取防护措施,如戴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③因实验教学与办公处于同一楼层,实验课尽量安排在周末开设,以减少受影响人群。 4结语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污染控制是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首先应健全管理制度与规范,同时加强教育,提高实验老师和学生的环境意识,学校相关部门应成立专门的实验室环保工作专项基金,对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能回收利用的部分尽可能回收利用,能实验室自行处理的部分根据其特性加以处理,不能处理的部分则交由学校相关部门集中收集后统一处理。最终消除或减少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以建立“清洁”实验室 环境污染论文:环境污染对乳制品质控的重要性 1乳制品质量的区域格局 近年来,乳制品质量总体保持了较为稳定态势,但在不同地区乳制品质量差异化现象还广为存在,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具体来看:在乳脂方面,2012年全国乳制品的乳脂平均含量为3.7g/ml,远高于国家标准水平3.1g/ml。其中,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乳制品乳脂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乳制品乳脂含量介于国标水平和平均水平之间。乳脂含量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呈现逐渐升高的态势。在乳蛋白方面,全国乳制品的蛋白平均含量为3.25g/ml,高于2.9g/ml国家标准水平。其中,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乳制品乳蛋白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乳制品乳蛋白含量介于国标水平和平均水平之间。宁夏地区乳制品中蛋白含量最高,广西地区乳制品中蛋白含量最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所产乳制品中蛋白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在体细胞方面,全国生鲜乳的体细胞含量平均为50.455万个/ml,低于100万个/ml国家标准水平。其中,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鲜乳体细胞含量低于国家平均水平,有10个省、区、市生鲜乳体细胞含量高于国家平均水平。云南、福建两省的生鲜乳体细胞含量较高(体细胞含量大于等于73.578万个/ml),广西、浙江、陕西次高(体细胞含量在62.017万个/ml到73.587万/ml个之间)。以福建为中心的东南地区、以云南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以及以陕西为中心的中部地区的原料乳质量偏低。 2环境因素对乳制品质量的影响 反映大气环境的主要指标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一般性指标,另一种是污染性指标。一般性指标包括大气的湿度、温度、降水量等,污染性指标包括SO2、NO2、可吸入颗粒物、工业废气排放量等。根据乳制品行业相关标准,环境性污染指标的变动对原料乳(生鲜乳)的质量将产生长期持续的负面影响,即随着污染性指标的提高,乳制品质量会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甚至导致不合格产品的大批出现。为了进一步分析环境污染因素对乳制品质量的影响关系,下面运用空间统计分析软件,对空气、水质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污染因素进行空间统计分析,进而全面揭示环境污染因素对乳制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2.1空气污染对乳制品质量的影响分析 空气污染对乳制品符合性质量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局部高度风险,同时,中度和低度风险呈现较强的区域关联性特点。特别是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指标PM10、SO2等指标,在全国地理分布上呈现了典型的风险聚集特征,具体分析如下。由于可吸入颗粒物指标PM10相对SO2、NO2的单位体积空气内的分子量较大,其随空气扩散的能力与SO2和NO2相比呈现扩散速度慢、扩散范围有限特点,因此,双变量空间自回归所产生的Morian’sI未通过显着性检验,下面通过对其进行贝叶斯调整后的数值进行空间自回归,具体结果如图1所示。计算得到的单位可吸入颗粒物的乳制品合格率的Moran’sI系数为-0.0782,说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GDP的单位可吸入颗粒物的乳制品合格率在空间上存在负相关性。具体检验空间自相关显着性时,运用蒙特卡罗模拟的方法来检验Moran’sI系数的显着水平。对应的P值为0.0010,说明在99.9%置信度下单位可吸入颗粒物的乳制品合格率的空间自相关性是显着的。 如图1所示:乳制品质量与可吸入颗粒物的显着性水平图和聚类图。由显着性水平图可以看出,可吸入颗粒物对乳制品质量影响的显着性水平在中部、东部区域较高,红色区域为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减少对乳制品质量合格率有较大改善的省份,深蓝色表示这种影响较低的省份。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较大的省份集中在山西,宁夏等地区。 如图1所示,从长期来看,空气中SO2和NO2的含量与乳制品质量水平在空间上均呈现负相关关系。在86.1%置信度下SO2与乳制品质量,以及在97.5%置信度下NO2与乳制品质量的空间负相关关系显着,其置信度均达到较高水平。这是由于乳制品作为高暴露、易污染、不易长期保存的食品,在其原料采购环节,生产加工环节、包装储运环节,以及销售环节,与空气接触的概率较大,由此带来对乳制品质量的影响也就越甚。同时,空气中SO2和NO2的含量对乳制品质量的影响是一种长期性的作用过程。通过显着性图和聚类图分析,空气中SO2含量对乳制品质量的影响在北部地区(内蒙古、河北、宁夏、甘肃),以及东部地区(广东、福建和湖南)较为显着,且空间聚集特征较为明显。而空气中NO2含量对乳制品质量的影响在中、东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和浙江)较为显着,且表现出了较强的空间聚集特性。 2.2水污染对乳制品质量的影响分析 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在一定程度上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乳制品质量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其中,来自生活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来自工业废水的氨氮排放量,对我国局部地区和省份的乳制品质量造成了较大威胁。这种聚集性的影响主要涉及我国中部、东部以及南部的部分省份,区域特征一致性较为明显,具体分析如下。 2.2.1化学需氧量对乳制品质量的影响水中化学需氧量主要来自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排放的废水会携带污染物进入地表水当中,进而通过食物链负极作用,以及作业环境扩散等方式传递并影响到乳制品采购、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诸多环节和过程当中。因此,乳制品的符合性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水环境中化学需氧量指标的影响(如图2所示)。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废水中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与乳制品质量在空间上呈现负相关关系。在62.6%的置信度下,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与乳制品质量的莫兰指数为-0.0362,而生活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与乳制品质量的莫兰指数为-0.0524。反映出生活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排放指标对乳制品质量的恶化性影响相对较大。同时,这种负向影响关系所用的周期也较长,需要通过至少两个滞后过程才能将作用效果转化到乳制品的符合性质量上面来。工业和生活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对乳制品质量长期影响的显着性水平在西部(西藏、新疆)、东南部(浙江、安徽、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广西、广东、江西、福建)地区较为明显,且两指标对乳制品符合性质量影响的显着性区域基本相同。因此,要严格控制和监测以上省份的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排放中化学需氧量指标,对乳制品生产企业形成有效的预警和保障。 2.2.2氨氮排放量对乳制品质量的影响工业和生活废水中的氨氮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乳制品的蛋白活性,提高加工原料的酸度值,进而导致乳制品质量不达标。因此,在乳制品生产加工的相关原料、产品、工艺、管理国家标准中,对氨氮污染源的规避有明确规定。今年来水中氨氮排放量对乳制品质量的影响的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废水中氨氮排放量与乳制品质量在空间上呈现负相关关系。在85.8%的置信度下,工业废水中氨氮排放量与乳制品质量的莫兰指数为-0.0707,而在46.9%的置信度下,生活废水中氨氮排放量与乳制品质量的莫兰指数为-0.0268。反映出工业废水中的氨氮排放量对乳制品质量的恶化性影响相对生活废水较大。同时,这种负面影响需要通过至少一个滞后过程才能将作用效果转化到乳制品的符合性质量上来。工业和生活废水中的氨氮排放量对乳制品质量长期影响的显着性水平在西部(西藏、新疆)、东南部(辽宁、浙江、安徽、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广 西、广东、江西、福建)地区较为明显,且两指标对乳制品符合性质量影响的显着性区域基本相同。 3政策与建议 3.1从合理布局产业链入手保障乳制品质量国家层面要鼓励大型乳制品生产企业,在我国奶源较好的北部、东北部建立生产基地。国家要扶持和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奶源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要通过建立一定规模和聚集度的乳制品养殖基地群,提升和改进原料乳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强和扩大当地产业的成本优势。同时,进一步加强山东、河北和内蒙古为中心的北部和中部省份,乳制品生产企业的产业集中度,通过产业集中,进而改善区域内的质量竞争环境,促使乳制品生产企业积极寻求“质优价廉”的发展道路。并通过建立区域性的乳制品产业园区的方式,为更多企业技术研发与升级改造提供扶持的财税政策和技术服务,大幅降低监管的综合成本。 3.2严格控制乳制品生产聚集区的环境质量在乳制品生产聚集区域,乳制品特别是原料乳质量受到空气和水污染因素的影响特别明显。同时,在北方地区,乳制品质量往往受空气质量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对北京、河北、山西等地乳制品企业集中地区,要进行空气质量的定点监测,以确保乳制品符合性质量高位稳定运行。而在上海、江苏、浙江等长江中下游地区,乳制品质量受水质污染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因此,要在综合管控乳制品企业集中地区的水资源分布的同时,积极防范由于水污染事件给乳制品质量造成的破坏性影响。通过企业、质量监管部门和环境监管部门的合作,共同建立水环境安全屏障,为乳制品质量的稳步提升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3.3积极开展对乳制品流出流入地的“双向监管”我国乳制品的产销存在较强的区域特点,即通过北部、东中部向南部地区销售,其中北部是我国奶源的主要产地,占有我国乳制品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同时,乳制品质量受到区域环境因素影响也较为明显,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和监管乳品质量,为民众提供良好的乳制品消费环境,要对以内蒙古为中心的北方主要奶源流出地的乳制品质量进行动态监管,摸清不合格乳制品的批次和流向,并及时对相关地区提出有针对性的预警。对东部和南部的乳制品质量违法记录企业进行实时重点监测,并对多次违法行为给予更为严厉的法律制裁。 3.4建立和完善跨省的区域水环境与乳品质量间的预警体系乳制品质量在相邻区域内,受到功效格局作用、大气循环作用、水循环作用,以及质量违法“示范”作用的影响,跨区域层面的乳制品质量集中特征十分明显。因此,政府要在传统的质检体系内,在原有区域性国家级检测机构基础上,设立具有明显区域划分的区域乳品质量协调监测和管控机构。并通过乳制品质量数据的及时监测与反馈,构建分区域、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乳制品质量数据监测中心。通过对影响乳制品质量的关键环境因素的快速搜集与分析,进而为及时发现跨区域的乳制品质量风险源,锁定质量风险扩散的区域路径,进而达到跨区域的乳制品质量预警,为民众营造安全和谐的乳制品消费环境,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源,引导企业向着高品质生产不断改进。 3.5制定和完善乳制品企业立项建设过程中的相关环境要求地方质监局要联合地方政府,在乳制品生产企业规划立项方面,针对环境因素对乳制品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制定相应的评估程序和评价标准。对乳制品受环境影响较为明显的指标,在相关程序和标准文件中加以明确。对违反规定设立的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要给予严厉的惩处,并追究相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进而通过制度约束的方式,将乳制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在其形成初期。 环境污染论文:谈水库水环境污染控制及保护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大小水库都存在着水环境污染现象,主要由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废水污染以及交通和水产养殖污染造成,因此,加强水库水环境的污染控制及保护,保障水库周边地区人们的工农业生产以及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应当从这些方面着手。 一、水库水环境污染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水库的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水质污染现象有增有减,一些水库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水库的水质的污染现象以及水库水体的富营养化都是由于人为污染排放所造成的。一些水库附近生产力较低,导致水库附近出现严重的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现象。一些农户未能进行科学施肥和农药使用,导致农药残留在土壤表层,经雨水冲刷直接流入到水库中,对水库水资源造成污染。一些地区的水库发生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大多都是由于化肥污染或是水土流失造成的。近年来,有些水库承包给个人进行养鱼,很多养鱼户会在水体中投放有利于鱼类生产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提高了水体含量,同时由于水库中的水体交换能力不高,流动缓慢,致使这些营养物质不断累积,导致水体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生长,从而导致水库长期处于富营养化的状态。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时,水库中藻类可能大面积爆发“水华”现象,过渡消耗水中氧气,导致水库中水生物由于缺氧而大量死亡,破坏水库水体生态系统。水库周边一些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强,为了节约成本,直接将工业废水排放到河流或水库中,加上人们生活污水以及养殖废水的随意排放,使得大量污水排放进入水流域中, 对水体特别是水库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生活污水含有较高的氮和磷化合物, 工业废水主要含有重金属和合成有机化合物两类污染物,使得我国水库水资源不断恶化。据水利部2006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水库水资源污染较为严重,我国10个大型水库中有4个水库的水质为Ⅳ类水质和Ⅴ类水质,2个水库的水质为劣Ⅴ类。 二、水库水环境污染原因 近年来,我国水库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水库水环境污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工业污染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各种企业不断增多,工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导致工业水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一些企业环保意识不强,为了节约成本,并未对工业废水经任何环保处理,便直接排放到水环境中,导致废水超标现象较为严重,从而不断加重对水库水资源的污染,严重影响水库水质。很多企业所排放的工业废水大部分都流入到水库或主要河流中,流入城市污水系统的工业废水相对较少,导致水库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二)农业污染 水库水环境的农业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养殖源污染。养殖源污染又分为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两种。点源污染即是水库小型养殖户污染,这些小型养殖户其环保意识相对薄弱,没有配备防污和治污设施设备,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大多随意堆放,对水库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面源污染指的则是养殖散户污染,这些养殖散户不仅养殖数量相对较少,其养殖区域也相对随意和分散,养殖产生的废弃物直接排入到河流或水库中,影响水库水质。②种植源污染。产生种植源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是化肥和农药。现目前,我国很多农户并未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大量化肥和农药残留物集中在土壤表层,土壤一经雨水冲刷,化肥和农药残留物便随着雨水流入到附近河流或水库中,从而导致河流或水库水环境污染。现目前,农业污染已经成为水库水环境除工业污染外的第二大污染源。 (三)生活废水污染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不断增加。居民的生活废水中含有大量杂质、有害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在农村地区的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后,后经过农田的处理,对水资源的污染性相对较小,然而城市居民的生活废水排放则没有这一保护环节,直接排放的生活废水会通过下水管道最终流到河流或水库中,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并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水库的水环境。 (四)交通和水产养殖污染 水库周边区域往往存在一些道路网,有的水库周边的车流量相对较多,车辆经过水库周边附近时,产生的一些未完全燃烧的柴油或汽油等污染物会吸附在水库周边土壤表面,在经过雨水冲刷后随着雨水直接流入到水库中,造成水库水资源污染。此外,随着城市的汽车尾气以及工业废气的排放量不断增多,尤其是大城市和工业发达城市,这些有害气体会在城市上空聚集,存在被雨水带入河流或水库的可能,对水库水环境造成污染。一些水库存在网箱养鱼现象,养殖户每天都会向网箱中投入大量的饲料以保证网箱中鱼苗的正常生长,使得一些未被食用的饲料直接流入水库中,对水库水质产生严重污染。此外,网箱养鱼相对集中,鱼苗的抗病能力相对较低,一旦鱼苗出现染病,便会导致鱼苗大量死亡,然而大多数养殖户并不会对死亡鱼苗进行处理,直接让其漂浮在水库中,严重污染水库水质,导致水库局部水质变丑以及恶化。 三、水库水环境污染防治 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对水库水环境污染进行有效防治: (一)修建一级处理设施 为了对水库水环境污染防治,可以采用修建拦污栏以及沉砂池等一系列一级处理设施设备。拦污栏主要通过拦截水库水面以及水下的杂质和漂流物等实现水库水环境污染防治;沉砂池采用的是将砂粒从污水中沉淀分离出来的一个预处理单元,实现水库水环境污染防治。采用拦污栏和沉砂池进行水库水资源污染防治都属于物理方法,却在提高污泥活性已经降低污水中有机成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拦污栏和沉砂池方法进行水库水资源污染防治时,都应当设置水库的上游区域。在设置拦污栏时应当根据水库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尽量避免由于拦污栏排放能不足而导致污水直接漫过或者绕过拦污栏而降低拦污栏的使用效能。沉砂池的设置位置应当在拦污栏后面,现目前采用最多的两种沉砂池模式为曝气式和平流式。若采用平流式沉砂池,其占地面积相对较广,排泥操作也相对复杂,但是不需要安装动力设备;若采用曝气式沉砂池便需要消耗一定能源。因此,在选择沉砂池时,应当根据设置沉砂池位置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沉砂池模式,以发挥沉砂池的最优使用效能。 (二)修建生态处理池 为了对水库水环境污染进行更好地控制及保护,可以在拦污栏的后面修建生态处理池,达到初步处理污水的目的。现目前采用生态处理池在进行水库水环境污染的控制和保护的方式有修建人工湿地和修建生态处理池两种方式。通常情况下,水库修建人工湿地不太现实,因此可以通过修建人工生态处理池来进行水库水环境污染防治。为了增大人工生态处理池的表面积,应当将人工生态处理池修建为斜坡状,并在人工生态处理池的斜坡壁上设置土壤,且种植各种上各类水生物。在人工生态处理池的下(文秘站:)部应当设置净化后的污水排出管,保证净化后污水的 排放。 四、结束语 水库水质直接关系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以及当地城市居民的日常饮用水安全。因此,应当加强水库水环境的污染控制及保护,可以在水库上游区域修建拦污栏和沉砂池以及修建人工生态处理池,来有效现实水库水环境的污染控制及保护,保障水库周边地区人们的工农业生产以及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 环境污染论文:谈施工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 建筑物在其从原料采掘、运输、构配件制作、施工安装、运行使用、罐护更新到拆除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环境影响。其中,施工阶段的环境影响是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施工现场及其周围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身体健康,而且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管理,采取有效 措施进行控制,是能够消除或减轻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和光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就成为推进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 建筑施工中施工污染的类型 我国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噪声污染、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以及其它污染。 1.1 噪声污染 噪声是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噪声污染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从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到工程装潢阶段都会产生噪声污染。在工程准备阶段,大型卡车的马达声、汽车装运钢材声等;在施工阶段,挖土机、推土机等的马达声、打桩机声、混凝土搅拌声,其中打桩机声音最高可达90分贝,混凝土搅拌声音最高可达80分贝,这些机器在同时工作时,混合噪声可能超过100分贝;在施工结束后的装潢阶段,材料切割声、电锯声等也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噪声污染是居民反应最强烈、也最受争议的环境问题。 1.2 废气污染 废气污染在建筑施工污染中主要表现为建筑粉尘污染,建筑粉尘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拆迁过程中的粉尘、运输车辆所携带的粉尘、挖掘土地所带来的粉尘、建筑材料堆放所携带的粉尘等,这些粉尘在天气干燥和大风条件下,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尤其严重,严重时会造成城市居民出行困难和呼吸困难。粉尘污染是城市废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 废水污染 建筑施工所需要的水量较大,产生的废水也较多,这些废水主要来源于挖沟渠时地水泥浆、工程排放的废水、冲洗建筑管道的废水、石灰坑渗透到底下的碱性较大的废水,建筑工人生活排水等,这些废水在建筑工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经常会堵塞工地附近的下水道,污染城市周边的河流,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1.4 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在建筑施工方面主要是指建筑垃圾,包括建筑物的拆迁、碎石、木头、废弃水泥、玻璃、建筑工人生活垃圾等,建筑垃圾一般占城市垃圾的30%左右,严重增加了城市的负荷量。 1.5 光污染 建筑施工的光污染主要包括建筑工地上的杂散光、建筑涂料、电焊所产生的弧光,大理石和玻璃所产生的反光,这些强烈的杂散光和反光会刺伤人们的眼睛,引起视觉上的混乱。尤其是在夜间,建筑工地上探照灯彻夜不息,建筑车辆强烈的灯光透过窗户照进居民的室内,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休息,影响居民的健康。但现在的环境保护法中还没有光污染的条款,所以建筑施工的光污染尤其要受到重视。 1.6 其它污染 建筑施工的其它污染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导致城市绿地减少,城市开始出现“荒漠化”。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打桩容易破坏生态绿地;建筑工程不符合规定的开发导致生活用地、绿地很大程度上被占用,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的自我修复能力。而建筑垃圾的处置不当、回收率较低也会对生态造成一定影响,也会造成城市的二次污染。 2 建筑施工中施工污染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2.1 噪声污染的防治 一般在85分贝下的噪音是可以接受的,夜间要求控制在55分贝以下,白天控制在85分贝以下。为降低噪声污染,可从以下两方面做起:第一,改良和更换施工设备。对大型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体积加大,产生的噪声难以避免,可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安排在白天时工作,在居民休息和晚上的时间停止作业,也可以增加工地周围的隔音设施,减小噪声污染;对切割机、电锯等小型设备,可改用组合模板和脚手架,避免对钢板的切割,也可以转移切割地点,将这些工程移到底下或空旷地进行,减少对周围的干扰;对混凝土施工设备,尽量使用商品混凝土,减少混凝土搅拌机的使用,采用隔震板、隔震墙等技术对混凝土施工设备产生的噪声予以消除。第二,更换施工方案。对打桩引起的噪声,可以更改桩型或者采用静力压桩等办法避免噪声的产生。 2.2 废气污染的防治 第一,采用先进设备,提高建筑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间接地较少了废气污染;第二,在高层建筑物要设立专门的建材运输通道,不得在高空抛洒废弃灰尘;第三,对运输 建材的车辆要严格要求,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严禁使用,要对车辆进行定期清洗;第四,合理安排建材的放置位置,防止大风干燥天气产生的灰尘;第五,开发新技术,加强对施工地面的硬化,防止地面灰土的飞扬。 2.3 废水污染的防治 第一,工地前可设置一个污水沉淀池,把废弃污水和泥浆引入沉淀池内,防止外流而堵塞居民 下水道;第二,建筑工人的生活用水要合理排放,严禁排放到附近河流等地方;第三,要有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水源的再利用;第四,节约建筑用水,减少污水的排放。 2.4 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 第一,严禁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倾倒垃圾,在施工结束后要对建筑垃圾进行有效清理和回收再利用,如钢筋、木头、塑料等;第二,对日常生活垃圾要及时清扫,防止垃圾成堆难以处理的情况发生;第三,实现某些材料的循环利用,比如建筑废渣可以制作成新型的建筑材料;废砖头可以用于填料等。 2.5 光污染的防治 光污染在目前的防治还不是很完善,因此要严格对待。第一,对于墙面的反光,可以采用新型材料代替原有材料;第二,对于电弧焊产生的弧光可以采用围墙来拦截光线;第三,对于在夜间建筑车辆的灯光,可采用新型的灯光处理技术,采用新型的车灯;第四,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作业,减少火灾的发生,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环境污染。 2.6 其它防治措施 第一,提高建筑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做到文明施工,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减少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第二,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对施工人员和设施进行规范管理,加大对施工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第三,统筹安排,科学施工,要对施工进程进行合理的安排,防治对施工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把施工地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事宜安排在施工项目中,促进施工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进行;第四,改进施工技术,采用新型的施工设备和新型的施工设计,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对周围居民的影响;第五,在建筑行业建立环境保护评级制度,对表现较好的施工单位给予物质奖励,对破换环境的施工单位给予一定的惩罚。 3 总结: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由于建筑施工污染而产生的纠纷越来越多。建筑施工的环境污染问题关系到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环境的保护,关系到城市的文明建设,因此,消除和减少施工中的污染,是施工 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建筑施工虽会产生众多环境污染,但这些污染并不是不可防治,建筑施工单位只要在生产中给予必要的重视,采取一定的措施,就会在建筑施工中产生良好的效果。 环境污染论文:论城区低碳和环境污染保护 1城市主要污染物现状、来源及技术处理 1.1水污染现状及处理目前我们的城市水污染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工业用水的污水排放问题,二是成水生活用户的排放。这些的污水排放在工业方面大概有三分之一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而生活污水基本上都没有经过处理就排放。污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目前常用的有过滤、渗透、沉淀、分离等;化学处理,主要有消毒、化学分离、氧化中和等等;物理化学结合法,有吸附、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等;生物处理,通过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成分和一些微量元素。 1.2空气污染现状及处理(1)工业的发展,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形成的全球性的温室效应。导致了温度升高,冰雪融化。(2)人类生活繁衍生息,工业的快速发展,氟氯碳、氮氧化物等物质排放的增多,破坏了距离地面二十到二十五千米中大气臭氧层。臭氧层对地球起着保护作用,主要是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3)对于酸雨对于地球的危害主要是使土地性质发生变化,再一个就是对人的呼吸道和皮肤造成损害。所谓的酸雨就是PH小雨五点六的雨雪以及其他降水的总称,能够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汽车尾气和燃烧排放。主要原因是: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的排放也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工业的发展,汽车产业的发展,其产生的气体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空气污染的治理问题,除了从原因方面减少排放外,还要加强对于空气环境污染的重视,提高自我的环保意识,从思想上入手,从我做起。不断的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1.3固体废物污染情况大自然中对于固体的废物种类比较多,不外乎来自我们工业生产产生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中的固体废物和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物,这三部分。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处理方面,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目前主要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填埋、处理成肥料、资源回收等几方面的技术。 2水域生态环境对于区域环境的意义 城市的河道建设是城市生态自我清理工作的提升,河道生态循环系统能够让城市更贴近自然,能够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城市水循环系统能够有自我净化,自我修复的功能。城市的生态环境良好,就能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河道周边进行相应的开发。为城市的生态建设带来澎湃生机。 3企业对于环境的责任重要意义 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意义重大,企业的环境信息要及时公开透明,要提高企业的自我意思,加强对企业的环境保护投资力度,保障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的生态环境系统。企业的环境报告要有方针政策,有环境量化的指标,能够在环境报告中体现那些污染物如何去处理,都应该有详细的报道。企业的环境报告是民众判断企业良好的重要标准之一,企业有责任义务,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对环境加以保护和改善。企业的环境保护的意义不能停留于纸面上,要通过实际的行动真正对民众做出自己的责任。企业的环境责任,环境报告表要体现出一环境保护方针、指导思想、落实措施、计划任务、规划远景、取得成绩等几大方面。 4生态工业园建设的重要意义 各地工业园去的发展迅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是在社会、人居、环境、经济等方面平衡的产物,是社会发展、工业进步的重要表现。在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探索中我国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践行具有重要意义。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我国对于环境的保护更加重视,如果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更好更快更有效的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发展中,人们逐渐意识到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发展模式,短期的经济利益造成了众多不良的社会影响。在环境保护与开发中,如果减少排放物,如何加强城市水域的建设,如果发挥企业的自主环保功能,如果开发生态工业园,这是我们探索环境中的新需求新模式,是区域环境保护中对于自然、居民、经济、社会之间的对立统一发展的新探索,新模式新探索必将协调人类工业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并将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环境污染论文:探讨回民区环境污染的治理 1环保政策滞后、专项资金欠缺 阻碍环境污染的防治政府制定的环保政策及规划相对落后,在经济社会欠发达的情况下难以执行。全国大多数城市对“污染者付费”的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首先大多数城市对已建和新建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投资欠费现象严重;其次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偏低也是个突出问题。很多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对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缺乏吸引力,征收的排污费还不及补偿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运营成本并合理盈利的水平。基础设施的滞后,给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阻碍。环境保护投入缺乏市场投融资手段。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使用管理未引入市场化、产业化机制。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运营机制上的问题导致不少设施并未发挥预先设计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出现了“大马拉小车”的局面。 1.1科技支持的欠缺阻碍环境污染的防治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系统工程,主要体现在先进的环保技术上。回民区环保科研力量相对薄弱,且投入低,导致缺乏实用经济的环保技术支持。 1.2生活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生活废弃物产生。另外,回民区人口主要是世代居住于此的老城区人和周边村镇的外来户、回迁户,居民收入偏低、文化素质不高,对环境保护需求不足。这些生活垃圾如得不到妥善处置,会给环境造成严重压力并对市民身心健康构成威胁。 2社会工作对回民区环境污染的介入 2.1中间协调,发挥桥梁作用社会工作者是政府政策的影响着,可以参与回民区环境保护系统相关政策的制定,将回民区环境问题的整体情况和实际问题向政府反映,督促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社工应推动呼和浩特回民区金海工业园区整体搬迁、改造项目的实施。根据呼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核双圈”城市规划纲要,在市四区核心范围内,逐步实现工业项目外移。金海工业园区处在二环以内,适合发展第三产业,回民区政府决定将金海工业园区外迁,土地用于发展现代物流业和专业市场。调整经济结构,将经济发展重心转移至以商贸、旅游、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治理空气污染,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具体说来,应倡导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坚决摒弃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区,严格执行环评制度,不给任何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开绿灯。全面关停“十五小”、“新五小”企业,整顿多家非法煤炭市场,阻断煤烟污染渠道,对辖区内烟尘污染较重的采暖炉、茶浴炉进行“拆、改、并、转”,从而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社会工作者还应及时将政府的决策反馈给居民,让居民了解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政策法律法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居民的环保需求、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 2.2资源连接,为环境污染的防止争取资源首先是资金的支持,在解决资金问题时,可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建立公共财政需求,列入本级财政投入内容并逐级增加,确保增加比例高于经济增长水平。社工应广泛利用各种渠道,增加投融资手段,争取上级部门、慈善机构、个人的各种投入。同时,社工应积极动员学校、各个单位、社区、志愿者、义工等都加入到环境保护的治理中去。 2.3加大科技投入,确保环保技术的支持社工应联系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一起致力于环保科技的发展,为政府提供环保的智力支持。 3结语 回民区环保局贾宪峰书记指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立足我区环境现状,以十八大精神为行动指南,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打击辖区各类违反环保法的行为,努力创造“宜居、宜游、宜创业”环境,实现我区经济和环境双赢的良好局面。总之,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社会各界一起努力,才能使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收到实效。
高级人力资源师论文: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教师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竞争力,随着高校各项工作的改革发展,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很多的新事物和新问题,管理制度和规章相对滞后且不易贯彻执行。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把握教师这一主体在高校工作环境中的独特性,从管理思维模式、结构、整合及调配和实质性激励机制四方面考虑,建立符合学校自身战略发展定位的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关键词】高校教师人力资源构建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保障高校竞争力的核心,其体系模块薪酬、绩效、素质测评、培训及招聘等所产生的一系列决策和制度,直接影响到高校的使命、目标和办学实现,影响到教学、科研、服务等多重管理,以及高校人力资源工作的积极性。近些年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在聘用机制、激励机制、优化配置等方面逐渐实现与社会其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对接,对高校由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体系构建改革上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就现实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教师队伍管理)的薪酬、绩效、素质测评、培训及招聘等环节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1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各项工作的改革发展,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很多的新事物和新问题,管理制度和规章相对滞后且不易贯彻执行。这种现状受到国家教育政策、政府教育统筹权、所在地区经济水平,学校自身战略发展定位、规模、学科和科研建设、管理者素质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 1.1管理思维模式滞后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群体习惯固定思维和处理模式,完成既定工作的维持性管理人员较多。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还主要是贯彻落实上级政策和文件的指示,大多数时间在于完成事务性工作,以完成文件任务为最终目标,思考性决策缺失,并不能全面定位管理方向。因此,高校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很容易成为执行性质的管理机构。这种“以事为中心”、“将人力视为成本而非资源”的滞后管理思维模式,严重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具体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原则和目标不明确,不以人事相宜、以人为本为管理重点,缺乏管理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性规划,忽视从管理执行到管理决策性的思维转变等。这与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教师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相悖。 1.2结构不合理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结构是指教师队伍整体构成状态,包括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等。这些机构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水平和质量,通过对高校教师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教师队伍发展的现状、优势、问题和需求等,提出构建教师队伍建设实质性管理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突出了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队伍结构也在不断地优化配置,但仍不尽合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职务结构。职务结构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构成状态,我国高校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四个级别。教师职务结构虽然逐步在改善,但高级职称尤其是正高比例还是偏低,高等院校之间差异过大,教师队伍的职务结构不尽合理,。 (2)学历结构。学历结构指教师具有的学历、学位构成情况。随着高校教师招聘条件的提高,虽然教师队伍中具有高学历和高学位的人数比例在增加,但已经招录的教师学历学位层次偏低还有待提高,现实中高校在职攻读学历学位方面的政策有待加强,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学位结构有待优化。 (3)年龄结构。年龄结构指教师年龄构成状况,包括整体队伍和各个级别教师的年龄情况。高校教师队伍的合理状态应该是每个年龄段的比例适中,不存在断层和结构偏失。但高校教师的现状是:年轻化趋势明显,青年教师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各年龄段之间所占比例差距较大,作为中坚力量的中年教师不足。 (4)学缘结构。学缘结构指教师队伍本校毕业和外校毕业教师的分布状况,以及不同学科专业教师的构成状况。目前高校在补充教师队伍工作中(主要为招聘和引进),虽然都考虑到学缘问题,但教师来源为单一院校或统一地区院校的情况还比较多,学缘结构问题较为突出。 1.3整合及调配效果不佳 专业设置与调整是国家和高校的经常性工作,这种宏观调控源于市场机制与市场经济对急需专业的需求。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其教授的专业知识需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在遵循专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跨学科交叉学习。但在现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会出现原有教师结构包括学科专业背景与专业调整需求不匹配的现象。而管理中很少有关于跨科际交叉学习制度与计划的规定,这种管理机制的欠缺容易导致因整合及调配效果不佳而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 1.4实质性激励机制缺失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是高校人才培养传授的主体,其工作动态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教学质量。因此,只有建立具有实质性激励机制才能激发教师工作动力,提升教学质量,保障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的实现。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出现了多种的激励措施,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作用,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薪酬激励不足。目前,高校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薪酬低于社会平均工资,这降低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激励方式单一。大部分高校激励机制统一,没有考虑教师成长不同时期的需求,因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和岗位等原因导致的个体差异激励针对性不强。 (3)绩效考核机制不合理。教师的绩效考核制度是对教师教研教改和工作成果的评价,对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的影响很大。我国高校绩效考核机制往往定位于对教学和科研成果的量化考核,标准过于倾向在论文、著作与获奖的数量,难于把握考核的质量,考核机制导向性有偏失,激励机制功能不明显。 2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途径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把握教师这一主体在高校工作环境中的独特性。例如:特殊智力劳动的不可替代性、传授知识和科学研究的主观能动性、选择发挥智力资本的工作流动性等。 2.1管理理念的构建 高校教师是特殊的人力资源,绝不能视这个群体为传统的成本用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进行约束,应该视人力为第一资源并通过科学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价值。教师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全面发展,从管理理念上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一切政策制度的出台与体系的构建要以教师的利益和发展为核心,在聘用机制、培养机制、薪资机制和考核机制等方面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关心爱护教师、关注教师的自身发展。通过定期的调研,及时主动了解教师群体的需求,主动开展管理,用多样的动态管理方式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只有这样,在教师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才能调动其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高校和教师人力资源共赢发展的管理目标。 2.2队伍结构的构建 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源于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其优化应该从招录聘用、岗位聘用、职务晋升、绩效评估及培训进修等制度建设进行改革,实现管理创新,进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1)在教师招聘工作中,打破年龄限制,根据现有专业的年龄段,招聘适合的新教师。 (2)依照按需设岗、择优聘用的原则,突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用终身制,形成流动合理的岗位竞争机制。 (3)完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改变资历优先晋升的不合理,对于优秀教师提供公平环境,对低层次教师进行分流,改革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标准,使优秀教师能够脱颖而出。 (4)加大学历进修力度。提高进入教师群体的资格,增加经费用于教师学历进修,扩大招聘高学历教师的渠道,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 (5)促进学缘结构多元化,严格压缩本校学生留校任教和近亲繁殖,多渠道多地域的招录和引进教师,提高校外与国外教师的比例,提升教师队伍的学缘品质。 2.3整合及调配制度的构建 对因高校内部专业设置与调整而需要跨专业培训的教师,实行跨科际交叉学习制度,整合调配专业知识。将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设计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项目,从人力资源管理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对高校现有专业教师和因专业调整教师的人力资源情况作出合理评估,结合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保证质量、优化结构、提高能力,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使教师与不同学科教师能够进行交流,开阔学术视野,最大限度地使用教师人力资源。 2.4激励机制的构建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要依托人力资源管理,具体要从薪资激励、奖励激励、培养激励、福利激励、专业技术职务激励、聘用激励、考核激励等方面考虑。主要包括: (1)合理规划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招聘和聘任制度。通过对招聘和聘任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扩大教师培训方式,满足工作需求,提高教师工作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3)改革薪酬制度,使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相挂钩,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对优秀的教师实行低职高聘,用薪酬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4)对于教学水平高能力突出的教师,突出专业技术职务激励,在考核评审中予以优先考虑。 作者:姚颖君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人事处 高级人力资源师论文:农村小学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途径 一、农村小学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困境 1.教师人力资源规划缺失 教师人力资源规划是教育部门或学校为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现有教师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扩大农村教师的配备力度,从而满足农村教育发展对各类教师的人才需求。教师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主要有了解教师对当前教师岗位的需求,了解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心理状态,了解哪些教育工作或学科需要什么样的教师人才;做好教师退休后的社保计划以及聘任新教师和培训教师的计划等。然而,当前很多农村小学在管理教师用人上并没有制定教师人力资源规划,造成了教师工作的不稳定性,教师人员流动性加大,影响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也不利于学校教育均衡发展。 2.教师招聘与配置不合理 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中小人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教师聘任制度,对教师实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然而,当前有些农村教师招聘还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突出表现在短期化现象严重,或者根本没有告知教师聘任期限,让一部分教师以为一旦被聘任后就是铁饭碗。不仅如此,教师招聘过程中透明度不高,在教师招聘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除此之外,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配置还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有些教师一人胜任多个学科的上课任务,这说明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配置与学生数量比例不协调,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引进。 3.教师培训与开发不足 当前,农村小学教师培训与开发也面临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学校在开展培训之前,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了解,大部分小学的教师培训工作只是由领导单方面决定,带有严重的行政化色彩,从而导致有些教师对于培训没有多大兴趣,把培训当作上级下达的任务。另外一方面,年轻教师参加培训机会不多。通过调查发现,参加培训较多的往往是优秀、骨干教师,培训作为农村小学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途径,对于其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农村小学不能给与新老师更多的学习机会,那无疑难以留住新教师。 二、农村小学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 1.科学制定小学教师人力资源规划 要避免在制定小学教师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的形式化倾向,使得其真正成为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发展的有力之举,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之前,要做好本校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各学校要立足于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数量和现有小学教师数量,对未来小学教师人力资源需求做出准确的预测;二是在分析学校人力资源需求的基础之上,根据各小学义务教育的特殊要求,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对小学教师人力资源结构、教师队伍建设、职称评审与聘任、教师薪酬、教师绩效考核、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作出明文之规定,写入学校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之中,以制定初步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三是在制定完人力资源规划之后,要结合其在具体实施中的情况,对人力资源规划进行不断的检验、评估和修正,使其切实符合学校小学教师发展之需要。 2.规范小学教师招聘,合理配置区域小学教师资源 要规范小学教师招聘,首先要建立由校长牵头设立、以教职工代表为核心成员的学校农村小学教师聘任委员会,校长与其他教职工代表一样,只是有聘任小学教师的提名权,并无决定权,而是由小学教师聘任委员会依据小学教师的政治思想、专业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来确定最终是否聘任。不仅如此,还要公开小学教师招聘的程序。在每学年度结束之时,对下学年所需引进小学教师数量定期公开在教育部门的网站上,让有致力于农村教育的小学教师了解招聘信息。除此之外,还要合理配置区域小学教师资源。建议域内的农村小学教师轮岗制度。打破以往小学教师轮岗只是优秀小学教师获取升职的必要条件,将小学教师轮岗制度常设化,以解决偏远小学的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实现区域内的农村小学教师均衡配置。 3.建立新型农村小学教师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体系 一是增加多媒体教学技术培训。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城市小学都已经普及多媒体教学,农村小学由于配套资金不足的原因,短时间难以大规模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但此种趋势不可逆转,未来农村小学也将进入多媒体教学时代。因此,有必要在当前就为已经在职的小学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以适应未来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变化。二是在培训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师德师风培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不仅仅是小学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准则,更是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品行的形成,对其人格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各学校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师德师风培训计划。 作者:张妃单位: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公共基础课部 高级人力资源师论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人力资源 【摘要】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产物,在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之后,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开始从注重硬环境建设转移到注重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上来。如何建设好青年教师队伍,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无疑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解决了这一问题,将极大地促进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建设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与公办高校不同,民办高校主要由青年教师和一部分50岁以上的教师组成,而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很大。青年教师对于未来民办高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民办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就必须要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相对稳定的高水平、高质量,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优秀青年教师队伍。 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 首先,民办高校的教师结构当中,专职教师中的大多数是青年教师,在某些民办高校中所占比例高达70%以上。这些青年教师年龄多在35岁以下。而35岁至50岁之间的有一定教学经验和学术专长的中年教师人数很少,在有些学校中甚至没有。这在许多民办高校中普遍存在。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关系到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乃至今后的发展。 其次,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大多是最近几年招聘的全国各高校本科毕业生和少量的研究生。他们从学校进入学校,往往缺乏高校的教学和工作经验。同时,因为世俗偏见,民办高校通常被认为不稳定、无保障、待遇低,所以有些青年教师把在民办高校工作看作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跳板,不安心工作,一旦找到更加合适的工作或者有机会继续深造,就一走了之。这种思想上的不稳定往往会影响其他教师,并降低教学质量。 第三,民办高校属于自筹经费的社会力量办学,没有国家的财政拨款。为了节省开支,民办高校中的教师往往身兼数职,这无疑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由于民办高校的工资待遇远远低于公办高校,现在的青年教师又背负着来自社会和生活的巨大压力,为了多挣钱养家糊口,只能多上课。有的老师一周课时多达25个学时,下课后身心疲惫,也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搞科研和写论文了。这些致使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较低。 第四,民办高校的年轻教师在继续教育和参加培训方面也有诸多困难。这些教师大部分本科学历,往往意识到自己的学历低,意识到在信息社会知识更新快速和竞争激烈,求职困难的今天,自己处于劣势,因此,有着强烈的在职读书,提高学历学位的愿望。但因学校的资金有限,往往不能负担在职读研、读博的费用,这就限制了青年教师自我提高的空间。 二、加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每年我国有数十万青年毕业于各个民办高校,走上工作岗位,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这些毕业生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而民办高校的教学水平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青年教师是民办高校教学一线的主力军,他们的教学水平、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高低,又直接反映到学生身上。所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教师素质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搞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极大丰富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强政治思想觉悟,提高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从而促使他们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扩充新的教育领域,借鉴新的教育方法,构建新的教育模式,使青年教师努力把所学到的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和现代教育手段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提高教学水平。 2.有利于民办高校的稳定、发展和进步。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更易于和学生沟通交流情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稳定学生思想,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有利于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水平,形成别具特色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民办高校的跨越式发展。3.加强青年教师培训是解决当前教师队伍突出矛盾的重要手段。现在,我国高等民办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国外比较,最大的差距是教师队伍水平上的差距。据调研,目前高校教师队伍中真正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师”级人才比较少,能够活跃在国际科技前沿的拔尖创新人才不足,这在民办高校中更显突出。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提升学位水平,加速培养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直接关系着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青年教师培养的途径 1.常抓不懈,搞好专职教师队伍的作风建设。首先,每一个教师都要明确,民办高校是国家整个高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办高校任教就性质来讲与在公办高校没有什么差别,都是为社会培养现代化的建设人才,同样是光荣的,以此来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树立起严谨求实、爱岗敬业的良好师德风范。其次,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有其特殊性,作为民办高校的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心血,用特殊的思维、思路和方法,既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也要有一手处理特殊问题的能力。再次,专职教师与外聘教师相比,责任更重,要求更高,工作应该更主动些,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好示范,为校风、学风建设多承担责任。最后,民办高校专职教师要虚心肯学,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外聘教师的优秀教学成果和丰富教学经验。 2.采取多种途径,改善青年教师的学历结构,加快提高青年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学校可以根据有关规定为青年教师的进修提供条件和帮助,鼓励他们报考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作为校方还要关心在读硕、博研究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学成回校,要及时兑现有关待遇和奖励。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少数新办专业,急需培养专业教师的单位,在不影响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批选送青年教师进行单科进修;也可通过以访问学者的方式,同有关重点院校的专家、学者合作研究,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有关学术会议,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总之,要拓宽渠道,加快对青年教师的进修培训,使他们能尽快成长,争取能按时或破格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学校也要注重专职教师的进修提高,逐步营造宽松浓郁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激励他们脱颖而出,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有利环境,使之成为学校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凸现办学特色、树立学校信誉的中坚力量。 3.建立跟踪培养机制,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作为跟踪培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要选派身体健康,为人师表,乐于奉献,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正、副教授担当。每位指导教师可跟踪培养1-2名青年教师。期限一年,实行定时定人跟踪培养。指导教师要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和把握教学各个环节,指导他们上好每一节课,提高他们的授课艺术和授课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师德师风;讨论教材,审查教案;做好听课记录,及时指出青年教师备课授课中的不足;指导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通过努力,使全校教师队伍有机组合,相辅相成,共同为搞好教学工作做贡献。 4.建立激励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引进人才。如果说加强培训是中心环节,那么建立健全动力机制,把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有机结合起来,则是激发工作热情的保证,让青年教师素质在一个良好的激励环境中得到提升。首先,倡导爱生乐教的风尚,树师德标兵,以身边人身边事鼓舞人激励人。其次,对教育教学工作突出的青年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年终考核时给予优先考虑。最后,对在国家核心期刊和参与省级科研课题研究的教师发放奖励津贴,学生参加省市级科技比赛获奖的,对辅导教师给予物质奖励,让优秀的青年教师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不可否认,目前民办高校引进教师特别是引进高档次的教师,仍有一定的制约因素,不采取特事特办很难见效。实际上,有几所民办高校已经这样操作。浙江万里学院在引进教师中明确教师的年薪、住房、工作量、考核、奖励和科研经费配套等等,领导亲自主持和参与人才引进工作,一年就引进教师百余人,收到较好的效果。在引进方面,关键是要做到心要诚、责要明、惠要实。 5.组织各种教学竞赛活动,强化职能技能训练。学校分学期、分内容、分层次举行优质课竞赛、说课活动、教案设计、普通话竞赛、书法竞赛、多媒体课件比赛、教学教法考试等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各种职业技能,尽快提升业务水平。古人云“功到自然成”。通过各种竞赛,每位青年教师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自我规划来确定奋斗目标,并依据职业生涯的发展持之以恒,扬长避短,从而付诸于实际行动,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前所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当前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民办高校发展的长远,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全新的课题,需要为之付出艰辛的探索和努力。坚持“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现代大学文化精神,始终保持知识、学术的独立性,逐步形成积极、宽松、自由的治学风气,这是民办高校发展的目标。 高级人力资源师论文: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综合要求也越来越高,行业想要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对自身人才进行培养。经济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改善经济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和方式是当今事业单位的重点任务。本文对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进行说明,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改善方法,希望能够更好地发挥经济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法 我国现代社会处于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事业单位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单位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不仅需要良好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同时也需要有效的实施措施。事业单位需要不断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培养促进单位发展的各类人才,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员工从事不同职业的各项体力、脑力劳动进行有效分配的过程,对于事业单位来讲,为了高效的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并促进单位发展,单位内部的所有员工但在单位的结构体系当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分别执行单位经营过程中的不同任务,而要想使每个员工都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优势,就需要对单位内部人力资源进行高度的整合和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便发挥了其作用。经济师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当中起到了创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会培养单位后备人才的作用,对于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改善当前事业单位内部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于促进事业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正常开展的前提,但我国许多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在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作为人才管理的依据,与此同时,现今许多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管理仍然采用与以往传统的管理方式,未能意识到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管理体系的缺乏造成单位运营效能的降低。 (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不合理 当前我国一些事业单位由于没有意识到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在进行单位内人力资源管理时,也没有制定相应的人才管理规划方案,使得单位的长期发展规划和经济评估失效,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改善方法 (一)完善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确保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正常开展的重要内容,构建完善的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避免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得单位内部人才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促使人才发挥自身最大的优势。针对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还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的管理缺乏依据的问题,事业单位首先应当建立起有效的人才培养制度,由于不同事业单位发展的方向、目标都存在着差异,单位运营规划也各不相同,因此,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内部运营的特点,结合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单位发展一致,与时代特征相同步。除此以外,事业单位还应当建立起单位内部人才培养的方案,并出台一些能够发挥员工职能潜力的政策,不断地培养和发展技术型人才,从而使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合理规划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 我国事业单位机构的改革不断加强,做好人力资源规划的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给事业单位内部不同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为人才实现自身的价值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为了做到这一点,事业单位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人才的管理:首先,事业单位应当对当前单位内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对于经济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想,并根据这些单位内外的环境特点,制定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措施,从而使得单位的运营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促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提升。事业单位应当除此以外,事业单位还应当以提升经济师人才管理能力为重点,通过设立有效的人才考核制度以及人才奖励和惩罚制度,来选拔综合素质能力强的经济师人才管理人员。通过上述方式,对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提升事业单位未来经济发展评估的准确性,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全面的发展。 (三)提升事业单位职员的竞争意识和技术水平 提升单位员工的竞争意识以及专业技术水平是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而竞争意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的方式来实现。单位对于人才的培训首先需要确定培训的内容,这需要在事业单位内部开展座谈会,对当前事业单位发展的培训需求做出充分的调研,确保人力资源培训的有效和合理。其次,对于人员的培训除了需要提升人才的专业能力,还应当促进员工职业道德的提升,使得员工的思想素质能够和事业单位岗位要求相匹配。再次,事业单位应当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并不断地提升人才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够与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相一致。让员工能够在完成岗位职责的同时,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特长,激发内在的潜能,使得事业单位能够快速的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事业单位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增加,对于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水平也会相应的提升,加强事业单位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十分重要。针对目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规划不合理以及奖惩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在今后的事业单位人才管理当中,应当完善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合理规划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并提升事业单位职员的竞争意识和技术水平,使经济师能够重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科学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使管理体系和制度得到完善,促进单位内部员工的竞争意识和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发展。 作者:郭雅丽 单位:山西省临汾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高级人力资源师论文:经济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发挥作用 摘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长期、综合性的工作,企业本身发展所经历的时间比较长,要想在经济的浪潮中不被淘汰,就要做好长远规划,对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长期管理。 关键词:人力资源;经济师;教育培训;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大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种类很多,经济师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执行者,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想要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不仅要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上下功夫,还要适当改革和创新企业本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长期规划不合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长期、综合性的工作,企业本身发展所经历的时间比较长,想要在经济浪潮中不被淘汰,就要做好长远规划,对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长期管理。我国大多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较为单一、传统,多数企业没有制定长远的规划,企业本身也没有针对人力资源制定相应的措施,很容易造成企业人才短缺,严重时会导致专业技术人才流失。因此,经济师对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制定人力资源长期规划中,经济师扮演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师和设计师的角色。 2.管理体系不能与时俱进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做好功课,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在市场经济深入改革和发展的影响下,很多企业不断调整管理模式,合理优化企业内部资源。但很多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将管理重点放在市场开发、产品推广等活动中,忽略了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投入,大大影响了经济师在一个企业中发挥自身作用、创造企业价值,有时一个企业的发展会受制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落后。 3.教育培训落后于实际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对职工的教育培训较为落后,不能有效融合知识管理、技术创新。虽然企业聘请的员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但综合性知识表现得不尽如人意,特别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各种大数据系统分析能力较差,而企业又缺乏有效的教育培训,不利于培养和储备优秀人才,难以满足现代化企业发展需求。4.奖惩激励制度不完善在我国众多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个人潜能。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制度是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但国内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的考核和激励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许多企业制定的考核评价标准不够清晰,有些国有大型企业不能合理公平的分配薪酬,这也是导致国有企业工作效率低下、运营成本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经济师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健全完善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的健全是一切管理的基本保证,想要较好的管理人力资源,首先要考虑制度的健全。经济师应有效评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明确企业发展规划方向,特别是在体制机制方面,明确企业的框架、机构与管理机制。企业的发展和建设需要相应的框架结构,企业确定发展目标后,经济师要根据企业既定目标,制定出合理人力资源规划目标与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制定相辅相成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奖励激励制度、教育培训计划等。只有确保在完善体制机制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保证企业按照既定目标持续发展。企业经济师要有纵观全局的意识,制定明确的制度和标准,例如劳动定员规划、工作评价办法等,以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经济师要合理规划人才的调度和安排,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为企业聘用更多优秀的职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 2.坚持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 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首先在于创新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经济师要充分尊重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调动员工的主体意识,切实关心和帮助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强度,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基层员工的身心健康,从而以更加积极的状态为企业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要确保人才长远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协调统一,增强整体开发理念,制定详细的分步操作计划,并细化管理内部员工的岗位工作,让不同级别的员工能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要求经济师在企业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全面综合分析未来的人才需求,并根据市场形势、科学技术、信息数据等相关资料,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方案。经济师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置灵活、科学的岗位,避免因人设岗的不良现象发生,并结合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岗位配置。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即是合理分配企业劳动力资源,使劳动力在相应的工作岗位发挥最大的作用,减少企业劳动力的浪费和投入,用最小的劳动力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人力资源管理合理分配公司员工职位,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经济收益。 3.人才储备及培养 在现代企业高速发展和竞争中,人是最不可控因素,但也是所有企业发展和有力竞争的根本因素。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拥有完善、科学、客观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能吸引、留住并培养与企业岗位相匹配的职员精英。经济师在企业中应加强企业提高人力资源基础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人力资源电子档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为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经济师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定期开展一些专业讲座或技术培训,重点对综合素质偏低的员工进行继续教育,提升其专业业务水平和知识技能,促进职工的全面综合发展。第二,与其他企业建立良好的交流活动,让更多的职工参与进去,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还可以为员工提供一些继续深造的机会,让员工能够有机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第三,对于人才有断层的企业,要根据企业的战略布局,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储备计划,避免因为老员工在某一时间段内大幅退休或者离职,造成企业人才青黄不接。 4.强化绩效考核,制定合理激励机制 企业一定要提升员工的竞争意识,只有提升员工之间的竞争意识,才能保证企业的活力。经济师要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能够激发员工潜能的激励机制,这样既能促进创新性,又能调动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个企业包含多个部门,涉及工种较多,这就需要经济师在制定奖惩机制时,严格按照公平分配、能者居上的基本原则来激励员工。每位员工对企业的发展都发挥重要作用,企业要制定科学的激励制度,合理奖励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工作量。经济师在制定激励机制时,要能充分体现员工的价值,调动员工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激励制度还要遵循注重实效、定量考核、激励约束、客观公正和民主公开的原则,定期审查工作内容和考核工作能力,拉开管理者、科技骨干、普通职工等人员的工作差距,体现公平、合理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杨洋 单位: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 高级人力资源师论文:经济师经济学加紧对人力资源问题的研究 摘要:21世纪新时代,属于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源在这一时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才的竞争这个时候成为市场经济中最主要的竞争力。本文就主要分析以经济师经济学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一些整改措施,为企业的发展铺路,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壮大企业的人力资源队伍。 关键词:经济师;经济学;人力资源;问题;研究 一、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就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来看,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稳步发展的前提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体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功跻身于世界的强国之列。虽然国家的经济实力很强大,但就全球经济来看,我国还存在一些发展的问题,就拿人力资源问题来说,我国人力资源的发展起步晚,在理论和实践经验上不如发达国家,我国虽然具有充足的人力资源数量,但是质量和效率低,因此企业的发展需要加紧在人力资源的问题上多应用经济师经济学的知识,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问题。我国人力资源的主要问题是管理问题,企业在发展中需要首先考虑人力资源的挖掘、培养,但是现实情况是现在我国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上的问题已经成功的制约着人力资源的发展,这个问题已经让我国的人力资源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我国人力资源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很多,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推陈出新。 二、对人力资源问题的认识 现在我国企业中所说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主要是把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的范围进行可扩展,站在企业的发展全局的角度来处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成功的将人力资源的问题变成企业发展中的中坚力量。而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应该是以企业的发展目标作为前提,以企业的发展方向为基础,结合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改善,以此来推动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和其他的管理工作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因为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每一部分都能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所以企业在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其协调性,确保人力资源部门通过这个平台能够控制其他的系统,因此一个科学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就显得异常的重要,它起到平衡的关系,也起到监督的作用,这也是更好的实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效果。 1.企业缺乏健全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 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的员工在企业工作最基本的就应该是听话,听领导者的指挥,对领导者忠诚,所以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制度就形同虚设,尤其是人力资源的部门的作用也是没有发挥出来,因为在录用人才的时候也大多看的是领导者的意思办事,而领导者也没有客观的按照规矩录用人才,这就造成大量的人才被企业错过。而人力资源部门的制度不健全,对于企业员工的管理也是困难重重,对员工的日常工作也就没有约束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跳槽现象严重,这给企业的管理造成很多困扰,这种不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仅阻碍着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还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更不要说经济师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能否在企业中发挥作用。 2.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奖惩制度不完善 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同,对人力资源的管理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激励制度,以此来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挖掘人力资源自身的价值,为企业服务。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企业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人力资源的建设中也没有一个健全的人力资源激励制度,一些企业意识到经济师经济学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企业自身的条件有限,企业留不住人才,企业的自身能力不够,因为经济学经济师人力资源是具有市场洞察力和敏锐观察力,能运用经济学知识来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因此这需要一定的激励政策,但是由于企业的激励政策不健全,企业的员工积极性不高,高素质人才留不住;同时企业的惩罚制度在制定的时候也是没有充分考虑到经济师的意见,因此漏洞很大,问题很多,在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会出现很多大家不满的地方,奖惩制度的完善程度是影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3.缺乏科学的竞争环境和考核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自然需要重视人才的能力,在一个企业中,人才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竞争,企业也需要去衡量人才的能力以便把人才放在属于自己能力的地方工作,更加方便发挥其作用,所以企业就应该有一个健全的考核机制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但是在企业的管理中,管理者却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对于人才的考核一般都是重视思想政治的忠诚度,在能力上却要求不高,这就给一些有能力不会造成影响,他们的能力发挥不出作用,自然工作积极性下降,这很不利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而经济师的人力资源又是需要不断的吸纳新能力新知识的员工,一旦他们缺少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恶意竞争会阻碍他们的工作,再加上企业没有合理的监督部门,这就会严重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的建设。 4.人力资源管理没有长期的规划目标 经济师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与完善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但很多企业只做表面的理解然后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也只是表面文章,只适用于人才的招聘和辞退中,在真正的企业工作中却没有应用到人力资源的管理内容。这也是很多企业没有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长期的规划造成的,因为没有目标,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也是没有压力和秩序,管理形式简单,在管理中没有依据公司的需求和条件综合自身的发展阶段分配员工工作,对企业人员不够了解无法进行合理的分配,缺人的岗位无法及时地补充人员,种种因素都会成为阻碍企业的管理的因素。 三、如何加紧经济师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 1.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促进人才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作用,管理工作的保障基础也是制度的健全,要想人力资源问题的减少或者避免,企业就应该首先考虑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企业的发展中,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完善是企业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让员工明确企业的发展规划,把自己的工作与企业发展同步进行,制定发展战略计划,制定员工奖惩制度,有计划的培养人才,依据完善的战略目标,挖掘人才,留用人才,巩固企业的发展。 2.培养人才的竞争意识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已经逐渐意识到对人才的需求,认为人才是创造企业财富最有利的因素,也是能够开发科技的有力力量,因此大家争相聘用高素质的人才,这个时候作为代表的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企业管理中,要培养人才的竞争意识,经济师是参与到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中的人才,因此可以借助竞争来提高自身的素质,经济师人才也可以依据企业的管理体制不断的设立自己的目标,以此来为企业服务。 3.针对企业制定合理的人才发展计划 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经济师人才的参与,因为这种人才是非常了解市场经济的动态,能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的人,所以企业需要做的就是让经济师人才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才方便经济师为企业的发展制定出合理的计划,所以企业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培养一批属于自己的经济师人才来为自己所用,对待所有员工要公平,公正,在平时的工作中主动观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留住人才,合理的安排工作,定期对员工进行技术能力和知识的培养,因为人才的补充才能成为企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有能力和有经验的管理者能够把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企业中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是起到最主要的作用,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为企业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为企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这样企业的人力资源就自然变成企业的人力资本,资本的强大更加有利于企业的竞争力的提高,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需要在工作实践中结合理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现如今社会中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学经济师的重要作用。企业的人力资源需要企业经济师对其合理的把握,以经济师经济学为基础的人力资源要求企业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去尽可能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科学、有效、经济的管理。虽然在这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发现以后要做出努力去解决问题,以最短的时间来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持续稳步发展增加人力资本的支持。 作者:曹军 单位:辽源市中心医院 高级人力资源师论文: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分析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受到学校教育的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课堂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工作。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机构,其人才培养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的主要教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加强重视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并积极探索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科学方法。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了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人力资源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因此,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而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教师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作用。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加强重视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并积极探索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科学方法。但是,由于受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加强重视。研究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加强我们对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认识,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问题的解决,而且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1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观念落后 虽然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仍存在着管理观念落后的问题。这是由于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对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重视,在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受传统教师管理理念的影响,忽视了教师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开发,缺乏对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资金支持,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观念落后,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提高。 1.2教师人力资源储备不足 随着高校的扩招政策,高职院校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这就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数量和质量仍然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储备不足,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是兼职工作。另外,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编制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性,容易导致人才流失。教师人力资源储备不足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开展。 1.3缺乏高素质教师人力资源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缺乏高素质教师人力资源。高职院校的学校质量低于普通高校,而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高素质教师人才在选择工作的过程中倾向于普通高校教师,而不选择高职教师。同时,高职院校缺乏竞争优势,人才引入不足。这些原因都导致了高职院校高素质教师热力资源不足,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提升。 2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策略 2.1改进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观念 高职院校应积极改进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观念,加强对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重视,积极学习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改变传统的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方法,提高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大对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支持,设立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专项资金并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指导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 2.2改进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制度 首先,高职院校应积极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增强人事部门的自主权,强化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同时,高职院校应积极优化教师资源的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积极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的创新精神,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其次,高职院校应积极改革管理制度,实现教师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作用,全面提高教师质量。 2.3创新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方法 首先,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应积极采取人本管理的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开展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注重教师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次,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应积极采取分类管理的方法,加强对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兼职教师以及学生的管理;再次,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应积极采用能力管理的方法,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师资源开发管理能力,积极树立服务意识,提高高职院校的服务能力;最后,高职院校应加强重视教师开发管理工作,做好教师储备工作,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提高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 3小结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同时,人力资源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受到高职院校的高度关注。只有完善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才能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师资力量,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以及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存在着管理理念落后、教师人力资源吹不足、缺乏高素质人力资源等问题。为完善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高职院校应积极改进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观念,改进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制度,创新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方法,完善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外部保障。改进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质量,而且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赵宏伟 单位: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高级人力资源师论文:人力资源管理对教师素养提升的作用 摘要:职业院校教师素养涵盖的内容教育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身心素养;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教师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等一系列过程。教师素养是人力资源的内涵,通过对职业院校教师的有效管理,对其素养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素养;人力资源 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必需实践经验,并能迅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一种教育。就目前状况而言,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一系列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但单就学校层面来看,教师素养的提高是职业教育进步的关键,因此如何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升教师素养将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条路径选择。 一、职业院校教师素养涵盖的内容 优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培育,而教师素养对职业教育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身心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教师素养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1.教育思想素养 教师素养的核心内容是良好的教育思想素养。针对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和职业教育学生特点,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以科学的方法培养适应行业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职业道德素养 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应将职业道德遵循作为行为规范和准则,职业道德也是教师道德结构的主体部分。教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敬业精神,治学严谨,言传身教,注重自身职业道德提升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才能为社会培养德能兼备型人才。 3.知识素养 职业院校教师具备的知识素养应包括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精湛的专业知识素养、所需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相关知识素养。教师在精湛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不断调整其知识结构,全方位学习发展,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完成新时代教书育人的使命。 4.能力素养 能力素养是教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具备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执行能力、教学科研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能力素养。 5.身心素养 教师职业素养建立的基础是健康良好的身心素养。职业教育教师的工作既是一种创新性的冗杂的脑力劳动,也是一种需要承受实习实践强度的体力劳动,因此必须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身心素养。 二、当前职业院校教师素养的不足 1.职业道德观念和精力投入有待提升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其敬业精神和教学热情会随教学实践传导给学生。目前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只专注于教授相应职业知识,对于学生专业知识之外的诉求不闻不问,职业道德观念和爱岗敬业工作作风欠缺。 2.实践教学技能仍有欠缺 精湛的实践教学技能是职业院校教师教学的主要特点,但就实际情况看,很多职业院校教师并没有经过企业社会实践培训,职业院校受自身条件约束也很难吸引企业优秀高职称人员进入,更多的年轻教师是毕业之后直接从校门进入校门,实践教学能力整体欠缺。 3.创新能力后劲不足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是职业院校的使命所在。就现实而言,很大一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课堂教学的传授,在意识中并没有重视起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落后必然导致行动的滞后。另外很多职业院校教师不主动接触企业,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实际创业经验,这严重影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师素养提升的路径选择 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学校运用科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根据人才发展规律和学校主要任务,对各类人员进行人力资源规划与实施,协调和控制好人事关系,重点做好教师的聘任录用、调配交流、奖惩任免、培训考核、工资福利、职级晋升、离休和退休等工作,使学校人力资源利用高效率、高效益。教师是学校的第一人力资源,教师素养就成为人力资源的重要内涵,人力资源是职业院校提升竞争力和发展力的关键因素,也是职业院校管理的核心内容。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起到对教师素养的外化提升作用和内化促进作用,成为大力推动职业院校进步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教师素养。 1.运用科学方法开展教师招聘工作,严格教师准入标准 招聘是职业院校教师来源的主要渠道和师资力量补充的重要保证,也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职业院校的招聘工作除通过社会公开招聘外,也可与企业合作,聘请企业具备精深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技能的人才到学校做专职或兼职教师,但无论通过哪种渠道,准入的方法和标准都需严格执行。测试的内容也要涵盖教师素养的五个方面,严把教师质量关。 2.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师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素养水平 现代职业教育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新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教师素养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诉求,成为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学历、科研教育。鼓励在职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继续提高学历,加深科研工作,创造科研成果;二是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鼓励、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学习,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知识和能力素养;三是加强教师职业教育理念和管理技能培训。培育教师正确的职业教育观,提升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职业道德素养;四是举办多种文体活动,增强教师热爱学校与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态度和身体素质,提升教师身心素养。 3.运用人本主义理论指导教师使用工作,推动教师个性发展 职业院校管理者应当树立依靠教师办学,依靠教师管理的全新管理理念,科学使用教师,高效执行教师管理职能,建设专业、结构、数量均合理且具有较高素养的教师队伍,这是学校教育发展必由之路。教师使用工作必须遵守“以人为本”原则,尊重教师、相信教师、依靠教师,使教师得到自我实现。推动教师素养整体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满足教师个性发展的需要,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和教师共同得到良好的发展。 4.运用科学手段加强教师考核工作,细化教师素养考核指标职业院校教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基础和前提。运用科学的考核方法和手段对教师阶段性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对于提高教师素养,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职业院校可将教师素养的各个方面纳入考核体系,制定详细指标:一是素质指标,包括教育思想、职业道德、廉洁自律等;二是能力指标,包括组织协调、学习创新、业务技能、执行规范等;三是态度指标,包括进取敬业、服务意识、团队意识等;四是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指标,包括教学基本功、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五是业绩指标,包括教学工作业绩、管理工作业绩、科研工作业绩、招生工作业绩等。定性、定量考核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师考核水准。 5.运用多种措施强化教师激励工作,构建教师素养激励机制激励是对员工人性观的管理,即“指组织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对员工的本性的基本假设、估计与认识,也就是对员工的个人本质、基本需要和追求、对组织和工作的立场和态度、对管理手段和形式的偏好等内容的认知和判定。”在职业院校,教师激励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和公平原则,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适度运用竞争手段,因人、因需、因时而异,围绕教师素养的五个方面,掌握好激励程度和内容,构建完善教师素养激励机制。 作者:刘晓伟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高级人力资源师论文: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经济的发展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现今社会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就是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因此企业本身的发展所依靠的主要就是对自身人才的培养,对企业本身的人才进行培养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企业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种类很多,但经济师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想要做到企业本身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不但要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上下功夫,还要对企业本身的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合适的改革和创新。在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如果一旦出现问题,就需要经济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新时代的来临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强的动力,也为国家企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企业本身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于资金,更多的要依靠企业本身的人才对企业的贡献。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本身的综合实力,就要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进行合适的管理。整个企业本身所包含的事情很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就需要经济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笔者通过对自身工作经验的总结,通过查询各种资料和分析,得出了经济师本身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和作用,并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是长时间的管理制度 企业本身的发展所经历的时间就是比较长的,想要在经济的浪潮中不被淘汰,就要做好长期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制度。从根本上来说,企业只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长久性,才能真正保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我国的企业对于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比较传统,而且一般情况下企业本身并没有对其制定相应的措施。这就对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有时也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因此人力资源的管理长期性计划是十分重要的。 2.人力资源的引人不恰当 企业本身在起步时一般规模比较小,小规模的企业在进行人才的选择时没有充足的经费。因此经常会选择一些刚毕业没有专业技术经验的毕业生,这就使得在工作中会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的经验不足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这样不但会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还会导致企业本身的正常发展。小型的企业本身没有太大的财力,就经常忽视经济师的重要作用,这也使得经济师在中小型企业中的作用基本上没有体现出来。人力资源的引人不当,不但制约了企业的自身发展,还使得经济师的重要地位被忽视。 3.奖惩机制不健全 奖惩机制作为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很多企业本身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在进行奖惩制度的制定时,没有遵从经济师的建议。这就使得很多企业本身的奖惩制度并不完善,甚至其中还有很多的缺口。在进行日常的工作奖惩时,经常会导致不公平的事情产生。此奖惩制度的完整性时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影响之一。 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1.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体制的健全是一切管理的基本保证,想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合适的管理,而且尽可能地避免各种问题的出现,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制度的健全。人才的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在对待人力资源管理时,一定要结合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和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合适的改革与创新。一定不能死板的照搬照抄别的企业的人才管理制度,这样只会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要根据企业本身的要求和未来的发展预测进行合适的管理改革,以保证经过改革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够较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 2.提高员工的竞争意识,培养合适的人才 企业本身的员工其实都是十分优秀的,但对于员工的竞争意识一定要提升,只有提升员工之间的竞争意识,才能保证企业的活力。企业的活力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既能促进创新性,又能提升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提升员工竞争意识的基础上,要对合适的人才进行培养。培养的人才一定要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相对比较专业有能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的人才。企业的经济师通过企业的重点培养,也会逐渐的成长,一定会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贡献强大的力量。 三、结束语 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企业经济师的重要作用也逐渐体现出来。企业经济师对于企业本身的人力资源控制既能进行合适的把握和控制,又能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因此企业的发展一定要注重企业经济师的培养。在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时,一定要注重企业内部员工的竞争意识,对重点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专业的优秀经济师。 作者:孙岩智 单位:山东省高青县医疗保险处 高级人力资源师论文: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新的面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提高企业的综合发展,首先就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是作为企业发展最为基础的一种工作,通过企业经济师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分析,把人力资源的优势呈现出最大化,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对企业长远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一、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没有长期的计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一项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众多企业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工作,并没有深刻的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重大意义。所以说在我国企业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较为单一,并没有制定长远的计划,由此一来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所以说在企业中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定长期的计划多么重要。 2.人力资源引人不恰当。 在我国企业中,由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不具备一定的实力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由于规模较小并不能引进有着丰富经验的管理型人才,只能引进一些没有经验的毕业生,这就严重影响了企业人才的用,从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构架有着一定的破坏,同时还对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说在企业中人力资源引人不恰当直接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运行。 3.奖励机制不健全。 在我国众多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充分发挥出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在有的企业中奖励机制的不健全直接影响到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由于表现优异的员工并没有及时的进行激励,导致了员工在工作中的懈怠;在企业中并没有建立良好的员工考核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并且还严重影响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对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所以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奖励机制不健全也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4.缺乏新鲜的血液。 就目前情况来说,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依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缺少新鲜的血液,企业的发展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企业老员工的思想是陈旧、老套的,不能说对企业的发展没有帮助,企业的技术和思想处于一种落后的状态,对企业的创新没有过多的帮助。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对企业长远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所以说企业缺少新鲜的血液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帮助。 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 要想对企业长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这就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从而能够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弥补,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1.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知识型时代的到来也说明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人才,要想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大化,首先必须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进行健全,只有健全制度才能发挥出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优势,制定出一套可实行、完整、合理的制度,对企业有着莫大的帮助。 2.培养企业员工的竞争意识。 企业经济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发挥出企业员工的最大的积极性,能够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企业经济师需要对企业员工进行一定的培训,要不断增强企业员工的竞争意识,充分发挥出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企业经济师还需要让员工进一步认识到众多企业之间的竞争意识,才会让员工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并且为自身制定发展的目标和规划,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3.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企业经济师要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一定的改革,努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并且将管理理论和实践进行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先进的水平。能够进一步激发企业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发展。 4.培养适合的人才。 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首要工作是为企业培养出适合的人才,能够为企业所用。在企业中还要建立完整的考核制度,对企业人才进行一定的考核,进一步提高企业人才的能力,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所以说培养适合的人才是企业经济师首要任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知识型时代的到来,企业经济师在企业地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经济师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从而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进行解决,能够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所以说在企业发展中要格外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提高企业员工自身的竞争意识,而且还能为企业提高良好的帮助。 作者:金晖 单位:行唐县民政局 高级人力资源师论文:经济师人力资源问题研究 一、树立发展新理念,加紧人力资源能力的建设 进入21世纪,我们迎来了人力资源的新时代。从今年五月在香港举行的《财富》全球论坛,到第四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以及APEC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北京高峰会议,人们的目光不仅盯着“财富”与高新技术,更追逐那些创造财富与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处于这样的氛围中,经济师经济学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作为学科重要议题便尤显意义重大。人力资源决不是有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就能自动生成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这些年来,我们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尤其是培养一大批急需的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等专业人才。要树立发展新理念,促使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造就一批适应21世纪发展的优秀企业家队伍。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它需要的企业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管理者,而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在生产力各要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际上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经营管理能力,二是创新能力。面对全球化竞争态势,面对信息化带来的一系列新课题,我们迫切需要造就一大批以经营管理与创新为基本能力的企业家,需要形成一个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二、重视市场新概念,大力培育核心竞争力 何谓“核心竞争力”?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产品、服务和文化。可见,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特有的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有机组合,它决定企业开发新产品、服务市场、开辟新市场机会的潜力并体现着竞争优势。一般来说,形成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企业的创新能力。专家指出,要真正形成有生命力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从三方面深化改革。 一是抓住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加强技术创新。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一个企业要形成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可以说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我国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如不十分清楚或把握不准,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分解和整合,也就是对核心产品进行技术分解、归类和整合,弄清哪些是一般技术,哪些是通用技术,哪些是专有技术,哪些是关键技术。然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开发、改造,并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以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二是夯实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构建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有重要影响,研究认为,今后10年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而企业文化所涉及的领域和影响的范围无不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 三是创造核心竞争力的条件,大力进行企业制度创新。企业搞不活和竞争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特别是产权不明晰、出资人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组织和管理不对称等,使得企业无力或无暇顾及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国企业必须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造和改革企业制度,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化、更现代化,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制度保证。 三、更新人事观念,将人力真正变为资源 既然人是企业中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不断优化人力资源,保证人的价值,必将成为新世纪企业管理者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思考一:企业管理者的角色转型。人力资源战略和企业战略是密不可分的,所有活动都服务于企业战略。对一个企业来讲,怎样让企业里的每个人在知识冲击和经验越来越贬值的情况下,不断地跟上时代,不断增强竞争力,这是对企业管理阶层和人力资源部门一个大的考验。 思考二:建立完整报酬体系。如,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行政人力资源总监陈伟提出,优化人力资源首先要建立起完整的报酬体系。员工首先要拿到一部分属于现金的收入,它包括基薪、补贴和奖金。还要拿到一部分保障性、福利性的收入,包括法定的福利,企业给员工做的一些额外的福利。此外还要逐渐加大员工持股的比例,这样才能建立起完整的报酬体系。 思考三:管理机制的“项链理论”。如,联想人力资源部蒋北麒经理说:“过去的人才管理把人视作蜡烛,不停地燃烧直至告别社会舞台。而现在,把人才看作是资源,人好比蓄电池,可以不断地充电、放电。现在的管理强调人和岗位适配,强调人才的二次开发。对人才的管理不仅是让他为企业创造财富,同时也要让他寻找到最适合的岗位,最大地发挥自身潜能,体现个人价值,有利于自我成长。”与这种思维相对应,联想提出了自己的崭新理论:“项链理论”。就是说,人才竞争不在于把最大最好的珠子买回,而是要先理好自己的一条线,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把一颗颗珍珠串起来,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而没有这条线,珠子再大再多还是一盘散沙。没有好的管理形成强有力的企业凝聚力,仅仅依赖高薪也难以留住人才。 思考四:最重要的是处事方法和工作能力。如,原荷兰飞利浦全球电子零组件事业部总裁、执行董事罗益强认为,知识经济的最大特征是知识爆炸、经验贬值。一技之长不但吃不到一辈子,能不能吃三年、五年都有问题。文凭也许在应征工作的时候用得上,但此后,人的思想、处事方法和工作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经验本身有它的价值,但也有它的时间性。这实际上讲的是情商更重要。 思考五: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的内核。如,被《财富》杂志评为“最吸引员工的公司”的思科有个留住人才的秘诀:平等、信任。思考六:机制创新,提高企业整合能力。以我国特大型海洋化工企业海化集团为例。集团共有职工2.6万人,拥有资产总额65.7亿元,下设10个分公司。在机制创新上他们把目标确定在构筑多层次的市场主体上,提出了集中整合、标准制约、统一理念、放手开拓、以资产为纽带的管理思路,在提高集团整合力和发挥下属公司积极性之间寻找更为合理的均衡。为实现向扁平式管理转变,集团公司领导由28名精简为13名,管理部门由24个撤并为8个,精简剥离606人,减少幅度分别为20.1%和47.7%,真正实现了小机构、大服务、高效率。对所属24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按责任、风险、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初步建立起了以年薪制为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公司中层以上干部一律实行竞争上岗,建立了良好的用人机制。在分配制度改革中,全面实行岗薪工资制,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高级人力资源师论文: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企业要想在经济时代站稳脚步,就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关注人力资源的工作,现在社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更是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尤其是有关于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因为当前社会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怎样,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各企业能够重视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创新管理理念,让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的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为促进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随着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速度,我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大国的行列中,不管是经济体制还是综合国力,我国的力量都很大,虽然我国的发展速度快,但是毕竟和其他世界大国相比起步比较晚,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经验远不如发达国家,因此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去改进,人力资源就是一个需要改变的方面,因为我国的人力资源丰富,但是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却很低,导致很多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很严重出现在企业中,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拥有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我国的人力资源出现在管理问题上,因为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企业的经营策略,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因素,但是由于现在我国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出现很大的问题,因此制约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导致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世界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因此这给我们的企业敲响了警钟,需要我们不断的管理内容和方法,促进人力资源的管理。 二、企业中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内部控制的一项内容,也属于企业的资源之一,而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为不管是信息时代还是传统的计划经济,最终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还是人才,只有人才才能够真正的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所以应该重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主导地位,一个合理的有经验的经济师能够规划好企业发展方向,为企业领导者的决策提供可靠数据,因此对于在市场中需要立足的企业来说,经济师人力资源很重要,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更是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最终能够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 三、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一)缺乏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规划。从企业的发展方向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而对于企业的经济角度看,企业的经济师人力资源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影响着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虽然已经意识到经济市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企业的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的功夫,没有深刻意识到其重要性,他们的管理手段单一,没有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建设对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更缺少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规划,只看到短期的利益,更不要说能够依据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现状来规划对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因为没有长远的计划,因此也就没有科学的经济评估,因此在企业的管理中就不能对经济师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工作的安排,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也隐藏着企业发展会遇到的风险性加大。(二)缺乏健全的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任何一种管理都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健全的管理体系作支撑,这也是管理工作能够开展下去的一个基础,也是一项约束,对于企业的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来说因为企业的不重视,或者企业管理者的原因,就导致了企业中没有一个健全的经济市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这就导致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没有依据,在工作中没有约束力,员工的在工作积极性就会收到影响,态度散漫,积极性不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工作态度会严重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一颗毒瘤,需要我们及时的清除掉。还有的企业在进行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没有依据企业的现状作为参考,直接按照以往的经验办事,这也会形成企业的人才流失掉,因为他们对经济师的认识不足,这样自然缺乏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这个问题也是企业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三)没有制定鼓励政策。企业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是企业想要通过管理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大家对工作的热情,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制定一个合理的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鼓励政策,做好奖励机制。在员工对工作做出贡献的时候,如果企业没有对其进行鼓励,一次可以忽略,但是随着时间长以后,员工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在工作中的懒惰思想就会出现,因为他们都会认为只要工作不出现大的问题就没事,就算给企业做出贡献也没有意义,所以说这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这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漏洞,更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应该制定合理的鼓励政策,估计员工积极工作。(四)经济师人才招聘制度老化。就目前状况看,我国的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对于经济师人力资源的招聘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企业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需要不断的前进的,因此需要企业对于员工的工作能力的要求也是需要不断的改进,这就要求企业应该改变传统的经济人才的招聘制度,不能只顾及对于证书的要求,还要考察员工的工作能力,因为在工作中能力是最主要的,应该注入新的活力因素带动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而不是让老员工的懒散工作态度影响到新员工的工作状态,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的发展需要创新的因素,所以企业应该为自己的发展往远处看,应该摒弃那些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能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解决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做好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规划。企业的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因此在企业发展中应该把眼光放长远,做好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规划,做好对其的未来发展方向的评估,依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好企业的经济发展趋势,加强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的培养,在单位内部做好管理,分配好工作职责和权利,建立奖励和惩罚制度,做好制度的约束,主动培养经济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动手的能力,培养战略性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做好人才的基础培训,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经济师人力资管理的长远规划目标,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二)完善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要做好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只有分析好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工作中的问题以及依据市场的需要进行改变,从不同的方面鼓励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就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在企业中要广泛宣传人才的重要性,同时依据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根本上完善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为管理体系的创新奠定基础。但是企业还要从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的角度对企业经济师进行评估,以便协助企业完善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三)培养企业员工的竞争意识。企业对于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主要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运用员工的智慧以及工作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因为对于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就需要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也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培训以及一些鼓励的政策,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为员工制定合理的竞争发展计划,顺应市场以及社会的需要,合理规划员工的工作目标,同时也要吸纳世界上先进的思想,运用经济师的管理内容为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服务。(四)改变传统的招聘制度,为企业寻找合适的人才。企业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企业培养更多的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因此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也要与时俱进,改变以往的招聘制度,寻找有能力,有潜力,适合企业做培养的人才进来企业工作,并在工作中随时进行考核和能力以及素质的提升,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运用新员工带动老员工的工作内容,调动整个企业的工作氛围,同时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度,对于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员工要适当的提拔或者给于鼓励,这也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一种手段,为了企业的发展,企业应该合理的为企业的发展培养人才。在知识带动企业发展的时代的来临的时候,企业经济师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增大,而经济师人力资源的管理变成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需要企业为其发展做好长远的规划,同时在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中寻找到解决的办法,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这也是为了满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此就要从人才身上下功夫,提高竞争意识和知识能力,企业要做人才的储备,为日后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作者:卜艳红 单位:辽源泵业有限责任公司 高级人力资源师论文:政工师自身修养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路 摘要: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属于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核心资源,是决定其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科学管理企业人力资源,依靠人才提升企业竞争力是每个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企业政工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联系紧密,政工师自身修养决定其思想政治工作成效,进而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本文浅述企业政工师自身修养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政工师;自身修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发展需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越来越被提高。随着以人为本思想观念的深入人心,企业对内部员工的关注也不断提高。员工价值观、思想道德状况也逐渐成为企业人才启用和职位任免的重要参考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因素。企业加强政工师队伍建设,提升政工师自身修养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完美融合,有利于提升企业内部员工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企业政工师自身修养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政工师工作具有科学性和专业性,不只是简单地传达政治精神和搞政治思想宣传。企业政工师要对自身工作性质和任务有正确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修养,有效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影响。 1.政工师职能对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导向调节作用 企业政工师工作是建设和传输人力资源管理核心理念的支撑和实现途径。企业片面注重市场开拓和员工的业务能力,忽视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员工思想观念的教育和引导。思想政治工作刚好能够弥补人力资源管理在这方面的缺陷,通过政工师的教育和引导,端正员工的思想动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增强员工与企业的契合度,鼓舞士气,提高员工战斗力。 2.政工师工作内容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间的对接性 政工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相同的理念和指导思想。两者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要目标都是增强员工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政工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一致,两者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的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都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体现出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二者相互渗透。政工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辅相成,企业员工的招聘、培训和绩效考核以及发展规划教育等环节都有所表现。如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环节的企业员工招聘,招聘对人才的选择不仅要考察其专业技能,应聘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素质等方面也是重要参考因素。政工师基于其自身工作性质的优势,具备更加专业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从而能够对应聘者思想政治素养准确判断,决定其取舍。 二、提高政工师素养,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1.提高自身政治素养,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政工师在企业中实施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所代表的是企业自身的形象。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为了更好地实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政工师要在工作当中不但学习新的政治知识,充实自己的政治修养,努力在企业的人资管理中贯彻党政的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在企业的人资管理工作当中,努力争求企业更多员工的支持,以便更加轻松的开展企业的人资管理工作。政工师在企业的人资管理中,要加强宣传党政的基本政策,保证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活动都符合党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并且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政治教育,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觉悟,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提高自身道德素养,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政工师作为在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执行者,要想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效果,必须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健全职业精神的管理人员。以此,才能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对普通的企业员工进行教育和教导,帮助其他企业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风貌。政工师在其中要做到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在企业的人资管理中做到以德服人,树立个人的工作威信,才能更好地在企业中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3.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政工师自身的工作素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需要从政工师自身的工作素养提高入手。政工师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既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还有具备工作上踏实肯干的基本精神。政工师的表达能力主要是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前者对于政工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宣传方面有着积极的效果;后者则是在传达基本企业思想文件上有利于发挥政工师的专业特长。除此以外,政工师还要具有踏实肯干的工作精神,在企业的人资管理工作当中,愿意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选拔对企业有好处的各类人才,更好地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从而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 4.充分了解和认识企业内部情况 企业政工师还应对企业自身文化和涉及领域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企业员工从事活动有较为全面和一定深度的认识。一来可以站在员工的角度想问题,从而有效帮助员工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思想政治上的问题;二来,企业员工会因为政工师知识的全面而更加认同企业的政工师,政工师在开展自身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也会受到企业员工更多的配合,进而达到更好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果。因此,对企业内部情况的掌握和了解,对于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政工师工作接触的是具有独立思维和复杂情感的企业员工,这决定了政工师工作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同样的意思有不同方式的表达,同样的事情不同人做也会有不同的效果。政工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当不断提供其沟通能力,能够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采取不同沟通策略,有效表达,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三、结论 总之,政治思想是人的精神意识层面,对个人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政工师要加强个人修养,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养,做好政治思想工作,促进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加强员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作者:陈晓萱 单位: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安康供电分公司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防腐措施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石油化工等行业的需求也日益明显,我国的是石化行业发展迅猛。与此同时,在石油化工行业出现的设备腐蚀问题,也成了困扰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着石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员工的生命安全。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应对设备腐蚀问题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设备腐蚀 石油化工 因对措施 现阶段,石化设备的腐蚀问题是一个一直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需要积极的采取相关措施,提高相关设备的抗腐蚀性能。这些机械设备一旦受到腐蚀后,不仅会在物理性能方面出现问题,还在适应设备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性能方面的变化。如果机械设备的腐蚀比较轻,会在一定程度上设备的美观程度;如果机械设备的腐蚀比较严重,那么会直接影响到正常的机械使用寿命,进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一、石油化工行业设备腐蚀的影响因素与种类分析 首先,影响石油化工行业设备腐蚀的因素在整体上可以分为外界环境因素与内在因素这两个大的方面。外界环境因素主要指的是石油化工行业多处的外在环境对其设备多造成的影响,现阶段,大气污染就是比较严重的影响因素,在大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等具有较强挥发性的物质,再加上工业粉尘等因素的影响,势必会对机械设备产生一定影响,进一步导致机械设备表面的破坏与腐蚀。这些酸性介质主要是通过雨水等潮湿环境,进一步形成无机酸(腐蚀性非常强),对机械设备造成更大的破坏,进一步导致设备腐蚀受损。影响石化企业机械设备腐蚀的内在影响因素与在外原因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机械设备都是金属等制造而成的,金属制品一般都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这是因为化工等产品中的导电介质与金属机械表面发生多种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化工机械的表面,进一步导致机械腐蚀。从整体上来说就是石油化工行业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硫化物、盐雾、卤化物、二氧化碳、硫化氢以及二氧化硫等有害物在,在潮湿或者高温的环境中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进一步影响机械设备,发生各种物理反应预计化学反应,导致腐蚀的发生或加剧。 其次,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腐蚀可以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种。化学腐蚀指的是机械设备的表面与周围环境的物质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势必会产生新的物质,这种新生成的氧化物就对设备表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损坏,这种腐蚀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就是腐蚀介质与高温环境的接触。电化学腐蚀则使得机械设备与电解质溶液接触、作用,通过电反应而发生的设备腐蚀,发生这种腐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环境比较潮湿所导致的。 按照导致机械设备腐蚀的影响因素以及设备腐蚀的表面想象,可以把石化企业的设备腐蚀分为以下几种:①机械设备的高温氧化腐蚀,②机械设备的点状腐蚀,③机械设备的剥层腐蚀,④机械设备的晶间腐蚀,⑤缝隙腐蚀,六机械设备的应力焊接腐蚀,⑦机械设备的疲劳腐蚀,⑧机械设备的电化学腐蚀,⑨工业大气污染对设备所造成的腐蚀。 二、石油化工行业积极预防设备腐蚀的应对措施分析 1.关于机械设备防腐结构的设计 机械设备防腐结构的设计主要指的是在进行设备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到设备腐蚀的问题,再设计阶段就需要贯彻防腐意识,通过多种措施提高相关设备的防腐性能。一方面需要提高单个设备的防腐设计,一方面还需要提高系统设计的问题,主要包括管道系统布置和设备安装问题等。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注意:第一,防止死角问题的出现,在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固体物质或局部液体的沉降堆积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会导致操作设备过程中局部聚集或浓缩,导致机械设备的腐蚀,一方面在机械设备停止操作时还会继续引发机械设备的腐蚀。因此,在机械设备的设计阶段,就应该注意排液不尽和设备死角等情况,进行机械设备的合理设计,预防上述问题的出现。第二,预防设备间隙的发生。石油化工行业的机械设备很容易有缝隙产生,在液体流通不通畅的地方很容易发生缝隙的腐蚀。比如说,碳钢设备、铝设备、不锈钢设备、低合金钢设备等相关材料的机械设备就很容易发生间隙腐蚀的现象。一旦发生设备的间隙腐蚀就会进一步导致应力腐蚀和孔腐蚀现象的出现,对机械设备造成进一步的破坏。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在设备结构设计时解决,通过良好的设计结构解决这个问题,是预防间隙腐蚀发生的最好方法。通常情况下,连接部位和密封面容易发生这种腐蚀问题。相比螺栓连接来说,焊接方式可以有效的预防连接部位产生缝隙。 2.全面贯彻适应“一脱四注”等相关措施 从十九世纪开始就已经发明了一脱四注技术,发展到现阶段,这项技术仍然是国内外石化企业所普遍采用的一种防腐工艺措施,对机械设备的防腐做出了极大贡献。一脱四注主要是指的脱盐技术,注碱技术,注氨技术,注水技术以及注缓冲剂技术。一脱四注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的降低蒸馏设备的轻油低温系统的腐蚀,究其原因是因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物盐类,会引发机械设备冷凝冷却系统发生严重的腐蚀,因此,要想预防设备系统的腐蚀,最根本的措施就是降低氯化物盐类的排放,通过对化工石油原材料的深度脱盐等措施,进一步达到最小化的腐蚀介质数量,从而进一步延长机械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周期。 3.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工作人员的防腐工作意识 要想全面提高机械设备的防腐,必须要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工作人员的防腐工作意识。在进一步强化石化企业的管理人员、工程人员重视企业生产发展的同时,还需要高度重视机械设备的防腐意识,积极建立相关的机制。在进行正常的生产安排和生产指导的同时,企业上下加强对机械设备防腐工作的落实、安排与检查。一方面,从思想意识方面提高全体职工的防腐意义,尤其是企业的领导者,更需要重视机械防腐问题,进一步强化企业上下人员的防腐工作意识;另一方面将防腐工作真正的贯彻落实,做好组织上的落实和执行,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去,只有两方面共同努力,齐抓共管,真正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源头上消灭设备腐蚀的存在。 4.防腐涂料的合理使用 石化企业在进行正常的设备使用中,使用防腐涂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防设备腐蚀的方法,这是因为:第一,防腐涂料具有很好的评比作用,可以在机械设备与腐蚀介质之间形成有效保护膜,对两者进行有效阻隔,防止两者的相互骨作用。第二,防腐涂料具有缓解腐蚀的作用,可以有效患者机械设备的腐蚀。第三,防腐涂料具有保护阴极的作用,有效预防电化学反应,因此,需要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进一步合理使用防腐涂料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围绕着石油化工行业机械设备防腐的现状以及防腐的重要性开始入手分析,针对石油化工行业设备腐蚀的影响因素与种类,从四个方面:关于机械设备防腐结构的设计,全面贯彻适应“一脱四注”等相关措施,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工作人员的防腐工作意识,防腐涂料的合理使用,详细分析了石油化工行业积极预防设备腐蚀的应对措施。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在湿硫化氢环境中的腐蚀与防护分析 摘要:石油化工设备在湿硫化氢环境中经常被腐蚀,这种腐蚀现象对设备的危害极大。本文对硫化氢腐蚀产生的原因,腐蚀的几种形式,影响腐蚀的因素以及解决腐蚀的措施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了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必须采取必要的防腐措施。 关键词:石油化工设备 湿硫化氢 原因 机理 影响 措施 一、前言 2006年8月,中石油某分公司在本市的某特种设备检验所全面检验了压力容器。发现三年前刚刚投入使用的液态烃沉降罐,其罐体内部出现了多处氢致鼓包,最大鼓包的直径居然有200mm。其他出现鼓包的地方是富气水洗罐、储存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异构化装置、换热器。这些地方不但出现了鼓包,还出现了分层和微裂纹现象。如果不改变原工艺条件,有些设备的缺陷还会不断产生,已有的缺陷还会继续发展。这些缺陷虽然多,但大部分的缺陷具有相同点,因此,对这些缺陷可以进行集中研究,研究意义重大。 二、产生的原因 中石化某分公司用的原油,有些含硫量比较高。使用设备的单位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知,出现问题的设备都含有硫,只不过有些含硫量大,有些含硫量小而已。原油在提炼时,固然有脱硫处理这一环节,但脱硫后的效果并不稳定。湿硫化氢环境是指一种硫化氢加水的腐蚀环境。因此,湿硫化氢环境广泛存在于炼油工序中,主要存在于以下部位: (一) 第一道工序的全部部位; (二) 二次加工中储存液化石油气的储罐; (三) 二次加工中催化装置; (四) 二次加工中轻油部位。 根据对该分公司实际情况的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出设备被腐蚀的根本原因是:设备介质中些许硫化氢的存在。 此外,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别的因素导致的局部高应力,这些因素包括:化学损伤、力学损伤、缝隙腐蚀、浓差电池腐蚀、晶间腐蚀、点蚀、磨蚀、磨损、温差应力(构件各部分的环境温度不同导致)、残存应力的存在等还有就是氧、氮、氢、碳等气态碳化物进入金属构件的内部。这些因素都能引起局部高应力。设备处在腐蚀环境中,再加上高应力的作用,腐蚀和损坏就在所难免了。 三、腐蚀的机理 在湿硫化氢的腐蚀环境中,碳钢设备容易发生两种腐蚀:一是应力腐蚀开裂;二是均匀腐蚀。开裂的形式有以下四种: (一)应力导向氢导致的开裂: 这种开裂方式是:夹杂物和缺陷处存在一排排的小裂纹(因为氢聚集而形成),这些小裂纹的发展方向和应力的方向垂直,由应力引导着发展。这种开裂一般发生在高应力集中区和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如应力腐蚀开裂的地方、裂纹状缺陷的地方、突变呈几何形状的地方和接管处。 (二)硫化物、应力导致的腐蚀开裂: 湿硫化氢会产生氢原子,这些氢原子会渗透到钢内部,溶解在晶格中,最终导致氢脆,在残余应力或外加应力的影响下,形成开裂。这种开裂一般发生在高硬度区如焊缝、热影响区等。 (三)氢致开裂: 在钢材内部有氢气泡存在的区域,当这些区域氢的压力不断增高时,小的鼓泡裂纹就会逐渐互相连接,这些具有阶梯状特点的氢致开裂,分布方向平行于表面。钢中的MnS如果含有带状组织分布,会使氢致开裂更加敏感。 (四)氢鼓泡: 含硫化合物在腐蚀碳钢的过程中,会析出一些氢原子,这些原子向钢中渗透,最终在缺陷、夹渣、裂纹等处聚集而形成分子,从而产生很大的膨胀力。分子不断聚集,对晶格界面的压力也就不断增大,最终导致界面裂开而形成氢鼓泡。这种开裂形式主要分布在设备的内壁浅表面。 四、影响因素 当pH值接近弱碱性或中性时,钢中氢的溶解量最低,当pH值接近强酸性或强碱性时,也就是过高或过低时,钢中氢的溶解量都会很高。空气中的氨离子,会使硫化氢的应力腐蚀更加敏感。当pH值接近强酸性时,也就是比较低时,二氧化碳会使硫化氢的应力腐蚀更加敏感。当pH值接近强碱性,也就是比较高时,二氧化碳起的作用则相反。 介质中硫的质量分数越高,就越容易发生硫化氢腐蚀。原油中的硫化物经过裂化或催化,形成硫化氢,同时原油中还含有氰化物,氰化物会对硫化氢的腐蚀起明显的促进作用。氰化物在呈碱性的湿硫化氢溶液中,会起两种作用: (一)将溶液中的缓蚀剂去掉; (二)将硫化铁的保护膜溶解掉,使硫化氢腐蚀的速度更加快,而且还会使金属的表面更容易被氢渗透。 钢中硫元素、磷元素、镍元素、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越高,钢的硬度也就越高,就越容易被硫化氢腐蚀。 温度对腐蚀也有影响,但对不同类型的腐蚀影响程度也不一样,硫化氢在20℃的环境下,应力腐蚀最强,温度无论升高还是降低,应力腐蚀的敏感性都会随之降低。 应力包括:薄膜应力、焊接残余应力和强行装配组焊导致的附加应力等。较高的局部应力、高浓度的硫化氢和水、高强度的钢焊缝区存在的淬硬组织都很容易导致硫化氢应力腐蚀的发生。 五、解决措施 (一)合理选择用材 如果只是硫化氢的浓度大于50mg/L,那么在这种环境中,壳体材质最好选用抗拉强度小于或等于414MPa的碳锰钢或碳钢。如果不但硫化氢的浓度大于50mg/L,而且氰化物的浓度也在20mg/L以上,那么在这种腐蚀环境中,壳体材质最好选用碳锰钢或碳钢,而且要加上0Cr13钢,组成复合钢板,内件最好用0Cr13钢,而且,所有的钢都要用真空脱气法来制造。此外,努力提高钢材的纯度,将钢中的磷、硫、锰的质量分数降到最低,也是降低腐蚀的不错措施。 (二)制造环节的措施 第一、将焊缝硬度控制在200HB以下;第二、尽量降低焊缝中合金的含量;第三、设备焊后要进行热处理,这样做可以消除焊接的残余应力;第四、在设备制造过程中,要用射线和超声波对焊缝进行探伤检查;第五、设备的几何尺寸一定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规定;第六、竭力避免进行强力组装。 (三)检验环节的措施 在检验压力容器时,要完成以下检测:第一、X射线探伤;第二、超声波探伤;第三、内表面溶剂去除渗透检测(或内表面荧光磁粉渗透检测);第四、锂氏硬度检测;第五、测厚;第六、认真观察设备的结构和表面状况。 如果发现缺陷,应该根据缺陷的数量、缺陷的发生部位、缺陷的形态,再加上上面六种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必要时还可以再结合硬度检测、强度检测、无损探伤的结果,最终确认缺陷的性质,消除隐患,保证设备在使用时的安全。全相检验和一些其他的检验手段也可以确认缺陷的性质。 (四)使用环节的措施 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工艺操作的规程进行有关防腐的测试,同时及时添加碱和缓蚀剂等,设备的高位部位,要做好日常的腐蚀监控,并加强防护力度。 六、结语 上文通过对中石油某分公司出现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导致石油化工设备在湿硫化氢环境中被腐蚀的原因很多,加速腐蚀的因素也很多。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含硫化氢石油的装置大部分由碳钢组成,因此,腐蚀问题可以说是全行业的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意义重大。如果想解决此类问题,保证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避免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那么必须从维护、使用、检验、制造甚至是设计等环节找到问题所在,从根本上解决设备的腐蚀问题。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浅谈加强石油化工设备检修 摘要: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工作条件苛刻,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其物料还具有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具有腐蚀性等特点,并且设备具有大型化、自动化、工作周期长等特点,很容易发生设备的损坏而导致泄漏、爆炸等事故的发生。本文对化工设备检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化工设备 检修 因素 措施 维修 一、化工设备检修存在不安全 大规模化、自动化和连续化是石油化工生产具备的特点的特点,因此,化工设备的检修存在时间紧迫、任务重、危险性高的问题,石油化工设备造成大型的事故是在高危险性下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化工设备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特别是动火作业、设备内作业和不停车带压密闭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这几个方面必须严格进行。 1.化工设备动火作业 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被称为动火作业。石油、天然气是石油化工生产的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完成的。它的生产工艺操作繁杂、连续性强,原料和产品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毒害和腐蚀性,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深冷的特点。为此在设备检修的动火作业时候,很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主要不安全因素有: 1.1动火人员无证操作,动火手续不齐全,不执行动火证规定,安全技能不高、安全意识不强和野蛮施工等。动火项目负责人监督失控:危险源辨识不充分、安全交底不清、安全措施未认真落实以及动火结束后没有组织确认现场无遗留火种等。 1.2动火前,监火人员未对动火点周围及下水道存在的易燃物品进行清除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消防器材短缺不足,动火时监护不到位,导致火花落到周围的空洞、阴井、地沟以及取样点、排污点和泄漏点等处,引燃易燃易爆气体等物质,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动火作业前所需工具设备未经认真检查确认:有的机器设备未有效接地,导线金属芯外露或接地线连接处松动造成与设备发生打火现象,氧气瓶、乙炔瓶存在缺陷或摆放间距不足或摆放在热源或不通风的地方,氧气瓶沾染油脂、乙炔瓶横卧滚动后即刻使用等。 2.设备内作业 进入化工生产区域内的各类塔、球、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在设备容器内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 2.1设备内的氧含量不合标或通风不好,致使作业人员窒息; 2.2设备内有毒有害气体未经清洗置换及分析,可能造成中毒、爆炸事故发生,或因作业时间间隔太长,在停复工时未再次进行气体置换、分析,很可能会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等事故; 2.3检修时,作业人员未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具,或防护用具不合格等造成中毒事故; 2.4设备内使用的电源不符合有关要求,或电线破损裸露等,都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2.5进入高深容器作业时,安全措施不完善,可能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二、不安全因素的应对措施 通过对设备检修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发现,应对措施应主要对人员管理、制度管理、技术管理三方面进行,针对这些不安整改。首先,人员管理。要求属于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对于参与设备检修的作业人员,应全面掌握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技能,并通过单位近代安全教育培训,增强自身的安全防范以上和自我保护意识。其次,制度管理。企业应具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加强考核。检修前,单位应制定施工方案,落实安全措施,并在检修作业期间,根据工作内容的变化,及时调整检修内容、方案,凡是动火作业、设备内作业、高处作业、吊装、破土、探伤、用电作业一律办理相应作业票证,检修现场应悬挂明显的禁动标志牌,停车检修等醒目标记,检修负责人应密切注意检修现场周围情况的变化。并落实安全检查制度,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督查,及时发现与纠正不安全行为。对于那些明知故犯的违章、图省事、怕麻烦的现象,应采用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等方法来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最后,技术管理。在开始检修前,对要检修的设备及检修过程中应用的工具应进行仔细的分析清查,加强检修的技术管理,如:电焊机应有效接地、脚手架搭建要符合规范、吊具要合格、备品备件的质量要合格等。检修结束后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做到工完料清。认真落实设备停运、置换、清洗和隔离措施。 三、设备故障预防与维修 预防及维修的技术基础是对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的诊断。运用此项技术在机器运行时从各个方面进行状态监测,掌握机器运行状态。重点对诸如机械状态量的监测,状态特征参数变化的辨识,机器发生振动进行检测。同时要在机械损伤时做好原因分析、振源判断,机械零部件使用期间的可靠性分析和剩余寿命的估计等。选择设备维修策略的一般原则是:通过维修恢复设备规定的功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或者消除设备维修前存在的缺陷,并充分利用零部件的有效寿命。 根据不同的故障要采取不同的维修对策,以达到经济适用、有效安全的目的。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定期维修与状态维修。定期维修也称计划检修,它是根据设备磨损的统计规律或经验,事先确定检修类别、周期、检修内容、检修备件及材料等的检修方式。定期检修适合于已知设备磨损规律的设备,以及难以随时停车进行检修的流程工业、自动生产设备。 事后维修是当设备发生故障或其它失效时进行的非计划性维修。在现代管理设备要求下,事后维修仅用于对生产影响极小的非重点设备、有冗余配置的设备或采用其它检修方式不经济的设备。有时候需要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应用新产品或部件,更换旧产品或部件,保障产品或部件的可靠性。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浅谈石油化工设备管理 摘 要:石油化工企业在继承和发扬设备管理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的同时,不断汲取国内外设备管理的先进经验,形成了一套具有石化行业特点的设备管理模式。设备的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的实施及由计划维修向状态维修、预知维修的迈进,为工厂的长期连续运转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培育了新一代设备管理人才。本文对化工设备管理的现状以及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石油化工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信息 企业要进行生产,首先要有设备,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企业进行生产,要有各个方面的管理。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连续性强,自动化水平高,且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点。设备一旦发生问题,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往往会导致装置停产、火灾爆炸、环境污染、人身伤亡等事故的发生。因而,对石油化工企业来说,化工设备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一、石油化工设备管理的现状 由于许多石油化工事故的发生,究其原因都是设备管理的问题,所以石油化工企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近年来,新装置、新设备不断增加,设备向大型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设备的长周期、高负荷运行,也给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某些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在企业的需求发展,存在着许多管理不完善等问题。以下分别对其进行阐述。 设备的投资管理。目前主要根据生产的需求和设备价格的高低来决定投资方式,对设备投产后所需油耗、维修保养、环境污染、安全保障等运营费的高低并没有予以考虑。 设备技术管理。在预算设备修理资金时,只是按照以前的管理经验进行预算,而没有根据科学的预算方法。由于设备的折旧统一采用直线法计提,使得一部分设备虽已提满折旧,但设备仍然完好,另一部分设备虽未提满折旧,但设备技术状况老化,甚至丧失使用价值。没有按照设备的实际状况进行折旧的计提。 设备的管理范围。设备管理所涉及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各种专业技术向纵深发展,且横向综合。目前的设备管理机制仅按专业和职能进行划分,经济管理、组织人员及质量管理相对落后,造成设备管理各环节脱节。 二、石油化工设备管理采用的管理系统 随着企业设备水平的日益提高,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设备、系统和设施正朝着大型化、连续化、复杂化、精密化和柔性化方向发展,并力求满足特殊环境下的苛刻要求,这为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提出了许多问题与挑战。如由于设备突发故障,或因更换工装和模具等造成停机损失,由此打乱了生产计划,不能按期交货、造成机会损失;设备空闲或速度下降,导致设备性能损失;因设备精度降低,生产出不合格品;设备严重磨损、腐蚀,使维修量和费用提高;设备本身设计、制造的缺陷,或因维修、操作者的差错而造成事故和公害。为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无故障、无缺陷、无伤亡、无公害的要求,各国家先后提出了设备管理的新理论——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很多企业的必然选择,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利器和手段。 1.通过高度重视管理系统模式化设计的定位工作,信息系统从模式建立、目标确定和管理理念上达到以下功能要求: 1.1实现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信息管理体系。 1.2实现设备固定资产动态的流程化管理,建立信息共享体系,准确掌握设备的分布和变动情况,提高设备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现代化程度。 1.3系统能够提供具有良好计划性的工作体系,能够使设备管理活动花费更少的时间。 1.4通过对日常设备运行、点检、故障、维护保养记录等信息的记录,分析设备运行状况,明确设备维护、保养的重点、周期、易损件的使用等,对管理者相应工作提供可参考的数据依据,有效地提高设备的运行质量,减少维护成本,保证生产的正常运作,这在未使用该系统前是较难实现的工作。 1.5具备业务限时提醒功能(如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系统可自定义这些必要工作节点的工作任务处理时间,到达规定时间未处理的任务,将自动在系统中给予工作提醒,系统将自动发出提醒通知,并生成提醒记录。 1.6系统具有完善的权限管理功能,实现多级化管理模式,可分为管理与控制级、执行与调度级、作业与事务处理级,使用户各自执行权限范围内的操作,避免互相干扰,权责混乱。 2.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如下所示: 2.1设备管理数字化工作平台通过工作流程仿真,实现工作组织、工作管理的网络化进程监控。 2.2通过工作计划完成率和工作效率的分析,发现设备管理流程中不合理的环节,对设备管理的业务过程进行优化和持续优化。 2.3设备管理信息平台是根据设备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而开发的,系统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目前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4通过管理优化预案的实施、工作过程监控和管理、设备档案与十大标准信息库的建立,形成知识管理体系,强化基础管理、深化技术管理、提高管理的整体水平。 2.5系统提供菜单驱动、工作流程驱动之外的第三种工作驱动方式:图形化工作驱动。 2.6专业的报表调整和设计工具可自由定义(设计)报表统计与数据分析对象。 2.7业务功能生成器可使系统的工作界面乃至数据库表按照企业的新要求进行调整,并支持对系统进行自行维护和系统升级工作。 化工设备管理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是化工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设备管理数据处理量大,时效性要求高,为便于管理,采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是一个很好方案。 三、总结 通过提高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与可靠性、降低企业运行维护成本、优化企业设备资产管理各项工作流程,借助信息化手段合理安排设备资产的运行、检查、维修等各项工作与相关资源的配置,大大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夯实设备管理基础工作,促进设备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整体管理能力,从而达到优化、提高设备资产对企业高效、安全生产运行的保障能力这一核心效益目标。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防护与监测 摘?要 在石油的开采和冶炼的工程中我们需要用到很多的机械加工辅助设备,由于这些设备所处工作环境的恶劣以及保养不周等原因,在设备使用过程中会经常发生腐蚀现象。这些腐蚀现象会对石油化工设备造成损坏,导致石油开采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石油的生产率降低,更有可能威胁到周围的环境,造成巨大的工业污染。本文旨在对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防护与监测问题进行分析,以预防与监控现实中可能出现的设备腐蚀问题,提出良好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防护;监测 要探究出更有效的防护与监测腐蚀的措施,必须先从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源头出发,根据理论与实例,浅析与罗列可能造成设备腐蚀的途径。并且针对这些可能发生腐蚀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防护与监测措施,以达到一定的防护效果。当应力和腐蚀环境组合时,很容易造成设备的腐蚀与损坏。 1 原油中存在的腐蚀介质 1.1 无机盐的腐蚀 原油在开采中,原油中的水分经过脱水处理,已大大减少。但仍然不能完全去除水分,这部分水分中带有一定成分的无机盐,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等,当这部分水分与原油产生乳化结合,之后由于炼制原油过程中的加热处理,该类无机盐便会因为受热而发生水解。之后便会形成某些强腐蚀性的气体,如氯化氢气体等。这些气体随着水蒸气共同从塔顶排出,在塔顶冷却时,强腐蚀性气体会形成酸性溶液,对塔顶附近的机械系统造成酸性腐蚀,破坏其冷却功能。 1.2 硫化物的腐蚀 众所周知,原油中含有一些硫化物,常温常压下,或温度并不很高的条件下,硫化物并不会对设备产生明显的腐蚀与损害。但是,当温度接近或高于三百五十摄氏度时,电化学腐蚀情况便尤为严重。并且,其腐蚀能力会随着温度的增高而持续加强,例如在设备减压等条件下,该类情况下的高温对硫化物的活性起到了强有力的催化,腐蚀程度较高。 1.3 氮化物的腐蚀 除了上述几种物质以外,原油中还存在着某些氮化物。在石油的加工过程中,该类氮化物会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氨气等。该类气体或物质在石油的蒸馏过程中与水结合,也会生成腐蚀性物质,促使设备发生又一种电化学腐蚀。并且,硫化氢与氨水共同反应,会使电化学腐蚀加重,对储存罐或管道内壁涂料造成腐蚀,在石油产品生产中造成设备的故障和一些事故的发生。 1.4 水分造成的腐蚀 在无机盐腐蚀中我们可知,是由于水分中存在的无机盐对石油化工设备造成了一种腐蚀,然而,石油开采过程中,或者石油分馏、冷却过程中所产生及引进的水分,也会给设备制造了一个适宜的腐蚀环境,同时,水分也未化学反应的顺利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冷却器中的水分与石油分馏中产生的部分物质进行溶解反应,使设备构造或分馏、冷却系统造成损毁或破坏。并且,该类情况在易腐蚀部位时有发生,例如储油罐底部等。再次,系统中堆积的水分会在管道及机械系统中形成水垢或造成金属管道的生锈堵塞。这在冷却装置中最为常见,会造成石油产品泄露或污染的可能。 2 外界环境中存在的腐蚀介质 现阶段我们发现,大多数石油化工厂的设备是存在于露天的情况下,或者大部分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因此,外界中主要的腐蚀介质来源于大气中,这些大气腐蚀会对设备造成不同成对的侵蚀与破坏,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与石油的正常生产。 2.1 水蒸气 在自然环境中,空气里存在一定量的水蒸气,其大多情况下以气态形式出现在大气中,因此并不会对石油化工设备带来任何影响。然而在温度较高或温差较大的天气下,热的水蒸气碰到金属设备表面,冷却凝结成为液态水。而由于设备金属表面不完全光滑,因此在设备表面凹陷处会存在液态水的累积,累积较厚的水膜与空气中酸性或碱性气体杂质产生相应物理或化学反应,形成腐蚀性溶液,导致该类设备产生电化学腐蚀。 2.2 氧气以及其他气体 金属设备所具有的化学活性强,在长期与空气接触下,空气中的氧气会与其作用形成氧化膜。虽然这层氧化膜会对设备表面形成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但是由于工业环境中,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大量存在,其会对设备表面的氧化膜造成破坏,导致其与设备金属表面接触产生化学反应,加重对金属设备的腐蚀。 3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防护措施 3.1 石油化工设备的设计 要注重腐蚀的防护,首先要从石油化工设备的合理设计开始。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腐蚀产生的原因及腐蚀介质源头,使设备的设计体现出腐蚀控制措施。这个设计包括设备的选择,设备的构造与结构设置,在设备易腐蚀部位,加强保护措施的设计与布置,例如添加保护罩等,使设备易腐蚀部位减少与外界接触等等措施。 3.2 石油化工设备的材质选择 石油化学设备的材质选择,也是其防护腐蚀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石油产品的生产中,设备材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影响着设备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等。在石油产品生产中,合金与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广泛运用,然而该类金属材料由于其本身特性,总是容易被酸碱溶液等腐蚀。非金属材料相对之下,具有更良好的耐腐蚀性,并且其种类繁多,在石油化工设备中逐渐运用,如玻璃纤维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各种新型材料也正被广泛研制,种类不断增加,为之后的设备腐蚀的防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电化学腐蚀防护 电化学腐蚀的防护主要由阴极与阳极防护组成。其中,对于阴极防护,一般做法是,将一定量的阴极电流通入金属设备表面,抑制金属离子的溶解,防止金属的腐蚀。同时,对于阳极,方法是通入阳极电流,以使电位提高,有效抑制金属的腐蚀。 3.4 石油化工设备表面的防护 在石油化工设备的表面,增加防护层十分重要。在外可防止金属设备表面与外界大气中的腐蚀介质的接触,在内可防止原油中腐蚀介质对设备内部装置的腐蚀,避免不良腐蚀反应的发生。 现阶段,石油化工设备中常采用的添加防护涂料的方法进行防护。在金属表面增加金属或非金属层,隔绝外界或原油内部的腐蚀。同时也要根据物质的特性和所使用环境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涂料或 镀层。 4 设备正常运转的监测 为了保证石油化工设备的长期正常工作运转,除了进行相应防护操作,例如改进设备易腐蚀部分的材质,合理使用相应防腐蚀涂料等,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监控,实时监测设备状况。 石油化工设备运转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故障可分为工艺和设备故障两类。两种故障在一定情况下会交织发生,造成设备部分温度过高,致使设备部分异常受热变形、开裂等损坏情况,进而造成石油产品泄漏或与外界不良接触,导致污染发生。需要建立起有效监控系统,采用先进仪器对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情况实时监测,尽早发现和预防腐蚀造成的危害,避免更大危害的产生。 同时也要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检修其出现的日常问题,保证该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正常监测,及时预防石油化工设备腐蚀带来的生产上的危害。 5 结论 随着国家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与进步,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现象也不断增加,其导致的设备损毁及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通过以上对设备腐蚀原因的全面分析,归纳总结出了相应的防护与监测方法。当然,上述分析的也只是常见的腐蚀状况,在实际中,仍然存在其他的腐蚀问题,需要根据实际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与补救方法及对策,同时,要逐步采用先进的状态监测仪器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腐蚀状态监测, 为预测维修打好基础 。防护与监测并重,将腐蚀的危害降到最低,将腐蚀的破坏程度大大降低。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的维修技术问题分析 摘要: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下,石油化工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空间。在社会主义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如何让石油化工产业的经济效益得到相应的提高,是我国每一个石油化工企业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而要提高石油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就应该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只有在设备的稳定性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石油化工企业的整体运行速度才可以得到根本性的提高。本文就石油化工设备的维修技术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维修技术;石油化工设备;经济效益 一、设备维修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的意义 近几年来,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历程中取得了惊人的成效,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下,石油化工产业的经济效益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石油化工企业的整体运行速度不足所导致的。而运行设备是主导着石油化工企业运行速度的主要因素,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石油化工企业的运行速度,就应该从其运行设备抓起。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是提高石油化工企业运行速度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对设备的维修工作,则是保证设备运行的最主要工作。 二、石油化工设备的维修技术问题分析 1、设备维修方法的问题 1.1盲目开展维修工作 对石油化工设备的维修工作是一项极具系统性、规范性、专业性、科学性的工作,是影响着整个企业运行速度的一项重要工作,设备维修人员在进行这一项工作的时候,就必须能够在维修工作中体现出这四个性质。然而,就我国目前现状来说,部分企业的维修工作仍不理想,在开展维修工作的时候,往往没有把维修工作具体到位,甚至出现还没有确定维修内容就开展维修工作的现象。这不仅仅会让维修工作流于形式,甚至还会引生出维修内容以外的诸如设备瘫痪等重大问题,在没有达到维修目的的前提下,还严重地加大了后续维修工作的难度。 因此,设备维修人员在发现设备运行过程出现故障之后,决不能盲目地开展维修工作,其首要工作应该是对维修内容进行确立。维修内容的确立主要是倚靠故障检测工具,对设备存在的故障进行检测,进而确定维修的内容。在这一阶段,维修人员借助故障检测工具对设备进行检测的时候,应该尽量做到“细致检测”,不放过任何一个故障点,从根本上把检测工作落实到位。在确定维修内容之后,设备维修人员就应该对设备的主要故障进行分析,制定一套合理可行的维修方案,从实际出发,把维修工作落到实处,避免因维修工作流于形式而对设备造成二次损害的现象发生。 1.2盲目更换设备零件 在设备维修工作中,常常会出现需要更换设备零件的现象。这也是维修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但设备维修人员在开展维修工作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零件是设备的主体结构,就如人类的骨骼,设备运行人员是不能够随意更换设备零件的。 因此,设备维修人员在更换设备零件的时候,应该对零件更换工作做一个可行性分析,假如确实需要更换设备零件,就应该对设备做一个更换试验,确保设备零件更换工作的切实可行。其实,像发电机、燃烧器、鼓风机等零部件出现故障时完全可以通过修理来恢复其技术性能的。因而,这种维修方法不当不能排除故障,且更有可能随意更换了本不该更换的零部件,增加企业维修成本。因此,维修人员在维修设备时应认真分析并判断故障发生的原因及发生部位,对某些技术性能可以修复的零部件尽量要采取修理的方法,切忌不可盲目通过更换零部件的做法来维修设备。 1.3未检测零部件配合间隙 在实际设备维修工作中,部分维修人员未对零部件配合问隙进行测量,以致机器在投入使用时会出现漏油、漏气、轴承早期磨损或烧蚀、柴油发电机启动困难或爆燃、柴油发电机烧机油、机件撞击、活塞环折断等事故。 因此,为避免因零部件配合间隙不当引起的机械轻微损坏或严重损坏事故的发生,维修人员在柴油机维修过程中应遵循各类机型的要求,对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配合间隙、轴承轴向和径向间隙、主从动齿轮啮合间隙、柱塞余隙、气门间隙、活塞与缸套配合间隙、活塞顶隙等零部件配合间隙进行测量,并及时调整或更换不符合间隙要求的零部件。 1.4盲目安装零部件 在维修设备时,一些维修人员在未完全了解和掌握一些零部件的结构和安装注意事项时就按个人主观意见进行安装,因此常常出现零部件装反的情况。而有些零部件的装配都有着严格的方向要求,只有安装正确才能保证零部件的工作正常。当零部件装反时,将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零件早期磨损,设备损坏等。因而,维修人员在装配零部件时,一定要掌握发动机气缸衬垫、传动轴万向节、离合器摩擦片盘毅、喷油泵柱塞、挡油圈、止推轴承、止推垫圈、止推垫片、风扇叶片、活塞环、不等距气门弹簧、发动机活塞等等零部件的结构及安装方向要求,切忌不可盲目安装。 1.5维修观念不正确 维修观念不正确主要是指一些设备维修人员在维修设备时认为应急措施是万能的,以“应急”替代“维修”,如人为调动喷油泵的供油量或调高喷油器的喷油压力等应急方案来促使柴油发电机“有劲”;以“焊死”的方法代替维修等等现象。然而这些不正确的维修方法往往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不可长期使用。因此,维修人员应引起自身注意,采取正确的维修方法查处故障发生部位并排除故障。 2、设备维修材料与配件方面存在的问题 2.1未检查新零件的质量 在维修设备时,一些维修人员未在更换配件前对新配件进行技术检查就直接安装在设备上,由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零部件有些可能存在假冒伪劣或因库存时间过长而性能发生变化等现象,以致装配未经检测的零部件的设备在使用时常常发生故障。因此,维修人员在更换新配件前一定要对其外观及性能进行检查测试,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2.2配件型号不对称 在设备维修过程中,有些维修人员普遍存在零件只要可以安装就行的观念,在未全面了解机械结构和原理的情况下就选取一些与设备型号不符的零配件,如用残次品代替合格品、用钢筋或旧螺栓代替圆柱销、用铁丝或铁钉代替开口销等等,这些配件代用的现象应急是可以的,但不可长时间使用,不仅质量无法保证,而且还会影响设备的安全和技术性能。因此,维修人员在更换零配件时应尽量选用原装型号的配件,切忌不可错用或代用其他型号的配件。 2.3垫片使用不规范 设备零部件配合面问使用的垫片种类有很多,而且每种都有其自身不同的功能,如有些可防止零部件配合面间漏油、水、气、电,有些可起紧固防松作用。而在维修设备时,维修人员随意使用垫片的现象普遍存在。垫片的不规范使用将导致零部件配合面间发生漏油、漏水、漏电、漏气:螺栓、螺母等自行松动、脱落等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的现象的发生。因此,维修人员应按使用时机和场合来选择相应的垫片。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石油化工设备维修行业在维修方法、维修观念、维修使用的零部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维修人员应加强自身技能的提高,并规范自己,在维修设备时要根据故障现象认真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及部位,切忌不可盲目大拆大卸,盲目更换零部件;而在更换零部件时要先检查所要更换的零部件,尽量使用与原装型号相配的零部件,并注意检测零部件配合间隙及零部件的装配方向。另外,为保证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企业应定期维护并保养设备,定期清除零部件表明的油污及杂质等。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防护与监测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加大,然而,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不仅影响到石油的日常输送,还给相关化工石油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防护与监测的重要性,加大研究和总结了不同介质、不同环境的工况条件下,设备腐蚀的规律,切实地防护与检测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本文主要是对我国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防护与监测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与检测措施。 关键字:石油化工 设备腐蚀 防护与监测 策略 腐蚀现象在各行各业普遍存在,并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石油化工行业,由于在石油的开采和冶炼的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加上这些设备所处工作环境的恶劣以及保养不周等原因,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腐蚀现象,直接影响到石油化工行业的正常运作,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资源浪费、阻碍新技术的发展等后果。因此,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对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研究,不断探索化工设备腐蚀的原因和规律,对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正确选择与使用材料,并选择最佳的腐蚀预防措施,对提高石油化工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原因探讨 1.造成腐蚀破坏的外在因素 1.1介质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石油化工设备所处工作环境中的压力越高,温度越高,腐蚀越快,由于腐蚀现象的产生是一种电化学反应行为,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越其扩散速度增大,电解液电阻下降,越利于其反应,每升温10℃,腐蚀速度增加1-3倍。 1.2应力及疲劳的影响。应力及疲劳是产生腐蚀现象的重要因素。石油化工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形成应力与疲劳,尤其是热加工的组织应力和冷加工的变形应力。在石油化工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随着应力和疲劳的产生,在一些综合因素下将会引起金属内部的扭曲,加剧微电池腐蚀,从而降低了该部位的电极电位,形成腐蚀破裂,降低石油化工设备的使用寿命。 1.3腐蚀性介质的影响。在石油化工设备使用中,其周围存在许多如酸、碱、盐、水、氧等腐蚀性介质,将与设备接触面进行反应,或者加速了设备表面的腐蚀反应,这是产生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 2.造成腐蚀破坏的内在因素 2.1零部件的表面越粗糙,越易腐蚀。通常情况下,零部件的表面越粗糙,越易腐蚀,粗糙的表面使得设备与外界的接触面增大,有利于如氯离子等的渗入,为石油化工设备部件产生点蚀提供先决条件。 2.2金属的晶粒越尺寸大,腐蚀越快。金属的晶粒越尺越大,越容易产生晶间腐蚀,并且其各项力学性能较低。 二、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防护与监测策略 1.正确选用材料 对于石油化工设备的防护材料的选择,必须正确地选用材料,从源头上提高设备的防腐能力,因为材料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关系着石油化工设备装置的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由此可见,合理选材对于石油化工生产意义重大。一般情况下,耐腐蚀材料主要涉及到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这两类。对于非金属材料的选择,大多是用于黑色金属的防腐措施,通过喷漆、涂层等方式涂在设备表面,防止设备与外界的接触而起到防腐效果;而对于耐腐蚀金属材料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到石油化工设备的结构与类型,根据这些参数来选择防腐蚀金属材料,同时,还应该根据介质的性质、压力和温度以及产品的要求和材料的价格与来源等,选择最优的金属防腐材料。 2.金属化工设备表面的防护 设备表面的防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化工石油设备腐蚀防护措施,这种方法是在采用牺牲阴极保护法,采用电极电位高的金属在石油化工设备表面上覆盖,如热浸镀锌、镀铝等,从而有效地避免金属与腐蚀介质的直接接触,避免了基体与介质发生电化学反应,这些表面的覆盖层可有效的防止金属的腐蚀,这是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常用的防止腐蚀的方法。具体操作是在金属表面添加金属镀层或者非金属涂层,但是要根据覆盖层物质的特性以及使用的环境有效的选择才能更好的防止腐蚀。 3.设计石油化工设备时要考虑到防腐蚀 对于石油化工设备的防腐蚀,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要从设计石油化工设备开始,将防腐蚀贯穿于整个石油化工设备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有关腐蚀和腐蚀控制的问题,对化工机械设备进行最优化设计,从而设计出性能好的石油加工储藏设备。一般情况下,防腐蚀设计主要包括化工设备的结构与布局,石油化工设备的选择,设计防腐蚀保护措施等,这些不仅仅与设计技术相关,还应与设计者的考虑问题有关,所以在石油化工设备的设计、制造以及安装过程中也要考虑到腐蚀的问题,切实地防止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 三、石油化工设备安全运转的监测方法 1.装置故障的诊断方法 对于石油化工设备故障的监测和诊断,必须重视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和停工状态下进行的监测和诊断。例如,对于石油化工设备出现全面腐蚀的情况,由于其腐蚀产物——锈层,具有抑制腐蚀的作用,腐蚀速率逐渐下降,在在酸性环境腐蚀中,膜不稳定,宜采用腐蚀减薄遵循抛物线法则,即采用超声波探伤测定板厚,从而到达监测腐蚀的目的。但是,现有的许多腐蚀监测的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而且检测精度也相差较远,需要慎重选用,甚至有的尚未工业化应用。例如,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若要精确测量其开裂深度是十分困难的,有时只好等到发现泄漏才停工检修,不利于石油化工企业的正常运作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在对石油化工设备安全运转的监测中,导致故障的发生常常是材料变质和腐蚀等的化学现象与机械现象(疲劳和破坏)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监测过程中必须进行合理、综合地考虑。 2.影响安全运转的故障分类 研究表明,我们可以将石油化工装置运转过程导致的故障大体上分为设备故障和工艺故障这两大类。其中,工艺故障将会使得石油化工设备的整体性能下降。由于其在运作过程中由于传热管结垢,甚至堵塞管道,使得液体流量下降。例如硬度高的循环冷却水只要接触到60℃的传热管,分离性能下降,便会析出碳酸钙垢塔板结垢,产品收率降低;而设备故障,如泄漏现象,由于酸液对不锈钢全面腐蚀,疲劳开裂,应力腐蚀开裂等。发生全面腐蚀的pH值界限:如SUS304的PH约为2,SUS316的pH约为1.5。当然,大多情况下是由这两种故障是交织在一起的,因为,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异常反应而造成局部过热的情况,从而导致设备管线变形,甚至破裂,使得设备的泄漏也会导致产品的污染。因此,在进行石油化工设备安全运转的监测时,必须深入探讨影响安全运转的故障种类,根据不同的故障种类提出与之相适应的监测模式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石油化工设备的监测水平。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技术发展迅速。其中化工安装工程施工作为石油化工工程的基础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并系统地研究了石油化工工程的造价管理问题。 关键词:石油 化工 质量监控 设备是石油化工企业进行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自动化水平高,生产连续性很强,呈现出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腐蚀、易中毒等诸多特点。如果设备发生了安全问题,就会出现装置运转不灵,甚至导致停产和火灾爆炸或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必须引起广大石油化工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 1.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管理发展现状 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管理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摸索和总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1.1 设备的可靠性能大大提高,有效延长了装置的运行周期 近些年,石化企业把生产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工作放在企业工作的重点,摒弃了长期沿用的“一年一大修,大修保一年”的旧式做法,逐渐转变为“两年一修”,努力缩小和国际大型石油化工企业运行周期的差距。伴随装置运行周期大大延长,由此也使装置的有效生产时间显著增加,这样一来,节约了大量维修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延长装置运行周期,努力提高装置的运行水平,增强与国家重要石油公司的竞争能力。 1.2 既能展现行业特点,又能博采众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内大量引进成套装置及设备,还包括大量工业发达国家在设备维修和管理工作上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比如美国的“后勤学”、“PM”,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和欧洲的“设备综合工程学”,还有瑞典的以状态检测为基础的“状态维修”等,都为中国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管理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和经验。在努力学习国外现代设备维修和管理经验的过程中,中国石化企业也需要依据中国的国情,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博采众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方式。 1.3 设备维修方式得到丰富、设备管理的内涵获得深化 目前,大多石化企业的装置仍然实行以时间为基础的计划维修,但是为了降低过剩维修造成的损失,单机设备多是实行状态维修。维修方式也逐渐从传统的计划维修转变为计划维修和状态维修相结合,逐渐向状态维修和预知维修发展。这一方面源于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则归功于维修工具和仪器的丰富和完善。这些工具和仪器为管理人员随时了解和掌握设备的劣化程度提供了条件,管理人员才能预先采取预防和排除故障的措施。 2.有关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管理的几点建议 2.1 重视设备开箱检验工作 设备的检验工作是安装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工厂验收与商检用户验收两方面。其中工厂验收是在厂家制造时即完成,主要检查设备的制造及装配情况,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现场对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如果在检查中发现问题,需作好记录,并与制造商沟通解决,但是不能以此作为买方验收认可的依据。工厂验收的目的在于了解设备的制造质量,避免在现场使用时发现重大问题,难以弥补。一般开箱检验与商检应合并进行,当设备到位后,买方联系设备厂家、商检局及保险公司共同验收。首先,检查设备的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如果发现有问题的箱子应先开箱检查,查看设备是否被损坏,然后再检查其他箱子;在开箱验收时,应根据装箱清单对数量、实物等进行核对,检查外观质量,并做好记录,再由参与验收的各方签字。 2.2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技术交底工作是对石油化工设备运行方案的具体化,技术交底内容主要包括设备的施工方法、检验标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遇到问题需采取的措施或者应急方案等。在技术交底过程中,应明确怎么做、什么时候做、谁来做等具体内容。例如,在某个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过程中,系统中存在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的区别,由于交底工作不彻底,造成高压系统中的大量法兰连接垫片,本应使用高承压度的钢制垫片,结果使用了低承压的石棉垫片,造成打压试验中连续失败,只好返工更换大量的法兰垫片,造成大量的人力、财力浪费。 2.3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石油化工建设的不断发展,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若想做好设备的安装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提出较高要求。应具备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具体来说,作为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管理人员,应掌握基本的设备技术与工程经济等方面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可对设备的安装工作实现有效监督管理,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帮助工程各方完成建设任务,保证工程顺利开展。 2.4 加强与外商专家的协调管理 对于进口的石油化工设备,根据合同约定,应该在设备的安装调试阶段,由外商技术专家亲临现场指导,这就需要现场工作与外商指导相结合,主要做到如下几点:①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安装进度规划与安装方案,并协调好外商专家的入场指导时间,将经过翻译的技术资料交付相关部门,做好安装准备工作;②当外商专家进场后,应首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再由双方协商决定设备的安装时间、调试时间等。定期在现场召开工作会议,总结设备的运行状况,探讨安装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确保安装进度。对于每天工作中的具体内容、质量情况、进度及存在的问题、处理方法等应做好中英文记录,并由双方代表签字认可;③与外商专家建立和谐关系,加强配合,充分调度外商专家的工作积极性,以便顺利完成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任务,遇到问题也可妥善解决,提高安装进度与安装质量;④加强吸收外来设备的使用技术,为了更好的对设备进行操作与维护,在设备的安装调试期间,应组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参加外商专家的现场培训,如果存在疑问及时提出,共同完成设备的操作手册与维修手册,确保今后设备的稳定运行。 2.5 建立科学的设备维修制度 在石油化工设备的预防与维修工作中,制度是其重要保障,其中包括设备的安装管理、设备开动及相关维护人员的管理等。通过建立科学的设备维修制度,是实现设备运行状态检测及故障诊断的基础。由于当前石油化工设备的现代化技术水平较高,因此在设备管理中应树立全面管理观念。在设备综合工程学中,将设备从设计到使用、再到淘汰、再设计的过程作为系统性的研究管理对象,运用运筹学、管理学、工程学、价值工程、质量控制及信息反馈等相关理论,建立与设备管理相关的各种有机系统。尤其在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管理中,提高操作者对设备的日常检查与保养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很多故障的发生都是人为因素所致,因此有关设备的故障预防与维修工作,应提高对设备开动及维修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其中包括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提高对设备操作者与设备维修者的工作要求,完善考核制度等。只有通过合理的管理工作及制度约束,才能对设备的安装使用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而通过有效的考核与奖惩政策,可极大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自觉做好设备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维护中RCM的应用分析 对于中国的石油化工产业来说,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RCM维护技术更是走在了应用的尖端。我们可以在技术引用中看到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一、RCM的有关内容及其作用 RCM是建立在风险和可靠性方法的基础上,并应用系统化的方法和原理,系统地对装置中设备的失效模式及后果进行分析和评估,进而量化地确定出设备每一失效模式的风险及失效原因和失效根本原因,识别出装置中故友的或潜在的危险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制定出针对失效原因的、适当的降低风险的维护策略。 1.RCM的产生与研究过程 RCM的中文意思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的航空研究领域已经开始了对RCM维护模式的探索。直到1991年,英国的Aladon维护咨询有限公司才以RCM研究成果为基础,为RCM重新定义,亦是今天RCM的定义——一种用于确保任一设施在现行使用环境下报出实现其设计功能状态所必须的活动的方法。 2.RCM与传统设备维护的分别 2.1 在设备故障方面上,传统维护认为设备的故障与设备的使用时长是有关联的,定时维护能减少故障的发生;RCM模式认为故障与设备使用时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定时维护也不一定能有效阻止故障发生。 2.2 故障问题上,传统模式认为设备是没有故障潜伏期的;而RCM模式则认为设备都有故障潜伏期,能通过检测手段来预防故障。 2.3 预防性维护问题上,传统观念认为对设备进行预防性诊断维护能提高设备的性能,降低设备的故障风险,能做预防性维护的都做;RCM观念则反对传统观念的说法。 2.4 维修人员选定上,传统模式认为制定维修方案的应该由专业的维护人员制定;RCM模式则认为,维修方案应该由维修人员和操作使用人员共同研究制定。 3.RCM在我国的石油化工产业中的应用 RCM的应用广泛,开始主要应用在航空、军事、核设施、铁路等领域上。随着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上升,以科技为代表的生产力更是得到了关注。我国的石油化工产业引进RCM维护技术,能有效地对石化设备进行风险分析,对不同的设备制定出高效率的维护策略,大大减少了传统模式中耗费预防性维修的费用,提高了设备的运作性能,记录了设备的维修情况和问题解决程度,使石油化工产业更具科技化。 二、RCM在石油化工设备维护工作中的应用 石油化工的设备需要日常的维护和管理,RCM维护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是石油化工的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更加有效率、有步骤。而石油化工设备中,涉及到动置设备和静置设备两种,现就动置设备展开论述。 1.石油化工中的动置设备 动置设备指的是,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用于运送液体后提供所需压力与流量的泵里和运送气体时提供压力与流量的压缩机类。按照泵类和压缩机类的工作原理,又能将两者分为速度式和容积式。速度式又能分为叶片式和喷射式。叶片式之下还可以再分为离心式、混流式和轴流式,以离心式为最常见的模式。而容积式也可以分为回转式和往复式。 2.操作动置设备时常见误区及处理方法 石油化工的设备都是先进设备,但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设备故障和操作问题。常见问题有五: 2.1 离心泵抽空。对于离心泵抽空的处理方法,可以尝试排净泵内的气体;开大入口阀或疏通管线;提高入口压头;降低介质温度;适当降低介质粘度和联系钳工打开清理。 2.2 离心泵轴承温度升高。处理方法有:加注润滑油;更换润滑油和根据要求适当减低负荷。 2.3 离心泵震动。处理的方法如下:排净泵内气体;提高吸入压力;检查叶轮并紧固;消除杂物;修正动平衡;更换转动轴;更换轴承或调整间隙;消除共振。 2.4 泵出口压力超标。方法:开大出口阀或检查修理出口阀;查找原因减轻出口阀压力;更换出口压力表; 2.5 密封泄漏。处理的方法如下:联系钳工修理机械密封;更换填料或压紧压盖。 3.动置设备的日常维护 石油化工的设备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对于石化设备的操作使用有关部门应对应制定操作和维护设备的要求与程序,力求做到保护设备,积极工作的形势。而对石油化工的设备,日常保养有以下几点:检查好各封面有否泄漏情况;冷却系统和密封润滑系统是否在通畅的情况下运作;设备的压力、温度是否在合适的范围内;运转是否震动;安全性能是否无碍;排净系统中有否清洁;联轴器、安全罩有否松动等等。 我国的石油化工产业正处于上升时期,在进步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学习一些能提高效率的生产方法。RCM维护模式在石油化工中的运用,无疑是开创了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新的时代,科技就是生产力,这就是一个真理,运用科技提高生产力,更加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创新思想的新潮流。在发展新产业和巩固旧产业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勇于尝试,勇于创新,这样才能打造更好的经济环境。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化学清洗系统工艺设计 石油化工设备所制成的污垢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这些污垢直接影响了生产效果,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因此化学设备的清洗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经济问题。本文结合石油化工设备污垢的清洗问题进行探讨,明确指出设备污垢给整个生产过程所带来的后果,以及化学清洗的重要性,并为其制定了合理而又完整的清洗方案,进一步探讨了化学清洗系统实施的工艺流程。 一、化学清洗技术的概述 1.化学清洗技术的内容 石油化工设备的清洗技术目前有两大类,一种是化学清洗,另一种是高压水射流清洗。目前市场上高压水射流清洗技术发展的最快,国内外对工业设备的清洗主要采用固体清洗剂,尤其是有色金属设备的清洗。这种固体清洗剂主要以氨基磺酸为主要原料,加上表面活性剂、缓蚀剂等配制而成,再使用时需要兑水。这种固体清洗剂具有使用方便、存储安全腐蚀性小等特点。 2.化学清洗的重要性 长时间的污垢积存,直接会影响设备的生产,更会导致化工设备的使用寿命,化工设备的清洗有利于生产效果的提高,可以提高生产量,更有利于设备的维护,经常为设备进行化学清洗,这样不仅可以改善技术水平,更能解决经济问题。 二、化学清洗的具体方法 1.化学清洗的主要原理 化学清洗是用一种或多种化学药剂与水溶液,按照清洗结果总结的工艺条件、配比和程序,通过清洗泵、管道等与各清洗装置组成临时的清洗系统,从而消除附着在装置内侧的各种污垢。主要原理就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污垢的溶解作用,生成可溶性盐后随着清洗液流出,同时反应生成的污垢可以起到疏松作用,进而加速污垢的清除。 2.清洗方案的制定 每一个设备在进行化学清洗之前,要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更要制定适合该设备的清洗方案。对设备的检查主要包括:材质与规格、所生产的物料性质、所使用的年限以及日常水温状况等。对污垢的检查主要包括:污垢的种类、污垢的化学成分、污垢形成的速度等。对清洗的设备有一定的了解后,再做具体的清洗方案。 3.清洗工艺的选择 明确所使用的清洗剂后,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清洗工艺,清洗工艺主要包括浸泡式和循环式两种。浸泡式主要就是将所要清洗的装置或设备,放入清洗槽中用清洗液浸泡,达到清洗要求后,再用冲洗的方法将其冲洗一遍;循环式主要指用清洗泵将清洗槽内的清洗液注入清洗设备内,进行循环清洗。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清洗方法,就是喷射清洗,它适用于较大设备的清洗中,如:罐车、船舱等等大型设备,具有清洗效率高、质量好等特点,而且清洗剂用的相对较少,这样既节省资源又安全可靠。 三、各类设备的清洗方法 1.空气冷却器 空气冷却器是石油化工企业中最常见的设备,该设备的表面多为翘片状,污垢也是常见的。该设备的翘片材料多为铝,在清洗的时候要注意缝隙的腐蚀;如果不采用有机清洗剂,除污时最好用硝酸,除油时不要用强碱;由于空气冷却器的特殊结构,不能对清洗液进行循环利用,需要制定特殊的设备,在清洗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清洗剂对人员造成损伤。针对使用多年的设备我们制定了化学清洗方案:水冲洗碱洗水冲洗酸洗中和水冲洗。其中碱洗阶段所用的清洗剂主要为碳酸钠、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及活性剂;酸洗阶段的清洗剂主要为硝酸和缓蚀剂;中和阶段采用碳酸钠。空气冷却器在清洗时,要连接好循环路线,严格按照清洗方案进行操作。 2.冷凝器 冷凝器可以使汽轮机排汽冷却凝结成水,并在其中形成真空的热交换器。它主要应用于发电厂、石油化工厂的凝汽器、换热器的钛管、铜管的快速清洗。该产品采用先进的PIG清洗技术,用户无需购置高压泵,采用发电厂常用的6~8kg/cm2的压缩空气和水,即可对管子进行快速、彻底的清洗,清洗子弹又可重复使用。 3.换热器在线清洗 各石化公司的循环水系统换热器数目很多,按惯例在清洗时要将这些换热器进行拆卸,对其体内的附着物进行清洗,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又浪费精力。然而,在1990年,辽化公司化工一厂在对换热器进行清洗时,采取了不停车在线清洗,主要针对附着物采用新洁尔灭、过氧化氢等化学药剂进行处理。通过对清洗过程中的浊度、总铁以及清洗前后换热器出入口水温变化等的监测,各项指标明显好转。经过层层实验,通过杀菌效果,清洗除垢等工艺流程,有效地清洗了大量污垢,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4.大型装置使用前的清洗 新的装置在使用前都要进行系统清洗,主要就是清洗制造、运输、安装过程中所产生的杂质。主要的清洗流程为:水冲洗脱脂酸洗漂洗钝化最终漂洗。脱脂阶段采用碳酸钠、磷酸钠、三聚磷酸钠、洗涤剂,高温运作;主要在于酸洗阶段,采用柠檬酸及缓蚀剂。清洗过程中要严格监控,使清洗达到最终效果。 四、结束语 石油化工设备化学清洗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的工艺是纵观全局,着眼整体的,利用所学的科学技术,从而使运作系统得到协调并相互配合。而化学清洗是一种新兴的技术,采用先进的工艺及系统工程等方法,进行优化分析,从中找到实现目标的途径,使清洗工程达到有效完善。在化学清洗的领域中,一些清除油垢、污垢等有机清洗方案正在试验中,我们相信,新的方案在新的世纪一定会取得快速发展。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防火策略探讨 石油化工行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流程和工序复杂、设备种类繁多、工艺操作要求严格,产品涉及面广,我们日常生活中对石油产品的需求量大。因此,从事石油化工行业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其生产控制参数多且苛刻,包括运输、生产等。石油行业又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生产过程中涉及易燃易爆,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事故的几率较高,那么如何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安全隐患,是石油化工企业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我们从石油化工设备的安全探讨防火防爆策略。 一、石油化工设备 石油化工设备具有能承受高温和高压、低温和高真空度以及存放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毒性等物质的性能,其设备大型化,生产作业具有连续性,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过程,因此,一个很小的安全隐患就可能酿成大事故,个别事故影响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也这是因为石油化工行业的高风险特点,对石油化工设备的防火防爆的检查、设备正常运行的维护和管理,以及对专业人员的工作素质和安全意识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石油化工设备发生事故的概率比较大。石油化工设备,按其形态通常分为静设备和动设备两类。 1.静设备 静设备主要是指容器类设备及所有管道系统。石油化工装置的容器设备大都是压力容器,按压力容器在生产工艺流程中的作用原理可分为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和储存压力容器。反应釜、分解塔、合成塔等属于反应压力容器,原油在这些设备当中被进行脱硫、分解等处理。热交换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属于换热压力容器,在这里被进行裂解、深冷分离等。 2.动设备 动设备是指有机件进行连续的有规律运动的设备。动设备种类多,包括介质的输送,流体的加压或减压,介质的机械分离及混合,固体的粉碎及造粒。 二、石油化工设备的防火策略简述 1.加强防火安全管理 管理就是效益。防火安全管理是一个石油化工企业保证生产安全最基本的管理机制,这是整个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需要明确责任的管理工作。其工作重点就在于石油化工企业在选择石油化工设备的时候要注意其设备的性能、质量,还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例如消防管理机制,要落实到个人各岗位职责,对各岗位要设置消防安全责任人,石油化工企业还应将石油化工设备易出现安全隐患和需要经常进行维护的地方作为防火安全的重点部位。这使用石油化工设备的生产区要有一定的消防装置,并且还有贴有警告语或加防警示牌。 2.加强对石油化工设备防火检查,并且要在企业内部明确分工和人员配置情况 要消除石油化工设备的火灾隐患,首先要在企业内部明确个人分工和人员配置,对整个套系的石油化工生产设备分部分加派人员进行检查和维护。石油化工设备的防火检查和设备清洗维护等都应由石油化工企业内部配备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这样有利于及时准确发现火灾隐患,还要不定期对这些人员进行技术和防火培训。其次因为很多安全隐患不是肉眼就能发现的,很多都是石油化工设备内部出现问题,这就导致无法及时察觉。最好多运用高科技产品对石油化工设备定期检查,例如可燃气体检测仪、红外线测温仪等,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再结合日常的防火检查,就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很小的安全隐患随时可能引发严重火灾爆炸事故,要在发现火灾隐患的第一时间内对石油化工设备进行整顿,并再次做好防范工作。 3.要制定一系列机制,明确石油化工设备的重点防火处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和石油化工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明确其防火重点和检查内容。首先是对石油化工设备的检查,再每次石油化工设备使用后,对其静设备和动设备的各个部件进行质量大排查,看其装置是否有变动,周围防火灭火设置是否完好,是否可以随拿随用,例如石油化工设备的各个运输管道是否存在跑跑、冒、滴、漏现象,若发现有此现象要及时处理,之后还要对其安全隐患进行记录和再次调查。还要观察在石油化工设备整个生产过程中,操作工艺的改变以及改变后其安全隐患是否存在。应急情况下,石油化工设备的紧急阀门或者紧急开关是否便于连接,其本身的损坏程度如何,是否完好可以随时投入使用。还要对所有参加石油化工设备生产作业的人员进行检查,看他们是否有违反安全规定的现象。还有一项要特别说明,就是在工作车间等地点的消防安全设备和消防安全措施的存在情况和使用情况。对石油化工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反应、不良流程和生产条件的安全技术措施药不断的完善,保证其健全合适。当装置产生异常反应或反应设备压力突然升高时,所预留的应急处理措施要得当,使用的各种降压降温的设备能正常运转,保证石油化工设备安全有效的进行生产。在存放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原料的地方要放置符合规定的灭火装置,还要经常对这些材料进行检查,看数量是否复合记录,是否有破损。最后要做好检查记录,多多总结。 4.定期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增强火灾防范意识 定期组织防火应急疏散演戏,不仅仅是做表面上的工作,减少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全。由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设备以及所使用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决定石油化工设备火灾的条件多种多样,其爆炸危险性严重、灭火难度大易造成人员伤亡等特点。因此从自我做起,提高石油化工设备火灾防范意识也是有效控制其安全隐患的措施。 三、总结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的特点以及石油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等特性,分析了几项防火措施,不能看出,石油化工企业中防火防爆是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石油化工企业应十分重视的安全问题。石油化工设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石油化工设备的安全运转往往就能决定整个生产的安全,这不仅仅关系到财产安全,更关联了企业内部成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石油化工设备防火措施这一内容在各企业间应加强完善,当成重中之重来看待,提高安全意识,有效防止火灾。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浅析石油化工设备防腐的有效措施 摘要:随着现代石油化工企业不断发展,设备的逐渐向规模化、精密化和智能化发展,同时由于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中所处环境条件比较特殊,对设备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何进一步实现石油化工设备管理质量的发展与提升,此问题备受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关键字:石油化工;化工设备;防腐对策 引言 现阶段,石化设备的腐蚀问题是一个一直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需要积极的采取相关措施,提高相关设备的抗腐蚀性能。这些机械设备一旦受到腐蚀后,不仅会在物理性能方面出现问题,还在适应设备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性能方面的变化。如果机械设备的腐蚀比较轻,会在一定程度上设备的美观程度;如果机械设备的腐蚀比较严重,那么会直接影响到正常的机械使用寿命,进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一、设备腐蚀的原因和种类 腐蚀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它是由于物体与化学物质接触,而发生某种化学反应,从而导致该物体被损的情况。机械化工设备是一种较易被腐蚀的物体,发生腐蚀现象后,设备的外表和性能都有可能遭到破坏,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因此,很有必要对机械设备的腐蚀原理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设备被腐蚀的程度,促进化工企业的发展。 1、设备腐蚀原因 由于机械设备是由金属制成的,金属的结构使其在外界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下容易发生锈蚀,这是机械设备发生腐蚀的根本原因。在化工企业的工作环境中,充斥着较多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氢氧化物等具有腐蚀性的物质,加上工作车间较高的温度和较大的湿度,使得金属机械设备更容易和这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被腐蚀。 2、腐蚀的分类 根据腐蚀发生机制分类,腐蚀被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主要是由于金属所处环境的温度过高且较为干燥引起的,使金属表层与环境中的介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其被损坏。电化学腐蚀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主要是由于环境较为潮湿引起的,是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后,出现了电极反应,导致金属遭到破坏。 在工业环境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氢氧化物含量较高,还存在着一些挥发物质和一些粉尘,这些介质都会导致环境中金属被腐蚀。如果周围的环境比较潮湿,空气中的酸性气体就会在水的作用下合成无机酸,这是一种腐蚀性极强的物质。在工业气体环境中,机械设备的腐蚀主要是由于直接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共同作用导致的。这两种化学腐蚀都是一种氧化过程,只是发生的背景有异,化学腐蚀在高温且干燥的环境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在超市的环境中发生。 二、设备腐蚀的防护措施 1、机械设备防腐结构的设计 机械设备防腐结构的设计主要指的是在进行设备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到设备腐蚀的问题,再设计阶段就需要贯彻防腐意识,通过多种措施提高相关设备的防腐性能。一方面需要提高单个设备的防腐设计,一方面还需要提高系统设计的问题,主要包括管道系统布置和设备安装问题等。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注意:第一,防止死角问题的出现,在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固体物质或局部液体的沉降堆积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会导致操作设备过程中局部聚集或浓缩,导致机械设备的腐蚀,一方面在机械设备停止操作时还会继续引发机械设备的腐蚀。因此,在机械设备的设计阶段,就应该注意排液不尽和设备死角等情况,进行机械设备的合理设计,预防上述问题的出现。第二,预防设备间隙的发生。石油化工行业的机械设备很容易有缝隙产生,在液体流通不通畅的地方很容易发生缝隙的腐蚀。比如说,碳钢设备、铝设备、不锈钢设备、低合金钢设备等相关材料的机械设备就很容易发生间隙腐蚀的现象。一旦发生设备的间隙腐蚀就会进一步导致应力腐蚀和孔腐蚀现象的出现,对机械设备造成进一步的破坏。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在设备结构设计时解决,通过良好的设计结构解决这个问题,是预防间隙腐蚀发生的最好方法。通常情况下,连接部位和密封面容易发生这种腐蚀问题。相比螺栓连接来说,焊接方式可以有效的预防连接部位产生缝隙。 2、合理使用防腐涂料 防腐涂料法是目前石油化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有效预防腐蚀的另一重要方法,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具有较强的屏蔽作用,将腐蚀介质和材料之间的接触能够有效的进行阻止,而且将腐蚀电池的通路也能够进行有效的阻隔,对于电阻就有一定程度的增大。其二,防腐蚀涂料具有一定的缓腐蚀作用,例如一些颜料和其它与之成膜或者水分的反应等,对于化工机械的金属材料的腐蚀有着缓解的作用。其三,具有相应的阴极保护作用。漆膜的电极电位较底材料金属低,在腐蚀的电池当中可以将它作为阳极进行“牺牲”,这样对于底材金属就有一种保护作用。 3、全面贯彻适应“一脱四注”等相关措施 从十九世纪开始就已经发明了一脱四注技术,发展到现阶段,这项技术仍然是国内外石化企业所普遍采用的一种防腐工艺措施,对机械设备的防腐做出了极大贡献。一脱四注主要是指的脱盐技术,注碱技术,注氨技术,注水技术以及注缓冲剂技术。一脱四注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的降低蒸馏设备的轻油低温系统的腐蚀,究其原因是因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物盐类,会引发机械设备冷凝冷却系统发生严重的腐蚀,因此,要想预防设备系统的腐蚀,最根本的措施就是降低氯化物盐类的排放,通过对化工石油原材料的深度脱盐等措施,进一步达到最小化的腐蚀介质数量,从而进一步延长机械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周期。 三、化工机械设备防腐蚀设计 1、机械结构与工艺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机械设备结构设计太过复杂或者设计不合理,则很有可能会导致热应力、积尘和积液等,从而设备的某些接合部位发生腐蚀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对机械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防腐蚀能力。设计过程中要满足以下要求:机械部件的形状应该尽量简单;机械部件表面不能有缺陷或损坏;机械部件尽量使用一样的金属材料;机械部件中尽量不要有缝隙;机械表面要使用较好的防锈漆,这样可以避免机械部件和腐蚀介质的直接接触,起隔离作用。在对焊缝涂漆时一定要注意,要保证机械部件的每一个部位,包括接缝处,都要涂漆;在机械设备的设计方面,要尽量避免凹形状的出现,或者在设备上设计排水孔,预防水分在设备上滞留所导致的金属腐蚀;在焊接的过程中,要尽量采用连续焊接技术,且对焊接处的夹缝要进行合理设计。 2、设备防腐蚀方法 机械设备的防腐蚀方法有很多种,但大都是从金属本身特质方面考虑,尽量减少金属和具有腐蚀性的介质的接触,或者是在金属的表面涂上防腐蚀的材料等。电化学保护法主要是利用电化学机理,对设备进行改进,使金属设备变为腐蚀电极中的阴极,从而对设备进行防腐蚀保护,一般主要采用外加电流法和牺牲阳极保护法。外加电流法是指,将需要保护的金属作为电池的一极,将另一种附加电极作为电池另一极,而且把需要保护的金属作为阴极,然后外加电流,对作为阴极的金属进行保护。牺牲阳极保护法,是指将与被保护的金属材质相同的金属作为阳极,固定在被保护的金属上,作为腐蚀电池,被保护的金属则作为阴极被保护起来。这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被很多企业采用,且效果很好。 结束语 石油化工企业和其他企业之间相比较,其生产设备的腐蚀速度相对比较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理、有效、经济的防腐方法,积极采用成熟的新技术,进行设备改造和完善生产工艺,才是21世纪中国石油化工企业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性 摘 要:石油化工对于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经济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特别是在近现代以来,石油化工在社会的发展中愈来愈显得重要了。企业生产中设备是一个物质基础的话,那么企业发展中就更需要一个先进可靠的设备了(和强有力的设备管理、诊断、检修系统)。本文主要是就石油化工设备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性进行一系列的简单分析,为生产的高效安全和稳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石油化工 设备运行 可靠性 一、石油化工设备运行 设备的安全是石油化工中最重要的管理,设备的管理又是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石油化工设备管理工作的完善,有利于企业整体的生产管理水平质量的提高。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社会每一个行业都在往正规化的方向踏步,这其中,石油化工也不例外,设备的持续运行可靠性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1.设备运行可靠性 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安全的生产是相当的重要的,由于设备的不同因而作用也就不同,安全性能也就各有不同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是安全生产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当中又会涉及到很多的生产设备。可靠性的意思是说,产品或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其中所说的产品,可以是任何的系统设备与元器件。产品的可靠性原则上主要分为三个,首先是,规定条件;其次是,规定时间;最后是,规定功能[1]。 先来说说什么可以判断设备的可靠性吧。首先是,规定条件。它想表达的是设备所处的环境条件、维护保养条件、使用条件等等。其次是,规定时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的时间越长,可靠性就越低了。尽管设备的可靠性一再的强调了时间原因,可是产品的质量性能指标并不包括这一原因。因此,设备可靠性和它的技术性能指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规定时间内的评价好坏。最后是,规定功能。它的意思是设备应该要有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的一个综合评价。 2.怎样提高设备可靠性 在大众的意识里面,普遍的认为是,维修是保证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方式。维修就是对产品设备的一种修理与维护。维修设备和设备的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可以保障系统的有效度。提高可靠性,可以更好的延长系统的使用时间,完善提高维修性,能缩短停留时间,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3.石油化工设备运行可靠性要求 第一,石油化工设备运行可靠性必须要适应其行业持续性发展生产的需要,保证每一项生产设备的正常顺利运行,严格按照设备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维护保养制度进行运转。第二,尽量去降低石油化工设备和腐蚀性材料的基础,保证设备的运行介质,看看其是不是与材质相匹配的满足的,还有关于备品备件的质量保证及时的去清理干净设备表层的脏污物(做到三光)。让石油化工设备得以健康的运行,保持设备运行的清洁度。第三,尽量的去减少因为物料的泄露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在泄露过程中造成的爆炸等等重大事件事故的发生。还要注意的是,建立健全一些安全保障的措施方法,比如说紧急预案、事故预案等,完善管理,在管理的连接处要进行严密的控制,积极采取各项有效的措施,争取把危害降到最小的可能。第四,及时发现各种隐患,问题,要及早的采取措施处理得当,尽量减少避免发生石油化工设备的问题事故,必须要立即进行维修,尽量让设备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恢复正常使用[2]。 二、石油化工设备运行可靠性和重要性 在石油化工企业中,比较复杂的生产工艺条件对设备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设备是一个企业生产和运行的基础,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将会是直接影响着装置的连续稳定运行。因为设备的不足(或者操作不当)会直接或者是间接造成一系列的事故发生,从而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甚至会因为设备的缺陷,造成装置停产,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这样一来,其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 举例说明一下吧,比如说,在2000年12月12日零时四十分,宁夏石化分公司某化肥空分装置冷箱内发生了一起关于设备自身问题的爆炸事故。其原因就是因为该化肥装置氮气压缩机(4111---K2)因为高压缸止推轴承受的温度高联锁(4111---TAZ---2025)错误的动作,致使了联锁跳车,随后气化炉等后续工段联锁停车。最后才导致了空分装置冷箱内的氮气液化气(411---E3)和连接管线发生了爆炸[3]。合成了氨素和尿素装置停车。通过这样一个案例,告诉大家,因为设备的不足缺陷是会直接导致一系列不可挽回的重大的事故的,有的时候由于这些设备自身的原因,还会在处理的过程中再次发生一些次生事故,这一切都会给企业带去超级大的经济损失。 设备的缺陷不足不但会造成一系列的事故发生,还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并且设备存在的缺陷装置得不到正常的运行,长时间不能在限定的负荷下运行或者是长时间的停止工作,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长时间的停止工作的话,会让企业不但没有产出,还有大量的投入进去能源;长时间的不能在限定的负荷下运转的话,会让企业产品的各种消耗增加,各项相关费用也增加,这样就大大的增加了最初的成本。 三、结束语 因此,石油化工设备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性就是必须要去减少影响设备运行可靠性的因素,及时查找问题缺陷不足,积极改进完善措施。在现代化的石油化工企业生产中,必须要在提高操作水平的基础上,重视搞好管理工作,让设备可以长期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行,为企业带来最大化的效益,创造出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也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安装技术管理的要点分析 【摘要】:由于石油化工设备安装施工难度较大,如不加强施工管理,将会对整个化工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简要分析了我国化工设备安装施工的准备工作,对化工设备安装的施工管理进行了比较客观的研究。 关键词:石油化工;设备安装 1、化工设备的安装要点 1.1 技术含量高 现代化工产品有三万余种,各种产品的生产设备千差万别,构造各异,耐高温高压、耐腐蚀设备比比皆是,制造技术含量高;而在化工设备中,超高、超大、超重、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造成安装调试和操作程序复杂化,安装的好坏对建设项目能否按期投运及安全运行影响很大。 1.2 风险因素多 化工设备采购合同牵涉金额大,加工周期长;超大、超重、超高设备运输过程风险多,发现问题返修不容易,处理时间长,会影响整个建设项目进度,因此,抓好设备各阶段的过程验收是重中之重。 1.3 综合性较强 每套化工生产设备系统安装都少不了设备、工艺、土建、电气、仪表、防腐等专业协调,同时需要设计、制造、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共同参与,是一项综合性工程。 2、制定整体施工方案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及各专业工种交叉配合等特点, 给排水、电气、智能建筑、通风设施安装施工方案如下: 2.1 准备阶段: 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认真阅读图纸,进行图纸自会审、安全及技术交底, 学习各分部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以及工程的质量通病, 并组织机具进驻现场。 2.2 基础结构预埋阶段: 采用与土建同时施工, 穿插作业, 密切配合, 确保工程进度。 2.3墙体装修阶段: 以土建总进度计划为依据, 采用分段超前, 交叉配合, 流水作业施工, 变结构的被动配合为装修的主动配合, 科学安排工艺搭接。 2.4主要重点项目, 进行重点施工, 质量跟踪管理, 如消防管道、箱体、盒及通风管道等有配合工艺要求的, 均应相应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法作业计划、操作方案, 以确保工程如期按质完成。 2.5 以土建施工网络图为基础, 制定安装施工网络图, 以指导控制工程施工总进度。 2.6 建立和加强现场管理制度。每日制定和下达施工计划; 工地下达任务书同时进行安全交底, 加强现场质检制度, 禁止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 加强安全管 理。 3、化工设备安装管理要点 3. 1 做好队伍管理 化工设备的安装施工, 对施工队伍的要求较高,管理人员要有化工设备安装的施工经验, 拥有先进、精密的安装设备, 安装人员要有适应化工设备安装的知识和技能, 看得懂施工图纸并能够按照施工图进行操作, 同时施工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能及时发现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解决。要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并健全对施工队伍进行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且切实地加以执行, 确保施工队伍在化工设备安装施工中以一流的技术、认真负责的态度、谨守操作规程的工作作风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始终。 3. 2 抓好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包括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可能出现意外的措施以及应急方案。技术交底要找到质量控制点, 设置质量控制点是保证安装质量达到预期要求的前提,例如在拱顶油罐焊接组装过程中, 底板焊缝的密封检验手段较多, 针对焊缝质量检验方法有渗透法、磁粉探伤、真空箱法等, 在罐底加工完成后, 与壁板组焊前, 以真空箱法检验罐底焊缝的密封性较为经济合理, 如果焊接壁板后, 真空箱法对罐底焊缝检验不全, 极易造成隐患; 故而在罐底加工完成后及时检验罐底各检验项目就成为一个质量控制点。同时在整个安装过程中还应该注意, 隐蔽工程必须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工序, 同时安装过程中要注意自检、交检、专检同步进行, 做到严谨有序; 在安装过程中还要注意使用的材料, 备件有合格证明及检测合格报告等。 3. 3 加强安装施工 放线是化工设备安装施工中最基础的工作, 放线质量高低, 直接影响整个设备安装施工的进程, 因此, 要挑选工作能力强、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担任放线员, 严格按施工图标明化工设备安装施工的基准线, 一般将偏差控制在+-20 mm以内。对有垫铁安装, 要切实做到合理布局垫铁位置, 确保垫铁表面无飞边、没有氧化层、平整光滑、垫铁的面积适宜设备的安装并配对使用, 垫铁在放置时, 要与基础接触良好, 放置方法要符合操作规范, 在化工设备通过垫铁找平、找正后, 要认真检查有无松动、垫铁与基础的缝隙是否符合安装标准, 在此基础上进行焊牢处理。加强对地脚螺栓放置的管理。在放置前, 要认真检查地脚螺栓是否符合无氧化层或者油污的标准, 在放置到预留孔中是否与地面垂直等, 切不可因为小部件的放置而疏忽大意。化工设备的就位、找平和找正是化工设备安装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必须加强管理, 切实控制误差。在施工过程中, 还应当加强对灌浆、轴对中、装配、清洗、试运转等工作的管理, 确保化工设备安装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3. 4 加强基础验收 化工设备安装前一定要做好安装基础验收工作, 主要从检查基础的位置、外形尺寸入手, 预留孔洞是否位置正确, 对大型设备基础更应慎重, 应审核基础预压及沉降观测记录, 以免造成在设备安装后出现基础下沉和倾覆。化工设备及其附属装置, 管路等全部安装完毕后, 各项记录资料齐全, 水、电、气、润滑等按系统检验结束, 符合试运行的要求后,在安全防护设施齐备, 检测仪器到位, 能源、介质、材料准备妥当情况下, 按照准备、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投料试车和试生产这个顺序来进行。化工设备性能验收是整个工程项目达标的基础。在验收前必须制定验收方案, 验收小组严格按要求做好验收工作。试运行过程中要注意先无负荷到负荷, 由单机到机组, 先主动系统后从动系统, 先低速逐级升至高速。先手控、后遥控运转, 最后进行自控。在保修期内加强运行监控, 发现问题及时与厂家联系。 4、结语 总而言之,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丰富的工程建设实践经验。能够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管理,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而且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组织、协调工程建设有关各方共同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型石油化工设备在工程建设中的吊装施工探讨 摘要:在石油化工装置的建设、维修及改造中,设备的起重吊装是一个比较重要施工程序。在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将一些设备吊人或吊出框架,由于受框架、周围设备及管线的限制,往往使吊装难度增大。本文主要从石油化工设备吊装工艺研究和大件吊装的工程管理方面对吊装施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石油化工设备 工程建设 吊装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能源需求的增加,石油化工装置朝着规模化、大型化发展,装置中的各类设备如塔设备、反应器等,也变得越来越重、越来越大。以往塔类设备质量大于五、六百吨和反应器质量大于七、八百吨的非常少见,几乎没有质量超过千吨的。而现在反应器的质量超过千吨的比比皆是,质量超过千吨的塔类设备在很多项目里也有出现。 一、大型设备吊装工艺 1.整体吊装 石油化工装置中的塔设备、反应器等设备一般来说都是采用整体吊装,而设备上的附件安装都尽可能地在地面完成,包括附塔管道、电气仪表、防腐保温结构以及梯子、平台、 栏杆等。对于大型塔类设备的吊装基本采用分段吊装、空中组焊的方法。虽然采用分段吊装工艺也能解决大型设备吊装的问题,但这两种工艺相比较,采用整体吊装有如下优点: 1.1 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设备组对和焊接的质量。设备在地面上组焊可以使用滚胎、自动焊等机具,其组焊条件与制造厂内的条件差不多,与在空中组对和焊接相比,设备在地面上组对的尺寸容易控制,焊接的质量及焊后热处理的质量也容易保证。 1.2 有利于施工的安全。设备如果分段吊装,除了需要在空中组对焊接塔本体之外,还有附塔管道、 梯子、平台、防腐保温结构、电气仪表等大量的工作需要在高空作业,这不利于施工的安全。如果在地面上将设备组成整体,就可以大量地减少高空作业,保证设备吊装的安全。 1.3 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安装工期。设备如果分段吊装,在空中组对和焊接,则只有一个工作面,且夜间不允许进行高空作业。而设备如果在地面上组对、焊接,就可以有很多个工作面和工作时间甚至连续作业,这样可以大大地缩短设备组对和焊接的时间,缩短设备安装的工期。 2.换热器的吊装 框架层间距较大,换热器就位后上方空间较大时石油化工装置的换热器的整体重量大多在8~20t,在一组基础上,换热器的安装有单台的,有两台重叠的,也有三台重叠的。最常用且安全的吊装方法是在设备基础正上方的框架上设置两套滑车组,用卷扬机牵引,分几次将换热器接进框架内,在基础上就位。技术要点如下: 2.1为使换热器直接穿进框架的长度最大,从地面上起吊时,采用单吊点捆绑换热器较为适宜,且使换热器的轴线与地面夹角大约45。。 2.2在捆绑点采取防滑措施,避免设备与捆绑绳之间滑动。 2.3换热器穿进框架的过程是通过滑车组l,滑车组2及吊车相互配合,分次倒换绑绳位置来实现的。若设备基础是钢结构,在每次倒换绑绳位置时,可将换热器临时放置在基础上。而如果设备基础是混凝土结构,为防止损坏基础,在倒换绑绳位置时,不能将换热器l临时放在基础上,这时可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可以在基础旁安放临时钢支架;另一种是如果换热器基础旁有足够空间,当换热器穿人框架时,先用滑车组吊到基础旁边然后用滑车组提起,用手拉葫芦张拉就位。 3.带脱水包的罐的吊装 该类型设备的吊装与换热器吊装方法、机具设置类似,需注意以下两点: 3.1在吊装过程中,在设备基础前后放置临时钢支架,用于在倒换绑绳位置时临时放置罐体。 3.2脱水包凸出部分往往超出罐体的鞍式支座,在吊装过程中,为避免脱水包及其附带的接管与基础相互碰挂,在罐体穿入框架时,先使脱水包朝向水平方向,待罐体放在基础上后,再翻转90。安装就位。 二、大件吊装的工程管理 对于大件吊装的工程管理目标是做到吊装施工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在可控制范围之内, 以确保大件吊装万无一失。在大件吊装工程管理的内容就是对参与的人员要有相应的资质要求, 对吊装机具要经过专业机构检验合格, 对吊索具要有有效的质量证明文件等。 1.对吊索具的管理 对大件设备吊装索具的安全要求,要经过以下程序方可使用: 首先, 检查索具的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时的试验报告;第二, 检查索具 (尤其是钢丝绳) 的出厂时间, 对索具出厂时间不到一年的可不进行第三方检验, 对于索具出厂时间超过一年的, 要求每年由第三方对索具进行一次检验; 第三, 索具的现场外观检查。以上三方面全合格方可以进入现场使用。 2.对吊装现场的管理 起吊令是施工单位内部对吊装前准备工作的检查确认, 而作业许可证是业主、 总包商在经过审查吊装方案, 核算受力结果及地基承载能力, 复核所使用的吊装机具及索具的支持文件、 参与吊装的人员资质, 并且确认现场作业条件符合吊装方案要求、 安全质量措施已落实之后, 给予签发。 三、液压技术在石油化工设备吊装的应用 国内的石油化工设备吊装,早期主要以桅杆为吊装机具,形成了双桅杆滑移提升吊装方法,并积累了丰富的吊装经验,这是一项具有我国特点的设备吊装技术,在当时的炼油、 石油化工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种方法明显的缺陷就是需要大量机索具,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施工周期长,影响施工平面范围大。后来随着大吨位吊车的普及,逐渐以单机提升滑移法和双机抬吊滑移法的吊装工艺来替代桅杆吊装,采用吊车进行石油化工设备吊装作业应是最快捷、最方便的方法。对于一些超大、超重的石油化工设备整体吊装而言,吊车的吊装能力远远不足,解决这类设备吊装问题的方法是采用液压吊装技术。 国内较早用于如大跨度建筑结构、路桥工程、 特种结构等的吊装,在石油化工设备吊装方面应用液压技术还是从2003年才开始的;而国外从上世纪70年代初就已经有这方面的应用, 至今早已是成熟的技术了。目前国外液压系统吊装石油化工大型设备已朝着无缆绳方向发展,据了解已经可以吊装质量3000t、吊装高度120m 以内的设备。 四、结束语 在实际工作中,设备形式各异,环境特点不同,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使石化装置框架内设备的吊装技术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众所周知,现在的一些石油化工施工都已经趋于大型化、规模化,以前的建筑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施工要求,这就使大型吊装的作用愈来愈凸显。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新的标准应运而生。广告设计专业作为实践型专业,在动手操作方面理应在与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在新的适应当今需求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方可培养人才。 【关键词】广告设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专业技能 一、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职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已不再局限于以往的技能训练,而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随着市场经济体质的不断完善以及多元化的市场机制,职校正逐渐成为独立的教育本体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从广告设计专业来看,职校着力培养能够独立完成相关设计项目的平面设计人才。培养出的学生应当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并完成相应工作,具备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熟练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Dreamweaver等设计软件,运用系统的专业化的设计思维完成产品包装、商业广告、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书籍装帧等相关设计。能够将成熟的设计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在市场上得以推广和应用。 二、当前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1、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由于劳动市场技术结构失衡而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在当今社会并非偶发现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引发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也常有发生。专业设置的单一、教学理念的陈旧、课程布局的不合理一直是困扰当前职校教育的难题,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各部门都按自己所需办学,往往会出现宏观上的结构不合理,出现毕业生供需不等的状况。2、教学模式单一。大多数情况下,职校的培养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没有进一步跟上社会需求的步伐,传统的教学方式已难以适应当今的发展需求。在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思维不够开阔、过于局限,学生的思想行为都过于循规蹈矩,没有开拓意识,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畏手畏脚,止步不前。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过于零碎、不够完整,没有以一条完整的知识链串通整个知识脉络。3、忽视人文素养的提升。在通常的教学理念中,授课主要是教授学生具体的专业知识,很少有涉及到学生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熏陶和提升。综合素养、意志品格、价值观念、心理情感等一些非技术、非智力因素的熏陶对学生的长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上需要的是熟练进行实践的专业性人才,而非只是掌握技能的盲目的操作工。 三、人才培养创新思考 1、以名师工作室提升师资力量。在人才培养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通过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模式更新,以优良的师资力量匹配合适的教学模式,达到与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软条件,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提升整体师资力量的同时,将名师引进课堂,开展不同形式的讲座、论坛与沙龙,深入到课堂,通过讲授知识传输新理念,通过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新想法。以名师工作室的形式打造一支名师团队,定期开展活动。就广告设计专业而言,已在公司任职的平面设计师、高校的相关专业教师都可以纳入到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中,根据各年级课程的设置情况组织安排各项名师活动,让学生得到更多开阔眼界的机会。2、以技能赛推动良性竞争。对于职业院校,技能赛一直是重中之重,通过技能赛,学校锤炼了一批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广告设计方向,学生的平面设计表达、PS动手操作实践等一系列专业技能能够得到进一步地提升。技能赛不仅仅促成一小部分参赛学生能力的增长,更是在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方法、课程内容整合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利用技能赛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当把技能赛作为培养职校优秀人才的一大重要赛事的时候,它的选拔机制也必然引起重视,而在选拔机制背后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也尤为重要。优良的教学体系与良性的选拔机制能够促成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既有利于学生整体专业素养的提升,更有利于技能赛选手实力的增进。3、以校企合作实现互动双赢。广告设计属于实践类专业,绝非局限于纸上谈兵,在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一定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专业授课中,定期组织学生去合作的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了解运营流程及制作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参与到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接触实际项目的机会,真切体验企业真实的运营模式和规范化的管理方式。Logo的设计制作、VI系统手册的制作、产品包装的设计制作能力都是在不断的磨合与锤炼中得到提高,在校企合作的项目实践中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夯实专业实务、磨练应变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4、以创业激发学习热情。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来看,职校教育主要培养服务于建设、生产等一线工作的技术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自行进行创业,将学到的各项操作技能应用到实战中。在课程设置中,安排与创业有关的内容,在后期进行专门的创业辅导,并进行虚拟的创业实战训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1、人才培养原则。(1)以职业生涯为基点,拟定发展方向。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完成了学校的基本学业后绝大部分将开始面对职业生涯,在当前形势下,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定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色,学校的教学安排正是在这样的目标引领下循序渐进地展开。(2)以实践操作为主线,设置课程结构。对于职校学生来说,扎实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软件操作能力是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必备的技能。在课程安排中,从实际需求出发,构建实践操作引领型专业课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理论外化为具体的操作要求,并渗透到课程的具体实施中。(3)以提升能力为本位,强化素质教育。设计是一种能力,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为提升设计能力所服务,突出能力培养在课程框架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相关课程的教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感悟设计的能力,将设计思维渗透到课程学习的方方面面中。(4)以校企合作为引领,促进产教结合。通过校企合作,来缩短技术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之间的距离,优势互补、双向介入,使习得的理论知识能够学以致用,是企业和学校双赢的重要模式。学生可以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为真正踏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2、课程设置。一年级课程以基础课为主,主攻素描和色彩,为后面专业课程的开展打好基础。通过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学习,使学生对设计的相关概念和流派有一个大致清晰的脉络,更有利于后期教学的深入。二年级的课程在巩固基础的同时跟进专业课程的跟进,从图形设计、文字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入手,调动学生设计方面的意识,并且开设软件制作课程,让学生掌握PS和AI的简单运用。同时,开设中国工艺美术史,在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不忘夯实理论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美术的优良精髓。三年级是一个重要的分化期,课程设置以专业课程为主,VI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等专业课程全面展开,软件课程同步开展,全方位提升专业能力。此阶段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深入企业,实地锻炼。名师多举办专业性强的讲座,深化课堂知识的学习,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进行深入探索。四年级是对于专业课的深化和提升,为后期的毕业设计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课程设置上,延续三年级的课程安排。在此阶段,让学生到企业中去锻炼,接受实际的项目进行训练,熟悉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的各个运作环节。开设有关创业的课程,面向有创业想法的学生。五年级的上学期主要是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的完成,集中一学期的时间完成这样一个系统的工作。在下学期,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进行创业,老师以及校企合作中的师傅予以指导;其他学生进入单位进行实习,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 作者: 黄 玮 单位: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网络广告设计中手绘图形艺术价值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手绘图形艺术在网络广告中体现出来的独特风格以及价值底蕴,论述手绘图形艺术在网络广告设计中的价值。与此同时,手绘图形艺术在网络广告设计中的应用还体现出对信息诉求的传播,有较强的社会功能性。所以把手绘图形艺术应用到网络广告设计中就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希望本文的论述能为发挥手绘图形艺术在网络广告设计中的具体价值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手绘图形艺术;网络广告设计;价值运用 0引言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广告相比电视广告、广播广告、报纸广告、杂志广告更加具有优势。网络广告用户量比较大,针对性强,能充分体现产品的特征,所以更多的商家愿意通过网络平台传播企业产品和企业文化。相比智能化的传播方式,手绘图形艺术采用我国传统的绘画技术,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已悄悄地在网络广告设计中占得一席之地。 1网络广告设计中采用手绘图形艺术的优势 最近几年兴起了一种全新的网络广告设计方式,即手绘图形艺术体。通过写实、抽象等形式,给手绘图形艺术赋予了新的魅力。 1.1手绘图形广告设计有助于提高设计师的个人素质 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手绘艺术一直是我国历史的瑰宝,流传在民间的每个角落。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绘图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绘图形。电子计算机绘图这种全新的视觉表现手法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传统手绘图形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电子计算机绘图为机械设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式。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绘图技术不断提高,手绘图形设计师的素质也越来越高,但是设计师在追求绘图效率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图形的质量,导致出现了很多相同图形,严重影响了网络广告获得的具体效益。手绘图形艺术包含很多种类,从绘画的类型上可以分为纯手工绘制和借助辅助软件绘制。纯手工绘制的图形可以采用铅笔、蜡笔、水彩笔进行绘制。借助辅助软件绘制可以通过不同的软件进行区分,如常见的:3DMAX、JAVA、PS等绘图软件。无论选择哪一种绘图形式,只要绘制师的水平高都能绘制出精彩的作品,手绘图形设计师拥有的技术水平不尽相同,绘制的图形的风格和创意也就不同,通过手绘图形广告设计有助于提高设计师的个人素质。 1.2手绘网络广告设计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网络广告是体现企业文化底蕴和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通过网络广告企业生产的产品能第一时间被消费者知道,方便企业制定和调整产品销售策略,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手绘图形艺术和其他设计方法主要的不同在于,手绘图形是由设计师亲自绘制而来,作品中拥有很强的人文气息,在产品中融入公司的风格,往往能打破原有广告的效果,取得惊人的效果。然后,手绘图形还具有专利性,可以说是设计师内心个性的释放。在很多发达国家,网络广告设计师在设计广告过程中只需要一个本子,一支笔就能绘制出非常有价值的广告。 1.3手绘图形更加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往往考虑的是“喜欢”这个产品,而不再是“需要”这个产品。在网络广告设计中融入手绘图形艺术,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而且还能避免出现相同的广告,每一个手绘图形都是设计师亲手绘制的,没有参考借鉴别人的图形,百分百属于原创图形,就能有效避免专利上的纠纷。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资源共享已经非常普遍了,这也让原创手绘图形显得尤为重要。手绘图形融入了设计者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创新。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中,商家要想争取更多的消费者,拥有更大的消费市场,设计的网络广告就必须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2手绘图形艺术在网络广告设计中存在的弊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电脑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这也是实现设计的一种有效手段,为手绘图形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手绘图形艺术有了更好的发展平台,但如果一味地依赖它,其必将成为创作设计的羁绊。再加上网络共享平台的建设,出现了很多相似的图形,由此引发的争议也不在少数。随着电脑绘图软件的增多,使得绘图的软件越来越复杂,设计师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于复杂的程序过程中。这导致设计师思维僵化,阻碍了设计师发挥创意,很容易令其沦为一名机械式的电脑操作工,没有自己过多的设计想法。久而久之,设计者的创新思维就会逐渐枯竭,慢慢地丧失设计灵感,逐步成为机械式电脑操作工,设计图形的质量严重下降。 3网络广告设计中手绘图形艺术的侧重点 网络广告设计中设计师要着重考虑商品的核心价值有没有通过自己的创意体现出来,不同产品之间的侧重点也是完全不相同的。网络广告设计中手绘图形艺术的侧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手绘图形艺术的色彩感觉 手绘图形艺术在网络广告设计中颜色和形象占很大的比例。例如,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需要表现出自动化和智能化,所以在选择颜色时要尽量选择高端的颜色,如金色、银色等。手绘图形一般情况下选择流线型,给一种高端的感觉,从而引起广大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如果是蔬菜或者水果,在手绘过程中采用动画的形式比较好,当消费者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用鲜艳的小图标来吸引消费者。 3.2手绘图形艺术的形式表现 手绘图形艺术包含很多方面,有甲骨文、水墨、铅笔、水溶彩铅等。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网络广告设计中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采用得比较多,因为传统的水墨山水画能准确地体现产品的文化底蕴。手绘这种快速、直观的徒手表现方式有利于我们与人沟通,这是最简便、最迅速的一种方式;同时手绘特有的快速表现有利于我们收集素材,充实脑中的资料库,并让自己眼、手、心高度统一。 4手绘图形艺术对网络广告设计的价值 4.1手绘图形艺术是网络广告设计彰显创意的最佳方案 在网络计算机时代,画家、艺术家为了把自己的艺术想法留住,通过手和笔本完成绘画的过程,手绘图形由于比较简朴所以在那个时代艺术家绘制图形的效率非常高。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大大提高了绘画效率,但是在绘制的过程中很多细节不能通过电脑绘制出来,一个好的网络广告设计,只有通过脑“想”和手“画”相互交替才能让网络广告设计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4.2手绘图形艺术能够增加企业的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广告的商家越来越多,要想在如此多的商家中脱颖而出,网络广告设计的内容必须有足够的创意、新颖的风格。手绘图形艺术能很好地满足这一点,能不断增加企业的文化底蕴而且还能吸引广大的消费者,提高他们的购买欲望,发挥网络广告真正的价值。 5结语 手绘图形艺术不但能带动网络广告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广告作为近几年才兴起的广告形式,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结合手绘图形艺术,能很大程度地提高网络广告的美学价值和商业价值。希望本文的分析能为网络广告设计中发挥手绘图形的价值带来一定的帮助。 作者:黄蓉蓉单位: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广告设计研究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最先在美国得到实施并取得成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将传统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在课外通过完成作业而内化知识的过程翻转过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载体,将知识的传授放在课外,知识的内化过程放在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我国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还十分薄弱,尤其是在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所以在广告设计专业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广告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有很大的促进和帮助的作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广告设计;实践研究 新的教学模式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越来越多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翻转课堂因为其自身的教学特点又被称为颠倒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微课等方式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中,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有更多交流的时间,更有利于把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知识的内化过程直接转化到课堂上,这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是一种突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在我国很多学校都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使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我国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本文就现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做分析,希望对于广告设计专业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 1.缩小学生学习差异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基础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对同一知识点的理解存在不同,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这导致了教师在上课时,对于某些知识点的内容,一部分学生可以理解但是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无法理解,最终导致学生的成绩出现差异。但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解决这一问题起到了直接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制作教学微课视频,让学生对教学微课进行观看,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视频可以反复观看,在疑点难点的地方,还可以和教师进行交流,对于简单的部分,学生可以选择跳过。在节约学习时间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学生之间学习差异的缩小有正面意义。 2.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授课只是教师讲解,这种方法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消极影响,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对于广告设计专业来说,由于广告学是一门比较深奥,且涉猎广泛的学科,它往往会涉及到语言学、新闻学、心理学、设计学,甚至是营销学的一些理论。因此在给学生进行授课时应该注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对广告设计的灵感,学生在设计某种广告作品时才能体现出更加深厚的内涵,艺术表现力上才能更加突出。所以这就需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进下,学生在课前就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对于课程中的基本知识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沟通交流提供了时间,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可以就课件或者教学微课中不能理解的难点作分析交流,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分组讨论,或者以学生代表讲课、小组间辩论赛的形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针对课前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提问,通过教师的解答增加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这样,既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 1.远程开放实践教学模式的运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被动听课,这给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负面影响。在广告设计专业在教学中,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设计创作,要求教师在课程中要给学生留够创作与交流的时间,传统教学模式显然达不到要求,翻转课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有效将课程内容制作成视频,以远程开放的模式让学生可以在课外对知识进行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师讲解,形成了“内容开放”与“形式开放”的统一,内容不再局限于课堂上和课本上的内容,形式上不再局限于教师课堂讲课的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对广告设计专业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学生还可以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线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将社会资源与课件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条件,促进学生对于广告设计专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资源共享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中,由于各个学校教学条件与教学设施之间存在差异,导致教学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翻转课堂在广告设计教学中将高效的教育模式进行推广,例如对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估方式以及专业教学要求等进行统一规定,对于实践教学的场地也做了明确的规定,最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实践教学材料的资源共享,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优秀的广告设计专业微课等资源上传网络,让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学习。让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学了自己教师教授之外的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的教育资源共享发现自己的不足,寻找解决的办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保证本专业教学的进步,促进本专业的发展。 3.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 在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时,可以打破原有的教育教学局势,通过吸收、引进国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时对广告设计专业知识进行更新,对出现的新局势作出有效分析,符合现代快节奏的社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达到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效果,在保证学生的学习持续进步、科学化与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效结合的同时促进教育的发展。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越来越多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学校的教育模式必须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翻转课堂在广告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远程开放教育的有效构建、资源共享体系的形成以及科学化、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等翻转课堂教学内容的实施更是促进了广告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发展。但是,目前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广告设计专业中的实践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教师应当改善其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出翻转课堂在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刘畅 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大数据时代下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大数据时代的环境特征,并进一步提出了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如何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环境进行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环境特征;广告设计;教学;改革 1大数据时代的环境特征 各类信息在计算机运作系统下,产生了各式各样的信息流、数据流。信息系统作为孕育数据的“母体”,信息系统的数据爆炸导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又衍生出了更庞大、复杂的信息系统。大数据,实际上就是指软件无法提取、共享和分析的海量数据。大数据有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数据有效值低以及数据处理速度快的特点。数据量大主要是因为各种计算机设备、移动终端产生的实时数据,无法及时清理或有效使用使数据越积越多,导致数据量变大。数据以成千倍的数量累积上升,企业网络甚至会产生PB、EB量级的数据。传统的数据储存都是以文本为主的结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图片、音频等数据都已成为数据结构的主要构成因素,甚至占据了超过一半的比例。数据类型越来越多,就需要数据平台拥有更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大数据环境下,为人们提供了诸多潜在的信息,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信息的占有量,是竞争力强弱的体现。目前数据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时代的处理框架建立在云计算的基础之上,利用高速运转的方式,通过分布处理,以数据流的形式传递在系统之间,为用户构建大量的数据库,而且可应用于大多数的程序。 2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广告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和广告传播这两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建立在印刷、网络、影像等多种载体之上。研究国内外的广告设计艺术,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课程。但是当下的广告设计课程仍沿用传统的媒体广告内容进行教学。例如,只对报纸、杂志、电视以及广播这类传统媒体进行研究,新媒体的各种形式、特征、设计手法等都没有被彻底地纳入广告学的设计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中无法准确、迅速地了解新媒体广告教学的设计规律。媒体形式日新月异,这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任务。过去广告设计教学模式服务于传统媒体,而当下的课程我们要去探索新的方式,从知识框架、教学重点上实现质的突破。广告设计观念教学要顺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笔者根据大数据时代下的环境特征,研究大数据时代的特征与当下广告设计教学的联系,进一步提出大数据时代下加强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以此来更新广告设计的教学体系。 3大数据时代下的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策略 3.1构建大数据时代下的广告设计教学体系 通过长期的广告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理想的教学框架应贯穿于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实现核心课程、重点课程以及辅助课程的三项并进。在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让学生的各个层面都积极地接触实践,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动手学习的机会。构建大数据时代下的广告设计教学体系,要改变以往的实习策略。让广告实践穿插在每一个学期当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课堂,真正了解每个课程中的广告设计实践的重点、难点。所以,对于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通常情况下,这对于学校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让他他们到广告公司实践图形创意,在版式设计时到报社去学习和参观,这些总的来说较为困难,但是这是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的最佳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他们应该学习的内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会如何使用知识点,让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探寻学生从校门走向社会的捷径。其次,要加强对核心课程的强化。广告设计的功底在于美术功底,这是实现影视广告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的基础。在大数据时代,依然逃脱不了这个基础。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无论其他学科知识再怎么扎实,如果没有基本的构图能力、绘画能力,他就不会有太多的发展空间。所以,要想实现课程的优质教学,一定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练好手上功夫。 3.2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任何院校要想提升其教学质量,首先要从教师入手。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高层次的广告教学队伍,是学校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的重点。学校应积极组织培训,提升教师们的专业素质,建立研究和培训基地,加强各个院系之间的相互合作,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目前还可以向外拓招兼职教师,在发达国家,很多优秀的教师都来源于广告企业的兼职教师,他们有工作经验,同时还积极与社会接触,可以带给学生们最新的广告素材和知识。在校内的全职教师,可以积极地借鉴他们的经验,采用双重标准加强广告设计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在大数据时代下,广告设计专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积极地吸纳广告业、传媒业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以此来推进大数据时代下的广告设计教学的改革。 3.3建立互动式教学 大数据时代下,传播内容有个性化、海量化的特点,在传播渠道上也有一定的交互性。所以,互联网作为学生们使用、接触最多的媒体,我们需要对此加以重视。在网络环境下,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载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是新媒体的受众。他们对于网络广告有着独特的体验,在一定的程度上,他们比教师更具发言权。所以,在广告设计教学改革中,教师要积极地适应大数据环境特征,建立互动式教学。首先,要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经验去总结、归纳大数据时代下的广告设计特点,并总结相关的设计方法。例如,在讲国内外广告设计对比时,我们可以先布置一项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搜寻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以此来加深学生们的理解,增强教学成果。为了增强学生们的创造性,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为自己喜欢的某个人物设计脸部页面广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在大数据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在发生改变,教师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需求,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可以利用微博与学生互粉、建立语音课堂讨论、实现作业及时修改等策略来丰富课堂形式。 4结语 大数据时代下的传播特点,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于广告的认知。教师也应及时更新广告设计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冲击,教师要积极把握新媒体广告的优势,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不断革新,加强实践教学,结合学生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振宇 单位:长春广播电视大学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平面广告设计中文字视觉表现研究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商业化发展,平面广告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大。广告学是平面广告设计创作的基础,它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运用于产品、品牌活动。文字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文字的搭配与使用直接影响到平面广告的视觉表达效果,本文分析了平面广告中文字使用的规则,并示例几种较好的文字设计方案。 关键词:广告创意;设计人员;基本素质 一、平面广告设计中文字的使用与搭配原则 目前可以追溯到最古老的广告设计是报纸的小布告栏,从表现形式上来讲,这属于平面设计。众所周知,平面广告设计中可以选用的字体是纷繁复杂的,而平面广告设计中实现字体和设计的搭配和协调,使画面设计美观且阅读容易,需要遵循以下文字视觉表现的原则: 1、大标题、小内文的设计原则 广告设计的目的决定了广告设计内容要表现出一定的对比和反差,这样从视觉效果上来讲,可以通过文字大小的差异,加强广告的宣传效果。大标题、小内文是一种典型的平面设计采用的字体形式,广告标题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大的标题能够凸显出商家想要表达的含义和理念。从具体的设计来讲,大标题字体的大小要以广告设计的内容为依据,较为合理的一种搭配是采用“大标题字体的大小尺寸为内文的3倍以上”,如此能够更好的凸显标题的主导地位。如果有副标题的话,通常采用“副标题字体的尺寸小于大标题一半以下”,这样既不会影响大标题的表达,又使整体的搭配表现的美观、协调。内容通常情况下不宜过多,字体不宜太小,否则会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以及广告的宣传效果。 2、粗标题、细内文设计原则 平面广告设计需要能够迅速吸引读者,并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这就要求标题在设计的时候要粗。经常阅读的人们会发现,以下几种不科学合理的字体设计会带来不良的阅读体验:(1)如果字体在横竖笔画方面粗细的差异性较大,会导致阅读变得比较困难;(2)字体横竖笔太粗并且空间比较拥挤的话,会导致阅读速度的降低。(3)字体选用较细的笔画,会导致大标题表现的有失阳刚,太过于柔,表现力量也会显弱。这就要求我们在平面广告设计中,依据广告宣传内容,宣传受众的不同,尽量选用较为抢眼粗笔画的字体,如果广告设计的是女性或柔性商品广告,可以选取相对应的字体形式。但最为基本的一点,平米昂广告的字体设计要易于辨认和阅读。 3、字体少、字型少设计原则 许多平面广告设计人员往往会有一个设计误区,误以为较多的字体选择可以丰富广告,显示独特性。然而,我们在进行同一组广告设计时,不宜采用超过三种以上的字体。有的平面设计包含有大标题、副标题、间隔标题和文,一般而言,大标题与副标题要运用不同字体进行区隔,而内文可以选取与标题相同的字体,当然也可以不同。一组平面广告设计中当字体少时,整个广告设计文案就会显得十分和谐,也符合平面广告设计中对字体运用要讲求整体感的要求。 4、字体与广告内容配合的设计原则 平面广告设计内容如果注重理性,在进行设计创作时宜采用较冷静理智的方正形字体,如黑体、圆体;广告设计内容诉诸感性者,不妨用较具变化感的字体,例如月饼广告的教好设计可以大标题用毛笔写,副标题用行书,内文用宋体。 二、平面广告设计中文字的变形设计 平面广告设计采用的字体往往需要在大小、粗细上有多样变化,从而给予平面广告设计人员在区隔重要性不同的文案时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就涉及到字族的概念,一般来讲,字族就是以某种字形为蓝本,将之变化为一组字体,它们有一个总称。例如“黑体”字族有细黑、中黑、长黑、平黑、斜黑,但笔画形状都互相类似。平面广告设计采用同一字族多种不同字体来制造变化,能让广告产生较好的整体印象,虽然字体间只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但是却让人们感受到平面广告设计的精致和活力。此外,平面广告中也会采用到斜体字,斜体字与我们的手写字体比较近似,往往显得不是很正式,并且,比起同样大小的正体字,斜体字的辨识率也较低而且不突出。在广告设计中如要用作标题或强调重点内容,我们需要在设计使用上格外谨慎,第一,使用斜体字时,最好不要排得太整齐,以增加和正体字之间的对比关系;第二,应避免采用不同级数的字体排成弯扭的线条状,每行长短不齐;第三,避免在一片正体字中,仅仅选取数行或若干字采用斜体字。 三、平面广告设计中特殊效果字体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平面广告设计中经常会运用到字体的特殊效果,而特殊效果的运用一定要十分地谨慎,往往广告设计者因过于注重设计的技法,而忽略了广告传播的效果。例如如果广告采用白底黄字、黑底深灰字,会影响到广告设计内容的可视性。为避免降低可视性,除非对印刷效果有相当把握,否则切勿轻易追求特殊效果的处理手法。在字体设计中应特别注意避免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在设计图片上进行文字编排 平面广告设计也会遇到需要在图片上安排文字的情况,这要求广告设计人员依据图片的内容、视觉特征及色调,选择恰当的位置进行文字的编排,要注重广告设计的整体画面表现,注意不破坏图片的视觉效果,从而导致广告信息的传达方面的问题。如果我们仅仅从视觉设计的角度出发,在图片上素面的地方印字,需要注意的是减少图纹干扰,文字色彩与图片色彩的明度与彩度差距要合理,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 2、在特殊肌理的进行文字编排 在特殊肌理进行文字编排可以参考图片编排的方式,如果是在有凹凸纹的纸上印字,凹处不易沾到油墨,会导致文字断线,此时我们不适合采用太小或太细笔画的文字。 3、在套色印刷底色上印反白字 套色印刷时本就不易套色准确,若文字反白且笔画细小,失败几率更高,只要稍套不准,笔画处预留的空白就会被叠印到,而前功尽弃。因此,在套色的底色上安排文字,为使文字形象清晰,不因套色不准或叠印时油墨渗漏使文字模糊,应适当加粗字体的笔画或给文字留上足够的边框、空白,不用笔画细小的字体。 作者: 何义志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视觉冲击力与平面广告设计互动性研究 信息化时代的视觉传播环境下,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对视觉冲击力的运用,能够打破传统心理体验,以新奇、独特的视觉表现来吸引人,从而留下深刻的记忆印象。平面广告设计对视觉冲击力的表现,也是构建优秀设计作品的重要方向。作为消费文化之一的平面广告设计,主要是通过视觉表现来进行大众传播,对于消费者的“自我”感受,如何从传统功能主义设计需求中,融入个性化、人文化关怀,从而提升平面设计的价值表现。视觉冲击力为设计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可能性,为视觉表现营造了发展空间。 一、视觉冲击力的内涵及作用研究 视觉是人体最高级的感觉之一,也是我们认知世界最为普遍的感知方式。人类的视觉机能是一种积极的探索过程,视觉冲击力是以外界视觉信息为起点,通过色彩、形态等视觉元素来刺激人的感官,并留下新奇感和心理记忆的过程。视觉冲击力具有独特的个性,在艺术设计领域中,视觉冲击力作为打破常规的一种力量,能够从人的心理认知上形成独特的心理体验,因此在现代广告设计中具有较广的应用价值。一是视觉冲击力是构建优秀平面广告设计的基本要素之一,创意已经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要素,也是营造独特媒介效果的表现语言。如瑞士绝对伏特加酒平面广告设计中,另辟蹊径的引入“绝对:Absolut”和“品质:Geneva”两词,突破了传统硬汉与美女的设计思路,受到广泛的赞誉和好评。二是视觉冲击力在构建优秀设计作品中充当了重要角色。任何一件作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形式语言,而不同的设计风格及形式感,又能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感体验。如早期主要侧重于对华贵、繁琐、复杂装饰的追求;新艺术设计追求简单、朴实的设计风格。三是视觉冲击力能够使人产生视觉共鸣。人与作品之间的互动是需要条件的,对于动态的敏感性能够体现视觉冲击力,审美直觉心理学认为,积极的选择是视觉的基本特征,因此在对周边环境中的视觉形象进行选择时,眼睛的变化的东西自然要感兴趣的多。另外,对于形的敏感性也是构成视觉冲击力的关键,视觉信息的传递离不开人的视觉生理功能对形的读取,而图形是视域内的焦点,也是最广泛的信息传达基础,可以说,人对形的理解是视觉感悟的本能。 二、平面广告设计中视觉冲击力的影响要素分析 视觉冲击力是构成优秀平面广告设计的基本内涵,对于平面广告视觉传达来说,影响视觉冲击力的主要因素有色彩、图形、画面信息及编排创意等。 (一)图形在视觉冲击力中的表现 图形是抽象的设计理念,也是对心理活动进行复杂表现的基础,作为有意识的视觉表达,图形的设计与表现需要从抽象中得以升华,以满足设计目标的需要。对于图形传达过程中的视觉信号转换,不同媒介环境下呈现给受众的图形效果是不同的。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形是传递信息、引导受众正确理解图形内涵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要从图形的敏感性上体现动态形象,如运动中的动态图形,奔跑的动物、滑落的物体等等,以增强画面的动感与节奏;另一方面注重表现效果的模糊化,以模糊的画面来营造视觉中的动态效果;另外对于图形的不对称表现,可以从位置的错落、大小对比中形成不规则空间。还有运用新异图形、异形同构、同形异质、混维同构、矛盾表现等方式来发挥不同造型的视觉冲击力,以新颖独特的形象来触动受众的有意注意和联想。 (二)色彩在视觉冲击力中的表现 色彩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视觉冲击力的重要角色。不同的色彩在人类审美文化中赋予了不同的情感特征,平面广告设计对色彩的运用,也是从夸张与概括中来发挥色彩的文化意蕴。一方面依据广告设计的表达主题来选择特定的色彩,从创意表现上来赋予色彩的多重意义。如食品类产品在设计上对色彩对比的运用,对电器类产品在设计上凸显科技性、人性化。另一方面在色调的调配上保持统一性,优秀的平面广告设计在整体上呈现一致的色调,如暖色系营造温暖,高亮色系表现轻捷明快;对于局部色彩的关注,也是形成色彩对比的重点,起到强化艺术感染力的突出作用。 (三)文字在视觉冲击力中的表现 文字作为视觉传达的重要信息之一,也是构建作品与受众交互性重要途径。文字不仅传达自身的意义指向,还能够从文字的特定图形表现上展现视觉魅力。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模仿与重构。中国的汉字既有象形性又有表意性,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往往能够增添强烈的视觉创意性。文字在平面广告中的编排有其规律性,结合文字的内容属性,从主次、虚实、疏密等对比中来增强文字视觉的流动性和整体性。如在激发视觉注意中,将字体设计成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营造特殊的装饰效果;也可以对文字进行艺术化加工形成打散重排的视觉旋律,成为吸引注意力的亮点。 三、平面设计中对视觉冲击力的互动性研究 互动性是平面广告设计中的重要理念,也是信息传达中拉近受众关注的重要载体。现代广告设计将互动作为形成视觉冲击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从受众的感知中来传递特定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艺术设计,尤其是平面广告设计对互动性理念的渗透,是增强视觉创新的主要表现。受众在对信息的关注中也会发生心理特点的变化,如霍戈尔•马蒂司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海报设计中,利用一根柱子作为载体,将遇难者的名字刻于柱子上,用红色涂料覆盖,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遇难者的名字显露出来,而红色的涂料像献血一样形成斑斑“血迹”,激发了受众者的心理情感的共鸣与互动。无论是文字、色彩、图形,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编排设计可以更好的凸显互动性。如在某平面广告设计中,对黄金分割率的运用,从设计元素的节奏感上来抓住受众的心理韵律,促进广告设计的视觉互动性;广告创意的核心在于营造难以忘怀的画面,而创意的力量源自对受众心理的冲击强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在面对不同平面广告设计作品时,应最大化的建立与受众的心理衔接桥梁。互动性重在交流与互动,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围绕视觉冲击力来展开互动性研究,将设计思路与观念作为影响互动效果的重要方向。设计者对于所要传达的广告内容,利用创意视角的想象来调动受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如在日本某一大型公园,设计师想要表达的是奥运精神。因此可以在平面广告设计元素上呈现三级跳的标度,既是一个世界纪录,又是一个与受众进行互动的视觉符号,让受众从中来理解距离世界纪录还有多远。另外,对于受众心理的互动,也是强化平面广告视觉冲击力的有效方式。受众心理对新奇事物的关注往往是实现互动的心理基础,如某洗发液广告设计中,主画面呈现的干净柔顺的头发图像,而副画面则是被洗发液洗去的头屑,这一夸张的视觉表现手法,将现代媒介技术与设计创意进行整合,抓住受众移情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作者:龚士顺 单位: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独立院校网络广告设计实践性研究 一、网络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现状现 在独立院校中开设网络广告设计课程的学院主要包括网络信息、软件工程及艺术设计学院,由于任课教师专业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同。以艺术设计学院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依然实行着以授课老师为中心的讲授型授课模式。教学侧重方向强调的是基于图形、色彩、文字、版式等基础理论内容,而对网络广告的特点、传播形式等内容鲜有讲解,基于浏览者的换位思考设计更是基本没有。这种教学方式对于网络广告设计这样艺术性和技术性并重的学科而言将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理论化和表面化的状态,不能够深层次的思考,无法真正进行网络广告的设计工作。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学生专业基础欠缺,设计动手能力较弱 作为独立院校的艺术生,由于招生特殊性,部分学生专业基础较差,综合素质不全面,审美意识淡薄,同时以应试教育为基本的传统教育体制,使学生偏重理论,设计和动手能力较弱。往往会出现学生有想法却无法实现的尴尬局面。 (二)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网络广告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素质较强的专业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实际会涉及广告营销学、艺术设计学、软件知识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但由于新兴学科课程研究时间较短,课程结构的设置不合理。网络广告设计课程一般安排48课时或更少,在前置课程学习中,除了图像后期处理和矢量绘图设计课程外,一般没有学习其它软件知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动画软件学习过程中,会将一门原本具有创意设计的课程变成软件教学课程,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三)创意设计较弱,缺少团队合作课程结构设置的不合理性 导致知识与市场分离。学生在学习完课程后,空有理论知识或软件操作能力,却无法将知识与需求紧密结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保证整体教学但是无法兼顾因材施教,学生独立思考、创意设计的能力有所下降,而且容易出现对团队合作性的排斥。学生在毕业进入社会后,由于缺少团队间磨合、沟通、协调的能力,容易被市场淘汰。 二、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思路 网络广告设计是以市场需求为核心的数字化艺术设计表现形式,它要求设计者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团队合作能力和对市场的洞察力。如果抛弃市场需求只依赖教材讲解,等于是闭门造车,这样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结合网络广告市场案例,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际项目制作过程中,使学生在市场化的案例制作中更好地掌握网络广告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又可以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与理解程度,发现不足的同时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 (一)以工作岗位职责需求 为前提的实践性课程教学为适应社会需求与独立院校的发展,同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在课程讲解中需要将以工作岗位职责需求为前提的实践性课程教学与网络广告设计发展相互结合,以工作岗位责任制匹配教学模块和知识点。通过岗位设置,让学生清楚了解职业规划、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要求,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岗位情景再现”模拟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将工作环境纳入课堂,通过工作岗位责任制开展教学工作,以项目完成的绩效考核、衡量学习效果。同时将行政班级分解成设计团队,各个团队直接横向比较方案,优胜劣汰。 (二)以项目过程为教学任务的实践性教学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将网络广告设计以项目管理形式进行模块分解,以模块化完成指标进行进度考核。通过对项目需求分析、受众群体分析、投放媒体平台数据分析、广告素材提取、创意元素组合、输出作品对比等工作流程分解,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除了对所学知识掌握外,还能够了解项目设计与开发管理的经验。 (三)以设计任务需求为目的的实践性 课程内容研究结合真实设计任务进行网络广告设计教学是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差、市场意识薄弱等问题的重要教学手段,也是目前可行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将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设计操作相互结合,比单纯理论教学的效果更为显著。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将个人能力与团队合作结合起来。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市场,积累实践经验。 (四)课程改革具体方案探索 1.调整课程架构,将原有软件课程学习前置 重点在于创意设计网络广告设计的表现方式除了静态图片,还包括GIF、FLASH、视频广告等形式。这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在学习图形设计、图像后期处理、矢量动画、视频特效的软件操作后,再将软件应用部分纳入到创意设计中,让学生将更多学习精力投放在客户需求分析、创意表现手法运用的环节上。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讲解关于新知识和新领域的拓展创新。 2.参与设计竞赛,提升学生创意动手能力 除了完成项目的实际操作训练外,可以利用教学平台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网络广告设计大赛,如金犊奖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提升独立院校的社会知名度和专业影响力。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进行创作时也锻炼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优秀作品在获奖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3.聘请企业或行业专家来校兼职任教、座谈网络技术的发展 日新月异,教材的知识永远跟不上新技术的脚步。为弥补这种缺陷,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邀请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设计师或行业专家来校进行座谈,针对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 4.组建网络广告设计 工作室网络广告工作室采取专职导师负责制,工作室由若干同学组成,可以不按行政班级划分。其中高年级同学三到四名,低年级同学一到两名。导师负责工作室的项目指导与进度协调工作。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可以根据导师提供项目要求进行分工协作,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自行拟定项目计划,完成后提交给导师审核。此举一方面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原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低年级同学提前接触网络广告案例制作的理论与实际操作。同时,也可以让导师或学生与互联网企业建立相应的合作关系。 作者:杜平 单位:武汉工商学院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教育研究广告设计论文 一、广告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广告设计教学没有完备的师资力量 当前我国一些院校在广告设计专业方面还没有较为完备的师资力量。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对广告人才的需求增强,很多院校都开设了相关的广告专业,但是师资数量与实际需求相差较大。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不高,而有的教师虽然具有相关的理论素养,但实践经验比较缺乏,在教学观念上也比较守旧。这样就致使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 2.广告设计的教育研究脱离生活实际 我国广告设计专业主要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加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应当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国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研究应当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但是就当前我国广告设计专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其教育研究与实际存在脱节的状况。广告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学科,而部分高校长期以来所关注的是理论方面的教育,比较忽视在应用领域中广告设计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真正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完善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研究方法 1.科学设置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 对于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研究者来说,其应当依据教学目标以及人才培养计划,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要进一步创新,因为广告设计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应当和社会学、心理学、影视学、传播学、营销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进行结合,使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继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教育研究体系。这使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沟壑被填平,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具有综合性和多样性,以往以美术教学为主导方式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已经与当前的社会发展脱节,教育者应当进一步加强广告设计教学体系和课程设计方面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研究成效。 2.积极打造高素质的广告设计 专业教育队伍任何学科的教育都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力量。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同时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有了新的期待。对于广告设计专业来说,教育者应当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满足教学的需要。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要丰富的不仅是自身的理论储备,还有实践教学经验,最好是有自己的广告设计作品。另外,高校广告专业还应当注意将多个学科的教师进行有效整合。广告设计教育不仅需要相关的艺术理论方面的教师,还应当有营销、管理以及传播学等多方面的师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广告设计专业人才。 3.与社会生活联系,探索新的广告设计 专业的教育研究方式如上文所述,广告设计专业的实用性以及实践性较强,因此,广告设计专业教育教学及研究应当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对教育方式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出真正适合时展、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高校广告设计专业应当和一些优秀的广告设计公司密切合作,使学生在公司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艺术素养,明晰市场的需求及自身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满足市场需求的广告设计人才,才能使我国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三、结语 随着社会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对我国广告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当前我国高校在广告设计专业方面尤其是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研究方面还有一些不足,培养出的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很难胜任一些有难度、有创意的工作。如何对其进行完善,不断创新我国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育研究方法,值得每一位广告设计专业教育工作者努力。 作者:姜福吉单位: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广告设计专业教学研究 一、教师引导启迪、同学互动、独立思考三位 一体教学教师引导启迪。教书育人、传授知识技术是教师的天职,引导启迪是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所应探索的问题,不是机械的死搬硬套的“形而上学”,而是细心引导学生“形而下学”。教师运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启迪学生举一反三,应用自如,以培养学生掌握就业需要的、实用的技能为已任,以形成学生的“创作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为已任。我们可以运用托马斯•阿奎那的一段话来引导启迪学生:“一切被创造的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但一切变化都有一个不变的基础或曰主体,这就是事物的实体。实体是独立的存在,是个体。例如一个人、一只狗、一块石头等。而偶性则是依附于他物而取得存在的东西,例如白、密等。也就是说,偶性是实体的偶性,没有离开实体可以独立存在的偶性,例如没有一种颜色可以不是某物的颜色,没有一种密度可以不是某物的密度。”托马斯的这一精辟论断对于广告设计教学有着极其重要性。又例如说,我们在教学基础课中常常运用到“红黄、蓝”三原色,“正方形,锥形、圆形”三原形如此无止无尽的外延,和所有物体相联系。一个常见的有色完整的花瓶形象,可以说它是由锥体、圆球体、柱体组成,如果由立体转换成平面,它就由长方形、扁方形、锥形组成。任何物体都可以用这几种简单几何形体来概括,同时都有相应的偶性。如果把这个花瓶打破重新组合,或切割转换位置,通过解构再建构而赋于新的形象。不管是形或是体,它拥有属性,同时又可以失去原来的属性再获得新的属性。我们只要缘着这些道理引导和启迪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充满创新的活力。同学互动。学生由于年龄、身份、范围的限制,自然而然组成互动群体。他们主要以校舍、教室、寝室、食堂为主要互动范围,是几乎形影不离,就是在社会实践中,学生时代也往往是结伴而行,他们在一切生活中都会成为推动者或被推动者,自然而然形成学习互动机会和条件。同学互动形式大约有,基础好的给基础差的作业修改几下,第二类帮助理解。第三类以优秀作业引发兴趣。第四类是勤奋好学精神激发同学进取。反之也有绘画制作技巧差的而构思独特新颖,又使其他同学得到启发,顿开茅塞,豁然开朗,共同协作创造出好作品。独立思考。如果说集体研究讨论能够产生共性和普遍性的话,那么独立思考就会产生个性。个性又恰恰是艺术追求的最高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迪,同学互动作用,在独立思考过程中的思路必然更加明晰更加开阔,构思更加巧妙,甚至可以达到教师难以预想的效果。有了好的思路,教师就要趁热打铁,因材施教,花时间指导学生在构图、着色、制作上很下功夫,使作品创作进一步得到完美。 二、作业、考试、作品三位一体教学 墨子对学生的教育,非常注重学以致用。他主张:“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本来就是实用性专业,因此不要因作业量化,考试规则的限制,而流于过场,浮于形式。我们认为只有把“作业、考试、作品”三者结合为一体,才能很好地把握学习效果和质量关。常言道“台上一招,台下十年操”,广告设计的基础开课就离不了“素描、色彩”,就基本功而言,三年五载的零星课时就能达到“为方以矩,以圆以规,直以绳,正以悬,平以水”的墨子要求,是十分困难的,远不能适应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墨子本人就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木匠。在现代科学高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现在可以向他那样要求学生,但不能把它作为教条,去死抠作业中的“橫平竖直”。必须始终抓住需要、实用的核心问题,然后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实行效果为标准去完成每一次作业。如果一次作业具有一定的法度,把握了总规律,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有抽象的思维设计理念,那么这个作业才是实在的作业,同样考试才有意义,更具作品的价值和实用价值。 三、素描、构成、电脑设计三位一体教学 “素描”是所有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表现形式较多,但一般归纳为全因素传统素描,当今发展为“创意性素描”。不管哪种形式哪种类别,只有与广告设计课程中的构成、电脑设计、包括字体设计、广告设计水乳交融才能真正起到“需要、实用”的价值作用。“创新”应从素描教学开始,就要打破由单个练起,不规定表现形式,只是在授课中按类别、按形式进行介绍和帮助学生理解,拓宽眼界就行,写生时对构图、比例结构、透视关系、表现形式不作规定,使学生无拘无束的表现。我们的做法是: 1、不管是几何写生,还是静物写生,至少安排五个以上的物体,乃至更多一些,同时,摆设可随意些。 2、学生从多角度选择位置,利用传统的山水画散点透视法,即“可山前看山后,可山上看山下”,移动位置去看、多角度去看。故意让学生“悖理”地作画,不合实际的东西恰恰是原创性最重要的东西,为日后的构成、电脑设计和创作提供了临时无法预设的材料和奠定了一定的创作基础。 3、把以上所做素描作业带到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字体设计课堂上,贴于墙上或摆放在这些课程设计旁边供参考,参考结束,反馈给素描教学的老师登分入册。 4、最后一步是把手工设计作业带到电脑设计课堂,作为电脑设计参考材料,使素描、手工绘制、电脑设计三位一体紧密的结合。如此比较起来,过去的素描作业只能起到检验学生掌握该课程的技巧熟练程度,而完全脱离“需要”和“实用”。脱离设计和创作的实际,相关课程得不到直接联系。使“广告设计与制作”始终徘徊于单项知识和技巧的作业之中,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着意、随意、创意三位一体教学 着意、随意、创意三者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同时也与前述的作业、作品有殊途同归之处,但这“三意”是专指“创作、创新"的相互联系,而“作品”是创作的结果,“作业、考试”主要是按规定的范围,固定的数量要求完成任务的形式。“着意”是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的造型运用的法则,如“构图、结构比例、透视原理”、“虚实”处理方法等。过去由于过分谨慎而以偏概全,陷入片面性或误入歧途。墨子在《天志中》说:“匠人亦操其矩,将以量度天下之方与不方也。曰: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何故?则方法明也。这里的‘方法'''',‘法则''''为观事物与人的行为所应遵守的原则,‘方法''''、‘法则''''”。如能灵活运用,它就成为基本功训练的指南和登山宝训。教师在“着意”教学阶段就应该启动学生的想象功能,用类比思维和扩散思维引导学生创作、创新。由于类比思维是延展思维空间的桥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自由驰骋;又由于,扩散思维不是一种具体的思维方法,而是涵盖多种具体思维逻辑的思维体系,多种思考方式的结合体。强调思考的内容不是只限于问题点,而是向问题点有关的各个方向辐射、扩散。从与之有关的各个方面,以大范围、多角度、深层次,然后将其进行比较、选择、改进与完善,最终得出最佳的创意方案。例如:石膏几何形体中“方形、圆形、锥形“称谓三原形,颜色中的“红色、黄色、蓝色”称谓三原色,就由他们的“内涵”、“外延”包罗万象。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描述了对个体美的感觉,回忆美的理念过程,“第一步,从某一个美的形体开始,由这个美的形体孕育美妙的道理。第二步,了解这一个形体美或那一个形体美,与其它一切形体美是相互贯通的,在许多个别美的形体之中见到共同的形式美,由此获得形体美的概念”。“随意”。古时有句话叫“艺高人胆大”,而当今并不一定是基本功过硬了才能随意,应该是一边创作一边练功,双管齐下,早日挤身于商品经济市场。随意是一种得心应手的状态,是创意的前奏,“带着镣铐跳舞”的时代已经过去,作为广告设计,创新不再是从限制中表现自己,不受程法约束自己,可以“随意”设计多幅小构图,找寻创作灵感,找寻表现手段的感觉,为创作、创新提供最好的题材而准备。“创意”是创作作品的最高形式。也就是说作品有创意,即是创新,作品中的创意过程跟“随意”有同一道理,特别是初级阶段不受定势作用的束缚,破除头脑中的条条框框,包括那些很权威的规则、规律、定理法则,常识之类的东西,进行无序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疑常规思维之所不疑,想常规思维之所不想,求常规思维之未求”,从而求得标新立异的、有开拓性、独创性的思维成果。我们既要求学生学习庖丁解数条牛的精神,又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无序视角”的方式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与此同时,还可把完整的事物进行直换、颠倒、穿插、添加、减少,甚至凭空想象,以至达到“得意忘形”状况,然后从各个角度去观看,选择最佳组合形式,接下去再进行精心设计着色方案,根据行业性质、特点、需要来设定色调。第二步就是计划精心加工制作的步骤,这一步骤是意味着作品成败的关键性的最后一步,是“广告设计与制作”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求制作者主体将自己主观世界的审美情致、审美体验以及自创的恰当得宜的美的形式构成物化于作品之中”。综上所述:教师引导启迪、同学互动、独立思考三位一体;作业、考试、作品三位一体;素描、构成、电脑设计三位一体;着意、随意、创意三位一体的多个环节必须环环相扣,层层推出,才能达到教学创新的目的。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主动跟学生交朋友,在活跃的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和情感,用温暖、关爱、热情去关照学生的创作冲动和激情,坚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以学生为主体,把“强烈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观因素、思想、情感、意向、心境、愿望等渗透到生产过程里”,物化到设计对象中去。使“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早日把“创新”作品投入市场,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意识”得到充分拓展和进一步提升。 作者:吴斌武廖平江单位: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研究 1、平面广告设计课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实践教学环节,我们要通过多种手段来使学生投入到真正的广告设计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出能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 1.1案例教学的应用 学生想要更加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平时应该多收集素材,完全理解作品的设计要求,采用空间思考,快速的接轨市场,每个学生都要都独立分析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掌握各种类型平面广告的不同设计特点及工作流程,最后达到完全独立操作各类平面广告的制作。通过在课堂的理论学习和现场的实践,促使学生具备平面设计的专业技术以及综合能力。 1.2实践教学的应用 怎样能让学生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东西,首先要按要求,设计过程中加入空间想象;其次,要懂得专业设备的操作。另外,信息采集、调查市场、作出合理的简报、确认设计意向、组织专项小组、制定项目进度表、设计初稿、召开内部会议对客户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分析,与客户沟通、这些环节都要做很好的掌握。整个过程有老师作为指导,广告公司参与,用行业标准来检验。这样才会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铸造团队精神,此举为会让他们走向社会夯实基础。 1.3整体性教学的参与 把广告设计当做一种比赛应用到实践课堂,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他们会被这种方法吸引。比赛中都是真实的命题,真实的广告设计要求,这种涉身其中的办法,是让学生学会广告设计的一个有效途径。确定选题以后,学生们要进行分组讨论,依据题目,选题相同者为一组,明确主题的意思,再由教师带领学生围绕创意点,进行创意的构思训练,老师可把创意方法传递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展开想象,把空间瞎想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有了自己的创意之后,进行下一步的草图设计、把版式的编排知识融入草图之中。草图论证之后,应该收集创意设计的素材,收集素材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接下来就是设计初稿,初稿要有老师重点把关,初稿审核通过的人,进入电脑操作环节,此环节老师只起指导作用,最后完成的设计定稿,需要市场进行检验。学生广告设计作品赢得的认同才是我们学习训练的最终目的。通过将广告设计比赛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有好的方面也会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一个是广告设计比赛的时间上不容易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如果要很好地结合,需要任课老师具有连贯的教学思维模式和很好地协调才能够实现;第二,比赛选题容易重复出现,缺少新的选题单位。借助于广告大赛、开展巡讲,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所以有的企业会连续参加投放选题,这样就形成了选题重复出现,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兴趣;第三,选题的“巡讲会”,很难进入课堂。从地理位置、企业成本等众多企业因素。这种将广告设计比赛引入课堂的实践教学方法经过多级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环节安排的整体性,把国家、省、市等设计竞赛作为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贯穿于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鼓励、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竞争意识。通过比赛,我专业学生取得骄人成绩,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对设计的认知,在与获奖作品的比对中学习更多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陷。 2总结 从课程标准的开发到实施,必须紧扣“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思想,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交互进行,使学生在实践中找到理论,理论中联想实践,在这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中,最大限度的诱导出学习的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作者:刘丽曼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教学革新研究 我校近两年通过与武汉视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合作,在平面广告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以生为本,树立与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相适应的教学观 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的有效性的核心体现是教学的效益,学生在接受平面设计教学后一段时间后应该取得一定的进步,这样平面广告设计教学才能说是有效,不然就是没有达到平面设计教学的要求。这里学生的进步不仅包含了对平面广告设计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基本平面广告设计技能的理解,更包含了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在平面广告设计教学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在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达到彼此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共同学习的目的,从而积极构建互动式课程文化。 2.科学合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不求多而全,但求专而精”。按照企业岗位所需技术要求设计课程,与岗位有关的技术,尽可能地做到让学生多学,而且还要让学生学得精、学得深。保证让学生所学知识是最先进、最实用。与将来岗位没有关系的技术内容不安排学生学习,把大量的学习时间放在将来从事的岗位技术上,让学生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按企业用人素质要求,增加职业素质课内容,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职业人应该具备起码的基本职业素质。课程体系设置如下:职业素质课:《成功不难》、《沟通技巧》、《商务礼仪》、《电话沟通技巧》、《产品解说》、《求职与推销自己》专业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广告素描设计基础》、《速写与平面构成基础》、《广告色彩构成与布局》工具软件课:《PS图形图像处理》、《CorelDraw》、《Illustrator》、《方正飞腾与报纸排版》创意设计课:《企业形象创意设计》、《图文广告创意设计》、《产品包装创意设计》、《户外广告创意设计》 3.项目驱动全程教学,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根据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所有的课程及其内容都围绕着项目进行,所有课程均采用项目演示分析课———项目模拟制作课———上机指导课———总结提升课———技能提升课五个环节,通过完成各阶段的项目,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经验。按照岗位技能要求,课程体系中还提供了规范的项目设计流程、规范和技术支持,要求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点的同时去独立完成大量的项目设计与制作任务,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项目实战经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4.案例演示分析教学,学生易于理解知识点 制作生动形象的PPT课件,提供较多的图片和图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教师通过直观教学法,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学生就像看电影一样,一边有趣地观看,一边有趣地听;学生易于理解,易于记忆;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教师依据设计规范模拟设计并制作项目案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设计步骤和要求,通过上机完成项目模拟制作任务,提高项目实战技能。 5.项目创意设计教学,培养学生设计思想 考虑到学生对创意设计有一定的困难,在提供创意项目案例时,应加大广告创意设计内容和项目实训时间。不仅要注重项目设计的技术和设计和流程,更重要的是注重设计思想。为了帮学生对创意设计思想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必须提供各种各样的创意设计项目。教师用不同的项目案例讲述不同的设计思想,长时间地、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广告创意设计的思想观念,使学生知道一个没有思想的作品是一个无用作品的道理。学生再通过大量的广告创意设计项目实训,在使用所学知识点的同时,能够说出自己使用的设计技术,也培养了学生的设计思想,使学生逐步实现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6.周密的“三级实训法”岗位技能提升方案 一级模拟设计实训是学生在学习理念课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设计项目(即上机指导课),是“学走式”的实训。这种实训,一方面是让学生通过上机准确地理解技术难点,且运用所学技术模拟设计项目;另一方面是学习设计流程和规范。二级技能提升实训是技能提升课,学生可以独立设计广告项目,是“行走式”的实训。这种实训,一方面是让学生通过上机巩固所学知识点;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掌握设计流程和规范的同时提高设计速度。三级岗位技能实训是“学跑式”的就业作品设计实训。重点是广告创意设计,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比较令人满意的、有思想性的和艺术性的作品。一方面是检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是提供多个面试作品,便于用人企业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是一门发展性学科,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为了让学生毕业以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取先进的教学模式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当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自主学习能力还有许多方法,这有待我们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细细体会,并从中选出适合学生的方法,力求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通过笔者的实践证明,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中等职业学校自身条件,确定出切实的人才培养方案,大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平面设计人才,提高学校的声誉,走出学校自己的特色。 作者:张立娜单位:荆州市工业学校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空间广告设计协调性研究 中华民族的“和谐、统一”的审美观是研究公共环境空间广告设计的文化基础,其核心是协调。中国古典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其实质是强调艺术要源于自然又要超越自然、同时又不脱离自然,关注的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深层结构是“天人合一”,艺术美的奥秘在于主体情思与客体景物的交融合一。中国古代艺术不是主体去反映客体而是审美主客体的交融,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相对公共环境中的广告设计来说,其艺术性一定要体现公共性,要有环境的整体意思,完成的设计作品要与环境形成完美的富于情调和意境联想的视觉景观,否则就会造成视觉污染。所谓视觉污染,是指杂乱无章,不能产生美感的景物刺激眼睛所引起的疲劳,从而导致人产生烦躁、压抑的心理感受,损害身心健康的视觉环境,现代都市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这种状况,成为现代城市人群心浮气躁情绪产生的原因之一。公共环境空间中的广告设计,以其自身的公共艺术性特点揭示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要求它必须要与周围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引出新的含义。 作为公共艺术的广告设计要求多方位的思考和论证,它已不是一件孤立的供人欣赏的作品。公共环境空间中的广告艺术本身在形象的处理上、题材风格的选择上需要与所处的地域、文化和地理环境、周边景物相协调,成为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作用也因该区域的需要的变化而转移,这种需要就是环境的制约。空间的整体环境意识制约着公共广告艺术,整体设计是公共广告艺术设计的灵魂。公共环境中的广告艺术与纯粹的艺术品创作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不是一种脱离环境而存在的独立设计,而是一种整合系统的设计,是一门关系艺术。空间环境中的各种公共艺术设计要素,如果脱离了特定的环境空间而单纯“自我表现”,即便是多么完美,也可能成为与环境相排斥的对象,甚至破坏原有的环境空间。作为公共环境中的广告设计,它的美是体现在某种系统环境下的,与整体关系协调“共生”形成的一种整体设计美,是与其“公共”特性密不可分的。 公共环境空间中的广告艺术应与受众建立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公共环境中的广告设计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和空间的交流,物质表现与意识形态的融合,涉及多种艺术形式,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公共环境中的广告设计涉及的是一个空间运用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希望借助空间的有效运用来让受众接受所传达的信息。因此,公共环境空间中的广告设计,其设计表现核心包括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例如,商业街中的广告基本上就符合公共艺术精神的表现,具有公共现象,都与受众、环境产生相对互动性的关系,在传达信息和表现艺术美感,以及传递文化气息上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进行公共环境空间广告策划过程中,设计者应对特定的环境进行充分地调研,考察该地区的历史、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等,策划出的广告作品才能与受众产生共鸣,与环境产生互动,更好地起到传达信息的作用。 另外,公共环境中的广告艺术要适应受众的需求,其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公众化的艺术。由于广告受众出自社会的不同阶层,因此对美有着不同的感受。这种大众美学的表现应该与每个个体有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文化修养也在不断提高,公共环境中的广告艺术就不仅仅是传达信息,更应该给受众提供一个能够满足精神交流的艺术性场所。也就是说,公共环境中的广告艺术应关注人性,让人们在观看广告时,能够成为欣赏艺术的一部分。当充分考虑到公众的心理和行为之后,受众会自然地感受到作品所散发的亲切感,也会更积极主动地接受广告所传达的信息。公共环境中的广告艺术,不是语言的说教,也不是杂乱的图片堆砌,好的广告会给人们的心灵深处带来一丝感动,使人们感到是生活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有创意的公共空间环境中的广告,不是树立一个宏伟而空洞的形象,而是从一个主题入手,让受众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味,在不经意间接受所传达的信息,并让人在精神上得到放松,体验到一种愉悦。 总之,公共空间环境中的广告艺术作为城市空间形象表征的存在要素,只有准确定位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也就是说公共环境空间中的广告艺术必须基于环境定位的设计系统。新兴的设计重在关注特定区域中自然要素和人工物品同时并置的关系协调。尤其是处于公共环境空间中的广告艺术,更应注重其空间组织与氛围营造。视知觉的美感体现于环境中物象运动的表现,来自于景物空间形态运动的平衡,来自于实物形态发展的张力,来自于对象物体所呈现的光线与色彩,所有美感的来源都成为衡量定位于公共环境空间中广告艺术成败的砝码。注重公共环境空间中广告艺术与受众的互动关系,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公共环境空间中的广告作品,应与环境形成完美景观,非常强调设计主体与环境的整体协调关系。 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平面广告设计的空白艺术研究 摘要:空白是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平面广告设计工作中的应用对版面设计优化有着重要意义,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设计因素。本文就平面广告设计中应用空白艺术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空白艺术的实际应用方案展开探讨,以期为广大平面广告设计师提升空白艺术的应用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平面广告设计;空白艺术;作用;方案 空白艺术作为广告设计的情态语言,主要是指广告设计中没有填满或者不被利用的页面部分,保证一定的留白面积可激发受众的遐想,能对广告设计中的感性诉求与理性诉求进行表达。但是由于留白的面积、形状以及位置将对广告设计表达造成不同的影响,所以设计人员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空白设计艺术应用能力,才能充分发挥空白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一、平面广告与空白艺术概念分析 从空间的角度来阐述平面广告,其主要是指用长和宽表现的二维形态来传递的视觉信息的设计,其所涵盖的设计内容主要有文本、图形、线条、色彩以及排版等。平面广告设计其实是瞬间设计的一种,需要设计人员做到当受众接触到广告信息时能形成瞬间记忆。在平面广告中运用空白艺术主要是为了实现广告内容简化,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刻意留下的空白部分,在广告设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空白艺术作为重要的情态语言,能有效体现广告版面的时代特性,科学的空白艺术应用能帮助平面广告实现以少胜多的效果。但是大多数的平面广告设计师在进行广告设计时都将设计重点放在了实物设计方面,缺乏空白艺术应用的意识。 二、平面广告设计中应用空白艺术的作用 (一)突出广告主体 平面广告的设计目的主要是传递广告主体信息,当前的平面广告设计师习惯利用复杂的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合成。广告页面往往需要承担较多的文字与图片信息,但这不仅会造成主体信息难以体现,还会引起受众的反感情绪。在广告平面设计中运用空白艺术,可通过空白的大小和形状设计来塑造与突出主体形象,帮助受众理解广告信息。 (二)创设广告意境 平面广告意境主要是指通过广告中所传达的境界来激发受众的广告联想能力,是广告艺术灵魂的重要体现。空白艺术在设计中的应用,能对广告信息中所传递的独特意境进行切实表现。 (三)提升广告设计的含蓄美感 空白艺术的应用也是广告设计含蓄美表达的重要方式,其能展示直接表述的广告内容所难以呈现的美感,且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体验。并且留白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价值的体现,和广告艺术密切相关。通过留白的设计能切实提高广告设计的审美效果。 (四)充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平面广告的泛滥往往会造成受众在获取广告的过程中形成严重的信息包围,在视觉层面上或者心理层面上都会造成压迫。出于心理因素的考虑,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空白能与广告内容产生虚实互补的效果,为受众提供视觉方面与精神方面的放松环境,是满足当代人精神与心理需求的表现。其与平面广告中的文字、图案的重要性相等。 三、空白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一)空白艺术在广告背景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广告设计需要设计人员就文字、图形以及色彩等元素进行合理的应用,但是在电脑技术的应用下,设计人员大多会选择盲目的元素堆砌,导致设计密不透风。设计人员应当注重版面上的留白设置,但这并不单纯地要求设计人员采用消极的背景设置来进行体现,而应根据广告版面的具体设计要求实现空白与图文之间的虚实、对比关系建立,引导受众视觉移动,帮助受众快速直观地发现广告信息重点。设计人员在进行平面广告背景设计时,除了利用纯白面积来表现留白之外,还可利用某种颜色或纹路样式的背景进行表现,这也是留白的重要方式。例如,在制作书籍《蚂蚁》的平面宣传广告时,设计人员应当重点将书籍的名字进行体现,可仅在海报上打出书籍名字与作者名字以及简短的宣传标语,突出主题。但是为避免宣传广告的内容空洞,设计人员可选择带有不清晰的疏密有致的蚂蚁纹路的底子作为背景,在填补设计空洞的同时实现广告主体的体现。 (二)利用空白艺术实现版面设计的虚实对比 对于平面广告设计来说,版面设计、文字与图形编排是十分重要的,设计人员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若是采用多种形式手法叠加的方式进行设计,一味地进行信息量的传输,会让受众在广告读取的过程中出现强制性接受信息的错觉,难以带给受众美的享受。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广告版面设计时应当利用空白艺术来实现版面的虚实结合表达,从而塑造广告信息形象,产生形不见而意见的效果,对广告思想与广告情感进行传递。这要求设计人员在版面设计时,利用空白将无关紧要的物象进行取缔,实现视觉元素的整合,以空白的“虚”来使形态的创造千变万化。如部分旅游宣传广告设计中,设计人员在进行平面排版时,多喜欢采用旅游地的美景图片、美食图片以及旅游介绍文字来进行版面拼凑,满满当当地填充整个广告平面。色彩内容太过丰富将会造成受众精神紧张,设计人员可仅选择具有代表的一张美景、一张美食图片进行版面填充,取消重复的难以传递更加切实有效的信息的图片与抒情的文字,设置一定的留白空间,使受众的紧张情绪得到放松,并利用虚实对比的方式来烘托主体,使受众发挥对该旅游地点的想象。 (三)实现空白的不定向运动 在广告平面设计中,空白大多被作为背景进行运用,但是随着空白艺术应用方式的不断创新,该固定理念已经被改变。设计人员可将空白空间设计成抽象的形态,使其在设计空间内进行不定向的运动,即实现空白与内容的不定向结合,尽可能地避免空白与内容的相互冲突。设计人员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可将空白与内容进行镶嵌式的组合,实现两者之间的无间隙结合。将原本仅作为背景的空白空间进行消除,使两者互为背景。例如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利用线条使得黑色图形对空白进行分割形成菱形黑白格子就是以此来进行设计的。将图形与空白进行互换,使两者形成相互统一的关系。 (四)注重平面广告设计中的空白位置与形状设计 当前的平面广告设计中已经有意识地实现了空白艺术的应用推广,但是大多数的设计者都缺乏对空白位置与形状设置的重视。例如,设计者大都将广告的信息要素放置在版面的正中间,这就造成了设计构图的呆板,空白设置的价值降低,出现虚空间。设计人员可将重点广告信息的位置进行移动,设置在边缘或者某一方位来进行空白的激活,提高广告设计的效果与艺术性。例如,在产品平面广告中,大多数的设计人员都会下意识地将产品图片放置在广告版面的正中心,针对这一状况,设计人员可转变思维将产品图片放置在广告版面的左上角,实现空白版面的激活。 (五)注重平面广告文本设计中的空白艺术应用 传统的广告文本设计大都是采用固定的设计模式,运用颜色或大小进行文本突出,过于单调呆滞。但是,设计人员在文字板块上科学地利用空白艺术进行设计,不仅能实现平面广告版面的通透性、跳跃性以及开朗性,同时还能让受众在获取文字信息的过程中消除视觉疲劳与紧张感。但是,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也应当避免大面积地随意应用空白,应当保证空白的留存拥有相呼应的内容,巧妙地进行过渡设置,避免出现为了空白而进行空白设置的问题,这样会导致文本或者整体的广告版面都显得空泛。对于平面广告文本来说,空白艺术应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文本信息的传递与版面的美观程度。若需要大段的广告文字进行设计,就应当注重段落、行列文字之间的距离设置,并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文字与平面广告版面四周边缘的空白距离。另外,在进行文字排列时,应当使文字横向排列为行,纵列排成面,并在排列中利用空白保证视觉节奏与比例,实现点线面组合的画面构成。但是为保证平面广告的设计特色,设计人员应当尽可能避免采用左右对齐的方式来进行文字设计,而应将文字居中,放在版面的正中间,也可实现重点文字信息的突出,提高空白艺术的运用价值。 四、结语 空白艺术在广告设计工作中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不仅能使受众获得相应的审美感受,同时也可有效地烘托广告主体。所以,广告设计师应当明确应用空白艺术的作用,提高自身对应用空白艺术的重视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灵活地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切实发挥空白艺术的应用价值,从而实现广告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 作者:李函卓 单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我国茶叶广告设计的创新研究 摘要:当今各行业为了取得发展必须做好宣传和服务,通过宣传打造品牌,通过服务建设品牌。茶叶是古代文化的精华,既体现了先人的智慧,又展现了古代文化的深刻内涵。为让茶文化更好的发展,适应时代的需求,运用新媒体展开宣传是必然趋势。本文从茶广告为着眼点,以新媒体为载体,分析和体会新媒体语境在茶广告的应用。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茶叶广告;创新与研究 茶文化是我国古文化的瑰宝,自发现茶叶以来,我国茶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融入了儒释道的深刻思想。如今,茶叶在我国有着极广的销售市场和庞大的销量。随着市场进一步扩大,参与茶叶生产和贩卖的人数越来愈多,而新媒体的发展也促进了茶叶广告的多元化。如何从新媒体的角度,将新技术运用到茶叶广告的设计中,以提高茶叶的知名度和品牌附加值,是当今茶叶销售面临的重要问题。此外,茶企为提高知名度,打造品牌化,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语境,使自身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是我们迫切思考的问题。 1新媒体语境为茶广告注入活力 根据世界教科文组织和我国众多院校的研究,一致认为茶是从中国发源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自皇帝至百姓、从官宦到三教九流,均对茶叶充满了喜爱,文人墨客在诗句及画作中多次以茶作为描述的对象,这都充分体现了茶叶在我国的重要性。随着生产力的极大提升,我国茶叶产量也急速提升,大数据显示,我国2016年前三个季度的茶叶产量达到了221.42万吨,比2015年同时期增长4.23%。但茶叶销售数据显示,同时期茶叶消费量仅为142万吨,茶叶对外出口量为40万吨左右。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我国2016年上半年茶叶供大于求。根据农业部官方数据显示,我国2016年茶园种植面积约为281万公顷,相较于2009年,同比增长34.2%。与茶叶产量的提升及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相适应的是茶企数量也不断增多,例如北京的著名茶叶街马连道,包括我了我国最著名的十家茶企,也包含1000家左右的小企业,这些企业门庭若市,反映了我国茶叶发展的蓬勃生机。石家庄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茶叶中转站,每年新开茶店200家以上,河北省茶叶协会会长曾坦言:“对于北方省会城市来说,石家庄茶城数量已经日渐饱和。”从市场经济学角度可以发现,我国茶叶市场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茶叶销售模式从传统的散卖到目前以礼盒等为主。如何适应茶市的发展趋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一个茶叶企业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可以说,我国茶叶市场转型以迫在眉睫,新媒体的出现为茶叶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高校的宣传,为企业增值,增加企业的活力。 2新媒体与茶叶企业广告的结合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新媒体的出现时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第三次科技成果应用于媒体以来,世界的媒体宣传方式不断地进步和发展。1967年,最先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宣传的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将新媒体应用于宣传中。所谓新媒体指除、报刊、电视以及广播外的其他媒介,具体指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等。目前的数字技术主要应用于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视中,通过此类手段向大众进行宣传。移动技术主要应用于电脑和手机等,客户通过电脑和手机阅读各类新闻,了解市场动态。根据联合国数据显示,自数字技术和移动技术应用以来,截止2016年1月,世界上网人数已突破33亿人,这一数据占到世界总人口的44.2%;根据大数据统计,截止2016年,世界手机用户突破70亿人,虽然这一数据中包含一人拥有多部手机的现象,但是仍反映了新媒体在世界中传播的广泛;2010年是手机变革的一年,此后各类手机APP不断出现,截止2016年,微信下载数量突破22亿人次,微信活跃账户超过7亿人。以上数据可以发现新媒体拥有庞大的人群,且传播方式借助各类移动工具,真正实现了媒体与客户的直接联系,促进了媒体与客户的交流和互动。茶广告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了提高茶叶企业的知名度,实现品牌化,借助广告进行宣传是实现以上目的的有效手段。新媒体形势下,仅仅借助传统媒介进行宣传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茶企加入新媒体的大军,运用恰当的新媒体开展宣传,建立企业与客户的直接联系,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还可以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茶叶企业如何结合新媒体的特点设计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广告产品、广告创意,已经是十分迫切的发展需要。 3新媒体语境下茶企广告设计建议 3.1广告定位年轻化 新媒体的优势是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客户进行分析,制定最符合客户需求的广告内容。根据数据,参与新媒体交互的人群以80后、90后为主,平均年龄为32.5岁,我国网民的哦平均年龄为21.4岁,这组数据反映出我国新媒体客户年龄较大,心理较为成熟。广告学认为,优秀的广告设计首先是广告定位,因此,我国新媒体用户以我国新媒体以80、90后为主,广告设计时要充分调查、参考这一人群的品位,主要用户是以80后为主的。判断广告做的好不好,首先要看他的定位准不准。合理的广告定位可以迅速抢占先机,从而实现产品的大众化。80、90后伴随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成长起来的,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且自身拥有很强的主观思维,且易接受新事物。为将新媒体运用到茶叶企业的宣传中,就要以这一类人群为主要客户,充分研究这一类人的思维方式和喜好,制定个性化的广告内容,为茶企的发展做出贡献。 3.2广告内容多元化 传统媒介以纸和电视作为载体,广告受版面、播出时间的限制,广告内容则受到广告时长的限制,导致传统的广告内容枯燥和单调,难以引起大众的共鸣。新媒体的运用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研发者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挥自己的想象,对广告内容进行创造、加工和完善。新媒介引用于广告设计极大的丰富了广告的类别和广告研发的手段,设计广告和加入任何元素,传统媒介运用的元素通常为图片、文字或视频等,多为单一元素占据主导,新媒介则在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使广告内容更加丰富。调查新媒体广告内容可以发现,当今的广告设计更加注重情境化,运用合理的情境打造商品的意境,以促进大众的共鸣。新媒体语境下,茶企广告设计要从实际出发,丰富广告的内涵。例如,人们对茶叶的感受往往停留在茶叶成品上,对其中的采摘和制作了解甚少,广告设计者可以借鉴“五粮液”广告的特点,以视频为主,以情境为核心,将采茶和制茶融入其中,这既丰富了大众的感官,又使大众对茶叶制作有了简单的了解,满足大众的好奇心。又如,茶叶广告设计可以引入其他商品设计,运动完喝一杯茶饮,既可以缓解止渴又可以缓解疲劳,为此,设计者可以专门设计一个运动型的广告,最后以茶叶作为结尾点明主题,这样大众观看后可以留下极深的印象。考虑到新媒体用户“年轻化”,广告设计时要体现个性化与多样化,且不同年龄阶段的年轻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茶叶广告在设计时可以已此为突破点,提高茶广告的受众群体。 4结语 当前,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各类企业、人群都随时随地的接收广告或发送广告,可以说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处于新媒体广告的包围下。茶文化是我国古文化的瑰宝,我国茶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融入了儒释道的深刻思想,如何从新媒体的角度,将新技术运用到茶叶广告的设计中,以提高茶叶的知名度和品牌附加值,是当今茶叶销售面临的重要问题。茶广告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了提高茶叶企业的知名度,实现品牌化,借助广告进行宣传是实现以上目的的有效手段。为此,茶企为提高知名度,打造品牌化,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语境,使自身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是我们迫切思考的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一千道一万,但归根结底,在新媒体语境下,茶叶广告的设计必须符合新媒体的特性,符合受众的特性。新媒体形势下,仅仅借助传统媒介进行宣传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茶企加入新媒体的大军,运用恰当的新媒体开展宣传,建立企业与客户的直接联系,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还可以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总之,新媒体的运用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研发者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挥自己的想象,对广告内容进行创造、加工和完善。新媒介引用于广告设计极大的丰富了广告的类别和广告研发的手段,设计广告和加入任何元素,传统媒介运用的元素通常为图片、文字或视频等,多为单一元素占据主导,新媒介则在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使广告内容更加丰富。 作者:王培 张晓纪 苗琳 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系 广告设计研究论文: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文章分析了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多种信息教学手段在课程中的应用情况,并设计了一个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教学设计案例,对深化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其它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手段;平面广告设计 1引言 当前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和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领域内,也引起了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过程各环节的巨大变革。针对职业教育领域,在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需要“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着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学生的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因此,探索如何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实效,对深化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其它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2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平面广告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广告作品的创意与设计,以适应将来就业岗位的需求。目前,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师先讲解理论和实操演示,学生再上机练习。这种教学形式方法单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中,缺乏主动探究和深层思考;比较难有效地组织学生课前、课后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中,如果比较多同学需要指导,教师也难及时给予帮助。这些情况导致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突破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提供个性化帮助,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 3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提高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实效性的角度出发,要上好这门课,我们就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形态,形成更符合学生特点和岗位需求的教学活动设计,改进教学手段。 3.1制作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 PPT课件具有简单易学、制作费时少、操作简便、信息量大、形象生动等特点,深受广大师生喜爱。一份好的PPT课件容易提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知识点课件通过QQ或微信群、课程教学网站等途径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例如,在讲授平面广告设计的基础知识时,把每一个教学知识点分类整理,利用形象生动的PPT课件将专业知识与重难点、关键点展示出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和鉴赏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思维。 3.2打造趣味性动画视频 在教学中引入动画视频,把学习内容形象直观化,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譬如,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利用动画视频创设情境,导出新任务或新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软件操作,可以通过动画仿真实训来轻松突破;在检测学习情况时,可以设计“游戏闯关”的学习形式。例如,在进行网页设计这个项目中配色子任务的教学时,可设计一个Flash动画,提供多种主题的网页页面,让学生在简单的操作中直观感受不同的主题中选择不同主色调和辅色调时所呈现的效果,学生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3.3开发一系列微课视频 以往的学习视频一般时长较长,学生长时间观看容易感觉疲倦。而微课的长度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一般是5~8分钟左右。微课将复杂、完整的系统教学切割成一个个独立的教学点,为学生提供灵活自主的碎片化学习。学生遇到问题,可随时通过查找相应的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它在教学过程中的课前、课中、课后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可以以实际工作案例为教学载体,开发一系列微课,将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案例进行讲解,从而提高学生处理实际工作项目的能力,实现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3.4巧用教学辅助软件 在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辅助软件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譬如,在学生实操过程中可以运行一个倒计时软件,用于显示在大屏幕上提醒学生把握时间;在进行提问时可用幸运大转盘抽奖工具抽点学生,调节课堂气氛。还有一些辅助软件在学习方面中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ColorSchemerStudio软件,它是一款非常好用的网页配色软件,具有颜色盘、实时方案、色彩合成器等颜色匹配工具,能帮助学生快速找到合适的色彩搭配方案。 3.5利用好QQ群和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 QQ群和微信具有即时通讯、发图方便、在线文件传送、视频语聊、远程协助等优势。师生共同加入教学班级QQ群或微信群,对他们的教和学都有很大帮助。课前教师通过QQ群、微信等方式通知学生进行预学习,课后师生们可以在平台上快捷交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利用网络向远程广告设计公司的设计师等人员进行课堂提问、求助,请他们现场给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在教学中还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教师便可方便推送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任何地点进行移动学习。这种方式不仅交互性好,还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授课的主动性。 3.6搭建完善的课程专题学习网站 在信息化教学中应该利用网络资源搭建一个网络学习平台——课程专题学习网站。通过课程专题学习网站可以开展各种网上教学活动,例如:课堂教学课件、Flash动画、微课视频、学生工作手册等教学资源的浏览和下载;作品投票;在线练习测试;学习情况评价考核;师生网上留言回复等,为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课前教师将有关的教学资料进行有效整合,并上传到网站。学生利用网络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学习,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所以说,搭建一个完善的课程专题学习网站是非常有必要的,它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延伸拓展了课堂,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与学的重要形式。 3.7构建基于网络的多元评价系统 考核评价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发展为核心,多元评价”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的考核一般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考核方法。一个完善的评价系统可以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全面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评价系统可以搭建在课程专题学习网站上,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利用UMU互动平台对学生作品进行投票打分等。 3.8充分利用威客网等网络平台 威客网是一个创新型的服务众包平台,网上有大量真实的工作项目,以平面设计类居多。客户有需求可在威客网上任务,公布期限和赏金,在网上等活儿的“威客”接下任务进行设计,如设计作品中标,便可赢得赏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成为接单的“威客”,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需求,在接受工作挑战的同时将学习任务与真实的工作任务结合起来。 4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教学设计案例 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关键在于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完成特定教学任务、解决教学中重难点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网页设计是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的一个学习项目,下面以“《网页设计的配色》教学单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5结束语 信息化教学是当前教育的主导趋势,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值得推广,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作者:罗萍 刘琴 单位:广东省电子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高跳槽率”原因探析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到2010年我国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50万人,一般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人。 物流企业人才的巨大缺口为该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在所有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统计中,物流管理专业近年来一直稳居榜首。但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物流企业的跳槽率之高也可以说居各行业之首。有不少人在试用期一过便选择离开物流业,更有甚者报到当天便“主动”失业。什么原因导致求贤若渴的物流企业中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高跳槽率? 一、跳槽率高的几大原因 1.物流企业环境差、工作强度大 任何一个企业对新接收的大学毕业生都要放在基层岗位进行锻炼,物流企业也不例外。物流企业的基层工作岗位就是物流操作现场:一般是在车站、机场、港口码头附近,库房简陋,一线员工每天要和货物、装卸设备、运输车辆打交道,多数情况下要露天作业,蚊虫叮咬、风吹日晒是常有的事情,有时还可能发生翻车、货垛倒塌等意外事故。相对其他企业而言物流企业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工作强度大,劳动时间长。面对如此差的企业环境、如此大的工作强度,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一部分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们于是就此而选择逃离物流公司。 2.工作枯燥、责任重大,但薪酬却不高 一线物流操作人员工作的对象是货物,每天的工作除了点数量、记数字就是接货、送货,工作过程相对单调、枯燥,但他们经手的货物却是实实在在的有价值的商品,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货物的残损、丢失、变质,从而使企业蒙受经济上和信誉上的损失,直接责任人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物流企业一般工作人员的薪酬较低,试用期多在600 ~ 800元间,转正后不过1000元左右,如果再因发生货损被罚款,工资就更少了。于是有人因耐不住寂寞而选择从事更富有挑战感的工作去了,有人因工作马虎总是出错而不得不离开,有人因薪酬太低而改做其他更有“钱途”的工作了。 3.职业升迁机会少 由于物流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行业,国内现有的物流公司多是从空车配货站发展而来的家族企业,外人要想进入公司的高层有很大的难度,而现有的区域经理都很年轻,他们的学历并不高(中专毕业或是初高中毕业),多是凭借其吃苦耐劳的精神打拼出来的。由此可见现有的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短期内在物流公司升迁的机会并不大,而现在的年轻人又急于求成,于是有些能力很强但看不到升迁机会的人试用期一过便走人了,既有能力又肯沉下心来在物流公司坚守下来的,未必能有机会得到老总的赏识。没有好的发展空间是留不住人才的。 如果物流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那么国家无论在物流教育上投入多少,也都无法解决物流企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二、如何降低人才流失率 怎样才能使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高跳槽率降至正常比率?笔者认为应当双管齐下。 1.搭建人才发展平台 物流企业应建立适于人才提升的良好通道,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提供发挥其才智的平台。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物流企业才能招来人才并留住人才。 2.全面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首先要使学生具备从事物流业的基本素质。 (1)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入学伊始就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对物流企业的作业环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使学生做好心理准备,毕业后才能从容应对艰苦的环境、高强度的工作。对那些吃不了苦的学生可及早让他们改学其他专业,以使得宝贵的教育资源得以有效的利用。 (2)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无论是一线的操作人员还是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都需要与客户、同事、下属、上级间进行沟通协作,需要各环节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使物流服务做到最好。因此在大学期间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课程:如社交礼仪、领导科学、沟通艺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不断提升学生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通过各项大型集体活动的参与,培植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 (3)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服务意识。物流作业就是接受客户的委托,通过储存、装卸、包装、运输、配送等环节的操作,将货物安全、及时地送到指定地点的过程,在这些环节中稍有疏忽便可能导致货损、货差、错发、错运等事故的发生,只有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服务意识,才可能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杜绝差错和各类事故的发生。 其次是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使学生精通物流管理知识,熟知财务、法律知识,掌握英语、计算机知识,具备较强的对物流市场的调研与预测能力。从而为学生成为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做好准备。 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物流人才匮乏的现状。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 一、适用专业和层次 07级物流管理(专科)专业的全体学生。 二、指导思想 通过毕业设计使大学生达到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三基)的熟练,对获取知识及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实际调研或实验(仿真)测试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应用计算机等先进工具的能力、外语能力以及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业务素质(三个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研究、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同时,毕业设计工作是大学培养阶段教学质量的综合训练和检验。 三、毕业设计时间和学时 1.时间: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共15周。 2.学时:每周20学时,共计300学时。 四、学生选题 1.毕业设计选题要按照物流管理(专科)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确定。围绕本专业、学科选择有一定理论与实用价值的具有所学课程知识、能力训练的题目。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主要偏重于利用供应链与物流知识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改进与实施。 2.毕业论文选题要充分体现先进性、典型性,要有利于深化和拓展所学知识,尽量使用较为先进的思想、方法或技术手段完成,尽量与当前实际的应用水平接轨。 3.每个学生都要有一个完整的毕业设计任务,做到每人一题。学生可以申报自选课题,经各级领导批准后就可纳入毕业设计课题。 4.物流管理专业可以设置重点课题,由指导教师遴选合适的学生完成。 5.选题难易适度,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并能较好的发挥其创造才能;毕业设计的任务要适中,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6.为保证每个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都有足够的设计工作量,保证每一位同学的毕业设计任务即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又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只进行简单的现象罗列或不能明确深入地阐述自己毕设工作和论点的学生将不准予通过。论文中必须要给出论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并要求用数据、图表来支撑立论,如未给出研究方法和过程,也没有数据图表来支撑的,将判为不合格。 7.杜绝论文的抄袭,论文中摘抄来的文字、数据都必须加以引注,原则上将把抄袭200字以上及摘抄未加以引注的视为抄袭,将判为不合格。 8.下列课题不宜安排学生做毕业设计: (1)偏离本专业所学基本知识。 (2)范围过专过窄,达不到全面训练目的。 (3)没有针对具体研究对象或对象群的实际情况,泛泛地进行纯理论研究的。 (4)毕业设计期间难以完成或不能取得阶段结果。 五、毕业设计的专业技术要求 毕业设计的内容应属于物流系统的范围,整个毕业设计由两大部分组成: (1)选题内容的调研、分析、改进与设计; (2)论文撰写。 毕业设计必须体现本专业的特色,有利于巩固、深化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2.供应链与物流运营分析类 供应链与物流运营分析类毕业设计题目主要针对实际问题,运用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从物流服务水平、成本、竞争、效益、流程、企业关系、技术等角度剖析企业的运营问题,得出相关结论或总结出经验及教训,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此类题目可分为以下几个方向:企业物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方向、物流企业运营方向、供应链集成协同方向、国际物流方向、物流新趋势应用发展方向。 论文具体要求: (1)论文内容应至少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大部分; (2)在提出问题部分要有相应的企业或社会调研; (3)分析问题部分应做到具体、透彻,可采用对比、类比、案例示例、鱼骨图等分析方法; (4)解决问题部分要有具体的措施、方法、实施方案; (5)论文中应阐明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以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现; (6)调研、观点、结论应有相关数据作为支撑; (7)论述中应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在企业应用方面有一定的创新性。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研究 [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环节。由于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思想上不够重视、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以及创新、进取意识薄弱等原因,使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不能及时按计划完成,质量比较差。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结合实际工作岗位,以专业技能测试形式、以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形式、以实习报告形式等,完成毕业论文,创新毕业论文形式。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技能的重要手段,更是对学生将来工作的实践准备。 一、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现状 目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就是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完成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毕业论文在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比中取得过三等奖和优秀团队奖等较好成绩。但是目前依然存在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是抄袭、拼凑完成的,个人观点比较少,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比较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形式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写论文的被动局面长期存在,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为此必须要加快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研究。 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 多年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深深的体会到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形式就是毕业论文。在近几年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提出了很多要求,如必须结合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岗位来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不得直接从网下抄袭,不得直接拼凑,虽然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标准,但是毕业论文质量还不是特别的高。目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只有一种,就是完成毕业论文,这极大地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 (二)毕业设计(论文)不能及时按计划完成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往往安排在第5学期学生跟岗实习结束后至第6学期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这一段时间学生主要在企业实习,又要忙于找工作,压力特别大,自然很少将心思放在毕业设计(论文)上,根本不可能想办法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由于压力大、工作忙,学生就不能按照计划及时完成写作任务,总是一拖再拖,最后只好在论文答辩前、中、后的几天内匆匆选题、匆匆完成论文。 (三)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比较差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往往安排在第5学期学生跟岗实习结束后至第6学期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在这期间学生忙于实习和找工作,无法有充足的时间考虑论文主题,往往随便确定主题,也无法有充足的时间安心完成毕业论文,只能在答辩前一周,甚至在答辩时匆匆上网下载资料,直接拼凑论文,根本不考虑论文主题是否合适,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化根源分析 纵观近几年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情况,不难发现目前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中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形式。综合分析,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一)创新、进取意识薄弱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目前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形式,这主要原因就是指导老师和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指导老师由于教育教学、科研、班主任等工作,再加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在全系专业中还是比较优秀的,有些老师就安于现状,缺乏创新和进取意识,所以很少考虑毕业设计(论文)形式改革。学生由于在企业实习,又要忙于找工作,根本无法花时间想法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只是安于现状,按老师的要求为毕业论文的完成准备资料,甚至有学生还无法按计划及时完成相关任务。 (二)思想上不够重视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这是由于思想不够重视造成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虽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是它与能否顺利毕业,能否顺利找到工作,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学生降低了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不考虑毕业设计(论文)的多样性、时效性,也不考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指导老师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虽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认为其不同于课程教学,院系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考核又不严格,所以很少考虑如何改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甚至有些老师认为大专生没有必要做毕业设计(论文),做毕业设计(论文)纯粹是浪费时间,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只是安于现状,按老模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 (三)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没有健全的制度约束、规范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也没有激励机制刺激学生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学生往往在跟岗实习后返校的两天内与老师进行交流,形成相关的论文思路,然后在如此漫长的4-5个月的时间内,就没有健全的制度约束、规范、激励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另一方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缺乏科学、健全的考核制度,对老师的指导工作没有明确的考核要求、考核标准和激励制度,最终导致指导工作不规范,指导老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四、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多样化思考 (一)毕业论文形式 毕业论文是物流管理专业目前采用的最普遍的形式。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中的专接本学生,由于其第5学期和第6学期没有参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在校的时间比较长,用来学习的时间也比较充足,与老师交流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多,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选择毕业论文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可以随时与老师沟通交流,一起形成写作思路,一起确定论文题目,一起罗列论文提纲,能及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二稿、三稿等,这样可以切实提升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二)专业技能测试形式 专业技能测试就是以物流专业的核心技能为基础,依据企业、行业、岗位的需要,由物流专业老师制定出一些具体的能够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培养要求的专业技能测试项目,由学生选取相应项目来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第三学年多数都在企业实习,用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比较少,为此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中,一部分专业技能比较娴熟的学生可采取专业技能测试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的专业技能测试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三)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形式 现代物流企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就是根据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结合江苏省的现代物流技能大赛,依靠学院的软件资源,可让学生根据给定的企业背景资料、货物、设施设备情况、作业成本等要求,制订作业方案;然后按照作业方案,在模拟仓储和运输环境中,完成现场完整的作业流程,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一部分过去参加过现代物流技能大赛训练和参赛的学生,可采取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的作业方案和方案实施情况的具体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四)实习报告形式 实习报告就是学生结合实习的企业、岗位的具体情况,分析企业、职业岗位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企业、职业岗位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想法,最终形成实习报告,以此作为毕业设计(论文)。一些经过一年实习,对企业、职业岗位比较熟悉的,又有想法和思考的学生,可以采取实习报告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报告的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环节。只要师生高度重视,不断创新,锐意改革,健全管理,规范指导,严格考核,定能使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更上一步。 作者:濮海坤 张海英 单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物流管理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在质量上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对已毕业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一次集中调查。首先对调查的基本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对调查报告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发现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物流管理;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而随着我国《物流产业振业规划》的出台,物流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行业的发展意味着对人才需求的急剧加大,而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在质量上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的表现,为我系的教学与改革提供依据,促进我系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我系物流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切实提高我系物流专业培养人才的质量;满足用人单位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同时使物流专业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规范化、制度化,特地对我院已毕业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此次就业状况调查。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1.1 调查时间和方法 本调研工作从2015年月7始至2015年12月止,一共持续了近半年时间。针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研先设计了调查问卷,然后主要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极少数同学采取了电话访谈的形式。 1.2 调查内容 了解学生毕业后是否从事与物流相关的工作,由于物流所涵盖的范围较广,并具体了解学生从事的是物流哪一类工作;了解学生就业时考虑了哪些因素,他们对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有何想法;了解学校所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哪些专业技能是物流岗位所必需的;了解对从事物流行业有帮助的专业课程有哪些,其中哪几门专业课最实用;并调查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议或意见,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的看法等。 1.3 调查对象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已毕业的学生有五届,共计五百余人。本次调查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首先由老师制作调查表格,再由负责学生实习和就业工作的老师给毕业生发放并收集《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电子邮件。截止2015年12月31日,此次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为270份(含电话调查),占被调查人数70%以上。 2 针对调查报告的分析数据 此次调查所收到的有效问卷,占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所有毕业生的54%。其中在湖北就业的有93人,占调查问卷的34.4%,外地就业的有177人,主要是集中在广东和江浙地区。 从被调查的情况来看,有199名也就是70%的毕业生,在从事物流工作,其中,41%的毕业生所从事的是物流企业的物流岗位工作,22%的毕业从事的是生产制造企业的采购管理,26%的毕业生从事的是非物流企业的物流岗位工作,还有11%的毕业生从事的是物流企业的其他非物流工作。由此可见,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大多从事的还是与物流相关的工作岗位,其次是采购管理,再次是在流通企业中从事物流相关工作。 从所收集的调查情况显示,毕业生在就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三个:行业和个人的发展、地域环境、薪酬水平,且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规划。 90%以上的从事物流相关工作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课程对从事物流行业实践、理论上都有帮助,其中:《物流成本管理》、《仓储管理》、《管理信息系统》、《配送营运管理》、《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国际物流与报关》这七门课程是学生们统一认为对工作最有帮助的课程。 在需要增强的实践训练中,92%的毕业生认为企业案例分析讨论和企业现场顶岗实习这两项训练最重要,56%的毕业生认为企业参观认知实习和企业物流情况实地调查这两项训练重要;32%的毕业生认为实验室仿真模拟操作和物流实践操作竞赛重要。 在对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意见或建议中,95%以上的毕业生建议在理论教学课程中,应选取企业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另外学校还应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开设认知实训课程,带领学生去物流企业参观学习,更早地接触物流实践;17%的毕业生认为还可以邀请物流企业资深管理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传达最新物流行业资讯;30%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应该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对学生就业、创业进行职业指导。 3 根据调查报告归纳出的问题 3.1 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31.2%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赶不上物流业的发展,其中较为突出的反映是教材的选用出现明显滞后性;专业课程的设置比较晚,造成大四时的专业理论学习任务还非常重,甚至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认为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对其现在从事的物流行业相关工作没有多大帮助。 3.2 课程的理论性太强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55.6%的毕业生认为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中理论课时较多,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是在课堂进行,而老师授课的方法又过于理论化,缺乏一定的互动和实践动手操作环节,尤其是接触物流企业的机会太少,这样造成他们在工作岗位很长一段时间难以适应。 3.3 对专业的认同性不高 在被调查者中,有30%左右的毕业生选择的是与物流管理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这其中有一小部分学生是自主创业。在填写原因一栏中,有学生认为是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不甚看好,有学生认为物流相关的工作太辛苦,还有学生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选择的自主创业。 4 对我院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所提出的建议 我院此次针对物流管理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涉及到已毕业的五届学生,很是全面,回收的调查试卷也真实有效,所反映出的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这对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进,有着极大的参照作用。以下就是针对此次调查归纳的问题,所提出的相关建议。 4.1 改进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从调查所收集到信息来看,我院关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定位还是正确的,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与物流相关的职位,但随意国际物流和互联网物流的发展,建议重视《电商物流》和《国际物流与报关》两门课程,同时增设与互联网+物流相关的选修课程,同时还需注重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4.2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增加教学的实践环节,一是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改进理论教学方法,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多给学生提供到企业认知实习的机会,同时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为了增强学生对物流行业发展状况的了解,还可不定期举办物流资讯讲座,邀请企业有关专业人士或院校资深物流专业老师,每期针对一个与物流相关的专题进行讲座。还可与企业合作,采取3+1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4.3 改进理论教学模式 在理论课程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物流企业案例开展教学,注重让学生参与讨论,同时在讲授课程中传递物流行业最新资讯。另外还需培养出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或聘请具有物流实践管理工作经验的老师,担任课堂教学任务,丰富理论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4.4 对学生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在被调查者中,有一部分学生事先对自己的职业并没有明确的定位;在创业的学生中也有一些是被创业的,因此对于在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专业规划就非常必要,建议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就树立起学生对于物流行业发展的信心,并在大一下学期就开设物流专业基础课程,坚定学生从事专业的决心,并能客观科学地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同时开设创业创新课程,引导学生积极自主进行创业创新。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物流管理本科生毕业实习现状与提升对策 摘要:毕业实习作为大学生在校学习与进入社会就业的一个关键环节备受重视,如何有效开展此项工作对培养人才至关重要。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就毕业实习当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专业建设发展提供建言献策。 关键词:物流管理;毕业实习;提升对策 1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电商模式的不断兴起,社会对运输行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从较低层次的运输搬运工、站点收派件员、到仓库理发货员、录单员,再到更为高级的运输管理人员,几乎呈井喷式增长。这使得社会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有着较大需求,为促进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契机。但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缺乏实践经验,毕业后往往无法胜任岗位工作,鉴于此,众多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安排了毕业实习这一环节,即在本科生第七学期将学生送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三个月到六个月的实习过度,作为在校期间课程学习或学分修读的一部分,实习合格则取得相应学分。通过这一环节,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并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开展毕业论文写作等环节,并进一步提升学生毕业就业时的竞争力。因此,众多高校都非常重视这一环节,但由于各高校实际情况的差异,在开展毕业实习时也各有不同,最后的成效也不尽相同。目前也有其他高校学者对这一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如文献分析了常见的实习模式,并就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改进对策,文献则用量化的方式建立了物流专业实习环节质量评价体系,采用FCE方法对物流专业实习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了改进专业实习效果的几点建议。本文主要以笔者所在高校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民师院)为例,对本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实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2 毕业实习生存现状 2.1 基本情况 民师院自2005年开始招收物流管理专科生,2009年学校获得升本资格并于2012年开始招收物流管理本科生,2016年迎来物流管理首届本科毕业生,2013年以后物流管理专科停止招生,因此本文仅针对物流管理本科毕业实习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说明。 民师院物流管理2012级共132名毕业生,在毕业实习前,学校统一为学生联系了三家需求量较大的用人单位,分别为顺丰速运(浙江嘉兴分部),敦豪供应链(DHL东莞站),全一快递(上海、北京、东莞、深圳等地),此外,还有学生自主实习(自行选择其他实习单位),或因考研暂缓毕业实习环节。经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132名学生的毕业实习去向安排情况为:顺丰26人,敦豪33人,全一30人,自主实习29人,考研暂缓实习14人。 2.2 实习内容及工作形式多样化 据现场参观及后续回访获取的资料显示,尽管各单位都与物流行业相关,但学生所从事的业务内容却存在较大差异。在顺丰实习的同学主要在各站点进行收派件,或在中转场进行大件包裹的搬运与装卸,工作强度相对较大。在DHL实习的同学主要在位于华为公司内部的仓库从事仓管员工作,少数同学从事船务、关务或是质量监控的文职工作。在全一实习的同学主要在各站点从事录单员、质控专员或是财务相关工作,而自主实习的同学则差异较大,有些在物流公司从事与上述单位基本相同性质的工作,也有少数同学从事着与物流行业关系不大的工作。 2.3 薪资待遇及劳动强度存在较大差别 根据各用人单位提供的实习薪资待遇显示,顺丰在实习期的基本工资约为1800元/月,无绩效或提成,食宿自理,这对于“双11”和“双12”等购物高峰期来说,工作强度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往往每天要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但是3个月实习期结束后继续留在顺丰的员工,可获得绩效奖励,每月可获得报酬为4000元左右,但劳动强度仍较大。DHL提供的实习待遇则为基本工资1700,按每天八小时制计算,加班工资为基本工资1.5倍,平均每天加班2-3小时,公司提供住宿,但伙食自理,实习生每月可到手工资在3500-4000左右。全一的实习待遇则为基本工资2500元/月,提供住宿,每月200元餐补,实习生每月可到手工资为3000左右,基本为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工作环境相比于另外两家单位稍优。而自主实习的同学,工作形式和薪资待遇则差别较大,在此不一一列举。 2.4 毕业实习与就业择业匹配情况 反馈结果显示,位于三家用人单位集体实习的同学,其工作性质与物流运输行业密切相关,在实习阶段对终端物流、仓储、运输等基本环节已较为熟悉,并基本掌握了一些物流设施设备和物流信息系统的使用。这对于将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有积极意义。其中,一部分优秀的同学从事着船务、关务、财务、质控等类型的工作,这些工作虽不直属于物流管理,但是仍与物流行业关系密切,且工作内容和形式相对于物流基础行业更有难度,工作环境更好,从事此类工作会有更好的发展平台。 3 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民师院物流管理首届本科毕业生,其毕业实习环节的实施无论是在学校组织层面,还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面,亦或是学生自身层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在进行实际调研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列举如下主要问题。 3.1 学校组织层面没有把握合适时机 物流行业由于与电商之间的紧密关系,使得部分公司的货运量存在较大的周期性波动,尤其是像顺丰这种以淘宝件为主要客户群的物流公司来说,时机尤为重要,如“双11”,“双12”等淘宝天猫促销大战时节,全民网购导致快递公司快件数量倍增,公司此时对实习生存在较大缺口,本校前往顺丰公司的学生于11月2日出发,3日到达,离“双11”高峰仅隔几天,加上培训,时间相对紧张。但是由于其他高校学生到达时间更早,因此,在工作岗位分配上,我校学生失去了先发优势,只能被动接受剩余的工作岗位,这也是导致后续部分同学离职的原因之一。 3.2 课程设置上实践教学严重匮乏 部分同学在单位实习时碰到的较大问题就是业务不熟练,缺乏操作技能,学习能力较差。一方面这与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有关,没有购买足够的物流系统或设施设备供学生练习,导致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时难以适应环境。 3.3 学生心态扭曲且期望过高 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毕业实习是他们第一次尝试性的进入社会,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感觉自己从环境上一步步“堕入深渊”,从小的成长环境,使他们面对这个现实社会时往往无所适从。对实习工作不满意,认为实习异常辛苦,对实习缺乏正确认知。事实上,产生这种心态,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社会历练经验,将学校学习作为社会实习的参照物进行对比,必然会觉得落差太大。但是他们由于经验的缺乏并没有将不同单位或工作进行横向对比,明白其实每个行业都各有艰辛的道理。此外,学生对实习环境和报酬的期望值普遍过高,当他们面临简陋的住宿环境、嘈杂的车间厂房和微薄的实习收入的时候,内心原始的期望与现实再次形成巨大落差。 3.4 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缺失 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实习岗位上,不管是何种工作性质,均对操作技能和基础能力有一定要求。在车间和仓库的岗位需要熟练掌握各类设施设备的运用,在办公室从事文职的岗位需要对计算机较为熟练,在DHL这样的外企工作的同学则需要英语达到较高的水平。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同学在这些技能方面都很缺失,导致学生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期望不匹配。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并不缺乏英语和计算机这些基础能力的培养,但是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学生并不多,这也成为部分同学在竞争实习岗位,甚至于日后正式择业时的瓶颈。以DHL为例,由于员工的正常流动,时不时会空出一些相对较好的岗位,企业往往会优先考虑具有一定学历水平的大学生来填补这些空缺岗位,此时英语就成为他们晋升的阻力亦或是动力,对计算机的熟练操作能力亦是如此。 4 提升对策与建议 为不断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水平和质量,更好地为其毕业就业与择业奠定基础,完善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进一步优化专业知识教学模式 学生在校要注重两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是基础能力培养,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英语口语和写作阅读能力,二是物流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其中,前者可以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鼓励大家通过相关等级考试,如计算机一级二级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口语考试等,虽然等级与能力不完全匹配,但是在相当程度上二者还是呈正相关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和计算机过级率,对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而对于后者,则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强技能训练,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比如在讲授供应链管理课程时,可结合相关的3D软件来为学生分配角色,参与模拟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了解基本运作流程,又比如在进行Flexsim物流仿真的教学过程中,可结合物流运筹学中的相关模型,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再将数学模型用仿真软件加以实现,观察仿真效果并不断改进系统,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4.2 重视高年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心理疏导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其就业与重点高校自是无法相比,因此往往借助于毕业实习环节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就业形势,直接为毕业择业做铺垫。因此,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就应结合当下企业需求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注重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力争学一门会一门。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也应多向学生解读当下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对专业、职业、实习、择业有清晰认识,甚至有必要对某些同学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因为对专业和职业的错误认知浪费宝贵大学时光,贻误就业时机。 4.3 深化加强校企合作机制以扩大选择面 学校应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方面可以适时为企业提供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企业平台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做到共赢。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可以在传统的毕业实习基础上深化合作,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走进课堂为学生授课,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也可以让学生在实习期间,由公司为实习生安排更具针对性的课程,同样按照修学分的方式进行,纳入整个课程教学体系。此外,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合作企业数量,也可以让学生在选择毕业实习去向时有更多选择。 5 结束语 本文以笔者所在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深入具体分析了学生在毕业实习环节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为学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成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战略方针做出应有贡献,也为同类院校优化实习环节组织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多样化研究 [摘 要]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环节。由于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思想上不够重视、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以及创新、进取意识薄弱等原因,使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不能及时按计划完成,质量比较差。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结合实际工作岗位,以专业技能测试形式、以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形式、以实习报告形式等,完成毕业论文,创新毕业论文形式。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技能的重要手段,更是对学生将来工作的实践准备。 一、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现状 目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就是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完成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毕业论文在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比中取得过三等奖和优秀团队奖等较好成绩。但是目前依然存在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是抄袭、拼凑完成的,个人观点比较少,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比较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形式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写论文的被动局面长期存在,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为此必须要加快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研究。 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 多年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深深的体会到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形式就是毕业论文。在近几年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提出了很多要求,如必须结合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岗位来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不得直接从网下抄袭,不得直接拼凑,虽然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标准,但是毕业论文质量还不是特别的高。目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只有一种,就是完成毕业论文,这极大地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 (二)毕业设计(论文)不能及时按计划完成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往往安排在第5学期学生跟岗实习结束后至第6学期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这一段时间学生主要在企业实习,又要忙于找工作,压力特别大,自然很少将心思放在毕业设计(论文)上,根本不可能想办法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由于压力大、工作忙,学生就不能按照计划及时完成写作任务,总是一拖再拖,最后只好在论文答辩前、中、后的几天内匆匆选题、匆匆完成论文。 (三)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比较差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往往安排在第5学期学生跟岗实习结束后至第6学期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在这期间学生忙于实习和找工作,无法有充足的时间考虑论文主题,往往随便确定主题,也无法有充足的时间安心完成毕业论文,只能在答辩前一周,甚至在答辩时匆匆上网下载资料,直接拼凑论文,根本不考虑论文主题是否合适,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化根源分析 纵观近几年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情况,不难发现目前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中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形式。综合分析,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一)创新、进取意识薄弱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目前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形式,这主要原因就是指导老师和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指导老师由于教育教学、科研、班主任等工作,再加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在全系专业中还是比较优秀的,有些老师就安于现状,缺乏创新和进取意识,所以很少考虑毕业设计(论文)形式改革。学生由于在企业实习,又要忙于找工作,根本无法花时间想法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只是安于现状,按老师的要求为毕业论文的完成准备资料,甚至有学生还无法按计划及时完成相关任务。 (二)思想上不够重视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这是由于思想不够重视造成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虽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是它与能否顺利毕业,能否顺利找到工作,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学生降低了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不考虑毕业设计(论文)的多样性、时效性,也不考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指导老师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虽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认为其不同于课程教学,院系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考核又不严格,所以很少考虑如何改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甚至有些老师认为大专生没有必要做毕业设计(论文),做毕业设计(论文)纯粹是浪费时间,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只是安于现状,按老模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 (三)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没有健全的制度约束、规范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也没有激励机制刺激学生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学生往往在跟岗实习后返校的两天内与老师进行交流,形成相关的论文思路,然后在如此漫长的4-5个月的时间内,就没有健全的制度约束、规范、激励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另一方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缺乏科学、健全的考核制度,对老师的指导工作没有明确的考核要求、考核标准和激励制度,最终导致指导工作不规范,指导老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四、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多样化思考 (一)毕业论文形式 毕业论文是物流管理专业目前采用的最普遍的形式。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中的专接本学生,由于其第5学期和第6学期没有参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在校的时间比较长,用来学习的时间也比较充足,与老师交流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多,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选择毕业论文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可以随时与老师沟通交流,一起形成写作思路,一起确定论文题目,一起罗列论文提纲,能及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二稿、三稿等,这样可以切实提升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二)专业技能测试形式 专业技能测试就是以物流专业的核心技能为基础,依据企业、行业、岗位的需要,由物流专业老师制定出一些具体的能够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培养要求的专业技能测试项目,由学生选取相应项目来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第三学年多数都在企业实习,用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比较少,为此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中,一部分专业技能比较娴熟的学生可采取专业技能测试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的专业技能测试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三)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形式 现代物流企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就是根据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结合江苏省的现代物流技能大赛,依靠学院的软件资源,可让学生根据给定的企业背景资料、货物、设施设备情况、作业成本等要求,制订作业方案;然后按照作业方案,在模拟仓储和运输环境中,完成现场完整的作业流程,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一部分过去参加过现代物流技能大赛训练和参赛的学生,可采取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的作业方案和方案实施情况的具体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四)实习报告形式 实习报告就是学生结合实习的企业、岗位的具体情况,分析企业、职业岗位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企业、职业岗位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想法,最终形成实习报告,以此作为毕业设计(论文)。一些经过一年实习,对企业、职业岗位比较熟悉的,又有想法和思考的学生,可以采取实习报告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报告的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环节。只要师生高度重视,不断创新,锐意改革,健全管理,规范指导,严格考核,定能使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更上一步。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关于物流管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及思考 [摘要]随着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招生规模逐步扩大,通过开展就业评估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立足于对安徽省部分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岗位专业相关度、知识岗位支持度、就业地域聚集度三个供需契合测量指标的基本特征,并简要分析了形成原因。最后,探讨了改进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供需契合水平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物流管理;毕业生就业;就业调查 1前言 物流管理本科教育在最近十多年获得了长足发展,与本世纪初相比,招生高校总数增长了三十余倍,是工商管理学科中少见的“爆发式”扩张专业。安徽省高校早在2002年就开始布局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目前已有19所高校正式招生,培养规模大幅度提升,毕业生输出数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有关教育方法单调、培养模式雷同、人才规格模糊的讨论日渐增多,支持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提议在物流教育界受到广泛关注[1],一些机构甚至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出预警,因此开展毕业生就业调查以评估就业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自2012年开始,一直跟踪调查安徽省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就业状况[2],通过网络调查、在线访谈和实地走访等方式,累积收集了数百位毕业生就业数据,涵盖安徽省数所高校。2015年笔者又陆续收集了两百多份毕业生样本,基于对这些受访样本的初步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安徽省物流管理本科生的就业形势总体良好,并未出现就业困难现象。然而,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及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的影响,就业压力并未消除,其中供需错位现象仍然较为突出。在前期研究中,笔者曾提出要专门评估就业供需契合水平[3],但没有进一步讨论其评估视角。基于此,下文拟从就业岗位与物流专业的相关性(岗位专业相关度)、物流专业知识对就业岗位的支持水平(知识岗位支持度)、毕业生就业地域的分布特征(就业地域聚集度)三个方面,汇报毕业生调查结果,并给予简要述评。 2岗位专业相关度有待提升 调查显示,工作岗位与物流专业紧密相关的毕业生占比25%,一般相关的占比24%,不相关的占比50%左右,虽然高校毕业生的学习专业与就业岗位之间早已不是严格对应关系,但是近一半调查对象并未在物流岗位上谋求发展,这不免令人意外。两年前笔者做过的同类调查中,曾有接近2/3的毕业生报告自己的工作岗位与物流相关,如果不考虑调查方案自身因素,前后两份调查结果反映出物流管理毕业生的就业领域更加泛化,这与我们正在倡导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愿景是不相符的。 此次调查中,仅有36%的受访毕业生希望跳槽到物流行业工作,这个比例说明毕业生的专业归属感不高,没有把专业视为职业规划的轴线。这个数据值得高校反思,在专业申报论证材料中,各校显然会对物流人才的社会需求抱有厚望,并试图为社会输送更多物流紧缺人才,然而现实情况是,留在物流领域的人和愿意进入物流领域的人都没有占到半壁江山,那么高校培养期望与毕业生的就业观之间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 笔者在个案访谈时,也了解了部分毕业生的想法。首先,物流岗位层次低、形象差是毕业生的普遍性顾虑,体力劳务型的工作性质让毕业生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女性群体中,毕业生普遍希望进入“办公室”从事白领工作,不愿意承受场站或配送中心的工作压力。其次,物流岗位起步薪酬不高,发展前景不大是毕业生的常见感受,与同学或朋友交流时,物流岗位的薪资水平有些差异。另外,也有毕业生认为,企业招聘岗位不适合本科生求职,不需要太多物流专业知识也可胜任,即找不到能够发挥他们相对优势的职业起点。上述原因表明,毕业生把专业岗位契合不佳归咎于岗位不匹配专业,而不是相反。 3知识岗位支持度不及预期 专业知识对工作岗位的支持度也是笔者感兴趣的调查问题,尽管接近半数受访对象从事物流相关工作,但是只有30%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促进了岗位工作,这说明毕业生所学与所用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笔者在调查中并未就此问题进一步探究成因,不过结合个案访谈,潜在原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专业知识理论体系较为系统,而学生工作岗位仅为物流运作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尚不能将专业知识完整自如地运用到工作场景中。第二,专业知识有些陈旧教条,现实工作中不能循“书”而进,理论滞后于现实。第三,专业知识“过于”专业,实际工作场景中还没有达到相应管理水平,理论超前于现实。 笔者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应该立足于应用场景,否则人才供需矛盾就无法避免。目前,包括安徽省在内,国内很多高校的物流人才培养规格都具有“大物流”“通才化”特点,这类毕业生最适宜在专业物流公司工作,对物流各环节都有介入能力,但是这类人才需求单位在全部招聘单位中占比并不多,传统制造业、流通业才是物流专业人才最大的服务对象,进而在毕业生中产生了知识“无用”和知识“难用”困惑。因此,合理设立人才培养规格,根据就业实际制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破解知识岗位支持度的关键所在。[4] 4就业地域聚集度依旧显著 在受访毕业生中,大约有45%的毕业生选择在省内就业,江浙沪就业合计达到40%,该调查结果与两年前的数据基本一致,说明在家乡临近地区就业是省内毕业生首选方案,江浙沪则继续成为安徽大学生的重要备选地区。 对于省内聚集就业现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是乐见其成,因为省属高校的社会使命之一就是服务地方发展,物流专业人才在省内就业印证了当初设定的为地方物流业输出人才的设想,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关系得到验证。当然,地域聚集度的解读思路可能存在争议,安徽省内物流业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地区,毕业生留守安徽也有可能束缚其发挥专业优势,从而出现因为找不到合适物流岗位而转战其他行业的现象。因此,后期对地域聚集现象有必要开展更细致的调研和分析。 5提高物流管理毕业生供需契合水平的建议 实现人才培养供需契合是物流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应当视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根本目的。基于笔者对高校物流专业教育的观察和体会,特提出如下几点想法供同行交流: 第一,物流管理本科层次可以设定面向特定就业场景的培养方案。当前社会中,物流人才梯队的学历结构无疑是以本科为主,初入职场的毕业生虽然缺乏经验,理论知识掌握水平或许参差不齐,但依旧是可塑之才。与专科的实务型定位不同,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宜在专业化方面有所区分。比如为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制造企业等人才需求单位培养更加贴近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将根据就业场景而变更。针对性的就业场景不仅能够增强毕业生的求职自信心,同时也能迎合用人单位召好才、召能才的心理诉求。[5] 第二,物流管理本科教育的招生规模应当适当控制。各校纷纷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后,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与庞大的职业教育之间必然产生冲突。在用人市场,实务型岗位的主体地位不会动摇,本科生争抢专科生饭碗应属无奈之举,全社会对管理型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不能支撑全国高校毕业生的输出洪流,因此必须对高校盲目招生行为及时干预,防止供需数量失衡继续加剧。笔者认为,对于那些没有找到培养特色的普通高校,物流管理本科招生规模至少可以缩减30%,而对于那些人才规格针对性强、企业支持力度大的招生学校,也可以根据就业形势适度追加招生名额。 第三,应当吸纳大中型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除了提供实训教学、实习场所、兼职师资等传统方式外,企业还可以参与的高校教育环节是教材修编,但这恰恰也是目前的薄弱之处。理论源自实践,教材与现实脱节损害了人才培养质量,但系统性的教材更新又是一项复杂工程,企业热情不高,无法通过高校力量单方面发起行动。要想推进合作修编教材,笔者认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必须负责牵头,邀请大型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等用人单位选派业务骨干参与编写组,并可通过国家级层面的物流教材改革项目立项资助。 第四,物流行业协会应当搭建毕业生供需平台。作为应用性专业,人才配置离不开行业协会的支持。目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国内最大的物流行业协会,它在政企协调、科学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人才供需方面尚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力。笔者认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聚集了大中型物流企业,完全有条件为高校毕业生搭建连通需求方的专有招聘渠道。目前该协会虽然在官网开辟了招聘频道,但是并没有真正运转起来,绝大多数企业与求职者都不知晓这个网站频道,究其原因还是该协会没有投入足够资源,此种局面应当尽快改变。 6结论 本文结合前期开展的毕业生调查结果,讨论了安徽省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供需契合水平,分别从岗位专业相关度、知识岗位支持度、就业地域聚集度三个方面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笔者认为,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规模增长迅猛,有必要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开展跟踪调查,从教育供给侧入手探索差异化培养模式,更好地推进人才供需契合水平。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提升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已经逐渐成熟,但是相关的物流人才却一直紧缺,而与之相悖的确是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困难。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大潮中,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本文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办法,用以提高就业竞争力。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一、高职院校的特点 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简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 高职院校特点具有以下特点:1、使学生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熟练掌握主干技术,侧重实际应用。2、侧重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4、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 在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下,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也要与时俱进,致力于培养对企业有贡献,对社会有责任的综合性人才。 二、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 物流管理专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基础技能,具有在掌握工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熟悉法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信息系统的手段、方法,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成为高级现代物流管理人才。 三、物流管理专业就业现状 现在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普遍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企业对接难。物流企业在业务的迅速扩张中急于招聘物流人才,大批高职物流毕业生也急于想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但在人才市场上双方真正对彼此都中意的却很少,物流企业抱怨物流专业的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实战和实操能力差、专业优势不明显而且眼高手低、不能吃苦,而毕业生却报怨物流企业条件艰苦、工资待遇低、学无用武之地。 二是就业过程难。一些物流毕业生从11月就开始“转战南北”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有时被经验的门槛拦在门外;从不放过的校园内外大小招聘会往往只是得到一句“等面试通知”的礼貌性拒绝;平时在网上搜信息、投简历的结果基本上是应者寥寥;女毕业生往往还会遇到“只限男生”的性别歧视。由于屡屡“碰壁”,一些物流毕业生自嘲地称自己为“拒无霸”。 三是转变预期难。原以为毕业能迅速找到令人艳羡的好工作,享受高工资、高就业率的“双高”待遇,对未来和工作充满了憧憬。没想到现实如此残酷,竞争如此激烈、企业如此挑剔、工作条件如此艰苦、薪水如此可怜。现实和入学时的理想相差太大了,于是很多学生便打退堂鼓,抱怨声不断。 四、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教育存在供需不平衡,理论与实践脱节,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踏实的理论基础。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切实提现高职院校“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方针,努力推进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教育通过市场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让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要充分发挥统筹作用,建立起由政府各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推动政府层面支持和引导高职校企合作。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高职校企合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完善企业支持高职发展的激励政策、建立政校企行联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措施来推进高职校企合作。二是高职院校要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在形成共识、利益互补的基础上,确定专项经费来源建立专门的合作组织,形成固定的联系渠道,切实推进产学研合作,保证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并不断深入。三是物流专业要在方向设置与调整、专业建设、技术研发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让企业管理人员深度、全程参与,为学生和企业的未来发展一起进步。 2、课程理论教育要结合实际,与企业接轨。这个方案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学生入学后,要通过班会、师生交流会或专业认知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整体介绍和就业形势分析。二是在学生在校期间,经常开展由物流企业人事经理主讲的“物流企业的人才需求”等一系列讲座,鼓励学生按照企业需求发展自己,完善技能和理论知识;三是对业界认同的课程标准广泛宣传,让学生知道物流的知识体系、工作岗位分布和岗位特点、岗位要求,让学生对工作有整体的认识。 3、结合区域物流资源,探索有特色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高职物流专业建设要符合区域物流的发展需求,走特色发展的道路,才能开辟新的天地,从而有效缓解就业难的问题,区域性要求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地方特色,以区域物流发展为首要标准,培养出企业认可的合格物流人才。因此,每个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首先是为区域物流发展培养人才,这也就决定了每个地方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除了要抓住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这一重点。实验、实训、实习的三个关键环节外,还需要适合区域需要,具有区域特色。引导学生参与区域物流课题的研究式学习方式,让高职学生通过参加由教师承担的科研与科技服务等活动提高自身的实际技能。 4、加快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形成有特色的过程管理。 专业建设方面,已经有的成功的专业设置理念、课程建设方法和经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的经验、富有成效的物流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由教育部、教指委联手推广,切实提高教学管理,培养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总结出一套切实提高实训、毕业实习等关键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监控方法,保证实训课程和能力训练的有效性;积极探索符合校企合作模式要求的弹性学制,引入企业和独立第三方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 要]在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培养过程中,由于教学资源、时间和周期的原因,毕业设计往往达不到较好的效果,学生也没有认识到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阶段性答辩的毕业论文评价制度,并制定了论文评价的指标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加强毕业设计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科学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1 引 言 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由于就业率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评价指标,高校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就业上,学者的研究也多是以企业需求为主进行教学体系研究。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校期间持续时间最长的动态教学过程,是总结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探究、研究和发现的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但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建立和运作问题近年来呈现出“两极化”的认知态势,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一些专家学者的质疑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根本原因就在于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下滑。 从形式上讲,国外的很多大学在本科阶段没有毕业论文,也没有毕业论文答辩,但这不代表对学术论文没有要求。实际上,国外的许多大学,每一门课都要写许多小论文,每门课程的成绩往往是由多个小论文成绩组成,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研究与写作学术论文能力的训练过程。需要写毕业论文的国家也会给予足够的教学延伸、时间、政策等方面的支撑,澳大利亚的大学将学术研究与写作纳入课程体系,日本留给大学生一年的时间专门用来写论文,德国的论文答辩只有一次机会。国内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在研究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以及提升措施,归纳影响论文质量的原因主要有学生的不重视、缺乏写作时间、师资不足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不完善等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提高论文的方法和措施,如加强过程监管、增加指导经费、增加撰写时间、改革评定方法、改革教学模式等。但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特别是广西的物流管理专业进行的论文质量研究还很少见。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从而形成一套强而有效的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各高校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sup [1] /sup 。 我国还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型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深入发展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地位的提升,广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通道和交通枢纽作用越发突出,广西政府在近年来对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以及物流园区等物流硬件设施建设上不断加大投资,物流业的规模也随着传统物流企业的壮大、新兴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以及物流企业装备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而不断扩大,但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制约是在物流业硬件提升的同时也急需解决物流人才方面的软件配备。在广西物流产业飞速发展的形式下,从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入手,构建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广西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评价体系的建立 本文通过对2010级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答辩、论文写作以及论文答辩过程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五个方面。 第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即使进行第二次答辩也肯定会通过。这样导致了学生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认真地去完成,极少数学生到了论文提交时才着手去做,从而严重降低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第二,由于物流业在国内的发展时间短暂,许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只是从其他专业中转化过来,缺乏足够的物流活动实践经验。造成了在选题过程中为了向物流方面靠而牵强地将相关理论生搬硬套。因此导致论文选题狭窄,过于追求论文的创新点以及追求论文的层次,而没有考虑论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及与自身能力相结合,导致最终脱离实际。选题应结合学生兴趣与特长、体现专业特色、难度适宜和选题可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 sup [2] /sup 。 第三,时间不够,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不能等同于某一门课程或传统意义上的某一个教学环节,而应视为一个必须谨慎规划的、长期的、动态的教学过程。但实际情况是,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与求职、备考研究生等学生认为更为重要的事是冲突的。造成了真正用到毕业论文的时间很少。 第四,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很多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期间与导师没有任何交流,最终的方向也可能与之前的方向相差较大,论文的质量在撰写期间没有控制。导师指导风格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 第五,评阅者给出的评价和导师给出的评价是基本一致的,在论文质量特别是跟研究方法方面评阅者往往会给出比导师低的分数。 本科毕业论文的实施包括三个关键环节,即选题阶段、实验阶段和论文撰写阶段。因此建立的指标体系需要在这三个阶段的不同时期,通过阶段性小组答辩的形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成绩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状态进行追踪,通过成绩的反馈及时调整学生的工作状态,从而使毕业设计的质量最终得到整体性的提高。 为了评估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结合前文的分析,本研究设计了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为重视度、选题质量(难度)、论文工作量、互动性、导师评价成绩、答辩成绩。其中选题质量这一指标是为了改善物流管理专业论文选题与实际的偏差而提出的,与专业结合越紧密则分数越高;互动性指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交流越多、效果越好则互动性的得分也越高;导师评价成绩为该轮答辩中,导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价;答辩成绩为答辩小组在该轮答辩中给出的学生答辩分数。各准则层和指标的重要性由参与教授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老师共同制定。而制定的原则是从教师以往教学、指导毕业设计中的经验中总结。 3 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现 对于学生每次论文阶段性答辩成绩的评价,考虑使用专家调查法进行评判,通过反复汇总不同教师的意见,得到六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0.1,0.1,0.2,0.3,0.2]。将该权重转为直接的表格,便于在阶段性答辩中进行统计和打分,表格所占的分值如表1所示: 从成绩结果来看,学生A的总分在三轮之后有所提高,从原来的平均分之下提高到了平均之上,说明提高了重视程度以及导师的指导力度。学生B的总分在第二轮答辩中有所下降,从分值来看,是与导师的互动性降低了,实际原因是该生在第一轮与第二轮答辩周期中忙于找工作,因此减少了论文工作的投入,在第三轮答辩中又恢复到了正常的毕业设计中了,所以总分又提高了。学生C的总分一直低于平均,从分值来看该生对于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工作量也不够,需要在后面的阶段加强进行管理。 由于采用的是多轮答辩进行评价,因此对于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跟踪是有积极意义的,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找出原因,同时这种评价方法也能够对比出不同素质的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表现,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较为准确地得到学生的毕业设计效果,有利于后续的研究。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河北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 [提要] 本文以河北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物流行业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探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物流;高职;就业 一、分析河北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意义 作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物流业,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正在被给予越来越高的关注度。物流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物流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的运行质量,而且有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终提升市场经济竞争力。河北省在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河北省“十二五”期间及未来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选择,同时伴随环渤海经济圈的不断深入发展,河北省迎来了物流业发展的大好时期。与此同时,伴随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为我国劳动力市场输送了大批的高学历劳动力的同时,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河北省物流业的大发展能够很好地缓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据统计发现,物流人才的保障体系建设并不完善,由此导致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因此,无论从宏观环境还是微观环境分析来看,当前探讨和研究河北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河北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物流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在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搬运装卸等物流所包含的每一个功能环节中,都需要大量的人员去操作。在物流从业人员中,75%~85%的人员是在从事操作岗位的工作。所以,在当前物流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急需大量的物流专业人才投入到各个物流岗位中去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而根据具体岗位的不同,物流企业对于基层岗位员工的基本素质就有特殊的要求,比如“工作认真肯干、吃苦耐劳”,具有协作精神和一定的责任感等。反观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来看,由于自身在专业选择时可能存在着从众心理而导致对物流管理专业本身缺乏足够的兴趣。同时,当代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在逐步发生变化,浮躁的心理因素导致他们对自身的定位过高,并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做不到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由此导致他们缺乏从事物流的基本素质,那么在就业过程中就会出现宁愿不工作也不会委曲求全的现象。这样就导致了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的物流从业人员的“用工荒”,而另一方面则是大量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就业难”结构性矛盾的出现。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物流人才可以有研究型物流人才、物流管理型人才、物流运营管理型人才、物流作业一线操作人员等层次。作为高职院校应主要定位于物流一线操作人才的培养。而现实却是相当一部分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动因是“物流热”,为了提高招生量而盲目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导致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忽视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而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专业定向不准确,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同时,物流教育师资力量极其匮乏,且缺乏必备的实践操作技能,只注重学生书本知识的培养,忽视实践教学,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不足。除此之外,对于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正确的就业理念培养也严重缺失。因此,整体上来说,高职院校对物流人才培养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造成了就业问题的突出。 三、河北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基本思路分析 (一)以就业为导向,优化和调整物流管理专业结构。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从专业结构的构建来看,首先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构建完整、合理的物流管理专业结构。由于物流学是一门集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和理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的学科,因此高职院校在构建学科体系时,可依据企业需要,综合学校实情发挥其比较优势,进行合理构建。通过优化专业结构,使之最终能够培养出有实际工作能力和丰富操作经验,并懂得和运用一定管理知识的人才,这样的高职毕业生就可以凭着他们过硬的技术、明确的目标定位、良好的适应能力,适应企业人才需求。同时,由于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很快,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教材的选取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选用教材时,一要重实践,二要重时效。再者,就是对专业教师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深入企业一线顶岗实践以及聘请企业一线的物流专家对教师进行指导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以提高应用能力为出发点,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而物流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而在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一批关系密切、技术先进、数量足够的实训基地,满足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教师的基本业务素质。让学生在感性的实践体验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激发创造性思维;让教师在实践中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实践到理论的升华,为培养创新型物流人才提供双师型人才储备。模式的选择上,可以采用共建“生产实训”中心,校企双方互聘教师,“订单式”培养、企业员工培训等多种形式来完成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企业与校园文化进行融合,加强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在学生学习期间,充分感受大学文化熏陶的同时,也要将企业文化进行很好的灌输。通过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相互渗透,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也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到企业中去见习、参观,让他们充分认识物流行业的现实,注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的精神和高度负责、遵纪守法的意识。要求学生具备敬业爱岗的良好职业道德、合作精神与团队精神。以此培养学生包括责任心、自信心、独立性、合作性等在内的人格特质和人格操守,形成有利于物流人才创新的“土壤”和“气候”。这样,在学生毕业就业时,在满足基本技能操作的基础上,可以形成良好的就业理念,符合企业所需的员工特质,对于解决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摘要】本文就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为顺利就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 物流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 问题 解决方法 1 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面临的问题 1.1高职高专院校自身问题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欠缺 (1)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思路指导思想有些模糊 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来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据调查相当一部分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以学科教育为主,忽视高职高专专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把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办成了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压缩型,过分重视学生的学历教育和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没有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针对物流管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来进行专业建设和专业开发,大多数是跟着感觉走,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2)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太合理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太合理,现在我国有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设置上有同质化的趋向,失去了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目的和特色,这样会给学生造成迷惑和误区,分不清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导致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在本专业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与知识结构的要求上得不到满足。 1.2物流相关企业对物流应届毕业生的要求过高 “物流企业缺才不缺人,真正懂物流的实战性人才太少,毕业生难以很快达到实战要求。”。所以,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在大学学习的几年中掌握的基本都是理论知识,而实践性的工作经历缺乏。这样,在实际工作当中一旦遇到的种种问题,就业后就显得无所适从。 1.3学生就业选择与自身定位问题 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在面临就业的时候,对自我的认识非常模糊,如是否学有专长,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技术人才的评判标准,能否符合社会需求等等这些问题,很多大学毕业生以为读完大学便可以高枕无忧的开始自己的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但是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差异。我国的基层和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而大学生能否重视这些就业机会。现今的企业更看中就业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但是这往往是当今大学生缺失的重要一项。 其次,就业不只是看大学的程度,更重要是个人素质。许多大学生觉得自己上过大学,就应该做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而不愿意去从事一些基层工作,而且大学生喜欢“孔雀东南飞”,独独钟情于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所谓“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地方一套房”,这种现象加剧了区域性人才供需矛盾,导致东部地区人力供给相对过剩;而广大中西部却人才缺乏。这就使得学生在就业选择和定位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 2 解决方法 2.1学校层面 (1)建立科学的物流学科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进行社会调研、论证,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不应有求大求全的思想作祟,否则样样不精,学生什么也学不到,什么都略知,什么都不熟知。为适应市场要求,高校专业设置应包括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的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多个层次,不同层次的人才需要不同的培养方法。其次,课程体系设置应充分体现各校学生就业时不同的环境区域定位。譬如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地方性城市主办的高等院校,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区域优势。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物流专业教育应该有着很明确的“服务于当地、就业在当地”的市场定向,避免都涌入某一个领域。最后,是修改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方式。原有的大纲中没有实践技能课程的目标、内容与要求,而且教学方法还是沿用旧有的课堂讲授。这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尤其是高职高专类物流专业的学生,就更难以适应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特点。 (2)强调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 一是多方调研其他同类院校软件配套情况,可以购置一系列实习模拟软件进行各门相关课程的实训,如物流中心模拟经营实训、配送优化计算管理实训、报关模拟专业实训、物流大赛模拟实训、国际货运实训专业实训、第三方物流实训、物流管理综合实训等等。这些实训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所学课程的理解。 二是依托周边地区或省级实践示范基地。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初步实现了资源共享,发挥为地区培养培训紧缺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对物流专业毕业生的作用也是十分可观的。 2.2应届毕业生自身层面 择业观也是影响学生就业顺利的一个决定因素。当前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受家庭教育和自身阅历的浅显,在择业观念上有一定的攀高性和盲目性。片面地从自身出发“我想干什么”,而没有扪心自问“我能干什么”,总是着眼于薪资、福利等物质条件,而忽视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市场需求,因而在求职时总是觉得不顺心和力不从心,存在这样那样的障碍。因此,解决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就需要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把未来的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就业定位结合起来。如果总是以那种“非高薪企业不去,非国家大企业不进,非发达城市不考虑”的就业心态,恐怕在现实中往往会碰壁。在大学生数额越来越多的今天,在每年还有那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大环境下。若还把自己当作“天之骄子”,毕业就坐办公室享清福的心态,那么就业难就不言而喻。要积极平和心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思想。同时对自己人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及早做好准备,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对策 1.研究背景 毕业论文作为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能够起到检验学生对本专业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体现的是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毕业论文也是学生获得毕业证的依据。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有效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素养,从而更好的服务社会。本文作者结合所任教的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求能对以后的教学起到改进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2.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首先面临的是认识方面的问题,很多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缺少严谨的态度,认为论文写作就是完成学校布置给的任务而已,没有意识到毕业论文是对3年来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更没有意识到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提高自己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身认识方面有偏差,因而写作的积极性不高,加之毕业论文的写作需要在校外实习的过程中完成,平时忙于实习工作,部分学生甚至将毕业论文的写作看成了一种负担,消极应对,等到临近五月份的毕业论文答辩,才匆忙的东拼西凑赶时间写论文。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严重影响着所撰写的论文的质量。 2.2论文选题空泛,逻辑结构混乱 学生在论文选题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选题较为空泛。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方面的要求是结合自身所实习的企业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找出企业的问题,并给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换言之,学校对学生论文的要求是紧密联系所实习的企业,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所实习的企业解决问题。而学生在选题方面经常出现“我国”以及“某某企业集团存在问题分析”等字样,选题过于空泛,没有落实在某个具体的点上,部分学生所实习的单位是集团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并未从子公司着手,而是从集团公司的角度来着手写作,这种选题远远超出了专科学生的能力范围,导致写出的论文空泛没有具体的实例支撑。 另外,在论文的逻辑结构方面构架较为混乱。通常论文的写作是先提出问题,接着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1]。部分学生的论文写作没有遵循这个思路,论文逻辑架构混乱,例如在分析某个问题的时候,对问题的分析浅尝辄止,分析不到位,重点落在了表述解决问题的对策上,使得解决问题的对策部分没有内容可写,又重复了前面分析问题部分的内容。逻辑结构混乱。 2.3论文格式安排不当 学生在毕业论文的格式方面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概况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图表方面。对于文章中的出现的图和表均要有正确的标识,图标一般出现在所绘制的图的正下方。可用“图1-1 XXX”或“图1 XXX”等字样表示,学生往往有图但是无图标,另外虽然有图标,但是只标出了“图1-1”或“图1”等字样,没有将图的内容标识出来;对于表也存在着表的表头标识不恰当的问题,表的表头一般放在表的正上方,用“表1-1 XXX”或“表1 XXX”等字样来表示,学生大都缺少表头或是表头不全。除过图和表的标识问题,图和表的绘制也不够美观,跟周围的文字极不协调,缺少美感。 其次表现在论文排版方面,学生毕业论文排版中存在着字体不统一,段落间距不统一,字符缩进不统一,字符底纹不统一等问题,另外错别字也是频频出现。这些问题反映出了学生对word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不够熟悉,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在论文的排版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多,做的不够细致。 再次表现在论文的参考文献的格式标识方面,每种类型的参考文献都有特定的英文字母来标识,例如书籍专著类用M标识,期刊文献用J标识,学位论文用D标识等,学生往往将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的标识混淆,导致标注错误。另外在参考文献的排列方面,一般先是作者名称,接着是专著名称或者文章名称,再下来分别是出版社以及出版日期等。例如“[1]董向红,汪丽.第三方物流[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学生由于疏忽不熟悉此排序,导致排序出错。 2.4论文措辞用语不当 毕业论文的人称必须用第三人称表述,不能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表述[2]。而学生在论文中经常会出现诸如“我们公司”或者“我们的产品”等字样,不符合论文的人称规范,同时多数没有按照学术论文的规范进行遣词造句,而是口语化、网络用语以及感叹句或疑问句频出,例如某同学在描述仓储管理方面的问题时,出现了“一大群老鼠在仓库里流窜”等口语化字样。以上都是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常出现的不当之处。 3.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提到的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加以解决。 3.1在平时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论文的写作训练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在每学期都安排有时间跨度不等的实践实训教学。在实践实训任务结束后,教师可以恰当的安排给学生一篇小论文的作业,要求学生将实践实训中的所得撰写成小论文,并计入实训总成绩中。经过平时的多次的小论文的撰写以及老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为将来的大三毕业论文做好铺垫。 3.2开设针对毕业论文写作的专门的课程或讲座 多数高职高专院校针对即将离开学校去企业实习的大三学生仅进行一次实习动员,其中顺带的介绍下毕业论文写作的大概要求,而不是专门开设课程或讲座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指导。致使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面临诸多问题。学校可以考虑针对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开设关于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课程或是讲座,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以及论文的格式要求、论文的遣词造句直至排版设计等进行详细的指导和介绍,以此帮助学生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能力。 3.3加强论文写作的过程管理和考核 在毕业论文的指导和写作中,学院应对论文指导老师和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对论文各阶段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例如在论文的准备阶段,先是确定论文的选题和方向,进而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对学生上交的开题报告以及指导老师的指导记录应进行全检或抽检,并做记录。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的指导记录以及学生论文的进展同样的要上交材料,这样可以有效的监督,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有此措施,但大都流于形式,执行不到位。常见的情况是在(下转第180页)(上接第175页)答辩之前仍有部分学生论文只写了一小部分甚至未开始写作,匆忙的从网络上复制他人的论文成果粘贴到自己的论文中。所以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平时不写作,临时突击论文的情况发生[3]。 在最后的论文答辩环节,学校应要求学生上交第三方的论文相似度检测报告,这样可以杜绝论文随意抄袭现象。另外在答辩的过程中,答辩组的老师要严格把关,给出论文的答辩成绩。对于答辩不合格的学生,要求其对论文进行修改直至合格然后才可安排其进行二次答辩。 4.小结 高等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反应的是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隶属于高等院校的高职高专院校当然也不例外。本文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从对毕业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论文选题空泛、逻辑结构混乱;论文格式安排不当以及论文措辞用语不当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期望能帮助学生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能学以致用,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质量是检验学生专业综合能力、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和总结在指导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本科论文写作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过程管理为主的对策,以提升论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问题;对策 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教学环节,能够检验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理论、基本技能、独立完成工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取得毕业和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毕业论文的水平反映了学生本科四年学习的基本情况,也展示了学校教学水平高低。毕业论文指导过程应该起到引导学生和提高水平的作用。物流管理专业在管理类专业中属于新兴专业,毕业论文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更高。笔者结合在历届毕业论文教学指导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对如何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进行探讨。 1 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1.1 认识偏差问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高度很大程度决定了最终毕业论文的水平高低。大四学生面临就业、实习、考研等问题,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没有实际用途,不愿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写论文。大多用人单位只关注毕业生平时学习成绩而忽视了毕业论文,使学生产生功利心而忽视毕业论文。认识不足就会导致学生态度上应付,以至于抄袭、等非常严重的问题发生。所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调整论文写作动机是首要任务。 1.2 文献综述问题。不少学生的文献检索的能力比较欠缺,没有充分阅读相关文献,对题目的理解就容易出现偏差。文献阅读和综述应该放在开题报告前,做好了充分的调研和阅读,才可能对论文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有充分认识。 1.3 选题空泛的问题。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应该符合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应该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或者理论价值,要有一定的可行性。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兴趣、能力因素,结合实习经历等各种因素,找到合适的备选题目,再和指导老师斟酌确定具体的题目。最常见的问题是题目太大,泛泛而谈,应该提倡“小题大做”,要求初步调研之后再确定具体选题。 1.4 格式规范问题。格式问题在学生毕业论文中非常常见,一方面因为认识上不够,没有重视格式规范;另一方面是Word软件编辑能力不足,不能排版出要求的格式,即使提供了规范的论文模板也会出现各种细节问题。 1.5 逻辑结构问题。毕业论文逻辑结构混乱是很普遍的现象,需要反复指导修改。论文逻辑上一般是先分析说明问题,再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最后验证结论。如某同学论文题目是“泉州果蔬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若干问题研究”,在绪论部分要对这个题目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果蔬农产品冷链的基本概念界定清楚,之后的正文应该首先对泉州市农产品在冷链物流这一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要进行分析。其中的具体数据从哪里获取,通过怎样的调研分析可以跟踪具体水果、蔬菜的各物流环节,从而了解整个冷链过程,能够用流程图等图表工具表述清楚,从成本、服务等角度来分析问题所在。再针对性提出对策,包括对政府的建议,对企业的建议,对运输、仓储、配送、销售各个环节的建议。最后分析这些对策、建议的可行性、有效性,通过物流企业的实践反馈,或者零售商的实施反馈情况来验证。如前面分析过程建立模型,可以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对比验证。 指导老师在开题报告中应该把关,确定学生论文的目录结构,章节内容安排是否合理,因果先后顺序要清楚,三级标题层次分明。 1.6 文法问题。一方面是语文基础的问题,遣词造句的能力不足,需要平时的强化训练;另一方面是对科技论文的基本规范不够,即使语文基础较好的同学也会犯很多错误。如论文通篇都必须且只用第三人称表述,句式语气必须是陈述句,要避免第一人称,避免感叹句、疑问句,避免口语化的词句,避免网络用语,这是论文的基本要求,但在历次毕业论文指导中都是最容易犯的错误,可谓“屡教不改”。 2 主要对策 2.1 加强对学生引导。对于要考研的学生,可以鼓励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挖掘培养其科研能力,提前进入学术研究的状态。对于就业实习的学生,可以鼓励就实习企业的具体物流问题开展调研,进行调研型论文写作。严格要求和引导激励学生同样重要。 2.2 针对性开设科技论文写作的课程。包括科技文献的检索和阅读能力培养、管理研究方法论、科技论文的结构文法、文献综述等内容,针对即将写毕业论文的学生开设。也可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分阶段进行。对于论文指导过程中的共性问题,编写FAQ①小册供学生查阅。 2.3 对论文选题的优化。物流管理教研室结合历届毕业论文情况,建立毕业论文选题库,并对应擅长该题目的指导老师以便学生选择,论文选题库每年更新一次,保证选题的时效性。学生有初步选题意向后与指导老师沟通,查阅相关文献,确定选题范围,并撰写调研计划和开题报告,指导老师把关,同意具体的选题再继续调研和论文写作。 2.4 格式与文法问题的检查。对于格式、文法等琐碎问题,比较耗费指导老师的精力,尽量采取集中指导的办法,在指导教师时间精力有限情况下,让同一小组学生相互之间阅读检查,可以最大限度检查出他人的论文错误,也能提醒到自身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而指导教师可以进行阶段性的总体指导,关注结构逻辑问题,避免精力分散。 2.5 实践教学贯穿于专业培养计划始终。要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满足社会企业需要,不可能完全依靠最后毕业论文能够达到目标,需要在大学四年培养计划中就加强学生的实践调研能力,充分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每学年的实践周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结合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省市相关科研项目对学生进行导师制培养,毕业论文水平的提高会“水到渠成”。 2.6 加强毕业论文考核和过程管理。毕业论文作为最后一个“把关”环节,学校院系应该对指导教师和学生都要提出最高要求,加强考核和奖励,严格执行和提高反抄袭的技术手段。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在学校要求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制度规范,整个毕业论文环节大致分5个阶段,如图1所示。 (1)准备阶段:学习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对学生进行专题指导,选择论文大方向和指导老师。 (2)开题阶段:选择具体论文题目,进行相关文献综述,论文思路,撰写论文开题报告。 (3)实习调研阶段:按开题报告中的计划,进行相应的调研和实习,撰写调研报告。 (4)论文写作阶段:要求多轮修改,严格把关,导师给出论文定稿分数和过程分数;除提交正式论文,还要求提交第三方的论文相似度检测报告,杜绝论文抄袭现象。 (5)论文答辩阶段:答辩组老师最后把关,给出答辩成绩,并核算最后总成绩。 3 结 论 总之,要不断提高毕业论文水平,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在制度、时间、资源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标准化和过程管理是关键,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从准备阶段到开题、调研、写作以及答辩评分环节的各个细节,形成标准化文档以加强引导和管理。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基于物流管理专业“1+0.5+1+0.5”人才培养模式的毕业论文指导问题探究 摘要 本文从工学结合改革不断推进为背景,分析了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在新工学结合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入学教育、加强毕业论文写作方法指导等改进建议。 关键词 毕业论文指导 物流管理 工学结合 0 引言 高职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一次综合检验,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技能开展科学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所以,做好高职毕业论文工作尤为重要。 “工学结合”是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是高技能人才教育培养重要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对2007级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始实行“2+1”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2+1”的“工学结合模式”,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年,进入专业相应对口的企业和单位参加生产实践,从而实现“工”和“学”的轮换。之后又根据专业特点对2010级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始实行“1+0.5+1+0.5” 的“四段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缩短了学生的在校时间,增加去企业锻炼的时间,使学生在已经具备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及一定的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去企业顶岗实习工作,提高适应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效和更好地完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而这种缩短在校时间的培养模式却给高职毕业论文的管理和考评带来了很多问题。 1 毕业论文指导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论文指导不充分。在工学结合的大背景下,缩短了学生的在校时间。无论是“2+1”还是“1+0.5+1+0.5”的工学结合模式都出现了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与顶岗实习时间相重合的问题。而学生的实习单位分布范围比较广,而且学生的分布也非常分散,使得指导老师与学生很难有机会面对面地指导交流,师生互动少,教师催要论文繁琐,甚至出现了在学生答辩前指导教师才看到学生论文的情况,这直接导致了毕业论文指导难的问题。另外,虽然有一系列的毕业论文指导管理办法,但是由于学生分散,教师教务繁忙等客观因素,使得很多考评办法也流于形式。 (2)论文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物流管理教研室所属的专任专业教师人数较少,但每年都要承担90名左右的同学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人均指导学生达到了15人左右。在承担正常教学管理工作之外,还要负责这么多学生的论文指导,也影响了论文指导的效果。 (3)教师年轻化,实践经验不足。物流管理教研室的专业教师主要是年轻教师,虽然都是研究生学历,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素养,但是普遍缺少企业一线工作实践经验。高职毕业论文跟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相比,又有它的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的道路,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毕业论文更要突出它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点。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情况要很好地完成这一目标还是比较困难。 (4)学生论文写作能力比较差。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系统的论文写作方面的培训,对于论文的写作技巧、数字资源的合理使用等方面有所欠缺。很多学生的电子资源都是通过百度获得,对于学校图书馆里提供的中国知网等数字平台基本不会使用。在论文写作方面,很多学生还是停留在资料堆砌的层次上,通过各种资料的叠加来达到论文写作的文字数量要求,但对于整体结构、逻辑顺序、自主思考等方面做得比较欠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同学能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5)论文审核和考评相对较宽松。学生论文的审核主要是通过同事间相互评审,以及论文答辩的形式完成。面对这么大量的审核和考评工作,指导教师很少有精力做到认真细致地评审,最终也就导致了论文审核的时候相对比较宽松,再加上同事之间的相互间的个人关系也会导致最后审核会出现不客观因素。而论文答辩由于时间比较紧,学生比较多,答辩的时候每个学生的时间也不多,所以最后的考评也不够完善。 2 提高毕业论文指导质量的建议 (1)强化入学教育。现在的高校一般在入学的时候都会进行入学教育,主要是介绍所在专业,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认可所学专业,对所学专业就行职业规划的介绍。但是对在校期间的学习方面的教育比较少,特别是对于如何获取毕业资格等方面介绍得不多。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缺少概念,很多都是听上一届的学生说的“小道消息”,容易使学生产生一些误解,比如说毕业论文很简单,毕业论文基本上都给过等等,使得学生从一开始就不够重视毕业论文写作,所以基本没有学生去注意这方面的资料和资源的积累。只有在入学的时候就介绍清楚了毕业的条件,介绍了如何去撰写毕业论文,才能从一开始就引起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 (2) 加强毕业论文写作方法的指导。每个学期安排一次与毕业论文写作有关的讲座,从如何拟定题目、如何收集资料、如何架构文章体系等。把功夫用在平时,避免出现临近毕业顶岗实习的时候学生赶毕业论文,指导不充分的现象出现,也可以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毕业论文。 (3) 强化教学实习的功能。在学生二年级的时候有一个学期的教学实习,这段时间学生将离开教室,深入企业一线,去感受和体验物流行业,去接触和学习物流知识,去认识和结交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这个过程也可以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基础,通过这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去解读实习企业的物流运作情况,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问题,为将来毕业论文撰写提供方向。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能够与基层的工友,领导处理好人际关系,既可以锻炼交际能力又可以为将来论文撰写寻找企业指导老师,更加方便写作。 (4) 企业指导教师的参与。真正让企业的相关人员参与到学生毕业论文中来。一方面,邀请其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从选题到写作进行全面的指导,使学生的论文更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让企业的相关人员参与最后的毕业论文答辩,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去审核和考评学生的论文,进而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 3 结论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学生理论层次不高,教师企业实践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都影响毕业论文质量。关于如何有效地提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本文只是比较粗略地进行了一些探讨,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地方高校物流管理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 摘要:为了揭示地方高校物流管理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组织实施了小样本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岗位现状以及专业教育认同水平;调查发现,毕业生的初始就业质量不高,工作稳定性较差,不少毕业生通过跳槽离开了物流相关企业,但总体上仍有六成毕业生正在从事物流相关工作;调查结果反映出,感知专业知识匮乏与忽视理论教育两种心态同时存在,说明物流教育现状不能契合社会需求,迫切需要探索更加务实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物流管理;就业;问卷调查 据中国物流学会披露,我国物流类本科专业的招生高校超过400余所,物流学科地位也基本获得确立,物流类专业的建设思路已经从“求规模”转向“要质量”。就业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契合水平的关键指标,在近些年物流类专业“”的同时,一些学者也在关注物流管理毕业生的就业困境[1—3],笔者对物流类本科专业的就业前景同样心存隐忧,因此特别组织了小范围的毕业生就业调查,以便探究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状况,为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启示。 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1.1 调查问卷的题项结构 调查问卷由五个部分组成,共58道题项。初始问卷设计完毕后,先邀请了数名毕业生预填写,根据他们的反馈信息修正了问卷题项及描述语言,然后制定出正式问卷并在网络上。本文主要分析问卷前四个部分的调查结果,第五部分的调查情况将另文报告(见表1)。 1.2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式 我们通过“问卷星”在线平台发放问卷,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两种方式邀请安庆师范学院2007~2012届毕业生参与调查。由于部分毕业生不能及时上网查收邀请信,本次调查仅回收130份有效问卷,低于预期目标(200份以上),因此本文仅作为小样本分析,数据特征的典型意义还有待后续验证。 在全部样本中,男生占62%,女生占38%;本科生占49%,专科生占51%,本专科人数大致相当。调查对象的届别如图1所示,可知2009~2012年的毕业生占主体,这主要是因为早年毕业生已经失去联系,无法邀请他们填写问卷。同时,大约五分之一的调查对象为刚刚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分析某些题项时需要留意到这个特点。 2 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 该项调查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了解毕业生的跳槽频度及动因,二是了解就业单位的类型,三是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区域,四是了解毕业生的求职难度。 2.1 跳槽状况分析 近些年来,地方高校普遍强调“先就业、再择业”的职业观念,部分毕业生抱着临时将就的心态签下了第一份工作合同,伺机寻找跳槽机会。调查显示,累计85%的毕业生有过跳槽经历,平均每个人跳槽1.7次。普遍跳槽现象意味着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不高,岗位偏离预期是其重要原因,间接证明大学生“就业难”依旧存在。大学生跳槽的原因比较复杂,51%的人选择了“不满意原有工作”,47%的人选择了“有了更好的工作机会”,21%的人选择了“为了到其他城市发展”,还有22%的人选择了“其他原因”,但本次调查未能详细挖掘个性化动因。 2.2 就业单位分析 物流相关企业仍是学院毕业生的首要选择,调查显示初次就业时,45%的毕业生被这类企业录用,16%的人进入了生产制造企业,15%的人进入了贸易和流通企业,这三类单位是物流管理毕业生的重点选择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工作单位属于物流相关企业的占33%,贸易和流通企业占20%,生产制造企业占16%,这预示一部分毕业生最终离开了物流相关企业,其原因很可能是这类企业的工作单调、缺乏专业性、待遇没有吸引力等,导致一些毕业生通过跳槽另谋高就。 调查显示,65%的毕业生曾经在物流相关企业工作过,这个比例高于初次就业时的45%相关性比例,更高于目前的33%相关性比例,说明一部分毕业生曾经跳槽进入了物流相关企业,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李向滨曾提出物流管理专业的女性毕业生求职相对困难[4],若将本研究的调查问项和毕业生性别做交叉分析,可发现男性毕业生曾经在物流相关企业工作过的比例为74%,而女性毕业生仅有51%;这说明男女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中存在差异,其原因也可能是目前的物流岗位普遍强调体力劳动,女性毕业生敬而远之。 2.3 就业区域分析 由于学院地处中部地区,我们原以为物流管理毕业生的就业区域集中在江浙沪地区,然而本次调查结果却显示,初次就业时47%的人留在了省内,江浙沪合计占44%的比例,省内就业的比例超过预期。而目前仍然留在省内的毕业生也占到43%,江浙沪合计为42%,地域分布特征与初次就业时没有显著差异。鉴于安徽省经济水平(包括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不及江浙沪地区,为何近半数毕业生仍然愿意留在省内就业值得深究。 2.4 就业难度分析 针对“就业是否存在困难”这个问题,45%的毕业生都认为“困难不大”或“没有困难”,在剩余55%的承认就业困难的人群当中,具有较强困难感受的人大约占到27%,这个比例值得我们警惕。 就业困难大体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就业环境的影响,如就业竞争激烈,岗位门槛低等;我们特别调查了学校名气对就业的影响,68%的毕业生认为存在影响,27%的毕业生认为没有影响,其余人没有给出明确观点;当然,由于问卷调查方法的局限性,部分毕业生可能会将就业困难的责任推卸给外在因素,但总体来看,我们判断学校名气的影响是存在的,随着越来越多的物流类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地方高校与少数名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有可能形成差异。二是自身的原因,如知识和能力欠缺。调查表明,52%的毕业生曾经在求职过程中感受到专业知识匮乏,预示目前的物流教育体系不能支撑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3 毕业生的岗位现状分析 该项调查是为了进一步揭示出毕业生的岗位特征,主要包括物流相关性分析、岗位满意评价、岗位压力评价。
施工类论文:Ⅴ类围岩富水隧洞主洞与斜井交叉段施工方案 摘要:本文就引红济石Ⅰ标Ⅴ类围岩主洞与斜井交叉段施工讲述了该工程采用的施工方案,该方案经济合理,效果显著,希望本方案能对与此类似工程施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Ⅴ类围岩;富水隧洞;主洞与斜井交叉段;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引红济石调水工程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是把汉江北岸褒河支流红岩河水通过穿越秦岭的隧洞自流调入渭河南岸支流石头河中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由低坝引水枢纽和输水隧洞(洞长19.76km)两部分组成。本标段从进口桩号K0+009~K0+3000,全长2.99km。洞室一般埋深150~300m,最大450m,洞室中泥岩段长0.51km,砂岩段长2.48km,以Ⅴ类围岩为主,地下水较丰富。断面为圆拱直墙型,成洞尺寸3.8m×4.2m(高×宽)。 在桩号K1+210处设计有长130m斜井一个,尺寸3.6m(高)×4.0m(宽),斜井所处地质为砂岩、层位不连续,以夹层和透镜体为主,局部地段厚度较大,泥质胶结,胶结程度差,地下水丰富,有不同程度的流砂出现,易产生变形破坏,属极不稳定的砂岩。 在原斜洞与交叉段施工中,设计支护采用门架形式,高1.5m、宽2.1m、I16工字钢支护,支护拱顶低于设计拱顶0.80m,在施工中采用上抬法进行顺坡;在向上游方向主洞上导坑施工中,根据施工经验该处存在流砂等不良地质状况,为防止拱顶发生流砂、坍塌等现象发生,为确保施工安全,尽快形成工作面,经我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设计院及陕西省水利厅有关专家多次勘察、研究分析,该处地面较平整,洞顶距离地面25~30m,且地下水位较高,决定对交叉段K1+190~K1+220段采用旋喷桩进行固结处理,交叉段在按设计施工的基础上采用加强门架支护。 2施工原则与方案 具体施工步骤为:①为确保施工安全和小型机械进洞,拟对斜井洞壁、洞底因流砂或地下水渗带所形成的空腔进行回填注浆加固后,再进行洞底局部修整施工。②对支洞掌子面采用长6m、间距20cm、Φ100大管棚和Φ60小导管注浆加固固结岩层;并对已施工完的支洞洞壁围岩进行模筑混凝土加固或固结注浆加固(小导管施工工艺见图1)。③支洞斜穿主洞施工采用短台阶、短进尺(每循环60cm)、弱爆破或不爆破、预留核心土和门架支护的施工方法向前掘进。④正洞施工,先由交叉段向下游开挖支护5~10m,再进行上游开挖支护施工;洞内开挖采用风镐开挖,小型装载机装碴,小型翻斗车出碴。并在交叉段向上下游各不小于10m的范围内加强初期支护:初期支护采用I20工字钢,间距50cm,工字钢间用Φ25连接筋,间距60cm,拱脚和边墙底脚采用锁脚锚杆加强,喷射砼厚度≮30cm,包裹钢拱架厚10cm,分层喷至设计厚度。 3施工工艺 支洞施工采用短台阶法开挖先拱后墙方案。 3.1 上部(拱部)施工①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②操作要点。a.管棚和注浆管的制作:管棚长6m,直径为100mm,管头加工成尖头;注浆管的规格尺寸与管棚相同,在距管口2m以后钻?准6~8的注浆孔,孔距15cm,呈梅花形布置。b.注浆管、棚管的布置:由于地压力大,在拱顶曲率中心两侧45°范围内按间距10cm布管,其中注浆管间按小于1.5倍注浆扩散半径设置,定为30cm,在此范围之外则按30cm间距布管,且全是注浆管;掌子面核心土部位按50cm间距布管。以防止核心土失稳外漏。c.打入钢管:利用改装的风枪或气腿式风钻直接打管,如水平管可采用电煤钻打孔,再用人工锤击打管,管内砂用高压风吹出。d.孔口止浆:由于孔口地层不能自稳,需用柔性止浆袋止浆。柔性止浆袋系用橡皮绸制成的套状袋,打管前将其套在注浆管上用铁线绑牢然后随同钢管一起打入地层,注浆时,浆液或气体通过注浆孔进入袋内,使之鼓起压实管周围砂体,达到止浆的目的。e.注浆:将水玻璃稀释到10~20Be,和浓度为15%~20%的硫酸按2:1或3:1比例混合,配成pH值为3~5的浆液,然后按定压法(0.3~0.5MPa)进行单孔或群孔注浆。f.开挖:注浆完成后即可组织开挖。g.支护形式和方法:砂岩段采用I20型钢拱架,@60cm,φ25连接筋加密,@50cm;拱架尺寸加大为2.5m(半径),预留5cm。h.拱部衬砌:每挖完1个进尺,就衬砌1次(加格栅支撑),二衬紧跟。i.量测:量测项目有围岩压力、拱顶沉降和拱脚收敛。当发现围岩压力过大或沉降过大时,应对下一循环的管棚和注浆参数进行调整,同时须注浆加固拱脚。 3.2 下部施工工艺①施工工艺流程。下部放样布孔钻孔装药爆破排烟机械开挖及人工修凿喷砼安设下部格栅钢拱架布设锚杆孔钻孔安设锚杆挂钢筋网喷砼至设计厚度。②施工要点。a.在下部断面施工前,先打入1#和2#管。其中,1#管与水平方向成16°角,2#管成25°角。这两种管的长度均为4m,直径均为60mm,布设间距均为45cm。1#和2#管打入后,即可注浆加固拱脚。b.中台阶布管:3#管为核心土注浆加固管,长2m,横向间距1.5m,纵向间距0.45m,钢管外径为60mm;4#管为水平管,垂直边墙打孔,间距40cm,所用钢管的外径为60mm。中间台阶高2m,注完浆后即可开挖。c.中间台阶开挖:衬砌:采用短开挖、衬砌紧跟,每个循环挖、衬4次,进尺3.2m。d.下台阶打管注浆:下台阶打入5#管(管长4m,外径60mm,布置与3#管同)后注浆。要注意,4#管的施工需与各台阶错开,错开距离一般为两个循环进尺。e.墙脚加固:边墙衬砌后,为防止结构过量沉降,需对墙脚加固,做法是打6#管(管长4m,倾角450)注浆。 4正交支洞与正洞交叉段施工 4.1 交叉段采用加强门架支护加强型钢采用I20工字钢,并在门架上部设斜撑、门架底部加支撑纵横梁加强。门架间距50cm,及时喷射砼加强,包裹门架后10cm,连续施作到正洞内侧,门架间用Φ25连接筋连接,间距50cm。然后紧挨已完工门架下部在其两侧安装两组垂直于洞轴线的较小门架,在此基础上截掉门架内影响正洞施工的立柱,保留正洞内左右两侧4根立柱,然后对其进行正常的隧洞初期支护加固。 4.2 交叉段正洞开挖支护在对交叉段门架处理完的基础上,先按正洞标准断面向下游开挖支护5~10m,待形成工作面后,再向正洞上游进行开挖支护施工。开挖支护作业严格按注浆管棚超前支护和三台阶法开挖进行。 5结论 引红济石调水工程引水隧洞和斜井交叉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且处在透水岩层中,且交叉段洞室断面较大,两洞室交角小,是隧道开挖施工中的难点。交叉段开挖施工措施采用了采用短台阶、短进尺(每循环60cm)、弱爆破或不爆破、预留核心土和门架支护的施工方法向前掘进;洞内开挖采用人工配合风镐开挖,小型装载机装碴,小型翻斗车出碴。并在交叉段向上下游各不小于10米的范围内进行加强型初期支护:初期支护采用I20工字钢,间距50cm,工字钢间用Φ25连接筋,间距60cm,拱脚和边墙底脚采用锁脚锚杆加强,喷射砼厚度≮30cm,包裹钢拱架厚10cm,分层喷至要求厚度,钢支撑、拱架与锚杆之间均采用型钢或连接筋进行焊联,通过以上处理,支护结构与围岩形成整体拱效应,未发生塌方等事故。引水隧洞交叉段开挖支护施工的顺利完成,为隧洞提前进洞与早日贯通提供了条件,确保了工程进度,施工方案经济合理,效果显著,希望本方案能对与此类似工程施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施工类论文: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的主要分类和特点以及技术措施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和生活用电量的不断增长,高压架空线的截面随之逐步增大,这对输电线路基础的承载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对目前线路工程基础施工的主要方法和特点进行分类,并对几种基础施工常见问题的应对技术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 杆塔基础;分类;特点;技术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和生活用电量的不断增长,高压架空线的截面随之逐步增大,这对输电线路基础的承载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据不完全统计,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工期占整个线路工程的50以上,材料运输量占50~60%,造价费用占20~40%,因此,基础工程无论在工期,还是在运输量和造价方面均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对目前线路工程基础施工的主要方法和特点进行分类,并对几种基础施工常见问题的应对技术措施进行阐述。 1杆塔基础的主要分类和特点 1.1 岩石基础①岩石嵌固基础:利用机械(或人工)在岩石地基中直接钻(挖)所需要的基坑,将钢筋骨架和砼直接浇注于岩石基坑。该基础适用于覆盖层较浅或无覆盖层的强风化岩石地基,其特点是底板不配筋,基坑全部掏挖。由于该基型充分利用了岩石本身的抗剪强度,砼和钢筋的用量都较小,同时浇制砼不需要模板,减少了基坑土石方量。因此,该基础抗拔承载能力较强,施工费用较低。②岩石锚杆基础:通过水泥砂浆或细石砼在岩孔内的胶结,使锚筋与岩体结成整体。该基型适用于中等风化以上的整体性好的硬质岩。该基础是在岩石中直接钻孔、插入锚杆,然后灌浆,使锚杆与岩石紧密粘结。由于该基型充分利用了岩石的强度,因此砼和钢材量较少,施工费用较低。但该基型对地质要求较高,需逐基鉴定岩石的完整性和坚固性,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1.2 掏挖基础常用有三种:全掏挖式基础、半掏式基础及斜插式掏挖基础,该基础在基坑施工可成型的情况下,开挖基坑时不扰动原状土,避免大开挖后再填土。适用于无地下水或地下水位低于砼基础底面高程,硬塑粘性土地基黏土、硬塑、碎石及不同风化程度的岩石等。该基础能发挥原状土的特性,具有良好的抗拔和抗倾覆稳定性,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比用阶梯型基础节约钢材和砼分别为3~7%和8~20%。但存在砼浇灌后无法进行外观检查以及如有缺陷无法进行修补两个缺点。 1.3 台阶基础属传统的基础型式,基础底板的台阶高宽比不小于1.0,基础底板内不配置受力钢筋。适用广泛地质、各类塔型,其特点是大开挖,采用模板浇制,成型后再回填土。由于台阶基础砼量较大,埋置较深,难以达到设计深度的流砂地区尽量避免采用该基础。 1.4 板式基础基础立柱和底板内配置受力钢筋,其底板的台阶宽高比不小于1.0(不宜大于2.5)。该基础与台阶基础相比,埋深浅,易开挖成形,砼量能适当降低,但钢筋量增加较多。该基础适用于软弱地质条件,有效防止基础下沉或者倾斜。板式基础设计时应控制沉降及不均匀沉降,对转角塔及负荷较大的直线塔进行地基沉降变形验算,施工时应尽量少扰动地基土,清除开挖的全部浮土并做好垫层,必要时使用块石灌浆。 1.5 斜插式基础基础的主柱与基础底板不垂直的一种基础形式,是台阶或板式基础的特殊形式。该基础的主要特点是基础主柱坡度与塔腿主材坡度一致,塔腿主材角钢直接插入基础砼中,使基础水平力对基础底板的影响降至最低。斜插式基础在平原、河网地区使用较多,其最大优点就是节省基础材料,施工较为方便。其缺点是施工精度要求高,基础成型后如发生沉降或者偏移,则很难对其进行处理。 1.6 桩基础由基桩或连接于桩顶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桩基础分为单桩基础和群桩基础。承台底面位于设计底面以下与土体接触称为低承台桩基,反之为高承台桩基。对于地质条件为流塑、地基持力层较深且基础作用力较大的耐张塔或直线塔,使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是设计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缺点是施工费用较高。桩基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是断桩,而灌注桩基础除出现断桩外,常见的还有钻孔偏斜、糊钻、缩孔、孔壁坍落、护筒冒水等情况。 1.7 复合式沉井基础上部为砼承台,下部是薄壁下部是薄壁钢筋砼沉井联合组成的基础。该基础是针对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基,尤其是容易产生“流砂”现象的软土地基的一种新型的基础型式。该基础埋深较大,整体性好,稳定性好,具有较大的承载面积,能承受较大的垂直和水平荷载。但施工工期较长,对粉砂、细砂类土在井内抽水时易发生流砂现象,造成沉井倾斜;沉井下沉过程中遇到的大孤石、树干或井底岩层表面倾斜过大,也将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 1.8 联合基础铁塔四个基础墩用一个底板连成整体且基础墩间用横梁连接而成的基础。该基础适用于基础根开较小且基坑难以开挖、板式基础上拔土体重叠的软弱土塔位,其设计特点是埋深较浅,四个基础整体浇制,基础底板上面的纵、横向加劲砼梁承担由基础上拔力、下压力和水平力引起的弯矩,底板与纵、横向加劲肋配筋,整体性好。缺点是基础材料用量较大,施工较为烦琐。 2几种基础施工常见问题的应对技术措施 2.1 掏挖基础施工的技术控制由于掏挖基础施工的隐蔽性,导致凝土浇灌后无法进行外观检查及发现缺陷无法进行修补,因此该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连续级配制配料,或将2~4cm与0.5~1.0cm的石子按8.5:1.5的比例混合。②采用衬垫塑料布的方法,以避免地面处基础壁被碰撞脱落,浇制立柱后拆除。③采用砼坍落度选大一级的方法,保障掏挖基础扩大头部位的砼容易捣实。④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调整砂率或增加水泥浆量以满足砼和易性要求,当扩大头浇灌砼饱满且振捣完毕后,如周边残存气体,可补充砂浆填充空隙,此时立柱部位的砼坍落度可小一些。⑤为了提高砼强度及密实性,掏挖基础应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其作用半径约为振动棒插入有效长度的1.5倍,使用时应当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有序进行,间距以300~400mm为宜,每次插入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s,以砼表面呈现水泥砂浆和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显著沉落为止,不允许捣固过度。振捣时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应大于100mm,应注意避免与钢筋的长时间接触。砼振捣是项重要的工作,应由有经验的技工操作并设专人监督。 2.2 台阶基础、板式基础、斜插式基础施工的技术控制台阶是此类基础的主要特征,而最不容易控制就是台阶之间结合处的质量,控制不好就会跑浆从而出现蜂窝、狗洞甚至露筋等现象,因此应采取的技术措施有:①在砼浇制到阶梯结合处时,在上层模板外侧底部四周与下层阶梯砼之间的空隙用砼堆垒起来,然后再往上层阶梯模内浇灌砼,待浇灌到一定高度后,进行捣固,待见到砼堆垒起来的模板四周开始冒出水泥浆后停止振动,继续浇注砼。②斜插基础因立柱倾斜容易造成内角浆多,外角浆少,而出现空隙形成蜂窝,因此在浇灌立柱砼时不应直接往内角推料,而应用方锹往外角下料,以达到立柱内外角的砼浆石均匀。同时,对于斜插基础主柱的浇制捣固,因振动棒很难放到基础主柱斜面附近,使其斜面处的砼捣固不够。所以,立柱砼除用机械捣固外,还应用捣固钎捣固主柱的四个面处的砼,以免产生蜂窝及狗洞现象。③在基础回填时,为防止基础移位或倾斜,应该在基础周围均匀回填。特别是斜插基础回填应该先回填斜柱内侧,然后回填外角侧及侧面,回填时土方倾倒高度应该尽量放低,避免土方冲击基础。④斜插基础主角钢位置控制是关键,因此在基础施工之前需要计算主角的下端根开及对角线尺寸以及主角钢露出立柱顶面的高度;同时固定主角钢的底部,应制作厚度390mm×390mm×80mm的砼垫块,垫块中部有一个角钢凹槽。将垫块放入垫层上预留出地凹坑内,测量人员用经纬仪对垫块进行相关数据测量并操平找正,然后在垫块的四周用砂浆及碎石填塞,使其稳定,避免在浇灌砼时主角钢底部发生偏移;⑤在进行斜插基础浇制施工的过程中,测量人员经常检查基础顶面根开、插入角钢顶面的棱到棱半根开、高差、倾角等,如有误差及时调整。 2.3 桩基础施工中断桩的技术处理断桩是水下浇注砼的重大质量问题,任何处理方法都应与监理方、设计方研究确定后再实施。针对断桩的原因应采取如下技术措施:①砼的坍落度应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粗骨料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控制。②一边浇注砼一边拔导管,并随时掌握导管埋入砼内的深度,确保导管始终被砼埋住。③当导管堵塞,砼尚未初凝时,可以吊起一节钢轨或其它重物往导管内冲击,将堵塞的砼冲开,然后再继续浇注砼。④如果砼在地下水位以下中断,可用比原桩径稍小的钻头在原桩位孔钻孔,至断桩以下适当深度,重新清孔;在断桩的部位增加一节钢筋笼,其下埋入新钻孔中,然后再继续浇注砼。 2.4 软地基基础加固当杆塔基础处于软地基时,关键除了做好基坑开挖和砼浇制过程的排水措施,尽量避免基底原状土受到扰动以外,还可采用以下两种基础加固方法: ①振动密实法:增加的碎石可以改善土壤的组成,使其密实度增加。将长约2000mm、重约1.8t的长筒形振动头深振入土中,使附近的土被振实。当需要振实的深度较大时,还可以将振动头加长。作业时振动头挂在一台可移动的吊车的吊臂上,使其可边振动边垂直地下降逐步振入地中。必要时,还可以在振动的同时向深孔中喷射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振动结束后,在振动头形成的孔中填入碎石,使其形成一个个碎石柱。这些石柱的布置模式视杆塔增加的荷载以及原土壤的比重和密实后的土壤比重经计算而确定。 ②压力注浆法:首先将若干个直径150mm,长度与基础埋深相同的套管打入土中,向其中压入水泥和粉煤灰配制的水泥浆,挤入管底四周的土中并穿透渗入回填土的空隙。操作过程:先依次向各管中泵入水泥浆,然后逐渐增大压力,直到水泥浆从相邻管口溢出为止。加压时,套管的上端要用进行密封,这样才能使水泥浆挤压渗入土中。注浆后3~4小时就可拔出套管,水泥浆留在土中。注浆效果取决于套管外壁和土壤的间隙紧密程度并与回填土的状况有关。 3结语 输电杆塔基础是保证杆塔在垂直荷载、水平荷载、事故断线张力以及外力作用下具有设计的稳定性,不发生上拔、倾覆,下沉或倾倒,因此施工质量是保证线路长期稳定运行的根本。施工单位要根据PDCA循环,切实做好事前、事中、事后质量控制,实现工程质量精品化。 施工类论文:面向工程实际的土建类专业建筑施工方向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面向工程实际的高职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根据建筑行业特点与专业实际情况,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过程中,以岗位需求为导向,面向工程实际培养建筑施工方向的人才,将工程实际贯穿于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整个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工程实际;岗位任务;课程体系 通过自己的现场施工工作经历和对建筑相关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对所培养的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定位。在对岗位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施工及施工管理相应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对施工员岗位的工作进行分析、取舍,凝练出行动领域和相应的学习领域。构建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面向工程实际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一、施工员岗位任务 作为土建施工人员应该具备以下要求,能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各项技术方针、政策、执行各项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具有识读施工图的能力;具有常用工程材料的应用能力;具有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工程造价预算知识;具有主要工种的操作能力;具有施工质量检验的能力;具有处理施工中一般结构或构造问题的能力;具有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office软件、AutoCAD软件及有关专业软件。 二、课程体系建设 通过对施工员岗位任务分析,建立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设置 1.课程体系结构 本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部分组成,通识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平台课程,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材料、建筑测量、建筑力学、房屋建筑学、建筑设备、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法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专业方向课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砌体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钢结构施工、施工组织与管理实务、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实务、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平法识图;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建设项目管理、建筑电工基础、市政工程概论。 实践课程包括:集中实训,建筑制图实训(平、立、剖面图)、建筑测量实训、建筑CAD实训、地基基础实训(土工试验)、工程计量与计价综合实训、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综合实训、工种操作实训;专业实践课程,认知实习、专业实践、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2.课程设置 通过上述的课程体系改革,学生的学习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动手能力进一步加强。根据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计划要求,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应取得相关的岗位技能证书。我院学生近几年参加施工员、资料员考试,一次通过率达较高。另外由于课程教学改革中加大加强了实训的教学力度,使得学生能充分掌握建筑施工过程的要点。学生掌握了具体的工程实际,知道自己以后干什么,这么干。根据对毕业生跟踪调查,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有些逐渐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施工类论文: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类课程分段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要】对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类课程综合性很强,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突破企业参与教学的瓶颈,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培养适用的人才。以实证研究构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同课程“分段式”教学模式,进而对模式中的相关因素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类课程;分段式教学模式 一、本项目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课程改革,充分挖掘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优势,突出企业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重新构建适应高职教育教学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内容、实践项目、授课方法、评价体系、课程体系等内容进行全新调整和组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突破企业参与教学的瓶颈,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通过教师与企业人才的协作,使课程总体上形成一个连贯的知识体系,从理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实践内容的独立与延续四个维度进行拓展,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培养适用的人才。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广厦学院的品牌专业,是2009年教育厅批准的特色专业,其实训基地是2007年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本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形成鲜明的特色,按照建设品牌专业对各主要专业课程的要求,使本课程教学水准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突破企业参与教学的瓶颈,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培养适用的人才。 三、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1.通过企业专家座谈、毕业生访谈等对施工类课程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调查,并分析整理。 2.与企业专家等探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分段式教学的教学内容、技能项目,分段式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时间安排,并协商实践教学指导的具体安排。 3.结合校内实训场地、设备、实训教师安排等进行分段式教学实施。 4.对分段式教学的模式、实践项目、时间安排、授课方式等进行对比分析、总结。 5.根据总结完善分段式教学的相关内容。 6.把分段式教学模式向校内外相关专业进行推广。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类课程分段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通过聘请建筑企业领导和技术人才,结合校内专业教师师资力量、实训设备等条件,充分分析解剖施工类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认知规律,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施工类分段式教学的课程内容和授课程序,结合企业人才的实际工作过程,与企业人才对接,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实训项目、授课时间分配、课程评价体系等内容。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安排如下: 五、深化驾证式考核,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1.考核方案设计的思路是依据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确定本课程需要学生应掌握的技能,依此制定技能考核方案,再根据这些技能确定必须具备的知识,依此制定理论考核方案,体现理论为技能服务的思想,将本课程培养的必备素质贯穿到理论及技能考核的全过程。 2.对于学生的考核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形成以学习过程为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实际操作技能和社会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理论考核内容强调为技能服务;技能考核强调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施工类论文:水池类构筑物的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处理措施 【摘 要】在如今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越来越大以及生存用水越来越少的总体环境影响下,社会对水池类构筑物的数量及质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保障污水处理及生活用水的质量,在水池类构筑物施工过程中,做好水池的抗裂、抗渗等工作,满足构筑物的应用需求,达到最佳的水处理效果,规避水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等现象的凸显。本文从水池类构筑物地位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水池类构筑物具体施工路径,旨在推动当前工业及民用建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水池类 构筑物 质量问题 处理措施 前言 在现在建筑项目施工周期越来越短,施工成本越来越紧张的条件下,如何在有限的施工周期内明确水池的施工要点,把控各施工环节,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是水池类构筑物施工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以下就是本人对水池类构筑物施工过程中对相关问题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工业及民用建筑施工行为的有序展开提供参考。 1 水池类构筑物在现在工业及民用建筑中的地位 水池类构筑物在如今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例如,某工业企业为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特意设计建造循环水池、冷却水池的多个多种水池类构筑物来实现其对水资源的二次或多次使用的目的。所有的城市和工业企业为保证其城市生活污水或生产污水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而设计专门的污水处理项目对排放的污水经行必要的处理以后才能排放,这些污水处理项目中水池类构筑物是其比不可少的部分。如何高效、保证、低成本的建造出水池类构筑物已经成为现在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2 水池类构筑物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水池类建筑的施工工艺的难度不大,但真正要把水池干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在水池施工中,容易最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有水池渗水甚至是漏水以及池壁混凝土浇注时出现胀模等现象。而引起水池出现渗水或者漏水都是些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主要是下列一些原因造成的:混凝土的配制不当及施工时施工方法选择不合。只要解决了上述这些质量问题,水池的施工就能取得圆满成功。 3 针对出现的质量问题的控制及处理措施 3.1 混凝土的配制 首先,要选好混凝土的原材料以及提高砼的抗渗性。一般水池类混凝土设计均要求是抗渗混凝土,施工时,要求混凝土不但要达到设计的强度外,还要有相当的抗渗性。抗渗混凝土是一种富砂混凝土,强调水泥砂浆的密实度,使其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水泥砂浆,除起到填充润滑和粘结的作用外,而且在粗骨料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良好砂浆包裹层,将骨料充分隔开,使之保持一定间距,混凝土硬化后,粗骨料之间由具有一定密度的水泥砂浆所填充,并切断混凝土内部沿石子表面形成的连通的毛细渗水通路,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渗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需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及采取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各项技术参数的措施。而在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方面:(1)水泥:水池施工时所选用的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R,水泥品种应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在掺加适当品种外加剂的情况下,也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严禁采用过期水泥,受潮水泥以及混有有害杂质的水泥;(2)砂石:砂石除满足符合其检验标准外,石子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泥块含量不大于0.5%,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石子吸水率不大于1.5%,砂含泥量不大于3.0%,泥块含量不大于1.0%;(3)水的选择: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要求水中不含有影响水泥正常硬化的在杂质,PH值小于4的酸水或大于9的碱水及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量1.0%的水及海水、污水、工业废水等均不得使用。 其次要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搅拌混凝土的用水量一部分为水泥水化所需,另一部分为改善施工和易性所需,在水泥量一定的前提下,应予调整用水量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混凝土的抗渗性,水量过多,水灰比过大,则多余水分会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逐渐蒸发出来,使混凝土内部形成孔隙和毛细管通路,降低混凝土的抗参性,若用水量少,水灰比过小,则混凝土施工和易性差,这样会因拌合及浇捣不良而影响混凝土质量,使混凝土内部出现孔隙,同样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只有选择合适的水灰比,才能使防水混凝土获得良好的和易性、抗渗性及耐久性。 3.2 施工方法的选择 首先就是施工缝的留设。水池尽可能的一次施工,水池在不能一次施工成型时,一般底板和壁板要分开施工。在构筑物长度超过40m时,中间一般要设置后浇带或加强带。底板及壁板分开处施工缝一般都留设在壁板上距底板上表面300-500mm处,施工缝最好设置止水钢板。在施工缝上部壁板施工时,要先将施工缝处的砼表面凿毛,清除浮粒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在混凝土浇筑时要保持施工缝处湿润,并铺上一层厚20-25mm厚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所用的材料的灰砂比应与混凝土材料的灰砂比相同。后浇带和加强带的施工,在水池超过40m时,以防建筑物发生因沉降不均而导致断裂,一般需设置后浇带或加强带。后浇带的宽度为1-2m,后浇带与已浇注的砼间要按施工缝施工处理,以防漏水,后浇带砼一般要在连结处砼浇注28天后施工,混凝土中可加入适量的膨胀剂,后浇带处钢筋不需截断。因后浇带施工质量保证难度较大,工期也较长,施工时可采用加强带取代后浇带,部位也不变,即在施工时,将中间段留设2m长一区,将此处钢筋适当的加密,混凝土施工时,此处与旁边同时浇注,但其混凝土强度相对高一等级。而壁板施工,在浇注壁板时,尽可能一次施工,不留设施工缝。 3.3 混凝土浇筑控制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主要是加强对混凝土振捣控制,其关系到混凝土的密实度。尤其是在分层施工时,每层厚度均需按规范规定施工,施工时要注意每层混凝土的结合性。不能漏振或过振,这对混凝土的成型表面及混凝土的密实度均有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混凝土浇灌后对混凝土的养护也是非常的重要,它是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发展的有力保证。 4 结语 综上可知,部分工业及民用建筑在水池类构筑物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裂缝等质量问题,影响到了构筑物的正常施工。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满足水池类构筑物施工需求,提高建筑质量,需要在水池类构筑物施工期间,做好混凝土原料的配置、施工方法的选择以及混凝土浇筑控制的等工作。 施工类论文:居住区常见水景设计类型及施工技术 摘要: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总结和梳理了在设计及施工建造的过程中的美学、工程技术等问题,研究了成熟规范的技术,在提升景观效果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生态效应、使用功能等。并对其建造、维护及使用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在今后的居住环境中建设人工水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并以某住宅小区中的4座小型水景为例,总结和归纳了现代居住社区中常用的几种不同空间中的水景设计类型及施工技术。 关键词:现代居住区;水景;设计类型;施工技术 1引言 水,因其浓郁的自然气息、文化内涵以及人类与生俱来亲水的天性,受到人们的关注。将水这一自然要素人工地引入城市居住环境中,成为景观设计师们美化环境、活跃空间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一些优秀的人居环境景观设计中往往都少不了水这一要素的参与。水景便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成为居住环境中的重要景观。而各种各样的水景也成为景观设计师的主要没计手段,居住环境中便随处可见或大或小的水景景观。如何使我们居住环境中的水景设计符合“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一个相当紧迫的课题。而大多数居住区水景在销售展示期间开放使用后,往往都因为维护、使用、清洗等的成本较大,而最终成为干涸的摆设,那么如何在设计之初就能结合将来的使用而分类设计,并有多种景观效果组合使用,亦或即便在不开启电源的情况下也能有较好的景观效果便成为了设计时务必考虑的重点之一。 2水景案例一 2.1设计内容说明 此类水景是中心水钵为主体的特色喷泉(图1),包含①中心涌泉、②池边溢水及③跳泉之组合设计。所有水景设计的尺寸及材料等,根据不同的使用空间而有所差异。此类水景多用于小广场的中心,成为整个空间的焦点景观。根据不同的时间及氛围要求,可开启多种效果或单一效果,即使在开启水效时,此水景仍旧可作为小品类硬质景观。 2.2景观效果说明 (1)中心喷泉:中心喷泉可单独使用。涌泉高控制在300mm范围(可调适)。也可以结合跳泉,形成更为热烈的效果。 (2)跳泉:跳泉或玻光喷泉应根据需求由专业厂家调整,并结合音乐及灯光效果,进行小型水舞演示。跳泉出水断面要求达到20 mm。跳泉或玻光喷泉,如图2,案例可咨询专业厂商提供。 (3)镜面水景:当喷泉停止运转时,上部水钵仍继续补水,但要做到水面静止无波的效果。水钵满水后,经锯齿状收边,形成条状水濂,出水厚度要求5~8mm,并保证出水均匀,如图3。 2.3水景工程要求 (1)应根据设计所要求水景效果,由专业厂家系统深化设计,确保可同时启动多种水景效果,或单一水景效果。 (2)全面水景启动时,溢水仍应保证稳定状态。水位控制、稳压等相关设备应由专业水景设计单位深化。 2.4石作要求 (1)跌水钵特殊加工:要求溢水口均匀一致、打磨平整、抛光,保证水流效果。并可加入灯光照明。专业厂家深化时应咨询专业照明设计。 (2)下水池压顶加工要求:依施工图设计,专业厂家深化时应咨询专业水景设计单位,优先考虑跳泉喷头及相关水电设备之布置,避免设备尺寸过大,造成安装困难的情形。 2.5照明要求 (1)照明效果对本水景总体表现至为关键,水景深化单位应咨询专业照明设计,将水电安装优先纳入考虑。 (2)跳泉应考虑结合灯光设计,照亮吐水线,同时考虑变换灯光色彩。可采用灯光与喷头结合的设备。 [JP3](3)上水池底部应安装光纤,于镜面效果时,水底的星星点点的光纤,仿如星空中落入镜面水池的繁星,同时可变换色彩,如图4,亦可参观杭州四季酒店大堂水景。[JP] 3水景案例二 3.1设计内容说明 此类水景是以表现流水层层跌落为主的设计(图5),包含①水钵中心涌泉、②水钵跌水、③台阶跌水之组合。所有水景设计之尺寸及材料等,根据不同的使用空间而有所差异。此类水景多用于休闲空间的一侧,以烘托整个场地的氛围,使其活泼、灵动。 3.2景观效果说明 (1)水钵中心涌泉:涌泉可作定时控制,当涌泉停止运转时,水钵仍有补水措施。涌泉高控制在150~200mm范围(可调适)。 (2)水钵跌水:当水钵蓄满水后,水由跌水口稳定落下,形成布匹状的明亮水幕,不得有破碎情形发生,水头厚度约8~10mm,如图6。 (3)跌水台阶:由上层水池的水顺沿着跌水石阶潺潺落下,应形成一落水均匀的跌水面,并有明亮的水花,台阶水流厚度要求3~5mm,如图7。 3.2水景工程要求 (1)水钵跌水时,应要求水钵内的水量稳定、水位等控制由专业水景设计单位深化。 (2)由于本水景的为曲线形状的设计,在上层水池的跌水区亦为上窄下宽的情形,为保证跌水时水量均匀,不产生只在跌水区中间段有水,两端无水的情形,考虑阶梯水平略向两端倾斜,同时要求上层水池内水量稳定、在跌水口应有稳定水压等控制,详细由专业水景设计单位深化。 3.3石作要求 (1)本水景所有与水接触面的石材均为光面中国黑,其余则为黄色系花岗岩(如黄锈)。所有的石材尺寸及材料,均根据场地尺度而具体设计。 (2)水钵设计:水钵外部可采用同云纹浅浮雕,依据整个小区的LOGO或设计纹样,形成设计母题。 3.4照明要求 (1)本水景要求照亮涌泉,水幕以及阶梯跌水,如图8。应根据需求咨询专业照明设计。 施工类论文:如何策划符合读者需求的建筑领域施工类图书 摘 要:近几年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后市场下滑,如何应对市场策划双效益图书,需要图书出版人认真思考。该文针对图书市场新形式,针对读者的新需求,从3个方面来分析行业从业概况、施工领域图书出版状态以及开发策略。并找到如何策划出版高品质高收益的图书的高效方法。 关键词:建筑领域图书 施工类图书 建筑市场下滑 施工行业读者需求 建筑施工在整个建筑工程建设中占有很重要地位。因此,建筑施工类图书在建筑类图书出版业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特别是经过几年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后,行业市场下滑对建筑施工类的图书影响也非常大。图书的需求直线下滑。针对这样的市场形式,我们作为专业图书编辑该如何策划双效益图书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3个方面努力,深入开发领域图书市场,才能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占有一席之地。 1 深入调研建筑行业施工领域从业概况 作为专业图书策划编辑,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图书市场需求有深入的了解。不同时期、不同读者对象对图书需求差别很大。 1.1 深入了解建筑行业概况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几十年来,我国建筑业规模日益增大。截至2013年数据统计,目前建筑业从业人数近4 000万人。其中施工行业从业人数占有绝大多数。尤其是技术工人,从业人数约2 500万人。随着行业的发展,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文化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部分建筑企业已没有自己固定的一线工人,操作工人主要来自农村,这些人员基本上只具有初中文化水平,对专业基础知识了解甚少,文化水平低,建筑技术及操作工艺了解更少。务工人员均缺乏一个“拜师傅”和专业培训的过程,直接上岗工作。建筑工人迫切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以适应市场越来越激烈竞争的需要。近几年虽然建筑行业下滑,但是主要的读者需求还在,无论是建筑工人还是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书籍的内容要求更高。 1.2 深入了解建筑施工概况 1.2.1 了解施工行业人员从业概况 建筑施工行业从业人员众多。需求的岗位也很多。从业人员大概有3种层次:第一,是建筑工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主要从事工种类工作;第二,是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工长、施工员、质量员、造价员等员等,高职高专毕业生,本科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第三,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包括土建专业工程师、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质检人员等,主要从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 1.2.2 了解建筑施工程施工的流程 建筑工程经过设计单位设计完成后,交付施工单位图纸进行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系统又复杂的过程。操作过程主要由建筑工人实施,技术管理、技术问题处理由技术人员来完成。施工过程中又需要不同专业人员协调管理,如,建筑专业、水暖专业、电气专业等。建筑工程从基础到主体工程完工都需要不同专业共同配合,缺一不可。 下面按照从业人员不同层次专业人员的从业范围和内容。 (1)建筑工人又按照工种不同分工不同。比如:砌筑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架子工等很多工种。建筑工人是建筑工程能够实施完成的实操者。由工长管理,负责实施具体施工环节的工作。他们需要看懂施工图,了解基础的专业知识,能够解决基础问题即可。 (2)建筑施工中级技术人员。包括工长、技术员等,他们负责专业的技术工作。主要是基础工作。比如:资料管理、工程造价、施工管理等工作。需要了解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工作流程以及专业工作内容。 (3)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包括专业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主要关注如何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2 深入了解建筑行业施工领域类图书市场动态 对建筑行业及施工领域从业概况深入了解后,需要结合图书市场的图书出版形式进行调研分析。目前,图书的销售渠道主要有店面和网店。要了解不同渠道的图书出版情况,分析读者需求。 2.1 开卷数据调研 开卷报告可以提供书店、京东、亚马逊、天猫店的图书销售数据。包括图书的年销量、累计销量,还提供图书畅销排行榜、出版社占有率、图书作者查询等组合内容,数据的存在周期较长。可以根据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年份进行组合查询。 2.2 网店调研 开卷报告中未包括当当网站的销售数据。目前当当网在图书市场占据了主导位置,要重点进行关注和调研。网站有图书畅销榜数据可供调研分析,不仅按年份查询也可以按月份、24 h等时间点进行数据汇总查询。网站图书信息全面,既可以了解图书详细信息,也可以了解作者相关信息,很有参考价值。 2.3 书店(新华书店、专业书店)调研 技术类图书在新华书店和专业书店都有销售,销售的产品类型各有不同。比如:新华书店销售注册考试类图书、技术类图书,而专业店重点销售考试类图书、规范、标准等。因此,调研的图书重点要有差别。 2.4 专业读者调研 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调研。包括有购买图书需求的建筑工人、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相关院校师生等读者,专业读者会提出个人的需求内容,也会建议图书出版的方向。但是一定要调研广泛,综合分析读者的普遍需求与重点需求。 2.5 竞争出版社调研 通过网站汇总数据、开卷数据、终端调研等方式对行业竞争出版社进行调研。对竞争出版社的调研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图书数据调研;另一方面是图书的出版方向调研。了解出版社发展态势以及产品的出版方向及内容,更好地调整好自身的出版方向。 3 分析宏观数据,确定开发策略及经营策略 对数据进行深入细致调研后,要进行宏观数据汇总。要汇总的数据有:竞争出版社占比情况、同类产品调拨数据排行、畅销产品数据占比、不同读者层次需求产品占比、作者参编情况等。分析后确定出版的主攻领域。确定系列产品类型、终端读者层次、确定作者范围。在确定写作图书框架时,参考畅销书写作框架与内容等。 3.1 开发策略 对调研汇总的已出版图书市场销售较突出产品进行筛选,策划跟踪出同类产品。 3.2 定价 确定策划的图书是采用低价还是高价的销售策略。如果是工人类图书需要采用低价策略有竞争优势。如果是高端类图书就采用高价策略。也可以控制印张和版面字数达到内容较同类书增多,但是印张数小,也具有内容竞争优势。 3.3 纸张 技术类图书常采用70g胶版纸,单色印刷。如果为了效果好一些可以采用双色印刷。 3.4 版式 目前的技术类图书也要重视版式设计,包括章名页、标题、小提示等内容都需要进行细致的版式设计,否则图书就感觉很呆板。双色版式设计显得活泼一些,设计的样式也多一些。 3.5 开本 技术书常用开本是16开,工人类图书开本可以采用32开和64开,便于携带和使用。 3.6 封面 封面要有特色,简洁大方,重点宣传语突出。装帧不需要投入太多,节约成本就好。 3.7 增值产品 目前技术书出版,没有新技术的竞争优势的话,最好有增值产品。例如:可以在书中增加增值的实例电子文件,或者数据的汇总电子文件,或者适合培训考试的试题等增值内容,可以书中附光盘或者提供下载地址等。 3.8 印刷策略 确定图书的计划印量,首印量非常重要。如果不确定销售市场的话,可以采用少印勤印策略。 3.9 渠道 策划选题之初就要确定图书的出版是适合网络渠道还是店面渠道,各自销售的比例等,渠道确定后就决定内容的写作方向。 4 做好图书写作过程中流程监控 图书确定写作思路后就要确定适合的作者。最好选择有实践经验的作者,有写作经历就更理想了。在作者写作时可以提供同类书供作者参考。作者写作一部分样章后可以发给编辑进行审核,这一环节工作很重要,既可以掌握作者写作进度又可以提高图书写作质量。 总之,策划符合读者需求的建筑领域施工类图书必须要经过以上几个流程,深入调研,挖掘读者需求,精心设计,作者贯彻写作构思,出版后有策略营销,既要重视图书内容质量也要合理控制出版节奏。每个环节都需要按照既定计划有序有方向实行,才能策划出理想的图书产品,才能出版真正符合读者需求的产品。 施工类论文: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种类和施工工艺浅析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都一直使用纸胎石油沥青防水卷材作为主要的建筑防水材料,但是作为一种柔性防水材料,纸胎石油沥青防水卷材有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这种纸胎石油沥青防水卷材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我国建筑行业的防水和环保需求了。就目前来看,尽管我国的防水材料还不能完全达到完美的标准,但是较之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如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聚氯乙烯防水卷材,其中部分材料的性能已经能和国际上先进的防水技术相媲美。 [关键词]防水卷材;建筑行业;新功能 目前在我国应用比较广泛的新型建筑防水材料总共有五种:1.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2.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3.防水涂料;4.密封材料;5.刚性防水材料。在下面的内容里,笔者将从种类的特点和施工要求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防水工程新材料的选择及应用特点 1、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 应用率最高的是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它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主要是以SBS、SBR、APP、AIA0等高聚物改性后的沥青为涂盖层[1]。不同的改性剂对沥青产生的改性效果是不一样的,改性剂对沥青的高低耐温性能的改善,不但能够使卷材应用范围有所扩展,而且还能提高沥青的生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可分为2、3、4mm不等。 (3)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以玻纤胎、聚乙烯膜、聚酯胎、玻璃织物、铝箔和黄麻织物等做胎体的。 (4)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也有所改变,因为它的厚度一般都比较厚,只需要做成单层或者双层就可以达到防水的要求。一般来说如果是2mm的卷材可以使用一般的冷粘法进行施工,如果是3mm或者4mm,一般可以使用热溶施工的方法进行施工。 (5)使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可以降低涂卷材的工作温度,还具有节能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功能。 2、合成型高分子卷材 合成树脂类卷材和合成橡胶类防水卷材都属于合成型高分子卷材,它们都具有同样的功能,即质量轻、具有高延伸率和高强度,而且还有很好的耐温性能,统一都适用于热熔法和单层冷粘法进行施工。 3、建筑防水涂料 建筑防水涂料分为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涂料和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两种,本身是液体,但是经过涂刷之后就变成了固态防水层。它和防水卷材的特点大不一样,比如说由于形成固化层之后不产生缝隙因此防水性比防水卷材要好;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可以适应各种形状的防水基面;另外温度适应性强、粘结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维修方便等也都是它的优点。防水涂料的应用比较广泛,除了适用于地下防水工程和屋面防水工程之外,还应用在一些屋面防水和墙面防水的保护层上,甚至对于维修材料和辅助材料也能产生功效。 4、密封材料 密封材料实际上就是一种将防水剂或合成高分子乳液等按照一定掺加比例,与水泥砂浆进行充分渗配,从而使其产生能够堵塞毛细孔的不容物的防水砂浆。通常情况下,要制成这种防水砂浆需要有金属类防水剂、金属皂类防水剂等防水剂的参与。而且防水砂浆的防水能力受到参与渗配的防水剂的种类、掺入量、还有施工工艺的影响。尤其在粘结性能方面极为关键,只有粘结性能得到保障,才能够达到预期的防渗效果。 5、刚性防水材料 刚性防水材料可以可分为防水混凝土和防水砂浆两大类。它是一种利用外加剂和合成高分子材料,跟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进行合理配制,从而起到堵塞毛细孔、抑制孔隙率增长、增加防水层密度,形成一定抗渗防水能力的防水材料。 防水混凝土主要应用在建筑物地下的主要防水措施,它根据建筑物的防水等级分别被应用在不同的防道口的防水层。一般来说防水混凝土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不需要添加任何外加剂,而只靠调整混凝土中的砂、石、水泥和水的配合比就能达到防水要求的混凝土防水方式,这种混凝土的抗渗能力较差;第二种,依靠防水剂、早强剂、减水剂等外加剂的添加来提高防水性的,这种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有所提高;第三种是通过加入UEA等微膨胀剂,使混凝土具有微膨胀性能,从而对混凝土内部的收缩起到平衡作用。值得提出来的是外加剂的加入量控制、产和的均匀度以及进行施工的工艺操作流程都能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认证观察,细心留意。 二、防水工程的影响因素 因为建筑防水工程的部分不同,因此具体的防水功能要求和施工工艺也不相同,在进行工程设计的时候应该综合以下几个因素进行考虑: (1)建筑物的重要程度、使用功能和防水耐用年限等等都是进行防水构造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应该对以上几个因素进行等级划分,已达到不同的防水设防要求。 (2)建筑物所处地理位置的水文、地质、大气环境还有建筑结构等环境因素都能对建筑防水工程产生影响。在做防水工程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 三、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艺 1、原则 在做防水设计的时候应注重以下原则: ①防水层必须是具有整体性; ②尤其要注意在工程节点构造处的防水性能; ③以防排结合作为指导,采用多道防水设计; ④根据实际的情况采用最适合的防水材料和实施方案。 2、施工工艺要点 目前在我国防水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三种,其他类型的防水材料都是在次三种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辅助作用以加强防水的效果,现将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艺要点列举如下: (1)材料在进行入库验收之前,为了保证其质量一定要进行取样检测以测试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只有检查合格的材料才能投入使用; (2)在进行施工前一定要对基层的杂物进行清洁,保证基层没有尖锐突出; (3)正常情况下,要保证施工基层的干燥性,如果条件所限必须在潮湿的环境下进行施工,那么须在基层涂抹隔离剂或进行烘干; (4)基层与突出的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和转角出应做成圆弧形并满足规范要求。 (5)保证施工基层的平整,如果有气泡要在施工时进行平熨; (6)如果使用热熔法进行施工,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最好在现场配备灭火筒、氧气瓶和乙炔瓶; (7)当施工完成之后应,要进行24小时试水实验,一旦发现渗漏要及时查清渗漏原因,进行修复之后在加倍进行试水实验;如果未发现渗漏则立即在上面安排保护层,避免因为长时间外漏造成损坏; (8)进行保护层施9工时要对防水卷材进行保护; (9)下雨期间尽量不要施工,以避免在此湿润的环境下施工造成的质量隐患。 四、总结 根据上面的分析,各种防护材料的性能特点不一样,因此在选择防水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选择适合的防水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防水性能,还能够延长建筑外层的使用寿命。 施工类论文: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施工研究 摘要:指出了园林景观在提升房地产价值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成为房地产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营销手段之一。以广东地区为例,浅析房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以期为开发更为优质的园林景观工程参考。 关键词:房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施工 1 引言 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商品房销售面积11681.01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4%,增幅比上年提高30.7%;商品房销售额11442.80亿元,增长35.2%,增幅比三季度回落4.4%,比上年提高40.6%。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长28.6%和43.2%,分别比上年提高36.1%和50.1%。可见,广东地区的房地产市场竞争非常激励,那么如何提升房地产的价值,使之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成了开发商们的共同心愿。为此,景观房产应运而生。景观房产是一种房与景混搭的房产开发模式,其具有分组团开发、景观占地超过30%及具有特色的自然环境等特点。为了实现景观房产的价值最大化,笔者结合广东地区的实际情况,浅析地产类园林景观的设计与施工,以供参考。 2 地产园林景观的设计 目前,我国房地产景观建设尚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而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于工程设计不当。据此,笔者主要从工程设计方案的制定角度浅析房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 2.1 优化整体布局 房地产公司应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评审由设计单位提交的园林景观工程深化方案,注意突出评审的侧重点:①园林景观的整体布局,比如功能分区、项目布局规划等;②综合考虑建筑造型和地形地貌等情况;③景观路线的分级处理与布局;④软景植物与硬景的比例;⑤景点分布的主次之分;⑥景观的均好性,即:楼宇的方位、朝向及环境易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布局上保证景观的均好性可优化景观的整体布局。 2.2 从经济性角度优化设计方案 房地产园林景观建设的目的是通过满足业主的需求来提升房产的价值,其中房地产公司更看重的是景观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因此,应从经济性角度权衡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方案,具体内容如下:①最大限度地选用本土材料,以降低材料成本和突出地域特征;②坚持整体设计的原则,适度选用高档材料,以保证材料的合理使用;③坚持控制使用的原则,控制天然石材与木材的使用,以免造成生态破坏及降低房产的性价比,对此,可选用塑木等材料来实现同等的功能与视觉效果,以实现降低维护成本和遵守生态规律的目的。 2.3 提高设计与概念的结合度 针对房产类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概念不得相互脱节,同时房地产公司在评审工程设计方案时,应重视植物配置与园林景观等方面的设计:①生态概念是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概念,一般称之为生态设计。在植物配置设计时,应根据场地的自然特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值得注意的是,按美学原则配置的植物群落虽然满足大众对自然的普遍认知,但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因为在自然界中,植物群落的更迭具有一定的规律,而按美学原则选择和配置植物时,一些植物难免会慢慢衰落,亦或为了维护这一造景效果,需投入更大的养护成本。总之,地产类园林景观工程对生态主义的应用不得浮于概念或表面上,而应通过协调自然过程与人为过程之间的关系,使之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②在设计园林建筑等硬质景观要素时,应注重美观与功能的紧密结合,以突出城市居住景观环境的人性化特征。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设计师却过度追求表面的美观,而未将园林建筑的使用功能考虑其中。需要强调的是,地产景观的服务对象为小区人群,则景观设计在满足观赏功能的同时,还应满足小区居民对其空间的参观要求,具体做到人与景观的互动。另外,在地产景观设计时,应尽量满足小区居民对景观的使用要求,而不应过度承担文化宣传的责任。 3 地产园林景观的施工管理 针对设计单位提交的施工图,房地产公司的技术部门应按要求组织专业的工程师对其进行审查,注意在这一审查过程中,首先应从成本角度对施工图的合理性进行审查。以往经验表明,地产景观施工图一般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小区人行道的基层设计用厚300的C30标号混凝土,这一设计无疑会造成资源浪费。另外,园林景观会用到给水、排污、雨水、消防、暖气及强弱电等管线,因此在对这一类工事进行审查时,应重点检查交叉部位的布置及建筑与管线的找坡情况,同时注意检查管线设置是否会对周边功能区的正常使用产生不利影响等。总之,审查施工图是房产景观施工之前的必要步骤,理应加以重视。 房产景观的品质是设计与施工的综合体现,因此加强对房产景观的施工管理非常重要。据此,笔者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房产景观的施工管理。 3.1 施工准备工作 在正式施工前,首先要熟悉施工图,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处理,然后再据此选择景观施工单位,并组织技术人员对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 3.2 健全材料验收制度 房产园林景观在材料上一般具有如下特征:①材料的种类较多,②苗木的成活率难以保证,因此应严控材料质量的验收,这是保证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同时,房地产公司应针对不同种类的景观材料建立一套完善的材料验收制度,以解决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3.3 执行园林景观建设监理制度 房产园林景观建设监理制度是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管控的保证。目前,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制度逐渐走向完善,受此影响,园林景观建设监理制度也在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中得以广泛应用,继而推动了工程施工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并最终提高了房产的价值。 3.4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房产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事,其中管理人员的培训是保证这一工事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因此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把握:①组织开展专业知识的培训,比如在管理人员中开展经验交流活动,以提高每一位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②组织开展园林养护技术培训,以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及使用价值与观赏价值;③密切施工管理人员与设计人员之间的联系,以便管理人员准确把握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从而为建设优质的园林景观提供保障条件。 3.5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2013年8月,笔者有幸担任了《三亚海棠湾国际购物中心(一期)项目园林景观及小市政工程》项目总工,该项目建设单位为国旅(三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全球最大单体免税店,对工程质量要求极其严格。其施工难点主要有景区内建筑物密度大、景观区域分散、河道穿插、多家施工单位同时交叉施工等。为了顺利成功的做好本工程,进行合理的施工统筹安排部署,制定切合实际的施工进度计划,使用大量大型机械辅助施工,将施工范围划分六个区域施工,采用分区、多点同时施工的办法展开流水性作业。 该工程在施工实践中,努力探索新的施工技术,总结新的施工工艺,应用新的施工材料,包括以下几点。 (1)应用树根伤口处理和防腐促根技术,土球挖好以后,对切断的根系伤口施用杀菌防腐的药剂防止伤口感染腐烂,同时在栽植前施用促进根系再生的促根激素,促进不定根的发生和生长,尽快使根系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2)应用土壤透气技术,用特制的透气渗灌管,在土球放入树穴之后盘在土球周围,管头露出地面,这样既可透气,还可接上供水管,直接地供给根系水分; (3)应用营养液滴注技术,在大树移植初期,用类似给人打吊针的方式向树干的韧皮部缓慢地滴注营养液,利用非根系吸收的方式向大树补充一定的营养和刺激生长的其他物质,对大树的恢复和成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应用生物有机肥作为有机肥料,该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根系生长、保水保肥等特殊功效。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顺利完成了本项目施工,其完成效果充分体现了设计意图,实现了高品位、高要求及精致的项目定位,达到了园林景观与建筑风格的统一协调及完美融合。 4 结语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年开发商也不断追求园林的品质,来满足人们对住房需求的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景观房产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许多楼盘通过打造优质园林景观来提升档次。换而言之,园林景观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房地产的价值,使之在价格上和市场需求度上明显占有优势。比如,深圳优质的园林景观楼盘比一个普通的园林景观楼盘售价普遍高出1000~2000元/m2,可见,园林景观建设对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意义。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景观房产行业尚未发展成熟,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与施工上尚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结合客观因素,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和加强工程施工管理,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房地产的品质和价值。 施工类论文:论住宅类建筑雨季施工的技术问题 摘 要: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跨越不同的温度带,受到不同气候类型的影响。因此,有些地区降雨频繁。在雨季进行建筑施工难度较大,对于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的方式等方面应该加强重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治雨季对工程的影响,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按照施工工程的特点,采用预防技术,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最优。 关键词:住宅建筑;雨季施工;技术问题;探究 为了不影响工期,雨季也需要不间断施工,这就是建筑工程最大的特点。对于住宅类建筑物来说,为了应对雨季的施工,工作人员应该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防护工作。为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后期还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由于建筑工程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和经验性要求较高,在雨季这种特殊时期,工作人员更应认真对待。 1 雨季施工的准备工作 在雨季到来之前一段时间,施工人员就应该为建筑工程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施工计划、安排以及对近期天气状况的关注等等。如果降水量较大,还应该准备进行防汛,置办好防汛工具。具体来说主要的方面如下所示: 第一,施工项目的进度安排。在对施工进度进行计划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所需要的土方量以及相应的预制工作进行明确。包括内外墙所用的粉刷材料,砌体工程以及防水设施等等。通常情况下,防水工程都应该在晴天进行,否则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可见,为了应对雨季的施工,施工人员需要具有全局观念,合理地安排工作内容,尽量做到不影响施工。 第二,给排水的防冻防雨准备。对于住宅类建筑所涉及到的管线来说,如果需要埋设在地下,应该注意到防冻线。如果有一些外漏的管道,也应该利用草垫或者是其他的保温材料来对其进行覆盖,避免出现冻坏的问题。为了保证排水的便利性,施工人员需要在雨季到来之前开挖沟渠,保证流水的畅通无阻。 第三,施工道路的修整合加固。如果施工道路表面已经出现的凹凸不平或者是土质不实的问题,在进入雨季汛期之前就应该对道路进行修整。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做好检查工作,准备相应数量的碎石和炉渣材料。在对路面进行清理和修复的过程中,应该保证路面具有一定的坡度,这样可以直接将路面的积水排到水沟当中,保证路面的畅通,提升建筑工程的便利性。 第四,防雨保温材料的准备工作。在对住宅类建筑进行防水和保温时,可以采用防雨的油布以及稻草等材料,同时准备一定数量的防寒用品,因为雨季的气温要明显偏低,如果对建筑的保温工作没有到位,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2 雨季施工各工程部分的具体预防措施 第一,土方和基础工程部分。对于工程的土方部分和基础工程来说,由于其很容易受到雨水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防护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在雨季进行挖槽时,需要将边坡的稳定性考虑到其中。这样才能防止边坡被雨水冲击出现塌陷的问题。适当的时候,可以在边坡上假设一定的钢铁网片结构,并且在其上面涂上一定厚度的混凝土材料。另外,也可以用塑料的布遮盖边坡结构。工作面不应该设置过大,最好在规定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否则就会直接影响施工的工期。在基础部位达到标准高度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及时地对其进行验收,并且加设一定厚度的垫层结构。如果雨水过大,达到了建筑的基础部位,就应该充分利用排水沟的优势作用,集中所有的力量进行排水。对于雨季之前回填的土方结构来说,应该及时地对其进行压实,在其表面产生一定的坡度。这样雨水就可以自行排出。如果降水量相对较大,大面积的施工是不可取的,应该做好防水工作,保证土方不被淋湿。如果基础部分施工完毕,正赶雨季,应该及时地做好回填工作。工作人员还应该对地下室结构的浮力因素进行考虑,并且采用相应的措施提升地下室结构的抗浮能力。一般情况下,如果降水量较大,水泵已经起不到基本的作用,工作人员就应该充分利用箱型基础,在第一时间内将积水灌倒其中,待雨水量减少时再进行具体的排水工程。对于建筑的土方结构和基础工程来说,在雨季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做好这些准备工作,进而保证房屋建筑免受雨水的侵蚀。 第二,砌体工程和砼工程部分。此部分应掌握以下要点:砖在雨期必须集中堆放,不宜浇水。砌墙时要求干湿砖块合理搭配。砖湿度较大时不可上墙。砌筑高度不可超过1米。雨期遇大雨必须停工。砌砖收工时应在砖墙顶盖一层干砖,避免大雨冲刷灰浆。大雨过后受雨水冲刷过的新砌墙体应翻砌最上面两层砖:稳定性较差的窗间墙、独立砖柱,应架设临时支撑或及时浇筑圈梁;砌体施工时,内外墙要尽量同时砌筑。遇台风时,应在风向相反的方向加临时支撑;以满足砌筑需要为宜。拌好的砂浆要注意防止雨水的冲刷;雨后继续施工,须复核已完工砌体垂直度和标高,并检查砌体灰缝,受雨水冲刷严重之处须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遇到大雨应停止浇筑砼,已浇部位应加以覆盖。砼浇筑现场要预备大量防雨材料,以便浇筑时突然遇雨进行覆盖;模板支撑下回填要夯实,并加好垫板,雨后及时检查有无下沉。 3 雨季施工的安全措施和技术要求 严控各种规程制度,凡参与人员-律禁穿拖鞋、硬质等易滑鞋。所有机械操作棚要搭设牢固,防止倒塌漏雨。机电设备应采取防雨、防淹措施,安装接地安全装置、机动电闸箱的漏电保护装置要可靠:施工机械的排气孔要用塑料布或其他防雨材封堵:坑、沟内的机械最好移至地面、以防雨耐寒;现场施工电缆要集中摆设,防止杂乱无章、及时更换绝缘外套老化或破损的电缆线;不必要的电缆线要及时收回。经常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具体的技术要求如:对提升架、塔吊应在其上设避雷接地装置。在雨期来临之前进行一次认真检查。施工时遇恶劣天气,应停止露天高空作业。大雨过后,要及时对现场的排水系统、土方边坡、护栏、上下临时马道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尤其对基坑边坡认真检查,有异常和隐患,及时组织力量排除。要及时检查脚手架、围墙、宿舍、塔吊基础设施,有变形,下陷现象时,应及时处理。电气装置及机械设备应有防雨设施,开关箱采用铁皮防雨盖,扭械设备尽可能搭棚防雨,无法搭棚时,应对电机采用覆盖措施防雨。雨停后,检查其状况、性能后方可进行试动转,杜绝重大事故发生。斜道要有防滑条,雨后要及时清扫并检查其牢固程度。高温天气施工,现场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4 总结 总之,对住宅类建筑雨季施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是关键。施工人员应该根据工程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工作,对建筑各个结构的特点进行明确,提升工程的建筑质量,免受雨水的侵蚀,提升雨季施工的安全性。 施工类论文:浅析原油管道施工对冷水鱼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及补救措施 [摘 要]目前我国正在全力推进石油资源供应多元化这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开发建设更多的原油管道势在必行。然而原油管道的建设施工必然会对自然环境尤其是渔业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因此施工之前作出相应的规划评估,以及施工后的补救修复措施必不可少。 [关键词]原油管道;环境影响 一 原油管道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在原油管道施工之前对于路线的规划尤为重要,但是在充分的考虑地理环境、安全因素、管道施工的可操作性等方面之后,在一些地区的施工中难免穿跨越一些山林及水域。 原油管道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 1、 施工期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期间对地表保护层的破坏、对植被的破坏、土壤结构的改变、土壤养分的流失。 (1)大量的弃土石如若处理不当,就会成为水土流失的源泉。应及时进行回填等处理方法以确保水土流失的减少。 (2)对野生动物生活的影响。对树木的难免砍伐也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另外采取强化管理和严格控制现场火源以免造成火灾隐患也是重中之重。 (3)在渔业保护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振动、噪声以及水土流失对鱼类产生的危害,减少对河床的破坏。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土、石、废弃物等污染物的回收处理,严禁直接排入河流。禁止采取水下瀑破的方式进行施工,以避免对鱼类造成巨大的损害。严禁有毒有害的物质进入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充分做好无害化处理,保证渔业水域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2、运营期在正常情况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各站场所排放的污染物。对于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如不及时进行,容易造成永久性的损失。对水域的污染所造成对鱼类栖息环境的破坏,鱼类资源的减少等问题的影响尤为严重。 二 对鱼类造成的影响分析和评价 以中俄边境的大兴安岭地区为例,原油管道的建设施工对于呼玛河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不可避免。呼玛河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冷水性鱼类保护区, 寒温带唯一的省级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珍稀名贵冷水鱼类重点分布区。也是寒温带唯一未被污染的的自然水域。保护区内呼玛河干流长、支流多、水域面积宽广与周围现有的环境形成了完整的具有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独特体系。区域内自然状态极好。由于人口极低不存在工业和生活污染。属于国家I类水质标准,为水生野生动物尤其是冷水性鱼类种群繁衍提供了极佳的生存生境。是我国目前主要珍稀濒危冷水性鱼类分布最集中、种群数量最多的繁衍和栖息地。是包括珍稀濒危种类细鳞鱼、江鳕、黑龙江茴鱼、哲罗鱼、乌苏里白鲑、雷氏七鳃鳗、日本七鳃鳗等冷水性鱼类的主要分布区和渔产区;是世界名贵鱼类大麻哈鱼最大的产卵场所和溯河洄游地区;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Ⅱ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施氏鲟、达氏鳇重要的幼鱼育肥区;该流域具有极强的典型性、稀有性和自然性,是自前国内保持程度最完好的泠水性鱼类资源宝库,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一旦破坏,其生态环境将难以恢复,因此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⑴ 噪音对鱼类的影响 鱼类对外界各种声音的反应十分敏感,当噪音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鱼类产生背离性行为,逃避开噪音源;如果被迫接受噪音污染,则对鱼类的生理机能造成不利的影响。对鱼类来说不同频率和声强的噪音驱赶效果不同,对其最大摄食量,生长和生长转换效率均有不同。 在呼玛河保护区的施工中,经过合理规划输油管线基本是沿着呼玛河上游支流塔河河道施工修建,而呼玛洞的冷水性鱼类主要就是在这一河段中栖息,觅食,繁殖和生长,同时也是其他温水性鱼类重要的分布区、产卵场和育肥场。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均会产生一定强度的噪音。对于鱼类的正常生产生活必然产生影响。这将导致鱼类被迫迁移到饵料并不丰富的场所进行生存繁衍,因此可能出现鱼体生长缓慢、营养不良。没有及时避开噪音的鱼类易造成生理机能紊乱,严重影响繁殖,甚至造成鱼体死亡。 河流内鱼类的幼苗多生活在水流平稳、水温较高、水质清澈、浮游生物丰富的细小支流中,管道施工所穿越的大量支流正是鱼苗的育肥场。而幼鱼对于噪音的抵抗能力远远低于成鱼而生活环境狭小,可躲避干扰的区域有限,将造成不可避免的成活率降低 (2)水体中大量的悬浮物也是对鱼类生存造成影响的又一重要因素,它将造成局部水体通光度有所下降,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降低鱼类资源的生产力。悬浮有机物还可能造成水中氧含量的降低,使鱼类产生回避反应。繁殖期间出现过量的浮游生物也会对鱼类的产卵行为造成干扰,有可能造成鱼类暂时停止产卵行为。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对于水域的各种影响,如果在施工后得到解决使得水域恢复原样,鱼类会回到原水域,因此水域的施工后恢复工作尤为重要。但是由于鱼类产卵场所固定,繁殖时间短,因此对鱼类的影响还是必然存在的。 三 对鱼类影响的补救措施 首先,工程应当尽可能避让重要产卵场,避开产卵繁殖季节,及时修复受损产卵场。采取科学方法和环保措施,竭尽全力保护水体不受污染、尽力保留流域两侧植被,预防水主流失,并实现原油管道正常的运营安全。施工后的善后工作主要包括平整地表、恢复地貌、站场绿化、含油污水处理设施、施工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坏境监测增殖及放流、渔业资源损失补偿及生态修复、生态补偿。 其次对于水域环境的生态补偿主要是先期进行必要的利于鱼类种群恢复的水生生态建设,开展合理数量的人工投放苗种,增加鱼类种群结构中,中仔、幼龄鱼的数量。以扩大群体规模保证足够数量的繁殖后备原种群体。后期对放流对象的监测和培育,产卵条件修复、底质复原。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如有必要还可以设置人工鱼巢,人工鱼巢是提高定居性、短距离洄游性、产粘性卵鱼类资源增殖保护的重要手段。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原油管道的施工和运营将对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施工之前应认真规划合理安全的路线,落实各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及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对附近的生态水域环境应首先做好处理预案,以便施工结束后能够尽快恢复水域环境,将渔业损失降到最低。另外考虑到原油管道的影响是长期的,并且运营期存在着石油泄漏风险,所以必须在运营期对管道和周边环境进行跟踪监测,严格管制。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对鱼类资源进行定期的放流增值,以确保鱼类的正常繁衍生息。尽力保留我国现有的原始自然生态。 施工类论文:桥梁伸缩缝施工的种类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摘 要]桥梁伸缩缝施工是桥梁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流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每一个技术都会对施工的质量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而桥梁伸缩缝在实际的施工中有很多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都是施工质量控制中非常关键的要素,本文主要分析了桥梁伸缩缝施工的种类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桥梁伸缩缝;种类;质量控制 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伸缩缝施工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其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整个桥梁的施工质量都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对这一施工引起高度的重视,同时还要在施工中对每一个重要环节的质量都予以严格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桥梁整体的施工水平,保证其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 1、桥梁伸缩缝的种类 1.1 钢板式伸缩缝 钢板式伸缩缝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镀锌铁皮U型伸缩缝,这种伸缩缝在人行道的建设中是比较常见的,它不需要很高的经济投入,同时在施工的方法上也十分的简便。还有一种就是搭接板式伸缩缝,它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非常高的强度,同时它也可以承受非常高的荷载,但是在行驶的过程中,安全性、舒适性和耐久性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1.2 填塞式伸缩缝 该伸缩缝伸缩量并不是很大,一般都在25毫米以内,而这种伸缩缝使用的主要材料就是油毛毡和沥青,这种类型的伸缩缝施工方便,对技术没有非常高的要求,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也不需要非常高昂的经济投入,在一些跨径不是很大,同时又相对比较陈旧的旧桥当中,但是这种伸缩缝在发生冷缩现象的时候会被填料挤压,而填料又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同时缝隙在这一过程中也会受到比较严重的破坏,所以也非常容易出现板体钢筋锈蚀的现象,影响到了桥梁正常的使用寿命。 1.3 土工布伸缩缝 土工布伸缩缝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非常好的改良性能,而且施工中对技术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施工方法也不是十分的复杂,一般的桥梁施工当中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所以当今的桥梁建设中使用这种方法的案例较多。 1.4 板式橡胶伸缩缝 橡胶材料自身就有很好的防震和严密性,这样就使得整个结构的防水、防震和防噪音性能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采用这种方法所产生的伸缩梁也可以很好的满足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所以其在实际的应用中范围也十分的广泛。 2、桥梁伸缩缝的施工过程方法 2.1 桥梁伸缩缝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桥梁施工正式开始之前,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其质量也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展。在桥两面施工准备的过程中,为了可以达到施工控制方法简单效果好的目的,要对梁端的缝隙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这样就可以避免沥青摊铺和压实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塌落的问题。在伸缩缝合理的范围之内,梁顶面一定要做好修建隔离层的工作,这样就可以给凿除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桥梁黑色铺装全部结束之后,才能进行伸缩缝的施工。同时在施工之前也必须要对伸缩缝进行详细的检查,在装卸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施工的标准和要求来进行,如果伸缩缝已经出现了弯曲的情况,就一定不能使用在施工过程当中。桥梁伸缩缝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合格之后才能使用。与通常混凝土的强度要比梁体的强度高出一个等级,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对其进行改性处理。 2.2 桥梁伸缩缝的施工过程及方法 2.2.1梁伸缩缝施工时,首先应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确定开槽的宽度,准确放样,用切割机进切割,并且注意保护好锯缝线以外的路面,防止锯缝时产生的石粉污染路面。认真清理梁端的杂物,予埋钢筋采用加热复位,严禁反复冷扳、冷弯,清除钢筋上的附着物和铁锈,对缺筋和位置相差较大的予埋钢筋必须重新植筋。 2.2.2安装定位;在桥梁伸缩逢安装时应考虑到安装时的气温与出厂时的气温是否有较大出入,若有,在伸缩缝安装之前应调整组装定位的空隙值。在安装160mm的伸缩装置时,应依照伸缩装置位移保护箱的位置,切断发生干涉的预埋钢筋。在安装伸缩缝时,应采用龙门吊架和角钢进行定位,以两侧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标高为准,控制伸缩装置的标高。所以根据安装气温确定安装定位值。对于橡胶伸缩缝,定位值是两排固定螺栓的间距,其重要性更大,如果安装定位值不准,不是造成高温过分压缩而凸起,就是低温过分拉伸,使其寿命大大降低。 2.2.3浇注混凝土。混凝土的坍落度应 2.2.4养护。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覆盖麻袋等,并洒水养护防止干缩裂纹,收浆后覆盖,覆盖物不得污染和损伤混凝土,养生期间始终保持潮湿状态,否则应及时补水。作好混凝土试块同条件养生。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时,可以安装橡胶密封条,安装时橡胶板应予已压缩或拉伸,螺母拧紧固定后,向螺栓孔内灌注防蚀剂并盖好护帽。并且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允许通行。 3、伸缩缝的质量病害及其控制方法 3.1 桥梁伸缩缝质量好坏会引起桥梁的后遗症 由于气温的变化,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各种荷载所引起的桥梁挠度、桥面纵坡及行车制动力等因素的影响,桥梁伸缩缝会产生早期破坏、缝体脱落和现浇混凝土表面局部剥落,甚至破损等病害。这不仅会造成车辆行驶时颠簸不止,造成桥梁整体的服务水平降低,而且还会影响到桥梁的安全。伸缩缝产生损坏后,会导致渗水现象的出现,渗水不但侵蚀梁体,而且也会使支座锈蚀,影响梁体的正常收缩,从而使得梁体的有关结构承受的应力比设计应力大得多,影响桥梁的整体结构安全。针对这样可能发生的情况,主要就是要控制好伸缩缝的施工质量,保证其密实度。 3.2 桥梁伸缩缝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3.2.1在材料选择上要合理选择伸缩缝装置。刚度和质量是伸缩缝装置选择首要考虑的因素。此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种因素:能够满足上部结构梁与梁之间和梁与台之间的位移;能够保证车辆行驶平稳、舒畅;能够防止雨水和垃圾渗入;能够抵抗机械磨损和碰撞,经久耐用。 3.2.2加强伸缩缝施工过程控制。在桥梁施工中,应注意与伸缩缝安装有关的预埋、预留,做到安装准确,焊接牢固;安装最好选择在气温偏低时进行;安装前要彻底清理桥端缝隙中的杂物,槽口清理尺寸要够,冲洗要干净。要注意焊接顺序,焊接长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应采用快凝高强膨胀混凝土,可以抵消锚固混凝土形成强度过程中产生的收缩裂缝,提高混凝土抗振抗渗的密实度;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小功率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后覆盖洒水养护7d达到强度后再开放交通。 4、结语 伸缩缝施工往往在竣工通车前进行,工期很短,不得不以进度控制为主,忽视了混凝土的养生,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强度就提前开放交通,常常造成伸缩缝早期损坏。所以,伸缩缝的安装必须有合理的施工周期,才能确保施工质量,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 施工类论文:水利水电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艺技术分类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水利水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的施工质量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模板工程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同时关系到工程的使用效益,因此研究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艺技术意义重大。 关键词:水利水电 模板工程 施工工艺 效益 研究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虽然模板工程只是作为一个支撑结构,但由于其特殊的作用,对混凝土项目的整体影响,可以说,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控制和关键点,通过研究分析,改善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艺,对助于提高工程质量,扩大工程效益。 一、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简单来说就是混凝土工程中,作为辅助性能存在的一种临时性结构,包括用作浇注混凝土的模板及其配备的一套支撑性构造设施。模板主要用于设定混凝土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和浇注位置,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作业的一种重要辅助设施;模板配备的支撑性设施包括起支撑作用的杆件、金属附件、联结件、工作便桥等和起辅助作用的动力设施、升降机、平台等。模板工程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作业的施工速度、施工质量、费用消耗有较大影响,因此,研究模板工程施工工艺,从模板设计要求、使用材料的选择、安装及拆卸方法等方面对工艺加以完善,可有利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并降低施工消耗。 水利水电工程中常用的模板有钢模、承重模板、拱翻模、悬臂模板以及边坡拉升模板等,这些模板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将模板分为不同种类:①按照模板的形状可将其分为平面模版和曲面模板两种,平面模板多用于水电站的厂房等建筑机构,而在蜗壳、尾水管等位置,多用曲面模板;②按照使用材料分类,可将模板分为木模板、钢模板、塑料模板、混凝土模板等;③按照受力要求分类,可将模板分为承重模板和非承重模板。可根据不同情况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模板,为工程提供便利和帮助。 二、模板工程施工工艺研究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作为一套完整的方案,包括以下四大步骤:模板设计、材料选择、安装和拆卸,我们可以从这四大步骤入手,完善每一步的施工工艺,使施工水平整体提高,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 2.1模板设计 在设计模板前,首先要进行施工现场环境考察,了解施工要求,然后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模板设计,模板设计包括设计的形状、尺寸等形态,同样包括配备的支撑性构造设施和连接系统。在进行模板设计时需要考虑两个因素:①混凝土结构的衔接性,混凝土工程是由模板工程一步一步累积起来完成的,每一部分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模板,那么在进行浇注混凝土时,就要考虑同一种模板的内部衔接,以及不同类型模板的相互衔接;②模板应方便安装、拆卸或移动,模板是常用型辅助工具,设计使用方便的模板,不仅可以缩短工程期限,还可以节省耗材。一般采用三步式确定模板设计,第一步画出初步图纸,第二步根据施工要求验证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合理性,第三步制定模板的安装、拆卸工艺及使用说明等。 2.2 材料选择 根据施工要求,在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选择不同模板材料,采用合理的模板材料,有利于工程的施工进度。在需要受力型模板时,考虑模板的受力情况,是承受重力还是承受侧压力,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承重模板或侧面模板。同样在能够使用可移动型模板时,不免使用固定型模板,移动型模板可以不同位置重复使用,而固定型模板只能在特定位置使用,除了形状特殊的位置,一般不建议采用固定型模板。 2.3 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质量的高低会严重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安装模板前,一定要根据施工现场条件,联系模板设计图纸、安装工艺和使用说明,确定模板安装程序,避免安装过程中出现工种作业混乱,互相干扰影响等情况的出现,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①竖立好模板后,要对模板的位置和形状大小进行复核校正;②模板的支撑性结构必须连接紧密牢固,衔接处应平滑无隙,在巩固模板结构时,尽量使用方便拆卸的固定配件,如螺栓、拉条等,尽量避免使用圆钉等难以拆卸的零件;③当出现大跨度的承重模板时,需要考虑变形等因素,采用预留措施,添补因承重而造成的形变;④模板尽量避免直接建在支撑面上,以防在拆卸时对整体建筑造成震动影响,可采取在模板与支撑面之间铺垫桩基等措施。 2.4 模板拆卸 在拆卸模板时,需要了解模板拆卸工艺,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拆卸工作,避免造成模板损坏,或发生安全事故。在进行模板拆卸工作时要注意以下事项:①拆卸时按照一定的先后原则,先拆除连接件,后分离模板,先上后下,先中间后两边;②在拆卸模板时,禁止直接重力敲击撞动模板,应使用木楔等较为温和的方式分离模板和混凝土面,避免对模板和建筑造成不良影响;③高空进行拆卸作业时,应在作业区周围设有防护措施,禁止将模板从高空直接扔下,以防造成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④在拆卸拱摸时,应按照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从拱摸中间开始,向两边进行对称拆卸,避免模板变形损坏;⑤在进行拆模工作时,要考虑混凝土对温度的敏感特性,应尽量避免在温差变化较大的时间段进行拆卸工作,以防混凝土崩裂;⑥将拆卸下来的零部件,要及时清理,将可回收使用的归仓保存,不能回收使用的,清理干净,尤其是不能使用的圆钉和铁丝等易伤人零件。 三、结论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模板工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模板工程的选择对整体工程影响重大,通过探讨研究,完善施工工艺,选择更好的模板,可以降低工程造价、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消耗,提高工程质量,增加工程的使用效益,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 施工类论文:过河类地铁车站施工方案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建设陆续展开,地铁车站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极易受到周边环境、建构筑物及地下障碍物的影响。本文以郑州市紫荆山地铁车站为依托,研究过河类地铁车站的最优施工方案。 关键词:过河类地铁车站;施工方案比选;降坡盖挖;填坡分段 1 前 言 紫荆山站为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车站,其中2号线的Z4区(换乘段以南区域)下穿郑州市金水河,该河为郑州市主要景观河、防汛河,故地铁车站施工期间,金水河不得断流,且仍需满足相应的防洪要求。 紫荆山站Z4区为地下四层岛式站台车站,顶板覆土厚度0.4~6m,底板埋深28.95~30.65m,为目前郑州地铁中最深的一个换乘站点。 金水河属季节性河流,水深0.2~3.0m,由于上流坝截流等,金水河在紫荆山站段的常水位在1.0m左右。据调查,金水河近100年洪水位高程为95.5m,最大洪峰流量约30m3/s。若突发洪水,河水位暴涨,可能会产生河水溢流。本工程施工期间的设计按洪峰水位高程95.5m考虑。[1] 在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工期要求及环境情况,拟定了两个可行方案: 方案一:河堤降坡围堰、盖挖施工;方案二:河道填坡围堰、分段施工。 2 方案一:降坡盖挖 2.1 施工筹划 为保证整个Z4区结构不受汛期影响,能够同步施做以节省工期,本方案采用盖挖逆作法,具体表现为:枯水期将河水导流,施做河道底范围内的围护结构及结构顶板、围堰,待结构稳定后将河道改至已完成顶板上方,之后由盖挖部分两侧进行开挖顺作,施工施做车站结构。 2.2 施工工序 2.3 施工要点 1、分期导流:先期施工的顶盖板将整个场地分为南、北两个独立施工场区,致使每个场区都相对狭小。考虑到金水河在非雨季水流量较小,故顶盖板北侧设计2道挡水围堰:内围堰高2.5m,外围堰同南侧围堰,高4.5m。施工阶段,南侧围堰、内围堰与顶盖板同期施做,外围堰在2014年汛期前完成即可。保证了内、外围堰之间约500m2的顶盖板在外围堰施工前可做设备停留、材料堆放等场区使用,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2、挡水墙施工:盖板段围堰与盖板同期施工,为保证施工阶段顶盖板的防水效果,1m厚顶板上设置0.4m厚盖板,并与围堰连接;非盖板段围堰施做于河底处理之后进行。围堰墙趾与墙体分两次浇筑,采用钢管扣件式支架及模板系统。 3、枯水期实施围护结构及顶盖板、围堰:为确保金水河在2014年汛期能顺利防洪度汛,本工程围护结构及顶盖板、两期围堰的实施时间选择在2014年上半年枯水期进行。 4、砼管导流: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阶段,由于胎膜场地、集土坑等场区均位于南岸。为满足在不断流的情况下,施工设备能南北顺利通行以完成金水河北岸围护结构,设计在河内埋设3根150m长DN1500砼管,其上回填水泥土,压实后浇筑钢砼路面并与两侧路面连接。 5、临时坝体导流:为预防用电及人员安全事故的发生,作业区范围尽可能处于不带水作业区,在围堰扩河道及围堰本体(钢筋混凝土重力墙)实施之前,采用扎口沙袋临时导流,沙袋垒放与作业区外围,垒放尺寸为2.5m(宽)*1.5m(高),并根据上游橡胶坝放水水量控制临时坝体的垒放尺寸。 6、河底处理:为保证非盖板段围堰的施工质量,需对其周边的河底进行处理,首先对原河底破除,清除河底长期淤积的淤泥及腐殖物,再将河底进行换填,并重新铺贴防水层及进行钢筋混凝土河底施工。[2,3] 3 方案二:填坡分段 3.1 施工筹划 本方案采用河道导流的方案,分Z4a区、Z4b区两阶段进行施工,具体表现为:第一阶段河道向南导流,北侧场地回填、施做围堰以满足Z4a区施工;Z4a区完成后,河道向北导流,南侧场地回填、施做围堰以满足Z4b区施工。 3.2 施工工序 3.3 施工要点 1、枯水期实施围堰工程:为确保金水河在汛期能顺利防洪度汛,两阶段的土体回填与加固、围堰工程实施期间均需选择在枯水期进行,即正常状况下的每年11月至次年6月期间。 2、临时坝体导流:为预防用电及人员安全事故的发生,作业区范围尽可能处于不带水作业区,在围堰扩河道及围堰本体(钢筋混凝土重力墙)实施之前,采用扎口沙袋临时导流,沙袋垒放与作业区外围,垒放尺寸为2.5m(宽)*1.5m(高),并根据上游橡胶坝放水水量控制临时坝体的垒放尺寸。 3、导流段河道先行拓宽:导流段河道自金水河桥底开始,桥底采用垒放沙袋对水流进行引导,拓宽段自金水河东侧开始,该段导流段先行拓宽,完成拓宽处河道边坡钢筋混凝土并达到结构龄期要求后进行对岸围堰主体工程实施。 4、河底处理:导流段及围堰范围内的河底需进行处理,破除原河底,并将河底长期淤积的淤泥及腐殖物清除,再将河底进行换填,并重新铺贴防水层及进行钢筋混凝土河底施工。 5、围堰施工:围堰体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堰体施工于河底处理之后进行,墙趾与墙体分两次浇筑,采用钢管扣件式支架及模板系统。 6、围堰内土体回填加固:钢筋混凝土防渗墙为现浇混凝土,整体性稳定性较好。但为便于重、大型设备的吊装、运输,防止塌陷,围堰内需实施回填及加固。土体回填采用分层夯实,回填高度满足设计方案要求;土体加固采用土体掺灰处理,水泥用量0.2t/m3。[2,3] 4 两方案对比分析 4.1 周边环境、地下障碍物因素 两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对周边主要建构筑物均无较大影响。在实际施工中,除了通过采取控制基坑变形的深基坑施工技术措施来控制周边环境的变形外,拟借助地基加固、加强监测等措施,加强对基坑周边建构筑物的保护。地下障碍物在两方案中均可完成破除、清运工作。相比较,方案一在施工期间场地标高较低,地下障碍物距离地面较近,有利于上述工作实施。 4.2 防洪度汛因素 实际施工中,两方案均将跨越郑州市汛期,为保证施工连续性、质量稳定性,及1号线在运营阶段的安全,方案中钢砼围堰的尺寸、角度需满足《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土建工程紫荆山站2号线穿越金水河临时工程防洪评价报告》的要求,具体内容见下表3。 两方案在施工中均满足报告中的防洪要求。相比较,方案一最小过水断面较宽,出水角度较大,有利于施工阶段防洪度汛工作的开展。 4.3 场地因素 Z4区施工阶段,1号线北侧场地作为紫荆山~黄河路区间盾构始发施工场区,东侧场地作为联络线暗挖施工场区,均无法利用。 方案二为分阶段施工,各阶段场地利用率较低,特别在第一阶段,北侧场地过小,对各道工序的正常开展造成诸多不利影响。方案一为南、北两侧同步施工,绝大部分材料堆场、加工场位于金水河南岸,北岸只需设置一临时堆场以满足各材料周转即可,故北岸场地缩减后对施工的整体影响不大。 5 结 论 综合考虑,紫荆山站2号线Z4区(过河段)施工宜选用方案一。[4]该工程已于2015年3月完工,计划年底投入运营。方案一在保证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前提条件下,以较高的施工效率,较快的推进速度,较小的工程造价,顺利完成了车站、风亭及出入口的施工,效果明显。 施工类论文:住宅类建筑雨季施工的相关技术问题探讨 【摘要】由于建筑工程的建设是在露天进行的,因此极容易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然而外界天气因素对住宅类建筑的影响在所难免,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住宅类建筑雨季施工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就住宅类雨季施工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类建筑;雨季施工;技术问题;探讨 在对住宅类建筑施工过程中,雨水会对建筑的基础部分、结构等产生极大的影响,导致建筑工程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与质量文艺。再加上工程还有多方面的要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程的施工进度。以下简要分析了住宅类建筑雨季施工的相关技术与问题探讨。 一、雨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与建筑师需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实现做好雨季施工的准备,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工程施工,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一般来说,管理人员需要收集两个气象信息,然后根据气象信息来做好各项防雨工作。一般来说,我们需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面:首先,需要合理的安排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雨季施工是住宅来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不同的施工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将施工进度严格的控制,有些必须要在晴天完成的施工环节必须要在晴天完成,例如土方施工、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屋面防水等。有些可以在雨季完成,例如基础工程的打桩工程、吊装工程等的。只有将各项施工环节进行了解与合理的安排,才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不会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其次,在施工现场应该设置一些防水、排水设施。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雨水对建筑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可以在雨季来临之前,在施工现场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另外,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平稳,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施工人员可以将有些管道埋置于地下,还需要对各种管道中的杂物进行彻底的清理,从而保证雨水能够尽快排出去,避免建筑工程受到雨水的影响。再次保证施工路面的坚固与耐用。雨水一般会对施工路面造成影响,从而导致诸多细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施工工期,也无法保证工程的质量。因此我们需要对路面进行全面检查,一些未压实的路面需要进行加固处理,以保证路面的稳定性,另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排水沟及周围的杂物进行全面的清理,保证排水正常,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最后,建筑材料的储备。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的施工都属于露天工程,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为了保证施工道路的畅通,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现场保存大量的建筑材料,以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另外,在一些大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仅要避免施工场地外的雨水流入施工现场,还需要保证场内的雨水流出,因此施工人员可以临时设置一个排水系统。在对其进行规划时,施工人员必须要根据当地的降雨时间与降雨量来进行分析,然后合理的规划排水系统。 二、雨季施工的技术问题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有时候我们必须要在雨季对工程进行施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基础工程的施工。基础工程的施工受到雨水的印象是非常大的,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被雨水冲垮,可以在边坡上设置一定的钢丝网片,然后抹上一定厚度的细石混凝土,也可以采用土工织物对边坡进行遮盖处理,以此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所工作的面积不能够太大,一般需要将场地进行分段或者分区域进行施工。等到基坑挖到设计的位置时,施工人员需要及时对其验收,并在基坑内部浇筑一定的混凝土,避免基坑被雨水冲垮。如被雨水浸泡后的基础。应做必要的挖方回填等恢复基坑承载力工作:为防止基坑浸泡。开挖时要在坑内做好排水沟、集水井并组织好必要的排水力量;对雨前回填的土方。应及时进行碾压并使其表面形成一定坡度,以便雨水能自动排出:降雨量大时,应停止大面积的上方施下;对于堆积在旌工现场的土方,应在四周做好防止雨水冲刷的措施。基础施工完毕,应抓紧基坑四周的回填工作。停止人工降水(捧水)时应验收箱形基础抗浮稳定性、地下室对基础的浮力。当遇到大雨,水泵不能及时有效地降低积水高度时,应及时将积水灌加到箱形基础内,以增加基础的抗浮能力。 2、砌体工程和砼工程的雨季施工。此部分应掌握以下要点:砖在雨期必须集中堆放,不宜浇水。砌墙时要求干湿砖块合理搭配。砖湿度较大时不可上墙。砌筑高度不可超过1米:雨期遇大雨必须停工。砌砖收工时应在砖墙顶盖一层干砖,避免大雨冲刷灰浆。大雨过后受雨水冲刷过的新砌墙体应翻砌最上面两层砖;稳定性较差的窗间墙、独立砖柱。应架设临时支撑或及时浇筑圈粱;砌体施工时,内外墙要尽量同时砌筑,并注意转角及丁字墙间的连接要同时跟上。遇台风时,应在风向相反的方向加临时支撑;砌体砂浆的拌和量不宜过多,以能满足砌筑需要为宜。拌好的砂浆要注意防止雨水的冲刷:雨后继续施工,须复核已完工砌体垂直度和标高,并检查砌体灰缝.受雨水冲刷严重之处须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遇到大雨应停止浇筑砼,已浇部位应加以覆盖。砼浇筑现场要预备大量防雨材料,以便浇筑时突然遇雨进行覆盖;模板支撑下回填要夯实,并加好垫板,雨后及时检查有无下沉。 3、吊装工程的雨季施工。第一,构件堆放地点要平整坚实,周围要做好排水工作,严禁构件堆放区积水、浸泡。第二,塔式起重机基础或路基必须高出自然地面15cm,严禁雨水浸泡路基。第三,雨天不宜进行起重吊装工作,这是因为雨天构件表面及吊装绳索被淋湿,绳索与构件之间摩擦系数降低。容易发生构件滑落等严重的安全事故。此时如果必须进行吊装工作,应加倍注意,并采取增加绳索与构件表面粗糙度等措施来保证安全。第四,停止施工时,应将塔吊的吊钩收回靠拢塔身。不得在吊钩上遗留吊索及建筑构件等任何物体,以防止这些重物被风吹动导致塔吊摇晃引发塔吊倒塌事故。 4、混凝土工程的雨季施工。第一,在涂刷模板隔离层之前要及时掌握气象信息,以防隔离层被雨水冲掉。第二,尽量避开大雨浇筑混凝土.如遇到大雨时应停止浇筑混凝土。第三,雨期施工应加强对混凝土粗细骨料含水量的测定,并及时调整用水量。第四,模板支撑下回填要夯实,并加好垫板,雨后应及时检查有无下沉情况。第五,下雨时不得进行钢筋焊接及对接等工作,急需时应做好防雨棚工作。 三、结束语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是在露天进行,因此极易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尤其是雨季对工程施工,极容易导致工程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与质量问题。住宅类建筑的建设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与使用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但是雨水极容易对建筑的地基部分产生一定的影响,经过雨水的冲刷,极容易导致建筑地基部分的承载力不足,最终导致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必须要对雨季施工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使工程在设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另一方面保证工程的质量,使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通上所述,雨季施工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必须要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的分析,注意天气预报,将各种恶心环境因素转变为良好的条件因素,在施工中认真的施工,从而提高工程的进度,保证工程的质量。
经济法学论文:对经济法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革,经济法学如何发展,经济法理论研究如何深化,已成为学者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期发表的五位青年学者的笔谈分别就经济法理论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作了探讨。诚望有更多学者加入对此类问题的讨论,以推进中国经济法学的发展。 经济法学在中国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注:马洪:《十年来经济法学基本理论问题争鸣述评》, 《财经研究》1989年第12期;谢次昌:《经济法学的十年及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中国法学》1989年第3期,等等 )作为法学领域里的一个新兴学科,它随着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立法的变化和发展,亦相应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其发展历程中是充满了波折和艰辛的,就如同整个经济改革历尽曲折一样。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从事经济法的教学和研究以及学习经济法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真可谓“为学者日益”,从而使整个经济法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这是学界有目共睹的。尽管如此,回顾和总结经济法学的发展历程,仍不难看到,在经济法研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不能回避的问题,这是经济法学发展中的问题,对此已有一些学者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及。由于这些问题关系到经济法学在未来能否得到持续的、良性的发展,故在此略作撮要,希与学界探讨。 一、经济法的定位问题 对经济法的地位应如何确定,是许多人非常关注的问题。由于经济法是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因而其定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经济法学的定位和发展。对此,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经济法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有其自身独立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是其他部门法不能替代的。但与此同时,经济法也仅仅只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部门法,它同样也不能代替其他部门法。因此,对其地位要有适当的定位,既不能过分低估,也不能过分高估。事实上,能否对经济法予以正确定位,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经济法的地位、经济法的体系、适用范围等等问题的认识,从而会影响到经济法方面的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进而会影响到整个经济法学的未来发展。 恰如其分地估价经济法的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经济关系日益复杂,这些经济关系在总体上需要各类法律的综合调整,因此仅靠任何一个部门法都不足以实现法律体系的调整目标,必须由经济法同其他相关的部门法配合,才能共同实现法律体系的输出功能。对待经济法和其他部门法必须本着科学的、客观的态度,而不能出于偏狭的门户之见。这是经济法学者和其他相关部门法学者应注意的。 二、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稳定与发展问题 国家和社会有一个稳定与发展的问题,经济法与经济法学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经济法学虽然在总体上发展较为迅猛,但其发展很不稳定,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现实的经济法研究与国家的经济政策以及经济立法贴得太近,而经济政策与经济立法又变化太快,致使经济法学的研究也只能亦步亦趋地相应变化。同时,经济法研究人员在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总体上的不成熟可能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应当承认,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是经济法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但并不是唯一的研究对象,同时,也不应把它们作为判断学术研究真伪的唯一依据。学术上的评判标准是应与政策和法律的成文规定相区别的,否则也就失去了学术研究的意义。尤其是在我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都需要随着现实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不断作出调整以使之日臻完善的情况下,更应注意这一点。 由于建立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提法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注:依据“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的基本精神,国家立法机关非常重视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制定了大量的经济法方面的法律规范。九届人大仍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工作。此外,国务院机构的改革的原则也是要重视和强化宏观调控部门的作用。为此,有一些学者认为这有利于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的发展)因此,我国的经济立法速度是相当快的。这样的立法一方面对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弊端,对此已有许多学者提出了批评意见。(注:可参见李静冰:《盛行的经济立法观在法理学上的检讨》, 《法律科学》1995年第1期; 以及苏力等人的相关论文)上述情况也说明,经济立法(其中包括经济法方面的立法)的发展是应该的,但也应适当地保持其稳定性,这不仅对保障法律本身的安定性和可预知性是必要的,而且对于保障法律的实效,保障真正的法律秩序的有效形成也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如此,从附带的意义上说,在某些学者特别重视成文法研究的情况下,经济立法的稳定也能为经济法学提供较为稳定的研究对象,从而有助于人们在某些基本问题上形成一些必要的共识,这也是经济法学的稳定发展所需要的。 经济法的研究应当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否则经济法就不可能得到大的发展,就不可能向深度和广度掘进和拓展。但是,经济法的研究同样要注意经济法的各个部门法的研究,没有部门法的深入、广泛的研究,经济法的基础理论也不可能得到丰富和发展。可见,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和部门法研究应有良性的循环,但目前这种循环尚未充分实现。此外,在研究部门法时往往会存在仅仅重视具体政策和相关法律规定的问题,由此存在对现行政策和法律依附过重的问题。在此仍需强调说明的是,成文的经济法律、法规等等固然是经济法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那些现实生活中正在起作用的非官方的规则、惯例等等同样也是值得研究的,它们往往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目标、法律的预期目标等能否得到有效实现,关系到成文的经济法的制定者、执行者、受规制者之间的博弈活动,因而会直接影响到经济法的运作过程和实际效果。这些也都是经济法学应该研究的重要问题。 经济法学的发展还需要经济法教学和科研队伍的稳定,还需要学术规范的稳定。在经济法学的发展历程中,随着对经济法认识的起伏不定,经济法的研究队伍也有一些伸缩变动。当然,从学者个人而言,学术选 向是自由的,但一个学科的发展确实需要一批有志于此的高水平的人们。我国经济法学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往往是显得有一定的规模的,但低水平的重复研究也并不少见,有些人并不是在进行学术研究,其研究工作并非本于学术的兴趣或忠诚,因而他们只会制造学术对话的噪音,而很难出学术精品。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由于中国的经济法学仅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且整个法学研究都较为缺少应有的一些学术规范和学术传统,因而在经济法学方面就更需要建立和健全应有的学术规范,并在稳定的学术规范中展开学术的交流。经济法学的发展需要经济法学者乃至其他领域的学者展开广泛的对话,通过百家争鸣、真正的学术批评来促进经济法学的发展,并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一定的学术传统。唯有如此,才能有助于改变目前某些经济法研究中存在的自言自语、各说各话、无的放矢、自以为是的状况,也有助于改变某些不尊重他人着作权的信手拈来、据为己有的状况,或不知他人早有研究且已成通说,还自以为是提出了“新思维”的状况,从而有助于形成真正的学术共同体或学术团体,等等。 三、经济法学的路径依赖问题 经济法学的路径依赖问题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注:对于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着名经济学家诺斯有精深的研究,他尤其认为“路径依赖”是指今天的选择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参见《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依据诺斯的理论,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起着制约的作用,因而经济法的变化和发展同样会受其影响,从而也会影响到经济法学。由于一国的经济法学必然会受到既有的各种特定因素的影响,因而会体现出其特殊性)。中国经济法的研究因其依托于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特定的经济法律制度和特定的学者群体,因而必然会显现出自己的特色。基于中国特定的经济、社会状况而产生的立法、法律运作的环境以及学者本身长期形成的研究习惯,都会构成经济法学的赖以存续和发展的路径。路径依赖的存在,使得中国的经济法同样属于一种“地方性的知识”,它必然不同于体现了“地方性知识”的他国经济法,而这样的经济法正是我国经济法的研究对象,我们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研究经济法。应当看到,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因此,各国的经济法往往名称虽然相同,但其实可能相去甚远。有鉴于此,经济法学的研究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既有体现共性的、外向的国际化问题,又有体现个性的、内省的本土化问题。这两个方面不可偏废。 四、经济法学研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经济法学研究应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尤其应注意吸收和借鉴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密切联系的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例如,在经济学领域曾长期探讨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尤其有助于认识经济法究竟应调整何种经济关系(如俗称的纵向经济关系或横向经济关系),这些经济关系与民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之间是如何此消彼长的,等等。可见,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解决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调整范围、体系以及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等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学者还很重视法律的经济分析,尤其是在经济法领域,法律经济学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尽管这些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毕竟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此外,博弈论、公共选择理论等在经济法领域也是很有应用价值的。不仅如此,社会学、政治学等许多相关学科的其他的一些相关理论,对于经济法学的深化研究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经济法学同法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更是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能从其他法学学科的发展中吸取大量的营养。例如,法理学近年发展迅速,其中有很多成果是值得经济法学借鉴的。又如,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因而一国的经济和法律发展都不可能脱离国外的经济和法律的发展,有鉴于此,一些学者已开始重视把国内经济法同国际经济法相结合,进行综合的研究,等等。这些都是加强“科际整合”研究的有益尝试。经济法学的研究视野必须开阔,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解决现实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研究具体问题时还应打破僵化固守“部门法细分”的藩篱,以使问题的分析较为全面,真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不是在一些大家都已有共识的问题上继续进行喋喋不休的“同义反复”。 在加强经济法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流和打通的同时,也应看到,同一些相关部门法学相类似,经济法学在以往的某些研究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深受概念法学和注释法学影响的问题,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绝对主义的影响是甚为深广的。由于现实的世界和经济关系是非常复杂和丰富多采的,因而在经济法研究中有必要多视角地、非直线地、非绝对地去分析和研究一些问题。这对于改善经济法研究也许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总之,上述问题都是经济法学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只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大力加强经济法的法制建设和经济法学的研究,就必须不断解决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这已是人们的共识。为了促进经济法学的未来发展,在正视和不断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尤应强调: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要深化,经济法部门法的研究要强化,前者应从后者吸取营养,后者应得到前者的有效指导,从而实现前述的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和共同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经济法学的发展。 经济法学论文: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经济法学分析——以管理模式改革为视角 摘 要: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当前的热点,但遗憾的是改革中经济法学缺席了。本文从信用社的管理模式改革入手,根据经济法学的相关基础理论,运用经济法学的研究框架,从改革中的利益冲突入手,分析了利益失衡的成因,作出了经济法学视角的学术性和制度性回答。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管理模式,经济法学,基础理论 目次 一、引论 (一) 改革的背景 (二) 改革的目标 (三) 改革中的主要问题 (四) 改革中的法律缺失问题与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 ,经济法学视野下信用社管理模式改革的实然分析 (一)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利益冲突与经济法的法益观 (二)经济法基本原则的背离与管理体制改革中利益失衡的成因 三 经济法学视野下信用社管理模式改革的应然分析 (一) 着眼于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从源头上奠定控制政府不当干预行为的法律基础 (二)防止将省级联社的行政化,发挥信用社协会的作用 (二) 基本法律规范作为改革的前提 四 结语 一、引论 (一)改革的背景 自从1950年确定建立信用社以来,半个世纪以来农村信用社已经经历了数次改革。当前,新的一轮信用社改革又开始了。本次改革是在两个交叉的背景下展开的。第一,农村问题。三农问题的持续恶化,其原因之一便是农村资金的极度匮乏和资金的不断外流,缺血与失血并存。而作为农村主要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不仅承担不了资金支农的使命,反而成为一个重要的资金外流管道。第二,金融问题。自从1998年商业银行撤出农村后,一方面作为正式金融的信用社的异化加剧,同时各种非正式金融在政府遏制下无序发展,整个农村金融体系需要重新整合以消除风险、增加活力。信用社的改革必须联系这一背景。 (二)改革的目标 根据国发〔2003〕15号《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15号通知)的规定,改革的目标是“把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这三大目标能否在信用社这一框架内获得协调?目标与信用社本身的功能定位有没有内在的冲突? (三)改革中的主要问题 根据15号通知及历次试点会议的内容,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是产权模式问题,即信用社是选择股份制、合作制还是股份合作制。二是组织形式问题,即信用社是采用以县为单位的一级法人、乡镇信用社和县联社的二级法人还是银行形式。三是管理模式问题,这里的管理专指行政管理,15号通知将管理权下放给了省级政府,因而专指省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四是金融监管问题。四个问题中,前两者为微观领域的改革,后两者为宏观领域的改革。 (四)改革中的法律缺失问题与本文的研究思路 同很多次的重大改革一样,法律及法学界再次缺席。表现在:第一,从学术上看,很难见到法学学者对上述问题做出的对策性或学术性见解;第二,从制度上看,这样一种涉及多层次利益主体的改革,却缺乏一部明确各方根本性权利、义务、责任的法律规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经济法学理论,作为调整现代社会多层次利益主体的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其范式、原则、宗旨及规制手段都有极强的学术与实践价值。它的缺席,无疑是改革的不幸。笔者不揣浅陋,在此尝试以经济法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对当前的信用社改革给出一个经济法学角度的思考。本文选取“信用社的管理模式改革”这一视角入手,原因在于管理模式在政府主导型改制中的核心与枢纽地位,甚至可以说,在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改革中,产权改革发挥作用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制于管理模式的改革状况。 二 ,经济法学视野下信用社管理模式改革的实然分析 (一)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利益冲突与经济法的法益观 1、信用社管理模式的演变及其利益冲突 第一,信用社比较明确的行业管理始于1979年,从那时起由农业银行进行管理,行政管理与金融监管合一。第二,1996年进行的改革决定农信社和农业银行脱钩。业务管理和金融管理分别由农村信用社县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1第三,2003年,15号通知决定将“信用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负责”,“成立省级联社或者其他形式的省级管理机构,在省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具体承担对辖区内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同时,“不把对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地市和县乡政府、地市不再设立联社或者其他形式额独立管理机构。” 在信用社的改革史上,管理模式始终是备受关注的焦点。综合来看,在这一博弈中,涉及如下的利益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信用社(包括职员、社员)、信用社所在地的与之相关的利益相关人(比如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中小企业)等等。那么,这一系列的利益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有什么层次性的关系?信用社的控制权在各个利益主体间是如何分配的?它的变更说明了什么问题?笔者认为,经济法的利益分析框架有助于我们理性的把握这一系列问题。 2、经济法 的利益观及其运用 众所周知,法是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博弈。“法并不创造利益,法律只是发现那些急需得到承认和保障的利益。”2利益衡量是每个部门法分析问题的起点。而经济法的三元利益调节模式使其具有了独特的对现代复杂经济社会问题的包容力。 从近代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逐渐分化,表现在当代学术思想上,哈贝马斯提出了“公共领域-经济-国家”的三元模式、柯亭。 阿拉托提出了“市民社会-经济-国家”的模式等等作为对这一分化的概括。2结构的变迁导致利益的分化,个人利益-国家利益的范式之外发展出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范式。多层的利益结构中,公共利益逐渐凸现,与此相关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多。现实的变化也催生了民法、行政法等传统部门的现代化,但是行政法、民法过多的向公共利益靠拢,只能导致这两种部门法本身的异化,换句话说,它们可以进行现代化,但却难以完成社会化。3完成这一使命的是经济法学理论。即在以二元利益调整模式为特征的公法私法之外发展出的三元利益调整模式为特征的经济法。4 相比其他的法律部门,这一体系更加符合真实的现实,从而在面对复杂的利益冲突时具有更强的分析能力。 具体到信用社管理模式改革,其中也涉及三重利益,首先来分析第一类利益主体。15号通知在历史上第一次将管理信用社的权力赋予省级政府,因而它们无疑是当前的方案的最大受益者。从历史上看,在建社初期控制权曾短暂的掌握在社员手中,这是符合信用社制度的法律原理的。随后,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即施行在资金稀缺的条件下优先发展资金密集的重工业的赶超战略,使金融政策发生变化,采取了以财政代替金融的计划体系,加强了对金融组织的控制,5信用社的控制权也转移到中央政府手中。与此相伴,农村信用社逐渐从创社之初的合作金融组织演变成事实上的国家银行基层机构。这种管理模式所导致的后果便是本文开始所描述的两个背景。这一次中央政府将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到省级政府,原因之一便是试图尝试一种新的管理方式以扭转局面。只不过,中央政府宁愿把农信社的管理权交给省政府,也不肯还给所有者。6政府仍然掌握着实际的控制权。 其次是第二类利益主体,包括信用社的职员与社员。研究他们的利益变动,需要结合信用社的定位及控制权归属。自从行政机关掌握了控制权后,中国的信用社就有其名无其实,合作金融从来就没有存在过,现在的合作金融是一种没有所有者的合作制,农民也从来不认为信用社是一种互助性合作金融组织,而是把信用社当作政府部门(或国家银行)的某类附属机构。7在这种情形下,社员(分为三种,即个体社员、职工社员和团体社员)的收益主要是股金利息、利润分红和贷款优惠等等,基本上不享有基于投资所享有的选举权监督权等民主管理权。自然的,在改制过程中他们无一例外的被忽视了。大至全省(市)农信社改革整体方案的制定、产权制度的选择、组织形式的定夺,小到各县级农村信用联社清收不良贷款计划、清产核资方案、注册资本额度的拍板,均由上级决定,而与自己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农信社员工,连参与讨论的机会也没有,只是被动地服从和执行。8 第三种利益主体,即是以需要货币资金支持的广大农民、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村中小企业为代表的社会利益主体。改革过程中,他们很大程度上也被忽视了。从政策出台的程序上看,当前的方案是中央金融部门和省级政府的谈判中形成的,作为这一改革的利益相关人的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没有途径表达自己的意愿。他们的权利也没有明确的法律的维护。从控制权归属及其后果上来看,省级政一旦完成行政集权,其直接逻辑便是遏制这些利益主体由下而上的自主寻求发展资金的可能。各地的改制现实逐渐的证明着这一点。 从现实来看,这三类利益主体之间有着激烈的利益冲突,并且产生了明显的利益失衡。最明显的一点是,改革中最应该得到维护的农村社会利益反而成为最大的受害者,这样的改革从程序与实体两方面是违背法治原则的。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本次的管理模式改革最终会出现这样一种利益格局呢? (二)经济法基本原则的背离与管理体制改革中利益失衡的成因 1,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经济法理论首先强调分析多元利益冲突,但这只是手段,目的在于:以此为基础,以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为出发点,分析导致利益失衡的原因,构建合乎基本原则的利益协调与保护制度,最终使各类主体的行为与相关制度符合经济法的精神或者宗旨。 可见,基本原则处于一个枢纽的位置上,既是经济法基础理论链条本身的枢纽,又是理论工具与具体社会现实之间联系的枢纽。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内涵的界定,学界目前仍有争议。笔者认为,从逻辑上讲,应该从“规则-原则-价值”的关系中把握,“法律原则即是规则和价值观念的汇合点”。9经济法的价值或精神是在经济社会化的条件下的实质公平正义,核心内容是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实现。10作为实现这一理念并贯穿于经济法实践运作全过程的普遍性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有如下三个:对于政府主体来说,是实现其干预行为的正当性,包括合法性与适度性;对市场主体来说,是保证其获得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对于社会中间层团体来说,是保证其在自治与管制中获得独立发展的空间,发挥其纠正市场失灵与政府失败的双重作用。 以此为标准衡量信用社管理模式的改革,我们发现,作为政府实施的一种复合干预行为,11在很大程度上却背离了上述的基本原则,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利益失衡。 2、管理模式改革利益失衡成因的经济法分析 首先,这一改革模式违背了政府正当干预原则。就政府主体而言,通过行政权力取得信用社的控制权缺乏合法性基础。根据2003年9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信用社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社管理暂行规定》,“省级联社是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市(地)联合社、县(市、区)联合社、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合作银行自愿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履行行业自律管理和服务职能,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从法律上看,省联社应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但是,具有更高位阶的国务院一纸15号通知却将这一省级联社定位成省政府领导下的管理机构。 这明显的违背了法人制度的基本原理。从原理上看,基层信用社法人为解决各基层社之间资金清算、资金融通以及其他跨区合作问题,共同出资设立了联合社,并且共同拥有对联社的控制权;换言之联社是为各个基层社服务、受其支配的法人。这种自下而上控制、自上而下服务的体制符合信用社的运转规律。 但是,在我国的信用社中,一直以来由于所有者的民主管理权力没有得到法律保护,行政人控制与内部人控制成为常态。而此次改革,不仅没有消除原有的信用社管理中的不当行政干预现象,反而以制度化的形式巩固下来,将控制权明确的集中到省级政府手中。这完全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逻辑。省级行政权力与联社的结合,必将使联社发展成为披着企业外衣的准政府机构,成为又一个政企不分的怪胎。12在这种状况下,联社及基层社不可能 建立起符合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模式,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内部制衡机制、作为所有人的社员的选举权和监督权必将流于形式,作为社员的股权性的投资必将异化成为债权性的存款。在这一点上,国有企业的曲折经历已经给我们积累了足够多的沉痛教训。 既没有资本出资关系、又没有专门法律授权,省级政府以“支农”的口号取得对信用社资产的控制权,是违背基本的法治理念的,由此而对信用社行使的政府干预行为是缺乏合法性基础的。 第二,管理模式改革也没有遵循维护公平竞争的原则,这必然会使农村的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因为,地方政府一旦控制了信用社,出于自身利益的本能考虑,必然会将财政支农行为在内的行政行为与对信用社的控制利用紧密结合起来。信用社的未来既不是合作化,也不会是商业化,只能是一种行政化或者官商化。可以说,“农村信用社在当前的种种改制,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向正规金融部门的再一次扩张。”13与这一过程必然相伴的是,政府对非正式金融14的打击力度将会加大,农村金融的行政垄断性加强,公平竞争的原则遭到背离,反垄断法出台的前夜,又一个行业性的行政垄断系统产生了。结果是各种金融自治与互助团体更加缺乏生存的空间,农村生产发展获得资金更加困难。可见,政府的不当干预,行政垄断的保护、市场竞争的压制、农村资金的恶化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经济法基本原则的违背必然使改革的走向与目标南辕北辙。“几乎可以确定的是,现有省联社体制的设计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下一轮改革的对象,农村信用社也不可避免地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改制。惟一不确定的是,我们为此将付出多大的代价。”14 三 经济法学视野下信用社管理模式改革的应然分析 通过经济法特有的利益分析框架,我们分析了管理模式改革中的利益冲突;以基本原则为出发点,我们分析了利益失衡的深层次原因。紧接着,我们将根据经济法法律调整模式,就管理体制的应然状况给出一个制度性兼具学术性的回答。 (一)着眼于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从源头上奠定控制政府不当干预行为的法律基础 政府在管理模式中的行为失范,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自己在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不当。换言之,政府在信用社管理方面的行为只是系统性干预失范的一个子项目。因而有必要从农村金融体系的高度来分析,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前提。 农村的正式金融,从组织上看,包括有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等,从功能上讲,可以分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根据美国金融学家罗伯特·莫顿(Robert C.Merton)和兹维·博迪(Zvi Bodie )的观点,应该从功能视角出发来分析,而不是在现有的金融机构与组织既定的前提下来讨论农村金融组织结构的优化,应该看到,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稳定,即随着时间推移和区域的变化,金融功能的变化要小于金融机构的变化。15这里笔者采纳功能性分类的观点并结合我国的现实来考察农村金融体系,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政府干预的正当性问题。 从农村现实来说,功能与组织是不对应的。首先是合作社,原本是一种合作性金融,但是现在它的身上几乎没有多少合作的因子,更多的是一种政府控制下的商业性的金融机构,并且承担了相当部分的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其次,本应承担政策性金融功能的农业发展银行,在1998年3月,随着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国务院决定将农发行承担的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专项贷款业务,以及粮棉企业加工和附营业务贷款划转农业银行,农发行自此专一履行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职能。16实际上政策性功能严重萎缩,根本承担不了国家层面上支农的使命。 这种混乱的局面危害很大,首先影响各自金融功能的发挥,其次更重要的是必将导致政府对于各种不同功能的金融组织干预行为的基础不清晰。因为对于农业政策性金融来说,一般是由政府全资创办、政府参股或提供国家保证等形式,以保证经营的政策性,有效的贯彻执行政府意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基于出资关系或其他法律关系,干预就有了合法性基础;对于商业性金融,无论是国有独资还是股份制,在《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等法律的保护下,政府都无权直接的干预(当然可以采用股权式的市场行为);对于合作性金融,由于没有资本纽带,除非基于相关法律的规定,政府是无权干预的。因而,面对不同的金融组织,政府的权限是不同的。如果不从法律上对一个金融组织的上述功能加以区分,基础法律关系的混沌必然会为政府机关的干预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事实也证明如此,政府对信用社的干预不都是打着“支农”的旗号吗?在这个问题上也显示出法学和经济学在这一问题上的互补性,经济学家多是关注地方政府借支农为名将国家与自己捆绑在一起,进而引发的道德危机和逆向选择;而从经济法的角度,我们更应该关注这种干预行为的违法与合法的三八线,分解其背后的各个法律关系,进而构建起经济功能与法律责任相一致的金融组织体系,从而严格的规制政府针对不同类别金融机构的行为限度。 (二)防止将省级联社的行政化,发挥信用社协会的作用 前文已经详细的分析了省级联社行政化的危害,鉴于政府行政权力的扩张本性,因而在运用政府权力矫正市场缺陷时不得不更加谨慎冷静。现代经济法的发展再一次给我们以启示:经济法既重视国家因素与市场因素的综合,又肯定社会中间层克服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作用。17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社会中间团体,具有单纯的政府与市场所不具有的功能,在当前主要表现为对政府干预的抵御。换一个角度,可以将其视为政府权力的分权者或替代者。18这种经济法主体的发展壮大,在管制主体中增加了一个分权者,从而由下而上的提供了一种针对政府不当干预的制衡机制。 以美国为例,美国信用社协会(Credit Union National Association,CUNA)是为信用社服务的联合社团,有地区分会、州协会(Credit Union Leagues)和全美信用社协会三个层次。协会与联社之间有比较明确的分工:联社主要为社员信用社提供资金融通、投资、资金清算、证券托管等经营性服务;协会代表会员信用社协调公共关系、进行职业教育、出版行业刊物、政策分析和研究和进行宣传采访等非经营性服务,19协会的一个重要工作便是维护信用社的合作性质,抵御来自政府、银行界的压力。比如维护免税待遇。20目前我国对协会的设立管理的比较严格。原因比较复杂。但从经济法上多个利益主体分权制衡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是短视的。我们有必要确立协会的经济法主体地位。 (三)基本法律规范作为改革的前提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信用社的改革离不开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强制性变迁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政府应克制自己的权力扩张冲动,遵循基本的经济规律,谨记“农村金融的干预应该始终以完善和促进市场运行为根本目标,所有的干预都应该以最终减少政府干预、增加私营金融服务和竞争为最终目的”21.可是,政府在信用社改革中没有做到这一点。从法治层面讲,原因之一在于缺乏法律的强制性限制。法律,作为一种限权与控权的工具,在信用社的改造过程中缺失了。 与经济法律的缺位相伴的是经济政策的错位。政府的经济政策(比如国务院的各种通知)以灵活性见长,但缺点也是明显的。相比法律,政策缺乏一种公共性,这从政策制定的主体和程序上可以体现出来;缺乏一种基础性,未能从法律层次上规定利益主体基本的权利义务责任的边界;缺乏一种救济性,受到侵害的利益主体无法宣示自己的权利,找不到获得司法力量支持的通道。政策主导下的改革,排除了市场权利主体的发言权,进 而堵塞了司法力量的进入渠道,在很大程度上使改革演变成为了行政机关内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内的各个部门等等)的利益交易。 反观世界各国的信用社制度,大都是以明确的法律规范为基础来完善信用社制度的。美国1916年通过了一个《联邦农业贷款法案》,联邦土地银行就是根据这一法案成立;1933年又通过了另一个《农业信贷法》,据此建立了另两个农村信用合作机构:生产信贷协会和合作社银行。日本农协是根据1947年颁布的《农业协同组合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22法律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中俄农业改革的实例上,俄罗斯的农业改革由于在初期便确立起了一个基础的法律框架,因而有力的制约了行政权力的膨胀,没有为一个“盈利的官僚部门”的反市场既得利益的形成、扩张和硬化提供土壤。因而有远比我们明朗顺畅的改革前景。 23由此可以说:改革必须法律先行,一项涉及多方利益的改革,必须由法律对各方权利义务责任的分配确立基本的规则及救济渠道。 四 结语 信用社改革是整个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突破口,而信用社的管理模式改革又是整个改革的一个枢纽。但当前的改革模式却隐含着许多重大缺憾。发现它并作出学术性的回答,是学界的使命。但遗憾的是,经济法学缺席了。对于改革本身,这是一种损失。24不同的学术研究体系决定了学科之间的功能、价值互补性。经济法对于实质正义、经济民主的追求、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及相关的分析框架,迥异于经济学,对于改革,二者缺一不可;而由经济法理念制度化形成的经济法律规范,更是改革成功的必备要素,而这是单纯的经济学所不具备的。 笔者相信,理论品性的不同使学科之间不可替代。面对复杂的改制,经济法学研究的缺乏必将影响改革的绩效甚至是方向(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因而,笔者着眼于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改革,根据经济法学的相关基础理论,从改革中的利益冲突入手,分析了利益失衡的成因,提出了经济法视角下的应对之策。 经济法学论文: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学 「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21世纪国际经济法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将仍然是南北国家之间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但在经济全球化时期,这种矛盾和斗争具有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中国的国际经济法研究应从国情实际出发,围绕经济发展趋势和国际经济法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以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的经济主权原则的关系等重大问题为研究任务,同时要注意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跨国的贸易、投资、金融、税收和运输关系(通称跨国经济交往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是随着各国政府对经济交易活动干预管制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在国际经济现实生活中客观形成的,一个由各国有关的国内法和国际法规范共同组成、彼此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法律体系。而国际经济法学则是适应解决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的跨国经济法律问题的客观需要,在二战后突破传统的部门法学分科界限的基础上融法学和经济学于一体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注:对于国际经济法学科的概念和范围,法学界的认识还存在广义说和狭义说的分歧。请见陈安教授的论文《论国际经济法学科的边缘性、综合性和独立性》,载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9-64页。)在中国,国际经济法这一新兴学科是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形势需要发展起来的。在过去20年历程中,中国的国际经济法学走过了一段蓬勃发展的路程。(注:关于中国国际经济法学在过去20年中的发展情况,可参见曾华群教授《论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一文,载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9页。) 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之际,国际经济法学界同仁都在关注和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今后一个时期内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趋向问题。笔者认为,今后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密切相关,经济全球化将对新世纪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任务产生深刻影响。现不揣冒昧,拟就此问题谈一些个人的认识,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新趋势 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总是由于它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引致的。国际经济法作为一个由各国有关的国内法和国际条约与习惯构成的综合的法律体系,要认识和把握它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必须从当前和今后国际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基本特点,及其对国际经济法产生的影响来考察和分析。 正如众多经济学家共同指出的,进入21世纪,由于资本扩张和科技进步引起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将进一步明显加强,这是未来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经济全球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广泛、复杂和深远的,其意义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和认识。就其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影响而言,至少促使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出现如下几个新趋势: 1.调整跨国经济交易关系的国际统一规则迅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造成各国相互依存关系的不断加深,各国经济关系日渐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相互交织、彼此影响的状态。正如主席所指出的,“当今世界经济已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1]这种相互依存的客观经济现实,要求各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照顾到对方的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因此,国际合作与协调成为各国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相互依存带来相互合作的需要”,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则“需要有共同遵守的规范”。[2]因此,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各国相互依存与合作关系的加强,必然促进调整跨国经济交易关系的国际统一规则的长足发展。这一点最突出地表现在,经过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一系列新的多边国际经贸框架协议的形成,以及负责全面落实和监督这些多边协议规则执行的常设行政机构即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WTO的多边协议规则调整的关系内容不仅扩大了GATT调整的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关系范围,而且涉及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和国际经贸争端解决机制等领域,在这些历来属于各国国内法管辖的领域里确立起一套新的国际统一原则规范。我们应该看到,目前通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等多边协议确立的新的国际统一规则,仅是调整有关跨国服务、技术和投资关系的初步法律框架。随着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初步框架如何运作的具体规则和程序将会进一步健全、丰富。同时,WTO已经开始新的“千年回合”谈判,新一轮的多边谈判可能涉及环境保护、劳工标准和竞争政策等议题,从而可能导致上述领域内新的国际统一规范的形成。此外,像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也将会推动区域范围内统一适用的法律规则标准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继续发展。上述这样一些因素的存在和作用,决定了新世纪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中具有国际公法性质的多边统一原则规范的数量比例,将会明显提高,其所调整涉及的领域范围和程度,也会愈益深广。 2.贯穿于国际经济法发展过程的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矛盾更趋激烈 经济全球化发展是建立在南北贫富悬殊并继续扩大的基础之上的,这种不平衡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我们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仍然充满着矛盾和问题。据世界银行报告,在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20%的最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相同比例最不发达国家的30倍;而在90年代,这一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成为60倍。“全球经济的发展肯定不能长久地建立在少数国家发达、多数国家落后的基础上。世界经济需要新的动力,世界市场需要新的补充。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盛,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所在。”[2]因此,未来经济全球化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目前面临的巨额债务负担、贸易条件恶化和外部援助匮乏等紧迫问题,改革现存的造成南北经济发展失衡的旧的国际经济体制,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这就决定了在新世纪,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必然贯穿着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 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这也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的新时期国际经济法发展变化的另一重要特征。 3.作为国际经济法重要渊源的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的趋同性逐渐增强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国在普遍选择实行了对外经济开放的发展战略的同时,对内也先后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以市场经济作为国内经济动作基础。在早已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达国家,对国内一些尚未市场化的产业领域,如民航、铁路、电讯等公用部门和服务业,进一步实行自由化政策,如放开对服务业部门的价格管制、经营范围和企业进出产业的限制,打破少数企业对一些部门的垄断,以促进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发展中国家也先后进行了允许企业自由进出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对外资开放更多的产业部门。经济转型国家则从废除指令性计划入手,解除价格管制,在市场定价的基础上,由企业自主决定投资方向,使产业结构调整逐步从计划调节向市场调节过渡。这种全球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尤其是有关涉外经济法制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减弱,而趋同性增强。这不仅表现在各国的合同法和公司法等民商法律部门,而且也反映在像反垄断法、竞争法这类公法方面。[3]各国政府为使国内经济更好地与世界市场机制接轨,必然要参照有关国际经济规则标准来调整、修改国内的经济政策法规。这也是21世纪各国法律制度发展的共同趋势。 4.适用于跨国电子商业交易的法律框架正在形成 促使当前经济全球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可以说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跨国界的计算机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在改变传统的生产、销售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对现行的适应于传统商业交易活动方式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和冲击。例如,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产生的合同的成立与履行、知识产权保护、隐私与安全保护、电子货币与网上支付以及税收征管等一系列法律问题,各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和有关的国际条约缺乏相应的调整手段和规范措施。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为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正加紧研究制订解决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的法律政策和措施。(注:自1996年11月以来,为解决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问题,美国、加拿大、荷兰、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财税部门先后发表了各自的政策研究报告,经合组织也在1998年8月了《电子商务税收框架条件》,这些报告和文件分别就如何解决现行的税法和税收协定适用于电子商务交易的困难,提出初步的对策思路和方案。参阅:Luc Hinnekens,Looking for an Appropriate Jurisdictional Framework for Source-State Taxation of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Commer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Intertax Volume 26 Issue 6-7,1998.)因此,在今后的一个时期里,一个由各国有关的国内法和国际条约构成的,适用于跨国电子商业交易的法律框架的形成,将会是国际经济法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经济全球化与新世纪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任务及方法 中国属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国际经济法学是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形势发展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我们国际经济法学研究的宗旨,在于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和中国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制,提供科学的法律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法律对策方案。在新世纪要进一步贯彻这一宗旨,使国际经济法理论研究更好地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服务。为此,必须从经济全球化这一国际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出发,在分析研究其对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的基础上,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从而在更高的起点上确立新世纪国际经济法研究的战略思想,确定我们的研究任务。 基于前述关于经济全球化对未来国际经济法发展的影响的分析,我们认为,21世纪国际经济法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南北国家之间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但这种矛盾和斗争具有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在20世纪,尤其是乌拉圭回合谈判之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主要反映在国际商品的不等价交换之争,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障碍是各国在关境边界上执行的关税和进出口限制贸易政策制度。经过乌拉圭回合谈判,各国的进口关税已降到很低的程度,进出口数量限制措施已被明令废除,各国的商品市场将全面开放。因此,21世纪影响市场准入的主要因素已由各国的边界政策制度转为各国边界内的经济政策和法律制度,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矛盾和斗争,也从商品不等价交换之争转向经济政策和规则之争。落实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一系列新的多边框架协议,需要各成员国之间在国内经济体制和产业政策上更加协调统一。例如,有关农产品、纺织品和服务协议的实施,关系各国的农业和产业政策;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投资措施协议的执行,则涉及各国的技术政策、投资鼓励措施和企业经营体制;而服务市场的开放将要求改革国内流通体制、金融体制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如何消除各国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规则的差异给跨国经济活动造成的障碍,南北国家之间意见分歧。这些分歧本质上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斗争的继续。 中国的国际经济法研究应该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围绕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法发展中南北国家的矛盾斗争这一主线,抓住中国加入WTO体制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进行动态追踪研究,比较借鉴研究和对策研究。这是新世纪我们国际经济法研究应有的战略思想,也是我们确定今后的研究任务的指导思想。 基于上述认识和分析,笔者以为,在新的世纪里,至少在今后10年内,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界应着重对以下这样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 1.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的经济主权原则的关系问题 这是一个关 系到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理论问题。经济主权原则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过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努力和斗争,在联合国《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等重要国际法律文件中确定的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此项原则的基本涵义是各国有权自由选择并发展其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制度;每个国家对其境内的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有制定法律进行管辖和处置的权力。它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政治独立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一项基本原则。[4](P71-82)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这一传统的法律原则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前所述,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一系列新的多边协议的贯彻落实,涉及到各成员国国内经济体制和政策的调整修改。例如,《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的执行,要求成员国逐步取消国内外资法中有关当地成分要求、贸易平衡和外汇平衡以及出口比例要求等可能扭曲贸易关系的规定。《农产品协议》的实施,则要求成员国承诺削减对农产品出口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政策性补贴。[5](P364,140)而且发达国家进一步主张,新一轮世界贸易谈判议题必须包括与各国国内经济政策和体制有关的问题,如贸易竞争与劳工标准问题;出口生产与环境保护问题;国际多边贸易原则与各国竞争政策的一致性问题等。传统的经济主权领域随着市场的开放,正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侵蚀。西方的一些国际法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向,是民族国家界限的模糊和主权观念的淡化。[6](P13,151)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坚持国家的经济主权原则?是否需要重新认识经济主权原则的涵义?如何协调处理维护国家经济主权与加强国际相互合作的关系?这些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 2.中国“入世”后如何充分有效地运用WTO的法律框架体制趋利避害,在发展国际经贸合作的同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 WTO的多边贸易体制庞大复杂,在它目前所确立的基本法律原则框架下,还有许多具体的运作规则将随着国际法律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健全和完善。对WTO体制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过去对“入世”利弊的分析,往往将两者割裂开来看待,其实利与弊是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关键在于我们应如何运用多边协议的有关原则规范,使其利的一面变成矛盾的主要方面,使弊的一面降到次要位置。以《服务贸易总协定》要求成员国开放其金融、证券市场为例,它既有利于中国今后大量吸收外国间接投资的资金,也带来了日后外资对国内银行和证券业的竞争和冲击,以及国际游资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但如果我们能有效地利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的限制保留条款以及《GATS金融服务附录》中有关慎重措施的规定,就能在逐步放开国内金融服务市场的过程中,使外资的竞争、冲击和金融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为此需要充分地认识和研究WTO体制中有关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条款和例外条款的运用,追踪分析WTO对有关贸易争端案件的处理,注意吸取有关国家在市场开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如何实现与国际经贸惯例和世界市场机制接轨的问题 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大课题,主要包括如何逐步实现对外资的国民待遇问题,外资企业法与内资企业法、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法制的并轨问题,国内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问题等。这些问题的研究,一方面要立足中国的国情和改革开放的实际,正确认识国民待遇原则及其与鼓励、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的关系,考虑到符合国际惯例规范要求的公平自由竞争、市场秩序的建立和防范金融风险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则应重视对有关国家相关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研究,大胆吸收其中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科学内容和合理成分。 4.现代科技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跨国经济法律问题 这类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传统的法律概念原则和规范难以调整和保护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经济关系和利益。例如,传统的商标权概念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于解决互联网上域名争端的困惑,现行所得法中的所得分类和来源地识别规则在跨国电子商务所得课税方面存在的适用问题。研究解决这方面法律问题的对策方案,要解放思想,随时跟踪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注意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处理技术法律问题。例如,在解决跨国电子商业利润的国际税收分配问题上,如果局限于从传统的物理存在的概念框架来寻找来源地国家对有关电子商务所得的课税依据,则难以找到公平合理地协调和解决居住国和来源地国税收权益分配问题的方案。因为各国现行税法上的营业机构、场所和履行地等概念用语,是在适应传统的商业活动方式下征税的需要和合理性而形成发展起来的,而跨国电子商务是在虚拟的电子空间市场中进行的。我们应该突破以非居民在境内有某种固定有形的物理存在作为承认来源地国行使征税权前提的传统观念束缚,寻求更能在网络数字经济条件下反映经济交易联系和营业实质的来源地课税连结标志,才能实现跨国电子商务所得的国际税收的合理分配。 中国的国际经济法学要在上述这样一些重大法律问题的研究方面实现突破性的进展,取得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的成果,必须善于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尤其注意采用综合联系的方法、比较借鉴的方法和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我们之所以强调综合联系的研究方法,首先是由于国际经济法本身是一个由国际法和国内法、公法和私法以及实体法和程序法规范组成的综合的法律部门。[7](P26)现代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法律问题,往往涉及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公法和私法关系的交叉渗透。其次,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国内经济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国际影响增加,对国内经济法律制度的研究,需要联系有关的国际条约和经贸惯例;研究有关国际经济条约,也必须结合有关国家的国内法规范。因此,你们只有突破传统的法学分科界限的束缚,采用综合的研究方法,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和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法律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实现与国际经贸惯例和世界市场机制接轨方面,比较研究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比较分析各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对有关国家立法和司法实践的考察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及时了解掌握其动态趋向可能对彼此间经贸交往产生的影响。在当今各种双边和多边性国际经贸条约空前发展的形势下,除了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的比较外,还应重视对同类性质的双边和多边条约的比较研究,尤其是这些协定在缔约国的执行情况,从而对我国谈签和执行类似条约实践应采取的立场、原则和方法,提供有价值的意见。 国际经济法调整规范的对象是跨国的经济关系,研究国际经济法律问题必须结合对国际经济关系和跨国经济活动现象的分析。离开了法律赖以存在发展的社会经济关系基础,就法论法,就不可能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变化规律。在21世纪,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将更多地受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采用法学与经济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乃至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发挥学科交叉渗透的优势,才能更好地揭示国际经济法律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有关法律问题的对策。 经济法学论文:经济法学方法论问题刍议 摘 要:经济法学的深入发展,需要通过创立有效的方法论,来解决传统法学方法论的非自足性问题;需要通过对不同方法类型的拣选与整合,以形成经济法学的方法体系和方法论共识,从而推动经济法学乃至整个法学研究的进步。 关键词:经济法学;方法论;方法类型;方法体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经济法学等新兴学科而言,研究方法尤为重要。事实上,经济法理论纷繁博大,千丝万缕,倘若妙法阙如,则经济法理论就会缺漏百出,凌乱难堪;惟有思虑得法,方能条分缕析,言之成理。 经济法之兴起,意在解决现代社会的诸多“复杂性问题”,由此使经济法学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亦较为特殊且复杂。经济与社会越发展,人们就越会认识到:如若研究范式依旧,学科的基本假设、基本范畴、基本共识缺失,研究方法老套,经济法研究就会裹足不前;如果整个学界不转变传统观念,不能从新视角、用新方法去展开研究,则经济法学便难有较大发展,整个法学研究之成熟与自足,亦遥遥无期。 要解决上述问题,迫切需要研究经济法学的方法论问题。但由于诸多原因,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微乎其微。为此,有必要先探讨经济法学方法论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经济法学是否需要创立自己的方法论?如果需要创立自己的方法论,则应当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方法,并作出适当的方法选择?众多不同类型的方法,如何形成方法体系?在创立方法论方面应当关注哪些问题,形成哪些共识?等等。下面就分别对上述问题展开研讨。 一、经济法学方法论的创立问题 自从英国硕儒培根首创“方法论”(methodology)这一术语以来,众多哲学家、科学家都加入了方法论的研讨①[1](P15),并提出了许多著名的宏论,从而使方法论的内涵日益丰富,对于“方法论”一词也形成了多种不同理解。如或认为它是指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因而与“方法”一词无异;或认为它是指关于方法的理论体系,等等。就一般的方法论研究而言,方法论通常被看作各种方法的综合以及关于方法的基本理论,它以方法为研究对象,是关于方法的规律性知识的体系。[2](P8) 如果按照上述的一般理解,则经济法学方法论,就是研究经济法的各类方法的综合,就是关于经济法的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其核心问题仍然是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对于经济法的研究方法,过去探讨甚微,而一个学科是否有自己的研究方法,有无自己的关于研究方法的理论,正是该学科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无论是从方法论的积极功能出发,还是从学科的自身完善出发,经济法学界都有必要着力研究方法论问题。 从研究基础来看,目前关于法学方法论的著述已有一些②[3][4],这些著述对于经济法学研究也会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从总体上看,由于法学独有的研究方法十分有限,法学方法论的总体研究非常不足,从而会体现出突出的“非自足性”。此外,法学方法论既存的有限研究,对于传统法学研究也许较为适合,但对于具有现代性特征的经济法学研究,却不敷其用。事实上,传统法学理论,并没有提供多种有效的研究方法③,对于方法的研究,则更加不足。因此,即使是传统法学,其方法论也需不断完善,尤其应随着相关学科成果的不断出新而不断调适。 法学研究的沉闷和僵化,可谓由来已久,需要通过范式的有效转换,不断注入清风与活力,使其欣欣向荣。如果说相对成熟的传统法学尚且需要转换研究范式、更新研究方法的话,那么,新兴的尚未成熟的经济法学,就更需要结合自己的特点,不断吸纳新鲜的方法。在研究方法上要吐故纳新,应是殆无异议,但纳新亦不能随心所欲,而必须在对本学科有一定把握的基础上,有所取舍,这就涉及到方法的“借用”与“选择”问题。经济法学的研究,究竟应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或者在没有现成可用的方法的情况下,应当如何建立自己的方法体系,如何形成自己的方法论,这首先就是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选择。 从研究的风险系数来看,依赖既有的方法,可能是找到了无忧的“高枕”。但是,传统法学既有的方法,本身尚在完善之中,与现代气息浓郁的经济法学似乎也并不完全匹配。尽管传统的法学研究也开始注意到相关学科的方法,如社会学的方法等,但借鉴力度似乎仍然不够,欲套用于经济法学上的一些问题,则更是咫尺天涯。既然传统法学没有给经济法学留下完全适合的方法论遗产,那就需要经济法学者另辟蹊径,创立自己的方法论,以解决法学方法论的非自足性问题。虽然这需要披荆斩棘、披星戴月、披肝沥胆,甚至要甘受垢詈,但若能偶有所得,则不仅是对法学方法论的贡献,而且其影响还会更为广远,泽被后学。因此,在方法论上,经济法学界应当本着创新的精神,选择创立更加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论。 要创立适合于本学科的方法论,弥补研究方法的不足,就需要明确创立方法论的资源从何处来。 从总体上说,方法论的资源,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法学方法论,一是非法学方法论④。[5]对于法学方法论,经济法学研究应当根据情况,有选择地“或扬或弃”;对于非法学方法论,则要根据经济法自身的特点,按照“最密切联系”的原则,确定其取舍的“准据”。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资源,都离不开共同的、一般性的方法论,因而在经济法学方法论的创立上,有必要对“一般方法论”给予更多的关注。 所谓一般方法论,也称科学方法论,是有关各类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是关于科学研究活动的程序、途径、手段、模式及其规则的理论体系。科学方法论不仅包括研究方法,更包括对这些方法及其相互关系的解释、说明和完善等。作为各类科学研究共通的方法论,它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而且也适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当然同样也应适用于经济法的研究。这是在学界创立经济法学方法论时不应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创立和发展经济法学的方法论,首先需要明确经济法学可以适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才能解释各类基本研究方法之间的联系,说明各类研究方法的价值。为此,下面有必要先探讨各类方法的一般分类,进而提出经济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从而为经济法学方法论的创立和形成奠定基础。 二、方法的类型及其选择 由于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体系,因此,要研究经济法学的方法论问题,不仅需要明确是否应创立自身的方法论问题,以及如何利用已有的方法论资源的问题,而且还应对不同类型的方法作出选择。而要选择不同的方法,就必须首先明确一系列问题,如何谓方法,方法包含哪些类型,有哪些方法在经济法研究中是可用的,可用的依据是什么,等等。 尽管对习见习闻的“方法”一词并无统一的定义,但一般都认为方法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采取一定的步骤、手段或选取一定的途径、工具等。⑤[2](P3)对于方法的重要性,人们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深刻认识。事实上,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方法。没有方法上的创新,就无法对当代的“复杂性问题”有更深入的研究。许多著名思想家、科学家的成功实践和著名论断,以及民间谚语等,都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方法是重要的,但在不同领域所适用的方法不可能都完全相同,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用最合适的方法、最有效的“招数”,因而需要对各种方法进行类型划分,以便于人们选择和取舍,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的问题,根据不同的需要,运用不同类型的方法。而研究不同的方法类型及其所构成的方法 体系,同样也是方法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事实上,对于方法的类型,就像对“方法”一词一样,人们的看法始终未尽一致。特别是由于分类标准不同,立基领域不同,以及思想侧重的不同,人们对于方法类型的划分也不相同(其实,分类本身就是一种方法,尤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从方法体系的构成来看,人们通常对方法做以下几种重要分类: 其一,根据适用的学科门类,分为自然科学方法、社会科学方法、人文科学方法等(这取决于人们对于学科门类的具体划分)。其中,自然科学方法又包括数学方法、物理学方法、生物学方法等;社会科学方法又包括经济学方法、社会学方法、政治学方法、法学方法等。如果再作出人文科学方法的划分的话,则还包括语言学方法、历史学方法等。可见,从大的学科门类上说,相关的方法还是很多的。这种分类方法也是人们通常探讨较多的。 其二,按照人类把握精神世界的不同方式,可以分为哲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艺术的方法、宗教的方法等。其中,哲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方法,对于进行具体的相关学科的研究往往更加重要。而艺术的方法和宗教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往往有特殊的意义。 其三,按照人类与世界的关系,可以分为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其中,认识世界的方法尤其具有指导意义。从广义上说,认识世界的方法还可以包括表述世界的方法和评价世界的方法。此外,由于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因此,改造世界的方法对现实有着直接的重要意义。 以上只是列举了通常人们比较重视的几种有关方法的分类,除此以外,还有多种方法分类,如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实证的方法与规范的方法;认识规律的方法和运用规律的方法,等等。方法分类的多样化,反映了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反映了认识的非至上性。 对于上述难以把握的多种分类,也有学者尝试按照方法应用范围的大小和抽象程度的高低,把方法分为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专门科学方法。[2](P45,48-50)这种分类实际上是把方法分为哲学方法和科学方法两大类,进而又把科学方法分为一般科学方法和专门科学方法,以确定各类科学研究共同适用的方法,以及在某些专门科学上具体适用的方法。从总体上说,这种分类方法是有其积极的意义的,因而有必要对其再做分层说明。 第一,哲学方法。它包括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因果关系分析方法等。其中的许多方法对于经济法研究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例如,矛盾分析方法中所包含的“一分为二”的思想和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等,对于理解经济法学上的“二元结构”假设⑥[6]、对于研究经济法领域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很有指导意义。事实上,哲学方法在法学等各类学科研究中的应用都是非常广泛的。 第二,一般科学方法。此类方法比哲学方法低一个层次,主要包括逻辑方法、经验方法、横断学科方法等。对于这些方法在法学研究上的应用,有必要单独作一点说明。 逻辑方法包括比较方法、分类方法、类比方法、证明与反驳方法、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人们普遍较熟,因而在社会科学中,特别是在法学研究中,已经有了广泛应用。在经济法学研究上,上述的逻辑方法也基本上都有应用。 经验方法包括观察方法、实验方法、调查方法、统计方法⑦,以及通过假设、悖论来形成理论的方法等。这些方法特别是调查方法和统计方法在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中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从总体上看,它们在法学研究上的应用还不够普遍。这与法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尤其与传统法学研究中更多地强调对“具有稳定性的法律”的注释等有关。在经济法领域,随着相关具体研究方法,如法律经济学、法律社会学方法的引入,诸如统计方法、调查方法等方法应当会有更多的应用。 横断学科的方法,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这“老三论”所提供的分析方法,也包括耗散结构论、协调论等“新三论”所提供的方法等。这些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已有一定的应用,如系统论方法在社会学、政治学的研究中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信息论的方法在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法学研究中,横断学科的方法尽管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深入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因此,横断学科的许多方法在法学研究上还有很广阔的适用空间,它们更有助于解决“复杂性问题”,因而对于经济法上的各类“复杂性问题”。 第三,专门科学方法。即在某些具体学科领域所运用的方法,如语言学方法、考古学方法、力学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方法、政策分析方法、社会分析方法,等等。这些方法,有的对于某些领域的法学研究恰恰有重要价值。如语言学方法对于法律解释的研究,考古学方法对于法律史等方面的研究,力学分析方法对法律主体的权力配置的研究,经济分析方法对于法律主体的成本与收益、权利配置和保护等方面的研究⑧,都颇具重要价值。 其实,上述的哲学方法和科学方法,是在把哲学与科学做二元划分的情况下的一种分类方法。无论是哪类方法,从分析的起点和关注的利益来看,还可以分为两类,即整体主义方法和个体主义方法。其中,整体主义方法强调整体的价值,特别是整体对部分的影响,认为整体本身是存在自身的目标的,“整体要大于部分之和”。基于整体主义的方法,看问题要从整体出发,要认识到整体对局部的重要影响力,因此在社会科学中,要看到国家对国民、社会对个人的重要作用。⑨个体主义方法则强调要从独立的个体出发,认为只有个体才有自身的目标和价值追求,强调个体对于整体的巨大影响。⑩ 以上只是试图简略地厘清各种不同类型的方法,并对其在法学研究中的应用略做盘点。从总体上看,各类方法无论其层次高低或适用广狭,多可以依据法学发展需要,依据经济法学的发展水平,而借用到相关问题的研究之中。如前所述,由于一般科学方法对于各类科学研究都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和适用价值,因而恰恰是在构建经济法方法论方面应当利用的重要资源。面对上述如此众多的方法,关键是如何作出选择和取舍,并对相关方法予以整合。 如前所述,在上述方法中,有些共通的方法,如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中的逻辑方法等,无论是法学还是其他社会科学,无论是经济法学还是其他部门法学,都不可或缺,而且事实上也一直都是基本的研究方法,因而它们应是经济法学方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属于一般科学方法的经验方法、横断学科方法,在整个法学中的应用都还相对不够,在发蒙未久的经济法学中,更是罕见其用。特别是经验方法中的通过假设而形成理论的方法,以及横断学科中的系统论等方法,几被冷落,而它们对于新兴而复杂的经济法研究,恰恰确当而重要。因此,如若在经济法学的方法体系中将其遗漏,则不免有遗珠之憾。此外,专门科学方法中的一些方法,应视其与经济法研究的联系是否密切而作出选择。例如,经济法作为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法,与经济 生活联系至为密切,因此,经济分析方法自有其用武之地。 此外,由于经济法的宗旨中不仅包含经济目标,而且也包含着社会目标,其有效调整会间接地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因此,经济法的研究同样应当用社会分析的方法,特别是社会学提供的一些有价值的具体分析方法。至于其他学科的一些具体方法,也都应依经济法研究的具体情况而作出选择。 可见,要构筑经济法学自己的方法体系,需要选择适合于经济法研究的特定方法;而要选择特定的方法,就需要在经济法研究与其他法学研究乃至社会科学研究所通用的哲学方法和逻辑方法等共通性方法的基础上,寻找某些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方法,包括某些经验方法和横断学科等提供的一般科学方法,特别是专门科学方法,这样才可能在此基础上,构筑经济法学自己的方法体系,形成其独特的方法论。 三、方法体系与方法论的形成 前面分别探讨了是否应当建立经济法学的方法论、方法的类型及其选择等问题,这是构建经济法学的方法体系、创立经济法学方法论的重要铺垫。 从方法体系的角度来看,经济法研究中所能够适用的方法并非固定不易,其方法体系恰恰是开放的。如前所述,经济法问题属于“复杂性问题”,对于复杂性问题必须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去透视,所运用的方法自然也应当是多元化的。这样才能对复杂的经济法系统有较为清晰、全面的认识,才不至于“盲人摸象”。 如果把经济法系统作为整个法律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系统去进行研究,则应看到,有些方法对经济法和其他部门法研究都是适用的,这些方法可以称为“一般性方法”,如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中的逻辑方法、横断学科方法(如系统方法(11)[7])、经验方法(特别是调查方法、统计方法),等等。此外,还有一些是在经济法研究中必须运用的、或称更有特色的方法,如广义的法律经济学方法、法律社会学方法,其中包括交易成本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理性预期理论、博弈论、公共物品理论等所提供的各类分析方法,它们属于“专门性方法”,其有效运用,能够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法所涉及到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从而能够使相关的研究更加深入。 以上各类方法,共同构成了经济法学的方法体系。在该方法体系内部,一般性方法和专门性方法应当和谐共存,基本方法和特别方法应当相得益彰,以共同发挥其重要作用,体现其应有价值。而各类方法协调互补、内在和谐的方法体系的形成,则有利于经济法学方法论的有效确立和研究。(12)[7](P109) 经济法学方法论,作为以上述各类方法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应依循何种线索进行深入研究,可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从前述有关方法论的基本问题的分析来看,经济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应关注以下线索和基本内容:基本假设—基本方法—方法体系—方法整合—方法创新。 依循上述线索,从经济法研究自身的特点出发,应当提出和确定经济法学的基本假设,从而界定经济法研究的基本框架、前提、基础和视角;从基本假设出发,探寻经济法学上的基本研究方法,特别是在经济法学上具有特殊适用意义的,或更有独特价值的研究方法,它们对于经济法研究具有更广泛的适用价值;从基本方法出发,应当再探讨经济法学研究所适用的各类方法,以及这些方法所构成的方法体系,这些方法包括各个法学分支学科普遍适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在经济法研究上具有特殊意义的经济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在方法体系之上,还应按照方法论上的一般原则,对上述方法体系中的各类方法之间的内在关联加以明确,以通过其有机整合,找到对经济法研究更有价值的一些研究方法,实现方法创新。而依循上述线索所进行的研究,也就形成了经济法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在研究经济法学方法论的过程中,不仅应当探讨基本假设、基本方法、方法体系等问题,而且还应当对方法整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事实上,方法整合恰恰是经济法学方法论中的重要内容,在纷纭复杂的各类方法中,如何发现其内在联系,如何对相关的方法进行整合归类,或使其融为一体,以形成新的方法,这既是方法整合的重要目标,也是方法论研究的重要价值,同时,对于重构经济法理论,推进经济法研究,也更有意义。 除了前面探讨的经济法学方法论的一些基本问题以外,在研究或确立经济法学方法论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以下共识性问题: 1 方法体系的开放性。即经济法研究的方法体系,应当具有开放性。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随着方法的不断创新,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自然也会不断得到更新。与此同时,由于作为经济法学研究对象的经济法系统十分复杂,对于这样的复杂系统,无论某种方法多么重要,也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必须要采取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因而经济法的研究方法必然要体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而这种多元化,与对经济法的多维度、多视角的认识是密切相关的。方法体系的开放性与方法的多元化是内在一致的。 2 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即尽管研究方法可以是多元化的,但从现代的发展需要和经济法自身的系统协调来说,不仅要强调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而且还要强调对相关问题的综合,因而不仅要强调具体的分析方法,而且同样也要强调方法的综合性、系统化,使方法得到整合,使具有综合性的方法能够得到应用。为此,不仅要注意一个个具体方法的应用,还要注意经济法研究方法的系统化。可见,研究者仅会运用一种方法、仅会单兵作战是不够的,还要同时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学会协同作战,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更高层次的研究成果。关注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也就是强调方法的系统化。 3 研究方法的协调性。强调方法的系统化,进而言之,就是要强调方法的协调性。事实上,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是普遍联系的,与其他部门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是普遍联系的。因此,在经济法研究过程中,对于研究各类不同事实的方法,尤其应注意其协调性,从而更好地发现事实与事实、方法与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相关领域的一般规律,以更好地完善经济法制度和经济法理论。 基于上述要求和共识,要建立和完善经济法的方法体系,整合相关的诸多方法,从方法论的角度说,应当注意各类方法所解决的各类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发现各类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提炼出经济法上有特殊价值的重要研究方法,才可以更好地确立经济法学的方法体系。 上述共识说明,经济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尤其应当在保持方法体系的开放性的基础上,关注如何对各类方法有效地进行综合、协调,尤其强调在经济法研究上要综合适用相关学科所提供的重要方法。这可以从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的借鉴中来得到说明。 例如,经济法研究中涉及很多经济问题,因而自然要吸收在经济学上比较成功的一些方法,特别是个体主义的方法;同时,经济法学又要研究许多宏观问题,因而一些整体主义的方法(如系统的方法等)也要关注。此外,经济法与经济政策有密切的关系,因而需要注意政治学的方法(如政策分析的方法(13)[8]);同时,经济法又有一定的社会性,在其宗旨中包含一定的社会目标,因而有些问题的研究又会与社会学相关。所以,在研究方面,需要综合各类方法。在当今综合的时代,对于综合性问题、复杂性问题,不能指望用单一的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去解决。事实上,经济法领域的问题,是综合了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法律的等各个层面的问题,是典型的“复杂性问题”,它牵涉的领域比其他传统部门法都要广阔,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就必须用综合性的方法,必须通过多个视角、多个层面的分析,从不同的路径入手,惟此才有可能取得较为全面的认识,才能避免主观臆断和盲人摸象。 中国的经济被认为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奇迹,与此相关的经济法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尽管它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中国改革的征途上所遇到的问题和挫折都是一样的,同时,面临的也都是“前进中”的挫折。经济学家在着重解释中国的经济奇迹,并认为解释成功就极有可能获取诺贝尔奖;与此相应,中国的经济法学者,也应对中国经济法本身做一个很好的解释和说明, 同样也应为世界法学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创造出世界法学发展中的一个奇迹。而要很好地解释经济法问题,至关重要的,还是如何找到恰切的方法,不断有效地进行方法创新。 四、结 论 鉴于经济法学方法论问题研究不足的现状,本文着重探讨了该领域的几个基本问题。首先,通过分析法学方法论的非自足性,以及经济法问题的特殊性,指出创立经济法学方法论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可借鉴的方法论资源,从一个侧面强调创立经济法学方法论的可行性。其次,探讨了方法的类型以及经济法学研究对不同类型方法的选择问题,透过方法的类型划分,来说明方法体系的内在构成,以及各类方法适用范围的局限性,从而说明在经济法研究方法上应有所侧重和取舍。最后,在前面的探讨的基础上,提出方法体系以及方法论形成的问题,强调尤其应当注意方法体系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协调性,并认为这是在方法论研究方面应有的共识,这也是对最初的关于经济法学方法论的宏观思考的回应。 从总体上看,在经济法学乃至整个法学研究领域,对于方法论的探讨仍然是很不够的,特别是对于经济法学之类的新兴学科的方法论探讨,就更是几乎尚付阙如。这可能是由于经济法制度和经济法研究本身尚不够成熟,同时,对于方法或方法论之类问题的研究本来就存在难度和风险,因而鲜有人涉足。但是,由于方法论的研究是一个学科是否相对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随着经济法理论的发展,这些“吃西红柿”(而不是“吃螃蟹”,两者含义近似,但后者成本较高)之类的事也必须有人去做。像西红柿对人类的营养价值一样,经济法学方法论问题的研究,对于经济法理论发展的巨大“营养价值”,同样不应忽视,但尝试长期仅供观赏的“方法之果”的风险也确实存在。如何使研究方法真正能够进入实用,真正能够造福于人们的普遍研究,如何不断对其进行“品种改良”或整合,对于那些缺少“维他命”的新生儿(如经济法学、社会法学等)的成长来说,确实很有必要。 如前所述,经济法研究之所以需要有自己的方法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法学的方法论是不够用的。对于方法论的形成及其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个基本线索:基本假设—基本方法—方法体系—方法整合—方法创新,在依循这一路径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可能形成经济法学自己的方法论,而且也可能找到一系列不断创新的、更为有效的经济法研究方法。从总体上说,在经济法研究过程中,应注意整体主义方法与个体主义方法的兼顾,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不同领域来研究经济法,体现经济、社会、政治、法律的结合,体现应对“复杂性问题”的不同思考路径,体现不同路径在方向上的殊途同归,这样才能实现方法体系的内在和谐,才可能不断取得较为正确的认识。 如同一般的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一样,仅看到某个学科的方法论还是不够的,还应当强调方法论的共性。因此,基于共同基础的方法,同样在经济法的研究上也是可以适用的;各个学科的发展,也都是基于这样的路径来展开的。在传统的法学方法之外,引进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有助于更好地解释和说明经济法上的问题。其实,经济法作为新兴的现代法,其研究仅靠传统的法学思维是非常不够的,有时甚至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因此,其方法论的更新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对于整个法学方法论的发展也是一个贡献。 本文只是对经济法学方法论基本问题的非常初步的探讨,对于各类重要的具体方法,特别是容易被忽视的具体方法,还需要作具体的、专门的探讨。由于经济法研究方面可能涉及到的具体问题还有很多,因而还需要做一些遴选。基于经济法学的基本假设的重要性,基于横断学科方法对于经济法研究的必要性,还应当探讨经济法学的基本假设问题,以及由基本假设提出的一系列方法。[9]考虑到整体主义方法与个体主义方法的兼顾,不仅应当探讨总体上的、宏观上的方法,如系统分析方法、政策分析方法,而且还应当探讨相对具体的、微观上的方法,如博弈分析方法、本益分析方法,等等。对于这些在经济法研究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方法,都需要作具体的探讨。这些方法是层层递进的,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从而有助于形成经济法学的方法体系。 在具体的探讨中,如果运用前述方法体系中的相关方法,来研究经济法理论上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本体论、价值论、规范论、运行论、范畴论、发生论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则可能使问题的讨论更为深入。这也是整个学界的重要任务。 经济法学论文:经济法学体系理论问题的探讨 1 关于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完善 1.1 经济法基础理论的问题 目前主流的经济法学理论是国家干预(调制、调节)说,在经济法理论和教材编写方面主要从“市场失灵”因此需要“国家干预”的必要性的经济学假设上,①这种理论往往忽视了市场主体经济自由权在经济法研究和教学中的应有价值,将整个经济法学简化为“国家干预法学”。②可是我国经济法产生于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所面临的“市场失灵”不同,我们的问题主要可能是“政府失灵”,原来是政府完全取消市场,现在的问题是市场发育不全,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到真正的释放,政府介入市场太深。而公权力肆意侵犯私权利,是现实中国法治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经济法单纯强调国家干预的理论和体系,就容易为那些在改革的过程中原有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利用“国家干预”来为自己的既得利益寻找借口,从而可能导致经济法理论和教学不能很好地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宪政建设服务,同时也使经济法学理论有脱离自由的法律的倾向。 1.2 经济法基础理论应当讨论经济法与宪法的关系, 增加经济自由权的相关内容 目前国内流行的法学专业经济法学教材,一般会讨论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等相邻部门法的关系,但大都不讨论经济法与宪法的关系,这是一个理论上的缺憾。经济法的一个方面常常表现为政府为公共利益而限制市场主体的经济自由权而干预经济,而宪法则是为了保护自由而限制法律的限制。③如何依法保护经济自由权,防止政府干预经济权力的滥用,实现对经济“适度”的干预,是一个经济宪法问题,它应当属于经济法的另一个方面。一个以宪政、法治为导向的转轨经济法理论,应当将经济自由权的保护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前提条件。经济自由权主要包括:④第一、财产权。财产权是不让他人使用一项资产的权利,以及使用、向他人出租或者出售该资产的权利,因此财产权是一个权利束:拥有一项资产并持有它(消极运用),将它用于交易或让他人暂时使用某些方面(积极运用)。⑤确认财产权是划定一个保护我们免受压迫的私人领域的第一步,私有财产是自由的基本要素,是不可剥夺的天赋的自然权利。⑥对私有财产权的承认是阻止或者防止国家政府强制与专断的基本条件。第二、竞争自由权。即个体享有依法公平的争取市场交易机会的自由权;第三、职业自由权,即个体有依法选择职业和结束职业的自由权利;第四、营业自由权,即个体有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并经营企业或者从事合法的自由职业的自由,也有拒绝违背自己意愿设立并经营企业或者拒绝从事自己不愿意的个体职业的自由。第五、迁徙自由权,是指公民享有选择居住地的自由。第六、(经济)结社自由权,即公民具有发起设立或者加入各种合法的经济性社团、行会、协会的自由,也有拒绝加入自己不愿意加入的社团、行会、协会的自由。 我国《宪法》没有关于经济权利的直接规定,应当说我国《宪法》是承认和保护经济自由权的。首先,《宪法》第15条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只要是实行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最低程度的经济自由权。《宪法》第33条第3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里的人权当然包括经济自由权。其次,2004年修订的《宪法》在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对公、私财产权平等保护提供了明确的宪法依据。再次,我国现行《宪法》一系列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都部分涉及了经济自由权。例如,《宪法》第42条关于劳动权的规定,其实也部分承认了经济自由权,因为劳动权属于职业自由权。最后,我国政府正式签署《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规定的基本人权,当然包括经济自由权。只不过在实际中,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下位阶的经济法律、法规、政策对公民经济自由权反倒做了许多限制,实际上部分剥夺了个体的经济自由权,因此经济法学基础理论应当强调保护宪法赋予公民的经济自由权,以划清其与经济行政权的法律界限。 2 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秩序的竞争法应当是经济法的核心 2.1 竞争法在我国现行经济法学中的地位 目前我国比较权威的经济法教材和论着一般有如下特点:第一、内容庞杂、所论范围广泛,体现了我国政府现阶段对经济介入范围较广、较深的现状。第二、大多没有突出竞争法的核心地位。即使一些教材设专编对竞争法进行了论述,也仅仅把它与宏观调控法、市场监管法等法律制度并列,而没有突出其核心地位。也就是说,现行的经济法学体系理论和教材缺乏体系的核心统帅,体系内部各部分关系不清,不能为进一步的市场经济和政治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没有充分反映经济法治和宪政的精神。 2.2 应当确立竞争法在经济法中的核心地位 2.2.1 市场竞争是一个发现的过程,经济法本质上是关于国家经济秩序的法 竞争是一个发现过程,它是市场中买方和卖方间相互交 往的演化性过程。购买者们竞相获取涉及购买的知识,供给者们则努力发现、获取产品制造或销售的相关知识,促使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竞争的全过程会对寻找和试验新知识的行为造成很强的激励。因为竞争者们冒险投入了自己的私人财产,并要对他们的行动和错误负责。⑦从整个经济系统的角度看,竞争性运用的产权有很多益处:第一,竞争推动人们发现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推动经济增长。第二,竞争能够抑制经济权势。竞争一次又一次地向财产所有者发起挑战,在竞争过程中没有一种社会经济地位是不可挑战的。第三,充分的竞争有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分配的公平,第四,充分的竞争其实是买方、卖方争取交易机会的自由,从而总体上促进了自由。第五,竞争有益于经济安全。竞争经济能够更好地吸收外部冲击,靠自发灵活的价格和数量反映使商业周期变得平稳。因此竞争应当得到经济法的促进和保护。经济法本质上 是关于国家经济秩序的法律。在市场中,经济主体行为是通过市场价格进行协调的,而市场价格又是在竞争和企业自由地参与市场交易的条件下产生的,因此,保护竞争就是市场经济秩序中不可或缺的制度追求,从而也使得竞争法无可争辩地成为经济法的核心。⑧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德国着名经济法专家沃尔冈·费肯杰着的《经济法》(第二卷)中,⑨除了总论部分对基本概念和经济宪法问题进行论述外,他把经济法分为:(1)一般经济法,包括:经济人法(即经济法的主体);德国竞争秩序(是核心重点内容);德国经济财产法。(2)特别经济法,包括:在德国经济法中的总体调整;在德国经济法中的个体调整。一般经济法主要是有关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和财产所有之类的法律。特殊经济法与市场干预有关,涉及到超越了市场自我调控的经济调控,一些人称之为计划或指导。显然在该着作里竞争法是作为经济法学的核心的。由日本着名经济法学家丹宗昭信、尹从宽所着的《经济法总论》,将经济法定义为在市场机制下建立的经济政策立法体系,它的核心是维持市场竞争秩序,即国家对自由竞争的限制(市场支配)和阻碍公平竞争(不公平竞争)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⑩韩国的权五乘教授所着的《韩国经济法》,强调反垄断法是经济法的核心。 2.2.2 我国应当以竞争法为核心构建经济法体系 我国经济法理论与其他国家的明显差异,固然有其客观原因,譬如,我国当前的经济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经济,现行经济体制脱胎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改革快速推进的同时,政治改革又处于严重滞后状态,政府职能没有根本转变,权力仍然过多地留在经济领域,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仍然过多,从发生作用的范围和深度看,行政垄断远比经济性限制竞争严重得多。但这些特殊国情丝毫不能影响竞争法的核心地位,相反恰恰说明竞争法在我国应当成为经济法的核心。我国的《反垄断法》是关于市场竞争的基本法律规则,该法不仅规范经济垄断行为,而且规范行政垄断行为,对深化竞争性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化政治体制改革都有重要的意义,它应当是我国经济法的核心。但该法目前仍然没有发挥应有的经济法龙头作用,经济法学界应当把竞争法作为经济法的核心来重构经济法理论体系,我国将来的经济法学体系,应当设一编竞争法,放在基础理论之后,使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秩序的竞争法处于一般经济法的核心地位。对于不能完全适用竞争法而又与竞争法有一定联系的经济规制和监管法,也可以单独设专编,使其处于从属的特别经济法的地位。 3 宏观调控法的地位 3.1 宏观调控的含义 宏观调控主要是指利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经济总体的调控。目的在于克服“市场失灵”,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通过促进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现有资源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实现经济平稳持续的增长,这也就是凯恩斯所说的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财政政策手段采取的具体形式有:增加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力(例如,公共工程),或者增加转移支付(例如,扩大社会保障福利或失业补贴),或者减税。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等)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这一学派的政策要点是,“百姓不买政府买,消费不买投资买”。我国经济实际中存在借宏观调控调控之名行计划经济之实的现象,已经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 3.2 宏观调控法在经济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1993年的宪法修正案作出“完善宏观调控”的明文规定后,宏观调控成为了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概念,宏观调控法的称谓是我国的特产,我国经济法中的宏观调控法主要是指金融法(特别是中国人民银行法)、财政预算法、税法等。宏观调控法在经济法学体系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它与竞争法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宏观调控法是我国经济法的核心。主要理由为:第一,我国实际生活中宏观调控手段作用较多,影响较大。第二,现代经济中金融、财政税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宏观调控法自然处于经济法学的核心地位。也有学者认为在经济法学中宏观调控法是和竞争法处于平等重要的法律地位。笔者认为,与竞争法相比宏观调控法应当处于辅助的地位。这是因为: (1)竞争作为一种动力机制在制度和秩序的构成和演变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德国的市场秩序政策是比较成功的秩序政策,其理论基础是自由秩序主义理论。该理论对公共政策的基本建议是要分清两种做法:①使保护性职能成为政府的重点,尤其是培养和建立各种有益于竞争性系统的制度已达到保护目的;②干预具体的经济性、社会性过程和后果。该理论认为前者优于后者。政府应当专注于用其强制权力促进和保护作为共享品的竞争。他们对凯恩斯主义者主张用预算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抵消总需求摆动的政策持批评态度。他们担心,刺激经济发展的政府投资和对总需求的操纵会逐步地腐蚀市场信号机制,改变市场主体的行为模式。 (2)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手段,本质上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主要是通过间接的手段,解决短期的经济波动问题,而不重点解决经济的长期发展问题,它应当是为市场竞争机制正常发挥作用服务,而不应当干扰市场竞争。 (3)宏观调控法主要应当是为竞争秩序的形成和维护服务的控权法、程序法。我国现实中竞争法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而所谓宏观调控手段用得较多(其实许多是较少法律约束的行政手段),这与我国市场经济秩序不完善,政府职能没有完全转变,政府权力过多留在市场领域有关。与西方国家经济法先有竞争法不同,我国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着政府控制经济的惯性,即所谓“路径依赖”, 因此我国经济法是先有宏观调控法。实际中宏观调控的概念往往被滥用,许多政府用行政权力直接干预、甚至操纵经济的方法都称为宏观调控,存在不受控制的调控权侵犯经济自由权的现象。随着市场化、法治化制度改革的深化,宏观调控法将主要是与竞争法相配合,为维护竞争秩序服务的控权法、程序法。 经济法学论文:社会法学研究应当吸取经济法学研究的教训 「内容提要经济法学与社会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具有交叉性和相通性。我国经济法学的研究实践表明,研究范围的选择,调整对象研究的思路,以及对总论与分论、本学科与他学科、求同与求异、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的处理,都存在深刻的教训。在社会法学研究中吸取这些教训,对社会法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社会法学、经济法学、研究方法、教训 经济法学与社会法学都是研究第三法域中的法律现象,介于公法学与私法学之间的学科。在我国法学界,虽然作为社会法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法学的研究先于经济法学,但作为社会法学整体的研究却晚于经济法学,尤其是鲜见社会法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回顾和总结我国经济法学研究的曲折历程,既有可贵的经验,更有深刻的教训。反思和吸取其教训,对于社会法学的发展,特别是刚刚起步的社会法基础理论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 一、研究对象的范围 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存在窄、宽两种范围和是否承认经济法为独立法律部门两种选择。窄者以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经济法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经济法部门内的法律问题,而对于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大多在部门法总论层次给予研究。这虽然有助于集中资源探索经济法的原理和构建经济法的制度,但不利于将经济法放在法律体系中展开研究。宽者以关于经济的法为研究对象,其中否认经济法是独立法律部门的学者认为,所谓经济法学就是研究各个传统法律部门中涉及经济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的跨越传统部门法学的学科,主张把散见于各个传统法律部门中的经济法律问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专门和系统的研究;而在承认经济法是独立法律部门的学者的研究实践中,唯恐经济法失去独立法律部门的地位,故对研究范围多作窄的选择,忽视了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未能把以经济法为核心的整个法律体系作用于经济建设这一主题作为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所以,不仅经济法学与相关部门法学如何沟通的问题至今未能解决,而且经济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作用于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所处的核心地位未能得到论证。 社会法学以社会法为研究对象,然而社会法的外延可作多种理解:(1)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社会法,有的限定为劳动法或社会保障法,有的限定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2)作为法律群体的社会法,即包括第三法域中除经济法之外的其他法律部门,(注:我国官方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描述为宪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程序法七大法律部门,其中,宪法、行政法、刑法属于公法,民商法属于私法,经济法、社会法属于第三法域。)如劳动法、社会保障法、教育法、卫生法、环境保护法等若干法律部门。(3)作为法域的社会法,即介于公法与私法之间的第三法域。(4)作为法律观念的社会法,除第三法域外,还包括公法和私法中的法律社会化现象。 鉴于经济法学研究的上述教训,社会法学的研究范围宜宽不宜窄,至少应当以作为法律群体的社会法为研究对象,还有必要扩及第三法域,甚至可以将公法和私法中的法律社会化现象纳入其中。社会法基础理论可以有两种模式:一是涵盖社会法群体的社会法基础理论,二是涵盖第三法域的社会法基础理论。由于经济法基础理论已由经济法学界作出较多的专门和系统研究,现阶段应当着力研究涵盖社会法群体的社会法基础理论,而不宜仅依据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甚至只依据劳动法来抽象出社会法基础理论。待涵盖社会法群体的社会法基础理论比较成熟后,再试图构建涵盖第三法域的社会法基础理论。无论构建哪种模式的社会法基础理论,在研究中都不应当忽视公法和私法中的法律社会化现象,因为没有公法的私法化和私法的公法化,第三法域及其各个法律部门都不可能与公法、私法衔接和相容。 二、调整对象研究的陷阱 经济法调整对象是经济法学中耗费学术资源最多的问题,但至今尚未形成共识,被许多人视为一个“理论陷阱”。之所以会掉入这个“理论陷阱”,主要有以下几点教训: 1、过分看重调整对象的地位。许多学者把调整对象视为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的“生命线”,以为调整对象是经济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唯一依据和经济法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学者对调整对象问题锲而不舍。无可否认,研究法律调整对象的确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法律调整对象就是法律所要规范的客体,对被规范的客体进行研究,肯定有利于法律自身的设计。并且,明确某法律部门的调整对象,也有助于相对界定相应部门法学科的研究范围。但是,经济法调整对象并未达到成为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生命线”的程度。经济法作为现代才出现的一种新法律现象,对它展开研究,首先应当研究的是它何以为“新”的特征,它与传统法律现象的联系,它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在这些研究对象中,法律调整对象仅是其中一个因素。 2、互相对立的观点都以“一种社会关系只能由一个法律部门调整”为既定前提。例如,横向经济关系由经济法调整就不能由民商法调整,纵向经济关系由行政法调整就不能由经济法调整,反之亦然。于是,关于经济法调整对象与其他法律部门调整对象的界限,至今未能分清。其实,在法律实践中,一种社会关系不可能只由一个法律部门调整。这是因为处在经济社会大系统中的每一种社会关系 都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从而呈现出多方面的属性,而各个方面的属性都有其不尽相同的法律需求,不同的法律需求往往需要由不同的法律部门来满足。于是,需要不同法律部门分别基于不同的目的、按照不同的原则、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对同一种社会关系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调整。因此,把调整对象作为区分不同法律部门的唯一标准,就不可能分清不同法律部门的界限。 3、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只作定性归纳而不作实证描述。其实,研究法律调整对象是为了解决法律对调整对象应当如何进行调整的问题。法律应当如何调整,首先取决于调整对象本身的运行规律及其法律需求。因而,法律调整对象研究,就是要对作为或预设为调整对象的社会关系或行为的运行过程进行实证描述,从中探索其运行规律和法律需求。经济法是产生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新法律现象,研究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首先应当研究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和运行规律,即研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构成、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主体、关系和行为,研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资源配置的规律和原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市场经济的法律需求,即研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需要法律为其提供什么条件,传统法律部门(特别是民商法和行政法)可满足此需求的程度和局限,需要经济法在哪些方面弥补和如何弥补传统法律部门的不足,以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的法律需求。 鉴于上述教训,在研究作为法律部门的社会法时,应当摆正社会法调整对象的地位,选准研究社会法调整对象的思路,尽可能避免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争论在社会法学领域重演。为此,社会法调整对象的研究,应当着重描述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求,特别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的社会政策需求;在此基础上,研究民商法、行政法等传统法律部门和经济法等新兴法律部门满足这种需求的程度和局限,进而研究需要社会法如何满足其它法律部门未能满足的这种需求,并研究社会法在满足这种需求时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其中,还要特别重视研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以及其中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特殊问题,描述现阶段经济与社会不协调的种种表现及其形成机制,探讨经济与社会不协调的体制原因、政策法律原因和其他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研究其对体制改革、政策调整和各个法律部门的特殊需求,从而为社会法如何满足这种需求而进行制度设计提供现实依据。 三、总论与分论的关系 各个部门法学都由总论和分论构成,总论的原理应当涵盖和指导分论,总论的分析框架应当为分论提供示范。我国经济法学研究实践中,对总论与分论关系的处理有两点教训值得记取: 1、颠倒了总论与分论的研究顺序。从学科发展史的角度看,民法学、刑法学等传统部门法学都是先有分论后有总论,对于经济法学这样的新学科而言,应当遵循先研究分论后研究总论的顺序,先就个别的突破传统部门法的新法律现象逐个展开研究,有了一定的学术积累,再从若干个案研究中抽象出共性的原理和规则,研究总论的问题。抽象地研究诸如“经济法调整对象应当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不宜成为经济法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而我国经济法学研究却正是从抽象地研究这类问题开始的。因而,总论的构建特别艰难,虽然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地位、宗旨、观念、本位、原则等问题,已经取得了许多争议不休、玄而又玄的研究成果,但对主体、行为、责任等制度层次的基本范畴却缺少研究。 2、总论与分论脱节。研究部门法总论的问题,应当与分论问题结合起来,使总论中的各种原理都有相应的具体立法、案例和分论原理作支撑。然而,我国经济法学研究实践中,长期以来存在着总论与分论脱节的问题,呈现出总论与分论“两张皮”现象。在这样的研究中,总论研究难免空洞。可能出于对这种空洞现象的厌烦,有学者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注:管斌:《第八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综述》,《法商研究》2001年第2期。)笔者认为,这种主张是不适当的。因为,经济法总论在当前仍是薄弱环节,而经济法分论中的问题在经过20多年的实践后已有了一定的学术积累,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多一些“问题”与“主义”结合的研究,少一些“问题”与“主义”脱节的研究。 鉴于上述教训,我国社会法学研究,切忌把总论研究放在优先位置,更切忌仅依据某个社会法部门(如劳动法)的素材和研究成果抽象出社会法总论,而应当先研究各个社会法部门的具体制度、案例和对策,在此基础上研究各个社会法部门的总论;然后,再在各社会法部门总论和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社会法群体和社会法域的总论。同时,还应当将社会法总论问题的研究与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及其法律对策的研究结合起来。例如,对社会法的公平价值进行研究,不仅要研究公平价值的内涵、要求和依据,以及公平价值与其他价值目标的关系,而且还应当研究实现公平价值的制度安排,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和现行立法、执法中存在公平价值实现不足的表现及其原因,为充分实现公平价值在体制改革、立法和执法中所应采取的对策。 四、本学科与他学科的关系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利用他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是发展经济法学的必然选择。但利用不等于照搬,也不能毫无选择地利用。正确的作法,应当是选择他学科中适合于经济法学研究需要的原理和方法,并将所选择的原理和方法与经济法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结合起来,即运用他学科成熟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经济法学中已经出现而在他学科中不曾有过的新问题和新现象,从而得出突破性的创新,尤其是形成有经济法学特色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在他学科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借鉴上,经济法学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重视: 1、对于公法学和私法学的已有成果存在着不加选择地利用和照搬的现象。例如,由法律关系要素和法律事实所构成的法律关系分析框架,是与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单一性相适应的,一直是民法学的特色。这种分析框架不宜为经济法学所简单套用。因为,经济法的内容有别于民法,其调整对象远比民法调整对象复杂、丰富,并且经济法对各种经济关系的调整要同时满足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需求,既涉及微观经济又涉及宏观经济还涉及中观经济,法律关系分析框架不足以对市场规制和宏观调控作全方位和深入的分析。然而,有的学者运用法律关系分析框架来论述经济法律关系一般理论和具体的经济法制度,显得机械和表面化。又如,民法和行政法中的法律行为相对比较单一,民法学和行政法学中,都有一套涵盖各种民事行为或行政行为的一般法律行为理论。但是,经济法中的行为则具有多样性,既有宏观行为,也有微观行为;既有政府行为,也有市场行为,还有以市场行为为形式的政府经济行为;既有交易行为,也有竞争行为,还有合作行为;既有市场规制行为,也有宏观调控行为;既有运用行政手段实施的行为,也有运用经济手段实施的行为。各种行为之间个性多于共性,尽管在本质上有共性,但在制度要素上的共性甚为单薄。因而,在经济法学中极难形成甚至无多大必要形成涵盖各种行为的经济法律行为一般理论。然而,在经济法学研究实践中,有的学者仿效民法学和行政法学,试图研究相当于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和行政法律行为理论的经济法律行为理论或政府经济行为理论,以此来涵盖经济法中的各种行为。实践表明,这种努力并未取得应有效果,其理论成果在经济法分论中的普适性甚微。因而,在经济法学中,与其着力研究涵盖各种行为的经济法律行为一般理论,不如对各种行为进行分类归纳研究,形成类型化经济法律行为一般理论,这对形成经济法的基本范畴和设计具体的经济法律制度会有更大贡献。 2、利用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忽视了与法学原理的结合。经济法学需要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但是,经济学理论成果的利用并不能取代法学的分析,经济学理论只能作为说明制度设计的理由,而不能取代制度设计本身,经济学的理论依据与法学的制度设计相结合才是理想的状态。然而,许多经济法学成果在利用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忽视了与法学原理的结合,甚至反客为主。研究具体问题时,在照搬经济学理论之后,显示不出法学成果的品格和特色。 3、法经济学在经济法学研究中的泛用。对各种法律现象都运用成本与 收益分析的方法来评价其效率目标的实现程度,当然有助于按照效率最大化的目标来设计和选择法律制度,扭转以往只追求法律的公平正义目标的倾向。但其中至少有三点教训值得记取:(1)过分提高效率目标的地位。作为法律制定和实施主体的国家虽然越来越重视经济,但毕竟不是经济人,或者说经济人不是其主要角色,于是在国家的政策目标和法律的价值目标中,公平正义和安全稳定不能不摆在首位。所以,强调法律的效率目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效率目标置于法律的整个价值目标体系中来思考。(2)过分扩大经济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效率目标对立法的影响表现在制定法律时就充分考虑法律的效率后果,亦即法律实施的成本和收益;而对执法的影响只宜限于执法者有自由裁量权的场合,公正执法和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执法的最高原则,执法者追求效率目标时不得超越此原则,这也是近些年来执法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等借口考虑效率目标而执法不严不公的现象盛行的深刻教训。(3)忽视运用来源于我国实践的数据资料进行量化分析。在分析某项法律制度时,如果只是列出其成本和收益的构成因素,而不运用经过调查、统计所得到的数据资料对各项构成因素的数量和比例以及各成本因素与各收益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加以分析,那就不是经济学的实证分析;如果虽然进行了量化分析,但所依据的只是外国的数据资料,那其结论对我国仅有参考意义,而不宜用来说明我国法律的成本和收益。在有的法经济学论著中,虽然画出了反映一定函数关系的图像,但未注明其数据和图像的来源,(注:如,吕忠梅、刘大洪:《经济法的法学与法经济学分析》,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 年,第237—238页;周林彬:《法律经济学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02—403页。)那就不可能有说服力。 社会法学同经济法学一样也应当利用公法学、私法学和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成果和方法。鉴于经济法学研究的上述教训,基于社会法学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社会法部门、社会法群体、社会法法域、社会法理念)和社会法中主体、行为、关系的多样性,社会法学研究在利用他学科的成果和方法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对他学科的成果和方法的利用,应当有所选择,即只宜选择适合于研究社会法现象的成果和方法。(2)他学科的成果和方法只宜用来弥补法学成果和方法的不足,而不能取代法学成果和方法本身。(3)他学科的成果只宜作为社会法的制度设计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法律对策的理由,而不能替代社会法的制度设计和对策建议。(4)法经济学的运用应当在社会法的价值目标体系中将效率目标放在次于公平目标的地位,适当限制成本与收益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并且坚持以来源于我国实践的数据资料作为量化分析的依据。 五、求同与求异的关系 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是研究问题的两种路径,各有其学术价值。对于传统学科而言,同中求异更便于学术创新和学科发展;而对于新学科而言,异中求同更便于统一认识和学科完善。经济法学作为一门新学科,起始于理论纷争,几乎各个问题上都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共识远远少于分歧;在论战中,批判多而建构少,对异己观点着重批驳、否定、排斥而忽视尊重、肯定和吸收。这在很大程度上给经济法学走向成熟造成了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一是经济法学作为一门年轻学科,缺乏学术积累,无论是理论体系还是基本范畴、基本观点和制度设计,都需要通过争论才可形成共识;二是经济法学由于研究起点低,理论空白点多,创新难度相对小于传统学科,易于激发学者的创新积极性,更易于刺激学者标新立异、建言立说、自成体系的欲望;三是学者中自以为真理的心态甚浓,而宽容异己观点的心态甚淡。于是,许多问题本来可能或者已经达成共识,但却有意自以为是、拒同存异。 在我国社会法学领域,劳动法学虽然是一门老学科,但就计划经济的劳动法理论转向市场经济的劳动法理论而言,面临着内容更新和体系重构的任务,仍然相当于一门新学科;至于社会保障法学、教育法学、卫生法学等学科,则刚刚兴起或起步时间不长。鉴于经济法学研究的上述教训,社会法学研究中,虽然要重视求异,但更要重视求同;虽然要重视批判,但更要重视建构;虽然要重视争鸣,但更要重视宽容。在论战中,尤其应当善待反方观点。因为在反方观点中往往不乏科学性、合理性或与正方观点有共识之处,反方观点所指出的要害往往也是正方观点的缺陷所在,反方观点的理由也往往可成为完善正方观点的启迪和道理。甚至可以说,对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很难用正确与错误来判断。因而,应当重视从反方观点中吸取完善正方观点所需要的理论营养。唯有这样,才有助于社会法学在论战中不断走向成熟。 六、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 经济法是公法与私法相融合的法律部门,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不可能与其完全对应。因而,经济法学研究应当将实体法与程序法结合起来研究,这样不仅可以给论证经济法的独立性提供新的依据,而且还有助于研究经济法的法律责任和可诉性问题。然而,在我国经济法学研究实践中,一直重视实体法研究,忽视程序法研究。经济法作为一种突破传统法律部门的新实体法现象,对程序法必然有其特殊需求,如果失去程序法的支撑,其实施效果将会打折扣。还可以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相应的程序法条件,实体法的某些制度设计就会成为不必要或不可行。特别是实体法中的法律责任制度与程序法的联系甚为紧密。正由于经济法学界长期以来未把程序法研究置于适当地位,在近年来司法界发生了将“经济审判庭”更名为数字化排序的民事审判庭的“改革”(注:在已有二十多年改革实践的我国,对“改革”的涵义还值得探讨。如果没有发生体制、机制上的变动,仅是将机构更名,就很难说是真正的改革。)后,在经济法学界引起了一阵恐慌,出现了理论上的批评和论证与情感上的担忧和不满不相称的现象。于是,将实体法与程序法结合起来研究,才引起经济法学界的特别重视,因而,经济法责任和经济公益诉讼被作为当前经济法学界的两大热点问题。但这两个热点问题的结合研究则显得不够,在现有的经济公益诉讼研究成果中,实体法基础仍显得单薄。 鉴于上述教训,社会法学研究应当把实体法与程序法有机结合起来,依据实体法的公私法融合的特点研究其对程序法的特殊需求。在劳动法的既有立法例和理论著述中,其特殊的程序法需求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例如,许多国家建立了专门的劳动诉讼制度和劳动法庭或劳动 法院,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也显示出了不同于民商事仲裁制度的特色,并且还出现了关于劳动诉讼的专项司法解释。但是,我国现有的与劳动法对应的仲裁和诉讼制度,在立法上还不完善,在理论上还很欠缺;而与社会保障法等其他社会法部门对应的程序法制度,无论在立法上还是理论上都处于空白状态。因而,社会法学研究应当将实体法研究与程序法研究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其相辅相成地同步发展。无论何种实体法制度的设计,都应当考虑其程序法支撑的可行性;无论何种程序法制度的设计,都应当考虑如何满足相应实体法制度的实施需求。 王全兴 经济法学论文:经济法学的基本假设 「摘要法学研究之深入,端赖于范式转换,经济法学研究更是如此。以往之法学研究,较为偏重权利-义务结构分析,这固然重要,但已显不足。本文基于对“复杂性问题”进行多维审视的需要,运用法与经济学的理论对经济法研究的几个基本假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经济法、经济学、假设 一、问题的提出 提出和确立假设,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已被科学史上的许多成功范例所证实。假设作为科学研究的前提,是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都需要具备的。尽管对于法学是否属于“科学”尚存争议,但对于广义上的科学可以包括法学,或者说法学中可以包含一定的科学成分的观点,则殆无异议。正是在此意义上,才可以把法学同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一起,放入广义的科学之中,并研究其基本假设问题。这对于法学研究的范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假设,通常是指在现存的事实和理论的基础上,对某些事物的存在或与其相关的规律所做的推测性的解说或虚拟性的预设。假设只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一种推断和猜测,但这种推测是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和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它既非成熟理论,亦非主观臆测。其重要价值是有助于明确研究方向,提高研究的自觉性。因此,若假设确定得当,就会大大提高科研的效率和水平。此外,假设是建立和发展新理论的重要方法。通过不断提出假设,并不断地证实假设,就能够不断地提高认识,从而形成新的理论;同时,即使假设被证伪,也同样有助于人们纠正错误的认识,从而推动正确的理论的形成〔1〕。 对于假设的重要价值,纽拉特曾指出,“在社会科学中,我们看到的只是假设之网,说不出某些困难究竟是来自哪些假设。”〔2〕事实上,在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对于学科的基本假设问题的探讨是相对较多的,因而其“科学性”也相对较强,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假设由于确定的条件约束以及数学方法、统计学方法的应用等,更是给人以“精确”的感觉。但是,法学因其在传统上往往被视为“正义之学”或关于“正义的艺术”,特别是由于法学学科本身的一些特点以及人们认识上的偏见,致使法学在吸纳相关学科的新成果时总是相对滞缓,即使是在对一些基本假设的判定方面,也几乎未有太大的进展。但是,随着法学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法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的加强,以及法学研究对“客观性”、“科学性”要求的提高,对于法学研究的基本假设问题进行研究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强烈。 在经济法学领域,基本假设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这是因为经济法与经济学、社会学等都密切相关,其专业性更强,现代性也更为突出,因此,在经济法研究上更有必要研究其基本假设问题。但在社会科学乃至各类科学的“假设之网”中,如何找到关键性的“纽结”,以使经济法研究能够借以实现“纲举目张”,实在是一个重要问题。这涉及到假设的提出、选择和确立的问题。 本文认为,从研究路径和框架选择来看,在法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中,存在着具有共通性的基本假设(如“二元结构”假设),它当然也适用于经济法学的研究。此外,在经济法学上,还应关注那些对于经济法研究有特殊意义的基本假设。由此可以把经济法学上的基本假设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法学与其他部门法学共同的基本假设,另一类是在经济法学上有独特价值的基本假设。这些基本假设,对于经济法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下面将先提出和确立两类基本假设及其所包含的若干具体假设,然后再探讨这些假设对经济法学研究的价值,并对其局限性作出相应分析,以求对基本假设的价值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 二、共通性的假设:二元结构假设 各类科学的研究目的,都是揭示和解决一些现实中的基本矛盾。从哲学意义上说,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其内含的互相依存,相辅相成两个方面,形成一种二元对立的结构,可称之为“二元结构”。如同中国道家理论中指出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思想,普遍存在的二元结构,其本身也可以层层演化,从而形成更多、更复杂的层级系统。 经济法学的研究也要找到自己的二元结构,从而找到研究的基本框架、问题和视角,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前提和基础。依据与经济法学关联的紧密度,可以从诸多二元结构,发掘出对经济法研究最为重要的三个层面的“二元结构”假设,即理论-认知层面的二元结构、经济-制度层面的二元结构、社会-文化层面的二元结构。 (一)理论-认知层面上的二元结构 先讨论理论-认知层面的二元结构,是因为它对于从总体上和根本上来认识二元结构问题,并形成相应的理论至关重要。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从较为根本的意义上说,人类的欲望(或称需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基础性问题。因此,从人类的欲望出发,来研究各个学科的问题,往往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基本也非常重要的起点和入口。 人类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从需要与可能的角度说,正因资源有限,而欲壑难填,才产生了各个学科需要研究的相对专门的问题。针对人类的某类欲望及由此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便形成了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各个学科。而在这些学科中,由于人类欲望而形成的各类二元结构尤其值得关注。 事实上,人类欲望尽管纷繁复杂,变幻莫测,但仍然可以分为两类,即公共欲望和私人欲望。其中,私人欲望是独立的私人主体为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而产生的愿望;公共欲望则是在各类私人欲望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各类私人主体所共有的愿望。这样在基本的人类欲望方面,首先就可以分为公共欲望和私人欲望两类,从而形成一个基本的“公私二元结构”。 在上述的人类欲望的公私二元结构的基础上,还会衍生出一系列的公私二元结构,它们构成了社会科学中的几个重要学科得以展开的基本前提- 在经济学领域,由于公共欲望和私人欲望的存在,便有了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的划分。人类为了满足私人欲望,在经济上需要有一些物品供自己消费,以维持自身的存续和繁衍,这些满足私人欲望的私人物品,通常是由市场来提供的,由此形成了以满足私人主体的私欲为主要目标的私人经济。此外,由于人类还存在着一些不同层次的公共欲望,因而还需要有一些物品来满足,这些物品便被称为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公共物品因其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或非 竞争性,而不象私人物品那样具有独占性、消费的排他性和可转让性,因而它不能或不适宜由市场来提供,而通常由政府来提供。经济学上的“公共物品”理论表明,基于人类欲望的二元结构,相应的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被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经济也被分为私人经济与公共经济。这种经济层面的“公私二元结构”,不仅有助于分析和解决许多经济问题,而且也有助于分析和解决法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许多问题。 在政治学、社会学领域,同私人欲望与公共欲望的“二分法”相联系,存在着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二元结构。其中,政治国家的存在,往往被认为是实现人类的公共欲望的需要;而市民社会的存在,则至少在客观上具有同政治国家相抗衡的功用,从而有助于保护私人欲望的实现,进而使市民社会成为实现私欲的主要领域。这种划分自黑格尔在理论上予以普及化以来,就一直研讨未绝,包括近些年来中国学界对此所进行的相关讨论,都说明人们对此类问题的重视,以及它对相关学科的研究的重要价值。事实上,直到今天,尽管人们对于“国社二元结构”存在着各类不同的看法,包括是否要大力推进“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的发展,是否要推进社会中间层的发展,以弥补国社二元结构的不足,等等,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国社二元结构,仍然是相关分析的基本框架。也就是说,国社二元结构,虽然陈旧,但并未过时。 同上述心理上的、经济上的、政治上的、社会上的各类公私二元结构相对应,在法学上对于法律也有公法与私法的划分,这主要源于法律所保护的利益有公益与私益之分。法律上的这种公私二元结构,对于整个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的展开,都是非常重要的。自从古罗马著名法学家乌尔比安提出公法与私法的一般划分标准以来,相关的讨论就一直绵延未绝。其中的一些划分标准,如主体标准、利益标准、权利结构标准等,都可以展开为具体的二元结构,关键是如何把这些有解释力的标准融为一体。由于在法学上关于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在两大法系的认同度越来越高,且对于法学的发展已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法律上的公私二元结构,还应当做进一步的研究。无论是否主张在公法与私法之外还存在所谓“第三法域”,无论是否赞同公法与私法的划分,都应当首先对公私二元结构,以及划分的标准等问题做细致的研究,以免轻率地得出结论。 可见,只要存在公共欲望与私人欲望,就会存在与之相应的公益与私益,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公权与私权、公法与私法、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政府与市场、国家与市民等多种公私二元结构,这些二元结构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确定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从而为解决认知和理论构筑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模型。成为理论-认知层面的重要内容。 上述二元结构假设提供了一个理论研究的框架,它已经具备了托马斯?库恩所说的范式(Paradigm)的意义,对于经济法的研究是很重要的。尽管经济法学是新兴的学科,但它也同样要继承法学中的一些共同的东西,这种理论上的二元结构同样也是适用的。对此在后面还将探讨。 (二)经济-制度层面的二元结构 二元结构不仅在理论-认知层面存在,而且在其他层面也存在。其中,在经济层面就存在着一系列二元结构,这些二元结构又影响到制度建设,从而使得相关的制度层面也存在着一系列二元结构,因而可以总称为经济-制度层面的二元结构。 经济-制度层面的二元结构有多种表现,基于其重要性以及对法学、特别是经济法学研究的重要价值,下面主要探讨以下几类: 1.城乡二元结构 在经济领域,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也存在着一系列的不平衡。这些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可以形成一系列的二元结构。其中,城乡二元结构是比较重要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W?A?Lewis)早就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突出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该问题表现在,如果城乡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带来新的经济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刘易斯的理论被认为是对发展经济学的重要贡献。事实上,经济上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确实是非常现实也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对我国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历了长期的农业社会发展和资本主义的不充分发育阶段,是发展不平衡的人口大国。过去,突出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这三大差别,曾广为人知,而其中的前两类差别,基本上都可以归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别,最后一类差别,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有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不平衡规律的作用更加凸现。在过去的几十年,农村和农业已经为城市和工业作出了重要的、有时甚至是牺牲性的贡献。虽然作为一种转机,最初的改革也焕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但毕竟由于诸多原因,近些年来出现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又负担过重,以及基层管理不当、违法、涣散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和整体目标。因此,如何推进农村、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兼顾,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家的“区别式”的治理方式有关,即与国家对城乡所实施的不同政策和制度有关。事实上,在古代社会,国家对于农村的统治是较为放松的。例如,从经济层面来看,在自然经济时代,国家的治理或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主要是通过税收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在很多统治清明的时期,税收负担是比较低的,不仅存在“什一税”,甚至有时税负为“三十而一”。这比许多现代国家的税负都要轻得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限于统治的能力、需要,以及客观的情况,国家的统治主要是到达县一级,而其下的部分则主要是发挥民间的力量。这与近些年来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是一致的。由此也产生了国家统治与民间治理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了法学需要研究的国家法律规则与民间治理规范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延续至今的分级治理的格局下,中央政府在解决农村的很多问题时往往鞭长莫及,一些法律的实施也很难延伸下去,于是不得不搞各种形式的“下乡活动”,其中也包括“送法下乡”。此外,由于财政控制的松弛,较为现代的“税收法定原则”很难贯彻下去,以致于农民负担过于沉重,于是不得不进行号称是农村第三次革命的“税费改革”,以求把具有经济法性质的财政法、税法在农村也推行下去。 从成因上看,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有经济上的原因,也有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它带来的许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有些是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予以解决的,同时它也促进了新制度的形成和变迁。综观历史和现实,恰恰是城乡二元结构,带来了制度上的二元结构或法律上的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对于制度或法律上的二元结构的形成的影响,有多种表现。例如,它带来了实质意义上的城市法与乡村法的划分。在历史上,西方国家曾经有过庄园法、城市法等至少是名称上的划分,而从现代法制来看,现代法律实际上主要更适用于城市,更适用于工商业,而对于工商业不发达的农村往往是不太适用的。在农村,曾经和正在有大量非制定法的适用,它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家法与民间法、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的区分,从而推动了法律或制度上的一系列二元结构的形成。 此外,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所体现出的城乡二元结构,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具体制度 的形成。从制度构成上看,同样存在着二元结构的问题。例如,在我国的财政制度上,在工商业成分较高的县级以上城镇,国家财政的约束力、影响力还相对较强,并且至少在名义上各级政权的财政支出是由国家来予以保障的;但是,在农业成分较高的县级政权以下的区域,国家的财政则基本上是不管的,而主要是由乡级政府等基层组织自行解决,由此带来了从基层政权民主建设到政权的合法性,以及官民关系、地方稳定、法治状态等多方面的问题。与之类似,在税收制度上,我国区分工商税制和农业税制,其中,工商税制更主要地适用于工商业发达的城市,而农业税制则主要适用于农业较为集中的乡村。同时,在相关税法的立法宗旨、侧重点等各个方面,都突出地体现了城乡制度的二元结构特征。 与上述财税制度相近,金融制度同样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例如,在银行体制方面,我国有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类别,它们过去曾长期承担政策性银行的职能,这也是城乡二元结构在银行机构设置方面的体现。同时,在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布点,业务领域、服务范围等各个方面,也都体现着二元结构的特征。上述在财税、金融制度方面的二元结构特征,在计划制度中当然也突出地存在着。 另外,在市场规制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有其影响。例如,由于城镇的市场经济更加发达,因而诸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之类的市场规制法,主要也是在城镇适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说明:为什么经济法在适用范围上客观存在着城乡差异的问题。由此也可以进一步说明:为什么大量的坑农害农事件屡禁不止-这与行政垄断的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普遍存在,以及市场规制法在农村不能有效实行等因素都有重要关系。这同样也是城乡二元结构影响经济法适用的体现。 2.南北二元结构 与城乡二元结构相类似,还存在着一系列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并存的二元结构。如南北二元结构,东西二元结构等。其中,世界范围内的南北二元结构,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发达国家较为集中的北半球与发展中国家较为集中的南半球,形成了国际经济关系中著名的南北二元结构。 南北二元结构的存在表明,国家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国家之间的竞争还将继续存在。在不平衡的发展格局中,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争取主动,如何采取较为一致的行动,争取在确立竞争规则方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规定,是很重要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弱者地位,对于弱势群体的权利如何作出特殊保护,以维护实质公平,体现经济法的一般精神,恰恰应当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任务,因而相关保护制度的确立便非常必要。为此,在一些规则中,已经专门为发展中国家制定了保护性的规定,如“普遍优惠制”等,这是发展中国家不断争取的结果。但是,在世界经济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的形势下,发展中国家正处于一种很不利的地位,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如何处理好竞争与合作关系,全面加强“南南合作”,也正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这也是集体行动的逻辑或困难的体现)。因此,如何加强国际协调,并在本国经济法的法制建设方面把国家协调的有利成果确定下来,甚为必要。 与上述的南北二元结构相关的是“东西二元结构”。东西二元结构存在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其中,国际层面的东西二元结构,是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诸多国家,同传统上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诸多国家所形成的二元结构。由于在这些领域也存在着很多新的问题,因而也很值得研究。此外,国内层面的东西二元结构,即我国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所形成的二元结构,涉及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转移支付、地区竞争、转让定价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都与经济法的制度建设有关,都是在经济法研究中需要关注或需要着重加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它对经济法的制度形成和法学研究都会带来影响。 可见,无论是经济层面的南北二元结构,还是东西二元结构,都是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相关而形成的二元结构,而这些二元结构的存在,又会提出许多具体问题和需求,从而影响到国际和国内层面的经济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并对整个经济法研究产生影响。上述对于“地域”上的二元结构的认识,有助于在经济法研究方面,打通传统意义上的国内经济法和国际经济法的人为界限,从而可以在整体上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 3.内外二元结构 上述的各类二元结构,与不同地域的经济发达程度关系更加密切。此外,透过经济活动与相关主体及其所在地域的关联性,还可以发现在经济层面上存在的“内外二元结构”。由于经济包括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内国经济与涉外经济、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因此,在经济层面存在着一系列由上述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所构成的内外二元结构。下面分别略做探讨。 从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的二元结构来看,一国必须首先发展好国内经济,这是现代国家十分重要的任务。与此同时,现代国家又必须协调好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的关系,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在开放条件下,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已经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这不仅导因于市场主体的利益驱动,而且也导因于某些领域法律规则的趋同化在客观上所起到的促进经济交流的作用。事实上,在强调法制的时代精神感召之下,国内经济需要一套法律制度(如民商法制度、经济法制度等),同样,国外经济也需要一套相应的法律制度。由于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密切相关,因而对相关的国内经济法制度于国际经济法制度加以协调便非常必要。尽管两类制度总会有许多的差异,但是在某些方面是可以融合或一致起来的。其重要途径,就是把体现相关国家协调意志的有关国际经济法规范,适当地转化为国内经济法规范。因此,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的二元结构的存在,对于国内与国际层面的某些法律规则的融合和沟通,对于现代通行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等经济法基本制度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中国为融入世界经济大潮而作出的种种努力,在国内经济法的立法上,已经越来越在总体上强调:必须改变过去的经济法制度中普遍存在的“内外有别”的状况,代之以普遍实行的国民待遇(当然也不是毫无差别),从而使各类在中国土地上的市场主体,都能够至少在形式上有一个基本上可以进行公平竞争的外部法律环境。这些立法努力,将使得内国的经济法制度与涉外经济法制度日益水乳交融,两者虽然仍在内外二元框架之下,但“交集”却越来越大。从而使经济法制度上的二元结构呈现出一种不对称的状态。 从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二元结构来看,这种二元结构与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联系更为密切。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划分,与地域上的国内与国外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主要是与从事市场交易的主体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有关。因此,内部经济也可称为“内部市场”,外部经济也可以称为“外部市场”。通常,人们关注和讨论较多的都是假定不存在关联关系的外部市场,而对内部市场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特别是对内部市场经济的法律规制问题,则探讨较少。 所谓“内部市场”,是指组织体的内部机构、成员之间通过经济活动而形成的市场。它是在“内部人”之间按照一定的“内部规则”从事交易活动而构成的市场。内部市场的存在,使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统一市场被分成了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使市场主体所遵循的规则被分为“内部规则”和“外部规则”,这种内外有别的“二元分立”,对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已产生了重要影响。 事实上,内部经济的法律规制问题,恰恰是新兴的经济法不同于传统私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经济法的调整范围(如经济法是否调整市场主体内部关系,以及对内部关系应如何界定等),同时,也有助于完善经济法具体制度方面的罅漏。 (三)社会-文化层面的二元结构 社会-文化层面的二元结构,对于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研究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等问题尤其具有意义。下面略做一点分析。 从传统与现代的二元结构来看,传统与现代的界定是非常重要的,它会由于人们对“现代”所做界定的不同而不同。如果把“现代”界定为一个时间概念,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的时间段,则可以认为,传统社会曾为一系列传统部门法-民商法、行政法、刑法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现代社会则为现代部门法-经济法、社会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经济法作为现代法,其与传统部门法的重要差别就在于它是产生于现代社会,是为了解决现代社会产生的诸多现代问题才应运而生的。从而体现出突出的现代性〔3〕。特别是经济法通过对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的调整,来实现对社会秩序、社会公益的保障,以及对社会弱者的保护,对社会本位的强调等,都体现出与传统部门法的诸多不同。而传统部门法,如民商法等,对于这方面的保障则很不够。 此外,现代社会由于普行社会化大生产,分工更加细密,节奏更快,并且已经完成了梅因所说的“从身份到契约”的过渡,因而“陌生人社会”迅速形成,并在人们之间产生了一种“互赖而又互动”的关系。陌生人社会的主要问题就是信息偏在问题以及信任、信用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带来了导致市场失灵的其他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确保现代社会的效率与秩序,本身就是一种公共物品。在私人主体难以提供这种公共物品的情况下,就要求国家建立相应的解决此类问题的制度,调整在现代社会中形成的、同过去存在着很大不同的新型经济关系。由于这些产生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新型经济关系,是传统部门法所未予预见和未能涵盖的,从而也是其不能充分有效调整的,因此,建立不同于传统部门法的新型法律制度,解决现代社会存在的新型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便是客观之需。于是,经济法等现代法便应运而生了。这是在经济法产生问题上的一种重要解释。 从工商文化与农业文化的二元结构来看,由于不同的文化直接会影响到不同的制度的形成,因此,许多学者都关注文化对法律制度的产生流变的影响。事实上,工商文化是与大工业、社会化大生产以及商品经济的发达直接相关的,而农业文化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联系的,因而不同的文化实际上对应着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也可能在总体上对应着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在一个国家,由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两类文化极可能同时存在。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一国在立法上的统一性,而且也会影响统一的立法在适用上的统一性。由于经济法是产生于现代市场经济,是在工商业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它主要是与工商文化相对应的,或者说在很大程度上对作为工商业中心的城镇经济更加适用,而对于工商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其适用的空间和效果,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已经被近些年来相关的研究所不断证实。就我国来讲,经济法的制定,不可能不考虑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差异,不可能不考虑中国突出的二元结构;同样,在经济法实施方面,如何认识因文化上的二元结构所带来的经济法实施受挫的问题,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上述的二元结构对于分析经济法的产生基础以及所适用的时代等问题,都是很有裨益的。 以上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提出和探讨了二元结构假设问题,它对于经济法学的研究具有基础性和前导性的意义。但是,作为具体的经济法研究,仅有共通性的二元结构假设还是不够的,因而有必要在下面探讨在经济法学上有特殊价值的基本假设。 三、在经济法学上有特殊价值的基本假设 在经济法学领域,还有一些在研究上具有特殊价值的基本假设,它们立基于上述的共通性假设-二元结构假设,能够为经济法理论的建构提供更为具体的前提和方法,对于研究经济法问题有更为直接的意义。这些特殊性假设主要有: (一)双手并用假设 双手并用假设其实也是一个二元结构假设。其基本含义是,调节经济或配置资源的手段有两个,一个是市场的无形之手(通称“看不见的手”),另一个是国家(或称政府)的有形之手(实际上也是“看不见的”)。一个国家对于经济的调节需要双手协调并用。 双手并用假设的思想不仅在体现在经济理论上,而且在体现在宪法的规定之中。我国宪法修正案实际上已经默认了这一假设①。即要使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而国家则要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双手假设,可以更清楚地说明在经济学上长期争论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也有助于更好地说明在法律体系中的私法与公法的关系、民法与经济法的关系等。事实上,经济法上的一系列具体假设,主要是在双手假设的基础上展开的,它为相关问题的分析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析框架。如果只是单用一只手来调节经济,则在相应的法律形式上,可能只有民法或非现代意义的行政法,而不可能有现代意义的经济法。恰恰是在现代国家双手并用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协调双手,解决其中可能存在的双手失灵等不足的经济法。 (二)两个失灵假设 与双手假设相一致,在经济法理论上还有“两个失灵”假设,或称“双手失灵”假设。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市场失灵假设,一个是政府失灵假设。在运用市场的无形之手进行调节的情况下,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妨害竞争、外部效应、公共物品、信息偏在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从而使市场调节的无形之手很难有效地发挥作用;与此同时,诸如公平分配、币值稳定等问题,也是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由此便提出了市场失灵的假设。市场失灵假设在经济学界已得到了较为普遍的承认和应用。在假定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本来在配置资源方面应起到的调节作用,在上述诸多领域却不能有效发挥,因此,只能由市场以外的力量去加以弥补。而从总体上的能力、实力和现实可能性的角度来看,一般认为,由国家来解决上述市场失灵问题是更为合适,也更为现实的。从而,国家被推倒了历史的前台,开始了所谓的对私人经济生活的“干预”或称“介入”的新时代。 对于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是否必然导致国家的介入和弥补,学者的认识不尽相同。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对资源的配置效果,在一些国家已经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由于信息不足、滥用权力、腐败寻租、体制不健、多头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政府在资源配置上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这被称为政府失灵。也就是说,在某些领域,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政府干预,在配置资源方面都是无效的或低效的。因此,是否要选择政府配置,以及对于政府配置所产生的失灵问题如何来解决,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必须要直面的问题。而如果选择了用政府配置来弥补市场配置,就应对政府配置资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失灵问题有总体上的把握,特别是应当分析导致政府失灵的具体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而对于政府失灵的原因,解释是多个方面的。如公共选择理论、理性预期理论等,都提出了各自的认识。这对于经济法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要深入研究两个失灵假设,必然涉及到失灵原因的探讨。对于市场失灵的原因,经济学界已经探 讨较多,并为相关的法学研究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素材。从经济法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或基本矛盾来看,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以及与此相对应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是很基本的矛盾②。无论是在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领域,还是在政府干预的领域,这些基本矛盾都存在。在这些矛盾不能有效协调和解决时,必然会产生两个失灵的问题。例如,在市场调节的领域是很强调个体的营利性,崇尚效率价值的,但如果由此忽视社会公益性、漠视公平价值,则必然会加剧垄断、不正当竞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必然会导致宏观经济失序,微观经济失范,经济生活失真,从而使宏观调控也很难有效进行。同样,在政府配置资源的领域,如果政府的工作人员也强调自己作为个体的营利性,并把自己的收益凌驾于社会公益性之上,如果只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经济效率或经济效益,而忽视整体上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则必然会导致政府失灵。 此外,在研究两个失灵假设的过程中,还会涉及到重要的公共物品假设等问题,从而使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效应理论等都会对经济法学乃至整个法学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需要提及的是,两个失灵的假设也导源于“有限理性假设”。根据有限理性假设,市场主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在为自己的利润或效用的最大化而努力。但是,其理性是有限的,因而并不能有效地抑制市场经济波动,并不能解决市场调节的滞后性、盲目性等问题。同时,政府也同市场主体一样,是“理性的经济人”,但由于它并不能获取全面的信息,并不是全知全能的,因而其理性也是有限的。此外,政府认识的局限性还体现在,政府也是由人来组成的,这些人也都是普通人,既不更好,也不更坏,因而在智力、道德等各个方面,同样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有自身的一些利益驱使,就极可能在配置资源方面产生低效率或无效率的情况,从而产生政府失灵。 事实上,即使假设政府的组成人员都是大公无私的,在道德上都是非常优秀的,但由于信息偏在问题的普遍存在,由于政府很难非常迅速地对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作出相应的调节回应,因而就非常容易导致政府失灵的问题。正因两只手都有自己的缺欠,因而才需要双手并用,才需要综合协调。同时,也正是在这样的框架之下,才有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余地。 (三)利益主体假设 利益主体假设,即假定在经济法上,各类主体都有自己的独立利益,为了各自的利益,都会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动,都会努力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利益的性质来看,经济法上的主体,可以大略分为国家一方(调制主体),以及与国家相对应的另一方(调制受体)。 上述的国家一方,要考虑国家(或政府)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还要在一定程度上考虑社会公共利益,也要兼顾个人利益的保护。此外,从公共选择的理论来看,在国家的各类机构中,组成这些机构的成员也有自己的利益。因此,利益实际上是多重的,涉及到复杂的、多层次的法律保障问题。 上述与国家相对应的另一方,从经济意义上说,主要是市场主体(或称之为“市民”),从社会意义上说,主要是社会成员或社会实体、组织等。这些主体都有自己的利益,都按照自己的理性去行事。只有肯定利益主体的存在,才可能有法律规制的可能性。 经济法制度的实施必须尽量对各类主体的利益给予公平的、有效的保护,以实现各类主体利益的平衡。为此,在经济法上,不仅要像传统私法那样更关注私人主体的利益,也不仅要像传统公法那样更侧重于国家利益的保护,而且更要全面兼顾各类主体的利益,即不仅要在总体上兼顾国家与私人主体(企业、自然人等)的利益,也要兼顾各类主体的具体利益,这些具体利益表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利益、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利益,等等。由此使经济法在法益保护方面又具有许多自己的特色。 (四)博弈行为假设 与上述的利益主体假设直接相关,既然各类经济法主体都是利益主体,则必然要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相应的理性行动。而在行动的过程中,则可能采取合作的态度,也可能采取不合作的行为。不管怎样,行动者都要既考虑自己的情况,又要考虑相关主体的情况,以求在互动的博弈过程中,努力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经济法主体之间的博弈可能存在于各个领域。它既可能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国家机关之间展开,也可能在国家与国民之间展开,还可能在市场主体之间展开。对微观层面的主体行动进行博弈分析是很有价值的。 各类主体之间的行为,既然都属于博弈行为,则参加博弈的主体就需要关注其他行动者是如何思考的。因此,对于各类主体而言,分析“别人的”预期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在博弈活动中的成败得失。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假设,便是“理性预期假设”。该假设会提醒人们:任何主体都是有其理性的,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当国家要采取某种行动时,必须要分析该行动所影响的主体将会如何思想、如何行动。而这对于确保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效果,从而对于确保经济法的调整实效,都是非常重要的。 (五)交易成本假设 按照上述的利益主体假设和博弈行为假设,既然各类主体都是利益主体,因而必然会关注自己的产权,必然要求产权界定明晰,也必然会关注为取得产权和保护产权所花费的成本;同时,既然各类主体之间都在进行着博弈行为,则参加博弈的各方,便都会关注自己在博弈过程中的利益得失,而衡量在博弈过程中的利益得失的重要指标,便是交易成本的大小,或者是与其相对应的收益的多少。因此,在利益主体所从事的博弈行为过程中,交易成本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由此便在博弈行为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交易成本假设。 随着近些年来学术界对产权经济学或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深入,特别是法学界对法律经济学认识的普遍提升,人们对于有关交易成本的基本理论已经耳熟能详。基于该理论,在经济法的研究上,不仅要重视微观主体或称私人主体的交易成本问题,而且还要重视国家的交易成本问题,特别是国家与国民之间,以及国家机关内部的交易成本问题。同时,应重视本益分析方法在具体经济法问题上的运用。 以上提出的五种基本假设,在经济法研究方面有特殊的价值,它们具体体现了“二元结构”假设的要旨及其所包含的“非对称性”,有助于学界在达成一些基本共识的前提下,把经济法理论进一步向前推进。当然,以上仅是列举了一些较为重要的基本假设,此外还可以有其他一些假设,但限于篇幅和需要,在此不再展开。 此外,提出上述假设本身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假设的方法在经济法学上的价值,以及如何将其用于经济法研究。为此,还应研究各类假设在经济法研究上的价值是什么,其相互之间是否存在内在联系;同时,尽管前面在探讨各类假设时也涉及到了经济法学的相关问题,但仍然有必要对各类基本假设在经济法研究上的应用问题做一些探讨。 四、各类基本假设在经济法研究上的价值及其应用 经济法的研究需要有自己的前提,需要有学界所认同的一个大略的“基础”,而基本假设的提出和确立,恰恰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尽管认识需要不断深化,因而对于“基础”的认识也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尽管对于“基础”本身的追求是否恰当也有不同的看法,但从研究的效率,从研究的整体推进的角度来说,对于基本假设这类较为基础的问题,还是应当有明晰的认识。 在法学研究中之所以要提出或借助于上述的基本假设,就是因为这些假设最贴近于一般的个体、最能够反映一般性的情况,与基本的人性、与市场行为的一般情况,也都最为接近。上述基本假设,大都来自经济学(以及相关的社会学),而按照一代宗师马歇尔的理解,经济学是最贴近人类生活的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与经济学密切相关的经济法学的研究,或者是整个法学的研究,才需要借助于这些一般性的假设,发挥其在研究理论和实践问题上的独特作用 ,以解决法学研究方法不具有自足性,以及法学(而不是法律)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距离,比经济学和社会学相对更远的问题。由于法律毕竟只是一种“写照”,毕竟总是存在着相对于现实的滞后性,并且,这种滞后性在片面强调“法制原则”的情况下还可能更加突出,因此,就需要通过借鉴,形成经济法学上的基本假设,来拉近法学研究与现实的距离,以确保法学研究更有价值和生命力。 以上的探讨表明,从直接的价值来看,上述各类基本假设为经济法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前提、框架、范围和基础,这也是上述假设被称为“基本假设”的直接原因。它们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关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有助于理论研究的深化。 此外,上述各类基本假设,实际上也为经济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其重要价值的体现。从研究方法上看,对于新兴的、具有突出现代性的经济法来说,尤其应当注意方法的综合性,这本身也是必要的范式转换。事实上,法学研究不仅不能只注重单纯的“阶级分析”,而且也不能仅注重单一的“权利义务分析”。今天的法学研究,尤其应当多注意从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吸收营养,其必要性导因于法律调整领域的广阔性以及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客观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与相关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关系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因此,相关学科之间自然应当打通。特别是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与各类主体的“微观特点”更加接近,也更能反映人类的较为根本性的东西,因而往往可以作为法学的某些方面的研究基础。而法学本身则更为“上层”一些,它需要通过相关学科的研究来发现和体现自我。 纽拉特曾指出,从科学史上看,假设总是会频繁地产生和消失,没有任何对它们进行排列的可能性〔4〕。但是,这并不影响对相关假设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作为一个走向成熟的学科,其基本假设应当至少在逻辑上是自洽的,并且应当在内在联系上存在一致性。为此,有必要对上述各类基本假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做一些探讨。这些探讨,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基本假设对于经济法研究的价值,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其应用的问题。根据上述对各类基本假设的分类及其具体内容,可以发现各类假设之间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在联系: 首先,具有共通性的不同层面的二元结构假设,本身就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对相关层面的概括,也仅具有源自不同视角的相对意义。其中,理论-认知层面,更主要考虑了主体的价值;经济-制度层面,更主要考虑了地域或称空间的影响;社会-文化层面,更主要考虑了实质上的不同时间的影响。 其次,具有共通性的二元结构假设,与在经济法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其他假设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例如,在二元结构假设中,理论-认知层面的公私二元结构假设提供了一个非常基本的框架,它暗含了政府与市场的对峙,体现了不同主体的重要价值,从而为两个失灵假设、利益主体假设、博弈行为假设等奠定了基础;经济-制度层面的二元结构假设,体现了空间发展上的不平衡问题,即提出了两个失灵假设等各类假设产生的重要现实基础,也是其他各类假设的现实体现;社会-文化层面的二元结构假设,主要体现了时间发展上的不平衡,它是其他相关假设产生的更深层次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是各类假设所需要面对的问题。 最后,在经济法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各类假设,在其相互之间,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例如,从形式上看,两个失灵的假设在经济法理论上是很基本的,但两个失灵假设作为一种“对结果的描述性假设”,又与双手并用假设(这是对手段的假设)直接相关。而无论是两个失灵假设,还是双手并用假设,在更深层次上,它们都离不开利益主体假设和博弈行为。而在这两个深层次的分别侧重于主体和行为的假设中,又包含了理性预期假设、不确定性假设等,同时,它们还都与交易成本假设直接相关。 可见,上述各类假设是连为一体的,而不是各不相干的,从而它们可以成为经济法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假设,使经济法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 同时,各类假设与一些具体分析方法的内在联系也值得关注。例如,基本的二元结构假设,与系统论上的系统分析,特别是结构功能分析方法,以及整体分析方法等有关;双手并用假设,也与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等有关;博弈行为假设,与博弈分析方法有关;利益主体假设,与利益平衡方法和政策分析方法有关,等等,从而使基本假设在经济法研究方面有了更多的方法论意义,提高了基本假设在解决经济法理论问题上的应用价值。现略举几例予以说明: 1.从二元结构假设来看,它为经济法提供了一个从心理到经济,从政治到社会,从法律到文化的基本分析框架。在这样的框架中,有助于人们认识经济法究竟是公法,还是公法与私法交叉的混合法。事实上,二元结构的假设虽然较为宏观,但它毕竟提供了分析框架的边缘,从而使研究者能够以一定的(虽然也可能存在模糊状态)区域为“基地”进行研究。在公与私之间的模糊地带,是否有所谓混合法或第三法域的存在空间,是否能够存在与公法、私法相并列的社会法,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不过,根据二元结构的假设,结合客观实际,从总体上说,一如往昔,我至今仍认为经济法只能属于公法,而不是属于第三法域或社会法〔5〕。因此,二元结构假设有助于分析经济法的性质问题。 2.从双手并用假设来看,如果一国仅用一只手,就不可能产生经济法。一方面,经济法虽然要保障国家对经济运行的调控,要保障国家对市场秩序的规制,但它并不是传统的行政强制;另一方面,虽然经济法的调整直接作用于市场经济,并直接关系到市场主体的切身利益,但它毕竟不是单纯的市场调节,更不是传统的自由放任。双手的协调并用,使双手都能够更扬其长而避其短,从而体现经济法的调控与规制手段的特点,体现经济法在调整手段上的特殊性。调控与规制所发挥出的调制功能,与传统的市场调节与行政命令有着根本上的不同。事实上,双手并用所体现出的合力,是对传统的调节经济方式所存在缺失的有力矫正。 可见,透过双手并用假设,不仅有助于理解经济法的产生问题,而且也有助于理解经济法的调整手段、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对市场经济的综合调整等问题,从而不仅有助于认识经济法的独立性,而且也有助于认识其与相关部门法的内在联系。 3.从两个失灵假设来看,该假设实际上在经济法研究中已经占有重要地位。近些年来,经济法学界一般都把市场失灵的存在作为探讨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性的重要起点。按照目前较为流行的理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本身无法解决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因而就需要由国家来介入或称干预。而国家介入的法律形式,则主要是经济法。上述的解释,是目前较为通常的解释。这种解释当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有些方面还有待于再进一步细化。从双手并用假设来看,正是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因而对经济的调节才不能仅用市场调节这一只手,而是还要用国家调节这只所谓的“有形之手”。但是,在运用国家之手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政府失灵的问题。而政府失灵的存在,主要导源于政府的失控。从现在影响较大的一些行政法理论来看,一般多是基于政府权力的不断膨胀,才认为有必要强调对政府的权力作出限制。因此,在行政法理论中,全部的或部分的“控权论”主张,实际上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但经济法不同于传统的行政法,它不是单纯地强调要限制政府的权力或国家的权力,而是要通过如何适度分权,以及如何适用合理的程序,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努力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因此,经济法必然会存在一些有特色的方面,并因而不同于传统的行政法。 两个失灵假设表明,经济法不仅要通过政府对资源的配置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而且也要通过相关的规范,来解决政府失灵的问题。两个失灵的存在,对于经济法产生和存续必要性的问题,有很强的解释力。因此,两个失灵假设,对于探讨经济法的发生论问题很重要。它更有助于说明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性,更有助于认识经济法不同于传统部门法的特殊性。 4.从利益主体假设来看,在经济法研究上重视各类主体的利益,真正关注不同主体客观存在的利益,有助于认识经济法调整方面的问题。只有充分地认识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个人利益;认识到社会公共利益与私人的独特利益;认识到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一致的利益和冲突的利益,才能更好地在各类主体之间去平衡利益,才能让各类主体更好地去代表和实现某一种利益。从规范的层面看,经济法主要是规定和解决相关主体的权力或权利的问题,但从更深的层面上看,则是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如何协调和平衡的问题。利益既是经济法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经济法不断完善的重要源泉。没有代表特定利益的主体,没有相应的利益主 体假设,就无法说明法律的制定、完善的动力机制等相关方面。因此,利益主体假设,对于经济法制度和理论的发展非常重要。 上面的一些举例表明,经济法学的各类基本假设,对于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都很有价值。事实上,在理论研究领域,以上述的“二元结构”假设和其他各类假设为基础,在经济法理论上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有自己特色的“二元结构”。例如,在调整对象理论上,存在着宏观调控关系和微观规制关系的二元结构;在体系理论上,有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二元结构;在主体理论中,有调制主体与调制受体的二元结构;在行为理论中,有经济调制行为与市场对策行为的二元结构;在责任理论中,有本法责任和他法责任的二元结构,等等。此外,在财税法、金融法、竞争法等相关部门法理论上,也都存在着一些以上述相关二元结构为基础的具体的二元结构。这些都是二元结构假设与其他假设应用的成果,对于增进经济法理论的体系化或严谨度,形成内在和谐统一的“理论”,是很有价值的。 五、各类基本假设的局限性 前面探讨的各类基本假设,尽管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意义,但也都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对此也必须要加以分析,以求对基本假设做更恰当的定位。 上述基本假设的局限性,首先来自假设本身的局限性。由于这些假设更多地是源自其他学科的假设,许多假设不仅本身尚需要不断地得到验证,而且是否适合于法学研究,是否有利于推进法学研究,也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检验。 其次,二元结构假设的局限还体现在,它虽然已是各学科的学者都比较认同的,但并不是法学本身能够有效证明的。限于自身的特点,法学要在很大程度上从其他相关学科吸取营养,其中也包括基本假设等。但在上述假设的可靠性和证实性方面,法学很难大有作为。这对假设方法的应用也可能会产生影响。 再次,各类假设都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为此,在运用这些假设的过程中,不应把各类假设绝对化。即应采行“相对论”,而不是“绝对论”。具体言之,一方面,上述这些假设作为经济法的基本假设是否都合适,以及具有多大程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恰当性,还有待于接受理论和实践的检验,还需要接受时间的考验,还有待于人们认识的日益深化。另一方面,上述各类假设实际上是提供了一系列的分析模型。这些模型的主要功用就是使分析更简明,更有说服力,等等。而作为“模型”,其本身就是有局限性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任何理论都是有局限性的,任何观点也都是一种“偏见”。为此,就应当以一种开放的、包容的、建设性的考虑,来看待各类基本假设。而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所能够建立的理论框架,也才是可以不断更新和不断发展的。 例如,在对二元结构认识方面,并非要强调“两极论”,即并非认为二元结构中只存在完全对立的两极。事实上,在这两极之间的过渡地带往往是很重要的,按照中国的哲学思想,最可取的是“叩其两端而取其中”的中庸之道。而要“取其中”,首先要知道其两端,要以两端为起点才能知道何为“其中”。但关键是现在的一些研究往往是不知两端为何物,因而也就很难作到全面地认识相关问题。二元结构的假设,恰恰是要给出两端、边界,也就是给出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二元结构假设的相对性是很明显的。例如,经济层面的二元结构假设,曾经包括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等公私二元结构,而这些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在两极中间还会存在一些混合的领域。例如,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还会存在第三部门,在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还可能有混合物品等。因此,二元结构只是提供了一个分析的基本框架或平台,对于具体问题必须作具体分析。为此,哈耶克认为,把整个服务领域界分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业已为人们接受的二分法,是颇具误导性的;对于一个健全的社会来说,在商业领域与政府治理之间(也就是在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之间-作者注)保有一个第三领域,即独立部门(Independent Sector,即前述的第三部门)是至关重要的〔6〕。但是,能否因此否定二元结构的基本框架呢?能否因此如同一些论者引申出经济法就应当以第三部门为依托,以社团为主要主体呢?恐怕至少在现实的条件下还不能。尽管第三部门也是很重要的,尽管社团也有其重要的价值,但诚如伯尔曼所认识到的那样,自20世纪以降,教会早已不再构成对世俗权威的有效的、合法的抗衡力量了;在经济和社会秩序内的商人和其他自治团体或行业的习惯,在立法和行政机构的控制下已经失去了效力〔7〕。 因此,尽管需要有第三部门的适度发展,尽管也需要对第三部门的壮大作出一些积极的倡导,但在现实中其地位无疑较为式微,无法和无力全面地替代国家,也无法真正成为社会公益的代表者。 除了二元结构的假设以外,其他的假设也都具有相对性,特别是在经济法研究上有特殊意义的基本假设。这些假设,尽管在经济学等领域都已经成为一些重要理论或重要假设,但是这些假设在经济法的研究上是否完全适用,以及在多大的程度上有助于相关的研究,都还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考验。 正因如此,对经济法上的基本假设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尤其要认识到这些基本假设是经济法理论展开的前提和基础;这些基本假设不仅确定了经济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宗旨、性质等问题,而且也确定了经济法上的主要研究方法。而这种有针对性地确立起来的研究方法,对于确保经济法研究的深入,是非常必要的。 经济法学论文:经济法学的研究形式 一、经济法中问题与主义的相关争议 在中国,学者们对于经济法学的肇端尚有不同的认识,但经济法学界大体倾向于以1978年为学科发展的起点,并在每个十年前后,推出一些回顾性、反思性的研究成果。对于经济法学这个新兴的学科,各类理论观点纷出,不同声音混响。而在其研究方法上,学者主要侧重于经济法问题与主义的争论上,即经济法学的理论研究与制度构建的分析。 一些学者把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比做“鸡肋”,认为其食之无味。他们认为中国经济法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遭遇了方法论上的“意识形态”化、“概念法学”化和“半殖民地”化的巨大冲击,树立经济法学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增强其自足性和开放性,成为经济法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他们也指出其无意否定那些研究主义的学者所进行的研究价值,只是认为这样的研究偏离了法学本来的研究目的。法律就其作用而言是一种游戏规则,是为了处理人类社会的各种纠纷,法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以及创新更好的游戏和裁判规则,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纠纷。因此,法学研究不只是书斋中的学问,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要解决现实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进行的经济法研究与中国活生生的经济现实、经济改革与立法司法实践不联系,只是热衷于构建抽象的理论框架,将经济法理论变成了高深莫侧的玄学,其研究结果是不仅不能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指导,而且会偏离法学研究的初衷和实质。 但对于那些有“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人来说,“鸡肋”同样可以咀嚼、消化和吸收,同样可以“食之有味”。他们认为经济法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去探求、发现、形成一套科学的经济法范畴体系,这套范畴具有确切的内涵,准确地概括了事物的本质,并成为逻辑思维的基本要素,从而构建一套科学的经济法基本理论原理,只有具备丰厚的理论基础,才能进行有关制度建设的研究。严重冷落法解释学等传统的研究方法,会直接导致经济法理论解释力的削弱和经济法研究法学特质的减损,而未来经济法研究方法必定是多元的,研究手段必然是综合的,研究体系也一定是动态的、开放的,但其核心却应该是恒定的,即传统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不应被动摇、更不应该被抛弃。 二、关于经济法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共识 从第十五、十六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来看,目前学者普遍达成了关于经济法的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共识。这也验证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古话。现在学界的主流观点是,既要研究“问题”,也要研究“主义”,同时更要注重两者的并重研究。张守文教授用“顶天立地”四个字,对这种研究方法进行了高度的概括。“顶天”指在研究经济法理论的基础上,更注重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强调研究必须能够真正的拔高,要真正体现出一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提炼和萃取。因为理论的高度不够,就很难有较为广泛的指导意义,就极易被等同于一般。但是,我们所强调的研究并非只是“形而上”,只是“空对空”或者“空中接力”,而恰恰要强调一定要“立地”即要立足于现实,脚踏实地,而不能使其成为海市蜃楼。“立地”强调经济法理论的研究要同经济法的实践相结合,形成具体的制度,以回应和解决法制建设中存在的大量现实问题。因为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和解决是经济法理论研究极其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经济法研究能否纵深发展的基础。 三、经济法问题与主义之争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我看来,经济法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正处于库恩所说的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中的“前科学阶段”,突出问题是没有统一的概念体系,缺乏共同的理论假设与方法论原则,理论尚未成熟,只有理论与实践统一,经济法学才能进入成熟的“常规科学阶段”。所以,目前经济法学界所追求的经济法的“问题”与“主义”并重研究,是经济法发展一个必经的阶段。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相对比较注重有关“问题”的研究,即关于经济法制度建设的研究。因为从中国经济法的发展态势来看,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还是比较倾向经济法理论的研究,需要适度的制度建设来“中和”这种非正常的现象。而在经济法的制度建设上,我们可以借鉴经济学中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研究。由科斯提出的“新制度经济学”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西方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运用企业组织理论、产权制度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分析和重新解释许多新古典经济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成功之处,结合经济法本身的实际,来为经济法学的研究注入新鲜的血液,达到创新的目的。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过分注重问题的相关研究,要做到经济法所追求的“适度”。我们可以在着重研究具体的、有代表性的经济法文本所构建的制度、规则和经济执法的过程中,从中抽象出经济法的范畴原理、语言符号和思维方式,进而达到经济法理论与制度的互动研究。 试析经济法对利益冲突法学的论文 1.1以社会本位作为平衡与协调利益冲突的价值基础 市场机制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的最有效手段。与此同时,在正常的市场机制调节下,各市场主体之间也能形成一种相对合理的利益格局。然而,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自由放任经济下市场机制本身极易遭到破坏,随之而来的利益格局也容易受到扭曲。而且市场机制自身的局限也会引发矛盾,产生新的冲突。面对市场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对冲突加以平衡与协调的难题,现代经济法产生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是依法调整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然而,当今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利益主体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各类利益冲突中,既有国家权力与个体权利之间的冲突,也有社会个体利益之间的冲突,还有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要想平衡好方方面面的利益,经济法需要找准自己的价值定位。 如果经济法选择个体利益至上,这样做虽然会刺激个体对利益的追逐,提高经济效率,但却不利于冲突的解决,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此外,在法律层面上,这种做法还会使经济法难以独立于民商法,自身的独特价值难以显现。但是,如果经济法选择以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来协调利益关系,却容易造成国家权力对个体利益的侵害,进而影响了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同时,这还会使经济法很难摆脱行政法的案臼,难以成为真正独立的法律部门。在现实的需要面前,现代经济法最终选择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最高准则,来协调多种利益冲突。而经济法中所指的社会整体利益是与个人利益、团体利益和公共利益都相关的社会利益,是融个人利益、团体利益以及公共利益为一体的社会利益。在具体的调整过程中,经济法正视各经济主体的利益需求。 经济法学论文:经济法学研究成果论述 经济法学自诞生之日起,各种观点异彩纷呈,尤其在经济法学的基础理论方面,争论很激烈,但已经形成了一些能支撑经济法学理论大厦的基本共识。在经济法具体制度的研究方面,也有过很多的争论,这些争论推动了相关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完善。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也正经历着由单一走向多元的过程,多种研究方法提供了多元的视角,共同推动着经济法学理论不断深化。概而言之,经济法学经历的正是一个“和而不同”的发展路径。 一、经济法的基础理论 1.调整对象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方面,学界形成了许多观点。按照前述发展历程的划分,各种观点大体可以分为“前诸论”和“新诸论”。“前诸论”主要有“纵横统一论”“、纵向论”“、企业法中心论”、“综合法论”、“经济行政法论”、“学科经济法论”等。“新诸论”主要有“国家协调说”“、需要国家干预说”“、管理说”“、国家调节说”、“增量利益关系说”等。总体来看,“前诸论”中有对经济法持否定态度的观点,而“新诸论”对经济法独立法律部门的地位已成共识。尽管曾有学者对经济法抱有怀疑或者否定的态度,但学者们的探索、交流与交锋推动了经济法学的发展,这是值得肯定的。各说虽然分析的角度与表述不尽相同,但实际上都反映了国家依法管理国民经济、协调市场经济运行并统筹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平衡这条主线。 2.经济法的地位关于经济法是否独立的法律部门,学者们曾有过很多激烈的争论,其中尤以民法与经济法的关系为争论的焦点。80年代初期,大经济法主义和大民法主义相互排斥对方,不承认各自的独立性。此外,还有经济法与行政法关系的争论,有学者认为经济法属于行政法的一个部门法,而不是独立的法律部门。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理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对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及相互不可替代性,经济法的独立法律部门地位在法学界基本成为共识,并已为国家立法机关采纳,在官方文件中多有体现。 3.经济法的体系80年代初,不少学者主张建立以计划法律制度为核心的经济法体系,《经济合同法》颁布后,所有的经济法学教科书都把这一法律规范作为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深化,学者们基本上抛弃了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所形成的“大经济法主义”,经济法的调整范围相对缩小,趋向科学合理。目前,经济法学界对经济法应该包括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与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基本没有异议,而对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是否属于经济法范围则尚有争议。此外,还有不少学者认为,经济法的体系包括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这两大板块已不足够,有学者提出应当加上“企业发展法”这一板块,以更好体现与维护企业的主体地位,促进企业发展。 二、经济法的基本制度 1.主体制度经济法主体的确定与经济法的地位、经济法的体系密切相关。经过30年的发展,经济法主体理论从单纯强调政府的主体地位到以“政府———社会中间层———市场”为分析框架。例如早期有学者认为经济法的主体包括“决策主体、管理主体和实施主体”,后来有学者提出经济法主体包括“经济管理主体、社会中间主体和市场主体”。在视野方面,形成了两种界定经济法主体的方法,一是“行为界定法”,即根据主体的不同行为列举主体类型,如“经济管理主体和经济活动主体”;另一种是“身份界定法”,即根据主体不同的经济、政治或社会身份来列举主体类型,如“管理者、经营者和消费者”。 2.行为制度 (1)宏观调控制度学界普遍认为,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十分必要的,宏观调控是经济法的核心内容之一。过去学者们比较强调经济计划的宏观调节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整从过去的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调节方式转化为以计划、预算、价格、税收、利率等多种方式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法学界对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少见解和建议。学界对宏观调控法的研究主要围绕宏观调控基本理论和宏观调控立法两大部分,至今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和结构体系。在宏观调控的基本理论方面,对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目标、采取的手段,宏观调控法调整的对象、原则、地位、体系等都有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观点。在宏观调控立法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制定宏观调控基本法的研究。2001年3月召开的“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宏观调控法》的议案”的小型研讨会,论证了制定《宏观调控法》的必要性,提出了关于《宏观调控法》框架的设计。其后,有学者提出了宏观调控基本法的专家建议稿。在宏观调控部门法方面,经济法学界的研究,填补了法学领域的空白,促进了相关经济法律法规的创制和完善。 (2)市场规制制度学界对市场监管的必要性、市场监管的对象、监管的原则,市场监管法的性质、地位、体系等作了深入的研究,基本认同市场监管法是经济法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以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典型。竞争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经济 法学界自80年代中期即开始引介国外的立法与学说,开展对竞争法的研究。在反不正当竞争法方面,学界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必要性、目标、原则、立法宗旨、定义、调整范围、执法机构等问题都进行了探讨,为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后,学界开始关注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通过对各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比较研究,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健全和完善提出建议。在反垄断法方面,反垄断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已确立,基本覆盖反垄断法中的主要问题和制度,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协议、企业合并、行政垄断等。关于反垄断法的制定,反垄断法1994年就被列入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直到2007年8月才终于通过。十四年的立法历程,出现过很多的争论和反复。比如立法的时机是否成熟、如何看待和处理发展规模经济与反垄断的关系,反垄断法是否规定行政垄断的内容、采用何种规制模式、如何设置反垄断的执法机构等等,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最终学界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反垄断法》的出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方面,在1993年颁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前,学者们主要致力于论证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制定全国统一性立法的必要性,提出要用法律手段保护消费者利益。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后,我国在消费者保护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如王海打假、医疗纠纷等许多新问题。现阶段研究的热点问题包括消费者的概念、医疗纠纷的适用问题、欺诈行为与惩罚性赔偿问题、新型消费方式的法律规制等等,学界提出了很多观点,取得了一定的共识,但这些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在产品质量法方面,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概念、缺陷界定、责任主体、归责原则、诉讼时效、抗辩事由、涉外产品责任、法律责任、监督管理等方面,近年来,产品责任的新发展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3)对外开放制度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法制建设几乎与外贸事业发展同步,在对外贸易法律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学者保持了极大的关注,对对外贸易经营者主体资格的取得、货物进出口配额管理与许可证管理、反倾销、反补贴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为立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对外资法的研究也与我国引进外资的实践发展紧密结合,学界在外资的待遇、利用外资的形式、加入WTO对外资法的冲击等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90年代以来,在对外开放制度研究方面出现了新特点:结合复关和入世谈判,加强了对中国涉外经济法与WTO规则接轨问题的研究。这直接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制度的变革,为中国加入WTO在对外开放制度领域扫除了理论障碍 3.责任制度学界对经济法的法律责任的表述、定义、是否具有独立性、承担形式、构成要件、司法救济等方面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第一,要完善经济法的责任制度,使经济法具有可操作性;第二,经济法责任具有独立性;第三,经济法责任具有公益性和形式上的复合性的特点,既包括传统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也有一些新的责任形式。 三、经济法的研究方法 经济法学界越来越关注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路径,基本的共识是: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经济到法,又从法到经济。出发点是现实经济问题,中间经过法律博弈、法律协调,最后落脚点还是回到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上来。结合就法论法与法外论法的研究范式,在研究中除运用法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以外,还要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经济法学的论文、着作里,已经出现了多种方法的运用,如,陈乃新教授在探讨经济法的本质时,从增量利益的角度出发,论证只有经济法调整的是人们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生产和实现增量利益并相应地进行增量利益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采用了经济分析法学的研究方法。又如,史际春的《经济法总论》一书对经济法产生的根本原因从社会的角度予以阐释,并注重从社会实践中提取论据,以社会实践作为理论探索的出发点和归宿,采用了社会实证的分析方法。 我国经济法学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取得的成绩斐然。经济法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济法学应当利用自己的优势,提炼共识,反思过往研究中的不足不断改进、创新,正如程信和教授所说的,“中国应当而且可能在经济法的理论和制度方面对世界现代文明作出较大的贡献。” 经济法学论文:经济法学教学质量的讨论 一、教学质量与施教质量 教学质量的内容首先是“教”的质量,其次是“学”的质量。在“教”“学”质量的关系中,“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前提、是关键,因为它决定着“学”的质量;“学”的质量是我们施教的出发点和归宿;“师高弟子强”,这就是它们间的逻辑关系。教学质量问题一直是教学的核心问题,教育战线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讨论中,存在下列误区:其一是以为只要改善了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就可以提高了,其实不尽然,因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包括教学环境、教学主体、教学环节等,而教学方法只是教学主体因素中的部分内容。其二是把教学方法等同于“教”方法,在教学方法的讨论中常常忽略“学”的方法的讨论,使其讨论“文不对题”,当然,教师在讨论教学方法时,基于“以身作则”的缘故,主要应讨论“教”的方法。其三是把教师的施教过程简单地概括为施教方法,尤其是仅仅局限于课堂的施教方法,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得当、有效的施教方法有赖于充分的施教准备,施教准备还与施教指导思想有关;课堂教学仅仅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而已,这无需更多说明。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的主体主要是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因此,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对教学组织的探讨,比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来得更为重要,其原因之一是教学方法体现于对教学的组织过程之中;之二是对教学组织的探讨,更加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责任;之三是从讨论的视域来看,更加关注教师施教的全过程,而不仅局限于教学方法,同时,将学生的学习方法排除在了本命题之外,这有利于集中讨论教师如何施教的问题。 二、经济法学的特点 认清经济法学的基本特点,是确立怎样施教的前提。经济法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科特点“经济法”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和法学专业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般开设“经济法概论”,在法学专业,本科教育阶段一般开设“经济法学”,研究生教育阶段一般开设“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所以经济法学是法学专业本科阶段所开设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经济法学是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它是法学专业的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从法学课程间的关系来看,经济法学具有边缘性的特点:它既包括对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等学科理论的继承、运用,也包括对它们的理论的扬弃和发展;从经济法学的历史来看,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经济法学相对于民法学、刑法学等课程而言,还很“年轻”,以至于到目前为止,经济法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内容体系,尚无一致的认识。经济法学的种种基本特性,给如何实施经济法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使经济法学的教学应当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点。 2.课程关联特点经济法学的前置课程通常包括法理学、宪法学等,后续课程一般包括税法、国际经济法、市场竞争法等,此外经济法学还与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仲裁法学、证据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等相关联。由于经济法学与上述课程的关联关系,所以在经济法学的施教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施教内容的衔接关系,既不能彼此间缺乏照应,又不能出现课程间内容的重复。这就要求教师应当熟悉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了解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间应当相互沟通和协调,使相关内容———尤其是基础知识等重要内容,既不遗漏,也不重复,而仅限于衔接而已。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教材,还是任课教师,对这个问题,往往不是处理得很合理。 3.经济法现象特点经济法是立足于社会整体的意志和利益,借助于各种有效方法对经济关系进行系统综合调整之法。国家调整经济关系的目的在于实现宏观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所以,经济法具有直接的经济目的;在经济法律规范中,经济体制、经济技术规范可以直接构成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经济法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经济性或专业性;由于经济法根源于国家对经济的自觉调控和参与,使经济法又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政府主导性特点;国家调整经济关系时可借助的法律方法包括各种层级的法律、各种性质的法律规范、规定丰富多彩的法律后果,这就是调整方法的综合性。国家为追求宏观的、可持续的经济效益,在尊重和保护个体合法利益的基础上,对国民 经济运行关系进行综合的调整,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4.教材特点由经济法学的边缘性、年轻性和关联性所决定,迄今尚无比较成熟的《经济法学》教材,《经济法学》教材的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总论体系不完整:一般的《经济法学》教材,总论部分仅涉及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产生和发展、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经济法律关系的部分内容,有的教材甚至没有论及经济法基本原则。第二,学界“画地为牢”的门户观念束缚了《经济法学》的教材建设:“经济法”界的专家们在编写《经济法学》教材时常常囿于“学界”的“先占”界限,认为经济法中的某些基本法律和基本范畴,历史上就已“划归”其他法律、法学部门,故《经济法学》不再讨论,于是使“经济法”在法学界就成了“拾遗补缺”之法,从而没有从“经济法”本身的内涵及其外延加以系统论及,这也是总论体系不完整的深层次原因。第三,总论与分论不对应,其表现形式有二:一是总论未论及的一般理论,而分论却有重要篇幅,如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等;二是总论的“观点”“流派”虽然较多,但分论的内容大体趋同。第四,总论的“观点”“流派”虽然较多,但实质区分较少,甚至有的“观点”“流派”主要表现为文字上的“游戏”,以至于难于自圆其说。第五,分论任意膨胀,分论任意膨胀的客观原因主要是经济法现象没有“经济基本法”典,主观原因主要是经济法的学科理论不成熟。 三、教师施教环节的组织教师施教环节基本可以分为备课、课堂教学、学生实践认识、课程考核四个阶段。 (一)备课备课是施教的前提。备课之前首先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然后才能开始备课。所以,备课过程中须作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教师的备课准备教师在备课前的准备工作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备课”的质量,进而直接影响教和学的质量。备课准备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应当熟悉培养方案。熟悉培养方案的目的在于把握培养学生的社会定位,了解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联性,进而为进行教师间的沟通和协调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基本的施教内容,以免课程间内容的脱节或不必要的重复,以免施教内容太深、太浅、太宽、太窄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既定培养目标的实现。 (2)应当选用优质教材,“教材”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一般仅指发给学生而教师又作为主要参考资料的着作,在此可以称之为师生“共用教材”或者“基本教材”;广义上的教材,则应当是除狭义教材以外的其他参考资料,如教师备课参考的着作、论文、案例等,学生学习参考的着作、论文、案例、教师编发的参考资料等。经济法的基本教材版本较多,有的是法律知识读本,有的是非法学专业用的教材,有的是研究生用的教材,有的是对前沿问题进行探讨的专着;有的比较陈旧,有的则较新;有的是经济法学界的专家所编,有的则不然。在选用基本教材时,一般来讲,宜选用经济法学界的专家最新编写的经济法教材。其他参考资料的选用也要遵循新颖、适当、针对性原则。所谓新颖,就是说所选参考资料要能反映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和学术动态;所谓适当,就是说所选参考资料要适合本专业培养目标,难易适度;所谓针对性,就是说所选参考资料要与共用教材的内容———尤其是任课教师的讲稿的各个“章、节、点”内容密切对应,不要偏离施教任务。 (3)应熟练地把握基本教材内容。一般来讲,教材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普适性、教材内容都有自己的体系。熟练把握基本教材内容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培养方案和课程间的关联性作合理的取舍,进而形成具有本学校本专业特色的课程知识体系;有利于对教材中的陈旧内容进行改造,这主要是因为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再到教学使用,总有一定的“时差”,而经济法的理论在不断的发展,经济法律、法规又在不断地立、改、废,使经济法教材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所以在备课时必须作到“与时俱进”;同时,基本教材的内容也是我们选用、编写其他参考资料的依据,既然基本教材是代表本学界最新成果和反映学术动态的着作,是师生共用的教材,选用与编写其他参考资料的目的主要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教材的内容,在一定限度内扩大学生的视野,所以对于基本教材,必须尊重它、忠实它,其他参考资料的选用与编写,都要围绕基本教材进行,绝不能“喧宾夺主”。 2.备课组织。备课是教师根据培养方案、课程间的关联性、学科特点和学生的需求等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施教方法进行精心安排的活动。因此,备课的充分程度、备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授课质量,即使口才再好的教师,也莫不如此,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相反,只要备课充分、且质量很高,即使任课教师不那么能言善辩,课堂施教质量一定会有基本保障。所以,施教工作的重心是备课,而不是其他施教环节。鉴于“经济法学”所具有的前述特点,培养方案将学生定位于“系统掌握法学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的要求,基于此,在此认为在“经济法学”的备课过程中应从以下方面作好相应工作: (1)教学内容的组织:基础理论知识应当相对系统、完整,法律知识的基本含义应当阐述清楚,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和司法实践,分析其科学性与不足,借此,培养学生学习、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和素质。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培养方案将其分为重点内容、熟悉内容、了解内容和扩大视野的内容等不同的层次,尤其要处理好课程间的衔接关系,因为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生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问题。 (2)教学材料的组织。教学材料即教学用资料。在外延上大致包括基本教材、讲稿、教案、多媒体课件、参考文献、教学辅导材料(其内容可设计为教学内容要揽、重点提示、疑难解析、认识实践练习、精典案例解析、阅读案例思考等)。教师在组织教学材料时,对于基本教材,要明确重点、难点、熟悉、了解的内容所在;对于多媒体课件,其内容要精;参考文献中的着作、论文要基本体现本学科的水平,选编的法律应当是现行法律,如果是国外法律的介绍,则应当具有代表性和借鉴价值;对于教学辅导材料,其内容要揽要能基本概括知识点,重点提示要准确,疑难解析要深入浅出、令人信服和精辟;认识实践练习要能反映本课程的知识点,并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对于精典案例解析、阅读案例思考应来源于生活,并具有教学价值。 (3)教案的组织:在制作教案时,应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的施教方法和施教手段。施教方法是具体而丰富的,不同的内容应有不同的施教方法,同一内容可以设置多种施教方案,以利于教师根据课堂进展情况适时调整;在施教手段上,主要是要注意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使之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案中要注明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和要求学生掌握该内容的程度。 (二)课堂教学的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课堂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的共同场所、是“教”和“学”相结合的主要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于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向学生传授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系统地学习 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希望自己遇到的疑惑能得以解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发挥其主导性,另一方面要注意师生的互动性,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施教:比如讲授“经济法的产生”时可以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和讨论式教学法;在讲授“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时,可以采用演绎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法;在讲到“经济法主体的权利”时,可以采用重点讲授法,在讲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具体法律规范时,可以采用注释法、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证分析法、师生讨论法;如此等等。总之,施教方法的运用应因“材”制宜,因学时制宜,多种方法相结合,准备充分,信手拈来,切忌教条。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仅有施教方法的灵活运用是不够的,其他方面的“软件”也不容忽视,比如对学生的尊重和重视,为此,教师不能傲视学生,而应和蔼可亲;教师在课堂上的“精气神”、语言的抑扬顿挫、适度的幽默与诙谐,都有利于调节庄严神圣的课堂气氛。如果课堂教学在内容方面达到了重点突出而知识面又广;课堂氛围方面和谐而不失严肃;施教方法作到了运用得当而又深入浅出,则可以说该课堂组织是成功的。此外,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认识实践过程,因为它是课堂施教的必要补充。学生认识实践的内容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依据,认识实践的方式可以是教师编制提供各种类型的模拟练习题、或者课程论文、或者到具体的单位进行短期的认识实习;同时,教师应适时地批阅作业,对学生在练习中的疑难问题,教师应及时地给予解答,对课程论文进行必要的点评,对实习过程进行必要的指导。 课程考核是施教过程的必然延伸,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目前,经济法学的考核基本采取统一的全卷闭卷考核模式,从实践来看,这种模式是存在弊端的:因为各任课教师的教学在客观上是不尽一致的,这就影响了考核内容的覆盖面;同时全卷闭卷考核不利于考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种考核对教学效果的检验是不全面的,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在此建议:对课程的施教可以推行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纲的课程负责制,对课程的考核可以推行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的方式 经济法学论文:商科学院经济法学教学革新 商科院校(或称财经类院校)对各专业本科生均普遍开设《经济法学》这门课程,而且大多作为专业必修课程,但以往的经济法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教学理念不够清晰,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陈旧,考核方式较为单一,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必须进行深入改革。本文从经济法学的知识体系和商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出发,结合多年从事经济法学教学的实践经验,对商科院校本科经济法学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一、经济法学教学改革应充分体现商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特色 经济法学是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边缘性和应用性极强的法学学科,经济法学将法学与经济学等学科知识紧密结合,着力培养学生在经济管理、企业经营、市场交易等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法治意识、法治理念、必要的经济法知识和技能。商科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既精通经济、管理,又有一定法律专业知识和较强法律意识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商科院校本科经济法学教学改革应着眼于经济法的学科定位和商科院校各专业的特点及对各专业教学规律的认识,根据商科院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适应各专业特点的经济法学教学计划、设计课程结构并定位教学理念,进而确定知识体系及选取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实现教育的目的。 商科院校是为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结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发展起来,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培养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突出特征,多以为行业及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教育目标”[1]。商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具有多学科性、务实性,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多学科全面发展,其根本特色就是培养“法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专业特色是商科院校取得长足发展的必备条件,商科院校必须在专业设置上进行差异、补缺竞争,必须注重课程教学的改革,突出教学特色来达到教学目的,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方面体现出自身的特点,才能在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立足,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法学知识的教育,尤其是经济法学知识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需要大批既懂经济又知法律,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能从事实际工作的实用性人才。但以往的经济法教学与这一培养目标和特色不甚吻合,所以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应紧贴我国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反映当今社会法治建设的需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根据商科院校的特色要求,我们认为,经济法学教学应着重教会学生以下3点:一是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知识;二是查阅所需法律信息资料的方法,驾驭应用法律资源的能力;三是经济法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和运用经济法知识,是对商科院校学习经济法课程学生的基本要求。经济法课程是商科院校法学专业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长期以来经济法教学侧重理论学习,而经济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部门法多、内容广泛的特点,由于经济法教学与实践的脱节,忽视对学生的司法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头脑中的经济法支离破碎,以致面对将来工作中的司法实践时往往束手无策、无所适从。 二、经济法学教学内容改革应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 由于经济法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经济法学的学科理论尚不够成熟,经济法学学科体系也没有完全定型,实践中对经济法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学术界和实际部门对经济法的诸多内容还存在较大的争议,经济法学科理论的构建与社会实践中具体的经济法律实务存在部分脱节的现象,经济法理论不能对经济法律的实践工作有效地加以指导。导致经济法学教学内容比较杂乱,甚至存在偏差,使经济法的教学内容缺乏应有的广泛性和科学性,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经济法的内涵、本质、价值和功能,影响了经济法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商科院校本科经济法学教学更应注重经济法内容的科学性、规范性、应用性和针对性。经济法教学应根据商科院校不同专业所面向的行业、区域,或者专业定位的需要,科学合理地选取经济法学教学的内容,在不忽视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注重经济法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教学内容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活动中迫切需要的经济法基本理论,理解经济法的本质、特殊价值功能,掌握运用经济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为以后从事经济管理、市场活动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依据各专业的特色和学生的知识结构选择具体内容进行专业性经济法专题教学,并与相关的专业知识有效衔接、形成互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满足学生对本专业领域经济法律知识的需求。教师要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根据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适应各专业特点的经济法教学计划、设计课程结构,根据听课学生人数、课时等具体情况讨论统一授课基本内容,解决在具体的经济法教学中,课程内容庞杂、课时有限的矛盾。经济法教学要加强经济法课程的体系观念,要把经济和法律、国内和国际、经济法内部与外部关系的相关知识、理论、信息紧密结合,使之能够反映当前国内、国际经济、法律、科技综合发展的总趋势。要通过筛选、精简,重点教授最能体现经济法的内涵和价值的内容,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市场规制法、税法等宏观调控法等领域, 使之系统化、体系化、科学化。经济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法的政策性,国家政策与经济法有紧密的关系,不能脱离国家政策孤立地学习经济法,在经济法教学中分析国家重大经济政策,可加深学生对现实的社会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前瞻性地对经济法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由于当前经济形势变化迅速,经济法律实践远比经济法律规则复杂,加之经济法律法规的修订相对频繁,在教学中应注意课程内容动态化,构建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机制,应及时引入新的信息,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注意反映司法实践的最新动向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动态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及时响应。 三、经济法学教学方法改革应体现多样性和灵活性 经济法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完成的,而经济法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经济法课堂教学方法。商科院校本科经济法学教学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经济法作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学科,尤其要注重与教学目的相匹配的实践教学方法,既要讲解经济法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强调经济法应用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经济法教学不仅要有传统的理论讲授法,更要加强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通过协调配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经济法律的应用能力。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济法学教学应注重以下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1.理论讲授法。理论教学是经济法教学的基础,这种教学方法一直是经济法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系统地讲授教科书,注重阐述经济法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制度等基本知识点,通过准确、详细的理论讲授,使学生准确地把握经济法的核心和精髓。它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经济法的原理,使学生通过广泛的互相关联的概念和原理理解各种情形的经济法律现象,较容易地运用逻辑思维来推断法律,有助于学生在单位时间的讲授中迅速地汲取经济法的精髓,为经济法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案例教学法。经济法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单纯的理论和法律条文讲解十分枯燥,对于经济法的重点、热点问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使教学显得丰富生动。案例教学法是指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学生掌握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经济法分论部分,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运用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学生自身的独立思考和相互协作,提高其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法律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具有趣味性、生动性、思考性、真实性和可行性,这种教学方法为教学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场景,缩短了教学与实践的距离,重在引导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使学生学会思考和学习。案例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战演习的机会,学会认真分析案件,找出案件的争议点,从大量的法律法规中找出适用的法律规定,直至形成自己的法律判断和法律意见。在案例教学课堂上,学生针对问题各抒己见,能够集思广益,起到思维互补、开阔思路的作用,使学生对经济法的概念更清晰、结论更准确,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辩论能力,为学生今后就业提供一个演练场所。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还学会了如何互相点评,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向别人提出自己的建议,同时学会了如何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提高了与他人沟通的社交能力。 3.自学研讨法。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需要和对经济法律知识需求的差异性,对于经济法中内容相对简单、便于理解、贴近生活的章节,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内容,实施自学研讨法,根据课时多少确定自学指导部分。对于要进行自学研讨的章节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教师可将其当问题先行提出,让学生预习准备,由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思考,上课时由学生进行讲解、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其他内容则作提示性讲授,布置为自学项目。自学研讨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好经济法课程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法律论证等能力。自学研讨法可以科学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把握教学重点内容,能够在有限的课时里传授给学生最有用的知识,增加了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引导和教会学生合理而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提高。 4.比较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通过应用比较法,将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对照、比较,可找出其中的共同规律和特殊点,将繁杂的理论知识条理化、简单化,便于学生准确记忆,如将有关知识点做成对应表格,让学生从书本中找出相关内容填入其中,既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又帮助学生复习理论知识,极大地提高学生对经济法课程的学习兴趣。 5.讲座教学法。讲座教学法是指聘请有经济法律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经济行政执法人员等给学生就有关具体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商科院校应加强与经济法律实务部门,如法院、律师事务所、工商部门、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税务部门等的联系和协作。经济法课程应当聘请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企业界中既有实际经验又有理论水平的专家讲授经济法方面的案例及办案经验,开办各种经济法的专题讲座等,切实增强学生经济法课程知识的真实感。这些讲座可以弥补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 6.模拟法庭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精选的典型案例,分别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当事人等不同角色,按照诉讼程序对经济法律纠纷案件的庭审过程进行模拟演示,以司法实践中法庭审判为参照来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模拟法庭的训练,能熟悉经济诉讼的程序,提高案件分析、法庭辩论、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使经济法的学习形成一个从点到面,从关注现象、思考问题到掌握知识、提高法律实践运用能力,从经济法学的单学科学习到整合经济法律、诉讼程序、 法律文书制作等多学科学习的系统过程。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模拟法庭教学法更具教学过程实践性和公开性,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 7.观摩庭审教学法。观摩庭审教学法是经济法学课外实践教学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经济法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教师先与人民法院取得联系,选择一些典型的或者疑难的经济案件,带领学生到人民法院审判庭旁听有关经济纠纷案件的审理,然后组织学生就该案件进行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诉讼的庭审过程和程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人民法院把一些有针对性的典型实际案例放在学校的模拟法庭内现场开庭,使学生亲身体验经济法律在实践中的应用,感受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运营的真实情况。此外,在经济法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其他课外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访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等行政执法部门,或安排学生到消费者维权服务中心为消费者提供法律咨询,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四、经济法学教学改革应注重教学手段多元化 在经济法学教学手段上,要由单向性的教师讲授转变为自主式、合作式以及研究式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模式。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设施,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易于接受。引入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以多媒体教室为载体,可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设施与学以致用的结合。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更直观、更生动,同时利用图形、声音和动画播放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资料,能加深学生对经济法相关内容的理解,使教学丰富多样,课堂气氛活泼,案例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多媒体教学教师预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提示,要求学生进行预习,授课前提示学生注意本课的知识点和重要内容,使学生在听课前就对本课内容有大概了解,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应该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注意多媒体的播放只是辅助教学过程。对现成的多媒体材料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加以适当改造,使二者相互匹配。同时,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经济法课程相关课程讲解、练习题、优秀案例、参考文献等教学资料,教师还可以在网上对学生优秀作业进行点评,开展网上辅导,为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学和扩展知识提供条件,方便搭建师生交流平台。 PPT课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开拓学生的视野,采用PPT课件教学可节省书写板书的时间,有利于逐渐加深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综合程度。此外,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播放教学案例视频,使用电子教材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学过程的可视化、互动化、个性化,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生可以通过视频了解经济法律实践,弥补不能到相关部门实习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亲身实践的效果。 五、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应实现多样化 以往经济法课程的考核方式重理论、重闭卷,轻技能、轻应用,平时考核用考勤、作业等方式,期末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由于受时间、卷面容量的限制,很难全面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学应该与考核相辅相成,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符合教学连贯性和逻辑性的要求。因而必须将平时考核与期末成绩相结合,平时成绩在学生科目成绩评定中应占较大比例。教师应当对学生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在平时成绩记录里,对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获取经济法知识及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要有所体现,将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的质量记入平时成绩,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讨论题,并围绕讨论题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依据撰写的读书笔记、学生的作业、小论文评定平时成绩,将案例讨论和撰写的案例分析报告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指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总之,应将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头考核、小论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以最好地实现经济法学教学的效果 经济法学论文:从经济法学视角,对中国MBO监管之戏说/李华振 从经济法学视角,对中国MBO监管之戏说 李华振 原载《中国证券报》2004年6月18日。此为原稿,后在发表时标题改为《MBO:“打狼棒法”该练练了》。 2001—2003年期间,我在《财经报道》、《人民日报之中国经济快讯(理论版)》等媒体上发表过大约15篇文章,大多是为MBO鼓与呼的。但后来,我在著名经济法专家刘大洪教授主持的国务院司法部“中国公司治理结构及中外比较”课题组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之后,却发现,各地出现的所谓“MBO”有不少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盗版MBO”,于是,我又写了《谨防“祥林嫂式的MBO”》、《论“变态的MBO”应该缓行》等文,为MBO的异变提个醒。 记得我曾在《中国MBO的“饿狼传说”》一文中写到:健康正常的MBO应当是遵循市场规律的“等价进行”,但现实中出现的往往是异变成“残吞国资肥肉的饿狼式MBO”。但该文只描述了这种现象,却没写出解决办法。如果说我们有1000个理由进行“等价式MBO”,那么,我们也同样有1001个理由反对这种“饿狼式MBO”。 针对此,必须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打个形象的比喻,就是要练成一套“打狼棒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打狼棒法一:现阶段的MBO处于改革试点期,为了免蹈原苏联剧变之后俄罗斯进行的不成功MBO的覆辙,我国不宜一下子彻底通过MBO来达到国企“完全民有化”,而应限制MBO的规模及进度,以部分的、适度的“虚拟民有化”为宜。对于中国国情来说,激进式的MBO改革只会致命而不能治病,其后果看一看今天的俄罗斯便知。 打狼棒法二:要求经营者提供一定比例的非MBO资金,才能收购本企业股份或分支机构。因为,如果这些资金全部是用本企业资金作抵押借贷来的,经营者实际上没出资金,他们感受不到明显的、直接的“血肉相连之感”,当然就难以产生强烈的“与企业休戚与共之心”,这同样达不到科斯定理所揭示的“外部性内部化”,无法真正调动其“关心自己财产”的积极性。至于自有资金的比例为多少,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打狼棒法三:在进行MBO的同时,一定要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虽然不可能普遍征得每个流通股股东的同意,但至少必须把有关信息向他们真实地、及时地披露,严禁内幕操作。而且,经营者购买本企业股份时的价格不得低于当时本企业的每股净资产价值。 打狼棒法四:切实保护普通职工的合法权益,分配机制不得向经营者过于倾斜。效率虽然第一,公平也必须兼顾。否则,可能激化社会矛盾,以社会的不稳定作为惨重代价。 打狼棒法五:严格规定MBO的融资100%用于购买本企业股份或分支机构,不得用于其它用途,尤其不得用于经营者私人享受或其它投资。实践中往往发生经营者借MBO之名、借贷用于私人用途之事件,这是严重悖离MBO初衷的。 打狼棒法六:在偿还MBO的借贷资金时,一定要坚持先后顺序:经营者是第一债务人,企业是第二债务人,只在第一债务人确实无力还债时才由企业承担责任。正如国务院司法部“中国公司治理结构及中外比较”课题组负责人、我国著名经济法专家刘大洪教授所说,我国要逐步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注:我国目前只有法人破产制度),只有在经营者个人宣告破产之后,仍不足以偿还时,才由企业承担偿债义务。这样才能“逼着”经营者不敢利用MBO之机来侵吞国有资产,不敢恶意把企业作为自己逃债的挡箭牌。 打狼棒法七:加强MBO过程中的官员廉政建设,推进“阳光下的政府”之法治进程。官员不仅是MBO的监督者,也是国有资产的人,是MBO的一方主体。所以,禁止权利寻租、设租之任务尤其迫切。反思俄罗斯国企MBO的失败教训和英国国企MBO的成功经验,会发现:在国企MBO的过程中,官员是否廉政决定着改革的兴衰成败。 经济法学论文:我国经济法学研究的反思和深化 一、经济法学的研究目的问题 经济法学的研究目的直接决定着其研究方向,确立正确的研究目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性问题。从总体上说,经济法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和探索经济法产生、变化、发展的规律,促使理论研究的深化和成熟,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经济法制建设的实践,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此,可把经济法学的研究目的具体分解为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法学作为法学中较新的分支学科之一,首先应把如何建立和完善其自身特有的基本范畴、如何构筑其科学体系确立为其研究目的。 由于“范畴及其体系是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理论思维发展水平的指示器,也是各门科学成熟的标志”[1],因此,经济法学研究的目的首先就应立足于如何完善其自身的基本范畴、如何构筑其科学体系之上,这是构筑经济法学原理的基石。但是,我国目前经济法学界对此方面的研究不够重视,致使经济法基础理论和原理的研究十分薄弱,而在与相关学科的争论、与其他学科划分研究对象及其范围上却投入较多精力。如果说在经济法学产生初期基于为了充分论证经济法存在的独立性,反驳否认经济法地位观点的需要而对有关问题进行争论、并极力确认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围确有必要的话,那么,经过十多年来广大学者的辛勤努力而逐步把经济法学的研究引向深入,经过立法机关的勤奋工作而制定的大量经济法律、法规,以及经济法在改革开放中所发挥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已足以表明经济法的独立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价值性。在此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再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科之间的论战、争抢研究对象及其范围,否则,不仅不利于经济法学自身的发展和成熟,相反还会阻碍其发展。“任何具体科学都有自己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是否形成由概念和范畴所构成的理论体系,是这门科学能否独立的重要标志[2]”。实事求是地说,经济法学界对经济法学自身究竟应包括哪些基本范畴、每个基本范畴应包含的科学涵义是什么、如何构建经济法学的范畴体系这些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尚没有给予深入、系统的研究,这固然存在经济法和经济法学产生时间短、研究幼稚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但也不能否认,存在于人们主观上对经济法学研究目的的认识偏差和对经济法学基本范畴研究重要性的忽视同样对经济法学的研究产生了消极影响,致使经济法学界迄今也未能向理论界提供具有充分说明力的、令人信服的、确能体现经济法学自身独立存在和成熟标志的基本范畴及其范畴体系的框架结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经济法学处于并列地位的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等学科已经建立起来了法学界公认的、并为各学科所特有的比较成熟的基本范畴及其体系[3].所以,经济法学在建立其自身基本范畴及其体系方面可谓任重道远,经济法学界的确应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及其体系构成上来。 (二)经济法学作为法学中内容最为丰富的学科之一,理应把如何深化部门经济法学的理论研究确立为其研究目的。 如果说对经济法学自身基本范畴及其体系的研究构成了经济法学原理的基石和框架,并以此构成了经济法学总论的内容的话,那么,对部门经济法学理论的研究则是经济法学内容的具体展开和体现,并以此构成了经济法学分论的具体内容。研究部门经济法学的内容,一方面,应对已制定出的单行经济法的内容和理论予以研究。我国目前尚未制定一部经济法法典或经济法通则,而制定了大量适用于不同部门、领域、不同种类经济关系的经济法单行法和配套法即部门经济法,它们构成了经济法体系的主干,如何制定、修改、补充、完善、理解、实施、适用各种部门经济法,正是经济法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另一方面,经济法学的研究又不能仅局限于现行立法的既定范围内,对尚未制定单行法和配套法的部门经济法的理论也应予以研究。由于受多种原因的影响,我国经济法立法带有明显滞后性的特点,许多本应属于经济法学内容的单行法和配套法尚未制定出来,比如,作为经济法核心的计划法、反垄断法等都没有出台,因此,经济法学的研究不能忽略或遗漏该部分内容,加强对它们深入、系统地研究,以更好地指导立法工作,同样是经济法学面临的课题。 (三)经济法学作为法学中实践性最强的学科之一,理应把加强最能体现其实践应用性的经济法立法[4]问题的研究确立为其研究目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5],为了使经济法学的研究更能适应实践需要,其研究丝毫不能脱离国家经济生活的重大实践,时刻关注着对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法律现象的研究,对经济领域和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将它们归结到一点,就是要通过加强对经济问题的法律研究,并以此指导经济法立法活动,从而实现对经济关系的全面调整,达到国家干预、管理经济生活的目的。“法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以立法的发展和对立法的研究为前提的,没有立法学的发展,不可能有法学体系的真正的完善”[6],同样,如果没有经济法立法学的发展,也不可能有经济法学体系的真正完善。因此,经济法学的研究目的应该立足于加强对经济法立法问题的研究,并把它作为其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尽管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法立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立法上也有严重缺憾,立法技术水平和立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与对经济法立法问题的研究不够重视以及由此导致研究薄弱有着直接的关系。经济法学界对经济法立法问题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至今几乎还没有关于经济法立法方面的专著,涉及该方面的论文数量也较少,并且大多是对立法概况的泛泛介绍,而对经济法立法的原理、制度和技术等问题的系统研究却非常薄弱,理论界尚未对经济法立法的专业性、技术性、特殊性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简单把经济法立法与其他部门法立法混同,这种作法很难使经济法立法适应实践的需要。因此,对我国经济法立法进行深刻反思,加强对经济法立法问题的研究,认真总结我国立法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更好地指导对现行经济法的修改和今后的经济法立法工作,从而建 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的经济法体系和经济法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迫切需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加强经济法立法正是其关键之一。而加强经济法立法和完善经济法制,又离不开经济法立法理论的指导,故随着适应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经济法立法问题应该、也必将会成为经济法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二、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问题 每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它决定着该学科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故学科研究应以确立其精确、科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为前提。经济法学的研究也应恰当地确立其研究对象和范围,把研究的视野置于适当的限度内,准确地把握其研究对象、范围的广度和深度。如果把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围确定得过宽或过窄,都不利于研究的深入和深化。 我国经济法学产生时间较短,学科建设比较薄弱,加之受其他原因的影响,经济法学的研究至今也未能恰如其分地解决其研究对象和范围问题。它自产生之时起即处于与相关学科、尤其是与民法学、行政法学的争论之中,学术争论虽然对经济法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作用,导致目前经济法学的研究过于看重其研究的对象及其范围问题,且将对象、范围界定的过宽,甚至存在无节制地扩大经济法学研究领域和范围的倾向,这在以经济法学专著和教材所体现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上显得尤为突出。我国现行的很多经济法学教材或专著,包括颇具影响的几部统编教材或专著,在确立经济法学研究对象和范围上存在一定缺陷:即把本不应属于经济法学而应属于其他部门法学的内容硬性划入其中,如在现行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中,有的把应属民法学内容、应属商法学内容、应属劳动法学内容、应属环境法学内容[7]列入其中,有的甚至把应属行政法学内容[8]、社会保障法学内容[9]、刑法学内容[10]都划入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中,此外,几乎所有的教材和专著中都包括应属诉讼法学的经济司法、经济仲裁[11]的内容,还有的把应属法制史的经济立法史[12]的内容也列入其中,导致现实法与历史法不分、实体法与诉讼法不分,都将它们混为一体,使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几乎涉及了法学内容的方方面面,其研究范围近乎于“诸法合体”状态,大大超出了其应该研究的领域和范围,致使经济法学成为了一个“覆盖面最广”的学科,严重阻碍了经济法学理论自身的发展和成熟:一是致使人们难免产生“经济法究竟是什么?”、“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的经济法学究竟包括哪些内容?”的疑问,进而引发了人们对经济法能否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经济法学体系是否存在、能否建立起来等一系列问题的怀疑,对人们科学地认识经济法和经济法学产生了严重障碍;二是导致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过宽、过大,难于集中精力认真仔细地研究其自身内容,致使经济法学成为最为幼稚的学科之一;三是由于其研究对象和范围中混杂着不同性质的其他学科内容,混淆了经济法学与其他部门法学之间的界限,导致了法律学科与法律体系的不必要混乱,致使经济法学难于形成其科学体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法制的日趋完善,为我国经济法学界深入研究经济法学自身的内容和基本范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因此,经济法学的研究应该首先恰当地界定其研究对象和范围,而“并不是占领别的学科的研究领域。相反,它是开垦同它相邻的学科没有开垦也不能开垦而又必须开垦的领域”[13].“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14].据此,确立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并划分它与其他部门法学内容界限的标准就是经济法律现象领域内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质的规定性。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干预、管理商品经济关系或市场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调整对象是商品经济管理关系或市场经济管理关系,这是经济法的质的规定性,也是划分经济法学对象和范围的标准。简言之,就是以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及其性质(即经济法调整的特定性质的社会关系)来划分经济法学与其他部门法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限,即凡具有商品经济管理或市场经济管理性质内容的,应属于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反之,则不属于其栐象。经济法学的研究应以此为前提条件,下功夫重点研究的确属于经济法学的内容,对于属于其他部门法学的独立性、独有性的内容,也应予以尊重和肯定,使它们各自归位,回到各自所属的部门法学体系中去,经济法学的研究不再涉及。具体说,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法学自身的基本范畴及其体系框架。 “任何一门比较发达的科学,尤其是基础科学,都是由一系列反映其研究对象的相互关系、相互配合的概念(范畴)所组成”[15],所以,确立科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仅仅是经济法学研究的前提,经济法学的研究既不能把其研究对象和范围确定得过宽、过大,也不能确定得过细、过小,“过宽过细或过大过小,都有背划分部门法的原意”[16],故应确立其恰当的对象和范围,但又不能只停留在确立和划分其对象和范围的表面上、形式上,而应以确立恰当的对象和范围为基础,进一步把研究深入化、具体化,即通过对经济法学自身内容认识、分析、比较的深化,总结、归纳出经济法学自身独有的基本范畴,“以严格可靠的概念、范畴为依据;形成或引进新概念、新范畴;明确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确定范畴序列和联系链条等等”[17],并以此作为构筑经济法学体系的基石。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管理经济生活的法律手段,对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在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内容方面与刑法、民法、行政法等都存在着明显区别。因此,应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对构成经济法学基本范畴的经济法概念、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经济法性质和特征、经济法原则、经济法关系、经济法主体、经济法权利和义务、经济法行为、经济法责任等予以细致地探讨,深刻挖掘其内涵,探求它们相互之间的逻辑联系。只要加强研究,善于归纳分析,就能总结、概括出经济法学自身独有的基本范畴,并以之为基础,形成其科学体系。而经济法学自身基本范畴及其体系的科学建立和完善,正是经济法学理论研究成熟的标志。 (二)部门经济法学内容。 在把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确立为划分经济法学对象和范围的标准的同时,可把以单行和配套经济法律、法规为基础而形成的部门经济法学的内容以经济行为法的体系框架体现出来。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管理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律规范,它以经济法权利、经济法义务为核心。而权利、义务设定的目的在于通过为经济法主体提供行为模式,实现对经济法主体行为的调控和规范,从而实现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管理。我们把这种经济法基于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需要而确认、调控、规范经济法主体行为形成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称为经济行为法。经济法就是通过确认、调控、规范主体行为为中介而展开和形成的行为规范体系。该体系所表现的部门经济法学的内容框架可作如下表述: 1.行为主体法。即规定经济法行为主体资格、种类及 其法律地位的制度内容的法律规范。在国家干预、管理经济生活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不同法律地位的经济法主体,主要可分为经济法管理主体(经济管理机关)和管理受体(市场主体)两大类,经济法对该两类主体的资格和法律地位应予以规定。如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集体经济组织法、私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等。 2.行为管理法。即规定对主体行为进行管理、调控的制度内容的法律规范。如关于宏观经济调控行为管理方面的内容有:计划法、财政税收法、金融法、投资法、价格法、固定资产投资调控法、对外经济管理法;关于行为运行管理方面的内容有: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3.行为客体(对象)法。即规定经济法管理主体实施管理行为所指向的客体(对象)的制度内容的法律规范。如自然资源管理法、国有资产管理法、市场秩序管理法、产品质量管理法、房地产管理法、证券期货管理法等。 4.行为形式和程序法。即规定主体行为形式和程序的制度内容的法律规范。如预算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企业登记管理法等。 5.行为监督法。即规定对主体行为进行监督的制度内容的法律规范。如统计法、会计法、审计法等。 (三)经济法立法问题研究。 一切经济法都来源于经济法立法,所有经济法制度和理论都应以经济法立法为契机。如果没有经济法立法,就没有经济法,离开经济法立法,经济法学的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深化经济法立法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才能以成熟的立法理论更好地指导经济法立法实践,指导立法者不断地制定出更科学、更严密、更合理、更符合实际需要的经济法规范,更好地发挥经济法的作用,也才能促使经济法理论研究的深化和成熟。从此意义上说,经济法立法是把经济法学的理论研究与市场经济的实践需要结合起来的最好媒介,它既是经济法学研究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因此,经济法立法应是经济法学研究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主要应对以下问题展开研究: 1.经济法立法基本原理问题研究。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法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经济法立法实践的特点,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立法的概念和特征、经济法立法的观念、经济法立法的历史[18]考察、经济法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经济法立法的制约因素等,揭示经济法立法的一般规律和原理。 2.我国与外国经济法立法的比较和借鉴。外国经济法立法产生时间比我国经济法立法产生时间要早得多,而且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已具有比较丰富的立法经验。我国经济法立法不仅时间比较短,并且现行立法大多是为了适应原有经济体制的需要而制定的,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差距,故更有必要借鉴外国经济法立法的成功经验。通过把我国经济法立法与外国经济法立法进行比较,能够发现我国经济法立法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以便在立法中把立足我国国情和借鉴外国经济法立法的成功经验和精华结合起来,使我国的经济法立法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 3.经济法立法制度问题研究。我国尚未制定一部统帅、协调所有经济法律、法规的经济法法典或经济法通则,而是形成了由单行和配套经济法律、法规为主干的分散立法体例。这种体例致使各个经济法律、法规之间在内容、级别、层次、效力等方面难于协调一致,既可能导致立法的矛盾和重叠,也可能导致立法空白。为了建立科学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法体系,应加强对经济法立法制度问题的研究,主要研究我国经济法立法体制、经济法立法权、经济法立法主体、经济法授权立法、经济法立法程序等,以合理划分不同立法主体之间的立法权限,完善经济法授权立法制度,制定有效、科学的经济法立法程序。 4.经济法立法技术问题研究。经济法立法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又有不同于其他部门法的特殊性,故应研究经济法立法的体例结构、逻辑结构、立法语言和专有名词、术语的规范使用,确保经济法立法结构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5.我国经济法立法的改进和完善问题研究。即通过对经济法立法问题的系统研究,总结经济法立法的一般规律、特点和经济法立法的技术规则,借鉴外国经济法立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现行经济法立法做出客观评析,发现其欠缺和不足,进而提出改进和完善我国经济法立法的方法和措施。 三、经济法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其研究方法当然有别。方法论上的差别,往往会导致理论观点和理论体系的重大分歧,甚至是根本分歧。经济法学的研究不仅要确立其正确的目的、对象和范围,而且要确立其正确的方法论。选择和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往往会使研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经济法学研究中,除了要坚持法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外,还应结合经济法学的自身特点,运用以下方法论: 首先,应采用统一、科学标准的方法论。如前所述,经济法学理论是否成熟与完善,并不取决于其体系内容的杂而全,而取决于构筑体系基础和标准的统一性、科学性,恰恰相反,杂而全的体系内容只能说明理论及其体系的幼稚与欠缺。我国现行经济法学体系内容繁杂、体系混乱的原因就在于,没有确立建立经济法学体系的统一、科学的基础和标准、并始终如一地予以贯彻和实施,学者们往往出于各自不同的研究、教学目的和需要,出于各自不同的兴趣和爱好,确立自己的体系基础和标准,并据此建立各自的体系,致使体系杂乱,随意性大。为了促使经济法学研究的深化和成熟,应该克服那种随意确立体系标准的作法,在研究中坚持统一、科学的标准,把用以划分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界限最重要根据的经济法调整对象及其法律性质作为准确界定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的标准,作为确立其体系的基础,净化体系的内容,把已经由其他部门法调整的诸种经济关系、并应属该部门法学的内容均排除在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之外。“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已经受到其他部门法调整的诸种经济关系都归经济法调整,并以此建立经济法部门,这不仅违背了唯物主义法学关于以社会关系本质属性作为划分部门法的基本理论,而且必然是以否定或贬低其他部门法为代价的,这势必会有害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和谐统一”[19]. 其次,应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既注重经济法的实用价值,又注重其理论研究深度。一方面,为了注重其应用价值,经济法学的研究首先不能脱离现行经济法立法内容,应以现行立法为基础,对主要立法进行较全面地概括和论述,避免纯理论的空泛议论;另一方 面,又要重视研究的理论深度,不能把研究内容只局限于现行立法内,也不能只是对立法内容予以简单介绍,而应在立足于对现行立法内容予以概括的同时,进一步根据经济法的性质和特点,对立法规定中的不足或欠缺、立法未能全面规定的内容进行评析、反思,进行超前性的理论概括和研究,避免只对立法予以简单、肤浅解释的作法,摆脱纯注释法学方法在研究中的影响。同时,应加强对经济法立法问题的研究,以更好地指导立法实践,提高立法质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经济法调整的要求。 再次,应采用比较借鉴的方法论。经济法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在研究中要借鉴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尤其要运用和借鉴经济学、民法学、行政法学等知识和理论。但是,运用和借鉴仅仅是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其研究的目的在于科学地建立经济法学自身的基本范畴及其体系,深化部门经济法学、经济法立法问题的研究,进而完善经济法学体系,促使理论研究的成熟,指导经济法制建设的实践。因此,在研究中应避免对相关学科基本范畴的简单、机械地照搬照抄,或者进行一些形式上的“创造”,诸如把民法学中的法人改造成为“经济法人”[20],并作为经济法学的范畴的作法是值得商榷的。此外,有些学者还把“经济权利”、“经济义务”、“经济责任”[21]、“经济行为”[22]、“经济立法”[23]等这些含糊不清的概念作为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笔者认为,这种作法同样不可取,因为它将使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很不科学、很不规范,不利于经济法学研究的深化和理论的成熟,故应予克服。同时,对外国经济法学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和精华,应予大胆借鉴和吸收,不能盲目排斥,但也应注意鉴别和选择,不能盲目照搬照抄。 最后,应重视系统论、控制论在研究中的运用。一方面,经济法是各种经济法律、法规的统称,是由一切经济法律、法规有机结合构成的统一体。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经济法是由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经济法律、法规和经济法律制度(要素)所构成的系统或整体,但又不是各要素的简单相加,所以,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的经济法学不能单纯地研究某一个经济法律或法规,更不能仅仅研究经济法的某一个具体制度,而应把由各种经济法律、法规构成的集合体、把所有经济法律制度构成的集合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系统加以研究,揭示不同经济法律、法规或某一具体经济法制度在整个经济法系统中的不同作用,并进一步揭示经济法的产生、发展规律,进而充分认识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生活所发挥的整体调整作用,防止和避免在研究中产生孤立、片面的的认识。因此,应该重视运用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科学的经济法学体系。另一方面,为了有效地实现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管理目的,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高效、有序运行,经济法学的研究应注重对经济法主体行为的有效控制的研究。控制论中突出了其最基本的概念-控制[24],并且认为“控制概念中最基本的属性就在于它必须具有目的,没有目的,无所谓控制”[25],“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可以看作需要反馈的行为”[26],揭示出控制、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这对经济法学的研究颇具启迪意义。经济法通过规定经济法主体的经济法权利和义务,为经济法主体设定行为模式,借以实现对主体行为的法律调控和控制,进而达到对社会经济生活予以干预、管理的目的。因此,研究经济法学,不能只停留在静态的社会关系之上,而应该重视对主体行为的调控,通过研究经济法主体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能够有效控制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以实现经济法的目的。 经济法学论文:经济法学方法论问题刍议 摘 要:经济法学的深入发展,需要通过创立有效的方法论,来解决传统法学方法论的非自足性问题;需要通过对不同方法类型的拣选与整合,以形成经济法学的方法体系和方法论共识,从而推动经济法学乃至整个法学研究的进步。 关键词:经济法学;方法论;方法类型;方法体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经济法学等新兴学科而言,研究方法尤为重要。事实上,经济法理论纷繁博大,千丝万缕,倘若妙法阙如,则经济法理论就会缺漏百出,凌乱难堪;惟有思虑得法,方能条分缕析,言之成理。 经济法之兴起,意在解决现代社会的诸多"复杂性问题",由此使经济法学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亦较为特殊且复杂。经济与社会越发展,人们就越会认识到:如若研究范式依旧,学科的基本假设、基本范畴、基本共识缺失,研究方法老套,经济法研究就会裹足不前;如果整个学界不转变传统观念,不能从新视角、用新方法去展开研究,则经济法学便难有较大发展,整个法学研究之成熟与自足,亦遥遥无期。 要解决上述问题,迫切需要研究经济法学的方法论问题。但由于诸多原因,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微乎其微。为此,有必要先探讨经济法学方法论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经济法学是否需要创立自己的方法论?如果需要创立自己的方法论,则应当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方法,并作出适当的方法选择?众多不同类型的方法,如何形成方法体系?在创立方法论方面应当关注哪些问题,形成哪些共识?等等。下面就分别对上述问题展开研讨。 一、经济法学方法论的创立问题 自从英国硕儒培根首创"方法论"(methodology)这一术语以来,众多哲学家、科学家都加入了方法论的研讨①[1](P15),并提出了许多著名的宏论,从而使方法论的内涵日益丰富,对于"方法论"一词也形成了多种不同理解。如或认为它是指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因而与"方法"一词无异;或认为它是指关于方法的理论体系,等等。就一般的方法论研究而言,方法论通常被看作各种方法的综合以及关于方法的基本理论,它以方法为研究对象,是关于方法的规律性知识的体系。[2](P8) 如果按照上述的一般理解,则经济法学方法论,就是研究经济法的各类方法的综合,就是关于经济法的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其核心问题仍然是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对于经济法的研究方法,过去探讨甚微,而一个学科是否有自己的研究方法,有无自己的关于研究方法的理论,正是该学科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无论是从方法论的积极功能出发,还是从学科的自身完善出发,经济法学界都有必要着力研究方法论问题。 从研究基础来看,目前关于法学方法论的著述已有一些②[3][4],这些著述对于经济法学研究也会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从总体上看,由于法学独有的研究方法十分有限,法学方法论的总体研究非常不足,从而会体现出突出的"非自足性"。此外,法学方法论既存的有限研究,对于传统法学研究也许较为适合,但对于具有现代性特征的经济法学研究,却不敷其用。事实上,传统法学理论,并没有提供多种有效的研究方法③,对于方法的研究,则更加不足。因此,即使是传统法学,其方法论也需不断完善,尤其应随着相关学科成果的不断出新而不断调适。 法学研究的沉闷和僵化,可谓由来已久,需要通过范式的有效转换,不断注入清风与活力,使其欣欣向荣。如果说相对成熟的传统法学尚且需要转换研究范式、更新研究方法的话,那么,新兴的尚未成熟的经济法学,就更需要结合自己的特点,不断吸纳新鲜的方法。在研究方法上要吐故纳新,应是殆无异议,但纳新亦不能随心所欲,而必须在对本学科有一定把握的基础上,有所取舍,这就涉及到方法的"借用"与"选择"问题。经济法学的研究,究竟应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或者在没有现成可用的方法的情况下,应当如何建立自己的方法体系,如何形成自己的方法论,这首先就是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选择。 从研究的风险系数来看,依赖既有的方法,可能是找到了无忧的"高枕"。但是,传统法学既有的方法,本身尚在完善之中,与现代气息浓郁的经济法学似乎也并不完全匹配。尽管传统的法学研究也开始注意到相关学科的方法,如社会学的方法等,但借鉴力度似乎仍然不够,欲套用于经济法学上的一些问题,则更是咫尺天涯。既然传统法学没有给经济法学留下完全适合的方法论遗产,那就需要经济法学者另辟蹊径,创立自己的方法论,以解决法学方法论的非自足性问题。虽然这需要披荆斩棘、披星戴月、披肝沥胆,甚至要甘受垢詈,但若能偶有所得,则不仅是对法学方法论的贡献,而且其影响还会更为广远,泽被后学。因此,在方法论上,经济法学界应当本着创新的精神,选择创立更加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论。 要创立适合于本学科的方法论,弥补研究方法的不足,就需要明确创立方法论的资源从何处来。 从总体上说,方法论的资源,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法学方法论,一是非法学方法论④。[5]对于法学方法论,经济法学研究应当根据情况,有选择地"或扬或弃";对于非法学方法论,则要根据经济法自身的特点,按照"最密切联系"的原则,确定其取舍的"准据"。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资源,都离不开共同的、一般性的方法论,因而在经济法学方法论的创立上,有必要对"一般方法论"给予更多的关注。 所谓一般方法论,也称科学方法论,是有关各类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是关于科学研究活动的程序、途径、手段、模式及其规则的理论体系。科学方法论不仅包括研究方法,更包括对这些方法及其相互关系的解释、说明和完善等。作为各类科学研究共通的方法论,它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而且也适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当然同样也应适用于经济法的研究。这是在学界创立经济法学方法论时不应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创立和发展经济法学的方法论,首先需要明确经济法学可以适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才能解释各类基本研究方法之间的联系,说明各类研究方法的价值。为此,下面有必要先探讨各类方法的一般分类,进而提出经济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从而为经济法学方法论的创立和形成奠定基础。 二、方法的类型及其选择 由于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体系,因此,要研究经济法学的方法论问题,不仅需要明确是否应创立自身的方法论问题,以及如何利用已有的方法论资源的问题,而且还应对不同类型的方法作出选择。而要选择不同的方法,就必须首先明确一系列问题,如何谓方法,方法包含哪些类型,有哪些方法在经济法研究中是可用的,可用的依据是什么,等等。 尽管对习见习闻的"方法"一词并无统一的定义,但一般都认为方法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采取一定的步骤、手段或选取一定的途径、工具等。⑤[2](P3)对于方法的重要性,人们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深刻认识。事实上,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方法。没有方法上的创新,就无法对当代的"复杂性问题"有更深入的研究。许多著名思想家、科学家的成功实践和著名论断,以及民间谚语等,都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方法是重要的,但在不同领域所适用的方法不可能都完全相同,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用最合适的方法、最有效的"招数",因而需要对各种方法进行类型划分,以便于人们选择和取舍,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的问题,根据不同的需要,运用不同类型的方法。而研究不同的方法类型及其所构成的方法体系,同样也是方法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事实上,对于方法的类型,就像对"方法"一词一样,人们的看法始终未尽一致。特别是由于分类标准不同,立基领域不同,以及思想侧重的不同,人们对于方法类型的划分也不相同(其实,分类本身就是一种方法,尤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从方法体系的构成来看,人们通常对方法做以下几种重要分类: 其一,根据适用的学科门类,分为自然科学方法、社会科学方法、人文科学方法等(这取决于人们对于学科门类的具体划分)。其中,自然科学方法又包括数学方法、物理学方法、生物学方法等;社会科学方法又包括经济学方法、社会学方法、政治学方法、法学方法等。如果再作出人文科学方法的划分的话,则还包括语言学方法、历史学方法等。可见,从大的学科门类上说,相关的方法还是很多的。这种分类方法也是人们通常探讨较多的。 其二,按照人类把握精神世界的不同方式,可以分为哲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艺术的方法、宗教的方法等。其中,哲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方法,对于进行具体的相关学科的研究往往更加重要。而艺术的方法和宗教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往往有特殊的意义。 其三,按照人类与世界的关系,可以分为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其中,认识世界的方法尤其具有指导意义。从广义上说,认识世界的方法还可以包括表述世界的方法和评价世界的方法。此外,由于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因此,改造世界的方法对现实有着直接的重要意义。 以上只是列举了通常人们比较重视的几种有关方法的分类,除此以外,还有多种方法分类,如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实证的方法与规范的方法;认识规律的方法和运用规律的方法,等等。方法分类的多样化,反映了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反映了认识的非至上性。 对于上述难以把握的多种分类,也有学者尝试按照方法应用范围的大小和抽象程度的高低,把方法分为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专门科学方法。[2](P45,48-50)这种分类实际上是把方法分为哲学方法和科学方法两大类,进而又把科学方法分为一般科学方法和专门科学方法,以确定各类科学研究共同适用的方法,以及在某些专门科学上具体适用的方法。从总体上说,这种分类方法是有其积极的意义的,因而有必要对其再做分层说明。 第一,哲学方法。它包括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因果关系分析方法等。其中的许多方法对于经济法研究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例如,矛盾分析方法中所包含的"一分为二"的思想和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等,对于理解经济法学上的"二元结构"假设⑥[6]、对于研究经济法领域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很有指导意义。事实上,哲学方法在法学等各类学科研究中的应用都是非常广泛的。 第二,一般科学方法。此类方法比哲学方法低一个层次,主要包括逻辑方法、经验方法、横断学科方法等。对于这些方法在法学研究上的应用,有必要单独作一点说明。 逻辑方法包括比较方法、分类方法、类比方法、证明与反驳方法、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人们普遍较熟,因而在社会科学中,特别是在法学研究中,已经有了广泛应用。在经济法学研究上,上述的逻辑方法也基本上都有应用。 经验方法包括观察方法、实验方法、调查方法、统计方法⑦,以及通过假设、悖论来形成理论的方法等。这些方法特别是调查方法和统计方法在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中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从总体上看,它们在法学研究上的应用还不够普遍。这与法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尤其与传统法学研究中更多地强调对"具有稳定性的法律"的注释等有关。在经济法领域,随着相关具体研究方法,如法律经济学、法律社会学方法的引入,诸如统计方法、调查方法等方法应当会有更多的应用。 横断学科的方法,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这"老三论"所提供的分析方法,也包括耗散结构论、协调论等"新三论"所提供的方法等。这些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已有一定的应用,如系统论方法在社会学、政治学的研究中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信息论的方法在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法学研究中,横断学科的方法尽管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深入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因此,横断学科的许多方法在法学研究上还有很广阔的适用空间,它们更有助于解决"复杂性问题",因而对于经济法上的各类"复杂性问题"。 第三,专门科学方法。即在某些具体学科领域所运用的方法,如语言学方法、考古学方法、力学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方法、政策分析方法、社会分析方法,等等。这些方法,有的对于某些领域的法学研究恰恰有重要价值。如语言学方法对于法律解释的研究,考古学方法对于法律史等方面的研究,力学分析方法对法律主体的权力配置的研究,经济分析方法对于法律主体的成本与收益、权利配置和保护等方面的研究⑧,都颇具重要价值。 其实,上述的哲学方法和科学方法,是在把哲学与科学做二元划分的情况下的一种分类方法。无论是哪类方法,从分析的起点和关注的利益来看,还可以分为两类,即整体主义方法和个体主义方法。其中,整体主义方法强调整体的价值,特别是整体对部分的影响,认为整体本身是存在自身的目标的,"整体要大于部分之和"。基于整体主义的方法,看问题要从整体出发,要认识到整体对局部的重要影响力,因此在社会科学中,要看到国家对国民、社会对个人的重要作用。⑨个体主义方法则强调要从独立的个体出发,认为只有个体才有自身的目标和价值追求,强调个体对于整体的巨大影响。⑩ 以上只是试图简略地厘清各种不同类型的方法,并对其在法学研究中的应用略做盘点。从总体上看,各类方法无论其层次高低或适用广狭,多可以依据法学发展需要,依据经济法学的发展水平,而借用到相关问题的研究之中。如前所述,由于一般科学方法对于各类科学研究都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和适用价值,因而恰恰是在构建经济法方法论方面应当利用的重要资源。面对上述如此众多的方法,关键是如何作出选择和取舍,并对相关方法予以整合。 如前所述,在上述方法中,有些共通的方法,如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中的逻辑方法等,无论是法学还是其他社会科学,无论是经济法学还是其他部门法学,都不可或缺,而且事实上也一直都是基本的研究方法,因而它们应是经济法学方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属于一般科学方法的经验方法、横断学科方法,在整个法学中的应用都还相对不够,在发蒙未久的经济法学中,更是罕见其用。特别是经验方法中的通过假设而形成理论的方法,以及横断学科中的系统论等方法,几被冷落,而它们对于新兴而复杂的经济法研究,恰恰确当而重要。因此,如若在经济法学的方法体系中将其遗漏,则不免有遗珠之憾。此外,专门科学方法中的一些方法,应视其与经济法研究的联系是否密切而作出选择。例如,经济法作为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法,与经济生活联系至为密切,因此,经济分析方法自有其用武之地。 此外,由于经济法的宗旨中不仅包含经济目标,而且也包含着社会目标,其有效调整会间接地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因此,经济法的研究同样应当用社会分析的方法,特别是社会学提供的一些有价值的具体分析方法。至于其他学科的一些具体方法,也都应依经济法研究的具体情况而作出选择。 可见,要构筑经济法学自己的方法体系,需要选择适合于经济法研究的特定方法;而要选择特定的方法,就需要在经济法研究与其他法学研究乃至社会科学研究所通用的哲学方法和逻辑方法等共通性方法的基础上,寻找某些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方法,包括某些经验方法和横断学科等提供的一般科学方法,特别是专门科学方法,这样才可能在此基础上,构筑经济法学自己的方法体系,形成其独特的方法论。 三、方法体系与方法论的形成 前面分别探讨了是否应当建立经济法学的方法论、方法的类型及其选择等问题,这是构建经济法学的方法体系、创立经济法学方法论的重要铺垫。 从方法体系的角度来看,经济法研究中所能够适用的方法并非固定不易,其方法体系恰恰是开放的。如前所述,经济法问题属于"复杂性问题",对于复杂性问题必须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去透视,所运用的方法自然也应当是多元化的。这样才能对复杂的经济法系统有较为清晰、全面的认识,才不至于"盲人摸象"。 如果把经济法系统作为整个法律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系统去进行研究,则应看到,有些方法对经济法和其他部门法研究都是适用的,这些方法可以称为"一般性方法",如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中的逻辑方法、横断学科方法(如系统方法(11)[7])、经验方法(特别是调查方法、统计方法),等等。此外,还有一些是在经济法研究中必须运用的、或称更有特色的方法,如广义的法律经济学方法、法律社会学方法,其中包括交易成本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理性预期理论、博弈论、公共物品理论等所提供的各类分析方法,它们属于"专门性方法",其有效运用,能够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法所涉及到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从而能够使相关的研究更加深入。 以上各类方法,共同构成了经济法学的方法体系。在该方法体系内部,一般性方法和专门性方法应当和谐共存,基本方法和特别方法应当相得益彰,以共同发挥其重要作用,体现其应有价值。而各类方法协调互补、内在和谐的方法体系的形成,则有利于经济法学方法论的有效确立和研究。(12)[7](P109) 经济法学方法论,作为以上述各类方法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应依循何种线索进行深入研究,可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从前述有关方法论的基本问题的分析来看,经济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应关注以下线索和基本内容:基本假设-基本方法-方法体系-方法整合-方法创新。 依循上述线索,从经济法研究自身的特点出发,应当提出和确定经济法学的基本假设,从而界定经济法研究的基本框架、前提、基础和视角;从基本假设出发,探寻经济法学上的基本研究方法,特别是在经济法学上具有特殊适用意义的,或更有独特价值的研究方法,它们对于经济法研究具有更广泛的适用价值;从基本方法出发,应当再探讨经济法学研究所适用的各类方法,以及这些方法所构成的方法体系,这些方法包括各个法学分支学科普遍适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在经济法研究上具有特殊意义的经济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在方法体系之上,还应按照方法论上的一般原则,对上述方法体系中的各类方法之间的内在关联加以明确,以通过其有机整合,找到对经济法研究更有价值的一些研究方法,实现方法创新。而依循上述线索所进行的研究,也就形成了经济法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在研究经济法学方法论的过程中,不仅应当探讨基本假设、基本方法、方法体系等问题,而且还应当对方法整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事实上,方法整合恰恰是经济法学方法论中的重要内容,在纷纭复杂的各类方法中,如何发现其内在联系,如何对相关的方法进行整合归类,或使其融为一体,以形成新的方法,这既是方法整合的重要目标,也是方法论研究的重要价值,同时,对于重构经济法理论,推进经济法研究,也更有意义。 除了前面探讨的经济法学方法论的一些基本问题以外,在研究或确立经济法学方法论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以下共识性问题: 1 方法体系的开放性。即经济法研究的方法体系,应当具有开放性。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随着方法的不断创新,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自然也会不断得到更新。与此同时,由于作为经济法学研究对象的经济法系统十分复杂,对于这样的复杂系统,无论某种方法多么重要,也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必须要采取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因而经济法的研究方法必然要体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而这种多元化,与对经济法的多维度、多视角的认识是密切相关的。方法体系的开放性与方法的多元化是内在一致的。 2 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即尽管研究方法可以是多元化的,但从现代的发展需要和经济法自身的系统协调来说,不仅要强调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而且还要强调对相关问题的综合,因而不仅要强调具体的分析方法,而且同样也要强调方法的综合性、系统化,使方法得到整合,使具有综合性的方法能够得到应用。为此,不仅要注意一个个具体方法的应用,还要注意经济法研究方法的系统化。可见,研究者仅会运用一种方法、仅会单兵作战是不够的,还要同时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学会协同作战,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更高层次的研究成果。关注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也就是强调方法的系统化。 3 研究方法的协调性。强调方法的系统化,进而言之,就是要强调方法的协调性。事实上,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是普遍联系的,与其他部门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是普遍联系的。因此,在经济法研究过程中,对于研究各类不同事实的方法,尤其应注意其协调性,从而更好地发现事实与事实、方法与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相关领域的一般规律,以更好地完善经济法制度和经济法理论。 基于上述要求和共识,要建立和完善经济法的方法体系,整合相关的诸多方法,从方法论的角度说,应当注意各类方法所解决的各类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发现各类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提炼出经济法上有特殊价值的重要研究方法,才可以更好地确立经济法学的方法体系。 上述共识说明,经济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尤其应当在保持方法体系的开放性的基础上,关注如何对各类方法有效地进行综合、协调,尤其强调在经济法研究上要综合适用相关学科所提供的重要方法。这可以从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的借鉴中来得到说明。 例如,经济法研究中涉及很多经济问题,因而自然要吸收在经济学上比较成功的一些方法,特别是个体主义的方法;同时,经济法学又要研究许多宏观问题,因而一些整体主义的方法(如系统的方法等)也要关注。此外,经济法与经济政策有密切的关系,因而需要注意政治学的方法(如政策分析的方法(13)[8]);同时,经济法又有一定的社会性,在其宗旨中包含一定的社会目标,因而有些问题的研究又会与社会学相关。所以,在研究方面,需要综合各类方法。在当今综合的时代,对于综合性问题、复杂性问题,不能指望用单一的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去解决。事实上,经济法领域的问题,是综合了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法律的等各个层面的问题,是典型的"复杂性问题",它牵涉的领域比其他传统部门法都要广阔,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就必须用综合性的方法,必须通过多个视角、多个层面的分析,从不同的路径入手,惟此才有可能取得较为全面的认识,才能避免主观臆断和盲人摸象。 中国的经济被认为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奇迹,与此相关的经济法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尽管它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中国改革的征途上所遇到的问题和挫折都是一样的,同时,面临的也都是"前进中"的挫折。经济学家在着重解释中国的经济奇迹,并认为解释成功就极有可能获取诺贝尔奖;与此相应,中国的经济法学者,也应对中国经济法本身做一个很好的解释和说明,同样也应为世界法学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创造出世界法学发展中的一个奇迹。而要很好地解释经济法问题,至关重要的,还是如何找到恰切的方法,不断有效地进行方法创新。 四、结 论 鉴于经济法学方法论问题研究不足的现状,本文着重探讨了该领域的几个基本问题。首先,通过分析法学方法论的非自足性,以及经济法问题的特殊性,指出创立经济法学方法论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可借鉴的方法论资源,从一个侧面强调创立经济法学方法论的可行性。其次,探讨了方法的类型以及经济法学研究对不同类型方法的选择问题,透过方法的类型划分,来说明方法体系的内在构成,以及各类方法适用范围的局限性,从而说明在经济法研究方法上应有所侧重和取舍。最后,在前面的探讨的基础上,提出方法体系以及方法论形成的问题,强调尤其应当注意方法体系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协调性,并认为这是在方法论研究方面应有的共识,这也是对最初的关于经济法学方法论的宏观思考的回应。 从总体上看,在经济法学乃至整个法学研究领域,对于方法论的探讨仍然是很不够的,特别是对于经济法学之类的新兴学科的方法论探讨,就更是几乎尚付阙如。这可能是由于经济法制度和经济法研究本身尚不够成熟,同时,对于方法或方法论之类问题的研究本来就存在难度和风险,因而鲜有人涉足。但是,由于方法论的研究是一个学科是否相对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随着经济法理论的发展,这些"吃西红柿"(而不是"吃螃蟹",两者含义近似,但后者成本较高)之类的事也必须有人去做。像西红柿对人类的营养价值一样,经济法学方法论问题的研究,对于经济法理论发展的巨大"营养价值",同样不应忽视,但尝试长期仅供观赏的"方法之果"的风险也确实存在。如何使研究方法真正能够进入实用,真正能够造福于人们的普遍研究,如何不断对其进行"品种改良"或整合,对于那些缺少"维他命"的新生儿(如经济法学、社会法学等)的成长来说,确实很有必要。 如前所述,经济法研究之所以需要有自己的方法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法学的方法论是不够用的。对于方法论的形成及其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个基本线索:基本假设-基本方法-方法体系-方法整合-方法创新,在依循这一路径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可能形成经济法学自己的方法论,而且也可能找到一系列不断创新的、更为有效的经济法研究方法。从总体上说,在经济法研究过程中,应注意整体主义方法与个体主义方法的兼顾,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不同领域来研究经济法,体现经济、社会、政治、法律的结合,体现应对"复杂性问题"的不同思考路径,体现不同路径在方向上的殊途同归,这样才能实现方法体系的内在和谐,才可能不断取得较为正确的认识。 如同一般的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一样,仅看到某个学科的方法论还是不够的,还应当强调方法论的共性。因此,基于共同基础的方法,同样在经济法的研究上也是可以适用的;各个学科的发展,也都是基于这样的路径来展开的。在传统的法学方法之外,引进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有助于更好地解释和说明经济法上的问题。其实,经济法作为新兴的现代法,其研究仅靠传统的法学思维是非常不够的,有时甚至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因此,其方法论的更新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对于整个法学方法论的发展也是一个贡献。 本文只是对经济法学方法论基本问题的非常初步的探讨,对于各类重要的具体方法,特别是容易被忽视的具体方法,还需要作具体的、专门的探讨。由于经济法研究方面可能涉及到的具体问题还有很多,因而还需要做一些遴选。基于经济法学的基本假设的重要性,基于横断学科方法对于经济法研究的必要性,还应当探讨经济法学的基本假设问题,以及由基本假设提出的一系列方法。[9]考虑到整体主义方法与个体主义方法的兼顾,不仅应当探讨总体上的、宏观上的方法,如系统分析方法、政策分析方法,而且还应当探讨相对具体的、微观上的方法,如博弈分析方法、本益分析方法,等等。对于这些在经济法研究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方法,都需要作具体的探讨。这些方法是层层递进的,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从而有助于形成经济法学的方法体系。 在具体的探讨中,如果运用前述方法体系中的相关方法,来研究经济法理论上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本体论、价值论、规范论、运行论、范畴论、发生论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则可能使问题的讨论更为深入。这也是整个学界的重要任务。
职业能力论文:谈高等学校体育教师职业素质与能力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体育教师 素质 能力 论文摘要: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高等学校体育课程不断地改革,已经成了学校体育的核心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应该重新对角色进行定位,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与内容,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各学科都在大力进行教学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体育学科的认识逐渐产生变化,体育教学与过去有了较大的不同,体育教学得到了应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主要目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对体育教师在职业素质与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体育教师应从自身出发,尽快地适应这种需求,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以体育教育的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诉求为己任,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在学校课程中得以落实,有利于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一)身体素质 体育相对于其他学科有其特殊性,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运动能力包括了体能与技能。对技术动作的示范能力是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同时在力量、速度、柔韧、灵敏等各方面也应有良好的素质表现。因此,体育教师要坚持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练习,还要坚持在课外的辅助练习,这也是保持稳定运动技术、技能的需要。 (二)知识素质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荐的今天,德智体美各方面教育交叉融汇,不同学科门类互相渗透影响,对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理论素养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为密切的接触学生,各方面交流也更丰富,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顺应时展的新知识的储备、新教学理念的执行、新思想观念的更新。这样,才能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施以积极的影响,获得学生的尊重。 (三)心理素质 相对智育、德育,我国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加之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社会对体育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学校对体育教育资金投入少、教育训练条件差、工作十分辛苦。面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不能撂担子、满腹牢骚、一蹶不振,而应该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意志。高校体育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使命,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条件差、社会认同感不强的条件下,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而体育教师的心理素质最核心的体现是意志力。教师的意志自觉性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社会意义认识上,工作态度的明确上;意志的果断性体现在对教学活动中突发情况的处理;意志自制性体现在体育教师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控制情绪,调整心态,应对困难。 二、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一)应变能力 体育教学与其他门类学科的最大区别在于:是以学生的实践练习为主,而且学生以群体的方式接受长时间的室外教学。也正是由于体育教学有这样的特点,突发情况、外界干扰较易发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较高的应变能力。教师不能单纯得按照教案机械得进行授课,导致遇到问题毫无对策,而应时刻保持警醒,能够采用正确的方式处理突然问题。这种应变能力的培养,主要来自于经验的积累和自身开阔视野多学习、多了解。 (二)教学研究能力 体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觉悟、心理素质的能力;2、基本教学计划的制定、掌握教材教法、全面的运动技能、正确的示范、组织竞赛、裁判等;3、参与比赛、指导训练能力,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分析比赛情况、运用技战术、临场指导的能力。体育教学研究能力是体育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体育教师教研能力最直接的体现是上好一节体育课,让学生通过课堂身心得到真正的锻炼。教师要通过每一次的体育教学活动,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提升到更高的理论高度,用这样的理论再去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整个体育教育的发展。目前,受到整个社会经济高速增长的影响,很多高校教师更注重的是评级、评职称。因而,教学研究反而成为教师投入较少精力的方面,以致教学研究室的基本职能缺失,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更注重自身积累,使高校体育教学保持活力,持续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事实上,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的监控等课题大有学问可做。加强教学研究,无论是对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还是学术素养都是大有益处的。 (三)创新实践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主要包括:预测能力、调查能力、实验能力、写作能力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现在高校体育教师的学历大多在学士以上,但学历只能说明专业素质的水平,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并不一定完整,大多缺乏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因此,需要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更广泛的学习的知识,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不仅要提升专业素质更要更新教育理念。 四、 总语 每一位体育教师都是新课标的执行者,需要不断的实验、完善和丰富新课标。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高校体育教师还需要加强学习,拥有厚实的文化内涵和广博的业务素养,始终走在体育教学知识的前沿。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新型体育教师。 职业能力论文:高职职业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索 一、引言 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文),鼓励骨干职业院校走出去,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院校,加快培养适应我国企业走出去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其根本就是要求高职院校改革外语教育模式,面向国际市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实在2006年国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年16号文)以来,我国高职职业英语教学逐渐由以前的结构主义理论和教学方法转为面向使用的交际性教学原则的方法。“跨文化交际”一词在英文里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不同背景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除包括应用非母语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外,还包括对非母语语言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非母语语言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教育部高教司2007年正式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将跨文化能力作为与语言知识和技能并行不悖的一项主要教学内容,规定“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跨文化交际的应用技能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系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事职业院校职业英语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教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职业英语跨文化交际的认识 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的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样,不同的民族其发展历史及演变过程不同,故而在各民族不同的发展历史与生活环境里产生了不一样的语言使用习惯、社会文化以及风土人情。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创新和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人们可以方便进行跨地区、跨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各个不同的国家之间在文化与经济方面突破区域性的差别,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在不同的经济单位以及不同经济环节上密切联系,实行不同层次的相互合作与交流,跨越国家、民族以及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深入,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及民族之间日益普及的行为,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活动。但是,当前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经济制度的产物,世界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跨文化研究的基础,同时,跨文化研究也有利于对文化全球化的具体分析与深入理解,经历改革开放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的中国需要与世界各国展开各家广泛的合作与交流,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责任,为此而开展的职业英语学习就成为了跨文化交际的开始。故而职业英语学习就是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专业背景和语言能力,以模块化的职业英语课程设置为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在产教融合中实施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升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自1972年社会语言学家D·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学说概念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从其内涵及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一从内涵方面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跨文化能力两个概念的等同、大于以及小于的定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二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从应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Hymes研究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划分为形式是否可能、实际履行是否可行、对应上下文是否恰当、实际上是否完成等四个关键要素组成。换一种说法也就是“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讲什么话,以及对谁讲与怎样讲”(Who speak what to whomand when)。跨文化交际能力学说逐步发展成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即语言、功能、语境、交际者之间的关系、社会文化知识等。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在与对方的交流中,根据文化背景、话题、语境讲出得体、恰当的话。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三十年的研究积累,目前研究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及跨文化交际与翻译领域,逐步扩展到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及商务和经贸领域的跨文化交际等领域,并日益深入。 三、高职大学英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分析 高等职业大学英语对职业院校学生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应用能力培养需要遵循跨母语语言教育的基本模式,跨母语语言教育的目的解释培养学习者应用非母语语言进行日常工作生活之间的交流,在高职院校第一课堂教学中应该在教育学习者开展基本单词、句法、语法等语言基本知识的学习外,教师还应在主动创设利于非母语语言学习的模拟语言环境及创设语言氛围,积极为开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供学习的时间、环境和实践等。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中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的教师主要来源,一是从本科院校外语专业毕业的学生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任务,他们由于自身对社会、对企业缺乏充分的认识,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缺少对大学的社会环境及语言文化差异的深入认识与认同,使得他们对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学校为对接企业需求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主动从行业企业接收一批有具体应用能力的能工巧匠担任教师,但是这部分师资欠缺实践教学能力,使得对学生的培养欠缺知识积累,也就是大学英语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致使高职院校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不能针对不同环 境交流不同信息。三是高职院校中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的专业教师转岗位到职业英语教学的行列,这一部分教师,主要承担着专业英语一类的课程,注重对专业科技英语文献的学习,关于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涉及较少。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国家经济多年来一直保持较高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国家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与世界各国之间交往日益增多,相应对面向不同语言国家、不同民族文化有深刻理解力、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对承担为经济社会发展承担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方式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全日制大学英语教学,全日制本科院校学生相比较最大优点就是他们普遍具有较好英语会话基础,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但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弱,而职业要求注重行业企业背景下交际应用能力培养,注重要求学生理解和接受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作为教师,在施教的同时,还应根据成人学员的具体实际,积极探索教学的突破口。 1.职业院校外语教学教师应不断提升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综合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导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我国职业院校外语教学教师先天存在许多不足,需要通过教师不断学习、培养广泛兴趣、拓展知识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技术涉猎多学科领域,博览群书,积累跨文化背景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学生的培养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开发专项项目,开展专项知识的介绍、讲解和阐释,提升学生跨文化知识的积累,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例如,文化背景不同,东西方对同一事件的理解不同,西方人对于吃东西时发出稍大一点声音认为是不好的,但是到亚洲地区则认为是对主任或厨师的肯定与赞赏,像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教师自身有较好的积累知识,其后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东西方社会关系中的这样现象并将其应用到跨文化交际中,才能做一名适应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教学要求的教师。 2.构建学生跨文化背景知识结构,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职业院校教师应该立足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积极把握职业英语课堂教学,加大对跨文化交际国家或地区、民族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与分析,引导学习者对比学习与母语单词的不同内涵或外延及其跨文化含义,掌握不同背景下不同文化的内涵,从而达到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 跨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国家、地区及民族的宗教、习俗、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历史、地理、文艺、礼仪、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民间谚语、成语典故乃至形体语言等,都包含着丰富的跨文化背景知识。比如互赠礼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表达方式存在许多不同,中国人接受别人礼物相对西方人则是表现得更为含蓄,接受礼品多表现为含蓄往往要推辞一番,避免显得接收者眼界小、贪心,但是西方国家的人对他人赠送的物品决不推辞,多是当面打开并加以赞赏,以表示对对方的衷心感谢。又如同为西方国家,不同国家之间也需注意,英国人习惯将教名和中间名起步缩写,如M. H. Thatcher;而美国人则习惯于只缩写中间名,如Ronald W. rReagan.可见这些不同背景知识的掌握对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开展文化交际十分重要,需要教师适时传授给我们的学生。 国内外几十年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影响着人们对周边社会的认识,也同样影响人们在这个社会进行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交流模式。基于此,高职院校在进行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需要结合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设置学习情境,凝练学习文化知识,了解语言特征,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在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新版涉及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教材中有较多章节与篇幅表现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内容,要充分挖掘不同背景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的文化内涵,以注重能力培养的教材为线索,通过课堂教学或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教育课堂随时提供和补充相关知识。 3.跨文化交际教学需要适时转变思维方式。世界各民族、各国家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经历了不同历程,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造成不同区域人们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就因时因势产生诸多不同解释,产生不同交际效果,也就是说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人受传统思想影响,千百年来形成讲求谦虚的文化,在与人交际时,将“重人轻己”视为一种美德,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来表示谦虚有礼,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交际现象,英美国家人士乐于接受。这就是因为中国人多养成谦卑性格,西方国家多形成外向性格,故此使得东西方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的。因此,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中,应该是让学习者学习并接受交际对象民族、国家的特别思维方式,这必将促进跨文化交际效果。如涉及到个人及家庭隐私或社会禁忌语的使用问题,中国人见面一般会问及年龄、收入、家庭成员等情况,以示对朋友的关心而不会引以为怪,但是英美国家对此则是表示唐突和不礼貌,这涉及到别人的隐私和禁忌。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主动创设文化教育情境,要求学生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提高认识,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尴尬,同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增加外语学习的时效性,又能够使学员通过情境学习参悟不同国家民族思维方式与表述习惯,转变学员对外语学习的固有看法,在创设的文化氛围中学习。 四、结语 文化是语言生存扎根的土壤,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而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高职院校教师应意识到跨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讲授外语语言的同时应该注意同步传授文化及背景知识。在我们日常的口语交际中跨文化的因素就已经存在,当前各种各类语言学习的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学习语言素材,教师需要将其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主动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原动力,并将文化知识及背景知识用于具体教学实践中,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信心,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职业能力论文:浅谈秘书人员职业能力要求与高职文秘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论文关键词:文秘 职业 能力 培养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应根据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转变观念,以秘书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秘书工作任务流程为纽带,以实训教学带动理论教学,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训环节,构建秘书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当前公司、企业等用人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除了强调专业技能外,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技术应用型专业相比,高职文秘专业在职业能力方面对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更高,这就构成了当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高职院校在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必须针对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要求,进行教学和实训环节的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秘书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可以概括为:人们从事某职业所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即人们运用必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按规定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的要求,完成职业活动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由两大能力模块组成,即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通用能力与特定的、专门的职业技术知识无直接联系,它是从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获得成功所必需掌握的技能,是跨职业的、可迁徙的、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可发展独立性的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完成主要职业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主要指运用专门技术和掌握该技术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从事基本的职业工作的能力。[1] 当前用人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要求,一是注重综合素质,即要求秘书人员要德才兼备。二是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既要有较强的办事、办文和办公自动化能力,也要有有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能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以及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市场调查与营销能力等。社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比较注重实际工作能力,较看重综合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秘书是当前社会需求的主要对象。 二、当前高职文秘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目前开设文秘专业的高职院校为数不少,尽管在文秘专业开设之初大都进行过相应的调研和论证,但在涉及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还是难以摆脱对文秘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传统认识,过分执着于办文、办会、办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强调过多,课程安排更接近与传统的汉语专业,以老师为主的课堂知识的传授多于以学生为主的实际工作过程训练和相应的能力培养。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理论性、知识性课程过多,实践性课程相对较少,即使安排了实训课程,也往往是理论性、知识性课程的延伸,缺少由理论性到实践能力的转变,理论性课程孤立和脱离工作的实际。比如,花费很多课时讲授汉语知识和秘书理论,使课程成为枯燥乏味的教条,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二)专业教师缺乏职业工作经验 秘书工作是一门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涉及到行政管理工作的很多方面,而目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课程大都是由中文等相关专业的老师承担,很多老师从来没有从事过文秘或相关工作,对文秘工作的理解往往是从书本上得到的,或是以自己的人生阅历来进行理解,缺少对文秘工作的真切体会。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使课程的教学变成了纯粹的理论教学。 (三)实训教学环节虚浮 高职文秘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的设置和实施。目前一些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一是设置不合理,二是实训教学设施不齐备,三是实训教学流于形式。实训教学本来是由理论学习到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的过渡,学生通过实训教学一方面可以了解秘书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一方面通过实训掌握秘书工作的基本技能。但大部分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在实训环节的设置上限于学校在经费上的困境,难以设置基于文秘工作流程的仿真实训室,同时实训教学的老师因为缺乏实际秘书工作经验,也很难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实训内容和环节,使实训成为脱离秘书工作能力培养的虚浮的形式。 三、文秘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从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来看,它应包括业务能力、办事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四科。其中,业务能力是专业能力,是核心;办事能力和社会能力则是职业能力,是基本;个人能力则是其岗位能力的某种杰出表现,是拓展。[2]上述四种职业能力契合了社会对文秘人员的职业素质的要求,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参照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要想符合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就必须转变观念,以秘书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秘书工作任务流程为纽带,以实训教学带动理论教学,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训环节,构建秘书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置教学和实训环节和内容 按照秘书工作的岗位能力要求,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将所有课程按照基本能力、业务能力和相关能力三个模块进行设置。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外语运用能力和办公自动化运用能力;业务能力指的是文秘人员自身应具有的职业特点的能力,是文秘人员完成本职工作中各类不同工作内容所需的能力,包括文字处理能力、信息收集和利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和公关策划能力、会务与商务活动处理能力等;.相关能力可分为摄影、摄像、录音、速记、驾驶、则税金融、法律法规、营销竹理等内容,是业务能力的必要补充。[1] (二)联合相关专业,联合建立仿真实训中心或“仿真公司” 文秘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应立基于文秘工作流程,在当前高职院校对文秘专业经费投入不多的情况下,文秘专业实训室建设可以考虑和学校其他相近专业共同组建仿真实训中心或“仿真公司”,这既可以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实现“公共职业环境”与“局部职业环境”的有机组合,同时又可以按照公司管理的模式完成基于工作流程的文秘专业实训。[3] (三)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核心改革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秘书工作相关能力培养的目标,以工作任务驱动教学,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式的“满堂灌”的做法,按照能力培养的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核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等师生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工作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4]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是为学生毕业走上秘书或相关工作岗位的一个职业能力培训过程,培养的是“准职业人”,是能够适应社会对秘书职业能力要求的未来的职业工作者。因此,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求职就业,也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职业能力论文:关于职业院校学生口语能力现状与成因探析 [论文关键词] 职业院校 口语能力 缺陷原因 [论文摘要] 职业院校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存在一定缺陷,从而制约了学生的从业质量。因此,笔者主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在择业与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探索提升学生从业质量的教改方法。 市场经济在培育物资市场的同时,也构建 了人才市场职业院校以突出的技能性和明确的专业指向性办学特色,为人才市场培养直接需要的各类人才 ,成为市场经济时代最活跃、最具发展前途的教育类型之一。职业院校所设专业直接对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因而,学生就业前景十分可观。然而近几年学生择业与就业情况并非十分乐观。一些学生多次择业碰壁,一些学生就业不对口,还有一些学生虽然找到了适合的职业,但发展缓慢……。原因很多,但其中一条原因却十分具有普遍性,那就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缺陷,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从业质量。 一、职业院校学生口语能力现状 根据毕业学生反馈和在校学生口才训练教学中反映出来的情况,我们可以把职业院校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三类。 一是心生胆怯不敢说 ,未及张 口脸先红。在择业时,虽然机遇就在身边,但却缺乏敢说敢为的“闯”字,不主动用口语向用人单位表达才能,从而丧失 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工作中,面对问题缄口弗辩 ,试图以“硬挺”来躲避矛盾,往往遭致不利于自己的结果。 二是逻辑不清不会说,语无伦次欠流畅。这类学生 口语表述不完整,讲话要点不突出,常常不能把 自己的想法、做过的事情准确而清楚的表述出来,结果因言者不得要领,使听者不知其所云,若在职场 中如此这般向上级汇报工作的话很有可能会给领导留下“工作不得力”的印象。 三是不知道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一些学生在与人交流时,往往因不能审时度势,掌握谈话时机或对方的需要而说出不该说的话,致使听者心生反感;因过分展示自己而套话连篇,表达模式化 ,导致听者在听的过程中暗忖其品质而心生“不放心”的感觉。 二、职业院校学生口语能力缺陷的原因 职业院校学生 口语能力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历史因素的影响,也有现代环境的左右。 1.职业院校口才训练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模式陈旧职业院校的教学思维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沿袭过去的学历教育模式,缺乏以提高能力素质为根本 ,向从业质量要就业数量的创新思维。因而,口才训练在职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地位始终认识不够 ,教学定位不准。 从口才训练课程本身来讲,教学内容陈旧,缺乏专业指向性;教学方法呆板而陈旧,灌输式教学法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热爱口才、学习口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应试教育制度缺乏人文关怀,忽视口语教学 职业院校学生口语能力缺陷的历史原因,是应试教育制度缺乏人文关怀,忽视了口语教学。 教育行政部门颁发 的关于义务教育乃至高中教育阶段的教学文件中,历来十分重视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总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新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然而,上述“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的规定或要求 ,并没有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真正影响和指挥初高中教学实施方向的是应试教育制度。 事实上,升学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历届中考 、高考只考书面语言,不考口头表达能力,初高中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绝不敢越雷池一步,考什么讲什么,怎么考就怎么讲,因而,忽略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制度下的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单调,分析繁琐,答案唯一,满堂灌、形式主义充斥课堂,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闪光点常常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肯定,甚至扼制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产生“厌说”的心理。由于繁重的考试压力,学生时代应当有的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几乎被取消,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文艺活动、辩论比赛 、演讲比赛、班会 、团队活动等几乎被挤出校门“口语交际”的权利大部分被剥夺已成应试教育制度下中小学生生活的不争事实。 3.现代家庭结构和生活环境不利于口语交流 职业院校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相对宽裕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他们生活在众星捧月唯我独尊的生活环境中,受到几个长辈的共同呵护,却缺少兄弟姐妹之间平辈的交往。优越与负面影响并存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呈畸形态发展,前面谈到的三类情况在他们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生源的城乡差别也影响着学生的口语表达:来自城市的学生多受家人宠爱,任性骄横,口语表达上常出现的问题为“不知道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而来 自农村的学生面对陌生的城市生活多有 自卑心理,常表现为“心生胆怯不敢说”。城市和农村学生多自成小团体,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不善于寻找和营造心灵沟通的共同语言。 4.网络虚拟交流方式抑制了口语表达能力 受生理、心理变化的影响,学生进入 中学 以后产生害羞之心,不愿当众发言,“怕说”成为普遍现象。然而,“怕说”仅是表面现象,而内心深处与人交往的心理需要比任何年龄段都更加强烈。由于怕羞而不敢说的心理需要得不到学校环境的正确引导而备受压抑,学生们的交流需要却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找到倾诉和满足的场合。 网络虚拟世界为人们打开的是另一种“口语”交流方式。网络虚拟世界的交流是背靠背的交流,人们可以毫无忌讳畅所欲言,甚至可以无需考虑对方的感受;只要双方愿意,甚至可以冲破民族、宗教的禁忌。这种虚拟世界的交流环境很受现代青年人的喜欢,尤其是那些性格孤僻、在公众面前不敢说、不会说和不知道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的青年学生。 他们在这里“畅所欲言”,得到了一种满足,久而久之形成习惯。然而,这种“满足”是一种虚妄的满足。虚拟世界的“畅所欲言”并不等同于真实世界的畅所欲言,并不能替代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口语交流。学生一旦走出校门,面对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和就业环境,面对真实的语言及情感交流,会感到严重的不适应,可能会变得自闭 ,变得更加不敢面对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口语交流。因此,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畅游”得越远,越会抑制 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职业院校学生口语能力训练的思考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是市场经济时代,尽管信息的表达、传输方式很多,但人与人的沟通交流最直接、最迅速、最方便的方式莫过于口语;学生离开校门走向社会,是昂首步人人才市场,笑对激烈的人才竞争,用雄辩而得体的口才从容展示推销 自己,还是言语迟钝,反应木讷 ,尴尬地面对社会各业的选择?答案不言 自明。口才是展示一个人智慧、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工具。口才能够提升学生的从业质量,能够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因而,我们说口才是工作的需要 ,口才是社会的需要,口才理应成为学生的前位且通用的技能。 前面谈到的影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四条原因中,客观因素明显占相当大的比重,有些问题甚至是职业院校自身无法扭转的,然而,职业院校并非无所作为,相反,这些问题恰为我们创新职业院校的教学思维,改进教学模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职业院校学生在择业与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 ,促使我们有责任深刻分析症结所在及其原因,探索提升学生从业质量的教改方法。我认为 ,首先应把 口才训练课程教学摆在提高学生从业质量的重要位置,把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视为学生综合能力中的前卫性能力 ;其次,改革口才训练教学模式,突出职业指向性对口训练 ;第三,创造适宜锻炼口才的校园文化环境,扩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职业能力论文: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研究 「摘要会计教育与实践的目标是培养胜任的职业会计师。多年以来,一些国家政府或职业团体对于职业会计师的胜任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回顾相关文献,并归纳了胜任能力框架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述了这些研究对我国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 一、能力框架研究的意义 职业会计师承担着公众责任,职业会计师的资格标准是会计师团体与公众的一种社会契约,该契约在委托职业会计师履行特殊职能的同时,约定了他们必须具备某种最低资质。公众希望职业会计师能胜任其职能,职业会计师如果职能履行不当,公众将付诸诉讼甚至寻求其他外部力量支持,这将严重威胁到会计的职业地位,因此研究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既有现实紧迫性也有战略意义。 成为职业会计师要经过院校学习、工作经历、职业资格准入和后续教育等阶段,但一直以来我们更着重资格审核,这导致既使他们通过考试或资格审核,也无法确定他们能否独立、高效地履行一项职责。而基于胜任能力的方法(Competence-based approach)则着眼于职业会计师是否具备按既定标准履行职能的胜任能力,强调以职业需要为导向设计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并贯彻于职业会计师培养及评价的全过程。 1.在院校教育阶段,能力框架使高校教育与实际工作需求联系更密切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的,高校所传授的知识只有与工作环境相联系才有助于未来职业发展。目前高校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考核方式教条,学生穷于应付条条框框。能力框架可以为高校教育提供指引,使其关注市场需求,以能力为导向调整培养方式: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更多案例,或模拟工作实验;在考核上,更多地以实务为背景;在课程设置上,以适应实际工作需求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 2.在工作阶段,能力框架可成为职业手册 能力框架来自于对真实工作的考察,区分不同层次、不同专长,对每一项职能均有详细说明。对照能力框架,从业者可以找到差距及需强化的领域,平衡发展知识与技能,个人能力可以得到最快速的提高。对于担任高级职务的会计师而言,可借助于框架对所管辖领域进行职能界定,能力框架是他们最好的手册。 3.在准入阶段,胜任能力为制定准入标准提供了指南 严谨的准入标准是职业会计师承担社会责任的保障。制定标准的权利属于监管机构或职业团体,为避免标准形同虚设,他们必须审慎制定标准。基于胜任能力的方法能更有效地判定从业者是否具有潜在的职业素质。例如,资格考试以能力为基础更能体现工作的需求,从而更能为公众所信赖。 4.在继续教育阶段,能力框架为课程设置打下基础 课程设置对后续教育甚为关键,课程设计者可以根据能力框架,推定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知识和其他技能,形成更为相关的知识大纲。通过跟踪环境的变化,课程设置还可兼容当前和未来会计师的需求。 此外,能力框架为职业界与外界沟通、协作提供了便利,外界可据以了解职业会计师的工作范围和能力要求;不同国别的职业团体之间,可以比较能力的差异而互相促进;会计职业的法规建立在诸如胜任能力等客观和透明的标准基础上,有助于推进国际会计服务的自由化进程[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1999].由于能力框架的上述重要意义,各国的监管机构或职业团体对其甚为关注。 二、国外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研究综述 1.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就开始了会计人员能力的研究,并于1967年了《职业知识框架》。1968年,AICPA的Beamer委员会了《会计职业的院校教育准备》,此后两次更新,对美国的会计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1986年,针对会计教育无法满足社会要求的现状,美国会计学会(AAA)发表了《未来的会计教育:为日益扩展的职业做准备》,倡导大学教育应强调技能的培养。为响应AAA的报告,当时的“八大”于1989年联名了《教育的视野:会计职业成功之能力》,提出了注册会计师所需具备的能力和知识框架,同时资助AAA成立了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AECC对800名会计师进行了调查,于1990年了《会计教育的目标:第1号立场申明》,指出会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未来成为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并认为成功的会计人员应具备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决策能力、基础知识(会计、审计和税务)、经营知识、职业道德及领导能力。AICPA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启动愿景项目(Vision Project),该项目从影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人力资源和规范等因素人手,归纳出注册会计师的核心价值、核心服务及核心能力。在此项目基础上,AICPA于1998年了《新财务职业的能力模式》。1999年,AICPA了在线的胜任能力框架一《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框架》,该框架包括了会计行业普遍适用的能力,并为会计教育由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持。在财务经理协会(FEI)的支持下,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于1999年采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管理会计领域过去发生、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其成果反映在《哪些更重要,哪些不重要:1999管理会计实务分析》。在内部审计方面,美国内部审计协会(IIA)于1999年推出了《内部审计能力框架》,该书从全球内审职业、内审知识、职业未来、最佳实务、胜任能力及胜任能力评价等角度,分析了能力发展的要求。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3年,澳大利亚特许会计师协会(ICAA)、注册会计师协会(ASCPA)与新西兰特许会计师协会联合发起了职业会计师胜任能力的研究,其最终成果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职业会计师基于胜任能力的标准》(又称Birkett报告)。该报告的重要性为各职业团体所认可。此后,ICAA与ASCPA专门针对注册会计师的能力进入了深入研究,并于1999年了《注册公司审计师能力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以)于1986年就开始运用基于胜任能力的方法研究注册会计师的能力框架,并于2000年了《加拿大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框架》。CGA的“能力表”列示了各领域职业会计师所需的147项能力。1996年,加拿大成立了跨协会的愿景研究工作组,基于工作组的研究,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于2001年了《特许会计师能力图》,此后又于2003年了《候选特许会计师能力图》。 英国的政府文件(如国家职业标准)早有要求建立与工作业绩相联系的胜任能力框架。1998年,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ACCA)了《职能图:胜任能力框架与会员胜任能力》。 南非政府颁布了《南非资格法案》,并制定了“国家资格框架”。框架要求所有资格标准必须以业绩结果为基础,所有以胜任能力为基础的标准必须由相关部门拟定。会计职业团体已组成“标准建立组”,研究会计师的能力框架。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1996年了第9号国际教育指南(IEG9,修订版):《预备教育、专业胜任能力评价及职业会计师的实践要求》,提出会计教育应使会计人员具备持续学习的技能并能适应环境变化;2003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了集大成的《成为胜任的职业会计师》(基于1998年与2001年征求意见稿)。该报告系统介绍了各国能力框架研究的成果,分析了能力框架研究的方法,并倡导各监管机构或职业团体采用基于胜任能力的方法。针对管理会计师的能力需求,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下属的财务和管理会计委员会(FMAC)于2002年了第12号研究报告:《管理会计实务及管理会计师的胜任能力档案》。 “认识到提高会计信息披露和审计的质量要求取决于合格职业会计师的存在,以及对各国职业会计师资格要求进行协调的重要性”,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组于1999年了《职业会计师资格要求国际指南》,以IFAC的IEG9为基本框架,向各国推荐关于职业知识教育的大纲。 2.研究方法 Hager,Gonczi和Oliver(1990)将职业胜任能力的研究方法分为三种:一是从工作角色的角度分析职业,然后按任务或子任务细分;二是分析职业人员个体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或职业态度;三是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考虑表现结果,分析需投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财务和管理会计委员会将第一种方法称为功能分析法或业绩结果法。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均采用了这种方法。该委员会的第12号研究报告是功能分析法的典范,该报告对能力的研究始于对管理会计职能的剖析,将管理会计职能置于管理流程中考察,根据其在管理流程中的角色定位,将其分解为方向设定、变革和设计、业绩计量和控制、职能管理、环境管理等5个胜任单元,进而将五个胜任单元继续分解为13个胜任元素,再将13个胜任元素细化为69个流程,结合每个经营流程,针对13个胜任元素建立业绩标准,用以衡量胜任元素的执行结果。功能法的主要缺陷在于其冗长的能力列表给实施带来困难。同时,功能法对许多功能的细分比较主观,因为往往一项工作是多种功能组合的结果。 第二种方法基于能力投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称之为能力法。胜任能力是能力投入的结果,能力的培养对于工作的胜任起了决定作用。这种方法主要被美国采用,IEG9也沿用了该方法。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的《管理会计实务分析》采用了能力法,它将胜任能力定义为知识、技能和能力组合(KSA),并分12类列示了162种能力组合。能力法的缺陷是脱离实务,研究出的个人能力无法有效地与业绩评估相联系。同时,这种方法可能会漏掉重要的能力要素。 第三种方法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所倡导的方法。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认为上述两种方法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它建议,基于胜任能力的方法应该将会计课程设置与工作要求更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分析工作中的角色,职业团体可以向后推导这些角色所基于的知识和能力(IFAC,2003)。大多数监管机构或职业团体意识到采用单一方法的局限性,并逐步采用功能分析法和能力法相融合的方法。 3.研究结果 对于能力框架的研究者而言,职能定位与能力构成至关重要。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献加以比较。 (1)职能定位 ACCA的职能图定义了4大关键领域、13项关键角色及41个职能组。4大领域及各领域的角色分别为:会计与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业务管理与筹划、资源管理。 AICPA在《新财务职业的能力模式》中区分了内部审计、法定财务报告与会计原则、财务分析、控制环境、预算预测与业务筹划、成本管理、税务、现金管理、人力资源以及信息技术等10项职能。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职业会计师基于胜任能力的标准》中划分了7项职能,包括审计、对外报告、管理会计、税务、理财、管理以及清算与重组。 IMA在《1999管理会计实务分析》中将会计职能划分为9个模块:一般会计、管理和成本会计、业务规划、业务分析和决策、控制、理财和现金管理、税收、组织变革和发展以及行政管理。 (2)能力构成 英国资格和课程委员会(QCA)定义了对所有职业通用的7项核心能力:算术、交流、IT技术、问题解决能力、个人技能、协同工作能力、提高学习和提高业绩的能力。 AICPA愿景项目认为,注册会计师应具备5种核心能力,包括交流与领导能力、战略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消费者与客户和市场的关注、综合信息的演绎能力、技术能力。AICPA在《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框架》中列示了3种能力,包括职能性胜任能力(决策模型、风险分析、计量、报告、研究及运用科技强化职能的能力)、个人胜任能力(职业风度、问题解决与决策制定、协作、领导、交流、项目管理及运用科技强化个人能力的能力)和广泛的经营视野(战略及批判性思维、行业或分部的视野、全球或国际视野、资源管理、法律及规章视野、市场和客户关注度以及运用科技强化经营视野的能力)。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职业会计师基于胜任能力的标准》中列示了人际技能、组织技能、分析与构造技能以及理解技能。 CGA的能力表列示了4个方面的能力:技术知识(财务会计与报告、管理会计、理财与财务规划、一般商业知识、IT知识、税务)、一般管理(计划、分配与管理资源、计量与监督、交流)、领导能力(组织与战略领导、团队领导与建设、员工训练)和职业观(关注客户、伦理与诚信、整合方法、问题解决、职业发展、职业自评)。 CICA在《特许会计师能力图》及《候选特许会计师能力图》中,认为特许会计师通用的胜任能力包括道德行为和职业观(如保护公众利益、正直与公正、独立、保密等)、个性特征(如自我管理、创新、适应能力等)及职业技能(生成计划和信息、检验计划和信息、交流、问题解决等)三部分。然后,CICA划分了特许会计师的6个胜任领域:组织有效性与控制和风险管理、财务、税收、业绩计量、鉴证、信息及IT等。 IFAC在第12号研究报告中将技能分为两类,即感知技能(技术技能、分析与设计技能及理解技能)和行为技能(个人技能、人际技能及组织技能)。在IEG9中,IFAC(1996)认为能力来源于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观。知识包括一般知识、组织行为与经营知识、会计和会计相关知识以及信息技术;技能包括智力、人际关系能力及交流技能;职业价值观指职业会计师所需具备的正直、客观、独立、遵守职业道德、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终身学习等品质。 在总结各职业团体研究经验的基础上,IFAC(2003)建议,与职业会计师相关的核心实务领域至少应包括财务会计与报告、审计与鉴证(内部和外部)、管理和成本会计、税务、财务管理、一般管理、IT技术、公司治理与伦理,职业团体也可视具体情况向现金管理、清算与公司重整、财务分析、组织与物流、公司理财、经管责任与控制、股东报告、战略规划与决策支持等方向拓展。与核心实务相关的核心知识是胜任能力的基础,要达到既定业绩目标,职业会计师至少还需具备一些素质,如正直公正、行为技能、广阔的经营视野、职业技能、技术水平及智力等。职业团体可扩展能力需求,如分析技能、问题解决技能、人际和交流技能等。除了核心知识之外,职业会计师至少应具备法律、经济、数量方法、营销和行为科学等相关知识。 三、我国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研究现状及改进 1.我国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研究现状 许多学者研究了我国的高等会计教育问题。王光远等(1999)、李心合(1998)分析了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目标。石本仁(2000)分析了会计教育的现状以及知识经济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刘兴云等(1996)比较了我国和西方国家高等院校会计教育的差异。周齐武等(1997)分析了我国高等会计教育存在的弊病。袁广达(2003)对入世后我国会计教育的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综合这些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我国的高等会计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封闭的脱离实际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会计的高等教育已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培训方面,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了《职业后续教育基本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不断接受后续教育,并逐步建立了分层次的培训体系,但到目前为止,后续教育仍然缺乏能力框架的支持。对于在工商、事业及政府部门从业的会计师,监管机构或职业团体并未要求强制后续教育,后续教育也未成体系。国家会计学院的成立为会计职业培训做出了贡献,但到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培训战略和课程设置。多数民间培训机构则处于低水平的模仿阶段。 在资格准入方面,我国的会计资格考试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及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统一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作的需要,但总体而言还是以知识(知识体系偏重会计)为导向,未必能考核真实的胜任能力。 加入WTO使我国的职业会计师行业壁垒消除,提高我国职业会计师胜任能力已刻不容缓。而我国会计的高等教育、职业会计师的考核和后续教育均缺乏职业能力框架的支持。因此,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2.我国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研究的改进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借鉴国际通行做法,我国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分为注册会计师能力框架和学位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两大分支。其中学位会计人员能力框架还可分为会计岗位资格(总会计师、首席财务官、财务总监、会计部门负责人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和会计从业资格的能力框架。 在研究方法上,我国可采用功能分析法和能力法相结合的方法。采用这一方法形成的能力框架一般有机地结合了4个方面的职能:需要执行的任务(职能)、所执行任务的环境、特定的业绩标准、完成一定业绩标准所需的能力或个性特征。对职能的研究可以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实验室(如模拟工作环境)、直接观察(如公司调研)等方式。这些实地研究可以与规范演绎相结合,业绩标准的建立可以寻求专家支持,能力的界定则可结合实地调研、文献检索与专家咨询来进行。 3.实施建议 能力框架的有效性取决于实施效果。根据国际上的经验,如果监管机构或职业团体能制定自己的资格标准,那么这些能力框架的研究更容易得到运用。我国的职业能力框架研究有负责资格评价的权威部门参与,这对能力框架的实施将起到促进作用。但框架的实施将带来会计教育和考核体系的变革,不免会遇到阻力,政府和职业团体必须有相当的决心促进框架的实施。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1996)提出,会计教育和实践的目的是培养胜任的职业会计师。没有完整的能力框架,就不会有适当的会计教育、准入标准和后续培训体系,也就不利于职业会计师的培育。中国作为一个不断壮大的经济实体,职业会计师在经济中的作用日渐重要。因此,在我国研究和实施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意义重大。 职业能力论文:论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框架探讨 [论文关键词]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能力框架 [论文摘要]注册资产评估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执业质量和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能力框架对提高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职业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立完善的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能力框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大量的研究调查工作。本文对构建该框架的目的、方法和内容进行探讨,以求为该框架的建立打下一定的基础。 资产评估行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知识密集型行业。在影响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诸多因素当中,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资产评估执业质量和资产评估行业的社会公信力,进而影响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我国资产评估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执业过程中会不断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就对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国评估行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框架,这种情况不利于注册资产评估师整体职业能力的提高。因此,要加强对职业能力框架的研究,尽早建立起完善的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框架。 一、构建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框架的目的 明确目的是构建框架的前提,可以为框架的建立指明方向。构建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框架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提高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职业能力 我国自1996年实行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制度,只有通过资格考试才能成为一名注册资产评估师。但是,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制度还不完善,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完全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资格考试并不完全说明已经具备了注册资产评估师所需的各种能力。因此,完善的职业能力框架可以为评估师提供一种标准,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以达到提高职业能力的目的。另外,完善的职业能力框架为评估机构挑选人才提供了依据。评估机构会根据框架来评价评估师的综合能力,这也从客观上对评估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其根据职业能力框架的要求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促进评估行业人才培养 目前,评估行业对人才培养工作十分重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采取了积极措施来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深入。但是,阻碍评估行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缺乏系统、完善的职业能力框架。职业能力框架的建立可以使评估高等教育与实际工作需要联系得更密切。现阶段,评估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评估实践相脱节,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应试、轻能力的问题。职业能力框架可以为高校提供指引,使其重视市场要求,以能力为向导调整评估人才培养方式。职业能力框架的建立为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提供了指南。资格考试是目前评估行业的惟一准入条件,对评估人才的培养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职业能力框架的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可以有效地判断应试者是否具有潜在的职业素质。框架的建立可以优化评估后续教育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后续教育的核心,职业能力框架指出了评估师在工作岗位上所需的素质和能力,可根据框架要求制定相应的知识大纲,安排合理的课程内容。 (三)增进社会公众对评估行业和评估师的认知程度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与其他中介行业如律师、会计行业相比发展历史较短。许多社会公众对评估行业并不了解,对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职责并不清楚,加之近年来频发的评估失败案件,使得社会公众对评估行业和注册资产评估师产生了一些质疑。这种情况不利于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职业能力框架的建立,可以使社会公众充分认识到评估行业对从业人员的高标准要求,从而提高社会公众对评估行业和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认知度,为评估行业发展和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构建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框架的方法选择 最早对职业能力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的专家提出了三种关于职业能力的研究方法。一种是从工作角色的角度来分析职业能力,然后按任务或子任务细分,称为功能法。功能法从被评价者从事的具体业务的过程入手,通过对其担任的不同角色及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把工作各环节分解为各个工作要素,并列出相应胜任的标准,用来评价其是否达到完成此工作所需要的标准,从而绘制出一张详细的胜任能力表。另一种方法分析职业人员个体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或职业态度,称为投入法。投入法是指被评价者为了胜任所从事的工作而应该进行的各种投入,如知识、技能、品质等方面的投入,如果被评价者提供的服务及各种信息能够让管理部门和信息使用者认为是科学的、有价值的、可信赖的,那么就必须进行各种投入。此种方法更加关注未来,强调被评价者应具有的长期价值。第三种方法是将前两种方法结合,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考虑表现结果,分析需投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在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起步较晚,评估机构总体实力较为薄弱,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执业范围主要是以法定业务为主,评估业务还比较单一;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经验不够丰富,资产评估活动规范性和科学性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果单纯使用功能法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这种情况下,从资产评估信息使用者和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构建职业能力框架更为合适,但同时也存在着比较抽象、可操作性不强的缺陷,单纯的使用投入法也不尽合理。因此,要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吸收两者的优点。笔者认为在构建职业能力的总体框架上可采用投入法整体分析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并通过采用功能法具体分析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执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具体能力。 三、构建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框架的初步设想 从投入法的角度来看,在执业时,注册资产评估师需要具备其所在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如会计、资产评估、机械设备评估、房地产评估和经济法等。但评估实践活动是一项复杂的过程,评估师在执业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这种干扰有来自人为的也有来自客观世界的。评估师除了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能把这些专业知识运用到评估实践活动中的职业技能和保持形式、实质的独立不受外界干扰的职业品质。因此,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品质就组成了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框架的主要内容。 从功能法的角度来看。资产评估业务不同于审计业务,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涉及的业务范围较广。国际上通常把评估行业按技术门类划分为:企业价值评估、机器设备评估、房地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特殊资产评估(矿业权等)专门领域。注册资产评估师为了完成不同的评估任务,就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例如典型的企业价值评估往往需要具有包括会计、管理、营销市场、投资分析、计算机信息及税收筹划等多种相关知识,另外还须具备一系列特殊技能,如:数据分析、执业经验、风险判断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承揽业务的能力等,才能胜任这一评估任务。 因此,本文根据资产评估行业的特点将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职业能力分为基础能力群和专业能力群。基础能力群是指成为一名注册资产评估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品质,如职业品质、基础职业知识、基础职业技能。专业能力群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完成特定评估任务时所具备的能力和品质,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建立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能力框架对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一些专家和学者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对该问题展开了研究。但毕竟建立完善的职业能力框架是一项艰苦而又复杂的工程,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只是对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能力框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一些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职业能力论文:关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职业指导 择业观念 职业能力 就业市场 竞争意识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技校生就业竞争愈加激烈这一状况,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及职业指导,我们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和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本次调查研究,主要目的是了解我校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对择业的期望和对就业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对技校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以及创业能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提出:“构建面向2l世纪的新型职业教育培体系——是一个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要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技校仅培养学生具有专业能力还不够,还须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传统的职业教育、培训课程体系、教学模式难以实现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借憋“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针对目前技校生就业竞争愈加激烈这一状况结合我校渊研的实际,围绕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们在职业指导课教学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1研究方法 (1)渊查对象:本校04级与05级共27个班.发出问卷1230份,收回有效问卷1221份 (2)调查方法:问卷渊查法 ①采用自制的《个人就业情况自我调查问卷》; ②个别访淡,跟踪渊查实爿生的就业情况。 2问卷调查结果 3结果分析 从问卷调查及个别访淡的情况看,学生对职业及就业的认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而问题: 3.1对就业前景和发展目标认识模糊 从表l、2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对就业前景及职业的认识很模糊,只有约34%的学生认为交通行业的前景很好,喜欢本专业并愿意在将来从事所对应职业,认为所学专业是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学生占42%。但是,约66%及58%的学生表示一般、不是或不清楚。这说I学生的心态还没渊整好,对职业的定位存在误区。 3,2对就业市场及择业认识不足 从表3 4、5、6、13可以看出,我校只有6%的学生对各类专业在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非常了解,l0%的学生对我校学生的就业状况非常了解,而94%、90%的学生均表示不是很了解或一点都不了解。对自己实现就业的前景预测感到很有信心的仅占27%,表示迷惘的学生占7%,感到有压力的占66%。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择业时信心不足,竞争力和勇气不够。对于毕业后是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时,39%的学生选择工作,34%选择深造,而有27%的学生表示没考虑成熟。 在择业时,65%的学生会依靠学校推荐分配,可见学生对学校能否帮助其实现就业期望值较高;20%的学生选择自谋职业,希望凭借实力,主动寻找合适单位,说明这部分学生很有发展潜力,很有冲劲;但刚时l5%的学生会依靠家人友帮忙安排。而对于找工作的首选出发点,58%if'j,学生以为必须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单位,13%认为工作环境最重要,8%认为工资水平是首选,2l%则把是否有培训机会作为首选,说明学生对择业的期望值较高。 3,3对开设职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不深刻 从表8、9、lO、11可以看出.希望职业指导课程为必修课的学生占53%。最为关注的容是就业的竞争能力,占了55%,说明学生对就业政策、就业途径关注的不多,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不全面,但非常重视就业的竞争能力,并且都希望多些亲身实践机会的学生占了71%,认为就业职业指导课能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及维持稳定性的占62%。 3.4对就业观念及职业能力认识不足 从表l2、l4、l5、l6、l7可以看出,学生小认为就业观念对求职和工作很有影响及有点影响的占89%,说明学生重视就业观念。除了目前的专业知谀,认为还应具备哪些能力是成功就业的条件时,认为需具备学习和发展、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学生占25%,而认为需具备自理和自律、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管理和完成任务等能力的占5%16%。要求大学生实践训练,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开设新专业,希望学校提高就业率,做好对学生就业及跟进指导工作、加强对教师技能和教学水平的培训等建波占了大部分可见,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必须正视的一大问题。 4综合概述 调查情况显示,学生对职业的认识模糊.对自我缺乏认知.没有“生涯”概念,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特别是职业能力不强。因此要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必须开展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掌握思想动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指导工作。 5寻求对策 5.1切实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是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是学校的教学模式。学校首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确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立足、后立本”的思想,以适应现阶段人事制度改革、用工自主、双向选择和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从结果以看出,学生对职业能力的了解不深,只掌樨某些简单的专业能力但随着社会的发,相应职业群的要求发生变化,学生只有掌握更多的专业能力和常为人们所忽略的职业一股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 5.2加强职业能力训练 职业技能训练是职业能力培养的重点,职业学饺课程教学的重心应从专业知识的讲授转向职业技能的训练;应以职业技能训练作为躁程教学安排的出发点和重点。在实践教学中.我要求理沧知识只需“适量、有用”.而把职业素质作为“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容。具体做法是把职业素质的培养注入课程教学,必须与课程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操作,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作为能力洲练的有效形式,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体验人生价值,锻炼自身的意志和品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此,这种课程的教学活动必须是“展现型”的,也就是在这些活动能够充分表现学生的才能,发挥学生的潜能。 5.3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能力训练模式 我校每年有大批的毕业生奔赴交通建没第一线。我们对部分单位和部分实习生进行了跟踪查.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州学均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其中施工专业学生的就业相对比较稳定.做到了“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一方面是由于交通快速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就是我校始终把增强毕业生的竞争能力放在首位,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案例讨论与交流;情景互动性教学,由学生扮演角色参与教学:开展课外实地调查等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叫时,在专业课中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使学生能够很快地将理沦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加怏对技能的培养;改进课堂教学.实现讲练结合.动脑和动手结合,提高学生掌握技能的效果;建立模块武教学平台实行“双证书”或“多证书”制度.使毕业生做到一专多能。通过与企业联合办学.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比如.在2005年我校与广州第二汽车维修厂建立了实训基地,并采取“订单”培养为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做法,为交通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实现了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使学校、企业、家长“三满意”。 5.4定期举办模拟面试 在就业面试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种情况,凡是未开设职业指导课班级的毕业生,应对面试的能力普遍较差。模拟面试的好处是通过模拟.可以发现学生不该出现的一些毛病.会使学生.人识到自已的表现哪些方面是有用的,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应当改正以及如何改正。我们采取两个措施:一是给老师安排适量的课时;二是定时交流模拟面试方法。从而试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州学认为很有必要进行模拟面试。 5.5外出参观法 外出参观是让学生在特殊的环境下接受职业指导.例如让学生到当地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去看看,让学生现场感受真实的面试,增加面试的感性认识,体会一下激烈的竞争场面;也可以到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让学生现场感受未来岗位真实的工作情况,增加专业的感性认识。刷时.请学有所成的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现身教育.介绍创业的成功经验,传授择业的成功技巧.使学生懂得思想与现实的真正含义。 除外.在实际的教学.我们在校园营造浓厚的就业氛围,大对学生创业、就业政策、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使学生克服就业的畏惧心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训练,让学生学会自我调控常用的方法如放松训练法、自我安慰法、言语暗示法、合理宣泄法、认知调整法等。 6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形势下.技校生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学校就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根本,以持续比为目标”上学生接触社会深入实践,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以更好地通应社会.立足社会.在竞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职业能力论文:关于农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志向及就业市场对其职业能力的要求 论文摘要:通过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4届农业技术类专业毕业生调查.学生“在校期间就业意向”、“家庭对学生就业”与“学生毕业后实际就业”相差甚远,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农业技术类学生培养目标进行细分定位,对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进行适当调整,以培养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高职农业技术类人才。 论文关键词:高职;农业技术类专业;就业走向;职业能力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农业技术类人才定位的特点,明确就业市场对农业技术类高职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更好地针对市场的需求培养适合农业就业市场需要的人才。以期对高职农业技术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做出准确定位。我们于2003~2006年对46个农业企事业单位和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03届、2004届、2005届.,2006届等四届部分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初步明确了高职农业技术类毕业生的就业走向及就业市场对其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一、高职农业技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1.就业的主要方向 为了解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农业技术类毕业生的就业趋向,我们先后对近四年来毕业的现代农艺、种子种苗专业共计104名毕业生就“在校期间就业意向”、“家庭对学生就业的期望”以及“毕业后实际就业方向”三个问题进行了历时2年的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在校期间就业意向”分布比较平均,但选择非农行业的学生相对较少,说明毕业生仍然是愿意从事农业工作的。而“家庭对学生就业的期望”主要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和国营农业企业,分别占55.77%和38.46%。但实际上到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仅有10人,占调查学生总数的9.62%;到国营农业企业仅有5人,占调查学生总数的4.81%;而到私营农业企业就业的多达55人,占调查学生总数的55.28%;自主创业有6人,占调查学生总数的5.77%;到非农业行业的仅有3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2.88%,另有25名毕业生在调查时由于刚毕业未能及时就业,占调查群体的24.04%。这说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农业技术类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方向是私营农业企业,其他就业方向因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与学生在校期间就业意向和家庭就业期望相差甚远(图1)。 2.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的需求状况 为更进一步了解高职农业技术类就业市场和各用人单位对高职农业技术类学生素质的要求,我们先后在全区各地对46个不同性质的涉农企事业单位(表1) 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调查的46个用人单位中,对所招收的员工学历要求如图2: 从图2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已经很少用初、高中毕业生,尤其是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几乎不用初、高中毕业生,那种“读完初中高中,打工致富一路通”的看法已经过时,同时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因受到编制等影响,很少录用新员工,而需要新员工较多的私营农业企业,又是刚起步不久。因此,需要本科毕业生或研究生的学历也很少,而懂得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又具有比较强的操作能力的高职、大专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其中用人单位需要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中要求具有高职、大专学历的分别占调查单位的67.39%和56.52%,而在被调查的46个用人单位中,有34个靴最需要招收的新舡类型就是技术人员,占54·84%(表2), 说明高职、大专毕业生就业的门路是很宽广的。 二、就业市场对高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用人单位对新员工能力的要求 员工能力主要表现在适应社会能力、吃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参与竞争能力、思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面对失败能力、科学管理能力等11个方面。在调查时,我们要求每个用人单位对员工应该具备的能力进行排序,每个被调查单位最多可选填4项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能力。结果表明:近一半的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员工的适应社会能力、吃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表3), 这说明高职农业技术类专业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注意全面培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注重对“做人”素质的培养。 2.用人单位最需要新员工具有的技能 用人单位认为新员工最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是什么呢?结合农业技术类专业特点,我们对“基本农事操作技能、农作物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植保技能、营销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外语运用能力”等8项技能的需求程度进行了调查,每个填报单位最多限选3项。 调查结果表明(图3),目前用人单位最需要新员工具有的技能是营销技能和病虫害防治技能(植保技能),分别占被调查单位的69.57%和63.04%.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学生就业的单位大多是私营农业企业。而这些企业主要是进行农业物资的营销工作,特别是农药的营销工作,所以更需要学生具有营销技能和病虫害识别防治技能。同时计算机操作、基本农事操作等技能,用人单位也比较看重。而对教学大纲中所强调的一线生产所需要的作物生产技能(农作物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和果树生产技术)的需求程度却并不太高。 3.用人单位所期待的实训课的安排 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的技能水平,从而使毕业生能更快地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我们就目前学生实训课的方式、地点和时间的安排等问题向用人单位作了一个初步的调查,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实训课程的安排(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在实训方式上,有71.74%的用人单位更倾向于田间实践,其次是外出参观学习,占所调查单位的30.43%。在实训地点选择上,认为应该到有关农业企业参加实训的,占所调查单位的78.26%。这一方面表明了企业希望学生能够在个更真实的环境中得到锻炼,以利于聘用人员能更快地适应工作氛围。另一方面也表明用人单位是愿意提供实习场所并通过这种合作更好地选拔人才;其次是院内实习农场,占所调查单位的36.96%。而在实训时间安排上,各单位的倾向性并不明显,基本上可以认为实训课的安排应该要贯穿在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中。 4.用人单位对农业技术类各门课程重要程度的认同 在调查中,我们还根据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目前使用的农业技术类专业教学计划列举了主要专业理论课程,以期了解各门理论课程在就业中的重要性。从调查结果看,各用人单位除了对市场营销学、农业推广学、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四门课程比较看重之外,不同单位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会随着企业的经营方向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三、高职农业技术类毕业生目前的素质与就业市场的矛盾 1.基础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 高职学生入学分数较低,特别是农业高职类入学分数更低,据我们对2004年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报到入学的2010人进行调查,上线(区招生考试院公布的专科录取分数线)考生为510人,仅占入学学生总数的25.37%,未上线考生1500人,占入学学生总数的74.63%。说明高职学生入学的基础十分薄弱。 据学院招生办对2004年入学新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25%左右的学生认为“已经迈进了学校大门,终于可以松口气”;认为“还要继续努力,稍作一些调整后好好学习的占75%左右”;认为“通过大学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综合能力,专业技能”的学生占70%左右,25%左右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太努力,及格就行”,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2.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够 高职农业学院学生入学分数较低,学生基础薄弱,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接受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精神;有部分学生对学习理论不感兴趣,上课时经常开小差,看小说,玩手机等。有的教师上课照本宣科,重点不突出,不注意联系实际有关,结果导致学生提不起精神,认为听老师的课不如自己自习;因此,对基本理论掌握不够,出来参加工作后,遇到实际问题,不懂得分析和解决。一些曾经聘用过我院毕业生的单位负责人,如柳州市瑞杰种子销售中心经理、南宁百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等均认为学生的理论水平比较低、农艺技术理论还需要加强。 3.动手能力欠缺 高职生与普通高校本科生相比,其优势在于高职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据我们对46个单位调查,有58.70%的单位认为要加强实践教学,41.30%的单位认为要培养学生对职业能力的认识,47.83%的单位认为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这三个方面措施都与学生的动手能力密切相关,这说明目前培养的高职农业技术类生尚无法较快地适应社会和企业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图4)。 四、高职农业技术类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调研可以看出,目前我院高职农业技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市场的要求并不能很好吻合、目标定位不够准确。我们认为农业技术类高职培养目标的具体细分定位应该是:①培养出既能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同时具有较高营销技术,能适应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和农业种植企业对农业技术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②培养出既能适应国内外农业企业需求,又能回到乡镇带领、组织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做农村致富的带头人;③考虑到毕业生将来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适度增强自主创业意识的培养,使毕业生初步具备做私营农业企业老板的素质。 因此,在组织教学中,应该根据这一目标定位,对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尤其是在实践性教学的设计上,应当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让高职教育真正成为连通学生与就业市场的桥梁。 职业能力论文:构建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核心的高职《外贫英语两电》课堂教学模式 论文关键词:职业能力 新课程理念 外贸英语 函电课堂 学模式 论文摘要:在职业教育新课程理念下,解决《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效果“所学未用”和“所学无用”的问题,进行符合“职业性”、“技能性”要求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通过教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整体配合与协调。教师应依托教材这一平台,构建以“师生”、“生生”互动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导向,以情景项目教学为过程的新教学模式,以教促学,以学促思,把“够用”、“实用”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学生自身的“会用”、“能用”,并协助学生形成以外贸综合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外贸英语函电》(以下简称《函电》)是五年制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中一门融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与英语写作相结合的高层次应用语言课程,是建立在进出口业务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基础之上的专业技能课。它旨在使学生能自如地用英语来表达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的过程,并最终有助于形成整体外贸业务能力。2005年全国职教育工作会议以来,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课程改革思想指引着《函电》课程改革的实践。但由于一些教学认识上误区的存在和措施的偏差,导致目前《函电》课程的教学效果存在“所学无用“和“所学未用”的问题。 “所学无用”与“所学未用”,即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在课堂上学的一些理论、专业技能与技巧不能应用到实践中去,遇到实际问题不能派上用场。笔者认为,这种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追求“全、难、繁”,把涉及的进出口业务知识过于具体化、细节化,把涉及到的英语应用技能的表达“考试化”,加大了语言知识点的学习难度,一味追求英语语言知识的语法正确性和表达模式化,脱离了实际工作的需要,降低了与实际工作要求的联系,为了训练而训练;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进校时,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尚未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对专业课的学习,仍然停留在满足于“上课记笔记、考试背范围”的学习状态。至于真正理解了什么、掌握了什么,他们并不太清楚,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孤立、零碎的,没有形成系统化、综合化的商务英语语言思维能力架构和外贸思维能力。以上原因导致学生在《函电》课上不能把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和融合,他们对进出口业务知识虽然能“背”会“写”,但用英语来进行表达与思考却难上加难;他们虽然会模仿教师的案例编写相应的函电,却不能独立进行与业务相关的往来函电的操作,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推进《函电》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能基本融合专业知识和英语表达技能,会用、能用所学的技能技巧于实践,帮助他们形成基本的外贸英语思维能力和业务综合运用能力。笔者认为,这应是当前《函电》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函电》课程改革的总体原则和思路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职业教育课程承载着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习者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函电》课堂教学要构建体现“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课程特性的、以业务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模块化新型教学关系,逐步形成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最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笔者认为,《函电》课程改革的总体原则应该是:基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帮助、引导学生把“够用”、“实用”的教学内容转化成自身“会用”、“能用”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帮助培养学生的外贸综合思维能力和商务英语应用能力。根据这一原则,《函电》课程改革的思路应该是:将教材、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整体配合与协调,构建以教材为平台,以学生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导向,以情景项目教学为过程的新的教学模式。以教促学,以学促思,帮助学生形成外贸综合思维能力和商务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三、《函电)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法 1.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与根本,但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来源。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应该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即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就《函电》的教材内容的选择来说,以“询盘”( enquiry)为例,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综合考虑进出口业务中“询盘”需要经历的一系列步骤,比如确定贸易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寻找产品业务单位、请求建立业务关系、发函询盘,等等。但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讲授两个部分:一是实践业务中典型的询盘信(Enquiry Letter)的英语表达范例与书写要求,二是综合性地从寻找贸易项目到写询盘信件的思路与思维步骤。这两个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书写外贸英语函电的职业能力的形成。其它的内容则完全可以由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形式和生生互动形式,结合《进出口实务》和《国贸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复习与提炼。教师负责过程的指导、引导,英语固定句型与习惯用语的介绍与总结,解疑答问和必要的帮助。要通过教材内容的取舍,让学生学到基础性、操作性强的内容。“必需”的理论和“够用”、“实用”的案例,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标准。 2.课堂教学策略。在《函电》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情景学习”和“学科知识融合渗透”策略的运用。“情景学习”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典型特征,它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学习情境的创建要尽可能地与以后的应用情景相接近,使二者能高度一致。情景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向真实生活运用转化。学科知识融合与渗透,就是把与《函电》相关的课程知识比如《国贸基础知识》、《进出口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和商务英语语言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专业技能理论复习+英语知识应用”的“二合一”课堂教学氛围。这种教学策略的运用,能够使学生真正在一种模拟真实业务环境的状态下,投人专业技能理论的复习与英语表达运用的操练,能使其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通过“模拟岗位”的角色扮演来模仿、纠错、反思与掌握。 3.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笔者在实践中,根据所用的教材内容与技能目标、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实施了以“学习领域模块化、任务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来组织课堂教学。“学习领域”是一个跨学科的课程计划,是案例性的、经过系统化教学处理的行动领域。每个学习领域都是一个学习课题。通过一个具体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完成某个职业岗位的综合任务。而通过若干相互关联的所有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则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具体到《函电》课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所编排的单元,把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按照进出口业务的一般工作流程进行综合化、整体性的教与学。师生共同进行“角色扮演”,共同参与“贸易流程”的业务操作,共同思考每一步所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与英语表达。教师要根据每个单元教学内容和环节的不同,适时调整学生角色,以保证他们能全面地掌握函电的相关专业技能与英语表达技巧。以“报盘”( Offer )这个单元为例,包含有“实盘”( firm-offer)和“虚盘”(non firm- offer)两大部分,单元内容被分成“课文—重点掌握的外贸专业单词—常用短语和固定句型—参考阅读—课后练习—技能训练”这几大部分。根据“工作过程本位”和“能力本位”的要求,教师可以把整个单元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是课文部分,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围绕Text A和Text B,教师创设模拟真实业务的学习情境,把全班学生分成进口和出口公司两大组,组成两个公司进行“角色扮演”,展开教学过程。大组内再分“市场调查”和“业务员”两个小组。教师作为联系人成为“中介”,帮助他们进行沟通,展开贸易业务流程。学生结合《进出口业务》中的基本概念与业务环节,分角色进行“市场调研,寻找合作机会—询盘—报盘”的业务过程。这个部分的关键在于,学生要能分别从询盘和报盘的角度自如地进行口头和书面英语表达,把专业理论知识和英语表达融合在一起,需要分角色进行活动的学生互相之间反复操练。教师要不断地给各小组介绍不同的业务,变换内容,轮次操练,达到运用英语正确、自如表达业务环节的程度;第二是结合专业理论知识的英语语言材料的讲解与复习部分,包括:“重点掌握的外贸专业单词”、“常用短语和固定句型”、“课后练习”。这部分的讲解要模拟外贸实践情境,在情境中讲解英语技巧,用英语表达业务过程,同时复习专业技能的运用。教师最好能把外贸公司一些真实的往来业务函电作为教学补充资料发给学生,让他们结合教材内容,展开对比、分析和总结规律的思考过程。第三部分是“参考阅读”和“技能训练”,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独自完成业务技能与英语表达的操练,并思考、记录自己在整个单元学完后的体会,要反思本单元自己是否已经理解并基本掌握了相关业务环节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是否已经掌握了有关英语表达技能、是否已经基本掌握了外贸专业单词、常用短语和固定句型的运用、是否能基本完成本单元相关的进出口业务环节的英语表达、是否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做到了与小组同学的合作共赢?这些问题的反思有助于学生形成外贸综合学习能力与思维架构。与此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与职业技能相关的商务英语语言表达词汇与语句的自我总结,有助于他们最终形成商务英语能力。 要想实现从教学内容的“够用”与“实用”、到学生自如的“能用”与“会用”的《函电》课堂教学改革目标,关键是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接近真实环境的学习机会与氛围,引导他们自主进人“专业知识与英语表达融合”的学习过程。核心是“情景学习”和“课程整合”。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职业”的岗位特征,注重实践过程和反思,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课堂教学效果的归宿,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使学生在形成基本的职业能力的同时,从根本上扭转《函电》课堂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英语知识与业务知识“两张皮”的现象,解决“所学无用”与“所学未用”的问题。 职业能力论文:试论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的关系之辨 论文摘要:关于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的概念及二者究竟孰重孰轻、关系如何,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从文化价值观的视角来看,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对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的侧重有所不同,但这些差异并不是绝对的、不可跨越的,而是在具体的情景中有着相互的交叉和渗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的认识终将达到统一。 论文关键词:职业态度;职业能力;文化价值观 文化价值观是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价值的普遍而稳定的根本看法、态度和标准,包括价值取向、价值标准、价值评价、价值创造、价值理想等内容[1]。它们为社会成员提供了辨别好恶、是非、真假和积极与消极的标准,指导着感知与行为,他们通过行为和言语来表现。受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与民族心理、宇宙观与思维方式等主要因素的影响[2],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价值观是有差别的。但这些差异并不是绝对的、不可跨越的,而是在具体的情景中有着相互的交叉和渗透。以下分析从中国历史经度和世界民族维度来展开。 一、中国历史经度 (一)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导向下:职业态度先(高)于职业能力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在整体上体现出重“仁”、“和”、“义”、“信”的特点。“仁”就是为人的道德的最高原则,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体现在具体的道德规范之中,具体到职业中,要求个体无私奉献、知恩报德、精诚合作、相互爱护、乐行善事、热心服务、真诚奉献等等,这便是“欲做事先做人”,职业态度先于职业能力得到鲜明的强调。“和为贵”的言下之意,一切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制定,目的都是为了求得社会的和谐,这种固化在典章制度中的条文,便是对职业态度的具体要求。对义利关系问题的具体回答,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的,从先秦儒家主张“以义节利”到宋明儒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3],这种利义观反映到个体从业以及职业发展上,具有明显的禁欲主义色彩,可以推断即使是个体希望凭借自己较强的职业能力而获得某些“利”,首先一定要符合一定的道德原则,当义和利发生相互冲突,不可兼得时,强调义重于利,精神价值高于物质价值。儒家认为,人无信不立。把“信”作为人的立身之本,将其看成社会关系中一种最起码的道德原则。具体到职业中,也就是说,个体的诚实守信是从业的良心之所在,是个体对集体、对职业岗位忠实守约的责任感和正义感。职业态度高于职业能力的价值观展示得一览无遗。 (二)功利主义价值观高涨的时代:职业能力重于职业态度 随着社会的变迁,“重义轻利”的价值观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利益原则走向独立,功利主义随之崛起,原因在于,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来,以义统利或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利于人的道德修养,但不利于社会进步。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追求利益、特别是追求物质利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义统利或重义轻利的价值观给社会带来的只能是缓慢发展,甚至是贫穷落后,以至于挨打、受欺辱。早在戊戌时期,功利主义的“义利观”迅速成为维新人士的主流意识,到五四时期进入高潮,个人利益的合法性已成为社会共识,进化论使人们相信,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动力[4]。改革开放更是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们在饱受了贫穷和磨难的煎熬之后如久旱遇甘霖,处处充满热情和活力,随着西方各种思想的广泛传播和各项制度的重大变革,“能者上庸者下”的衡量标准已经使越来越多的人凭借自己的才干为自己的人生掘取了第一桶金,这让更多的人坚信一个“能者主宰一切”的时代终于到来。因为不得不承认,能力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所必须具有的能够实现并确证自己的社会价值的内在力量,也是人的社会主体地位与价值得以确立的基本条件,更是推进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发展本位”[5]在实践中却让“能力本位”高高在上。可以说,改革开放后20多年功利主义价值观几乎达到了膨胀的地步,“职业能力重于职业态度”的论断坚定而有力。 (三)新型文化价值观指导下: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并重 市场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反思:人的一切追求、活动和关系,都应围绕在如何正确发挥人的能力上,人们必须依靠自己的能力而生存和发展。但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能力充分发挥和展示的大舞台,能力只涉及了人的本质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人的自身发展包括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和谐的、均衡的概念。能力的生成及发展依赖于社会性品质的发展,而且能力因素本身也并不决定一个人的现实发展和成就。造成人与人之间最终发展与成就差别的根源,是个体的品德、性格、意识、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等非能力因素[6]。可喜的是,世纪之交以来,我国在“先进文化”重要思想的启迪下,全社会的人本意识、人权意识凸现并成为强势、主流话语,人们的价值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成为人们的普遍关怀,“人性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诉求,已成为一面颇具感召力的时代旗帜。以德为前提,以能力为本位的新型文化价值观[7]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并重”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世界民族维度 (一)从静态的角度考察:西方更重职业能力、东方更重职业态度 受地理环境、种族、文化、宗教、哲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和民族形成的文化价值观各有其特殊性,概括起来,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在以下四个主要方面的差异最为悬殊:一是权力分配的差距;二是个体化与集体化;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立;四是思维方式的分析和综合[8]。 从权利分配的差距来看,西方人尊重个人权力,向往自由(freedom),崇尚平等(equality),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是一个任何人无论出身贵贱,都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从头开始的社会。由此可见,对任何职业不必抱有歧视和偏见的态度,一部个人的成功史就是个人能力不断得到施展和提升的奋斗史。东方人相对更加维护等级制度,顺从权威,尊重长辈,强调做事情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为了追求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们可以抑制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循规蹈矩。体现到职业生活中,也就是说,宁可不要因为个人能力的突出而出人头地,也要保持谦卑恭让的职业品德。 从人际关系来看,提倡个人主义,崇尚个人与自我是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取向,个体总是要使自己独立于他人,自我独立、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自我目标的实现主要是参照自己的内在思想、情感和意志,反应到职业上,由个人的内在思想、情感和意志综合形成的职业态度并不是建立在社会对这种职业的普遍认识的前提之下的。相比之下,社团价值至上是整个东方文化的特点,群体取向使东方人性格内向、含蓄,不愿人注目,个体的价值只能依存于群体去实现。个人在群体的关系中是一依存的分子,几乎没有“自我”的空间和余地,其行为是由行动者知觉到这个关系中的其他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所决定的。由此不难推断,职业能力在西方人身上比在东方人身上发挥得更加充分,而东方人则更加推崇职业态度优先。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西方人突出人与自然的抗争,把人与自然看成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看成“主人与仆人”的关系,人们不断地应付自然的挑战,努力支配、改造自然。这一认识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更加突出。能力在职业中占据了先导和中心地位。受中国古代自然崇拜、天地崇拜的影响,东方人不思改变自然,而是努力“顺其自然”,通过改变自身去适应自然,认为人只有回归自然、将自我融于自然之中,生命才有意义。这样看来,职业能力的提升在东方人眼中并不能算作是首位的。 从思维方式来看,西方的思维方式是物质的、外向的、分析的、逻辑的和客观的,习惯于从局部到整体考虑,倾向于绝对性,一切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重准确性,信奉现实主义。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到职业中就会表现为,一切以能力和成就为评价标准,看不到成就就无从谈能力,那么再好的职业态度也体现不出多大的价值。东方的思维方式为精神的、内向的、整体的、直觉的和主观的,习惯从整体到局部,倾向于相对性,也就是说,标准不是绝对的,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而异,重视主观看法,“面子观”通常是造成模糊性的根源。这种思维方式驾驭之下,对个人职业的评价虽然也看重由能力创造的价值,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情况是通常会发生的。 (二)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东西方对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的认识日渐趋同 诚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不会轻易改变。但随着人类能力在各种职业中不断施展和提升,日新月异的世界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消极的后果。人们不得不深思,是否需要调整或转变以能力改造世界的态度?是否需要重塑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加快,使得东西方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断碰撞磨合、交融互补、各取所长,最终必将达到整合。在职业领域,从“福特主义”到“新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的变化;在教育领域,“新职业主义”改革运动的不断推进;在课程与教学领域,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到“人格本位”再到“素质本位”,推及到对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二者关系的认识上,是一种理性的趋同。 职业能力论文:新准则下对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思考 摘要: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对会计人员来讲不仅是对已有会计专业知识的更新,更是要求改变原有会计制度下较少运用职业判断的思维方式,提高对会计准则运用的职业判断能力。本文就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认识及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做了一些思考和阐述。 关键词: 新准则 职业判断能力 思考 在学习新会计准则内容的过程中,会计人员可以体会到:在原来以制度为主体的会计核算体系下,习惯于按章操作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的思维方式已不能适应会计准则改革的现实。新准则下会计业务处理只有原则性的规定,相当多的内容要求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解决具体的会计处理问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特点,运用其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准确的会计处理原则、方法等进行合理且合法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国家的新会计准则,给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在相应制度约束下的灵活应用以更大的空间,会计标准愈加准确、简练,会计职业判断空间不断加大,会计职业判断存在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全过程。如:在会计的确认阶段,会计人员首先确认经济业务或事项的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判断其性质,确定会计要素,以便作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在计量阶段,会计职业判断体现在要根据会计要素类别,确定其合适的计量属性,按规定的计量单位和计量手段,准确的计量会计要素的价值;在会计的记录阶段,会计职业判断是对各项会计要素按其性质进行正确的分类,准确的登记在与其相应的账户体系中;在报告阶段,会计职业判断是要确定会计报告的内容和形式,选择说明或披露的信息,使会计报告相关使用者正确理解和掌握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又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残值和弃置费用、资产减值、公允价值、实质重于形式的判断和运用,实际上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即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不能简单地以经济业务的外在表现形式或一般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而是应该以其经济实质作为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依据;再如: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会计政策的选择、重大或非常交易进行会计核算的方法和标准、存在争议的领域对会计估计的计量及判断的依据等都存在会计职业判断的情形。不同的判断和选择对财务成果有很大的影响,合理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够优化经济后果,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 但是长期以来的客观条件及主观因素,会计人员侧重于学习会计理论知识,将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更多的作为操作技术,没有从更广泛和开放的视角思考会计环境,缺乏对经济业务不确定性的判断能力的培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处在核算层次,不具备达到准确进行职业判断的水平。而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日益增多,如何准确的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的价值和当期损益等财务状况,提高本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等是会计人员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不仅需要通过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通过实践培养独立思考、准确判断的能力。 通过分析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客观和主观因素,从而为会计人员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和对策提供借鉴。 从客观因素分析:首先,是会计法律、法规及其制度的影响。(1)它是规范会计行为,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准绳。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不能超越其限制的范围;(2)规则性的会计法律、准则体系,对会计职业判断要求较低;而原则性的会计法律、准则体系,则对会计职业判断要求较高。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发展,它的理念、体系结构及具体内容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会计人员应转变理念、思维方式,改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这一薄弱环节,努力提高整体全面素质,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其次,是会计主体管理层的影响。由于会计职业判断的不同选择会调整经济利益格局,因此管理层基于经营者利益,会要求会计人员在法律法规的边缘打擦边球,干预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选择,必然会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效果。新准则体系的原则导向属性,为会计信息造假者提供了更多空间,这对新准则的贯彻实施提出了挑战。 (1)切实加强监管。会计法律明确赋予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的职责,财政部门应建立和规范相应的制度,形成以财政为主,以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连接、协调的监管机制。如建立重大会计事项报告制度、建立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制度、建立会计资格综合认定制度等等,会计职业判断是在法律、规章制度约束下的相对主观,完善的监督制度和良好的会计运行环境是会计职业判断正确行使的保障。 (2)加强诚信职业道德建设。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作为继续教育和会计执业资格考核评聘的重要内容,通过不断的教育和学习,培养会计人员的自律品质。 (3)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有效的内控制度及措施,可以降低会计职业判断的风险。首先,内控体系的设计要使会计人员便于熟悉企业组织的不同部门和业务流程,真正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对企业具体业务和所处的市场环境有较深的了解,具有全局性观念,其作出的职业判断才是完整的、准确的。其次,在会计机构中增设专门的财务分析部门或岗位,对已做出的职业判断进行验证分析,评估并修正职业判断,同时会计岗位也能相互制约,防止滥用会计职业判断。另外,建立对重大的不确定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防止因个体的局限性而造成的失误。由企业财务会计决策中心对不确定事项进行分析、研究、判断,多渠道采集信息,按程序规范操作,确定多个方案的比较及优选,提供给企业管理层决策。最后,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会计职业判断的有关信息,包括重大会计政策的选择、重大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或有事项对财务成果的影响等,让会计报表使用者全面理解掌握会计信息,认识到不同的会计职业判断及选择的结果,避免发生法律纠纷,满足不同相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从主观因素分析:第一,是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及其职业经验的影响。同一会计业务,由于技术和能力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实务操作。对复杂的会计业务作出合理而公允的判断,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有敏锐、准确的职业判断,是综合素质的反映。因此,会计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观念,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会计实务、税收法规、企业管理等知识,为增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注重会计实践,结合客观环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行为能力,使得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第二,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影响。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的灵活性越大,就越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石。会计人员在进行职业判断时,应自觉抵制利益的诱惑和外界的干扰,排除个人主观意念及偏好,客观、公正的进行职业判断,作出会计处理,真实的反映经济业务事项,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第三,理论联系实践,重视案例剖析。经济的发展使得会计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不断发展的,通过案例剖析的实践性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第四、学习和掌握相关经济法律知识。如参与经济合同的订立、判断经济业务实质、进行会计报表信息披露等情形,运用掌握的法律知识,以严谨的书面语言表达经济业务事项的实质,维护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规范管理制度,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在会计实践中逐步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最终能促成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客观、公允的进行会计选择。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会计主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共同努力。 职业能力论文:关于新准则下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分析 论文摘要: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新准则,对会计人员来讲不仅是对已有会计专业知识的更新,更是要求改变原有会计制度下较少运用职业判断的思维方式,提高对会计准则运用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职业判断的认识及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做了一些思考和阐述。 论文关键词:职业判断能力;思考;新准则 1 问题的提出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业务处理过程中,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要求,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会计事项应采取的原则、程序、方法等方面进行选择的能力。 在学习新会计准则内容的过程中,会计人员可以体会到:在原来以制度为主体的会计核算体系下,习惯于按章操作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的思维方式已不能适应会计准则改革的现实。新准则下会计业务处理只有原则性的规定,相当多的内容要求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解决具体的会计处理问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处在核算层次,不具备达到准确进行职业判断的水平。而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日益增多,如何准确的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的价值和当期损益等财务状况,提高本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等是会计人员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不仅需要通过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通过实践培养独立思考、准确判断的能力。 2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客观因素 从客观因素分析: 首先,是会计法律、法规及其制度的影响。 (1)它是规范会计行为,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准绳。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不能超越其限制的范围。 (2)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发展,它的理念、体系结构及具体内容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会计人员应转变理念、思维方式,改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这一薄弱环节,努力提高整体全面素质,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 其次,是会计主体管理层的影响。新准则体系的原则导向属性,为会计信息造假者提供了更多空间,这对新准则的贯彻实施提出了挑战。 3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主观因素 从主观因素分析: 第一,是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及其职业经验的影响。同一会计业务,由于技术和能力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实务操作。对复杂的会计业务作出合理而公允的判断,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有敏锐、准确的职业判断,是综合素质的反映。第二,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影响。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的灵活性越大,就越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三,理论联系实践,重视案例剖析。经济的发展使得会计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不断发展的,通过案例剖析的实践性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第四,学习和掌握相关经济法律知识。 4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方式 由于新会计准则体系广泛采用谨慎性原则、公允价值计量以及经济业务处理的复杂化,在经济业务处理的过程中,要求会计人员对会计政策进行明智的选择、对不确定的事项作出合理的估计。 4.1 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职业判断能力的养成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首先在于会计人员自身要有紧迫感。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会计人员光靠原有的知识结构将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会计工作需要,因此,会计人员应该更新观念,树立职业判断的意识,提高对职业判断能力的认识,并在会计工作实践中有意识地积累经验。 4.2 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真实、公允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原则。我国应加大会计职业道德宣传的力度,倡导“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建立以社会舆论和诚信档案制度为基本形式的社会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的法律支持和保障体系,促使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 4.3 树立自主、终身学习的观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业务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会计人员只有通过持续、终身的学习,培养起职业判断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4.4 积极参与会计实践,积累从业经验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是通过长期的会计实践、在充分熟悉会计业务处理的基础上,逐步积累经验而不断提升的。会计人员只有通过会计实践活动,积累从业经验,才能提升会计执行能力,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逐步全面施行,企业在会计政策方面的自主权增大了,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因此,会计人员不能墨守成规,而应当创新思维,从观念上充分认识到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加强专业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会计实践活动,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 职业能力论文: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必备素质—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特点,运用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的会计处理原则、方法、程序等进行合乎情理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职业判断能力引入的客观背景 1.会计改革的发展需要职业判断能力。“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准则逐渐取代《企业会计制度》是今后我国会计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改革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会计准则中的相关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等需要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体现。企业日常的经济事项和交易的会计处理,也需要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能力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灵活地作出判断选择,会计人员再也不能从会计准则中找到现成的答案。 2.企业经济环境的发展需要职业判断能力。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企业经济事项和交易的会计处理原则、方法的选择离不开一定的经济环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千差万别。从所有制形式上表现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单一企业和集团企业,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个人独资和个体户等;从经济结构上表现为:工业、商业、交通、金融、保险、高科技等单一经营和多元化经营;从经济发展水平上表现为:启动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破产清算阶段;从资本结构上表现为:以借款为主要资金来源和以股东投资为主要资金来源。经济环境的差异要求会计人员从企业所处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前提下,选择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目标的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并针对不同时期经济环境的变化适时加以调整,公允地揭示会计信息。 3.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需要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是由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程序组成的,在这四个程序中确认和计量起导向作用”。确认、计量是财务报表的关键步骤,是记录和报告的前提。只有正确地确认、可靠地计量,才能正确记录和报告,才能产生对会计信息用户决策有用的信息。正确地确认、可靠地计量主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严峻问题。美国的“安然事件”、“世通事件”等会计造假丑闻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会计人员的错误判断和错误选择造成的,“会计政策的选择成了一些企业调节盈余的手段”。 二、职业判断能力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表现 1.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政策是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遵循的具体原则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企业会计准则列举了大量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会计人员必须运用职业判断能力恰当地进行选择。如: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可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可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可按单项、分类或总额三种方法计提;企业可根据科技、环境及其他因素合理地选择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否予以资本化或是费用化,要视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是否超过了原先;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可采用完成合同法、完工百分比法;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方法可采用现行汇率法、时态法或其他方法;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应根据资本化条件判断是否予以资本化;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可采用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法,在纳税影响法下可选择递延法或债务法;编制合并报表时,母公司与子公司会计年度不一致的会计处理原则以及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等。 2.会计估计。会计估计是会计人员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事项或交易以最近掌握的信息和经验为基础所作的判断。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能力进行合理的估计。会计实务中常见的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估计的项目有: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待摊费用的分摊期限;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损失;或有损失、收入的确定等。 三、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 1.加强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会计职业活动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经济工作,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会计政策的执行。在当前市场经济情况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一部分会计人员道德意志薄弱,他们为了个人或少数集团利益,故意违背职业道德,虚增资产和利润,粉饰会计报表,严重损害了国家、集体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危及会计职业的信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绳,它不仅约束和调整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而且约束和调整会计人员的行为动机和内心世界。目前,我国有关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等,会计人员要经常自觉地进行学习,不断地增强职业道德的理性认识和自律意识,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风尚,保证会计政策的选择、经济事项的判断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2.加强会计实务规范的学习。“守法经营是企业作为法人赖以存在的基本前提。守法经营的外延包括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向公众提供公允的会计信息”。会计职业判断必须以有关法规为限度。会计实务规范是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时应遵循的“游戏规则”。目前,我国会计实务规范主要包括:《会计法》、《证券法》、《公司法》、《注册会计师法》、《合同法》、《破产法》、《税收征管法》等法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企业会计准则》、《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等会计行政法规;《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等会计规章。会计人员只有熟悉和掌握这些实务规范,在处理日常经济业务时,才会有高超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 3.加强会计相关知识的学习。做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优化的知识结构;必须加强财务、审计、统计、税收、金融、法律、管理科学、宏观经济、外语、计算机技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必须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树立“超前学习”的思想;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国外先进会计技术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形势。 4.注重会计实践。会计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更是一项注重实践、具有较强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作。会计人员具备了优良的道德品质、优化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系统的会计实务操作规范,这仅仅是一种潜在的行为能力。只有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才能成为现实的行为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也才能得到更好发挥。 职业能力论文:关于新准则下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分析 论文摘要: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新准则,对会计人员来讲不仅是对已有会计专业知识的更新,更是要求改变原有会计制度下较少运用职业判断的思维方式,提高对会计准则运用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职业判断的认识及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做了一些思考和阐述。 论文关键词:职业判断能力;思考;新准则 1 问题的提出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业务处理过程中,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要求,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会计事项应采取的原则、程序、方法等方面进行选择的能力。 在学习新会计准则内容的过程中,会计人员可以体会到:在原来以制度为主体的会计核算体系下,习惯于按章操作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的思维方式已不能适应会计准则改革的现实。新准则下会计业务处理只有原则性的规定,相当多的内容要求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解决具体的会计处理问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处在核算层次,不具备达到准确进行职业判断的水平。而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日益增多,如何准确的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的价值和当期损益等财务状况,提高本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等是会计人员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不仅需要通过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通过实践培养独立思考、准确判断的能力。 2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客观因素 从客观因素分析: 首先,是会计法律、法规及其制度的影响。 (1)它是规范会计行为,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准绳。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不能超越其限制的范围。 (2)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发展,它的理念、体系结构及具体内容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会计人员应转变理念、思维方式,改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这一薄弱环节,努力提高整体全面素质,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 其次,是会计主体管理层的影响。新准则体系的原则导向属性,为会计信息造假者提供了更多空间,这对新准则的贯彻实施提出了挑战。 3 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主观因素 从主观因素分析: 第一,是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及其职业经验的影响。同一会计业务,由于技术和能力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实务操作。对复杂的会计业务作出合理而公允的判断,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有敏锐、准确的职业判断,是综合素质的反映。第二,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影响。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的灵活性越大,就越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三,理论联系实践,重视案例剖析。经济的发展使得会计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不断发展的,通过案例剖析的实践性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第四,学习和掌握相关经济法律知识。 4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方式 由于新会计准则体系广泛采用谨慎性原则、公允价值计量以及经济业务处理的复杂化,在经济业务处理的过程中,要求会计人员对会计政策进行明智的选择、对不确定的事项作出合理的估计。 4.1 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职业判断能力的养成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首先在于会计人员自身要有紧迫感。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会计人员光靠原有的知识结构将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会计工作需要,因此,会计人员应该更新观念,树立职业判断的意识,提高对职业判断能力的认识,并在会计工作实践中有意识地积累经验。 4.2 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真实、公允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原则。我国应加大会计职业道德宣传的力度,倡导“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建立以社会舆论和诚信档案制度为基本形式的社会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的法律支持和保障体系,促使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 4.3 树立自主、终身学习的观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业务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会计人员只有通过持续、终身的学习,培养起职业判断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4.4 积极参与会计实践,积累从业经验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是通过长期的会计实践、在充分熟悉会计业务处理的基础上,逐步积累经验而不断提升的。会计人员只有通过会计实践活动,积累从业经验,才能提升会计执行能力,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逐步全面施行,企业在会计政策方面的自主权增大了,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因此,会计人员不能墨守成规,而应当创新思维,从观念上充分认识到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加强专业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会计实践活动,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 职业能力论文: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够恰当地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事项。通过会计职业判断,可以使得会计人员在面对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时,能够选择一种合理的方法对复杂的会计对象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得出最接近客观事实的结果。同时,会计职业判断还可以为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提供软约束。 会计职业判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主观因素 ①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前提条件。良好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泛的知识面,既要精于专业又要有一定广度。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形成与特定判断任务相关的知识,使会计人员在遇到相同或类似问题时能更快更好的解决。 ②利益和职业道德。它是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内部驱动力。会计人员作为一个普通的群体,也具有人类共有的一些欲望,包括经济利益的获得、社会地位的追求等。而有些欲望往往是上层领导和管理当局能够给予满足的,这使得会计人员在做出职业判断时,面临着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诱惑,有可能屈从于上层领导和管理当局的意愿,难以保持独立和公正。 二、客观因素 会计事项自身具有的某些特点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问题的复杂性和重复性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程度。根据问题的复杂性和重复性可以将问题分为:非结构化问题,即特别的、未被定义的问题,它很少有或完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参照,解决它需要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半结构化问题,即重复的、已被合理定义的问题,它一般有现成的经验可参照,解决它需要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结构化的问题,即经常出现和已被充分定义的问题,解决它只需要一般的职业判断能力。 三、环境因素 ①会计法律、法规。包括《会计法》、《公司法》、《税法》等会计法律规范,以及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会计技术规范。会计法律、法规为会计职业判断行为提供了法律约束,限制了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任意性。同时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本身就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判断标准,有关规定越完善、可操作性越强,判断的任意性就越小。 ②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生产经营特点不同,企业的经济业务必然存在差别,对会计信息的报告范围和报告程度也会不同。会计职业判断要求考虑到企业现在和将来的财务环境和经营状况,不同的生产经营特点也必将影响到会计职业判断的结果。 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会计职业判断在应用中碰到了不少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总体偏低 在我国的会计人员队伍中,大部分人都能够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更新和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满足工作的需要。但是也有少数的会计人员仍然扮演着账房先生的角色,只实现了会计核算的职能,即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从头到尾加以记录。他们实现的是一种事后报告,很难在事前给出准确的预测,无法对不确定性经济事项做出合理和准确的职业判断。由于历史和自身的原因,他们没能接受到正规的专业教育,仅仅凭多年从事会计工作所积累的经验来处理经济事项。而他们所积累的经验,可能又是一些错误的经验,不符合现行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还有一部分会计人员虽然接受了正规的专业教育,但是他们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更新和补充自己的知识,他们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还停留在若干年前的水平,而会计法律规范和会计技术规范却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他们从学校里带出来的知识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新形势下会计工作的要求。在现阶段,高校对学生的培养重理论而轻实践,财会类专业毕业生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可供参考,大多眼高手低,动手能力较差。仅仅按照书本知识的指导而做出的职业判断,往往也是不够准确的。 二、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从宏观的角度看,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少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严重歪曲或掩盖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会计人员做出职业判断,除了要依赖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还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现在和将来的财务环境和经营状况。而评价企业现在和将来的财务环境和经验状况,又要依赖于一定的会计信息,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会计职业判断的结果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在虚假会计信息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旦会计人员以失真的会计信息作为参考依据来做出职业判断,它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将很难得到保障,它的重要作用当然也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虚假会计信息的存在从外在环境方面限制了会计职业判断在中国的应用。 受到以上两大障碍的影响,会计职业判断在应用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如何消除它们的消极影响已经成为摆在会计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要想使得会计职业判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除了想办法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还需要创造一个健康的会计环境。 一、转变传统观念,增强职业判断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各行业的会计科目,并对各科目的内涵及其包括的内容作了具体而详细的解释,会计人员习惯于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来处理经济事项。此外,财务制度中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择和运用也作了详尽的限制性规定,从而限制了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范围。这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善于运用职业判断去处理复杂和不确定性的会计实务。而在新形势下,复杂和不确定性的会计实务无处不在。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转变传统观念,认识到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新思维方式,改变过去墨守陈规的旧习,积极主动学习新准则、新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职业判断意识。 二、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实行终身教育制 要使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我们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首先,要注重培养在校财会专业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在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应做到理论与实践兼顾,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争取使得他们在校期间就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其次,会计主管部门要组织并且动员社会力量对会计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以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供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后续教育,形成会计人员终身教育的观念。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真实、公允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准则。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的可选择性越大,会计职业判断的任意性也就越大,就越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加以限制。会计人员在做出职业判断时,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在处理法律法规无明确规定的经济事项时,会计人员要严守职业道德,自觉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并且不受权势和偏见的影响,确保判断所产生的会计资料能真实、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长远来看,应建立以社会舆论和诚信档案制度为基本形式的社会评价机制。这种方式具有特殊的内在威慑性,并最终促使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 四、就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而言,一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监督权,以确保上市公司如实编制和披露会计信息。二是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从各自具体情况出发,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一般规律,针对其内部控制系统运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 五、就企业外部会计监管系统而言,要充分利用行业自律、政府监督、法律规范的作用,建立以“行业自律为基础、政府行政监管为主导、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准绳”的监管体系:一是尽快健全和完善以行业自律监管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并以此约束和监督企业的会计职业判断,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二是要加强政府的外部监督作用,即由国家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部门依法加强对企业的财务检查和审计,尤其是要加强监督和检查企业对会计准则、制度的执行情况,以约束企业会计职业判断的任意性,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一旦发现企业借职业判断之名开虚作假和违反财经纪律的,必须及时予以纠正或处理,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相应的经济制裁、行政处罚(包括实施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及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三是加强法律规范的作用,完善的法律规范可以防止会计人员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以及会计职业之便,蓄意做出错误的会计判断,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在法制建设方面,不仅要完善立法,制定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法规,还应明确规定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督促会计人员在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职业判断。
高三语文教学论文:高三语文教学应重视非智力因素 摘 要: 高三语文教学有其特殊性,强调积累和分类,注重训练和落实,功利性明显。多数学生已穷其力、竭其智。如果教学能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往往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三语文 非智力因素 自信 焦虑 高三语文的教与学有其特殊性,课堂教学必须具有总结中学阶段语文知识的性质。特别强调积累和分类,注重训练和落实,紧贴高考,功利性明显。学生需要通过量的训练达到质的飞越,提高应试能力。重压下,多数学生已竭尽全力,但并不都能达到理想效果。至此,再谈智力因素已毫无意义,反而应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主要有八个方面:兴趣与爱好;愉快的情绪、对事业的热情;对挫折的忍受性与意志力;活泼的性格、宽阔的胸怀;自信心与好强心;远大的理想与目标;高抱负;焦虑。高三紧张的学习和频繁的考试容易使学生产生焦虑和挫败感。这时非智力因素中对挫折的忍受性与意志力、自信心与好强心、焦虑对学生的影响特别大。如果学生语文状态不好,通过分析就会发现绝大多数不是智力跟不上,而是患得患失。一遇到挫折就开始焦虑,进而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 这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学生自信心,实践证明很正确。2012年,笔者在一所三星级中学高三任教。当时为确保尖子生有更好的学习氛围,学校挑选了20个成绩最拔尖的学生重新组班。笔者担任此班语文教学工作。开班前,学校组织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做了全面分析,要求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提优补差。其中一个男生的语文比较薄弱,为了找出问题,我经常与这位同学谈心。谈话中,这个孩子不断强调语文是他的薄弱学科,从小学到高中就没及格过。我没有回应,只以赞扬语气告诉他:“数学学得好,肯定很聪明,聪明的孩子什么都能学好。”对于夸奖,学生很难拒绝。这样良好的气氛就使话题有了继续的可能性。我再用轻松口吻说:“语文没及格只能代表以前。哪怕离高考只有一个月,聪明的孩子稍微花点工夫就能考得很好。”再肯定地告诉他:“跟着我学语文,没有学不好的。”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不断对他进行良好心理暗示,使他相信语文只要付出就有回报。 此后,我注意寻找帮他建立自信的机会。只要他在语文上有一点点进步,就大力表扬。良好的心理暗示和恰当的表扬对这个孩子的语文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一次月考,语文118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孩子居然不相信这是他的语文分数,连说不可能。等试卷到手,连忙从头到尾确认了一遍。当他接受事实后,发现自己原来也能学好语文,信心大增,连带着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有了兴趣就能重视,形成良性循环。自此这位男生的语文成绩逐步提高,高考语文考了114分。高考后,孩子自己总结,认为那次语文月考帮他找到了自信,觉得付出了就有回报,进而对语文产生了兴趣。这样就从原本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自觉主动的“我要学”。由此可见,高三阶段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建立学生自信,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 其次缓解学生的焦虑,提高他们对挫折的忍受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到最后冲刺阶段,焦虑是弥漫在学生中最普遍的情绪。严重焦虑会影响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成绩往往不太理想。本班一位女生的语文成绩一向不错,在全市语文摸底和第一次模拟考试中都取得了120分左右的成绩。学生反而焦虑了,害怕自己语文掉下去。本来轻微的焦虑对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焦虑过重,只能适得其反。这位女生就是如此,在市第二次模拟考试中,语文成绩一落千丈,自信心受到了极大打击,甚至平时练习的基础题也屡做屡错。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这个孩子的语文基础和学习态度没有问题,最大的困扰就是焦虑。在她看来,还有两个月就要高考了,成绩恰巧在这时掉下来,怕自己没能力赶上去。越想越怕,焦虑感日益严重,导致看见了语文练习就紧张,根本无法静下心来。我们没有分析试卷,只说是偶尔的失误。拿出心理学上的“高原现象”开导她,只要咬咬牙渡过这个高原期,一切会豁然开朗。但是没有起作用,在基础题上她还是一错再错。理论没有用,只好实验各种小方法,如深呼吸、想象放松、借助外物等。令人惊喜的是借助外物起到了缓解焦虑情绪的作用,这个外物就是前两次考试时所用的笔。当她体验到较强的焦虑情绪时,就手握这支笔转移注意力,自我暗示这支笔可以给她带来好运。借助这个方法,她的焦虑症状得到了很大缓解。高考语文发挥得不错,如愿考上公本。 通过两个实例,可以看出到了高考冲刺阶段,高三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缓减焦虑情绪,提高对挫折的忍受力,这可以帮助他们在高考中充分发挥知识和智力水平,取得良好效果。 高三语文教学论文:新课改背景下高三语文教学的优化思考 摘 要: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必将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迎来一场巨大的革新。然而,现今的高三语文教学陷入一种低谷状态,出现了许多比如机械化,低效化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得思考,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走出这种现状?如何推动教学的优质化?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高三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高三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质的飞跃。在新课改的改革方案推出之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渐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面临这样重大的挑战,教师必须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取其精华,去除糟粕,并且不断地创新。本文主要分析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新课改下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改革。 一、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照本宣科,缺少创新 在如今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拼命的反复训练一些原题,比如历届试题真题,各地方的模拟试卷等等。对于教师而言,这样方便又省事,因为如今是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其的快,资料应有尽有。在教学中,大多教师就利用一些原有的资料反复讲解,而且部分试题为了考虑教者的省力的需求,将答案解析说的很详细,教师只要照本宣科完成任务就行了,这样做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成了试卷的奴隶,老师成了答案的传声筒,缺少互动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无限循环中必然丧失了学习的能力。 (二)机械训练,缺少个性 在高三的语文训练中,充斥着死板而又机械的训练,反复背诵名言警句,字词拼音等。或是一堂课学生都在做题,或是一堂课老师不停地讲评,有板有眼,为了应对高考的各种压力,老师不断地激励学生多做题。学生的根本需要是全面掌握知识,不仅要充分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语文写作能力,所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高三语文确实需要一定量的习题的训练,但是它毕竟不同于理科“答案不是对就是错”,它不能丢掉对于文体的渗透和感悟。对于文本的解读很有必要,即便需要训练,也是带着感悟的训练。 (三)疲于应试,缺乏思考 由于语文学习的提升见效慢,加之当前部分教师在教学效果中的功利性较强(即“一切都为了高考”)导致在当前教学过程中,课堂上少数学生出现散漫和随意的求学态度,这种困境使得语文教学工作相比于其他科目来说是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地位。为了强化训练,提高应试能力,各种试卷应接不暇,这种急功近利的作法往往没有太大的成效。于是学生出现了困惑:语文题少做点,语文课少上点又有什么关系?有人曾经试验过,让高二的学生做高考题,成绩不比高考生差,也有人试验:某一时间段反复地做题训练,但是成绩还不如没训练的时候,所以学生越来越无所谓,语文题目充斥着太多不可未知的变数,远没有其他科目立竿见影的效果,大多数老师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只管疲于应试,给一切能够提高高考分数的方法让行,学生只管做题,不予思考,这种现象所带来的困惑和漠视,无疑让语文教学走向了低效之路。 二、新课改下高三语文教学的应对措施 高考需要一定量的应试训练,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靠机械的重复的灌输知识,大部分的切割解剖其他科目的训练,忽略语文的重要性,这样做违背了语文教学的理念的同时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禁锢了学生们的思想,扼杀了学习语文的主动创造性。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在新课改的标准下实现语文教学的良好发展,我们需要做到以下的几点要求: (一)在考纲的要求下,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每一位高三教师手头应该有一本考纲,考纲中囊括了高考语文考试大致的范围和重点,在大的框架下给学生练习题、讲习题,避免漫无目的印发试卷。在开展课堂教学前,教师首先应该解读指导高考命题的考纲,认真的了解指导高中语文教学的大纲,适应新课改的形势进行创新,并且要了解新课程标准,这三项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指路灯,当然,研究考纲的目的是要懂得考点的实质,考点包括哪些知识点,绝不只是了解考试的框架而已。其新课改里,将能力的考察放在了首位,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曾经说:“要通过高考改革, 促进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戏。”“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有利于引导中学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中学课程计划的落实;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特别是在尊重个体差异情况下的学习积极性; 将会促进中学进一步转变教学现念, 改革教学方法。”,这些理念精神如果不深入探究,不改进创新教学方法,势必违背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教师只有真正地理解领会了大纲的实质,才能有效的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实现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目标。 (二)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核心,强化学生语文专业知识培养 语文是一门人文化的专业学科,它关涉人的心灵,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少不了创新,要求的是活力和创造力。语文课堂应是充满语言文学的魅力,滋生语言鲜活的土壤,不能因为追求分数而丢弃本身固有的价值,应该在有价值的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培养专业的知识,这样自然而然的就能够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换句话说,不能本末倒置,也会有人质疑: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三的学生还能进行语文综合性的研究活动吗?从语文考试实际看,阅读探究的实践有时候比做几套试题取得的效果还要强,况且如今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要转变传统观念,高考改革的趋势发展迅猛,教师教学要先从本质上改变教学方式,才能起到学生语文知识专业化持久的发展效果。学生自身的发展应当作为核心,只有关注学生本身,才能有效的强化语文知识素质。 (三)改变传统方式,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在应试教育中,大部分教师只对学生强调应试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取得高分,这种走捷径的行为,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削弱了学生对语言文学魅力的感知,这种明显偏重于智力的素质衡量方法,其结果必然是教师空忙。正确的选择是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选择一些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学生发现在学习中寻在的问题,而且能让学生在发现错误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成效,有效的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就能稳固他们的信心,如此良性循环,成绩必然有显著地提高,从长远看,学生拥有了厚实的知识储备,才可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应该尽快降低考察和训练的力度,让师生都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的时间。改变传统模式势在必行,注重过程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这样在教学中师生共享经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实现教学相长。 三、结束语 教育改革始终面临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巨大挑战,但是新课改绝不回避考试。创新教学不能忘本,我们主张学习和探究,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扎实有效地进行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极目标,才能让学生在语文高考中真正得益。顺应新课改的需要并不是完全的丢弃传统观念,其根本目的是创新,用多样化的方法达到同一目的。考试的作用是体现学生的能力,没有考试,如何测验学生的能力?所以素质教育不排斥考试,但坚决排除应试教育,所以,学习语文,既要大胆的改革创新,也要不断汲取传统教学中的精华,集思广益,让教育一步步走向科学化。 高三语文教学论文:高三语文教学工作之我见 唯命是从于高考指挥棒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以下六个偏向:只重语言文章,不重思想文化;只重智育开发,不重美育陶冶;只重传授知识,不重培养能力;只重课堂教学,不重课外活动;只重管卡学生,不重激发兴趣。一句话,只重应付考试,不重培养索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一言以蔽之:教本,学本,考本,唯本至上;编题,作题,讲题,题海战术。而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的语文教学,其德育被架空了,其美育被抹杀了,其人文被淡化了,而强化了的智育也被扭曲了,从而导致学生理想模糊,知识狭窄,文化肤浅,心理脆弱,最终,连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荡然无存。探索语文素质教育,就必须勇于打破“一切服从应试”的一统天下,突破旧的教育教学体制,开拓几块挑战应试、超越应试的“实验田”。 唯命是从于高考指挥棒的高中语文教学,现实告诉我,语文教学尤其到了高三,应该怎么做。我要有条不紊地重点突出地梳理六册书的基本篇目和各个知识点,我要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然后逐一对照、条分缕析,以便把握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规律和走向以及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操作要领,最重要的是我要在浩如烟海的各种复习训练题中寻章摘句,精心挑选,剪切拼凑出一套又一套的练习题,然后让学生做,做完以后批改,批改以后讲解,讲解以后再做,一轮又一轮,一天又一天……讲得口干舌燥、汗流浃背,讲得昏天黑地、心力交瘁,讲得教师茫茫然不知所云,讲得学生如堕五里雾中无所措手足……据说,这就叫对学生负责! 我不得不这样做,然而,一种屈辱感、羞忿感在我的心头滋长,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它已经在干扰我的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我一直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能实现训练次数减少与获取效益提高,以运用于高三语文教学实践。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高三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于“管理”二字。 对于“管理”,不可望文生义,不可简化为“管”,更不可幼稚地认定为“管教”。教学管理的生命是“导”,是“指”,是引导学生的精力的投放,时间的安排;是对学生方法的启发,主体欲望的催生和学习激情的激活。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实战能力和竞技水平?如何让学生卓有成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复习?我有自以为独特的理解和方法。 一、加负永远是失败之举 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教师的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似乎就无可非议,无庸置疑了,但这种步入误区的做法,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远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 事实告诉我们:首先,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无“质”的保障的“量”的叠加,并不能导致“质”的飞跃;另外,提升难度并不能稳固知识的基础。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的教学,与理科类学科有天壤之别,其内容、要求、目的、运用方式、知识结构都要求教师注目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而语文学习中,“懂”“悟”的极端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是必须让学生首先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据此可见,当前高三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将教学的重心误投于频繁的无休止的也将是无益的考查考试上了。其次,师生在频繁的考查考试中,只得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和积极准备,因此效益很差,必会缺乏成就感,令人身心疲惫,业让人悲观失望。为什么考试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呢?这是很多语文教师无奈的叹息――这恰恰表明:那种津津乐道于并孜孜不倦于考试万能的做法,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我以为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二、让学生拥有成就感 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已经到了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①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②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③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 我们需要的结果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将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 正确之举在于尽快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养”,谈何“用”?没有储备,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三、管理至上,指导为重 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基本策略;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追求效益,从指导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能力发展的效果。 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①大量讲述;② 大量训练;③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这种模式的特点相当突出,其内容组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而且这种做法也正符合孙子所谓之“攻城”的战术特征:①“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②旷日持久,“久则钝兵挫锐”,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须知,讲述和训练是两柄“双刃剑”;③在无效训练及其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提高语文学业水平的信念,士气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因此,孙子特别指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我以为,高三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两件:①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②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 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留出时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要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忍痛割爱,考得少,考得精,考得有质量有成效;不迷信也不迷恋考试,而是从有效考试中审视教与学的成败,得失,改观与不足――让讲述转化为指导,让考试有利于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师要明确且要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的理念,要创设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情境,就必须还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只有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有条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的铺垫,为有效训练作出有针对性的准备。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学习可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才有思考的空间,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是这样,学生将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不再是知识的奴隶;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霸主”,学生的“暴君”。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难度适中而又合乎“大纲”“考纲”要求的考查训练,因还学生以时空而降低了频率,避免了“地毯式轰炸”的漫无目的,也因学生有了学习主动权而能提升教与学的实绩,学生才能从有效学习中收获无限的快乐,而对考查与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才会萌动解决的欲望――于是高三语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要提高高三语文教学质量,就要降低考查训练的难度,精心设计考查训练题,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成绩,实现提高。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则应在管理和指导上大做文章,大显身手,教师的作用并不主要体现在知识讲述和组织考查上。高三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①学生情绪的控制与诱导;②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点拨;③帮助学生构筑能力体系;④帮助学生制定语文学习的短、中、长期目标;⑤对学生当前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教师职责的根本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学习和复习,把学生由“学习”变为“求知”,以此实现语文成绩的显现。在这样的任务定位的条件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出击者,教师则是学生的导游员和服务员。 高三语文教学论文:初探在高三语文教学中对中差生的复习策略 摘要:面对一群不太愿意学语文的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本文从浓厚的师生情;加强管理;激趣;重视书写,美化卷面;夯实基础,落实得分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释。 关键词:中差生;师生情;管理;激趣;书写 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面对一群不太愿意学语文的学生,我应该做些什么?我应该在高三怎样悄无声息地助他们一臂之力?我应该如何做才能坦然面对充满期待的学生?我从混乱的思绪中总结了如下几点: 一、浓厚的师生情,是学好语文的重要保障 奥地利著名教育家布伯在《品格与教育》一书中指出:“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同样明确地说:“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重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教育大家都认识到了老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不是因为你讲的是知识,所以学生一定会心甘情愿地听,只有双方产生浓厚的师生情,知识的传递过程才是高效的。清楚记得有一次开家长座谈会,学生们集体谈到为什么某科全班都考得好,他们说,他们很喜欢这位老师,这位老师不仅课上得好,课下和他们交往也很多,他们之间无话不谈,师生情很浓厚。这样一来,他们觉得如果考试考不好就对不起这位老师,所以上课特别用心听讲,课后能够主动地梳理知识点,虽然学得很苦,但是他们还是能坚持下来。当时这些话犹如晴天霹雳震醒了我。 从此以后,我也试着课下和同学聊天,讲笑话,加入他们的集体活动。对于那些特别调皮的男生,在课下,多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过去,关心他们目前生活、学习状态,是非常必要的。这类孩子重情感,讲义气,只要和他们关系好,在语文课堂上我就一点也不担心了,只要你一声令下,孩子们都能积极地配合。有一位曾让我头疼的男生甚至成了语文的尖子生,这是我没有料想到的,这也是浓厚的师生情给我带来的最大的“实惠”。 二、加强管理,严格要求,督促到位 单单具有浓厚的师生情还是不够的,我们不能要求全班同学都喜欢自己,我们在课堂上还得严格要求学生,制定相关的规则。 学习处于中等及以下的学生,自控力差,学习缺乏主动性,常开小差,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除非老师严加管理,否则他们宁愿坐着不动也不学习。这些学生中有不少人认为语文学不学都无所谓,反正每次都在70、80分徘徊,很多家长、班主任在教育孩子时,也认为语文不重要,这对语文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语文课上他们自由散漫,不听讲、不做笔记、爱讲话、爱迟到、不按时交作业,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我选择各种方式来严加管理,必要时也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说过:“惩罚,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要的惩罚,是让一个人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剂。孩子从小在一片赞扬中成长,固然对树立信心有好处,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过惩罚,他也会禁不起挫折,不能敢于承担责任。在孩子犯错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维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对待这些学生,我们如果真的像孔子说的那样,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那他们也就不再成为我们心头的“刺”。 当然这样的督促不是一两节课,甚至不是一、两学期就足够了,他们需要我们随时提醒,这是由他们的性格所决定的。他们自己都常对我说:“老师,我的最大的毛病就是坚持不了多久,你隔断时间鞭策我一次,行不行?”面对这群可爱的但又调皮的学生,我只能选择自己做坚强的时时督促他们的语文老师,虽然很累,但也寻得了内心的一丝安慰。 三、激趣,点燃课堂火花 高三语文复习是枯燥的、乏味的。日复一日地讲解、练习、积累、考试,势必让孩子身心疲惫,所以我选择在课堂讲些故事、读读新闻、朗诵优美的文章,隔两周用一节课讲这段时间以来发生的热点新闻。像这学期,我们主要讲了《汉字听写大会》,让学生从中认识到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体,会写汉字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有偿狩猎》,当我刚讲读标题时,很多孩子都觉得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读完以后让孩子学会多方面看待事物;《网络新闻的真假》,从秦火火等人身上,让学生明白一味沉溺于网络是不值得的,可能我们从网上了解到的很多新闻都是假的,拿起尘封已经的书籍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例举的这些只不过是我们选取材料中的冰山一角。每次这样的课堂,学生都激情四射,热情洋溢、讨论热烈,也让他们感觉到高三的语文是丰富的、活泼的。 四、重视书写,美化卷面 新颁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书写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对义务教育的学生要求尚且如此,更何况是高中生呢? 但是现实堪忧,班上50位同学,其中只有6位学生书写工整,剩下的44位都是“龙飞凤舞”。为了改变现状,我把遮住姓名的答题卷投影出来,每当看到一张张字迹不清,字如蚯蚓似的卷面时,孩子们都笑得特别欢,都在大声说:“这是谁的?好丑!”借此机会让他们改这些试卷,当然结果是可以预见的,学生都毫不客气地给他们打低分,我也说你们都打低分,那改了那么多试卷的老师还可能拿个放大镜“考古”吗?学生们大声地说:“不可能”。多投影几次后,孩子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重视,在每次课后练字的时候,都练得特别认真,有的作品常常出乎我的意料,投影给学生看的时候他们都觉得不可想象。坚持了两学期,现在班上的书写要好得多了,但是还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得坚持! 五、夯实基础,落实得分 这些学生大多基础较差,字音、字形、成语特别糟糕,面对他们,我们只能选择最原始的方法,不断听写,重复听写,把错误的写在积累本上,利用早自习多读多背,同学之间抽考,多种形式齐驾并趋,目前才看到一点点曙光。这里积累显得尤为重要,积累后的巩固也应该是常态化的,除了早自习,我还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在黑板上轮流出题,请同学做,再订正,再积累。 这些方法也让我在教学中初见成效,我在欣喜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我依然行走在应试教育的死胡同,没有达到语文教育应有的高度,我也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争取走出属于自己的语文之路! 高三语文教学论文: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语文学科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最近高考改革政策中提出:“要降低英语在高中中的比例,增大语文的分值。”这样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并加大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这也促使我们语文教师要更加努力、更加用心地实施语文教学,运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升入高三之后,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和帮助学生顺利复习整个高中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成为了我们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以往高三复习中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总是有条不紊地将高中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然后逐一进行复习,随后在浩如海洋的习题中寻找或是挑选一些习题组织学生一套又一套的进行练习。学生做教师批改,学生再做教师再批,这样反复重复的复习定式,消耗了学生多有的兴趣和动力,最后不但不能取得优异的复习效果,甚至会起到反作用。为此,我在任教高三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复习方式,争取能够探索出科学有效的语文复习体系,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复习的过程中用较少机械性的训练次数收获更高的复习效率。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我深刻地感受到,高三语文复习的灵魂在于语文教师的组织和管理。确切来说是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而不是采取费时费力的机械性复习方式;要激励学生形成热情积极的复习态度,提高学生复习语文知识的质量和效率。 一、为学生适当减少压力,营造轻松的复习环境 在高三这个重要的学习时期,无论是哪一科的知识都将进行大量的高难度的复习和训练活动。教师的这种想法和举动也是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这样的教学和复习计划会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然而,事实教学情况告诉我们,这种繁琐的、大题量的复习方式不但不会有效增强学生的复习效率,还会在无形中给学生增加复习的负担,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为此,在高三学习阶段为学生设计大量的习题,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无疑是一种很失败的举动。 进过反复的研究表明,高中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与在高三复习期间教师测试的频繁程度以及训练习题的难易程度没有直接性的关系。而且,高三复习阶段没有质量保障的大量的习题压力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担,无法顺利取得成绩上质的飞越。并且,习题的难度以及考试的次数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够形成扎实牢固的语文基础。因为语文学科的特点必须要求学生能够在懂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感悟和联想,能够真正懂得其中包含的道理。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悟是教师无法用语言进行传授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可以培养和提高的。为此,在高三最后的复习阶段,教师要将课堂的重心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去感悟和理解,而不是频繁的测试训练。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高三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此时心理的需要,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获得主动权利,体验到复习成功的喜悦。我们可以通过降低试题的难度,减少考试的次数,加强引导和管理,不断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复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多为学生制造学习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高三要把高中三年的所有语文知识都进行复习巩固,在最后的检测中会包含着高中所有的语文知识。为此,在高一高二语文成绩很好的学生,在这个时期却很容易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这样,学生就会出现沮丧消极的学习态度,从而会影响学生整体的复习效果。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教师必须要积极采取相关的教学措施,在高三复习阶段尽量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能够在训练或是测试中感受到自己在语文学科中存在的优势,拥有成功的体验和感受。这样,学生便会建立起自信心,拥有复习和冲刺的足够动力及勇气。 高三语文复习阶段,难度适当的语文复习方案,会有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高三语文训练和测试中大胆承认自己的错误,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兴趣,促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信心。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提高语文复习的质量。 同时,我们要尽量减少测验的频率,让教师和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去反思的复习计划,从而及时修正计划中的不足,并给教师留有足够的机会去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踏实地储备知识和提高能力。这样,教师就要把高三宝贵的复习时间交到学生的手里,引导学生开展有价值的、不厌其烦的复习活动,促使复习活动顺利开展。 三、科学有效地管理学生,坚持教师的指导原则,做学生学习的指路灯 教育改革之后,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便肩负起了组织和指导的作用。高三语文教学过程或是复习过程也要如此。教师在管理学生的学习和复习时要坚持自己的指导和组织原则,适时放下传统教学中统治性的控制,不再压抑学生,运用大量的习题来捆住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尝试新的引导方式,将复习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消化自己已有的语文知识,并且自主地将其丰富和拓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知识水平和能力,确保在最关键的复习阶段能够取得最佳的成绩。 在高三宝贵的时间中,想要真正改善语文课堂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就要在自己的讲解过程中追求精致和典范,要对知识进行针对性的阐述,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性,这样便会给学生的复习指明前进的方向,使学生在遇到困惑的时候,有明确的前进方向。同时,教师也要给学生留有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思考的时间,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性的学习习惯。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学会忍耐和割爱。当学生考试成绩不够好,又不理想的时候,教师不但不能够严厉的批评和指责他们,反而要鼓励和安慰他们。因为高三的学生不像高一高二的学生那样贪玩,这个时候他们自己知道努力和上进了,并且都在努力学习。为了能够让学生的心理处于良好的状态,教师这个时候需要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让他们拥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竞争十分激烈的高考,促使学生能够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进行最有效率的复习。 (责编 张翼翔) 高三语文教学论文:江苏现行高考模式下的高三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 在江苏现行高考模式下,高三语文教师必须从自身角度寻找突破口,应用适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三语文 江苏高考 教学策略 面对江苏高考语文卷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等考题,一些学生往往一片哀号,留给老师的就是对现实高三语文教学的反思,这种反思绝不是一句“学生把大量时间都花在数学上了”就能了事。原因是多方面的,面对客观现实,教师必须从主观上加以重视。 一、高三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初中语文教学受中考影响,语法教学几乎“瘫痪”,造成学生对句子结构、成分关系判断不清,直接影响到病句判断、文言文倒装句式辨认,甚至影响到文本理解。比如,“当他和自己同甘共苦、一路走了半个世纪的老友……”这句话,很多高三学生认为是对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缺少介词,其实要在“和”的后面加上“同”,这两个字,一个作连词,一个作介词。 (二)江苏最新一轮课改及高考方案,降低了语文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近年来,江苏省高考本科线是按照语数外三门功课划定的,数学的分差最大,接着是英语;从学生现实来讲,数学相比语文,其规律性更强,练习后见效快。因此,一些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分配上,更倾向于数学。 (三)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的使用影响了学生的语言规范、认字能力和阅读素养的培养,比如“小强”一词源自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中的那只蟑螂,在网络语言中泛指生命力特别顽强的人。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网络快餐阅读,阅读文章时的深度和静心程度越来越低,影响语文素养。 二、高三语文教学应对策略 面对困难,语文老师绝对不能袖手旁观,从现实角度看,语文和数学一样,是绝对的主课。高三语文老师要动用智慧,从细节处寻求到一条适合语文学科发展的阳光大道。 (一)找准母题,用好用透。 复习“母题”的挑选,是高三语文教学增效的一大突破口。教师在寻找“母题”的过程中,首先要瞄准《考试说明》;其次,在目标的指引下做题、品题、选题、改题;再次,根据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教师在使用母题时,应通过这一例题,发散开去,讲清讲透。以病句题为例,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将病句题考点分为六大类型。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命题人的“病句”也是根据一定原则“制造”出来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判断病句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体会病句“制造”的过程、原理,让学生在总结中,提高判断病句的敏感度,进而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二)重视文本,结构为先。 现代文阅读,文章看不懂、答题找不到切入点,让满脑子答题宝典的考生无所适从。回归本源,对文本内容理解的考查、对文本结构判断的考查,就是在引导高三复习,不要为了解题而解题,勿忘文本本身。反观教学,基础年级在各种“创新”理念的“指引”下,抛开文本抓活动探究,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到了高三,阅读复习课堂,一直把“陈题”细细咀嚼,嚼题目、嚼区间、嚼表达,唯独把文本一带而过。殊不知,文章读不懂、脉络理不清,一切都是徒劳。其实,许多文章,即使没有直接考结构,但指导学生分析结构,照样能高效答题。比如说2008年江苏卷现代文阅读《侯银匠》一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明确并分析这三大方面内容,理清“侯菊出嫁前后生活状态”这一文本线索,将整个文本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后,许多题目,只要抓住小说中的相关内容情节思考就能正确解答。可见,阅读能力的培养比重复的审题训练重要得多。 (三)凸显自主,巧借理性。 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高三语文老师与其担心无法掌控学生课余时间,不如明确指导学生课后可以“干什么”、应该“怎么做”。如语音题、成语题,教师除了在课上告诉学生常见的错误类型、一些解题技巧外,更多的要靠学生课后的巧妙积累。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参考答案自我提升,一些主观题,可以将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进行对比,看是思路上的偏差还是表达上的欠缺。如作文,我们不能要求学生背诵范文、一味模仿,但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他人佳作时,积累素材、学习他人素材的运用技巧等。 (四)挖掘魅力,各显神通。 “亲其师,信其道”,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说:“当他的老师对待所教的学科马虎了事,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那么他的学生也很少会积极热情地学习这门学科。”语文教师的独特的人文素养是其他理科教师无法匹敌的。如果语文老师能对各种知识进行广泛涉猎,努力成为“杂家”,那么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能带来常饮常新的活水。一切凝聚人类文化精神的读物都应该进入语文教师的视野,这样的语文教师才能底气十足地走向学生、走进语文课堂,才能以广博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一位饱读诗书、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甚至会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化成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强大动力。 三、对高中基础阶段语文教学的期待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迎接高考绝不能仅依靠高三的强攻冲刺,从起始年级,就应该打牢根基。首先,高一、高二的语文课堂必须与高三明显区分,利用教材和读本,将文本读通、读顺、读懂。其次,高一、高二可以适当接触高三习题,但绝对不能高一、高二练习高三化。最后,领导要理性看待起始年级的考试分数,有些老师为了应对分数、考核,无奈地选择“煮夹生饭”,成绩看似说得过去,实则能力没有提高。 面对教学实际,高三语文教学策略的思考不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妥协,其实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主动发展式的思考。对于学生来讲,一门好不是真的好,各门功课间的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是权宜之计,才能得到实惠。语文学科的思变与高姿态,会让学生在学习时间分配上多了几分淡定。 高三语文教学论文:利用多媒体技术“助推”高三语文教学 摘要:作为一种应用方便快捷的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技术在高三语文教学中可以起到课前检测、课中巩固与课后复习的作用。学生在多媒体形象的演示下对知识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得以拓展其思维空间。因此,笔者立足于高三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借本文进行相关阐述。 关键词:高三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 高三语文课堂有着知识量大、教学内容多、复习任务重的特点。而多媒体的应用长期以来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更偏重于对于知识的展示,没有重视对于知识的引申。因此,教师要在高三语文教学中对多媒体的应用进行探索与创新,强调多媒体的辅助性,而非把其变成一个“满堂灌”的工具。 一、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前检测 整个高三语文课对于复习内容的偏重使其形成了一个知识量大、覆盖范围广、识记内容多、且信息量泛滥的教学现状。特别是在高三语文教学中,大量的语音成语与文学常识的识记内容都具有着范围广、联系少、分布散的特点。且各小知识点的雷同性与区别少,很容易混淆。如高三语文中的多音字,很多学生平时生活中所讲的话都是方言,而普通话中多音字的区别点又非常细致,甚至与其所使用的方言截然不同,学生要想准确记忆是需要下功夫的。再如汉字中的形近字,字音不同,字形相似,再加上这些形近字的字音字形的使用都不常见,所以,学生在识记时的难度就非常大。考虑到这些客观因素,笔者在整个高三语文教学中,对于这些字音与成语等基础类信息会利用多媒体进行5分钟之内的重点操练与复习。如以往给学生进行默写抽查时,教师一边要把内容进行全部板书,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学生是否真的在认真默写,还要在板书的过程中回头来进行监督。这样的方式方法不仅不利于教学的连贯性,同时还大量地占用了课堂时间,但高三语文课中大量的基础知识必须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抽查才能知道学生的掌握程度。而多媒体的应用则完全省去了这种麻烦,实物投影与相关的PPT使用方法都可以直接省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对于学生实时学习状态的监督效率。 目前来说,笔者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高三语文备课时,会先把需要检查的内容写到备课本上,省却了打印试卷的过程。而出题时也可以直接把所有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选择性纳入,把其变成课堂检测的一部分。这种备课方法不仅可以把学生的情况全部纳入到教学设计中,同时还可以节约大量板书时间、节约大量纸张。可以说,多媒体应用中的实物投影技术对于高三语文复习资料的高效全面展示有着传统教学中无可比拟的优势。基于此,利用好多媒体教学中的时效性,对于提高高三语文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作用,而这一点也越来越被所有高三语文教师看重,不仅在课堂应用中越来越多,而且也有着更多的创新应用方式。可以说,这5分钟的课堂演示,一方面有着提纲挈领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达到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进行检测的目的。 二、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思维训练 在整个高三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论是专题性复习还是综合型训练,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而高三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单方面的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进行教学肯定是有失偏颇的。高三语文教学在教授学生正确理解题意的同时,还应教会学生随机应变,学生如果听懂了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可以把课堂知识都进行全面消化,那么即使当学生遇到更多创新性的题,他们也可以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其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解答。这样的教学思路避开了很多教师一味要求学生做大量题,最终却发现学生的成绩并无太大起色的怪圈。利用多媒体方式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拓展,让学生得以训练其思维,真正把知识融汇成学生的能力,内化为学生的资源。基于此,笔者在进行高三语文教学时,特别是进行45分钟内的专题复习时,把做题的速度放慢,并且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思路拓展,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堂知识。如大量的现代文阅读中所出现的题目,都是强调学生的阅读语感,强调学生明了解题规律,但又可以培养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而现代文阅读中如散文这种体裁,其出题范围本身就非常广泛,同时各作家自身的经历不同、学历背景不同,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散文也有其不同的特点。但做题时,学生对于这千字以内的素材不仅要做到快速阅读,同时还要在限定的时间内“体物察情”,正确理解题意,考虑到不同的得分点才能拿到分数。在这样的难度要求下,作为高三语文教师,不仅要把考点全面吃深吃透,还要能利用多媒体进行各种题型的重点训练,把各类考点进行集成与汇总。在多媒体优秀而快速的信息切换能力与展示能力下,把知识点与考点进行有效归纳与层层引进,提出各类拓展思路的创新性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全面分析,才能带领学生在众多的题型中游刃有余地答题。 三、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有效性 对于高三语文而言,大量的做题是常规性的教学现象。而学校对于学生所做的试卷与测试都是要求教师进行全面批复的。这种100%的批改率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工作量很大,另一方面,不同测试与试卷的训练目标不同,教师在批改时,固然可以得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也要看到没有选择性的批改,没有针对性的点拨,只会劳而无功。特别是对于些当堂练习来说,学生一做完就讲,才能提高其记忆力,加深其印象,等到下节课批完卷子后再讲,学生的记忆力也就差了一个层次了。基于此,笔者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所做的试卷更有效、更具针对性。在教学上利用多媒体的实时展示功能,把答案直接投到屏幕上,让大家一起分析与解决问题,集思广益,提高课堂效率。 高三语文教学论文:突破高三语文教学的沉闷单调局面 高三的语文教学非常枯燥、沉闷。因为根据课程设计,高三语文没有新的教材,新的学习内容,一整年都是高考复习。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以应试为目的的,而且由于教学时间宝贵,教师常选择一讲到底或者讲练结合的方式。老师不停地讲,学生不停地做。面对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学生感受到的是疲惫和无趣,体会不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热情,导致大脑缺氧,思维短路,反应迟钝;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写作无病呻吟,缺乏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 为了唤醒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激活他们的大脑细胞,促进他们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笔者在高三教学中设计了课前演讲、小组合作、微博读写这三招。 第一招 课前演讲添声色 利用语文课前的3-5分钟进行演讲,帮助学生养成思维的习惯,提高思维和表达能力,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的作文更加充实具体,富有生活气息。在高三阶段主要开展了三项内容的课前演讲。 1.人物介绍。请学生向大家介绍一位你喜欢的人物,并阐述自己喜欢他(她)的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理由。学生作文材料缺乏,动辙古人,李白、杜甫、陶渊明在学生作文中的出现频率非常高。材料在运用的过程中,又常常和观点脱节,生搬硬套。请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并阐述喜欢的理由,就是为了解决学生作文材料运用的难题。介绍的人物可以是体育界的,可以是娱乐界的,也可以是文学界的等等。通过人物的介绍,学生的视野打开了,高三的语文学习也就没那么枯燥了。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点拨很重要。比如一位同学介绍了沈从文,他认为沈从文在中被批斗改造,打扫厕所,但是依然非常的从容淡定,他的身上体现出了在逆境中的隐忍。教师趁势提醒学生思考,你能由此想到哪些相关的人或物呢。于是学生们提到了项羽,认为项羽和沈从文恰恰相反,活得刚烈。还有提到了风雨中的竹子,那些刚硬的往往容易首先被风雨折断,所以人应该学会能屈能伸,尤其在逆境中,要懂得隐忍保全自己。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渐渐有了广度和深度。 2.时事评论。请学生就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要求观点鲜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要注重挖掘出新闻事件的人文价值,以区别于政治课的时事评论。语文课堂因为有了新闻事件的引入而更鲜活,更有生命力。 比如“东莞事件”之后,学生以这一新闻事件为题材,但并没有就这一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而是针对该事件中民众的反应,讨论到了现在社会价值观的扭曲,也提到了民众意识和官方意识之间的矛盾,眼光很独特。再比如针对医患关系这一话题,我们的学生并没有和大多数观点一样,把批评的焦点指向医生,指责医生的医德沦丧,而是客观地分析了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诸多因素,比如患者的心理,比如社会的福利保障体系。考虑问题非常地客观全面。学生的思维就在一次次的思考中逐渐有了广度和深度,学生们也在一次次思维碰撞中逐渐成熟起来。 3.即兴演讲。按照话题选择――课堂演讲――同学点评等三步操作。 首先,需要确定话题。这个工作交给学生自己完成。每位同学准备2-3个感兴趣的话题,写在小纸条上交给课代表,然后由老师和课代表一起筛选出有价值的,值得讨论的话题,并抄写在统一格式的小纸条上,注明出题者的姓名,然后装在一个密封的盒子里。 第二步,即兴演讲。每节语文课上课之前5分钟,轮到演讲的同学到课代表那里抽取话题,并做准备。上课铃声响起,演讲的同学就到讲台上向大家阐述自己对这一话题的看法,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 最后,点评环节。讲完以后由出题者阐述自己出题的缘由和意图,并由出题者对演讲的同学进行点评。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留些时间自由点评,有同学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或者对这位同学的演讲有想法,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选择的话题有贴近自身的,比如中学生要不要穿校服,高中文理分科有没有必要等等;也有关注国际民生的,比如关于物价上涨问题,关于海湾战争等等;也有些很无厘头的,比如西瓜的联想,比如粉笔和爱情等等,这些话题都考验和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招 小组合作增效率 学生单纯听教师讲课,单一的大量纸笔训练,其收效并不理想。很多强调再三的知识点,学生还是不能够很好掌握。看似听懂了,练习一做,又是错误百出。为此,笔者尝试在高三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1.专题复习的小组合作。把近几年的相关高考试题和参考答案下发给学生,让他们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这一类题目的考查类型、角度以及答题思路。然后再思考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的差距,以及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并讨论解决的办法。 比如小说阅读中有关“情节”这一专题,各个学习小组经过合作探究得出如下结论:小说阅读情节类的题目主要是考查概括情节内容和分析情节的作用两大类,且有不同的答题思路。不仅如此,各小组还提出了自己答案存在的问题。如情节概括方面回答不到点子上,自己的答案或是有所遗漏,或是过于琐碎,因此,概括情节时,或根据场景(时间地点等)的变化,或者抓住小说的矛盾焦点。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对这一类题型的答题思路自然会清晰很多,遇到类似的题目回答起来也会更有条理。 同时,专题练习时,还可采取学习小组合作批改的方式。学生的作业全部由老师批改然后讲评,学生感受不深,碰到类似的题目还会做错。笔者尝试小组互批,或让某个学习小组负责一次全班作业的批改。批改完以后,再给大家讲解答题要点。学习小组依次轮流。在互批和讲解中,学生更直观地发现自己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 2.作文的互评。在作文教学方面,我们都习惯于学生写作,教师批改,但很多时候学生看完教师给的分数以后,就扔在一边不管了,导致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不快。为改变学生的被动状态,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学生互评的方式。 首先教师要做好点拨引领的工作。在开始评改的阶段,学生不易看出文章的不足,教师需要选择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印发给学生,师生共同修改,让学生懂得修改一篇作文要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入手,要指出主要优缺点。在典型示范批改之后,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互批,多角度地思考文章的优劣得失,帮助同学修改好一篇文章的同时,也让自己在如何写好文章的问题上有所领悟,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课外拓展的小组合作。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选择一些语文学习范畴的课外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思考。比如高三寒假作业,让学生以家庭住址相近为原则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对中国的春节文化进行研究。每个小组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比如春联文化、饮食文化、压岁钱文化等等,各个学习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上网搜集资料,向身边的老人打听各种关于春节的民俗,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做成PPT,开学初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展示。 第三招 微博读写激情趣 尝试把时下最流行的微博引进语文教学,将微博的欣赏、写作与高三语文的语用、阅读、写作等结合起来,帮助拓展视野,激活思维。 1.微博欣赏。学生缺乏关注、体会生活的时间,但并不代表他们缺乏关注生活的兴趣和热情。及时把一些名博的内容转发过来,同样可以起到激趣、学习的效果,从而不自觉地引发他们对帖子内容的学习和思考。开始阶段,老师一定要从各个角度精选微博,对这些微博,先让他们自己读,然后评论这些微博,在评论中学会思考。比如: ――在伸出援手的瞬间,她及时地甩掉了脚上的高跟鞋,有效缓解了冲击力对女童和自己的伤害,这是一种大智之美! ――在女童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她没有丝毫犹豫,不顾危险把生的希望最大限度地留给了女童,这是一种大勇之美。 ――作为一位母亲,她‘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像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保护别人的孩子,这是一种大爱之美。 这是关于最美丽妈妈吴菊萍的几则微博,从不同的角度关注了这个事件,可以启发学生对于同一事件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 2.微博写作。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够在课堂上实现真正的网络微博,只能利用笔记本进行模拟微博。鼓励学生每天坚持,有话即长,无话则短,利用零碎时间,把自己的灵感和感悟及时记录下来。 然后组织学生相互阅读、点评、转载,比赛谁的微博“点击率”高,并评出每周“微博之星”和一些精彩微博,在宣传栏“优秀展示台”展出。同学可以点评回复,把自己的观点写在便利贴上粘贴到宣传栏中去。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思维碰撞的方式,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收获了更多的观点,他们的思想也在逐渐成熟。 以上三招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这些效果: 1.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通过课前演讲、创作微博等方式,学生关注到了更广泛的社会生活,进行了独特的思考体验,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沉闷的语文课堂变得活泼了,听课效果自然也好了。有学生在毕业之后回忆起之前的课前演讲,说“这样的演讲活动也算是高三灰暗的生活中难得的一缕亮色”。 2.增强了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以前学生在谈到作文缺乏真实体验时往往会抱怨自己的生活太单调,学习负担太重,没有时间去关注生活。微博的欣赏、写作、回帖、展示等方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的微博本“从最初的必须完成的任务,到后来成了表达自己的空间”(学生语),继而这种创作的热情、表达的欲求由微博转移到了作文中,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文时也表现得非常主动。 3.训练了学生思维的能力。小组合作探究题型、答题思路和答案组织,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更主要的是在合作探究中提高了思维能力。特别是有关赏析、探究类的题型,基于小组合作产生的思路和答案,有时比配套练习的参考答案更为完善、全面。小组成员间的智慧碰撞,有助于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沈浙瑛,语文教师,现居浙江余杭。责任编校:石在中 高三语文教学论文:浅谈高三语文教学中作业布置 摘要:面临高考,学生都忙于复习,对完成作业的兴趣与积极性不高,甚至个别教师也会忽视作业布置这一重要环节,本文主要抓住多样化作业形式、作业检查和辅导三方面进行论述,强调兴趣与实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 作业布置 检查 辅导 高三语文教学工作中,作业布置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课堂内容理解、对解题方法技巧消化,进而提高课堂实效性。但教高三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第一学期学生完成作业还有一定积极性,但一到第二学期,越来越多的学生不能完成课下作业。面对教师的“威逼利诱”,就是完成不了。 高三复习,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非常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极为关键。要把课堂作为基本阵营,而把课后的积累、总结作为提高成绩的大后方。还有,我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切实了解每个阶段、每个学生的学情,尤其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作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尤其是一班的几个重点生,几乎每次考完试,我都会针对他们的薄弱点,以及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谈话,指出问题,解决办法。 追问原因,归纳起来有三个:首先,每科都有作业,加起来太多,没时间全写完,就只有牺牲语文了。其次,语文作业抄抄写写没什么意义,有这时间还不如背几个单词,做几个数学题。再次,语文中有些主观性问题不知道写什么,还不如老师边讲边记。 再仔细反思一下,其实这三个原因也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平时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认为语文在高考中虽不能“提分”,却也不至于“拉分”,学和不学差距不大。二是老师作业形式单一、枯燥,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与积极性不高。 而反思我们的高三语文教学,光靠老师课堂讲解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要留作业。不留作业,难以巩固课堂上的教学成果。在这里我们就不妨思考高三课堂教学中的作业问题,什么样的作业既能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又能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与答题技巧?同时留什么作业既能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又能使学生乐于完成且不增加负担?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不妨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多样的作业形式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既要强调听说,也要强调读写,同时针对高考,更多的是思考和理解答题方法与技巧。因此我们不妨在作业布置形式上多样化。 1、朗读背诵是语文作业的基础 高中阶段,学生要熟知许多古典散文与诗词,在理解、熟读基础上要达到背诵经典篇章。 背诵这种作业形式,不仅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也符合初中生的记忆特点。科学家的研究证明,十四、五岁是人的记忆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在这之后,人的机械记忆能力就开始下降了。在有限的两、三年内,尽可能让学生多背、多记一些东西,扩大语言信息储存量,既能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补充写作素材,化用古诗词还能增加作文语言文采,有益于他们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除了高考背诵的众多篇目,有些篇章也非常值得背诵,例如《报任安书》第四段,《滕王阁序》第四段等。怎样让学生乐于背诵这么多文章而不觉是负担呢?教师可采取一些灵活多样的方式,如综述背诵诸多好处,看谁背的牢,背的好,然后用奖励作驱动,发一些小纪念品,或者用惩罚做手段,让完成不了任务的表演节目,这样学生热情会高涨起来;也可在背诵中设置一些灵活多样的小游戏,巩固背诵的成果;同时也可将长的文章分成几部分,分化背诵任务到每天,这样也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2、阅读作业是根本 教师在布置阅读作业是也可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如搜集一些学生喜欢杂志书籍,让学生品鉴,写评论。当然,有些作业免不了会枯燥,如让学生害怕的文言文。 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作业更加不好留。加上现在教学参考书目繁多,学生为应付老师,照抄照搬参考书现象很严重。正因为这样,学生文言阅读能力日渐下降。考试时,拿一篇文言文,大多数人看不懂,又没有参考书借鉴,只好硬着头皮连蒙带猜。 那么通过怎样的作业,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呢?我们不妨在作业布置中将高考考点与学生的主动性结合起来:课堂上讲完某段文章后,给学生留自己拟定五道高考题的作业,要求学生严格按照高考题形式出题,后面附上答案。第一题实词考查,从课堂讲授的文段中精选出4个字或词加点,设置一个错误实词解释;第二题,考查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第三题文意理解;第四题文中重点句子翻译。 这样要求后,学生要想出好题,必须复习好课文,同时,还要兼顾以前学过的课文。老师可在第二天上课前,随便抽出一本作业作为上一节课复习题,既巩固了知识,又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工作,还在做题过程中让其他同学自查与反思。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捕捉出题点,揣摩出题人思路的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啊。 当然文言作业如此,现代文阅读作业亦可依样画葫芦。 二、作业的检查 教师都希望学生们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不论是“硬”作业(笔头作业)还是“软”作业(预习、复习、背诵等),都能认真对待。可对于一般学生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检查、批改作业是保证作业质量的重要手段,不能忽视。检查背诵的工作量很大,靠老师一个检查是不可能的。可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五、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长负责检查五、六个学生。每天早上提前几分钟到校,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检查背书,下第一节课或第二课后,我到班里去登记,每个学生的背书成绩都详细记录在案。那些学习有困难或不用功的学生由我亲自检查,及时纠正他们背诵中的问题。 三、作业的辅导 作业的辅导既是阶段性的,又是经常性的;既可以面对学生群体,又可以面对个别学生。在作业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常是通过作业辅导的形式来提醒学生注意。 以上是自己在高三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思考,总之一句话,作业布置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我们要指导学生有意识、高效率地完成这一环节。 高三语文教学论文:高三语文教学的思考 [摘要]也许大家都认为高三了,学生就只需要把高中三年的课程梳理一下,然后就是去对付老师出的那些无穷无尽的题海,但我认为,这样的方法所取得的成效甚微,不妨再想些办法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更轻松。 [关键词]题海战术;加负; 成就感;自主学习指导 相信从事多年高三语文教学的同行应该都有这样的感概,为什么我已经什么方法都用了啊,灌输理论,大量的练习,我还那么辛苦的去批改了,学生的成绩还是没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考起试来还是平平过,真是变“杨白劳”了。这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一个问题,我想和同行们探讨一下。也许大家都认为高三了,学生就只需要把高中三年的课程梳理一下,然后就是去对付老师出的那些无穷无尽的题海,但我认为,这样的方法所取得的成效甚微,不妨再想些办法,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更轻松。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称其为“科学”,我们就要探求其规律。按规律施教,教学就顺畅,效率就高,反之,教学就滞塞,自然就达不到目的;称其为“艺术”,我们就要讲究方法。教法得当,效率就高,教法不当,效率就低。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不得法。主要表现在教不到位。一些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只注重字词知识教学和内容理解,而不注重品味语言的运用之妙和表情达意的功能。这一点在毕业年级的课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现实告诉我,语文教学尤其到了高三,大部分的教师就是有条不紊地重点突出地梳理六册书的基本篇目和各个知识点,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然后逐一对照 、条分缕析,以便把握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规律和走向以及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操作要领, 最重要的是要在浩如烟海的各种复习训练题中寻章摘句,精心挑选,剪切拼凑出一套又一套的练习题,然后让学生做,什么“课课练”“单元练”“月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还有不止一次的“模拟考”,等等。 做完以后批改,批改以后讲解,讲解以后再做,一轮又一轮, 一天又一天……教师讲得口干舌燥、汗流浃背,讲得昏天黑地、心力交瘁,讲到最后竟茫茫然不知所云,讲得学生如堕云里雾中手足无措……据说,这就叫对学生负责! 可是学生整日里泡在“题海”中而不能自拔,真正到考试时最感头疼的还是不会阅读分析。这除了试题本身的因素外,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题海战术的不灵验。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须做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止现在通行的逐步讲解的方法。这是私塾时代的遗传……这办法的最大毛病在于学生太少运用心力的机会。” 吕叔湘先生也说:“如果要追问两者(指讲解和练习)之间的关系,恐怕只能说是讲为练服务,不能说是练为讲服务。” 这两位教育大家的说法虽然不同,但其基本点是一致的,那就是,都主张语文教学必须进行语言训练。他们的教育思想完全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是符合实际的,因而是科学的。 我依据他们的指导一直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能实现训练次数减少与获取效益提高,以运用于高三语文教学实践。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高三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于“指导”二字。 教学管理的生命是是“指”,是“导” ,引导学生的精力的投放,时间的安排;是对学生方法的启发,主体欲望的催生和学习激情的激活。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实战能力和竞技水平?如何让学生卓有成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复习?我有自以为独特的理解和方法。 一、加负永远是失败之举 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教师的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似乎就无可非议,无庸置疑了,但这种步入误区的做法,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远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 事实告诉我们:首先,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无“质”的保障的“量”的叠加,并不能导致“质”的飞跃; 另外,提升难度并不能稳固知识的基础。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的教学,与理科类学科有天壤之别,其内容、要求、目的、运用方式、知识结构都要求教师注目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而语文学习中,“懂”“悟”的极端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是必须让学生首先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据此可见,当前高三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将教学的重心误投于频繁的无休止的也将是无益的考查考试上了。其次,师生在频繁的考查考试中,只得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和积极准备,因此效果很差,必会缺乏成就感,令人身心疲惫,也让人悲观失望。为什么考试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呢?这是很多语文教师无奈的叹息――这恰恰表明:那种津津乐道并孜孜不倦于考试万能的做法,已经走进了死胡同。我以为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比如:我在上字音字形复习的时候,没有一再强调它的重要性,我只是给学生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张三借给李四5万元,到了还款日期,李四准时还了钱,张三也给李四写了张收条,上写:“李四今还欠款5万元”。大家都很高兴地走了。可是过了两年,张三又来问李四要钱了,李四说我不是还你了嘛!张三坚持说没有。事情闹到法庭上,最终判决是李四输了,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最后他们也知道了,这张收条出问题了,上面的“还”字可以念“huan”也可以念“hai”,读音不同意思就天差地别啊!这下学生也都明白读音的重要性了,不用我督促,都能自主的去学好语音! 二、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 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已经到了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① 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② 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③ 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总们没有获取优良的成绩,归根究底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 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 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 所以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正确之举在于尽快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 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养”,谈何“用”?没有储备,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三、管理至上,指导为重 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基本策略;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追求效益,从指导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能力发展的效果。是做得不尽如人意?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① 大量讲述;② 大量训练;③ 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这种模式的特点相当突出,其内容组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而且这种做法也正符合孙子所谓之“攻城”的战术特征:①“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②旷日持久,“久则钝兵挫锐”,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须知,讲述和训练是两柄“双刃剑”;③在无效训练及其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提高语文学业水平的信念,士气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因此,孙子特别指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我以为,高三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两件:① 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② 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 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留出时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要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忍痛割爱,考得少,考得精,考得有质量有成效;不迷信也不迷恋考试,而是从有效考试中审视教与学的成败,得失,改观与不足――让讲述转化为指导,让考试有利于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师要明确且要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的理念,要创设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情境,就必须还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只有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有条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的铺垫,为有效训练作出有针对性的准备。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学习可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才有思考的空间,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师不做;学生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老师指导做;学生不愿做的事情,老师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学生乐意去做。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这是我多年语文教学的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在高三这学期的语文教学中我尤其按照这个原则进行高三复习教学的。 为了这个目标,我在高三最后阶段是这样做的: 首先,大语文知识从小的方面学。 许多学生对高三语文最后阶段枯燥的知识点训练烦之又烦,每到这时我就给学生读一篇动人的文章,欣赏一曲优美的音乐,看一段另人捧腹的小品。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一样宽阔。与其让学生生硬的去消化一些枯燥的语文知识,到不如从小的方面让学生感受语文的丰富:让学生知道,语文原来是一幅漂亮的书法,是生日送给友人的温暖问候,是商场竞争的一句充满智慧的广告词。…… 如果是这样,学生将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不再是知识的奴隶;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霸主”,学生的“暴君”。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难度适中而又合乎“大纲”“考纲”要求的考查训练,避免了“地毯式轰炸”的漫无目的,也因学生有了学习主动权而能提升教与学的实绩,学生才能从有效学习中收获无限的快乐,而对考查与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才会萌动解决的欲望――于是高三语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要提高高三语文教学质量,就要降低考查训练的难度,精心设计考查训练题,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成绩,实现提高。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则应在管理和指导上大做文章,大显身手,教师的作用并不主要体现在知识讲述和组织考查上。高三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① 学生情绪的控制与诱导;② 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点拨;③ 帮助学生构筑能力体系;④ 帮助学生制定语文学习的短、中、长期目标;⑤对学生当前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教师职责的根本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学习和复习,把学生由“学习”变为“求知”,以此实现语文成绩的显现。在这样的任务定位的条件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出击者,教师则是学生的导游员和服务员。 总之,高三语文有它的特殊性,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并及时对教学加以调整,以上几点是我在高三备考过程中所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和见解,也请同行指正。 高三语文教学论文:新课程背景下高三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高三阶段是高考前的重要时期,每门学科都要进行多次的复习和强化,语文教学在此阶段中也要更注重学习方法、扩展知识面以及作文素材的积累。因为时间紧迫,提高学习效率是首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注入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法宝。 【关键词】语文教学 兴趣 动力 方法 谈到语文教学我想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感慨良多,首先,我们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作为语文老师谁也不敢说自己对所教的知识无所不知;其次,每一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尽相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生长环境、自身性格和兴趣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同样的方法未必能够取得相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作为教师也得与时俱进,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适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使得自己在教学中能够发现和运用新的教学手法。 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摸索,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现在拿来与诸位分享交流一下。 就语文学科而言,试题的考察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考察,因此语文教学不太适合用题海战术,鉴于前面提到的学生普遍感觉语文成绩提升慢,效果不明显,因此所用与其上的时间和精力少之又少,因此在课堂教学上一定要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教师要做好课堂设计。 (一)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乌申斯基:“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布鲁纳:“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极其重要,如果一个学生讨厌语文,即使为了考试勉强的死记硬背知识点做大量模拟题,表面的应付也不会提高他的成绩。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喜欢上语文,而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靠自己的知识储备、自身的修养和境界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老师,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语文学科博大精深的学问,尤其是语文阅读题中涉及到的知识五花八门,虽然不深奥,但教师自己首先得有所了解,对其都能说出所以然,才能以自己的知识征服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信任和敬仰。因此语文教师首先应该一个"杂家",这并不是说要丢下本职工作去研究其他内容,而是平时要注意多读多看多了解。语文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更新,试题内容越来越多样性,与时俱进。例如曾出现这样的试题:分析一段周杰伦的歌词,写出它的修辞特点。如果老师都不知道周杰伦是何许人也,也没有听过他的歌,那对此就会遇到尴尬,学生也会觉得老师很落伍,但是如果老师在遇到这样的问题能够娓娓道来,并举一反三,不仅能丰富所讲知识,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又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二)结合语文教学,不失时机的给学生注如学习动力,例如:读歌词,写100字左右的点评。“……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相信,每一位同学面对这首歌词,都会心潮澎湃,在学习压力和老师以及家长的殷殷期盼中,一种青春的奋发激情油然而生,在写下那些感慨和青春宣言后,也会在这种激情的鼓舞下,奋发向上,勇往直前! (三)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学习,由“跟着老师学”变为“自己主动学”。 在开始,学生都容易有依赖心理和应付心里,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留什么作业就做什么作业,作业做完了人物就完成了,缺乏自主学习的医院和兴趣,作为老师,不仅仅在课堂上把知识点教给学生,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主动学和被动的接受,那效果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所以我们可以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要求,例如很多学生迷恋电子小说,我们可以让其在阅读的时候,不仅仅欣赏小说的精彩情节,还要注意学习和摘录其中优美的文句和写作手法,定期组织美文鉴赏会和班里的同学一起讨论和分享。 (四)戒骄戒躁,善于总结方法。语文学习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和其他学科不一样,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抱着坚持不懈的心态,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一些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我们还要学会理解和灵活运用,面对考试,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总结规律,总结各类题型的出题特点,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列出重难点,在目标明确后力求逐个击破。 作文是高三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文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语文科的成绩,真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教师和学生都认识到这一点,搜集和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作文训练也是常抓不懈,但是,是否每次训练都能达到预期效果还是在做机械循环徒劳无功呢?所以我们要先把各类专题分门别类的理清楚,再找到解决的办法,因此我制定了开展下列专题学习的训练: 1.“实词、虚词、成语的正确使用”专题,为作文储备充足的词汇。在批阅学生作文时,时常感到可气又可笑,那些词不达意,望文生义的现象频频出现,不禁感叹学生的词汇贫乏。再就是受现在不规范商业用语的影响严重,一些成语严重“畸形”:某消炎药的广告--快治人口(脍炙人口);某热水器的广告用词---随心所浴(随心所欲)等等,这种变形的用词举不胜举,虽然这些广告是利用人们熟悉的成语达到消费者记住商品的目的,但是很多青少年因此被误导,把错误的用词当成正确的来使用,一旦在头脑中先入为主,再要进行纠正就会比较困难,还会给他们造成困扰,经常会觉得很混乱不知道到底哪个是正确的用词,继而在应用过程中经常出错,在这方面要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加深记忆。 2.“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专题训练。标点符号的使用一般都不太重视,经常有的学生作文“一逗到底”,逻辑关系混乱。这项训练可以和阅读理解结合在一起进行训练,在阅读短文时,用心体验标点符号是如何使用的, 3.“病句辨析和修改”专题训练。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在做专门修改错字、病句训练时都完成得很好,但是一到自己写作文的时候就完全忘记了,错字连篇,形形色色的病句层出不穷,究其根源,是“学”与“用”严重脱节,所以一定要训练他们学以致用。 4.“名人名句、诗词引用”专题训练,为丰富作文素材做储备。 考场作文需要在短时间内组织语言,理清条理,快速成篇,这就需要有丰富的素材积累才能得心应手,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作文中适当引用名人名句、著名的诗词歌赋,能够很好地佐证你的观点,也能够增添你的文采,让整篇文章更丰满。 此上一些经验就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感触与心得。希望和各位同仁能多多交流,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三语文教学论文:艺术班的特殊性分析与高三语文教学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不断发展,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与国外交流尤其是文化交流也得到了相应发展,从而使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也得到了相应推动,音、体、美等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众多学生及家长的重视,如何搞好高三艺术特长班的语文教学,成了教师应该探讨的一个话题。 关键词:艺术;特殊性;语文 因为艺术特长班教学的特殊性,所以应该先对其进行全面分析。 一、对学生的分析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这就决定了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的脉搏,教育才能具有针对性。艺术特长班学生个性较强,这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扬其性格中好的一面,如,有热情、不服输、头脑灵活、形象思维强等,引导他们克服自身的一些弱点与缺点,如,不爱吃苦、爱情绪化、逆反心理强等。在语文学习上对他们要重视个别辅导,重视正面引导,多鼓励,少批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不排除个别情况下采取严厉措施,进行严格教育和管理。 二、对教师的分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教师现在面对的对象发生了改变,而教师的眼光、心理、思维并未作适当的调整,仍停留在过去那种面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而现在的对象都是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可能语文方面的基础、能力相对薄弱,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转换观念与时代接轨。 三、对时间的分析 艺术特长生首先要进行专业课考试,拿到专业合格证以后才有资格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的文化课考试。专业课考试一般是在十二月份到次年三月份之间进行,考试之前大概还有近两个月的准备时间,这样特长班比普通班要少四个月的文化课学习时间。再加上平时特长班的文化课学习时间就少,并且在短时间内要面对几门学科的复习,时间特别紧压力又特别大。 四、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高三这一年,既要学习语文课本,又要进行高三总复习,教学任务非常繁重。高考可能较多地涉及课本,所以应重视课本的复习。第二轮分项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对考点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掌握做题的技巧和方法,纵向积累各考点知识。考前第三轮综合复习,让学生熟悉题型,训练临场发挥能力,进一步掌握应试的技巧。所以,时间紧、任务重是艺术特长班的教学特点。 通过以上对特长班的分析,那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勿急功近利,应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目标 因为特长班的学生需要拿出大量的时间学习专业课,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成绩不如普通班的学生是正常的,教师在心理上必须认识这一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扎扎实实地来,不能只图快,让学生吃夹生饭。要根据特长班的特点,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在制订计划时,一定要合理分配时间,计划好各阶段的目标。比如,专业课考试以前结束文言文、诗歌、现代文阅读的复习,专业课考试结束后,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复习字词和句子,作文教学穿插于整个复习当中。 二、重视基础知识和作文训练,攻克薄弱环节 特长生形象思维能力强,阅读理解能力一般都不错,但是基础知识掌握较少,作文训练少,所以应重视这两个方面。对于基础知识,我是这样来处理的:一进入高三,每天让学生记住五个成语、五个名句,让学生把生僻的字音字形随时记在一个小本子上。积少成多,就不用刻意拿出许多时间来复习这些了。至于作文,我觉得特长生思维活跃,阅读量也大,材料积累丰富,只是不会运用。所以,应重视方法的引导,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并要求他们多动手写作(一般一星期一个片段练习、两个星期一篇大作文),另外教师要面批作文,表扬优点指出不足,这样坚持下来学生一定会写出好的文章。 三、习题精选,不搞题海战 特长生本来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就少,教师一定要注意精选练习题,不浪费学生的时间。每一堂课,都要精心设计讲课内容,力求让学生接受最多的知识,并能够当堂消化。每一套练习题都认真做一遍,然后反复考虑讲题的角度和方法,所以,教师为特长班学生备课至少要用更多的时间,但是这样却能为学生节约时间,我认为非常值得。 四、考前的冲刺莫放松 随着高考的临近,特长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如果教师指导方法得当,他们的进步将是惊人的。这时特长班的学生是处在上升阶段,巩固与提高同时进行。所以,必须搞好高考前的冲刺,保证学生在考场上达到最佳状态,取得最好成绩。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靠前,集体复习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特别是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弱项,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 只要我们能用爱心、细心、耐心去逐个进行帮助、引导、教育、打磨我们的学生,经过师生共同努力,“鸿鹄展翅学子艺苑蟾宫折桂,鲲鹏振翼众生高考金榜题名”肯定会实现!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清浦中学) 高三语文教学论文:反思高三语文教学 【摘要】我一直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能实现训练次数少获取效益高,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实战能力和竞技水平,让学生卓有成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复习,以运用于高三语文教学实践。通过长期执著探索,回顾多年的高三语文教学之路,本文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关键词】反思 高三语文教学 一、重质量,轻数量,远离题海 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所谓的题海战术,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教师的意图很好,出发点没错,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远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事实告诉我们:首先,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无“质”的保障的“量”的叠加,并不能导致“质”的飞跃;另外,提升难度并不能稳固知识的基础。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的教学,与理科类学科有天壤之别,其内容、要求、目的、运用方式、知识结构都要求教师注目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而语文学习中,“懂”“悟”的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是必须让学生首先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据此可见,当前高三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将教学的重心误投于频繁的无休止的也将是无益的考查考试上了。其次,师生在频繁的考查考试中,只得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和积极准备,因此效益很差,必会缺乏成就感,令人身心疲惫,也让人悲观失望。为什么考试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呢?这是很多语文教师无奈的叹息——这恰恰表明:那种津津乐道于并孜孜不倦于考试万能的做法,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二、难易适当,及时总结,树立自信 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自信心,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我们需要的结果是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秀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将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理巩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有自信心和成就感,而难度适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正确之举在于尽快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养”,谈何“用”?没有储备,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三、管理至上,指导为重,忌讳蛮干 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基本策略;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追求效益,从指导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能力发展的效果。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① 大量讲述;② 大量训练;③ 对学生不断地否定。这种模式的特点相当突出,其内容组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而且这种做法也正符合孙子所谓之“攻城”的战术特征:①“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②旷日持久,“久则钝兵挫锐”,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须知,讲述和训练是两柄“双刃剑”;③在无效训练及其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提高语文学业水平的信念,士气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因此,孙子特别指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我以为,高三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两件:① 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② 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留出时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教师要明确且要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的理念,要创设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情境,就必须还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如果是这样,学生将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不再是知识的奴隶;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霸主”,学生的“暴君”。 (作者单位:沁阳市第一中学) 高三语文教学论文:课程中如何进行高三语文教学 摘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按照新课标建立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实施教学,注重过程和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渗透情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学习、自由发展,教学才有效果,才能实现新课标提出的“通过对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会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的“课程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高三;语文教学;语文素养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必将对高中语文教学带来全方位的挑战。如何在新课程中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是致力于课改的每一位老师尤其是高三老师应该深思的的问题。 有人说:高考考什么,高三老师就教什么;高考怎样考,高三老师就怎样教;是的,我以前也曾这样想过,也曾这样做过,而且看看当前周边的包括外县市的高三老师的做法,翻翻手头有关高三教学研究的各种资料,便会很容易得出同样的结论。 那么,在新课程中高三语文到底应该怎样教呢?如何既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呢? 1.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氛围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高考各学科的鏖战中,经常会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尽管学生知道高考语文分数的比重,但是老有意无意忽略,甚至有些同学抱着“无为而学”的态度。这给语文教学造成很大的困难,语文也是属于实践性很强的科目,考试的性质决定了这科目到了高三没有投入时间认真琢磨,是很难在考试中取得突破的。而无数的经验又告诉我们高三一年不少同学能在语文科上提高不少分数,分数差的学生可能会少一些致命的极低分,中等的同学很有希望能考出尖子生的分数,而尖子生生如果不抓紧,失去了语文学习和考试的感觉,成绩青黄不接也是常有的事。 基于以上这些情况,教师必须首先时时刻刻提醒语文学习这件事。一是确立信心,让所有的人都相信,高三语文是属于冲刺阶段,任何人在这个阶段都很有希望取得突破,语文是最有所为的科目。二是细心维护语文学习的热情,要保持他们对这个学科的良好心态,不喜欢语文的学生往往互动性差,配合主动性弱。成绩提高很难,教师工作也不好做,所以不能让学生开始讨厌这个学科,尤其是到了高三更要维护。时不时找机会表扬一下他某方面的悟性,某次作文的亮点,以及有机会三言两语的鼓励他,激发他的信心,都是很重要的。还要创设具体的语文氛围。我认为高一高二语文教学可以放开些,到了高三就必须把高三的系统分配到各个教学环节和模块中去。教师必须先自己做到有计划性,上课和作业的节奏适中,课内课外贯穿布置围绕语文的主题内容。每个内容教师必须先做重点强调,再课堂点拨,再适量作业,再加及时反馈。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忽视一部分原因在于觉得语文是无序的,随意的,放弃一些是无所谓的。针对这种心理,高三教学内容必须做到环环相扣,让学生自己的安排可以有章可循,按照考点展开,每天都有要重新审视的语文考点常识。这样就不容易忽略这个科目的内容了。另外,教师统一学科学习的要求后,必须一以贯之,不能松一阵紧一阵,总之是重视战略,认真落实。营造学习语文的氛围,关键还在于教师提供一些可供操作的方法,在全班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2.处理好教材和考点的关系 在高三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不能充分利用教材,只是把目光盯在考点上,忽略教本,轻教材,重考点的思想观念普遍存在,教材不熟悉,课文内容空白,不能利用教材建立知识体系,对渗透在教材中的知识点积累不到位。从而舍本逐末,弃源追流,费时耗人效果差。实际上,教材是本,教材是源,考点命题与教材紧密相连,譬如语音题,考纲明确设此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纠正误读现象,规范现代汉语语音,推广普通话,于是教材相应地在第二册书后增设统读字字音表,四册书后设有容易读错的字附录表,以及每篇课文下对重要词语中关键字的字音注释,这些是考试命题的主要范围。本来此题难度较低,一般的对策也是只识记正确的读音,不考虑错误音,以不变应万变,利用排除法找出答案。但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情愿回归教材,宁可多做题,做对了津津乐道,喜形于色,自以为语音过关;做错了根据答案更正,自以为语音太麻烦,基本识记的欠缺导致复习中只能就题论题,当时会做,过后遗忘,会的依旧会,错的照旧错。效果事倍功半。 3.强化训练现代文阅读 科技文阅读需要做题来熟悉题型和出题者的思维,这一点无庸置疑。而提高文学作品阅读的能力关键不在于做题,而在阅读。但是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一些阅读和写作能力挺强的同学,他现代文阅读的分数却不高。问题不在于他读不懂内容而在于他不懂要答多少,怎么答才是出题者所需要的答案。其实作为阅读题的文学作品,往往有不少的条条款款,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答案唯一性也说明,这其实可以算客观题。所以训练和讲评尤为重要。所以现代文阅读需要训练,但是要精训练,精讲。学生训练也必须选择符合高考要求典型题型,知道题目的基本思路和答题方法。这是一道教师自己必须认真研究琢磨总结方法然后再交给学生的题目。阅读有好几个层次,不一定阅读能力越强就越会做这种阅读。 4.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新课标 深入研究指导高命题依据的考纲和指导高中语文教学的大纲和新课标,准确理解教学的依据,特别要注意对考纲的研究,因为高考无论怎样改革、改革到何种程度,都必须遵循考纲的规定。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有利于引导中学教育更加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中学课程计划的落实;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尊重个体差异情况下的学习积极性;将会促进中学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当然,目前的高考尚不完善,学生的语文素养考查不足,素质、能力和语文成绩较难统一等等,可是,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终会得到解决,这就要求语文老师一定要更新观念,树立批判精神,研究但并不迷信,使用而并不照搬。只有真正领会“两纲”精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才能在具体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少走弯路。 高三语文教学论文:高三语文教学论文:高三语文教学之我见 【摘要】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关键词】高三语文 教学 指导 语文教学尤其到了高三,应该怎么做。我一直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能实现训练次数减少与获取效益提高,以运用于高三语文教学实践。通过多年的探索,高三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于“管理”二字。对于“管理”,不可望文生义,不可简化为“管” ,更不可幼稚地认定为“管教”。教学管理的生命是“导”、是“指”,是引导学生的精力的投放,时间的安排;是对学生方法的启发,主体欲望的催生和学习激情的激活。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实战能力和竞技水平?如何让学生卓有成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复习?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1.加负永远是失败之举 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教师的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似乎就无可非议,无庸置疑了,但这种步入误区的做法,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远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 事实告诉我们:首先,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无“质”的保障的“量”的叠加,并不能导致“质”的飞跃;另外,提升难度并不能稳固知识的基础。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的教学,与理科类学科有天壤之别,其内容、要求、目的、运用方式、知识结构都要求教师注目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而语文学习中,“懂”“悟”的极端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是必须让学生首先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据此可见,当前高三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将教学的重心误投于频繁的无休止的也将是无益的考查考试上了。其次,师生在频繁的考查考试中,只得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和积极准备,因此效益很差,必会缺乏成就感,令人身心疲惫,也让人悲观失望。为什么考试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呢?这是很多语文教师无奈的叹息——这恰恰表明:那种津津乐道于并孜孜不倦于考试万能的做法,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我以为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2.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 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已经到了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① 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② 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③ 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 首先要做到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其次在于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 现实、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养”,谈何“用”?没有储备,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3.管理至上,指导为重 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基本策略: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追求效益,从指导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能力发展的效果。 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① 大量讲述;② 大量训练;③ 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这种模式的特点相当突出,其内容组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我以为,高三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两件:① 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② 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留出时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要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忍痛割爱,考得少,考得精,考得有质量有成效;不迷信也不迷恋考试,而是从有效考试中审视教与学的成败,得失,改观与不足——让讲述转化为指导,让考试有利于质量的提高。 要提高高三语文教学质量,就要降低考查训练的难度,精心设计考查训练题,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理想的成绩,实现自我提高。
世界经济论文:世界经济展望和中国的对策 2004年,虽然油价大幅攀升给世界经济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但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形势依然稳定,继续保持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强劲增长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4年秋季报告预测,200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5%,这是28年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与跨国直接投资也日趋活跃,2004年全球贸易增长9.1%。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预计增长7.1%,达到6000亿美元左右。 展望2005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但由于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推动全球通胀回升,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趋于收紧,增速将出现小幅回落。近来,包括IMF在内的众多国际机构发表的2004年秋季预测报告纷纷下调了对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如IMF预计,2005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比去年下降0.5个百分点。 世界主要经济体走势预言美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由于多种因素,特别是宏观政策调整的影响,美国经济增长步伐可能放缓。美国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整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自2004年6月30日开始的货币政策转向。2004年6月、8月和9月,美联储先后四次升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46年来的最低点1%提高到目前的2%。有预测认为,此后美联储仍将继续升息,2005年年末将升至3%~4%。人们普遍认为,加息对美国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将产生降温作用;二是增支减税的财政政策难以为继。目前美国的财政赤字接近其GDP的3.6%,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可以预料,在经济已经全面复苏和恢复正常增长的情况下,未来美国政府财政预算政策将以削减预算赤字为主,逐渐收紧。所有这些调整虽都是以保持美国经济的长期平稳发展为根本目的,但短期内会对美国经济产生降温作用。IMF预计,2005年美国GDP增速将下降至3.3%。 日本经济增速将有所回调。IMF预测,2004年日本GDP实际增长率为4.4%,展望2005年,仍然存在不少支撑日本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 首先,经济改革不断取得进展,开始进入自主增长的助跑阶段。如在《金融再生计划》等多种政策的大力推动下,2004年3月日本11家主要银行的不良债权比例已经下降到5.2%,日本政府规定的将该比率降到4%左右的目标,很有希望到2005年3月如期甚至提前实现;其次,日本央行将继续维持零利率的货币政策。其政策立场是:只要通货紧缩继续存在,就继续实行零利率政策;即便消费价格指数开始由下降转为上升,也仍将继续保持这一政策数月,以确认通缩的彻底消除;第三,来自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国的进口需求未来仍将有力地拉动日本经济增长。但是,一些影响日本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也不可忽视。油价高企将增加企业成本,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的持续恶化令政府无力扩大公共开支,美国经济减速将影响外需。IMF2004年秋季报告预计,2005年日本GDP增速将回落至2.3%。 欧元区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与美、日相比,由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导致经济缺乏活力,投资和消费增势微弱,出口又受欧元升值影响,2004年欧元区经济增速相对缓慢,IMF预计全年增长2.2%。明年,沉重的社会福利负担、缺乏活力的劳动力市场和高油价仍将继续困扰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欧盟正积极推动政府管理体制、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税制等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各项改革,欧盟东扩的新进展进一步扩大了盟内市场,欧洲央行在美国连续升息的同时又按兵不动,客观上实现了货币政策的持续放松。IMF预计,2005年欧元区经济增长仍为2.2%。 俄罗斯和东亚经济将平稳增长。2004年,油价上涨和工业增长加快,有力地推动了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俄政府预测,全年经济增长率可达7.1%。展望2005年,俄罗斯经济基本面依然良好,但恐怖主义活动抬头将成为其发展面临的最大威胁。特别是发生在俄能源生产基地之一的北奥塞梯共和国的人质事件,将对俄能源出口战略造成冲击。同时,车臣地区的局势变化,也是影响俄经济发展的重要变数。IMF预计,2005年俄罗斯经济增幅将回落到6.6%。 2005年,东亚经济仍保持强劲增长。全球经济形势好转带来的外需增加、内部需求的强劲增势以及区内贸易的迅速发展,是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世界银行预测,2004年全年该地区(日本、中国除外)经济将增长7.9%。2005年,由于石油和其他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导致通货膨胀逐渐升高,美国加息影响东亚地区的资金流动,一些工业化国家的经常项目与财政失衡问题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引发东亚地区金融紧缩等不确定因素,东亚地区经济增长可能稍有回落,但仍有望达到7%。。 新一轮WTO谈判进展及前景2004年8月1日,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在日内瓦达成了框架协议,内容涉及农业、棉花、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贸易、贸易便利化、特殊和区别对待、技术援助、实施问题和发展等众多领域。该框架协议将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各方下一阶段谈判的基础,其签订意味着将重新启动2003年在坎昆停滞的谈判。 该框架协议的主要问题是:仅仅明确了今后谈判的一些指导原则和基本内容,许多棘手的、分歧较大的问题被搁置,随着谈判的深入,这些问题以及深层次矛盾仍将显现出来。 1.尽管发达国家原则上同意取消农业出口补贴,并消除出口补贴措施,但取消的截止日期未定,这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讨价还价或者发达国家拖延执行留下了余地;2.在本次谈判中,由于发达国家保证在执行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协助,因此后者同意启动贸易便利化规则谈判,而其他三个不受发展中国家欢迎的,关于投资、竞争和政府采购透明度的议题被从多哈谈判议程中撤销。但这三个议题仍将继续成为今后双方斗争的内容。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想把这三个议题完全从WTO中撤销,但发达国家仍想保留;3.非农产品关税决议遭到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坚决反对,他们希望至少采用一个较温和的关税 减让公式;4.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内容没有得到体现。日内瓦会议仍未能就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具体的特殊待遇措施,或解决他们在执行WTO规则时的诸多问题达成一致。 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200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呈现强烈反弹,跨国并购重组趋势活跃。上半年全球跨国并购交易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在欧洲,仅一季度并购额就达1500亿美元,相当于2003年同期的3倍,创2000年以来最高纪录。预计2005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平稳增长,国际资本流动将进一步趋于活跃。 同时,国际资本流动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 一是国际投资的产业结构变动加快。流向资源开发和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势头不断减弱,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保险、电信、物流等服务领域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同时,以发行股票、债券及有价证券来吸引外资的证券融资方式也已成为新的热点,国际投资的证券化趋势日益明显。 二是投资的区域结构失衡仍然没有改观。国际资本继续向发达国家回流。一方面是由于巨额跨国并购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另一方面,美联储不断升息的举措和不断攀升的美国股市也使大量外资回流美国。虽然亚太地区引资前景不断改善,东欧地区开始成为国际资金关注的焦点,但投资的区域结构失衡现象仍未改观。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连续两年上升,2003年达到57016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69%。不仅如此,许多发展中国家还将公司上市转移到了西方国际金融中心以寻求更多国际资本,因而出现了资本从发展中国家净流向发达国家的“倒流”现象。如拉美深陷金融和债务危机,至今未有大的起色,主要就是因为外资枯竭,无力偿还外债引起的。 三是发达国家撤回海外投资的现象已经显现。如2003年下半年以来,日本制造业特别是电子产品行业的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加大在国内的投资力度,将部分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线撤回国内,主要原因是担心高新技术外流。此外,随着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相同产品所需员工减少,工资在成本中的比例下降,也降低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的比较优势。 四是国际资本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世界经济走出衰退进入复苏上升阶段,大大增强了企业盈利前景和投资信心。不同国际金融中心将为此展开一场新一轮的、世纪性资本竞争。如美国正对华尔街进行彻底改革,并不惜借反恐和竞选等非经济手段阻遏资本外逃,日本央行则试图人为影响股市,通过大幅提高日本股指的点位水平吸引国际资本流向日本。 国际石油价格走势2004年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就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增强,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扬。以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现货价格为例,1~10月上涨近54%;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又从56.37美元的高点急跌到46.1美元,目前仍在43美元左右徘徊。 预计2005年石油价格有望从去年的高位缓慢下跌。首先,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步伐放缓,对原油需求增幅也将有所下降。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05年世界原油日均需求量同比增幅将比2004年下降1.1个百分点;其次,原油供给将小幅增加。一方面,两年来的油气开发投资会形成新的产能;另一方面,产油国将继续调升产量。美国能源情报署预测,2005年世界原油日供给量将比去年增加150万桶/日(1.8%),其中欧佩克日供给量将增长2.5%;第三,困扰国际油市的若干重要非经济因素有望得到缓解。比如,委内瑞拉总统查维斯已经在全民公决中获胜,继续执政至2007年1月,其国内因政权纷争而动荡不安的局面已经结束,为原油的正常生产及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由于世界原油供求关系的基本面不可能发生大的逆转,同时恐怖主义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又有所抬头,伊拉克局势仍有可能恶化,因此,仍存在投机者利用人们心理疑虑牟利的机会,即使油价下跌,空间也不会很大。 国际经济环境中的中国策略综合分析,200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仍比较有利。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属于复苏中的回调,还不会出现趋势性改变;多哈回合谈判新协议的达成,有助于解决当前世界农产品贸易中最突出的农业补贴问题;内地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快速推进,这些都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外部需求的总体稳定。国际资本流动进一步趋于活跃,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重组和结构调整继续加速发展,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与此同时,必须按照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密切关注可能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制订应对措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 1.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可能影响我国扩大出口的三大问题。 一是针对我国的“两反一保”(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贸易摩擦不可忽视。以反倾销为例,2004年上半年,我国仍是最大的反倾销目标国,受调查总数达23起;二是针对纺织品配额将于明年初取消的情况,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一些主要市场正通过调整普惠制、提高技术标准和发起反倾销调查等手段,提前构筑新的贸易壁垒。2005年1月1日,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ATC),现行纺织品被动配额将全部取消。2004年我国出口纺织品中,配额产品数量约占总量的1/4,因此,国内外研究机构纷纷预计,取消配额后中国纺织品出口将增长近百亿美元。这必然会引起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强烈反弹;三是外经贸活动中的非经济风险凸显。去年以来,世界各地发生了多起以华商和境外贸易企业为目标的暴力袭击事件,其中西班牙和委内瑞拉发生的焚烧华商店铺和仓库的事件影响尤其恶劣。 继续保持出口的适度快速增长,无论对于拉动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还是防止贸易逆差继续扩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出口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研究解决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后出现的新问题,鼓励更多的企业在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基础上增加出口,推进出口商品结构从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向以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同时也要规范出口秩序,坚决制止个别企业低价竞销从而损害整个行业利益甚至引发国外反倾销指控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行为。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发展美、日、欧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分散出口市场过分集中的风险。 2.适应形势,优化结构,不断提高利用外商投资的质量和水平。 随着发达国家逐渐恢复平稳增长和美国进入加息周期,我国利用外资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可能继续向发达国家回流。对我国而言,保持和稳定利用外资的规模固然重要,但更应注重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和水平。 一是继续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面向全球的 生产、研发、配套基地和地区性总部,吸引它们投资于农业等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继续鼓励外商投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三是适应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形势和新特点,积极探索通过收购、兼并和投资基金、证券投资等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投资。结合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鼓励跨国公司通过并购等方式参与和促进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形成新的优势产业和企业。探索并试行吸收外资发展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使服务业领域成为利用外资新的增长点;四是针对外国投资者的疑虑,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好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长短兼顾,综合配套,确保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的供应安全。 我国已经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对能源、原材料的旺盛需求在短期内不会发生逆转。特别是石油,2004年全年净进口达到了1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37%。2005年,世界石油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价格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高,而一旦各种不可预料的因素再度诱发价格高涨,则必然进一步增加我国进口成本,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必须按照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采取长、短期兼顾的综合配套措施保障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的供应安全。 世界经济论文:联合国世界经济预测分析 发达国家经济前景堪忧 报告预测,美国经济增长在2011年明显放缓,估计只有1.3%,预计2012年增长率将维持在1.3%左右。尽管美联储已明确将“零利率”的货币政策维持到2013年,但财政政策前景很不明朗:美国国会的“超级委员会”没能按计划在2011年感恩节前就如何在今后十年削减1.2万亿美元财政赤字达成任何协议。在2012年大选之前,政治角斗将加剧,很难出台既能在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又能在中长期将公共债务降低到可持续水平的有效财政政策。政治僵局,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不足,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以及仍然脆弱的银行业,这些因素之间的恶性循环,很容易使美国经济陷入低增长,甚至衰退的泥潭。欧洲经济的前景更糟。即使在乐观的假设前提下,将主权债务危机控制在希腊等少数几个国家,欧洲的经济增长预计在2012年也只有0.5%左右。日本灾后重建有望刺激经济在2012年增长2%左右,但是灾后重建所需的资金仍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此外,如果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陷入衰退,日本经济也会受到很大牵连。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趋缓 报告预测,发展中国家经济在2011年增长6.1%,明显低于2010年7.5%的增长率。预计发展中国家在2012的增长将进一步放缓到5.6%。发展中国家在2011年增长减缓,主要是这些国家为应对通货膨胀和信贷增长过快而采取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结果。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在中印的带领下仍然会高于其他地区,但中、印两国的增长在2011年已比2010年放缓了一个百分点左右。中国从2010年的10.3%下降到2011年的9.3%,印度从2010年的8.5%下降到2011年的7.6%。预计中国在2012年的经济增长还会有所下降,降至9%以下。拉丁美洲的增长已从2010年的6%下滑到2011年的4.3%,预计2012年将继续下滑到3.3%。 风险主要来自发达国家 报告认为,世界经济在2012年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发达国家能否及时有效控制主权债务危机,是影响2012年全球经济走势的关键因素。这些国家的主权债务风险、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低增长和高失业率以及政策空间受到的政治和经济制约及其间的恶性互动,不但可使发达国家陷入另一次经济衰退,也将严重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稳定。报告认为,欧元货币机制面临着历史性的挑战。统一货币的背后,其他方面的一体化进程,特别是财政一体化,远远滞后。欧洲必须抉择是加快推进财政等方面的一体化进程,还是任由货币一体化的倒退,即欧元区的分裂。报告认为,一旦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失控,该地区商业银行将蒙受巨大损失,引发信贷紧缩,很可能会引发类似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时所造成的金融市场崩溃。其结果将使欧洲经济陷入衰退,并影响到其他国家。这种风险很大。报告认为,美国经济陷入另一轮衰退的风险也很大。风险之一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导致美国银行蒙受巨大损失。更严重的风险则来自国内政治决策的“瘫痪”。如果欧洲和美国同时陷入新一轮的经济衰退,其他国家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在联合国的“悲观预测方案”中,如果上述风险变为现实,欧洲经济在2012年可能会衰退1.6%,美国衰退0.8%。受到上述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将从2011年的6.1%大幅下滑到2012年的3.6%。全球经济增幅将下滑到0.5%,以人均收入来衡量,全球经济将陷入衰退。 世界经济论文:分析未来世界经济一体化标准研究 国际标准化主席海因茨先生曾指出: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无不同全球标准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因为后者保证了前者的通用性和互换性。事实上,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同样对于标准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纵观标准化的发展历史,给我们最大的启迪是:每一次标准化发展的黄金时期,无不伴随着技术的重大突破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反过来,标准化活动又通过其特有的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产业社会逐步走向成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快。除欧共体积极推进欧洲统一大市场目标的实现以外,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GDP为62045亿美元)将在不久的将来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在积极推进区域经济的合作,如1993年建立的独联体联盟、维谢格拉德公约(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1992年建立的黑海经济合作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1991年建立的非洲经济共同体等。截至目前,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已达24个。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它也要求标准协调的进一步发展。 比如,加拿大与美国的贸易量占了加拿大出口总量的3/4,两国标准的差异极有可能破坏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因此,经济区域一体化内部标准的协调对于各国都是极其重要的,不相容的标准和认证体系将使各方付出巨大的代价。另外,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的标准协调也对全球经济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凡希望与欧共体国家进行贸易,甚至要想在其它市场上同欧洲公司竞争的各国厂商,都将感受到欧共体施加的新的市场压力。欧共体从1992年开始使用ISO/TC176制订的ISO9000系列标准,作为其质量体系注册和合格审核的第三方认证方案的要求文件。美国和加拿大的标准化组织(ANSI和SCC)也积极推动两国的标准协调工作,就协调现行标准的技术要求和制订两国共同标准(binatinoalstandards)积极努力,并已取得初步成果。其他区域性合作组织也在积极推动相互的标准协调和质量体系及产品认证的相互承认工作,以保证标准和技术法规不会成为贸易的技术壁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为标准化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标准的协调和相互承认,是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最终目标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我国在未来的标准化工作中要重视如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标准化活动领域和范围应适当由制造业向服务业拓展。过去标准化以制造业为中心开展活动。随着世界经济由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化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各国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作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了高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我国标准化工作必须适应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时将活动重心转移到服务业标准化领域上来。 2、信息和其他高新技术方面的标准化将成为标准化工作的重点。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成为标准化的重要课题。据ISO资料统计,近年来信息技术标准化在整个ISO工作量中的比例已从5%增加到25%,目前ISO最大的技术委员会就是信息处理系统技术委员会(TC97)。在社会信息化大潮中,任何硬件、软件和系统过程都离不开事物信息化的协调和统一。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需紧跟社会信息化的步伐,以保证在信息技术标准化领域能够与国际社会协调发展。 3、环境及其保护的标准化将成为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遏制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为了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普遍关注环境质量和资源的更新。现在需要各国不仅在口头上,而且通过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实现环境的有效保护。标准化为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有效工具。目前社会所需的是一系列新的标准,这些标准不仅关注社会生产和产品的质量,而且关注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 4、管理和开发程序的标准化将在标准化工作中占据突出重要的地位。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不断发展,产品更新换代加快,生产经营方式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标准化不能仅仅追随产品开展活动,而必须以创造性开发为导向,通过开发程序和管理程序的标准化,适应迅速变化和发展的市场需求以及生产方式的变化。 5、质量体系认证可为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提供保障。竞争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给各国企业带来了普遍的压力,企业家们敏感地认识到,仅仅以单个产品满足质量标准参与市场竞争是远远不够的,它们需要更强有力的竞争武器。质量体系认证为企业满足需方对质量体系的要求,进而取得竞争优势提供了保障。所以,ISO9000系列标准仅仅经历了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已经形成国际化的现实。我国也在积极推动质量体系的认证工作。结合我国国情深入开展质量体系标准的研究和推广,是适应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途径。只有重视技术、经济发展对未来标准化发展的影响,才能推动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达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世界经济论文:世界经济对外失衡成因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世界经济失衡;产业结构;贸易规划 论文摘要:最近几年,世界经济失衡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与谈论的一个热点话题。事实上,世界经济失衡并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上世纪80年代,以美国巨额贸易和财政“双赤字”为主要特征的世界经济失衡就曾经出现过,只不过当时并未明确以“经济失衡”来对这种以贸易失衡为显着特征的经济现象进行概念上的诠释。通过对中国2000年到2009年的国际收支状况进行分析,以求能找到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 1 世界经济失衡的概念 关于世界经济失衡的确切定义,迄今为止尚未形成一种大家一致认同的看法。但是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的研究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界定清楚其定义,才能分析其形成原因和解决方式。我们首先就需要了解均衡的概念。在已有的经济学文献中,关于经济均衡至少有两点为人们所熟悉:第一个含义是指市场均衡,即在市场上供求均衡;第二个含义是指经济处在一种不再存在一种内在变化倾向的稳态。基于这两点共识,我们所定义的失衡是这样一种概念:首先,经济失衡所指的是一种由供求不平衡而造成的市场无法出清的状态;其次,从长期来看,经济失衡又意味着动态的不平衡,即在经济体系中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并且是具有持久性的打破经济趋于平衡的力量。所以研究经济失衡问题,既要分析形成失衡的原因,又要分析形成这种原因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即是可持续的还是不可持续的。如果造成失衡的原因是长期的,则失衡将是可持续的,反之如果原因是短期的,则失衡将是可以消除的。 2 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分析 造成今日世界经济失衡的短期原因,或者说触发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还与两个左右着世界经济增长的国家高度相关。这两个世界大国就是连续多年存在巨额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且有继续增加之势的美国和既有内部经济失衡又有外部经济失衡的中国。这两个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之所以巨大,就是因为它们分别是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中经济总量最大和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并且,更为主要的是,由这两个国家通过分工、贸易和投资所形成的世界分工与贸易结构几乎决定着其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的地位。因此,一旦中美这两个国家的内部经济或者对外经贸关系出现失衡,那么世界经济的失衡就将在所难免。为了分析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本文从中国自身入手,借以拓展到美国在这一系统中的作用,希望能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貌的效果。 2.1 数据分析 自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GDP平均增长率高达10%以上。与此同时,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大幅度增加,外部经济出现了严重失衡。如表显示,贸易收支顺差急剧增长,从2000年的241.1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2954.6亿美元,平均每年增加748.1亿美元。值得指出的是,从2005年起贸易收支顺差出现了猛增态势,2008年高达2954.6亿美元,而2009年1—3月就已达到623.4亿美元。2000—2009年期间,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贸易收支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造成外汇储备余额迅速增加,从2000年的1655.7亿美元快速增加到2008年的19460.3亿美元,2009年3月已高达19537.4亿美元,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表中单列出我国历年的对美贸易顺差数额,可以看出我国对美贸易顺差逐年扩大,并且对美贸易顺差数额占我国贸易收支顺差总额比例很大,最低的2008年也接近50%。可见,分析我国对外经济失衡的原因,重点分析对美贸易失衡是毋容置疑的。 2.2 原因分析 正如上面分析,我们需要重点分析中美因素。从上面得数据可以发现,贸易收支的巨额顺差是构成中国外部经济失衡的主要因素,而造成贸易收支巨额顺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既有长期因素,也有短期因素;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概括起来,其主要原因是: (1)不同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 从经济结构来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居主导地位,而在中国的经济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占主导地位。从经济增长方式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保持着低储蓄、高消费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赖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例如,美国家庭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高达70%,由于过度消费、储蓄不足,美国必须吸收国外储蓄以维持本国经济增长,从而形成巨大的经常帐户赤字。而中国则是高储蓄、低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赖出口增长拉动经济增长。消费支出在GDP 中所占比重从20世纪90 年代初的47%下降到2006 年的36%。因此,发达国家的旺盛消费需求必然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需求的扩大,而中国的消费需求不足造成了消费品的产能过剩,进而主要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拉动经济增长。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同经济结构与增长方式造成了中国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 (2)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进行了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国内集中资源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过跨国公司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低附加值的加工业以及资源和能源消耗型产业向外转移,使得国内传统优势产业如钢铁、纺织、服装、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资本外流和劳动力成本提高而逐渐丧失了国际竞争力,变为主要的进口竞争性产业。中国拥有装备良好的制造业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因而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场所和世界制造中心。在2000—2006 年,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平均每年达500 多亿美元。跨国公司将生产加工基地转移到中国,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进行加工制造,然后又将价廉物美的产品返销到发达国家,促进了中国加工贸易和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扩大了中国对这些国家的贸易顺差。从20 世纪80 年代起,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纷纷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重点发展加工贸易,因而将其原先对欧美国家的大量贸易顺差随国际产业转移而转移到中国,进而加大了中国对欧美国家的贸易顺差。 (3)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及非同步性。 使世界各国对其比较优势进行了重组,即劳动密集型生产和服务通常率先转移劳动力成本较低国家,包括多数亚洲国家,使其拥有相对的出口竞争优势;美国等发达国家主要向国际市场提供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出口优势。但是,这两个周期通常是不同步的,尤其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开发需要一个过程,表现为技术创新周期。这样,各国比较优势的体现,包括新的出口和就业机会的出现,呈现不同步性:当亚洲国家的比较优势体现出来,美国的比较优势还未能充分体现出来时;或者当美 国的比较优势表现出来,而亚洲国家的比较优势还未能充分体现出来时,都有可能表现为“ 贸易失衡”或“ 经常项目的不平衡”。 (4)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 从20 世纪80 年代起,中国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政策,积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以加快发展制造加工业,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并通过扩大出口和贸易顺差拉动经济增长。中国紧紧抓住了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成功地将中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同外国的资本、技术和管理优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充分发挥了各种要素的比较优势,还创造了国际竞争性优势,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为了推进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如出口退税、减免所得税、货币贬值以及贴息贷款。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大大地推动了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对外开放在促使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中国长期存在的各种结构性问题不仅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并且还有固化与恶化的趋势,与此同时还出现了新的结构问题,具体说来:第一,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继续趋于恶化,农村居民的收入严重偏低,与城市居民相比,两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继续扩大。考虑到中国农村人口要占到全国总人口的60%以上,而他们的收入水平又不到城市居民的1/3,且农村居民在消费行为上具有比城市居民更为强烈的自给自足倾向,所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与恶化将使中国的内需严重不足。第二,由中国对外开放所促成的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还造成了中国在经济结构上的新问题,那就是导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东西部二元结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是基础,但是一定时期内其必然是低效率的,从而政府对西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势必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这就使得中国内需不足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第三,经济体制改革因素。 (5)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给了亚洲国家深刻的教训,危机之后,不少亚洲国家一方面采取了谨慎的国际资本管理战略,从国际资本市场的净借款者转为净放贷危者;另一方面,努力降低国内投资支出,并通过高利率吸引国内储蓄,从而使其储蓄大大超过投资。危机过后各个亚洲国家的投资需求都不同程度的收到了负面影响,出现了投资率下降的情况。当国内消费和投资不能完全吸收国内储蓄时,就有可能出现出口增加或者资本流出增加的趋势,这种情况就表现为经常项目盈余。 世界经济论文:分析世界经济一体化走势 一、经济一体化的总体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式 经济一体化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松散到紧密、局部到整体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以下的发展形式:(1)特惠关税区(PreferentialTariffAreas),如“美加汽车产品协定”和“非洲木材组织“;(2)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s),1994年由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结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便是典型的例子;(3)关税同盟(CustomsUnions),如1948年建立的比荷卢关税同盟(BENELUX);(4)共同市场(CommonMarkets),如南方共同市场(SouthAmericanCommonMarket),简称“南共市”(MERCOSUR);(5)经济同盟(EconomicUnion),如欧盟(EU)。经济一体化的理想形式将是完全经济一体化(FullEconomicInte-gration),但目前尚没有出现完全经济一体化组织。 (二)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发展概览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加快,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被世界广泛认知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有欧盟(TheEuropeanUnion)、欧洲自由贸易协定(TheEuropeanFreeTradeAssociation,简称E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TheNorthAmericanFreeTradeA-greement,简称NAFTA)、南方共同市场(TheSouth-ernCommonMarket,简称MERCOSUR)、东南亚国家联盟(The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Nations,简称ASEAN)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简称AFTA)和东南非共同市场(TheCommonMarketofEasternandSouthernAfrica,简称COMESA)。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报道,截止2011年5月,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过的区域贸易协定已经有489项。由于自由贸易协定的灵活性与方便性,到2010年前将要实施的所有400项区域贸易协定中有90%是自由贸易协定,不到10%是关税同盟②。 二、各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新进展 (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欧洲经济一体化在世界上起步最早、发展程度最高。目前有欧洲共同体(EC)、欧洲经济共同体(EAEC)、中欧自由贸易协定(CEFTA)、欧洲经济区(EEA)、欧洲自由贸易区(EFTA)等经济一体化组织。 1.欧盟自身的发展。19世纪建立的德国关税同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萌芽阶段。比荷卢关税同盟(1948年)及后来的经济同盟(1949年)是欧洲迈出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步。随后便是欧洲共同体(EC)的成立,成员发展到15国。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2004年5月1日,欧盟接纳了10个新成员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和塞浦路斯),2007年,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成为欧盟的一员。目前土耳其和克罗地亚的入盟问题正在谈判中,欧盟认为乌克兰作为欧洲一员,只要它满足入盟条件,它就有可能成为欧盟的一员(参见表2)。欧盟不仅在成员国之间取消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而且采用欧元(EUR)进行结算,并对相关的财政、货币、汇率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有力的协调和统一。 2.欧盟范围外的发展。欧盟在推进自身建设的同时,还通过自由贸易协议、战略伙伴关系、互惠贸易安排、单方面给予经济贸易优惠安排等形式,加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间)的联系。例如,1995年11月,签署巴塞罗纳宣言,欧盟———地中海伙伴关系正式确立,并在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欧盟与独联体国家签订了伙伴与合作关系。此外,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正式签署了《欧盟一南方共同市场地区间合作框架协议书》,以实现工业和服务贸易自由化。欧盟还在《洛美协定》基础上,与非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签订了《科托努协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欧盟与亚洲建立了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定期召开亚欧首脑会议和举办亚欧商务论坛。目前,欧盟已经与智利、冰岛、瑞士、挪威、土耳其、列支敦士登、以色列、南非等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以加强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往来。目前欧盟正与俄罗斯、印度、韩国、东盟、海湾国家、南共市等国家(或地区)进行自由贸易谈判。 (二)美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美洲地区目前共有6个自由贸易区,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中美洲共同市场(CACM)、安第斯共同体(。AndeanConnnunity)、南 ! 1.北美自由贸易区。l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参加的、人口达到4亿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生效。该协定生效以后,区域内贸易额由1993年的3060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6210亿美元。其中,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额由1994年的510.6亿美元扩大到2002年的1430亿美元,增长了近2倍;墨西哥对加拿大的出口亦有较大幅度增长。③2009年,墨西哥的GDP为8748.1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5080.49亿美元,其中与美国的贸易占到了48.1%④。 2.南方共同市场和南美国家共同体。2004年12月8日,由南美洲12个国家组成的南美国家共同体正式成立。在此之前,南美洲就已存在由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委内瑞拉5国组成的安第斯共同体和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巴拉圭4国组成的南方共同市场两大区域集团。南方共同市场是一个拥有3.61亿人口、970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70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可供使用100多年的能源储藏的地区共同体,其综合能力居世界第5位。⑤南美国家共同体正是在这两大集团的基础上,再加上智利、圭亚那、苏里南共12个国家组建而成。 3.美洲自由贸易区。美国根据其全球战略的需要,维护其在拉美市场的既得利益和加强对拉美地区的影响力,极力倡导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2001年4月23日,在第三届美洲国家首脑峰会上,美洲国家领导人承诺于2005年1月前完成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相关谈判。建成后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将包括34个美洲国家,涵盖8亿多人口,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美元,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2004年5月,美国与多米尼加、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6国签署了“中美洲和多米尼加共和国自由贸易协定”。但在拉美有许多国家抵制由美国推动的自由贸易区。出于政治经济利益的冲突,美国与巴西、委内瑞拉、古巴等国的自由贸易谈判尚不如人意。 (三)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包括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曼谷协定(BANGKOK)、新澳的更紧密贸易关系贸易协定(CER)、西亚的经济合作组织(ECO)、海湾合作理事会(GCC)、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贸易商业关系协定(PATCRA)、南亚 优惠贸易协定(SAPTA)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CAFTA)以及准经济一体化组织亚太经合组织(APEC)(表1)。 1.亚太经合组织。目前,亚太经合组织本身并不是经济一体化组织,它与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两个一体化组织比较而言缺乏同质性,但它在全球的合作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为亚太地区的协调和稳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一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合组织坚持非歧视性原则,在考虑各成员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允许成员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和承受能力,在亚太经合组织规定的时间表内对不同经济领域的自由化进程采取不同的方法。贸易投资自由化是亚太经合组织要推进实行的长期目标。 2.东南亚国家联盟和东盟自由贸易区。1967年8月,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1984年文莱加入,1995年越南加入,1997年老挝和缅甸加入,1999年柬埔寨加入。现今东盟成员国共10个国家,有5亿多人口,4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2009年,东盟的GDP为14940.38亿美元⑥。2003年10月,东盟第九次首脑会议于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与会的十国领导人签署了旨在2020年成立类似于欧盟的“东盟共同体”的宣言。东盟经济共同体将使东盟国家在东盟自由贸易区基础上更进一步,以实现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一体化。1992年,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首脑会议上,东盟通过了《1992年新加坡宣言》、《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和《有效普惠关税协定》等三个文件,决定在15年内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从1993年起,东盟向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起步。1995年,在曼谷举行的第五次首脑会议上,签署了《促进东盟一体化和形成东盟整体意识实施方案》、《关于加强东盟经济合作框架议定书》,并提出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时间表从15年提前到10年。2003年1月1日,经过10年准备的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各国并着手降低关税税率,也在积极寻求与邻近国家的合作。 3.10+3机制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3即未来的东亚自由贸易区。1997年12月,由东盟倡导,第一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此后,10+3机制成了东亚地区各国开展对话与合作的主渠道。目前,“10+3”还主要是一个由东盟推动的对话合作机制,真正的地区合作的组织和基本原则还没有建立起来,但搭起了一个定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平台。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东盟10国领导人与中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5月,第三次中国—东盟经济高官会议和第一次中国———东盟谈判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工作磋商同时启动。2002年11月,双方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2002———2004年,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以年均38.9%的速度增长,于2004年达到了1059亿美元,双方已互相成为对方的第四大贸易伙伴⑦。在2004年11月举行的第八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及与此相关的《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这两项协议为在2010年实现区内货物贸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础。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四)非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 非洲经济一体化的活动也变得非常活跃,目前在非洲有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CEMAC)、东南非共同市场(COMESA)、东非合作(EAC)、南非海关联盟(SACU)、南非发展共同体(SADC)、西非经济货币联盟(UEMOAWAEMU)等一体化组织(表1)。非洲经济一体化组织为非洲争取自身利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五)跨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随着各国参与全球活动的日益深化,为了搏取更多的利益,各国不断的举行跨区域的自由贸易谈判,建立了许多或紧密或松散的跨区域的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包括独联体(CIS)、欧亚经济共同体(EAEC)、发展中国家贸易优惠总体系(GSTP)、海外国家与领地(OCT)、泛阿拉伯自由贸易区(PAN-ARAB)、发展中国家贸易协商照会(PTN)、南太平洋贸易与经济合作协定(SPARTECA)、跨太平洋经济伙伴(Trans-PacificSEP)、美拉尼西亚矛头集团(MSG)和三方协定(TRIPARTITE)等(表1)。而且跨区域的合作变得更加活跃,主要形式是跨区域的自由贸易协定。 三、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特征 从目前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情况和趋势来看,经济一体化在世界各地的发展进程呈现出以下的一些趋势: (一)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成为多边贸易体制中最重要的特征 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TradeAgreements,简称RTAs)已成为各国贸易合作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美国推动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并正在推动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而且与韩国、新加坡、约旦、巴林、阿曼、以色列、澳大利亚、摩洛哥、智利、哥伦比亚、中美洲六国等国(或地区)签署了自由贸易区协定,还与南美洲国家、泰国、菲律宾、中东地区的国家以及新西兰、南非、埃及等国家进行着自由贸易谈判,并准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在亚洲,日本已经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文莱、墨西哥等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并正与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智利、澳大利亚等国进行自由贸易谈判。亚洲另一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韩国,已经完成了与美国、东盟、智利的自由贸易谈判,正与欧盟、新加坡、日本、商谈建立自由贸易区事宜。东盟已经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并与我国、韩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目前还在与欧盟、日本和美国等国(或地区)进行自由贸易谈判。在欧洲,欧盟除了吸收新成员外,已经同智利、墨西哥、南非、埃及、塞尔维亚等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并正与韩国、印度、南共市、安共体、东盟进行自由贸易谈判。 (二)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的同质性减弱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欧共体,基本上是以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地理位置相邻和具备共同历史文化背景为基本条件的。但是从它近来所吸收的成员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已日趋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已向世人表明,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和经济欠发达的墨西哥可以进入同一区域组织,实现共赢;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更是把历史、文化、宗教、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连到一起,实现互利合作;东盟内部也十分复杂,但也同中、日、韩等国进行了合作磋商,初步形成了“10+3”机制,开展合纵连横与博弈。从签署跨区域的自由贸易协定来看,国别差异更大。由此可见,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的同质性在减弱。 (三)经济一体化组织出现多层次性和交叉性 在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经济一体化的成员往往出现相互交叉和重叠现象。一体化组织内部形成了若干较小范围的次级区域经济组织,形成层层重叠;不同一体化组织之间又形成环环相套。有的国家同时是几个次级区域组织的成员。欧共体内曾同时存在荷、比、卢经济联盟。美国既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又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还在筹组泛美自由贸易区。澳大利亚不仅与新西兰达成一体化协定,又参与亚太经合组织,还与印度、南非等国协商筹组自由贸易 区。 (四)经济一体化地理空间空前扩大 从欧美国家与其他国家(或地区)所签订的贸易协定发展趋势上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参与经济一体化中选择了自由贸易区的形式,一体化组织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超越了地域的界限。目前,据不完全统计,WTO几乎每个成员都加入了一个以上的自由贸易区。而且这些自由贸易区协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跨地区跨大洲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签署的,出现了泛洲性或跨洲际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准备继续东扩和南扩,把整个欧洲统一在欧盟的旗帜之下,形成有30多个成员的泛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在短短的几年内也一再吸纳新成员,包括了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拉美和大洋洲的成员。 (五)经济一体化各成员间合作与竞争关系将长期存在 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获得最大的利益,各国不得不加入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由于各国存在着政治与经济利益的冲突,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利益竞争和政治斗争。因此,各国将在合作与竞争中把握发展机遇,共生与共发展。 (六)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良性循环机制逐步形成 在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存在许多矛盾和摩擦,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与摩擦,但发展中国家为了自身经济的发展,正积极参与经济一体化,并通过对话与谈判,促进经济一体化机制的完善,以形成一个制度化和规范化良性循环机制,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世界经济论文:世界经济与中国机遇 全球经济衰退与复苏 2000年11月底,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正式确认美国经济也于当年3、4月份进入了衰退期,从而结束了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经济繁荣和扩张期。尽管早在2000年初,全球经济就已出现了减缓的迹象,经济学家与金融界人士也纷纷认为衰退不可避免,但这次衰退来势之迅猛仍让许多人大跌眼镜。从1999年12月至2001年底,道琼斯、标准普尔及纳斯达克三大指数分别下跌13%、22%和52%。宏观经济指数一路下滑。为了缓冲衰退带来的冲击以及稳定市场信心,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在一年中11次调低短期市场利率。联邦基利金率从2000年底的6.5%降至2001年底的1.75%。同期日本经济在短暂的恢复之后又一次进入衰退。在持续十年的衰退之后,全球对日本经济的绝望和无奈可以用《金融时报》的一句话来概括:“惟一能看好日本经济的办法就是把经济报表倒过来看。”欧洲货币同盟在经过两年的过渡准备期后,于2002年1月1日起开始通用欧元,为风雨满楼的全球经济增加新的不确定性。 2002年全球经济有没有可能复苏呢?如果仅从历史数据的角度而言,回答将是肯定而乐观的。美国战后的九次经济衰退的平均长度为11个月。以此类推,美国经济将在今年第二、三季度转入复苏。然而与统计分析不同,经济分析的重点不在于准确地预测数据与日期,而在于深入阐述经济周期的前因后果,从而为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衰退的原因 目前美国的经济衰退与历史上的历次衰退均有很大的不同。尽管美国在能源和劳动力市场上时而感到压力但经济总体上不存在供给瓶颈,因而中短期的经济波动均由需求的波动所引起。需求的下降将会引起企业销售利润下降,进一步导致企业裁员、失业率上升、投资降低,从而使整个经济进入衰退。总需求又分为两大块:企业投资需求与居民消费需求。历史上经济衰退大多是起源于居民消费需求的下滑。然而目前的衰退却起源于企业投资需求急速收缩。在互联网泡沫处于高潮的1999年,为追求高额利润,大量投资盲目地涌入科技产业,许多个体投资者也怀着一夜暴富的梦想投身于股票市场。虽然互联网的出现和与之伴随的通讯产业的科技进步有目共睹,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技术上的突破可以给企业和投资者带来暴利。“Dream is easy but reality is hard”。(注1)在华尔街和企业界意识到科技进步难以带来预想的利润时,对企业的投资开始收缩。很快,难以盈利的网络公司纷纷走到破产的边缘。投资需求的下降迅速影响到通讯产业的主要供应商,如朗讯、北方电讯。经济衰退于是很快在各个产业间蔓延开来。亲身经历过网络泡沫的人一定会对网络和通讯公司过去几年在销售上的慷慨优惠,在广告宣传上的一掷千金印象深刻。然而大手笔的背后隐藏着大量的浪费性投资。相反,一向对经济形势非常敏感的居民消费在经济减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保持了增长势头,只是在2001年夏季之后才减弱。强劲的居民消费需求延缓了经济减退的到来。 复苏的前景 目前的宏观经济数据包含着正负两方面的信号。在整体的衰退中仍有闪亮的产业,如能源和军事工业。虽然2001年末的零售业表现未尽如人意,但受到利率下降的影响,房地产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一直强劲。许多汽车制造商打出了“0”利率的销售计划以吸引消费者。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受经济衰退和9·11的双重压力,美联储已将联邦基金利率降到1.75%,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迂回空间愈来愈小。同时,利率下调也可能导致货币供给大增,从而埋下通货膨胀的种子。事实上,美联储的首要法定职能是抑制通货膨胀,其次才是保证经济稳定和增长,如果通货膨胀在经济完全复苏之前就抬头,那将迫使美联储转而提高利率。利率转高自然是企业界和金融界目前最不愿听到的消息。 解铃还需系铃人,经济复苏的希望仍然取决于科技产业能否取得并保持一定的盈利。科技的进步已为全球经济带来了质的变化。新兴产业取代传统产业是大势所趋,并已在经济中开始占主导地位。因此期待整体经济能在新兴科技产业仍然困境重重的情形下复苏将是不切实际的。同时,新经济学理论已不再将衰退简单地当成一件坏事。衰退往往是经济体系淘汰低效率企业的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历史上每次新技术企业热潮都会走过一个由一峰而起到一散而尽的过程。如上个世纪初崛起的逾百家汽车在短短十年内只剩下几大巨头。60年代与IBM竞争的数千家计算机制造商也迅速被人忘却。无疑,网络产业也正在经历这样一个优胜劣汰的阵痛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少数公司最终实现盈利并生存下来。然而,科技、通讯、网络何时能在产业一级实现盈利将是美国经济能否很快复苏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那么欧盟的经济能否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呢?对此我们抱乐观态度。在欧元对美元汇率一再创新低的情况下,欧洲12国(注2)于2002年元旦已正式采用单一货币。两年多的过渡期之后,各国已在一定程度上经受了过渡期的混乱,但实际上比许多经济、金融人士想象的要好。 单一货币所带来的利益,如消除汇率波动、增强资源自由流动、提高债务信用指数等,将慢慢在未来几年中体现出来。图2显示尽管欧盟的失业率通货膨胀高于美国,但两者之间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同时其近期GDP增长率远远领先于美国。与美联储相比,欧洲中央银行奉行了非常谨慎的货币政策,如果欧盟的经济能够保持目前的稳定增长,那么这将有利于拉动全球经济在2002年中后期复苏。 中国所受的影响和机遇 记得在90年代,《参考消息》曾转载西方经济分析,赞扬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衰退中仍欣欣向荣。然而今天,在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这种特殊待遇自然不复存在。无疑负 面影响将是显而易见的,出口产业将受到全球需求下降的影响,价格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对西方国家的大量贸易顺差也会带来更多的政治经济摩擦。同时,许多西方企业由于面临削减投资的压力,也会减缓在中国直接投资的步伐。然而困境中也蕴藏着机遇,而这些机遇却往往不那么明显。 多种金融工具的引入有利于吸引国际资本进入中国 大量金融实证研究表明:由于资本自由流动 发达国家之间的证券投资回报率有越来越高的相关性,并且金融工具之间的相关性往往在市场低迷时更高。这对于追求风险分散的投资基金而言无疑是双重打击。 因此中国金融市场由于有与国际金融市场相比相关性较弱、政治风险相对较低、市场容量较大等优点,将很快成为全球资产组合投资所追求的对象。允许这些投资的进入将有效地降低中国企业的筹资成本,并且促进中国金融市场更加规范化。然而这也会要求中国金融市场更加完整起来,即引入期权、股指期货、利率期货等金融工具以利于投资者控制风险。否则,相应的金融工具将以离岸的形式出现。其结果将是使国内的投资者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利用经济衰退后的重新洗牌的机会开拓新的市场 经济衰退加速优胜劣汰是企业市场转变最迅速的阶段,这是因为市场需求的下滑和前景的不确定性,造成大量企业裁员、减产、降低投资。生产能力的恢复对大企业而言也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一旦经济出现转机,市场需求的回升与原有企业生产能力恢复之间的时间差,就成了竞争者侵蚀市场份额的绝好机会。例如英特尔在上次衰退中就大量地丢失市场份额。近年来,中国出口产业在技术上的提升,就对国际市场中的原有生产者构成很强的竞争。这在家用电器、机器设备、半导体和计算机等方面表现尤其明显,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也为出口的进一步扩大创造了条件。敢于在衰退期锐意开拓新市场的企业,必将在经济上升期得到丰厚的回报。 努力以积极的姿态赢得区域经济领导地位 谋求区域经济领导地位的目的是要在东亚建立一个有利于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长期稳定发展避免恶性竞争的经济体系。中国成为区域经济领导有其必然性,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迫使以出口为导向的东南亚经济转向中国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日本的长期衰退和中国经济的增长也推动了这一趋势。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所起的稳定作用显示了中国有能力成为区域主导。而在目前的全球经济衰退中也应该以更积极的姿态向其他东亚国家开发国内市场和投资机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不需要也从来不是一个零和的游戏。 世界经济论文:论世界经济展望策略 仍存在爆发第二次金融危机的可能 2011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恶化。欧债危机已经从冰岛、希腊等国家的问题逐步演化为系统性的债务危机。2011年4月6日,葡萄牙向欧盟寻求财政援助;7月21日,希腊形势再次恶化,欧元区向希腊提供第二轮救助;10月6日,全球最大城市银行德克夏银行破产;10月8日,欧洲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和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遭遇主权评级降级。总体来看,目前对欧洲主权债务问题的救助方案并未取得切实成效。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暴露出欧洲面临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如缺乏统一的财政联盟、经济结构日益僵化等,但面对日益恶化的危机,欧洲采取的对策却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2011年绝大多数时间里,欧元区所做的努力是提供对危机国家的流动性支持。2010年5月欧元区成员国和IMF共同出资设立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欧元区各国共同出资4400亿欧元。在2011年,随着欧债危机的逐渐发酵,EFSF资金显得捉襟见肘。例如,2011年10月,在EFSF施救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后,其可贷余额仅剩约2500亿欧元,这与“欧猪五国”超过3万亿欧元的主权债务相比只是杯水车薪。10月27日,欧盟峰会通过了EFSF杠杆化方案,试图将其可贷资金扩充至1万亿欧元以上,但最终实施细节还未落实;12月9日,欧盟峰会通过了联合声明,同意加强财政融合,并且欧盟各国同意向IMF提供2000亿欧元双边贷款。即使这样,EFSF与IMF可用的资金规模仍相当有限,目前出台的救助措施总是赶不上市场流动性需要。若要根本性地解决欧债危机,不能依赖外部的救援资金,而是要基于经济增长或者财政转移支付。 12月份欧盟峰会中关于财政融合的建议在这个方向上迈出了正确的一步,但在目前经济低迷的环境下,财政紧缩措施能否取得效果还有待观察。倘若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处置不力,欧债危机具有演变为第二次金融危机的可能。2011年欧债问题中就蕴含了两个风险引爆点。第一个是意大利。意大利是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属于系统重要性国家。它在EFSF中占有787.84亿欧元的出资额。如果意大利出现债务危机,它在EFSF承诺的出资将无法兑现,会使救援资金出现较大的缺口。意大利危机所引发的市场信心崩溃,也将进一步传染到法国、比利时等更多的欧洲国家,引发更为严重的系统性危机。第二个引爆点是欧洲银行危机。欧洲银行业在欧洲金融体系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并且具有全球范围内的系统重要性。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截至2011年第一季度,欧洲银行业总资产为16.48万亿美元,占全球银行业总资产的52.57%。一旦因主权债券评级下调或是债务重组恶化银行资产质量,将迫使银行降低财务杠杆,抛售风险资产,导致风险资产(股票、公司债)价格下跌,这将使市场信心不断恶化,打击银行相互借贷的意愿,引发市场上的流动性短缺,加剧金融市场动荡局面,甚至将传染到新兴经济体,引起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海啸。2012年上半年将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惊魂时刻。从2012年2月起,欧洲迎来偿债高峰,仅意大利从2月到4月就将面临超过1500亿欧元的到期偿还额,其他“欧猪五国”也有近1000亿欧元的到期债务规模;2012年4月法国将举行大选,政党之间纷争往往使得决策效率低下,法国政府可能难以制定有力的财政政策。财政问题涉及不同集团的利益分配,决策程序复杂,出现事与愿违结果的风险加大。各种事件在第一季度集中发生,将再度拉响发生系统性危机的警报。面对数量巨大的偿债规模,一旦市场的信心突然崩溃,或者发生难以预料的交易对手风险、评级下调风险和各种黑天鹅事件,极易产生第二轮金融危机。2012年还有一个风险点在新兴市场。新兴市场金融体系出现动荡的迹象已经出现。 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出现了贬值。2011年下半年,巴西雷亚尔、印度卢比、俄罗斯卢布贬值幅度超过10%;印度尼西亚盾、新加坡元和马来西亚吉林特纷纷触及近两个月的低位。新兴市场国家出现了资本大量外逃的现象,并导致了股市的大幅缩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率先实现了经济复苏,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表现远远好于发达经济体。一些人认为新兴市场与发达经济体出现了“脱钩”,事实上并非如此。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资本大量流入新兴国家,导致新兴国家面临通货膨胀、资产价格上涨和货币升值的压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恶化引发了国际资本的回流,这使得新兴市场陡然出现资本外逃的压力。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截至2011年6月,欧洲银行对亚洲的贷款大约为1.5万亿美元,对非洲和中东约为5000亿美元,对拉美为8500亿美元,对东欧和中欧为1.3万亿美元。本次资本外逃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对欧债危机前景的担忧以及欧洲银行业对资本要求的提升,导致欧洲银行从海外抽调资金回国,满足较高的资本需求。可以预见,2012年如果欧债危机再有风吹草动,新兴市场大规模资本外逃的风险仍然存在。 世界经济将陷入长期低速增长 欧洲的债务问题使得全球存在爆发第二次金融危机的可能,而美国和日本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得两国复苏乏力,世界经济或陷入长期低速增长。就美国来说,2012年美国经济形势将略好于2011年,但经济的整体活力仍处于较低水平。美国在未来10~15年难以解决债务问题。美国财政支出中有55%以上的支出属于法定支出,例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及失业保险等,这部分支出不随政党的更替而减少。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婴儿潮一代”逐渐进入了老年,这又极大地增加了联邦政府的财政负担。据美国政府的预计,未来10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总规模将达到7.1万亿美元,联邦政府不得不继续发债,甚至借新债还旧债。另一方面制约美国长期增长的因素是技术进步和生产率。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使美国经济获得发展的动力。而目前,支持美国长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出现。美国面临的挑战还有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劳动力市场迟迟难以恢复。2011年10月美国失业率依然高达9%,这直接影响家庭收入和居民消费;房地产市场难以从泡沫重创中走出。2011年9~10月美国的新开工房屋数量仅相当于战后平均水平的39%~44%。 只要房地产业不走出低谷,美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就难有根本性改观。尽管目前美国企业资 金充裕,真实利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有利于刺激企业投资;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和日本经济复苏对于经济回升也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未来美国经济仍将维持低速增长的局面。就日本而言,2011年经济增速预计在-0.4%左右,2012年会有所反弹。日本也面临着沉重的债务压力。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资本市场泡沫破裂,日本反复使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但是经济持续的低增长率,使得日本政府的债务负担变得越发沉重。根据IMF的数字,日本政府的净负债率由1991年占GDP的11%增长到2010年的117%,由于2011年地震灾害后所需的重建工作,预计2015年政府净负债率将达到占GDP156%的高位。同时,日本国内投资和消费信心十分脆弱,过度对外投资导致的产业“空洞化”严重,这都降低了对于日本经济恢复增长的预期。唯一利好的消息是日元汇率开始走弱,由于日本贸易已出现逆差,为支持灾后重建,预计逆差在中短期得以继续维持,日元汇率的总体转弱使得日本经济得以依靠外需支持经济的反弹。2012年全球经济的增长前景不容乐观。发达经济体一方面深陷债务泥潭,另一方面短期内无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IMF研究显示,预计2015年G20发达经济体的公共债务将占到GDP的115%。为维持债务的可持续性,各国将不得不制定较为严格的“灭赤计划”,增加税负并降低开支以巩固财政状况,这无疑会打击脆弱的经济复苏。 同时,在巨额美债面前,美元贬值或将成为一种长期趋势。因为在国内经济形势并未好转、就业压力依然巨大的情况下,仅依靠提高税收偿还债务已经没有希望,利用通货膨胀把债务稀释风险很大,最大的可能是美元贬值,将风险转嫁给债权国。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也会因外部环境恶化而明显放缓。一旦美元贬值,全球流动性将出现过剩,热钱大量涌入经济状况较好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推高这些国家的通胀水平。与此同时,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将高涨,加大输入型通胀的风险,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为维持自己本国经济的增长和就业,各国可能会打起贸易保护战或者货币战,这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 中国的对策 短期内,中国要注意规避欧债危机带来的贸易领域和金融领域风险。贸易领域,2011年,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增速显着下降。在2011年前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增速都高于中国对全球的出口增速。但2011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对欧元区出口增速分别是17.1%、16.6%和18.9%,显着低于中国对全球出口增速的26.5%、22%和20.4%。2012年欧元区实体经济将进一步恶化,这意味着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增速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在金融领域,近期在岸市场人民币汇率贬值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欧债危机。一则欧洲的银行和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急需从世界各地调回资金;一则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程度进一步提高并撤出新兴经济体,影响了对人民币的信心,这大大减少了离岸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离岸市场人民币需求的下降导致在岸市场上外汇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2012年第一季度,受欧债危机困扰的国家债务还本付息高峰期到来,离岸市场人民币需求下降的趋势难以扭转,受此影响,中国外汇市场可能还会面临资金外流的局面。与此同时,美国债务问题也值得关注,中国所积累的外汇储备时刻存在着缩水的风险。从长期来看,中国要加快结构转型。 “十二五”时期的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任务是调整经济结构。然而,经济指标显示,我国结构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投资和消费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和产业结构失衡。我国投资率连续八年上升,2010年达到48.6%的历史高位;最终消费率却连续四年下降到50%以下,2010年47.4%的消费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70%以上的水平。我国过度依赖出口导向型战略,导致贸易依存度过高,贸易顺差居高不下,2010年我国贸易依存度高达51%;过度依赖外商投资,又造成资本账户顺差。我国制造业实行改革开放的时间较早,激发了企业活力,在全球市场上保持了较高的竞争力,但服务业尤其是支柱性的现代服务业,如医疗教育、金融保险、交通通信等行业,由于政府垄断或过度行政管制,造成效率低下、供给不足,形成了我国制造业发展较快而服务业相对落后的局面,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长期徘徊在40%左右,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我国需要进行结构转型,发展内需,改变依靠出口的现状,加快研发和高科技投入,争取在下一轮全球技术革命来临时走到前沿。这需要政府转变职能,放宽投资机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展望未来二十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是城市化列车。城市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楼房和道路的建设,而且意味着生产要素在地域上的重新配置和优化,更多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市,同时服务业将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世界经济论文:考察世界经济的双重经济学 马克思的《资本论》从不同层面论证了资本的内在否定性:“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①资本作为财富一般形式———货币的代表,是力图超越自己界限的永无止境和限制的欲望,它不断地生产出剩余价值,也生产出自身的界限,它只有在不断地与自身界限的抗争中,才是资本。一旦“资本不再感到某种界限是限制,而是在这个界限内感到很自在,那么资本本身就会从交换价值降为使用价值,从财富的一般形式降为财富的某种实体存在”②,它就不再是资本了(扬弃了自身)。资本的内在否定性思想可谓一条红线,贯穿着整部《资本论》,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形式因、动力因和历史限度,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器。然而,着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曼德尔却说了一句令人费解的话:“与一般公认的信念相反,马克思与其说是十九世纪的经济学家,还不如说是二十世纪的经济学家。”③考察一下20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会发现,曼德尔的这句话需要从生产力经济学和生产关系经济学双重视角,才能得到理解。这种双重视角不仅有助于把握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内在否定性,而且对于理解和把握当今时代的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分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考察世界经济的双重经济学视角 曼德尔指出:“《资本论》第一卷最初出版时,资本主义工业虽然在西欧少数国家中居支配地位,但是在包括西欧大部分地区在内的整个世界上,它还是独立农民和手工业者大海所包围的孤岛。”④因此不难理解,马克思为什么选择英国作为典型进行剖析。《资本论》所阐述的,主要是为了追求私人利润并把这种利润用于资本积累的生产方式所具有的无情的和不可抗拒的增长趋势。《资本论》问世以来,资本主义的技术和工业已传播到全世界,不仅物质财富以及把人类从无意义的机械重复劳动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的可能性增加了,而且社会的两极分化也扩大了,资本的所有者越来越少,被迫向他们出卖自己劳动力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者越来越多。财富和权力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工业巨头和金融企业手中,这使得资本和劳动之间展开了越来越广泛的斗争。曼德尔指出,资产阶级为挽救资本主义制度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尽管采取了凯恩斯的办法,尽管实行了各种各样企图使工人阶级与晚期资本主义一体化的措施,最近十几年来资本主义制度如果说发生了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变得比马克思写《资本论》时更加危机四伏了”⑤。从越南战争到世界货币制度的混乱,从西欧1968年以来激进工人斗争的高涨到全世界大量青年人对资产阶级的价值和文化的拒绝,从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到周期性的经济衰退,随处都有迹象表明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曼德尔总结道,“《资本论》说明了为什么这个制度的日益尖锐化的矛盾同它的迅猛发展一样不可避免”⑥,也就是资本的内在否定性———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曼德尔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由于像19世纪的英国那样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越来越多,今天的世界远比写作《资本论》时的世界更接近《资本论》中的“纯粹”模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与一般公认的信念相反,马克思与其说是19世纪的经济学家,还不如说是20世纪的经济学家。众所周知,《资本论》研究的是生产关系,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⑦《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研究的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全部三卷所讲的“资本”都是一个生产关系概念,而不是生产力概念。这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资本”,特别是西方经济学所理解的“资本”是根本不同的。西方经济学大多把资本当成了生产力概念,它讲究的是投入、产出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剩余价值”和“剩余使用价值”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里的“价值”和“剩余价值”都是通过交换实现的抽象劳动,因而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它只适用于私人劳动与其他私人劳动在相互对立、相互统一中构成整体社会劳动的市场经济。从生产力的角度看,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因此不涉及抽象劳动,只涉及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不需要同其他人的具体劳动进行比较,不涉及与其他人的关系。在生产力经济学中,资本创造的不是剩余价值,而是剩余使用价值。按照这种眼光,资本在一切时代都存在———只要使用价值通过一个生产循环,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它就是资本。在马克思看来,正是这种理解,把资本这种特定时代的生产关系当成了永恒的自然关系。马克思真正主张的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考察生产力的发展。尽管马克思强调,资本要追求的并不是使用价值即劳动产品,而是剩余价值即多余的货币;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而不是剩余使用价值的转化形式。但是,在《资本论》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和第三卷研究利润、利润率的时候,马克思恰恰是从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两个方面来考察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的。实物补偿实际上就是使用价值的补偿。马克思指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运动,“不仅是价值补偿,而且是物质补偿,因而既要受社会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比例的制约,又要受它们的使用价值,它们的物质形态的制约”⑧。因而,从生产力经济学和生产关系经济学两个方面来考察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题中之意。今天,我们无论是研究资本内在否定性的外在表现,还是研究当今的世界经济,都应当着眼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种经济学视角。 二、资本内在否定性的外在表现 罗莎?卢森堡在研究资本积累时发现一个问题,作为一部未完成的着作,《资本论》没有顾及资本主义经济的非资本主义环境:“我们在《资本论》全部三卷中看出,马克思的分析的理论前提,是假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着普遍而唯一的统治地位。”在她看来,“这个前提,乃是理论上的权宜之计。现实上,从来没有过那样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唯一支配之下的自给自足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前提,如果只是作为论证纯粹形态的问题之助,而不变更问题的条件,那么,它是一个完全可以允许的理论上的权宜方法”⑨。然而一旦涉及现实的世界经济,这一前提就不成立了。实际上,到罗莎?卢森堡的时代为止,资本主义经济总是在一个非资本主义环境中,即在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联系中得到发展的。卢森堡要考察的,正是在存在资本主义经济与非资本主义经济尤其是前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价值循环和使用价值循环的情况下,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问题。卢森堡的研究可以视为对《资本论》的发展。它把《资本论》关于资本内在否定性的论述和《共产党宣言》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论述沟通起来了。 人们公认,《共产党宣言》最早描绘了经济全球化的图景:“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变成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卢森堡所关注的正是《资本论》中资本的内在否定逻辑在世界市场中的现实表现。在《资本论》的最初 计划中,马克思是把世界贸易、把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把各民族的相互依赖排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也就是现行的《资本论》第三卷之后来考察的。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现,我们就能够看到,资本的内在否定性是如何从抽象过渡到具体,表现在世界经济的全景中的。遗憾的是,这个宏伟的计划未能完成。马克思生前只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和第三卷是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的。从形式上看,考茨基根据马克思遗稿编成的《剩余价值理论》可以视为《资本论》的第四卷,但从内容上看,卢森堡和列宁的世界体系论才是名副其实的《资本论》续篇。 在马克思看来,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并不是一种外部否定,而是资本的自我否定。任何生产力的发展,都必须采取一定的生产关系形式。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之所以能够战胜其他生产关系,恰恰是由于它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取利润,而不是生产使用价值,但对利润的追求迫使资产阶级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一旦这种发展不再能带来利润,资本就不再是资本,而还原为货币,资本的生产就还原为使用价值的生产。这也就超出了资本的限度。于是,资本的内在否定性就转化为它的外在否定性。马克思对资本内在否定性的分析主要是一种逻辑限度的分析。如果把卢森堡的研究和列宁的研究加进去,我们可以发现,资本内在否定性所表达的逻辑限度,实际上是在现实的时间限度和空间限度里表现出来的,即在资本积累的世界历史中,资本的内在否定性必然会外化为具体的时空限度。卢森堡指出,“资本主义是第一个具有传播力的经济形态……但是,同时它也是第一个自己不能单独存在的经济形态,它需要其他经济形态作为传导体和滋生的场所。虽然它力求变为世界普遍的形态……然而它必然要崩溃,因为它由于内在原因不可能成为世界普遍的生产方式。在自己的生命史中,资本主义本身是一个矛盾,它的积累运动带来了冲突的解决,但同时,也加重了冲突。” 帝国主义的海外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赢得了世界市场,大大拓展了工业资本的发展空间,缓解了资本主义宗主国国内的经济危机。但是,这种空间的拓展相对于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迟早还是会出现宗主国国内的那种生产力与购买力之间的矛盾,只不过原先一国范围内的矛盾升级到世界范围内而已。而且,在世界市场上,除了原有的劳资矛盾之外,又增加了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不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而作为资本扩张的无限性与扩张空间的有限性之间矛盾的极端表现,就是世界范围的革命的爆发。因而,以卢森堡和列宁为代表的国际共产主义认为,在资本积累的世界历史中,“国内外资本积累的条件将变为自己的对立物,那就是它们变为资本没落的条件”,到了那个时候,除了实现社会主义外,没有其他的出路。这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时间限度和空间限度。到《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主要是英国,因此,马克思“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但19世纪的英国同其殖民地特别是同印度的关系,无非是20世纪的资本主义世界与前资本主义世界关系的缩影,或者说,前者向后者展示的,无非是后者未来的景象。然而,20世纪还是有两大现象超出了《资本论》的范围:一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和瓦解,二是虚拟经济的出现和繁荣。这两大现象同样必须从生产力经济学和生产关系经济学两个视角加以理解。 三、双重经济学视角下的国际分工与中国发展道路 《资本论》所反映的资本主义的内在危机,主要是生产关系的危机。但是,20世纪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遭遇的困难,特别是苏东剧变,却属于另一种危机:生产力发展的危机。中国的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并且不断发展,与坚定不移地奉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密不可分的。在20世纪,资本主义没有灭亡,原因在于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在美国,这是通过罗斯福“新政”、创立“宏观经济”实现的;在欧洲,则是通过社会党创办“福利国家”、建立“消费社会”实现的。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阵营的崛起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挫折,则与卢森堡分析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扩张联系在一起。俄国十月革命,与其说是马克思《资本论》的革命,不如说是卢森堡《资本积累论》和列宁《帝国主义论》的革命。现在回过头来看关于“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的争论,我们可以发现:这场争论之所以没有成效,恰恰是由于忽视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不仅应当在生产关系的层面上进行,还应当在生产力的层面上进行。斯大林混淆苏联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所说的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的区别,误把比资本主义还低的生产力水平上建立的苏联社会主义混同于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这确实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二战以后,斯大林甚至试图建立平行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社会主义市场。实际上,苏东剧变并没有证明社会主义的失败,它只是证明了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失败。这种失败的理论原因在于只是从生产关系经济学的角度看待世界经济,没有从生产力经济学的角度,特别是没有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待世界经济。相反,中国采取改革开放政策,紧紧依靠世界市场,仅用了30多年时间,经济总量就跃居世界第二,这一事实表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对于自身的经济发展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然而,一旦融入世界经济,资本的内在否定性所导致的种种问题就不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问题,它也成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尤其是面临虚拟经济的挑战,中国必须拿出自己的对策。这同样要从生产力经济学和生产关系经济学两个角度着眼。 在卢森堡看来,按照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关系,非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经济国家,一类是商品经济国家。对后者,资本主义需要购买其原料和向其倾销产品,因此是一种“正常”的贸易关系;对前者,首先必须瓦解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纳入商品经济体系,然后才能用市场交换的办法进行剥削。因此,对自然经济国家的经济,首先采取的必然是原始积累时期的暴力掠夺手段。但是,如果非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强有力的民族国家政权,利用后发优势主动融入世界经济,那么这种发展顺序就可以被打破,这些国家就可以为自己在世界分工中争取到相对有利的位置。至于这些民族国家政权采取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并不影响它们在世界分工中的地位。在成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中,德国和日本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则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些国家的成功,都与自觉进入世界历史进程有关。意大利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阿锐基(又译阿瑞基、阿里吉)在《漫长的20世纪》中追述了从文艺复兴到当代的资本主义扩张和霸权大国的逐次循环。在他的论述中,资本的物质扩张阶段最终在过度竞争压力下逐渐消失,让位于金融扩张阶段,而后者的消亡又促成了国家间混乱的年代的出现。在新的社会集团的支持下,一个能够恢复全球秩序并再次重启物质扩张循环的新兴霸权大国的出现,将消除国家间的混乱状态。热那亚、荷兰、英国和美国依次被称为这种霸权国家。在《亚当?斯密在北京———21世纪的谱系》中,阿锐基断言,世界霸权从美国转到中国的时代来临了。由于中国是一个非资本主义传统的市场经济国家,因此,这一次权力转移将给人类带来曙光。 从资本内在否定性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来看,我们不得不说,阿锐基过于乐观了。他忽略了美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威廉?I.罗宾逊在《全球资本主义论:跨国世界中的生产、阶级与国家》中所关注的全球资产阶级的大联合。这是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的势力。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不过是这种势力扩张自身的理论反映而已。这种联合不仅改变了《资本论》的语境,而且改变了《资本积累论》和《帝国主义论》的语境。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期待的是《共产党宣言》中号召过的那种“全世界无产者”的国际联合。这种联合被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者破坏掉了。在《资本积累论》和《帝国主义论》中,卢森堡和列宁期待的是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的联合,这种联合被第三国际的大国沙文主义者破坏掉了。在整个20世纪,对资本主义构成制约的,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外部压力,二是受到社会党影响的民族国家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治理的内部压力。遗憾的是,苏东社会主义的解体,使资本主义失去了外部压力;经济效率的降低迫使社会党放松管制,使资本主义失去了内部压力。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外资,客观上使得发达国家降低税收,以便把资本留在国内,从而使全球资本获得了空前的主动权。在这种背景下,已经进入小康社会的中国显然不能延续旧的发展思路。从热那亚到荷兰, 再到英国和美国,经济霸权的转移都与全球资源和生态的容纳能力密切相关。中国既没有卢森堡所说的前资本主义经济水平国家作为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的目的地,也没有发达的、足以吸纳全球过剩资本的金融市场。唯一的出路是从使用价值生产和价值生产两种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实体经济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虚拟经济的力量对比,力图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全面超越传统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动。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曾经研究过虚拟资本。从生产关系经济学角度看,虚拟资本仅仅是资本的虚拟化。由于整个国际货币体系仍然建立在金属货币即抽象劳动的物化形态上,虚拟资本并未从根本上影响到资本主义的金融市场,反而对通常的所谓“物质资本”即从生产力经济学角度看的资本的发展有一种促进作用。但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随着美元与黄金脱钩、各国货币与美元脱钩,货币也被虚拟化了。这就为虚拟资本成长为虚拟经济,从而使金融市场空心化准备了前提条件。因此,中国目前面对的,一方面是国内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所积累的使用价值的堆积,另一方面是在国际金融战争中所处的劣势地位。中国必须既通过经济结构转型、技术创新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又通过金融创新推进虚拟经济的发展。只有在两条战线上都取得胜利,阿锐基所期待的人类曙光才会显现。这就需要我们同时既在生产关系经济学、又在生产力经济学上实现理论创新 世界经济论文:从经济实力和“软着陆”现状看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 经济多极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与世界经济格局发展变动密切相关的。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经济格局,既是南北两方、多极类型构成的且两极分化的格局又是几大国、经济中心构成的且多极化的格局。总体上说,目前的多极化世界经济格局为美、欧、日三极并存。在90年代至21世纪的一个时期,不仅三极之间发生着实力消长的新变化,而且新的经济力量中心也在崛起之中。 一、美、欧、日的经济实力地位 (一)多极之首的美国经济 10年前的人们对三极实力地位的概括是:崛起的日本,复兴的欧洲,衰落的美国。然而90年代后的情况表明,美国遏止了实力地位相对衰落的态势,显示了其不仅是世界经济多极之一,更是实力之首的实力。其经济自1991年3月美国经济走出低谷至2001年3月,已连续增长10年,10年中年增长率达3.5%,创造了世界上最长的经济持续增长周期的记录。而且不仅仅是经济持续增长,还出现了“一高两低”并存的所谓新经济现象,主要动因在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和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为期10年比较良好的经济发展使得美国经济实力有所增长。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24.2%提高到28.6%。 (二)泡沫破裂的日本经济 90年代后的世界经济三极中,日本的经济发展势头、状态与美国产生此消彼长的位置互换。50年代至80年代的每一个10年,日本经济发展速度都是既快于西欧、更快于美国的,从而使日美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生产总值由50年代初的日本约相当于美国的6%上升为90年代初的66%,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正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经济达到高峰的同时,其经济泡沫也达到了顶点。1989年末,日本的资产价格(股票、土地和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15倍;日本的国土面积仅为美国的4%,而其市场价值是美国的5倍多,仅东京房地产的市价总额就可以购买美国两次。但是泡沫是不可能长期膨胀的。1990年,以当时发生的经济周期性危机为契机,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并使日本经济在90年代以低于美国经济增长率两个多百分点的劣势陷入经济停滞,这是日本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在这样一个经济不景气状况中,又遇上了1997年东亚经济危机的发生,这对日本经济是再糟糕不过的事情了。这场金融风波既充分显露了日本经济实力地位的下降和对世界经济的消极影响,反过来又对不振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1997年日本出现0.7%的负增长,1998年进一步恶化为2.8%的负增长,1999年勉强出现0.6%的经济微弱正增长,2000年,由于国际经济比上年加快(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7%),也由于日本近年来以国债为支撑扩张的财政政策逐渐显效,日本经济开始有所好转,但也仅仅是1.5%的增长率。用经济合作组织的话说,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挣扎了几年的日本经济已经开始出现适度的复苏。 过去的10年是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受泡沫经济破灭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双重打击的日本经济目前依然困难重重,但是日本的经济实力犹存。可以说,日本的经济实力、影响力只是相对于美国而减弱或相对于泡沫经济高涨时而收缩,而并非基础经济大倒退。日本目前的国民生产总值约相当于排在世界第三、四、五位的西欧三大国德国、法国、英国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之和。未来10年,日本将以接近2%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发展,二十一世纪的日本经济仍是多极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一极。 (三)一体化的欧盟经济 西欧的经济发展态势在美欧日三者中始终处于中间的位置。80年代及其以前,西欧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如日本,但快于美国;进入90年代后,西欧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日本,但落后于美国。以一个国家集团的实力计,欧盟的一些主要实力指标不仅大大高于日本,甚至超过美国。比如国内生产总值,欧盟占世界的29%,美国占28%,日本占13%。但不能简单地据此认为欧盟的实力地位世界第一。欧盟是一个国家集团,15个国家的集合,尽管其一体化程度较高,可以作为一个实体与美、日并立,但毕竟不像美、日那样作为单一国家成为世界经济之一极。这要求欧盟既要加强经济一体化,又要加快经济发展,即通过“集中”和“积聚”两个方面的努力,以巩固和增强自己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实力地位。 如何在较低通胀率和较低失业率情况下提高经济增长率,是欧盟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相比于美国近年来已出现“一高两低”的新经济现象,欧洲要逊色一些。 二、美、欧、日经济“软着陆”状况 从理论上讲,宏观经济“软着陆”是指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出现“一高两低”的良好态势,即经济高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胀率并存。 (一)经济增长率 1997年以来,美国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4%以上。欧盟的经济增长状况是,1997年为2.7%;1998年为2.8%;1999年为2.3%;2000年经济增长率第一次突破3%,达到3.4%,为1989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但仍低于美国;2001年,据经合组织等预计,欧盟的经济增长率仍会保持在3%以上,从而将9年来第一次超过美国。从更长期的发展看,自现在起到2010年每年的经济增长率为3%,已是欧盟确定的发展目标。 (二)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是与经济增长率密切相联的。按照西方传统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其在2.5%至3%的情况下是合适的,这既会使就业增加,又不会使通货膨胀率过于上扬。欧盟近年来在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胀率三个指标上,只有在低通胀率方面可以与美国相媲美,甚至比美国还低。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欧盟通胀率1998年为1.4%,1999年为1.3%。然而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美国是在经济增长率突破了传统的界限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较低的通胀率。欧盟则面临着既要经济增长率突破3%,并把高失业率降下来,同时又不至于使通胀率有大的上扬的艰难任务。事实上,自1999年下半年欧盟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以来,欧盟的通胀率也呈小幅攀升态势。欧洲央行行长杜伊森贝赫2000年7月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时说,“我们绝不反对经济增长率高于3%,我们所不希望的是通货膨胀达到这一水平”,因此,欧洲央行对影响欧元区物价稳定的因素保持警惕,将继续实行“把通货膨胀压力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长期战略。从现在的发展态势看,欧盟2001年、2002年的通胀率将回落到2%和1.8%。 (三)失业率 高失业率一直是多年来困扰欧洲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与美国近年来失业率压低到4%的情况相比,欧盟的失业率高达10%左右。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是密切相联的两个指标。一方面,高失业率是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压力。据欧洲的统计,欧洲每年用于失业、贫困人口救济和社会福利保障的开支高达1万亿到2万亿欧元,占各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2%到20%。如此巨大的开支拖累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高经济增长率是增加就业、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的趋强,欧盟的失业人数在减少——从1996年及其之前的约2000万人减少到1997年3月的1,800万人、1998年5月的1,700万人、1999年的1,600万人和2000年1月的1,230万人;欧盟的失业率也在降低——从1996年的10.8%降至1997年的10.6%、1998年的10.0%、1999年的9.1%和2000年的8.4%,预计今明两年将继续降至7.8%和7.3%。 此外,汇率情况也能说明问题。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这既使欧洲经济一体化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欧盟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条件,也会在动荡不已、危机迭起的世界经济领域,为欧洲货币地位的提高增加一个新的筹码。作为美国、欧盟、日本三极世界经济格局,随着欧元的问世,从长远态势看必将发生新的变化。欧元比之原本地位最弱的日元,其地位会进一步增强;就是比之世界第一货币美元,从长远看也会构成挑战。但欧元诞生两年多,其表现特别是汇率表现,并不如原来预想的那样好。1999年1月1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为1:1.19,而到2000年10月26日,1欧元只能兑换到0.823美元,欧元跌到了历史的最低点,比诞生之初大约贬值了30%。 可见,目前的多极化世界经济格局表现为美、欧、日三极并存。但随着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除了现有的美欧日之外,人们预测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国,如果在全球化进程中抓住机会、有所作为,也可能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到第二个10年,在多极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从目前的实力地位和发展势头看,中国是最有可能成为第四极的国家。 世界经济论文:世界经济失衡现象透析 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分工格局变化以及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困难,世界经济失衡现象将会在一定时期内存在,这成为我们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大背景。目前的世界经济失衡是一种动态均衡,世界经济将在失衡中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失衡的主要原因 世界经济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美国经常项目的巨额逆差。2000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为4160亿美元,2004年扩大为6659亿美元,2005年达到8065亿美元。二是亚洲国家和地区经常项目大量顺差,尤其是对美贸易顺差。2000年亚洲国家和地区经常项目顺差为2057亿美元,2004年扩大为2487亿美元,2005年达到3557亿美元。对于这一问题,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分析:从微观方面看,经常项目差额主要表现为贸易差额;从宏观方面看,经常项目差额等于储蓄与投资的缺口。 美国经常项目巨额赤字的原因。美国经济主要靠消费拉动,近年来这一倾向被不断强化。20世纪80年代,美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为67%,2005年达到72%。与此相对应,美国储蓄率急剧下降。1995年美国个人储蓄率为4%—5%左右,2004年下降为0.2%,2005年为负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全美储蓄率下降是造成经常项目逆差的主要原因。由于过度消费、储蓄不足,美国必须吸收国外储蓄以维持本国经济增长,从而形成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 亚洲国家和地区经常项目大量顺差的原因。多数亚洲国家和地区选择了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抑制了国内的消费需求,形成了过高储蓄和巨额经常项目顺差。而且,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不少亚洲国家和地区一方面采取了谨慎的国际资本管理战略,从国际资本市场的净借款者转为净放贷者;另一方面努力降低国内投资支出,并通过高利率吸引国内储蓄,从而使其储蓄大大超过投资。 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分工方式,即从主要使用本国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出口,发展为某些生产要素在一些国家集中并面向世界生产的新格局,表现为跨国外包发展和全球供应链延长。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使世界各国对其比较优势进行了重组,劳动密集型生产和服务通常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包括多数亚洲国家和地区;美国等发达国家主要向国际市场提供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出口优势。但这两个周期通常是不同步的,尤其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开发需要一个过程,表现为技术创新周期。这样,各国比较优势的显现,包括新的出口和就业机会的出现就具有不同步性。当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体现出来而美国的比较优势还未充分体现出来时,或者当美国的比较优势体现出来而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还未充分体现出来时,就会出现双方的贸易差额或经常项目差额。 失衡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引起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通过宏观政策调整,可以将经常项目差额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表面上看,可以通过利率政策调整一国的储蓄率,但实际上,无论是美国提高储蓄率还是亚洲国家和地区降低储蓄率,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为储蓄率不仅与利率水平有关,还涉及一国经济和文化传统,以及人口的年龄结构和劳动生产率水平等。 利用汇率调整也许是最容易的,只要美元贬值(其他货币相对美元升值),就可能减少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但美元相对于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贬值相对容易,相对于亚洲国家和地区货币贬值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它远远超过了宏观经济政策操作所能达到的范围。即使亚洲国家和地区货币汇率能够自由浮动,其作用也是有限的。第一,单个亚洲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升值只会改变美国进口商对进口地的选择,不会改变整个亚洲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第二,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升值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亚洲的高储蓄传统和消费习惯。第三,亚洲国家和地区需要贸易顺差。对于那些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国家和地区来说,较快的出口增长意味着较高的经济增长;对于那些饱受亚洲金融危机之苦的国家和地区来说,较高的出口增长率意味着较大的外汇储备规模。从某种意义上讲,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这种“顺差饥渴”和“外汇储备偏好”,可能会伴随其整个赶超过程的始终。 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可以限制失衡 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和经济制度改革(包括汇率制度改革),虽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可以将世界经济失衡控制在一定限度内,避免演化成金融危机,从而为解决这一问题赢得时间。 就财政政策来说,经济学界基本达成了以下共识:美国要降低经常项目逆差,首先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需求的过快增长,减少进口。有关数据表明,美国已经有所行动。在2005财年中,美国财政预算赤字下降为3186亿美元,为2002年以来最少的一年。 从货币政策方面看,2004年6月份以来,美联储持续17次提高基准利率,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经上升到5.25%。较高的利率水平有助于抑制过度消费。 在亚洲方面,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汇率制度的灵活性有所增强。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正在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此外,前些年由于日本和欧洲经济持续低迷,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顺差主要由美国市场吸收,表现为美国经常项目赤字。随着日本和欧洲经济复苏,这个问题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目前的失衡是一种动态均衡 从理论上讲,不平衡是绝对的、常态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任何时间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赤字必然同时表现为另外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盈余。 从现实出发,就美国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看,失衡是比较严重的。但在短期内,由于这种失衡表现为动态均衡,因而呈现出一种相对的可持续性:第一,在国际分工新格局中,美国相对充裕的资本和技术与亚洲国家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组合,能够充分发挥各方比较优势,是一种较为现实的选择。第二,亚洲国家和地区以债券的形式积累了对美国的债权;美国以直接投资的形式积累了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债权。这一不平衡根源于美国与亚洲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效率的差异(美国的金融市场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市场之一)。随着亚洲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这一失衡会自动得到纠正。第三,近年来出现的跨国外包与供应链延长是世界经济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必然结果,它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率,增加了公司利润,发挥了各方的比较优势。因此,2001年以来,包括美国及亚洲国家和地区在内的整个世界经济基本实现了较低通胀率下的较快增长。 目前的世界经济失衡表现为“双循环”:一方面,为了实现赶超战略、为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为了积累外汇储备,亚洲国家和地区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出口增长率,形成了巨额的经常项目顺差,美国经常项目出现了巨额赤字;另一方面,为了追求较高的资产收益率、为了保持储备资产安全(包括维持美元汇率稳定,避免储备资产损失),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资金又回流到美国市场,弥补了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维持了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2004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为6659亿美元,当年资本净流入为8218亿美元。正是由于美国金融市场吸收了亚洲国家和地区经常项目的顺差,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资金回流弥补了美国经常项目的缺口,使国际金融市场达到了一种动态均衡,从而使世界经济在失 衡中保持了较快增长。 世界经济论文:复苏的世界经济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一、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情况及趋势 随着今年第1季度的结束,去年的特别是9.11恐怖袭击美国经济之后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算是“贴身擦过了”。4月中下旬以来,各主要国际经济组织纷纷调高了对今明两年美国和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例如: 4月18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2年世界经济增长2.8%,比它2001年12月预测的2.4%调高了4个百分点,2003年可望达到4.1%;美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分别为2.3%(比它去年12月的预测上调了1.7个百分点)和3.4%,将再度成为世界经济的"motor"(发动机)。 4月25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劳伦斯.克莱因领军、由60个国家的250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专家组指出,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复苏到来得比人们预期的要快,来自欧洲和亚洲的数据也显示出复苏的事实或先兆,但发展中国家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从复苏中受益;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由去年的1.2%提高到1.8%,明年达到3%;复苏受许多国家低利率、税收措施、个人消费和消费者信心提高所推动,这些因素是复苏的“点火器”,但还不足以保持复苏的持续性和力度。 据此及据其它相关统计,对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趋势似可作出如下研判: 1.美国经济复苏来得比人们预期的要早、要强劲,促复苏为持续增长的关键是振兴企业投资 美国经济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跳水”(第3季度GDP下降1.3%),拖累全球3/4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速锐减;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双创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纪录,分别为2.4%和1%;国外直接投资也由2000年1.3万亿美元减少到7600亿美元。第4季度美国经济出现有力反弹,增长1.7%。今年第1季度美国GDP增长按年率计算高达5.6%,大大超过了经济学家们的预期。低通胀态势将继续保持,今年第1季度美国通胀率仅0.8%。美联储认为,近期尚看不到通胀加速的迹象,因此无须调高自去年12月定下的1.75%的利率水平(40年来的最低利率)。 这表明,美国经济2001年第3季度1.3%的负增长,与以前发生过的历次衰退相比,是时间最短、裂度最轻的一次。问题是美国经济复苏的下一步,是V型,W型,还是什么其他型?多数经济机构认为,5.6%的数字不是现实反映,美国经济可能再一次出现下滑。例如,金融市场的信息就不令人鼓舞,道·琼斯指数自2月份以来又跌到10000点以下,美元也值有所贬。此外,与新经济的佳期相比,目前5.7%的失业率偏高,近期可能会有所下降,但到夏季可能突破6%关线;第1季度的高增长首先来自库存调整,贡献率为3.1%,其次是私人消费增长,贡献率为2.5%。目前库存调整余地缩小,股市下挫和中东局势紧张使消费者信心减弱。保持和发展复苏的关键是企业新投资,但它至今尚未启动。因此,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IIE)的国民经济学家卡特琳·曼说她“不相信如此之高的增长能够继续,但也不相信出现Duoble-Dip(上岸后再跳水)”,这也是多数经济学家的看法。今年第1季度5.6%的增长率将逐渐回落到3.5%,下半年会出现企业新投资。布什总统在继续要求国会支持他持续减税的计划,以促进短期的复苏成为持续的增长。 考虑到9.11”恐怖袭击及随后的阿富汗打恐行动,以及安然、凯马特、环球电信等大公司会计审计丑闻等冲击性因素,美国经济能在较短时间里实现较强劲的复苏,说明经过10年新经济发展,美国经济的抗震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包括货币财政政策的迅速反应能力和调节效应)已大大增强。 2.欧盟经济复苏迟缓乏力,短期内难以摆脱低速增长状态,机制和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据欧盟统计局今年3月12日公布的统计数字,欧元区12国去年经济增长仅为1.5%,第4季度还下降了0.2%,今年第1季度起色不大,在0.1%-0.4%之间。IMF预测欧盟15国今年经济增长与去年持平,2003年加速到2.9%。15个成员国中,英国情况较好(这将增强英国继续留在欧元区外的信念),据英国国家统计局3月27日公布的数字,2001年以2.2%的实际增长率远居欧元区12国平均1.5%的增长率之上。但受世界经济减速和英镑汇率偏高之累,占经济产出1/5的制造业景气不佳,2001年第2季度末陷入衰退。英国官方统计显示,今年1、2月份有所复苏,增长0.4%和0.5%,预计今年GDP增长率为2%,基本与去年持平。 其他4个大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占欧元区12国经济总量的80%。曾为欧盟经济“火车头”的德国现已降格为“班里的差生”,增长乏力、失业攀高、预算失控、企业破产增多。IMF指出,德国经济复苏的当务之急是有效控制财政赤字上升的趋势,回到欧元区稳定条约规定的基准值(不超过GDP的3%)以下,以提升人们的经济信心和保持低利率水平。如果今明两年德国预算赤字率(占当年GDP比率)保持在2.7%和2.0%,两年的经济增长率相应为0.9%和2.7%。德国政府预期今年经济增长率为1.3%。法国经济今年上半年增长0.8%(法国全国统计与经济研究所3月29日的形势分析预测),政府预测全年经济增长1.4%-1.5%。意大利和西班牙也将在缓慢复苏后进入低速增长。 IT领欧盟之先的两小国爱尔兰和芬兰,因该产业在去年全球经济减速中受累最深而剧烈波动,前者GDP增长率从2000年11.5%降到2001年的7.1%,后者从5.6%跌到0.7%,今年可望随全球IT产业回暖而缓缓复苏。 从中长期看,欧盟经济必须通过机制与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振兴企业投资,特别是与技术创新关系最紧密的风险投资,劳动力市场等经济政策也必须进行有深度和力度的调整,才能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与升级,集聚和积累发展后劲。但是,15个成员国的统一市场和12个成员国的统一货币,运营和调控难度较大、成本较高,首脑峰会-欧盟委员会-成员国政府的行政层次和规制结构,以及成员国经济政策协调,程序繁琐复杂,照顾各方利益的妥协不能不减弱政策与调控的力度。因此,欧盟正在启动宪制改革的大战略和大行动,这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欧元成长为能与美元并立的世界货币,也要走过漫长的道路、经历曲折的过程。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欧盟经济只能保持低速增长和区域内相对稳定的态势,并表现为先于美国经济衰退而衰退,后于美国经济复苏而复苏。 3.日本经济陷在近10年来的第3次衰退中难以自拔,制造业向周边国家转移生产基地不可逆转 IMF预计今年日本经济经济继续萎缩1.0%,明年可有0.8%的微弱增长。日本经济摆脱长期低迷的根本出路在改革。IMF指出,日本如果不能立即着手迫在眉睫的结构改革,首先是银行部门的改革,其经济增长将“看不到隧道尽头的亮光”。日本银行也指出“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及防范通货紧缩情势恶化,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同时结构改革也应齐头并进,以解决银行坏账的问题”。目前,日本银行的坏账总额高达43万亿日元(换算为3230亿美元),1500万人(占日本人口总数近12%)欠消费信贷公司的帐,其中150万-200万人处于濒临无力偿还的边缘,个人破产创纪录,每天有18.7人自杀,或离家出走从此失踪。问题在于日本结构改革只是旧调重弹,寄希望于诱导日元大幅贬值刺激经济复苏缺乏有力度根本性改革行动。以至于人们怀疑其是否真正有改革的决心,小泉内阁2月27日宣布一项反通货紧缩计划时就说,“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没有即刻解救的良方”。但日本拥有世界一流的制造技术、居发达国家前列的人均GDP和研发投入、居世界第一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这些是日本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日本战后形成的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已跟不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洪水般货物出口导致的出口生产能力过剩,也必须寻求出路,立足于保持和拉大对周边国家制造技术差距的亚洲“雁阵”也被打破打乱。因此,越来越多的日本中坚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首要运营目标,自主向亚洲周边国家转移生产基地的趋势不可逆转。 4.东亚经济将逐步从美国经济复苏中重返增长通道,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应积极推进次区域经济一体化 东亚长期以来实行出口主导型发展战略,经济增长的出口依存度高,而且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短短几年里,形成了对美出口IT产品的地区性和产品性结构依赖。如新加坡、韩国和台湾等亚洲经济体在金融危机后的迅速复苏和再次衰退都同美国经济的涨落脉动息息相关。这一结构特点和发展态势,短期内尚难改变。因此,当前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全球IT产业回暖,将有助于改善这些经济体经济复苏的外部环境,从而今年的增长可望好于去年。其中,韩国经济复苏要更强一些,据韩国中央银行4月15日的预测,今年其经济增长达到5.7%,大大高于其去年12月3.9%的预测。从中长期的发展看,积极推进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如10+3和10+1),以构筑东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平台与通道。 5.国内政治局势失稳和沉重的国际债务,是拉美经济的两大拖累 拉美经济发展固然受美国经济的影响,但根本拖累因素是国内政治局势失稳和沉重的国际债务。巴西、阿根廷、智利三个拉美大国的国际债务占全球70%,一旦债务到期而失去偿还能力,就会发生外资抽走、居民挤兑的货币危机,进而造成政局动荡和社会危机。此外,美国的态度举足轻重,美国和IMF在阿根廷和墨西哥货币危机处理上不同节奏和措施,就足以说明。IMF对因货币危机导致经济与社会危机的阿根廷表示极大的忧虑,今年预计还要萎缩10%-15%。 6.内需支撑型大国经济——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三个亮点 中国、印度和俄罗斯是世界三个内需支撑型大国经济,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这与强调外资外贸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并不矛盾,也不否认经济增长还受到全球和主要贸易伙伴国经济景气的明显影响。但国内市场大、内需旺,即使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仍能保持外资的吸引力和一定规模的进出口。在2001年全球3/4的国家和地区经济衰退的形势下,这三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各有特色,并分别实现了7.3%、5.6%和5.5%的增长,成为全球经济的三个亮点,今年将保持较高增长的势头。 二、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因素与特点分析 1.当前世界经济的景气复苏趋势受国际油价的制约,油价涨落受制于中东局势 IMF指出,以每桶(159公升)23美元为基准油价,今年全年油价若长期高于这个基准5美元,那么世界经济增长将萎缩0.25%。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美国众参两院银行联合委员会上也指出,油价上扬可能严重抑制占到美国经济3/4的消费支出,1月中旬以来的油价上涨已经吞噬了家庭支出的购买力,美国经济对目前的油价水平尚能勉强承受,如果长时间地继续上涨后果堪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历次经济衰退都始于油价上涨。在世界重要油库的中东,巴以“以暴还暴”的冲突愈演愈烈,成为高悬在世界经济景气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伊拉克从4月8日起暂停一个月石油出口,并呼吁阿拉伯产油国再次使用“石油武器”。如果局势不能趋向缓和而走向全面对抗,油价飙升将不可避免,世界经济的复苏趋势将被打断。 2.美国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走向既取决于短期的行情性因素,更取决于长期的结构性因素 美国这次的经济衰退不同以往,出现一系列非常规现象或不确定性因素。其中,短期性现象如可支配收入下降而个人消费支出上升,这里有低利率和低通胀因素的作用。但是,可支配收入的“透支”消费既不可能过度,也难以长期持续。长期性结构因素如劳动生产率和公司销售额上升,但公司盈利状况恶化、利润率下降,导致企业取消或减少投资计划,待别是与技术创新关系最为密切的风险投资锐减。这只能解读为,以IT技术产业化为先导的美国新经济经过持续10年高涨已越过技术创新高峰期,社会平均利润率已经形成,投资边际效应开始递减,企业竞争从以高投资、高频率技术创新为主转入以优化组织、革新管理、降低成本为主的阶段。构筑竞争的新技术平台和增长通道需要高先期投入和较长的时间。美国IT技术平台和快速增长通道的构筑就经历了从里根、老布什到克林顿三届政府20多年的努力。在新的技术平台和增长通道未构成之前,美国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靠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反应力和有效性,以及企业和居民的经济信心和心理预期。 如果再作深远的分析,美国经济的高投资、高增长和高消费,长期依靠外部世界的资本和资源支撑,其必要条件是强势美元。实际上,美国“三高”,世界“买单”。例如,美国经济高增长与高贸易逆差和高经常项目逆差并存,必要条件之一,是年均高达2000多亿美元的国外直接投资流入,4500亿美元金融资产(占全球5万亿美元净储蓄8%以上)的外国政府和个人购买与持有。一旦失去这个必要条件,支撑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支柱就会崩塌。因此,从海湾战争到阿富汗打恐,深层次的经济动因是保护美国攫取世界资源的安全和维护世界对强势美元的信心。当然,也不应否定美国“三高”经济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出口市场、技术引进源等经济发展的外部必要条件。 3.经济全球化发展与 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调整的矛盾,是制约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和持续增长的根本 经济全球化大大提高了世界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效益,但全球化利益的分配既不平衡、更不合理。发达国家不仅不愿调整由其主导的现行国际经贸“游戏规则”,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甚至连这样的秩序也不愿恪守,或以合法借口(反倾销、绿色壁垒和保障条款等)加以扭曲。最新的案例是美国宣布实施其贸法“201条款”,导致了一场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钢铁贸易争端”,最终结果远未明朗。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调整之后的结构性矛盾,以及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一个表现,也是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制度性制约。因此,从根本上说,建立一个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经济相对平衡的增长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目标。 三、我国的应对策略思路 当今的世界经济,除经济全球化之外,还有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民族主义,是三大潮流。美国是三大潮流的“弄潮儿”,欧盟的突出优势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在哪里?特别是比较优势在哪里?发展中国家要避免被全球化潮流冲向“边缘化”,积蓄、集聚和发挥积极经济民族主义的比较优势,勇于和智于搏击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潮流。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互惠互利、谋求“共赢”的全方位开放政策,加入WTO和启动建立10+1(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谈判,积极主动搏击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努力在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驾驭可确定的方位和空间,"jest-time"(恰值其时)地应变和调整,这无疑是继续保持稳定和较快的经济发展态势、加快经济崛起的一项外部必要条件。但必要条件特别是外部必要条件不等于发展的充分条件,充分条件的营造在于自身制度与机制的创新。入世为我国体制改革注入了外部压力,这也是我国先易后难、渐进改革进入有时限(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适应入世的过渡期仅有3-6年)规定的攻坚性制度创新的动力。目前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体制平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技术通道,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构筑的,至今经历了20多年。但它还不完全适应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因此,要以人世为契机,再经过15-20年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使之构建得更加坚实、宽广和通畅,更加国际化和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轨道相接。对此,我们必须充满信心,不为一时挑战的严峻性和发展的波动性动摇信心而贻误时机。 世界经济论文:剖析世界经济秩序与国内复兴 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增长率低迷、债台高筑,饱受“二次衰退”风险的折磨;美国经济复苏过程跌跌撞撞,正经历着无就业的增长;欧洲正处于十字路口,虽然已经采取了艰难的步骤,但至今仍未跳出主权债务危机的怪圈;日本在金融危机过后又遭受巨大灾难,经济复苏面临严峻考验。但是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这场危机似乎成为一场胜利,中国在201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已经越来越多的人承认这个世纪将见证新兴经济体的强势崛起,全球经济版图正处于变革的边沿。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将如何通过贸易和金融实力重塑现有的世界经济格局?新兴经济体在这一进程中面临着哪些风险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新兴经济体该如何应对?本文尝试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 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 过去的20年,世界目睹了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生产、贸易以及金融领域的成长,他们快速地与全球市场融合,为我们讲述了增长的故事,同时也引起了全球经济重心的转移。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95年的30%跃升至2010年的45%左右;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占全球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所持有的财富和金融资产也大幅度增加,外汇储备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二,它们的主权财富基金和其他形式的资产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然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也经历了种种挫折。 1990年代初,注定会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历史阶段,正是从那时起新兴经济体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开始重塑未来的全球经济与政治。首先,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前苏联的正式解体,这个国家在矛盾重重的背景下踏上了艰难的经济转型之路。其次,印度1991年举行的选举将纳拉席哈?拉奥(P.V.NarasimhaRao)推上了权力的宝座,印度开始推行经济自由化、积极参与全球化。再次,1990年代,中国加快了自1978年就开始的经济改革的步伐,从那时起,中国创造了连续二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最后,1990年纳尔逊?曼德拉(NelsonMandela)总统将南非带入了国际舞台。这一系列事件汇集在一起,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标志着全球化新纪元的到来。[1]然而事实证明1990年代的改革并未能够促成新兴经济体的长期繁荣与稳定增长。华盛顿共识的盛行使得大多数新兴经济体面对金融自由化的诱惑时改革太过鲁莽和仓促,新兴经济体一个接一个地受到沉重打击,从1994—1995年的墨西哥到1997—1998年的韩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从1998年的俄罗斯到2001年的土耳其,最糟糕的是2001—2002年的阿根廷,其经济总量下滑了15%左右。除中国和印度外大多数新兴经济体都未能幸免。[2]2000—2007年期间,新兴经济体终于迎来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继续其令人惊叹的增长速度,印度也表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而且,被称为“金融危机”代名词的拉美地区也开始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全球经济舞台当中,人均GDP连续多年增长幅度超过3%,但亚洲的表现仍然最为抢眼。在全球能源价格不断回升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重新振作,“大爆炸”式的激进转轨模式在经历了必要的阵痛之后逐渐显示出其优势。“金砖四国”(BRICS)成为了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在2000—2008年期间,全球经济增长中BRICS贡献了30%,与之前十年相比提高了14%,而G7的贡献率则从70%下降为40%,BRICS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例也显着增加,如今已达到13%。[3] 2008年美国次贷风暴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美国2009年第二季度经济衰退3.8%,失业率达10%,同年日本经济更是衰退5.4%,为所有发达国家之最;欧元区同样未能幸免。但是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这场危机似乎是验证了他们的崛起不可避免。在危机最为严重的2009年新兴经济体平均增长率为1.5%,与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在新兴经济体当中,中国经济保持了8.7%的增长,印度为5.6%,印度尼西亚也高达4.6%,新兴经济体扛起了引领世界经济走出低谷的重任。自2007年之后,全球经济增长80%的贡献率来自新兴经济体,来自发达经济的贡献率仅为20%。由工业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共同组成的G20取代过去一直把持全球主要经济政策走向的G8,成为协调国际经济政策的常设性论坛,象征着在新的全球经济秩序中,新兴经济体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全球经济格局一直处于动态的演化过程之中,由国家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所引起的不同国家集团之间力量的失衡是世界格局变动的原动力。在1500年之前,中国和印度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先者地位,工业革命之后西欧取而代之,二战之后,美国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力量,与德国、日本共同引领着全球经济兴衰。但是如今这一体系已经松动,那些过去曾被挤到外围的新兴经济体正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从而推动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改变。 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多极化 在国际经济竞争中,总有一些国家领先,又让位于新来者,再又被别的新来者超过,落后者不会是绝对的贫困,领先者也不会绝对的衰落,历史的变迁就是这样。[4]新兴经济体的兴起将推动全球经济重心不可避免的东移和南移,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多极化趋势日渐明朗。全球经济增长引擎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的辐射效应遍及整个高收入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该国的经济政策对于全球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这就要求与其竞争对手相比它能创造更高的生产率和更快的GDP增长率。[5]历史上,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和领跑者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15世纪,随着西方世界兴起,经济重心从古老的东方转向了西欧。从葡萄牙、西班牙到荷兰,再到英国,以及后来的挑战者法国、德国、日本,发展到今天的美国,他们都曾作为全球经济格局的缔造者而存在,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但是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永久性的保持全球经济领域的主导地位,世界所有国家都遵循着自然的脚步,如个体一样自有其生命周期。[6] 从2002年开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发达国家(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尤其是在2005—2009年期间,他们的贡献率几乎超过了三分之二。2009年和2010年金融危机期间他们更是完全支撑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发达经济体的贡献率分别仅为0.04%和-0.07%。[7]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是衡量新兴经济体影响力的一种方式,从世界银行所开发的多维度增长极指数(multidimensionalgrowthpolarity)①能更为清晰的看出欧元区、美国和日本在1990年代之后,对世界经济影响力的逐渐下降,而以BRICS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则是呈现上升之势。如表1所示,2004—2008年中国的平均多维度增长极化指数为26.2,全球排名最高,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的巨大溢出效应,美国、欧元区、日本分别以20.33、10.86、5.59紧随其后,说明传统的全球三大经济引擎虽然已经日渐式微,但是目前为止仍然起着重要作用。韩国、俄罗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土耳其、墨西哥和沙特阿拉伯都进入前十五强,其数量已经超过发达经济体。 以上只是典型事实的表述,更重要的是需要深入考察在金融危机打击之下新兴经济体为什么能够对全球经济产生越来越显着的影响力?答案就是南南贸易联系的加强。在过去的数十年时间里,南方国家②的总体经济规模不断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4.6%,至2010年,南方国家的总产出占世界GDP的45%。南南贸易额从1990年占全球总贸易额的7%上升为2009年的17%。在2000—2009年,南南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6%,与前一个十年的14%相比又有新突破 。在很大程度上,这种趋势是由于亚洲工厂的出现、全球生产网络中中国作为生产过程的最后组装地所推动的。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在南南贸易中扮演主导型角色,该地区的贸易量就占到南南总贸易额的四分之三,而他们与中国的贸易额单独就占40%。[8]仅2006年和2007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就吸收了中东地区总出口的16%、拉美和非洲总出口的9%。中国正在南南贸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LevyYeyati通过对一组新兴经济体的考察,发现从2000年开始,它们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依赖中国而非G7,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强,G7的影响力却在不断下降,2000—2009年期间,新兴经济体与G7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仅为0.267,而与中国的相关性为1.115。[9]Garroway更进一步将研究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低收入、中等收入国家,并得出相似结论。[10] 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所需的大宗商品源源不断地从南方国家运来,拉美、非洲和中东等南方国家由于出口激增而收入增加进而增加对制成品的消费,其中许多制成品就是产自中国和亚洲。中国以及东亚各经济体通过自身的高速增长,轻巧地打开了整个南方世界经济增长的阀门,并带动了相关国家的共同复苏。虽然人们不应夸大上述“反馈回路”的规模,中国还没有强大到足以托起整个世界,不过,它有能力托起世界的一部分。[11]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也因此能够不受西方国家普遍衰落影响而强势复苏,进一步通过南南贸易的扩张对全球产生溢出效应,引领世界,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多极化趋势日渐清晰。 三、新兴经济体促进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 不同的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同样会带来国际金融格局的变化,新兴经济体的国际金融实力与其在全球经济及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极不匹配,这种情形在未来必将得到改观。未来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国际货币体系如何能够适应新兴经济体不断壮大这一不争的事实,促进国际合作减少保护主义和货币争端,减少全球经济运行的风险和波动性。2008年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矛盾。在如今的货币体系下,美国货币政策的改变即使对于其国内立场而言是适当的,也可能会给其它国家带来灾难。对于1980年代新兴市场的债务危机,当时美国利率的大幅度提高难辞其咎;1994年美国货币政策的收缩毫无疑问加剧了墨西哥经济所面临的困境,最终导致了比索的崩溃。美国长期的货币宽松政策同样造成了1970年代的通货膨胀,与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如出一辙。[12] 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国,其经济政策需要与保持货币价值、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与全球贸易平衡相一致,如果这些目标发生冲突,风险就会加剧。如果储备货币发行国长期保持国际收支赤字,情况会变得非常糟糕,因为该货币体系是由市场信心来支撑的,历史上正是这种情形最终击垮了作为世界主导货币的英镑。如今的美国正面临着同样的情形。美国作为全世界最终消费品的最大消费国是全球赤字的主要贡献者,其贸易赤字在1990年代之后一路攀升,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点,几乎占GDP的6%(占世界GDP的1.5%)。金融危机使其经常账户逆差大幅度缩减,但是危机过后又是一路攀升,IMF预测到2015年,其逆差将达到6381.7亿美元。与此同时,根据美国财政部的统计,2010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高达1.29万亿美元,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为62.1%,2011年恶化趋势明显,前半年赤字已经超过9000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计全年财政赤字会将达到1.48万亿美元,政府债务占GDP比重攀升至69.4%,仅利息开支就达到GDP的1.49%。美国正朝着危机的方向发展。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将会受到“双赤字”(巨大的国际收支逆差以及不断膨胀的财政赤字)的影响而日趋走弱。目前的担忧是美国可能正在接近曾经的储备货币发行国都曾经历过的临界点,在这一临界点上美元的过度发行导致全球对美元和美元资产信心的丧失。历史经验表明,美元统治的终结将如其他国际货币一样不可避免。[13] 新兴经济体的情形则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大多数新兴经济体财政状况良好,债务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外汇储备大规模增加,国际投资地位显着改善。2010年底新兴经济体所持有的外汇储备跃升为5.4万亿美元,占全球总储备的66%。美国如今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而新兴经济体则成为主要的债权国。2009年底,美国的债务几乎超过一半由新兴经济体持有。[14]新兴经济体凭借自身雄厚的外汇储备逐渐在国际资本市场显示出影响力,其中以中国、东亚和其他中东国家最具代表性,世界银行预计至2025年中国的国际投资净头寸将由2009年占GDP比重35%上升为61%,而美国进一步下降为-69%;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国际投资净头寸占GDP的比重也都将大幅度提高。在不远的将来跨境资本流动的主导权将更大程度的向新兴经济体倾斜。新兴经济体中的强势货币将随本国经济规模的扩大、金融实力的增长而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外部性,国际化程度随之提高。世界银行预测了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三种情形:继续保持美元的主导地位、美元和欧元以及某一亚洲货币三足鼎立、单一储备货币(SDR)。根据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未来国际货币体系自然演化的结果将是多极化的出现,通过市场的自然选择将会逐渐建立一个适应区域贸易集团(如欧洲、亚洲和美洲)的全球多元化国际货币储备体系,其中包括实力仍然超群的美元。与单一世界货币相比,这种国际货币体系的劣势是损失了一定程度的网络外部性,规模经济的收益减少,交易成本增加;但是多元的货币体系与如今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相比将提供更大的稳定性。[15] 历史证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储备货币可以同时存在:1910年代之前的几十年中,尽管英镑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但是法国法郎和德国马克在欧洲大陆仍然被广为使用。如今美元成为主导,然而欧元、英镑和日元同样作为储备货币而存在。在主导货币之外始终会存在类似“辅币”的币种,它们作为人们一种分散风险的自然选择而存在。在2009年全球的外汇储备中,美元以62.1%的比例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欧元占比27.4%,英镑占比4.3%,日元也保持着3%的比例。[16]未来伴随着新兴经济体的成长,以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人民币毫无疑问将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它是新兴经济体中最有望成为与美元、欧元并驾齐驱的币种。从历史上看,储备货币从一种货币向另一种货币转变并非突发事件,而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美元取代英镑的地位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当时市场普遍预期英镑将退位,不过该过程比预期缓慢得多;如今美元的衰落由于货币偏好的粘性、原有的制度支撑带来的惯性等必然是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由于美元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还没有哪个国家有可能取得像美国在二战后所取得的全球主导地位,因此美元的地位得以维持至今。如今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充其量只处于初级阶段,其他新兴经济体的货币还很少进入各国的储备篮子,因此在国际金融领域新兴经济体可以大有所为,但任重而道远。 四、新兴经济体崛起过程中的挑战 1.新兴经济体未来可持续增长的能力 新兴经济体持续多年惊人的经济增长速度带有一定的迷惑性,在保持乐观的同时不应忽视当前新兴经济体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和挑战。首先关于其未来可持续增长的能力。在过去的200多年世界经济史中,只有产生了爆炸性技术创新的国家才能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要求与其竞争对手相比它能创造更高的生产率和更快的GDP增长率。领先生产率的产生主要是由剧烈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决定的。爆炸性的技术创新会带来一系列具有突破意义的新技术,刺激生产 率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快速提高,对经济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之后这些新技术将在国内的各个行业之间推广,并打破国家的界限向周边国家扩散,带动周边国家经济的发展。世界银行对典型的新兴经济体从1965年至今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从1960年以来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全要素生产率(TFP)所推动,从1990年开始,俄罗斯也出现相同的趋势。但是在拉美地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以及南非,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不明显;在阿根廷和巴西TFP的贡献率甚至出现了负值(平均值分别为-8%和-37%)。①这些TFP的数据是没有区分技术创新和技术模仿的,在中国和印度,技术对于增长的巨大贡献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技术模仿而非技术创新,在这两个国家创新活动更多地表现为数量的增加,[17] 这种现象是全球新兴经济体的通病。中印较高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可以从经济赶超的角度进行解释。然而随着中印与发达经济体技术差距缩小,新兴经济体的后发优势消失之后,它们惊人的经济增长率还能否持续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对历史的观察我们发现利用国内市场作为经济活动中的协调机制对于技术创新的出现是最重要的。无论最初的英国还是后来的美国,他们最重要的共同点就是依赖自身的国内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利用市场中的价格机制作为国内生产决策的出发点,保持旺盛的国内需求才能有效地将本国消费者的偏好传递给生产者,国内市场成为了创新的主要来源。如今新兴经济体大多严重依赖外部市场,巴西和拉美依赖大宗商品的出口;俄罗斯经济原料化现象严重、面临现代化的迫切任务;新兴经济体国内消费市场受到严重挤压,消费相关的服务部门迟迟未能发展起来,因而技术创新活动出现的几率远远小于欧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摆脱对出口的依赖,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加大对教育和研发的投入,培育技术创新的火苗,是新兴经济体最终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重中之重。 2.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挑战 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的形成要求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与贸易实力相符的金融实力,其实质也是要求其本国货币逐步推进国际化进程,扩大本币的外部性,向当前仍然处于货币金字塔顶端的美元发起挑战。美元的信誉无可置疑地主要归功于美国的政治稳定和良好的通货膨胀控制记录(如今已经受到侵蚀),以及美国金融市场的持续高效和开放。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想要成为国际货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8]首先,历史因素,如果其他人也愿意的话,任何人都更愿意在交易中选取一种给定的货币,由于这个原因多重稳定均衡决定世界交易货币。其次,贸易和金融的模式,一种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占有较大份额的货币具有一种自然优势。再次,自由且完全发展的金融市场。最后,对货币价值的信心,价值不会不规则波动。如今新兴经济体中最有潜力的人民币也仅仅部分满足了第二个条件。大多数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实力仅仅是有限的提升。[19] 自由且完全发展的金融市场是货币国际化的内部支撑,目前我国仍不具备深度且有效的资本市场。通过提高国内金融系统的效率和增加透明性可以增强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吸引力,金融市场过度落后于实体经济无疑会阻碍货币国际化的进程;资本账户的控制使得人民币无法在国际上形成完善的流通网络。因此,逐渐开放本国金融市场,让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十分重要,既可更有效地达到输送国内流动性的目的,也可增加国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信心。目前政府正在大力推动离岸人民币业务,这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重要的一步,但我国法治建设还较为落后,只要我们不能在这一最为基础的方面取得显着进步,外国投资者就会迟疑于投资在岸人民币资产。新兴经济体在看到伴随国力上升本国货币逐渐成为多极货币体系中的一员时也应当注意到伴随而来的不利因素。就国内而言,首先,更大的货币需求波动,中央银行会特别担心国际化将造成对货币存量的控制更加困难。其次,货币平均需求的增加。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和德国政府曾经担心如果允许外国居民获得本国资产,资本流入将导致货币升值,使得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这种担心使得他们不愿推动本国货币扮演更多的国际角色。在国际领域,在美元衰落和新兴经济体中某些货币崛起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货币战争”必然加剧,因为在公共机构中并没有看不见的手来保证帕累托最优的出现,各国缺乏某种形式的协调时将会使全球金融系统在达到稳定均衡的过程中出现较为激烈的博弈。从经济角度看,适应区域贸易集团(如欧洲、亚洲和美洲)的全球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有可能在不同区域之间产生敌对关系,由此逆转贸易和金融自由化进程。从政治方面来看,货币竞争可能转变为严重的地缘政治冲突。市场驱动的通货竞争会改变全球的资源和权力分配,导致更多的紧张和不安全,并对全球稳定和合作的大好机会产生潜在威胁。[20]因此,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之间通过各种机制进行充分的对话和协调、增进相互信任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3.全球治理的参与 伴随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转变,原有的全球治理结构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国际协调与管理机制如何体现各国之间经济实力的不断变化,是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进行博弈的关键。在过去的一个世纪,美国和欧洲在制定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制定贸易自由化协议再到建立应对经济、金融危机的合作准则等等,某些行为规范(以国际规则为基础的决策程序、非歧视原则、多边主义和透明运作)成为各国的共识。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虽然经过多次的改革,但仍然是美国在二战之后树立领导地位的产物,如今新兴经济体需要进入全球治理体系并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现阶段充分发挥G20的作用是新兴经济体务实的选择。G20因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而产生,其初衷是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携手共同稳定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2009年4月的G20伦敦峰会可以看作是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治理的转折点,是对既往世界体系内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实力与全球治理话语权失衡的积极矫正。[21]虽然饱受抨击,但是近三年来的五次峰会已经使得G20不断演变,从伦敦和华盛顿峰会制定的一系列稳定金融市场的计划、监管协调、全球刺激措施到匹兹堡峰会的注重长期宏观经济治理,其关注的问题范畴不断扩大,如全球经济失衡、货币政策、债务水平等,取得的进展令人鼓舞。在未来,G20将继续成为一个重要的协调各方利益的渠道,新兴经济体当立足于该平台,积极创造有利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化解可能存在的危机。 然而新兴经济体在G20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最为明显的是它们尚未形成一套关于全球经济治理的替代方案,对于未来自己将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还未有清晰的认识,对于如何参与全球体系的建构也准备不足。新兴经济体内部由于彼此间的竞争和利益分歧,在削弱发达国家对经济治理的垄断特权方面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如改革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发言权和影响力),而在其他方面(如出口市场的争夺、汇率问题上的冲突、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不同意见等等)却很难达成共识,新兴经济体并不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国家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因此在各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同时,只有加强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贸联系、深化国际合作、增强民众相互之间的了解,才能增强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世界经济论文:分析世界经济秩序与国内复兴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发展,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旧的经济增长方式受到严厉拷问,比较之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模式逐渐受到关注。不管愿与不愿,世界各国都已经承认,只有依靠新兴经济体的繁荣才能使世界经济脱离衰退的深渊。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一枝独秀,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一度超过50%,令世界惊叹。“中国模式”被神化,社会主义理论再掀高潮。然而,关注并不代表感恩和善意的合作,别有用心者唯恐“天下不乱”,千方百计阻挠打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复兴之路绝非一番坦途。 世界经济新秩序的曙光 从1857年,美国爆发的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征的经济危机至今,资本主义引发的世界性危机从来没有间断,影响较大的包括19251933年的大萧条、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等,每一次危机都给世界经济发展造成重创。以美国、欧盟等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经过多次自以为是的修正之后,不仅没能让世界摆脱危机的阴影,反而使危机的程度逐次加深。实践证明,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旧秩序已不再适应人类社会继续发展的要求,世界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力量来平衡各方利益、引领未来发展。谁能成为这种新格局中的领军者,就看谁能将全球经济拉进增长的轨道。专业人士指出,不管是美国的金融危机还是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其实质都是发展方式的问题,如果这种经济模式得不到改变,经济危机的问题就不可能解决。美国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外债、减少财政赤字和增加就业;欧盟的任务是改变欧洲各国高福利、低生产、低税收的发展方式、进一步协调各国的财政货币政策。显然,主要发达国家在经济复苏的困境中自顾不暇,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任务要另选主角。此时,新兴经济体以惊人的发展速度迅速走进人们的视野。 从七国集团到G20七国集团最初由美、日、英等七个工业化国家组成,俄罗斯加入后形成八国集团,目的是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下的非正式对话机制。八国集团由发达国家掌控,完全从发达国家的利益出发,讨论制定对其有利的世界经济活动规则。1999年底,随着中、印、巴等新兴工业国家和欧盟的加入,八国集团演变为20国集团(G20)。同时,随着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加强,在集团中的话语权不断壮大,G20于2003年被确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集体性称呼。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八国集团的国际影响力急剧下降,G20成为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政策协调的主要平台。金砖国家的崛起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2010年,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自2006年四国外长首次会晤开始,经过五年的发展“,金砖国家”初步形成以领导人会晤为主渠道,以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外长、常驻多边组织使节会议为辅助,以智库、工商、银行等各领域合作为支撑的多层次合作架构。目前,“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7%,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3%。统计显示,2009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16%,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3%。根据2010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金砖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将大幅增加至13.1%,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将达到14.81%。金砖国家的兴起将导致世界经济增长多元化,成为国际经济关系民主化的自然推动力,使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呈现新特点,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随着G20和“金砖国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得到肯定。人们在对G20和“金砖国家”的关注中,发现了一个共同的亮点——中国。 负责任的大国 从冷战时的美国、俄罗斯,到后起直上的日本和声势浩大的欧盟,世界从来不缺少超级大国。遗憾的是,神话相继破灭。危难之时,竟没有一个国家勇挑重担,拯救世界于水火。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一蹶不振;日本经济在经历二战后的迅速增长不久,即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陷入低迷;最大经济体美国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后,不仅没有担负起拯救世界的重任,反而恶意筹划危机转嫁;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主权债务危机的拖累下举步维艰曾经的超级大国形象正在一个个崩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在国际性组织中的声音越来越多,从G20峰会到“金砖四国”峰会,从博鳌论坛到达沃斯论坛,中国的国际形象正在逐渐清晰。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旁观者,而是更多地参与进了全球经济格局变革当中,成为可以盘活全局的棋子。当世界主要经济体深陷危机无法自拔时,手握3万亿外汇储备的中国成了希望和信心的源头。国际多家机构预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在2020年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大国。可以说,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作用已经得到认可。虽然这些言论居心未必正当,但从自身来讲,中国绝不会推卸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责任。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树立起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搞好中国经济的同时,积极地参与国际社会交往。但中国的发展绝不会走资本主义国家恃强凌弱的老路,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一贯的主张。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 中国复兴之路 21世纪初,我们的口号是“和平崛起”,但是对一些国家来说,似乎“崛起”这个词很具有挑衅的意味。于是,“中国威胁论”铺天盖地般袭来,中国在国际交往中频受打压。其实仔细想来,1840年以前,中国稳坐世界第一大国的交椅已将近2000年。我们现在努力发展,只是想恢复一个大国应有的实力。智慧的中国领导人用“伟大复兴”取代了“和平崛起”,既显示了中国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决心,也使“中国威胁论”的制造者们无的放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国人民持之以恒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今时不同往日,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同时,在国内,随着改革走进深水区;各种矛盾凸显,想继续摸着石头过河变得越来越难。如何使改革顺利推进,实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一系列难题等待着中国政府去寻找答案。 内忧与外患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数据令世界其他国家羡慕不已,30年年均增长率达到9.8%,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仍然保持着8%以上的增长速度。但在高增长的华丽外衣下,不和谐的隐患也在悄然增长。一些领域显示出经济过热的信号,CPI居高不下,流动性过剩得不到有效控制、 房地产市场高烧不退,这些因素使得泡沫破裂的风险在不断积聚。除了经济过热隐藏的风险外,一些社会矛盾也不断涌现,如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保障不健全、环境污染严重等,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存在,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增添了很多不确定性,如何克服困难,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决策者们凝聚智慧不断探索。 宏观调控 既要正确做事又要做正确的事 资本主义世界的多次危机证明,完全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代价过于沉重,政府的合理干预是经济平稳发展的保证。虽然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方面,中国只能算是个“小学生”,但是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无疑是有力并且有效的。从危机后的4万亿刺激计划,到目前的控制经济增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宏观调控的手段既顺时应势,又机动灵活。中国的宏观调控要想始终保持这种成功的状态,就要遵循一个理念:既要正确做事又要做正确的事。正确做事是指宏观调控的方法和手段,也就是宏观调控的工具要使用得当。宏观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特点是相机抉择,即视经济运行情况而采取相应措施,间接地调整经济至平衡状态。其好处是渐进、平稳、灵活。相比而言,货币政策更为直接和猛烈。理论上讲,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凭借自动的传导机制实现经济平衡增长。但在中国,由于市场经济机制不健全、金融市场运行不规范,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引发新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非常时期,货币政策也应该包含一些相机抉择的成分。比如,针对当前的经济状况,应该采取有松有紧的货币政策,对于某些过热行业限制信贷额度,而对广大小企业适度宽松。宏观政策要做正确的事是指政府干预的领域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政府的微观经济行为主要是针对市场失灵的领域,而对市场能够自发运行和实现有效自我调节的领域,政府应尽量退出。 以改革促发展 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宏观调控不是万能遥控器,一些尖锐的社会矛盾光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远远不够,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继续深化改革。部分学者提出,中国改革需要顶层设计,需要将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整体推进。的确,改革开放30年来,依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我们积累了大量财富,但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改革的成果没有惠及全体国民,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其根源在于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因此,只有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扫清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的诸多障碍。从目前的情况来讲,中国改革的重点在于三个方面:第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包括资源税改革、财产税改革和个人所得税改革等,目的是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民众,实现从“藏富于国”到“藏富于民”的转变,同时尽可能地缩小收入差距;资源税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要与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相适应,逐步消除区域、城乡差距,使全体国民平等享有经济发展的成果。第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即通过优化政府结构、创新政府机制、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效能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政府从某些不需要干预的经济领域退出,而将资源致力于提供公共服务,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也能够增强政府信用,提高人民信心,实现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世界经济论文:论联合国世界经济预测分析 发达国家经济前景堪忧 报告预测,美国经济增长在2011年明显放缓,估计只有1.3%,预计2012年增长率将维持在1.3%左右。尽管美联储已明确将“零利率”的货币政策维持到2013年,但财政政策前景很不明朗:美国国会的“超级委员会”没能按计划在2011年感恩节前就如何在今后十年削减1.2万亿美元财政赤字达成任何协议。在2012年大选之前,政治角斗将加剧,很难出台既能在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又能在中长期将公共债务降低到可持续水平的有效财政政策。政治僵局,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不足,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以及仍然脆弱的银行业,这些因素之间的恶性循环,很容易使美国经济陷入低增长,甚至衰退的泥潭。欧洲经济的前景更糟。即使在乐观的假设前提下,将主权债务危机控制在希腊等少数几个国家,欧洲的经济增长预计在2012年也只有0.5%左右。日本灾后重建有望刺激经济在2012年增长2%左右,但是灾后重建所需的资金仍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此外,如果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陷入衰退,日本经济也会受到很大牵连。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趋缓 报告预测,发展中国家经济在2011年增长6.1%,明显低于2010年7.5%的增长率。预计发展中国家在2012的增长将进一步放缓到5.6%。发展中国家在2011年增长减缓,主要是这些国家为应对通货膨胀和信贷增长过快而采取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结果。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在中印的带领下仍然会高于其他地区,但中、印两国的增长在2011年已比2010年放缓了一个百分点左右。中国从2010年的10.3%下降到2011年的9.3%,印度从2010年的8.5%下降到2011年的7.6%。预计中国在2012年的经济增长还会有所下降,降至9%以下。拉丁美洲的增长已从2010年的6%下滑到2011年的4.3%,预计2012年将继续下滑到3.3%。 风险主要来自发达国家 报告认为,世界经济在2012年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发达国家能否及时有效控制主权债务危机,是影响2012年全球经济走势的关键因素。这些国家的主权债务风险、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低增长和高失业率以及政策空间受到的政治和经济制约及其间的恶性互动,不但可使发达国家陷入另一次经济衰退,也将严重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稳定。报告认为,欧元货币机制面临着历史性的挑战。统一货币的背后,其他方面的一体化进程,特别是财政一体化,远远滞后。欧洲必须抉择是加快推进财政等方面的一体化进程,还是任由货币一体化的倒退,即欧元区的分裂。报告认为,一旦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失控,该地区商业银行将蒙受巨大损失,引发信贷紧缩,很可能会引发类似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时所造成的金融市场崩溃。其结果将使欧洲经济陷入衰退,并影响到其他国家。这种风险很大。报告认为,美国经济陷入另一轮衰退的风险也很大。风险之一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导致美国银行蒙受巨大损失。更严重的风险则来自国内政治决策的“瘫痪”。如果欧洲和美国同时陷入新一轮的经济衰退,其他国家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在联合国的“悲观预测方案”中,如果上述风险变为现实,欧洲经济在2012年可能会衰退1.6%,美国衰退0.8%。受到上述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将从2011年的6.1%大幅下滑到2012年的3.6%。全球经济增幅将下滑到0.5%,以人均收入来衡量,全球经济将陷入衰退。 世界经济论文:世界经济组织技术贸易产权纠正 WTO调整技术贸易和知识产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TRIPS协议中。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对于TRIPS协议的解读,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还应该注意其有关促进国际技术转让、增进公共福利等方面的原则和宗旨。”〔1〕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WTO具有调整技术贸易和知识产权的功能。自TRIPS协议实施以来,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其对技术贸易的发展和促进方面几乎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WTO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作为越突出,其功能错位和扭曲化就越严重,一方面WTO作为调整贸易管理的国际组织对知识产权的过多干预本身就存在众多质疑,而其调整知识产权又对WIPO及其他相关国际组织的产生巨大冲击,他们之间的矛盾也越加凸显并难以协调。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调整贸易的国际组织,由于其对技术贸易的无所作为,使得国际技术转让的调整处于无组织管辖的混乱状态,各国的利益冲突始终没有办法得到协调和解决。正是从这个角度看,WTO在调整技术贸易和知识产权方面的功能是错位的,应该予以纠正。 一、WTO调整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功能错位的表现 (一)WTO调整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功能的先天缺陷国际组织的功能应围绕其宗旨展开,就这一点来说,WTO在调整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方面的功能体现得非常充分,但在调整技术贸易和知识产权时出现了扭曲。从WTO的历史看,GATT的宗旨是要在国际经济和贸易领域,通过各国相互削减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以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并在此基础上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扩大商品的生产和贸易。〔2〕因此,在GATT存续的近五十年的时间里,其一直致力于推进货物贸易的自由化,消除货物贸易中的差别待遇和各种贸易障碍。作为GATT的继承者,WTO的宗旨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根基仍然在于推进贸易的公平健康发展。WTO的宗旨是通过建立一个开放、完整、健全和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世界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有效而合理地利用世界资源改善生活质量、扩大就业、确保实际收益和有效需求的稳定增长。同时遵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及不同成员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保护环境并提高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手段。〔3〕可见WTO的功能不再限于对货物贸易的调整,而且肩负起了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职责,而其宗旨中没有关于技术贸易和知识产权的规定。因此,就WTO的宗旨来看,其调整技术贸易和知识产权的功能存在先天缺陷。 (二)WTO调整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功能的人为扭曲从WTO的宗旨中,寻找不到其调整技术贸易和知识产权的只言片语,但在WTO的法律文件和机构设置上,均对知识产权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中,WTO明确规定了其机构设置,其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理事会”与“货物贸易理事会”和“服务贸易理事会”地位相等。该机构负责执行TRIPS协议。“技术贸易和知识产权”问题虽然没有在WTO的宗旨中得到体现,但这没有影响到WTO对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的调整,这也进一步例证了WTO功能扭曲化现象。这种扭曲从基本文件延伸到TRIPS协议。 1.WTO基本文件的后置性国际组织的基本文件是其产生、存在和进行活动的法律基础,人们常称之为国际组织的“宪法”。国际组织所有其他有关内部管理和对外关系的法规,都受基本文件的制约,都不得违背基本文件的宗旨和原则。〔4〕在WTO的整个法律体系中,《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具有基本文件的性质。所以,从时间上讲,基本文件应该是最先确定的,否则其指导功能和统领功能怎样发挥。但从WTO法律体系的产生和历史发展看,《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基本上是最后产生的,该协定于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部长会议上获得通过。而调整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的TRIPS协议,早在1991年年底,就已基本上获得通过。〔5〕因此,《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作为基本协定在对WTO其他具体协定的指导功能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在某些方面是颠倒的。事实上,面对着已经存在的TRIPS协议,WTO基本文件采取的做法是:在宗旨中回避了知识产权和技术贸易,在机构安排上设置了TRIPS协议的执行机构。这也许是WTO在立法技术和司法实践上的不得已而为之吧。 2.TRIPS协议的避实就虚WTO调整技术贸易应该是实至名归、名正言顺的。如果其真能将技术贸易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并列进行调整和规范的话,其功能并不会发生错位或扭曲。但目前的情况是WTO的功能并没有按照常态发展,其避开技术贸易,直指知识产权。虽然说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就法律调整的视角看,两者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甚至是本质上的。技术贸易规则保护的是权利人的动态交易行为,而知识产权规则保护的是权利人的静态无形财产。两类规则的立法宗旨和立法目标是完全不同的。知识产权强调的是权利保护,技术贸易强调的是公平竞争和贸易平等。所以,WTO调整知识产权名不正,言不顺,其人为化扭曲也正表现于此:其一,在名称上的牵强附会———“与贸易有关”。WTO为了给其调整知识产权披上合法的外衣,十分牵强地在协议名称上加上了“与贸易有关”的字样。也就是说,在名字中加入“与贸易有关”字样,主要是为了更能名正言顺地纳入WTO多边贸易体系。〔6〕在名称上的牵强附会有两点足以说明之:一是该协议没有解释什么是“与贸易有关”,更没有解释此处的“贸易”是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等问题。之所以这样质疑,是因为在WTO的法律文件中,有一个与其名称相似的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但该协议明确界定了“贸易的含义”,也是说立法者应该明白“贸易”是有多种解读的,并其应该对此进行解释和说明,但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产权协议”中却没有了解释,。二是如果我们通览TRIPS协议,就会发现,“与贸易有关”的字样实为没有必要,因为在其内容中,看不到哪类知识产权产权与贸易有关,也看不到哪类知识产权与贸易无关,即名称不能概括内容、体现内容。这就难怪在实践中,很多学者直呼WTO的知识产权协议,〔7〕而完全忽略了“与贸易有关”。其二,在内容上的连接设计———“技术贸易”。WTO与知识产权之间的联系,除了借用了“与贸易有关”的名称外,还在内容上设计了“技术贸易”的连接因素,因为WTO调整技术贸易顺理成章。虽然在TRIPS协议的73个条文中,只有5个条文是关于技术贸易的。〔8〕但这5个条文在TRIPS协议中的意义和价值不能忽视。正是这5个条文架起了知识产权与WTO之间的另一个桥梁。WTO也是借此桥梁直接规定成员方的知识产权保护义务的。之所以规定“技术贸易”,就是要通过技术贸易的连接点,去调整知识产权产权。这也是WTO功能错位的主要表现。 (三)WTO调整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功能的不断异化WTO在后TRIPS协议时代,取得的最大进展是2001年11月在多哈召开的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发表了《TRIPS与公共健康多哈宣言》,根据该宣言,WTO就公共健康问题开始谈判, 计划于2002年12月31日前就实施专利药品强制实施许可制度、解决发展中国家成员方公共健康危机达成一致意见。另外,根据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发表的《部长宣言》以及《多哈宣言》的要求,2003年8月31日,成员方政府一致通过了关于实施专利药品强制许可制度的最后文件,即《多哈宣言第六段的执行决议》,成为坎昆会议首要的、也是最为显见的成果。从上述WTO的对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的态度看,其功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甚至可以说在调整功能的异化方面渐行渐远。首先,无论是《多哈宣言》还是《执行决议》,均涉及的是专利制度框架下的强制实施许可问题,WTO调整功能仍在知识产权方面。其次,从WTO调整知识产权的功能上看,其关注的知识产权问题不断细化和深入,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技术贸易调整的进一步忽视和冷淡。最后,在WTO功能不断向知识产权调整方面倾斜的过程中,WTO成员似乎已经习惯和认可了这种异化。其结果是,技术贸易在WTO的调整功能中有可能消失。 二、WTO调整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功能错位的弊害(一)WTO调整知识产权有悖其贸易管理法的性质TRIPS协议在其开篇就强调,各国应承认知识产权为私权。一般认为私权是与公权相对应的概念,前者强调权利者的意思自治,后者强调国家的管理。〔9〕知识产权具有私权属性,所以知识产权法应属私法勿容置疑;而国家对贸易的管理权是公权,该权利应由公法加以确认,因此各国管理贸易的法律属于公法。从WTO肩负的历史责任看,其主要是限制包括自己在内的各国政府的行为,从而使政府行为不至于严重妨碍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的运行、不至于严重损害本国人民的利益以及本国政府自身的存在。而WTO法律从产生到现在,确实是以从各方面限制各国政府与经济有关的政策管理行为———包括市场准入、外汇管制、海关手续、关税税率等———作为自己的当前任务和奋斗目标的。〔10〕所以,WTO规则应该具有贸易管理法的性质,属于公法。〔11〕甚至有学者认为其属于国际公法的一个分支。〔12〕由此推断,WTO作为贸易管理法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其不宜对私权进行干预,WTO不应对知识产权进行管理,就像其不应对各国的物权进行干涉是一个道理。虽然贸易顺利进行的前提是明确的产权制度和产权法,但这并不意味着,贸易法可以对产权制度指手画脚。作为强调私权保护的协议,放到了以协调各国贸易政策的WTO法律中显然是极为不合适的,其有悖于WTO作为调整贸易管理法的性质。 (二)WTO调整知识产权与WIPO的功能冲突在WTO产生之前,早已存在着致力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专门的国际经济组织,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该组织成立于1970年,其主要宗旨是通过国家之间的合作,必要时通过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协作,促进全世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该组织主要职能是负责通过国家间的合作促进对全世界知识产权的保护,管理建立在多边条约基础上的关于专利、商标和版权方面的23个联盟的行政工作,并办理知识产权法律与行政事宜。WIPO的主要活动包括鼓励缔结新的知识产权条约,协调各国知识产权的立法;收集、传播有关知识产权的信息,从事和促进这方面的研究;给予发展中国家以法律和技术上的援助,也为成员国的其他要求提供服务。WIPO认为其是知识产权领域的主导的专门机构。〔13〕所以,在TRIPS协议谈判之初, 就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在WIPO之外另立炉灶,制订知识产权保护公约实属没有必要。WTO对知识产权调整是对WIPO功能的挑战和冲击。两者之间的冲突十分明显: 1.知识产权保护理念方面WIPO是隶属于联合国的专门机构,而联合国的宗旨之一便是加强国际合作以促进对人权的尊重。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7条规定“人人享有自由参加社会文化生活的权利”,1966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5条进一步规定“公民拥有参加文化生活和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所产生的利益权”。这两条规定,实际上为知识产权进入国际人权法保护领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WIPO管理的一系列条约中,许多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均充分体现了人权法所一贯倡导的理念,知识产权被视为人权的有机组成部分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护,比如《伯尔尼公约》中对作者的“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的双轨制保护。〔14〕而与之相反的是,WTO却对此采取了消极的态度。这集中体现在TRIPS协议在版权领域对作者“精神权利”的排除。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那样,TRIPS协议所讲的“保护知识产权”,在理论上和目的上,均与伯尔尼公约“根本不同”,〔15〕正是由于两个国际经济组织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出发点和目标存在差异,因此,其各自框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理念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2.知识产权保护原则方面TRIPS协议和WIPO管辖的主要国际公约均确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原则,但二者的规定并不相同。如WIPO所管辖的主要国际公约中均没有“最惠国待遇”原则的规定,但TRIPS将该原则作为基本原则之一。又如两者都规定了“国民待遇”原则,但对国民待遇的解释却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一是享有国民待遇的标准不同。根据TRIPS协议的规定,能够享有国民待遇的标准是唯一的,即“国籍”,而WIPO公约中的规定并非如此。以《巴黎公约》为例,享有国民待遇的人可以是成员国的国民,也可以是在成员国内有住所或营业场所的非成员国国民。二是对国民待遇原则的阐述不同。TRIPS协议对国民待遇的表述是“不低于”本国国民的待遇,而WIPO公约对国民待遇的表述是“同等”待遇。 3.知识产权保护内容方面WTO的TRIPS协议和WIPO所管辖的国际条约都是对知识产权进行国际保护的依据。但由于两个国际组织的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理念不同,导致条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十分明显。如,在专利方面,WTO要求成员国保护的专利只限于发明专利,而对于实用新型没有要求,对于外观设计另作规定,这与《巴黎公约》对专利的规定存在差异。因为,根据《巴黎公约》的规定,专利是指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在版权方面,WTO并不要求成员方保护作者的精神权利,而《伯尔尼公约》中对精神权利的规定是强制性的。另外,在WIPO框架下没有生效的《华盛顿公约》被TRIPS协议吸收并略做修改后直接生效。在WIPO框架下没有作为知识产权的地理标志和未披露的信息等均被作为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三)WTO的功能错位使技术贸易的国际法调整仍然缺位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地位日趋重要,国际间技术的流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这种发展不相适应的是,迄今为止,国际上还没有一套统一的专门调整国际技术贸易的法律制度和准则。在WTO之前,联合国贸发会(UNCTAD)一直希望制定一个调整国际技术贸易的统一国际法规范,并进行了努力和尝试。自1974年5月联合国大会第6届特别会议首次以会议决议的形式提出:“要求制订一项符合发展中国家普遍要求和条件的关于技术转让的国际行动守则”开始,直到1985年6月期间,联合国贸发会组织各国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谈判,其成果主要体现在《守则》上。但由于谈判各方对《守则》中涉及的实质性问题存在一定分歧。所以《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目前仍然处于草案状态。TRIPS协议虽然在内容上体现了对国际技术转让的关注,但其着眼点却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上。如该协议第7条规定“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实施应当对促进技术革新以及技术转让和传播 作出贡献,对技术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共同利益作出贡献,并应当以一种有助于社会和经济福利以及有助于权利与义务平衡的方式进行。”虽然该条涉及了技术转让,但强调的是对知识产权所有人的的保护。再如TRIPS协议第40条第2款的规定看上去是对技术贸易中的限制性行为进行规制,但并非强制性内容,而是对各国进行规制的一种许可或授权。所以TRIPS协议从本质上来讲,并没有对国际技术贸易进行调整,也没有对国际技术贸易作出具有建设性的规定。综上看来,由于WTO在调整技术贸易和知识产权方面的功能错位,使本来应该纳入其管辖范围内的技术贸易仍然没有得到国际组织的更多关注。调整国际技术贸易的法律仍然没有得到发展和完善,其对国际技术贸易调整还只是原则性的,实质性内容比较缺乏。这种国际立法的空白状态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十分不利。 三、WTO调整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的功能纠正由于国际组织数量与职能的不断增长,各种国际组织间的协调就显得日益重要起来。〔16〕在技术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亦是如此。就国际层面来看,目前调整技术贸易和知识产权的国际组织主要是WTO、WIPO和UNCTAD。所以,这三个国际组织的职能要得到充分发挥,就需要各组织之间的协调与配合。WTO调整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的功能纠正应从其功能回归开始,以此,还原WIPO在知识产权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促进UNCTAD退出对技术贸易的强制调整,配合WTO对技术贸易进行指导性调整。只有这样,调整技术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中的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才能理顺,各国际组织的功能才能有效发挥。 (一)WTO调整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功能归位的途径WTO的功能错位就是其放弃了对技术贸易的调整,而去管理知识产权。所以,WTO功能归位主要是指其回归到对技术贸易调整的轨道上。WTO功能归位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修改宗旨国际组织的活动必须符合其宗旨的指引和要求,WTO调整技术贸易的功能也应受此约束,或者说WTO调整技术贸易必须有合法依据,该合法依据只能来自WTO宗旨的有关规定。因此,通过部长级会议,修改WTO宗旨是WTO功能回归的原动力。WTO的宗旨中应将技术贸易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并列规定。使WTO成为真正全面调整国际贸易的国际经济组织。如果说GATT由于历史发展的局限性,没有对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作出回应是可以理解的。那么WTO在新时期下,甚至可以说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在技术贸易蓬勃发展的时代,只对服务贸易作出了反映,而完全忽视技术贸易问题是让人十分费解的,同时也不同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WTO将促进技术贸易的发展作为其宗旨应该是WTO发展的必然结果。 2.制订协议为配合WTO调整技术贸易的宗旨,有必要制订新的贸易规则,即《技术贸易总协定》或《技术贸易的多边协定》,该技术贸易规则的制订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并非没有可能:其一《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经验借鉴。服务贸易进入GATT的框架内也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早在1973年开始进行的东京回合谈判中,美国就倡议将服务贸易列入GATT框架之内,但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和抵制,未果。〔17〕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服务贸易问题再次被提出,经过艰辛的努力,最终才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虽然该协定只是一个框架协议,留下了大量问题未作规定。但它的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WTO调整贸易功能的进一步提升。同样,WTO调整技术贸易也是其功能的又一重大变革,其困难显而易见。《服务贸易总协定》提供的经验十分宝贵,值得借鉴。其二曾经的有益尝试。和服务贸易不同的是,在国际技术贸易领域中,有些国际组织对技术贸易共同规制的制订做了有益的尝试。如UNCTAD的《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联合国的《跨国公司行动守则(草案)》、以及TRIPS协议中的有关技术贸易的内容都为WTO制订技术贸易规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文件。“技术贸易的多边协定”或“技术贸易总协定”从已有的国际指导性规范中提炼已经达成共识的内容,应该是有效可取的办法。 3.改革机构为了配合“技术贸易协议”的执行,WTO的机构设置中应该有“技术贸易理事会”,该机构应与“货物贸易理事会”、“服务贸易理事会”的职能并列。鉴于现有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理事会”是管理知识产权的专门机构,可以将该理事会进行改革,使其能够执行“技术贸易协定”的有关内容。 (二)WTO调整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功能回归的良性后果 1.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法律秩序得以恢复学者们关于WIPO与WTO的关系讨论较多,有人赞成前者向后者交出世界知识产权管理权,有人提倡二者平起平坐。〔18〕但笔者不能认同前述观点。当今世界,可以参与各类法律关系的国际组织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国际法律秩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世界各国如果因为国际组织之间的相互竞争而不断从各种利益中进行取舍,〔19〕必然消耗其发展成本,同时国际组织之间的此消彼长,也是对世界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不应是竞争关系,而只能是相互的协调与合作。国际组织并不以营利为目的,其设立的主要宗旨应该是推动整个国际社会、人类社会更好地稳步发展,所以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结果,〔20〕是促进整个国际社会秩序化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WTO功能的回归不仅是其内部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够将调整知识产权的功能交还给WIPO,使WIPO的功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更重要的是WTO和WIPO的各就其位将使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法律秩序得以恢复。 2.国际技术贸易在WTO的框架下得到健康发展由于调整国际技术贸易法律的缺失,国际技术贸易就像一个“没有娘的孩子”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大家庭之外徘徊,其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国际上,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中占据着支配地位。他们往往凭借其经济、技术等各种优势,在技术交易中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因此,在国际技术贸易领域,大量国内立法的冲突和矛盾无法得到协调和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贸易领域中矛盾不断深化,这对全球经济贸易合作,以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无疑构成巨大障碍。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贸易,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单纯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当今社会技术贸易早已经融入到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之中。所以,国际技术贸易纳入WTO的管理框架中,既是WTO自身发展完善的需要,也是国际经济贸易健康发展的需要。 3.推动《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通过在《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的谈判过程中,各国在许多问题上都已经达成了协议,但仍然有些分歧难以调和。这些分歧主要是:守则的法律性质;守则的适用范围;限制性条款;法律适用和争端解决。〔21〕虽然分歧集中在四个方面,但其中关于“守则的法律性质”问题至关重要,各谈判方就此问题的分歧是:该守则是一项普遍的、按照国际法对缔约国有正式的约束力的多边公约,还是只是一个没有正式约束力,与联合国大会决议效力类似的法律文件,其实施还有待于各国的立法来实现。在历届谈判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持前一种观点,他们深信这是“唯一能够有效地管理技术转让的方式”,“并有效地达到守则的目标,保证发展中国家在谈判中的地位及对进口技术的迫切需求。”发达国家则持后一种观点。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守则不具有强制性约束力,其他三个分歧也就迎刃而解;如果守则具有强制性约束力,后三个分歧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坚持《守则》的约束力,是因为他们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而在《守则》之外也不存在强制性调整技术贸易的国际法规范。这样看来,如果WTO能够将技术贸易的调整纳入其中,各方关于《守则》法律性质的分歧就有了谈判的回旋余地。如果《守则》以指导性法律文件的形式被通过,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WTO调整技术贸易的补充
艺术设计类论文: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设计论文 一设计服务助阵产业结构升级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二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产业的成功转型需要通过产业创新培育产业的竞争优势实现。设计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代表之一,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传统产业等提供创新服务、提高产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和经济再发展。推进设计服务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有利于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步伐。 二校企合作推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改革创新 从上世纪末开始,随着中国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和产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产品设计、广告设计等艺术设计类专业在全国各个办学层面遍地开花。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面对新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直接面向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满足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产业等重点领域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了适应社会需要、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实效性,高职院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不断加强企业合作,推进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步伐。由于学校与企业的效益着眼点不同,目前的校企合作还建立在浅层面,需要政府部门不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分析两者的利益关注点,校企合作可以在人才互培、项目合作等方面展开,对高职院校而言,可以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建设、师资培养、学生实习实训等多环节展开校企合作。 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毕业设计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对艺术设计类专业而言,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的选题、计划的制定,展开市场调研、明确设计定位,再进行方案的表达与论证,最后完成论文或报告的撰写和答辩。学生必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才能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因而毕业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有重要作用,是学生走向社会独立开展设计工作的桥梁;一份好的毕业设计作品往往是学生通往理想工作岗位的敲门砖。现实操作中,毕业设计的实施受多方面条件限制,教学质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有脱节。 分析原因,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毕业设计与实习工作相冲突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社会就业形式和教育形势的影响,多采用“2+1”或“2.5+0.5”的学期设置,最后一学年或一学期为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虽然专任教师普遍认为毕业设计课程很重要,学生应该在学校完成,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被指导;而更多的学校考虑到就业需要(亦或是为了毕业设计课题的真实性),将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同时进行,学生在校外完成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采用面对面指导、网络指导、电话指导等灵活多样的指导方式。这一操作方式就像双刃剑,专业对口的实习使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相得益彰,增加了实战经验;而专业不对口或岗位不对口的实习使学生忙于应付工作而无暇顾及毕业设计。 2指导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师资队伍的扩建,大多数教师从高校到高校,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无法从企业生产的角度深入指导毕业设计,多数毕业设计纸上谈兵,无法被企业采用、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教师教学任务重、指导学生数多,时间、精力有限,对毕业设计的指导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3毕业设计教学实训条件有待改善毕业设计流程的完整性决定了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需要借助较完善的教学实训条件才能完成。校内教学实训场所条件往往无法达到企业级模拟仿真效果,规模上也无法容纳所有毕业生,因而会影响毕业设计质量;毕业生分布在各个校外实训基地或实习单位则能缓解这一矛盾,但如上文所述也存在实习岗位不对口反而影响毕业设计的现象。 四基于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质量提升策略 分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特点与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将校企合作融入毕业设计的各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1召开毕业设计动员会,引企入课召开毕业设计动员会对毕业设计工作的全局把控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动员会,学生可以清楚毕业设计的意义、目的、任务、评分标准、时间进度安排以及不合格的后果和责任等。动员会上可邀请企业专家到场,介绍设计的前沿动态、企业的设计领域和设计项目,便于学生选择毕业设计课题方向。将企业的真实项目融入毕业设计,学生的设计过程也是参与企业项目设计的过程,更能激发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兴趣度。 2校企双指导教师聘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工程技术人员等直接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校企双导师共同培养毕业生。毕业设计由校内及校外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可以激发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度和主动性。校内指导教师主抓毕业设计程序的完整性与论证的严谨性,给予方法论和技能上的指导;校外指导教师主抓学生的设计创意与可行性操作,给予技术、工艺上的指导。毕业设计双导师制不但能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还能加强校内外指导教师的沟通与相互学习。对校内指导教师而言,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运作和技术要求,增加了教师项目承接、科技服务的概率。 3企业多途径参与毕业设计选题环节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关键。选题应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的训练,体现毕业设计实践的综合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好的课题能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并使毕业设计质量最大化。高职毕业设计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应植根社会经济建设热点,保证选题的实效性、创新性和社会价值。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在毕业设计课程中通过选题也应体现该目标。企业可以多角度参与毕业设计选题环节。 艺术设计类毕业设计课题一般分为三类: ⑴模拟命题: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特长和兴趣,与导师共同商定课题,该类课题需要教师积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模拟选题,所在专业可以建立毕业设计课题库。 ⑵设计比赛:目前常见的设计比赛多为行业、企业主办,主办方希望通过比赛征集某一主题上的设计创意,往往具有较好的前瞻性或实用性。《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提出要“规范和鼓励举办国际化、专业化的创意和设计竞赛活动,促进创意和设计人才的创新成果展示交易”。政府举办、行业参与的设计比赛具有更高的含金量,此类课题可以吸引政行企校多方的关注度,将比赛项目作为毕业设计课题,优秀的毕业设计参赛作品对于提高院校专业的社会影响力有着重要作用。 ⑶企业实际项目: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专业对口的实习,将毕业设计与实习单位的实体项目直接挂钩,有利于学生全面的了解市场,在把握设计项目市场化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创新,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实战演练中得到质的变化。此外,毕业设计可以通过公开的开题答辩环节论证选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让学生陈述对选题的理解、相关调研、可行性分析及设计定位,校企指导教师当场进行指导,确保后面环节的顺利进行。 4校企共建校内外毕业设计实训基地:学校和企业有着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在培养人才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可以互为利用、相辅相成。校企合作可以为高职教育充分利用与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提供条件,校企共建校内外毕业设计实训基地是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有力保障。一方面,学生在专业对口的校企合作单位边实习边做毕业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实习单位的场地、设备等条件,缓解校内资源的紧缺现状;另一方面,可以引企入校,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建立校内设计工作室等,让学生在工作室完成毕业设计,还有利于学生的管理。校企合作共建毕业设计实训基地可以让学校和企业从物质层面到精神、文化层面实现资源互补,形成合作的多赢局面。 5企业人员参加毕业设计展毕业设计展作为一种有效的展示手段,可以视觉化展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阶段性成果。多数设计院校会在答辩前后进行毕业设计作品展,一方面便于答辩教师提前进行作品评阅,另一方面丰富的设计作品也可以吸引低年级学生观摩,浓厚的氛围在凸显毕业设计环节重要性的同时也充分展现了设计专业的教学特色。展览的开放性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荣誉感结合,提高其对毕业设计的重视度,从而提升毕业设计质量。毕业设计展也是实现校园招聘的优质平台。展览可以邀请企业人员进行参观,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在用人单位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企业也可以通过展览感受院校毕业设计的水平,从毕业设计的质量判断学生的专业能力,直接招聘优秀的毕业生。 6企业人员参与毕业答辩毕业答辩是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课程的最后环节,以往的毕业答辩多是由校内专任教师承担,单一的人员构成在判断设计作品的实际应用性、可行性、商业性等方面不免会点评不到位或产生偏差。毕业答辩聘请校外企业专家,由校内专任教师、企业专家等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可以对设计作品进行全方位的点评,再一次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企业专家参与毕业答辩也有利于企业发掘优秀毕业设计作品,提高毕业设计成果转化率,实现校企合作的最高目标。 五总结 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变革的主流方向。对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完善毕业设计管理,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加强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各环节的校企合作,不但可以避免因就业对毕业设计造成的影响,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保证毕业设计质量,还有利于学生就业选择,使学生实现从课堂到企业的优质就业。基于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从教学的主体到氛围的营造,可以全方位彰显人才培养过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作者:吴君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类论文: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管理 一、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进入实验室学习前的培训不到位。艺术设计类的学生是实验室的参与主体,所以他们对实验室管理以及实验设备的维护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培养学生们对实验设备的责任意识方法很多,但目前主要通过课前培训来进行提醒、告知。实验室课前培训主要是第一次进入实验室时,由专业课老师进行讲解,主要告知一些上下课时间、借用规则、座位管理规则等,而学生对这些“可有可无”的规则制度是太不用心的,只把这一培训看做是“形式主义”。 2.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水平有限。实验室管理人员大多数都遇到了这样一种尴尬的情况:他们即不属于学校的行政人员,也不属于任课教师行列,处于学校人事管理的边缘。不仅是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工作没有热情,把自己的职业看成一种“闲职”,而且学生们还有同学校的任课老师们也对他们有一种“轻视”的态度。久而久之,这些管理人员纷纷申请调离,进一步造成了管理人员的缺失与混乱。 3.实验室设备陈旧、故障频发。大多数实验室(除新建实验室)设备陈旧,使用过程中频发故障,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和学生们专业技能的提高。具体原因表现在:学校资金有限,设备更新缓慢;实验室管理人员维护水平有限,对一些有破损的设备不能及时修复;学生长期不正确使用实验设备,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速度;工科院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创新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管理的对策 1.做好课前培训,提高学生使用实验器材的素质。学生们对实验室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使用实验设备时的责任意识和认真态度,而这种意识和态度的培养主要可以通过有效的课前培训。课前培训可以在以前僵化模式上有所突破,具体地可以以视频的方式来详细介绍管理条例及正确的使用方式,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们使用实验器材的责任意识;还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使用记录(包括使用地点、人员、开始使用时间、停止使用时间),来追踪学生们的设备使用情况,以此来规范学生们的使用行为,明确使用责任,减少设备的磨损情况。 2.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建设,实现科学化管理。加强实验室的制度建设,是创新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管理的直接方法。实验室管理制度大致应该包括四个部分:实验室设备使用详情介绍、实验室学生使用守则、实验室日常管理条例、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这四部分要从细节入手,尽可能考虑到学生们及管理人员可能出现的问题,以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不仅如此,还可以在管理制度的公布及张贴方式、位置上多做创新;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使用,尽量地使用一些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具有人文关怀的词语,以此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 3.建立专业的实验室管理队伍,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不可否认,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或教师队伍,对提高实验室的管理质量与管理效果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实验管理队伍是十分必要的。针对这一目标,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实验室教师的归属问题,学校一定要严格明确,或属于行政人员或属于教师队伍,以此来承认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学校地位,激励他们好好工作;二是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具体可以表现为定期送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技术、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鼓励实验室管理人员进修或参与职称评定等,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考核与监督,采取不定期考核,并把考核结果运用到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升职与加薪上,以此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提高实验室的使用质量。 4.与时俱进,建立先进的专业实验室。实验室的很多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制度问题和工作态度问题,而是实验设备本身过于老化、功能欠缺,很难与现代需求相匹配。艺术设计类专业是时效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和老师必须十分了解当代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以及市场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到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技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专业人才,所以实验室器材的及时更新对学生技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学校可以通过与艺术设计领域的相关企业联合建立实验室,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学校则作为企业员工的培训基地并且优先向企业推荐优秀毕业人才,这样一来企业与学校实现了“双赢”。总之,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的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老师、学生的相互协调与不断沟通。在现有情况下大家要把实验室的管理创新看做一件大事来抓,及时发现问题,重视问题,并慎重解决问题。同时还要从心理上把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实践练习放到重要位置,明确教育的目标,创新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科学、高校、先进的实验环境,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创新人才。 作者:何晓芳单位: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 艺术设计类论文: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探讨 一、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的内涵 笔者认为,教师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贯穿职业生涯的过程,是动态的概念。具体来讲,“教师发展”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学习与教育实践,主动地获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逐步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发展自己,从而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成长过程。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主要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等领域的职业岗位培养能从事相关设计以及掌握现代设计技术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高职教育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艺术设计类教师职业特征,即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能力,成为“双师型”教师。这一职业特征使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个性。笔者认为,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具备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要求具有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具备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以及课程教学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第二,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要求具有艺术设计类行业或职业岗位的专门知识和丰富的专业实践能力;第三,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第四,具备完美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具有敬业和奉献精神、良好的品德。总之,艺术设计类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科研能力,还应具有较强的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的现状 1.艺术设计类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随着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艺术设计类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学校引进了一批年轻教师充实教师队伍。笔者调研发现,高职艺术设计类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例高达75%以上,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学工作的主体力量,造成教师年龄结构上不合理。另外,师资职称不高也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只有中级和初级职称,副高及以上职称所占的比例较少,且多为传统的专业如美术教育专业等。 (2)教师职业教育能力不高。目前,我国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来源于普通高校本科生或部分硕士生,甚至是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他们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工作。这部分教师缺乏教学实践经验,缺乏企业背景,缺乏来自设计一线的实践与动手能力、现场教学与指导实训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职业辅导、就业指导和实践操作等职业工作教学能力。另外,虽然部分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他们对教学的投入明显不足,既缺乏对高职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又缺乏对教学手段及方法的思考和探索,这对艺术设计教学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 (3)教师科研意识淡薄,水平不高。科研水平是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支撑。教师科研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教师对自身专业领域前沿知识的把握,也影响教师的具体教学。因此,加强科研工作对教师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当前艺术设计类教师的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水平整体不高,发表学术论文和著作的数量较少,质量也不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艺术设计类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专业比较特殊,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学历断层现象,基础研究能力有限;二是大多数艺术设计类教师缺乏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情,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没有形成科学研究的良好氛围。 2.缺乏对教师发展的认识 教师发展是贯穿职业生涯的过程,其内涵是不断丰富与发展的,而对教师发展的内涵深入理解,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前提基础。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艺术设计类教师缺乏对教师发展的认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对教师发展的内涵不明确,认为教师发展即教师培训,对教师发展概念及内涵比较模糊,尤其对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的内涵缺乏清楚的认识; (2)缺乏明确的自我职业发展规划,大多数教师缺乏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明确的个人职业发展方向,认为自我发展水平不高是因为外部环境的不理想。殊不知,在教师发展的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中,前者是决定性因素。 3.缺乏一个有效的促进教师发展的机制 目前,高职院校都在抓内涵建设,因为他们都已认识到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对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性。然而,调查发现,尽管不少学校及艺术设计学院(系)出台了相关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与制度,但还是停留在“建设”层面而非“发展”角度,缺乏对教师个人发展需求的关注,更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促进教师发展的管理机制。这导致部分专任教师外出培训与下企业实践锻炼往往流于形式,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个人发展的内部动力被削弱了。因此,在高职院校内部成立专门的教师发展机构,规划与运作教师发展已势在必行。 三、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的对策 提高当前艺术设计类教师队伍的水平,实现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促进艺术设计类教师的发展。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依赖于教师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教师自身两方面的因素,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内驱力和外部环境的有机结合,教师自身发展才能实现。笔者建议采用以下两个方面对策,实现艺术设计类教师的发展。 1.学校应搭建发展平台,营造教师发展环境 虽然自身发展是教师发展的根本,但如果缺乏外在环境提供的支持,大多数教师不会主动发生改变。营造良好的教师发展环境,可以使教师得到更快成长,从而为建设一支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艺术设计类师资队伍奠定外部条件。学校应站在教师发展的角度,关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艺术设计类教师搭建发展平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创建教师专业共同体。教师发展既有个体特征,又有群体特征。实现教师个体以及教师群体的“双赢”,需要一个良好的团队学习机制,即教师专业共同体。教师专业共同体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育实践为载体,在团队情境中教师通过相互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促进教师整体成长的提高性组织。艺术设计类教师在求学历程、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性,即使是教授同一门课的教师,他们在教学的整体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性在教师专业共同体中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为此,学校和艺术设计学院(系)应该创造条件,以学科或专业的形式建立教师专业共同体,并建立有效的保障制度及评价机制。在专业共同体中,教师之间通过交流、合作、探讨、学习、分享,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教学实践,从而实现艺术设计类教师的共同成长。此外,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创建,也有利于艺术设计类教师产生归属感及形成共同的价值目标,增强凝聚力。 (2)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校本培训是以教师所在学校为阵地,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目标,有组织、有目的地对校内专任教师进行在职培训的实践活动。它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校本培训的内容包括先进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技能、教育科研方法、职业道德等,其培训形式包括专家学术讲座、科研培训、合作学习、国内外访问学者、出国进修深造等。学校和艺术设计学院(系)要针对艺术设计类教师的特点,将教师参与校本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开展,制订具体的校本培训计划,引导艺术设计类教师积极参与校本培训,完善艺术设计类教师培训学习激励与评估机制,为教师的进修培训提供有力的保障机制,创建教师个人培训档案,调动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艺术设计类教师的专业素质及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此外,学校还应将艺术设计类教师参与校本培训及培训效果作为教师教学业绩考核的依据。 2.教师自我发展的途径 (1)明确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的目标。目前,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正从规模扩展转向内涵提升的阶段,教育质量的提高、高技能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取决于艺术设计类教师的水平。教师水平的提高,教师发展是关键。教师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决定了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保障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质量,要求艺术设计类教师根据自身专业能力的现状明确未来自我发展的目标,用期待目标指引具体的发展。而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群体的变化、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程度的增大,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构成挑战。教师应冷静面对,努力适应。一方面,教师要掌握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增强职业道德;另一方面,教师要拓展自身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这既是顺应高职教育发展新形势的要求,也是适应艺术设计教育不同发展阶段对教师发展的要求。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任重道远。 (2)树立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自主发展意识。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固然需要学校政策的支持,但教师个体也应以自我发展需要为动力。艺术设计类教师发展的主体还是教师本身,教师发展应是主动的发展,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是教师本人对自身专业能力现状,以及对未来自我发展要达到的目标的自觉认识,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保证教师不断自我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实践表明,如果缺乏发自内心的热情参与和积极向上的态度,那么,教师发展很难得以实现。只有具备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教师才能自觉地采取促进自我发展的手段和措施,从而实现自我发展。艺术设计是一门非常“前沿”的学科,不同时期,其学科设置不尽相同,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艺术设计类教师面对的是一门“发展性”的学科。为此,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必须具备自主发展意识,积极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机会,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实现自我发展。 (3)积极开展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教师本人所从事的一种自我反思研究,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研究对象,对自己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结果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过程。杜威认为,反思是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实践表明,行动研究有利于教师通过反思与行动,发现自己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教学理论和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采取行动解决,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领域。艺术设计教育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艺术设计类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行动研究,对自我进行分析,学会运用反思性教学策略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促进自我发展。此外,教师通过行动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归纳、概括、反思、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 四、结语 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前景广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师队伍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发展。学校要为艺术设计类教师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同时,艺术设计类教师也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形势,从实际出发,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主观上要有自我发展的意识,明确自我职业发展规划,积极开展行动研究,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促进自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自于《继续教育研究》杂志。《继续教育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谭秋华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 艺术设计类论文:装饰艺术设计类教学革新 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以高职教育的要求和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自身专业资源为基础,突出职业与专业特点,以教学内容、方法、模式为切入点,在教学改革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创新,培养出社会所真正需求的人才。 本专业教改背景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创办于1998年,属于建筑工程系。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如师资力量不足,专业背景欠缺,学院基础设施差,实践教学不能和专业岗位相接轨等,也一直制约着专业的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未能有效解决。经过大家不懈努力,2005年,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有幸成为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借此契机,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正式开展。 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一)课程体系改革 有调查才有发言权,课程体系的改革就从专业调研开始,我们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了大量调研活动,如历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企业专业指导委员会座谈,向教学改革比较成功的外校同行学习等。在充分的调研基础上,我们认识到真正好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应该立足于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职业岗位要求出发,将各种课程区别开来,采用不同的原则,提出不同的要求。只有这样制定的课程体系,才是有的放矢,才能切实可行,采用具体方法如下:1.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通过对装饰设计师、装饰材料员、装饰施工员、装饰工程监理和装饰工程管理员等不同装饰行业岗位能力的研究,提出本专业培养的职业能力是,装饰工程设计能力、装饰材料选择运用能力、装饰工程施工能力、装饰工程监理能力、装饰工程组织管理能力等。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以职业素质为核心,设置了和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能力与教学模块。通过学习情境建立了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体系。2.调整课程要求我们修订了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于不同性质的课程,提出不同要求。高职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要求不必过高,只要知其然,未必知其所以然。专业课程改革以实践性和实用性为原则,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模块,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在确保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基础上搭建一个较宽广的知识平台。3.重视政治理论教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确立,很大程度上靠政治理论课的引导,这就要求我们组织好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在政治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尤其要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在开展专业实践活动时,要同时注意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合到专业教育中,坚持不懈,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必须紧跟行业发展,及时调整核心课程,以实用为标准,摒弃滞后的内容,不断加入新的内容,以更好适应社会需求。1.美术基础课程调整素描和色彩等美术基础课,一直以来都在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占很大的比重,教学时间长,但是教学效果不好,究其原因,是因为走的是美术教育的老路子,和设计联系不够。我们培养的目标是设计师而不是画家,面对的学生是有一定美术基础的艺术生,反复研究之后,我们对其进行了改革,一方面缩短了课时,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也增加了与设计的联系。2.手绘表现和计算机表现课程的调整手绘和计算机表现各有优点,手绘可以直接而快速地表达设计者的意图,而计算机表现有更逼真的表达效果。在教学中为了发挥各自优点,将手绘表现定位于方案设计沟通阶段,计算机表现定位于方案表达阶段。于此相适应,将《效果图表现技法》调整为《快速表现技法》,更加强调其快速的特点。《计算机辅助设计》也从第三学期调整到第二学期,并增加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3.建筑专业课程的调整装饰艺术专业设计,归根结底是和建筑相关的专业。它涉及到很多具体的建筑构造,更涉及与结构,设备等其它建筑专业的结合。我们在教学计划中突出了建筑构造、结构、设备等建筑专业课程的教学,补充了装饰工程预决算与装饰施工技术、装饰工程管理等课程,以此达到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化的目的。4.实训课程的调整教学中加大了实训课程比例,如增加了装饰识图实训,装饰工程预决算实训,装饰设计综合实训等等,同时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并针对具体岗位要求制定实训大纲与可操作的实训模式。5.教材在选择专业教材的时候注重教材的时效性,大部分选用用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果更好,也更加适合高职学生。另外,为了更好地使教学内容与课程自身相适应,鼓励和组织教师,编写符合本课程特点的教材,要求深入施工一线,调整教学内容,突出装饰专业学生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理解。目前已有多套出版使用。 (三)教学方法改革 1.课堂教学实战化为了启发学生思维,我们采取了项目实践教学的方法。在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变“灌输型”为“参与型”,以实际项目带动理论教学,学生和老师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整个设计过程。“设计师”根据不同“客户”要求进行方案设计,和“客户”进行反复沟通,最终完成设计。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设计思路,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教学手段多元化除采用板书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之外,在教学改革中坚持突出因材施教,注重研讨课的作用,特别重视研讨课在教学中的恰当应用。如,在设计的各个阶段,教师根据存在的问题随机安排研讨课,进行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在课堂展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边讨论边观摩,交流心得以,探讨设计构思。而教师在研讨课中扮演总导演的角色,把握课堂研讨内容,对一些争论激烈的问题提出参考意见,及时纠正错误观念,并对所讨论的内容作概括总结。3.教学组织方式自由化教学组织方式较为灵活自由,可视情况采用个人设计,分组设计或二者结合。根据作业类型和工作量,要求学生单独完成或分组完成,个人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性,分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树立团结协作精神。 (四)教学模式改革 1.校企合作在教学中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我们依托芜湖市装饰协会,和芜湖荣欣、华然、面对面等较大的装修公司取得广泛联系,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坚持从一线聘请兼职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教学实践,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立完善顶岗实习制度,通过将课堂“搬进”装饰企业和工地,进行现场实训操作和教学,使理论分析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解决实际项目问题为目标。培养学生“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5],切实解决学生“无实践经验”状态,实现教学与装饰行业无缝对接。2.专业工作室制邀请本市行业一线设计师,和校内教师一起成立工作室,从量房到沟通方案,做出客户所满意的全套设计,直至工程竣工,让学生全程参与工作室实际工作过程。工作室制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实现产教结合,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打造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几年工作室制的积累,我们完成了一系列工程,如芜湖华亿房开公司总部及售楼部工程,芜湖融汇锦江小区会所工程,芜湖阳光半岛商业街会所工程等等,一路走来,教师和学生都从中获益匪浅。 (五)教学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改革 考核办法改革首先要改革考试观念。考试的目的是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期末考试作为评定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不够科学,会使学生养成为了应付考试而突击学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选择考核内容时,应该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入手,尤其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坚持自始至终,从课程开始到课程结束,全过程公开考核。成绩采用分级制,平时成绩占40%,设计任务成果考核占60%。考试和考核的方法可以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笔试、调查报告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教学改革的成效 这些年来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使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对新专业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以及“下得去、上手快、留得住、用得上”的职业素养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具体表现为: (一)就业能力强 经过上述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实施,本专业大多数毕业生的首岗适应能力、多岗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表现为职业技能高,适应岗位快,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近几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为学院和本专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 (二)专业对口率高 经过多年跟踪统计,本专业95%的毕业生都曾经或正从事装饰类相关工作,其中从事装饰设计和施工的毕业生占85%。 (三)就业质量高 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工作环境较好,工资相对较高,很多毕业生现已成为了装饰公司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多人任设计总监。更有学生已完成初步积累、开办了公司。我们相信,只有通过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确立先进培养模式和科学培养方案,才能保证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熟练的职业技能,较高的职业素质,才能使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大大提高。只有坚持这一点,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实现新的跨越,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作者:孙杰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1)建筑工程系讲师 艺术设计类论文: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反思 最典型的要属动画专业,我国的动漫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商机和文化影响力,正面临着“政策有力推动、市场强力拉动、互动效应”的十分突出的形式,人才需求处于严重紧缺状态;但麦克思研究院的调查报告中“2012年度专业就业前景红绿榜”显示动画(本科)被列入红牌专业,即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影视动画(高职高专)也被列入十大就业率低的专业。一方面是国内动漫产业“一才难求”,动漫人才匮乏,企业招不到可用之人;另外一方面却是高校批量生产的大量动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 扩招——质量与效益失衡一些院校的艺术专业受到生源多、学费高、投入低等利益驱动,纷纷迈开了扩招步伐,在校生规模急剧扩大。大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在教育资源缺乏、教学体系不完善、管理与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盲目扩大专业规模和招生数量,日趋雷同的办学模式、粗放式的教学方式、失调的师生比例、庞大的待业队伍,教学质量逐渐向办学效益让步。 滞后——观念、水平与条件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其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比较薄弱,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明显滞后,同时缺乏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有效的评价机制,难以形成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自身特色,与当前教育部提出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极不适应。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缺乏顶层设计,偏重技能培养忽视内涵建设,专业定位不明确导致培养方式出现偏差,趋同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与创新。尤其是其教学体系基本上是从普通高校艺术类本科移植而来,虽然近年来已广泛开展高职艺术类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但大部分成果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实践起来受到政策、资金、环境等诸多方面限制。 缺失——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培养欠缺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质能够为学生就业带来好的机遇,然而长期以来艺术生的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两课”的设置成了摆设,缺乏实践。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率最高,且为第一位雇主工作时间最短。实际上大部分高职艺术生入学的文化基础与美术基础较弱,缺乏自信与自律,导致了职业理想模糊,不能吃苦耐劳,责任心不强,主动学习能力不够,行为自由散漫,功利思想严重,不能适应社会和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纪律与道德规范要求。 提高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质量的反思 1.对接——经济社会发展与学生自身发展并重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是相辅相成的,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要培养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也为了使学生能够从容面对未来职场的变化与竞争,体现终生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发展指导作用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中提出了“五个对接”的要求,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其中,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进行广泛的专业调研,深入分析产业和就业需求,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在行业的指导下与产业,特别是与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其次,艺术设计类专业应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健立校企合作新机制,积极开展一体化办学实践,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再次,在行业、产业、企业的共同参与下积极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最后,依照新的人才培养观念,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努力改变传统艺术学科单一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 2.适度——规模与质量平衡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在今年的“两会”上,针对目前美术高校生就业问题比较严重的现实情况,提出了“高等美术教育应该依照社会需求来确定招生容量,建立特色办学机制”。一方面,经费投入不足、资源缺乏是目前大部分高职艺术教育面临的现实困难,适度的规模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各种艺术类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除了传统的精英艺术人才以外,还需要各种复合型艺术人才和各类新型艺术门类的人才。但上述原因并不能成为肆意扩张和扩招的借口,我们应积极转变观念,具备品牌发展战略意识,由规模为主转向质量为重,讲究规模与质量在适度原则下的平衡发展。“质量”是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质量的提升也不仅限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它还涉及到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学风建设等各个方面。为适应新时期教育部提出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应以提高质量、创新体制和办出特色为重点,优化结构,强化内涵,积极推动与建立艺术设计类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切实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3.定位——差异发展、特色创新差异化的发展有利于创建特色、突出创新。差异发展是客观存在的,一是由于立足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不同,全国各地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服务方式与能力存存着差异。二是提高艺术设计人才的就业竞争力,有效避免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必须通过差异发展来体现。例如,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学校内部尝试“体制外办学”,设立水晶石数字艺术学院和WPP市场营销传播学院两个“职业教育特区”,分别由这两家业内领先企业领衔组织教学,聘任教师、设置课程、确定教学模式乃至师生考核办法等,与市场的需求、企业的要求无缝对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在国内首创湘绣专业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彻底打破工艺行业“师傅带徒弟”的手工作坊式传统教育模式,从而为企业和湘绣的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其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懂设计又懂刺绣工艺,能够满足湘绣产业对高技能湘绣人才的需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充分依托地方经济、产业与地缘优势,将艺术设计与家具制造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培养定位为“懂工艺、会制造、精设计”,与行业、区域产业、企业需求紧密挂钩。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依托温州主要支柱产业鞋、服装等,根据温州轻工行业状况和人才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并与行业协会、企业、研究所、院校等开展全方位合作,创建产学研合作中心,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得到了社会充分的认可。由此可见,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也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专业建设的重点应是准确专业定位、凝练专业方向、体现专业特色、创建专业品牌。根据产业政策导向,紧密结合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调整专业方向,丰富专业内涵,主动服务于经济产业发展。 4.践行——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实践活动中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除了“高技能”以外,还有“高素质”。当今企业已将员工的职业道德放在较技能更重要的地位,更看重员工的诚信、踏实的作风与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职业道德教育与知识、技能并重,加强实践育人,除了提高“两课”的实效性以外,针对艺术类学生还应重视开设针对性强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进行与专业相关的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将行业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社会实践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根本途径,应重视开展就业指导、技能竞赛、学生社团等各项实践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养成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的职业习惯。重视艺术生的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促使学生人人成才。虽然目前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现实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正面临着众多的尴尬,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全盘否定,而应该用发展和动态的眼光来看待目前的不足。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也进入了以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改革发展新阶段,我们坚信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渐完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状况也必然会产生新的局面。 作者:彭华容单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类论文:艺术设计类人才培育的难题 教学方式守旧,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目前我国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上专业课时以教师为中心,每做一个设计之前,教师就会讲授相关理论知识,理论知识讲过,就会让学生针对性的查阅资料,整个教学过程缺少师生间的互动,图书资料的匮乏是也是影响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专业课的设计阶段缺少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环节,整个教育过程中忽略了以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其他的专业理论课多数更是“课上手捧一本书,手写嘴讲靠想象”的形式,其教学成果的体现多是以考试方式来实现,以上两种教学方式大大的制约了学生学习专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适合民办学院艺术专业的合格人才更有难度的。 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方式不全面 目前多数的民办院校艺术专业学生成绩的评定的模式多是两种形式,理论课的成绩多以卷面成绩加上平时成绩来评定,专业课多是以设计作业的表现和平时成绩来计算的,学生成绩的考核形式单一,使得学生的成绩考核形式过于模式化,这两种成绩单考核方式通常是能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对学生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和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创新力明显感觉不足。对于学生知识的考核方式缺少完整性和科学性,于此同时,教学内容在几年甚至是十几年都沿用传统的内容,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得课程体系陈旧,学生所学知识的老化也会使其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用人环境。 教学设备配置低影响教学质量 要想做到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就需要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足够的时间来做后盾,而目前民办院校的教学设备大都比较落后,如机房的电脑配置普遍不高,上软件课和专业课的时候,不能保证所有的机器都好师,机器配置低,渲染稍微复杂的效果图和制作动画的时候容易出现死机的情况,这样就不容保证课堂时间的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同样也存在着机器设备老化陈旧的情况,没有网络,电脑容易中毒,投影设备使用年久,投的影像不清晰,种种的这些情况导致了课堂教学情况的不理想。 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欠缺 多数民办院校的教学任务都在学校完成,教学模式的单一使得专业课与实际相脱节,学生为完成作业,很多都是通过互联网、图书资料来进行参考模仿的,真正由学生自行设计的作品少之又少,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不能有效的结合,方案的设计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方案的创新性就更显不足了,所以学生的设计方案有新意、有价值的不多见,作品没有超前性,不能走在时代的前端,就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了。 师资队伍架构不合理 近几年随着各高校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扩招,招生数量也在逐年上涨,教师与学生的数量比例严重脱节,多数院校的专业课教师的原专业都是纯美术专业,而设置艺术设计专业后多数都是经过短期进修或培训的方式从事专业教育的,因此好多教师都只具备理论能力,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很难真正做好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快速发展的专业知识,使得很多教师在有限的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内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所掌握知识的更新速度也有待于提高。 结语 民办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形成具有民办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将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如何能将教学体系符合社会需求,学生成绩评定的如何能多样性,如何培养多元性师资队伍等,这几者如何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是对民办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课题。但只有重视民办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体制,才能使本校的学生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才能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学生毕业后才能收到用人企业的欢迎,也会为民办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 作者:刘汝晶单位:长春建筑学院公共艺术学院 艺术设计类论文:艺术设计类教学方式探索 在做出决策时,要讲求理性,但不能拘泥于理性。在艺术设计过程中,也存在同样的困境——不完全信息。简单说来,艺术设计的本质是“分析过去,设计未来”。所有的设计背景资料,无论是现状调查、基础数据,还是实例研究、历史考证,都是基于现在或过去的信息。同时,艺术设计信息也是不可拆散的。设计本身是——个无法分割的整体,它不仅包含风向、日照、地形,也包含人们的记忆、情感、习惯等。而建成后的房屋,也是一个相应的整体,使用者使用该建筑所提供的各种功能与保障—通风、隔热、隔声在设计中没有孤立特征的存在。单独的某种特征,可以作为学科进行深入研究,但不能成为统率设计的线索。这是由于设计与纯科目不同,设计无法抽象提取出某一种性质,最终要产生的成果必将是整体而综合的。如果诸多特征里的某一条不够理想,将导致整个“设计”不够理想。 SAD,PAD及其他:认识不同的方法 艺术设计不是简答数学题。既然信息是无法完全掌握的,那么等待充分信息只能意味着停顿。回忆我们常见的设计过程:拿到任务书,阅读资料,现场踏勘,绘制分析图,构思方案,等等。似乎完美无缺,是真的吗?那我们就从第一步,调查分析方法谈起。 (一)SADSAD即是英文Survey-Analysis-d-Design的缩写:调查-分析-设计。它发源于19世纪的英国,首先是景观设计领域出现,由英国规划师、教育家盖德斯提出。虽然这个三段式的设计方法看似简单,但它几乎影响了现代设计整整一个世纪以上。但任何方法都无法尽善尽美,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调查—分析—设计”的设计方法越来越受到质疑。大家都认为,误解和缺乏想象力的预测使这种方法陷入仅仅是为了搜集资料本身。SAD设计方法最明显的弊端是,它试图要找出每一个元素的设计价值并期望每一个已知要素在设计中产生影响,这是一种含有极权主义倾向的“唯科学决定论”。这种观念甚至认为人或者及其使用统一的具有确定性的方法“必然”达到同一种结论。 (二)PAD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一书问世后,导致了以模式为切入点的新视角,PAD的建立。这其实算不上一种设计方式,但模式却为设计带来了新的注解。模式是人脑认识外界的关键,而且人脑处理模式的能力非常高超。亚历山大模式表达了一个特定文脉、问题和解答的关系,解答就是设计者应该在街道和前门之间设转换空间。在转换空间中加入连接街道和入口的路,用光的变化、声的变化、方向的变化、表面的变化、地坪地变化来突出它,或者也许用门来改变一个围合空间。模式语言为设计开启了新的认知方式,但它仍不能很好地解决设计如何起步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在描述设计细节的局部问题。虽然对每一个模式的分析都详尽深入,但是复杂的建造环境和不断生长的需求又怎么可能用枚举法。其实无论是SAD还是PAD,都是强调外在环境对设计、对心理的影响,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切入。这也许还不能很好地描述设计本身,还需要从设计过程本身自内向外进行分析。 (三)CA模式与GCA模式为了更好地描述设计者在开始时所经历的真实状态,英国的比尔希列尔等人提出了设计中的“猜想—分析”模式。这种模式直接推进了原来的“分析—综合”模式所表达的内容。他们认为设计师“必须,而且的确是预先架构他们的问题以解决这些问题”。而只有这些问题被预先架构好,它们才能通过理性分析或经验调查而被设计师们把握和处理。“猜想”不是基于对已有资料的分析,而是大部分基于设计师个人已经存在的认知能力。它应该存在于设计过程的初期以帮助设计师预先架构设计问题。这样,对于实际问题的潜在的解决方案可以被缩减至设计者在人认知上可以把握的范围内。 另一位设计师达克则进一步将“猜想—分析”模式发展成为“生成—猜想—分析”模式。她通过采访建筑师的方式,对一系列住宅设计实证研究,提出在“猜想”这一阶段之前,还有一个特殊的阶段,即“生成”。“生成”所涉及的是产生某一解决方案的概念或是目标。达克认为这些概念或目标是设计师进入其问题的起点,而不是像传统的系统模式那样,由把所有的限制条件都列出来作为起点。在她的设想中,任何一个特殊的生成起点都可以在设计过程中通过理性分析来判断它的可行性。在她的设想中,任何一个特殊的生成起点都可以在设计过程中通过理性分析来判断它的可行性。但在它刚刚进入设计过程中时,往往只是设计师自己加诸于自己的某种限制,并不需要十分明确。这样的“发生器”不是某个具体的设计。而是产生这一设计背后的概念。而“猜想”则涉及设计问题的架构,其实也就是最初的设计。在这个最初的设计里,设计所需的资料及设计本身都是不完全的,而且也不可能是完全的。正是由于前文提到的“完全信息”的不可能性,因此,以这样的方式来理解设计更加令人信服。“生成”和“猜想”这两个阶段实际是一种重要的设计策略,它将某个设计任务的无数可能性降低至设计师可以把握的数量范畴,使设计真正成为设计师能够主动控制,而不是寄希望于基础调查研究而自然“推导”出的某个设计成果。 因此,既然信息不完全,或是说信息不对等,如何能用单一、纯粹的理性标准去判断设计中的各项决策?进而,那种倡导完全以调研数据生成设计成果的观念也无法自圆其说。关于设计方法或是设计思考模式的研究在不断地进行着。 作者:王军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艺术设计类论文:环境艺术设计类学生手绘能力研究 对手绘的忽视以及对电脑的长期依赖造成了手与脑的懒惰,丧失了设计师经常练习速写与手绘图的基本素质,导致学生手绘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下降。在作业中经常会出现透视不准确,线条乏力不流畅,整体色调不协调,细节表现不深入等问题,将设计方案中的三视图转化为透视图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设计思维能力退化,设计缺乏创意在设计活动之初,头脑中需要留有很大的空间,静下心来进行思考和想象,比如大的空间布局,大的造型结构,大的色彩关系,细节上的推敲等。这一过程做为设计的初始阶段至关重要。同设计软件相比,手与脑的距离当然更近,能够同步记录设计之初的思维过程的,非手绘莫属。手与脑的结合可迸发出大量的火花,哪怕是信手涂鸦式的草图,都能够反映出思维的轨迹。由此而产生的设计作品才配称之为设计,才会更具有生命力。很多大师级人物都有著名的草图传世,从达芬奇、柯布西耶,到路易斯康、安藤忠雄,无不是通过手绘的形式展现出思想的魅力。而如果一开始就面对电脑,头脑中的创意空间则会被完全占据,思维便会受到限制与束缚。在设计课程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如果有课堂手绘快题的练习,往往会有很多学生一筹莫展,甚至询问教师能否用电脑完成。对于设计作业,很多学生省略了设计之初的手绘草图构思阶段,在没有任何构思和想法的前提下盲目展开设计,从而导致了思考的惰性和狭隘的设计思维。在最终电脑完成的设计作品中,有很多是对他人现有设计的七拼八凑,甚至完全照搬,毫无创意和主题可言,使设计沦为素材的拼凑。事实上,就目前而言,社会对环境艺术类人才的需求形势已经有所逆转,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重新认识到手绘的重要性,很多中、大型设计公司希望设计师能够用手绘与客户进行灵活机动的交流。面对这样的形势,部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会大大下降。 环境艺术专业手绘表达教学模块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手绘草图、手绘快速表现图的绘制均依赖于扎实的绘画功底,需要一系列的专业基础课体系做为支撑,包括素描、速写、水彩、水粉、建筑制图、阴影透视、手绘表现技法等。从宏观的角度可将与手绘能力培养相关的若干课程分为四个模块:造型能力模块、透视训练模块、快速表现技法模块、创意思维模块。下面对每个教学模块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美术基础模块较强的手绘能力依赖于扎实的美术基础。其中对造型的准确把握需要素描、速写等课程模块的大量训练,而对色彩的准确处理主要建立在对水彩、水粉等课程的系统学习辅以之后的彩铅、马克笔等快速表现工具的掌握。而学生在进行先修基础课的学习时,往往很少接触环境艺术专业相关的场景,对自身专业还不够熟悉,仅仅停留在对画面艺术效果的一味追求中,导致在今后接触专业手绘时无所适从,无法将所学很好的应用在今后的设计手绘当中。美术基础训练虽然必不可少,但如果不向学生所学的专业靠拢,则可能会使一些学生对学习绘画基本功的目的有些迷茫,找不到与自己将来从事的环境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从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美术基础模块应针对环境艺术专业的特点,将环境艺术设计相关题材的写生训练如室内外空间环境、建筑单体及群体组合、建筑结构、家具与环境设施以及各种配景等纳入到课程教学当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设计感觉,使学生及早熟悉专业。 2.透视训练模块阴影透视是一门有助于学生从理性角度学习透视规律的课程,但复杂的透视学理论是很多学生学习的拦路虎。这一课程理科性质较强,有一定难度,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基础,课程教学中往往包含大量几何原理的讲解,加之很多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并没有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方向将理论与专业实践结合起来,很容易使课堂流于呆板枯燥,因此很多学生尤其是艺术类学生对该门课程抱有恐惧心理,不了解学习的意义,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很难打下建立准确透视的基础,在今后做设计时将方案中三视图转化为透视图存在一定的困难。最后的结果是课程形同虚设,失去了实用意义,学生依然不会准确传达出自己的设计意图。笔者认为,在与透视相关的课程模块当中,应该简化几何理论讲解,多多结合生活实例,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并以学生能够迅速上手绘制透视草图为目的,强调简便透视法的运用。 3.快速表现技法模块手绘训练方法单调,学生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在学习手绘时,习惯了机械临摹,一味追求量,认为只要大量临摹就能够练好手绘,或一味的追求线条美感,而不去动脑筋揣摩其中的透视规律、色彩关系,也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加入自己的想法,从而在独立做设计时无法顺利将自己的想法生动直观的表达出来,往往在作品中存在透视错误,色彩关系混乱,空间氛围不协调诸多缺陷。另外,手绘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自身的坚持,所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课程是短暂的,平时练习则是长期的。一般来说,多数专业基础课教师只在教授该门课程期间严格要求学生的作业质量与数量,该门课程一旦结束,则部分学生往往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坚持练手,甚至荒废了之前的所学所练,不利于今后的专业发展。因此,快速表现技法模块课程应避免学生陷入机械临摹的误区,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表达,找出这一过程遇到的阻碍,强化练习,甚至可以结合设计进行训练,将其渗入到其他课程模块当中去,督促学生进行长期练习。 4.创意设计模块一般院校均在学生大三时开设设计课程,其实,做设计的过程同样是练习手绘的好机会。但有些教师往往要求学生作业以电脑制图的形式上交,淡化手绘,重最终效果,轻设计过程,对学生产生了误导,使不少学生直接放弃手绘,乃至放弃了自己构思,直接在网上拼凑素材。在设计课程中,面对设计任务书,学生一开始就应以手绘的形式进行各种分析和构思,教师应该对设计初期的过程进行强化训练,例如可多做快题练习,训练设计思维的同时也提高了手绘能力,使学生真正尝到自己做设计的乐趣。 结论 在手绘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应加强各教学模块之间的衔接,使学生的手绘能力循序渐进,各手绘课程模块均应从环境艺术专业的特点出发,以学生能够生动、熟练的传达自己头脑中的创意为目标,加强专业针对性。各专业课教师之间也应该多进行沟通,避免训练内容的重复和断层,把手绘能力的培养与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将手绘用于设计实践中,学以致用,手脑并用,激发创意。此外,还应建立长效监督机制,督促学生加强平时练习,使学生从课程的局限中走出,把手绘作为长期的职业习惯甚至是本能。 作者:李抒音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类论文:艺术设计类高考改革方向探讨 摘要:数十年来艺术设计类高考模式僵化不变,使一些文化课成绩较差、也缺乏艺术激情和理想的学生通过短期的应考培训进入大学。这样的情况会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但浪费大量的教育资源,而且难以促进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本文分为三个方面对此类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和改革的方向进行了论述。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艺术设计类高考方式存在的问题;其次,目前我国艺术设计类高考方式带来的隐患;最后,探讨了艺术设计类高考方式改革的新方向。 关键词:专业;文化课成绩;教育资源 一、目前艺术设计类高考方式存在的问题 高考艺术设计类专业考试在我国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目的是选拔具有艺术才能、热爱艺术、能够为艺术行业贡献力量的学生进入高等学校进一步深造。但是,数十年不变的考试选拔方式也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在此,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当前高考选拔考试方式混乱,往往是艺术和设计混杂一起。在高考试题的选择上,众多高校往往偏重于对素描、色彩、速写等基础绘画能力的测试,对于设计类试题不够重视,造成纯艺术与设计类考试内容混淆,导致通过高考招收进来的学生在基础绘画的能力方面比较深厚,但是在设计上欠缺独立的思考能力。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例,工业设计专业2012年的专业考试题分别是素描、色彩、速写。仅从考题上很难分辨这是设计类还是纯艺术类的考试。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在阅卷的时候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对色彩和形体的表现力来推断学生是否真的具备工业设计师的素养,但实际上缺乏可操作性。而且近些年来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设计创造出了不少优秀的工业产品。这说明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在具备绘画能力的基础上更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目前有些高校虽然也在高考时设置有设计类考题,但总体上是作为基础绘画类考试题的辅助出现的,考试题内容非常简单,不能紧密切合实际需要。 二、当前高考方式带来的教育问题和隐患 在笔者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很多学生并不具备艺术热情和理想,仅仅在高考前通过短暂的绘画训练考入高校,以此避免文化课成绩较低的问题,从而使本来只能被专科学校录取的学生被本科学校录取。这些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比较吃力,再加上本来并不热爱艺术,仅仅是为了拿到学位证,在学习中没有热情、对所学内容不积极、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没有创造性思维,甚至很多学生为了应付作业对他人的作品进行抄袭。虽然不能说所有的学生都是如此,但是目前的艺术类专业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此类学生。还有一些学生,对绘画有着高度的热情,但是不理解设计的含义。在学习中凡是纯绘画类的作业都能极好的进行表现,但是涉及设计类课程时对学习兴趣低下,作业大多靠代做或抄袭过关。事实上这一类学生更适合学习纯艺术专业,但是报考专业时理想不清晰,考试时专业混杂不清,导致学生上错专业,白白浪费四年时光学习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专业,更谈不上成为该专业的人才。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类高考选拔方式已经延续了数十年,在这数十年中,我国的社会经济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我国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更要成为一个设计大国,一个输出文化软实力的国家。然而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持,人才归根到底还是来自于教育。当前的高校艺术类专业,已经成为一些文化成绩低下的学生进行人生投机的道路。其结果是浪费了大量教育资源,学校也没有培养出艺术行业的新生力量,学生也不能真正应用所学知识建设自己的人生。长此以往对个人和国家都有极大地隐患,既危害了行业发展,又浪费了大量资源。以上这些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对当前的艺术设计类高考考试方式进行改革。 三、艺术设计类高考方式改革的新方向 目前我国实行的艺术设计类高考方式,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改革。1.提升文化课成绩的分数线。很多人主观地认为,学艺术的人都是文化课成绩低下的人。这是一种偏见。事实上,有艺术天分和学习成绩良好并不矛盾。而且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艺术类人才如果想要在艺术领域有所发展,恰恰需要良好的文化底蕴。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该专业是融合了技术与艺术的交叉性学科,在学习中需要学生既能理性地进行严谨、合乎自然常识的设计,又需要学生能够感性地发挥艺术性思维,设计出功能科学、合理,外观美好的产品来。很难想象一个文化课较差的学生能够胜任这样的学习内容。再比如,建筑设计专业也是融合了技术与艺术的交叉学科,该专业对学生有相当的数学和物理知识水平要求,如果学生的学习成绩过差,根本无法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即便是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涉及理工科知识相对较少的专业,也需要学生具备相当的文化内涵。基于这些问题,我们教育工作者们是否应该反思,现行高考方式对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过低了,社会整体对艺术工作者和艺术行业都有一种误解,认为艺术等同于学习成绩差。要知道文艺复兴的领袖人物达•芬奇不仅仅在艺术上极有天分,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及科学家。也正是因为所学知识极为丰厚,达•芬奇才能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领导人物,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我们现在对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要求低,这是在变相地告诉学生及整个社会,艺术简单地等同于会画画。其实艺术不仅仅是具备绘画能力,更是对这个世界创造和思考的能力。确切地说,艺术行业的工作者,不仅需要足够丰富的文化内涵(较好的文化课成绩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拥有感性的表现力和观察力。艺术是多维的,对从事设计艺术的人要求更高。至少不应低于哲学社会科学各专业对于文化课的要求。2.专业课考试改革。从我国高校开设艺术设计专业以来,素描、色彩、速写就成为必考科目,设计类考试在此基础上添加一些设计考试。数十年来考试内容基本没有大的改动。而在考试中,很多学生通过短期培训突击,熟练应对素描、速写等基本绘画能力,但对设计并没有深刻的思考。如前所述,这些专业特点并没有在考试中体现出来。对此,我们在考试中应该加重设计类试题的比重,强调突出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特性,并且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通过考试招收真正有自己思维、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提高设计试题的灵活性,比如采取现场抽取试题的方式,每个考生的试题内容不同,比如要求考生写一篇对当代中国家具设计风格的看法的小论文,考查学生对自己报考专业的了解程度;比如,要求考生以洛可可风格设计房间内部的环境,考察学生的创意性思维;再比如要求考生设计一组有油画风格的字体,考查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改变的方式很多,总之不应再继续仅仅以简单的素描色彩等基本技能来判断考生的能力,我们已经用这种方式考察了很多年,今后应进一步提升考察质量,选拔出真正有艺术天分,有艺术理想和激情的学生,而打算进行人生投机的学生,应该被考试淘汰出局,寻找自己真正喜爱的专业和适合的学校,这也是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对整个教育行业和社会都有好处。整体而言,我国的艺术设计行业需要吸纳更多的新鲜人才,以促进国家的发展。由此,选拔人才就成了重中之重。我们教育工作者常常谈教育学生要“因材施教”,但前提是学生是适合的种子,教师才能教授其成才。再有能力的教师也不可能把一株小草的种子教育成一朵花。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所以,我们不仅要改革教育方式,也应该以更好的方式挑选人才,而后对其进行教育和培养,才能真正发挥大学教育资源的价值,这对学生、教师和社会都有着无比重大的意义。 作者:陈倩 单位:黄淮学院 艺术设计类论文: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管理研究 摘要:在“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理念下,在体现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特色的要求下,在以工科专业为主的院校中,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管理模式存在一些共性与差异。通过探讨和分析艺术类专业与工科专业教学管理方面的差异、科学化管理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意义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希望进一步提升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管理水平,优化其教学质量。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管理;工科院校 1前言 工科类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的传统专业,它已经形成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标准。工科类专业在教学上强调的是统一的概念、定律和运算方法,要以严谨的态度传播知识。而艺术设计类专业不同于工科专业,在教学方式上就存在很大差别。艺术设计类专业在教学上主张创新性,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设计理念。由此可知,艺术设计类专业与工科专业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教师教授方式等方面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以工科专业为主的院校大环境下,协调工科专业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差异性,科学把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的特殊性,有助于提高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管理水准和教学质量。同时,如何根据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创新理念来改进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管理,也成为当今艺术设计类专业有待解决的问题。 2艺术设计类专业与工科专业的差异性 教学管理在高等院校的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因其自身的特点,使得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中与其他的专业有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工科专业在教学上强调概念、定律和公式的推导过程等,是以严谨的态度传播知识;艺术设计类专业是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求启发和触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设计和创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艺术特色。由此可知,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和艺术的创新能力。在学科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艺术设计类专业要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视角和多层次思考,因此也明确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标,要求学生突破常规,要有发散式的思维模式。与工科专业教学相比,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更注重实践性,在教学环节中实践也占据主要位置。除了实践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往往是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练习相互结合、相互穿插进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重点也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践环节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以艺术创作为载体,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时代的飞速发展,在艺术设计领域也时时涌现新的工艺、新的思路和创作方式,艺术设计类专业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不能仅限于计划内的教学,应加大实验室、工作室的建设,开拓实践教学基地,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师生应时刻关注艺术的思潮,关注社会艺术文化的发展动向。 3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管理科学化的意义 教学管理的永恒主题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一所院校来说,构建教学管理模式涉及学院的办学思想、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观念、教学规章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可以说,教学培养方案制订、教学运行质量监控和教学资源安排调动等整个教学过程管理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学管理,因此,科学化和实效性的教学管理模式可以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只有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跟随时展,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和我国的教学水平才会不断提高。因专业属性的原因,艺术设计类专业具有特殊性,艺术设计需要开阔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与理工科专业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由此,在工科专业为主的院校内,艺术设计类专业很难完全适用学院的总体管理模式,如果简单沿用工科教学管理方法,势必会束缚专业的发展,影响教学质量。在工科院校具体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把握共性和专业个性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形成一套符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的教学管理模式,科学化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管理,结合自身特点,稳定教学管理秩序,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又要科学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因此,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评价都应具有独特性。在“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方针指引下,教学管理模式和制度应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以个性化的视角发展艺术设计专业。充分遵照艺术特色和发展规律的同时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在轻松自由的环境统一意志,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下监控教学质量过程,积极调动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科学、严肃、活泼、宽松的艺术氛围,发展人的个性,使管理的主体和管理的对象达到和谐统一。 4加强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性教学管理的措施 更新教学教育理念,推进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就教学理念而言,艺术设计类专业较理工类学科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本科素质教育的方针,促进学生创新个性的发展,是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主导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加强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发展和建设,促进校内和校外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多联络、多沟通,避免出现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情况,为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将来顺利就业做好准备。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项目实践教学法,承办一些大型设计项目,并让学生参加这些设计项目,或者为学生提供校企合作机会,不断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通过参加这些项目工作,学生可以加强和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向师哥、师姐请教学习经验,并在实际设计中积累设计经验,了解从接单、设计到施工、完工等各个环节,真正熟练掌握艺术设计专业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知识。除了充实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还可以充分利用工作室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达到毕业后与社会在短期内有效衔接的培养目标。规范教学模式,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施教学管理制度的修订和改革。教学过程应遵循教学管理制度的要求,遵循其规律和属性,才能凸显教学管制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特点较理工类学科更具有灵活性,在遵照学校统一的教学条例基础上,灵活制定符合艺术设计类专业特点的教学管理条例,适当对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安排、课堂教学组织和教学风格给予一定的宽松度和自由度,彰显其创意和个性。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方面,要体现出既严谨又灵活的特点,定期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改革,适时对课程设置、课程学时等方面进行调整。在修订和局部调整时,要确保教学内容与现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步,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鉴于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对其监督措施和检查准则要充分考虑专业的教学需求和特点,不能僵硬地套用理工类专业的监督措施和检查准则。艺术设计类专业要体现出灵活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在教学质量方面要切实做好并加强监控力度,以确保能稳定、规范、科学且有效地长期发展,制定严谨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能有效地提高其教学质量。在教学运行过程中,各级别的教学机构要配合操作,及时对教学运行的状况进行调整。但是在尊重专业特色的同时要以保证教学秩序稳定和教学质量优良为准则,不能以追求个性为名,而随意执行甚至不执行教学管制制度,让教学质量标准形同虚设。因而要随时监控教学的各个环节,对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学生成绩评定、学生学习成果展出等方面制定严格的制度要求。由此可知,只有不断加大和强化教学管理监督机制,才能有效确保教学质量的良性发展,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整体水平。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热情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基本方式和手段,是整个教学质量监控环节的重要部分。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运行过程和学生学习成果形式多样、方式灵活,教学评价方式也应多种多样,如可以运用传统的评教和问卷调查方式、督导督学听课反馈方式,也可以定期举办学生作业展览供师生之间评价,几个方面相互交融,多途径、多渠道反馈教学信息,准确有效地反馈评价结果,及时发现和整改教学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弊端,形成良好的教学运行秩序。定期举办的师生作品展览不仅能起到直观呈现教学成果水平的效果,还起到增强学术气氛和艺术氛围的作用。利用作品展览的方式给予一定的奖励,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种奖励不仅是物质上的激励,也是精神层次的鼓舞,使得师生通过作品的展览具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也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艺术灵感的碰撞和触动,有效调动师生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可见,合理、科学地采用奖励机制,有利于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5结语 总之,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理工科类为主的院校中既要严格遵守学校总体框架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又要充分考虑和注重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独特性,需要严谨与灵活相互配合以处理教学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不断探索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采用系统化、科学化、多层次的教学管理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积累设计经验,开阔学生的设计思路,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达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 作者:张妍 艺术设计类论文:浅论艺术设计类实训室综合管理系统设计 摘要:在对艺术设计类实训室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综合管理系统,该综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实验室耗材使用管理子系统、实验室基础管理子系统和实验室综合展示子系统.最后结合当前大学生中智能手机普遍应用的实际情况,重点设计了实训室手机版的管理系统客户端. 关键词:艺术设计类;实训室;综合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化技术为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使我国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教育部门都在加强信息化管理和发展.高校教育工作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需要创新实验室的信息管理教育模式.目前高校学生实验室动手能力不强,学生水平发展单一,艺术类考生综合实验能力发展缓慢.因此,目前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信息化的发展,提高艺术类实验室的综合管理能力[1].本文主要通过把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教学情况和艺术类实训室相结合,研究艺术设计类实训室综合管理系统总体需求及功能设计. 1艺术设计类实训室综合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1.1实验室耗材使用管理子系统 实验室设备及材料的管理,按使用需求情况放置到特定的实验室保管,每个实验室都有专门的实验中心负责人.实验室人员利用网络向负责人发出请求,通过审核后,实验室人员就可以去实验室领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实验室也会有专门的销售人员,他们会在网上通过核实决定是否应该把这些材料发放给实验人员.为了给学生做实验带来更大的便利,学生们拿着自己的身份证或者学生证就可以直接借用自己所需要的实验物资.如果学生自身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去实验室购买所需材料,这样属于个人财产但是也算是实验室耗材管理子系统的需求.实验室都会有特定的管理人员,专门负责学生做实验需要哪些材料,并在网上向负责人发出采购申请,得到同意后学校还会有指定的专人去进行购买,材料买回来后实验室管理人员会对这些材料进行一一核对,并且还要进行入库登记.如果某种材料实验室还有剩余或者有的材料极度匮乏,实验室管理人员就可以提醒购买者对所要购买的材料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2实验室基础管理子系统 实验室基础管理子系统主要由实验室的教育实验设施、实验作品管理以及资产管理、实验室建设等几部分组成.另外,像一些艺术类高校实验室的加班、绩效、考勤、作品等也都有需求[2].实验室建设需要做的工作比较多,首先需要宣传实验室的基本情况;还要了解各专业老师的个人简历并对其进行管理;还要制定一些实验室的基本规矩以及实验室的一些仪器设备使用规范;以及某个实验室获得的奖项与成果、参赛学生得到的奖品也要展示给其他学生;或者学生教师们认为比较好的收藏作品等这些都属于实验室的基础建设工作.关于对实验室资产的管理就需要通过对以前和现有的资产进行对比,并且实验室要有自己足够的资产,以防实验中心临时需要对这些资产进行借用. 1.3实验室综合展示子系统 实验室综合展示子系统主要由门户展示、对基础数据的统计分析、实验室耗材统计分析等功能模块组成,这些模块又分一些小的子系统,他们分别也有对应的功能模块,这些为管理员管理整个实验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3].可以把一些有效的数据很好地提供给实验中心,为管理者做决策起到了一定的辅助效果. 2艺术设计类实训室综合管理系统设计 2.1系统总体功能结构设计 通过分析艺术类高校实验中心的实际需求,实验中心综合管理系统主要包含以下三大功能板块:(1)实验室耗材管理;(2)实验室基础管理;(3)实验室综合展示.另外各功能板块还有若干子功能板块组成,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实验室综合管理工作是中心,各大功能板块围绕此工作展开工作,各自完成业务内的问题处理. 2.2系统总体软件架构设计 通过对实训室综合管理系统的相关需求进行研究,本文拟使用B/S式的软件系统结构框架,并且使用分层式软件设计编程结构技术.各层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每层都有自己单独的任务,从而为系统的编码带来了便利. 2.3系统数据库设计 实验室系统管理的设计离不开数据库的设计,通过相对应的数据模型把系统中的信息数据相对应起来,能够对一些数据进行很方便的添加、删除、整改,这样信息系统就能快速地从数据库中得到想要的数据[4].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离不开数据库的良好设计.数据库设计的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系统之间的各个功能模块能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所以对数据库进行更进一步的开发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为开发出更高效的管理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数据库物理结构是一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由存储字段结构如何设计和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存储两部分组成的,整个系统的质量就和其设计的好坏息息相关[6].主要是指数据信息表是由哪部分组成、以及字段的类型是怎么划分的、字段定多长合适,还有如何存取这些字段,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主键检索或者辅键检索等,下面所列出的就是实验室耗材子系统数据库表的一些详细设计. 3管理系统智能手机版设计 由于实训室的应用和管理一般只限制在本校师生的范围,所以本文所设计的手机版管理系统客户端是建立在校园网络的基础上.本客户端的使用范围是校园网所覆盖的范围,在该范围内师生可以通过手机方便的访问实训室综合管理系统. 3.1信息采集模块 信息采集模块是构建服务器的关键所在,其负责网页和数据接口的连接问题.首先在该模块中设置时间参数,把收集到的网络数据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利用分时刷新模式不仅减轻了服务器的访问压力,而且当网络或者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可以将数据库中存储的备份文件提供给用户.用户信息采集的函数为K=(h2-h1)-logtt2-t1+2,其中:h2表示校园网访问人数;h1表示时间更新前的校园网访问人数;t2表示当前网络时间;t1表示上次网络更新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有些数据信息不需要展示,此时就利用数据库技术按照用户的需求将无用的信息数据清除,从而使数据库信息更加简洁有效. 3.2信息处理模块功能 信息处理模块的主要功能就是将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过滤.不可否认,收集到的数据有些是无需用户知道或者无需展示的,这些数据让上述的信息收集模块进行筛选即可.但针对根据网页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就需要信息处理模块进行处理了.但是有些数据信息无法直接写入数据库中以提供给用户,而且在网页中也会提取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需要统一处理才能存储到数据库中.由于网站信息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因此信息处理过程比数据库的提取的难度还要高.比如新闻类信息的内容,为了在网页上方便地展示新闻,这一部分的内容通过HTML编程语句将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但是在后续的信息处理过程中,就需要清除添加的HTML语句以保留原始的新闻信息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在清除冗余信息时,需要利用正则表达式处理其中的HTML语句. 3.3信息展示模块 根据Web服务特点不难看出,当服务器对外提供应用接口时,服务器端只需要向客户端提供WSDL类型的应用程序接口(即API),而客户端也必须将WSDL进行转化,从而实现接口的统一.本文设计的服务器端与客户端之间的传输格式为SOAP,并且将传输的信息内容以SOAP形式封装在XML代码中.服务器端的信息展示功能为提取和传输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并提供对外应用接口;移动终端会根据WSDL提供的参数将接收到的信息内容进行解析,并为用户展示XML解析后的代码.再次强调的是,系统采用JAVA编程语言针对基于Android客户端进行开发,这样有利于节约开发成本.当然还需要设计基于Android客户端的应用界面以展示接收到的字符串信息.根据不同的展示特点规定所需的容器,因此可定义TextView或者ImageView格式以展示不同信息内容.如果需要展示图片信息就必须在移动终端针对图片进行压缩处理,尽可能地减少内容消耗,加快系统响应时间. 4结论 艺术设计类实训室综合管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关系到实训室教学资源及器材设备的管理、监控、维修及保护的有效性,而且还对实训室现代化、开放化及智能化管理可能性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其设计最终还能实现实训室所有数据资源共享的目的. 作者:汪慧 单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 艺术设计类论文:艺术设计类实验教学改革策略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数量不断增长,报考艺术类学生的数量也持续增加,在新时期,社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鉴于此,艺术类专业也相继开设了艺术设计类实验教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艺术设计类实验教学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要对艺术设计类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从而全面提高艺术设计类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艺术设计;实验教学;改革 前言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艺术设计创意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有很高的地位,作为培养艺术设计创意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必须树立全新的艺术设计创意教育思想,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改革艺术设计类实验教学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艺术设计类实验教学的特殊性 艺术设计应站立在经济建设和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之上,在开展艺术设计教育时应高度重视教育对象,并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及专业特点研究艺术设计教育的特殊性,进而为研究艺术设计学科发展思路和建设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生鲜明性格,具有知识来源和知识面广、信息时代特征突出、善于思考、对于喜欢的事情有一定的激情、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及思想活跃等优点,与此同时,当代学生的个性比较强烈,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也相对薄弱。鉴于当代学生的性格特征,应该引导其进行创作性实验,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实验创新思维,并结合艺术设计的社会应用型特点,让学生在艺术设计活动中展现自我,从而实现艺术设计实验特性与学生个性的相互协调。因此,在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应该全面激发学生的艺术设计兴趣,扩展艺术设计实验空间,组织学生开展自主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团结协作中提高自身的社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艺术设计类实验教学的特征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创新能力、个性思维能力,确保学生能自由的开展艺术设计实践活动。 2.艺术设计与实验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对于艺术设计,其本身是一门以实际应用为核心的学科,和现代艺术的价值相比较,艺术设计教育在于能为学生提供一种觉悟,而在艺术学习过程中,仅仅是通过课堂教学是无法让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艺术家的,只有让学生经过不断的练习,让学生的手、脑、眼相互统一,从而促进艺术、技术的统一,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艺术设计类人才。而实验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培养学生有形的设计产品能力,这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有极大的帮助。从艺术设计学科的角度看,现当代艺术设计是以美术为基础,在不同的时期,艺术设计会不断与美术相互容纳、脱离,从而导致现代中国艺术设计始终与旧美术相互影响,无法真正获得独立。现代中国艺术设计要想实现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就需要在艺术设计应用、目标等方面体现出艺术技能、情感态度。在新课程标准下,艺术设计不能仅仅以理论研究为主,必须实现理论、实践的相互统一,这样才能全面促进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 3.艺术设计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分析 (1)艺术设计实验教学改革目标 在进行艺术设计实验教学改革时,应该明确改革目标,首先要对实验课程进行科学的规划,逐步构建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在进行艺术设计实验教学改革时,要结合学科专业的特点,逐步将艺术设计中的实验性课程剥离出来,设成独立的课时,从而将这些课时搬入实验室。此外,高校还应该组织教师,结合课程的特点,编制新的教学大纲,并将教学重心集中在培养学生动手创新能力上。高校还应该适当的调整艺术设计类理论课时与实验教学课时之间的比例,并加强综合设计类实验项目的开发,以此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与实验创新能力。其次,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从而对艺术设计实验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对于艺术设计类实验教学质量的控制,要多角度、多方位的对学生学习体系进行评价,全面衡量学生的艺术设计实验操作技能和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到全方位发展。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成绩时,应该全面考核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创新能力、实验态度,这样就能保证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的有效结合。最后,要制定相应的实验室可持续发展机制,对于艺术设计学科,受其专业性的影响,与社会文化创意产业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对于艺术设计实验教学,可以将其融入社会文化创意产业中,高校可以积极的加强校企合作,将实验课程和企业融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加强艺术设计类课程的实验性,还能在实验室设备推向企业的过程中,增加实验室动作资金,同时高校还能引入企业技术人才资源,实现高校实验教学和企业生产的有效互动。 (2)艺术设计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对于艺术设计实验教学改革,应该仅仅围绕艺术设计实验教学改革目标进行,因此,首先要注重教学观念的更新,目前,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方向主要有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艺术设计、会展设计等方面,对于这些专业,在课时设计方面,理论课时远远超过实验课时,这也就使得艺术设计类实验教学质量比不上理论教学质量。在艺术设计学科中,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力度,这样才能为艺术设计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要加强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高校而言,创新艺术设计实验教学方法,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教师在开展艺术设计实验教学时,应该充分结合艺术教育的规律,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开展艺术设计实验教学,这样不仅能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还能优化艺术设计实验教学过程,使得教师能更加形象、直观的开展实验教学活动,这对于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有很大帮助。同时,在进行艺术设计实验教学方法创新时,要加大知识信息的传播深度和力度,这样才能为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高校在开展艺术设计实验教学改革时,应该积极的推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讲解实验的设计方案,更好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创作,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课程的实验性。最后,在进行艺术设计实验教学改革时,要注重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改变以往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现象,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增加设计性实验、创造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设计“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系统设计”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并积极的利用现代媒体教学方式更新实验教材,积极的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动手能力。对于实验教学模式,应该注重与新技术的结合,尽量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实验教学中,以此体现出实验教学的先进性和代表性,保证艺术设计实验课程的有效性。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实验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高校还应该注重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这样教师才能更好的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4.艺术设计类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措施 对于高校,应该结合艺术专业的特色,借鉴国外艺术设计专业的先进教学模式,利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条件,打造艺术设计与市场有效结合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对此,高校应该不断完善艺术设计实验教学思想及教学模式,全面突出艺术设计实验教学的特色,强调学生的艺术个性、实践操作、创新创造能力发展。为全面提高学生参与艺术设计实验教学的兴趣,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艺术设计类实验教学改革。 (1)实验内容的设计创新 对于艺术设计类实验教学内容,应该全面贯穿于艺术专业教学,并且在实验内容上应该体现出分层次教学,这样才能保证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在实验内容上,应该认真的设计每一个层次中的内容、课程,对于实验内容,应该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逐级过度,最后引导学生由被动的实验操作上升到主动进行实验设计,并且从单一的模拟练习上升到综合性实验设计方面。此外,还应该创新基础型实验内容,要让学生在基础型艺术设计类实验中,全面掌握专业的发展方向,以此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专业实验内容的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在实验内容方面,还应该积极推进创新型实验,并鼓励广大学生进行创新实验探究,在实验内容、实验过程中勇于尝试,并设置相应的平台,让学生展示自身的创新实验作品。对学生而言,通过创新实验能全面培养其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能提高其思维意识,因此,在艺术设计类实验内容改革中,要特别注重创新型实验的引入。 (2)实验管理手段的改革创新 为确保艺术设计类实验内容及实验手段的顺利实施,必须全面创新实验管理手段。在以往的艺术设计类实验管理中,以教学管理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学生在整个实验中畏手畏脚,很难获得良好的效果。对此,要从以往的教学管理转移到学生自我管理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活动平台,提供开放性实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实验中得到提高。此外,高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创新型实验服务,让学生在创新型实验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在实验中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从而保证实验设计、实施、结果等的顺利实现。 (3)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 在艺术设计类实验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注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以往的实验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教材中,对于教材外的知识很少涉及,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很窄,难以及时了解社会最新动态,这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弊端。对此,在艺术设计类实验教学中,应该加强教学与项目、教学与企业、教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结合最新形势开展实验教学活动,这样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极大的帮助。 (4)构建“绿色”实验室 对于绿色实验室的构建,并不是指构建一个绿色的实验室环境,而是对实验室的环境设备、实验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综合管理,从而实现实验室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共同发展。在绿色实验室中,各种实验设备的配置都是最优,没有重复或者闲置的实验设备,在实验设备维修过程中,要做到简约、有效,没有过多的消耗,同时要注重节能仪器的使用,从而减少实验室的污染及资源浪费。另外,在构建绿色实验室时,还应该注重设备安全问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后,要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绿色实验室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的原则,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艺术设计实验场所。 5.总结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新环境对艺术设计类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注重艺术设计类实验教学改革创新,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创新的基地,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确保艺术设计类学生能满足社会的要求。 作者:饶慧琪 艺术设计类论文:艺术设计类专业职业指导精细化探究 一、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精细”的境界就是将管理的规范性与创新性最好地结合起来。职业指导是指围绕职业发展过程提供的指导、辅导、咨询等服务。目前人们一般把职业指导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指导,但事实上职业指导有着非常广泛的含义,包括职业诊断、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场导航、职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等。对大学生进行精细化职业指导,更多的要在“精”和“细”上下功夫。从狭义上来说,是注重学生自身的优势、特长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指导。从广义上来说,是大学四年以及毕业后的全过程、全方位、跟踪式的职业指导。 二、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就业现状 1.就业意识淡漠,就业期望值高。从目前的就业情况看,艺术设计类的毕业生主要在装饰公司、广告公司、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也有部分进入设计院从事设计工作。艺术设计作为“高投入”专业,学习的成本远远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在择业价值取向上存在功利色彩,到大城市、进高收入的公司是这类大学生的首选。这就是造成了大部分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低、频繁跳槽的主要原因。 2.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近些年,随着艺考热的持续升温,我国的艺术教育空前繁荣,但艺术设计市场和教育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比较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艺术设计类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还不尽合理,偏理论轻实践,与市场需求脱节。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在理论和实践中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在择业方面存在盲目性。 3.大学生职业指导不系统,针对性不强。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职业指导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高校针对就业工作实施了以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一把手”工程,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职业指导条件、资金等投入的力度不够,没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随意性较强;二是学院领导、教师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全员参与的就业指导观念和意识,学生工作和教学单位不能形成合力;三是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师主要为从事学生工作的管理人员和辅导员,没有形成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的职业指导队伍;四是在课程安排上没有完全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课时的周期和时间比较零散,授课方式上采取的是大班授课,所授内容更多的是理论、就业信息和求职技巧等,缺乏专业方向的针对性和个性化指导。 三、加强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对策 (一)加强基层教学单位的职业指导条件建设 学校要将重心下移,加强基层教学单位的职业指导、服务中心的建设力度。例如,投入就业工作经费,配备专业强、业务精的职业指导师,也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加强职业指导的培训力度,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加强职业指导的场所建设,如招聘面试室、招聘洽谈室、用人单位宣讲厅等。 (二)建立科学系统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 1.加强课程建设。职业指导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同时又具有研究性的学科。精细化的职业指导不仅要以课程设置的形式把职业生涯指导纳入日常教学,还要通过课堂授课和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主要包括就业形势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职业能力与素质指导、就业心理素质指导、求职技巧指导、就业法律知识指导、就业政策指导、职业信息指导和自主创业指导等。结合艺术设计类各专业的培养方案,还要把职业指导课由公共必修课细化为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等。另外,在职业指导中还应融入各专业就业方向的指导,让学生能根据自身需求有选择性地、自主地接受职业指导。 2.加强两级管理和第三方参与的职业指导师资建设,实施校院两级的职业指导培训机制。学校统筹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通识课程建设,各学院结合各专业就业实际进行分专业课程教育,按照各专业、各年级就业指导的规律性特征,进行大学全过程的职业指导,实现就业指导与学业辅导相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定位相结合、教学实践与就业创业相结合。强化师资力量,在打造一支专业化、科学化、精细化的职业指导师队伍的同时,还应包括心理咨询测评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教师、经验丰富的企事业相关管理人员等,这样才能提高职业指导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保障高校艺术生有优质的全方位的职业指导服务。 3.以创新为动力,加大对学生的创业指导。在目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今天,自主创业已然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最好途径。由于艺术设计行业的特点,使大多数艺术设计专业的创业门槛相对较低,启动资金投入较少。作为设计类学生,自身个性鲜明,富有激情和创造力,更适合自主创业。要加强宣传,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的意识。要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学习的全过程,利用各种设计类大赛、企业工作室、实习、课程展和毕业设计展等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设系统的创业指导课程,如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流程,还应包括营销、财务、管理、工商、税务等相关知识等。建立创业类学生社团,将有创业热情和兴趣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功能。 (三)开展“一对一”有针对性、个性化和精细化的职业指导 1.针对每个学生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知识储备上的不同去指导。艺术类学生思想活路跃、个性鲜明又独立,在就业指导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要强调个性化,让他们建立和发现自身的比较优势,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职业兴趣、职业目标,去指导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拓展潜能。 2.针对每个学生的专业不同去指导。就业指导不能仅限于笼统的大课,尤其作为设计类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更不能一概而论、一成不变。如环艺方面的市场需求比金属加工的 市场需求量要大许多,但金属加工行业的发展潜力比环艺要大一些。因此,向毕业生提供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用人需求等十分必要,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好地自我定位。 3.针对实际需要进行职业指导。脱离了实际的指导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必须要有针对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职业指导。艺术类的学生实践性更强,可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依托专业教师的科研平台,开拓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将企业引进校园。比如,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大学四年体验职业,直观地感受到职业的现状和前景,又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构建求职和招聘平台。 (四)加强大学全过程、全方位的职业指导 1.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要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精细化职业指导从理论上来说,应该伴随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但就高校来看,可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旨在提升学生就业意识和就业竞争力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形成素质能力提升、拓展的活动机制。低年级主要是职业认知,例如在大一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书撰写大赛,在大二深入开展求职简历制作大赛。三年级主要是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培养,例如开展创业策划书大赛。四年级主要是职场心理调整,求职技巧,例如在大四第一学期开展模拟职场大赛等。并在接受四年系统的职业指导课程的同时,还可以接受更精细更深入的指导,比如说刚进校就进行实习体验,从感性上了解在学校里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就业前接受职业发展咨询指导,从而合理定位,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和职位;就业后一年的职场回访,把在实现职业角色转变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梳理和总结,反馈给学校的职业指导机构,以便学校更好地提高职业指导的能力和质量。 2.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要强化对学生的全方位指导。设计类专业人才需具备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能创业的综合素质,而良好的设计动手能力、人际交往协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创业的意识等尤为重要。因此,还应在职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第二课堂建设。建设与专业课程体系相匹配的素质拓展项目,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综合素质,从而培养更具适应性、创新性,审美力的设计类人才。因此,高校精细化职业指导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就业工作“四化”基础上的补充、完善和发展。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高校能做的和必须做的,是根据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真正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对艺术设计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做好其精细化职业指导,是实现学生充分就业,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输送优秀设计类人才的有效途径。 作者:赵玉艳 单位: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类论文:财经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建设 一、历史的名义: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教育的必然性 进入21世纪,纵观新时期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我们期待着由传统的“硬性”灌输教育向“软性”的挖掘教育潜能的视角进行转变。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已经不再是单一专业的发展模式,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在其范围之内必然呈现出多种学科交叉所形成的个性特质。这种思想又使艺术设计不再是原生美术概念下的工艺美术,而是一次突破性的回归,标志着艺术设计的独立价值从一个边缘学科到中心综合的文化形态的建立。 (一)环境艺术设计整体教学概况 最初,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一般都具有自身专业依托,比如在建筑学专业或风景园林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或是在艺术院校内以艺术类专业为背景,将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实用艺术的一个支脉进行扩展。随着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综合型大学在没有明显专业条件的情况下也开办了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院校间相互借鉴效仿,形成了几乎一样的课程设置。目前,在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中所采用的教学体系之根源要追溯到1919年在德国魏玛创立的包豪斯国立建筑学院。包豪斯在设计思维上用科学的、理性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浪漫主义和自我表现;社会需求是明确的教学导向,也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基本格局,即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在作坊式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对形式美感的探索与追求,更教会其掌握具体工艺的方法与技巧。毫无疑问,这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市场相联系的教学体系对今天的现代设计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且不论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与包豪斯设计思维之间遥远的距离会不会导致院校教学细节上的不适,单就对包豪斯教学思维的借鉴而言,多数院校目前也是“缩水”的,特别是在实践环节上有所缺失。由此可见,对于一些开设在没有专业背景支撑的综合性大学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如果走不出一条拥有自身学科优势的特色化之路,该专业的开设最终只能沦为学校的一项“渔利之举”。 (二)非专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普遍状态 近期,某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107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四学生,展开了一项关于专业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当初选择本专业的动机,有41.7%的学生是因为“便于升学”,33.3%的学生是出于“喜欢”。而在喜欢的学生中,78.2%的学生表示选择本专业前,对该专业只是“大概了解一点”,仅有21.8%的学生在此之前对专业“比较了解”。那么,为何要选择在财经类院校中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呢?68.8%的学生选择了“受考分影响,有学上就行”,而选择“认可学校排名”的学生为21.9%,仅有3名学生选择了“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感兴趣”。四年学习即将结束,认为本校与其他开设本专业的高校比,在专业教学水平上处中上水平的有13.5%,认为处中间水平的有41.7%,认为处中下水平的有33.3%,其余学生则认为水平较低。但是,有67.7%的学生认为自己学到了在其他院校中不能涉及的“财务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关于毕业以后的去向问题,30.2%的学生表示要“继续本专业”,表示“不一定,有工作就行”的学生占43.8%,而明确表示会改行的有26%,大部分学生在回顾整个专业学习过程时都提到“实践经验不足”。另一方面,从毕业生在专业岗位上的适应度来看,大部分学生不能立刻满足公司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一般都要经过1至2年的学习适应期才能真正担任一定的具体事务。这也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难以为继,最终在行业选择上再度进行调整,使得该专业的改行率进一步升高。对于普通综合性大学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缺乏自身在专业上的独特性,那么在和具有专业背景院校的学生竞争时,几乎没有优势可言。当下正处在新媒体教育变革的叙述岁月中,学校应通过个性教育重新营造出一个有文化价值并蕴含人文生命体验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三)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基本市场反馈 自1987年实施的新《普通学校社会科学本科目录》中工艺美术领域下增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来,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受到整个社会经济和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的带动,环境艺术设计市场一直处于人才相对匮乏的状态,这也是各高校纷纷设立该专业的又一社会契机。但随着近30年的专业发展,这种市场的单向偏颇已渐渐趋于平衡。市场需要的不再是仅仅是对形式美有一些理解和创意的人才,而是逐渐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行业的迅速发展也大大促进了行业内部的分工细化。一些从事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公司内部部门不断分化,对人才的需求层面也越来越多元化。设计公司需要的并不仅仅是设计师,同时也需要对设计内涵有充分了解的业务员、预算人员、施工人员、财务人员、管理人员等。鉴于对这种市场需求的反馈,一些普通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利用自身在其他方面的专业优势,与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创造出具有自身特点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扬长避短,以环境艺术专业的基础培养为主,广泛拓展学生在相关领域的适应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化教学之路。 二、现实的探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化思考 目前,无论是在艺术类、建筑类院校,还是在综合性院校里,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都大致相同,基本是复制或延续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为包豪斯模式的一种本土化形式)。尽管根据院校自身状况和专业特点有一定调整,但并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以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为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课程基本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基础课,有美术基础课(素描、色彩、水彩),设计理论课(设计概论、艺术设计史、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美学),形态基础课(装饰基础、形态设计基础、影视语言基础),另加部分技术性课程(摄影、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三维设计),特点就是在这部分加入了管理学原理这种具有学校背景特征的课程。第二部分为专业基础课,主要有设计表达、设计制图、人体工程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可对学生进行设计语言、思维方式和表现技巧方面的训练,是进入专业设计之前的技术准备课程。第三部分为专业主干课,以建筑设计初步、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环境景观设计等课程为主,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内容不同、规模不同的项目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第四部分为毕业设计创作和毕业论文写作。各校在排课的内容和顺序上略有差异,但大致框架不变。现阶段,开展专业个性化教育对于满足社会和学生素质提升有重要意义与价值。个性化教育是融合了物质环境、精神环境、管理制度、人际关系、教育活动、教育教学模式在内的综合性发展共同体。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所呈现出的问题,各院校相关专业人士也都有自身的思考与提议,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人文与科学思想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创意与表现能力 基于我国现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艺术类招生的种种诟病,综合素质弱、理性思维差、知识面狭窄、重形象思维、轻逻辑科学几乎是该专业生源的普遍特征。因此,对学生创新思维及独立化个性的培养,首先应是对其人文与科学思想的引导,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使其建立自身价值观,能够扎根民族文化,面向国际视野,形成具有自我个性的立场。只有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谈得上创意的思维。以美国艺术教育思想为鉴,在艺术教育中强调视觉艺术的文化属性,从人类学、社会学等视角来重新审视艺术学科,认为艺术是人类行为的一种现象,其形式、线条、色彩是人类用来进行交流的符号,注重发展跨学科的、以研究为基础的课程,倡议教师设计涵盖多门学科的课程方案,在课堂上以师生共同探讨的形式完成知识的传授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习氛围的制造者、教学研究的推动者。显然,这对教师个体的素质和教学手段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重视环境艺术设计的技术向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对美术基础的强化似乎带有一种暗示性,即该专业更注重表面的形式美感。学生在开始进入设计阶段时,也很容易忽略设计的功用性。然而,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同时具有艺术性和技术性特征,是一项具有明确服务对象和使用目的的活动,而纯艺术则完全不关注物质结果,只追求从表象之后反映出的作者的精神层面,环境艺术设计却是在理性的指导下,严格尊重自然、科学的规律来完成的,其艺术性则体现在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创造性和对人性的充分关注上。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通过技术训练与设计教学中技术意识的建立,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夯实设计创新的基础,能够在设计创造力与现实转化力之间找到自身定位。 (三)实行双轨制教学,加强专业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 包豪斯设计学院一开始就要求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其工厂化的教学模式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一地接受课堂教学显然远远不够,因此要实行双轨制教学,一方面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开设讲座或第二课堂,帮助学生完善专业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工作室教学,鼓励专职教师对外承接项目,让学生可以在真实、具体的实践项目中进行理解、体会和领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以提高操作能力。 三、前景的设想:针对财经类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化的基本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个性化艺术设计教育是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理想目标通过各类教育实践活动植入学生内心,学生再将这类因素有倾向性地分类和解构,整合为自己的个性成长路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运用学生的心理因素和生理特征通过社会教育的深切影响并遵循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而实现。以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为例,作为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为环境艺术类专业在一些管理课程上的拓展提供了先天条件,在尝试将环境艺术设计与设计管理、环境工程投资规划、资金控制等方面相互结合提供了相应的学科优势。如能结合这些学科优势,补足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求的相关管理人才空缺,形成特色化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不仅对院校学生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这一行业的发展也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要将学院的学科优势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真正结合起来,就目前情况而言,笔者认为,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促进生源选择理性化,完善教学管理个性化 从前期对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四学生的调研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该专业的选择是盲目的。学生的目光总更多地集中在自己的分数与学校的排名方面,而忽视了自身特长和学校的学科设置是否能与未来发展相匹配的问题。因此,在招生阶段的对外宣传上就须强调专业特征和相应的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以便在生源的控制上有所节制。学生一旦步入与自身特长相悖的专业,后期的学习热情往往会被削弱。因此学校要实事求是地宣传,学生要客观理性地选择,当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和生活设想与正在学习的内容相互契合时,学习才会呈现出巨大的成效。另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管理个性化也是对整个教学任务、教学课程以及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提升,过去由于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以及考试制度、招生制度、课程体制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教学管理存在机械的、与时空脱节的现象,表现在对业绩的管理、机械考核量化以及制度制约等方面。这些教学管理体制使得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天分被抑制。当下,我们要从教学管理的个性化、弹性化层面来挖掘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空间,使其拥有良好的机制条件,并结合自身特征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学习。 (二)结合背景专业重新整合课程,制定有特色的教学大纲 “课程”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然而,课程固化几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学课程的一个特征。作为教育个性化和特色化基础的本体性思考语境,我们要积极、稳妥地优化课程和实现本校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位一体”的校本主干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认知课程。深化课程管理制度并科学地安排不同时段的课时与课程,使课外活动开启学生内在的潜质,这是一种将人才创新构建、自主招生、特色课程等方面相结合的教育发展集体意识状态。从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来看,学院与其他背景的高校之间并无明显差别。要想走出一条特色化之路,教学体系的重构必不可少。作为艺术类招生专业,学生在进校之前就已具备了较好的美术基础,因此可以适当削减美术基础类课程的课时,增加部分经济管理类课程。初期可先作为选修课切入,逐步将一些管理类基础课设置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课范围内。事实上,了解一定的公司运行方式和经济管理模式,无论是对能融入公司管理,与公司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学生,还是对未来选择自主创业、自行成立工作室的学生来说,都极有价值。因此,美国、英国等国家向来注重设计教育与管理、商业和经济等学科之间的结合。在后期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开展期间,可以再增设一些策划、文案类课程。这些课程一方面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性相联系;另一方面也是对前期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内容在应用性方面的提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强院系合作,使学生不仅具有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具备公司整体营运发展的长远视野,必然可以大大提高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竞争实力。而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也可以扬长避短,形成独具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体系。 (三)开辟新的实习基地,参与多方位经营实践 实践是践行教育真谛的主要方面。从课堂的理论演变到实际环境中,需要用实践环节去锻炼自身,通过建构具有教育原生态的自我创新机制和多空间发展模式,赋予传统教育文化的开创性诠释框架。创新是一种思维,它源于实践的存在。实践教学是艺术设计专业实现和提升教学自觉个性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讲,实践和文化个性化是教育者开掘自身教育理念的主题内容和对教育生命世界的体悟。一直以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都主张建立实习基地。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也不例外,但这一类实习基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有名无实,而且基本只限于对具体设计实践的了解。因专职设计师的操作能力远强于实习学生,学生在实习阶段无法真正参与实际操作。一旦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阶段融入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那么学生的适应性就会更加广泛,因此学校在建立校企联合关系、增设实习基地时,可以有意识地强化教学特色,有针对性地在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实习基地开辟涉及经济管理内涵的实习内容。而具有经济管理知识背景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目前在此类公司中也比较缺失。这种做法比较容易帮助学生找准定位,让其在实习过程中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体现实习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拓宽学生就业前景,提高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四)拓宽多种教育模式,协调各种教育资源 艺术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起始,以基础拓展为目标,在发展教育模式中以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方法、活动为框策,以“重能力、长个性、抓基础”为情感诉求的联系面,打造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育主动认识过程,拓宽多种教育模式。好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更是用以创设情境,成为会话交流及协作式探索知识的工具,使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和教材专案中脱离出来,不断探索真正符合自身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另外,信息时代是各种教育资源相互流通整合的良好平台。长期以来,各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之间相似的课程设置已在该行业市场内形成一定的惯性思维,用人单位更多倾向于在后期的企业培训中,对所招收学生进一步细化岗位分工,而对于在校期间的特色化教学并无多少期待。因此,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针对性应做好多方位宣传。同时,目前优越的网络条件也为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学院应积极搭建各届校友之间的联络平台,帮助他们沟通联系、共享信息、分享资源,建立有利的互助条件。 结语 本文仅以财经类院校为例论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化方式。当前这种无论何种专业背景的高校,都以相似的教学计划开展课程的方式并不符合行业发展需要。因此,笔者期待不同性质的院校都能结合自身学校学科特点来开展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为行业操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力量,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从长远看,以当下信息化为主要元素的大学艺术设计个性教学为创新发展的教学模式,正在和教育本体命运相衔接。我们要摒弃那些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传统固化思维,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让他们充分发挥出个体的内在潜能,以推动设计行业蓬勃发展。 作者:马丽敏 艺术设计类论文: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改革探讨 经济发展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激增,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培养更应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特别是高职学校艺术设计类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更应该紧跟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标准设计,对以往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使其与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一致。项目化的动态教学模式必须适应市场化需求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项目来源于实际,来源于生产实践第一线。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要想培养能创造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艺术设计产品的人才,就要扎扎实实地推进项目化教学方式的开展,使培养的人才更符合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项目化实施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应该共同探索项目化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促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艺术设计类项目化教学模式内涵 坚持以产业为主导,动态化调整课程设置,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化教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各地高等职业院校都在探索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式,作为人才培养基础的教学方式和课程都应该进行改革。改革教学思路,体现课程设置的多样性,课堂教学的可控性和动态性,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将得以实现。改革固有教学方法,适应项目化、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合理设置课程,有效组织课程实施,这一系列举措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项目化教学把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是一种模块化、情境化的教学。项目化教学把课程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要求,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实例。教师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布置给学生项目化任务,指导学生完成整个项目的规划、实施、验收全过程。学生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升技能,掌握知识,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二、艺术设计类项目化教学的调整与改革 艺术设计类专业原有的课程教学,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按照教材章节进行教学,教学方式老套,教学过程简单重复,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的到课率和上课积极性都不高。从后期的考核情况来看,艺术设计作品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与此同时,以往一本课本、一个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为适应当代高职教育的发展,艺术设计类专业项目化教学要调整课程设置,多开设实践类课程,并使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效衔接,要变固有教学模式为项目化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课前做好基本准备,选取知识点较多、技能实践性较强的项目,认真研究课程教材,积极联系生产实际,甄选项目。其次,规划选取教学项目之后要进行评估,结合课程实际和学生情况,设计项目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再次,项目的实施要采用小班化教学,分组管理,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一名,组员若干,把项目任务分配给各小组。最后,项目的评价与考核。评价与考核各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教师对各个小组的项目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指正。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起到主导作用,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 三、艺术设计类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艺术设计大类包括平面设计、装潢装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方向。艺术设计专业面广,实践性很强,采用项目化教学具有普适性。首先,选取适合教学的实际项目。在项目选取的过程中要结合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对象,使其与产业结合度较高。其次,实施项目。在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过程,注重过程的把控,以达到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目标。最后,项目实施的评价反馈,可以充分利用成果的可视性和客观性对项目进行评价。 结语 艺术设计类专业项目化教学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控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增强学生在未来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作者:王沛
汉语言文学论文:论汉语言文学审美理由的论文 通过对汉语言文学审美理由的探讨,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人民的人文素养和修养,在汉语言文学中渗透审美认识是当前汉语言文学学科的重要提升。本文通过对古汉语言文学的审美与新传媒时代汉语言文学的审美进行分析来更加明确汉语言文学的历史使命。对汉语言文学审美理由的探讨,旨在研究新传媒时代汉语言文学的审美理由,进而使得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现代化的汉语言文学审美理由。 1.古汉语言文学的审美分析 汉语言文学直接体现着人文精神,在汉语言文学学科中,包含着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其核心就是对国家、民族的社会责任感,汉语言文学重在对语境、语言的认知,它承载着传承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要责任。 对古汉语言文学的审美进行分析,需要引出孔子的善美审美观年,孔子认为,韶乐美善皆尺,武乐独有美,却失味于善。这句话主要是说韶乐丰富多彩,有善有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其充实的思想内容非常符合善的要求。而武乐的艺术形式虽然也是完美的,但是结合武王伐纣建立王朝的历史,它与孔子所向往的上古礼治有所违背,没有充分显示出武乐的善。孔子认为善与美是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只有二者和谐的融为一体,才能实现完美的艺术形式,在古汉语言文学中,善和美缺一不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分析孔子的汉语言文学审美理由,他主张尽善尽美,其实是他对文学艺术提出的要求,认为文学艺术应当是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的和谐统一。而在他写作文学的过程中,却并不能够真正实现善与美的统一。在古代汉语言文学中,美和善相互分离的现象并不罕见,学者常常重视对其中一方面的突出,而忽略对另一方面的阐述。这种极端的做法主要是由于古代学者对文学艺术思想内容的重视,他们容易忽视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例如,墨家的作品、先秦法家的作品、宋学以及晋代的玄言诗等,这些作品往往表现出一种极强的客观实用性,并不能真正表现出艺术的美感,无法为欣赏者带来愉悦的审美感,使得作品显得枯燥无味。又如南朝的宫体文和骈体文,这类作品往往重视作品的艺术形式,而忽略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作者讲究文字的字斟句酌,作品修饰性很强,却并没有深刻的思想内容,最终使得作品华而不实。 2.传媒时代汉语言文学的审美分析 不同的文学作品带给读者不同的文学世界,随着时代的变迁,作家对人生的深思与观察也会发生转变,不同的文学时代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景观。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大多是对历史的沉思与深思,那个时代的中国文学是沉思的审美。在沉思中思索历史,思索人性,沉思历史意识形态。在一九八零年代,从创作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政治拨乱反正与历史的沉思,这是这个时代的共有声音,诗人与作家在反思历史中揭露伤痕,发生拯救思想的呼声。从整体上来看,文学的审美沉思在一九八零年代的十年中像一盏灯一样,牵动着有理想,渴望光明的诗人与作家的心灵。 汉语言文学论文: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 作为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语言对社会之重要已无可厚非。而作为一门研究、解析语言的专业,语言文学所能起到的历史意义与社会价值亦是无可估量的。从小时候的呢喃学语再到上学后的“一去二三里”,语言文学好像一直都离我们不远,对于许多报考志愿的学生来说,语言文学也成了最容易接受与掌握的学科之一。由此可见,语言文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广却不具备太强专用性的学科。 一、学习时常遇到的问题 1.学习方式的问题 在学习一篇文章的时候,老师时常会因为一句话而抽丝剥茧,层层剖析。学生在此时亦会学到许多的笔法及用词讲究。而当这些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学积累之后,再让这些学生去完成一篇几百字的作文的时候,却不难发现这其中掺杂着不少笔的流水账。究其原因,并非是这些学生的笔法不够华丽抑或文字拿捏不够准确,只是因为这些学生无法构架一个完整的故事。此类现象虽然多数出现在中小学生的身上,然积习难改,这类问题在许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身上亦有体现。 许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在赏析文章时多会于小处过分执着,遇到一难解字眼便要刨根问底,查个分明。然小处虽然明白,于文章整体之立意却少有领略。这样的学生、学者或许能写出一篇很美妙的诗歌或者散文,但却很难写出一部二三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来,原因便是他们对于文字的驾驭虽堪称一流,但却不会讲故事。这也是许多文学从业者会遇到“学而无所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2.应用的问题 当毕业之后面走上工作岗位,许多人却发现自己以往学到的东西在这里居然没有一点用处。有些人则会出现学是一套,用时却是另一套的现象。前者是不懂得学以致用,后者是不愿意去用。 前者是学得过于刻板,而文学却又是一门非常抽象化的学科。想要刻板的运用抽象化的知识自然很难。而后者则是寻到了一条属于自己或者适合自己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多数是由他们自己不断摸索出来的。只是这种方法尽管适合自己,却未必是正确的。 笔者无法在这里凭一两句话去改掉这两种人的诟病,但却愿意在写作方面分享一些心得:写文章首先要明确其立意,想清楚这篇文章想要突出什么。然后则是文章的来龙去脉、结尾方式。理清故事的主线、附线,若要写的是一篇小说,则要懂得如何安排故事的高潮。当一切都想清楚,之后,自然能做到下笔如有神。很多大学生由于长期习惯了书写议论文,导致后来无论写什么都会带几分“议论”问道。其实要避免这一积习也很简单,议论文是将主观认为对的观念写出来,在写其他文体的文章时只要尽量以第三者的身份来讲述即可。 二、文学市场的低靡 在当今的中国文坛,尽管出了一位莫言,但只凭其一人之力却难去中国文坛的低靡之风。而中国文坛之所以低(文秘站:)靡,原因多为以下几点,第一、当代中国作家讲的故事多数已与现实脱离,再难让读者从中寻找到共鸣。第二、受网络文学的影响,当代年轻人的阅读取向已经发生了变化。老一代作家改弦更张,有些甚至封笔。而新一代作家所书所写又大多只能给人一时的新鲜刺激,却难有什么文学价值。这也是中国文坛一度低靡的原因之一。 三、自身能力的问题 村上春树曾将人的意识比作地下的两层,他说通常人们写东西只要发掘到地下一层就已足够。但想要深入人心,则要去发掘地下二层的未知世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这两层所谓的地下世界。对于许多从事写作的来说,他们也都可以窥探到那地下二层的世界。但很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将在地下二层所看到的东西描写出来。原因有二: 其一、文学功底不扎实。有许多人在写作的时候会遇到这种情况,明明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故事情节,或者是一个很好的片段,但却怎么也无法将其描写出来,即使勉强写出来也是词不达意。其原因便是平时的文字积累。文学是一条没有捷径的路,只能靠不断地累积。 其二、无法建立一个完整的故事构架。对此上文已做说明,便不多重复。但仍有一点需要说明,许多人写故事多凭着一道灵感和一股热情,但等灵感用光,热情耗尽,故事却不过刚刚写出一个开头。其主要原因,便是没有事先想好一个完整的故事构架。 结束语: 语言文学其实是一门不是专业的专业,只因为他包罗太广,甚至是其他专业都是都被网络其中。而对于那些无论是从事研究、写作,或者是传媒、教育等其他行业的语言文学学者来说,不将专业当专业看才是最重要的,广博的知识和优秀的人文素质才是里根之本。最后多说一句,虽然文学是一条没有捷径的路,但好在也不会做无用功,任何一本书的阅读和任何一段文字的叙述都是一种积累。 汉语言文学论文:激情是汉语言文学课教师授课不可或缺的 摘要:激情是文科类教师尤其是汉语言文学课教师必备的素质,是使讲课具有感染力的重要因素。激情来源于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对教学内容的自信。激情培养的基本方法有:正视现实,调节情绪;平时或课前注意改变自己;养成站着讲课、大声讲课的习惯;掌握讲课艺术,放得开,不拘谨。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课;教师激情;感染力;培养方法 一、激情是使讲课具有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没有激情的讲课淡而无味,无法吸引和征服学生,也就不能使学生信任你、欢迎你、敬佩你。众所周知,热情、真情、激情是演讲的生命,是朗诵能打动人心的法宝。同样,笔者认为,激情也是汉语言文学课教师讲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教师站稳讲台、提升教学力的重要一环。 前不久,时任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助理的彭思毛教授在给湖南省广播电视大学中文教师作题为《远程教学与教学管理摭谈》的专题讲座时很有感慨地说:“有的教师教了多年,授课气氛还是那样的沉闷。若教师讲课不能引起学生共鸣,其教学效果必然不佳。因为一切艺术都应倾注情感,讲课一定要激动,要制造高潮,这表明你对所讲的内容很信仰,很有感情,是有感而发,而非无病呻吟。 教师只有动真情,才能引导学生成才。彭教授的这番话启示我们:老师讲课最忌平淡乏味,一定要投入巨大的热情,认真对待,决不可糊弄学生,敷衍塞责,而要把课讲得生气勃勃、引人入胜,不能像一杯白开水,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味道。 我们在多次的教学检查与督导活动中发现一个极具共性的问题,那就是大多数汉语言文学教师讲课缺乏激情,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丝毫也得不到触动,更不用说被感染并产生共鸣了。有的老师上课,虽然声音响亮、字正腔圆,内容科学准确、条理明晰、板书规范,但学生却是“一双双冷漠的眼睛,一张张板着的面孔”,总觉得不感人,觉得教师缺少激情,因而也就不能被吸引和感染。须知,教师仅讲得清楚明白还远远不够,讲得动人,讲得绘声绘色,能深深地吸引、打动和影响学生,才是教师追求的目标。 如果教师只会“念教案”或“背教案”,没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那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声音的机械传送,它绝不可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闻一多的弟子、着名演讲学家伍大希曾经说过,没有感情是上不好语文课的,因为语文课不像数学课中的x、y、z 不带任何感情,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是极其丰富、复杂的。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验中最亲近的体验。人的情感活动左右着精神世界的全部。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罗杰斯认为,情感活动是心理整体机能的基础和动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1] 情到理方至,情阻则理难通。”这些至理名言都说明了只有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2]可见,教师的激情对学生的认知学习具有指导作用。 教学语言不同于日常口头语言或广播员的播音语言,它是一种艺术语言,应该具有感染力。教师应当用自己的语言,激情四溢地把课上起来,而不是始终用一种平淡的语调讲下去。 总之,教师讲课特别需要有感情投入,该释放激情时绝不可吝啬。一次精彩的讲授,除了要求内容的科学性之外,讲授的艺术性也是至关重要的。讲授者情绪是否饱满,精神是否振奋,感情是否诚挚、浓烈,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假定有两个教师知识水平和其他素养相当,讲课时一个感情淡薄,而另一个善于动用感情,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精神状态下去上课,效果显然有别。[3] 在这方面,汉语言文学课教师则体现得更加明显。激情是诗歌的生命,屈宋陶谢、李杜苏辛,他们诗中的感情因素无须多说。就是散文,传统的名篇中以情动人者也不在少数。司马迁《报任安书》、李陵《答苏武书》、诸葛亮《出师表》、李密《陈情表》、林觉民《绝笔书》 等,披肝沥胆,情见乎词。我们读后,便可看出作者的人格、胸襟及其高洁的灵魂。它们共同的特点就在于,所蕴涵的感情是纯真的、热烈的、美好的。讲课时,教师如果不能再现作品中的感情因子,不能把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情趣、理趣、象趣、谐趣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感到可恼、可恨、可鄙、可弃、可笑、可怜或啼笑皆非、悲喜交集,学生自然会觉得干瘪、刻板、枯燥、乏味,其教学效果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 二、激情来源于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对教学内容的自信。 教师讲课如果不激动不过瘾,学生就不被感染不满足。然而激情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有扎实的思想基础和形象内容的;它是教师抛弃了虚伪、浮夸、做作的感情之后而产生的真情的一种升华和凝练。 1. 激情来源于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爱。 (1)激情来自于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珍爱。教师的激情,源于对真理的热爱,源于对职业的自豪感和工作责任心,源于对工作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爱憎态度。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三尺讲台是神圣的,是与真理同行的,是能出成就的,也是来之不易的。如果教师能体会到这些,就会体味到快慰与满足,就会爱岗敬业并倍加珍惜,就会全心全意、满腔热忱地倾注于教学工作。同时,还应热爱生活,否则,生活中懒懒散散的教师,授课时也会松松垮垮;生活中对外界冷漠的教师,授课时也会平平板板、毫无激情。 (2)激情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挚爱。须知,学生满腔热情地选择了教师所在的 学校,又不惜交许多学费,目的是希望自己学业有成,成为可用之才,以便将来能报效祖国和人民。如果教师能够设身处地,认识到这一点,就绝不会辜负学生,不会让学生失望,而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学到真本领,为学生排忧解难,付出真爱。即使教师生活或工作遇挫或不如意,也不要把情绪带到课堂上,因为学生是无辜的。 2. 激情来源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自信。 教师的激情还出自于对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的自信。如果教师平常注意主动学习教学理论,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培养实践能力,讲究教学艺术,并且对自己准备的教学内容信心百倍,授课时也就自然能做到激情迸发、绘声绘色、生动抓人。因此,教师在讲课前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调研学生现有的水平、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然后在此基础上编写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案,并且将教学内容烂熟于心,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做到脱稿讲述,信心也必然倍增。相反,如果教师准备不充分,上课照本宣科,甚至对自己所要传授给学生的观点都没有把握,那必然闪烁其词、断断续续,也就不可能酣畅淋漓、激情洋溢。 三、激情培养的基本方法。 1.正视现实,调节情绪。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有不少学生显露出厌学情绪。这就要求教师正确认清形势,积极组织、开展教学,严明上课纪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求教师豁达大度,宽厚待人,笑对人生。须知,再好的电视或节目看久了观众也会分心,一台晚会所有观众也不可能一直保持长久的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具备了这种审时度势、笑对人生的平常心态,教师自然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不至于因学生开小差而大发雷霆、影响情绪。如果教师受学生厌学情绪的影响而导致厌教,上课只是为了勉强完成任务,没精打采,给人一种带病授课的感觉,学生对你的课就更会产生厌倦情绪。这样的课,对师生双方都是一种无奈、一种负担,也就不可能达到教师“乐教”与学生“乐学”有机结合的效果了。教师该如何调节情绪呢?方法有很多,例如,暂时回避,学会宣泄,培养幽默感,善于从光明的一面看问题,冥想,练气功,等等。 2.平时或课前注意改变自己。 平时或课前,同事之间开些玩笑,亦可调节自己的情绪,消除孤独感,优化情绪。同时,运动可以解忧,调节情绪。适度的体育运动,如打打球、跑跑步等,可以使人精力充沛,增强应付现实生活中种种困难的能力,使人忘记不快,消除精神紧张、焦躁烦闷、忧郁沮丧等不良情绪。 避免夫妻争吵、单位矛盾,也可以使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与松弛。此外,教师平时还要多读有益的书,不断地充实自己,避免生活空虚。 3.养成站着讲课、大声讲课的习惯。 教师应站着讲课,这是一个起码的要求。因为坐着讲课,教师巍然不动,四平八稳,激情自然出不来。另外,站姿有利于交流,有利于反馈。大声讲课容易调动教师的情绪,学生也容易感受到教师魅力四射的激情,一节课也就能在师生双方兴奋、收获、欢乐中结束。 4.掌握讲课艺术,放得开,不拘谨。 灵活调控教学语言的节奏。假如一位老师的讲课,其音速像机器的运转一样,总是一个速度,总是一个节奏,那不仅不利于表情达意,而且还会令听者感到枯燥呆板、索然无味。当讲到热烈、兴奋、激动、愤怒、紧急、呼唤的内容时,速度就需急骤,滔滔汩汩;在讲述情感平静的内容时,速度就需舒缓。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需要声音上的夸张,有时则需要动作上的夸张。有情的地方抓住不放,苍白的地方一带而过;有时几个字、几句话一块儿讲,有时一个字就要拖上好几个拍节;有时抑制住感情如同生活中的耳语,有时又需大声疾呼声撕力竭也在所不惜。有时,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汉语言文学课上,需穿插一点口技,比如鸟兽声、马跑声、风声、雨声、摔倒声、枪炮声等。 总之,激情是文科类教师尤其是汉语言文学课教师必备的素质,是当好教师的先决条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压抑自己的天性,而要让情感流泻,该笑则笑,该惊则惊……从而拨动学生思想感情的琴弦,课堂就不至于死水一潭。学生激动了,课堂才会生动活泼,老师才会被学生悦纳、欣赏。宁愿教学中有一次失误,也要把课讲得自然,不要为了不出错而把课讲得索然无味。因为教师的情绪与学生是互相流通的,教师情绪高涨,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而一旦学生感到兴奋,受到鼓舞,进入境界,听得入神,教师也会忘情,因为学生听课的状况也会影响教师情绪,双方是互动、交融的。一个有远大理想的教师,应重视“激情”的培养与绽放,决不可漫不经心,等闲视之。 汉语言文学论文:对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性思考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育 汉语言文学 对接性 实践能力 多媒体技术 论文摘要:教育制度改革热潮在我国掀起之后,引起了教育观念及教育模式的改变,我国各大院校的语文教育工作也越来越被重视,语文教学在随后几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在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应该看到,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实现对接不仅是提高语文教育水平的发展需求,也是适应新时期,新文化的发展需求。 汉语言文学应该说,它本身就属于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是,我国的教育制度,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语文教学并没有重点把握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反而更多的是为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文学而学习。加上我国语文教育的师资水平整体来说还没有满足新时代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要求,因此,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应该实现更多方面的共通和交流,应实现语言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对接性教育,这样才能够重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高素质和高质量,也才能更好地弘扬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精髓。现代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其实不会存在什么不良的冲突,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比如在语文知识的运用上,教学方式或者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的运用上,都要进行对接性思考,这样才能够把汉语言文学的一些信息反馈到语文课堂教育中去。另外,我们应该抱着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对接,特别是现在教学理念越来越宽容,开放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正确理解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对接问题。 第一,关于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对接,在实践能力方面的思考。 不管是语文教育还是汉语言文学教育,其根本目的都是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二者都能够对学生的精神面貌或者认识观念等产生一定的影响,都能够丰富人的见识,并重塑自我。汉语言文学和语文教育要实现很好的对接,要能够形成结合性发展模式,首先要实现二者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对接。汉语言文学教育和语文教育应该寻找他们的共通点,虽然语文和汉语言文学在本质上有区别,但是语言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包含汉语言文学教育这个模块的,因此,二者在教学内容或者一些理论指导上其实是有相通之处的,在实践方面,应该抓住这些共通的东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要积极地探索提高实践能力的方法,挖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对汉语言文学中,诗词歌赋的品读和学习也是要重视的,汉语言文学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探索和运用方面。而在语文教育中,也要把握汉语言文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方向,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创作诗词歌赋的能力进行培养。比如开设一些实践性课程就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实践课程相对语文教育来说是比较少的,因此,应该加大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课堂的创设和开展。汉语言文学实践课堂的开展形式可以参考语文教育的实践课程,比如通过开展一些汉语言文学实践讲座,或者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知识的社会调查等,参考语文教育的一些有效的实践方法,更好地实现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对接。另外,语言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二者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这样,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才能满足对接要求。 第二,实现多媒体技术或者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对接。 在科技时代,语文课堂教学一般都会运用到计算机信息技术或者是多媒体教程,远程教育也被广泛地运用到语文教育中,各种各样的新型教学形式,教学活动被广泛地开展起来。实现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对接其实就是强调语文教育应该更多地利用这些渠道从汉语言文学中收集更多的教学素材,或者更多地借助多媒体或者网络等渠道从汉语言文学中汲取更多的语文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作品库就像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可以满足语文教学的许多素材收集及发展。另外,现在我国很多中小学或者是大学的语文教育已经基本能够实现多媒体教学,特别是高等院校,在汉语言文学多媒体教学方面,发展的比较完善。但是由于汉语言文学教育涉及到较多的专业性知识,所以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涉及到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内容相对较少,高等教育阶段才会开展这方面的专业课程,这样就导致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断层,即初中等教育阶段断层,而高等教育阶段突然拔高,因此,汉语言文学教育有必要更多地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去。在多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就为将汉语言文学教育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事实上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因此可以探索更多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汉语言文学的知识更多地带入到语文课堂中去,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和语文教育之间,实现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对接,通过多媒体技术架起二者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 第三,更多地实现人文关怀方面的对接。 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性思考,不仅仅体现在二者关系的对接,还应该考虑语文,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课堂,与教师或者学生之间的对接。这种对接主要体现在对人文关怀方面的对接。人文关怀一直是现代教育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在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这两个方面,人文关怀更应该被重视。不管是语文还是汉语言文学,他们都是属于文学化的东西,文学要融入学生的生活或者走进他们的心灵,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语文或者汉语言文学教育时,更多地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语文和汉语言文学可以说,都充满一定的情感意识或者二者都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和丰富人的情感,但是,实现这些功能,不管是汉语言文学教育还是语文教育,都需要增加教师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关怀,或者是采用有效的方法来增加教学情趣,活跃课堂氛围等方面,建立学生和课堂的互动,促进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沟通。总的来说,人文关怀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品格,另外,人文关怀对促进语言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发展来说,也是很有利的。 汉语言文学论文:分析汉语言文学学习方法 汉语言文学学习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谈,沟通是十分必要的,汉语言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每天通过各种方式使用汉语言,掌握汉语言这门基本的课程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汉语言文学的类型繁多,种类丰富,有诗词歌赋,小说,散文等等,针对不同类型的汉语言文学,应该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这样才能够掌握好汉语言。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与其他语言或者课程是有共通之处的,比如说,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记忆技巧中,在背诵诗词歌赋时,可以采用一些背诵技巧,譬如英语单词的背诵技巧有词义分析,联想记忆法,词缀词根的分类记忆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英语单词有许多的后缀,如—tor,或者—er,有这类词缀的单词一般属于名词且,比如work加er后缀变成worker,就从动词变成了名词。类似英语单词这种单词分类,后缀等的记忆方法也可以运用到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汉语言文学的有效学习方法要在学习经验中,多加总结或者套用一些其他科目课程的学习技巧。另外,在学习汉语言中,针对字词的学习可以通过形声字或者句子等来帮助记忆和学习。总的来说,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困难是可以通过变通来解决的,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要注重技巧和方法,要提高学习效率或者掌握更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就必须要下足功夫,探寻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要系统化 汉语言文学主要由汉语语音,语法和词汇组成,汉语言这门课程的学习强调系统学习,要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首先要把汉语言的内容,模块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在脑袋中形成一定的知识架构,这样,才能够实现知识的衔接和记忆。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在编排上一般会按照基础到提升部分,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就必须要按照基础——提升,这样的顺序,系统化学习是能够全面地掌握整体知识,系统化学习还讲求对知识的衔接,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对后面较难的部分是关键的,只有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够进一步学习更深的部分,汉语言系统化学习就要求不能够遗漏任何知识模块,否则系统化学习就不完整。汉语言文学的组成成员中,相对比较基础的内容,比如汉字或者词组,要完整地掌握这部分级别较低的组成成员,就像英语学习中,单词是基础一样,没有单词就没有完整的句式和文章。认识到课程的系统性,然后明确学习顺序,知识的结构,学习中才能在脑海中形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蓝图,汉语言系统化学 习就必须对基础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然后才能够打好基础,以便后续学习中将知识模块串联起来,把相关的知识系统化地联系起来。系统化学习还能够方便我们的记忆,很多人在学习语言时,记忆的东西总是成为一个难点,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一些必要的记忆技巧,另外,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性地进行记忆,没有掌握知识结构和知识系统,这样他们要记忆东西就会比较难。只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系统化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在学习中把握好系统化学习方法,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汉语言文学。 二、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必须要抓住学习重点 汉语言文学内容丰富,并且理论也很多,要学习好汉语言文学就必须对学习内容进行必要的整理,总结,要把握汉语言文学的重点内容,深入学习。其实,任何科目都是有偏重点的,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也有它的重点,加强对重点的学习,有目的性地学习才能掌握真正有用的东西。汉语言文学中,存在着名词术语较多,知识点多,语言或者句子的表达形式多样的情况,因此,面对这么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我们不可能全部都啃下来,只能是有针对性地抓出重点来学习,抓重点学习又具体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针对名词术语的学习,这方面具体来说就是对汉字,词汇,拼音,语法语音等的重点学习,拼音是汉语言的基础,掌握拼音,我们才能实现语言的沟通,只认得字而不会读是没有用的。抓住重点来说,就首先要掌握这些基本的,也是重点的部分来深入学习。另外,语音学习的话可以通过磁带或者录音等来配合我们的学习,磁带或者课本一般会有配套的磁带,它有很全面,正确的语音教学,可以多利用这些东西来学好汉语言基础。第二,是对句子或句式的分析方法。汉语言文学从词汇到句子再到整片文章,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汉语句子句式的学习也是一个重点。汉语言句式分类很多,有陈述句,感叹句,反问句等等,这些特殊的句式对句子的意思是有直接的影响的,同样一段文字,加上不用的标点符号意思就可能完全改变,因此,句式学习不仅是汉语言文学学习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只有搞懂每个特殊句式,才能够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要掌握句式的含义,必须要掌握每种句式的结构,遇到具体问题还要进行句式分析,经过分析确定句子所表达的意义。另外,汉语言文学中,在文言文的学习上,是相对比较难的,文言文的句式其实也都有一个明确的结构,面对文言文时,要分清楚每段话的特殊句式或者句子的含义,分析和探究汉语言文学的句子句式,掌握这个重点,这样对能更好地学好汉语言文学。第三,汉语言中,对关联词,连接词的重点掌握。汉语言文学中,句子与句子之间一般都要通过关联词来进行链接,关联词对整片文章的衔接性或者通顺与否都是有很大影响的。对关联词的意思不明确的话就不能够搞清楚句子的意思,所以,在学习好汉语言文学时,关联词的学习也是一个重点。关联词就像词汇一样是必须花时间去记忆,积累的。在日常沟通中,关联词的运用也是很多的,关联词应该作为汉语言文学学习的一个重点来讲,汉语言的学习重点,总的来说,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还有一些其他的方面,比如还有理论表述方法等等,但是,归结起来就是要对汉语言文学进行重点模块学习,不能够全部接收也不能全部放掉。只有抓住重点,学习效果才会明显,学习效率也才能够提高。 三、多动手,多做练习才能够掌握知识 前面提到的主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重点,在上述的基础上,学好汉语言文学还有一点重要要求,就是要动手实践,多做练习。我们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学到再多的理论或者懂得再多的学习技巧,没有动手去实践,没有做配套的练习还是不能够掌握知识的。俗话说,勤能补拙,勤动手,多做练习才能把学到的理论进行实践,才能在做练习过程中发现知识的学习是否有遗漏或者学习重点是否正确等等,学习汉语言就不能离开实效练习。做练习,是我们检验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巩固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做练习中,我们可以深入对一些问题的探讨或者研究,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论依据的同时,必须要多做练习才能够平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才能够综合学好汉语言文学。 总的来说,汉语言文学的学习需要全面地、系统化地,并且有重点地进行,有效的学习不仅需要学习技巧,还需要多做习题。掌握有??的学习技巧后,要配合多做练习才能巩固知识,这样才是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式。 汉语言文学论文:分析汉语言文学教育 在我国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新课程理念首先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从思想根于认识到教育权威性的转变,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着与教授者, 而是要努力尝试作为学生个体成长与综合素质提升的指导者和助手的角色, 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索与研究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深刻的认识,并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切实转变自身所具备的教育思想,树立以“ 育人为本 ”的基本观念 ,适应时展和社会科技整体进步的综合要求, 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是立足于专业知识的强化,构建扎实的学科基础,提高理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二是通过稳固的基础知识,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框架,同时开展深入浅出的教学创新工作,提高学生对于学科间融会贯通的能力培养。着眼于汉语言文学的应用,创建和谐的教学体系。 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 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培养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的人才。这些现象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就业。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特点 新课程背景下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基本要求不同于以往 汉语言文学教学更多得将听、说、读、写作为终极目标,在汉语言文学新课程标准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汉语言文学教学不仅增加了新的内涵, 而且凸现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 它不仅体现了教育自身发展的趋势, 更回应了社会发展对人才基本素质的需要。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就要求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发生彻底转变, 就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师首先要发生重大转变和完善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出文学作品中展示的艺术境界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审美功能,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这种特质来引导学生发现作品本身美的魅力,产生深切的情感体验,进而逐渐形成审美感受、审美意向与审美品位。所以,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美进行鉴赏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注意其外部结构的表现形式和内部结构的情感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3、汉语言文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有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 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 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 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 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改变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的措施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在对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转变的指导中, 不但要求教师积极寻求教学观念的更新,而且要注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变。在现代化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精心的设置与合理的安排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而且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进而才能实现将课堂转变为学生活动主阵地的教学目标。 2、实践应用能力的强化 强化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3、变换思想练习, 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 活性新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中,不但要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彻底的革新与完善, 而且要注重对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强化, 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在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练习是课堂活动的基础部分之一,在习题中教师要摈弃传统的观念, 在练习中引导学生不断变换思想,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结语: 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学术载体,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是大时代下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理论建设,出发点是为了建立健全学生的道德体系。但随着就业环境的日渐复杂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用人单位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 求量日益增多,这就使得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必须进行一场教学革命,在建立好学生的道德体系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贯彻汉语言文学的实用价值,着眼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汉语言文学论文:汉语言文学的产业化与国际化的分析 摘要:汉语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语言,历经了长期的发展和演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经过了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变革与发展。新时期新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做好汉语言的产业化和国际化是汉语言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从这一问题出发,进而结合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汉语言 产业化 国际化 发展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综合实力的提高,实现文化领域的交流和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做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既是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国际间交流的友好桥梁。而语言作为一个重要的交流媒介,其对于国际双方的交流来说意义重大。中国作为语言文字的重要起源国家,语言文化历经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具有了深厚的历史积淀。而随着新时期的发展,汉语言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必须大力的开展汉语言文化的传播,扩大其影响的力度,逐渐的实现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大发展和大交流,进而实现其全面的发展。当然,要做好汉语言的产业化和国际化,让汉语言文学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还需要积极的进行探索,进而寻求出有效的方式呵呵途径。下面,笔者就将结合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 一、新时期汉语言文学发展的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际间的交流和沟通也越来越频繁,这不仅仅体现在国际间的经济贸易上,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也是这样。作为重要的交流媒介—语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中国来说,汉语言的发展也经历了较为长期的发展和变迁,在新的时期,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在逐渐的扩大。这样一来,人们对于汉语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不少国家的人民都在积极的学习汉语,开始接触古老的中国文化,感受魅力无穷的汉语言文学,在世界广泛的范围内实现了学习汉语的“热潮”。这对于汉语言文化的发展来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也是汉语言文化走向世界、走向国际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因此必须迎接机遇,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大发展。 当然,汉语言文学要实现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目标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来说,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发展需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结合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要求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在这方面,汉语言文学就要更加的树立自身的特色,同时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不断的实现突破和提升。与此同时还要建立起国际化的规划,有步骤有层次的实现汉语言文化的推广和发展。 二、对于汉语言文学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探讨和分析 1.树立起产业化发展的理念,不断的实现产业化发展目标。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他对于这种文化自身的发展以及长期的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也知道任何一种文化如果要实现好的发展就需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发展的力度,针对这一问题,产业化地发展模式就备受人们的关注。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来说,要想实现产业化和国际化,那么就要有效的对汉语言文学进行分析和探究,进而寻求出有效的发展策略和发展规划。那么,从当前的汉语言文化发展现状来看,我们就需要依照汉语言文学自身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探讨。古汉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汉语言文学最为丰富的素材宝库, 他对于汉语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随着近代历史的发展和变革,近代的白话文开始兴起,汉语言文学也就开始了一场变革和发展,而现代青少年对于深入学习研究古汉语和国学的耐心正逐步丧失。汉语言文学的产业化应该与汉语支撑并由汉语表达的中国的价值观理念结合在一起,而不应该是由汉语描绘出的其他文化的内容,在这方面需要加强注意。 2.汉语言文学的国际化。对于汉语言文化的国际化发展来说就需要做好全面的规划和详细的分析。对于汉语言的发展来说,要想实现其国际化的发展,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汉语的国际化,让更大范围内接受汉语。这对于汉语言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前提。让汉语在更大的范围内接受认可,这对于汉语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语言也是较为重要的一个代表。在这方面汉语言的发展就有了很好的一个发展平台。与此同时,实现汉语言的国际化就要建立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中国的文化产业有很多重要的组成,但是在发展汉语言国际化的过程中就需要将汉语言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进行国际化。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在各方面做好准备,尤其是在人力以及物力和财力上,在这几个方面做好支持。最后,汉语言文学要渗透到的是世界各国,不应该急功近利只盯住拥有文化话语权的欧美各国。要实现汉语言的国际化发展就需要建立以自身为核心,放眼全球的发展规划,进而建立起汉语言发展的体系。 3.走产业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对于汉语言的国际化发展来说必须紧密的和国际化的发展大环境联系起来,对于汉语言的发展来说,任何淡化了或者是脱离了国际化来谈产业化都是片面的,缺乏客观性的。对于汉语言的发展来说国际化与产业化是互相支持和紧密相连的。所以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大发展和产业化路子就要将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 与此同时,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来说还需要加强其自身的影响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的树立品牌意识。对于汉语言的产业化发展来说树立品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然也是市场化发展的重要需求。同时,产业化和国际化应该是共同进行的,这一点美国的全球精英教育不可谓不是典范。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与振兴不仅仅只是一个独立的事件,而应该是与中华民族的崛当然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还需要和中国的发展历程紧密的联系起来,实现和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联系起来,随着中国的发展一道走向世界。而汉语言文学的产业化与国际化的过程也需要一定的支持和后盾,这就需要国家在汉语言的发展上予以支持。我们相信只有多方联手进行准备,汉语言的发展就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更好的发展,最终实现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汉语言文学论文:对汉语言文学类就业方向探索 汉语言文学是一个传统专业,在我国的综合性大学以及师范类大学几乎都有此专业,在精英教育的年代,高校设此专业主要是培养研究型人才和语文教师。随着高校扩招,精英教育也随即转为大众教育。社会需要的研究型人才以及语文教师都很有限,如何解决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问题迫在眉睫。为此,笔者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及社会需求进行调查,以期分析大众教育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及社会需求调查 笔者2011年2月21日在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网站()上相关调查问卷,2011年5月25日结束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2份。此次填写调查问卷的同学多为普通高校大一学生,一半以上的学生因为对汉语言文学有浓厚的兴趣而选择该专业。通过调查发现,尽管54.8%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想从事该方面的工作,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了解不深,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集中在语文老师、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记者、编辑、文秘、公务员及科学研究等六方面。通过表1可知,此六类方向多为传统的行政及事业单位,大多数学生忽略了汉语言文学与市场经济的联系,不了解市场的发展对于汉语言文学素质的社会需求情况,从而影响了他们就业意向的选择及判断。为此,笔者对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各年级学生进行了访谈,面对面了解他们对于就业的看法。大多数同学的就业意向基本上追求工作稳定,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以上六个方向中;有部分同学表示想出去在社会上闯一闯,但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很迷茫,不了解市场的企业中有哪些岗位可以让自己学以致用。带着这个疑问,笔者查询了一些国内知名的招聘网站,调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以下以51job网站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2011年6月4日,笔者在51job网站上,用“汉语言文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能搜到1584条相关结果,招聘公司涉及教育、软件、网站、科技、传媒、房地产、旅游等各方面,由此可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范围非常广。通过对上述结果进行分类搜索,文案及策划类岗位799条,编辑类岗位512条,文秘类岗位201条,教师类岗位162条,企业文化类岗位111条,前台类岗位27条,其它岗位21条(因有些岗位界限不分明,上述分类数据稍有重复)。由调查可知,传统的就业方向语文教师的社会需求已经比较有限,逐渐趋向于饱和,而文案与策划类岗位随着文化产业的繁荣异军突起,社会需求持续增长。编辑类岗位紧随其后,但大多不是传统的新闻或出版单位,而是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站编辑存在较大缺口。随后,笔者查阅了汉语言文学各类招聘岗位的具体岗位要求,通过统计、分析及比较,发现尽管每个公司的岗位要求各不相同,但多集中在文字表达能力、办公软件运用能力、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精神、职业素养等六方面。经过分析整理,各类招聘岗位要求如表2所示。 与此相关,笔者调查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于大学期间必须获得的以下知识及能力重要性的排序:A、出色的讲演能力及一口流利的普通话;B、深厚的写作功底,在各种杂志报刊上发表文章;C、出色的交际能力,在社团中担任重要职位;D、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字观点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同学认为B和D的重要性超过了A和C,但多数学生认为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模式较难让自己获得以上ABC三项技能。总之,随着社会及文化的发展,市场对汉语言文学的需求不断增长,各类相关岗位对于除文学基础知识外的各项汉语言文学素质及个人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但是由于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模式较为陈旧,大多还是以培养语文教师和研究型人才为导向,导致大多数学生不能根据社会文化的发展而拓展就业方向,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就业竞争力不强。为缓解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矛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也恰恰在于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不仅要注重文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此许多高校在上个世纪末就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进行了尝试与探索,大多数的做法还是紧跟市场,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设置“师范”、“新闻”、“文秘”等带有职业导向的选修方向并 设置相应的选修课程。这些做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改革仅限于一些选修课程上,基础课及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没有变化,因此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岗位能力培养的社会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不强,实践动手能力较差。根据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能力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能力型人才培养为主,强化文学审美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培育。 1、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一定的文学知识,更需要良好的文学阅读习惯及文学审美经验。传统的培养模式大都强调文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内容注重文学史知识及文学理论的传授,文学审美实践成为文学知识的演绎和附庸,忽略了学生文学阅读兴趣的培养。事实上,这种培养模式脱离了市场,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美国着名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第二十章认为“如果实验科学的进步有所表明,那就是除非作为‘做’的产物,否则就没有所谓真正的知识和有效的理解”,因此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运用。笔者认为如果将文学知识的传授与当今流行的网络、影视、游戏、动漫等相结合,更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如从《功夫熊猫》出发挖掘中国的民族元素,从流行音乐的歌词探讨宋词的流行及主题,从网络游戏《三国》探讨《三国演义》的诸多内容和价值观等。 汉语言文学论文:汉语言文学中的艺术与审美 我们之所以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作为文艺美学学科的理论出发点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同当代哲学与美学的转型密切相关。前已说到,从19世纪后期开始,特别是20世纪以来,哲学与美学领域发生巨大的变化,即由思辨哲学到人生哲学,由对美的本质主义探讨到具体的审美经验研究的转型。诚如李斯特威尔在《近代美学史评述》中所说:“整个近代思想界,不管有多少派别,多少分歧,都至少有一点是共同的。这一点也使得近代的思想界鲜明地不同于它在上一个世纪的前驱。这一点就是近代思想界所采用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不是从关于存在的最后本性的那种模糊的臆测出发,不是从形而上学的那种脆弱而又争论不休的某些假设出发,不是从任何种类的先天信仰出发,而是从人类实际的美感经验出发的,而美感经验又是从人类对艺术和自然的普遍欣赏中,从艺术家生动的创作活动中,以及从各种美的艺术和实用艺术长期而又变化多端的历史演变中表现出来。”众所周知,审美经验论之发端是英国的经验主义美学。它们以审美经验作为其美学研究的出发点,以培根、休谟、柏克为其代表,均将审美经验归结为以主体之体验为基础。即使是柏克对审美经验客观性的探求也是立足于人的主体感官的共同性。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审美判断力作为主观的合目的性,也是一种对于具有共通感的审美快感(经验)之判断。但黑格尔在这一方面却从康德倒退到本质主义的美学探讨。黑格尔之后,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说,尼采的酒神精神说,尽管其审美内涵中包含着形而上之内容,但仍是以审美经验为其基础。从20世纪开始,几乎所有的西方当代美学流派都立足于审美经验。克罗齐的直觉表现说可以说是开了将经验与情感表现相联系的当代美学之先河。此后,克莱夫.贝尔的审美是“有意味的形式”更同经验密切相关。而真正打出艺术的审美经验旗帜的则是杜威。1934年,杜威出版《艺术即经验》一书,标志着经验派美学逐步走向成熟。但只有法国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使经验论美学真正具有浓郁的哲学色彩与深刻的内涵。他于1953年出版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论着《审美经验现象学》,提出“艺术即审美对象和审美知觉相互关联”的重要美学观点。此后,经验论美学即渗透于存在论、符号论与阐释学美学等各种新兴美学理论形态之中。我们以文艺的审美经验作为理论出发点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理由是,这一点十分切合中国文艺美学遗产。中国古代有着悠久而丰厚的文艺美学遗产和传统,但中国的文艺美学传统同西方传统迥异。中国没有西方那样的有关美与艺术之本质的思辨性思考,大量的美学遗产都是体悟式的艺术审美经验的阐发。着名的意境说就是对作者情景交融、物人一致之审美经验的阐发。正如王昌龄在《诗格》中所说,所谓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而所谓“妙悟”则是对审美经验的主体艺术想象特性作了深刻描述。陆机在着名的《文赋》中对“妙悟”之艺术想象作了生动的描述:“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朦胧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侵”。对于审美经验中艺术想象之描述可谓生动具体,绘声绘色。我国古代着名的“趣味”说则着重从审美欣赏的独特视角阐述审美经验。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一文中说道:“而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并提出“知其咸酸之外”、“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的基本观点,都是对审美欣赏中经验的深刻体悟。我们认为要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美学学科应该很好地总结中国传统美学这一丰厚的文艺美学遗产。 我们认为从具体的审美过程来看,不一定能明确看出社会实践之基础作用,但从总体上看,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看,审美经验的基础肯定是社会实践。当今西方哲学——美学在突破思辩哲学主客之二分思维模式突出主体作用之时,为了避免陷入唯我主义,也曾试图回归“生活世界”。但这种“回归”未免虚弱,而从哲学的彻底性来看,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实践论之社会实践观更能从根本上说清经验的来源内涵。但唯物实践观的理论指导与社会实践的基础地位仍是在理论前提的位置之上,而不能代替具体的审美经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过去以哲学代美学,以普遍代特殊的弊端。第二,经验与主体。当代经验论美学之经验当然是以主体为主的,但又不是英国经验主义纯主体之经验。而是包含着消融了主客二分,包含着客体之经验。有的是通过行动(生活)来消解主客二分,如杜威实用主义的艺术经验论。有的是通过主体的接受或阐释来消解主客二分,如阐释学美学。有的则是通过现象学直观的“悬搁”来消融主客二分,如现象学美学。第三,经验与想象。文艺的审美经验之发生是必须通过艺术想象之途径的。艺术想象犹如一个大熔炉,能将感性、知性、情感等等熔于一炉,最后形成完整的审美经验,并使审美者进入一种特有的审美生存的境界。第四,经验与表现。当代经验论美学的最重要特点是将经验同情感之表现密切相联。例如,克罗齐的“直觉即表现说”,阿恩海姆的“同形同构说”,杜威也强调审美经验之“情感特质”。第五,经验与快感。经验论当然肯定感觉、快感,并以其为基础。但当代经验论美学又不仅仅局限于快感、感觉。如果仅仅局限于快感那就会脱离审美的轨道。康德曾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判断先于快感”的命题,虽然已经过去了200多年,但我们认为这仍是美学的铁的定律,难以推翻和颠覆。许多美学家在承认快感的同时,也是强调对快感之超越的。例如,杜威论述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之相异性也是试图超越日常经验其之生物性。杜夫海纳运用现象学“悬搁”之方法,更是强调对“此在”的超越走向形而上的审美存在。第六,经验与接受。当代经验论美学同当代阐释学相结合,强调阐释的本体性。这样,在阐释学美学之中所有的“经验”都是此时此地的,都是当下视域与历史视域、阐释者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这样,我们就将当代经验论美学与接受美学、新历史主义等结合了起来。第七,经验论与心理学。经验论美学肯定包含许多心理学内容,如感觉、想象、意向、情感等等。但审美的经验论又不等同于心理学,如果等同的话,文艺美学就将走向纯粹的科学主义,从而完全抹移了文艺美学特有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人文主义内涵。这是包括现象学美学在内的许多美学家特别忌讳的事情。所以在承认审美经验所必须包含的心理学内容时,还更应承认其具有拓展到社会的、哲学的与伦理学的深广层面。第八,经验与真理。这是当代经验论美学同存在论美学紧密相联所必具的内容。当代存在论美学将审美活动同认识活动相分离,由此审美经验并不导向认知理性的提升,而是通过艺术想象实现对遮蔽之解蔽,走向真理敞开的澄明之境,从而获得人的“审美地生存”、“诗意地栖居”。所以,审美经验、艺术想象、真理的敞开、诗意地栖居都是同格的。这正是当代文艺美学所追求的目标。第九,经验与对象。传统美学都把审美对象界定为一种客观的实体,自然物与艺术品等等。但我们认为审美对象是意向性过程中的一种意识现象,在主观构成性中显现。也就是说,审美对象只有在审美的过程中,面对具有审美知觉能力的人,并正在进行审美知觉活动时才能成立。它是一种关系中的存在,没有了审美活动就没有审美对象,但并不否认作品作为可能的审美对象而存在。 审美与生活、艺术与商品、文化与文艺、欣赏与快感之间的界限一 下子变得模糊起来。于是从新世纪之初就出现了有关文学艺术的边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评价、文学的文化研究的评判等等问题的讨论与争辩。我们认为这种讨论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试图以我们所理解的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这一文艺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作为认识以上大众文化背景下各种文化现象的一种理论指导,也以此对这次讨论提供一种也许是不成熟的见解。我们认为,当代文艺美学的审美经验理论应对当代大众文化中审美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化两个相关的部分起到指导作用。其实是审美的生活化与生活的审美化是两个紧密相联、统一为一体的部分。都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来艺术与生活分裂,走向异化的严重问题的解决。所谓审美的生活化,是解决艺术与生活的脱离,承认并正视审美所必然包含的快感内容与文艺所必然包含的生活内容。使艺术走向生活与万千大众,成为人们休息娱乐的方式之一。同时也不可否认某些艺术产品具有的商品属性,并给人们带来某种经济效益。早在1934年,杜威出版《艺术即经验》一书。针对艺术脱离生活的现状和大众文化之方兴未艾,充分论证了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之间的“延续关系”。但这只是我们所说的审美经验理论所包含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也只是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艺术的一个方面的属性。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生活的审美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经验不仅包含着原生态的生活,更要包含对这种生活的超越;不仅包含必不可少的感性快感,更要包含体现人类生存之精髓的意义。如果说审美的生活化是一种回归,那么生活的审美化则是一种提升。没有回归与提升结合,那么真正的审美与文学艺术都将不复存在,而只有两者的统一才是审美与文学艺术要旨之所在。因为没有前者,审美与文艺必将脱离大众与当代文化现实,而没有后者则审美与文艺又不免陷于低俗与平庸。而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审美与文艺发展的坦途,也才能为文艺美学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着重论述了审美经验不同于日常经验的“完整性”和“理想性”。成为全书的中心界说,值得我们借鉴。以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作为文艺美学学科的理论出发点也是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在当代进一步发挥作用开辟广阔的空间。中国美学发展从20世纪初,特别是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发生了某种程度断裂。此前是传统形态的美学,此后受到“西学东渐”的深刻影响,则是接受西方美学理论话语。这前后两种美学形态尽管不可避免地有所联系,但在理论内涵、话语范畴和精神实质上均有明显区别,是一种明显的理论断裂。因此,有的学者认为,这两者“不可兼容”,而是“宿命的对立”。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价值问题被严峻地提到我们面前。而以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作为理论出发点的文艺美学学科则为中国传统美学进一步发挥当代作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因为,我国传统美学的确没有西方美学那样借以反映审美与艺术本质的概念范畴,而主要以对创作与文本的体悟作为理论的基点。这恰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从先秦时期的“兴观群怨说”,到汉魏时期的“言志说”、“意象说”,到唐宋时期的“意境说”、“妙悟说”、“心物说”,到清代的“情景说”、“性灵说”与“境界说”等等可谓一脉相承,都是对文艺审美经验的独特表现,反映出中国古代美学的特有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与极其重要的价值。这些美学理论不仅给我国文艺家与美学家以滋养,而且也对包括海德格尔在内的诸多西方美学家以理论的滋养。我们相信,文艺美学学科的发展,特别是我们以文艺的审美经验为理论出发点,并自觉地以之总结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国传统的美学理论必将在新时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论述以文艺的审美经验作为文艺美学的基本理论范畴时遇到了审美是不是文艺的基本特征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坚持审美是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的观点。但我们所说的审美不是狭义的优美,而是广义的美。也就是包含着优美、崇高,以及悲剧、喜剧和丑这些广泛内容之美。只不过在审美心理效应上都是一种肯定性的情感评价,而不是相反的否定性的情感评价,诸如恶心,嫌弃之类。这就要求作者在作品中包含一种审美的价值取向。 着名的新黑格尔主义者、美学史家鲍桑葵在其《美学史》研究中就采用了历史突破逻辑的方法,使这本美学史在诸多方面颇具创意。由此,我们认为对于我们所说的以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为其理论出发点的文艺美学学科也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而应采用以审美经验的研究为主,辅之以逻辑的研究方法。因此,我们的基本着重点在历史的、当代的文艺的审美经验事实,包括作者自身的审美体验,主要以此为据提炼出理论的观点。当然也要借助当代流行的各种理论的概念和话语,但不为其所束缚,而以审美经验的事实为依据,对其进行必要的补充、充实、发展和突破。我们的另一个主旨还试图将当代的对话理论作为重要的方法维度。也就是说,我们不想采取传统的教化与灌输的方式,而是采取作者与读者平等对话的方式。因为,我们的理论出发点是审美经验,经验既具有社会共通性,同时也具有明显的个人感悟性。所以,我们所提供的只是我们的一种感悟。期望以此唤起他人的共鸣,甚至产生一种新的不同的体验和感悟。在这一点上,读者是有着充分的自由度和广阔的空间的。这就是一种新型的互动式的科学研究,希图激起读者更大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其探索新问题的兴趣。同时,我们还试图采用心理学的,阐释学的以及语言学的各种研究方法。方法的多样性也是我们的探索之一。 我们试图对文艺美学学科进行一种新的探索,有探索就必然会有失误。因此,我们热诚期望广大学术界的朋友参加到探索的行列之中,给我们以批评与指正。文艺美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仅仅走过了20余年的历史,需要有更多的学者、朋友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培养,使之健康成长。我们期待文艺美学这一新兴的正在建构中的学科在大家的呵护下更加走向成熟,成为中国学者对于世界美学园地的一个新的贡献 汉语言文学论文:对汉语言文学就业人才培养分析 一、当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学科定位不准确。近几年来,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学院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教育部也对各级高校进行了专业合格评估,但是,我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对汉语言专业依然缺乏准确的定位,不少高校尤其是诸多地方高校仍然抱着传统的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更没有顾及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所以,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 2.课程设置不合理。汉语言文学专业有自身的特殊性,除少数继续深造或在中学任教之外,大部分学生不会在相对应的行业领域就业。因此,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只是作为广阔的背景存在,实际工作中并不直接涉及到。但是,在实际课程设置之时,承接传统的惯性,学校依然将焦点集中在传统专业课上,如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等占据了汉语言文学课的90%以上,专业基础知识也是重复出现在专业课程、基础教学课程、选修课程之中。而一些新兴课程如网络编辑学、现代办公技术、公关礼仪、DV制作等紧跟时代前沿并且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课程,往往没有开设。这种课程设置对于专业的人才培养确实有一定好处,但却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择业能力。这样就形成了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与用不能协调的现象。 3.教学手段落后。随着教学设施不断更新,近几年现代化教学设备迅速在高校之中普及,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在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的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受教学内容的影响很少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很少能形成声文并茂、生趣盎然的教学情境,也难以激发学生的高度热情,不能丰富见闻,更无法培养浓厚的兴趣。由于教学手段的落后,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之中,只有教师一个人在津津乐道,学生只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没有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他们动脑的思维能力及动手的实践能力受到了严重的禁锢。 4.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单一。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只注重学生知识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评价。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中也只是重视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评价的依据基本上是笔试的成绩。奖学金的评定,优秀学生、预备党员的选取,很大一部分依据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视野广度、电脑技能、职业规划及交际交往等非专业能力则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学科定位要有层次性。不同类型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来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国家重点文科院校师资雄厚,图书资料齐全,其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全面发展,不仅能从事以后的教学及各行各业文字工作,还应有较强的科研和管理能力,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汉语专业人才。综合性大学、重点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基本定位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汉语教学与训练,具有文字编辑和新闻采编能力,同时也应该兼有社会文化工作的指导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普通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专升本”时间不长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将重点转向为农村、社区培养专门人才,培养出既能在艰苦办学条件下担任教学与训练任务的学校教育工作者,又能够胜任其他行业的专门人才。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划分不同的层次,就可以改变原来“一刀切”的弊端,使学科定位明晰,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2.专业方向要有多向性。当前社会各种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所以,单纯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对本专业的方向设定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我们应该根据社会的具体要求,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模式进行方向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我们可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之下分设语文教学与教育管理(即师范类)、涉外高级文秘、文化产业管理、新闻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方向。实施低年级通修专业基础课,侧重培养专业基本能力;高年级分流主修专业方向限选课,侧重培养主攻方向能力的模式,并鼓励跨专业方向兼修。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向学习,从而完成从单一性到多向性的转型。 3.课程设置要有科学性。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整体改革的核心。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对于课程设置的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优化传统专业基础课。当今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存有繁琐重复之弊,所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首先要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化核心内容。其次要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文学概论和写作学都讲文体学知识,文学史和文学概论都涉及文学思潮,前面的课程已经讲过的,后面的课程不要再重复,使整个专业基础课的结构严密而紧凑。其次,增加专业技能课。刘颖聪先生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考研模块、教育与教学模块、文秘与公关模块、新闻传播模块、社区文化管理模块等五大模块,其中后面三个模块基本就属于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程的系统设置与强化,是实现培养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基本保证。在现有的课程设计中,我们设置的应用性课程相对来说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根 据社会的需要和专业方向的要求,我们应该相应地增加新兴的课程,如在文秘与公关方向之下,应该开设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培养学生从事企事业、机关文员及秘书的能力。在新闻传播方向之下,应该开设编辑与采访及相应的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实践的系列课程,培养学生在文化及新闻领域从业的能力。对外汉语教学方向之下,应该开设教学理论、外国文化及相应的实践课程。这种课程体系的设定能够使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与用的矛盾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平衡,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技能培养要有实用性。原来培养的汉语人才往往是只懂得运用语言文字工具、与书本打交道的人。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汉语人才必须要多方面地掌握实用性的技术。如,现代科技日益发展,各种网络、传媒技术日新月异,并成为安身立命的必备技能,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要既能耍笔杆子,又能扛摄像机,还懂得编辑与制作,能够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等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再如,汉语在国际上地位日渐突出,世界各地有众多外国人在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师极其紧缺,特别是汉语言文学基础深厚又熟悉一门外语的人才更是倍受青睐,对此,一定要指导有意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生熟练掌握英语技能,这无疑比单纯的汉语人才更具有竞争优势。 5.教学环节要有实践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作用十分重要,是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具有稳定与广阔就业前景的重要一环。2007年,教育部等十部委就大学生就业政策联合采取五大新举措,其中有一条是“广泛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活动。使一大批高职学校的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虽然只是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提出的要求,但也是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重要参考。在教学环节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竞争力,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室,还要让学生走出教室,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比较强,打好扎实的专业功底,将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不可替代的原动力,所以对于专业课程,不能采用一律压缩的态度,在引导学生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学生社团的各类活动,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努力培养和加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有效的衔接,帮助学生完成由学校走向职场的过渡。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也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的步骤。老师要积极借用,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课外训练平台,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学校与实习基地间的直接通道,扩大实习基地的选择范围。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有关部门学习锻炼,或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相关部分也要专门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和国际交流的机会,要及时各类信息,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收到公司短期实习或者校内研究助理等招聘信息,从而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培养机制。 6.就业指导机制要有明确性。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职业定位模糊,此专业学生对于毕业后就业的意向往往比较模糊。很多同学在大学四年之中,随波逐流没有任何规划,致使毕业找工作之时手忙脚乱。所以,老师要注意此种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分阶段地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有效的就业指导机制。大一是就业教育的萌芽期。在大学一年级时,老师要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大二是就业的储备期。对大二的学生要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则到了就业取向的分化期。在这个年级阶段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者还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橱窗宣传、个别辅导等集中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让准备就业的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7.学生评价机制要有全面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中的学生评价机制,要求对学生做出全面、系统、公正的评价。根据各高校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考核之时,要将传统的命题标准、知识评分标准与能力检测标准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仅对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有效考核,还要对其各个方面的能力做出全面考核。在全面考核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精力用在强化动手能力和提高专业技能方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文秘基础知识》课,教学中采用“与文秘岗位能力要求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通过讲授、示范、实习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考核方式是:与岗位测评对接,实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和行业专家总评。具体做法是:在课岗结合的基础上,分为模拟现场、情景设定和书面材料写作、礼仪举止评定等方式,并让学生在评审汇报时当主角。实践证明,知识评分标准与能力检测标准有机结合,能够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做出全面的评价。 总之,汉语言文学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应该从学科定位的层次性、专业方向的多向性、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技能培养的应用性、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就业指导机制的明确性及学生评价机制的全面性等入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才能真正实现从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汉语言文学论文: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革新 1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的问题剖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的本科层次有两种,一种是普招本科,4年学制;一种是专升本,2年学制。层次多,学生来源面广。再加上本科设立时间短、基础较薄弱。于此,专业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课程设置存在问题,专修课课时明显不够,实践课学时较少,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不足;其次,考核制度和形式不规范;再次,学生专业认同感不强,认识的深度不够。同时,学生就业率低,就业水平不高。为此,多次组织本系老师对我国特别是本省的教育现状、社会需求、学生学情等开展较全面的调查。先后走访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并和省外其他着名院校就中文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调研和交流,获得了大量的教改信息和宝贵的教改经验。通过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比较,使我们基本把握了新建院校中文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方向。科学思考之后,我们选择了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教育理念———全纳教育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改革。构建了“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的“平台”是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素质平台,这是人才培养的基石和关键,侧重于基本知识和人文素质;“模块”更多的是侧重于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主要分为3种类型:研究型(考研深造)、教师型(教师职业)、应用型(文书、秘书、记者、编辑)。 2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的课程体系 我们的教学改革旨在吸取“全纳教育”思想理念和执着精神,让不同层次有着不同需要、不同个性、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好的发展。为此,我们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修订和调整。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共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综合素质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等6大类。这里重点阐述后3类课程。 2.1专业拓展课程 是在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和职业生涯设计的延续性课程。在专业拓展课程设置上,我们设置了3大模块。(1)考研深造类课程主要从语言和文学两大类别来设置,提供了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和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诗经》的文化阐释、唐诗宋词专题、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五四”文学思潮等课程。(2)教师教育类主要设置了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文学解读学、经典文学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方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现代职业礼仪和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在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中,不仅要培养普通学校的教师,也努力向特殊教育领域拓展,力求培养全纳型教师。(3)文秘编辑类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等课程。此类课程适合于将来从事文书和公务员等职业的需要。在3大模块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需求、职业生涯设计在一个或多个模块中自由选课。这样,学生既有专业发展方向,又有利于专业领域的深化与拓展。 2.2综合素质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 综合素质课程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展现教师研究专长,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讲座型课程。包括人文素质、政治外语、教师教育、科学专题和艺术体育等5个类别,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修。实践教学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而开设的实践性课程。包括基础性实践、专业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等3个类别。除了常规性的军训、生产劳动、专业见习、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课程外,还结合专业特点,探索活动课程体系。主要实践课程包括文学采风、学年论文、文化资源调查、非线性编辑、报刊排版和文书档案管理等。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能混同,有的人把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当成一种方法,这是不科学的。方法更多的是指解决问题的思路、程序和步骤,而现代教学方法体现在“教”与“学”两个主体的互动之中。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 内容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3.1运用“系统讲授法”,建立学科的知识结构 大学低年级学生开始认识专业的概念,但尚未形成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因此,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讲授,使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主干课程的基本原理有一个整体认识。有人认为一开始就实施研究性教学法,提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切实际的。实践证明,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一年打基础阶段,运用“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合理地使用系统讲授法或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3.2倡导“指导—探究”性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方式 虽然第二学年的专业学习仍然是基础课程的学习,但是随着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课程内容逐步深化,教学方法可以逐步由以接受性学习方法为主过渡到以“指导—探究性”学习方法为主。所谓“指导—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中去主动地探索、发现,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形成学生的自学能力。但这种教学法决不能忽略教师的作用。教师的指导更多地表现在组织上和服务上,空间由课堂延伸到课外。 3.3尝试“问题中心”教学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到了高年级,主要是一些选修课和应用技能课。这个阶段主要采用建构主义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解决问题的各种活动,建构知识体系,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构建起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知识结构,也就是我们所提出的专业应用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学校的教学评价机制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需要作适当的调整。 4强化实践环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要求,形成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和课外活动一体化的教学实践体系。 4.1适时组织专业见习,使学生体会汉语言文学原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意义 专业见习一般在第2学年进行。主要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直接参加学校、机关、文化单位的实践活动。应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见习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机关文秘工作、文化产业管理工作。专业见习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增进学生对于工作的理解和感情,增强其事业心,为专业实习奠定基础。专业见习以短期为宜,视情况可多次进行,也可按专题进行组织。 4.2组织“顶岗”专业实习,使部分学生能够实习和就业衔接 高级文秘方向的学生,专业实习拟安排在第4学年的第2学期,时间是一个学期。跟汉语语言文学方向的学生不同,一个单位接收实习生数量不可能很多,实习地点分散,教师指导不方便。从以往实习接受单位的要求来看,他们往往把接受实习和考察用人结合在一起,顶岗实习成了专业实习的特殊方式。它的优点是实习生角色意识增强,因为这种实习是把实践活动与职业生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习生的应用能力、现实表现决定了他的去留。它的不足是用人单位的不同要求与专业设计的科学标准有一定的差别。因此,专业实习必须制定统一的要求与考核程序,并与实习单位交流沟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专业实习的程序并考核及格方可毕业。 4.3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载体 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制定相关的激励、扶持政策。鼓励学生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作品,资助少数学生出版学术专着和文学作品。积极发动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和专业建设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力争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实践证明,将这四种途径有机结合,可以全方位地、有效地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合理配备师资,搭建优秀教师队伍。教师毕业于不同的院校和专业,个人的兴趣爱好也不一样。本着发挥每个人长处的原则,安排其在最合适的课程教学岗位之上。除此之外,把眼光放在全院,选聘有专业特长的系外老师担任相应的课程教学。这些教师的加盟,保证了“课程群”教学任务高质量的完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办学效率。在提高教师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落实教学质量全过程督导,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每位教师在接每门课程时要做好以下环节的案头工作:制定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拟订教学实施计划;编写讲稿、教案;期末出试卷、标准答案;写教学小结。在教学过程中,时时接受学院教学专家组的督导,期末每位学生还要给教师打分。同时,严格执行教师互听课制度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制定科学的测评方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经过近四年的建设和实践,洛阳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已步入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 汉语言文学论文: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探讨 1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 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2.1 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2.2 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 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2]。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论*文*网] 3 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本文强调: 3.1 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而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很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应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 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3.2 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3]。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给学生以震撼,激励他们也去发现、思考、创新。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在不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的个性,只有言行结合,才能让学生让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动力。 汉语言文学论文: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 论文摘要:我国各个高等学校专业设立中,设立最多、设立时间最长,同时又是学校专业组成中必不可少的专业之一便是汉语言文学。它具有众多的优势,例如基础实力雄厚、就业范围较为广泛、社会各个行业对其需求比较稳定,等等。但是,在信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与经济文化也在飞速向前发展,这都在渐渐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人才战略观念,更对传统的人文类专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作为历史久远的传统类专业之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早在“五四”时期便已确立其基本内涵,而其专业中的课程系统组成是在20世纪中叶左右,在借鉴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确定的。在时代的限制下,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育方式发展为知识性的,其能力培育仅仅是知识传播下的衍生品,能力本质并不是其目的。如今社会迫切需要专业性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人员对于汉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展现自身能力及才华的主要方式就是写作,这也是社会各界对此类专业毕业生的最基础性的要求。从当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状况来看,他们的主要工作类型有:语文教育、文化宣传推广、新闻类工作、秘书、行政管理等,这些工作都要求相关从事人员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时期要进行语言及文学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同时还要进行文学气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审美观念与创新思想的培育,这都是为毕业生踏上社会赢得欢迎所做的备战工作。所以,要从当前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所要具备的能力培育出发,针对其课程系统与培育方式进行相关的改进以及结构性的调整,整体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以此形成自身特有优势,不仅顺应实际需求,同时也是顺应时势潮流。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具有的教育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定位是比较模糊的,它不像建筑工程学、会计学以及医学类专业那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因此难以与应用型直接相提并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的人文类学科,不仅承载展现人文精神风貌的重任,还承载着发扬和提高全民整体语言文化素质的重任。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外优秀文化及其遗产的学习与传承,其核心内容是关心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即对人类、国家、民族、集体、个人与自身的一种认知和社会责任。因此,其专业教育的特色在于其培育出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人事的相关工作,对专业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比较重视;教育非直接体现于应用方面,而是从对社会人文观念及精神文明择取的影响上加以体现;不注重直接创造出的、可以进行计算的经济收益,而是注重对无法以数值计算的社会收益的创造,等等。目前,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的情况下,教育的实用性逐渐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来讲,进行适当变革是很有必要的,在坚持传统的同时,积极与社会需要接轨。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比普修课课程安排,专修课的上课时间明显太少,导致对专业的深度学习出现不足;其次,教育教学方式中存有的问题,实践类课程安排较少,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 考核体制与考核形式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及掌握不足,但是都能够顺利获得相关学分以及通过最终毕业考核,这其实是对专业考核体制与专业考核形式存在缺陷的一种展现。例如:部分试卷考核的只是一些简单的专业概念,等等。同时,试卷决定课程最终成功的观念使得学生们只关心考试的最终结果,而忽略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不足的问题。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知不足,缺少对优秀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光荣感及使命感,同时自身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可采取的措施 1专业教学借助实用性理念来指导 在《中国大学生》这本杂志中,该专业的就业方向被描述为各类的编辑职务、教师、文案策划工作人员以及文秘等。然而,现实中, 这个领域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多为新闻出版社、政府工作机关、企业公司以及科研机构,还有部分人从事了新兴的产业,诸如房地产、律师、金融外贸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就业面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往往面临着有关专业的竞争压力,比如像新闻、公共管理、广告、文秘等专业。 2优化课程,增加学生专业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量多且杂,包含了诸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等十几门课程,为了使汉语言专业具有更好的竞争力,我们应当从三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1)课程内容精简化,要随着本领域的发展步伐,将最新的知识体系以及分析方法注入每门课程中。(2)核心内容凸显化,每门课程的结构都必须优化,学科基础的建立应根据此学科当前的发展来确定。(3)课程内容体系突出化,将各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使交叉重复现象最大限度地消除。 3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为了满足就业的需求,必须提高专业的应用性,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增加其专业应用性。应该在“读”、“写”、“说”这三个领域下功夫,这三方面的技能必须得到强化。此专业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实用性教学工作:现代各种类型问题的写作能力、古今各种问题类型的阅读能力、信息的调研能力、语言的教学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课程体系必须得到良好的设置,教学内容也应丰富化,最好是能够形成某些应用模块来辅助专业课程的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加强,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人才。 4要始终围绕着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结合开放式的人才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教学中后续课程与该课程的衔接工作应得到我们的重视。比如,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某些相同的文字,我们应该对此部分知识进行整合梳理,让重复度降到最低。安排课程内容的教学工作,不必追求过深,只要“够用”“必须”即可。要结合本专业的最新动态精选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于教学资源的选取问题,学校应根据课程改革以及教学大纲的需求,优化选择各种不同的教材。一方面要选择使用频繁的教材,满足语文教师的各种新需求以及现代教育的新挑战;另一方面要选择足够量的参考教材作为后备资源。这样一来,诸如教学标准的制定、教学大纲的实施、课程体系的确立、教学辅导的夯实、教学资源评价以及数字化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我们要借助网络,稳步有序地组织有关的教学辅助资料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教材档案体系。 四专业教育要具有创新的理念作为指导 我们进行创新就要做到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创新以及教学思维的创新,各自的具体内容如下。 1教学内容创新要突破专业限制 该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拥有着一个广阔的就业面,然而因为专业针对性不强,其就业工作往往受到其他专业学生的强力冲击。因此,本专业的教学工作不能仅仅考虑文学和语言本身,而应该适当地结合就业现状和学科的发展历史推陈出新,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其实说白了,像广告、公共管理、文秘以及新闻专业,其实就是在汉语言文学这个领域经过创新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前提下,我们还应该突破传统的限制,不断改革创新,让汉语言文学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诸如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工作、社区文化管理、公关和文秘、广告文秘等,都可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应用模块,借助各个模块的学校教育,学生可以获得宝贵的从业能力和动手能力。 2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极强的文学底蕴,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东方文化底蕴,还要有深厚的汉语感情。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能力与自身关于东方文化的亲和力以及自己推陈出新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一方面,教师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具有极强的意识以及新颖的教育教学思路,他们不仅要潜心实验、乐于探索,还要不断地开拓进取。要一改以往的那种文化传声筒的角色,通过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针对某些社会问题(例如新媒体传播方式、博客等)可以为我所用,将其带到课堂之上供学生思考。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培养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他们要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创新,用新观点、新思想不断地激励学生,学生在巨大的感召力之下也会感同身受,进行探索、发现、分析、思考、创新。虽然,根据专业特点,此专业的教师大都不讷于言,然而,他们必须要以实际行动,言行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善于思考的能力。 总之,新课堂不仅饶有趣味充斥着人文气息,而且还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它让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工作做到了最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了精神栖息的最佳港湾,培育新型思维的一方沃土,更成为师生人生历程的一次洗礼。如今的我,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还不能实现如此完美的教学目标,但只要我站在了神圣的三尺讲台之上,我就要孜孜不倦、竭我所能地工作。学生是我国的未来,我们在进行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贯彻实施上面提到的问题,学生实际掌握的语文知识丰富了,学生的汉语言体系自然就完善了,只要这样,中华文化才能不断地流淌,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地传承和弘扬。 汉语言文学论文: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 汉语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已经趋向国际化。这就要求我们应当重视汉语言的教学特别是中学阶段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现代中学汉语言文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在尊重、协助与促进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但协助和促进才是目的。面对自主的语文学习,教师的协助主要表现在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授予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教师的促进主要表现在切实的引导,把/:请记住我站域名/学生的思维、情感和想象朝“深度”、“广度”和“长度”上引。 2重在积累、互动与熏陶 语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的重要交际工具,只有掌握了某种语言的人,才能进入人类社会,拥有人的活动,从这个最本质的意义上讲,语文学习是人成其为人的重要活动。每个人都必须掌握必要的语言文字和不断地发展语言,因此,丰富和积累语言应该成为我们有意义的生活中的一部分。由此,在中学语文教学应强化三点: 第一,积累。语文学习应从积累语言开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从这四个方面去引导学生积累:一是积累语言材料,主要指掌握丰富的词汇、俗语、谚语等;二是积累语言形式,背育一些典型结构的短语和段落,如识记一些好的排比句、顶针句,总分、转折、递进等结构的段落;三是积累语言范例,主要指背育一些优美诗文、小说、戏曲名着的片段等;四是积累语言形象,对名着中的典型人物、典故和意象等做到胸中有数。这样,我们的学生,思维就有了凭借,表达就有了材料。 第二,互动。掌握语言是为了更好的交际,而交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在互中才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课堂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语言。 第三,熏陶。汉语言讲究神韵、意象和言外之意,在指导学生掌握这种语言时,不宜用纯理性的分析方法,而重在熏陶,营造各种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并在感悟的过程中渗透理性分析,从而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 3重在拓展、选择与凝结 现代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应该是全息的,一切现实的、虚拟的、心理的世界都可作为语文学习的内容,教材只是这偌大的语文学习空间中的一个小小例子而已。打个比方来说,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港湾,而世界才是学生要航行的大海。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既要建设好港湾,也要从港湾走出去,到生活的海洋中去遨游,在偌大的海洋中探寻自己所要的宝藏。 语文教学的职责就在于打破传统的时空界限,在时间上,融、现在与未来于一炉,“融历史于现在”很好理解,就是把人类历史遗产的精华引入课堂,让学生来学习。而“让未来融入现在”,让学生及时了解最前沿的动态,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开一扇扇智慧的窗户。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需处理好几组关系: 第一,的无限性与选择的有限性的关系。在组织语文教学时,我们可获得的信息是全方位的,有现实的,也有虚拟的,但对具体的某次教学来说,其选择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的信息引入教学中,既没有必要,也是不可能的。其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选择,进行最优化的选择。 第二,问题的复杂性与教学的典型性的关系。语文教学打破时空界限之后,一些必然的,偶然的问题如潮水般涌来,形成复杂的意义形态。语文教学要正视这种复杂性,不拘泥于“一课一题”,而是尽可能让学生做多方面的探索。但重视问题的复杂性并不等于让学生在复杂的问题中“兜圈子”,使教学成为一团“乱麻”,相反,要透过复杂的问题,抓典型,以集中“优势兵力”,攻克我们学习的主要问题。这就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既有目标又不拘泥于目标,既有主题,又关注到“去中心”的话题,从而构建起具有独特个性的语文教学。 4重在牵引、护航与调控 第一,引导学生对意义进行探寻与创造。语文学习不管形态如何多样,但其价值应定位在对人的关怀和促进人的发展与创造上。如果把每一次语文学习看作人的生命过程中的“小场景”的话,那么每一次语文学习都贯串着人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与创造。 第二,促进学生对话的生成并调控。语文教学是师生对话的过程,其话题要在对话中不断生成与调控。而过去,我们太注重自己对教学的把握与控制了,把教学当作表演“剧”的舞台,从而步入了僵化、机械化的“死胡同”,难以自拔。其实,某次语文教学只能是一个可能世界,而不是一个必然世界,正如我们的未来世界一样,站在现在的时空里所做出的判断,只能是一种可能,而不是必然,因此,语文学习与教学是在师生、文本的对话中不断寻找话题而展开的。生成与调控是新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我们要顺应这一特点,把语文教学弄得有声有色。 总之,中学生是我们的未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并贯彻实施。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中学汉语言学教学办好了,就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教学打好了基础。这样,中国的传统文化方能得到弘扬。 汉语言文学论文: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一、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大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 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 从大三开始分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添加实践内容。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公务员、教师方向的,其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设置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摩、见习、实习,从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查找理论学生中的不足,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加以弥补。 依托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论文: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摘要:实践教学作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重要环节之一,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又对实践教学起监控和指引作用。本文首先分析实践教学评价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实践教学评价原则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按照评价体系所设计的指标评价实践教学,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实现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指标 0 引言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教育部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各高职院校也对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系列改革,但是缺乏明确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培养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团队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掌握电子仪器测量技术、电子电路设计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具备相应的安装、调试和维修能力;具有较强的设计、开发小型电子产品的能力和计算机硬件维修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因此实践教学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重要的环节之一,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又能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 实践教学评价现状分析 1.1 评价观念落后 由于高职教学的历史不长,很多还沿用中职时候的实践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侧重放在实践教学结果,即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方面,忽略对教学设计的评估;重点对实践教学的工具评价,忽略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评价;忽略教学评价的反馈功能,没有对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 1.2 缺乏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标准 目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很多高职院校过多强调理论、忽视实践,在进行实践教学评价时还沿袭理论教学评价模式。虽然部分学校形成了自己的评价体系,但没有把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进行量化,主要采用听课等简单的评价方式,然后督导对教学过程提出意见与建议,这样的评价方式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不能很好地反映实践教学整个环节的情况。 1.3 实践教学评价方法单一 在实践教学评价中侧重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注重实践教学的结果,所以习惯用单一的实验成绩来评价实践教学的效果,缺乏对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的评价,缺乏对教的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评价。仅仅停留在学生评教、督导评教方式,缺乏广泛的评价方式,即引入企业对学生满意度评价机制、家长对学生实践教学满意评价机制以及同类院校对比评价机制。 1.4 忽视教学评价反馈作用 在实践教学中,评价反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运用反馈能促进教学,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很多学校的教学评价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制定教学评价制度,很多老师甚至没有见到评价意见,这使教学评价失去应用的意义。 2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 2.1 整体性原则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应持系统的、科学的观点,把实践教学各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分析哪些因素影响实践教学质量,按照影响的轻重设置不同的权值,从而对实践教学各环节起到有效监控。 2.2 职业能力原则 高职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所以在实践教学评价中应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应按照实际工程项目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在考核方面,按照职业素养对学生严格要求。 2.3 可操作性原则 是指每一级指标要求可以直接测量,不可测量的指标需要进一步细化,直到可以测量为止。在制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时,对于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可以直接制作评价标准。但是对于那些难以量化的指标,不能随意给一个量化指标,但是可以使用定性指标。另外,由于实践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践教学质量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还要增加实践教学评价的动态性,对评价体系进行实时修正。 3 构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3.1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根据国外专家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方法,按照实践教学评价原则,首先由电子行业专家、教学大师以及学院领导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目标。教师根据实践教学目标,结合企业岗位能力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然后实施实践教学。根据实践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接着根据教学评价调整教学目标,修正评价体系。 3.2 实践教学评价的指标及内容 根据实践教学评价原则以及考虑影响实践教学的因素,设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指标如表1所示。 3.2.1 实践教学目标 首先,实践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素质目标,通过实践学生不仅要学会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要点,还要达到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以及创业创新能力。其次,教师的教学目标可以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评价,教师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和技能,然后才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使学生爱学。 3.2.2 实践教学准备 在实践教学开展前,需要准备好实训计划、实训任务以及实训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训计划,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企业工程实际需要,布置实训任务。实训任务是否能完成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否有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需要根据实训要求安排好相关指导教师。 3.2.3 实践教学过程 实践教学过程中,首先符合工程实际的教学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从3个方面来评价教学内容,即教学内容的独立性、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教学内容的有序性。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又指导实践,所以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既要有区别,又要有机联系在一起。实践教学内容是否由易到难,依次递进,即从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其次,在实践教学中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是陈旧的填鸭式教学,还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或者是启发式教学。最后,实践教学中采用什么考核方式,科学的考核方法更能激励学生学习,通过自评、组评、学校评价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实践课成绩。 3.2.4 实践教学保障 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需要三个方面提供保障:师资队伍、实验设备、实践教学管理。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为实践教学提供人员保障;必备的实验设备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对应的场所;实践教学管理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制度与经费等方面的保障。 4 总结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采用上述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以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也有显著的改善。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①学生的专业考证通过率达96%以上。②最近两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全区的学生技能比赛连续多次获广西区一等奖数项。③企业对本专业的学生认可度越来越高。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论文:现代学徒制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在2014年8月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笔者所在学校与成都感智索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徒制”试点工作。通过具体实践,本文对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现代学徒制在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学徒制;认知;现状;措施 1.对现代学徒制的认知 传统学徒制又称为“手工学徒制”,指的是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手工作坊或店铺中师徒共同劳动,徒弟在师傅指导下习得知识或技能的传艺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高度情境性的学习方式,学徒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观察师傅的操作,感知和捕捉师傅的知识和技艺,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逐渐学会师傅的技能。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从本质上讲“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是一致的,即都有师傅、徒弟以及师傅对徒弟的教育和指导,都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但二者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以培养技能为核心,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单纯的学校教育,它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 2.现代学徒制的试点现状 校企合作是维护现代学徒制校企双方利益的根本保证之一,也是实现学徒双重身份的基 本途径,建立校企共同管理的基础。但由于政策、资金、管理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高职院校要建立并拥有一批相对稳定的校企合作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1)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建立难。在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过程中普遍出现了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的状况。一是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及各项激励配套政策不完善,企业不愿意参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二是资金不到位,企业为学徒工安排专门的师傅进行指导,要支付一定的薪酬,必然会增加企业成本,而政府的薪酬补助和优惠政策又没有落实到位,从而打击了企业的积极性。 (2)维持难。现代学徒制要求招生即招工,但是企业用工和经济、企业的人事变动、生产经营状况不佳等因素紧密联系,这些不确定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对学徒工的人数,致使产教结合进行不下去。 (3)运行难。由于政策的不完善,现代学徒制还没有列入企业生产经营指标考核范围,企业没有设置对师傅及学徒工的考核办法,学校也没有对企业师傅进行监督、考核。制度缺位和激励机制缺乏,造成学徒制成效不显著。 3.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采取的措施 (1)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学院应该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加强对参加学徒制学生的过程管理。学院和企业应该制定专门的学徒管理办法,保证学徒基本权益;企业应该根据学校的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岗位应该与所学专业对口。根据学徒培养工学交替的特点,实行弹性学制或学分制,创新和完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探索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多种实现形式。 学校应该提供专项资金对目前的学徒制项目提供支持,因为在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师傅一方面要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而另一方面又要培训学徒,因此要给予师傅一定的培训和指导经费。学生进行学徒制试点时,一方面要完成学校学费及住宿费的交纳;同时在企业进行学徒时还得自己租房子之类的,因此学校及合作企业应该考虑对参加学徒制的学生进行一定的补贴。 (2)加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加强基于现代学徒制课程教学改革应该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工作,同r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试点专业的教学标准,按照现代学徒制的思路重构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确定“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课程标准。 以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为例:大一主完要是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及一些基本技能;大二主要是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加强对技能的训练;大三进行仿真项目或真实项目主的设计。在大二和大三项目化教学中,邀请企业有多年开发经验的“师傅”来指导参与教学,在“师傅”的带领下学生参与到整个项目的制作过程,在这种一体化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完整的完成一个项目前期、中期和后期部分的制作。课程的教与学,通过对项目制作的分解来进行实训课程的分解,在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 (3)加强专兼职师资队伍的建设 现代学徒制的师资队伍应由学院专业教学团队和企业技术骨干教学团队两部分组成。学院教学团队除了参加本学院的教学工作外,还应该参加到企业的项目开发等工作中;企业技术骨干除了完成企业的相关任务外,还应参与到学院的教学工作之中,实现学院与企业之间的互补,形成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形成教师、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 4.小结 目前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试点工作才刚刚起步,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创新尝试。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的通力合作,政府部门必须制定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高职院校也要努力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企业也必须主动承担起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真正做到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各司其职,才能构建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论文: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摘 要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的重要内容。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进行有益探索,提出从“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建设体现职教特色的教材体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实践能力意识的自主提升”四个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水平。 关键词 高职;电子技术专业;实践能力 1 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教育结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既懂行业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1]。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适应在良好就业趋势的同时,毕业生“不对口”及“就好业难”等现象仍为突出。其根源在于: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强,创新意识欠缺,不能满足企业高技能岗位的要求。 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就业能力低下、就业质量差的现象,高职院校应切实分析自己人才培养的现状,拿出可行的措施,将实践教学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真正达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2 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从针对每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来看,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感到“找不到理想的岗位”,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感到“学非所用”,但同时出现许多基层一线的用人单位急需技能型人才却又招聘不到毕业生的窘况。对于培养一线人才的高职教育是否应反思:我们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否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是否要在教育教学方法上改进策略?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人才培养中对实践能力培养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合理 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各高职院校加大了对实训设备的投入,以提升对学生实践能力技能的培养,但是仍然有很多高职院校因实训设备不能即时更新、双师型教师缺乏等条件限制,实践教学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比如在进行实验时,往往是几人一组,学生独立完成验的机会较少[2]。另外,也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与实训的各阶段相适应,因此有部分学生在实验实训环节滥竽充数,达不到实验实训的最佳效果。 在实习时间安排上,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一般采用2.5+0.5的模式,学生实多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使得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应有的实践锻炼。 另外,各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积极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但实际上学校缺乏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监管和指导,不利于学院对实践技能培养方面的改进。 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理实一体化教材 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教授,缺乏职业岗位所需技能培养的现象,教学内容上缺少职业性和针对性。再者,很多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材,采用项目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但实际上有些教材里的项目缺乏专业知识的递进性,有些项目实施起来又比较困难,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双师型教师缺乏,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切实发挥实践指导作用 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教学能力紧密相连,没有实践能力,在一所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的高职院校,是不能胜任实践教学的,更谈不上实践教学能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目前,各高职院校通过企业培训、引进企业人才等途径,提升了双师型教师比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操作能力薄弱仍是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相当一部分教师存在的主要不足,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 专业学习兴趣缺乏,学生自身实践能力培养意识弱 多数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普遍感觉专业知识学起来较困难,缺乏学习的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对实践教学也不重视,没有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他们无论是对理论学习还是对实践学习,都没有兴趣,缺乏应有的正确的人生目标。对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培养实践能力而开展的实习、实训课程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更谈不上主动去学习实践。虽然也有一部分学生倾向于实践技能的锻炼,但缺乏自身约束力,容易受周围学生的影响而不能坚持,也惰于钻研,往往无疾而终。 3 提高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 能力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1],脱离实践的培养模式谈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无异于纸上谈兵。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从多方面加以重视。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要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必须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课程计划制订及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始终紧随市场变化。 首先,通过定期企业调研、走访毕业生等途径,确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所必需的职业素养、岗位能力,对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体系进行优化、完善。要适时根据电子企业对相应岗位能力的需求调整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增加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将实践的内容、目的、时间及活动方式等明确列入实践教学计划中,使实践性教学环节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保证实践教学科学、有效地进行。 其次,在组织教学时,要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推广、新仪器的使用纳入课程教学计划中,使电子技术教学紧跟时代,与时俱进,让教学内容真正与市场需求接轨。比如在电子仪器的使用上,从模拟毫伏表到数字毫伏表,从模拟示波器到数字示波器,从普通信号发生器到DDS信号发生器等,对陈旧的过时的东西少提,注重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的实际操作能力。 再者,在学生每次实训之前,要求学生参照实训指导书完成实训预习报告的填写,实训完成后要对实训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3],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每组实训学生人数不要超过2人,以培养他们独立实训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在实训过程中,还要有针对性地设置故障让学生进行排除,使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对学生课程的考核应增加实践考核的比重,内容上要体现学生是否具备从事专业岗位的能力,比如可以考核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电路分析、故障排除等。考核方案要先制订好,评分标准要先公布给学生,最好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学生的考核项目,以督促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养成自觉培养实践能力的习惯。 在实习时间安排上不能局限于2.5+0.5的培养模式,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确定时间。比如学习电子产品工艺与管理时,对基本元器件的测试和工具的使用等,可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现场操作,而电子产品的整机装配与管理、电子产品制造业的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等内容,则可安排一定的时间在实训基地及生产车间完成,通过“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学生入企业实践时,要视其为教学的重要部分,要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加强与企业的交流联系,让企业参与到学生实习的考核过程中,和企业一起建立实习评价制度。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要收集相关资料,比如学生的反馈、企业的反馈等,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依据,真正实现实践教学的高效化。 建设体现职教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材体系 由于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各课程教材编写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但有些并不适用。教师要结合学校特色和区域经济实际,结合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开发校本教材。要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邀请行业专家共同分析行业现状,为教材内容提供宝贵的建议,把行业和企业的先进经验引入教材,使其真正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1]。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对培养技能型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教师开展职业培训。比如:安排教师带着专业任务到大中型电子企业中去锻炼,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利用暑期鼓励教师下企业,与企业行家交流;经常聘请行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到学校开展专业讲座和技术示范。 之,各高职院校可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教师实践水平,建设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双师型教师队伍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和评价机制,促进其发展,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强化学生自主提升实践能力的意识 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象是学生,要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必须激发他们的自我提高意识,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当地、有目的地向学生灌输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实践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要注意知识的递进性,内容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将生活中、工程中常见的项目引入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教学过程中除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培养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踊跃参加专业实践活动的意识。例如:教师可积极采取措施吸引学生进入电子协会这一课外科技活动社团,定期开展一定的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并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电子技能竞赛,通过良好的技能竞赛成绩提升自信心,实现实践能力培养的良性循环。 4 结束语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培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2],需要不断探索、总结和实践。总之,在实施实践教学方面,要切实以行业、企业的需求和发展变化为基本依据,按照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科学地组织教学。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论文:示范建设背景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三方面探讨了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职院校 0引言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为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中树立改革示范,经国务院同意,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四川建院)被确定为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通过三年的示范建设,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重点建设专业取得显著成果。本文在借鉴示范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从 “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推进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三个方面探究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2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旧有的课程体制中专业基础课程采用的是理论课+验证性试验课,是课程教学导向模式;实训课程主要从实训环境、实训工艺、实训文化氛围、实训人物交流、实训管理模式等方面营造仿真的职业氛围,模拟仿真的工艺,是工作环境模拟模式。自示范建设以来,四川建院全面实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模式,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以岗位要求为基准,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建立以实训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主要从事电子电器制造企业生产第一线的现场工艺管理、生产管理、产品质量检验、产品性能试验等职业岗位,因此必须构建以实现这些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新体系。第一,在课程的开设方面,邀请电子行业专家参与,探讨不同职业岗位在企业中实用性比较强的知识,以便在教学中开设相关课程,形成职业化的课程体系。第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避免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脱节,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体会到实际工作任务的真实性、复杂性、多变性和灵活性等多种元素和信息,而这些元素和信息恰恰是高职人才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三,在实训教学中采用工作过程模拟模式,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实训教材。这种实训模式结合课程对技能、理论、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要求,按照企业职业活动中典型的具体工作过程来组织实训教学。其项目构成包括了任务下达、方案策划、任务实施等多个单元,融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等环节为一体。使学生在校内学到的技能与职业岗位需求之间的差异更小,学生的职业气息更浓,为以后毕业直接上岗打下基础。第四,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想,学生至少有半年的校外实习或顶岗实习,不仅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利于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也有利于缓解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 除了要做好以上四个方面外,还应将“双证书”制度纳入到教学改革中,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开设专业培训课程,进行岗位实践训练或进行相应专业核心能力的技术培训,保证他们毕业时能取得产品可靠性检验员、家用电器维修工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该制度直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大大增强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创新、创业、就业能力。 3推进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四川建院建立了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各类社会人员职业培训为目标,按照“产学结合、共建共享”的原则,建设开放式、共享型的,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生产性实训和技术研发功能为一体的,训练理念、综合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校内实训基地,形成四川省建筑技能训练与建筑技术培训“共享资源”平台。结合学院实际和专业特点,积极探索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按照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原则,建立了约千余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既为学生提供真实工作场景,满足顶岗实习需要,又为教师下企业锻炼,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条件,形成“互利共赢”的机制,保证校企可持续合作。 可在电子工艺与创新实训室中先后引入了BGA贴片系统、贴片生产线、高精度贴片机、插件生产线、无铅波蜂焊机、一体化制版系统等设备,使实训室具备模拟工厂和模拟车间功能,不仅可以用于教学、培训和技术研发,还具备企业的贴片生产和插件生产能力,建设成为一个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结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可由学校提供场地、管理和设备,企业提供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的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在这种模式培养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一线工作的“现场性”、“操作性”、“艰苦性”和地方工作的“特殊性”等。使学生毕业后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专门人才奠定基础。 4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实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模式,必须培养一批既熟悉理论又具备实践经验、既懂理论教学又掌握操作技能的专业教学团队。为满足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这一内在要求,四川建院的重点专业采用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为使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广泛吸收和鼓励电子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并联合企业培养职教师资,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每年派部分教师到电子企业顶岗实践,让他们积累实际工作经历,增长才干,提高实践教学工作能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也可以建立企业培训师队伍,这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条件,也是推行兼职教师制度的重要基础。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论文: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实验、实训教学对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职业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课教学现状及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验实训体系改革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 实验实训 项目式教学 1专业实验课教学现状分析 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的一线技术工人,能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对所学理论知识加以应用。实验实训作为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运用实验手段去发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着理论课不能替代的作用。目前,职业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绝大多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开设一定数量的实验,大多属于演示、验证性实验。众所周知,目前,很多职业学校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很差,毕业工作后很长时间不能独立顶岗,给用人单位带来很大负担,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仅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甚至是脱节的。有部分职业学校干脆就只开设理论课,不开设实验实训课。实践教学已成为职业学校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是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严重滞后于理论教学改革,已明显不能适应当前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由于许多职业学校办学基础较差,专业师资缺乏,实验设备陈旧,部分领导办学观念未能更新,部分教师教学观念尚未切实转变,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完全胜任实践课教学,造成学校的实验实训开出率严重不足。2008年,对参加电子科技大学举办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全班35名来自全国各职业学校的培训学员进行专业实践课教学调查见表1。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职业学校实验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1 课程按学科设置,缺乏融合性目前职业学校的课程基本上沿用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方式,高等教育学校该专业开设什么课程,职业学校也开设什么课程,内容为高等教育学校该课程的压缩或删减版。缺少的是理论、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要求的相互融合。 1.2 实验设备投入不足,专业师资匮乏许多职业学校办学基础较差,实验设备陈旧。部分学校的实验设备平时使用率低,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实验所需耗材较大,政府无资金投入,学校无财力投入。②部分专业教师不能完全胜任实训课教学。③更有部分学校专业师资严重匮乏,想要的专业老师进不来,不想要的进来后不会操作实验设备的局面。 1.3 理论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开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技能课改革的需要。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分别进行,并且由不同的教师担任,形成教学与实践“二张皮”,二者之间没有很好地衔接。 2专业实验课的改革探讨 经过多年的实践课教学探索,发现要更好地提高实验、实训质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打破学科限制,按专业需求进行取舍,强调能力本位,突出技术、技能实训课的地位,为实现上述目标,可采取以下方法: 2.1 加强实训教学及实训教学改革力度加强实训是一种整体的教学思想,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计划的制订、教材的选用、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都应有所体现,比如:在教学计划中就应明确规定实验实训课的比重;在教材的选择上要选择项目式或工学结合的教材;在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安排上最好是一个老师,独立完成一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和上课时间、地点的安排上要力争做到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这样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当然由于教学过程需要专业课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同时专业课老师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这些都需要学校和社会提供一定的平台支持。 2.2 实训课教师必须注重“练以致用”的原则实训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理论加以运用。目前我们不少学校的实验设备是模拟型的,只能进行模拟实训。而这种实训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真正到了企业生产环境仍然是一脸茫然,更谈不上说胜任工作岗位。所以,对这种模拟型的设备,我们教师要加以改革和创新,使实训课由模拟型向实用型转变,让学生所做的实验更加接近真实。 2.3 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改变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新模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使实验课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掌握科学技术与研究科学理论的有效途径。将现代技术引入实验室,推动实验教学手段现代化,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扩大信息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采取项目教学的方式,进行综合性的实际训练,实训内容项目化,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身临“职业环境”,把知识教育变成能力教育,综合技能训练采用企业运作模式,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和岗位上增长知识、感受工作氛围、体验工作内涵,使毕业生“零距离上岗”,真正做到与企业“无缝链接”。使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较为完整的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训练,为毕业后尽快适应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实施灵活多样的办学思路,探索教学发展新空间①走市场化路子,实行市场化运作方式,广泛开展合作办学。主动与劳动人事、农业、妇联等部门联系,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与企业合作,主动与企业联姻,实行订单培养。②与高等学校联系,联合办班,分段培养。为学生提供新出路。③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将学生实习、实训与企业加工相结合,开展教学创收。④主动考察乡镇村组所需的新技术,开展技术帮扶活动,发挥科技辐射作用。 总之,实验实训作为整个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在于作为能力培养的载体,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和工程意识的形成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正确认识实验、实训教学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充分肯定实验、实训教学在整个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将对职业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论文:创新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技术行业作为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因此,教育部门对电子技术专业的培训和发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需要从细节问题抓起严格要求每一位技术性人才。在电子技术专业中更加注重培养人才的思维创新能力,希望在未来的电子技术领域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带动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文章主要对创新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运用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和创新策略进行了观点论证。 【关键词】创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具体运用 一、创新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运用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 1.缺乏创新思维意识 电子技术专业是当前社会趋势发展下比较热门的专业,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电子技术内容教学缺乏重视,依然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主要以内容灌输为主,没有讲知识内容进行深入拓展,严重缺乏创新思维意识和探究能力,导致学生不愿意主动去思考问题,再加上受传统理念的影响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难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的真正目的。只能按部就班的进行思考学习,久而久之使得学生在电子技术专业学习中失去了创新学习的热情,影响了电子技术教学质量的发展。 2.缺乏对学生创新力度的培养 目前各大学校缺乏对学生创新力度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只注重基础内容的讲解,没有进行知识拓展,课堂教学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阻碍了教育事业的进步,而且各大教育部门没有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实施制度,没有将重难点知识进行针对性讲解,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拓展。因此,必须加大措施进行有效管理,不断完善电力技术教学目标,将电子技术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想创新意识的形成。 二.电子技术专业培养创新意识的必要性 创新模式的发展是促进教育事业和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能够促进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子技术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是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将电子技术理念与适当发展趋势相互结构,对存在的弊端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完善,加强对电子技术创新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只有不断加深创新研究力度,才能充分体现出电子技术人员的价值所在,从而促进电子技术行业的全面发展。 三、创新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的对策 1.创新教学目标 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创新教学目标设计。首先,教师向学生讲解一些电子线路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运用方法和操作技能。其次,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基础之上,学习一些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有联系的知识,其教学目标是能够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的全面,做到触类旁通,有利于学生专业操作水平的提高。再次,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对实际的电路能够进行熟练的组装和设计,独立完成对电子组建的测试,对电路的设计方面应该做到具体的掌握。最后,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在实际的实践当中,能够建立系统的操作规范,进行规范化生产,进行知识要点积累总结,有利于学生的长远性发展。 2.创新教学内容 高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也应该进行全面的创新。教师内容的安排上应该与学生日后的就业作为导向,积极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该具备最先进的应用电子技术知识,并且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知识的选择上,应该以实际的操作作为变准,为日后的操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另外,教学内容应该做到符合实际,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去。另外,学生应该针对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特点,研发本专业的实训教材,进而让学生在进入企业工作之前,就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不断的适应社会的需要,带动社会的发展。 3.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不断的创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应该符合本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很多学生的专业基础非常的薄弱,而对于教师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更是反感,对于知识的掌握水平较差。因此,教师应该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从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抓起,鼓励学生进行学习,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师还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从而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另外,教师还应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将学生感兴趣的以及比较先进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知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结语 总之,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我们面对电子信息产业出现的问题,要敢于迎接电子信息产业带来的挑战,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才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只有通过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努力把握住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机遇,不断优化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积极主动地进行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电子信息行业的转型,促进电子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论文:浅论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的专业建设 摘要:首先论述了应用电子技术目前的发展趋势以及电子行业对电子人才的需求状况,然后从基本思路的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课程体系的开发、实验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对笔者所在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作过程 一、专业建设的背景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产业的换代升级众多企业急需大量既懂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高级技能人才,其培养任务主要是由高职高专院校来承担的。然而,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对电子技术人才的要求,其原因主要为:第一,我国的高职教育长期以来延续了普通教育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模式,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知识而轻技能;第二,多数高职院校缺乏对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没有真正明确高职院校的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所能从事的岗位所需的素质和技能。由此,造成了学校培养出的学生缺乏职业特色,而不能迅速地适应岗位需求。因此,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改革和建设势在必行。 二、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在认真研究国内外先进高职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确定了张家界航院(以下简称“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即以电子产品制造类企事业对高素质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岗位适应能力为中心,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以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为核心,构建有机结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内、外资源,发挥我院的优势,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办学定位准确、培养方案科学、办学条件完备、特色鲜明、产学研结合紧密、深度融入产业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强、作用大的骨干专业。 通过深入到航空军工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一线的调研、分析和对往届毕业生的跟踪回访,确定了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主要面向设备操作岗位、工艺技术岗位、质量检测岗位、生产管理岗位、技术服务岗位、产品设计岗位。在结合了我院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主要培养面向电子产品制造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设备操作与维护、工艺设计、生产管理、产品检测、产品营销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具有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专业建设的具体内容 我院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自2002年开始招生起,一直是专业建设的重点。目前,该专业在师资力量、实习实训条件、优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都有较为扎实的建设基础。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我们将专业建设的重点放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组织模式,以及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与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不断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按照体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原则实施改革、体现校企“双主体”育人。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才能了解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状况,了解企业对电子人才职业技能的需求,从而为专业建设提供正确的思路;还可以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同时也为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践以及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充分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 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高层管理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本专业的建设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指导;并对专业教学计划、主干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安排进行审核;指导实践性教学与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并协助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岗位的安排。 (2)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 为了给学生创造实际生产的环境加强实践教学,我们建立了一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顶岗实习以及毕业实习。借助企业优势,在拓展了教学空间的同时,也让学生接受到了企业“真刀真枪”的实战训练,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适应岗位的能力,并且也实现了为企业服务的目的。 (3)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 电子信息产业仍然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进程之中,如果一次调研一次校企合作就将以后的专业建设定型,必然造成未来专业无法跟上时代的进步。为此我们特别建立了毕业生评价和调控机制,通过定期的毕业生跟踪和质量分析,并通过全面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规格能够根据产业发展做出快速响应。 2.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是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的核心部分,其设计和开发的科学性、合理性是决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遵循“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原则,按“同平台、专方向、岗前训”的顺序,以核心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重点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课程的优化和整合。 课程的优化和整合应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强化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需求和先进性原则。其中,理论教学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突出与操作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注重实用性;实训教学方面,充分利用校内多个实验实训场合如电工电子实训室、单片机实验室等,加大实训量,保证实践性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并贯穿全部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重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增强实践教学的时效性和教学效果。 (2)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 为了保证生产性实践教学的开展,我们特别注重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目前,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已经有《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电子产品安装与调测》、《电子产品故障诊断与检修》等多门理实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重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融合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讲授法、现场示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类比法、分组教学、“一帮一”教学等。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最终形成了“任务驱动、学做合一”的专业教学模式。 另外,我们也组织教师不断充实和完善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习题库、实训指导书以及拓展学习资料等教学资源,并建立了精品课程网页,将优质课程资源在校园网上实现共享。使课程的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充分整合,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学习和测试,将课堂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4)教材建设。 教材的选用和编写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优先选用适合本专业的、基于工作工程的高职高专优秀教材的同时,积极组织教师、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编写具有我校特色的教材。目前,已经正式出版并应用于教学的有《AVR单片机原理与应用》、《Protel 99SE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数字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教材,以及《电路实验实训指导书》等校本教材。还有部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型教材正在积极编写中。 3.理实一体化学训室建设 为了保证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实施,我院投入了大量资金先后建设了10个服务于不同课程的理实一体化学训室,包括电工基础学训室、电子装配学训室、嵌入式学训室、EDA学训室等。能开展从基础理论学习、专项实践技能训练等各方面课程的需要。经过几年的不断扩建和更新,各学训室分工合作,已形成一个能模拟真实生产环境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即能满足教学需要,又兼有生产和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功能的先进的实践教学基地。除了在硬件方面的建设以外,也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去保障课程教学尽量在实践场合开设,鼓励学生多参加实验实训,提高实验实训室的利用率。 4.师资队伍建设 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将专业建设的成果真正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此,我院开展了多项措施来加强教师队伍,并已逐步形成了一支以专业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在建设方法上,主要是制度建设,激励和惩罚指导来引导现有师资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引进。我院先后颁布了《专业、课程带头人选聘和管理办法》、《优秀骨干教师选聘和管理办法》、《教师引进管理办法》,对专业带头人、课程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均提出了企业工作经历及业绩要求;要求专业带头人、课程带头人必须通过“传帮带”,培养青年年教师,并承担一定的技术服务、科研项目、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任务,完成规定的学术考核要求;引进的教师一般都应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在《青年教师培养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了中青年专职教师必须取得企业工程系列职称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被学院确定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则兑现双师型教师津贴。 实行“以老带新”,指定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方面等;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历进修、下企业锻炼,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并定期组织教师技能培训班,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鼓励教师通过本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获取相应的证书。同时,聘请相关院校、科研所或企业的学者、专家和高级技术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聘用制度。 四、结语 通过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实现高起点地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质、较强的电子产品生产相关的电子设备操作与维护、工艺设计、生产管理、产品检测能力,能胜任企业对高职层次一线的技术员、质检员、工艺员等岗位的旺盛需求。从而为提高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推动了各项教学基本建设,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进一步优化我校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学科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论文:竞赛引领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摘要:目的:对竞赛引领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进行分析。通过应用竞赛的方式增加学生对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的兴趣和重视,提高学习成绩,改善学习环境,增加竞争意识。 关键词:竞赛;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兴趣. 电子专业课程对于电子学科的学生来讲较为重要,但课程讲解较为复杂,枯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单纯专业知识讲解,教学效果欠佳,近期对我校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进行改革,详细分析如下。 1参加学生情况 选取2014级电子专业学生200名,传统教学100名学生,其中男性学生56例,女性学生44例,年龄19-21岁,平均年龄(20.00±1.50)岁,竞赛教学100例,其中男性学生58例,女性学生42例,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9.00±2.00)岁。 2教学情况 传统教学100名学生,主要是依据学生的情况给予常规的教学,主要是进行老师拟定教学方案后备课,课堂讲授电子专业知识,课堂提问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对专业知识进行理论学习,同时进行课堂学习后进行实践动手,对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1]。 竞赛教学100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教学方法同传统教学方法,同时针对于相关知识,定期举办理论知识竞赛,主要内容为竞赛的技术体系主要包含理论知识测试、电路识图、元件选型与参数计算、原理图绘制、设计、板制作、电子工艺焊接、单片机软件程序编写、电路调试、软件调试、电子产品的结构与安装工艺、电子产品的工艺文件编写、电子产品的技术文件编写、技术答辩等技术考核内容。整个竞赛过程贴近生产、工艺、注重质量,以企业实际要求出发[2]。在竞赛中获得较好成绩的学生给予适宜的奖励,奖励内容主要针对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给予奖品的发放,并且同就业优先相关联,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3教学效果 在学习后定期对学习内容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成绩检测,考试成绩优秀:90分以上;75分及以上为及格,75分以下为不及格。 传统教学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为36例,比例为(36.00%)、及格学生为35例,比例为(35.00%),不及格学生为29例比例为(29.00%),及格学生为71例,比例为(71.00%),明显低于竞赛教学,优秀的学生为54例,比例为(54.00%)、及格学生为36例,比例为(36.00%),不及格学生为29例比例为(10.00%),及格学生为90例,比例为(90.00%) 4竞赛引领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4.1课程体系的重构 近些年来为更好的学习电子专业技术课程,专业学校均给予适宜的课程改革,因电子专业课程初期为理论知识学习,课程枯燥乏味,难以获得学生的兴趣,并且难以进行深刻的记忆,因此导致学习效果欠佳,因此电子专业教学中经常会应用较多的辅助方法帮助教学。近几年,为更好的增加电子专业学习,我校给予电子产品设计大赛及相关知识竞赛,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主要竞赛内容围绕电子产品的理论设计、结构理论、生产工艺、安装结构、产品组装、产品调试、成品上交、竞赛结果评估。电子产品的学习不单单为简单的理论知识学习,还需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才能够更好地胜任电子专业工作。同时人才培养还应严格执行国境职业资格鉴定的相关标准,课程的标准体系建设增加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同时学生学习期间的培养应同课程考核构成衔接体系,做到边学习边检验,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时给予补充学习或是强化训练[3]。 4.2竞赛引领的重要性 传统教学仅仅为常规的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同时课后给予实践动手,对学生而言仅仅为了应对考试,缺乏对学习的理解和兴趣,因此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面对枯燥乏味的学习和复杂的学习知识不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深化概念。 竞赛教学能够更好地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加学生对于电子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改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竞争,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设计、制作、完成电子产品的能力。竞赛项目及企业项目为例,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控制器,从设计方案、成本核算、电路设计、工艺设计、程序设计及系统联调、产品装配、工艺文件编写及使用说明书撰写到项目总结与创新,完整的体验竞赛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使学生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 5结论 竞赛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普遍缺乏自主研究的精神,对于专业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相关的实践活动少。且教师没有专业的研究项目,导致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课题研究。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培养模式,无法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而通过技能竞赛,一方面能促进“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技能是职业院校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也是“双师”素质的必然要求。在技能竞赛中,教师也必须锻炼和参与实践中。 电子竞赛教学模式目前已经在相关学校中普遍开展,获得了较高的教学成绩,我院为更好的开展电子专业教学,已经在教学中增加竞赛教学模式,促进了专业课程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更好的培养理论知识强,动手专业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可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和辅助措施。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论文: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针对湖南省电子信息产业高级技能人才紧缺的形势,笔者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明确专业定位,构建“岗课证相融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层次化、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专业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取得了较好的专业教学改革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应用电子技术 岗课证 层次化 模块化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大产业。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到网络通信、生物医疗、家用电子产品、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等民用产品制造产业,电子技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应用电子技术是一门以电子技术的应用为目的的专业,而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够综合应用电子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 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 1.1 企业需要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2014年春节后,深圳人才大市场招聘信息显示电子行业的用工需求排名第一,其中电子电器制造类企业对一线生产岗位以及有2~3年专业工作经验的技术员、工程师、研发经理等岗位的用工需求量很大。其中,电子类企业一线生产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很低,初高中毕业生甚至是一般的农民工就能上任,而研发经理、工程师、技术员等却比较紧俏难招,也就是说这些企业紧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1.2 什么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素质高”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第一是职业技能高,包括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树立基本的职业意识,形成较完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等。 第二是职场应变能力强,包括及时把握职业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自主学习新的职业技能;掌握最先进的相关职业理念和操作方法;形成更全面的具有延伸性的知识结构等。 第三是专业创新能力强,包括不断发现现存事物的缺陷,不断找出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创造性的设想,并能够具体实践、操作和开发;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以适应其创新的各种要求等。 1.3 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电子电器制造类企业招工数量大,尤其是高素质技能人才紧缺,并且招到也很难符合企业要求,需要再培训才能上岗。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高素质技能,使其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呢?近年来,笔者学校展开了以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 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1 构建“岗课证相融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定位是专业教学改革的第一步,也是关系到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第一步。湖南省现有电子信息产业工人12万左右,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级技能人才只占技术工人总量的6%,这一数字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标准。在“十二五”发展纲要中,湖南省明确将电子信息产业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经过多次调研和研讨,课题组确定了该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定位是对接湖南省战略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适应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并且,专业依托行业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工作机制,校企共同进行专业建设。 “职业岗位、专业技术课程、职业资格证书”是“岗课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3个内涵要素,“岗位技能训练、工学结合课程教学、职业资格认证”三者融为一体的教学实施是“一体化”的内涵。为了构建“岗课证”一体化培养模式,首先,广泛调研和听取来自企业一线行业专家建议,确定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覆盖哪些职业岗位(岗位群),每个岗位需要哪些知识和能力;其次,再分析这些能力之间的逻辑联系, 将能力分类、分层、分先后,与课程相对应;最后,通过职业资格考证,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上岗所要求的熟练程度。 2.2 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层次化、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强调学习者在动态的行动体系中生成与构建整合了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工作过程”知识,从而满足社会或职业对教育或个性的需求,实现学习者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 课题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对电子信息产业中电子设备装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中机车电子设备维修调试等工作岗位开展调研、分析、归纳,得到了生产管理等4大岗位群和电子设备检修等23个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培养生产制造、技术服务、设计开发三层次目标,以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等五大理实一体课程模块为支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层次化、模块化”课程体系。 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出发,遵循典型的工作过程“6要素”原则和抽象的思维过程“6步骤”原则,进行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改革。以《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课程为例,课题组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课程学习情境的教学环节设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用合宜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施,积极探索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根据职业资格考核要求进行课程的考核,合理设计考核内容,制定考核标准,采用多元化的考评方式,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课程考核。 2.3 建设与专业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2~3个企业保持长期联系,成为合作单位;安排专业教师参加企业的生产实践锻炼,并深入到企业生产、技术革新和科研中,逐渐形成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建成 “公司+车间”的实训基地模式,采用企业当期主流生产性设备和自主开发的先进虚拟仿真软件,虚拟现实与真实产品生产结合,开发基于真实产品的实训项目教学资源,满足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产品研发与生产四大功能需求。 建设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积极探索名师课堂、慕课、微课等信息化教学形式的应用,满足教师、学生、员工、社会学习者终身学习需求。 3 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效果 经过近3年的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笔者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更加清晰,专业教师的教学目标和个人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系统化学习,掌握了基础的职业技能,具备了一定的职场应变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得到了老师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论文: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宽广,电子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服务等行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涌现,对从事电子技术行业的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师资队伍 一、改革背景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秉持更好地在该专业领域内,需要培养出一大批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合格的初、中级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通过一体化教学改革,实现学习与工作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质量意识、创新能力等职业素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改变电子行业企业技术人才缺乏的现状。 二、教学改革思路及实施措施 1.开发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一体化教材 教学前准备:走访企业,与企业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企业对电子专业员工的要求及应该掌握的技术,对电子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收集企业相关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然后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力争构建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学习过程更接近企业的工作过程,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高度结合的教学模式;组织开发适合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开展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校本教材及辅助教学材料。 2.创造教学改革条件 课程改革是以“五个一体化”为指导,从满足电子类岗位对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出发,分析其职业能力结构和工作过程,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达到满足一体化教学的五个条件,改革的具体内容是: (1)教学内容一体化 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要紧密结合,形成一体。在一体化课程方案建设阶段,积极顺应企业人才需求和行业发展需求,严格采用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进行企业人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调研、分析,选取来自不同的代表性企业的实践专家,通过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炼出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形成与真实工作任务对应的学习工作任务,实现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一体化。 (2)教学方式一体化 教学方式采用学、练交替结合,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对应。工作是怎么做的,教学就怎么开展,做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实现教学方式一体化。 (3)教学环境一体化 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对接,实训设备采用企业典型工作设备,学生进入实训基地犹如进入真正的生产企业。把传统教学场所建设成一体化教室,在一体化教室既可以进行必要的理论讲解,又可以马上开展技能训练,实现教学环境与企业工作环境一体化。 (4)师资队伍一体化 教师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首要条件。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是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要求既是教学行家,又是技术能手,能将各种知识、技能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 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师必须集深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于一体。通过教师到企业轮训,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兼课等方式,使专业教师既能上得了课程,也能入得了厂房,教师有真实的企业工作、学习经历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实现师资队伍一体化。 (5)教育教学一体化 把专业技能的学习和综合素质教育融合在一起,寓综合能力教育于专业技能学习中,教师不仅只传授专业知识技能,还教会学生如何适应企业,提高职业素养,实现技能学习与综合素质教育一体化。 三、教学方法改革――采用“五步教学法”实施一体化教学 “五步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是: 1.接受任务 学生通过阅读任务单知道“做什么”,即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来源和要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思维,在工作页中设置了合理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出任务。 2.分析任务 学生了解工作任务和要求后,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分析任务涉及的技术要求难点,对技术、技能、设备等的要求。 3.制订方案 确定完成任务的路线流程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在教师的引导或独立状态下,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去制订计划,确定完成项目的方案和步骤。每组制订好计划后,派一名学生向全班展示并说明完成项目的方案。 4.完成任务 按照路线图一步步完成工作任务。学生按选定的最终工作方案,应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学习与项目需求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按照工作过程要求与规范,各自独立或协同配合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5.评估总结 得出经验,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本阶段的目的侧重在复习,总结教学内容,对实训中学生是否完成了工作任务,在实施过程中是否达到了规范要求,通过适当地点评和表扬,对学生进行指正和鼓励,让学生发现不足,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 教学一体化模式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和老师,在不同时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和老师。改变以往课堂中老师的“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学生就像是一部机器,学习的参与度很低,造成课堂枯燥乏味,学生难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工作任务驱动法教学以“节节有活动,人人能参与;节节有笑声,人人有笑容”为出发点,按照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和标准设计课堂,把课堂变成工作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完成工作任务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轻松快乐地学习。 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参与度明显降低,分小组完成设定的工作任务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上学生积极提问、积极搜索资源寻求答案、积极完成各项任务,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得到明显提高。一体化教学模式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一定会为我们新职教创造新的辉煌!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论文: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认识实习课程改革新思路 摘 要:认识实习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教师要适应时代要求,改革现有教学模式,采取新的教学措施,从认识实习日常化、学校企业合作化、课程安排合理化及教学实践考核化等方面深化课程改革,使学生能对所学专业有个更为直观的认识,明确今后学习的目的与要求,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 认识实习; 改革; 新思路 认识实习课程是我们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认识实习,学生可以对所学专业有个更为直观的认识。从短暂的认识实习课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并认识常用的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和仪器;了解并认识电子或电器产品的生产工艺;了解企业的新产品及电子专业的发展方向;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更能从员工的交流中明白企业的需求和专业的着重点。这种实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专业的认识和激发学生对未来的兴趣和期许。然而,认识实习的效果为什么不明显?因素很多,除了需要校方、厂方的配合外,还与我们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关,因此效果难以保证。 一、应用电子专业的现状 根据目前教学情况,我把情况归纳总结为以下三点。 1.实习安排不合理 首先我们认识实习的时间短,一般为一周时间,而且学生人数一般在五六十人左右,其实大家只能走马观花般的大致过个场,很多时候都不清楚自己看过什么,师傅讲过什么,其实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我们认识实习一般在教授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和仪器后,学生对其有所了解认识,但是对电子生产方式与技术,企业管理模式与需求等均不太清楚,而一切的知识在短暂的时间里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信息量过大,使得学生接收信息量有限,效果不明显。 2.实习指导教师经验尚浅 教师是航标,是指路明灯,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由于目前学校及其整体环境对认识实习重视度不够,所安排的教师大多为年轻的实习教师,其所负责的大多是学生一些安全问题及实习单位的秩序等问题,真正的教学经验不足,与实习单位的衔接也仅浮于表面,对于单位的生产方面了解也很缺乏,对学生的认识实习帮助并非有益。 3.实习单位难寻觅 实习单位与学校虽有情义,但无深交,大量学生涌入单位实习,虽然时间也许不多,但给单位的生产也造成一定影响,给领导人带来压力。久而久之,实习单位也会感到厌倦、麻烦,使之再次合作或联系新单位造成阻碍,这也加大了学校的困难。 二、应用电子专业的改革措施 面对诸多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适应时代对应用电子专业的需求,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方案,完成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1.认识实习要深入日常学习中 认识实习实际上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短短的几天学习并非能给学生带来足够的帮助,因此我们要将实习深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除了在课堂上教导学生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可以不时地邀约一些企业家给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企业的发展历程、企业的生产与文化,当然也可以给学生分析下当代对应用电子专业的要求和期许。这样我们将书本知识、间接认识和切身体会有机结合,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与认识,明白学习的目的与追求。 2.实习指导教师要深入企业沟通学习并合理安排实习内容 企业有企业自己的事情,面对学校的合作,也会有自己的考量。学校将企业作为合作单位,应该在平时多与企业交流,特别是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生产人员,这样的话,一方面实习指导老师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切实地解决公司生产,甚至研发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另一方面,人与人的交流在于点滴积累,实习指导老师与企业相关人员多联系,能更加方便解决认识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实习条件,更细致的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和文化。当然,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对于实习内容的安排也会更有弹性更充实。 3.改进考核方式 考核是必要的,毕竟学生有一定的惰性,一味地放养,只怕前期效果再好、教学再出色,没有一定的考核,效果也不会太明显。当然考核要讲究方式方法,绝非一张试卷即草草了事,我们认识实习的考核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认识实习中切实学到东西。我们可以将考核分为以下五点: ①学生在实习中的整体表现;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③公司师傅和实习老师的反馈;④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⑤学生的实习报告。只有及时考核、总结,才能使学生的实习成果得以巩固,加深印象。 三、应用电子专业认识实习的改革成果 应用电子专业的认识实习是一个远比想象重要的一件事,通过这段时间的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我们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于专业的兴趣和认识,还切身地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了书本中的基本知识、明确了专业的学习方向、了解了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懂得了企业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与期望。一个有意义的认识实习,值得广大教师分享,服务更多的学生,培养更多的人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论文: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研究 摘要:长沙民政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作为湖南省首批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试点专业,通过探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与湖南省5所示范性中职学校与形成中高职专业、课程、教学过程衔接及资源共建共享的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建设湖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保障。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为了进一步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湖南省教育厅决定从2014年开始在全省中、高职院校中开展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遴选建设一批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试点项目。长沙民政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成为首批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试点专业,与湖南省“四大区域板块”的5所示范性中职学校共同发展,形成中高职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的格局,通过探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中高职专业、课程、教学过程衔接及资源共建共享的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建设湖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保障。 一、中高职衔接建设思路与目标 1.建设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对接湖南工业领域“八大千亿产业”及“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电子信息产业,选取“四大区域板块”的中、高职院校为改革试点院校,以完善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机制为突破,以培养目标衔接、专业设置衔接、课程建设衔接、教学过程衔接为重点,全面推进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与湖南电子信息产业体系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建设目标。 (1)专业衔接:对接湖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电子信息产业,确定电子信息专业大类中的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电子与信息技术与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衔接专业;基于湖南省信息产业的战略性新兴十大工程的数字化整机发展工程、新型应用电子产业化工程、物联网应用试点工程等四大工程,确定信息家电、医疗电子、物联网工程专业定位;通过岗位调研,根据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要求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明确中高职不同职业岗位、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要求,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2)课程衔接:按照教学设计分层递进,教学组织梯度推进,教学内容编排由简到繁的总体思路,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能力递进课程体系;公共课教学中职阶段达到部颁教学大纲要求,高职阶段要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培养,专业课教学侧重电子电路分析、电路装配与调试、电路维修、PCB设计、工程布线等专业基本能力培养,拓展信息家电、医疗电子、物联网工程等助理设计、生产工艺管理、工程安装施工等专业能力,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方法、新设备的教学;在现有试点专业课程标准基础上,共同开发《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分析与调试》、《信息家电产品分析与实践》、《医疗电子产品分析与实践》、《物联网工程安装与维护》等5门专业课核心课程,实现核心课程建设中高衔接和共建共享。 (3)教学过程衔接:研究并实践应用电子技术中高职衔接专业在培养目标、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递进、延展和衔接关系,系统设计专业定位、教学过程、考核评价和教学管理制度,开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中高职“3+3”分段培养方式,研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中高职衔接中的具体实践,创新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空间教学方法,开发MOOC课程、“名师课堂”、“专递课堂”课程资源;联合设计《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方案》(含岗位、实践项目和教育教学计划);探索以能力为核心、以作品为载体、有明确的梯度和层次要求、行业企业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方式,联合设计《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转段学习评价标准》;共同建立健全的日常教学、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学籍管理等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4)共建共享:两校各自发挥师资在专业教学研究、社会服务、应用技术开发、专业技能互补中的优势,进行专业师资互聘、结对帮扶、定期研讨、专项培训等方式,优化专业师资结构,提升专业教师团队整体水平;探索按照中高职技能复杂程度要求配置不同技术标准的教学仪器设备,根据试点专业对接的产业(行业)和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双方联合企业共同建设中高职衔接共享的专业基础实训、专项实训和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中高职专业实习、实训条件合理配置和衔接共享;共同探索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方式方法改革,开发适合专业教学实际的教材、实习实训项目等,建设与课程相配套的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库,开发专业相关空间资源课程、微课程、名师课堂、网络课堂、专递课堂。 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非专业对口衔接,造成知识和技能错位。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扩大生源,并未严格按专业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有的地区只是分成文、理两大类“对口”招生。由于非专业对口衔接,学生在中职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部分无用,几乎从零起点开始学习新专业,而文化基础又不如普通高中毕业生,严重影响高职教育质量。 2.非一体化设计的专业对口衔接,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有中职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许多学校按普通高中毕业生设计教学计划,这样专业对口的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许多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出现重复,有些专业重复率超过60%。 3.高职专业课程零起点,难以培养高技能人才。高职与中职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上理应有明显的差异,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高职专业课从零起点开始,而且专业课学时数少于中职。 三、中高职衔接的应对措施 根据上述分析,实施中高职教育衔接,如果没有一体化设计的教学计划,无论是非对口衔接专业错位,还是对口衔接课程与内容重复,都存在很大损失,严重影响职业教育质量。设计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结构,实施一体化教学计划,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已是当务之急。 1.构建整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结构的前提,是根据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的要求,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确定技能型人才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构建一个整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中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及其标准,避免中职、高职培养目标出现职业能力水平和教育层次的重复和错位。 2.实施中高职一体化教学计划。要使中高职衔接达到最佳效果,关键是实现真正的专业对口衔接实施一体化教学计划。应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高职院校、中职学校、行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根据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分析,按照相关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和职业鉴定考核要求,制定相应的职业能力标准,设计并实施一体化教学计划,制定中职与高职的专业教学标准。 3.制定中高职衔接的接口标准。要确保中高职课程的高效衔接,关键是在一体化教学计划的设计中,必须统一制定相应的专业接口标准。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接口标准可分为专业、文化基础两部分。专业部分接口标准,可按照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四级(中级工)和相应的职业鉴定考核要求制定;文化基础部分接口标准,与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的考试要求一致。 4.构建整体性的课程结构体系。要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必须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相结合。应根据企业职业活动,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整体课程结构体系。这样不仅能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有利于造就高技能人才。 四、结语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充分发挥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带动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共同发展,形成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实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3+3”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试点。通过中高职“3+3”衔接人才培养机制,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过程衔接为突破口,充分利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与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全面推进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加快建设与湖南产业体系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论文: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从我校电子技术专业基本情况入手,通过分析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下降、课程体系学科本位痕迹明显、课程改革与企业需求存在较为明显差距和忽视课程开发,课程目标创新性要求操作性差等高职课程改革面临的困境因素,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了我校具体做法及取得成绩,对其它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高职应用电子技术 课程改革 课程体系 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内涵发展阶段,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越来越引起各高职院校的重视。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标准的制订是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的保障,是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优化课程内容落到实处的保障。课程标准作为课程的质量标准,为教学主客体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是课程实施、课堂教学和学业成就评价的依据。课程标准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对于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良性发展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意义,其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发展、实现课程改革整体性突破的切入点。 一、电子技术专业基本情况 我校电子技术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生,长期以来,与苏南、苏中及泰州地区中小电子信息类企业联系紧密,培养了一批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本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最近三年累计毕业生共计130人,拥有9个校内实训室和4家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 二、专业课程改革的原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和高中在校生源地日渐减少,近年来我校生源质量不可避免与以前相比大幅度下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下降 随着生源质量的下降和为保持我校招生规模,在施教过程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学生由于高中基础理论知识较弱,滋生出了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即使考前老师给考试范围,宁愿挖空心思铤而走险考场作弊,也懒得去学和记。甚至还出现了部分学生自己不学习,还对其他人进行冷嘲热讽的现象。 2.课程体系学科本位痕迹明显 由于我校脱胎于中职教育,在快速发展中受普通本科教育的影响,目前仍有部分课程体系仍是基础论课程观所主导的学科体系,课程基础化、学问化、普通化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课程体系结构不太合理,不能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重理论,轻实践,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了一堆知识却不知道能做什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3.课程改革与企业需求存在较为明显差距 从宏观角度讨论高职定位,并以此指导课程开发,仍然采取以工作任务为依据重新选择课程内容,而老师受其职业习惯的影响,也往往只关注教学生什么知识、技能,没有认识到围绕什么来较这些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导致对具体的微观内容模糊不清,是高职课程改革难以深入下去的首要原因。课程改革仅停留在表面上,课程内容陈旧,不能跟随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学生不受企业欢迎。 4.忽视课程开发,课程目标创新性要求操作性差 我校开设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和职业拓展课,其中公共基础课对全校各专业而言具有一定意义上的普适性。而各专业通过对行业企业技术需求充分调研基础上,自行设置一定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特殊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该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较少。且各专业均明确要求所设课程应具有较高的创新性,但是一味地要求创新,却对应该如何创新、怎么样才算创新等没有具体规定,这使得课程目标关于创新性的设置失去可操作性。 三、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及做法 1.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要打破原有的学科型课程体系,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对职业领域中工作任务进行剖析、选取、序化和教学化的过程,最终实现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的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的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能力的对接。具体构建思路如图1所示。 2.具体做法 (1)确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定位该专业面向的岗位 ①通过对企业专家观点的汇总,清楚、明确地列出本专业可能面向的岗位; ②根据麦可思公司的调查数据,统计该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 ③根据该专业的发展理念,在以上思考的基础上,最终筛选出该专业所应面向的岗位。 (2)分析岗位的工作任务,并同时进行任务的职业能力定位 ①对已经确定的某一岗位或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 ②分析岗位的工作任务时,可采取会议研讨式任务分析法,具体做法是在分析专家的主持下,组织企业专家对岗位中的工作任务进行会议形式的研讨,制定出工作任务分析表。分析专家要对不同企业专家的材料进行整合,形成一份分析材料。最终获得一个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③对职业能力的分析,应当尽量避免简单地从现有教材中抽取内容,避免重复一些常规的能力内容。分析专家在引导企业专家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时,应当尽力引导企业专家通过对自我经验的反省来获得职业能力定位,并要努力引导他们对职业能力进行细致的描述,尽量避免宏观的描述。 (3)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 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中,应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以工作过程导向系统开发课程体系,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和实施。在课程建设中应注意课程的适用性问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如单片机技术,以控制LED灯闪烁方式为载体,按典型工作任务划分若干个学习情境,使学习任务对应实际工作任务,并包含完整的工作过程。在课程内容的编排和学时分配上,既要考虑工作任务的完整性,又要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允许一些知识点和技能点出现交叉和重叠,重点强调技能的熟练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如图2所示。 3.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1)工作任务确定后,如何将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加强与企业的对接,通过实施校企合作,构建了“课证融通”高职课程体系,从而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与模式,建立课程的评价、激励与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将职业岗位技能的标准纳入到相应的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由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职业技能的要求更具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我们在制订高职课程标准时,适当引入职业技能标准,一方面,符合“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将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制度相结合,实行“双证书”教育;另一方面,有利于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形成新的课程内容,搭建新的建设基础与运行平台。 (2)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分析好之后,如何在教学中实现? 课程实施的关键是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总结实施较为成功学校的经验可以发现:专职教师队伍是有序、有效实施通用技术课程的主要基础,兼职教师队伍是更加有效实施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条件,既是促进课程模块建设的保障,也是拓宽专职教师专业视野的法宝。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既需要专职教师的专业引导和精心组织管理,也需要兼职教师的专业技术及其实践经验。在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专兼职教师要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4.取得成效 (1)鼓励、支持教师大胆创新,在教材内容的组合、编排上,打破学科界限,结合“任务”的工作流程和技能训练,推出模块化的“教、学、做”一体化教材,如本专业教师参与编写的《电气控制与PLC项目教程》及《单片机技术项目教程》等2门主干课程教材,同时积极组织教师编写修订实训指导书,保证实践教学的需要。 (2)与科兴电器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传感器与检测》教材和课件,将企业案例和生产过程引入到教材内容,提高了教材编写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服务企业生产实践的目的。《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课程分别被学院评为精品课程和优秀校企合作课程。与常州西玛特电器有限公司、春兰股份有限公司、泰州科兴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一道合作制定了突出职业能力的《机电生产实训》《家电维修》《彩电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子线路分析与仿真》课程标准。 (3)鼓励学生参加政府、行业组织的各级别技能大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良好素质和扎实技能。2010年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二等奖。2011年3月,江苏省论文抽检本专业10篇论文,结果8篇合格,2篇基本合格,远超省40%平均合格率水平。2012年,学生毕业设计“畜禽舍环境控制”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三等奖。据统计,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双证获取率为100%。 (4)通过召开企业专家、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座谈会,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并,形成了“电子产品装接”和“电子产品调试”等7项典型职业行动领域和14项典型的工作任务,优化和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综合职业技能明显增强。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占应届毕业生比例100%,双证书获取率均为99.3%。近三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为97.5%,学生半年后的起薪由2010届的2115元提高到2834元。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论文: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施与探索 摘 要:本文针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理论性强和抽象的特点,阐述了在具体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所进行的一些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教学模式;分层分组;学练考 一、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 (一)教学现状。近几年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起得了长足的进步,加大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文化基础课程的比重不断下降,操作技能培训课程比重不断上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这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学生能力与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有差距,在企业大多数学生从事主要是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课程的设置不很切合企业的实际,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与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电子技术应用的综合技能训练不足,单项技能训练的技能熟练程度不够;老师对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认识不到位,老师教学主要还是围绕教材,为完成教材的教学任务而完成任务,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能落到实处;教学方式不适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际,主要表现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有完全融合,没有体现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二)改革起因。课程体系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但课程体系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堂是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主阵地。根据我们对电子技术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查,企业需要(1)电子元器件装接工(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从事元器件的安装)(2)电子产品的质量检测(3)家用电器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大型商场家电维修部)(4)电子产品的经销(5)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6)电器设备的安装与维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应结合学生实际,按职业岗位群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要求设置课程和实训项目:以知识运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将课程进行整合,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以理实一体为指导,以行动导向为线索,不断探索有利于学生能力提升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主要在核心课程《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与精品课程《电子产品整机组装与调试》上进行先行先试,以积累经验,以带动其它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 (三)改革目标。通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学生能力的有效提升,使课程体系规划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课堂不仅成为知识增长,能力提升,而且还要让学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善于沟通能力,做事认真仔细的习惯。这些都是职业岗位要求不可或缺的素质要求,因此教学模式改革应用使课堂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场。 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成果 实施“分层分组”+“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为了加强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符合企业岗位的要求,在实训课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分层分组”+“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为使实训课顺利进行,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分层,分层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以及理论知识水平进行分层,对各方面较好的学生作为分组的学科组长或辅导员,通过分层分组,各小组长或辅导员也协助老师进行教学与管理。现将分层分组后的实训课教学总结如下表:(光控灯电路的搭建) 总结:为了完成构建课程体系的目标,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至关重要,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实训课程我们采用了“分层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学生实训项目来自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真实电子产品,任务通过分析完成项目的典型工作过程提炼出来,通过这样的实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能适合工作岗位的要求,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实训模式突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论文:“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资源库建设探析 摘 要 就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以及教学过程的实践,分析了高职“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节约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提高独立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的学习平台独立完成“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学习任务,使得“项目化”教学效果更好。 关键词 教学资源库 “项目化”教学 高职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目标的教育,尤其是在大力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趋势下,教学资源已不再以学科理论体系分类,而是以任务、项目模块进行分类。教学资源体系强调实践性、技术性,而理论以够用为度。同时,倡导企业参与开发教学资源。在构建高职教学资源库过程中,针对职业教育对“项目化”课程教学体系的要求,建设高职以“项目化”教学改革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库具有重要意义。 1以“项目化”教学改革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路 以“项目化”教学改革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要求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打破原来实验室和教室场地分开教学的模式,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充分利用教学基地的仪器设备进行教学,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项目”教学方法,是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兴趣;“项目化”教学资源是以任务、项目模块进行分类。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也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通过任务书、引导文及教学课件等形式,教师可向学生提出相关的“任务”,观察学生的操作,随时接受和处理学生反馈的信息,从而很好地控制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项目化”教学组织是以行动为导向,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完整的“行动”方式来组织教学。例如,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依据“项目化”教学特点和教学过程进行了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尝试了建设有行业,企业参与的使用方便快捷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利用。 2以“项目化”教学改革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 教学资源库必须规范,合理、科学地创建,并不是越大越好,越全越好,而是要根据使用对象、服务对象的需求来创建。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特点,结合“项目化”教学模式,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主要分为教学平台和学习平台两大模块,并在使用过程中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了教学资源的专业性、职业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2.1教学平台的建设 教学平台主要包括专业课程教学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专业教师对教学平台的使用,一是进行专业课“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的建设,将自己创作,收集的各类教学资源上传,通过权限控制与其他师生、企业兼职教师共享。二是检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有用资源用于项目化”教学,教师对于“项目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已有明确的认识。结合“项目化”教学过程,教学平台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6个主要资源模块:课程标准库、教学素材库、电子课件及教案库、教学视频库、专业试题库和专业教学资料库。其中,教学素材库包含了文本类素材、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教学资料库中包含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各类电子书、课程教学资料,专业技能培训资料等。 2.2学习平台的建设 学习平台主要包括专业课程学习资源。主要是学生类用户对此平台的使用,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平台,阅读课程学习指南,可以了解所学课程的内容、结构,并通过任务书和引导文了解每次课的任务;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查阅学习平台中学习资料库完成任务书当中的任务。学习平台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五个主要资源模块:教学案例库、学习资源库、学生作品库、自测试题库和行业标准库。 此外,学习平台中还设置了“考证专区”和“在线答疑”两个功能模块,在“考证专区”模块内收集了大量专业培训与职业技能证书考取的相关资料,方便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和职业资格的认证;学生通过 “在线答疑”模块,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课后体会以及学习经验等与专业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和知识经验的共享性。 3结语 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日趋完善,实用性愈来愈强。在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使用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对专业教师能力和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独立查阅资料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根据“项目化”教学的需要从教学资源库中选择适当的素材组织教学,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的学习平台独立完成“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的任务和自主项目,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项目化”教学模式,也使得“项目化”教学效果更好。
管理学毕业论文:浅谈管理学专业课程辅导教师教学行为研究 作者:孟范香 刁治秦 蒋志福 论文关键词:管理学 教学观念 案例教学法 论文摘要:管理学专业是一个对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要求都很高的专业,在这种双重压力下,管理学专业课程辅导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一方面要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所以,教师教学行为是否有效至关重要’应努力提高管理学专业课程辅导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呼声的增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关注与研究的论文、课题越来越多。那么,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管理学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如何根据管理学专业的特点,实施有效教学,成为管理学专业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概述 (一)管理学专业概述 管理学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很强、但是也兼具一定实践要求的专业,该专业下设的学科如:管理学、工商企业管理、企业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企业信息化管理等都是具备这一特征的学科。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该学科要求具备充分的理论知识,可是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该学科,单纯的面授理论讲解是无法满足要求的,充其量学生也只能达到纸上谈兵的水平。学得好的学生知道招聘的程序、面试的原则、面试的程序、面试的技巧等理论知识,可是该理论在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却是不得而知。 (二)教师教学行为概述 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内容,我们可以参考波士顿学校委员会(boston school committee) ( 2006)提出的教师教学行为的8个维度:1.公平和高期望;2.职业主义(professionalism),主要指模式化的职业行为,包括工作职能、区域政策的理解、工作程序以及在多样性的社区里的工作目标;3.安全、尊重、文化敏感性和负责任的学习共同体;4.学校、家庭与社区的伙伴关系;5.指导学生学习的计划和策略;6.实质性知识,具有广泛前沿性知识,关键概念、事实、相关的研究、质疑的方法,具体到各自学科的交流风格等;7.发展性过程的监控与评估;;8.反思、合作和个体成长。 二、管理学专业教师教学行为的现状 (一)教学设计不灵活。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学设计方案,内容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教学过程、自主性教学评价、教学资源链接等。而目前我们的专业教师,并没有依据学生的特征进行设计,而是程序化进行,一本教案走天下的模式。 (二)对师生课堂角色的错误定位。一些管理学专业的课程辅导教师错误的认为,教师应该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就应该被动活动,包括静坐、聆听、接受和吸收信息。 (三)对学生课余时间的硬性安排。要求学生将课间时间用来完成工作表、练习册、或者仍然坐着,做其它功课。 (四)针对性不强的填鸭式教育。一些课程辅导教师喜欢面向全班进行的教学指导、演讲,并且十分热衷于这种教学方法,认为教师在这时充分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五)对学生的不公平分类。一些教师将学生进行“能力”分组,硬性将学生分为三等,并分别对待。例如,一些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将学生进行分类,并安排座位,成绩最好的坐在第一排,依此类推。 (六)对课堂纪律的过分要求。一些教师认为课堂就应该是安安静静的,否则就会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对教室里的安静状态给予表扬和奖励,采取了中学的教育方式,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管理学专业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不会孤立存在的,它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做好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工作是做好教师教育行为转变工作的前提。只有新的教学观念,才会给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注人鲜活的动力,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行为就不可能转变。 首先,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和相互作用的主体。课程的内涵已经发展为新的趋势: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从强调教材的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因素的整合。基于这种理念,课堂教学就不再仅仅只是知识与技能的单向传授,而是师生共同与教材的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体验。 其次,角色的正确定位,注重师生的交往。所谓交往,即共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基于这一理念,课堂上的“师道尊严”就非要摒弃不可了。教师眼中的学生,首先是与教师具有同样价值的人。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教与学应是民主的,教学氛围应是愉快、和谐的。对教师而言,他不应该是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而应该是与学生平级的组织者,所言所行,既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扬,潜能的释放。 第三,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课堂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与技能,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立体的教学目标。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的提问面明显扩大,更大层面的学生有了回答问题或表现自己的机会;课堂教学的知识标高适度下调,学生的学习负担得以减轻;教师对传统意义的中差生有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二)案例教学法的合理应用。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简单讲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与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运用基本概念和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案例教学中,师生都要注意角色转换,学生只有真正地深人案例、体验角色,才会有案例情境的“再现”,案例教学的价值才能被体现。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可充当监督员,激励启发学生,监督案例分析、讨论情况;可充当示范员,向学生演示、讲解、分析案例等;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并在实施中起主导作用等。 (三)场景模拟。管理学专业课程的特点是,无法到企业中实习,因为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根本没有时间教你如何去做,更不会放心的让你去做企业的管理事宜,所以,必须采取校内场景模拟的方式达到实践的目的。 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招聘环节为例,可以让学生以某企业为例,模拟招聘的场景。学生首先分为两组,一组负责商讨企业的规模、性质、拟招聘的职位、面试的问题设置等等;另一组则负责商讨应聘的注意事项。最后由教师点评。 当然提高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评估有关。学校的管理方式、评估标准的制定及实施有很强的导向性,对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同时与外界的支持与指导有关。如领导的支持与帮助、同事、同学的帮助一与支持、家长的帮助与支持等。也与其对学生心理行为的理解与评价有关。教师只有对学生心理行为的正确理解,并能得出正确的评估,才能有正确的教育行为,总之,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经验、结合学习者的特点努力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管理学毕业论文:浅析学校体育边缘化的管理学思考 论文关键词:学校体育;边缘化;原因;对策 论文摘要:对学校体育边缘化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指出导致学校体育边缘化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1学校体育边缘化的原因 1.1 体育管理体制因素我国体育由三部分组成,即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2]体育体制改革后,国家体育总局隶属于国务院,而学校体育也从体育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属教育部直管,只有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仍由国家体育总局直管。这是导致学校体育边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学校体育从体育系统分离出来后,长期流离于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之间,各种资源与利益都没能落实到实处。 1.2 应试教育因素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不顾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偏重于文化课教学,长期忽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的体育教育功能,学校体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逐步在教育系统内部被边缘化了。 1.3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的对接问题①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对接问题。目前,在我国,学校体育领域的体育人才基本上被排斥在竞技体育门外,从学校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专业队或者职业体育领域的体育人才屈指可数,大部分从学校毕业的体育人才都是自产自销。我国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篮球项目亦是如此。cuba与cubs这两项大学生篮球联赛水平较高,近年来商业运作得也较为成功,理应成为国家篮球联赛cba的后备人才基地,但一直以来,从cuba与cubs转入cba联赛打球的球员很少。这种人才培养出路问题也导致了学校体育被边缘化。另一方面,竞技体育领域的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很少能进入到学校体育领域。一些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一般都在体育行政系统内部任职,或者从事一些群众体育组织管理工作,很少有进入教育系统任职的。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对接不顺畅造成的恶性循环是导致学校体育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②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接问题。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接问题是导致学校体育边缘化的又一重要因素。与经济、社会以及竞技体育发展相比较,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相对滞后,成了体育领域的一块软肋。由于社会体育发展不景气,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机构可有可无,社会体育组织活动寥寥可数,社会体育领域不能为体育人才提供就业岗位,学校培养的体育人才毕业后在社会体育领域找不到立足之地,从而导致体育院校、各运动学校以及体育传统学校培养的学生就业难。 2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对策 2.1 推行体育体制改革推行体育体制改革是有效遏止学校体育边缘化、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和谐发展的关键一环。首先,应当进行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学校体育管理归口问题,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场馆、经费、人力、信息等资源的调配,强化学校体育的法规政策。其次,应当改革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机制,使学校体育成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同时,学校也应当适当为竞技体育人才提供就业渠道,通过考核吸纳部分有能力的竞技体育人才。最后,应当对我国竞赛体制进行改革。一是要进一步鼓励各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并允许其参加国际大赛;二是国内联赛应当与大学联赛接轨,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在我国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应当不拘一格求人才,应当积极主动的从各自项目的大学生联赛中寻求高水平运动员。 2.2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重视体育教育国家应当进一步凸显“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应当逐步改变人才考核选拔标准,改革过去单纯以文化成绩为考核选拔标准的做法,做到以能力、素质考核为主,文化成绩、体育成绩并重的选拔标准,在考核选拔过程中加大体育成绩的比重。 2.3 加强学校体育立法力度,强制力保障其施行近年来,专门针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文件日趋增多,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法规体系不完善成为了学校体育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桎梏。针对这一现象,应当加强学校体育的立法力度,尤其应当加强有关学校体育场馆建设、使用法规,体育经费划拨、被挪用的处理法规,教学课时被挪用的处理法规以及工作量考核等方面的法规文件,使学校体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有法可依。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加强各种监督力度,强制力保障各项法律法规的执行。 2.4 做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及社会体育的对接工作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体育发展模式不难发现,学校体育不仅应当成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而且应当肩负着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大历史使命,为社会体育人口的拓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社会体育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①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对接。首先,应当从体制改革入手,使学校体育行政管理系统(国家教育部)与竞技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国家体育总局)有一个良好的对接,形成良性互动。此外,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行政管理单位的上级管理部门(国务院)应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应当站在促进体育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前瞻性的眼光来解决问题,通过协调沟通与行政管理等多种方式,来有效解决体育人才培养与使用问题,使整个体育领域资源配置最优化。②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接。当前,国家体育行政部门以及各社会体育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措施来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接工作。首先,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系统,设立一些具有实质性职能的社会体育管理职位。其次,应当加大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力度,使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学校体育有机结合起来。 管理学毕业论文:浅谈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管理学 课程教学 问题与原因 改革思路 【论文摘 要】目前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指出了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高职教育管理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少高职院校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混淆了高职与普通本科的培养目标,没有做到以职业工作过程和行为为导向组织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导致目前许多高职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差。(2)教学内容和高职教学不符合。目前,高职院校在管理学课程使用的教材与一般本科院校的教材没有根本的区别,教材的理论性太强,内容抽象,学生学习时难以掌握,影响了教学效果。(3)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多数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滞后,校内实训环节薄弱;校企合作找不到结合点,大部分学生到企业实习只是做普通工人的工作,接受不到管理技能的训练。(4)教学方法单一。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和压抑。(5)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高职管理类学生大都文化基础比较差,学习进取心不强,相当一部分同学都不太清楚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根据经济管理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高职经济管理各专业应培养 “技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学术型人才,其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都应该体现这一人才要求。针对管理学课程内容多、覆盖面广,但没有突出重点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以模块化组成为宜,应包括:第一,基础模块。包括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与基本职能等。第二,专业模块。包括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和企业财务管理等。第三,教学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模块。通过分析国内外经典教学案、情景模拟等,提高学生了解现实情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总的要求是提高管理学教学的直观性和可体验性,具体可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第一,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经历一系列管理事件和问题,再通过深入地研究与分析,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设定一定的工作场景,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体验工作情景,培训学生的技能。 第三,游戏教学法。在游戏中,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其中,可以相互撇开,又相互接纳,从而不断实现领域融合和精神拓展。 第四,调查研究法。事先应拟定好调研内容,教会学生基本的调研方法,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开展这一工作。采用这种方法教学,有利于学生通过直接经验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建立管理学课程网站、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教学录像和企业工作实景光盘等,这种教学方法形象直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好方法。(3)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应该实行课内实验和课外实践相结合。课内实践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除了以上所述教学方法中提到的相关做法之外,还可以采用erp沙盘模拟进行实训。这种教学方法除了可以让学生学习商业规则外,还能培养学生的沟通技能以及团队成员的协作能力。课外实践可以通过 “请进来,走出去”两种形式来进行,一方面可以请企业管理专家走进课堂,介绍自身的管理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通过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到企业见习和实践锻炼,将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管理实践有机结合。(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种途径,不断改善教学团队的职称和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学缘结构等。第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例如组织教师到企业参加管理实践活动。第三,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专家为兼职老师。第四,鼓励教师利用各种机会与校内外同行进行广泛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5)搞好教材建设。可采取选用教育部推荐的或一些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有一定影响的教材。也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管理学课程特点和要求,积极创造条件编写自己需要的教材。此外,还可以编写一些辅助教材。(6)建立健全教学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要建立课程建设的规范性文件,教学过程的检查和监督,学生、同行、教学督导专家和领导评教制度等。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整个过程的评价。另外,要建立各项量化指标体系,尽量减少主观因素,以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管理学毕业论文:小议 管理学基础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对于管理学基础课程既要保证理论讲授,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此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管理学 基础 概念 案例 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人们将在长期的管理活动中经过无数次失败和成功总结出的管理思想,加以系统化,最终形成的可以进行学习、传授的理论体系。因此它有其科学性的一面。但同时,在实践中,管理工作并不是简单的理论套用,管理工作的好坏,取决于在具体管理环境中对理论的灵活运用,只有将管理理论与具体的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发挥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将管理工作做好。管理学基础课程,一般高校都作为专业基础课在大学一年级或大学二年级开设。初入大学或初接触专业课程的学生一般都对管理课程充满着憧憬,希望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一下变成职业经理人。再加上近年来案例教学流行,学生们似乎认为管理学课程就是案例研讨会,但对于一点理论基础都没有的学生来说,直接进行案例教学并不现实,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管理。因此,如何能够既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管理学教学中应考虑的问题。 1 系统介绍全书脉络 对于初次学习专业课的学生,他们大多对管理学专业课没有多少了解,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直接开始从第一章第一节开始讲解,学生只能是被动的学习,因此,建议第一节课不要直接讲解课程,而是最好从书中目录开始,把每一章节都讲解什么内容,每一章节的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给学生介绍清楚。在介绍内容的时候,不要反复用理论术语,重点在于告诉学生通过这一章你能够学习到什么知识,而这个知识在今后什么情况下会在生活工作中使用,它会对你的工作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 强调概念的核心 作为基础性课程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很多概念性问题。而很多学生习惯于某些中学的记忆式教学,但同时也痛恨记忆式教学。结果是,他们记住每个概念的方式主要靠死记硬背,但同时,又对这个学习过程感到不满,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大学的教育和中学的教育的不同。中学的教育强调的是规范性教育,而大学的教育强调的是启发式教育,是百花齐放。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它,可能最终得出的理念是不一样的。甚至即是是从相同的角度来研究问题的学者,其所总结出的概念也可能是以不同的形式表述出来的。所以,教学的重点不是对概念的记忆,而是向学生阐述观点,并将概念的核心表达出来,至于观念的表述方式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与书本一致的。 3 理论讲解贴近学生生活 在理论讲解过程中,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只有学生认为自己在生活中用过这个理论或者将要用到这个理论,他们才会对这个理论感兴趣,才会记住这个理论。比如,在讲解激励理论时,可以与学生讨论一下家长是如何激励他们学习的,哪些激励对他们有用,哪些激励没有用,为什么没有用,从而引出有效激励的要素和必经的过程。 4 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具有传递信息量大,表述方式灵活等优点,因此在教学中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其不足的一面。课程讲授过程中,重要的是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知识。多媒体教学有时并不适合于师生互动。在与学生座谈中,学生提出,当多媒体每换一次幻灯片时,学生们就赶忙记录下幻灯片的内容,然后,就没有兴趣听课了,很多学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多媒体上而不是和教师的交流上。当然,这个过程中也反映了部分教师的不足,比如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把所有需要讲解的内容都输入多媒体,让学生自己学习,也是造成学生学习兴趣降低的原因。所以,我们主张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可以使用,甚至在某些教学环节中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比如案例教学中,但切不可过于依赖它,它只是教学辅助手段。 5 适当选择案例(下转第140页) (上接第72页)自从上个世纪初,案例教学法被美国哈佛大学用于管理学教学中以来,已经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将具体管理事件带入课堂,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案例分析,促使其进入特定的管理环境中,体验真实的管理感受,从而事半功倍的理解管理理论,培养他们的实际管理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案例教学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学生选择案例,案例不能盲目选择mba知名案例,要准备适合课程内容和特点的教学案 例,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起引导作用。而不能仅仅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由此,才能通过此项训练增强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 管理学毕业论文:网络教学平台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建设是大学教学信息化的核心与基础。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补充教学资源、拓展管理知识领域、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和促进了管理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变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管理主体不明晰、建设与应用不规范、团队建设机制缺失和维护经费缺乏困扰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充分认识管理学网络教学的重要性、设计一个技术先进、内容丰富、使用方便的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技术方案、建立统一管理模式等措施是发展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管理学课程 网络教学平台 教学改革 0 引言 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建设是开展管理学多媒体教学的前提,是大学教学信息化的核心与基础。组织与管理好管理学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对提高我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过程,谈一些这方面的看法与体会。 1 我校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构想与框架 一个完整的网络教学平台至少应该包含网上课程开发系统、网上教学支持系统和网上教学管理三个子系统。网上课程开发系统主要完成网上课程内容的展示,为教师提供了一些基本设计模板、公式编辑器、图形工具等。网上教学支持系统主要包括课程的上网、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教的支持和对学生学的支持,以及对教学活动的管理。通过虚拟课堂,教师可以实时在线授课,开展课堂讨论或在线答疑。网上教学管理系统是指实现网上课程管理。我校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构想与框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在校园网上开设课程信息、电子教案共享、网上收发作业、网上讨论、网上课程辅导等功能。 1.1 网上课程信息 品课程网上系统可以将课程的有关信息,比如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师介绍、ppt、参考书目等到网络上,得到授权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浏览相关信息。 1.2 电子教案共享 教师将电子教案上传到平台后,注册并已经得到授权的学生就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地浏览课程的电子教案。 1.3 网上讨论 网上系统有专门的网上讨论区,可以支持本课程的网上讨论活动。 1.4 网上课程辅导 网上系统提供了网上课程辅导功能,保证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课程辅导。 2 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与应用的意义和作用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由于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管理学网络教学的智能知识库,可以自动保留以前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疑问,激发学生兴趣,配合在线答疑、作业等能解决学生同类问题与难题。 2.2 补充教学资源,拓展管理知识领域 使用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向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广泛的管理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新的管理学知识,拓展其思维空间,激发创新能力,完成课堂教学有限时空内无法完成或很难完成的任务。 2.3 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已无法适应当前大信息量的教学内容需求,以构建的独立多媒体教室,也无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能摆脱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学习模式。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与应用,将教师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了出来。同时,教师还能够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以弥补教材单一、封闭型学习的缺陷。 2.4 促进了管理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变革 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使教学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交互性。管理学教学素材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现越来越灵活、形象、生动,支持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式学习。改变了以往教师以单纯归纳式演绎讲解为主模式,而是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和“意义构建”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2.5 实现了管理学教学以教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和教师与学生交互式的双向交流转变 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改变,由传统的知识解说员、传授者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多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不再像过去那样通过课堂学习从教师、教材获得知识,而是可以从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更多的有用的知识。 3 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搭建了基于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平台,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网络教学资源,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网络教学活动,但是在平台使用、资源利用、发挥作用等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 3.1 网络教学平台教学工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日常管理主体不甚明晰 同其他网络教学一样,管理学网络教学同样是系统工程,包括基础硬件、教学平台、软件资源、教学运行、教务管理等多个部分,任何一部分的不完善都是对网络教学的整体效果造成不良影响。现在很多高校这些过程一般分属不同部门。就笔者所在学校来说,网络中心负责硬件环境,像服务器,提供方的教师负责教学平台,并由主管学院协助解决,教务部门则负责教学运行和管理。这种分工合作、责任明确的网络教学管理模式看似合理,事实上,却因为管理的分散,缺乏统一领导,难以形成合力,影响了网络教学的效果。 同时,分散到不同部门管理,也容易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现象,没有人真正为管理学网络教学工作负全责,不利于网络教学的健康发展。 3.2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不甚规范,操作起来不方便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涉及到平台使用、资源开发、教学实施、总结评价等具体内容,这些内容又涉及到老师、学生、教务人员、技术人员等。如果没有明确的应用规范、评价标准和运行机制,网络教学是很难发挥作用和健康发展。 3.3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团队建设机制缺失 目前,课程建设团队一般由本门讲课程老师组成,由于它不是一个正式的建制,除团队人员知识结构具有同构性、缺少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外,平时协调起来也不容易。 3.4 维护经费缺乏 一般来讲,项目立项时学校能给一些经费主持,但平时又没有这方面开支,更新、补充、提高等维护经费等得不到有效保证。 4 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建议 4.1 充分认识管理学网络教学的重要性 上面已经提到管理学网络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补充教学资源,拓展管理知识领域,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管理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变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管理学网络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仅领导要重视,教师、学生也要重视;不仅教学评估时重视,平时也要重视;不仅要重视建设,更要重视使用。 4.2 要有一个技术先进、内容丰富、使用方便的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技术方案 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相对于其它教学建设属于基本建设,因此,在建设前期,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技术先进、内容丰富、使用方便的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技术方案,要反复论证,听取不同方面专家意见,甚至也要听取学生意见,使其方案得以完善。 4.3 建立适合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的统一管理模式 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统一管理模式要实施一个部门负责。把学校与网络教学相关的工作全部交由一个部门来统一负责,有必要在机构建制、人员配置、技术力量、工作内容、职能责任以及相关利益等方面进行整合,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同时,要经常对网络教学所涉及的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选课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对教师和学生在网络教学活动中遇到困难,只需求助一个部门就可以得到解决。 4.4 要重视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中的培训、开发、应用、评价有机结合 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上开设一门网络课程的工作量是巨大的,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传统授课工作量的2-3倍,开发制作信息化网络资源也是编写相同内容纸质教材工作量的3-4倍。如此大的工作量和精力付出是需要学校能够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可的。要对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功能和使用方法进行培训,让教师掌握如何用网络教学平台有效教学、学生掌握如何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要把开展网络教学新应用、开发数字化教学新资源、开创信息化教学新局面纳入学校教学改革立项管理、立项开发。 一种教学模式能否被认可和普遍采用,关键是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目前在高等学校,很多教师和学生,包括一些从事网络教学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对网络教学发挥的作用和达到的效果不甚满意,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网络教学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效果评价机制。 4.5 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 通过立项开发,提供经费主持,可以有效激发教师开展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为网络教学的应用增添动力。学校也应在平时增加这方面的经费预算,为更新、补充、提高等维护网络教学平台提供有效保障。 管理学毕业论文:浅析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管理学 教学 应用 论文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管理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基于此,主要从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教学基本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获得更好的管理学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与管理学的关系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最早倡导,采取的是将案例引入商业教学的方式,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这种方式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学习。可以说,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以案例为基本素材,通过教师的引导,不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对案例当中的现象及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得出结论,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实践情况的了解和处理能力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管理学是管理学科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是学习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重要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独立的现代管理观念和具备相应的管理技能。它既要求学生遵从相关理论和原则,又要求权益应变,是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学科。因此,学生仅学习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锻炼综合能力。而案例教学法正是一种为学生在课堂上创造一个仿真环境,使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的管理问题的重要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1.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需要学生自主思考,相互讨论,才能最终解决问题。这需要学生在课余世界阅读更多的书籍、报刊、杂志,开阔视野,学以致用。为此,学生变被动地聆听为主动地查阅,积极地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将有所提升。 2.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最明显的优势在于使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思维空间更加宽广。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是教师作为主导,以教师的想法为基础,教师的思维水平决定了授课过程的空间感,学生往往也存在着依赖心理,很难真正达到思维水平的进步。而案例教学法,给了学生广阔的平台,学生可以借助自己的能力,提出更有创造性的见解,充分提高思维水平。 3.案例教学法将理论结合实际,做到学以致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局限于课本,从理论到理论,学生学得再好也无法很快适应实际工作。而案例教学法在理论与实际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使学生很快能够理解知识、熟悉知识、运用知识,并且可以对学校之外的管理有一定的了解,在进入社会之后,其适应能力也可以大大增强,这与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是密不可分的。 三、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基本环节 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包括三个基本环节:教学案例的选取与编写、教学案例的课堂分析与讨论、教学案例的总结与归纳。 1.教学案例的选取与编写。这个阶段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是否成功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准备,精心选取。如果之前已经建立相关案例库或有很多相关资料,那么应当从中仔细甄选,认真选取和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相符的案例。如果目前没有非常适合的案例,那么可以将身边的故事或报刊、杂志、网络上刊登的事件进行整合,编写案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具有相当的文字功底,并对管理知识有较好的了解,从而提高案例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2.教学案例的课堂分析与讨论。这个阶段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首先应当将案例进行介绍,必要时应配合纸质文本或幻灯片,让学生切实了解所要分析的场景。接下来,学生们可以分组初步讨论,完善自己的观点,之后全面向大家阐明自己的解决方案及原因,借助头脑风暴法使得每个观点都得到全面解释。最后是学生互相点评,共同退出最合理的方案。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到控制时间,积极引导,合理安排进度。 3、教学案例的总结与归纳。讨论阶段完全结束以后,教师应当就整个过程以及讨论的最终方案进行点评,这个过程既要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及讨论水平提出建议,以期在下一次案例教学过程中有阶梯式的进步。 四、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调动学生课前准备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热情是案例教学法是否有效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应在课前大力宣传,课中积极引导,课后给予肯定。这样一方面保证学生有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学生也会仔细体会,多次回忆,加深印象。 2.教师应控制课堂节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课程中所占的时间比例并不是很多,30%左右即可。每一次的时间也以50分钟以内为最佳。在这有限的时间中,教师要合理分配时间比例,力求不超时,也不冷场。在案例教学过程的第一阶段,也就是教师介绍案例、提出问题及推出规则阶段,一般以5—8分钟为宜。第二阶段,思考及分组讨论阶段的时间也不宜过长,10分钟左右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思想,完善方案。第三阶段,集中方案阶段,因为是利用头脑风暴法展现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所以至少需要1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第四阶段,评价方案及推选方案的过程,为了让同学参与选择,也需要10—15分钟的时间。最后,教师的总结发言,5分钟可以将结论及评价进行完毕。 3.教师应充分准备及合理点评。案例设置之处,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将文字、图形、图片、声音等直观展现给学生,创建模拟场景。讨论之中,教师应合理过渡,既不影响学生判断,也不会跑题或耽误时间。讨论结束,教师的点评应客观准确和积极鼓励。一方面要客观评价案例教学的过程及结论,另一方面也要对学生正面鼓励,保护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今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管理学毕业论文:试论双语 管理学 在大一学生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论文关键词】实践教学法 管理学 双语教学 【论文摘要】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09年获得国家级《管理学》双语教学项目,在2010年秋由本文作者及其他三位老师对刚入学的管理学院两个专业四班级进行实验,成效喜人。本文主要论述把华德福教育中的实践性运用到大一本科《管理学》理论教学中,从课堂教学,实践作业,开放性期考三方面进行探索。 1 前言 在21世纪的今天,高等教育中的双语教学地位益发重要。2001年8月教育部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本科教学中要积极推进英语等外文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开展是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华德福教育郑重的推荐给全世界。目前,全球共有600多所华德福学校。华德福教育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在大学教育中运用的很少,本文主要论述把华德福教育中的实践性教学运用到大一本科《管理学》理论教学中,从课堂教学,实践作业,开放性期考三方面进行探索。 2 《管理学》双语教学对教师能力的挑战 虽然《管理学》在桂理工大学已经是一门成熟的基础课程,但是双语《管理学》教学在我校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教学中运用“双语”的具体要求和做法等许多方面都在尝试和摸索中。特别是对大一的新生实施《管理学》双语教学,对老师的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即要求教师能熟练掌握外语,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通晓《管理学》的同时还要通晓教育心理学。我们的教学团队都是中青年归国学者,对教学有着浓厚的热情和丰富的经验; 教学计划及教案都是经过多方讨论,中西合璧, 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3 《管理学》双语教学的学生基础 3.1 大一新生英文基础薄弱。我校的新生90%以上是来自广西贫困山区和农村,有三分之一是少数民族。他们的英文基础薄弱,我们进行调查,电子商务2010级两个新生班中有60%的学生大学英文入学考试低于90分,属于较差级。开学大学英语摸底考试,进入英语a班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他们长期习惯的英语应试教育使得很多学生的听,说,读,译,写的能力很单薄,特别是在阅读教材时往往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很不到位,很多学生根本没有读过英文原版书籍,不能通过外语思考,而是习惯于字对字,最多是句对句的翻译,在口头或书面回答问题时,则限于背诵或抄写教材的原话。要想改变这种英文习惯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任务,必须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努力才能够达到。这也是我们双语课教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3.2 大一新生的社会与工作实践经验缺乏。《管理学》是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基础,对于有工作经验的企业员工和领导是知识充电,他们也有提高自己知识水平的迫切愿望,对于管理学原理能够触类旁通,一通百通。而大一的新生刚刚从繁重的高考中解放出来,既缺乏工作实践也没有对管理学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之前就有个别学生发email和短信咨询我们,为啥要《管理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兴趣不大。 4 双语《管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 4.1 教学方面:起用原版教材,作业和课堂讨论100%使用英文。我们认为通过使用完整的原版教材,教师和学生可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使得学生从一开始就努力学会双语思考和写作。我们选用了stephen p robbins和 mary coulter合著的《management》8th[1]一书作为指定教材。该书作者stephen p robbins是国际知名学者,编写的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教材在世界范围被广泛选用。这本书涵盖了管理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最新的观念和实践理论,同其他的管理学教材相比,该书叙述简洁清晰,重点突出,除基本内容外还包括了案例、小结以及多种类型辅助学习资料,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对学生则提供了比较丰富的阅读材料。 《管理学原理》的教学从一开始就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使用全外文的ppt演示课件,同时要求学生用100%外文完成课后案例分析,鼓励学生用外语回答问题和参加讨论。笔者发现虽然理论课是以ppt为主的,但是如果穿插学生课堂讨论,小组互动等活动,学生们在宽松讲课环境下就很放松,课堂气氛活跃。课堂内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全部用外语,还邀请美国的企业顾问加入课堂讨论过程,效果显著,学生对《管理学》的兴趣明显提高。 4.2 学生方面:外语学习的秘密武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从第一节课起,我们要求学生准备一本“口袋书”-pocket book;学生们用以记录在阅读原版的教材中遇到的生词,要求每人每天记录至少十个生词,随身携带,即使在饭堂排队打饭也要翻看。教师随堂抽查,班干每晚自习检查。这样学生们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记下艰深难懂的专业名词,上课时对老师的讲课听懂率达70%以上。 2)课后,笔者针对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的问题,有目的地邀请学生在咖啡厅喝茶聊天,聊大学的学习目的,四年计划,为学生答疑。启发他们对社会公益项目的关心,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把《管理学》的理论深入浅出地贯穿于谈话中,为学生提供了40多本专业书单,使他们真正领会《管理学》对自己将来职业发展的意义。 3)在小组作业设计上,随着教学的深入而渐渐加深,每次作业都是社会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又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例(一)“网上调查富士康现代化分工细化的程度,结合目前十三跳,探讨阐述企业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例(二):“结合唐骏的假文凭调查,谈谈企业管理者诚信的意义”。小组作业是学会与人合作的重要一课,这群90后孩子个性鲜明,他们在小组中既要分工合理,又要互相帮助,有一环出问题,就不能继续下去。在一次又一次的磨合中,他们学会共赢:有时为了一个问题能够达成小组共识,通常要开会开到深夜,有的小组还吵得不可开交。通过几次做实践作业,同学们也建立起了宝贵的友谊。 4)课堂讨论关注时事热点,注意联系实际,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学以致用。每节课都留有5-10分钟的时事讨论题目,讨论的内容与课堂讲授的理论密切相关,这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作用。特别是邀请了美国朋友tamar vinckel 来校讲座,她曾经在美国担任企业管理顾问。她的课堂讨论指导使学生们受益匪浅,他们深深领悟到《管理学》在今后职业生涯中的意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大提高。 4.3 开放性的考试考察学生综合能力。为了进一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我把原定的闭卷考试改为开卷:a. 部分给出国外权威的mbti测试网站,让学生自己进行性格测试,然后采用《管理学》360°人事测评制度,让小组成员对每一名学生做出评价,学生用英文写出对自己深刻的认识;再结合swot理论分析学生的个性优势与其专业方向上的匹配,让学生找到大学四年专业的努力方向,然后写出1200+字的大学学习计划,把《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法mbo灵活地运用到新生的大学生涯规划上。b. 部分是面试部分,是对小组合作的考察,在短短10分钟内小组英文演讲,介绍自己大学计划及管理学心得,回答老师提问。 开放性考试把《管理学》的理论生动地运用到了学生的大学生涯规划中,学生们既要学会分析自己,又要学会兼听则明,提前做好进入企业的360°测评心理准备;而口语面试逼着学生课后练发音,练习小组合作演讲,学生们的英文口语表达也取得了喜人的进步。 5 结论与展望 本次《管理学》期考,全班没有不及格,优秀率达90%以上。88%学生在课后总结认为《管理学》是本学期印象最深刻,收获最大的课程。而期末大学英语考试结果喜人,参加双语课的班级及格率100%,有63%提前进入英语a班。双语班学习的学生有资格提前进行四级考试的比普通班多出33%。 通过此次 双语《管理学》在大一学生教学中的实践,不仅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是对大学双语教学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管理学毕业论文:浅析项目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论文关键词 项目管理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论文摘要 项目管理学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思路、解决方案的选择及决策过程中的综合管理能力,然而项目管理学课程在讲授过程中体现出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本论文根据项目管理学的特点,从当前本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论与案例并举,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等政策建议。 项目管理是以某个项目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应用为辅助手段,结合系统工程、行为科学、网络计划技术和挣值分析等研究方法的一门完整的应用学科,具有综合性、发展性、实践性及操作性强等特点。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等领域进行分析,其目的在于为学生迅速了解并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与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一直作为工程管理及其相关专业如“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的核心课程,以及面向土木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等本科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力图通过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实践、计算机上机学习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综合能力。 1 项目管理学课程的作用 1.1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也是提高对问题认识的过程,项目管理学中大量案例分析可使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与勤于思考的能力。 1.2 项目管理数量方法运用的培养 项目管理中项目的财务评价方法、网络优化方法包括工期优化、费用优化和资源优化等是项目管理学研究,有助于项目管理人员的实际使用。 1.3 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想指导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计环节,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结合实际项目编制项目进度、费用和成本等管理策划方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 2 当前项目管理学教学中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全国各高校从培养学生系统分析与创新能力的视角,纷纷开始项目管理学课程,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却不太理想,总的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1)大多注重理论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目前国内的有关项目管理学的教材多半偏重于理论研究,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上课讲授的知识只是单向地传递,学生被动地接受。与此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需要的系统方法重视不够且训练较少,同时也很少结合知识点做案例分析,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而学生本来的学习热情不高,这样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2)课堂互动效果差。由于高校扩招,项目管理学往往大班上课,而人员的分算,在管理上给老师上课跟学生互动产生了困难,同时不少老师很少互动或无法与很多的学生进行互动,老师讲授的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接收或消化程度不够理想,这给合班授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学生差异明显,自学难度较高。因为学生个体存在差异,理解程度与掌握程度也大不相同。面对整齐划一的教学进度,学生只能通过课下消化吸收来找齐教学进度与自己理解程度的差异,而项目管理学的自学难度较高,因此学生的自学效果较差。 (4)注重教学,较少涉及教学软件的使用。当前使用项目管理学的教学软件与学习软件如project等软件在寻找项目进度的关键路径、项目的甘特图等方面对学生很有帮助。但是,老师一般在课上提到该软件可以应有到该领域,而很少在课堂上教大家如何使用该软件,这是教学知识的缺陷。 3 提高项目管理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为了使学生掌握项目管理学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将之用于生产实践中,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提倡案例教学 而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灵活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不能仅仅依靠课本进行照本宣科式的介绍,更应该基于学生自己的体验、理解,结合较多的项目管理案例,通过必要的教学手段表达出来。老师可以通过自身的工作实践或通过网上、书籍以及其它渠道进行收集。例如项目管理者联盟网,提供了许多非常好的项目管理案例和学习资料,老师可以用作教材,也可以推荐学生自学。 一般情况下,笔者通常对收集到的案例素材都要进行整理和提炼,简明扼要地把案例情况介绍控制在一页a4纸的篇幅(太长或太短不利于教学),并针对案例内容和相关知识点精心设计若干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让学生展开讨论。我的感触是,联系现实生活中一些经典或有趣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往往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融洽气氛中,既学到了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又能联系实际,加深理解。例如,在讲到项目管理时,可以以美剧“越狱”为案例,将主人公迈克尔·斯科菲尔德策划的越狱作为一个项目来看待。把迈克尔作为项目经理,分析越狱这个目标的缜密计划以及如何巧妙地周旋于各关键人物之间,出色地协调各种资源,从而成功地完成了越狱这一“不可完成的任务”。并就一些资源管理和风险管理等问题映射到现实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非常喜欢并且积极参与到这样的案例分析及课堂讨论。相信这样的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3.2 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就是采用重点设问的方法,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课程的讲授。尽可能地将企业引入课堂,以企业的项目作为课程实训内容,课程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如风险管理中,首先提问风险的概念、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并通过举例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内容。同时,并针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管理的能力,这也是一个项目经理必须具备的能力。 3.3 任务驱动式教学 该课程利用课程作业,或通过习题或通过案例,并要求学生在课外收集相关资料,扩大知识面,驱动学生学习相关的内容。例如围绕典型工程或it项目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把每一项目下分若干模块,布置每一模块下若干工作任务给学生,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由于每一任务均有相应的技能和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特别是项目管理中项目进度的甘特图、关键路线等内容需要软件,更需要他们课后练习加以强化。因此,以课后作业为载体,加强学生知识点的学习,更好的理解与消化课程知识要点。 3.4 教材与教辅工具的选择 教材与辅导工具的选择实际上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很多院校,无论什么专业都用项目管理学教材,实际上应根据不同专业院系的学生选择不同的项目管理学教材。例如,信息管理学生应该学习it项目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学生应该学习项目管理,而工程管理和土木工程等专业应该学习工程项目管理。因此,教材与教辅工具的正确选择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好课程。与此同时,在选择教材与教辅工具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状况,尽量选择著名出版社、著名专家的教材,这样内容充实,学生学起来轻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项目管理学,将项目管理学的方法运用到相关领域与生活实践中。 当然,关于一门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各方面合力共建的结果,需要多方面的投入与努力。除了教师要爱岗敬业、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外,还需要学校给予大环境的支持和配合、学生的努力与专注等。一门课程的教学成果不能单单以考试成绩来衡量,还要分析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具体掌握了哪些方法与技能,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总之,项目管理学在研究和解决各种复杂问题中不断地得到创新和发展,至今,它已发展成为体系健全的庞大学科。对于不同问题的研究,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应注意不同教学方法在不同教学环节的应用。在讲解案例与相应解题思路与方法的时候,注意不要引导学生去记忆一些事实或是寻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提炼,并将问题用项目管理学的方法表述成数学模型的形式。应发展成由单一的教与学的知识传递通道,拓展为带着问题学与寻找问题教的双向反馈通道,加大课上讨论与分析的时间分配,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分析的过程中增强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与研究效果对学生进行准确定位与分类,进而引导学生分层次地逐步掌握更高深的知识。 管理学毕业论文:浅析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教改研究 论文关键词:管理学 教学 实践性 论文摘要:《管理学》理论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教学过程中应定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方法,完善创新的实践考核体系,发挥其高职高专经济管理基础课的作用。 管理无处不在,任何一个部门、组织,要协同劳动,要经营要发展,都需要进行管理。《管理学》课程就是研究各种社会组织中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实践性极强。 一、实践能力型课程教学定位 《管理学》课程是高职高专所有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也是其他各类专业的选修基础课。《管理学原理》课程以培养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建立“124”教学内容体系。“124”是指“一条主线”、“两大基础”、“四大关键能力”。 1.一条主线。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这种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是指企事业单位基层部门主管等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性、一般性的管理技能。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以这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进行设计。 2.两大基础。一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对象与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职能等;二是管理思想,包括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最新趋势,管理原理、组织文化等。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管理基础知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与理念。这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与前提。 3.四大关键能力。按照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的需要,《管理学》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决策与计划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控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管理的四大职能反映了各级管理者的共通作用与程序。教学过程中在介绍四大职能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主体与重心放在基层管理者所需的实用技能上。 鉴于高职高专教学的特点,《管理学》课程服务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具体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基本管理实践技能,同时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后续教育考试打下基础。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除讲授、提问、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的方法外,结合《管理学》课程实践能力型的定位,适应管理职业的要求,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 1.头脑风暴法。针对讲授中、案例中、寓言故事中、学生身边生活中提出的管理问题,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放开思路,大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解决方案。 2.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管理学》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的特色形式。教师的指导要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总结,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 3.角色扮演法。给出一定的案例或要解决的管理问题,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也可轮流扮演),设身处地地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与决策,以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 4.实地走访法。在课上或课外,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条件时,直接访问企业家及其他各级组织管理者,组织学生与企业家等各级组织管理者的对话活动。 5.管理游戏法。游戏围绕着对技能的学习和使用而展开,它帮助参与者思考、反应、操作,更重要的是会有很多启迪,通过一个完整的游戏过程,让他们在非正式的、非紧迫的情境下学会一个技巧。 三、创新型的教学考核 针对《管理学》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管理技能培养的要求,同时又鉴于各专业教学大纲中以考查课的身份出现,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解理论、概念,注重考核思维与技能。二是考核的答案是多元化、开放式的。特别是思维力与能力的考核,可以无标准答案,可以超出教材与课堂讲的范围。三是实行全程化考核,要对学生平时的课堂参与状况、作业完成情况,特别是实践教学中的表现等进行全面考核,记入成绩。 基于工作过程,在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教学中以实践性为中心的课程定位、教学手段方法和考核形式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学理论的拓展,必然还会出现新的价值认识、教学手段和方法,《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只有具备积极的、开放的心态才能适应这种发展变化,做到与时俱进。 管理学毕业论文:浅析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医院管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论文关键词:卫生事业管理 信息管理 创新人才 教学改革 高阶能力理论 论文摘要: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医院管理学》进行改革,根据培养学生高阶能力理论,开展有意义的学习理论以及形成性评价和范例展示评价理论,革新评价模式,注重培养创新人才的高阶能力,组织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可以在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背景 我国医学院校本科课堂教学大多以书本为标准,采用“满堂灌”的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没有思考和提问的时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不能很好地得到培养,综合能力的提高也受到限制,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究其原因,与教师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模式有直接的关系。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我们已身处信息时代,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充满生机和未知变数。从哲学的角度看,现代社会青年的特点在于解构权威,具有反传统和反主流意识。因此,学生的学习特点也发生了变化:学生学了课本和课堂,还有其他很多方法,可以说,只要想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知识;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的代表,知识也不再专属教师,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并非决定路径的人,选取何种途径获取知识也不完全取决于教师,学生拥有很大的选择权。这一切都促使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转变评价模式。 新世纪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注重学生的高阶能力培养,因此,当务之急是把高阶能力的培养整合到学习的各环节中,从而培养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础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基础性思维是指接受知识的能力,而批判性思维是指重组知识的能力,最终由创造性思维产生新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避免“满堂灌”;要以教材为本,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融入医学新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要大力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二、理论依据 1.高阶能力培养理论 根据钟志贤、祝智庭、丁刚等学者的观点,高阶能力包括七个方面:运用多种思维的能力、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的能力、深度学习的能力、社会化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高阶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在不忽视基本素养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创新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的能力、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兼容和获取隐性知识的能力、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改变“重知轻行、客观主义理论基础盛行、注重低阶能力培养”的现状。 2.开展有意义的学习理论 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意义的学习指学生能对学习负责,自我控制,选定学习目标并进行自我评价;对学习充满热情,愿意持续学习;知道如何转化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协作学习或工作。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有意义的学习包括主动性、建构性、意图性、真实性和合作性等五种特性。 要很好地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就必须学会放弃自己在课堂上的权威,用有实践意义的主题去发展师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拥有在课堂上的话语权;允许不同观点的表达,让学生愿意积极参与自学,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因此,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转换角色。教师要向导师、帮促者、信息咨询者、团队协作者、课程开发者、学术顾问、研究者及学习者转化,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的能力在自学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学生要向积极主动的建构学习者转化,开展协作交流性学习,主动建构情景图式,解决有意义的、复杂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并能够阐释自己掌握的知识,根据情况制定和实施调控策略。 3.形成性评价和范例展示评价理论 在开展有意义的学习的同时还要开展形成性评价,即在教学过程中,为引导和完善教学而进行的教学效果评价;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以便调整和改善教学工作。形成性评价一般是绝对评价,着重于判断前期工作达到目标的情况。而我们目前采取的总结性评价一般都是事后评价,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对教学结果进行的评价,不利于学生注重平时的过程学习。 范例展示是向学生展示优秀成果,引导预期学习成果产生,是学生可以仿效的样例。范例展示评价是一种新型的执行评价方法,就是在布置学习任务之前展示符合学习要求的学习成果范例,以便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预期。其特点在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角色自主化、评价与教学过程一体化。作为一种基于过程和真实性的评价方法,它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把学习与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把学习看成一个整体,避免把学习与评价、内容、过程割裂开来。 三、实证研究 1.实验对象 两个平行班,一个是卫生事业管理班,84名学生;一个是信息管理班,108名学生。《医院管理学》是这两个班的必修课,均采用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的考核方法。 2.实验方法 在相同教学进度的《医院管理学》教学中,卫生事业管理班采用创新人才培养方法,运用形成性评价和范例展示评价;信息管理班则主要采用常规教学方法。 3.实验过程 (1)形成性评价体系贯穿教学始终。讨论、论文、ppt汇报、自我评价作为平时成绩,共40分;期末考试成绩占60分,主要是对书本知识进行理论考试。 (2)撰写论文两次。主要是把科研引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对所看文献进行分析、概括、综述的能力。 (3)进行开放式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对开放式讨论题讨论5次,放在每章讲完之后进行,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对所学内容进行活学活用的能力。由于所讨论的开放式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此可以淡化教师的权威性,从而对传统教学理念和传统师生角色提出挑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4)自主学习部分章节。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要求各小组分别自主学习部分章节,并用ppt的形式对本组自学内容进行自主汇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由于创新思维的产生离不开学生交流时灵感的碰撞和激发,因此这种方法还能使组与组之间和小组组员之间相互欣赏、激励和认可。 (5)学生参与期末考试试题设计。每组学生都参与期末考试试题设计,然后从各组完成的试卷中选取部分试题,再与教师出的试题综合而成a、b两套试卷。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自己所获取的知识进行评价的能力。 (6)建立全方位的评价模式。只有建立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学期成绩评定机制,才能有效避免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仅在考前搞突击的现象。进行讨论和ppt汇报时,由其他小组对汇报小组打分评价;学期结束时,由小组对每个学生一学期的表现进行评价打分,并组织学生结合个人自我评价打分;教师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试题的创新性解答情况作出评价。也就是说,到学期末,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都是由5次小组讨论、3次小组作业、1次ppt汇报、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构成的,每项占10分。 4.实验结果 卫生事业管理班不进行期末考前辅导,信息管理班进行常规期末考前辅导。卫生事业管理班在学习的热情度、积极主动性、纪律性和自主学习的创新性等方面明显好于信息管理班。两个班的学期成绩如下。 (1)平时成绩对比。平时成绩占总分的40%,在0~10分和11~20分的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学生都分布着百分之十几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却没有学生;在21~30分的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61.11%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则只有20.24%的学生;在31~40分的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16.67%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有79.76%的学生。这个结果充分表明,信息管理班学生不注重平时的过程学习,而卫生事业管理班由于采用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办法,学生平时有较强的学习意识,平时成绩都集中在高分区。 (2)试卷成绩对比。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满分为100分。在60分以下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25%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只有3%的学生;在60~69分的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12.96%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有14.29%的学生;在70~79分的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29.63%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有36.90%的学生;在80~89分的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23.15%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有36.90%的学生;在90分以上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9.26%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有2.38%的学生,明显低于信息管理班,可能与信息管理班有考前辅导,而卫生事业管理班没有考前辅导有关系。 (3)综合成绩对比。把平时成绩40分和期末试卷成绩按60%折算之后相加,得出两个班的学期综合成绩。在60分以下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19.44%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没有学生;在60~69分的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27.78%的学生,卫生事业管理班只有14.29%的学生;在70~79分的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33.33%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有28.57%的学生;在80~89分的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18.52%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有52.38%的学生;在90分以上分数段上,信息管理班有0.90%的学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有4.76%的学生。从这个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不注重平时学习,信息管理班学生的成绩大多集中在中低分数区域,而卫生事业管理班学生的成绩则主要集中在中高分数区域,这基本上真实地反映了两个班学生平时在学习上的差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学理论指导下,通过转变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方法、采用新的评价模式、优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理工类的信息管理班学生和人文类的卫生事业管理班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和能力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因此需要进一步在相似样本中开展研究。 管理学毕业论文:浅析情景教学在高职《管理学》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关键词]情景教学 管理学 教学情景 有效性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高职《管理学》课程情景教学实例,探讨了管理情景创设的有效性,指出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情景的创设应凸显管理情景的生活性、??题性、情感性和实用性。 一、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法是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国特级劳动模范魏书生在教改实?中,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重现科学与民主.所创造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他认为情景教学法是通过多媒体运用、实物演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多种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被动局面的一种教学方法。简言之,情景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人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绪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获取技能.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 二、管理学情景教学的运用 知识信息是可以授予的,即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但是能力的提高或者技能的获得却需要相对更长时间的实?过程。管理的理论来源于实?,同时又用来指导实?。只有在实?中学习管理学,才能够真正理解管理的精髓。因此,高职《管理学》课程首先要创设真实的管理情景,使学生在情景实?中模拟管理的行为.把握管理的实质。以下我们以授课过程中创设的三个教学情景为例,对高职《管理学》课程情景教学的运用予以阐述,并在每个教学情景的最后进行总结。 教学情景一: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 教学内容:管理者的素质与技能 教学情景设计:首先.通过一段视频,真实地展现生产机电产品的某公司各部门管理者的管理场景,增加学生对于管理工作的感性认识;其次,引导学生阅读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教学案例,把握事件的来龙去脉;再次,区分案例角色,由不同的同学扮演案例中的人物角色,使学生有机会在真实的管理情景中,处理案例中的各种??题,通过亲身的体会,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企业各层次管理者胜任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与技能;最后,由教师提出??题,引导学生对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并在教师的指点下,归纳出各层次管理者所需具备的素质和技能。区分出不同层次管理技能的比重。 情景总结:该情景之所以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一是因为播放的视频真实有效,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二是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案例中人物的真情实感,加深对角色的理解和把握;三是最后的总结,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情景二:点钞训练 教学内容: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 教学情景设计:事先准备不同面值的数叠点钞纸。规定学生在不超过15分钟的时间内分别按照不同的方法,完成钞票的清点工作,并记录各种钞票清点方法所需要的时间。清点的具体办法如下:一是先记录手持式点钞时间,包括分别记录单指单张、单指两张、三指三张、四指四张、五指五张的点钞时间;二、记录单指单张点钞时间,包括记录手持式点钞和桌按式点钞的时间;三、记录不同手型的点钞时间。点钞完成后,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析造成各种点钞方法使用时间差异的具体原因,进行总结和提炼。 情景总结:该情景紧密结合实际,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完成点钞工作,使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正确理解了科学管理的内涵。 教学情景三:折纸 教学内容:单向沟通、双向沟通 教学情景设计:首先,每位同学发一张纸,由教师发出操作指令:大家闭上眼睛——全过程不许提??——把纸对折——再对折——再对折——把右上角撕下来,旋转180度,把左上角也撕下来——睁开眼睛,把纸打开,教师会发现学生完成的是各种不同的图案。其次,由教师邀请任意一位同学,重复上述指令,唯一不同的是这次学生在折纸的过程中可以提??。 情景总结:该情景极具生活化,并包含了许多??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比如,第一次通过教师单向指令,由学生完成具体的操作,之所以得出不同的图案,是因为学生对教师指令的理解出现偏差;第二次同样通过教师指令,由指定的学生完成具体的操作。但在指令执行的过程中,学生被赋予了与教师进行双向沟通的权利。学生在向教师提??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了教师的操作指令,因而最终折叠出的图案,更接近于教师所希望得到的结果。通过本情景的演练,使学生理解了不同沟通方式所产生的效果。 三、管理学情景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事实表明,管理学情景教学效果取决于管理情景创设的有效性。为此需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凸显管理情景的生活性 在情景创设中。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根据将要学习的管理内容提炼出管理情景,无疑是创设有效情景的重要方法。情景创设中,有一个突出的??题是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代替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出自己认为很合理的情景,结果却不理想。因此,在创设生活化情景时,教师首先应当进行换位思考:学习该部分内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哪些?可以从中找到该管理知识的原型吗?然后再进行提炼、加工,创设出适合学生实际的、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管理情景。 2.关注管理学的学科本质,凸显管理情景的??题性 皮亚杰认为:人的已有认知,在面对新知时,首先是同化新知.把新知纳入到已有认知结构之中;当新知不同被同化时,便会引起已有认知结构的顺应,主动改变,以适应新知,发展认知结构。新知与已有认知结构的矛盾,是产生不平衡、引起变化的主要因素。教师应当能够找到这个矛盾处,创设相应情景,让学生发现矛盾,解决矛盾,完成知识建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因果关系正好在那里挂钩的、初看起来不易察觉的那些交接点。因为正是在这些地方会出现疑??。而疑??则能够激发求知的愿望。”学生的疑??,正是管理知识的生长点,在这个生长点上创设情景.可以促使学生思考。进行探索。 3.关注情景创设的载体,凸显管理情景中的情感性 情感性指教学情景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效。情景不仅包含场景,而且内含情感。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也是与学生交流感情并引起共鸣的过程,有情才能动人。有些情景从认知层面看是到位的,是有价值的,但是教师却以一种机械的方式来展示它.结果正如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4.关注管理情景的有效运用.凸显管理情景的实用性 学习存在于人际关系中,存在于学习者参与其中的各种对话中,存在于社会生活的人与人交往中。高职《管理学》课程开展情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情景中读出管理信息,提出管理??题,突显情景的管理味、??题性。管理情景出示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情景中的管理信息,发现管理??题,而不仅仅是对情景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情节等感兴趣。通过提出如你能从中读出什么管理信息、你能从中提出什么管理??题等。为学生指明观察情景的方向.从情景中抽象出管理??题,使情景更显管理味和实用性。 四、结论 情景教学是高职《管理学》课程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管理情景运用得当,会使课堂生机勃勃,学生获得有效地发展;运用不当,却会淡化高职《管理学》课堂教学的本质属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高职《管理学》教学情景的创设,既要能体现管理情景的生活性、??题性,又要能融入真实的人物情感,凸显管理情景的实用性。 管理学毕业论文:浅析基于职业岗位要求的高职管理学基础实训教学研究 论文关键词 管理学基础 岗位要求 实训教学 论文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组织对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且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和造就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落实这一方针,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使学生能实现就业,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并在实施过程中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方向。本文对于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实训教学进行了探讨研究。 1 基层管理岗位对高职学生能力的需求情况 高职经营管理类专业主要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基本的专业技能是他们在人才市场上获取工作岗位的基本生存能力。为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观念、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表现满意度、对基础管理能力的评价和要求,对高职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中的能力表现及基础管理能力向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看,高职院校经营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属于基层管理者,也是第一线的管理人员,是一线从业人员与中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岗位职责要求其一般应具备如下能力:正确理解上级指令,分解工作任务的能力;指导他人活动的能力;灵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的技术能力;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激励员工的能力。 管理学基础是高职经营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严格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注重学生适应现代企业工作岗位的相关能力及综合素质是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的基本任务。针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情况,结合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及其他高职院校的教学情况,笔者认为,改进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如下能力:理解并描述相关管理概念的能力、管理信息收集及分析处理能力、计划和决策能力、组织创新能力、协调沟通能力、领导及指挥能力。围绕这些能力的培养,确定教学目标,构建教学体系,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实现教育教学为社会实践服务,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2 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管理学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而开设的,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尤其对营销类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至关重要。实践性教学有其独特的功能与价值,它是高职学生对所学课程建立感性认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通过对经营管理类各专业基层管理工作岗位的分析,可以肯定管理学基础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及职业能力形成、发挥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各专业后续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和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组织对基层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顺利就业为目标,加强实训教学是社会发展、教学理念进步的一种表现,也是高职教育对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一般要求。高职教育是一种融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和纯粹的技能型职业教育,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日常管理活动,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而高职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不满足被动地接受,愿意并能主动地探求相关的知识。理论学习是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的弱项,如果按精英教育的方法,则理论讲授过多,他们是很难接受的,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以培养生产技术的管理者、技术标准的执行者、创新力的思维者、凝聚力的实施者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根据专业基层管理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典型工作任务出发,分析出胜任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并找到基本职业能力与管理学基础课程基础知识的结合点,设计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训练和指导意义的实训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实训中学习理论,在实践中掌握理论,从而提升整合其职业素质。 3 管理学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管理学基础作为经营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长期以来,受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的限制,一直采取比较单一的“传授——接受——再传授——再接受”的课堂教学方式。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首先确定书本上本节课程的知识点,然后确定重点、难点,按照先后顺序将概念、理论讲解清楚,再配合一些习题或案例,最后布置作业。这种常规课堂单元教学设计,使学生觉得学习管理学基础就是要进行专业理论研究,从而使教学内容忽视职业岗位的现实需求,不能突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现有教材内容严密而系统,条理而规范,使教师没有施展才华的余地,学生无法在体验中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都导致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参与的机会,缺乏系统的实训内容,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训教学目标体系,只有导向性而可操作性不够。这就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违背认知与能力形成的内在规律,结果是教师墨守成规,教学能力止步不前,学生没有真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这样的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根据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性和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符合高职教育目标的毕业生。 4 基于岗位要求的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的设计 实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出发,针对基层管理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状况分析,就各种能力的培养制定相应的实训方案。 4.1 理解并描述相关管理概念的能力 理解并描述相关管理概念是基层管理者从事专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对基层管理者最基本的能力要求,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贯穿在每一章节的课堂教学中。针对这一能力,笔者设计课堂讨论、调查与访问、课堂辩论、多媒体教学、专题研究等5个实训项目。首先通过课堂讨论,认识什么是管理,在现实生活中知道哪些管理实践活动,认为哪些管理实践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等等,让学生明确管理无处不在,管理既是理论又是实践,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在课堂讨论对管理理论有所认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调查与访谈,了解管理者、管理职务、管理层次及不同层次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然后组织学生就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进行辩论,使学生明白管理思想源于管理实践、管理理论产生于管理思想,而管理实践又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同时通过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反映管理理论发展不同阶段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到管理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最后通过专题研究,探讨中、日、美三国企业文化的不同,使学生认识不同的历史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管理方法是各不同的。 4.2 信息收集及管理环境分析能力 这一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企业调研及小组讨论来实现。首先是划分小组,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调查内容,设计调研方案;其次是进行市场调研,收集影响某一特定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并分别进行记录;每个小组运用五力分析法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形成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方案;最后运用swot分析法对企业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形成企业内部管理环境的分析报告;实训结束后各小组上交一份管理环境分析报告。 4.3 计划及决策能力 这项技能可以通过3个实训项目实现。首先通过测试评估每个形势的计划能力,使学生明白计划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其次通过为班级编写计划书的形式,训练学生计划书的撰写能力,为他们毕业后撰写各类计划书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通过管理游戏衡量个人决策、集体决策与专家决策的异同,使学生基本掌握个人决策与集体决策的优缺点,掌握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决策方式,提高决策能力。也可以结合管理环境分析能力训练的内容进行,让学生在五力分析法分析的基础上模拟写出一份创业计划书。 4.4 组织及创新能力 采用分组调查、讨论和模拟招聘的形式进行组织及创新能力的训练。首先按照自愿的原则组成5~7人的学习小组,各小组讨论产生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然后可以自由选择比较熟悉的企业或到学校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调查访谈,了解该单位的职能部门设置情况,掌握该单位的部门设置、各部门的职责和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结合教材学习内容提出改革部门设置和部门工作的创新意见,写成调查报告,并画出该单位的组织机构图。在这一项目的实施中,教师要对如何进行调查采访和撰写调查报告给予辅导,预先检查各组的调查提纲,并配合做好各单位的联络工作。 4.5 领导意识及指挥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不同管理者的领导艺术,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领导者的领导风格;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领导的实质及领导者与管理者的联系和区别,理解和把握领导者拥有权力的过程,培养学生处理管理冲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现场模拟指挥,训练学生有效指挥的能力;最后通过领导方式倾向测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6 沟通协调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是学生未来进入社会所需要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正确认识、对待、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能力。它既是一种生存能力,也是一种发展能力。通过管理游戏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沟通体验,加深对双向沟通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能重视双向沟通,提高个体的沟通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沟通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5 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方式 5.1 通过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构筑课堂内实训教学体系 在本门课程中,至少拿出1/3的课堂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参与式、交互式教学,这是管理学课程实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式、互动式课堂教学是指结合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发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中,教师不再以讲解为主,而是充分运用预习和复习环节使学生充分理解书本理论知识,指出本章节的学习目标和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对重点、难点知识作扼要的说明,大部分时间则用于收集各种实际管理问题,采用学生分小组讨论、上台发言、管理游戏、自我评估、学生模拟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讲解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避免单纯的课堂讲授,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课外收集资料,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管理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实践;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管理工作就像其他各种技能一样,都要利用经过整理的基本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 5.2 校内模拟实践活动 管理学基础作为一门经营管理类学科,要在企业进行大规模较长时间的实训确实很困难,因而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必然成为专业实训的主要途径。在各种理论知识及单项技能训练结束后,利用学期末一周的时间,组织学生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的实训活动,系统模拟一家公司从组建到营运的全过程,以创建公司为主线,让学生小组设计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通过介绍公司主要业务和目标顾客定位、总经理就职演讲、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组织机构设计、招聘模拟、领导风格优缺点分析,激励、沟通等实训项目,再现实际管理中涉及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管理素质,增强学生管理技能。 5.3 深入企业的管理调研与岗位见习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职业氛围,要能够根据教学需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岗位能手、职业专家来校示范性教学,以烘托整个职教氛围。同时,组织学生到有先进管理理念、绩效显著的知名企业进行参观访问,聘请企业的管理者为本门课程的客座教师,为学生做专题演讲,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见习等。 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只是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的方法初探,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要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原则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其人才培养定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高职高专管理学教学尽可能向应用型和技能型方向转化。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基于价值链背景下西安旅游产业集群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 摘要:通过对模拟市场企业战略定位分析和战略层次价值链分析从战略管理层次控制成本;基于顾客与供应商视角进行价值链成本分析,从管理控制层次控制成本;以模拟市场主体为基本责任单位,实行模拟市场主体对作业层次价值链成本负责制,从作业管理层次控制成本。 关键词:价值链;财务风险;系统控制 西安市政府在《西安市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旅游产业将作为支柱产业予以了重点扶持。但近年来西安旅游流与心理预期的客流量有较大偏差,客均旅游收入与成都市、郑州市相比在排位上不够彰显。因此,探索西安旅游产业集群组织与管理的创新机制,就必须以旅游产业集群财务风险管理为切入点,以价值链理论为依托点,以提高西安市旅游产业的乘数效益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一、价值链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关联度 以往因缺失价值链管理理念,产业集群财务管理现金流量会出现“短路”,集群盈利能力下降,处于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的状态,资金供需出现恶性循环,致使集群资金链断裂,长期入不敷出、也难以从金融机构或资本市场等相应融资渠道筹措资金,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比例失调,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明显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并且难以通过合理的方式和价格将现有资产变现。因此必须导入价值链管理理论进而分析价值链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时间关联性和空间的弥合度。 众所周知,旅游产业提供的服务产品是价值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费用的发生过程和服务成本的形成过程。分析价值链各个环节活动的成本结构与动因,目的在于成本控制。旅游产业价值链成本控制标准内容表现在: 1.资源投入标准。主要是从价值链成本动因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出发制定,涉及到价值链成本动因基本上属于产前的资源投入标准,而涉及到服务性的成本驱动因素则基本上属于产中的资源投入标准。 2.资源耗费标准。主要是从价值活动成本动因的性质分析出发而制定。价值链成本的形成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基于价值链分析,其技术线路表现在由资源投入性成本和资源耗费性成本的形成;其二是基于服务经营作业链,由实物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角度的价值链成本的形成。第一层面的价值链成本形成过程基本程序是,首先,进行旅游财务管理系统的价值链分析,以确定价值链成本驱动因素,包括结构性和服务经营性价值链成本动因,从而为价值链成本控制奠定基础;其次,从资源投入成本和资源耗费成本两个角度,就结构性和服务经营性价值链成本动因按照价值链成本控制标准进行控制。第二层面的价值链成本形成过程控制基本程序是,首先,进行系统的服务经营作业链分析,以确定经营机构各类旅游项目,为实物价值链分析和虚拟价值链分析奠定基础;其次,从实物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两个角度,就资源投入成本和资源耗费成本对服务经营的旅游项目的成本形成过程按照价值链成本控制标准进行控制。 二、旅游产业项目管理层次价值链成本控制 基于模拟市场价值链成本观和模拟市场价值链成本控制的基本思想,旅游项目管理层次价值链成本控制作为模拟市场价值链成本控制的具体环节,采用的是模拟市场主体对旅游项目管理层次价值链成本负责的责任成本控制制度。旅游项目管理层次价值链成本控制之所以实行模拟市场主体负责制动因为: 1.模拟市场主体是模拟市场企业战略实施的基本操作单位,实行模拟市场主体负责制可以从战术上切实保障旅游企业战略的实施,从而避免因模拟市场主体利益的相对独立性而使它与产业集群的整体战略相悖。 2.模拟市场主体是价值链成本的耗费单位。在模拟市场运作机构内部,每一个旅游项目操作主体都对应一系列活动,而每一项活动都耗费一定的成本,旅游项目操作主体作为价值链成本的耗费单位对价值链成本具有可控性。同时,原本淹没在财务管理职能部门中的工作变得可以控制和监督,既减少了延误和失真,也节约了时间资源,有效地控制了成本。因此,以模拟市场主体为成本控制的基本操作单位可以使价值链耗费资源所产生的成本得以有效控制。编制旅游产业集群各旅游模拟市场财务管理主体的责任核心在于成本预算。预算编制既是一个计划过程,同时也是确定控制标准的过程。目前,旅游产业集群财务管理预算编制的方法有固定预算法、弹性预算法、滚动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以往旅游产业集群财务管理预算局限在组织内部,现在编制预算作为成本控制的前提,预算致力于使差异最小化责任单位业绩最大化。在价值链背景下旅游企业价值链成本控制预算编制过程中,控制的主要目标应是同步协调整个旅游集群财务活动,在明确每个操作主体各自项目运作的基础上,一方面找出随业务量变化所对应的资源成本动因,并测算预计成本动因量;另一方面,对于不随业务量变化的项目活动应合理测算其成本额。 三、旅游产业集群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 产业集群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财务风险管理系统需要建立相应的预警组织体系和预警分析方法以协助实现决策、组织和控制的管理职能,以实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自我平衡和自我发展。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应符合系统原理,即要求财务预警系统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不但能保证财务管理这个子系统的功能和秩序处于可靠、可控的状态,还能够影响产业集群管理系统这个大系统的运行,即影响产业集群管理当局的决策。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应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即能够预见企业的发展趋势,协助产业集群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要密切关注外界的信息和外部环境对产业集群经营的影响,并根据环境的变化随时自我完善。旅游产业集群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构架要考量预警响应决策、估计预警影响、形成预警控制策略与策略实施等元素。旅游运营商根据自身竞争能力的优势和资源禀赋的条件,各自制定本运营单位战略目标、寻找适宜的风险控制杠杆和合适的市场占有率水平,以响应西安市旅游经济景气气候的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运营商根据外部环境状况对预警决策进行评估,包括对可能被经济选择准则淘汰概率的评估。在旅游产业集群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构建中,控制策略的实施手段主要以提高财务管理风险规避的能力和提高财务管理技术水平为目标,二者之间存在互相替代的关系。其目的在于使集群发展战略决策进入良性循环。在风险预警控制策略的实施中,在控制财务风险的情况下可增加固定投资或变动投资,同时采取缩减固定投资并增加变动投资的手段,可提高杠杆绩效摆脱生存风险。具体而言,西安旅游集群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的构架为: 1.财务风险子系统。(原始数据、信息设备、财会人员、财务信息处理方法) 2.财务风险指标计算子系统。 3.财务风险综合评价和预测子系统。 4.财务风险报警子系统。财务风险管理系统要求系统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不但能保证财务管理这个子系统的功能和秩序处于可靠、可控的状态,还应该能够影响集群管理系统大系统的运行,即影响集群管理当局的决策。财务风险管理指标的选取具体如下: (1)盈利能力分析:①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一平均资产总额×100;②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③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一净利润)×100%;④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2)偿债能力分析:①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②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100%;③超速动比率 超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信誉高客户的应收款净额)/流动负债。 (3)资产营运能力分析:总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4)企业发展能力分析:①销售增长率销售增长率=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100%;②资本积累率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股东)权益增长额/上年所有者(股东)权益×100%。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有效程度取决于各个决策环节的自适应调整过程,系统目标的最终效果是持续的改善规避风险能力。一个从预警控制策略到预警决策的自适应的调整过程是一个系统逐渐完善的过程,系统内元素的多因变量和系统结构的平衡点朝向要求要适时进行自组织调整,否则产业集群运作的绩效将面临衰退的风险。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控制预警产生的结果是,利用资本积累不断增加固定投资,依赖投资对增长目标的刚性约束不断提高控制目标;充分利用杠杆防止绩效衰退,形成一个从控制策略到杠杆预警决策的自适应调整过程;并根据市场占有率和投资的关系改变成本结构,进行资产重组,改变旅游运营机构的初始状态。在随环境变化连续评估面临的生存风险的过程中,要么实现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完成了资产重组,要么丧失了获取资本积累的能力而被产业市场竞争淘汰。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存在预警机理中的自适应调整机制和环境的选择机制的共同作用,旅游运营机构并非建立了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就能够避免失败。在整个过程中,财务风险管理成功与否关键是,能否持续主动改善财务运作水平并提高响应环境变化的自适应调整能力。 总之,建立旅游集群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是保证集群财务系统高效运行的保证,其运行机制表现在,集群财务管理信息搜集机制、集群财务危机管理的组织机制、集群财务危机管理的运行机制三大构面。西安旅游产业集群要做到良性运作、健康成长只有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最佳运作结构,才能使产业集群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投资人效益价值最大化。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奥运启示录-兼谈广告行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 [内容摘要] 本文系结合奥运会的一些思考,似有时间上的局限;是探讨广告行业的风险管理与控制问题,又似有空间上的局限。然而,本文中所指出的认知理念、核心思维、管理大小事辩证法与相机抉择等观念层的思考,以及预算管理、激励机制等方法层的内容,却是在时空上具有普适性。开卷当有益,只是要炼就慧眼。 奥运赛事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希望、紧张、兴奋与欣喜,更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互动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之课。风险来自于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认知风险是前提,管理风险是方法,控制风险是目的,对奥运赛场上的运动员是这样,对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尤其是广告行业中的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以下谈谈结合观看本次奥运所获得的些许启示,并结合这些启示探讨浅谈广告行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问题。 启示一:认知风险是管理与控制风险的前提 观看此次奥运有一种感觉,就是中国队员的思想压力与负担很重,其外在表现有面部表情的凝重与动作上莫名其妙的失误。如男子双人跳水的失误、体操队员不能正常发挥水平等等。导致这种思想压力与负担的因素众多,但就比赛这一事件本身来讲,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对事物不确定性及由此产生的风险缺乏足够的认知。 同样道理,只有正确认知财务风险,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效地管理与控制风险,从而达到企业管理中的轻松自如与充分发挥。认知财务风险有三层含义,一是认知风险,二是认知财务,三是认知财务风险。正如风险遍布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一样,财务活动贯穿于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中,体现在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回收和资金分配等各环节。财务风险是涵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价值运动及处理这些经济关系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认知财务风险是总纲,在此指引下才能外化成各种具体的工作。其中主要有树立风险意识、进行科学决策与明确企业发展战略,从而为财务战略制定及财务风险控制战略提供基础。概括地讲就是"观念先行,观念指导决策,决策要抓战略".提高企业各层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要求使企业各层管理者认识到财务风险具有全方位、时间性、普遍性与危害性的特点,全方位是指财务风险不仅存在于财务管理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时间性同时是指财务风险处于动态发展中;通过机会,以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危害性和普遍性;财务决策有一个是否科学化以及其水平高低的问题,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拍脑袋"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科学的决策包括决策前对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极其变化的分析、决策过程中的修订与评价以及定量、定性、模型与优化等诸多方法的综合;战略是企业各项工作之指针,财务风险控制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并将财务风险观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发展方向、未来目标、业务领域等内容中去,同时,完整的战略也对企业财务风险做出了预见,为财务风险控制提供构筑了基础,这里是双向反馈。 认知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心虚才有容,有容才能容,在世事烦扰、矛盾交织的今天,要为"自己的思维"留出一些空间。正如射击的瞄靶,长时间的沉静之后,靶心虚了,一切静了,达到人枪靶合一,从而一发而中,射击老将王义夫的出色表现会带给我们更进一步的启示。 启示二:核心不是唯一重要的,却是非常关键的 姚明带领中国篮球队出人意料地进入了八强,尽管存在诸多看法与评论,但姚明成为本次中国篮球队的核心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核心不是唯一重要的,仅仅有核心将成为孤家寡人,但可以肯定的是,核心是非常关键的。 篮球队中有核心,企业管理团队中有核心,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中也需要有核心手段。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实现短期经营目标、实施战略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预算管理于是闪亮登场,担负起了"核心"的重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的本质是将计划过程中异质化的活动与信息转为同质化,从而使交流、比较、分析、控制与评价成为可能。预算因企业性质和规模不同,其编制的方法和内容也有所差异,如电视媒体因其特殊的行业特征,全面预算主要包括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其中,业务预算主要包括销售预算和期间费用预算;财务预算主要包括现金预算、预计损益表预算和预计现金流量表预算等;资本支出预算主要包括购买媒体时间的预算。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系统对待。首先,应该树立全员参与意识。只有实现全员参与,才能保证预算的科学制定与全面、有效、高效率的贯彻实施,并。同时,全员参与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减少企业管理当局和企业员工之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所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从而有利于做出改善企业管理的对策。参与才有热情,才有归属感,正如奥运场下全民的关注与欢呼。其次,要有充分的组织保证。只有全员参与而无组织保证,只能是一盘散沙。组织保证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设置预算委员会。预算委员会由各重要职能部门的部门经理组成,由企业高层领导担任主席,它的职能不仅包括预算的制定,还包括预算的实施、调整、监督等后续环节。第三,定期的预算分析能够更好的"与时俱进",以实现"开拓创新"之目的。财务部门应配合公司领导严格按照董事会预算控制各项费用支出,按月编制预算执行情况表,定期每季度进行一次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以保证领导对公司财务预算执行状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第四,避免预算过细,过犹不及。有些企业认为,预算作为管理和控制手段。应该涵盖对企业未来经营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出相关规定。实际上,这样会导致各部门缺乏积极性,最终导致预算因为缺少灵活性而无法得以有效执行;,而且,从成本效益配比的角度来看,也有一个预算经济学的问题。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近几年来在风险控制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电视媒体行业连续被评为管理先进单位,这与采取科学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是密不可分的,而其预算管理制度的一个变迁路径就是预算计划指标体系中的考核指标逐渐精简到资产规模指标、收入指标、费用指标与利润指标四类。第五,避免一成不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广告行业每天都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预算制定后,应该定期对各项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对制定的预算加以检查、修订和调整。如执行广告投放预算时,可能因为国家政策的变动,使媒体费税前列支范围减少,这时应该相应调整其广告费的预算。一句话,预算是为企业服务,企业不是为预算服务。预算管理也是一门艺术。 启示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管理无小事 中国女排在本次奥运会的表现可谓牵动人心,最终胜利的背后是队员、教练及周围人的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与辛勤汗水。在比赛过程中出现不利局面时,教练的数次请求暂停,进而顺利扭转乾坤,这不能不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两点是共识的,一是台上的短暂辉煌来自台下长期的一点点的付出与累积,二是自始至终的一切作为,对最终的结果而言都不是小事,包括比赛场上的一次暂停、教练短短的几句话与一个鼓励的眼神等等。 人们总是关注成功者的瞬间辉煌,眼睛向外,其实内功才是成功的基础。对于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也是同样,需要的是切实做好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因为,管理本无小事。 那么,这些"小事"主要有哪些呢?首先是治本,培养财会人员爱岗敬业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近年来,广告行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但是,会计信息失真、偷税露税、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这就突显了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要求财务人员热爱本职工作,自觉主动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如电视传媒行业财务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资金流动性强,每笔业务金额相对较大,在整个资金收支及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每一个相关人员有良好品质和职业道德,避免发生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财务风险。其次,在公司治理上加强董事会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董事会是企业最高管理决策层,应该充分发挥其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在我国电视传媒行业,尤其是大企业中,大部分董事会成员是代表国家机关,只有很少一部分参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经营,因此,董事会在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中严重缺位。要改善此种状况,一方面要确立公司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各董事在风险控制方面的职能;另一方面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引进与公司利益无关的外部董事,形成对内部经营者的监督制约,从而不仅对风险控制起关键作用,而且在最大程度地维护了股东的权益。第四三,积极推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包括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经营审计。,同时,就广告行业而言,随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应该发生变化,由"财务控制"转向"风险控制".在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中,强化控制、提高控制效率和效果仍然很重要,但要在分析、确认和揭示关键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基础上,努力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从而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效果,才是现代内部审计的焦点。尽管实质重于形式,但形式也是重要的,这要求我们注重审计结果的表达方式,以实现有效的内部审计。 启示四:事后诸葛是必要的,效率与公平需要相机抉择 奥运健儿归来,总结向来是必要与鼓舞人心的;然后是论功行赏,这当然包括精神与物质奖励,激励原则放之四海皆准。从因果律看,事后总要清算,尽管形式不同,个人意识到的程度不同。从这种意义上讲,事后诸葛是必要的,但这里的事后诸葛不是抱怨与责任推诿,而是理智地进行评价,适当地进行考核;适当的奖励也是必要的,这会实现"榜样效应",有利于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符合人的有限理性,在效率与公平的矛盾系中,我们总要相机选抉择择。 以此观广告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事后风险评价、确立以风险控制为目标的绩效考核体系则成为必须。为了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该明确规定各部门在风险防范和控制过程中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利,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绩效考核可以分为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前者是指在风险控制的执行过程中,根据分期编制的责任报告所揭示的计划与实际执行情况的比较,发现差异,分析原因,并提出纠正措施的过程;后者是指在风险出现后,对风险控制的结果与预期结果相比,分析差异原因,进行奖惩。在建立并执行绩效考核体系时,一定要做到考核的动态化,因为企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所面临的风险是处于变动状态中的。 奥运会每四年一次,而作为广告企业,却时时刻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如何从奥运赛事的陶醉中尽快解脱出来,关注企业的财务风险并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是向祖国奥运健儿学习的题中应有之义。就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而言,在奥运启示录基础上的启示就是,关注周围的每一件事,修炼一个能沉静思考的自己的大脑,并勇敢地不懈地去行动。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新形势下对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若干思考 [摘要]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集团如何有效管理财务风险成为紧迫的课题。本文从分析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成固入手,结合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业务的特点,从实践角度着重探讨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防范与控制措施,以期对企业集团有效识和防范自身的财务风险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成因识别;防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是当今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集团面临一系列财务风险的威胁。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集团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在注重风险控制、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实现规模上的突破,坚持风险第一、利润第二、规模第三的经营理念。要善于对环境变化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科学预测,有预见性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把财务风险管理纳入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使企业集团自身具备承担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减少因财务风险管理不当导致企业遭受经济损失或引发财务危机。 一、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成因识别及管理特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给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带来了不确定性。控制财务风险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风险管理关注企业价值损失,它通过管理价值风险来管理物质要素。企业集团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等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对应以上财务活动的财务风险来源可区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 (一)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成因识别 1 在筹资方面,存在债务筹资风险和权益筹资风险 筹资过程中,由于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及筹资方式的多样化,使不同来源的资金有不同的资金成本和偿还期,从而产生筹资风险。债务筹资受贷款利率和借款期限结构等因素影响,可能产生无法按时还本付息甚至破产的风险;权益筹资受权益资本市场的影响较大。当企业投资收益率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收益目标时,可能导致企业再筹资成本的增加或被其他竞争对手收购。另外,影响资金成本的因素不仅有传统的财务成本(物力成本),还应扩展到知识成本(人力成本)。 2 在投资方面,存在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风险 在投资过程中,由于投资项目有不同的报酬率和回收期,从而产生投资风险。对内投资财务风险具体指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有形资产和人力资本、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投资决策不科学、投资所形成的资产结构不合理而影响到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对外投资风险具体指企业投资于其他经济组织或购买有价证券等金融资产,对外投资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导致实际收益水平与预期目标的差异,可以通过多样化投资来分散风险。 3 在资金运营方面,存在现金流量风险 资金运营过程中,资产配置失当,使资产整体不能保持应有的流动性,也可能导致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而出现财务危机。“现金至上”的财务管理思想就是基于对现金流量风险的高度重视。现金流量风险的重点在于关注现金净流量及经营现金净流量指标是否为正值,其关键因素是资产的流动性。财务风险与资产的流动性息息相关,如果企业不能以适当的价格变现资产或不能以低于收益率的成本筹到期限匹配的资金,必然会引发流动性风险,甚至导致公司倒闭。具体而言,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营运能力。 4 在收益分配方面,存在股利政策风险和股利支付方式风险 实务中通常采用的股利政策有:剩余政策、固定股利比例政策、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等。选择恰当的股利政策对公司来说是很重要的,不同的股利政策将影响财务筹资成本及上市公司的股价。从股利支付方式来看,如果企业有足够的未指明用途的留存收益和足够的现金,可采取现金分红形式;而上市公司因股票变现能力强且易于流通,支付股票股利可避免现金流出,但将导致每股收益下降,股价也可能下跌。 以上是对企业集团面临的微观经济风险的成因分析,而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则是导致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表现在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及时科学预测、反应滞后、措施不利而产生财务风险。举例来说,利率的上升会使企业的筹资成本上升,企业持有证券投资价格下降;汇率风险(包括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会引起企业外汇业务成果的不确定性等。 (二)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业务的特点 企业集团复杂的组织关系使得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不仅具有独立法人的管理特点,还要重点关注风险在集团内部公司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特征。随着集团母公司核心地位的加强,母公司在集团内部各项事务的统一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集团之间的关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财务风险管理的战略性与协同性 企业集团一般呈现出母公司职能双重化、产权关系复杂化、财务决策多层次、投资领域多元化、关联交易普遍化等财务特征。因此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应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有关问题。不仅要关注旗下不同投资公司在投资、融资、资金运作等方面的风险管理,还要充分考虑各投资公司在业务、地域、财务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实现财务风险的有效监控和整个企业集团的价值最大化。 2 财务风险管理的整体性与传递性 企业集团组织作为一个利益相关群体,在资本、契约方面有联结,在资金、业务方面有着密切的往来,外界通常会把企业集团看作是一个整体。企业财务风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当旗下某个投资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时,往往会波及整体或其他成员企业,即财务风险具有传递作用。如果企业集团核心组织不果断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或者置之不理,任下属成员公司只按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的话,可能会使整个企业集团的信誉受损,引发日后融资难度的增加及融资成本的上升,甚至导致银行、供应商、顾客对集团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产生信任危机等不良后果。特别是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集团要重视这一点。 二、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企业财务风险是市场竞争的产物,财务风险防范控制措施应贯穿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活动的始终。针对企业集团现阶段存在的财务风险隐患,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具体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一)灵活应对宏观环境的变化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企业应认真分析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提高应变能力。 (二)规范企业集团治理结构 企业集团应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明确权责关系;建立董事会对经营者的督导制度;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债权人与经营 者之间的委托关系。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1 推行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实现短期财务预警功能 现金管理的目标是保持均衡、有效的现金流量,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必须在金额、时间、地点上严格匹配。集团公司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应结合整个集团公司的经营、投资、融资计划,推行集团内部公司定期资金报表(包括资金日报、四周资金计划表、三个月滚动资金计划表、全年度资金计划表等)制度,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提高对资金流动的预见性,避免资金短缺造成不利损失。同时,集团公司应重视做好资金分析工作,定期分析集团现金收支及在各银行的结算情况,分析集团的授信及各行业公司的银行额度使用情况、重大资金事项、现有融资渠道、具体融资品种、子公司资金占用和成本信息。 2 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建立长期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分别对集团综合财务指标和旗下投资企业行业按差异性制定风险考评指标。从综合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即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以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则可以采用单变量预警分析或多变量预警分析模型,对财务运营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及早发现企业财务危机的外部征兆和财务征兆。外部征兆如企业的交易记录恶化,过度依赖借款或关联交易、过度规模扩张,财务报表及相关信息公告迟缓等。财务征兆在财务指标及报表方面的表现主要有:现金流量不足,拖欠利息,销售额非正常下降,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利润率、流动比率大幅度下降等。 (四)建立相对集权的财务管理体系 企业集团出于整合资源、提升整体竞争力的需要,围绕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将重大财务事项决策权和现金调度支配权集中于母公司,而赋予子公司一定的自主经营权,保障企业集团的战略实施并强化总部对重大风险的控制力。集团总部在实施动态的过程管理中,要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要手段,以资金、投资的集中管理为重点内容,将风险防范渗透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提高资金与资产的运作效率。 1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集团公司应坚持效益优先、积极稳健、权责对等原则,围绕经营战略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强调对企业主要运营环节的全过程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管理工作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建立集团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由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领导小组、总部预算管理部三方构成。集团预算编制工作一般采取上下结合,即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方式进行。对子公司实行定期预算报告制度,并于每月召开预算管理委员会和预算领导小组成员参加的预算执行分析会,对于预算执行结果实行定期考核和评估,将预算与公司、部门甚至个人绩效有效联系起来。 2 实行适度集权的融资管理体系 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要求资金管理的集中化。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集团公司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优势,降低集团整体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集中化便于集团掌握成员企业的资金需求和使用情况,便于预算安排,有利于加强对成员企业的控制,避免其盲目融资给整个集团带来财务风险。总部成立财务结算中心,着眼于为企业集团的整体和长远利益服务,强化集团资金经营意识,全面监控资金收付,减少贷款规模,调剂内部资金,实现整体资金调度功能,提高集团整体信贷信用等级,从而保证融资理财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达到控制财务风险、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回报、降低资本成本、提升企业集团总体价值的目的。 3 实行投资的集中管理 企业集团应建立切实可行的投资决策机制,从全局角度对投资项目进行定位,在实施中要强调投资集中管理、统一控制、财务匹配、分专业实施、跟踪监控的原则,做到审慎投资、稳健经营、风险可控。所有投资决策必须优先考虑现金流量、运营能力和人力资源准备三大因素,投资方向坚持主业优先,其他产业发展以支持主业发展并以获取稳定现金流为目的。 集团投资方向一般采取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并举、多元化投资与专业化经营并举的模式。投资金额巨大、影响深远的战略性投资项目由集团母公司负责,非战略性项目由下属投资公司负责;利润丰厚、前景光明的项目应由集团持股比例较高的核心企业实施,一般项目由松散型企业实施;专业性强的项目由专业型成员企业完成。其他普通项目则选择余地较大。另外,在企业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比较充足时,投资项目可多实施;在现金流偏紧时,则应将资金集中于主业竞争优势的培育,适当减少长期投资,或兼顾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 (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职能 在企业建立一种制衡机制,即把内部审计与财务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使企业的风险管理更加有效。审计部门作为集团风险管理部门之一,直接对公司董事会负责,这样有利于集团内部审计组织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内部审计负责集团公司及旗下投资公司的审计稽核工作,对公司经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控和预警,通过组织开展各类风险管理监控项目,推动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应以消除经营隐患、堵塞管理漏洞、防范不利风险、审慎经营为宗旨,建立多元的监控措施。常规重点的审计内容包括:对企业基础管理(即制度、财务、财产、合同管理等)定期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对经济责任进行专项稽查,实施阶段性绩效审计和企业负责人的离任审计;跟踪建设投资过程,实施工程项目审计;营造阳光工程,实施采购审计等。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一、现金流量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分析 现财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资产的内在价值是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人们在管理企业、进行战略决策时越来越关注企业现金流量的情况及其所包含的内在信息。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为财务风险埋下了隐患,同时,现金流量信息为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监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财务活动的起点是资金的垫支,终点是得到价值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财务是为了获得增量货币而垫支货币的活动,在本金垫支时就己经自然地埋下了财务风险的种子,即存在无法收回本金的风险,或是无法获得本金增值的风险。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蕴藏在整个资金运动过程中,可以说,企业的财务风险就是资金运动过程中的风险。 与此相对应的是,现金流量为发现企业经营活动存在的风险,企业生存发展中潜在的投资风险和企业的筹资风险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一方面,企业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的运行状况都可以通过现金流动的质量(如现金流量的金额、流度及其稳定性等)指标全面及时地反映出来。通过现金流量分析,为企业提供了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资料,企业决策者可以从中得到直接的现金来源和现金运用的具体情况,以及资金余缺的信息,及时地进行资金调度和风险防范。另一方面,现金流量的确认以收付实现制而非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其反映的信息是企业真实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这避免了由于权责发生制下存在多种资产、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方法而使对同一会计事项产生出多种不同会计信息的可能,便于企业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为企业合理组织现金调度,控制财务风险,进行相关预测、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此外,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现金流动作为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流程(供、产、销)和主要方面(筹资、融资、投资;成本、费用发生、利润分配等)的全貌。可见,现金流量是企业识别财务风险很好的依据。总之,在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中,财务风险监测与现金流量控制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承的。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里,现金流量与财务风险是相互关联的,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并不断发展。 二、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识别 (一)通过现金流量的四个基本组成要素识别财务风险。 第一,现金流量。包括流入量、流出量及流出与流入的差额——净流量。流量综合反映了企业各项财务收支的现金盈余水平,是企业经济效益最直接的体现。虽然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并不全产生现金流入或流出,不能直接通过当期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来确定盈利,但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成本和费用的支出仍然表现为现金流出的大小,而收入则主要表现为现金流入的多少,真正能代表企业实际财务能力的是企业收益中的现金性收益,即企业的现金净流量。所以,企业财务风险归根到底是受生产经营中现金流入与流出状况所制约,流入大于流出,并且高于非付现成本,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较好,财务风险较小,反之,说明企业面临着财务风险。 第二,现金流程。其涉及现金流量的组织、岗位设置、授权及办理现金收支业务的手续程序等,集中反映了企业实现现金流的路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是由不同部门、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国家的员工分别进行的,具有分散性,因此现金流程的分布也必然是分散的。如果现金流量的组织过程出现问题,就会引发企业财务风险,比如企业在资金使用、授权安排、利益分配等方面权责不明、管理混乱,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就基本可以肯定企业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隐患。反之,如果企业在现金流程的设置上能够做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就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较好。 第三,现金流向。分为流入与流出两方面,表示企业现金流量的趋势。流入表明企业现金流入量的主要来源,说明企业竞争能力的构成及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力;流出表明现金支付的主要用途,可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战略及成本费用构成。对于特定的企业而言,现金流向会存在一个相对恰当的标准结构。企业现金流入一般主要来源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果一个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占现金总流入的比例长期很低,说明企业的经营很可能存在问题,或者说企业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因此,通过企业现金流向的分析也能识别企业是否存在财务风险。 第四,现金流速。对于某一具体的经营业务而言,流速指从支付现金到收回现金所需时间的长短;对整个企业而言,流速指资本投入到回收的速度。流速制约着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及占用资金的水平。一项支出表现为现金流出,它流出后若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收回,意味着这笔资金在一定时期内可多次参与企业的资金循环,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缩减资金占用量。反之,若从流出到回收的时间间隔很长,企业必然需要更多的资金参与资金循环,以保证资金的顺利周转,由此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占用量就越大,企业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等无疑会受到影响。可见,现金流速综合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流动资产质量,对企业财务风险有重大影响。 (二)通过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比较分析识别财务风险。企业的现金流量一般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通过对这三种现金流的流入量和流出量的比较分析可以识别企业的财务风险。 当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且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不足,主要依靠不断地筹集资金来维持经营,若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主要是依靠收回投资或处置长期投资,而不是因投资收益大于投资支出所得,则企业财务状况较为严峻,面临财务风险。 当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且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表明企业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均不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入,各项活动完全依赖筹集资金来维系,一旦举债困难或不能筹集到权益资金,将面临很大财务风险。 当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且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不足,资金筹集出现困难,可能主要依靠投资净收益或处置长期投资所得维持运营,企业财务状况已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 当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且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表明企业三项活动均能产生现金净流入,现金流充足,企业财务状况良好。持有较多现金虽能防止因现金流缺乏导致财务危机出现,但现金的收益性最差,且会增加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所以企业要积极寻找投资机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可考虑偿还债务,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 当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且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表明企业三项活动均不能产生现金净流入,企业财务状况处于崩溃的边缘,面临着破产的危机,如不能在短期内改变这种状况,企业只能选择破产清算。 当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且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表明企业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都能产生现金净流入,财务状况较稳定。企业在快速发展时期,扩大中长期投资,短期内出现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量大于流入量也很正常,毕竟企业主要依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维持再生产,但要注意投资规模和长短期投资的合理搭配。 当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且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表明企业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均产生现金净流入,但筹资活动为现金净流出,说明有大量到期债务需要现金偿还,短期内会对企业的财务造成一定的压力,但只要经营活动能提供稳定的正的现金净流量就不会有太大压力。 当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且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表明企业主要依靠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维持日常开支,一旦经营活动出现问题,不能提供正的现金净流量,恰巧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不能为企业的现金流作出贡献,那么企业的经营状况就会陷入危机,财务状况恶化。 三、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一)建立长短期相结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建立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最重要的任务是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公司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公司能否维持再生产并不完全取决于实现盈利的多少,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用于各种支出。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应立足于对现金流量的控制和监测。现金流量预算就是通过事先对现金持有量的安排,使企业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同时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并根据企业资产的运用水平决定负债的种类结构和期限结构。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主要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来完成,因为通过分析企业动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投资和财务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风险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地采取行动,防范风险。其次,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现有比较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是由阿尔特曼提出的z计分方法模型,其后为了克服权责发生制原则下的财务指标容易成为粉饰业绩的工具的弊端,在构建财务预警模型时引入现金流量指标,又提出了f分数模型。合理运用这两种模型可建立一个长期的监控体系,对企业的长期财务风险进行监控。 (二)在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引入现金流量指标。现金流量和会计利润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对企业来说,现金流量的有关信息十分重要,有效地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现金流量指标进行分析,可以清楚地揭示企业资金运作的真实情况,反映企业是否在现金流方面存在问题。根据这样的划分,在设计现金流量分析指标时可将各指标进一步归类于支付能力指标、利润质量指标、营运效率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运用这些现金流量分析指标旨在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但其并不能替代其他指标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的作用。现金流量指标体系和传统财务分析指标结合起来综合分析,相互印证,相互支持,才能从各个角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较全面的分析,从而更有效地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控制。 (三)保持合理的现金流量的组织结构。现金流量的组织结构必须与企业组织结构相匹配,如果企业的现金流量组织过程出现问题,就表明企业的组织结构有待完善,也对企业的财务安全埋下了隐患。企业在设计现金流量的组织结构时,应把现金流量按生成、流出的路径确定相应的业务,设置管理及控制岗位,做到既要职责明确,又要建立处理经济业务的分工和稽核制度,有清晰的组织系统图。同时要有健全的会计体系,实行严格、完整的凭证制度、账簿报表制度、复核制度、会计控制制度、标准成本和预算制度、资产盘点制度。在控制程序上,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办理都必须履行申请、审批、记录、支付、检查等必要手续,不能由某个职工包办或某个部门单独处理。现金流量的管理需要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现金流量在运作过程中少出差错、杜绝舞弊。 (四)提高企业资金的运作效率,保持现金流量的平稳流动。现金的流动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生产经营一旦离开了现金的支持就无法正常进行,因此,企业必须关注资金的运作效率,保证现金流量的平衡流动。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要事先安排好现金,充分运用好财务管理和财务调控手段,提高企业资金的运作效率,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加速企业资金的流转。另一方面企业要合理调度货币资金,根据其自身资金运动的规模和生产经营特点,妥善安排货币资金的收支活动,防止过多的消费性支出和非生产投资;合理制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使有限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和促进企业发展;认真监督管理好资本金,防止资产的流失浪费,保证资本金的保值与增值。同时充分挖掘资金使用的潜力,使之在平时能保证生产经营的需要,在还款和分红付息期到来时,及时地筹集和调度资金,以避免出现无力支付的情况。通过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能够保证现金流量有条不紊地流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从而保障企业的经营安全。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浅议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防范对策 摘要: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存在财务风险是难免的。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从而提出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六点对策。 关键词:财务风险 防范对策 一、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分析 财务风险一般分为狭义的财务风险和广义的财务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即财务杠杆风险,是指由于企业不合适的财务负债比率所带来的财务上的不利后果,或者指企业由于举债而引起的企业利润变化的一种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则是指除了狭义的财务风险之外,还包括那些对于企业财务核算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一切风险,包括企业的融资风险、投资风险、信用风险、股利决策分配风险等。本文所讨论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广义的财务风险。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资本结构不合理 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企业对银行的依赖性很大,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而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 (二)投资缺乏科学性 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而、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无法按期收回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再者,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四)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 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 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中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总体来看,中国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企业资金结构的不合理性。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我国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30%以上。如果企业负债比率过高,债务融资的不确定所带来的风险将要大大超过债务融资所产生的财务杠杆效应,使得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大为提高。其二,投资缺乏谨慎导致的企业资产的弱流动性。其三,企业赊销比例的不合理性以及存货库存结构的不合理性。此外,还有企业的理财活动尚未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财务管理人员的参与性不强等方面的原因。 三、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调整企业资本结构 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资本结构,以最低的资金成本,最小的风险程度,取得最大的投资收益,在风险和利益之间寻求最佳配合。在好的市场采取进取型策略,并对可能的风险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可以适当多借入资金;在不利的环境中,应谨慎从事等待有利时机的转化,以此组织调整资本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 (二)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 (三)保持高资金流动性 保持高度的流动性是企业控制财务风险、减轻财务压力的重要保证。企业的资产越容易变现,则偿债能力越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企业要合理安排好资金。在资金安排上要考虑到借款的到期日、利息的支付日和存货的库存结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用款的高峰和低谷期,使资金得到合理使用,以避免资金使用不当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四)提高企业应变能力 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对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五)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 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清内部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责任,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六)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 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及相应的数据化的关联方式,将企业所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同时企业应立足于市场,建立风险防范和规避机制,形成一套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同时促使财务管理人员将风险防范贯穿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财务风险管理之我见 摘 要:当今社会,财务风险管理已经备受企业和各国政府重视,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越来越快,不仅要重视财务风险管理方法和程序的研究,而且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借鉴国际研究经验和成果,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积极拓展财务风险理论研究的领域,是我国财务风险理论研究的当务之急,更是带动我国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高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财务风险 管理 对策 由于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中广泛性和复杂性与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理论研究。 一、财务风险管理基础理论和理论结构 近年来,我国在财务风险基础理论方面,如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念、基本特征、职能等基本理论问题上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由于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起步比较晚,加上无法摆脱我国传统财务观念以及研究方法的影响,对国外研究几十年的成果重视程度、消化程度不同,使得在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的见解,如在财务风险概念的研究上,就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之争,财务风险基本特征和财务风险管理基本职能的认识上出现了分歧,而对整个财务风险管理意义重大的财务风险目标这一最基本的问题缺乏认识和概括。同时,由于财务风险及管理内容的研究没有与实证研究直接相联系,所以,概念上的含糊对定性的理论推导也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由此,增生出财务风险理论诸多“研究成果”,深刻与肤浅共存,正确和错误并生,应该说不利于我国财务风险理论向纵深发展,影响了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进程。所以,今后我国在财务风险与管理研究上,必须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只有对财务风险的概念、本质、特征认识界定清楚,才能为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提供基础。这就要求,一是必须注重中外财务风险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的比较研究;二是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要注重研究方法的选择。 首先,必须下大力气借鉴国外实证的研究方法开展财务风险研究。国外风险理论研究较多采用实证方法,而我国使用较多的则是定性和规范研究方法,造成概念可以模糊地给出,较轻易地建立和概括概念和特征,无法支撑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不能保证理论的逻辑性和一致性,难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会误导人们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财务风险理论中将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和可靠性。其次,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应注重学习和应用西方理财学研究中应用极广的相关性或结构性研究方法,即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结构的研究。理论结构是该领域各基本理论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组成的有机理论体系。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结构是财务风险管理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组成的有机体系。理论研究的真正价值在于明确存在的各种现象、各种要素以及这些现象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所谓相关性。能否将财务风险管理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清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程序研究的科学性、明晰性和有效性。如财务风险管理目标、财务风险管理本质、职能、财务风险管理要素与财务风险管理程序与方法之间的关系等。如美国,现代财务理论围绕着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财活动的目标函数,把各种财务决策如投资决策、融资决策等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构建了前后一贯、逻辑严密、浑然一体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以目标为出发点进行相关性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重要的、运用极广的理财学及经济学研究方法。美国理财学界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如多篇论文研究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从而根本上改变了理财学的面貌,使理财学成为现代经济学体系中的主流成分之一。充分吸收国外财务理论研究成果,在财务风险基本理论上注重实用,讲究科学方法,少走弯路,取得共识,达成统一,以推动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深入。 二、财务风险管理教育 财务风险意识的增强和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开展广泛的风险管理教育。从当前美国和英国风险管理教育情况基本类似,各大学风险教育课程不少,多所大学偏重财务导向型风险管理教育。财务风险管理现今已成为各大学财经系中财务理论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如美国的宾州大学、天普大学、乔治亚州立大学与纽约保险学院,英国的各拉斯哥兰大学、城市大学与诺丁汉大学等。另外,风险管理职务的改变、风险管理协会的成立、风险管理专业证书的考试、风险管理杂志以及风险管理书籍等方面,美国和英国情况也基本类似,都体现出越来越对风险管理的重视。两国的风险经理职称已经取代了过时的保险经理,职责范围扩大,位阶提升;多家风险管理协会、风险管理学院对企业风险管理事务、专业证书考试制度极具贡献,其中,美国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每年举办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证书考试;多家协会和学会出版风险管理方面的刊物杂志;出版为数不少的财务性风险管理书籍等。受国外风险教育的影响,尽管我国目前部分大学也开设风险管理课程,但为数较少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的课程;在专业职称考试、出版书籍方面差距依然很大,一是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受其影响风险教育方面起步较晚。二是从观念上人们还未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教育的特别重要性,三是没有成立相应的协会或学会,没有相应的职务、资格考试等配套措施,直接影响了财务风险教育的发展。 随着经济与科技全球化带来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需要我国教育能尽快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财会类人才。为此,我们必须改变目前财务管理风险教育落后的局面,除了积极向国外学习,采取设立各级风险管理学会、协会,在资格考试中尽快设立风险管理资格考试等举措外,在大学教育方面,要研究风险管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研究风险管理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在学历教育中应单独开设财务风险管理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让师生与实务工作者结合共同采集案例,增强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财务、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中应加大对财务风险管理学习和研讨的力度。 三、财务风险文化研究 我国多年来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局限于方法和程序,即使在财务文化研究中也忽略了财务风险文化的研究,不能不说这是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薄弱环节。国外风险理论有主观建构派,视风险文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事实上,不可否认的是,风险由人们特定的文化社会因素建构而成,风险随不同的人与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而有所不同,财务风险文化亦不例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文化背景亦会有区别,使得人们对待财务风险管理的价值观、反应程度、行为方式、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出现差异性,形成一定的特色。中外风险案例的研究发现,企业的最大风险往往是由于企业文化、企业人的行为,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知识不足、能力有限、品德欠佳等弱性造成的。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集体与个人行为复杂性的增大,财务风险文化的研究不仅不能忽视,而应作为重要课题。 四、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研究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务上看,我国财务风险管理都缺乏对组织架构的研究。在实务上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没有专职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这说明了人们尚未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作用。在理论上,与前面所述财务风险文化原因类似,我国已有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比较重视方法和程序,忽略了组织机构及机构的职责权限等对实践有特别重要意义的课题的探讨,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离。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管理组织架构下的人们进行财务风险管理采取的模式必然不同,是集中还是分散,是集权还是分权、是兼职还是专职等等管理模式问题是研究实施财务风险管理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应结合我国各类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开展风险管理模式研究。 五、结束语 财务风险管理各方法的有效性依赖于风险管理责任的落实。否则,研究财务风险管理没有具体研究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制,财务风险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无从落实。总之,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了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日益重要,而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是巨大的科学工程,需要整合优化财务学、会计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人文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于一体,全方位、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以不落后于风险管理学科整体发展和满足实践中的迫切需要。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论文关键词】资金回收;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财务风险的定义,然后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并提出了具体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什么是财务风险 近几年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工作者都在探讨如何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问题,然而,对于什么是“财务风险”却没有统一的明确的界定。主要存在如下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第二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这种观点认为的财务风险与负债经营相关,财务风险是因偿还到期债务而引起的(即偿还到期的本金加利息),没有债务,企业经营的资本金靠投资人投入,则不存在财务风险。 以上两种观点有其相同之处,即对风险的描述是一致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两种观点对“财务”的理解不同,两种观点所表述的财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不同,第一种观点从财务本质角度出发来界定财务风险,第二种观点理解的财务是从财务的中心出发来界定财务风险。笔者比较赞成前一种观点,即符合人们对财务概念的理解,又便于人们站在更宽广的角度来研究财务风险,即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由于很多企业自身资本有限,市场竞争激烈,要在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实现快速发展,很多企业不得不通过银行贷款解决问题。从企业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较少,短期负债过多,企业对银行的依赖较大。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用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可见,企业资本结构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二)投资缺乏科学性 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信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四)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 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我国企业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一方面有意无意间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另一方面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不仅如此,我国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一)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是编制现金流量预算,而该预算的编制主要是通过现金流量分析来完成。通过现金流量分析,可以将企业动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全面地反映出来。当企业经营性应收项目或存货大幅度减少时,则表明企业货款回笼情况较好,产品积压少,企业具有较强的经营能力;相反,当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小于净利润时,则应引起投资者的高度警惕,这种情况下,由于应收款项及存货的大幅度上升,将使企业经营能力下降,同时也易形成潜在损失。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及存货项目中的任何一项失衡,均会引起企业危机,可将这三个项目作为短期财务风险的警源。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2.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是由于举债等导致的,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从综合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从资产获利能力考察,监测的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表示每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能力;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获利能力越强。从偿债能力考察,监测的指标有: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反映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该比率越高,偿债能力就越强;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也越大。从经济效率考察,监测的指标有:反映资产运营指标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产销平衡率。从发展潜力考察,监测的指标有: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面对财务风险通常采取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控制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筹资风险控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两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入资金。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从而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有几方面:由于利率波动而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的风险,或筹集了高于平利息水平的资金,此外,还有资金组织和调度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负债经营规模。 2. 投资风险控制。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上,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然而,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如出现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无法取得收益,或虽投产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虽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或利润率虽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在决策中要追求的是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一种平衡器的作用。 3.资金回收风险控制。财务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应收账款加速现金流出。它虽然使企业产生利润,但并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应在以下几方面强化:一是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二是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三是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四是建立销售责任制。 4.收益分配风险控制。收益分配是企业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投资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的高速发展,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当水平,就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价值,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因此,必须注意两者之间的平衡,加强财务风险监测。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所以,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因此,要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关于财务主体——出资者的财务风险管理 出资者财务包括及时筹集资金、合理安排资本投向、确定收益分配策略等,其目标是实现资本最大限度地增值。与出资者财务目标相对应,出资者财务风险就是企业出资者面临的资本投资风险、资本减值风险和资本经营财务风险。出资者财务管理是指提供资本者对其所出资的运动所进行的管理,其根本目标是确保其出资的保值增值,实现资本报酬的最大化。 一、出资者面临财务风险的表现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分离。所有者可能只有物质资本而无经营管理能力,经营者有经营管理能力而无资本,只能在经理人市场上待价而沽。因而出资者聘请经理人代为经营管理,出资者不直接参与和管理其出资的运动过程,而作为受托人的经营者的目标有时与出资者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利益冲突在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不可避免,“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时有发生。比如,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经营者往往通过编制虚假招股说明书骗取股东的配股资本,或编制虚假的财务报告骗取奖金,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这是出资者在资本经营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往往由于经营者的选择不正确而遭受巨大损失。这给出资者带来一系列的财务风险,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资本减值风险。出资者投入资本后就要求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资本增值价值包括资本有形增值和资本无形增值等。因此,资本减值风险是出资者所投入资本由于被投资企业经营上的原因而造成的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 2.资本投资风险。出资者对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被投资企业经营、财务状况等方面变化引起对外投资收益出现不确定性变动的风险,即资本投资风险,同时,出资者除了受被投资企业影响外,还受外部条件的影响,包括经济环境、国家的宏观政策、市场条件等。 3.资本经营财务风险。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相偏离,因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就是资本经营财务风险。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这主要存在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关系中,很多集团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关系十分混乱,资金使用没有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二、出资者财务风险管理的手段 针对出资者财务风险的特征,要防范和控制这种风险,必须制定一系列监督、激励措施以约束和激励经营者,使经营者自身的财务目标与出资者财务目标趋于一致。 一是进行成本费用的约束。成本费用的增加会直接减少利润从而减少出资者权益,因而,它必然是出资者进行控制的对象。成本费用可以分为人员成本费用和非人员成本费用,前者是支付给各类人员的收入、补贴等。后者是指与人的收入、补贴无直接联系的成本费用。对于非人员成本费用因其不会直接落入个人腰包,一般不直接约束,而是在经营损益中体现。对于人员成本费用,西方国家采取最低标准由政府规定,以维护社会大众的利益,最高标准由出资者规定,以维护出资者权益,资产经营者则在两者之间确定各人员的收入、补贴水平,出资者对成本费用的约束涉及范围、标准和支付方式。 二是建立代表股东利益的董事会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出资者财务的监督机制就是建立企业的所有权监督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代表现实的股东或所有者的监督审计,对资产经营者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二是建立代表法人所有权的企业审计部审计,对企业所属分公司和职能部门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三是聘请代表潜在所有者利益的民间审计,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公证审计。通过这一监督体系从外部对监督对象的财务活动是否维护所有者权益进行监督。企业要通过财务预决算管理、中介机构财务审计监督、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出资人财务监督体系。 三是进行对外投资约束。由于不同出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因而这种投资风险的变动必然影响出资者的实质权益的变动,相应出资者必然要对对外投资进行约束。同时,决定资产经营者或企业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涉及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确认的范围不同、计量方法不同,会直接影响当期资产的多少和利润的多少,进而影响出资者权益、特别会影响长期出资者与短期出资者的利益分配。所以,企业的会计政策必须经过出资者批准,在实施具体会计准则后,这将变得更加明显。 四是进行资产使用约束。资产经营者在使用资产的过程中,一方面,直接减少资产的行为会使出资者权益减少,另一方面,任意改变资产的原使用用途,会使出资者原设定的投资领域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必然会引起出资者原预期的出资风险和收益水平的变动,进而影响到出资者权益。为此,必须对资产经营者的资产使用进行约束。一般而言,凡是会出现长期改变资产的原使用性质的资产经营行为都应受到出资者的约束。 五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为了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确保资本安全和增值的自律机制,并使出资者对企业的约束把结果约束和过程约束结合起来、外部监督与内部自律结合起来,出资者必然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于企业内部,而实质是为了维护出资者的权益,故而它也是出资者财务的一部分。同时,建立健全财务监督体系具体包括充分行使股东大会的权利,派出独立董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只有做到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才能抑制经营者追求的欲望,从而确保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加强保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摘要 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要求企业经营者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防范财务危机, 建立预警分析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Q策。 关键词:财务危机,财务风险,预警分析 1 从微观企业收益状况考察财务危机 近年来,亚洲经济动荡不安,无论从宏观或微观方面,都应防范风险,建立预警系统。 首先,从微观的企业收益来讲,有三个层次:其一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其二是在其一基础上扣除财务费用后为经常收益.其三是在经常收益基础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也就是期间收益.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说明企业已近破产。即使期间收益为盈利,但可能是由于非主营业务或偶发事件所形成净资产增加,如出售手中持有有价证券及土地。但如果经营收益为盈利,而经常收益为亏损,可以说已经出现危机信号,这是因为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举债规模大,利息负担重。若经营收益,经常收益均为盈利,而期间损益为亏损,可能出现了灾害及出售资产损失等,问题不太严重的话,是可以正常经营。如三层次收益均为盈利,则是正常经营状况。 2 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 3 防范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然而,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 3.1 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3.2 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从资产获利能力看: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对偿债能力,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上述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二大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帐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产销平衡率=产品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 对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选择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殖率.这里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 然而,企业为适应未预料的需要和机会,应该具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的流量与时间的能力,这就是财务弹性。主要与企业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有关。反映财务弹性的指标有:用于测定企业全部资产的流动性水平的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应收帐款及存货周转率,其中: 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计算如下 (资产-负债-待处理资产损失-未祢补亏损-潜亏)/(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长期投资)。 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能够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对外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指标有: 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 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 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但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考核指标有;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其中: 债务股权比率=平均总负债/(平均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无形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 3.3 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帐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途径。从大量负债经营实例,不难得出几点教训: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盲目投资,没有进行事前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是造成失误的原因,虽然适度举债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必须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如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过大,必然恶性循环。同时企业偿债能力强弱是对负债经营最敏感的指标,只从偿债能力看,负债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未必合理,如企业借款利率小于利润率。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不同产业的负债经营合理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是:第一产业为0.2左右,第二产业为0..5左右,第三产业为0.7左右。 4 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二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入资金。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可长期使用,自由支配,其风险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而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从而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及防范有几方面:由于利率波动而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的风险,一旦筹集了高于平均利息水平的资金,可争取提前还债等补救措施。此外,还有资金组织和调度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然而,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如出现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无法取得收益,或虽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虽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或利润率虽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由于存在风险反感,投资者所要求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用于回报承担投资风险的那部分额外报酬,称为收益。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在决策中要追求的是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着一种平衡器的作用。 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帐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有必要降低它的成本,它的成本有:1)机会成本,常用有价证券利息收入表示。2)应收帐款管理成本,3)坏帐损失成本。应收帐款加速现金流出,它虽使企业产生利润,然而并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帐款管理在以下几方面强化:1 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2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3 确定合理的应收帐款比例。4 建立销售责任制。 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的高速发展,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当水平,就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价值,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综上所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一、认识风险 市场历来是机遇和风险并存的。低风险低收益的谨慎和高风险高收益的诱惑,往往使企业在决策面前进退两难,因此,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分衡量风险的程度,结合自身的承受能力,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权衡得失,选择最佳方案,以较小风险取得较大效益,是现代企业所共同追求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作出决定之前要针对不同风险制定一系列防范和补偿措施,使企业在风险出现时不致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企业的风险主要有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行业风险、制度风险、管理风险及财务风险,上市公司还有股市风险。财务风险是以上风险住要是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指财务方面的风险,包括由财务活动引发的企业风险和由各方面活动引发的财务所面临的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就是指企业现金支付风险和筹资风险。本文分析的是广义的财务风险。 按照成因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资产风险,包括资产质量风险,如不良资产(三年以上应收帐款、长期亏损的对外投资、长期闲置的存货和固定资产等)比例失调;资产结构风险,如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例失调、速动资产比率失调等。 2.资本风险,包括资本结构风险,如股本构成比例不当、所有者权益组成畸形、负债与权益比例失调等;分配风险,如是否分配的选择、派现与送股的选择、是否资本公积转赠股本的选择;筹资风险,如是否发行股票或债券及不同发行方式的选择、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的选择、股东的选择及信誉等级的评定。 3.支付风险,现金短缺,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4.投资及投资控制风险,如投资方向、投资品种、投资方式的选择,对投资项目的控制能力及效果。 5.机会风险,即机会收益或机会成本,指选择这一个放弃另一个从而失去一个机会。 6.纳税风险,如纳税品种的选择、纳税时机的选择、税收政策水平等,也称纳税筹划。 7.资产、债务重组风险,如重组类型、重组内容、重组方式、重组伙伴的选择。 8.财务政策、会计政策与财务预测、决策风险。指选择不同的财务会计政策的风险和进行近、中、远期财务情况预测(引导经营行为)偏差及财务决策失误的风险。 9.内部控制风险,指内部控制不到位,制衡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导致的风险。 10金融风险,主要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利率、汇率、股票和债券价格波动风险。 11.对外担保风险。 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对公司经营的影响一般不是同时发生,而是各在公司所处的不同阶段产生影响或相对重要的影响。如公司初建期的筹资风险、资本结构风险,成熟期的纳税风险、资产结构风险、分配风险、投资风险,衰退期的支付风险、资产质量风险、资产结构风险、分配风险、投资控制风险、资产重组风险。 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密切相关,财务活动本身就是经营与管理的结合。经营、管理决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伴随经营、管理风险,同时又对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起抑制或加速作用。 电力企业(省级电力公司)由于是国有独资垄断经营,长期作为政府机关发挥职能作用,造成财务风险意识薄弱,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因此应该加强财务风险的研究和管理,认真分析、及时防范、化解。目前阶段主要是加强筹资风险、资产结构风险、投资及投资控制风险、支付风险、资产质量风险、担保风险的研究和管理。天津市电力公司今年提出了高度重视回避财务风险,加快建立预算、投资、担保、贷款和合同管理的内控机制,强化合同管理,严格控制对外担保。 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甚至破产清算的现象不断增加。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企业内外资料,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以财务指标数据、分析报告的形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危险预先告知决策者、经营者,同时,寻找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和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隐藏的问题,以便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企业可以及时采取对策,制定正确的战略性的财务计划,编制合理的财务预算,对生产经营进行控制,进行风险防范(预警),化解风险;同时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可用来帮助决定是否投资或发放贷款,使企业进一步获得融资空间。 二、风险预测 财务风险预测主要方法是充分认识、分析企业内外部的经济信息,利用财务比率,建立财务风险评价模型,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及时向决策者提交风险分析报告,形成财务风险防范(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分析报告应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现状评价、当前财务风险分析、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应对方案,附必要的发展计划、规划、财务、会计、审计资料。企业可根据财务风险情况制定报告间隔,如正常情况下可以年度报告,特殊时期可以月度报告或随时报告。 预测财务风险首先要设定财务安全系数(或财务风险系数),由于风险的未来不确定性,因此要测定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的安全系数。 财务安全系数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根据木桶理论和重要性原则确定的单一因素(比率)安全系数,二是根据权重确定组合因素(比率)安全系数。 单一因素(比率)安全系数的设定,是在某一风险因素(比率)比较突出、对公司影响较大,而其他风险因素较为正常的情况下,将这一因素的风险值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系数。这就要求预先设定各项指标的标准值,在这个基础上,设定风险级次,由此测定安全系数。 假设:某省级电力公司生产经营连续数月平稳进行,预先设定支付风险的安全系数如下:货币资金余额为5亿元,安全系数为1;4亿元时安全系数为0.8;3亿元时06;2亿元时为0.4;1亿元时为0.3*亿元以下时为0.1。 如果货币资金到2亿元以下,可以说,公司财务处于高风险状态,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化解。 其他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借款比率、资产变现率、债务保障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负债比、资产收益率、应收帐款与经营活动现金比等比率的安全系数也是如此。 单一因素(比率)的风险分析,优点在于简单明了,但无法全面揭示企业财务状况,所以其有效性会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也需要对资产结构、负债结构、或有事项、盈利能力、筹资能力、投资控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综合分析,要求分析人员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判断能力。 组合因素(比率)系数,是根据各个风险因素的权重设置的数学模型,即建立多元线性函数公式,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需要预先设定一些重要因素及其标准值,并确定权重分布。假设: z=0.sa+0.sb—1.co + 4.cd +l.oe + 5.of + 5.og+5.oh-2.oi a流动比率(标准值2)、b速动比率(标准值1)、c债务资本比率(标准值1.0)、d最近三年平均债务保障率(现金债务比(标准值0.25)、e利息保障倍数(标准值2)、正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比(标准值0.2)《资产收益率(标准值0.l)、h投资收益率(标准值0.2)一担保与权益比率(标准值0.5)。 财务安全系数z一般应大于5(标准值)、低于5时,财务风险较大;达到3以下为高风险。 另外,从内部控制预测的财务安全系数模型可设置为z=rkn r金额,按影响资金额度预分5档次,由大到小代表资金量大到小;n内部控制评价,按评价结果分5档次,由大到小代表内部控制有效程度大到小;财务安全系数z标准值为9、低于9为高风险。 组合因素分析的优点是比较全面的反映了企业财务风险程度,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是可能挂一漏万,尤其有些风险因素不便于以比率的形式反映,也就不可能建立在模型中,因此可能掩盖最严重的因素;二是通过历史数据评价过去,不能推测将来;三是要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性质的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初建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修订因素组成及其权重。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需要借助概率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公司的行业分类、经营状况、分配政策、经营环境,分析重要项目的特性及变动趋势。另外,各项指标应建立在合并报表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母子公司风险叠加的影响,如资产负债率因素,母公司60%,子公司60%,孙公司60%,合并后的资产负债率一般要超过60%,超过多少要看被投资企业的资本和负债规模。 三、化解风险 化解风险的途径: 面对财务风险,一般采取四种对策,一是回避风险(保守策略),二是控制风险(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三是接受风险(提取风险准备金),四是转移风险。当然,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何种措施,与企业掌舵人的风格、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关系重大。具体措施主要有: 1.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健全风险分析、评估和风险报告制度,建立自动化的风险分析、评估系统,提高对风险的敏感性认识,做到及时分析、及时报告、准确评价。包括财务分析报告和审计报告。针对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现状,要重点加强财务预算管理。财务分析管理和审计管理。积极开展财务预算审计、资产经营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根据风险程度确定审计频率;开展财务风险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查找“薄弱点”、加强“关键点”、消除“失控点”。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试论我国天然气行业财务风险管理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行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 以使天然气公司认识并了解财务风险的成因。在分析影响财务风险的各个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天然气行业如何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天然气行业;财务风险;管理 一、我国天然气行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因素分析 1.外部因素对我国天然气行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价格风险。受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共切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全球天然气产品市场波动较大,进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国内天然气价格。同时,天然气的供应价格受到井口成本、管输费用和配气费用的影响,在需求方价格方面,受到消费对象的经济承受能力、可替代品价格、季节性因素和税收、环保政策的影响。 (2)利率风险。利率的变化,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如筹集、投资、收益的分配等都会产生影响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受到国际经济形势以及中央银行的管理行为、货币政策、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通货膨胀率、投资者预期、借贷风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利率上涨,资金的使用成本上升,会导致天然气行业投资成本增加,这样会使其整体的回报减少。 2.内部因素对我国天然气行业的风险影响 (1)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许多天然气公司的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财务风险是伴随财务活动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不少财务人员仅仅将自己的职责局限于对自己的管理方面,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缺乏严肃性导致决策失误,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成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2)风险信息处理不流畅,缺乏风险管理整体策略。目前,部分天然气公司尚未形成企业风险信息标准和传送渠道, 风险管理缺乏充分的信息支持,企业内部缺乏对于风险信息的统一认识与管理, 风险信息的传递尚未有效的协调和统一, 对于具体风险, 缺乏量化和信息化的数据支持, 影响决策的效率和效果。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执行之前, 这些数据并没有被统一集中地处理, 而是散落在各个业务流程或业务单元中。企业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具体风险管理中, 缺乏系统、整体地考虑企业风险组合与风险的相互关系, 从而导致风险管理的资源分配不均, 影响企业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另外, 企业还没有一套严谨、规范、完整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现有的管理体系中风险管理功能与协调功能较为欠缺。 (3)财务风险应对手段单一。在面对种种财务风险时,部分企业缺乏有效的措施,主要采用较为消极、低效的手段,基本以回避或接受为主,积极应对风险的意识或能力稍显不足,强调纯粹风险的规避,缺乏对机会风险的合理管理;对剩余风险缺乏应有的认知,剩余风险水平与主体的风险承受度的协调性稍显不足;风险应对以单一措施为主,缺乏风险组合的观念意识。 二、我国天然气行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加强单位负责人自身的法律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财务会计知识,可以丰富和提高单位负责人的会计业务水平,以便更好地了解会计核算的要求。并通过财务报告了解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防止在财务报告中盲目签字而带来的会计责任风险。建议建立单位负责人继续教育制度,以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思想水平。此外,单位负责人还应加强本单位财会队伍的建设。让财会人员继续接受教育,不仅要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还要提高他们的责任感,明确其权利和义务,以及增强法律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从而避免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风险。 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预警系统的建立必须以真实、准确、及时的信息为前提,信息收集是贯穿财务预警始终的工作。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跟踪、记录和计量,核算、考核实际情况与目标、预算、定额、标准之间的差异,分析偏差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查找出财务危机的踪迹。当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财务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管理层早做准备或采取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诊断技术对企业营运状况之优劣做出判断,找出企业运行中的弊端及其病根之所在。并使经营者制定有效措施,阻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避免严重的财务危机真正发生。 3.加强内部控制,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内容上应该突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这一环节。通过从会计环节入手,向其它管理环节延伸,逐步形成内部控制网络。科学划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权限,确保资产保管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经营责权与会计责任相分离,授权与执行、保管、审查、记录等相分离。制定各种作业程序、管理办法和工作目标,订立明确的控制标准,定期进行考核,以便员工按照规定的标准正确处理各项业务,实现预定目标。另外,要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在信息收集方面,应注意税收法规、信贷政策和有关监管部门的监管法规的变化与走向等等,收集财务风险管理各阶段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付诸实施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和各方的反应等。在信息处理方面,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评判、分析和综合, 作为形成或修订原来的财务风险管理行动方案、措施与方法的依据。在信息的方面,向企业内部、上级主管部门、外部或传递企业财务状况或财务风险现状及其处理情况的信息。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 摘 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集团的风险管理的作用日渐突出,而我国企业集团的风险管理相对落后,因此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迫在眉睫。文章针对我国企业集团的现状,提出财务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措施。 关键词:企业集团 财务风险 控制 一、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涵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主体,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辅之以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纽带,把多个企业、单位联结在一起,形成的多层次和多法人的经济联合体。为保证企业集团健康有序地发展,加强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尤为必要。 财务风险是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风险。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财务风险是由企业负债引起的,具体的说是指企业因为借入资金而增加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广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的财务系统中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是指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确认和评估,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控制,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活动。风险管理学源于保险学,风险管理通过控制对策处理损失风险,如果在实施控制对策后损失仍然可能发生,则可运用财务对策。财务对策是将损失转移给他人,或将损失留给组织或家庭内部。但在财务独立经营的资本财务时代,风险管理应当成为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 财务风险管理关注企业价值损失,它通过管理价值风险来管理物质要素。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无论是影响全球的coso报告,还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制定的相关规范制度,都强调了对风险进行控制的重要性。现实中,我国企业集团对风险的识别、管理,无论是在主观意识方面,还是在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方面,都显得远远不够。因此,必须注重企业集团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 二、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原则 1.收益、风险均衡原则。风险均衡原则要求集团不能只追求收益,而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集团进行的每一项具体的财务活动,要全面分析其收益性和安全性,按照风险和收益适当均衡的要求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趋利避害,争取获得较多的收益。 2.风险适度、限度承担的原则。财务风险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但必须正确及时的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并明确最大的风险限度,保证企业的正常安全运营。 3.超前预警,有效规避的原则。风险的出现具有预示性,企业集团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识别系统、预警系统和财务风险的管理系统,从而有效规避风险。 4.分级分权管理的原则。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要在集团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分级分权的管理办法。以集团现有的管理体制,按照集团的母子公司分级管理和控制。 三、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通过建立预警系统,用以判断财务风险存在的大小,对集团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危害性风险,构建财务风险管理的决策系统。 1.财务风险的识别。财务风险识别是对财务风险管理内容在不利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以准确把握各种财务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集团财务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有:现场观察法和财务报表法。现场观察法即通过直接观察集团的各种生产经营和具体业务活动,具体了解和掌握集团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财务报表法,即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的会计资料,确定集团在何种情况的潜在损失和原因,对主要指标的实际值和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风险的存在和风险程度。 2.财务风险预警。财务风险预警是要在财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以利预防和为采取适当对策争取时间。集团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一旦发现财务风险信号,就能准确及时传至主要人员,以防事态的逐步扩大。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控制机制 选择合理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处理好集团和子公司之间的集权与分权关系。在适度集权的基础上,企业集团应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机制。从集团全局出发,针对不同的职能部门规定不同的经济责任,划分不同的经济职能。集团财务部门加强对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等方面问题的研究,通过各种形式的内部市场化建设,以及内部结算中心的建设来优化财务管理行为。为适应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趋势,集团财务管理应广泛应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加快信息的集成化速度。在企业中实施企业资源规划系统通过将企业流程再造及供应链统筹管理纳入企业财务资源规划系统,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既是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和财务活动效益性的有效手段。 (三)加强企业集团的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由集团公司组织实施和管理,实施对象包括集团本部、集团下属企业、以及集团下属企业的全资及控股子公司。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作,所作的具体安排。 1.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即集团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对集团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成立由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拟订财务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财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财务预算,协调解决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2.规范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根据集团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在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企业集团财务预算目标。各预算执行部门按照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下达的财务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提出详细的本部门财务预算方案,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进行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的意见,并反馈给有关预算执行部门予以修正,再由财务预算委员会逐级下达各预算执行部门执行。 3.做好预算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各预算执行部门定期报告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对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偏差较大的重大项目,要特别注重查找原因,以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建议。 (四)充分利用实时信息系统进行财务监控 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是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内部监控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类。集团财务监控工作建立在各项财务预算的基础上,保证子公司的资本结构良好,财务运作符合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从而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促进企业集团的可持续性发展。一般来讲,可以向子公司派驻财务总监,负责监督子公司的财务行为;也可以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对子公司进行监控。对子公司的监控结果,主要通过考核相关的指标进行,如现金比率、流动比率、不良资产比率、资产损失比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企业集团充分运用实时财务信息来跟踪监督和控制资金流,以消除无效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集团财务目标的实现。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摘要 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要求企业经营者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防范财务危机, 建立预警分析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Q策。 关键词:财务危机,财务风险,预警分析 1 从微观企业收益状况考察财务危机 近年来,亚洲经济动荡不安,无论从宏观或微观方面,都应防范风险,建立预警系统。 首先,从微观的企业收益来讲,有三个层次:其一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其二是在其一基础上扣除财务费用后为经常收益.其三是在经常收益基础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也就是期间收益.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说明企业已近破产。即使期间收益为盈利,但可能是由于非主营业务或偶发事件所形成净资产增加,如出售手中持有有价证券及土地。但如果经营收益为盈利,而经常收益为亏损,可以说已经出现危机信号,这是因为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举债规模大,利息负担重。若经营收益,经常收益均为盈利,而期间损益为亏损,可能出现了灾害及出售资产损失等,问题不太严重的话,是可以正常经营。如三层次收益均为盈利,则是正常经营状况。 2 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 3 防范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然而,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 3.1 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3.2 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从资产获利能力看: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对偿债能力,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上述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二大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帐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产销平衡率=产品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 对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选择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殖率.这里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 然而,企业为适应未预料的需要和机会,应该具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的流量与时间的能力,这就是财务弹性。主要与企业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有关。反映财务弹性的指标有:用于测定企业全部资产的流动性水平的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应收帐款及存货周转率,其中: 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计算如下 (资产-负债-待处理资产损失-未祢补亏损-潜亏)/(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长期投资)。 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能够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对外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指标有: 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 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 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但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考核指标有;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其中: 债务股权比率=平均总负债/(平均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无形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 3.3 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帐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途径。从大量负债经营实例,不难得出几点教训: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盲目投资,没有进行事前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是造成失误的原因,虽然适度举债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必须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如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过大,必然恶性循环。同时企业偿债能力强弱是对负债经营最敏感的指标,只从偿债能力看,负债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未必合理,如企业借款利率小于利润率。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不同产业的负债经营合理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是:第一产业为0.2左右,第二产业为0..5左右,第三产业为0.7左右。 4 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二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入资金。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可长期使用,自由支配,其风险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而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从而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及防范有几方面:由于利率波动而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的风险,一旦筹集了高于平均利息水平的资金,可争取提前还债等补救措施。此外,还有资金组织和调度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然而,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如出现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无法取得收益,或虽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虽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或利润率虽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由于存在风险反感,投资者所要求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用于回报承担投资风险的那部分额外报酬,称为收益。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在决策中要追求的是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着一种平衡器的作用。 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帐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有必要降低它的成本,它的成本有:1)机会成本,常用有价证券利息收入表示。2)应收帐款管理成本,3)坏帐损失成本。应收帐款加速现金流出,它虽使企业产生利润,然而并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帐款管理在以下几方面强化:1 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2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3 确定合理的应收帐款比例。4 建立销售责任制。 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的高速发展,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当水平,就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价值,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综上所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国有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探析 国有投资公司作为国有产权代表,以国有资本为营运对象,通过对生产经营企业的参股、控股及债权投资和适时退出等,发挥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放大政府投资主体投入资金的示范带动效应,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提升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形成完整的国有资本运营体系,服务于宏观经济协调发展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从国有投资公司所承担的任务和目标来看,其财务风险管理较之一般产业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更重要也更具有挑战性。它因管理不善所造成的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是各级政府,它所经营的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直接影响到国家战略调控目标的实现程度。从风险管理的视角看,国有投资公司除内部运营中的财务风险外,其管理重心要下移至子公司。由于子公司涉及的行业广、产业链多,国有投资公司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大,其财务风险的形式也更多样化,管理难度也更大,对管理当局的要求也更高。 一、国有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风险的估计不足。 作为国有投资公司,它既有一般国有企业潜在的风险,又有一般性投资公司可能发生的风险。投资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于没有对公司存在的风险进行一个细致的梳理和盘点,即进行风险识别和确定在哪些环节可能存在哪些风险会影响到公司的利益,并明确地对这些风险及其特性进行描述、分类和归纳。 2.对风险的反应滞后。 国有投资公司通常不参与投资企业的日常经营,而是按照法人治理结构通过董事会、监事会行使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因此,当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异常情况,给公司权益造成威胁时,公司往往还没有反应,被企业表面的欣荣景象迷惑,对即将来临的危机毫无知觉。 3.对风险的应对能力较弱。 国有投资公司由于对风险的估计不足、对风险的反应滞后,因此必然造成其对风险的应对能力较弱。一是由于公司没有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各种风险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当风险发生时,常常是各个部门都躲得远远的,唯恐给自己惹上麻烦,没有人主动、负责地去设法挽救危局;二是由于没有系统化的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在风险发生后,公司往往不能及时拿出应对的良方,而只好临时研究,难以系统化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国有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1.对国有资产的风险责任意识淡薄。 国有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中之所以会存在上述问题,究其原因首先是对国有资产的风险责任意识淡薄。一是认为资产是国家的,亏了也是国家买单;二是对“全面风险”的认识不够,认为“财务风险管理就是财务人员的事”,“有了一些内部控制制度就算是风险管理了”;三是在目前国资委所实施的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监督考核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所实施的激励与约束都还没有到位。 2.对政府干预项目的决策不慎重。 国有投资公司为解决政府难题而被动投资所形成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地方政府在推进地方经济、解决就业、稳定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它解决上述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拉郎配、压指标等情况,给投资公司推荐甚至指令一些项目。由于体制和文化的原因,国有投资公司对政府干预项目的决策往往并不慎重,而项目投资决策的不慎重就为各种风险的发生埋下了一颗颗定时炸弹。 3.子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信息不对称。 国有投资公司无论是投资控股还是投资参股,一般来讲,都是作为子公司的重要股东,通过委派董事、监事、财务总监等实现对子公司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由于子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不能有效行权,监事会监督机制失效,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导致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投资公司作为所有者,在对子公司进行管理时,财务风险控制所依据的信息基础不完整、不及时、不准确或缺乏相关性,必然产生决策信息风险,造成对风险的反应滞后和应对无力,控制力被架空,所有者权益受到侵害。 4.母子公司管理体制不完善,风险控制薄弱。 国有投资公司通过股权投资,与参股子公司及关联企业之间建立了以资本为纽带的产权关系。目前,母子公司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导致了财务风险控制薄弱。其具体表现:一是母子公司没有统一的战略规划;二是财务方面母子公司统一的财务预算制度和资金管理体系不完善;三是对子公司重大事项的管理不到位;四是对子公司的审计监督不到位;五是投资公司对委派至子公司任职的人员的选拔、培训、考核激励和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六是对控股子公司经营管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 三、国有投资公司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1.加强对国有资产的风险责任意识,建立风险管理文化。 可以说,除不可抗拒的自然风险和政策风险外,出现的风险都是由人造成的风险,主要是由于员工责任意识不强,不能在各自的职责内作好风险的防范和控制造成的。因此,要坚持把人的因素放在风险防范的第一位,深入开展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应将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在投资公司内部各个层面营造风险管理文化氛围的培育,公司高管要起到表率作用,公司全体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应牢固树立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严格防控风险、岗位风险管理责任重大等意识和理念。 2.投资决策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毋庸置疑,国有投资公司对于帮助政府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政府的公司,其终极目标就是为政府负责,为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国有投资公司可以不讲经济效益地大包大揽政府所推荐的项目,一味地满足社会效益的需求。在进行项目决策时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要有严格的决策标准和决策机制,明确决策责任追究机制;并主动探索减少牺牲自我利益帮助企业的情况和转移风险的路子。 3.完善子公司法人治理,保障投资公司的知情权。 对子公司控制的根本问题是要建立子公司良好的治理结构,没有合理的公司治理,管理控制就不可能有效。国有投资公司完善子公司的治理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增加独立董事等方式完善董事会功能,并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强化董事会的执行功能;二是通过提升监事会成员素质、健全对监事的激励约束机制等提高监事会质量;三是加强子公司高管的诚信建设,完善企业信息披露,确保子公司信息披露的准确、真实、及时和完整。 4.完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健全财务内控系统。 国有投资公司应从自身的业务特点出发,以财务监管为突破点,不断完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健全财务内控系统。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设计:一是站在集团化管理的高度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并保证全面预算的顺利执行;二是在集团框架内建立内部资本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集团内部总体的财务风险;三是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把重大事项具体化并明确子公司对这些事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报告要求;四是强化对子公司的内部审计;五是加强委派人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委派人员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主导作用;六是完善控股子公司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
投资决策论文:对长期投资决策的研究分析 长期投资决策的研究,推导出新的评价伐木决策的公式,该公式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为投资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评价。 一般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广泛应用净现值法(NPV)和内含报酬率法(IRR)进行评价,但他们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在评价时只考虑方案一个经营周期内的情况,而对于持续经营条件下不断进行投资的情况下,评价则束手无策。怎样站在战略高度对长期投资决策做出正确评价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以下通过林业投资的一个案例来说明如何调整思路进行长期投资决策。 林业投资不同于一般的经营投资,其投资金额较大,周期长,见效慢,所以投资于林业的风险比较大。一旦开始投资,经营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何时在成材树区域伐木,由于伐木的时间是互斥的选择,所以只有一个最佳伐木时间将使投资者的利益最大。 举例如下:某人承包荒山植树造林,于第一年年初一次性投资100,000元,有4个互斥方案可供选择,可以在3年末,4年末,6年末,8年末伐木取得现金收入,各方案的现金流量和各自的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计算如下表(假设现金流出量发生于年初,现金流入量发生于年末,资金的成本为5%)。 通过计算,在净现值法下,根据净现值判定法则,因为8年后伐木的净现值为116,588.60元,在各方案中最大,所以选择8年后伐木为最佳方案。内含报酬率法计算的结果是4年后伐木的报酬率最大,所以选择4年后伐木为最佳方案。笔者发现两种方法作出的决策是不同的。由于4个方案的寿命不同,所以无论作出哪种决策其说服力都不是很强。 在以上计算过程中,笔者观察到无论是净现值法还是内含报酬率法只考虑了各方案在一个周期内的效果,没有考虑伐木决策的重要含义是方案可以在可预见的未来重复进行。如果决定4年后伐木,那么就可以在相同的亩数上重新植树来重复该项目,然后再等待4年伐木。结果是4年后伐木的决策实际上变成了长期战略决策。所以在较长时期内持续经营的条件下,伐木决策在土地承包期内一般都可以重复进行再投资,因此完全可以假定方案重复进行(为便于计算,假设方案以同规模重复进行)。 为使各方案具有可比性,笔者用各方案的公倍数即24年为伐木决策总有效期,在这段时期内3年伐木方案共重复进行8次,以此类推其他方案分别重复6次、4次、3次。用净现值法计算24年内各方案的总现值如下: 上式含义为:8年为一周期的方案在24年内重复3次的总净现值是248910.93元。 虽然可以借助计算机,但上述计算过程仍很繁琐。如果比较多个方案,并且其周期各不相同,则必须以它们的公倍数作为计算、比较的基础年数,那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计算过程。由于伐木方案有可持续重复进行的特性,完全可以假定每个方案在可预见的未来以同样规模重复进行,使每个方案有相同(无穷大)的寿命,该假设也符合财务管理中持续经营前提假设。笔者之所以仍利用净现值法进行评价是因为决策方法要尽可能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相匹配。在方案持续重复进行假设下的伐木决策的总净现值公式推导如下:(设i是资金成本,n为方案周期,k为重复次数) 总之,用净现值法评价伐木方案时不能仅局限于一个经营周期,而应考虑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总净现值,这样才能确保方案在持续经营条件下价值最大化。长期投资决策的研究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大多数项目都是以一种近似方式重复进行。即使其他条件(如技术、过程)改变,也可以假定项目能重复进行,如农业、畜牧业等,所以笔者的结论同样也适用于他们的决策。通过调整思路,利用改进的评价公式可以使决策更符合现实情况,有利于作出更加合理、正确的决策。 投资决策论文:试论项目投资决策评价的论文 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久高速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的不断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试论项目投资决策评价。 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货币基础,与此同时,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政策支持的力度,积极完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纷纷上马大型的建设项目,包括农林水利、电力、公路、铁路、住房、城市基础建设及其他工业。这些项目具有数量多、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收益不确定性大的特点。虽然我国在改革投融资体制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对投资项目的前期评估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但是还不足以改变当前投资项目评估的混乱现状。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发改委出台四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后,各个地方政府纷纷上马大型建设项目,这也暴露出了投资总量偏大、结构失衡、预算超支等严重问题,而项目整体投资分析研究的滞后是重要因素之一。当前项目投资决策评价多从财务的角度出发,分析得出各种财务支持指标,从而判断项目的可行性,但深入研究不难发现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过程存在众多难点和困境。 1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现状分析 无论对于政府投资还是企业投资而言,资本性项目投资均具有投资内容独特、投资数额多、影响时间长、变现能力差和投资风险大的特点。这也决定了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如何取舍,要通过评价指标进行测算,保证企业的项目投资决策不失误。 2资本项目投资决策指标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以便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与尺度。从财务评价的角度分析,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投资利润率、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前两个指标是非折现指标,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而后四个指标是折现指标,在指标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利用了资金时间价值。从非折现指标向折现指标的过渡也反映了投资者对资金价值和风险成本的进一步认识和关注。 投资决策论文:企业投资决策研究及风险治理 一、投资决策的原则 1.科学化、民主化原则。这个原则有两层含义: 1.1.按科学程序进行投资决策。科学程序即“先论证,后决策”,投资决策不按科学程序进行,必将导致投资项目蒙受重大损失。 1.2.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在当今现代化大生产中,需要依靠集体智慧,广泛集中经济、技术和管理方面专家的意见,实行民主化投资决策。必须指出,民主化是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 2.系统性原则。影响投资项目建设的各种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此,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全面考虑。先要收集各方面的投资信息,对各种信息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后,要回答下列一系列问题:①项目建设技术是否先进;②经济上是否合理;③是否通过环保和社会评价;④人、财、物是否落实;⑤建设工期多长;⑥投资额及筹建方式;⑦项目的配套建设;⑧项目建设对原有产业的影响。 3.满意原则。这是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西蒙教授提出的决策原则。所谓最优方案只是理论上幻想,投资决策者不可能掌握有关投资项目的全部信息,不可能对未来作出万无一失的判断。 4.经济效益原则。一般情况下,投资项目必须以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为中心。同时,还必须做到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相统一,近期经济效益与远期经济效益相统一。 5.资金时间价值原则。投资项目所需资金是随项目建设的进度和需要不断地发生的,并分布在项目建设的不同时期。各时期支付的资金不具有可比性,不能简单地相加。为了正确评估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用贴现率,将不同时期的资金额折算成现值,然后再相加。 6.责任制原则。所谓责任制,是指投资决策者对造成损失的错误投资决策要负相应的责任。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投资决策责任制,可避免或减少投资决策的失误。 二、投资风险的处置 投资主体在识别和估量投资风险后,要对面临的风险寻求有效方法进行处置。1.控制法。控制法是指在损失发生以前,运用各种控制手段,力求免除或缩小风险。 1.1风险规避。它是指主动放弃或拒绝风险损失可能性较大的某项活动,以免除可能产生的风险损失。这是一种最彻底的风险控制法,能使风险概率为零。实施风险规避,最好在某投资项目尚未进行以前,即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后就确定是否放弃。但此法也有局限性:一是有些风险无法或难以规避,如地震、水灾等;二是放弃高风险也放弃了可能的丰厚利润;三是只有当人们对风险有充分认识,它才有现实意义。 1.2风险分散。它是指通过投资多样化来降低风险。将各项不同投向的投资组合在一起,可以减少总投资的风险程度。 1.3风险消缩。它是指在损失发生前设法消除风险因素,减少损失发生的频率;在风险事件发生后,设法减少损失的幅度。风险消缩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查询风险事故因素,一般有管理因素、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和机器因素;二是预防和抵制损失,在查询风险事故因素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抵制损失。措施可归结为:一是工程法,是指以工程技术为手段,通过对物+(机器)的处理,达到控制损失的目的;二是教育法,是指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消除人的风险因素;三是程序法,是指运用制度化、规范化的程序作业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来消除管理风险因素。 2.财务法。财务法是指在损失发生后,运用财务手段,对损失的后果给予及时的补偿。 2.1风险转嫁它是指投资主体将可能的损失有意识地转移给另一方承担。风险转嫁又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非保险型转嫁,是指投资主体通过经济合同将风险事故损失的赔偿责任转移给另一方承担。它的实质是通过风险财务转移,使转让人得到外来资金,以补偿风险事故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二是保险型转嫁,即保险。是指以合同方式建立保险关系,合理支付保险金,对特定的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或人身伤亡给予资金保障。 2.2风险自留。它是指投资主体自行设立基金,自行承担风险损失发生后的财务后果。风险自留又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主动自留风险,又称计划性承担风险,是指明确风险的性质与后果后,分析各种风险处置方法,风险管理者主动自留风险,并筹划相应的财务准备;二是被动自留风险,又称非计划性承担风险,是指在未识别和衡量风险及其后果的情况下,风险管理者被迫自身承担后果的风险处置方法。风险自留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工程预算中设置不可预见费用;二是在生产经营中建立意外损失基金或将经常性的小额损失摊入成本。 三、投资项目与决策方法 1.确定型决策。在各个投资项目结果均为明确的前提下,进行比较择优的决策称为确定型决策。它有以下特征:有明确目标;有一个确定的自然状态;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可计算出各方案在确定状态下的损益值(收益值或损失值)。自然状态是指决策者进行投资决策肘,将面临未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如天气好或天气不好,产品销路好或产品销路不好等。确定型决策又分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 1.1静态分析法。静态分析法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这是其明显的缺陷:但它计算简便,对“短、平、快”投资项目进行决策或对投资项目进行初选时。有其实用价值。静态分析法主要有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率法。 1.2投资回收期法。投资回收期法是以回收全部投资总额的时间长短来判断方案是否可行。投资分析不但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而且还要考虑投入的资金能否在最短的年限内回收。运用投资回收期法是将投资项目的计算回收期与投资决策者主观上认定的期望回收期相比较,计算回收期小于期望回收期,则接受该投资项目;反之,则拒绝该投资项目。依盈利额中是否包括提取的折旧,有两种投资回收期计算方法:①投资回收期(年)=投资总额/年平均盈利额②投资回收期(年)=投资总额/(年平均盈利额+折旧)例4.1某项目投资总额为50万元,寿命为5年。第二年投入使用,预计年平均盈利额为8万元,计算其投资回收期。解投资回收期=50÷8=6.251.3投资收益率法。投资收益率法是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平均盈利额与投资总额之比。投资收益率越高,其经济效益越好;反之,则越差。依盈利额中是否包括提取的折旧,有两种投资收益率计算方法。(1)投资收益率(%)=(年平均盈利额÷投资总额)×100%;(2)投资收益率(%)=[(年平均盈利额+折旧)÷投资总额]×100%例某投资项目有两个方案,资料如表,计算投资收益率并确定最佳方案。解第一种方法计算投资收益率:A:5÷20×l00%=25%B:4÷15×100%=26.67%显然应该选B方案。第二种方法计算投资收益率:A:(5+3)÷20×100%=40%B:(4+2)÷15×100%=40%考虑折旧因素后,A、B方案投资收益率相等,无法进行选择。投资收益率法考虑了投资产生的盈利水平,较投资回收期法全面。但它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该法仍只适用于资金困难、管理水平偏低的投资者。 2.动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将投资项目整个经济寿命周期内的全部资金流量按一定的贴现率贴现后,再分析比较各投资项目的投资 收益并决策。 3.不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只能根据主观判断来确定各投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百悲出现的损益值来进行比较选择的决策。它有以下特征:有明确的目标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可行方案;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但其发生概率无法预测。 3.1保险法(小中取大法)。保险法又称悲观法,先从各方案中选择一个最小的收益值,后从若干最小收益值中选择一个最大的作最佳方案。例已知下表,用保险法选择最佳方案。解从表中可知,A、B、C、D各方案的最小收益分别为-350万元、-4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显然D方案为最佳。 3.2冒险法(大中取大法)。冒险法又称乐观法,先从各方案中选择一个最大的收益值,后从若干最大收益中选择一个最大的作最佳方案。例同上例,用冒险法选择最佳方案。解从表中可知,A、B、C、D各方案的最大收益值分别为600万元、85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显然B方案最佳。 四、结语 总之,为了给企业创造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企业必须要在投资策略和战略决策上下足功夫,从投资的类型和风险处理,到决策的模式和方法,都要进行细致的研究分析,保证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投资决策论文:对企业投资决策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投资活动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投资活动能达到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给企业带来最大利润。在投资市场中,投资机会很多,在众多的投资机会中要寻找一个好的投资项目,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选择正确的投资策略,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就要正确分析企业投资决策及其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各种因素。 1.投资决策 1.1 投资决策 企业的财务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的价值与企业的投资决策有关,与既定目标下的融资决策、企业合理优化的资本结构的选择、合理可行的分红政策的制定、投资风险的降低等等这些投资策略密切相关。因此,在投资市场中进行的投资活动,要对投资机会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选择正确的投资策略,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 一般来说,投资决策是对一个投资机会进行考察、分析、测算、研究,并运用“净现值法则”判定是否进行投资做出的一种决定。这是企业长期战略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的净现值是该项投资的所有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即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减去初始投资成本后的资金数额。 现金流量在投资决策中是指投资引起的现金支出或现金收入增加的数量。 “净现值法则”是:对于独立项目,如果净现值是正的,该投资能增加企业的总价值,可以实施;如果净现值是负的,该投资将导致企业总价值的减少,应该摒弃;如果净现值是零,企业进行该项投资除了规模扩大之外,对企业的总价值的增加毫无贡献。对于相互排斥的两个项目,则应选择净现值为正且较大的一个进行投资。 在探讨投资决策问题时,常用“净现值法则”来衡量一项投资机会的优劣,帮助我们在此项投资和投资市场中的其他投资机会进行比较,分出优劣,帮助我们在众多的投资机会中选出好的投资机会实施投资。 投资决策的程序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投资目标,提出投资方案。2)估计投资风险。3)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研究。4)确定投资方案的收入现值,估算投资净现值。5)利用“净现值法则”对投资方案作出拒绝或接受的投资决策。6)投资方案的执行。 企业做出投资决策之后,企业的价值也随之而定。企业的价值V为:V=B-S,其中B为投资的预期收益,S为投资的成本。 1.2 投资策略 企业投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除了对投资机会要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还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与市场信息等选择正确的投资策略。下面仅对与企业价值密切相关的企业融资、资本结构、分红政策、投资风险等等这些主要投资策略进行阐述。 (1)企业融资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标的组织,无论做出何种投资决策,在进行投资经营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资金问题。而解决资金来源问题的方法就是:通过企业融资,获得投资必需的资金。 企业从不同来源渠道获取的资金在融资成本、融资风险、净收益、税收方面各不相同,股东和债权人在企业资金结构中的作用也有很大的不同,对企业行为形成不同的约束。因此当企业面临投资机会时,就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函数和成本效益原则,选择最佳的融资结构,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 企业筹资是企业最基本的财务活动之一,筹资效果的好坏对企业的发展和实现目标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理论以企业财源的资本和负债之比作为研究对象,它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领域之一。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取得的资金的各项来源的组合及其相互关系。企业的融资结构决定了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的资金来源一般包括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因此,资本结构主要是指这两者的组合和相互关系。它对制定新股发行计划、合并和收买融资决策、股利分配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际工作中,在考虑税收,破产成本(杠杆效益)及资本成木、投资项目收益、风险等诸多因素的条件下,企业应有一个融资的顺序,并将负债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一个较优的资本结构。 (3)分红政策分红政策是企业对其经营活动的成果——利润的分配作出的决策。分配决策指的是利息及税后的利润如何分配:即分红和存留各占多大比例?企业留存收入,即股利分配后企业净利润,是企业资产的重要来源。分配的决策依据是企业的分红政策。企业应根据企业实际制定正确、合法、合理的分红政策,以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4)投资风险所谓风险是指某一事件及其结果的不确定性。在财务上,它往往与损失联系在一起。企业的风险来自两方面:经营风险和筹资风险。其中,经营风险是企业在不使用债务或不考虑投资来源中是否有负债的前提下,企业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它与资产的经营效率直接相关。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而引起的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本息的可能性。由于不同的筹资方式,表现为偿债压力大小并不相同。主权资本属于企业的长期资金,不存在还本付息的压力,从而其偿债风险也不存在,而债务资金则需要还本付息,且不同期限、不同金额、不同使用效益的资金,其偿债压力不相同。 另外,不同的资金来源渠道,其风险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采用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通常要经过证券市场,所以它还面临金融市场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行风险,即股票或债券卖不出去或只能低价卖出去的可能性。这意味着企业不能筹到资金或筹到较少的资金,不能满足需要而丧失收益的机会。二是再融资风险,一旦企业己经发行证券,而市场行情趋坏,则企业难以重新筹集资金。通过银行信用等间接融资方式则不会使企业面临金融市场风险。 2.影响投资决策的因素 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因素很多,正确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各种因素,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下面讨论几个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 2.1 总体经济条件 总体经济环境决定了整个经济中资本的供给和需求以及预期通货膨胀水平。这个经济变量反映在无风险收益率上。无风险收益率代表了无风险投资的收益率。由于整个经济中的资金需求与供给会发生相对变动,投资者也会相应改变其要求的收益率。 2.2 市场条件 当投资者购买的某种证券风险很大时,该证券的发行者必须赋予证券具有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才能使投资者对这种证券产生兴趣。随着风险上升,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也会随之上升,企业的资本成本也随之上升。如果某种证券的市场流动性好,而且价格比较稳定,则要求的收益率也会比较低,相应会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 2.3 企业经营和融资决策 投资收益风险也是企业内部决策的结果。来自于这些决策的风险通常可以分为两类: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反映企业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受企业投资和经营决策影响。财务风险则反映普通股收益率的变动,是企业采用债务或优先股融资的结果。随着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增大或减小,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及企业资本成本也会同向变动。 2.4 融资规模 融资规模是确定企业资本成本的重要因素。当企业融资需求增加时,资本加权成本也会上升。例如:企业发行的证券越多,则额外的筹资成本也将随之增加,包括支付给中介机构的承销费、法律及 审计费等,企业实得资金则相应减少。同时,当企业向市场索取相对于企业自身规模很大数额的资本时,投资者也会要求更高的收益率。而且,由于发行规模增大,证券的发行价格会相应降低,由此也会增加企业的资本成本。 2.5 投资风险 企业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经营风险也称之为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一种产品(或服务),包括实物产品和金融产品的市场风险和金融风险。市场风险表现为市场变动的风险。这种变动会使投资项目所形成的成果在市场中不能实现其价值。经营风险是指企业投资所形成的成果卖不出去的风险。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在结果上是一致的。因此,投资风险是投资所形成的资产价值不能在市场上实现的可能性。风险发生了,也就意味着投资失败了。遇到投资失败的企业就会逐渐被市场所淘汰。 2.6 投资项目一个最优的投资项目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投资项目。投资与融资是很难分开的,企业不同风险的投资项目依赖于不同的融资方式,以便控制企业的整体风险,降低破产成本。一般来说,风险大收益高的投资项目选择内部融资或股权融资,资金比较容易筹措,且能降低企业整体风险,提高企业价值。风险小收益稳定的投资项目(企业)则往往采纳负债筹资方式来提高企业价值。也就是说风险不同的投资项目将使使企业有不同的资本结构。 投资决策论文: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分析和优化 一、引言 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久高速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的不断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货币基础,与此同时,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政策支持的力度,积极完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纷纷上马大型的建设项目,包括农林水利、电力、公路、铁路、住房、城市基础建设及其他工业。这些项目具有数量多、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收益不确定性大的特点。虽然我国在改革投融资体制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对投资项目的前期评估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但是还不足以改变当前投资项目评估的混乱现状。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发改委出台四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后,各个地方政府纷纷上马大型建设项目,这也暴露出了投资总量偏大、结构失衡、预算超支等严重问题,而项目整体投资分析研究的滞后是重要因素之一。当前项目投资决策评价多从财务的角度出发,分析得出各种财务支持指标,从而判断项目的可行性,但深入研究不难发现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过程存在众多难点和困境。因此,优化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现状分析 无论对于政府投资还是企业投资而言,资本性项目投资均具有投资内容独特、投资数额多、影响时间长、变现能力差和投资风险大的特点。这也决定了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如何取舍,要通过评价指标进行测算,保证企业的项目投资决策不失误。 (一)资本项目投资决策指标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以便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与尺度。从财务评价的角度分析,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投资利润率、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前两个指标是非折现指标,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而后四个指标是折现指标,在指标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利用了资金时间价值。从非折现指标向折现指标的过渡也反映了投资者对资金价值和风险成本的进一步认识和关注。 非折现评价指标具有计算简单、含义清晰等优点,但没有考虑时间价值,从而可能导致决策失败。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较清楚地反映了项目投资回收的时间,但不能说明投资回收后的收益情况。投资利润率指标虽然考虑了项目所能创造的全部收益,但却无法弥补由于没有考虑时间价值所带来的问题,因而仍然可能造成决策失败。当非折现评价指标的评价结论和折现评价指标的评价结论发生矛盾时,应以折现评价指标的评价结论为准,这是因为货币时间价值常常是影响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净现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投资评价指标,是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和与投资现值之间的差额,它以现金流量的形式反映投资所得与投资的关系:当净现值大于零时,意味着投资所得大于投资,该项目具有可取性;当净现值小于零时,意味着投资所得小于投资,该项目则不具有可取性。净现值的计算过程实际就是现金流量的计算及时间价值的计算过程。净现值的大小取决于折现率的大小,其含义也取决于折现率的规定:如果以投资项目的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则净现值表示按现值计算的该项目的全部收益(损失);如果以投资项目的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则净现值表示按现值计算的该项目比已放弃方案多获得的收益;如果以行业平均资金收益率作为折现率,则净现值表示按现值计算的该项目比行业平均收益水平多获得的收益。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折现率,对项目建设期间的现金流量按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而对经营期的现金流量则按社会平均资金收益率作为折现率,分段计算。净现值率实际是将净现值与投资的现值进行比较,以现值形式反映投资所得与投资的对比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净现值在投资额不同时不能正确决策的缺点。获利指数是以相对数形式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和与投资现值进行比较,而净现值则是以绝对数形式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和与投资现值进行比较。基于财务分析的角度而言,考虑了时间价值和相关风险因素项目投资评价指标已经能够较好地反映一个项目的投资价值,在实际运用中,财务分析指标常常会遇到较多的问题。 (二)项目投资决策指标运用现状 投资项目财务评价需要在国家现行税制和价格体系条件下,计算项目范围内的效益和用度,从而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考察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当前,政府和企业在进行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时主要依据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项目投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财务评价体系在运用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较多的不足。 首先,动态折现指标的计算过程存在商榷余地。财务评价的动态指标因采用贴现技术而使项目财务评价更具科学性,但在计算项目的净现值时,常假设该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是在项目计算期的期初或期末发生,这使得未来现金流量偏离预期。由于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投进使用并正常运转的项目未来现金流量是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并不只是在年初或年末发生,而是会时时发生,对时时发生的现金流量以假设的发生时点计算现值,是有失偏颇的。项目计算期的贴现率应与投资项目的资本成本相适应,从而计算的净现值只要大于零,该方案理论上就应该是可行的。但我国投资项目计算期的贴现率是由国家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建设部组织测定、并定期调整,与投资项目本身的资金成本相脱节,造成决策的短期行为。 然后,项目投资风险分析缺乏系统性。投资活动是一种逐利活动,其风险与收益呈同向变化,很多财务收益很好的项目可能由于风险过大而不具可行性,即拟投项目的不确定性对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外汇效果均有重大影响。而原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将对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独立于盈利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外汇效果分析之外,使其对投资项目可行性决策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各财务评价指标在对项目进行评价时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但有时根据不同评价指标得出的投资结论会大相径庭。应以哪些指标为投资的主要取舍标准,哪些指标为次要标准,各财务指标的可行性标准是多少,现行评价体系都没有给出一个指导性的标准。 最后,缺乏投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原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对投资环境影响的评价仅局限于定性评价,定量方面基本没有。但很多投资项目将不可避免地会对四周的生态、资源、人居等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如水体污染、植被破坏、耕地占用等。因此,投资项目的环境影响不应该只是定性分析,还应以成本、用度、收益等形式将环境影响纳进到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 来。 综上所述,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建立有助于规范我国资本性投资,促进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财务评价指标在衡量项目投资的过程中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阻碍了投资者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从制度因素和指标具体运用出发对项目投资决策指标的优化能够有效地扭转当前不利的局面。 三、项目投资评价指标的优化路径 折现财务指标与简单财务指标的结合能够有效地评价项目的可行性。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种种问题的限制,指标的评价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优化项目投资决策财务评价内容和方法。 (一)积极创新,优化动态指标的计算 考虑到原有动态指标计算过程中的种种弊端,对动态指标的运用进行改进。在可行性条件下,将项目计算期内现金净流量的折现期尽可能缩短,使折现现金流量接近实际情况。以资金成本为依据调整折现率,采用资本成本加权平均的方法确定项目的资本成本,根据项目风险的大小调整折现率。优化投产期现金流量的估计方法,传统投资项目财务分析一般采用等额现金流量模型进行现金流量分析。但实际上项目投产期各年的现金流量不可能是相等的。因此,应该将影响现金流量的各主要因素视为一个系统,用系统的观点猜测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净流量。 (二)确保项目风险因素分析始终贯串于财务评价过程 风险成本是折现法下的基本因素,将对拟投项目的风险分析融入项目的盈利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和外汇效果分析中,提高项目评估工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分析盈利能力时,用期望收益和期望用度代替预计收益和预计用度,综合考虑投资项目的市场风险、销售风险和生产风险,计算项目的经营杠杆系数;在清偿能力分析时,计算项目的财务风险;在外汇效果分析时,考虑项目经营期内的汇率变动风险。经过这样的改进,各指标值就充分考虑了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能比较真实地反映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三)把握重要影响因素,适当增加影响因素指标 企业的投资活动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经济收益和成本的考虑仅仅是当前投资项目评价的重要方面之一。加快有关绿色会计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表露的方法研究,公道确认计量有关环境因素引起的环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收如和利润,并将上述计量结果纳进据以进行财务评价的预计会计报表中,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并对项目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 (四)拓展关注范围,增加项目的发展能力分析 原财务评价侧重于项目的生存能力分析,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项目发展能力分析将显得更加重要。项目的短期获利能力只是项目表现的一个方面,投资者应该全盘关注项目的未来生命周期,对项目的持续发展能力和产业能力予以关注,因此,有必要在原评价体系中增加项目发展能力分析。 (五)培养系统思维,整合各个评价指标 目前的评价体系中具有众多的分析指标,导致了企业在运用过程中不知道以哪一个为重点。企业可以根据各指标在财务评价中的重要性,对各指标设立一定的权重,由国家或地区政府部分根据形势的变化对指标权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更新,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指标权重评定方法和比较标准,量化评价结果。通过综合结果能够较清晰地反映项目的整体情况。 通过指标计算过程和运用层面的优化能够有效地改进当前项目评价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项目投资的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越来越复杂,对项目投资决策体系的分析和改进也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断研究的过程。 投资决策论文: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投资决策研究的论文 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煤炭行业经济下行趋势没有止跌启稳迹象,受国家治理大气污染消减燃煤量、完善节能措施等因素影响,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煤炭市场需求低速增长与产能结构性过剩、进口煤保持高位的矛盾将成为新常态,煤炭行业正在经历着转型中的阵痛。煤炭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投资行为中既是执行者也是决策人,为提高投资项目的科学化水平,煤炭行业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并通过完善的投资方法来进行投资的决策。因此研究新形式下煤炭行业项目投资决策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煤炭行业项目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对项目决策方法的选择,过于乐观,前期论证不充分 煤炭项目投资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回收期法,企业在项目论证中,对投资决策方法的运用过于乐观,如:对收入的估计过于乐观,投资现金流出量的估计过于保守,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理论只考虑投资项目运营对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所造成的影响,而忽视其生产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致使一些项目决策缺乏科学性,如未充分考虑国家政策变化和产业发展规划要求,致使项目建设过程中被强制下马;有些项目虽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但可研内容和数据不实,对项目投资总额和投资收益率的估算不客观,一开始就使项目投资失控。结果造成决策失误,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二)工程项目超概算现象严重 煤炭行业工程项目因前期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过程存在缺失,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大,项目超概算现象比较普遍,有的项目超概算的比率很高,这种问题形成的原因较多,主要有: 1、建设管理体制的原因 在工程管理中没有严格执行工程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该招标的通过各种理由规避招标,该调整概算的项目疏于报批就开始施工。各项目管理机构职能不健全,现场签证管理、投资控制缺乏强有力的管理人员,签证补签、材料认价缺乏责任心,认价结算时后补现象多发。 2、初步设计不合理 设计服务不到位,设计不全面,设计缺乏全过程服务意识。设计不全面导致变更、签证、补充设计过多,概算限额突破。业主对设计单位监管不全面,图纸缺乏全面细致审核,缺失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设计存在漏项或不足,未能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的市场环境和工程情况,一些必要的配套项目没有纳入,导致编制的概算金额与实际情况脱节。 3、工程设计缺乏有效约束,设计超标准现象严重 部分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不严格,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的审查不衔接,甚至有的项目未按照批复的初设概算进行施工图设计或有的项目不按施工图预算进行施工,设计变更频繁且不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超标准施工现象严重。任何设计变更及签证出具前,均没有考虑变更、签证对工程造价造成的影响,只考虑工程是否方便施工或其他原因,缺乏工程施工中的事中控制。 4、部分项目主办单位为了获得项目许可,人为压低投资总额,属钓鱼工程,造成项目实际投资额超概算。 5、建设工期延长,项目不能按期投产 因项目不能按照可行性研究确定的工期完成建设任务,致使项目不能按时投产和发挥效益,造成工程建设成本增加,使项目投资突破概算。 6、是工程在无全面整体考量的前提下,仓促开工,随意变更,监管缺位。 (三)项目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经济效益低下 由于项目超概算现象严重,很多项目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经济效益没有达到当初设计的投资回报率,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水平甚至出现亏损。原因包括:一是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如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销售市场受限、价格下降等,导致企业利润降低;二是经营管理不善,经营目标难以实现。 二、应对策略和解决措施 (一)融入战略思维,加强前期工作组织领导 目前,煤炭行业70%企业出现亏损,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如何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关系到企业战略的实现,因此单位负责人应通过建立机制,加强前期工作组织领导,从企业发展战略出发,将投资预算资金的管理转移到对投资项目的管理,运用管理会计方法择优选择哪些符合企业发展战略,有发展前景,投资报酬率高又节能环保的项目上来。 (二)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中国古代思想家韩愈曾经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强调做事要有计划性、预见性。在单个项目投资中,立项时应对总成本、目标绩效等进行充分的估算,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在投资方案实施过程中建立有效的、科学的监督系统和内部控制制度。重视风险分析,风险分析应贯穿于项目前期研究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预测、预报和预警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和风险程度及其危害,提出各种风险规避措施,建立和健全风险决策机制、为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三)加强项目投资效益的考核 工程项目竣工投产后,将可研报告中的预期效益纳入项目单位年度绩效评价考核体系,计算投资节约或超支额,与预期投资效益实现情况、财务生存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进行对比,并按适当的系数折合成当期的利润指标。如果项目达到预期的效益,则按项目投资额度一定的比例减少其利润考核指标,反之则增加其利润考核指标。 (四)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素质 新形势下煤炭行业项目投资决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包括煤炭、煤化工、现代物流、装备制造、 文化创意产业、房地产等多种行业,对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高,需要项目决策人员具备经济数学、资本运作、项目管理、财务会计、税收筹划、营销管理、行业管理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因此参加工程项目决策人员应选择有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 (五)建立项目投资信息支持系统 当前,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使得全球信息量迅猛增长,煤炭行业应建立项目投资信息支持系统,以方便投资决策,提高项目投资决策质量。 (六)建立项目后评价制度 煤炭行业投资项目多、金额大、周期长,需要建立项目后评价制度,来评价项目完成后的投资情况、安全、环保、工期、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预定的目标值是否实现,根据实际数据资料进行全面的定量分析评价。 投资决策论文:投资决策如何做论文 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 企业领导者之所以有着较高的年薪,是因为他们要针对潜在的经营项目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但对于要做类似决定的企业管理新手来说,没有哪门学科或者哪个人可以给出有帮助的建议。 这类决策永远无法像计算机编程那样,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或者算法来进行。它更像是坐在陪审团席上参加庭审:只有在所有合理怀疑都有了确凿解答之后,你才能判定被告是否有罪。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企业的决策很少涉及到人命生死之类的事!因此,我发现了几条通用的规律,可以帮助我在一定的时间框架内决定是否要批准实施一个项目。 对我来说,第一印象总是有非常大的作用。但当处理企业管理上的事情时,我不会让我的第一印象影响我做决策。 现在我已经学会了在一个想法第一时间蹦到脑子里来的时候—就算它是一个极好的点子,我也不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相反,我会仔细、客观地权衡新的业务潜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一番综合评估。 你第一次对一个想法进行评估时,你想不到明显的缺点,并不意味着这个项目没有不足之处。几乎每一家创业公司都会遇到不可预知的问题,所以一定要花很多时间来想清楚它们是什么,并在继续下一步行动前评估各种解决方案—如果在项目启动以后你才发现有一个大问题,那处理起来可就麻烦多了。 如果你团队里的所有成员想法一致,都愿意去做同一个项目,那么你的谨慎就变得加倍重要了。没有哪个想法是完美的,所以一定要小心,你需要努力发现它潜在的问题。 寻找并且强调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只会让你的公司变得更好。 要避免只靠一个人来决定是否要启动一个项目。因此,你必须同时要考虑到这个项目将如何影响整个公司的运行。 作为一个企业家,你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会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你发现未来商机的能力—这也就是管理专家们所说的“一连串的决策”(Decision Stream)。 你可能有这种感觉,你正在考虑的项目或许很好,让你没有办法放弃,但你必须了解清楚它今后将对你的其他项目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看起来现在并不是做这个项目的最佳时机,那就考虑一下如果把它推后一段时间,公司要承担哪些(可能的)风险。 如果你面临的情况是,你因为另一个项目已经万事俱备,所以要把这个项目暂停,那么就想一下,为什么那个项目能现在就做,而这个不行,然后再来考虑项目的先后问题。 最后,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尽量少承担风险。聪明的投资者会在股票投资组合方面做很多工作来控制潜在的损失。在创办新公司的时候,你也应该采取同样的策略。 例如,当我在启动维珍大西洋航空时,为了使维珍唱片的合伙人同意,让公司冒险闯入一个新的行业、创立一家新的公司,我努力说服波音公司作出承诺,那就是,如果在创立1年时,航空公司的业绩不如我们的预想,它会回购我们买的波音747客机。 从那时起,无论任何时候,当我们想创立一家资本集中型的大公司—比如维珍银河,或者我们即将成立的维珍邮轮(Virgin Cruises)时,我们的团队总会花很多时间去用具有创造力的办法为公司“护短”。 以上便是我用来帮助自己做出明智决策的几个经验,我也希望它们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如果你有时间把项目推后,并对它进行精心的谋划,那么就一定要这么做。 投资决策论文:试论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以及控制 1 影响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 ① 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的客观尺度。建设项目标准以建设项目为对象,其主要内容有: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工艺装备等方面的标准或指标,具体内容应根据各类建设项目的不同情况而定。 建设标准能否起到控制项目投资、指导建设的作用,关键在于标准水平订得是否合理。标准订得过高,会脱离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财力、物力承受能力,增加造价、浪费投资;建设标准订得过低,将会妨碍技术进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在制订建设标准时,应紧紧把握住标准水平这个核心,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合理的建设标准能使项目投资大幅度降低。 ② 建设地区的选择。选择建设地区,实际上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市场经济需要以及各地社会经济资源条件等,从广泛的地理范围内选择拟建设项目的建设地区,建设地区选择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项目的命运,影响着项目投资的高低、建设工期的长短、建设质量的好坏,而且还影响着项目建成后的经济状况及经济效益。建设地区的选择遵循以下两项基本原则:靠近原料、燃料和消费地的原则;工业规模适当聚集原则。 ③ 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厂址选择的主要任务是:在已选定的建厂地区,具体确定工厂的建筑地段、坐落位置和东、西、南、北四邻。建设地点选择最根本的要求有两点:一是从保证建设直接经济效益出发,要满足该厂生产建设和职工生活的要求,二是保证间接的、社会的效益出发,要求厂址的布局有利于所在城镇和工业小区总体规划的实现。 ④ 工艺评选。所谓工艺,就是拟建厂生产产品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及制造方法等。评定采用的工艺是否可行,主要有先进适用和经济合理两项标准。 ⑤ 设备的选用。在设备选用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要尽选用国产设备;要注意引进设备之间以及国内外设备之间的衔接配合问题;在注意引进设备与原有国产设备、厂房之间的配套问题;引进技术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2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① 可行性研究的含义。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根据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和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要求,对拟建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适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理有利,在社会上是否创造效益,在环境是否允许,在建造能力上是否具备等各方面进行全系统的分析、论证,提出研究结果,进行方案优选。从而提出拟建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建设和怎样建设的意见,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般来说,项目可行性研究要力求解答下述问题:拟建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拟建项目在财务上是否盈利,有多大的盈利;建设项目需要多少投资;这些投资通过哪些渠道来筹集,怎样使用,何时偿还,怎样偿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它建成;项目在建设中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需哪些资源,怎样获得;拟建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有哪些影响,影响多大; ②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一般要求具备以下主要内容:项目提出背景、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效益,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设计方案;环境保护;项目组织设置、劳动定员和平人员培训计划;项目建设实施进度的建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经济评价。 ③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其主要作用是:编制和审批设计任务书、签订设计合同的依据;筹措资金和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依据;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各部门签订协作合同的依据;作为从国外引进技术、引进设备、与国外厂商谈判和签约的依据;编制新技术、新设备需用计划和大型专用设备生产预安排的依据。 投资决策论文:有关国外石油公司项目投资决策管理借鉴论文 一、前言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石油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不仅为中国的石油企业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中国石油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任何风险都可能导致国家经济受到重大影响,因此石油企业提高投资决策管理意识、加强项目投资决策管理工作势在必行。而适当参考借鉴国外石油公司科学的项目投资决策管理经验,能使企业少走弯路,快速成长。 二、项目管理重在投资决策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着名石油工程公司在项目管理上日益显现出集成化、系统化、知识化和合作化趋势,重点在项目投资决策管理。 全面的项目管理系统集成。所谓项目管理集成化就是利用项目管理的系统方法、模型、工具对项目相关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并达到项目设定的具体目标和投资效益最大化的过程。在完成了其设计、采购和施工管理业务流程集成的基础上,按照项目管理集成的要求,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建立以工程数据库和管理数据库为基础,围绕进度、费用、资源、质量等项目管理要素的集成化项目管理系统平台,使项目资源价值提升能力进一步提高,使核心竞争力得以加强,充分显示出工程公司作为资源整合型企业的优势。 在集成化的项目管理系统中,设计的过程实际上被视为采购和施工业务的计划过程,采购实际上是在全球资源市场上通过投资进行资源优化选取和配置的过程,而施工则是资源投入的利用过程。由于设计的特殊地位,它是连接专利技术和采购及施工的桥梁,所以,国际大型石油公司一般均是以设计为主体,处处体现为后续采购和施工而设计的一体化项目集成管理的思路。通过项目的集成化管理,在资源整合、优化方面的优势得以显示。 在石油工程项目管理中,系统方法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体现在使用系统分析方法,对项目进行单元分解。项目分解后,采用成熟的网络方法或横道图方法进行计划安排,加以进度控制与质量检核,以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由于项目管理的系统性,使得各种技术工作、管理工作和职能工作之间越来越趋向于互相交叉。故在组建项目管理群体时,总承包公司就特别注重项目管理班子在知识上互相渗透,能力上互相补充;同时也强调“通才”的知识型管理者的培训。管理者不仅要精通一般的项目管理知识,重要的是要具备项目投资决策方面的能力。 在提倡多学科协同工作、不断改善和提高内部组织和管理水平的同时,油公司之间应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加强联盟。这些实际上都是投资决策管理的需要。在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重视和发展多学科之间的协同工作,重视研究与生产相结合,重视学科之间、部门之间、公司之间的多种联合与合作。从油公司与外部的关系来看,油公司对专业技术服务公司的领带性表现得越来越强。 三、项目投资决策管理重在评价 1、重视阶段评价及事前决策 国外石油公司普遍重视事前决策,大到一个重大勘探确立,小到一口井是否需要完井,都要事前决策。决策的依据是后续投入的效益,而不是前期投入的多少。无论前期投入多少,只要后续投入的效益合乎要求就会继续投入,达不到预期效益就不再投入。对后续投入的决策是建立在对前期工作阶段效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的。这样做,非常符合油气勘探与开发的风险性特点,也充分反映了国外石油公司务实的作风。 2、投资决策的主要评价指标 (1)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是以货币形式表现公司经营状况和业绩的综合性指标。使用财务指标评价公司的投资活动,主要是透过公司经营和业绩表现来反映新增投资对于公司效益提高、经营状况改善等方面产生的效果,考察投资的有效性。国际大石油公司投资评价的主要财务指标包括:平均占用资本回报率、股东回报率、平均加权资金成本、资产负债率等。 (2)经营指标 经营指标是以实物量及其变化率的形式从不同方面反映公司经营状况与业绩,直接考察投资有效性的指标。评价投资决策效果的主要经营指标包括:油气产量增长率、储量增长率、储量替代率、储采化、储量替代成本、原油综合成本、炼油能力、原油加工量、开工率、油品销售量、油品市场份额、化工产品产量与销售量、产品结构比例等。 四、国内外石油公司的投资决策程序比较 首先,公司的高级管理层组织有关部门对包括全球政治、经济、市场、技术以及社会等在内的投资环境及变化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结合公司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战略规划以及公司的技术优势、财务能力等情况,制定出公司的未来5年的总体投资规划和投资目标,以及规划编制的基本评价参数。第二,各地区(专业)公司根据公司的总体目标和参数制定各自的年度业务投资计划和资金预算方案报批。第三,公司规划计划部门对各地区(专业)公司上报的所有项目进行汇总,并按投资效益分类排队,优化筛选,找出符合公司发展目标的最优项目组合形成年度投资计划草案,并提交董事会审批。第四,公司执行委员会和董事会对规划计划部门提交的年度投资计划进行审议后,形成公司的正式年度投资计划并下达到各地区(专业)公司执行。 在投资计划的制定和管理程序上,我国石油公司与国外石油公司基本类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下属公司编制投资计划的基点存在差异国外石油公司的各专业公司和地区公司是围绕总公司制定的投资方向、规模、结构、目标、参数,提 出各自业务范围内满足上述要求的具体投资机会与计划,供公司总部筛选。他们的投资计划不是反映各自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是公司整体发展的要求,不存在各下属公司投资需求之间的矛盾、各地区公司的投资需求之间的矛盾、各地区公司的投资需求与公司总体投资限度之间的矛盾,因此消除了协调各地区公司之间投资需求的难度。 在投资计划的灵活性方面存在差异:国际大石油公司在制定投资规划的过程中,还根据对外部经营环境的分析预测,制定出多套年度投资方案以供备用。相对来讲,我国石油公司的投资计划比较单一、固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速度较慢。 在规划的滚动制定方面存在差异国际大石油公司每隔2-3年要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及规划执行中出现的情况,对规划目标、参数、项目进行一次调整;规划周期为3-5年,公司的年度投资计划以此为滚动调整的依据,投资规划中包括了下一年度的投资计划。我国的石油公司一般规划期是5年,与国家发展规划周期吻合;由于规划滚动调整不够及时,往往会出现规划执行过程中与原来的估计偏差过大的情况。目前国内大石油公司已开始尝试编制滚动规划。 对投资效果评价的深入程度不同国际大石油公司在投资计划实施过程中,规划计划部门和审计部门会定期赴各地区公司检查投资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审计资金的使用情况,并于年底会同各财务等相关部门对当年的投资计划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为下一年度投资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 五、结束语 从总体上看,我国石油公司投资决策的程序与方法与国际大石油公司的通行做法是基本接轨的。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石油公司在投资决策的前期研究、优化筛选、滚动调整和投资后评估等方面跟国外石油公司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外石油公司投资决策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比较完整、比较科学的工作体系,其中不少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投资决策论文:财务杠杆在投资决策中有效运用的探析 摘要:文章在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指出将已有财务杠杆理论与我国经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然后通过大宇集团运用财务杠杆的例子提出财务杠杆在投资决策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最后给出结论。 关键词:财务杠杆;资本结构;投资决策 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它是投资者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而在这种利用中,只要企业在筹资中通过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可以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财务杠杆在企业的现实经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财务杠杆作用会使得资本收益由于负债经营而绝对值增加,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大于企业投资收益率,且债务资本比例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所以财务杠杆利益的实质便是由于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上升。反之,如果企业投资收益率等于或小于负债利率,那么负债所产生的利润只能或者不足以弥补负债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权益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都不足以弥补利息,而不得不以减少权益资本来偿债,这便是财务杠杆损失的本质所在。 财务杠杆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本结构从而对一个企业的兴衰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已有资本结构理论进行总结,并对其进行评价,借鉴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的成果,由此引出我国企业应该在应用财务杠杆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理论回顾: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及其评价 (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和其发展的最新趋势 1、MM理论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莫迪格莱尼和金融学家默顿?米勒提出MM定理,并在随后的十多年里不断修正改进,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MM理论1——资本结构无关论即假设不考虑税收情况下,企业无论以负债筹资还是权益资本筹资,企业总价值都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第二,MM理论2——资本结构有关论,是考虑公司所得税的MM理论,认为因负债利息避税利益,企业价值会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增加,当100%负债时企业价值最大,故理论上企业最佳资本结构为100%负债;第三,MM理论3——米勒模型,是同时考虑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的MM理论,认为企业所得税提高时,资金会从股票转移到债券以获得节税效益,此时企业的负债率提高,另一方面,如果个人所得税提高,并且股利收入的税率低于债券利息收入的税率时,资金则会从债券转移到股票,此时企业的负债率降低。该理论暗示的一层含义是:现实的世界不可能是完美的,因而资本结构很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正是基于这一推断,财务杠杆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金融学界的关注。虽然MM理论数理逻辑严密,是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体系创立的标志,但难以得到实践的验证。 2、基于成本的资本结构理论 1976年简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ing)将成本理论引入到财务学分析,分析股东与经理之间、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探询公司资本结构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1)股东与经理之间的成本。外部股权融资是现代大型企业的典型特征,企业规模庞大,企业中的经理人通常只持有一部分或小部分企业股份,他们只能享受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所产生的部分利益,而要承担相应的全部成本。于是经理会平衡个人管理投入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它是管理层的最优决策,那么,相对没有外部股权融资的企业,有外部股权融资的企业则会降低经理的管理投入,从而降低企业价值,这就给外部股权融资企业带来成本,它可体现为管理懈怠、利益侵占等。 (2)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成本。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实质是源于股东的有限责任、源于股票的期权性质。股权是公司给予股东随时可以买卖的权力,股东承担有限责任,企业股权可看成是企业资产为标的的资产的看涨期权,一旦企业存在违约风险,债权人和股东之间就会出现利益冲突,如资产问题或风险转移问题、投资不足问题等,都反映可能导致企业因债务融资而做出次优投资决策,形成企业债务成本。企业可以通过消弱债务价值与企业资产风险之间的关系,有效降低债务成本。 3、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发展的最新趋势 无论是债务融资还是股权融资,企业的融资行为都离不开资本市场这个沟通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的重要场所。不过,从前面的回顾可以看出,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似乎没有给予资本市场以足够的关注。近年来,一些文献开始重新考虑资本市场环境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如动态资本结构权衡理论、市场择时理论(Market-timing Theory)和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的资本结构理论。 (二)资本结构理论的评价 西方资本结构主流理论以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之间关系为核心,不断拓展延伸对企业融资行为的研究,从MM理论创立,到权衡理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的提出,理论体系得以发展丰富,许多时候后者往往是在对前者研究的修正与延伸,各种理论有其既定的假设前提且存在一定的逻辑关联。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及其最新趋势可以看出,目前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开始越来越倾向于研究资本市场的微观因素,如交易成本、交易行为、流动性和信息等对资本结构造成的影响。这为我国资本结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思路。事实上,作为上市公司融资的场所,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学者对此一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而且,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着诸多有别于国外的特征,如企业债券市场不发达、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同时并存、实行指令驱动的交易机制、市场监管不完善等。为更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我国公司资本结构形成规律,应该把国外先进的资本结构理论与我国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促进我国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 二、案例分析:财务杠杆之滥用与韩国大宇集团的倒闭 韩国大宇集团是金宇中先生于1967年靠借来的10000元美金创立的。1997年,美国《财富》杂志将带领大宇集团的金宇中评为当年“亚洲风云人物”。然而,在大宇集团世界化经营风光无限的背后,却是企业的大举借债,这个庞然大物逐步踏上了靠借债度日的不归路。1997年7月,大宇集团宣布因负债800亿美元而破产,这是韩国历史上金额最大的一笔企业破产案。 大宇集团倒闭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对财务杠杆的滥用。1997年年底韩国发生金融危机,根据财务杠杆原理,为了降低财务风险,企业应该减少利息支出,而要减少利息支出就必须偿还债务。其他企业开始变卖资产偿还债务,以降低财务杠杆系数(即降低财务风险)。大宇集团非但不减少债务,而且发行了大量债券,增加了它的财务负担,更增加了财务风险。此时,它的借款利率已经远大于其资产利润率。1998年其债务危机已经初露端倪,1999年前几个月其资产负债率仍然居高不下,1999年7月该集团被韩国4家债权银行接管,一度辉煌的大宇集团实质上已经倒闭。可见此时,大宇集团的举债经营所产生的财务杠杆效应是消极的,它不仅未能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反而因巨大的偿付压力使企业陷入难以自拔的财务困 境。 一般而言,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性财务费用的存在,使企业息税前利润的微量变化所引起的每股收益大幅度变动的现象。企业盈利水平越高,扣除债权人拿走某一固定利息之后,投资者(股东)得到的回报也就愈多。相反,企业盈利水平越低,债权人照样拿走某一固定的利息,剩余给股东的回报也就愈少。当盈利水平低于利率水平的情况下,投资者不但得不到回报,甚至可能倒贴。由于利息是固定的,因此,举债具有财务杠杆效应。所以,从根本上说,大宇集团的倒闭是财务杠杆的消极作用影响的结果。 大宇集团在政府政策和银行信贷的支持下,走的是一条“举债经营”之路。试图通过大规模举债,达到大规模扩张的目的,最后实现“市场占有率至上”的目标。由于经营不善,加上资金周转困难,举债不仅没有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且使公司的总资产利润率小于利润率,巨大的偿付压力使企业陷入无法解脱的财务困境。 三、结论 由上文对资本结构理论的总结和对大宇公司破产原因的分析,对于我国企业在运用财务杠杆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得到以下结论。 (一)企业应根据所处的环境确定合理的负债水平 大宇集团高负债的资本结构导致的破产的例子使我们清楚的看到,财务杠杆发挥正效益需要在赢定的范围之内,当企业投入某一数额的资金可以产生一定税前利润水平时,企业应及时合理调整其资本结构,据此提高企业的每股收益水平,即前面所说的“分饼原理”。只有当总资产利润率大于借款利率时,才会给企业带来有利的积极的财务杠杆作用;反之,将会给企业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任何企业不能无条件地从事举债经营。在财务决策中,应该首先对资项目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可行性研究把握市场和把握项目的盈利能力;在此基础上,再根据项目的盈利能力谨慎选择相应的筹资模式,以充分、合理利用财务杠杆的积极作用效应,提高企业的每股收益水平。 (二)财务杠杆水平的利用必须与公司预计实现的现金净流量相匹配 MM资本结构理论中的无公司税模型认为,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公司未来所创造的现金净流量,与企业的资本结构无关。虽然我们认为MM的这条定理所设定的假设条件与现实有着遥远的距离,也无意评价资本结构是否影响公司价值。但MM理论却揭示了企业发展最为本质的一条铁律:增加企业价值、增强公司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增强企业获取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能力。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有着选择各种财务杠杆利用政策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能够更好地驾御财务杠杆的利用,能够更好地控制财务杠杆利用不当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三)企业应在增强财务的灵活性和财务杠杆利用之间寻求平衡 比可持续增长率更为快速增长的公司,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外部融资支持公司的增长,这种类型的企业需要在增加企业财务的灵活性和财务杠杆利用之间进行平衡。财务的灵活性是指现在的融资决策应以增加未来的融资能力为前提,为将来企业的发展需要再度进行债务融资创造条件。保持企业财务的灵活度需要企业进行大量的权益资本的积累,其权益资本的积累要么来自于企业的留存收益,要么来源于发行股票融资。企业应维持一个保守的财务比率,以保持企业持续进入资本市场充足的借贷能力;制定一个适当的、能够以留存收益支持公司持续增长的股利支付率;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则首选举债,迫不得已时再发行股票。这是一种既能够利用留存收益增强企业财务的灵活度,又能够利用债务融资维持或提高股票市场价值的融资政策,也是一种将财务杠杆的利用纳入管理增长、以留存收益和举债支持企业持续发展的理财对策。 投资决策论文:地方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参与研讨 一、引言 相对于无限的需求来说,资源总是稀缺的。面对稀缺的资源,人们一直在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资源的配置方式是影响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主要由市场来完成。由于存在外部性,以及为了国家或地区的安全,某些部门或行业不能由市场来决定等现象,市场可能无法完成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政府进行干预,造成一些特定物品或服务需要由政府生产和提供。即有时政府要由管理服务角色变为投资主体,参与市场活动。另外,政府投资项目,特别是其中的基本建设项目,一般投资额较大,在推动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巨大的聚集和拉动作用,所以有时是国家政府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调节手段。 我国从1978年的经济改革开始,投资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化。200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颁布是一重要里程碑“。决定”中明确了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完善了政府投资体制。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并合理划分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投资事权。地方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得到明确和巩固。由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投资项目称之为地方政府投资项目,按“决定”中规定,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包括加强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也就是说,地方政府投资项目一般投资额较大,建设期较长,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巨大的聚集和拉动作用。同样,项目一旦失败,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也是广泛和巨大的。 在投资活动中,初始决策至关重要,如同产品成本控制主要发生在设计阶段一样,初始决策阶段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投资项目的最终结果。然而,我国地方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对项目决策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该政府投资的项目而安排了投资;投资超过实际需要;宏观决策、项目决策、项目经营决策三者相互混合;决策程序不合理,我国目前采用的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决策责任不明确等。如何改善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是提高效益和更大程度发挥其对社会的积极作用的关键,是关系改革成效和经济增长的关键。 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主体及相互间关系的分析,试图发现影响公众参与决策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力图达到改善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效益的目的。 二、地方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主体分析 地方政府投资项目涉及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是政治选择问题,第二层次是市场选择问题。在第一层次中,参与主体主要包括公众、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官员。其中,公众作为一个个体的集合体,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完成对政府的授权。然而,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只不过是观念化的象征物,其真正的职能需要具体的官员来负责执行,所以政府进一步委托相应的官员。在这一层次中,完成权力的委托,其权力委托链如下:公众———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官员。 在第二层次中,参与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官员、公众和项目建设方。一般来说地方政府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项目建设方是生产者,公众是消费者。地方政府通过委托项目建设方来生产公共产品,从而满足公众需求。严格意义上来说,第一层次的公众和第二层次的公众不是一个概念。但因为第二层次的公众是第一层次的子集,不影响本文的分析,所以本文对两者不作区分。从上面分析可知,公众具有特殊的地位。一方面他是权力的起源,严格来说权力链上的每一方的权力都来源于他,是他的代表;另一方面作为产品的最终消费者,拥有产品的最终选择权。从权力链角度,公众是间接参与投资决策;但从消费者角度,却是直接参与投资决策。本文主要关注的投资决策主体包括公众、地方政府和官员。 公众是一个集合体,集合体内部构成对集合体的显现目标产生决定性影响。如对拟修建一条公路的计划,有的人会因渴望享受更便捷的交通而表示赞同;相反有的人会因其可能破坏宁静的环境而反对。那么最终对外表现是什么结果呢?就取决于双方的力量。一般公众可以分为有组织的团体、多个有组织的团体、无组织的公众以及三种形式的混合体。对公众组成的分析有助于参与方式的选择。例如,对于有组织的团体,这个团体的定期集会就可以用作公众参与的场所,该团体的交流渠道则可以被用作宣传的机会。而对于无组织的公众,相关公众没有确定的参与场所和沟通交流渠道,所以选择公众参与的场所就很重要。 地方政府一方面承担来自公众的受托责任,承担着发展改善地区生活和投资环境、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等任务,进而完成健康快速发展地区经济、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的责任。另一方面承担来自上级政府的受托责任,承担维护地方稳定等相关责任。地方政府的目标是努力对各方的受托责任,增加公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同时增加其与上级政府的谈判能力。 官员既要维护公众利益,同时也关注自身利益。从理性人的假设来看,官员更注重的是自身利益,因为维护公众利益的动机也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官员的利益主要可分为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是在行政级别上的升迁。经济利益既包括正当的薪水、公务津贴等合法合理收入,也包括权势产生的寻租等收入。 不同主体之间的目标函数可能是一致的。通过提供公众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公众的利益得到满足;从而公众对地方政府的满意度提高,地方政府获得上级好评,更加了其在同上级政府的谈判能力;同样,作为政府代言人的官员会获取更多的政治利益,并进一步转化为经济利益。但冲突也时有发生。当上级政府为了整体的利益,需要损害地方局部利益时,地方政府就会面临选择。即是满足上级政府还是考虑公众?体现到官员就是政治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冲突问题。 三、目前公众参与决策存在的问题 委托关系的存在,容易产生问题。但是关系并不一定会产生人问题。人问题是指由于人目标函数与委托人目标函数不一致,加上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人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委托人又难以观察并监督,从而出现人损害委托人利益和非效率现象。解决委托问题,主要通过激励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是委托人主动采取措施引导人选择利于委托人利益的行为;而监督机制则是委托人被动地对受托人的行为进行修正,确保最小幅度的偏离。 在地方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决策中存在多重委 托关系,随着委托链的加长,作为初始委托人的公众的目标函数被偏离的程度也越来越大。委托问题的解决亦变得复杂。 其一,公众对人的激励约束缺乏。在现有委托链中,公众的主要权利是选择代表,通过代表来行使自己的权利。一方面,选出的代表不可能完全清楚公众的真实意图,在再次传递中会出现无意识的偏差;另一方面,代表也有自身的效用函数,传递中可能存在有意的偏离。然后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再由政府委托官员。委托在继续进行,偏离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公众一旦完成投票,便失去对后者的约束。所以表面上,公众具有最大的权力。事实却正好相反。另外,地方政府无须获得公众的授权,而是通过行政权获得。即地方政府的权力主要来自上级政府而非公众。也加重了地方政府及官员对公众的漠视程度,在项目决策中,很少关注公众的意见。 其二,公众的监督无效。在现有委托链下,公众对政府及官员的监督也无效。主要原因如下:信息不对称。公众和政府及官员之间的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有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也是报给审批机关,很少对公众公开,公众很难获得相关信息。委托链的加长,增加监督成本。一方面,监督渠道匮乏,公众对政府及官员是间接委托,两者之间缺少直接沟通的渠道。另外,由于公众是集合体,个体行使监督的收益是全体共享,而监督的代价却是个体承担,个体的监督成本和收益的不对称,也弱化了个体的监督动机。结果是人人都有监督权,人人都放弃行使。缺少激励和惩罚。原则上,政府及官员的权利来自于公众的委托,公众可以授予也可以剥夺。但实际上,政府的权来自于行政权,政府及官员的考核及去留主要由上级政府来完成的,公众的影响甚微。在此情况下,地方政府及官员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应付上级,公众的监督行为也就产生不了多大的威慑作用。 四、提高公众参与程度的建议 其一,完善地方政府及官员的评价制度。从前面分析可以知道,地方政府及官员承担实际的项目决策权。如何引导其向公众利益靠拢?关键是公众要能够影响到地方政府及官员的利益。地方政府及官员的利益主要包括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其中政治利益优先于经济利益。而政治利益取决于上级政府对其的认同程度。现阶段对地方政府及官员的考核主要是GDP指标,而公众的意见成分较少。如果把换成GDP外加公众的评价,地方政府及官员对待公众的态度可能就会大不相同。 其二,加强信息披露。加强公众的知情权,强化项目相关信息的披露。关于项目的立项申请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相关资料应对公众公开。可以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介。让公众了解项目对其的影响,以及项目的进展情况。 其三,完善和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完善现有渠道。加强人民代表大会中代表的代表性,来减少公众目标被偏离程度。一方面可以在代表的选举过程中,通过更多渠道让公众了解候选人的更多背景信息,使公众选择更具有合理性。另一方面,对公众的构成进行有效识别,尽量考虑不同利益团体都有自己的代表,从而使得代表更具完备性。听证会。听证会是常见的公众参与决策的正式形式。通过听证会,让代表对相关问题在会上进行公开讨论。为了保证听证会的效果,听证会应该安排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方便公众的广泛参加;同时注意最终听证会的参与者是否具有有效的代表性。公众调查。公众调查可以随机抽取样本,调查结果更具有普遍代表性。政府机构通过问卷调查或电话调查等手段,来获得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值得注意的是,公众调查的结果受到调查者对调查工具专门知识和方法掌握程度的影响,如问题提问的语气、方式等都会影响被调查者的答案。在采用此方法时,需要加强对信息的有效性进行鉴别。网络互动。在相关网站上公布信息,公众可通过网站浏览信息并发表相关评论。实时了解公众的意见,并及时做出反映,使双方的沟通时效性加强。 其四,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公众可能缺乏行权必需具备的相应专业知识,这样可能会对项目产生负面影响。为了保证公众权利的正确有效行使,就需要为公众提供相应的专业服务体系。加强工程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服务公司的建设,建立保证中介服务机构独立地位的机制,以便提供客观、公正的服务。另外建立专家库。政府或公众每次根据项目性质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由专家进行匿名评价。 五、结语 导致地方政府投资项目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公众的有效参与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公众的有效参与将会改善投资决策是不争的事实。公众的长期有效参与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应是长期不懈的工作。 投资决策论文:投资决策与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管理刍议 摘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中,企业如何从战略管理的高度重新确立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培育和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1 确立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财力资源是生产的一大要素,财务管理的本质是理财。何谓理财,简言之就是应用财务机制,实施财务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做到开源导流,搞活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中我们曾历经过计划经济时代,如果用现代市场经济的眼光来审视过去,可以这样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是不存在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企业作为政府的附属物依附政府的行政职能而生存,企业的生产经营几乎完全由国家确定,用钱的多少由国家财政部门核定拨给,一切赔赚由国家财政担当,企业的任务就是按国家的指令安排生产经营,无论谁经营好坏都有饭吃,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企业无财可理,唯一的财务观念就是,按国家财政的指令性要求使用自有资金。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企业的理财观念和理财职能也将向高层次和科学化转变。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已经被完全置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将彻底分离,政府职能从企业脱出,企业职能将完全回归。在国家“保大放小”宏观调控格局之下,为数众多的企业都将面临自择生存之路的严峻考验,不可谓不触及企业的灵魂。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内部营运资金的界限完全淡化。资本金制度在企业的建立,形成企业资金来源渠道,资本结构多元化。企业资金筹措、收进、付出,不再定格于国家财政规定的极限之内,而完全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控。这对于企业内部理财的“内功”无疑将是最大的考验。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再是一帆风顺,企业往往遭遇不测的概率增大,诸如资产的总量失衡、营运效率低下、经济效益滑坡,有的甚至走入资不抵债的绝境等等。能者生存,败者亡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客观产物。严峻的现实迫使企业应该考虑如何去面向市场的变化,盘活存量资产,确保资本有效流动,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不言而喻,经济环境越是复杂纷纭,企业理财活动越是备受关注的重心,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将日趋突出。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完全走上了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道路,长期形成的单一的商品生产和商品经营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必须转向商品经营与资产经营同时并重的经营方式上来。由此,企业内部管理的重心必须转移到以营运资本为核心,投资决策为重点上来,重新构建企业的成本、质量、效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新机制。这将延伸财务管理的活动环境,大大丰富现代财务管理的内容,为财务管理机制注入新的活力。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特别是那些经过兼并,改组后的企业集团,规模日趋庞大,内部机构复杂,经营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这就要求企业内部既要各司其职,但又要始终保持协调一致,才能保证统一目标的实现。为此,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以资本为纽带的现代管理机制,而这一纽带作用正是通过企业的理财活动来实现的。总之,定位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也是总结长期财务管理实践而形成的理性认识。市场经济发展迫使国有企业“移髓换血”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策略、经营方式都将在深度和广度上发生变化,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当好企业经营拓展的先行官和坚强后盾,已成为客观要求。为此,有必要重新认识财务管理在现代经济中的性质和作用,转变观念,树立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和经济核算思想,完善财务管理运作的手段,使企业真正按照“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总体要求健康发展。 2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投资决策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了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其生产经营的目标只能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置和资本的有效运用,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新课题。近几年一些国有企业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都进行了多种方式的资产重组与资本经营的大胆尝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失败者,究其原因往往在于投资决策的盲目性,资金投向“主配角”关系错位,至少是决策障碍,形成事与愿违,出多入少或有去无回。现实就是如此,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经营已呈多元化格局,单一的经济活动的方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企业要在竞争中活得下去,或比别人活得更好,管理者们的眼光就必须随时觅寻和盯住新的经济增长点,适时调整投资方向,把企业有限的资金投向能为自己带来丰厚回报的优势产业(产品)开发方面。显然,投资决策成为企业理财的核心问题。 剥去商品、资产的外壳,任何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无不表现为资金的投入、营运、回收等保值增值的价值运动过程。企业管理不仅关注商品生产和商品的营销,更注重资本的流动和周转,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资本化运动的质的含量更显得重要。资金运动表现出其不间断性的特征,并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时间段上,有其不同的经济内容。但企业任何一个时空阶段的资金存量(从物质载体上表现为资产存量)总是有个合理的度,并保持着相互之间的最佳比例,这个比例必须与市场的需求变化相适应,才能盘活资金(资产)达到保值增值,这是财务投资决策的理论依据。投资决策是关乎企业目标实现的最高战略决策,其作业点应摆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国家产业政策,与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衔接。 二是进行经营项目的科学论证。充分估算投资项目的总成本,资本回收期限,目标效益等,以确定资金需求量和筹资渠道,并提出可行性方案。 三是资本投资运行的风险分析。市场变化对企业经营的拉动,单个企业资本营运又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性,这些都是制约企业投资目标最终能否实现的客观因素。这就要求企业的理财部门必须跳出闭门算帐的土围子,面向市场调查研究,为投资决策提供充分依据。 四是制定投资规划。投资规划是企业投资行为的指导纲领,投资规划包括企业的投资目标、投资总量、投资成本、投资效益、配套措施等。企业投资规划的作用就在于指导、调控投资行为按正确的轨道运作,确保投资目标实现。 总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将作为彻底独立的经济主体自主筹资、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主管理,企业的投资行为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按上级意图安排资金的被动行为,企业投资也成为决定企业在未来市场中占有份额的重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占有市场的份额越大,企业从社会平均利润中获取的利润额就越多,企业就越有活力。因此,它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可以这样说,投资行为导向着企业的命运,现代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为投资目标而奋斗。注重科学投资行为内在的巨大能量,摒弃以投机取巧,甚至钻国家产业政策的空子来谋求一时之利的心态,是一个成熟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所应有的本质特征。投资决策体现企业的根本利益,是现代企业最高层次的战略决策,是现代财务管理的核心。 3 建立现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机制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保证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部管理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对资本投入决策与资本营运的管理。这是现代企业管理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内部管理的显著区别之一。资本投入决策与资本营运管理的内涵是以市场为背景,以资本投入决策为中心,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财务调控为手段,对企业资本经营和资产经营活动实施价值管理。显然,随着现代企业内部管理转轨变形,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新型机制。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机制应以价值数据信息为网络,连接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考核各个内部管理分系统,发挥既服务又监督两重职能作用,推动企业内部各部门按照各自不同的分工,但又相互有机联系地运转,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从这一基本要求出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应包括收集企业内部资本运行及资产存量信息;组织资金效益分析;制定存量、成本、效益分析模型;进行财务决策方案论证;内部财务反馈等。 首先,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企业总目标及构成项目,收集归类各种财务信息为财务决策和分层管理做好基础工作。其次,对各类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和组合,通过可行性论证,制定财务决策预选方案。再次,制定与决策方案相配套的管理调控措施。调控措施要体现层次性和相对独立性,又要符合统一和协调的要求。财务决策包括企业筹资、融资、投资决策和股利政策等,其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须经企业最高管理层审定后付诸实施。 此外,严格财务考核也是现代财务管理必须强化的机制之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往往拉动着企业资本运行呈曲线运动,而企业财务管理的本意就在于要使资本的运行按既定总目标直线延伸,两者的偏差必须通过抽查和考核才能发现。因此,分层、分类、分期考核,比较结果,有利于纠偏除弊,确保企业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 构建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现代企业内部管理新型机制,是企业走向现代企业制度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认真总结。 投资决策论文:企业长期投资决策中现金流量的识别 在企业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准确识别投资项目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本文中现金流入和流出。现金流量、费用和效益含义相同)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现金流量预测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量。但是,与单独实施的新建项目不同的是,企业搞的投资项目,总是与本企业现有的经营业务活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费用和效益往往不易直接确定,这使得项目现金流量的识别工作变得非常困难。本文将说明企业投资决策中识别费用和效益的原则,并且结合具体的案例,根据现行的财税体制,分析在这一过程中需考虑的若干问题。 识别费用和效益的原则 企业在识别自己投资项目的费用和效益时,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即实际现金流量原则和增量原则。 实际现金流量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投资项目的费用和效益——现金支出和现金收入分别为费用和效益,应依据收付实现制,按企业实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量记入其实际发生的年份,也就是说,项目费用和效益的计量不受权责发生制的影响;二是指如果在预计项目寿命期中,与项目有关的价格和成本将发生持续上涨的情况,估算未来现金流量时就应考虑通货膨胀对费用和效益的影响。 增量原则又称相关原则、边际原则或有无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与投资决策相关的现金流量(决策中应考虑的费用和效益)应是增量或边际现金流量,即仅仅因投资项目而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或者说,是没有该投资项目就不会发生的费用和效益。因此: 项目的CFt=企业的增量CFt=企业有项目的CFt-企业无项目的CFt 式中CFt表示项目t年的现金流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项目的实施,企业现有经营活动的费用和效益既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需仔细加以分析鉴别。下面,我们根据这些原则,通过案例说明在实际工作中需考虑的问题。 东风电子公司过去几年的效益一直很好,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增加销售和利润,公司的计划和销售两部门共同提出了利用目前拟出租的一间闲置仓库,批量生产已投资150000元研制的一种换代产品的设想。为此,公司花费50000元聘请了一家咨询公司帮助调查新产品的市场前景,结果表明市场前景良好。目前,公司领导层正在考虑是否值得投资,正式推出该种新产品。 与销售和生产技术部门研究协商后,公司的财务部门估计,生产设备(包括设备购置、运费和安装工程)投资需2635000元,使用寿命5年,其间每年的维修费用为300090元,寿命结束时残值为165000元。新产品的单位外购原材料投入为80元,外购燃料动力成本为25元,销售单价为150元,第1年至第5年的销售量分别为41000单位、43000单位、43000单位、43000单位和40000单位。此外,新设备的运转需操作工15人,其中5人需新聘,职工的工资及福利为每人1200元/月。 据市场预测,新产品投产上市后,现有的一种同类产品的销量将受到影响,估计销售额(减去经营费用中变动成本节约额后的销售额)将下降800000元。因此,财务部建议公司部分停止该种产品的生产,变卖这部分生产设备可获得现金收入650000元,但这些设备的账面价值为900000元。 另外,公司财务部门还提出:①提取项目销售收入的1%来负担整个公司的管理费用;②项目融资成本为10%;③固定资产按直线法折旧;④厂房出租每年可获租金收入(市场价格)预计200000元;⑤项目流动资金投资为年销售额的8%。假设该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 案例中列出了涉及东风公司项目的各项收支,其中有些不属于增量费用和效益,在判断和识别时,应对以下问题进行详尽分析。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在正式投资决策作出之前,已经发生而又没有其它用途的成本。我们知道,企业在实施具体的项目前,总是要发生一些涉及拟投资项目的费用,如本例中的50000元咨询费(包括为可行研究和其它项目前期工作支付的费用)和150000元研究与开发费用。这些费用的特点是,它们在投资决策完成之前已经发生,而在项目遭到否决的情况下一般又没有其它用途。按照增量原则,沉没成本不是相关成本,不应记入项目未来的现金支出,因为无论有无项目,它们都已发生。 机会成本 如果某些资源在不搞项目的情况下能为企业创造现金收入,当项目使用这些资源时,必然要放弃这些收入,这些放弃或损失的收入就是项目的机会成本。有时,企业的投资项目要利用现有的资源,如厂房、仓库、土地等。在此种情况下,应考虑这些资源是否有明确的其它用途,如有它用,就应计算因此而放弃的现金收入。机会成本是相关成本,但并不涉及企业目前的现金收支,尽管如此,我们不应因其不作为交易事项在企业入账而将其忽略。本例中,对于项目计划利用的拟出租闲置仓库,应把预计放弃或损失的200000元租金收入视为机会成本,记入项目未来现金流量中的现金流出,例如记入项目的增量经营费用。 分摊费用 像许多企业一样,东风电子公司也是把公司的管理费用分摊到各个生产和业务部门,包括拟实施的项目将要分摊的份额(项目销售额的1%)。但是,整个公司的管理费用并没有因项目而增加,实际上,无论有无项目,公司均需负担同样数额的管理费用。因此,根据增量原则,这部分分摊到项目的管理费用不属于相关成本,不应记入项目的现金流出。 经营费用 就工业企业而言,经营费用是指不包括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的产品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其中主要是原材料、燃料动力、人工成本和维修费用。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如果分析的是扩建项目,项目投产后可能会利用企业一部分现有的富余职工(如本案例中的情况)或闲置的公用设施;如果是技术改造项目,则可能会降低现有生产活动的原材料或燃料动力消耗,或者,提高现有职工的工资。这些都会导致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经营费用发生增减变化。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应认真进行有项目和无项目的对比分析,判断企业经营费用的增量变化,准确识别项目的增量经营费用。 销售收入 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或性能而推出换代产品时,或者为了增加花色品种而增加同类产品的产量时,由于市场的总容量有限,企业现有产品的销售收入可能会受影响而下降。因此,增量销售收入(项目效益)应是项目本身产品的销售收入(第1年为5150000,2-4年为6450000涕5年为6000000)减去企业现有产品销售收入的损失。在本案例中,预计销售收入应是项目产品每年的销售额减去现有生产活动损失的销售额(80万元)。此时,这种损失类似于机会成本。但是,销售收入下降的情况往往较复杂,应谨慎对待,因为下降可能是由于市场竞争因素造成的。企业的竞争对手可能会在同一市场上推出新产品,新的生产者也可能会加入竞争行列,其结果可能是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下降。此时,损失的销售收入类似于沉没成本,不属于相关成本。为了便于区分上述两种情况,在分析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无项目的情况下,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预计企业的销售收入将会下降,损失的收入就是无关成本。 折旧费用 折旧费用不是现金费用,不涉及任何现金支出,因而不属于投资项目的相关费用。然而,折旧费用虽然与项目的税前现金流量无关,但却会对项目的税后现金流量产生影响。在计算项目应支付的所得税时,折旧费用可以从应税收入中扣除。 税金 项目本身需要支付的税金包括销售税金及附加和企业所得税。税金是项目的相关费用,应记入项目的现金流出。在预测项目的现金流出时,可根据现行财务和税收制度,分别估算上述税金。但是,由于项目而使企业现有经营活动增加或减少的税负,应当予以特别的关注。比如,本案例中在处置现有生产设备时,将会发生650000元的现金收入,而这些设备的账面价值却是900000元,两者相抵有250000元的账面亏损。这样,如果企业的边际所得税率是33%,当年就会少交82500元(250000×0.33=82500)的所得税。企业节约的这部分所得税现金支出是增量现金流入,属于项目获得的效益,因为在没有项目的情况下,就不会发生这部分节约额。同样,如果企业因项目而处置现有资产时发生账面盈利,也将相应地增加所得税支出。在实际计算项目现金流出时,可用这部分节约额抵减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是项目应支付给资金提供者的报酬,或者说,是资金提供者预期从投资项目中获得的收益,属于项目的增量现金流出,因而是相关成本。但是,融资成本并不直接记入项目的现金流量,因为在为计算各种决策指标(如净现值或内部收益率)而对现金流量进行折现时,已经扣除了这部分成本,如果再记为项目的费用,就会出现重复计算。另一个需注意的问题是,考虑到借款利息支出可以从应税收入中扣除,如果资金中既包括自有资金,又包括借入资金(如借款和债券),在计算融资的加权平均成本时,借入资金的成本应以税后利息作为基准。 根据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列出东风公司投资项目增量费用效益一览表如下: 对上述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后,剩下的任务就是按照常规做法和税收的规定,分别估算项目的增量年经营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然后列出现金流量表。
建筑工程师论文:浅析监理工程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结构的复杂化与投资规模的扩大化,监理工作的业务量与难度逐渐加大。以往只局限于施工过程的监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工程监理应贯穿工程建设的始终,包括设计、施工招标、施工过程、工程质量的验收等。现通过对施工准备阶段阶段、施工过程以及工程验收质量控制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做好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监理工程师;准备阶段;施工过程;验收质量 建筑施工是一项十分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大。想要确保施工质量,必须做好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监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那么,监理工程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 1 准备阶段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监理部就应当对施工技术方案等内容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方案合理可行、质量能达到预期效果后再予以签认,防患于未然。 1.1 依据工程合同,确定工程项目质量总目标 依据工程合同,确定好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后,将项目的总目标分解成多个质量分目标,并将各个分目标落实到各个部门、团队、分包方和供货方,直至施工作业班组及负责人,如果情况需要,可签订责任协议或合同。 1.2 严格审阅设计图纸 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监理人员一定要严格审阅设计图纸。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对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进行仔细研究,理解设计的目的,从而更好地掌握设计的要求。审阅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先进行内部图纸会审,然后将问题进行集中归纳参加设计交底及设计图纸会审,并向设计者提出问题,便于采纳或修改。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或出现材料、设备等改变时,都必须与业主沟通,通过业主向设计师提出修改意见并获得设计修改,监理人员不得随意修改。同时,对于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与组织设计,监理人员也要把关,找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与建筑工程单位进行沟通,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避免建筑质量问题的发生。 1.3 确保工程所需建筑材料的质量 合格的建筑材料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前提条件。在建筑材料的选购上,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注重质量管理,采购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其次,监理人员应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监督,因为,钢筋、水泥等材料使用量大、进货渠道混乱,所以,在对工程所需的钢筋、水泥进场资料进行检查时,严格把关,资料不齐的不允许进场,只有通过检验的建筑材料才允许进入场地使用。 2 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过程,为保证其施工质量,监理单位要对建筑工程建设生产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和控制。施工阶段推行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的管理办法,提前做好预控,主动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的动态控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2.1 对施工承包单位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监控 施工过程中,监理师要做好施工单位质量控制,对其质量控制自检系统进行监督,确保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如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质量控制人员,及时与承包商沟通换人;发现施工单位组织不完善时,可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促使其完善。监督并协助施工单位完善工序质量控制,将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纳入质量管理范畴。督促承包商重视重要、复杂的施工项目或工序,并设立质量控制点,加强质量控制,此外,还要及时地检查、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质量统计分析资料与质量控制图表,对于一些重要的工程部分,监理人员还应再进行试验和复核,以免出现疏忽。 2.2进行质量跟踪监控,必要的情况下实行全天侯旁监 施工过程中,每位现场监理人员都要做到“五勤”,即脑勤:多动脑,想一些措施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处理好监理与施工之间的关系;口勤:多提醒施工单位加强质量管理 ,对容易出现的隐患及时告知;眼勤:多看施工图纸,多去施工现场了解情况,熟悉了解设计的重要部分;手勤:发现问题,及时动手记录;腿勤:常到施工现场,各施工点观察情况。在做到“五勤”的同时,还要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严格把关,果断、准确地处理问题,遇到难处理的质量问题时,不找理由推脱,切实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解决难题。对于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部分,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必须全天侯的跟班,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工程质量。 2.3 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查验收 对于各工序的产出品,先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监理人员提交“质量验收通知单”。此时,监理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产出品进行质量检查,确定质量合格签发验收单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操作。如果监理师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不能确信,此时需监理方需进行复核。此外,对于工程项目中的隐蔽工程要进行及时检查验收,因为这些隐蔽工程后期会被其它施工工程覆盖。所以,要及时检查并确保隐蔽工程的质量问题,以免影响后期工程的进行以及整个工程的质量。 3 重视对工程质量的验收 按照设计要求对已经完工的工程进行检查验收,确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建筑工程一般规模较大、技术安全要求高。,为此国家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验收制定了相应的规范,监理人员应及时地根据规定要求,对已经完工的工程进行验收。 3.1 认真落实工程验收,确保最终工程质量。工程竣工后,通过验收手段可以有效地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质量问题进行补救和监管。如若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监理人员应快速下发工程暂停令,并对其进行整顿修改,整改过程要严格要求施工方遵守相关单位提出的解决方案来执行。通过严格要求,达到质量合格标准,避免建筑再次使用出现质量问题。 3.2 不符合要求的工程必须重新返工,达到要求后才准予竣工验收 对一些相对重要的工程项目以及工序应具有明确的施工流程,可以作出施工流程图。并标明施工顺序,一方面能够减少质量质量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对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可以更好地进行分析。在工程完工验收时,监理工程师应对工程质量提出合理且符合实际情况的的意见或方案。如果验收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可以向验收单位提出竣工申请报告;如不符合要求,需依据相关规定处理;返工的工程,必须在质量达到要求后进行再次验收,直至达到要求才准予竣工验收。 综上所述,监理人员应把工程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因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损失不不仅是投资商,更重要是是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所以,在建筑工程的监理中,监理人员要对工程质量高度重视,不能只停留在监督与检查上,还应结合工作项目内容和要求,制定出系统合理的监理规程及控制程序,更好地保障控制工程质量。总之,要想做好监理工作,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只要我们监理人员保持勤恳、敬业、扎实的工作态度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创造性地开展监理工作,抓好监理控制目标,处理好工程项目中的各方关系,我们的监理工作水平将会更上一个台阶。 建筑工程师论文:浅谈电气工程师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摘 要】为了促进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当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电气工程师的地位和作用就要首先被提及,只有他们掌握了一套先进的工作技术,才能促进工程的整体发展,使建筑工程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对此,文章通过对建筑工程师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上进行详细的阐述,望能给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电气工程师;建筑工程;作用 1.在建筑工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电气工程的作用 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电气工程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如果用一台计算机来比喻整个建筑工程,那计算机的硬件就可以利用建筑结构表现出来,计算机的外观就如同建筑的装饰,计算机的散热通风就可以利用建筑通风表示出来,那么计算机的核心就可以比作为电气工程,全部硬件运行当中需要的能源还能够被提供出来。随着智能化在建筑工程中的出现和应用,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上也越发的明显,整个工程的工期、预期的效果、投资的情况和整个工程的质量都会受到它的直接影响。建筑整体设备的节能效果、建筑物进行应用之后的使用情况、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情况都会受到电气工程质量的影响,包括生活、工作在当中的人员安全性、高效性和舒适性。有很广的范围存在于它的安全性当中,线路是否存在着火灾的隐患、是否漏电、电气设备运行是否合理,火灾联动控制系统和报警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完善,应急照明、消防设备的供电是否安全可靠,保安监控系统是否完备。 2.电气工程师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2.1建筑工程的质量会通过他们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体现出来 对所有的电气工程质量电气工程师要秉着完全负责任的态度,将自身的专业水平充分的发挥出来应用到具体的工程当中,准确、深入、细致的将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的质量、进度、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做好。 一名合格优秀的电气工程师在一定的程度上是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呈现出来的,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种施工规范和各种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能够有效的解决在施工当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对建筑管理部门的一些正式与非正式的规范都要非常的熟悉,这些内容要多于施工的具体规范,并且更新的速度上会非常的快,涉及的面也非常的广阔。 随着建筑工程当中智能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要想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电气工程师要时刻的跟上发展的步伐,对各个系统的技术状况他们要细致的了解和掌握,确保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予以应用。有一定的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存在于智能建筑工程当中,而且在应用和技术上的更新都会非常的迅速,不断的提高的成本投资比例,因此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运用主要得益于电气工程师们不断的丰富与完善着自身的技术水平,对各种智能化建筑新产品进行了解和掌握。综合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是他么们在工作当中不断磨练出来的,在此基础上能够很好的协调工程概预算、工序的衔接情况、工程的招投标情况和工程中的种种关系等,使建筑工程不断的与时俱进、不断的跟着时展的步伐向前发展着。 2.2他们的工作能够促使图纸各个方面工作顺利进行 对设计图纸的相关的技术质量标准和有关的规范上电气工程师能够有效的控制,确保图纸的合理性并且为不断的优化提供一定的保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有一定的开放性会存在于设计和选用的产品当中,便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信息和互联共享、系统的扩展能够有效的应用到工程当中。 通过他们细致的工作能够对项目的需求和定位上能够很好的予以明确,对设置哪些系统能够最快的予以明确,能够使主体工程向着更加安全的设计方向前进,使竣工后再上系统的情况能够很好的予以防治,为施工提供一定的便利,减少对工程的浪费和破坏,能够将施工的便利性和审查设计的经济性提升上来,能够在建筑工程适应的环境下将成熟的材料和技术应用到其中。 通过让他们细致认真的工作,对消防及强弱电标高和预埋管的位置上都能够给予保证。能够确保控制设计和动力配电与有关的标准上是符合的;能够合理的布置洞口和室内的预留套管等工作。 2.3能够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首先,施工前,电气工程师能够在事前主动的控制其施工的质量,将详细的施工质量计划通过他们编制出来,对质量的目标予以明确,将施工的具体方案就能够很好的制定出来,并且在审核的时候还要确保细致严格,能够将质量的管理要点设置出来,将质量责任能够有效的落实,对影响质量目标出现偏离的种种因素能够细致的进行分析,并确保建筑单位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将相应的应对方案制定出来,确保工程能够合理有效的向前发展。在具体施工中,要严密的检验和控制电气设备和材料的质量,主要包括检验电气的性能、检验外观等,要细致的检查验收证明及设备的合格证等。将分阶段的技术交底工作和总体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之前要向技术人员交代明白,对当前的施工顺序和操作的规程上要非常的明确。考察确认工程中的全部设备和材料,将坚实的基础条件提供出来,并且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依据工程的情况立刻进行调整。 其次,施工质量的形成过程中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通过事中的质量上反映出来的,电气工程师能够动态的控制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作业活动质量和事中质量是一回事,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对有关的技术文件和会审后的电气设计图纸上要予以遵循,在工作的过程中对规范化的操作程序上能够严格的推行,将符合工艺标准、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程序和符合规范的标准编制出来,对三检的制度上严格的落实与坚持,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对工作的质量、质量控制点的质量、工序的质量上能够放在重点的工作上予以对待,还能够很好的监理一些关键的部位,例如线盒的预埋质量管理、电气管材的质量管理等,能够确保管与盒、管与管之间紧密、牢固的连接在一起,避免堵塞的情况出现在其中,并且还能够牢固的绑扎。 再次,把关事后的工作,通过这方面的有效工作,对不合格的材料和工序向之后工程当中流入会给予很好的防止。一但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和和产品时要立刻停止工作,这时就要进行细致的检查,将细致的说明情况制定出来,在完成工作之后,还要测试电气材料的各种性能,比如说,接地电阻的测定、交流耐压绝缘电阻的测定等。将施工当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能够很好的予以发现,对施工质量的措施要细致的分析,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2.4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性 电气工程师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但在技术方面对整个建筑工程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同时他们也是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他们根据上级的指示在工作的过程中对自己工作内容上能够严格的把控,将自身的专业水平很好的发挥出来,对安全管理的工作在工作中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对待,平时的工作中能够积极的参与施工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他们不但能够保证自身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对施工结束后的整个建筑工程的电气安全上也能够给予一定的保障。 3.结语 电气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当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在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时候,它的施工程序会非常的复杂、设计的知识非常多、技术更新换代非常的快,因此这就需要有关的施工部门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对待。在这项工作当中,很显然电气工程师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他们只有掌握了(下转第176页)(上接第83页)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能力才能促进整个工程项目有效的完成,由此可见他们的工作在整个工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工程师论文:简析监理工程师对建筑工程中五大影响因素的质量控制 内容摘要:施工阶段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有五大方面,即“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本文探讨了监理工程师对五大影响因素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因素 施工阶段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可归纳为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五大方面因素,其对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带有复杂性、多变性、可控性差等特点,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由于每一个工程项目都处于不同的地点和环境,不像工业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成套的生产设备、稳定的生产条件、规则的生产流程等那样便于管理。建筑工程的质量不可控因素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因此,施工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工作的最终反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只有事前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所有因素严加控制,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严格按建设规范控制质量,才能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达到预定目标。 监理企业的职责原本应当概括为“三控、二管、一协调”。但是在目前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体制原因、机制不配套原因,使原本监理单位的职责多被拆解,该做的没做够,该给的没给到,不该的却担着。监理的三控“即投资、进度、质量管理”职能多被大大弱化,绝大多数监理单位仅仅是以“质量监理为主”。工程建设中的监理工程师也就是质量检验员。面对于工程建设中的前期咨询、勘察设计、指标、设备采购与建造等内容服务却基本不涉及。正因为如此,工程监理变成了业主单位聘请的工程质量监督旁站人员,有些业主单位甚至认为聘请工程监理纯粹是为了满足国家法规的要求,是应付上级政策的对策。正是由于对前期阶段监理的缺失,使得前期阶段在功能策划、可行性研究、设计图纸的完善性等多方面不够完善和健全,直接导致施工阶段设计变更较多,工期失去控制,成本预算超出范围,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严重的时候大大影响了整个工程的建设。 一、人的因素质量控制 人,是指直接参与工程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的因素占五大因素的首位,它决定了其他几个因素。人作为质量控制对象,是要避免人产生失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发挥“人是第一因素”的主导作用。因此.监理工程师在质量控制环节的事前控制中应要求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尤其是特殊作业人员都应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在取得培训合格证或上岗证以后,持证上岗。施工单位应有健全的岗位责任制,要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在质量活动中的作用,禁止违章作业和野蛮施工,做到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素质心中有数,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控制手段。 二、材料因素的质量控制 材料,是工程实体组成的基本单元,基本单元质量构成工程实体质量,每一单元材料的质量均应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工程实体质量就能够得到充分保证。因此材料事前控制就十分重要,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完善材料控制制度,建立监理项目机构材料监理控制细则。必须对材料质量标准、材料性能、材料适用范围有充分的了解,对进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供应商的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证等资质审查,必要时可到生产厂现场考察,对进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按有关规定检验和见证取样和送检或开箱检查,认真审查材料的合格证和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不合格材料杜绝在工程上使用。 三、机械因素的质量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是形成建筑工程产品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安全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从工程质量的角度出发,监理工程师必须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工程特点、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管理能力,使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能够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并处于完好的可用状态,使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计划及使用能够而满足工程质量及进度的要求。 四、方法因素的质量控制 (一)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的目标实现。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工程特点、工期要求、工程造价、质量目标;施工部署与方案;季节性施工技术;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施工技术措施等。每一个内容都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监理工程师在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时,要分析其工期、造价、质量的三者之间关系是否合理,有否质量预控措施以及针对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施工部署与方案能否满足工程实体质量要求,季节性施工采用措施是否合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能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二)审查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而做出更详细的施工措施。是对工程中具体技术问题确定明确的施工步骤、控制工程质量的方法以及做出如何选用材料、如何检验材料的具体要求。监理工程师在工程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在重要或关键部位施工前及早协助和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方案,并对其进行审查。在审查时,监理工程师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全面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促使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工艺上先行、经济上合理,符合国家有关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只有这样监理工程师才能对工程进行预控,使工程质量建立在一个可靠的基础上,使施工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监理工程师有保证工程质量共同指导文件,能够共同把好质量关。 转贴于 中 五、环境因素的质量控制 环境因素主要指工程施工现场的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和劳动环境等因素,其对工程施工质量能产生重大影响,且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遇到气候条件变化情况,又未预先准备预防措施,将影响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因此,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环境的具体情况,对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对环境因素控制是与施工方案控制是紧密相关的。所以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时要注意施工方案中是否考虑了环境对质量的影响,施工单位针对不同的环境变化是否有相应预防措施。 环境的因素对工程影响涉及范围较广,复杂而多变,监理工程师在进行环境质量控制时,必须根据工程特点全面考虑,综合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 六、结束语 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极为复杂过程,工程质量受“人、材料、方法、机械、环境”五大因素的影响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监理工程师事前深入分析五大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找出消除五大影响因素的应对措施,在工程施工中进行主动有效的控制,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 建筑工程师论文:监理工程师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监理措施研究 摘要:建筑施工安全监理能够对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排除,进而确保施工的安全,但是根据相关调查,很多的施工安全事故都与建筑施工安全监理不到位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有关单位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工作,开展高效的施工安全监理工作,从而创造出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本文对监理工程师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监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重要性;措施 一、安全监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1、安全监理能够降解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 我国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在安全事故方面一直持重视态度,为杜绝不安全生产行为的发生,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有利的措施。 政府为了解决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允许工程监理单位代表建设单位来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工程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的主要职责就是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所以说工程监理是工程建设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 2、安全监理对规范工程建设有很大的作用 监理工程师在监管工地时应有自己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在这套管理体系当中全程控制方式是监理工程师在监管工程安全施工时常用的管理方法,因为这种全程控制的监管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规范各个施工单位的正常安全生产,还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安全生产行为的出现。就算是出现了不安全的生产行为,监理工程师也能够及时地发现并制止。由于我国一些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一直把建设单位排除在安全生产责任之外,所以建设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重视度不是很高,这就导致了工程建设时不规范行为的经常出现。通过对最近几年建筑市场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建设单位不达标的生产行为是造成建筑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监理单位来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高效管理,监理单位对整个工程的安全生产作用也就显得格外突出,它既能够及时发现建设单位的不规范行为,还能及时对其进行制止并给建设单位提出合理的建议。 3、安全监理能够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增强施工安全管理 虽然说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政府的安全监管机构存在着机构建设不健全、专业人员紧缺、经费紧张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政府部门不能有效地完成监管任务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的建筑安全监管人员不足1万人,然而在2000年的时候全国所有的施工队完成的建设总面积为16.25亿平方米,这就说明一个安全监管人员必须监管至少20万平方米的面积,远远超出了标准,根据标准,一个安全监管人员最多只能监管10万平方米,这就说明我国现有的监管人员队伍数量远远不足。作为工程建设第三方的监理单位对于政府来说格外重要,因为它不仅能够解决政府监管人员不足的情况,还能有效地帮助政府监管部门实现对工程建设现场的监管。 4、安全监理可以提高施工行业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发现,现在的施工现场发生不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施工单位不达标的生产行为以及生产的安全观念和安全管理力度不足等。加强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行为是迫在眉睫的主要任务,这时候工程监理单位的作用就非常突出了,国家允许它作为建设单位的代表来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它的监管无疑是最为直接最有效果的,因为监理员工都是专业的工程监管人员甚至是监理工程师,它比建设单位更加专业。通过监理工程师来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促使施工单位能够老老实实地进行安全生产,而且还可以促进施工单位本身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工作的措施 1、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理体制,增强监理人员的自身责任感 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理体制,制定科学有效的监理工作计划,作为监理工程师应该对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还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为了激发监理人员工作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可以建立激励及奖惩制度,对于在日常工作中工作表现优秀的监理应给予奖励。另外,在日常的工作中,还要定期对监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技能,做到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对于在工作中推脱责任的监理人员,必须给予严厉批评和处罚,以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工作能够按照规章制度正常运行,使监理工作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2、培养专业的监理人员 建筑施工安全监理是一项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对应聘监理工作的人员进行认真的审核,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对监理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培训,让他们了解和掌握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以及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操作方法等等,以提高他们的监理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体现出专业技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建筑工程只有培养出专业的监理人员,才能找出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及时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源,才能将监理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出来。 3、必须配备合格的安全监理人员 建筑施工安全监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监理人员如果想在建筑施工现场中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予以排除,就应该具备大量的安全知识,同时还要掌握较高的安全技能。因此,监理单位必须配备合格的安全监理人员,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工作的工作质量。 4、建立规范的监理工作制度 为了使建筑施工监理工作更加完善,就要建立规范的监理工作制度,其中制度内容主要包括监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制度、工作审查制度、工作督促和改进制度、安全资料的存档制度等等。通过建立规范的监理工作制度,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工作能够在法律允许的状态下进行规范化管理。 5、针对建筑工程特点,编制安全监理工作细则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编制安全监理工作细则,将安全监理工作纳入整个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同时要根据工程特点,编制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工作内容,其中的内容必须详细,要具备极强的操作性。另外,作为监理单位,必须严格履行审核程序,对施工组织所设计的安全措施进行审查,并对施工方案进行查看,检查其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是否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做到从根本上对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防治。 6、监督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监督施工单位做好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参与施工单位向施工所有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的实施。通过监督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不断的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监理能够及时发现建筑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督促施工单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进而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率。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施工安全监理,充分发挥安全监理的作用,从而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 建筑工程师论文:监理工程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结构施工质量监理的几点探索 【摘 要】本文主要就进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相关结构施工质量监理问题做出了相应探究,并就施工监理具体改进措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施工;施工监理 一、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针对结构施工质量监理应有的几点注意 (一)编制详细的监理规划以及监理细则 对于建筑工程来讲,其结构安全性都是对结构进行一定的设计来决定的,如果结构设计不同,那么每个结构之间所采取的设计措施也是不同的,所以就监理工作而言,在进行每项工程施工前都必须按照设计图纸及专业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进行编制详细的监理细则,对重点部位,特殊部位及关键节点应进行旁站监理,监理细则必须具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仍然有许多的监理人员编制出来的监理细则不具备任何的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甚至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以及抄袭取巧,可想而知,这样的监理细则、在进行实际操作时没有任何指导作用可言。所以,如果想要对监理工作真正做到认真负责,切实有效,那么必须根据工程进展情况,不同的专业、不同工种、施工要求来制定出一套详细、有效的监理细则。 (二)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测量方案 对建筑结构而言,其轴线位置以及垂直度的偏差,对建筑结构安全起着重要主导作用,所以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中,就此方面对建筑垂直度偏差做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监理工程师需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要求不仅要对层高、楼高、场地规划放线、施工测量要求等具体方面对测量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编制,同时还必须就测量过程中对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及所使用的仪器精度进行检查。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个别监理工程师并没有针对以上特征来对测量方案进行编制,同时也未对施工单位测量成果进行检查验收,这样做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整个工程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所以,每一位监理工程师都应正确树立起牢固的职业道德和个人责任意识,在进行测量方案的编制审查过程中,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有效的测量方案,这样既可以在进行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得以保证足够的准确性,同时从根本上提升结构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三)对不同专业工种进行有效协调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所有工程业主单位都希望自己的房子建设工期短,造价低,质量优。因此其工期具有一定的紧张性,特别是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施工,他们相互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干扰,因为模板施工未完成,钢筋绑扎不能施工,同时影响混凝土浇筑施工,这些干扰会对工程质量以及工程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监理工程师必须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对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一定的业务培训及技术交底,同时对每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样做对他们的全局观念的树立有极大的好处。但面对各个工种之间的矛盾时,必须进行及时有效地协调解决,从而使得每一分项工程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保证良好的施工条件,从而从根本上遏制质量不合格以及施工本身缺陷明显等问题的发生。 二、针对结构施工监理就怎样保证施工质量采取具体措施探讨 (一)对施工材料方面的质量监理 就施工材料方面的质量监理问题而言,其本身作为建筑工程方面质量监理的根本内容之一,所以,当材料进场时,必须严格按照材料进场审核验收制度执行,对各种材料相应的质检报告、出厂合格证以及质量保证书等进行认真地审查。与此同时,还必须按规定对材料进行现场抽样送检,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特殊材料还必须对货源地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确保所需材料在供给方面以及质量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 (二)就模板工程方面的质量监理 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来讲,模板安装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主要因素之一,模板安装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编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上报项目监理部,监理工程师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模板安装施工,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高支模安装工程施工前,还必须对模板安装方案进行专家论证。监理工程师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对模板安装进行检查验收,对模板安装尺寸,平整度、及模板支撑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监理工程师应当坚持以下原则:模板安装及其支撑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力以及侧应力;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安全。 当对模板工程进行相应的监理工作时,身为监理工程师,不仅要对本职工作中做到认真负责,同时还要积极督促相关技术人员向负责相关工作的普通工作人员进行相互间的交流,使其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标准以及相关要求,这样也可以使得他们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做到互相监督以及自我检查。另外,监理工程师必须对高大模板以及支撑系统做到旁站监理,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胀膜、漏桨、支撑系统失稳等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结构安全。 (三)对钢筋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理 (1)身为监理工程师,必须对工程施工相关的设计图纸熟悉,并且对所需钢筋的品种、数量以及规格型号做出相应的了解,如果钢筋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变化,那么必须在施工设计图中做出及时准确的标注,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未按图施工,必须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并进行整改。 (2)除了对钢筋的相关质量合格文件以及外观进行严格的审查外,还必须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对其主要的化学成分以及物理性能进行检测,这样可以从根本上确保施工质量。 (3)监理工程师必须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这样可以使得施工人员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最大限度的依照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进行材料的选择以及施工,保证整个工程在材料以及工艺上的一致性。 (4)钢筋绑扎安装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及设计图纸对钢筋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四)对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监理 混凝土浇筑施工是建筑结构施工重中之重,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施工,监理工程师应当做好如下工作: (1)根据混凝土用料进行确定,当采用现场搅拌时,应当提前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现场试配,以确定施工配合比。如果对混凝土有特殊要求时或施工场地限制无法现场搅拌,必须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应当对混凝土厂家进行考察,以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2)对使用的混凝土应当进行坍落度试验以及按规定留置混凝土试块,同时对混凝土浇筑施工实行全过程旁站监理。 (3)当混凝土完成浇筑后12小时内,根据实际温度以及混凝土硬化程度,派遣专门的施工人员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并且在养护过程中要保证达到相关养护要求。对于成型混凝土的保护工作,应当重点放在对其所处环境的控制上,保证周围环境对混凝土不会造成破坏。 (4)如果拆模后发现混凝土表面有蜂窝麻面、露筋等质量方面的缺陷后,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按技术要求进行修补,存在重大质量问题时,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结语 根据探究可以得出:就当前的建设工程监理队伍来讲,如何保证建筑工程结构施工质量,监理工程师除了对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有一定的掌握程度外,还需要对自己所学专业相应的技术知识以及当地政府部门就监理工作所指定的规范要求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最后再通过监理工程师自己的多方综合分析并总结一套适合工程监理技巧以及方法,这样既可以极大程度保证监理工作的原则性、超前性以及灵活性,又可以从根本上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所保证,也可以进一步的使得业主满意。 建筑工程师论文:建筑设计中医院建筑工程师的作用探析 摘要:随着城市建筑工程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医院建筑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主要对医院建筑工程师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探析,并对医院建筑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关键词:医院建筑;工程师;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一、做好顶层设计的参谋一一“约束” 一个医疗建筑从最初的动议开始,医疗和与医疗有关的领导(如制剂和医疗设备)及专业人才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更多的是从医疗需求的必要性和医疗技术、设备本身的可行性方面进行思考和论述。此刻,建筑工程师处于弱势,发出的声音是微弱的,机会是不多的。如何在机会不多的弱势声音下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应在阐明以下几个问题时多加留意。 一是建筑本身“程序”的要求。我国住建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对具体工程建设有严格的程序要求,每~道程序都有相应的审查批准机关。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审查机关有时也会略有不同。但无论何种方式,首先要编制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然后是编制设计文件,设计文件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二是设计本身规律性的要求。医疗建筑是民用建筑设计中最复杂的设计之一,往往涉及到手术净化,重症监护等等。针对的主要是行动能力受限的特殊群体。国家虽然有现行的医院设计规范,但每幢建筑所要包含的内容千差万别,有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具体还有专科、内科、外科楼(有的甚至混合在一起),同时又要具有各自医院的特色。因此,从方案、初设、到扩大的初设(技术设计),再到施工图设计的程序就是显得十分必要。有的还要在方案设计之前做好总规的设计,以确定交通组织,建筑红线和地下管网及地质的情况。如果能这样实施,就会让决策者充分享受暗合规律的决策和流畅实施所带来的快乐。 三是整体技术水平的要求。在制定设计文件时,需要征求相关专家和科室的意见,这是必要的。但是在征求他们意见时一定要讲清楚面积指标和方案中管道井、电梯井等不能移动位置的部分,因为科主任在提要求时往往同国际接轨,誓言建成国内或地区一流,在申请面积指标往往偏大,布局时没有 不能移动’的概念。因此,提示科室凝炼特色和方向就非常重要,只有当特色和方向确定下来之后,才能保证设计的针对性,和拥有特色下的拓展空间,实施“精确”设计。 以上是建设程序和建筑设计本身以及自身条件的约束 除此之外,对某些新技术新材料的市场价格也应做初步的了解,以便取舍时有准确的依据。 二、做好设计指标结果的评价---“协调” 初设后,直接的设计成果是模型、展板和文本。这些成果图片比较精美,会给人在短时间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要工程师进行必要的解读后,才能向领导汇报。其中工程师可以下这几个方面发挥一些关键的作用。 一是外形和内容的统~ 初设作品与医院专家之间的桥梁。由于知识领域的差异,医疗专家往往更容易被建筑的外形所吸引,对用平面展示的实际功能,不能非常准确地还原成‘实际的 隋况。这点工程师因为在医院工作,可以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帮他们还原这一“景象”,帮他们“想象”―下建好后楼的外观是怎样,内部又是怎样的,以便于他们准确的发表意见和建议。 二是美观与安全的统一规范指导下的作品和各医院具体情况的桥梁。建筑的美观与结构以及其它专业之间的矛盾,可以由设计师本身协调处理。作为医院的工程师主要的作用是:医院特殊性在安全要求上的严格和标准的提高。例如消防区域划分、消防通道的设置以及医院是否设避难间等问题,有时美观和方便是有矛盾的,加上现在一些医院整体开放(含住院部)的特性,一些情况更加具有个别性。 三是造价和实用的统----作品和其他专业之间的桥梁。对初设方案的造价评价是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的要求,也是在初设是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因此,医院的工程师应组织工程造价方面的专家,运用价值评价的方法,对各方面的造价以及使用成本,综合当地的气候、水、能源、交通等形式计算建造和运行的成本。 综上所述,在初设方案出来之后,给决策层建议之前,工程师可利用自己的知识给医护人员预读一下方案的内容和方案本身对自己科室的约束,可以说明在安全美观和实用需要等方面的平衡和取舍,可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功能和造价的关系做一评判。最终形成仔细的说明,在决策层决策时使用。总之,相对于业务部门的可行性论证,工程师应重点把“不可行性”方面的情况说明白,让决策更有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 三、做好个性化修改---“指向性” 初设方案选定之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修改。修改的目的是使下一步的施工图设计更具有针对性。规范是宏观上的、指导性的、强制性和引导性并存,但是每一个医院的每一个医疗建设,必须符合其医院,医院科室的特色、特点,这样所设计的作品才具有强烈的针对性。 关注现代化医院发展趋势 四、现代化医院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医院建筑现代化 现代化医院建筑的功能分区将更加合理,将更注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现卫生安全、绿色高效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管理人员职业化 现代化医院也将会像大型企业一样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职业经理人来经营管理。医院管理的职业经理人须具有先进的医院管理理念,精通管理,熟悉医疗产业,掌握信息技术,了解国内外最新医疗动态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管理决策科学化 现代化医院除需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外,医院管理人员还要在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方面下功夫。了解市场,及时掌握国内外医疗动态,果断做出决策,积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 医院管理信息化 现代化医院须建立数字网络、远程会诊、办公自动化,使管理信息化、无纸化等。 医院服务人性化 患者的利益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医疗服务品牌化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品牌的作用将更为突出,没有品牌的医院,将难以在竞争中赢得市场。 岗位职责明确化 现代医院要求人力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岗位职责更加分离、明细,专业要求更高,技术要求也更精。考核评估应合理化。没有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员工积极性就难以调动,工作效率低,经营效益差,难以适应医疗市场竞争。 医院服务主动化 现代化医院医务人员须主动走出去,迎进来,深入社会,才能适应新的医疗市场竞争要求。 五、结束语 最后为了确保给决策层提供的信息是可靠的,对方案还应逐一进行边角的现场放样确认,加上早先所做的规划成果(红线、道路竖向图、管网和初步的地勘),如此能确保通过的方案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符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和财力情况,符合科室的发展方向和特色,从而达到最佳的建设效果。 近十年来,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医疗建筑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各地均修建了一批具有特色的、综合的、复杂的大型医疗建筑。当前,医院的主要决策者普遍具有深刻的医学背景和深厚的医学知识,对现有医疗建筑的评判会有独到的意见。正因为如此,在医院工作的、以建筑知识为主的建筑工程师,就可以在医院建筑的立项、设计等工作中大有作为。 建筑工程师论文:监理工程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 【摘要】监理工作的内容是“四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它的核心任务是质量控制。本文从工程监理的概念入手,进而详细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应该重点把握的监理工作。同时,沟通是做好监理工作的前提,所以,本文最后分析了监理工程师应该如何做好与参建各方的沟通工作。 【关键词】监理工程师;建筑工程;监理工作 一、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众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和监理工程师的监理工作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工程监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所以,监理工程师必须做好工程的监理工作。 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土方开挖时出现坍塌和侧移;土方回填时产生下沉和塌陷;钢筋绑扎成形后,人为踩踏板的负弯矩钢筋,造成变形和间距不匀;现浇混凝土表面有蜂窝、麻面、孔洞、露筋、施工缝夹渣和构造柱烂根的现象;混凝土构件表面有裂缝、缺棱和掉角的现象;屋面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小于设计要求;屋面和卫生间的防水有渗漏现象。这些必须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控制。 2.1作业技术交底的控制 承包单位在每一分项的工程开始实施之前均要进行技术交底。技术难度大和施工复杂的关键部位,在分项工程施工之前承包单位的技术交底书均要报给监理工程师。 2.2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1.设置工序的质量控制点。(1)选择质量控制点的一般原则是:选择那些保证质量难度大、对质量影响大和发生质量问题时危害大的对象作为质量控制点。(2)质量控制点的实施要点:进行控制措施的交底;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认真记录检查结果;重点指导检查和验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不断分析与改进,实施PDCA循环,保证质量控制点验收合格。 2.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1)旁站:是“点”的活动,针对的是某一部位或某一工序。在施工阶段,许多操作隐蔽着的潜在质量隐患,只有通过监理人员的现场旁站检查才能发现和控制问题,发现问题时应及时指令承包单位纠正,减少发生质量缺陷,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2)巡视:巡视是“面”上的活动,它不限某一部位或某一过程。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必须通过加强现场巡视的检查,及时发现违章现象和纠正违章行为,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3)平行检验。平行检验是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手优,在技术复合及复验工作中采用,是监理工程师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做出独立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工程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监理部就应当对施工技术方案等内容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方案合理可行、质量能达到预期效果后再予以签认,防患于未然。 1、依据工程合同,确定工程项目质量总目标 依据工程合同,确定好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后,将项目的总目标分解成多个质量分目标,并将各个分目标落实到各个部门、团队、分包方和供货方,直至施工作业班组及负责人,如果情况需要,可签订责任协议或合同。 2、严格审阅设计图纸 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监理人员一定要严格审阅设计图纸。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对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进行仔细研究,理解设计的目的,从而更好地掌握设计的要求。审阅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先进行内部图纸会审,然后将问题进行集中归纳参加设计交底及设计图纸会审,并向设计者提出问题,便于采纳或修改。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或出现材料、设备等改变时,都必须与业主沟通,通过业主向设计师提出修改意见并获得设计修改,监理人员不得随意修改。同时,对于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与组织设计,监理人员也要把关,找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与建筑工程单位进行沟通,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避免建筑质量问题的发生。 3、确保工程所需建筑材料的质量 合格的建筑材料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前提条件。在建筑材料的选购上,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注重质量管理,采购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其次,监理人员应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监督,因为,钢筋、水泥等材料使用量大、进货渠道混乱,所以,在对工程所需的钢筋、水泥进场资料进行检查时,严格把关,资料不齐的不允许进场,只有通过检验的建筑材料才允许进入场地使用。同时对于半成品的材料,如钢筋焊接半成品,如检查不符合要求也不得使用。严格把好建筑材料质量关,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四、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 1、监理资料要细致保存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一定会记录较多的资料,文字的叙述能够详细的表明工程在进行中,发生的所有细节问题,有优质的部分也有应该改进的成分,必须要加以细致的保存,因为这些资料可以在工程的验收部分让程序更顺畅的进行。同时,在资料记录的过程中,让此项建筑工程成为了十分规范的建筑工程。在工程的资料中,具备着一定的技术性,包含着进度的控制、质量的控制、成本的控制等,是作为建筑工程中的最主要文件之一。因此,监理工程师一定要加强对于资料的管理。对于资料进行监理的正确步骤为: (一)对于监理日志的编制,必须针对与施工的节奏来对应记录,并且要详细、真实、准确的阐述,监理资料的整理以及归档的流程,必须落实到固定的人员那里,要负起责任,同时总监理工程师也要负起责任; (二)监理的资料一定是与实际的施工现场相符合的,是对于建筑工程的进程形成最贴切的资料。 2、关注材料的管理 建筑物的建设基础是否优质,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对于施工的配件、原材料以及半成品要多加重视质量的检测: 对于表面检查不出质量的材料,要先暂停此部分的施工,将材料进行取样送到相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材料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具备出厂检测报告、合格证以及生产的许可证的,在材料进场之前,一定要核实是否具备这些基本的证件,如果不够齐全,或者齐全也存在作假的成分时,是不允许进入场内的;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于每个环节进行分项目、分批次的进行核查,对于检查出的不合格环节,要在第一时间返工,或者将修建好的部分直接推倒,在源头上将存在的问题解除,那么隐患的发生次数就会减少,对于工程的整个阶段都要不断的进行检查,更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增加核查的次数,对于核查出的问题,视情况作出不同的惩罚措施,严格的处理; 3、巡查的过程和旁站的监理要极其重视 所谓旁站监理指的就是在施工的现场,随施工人员一起投入到施工的进程中,观察施工人员的具体流程,在发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进行解决,并且其发现的问题也是在故障的初期发现,在问题还没有蔓延的时候就会将其解除,缩小了故障的扩大范围。旁站的监理要求监理工程师充分的了解相应的施工步骤,以及现场的质量控制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问题产生的时刻,迅速的推断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并且,监理工程师要有计划的对于自己所负责的工程进行必要的巡查。巡查的过程中,和旁站的监理是一样的,都要对于问题的发现,做出相应正确的解决方案,让安全事故发生次数减少,力求做到全部消除。巡视的检查和旁站的监理检查,在行使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详细的文字记录,加以保存,作为日后的经验,通过在监理会上的有效探讨,能够在以后的监理中成功避免发生过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监理工程师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者,监理工程师的监理工作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监理工程师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落实各项监理工作,真正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师论文: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程师的事前保证工作探究 【摘 要】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承包商做的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控制;二是,组织好有关的质量保证工作,如图纸会审、技术交底以及设计变更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监理;工程质量;动态控制;全过程管理;预防为主;制度建设 0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和服务质量己成为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顾客、消费者成为决定一切的真正上帝,在工业生产中如此,在监理行业中也不例外。 1 对承包商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质量的控制 1.1 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质量的控制 监理工程师要审查承包单位承担任务的施工队伍及人员的技术资质与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经审查认可后,方可上岗施工;对于不合格人员,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承包单位予以撤换。对于特殊作业、工序、检验和试验人员,有时还要进行考核或必要的考试、评审。主承包单位选择分包施工单位时,需事先由主包单位提出申请,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才能进场承担施工任务。审查、控制的重点一般是施工的组织者、管理者的资质与质量管理水平,以及特殊专业工种和关键的施工工艺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应用方面的操作者的素质和能力。 1.2 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永久性设备、器材等的质量控制对于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应当是全过程和全面的控制,即从采购、加工制造、运输、装卸、进场、存放、使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监督和控制。 1.2.1 采购质量的控制 采购质量的控制首先是确定适宜的采购方式和采购渠道,优选供货厂家。其次,要按照合格的采购控制程序进行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设备等的采购,即在采购定货前应向监理工程师申报,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发出书面认可证明后,方可进行定货采购。 1.2.2 制造质量的监督与控制 对于某些重要的设备、器材或外供的构件,可以采取对厂方生产制造实行监造的方式,进行重点的或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监造的方式常用于下列情况:厂方生产该种设备或构件尚无成熟经验或经验不足;该设备或构件十分重要;该产品制造难度大、技术复杂,产品到场后难以解体检查内部质量;该产品属于新产品、新技术,在制造过程中容易发生质量问题;以及对于生产厂家对该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力及水平无充分把握等。 监造人员可由业主派出,也可委托施工单位进行监造,或各方组成监造进行监造。 1.2.3 材料、设备进场的质量控制 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并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要求进行检验,向监理工程师提出检验或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进口材料需会同商检局一同检验。工地交货的机械、设备或器材到场,也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 1.2.4 材料设备存放条件的控制 对于施工单位所准备的各种材料、设备等的存放条件及环境,事先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确认。如果存放、保管条件不良,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其加以改善并达到要求,方予以确认。对于按要求存放的材料、设备,存入后每隔一定时间监理工程师可检查一次,随时掌握它们的存放质量情况。 1.2.5 对于一些当地产的天然材料及现场配制的制品,一般要求施工单位事先进行试配,达到要求的标准方可施工。这些材料或制品除应达到规定的力学强度指标外,还应注意对材料化学成分的分析,并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加工条件与设计、试验条件不同而可能导致的材料或半成品质量差异。 1.3 对施工方案、方法和工艺的控制 监理工程师要审查施工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以及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按照国际惯例,承包商中标后,应提出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工程师审批、确认后,这一文件即作为以后施工应遵照的纲领性技术文件并成为施工承包合同文件的一部分,施工单位不得任意自行改动。如确需变更或修改施工方案或工艺时,必须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才能实施。 监理工程师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可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组织体系特别是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施工现场总体布置是否合理;主要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针对性、有效性如何;认真审查工程地质特征及场区环境状况等。 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方案的审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施工程序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的基本规律;选择的施工机械设备技术性能、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如何,可靠性及维修难易,能源消耗情况,操作是否安全、灵活,机械数量配置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与保证条件;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是否技术可行,是否符合现场条件及工艺要求,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是否与所选择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组织方式相适应,经济是否合理等。 1.4 施工用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施工用机械、设备进行监控:审查机械设备的选型(机械形式、规格及性能参数)是否恰当,是否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符合施工现场条件;审查机械设备的数量是否足够;审查所需的施工机械设备是否已经按批准的计划备妥,是否处于完好的可用状态。 1.5 审查与控制承包方对施工环境与条件方面的准备工作质量。 1.6 对测量基准点和参考标高的确认及工程测量放线的质量控制。 2 监理工程师应作好的事前质量保证工作 2.1 作好监控准备工作 建立或完善监理工程师的质量监控体系,作好监控准备工作,使之能适应施工项目质量监控的需要,如配备监控人员及所需的检测仪器设备并使之处于良好的可用状态,明确监控人员的职责和分工等。此外,还应督促与协助承包商建立健全现场管理制度。 2.2 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设计交底应在工程施工前,由监理工程师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有关人员进行,并写出会议记录,以作为对设计图纸的补充、修改以及施工的依据。 图纸会审通常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代表参加进行。由各方代表对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设计单位的要求进行讨论、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澄清疑点,并写出会议纪要。 2.3 设计图纸变更及其控制 设计图纸变更的要求可能来自业主或监理工程师,也可能来自设计单位或施工承包单位。不论在哪种情况下,设计图纸的澄清、修改、现场变更要求及变更质量等的执行程序都应严格按事先做出的规定进行,并作好归档整理工作。 应指出的是监理工程师对于任何一方提出的现场设计变更要求,都应持谨慎的态度。除非原设计不能保证质量,或确有错误,以及无法施工非改不可之外,一般情况下即使变更要求在技术上是合理的,也应全面考虑,将变更以后所产生的效益(质量、工期、造价)与现场变更往往会引起施工单位索赔等所产生的损失加以比较,权衡轻重后再做出决定。 2.4 作好施工现场场地及通道条件的保证 监理工程师应事先检查工程所需的场地征用、居民占地设施或堆放物的迁移是否实现,以及道路和水、电及通讯线路是否开通等。 2.5 严把开工关 监理工程师对于与拟开工工程有关的现场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发出书面的开工指令。对于已停工程,则需有监理工程师的复工指令才能开工。开工前承包商必须提交“开工申请单”,经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才能开始进行正常施工。 3 结束语 总之,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建立一个不断追求自我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采取有力措施,把管理工作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 建筑工程师论文:监理工程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 【摘要】本文从工程监理的概念入手,进而详细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应该重点把握的监理工作。同时,沟通是做好监理工作的前提,所以,本文最后分析了监理工程师应该如何做好与参建各方的沟通工作。 【关键词】监理工程师;建筑工程;监理工作 一、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众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和监理工程师的监理工作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工程监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所以,监理工程师必须做好工程的监理工作。 二、工程监理的概念 所谓工程建设监理,就是通过对工程建设者的行为进行监控、督导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工程建设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止建设行为随意性和盲目性,促使工程建设费用、进度、质量按计划实现,确保工程建设科学推进,并达到节约费用、保持质量、高效运作的目的。工程监理是建筑工程建设中不可缺乏的一项工作流程,它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保证和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工程监理在监理市场、监理水平、监理行为以及法律法规等多个环节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行业市场不规范、监理人员素质不齐、施工质量安全监理机制不完善等。我国在建设领域实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以来,我国建设监理经过规划准备、试点和稳步发展阶段开始向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转变,初步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新运行体制,较好地促进了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建设监理队伍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建筑工程监理工作能够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安全等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确保国家、公众以及业主的利益。虽然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认识,但是在建筑工程的监理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建筑工程监理的质量和发展、针对问题的策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三、工程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监理部就应当对施工技术方案等内容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方案合理可行、质量能达到预期效果后再予以签认,防患于未然。 1、依据工程合同,确定工程项目质量总目标 依据工程合同,确定好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后,将项目的总目标分解成多个质量分目标,并将各个分目标落实到各个部门、团队、分包方和供货方,直至施工作业班组及负责人,如果情况需要,可签订责任协议或合同。 2、严格审阅设计图纸 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监理人员一定要严格审阅设计图纸。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对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进行仔细研究,理解设计的目的,从而更好地掌握设计的要求。审阅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先进行内部图纸会审,然后将问题进行集中归纳参加设计交底及设计图纸会审,并向设计者提出问题,便于采纳或修改。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或出现材料、设备等改变时,都必须与业主沟通,通过业主向设计师提出修改意见并获得设计修改,监理人员不得随意修改。同时,对于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与组织设计,监理人员也要把关,找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与建筑工程单位进行沟通,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避免建筑质量问题的发生。 3、确保工程所需建筑材料的质量 合格的建筑材料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前提条件。在建筑材料的选购上,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注重质量管理,采购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其次,监理人员应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监督,因为,钢筋、水泥等材料使用量大、进货渠道混乱,所以,在对工程所需的钢筋、水泥进场资料进行检查时,严格把关,资料不齐的不允许进场,只有通过检验的建筑材料才允许进入场地使用。同时对于半成品的材料,如钢筋焊接半成品,如检查不符合要求也不得使用。严格把好建筑材料质量关,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四、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 1、监理资料要细致保存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一定会记录较多的资料,文字的叙述能够详细的表明工程在进行中,发生的所有细节问题,有优质的部分也有应该改进的成分,必须要加以细致的保存,因为这些资料可以在工程的验收部分让程序更顺畅的进行。同时,在资料记录的过程中,让此项建筑工程成为了十分规范的建筑工程。在工程的资料中,具备着一定的技术性,包含着进度的控制、质量的控制、成本的控制等,是作为建筑工程中的最主要文件之一。因此,监理工程师一定要加强对于资料的管理。对于资料进行监理的正确步骤为: (一)对于监理日志的编制,必须针对与施工的节奏来对应记录,并且要详细、真实、准确的阐述,监理资料的整理以及归档的流程,必须落实到固定的人员那里,要负起责任,同时总监理工程师也要负起责任; (二)监理的资料一定是与实际的施工现场相符合的,是对于建筑工程的进程形成最贴切的资料。 2、关注材料的管理 建筑物的建设基础是否优质,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对于施工的配件、原材料以及半成品要多加重视质量的检测: 对于表面检查不出质量的材料,要先暂停此部分的施工,将材料进行取样送到相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材料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具备出厂检测报告、合格证以及生产的许可证的,在材料进场之前,一定要核实是否具备这些基本的证件,如果不够齐全,或者齐全也存在作假的成分时,是不允许进入场内的;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于每个环节进行分项目、分批次的进行核查,对于检查出的不合格环节,要在第一时间返工,或者将修建好的部分直接推倒,在源头上将存在的问题解除,那么隐患的发生次数就会减少,对于工程的整个阶段都要不断的进行检查,更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增加核查的次数,对于核查出的问题,视情况作出不同的惩罚措施,严格的处理; 3、巡查的过程和旁站的监理要极其重视 所谓旁站监理指的就是在施工的现场,随施工人员一起投入到施工的进程中,观察施工人员的具体流程,在发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进行解决,并且其发现的问题也是在故障的初期发现,在问题还没有蔓延的时候就会将其解除,缩小了故障的扩大范围。旁站的监理要求监理工程师充分的了解相应的施工步骤,以及现场的质量控制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问题产生的时刻,迅速的推断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并且,监理工程师要有计划的对于自己所负责的工程进行必要的巡查。巡查的过程中,和旁站的监理是一样的,都要对于问题的发现,做出相应正确的解决方案,让安全事故发生次数减少,力求做到全部消除。巡视的检查和旁站的监理检查,在行使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详细的文字记录,加以保存,作为日后的经验,通过在监理会上的有效探讨,能够在以后的监理中成功避免发生过的问题。 五、做好与参建各方的沟通、协调工作 建筑工程是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参建部门众多,工程的顺利实施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和沟通。监理单位在建设工程中属于服务性部门,对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把控,在监理工作的开展中要加强与参建各方的沟通与协调。 1、加强与建设单位的沟通。监理机构要对监理工作中有关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安全等控制方面的发展情况,以及监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阻力,及时向业主汇报和商讨,有利于监理工作的开展。 2、加强与施工方的沟通。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严格履行监理职责的同时,要及时与施工方沟通,寻求施工方的理解与支持,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保证施工进度。 3、加强与监理内部的沟通。各监理人员之间加强协调、加强沟通,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团队,对提高监理的威信,促进监理工作,减少监理内耗非常有必要。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监理工程师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者,监理工程师的监理工作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监理工程师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落实各项监理工作,真正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师论文:建筑工程师的冻肉生涯 边口,是将生猪宰杀后去头去内脏再砍成两半送进冻库的猪肉。 边口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不产生猪的地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来自四川等省份的边口和由边口加工而成的分割肉。然而,没有多少人知道,餐桌上这些美味佳肴的背后,曾经有过一场又一场惨烈异常的贸易厮杀。四川自贡市的建筑工程师林一雄,含辛茹苦诚实经营,最终在这场厮杀中扮演的角色却是鱼肉而非刀俎。 一、闯进“成批生产百万富翁的行业” 1993年至1994年间,全国生猪屠宰、加工、销售市场全面放开,从此,几十年来由国有食品公司和国有肉联厂一统天下的局面被彻底打破。长期窥视着这块“肥肉”的个体、私营屠宰场和专业户们乘势而起,以灵活多样的手法和相对低廉的价格,迅猛切割着国有肉食品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恰在此时,物价飞涨,肉价飙升,全国生猪基地四川省,鲜肉零售价已涨至每吨11000元―12000元;而经过分割后深加工的鲜冻猪肉,竟涨到每吨14000元―15000元! 冻分割肉的需求地区西北、华北、东北、中原、江浙、湖广,甚至云南的客商,大批携现金支票甚至是现金,涌入四川进货。一夜间,四川冻分割肉市场风起云涌,火爆异常,原本穷得叮当响的屠户们瞬间喜笑颜开。一两年内,少则几十万,多则数百万的暴富者迅速崛起,他们衣着油污,言语粗俗,兜里却塞满成卷大钞。当时,四川各生猪产地的大街小巷开始流行一个说法:这是个“成批制造百万富翁的行业”。 自贡市郊区农民苏成本就是其中之一。 而林一雄就是在此时闯进这一行业的。原本他在某建筑公司任土建工程师,无事可做,正在“等待机遇”。恰巧就碰到了老友苏成本。他曾经对苏成本倾囊相助,救了苏的生意。 “林大哥,千万别干你那些烂工程了。来搞分割肉吧,包你稳赚!”苏成本致富不忘恩人,迫不及待地邀约他转行,“这行业最简单,到农村去收边口,弄回来加工成分割肉,送进冻库就成。何况小弟我还得还你的情啊,销售渠道都包在我身上了!”苏成本极力撺掇。 林一雄心动了。但工程师的细致和严谨仍使他不敢轻易答应,他思前想后花了一个多月仔细考察了这一新兴行业:果不其然,猪肉原来是“金矿”;何况,此时肉价比1994年高峰期下降了30%左右。犹如股票套底,正是炒底大好时机。 失掉机会比失掉什么都可怕,还有什么可犹豫呢? 二、边口大战 时值1995年初夏,冻肉市场价格也像阴晴不定的雨季起起伏伏。林一雄的厂已上马,自己成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他深入郊县农村市场,一边收边口,一边以科技工程师的严谨不但弄清了从疫检、屠宰、分割、包装、速冻的全套工艺流程,更弄清了如何用商人的斤斤计较去看行情,讲价格。 然而事情却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5月份一过,行情暴涨,一星期内边口从每吨7000元涨至7400元。按说夏天是猪肉供销淡季,价格理应下跌,却出现异常反弹。初入行的林一雄莫名其妙。他找到苏成本:“这怎么回事?” 苏成本不以为意:“这一行就这么回事,等你我耐着性子将它弄明白,别人早已赚肥了!” 林一雄一头雾水。 为了收到便宜边口,林一雄带着工人驾着一辆东风车,在四川盆地腹地乡镇间的泥土路上夜以继日来回狂奔…… 几天后,分割肉销售价没见涨,边口收购价却已飙升到8200元一吨。林一雄心惊胆战,捏着钱下不得手。他又找到苏成本。“怕啥子,水涨船高。去前年比这还凶,我们不一样过来了。涨价是好事,你今天收8200元一吨,如果明天8400元一吨,你不是平白无故省了200元成本?一天收上5吨,不就等于白赚了1000元?” 有这么计算盈利的吗?林一雄觉得好笑,但更多的是迷惑。 “风险太大了,一定有人操纵。”他直想骂娘,可骂完了还得小心翼翼地伺候那些看不见的险恶,林一雄感到自己进退维谷,骑虎难下。他想到了股票,股市一天暴跌100多点又暴涨100多点的滋味他记忆犹新。他相信,日前边口价就和股市相似,暴涨必暴跌。终于,他决定按兵不动。 提心吊胆而又孤独寂寞的一星期过去了,边口价非但没跌,反而中邪似地窜到8400元!几乎不可能有利润了,可大小厂家们仍在疯狂抢购。林一雄无处求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是新行情在一波强过一波地动摇自己的信念,他渐渐糊涂了,迷失了自己:正如苏成本他们都是在涨价风中长大的,如果再不开工,自己会不会在这暴利行业中失去一次暴富机会?他又作了一次计算:不开工的话,自己平均每天损失1000元,长此以往,不堪重负。消极观望总不是办法啊;而看大户们,左手进右手出,不也干得热火朝天?面对别人的疯狂,六神无主的林一雄迅速被传染,最后,也跟着疯狂起来:收! 一星期内,林一雄以8200元―8400元的价格吃进数十吨;出人意料的是,一星期后,价格悄然跌至7200元,市场瞬间恢复了正常。 一夜间,所有人都傻了眼。林一雄一阵苦笑:“原本都在预料之中啊……” 事后才知,这场疯狂的血腥风波,原来是市里两家大户为了完成各自一笔800吨的合同而展开的边口收购大战;不日又有传言,这是两家大户摸准中小业户心理,联手抬价,意欲拖垮各竞争对手,垄断市场。 三、在“冻肉圈”中崛起 林一雄凭着建筑工程师的职业敏感和小心谨慎,刚躲过了这来自企业外部的一劫。不料企业内部却出了问题:连续发出去的三批货都被退了回来,其中一批是苏成本退的。苏老大不快:“耽误了时间就没得赚了!” 在苏成本的帮助下,林一雄迅速找出质量问题并设计出改进方法。针对变质,他弄清了是冻库急冻间漏气,不能保持零下24℃的恒温所致,改进措施是重新密封冻库;冻不过心的问题,查清原因是库容超标,而且冻盘必须放置均匀,不可多多益善,改进措施是计算出均值量并严格工艺纪律;针对卫生指标不合格,他决定必须首先把好质量关,御病死猪肉于库门之外,并重金聘请了肉联厂退休质检师洪师傅,凭他那40年炼就的火眼金睛,任何劣质产品都休想蒙混过关。 半年间,林一雄夜以继日宵衣旰食。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严格的工艺质量要求渐渐口碑相传,林一雄在鱼龙混杂的“冻肉圈”内渐渐有了名声。于是不少批发商开始主动向他进货,他的脸就像告别了雨季的天空,日渐晴朗起来。 成都远东食品有限公司就是在这时候携款上门的。 10月份的一个上午,一辆白色2000型桑塔纳反射着耀眼的阳光开进了厂门。车上下来的是圈内大名鼎鼎的大老板张远东――特地慕名前来考察合作。 得到冻肉圈顶级人物垂青,不啻“财神”降临。林一雄忍住内心的喜悦,陪张远东一行考察了加工车间、冷冻车间,尤其随机抽查了白条肉、肋排、大排、精肉、碎肉、内脏等各个不同品种规格的分割肉后,张远东开口了:“林厂长,如果你愿意,你的产品我公司愿意包销。”“这个……”林一雄在脑子里飞快地拨着算盘,他想到了与自己患难相交生死与共的苏成本,恐怕现在不得不委屈一下他了,但是得将苏成本作为加重自己分量的一只砝码。于是他说:“困难时帮助过我的客户,总不好抛弃吧。”他打算先同对方玩他两三天的迷藏。 “哈哈哈,”张远东豪爽地笑起来,“听说林厂长知识分子出身,果真重情义,好!我也不强人所难,咱还是随行就市吧。不过,”张远东搂了下林一雄的肩膀,“我今天可是诚心结交你这个朋友啊――” 他打开皮包,摸出一张现金汇票,“啪”地拍在林一雄面前:老天,整整50万元! “老林”,不知不觉间,张远东对有点迷糊的林一雄改了称呼,“我先订两个加长,24吨,剩下的钱你留着组织货源,什么时候好了,给我发过来。” 事后,林一雄自嘲:还想玩儿别人,没料却被别人的钞票轻易镇住了,真没出息。生意场上的最佳也不过是现款现货,这年头,还真没见过先款后货的。到银行解了汇,签了合同,目送白色桑塔纳押着两辆满载的加长东风车在盛夏的阳光下绝尘而去,剩下的26万元却是千真万确地躺在自己账户上了! 一贯谨慎的林一雄一星期后亲自押货到成都,目睹张远东的千吨大冻库、豪华办公室和川流不息的客户,林一雄彻底放心了。 四、“谁叫你这么蠢,产品又那样好” 加急电报是凌晨三点被送到林一雄床头的。 电报没读完,林一雄已被惊得睡意全无,瞬间的极度恐慌和着冬夜凛冽的寒气,使他连打几个哆嗦。 这是太原一家大型食品超市来的电报,称他们厂的产品出了严重质量问题,已经被有关部门查封并引起媒体关注,请速派人赴太原妥善处理云云。林一雄深知一旦被曝光,后果就严重了。 他立即同陆续赶来的中层干部和技术骨干商议对策,发现此事有太多蹊跷: 一、生产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不可能出现大面积质量事故; 二、目前正值隆冬,太原地区已冰天雪地,即使运输环节的冷藏出了问题,也不会变质; 三、这批货由远东公司经销。按常规,他们只能先通知张远东,再由张远东通知我们。为何太原一反常规直接通知了工厂? 林一雄渐渐清醒过来,心里有了底。但他突然忆起与远东公司的销售合同中有一条补充协议对自己极为不利:“双方取得信任后,需方万一资金紧张时,也可部分先货后款。” 他抬头问会计:“这一次同张远东是怎样结的账?” “发了100吨,货款120万元。张远东称旺季到了资金紧张,按协议先付了60万,还欠60万。你是同意了的。” 林一雄觉得一阵心慌,额头冒出了冷汗。他急忙操起电话找张远东,张远东在电话那头惊诧不已:“那你赶快到成都来,我等你。” 林一雄心急火燎飞奔至成都,却未见人,一问,才知因太原急电,张远东已连夜飞过去了,叫林一雄赶快飞过去。可当林一雄飞到太原时,张远东又因出口俄罗斯有重大变故,去了哈尔滨。 林一雄身陷太原动弹不得。零售商听说厂方来人,一拥而上大吵大闹。吵闹事小,林一雄太原之行另有目的:验货。好不容易费尽周折上下打点,林一雄才悄悄进了冻库。 1995年12月的一个深夜,林一雄独自打着手电筒在阴森恐怖寒冷得像地狱般的冻库里,浑身哆嗦着爬上爬下。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包装、标签都是自己的,出厂日期、保质储存期都明白无误,可那里面的肉却全部呲牙咧嘴变形变质,发出阵阵令人作呕的臭味! 他再细细查下去,发现自己的包装里居然混有并非自己生产的碎精烂肉时,林一雄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产品全被张远东这畜生掉了包。因为这次供给张远东的货全是最整块的边口,而不是分割肉! 愤怒的林一雄趁着黑夜,做贼似地逃出太原,只身奔回成都准备再到远东的冻库查看时,却将张远东逮了个正着――原来这家伙没去太原也没去哈尔滨,整个儿一场骗局! 面对怒火中烧的林一雄,张远东没了往日的豪爽和温柔,他冷森森地反问:“你说我掉包?拿证据来!没有证据就是诬陷。” “不需要证据。我们的合同规定是成都交货验收,只要交到成都时没问题,你就得付清全款。” 张远东接下来的回答让林一雄暴跳如雷。张声称远东公司抽检的是样品,而不是全检,林一雄指使工人将逾期废品次品在装货时混杂上了车云云。 气急败坏的林一雄大叫要去法院告状,张远东却笑了起来:“我就是掉了你的包又怎样?你拿不出证据就是诬告,我还要告你诽谤呢!哼,咱人证物证俱在,司法管辖权也在太原,你怎么打得赢我!” “你这是蓄谋已久!” “是又怎样?谁叫你这么蠢,产品又那样好。我不小心进了Y货,不拿你这样的傻子垫背,我找谁去?哼哼,告诉你书呆子,这道上的人全都这样,我不整你,你就要整我!” 看着面前这张狰狞的脸,林一雄背心直冒冷气,他有股拼命的冲动,但他心里更明白的是:一年来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 五、封喉一剑 林一雄心灰意冷再也干不下去了,这位建筑工程师的冻肉生涯行将结束,但结局更加惨不忍睹。 他辞退了全部工人,退了租来的冻库和车间,将余下的数十吨分割肉寄冻在苏成本处。见到苏成本,林一雄一脸悔恨,苏成本却表现出异常的豁达:“唉,谁没有落难的时候,就像当初我被你抛弃,那么悲惨,不也挺过来了。咱们还是患难之交啊。”于是两人讲好,林一雄联系到下家将肉随时拉走,期间电费由林一雄支付。 看着这位善良的好兄弟,林一雄悲喜交加,涕泗横流。 一星期后,林一雄带着下家提货来了。苏成本笑了笑:“货我已经卖了。”林一雄死盯着苏成本,愣了好一阵,说:“好啊,把钱给我吧。” “我还债了。”苏成本脸色一变,咬牙切齿,一字一顿,“这是你的报应!” 林一雄忍无可忍,终于起诉了苏成本。但胜诉之后得不到执行同败诉又有什么区别呢? 直到1999年,张远东才按50%的半价付了款。这时,建筑工程师林一雄对当年的冻肉生意已经麻木了。他最终洗手上岸时,60万元的本钱仅剩20余万元。 但林一雄依然用他那工程师的固执和严谨为自己的冻肉生涯理出了一个头绪: 一、这是个资金密集型行业,自己本钱太小,难走产销直通之路,不得不借助经销商,但这些人却是靠不住的; 二、该行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低下,自己与他们在人格、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经营理念方面格格不入。“道不同,不相为谋。” 三、1993年―1994年暴利期已过,行业态势呈强弩之末,盈利率直线下降。行业里人人有钱赚时尚可称兄道弟,相互合作,没钱赚时,人们都吃他人以自保。此时入市,无异于羊入虎口; 四、其实,当时之所以有暴利,非产品空白而是因体制调整导致暂时市场空白。最多一两年就会从流通体制和市场供给两方面得以有效填补。联想到近几年猪肉已不再是肉食品主体,家禽、水产业的兴起和过剩,以及持续下滑的物价,过剩的商品以及早已亏损得一塌糊涂的苏成本,林一雄甚至开始暗自庆幸自己及早洗手上岸,避免了血本无归,又可以安安心心搞自己的工程设计了。 技术人员这类的知识分子似乎都有这个毛病,既理性又脆弱,还善于自我批评;同时,是那样地容易被利用,被击败。 建筑工程师论文:监理工程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摘 要:本文针对大型建筑工程项目进度失控的主要原因,阐述了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计划制定和作业施工计划审查所应着重关注的事项,在计划执行和现场进度控制方面所应采取的各项具体控制措施。 关键词:工程项目 进度控制 措施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度往往不能按计划进度实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常常存在一定的偏差,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相当程度的滞后。因此,监理工程师如何在房屋建筑项目中,运筹帷幄,有效协调,做好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工作,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工期目标,很值得我们监理工作者去思考、探索和不断提高。本文就如何采取措施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管理提出一些探索性认识与看法。 一、进度控制的概念 是指对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根据进度总目标及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编制计划并付诸实施,然后在进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对出现的偏差情况进行分析,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后再付诸实施,如此循环,直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建设项目按预定的时间动用或提前交付使用,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建设工期。 进度控制是动态的,进度控制人员必须掌握动态控制原理,在计划执行过程中不断检查,并将实际状况与计划安排进行对比,在分析偏差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措施,使之能正常实施。 二、影响进度的因素分析 1、有关单位的影响。工程项目的主要施工单位对施工进度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建设单位与业主、设计单位、银行信贷单位、材料设备供应部门、运输部门、水 电供应部门及政府的有关主管部门都可能给施工某些方面造成困难而影响施工进度。 2、施工合同段划分不合理、施工驻地位置安排不当造成主要材料运距不合理、施工不经济,从而导致施工工期过长、费用加大。3、施工组织管理不利。流水施工组织不合理、劳动力和施工机械调配不当、施工平面布置不合理等将影响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4、技术失误。施工单位采用技术措施不当,施工中发生技术事故,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缺乏经验,不能保证质量等都要影响施工进度。 5、施工条件的变化。施工中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与勘查设计不符,如地质断层、溶洞、地下障碍物、软弱地基及恶劣气候、暴雨、高温和洪水等都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造成临时停工或破坏。 6、意外事件的出现。施工中如果出现意外的事件,如严重自然灾害、火灾、重大工程事故、工人罢工等都会影响施工进度计划。 三、进度控制的措施 (一)、合同措施 1、合同工期的确定 一般来说,合同工期主要受建设单位的要求工期、工程规模的定额工期以及投标价格的影响。工程招投标时,由于工程项目工期紧迫,建设单位通常不采用定额工期而根据自身的现实需要提出要求工期,并由此限定投标工期,只从价格上选择相对低价者中标。多数施工单位为了实现中标这一首要任务,忽视工程造价与合同工期之间的辩证关系,致使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工程报价低,在要求增加人力、机械设备时显得困难,制约了工程进度,不能按合同工期期限完成。因此,要求工期的科学合理和允许投标工期在平衡投标报价中发挥作用,将有利于减小建设单位在进度目标控制中存在的风险。 2、工程款支付的合同控制 工程进度控制与工程款的合同支付方式密不可分,工程进度款既是对施工单位履约程度的量化,又是推进项目运转的动力。工程进度控制要牢牢把握这一关键,并在合同约定支付方式中加以体现,确保阶段性进度目标的顺利实现。如合同文本对工程进度款支付的约定方式通常为按每月完成工程量计量,可调整为按形象进度计量,即将工程项目总体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在每一阶段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根据投标预算中该阶段的造价支付进度款。 3、合同工期延期的控制 合同工期延期一般是由于建设单位、工程变更、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的;而工期延误是施工单位组织不力或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两者概念不同。因此,合同约定中应明确合同工期顺延的申报条件和许可条件,即导致工期拖延的原因不是施工单位自身的原因引起的,例如,施工场地条件的变更,建设、合同文件的缺陷,由于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图纸变更原因造成的临时停工、工期耽搁,由业主供应的材料、设备的推迟到货,影响施工的不可抗力等。上述原因造成的工期拖延是申请合同工期延期的首要条件,但并非一定可以获得批准。在工程进度控制中还要判断延期事件是否处于施工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上,才能获得合同工期延期的批准。此外,合同工期延期的批准还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和注意时效性。通常约定为在延期事件发生后14天内向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申请,并递交详细报告,否则申请无效。 (二)、经济措施 1、强调工期违约责任 建设单位要想取得好的工程进度控制效果,实现工期目标,必须突出强调施工单位的工期违约责任,并且形成具体措施在进度控制过程中就对企图拖延、蒙混工期的施工单位起到震慑作用。如根据审定的工程进度计划对照形象进度,属施工单位原因超过计划时间点未能完成形象进度的,以合同价款的若干比例按每延误一日向建设单位支付工期违约金,并在工程进度款支付中实际体现。施工单位在下一阶段目标或合同工期内赶上进度计划的可予以退还违约金;否则,建设单位将继续扣留或累计扣罚违约金,违约金支付上限不超过法规规定的合同总价款的5%。 2、引入奖罚结合的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在实现工程进度控制目标的巨大压力下,针对施工单位合同工期的约束大多只采取“罚”字诀,但效果并不明显。从根本上讲建设单位的初衷是如期完工而不在于“罚”,而某些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在考虑赶工投入的施工成本后会得出情愿受罚的结论,原因是违约金上限不能超过合同总价款的5%,这与增加人员投入、材料周转的费用相接近,且拖延工期直接降低了一定的施工成本。所以,工程进度控制只采用罚的办法是比较被动的,而采取奖罚结合的办法可以引导施工单位变被动为主动。 (三)技术措施 1、审查承包商提交的进度计划,使承包商能在合理的状态下施工; 2、编制进度控制工作细则,指导监理人员实施进度控制; 3、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及其他科学适用的计划方法,并结合计算机的应用,对建设工程进度实施动态控制。 (四)组织措施 1、突出工作重心,强调责任 对于参建单位来说,工程项目的三大控制目标都同等重要,但是如果各方对三大控制目标都使用均等的力度来抓就有可能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在实践中,比较理想的方案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分别以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作为工作重点,三者并非各自独立,而是强调其主要责任使其有机结合。就进度控制来说,施工单位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合同工期编制和执行施工进度计划,并在监理单位监督下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如造成工期拖延,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有权要求其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并承担损失和责任。 2、加强对施工项目部的管理 施工单位工程项目部是建设项目进度实施的主体,建设单位进度控制的现场协调离不开工程项目部人员的积极配合。因此,工程项目部组成人员的素质尤为重要。建设单位应当要求工程项目部的人员配备与招投标文件相符,主动加强与工程项目部人员的相互沟通,了解其技术管理水平和能力,正确引导其自觉地为实现目标控制而努力。在工程项目部消极应付、不积极配合工作的情况下,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有权对工程项目部组成人员的调整提出意见。同时,建设单位还可以督促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部从进度、质量、资金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管理。 6.结束语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进度控制就是经过不断地计划、执行、检查、分析和调整的动态循环。总之,一个大型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成败的影响因素很多,其所需应对的措施和对策也会更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工程师因地、因事制宜,采取切合实际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就会使工程进度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最终圆满地实 现建设的工期目标。 建筑工程师论文:电气工程师在建筑工程中管理的作用 目前城市发展在建筑行业朝着智能化、设备自动化超高层方向发展。其现场电气工程师在整个项目工程的责任越来越重要,特别对设备选型、质量、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还对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工程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等等有影响。工程建设与科学实验是不同的,工程建设只能一次成功。因此,电气工程师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更令企业所关注。本文概述了从事建筑工程的电气工程师应具备有的良好的品质和以及工作协调能力。 关键词 建筑工程;电气工程;电气工程师随着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更是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上述定义的范畴,电气工程也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层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凸现出电气工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不仅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工期、质量、投资和预期效果,还对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工程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等等有影响。还包括其中的工作人员安全性和高效性等。这里所说的安全性涉及的范围很广,如电气设备中电梯、无负压变频供水系统等等线路是否存在漏电或火灾隐患,施工过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功能是否完善、运行正常,消防设备、应急照明的供电是否可靠,保安监控系统是否完备等等。随着电气工程的发展,电气工程师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电气工程师是指从事电气系统设计的技术人员,是一种职业称呼,也是一种专业技术等级。具备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等工程技术领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从事设计制造、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生产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 电气工程师应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不断努力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一个好的电气工程师首先要有全面的超前的专业知识。要系统学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专业知识,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专业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不仅掌握强电系统的内容及施工规范,还必须要有丰富的弱电系统的知识和经验;熟悉国家各种有关的设计规范、各地方部门的规定等,这些内容比施工规范要多得多,而且涉及面广,更新快,不易掌握。虽然强电系统的技术目前比较完善,但电气设备、材料及元件种类繁多,并且还在不断更新换代,要想全面掌握各种电气产品的先进性能,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经验积累才能做到;此外,由于众多产品来自于国外进口,要求我们还必须精通外语;及时了解当今科技前沿发展趋势等等,这都需要不断的学习。 2 电气工程师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电气工程师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对自己负责项目的电气工程质量要严把质量关,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深入、细致地搞好电气工程的技术、质量、进度、安全等管理工作。要督促施工单位对新进场员工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设立持证上岗的专职安全员。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每天的工作安排进行安全交底,安全工具及设施要落实到位。电气设备要符合有关临时用电的管理规定:设置漏电保护器,做到三级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的原则。保护器选型应符合国家GB6829~86的要求。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应设置两级漏电保护而且两级漏电动作时间应合理配合使之具备分级保护功能。安全告诫我们,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提醒我们,警钟长鸣,永不松懈;安全一次又一次地警示我们,以人为本,安全就是国家财产、安全就是人民生命,责任重如泰山。 3 电气工程师要重视施工图纸会审问题 工程设计图纸是工程项目的法律性文件,是开展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无论监理工作,还是工程施工,都必须严格按图纸内容的要求进行。作为电气工程师,应该认真准备并组织好电气图纸会审工作,把影响工程质量,使用功能、图纸中的疑难等方面的问题尽量在会审时解决。要审查设计图纸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或有关技术质量标准,设计是否合理和优化。特别是对建筑智能化的设计,要防止盲目求大、求全,应以适用为主,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和投资取得的回报。要根据工程的具体功能情况,明确业主对其项目的定位和需求,应提供意见和建议给业主,及早协调明确要设置哪些系统,以便所设系统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避免主体完工后再上系统,难于施工,剔凿造成对建筑的破坏和浪费,或因材料、设备供应不及时而造成工程延期或延误。尤其对建筑智能化各系统的设计,因系统综合性强,产品更新换代快,投资风险大,应慎重细致考虑实施。 审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动力变配电、控制设计是否与相关专业的要求一致;2)电缆桥架、插接母线、线槽等的位置、标高是否合理及便于安装,避免与煤气管、水管等交叉;3)高压、通讯、有线电视进户预埋套管的位置、标高是否合理;4)户外有照明等,也要预埋合适的套管,避免后期剔凿;5)预留套管、洞口是否有合理的平面布置图,标高、尺寸是否标注清楚;6)浴室、液压站、高低压配电室、人防工程通风系统、等特殊场所的电气安全保护是否符合规范及验收的要求。 总之,审图是做好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施监理预控的重要工作,审图越认真越仔细,可以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目标的实现,对以后的工作进行有效的预控,也为全面开展施工工作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 4 电气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严格把关 工程质量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它不同于科学实验,只能一次就成功。好的工程质量是由高素质的施工人员完成的,这就要求施工前要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确保整体素质良好。电气工程师要对设计图纸全面熟悉,并善于发现其中的不足,及时提出处理意见,不能只停留在监督施工单位按图施工的水平。而且应符合经会审的设计图纸及国家现行的有关电气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根据业主及土建工程的总体进度督促施工单位编制电气工程进度计划、人员计划、机具计划并组织其落实严格执行和落实“三检”制,关键部位实施旁站监督,严格规范操作流程,编制符合国家规范、工艺标准、操作性强的质量控制程序。注重及时收集和整理资料,重点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和签证,对高层楼房均压环、避雷带及引线等对建筑的安全尤为重要,是否漏焊及焊口长度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对结构转换层,主筋调整易于出错、漏焊要深入细致检查核对。在未经相关人员验收确认,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防范监督在形式中得过且过;做好工程施工日志。并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及补充。 总之,电气工程在工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涉及专业及领域更多,技术更新更快,也将更加复杂,要想把此项工作做好管好,电气工程师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学习,自我提高才,才能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创造出优质的项目。 建筑工程师论文:电气工程师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摘 要:结合建筑工程智能化发展趋势,探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电气工程师的作用,指出电气工程师既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施工规范,不断积累现场施工知识和经验,并对施工设备、建筑平面等有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电气工程师,建筑工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和电气智能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现代化要求也与日俱增。电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而且直接影响到各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居住的舒适性和高效性。电气工程师应对所负责的电气工程质量具有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充分应用自己的专业水平深入、细致的搞好电气工程的技术、质量、进度、签证、安全等管理工作。 文中所述电气工程师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从事电气专业工程施工及相关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具备机电、电气及其控制、建筑电气等工程技术领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若某一专业只考虑本专业或工种的进度,势必影响其它工种施工,同时本专业也很难保证质量。在建筑基础施工阶段,建筑电气安装应做好接地装置及接地引线、防雷装置引下线等工作;在建筑主体施工阶段,应做好配置管线、管线预留及预埋等工作;在建筑装修阶段,应做好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电气工程师应首先熟悉电气施工图纸,并会同土建工程师共同查对土建施工图与电气施工图,列出哪些部分有交叉施工,根据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对有关基础型钢预埋、支吊架预埋和线路保护管预埋等,排出配合交叉施工计划,确定准确配合时间,以防遗漏和发生差错。并在配合施工之前,将各种预埋件制作好,并做好必要的防腐处理,充分做好施工前技术与材料准备工作。 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图审通过后的电气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未经同意擅自变更设计。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程序。每道工序未经有关人员在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记录好工作日志,防止监督流于形式。在施工阶段要严把材料质量关,实行谁采购谁负责的措施,并且每种材料要有完整的资料(出厂合格证、检验检测报告、复检报告等)并经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签字才可进场;其次要严格控制分部工程的质量关,重点是工序的质量控制。在施工阶段中质量控制要注意细节部分,重点检查和控制。 1、基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应及时配合土建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及止水挡板的预埋、预留工作。这一工作要求电气专业应赶在土建做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避免电气施工破坏防水层造成墙体今后渗漏;对需要预埋的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及配电柜基础型钢等预埋件,电气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提前做好准备,土建施工到位及时埋入,不得遗漏。电气施工安装中,管理人员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把好质量关。 2、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首先必须分清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在电气工程质量监控中,确定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三个重点设备交接协调环节,明确关系,制定措施,根据规范进行超前监控,达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其次,必须在监控好重点环节的基础上以点带面,促动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控制。电气工程要与土建工程紧密配合,根据土建浇注混凝土的进度要求及流水作业的顺序,逐层逐段的做好电管铺设工作,这是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关键工作,做的不好不仅影响土建施工进度与质量,而且也影响整个电气安装工程后续工序的质量与进度。浇注混凝土时,电工应留人看守,以防振捣混凝土时损坏配管或使得开关盒移位。遇有管路损坏时,应及时修复。 3、装修阶段的质量控制:在砌筑隔墙之前应与土建工长和放线员将水平线及隔墙线核实一遍,因为将按此线确定管路预埋位置及各种灯具、开关插座的位置、标高。抹灰之前,电气施工人员应按内墙上弹出的水平线和墙面线,将所有电气工程中的预留孔洞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核实一遍,符合要求后将线盒固定好,将全部暗配管路也检查一遍,然后清通管路,穿好带线,堵好管盒。抹灰时配合土建做好配电箱的贴门脸及线盒的收口,配电箱处抹灰收口应光滑平整。 三、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拥有把安全放在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对自己负责的电气工程质量要严把质量关,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深入、细致地搞好电气工程的技术、质量、进度、安全等管理工作。 1、要督促施工单位对新进场员工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设立持证上岗的专职安全员。 2、编制针对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组织措施,建立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2、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每天的工作安排进行安全交底,安全工具及设施要落实到位,电气设备要符合有关临时用电的管理规定。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3、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及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电气工程中应把“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应根据工程的自身特点,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做好技术交底,认真管理好从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到工程验收的全过程,并且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提高电气工程的工程质量。 安全告诫我们,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提醒我们,警钟长鸣,永不松懈;安全一次又一次地警示我们,安全就是国家财产、安全就是人民生命,责任重如泰山。 结束语:随着社会建筑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群体对建筑功能、档次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物质财富的需求逐步转为对精神财富的追求,人们对建筑住宅的高性能、舒适性、私密性、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气工程师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以及交付给业主后的使用效果。电气设备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而且涉及专业领域更多,新技术、新材料、新上艺的采用,技术更新更快,也将更加复杂,所以电气程师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的积累知识、总结经验,不断地汲取新知识,给自己充电,做到与时俱进。 建筑工程师论文:浅究建筑工程中造价工程师的地位与作用 摘要:造价工程师在工程建设中是建设项目造价工作的重要组织者和负责人,具有工程计量审核权、支付工程进度款审核权和工程造价审批权,对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业主和承包商利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工程师;地位;作用 1 造价工程师的基本概念 造价工程师, 从字义上理解, 造价是指建设项目从筹建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所需的全部费用; 工程是把工程技术、工程原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 用于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项目方案的优化及管理; 师是指具有专门知识或技能的人。归纳起来讲,造价工程师,就是既懂工程技术又懂工程经济和管理,并具有实践经验, 为建设项目提供全过程造价确定、控制和管理, 使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密切结合, 达到人力、物力和建设资金能最有效地利用, 使既定的工程造价限额得到控制, 并取得最大投资效益的人。 2 造价工程师的特征 ( 1) 造价工程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授予执业资格证书, 并经注册取得注册证准予从事建设工程造价活动的专业人员, 任何人未经国家授予资格并发给注册证书, 都不得以造价工程师名义从事建设工程造价工作。 ( 2) 造价工程师是应某个部门或单位法人的指定、委托或聘请, 而参与工程造价的计价、定价及管理业务的, 如果没有接受指定、委托或聘请, 造价工程师则无权参与上述业务工作 3 造价工程师的发展方向 信息化时代,工程造价事业同样也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而目前在造价方面的应用大概处于这样的状况:第一类也是最基本的、技术上也是最成熟的应用,即预算软件,一般是需输入定额编号及工程量;第二类软件是专门针对工程量的计算、钢筋的计算,如工程量辅助计算软件、钢筋辅助计算软件,这类软件虽然也需人工输入图纸的特征及尺寸,但不仅大大节省了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随着定额的“量价分离”、“实物法”及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的实施,工程量等的计算日趋繁杂,工作量也大大增加,在工作中已离不开计算机及这些软件的应用。工程造价人员该如何发挥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重心应该向如下几个方向发展: (1)因为大量繁杂的、基础的工作被电脑所代替,从实践角度应逐渐向市场信息的收集、定额的换算、补充定额方面发展,特别在工程量清单招标和投标制度下,还应向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上发展,若在投标单位工作,应向报价(即清单项目单价估算)方面发展。 (2)为最大限度发挥造价人员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应尽可能向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发展,特别注重与设计的配合(如前所述,或者是“相对造价进行设计”,或者是“估价设计造价”),如能动地去影响优化设计、工作重心放在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上、提高造价工作的精确度上,工作精度越高越能代表造价工程师的工作水平,当然就越有利于业主的投资控制。 (3)工程造价工作,离不开合同,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合同对参与项目建设的各方都非常重要,与企业的利益密不可分。在合同谈判、合同签订过程中都离不开造价工作,在投标报价、工程结算中又都离不开合同,所以造价人员应努力成为合同方面的行家、真正成为企业的顾问、智囊团。同时也应尽量使自己具备法律、经济、施工技术、信息交流等方面的知识。 4 建筑工程造价师的作用 4.1 设计阶段的投资事前控制 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为实现各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目标,造价工程师可采用下列措施:设计合同应明确突破限额设计的责任。造价工程师在各设计阶段进行投资控制时,要将投资限额按投资控制目标分解到各专业设计人员,使设计人员清醒认识到设计应该从经济角度出发,进行多方案设计优选,及时采取纠偏措施,既满足工程质量和功能使用要求又不超投资限额。造价工程师应协助业主在签订设计合同时,明确突破限额设计的责任。如果因设计原因超投资限额,设计人员必须无偿修改、返工;因设计责任进行工程变更,导致超投资限额后果的给予处罚。 4.2 招投标阶段的投资控制 造价工程师在招投标阶段的投资控制中,应根据现行规范、定额和取费标准、施工图纸、 现场因素、工期等认真审核标底:一是审核工程量;二是审核单价;三是审核经费及价差;四是审核各种包干费用和主要材料指标;五是审核标底造价是否合理。造价工程师应紧紧控制住标底造价是否合理,因为合理的工程造价是工程质量的保证。高价承包使业主蒙受投资损失,低价承包会造成承包商不规范施工、安全没保障、延误工期、施工质量隐患重重。增加工程项目的后期维修费用.实属得不偿失。在评标阶段,为防止串通抬标,必须对投资进行有效控制。造价工程师应使业主认识到合理的工程造价是工程质量的经济保证。面对目前推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与合理低价中标,作为业主方应杜绝一味寻求绝对低价中标,以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争。所谓合理低价,是在保证质量、工期前提下的合理低价。 4.3 施工阶段的投资事中控制 造价工程师在施工阶段的投资事中控制,就是把计划投资额作为投资控制的目标值。在 施工中定期分析投资实际值和目标值之间的偏差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保证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 4.3.1造价工程师应对施工组织设计认真审核,采用经济技术比较方法进行综合评审,加强投资控制。施工方法的不同,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造价工程师还应重点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各种不合理施工措施增加的费用,并防止各种索赔事件的诱因包含在其中。这种投资的事前控制,对投资控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3.2造价工程师应对工程进度款的支付严格控制,工程进度款支付是投资控制的有效手段,是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有力保证。 4.3.3造价工程师应严格核查工程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在施工中经常会碰到由于设计工作不细致,或发生不可预见事故及其他原因,进行工程变更的问题。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变更的控制成了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关键。造价工程师必须依据工程变更内容认真核查工程量清单和估算工程变更价格,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检查每个子项单价、数量 和金额的变化情况,按照承包合同中工程变更价格的条款确定变更价格,计算该项工程变更对总投资额的影响。 4.3.4造价工程师应正确处理和防范施工索赔。在施工过程中,引起索赔的原因很多,一些承包商会寻找索赔机会,希望索取到费用赔偿,更想得到利润和工期补偿。这就要求造价工程师应精通施工合同条款,熟悉工程项目的专业技术标准,公正地处理好索赔事件,维护合同双方合法权益。发生索赔事件时,承包商一般会根据自己的记录提出工期或费用索赔报告。 5 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投资事后控制 造价工程师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投资事后控制中,应认真及时审核竣工结算。这是施工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最重要环节。审核的具体内容包括:竣工结算是否符合合同条款,招投标文件,结算是否按定额和工程计量规则、造价主管部门的调价规定等进行编制。要根据合同、图纸、定额及工程预算书等,对工程变更、工程量增减、材料替换、甲方供应材料设备逐项审核。造价工程师应及时掌握施工方法和材料价格对造价的影响,正确审核竣工结算,使竣工结算真实反映工程造价。 综上所述,造价工程师在建筑工程中正确使用工程计量审核权、支付工程进度款审核权、 工程造价审批权,主动对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设计、发包、施工、结算等每一环节的投资实施有效控制,实现质量、工期、投资三控目标,发挥着主要作用。 建筑工程师论文:建筑工程师应用3dsMax软件制作工程动画视频的技巧 【摘要】很多建筑工程师迫切需要学习3dsMax软件制作建设工程视频或箭头鼠标控制的游览场景的方式来表达施工工程。这篇文章汇集了近几年最新的3dsMax使用方法,汇集了国内最先进的学习资料。以清华大学出版的教材为主进行讲解。介绍了现在3dsMax软件最快掌握的途径和方法,使这款软件像CAD软件一样简单易学。对于新手,这篇文章可以引导捷径学习。对于已经使用3dsMax的工程师,这篇文章会提供很多最新的使用技巧,一点就会。很多工程师十分渴望得到一篇综合介绍3dsMax软件学习捷径的指导文章,这就是这篇论文的写作目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师,3dsMax,工程动画视频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电脑硬件、软件的发展和现代建设工程的需要,3dsMax软件制作工程建设的工程动画视频,建筑生长动画和箭头鼠标控制的游览场景已经成为建筑工程师必须面临要掌握的基本技能。PS的效果图已经没有需求市场。 3dsMax软件是制作建筑效果图的最佳软件,对于具有平面绘图技能的工程师来说,很容易学习。 随着这几年电脑硬件的高速发展,和插件、模型的高速跟进,3dsMax软件已经成为很容易学习的一个软件,个人制作建筑动画已经从不可能变成了很容易实现的现实。只要掌握一些技巧就会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介绍了现在3dsMax软件最快掌握的途径和方法,使这款软件像CAD软件一样简单易学。对于新手,本文可以引导捷径学习。对于已经使用3dsMax的工程师,本文会提供很多突破性的技巧,一点就。 本文汇集了近几年最新的3dsMax使用方法,汇集了国内外先进的学习资料。以清华大学出版的教材为主进行讲解。文章后面提供的文章出处教材是优秀的学习资料。 一、3dsMax对电脑的要求 现在流行的双核四线程,四核,四核8线程电脑就可以满足软件的基本需要,当然,CPU的性能发展是这款软件发展的关键,渲染效果图的速度主要是靠CPU和内存。显卡也十分重要,好的显卡可以使效果图在3DMAX的操作界面里操作起来更流畅。电脑要用64位操作系统,如win7 64位操作系统,现在比较流行这一操作系统。原先的32位操作系统很容易使32位的3dsMax程序崩溃。 3dsMax的版本最好用比较新版的比如目前的3dsMax2012的64位软件或者3dsMax2013的64位软件。比较高的版本可以打开低版本的模型,低的版本打不开高的版本的模型。从2012开始软件动画的动力系统升级,容易操作的MassFX系统替代了原先的reactor系统。制作视频动画更加容易。3dsMax对学习者的要求是懂得基本画图知识,有基本的英语知识。 二、3dsMax的基本结构 (一)模型制作 3dsMax的模型创建不是特别复杂,虽然有很多工具,很多制图方法,但是你只要用你常用的几个熟练使用的工具,就能完成各种需要的制作。 初学者制图方法包括: 1、先点击“创建”下的“图形”按钮,做二维曲线,然后用倒角(即分层拉伸)、或者车削(旋转)等工具制作模型,然后在修改面板中编辑模型。 2、点击“创建”下的“几何体”按钮,直接画出几何体,然后在修改面板中编辑模型。 修改基本图形的一些常用工具包括,布尔运算, FFD造型修改,网格平滑,噪波,倒角,镜像,对称,路径变形,放样,弯曲。 3、修改基本图形也可以将图形选择,点击右键“转换”—“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用这里面的点,边,面等功能编辑。 4、工具栏的各项功能要熟练使用,包括:选择,按名称选择,移动,旋转,缩放,捕捉,对齐等。 以上这些足可以做出我们需要的模型。模型制作熟练后,也可以利用面片编辑,NURBS建模。 (二)材质制作技巧 材质是把创建的模型加上现实中真实的外表感观,墙面,玻璃,金属,布料等的模型,加上3dsMax材质就会和现实的物体一样真实,模型的图片和实物的图片很难区别真假。模型的物理属性在动画部分介绍。 3dsMax的材质设置十分简便好用,新手要学会,只要几分钟。现在3dsMax用的渲染器基本上都是VRay渲染器。网上可以下载到很多VRay材质库,也可以购买完整的材质库,也可以复制别人的材质库。要把材质库用到的贴图一块复制下来,并放到自己专门存放材质的一个文件夹里。 打开3dsMax程序,点击材质编辑器,点击“获取材质”按钮,点击左上角的“材质贴图浏览器选项”,点击“新材质库”,从文件夹里选择自己存入的材质库就出现了可以使用的材质库。很方便。 将材质库里自己需要的材质指定给模型,就建成了逼真的模型 也可以将一些3dsMax模型里面的优秀的材质连同贴图存入自己的材质库。操作步骤是,点击材质编辑器中需要的材质,点击“放入库”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一个材质库,写入名称,点击确认。然后右键点击“获取材质”按钮,打开“材质贴图浏览器”,将鼠标放入刚刚保存材质的名称一行,右击鼠标,在出现的窗口中,鼠标放入第二行,出现 “保存”,点击。就完成了保存材质。 当然对于高手,自己也会需要编辑特殊材质。 (三)灯光的实用设置 灯光的使用,初学者可以做简单实用的设置,操作步骤是: 1、不设置灯光,用场景默认的两盏灯光。 2、室外设计,采用VRay太阳灯光,将灯光修改面板中的强度倍增改为0.015左右就可以了,在阴暗的地方加几个标准灯光中的泛光灯,倍增改为0.3-0.5。 3、室内设计,初学者一般用泛光灯,主灯设置阴影,倍增为1左右,其他设为0.3-0.5。 4、灯光对渲染的效果影响较大,要应用好灯光,熟练使用3dsMax后要系统学习。 (四)摄影机 摄像机功能,目标摄像机可以帮助观察场景中的物体,位置,角度,焦距都可以调整,也可以像和现实中的摄像机一样制作特效效果,景深,运动模糊等,操作方便。 也可以不用摄像机,直接在透视图窗口,用真实或者明暗处理观察物体。初学者可以这样用。 摄像机可以简单指定运动轨迹,将效果图,像真实场景一样做成视频。 (五)动画制作技巧 动画部分是这两年开始的对效果图制作的普遍要求。随着电脑这几年多核化发展,制作效果图视频短片变成了很容易的事情,3dsMax的视频功能成了重要角色,建设方对效果图的动画制作变成了基本的要求。 工程的动画很简单,只要把建筑效果图加入摄像机运动,简单加入treestorm的风吹的树,加入人物与简单的zip动作,加入光晕太阳,加入雨、雪、天空。这些都可以几键轻松完成。 1、在效果图中按Ctrl+C就可以创建一个摄像机,单击“自动关键点”按钮,在第0帧处调整摄像机位置,拖动时间滑块到第100帧处,将摄像机移动一段距离。在透视图窗口,按C键切换到摄像机视图,再次单击“自动关键点”按钮,退出动画记录模式,单击“播放动画”,就完成了简单制作动画步骤。
企业管理类论文:企业管理创新和六西格玛管理的初探 一、问题的提出 面对当前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创新变成一个企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也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很显然要想在这样复杂的形势下占据着有力的竞争地位,就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很多人的眼里创新只不过是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创新。但是,在新的环境下,企业的创新已经不仅仅包括这些方面的创新。从当前世界500强企业中例如丰田公司、戴尔、美国的西南航空公司等,不仅是在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创新,而事实上企业的管理创新才是企业在当下环境中占据着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所在。在过去的20年里新出现的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为很多企业的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从过去的管理经验来看,六西格玛管理与企业的管理创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实现并存和相互的促进。六西格玛管理的内涵在于“正确的做事,”而一个企业的创新在“做正确的事情”不管是怎样的企业都必须保证自己能够做正确的事然后才可能正确的做事,很明显两者是有着一定联系的。所以在一个企业当中完全可以进行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推进六西格玛管理。在企业的管理中,六西格玛管理可以作为一种精确地管理工具,在很大程度奠定了企业的管理创新基础。同时六西格玛管理还是企业实现技术实现突破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应用中发现六西格玛管理其实是一个企业系统业务改进的最好办法,具体的改进办法就是不断地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这样的最终标新是让更多的客户对企业的服务感到满意。六西格玛管理可以对企业内部进行系统的以及强大的集成的办法实现过程的优化,而且能够保证这样的设计是没有缺陷的,对现在的进程再一次进行定义、测量以及分析和相关的改进,最终实现消除缺陷,以及在企业发展中没有价值意义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就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尽可能的缩短货物在运转中的时间,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客户的要求,满足他们的需要,很明显在当下的激烈竞争中,可以使得企业的发展更有利。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管理模式,六西格玛为企业的管理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保证了企业的发展活力。 二、企业管理创新本质特性分析 一个企业要想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就必须要进行自我的不断创新,是事实上一个企业要向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是离不开创新的。在企业的发展中进行系统的创新是一个企业真正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因为系统性的创新其实就是一个企业进行自我的调整,是从战略角度出发的,这样的战略才是企业的主要驱动因素,才可能加速企业的创新过程。企业管理创新也是企业进行自我创新的真实想法和实际的行动指标,这也是企业在发展中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体现出了企业的发展理念。尽管在当下各个企业都在强调着自己的管理创新事实上知道现在人们还不能准确的将企业创新进行定义,从字面意义上理解管理的创新其实就是在原有的管理基础上进行改进,最大的特点就是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原则以及在管理中的实际管理机构划分等。一些学者也认为,所谓的管理创新其实就是一个企业在组织上进行变革的形势,也是在活动、质量以及运转模式上的一种转变这个转变和过去有着很大的差别。在企业的管路创新中最终的目的是很简单的就是为了企业通过管理模式的转变实现和达到企业前期的发展战略目标;同时在管理创新中在此实现企业内部人员的合理调配,创新管理的理念,使得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运行中更加的符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减小企业内部的阻力。在创新中在很大程度上转变自己固有的思想,勇敢的走出思想的束缚,实现灵活多变的管理办法的想法。 三、六西格玛管理和企业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 1.六西格玛管理的产生其实就是企业创新管理的结果。目前一个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的创新,原因是很复杂的,但是很明显这是一个企业在当下经济形势下的客观需要,同时也对未来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由于日本企业通过自己的技术革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产品质量,在短短的五年内占据了美国的大部分市场,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考验,摩托罗拉的管理大胆的使用了六西格玛管理办法,从1987年开始摩托罗拉公司正式走上了六西格玛的管理道路,就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得这样一个管理在企业的内部大量的推行和应用,正是这样的决定使得摩托罗拉公司,几乎完成了前些年想都不敢想的业绩。由于六西格玛的管理方法使得摩托罗拉的业绩突飞猛进,还在当年获得了美国的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接下来六西格玛管理,又再一次被着名的通用公司大力倡导,!最终演变成了现在的管理系统,这个管理系统实现了多方面的结合。比如对企业内部的人事、财务以及各种企业运行模式做了很好的推进。 由于六西格玛在当时的通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世界着名的企业中成了各个企业竞相追逐的对象,才长期的实际应用和尝试中使得六西格玛管理变得更加完善可靠,以及更加具有实际操作性。可是六西格玛管理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经过企业长期磨合实验得出的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在六西格玛管理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四个要素:具有很高的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理念;在企业的运行中不断的寻找出不适合的环节及时的进行改正和调整;同时对业务的改进也有着很高的造诣;还有对质量产品的缺项管理非常到位。对于产品制造的源头,六西格玛更是进行了质量工程、稳定设计技术以及现代统计学的技术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实现其设计流程的合理化。2.西格玛管理、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六西格玛实际上就是一个企业的管理创新模式的体现。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跨越性需要从很多个只能不能中实施也是一个非常错综复杂的过程,而企业的管理创新就是要将这些复杂的业务流程变得更加合理有效,进行改进以及从新的设计。这样一个过程是:对企业的各种业务流程进行改进比如对于企业的质量、成本、实际运转的周期进行科学的统计和管理;在战略成面上进行突破,时刻跟随和满足客户的需求,明确一个的发展方向;提前优化管理方法,尽可能的正对关键问题的解决上;在职能的管理上显现夸部分的问题解决方案和组织方式;进行大数据计算保证每一个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都是切实可行的。3.基于六西格玛管理实现企业管理创新。 现在的企业管理创新 已经和过程的管理方法有了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对于规范化的问题解决流程。六西格玛的管理方法为企业的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它是从心理学逻辑以及多层次多角度的考虑方法,对问题进行理解和分析,最终找到问题的根源,得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想法和实际的解决办法。这是每一个企业进行管理创新都必须具备的特点,只有在思想上打开新的思路和视角才管理上才会更加的科学有效。在管理中六西格玛更加强调的是企业的管理的时效性、创造性和实际的可操作性,这些其实就是。管理创新最基本的要求。这样的企业管理是有着很强活力的,例如采取流程的每一个阶段环节,得出不同的解决办法和思考方向,保证了在企业管理中思维的开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管理的创新,保证企业的管理变得灵活多变具有创新性。 四、结语 企业管理创新关系到整个企业未来发展的好坏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状态。所以对于企业的管理创新一定要切实可行,具有实际操作意义,而要想保证这些方面的内容,六西格玛管理就就为管理创新找到了新的出路。进而保证了企业管理创新能够符合企业内部的发展协调,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企业的管理流程和实际运行效果。所以六西格玛对企业的管理创新具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 企业管理类论文:利用IT创新企业管理 编者按:TCL集团有限公司于1980年代初靠5000元贷款起家,经过18年的发展成功地将TCL品牌从电话拓展到视听产品、电工产品、计算机技术等领域,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同时拥有电子、通讯、信息三大产业的大型国有跨国企业集团,销售总额超过90亿元人民币。 TCL集团对内实施经营变革、管理创新,以增强集团的整体竞争能力;对外力拓市场,充分挖掘和发挥集团在市场网络、制造技术、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使业务获得了全面持续的增长,并逐步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内外部计算机管理系统。 最近,本刊专题作者JaneZhao采访了TCL集团袁信诚副总裁,探讨TCL利用IT管理制胜的经验。 请谈谈TCL在哪些方面优于其它竞争对手? 在实践上与竞争对手相比,要从大局来看,一是分权,使整个组织结构灵活、有活力;二是调动员工积极性,这是关键。 表面上,这是企业组织结构的改造,实际上是企业机制的创新。按照国有企业的惯常做法,是从上到下的逐级管理,中间很容易形成所谓的官僚层地带。在新的市场竞争中,无法对市场做出迅速反应。分权的改革,使第一线的生产情况也能很快地反映到最高决策层,为管理者创造了活力,提高了管理效率,从而提高了每一个组织单位的效率。文秘站版权所有 分权的确能为企业带来活力,但它也可能造成各自为政的局面。您是如何平衡的? 不错,过度的分权会增大管理资源利用的难度,比如人力资源、品牌资源、资金资源等都因分权组织相对独立的使用,而无法实现整体优化。因此,必须要有一个管理共有资源的集权结构。我们TCL设计了这个结构,就象建筑学中的“预应力”,可以预先知道将发生什么。 你们到底有一种什么样的结构或管理模式来实现这种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 我们的创新是采取“航空港”的经营模式。我们设计了一种矩阵型结构,横向有“研发、制造、销售”三个平台,纵向则以产品打通。企业要迅速发展壮大,一定不会是靠单一产品来做的。我们1989年开始做家电,并立足和利用这一行业,再确定自己在相关产业和相关产品上多元化,不象某些企业看哪个好赚钱就做哪个。这其中有些是分权的,如彩电、家庭影院和VCD。但研发队伍、制造队伍、销售队伍都分别集中在三个平台上采用的IT计算机系统来管理。 请具体谈谈TCL是如何利用IT来创新企业管理的? 伴随着高速发展,TCL的销售终端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7个大区、28个分公司、150个经营部的庞大销售网络。单靠原有的传统数据统计方法根本无法解决我们面临的巨大市场压力和企业快速成长的要求。从而产生了自下而上的管理需求。1995年底我们与对整个网络管理和企业研发、生产到销售整个系统管理都了解的开思软件公司合作,将先进的管理思想与企业实际运作相结合,把国外先进的管理手段中国化,逐步建立起TCL高效的内外部管理系统。 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完全是靠人,而是需要通过一定管理手段的提高来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是企业管理方式的一个根本性变革。该系统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1)它能够非常清晰、准确地反映整个企业的资源运作,为企业决策提供基本依据;2)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本身的高速运作来提高我们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和整体性。该系统完全是按照计算机化的概念来对我们企业的人力、财力和其它资源进行重新整合。 这一系统给TCL带来的最直接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最主要的是以信息化为支持,给企业决策提供依据,提高企业运作管理的速度。该系统具有一般营销网络的概念,如全国跨地区的网络分销体系,也有生产网络。日本的花王公司(Kao)之所以能在12小时之内满足客户的需求,就凭它分布在全球所有分销系统的用户系统。它的成功就是靠信息化来支撑企业发展的。在国内,还没有单个企业这么做。我们是想做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必然要采用国际先进的管理方式。 企业管理类论文:提高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加强党在企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又事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全局。在逐步完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各项规章和制度的前提下,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上来。 一、提高把握政治方向能力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企业就能获得持续发展;坚持片面的发展观,企业就会以牺牲资源环境甚至以人的生命为代价铤而走险。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者能否处理好企业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提高把握政治方向的能力。文秘站版权所有 在政治上,企业管理者必须始终坚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始终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要具有高度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政治鉴别力,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做到头脑清醒、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牺牲政治利益;要始终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强的拥护者,维护者和贯彻执行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受损害。在发展上,企业管理者要始终把握科技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把握好企业发展定位,将企业发展战略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始终保持企业健康、快速、持续地发展。在管理上,企业管理者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创新为灵魂的最高准则,通过各种激励和约束手段,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文秘站版权所有 二、提高驾驭市场能力 企业管理者是在充满风险的市场竞争中履行组织者的 职责的,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要面对复杂的市场经营环境,敢冒风险,敢为人先,大胆引进新的经济关系,革新经济结构,勇于淘汰旧的组织结构和市场结构。企业管理者要善于把握市场趋势,勇于打破旧的市场格局,不断创造新的市场。要不断提高自身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注意把握市场脉搏,始终保持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敏感性,培养敢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企业管理者必须以宽广的视野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展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考,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企业管理者必须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三、提高决策管理能力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企业管理者应利用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和借鉴成功企业决策和管理的优秀成果,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特点,剖析企业当前存在的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加强战略研究,积极探索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出路,大力提升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企业管理者要按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要求,根据市场经济法则,注重企业执行力建设,借鉴成功的管理案例,融合先进的管理文化,抓住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成本核算、资金运作等管理重点,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果,提高管理水平,确保企业高质量运行、高速度推进、高效益发展。 四、提高民主管理能力 民主管理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长期以来所坚持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之一。因此,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根本方针不能动摇。企业管理者要继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广大职工的民主地位,保证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挖掘每个职工的内在潜能,共商共议,群策群力,推进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促进民主管理工作取得实效。企业管理者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拓宽民主渠道,实行矿、区(科)务公开,切实发挥好、保护好职工群众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管理者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凡事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同意不同意为前提,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始终与广大职工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企业管理者要敢于创新管理,大胆使用先进的企业管理方式,提升民主管理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宽广的胸怀实现对职工管理创意的包容,积极鼓励支持职工的各种创造性劳动,集纳群体智慧以取得企业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 五、提高廉洁自律能力 提高廉洁自律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管理者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根据其业绩而付与的报酬就是企业管理者的价值所在。当前,在企业管理者薪酬制度不到位或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要自觉强化道德法规约束,具备廉洁自律的能力十分重要。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时处处要以党员的标准衡量、要求和规范自己。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法律法规和两个《条例》的深入学习,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不断加深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自觉而坚定地做遵守党纪国法、执行党纪国法、维护党纪国法的模范。企业管理者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证职工赋予的权利始终用来为职工谋利益。企业管理者要自觉做好警示教育,常用一些反面案例警示自己,时刻做到自警自省,警钟长鸣。要坚持加强自我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挑战和考验。 企业管理类论文:企业管理创新的要点和途径浅议 摘要:面对日益变化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特点,企业只有通过管理创新,创造新价值,才能立于市场不败之地,只有不断进行管理创新,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才能得以取胜。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途径 一、 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环节,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对于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提高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不仅总体科学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企业管理也比较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也被陆续引入,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落后的局面有了较大改观,涌现了一大批管理水平较高、技术研发能力较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企业。但也应看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企业尤其是从事竞争性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市场拓展上,相对疏于内部管理,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新形势下,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高度重视管理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只有让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调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 企业管理创新要点 1. 企业管理创新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作为生产力核心内容的科学技术,其创新和发展必然要求作为生产关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管理为自己提供最有效的发展形式。无论培养选拔科技人才、加大科技开发投入、加强科研设施建设,还是培育企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都要通过管理观文秘站:念的创新、管理方法的探索、管理制度的完善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由于管理科学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我们在进行企业管理创新时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但国外企业管理理论中的制度前提和人性假设与我国的国情、社情不相符合,如果完全照抄照搬,必然导致“水土不服”。同时,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并没有提供相对落后国家如何有效推进技术创新、快速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路径。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必须立足自身实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创新之路。 2. 企业管理创新重视战略管理。战略谋划是企业的灵魂,战略管理关乎企业的发展方向。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深刻而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所面对的世界“超级队”——跨国公司的挑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战略创新方面下功夫。企业战略创新首先是指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着眼于全球竞争。今后企业的竞争态势将是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因此,任何企业的战略都必须放眼全球;另一方面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在捕捉外部环境机遇的基础上更多地立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核心竞争力也叫核心专长,就是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优势资源。今后企业的竞争主要是围绕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来展开。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适应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如顾客价值,竞争者和替代品的变化。顾客价值是指产品或服务提供的效用多少。面对变化了的顾客价值,应采取的措施是重新选择与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经营环境和业务领域,避开变化了的过客价值;不断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预测、跟踪并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面对经济全球化、贸易壁垒减少带来的企业竞争对手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大,企业必须及早确立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以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发展。面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胁,企业必须不断创新竞争方式和运作方式,在形成核心竞争力方而有突破性。 三、 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 一般认为企业管理创新就是指对企业生产要素和管理职能在质与量上实现新的变化或新的组合,以提高管理整体效能和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管理创新很明显是对企业生存环境发生新变化的反应。 1. 思维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企业管理思维模式的创新就是企业为了取得整体优化效益,打破陈规陋习,克服旧有思想束缚,树立全新的管理思路。思维创新直接地表现为一种创新性思维活动,企业价值观念和企业经营的创新,它深刻地影响企业的行为和效益,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思维创新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模式,即浓重的小生产意识、经营理念上的“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在组织管理上的“等”、“靠”、“要”,意识、管理决策上的“一言堂”、“家长制”作用。其次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要求,建构全新的思维观念,即着眼世界振兴民族经济的使命感和机遇感、培育和维护企业形象的CIS意识、严格成本观念和全面质量管理观念、确立名牌战略意识、强化危机管理观念、竞争意识;树立以人为本、“顾客即上帝”的现代文明经商观念等等。 2. 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就是为了求得利润最大化,企业进行技术研制与开发,合理实施技术改造,发挥技术优势的创新活动。在信息时代,企业之间的分工将主要取决于企业之间的技术优势,而非资金优势和资源优势。技术开发引导着市场需求,技术变迁决定着企业产供销流程体系和企业产业的发展方向,技术创新成为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根本途径。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制高点。因此,现代企业技术创新要形成行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在外部环境方面,国家应该对技术开发研究给予经费投入,对高技术企业给予适当优惠政策,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建立稳定的政策支撑系统。就企业本身来说,必须有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可产业化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技术项目;同时有对引进高技术产业项目创新能力。 3. 组织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现代企业组织创新就是为了实现管理目的,将企业资源进行重组与重置,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新的组织结构和比例关系,使企业发挥更大效益的创新活动。企业组织创新是通过调整优化管理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配置结构,提高现有管理要素的效能来实现的。作为企业的组织创新,可以有新的产权制、新的用工制、新的管理机制,公司兼并和战略重组,对公司重要人员实行聘任制和选举制,企业人员的调整与分流等等。组织创新的方向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公开、管理科学”。企业的组织创新,要考虑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要对未来的经营方向、经营目标、经营活动进行系统筹划;要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信息、宏观调整信号及时作出反应的反馈应变系统;要不断优化各项生产要素组合,开发人力资源;在注重实物管理的同时,应加强价值形态管理,注重资产经营、资本金的积累等等。 4. 制度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的保证。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是为了实现管理目的,将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经营观念等规范化设计与安排的创新活动 。制度创新是把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又具有引导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功效。它是管理创新的最高层次,是管理创新实现的根本保证。企业制度创新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更优的制度安排,调整企业中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使企业具有更高的活动效率。 5. 市场创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企业要想成功,必须要靠市场创新。(1)产品策略。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一定要树立产品的整体概念。要设计开发并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要并提供恰当服务的适当产品,要遵循产品技术创新的原则去开发与设计产品,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构想一代”。同时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任何单位生存发展的需要。管理能出效益,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管理显得更加重要,但现今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参差不齐,许多不懂管理力一面的知识。(2)价格策略。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大中型定价的策略中,艺术的成分较科学的成分比重大些。单纯靠降价做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其实,我国企业在定价时完全可以采用多种定价策略,只是在选择定价策略时要遵循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也要参照市场上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的心理价值来综合定价。(3)渠道策略。在分销渠道的选择上,我国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存在着以传统的营销渠道为主,分销渠道众多,渠道相对较长且信息反馈较慢,造成费用较高,服务跟不上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战略、实力来选择渠道策略。要重视运用促销理念来开发管理市场。要做好经销商选择、经销商市场运作管理、经销商贷款管理等工作。企业尽可能选择、配送和连锁经营的销售力一式。这里很重要的点是,要促进制向规范化发展,要逐步向佣金制过渡。同时,也要采用协销的力一式,加强与零售商及客户的紧密联系。(4)促销策略。在促销策略的选择上,重点是切记不要迷信广告。我国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想通过广告来扩大自己的影响,但其广告的定位却存在着只注重扩大知名度,而不能有效地提高消费者的偏爱度并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缺陷。 企业管理创新应是一项包括管理思维变革、管理行为改造和管理效果追求三大内容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管理思维变革是前提,管理行为改造是主体,管理效果追求是标志。这三项内容各具特色又相互呼应,紧密联系,形成有机体系共同作用于整个管理创新过程。管理创新的灵魂是管理思维的变革,只有不断地创造和拥有新思想、新概念,企业管理才能常变常新,创造辉煌。因为管理行为是管理者履行管理职能、从事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所以,管理行为的改造是管理创新的主体。企业管理行为的改造应着眼于组织行为的改造、经营行为的改造、财务行为的改造、管理方法的改造。管理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管理效果是管理创新的标志。管理创新的全部活动和整个过程,最终的落脚点都要放在这一点上。 企业管理类论文:统计制度变革和企业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企业对于统计工作的认识也发生了一些偏差性理解,有些企业则认为,统计是适应于计划经济发展的需求,服务于计划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取缔或者是消弱这种机制的管理;一部分企业认为,统计的职责服务对象是政府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只是通过一系列的汇报统计分析,做一些繁琐的工作,对于企业而言只是增加了相应的工作量和额外开支;还有企业认为,统计只是负责了企业内部的总结报告,只是侧重于文字的统计,数据的统计,没能付诸于工作实践,对于实际工作意义不大,认为统计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规模,对于提升经济效益起不到多大作用,提升不了生产总值。这些错误的观点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管理,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对此,需要从下面几点进行改进。 1.设置综合统计机构,明确其职责 对于任何行业的企业来讲,设立统计部门是相当有必要的。假如,企业内部考虑到经费、内部框架的构成等问题,不能设立独立的统计部门的,从长远角度出发,企业内部应该设立一个综合统计岗位,通过人员设定,规范只能限制,确保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对于综合统计部门或者是统计岗位而言,应具备以下几点职能:首先,制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信息送报规范。从企业内部经营模式和管理需求出发,综合考虑市场、竞争企业、政府部门等与企业相关的要素,制定出符合本企业的统计规范,以便各部门及时有效地统计数据并报送给上级管理机构。其次,明确部门统计责任。统计部门要对数据进行搜集、审查、分析、汇总,并提供统计信息报告。第一,对于各部门上报的信息数据要加以统计分析,进行严格审查,最终给予详细完善的可实施报告;第二,搜集本企业内部其他部门信息;第三,搜集汇总行业竞争者和市场有价值信息。从这几点上来看,企业统计指标的报送既包括对内的信息反映也包括对外的报送任务。最后,利用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探究。首先,通过一种信息进行分析,比如对生产进度的分析;其次,多方面综合分析,比如,生产、盈亏、质量等方面诸多信息的统计分析,研究产销增减的原因;最后,综合多种信息对企业单一方面或者多层面进行评估预测。在统计工作进行中,所涉及的方法、形式等可以不同,但是最终结果必须用报告的形式加以展现,给人一合理的数据分析。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企业统计分析人员应该具有高素质,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同时,一定对企业内部的构架和各部门的职能有所了解,并将管理学、计算机学等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2.细化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明确责任范围 目前国内企业市场中,统计工作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统计工作不能仅限于统计部门内,应该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现在的部门职能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劳资部门对于机构人员数字比较清楚,基建部掌握投资数字等,为了保证企业内部资料的统一完整,实时有效性,就要求对统计工作有一个系统的规范,指导各部门统一汇总信息,做到企业的一致性,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对于企业内部职能部门的合理规范,对统计工作顺利进行做一个前提铺垫。对于企业统计来讲,职能的合理化管理,系统化分配,对于企业内部构架建设也起到推动的作用,提升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竞争力。 3.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多向运行 原有企业内部统计信息是自下而上的一种运行方式,主要是基层单位向职能部门汇总信息,通过职能部门分析总结,将信息统一汇总到综合统计部门,之后由综合统计部门汇报给企业领导层,这种职能的传递可能使部分统计信息失真或失效,为了确保企业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内部应该从单向运行转而多向运行,确保管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稳定企业发展。总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统计工作不容忽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确保企业工作的顺利进展以及决策领导的有效性,合理的统计工作机制,带动企业长久发展,通过统计工作体制改革拉动企业管理的发展,提升企业管理综合水平。 企业管理类论文:正确认识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意义 经济体制的转换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想和观念也随之更新。经过几十年不懈的摸索和尝试,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巨大作用后,企业界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现代企业必须重视管理,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但在目前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财务管理中心作用的发挥。因此,实际工作中应该提高对以下问题的认识。 (一)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 企业都设有财会部门,专司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之职。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既相互联系又有各自不同的职能。会计管理为财务管理服务,对企业经营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映,其原始单据的收集、整理、记录、登帐和编表等都有一个固定模式,方法上差别也不大。财务管理则不然,它目标明确但方法不拘一格,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其价值管理的观念要深入企业各个职能部门。所以说,财务管理虽然是从会计管理中分离出来的,但其意义比会计管理要深远得多。 (二)财务管理迫求的不是帐面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财务管理是从资金角度进行管理,它强调的是在资金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资金的增值。人们评价企业经营的好坏也越来越多地从企业资金运转状况来考虑。高额的帐面利润可能掩盖了企业资金周转下灵的实情。例如,大量逾期应收帐款的存在,一方面导致成为坏帐的风险,一方面又使企业帐面利润可观,但并无资金可用,投资者分不到红利,债权人到期收不回本息。又如,追求眼前利润则易于产生短期行为,使企业战略决策缺乏前瞻性,盲目生产、盲目投资,造成产品积压,虽帐上表现为可观的流动资产,但投资得不到回收,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所以说,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是帐面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是企业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的利润,并且能同时带来现金净流量。 (三)财务管理不能简单地强调降低成本。费用和支出。 成本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之一,传统意义上的成本管理即为节约成本,减少支出。不错,降低成本必然能增加利润,但成本增加并不意味着利润一定减少。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市场,在市场机制的调控下,物价有变动,产品升级换代周期缩短,这一切使得不同时期的产品成本具有很多不可比因素。如果只简单强调降低成本而使企业生产技术固步不前,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因缺乏竞争力而与市场失之交臂,从战略上动摇企业的生存基础。因此,财务意义上的成本管理是成本效益管理,是要节约那些效率不高的成本,控制那些管理不善的费用,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支出。而对那些能够给企业带来结构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还有那些虽然眼前增加了负担但从长远看能使企业持续经营和蓬勃发展的费用支出,则必须给予保证。 (四)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不是要忽视和否定企业其他管理工作的作用。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所强调的是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而决不是要忽视和否定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的作用。企业为实现其生存、发展和盈利的目的而实施各种各样的管理,财务管理是其中的一项。只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及财务管理本身的特点——它以价值管理的观念指导各项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并且对各项管理工作的过程和最终结果进行全面综合的反映,这才决定了它在各项管理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但财务计划指标的完成、财务管理目标及至企业目标的实现仍然依赖于企业各项具体管理工作的配套如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等等。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之间不是相互独立和分离的,而应是相互渗透的,是以财务管理的思想来指导和实现企业经营的总目标。离开了其他管理工作的协调配套,财务管理是空中楼阁;没有财务管理的指导,其他管理工作是盲目的。 (五)财务管理不单是财务部门的事。 有人片面地认为,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就是以财务部门为中心。然而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复杂性及其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它远不是仅靠一个部门的工作所能够解决的。企业的决策和计划需要来自各个环节的协调,而决策和计划最终要企业的高层来决定并由各个职能部门米执行和控制。因此,财务管理是一项需要全盘考虑,统一目标,协调一致的工作。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要求实现观念的转变,把价值管理的观念落实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人、每个过程和每个环节。这需要各方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创造更大财富。但是也应该看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将财务管理摆在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无疑给企业财务部门带来了压力,财务部门要变压力为动力,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做好决策的参谋。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健全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企业的各项管理(如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都要服务和服从于经营需要,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不能搞形式主义,更不能各自为政。它们之间应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相互配套,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和相互衔接,单项管理制度或方法的改变要统筹考虑其对整个管理体系的影响。 (二)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和统计信息相结合的电算化管理。通过迅速。高效的电算化管理,将企业产情况与财务情况及时客观地反映出来,井深入分析,寻找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措施,堵塞漏洞,提高效益。 (三)各项决策包括筹资决策、投资决策、经营决策等要在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企业对其发展目标,要量力而行,平衡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严密的可行性分析和成本效益测算。一个项目或者一个环节的失误,可能会使几十年的积累财富毁于一旦。 (四)加强成本管理,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需要新的利润来源;另一方面要不断对现时的利润结构进行分析和调整,尤其要加强和 扩大实实在在的主营业务利润,避免短期行为,保证和提高利润的质量。比较典型的情况是,目前个别上市公司为了修饰当前利润,达到扭亏为盈和配股的目的,通过关联交易方式,对控股公司大量大额地出售产品。处置资产或转让其子公司,这一做法不仅扭曲了利润的生成机制,影响了利润的含金量,也给控股公司今后的经营带来了难度。 (五)加强风险管理。市场历来是机遇和风险并存的,低风险低收益的谨慎和高风险高收益的诱惑,往往使企业在决策面前进退两难。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分衡量风险的程度,结合自身的承受能力,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权衡得失,选择最佳方案以较小风险取得较大效益,是现代企业所共同追求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作出决定之前要针对不同风险制定一系列防范、保全和补偿措施,使企业在风险出现时不致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企业管理类论文:规范机制建构提高企业管理 一、公司制度建设现状分析 上海石化经过近四十年的制度建设, 已经形成了覆盖公司治理、内部风险管理、专业管理等各项制度, 从股份公司成立初期的 1995 版制度到目前的2008 版制度 ,其中都蕴含着企业改革发展的历程 ,以及企业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以法治企、规范内部管理的痕迹。 目前,公司层面的制度(含职能部室系列文下发的管理细则)有 360 余项,二级单位层面承接的公司制度约各有 100~200 余项不等, 各基层单位层面的个性化管理细则约各有 10 余项,再加上各专业的操作法、工艺规程、安全规程等技术性规章,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为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风险控制、企业稳定、队伍建设等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的日益加剧,总部对制度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公司内部管理体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对制度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公司制度建设工作现状分析,在制度建设的架构设计、层级与分类等的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统一性等方面有待改进, 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综观公司制度建设工作现状,归纳起来主要反映出四个方面的管理现象: 一是公司制度顶层设计存在系统性不够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公司层面以公司文件的形式颁发制度后,由于某一个制度所覆盖业务范围不够全面,操作性不强等原因,为了弥补不足,会不断制订新的补充类制度或增加操作性的制度, 有些还以部室系列文的形式颁发,通过打补丁的形式,补充原公司制度设计的缺陷,一个公司制度需要几个补充制度支撑。一方面,使制度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因补充制度在不同阶段、不同形势下推出,难免会出现对同一事件的描述存在交叉、真空、甚至矛盾的情况,尤其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 办理一项业务可能需要查找好几个制度, 甚至会出现不知按哪一个版本的制度办事的情况。 二是管理制度设计时存在合理性不够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公司专业管理制度全部是由公司 专业部室负责制定, 由于单个部室难以把握企业全局性,对部门之间责、权、利难以全面界定,而制度制定部门、相关专业部门、制度执行部门之间在制度前沟通不够顺畅, 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共识,所制定的制度难免出现职责界定发生一定的偏差、业务流程设计不够合理、业务环节 偏多、业务链条偏长等情况,会造成管理成本的增加。 尤其当存在利益驱动因素时, 会出现公司利益部门化的倾向,从而使责、权、利不能完全匹配,削弱了制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 三是制度管理上存在不完全按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公司制度建设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年度计划,有些制度在制修订时还存在没有经过事先订立计划与审批程序,在制度下发前也没有经过会审和会签程序;有些制度的制修订前也缺乏必要前期准备工作,如开展制度有效性的评审、征求制度执行者和相关部室的意见、 对制修订有关情况的说明等,在这种情况下颁发的制度难免会出现考虑不够周全的情况。 尤其是如果缺乏公司法律主管部门的审核,还有可能出现所制修订制度缺乏合法性要求的情况。 四是制度的格式、业务分类存在不够规范、标准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公司目前制度存在按专业部室进行分类,不是按业务类别进行分类的现象;公司的制度格式是参照国家法律法规条文格式编制,还没有按照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所要求的格式进行编制,与国际上一些着名公司、与公司面临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产生了一定的差距。 二、公司制度建设内外部环境分析 1.总部对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 2010 年,总部提出了企业特色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初步构想, 其中对制度建设提出了制度标准化建设的工作计划,并成立了设计团队,初步完成了制度标准化框架设计,并在总部层面、部分企业局部进行试点。 在取得阶段成效的基础上,2011 年, 在总部层面和所有企业进行全面推行, 并由总部统一设计开发了制度信息化管理系统。由于公司正在进行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一方面所编制的管理手册与程序文件的时间紧、工作量十分巨大, 另一方面管理制度作为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支持性文件, 需要与管理手册与程序文件建立必要的钩稽关系, 在管理手册与程序文件前难以完成对接关系, 如果在管理手册与程序文件编制过程中,再同步进行制度的标准化改造,势必影响工作质量。 2. 公司体制调整后对运行机制配套完善的要求 公司按照总部 《关于塑造中国石化特色管理模式指导意见》中提出的运行管理模式要求,通过近年来的深化改革工作部署和实践, 已经基本完成专业化集中管理和 “公司-管理部-车间” 管理模式的构建工作,“专业化、扁平化、规范化”体制完善工作得到了全面推进。如何按照总部要求和企业改革发展实际,做好体制调整后的运行机制配套工作, 抓紧实施制度标准化改造和建立制度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事事讲规则、行事依制度”的工作氛围,全面提高公司企业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3.一体化管理体系对制度建设的要求 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要求对公司所有文件进行受控管理,其中文件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管理性制度、技术性规定、业务发生过程产生的记录等。 制度受控管理的要求,一方面,对制度要进行识别和标识,另一方面,对制度从立项、制定、审核、审批、编号、发放、存放、作废、回收、评审、修订、再审批等环节进行全过程控制,防止作废制度非预期使用所产生的风险。目前公司制度的管理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的需要。 三、公司制度标准化建设的意义与目标任务 1.制度标准化建设的定义 所谓制度标准化是根据总部要求, 将传统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在制度建设方面的有机融合, 按照规范化、系统化的要求,按照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建立统一的标准化制度体系。 2.建设标准化制度体系的意义 建设制度准化制度体系既是公司贯彻落实总部特色管理建设的战略意图和须定期完成的目标任务,也是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中对支持性文件管理提出的必要条件。 更是公司配套体制调整,简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炼化企业的现实需要。 3.公司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公司建设标准化制度体系的指导思想是:“贯彻 一个方针、 实现两个目标、 达到三个统一、 强化四方联动。 ”“一个方针”是指将先进管理思想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体现总部和上海石化的管理意图;“两个目标”是指通过制度标准化、信息化,实现制度与业务相匹配,提高制度执行力;“三个统一”是指统一制度架构,统一制度模板,统一制度管理流程;“四方联动”是指制度制定方、管理方、信息化方和制度执行方联动,保证制度落地执行。建设标准化制度体系应遵循“统一、规范、实效、继承、创新”的原则,既要与总部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又要与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机融合。 4.公司制度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按照公司 2012 年内建成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并通过 QHSE 三标认证的目标,以及在一季度完成制度标准化改造任务的进度要求, 全面高质量地完成用一套文本支持多个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 四、公司制度标准化建设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1.处理好与原有制度的关系 制度标准化体系对制度的标准化提出一整套管理要求,如对制度的框架、结构、分类、格式、模版、编号、全生命周期管控等均有具体的要求。 公司对制度的标准化改造工作不是推倒重来重砌炉灶, 而是尊重公司原来的制度, 对原来优秀制度的继承、 完善和有所创新。 是按照总部的制度标准化建设要求, 在对原来优秀制度继承、完善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整合并进行标准化改造。 2.处理好制度的纵向横向关系 制度标准化体系建设要充分考虑公司三级管理模式,对能够在公司统一的制度进行一级策划分级实施。如对考勤制度、 门卫制度等能够在全公司统一的制度仅制订公司级制度,不再制订二级单位级、装置车间级制度。 对各二级单位有个性化管理特点难以在公司层面统一的制度, 考虑建立公司级与二级单位级的二级制度,并由公司决定二级单位的承接要求。对基层单位尽可能不制订管理制度, 确需要制订个别操作性细则的,需经二级单位批准,并用相应的业务流程和流程图客观反映出价值链的内部业务模型、 业务领域和业务活动,逐步解决制度重叠、矛盾、真空、交叉和制度衔接等存在的不足问题。制度标准化体系建设要充分考虑同类业务的管理要求, 对同类业务要在设计制度时尽可能考虑整合,尽可能打破部门界限,避免因同类业务不同分管部门而产生多个不同的制度或类似的制度。 如对规范现场临时动土、动火、入槽、用电等管理方面的内容可考虑整合在一个制度中。 对规范同一类对象如承包商管理要求方面的内容也可考虑整合在一个制度中。 通过将公司业务按总部 12 项 A 大类(包括细分的中类和小类)、18 项 B 大类 (包括细分的中类和小类)规定进行合理的分类,并对分类的业务在纵向上细分,与制度管控业务相匹配,使制度与业务形成关联关系。 3.处理好标准化制度与一体化文件的关系 一体化管理体系要求用一套文本支持所有的体系,标准化制度体系的管理要求必须符合一体化管理体系对文件的管理要求。 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总部对制度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在此基础上,转化为对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要求,并与体系标准进行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使之既符合总部对制度标准化改造的要求,又符合体系标准对文件管理的要求,形成公司在制度方面从制度立项、起草、预审、会签、审核、签发、执行、监督考核、评估、动态优化等全新的全生命周期管控机制,发挥综合管理优势,提高管理效率。 企业管理类论文:企业管理的背景及措施 一、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的规章制度眼下,企业在进行运营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和经济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都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的,极为明显的体现在实际执行及管理的过程中。同时,在现代企业中,一些经济管理体制已经过时了,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发展状况,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发展速度是要比经济管理制度的革新快很多的,若制度的发展无法对企业的发展要求进行满足,那么就有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形成阻碍。2.企业没有科学合理的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一些企业没有重视对员工进行分配和管理,这样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利的,会导致人员有非常大的流动性。对企业的操作流程十分熟悉的老员工离任后,新进的员工在短时间内又无法彻底的熟悉业务,这样企业操作流程比较熟悉的老员工离任后,新进的员工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的对业务进行熟练,这样工作质量以及企业的运营效益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若企业具有比较大的人员流动性,则团队的向心力就很有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人心就会发生不稳的现象,也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热情。3.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没有足够的认识对于企业来说,若想要更好的进行经济管理,就需要拓宽自身的眼界,对企业进行经济管理时要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故而,企业中的全体工作人员和领导层要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但是,许多企业在落实经济管理的措施时,时常会对管理思想的进步有所忽视,从而对于经济管理就无法正确的进行认识,进而企业在实施危机管理和明确战略目标时就会严重的受到阻碍。4.企业中落后的经济管理模式当下,很多企业会被历史原因和传统观点所影响,故而,经济管理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极易转变为粗放型而不是集约型。但是,市场经济却越来越激烈,所以,企业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集约型的经济管理模式是必需的,但是,常常企业又会对管理经济的重要性有所忽视,只是一味的想要抢占市场。因此,企业必须突破传统的思想观点,充分的对现代科学的技术优势进行发挥,从而促进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施。5.没有明确地划分管理责任企业作为一种机构,是为了盈利而构成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其根本的目的。但是,运营效益的好坏并不能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在当下的这种市场形势下,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时,若想要更好的对企业进行发展,就不仅要对自身的经济利益进行考虑,还要把社会效益纳入考虑范围内,否则企业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目前,大多数的企业对进行经济管理的部门都有专门的设立,但是,虽然都给这些管理经济的部门配备了齐全的人员,传统观念的影响力却仍然存在,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无法有效及时进行,所以相互促进和相互协作的关系就很难形成。尤其是一旦发生事故,企业在进行彻查时是存在很多的困难的,通常部门之间的人员是会互相推卸责任的,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明确的对责任进行划分。同时,有一些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时,把生产运营和扩大市场当作重点,这样就对财务管理有所忽视,从而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就存在一定的缺陷,许多的管理制度并不符合企业实际的运用状况,而岗位责任制就无法得到落实,这样不仅对经济管理的效率有所降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对作人员的积极性产生了影响,久而久之,企业内部的管理就会发生失控的现象,同时,贪污腐败的现象也会比较严重,有可能企业会直接破产甚至倒闭。 二、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方式 1.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处于目前的这个大环境之下,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管理是势在必行的,一定要全方面的对经济管理进行监督、对战略型的内部控制管理体制进行发展,尽可能的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比较全面。若想要提升经济活动,那么就要对内控体系进行完善,眼下,社会经济在快速地发展,若企业建立的内控机制是完善的,就可以对各方面的约束力进行加强,从而对财务的渗透力/!/度进行增大,对企业管理活动的范围进行拓宽,从而更有效地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益。2.创新企业的管理理念事实上,管理理念往往是基于以前对企业进行管理形成的经验以及知识所产生的。具体来说,对于企业来说,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要求,企业只有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再结合当下的形势,从合理、科学的角度去看待,从而生成新的思想观念,并彻底的在企业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进行贯彻。无论是一线员工还是领导人员,都需要从创新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尽可能的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同时,有两个理念我们也应当要明确,第一就是战略的创新,对于企业来说,所制定出的战略要对全面性和先进性有所保持,有效的对市场占有率进行增加,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的竞争力。其次就是危机管理的概念,企业在进行发展时,无论是哪一个发展阶段,其都是存在的,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对于企业的管理来说,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就是企业的生命线。3.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如果想要有效的对企业的运营效率进行提升,那么对于企业管理制度进行的创新就是一种重要的方式,企业若想要实现良性发展,这也是必经之路,它可以为企业实施经济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企业只有成为一个可以高效运行的经济体,同时建立起来的企业的内部结构也是和当下的市场规律相符合的,这样员工的工作效率才可以被切实有效的提升。有些欧美学者也都认为,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崛起,极大程度上都是由于高效率经济组织的促进,固然这种说法中有夸张成分的存在,但是,国内企业还是可以进行一定的参考。4.严守企业的三条红线企业的战略基础是安全环保、计量和质量,它们是所有员工的共同职责,必须要保证万无一失。进一步的对全员安全生产责任的体系进行完善,对属地管理、直线责任以及有感领导进行强化。做好评估分析安全风险的工作,定期的进行隐患整改和安全环保检查,时刻都要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保证。不断的对质量业绩考核的机制进行完善,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力度进行加大,从而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合格率。 企业管理类论文:养老保险在企业管理的作用 一、企业管理中养老保险的价值体现 1.加强员工激励,体现职工价值。在国有企业中,企业员工作为企业的主人,要有“企业兴旺,我之责任”的主人翁精神。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重视职工的福利,将员工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加强养老保险管理工作能够促进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消除员工不满情绪,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从而使职工更专心于本职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管理者应认识到加强养老保险管理,它能给职工带来安全感和幸福感,让职工能更充分的投入到企业发展中去。2.促进企业生产力提升,提高全员利用效率。国有企业生产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全员职工的总体合力,养老保险维护的是职工全员的福利,体现的是职工的切身利益,给企业职工带来了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员工在工作中消极怠工的几率。由于养老金的领取直接取决于缴费标准,缴费年限及工作年限,企业就可以通过对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调整,来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加强企业凝聚力,实现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3.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国有企业由于存在员工流动性强,频繁跳槽,管理和约束难度大的特点,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而员工频繁的变换工作,势必影响养老保险的连续性及缴费标准,最终在职工退休之后的养老金的领取上遭到大的影响,使职工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若企业能依法执行养老保险制度,如实地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使得职工老有所依,为职工免除了后顾之忧。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员工的流动性,为企业留住人才,对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壮大起到了保障作用。 二、目前国有企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1.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管理水平偏低。要想切实发挥养老保险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离不开一批训练有素、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专业化管理队伍。但目前许多企业过多考虑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在管理中轻视了养老保险的作用。虽然有养老保险管理这项工作,却没有专门人员负责,往往是企业其他工作人员兼任这项工作,这些人员没有专业化的技能和知识,社会保险意识不足,缺乏做好养老保险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缴费费率过高。我国的养老保险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1997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提出养老保险制度由过去的现收现付制度转变为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的部分积累制。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金的比例不超过企业总工资的20%,个人当年缴费工资的4%,从1998年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最终达到8%,确定个人账户为本人工资的11%,后来调整为8%。目前我国企业职工28%的养老费率,给不同的企业带来了不同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目前,有的国有企业在缴费能力有限而社会保险缴费负担沉重的情况下,就会通过降低职工工资或者通过降低缴费基数来转嫁社会保险的缴费负担。若继续保持这种高费率将使企业的负担过重,使得职工生活水平下降。3.社会统筹和个人基金账户管理混乱,筹资规模受到限制。从管理运营层面上看,由于没有要求个人账户独立于社会统筹部分单独管理,而社会统筹又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巨大赤字压力。在没有财政等外部资源支持的情况下,当社会统筹不足以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时,直接挪用个人账户就成为了最便利的渠道。在社保改革起步之初有限的覆盖面与国企经营困境,社会统筹资金部分收不抵支成为了普遍现象。因此,用个人账户积累资金应付当期养老金支出就成为政府的现实选择。混账经营的局面最终导致个人账户出现巨额空账运转,严重影响到广大职工缴费的积极性、养老保险制度的公信力及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国有企业养老保险的对策 1.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加强保险金的监督管理。国有企业交纳养老保险金后,最关心的是养老金的管理和使用问题。养老部门应加强资金管理,在养老政策上走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虚账问题日益突出。应从制度重构入手,实行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分别管理,建立专门的个人账户专管体系,从制度上防止和消除社会统筹基金占用个人账户基金。做到统账两条线,各自管理其收入,两者单独核算。这样就从制度上预防和消除社会统筹基金挤占、挪用个人账户基金,使个人账户的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2.平衡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差距。养老保险应当遵循促进公平正义、适应发展趋势、实现多方共赢的理念和原则。国企职工群体,迫切希望自身能逐步享受到与政府公务员、事业在编员工的同等养老待遇,这不是说要拿和公务员、在编员工一样过高的养老金待遇,而是尽快实现“社保缴纳多少、养老金享受多少”的制度公平。目前国企职工与公务员在退休后,养老待遇有着天壤之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轨制”。而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双轨制”则有悖社会公平,这就需要“加快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相通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与城镇职工等其他社会成员,共享同样的养老金制度。建立公平、公正的养老保险制度,真正让企业职工充分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让大多是人成为改革的受益者。3.积极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体系已经从单一的国家养老保障转变为由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其基本养老保险发挥着主要保障作用,其他保险作为补充措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是企业员工福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自愿发起,政府制定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来加以鼓励。它能广泛地调动社会资源,体现不同地区、企业间的经济发展差别,能缓解基本养老保险扩大产生的财政压力,保证个人养老保险待遇总水平不会因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减少而降低。同时,还应鼓励个人建立储蓄性养老保险,让个人为自己将来的养老承担一定的责任。通过购买商业保险等私人保险计划建立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使职工在退休之后能有更加充足的养老资金,更大程度上满足职工的养老需求。总之,完善国企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论是对职工个人利益,还是企业管理来说,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做好国企养老保险工作,能使企业的基层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从细微处使企业的管理更加趋于完善,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更大的增长。 企业管理类论文:论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一、企业信息化 1.1企业信息化的论述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信息化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势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信息化是各企业管理运用中必须强化的一项内容。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这将涉及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团队的重组和管理手段的创新。 1.2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的概述:管理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贯穿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信息安全管理是通过对信息活动相关领域的管理,来实现信息安全管理的目的。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涉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信息安全的研究领域。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这主要指的是企业额信息化建设所依赖的软件、硬件环境。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计算机硬件环境;二是运行企业管理系统的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等。 2.1 硬件平台的建设 硬件环境是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是企业管理系统赖以运行的平台。目前,企业硬件环境的建设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建设。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网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规划和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硬件环境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特定技术发展策略、企业的机构设置和布局、企业的业务处理流程等众多因素。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可以说,企业的网络环境解决方案是针对每个企业而言的,不可能让许多企业使用一个通用的标准方案。缺乏经验的企业可以平起专业的咨询公司或计算机网络集成商为其提供服务。 2.2 软件平台建设 软件平台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工作站操作系统、浏览器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的选择。 分布式网络计算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计算机网络服务器一般可分为: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通讯服务器。企业应根据网络体系结构的要求来购置网络服务器和选择网络操作系统。IBM、DELL等厂商都提供专业网络服务器。目前,流行的操作系统包括Unix、Windows、NT、Novell NetWare等。Unix比较适合大型企业,可以作为主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它也非常适合于基于内部网的系统开发。但是,建立和维护Unix 平台存在一定困难,而且选择基于Unix 平台的计算机也会存在限制各种流行的应用开发工具,如VB和Delphi等。由于企业内部网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可运行多种操作系统。因此,如果需要,也可以选择多种产品,组成混合性的多种平台网络。 三、计算机的防控与传统犯罪一样,法律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但除了依靠法律的威慑力之外,企业更要从管理和技术上入手,在各个环节加强企业资源的安全管理。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计算机的破坏,企业必须把专门的政策和步骤融合到信息资源的管理中,做好管理好控制工作。控制是保证企业信息管理安全最根本的手段。所谓控制是根据信息管理标准,为保证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而进行的人工与自动化相结合的方法。 企业信息资源是犯罪分子的目标,所以管理和控制企业系统的信息资源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好系统信息资源的控制,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3.1 同一性检查。所谓同一性监察是指用户在使用系统的资源时,要事先检查该用户是否具备访问系统资源的权限。它要求不仅仅要检查用户的代码,还要监察用户的口令,这两者都和系统中设置的代码完全匹配时,才能够使用系统的资源。这样,可以阻止未被授权的人员访问系统资源。而且,用户的代码和口令不应该长期不变,应该经常变更,防止用户代码和口令被破译。 3.2 用户使用权限分配和检测。企业信息系统具有很多的用户,实际上这些用户对于企业资源的访问和使用权限是不同的。所以说,企业系统资源的管理人员必须授予相应的用户一个适当的权限。有些用户可能只具有阅读企业系统的某个子系统中的某些数据资源的资格,而有些高级别的用户可能具有改写系统数据的权限。所以说,在设置权限控制清单时,不能够有半点的模糊,而且要给用户规定实际需要的最小权限。 3.3 必须建立系统运行日志。 建立系统运行日志的目的是确认、跟踪与系统数据资源的处理和使用等相关的事物,它可以提供检察系统的具体使用情况等信息,可以帮助发现权限问题、系统的故障等。 企业管理类论文:核心期刊房地产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 1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环境的剧烈波动和竞争的加剧,房地产企业开始进行大规模跨区域扩张和并购整合,规模化、集团化成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趋向和重要特征。 规模化经营是“指企业采用生产要素凝聚和重组的经营方式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经济效益”。规模化发展要求房地产企业从以往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式、精细化转变,它特别强调企业管理的专业化能力,同时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清晰、各组织模块职能明确,业务单元划分适当,并且相互之间的联系通道顺畅,业务流程管理高效。 集团化发展对房地产企业的管控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以及专业化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它要求集团总部能够从整体上保证各职能模块和业务单元的有机运转,且高效地掌控不同区域的多项目运作;同时,不同区域的项目在开发时还要保持协调运转、规范运行,以保证高效顺利地完成。另一方面,必须更好地配置企业资源,做到优势互补,互相推动,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规模化、集团化已成为当前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在其促动之下,母公司的管理幅度迅速加大,母公司不能身兼项目操作者和管理者双重角色,企业从“母公司―项目公司/项目部”的架构向“总部―区域联动”的集团模式转型成为必然。相应地,现有的房地产企业的组织管控模式也应做出必要的调整与创新,否则难以适应发展的要求。 2价值链理论 1985年,迈克尔?波特首次提出“价值链(Value chain)”管理理论,其认为,企业的价值产生于包括生产(投资)、经营、销售、服务和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及各环节协调运作产生的整体价值增值,而这一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价值产生的动态过程就是价值链。 价值链具有如下特性:(1)企业的价值活动只要包括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个方面,其中基本活动主要是直接创造价值的业务环节,而辅助活动主要是企业的内外部管理活动;(2)企业的价值活动其各环节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环节完成自身的工作内容后,传递到下一环节。价值链上的参与者通过纵向上和横向上的分工协作,实现价值增值。(3)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于成本领先和差异化,而从价值链角度来看,企业竞争能力和效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价值活动本身和最优化、协调的价值链活动。 3房地产企业价值链构成 按照价值链理论,房地产企业的开发作业流程,同样也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个方面。 3.1房地产企业价值链中的基本活动 (1)前期研究决策阶段:通过缜密细致的市场调研,结合企业自身综合实力,对目标地块的购买与否进行可行性分析。对于已购买地块进行前期研究,确定项目业态和开发模式,进行价值研判与决策。 (2)规划阶段:根据前期决策,委托设计单位对已获得地块进行策划设计,形成良好的功能规划和市场识别,将土地最大限度实现增值。确定设计方案后,依法对拟建地块进行规划保健,获得许可。 (3)工程建设阶段:通过招标比选,选择最优施工企业,使其有能力完成设计方案,实现低成本、高质量施工,并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进行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是对土地、建筑材料等原料通过作业投入成本,使之转化为产品价值。 (4)销售阶段:在取得房屋销售许可证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推广与销售,并根据客户需求反馈,对在建和后期拟建产品设计和建造进行修正,实现销售价值最大化。 (5)物业管理阶段:产品开发、销售完成后,对产品进行物业管理、保修和后期维护。 3.2房地产企业价值链中的辅助活动 房地产企业价值链中的辅助活动都是围绕具备房地产特有产业价值链特性的基本活动的开展而开展的,它穿插、融合于房地产价值链运作的整个过程。 (1)战略定位管理: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宏观战略,作为具体经营方针制定的依据,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 (2)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力和资本是企业发展重要支撑要素。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利用合理的薪酬、培训、晋升等机制,促进知识资源的积累和应用;财务管理是就做好企业的投资管理、营运资金和筹资管理以及税务筹划。 (3)企业文化: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是企业重要的价值附加值来源,在凝心聚力、品牌推广、市场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企业创新:在激烈竞争的 房地产市场中,技术、产品、销售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是企业不断获取竞争优势和获得价值增值的重要手段。 4价值链运营管理模式 价值链运营管理模式是以房地产价值链为核心,按项目开发流程实现一体化协同。公司所有职能模块和业务单元均基于价值链定位,从业务线、职能线及战略、管理、审计线三个层次各自承担相应职责,整个价值链上横向的各个协同单元成为利益共同体,互为依存,互为客户,各自形成可以量化的对整体价值链的贡献,通过协同提高效率,从而实现整个价值链的价值创造最大化,形成横向一体化。相互协同又相对独立的各个业务单元和模块作为“小价值链”,通过积累形成各自的专业化优势,提高专业化能力,形成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的相互作用提升集团整体优势,从而形成集团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上述价值链理论,将房地产企业的价值链条整合为横向一体化协同和纵向一体化协同。横向一体化协同注重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纵向一体化协同注重知识积累、专业能力的提升。 4.1横向一体化协同 首先由四大中心――战略研发中心、产品设计中心、制造中心和营销中心串成项目开发业务链条,这是地产企业价值链的核心和主干;由财务、人力资源、企管等职能部门搭成资源提供、职能管理和专业化服务的支持平台;业务链条以支持平台为依托开展经营活动,相互作用,形成立体协同的价值链。这条链延伸到企业外部与战略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方(如:供应商、建筑商、设计公司、装饰公司、销售等)对接串联起来,就构成了房地产企业的整条价值链。 基于价值链,四大中心作为业务单元分工明确、准确定位。战略研发中心侧重于集团战略研究,目标计划及项目的高、精研发和经营环境分析;产品设计中心侧重于项目规划与设计,致力于环保、节能、舒适、温馨、有品味的品牌诉求和产品设计;制造中心侧重于产品制造过程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以及产品制造的高效率、低成本;营销中心侧重于营销和服务,基于消费者心理,研究需求趋势和营销方式,建立营销管理和服务特色;与客户、合作伙伴相互尊重、关注共赢;实现价值链创造价值的做大化。 基于价值链,业务单元与资源提供和职能支持模块互为依存,互为客户。创造是所有业务单元和模块的共同取向。这样,就会产生协同效应,并打破部门和业务单元之间的界限,实现价值链的价值最优。具体工作中,各业务单元和模块在各自分工负责的重点工作和领域内首先努力做得最专业、最有效率,然后主动地参与价值链其他环节的工作,从不同的视野贡献智慧,避免漏洞,防止风险。 4.2纵向一体化协同 纵向一体化协同就是在价值链分工明确的前提下,各业务单元和模块工作范围相对固定,业务聚焦,打造专业化团队,提升专业化能力。纵向一体化使专业技术人员或其他专业人员有参与更多项目、更多业务的机会,有利于员工个体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成为专业化人材,并通过专业化发展的通道成长,实现自身价值。同时,各业务单元和模块作为专业化团队,有了人才培养的途径和良好机制,团队内更容易培养知识分享的气氛,从而更有利于知识的积累,进而形成专业化优势,提高价值创造的能力,能为价值链的价值贡献更大。 价值链运营管理模式一种以价值为核心的管控模式,它将整个项目运作过程都纳入到集团的管控范围之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团的管控能力;并且通过业务单元和职能模块的设置,一方面使得房地产企业组织的架构更为清晰,业务流程更为顺畅,另一方面这种调整弱化了职能部门的权力,强化了职能部门对项目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意识。因为在一体化趋势下,各部门只有通过不断的沟通与协调才能实现价值,进而也避免了各职能部门高高在上,缺乏服务意识的现象,使项目运作过程中公司的各种资源可以达到最大化利用。此外,重要的是将各职能部门对应于相应的业务单元使各部门的专业化优势能够更好地发挥,而且这种围绕业务流程的专业化优势整合促进了公司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使其更加能够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竞争与压力。 企业管理类论文:企业管理会计内控创建思考 一、内部控制与内部控制体系: (一)内部控制 1.内部控制的含义 COSO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企业内部控制的主体是包括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在内的全体员工,控制客体是企业各层次的经营活动。但至今,国内外学者对于内部控制范畴意义上的概念定义的研究并不深入。[1] 2.内部控制的内容 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其中,我国在控制环境和监控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 3.内部控制的分类 内部控制从不同角度或不同的分类基础看可产生不同的类别:从组织内部的控制主体角度,可分为董事会控制、管理者控制盒员工控制。进而形成了相互对应的战略规划控制、战略实施控制和任务控制三个方面的控制内容。从控制目标角度可以分为达到财务报告可靠性的控制、实现经营活动效率和效果的控制和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控制。从控制过程角度可分为资源投入控制、经营过程控制、产出成果控制和利益分配控制。从控制内容角度可分为生产与制造控制、采购与销售控制、财务控制、资产与人力资源控制和会计控制五种。[6]在基于不同角度的分类中,内部控制类别是相互融合或交叉的。 (二)内部控制体系: 1.内部控制体系的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指引等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和内部控制实施体系两大部分。其中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包括基本规范及其相关的3个指引,共七章五十条,有总则、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和附则等内容。[5] 2.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要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指引的实施建议,从内部控制五要素着手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逐步建立一套以基本规范为统领,以评价指引、应用指引和鉴证指引等配套办法为补充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以法制为推动、以企业实施为主体、以政府监管和社会评价为保障、以各方面积极参与为促进的内部控制实施体系。[4] 二、管理会计的含义及应用 (一)管理会计的含义 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和技术,对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确认、计量、整理、对比和分析,为组织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对其整个组织及各个责任单位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评价考核,为管理当局对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作出最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经济管理活动。 (二)管理会计的应用 管理会计在现实中的主要应用有四个方面:确定各项经济目标、合理使用经济资源、调节控制经济活动和评价考核经济业绩。西方国家的管理会计应用比较广泛,不仅应用于工商业企业,而且在银行业和服务也也得到推广和发展;而我国的管理会计主要应用于成本会计系统、短期决策、资本预算、标准成本核算和管理控制这五个领域。[7] 三、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与管理会计应用的关系 1.管理会计的应用为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提供手段与方法 首先,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从会计控制入手,而这又关系到采购付款、销售收款、工程预算和对外投资等环节,而这些环节的顺利进行与管理会计的应用是分不开的,管理会计能够为这些环节的进行提供成本核算、预算等工具,进而为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提供手段与方法。其次,内部控制还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即进行组织计划、统计分析、工时和操作的研究、业绩报告、雇员的培训计划和质量控制等控制手段,而这些活动的有效进行也需要管理会计提供一些绩效考评等方面的工具。因此,管理会计的应用可以为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提供手段与方法。 2.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为管理会计应用提供平台 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是存在交叉点的,因此要想管理会计职能能够很好地应用,就需要健全管理体制,理清管理权限;与此同时,也要处理好控制点与控制面的关系,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和重要环节进行重点管制,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为管理 会计的有效应用提供平台。总之,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管理会计的应用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要有效地进行,为彼此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步地进行不断完善。 四、基于管理会计视角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的最高目标是要促进发展战略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使内控成为企业长寿的基因,而不仅仅是为了防止经营失败。所有企业的领导人必须做足从心理到知识的储备,真正把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变成一种企业文化意识。同时,我国企业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培养和造就内部控制专业人才队伍也是十分重要的。从管理会计视角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要完善企业的内部环境。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同时加强内部审计并通过完善绩效考评机制等来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 其次,要进行恰当的风险评估,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再次,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用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程度内。 最后,要加强信息的准确收集与有效地沟通,并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8] 企业管理类论文:企业管理费用控制的探讨 一、现阶段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工作的特点 简单的讲企业管理费用就是指企业在发展和运作过程中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和其他相关的活动进行管理而产生的费用,所以企业的管理费用是一个持续的、全面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费用,相应的企业管理费用的控制工作也是一项全面的、持续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是一项十分科学严谨的工作。具体的来说就是企业管理费用的控制工作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以及企业相关项目的运行和发展而不断的变化,而且需要贯穿于企业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来完成这项工作,而且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有较强的责任意识,除此之外,对于企业的管理费用控制工作需要持续于整个企业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而且管理费用的控制工作需要追随时代的角度,需要随着现阶段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 二、现阶段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工作的现状 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企业相关的领导和管理者已经加大了对企业管理费用的控制力度,也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规范,同样也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企业管理费用的控制工作依旧没有达到最好,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工作的力度不够强 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工作的力度不强是现阶段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影响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问题,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工作的力度不强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会将一些无法扣除的费用计入管理费用,通常通过业务招待等正常的日常开销的名义来反映,而且会利用坏账准备等科目来调节企业的收入水平,这样一来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企业管理费用在企业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是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企业管理费用所占比例越小,说明企业的管理控制水平越高,相应的企业的运行效率也就会更高,而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工作的力度不够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管理费用,不仅造成了企业资金的浪费,而且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缺乏完善的管理费用核算体系 完善的管理费用核算体系是保证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工作高效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而现阶段一些企业对于管理费用的核算工作不够细致和严谨,也没有相关的制度规范来进行约束和管理,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来监督和审核企业的管理费用控制工作,而且现阶段企业管理费用的核算方法容易出现高估投资收益,低估营业税和筹资成本的现象,还会导致管理费用和生产部门的成本支出界限不清问题的发生,对于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薪资和消耗材料的费用因为是分期计入管理费用的,而现行的管理费用核算方法不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计算,从而容易导致不必要风险的发生和财产的损失,进行降低了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费用报销项目不够严谨 费用报销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但是现阶段好多企业的费用报销项目不够严谨,严重影响了企业费用管理控制工作的高效开展和运行,一些企业在填报报销凭证时没有在规定的位置填写完整的费用信息,比如在填写住宿费时只填写总的费用,而没有住宿的时间和地点,甚至没有住宿成员的姓名;除此之外,相关的工作人员将自己自费的经济活动以各种的名义填报相关的报销凭证也是十分常见的现象,通常会融入到差旅费和办公用品费中,这样一来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工作的工作质量,造成了资金的损失和浪费,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进步。 三、解决现阶段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提高费用管理水平,强化管理费用控制能力 加强企业管理建设,严格的控制企业运营和发展过程中各项费用的支出,是加强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提高费用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管理费用的控制能力,就要求企业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增强相关制度规范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而且要将相关的制度规范细化,尤其对于企业办公费用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要求企业对相关的费用进行全程的监控,比如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出差时要严格填写出差申请单,在出差结束后填写相关的报告,提供具有完整信息的报销凭证,对于其他工作也是如此,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管理费用的支出,提高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工作的水平。 (二)严格报销程序,加大控制力度 严格报销程序,加大控制力度是提高企业费用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企业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企业报销的渠道也变得越来越多,招待费用和其他各项费用也在逐渐增多,因此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多的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的机会,所以企业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战略目标不断的规范自己的报销程序,加大对每一个报销程序的控制力度,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企业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促进企业其他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 (三)完善企业核算方式,深化核算力度 完善企业核算方式需要将和企业投资活动直接相关联的诸如审计、评估、咨询费等费用计入投资收益或者单独以投资支出项目进行核算,而不通过管理费用核算,保证核算工作的独立性,而且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积极的引进国外先进和管理费用核算方式,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等方法进行核算,将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划分界限,将相关的费用单独核算,减少核算工作中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四)强化管理费用控制意识,完善监管体系 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管理费用控制的意识是提高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基础和关键,这就要求鼓励相关的工作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管理费用控制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善于采用信息化的管理费用核算和控制的方法,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而完善的监督体系不仅需要企业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而且还要构建专门的监管部门,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监管的力度,从而对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在提高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基础上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结束语通过上述对现阶段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描述可以发现,现阶段企业管理费用的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仅造成了企业不必要资金的损失和浪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进步,所以根据企业现阶段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战略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措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也是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企业管理类论文:以科学发展观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加强管理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新形势下,加强管理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充分进行行业竞争分析和企业资源分析与能力分析,在保证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合理地调动企业的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从而使企业获得某种竞争优势,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与我们电力行业,要把电力事业做大做强,只有科学务实,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一、落实“一强三优”的目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根据电力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电网公司确立了建设“一强三优”的现代企业战略目标和“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我们结合发电企业的实际确立了以建设电源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一流发电企业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强化管理,创新机制,稳步实现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推进。在管理上,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不变的基础上追求低成本,重视成本控制。以倒算成本,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例如拜城发电厂按照“理顺关系、加强管理、效益优先”的原则,对厂内部机构进行了整合,将原化学车间、!燃运车间分别合并到汽机车间和锅炉车间,机构整合带来了管理新变化,各专业人力资源整合共享,相互协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拜电在20__年,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就收到了明显成效。该年度完成发电量71115万千瓦时,完成全年计划60000万千瓦时的118.52。创下历年发电量最高记录。实现了年内3个安全生产100天,全厂连续安全生产无事故485天的目标。电厂还被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二、严格细致抓管理,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安全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抓好安全管理,必须做到“严、细、实”。体现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上,抓到班组落实到人。拜电的做法是,将安全指标量化,具体到车间、班组,签订了“三级”(厂、车间、班组)安全生产责任书,把厂控制事故、车间控制障碍、班组控制异常的三级控制贯穿于安全生产全过程,实行闭环管理。并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制度促管理,形成了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在具体抓落实中,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技术培训,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回头看和“四个一”等安全活动,将历年来系统和该厂发生的人身、设备事故进行了汇编,印发至车间班组。确立了安全警示日,促使安全警钟长鸣。对生产一线职工进行了电力生产紧急救护知识培训。组织人员参加迎峰渡夏反事故演习,提高电网应急和事故处理能力;二是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预控。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认真执行“两票三制一卡”制度,要求合格率为100;三是在检修工作中实行了工作票附图制度,提高了检修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四是将多经公司的生产运输、外包施工等安全工作一并纳入了统一管理,有效控制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促使全厂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可控在控。 在设备管理方面,我们坚持“应修必修,修必达标”的原则,按照《检修质量验收标准》,认真作好每一次检修的验收工作,做到项目明确,质量标准明确,工艺措施到位,人员责任落实到位,使检修后的设备处于健康状态并能满足长周期投入经济运行。将设备跑、冒、滴、漏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严格按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及考核标准》、《无泄漏管理及考核标准》、《泄漏点控制指标》和《设备评级标准》对设备缺陷按类进行监督、检查、考核、验收,做好设备定期消缺维护工作。 在企业资产经营管理上,我们通过科学论证,编制年度财务预算,强化执行情况的分析、监督,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使全厂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达到了118.01,推动了企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资产结构的优化组合。同时树立全员成本意识,度电成本意识,使各项费用与发电任务挂钩,控制各项费用支出,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特别是在物资出入库管理上,实行代销的办法,企业提供库房和人员管理,厂商按需提供物资,减少了库存,盘活了资金。发电企业燃料管理大有文章,必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做到逐车验收,逐车采样,确保电煤检斤率达100。在节能管理方面,设立节能专项奖金。开展运行值经济小指标竞赛,鼓励职工进行创新创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三、在加强企业管理中要同步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管理 企业如果没有很好的企业文化就如同没有精神支撑,缺乏凝聚力,自然无竞争优势可言。对于企业文化,认识上不能仅局限于企业的业余文体活动,其实企业文化的内涵很广,含盖了企业的指导思想、精神理念工作作风,包括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典型仪式、管理制度以及企业形象,它不单包括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括社会心理、技能、方法和企业自我成长的特殊方式与各种因素。因此我们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特别要加强人本管理,重视加强对职工的企业文化培养,以企业精神为统领,坚持“三抓一创”,正确引导职工以爱厂如家的主人翁意识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忠诚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发展尽职尽责,创造企业的辉煌,实现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的双赢。 四、要加强对中层管理者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培训 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知识的培训显得优为重要。特别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知 识层次。要加强管理人员“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公司理财”、“企业经济法”及证券等管理课程的培训,拓宽了他们视野和知识面,在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运营管理学,会让管理人员明确如何将人力、物料、设备、技术、信息、能源等生产要素变换为有行产品和无形服务,如何制定运营的活动计划、组织与控制,如何进行运营系统的设计、改造与升级,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获得利润。再如“企业经济法”,进一步让他们熟悉企业法律环境的主要特点,对企业设立、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法律关系的性质、类型、特点进行基础性的了解,提高其法律意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竞争的程度空前加剧,这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就是制定计划、规划、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善于用人、量才而用,用其所长,补其所短,就会事得其人。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对企业发展将是一种推动力,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企业管理中必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党员的先进性要通过模范作用来体现。针对个别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经不起多元化思想的引诱,明辨是非的能力差,一切向钱看,甚至不如群众,难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突出问题,如不进行强化教育,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的思想意识,那么就会对企业管理带来消极影响。我们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通过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了党员的思想意识教育,纯洁了党员队伍,提高了党员队伍在各项工作中的战斗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总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强管理,并引导企业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职工敬业爱岗的精神,引导职工关心企业热爱企业,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企业紧密相连,风雨同舟,风险共担,在为企业劳动的实践中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能实现企业的效益的最大化,就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类论文:计算机技术对于企业管理的作用 1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使用范畴 1.1处理数据 处理数据是指对企业里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收集、存储、整理、分类、统计、分析、加工、利用、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统称。在企业中计算机大多数用途就是处理数据,这项工作任务很大、领域很宽,是计算机技术运用的主要方面。掌握和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处理的方法,在企业中为能完成预期任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2计算机辅助技术 计算机辅助技术包括CAD、CAM和CAI等。 1.2.1计算机辅助设计 人们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来进行产品的规划和设计,以达到最好设计结果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企业管理中已被广泛使用。 1.2.2计算机辅助制造 人们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产品的管理、操控和制作的过程。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这两种技术合为一体,最络达到自动化生产的目标。 1.2.3计算机辅助教学 人们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通过制作的课件来图文并茂地引导学生,让他们轻松掌握必须的知识。 1.3应用网络 通过建立了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计算机相互联系在一起,这同时也共享了相互的资源,另一方面也很大地加快了数据传输与处理的步伐。 2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而其中计算机应用的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 2.1计算机网络带来的问题 (1)信息的窃取:数据信息如不加密码就在计算机上以直接传送,那么窃取信息的人员就可以在信息所必经的网关或路由器上拦截对其有用的数据信息。 (2)信息的改动:当窃取信息人员一旦知道了信息的通常格式和规律后,他们通过高端技术将计算机网络传送的数据信息在传送途中进行了修改,之后向目的地传送。 (3)恶意破坏:由于攻击者可以接入网络,则可能对网络中的信息进行修改、掌握网上的机要信息,可以通过注入病毒或恶意代码来篡改和窃取信息,甚至可以潜入网络内部、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2.2安全问题——与计算机操作系统相关 我们周围大部分的计算机都是用Windows系统,这个操作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会引来许多安全问题: (1)有些使用无线网络的计算机,Windows系统里的资源共享过程中经常会有安全问题,使用Internet或者无线网络就能控制该计算机,可以将其耳麦变成偷听器,这样就可以偷听到该计算机所在空间里的说话。 (2)络传输过程中带入某些病毒,可将计算机硬盘的资料以E-mail的方式发送出去。 3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建议 (1)加强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懂得如何使用相关的软件和硬件,来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操作。 (2)加大投入,使得企业所用的计算机软硬件能更好地提高计算机安全应用。总之,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合理运用,是企业适应时展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针对本单位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和完善,就能使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
中职德育论文:中职德育环境研究——试析南宁市中职学校为例 【论文摘要】本文以南宁市中职学校为例,就中职德育环境现状分析了环境因素对中职生德育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德育环境的不足与中职德育效果不良的关系,试图从改善环境着手来提高中职学校的德育效果,并为建立中职德育长效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论文关键词】德育环境 家庭德育环境 学校德育环境 社会德育环境 虚拟德育环境 中职德育环境依构成要素可划分为社会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家庭德育环境、虚拟德育环境四大部分。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笔者选取与中职生德育关系密切的部分环境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制定研究方案,2006年11月初至12月底,就南宁市中职学生德育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包括广西水产畜牧学校在内共有6所学校,每所学校发出问卷500份。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许多可贵的数据,这些数据较为客观地描画了目前中职学生的德育思想状况,显现出在家庭、学校、社区教育中中职学生德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回收后,经逐项统计、归纳、分析,现将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突出的问题总结及分析如下: 一、家庭德育环境分析 (一)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环境条件,而亲子沟通是形成良好关系的前提 调查表明,有48%的学生与父母沟通情况良好,还有32%的家庭沟通情况一般,15%沟通少,4%无沟通,这明显不利于孩子成长。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良好家庭德育环境的首要条件,子女与父母的沟通情况反映了家庭德育环境的优劣。子女与父母的沟通即是家教,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就是家教的方式和内容。不同的沟通情况会导致孩子不同的个性。对孩子来说,如沟通情况良好,证明父母的教育能有效地引导子女,子女的人格能够健康成长。反之,对子女的人格成长很不利。 就本研究结果来说,由于一半多的被调查者家庭成员关系不理想,特别是4%的学生认为与父母之间没有沟通,这意味着这些学生背负着家庭问题来上学。在管理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如学生偏执、没有认同感、自我封闭或不善于沟通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非因为管理的不力,其根源大多可追溯到家庭。因此,在管理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沟通方式影响家庭德育的效果 进一步调查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还可以发现,沟通的方式也影响家庭德育的效果。调查表明,发生矛盾时能与父母作交流并以父母意见为主的占65%,这属于沟通方式良好的情况;争吵或赌气的共占35%,这属于沟通方式不理想,这部分家庭的成员关系可能不太稳定。 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良好家庭德育环境的首要条件,而沟通方式决定了沟通的结果。良好的沟通方式应是双向的、协商式的。有些父母家教时用讲道理的方式。子女与父母讲理由,意味着双方互谅互让、互相理解。但是以讲道理的方式家教,需要的技巧比较高明。讲得好就是循循善诱,孩子的反应是心悦诚服,即使有矛盾,也会和父母作良性沟通,并能尊重父母的意见;讲得不好就会变为讲大道理、讲空话、老生常谈,孩子的反应是面上不说,心里不服,有时会阳奉阴违。由于心里不服,产生矛盾时就会和长辈争论,争不赢时就会冷战,赌气不理。 有的沟通是属于单向的。父母过度威权,家教使用高压的方式,意见单方向从父母传递给子女;或者父母过度溺爱孩子,意见单向从子女传递给父母,这两种沟通方式的结果都不太好,最后容易导致争吵或“冷战”。争吵意味着子女与父母双方互不理解,各执一词,父母的教育基本不被子女接受。高压的家教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完全由父母一方说了算,孩子服也要服、不服也要服。小时候可能没问题,长此以往,到了青春期时孩子要求独立,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这种家教方式常会导致过度逆反。最大的弊端在于以一方意见为主,没有养成良性沟通的习惯,最后双方互不理解,各执一词,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基本不被接受。孩子没学会沟通,在社交场合要么孤独沉默,不善言辞;要么唯我独尊,一言堂。调查表明有35%的家庭沟通方式与结果不容乐观。在管理中发现有些学生脾气倔强不服管教,或者有些学生嚣张跋扈,有些学生冷漠以对,根源可能就在于家庭环境。 (三)交友指导反映的是父母的人际态度,也是对外界环境的认知态度 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除了内部沟通良好,还需要对外良好的沟通。由于朋辈关系是影响青少年德性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交友态度是考察家庭德育状况的一项指标。到了一定年龄,青少年必然要求面向家庭以外,寻找更广阔、更精彩的属于自己的世界,而朋友是他们认识外界环境的一道桥梁。但是外环境比家庭环境复杂得多,青少年热情有余、警惕不足,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朋友的蛊惑。父母对子女进行交友指导,反映了父母人际态度开放,子女能较全面地认识外环境,成长将会比较顺利。反之,青少年依靠自己的本能结识朋友,容易受到伤害。为人父母必须正确认识这一点,注重教会孩子结交朋友的技能,孩子就会自己勇敢的长大。 调查结果表明,25%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交友指导。在另一项调查当中发现,在面对老乡会的邀请时,43%的被调查者选择参加,这表明了部分中职生择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而在管理中,中职生的朋辈关系依其密切程度来区分,最密切的是同班同乡,其次是其他同班同学,隔班交往的很少。有些学生终其中职生涯,朋辈仅限于同乡,与其他人少有交往。这说明中职生的交友行为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一般而言,在入学初期一些学生往往能认真对待学习生活,当与一些散漫学生结交后,会慢慢变得懒散、怠慢,逐渐游离于管理之外。这提示德育工作者考虑,应在德育过程中指导学生交友,使学生在指导下选择好的学友,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四)礼仪礼节的教育,是为人父母的首要责任 礼仪是社交的润滑剂,掌握了礼仪,至少能让一个人在社交中不被排斥,不令人讨厌。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者中有15%表示父母不曾对其进行礼仪教育,这表明这部分家庭德育有责任不尽之处。很多中职生的社交生活在进入学校后才开始。在管理中可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礼仪方面比较缺乏,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言行莽撞,对待同学不懂得相互谦让,有时为此而生出事端;对老师态度冷傲,或者公然顶撞老师;对陌生的同学或老师显得非常隔膜,等等。这部分学生并不会蓄意违纪,但是由于礼仪方面存在欠缺,和他人打交道时显得笨拙,人际关系比较紧张。 (五)父母的价值观影响着子女成长的方向 望子成龙的家长会对子女作各方面要求。调查结果表明,仅重视智育的家庭占16%,并无特别要求的占7%。为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必须出类拔萃,因此在智育方面过度要求,这也是社会上常见的一种现象。本调查结果与此不符,原因可能是中职生的家庭背景与高中生的有所不同。中职生家庭一般对子女成长较为疏忽,要求普遍不太严,因此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不太优秀,人格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道德领悟来自家庭的少,而大多得自社会、学校及其朋辈等。这些学生的道德知识来源不专、构成复杂,因此其德性是飘忽、游移不定的,在日常管理的观察中可以得到同样的印象。 健康的成长意味着德智体共同发展。与高中生相比,中职生的综合素质稍微偏低。调查结果表明65%的家庭要求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共同发展,还有35%的家庭对学生的要求不高,这些在教学管理中都得到相应的验证。 二、学校德育环境分析 制度是学校德育环境区别于其他德育环境的特征,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保障。了解制度是遵守制度的前提。调查表明,68%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造成这种局面,学校制度过于复杂、抽象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学校制度应简明扼要、学生化,容易理解、容易遵守、容易执行的制度才是好制度。 (一)制度应人性化 制度规范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蕴涵着一定的伦理精神,也影响着德育的开展,因此,好的制度应是人性化的。也就是说,要考虑人的本性,从人性出发,限制人性弱点,发扬人性优点。以往制定相关制度,都是由上而下,仅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制度为管理者的方便而设。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被调查者的24%阳奉阴违,37%采取排斥、拒绝的态度,将近2/3。这说明制度施行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社会环境变化很快,网络普及,消费经济、快餐文化兴起,对学校德育冲击很大。几年前的一些制度现在看来已经不合时宜了,很多规定因为过时而无意义,很多行为又没有新的制度约束,因此。管理制度应随环境改变而适当修改。10年或5年前定的制度,今天已有一些条款失去了其意义。以无意义的制度来管理学生,无疑会损害制度的权威。因此有些学生阳奉阴违或排斥拒绝就不奇怪了。好的制度既应考虑管理者的方便,也应考虑被管理者的意愿。因此,学校的管理制度应参考学生的意见。 (二)校园生活应丰富而贴近学生生活 校园生活包括学校校容校貌、生活设施、文化活动设施、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等,还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校园生活独立、自由、单纯、安全,学生在同龄人群体当中生活,遵守共同的行为标准,关注共同的热点话题,其个性可得到更大的舒展。 然而,调查结果表明,对于校园生活,有38%调查者表示不喜欢。这可能是由于学校的设置有所不当,也可能是由于学生对中职生活有不正确的理解所致。例如,对于学校设置的课外活动,就有68%被调查者表示不喜欢,还有15%表示部分喜欢,仅有17%表示喜欢。对此,学校可设置一些集体活动,以调剂枯燥的学习生活,舒展学生身心,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可开展校运会、各种球类运动、歌唱、演讲、书画手工艺、计算机技能等比赛,还可以开展电影、音乐、生理卫生知识、法律知识、安全知识等各种讲座,力求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增强学生的接受程度,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精神追求。 (三)加强校风建设 全校或年级大会是校风建设的主要形式。内容一般是对学校重大事项的通报,或者重要政治内容的学习。形式包括星期例会、新生入学典礼,学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大会的态度,表示认真听的被调查者为0;39%的被调查者表示感兴趣的地方听一下;42%表示懒得听,睡觉;37%表示不听,自己玩自己的。这表明校风、学风建设没有落到实处。究其原因,主要是是中职学校在进行校风建设的时候,定位不清,方向不明,往往把自己等同于普通中学,没有把握准中职的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中职学校的校风教育应务实,注重实践性;应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职业性;应与社会相联系,保持社会性。学校在进行校风建设的时候应认真把握学生求学的心理。学生就读于中职学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学习成绩不好,不想按部就班地读高中,考大学,但是又不想脱离学校马上进入社会。二是家庭困难,难以维持学业,于是走捷径以读中职的形式先求职业再谋进修。以上两种都是经过了认真考虑后才选择中职的。三是受父母之命或是从众心理的,这部分学生数量也不少。 (四)半封闭式管理 半封闭式管理是管理方式的一种,学校出于为学生安全考虑而设的制度,客观上对学生的出人造成不便。调查结果表明,28%被调查者认为不应该;29%认为有必要,但太严;43%认为很有必要。半封闭式管理是教育单位为了保证教学秩序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它能避免外界过多干扰校园,有利于营造一个清净的学习环境,使得广大学子能专心受教。和其他所有的管理制度一样,半封闭式管理带来一定方便的同时也会导致一些不便。学生对此的态度,可以反映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是否认同学校的管理方式;二是学生看待制度能否辩证,反映了学生受教化的程度。受过教育的人必定懂得制度的利弊,能否善用制度,自觉遵守制度。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所有方面都对学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由于中职生受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不大,因此本研究主要研究社会文化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一)通俗音乐、大众电影或热门电视剧 通俗音乐、大众电影或热门电视剧是流行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社会风潮的风向标。这些形式的社会文化所宣扬的精神对青少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调查结果表明,86%的被调查者拥有自己喜欢的流行文化内容。流行文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流行文化是现代社会生活世俗化的产物,直接构成一种商品经济的活动形式;第二,流行文化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在大众传媒的操作体制中流行、扩展;第三,流行文化的一种消费型文化,呈现出娱乐性、时尚化和价值混合趋势。这三个特征都决定了流行文化既容易为中职生所接触,也容易被为人们所接受。 流行文化消解了文化的层阶,对传统中关于文化的高级与低级、典雅与粗俗的定位作了否定。流行文化的产品有其精神上的内涵,但是它的精神不是提升人的内心世界的动力,而是满足欲望的一种消费品。中职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涉世不深,思想单纯,缺乏鉴别能力和批判意识。由于流行文化的娱乐性,许多中职生明确表示出对传统文化的排斥和对流行文化的青睐甚至痴迷。 就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来看。流行文化的支持率远高于学校设置的校园文化。这表明,学校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形式上可适当参考流行文化的成功之处。 (二)青少年偶像崇拜 歌星、影星或体育明星等是流行文化、世俗精神的代言人,俗称“偶像”。偶像的存在反映了学生的精神依托对象。调查结果表明,75%的被调查者拥有自己偶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青少年们崇拜偶像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追星的青少年是要追寻自我。当他们或早或迟地走过童年,面对纷繁的世界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他们这种内心深处的困惑缘于心中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即所谓“自我同一性”。此时,他们开始思索自我的意义,他们亟须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形象作为自我的代表。他们在公众人物中寻找那些具有自己欣赏特点的人物,于是明星出现了。如果明星能够有足以让他们佩服的表演,就会成为被崇拜的偶像。从这个角度来说偶像是崇拜者的代言人,是崇拜者的理想自我,也是崇拜者心目中的未来。 其次,偶像也是青少年心目中父母的替代品。青少年在生理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心理上的发展却远远滞后。由于生理上的发展,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希望能够独当一面,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然而,他们有限的生活经验又使他们不能没有父母的帮助,这种矛盾状况使他们感到很苦恼。因此,他们选择崇拜拥有能力、地位和独立的偶像,希望通过偶像崇拜来实现独立自主的目的。某种意义上,这不过是将偶像作为了父母的代替品,让偶像来行使父母对自己的控制。 再次,偶像崇拜也是青少年融入自己团体的一种手段。有些追星族是为了保持与同伴的一致而被卷入追星的行列的,相形之下他们是二流的追星族。他们追求的是让自己有所归属,是为了让自己和别人知道他属于那个团体。因而他们需要知道大家正在讨论的明星的各种资料。 偶像崇拜表达的是青少年对梦想和生活的美好追求,是其发泄不满和倦怠情绪的大胆呐喊,也是对传统价值体系与教化内容的叛逆表达,其终极目标是在寻找自我。这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心理现象。对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既不应采取淡化态度或者不干预态度,也不应把偶像崇拜定义为一种纯品德行为,简单粗暴地加以排斥和否定。这说明了大部分学生需要某种精神皈依,需要一个精神指引人,这是青少年的天性使然,我们在德育中应该好好利用。 (三)书、报纸或杂志的影响 书报杂志是比较传统的获取课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也是中职生接受社会文化的一个主要方式。调查结果表明,有87%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喜欢某种书、报纸或杂志。这说明大部分的中职生不满足于课本知识,他们的知识面、人生观、世界观等受到课外读物的影响。这也表明,德育可以从图书馆开始。图书馆的建设应严把质量关,严格拒绝庸俗图书进馆,另外图书的购置要考虑学生的精神需要,在购置前可以在学生中作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采购书籍。 特别要提出来的是,中职生已经性成熟,但是心理还没成熟,图书馆应成批采购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的书,考虑到学生心理问题较多,而且有部分学生会主动寻求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应批量购置青春期心理学方面的书,特别是针对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分析的书,更要注意采购,从这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 四、虚拟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虚拟环境即网络,网络对中职生来说,意味着讯息沟通、娱乐互动、学习创造、精神寄托等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对中职生身心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中职德育的作用已经超过了传统媒介而居第一位。 网络是一种工具,是一个虚拟的环境。对中职生来说,网络世界里面的规则、秩序都是新奇的:现实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这里不用遵守;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或者不允许存在的,网络世界里都有;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这里可以得到。当中职生们在现实中得不到成功的体验、感受不到自身价值的时候,他们就会投向网络,抛弃许多正需要他们认真去做的事情,包括学业、前途、休息、健康、亲情和老师的殷切期待等。 由于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使得网上信息量相当丰富,上到天文、地理,下至生活百态,其中无所不包,无所不有。这种信息的丰富性,对于正在增长知识、好奇心强的中职生来说,肯定是一大兴趣刺激点。这种海量的信息使得许多中职生花大量的时间在电脑网络上,乐此不疲。但是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也可以发现,中职生上网主要是聊天和娱乐(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等),用在工作和学习方面的学生比较少,这说明他们主要是在网络上寻找社会支持,寻求心理满足和利用网络创造新人格面具。这也表明,要让学生善用网络,必须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一方面培养他们对色情、迷信、封建、庸俗等信息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环境发展“自主型”道德。 网络所具有的符号、自治、开放等特点,改变了“依赖型”道德形成条件,即公众舆论监督的作用方式,却有助于“自主型”道德的发展。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网络行为的匿名性和网络主体角色的“不在场”不是网络道德作用弱化的理由,反而是网络道德大有用武之地的根据。“网民”等于“符号”,而不是“同学”、“公民”等角色。现实社会的舆论对存在于网络环境中的“符号”几乎失去了控制,这似乎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但是这恰好是自主型道德发展的契机。自主型道德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发展有着许多成功的例子,如在网上“求助”往往会得到及时的帮助,资助者也完全不是出于功利性的目的,而纯粹是履行道德义务。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德育工作者应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控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利用网络逼真、开放、自治等优点,把网络建设为最强有力的德育环境。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部分家庭德育环境建设有明显不足之处,学校应该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并对家庭德育作出相应的规划与指导,以营造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其次,学校德育环境对中职生影响力偏小,原因在于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与学生的精神追求不符。应从学生精神需求出发,发挥学校德育环境可控性、系统性等优势,增强学校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力。再次。社会环境特别是其中的文化因素对中职生道德影响很大。社会文化的内容、形式与中职生的精神追求相吻合,对学生吸引力极强。学校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吸收社会精神财富,扬弃社会文化垃圾。又次,网络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对中职生的道德感染力极大。网络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德育工具,学校应该善用网络,促进学生的现代化观念、自主意识、平等和民主观念等。最后,德育环境诸因素之间未能有效整合,需要在一个统一的目标下整合,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的德育合力。 中职德育论文:浅谈基于后现代教育观下中职德育目标的定位思考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德育 德育目标 中职教育 论文摘要:目前,中国中职德育目标的设定存在着不尽合理的地方,这直接影响到中职德育的实效性。借用后现代主义的德育观理论,从中国中职德育目标的现状入手分析,认为对中国中职德育目标的设定要从力求实用效果、体现自由精神和个体差异、蕴涵人文关怀、注重发展效能等方面加以考虑。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一、后现代主义教育下的德育观 受现代教育封闭僵化思维的影响,在中国的中职德育中,道德往往被视为一种外在的约束人的行为的律令,道德教育强调灌输和说教,不重视理解和内化。因此,中职德育工作低效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后现代教育观否定批判传统教育模式,为创造性地构建中职德育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后现代教育观的核心是强调差异性、多元性,主张偶然性、开放性、平等性、重视主体性和创造性。他“通过揭露教育中形而上学、认识论方面原先预设的观点的脆弱性,揭露教育中存在的偏见,从根本上威胁现在教育的可能性。”[1] 1.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崇尚差异性,主张主体性、创造性的德育目的。后现代教育观反对现代教育培养“完人”的教育目的,认为“这种教育目的往往是为了培养优势文化的支持者,强调教育具有一种‘文化中立性’,以此来推演一套民主和平等的理念。”[2] 况且,人要在教育过程中达到完善,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的完人教育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后现代教育观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达成共识和统一的标准,而是通过宽松的争论去发现悖论和错误,引导学生理解他人对其选择的差异性所可能提供的各种良好理由,学习接受道德的差异性,从而培养具有社会批判能力、自我创造能力以及认可多元文化的公民。 2.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张多元化,提倡对话、内化的道德方式。后现代教育家反对以理性主义、认知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道德教育,认为通过对学生实施理性和行为上的训练很难完全使其掌握普遍的道德法则,成为有道德的人。在后现代教育观看来,这种方式是一种对待物的方式,是把一套“世界如此这般”的看法强加给学生,是一种粗暴的道德权威主义。因此,后现代教育观主张道德教育多元化,主张允许任何方法,容纳一切思想,摆脱僵化的形式理性,从个体的差异性出发建立一个开放多元的道德教育;强调道德教育方式应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能以不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接受道德教育;提倡道德情景和道德体验,以平等交流、理解、关怀的态度来对待差异的“对话式”教育方式[3]。 3.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强调开放性,主张去中心的德育课程。后现代教育观批评学科中心主义,主张构建动态的开放式课程,“要求在课程组织中倾听不同的声音,关注课程活动的不稳定性、非连续性和相对性以及个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4]后现代教育观提出:德育课程设置的宗旨是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注重道德经验之间的联系;在德育课程设置上,事实和价值二者应该紧密结合,建设开放性的课程,德育课程内容应具有批判、怀疑的特性,应扩展到各个领域,关注那些边缘性的道德主题,让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同台演出;德育课程的具体实施应消除学科之间的界限,达到科际整合[4]。 4.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张平等性,提倡主体间性的道德关系。后现代教育观反对现代教育中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主张师生关系“主体论上”的平等,提倡主体间性的道德关系[5],提倡教师和学生作为完整的精神整体在道德对话中交往,二者是平等的,在地位上没有尊卑的区别,同时也反对教师中心主义和教师的权威话语,反对教育人为地把学生随意划等分类,采取二元逻辑施教和管理。因此,后现代教育观主张在大学德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道德讨论、对话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扮演专家的角色,而是道德对话的推动者。“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并不是拿出真理的人。”[6] 二、中职教育德育目标现状及反思 中职德育目标是中职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期以来,中国中职学校德育目标定位的突出特点是理想化,重心偏高,片面强调政治性,同时,又缺乏层次性,忽视教育对象(中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和其他高校同等级模式去塑造所有的中职学生,更多的是按照社会规范的需要来确定培养规格和设计培养过程,而没有充分注意到中职学生在“德”的发展中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把培养中职学生的“德”的素质局限在一个过于狭窄的空间和理想化的模式中,主体精神的张扬受到一定抑制,“德”的养成缺乏丰满的内容,缺乏梯度层次,缺少选择的自由度,最终的结果是造成受教育者比较符合共性规范的要求,但其独立自由的思维、创造的意识、批判精神,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等个性化发展需求则在统一要求和进程中被大大地忽略了。因此,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中职学校德育必须坚持素质化目标,综合社会发展共性需求和中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发展个性需求,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真正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来检视我们中职学校德育的目标定位,实现从理想化的模铸到素质化的转变。 三、科学的中职德育目标的建构 1.力求实用效果。现实的德育目标是从较接近社会生活实际和人的实际精神境界的,是从当前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出发而设置的目标,它存在于教育过程参与者的教育思想之中,为教育实践所实际追求的目标。实际上,真正实用的德育目标的实然性是很强的,它能依据德育对象的品德认知心理与品德发展所呈现的规律,为德育实践活动实际操作提供可行的具体标准。因此,所设置的德育目标就必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必须实用,必须把德育目标和实际德育活动紧密联系起来。由于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乃至小学以来就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良好得学习品质,他们的道德意识淡薄,旷课、随意迟到、早退、男女生接触过密、打架斗殴、敲诈勒索、乱扔垃圾、破坏公物、辱骂教师的现象时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私自利,对家庭、集体和社会也缺乏责任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因而,中职德育目标的设定,必须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水平和德育效果差等问题来实施德育活动,才能使中职德育目标产生实效。 2.体现自由精神和个体差异。德育的最高价值是使教育对象达到“慎独”的品德自由境界。[7]所以,只有给中职德育目标赋予自由精神,在德育实践中,德育主体中职学生才能真正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同时,德育目的不是强调让受教育者达到统一标准,让他们臻于完人,而应让他们了解他人并接受道德的差异性,从而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的人格,使之成为真实的自我。为此,中职德育更应该应尊重中职学生不同于其他高校学生的差异性、偶然性以及主体性地位,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人格。中职德育目的应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实际需要,不应该再以统一的理想化的道德规范来约束甚至是压制中职学生,而应该是重视中职学生自我的实现,并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设计开展德育活动,鼓励中职学生通过宽松的争论去发现悖论、错误,引导中职学生理解他人以开放心态对待他人,培养中职学生成为真实独特的自我。 3.蕴涵人文关怀。一直以来,德育往往采取灌输的方式,把德育对象当等待灌装的容器来看,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德育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应承认道德知识传授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就个人而言在当今时代,没有良好的教养,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较高水平的智力素质和多方面的智力兴趣,要提升到道德尊严的高度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我们也应该关注德育的对象首先是人。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德育应该培养“善良的人”,即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8]。中职德育必须围绕关心人来重新组织,教会中职学生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在中职德育目标的设置上,要融入人文关怀,通过德育实践活动来建立一种充满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让中职学生体会到个人道德生活的幸福,从而达到促使他们追求一种更高更完善道德情操。 4.注重发展效能。德育目标对德育对象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人生的奋斗目标。一方面要对自己的现实承认,另一方面要对自己进行批判与否定,才能使自己既基于现实又能不断地超越现实并高于现实,使自己既在现实之中又在提升和发展之中实现德育活动的提升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德育目标的层次性,让前一个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为后一个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作铺垫,并且每个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就是对自身的超越[7]。中职德育应打破以往传统封闭的一元教育模式,走出“规范化”的束缚,在平等开放的基础上,以积极开放的姿势对待各种外来的精神产品,在教育过程中积极面对各种矛盾和丑恶现象,尽可能在各种领域中最大限度地扩展,利用丰富的信息开阔中职学生视野,培养中职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重视发展中职学生道德推理、判断及选择能力;注重中职学生在对自我和他人的对话理解上,将道德内化为自身的信念,自发、主动地关心他人的教育方式;注重在德育活动中,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通过学习、社会实践以及在生活环境中进行道德渗透,促使中职学生个体产生内在需要和情感共鸣。 中职德育论文:浅析如何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 提升中职学生品行素质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 品德 素质 市场经济 【论文摘 要】中职学校如何提升学生的品行素质,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日益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职业学校中的德育教育是一个难题,我们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才能得到提升。本文主要是从学校、老师和学生的角度来探索相应的对策。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职业学校在各地已经遍地开花,它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实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职学校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德育教育的作用 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整体的和睹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个杜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社会和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的主流意识的自我觉醒。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恰恰是突出了对“人”的教育,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其德育除了具有和其他备类教育所共有的目标、内容、途径之外,职业学校还承担起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培养健康心理、增进心理能力的义务,注重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刨业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青年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力量。 二、中职学校是促进德育教育的前提 我们认为,德育教育实施的好与坏,关键在于学校是否重视德育教育,是否以学生的进步为已任。 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这个认识不仅仅是学生的认识,还有教师和领导的认识,只有两方面都到位了,才能真正搞好德育教育,实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其次,是学校主动增加德育教育方面的课程。例如有些学校在课余时间安排一些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知识不能生硬地加到专业课中去,老师要言传身教。把教做事与教做人结合起来,以形象化、生动化、感性化、审美化的教学方式教育学生,这样才能收到良好地效果。 第三,建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职业学校开设像高等院校一样多的正式德育教育课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 第四,加强对人文社团的扶持。比如,文学社、诗社、书法协会、公关协会等。对这些人文社团的扶持,一是给经费。二是关心社团组织者的成长。三是帮助和鼓励他们搞一些大型活动。 三、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坚强保证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需要,中职教师更应快速提高自身素质。我们从实际出发,积极抓好教师业务水平,采取全方位的培养教师的德育管理能力与人性化教育的思想。 一是加强“班主任校本培训”课题结题报告的准备工作。对以往学期所开展的班主任培训与实务比赛等资料进行收集,并对班主任论坛、案例分析、优质主题班团课教案组织教师进行筛选与汇编。排定计划,定期组织课题组教师开展研讨,在学期期末形成课题的初步框架。 二是抓好教师参与学生个案研究的培训与实施工作。学生处对受到处分的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并逐步推开教师联系制度,开展一对一帮教结对活动,从而使尽可能多的教师投入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实务中。 三是增强班主任助理的培训工作。适当调整各班班主任助理,明确与细化班主任助理参与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时间,及时协调与沟通班主任与班主任助理的工作,使之在班级管理中能形成最大合力。由专人落实班主任助理的培训与考核,注重培训与实践的结合、个体自学与集中交流的结合。 四、学生是德育教育的关键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德育活动必须与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从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现实情况出发,我们应该率先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使我们能够满怀信心地去发现和珍惜存在于每个学生身上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并帮助学生逐步培育起自信、自强的生活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与个性,通过活动“扬长避短”,根据学生的特点“量体裁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第一,注重学生自我推荐与创业能力的培养。职校的学生离校后直接面对的就是就业,如何让他们在学校里就学会对自我能力的认识与推荐,自信地步入社会,成为职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支撑点。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掘自身优势,在人际交往、谋职技巧、社会调查等方面加以辅导。 第二,以开展社团建设为出发点,注重对学生优势能力的发挥。校园活动的丰富多彩,是培养学生能力、交流的沃土。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的团体意识提供良好的契机。加大对文学社的指导和工作条件创设的力度。使文学社既成为学校的氛围营造者,又成为文学社成员交流思想、培植能力、发挥特长的团体。指导教师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2至3次学习、交流沙龙和校外采风等活动,同时确定运行机制和相关章程,使文学社有机地运转,服务学校,服务学生。职教校园的氛围应体现自身特色,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筹划与布置,使校园的墙、黑板、草坪都成为我们体现职教特色和提升学生专业思想的载体。 第三,优化学生会的工作职能,培养学生干部的组织与协调能力。进一步理顺团委、学生会组织机构,明确两者的工作内容与分工,让学生干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使这两个学生团体运作模式从教师组织开展,逐步过渡到教师指导,学生干部自主管理的模式,形成学生管理学生的校园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建立与完善学生干部培养体系,通过定期地组织学生干部学习管理方法,开展热点问题的讨论,到本市内的相关学校对流,邀请来访等形式,拓宽学生干部的交流面,使他们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形成和谐的协调能力。进一步发挥学生团体的优势,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活动,通过活动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筹划和宣传的能力。 中职德育论文:论析中职德育课如何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 德育课程改革 小组合作学习 论文摘要:在新一轮中职德育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值得实施和推广。作为德育教师,如何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本文作者作出了相关的思考。 新一轮中职德育课改要求德育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切实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在新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实施和推广。那么怎样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正确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把社会心理学中的合作原理引入课堂教学。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其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照性别、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智力水平、能力倾向、家庭背景、文化环境、社会联系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倡导“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坐在一起讨论。小组成员之间并没有实质的合作,这只能算是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并非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也不应该仅仅作为调节课堂气氛的一种手段,它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精心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 精心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前提.是关键性的第一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恰当地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主题的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德育课改对认知、知识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符合德育课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教师应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紧密联系中职生的思想实际、心理需求、生活环境等重新整合教材。开拓和挖掘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课,可以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设计为“5.12地震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等,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心灵的感悟与震撼中真正理解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在“企业中的劳动者”这一课,可以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设计为“当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者”.让学生通过采访调查等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当前企业最需要的是爱岗敬业、技术熟练、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劳动者,从而立志奉献社会、苦练专业本领。总之,教师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主题应该具有时代性、生成性、活动性和开放性,一定要尊重学生学习的兴趣,贴近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认真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 1.指导学生分组分工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要尽量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在小组成员之间形成最大程度的差异,使小组成员在各方面形成互补。组与组之间则要尽量保持相对均衡的水平,从而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公平竞争。 教师还要指导每个小组进行明确细致的分工。例如各小组设小组长,负责组织督促组员开展合作学习;设资料员,负责多渠道搜集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料;设书记员,负责及时记录整理小组各成员的学习成果,并汇总形成本小组统一的结论;设对外联络员,负责联系采访、调查、社会实践等事宜。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小组里展示自己的才华,既增强了责任感和成就感,又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教师还要指导各小组内部实行角色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不同的角色和任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会有学生等待观望或盲目跟从。产生“无效合作”的尴尬。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学生还没来得及独立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案。由于缺乏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其实,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没有独立思考的合作学习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例如“人生价值的实现”这一课,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为“中职生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独立思考,为交流合作做好准备。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要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企业,有的认为要进修培训以提高学历,有的认为要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有的认为要抓住创业的机遇,还有的认为要当公务员,为百姓办实事,等等。有了独立思考,每个学生才能踊跃发言,互相切磋,甚至据理力争。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是高质量、高效率的。 3.促进学生团结合作 在竞争激烈的2l世纪.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将更多地体现在与他人的合作上。同样,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 (1)教育学生树立团队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种集体协作。教师应该教育每个学生树立团队意识,以小组集体利益为重,顾全大局,齐心协力,团结互助,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奋斗。 (2)教育学生学会倾听 倾听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学会倾听不仅是学会学习的需要,而且是学会交往、学会做人的需要。教师要教育学生倾听时不要随意打断别人发言.要注意听出别人的主要观点,听完后要及时评价。并发表不同意见以展开探讨。而对于别人正确的意见则要虚心接受。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立足社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特别需要每个人能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探讨。有些中职生发言不能紧扣主题,表达也不够精练,教师应该帮助其训练语言表达的技巧。还有些中职生由于自卑胆怯.不敢大胆、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教师则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其克服自卑胆怯的不良心理,并尽量为其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 (4)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 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技能是一个人事业走向成功的保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做到礼貌待人,真诚待人,宽容待人;教育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如尊重对方,赞美对方。亲和微笑,培养友情等;教育学生掌握思想沟通、情感沟通甚至心灵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教育学生以谦和友好的态度对待争议,求大同,存小异,建设性地解决问题。 四、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1.对各小组整体表现的评价 小组的整体表现和总体成绩是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基本依据。评价的指标可以划分为:各小组的学习是否认真,探究是否积极,可设立最佳态度奖;各小组内沟通是否有效,配合是否默契,可设立最佳合作奖;各小组搜集资料是否全面细致准确,可设立最佳资料奖;各小组学习心得体会、调查报告、总结发言是否科学严谨,可设立最佳成果奖。除了单项奖外,还应该对照以上指标评出各小组的总分。总之,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共同参与、共同奋斗、共同进步才算得上成功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2.对各小组成员个体表现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展示自己、悦纳自己、发展自己的舞台。教师的评价要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与幸福感。比如要让探究能力强、合作热情高的学生更优秀更自信,让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体验到宽容与鼓励,让成绩落后、自卑怯懦的学生发现自身的潜力与闪光点,增强信心与勇气。 除了教师外,小组长、组内学习同伴、学生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更能保证评价的科学与公正。 中职德育论文:浅谈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在中职德育工作过程中的反思 [论文关键词] 情感教育 认知教育 反思 感情智力 智商 [论文摘 要] 中职的德育教育比较偏重于认知教育,对于情感教育有所忽略,本文从反思角度切入,论述了情感教育在中职德育过程中与认知教育同等重要,甚至会影响认知教育的效果。 一、在进行认知教育的同时,绝不可以忽略了情感教育 一般来说,认识教育都以教育学生认清道理为主,而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记得当学生违反了宿舍纪律时,我曾当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地指出和批评这种行为是如何地损害了班级其他同学的利益,直到看到违纪的学生把头低下来为止。事后此学生找到我忧怨地说“老师,你怎么可以当着全班同学把宿舍违规这事连说了三遍啊,弄得我在同学中的面子全都没了”。当时我还想:就得这样啊,效果多好,本人认识反省得够彻底,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警醒作用。然而今天回想起来,真得好好地进行反思:如此做法是多么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呀,帮助学生认清道理固然没错,但如果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感受,是毫无益处的。面对违规了的学生,教师在说理的同时能否也顾及学生的感受,从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优点加以扩展从而缩小其存在的缺点呢?反思: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满足情感的需要。这样,才会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兼顾,下面两点非常重要: 1.教师要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每一个学生 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在通过各种事情来体验以丰富人生,体验的过程本无对错之分,作为师者,去欣赏、信赖和尊重你的学生,同时给出相应的规矩就行了。给学生“规矩”、进行认知教育是必需的。在认知教育的同时,教师只有本着“理解、尊重、信赖和欣赏”的心态,才会对学生的感受感同身受,才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站在老师、家长的角度来看待其本身的违规行为,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教育。用教师尊重、信赖与欣赏的眼光陪伴着学生,使学生自觉屏蔽粗野、轻浮、急躁的情感,培养学生自信、谦虚、勇敢、进取、尊重他人的情感。这样师生双方都心情舒畅,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 2.情感教育的准确实施需要教师能够很好地控制好自我的情绪 淡泊名利、不为“文明班”或“先进班”等荣誉所诱惑;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以看到学生灿烂的笑容、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听到学生学有所成为满足。教育者不被名利所左右后,能很好地控制好自我的情绪,做到关心、热爱学生,准确地解读师生交往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能够去控制其变化。上例学生违反宿舍规定的案例中,我当时就是只考虑到因此班级中被扣了十分从而弄丢了“先进班”,只顾让名利占有着大脑,心中窝着火,批评学生的语气与态度已经相当地重,再加上只顾着自己生气而没看到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学生自尊心的挫伤。今天回想,实感惭愧。反思:做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让智慧引领着师者控制好交往中的情绪变化。老师需要的是引导学生用自我的优点与自我的缺点进行斗争,学会“轻声细语说重话!”,这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老师成长的必需。 二、对越聪明、智商越高的学生,越需要进行感情智力的培养 智商英文缩写IQ,用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包含了语言和非语言能力,包括记忆力、词汇量、理解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视觉驱动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是构成智商的“一般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先决性条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智商一直被确立为判定一个学生聪明与否的标准。一般认为,智商高的孩子聪明。然而,一个学生智商高低与成绩的好坏、工作的成败并不成正比。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越是聪明的学生、往往也就是问题最多的学生,如果他们的感情智力不能同步发展的话,他们往往会成为令家庭和学校头疼的问题学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所以,对待越聪明、智商越高的学生,越需要进行感情智力的培养。 1.高智商又低“情商”的学生容易走上毁人或自毁的道路 1991年的11月1日,被公派到美国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留学的原北大高材生卢刚,在拿到了博士学位后,却因为妒忌自己的中国同伴山林华、对自己的博导戈尔咨教授和史密斯教授误会以及对副校长安妮克黎利(Anne Cleary)女土的误解而将他们有目的、有预谋的进行了枪杀,最后自己也举枪自杀,制造了震惊全美的校园枪击事件。卢刚在学有所成时毁人和自毁,其实他的智商高乎常人,同时,他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感情智力的低能儿,高智商和低“情商”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了悲剧、惨剧的发生。 2.高智商而低情商孩子的教育反思 作为家长,面对你的特别聪明的孩子时,要万分地呵护其心灵,你对孩子的心灵满足比你物质上的给予更为重要,要常与你的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及时让孩子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为其制定适当的“规矩”;作为老师,遇到这些智力特别不一般的学生时,要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系,尽可能快地获取到其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协同家长一起共同制定出这类学生的情感教育目标、方式与方法,绝不可以被他们的“好成绩”所蒙骗。引导这些智商很高的学生正确与其他同学相处,赞赏这类学生把他们的“智慧”分享给别的同学的做法,全然地尊重和信任他们,相信他们本身有足够强的能力把把事情做好,同时给予他们适时适度的帮助,让他们融进班集体中,让这类学生成为其他学生的“小老师”,帮助这些特别聪明的学生享受到班集体带给他们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三、通过情感教育来加强和巩固认知教育 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培养学生智能、体能的同时,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道理,其实就是进行认知教育。要提高认知教育的效果,最好先确保学生能够乐意主动地去“认知道理”,或起码不对“道理的认知”产生反感情绪,其所谓“亲其师,信其行”。 1.教师用充满情感的激励,使学生具有积极价值取向的情感得到张显与发展,形成良好的品德 一方面,教师善用自身的榜样力量和创造性的劳动,能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造就学生良好的人格特质。教师对自己所教科目、所教知识充满着热情,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课堂中的每个环节处处显露着对知识本身的热爱、体验着知识带给人类的积极良好的感受,这样的知识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喜爱去认知与学习。反思:当教师本身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充满反感时,对学生说的 “要遵守学校的XXX规章制度”是毫无说服力的,学生对“规章制度”的认知效果将会极差。有如家长自己在麻将桌中“乐不思蜀”时,却对旁边的小家伙说“你好好读书、好好完成你的作业”,这种孩子的作业肯定写得不好,书也读得不好。另一方面,教师善于把握学生中出现的良好品质,及时地、充满情感地进行激励,能使认知教育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在学生很好地遵守了“规章制度”的那个时刻,及时给予充满情感的激励,认知教育的效果就会很好。相反,如教师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句“某某同学不随意踩踏草地,遵守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对于“不随意踩踏草地”的认知会随风飘过脑边一样,老师说完也就吹走了,没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认知”。可见,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认知教育,而认知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学生有很好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感教育的途径,能把认知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极至。 2.教师要学会“轻声细语说重话” “轻声细语”体现的就是教师与学生相处时的情感流露,显现着教师在认知教育过程中的个人修养与教育智慧。“轻声细语”即以学生能够接受、乐意参与的教育方式,开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个性特征的认知教育。“说重话”:对于学生某些屡教不改的不良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教师决不姑息与放纵不管,而是严格要求与纠正。现在的学校需要学生认知的规章制度和社会行为规范、法律法规很多,学生必需共同遵守团体中的这些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并得到很好的发展。反思:在进行这些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的认知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尤其重要,学会“轻声细语说重话”,是教师智慧体现的一个过程,教师用智慧使法律法规、行为规范深深地印留在学生的大脑深处,这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一门需要教育者不断提升的艺术。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人的学习、就业、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对应的是人对于情感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学生的德育工作过程中,认知教育固然必需,情感教育同等地重要,甚至影响着认知教育。因而,情感教育在中职德育工作过程中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让我们都善用情感教育这个法宝吧,以助认知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职德育论文:提升信息素养促进专业发展——中职德育课教师培训路径的探索和实践 论文关键词:中职德育课 信息素养 专业成长 论文摘要:中职德育课程信息量大、更新快,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信息素养的提升与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互为动态循环关系。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提炼了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培训路径,一是通过开网络式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采集素养,二是通过协作式培训提升教师信息评价素养,三是通过自助式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管理素养发展。关注和探讨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与其专业成长的关系,对有效进行校本培训改革,优化中职德育课师资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行中职德育课教材涵盖内容广、材料新,对任课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要想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通过当今高度发展的信息网络获得第一手资料,丰富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可以通过培训提升信息采集、评价和管理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学生学习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的人才特征。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在现代企业生产、科研、商贸和社会交往中,体现为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的同时,还涉及信息伦理、信息意识等问题。开展信息教育、培养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重大问题。一个有很好信息素养的中职德育课教师,他能够从浩瀚的信息流中根据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精确把握与德育课有关的信息,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评价信息、组织信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际,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专业成长中职德育课程包含的信息量大,既有法律的又有职业指导的;既有经济的,也有政治的。这些信息不仅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从这个方面来说,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比其他学科任课老师更高。因此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专业成长密不可分。提升信息素养的现实意义就在于为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1.信息素养是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和自我学习,不断增进教学专业知识、技能、态度以及信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成教育目标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是动态的建构过程。优秀的中职德育课教师能够运用信息管理的方法或策略对自身的经验进行提炼,对其教学观点、教学决定、教学行动与反思进行有系统地梳理。事实上,相当多的优秀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的地搜集信息,应用于自己的实践知识,为自己的教学所用。只不过这些信息管理的质量还比较低,仅限于一般的文档、计划、方案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对信息的使用和创新、交流和共享还明显不足。中职德育课教师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掌握大量有效信息,这些信息获得一靠自身积累,二靠同伴互助,三靠专家指导。可以说,中职德育课教师提升了信息素养就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2.信息素养的提升与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互为动态循环关系 信息素养的提升会推动教师工作创新。一方面中职德育课教师通过信息素养发展,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素质,实现持续专业成长。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得教师更加主动积极地主动进行学习,探索与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对自身知识的整理、利用、创新的质量不断提升,从而也推动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所以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过程,而学习永远是信息取舍增进过程,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素养的提升与教师专业成长二者形成互动、循环、螺旋上升的关系。 提升中职德育课教师信息素养的路径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是随着工作和学习的进展不断积累与更新的,要真正体现信息素养的价值和作用,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师和学校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最佳效果。随着学校多媒体小平台的普及,大部分中职德育课教师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扩充中职德育课堂的信息量,但是信息采集、评价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我们据此开展了三种培训,一是网络式培训模式;二是协作式的培训模式;三是自助式培训模式。不管哪种方式,都是以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师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 1.以技术整合为基础的网络式培训提升信息采集素养 现在,信息技术已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它不仅极大地充实了德育课的教学内容,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不仅能够丰富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资源共享、同伴互助的平台,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中职德育课教师要在专业教学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需要通过自身的不断研磨反思和其他教师的热心帮助。信息技术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使教师之间的切磋变得更加迅捷频繁。在线学习的网络式培训已经逐渐成为网络时代的新学习方式。因此我校通过因特网提供的电子邮件、QQ网络论坛、资料搜索和远程课堂等众多的服务内容,建立一个学习的大空间,给学习带来一个全新的前瞻视野。这种培训方式没有严格的监督考评机制,但是教师只要有心学习,心态开放,自我激励,在线学习便是一个更新专业知识获取持续成长的最佳学习途径。 目前,我校已经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了网络资源库。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校园网应用的基础。但如果教师缺乏将资源应用于教学的意识,或者不能有效地使用资源,资源越多也就浪费越多。因此,加强对校园网资源的管理,特别是让德育课教师参与资源的组织与管理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我校通过在校园网设置“空中职业指导室”栏目,提供就业创业方面的信息指导;通过网络心理辅导室的设立将德育课的辅导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教研组网页建设,相关德育课程信息,集成资源库。为了提高教师采集运用信息的积极性,我们将校内资源的开发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结合起来,使广大教师在参与校内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同时,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又为学校开发出优质的校内教学资源奠定了基础。 2.以同伴指导为主导的协作式培训提升信息评价素养 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课例。中职的德育课程外延相当广泛,从“小德育”课程范围讲包括法律、经济政治、哲学、职业指导四门功课,从“大德育”范围讲还包括心理健康、体验生涯等功课。每门功课都有自己独特的诠释方式,因此,德育课教师必须根据中职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和尝试利用各种技术设计和开发学生学习单元,并且这些单元会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必须在学校层面借助同伴的力量,定专题、定时间进行课例研讨。每位教师在开学初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分工协作,搜集相关信息资源,在教研组每周的例会中进行交流研讨,评价信息的有效性。然后在课堂实践中进行运用,利用学生的反馈,评价信息的适切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投入地进行研究,进行对话沟通。学习技术工具的使用,学习各种创造胜的方法,参与者从各自经验出发,尝试、探究、学习、设想…一通过这样的努力,我校德育课教师信息素养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中职德育新课程标准、教学材料、评估方式、教学方法、技术、改革得到了很好的理解和实施。教师也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通过信息的汇集和批判式评价,保证了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真正能够发生,也保证了教师持续的专业成长。这样的教师培训是有后续反馈、支持的学习,是有反思的学习。他们在同伴互助中分享自己的成功,从成功的同事那里学到成功的范例。 3.以自主发展为特点的自助式培训提升信息管理素养 实践证明,有效的信息素养和专业化发展的整合,从根本上说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教育问题。教师要将新的信息整合到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他们要学会使用新的技术技能,学会信息的应用,要探究还有其他什么方法能够进行课程的设计和课程内容的教学,还要能够在新的不同的情境下解决问题。此外,他们还需要对自己的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需要对自己关于信息应用的看法进行反思,思考信息在社会、在学校教学、在自己的13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应该发挥哪些作用。通过先进的信息管理方法,教师可以节省大量学习时间,可以对纷至沓来的各种资料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使得信息获取与分析加工成为厚积薄发过程。但每位德育课教师都有自身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技术基础,整齐划一的培训会使教师产生厌烦情绪。自助式培训可以使培训内容与他们要求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技巧协调一致,提高教师解决问题及适应发展的实际能力。我们学校有非常优秀的教师团队,他们成为我校稳固的校内讲师队伍。每学期,我们根据需求开列培训项目“菜单”,提供必须的技术支持。这些培训项目不一定以讲座的形式,有的就是以网络资源的形式,让教师有选择地学习,自主地学习。在自主学习中提升自身的信息管理能力。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很多德育课教师提升了信息采集、评价和管理能力,能够多渠道寻找信息,并能制作个人、班级网页以及开通博客信息,有的教师可以通过设计Moodle课程推广德育课程教学。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永远是信息取舍增进的过程,这是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中职德育论文:浅析如何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 提升中职学生品行素质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 品德 素质 市场经济 【论文摘 要】中职学校如何提升学生的品行素质,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日益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职业学校中的德育教育是一个难题,我们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才能得到提升。本文主要是从学校、老师和学生的角度来探索相应的对策。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职业学校在各地已经遍地开花,它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实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职学校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德育教育的作用 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整体的和睹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个杜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社会和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的主流意识的自我觉醒。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恰恰是突出了对“人”的教育,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其德育除了具有和其他备类教育所共有的目标、内容、途径之外,职业学校还承担起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培养健康心理、增进心理能力的义务,注重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刨业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青年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力量。 二、中职学校是促进德育教育的前提 我们认为,德育教育实施的好与坏,关键在于学校是否重视德育教育,是否以学生的进步为已任。 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这个认识不仅仅是学生的认识,还有教师和领导的认识,只有两方面都到位了,才能真正搞好德育教育,实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其次,是学校主动增加德育教育方面的课程。例如有些学校在课余时间安排一些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知识不能生硬地加到专业课中去,老师要言传身教。把教做事与教做人结合起来,以形象化、生动化、感性化、审美化的教学方式教育学生,这样才能收到良好地效果。 第三,建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职业学校开设像高等院校一样多的正式德育教育课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 第四,加强对人文社团的扶持。比如,文学社、诗社、书法协会、公关协会等。对这些人文社团的扶持,一是给经费。二是关心社团组织者的成长。三是帮助和鼓励他们搞一些大型活动。 三、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坚强保证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需要,中职教师更应快速提高自身素质。我们从实际出发,积极抓好教师业务水平,采取全方位的培养教师的德育管理能力与人性化教育的思想。 一是加强“班主任校本培训”课题结题报告的准备工作。对以往学期所开展的班主任培训与实务比赛等资料进行收集,并对班主任论坛、案例分析、优质主题班团课教案组织教师进行筛选与汇编。排定计划,定期组织课题组教师开展研讨,在学期期末形成课题的初步框架。 二是抓好教师参与学生个案研究的培训与实施工作。学生处对受到处分的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并逐步推开教师联系制度,开展一对一帮教结对活动,从而使尽可能多的教师投入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实务中。 三是增强班主任助理的培训工作。适当调整各班班主任助理,明确与细化班主任助理参与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时间,及时协调与沟通班主任与班主任助理的工作,使之在班级管理中能形成最大合力。由专人落实班主任助理的培训与考核,注重培训与实践的结合、个体自学与集中交流的结合。 四、学生是德育教育的关键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德育活动必须与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从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现实情况出发,我们应该率先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使我们能够满怀信心地去发现和珍惜存在于每个学生身上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并帮助学生逐步培育起自信、自强的生活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与个性,通过活动“扬长避短”,根据学生的特点“量体裁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第一,注重学生自我推荐与创业能力的培养。职校的学生离校后直接面对的就是就业,如何让他们在学校里就学会对自我能力的认识与推荐,自信地步入社会,成为职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支撑点。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掘自身优势,在人际交往、谋职技巧、社会调查等方面加以辅导。 第二,以开展社团建设为出发点,注重对学生优势能力的发挥。校园活动的丰富多彩,是培养学生能力、交流的沃土。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的团体意识提供良好的契机。加大对文学社的指导和工作条件创设的力度。使文学社既成为学校的氛围营造者,又成为文学社成员交流思想、培植能力、发挥特长的团体。指导教师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2至3次学习、交流沙龙和校外采风等活动,同时确定运行机制和相关章程,使文学社有机地运转,服务学校,服务学生。职教校园的氛围应体现自身特色,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筹划与布置,使校园的墙、黑板、草坪都成为我们体现职教特色和提升学生专业思想的载体。 第三,优化学生会的工作职能,培养学生干部的组织与协调能力。进一步理顺团委、学生会组织机构,明确两者的工作内容与分工,让学生干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使这两个学生团体运作模式从教师组织开展,逐步过渡到教师指导,学生干部自主管理的模式,形成学生管理学生的校园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建立与完善学生干部培养体系,通过定期地组织学生干部学习管理方法,开展热点问题的讨论,到本市内的相关学校对流,邀请来访等形式,拓宽学生干部的交流面,使他们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形成和谐的协调能力。进一步发挥学生团体的优势,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活动,通过活动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筹划和宣传的能力。 中职德育论文:浅谈基于后现代教育观下中职德育目标的定位思考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德育 德育目标 中职教育 论文摘要:目前,中国中职德育目标的设定存在着不尽合理的地方,这直接影响到中职德育的实效性。借用后现代主义的德育观理论,从中国中职德育目标的现状入手分析,认为对中国中职德育目标的设定要从力求实用效果、体现自由精神和个体差异、蕴涵人文关怀、注重发展效能等方面加以考虑。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一、后现代主义教育下的德育观 受现代教育封闭僵化思维的影响,在中国的中职德育中,道德往往被视为一种外在的约束人的行为的律令,道德教育强调灌输和说教,不重视理解和内化。因此,中职德育工作低效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后现代教育观否定批判传统教育模式,为创造性地构建中职德育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后现代教育观的核心是强调差异性、多元性,主张偶然性、开放性、平等性、重视主体性和创造性。他“通过揭露教育中形而上学、认识论方面原先预设的观点的脆弱性,揭露教育中存在的偏见,从根本上威胁现在教育的可能性。”[1] 1.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崇尚差异性,主张主体性、创造性的德育目的。后现代教育观反对现代教育培养“完人”的教育目的,认为“这种教育目的往往是为了培养优势文化的支持者,强调教育具有一种‘文化中立性’,以此来推演一套民主和平等的理念。”[2] 况且,人要在教育过程中达到完善,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的完人教育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后现代教育观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达成共识和统一的标准,而是通过宽松的争论去发现悖论和错误,引导学生理解他人对其选择的差异性所可能提供的各种良好理由,学习接受道德的差异性,从而培养具有社会批判能力、自我创造能力以及认可多元文化的公民。 2.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张多元化,提倡对话、内化的道德方式。后现代教育家反对以理性主义、认知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道德教育,认为通过对学生实施理性和行为上的训练很难完全使其掌握普遍的道德法则,成为有道德的人。在后现代教育观看来,这种方式是一种对待物的方式,是把一套“世界如此这般”的看法强加给学生,是一种粗暴的道德权威主义。因此,后现代教育观主张道德教育多元化,主张允许任何方法,容纳一切思想,摆脱僵化的形式理性,从个体的差异性出发建立一个开放多元的道德教育;强调道德教育方式应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能以不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接受道德教育;提倡道德情景和道德体验,以平等交流、理解、关怀的态度来对待差异的“对话式”教育方式[3]。 3.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强调开放性,主张去中心的德育课程。后现代教育观批评学科中心主义,主张构建动态的开放式课程,“要求在课程组织中倾听不同的声音,关注课程活动的不稳定性、非连续性和相对性以及个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4]后现代教育观提出:德育课程设置的宗旨是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注重道德经验之间的联系;在德育课程设置上,事实和价值二者应该紧密结合,建设开放性的课程,德育课程内容应具有批判、怀疑的特性,应扩展到各个领域,关注那些边缘性的道德主题,让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同台演出;德育课程的具体实施应消除学科之间的界限,达到科际整合[4]。 4.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张平等性,提倡主体间性的道德关系。后现代教育观反对现代教育中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主张师生关系“主体论上”的平等,提倡主体间性的道德关系[5],提倡教师和学生作为完整的精神整体在道德对话中交往,二者是平等的,在地位上没有尊卑的区别,同时也反对教师中心主义和教师的权威话语,反对教育人为地把学生随意划等分类,采取二元逻辑施教和管理。因此,后现代教育观主张在大学德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道德讨论、对话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扮演专家的角色,而是道德对话的推动者。“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并不是拿出真理的人。”[6] 二、中职教育德育目标现状及反思 中职德育目标是中职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期以来,中国中职学校德育目标定位的突出特点是理想化,重心偏高,片面强调政治性,同时,又缺乏层次性,忽视教育对象(中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和其他高校同等级模式去塑造所有的中职学生,更多的是按照社会规范的需要来确定培养规格和设计培养过程,而没有充分注意到中职学生在“德”的发展中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把培养中职学生的“德”的素质局限在一个过于狭窄的空间和理想化的模式中,主体精神的张扬受到一定抑制,“德”的养成缺乏丰满的内容,缺乏梯度层次,缺少选择的自由度,最终的结果是造成受教育者比较符合共性规范的要求,但其独立自由的思维、创造的意识、批判精神,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等个性化发展需求则在统一要求和进程中被大大地忽略了。因此,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中职学校德育必须坚持素质化目标,综合社会发展共性需求和中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发展个性需求,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真正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来检视我们中职学校德育的目标定位,实现从理想化的模铸到素质化的转变。 三、科学的中职德育目标的建构 1.力求实用效果。现实的德育目标是从较接近社会生活实际和人的实际精神境界的,是从当前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出发而设置的目标,它存在于教育过程参与者的教育思想之中,为教育实践所实际追求的目标。实际上,真正实用的德育目标的实然性是很强的,它能依据德育对象的品德认知心理与品德发展所呈现的规律,为德育实践活动实际操作提供可行的具体标准。因此,所设置的德育目标就必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必须实用,必须把德育目标和实际德育活动紧密联系起来。由于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乃至小学以来就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良好得学习品质,他们的道德意识淡薄,旷课、随意迟到、早退、男女生接触过密、打架斗殴、敲诈勒索、乱扔垃圾、破坏公物、辱骂教师的现象时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私自利,对家庭、集体和社会也缺乏责任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因而,中职德育目标的设定,必须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水平和德育效果差等问题来实施德育活动,才能使中职德育目标产生实效。 2.体现自由精神和个体差异。德育的最高价值是使教育对象达到“慎独”的品德自由境界。[7]所以,只有给中职德育目标赋予自由精神,在德育实践中,德育主体中职学生才能真正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同时,德育目的不是强调让受教育者达到统一标准,让他们臻于完人,而应让他们了解他人并接受道德的差异性,从而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的人格,使之成为真实的自我。为此,中职德育更应该应尊重中职学生不同于其他高校学生的差异性、偶然性以及主体性地位,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人格。中职德育目的应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实际需要,不应该再以统一的理想化的道德规范来约束甚至是压制中职学生,而应该是重视中职学生自我的实现,并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设计开展德育活动,鼓励中职学生通过宽松的争论去发现悖论、错误,引导中职学生理解他人以开放心态对待他人,培养中职学生成为真实独特的自我。 3.蕴涵人文关怀。一直以来,德育往往采取灌输的方式,把德育对象当等待灌装的容器来看,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德育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应承认道德知识传授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就个人而言在当今时代,没有良好的教养,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较高水平的智力素质和多方面的智力兴趣,要提升到道德尊严的高度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我们也应该关注德育的对象首先是人。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德育应该培养“善良的人”,即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8]。中职德育必须围绕关心人来重新组织,教会中职学生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在中职德育目标的设置上,要融入人文关怀,通过德育实践活动来建立一种充满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让中职学生体会到个人道德生活的幸福,从而达到促使他们追求一种更高更完善道德情操。 4.注重发展效能。德育目标对德育对象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人生的奋斗目标。一方面要对自己的现实承认,另一方面要对自己进行批判与否定,才能使自己既基于现实又能不断地超越现实并高于现实,使自己既在现实之中又在提升和发展之中实现德育活动的提升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德育目标的层次性,让前一个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为后一个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作铺垫,并且每个层次德育目标的实现就是对自身的超越[7]。中职德育应打破以往传统封闭的一元教育模式,走出“规范化”的束缚,在平等开放的基础上,以积极开放的姿势对待各种外来的精神产品,在教育过程中积极面对各种矛盾和丑恶现象,尽可能在各种领域中最大限度地扩展,利用丰富的信息开阔中职学生视野,培养中职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重视发展中职学生道德推理、判断及选择能力;注重中职学生在对自我和他人的对话理解上,将道德内化为自身的信念,自发、主动地关心他人的教育方式;注重在德育活动中,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通过学习、社会实践以及在生活环境中进行道德渗透,促使中职学生个体产生内在需要和情感共鸣。 中职德育论文:中职德育环境研究——试析南宁市中职学校为例 【论文摘要】本文以南宁市中职学校为例,就中职德育环境现状分析了环境因素对中职生德育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德育环境的不足与中职德育效果不良的关系,试图从改善环境着手来提高中职学校的德育效果,并为建立中职德育长效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论文关键词】德育环境 家庭德育环境 学校德育环境 社会德育环境 虚拟德育环境 中职德育环境依构成要素可划分为社会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家庭德育环境、虚拟德育环境四大部分。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笔者选取与中职生德育关系密切的部分环境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制定研究方案,2006年11月初至12月底,就南宁市中职学生德育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包括广西水产畜牧学校在内共有6所学校,每所学校发出问卷500份。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许多可贵的数据,这些数据较为客观地描画了目前中职学生的德育思想状况,显现出在家庭、学校、社区教育中中职学生德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回收后,经逐项统计、归纳、分析,现将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突出的问题总结及分析如下: 一、家庭德育环境分析 (一)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环境条件,而亲子沟通是形成良好关系的前提 调查表明,有48%的学生与父母沟通情况良好,还有32%的家庭沟通情况一般,15%沟通少,4%无沟通,这明显不利于孩子成长。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良好家庭德育环境的首要条件,子女与父母的沟通情况反映了家庭德育环境的优劣。子女与父母的沟通即是家教,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就是家教的方式和内容。不同的沟通情况会导致孩子不同的个性。对孩子来说,如沟通情况良好,证明父母的教育能有效地引导子女,子女的人格能够健康成长。反之,对子女的人格成长很不利。 就本研究结果来说,由于一半多的被调查者家庭成员关系不理想,特别是4%的学生认为与父母之间没有沟通,这意味着这些学生背负着家庭问题来上学。在管理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如学生偏执、没有认同感、自我封闭或不善于沟通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非因为管理的不力,其根源大多可追溯到家庭。因此,在管理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沟通方式影响家庭德育的效果 进一步调查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还可以发现,沟通的方式也影响家庭德育的效果。调查表明,发生矛盾时能与父母作交流并以父母意见为主的占65%,这属于沟通方式良好的情况;争吵或赌气的共占35%,这属于沟通方式不理想,这部分家庭的成员关系可能不太稳定。 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良好家庭德育环境的首要条件,而沟通方式决定了沟通的结果。良好的沟通方式应是双向的、协商式的。有些父母家教时用讲道理的方式。子女与父母讲理由,意味着双方互谅互让、互相理解。但是以讲道理的方式家教,需要的技巧比较高明。讲得好就是循循善诱,孩子的反应是心悦诚服,即使有矛盾,也会和父母作良性沟通,并能尊重父母的意见;讲得不好就会变为讲大道理、讲空话、老生常谈,孩子的反应是面上不说,心里不服,有时会阳奉阴违。由于心里不服,产生矛盾时就会和长辈争论,争不赢时就会冷战,赌气不理。 有的沟通是属于单向的。父母过度威权,家教使用高压的方式,意见单方向从父母传递给子女;或者父母过度溺爱孩子,意见单向从子女传递给父母,这两种沟通方式的结果都不太好,最后容易导致争吵或“冷战”。争吵意味着子女与父母双方互不理解,各执一词,父母的教育基本不被子女接受。高压的家教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完全由父母一方说了算,孩子服也要服、不服也要服。小时候可能没问题,长此以往,到了青春期时孩子要求独立,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这种家教方式常会导致过度逆反。最大的弊端在于以一方意见为主,没有养成良性沟通的习惯,最后双方互不理解,各执一词,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基本不被接受。孩子没学会沟通,在社交场合要么孤独沉默,不善言辞;要么唯我独尊,一言堂。调查表明有35%的家庭沟通方式与结果不容乐观。在管理中发现有些学生脾气倔强不服管教,或者有些学生嚣张跋扈,有些学生冷漠以对,根源可能就在于家庭环境。 (三)交友指导反映的是父母的人际态度,也是对外界环境的认知态度 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除了内部沟通良好,还需要对外良好的沟通。由于朋辈关系是影响青少年德性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交友态度是考察家庭德育状况的一项指标。到了一定年龄,青少年必然要求面向家庭以外,寻找更广阔、更精彩的属于自己的世界,而朋友是他们认识外界环境的一道桥梁。但是外环境比家庭环境复杂得多,青少年热情有余、警惕不足,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朋友的蛊惑。父母对子女进行交友指导,反映了父母人际态度开放,子女能较全面地认识外环境,成长将会比较顺利。反之,青少年依靠自己的本能结识朋友,容易受到伤害。为人父母必须正确认识这一点,注重教会孩子结交朋友的技能,孩子就会自己勇敢的长大。 调查结果表明,25%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交友指导。在另一项调查当中发现,在面对老乡会的邀请时,43%的被调查者选择参加,这表明了部分中职生择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而在管理中,中职生的朋辈关系依其密切程度来区分,最密切的是同班同乡,其次是其他同班同学,隔班交往的很少。有些学生终其中职生涯,朋辈仅限于同乡,与其他人少有交往。这说明中职生的交友行为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一般而言,在入学初期一些学生往往能认真对待学习生活,当与一些散漫学生结交后,会慢慢变得懒散、怠慢,逐渐游离于管理之外。这提示德育工作者考虑,应在德育过程中指导学生交友,使学生在指导下选择好的学友,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四)礼仪礼节的教育,是为人父母的首要责任 礼仪是社交的润滑剂,掌握了礼仪,至少能让一个人在社交中不被排斥,不令人讨厌。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者中有15%表示父母不曾对其进行礼仪教育,这表明这部分家庭德育有责任不尽之处。很多中职生的社交生活在进入学校后才开始。在管理中可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礼仪方面比较缺乏,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言行莽撞,对待同学不懂得相互谦让,有时为此而生出事端;对老师态度冷傲,或者公然顶撞老师;对陌生的同学或老师显得非常隔膜,等等。这部分学生并不会蓄意违纪,但是由于礼仪方面存在欠缺,和他人打交道时显得笨拙,人际关系比较紧张。 (五)父母的价值观影响着子女成长的方向 望子成龙的家长会对子女作各方面要求。调查结果表明,仅重视智育的家庭占16%,并无特别要求的占7%。为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必须出类拔萃,因此在智育方面过度要求,这也是社会上常见的一种现象。本调查结果与此不符,原因可能是中职生的家庭背景与高中生的有所不同。中职生家庭一般对子女成长较为疏忽,要求普遍不太严,因此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不太优秀,人格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道德领悟来自家庭的少,而大多得自社会、学校及其朋辈等。这些学生的道德知识来源不专、构成复杂,因此其德性是飘忽、游移不定的,在日常管理的观察中可以得到同样的印象。 健康的成长意味着德智体共同发展。与高中生相比,中职生的综合素质稍微偏低。调查结果表明65%的家庭要求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共同发展,还有35%的家庭对学生的要求不高,这些在教学管理中都得到相应的验证。 二、学校德育环境分析 制度是学校德育环境区别于其他德育环境的特征,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保障。了解制度是遵守制度的前提。调查表明,68%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造成这种局面,学校制度过于复杂、抽象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学校制度应简明扼要、学生化,容易理解、容易遵守、容易执行的制度才是好制度。 (一)制度应人性化 制度规范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蕴涵着一定的伦理精神,也影响着德育的开展,因此,好的制度应是人性化的。也就是说,要考虑人的本性,从人性出发,限制人性弱点,发扬人性优点。以往制定相关制度,都是由上而下,仅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制度为管理者的方便而设。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被调查者的24%阳奉阴违,37%采取排斥、拒绝的态度,将近2/3。这说明制度施行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社会环境变化很快,网络普及,消费经济、快餐文化兴起,对学校德育冲击很大。几年前的一些制度现在看来已经不合时宜了,很多规定因为过时而无意义,很多行为又没有新的制度约束,因此。管理制度应随环境改变而适当修改。10年或5年前定的制度,今天已有一些条款失去了其意义。以无意义的制度来管理学生,无疑会损害制度的权威。因此有些学生阳奉阴违或排斥拒绝就不奇怪了。好的制度既应考虑管理者的方便,也应考虑被管理者的意愿。因此,学校的管理制度应参考学生的意见。 (二)校园生活应丰富而贴近学生生活 校园生活包括学校校容校貌、生活设施、文化活动设施、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等,还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校园生活独立、自由、单纯、安全,学生在同龄人群体当中生活,遵守共同的行为标准,关注共同的热点话题,其个性可得到更大的舒展。 然而,调查结果表明,对于校园生活,有38%调查者表示不喜欢。这可能是由于学校的设置有所不当,也可能是由于学生对中职生活有不正确的理解所致。例如,对于学校设置的课外活动,就有68%被调查者表示不喜欢,还有15%表示部分喜欢,仅有17%表示喜欢。对此,学校可设置一些集体活动,以调剂枯燥的学习生活,舒展学生身心,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可开展校运会、各种球类运动、歌唱、演讲、书画手工艺、计算机技能等比赛,还可以开展电影、音乐、生理卫生知识、法律知识、安全知识等各种讲座,力求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增强学生的接受程度,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精神追求。 (三)加强校风建设 全校或年级大会是校风建设的主要形式。内容一般是对学校重大事项的通报,或者重要政治内容的学习。形式包括星期例会、新生入学典礼,学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大会的态度,表示认真听的被调查者为0;39%的被调查者表示感兴趣的地方听一下;42%表示懒得听,睡觉;37%表示不听,自己玩自己的。这表明校风、学风建设没有落到实处。究其原因,主要是是中职学校在进行校风建设的时候,定位不清,方向不明,往往把自己等同于普通中学,没有把握准中职的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中职学校的校风教育应务实,注重实践性;应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职业性;应与社会相联系,保持社会性。学校在进行校风建设的时候应认真把握学生求学的心理。学生就读于中职学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学习成绩不好,不想按部就班地读高中,考大学,但是又不想脱离学校马上进入社会。二是家庭困难,难以维持学业,于是走捷径以读中职的形式先求职业再谋进修。以上两种都是经过了认真考虑后才选择中职的。三是受父母之命或是从众心理的,这部分学生数量也不少。 (四)半封闭式管理 半封闭式管理是管理方式的一种,学校出于为学生安全考虑而设的制度,客观上对学生的出人造成不便。调查结果表明,28%被调查者认为不应该;29%认为有必要,但太严;43%认为很有必要。半封闭式管理是教育单位为了保证教学秩序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它能避免外界过多干扰校园,有利于营造一个清净的学习环境,使得广大学子能专心受教。和其他所有的管理制度一样,半封闭式管理带来一定方便的同时也会导致一些不便。学生对此的态度,可以反映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是否认同学校的管理方式;二是学生看待制度能否辩证,反映了学生受教化的程度。受过教育的人必定懂得制度的利弊,能否善用制度,自觉遵守制度。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所有方面都对学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由于中职生受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不大,因此本研究主要研究社会文化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一)通俗音乐、大众电影或热门电视剧 通俗音乐、大众电影或热门电视剧是流行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社会风潮的风向标。这些形式的社会文化所宣扬的精神对青少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调查结果表明,86%的被调查者拥有自己喜欢的流行文化内容。流行文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流行文化是现代社会生活世俗化的产物,直接构成一种商品经济的活动形式;第二,流行文化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在大众传媒的操作体制中流行、扩展;第三,流行文化的一种消费型文化,呈现出娱乐性、时尚化和价值混合趋势。这三个特征都决定了流行文化既容易为中职生所接触,也容易被为人们所接受。 流行文化消解了文化的层阶,对传统中关于文化的高级与低级、典雅与粗俗的定位作了否定。流行文化的产品有其精神上的内涵,但是它的精神不是提升人的内心世界的动力,而是满足欲望的一种消费品。中职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涉世不深,思想单纯,缺乏鉴别能力和批判意识。由于流行文化的娱乐性,许多中职生明确表示出对传统文化的排斥和对流行文化的青睐甚至痴迷。 就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来看。流行文化的支持率远高于学校设置的校园文化。这表明,学校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形式上可适当参考流行文化的成功之处。 (二)青少年偶像崇拜 歌星、影星或体育明星等是流行文化、世俗精神的代言人,俗称“偶像”。偶像的存在反映了学生的精神依托对象。调查结果表明,75%的被调查者拥有自己偶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青少年们崇拜偶像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追星的青少年是要追寻自我。当他们或早或迟地走过童年,面对纷繁的世界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他们这种内心深处的困惑缘于心中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即所谓“自我同一性”。此时,他们开始思索自我的意义,他们亟须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形象作为自我的代表。他们在公众人物中寻找那些具有自己欣赏特点的人物,于是明星出现了。如果明星能够有足以让他们佩服的表演,就会成为被崇拜的偶像。从这个角度来说偶像是崇拜者的代言人,是崇拜者的理想自我,也是崇拜者心目中的未来。 其次,偶像也是青少年心目中父母的替代品。青少年在生理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心理上的发展却远远滞后。由于生理上的发展,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希望能够独当一面,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然而,他们有限的生活经验又使他们不能没有父母的帮助,这种矛盾状况使他们感到很苦恼。因此,他们选择崇拜拥有能力、地位和独立的偶像,希望通过偶像崇拜来实现独立自主的目的。某种意义上,这不过是将偶像作为了父母的代替品,让偶像来行使父母对自己的控制。 再次,偶像崇拜也是青少年融入自己团体的一种手段。有些追星族是为了保持与同伴的一致而被卷入追星的行列的,相形之下他们是二流的追星族。他们追求的是让自己有所归属,是为了让自己和别人知道他属于那个团体。因而他们需要知道大家正在讨论的明星的各种资料。 偶像崇拜表达的是青少年对梦想和生活的美好追求,是其发泄不满和倦怠情绪的大胆呐喊,也是对传统价值体系与教化内容的叛逆表达,其终极目标是在寻找自我。这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心理现象。对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既不应采取淡化态度或者不干预态度,也不应把偶像崇拜定义为一种纯品德行为,简单粗暴地加以排斥和否定。这说明了大部分学生需要某种精神皈依,需要一个精神指引人,这是青少年的天性使然,我们在德育中应该好好利用。 (三)书、报纸或杂志的影响 书报杂志是比较传统的获取课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也是中职生接受社会文化的一个主要方式。调查结果表明,有87%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喜欢某种书、报纸或杂志。这说明大部分的中职生不满足于课本知识,他们的知识面、人生观、世界观等受到课外读物的影响。这也表明,德育可以从图书馆开始。图书馆的建设应严把质量关,严格拒绝庸俗图书进馆,另外图书的购置要考虑学生的精神需要,在购置前可以在学生中作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采购书籍。 特别要提出来的是,中职生已经性成熟,但是心理还没成熟,图书馆应成批采购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的书,考虑到学生心理问题较多,而且有部分学生会主动寻求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应批量购置青春期心理学方面的书,特别是针对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分析的书,更要注意采购,从这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 四、虚拟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虚拟环境即网络,网络对中职生来说,意味着讯息沟通、娱乐互动、学习创造、精神寄托等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对中职生身心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中职德育的作用已经超过了传统媒介而居第一位。 网络是一种工具,是一个虚拟的环境。对中职生来说,网络世界里面的规则、秩序都是新奇的:现实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这里不用遵守;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或者不允许存在的,网络世界里都有;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这里可以得到。当中职生们在现实中得不到成功的体验、感受不到自身价值的时候,他们就会投向网络,抛弃许多正需要他们认真去做的事情,包括学业、前途、休息、健康、亲情和老师的殷切期待等。 由于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使得网上信息量相当丰富,上到天文、地理,下至生活百态,其中无所不包,无所不有。这种信息的丰富性,对于正在增长知识、好奇心强的中职生来说,肯定是一大兴趣刺激点。这种海量的信息使得许多中职生花大量的时间在电脑网络上,乐此不疲。但是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也可以发现,中职生上网主要是聊天和娱乐(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等),用在工作和学习方面的学生比较少,这说明他们主要是在网络上寻找社会支持,寻求心理满足和利用网络创造新人格面具。这也表明,要让学生善用网络,必须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一方面培养他们对色情、迷信、封建、庸俗等信息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环境发展“自主型”道德。 网络所具有的符号、自治、开放等特点,改变了“依赖型”道德形成条件,即公众舆论监督的作用方式,却有助于“自主型”道德的发展。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网络行为的匿名性和网络主体角色的“不在场”不是网络道德作用弱化的理由,反而是网络道德大有用武之地的根据。“网民”等于“符号”,而不是“同学”、“公民”等角色。现实社会的舆论对存在于网络环境中的“符号”几乎失去了控制,这似乎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但是这恰好是自主型道德发展的契机。自主型道德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发展有着许多成功的例子,如在网上“求助”往往会得到及时的帮助,资助者也完全不是出于功利性的目的,而纯粹是履行道德义务。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德育工作者应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控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利用网络逼真、开放、自治等优点,把网络建设为最强有力的德育环境。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部分家庭德育环境建设有明显不足之处,学校应该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并对家庭德育作出相应的规划与指导,以营造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其次,学校德育环境对中职生影响力偏小,原因在于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与学生的精神追求不符。应从学生精神需求出发,发挥学校德育环境可控性、系统性等优势,增强学校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力。再次。社会环境特别是其中的文化因素对中职生道德影响很大。社会文化的内容、形式与中职生的精神追求相吻合,对学生吸引力极强。学校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吸收社会精神财富,扬弃社会文化垃圾。又次,网络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对中职生的道德感染力极大。网络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德育工具,学校应该善用网络,促进学生的现代化观念、自主意识、平等和民主观念等。最后,德育环境诸因素之间未能有效整合,需要在一个统一的目标下整合,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的德育合力。 中职德育论文:浅析当前中职德育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当前 中职德育 现状 成因 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呈现多元化,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职业教育一样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以往一些 贯用的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式发展的要求。为此,笔者通过对湖南近十多所学校的学生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并与同仁们一起研究其对策,希望这些能为我们当前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帮助。 在中等职业学校从教十多年以来,社会在变,学生在变,职 业学校德育工作和职业教育一样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 现象,以往一些贯用的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已明显不适应新形 式发展的要求。为此,笔者通过对湖南近十多所学校的学生现状 进行了调查,并与所到学校的同行们一起分析其成因,研究其对 策,希望这些能为我们当前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借鉴、参考。 一、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 大多数中职生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考失利者,他们普遍 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卑心理重,自信心不足。又因用人制度的改革 尚未完善,才起步,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的用人机制尚未建 立;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对接尚不吻合,学不为所用,市场不 能有效消化人才,部分专业就业难以对口;社会对职业教育、职 校学生存在偏见等,致使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呈现出异样的特 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理想信念方面 思想上不求进取,对前途悲观失望,认为上职中没有出息; 学习上得过且过,目的不明,缺乏动力;职业理想模糊,职业目 标不明,认为现在学的不一定将来有用,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想 混个文凭;有的是父母觉得孩子还小,在学校有老师管着就行, 等等。突出表现为:意志消沉、无所事事、生活懒散、贪图安逸、 今朝有酒今朝醉、谈恋爱、找对象、搞破坏等。 2.行为意识方面 侧重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意志为出发点,不考虑行为后果, 追求自我满足,有的甚至把个人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表现形式有:损坏公物、破坏环境、扰乱秩序、打架生非、抽烟 酗酒、以及赌博等。 3.纪律卫生方面 强调自由、随便,淡化时间观念,纪律约束和卫生意识追求 低层次。表现形式为:迟到、早退、旷课,自习、就寝讲话、随 意走动、进出;个人生活用品不全、生活习惯不好,常用他人碗 筷、毛巾、牙刷、梳子;衣服、袜子、鞋子、头发等不勤洗、勤 换,不讲究公共卫生,随便乱吃、乱吐、乱扔等。 4.勤俭自律方面 劳动观念淡漠,不注重勤俭节约,行为自控能力差,自律性 不强。表现形式为:花钱无计划、奢侈浪费,还自诩为“日光族”; 佩戴手饰、比吃穿、赶时髦;拉帮结伙称大哥。 5.礼仪交往方面 不善于与身边的人交往,不注重塑造自身形象,不懂得基本的礼仪常识,不会使用礼貌用语。表现形式为:不谦恭礼让,不 尊敬师长,不尊重他人,不诚实守信、举止轻浮,给他人以侮辱 性绰号,公开揭他人伤疤和隐私、男女交往过度等。 6.心理障碍方面 看到社会腐败现象,忧虑、焦急;目前教育方法、教育手段、 教育思想陈旧,对学生教育不当,产生逆反心理;学业成绩不好, 缺乏自信,苦闷自卑;竞争激烈,感到压力大;感到家庭压力大, 烦躁苦恼。突出表现为:排它心理、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破罐 子破摔等。 二、导致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 (1)社会因素: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化,各种腐朽没落的思想、 文化、言行充斥其中,如聚赌、斗殴、黄色书刊、音像制品、吸 毒贩毒、封建迷信等等,很容易使青年学生受到污染和毒害。又 因青年学生喜欢交友,且容易结成小群体,而某些落后的小群体 的不健康甚至不法活动,很容易使他们受到不良影响。 (2)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中占有重要比 重,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生活习惯、教育经验等都 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往往与 家庭的不良影响相关。如,有的家庭家风不正;有的家庭成员行 为不检点,作风不端正;有的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结构破坏,有的 是单亲家庭,有的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留守学生等,但影响更 大的还是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如,有的实行家长独裁, 要求孩子唯家长命是从,不允许孩子有自主权和主见,否则就训 斥、体罚或打骂;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有的家 长对孩子不放心,实行全方位监控,时时、事事唠叨、指教;有 的家长实行放鸭,认为孩子自会成人,不需要家长管理和干涉; 有的家庭成员之间思想、意见不一,导致孩子经常处于家长争执、 “我自得利”的教育空白地带;有的家庭家长缺乏对孩子内心的 了解,缺少与孩子的对话、沟通与交流等,致使学生缺少健康成 长的环境、缺乏正确引导,容易形成不良品德。 (3)学校因素:首先,教师的人才观、教育观陈旧;教育方 法简单、缺少与学生心灵的对话、沟通和交流;全员育人意识不 强、教学渗透德育少、关爱学生少;师生信心缺乏“交叉感染”。 其次,办学条件较差,不能满足学生求学、求技等需求。 2.主观原因 (1)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能用发展的、 辩证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喜欢用狭隘的视角、个人私利、宿命论的观点来为自己消极的人生价值观作辩护,加之外部 环境的影响,更使其人生价值观显现出享乐性、功利性。 (2)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不能准确理解社会道德准则在社 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缺少独立的道德评价能力,很容 易受外界影响和欲望驱动,做出有违准则和他人利益的行动。 (3)好奇心强,精力旺盛,追新猎奇,盲目模仿消极东西。 仅凭一时好奇或兴趣,便对新鲜事物不加辨别和选择的模仿、实 践,误入歧途。 (4)意志薄弱,不能用正确的观念战胜不合理的需求,从而 产生许多利己、消极的行为。 (5)不良行为习惯致使在实施时会产生某种方便,甚至舒适 的情绪体验,从而又成为实施不良行为的内在动力,久而久之, 便形成为不道德行为。 三、应对措施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责任意识,以职业能力报效祖国。 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革命战争年代,许 许多多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前赴 后继,用生命报效祖国;改革开放年代,社会主义经济事业需要 实践者的开拓,莘莘学子为了追回十年浩劫给国家科技造成的损 失,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用科学武装生产力,用坚韧、勤劳和 智慧创建了如联想、海尔这样举世闻名的民族品牌。今天的职校学 生正处于历史上国家综合国力最强盛的时期,但也应该看到,我们 与一些发达西方国家还有明显差距。目前,我国非常重视中等职业 教育的发展,指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 础性工程。为此,职校学生应当明确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结构中的 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只要努力学习,提高职业技能,在自己的岗 位上尽职尽责,那就是最具体、最质朴的爱国主义表现。 2.严格行为规范,培养集体观念。 校园文化是一种软监督,行为规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 容之一,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催化剂。学校要形成全校动员, 齐抓共管,“学校以我为荣,校荣我也荣,我与学校共荣”的局 面。我们可以告知学生,游子远行要入乡随俗,这样才能与人愉 快相处,与环境和谐相处。进入校园,只要你能够遵守学校的行 为规范,你的环境适应能力就基本过关;进而学校可将学生环境 适应能力作为就业推荐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管理上,学校应注重 培养一支优秀高效、责任心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利用信息化平台, 对学生每天的学习及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培养学生的良好 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3.加强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廉耻心。 在我们的德育中,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的三观教育固然重要,但对中职学生而言,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 识。荣辱观、廉耻心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中最起码的道德要 求。无论市井与乡村,在我国的古代社会,荣辱观、廉耻心的体 现俯拾即是,如“人穷志不穷”、“人要脸、树要皮”、“廉者不受 嗟来之食”等等。进行荣辱观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廉耻心, 即自尊心,有助于学生加强自我修养,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也 有利于“三观”教育。古人云:“人有廉耻,百事可立;人无廉 耻,百事不为。”“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把这种主张当作封建糟粕而弃之如敝 屣。每每看到我们的国人违背了道德规范却面不改色、心不跳的 时候;每当我们的国人触犯了法律,非但不投案自首,反而畏罪潜逃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他们廉耻心、荣辱观丧失的表现。与中 国古代文化有着某种渊源的日本人十分注重面子,脸面是他们受 尊敬的标志。日本人的行为均离不开对“面子”的维护。这种观 念的产生,植根于日本的“耻”文化,使多数日本人不会也不敢 造假制假,日本人作了某种违背道德规范或法律的事,他们会因 为受到良心的谴责而寝食不安,甚至在法律还没有制裁时,就自 寻短见,以死谢罪。对于日本人这种过于看重“面子”而轻视生 命的做法,我们不能完全认同,但是,重廉耻、知荣辱的观念已 成为日本人行为规范的重要部分,对日本形成文明礼貌、诚实守 信、秩序井然的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党 提出“以德治国”和“以法制国”的今天,增强学生的荣辱观, 培养学生的廉耻心已经迫在眉睫。“徐力弑母”之后,人们普遍 呼吁:改变人才标准,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家庭和学校对学生进 行科学的竞争教育。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发生后,有识之士 一语中的地指出这是忽视人文教育造成的人格确实的表现;“马 加爵事件”更是引起社会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关注。这些都是 我们痛定思痛后的深刻反思。愿这些反思能对我们的德育走向完 善、趋向成功有所推动,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德育,愿我们 的德育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乘风破浪、与时俱进! 4.倡导健康生命、提高心理承受力,中专职校应当特别注 意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 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到底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的健 康标准是:健康应该是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品德状态良 好的综合表现。健康是所有目标、理想、生活的根本保证,应提 醒学生健康也是相对的,包括老师在内,都可以通过良好的行为 习惯维持或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叫树立 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 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正确 的、健康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危害健康的;通过健康教育, 为学生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服务。比如,让学生 知道,学校作息制度所定制的行为模式就是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学 生的健康。在个案处理上,学校可以广泛发动党员、班主任,积 极与习惯不良的学生结对子,有针对性的开展情绪稳定性训练、 挫折承受力训练、动机持久性训练、相融合群性训练、开拓创造 力训练等等,并形成交流笔记,由学生处、教学处、心理咨询处 共同研究,形成一套有针对性、可行的行为不良干预办法。 5.培养感恩习惯,让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在我担任班主任的时候,曾做过这样一次实验:让学生列一 张名单,写下他最感激的人,很快,他们写了,有的写父母,有 的写××老师;我再让同学们写出感谢他们的理由,同样,感谢的往事就历历在目,很快他们就完成了。最后,我让同学们写出 最近一次向名单中的人员表示感谢的时间、行为,这时他们大多 都有点窘迫了。感谢需要表达,感谢可以和谐人际关系,感恩应 该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态度。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每个学期给父母 写一封感恩信,在爱父母的“感恩教育”中,树立责任意识、自 立意识,同时对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心生愧疚。在多年的工 作过程中,我总是非常乐意和同学们唱这首《感恩的心》。歌词 写到:……感恩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时常拥有感恩之情,我们 便会时刻有报恩之心,便会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和谐之 光就会熠熠闪耀。 中职德育论文:浅论中职德育的有效性途径 论文摘要:中职学生是个特殊群体,其道德的完善比技术和职业训练更为重要。中职德育不仅需要传授道德知识,还需要以公共生活为中心,向生活世界回归,注重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的养成,还需要道德体验的交流,并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特殊群体;中职德育;现状;理论认识;有效途径 道德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最壮丽的日出”,人因道德而崇高。正如古代著名思想家苟况在(苟子中所言:“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道德教育永远是一种脚踩大地,仰望星空的存在。脚踩大地是因为教育必须扎根实践;仰望星空是因为教育必须执着人类的理想和理想的人类。任何教育工作者,对德育的道理既懂也能讲,而且对德育都能评判一番,而难的是操作与践行,难的是有实效,中职德育更是如此。 一、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中职学生的弱势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第一,义务教育阶段处于学生群体中的弱势,大多数文化课学习成绩不理想,受到来自家长、教师甚至同学的歧视。他们不是中考的胜出者,而大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主动、不积极。 第二,大多数来自弱势家庭,如农村、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收入水平偏低,家境较为贫困。 第三,不少学生自卑心理较为严重,内向和离群现象较为突出,“我不会”、“我不是学习的料”、“我做不好”等成了其心理定势。他们常常感到前途无望,有的迷失了方向,上网成瘾,沉浸在虚无缥渺的空幻之中,进网吧、聊天、玩游戏、吸烟、酗酒…一忘却了生活目标。而且,学生的不良心理有相互“传染”之势。 二.学校德育显得苍白无力 中职德育的现状突出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照搬普高德育经验,认为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同属一个年龄阶段,两者在身心特点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德育工作也自然有共性。因此,在德育工作中照搬或过多借鉴普高经验,偏离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未注意到: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高,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差异,学生思想、心理状态的区别。 其二,德育课特色不明显。 中职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德育课教学的具体实践中,依然以知识传授为中心。重视道德知识的教学和灌输,学生成为接受道德规范和教条的容器。道德知识与道德能力脱节,学生拥有一定的道德教条,却又在多元的现实中手足无措。有调查表明:中职学生对德育课程不抱喜爱态度,认为学校德育与现实不合拍。 三社会环境对中职德育的负面影响 社会环境对中职学生的教育存在许多负面影响。譬如,有的流行音乐和影视节目,基调消极、颓废、低俗;网吧可随意进入,网上一些不良的内容诱惑着学生。使得学生在校接受的道德约束急剧减弱甚至消失。其次是不健康的家庭教育,突出体现在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上,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完全变成了索取和给予,孩子认为父母的给予是天经地义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完全物质化、金钱化。有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方式简单化和极端化。 四 中职德育的理论认识 第一,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_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显然,道德的目标指向是个人幸福生活。德育是快乐的、是有用的。 第二,教育的职能,第一是培养人格,第二是开发智力,第三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道德的完善比技术和职业训练更为重要。 第三,学校道德教育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夯实,要构筑道德精神,增强道德教育的生命力。 第四,道德教育不仅需要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道德规范的训练,还需要道德感受与道德体验的交流。 第五,德育理论专家对普教的德育与心理研究深入,但对职教德育未予攻坚。中职德育不应孤立无助,它需要在呈现中张扬,在张扬中认同,在认同中壮大,因此,它需要专家的系统理论支持。 五、中职德育的有效途径 1.把中职德育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 第一,创建职业的教育环境和实施环境。 培养企业所需的员工,不仅仅要有精湛的技能,更需要有过硬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没有专长的人才是次品,没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学生是危险品。因此,中职德育应紧紧围绕培养“职业’作为主线,学校的德育内容围绕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组织,按岗位需求进行德育创新。构建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管理模式。 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职业教育必须引进企业文化开展学生德育,要让学生熟悉企业,不能关门搞德育,要把那些职场能手(尤其是自己的毕业生)请进来,现场说法,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 把学生在校的一日行为和在校三年的行为规范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培养方式可分为集中与分散,集中训练形式至少有拓展训练与成长训练等,其内容可为:激发潜能、挑战自我、学会沟通、熔炼团队、自我保护、吃苦耐劳、抗击挫折、逆境求生、顽强自立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训练,逐渐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和专业纪律的养成。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同时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同伴影响作用,形成一个富有道德影响力的德育“场”。 第二,突出职业特色和专业特色。 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进行的,只有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职业意识为统率,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胜,使学生具有在岗位上发挥才能的思想基础和职业基础。离开职业特色,中职德育就会失去立足点。 在职业教育中,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职业特征、职业纪律和职业行为,如幼师专业与模具专业就有不同的职业要求。因此,中职德育要强调专业特色。职业教育强调特色是质量的标志,质量特色除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学生的职业道德特色和行为规范特色。如若忽视,培养出来的学生就难以就业,就难过用人企业检验关,就缺乏竞争力。 2.引导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未来 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生在心态上相差很大,因此,中职德育必须在抓住同龄人的德育共性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其个性,即抓住中职学生德育的特殊性,才能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时代感,提高德育的实效。为此,学校应努力引导他们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未来,如通过拓展训练,让其点燃激情,超越自我在活动中分享快乐、感悟生活。同时,以心理辅导为牵引,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目将“教育、辅导、咨询、服务有机结合增强学生自信。 设法让学生领悟:自卑是事业的大敌,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生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则是登堂人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是成功在等待着你,并庆祝我们努力的结果。我们不会遭遇失败,碰到的不过是暂时的挫折而且让学生在成功训练中经历磨砺生存意志的逆境体验,使其遇到挫折时而不选择逃避。 3.填补以往教育内容的空白——感恩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因此,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去做感恩教育。现在,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容易忽略身边所拥有的一切,在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有位退休老师曾伤感:有个班级他做了近三年的班主任,仅一次在教师节收到该班学生的贺卡。可后来有个实习老师只待了一个月,却得到了学生的鲜花和礼物。这说明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在意,而对于已拥有的珍贵的东西,并不珍惜。再如,许多学生对父母的嘘寒问暧,不但不感动,却认为是唠叨。 针对这一现状,应通过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从教师开始,做好“感恩”榜样,让学生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起码品德。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如算算读书期间所花费用),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同学对我们有帮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等等。也就是说:感恩是对生命恩赐的领略,感恩是对生存状态的释然,感恩是对现在拥有的在意,感恩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感恩是对赐于我们生命的人的牵挂……只有学会感恩的人,才拥有谦虚之德。 事实说明,我们不要责备学生缺乏感恩,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不能把学生“教”成不懂得感恩的一代。 4.为学生成长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中国有一支令世界吃惊的网络文化参与大军,据统计,在13亿人口中,有1.38亿网民。在网络狂潮呼啸而来的时候,人们的认识发生了混乱。比如,一些媒体在大量报道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同时,出现了网络妖魔化的倾向,似乎互联网就是海洛因。这种误导造成许多家庭禁止孩子上网,甚至让父母产生了网络恐慌。 然而,21世纪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换句话说,能否有效地掌握互联网这个工具,在相当程度上标志着能否有效地学习。应该说,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对青少年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对于中职学生,关键是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和使用网络。为此,学校应购置和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学生在校上网,并由老师值班指导。明示上网要做到“五要五不要”,即: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程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在有组织有纪律的网络环境中,就能使学生自信友善,学生既善于自我管理又有责任感,而且具备抗挫折的能力。这样,学生就会以自身的免疫力,主动规避网络风险。网络不但不会伤害他们,而且会让他们充分享受网络时代的新成果。 5.在实践中锻炼和检验学生品德 在学生班级管理中,大多数学校采取了分项扣分评比的方式对班级进行考核,但效果欠佳。因为对于集体荣誉感强的班级来说,可能会出现全班口诛笔伐的现象,用集体的舆论压力来惩治学生个人的过失。对于集体荣誉感不强的班级来说,扣多少分都无所谓,且德育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重视学校的检查与评比,而是让学生接受扎扎实实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经常化生活化的公民教育。因此,学校应让各班教师具有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或开展特色班级活动的自主权,为学生提供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高尚的时间和空间。要在实践中锻炼和体验学生的品德,就要让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和检验。换言之,就是学校应给学生提供一个环境和机会,让他在社会上、在岗位上展示自己的才干,同时也暴露出问题,很多问题没有机会和环境就检查不出来。 6.构建师生平等高效对话交流机制 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你决不可以按着马头让它饮水。对于德育而言,如果没有对学习主体的了解与尊重,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与人主体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而不是理智知识与认识的堆集。转化学生,需要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观点碰撞,教师真正与学生互动起来,给学生以人性的温情,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从而从认识上取得一致,使学生与教师在精神领域相遇、相识进而达成共识。因此,中职道德教育应构建一种机制,使师生之间的道德交往和交流成为一种习惯,用教师自身的高尚德行和人格魅力感化学生。 除此之外,中职德育还需强化队伍,加强研究,不能单打独斗,而要形成合力。换句话说,中职德育工作只有进一步“洗脑、补钙、壮骨”,方可从“贫血”的背景下突围出来。 中职德育论文: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德育与人才培养新模式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 中职德育 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中职德育教育新模式.是建立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创新中职学校德育观念,选择德育内容,拓宽德育途径,提高中职德育的实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与指导思想。目前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除了因其专业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更为重要的而往往又被我们所忽视的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中职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系统工程,高质量的中职教育不仅体现在培养人才的高技能上,而且体现在其思想素质上。因此,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德育新模式,就要积极创新德育观念,选择、设计中职德育教育内容,拓展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中职德育的实效。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新德育观念 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要强化法律、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制约功能,善于把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渗透在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中.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育人环境。 1.树立中职德育人本观。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就业为导向,造就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中职教育的基本目标。中职德育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基础,把德育融人中职教育的全过程。学校应紧紧围绕学生的思想特点开展思想教育.将其个人理想同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人、引导人的优势,又要发挥其关心人的强势。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目标的中职德育就是德育人本观的最好体现。 2.树立中职德育实践观。要使道德教育取得实效,就必须顺利实现两个转化。即把教师所传授的品德规范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念,又将学生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若要顺利实现道德的内化和外化,就必须促进学生的道德体验。实践是道德体验的场所及主体性生成的基础,同时是道德体验深化、发展的动力。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要求理论教学时间与实践教学时间的比例达到1:1.从而使中职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社会性这一本质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保证学生的实践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积极地自我发展{通过实践体验来内化教育内容,调节自我意志,完善自我认识,形成道德品质,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效统一。 3.树立中职德育开放观。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这就要求中职德育也应是开放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纵向来看,中职德育培养的目标不只是好学生,更应该是好员工、好公民,我们应以开放的眼光向前看:德育教育要随着社会进步、社会物质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学生德育内容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地得到调整、充实和提高。从横向来看,中职教育中不同的专业其德育内容也有不同的要求:另外,中职德育绝对不能“闭门造车”,学生从家庭到学校、到工厂(实习基地)、到社会都有广阔的活动天地.这就决定了学生德育素质的形成,除受校内影响外,还直接受家庭、工厂、社会的影响。而学生的德育素质,也会反过来不同程度地影响家庭、工厂、社会的德育建设。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选择德育内容 中职德育以就业为导向,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企业需求对德育内容进行选择、充实、调整和创新。要求所有德育教育内容必须能融入和贯穿于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之中,确保德育内容的实效性和穿透力,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1.把基础文明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基础工程。目前,要重点抓好“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公民道德教育,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我们应树立市场经济的基本意识与规则,强化学生的公平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规则意识,使学生牢记在任何行业、企业、职业岗位上.都要始终如一地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规则去做人做事。 2.把择业观念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特色内容。以就业为导向,就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良好的择业观念应该是:以发展的观点审视自己,顺应时代要求,价值取向与社会利益一致,具有宽泛性和可调试性。加强对学生择业观的教育,要让学生明确:职业分类是由社会分工所致,无论什么职业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别,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只要顺应市场需求、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人才就都有用武之地 3.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核心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内力所在,也是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是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竞争优势之所在。首先,要加强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规守时、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基本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掌握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并依据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分专业进行特殊职业道德训练,提高职业道德培养的针对性,如要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思想,培养营销专业学生“诚实守信、不欺诈”的思想,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一丝不苟、谨慎稳妥”的态度,等等。 4.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重要补充。中职学生必须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磨难教育和抗挫折教育,从而增强适应能力与就业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拓宽德育途径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结合,开展订单式培养,这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德育教育的途径。丰富了德育资源。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首先是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的作用,并改变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在方法上突出引导和启发,突出案例教学。在内容上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择业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让“两课”教学成为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次,要充分发挥其他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真正做到管教管导,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但这点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它理应成为德育教育的一条主要途径。 2.利用实践教学网络.强化中职德育实践。中职教育中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德育实践的过程与实践的基地。传统德育往往只注重德育理论知识的教育、案例的讲授,忽视了道德的实践。从而没能形成“德行”。中职学校应把丰富的实践教育资源统一纳入德育课程教学体系,统一规划、设计、实施和考核,让学生在德育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例如,在企业或学校的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的职业要求。对学生建立和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严格的考核、训练制度,从着装、打卡到整个生产流程的每个技术环节,都要实行严格的规范训练,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3.以企业的要求营造育人环境。“环境育人”是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创造育人环境。首先。校园文化的设计应该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根据联合办学的企业或订单式办学企业的企业文化来强化校园文化,在办学理念上凸显以就业为导向.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引进企业管理的相关理念。其次,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这一主题。多开展企业与学校互动的活动.如请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来校讲座,到企业进行见习参观。举办企业招聘现场会,成立就业指导协会等社团组织。 综上,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职学校必须积极创新德育观念,选择、设计中职德育教育内容,拓展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德育新模式.提高中职德育的实效 中职德育论文:关于中职德育课教学应贴近企业贴近学生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德育课教学要了解企业的需求,结合学生的现状,这样教学才有针对性、实用性。 论文关键词:中职德育;贴近;企业需求;学生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高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能适应岗位的变化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由此德育教师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应该了解学生的现状,结合社会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要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从中职学生的现状来看:他们大多都是中考的失利者,曾经的理想破灭,进入中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背负着来自家庭、社会鄙视职业教育的精神压力,学习没有动力,生活没有目标。他们有着很强的自卑感,自信心不足,一旦遭遇挫折,便萎靡不振。他们似乎淡忘了理想这个词,单纯的只是玩,把学生生活当成是摆脱家长管理、逃避社会责任的场所,有着很多的不良习惯和人生态度,表现在: (一)学生的人生目标不够明确,人生理想不够清晰,开开心心地度日月,忙忙碌碌地谈恋爱,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二)目标模糊、无追求,有的学生直接说我是来混时间的,要不要毕业证无所谓。 (三)态度懒散,生活无约束,无视校规校纪,对老师的管理抵触性强,把老师的严格要求看成是一种管制。 (四)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视为正当要求,不考虑是否有合理性,享受型心理比较严重。 对企业的调查发现:很多企业的用人理念是有德有才重点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弃之不用。一位企业的老板说:有理想的员工总是有责任心,讲业绩,讲贡献,勇于挑担子;有理想的员工总是只要有一份希望,就付出百倍努力,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直到成功;有理想的员工总是善于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技术,善于提高,善于创新。我们的员工要努力成为有理想的员工,成为值得信赖、引以为豪、能作为、有大作为的卓越员工。 针对学生的现状,为唤醒学生心中那已经破灭的理想,结合社会的需求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天生我材必有用。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树立为职业理想奋斗的信念。 二、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优越的生存环境使他们只想到自已的需求,而从不站在他人立场上看待问题。回报他人的意识也很淡薄,感谢他人的言语和行动匮乏。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与理解,缺乏对父母付出的认可,认为所有的人对自已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学生的自我倾向相对较浓,主要表现为自私、霸道、个性强,不懂得付出,人际关系冷漠,以自我为中心。 对父母:大多数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愿意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部分学生是家里的“太上皇”,稍不顺心就与父母吵架,只知道无限制地向父母索取,却从不懂得关心父母;一些中学生盲目追风,挑吃捡穿,相互攀比,不懂得体贴父母的艰辛,甚至抱怨父母无能。 对老师:不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认为老师的提问和改错惩罚都是故意刁难自己,和自己过不去;部分学生在校园遇到老师,就像不认识一样,课堂上更是无视老师的存在;甚至顶撞老师,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老师的工作。 对同学朋友:表现为自私自利,自我中心,只重索取,不求贡献,需要朋友的时候一个样子,不需要的时候什么都不是;物化朋友之间的友谊,认为一切都是可以用金钱来购买和衡量的;不能宽容别人,甚至想找机会报复。 从企业的需求看:感恩之心是职业精神的核心。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说:如果一个员工有能力,就会是一个可用之才;如果一个人懂得感恩,就会是一个优秀的员工;如果一个员工既有能力又有感恩的心,那么可以把工作放手交给他去做,因为这样的员工不会找借口来搪塞自己的职责,也不会做任何表面工作来欺骗老板。他们会珍惜一切,善待别人,并认为努力工作是对公司、对事业最好的回报,也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好的交代。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对家庭、对公司、对朋友、对社会都真正负起“责任”。一个企业重点要培养和提拔那些懂得感恩的人。学会感恩是一个员工做好工作的动力。懂得感恩是一个员工优秀品质的重要体现。 鉴于学生的现状,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 (一)让学生学会“知恩”。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她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和他人、学校、社会的恩惠,人人都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这一切。 (二)让学生学会“报恩”。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产生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懂得对生活和他人心存感激,学会理解和关爱他人。不断增强学生的报恩意识和报恩能力,学会如何回报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学校和社会。 (三)让学生学会“施恩”。当我们能够做到“知恩图报”时,还应当怀着宽容的心态、愉快的心情,尽自己所能地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三、要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太阳”、“小皇帝”,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和大的挫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应对挫折的能力也相对较弱。不少学生在求学、求职、就业时只想到成功,没有想到失败,一旦遭受挫折就会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情绪之中不能自拔。一份来自企业的调查发现:一个优秀的员工即使面对失败也是积极乐观的,因为失败对于他们来说是成功道路上最为平常的一个插曲,失败能够让他们更加努力,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竞争中更胜一筹。为培养优秀的员工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挫折教育,联想集团会定期邀请专业心理人士来为知识型员工作《压力管理》讲座,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的企业都提供类似的心理培训课程。可见企业需要的优秀员工应该有抗挫能力,能够满怀希望地完成工作。 为此必须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让学生了解挫折是人生路上不可避免的,正确对待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树立自信心,让挫折成为他们向上攀登的垫脚石,努力战胜挫折,做生活的强者。 四、要对学生进行注重细节的教育 从在校学生的现状看:由于他们文化基础比较差,他们身上毛病很多,而且大多都是些小毛病,小细节。如:走路左右摇晃,站坐没规矩,坐在座位上双腿不停的晃动。衣冠不整,见领导,老师不问候,不起立,上学迟到,上课串座位,摆弄手机等。 从实习学生的现状看:来自企业的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实习生不注重自己生活中的的细节,面试时言谈举止随意,叼着烟卷,衣着打扮很随便,手放在口袋里,东张西望,接听电话等一些细节问题而造成面试失败的超过了77%,一份份职业梦随之破碎。步入职场的实习生有的迟到、早退,无故请假,工作中煲电话粥,发短信,见到领导同事不打招呼等。 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现在很多企业都倡导“细节之处出效益,精细管理促发展”的管理理念,引导员工注重从细节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商业社会中,公司规模日益扩大,员工成千上万,其分工越来越细,绝大多数员工从事的都是繁琐的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也正是这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才构成了公司卓越的成绩。这是细节的美,细节的魅力!即细节决定成败。各类企业的人事部门经理表示“企业越来越看重员工的细节,注重他们的'软'素质”,不仅停留在专业、技能、经验上,还要考虑人才的性格、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团队意识等等,注重从细节上考察人才。很多企业要求优秀员工应做到:(一)一定要有时间观念,上班决不允许迟到,下班绝不能早退;(二)不要把请假当成小事,有些人一旦有什么事就马上请假,非常随便,这是一种非常对公司不负责任的表现。只要能坚持上班,最好不要请假,必须秉持平日认真上班的态度;(三)见面问声“早上好”,是一天工作情绪的开始,是精神充足的保证,更是沟通人际关系、给人留下好的印象的要素;(四)上班时不要随意离开座位乱串门、办私事,用公司电话谈私事;(五)和领导谈话、汇报工作或开会时关掉手机这是有教养的表现;(六)工作场所一定要保持整洁,一天的工作从工作场所整理和打扫卫生开始。可见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层面。 为此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任何大事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积累而成,没有小事的积累也成就不了大事,细节决定成败。所以对待任何工作都要尽职尽责,一丝不苟,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做人的原则。 总之德育课教学只有贴近企业、贴近学生才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还要针对学生的现状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抗挫折教育,注重细节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符合企业的需求,做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 中职德育论文:论析中职德育课如何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 德育课程改革 小组合作学习 论文摘要:在新一轮中职德育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值得实施和推广。作为德育教师,如何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本文作者作出了相关的思考。 新一轮中职德育课改要求德育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切实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在新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实施和推广。那么怎样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正确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把社会心理学中的合作原理引入课堂教学。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其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照性别、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智力水平、能力倾向、家庭背景、文化环境、社会联系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倡导“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坐在一起讨论。小组成员之间并没有实质的合作,这只能算是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并非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也不应该仅仅作为调节课堂气氛的一种手段,它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精心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 精心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前提.是关键性的第一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恰当地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主题的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德育课改对认知、知识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符合德育课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教师应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紧密联系中职生的思想实际、心理需求、生活环境等重新整合教材。开拓和挖掘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课,可以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设计为“5.12地震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等,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心灵的感悟与震撼中真正理解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在“企业中的劳动者”这一课,可以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设计为“当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者”.让学生通过采访调查等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当前企业最需要的是爱岗敬业、技术熟练、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劳动者,从而立志奉献社会、苦练专业本领。总之,教师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主题应该具有时代性、生成性、活动性和开放性,一定要尊重学生学习的兴趣,贴近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认真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 1.指导学生分组分工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要尽量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在小组成员之间形成最大程度的差异,使小组成员在各方面形成互补。组与组之间则要尽量保持相对均衡的水平,从而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公平竞争。 教师还要指导每个小组进行明确细致的分工。例如各小组设小组长,负责组织督促组员开展合作学习;设资料员,负责多渠道搜集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料;设书记员,负责及时记录整理小组各成员的学习成果,并汇总形成本小组统一的结论;设对外联络员,负责联系采访、调查、社会实践等事宜。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小组里展示自己的才华,既增强了责任感和成就感,又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教师还要指导各小组内部实行角色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不同的角色和任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会有学生等待观望或盲目跟从。产生“无效合作”的尴尬。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学生还没来得及独立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案。由于缺乏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其实,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没有独立思考的合作学习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例如“人生价值的实现”这一课,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为“中职生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独立思考,为交流合作做好准备。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要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企业,有的认为要进修培训以提高学历,有的认为要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有的认为要抓住创业的机遇,还有的认为要当公务员,为百姓办实事,等等。有了独立思考,每个学生才能踊跃发言,互相切磋,甚至据理力争。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是高质量、高效率的。 3.促进学生团结合作 在竞争激烈的2l世纪.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将更多地体现在与他人的合作上。同样,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 (1)教育学生树立团队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种集体协作。教师应该教育每个学生树立团队意识,以小组集体利益为重,顾全大局,齐心协力,团结互助,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奋斗。 (2)教育学生学会倾听 倾听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学会倾听不仅是学会学习的需要,而且是学会交往、学会做人的需要。教师要教育学生倾听时不要随意打断别人发言.要注意听出别人的主要观点,听完后要及时评价。并发表不同意见以展开探讨。而对于别人正确的意见则要虚心接受。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立足社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特别需要每个人能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探讨。有些中职生发言不能紧扣主题,表达也不够精练,教师应该帮助其训练语言表达的技巧。还有些中职生由于自卑胆怯.不敢大胆、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教师则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其克服自卑胆怯的不良心理,并尽量为其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 (4)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 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技能是一个人事业走向成功的保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做到礼貌待人,真诚待人,宽容待人;教育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如尊重对方,赞美对方。亲和微笑,培养友情等;教育学生掌握思想沟通、情感沟通甚至心灵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教育学生以谦和友好的态度对待争议,求大同,存小异,建设性地解决问题。 四、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1.对各小组整体表现的评价 小组的整体表现和总体成绩是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基本依据。评价的指标可以划分为:各小组的学习是否认真,探究是否积极,可设立最佳态度奖;各小组内沟通是否有效,配合是否默契,可设立最佳合作奖;各小组搜集资料是否全面细致准确,可设立最佳资料奖;各小组学习心得体会、调查报告、总结发言是否科学严谨,可设立最佳成果奖。除了单项奖外,还应该对照以上指标评出各小组的总分。总之,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共同参与、共同奋斗、共同进步才算得上成功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2.对各小组成员个体表现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展示自己、悦纳自己、发展自己的舞台。教师的评价要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与幸福感。比如要让探究能力强、合作热情高的学生更优秀更自信,让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体验到宽容与鼓励,让成绩落后、自卑怯懦的学生发现自身的潜力与闪光点,增强信心与勇气。 除了教师外,小组长、组内学习同伴、学生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更能保证评价的科学与公正。 中职德育论文:浅论中职英语教学环境下的德育探索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英语教学 德育 论文摘要:英语教学环境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阵地之一。积极开发英语教材的与人价值,勇于推广英语教学的育人实践,尽力优化英语教学的育人环境,努力提炼英语教师的育人魅力,方能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开创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德育工作相融的新局面。 英语教学是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肩负学校的德育任务。德育虽居于学校工作首位,但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渗透在各门学科教学之中,从而影响着学生自我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尤其是中专职业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缺乏升学压力,他们空闲时间多,剩余精力多,小缺点多。空闲时间多就需要大量的活动填充空虚的心灵,剩余精力多就需要适当的方式供他们释放和发泄,小缺点多就需要学校和老师花费大量的和精力帮助他们改正。单纯的应试英语教学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纯粹说教式的德育方法更无助于他们的态度转变和人格调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英语教学和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我们要利用好英语教学这块舞台,开展有特色的德育工作,是新课程的迫切需要。 一、开发英语教材的育人价值 每一本优秀的教材就是最好的育人资源。翻开江苏省中职学校的英语教材,篇篇都是绝佳的育人素材。经过归纳分类,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从十个方面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 1.培养正确的健康观念。"food" , "keeping fit" , "sports" ,"growing up" , "health”从我们的日常饮食和锻炼谈起,提醒学生不但要从均衡的饮食、日常的运动方面注意保持身体健康,而且要从控制自己的情绪、释放白己的烦恼和避免亚健康状态等方面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2.培育和谐的交流环境。"going places" , "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告诉学生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除了有风格各异的自然美景,还有当地的人们经过长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形成的别具一格的风俗人情。世界的融合需要交流,交流的前提是尊重,尊重的条件是了解。所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人乡随俗,尊重对方的社会习俗,相互之间的交流就会更畅通。同理,同学之间相互尊重,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和谐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不是遥不可及。 3.具备基本的审美能力。通过对“popmusic", "films", "fun-ny stories”的学习,学生会拥有基本的影视知识,会就具体的作品和任务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英语教师可以钊一对学生的时下喜好作出正面引导,提倡男孩的阳刚之美和女孩的清纯之美.减少学生的“哈日”、“哈韩”及“非主流”倾向。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success and failure" , "wealth andhappiness”明白地告诉学生在人的一生中,人既要与自然打交道,又要与社会打交道。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们得到的结果往往不同。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成功带来的满足和幸福,也有失败带来的烦恼和痛苦。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坚持“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时的考试失利并不意味着自己永远的失败,一次的名列前茅并不能代表自己可以“一劳永逸”。抱一颗平常心,失败和成功就不会成为烦恼的事。 5.拥有充分的环保意识。"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tural disasters" , "problems of our times”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不断进步的社会的同时,也呈现了一个不断受到人为破坏、污染和自然灾害所侵害的地球:污染加剧、森林消失、土地沙化、灾害频发,除了无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外,人类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破坏的程度也越来越强,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越来越多。地球作为人类的共同家园,需要所有的人承担起保护它的权利,那样我们才有继续生存下去的可能。作为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创建清洁校园和绿色校园。 6.形成规范的文明礼仪。“good manners”向大家展示了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规范性语言和行为。简单的举手投足、招呼问候,小则反映一个人的基本文明素养,大则体现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文明礼仪应该是先由外而内的强制行为,后由内而外的自发行为。爱因斯坦说,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学生将课本知识遗忘之后,还留下什么样的素质。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就是对其人格素质施加影响,使之向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让其一生受惠的目的。 7.走进伟人的心灵世界。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和信息时代的独生子女们,伟人离他们的生活比较遥远。利用教材帮助学生走近伟人,了解伟人的内心世界,学习他们的高贵品质和精神。great men and women就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邓小平:在留学法国期间,他做过许多工作,充分体会了低层人民生活的困苦和没有强大祖国作为后盾的失落;他有雷厉风行、坦率务实的工作作风,也有普通和谐的家庭生活;他为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繁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因为疾病的折磨而未能亲眼目睹香港回归祖国。号召学生学习他的诚实、坦率与务实,踏踏实实、努力勤奋,因为任何的成就都离不开平时的脚踏实地。 8.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将“planning your future" , "jobhunting”和“三创”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职业,什么是职业规划,为什么要进行职业规划,职业规划的简单步骤是什么,职业规划要遵循哪些原则等问题。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只有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楚而全面的规划.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9.保护传统的文化遗产。"festivals" , "cultural heritages"告诉我们,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面对中华文明的瑰宝,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学生熟悉、掌握并且懂得继承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 10.学会辩证地对待新生事物。“television”, “science andtechnology”让学生懂得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everycoin has two sides.”教育学生在运用任何一项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服务的同时,不要对那种技术产生依赖,不要成为技术和机器的奴隶,过理智而充实的生活。例如:电视和电脑游戏可以作为适当休闲的方式打发业余时间,但是不能作为主业替代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切勿本末倒置,学生应当清醒地过自己的青春生活。 二、推广英语教学的育人实践 在英语教学环境下,德育的课堂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育人价值的开发,还可延伸到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中。 作为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力补充,竞赛、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是充分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最佳舞台,可以是英语教师自行进行,如:课外阅读、能力竞赛、英语应用文写作竞赛;也可以与校团委和学生会协作,举办一系列的英语课外活动:唱歌、朗诵、演讲、讲故事、单词接龙、智力大冲浪。这些活动在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也是在进行育人实践,因为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其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锤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刻苦勤奋的优良品质,将德育渗透到英语教学的课堂内外,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从而避免陈旧的说教给学生带来的老生常谈。 三、优化英语教学的育人环境 与以英语为母语的英语环境所不同的是,我们所提的英语环境是在中文生活环境下营造的英语氛围。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用心经营出一个既不丢弃母语教育又在英语方面有所突破的育人环境,使他们耳濡目染学到许多东西。英语教学环境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和人格塑造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英语教师对此不可忽视,而应加以利用,特别是教室英语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黑板报。将黑板报辟出一隅,作为固定的英语德育小故事的刊登地,简单易懂,增长知识,既语言诙谐,又意味深长。 2.学习园地。教室后方黑板两侧任意一端,发动学生,创新设计,作为专门的英语交流场所:英语作文,择优选用张贴,英语竞赛活动场景及获奖照片等。如:与奥运会同步推出各种赛事项目的英语表达,为学生的课余时间增加知识和乐趣。只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就要不吝纸墨和精力。 3.英语格言、谚语、名句。"faster, higher,stronger”不但简单,而且激励学生,催人奋进。 4.英语美文和英语歌曲欣赏。如若机械记忆英语语法必将抹杀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那么优美动听的英语歌曲和短小精悍的美文就可以改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成见。课余十分钟,教师可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播放没有负担的英文歌曲,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欣赏能力,同时,给学生一种惬意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5.亲情树。一般地说,亲情常限于家庭成员之间感情和爱意的表达,在学校呈现出来更多的是友谊和师生情。但是,只要英语教师细心,特别是作为班主任的英语教师,在充分关注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前提下,给某些单亲家庭或“留守孩子”如亲人般的目光,在他们过生日时送上一句简单的"happy birthday”就足以让他或她心存暖意。根植于师生和同学之间的这颗小树,只要有了大家的共同浇灌,就会发芽、开花、结果。 四、提升英语教师的育人魁力 为人师表即德育,英语教师在德育生活化的推进过程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学生一起构成学校这个大的生活环境,教师的一言一行势必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品质形成。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提出“躬白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师德要求;同志也曾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如果迟到或有事不能上课要用英语说明原因并且真诚道歉,用英语向为教师办公室拖地倒垃圾的学生表示感谢,用英语表扬取得细微进步的学生,用英语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中肯的评价和祝福过生日的同学,用别具一格的颁奖仪式对学习态度欠端正的学生进行由衷的批评指正。只要有英语教师的身体力行,用自己的魅力去影响和引导学生,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一定会在心灵上有所触动、有所进步。 总之,只要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处处注重细节,勇于实践,那么处处即德育实践的课堂。
物流专业毕业论文: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 摘要:文章研究的目的是思考探索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良好策略,促进物流企业吸纳优秀人才和物流专业毕业生充分就业,实现双赢;研究方法是文献参阅和调研分析,了解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在物流市场需求大量物流人才背景下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研究结论是为使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充分对口就业,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身都应作出相应的努力。 关键词: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物流行业吸纳物流人才渐多,据统计,我国每年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约为40万人,且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但是,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出现就业难和就业率不高的状况。截至2011年初,我国已有410所大学、824所高职院校和2 000多所中职学校培养出大量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博士等层次物流专业人才,而每年的就业率仅70%多一点,且还存在“被就业”、“低就业”、“转行业”等情况。为此,我们了解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在物流市场需求大量物流人才背景下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思考探索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良好策略,促进物流企业吸纳优秀人才和物流专业毕业生充分就业,实现双赢。 1 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1.1 物流专业毕业生与物流业供需矛盾 根据国家职业统计部门的报告显示,物流人才被国家列为十二种稀缺人才之一,人才缺口巨大。据统计,我国整体物流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总量在600万以上,但目前市场化的行业工作人员绝大部分都是由传统仓储、运输等行业过渡而来,专业化、现代化的专业人才缺乏。物流企业纷纷“喊渴”、急需人才、重金聘才,让人感觉“人才奇缺”,而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却难以顺利就业,形成物流人才供需矛盾。 目前市场上需求数量最大的是物流操作人员,如报关报检员、单证员、货代操作员、进出口操作员、物流客服人员等,物流专业毕业生们又嫌工作单调枯燥无情趣,不愿意屈就。物流企业招聘一般要求有工作经验、实践能力强,且大多只招“男生”,而高校培养出来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大多实践动手能力相对弱,工作经验不足,实战少,自然得不到物流企业的青睐,从而找不到工作。对物流专业的女生来说,找专业对口工作更是苦不堪言,不得不另谋他路。 1.2 物流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就业能力不强 现在有些毕业生综合素质较低、就业能力较差,他们在学校学习期间没有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好好学习和实践,致使其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动手操作能力不强,而物流行业需要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人才,既要理论知识基础好、又要实践和动手能力强,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相优化,这样他们在参与物流行业招聘时就处于竞争劣势,难以进入物流用人单位。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反馈回来的信息得知,80%的用人单位认为,物流专业本专科毕业生理论功底不扎实,在校期间也很少参加实践操作训练,许多物流操作流程和设备都不了解,实际动手能力不强,以致在工作岗位时无从适应,无法尽快进入工作角色[1]。 1.3 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就业追求多元化 有些毕业生好高骛远、期望值较高,起初就想一步到位,想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想环境舒适、待遇优厚、氛围融洽、轻松稳定的工作,不愿到条件相对较为艰苦的企业锻炼提升,拥有此种就业观念和心理的毕业生较多,尤其是“80后”、“90后”这两代毕业生,他们认为工资不再是他们求职的唯一考量要素,他们还考虑工作环境是否满意、工作氛围是否开心、工作单位能否实现价值等因素。而物流行业一线操作工枯燥单调乏味,不少毕业生宁可待业也不愿屈就。毕业生对就业挑剔,追求多元化,并不是坏事,多少还能说明现代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再仅受经济因素的驱动,而更加注重工作感受、发展前景、企业文化等因素。 1.4 物流人才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 日益发展的物流行业已逐步走上更正规化的管理,对物流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不同岗位的物流人才都需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2]。虽然物流行业需求大量物流人才,但物流人才市场竞争依然激烈,一是大学毕业生逐年累加未就业的人数达100多万,都需要找工作,致使部分大学生开始倾向寻找专业不对口工作岗位;二是各类企业下岗分流的2 400万城镇富余劳动力,也亟待寻找新的就业门路;三是目前全国约有1.06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其中的一半和近2 000万已掌握一定技术的新生代农民工,随时都可能更换好的工作。三类就业群汇集,数量巨大,对操作性强、学历要求不高的物流操作层工作来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 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市场每年需要大量的物流人才,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在这种用工背景下,却出现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难以就业的尴尬现象。问题的症结在哪?我们不得反思,试着探析其因。造成这种形势,原因是多方面的。 2.1 高校方面 从全国来看,高等教育总体上都有点缺乏面向市场灵活办学的机制,部分设置物流专业的高校物流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手段落后、实践基地建设滞后,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有些脱节,重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条件、环节跟不上,导致理论与实践难统一,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办事能力有些欠缺。另外,高校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上缺失长远规划,特别是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做好职业生涯设计方面的指导相对薄弱。高校不仅要培育人才,还应肩负起服务和促进地方乃至全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正确科学引导毕业生就业,加强学生服务地方和国家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2.2 社会方面 社会上物流公司逐渐增加,设置物流专业的高校也不断增多,且招生人数也在增长。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报了物流专业、学了物流知识,将来毕业定能找到待遇不薄的工作,但事与愿违,许多物流专业毕业生在家待业。物流企业其实缺乏的是物流一线实际操作人员和了解物流行业现状及业内基本情况、有物流工作经验的高级专业人员,而物流专业毕业生们由于种种原因难以胜任。 2.3 毕业生自身方面 很多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未能客观科学的认识、分析自我和物流人才市场,表现为对就业期望过高,把优厚待遇、舒适环境、宽敞住房、便利交通等作为择业标准,不愿到条件相对艰苦的物流公司和物流一线基层工作;职业规划欠缺,很少毕业生依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实力素质等做出就业决定和规划;就业、择业能力不强,在校没好好学习,致使知识体系不健全、专业知识不扎实、技能水平不高。 2.4 物流业用人方面 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设置了不少门槛和条件,物流专业毕业生们往往达不到要求。大部分物流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总想招聘直接可用之人,不想招没有工作经验、实践操作能力弱的学生,不愿花精力和财力去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和指导,有时情愿招文化素质不高却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 3 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策略思考 3.1 政府方面 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支持物流行业发展,为物流业发展提供政策扶持、法律保障;加强物流监管、政策调控力度,规范物流人才市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大物流投资力度,为吸引、留住物流人才提供优越条件和待遇;要广泛利用多种宣传渠道,积极宣传和教育人才战略强企的理念,为高校培养出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和物流业用人单位提供良好对接平台和机会,促进物流专业毕业生充分就业,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3.2 高校方面 首先,高校要加强物流师资队伍建设,引进物流专业高水准的教师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在物流人才培养机制上要与市场需求方面进一步相链接,在学科规划和专业设置上进一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物流行业培养输送专业素质高、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优秀物流人才;其次,高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主动与物流单位、公司、机构联系见习实习基地,为物流专业大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把所学应用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做到知行统一,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提升物流技能;再次,高校要加强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并教育学生要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强烈意识和实际行动,平时要有就业的紧迫意识和忧患意识,从而充分发掘学生的优势,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3.3 用人单位方面 物流企业应改善基础设施、工作环境,形成正确的用人观,尊重人才、激励人才、培育和造就人才。在选聘员工时,应为毕业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就业环境,以广阔的胸襟接纳天下英才,充分发掘人才的潜力,摒弃传统的用人观念和短视思维,完善用工机制,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强健人力资源。物流企业还应履行社会责任,积极主动与高校搭建人才培养合作平台,大量吸纳接收优秀毕业生,让物流专业学生到企业实训见习实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毕业后可直接为企业效力,实现双赢。 3.4 毕业生自身方面 首先,物流专业毕业生自身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养成良好的就业心理,强化主体意识,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摒弃自傲或是自卑的不良心态,不受社会中人们传统偏见的影响,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能力,科学地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其次,物流专业毕业生应努力学好专业理论知识,争取考到物流相关资格证书,并加强实践环节的锻炼,增强自身业务素质和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再次,物流专业毕业生应主动认识和把握就业形势,及时全面收集就业信息,积极参与应聘,寻找属于自己的舞台。 总之,在物流业急需大量物流人才的背景下,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扎实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物流企业实训实习,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当前市场对物流人才的要求,才能根本解决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物流专业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高跳槽率”原因探析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到2010年我国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50万人,一般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人。 物流企业人才的巨大缺口为该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在所有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统计中,物流管理专业近年来一直稳居榜首。但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物流企业的跳槽率之高也可以说居各行业之首。有不少人在试用期一过便选择离开物流业,更有甚者报到当天便“主动”失业。什么原因导致求贤若渴的物流企业中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高跳槽率? 一、跳槽率高的几大原因 1.物流企业环境差、工作强度大 任何一个企业对新接收的大学毕业生都要放在基层岗位进行锻炼,物流企业也不例外。物流企业的基层工作岗位就是物流操作现场:一般是在车站、机场、港口码头附近,库房简陋,一线员工每天要和货物、装卸设备、运输车辆打交道,多数情况下要露天作业,蚊虫叮咬、风吹日晒是常有的事情,有时还可能发生翻车、货垛倒塌等意外事故。相对其他企业而言物流企业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工作强度大,劳动时间长。面对如此差的企业环境、如此大的工作强度,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一部分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们于是就此而选择逃离物流公司。 2.工作枯燥、责任重大,但薪酬却不高 一线物流操作人员工作的对象是货物,每天的工作除了点数量、记数字就是接货、送货,工作过程相对单调、枯燥,但他们经手的货物却是实实在在的有价值的商品,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货物的残损、丢失、变质,从而使企业蒙受经济上和信誉上的损失,直接责任人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物流企业一般工作人员的薪酬较低,试用期多在600 ~ 800元间,转正后不过1000元左右,如果再因发生货损被罚款,工资就更少了。于是有人因耐不住寂寞而选择从事更富有挑战感的工作去了,有人因工作马虎总是出错而不得不离开,有人因薪酬太低而改做其他更有“钱途”的工作了。 3.职业升迁机会少 由于物流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行业,国内现有的物流公司多是从空车配货站发展而来的家族企业,外人要想进入公司的高层有很大的难度,而现有的区域经理都很年轻,他们的学历并不高(中专毕业或是初高中毕业),多是凭借其吃苦耐劳的精神打拼出来的。由此可见现有的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短期内在物流公司升迁的机会并不大,而现在的年轻人又急于求成,于是有些能力很强但看不到升迁机会的人试用期一过便走人了,既有能力又肯沉下心来在物流公司坚守下来的,未必能有机会得到老总的赏识。没有好的发展空间是留不住人才的。 如果物流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那么国家无论在物流教育上投入多少,也都无法解决物流企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二、如何降低人才流失率 怎样才能使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高跳槽率降至正常比率?笔者认为应当双管齐下。 1.搭建人才发展平台 物流企业应建立适于人才提升的良好通道,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提供发挥其才智的平台。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物流企业才能招来人才并留住人才。 2.全面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首先要使学生具备从事物流业的基本素质。 (1)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入学伊始就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对物流企业的作业环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使学生做好心理准备,毕业后才能从容应对艰苦的环境、高强度的工作。对那些吃不了苦的学生可及早让他们改学其他专业,以使得宝贵的教育资源得以有效的利用。 (2)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无论是一线的操作人员还是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都需要与客户、同事、下属、上级间进行沟通协作,需要各环节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使物流服务做到最好。因此在大学期间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课程:如社交礼仪、领导科学、沟通艺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不断提升学生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通过各项大型集体活动的参与,培植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 (3)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服务意识。物流作业就是接受客户的委托,通过储存、装卸、包装、运输、配送等环节的操作,将货物安全、及时地送到指定地点的过程,在这些环节中稍有疏忽便可能导致货损、货差、错发、错运等事故的发生,只有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服务意识,才可能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杜绝差错和各类事故的发生。 其次是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使学生精通物流管理知识,熟知财务、法律知识,掌握英语、计算机知识,具备较强的对物流市场的调研与预测能力。从而为学生成为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做好准备。 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物流人才匮乏的现状。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物流专业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研讨 一、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论文选题空泛,逻辑结构混乱 学生在论文选题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选题较为空泛。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方面的要求是结合自身所实习的企业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找出企业的问题,并给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换言之,学校对学生论文的要求是紧密联系所实习的企业,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所实习的企业解决问题。而学生在选题方面经常出现“我国”以及“某某企业集团存在问题分析”等字样,选题过于空泛,没有落实在某个具体的点上,部分学生所实习的单位是集团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并未从子公司着手,而是从集团公司的角度来着手写作,这种选题远远超出了专科学生的能力范围,导致写出的论文空泛没有具体的实例支撑。另外,在论文的逻辑结构方面构架较为混乱。通常论文的写作是先提出问题,接着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部分学生的论文写作没有遵循这个思路,论文逻辑架构混乱,例如在分析某个问题的时候,对问题的分析浅尝辄止,分析不到位,重点落在了表述解决问题的对策上,使得解决问题的对策部分没有内容可写,又重复了前面分析问题部分的内容。逻辑结构混乱。 2.论文格式安排不当 学生在毕业论文的格式方面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概况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图表方面。对于文章中的出现的图和表均要有正确的标识,图标一般出现在所绘制的图的正下方。可用“图1-1XXX”或“图1XXX”等字样表示,学生往往有图但是无图标,另外虽然有图标,但是只标出了“图1-1”或“图1”等字样,没有将图的内容标识出来;对于表也存在着表的表头标识不恰当的问题,表的表头一般放在表的正上方,用“表1-1XXX”或“表1XXX”等字样来表示,学生大都缺少表头或是表头不全。除过图和表的标识问题,图和表的绘制也不够美观,跟周围的文字极不协调,缺少美感。其次表现在论文排版方面,学生毕业论文排版中存在着字体不统一,段落间距不统一,字符缩进不统一,字符底纹不统一等问题,另外错别字也是频频出现。这些问题反映出了学生对word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不够熟悉,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在论文的排版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多,做的不够细致。再次表现在论文的参考文献的格式标识方面,每种类型的参考文献都有特定的英文字母来标识,例如书籍专著类用M标识,期刊文献用J标识,学位论文用D标识等,学生往往将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的标识混淆,导致标注错误。另外在参考文献的排列方面,一般先是作者名称,接着是专著名称或者文章名称,再下来分别是出版社以及出版日期等。例如“董向红,汪丽.第三方物流[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学生由于疏忽不熟悉此排序,导致排序出错。 3.论文措辞用语不当 毕业论文的人称必须用第三人称表述,不能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表述。而学生在论文中经常会出现诸如“我们公司”或者“我们的产品”等字样,不符合论文的人称规范,同时多数没有按照学术论文的规范进行遣词造句,而是口语化、网络用语以及感叹句或疑问句频出,例如某同学在描述仓储管理方面的问题时,出现了“一大群老鼠在仓库里流窜”等口语化字样。以上都是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常出现的不当之处。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提到的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加以解决。 1.在平时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论文的写作训练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在每学期都安排有时间跨度不等的实践实训教学。在实践实训任务结束后,教师可以恰当的安排给学生一篇小论文的作业,要求学生将实践实训中的所得撰写成小论文,并计入实训总成绩中。经过平时的多次的小论文的撰写以及老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为将来的大三毕业论文做好铺垫。 2.开设针对毕业论文写作的专门的课程或讲座 多数高职高专院校针对即将离开学校去企业实习的大三学生仅进行一次实习动员,其中顺带的介绍下毕业论文写作的大概要求,而不是专门开设课程或讲座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指导。致使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面临诸多问题。学校可以考虑针对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开设关于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课程或是讲座,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以及论文的格式要求、论文的遣词造句直至排版设计等进行详细的指导和介绍,以此帮助学生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能力。 3.加强论文写作的过程管理和考核 在毕业论文的指导和写作中,学院应对论文指导老师和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对论文各阶段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例如在论文的准备阶段,先是确定论文的选题和方向,进而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对学生上交的开题报告以及指导老师的指导记录应进行全检或抽检,并做记录。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的指导记录以及学生论文的进展同样的要上交材料,这样可以有效的监督,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有此措施,但大都流于形式,执行不到位。常见的情况是在答辩之前仍有部分学生论文只写了一小部分甚至未开始写作,匆忙的从网络上复制他人的论文成果粘贴到自己的论文中。所以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平时不写作,临时突击论文的情况发生。在最后的论文答辩环节,学校应要求学生上交第三方的论文相似度检测报告,这样可以杜绝论文随意抄袭现象。另外在答辩的过程中,答辩组的老师要严格把关,给出论文的答辩成绩。对于答辩不合格的学生,要求其对论文进行修改直至合格然后才可安排其进行二次答辩。 三、小结 高等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反应的是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隶属于高等院校的高职高专院校当然也不例外。本文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从对毕业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论文选题空泛、逻辑结构混乱;论文格式安排不当以及论文措辞用语不当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期望能帮助学生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能学以致用,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作者:梁永安 单位: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物流专业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摘要:网络经济平台的发展引起物流业的突飞猛进。物流业爆发式发展急需物流专业人才来支持,然而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并不能完全满足物流业高速发展的各种需求。这使得物流人才供求失衡。本文对当前物流专业就业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剖析和说明,提出人才培养和增加就业率的有效策略,以促进物流企业以人才保发展、走稳定健康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毕业生就业对策 物流业爆发式的增长,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虽然近几年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由于对物流业认识不够,毕业生对专业理念理解不透彻等原因,使得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于不佳状态。这有悖于向物流业输送专业人才的初衷。因此分析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反思问题根源,寻找解决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1.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物流膨胀式发展使得物流业无论是技术人才还是企业文化沉淀都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人才结构,如报关(检)员、货代操作员、进出港操作员等,这些岗位人员的专业技术性有待提高。企业在进行人才引进时,往往不愿意付出时间来培训而招聘有工作经验者。这与当下高职院校输出人才经验少相互矛盾。同时企业更注重招聘男性,使一部分女性物流专业人才流失。这种供需双方的错位使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不佳。2.物流专业毕业生自身原因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多好动不好静,对于理论学习和知识的沉淀均表现不佳,往往导致理论知识不够系统,专业性只停留在表面。这使得他们在就业时往往被定位为专业素质不够,能力不强,无法进入物流企业实现所学。物流行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个行业,毕业生的综合表现往往无法引起企业的重视,即使进入企业也无所适从。这种由毕业生自身原因导致的就业率不高需要引起重视。3.毕业生个人期望过高当前受社会发展影响,部分毕业生好高骛远,期望值较高,不愿到条件相对较为艰苦的企业锻炼提升。他们认为工资不再是他们求职的唯一考量要素,他们还考虑工作环境是否满意、工作氛围是否开心、工作单位能否实现价值等因素。物流行业一线操作工枯燥单调乏味,因此难以坚持本专业工作,并将工作定位于其他行业,注重心理满足感、工作幸福感,将个人提升空间和企业文化融于一身。这些要求并不过分,但是却偏离物流专业服务大众的根本理念。4.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随着物流改革与企业人文的不断积累与沉淀,物流管理制度标准化、人才结构科学化、岗位配置严格化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物流专业人才需求量更大,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大。一是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因投业无门而改行换业,转战至物流行业,与本专业毕业生形成激烈竞争。二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机械化、智能化越来越高,城镇富余劳动力无处就业,渐渐走向物流,成为工作经验丰富的竞争对手。三是农村拥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大军汇集到物流行业来实现增收目的。这使物流人才市场资源丰富,人才类型丰富,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状态使物流业不得不在人才紧缺的情况下精挑细选,从企业长远发展考虑而导致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可见,虽然物流业科技内涵较低,但仍形成了就业双向选择的条件,给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敲响了就业的警钟。 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缺乏面向市场的灵活办学机制部分设置物流专业的高校物流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手段落后、实践基地建设滞后,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有些脱节。另外,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上缺失长远规划,特别是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做好职业生涯设计方面的指导相对薄弱。2.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且综合能力偏低很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未能客观科学的认识、分析自我和物流人才市场,表现为对就业期望过高,不愿到条件相对艰苦的物流公司和物流一线基层工作。学生就业、择业能力不强,在校没好好学习,使其知识体系不健全、专业知识不扎实、技能水平不高。3.物流企业用人标准不断提升部分物流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想招聘直接可用之人,不想招没有工作经验、实践操作能力弱的学生,不愿花精力和财力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和指导。 三、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 1.政府扶持引导物流业向高精尖企业迈进物流业向高、精、尖企业迈进,需要更为科学的人才队伍结构,更为专业化的理论和操作能力。此时,需要物流企业面向社会招聘精英才能实现。我国物流专业培训时间尚短,专业化的精英明显不足。这种情况下,政府要加强资金扶持,加强政策引导,加强监督管理,为物流与高职院校的对接做出努力,广纳社会资源为高职院校毕业力提供培训学习平台,给毕业生一定的实践空间,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从而为物流业输送高端人才。政府的引导能够实现物流业人才的沉淀,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众,为第三产业的增收提供动力。2.高职院校应加强物流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高职院校需要在物流理论学习中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将理论知识夯实。首先,高职院校要将师资力量向双师型转变,保证教师队伍的先进性,完成教师的科学引导和传授。其次,高职院校要认识到物流业的工作本质,并加强资源整合,加强与社会企业的沟通,构建校企实践教学平台,给物流专业毕业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培训机会。物流专业毕业生通过实践操作,熟悉业务流程,掌握操作技巧,能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实现知识的转化,纠正人才供需的错位问题。再次,高职院校要适当进行就业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物流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努力强化自身综合素质,强化物流专业毕业生的竞争意识,分析物流对人才的需求定位,从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最后,学校要从感性角度进行学生创业指导和服务,为学生自主创业创造宽广的教育环境,将国家扶持政策进行解读与落实,让学生充分享受创业政策。金融机构的良好环境对自主创业是个好机会,学校要尽可能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为学生争取更多的优惠。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快速化,毕业生竞争进入激烈化。毕业生自主创业能够缓解“独木桥”式的就业压力,对学校、毕业生和社会均有益。3.物流企业人才构建物流企业要认识到企业文化、企业环境、企业制度等方面的不足,从自身进行改变,从而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融入企业。因此,企业不要盲目拒绝人才,适当进行人才培训,从而构建出健康、团结、齐心协力的人才队伍。招聘时,企业要充分挖掘毕业生对企业价值实现的作用,放眼未来,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正视毕业生的可塑性和可提升性,加强企业自身激励用工机制的完善,从而形成企业较强的向心力和职业幸福感,从而吸纳更多更好的物流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实现就业选择双方的双赢。4.物流专业毕业生应加强自身能力塑造首先,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自身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发挥自身优势,摒弃自傲或是自卑的不良心态,科学地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其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应努力学好专业理论知识,争取考到物流相关资格证书,加强实践环节的锻炼,增强自身业务素质和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再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应主动认识和把握就业形势,及时全面收集就业信息,积极参与应聘,寻找属于自己的舞台。 四、结束语 当前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物流业快速发展,急需大量专业人才提升企业实力和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价值观、就业观和发展观,注重知识运用和创性思维锻炼,努力提高物流理论和技能,加强实训,为就业做好准备。此外,学生要有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为自己的人生准备两个抓手。 作者:李红芳 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物流专业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多样化研究 [摘 要]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环节。由于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思想上不够重视、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以及创新、进取意识薄弱等原因,使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不能及时按计划完成,质量比较差。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结合实际工作岗位,以专业技能测试形式、以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形式、以实习报告形式等,完成毕业论文,创新毕业论文形式。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技能的重要手段,更是对学生将来工作的实践准备。 一、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现状 目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就是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完成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毕业论文在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比中取得过三等奖和优秀团队奖等较好成绩。但是目前依然存在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是抄袭、拼凑完成的,个人观点比较少,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比较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形式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写论文的被动局面长期存在,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为此必须要加快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研究。 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 多年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深深的体会到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形式就是毕业论文。在近几年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提出了很多要求,如必须结合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岗位来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不得直接从网下抄袭,不得直接拼凑,虽然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标准,但是毕业论文质量还不是特别的高。目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只有一种,就是完成毕业论文,这极大地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 (二)毕业设计(论文)不能及时按计划完成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往往安排在第5学期学生跟岗实习结束后至第6学期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这一段时间学生主要在企业实习,又要忙于找工作,压力特别大,自然很少将心思放在毕业设计(论文)上,根本不可能想办法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由于压力大、工作忙,学生就不能按照计划及时完成写作任务,总是一拖再拖,最后只好在论文答辩前、中、后的几天内匆匆选题、匆匆完成论文。 (三)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比较差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往往安排在第5学期学生跟岗实习结束后至第6学期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在这期间学生忙于实习和找工作,无法有充足的时间考虑论文主题,往往随便确定主题,也无法有充足的时间安心完成毕业论文,只能在答辩前一周,甚至在答辩时匆匆上网下载资料,直接拼凑论文,根本不考虑论文主题是否合适,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化根源分析 纵观近几年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情况,不难发现目前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中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形式。综合分析,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一)创新、进取意识薄弱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目前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形式,这主要原因就是指导老师和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指导老师由于教育教学、科研、班主任等工作,再加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在全系专业中还是比较优秀的,有些老师就安于现状,缺乏创新和进取意识,所以很少考虑毕业设计(论文)形式改革。学生由于在企业实习,又要忙于找工作,根本无法花时间想法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只是安于现状,按老师的要求为毕业论文的完成准备资料,甚至有学生还无法按计划及时完成相关任务。 (二)思想上不够重视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这是由于思想不够重视造成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虽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是它与能否顺利毕业,能否顺利找到工作,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学生降低了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不考虑毕业设计(论文)的多样性、时效性,也不考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指导老师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虽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认为其不同于课程教学,院系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考核又不严格,所以很少考虑如何改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甚至有些老师认为大专生没有必要做毕业设计(论文),做毕业设计(论文)纯粹是浪费时间,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只是安于现状,按老模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 (三)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没有健全的制度约束、规范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也没有激励机制刺激学生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学生往往在跟岗实习后返校的两天内与老师进行交流,形成相关的论文思路,然后在如此漫长的4-5个月的时间内,就没有健全的制度约束、规范、激励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另一方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缺乏科学、健全的考核制度,对老师的指导工作没有明确的考核要求、考核标准和激励制度,最终导致指导工作不规范,指导老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四、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多样化思考 (一)毕业论文形式 毕业论文是物流管理专业目前采用的最普遍的形式。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中的专接本学生,由于其第5学期和第6学期没有参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在校的时间比较长,用来学习的时间也比较充足,与老师交流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多,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选择毕业论文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可以随时与老师沟通交流,一起形成写作思路,一起确定论文题目,一起罗列论文提纲,能及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二稿、三稿等,这样可以切实提升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二)专业技能测试形式 专业技能测试就是以物流专业的核心技能为基础,依据企业、行业、岗位的需要,由物流专业老师制定出一些具体的能够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培养要求的专业技能测试项目,由学生选取相应项目来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第三学年多数都在企业实习,用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比较少,为此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中,一部分专业技能比较娴熟的学生可采取专业技能测试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的专业技能测试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三)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形式 现代物流企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就是根据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结合江苏省的现代物流技能大赛,依靠学院的软件资源,可让学生根据给定的企业背景资料、货物、设施设备情况、作业成本等要求,制订作业方案;然后按照作业方案,在模拟仓储和运输环境中,完成现场完整的作业流程,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一部分过去参加过现代物流技能大赛训练和参赛的学生,可采取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的作业方案和方案实施情况的具体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四)实习报告形式 实习报告就是学生结合实习的企业、岗位的具体情况,分析企业、职业岗位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企业、职业岗位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想法,最终形成实习报告,以此作为毕业设计(论文)。一些经过一年实习,对企业、职业岗位比较熟悉的,又有想法和思考的学生,可以采取实习报告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报告的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环节。只要师生高度重视,不断创新,锐意改革,健全管理,规范指导,严格考核,定能使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更上一步。 物流专业毕业论文:基于市场调研的高职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校2012届毕业生就业调查并结合走访企业,分析探讨高职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改进教学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职 物流管理 毕业生 就业 为了提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更好地指导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物流人才,我校对2012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一次就业情况调查。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走访企业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153份,收回问卷146份,问卷回收率为95.4%,走访企业15家。调查内容包括就业企业性质、专业对口情况、对母校专业课程设置建议、用人单位意见等等。通过调查,了解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就业质量,收集毕业生及企业对高职物流教育的反馈信息,为促进物流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高物流专业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依据。 一、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以民营企业为主,比例高达 84.8%,其余为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这两类企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12.4%和 2.8%。表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为民营企业。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就业比例低,是这两类企业的门槛相对较高,只有学习成绩与综合能力都比较好的同学才能够进入。 (二)专业对口率较低。在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中,物流企业只占全部就业单位的16.5%,而且多为私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广州新邦物流、天地华宇、广东德邦公司均有我校毕业生;在生产企业、销售企业从事仓储、配送等物流工作的比例为10.3%,从事客服、销售、行政的占53%,超过一半的毕业生不在对口岗位工作,专业对口率低,反映了企业对该专业设置的认可度不高。 (三)工作岗位情况。毕业生主要从事基层操作工作,工作强度大。物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刚毕业的学生多从事装卸搬运等一线工作,毕业生吃苦精神不足,不能适应工作;同时民营物流行业环境差、初级职位的薪酬比较低,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导致学生跳槽转行,根据调查,毕业生一次就业后跳槽率达到40%左右,其中32%更换过 2 次及 2 次以上的工作。 (四)毕业生对学院的反馈信息 本次调查中,我们还从专业的课程设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的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认可度比较高,86%的毕业生对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理论教学满意度较高,但对实践教学满意度比较低,仅36%。在涉及课程设置时,大部分同学表示有些课程没必要开设,比如物流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国际物流与货运等课程实用性不强,而应该增设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第三方物流实训、ERP实训等,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校期间有更多的机会到企业参与实际生产活动,获得更多企业实践经验。 (五)物流企业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及反馈信息 通过对15家企业进行深入走访,调查得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满意度较高,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学生缺乏吃苦精神,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经不住一线艰苦岗位锻炼和考验。企业需要的认真负责、吃苦耐劳、踏实能干等品质正是毕业生所缺乏的,同时,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不力,人际关系能力相对欠缺,沟通表达能力、服务意识都需要提高。 第二,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足,知识和实践脱节,基本技能有待加强,还得重新培养。第三,大部分企业不看重物流职业资格证书,证书与就业质量没有关联性。 二、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建议 (一)重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应体现与“知识、技能、素质” 结构相应的课程设置,制定以突出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沟通能力、职业道德、文化礼仪等课程,不断优化“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素质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 (二)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学生技能的培养。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都是以一线岗位操作开始的,企业希望对员工进行短期培训后,员工上岗即能正常熟练地开展工作,所以一定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在培养过程中,以基本操作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做事的思路与方法,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一点即通的能力。具体如下:第一,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突出实践教学,增加实践课程,在教学中,加大实践教学时数,缩短理论教学时数,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第二,学校要健全专业教学设施,物流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需要相应的设备作为支撑,才能取得好的教学质量。因此要加强物流实训室的建设,配备各种物流设施设备,丰富实践性教学。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 物流专业教师具备本行业的专业实践能力是专业建设的必要条件,因此学校应每年按计划选送一批专职教师到物流企业第一线进行实践锻炼,使教师了解企业的真实环境,使用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掌握物流行业的最新动态,通过“真刀真枪”的实际锻炼,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使专职教师真正具有“双师”素质;其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举办培训班、到兄弟院校学习、参加物流行业学术论坛等途径,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三、结论 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晴雨表,而提高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物流行业是目前国家人才紧缺行业之一,高职教育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更新发展观念,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物流专业人才;为物流产业发展服务,也能提高自身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物流专业毕业论文:提升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已经逐渐成熟,但是相关的物流人才却一直紧缺,而与之相悖的确是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困难。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大潮中,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本文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办法,用以提高就业竞争力。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一、高职院校的特点 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简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 高职院校特点具有以下特点:1、使学生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熟练掌握主干技术,侧重实际应用。2、侧重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4、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 在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下,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也要与时俱进,致力于培养对企业有贡献,对社会有责任的综合性人才。 二、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 物流管理专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基础技能,具有在掌握工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熟悉法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信息系统的手段、方法,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成为高级现代物流管理人才。 三、物流管理专业就业现状 现在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普遍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企业对接难。物流企业在业务的迅速扩张中急于招聘物流人才,大批高职物流毕业生也急于想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但在人才市场上双方真正对彼此都中意的却很少,物流企业抱怨物流专业的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实战和实操能力差、专业优势不明显而且眼高手低、不能吃苦,而毕业生却报怨物流企业条件艰苦、工资待遇低、学无用武之地。 二是就业过程难。一些物流毕业生从11月就开始“转战南北”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有时被经验的门槛拦在门外;从不放过的校园内外大小招聘会往往只是得到一句“等面试通知”的礼貌性拒绝;平时在网上搜信息、投简历的结果基本上是应者寥寥;女毕业生往往还会遇到“只限男生”的性别歧视。由于屡屡“碰壁”,一些物流毕业生自嘲地称自己为“拒无霸”。 三是转变预期难。原以为毕业能迅速找到令人艳羡的好工作,享受高工资、高就业率的“双高”待遇,对未来和工作充满了憧憬。没想到现实如此残酷,竞争如此激烈、企业如此挑剔、工作条件如此艰苦、薪水如此可怜。现实和入学时的理想相差太大了,于是很多学生便打退堂鼓,抱怨声不断。 四、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教育存在供需不平衡,理论与实践脱节,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踏实的理论基础。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切实提现高职院校“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方针,努力推进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教育通过市场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让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要充分发挥统筹作用,建立起由政府各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推动政府层面支持和引导高职校企合作。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高职校企合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完善企业支持高职发展的激励政策、建立政校企行联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措施来推进高职校企合作。二是高职院校要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在形成共识、利益互补的基础上,确定专项经费来源建立专门的合作组织,形成固定的联系渠道,切实推进产学研合作,保证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并不断深入。三是物流专业要在方向设置与调整、专业建设、技术研发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让企业管理人员深度、全程参与,为学生和企业的未来发展一起进步。 2、课程理论教育要结合实际,与企业接轨。这个方案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学生入学后,要通过班会、师生交流会或专业认知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整体介绍和就业形势分析。二是在学生在校期间,经常开展由物流企业人事经理主讲的“物流企业的人才需求”等一系列讲座,鼓励学生按照企业需求发展自己,完善技能和理论知识;三是对业界认同的课程标准广泛宣传,让学生知道物流的知识体系、工作岗位分布和岗位特点、岗位要求,让学生对工作有整体的认识。 3、结合区域物流资源,探索有特色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高职物流专业建设要符合区域物流的发展需求,走特色发展的道路,才能开辟新的天地,从而有效缓解就业难的问题,区域性要求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地方特色,以区域物流发展为首要标准,培养出企业认可的合格物流人才。因此,每个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首先是为区域物流发展培养人才,这也就决定了每个地方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除了要抓住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这一重点。实验、实训、实习的三个关键环节外,还需要适合区域需要,具有区域特色。引导学生参与区域物流课题的研究式学习方式,让高职学生通过参加由教师承担的科研与科技服务等活动提高自身的实际技能。 4、加快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形成有特色的过程管理。 专业建设方面,已经有的成功的专业设置理念、课程建设方法和经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的经验、富有成效的物流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由教育部、教指委联手推广,切实提高教学管理,培养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总结出一套切实提高实训、毕业实习等关键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监控方法,保证实训课程和能力训练的有效性;积极探索符合校企合作模式要求的弹性学制,引入企业和独立第三方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物流专业毕业论文:河北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 [提要] 本文以河北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物流行业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探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物流;高职;就业 一、分析河北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意义 作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物流业,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正在被给予越来越高的关注度。物流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物流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的运行质量,而且有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终提升市场经济竞争力。河北省在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河北省“十二五”期间及未来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选择,同时伴随环渤海经济圈的不断深入发展,河北省迎来了物流业发展的大好时期。与此同时,伴随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为我国劳动力市场输送了大批的高学历劳动力的同时,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河北省物流业的大发展能够很好地缓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据统计发现,物流人才的保障体系建设并不完善,由此导致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因此,无论从宏观环境还是微观环境分析来看,当前探讨和研究河北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河北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物流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在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搬运装卸等物流所包含的每一个功能环节中,都需要大量的人员去操作。在物流从业人员中,75%~85%的人员是在从事操作岗位的工作。所以,在当前物流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急需大量的物流专业人才投入到各个物流岗位中去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而根据具体岗位的不同,物流企业对于基层岗位员工的基本素质就有特殊的要求,比如“工作认真肯干、吃苦耐劳”,具有协作精神和一定的责任感等。反观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来看,由于自身在专业选择时可能存在着从众心理而导致对物流管理专业本身缺乏足够的兴趣。同时,当代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在逐步发生变化,浮躁的心理因素导致他们对自身的定位过高,并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做不到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由此导致他们缺乏从事物流的基本素质,那么在就业过程中就会出现宁愿不工作也不会委曲求全的现象。这样就导致了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的物流从业人员的“用工荒”,而另一方面则是大量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就业难”结构性矛盾的出现。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物流人才可以有研究型物流人才、物流管理型人才、物流运营管理型人才、物流作业一线操作人员等层次。作为高职院校应主要定位于物流一线操作人才的培养。而现实却是相当一部分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动因是“物流热”,为了提高招生量而盲目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导致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忽视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而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专业定向不准确,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同时,物流教育师资力量极其匮乏,且缺乏必备的实践操作技能,只注重学生书本知识的培养,忽视实践教学,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不足。除此之外,对于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正确的就业理念培养也严重缺失。因此,整体上来说,高职院校对物流人才培养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造成了就业问题的突出。 三、河北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基本思路分析 (一)以就业为导向,优化和调整物流管理专业结构。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从专业结构的构建来看,首先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构建完整、合理的物流管理专业结构。由于物流学是一门集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和理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的学科,因此高职院校在构建学科体系时,可依据企业需要,综合学校实情发挥其比较优势,进行合理构建。通过优化专业结构,使之最终能够培养出有实际工作能力和丰富操作经验,并懂得和运用一定管理知识的人才,这样的高职毕业生就可以凭着他们过硬的技术、明确的目标定位、良好的适应能力,适应企业人才需求。同时,由于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很快,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教材的选取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选用教材时,一要重实践,二要重时效。再者,就是对专业教师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深入企业一线顶岗实践以及聘请企业一线的物流专家对教师进行指导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以提高应用能力为出发点,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而物流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而在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一批关系密切、技术先进、数量足够的实训基地,满足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教师的基本业务素质。让学生在感性的实践体验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激发创造性思维;让教师在实践中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实践到理论的升华,为培养创新型物流人才提供双师型人才储备。模式的选择上,可以采用共建“生产实训”中心,校企双方互聘教师,“订单式”培养、企业员工培训等多种形式来完成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企业与校园文化进行融合,加强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在学生学习期间,充分感受大学文化熏陶的同时,也要将企业文化进行很好的灌输。通过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相互渗透,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也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到企业中去见习、参观,让他们充分认识物流行业的现实,注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的精神和高度负责、遵纪守法的意识。要求学生具备敬业爱岗的良好职业道德、合作精神与团队精神。以此培养学生包括责任心、自信心、独立性、合作性等在内的人格特质和人格操守,形成有利于物流人才创新的“土壤”和“气候”。这样,在学生毕业就业时,在满足基本技能操作的基础上,可以形成良好的就业理念,符合企业所需的员工特质,对于解决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 物流专业毕业论文: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主要考虑哪些条件 【文章摘要】 每个毕业生都要考虑将在哪里就业,做什么工作。在选择就业岗位时,能否用到所学专业知识是困扰学生的大问题;而发展空间、薪资水平、生活成本等也是困扰大学生选择企业就业的重要约束条件。 【关键词】 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 我是高校物流专业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每年都会安排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有机会不断了解学生到实习基地的工作和学习情况,也对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进行了长期跟踪,经常和学生了解实际就业感受,总体看,物流专业学生在毕业实习及就业选择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1 工作岗位能否用到专业知识 很多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时,主要考虑在岗工作时能否用到所学专业知识。因为物流专业学生绝大多数是喜爱这个专业,报考志愿和在大学学习期间都表现对行业的兴趣,并且对物流行业充满希望和向往,本科学生在他们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有近30门课程是专业课程或者与专业有关或者是专业基础,四年中,他们基本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想到企业去一展身手。因此很多学生是奔着物流企业找工作,或者是奔着大型企业找物流管理工作。他们想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看看自己能做啥。在实习期间,并不是看重企业能给多少钱,待遇如何,他们更看重能学到多少,能否开阔专业视野,长长见识。他们能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与书本上不同的地方,或者是好或者是坏的方面。这些环节从学生的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中都可以看到。学生具有的敏锐观察能力,他们经常给带班领导提意见,有时还能出谋划策。某汽车零部件仓储中心的负责人经常对我说,你们的学生很有想法,经常有好点子。就是因为学生正好在好奇的年龄,他们非常愿意把理论和实践相比较,对工作充满好奇心和热心,如果这种思想在企业能够得到释放或者被重视,是很好的革新优化工作环节的正能量。 2 工作岗位是否有个人发展空间 很多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除了要与专业挂钩以外,还要考虑自己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自己努力工作的同时,能否得到顺利提升。不少学生选择了大型私企快递公司,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有很多快递公司,注意到了学生的这种关注点,为了留住人才,他们把企业提升计划写到明处,甚至根据工作业绩和评定条件,可以直接经过考核升级,一名学生今年到一个外企工作,就是看中了这一点,他知道经过努力,考到A级工资是多少,考到B级工资是多少,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和考核任务的完成就能晋级,这些规定让他总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结果。因此时刻被这种晋级条件所约束,不断虚心学习不断进步。有些学生到国有大型企业实习,实习效果虽然很好,他们在实习报告中说所学的东西基本都能在企业里用上,管理也很正规,培训得很好,领导和带班老师对他们都非常好。但是,三年来,除了有两名女生在这个企业就业并做了管理人员外,所有的男生都没有留下,原因我了解就是他们感到没有个人发展空间,看不到干得好和不好的结果有什么不同,还有就是编制的问题,如果留在国企工作,他们的编制却不能是国企的编制,总是临时用人编制。这样就出现了让他们拿着比私企低很多的工资,干着国企正式员工的工作,享受不到晋级的待遇这样不公平的待遇。所以很少有学生能够留下来签约工作成为正式员工,负责人也经常无奈留不住人,非常不情愿他们培训好的学生因为编制的问题而无法留住人。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学生安慰我说,老师这里确实是个非常好的实习单位,但是,让我们在这里就业确实有点困难啊。而在快递公司就不同了,我们有一名学生毕业不到两年就做到了某快递公司东北区经理。学生会经常做这样的对比。所以目前去私企就业的学生比以前多了,就是因为观念在不断改变。 3 是否有合适的薪金及食宿条件 很多学生毕业时选择薪金高的企业,有很多学生甚至不惜改行,比如物流学生做促销员,做品牌推广人。甚至自己创业,做网店和小吃部等。他们更看中工作虽辛苦,但是短时间工资会比较高,容易做出成绩。另外,很多自己创业的人看重的是工作时间有弹性,自己可以做主,在南方学生毕业选择时,自己独自闯世界,自己独立做事的学生比较多。比如有一名毕业生,毕业三年一直做某品牌调料的,目前从哈尔滨去了杭州,我问他工作怎么样,他说虽辛苦但是挣钱比较多,缺点就是没有定所,全国各地跑。 有很多快递行业找客服都要女生,这些快递公司的条件是包食宿,工作环境也比较好,安全、非体力劳动,要求学生具有电脑操作能力和较好的普通话水平,有耐心,懂物流。很多学生看重了食宿条件和工作环境,尤其是绩效工资,使不少女生愿意从事客服的工作。我们每年都有很多女生在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上海做快递公司做客服工作。女生不愁分配问题,是因为快递公司对我们不限量的要人有直接关系,要想让这些实习生即就业,就要创造良好的食宿条件和薪资评定方法,才能留住人。 4 当地的生活成本是否过高 现在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他们喜欢去外地旅游,但是却没有多少愿意在外地工作的,尤其是在生活成本高的大城市工作。一般工薪家庭的孩子并不愿意离家在外地工作,他们宁可在当地低薪就业,也不愿意去大城市高薪就业。这是我们原来没有遇到的问题,从这几届毕业的学生的调查问卷中,突出体现了这一点。我们往快递公司分配毕业生实习,很多学生愿意在家乡所在地,或者是家乡附近的城市实习。我们学校在长春,学生就愿意在长春实习,或者是沈阳或者哈尔滨实习,征求意见问学生时,学生所给的城市排列是先近后远。我说,你们为啥不想去北京和上海呀,很多学生摇头,甚至学生会一口同声的说,老师啊,请问我们能买得起房子么?将来我们怎么生活?我们不能一辈子不结婚吧。道理就这么直接和简单。这个问题很实际,就是学生不愿意承担过高的生活成本,为了避开生活成本高的压力,他们甚至不敢长时间在大城市工作。他们为房贷打工,为交通堵塞浪费时间成本,甚至可能要为空气质量付出健康代价。相比之下,在家乡中小城市工作,他们的生活成本可以大大降低,还有很多独生子女因长期受父母的呵护,根本不愿意离开父母的照顾而选择就近就业。所以,目前的就业形势就是当地人选择在当地就业的情况比较普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也确实是明智之举。 物流专业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研究 [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环节。由于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思想上不够重视、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以及创新、进取意识薄弱等原因,使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不能及时按计划完成,质量比较差。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结合实际工作岗位,以专业技能测试形式、以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形式、以实习报告形式等,完成毕业论文,创新毕业论文形式。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技能的重要手段,更是对学生将来工作的实践准备。 一、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现状 目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就是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完成毕业论文。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毕业论文在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比中取得过三等奖和优秀团队奖等较好成绩。但是目前依然存在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是抄袭、拼凑完成的,个人观点比较少,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比较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形式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写论文的被动局面长期存在,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为此必须要加快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研究。 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 多年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深深的体会到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形式就是毕业论文。在近几年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提出了很多要求,如必须结合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岗位来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不得直接从网下抄袭,不得直接拼凑,虽然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标准,但是毕业论文质量还不是特别的高。目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只有一种,就是完成毕业论文,这极大地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 (二)毕业设计(论文)不能及时按计划完成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往往安排在第5学期学生跟岗实习结束后至第6学期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这一段时间学生主要在企业实习,又要忙于找工作,压力特别大,自然很少将心思放在毕业设计(论文)上,根本不可能想办法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由于压力大、工作忙,学生就不能按照计划及时完成写作任务,总是一拖再拖,最后只好在论文答辩前、中、后的几天内匆匆选题、匆匆完成论文。 (三)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比较差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往往安排在第5学期学生跟岗实习结束后至第6学期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在这期间学生忙于实习和找工作,无法有充足的时间考虑论文主题,往往随便确定主题,也无法有充足的时间安心完成毕业论文,只能在答辩前一周,甚至在答辩时匆匆上网下载资料,直接拼凑论文,根本不考虑论文主题是否合适,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化根源分析 纵观近几年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情况,不难发现目前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中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形式。综合分析,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一)创新、进取意识薄弱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目前只有毕业论文一种形式,这主要原因就是指导老师和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指导老师由于教育教学、科研、班主任等工作,再加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在全系专业中还是比较优秀的,有些老师就安于现状,缺乏创新和进取意识,所以很少考虑毕业设计(论文)形式改革。学生由于在企业实习,又要忙于找工作,根本无法花时间想法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只是安于现状,按老师的要求为毕业论文的完成准备资料,甚至有学生还无法按计划及时完成相关任务。 (二)思想上不够重视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单一,这是由于思想不够重视造成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虽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是它与能否顺利毕业,能否顺利找到工作,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学生降低了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不考虑毕业设计(论文)的多样性、时效性,也不考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指导老师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虽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认为其不同于课程教学,院系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考核又不严格,所以很少考虑如何改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甚至有些老师认为大专生没有必要做毕业设计(论文),做毕业设计(论文)纯粹是浪费时间,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只是安于现状,按老模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 (三)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没有健全的制度约束、规范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也没有激励机制刺激学生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学生往往在跟岗实习后返校的两天内与老师进行交流,形成相关的论文思路,然后在如此漫长的4-5个月的时间内,就没有健全的制度约束、规范、激励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另一方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缺乏科学、健全的考核制度,对老师的指导工作没有明确的考核要求、考核标准和激励制度,最终导致指导工作不规范,指导老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四、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多样化思考 (一)毕业论文形式 毕业论文是物流管理专业目前采用的最普遍的形式。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中的专接本学生,由于其第5学期和第6学期没有参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在校的时间比较长,用来学习的时间也比较充足,与老师交流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多,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选择毕业论文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可以随时与老师沟通交流,一起形成写作思路,一起确定论文题目,一起罗列论文提纲,能及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二稿、三稿等,这样可以切实提升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二)专业技能测试形式 专业技能测试就是以物流专业的核心技能为基础,依据企业、行业、岗位的需要,由物流专业老师制定出一些具体的能够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培养要求的专业技能测试项目,由学生选取相应项目来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第三学年多数都在企业实习,用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比较少,为此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中,一部分专业技能比较娴熟的学生可采取专业技能测试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的专业技能测试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三)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形式 现代物流企业方案设计和实施就是根据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结合江苏省的现代物流技能大赛,依靠学院的软件资源,可让学生根据给定的企业背景资料、货物、设施设备情况、作业成本等要求,制订作业方案;然后按照作业方案,在模拟仓储和运输环境中,完成现场完整的作业流程,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一部分过去参加过现代物流技能大赛训练和参赛的学生,可采取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和实施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部分学生的作业方案和方案实施情况的具体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四)实习报告形式 实习报告就是学生结合实习的企业、岗位的具体情况,分析企业、职业岗位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企业、职业岗位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想法,最终形成实习报告,以此作为毕业设计(论文)。一些经过一年实习,对企业、职业岗位比较熟悉的,又有想法和思考的学生,可以采取实习报告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报告的成绩就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环节。只要师生高度重视,不断创新,锐意改革,健全管理,规范指导,严格考核,定能使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更上一步。 作者:濮海坤 张海英 单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网页设计毕业论文: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 【摘要】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主要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处于核心地位。该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网站建立和管理技术,同时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技术,从而培养网页制作和网站开发的技术性人才。在整体教学中,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本文就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页设计;制作;学生能力;培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页设计和制作技术成为网络时代非常实用的技术,这一课程也成为学校开设的热门课程。无论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网页制作都成了一门重要的基础性技术课程。但是很多学校在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实际动手能力也比较差,为了让学生快速的掌握网页设计和制作的技术,需要采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地培养。 1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动力,同时也是当今社会竞争的核心。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意识的增强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作为新时期教学的主要课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整体教学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方面内容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可以通过兴趣教学法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兴趣是能够推动学生求知的内在力量,学生只有对某一学科充满兴趣,才能够持续的钻研该学科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对网页设计和制作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上课时准备一些网页作品,让学生对作品进行点评,然后提出改造的意见。让学生在头脑中对网页设计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产生做网站的想法,这样一来,通过教师的指导就能够让学生梳理一个成型的站点框架,紧接着引导学生如何做网页,如何使用工具,学生对这些内容产生兴趣,就会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主动探索和学习,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精品赏析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灵感。网页设计和制作课程是一门艺术和艺术相结合的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网页制作技巧,还要具备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创造的来源是灵感,而灵感的来源则是通过观察,因此,可以在教学中设计精品赏析的环节,利用上课之前的时间展示作品,向学生展示一些布局合理,设计新颖的精美网页,让学生对这些网页进行观察和欣赏,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为学生以后设计出精美的作品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的网页制作综合能力 在学生掌握网页设计和制作的基本知识之后,网页制作综合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即使学生掌握了网页制作技术,也不一定能够设计出好的网站,只有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对他们所掌握知识的综合应用,才能够设计出一个精美的网站。为此,需要注重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能力培养,可以从教学实验方面入手,将所有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都安排在计算机机房完成,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直接进入实践探索阶段。此外,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可在学校建立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网页设计和制作教学的老师可以建立自己的教学网站,同时给学生分配相应的网站空间,要求学生建立自己的个人网站主页,然后将自己的实践作业上传到网站空间中,设计的风格和主题不受限制,网站主页的内容也不做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网页的制作,将所学习的网页制作技术灵活的运用到个人网页的设计中,做好个人网站。为了让学生在网站设计中学会创新,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具有创意的网站和网页设计的素材,和学生一起分享,然后与学生所做的网站进行对比,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网站设计中,针对不同的设计环节,学生可以自己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分析和解决,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 3加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现在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很多工作都需要人们协助完成,这样以来,团队精神就显得格外重要。协同合作是团队精神的核心内容,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是团队协作的基础。就学生而言,独立意识较强,现代的学生比较自我,沟通能力也有待提升,这些缺陷显然不适合学生未来的工作。网页设计和制作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课程,同时也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要求很高。在教学中的综合实训中可以选择采取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强弱搭配,并且每一个小组推荐一位组长,在老师布置任务之后,组长可以做好小组内的分工,让学生能各司其职,然后合力完成作品的设计和制作。在作品制作中,如果组内的成员存在意见不同意的现状,组长可以和其他的成员进行沟通协调,最后达成一致,当组员能够为同一个目标一起努力时,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学生最后都会有成就感。在这一过程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4结语 网页设计和制作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教学内容,并且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教学作品,让他们进行赏析,在优秀作品的激励和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很大的提升,从而真正的投入到网页设计和制作的探索当中,熟练的掌握网页制作方面的技巧,增强学生开发和维护网站的能力,使他们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完善,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作者:崔愿星 单位:鄂州职业大学 网页设计毕业论文:网页设计中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这种大背景下,网页设计逐渐的发展壮大起来,其不仅能够使网页在视觉上产生一定的美感,而且还能提高网页设计的质量,促进网页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对图像处理技术在网页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且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加以阐述,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网页设计;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应用解析 1图像处理技术在网页中的应用 在图像设计过程中,图像在网页中所占的比较相对比较大,并且图像功能在网页设计中也起到非常突出的作用。如何在网页图像处理中来吸引浏览者的眼球,有效的增强浏览者的兴趣是目前网页处理过程中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在进行网页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图像的形式与风格进行准确的定位,提高网页设计的技术水平。 1.1视觉吸引作用 一般情况下,每个浏览者在进行网页浏览的过程中,首先看到的是图片上的信息,其次看到的才是网页上的文字信息。因此,设计人员必须要根据网页的设计的这一特点,重点强调图像处理的效果,特别是对图像的色调、形式与位置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且要重点强调网页的色彩调配效果,因为这样会对整个设计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2信息引导作用 在进行网页的浏览过程中,图像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人们可以通过图像对网页中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图像也可以充分的反映出网页设计者的风格与理念。同时,网页中的图像可以在一定程度缩短人们的浏览时间,还能有效的缓解由于网页信息过长出现的烦躁等不良情绪,从而使人享受一种美感。而就当前的形式上看,各种网站之间的竞争相对比较激烈,如果想要在众多的网页之中获得更多的网页浏览量,就必须要利用网页中的图像处理信息来提高网页的关注度,因此,必须通过文字与图像的有效结合来获取信息,使人们能够在美观的图像前提下获取网页信息。 2网页设计计算机处理技术概述 在进行计算机网页图像技术处理时必须要以计算机软件作为主要的媒介手段,同时设计者对图像进行有效的加工,对数字、图像与视频进行合理的转化,从而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2.1图像去噪技术 计算机系统在进行网页的处理过程中,对图像的去噪处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在进行图片的采集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规则的噪音,从而会对图片的展示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这些噪音都是有计算机的物理性质所引起的,因此,在进行图像去噪的处理过程中,从而确保图像具有更好的展示效果。 2.2图像增强技术 在对计算机网页图片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增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将图像中的标注和重要信息突显出来,同时也要将网页中的无关紧要的信息做相应的弱化处理,以此来为后续的图像处理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对网页进行增强处理,虽然对网页图片能够进行有效的改善,然而,在进行图片的采集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会对图片的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举例来说,可能会受相机分辨率的限制,使图片在视觉效果上与实际样本间存在着差异。因此,在进行网页图片进行增强处理的过程中,也要对图片的色彩以及边缘做增强处理。 2.3图片压缩技术 图片压缩技术是网页图片处理过程中的一种最常用的网页处理技术。对图片进行压缩处理可以有效的满足图片处理的相关要求。除此之外,在进行图片的传输过程中,通过图像的压缩处理,可以有效的降低网页图片的失真率。 3计算机处理技术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3.1优化图像设计在网页中的作用 由于图像的形式的不同在网页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换句话说,形式不同的图片产生的设计效果也不尽相同。一旦图像通过背景或者图表的方式表现出来,显然所表达的效果会存在差异。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将图片以背景的方式展现出来时,必须要避免使用单一的设计背景,应该适当的一些是他的信息形式,从而提高整体网页的质量,进而增加网页信息的个性化与多样化,突出网页亮点,进而实现更多的浏览量。如图二所示,由于图片的背景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3.2采用格式处理方式满足网页格式需求 在进行计算机网页设计过程中,对图像具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图像格式的要求更为严格,基于此,在图像的选取过程中,必须要与设计的要求相符,以便图像与网页的设计理念相互符合。同时在处理网页图片的过程中,会运用到不同的图像处理方式,包括摄像图和截图的等等方式,然而,由于图像形式的不同会对浏览效果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一般情况下,在进行网页设计时,会根据文字形式来对图像进行合理的设计。然而,在设计的过程中,也会存在着一些弊端,由于网页设计内容较为繁琐,这些都会对网页的设计效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使网页的中心思想不能够明确的表达出来。 4、结语 综上所述,网页设计作为我国目前新兴的技术产业形式,已经引起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然而,在网页设计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这需要网页设计者采用适当的手段,从而对网页图像进行有效的处理。网页设计中采用图像处理技术,不仅能够提升网页的质量,而且还能满足大众需求,从而增加更高的点击率。 作者:谢会娜 单位:河北省深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网页设计毕业论文:电商网页设计中用户体验研究 摘要:随着用户体验这个理念在电商网站中不断体现,用户体验俨然成为评价一个电商网站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良好的用户体验可以给用户购买时提供方便与愉悦,同时增加电商平台的收入。伴随着大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网站页面设计的艺术与美感被大众所关注。本文以淘宝网为例,探讨用户体验在电商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子商务;用户体验;网页设计 一、用户体验的概述 用户体验一词最早被大众所认知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由用户体验设计师唐纳德•诺曼提出并推广。用户体验是用户对产品是否美观实用,以及使用起来是否方便等方面最有效的检验,同时也是用户在使用前使用时以及使用后的情感体现,包括了用户对产品的全部感受,例如:情感、信仰、喜好、认知印象、生理和心理反应、行为和成就等各个方面。 二、电商网页的特征以及设计原则 网页是构成网站的元素之一所以电商网页与其他网页相比具有更多的互动性。电商网页在整体页面的布局排版、图片设置、文字大小、导航栏等方面都与其它网页有所不同。网页的设计原则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1.用户导向性原则。在网页设计之初,设计者就需要考虑浏览网站的定位和用户的需求以及心理期望等因素。只有充分了解了用户的诉求并满足需求,设计出的网页才能让用户使用更为方便,才能让更多的人访问这个网页。 2.易操作性原则。优秀的网页设计可以帮助使用者更方便的找到自己所需的东西。电商网站是大众型的网站,没有针对性的客户群体,使用者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简单的操作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网页中快速找到用户登录栏、搜索框的简洁明了、关键信息的提示等。 3.统一性原则。网页的整体效果是至关重要的,网页的色彩搭配、文字使用、页面布局等要和谐统一,不能造成视觉上的负担。通过网页设计中对比的方法,可以让设计更具有生气,但过于强烈的对比容易失去平衡统一。 4.个性化原则。个性化是独特的,别具一格的,是在大众化的基础上有所改变的。网站的个性化并不是指花哨夸张的图片或是夺人眼球的宣传标语,而是能够体现这个品牌或企业独特的文化。例如在电商网页中可以使用企业图标logo或吉祥物等。 三、用户体验在电商网页设计中的应用——以淘宝网为例 1.感官体验 感官体验是呈现给用户视听上的体验,强调舒适性。网页的感官体验一般体现在页面布局、页面导航、色彩等方面。淘宝网整体色彩采用白色和橙色两种颜色作为主色调,橙色是介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的颜色,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欢快的色彩。橙色能使人联想到秋天收获的果实、温暖的太阳等,给人舒适温暖的感觉,能增加网页的亲和度。白色和橙色的冷暖对比,可以使网页呈现更为清晰。 2.交互体验 交互体验强调互动性,即网页给用户使用、交流的全部体验。用户在浏览淘宝网时,随着鼠标位置的移动,光标停留的文字或链接会变色,用户可通过单击变色部分进入不同的页面。淘宝网的搜索框与产品分类也体现了交互性。用户通过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字词来搜寻自己所需的产品时并不能描述自己所需物品的准确信息,淘宝搜索框通过关键字联想出更多产品,同时提供历史搜索记录,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 3.情感体验 人会对不同的东西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感性的心理体验,会受周围客观环境所影响的一种主观体验。淘宝网是一个购物消费平台,给用户更多的还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留住用户并且可以吸引用户购买产品。淘宝网给用户良好的情感体验在于细致的分类导航、联系客服、售后服务等方面。 4.浏览体验 浏览体验是用户在浏览网页时全部感受,网页设计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去观察用户的浏览习惯,用户关注的方面等内容等。淘宝网的布局采用“国”字型布局,一般最上面是网站的标题及横幅广告条,接下来就是网站的主要内容,左右分列一些两小条内容,中间是主要部分,最下面是网站的一些基本信息、联系方式、版权声明等。这种常规的布局符合大众的浏览习惯。淘宝网在首页中间设置滚动广告图片已经热门品牌,提供了产品推荐,吸引用户浏览。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这一产业也发展迅速,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同的网页设计也层出不穷。本文以淘宝网为案例,从视觉体验、交互体验、情感体验、浏览体验四个方面分析了用户体验在电商网页设计中的应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人群的年龄跨度的不断加大,淘宝应推出更适合中老年使用的简化网页,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才能赢得用户的好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更多的网站能都以用户为中心,省去花哨的设计和广告,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作者:徐巍 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网页设计毕业论文:计算机网页设计课中案例教学的应用 计算机网页的设计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其需要设计人员拥有文字版面处置的知识和动画制作以及图像的处置能力,这就需要当前网页设计教学应该将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积极的使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在对其进行使用的时候要积极地塑造一个轻松与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其能够对教师的素质加以提升,建设一个很好的师生关系;挑选适宜的教学案例,积极的建设出一个科学有效的知识体制。以往的网页设计教学,主要还是按照教学大纲里提出的要求,模式化的去进行教学的课程,这种教学形式严重的制约学生进行学习的思维,不使用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上的培养,使得理论和实践彼此脱节,针对存在的问题,导入案例的教学,按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目前教学的需要,科学的去对案例进行选择,把教学和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融合,这样才能够对目前计算机教育培养人才的要要保持一致。 1案例教学模式内涵以及特点 案例的教学,美其名曰就是以实际的案例作为依托,然后实习网页设计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能够爆出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实际实践操作的要点,按照教学大纲上的需要,对于教学的目标加以确认之后,教师带着学生工程完善实践的学习,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和探索研究的方式,积极的对知识予以进一步的解析与研究,从而不断对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加以提升,另外,教师还需要积极的调动起学生进行沟通的能力和从工作作风等多个方面去进行教学计划,从整体上去对学生的网页设计整体水平加以提升,在很多的实践调查分析之后我们能够看出,案例教学可以充分的调动起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还可以对网页课堂教学气氛进行活跃,从而提升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 2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网页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案例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某旅游公司“一日游”的专题网页设计(1)企业概况。本次进行的案例教学,以某旅游公司的专题设计为内容,该公司从事旅游资源开发工作,是一家具有民营性质的合法公司,在庐山脚下,四通八达,以“庐山”为景点的一日游独具特色,价格合理,是针对各个群体要求定制的套餐服务,该公司具有自己的宣传网站,属于“三星级”旅游公司。(2)“庐山一日游”的主题介绍。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身心俱疲,在周末或者是闲暇的时候,去庐山欣赏自然风光,缓解身心疲劳,通过体验大好的自然风光,唤醒人们对祖国打好河山的热爱, 2.2主要教学内容 (1)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情况,提供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况,设计主题,进行相关数据收集,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兴趣,兴趣和学习特点作为基础,选择当前的热点问题,以及学生关心的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从而保护案例教学的成功。(2)明确的设计主题。教师将成为向课堂上所有学生分发的第一种材料,根据教学目标和公司情况,清晰的设计主题,要求学生设计具有风格特点,可以对互动功能页面产生市场影响。(3)练习分组。在班上有45名学生,9人分为5组,每组选择一组组长,组内容分配书面报告写,数据收集任务,调查时间为半天,讨论研究时间是长时间。在整个实施阶段,教师需要参与整个过程,为学生解决各种问题,教师积极与各个小组保持联系,检查他们的网页制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结束的过程。这一阶段是总结网络生产情况,分析问题,总结过程中的经验,案例评估可以是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群体相互评价三种方法。 3案例教学落实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和谐学习分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科学知识体系,这是促进案例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更加注重这些方面,并为案例教学提供更多良好的条件。 3.1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网页设计教学,和谐气氛,学生的思维能更加积极,心理会产生安全感和自由感,网页设计,数据分析与分析的时间,可大胆的想象力,教师在案例教学实现,记住他只是一个指导,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辅导,但不能取代学生的思维和设计,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完成案例教学过程。 3.2提高教师素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你想确保计算机网页设计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有博潮知识,有经验的特点,这是老师为学生传授的基本条件的经验和知识。因此,教师必须继续学习,以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因为唯一的办法是提高教师的影响力和威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此外,老师应该全面,多角度关心和关心学生,而学生在中间,为了更好地感受和体验内心世界,然后做好老师,努力成为学生朋友。 3.3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 良好的认知系统是帮助学生掌握快速消化知识的关键,学生有基本的条件来理解和适应环境,在学习中可以继续实现知识的同化适应,遵守功能也是更优秀。但是良好的认知系统不是从一开始的,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内在知识和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大纲为基础,案例教学,应该确保案例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充分反映相关知识点的大纲。例如,当布置网页时,可以通过使用表,框架和层来完成。例如,当你为一个食物网站制作图表:要确定页面的主要颜色,将背景图像放在第一层:添加活力和活力,可以插入第二层哈希动画:食物将被插入到第三层:为了反映食物文化,可以与第四层的歌曲相关联:增强页面三维,将浮动对象添加到第五层。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表单布局来解决问题,然后是层的内涵,然后逐渐解决问题直到完成学习任务。 结束语 案例教学是网页设计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无聊和单一教学模式,释放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更相关,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设计本身非常实用,教学必须结合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案例教学符合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要求,提升网页设计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案例教学在网页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作者:琚慧婷 温郭英 单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网页设计毕业论文: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摘要]软件类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何让教学过程充分融入计算机与软件技术行业实践并符合职业规范,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以网页设计与制作为例,充分考虑教材和学生特点、企业用人需求,紧密结合国际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软件行业职业规范,从重构模块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顺序、建立特色化项目管理体系三个方面设计了新的面向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项目驱动型教学方法,从教学实践和推广应用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方法;项目管理;网页设计;软件工程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深化,对教育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新要求,教育的重心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最终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专业课程知识与实践教学是主要过程,因此教育系统不断探索科学、合理、高效的课程教学方法。软件类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何让教学过程充分融入计算机与软件技术行业实践是重点研究的问题。针对软件类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新工具技术应用、情景模拟到任务驱动等各种课程教学方法被应用到了课堂教学实践中。采用案例和任务驱动的方法,以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际动手的能力,探讨了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强调以案例驱动探索教材结构和教学方法的优化。从教材课件和教育程序优化等方面探索了非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总结来看,各种教学方法都关注通过情景、案例、任务等形式,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接近实践应用。 二、教学内容改革情况 (一)教学内容更新的总体思路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软件技术及相关专业的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以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网站策划、网页美工、网站程序设计、网站运营与推广等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将增强学生基本就业力、职业迁移力、持续发展力为着力点,按照“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的原则选择、更新课程及实践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行业规范意识、职业化能力,未来能够轻松地融入工作岗位,快速进入职业角色,能有效地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由课本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由课堂为中心向以实践为中心的三个转变。 (二)教学内容更新的具体做法 1.依据不同时期对工作岗位的需求,重构模块化教学内容作为软件技术专业职业技术基础课程,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涉及的知识内容较广,如:HTML、CSS、JavaScript、Asp等众多知识点。应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与兴趣,为学生提供适应市场需要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开发模块式教学计划。2.设计实践教学特色化项目管理体系,优化实践教学流程目前,整个课程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已经建立,有电子商务运营和管理、网络营销、物流信息技术、网页设计与网站开发等课程的实践管理体系,以软件技术专业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将目前计算机技术与软件行业标准化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具体的专业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相结合,用项目的方式去管理课程实践,构建项目管理体系是基本前提。 三、教学方法改革情况 (一)“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 “项目驱动,任务导向”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该方法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任务为驱动、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分组合作”教学法 分组教学,以团队的形式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以全班40人的规律为例,学生自由组成小组,一般6人一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项目协调和管理,在16~20个学时内完成既定的项目(网站),最终分组演示,分个人答辩、项目成果展示。项目的设置由小组讨论形成,学生根据兴趣、特长设定网站类型和主题,其中教师只进行辅助,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不参与项目制作。通过案例实训,运用项目管理的方式,综合测评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同时使团队中的每个学生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最终完成一个网站的设计与制作。 四、结语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软件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承接了Web前端开发技术的主要内容,是人机界面的首要交互接口。本文以网页设计与制作为研究对象,将教学过程与行业实践相结合,紧密结合国际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计算机与软件技术行业职业规范,以企业用人要求为导向,从重构模块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安排、建立特色化项目管理体系三个方面设计了新的项目驱动型教学方法。从教学实践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书琴 李从庆 吴艳 单位: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网页设计毕业论文:网页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研究 随着国家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新兴媒介也逐渐进步,并且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体系,而网页艺术设计就是其中最为新兴的媒介,其是将设计与网络交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良好的艺术体系,可以为网站建设工作提供较为良好的支持,基于此,本文针对网页设计构成要素的分析,提出几点设计方式,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1引言 在网页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重视各类艺术形式的表现,保证可以提高网页设计效率,增强网络设计效果,达到网站建设要求,形成较为良好的发展体系。 2网页设计主要构成要素 在网页设计艺术之前,相关设计人员要想更好的表现出各类艺术形式,就要全面了解网页设计的主要构成要素,保证可以提高网页设计质量与效率。具体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点: 2.1网页文字设计要素文字是网页设计中信息传达的主要手段,是网页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因此,在网页设计中,文字将占据较大面积,网页设计人员也可以通过文字的设计提高网页设计质量。因此,在 网页设计期间,为了增强网页文字编辑效果,为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须要避免出现繁琐、杂乱的文字,保证可以提高受众度。同时,在文字编排与设计期间,还要根据信息内容的特点,对风格与文字相互融合,避免出现脱离主题或是与主题相互冲突的现象。例如:在对政府网站的网页文字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体现出规范的特性,字体造型归正有序,不可以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在对公司网站进行设计的时候,网页文字必须要体现出行业性质,或是公司产品特点,这样,才能提高网页设计效率;在对个人页面进行设计的时候,网页文字必须要体现出个人的性格特点与追求。这样,才能提高网页设计效率,充分表现出网页设计的艺术形式[1]。 2.2网页图形设计要素 在对网页图形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对网页读者的需求进行分析,进而提高网页图形设计的受众度。同时,网页图形的设计还要凸显出网页文字的主体位置,发挥衬托的作用。同时,网页图形设计具有两重性特点,主要因为网页图形不是精彩的文字语言,需要读者利用视觉理解图形,使得网页在整体设计上,展现出饱满的优势。由此可见,在网页图形设计过程中,网页设计人员必须要重视图形设计的视觉效果,将图形与文字整合在一起,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另外,还可以达到美化网页页面的效果,提高网页设计质量与效率[2]。在网页图形设计期间,设计人员要注重图形的分辨率,更好的对其尺寸与范围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提高网页下载效率,更受读者的欢迎[3]。 2.3网页色彩设计要素 在网页设计过程中,色彩要素是较为重要的,除了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之外,还要提高技术的应用质量,全面掌握网站风格,体现出配色与风格艺术,提高网页设计质量。在网站设计过程中,其属于一种艺术品,主要因为网页中不仅包含着优美文字,还有新颖的图片与色彩,可以产生较为良好的视觉效果,刺激读者的感官,使得页面更加生动。在此期间,网页浏览者在浏览网页的时候,会注重网页的色彩设计,并且为其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需要网页设计人员重点关注网页色彩的设计,进而提高网页设计质量。在网页色彩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遵循色彩选择原则。就是根据网站主题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主色调,当前,部分网页色彩设计中都是以浅颜色为主,例如:浅灰色、浅黄色等,可以有效突出网页页面的重点。第二,遵循背景色调搭配特点。就是在网页设计期间,设计人员根据网站建设实际需求,对网页背景进行色调的搭配,在此期间,设计人员必须要注色调搭配的科学性,主要因为如果背景色调过于强烈,就会形成与网页文字、图片相互对立的颜色,导致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过于重视网页背景,不能更好的辨识网页文字与图片。由此可见,网页设计人员在搭配背景颜色的时候,必须要应用单纯的颜色,以凸显出网页文字与图形[4]。 3网页版式设计措施 网页是网站信息的传递系统,设计人员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了解网页设计要素,将文字、图形、图象、标志与色彩等绘制成为一个整体,然后对菜单与正文等进行编排,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网页设计过程中,重视版式的设计,保证可以提高其设计质量。网页版式设计主要就是对网页页面进行布局,在有限的屏幕之内,形成良好的视听多媒体元素排列组合形式,使得页面设计个性化思维得以有效展现。然而,当前很多网页设计人员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排版设计问题,无法对每个元素的尺寸与位置进行设计,难以提高其设计效率。这就需要网页设计人员根据网站建设工作特点与需求对网页进行排版,进而提高排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达到良好的排版效果[5]。 4网页设计艺术特点 在网页设计过程中,其艺术特点较为突出,是网页设计人员需要全面了解的体系。首先,网页设计具有主题鲜明的艺术特点。主要因为网页是网站的信息传达结构,只有设计较为鲜明,才能提高网页设计效率与质量。同时,色彩鲜明的网页设计,可以满足读者心理需求,提高网站浏览效率。其次,网页设计具有内容形式统一的特点。主要因为网页中的内容与形式需要统一结合,将网页主题与形象相互结合在一起。最后,网页设计具有整体感较强的特点。就是在网页设计过程中,适当的对空间环境进行设计,并且突出网页主题与意念,形成良好的设计风格与整体性,进而提高网页设计质量,凸显出网页设计的艺术形式。 5结语 在网页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重视各类要素的应用,并且逐渐提升网页设计效率与质量,增强网页设计效果。在此期间,相关设计人员不可以一味的重视网页色彩的设计,而是要突出网页设计整体性,提高其设计效率。 作者:李伟珍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软件学院 网页设计毕业论文:网页设计课程实训立体化教学探析 摘要:网页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能使技校生有效地掌握网页制作三剑客Dreamweaver、Fireworks、Flash在网页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这对于技校生将来的就业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立体化教学模式,才能切实提升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对技工院校的网页设计课程实训立体化教学进行论述。 关键词:网页 实训 立体化 技工院校的网页设计课程是以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为主线,采用任务和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简明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真实的案例详细介绍Dreamweaver、Fireworks、Flash以及Photoshop这几个在网页制作中经常用到的软件,并重点讲解各软件在网页制作中的实际操作。通过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具备就业所需的网页设计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和自主创业奠定基础。因此,该课程越来越得到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其中,由于实训教学是整个网页设计课程教学的关键核心所在,因此改进实训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手段,对于提升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立体化教学的内涵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被动地成为知识的存储器。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既无法体现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思想,又使学生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因此,引入更加先进的教学模式对于技工院校来说尤为迫切。所谓的立体化教学,就是打破传统的以教为主的一维化模式和教、学并重的二维化模式,将教、学、练、做四维集成一体,使四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使学生的学、练、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目标。 二、技工院校网页设计课程实训教学采用 立体化模式的必要性一方面,传统的技工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模式已迫切需要得到改进、提高。随着技工院校生源的不断下降,技校生生源素质的迅速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对于计算机实训教学,既要面对实训内容与市场需要脱节的窘境,又要面对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实际学情。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对技工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懂理论又具备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学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也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基础。 三、技工院校网页设计课程实训立体化教学的开展 1.确定合理的教学目的 技工院校网页设计课程实训教学的目的应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充分考虑技校学生的学习基础、特点。在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HTML、CSS、javascript有关的知识。通过对Web页制作技术、工具的学习,使学生对于网页设计与制作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并使学生具有解决一般网页制作问题的能力。掌握运用DreamweaverCS6网页制作软件的方法、FireworksCS6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网页中图形制作和运用flashCS6动画制作软件设计网页中动画的方法,进而将这三个软件互相配合,完成网页设计与制作任务的方法。为今后从事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开发和管理奠定基础。 2.科学设置实训内容与要求 由于网页设计课程的实训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设置哪些实训内容并提出相应的要求是实训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如在网页布局这一环节,设置的实训内容是在本地站点文件夹D:\myweb中,创建一个网页文件web51.html,内容自定。要求使用表格布局页面。页面要求:①有页面标题、页眉、导航栏、主内容区、页脚。②版面布局合理,内容安排有序。然后在本地站点文件夹D:\myweb中创建3个网页文件,一级页面web53.html,二级页面web531.html、web532.html,内容自定。要求使用APDiv布局页面。页面要求:①有页面标题、页眉、导航栏、主内容区、页脚。②版面布局合理,颜色设置符合美学原理,使用部分图像增强表现效果。③要求网页链接层次至少2层,完成一、二级页面的链接,并且各页面之间有统一的导航机制。最后创建一个框架网页文件web55.html,按要求给每个框架设置初始显示网页。其中左侧框架设置为导航页,被链接文件可以使用以前制作好的网页。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学不再是盲目、被动地学,而是知道如何学、练、做,从而真正实现立体化教学。最后,实训考核立体化。考核不仅要综合考查学生的学、做、练,也要相应地考查教师的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立体化教学模式,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作者:齐立新 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 网页设计毕业论文:网站建设中网页设计的安全缺陷及对策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网站建设中网页设计的安全缺陷和对策,分析了网页设计安全缺陷的成因和危害,并给出了几种常见网页设计安全缺陷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网站建设;网页设计;安全缺陷 近些年网络技术突飞猛进,人们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网络,更多的企业以及机关单位都开始自行建设网站从事网络宣传和商务活动,在简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拓宽业务渠道,方便工作生活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研究网站建设中网页设计安全缺陷和对策十分必要。 1网页设计安全缺陷 1.1网站建设 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技术逐渐完善,黑客攻击技术也不断更新换代,更加先进,黑客行为从单纯恶意攻击逐渐转变为商业机密以及个人隐私的窃取,针对网站的攻击越来越多,设计人员在网站设计工作中要对其安全问题充分重视,了解网站建设网页设计中存在的各种安全缺陷,并在网页设计工作中找寻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提高网站网页的安全性。网站建设的基本流程主要有需求分析、美工设计、程序开发、网站运营等几个步骤,需要设计开发很多配套辅助程序,其中网页设计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程序的安全漏洞更多,安全威胁也严重。 1.2网页设计 网站建设的目的是为企业和用户、政府机关和群众提供便捷的沟通桥梁,利用网站为用户和群众提供产品信息、政策信息,并搜集用户和群众的反馈信息,加深用户和群众对企业以及政府机关的了解。尤其是电子商务网站,除了信息沟通之外,还兼具宣传产品、网络营销等商业用途,能够为企业提供展示自身产品的平台,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产品的知名度,为达成交易创造机会,加快企业发展。网页设计是网站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网页设计质量的好坏对网站建设的整体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是网站建设水平的一个缩影,也是网站建设的最终展示效果,经过多年发展,网页设计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形成了多种便利的编程工具,网页设计的效率更高,最终表现效果也更生动,给网站开发人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1.3网页设计安全缺陷威胁 现阶段,网页设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服务器端网页设计技术主要有动态服务器页面(ActiveServerPage,ASP),Java服务器页面(JavaServerPages,JSP)以及超文本预处理器(HypertextPreprocessor,PHP)等几类,利用脚本语言,就能够高效管理网站资源,网站使用者和网站之间的交互性更强,功能更加多样、直观、简洁。如果网页设计中存在语言编程问题,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就会逐渐形成安全漏洞,为不法分子利用,就可能给企业造成间接和直接损失。用户输入信息不可控,信息不确定性很大,网页设计开发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详细全面分析用户信息,避免非法信息输入损害网站安全。网页脚本语言编辑和服务器之间有着密切的数据连接,关系到网站设置和服务器数据,网页设计中的漏洞会影响网站的安全性,增加数据被窃取的风险。 2网页设计安全缺陷应对措施 网页设计中的安全缺陷会降低网站的安全性能,威胁企业隐私数据安全,现阶段,网页设计中存在的安全缺陷主要包括Web安全加固、桌面数据库泄密和文件上传漏洞等几方面。 2.1Web安全加固 常规安全设备不能抵御应用层攻击,因此互联网厂商提供了应用层防火墙,以硬件的方式抵御网络攻击,针对SQL注入式攻击能够提供数据拦截功能。但是针对网页篡改的攻击方法多种多样,攻击者会想方设法获取系统操作权限并进行违法操作。为了避免网页篡改,设计网页时要采取措施避免被篡改的网页流出服务器,同时加固网页使其不容易被修改。当前市场上防SQL服务以硬件的方式实现,而网页防篡改则通过网页设计和应用程序进行,两种防护功能的相互整合程度不高。为了整合两种功能,在内核层面,可以将文件目录以及内容修改行为封装在内核入口中,系统利用层次拦截服务验证修改操作的合法性,非法操作拒绝其调用函数进入内核,并记录攻击拦截日志;系统层面,在受保护页面和文件目录对应内核中设置防修改Incode节点位;应用层则利用事件触发保护策略监控网页文件和目录,建立多层安全加固体系,保护网页安全。 2.2逃避验证/文件上传 用户知道网页文件名、路径,就有可能逃避验证,威胁网站安全。网页如果没有设置用户登录限制,用户就可能直接将网页文件名输入网页,无需进行登录验证就能够获取网页内容,降低了网站的安全性。为了避免用户逃避验证,网页设计开发人员需要注意保护网页信息,加密网页文件名、路径,重要网站内容设置用户身份验证,用户需要验证身份之后再登录相关页面,获取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网页安全性。很多网站都设计了上传文件功能,视频网站用户可以自行上传视频,网盘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各类文件,虽然给用户带来了便捷和更多丰富的功能,但也给网站安全性带来了很大考验。一些网站设计开发工作人员在网页设计中忽视了上传文件的安全性问题,没有添加过滤功能,或者过滤参数设置不合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文件上传功能,上传恶意文件,潜入网站数据库系统进行破坏或者信息窃取。为了提高网站文件上传的安全性,网站网页设计应该设置判断程序,系统接收文件上传请求之后首先分析判别其安全性,确认其为无威胁文件之后方可完成上传操作,从而有效避免非法文件、木马病毒上传到网站,提高系统安全性。 2.3数据库下载/源代码泄露 桌面数据库被下载是另一个严重的网页设计缺陷,ASP+Access应用系统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用户在一般情况下需要通过网站的用户登录和身份验证之后方可下载网站相关信息,但是在知道Access数据库名称、路径之后,数据库中的信息就可以随意下载,导致数据库机密敏感信息泄密,给企业带来损失。例如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名称为Library.mdb,路径为URL/database,浏览器中输入URL/database/Library.mdb,就能够直接下载该数据库中的信息。为了保护数据库信息,ASP程序设计首选开放数据库互连(OpenDatabaseConnectivity,ODBC)数据源,该数据源不将数据库名称直接写入程序中,不会出现ASP源代码和数据库名称一同丢失的情况,除此之外,还应该进行页面的加密处理和数据库信息加密处理,保护数据库内部资料。源代码泄露也严重威胁着网站的安全,网站建设网页设计中为了避免源代码泄露,网站页面代码都需要加密处理,从而保护源代码,提高网站安全性能。常见的ASP加密方法主要有编程逻辑封装和ASP页面加密两种,其中ScriptEncoderASP页面加密更加常用,有着理想的可编程性,嵌入HTML页面中的ASP代码仍然可以使用常用的Dreamweaver等网页编辑工具完善HTML部分,加密目录内所有ASP文件并统一输出至指定目录,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2.4网页筛选过滤 网站服务器提供了过滤转送机制,方便网页设计开发工作人员额外筛选处理网页数据,该机制能够于网站服务器外挂命令文件并编译执行,利用网站服务设定,可以转移网页输入数据至网页筛选过滤模块,该模块接受网页数据之后,获得其参数数据,并将其传递给XML解析器验证,验证成功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否则将向用户端回传错误信息;之后输入数据传递给MAC模块,校验数据完整性,数据完好,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否则回传错误信息;数据完整性校验完毕,传递给网站应用程序,网站应用程序回传Cookies和HTML数据,提取HTML数据参数网址和窗体数据传给MAC处理模块,生成信息验证码,将其加入Cookie和HTML文件,回传给客户端。网页筛选过滤模块读取参数名称,判断该网页是否有待处理表单,如果没有参数名称则不做处理,有参数名称,表示有待处理表单,则逐一提取字段值、Cookies信息,XML解析验证。该功能能够过滤和分析网页,实现流程控制、其他功能模块调用和安全校验等功能。 3结语 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网络进入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网络商务行为也更加普遍,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网络商业行为对网络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护网络信息,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网站建设网页设计中存在的各种安全缺陷,进一步提高网站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作者:钱能 杨杰 单位: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网页设计毕业论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先阐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然后分析其中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为网页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网页设计 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 应用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均发生重大改变,与此同时,人们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较以往明显提高。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网页设计是对平面设计的延续,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一方面可以极大增加网页的内容含量;另一方面,还能显著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目前,在图像化技术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最具有优势的技术之一,受到网页设计人员的青睐。 1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1.1在即时通信设计中的应用 网页是一种借助互联网来进行信息传播、功能实现的平台。因此,在网页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其通信质量、速度。但是,如果网页的内容比较繁多,存储需求比较大时,就会导致网页功能不能实现,比如出现网页打开速度缓慢、无法打开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即比如压缩实时通信的信息、增加长度限制等。通常情况下,用户利用网络来浏览网页信息时,在下载、读取文件的过程中,需要对音频实时采样序列操作。在网页设计中,图像、文本媒体所占内存空间比较有限,但为了使用户充分了解网页内容,实现广告吸引等,需要有大量的阐述性、介绍性信息,包括文字说明、图片、网页介绍等。此外,在大量的图形、音频文件中,同样会夹杂文本信息。要想确保网页容量处于限制范围之内,同时保证网页的正常浏览,就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即像素调节、控制文本和图形文件的长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处理时,应考虑压缩标准对文件质量的影响。目前,相对比较高的压缩质量为MPEG标准,但JPEG标准在实际应用中最为广泛。 1.2在网络连接设计中的应用 当网页正式工作后,网络用户会通过多种渠道来浏览网页,访问量会不断增长,同时承载媒体信息的数量也会不断扩张,从而给网络连接带来一定的压力。为了满足传输需求,需要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机技术,实现对媒体数据的压缩和解压。压缩指的是用户在实时数据传输前,在进行压缩,然后再进行传输,这样一来,可以节约传输时间,有效避免出现网络堵塞问题。解压缩则是发生在用户获得媒体资料以后,它主要是先对文件进行解压,然后再实施编辑、存储等。除此之外,为了满足网页用户之间的网络连接,应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建立不同的模型,比如OSI框架协议通信,它可以面向多用户进行操作,并且还具有自动纠错功能。 1.3在网页形象化设计中的应用 在网页设计中,为了确保网页的吸引性、可读性等,需要添加一些因素。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既可以为网页提供设计因素,同时还能利用视频、图像等方式,让网页更加生动、丰富。值得注意的是,在网页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多媒体属于一种加载程序,所以应该适当控制其容量,避免加载过多出现一定的负担,从而设计出更加绚丽、快捷的网页来。 2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网页设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网页设计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其效果和效率,但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2.1多媒体元素格式选择错误 在网页设计中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时,视频、图片等元素的格式选择非常重要,要求其容量小、真实性好。但是,在目前的网页设计中,经常出现视频无法打开、图片不显示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浏览器与文件格式不兼容,或是文件比较大,不能有效载入。 2.2视觉元素堆砌 网页平台包含多种视觉元素,既包括平面视觉构成的各个元素,同时又包括多种特有的视觉元素,比如多媒体、交互元素、动态等。但是,在网页布局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简单的堆砌,网页布局缺乏规划,缺乏美感。这样一来,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降低网页的吸引性、可读性,从而减少用户浏览量。初次之外,还有一些网页设计片面追求页面的绚丽,缺乏实际内容。 2.3视觉元素与相关应用的冲突 在网页设计中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后,网页会包含多种视觉元素,比如文字、影像、图片等,而浏览上述元素需要通过专门的应用软件,比如浏览器、插件程序等,由于机器分辨率存在差异,进而导致网页呈现与视觉元素本身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用户在观赏Flash动画时,则需要安装特点的插件程序。此外,对于不同的浏览器来讲,对于同一网页的视觉元素,其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会出现差异。因此,用户要想获取最佳的视觉效果,需要切换浏览器。 3提高网页设计质量的具体措施 在网页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做好网页设计工作。 3.1选择合适的多媒体元素 网页设计中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多媒体元素格式,避免出现文件太大难以载入或是打不开等情况。比如要尽量多使用图像微缩图,针对无需放大的图片,可以利用相关的图像编辑软件(如Photoshop)进行处理,即先重新取样原图片,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图片的大小进行合理调整,最后再保留新图样。对于动画标题,为了节省容量,便于浏览等,可采用静止图片。 3.2将多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结合起来 在网页设计中,设计人员不能一味堆砌多媒体元素,而是要充分考虑其艺术性、实用性等。因此,在网页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3.2.1突出主题要素。不管是哪个网页,它都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因此,在网页设计中,风格要素与主题内容保持一致,以此为前提,添加文字、动画、图片等多媒体元素,同时确保色调的统一。作为主题要素,还要处理好编排位置,使其成为视觉焦点,同时组合各构成要素时,处理好结构的大小、多少、虚实等。 3.2.2注重网页布局。在网页设计中,可采用“国”字型、Flash型、标题正文型等。在规划网页布局时,需要根据信息量的大小来决定。如果信息量比较大,则可以采用拐角型、“国”字型等;对于纲要性的网页,则可以采用标题正文型。 3.2.3适当运用留白艺术。留白、虚实均是网页设计中比较重要的表现形式。因此,在网页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留白艺术,形成层次鲜明、节奏感强的效果,同时化解大量信息内容聚集导致的压迫感,给用户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享受,激发用户的浏览兴趣。 4结语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网页设计中,设计人员也将其运用其中,主要体现在即时通信、网络连接、网页形象化三个方面的设计中。为了保障其应用效果,设计人员需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选择合适的多媒体元素、将多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结合起来两个方面入手,提高网页设计的质量。 作者:索颖 刘乃荣 王玲 单位:辽东学院 网页设计毕业论文:Flash软件画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Flash技术运用范围非常广泛,不论是网站、广告、动画、游戏,甚至程序设计与多媒体化展示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运用。本文首先对Flash动画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具体化叙述了Flash的实际定义与特点,并对Flash动画当前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方式进行分析,针对性阐述了Flash动画在整站式网页设计过程中交互式导航系统、Web图像动画展示以及鼠标动画的应用。在此针对性研究Flash动画在网页设计中的相关研究,望研究结果能够对今后的学者一定帮助。 关键词:Flash动画 网页设计 应用研究 随着社会迈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普及程度呈现出优质化的发展形势,从而促进网页动画渐渐发展起来,此外网页动画设计在网页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促使人们在关注动画整体发展趋势的过程中将注意力放在网页动画方面。在构建及设计网页时,运用Flash帮助网页实现多媒体化的网页成果展示,同时也渐渐成为网页设计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1Flash的运用及特点 MacromediaFlash作为一种交互式编辑矢量图及多媒体创作软件,因特网网页设计矢量动画文件格式时常得以较多的运用,此外,针对性分析Flash,可以了解到目前其主要具备以下六大特点:第一,将矢量图形作为主要运行前提,致使其自身文件导出容量不大,在进行图片缩放时对其自身的清晰度影响不大,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便捷性;第二,Flash具备非常优质化且强大的AS代码,在设计动画时运用Flash技术,促使动画的交互性优良,便于读者在阅读过程的理解并实施相关互动;第三,针对实际运用过程分析,Flash动画在运作时主要采用插件,若用户想要实现视频观看,仅仅需要安装一次视频插件就可以直接观看,避免繁琐性多次安装的现象发生。此外,由于Flash构建的动画自身极小,所以其具备较快的调用速率;第四,在设计Flash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页面控制按钮帮助页面实现链接的跳动,还可以运用鼠标实现页面动画中的运动及移动。第五,Flash可以实现动画视听效果内容的升华,譬如渐变声、位图等等,用户在制作图片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构建全Flash制作站点;第六,Flash动画属于一种“准”流式文件内容,无需全部下载完成就可以实现动画观看。 2Flash动画在网络设计中的应用 在网页设计中,Flash动画具备非常多关键性的作用,如流式播放动画、FlashMV及短片动画等,此外其所表现的形式中存在一定的交互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网页设计时,避免繁琐、复杂的动画设计效果的存在,毕竟物极必反,只会降低网页的品质;如图1所示。2.1网页动画信息交互的实现为了进一步却宝宝网页动画信息交互整体的流畅性,其中的一个重要关键就是Flash动画导航的交互性设计。在对该部分内容进行设计时,往往会使用针对性的Flash动画脚本——AxtionScript。实际设计过程中,通常由编程者的思想与Flash在事件中作用共同形成动力,并依据动画中的相应内容实现AxtionScript的具体化定义。2.2网页动画相关要素的设计第一,交互式导航系统。在网页设计中,导航栏对用户主要起到一种引导性作用。所以在设计时需要将其设计为多个导航级别,并构建针对性的标识来将其区分,以色彩为例,可以采用较为鲜艳、清爽式的搭配。第二,Web图像动画形式展示。传统网页中,Web图像主要呈现静态,不过经由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最近几年在网页设计中渐渐出现了一部分动态化的Web图像。同时在其色彩方面的运用,主要采用RGB模板,并在网页安全色方面运用216色,其主要的色彩格式包括GIF、PNG以及JPE6。第三,鼠标动画。为了实现优质化Flash动画效果,在制作动画效果时要特别注意鼠标在移动过程中其轨迹图案及色彩搭配。首先,要确保鼠标移动过程中的色彩与网页设计色彩是不同的,有助于用户一眼就可以将鼠标找到。最后就是,鼠标在色彩区别网页之后还要注意其透明性,避免遮蔽信息的现象出现。 3结语 综合全文内容,在网站设计过程中,Flash作为一个极具重要性的视觉性元素,其可以在帮助网站实现多媒体化效果展示的同时,还能够结合数据通信这一措施全面性丰富网站自身具备的素材及资源,最终达到一种动态化的效果。截至今日,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结合Flash自身所具备的多种优质化特征,笔者相信在今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Flash动画一定可以获得更加广泛的用途,更具普遍性,最终实现网页设计的主体化运用趋势。 作者:侯英杰 单位: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网页设计毕业论文: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改革 摘要: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与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对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教学改革的影响,提出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改革方向,并以两个专业、四个班的学生做为实验样本,对本年度教学内容做出了一些改革,得出了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该课程内容的改革方案和注意事项,指出为培养服务地方应用型人才,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传统教学;学即能用;CSS 互联移动终端的大面积推广,使得掌握网页制作技术的人才在各个行业里都成为必不可少的需求;同时,地方普通高校为社会服务的使命感在不断增强,如何培养出“学即能用”的人才,使之在短时间内掌握主流的网页设计技术,提高站点访问量,是这门课程课堂教学效果进步的体现。 一、技术背景与课堂教学要求 (一)Internet发展历程 Internet经历了从Web1.0到Web3.0的迅猛发展。Web1.0是静止、单向、被动的;Web2.0则为用户开设了主动权,使得用户和网站可行双向信息互动;Web3.0提升了用户的主动权,用户可对页面的多种元素(显示、色彩、像素、框架等)按需设置,订制专属的功能模块,整合数据资源,适用于电脑、手机、PDA等多终端平台定制。 (二)传统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内容 一般情况下,高校开设的网页设计课程从教学内容上可划分为两大块:1.相关知识介绍。网站的概念、基本元素及页面等相关知识的介绍。2.应用软件的使用。介绍使用最多的Dreamweaver系列网页制作工具,使学生掌握布局(表格、层、框架、模板等)、超级链接、表单和几种特效。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推广和“学即能用”的需求,以上内容已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与时俱进的特点。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课堂学到的知识是否马上就能得到应用,是否与目前社会上专业的网页制作公司的技术规格保持一致。因此,本门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服务于地方”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内容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首要环节。关于什么是关键内容,什么是次要内容,笔者走访了本地专业网页设计公司中企动力的设计总监马女士,通过对她的访谈,了解到时下主流的网页设计公司所涉及到的技术规范,对本校现阶段的教学内容做了必要的调整,简化了表格布局页面、框架设计等已被淘汰的陈旧技术的授课内容,有选择地介绍了网页交互特效及表单的应用,加强了网页美化工具、HTML语言及CSS的学习内容。改革后的课程主要分为六大模块:网页和网站的基础知识、网页美化工具(Photoshop或者Fireworks)、HTML语言、网页开发工具的介绍、DIV+CSS、动态网页技术。首先,通过具体的例子阐明网页、网站的定义,页面的布局类型(主要是盒模型)、整体造型及配色方案的相关知识;其次,介绍网页美化工具图片处理工具(Photoshop或Fireworks)的使用,学生可用其设计页面元素,加强页面的视觉效果与美观性,提升站点的专业度;再次,介绍HTML的基本语法结构和语句,使学生熟练掌握其主要标签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有所忽略)。实践证明,学生若不熟悉HTML的语法构成,学习DIV+CSS这一主流的网页布局模式就会相当吃力。当然,对于非专业学生而言,学习一门语言,即便是文本标记语言,由于其本身对计算机系统相关知识的欠缺,授课会比较困难,学生也学得辛苦,但这又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其所占用的时间比较长,需要设计大量实例,反复练习才能掌握。之后介绍开发工具,重点是要理解页面的代码模式和设计模式,而DIV+CSS则是本门课程的重头戏,由于学生对代码有种天生的恐惧,所以,在建立CSS时又以开发工具建立为主,修改程序为辅。最后简单提及动态网页技术。由于课时限制(32节),本课程主要讲授静态网页制作。静态网页技术分为传统技术和新技术。传统课堂教学内容重点是布局表格、框架、模板等,而目前主流的网页制作公司则主要应用DIV+CSS。所以,对于陈旧的技术简单介绍即可,而把DIV+CSS作为布局的主要技术进行讲解。由于这些内容需要学生对代码部分比较熟悉,所以,在课时中增加了相应的HTML的基本语法结构和语句的介绍,并对主要标签的使用熟练掌握。 (二)实际授课效果 笔者今年为设计和思政两个专业的学生授课。设计专业的学生已经开设了PS,有一定的设计基础,所以,课程内容改革中的第一部分可以省略;思政专业的学生没有图片处理基础,笔者在授课过程中有意加强了这部分内容,讲授简单的图片处理方法和文字特效工具。实践证明,学生有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基本能做到学以致用,并反馈到最终的作品中。往届学生的作品更像电子小报,而今年通过课程内容改革的学生作品虽不完美,但在形式内容上更接近Internet的正规网站,教学效果良好。针对我校提出建立培养服务于地方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传统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必须响应时代号召,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本文仅供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参考。 作者:侯敏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网页设计毕业论文:简约主义视角下的网页设计 摘要: 在当前这个时代中,各种视觉信息不断泛滥,让我们眼花缭乱、应不暇接。人们越来越希望网页设计能够变得简洁、明快、一目了然。将简约主义思想应用于网页设计中,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本文先分析简约设计理念的起源,接着研究简约主义视角下网页设计的特点,最后提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应用简约主义理念的对策,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简约主义;网页设计;对策 一、前言 迈入新世纪之后,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我们已经身处于信息时代的怀抱中,在这个时代中,各种视觉信息不断泛滥,让我们眼花缭乱、应不暇接。人们越来越希望网页设计能够变得简洁、明快、一目了然。将简约主义思想应用于网页设计中,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本文先分析简约设计理念的起源,接着研究简约主义视角下网页设计的特点,最后提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应用简约主义理念的对策,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简约主义溯源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就提出过“少则多、多则惑”的思想。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曾经用“简单及少”的理念来论述立方体。这足以说明简约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很早就初见雏形。事实上,正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现代主义运动直接带动了简约主义的发展与成熟。从理论角度而言,现代主义是功能主义与简约原则的有机融合。上个世纪初,英国兴起的“工艺美术运动”正式将简约主义理念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使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工艺美术运动”旨在否定机械化与装饰过度的设计风格,主张真实、热情,兼具功能与价值的设计。这次运动为现代主义风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提出设计应该以功能作为核心,强调非装饰化的简单几何造型。之后,著名建筑大师米斯•凡德罗提出了经典的“Lessismore”的设计原则,直接为简约主义理念奠定了理论基础。如今,不光是建筑领域,产品设计领域、平面设计领域、室内设计领域、家居设计领域都开始追求简约主义设计理念。如今,关于简约主义的称法层出不穷,白色派、极少主义、“空”设计,其实都是追求简约大方的设计风格,是简约主义设计理念的具体体现。本文认为,所谓简约主义,其实就是呈现最基本的要素,主张摒弃一切多余的结构、色彩、文字与图形等,这样可以让核心内容成为聚焦点,使人们迅速攫取到中心内容。 三、简约主义视角下网页设计的特点 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得网络承载的网页内容不断增多,功能也日趋多元化。虽然人们通过网页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但由于网络世界缺乏应有的监管,导致一些网页看似华丽,实则空虚,这就对网页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简约主义理念用于网页设计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首先,网页设计应用简约主义理念,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如果只注重网页的外观设计,一味追求华丽美观,用户可能难以在网页中迅速攫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内容,这样的用户体验显然是很糟糕的。其实,在网页设计中,简约是一个相对性概念,力求摒弃泛滥与随意。网页设计的简约是对网页信息结构进行科学布置,简单清晰地向用户传达他们想要的信息,从而留住用户,提高网页的点击率。其次,网页设计应用简约主义理念,可以做到网页信息主次分明。Google产品设计副总裁MarissaMayer曾经对这个功能做出过精辟阐释,她认为简约的网页设计就犹如一把合上的瑞士军刀,用户往往只能记住一个网站的7-9个功能,脑海中留有16个左右的关键词印象,所以必须在这个范围内合理考虑用户的要求,而那些功能繁杂、页面华丽的网站,更像一把打开的瑞士军刀,可能会“伤害”用户的使用,使其感觉信息混乱。 四、网页设计应用简约主义理念的对策 自从米斯•凡德罗提出了经典的“Lessismore”设计原则,简约主义设计理念收到了人们的热烈追捧与认可,它提倡摒除所有无关紧要的要素,以简明、活泼、轻快的设计风格直达用户内心,满足用户诉求。如今,现代人身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知识泛滥的时代中,内心越来越渴望网页界面做到简洁明快,能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有鉴于此,网页设计应用简约主义理念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合理取舍 简约主义设计风格始终追求简单明晰的设计效果,摒弃所有多余的色彩、文字与图形等设计元素,力求高效快捷地向用户传达有效信息,将他们的视觉关注点引领到关键信息中,对网页的关键要点产生兴趣。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合理取舍至关重要,具体是指强调与着重,因为简约主义不是主张去除一切,而是提倡将关键信息优先曝光在用户的视觉世界中,在保证网页好用的基础上,为用户减轻视觉负担,使他们享受到良好的使用体验。在合理取舍过程中,设计者要注意这么几个基本要求:网页色彩、文字精简、图形处理、位置编排和版面的“留白”处理等。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留白,文字布局密密麻麻的网页,根本会让读者感觉无从下手,导致他们直接关上网页。所以,网页设计者必须保留一定的网页留白,在空白背景下曝光重点信息和关键信息,然后再一步步引导用户了解其他的信息。 2、合理组织视觉要素 在设计网页界面时,有了简约主义设计理念的指导,设计师应该合理组织视觉要素,力求做到简单清晰。设计者要合理分类、组合网页界面的信息,进行适当删减。分类网页信息是为了让用户在浏览网页时,可以直接、快捷地了解网页布局与结构,做到心中有数,在其脑海中留下一定印象;减少类别和适当删减并不是要减少网页含量,而是将重点信息、关键信息放置于一个相对简单的布局中,使用户能一眼就看到有效信息而不浪费时间。在组织视觉要素时,设计师可以先构建一个简单清晰的首页,摒弃繁杂,然后进行适当配色,色彩种类不可过多,以简洁素养为主,文字介绍也不可花里胡哨,力求做到简洁明快。 3、网页各界面保持风格统一 毫无疑问,现在的网页界面有着众多层级,设计是必须做到网页界面的风格统一和和谐,不可产生太大的突兀之感。用户一般是通过首页或者网页链接进入网页界面的某个层级中,假若网格界面的风格不够统一,甚至存在较大反差,很容易影响用户认知网页信息的效果,不利于他们顺利解读网页信息。事实证明,统一和谐的网页界面风格不仅可以增强用户的认知与记忆,提高他们搜索所需信息的效率,还能使用户对该网页印象深刻,对其形成满意度,成为该网页的“忠实粉”。对于网页界面风格的和谐统一,关键要做到同样元素的位置和大小要保持一致,起码不能差距太大,配色方案也要保持整体一致,同类型的设计要素风格也应该尽量保持一致。 五、结束语 在网页设计中应用简约主义理念大有裨益。但我们不能忽视,目前有设计师在应用这个理念时走进了误区,即为了简约而简约,忽视了网页的功能性,不注重用户浏览网页信息时的认知体验,这样的网页设计必定“费时、低效”。其实,简约主义设计理念并不是简单地简化设计元素,而是合理取舍界面要素。对于网页设计而言,设计师必须立足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网站的可用性,只有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才是真正的简约主义设计。我国网页设计师应该多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成功案例,认真学习简约主义设计理念的精髓。 作者:穆冰玉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 网页设计毕业论文:网页设计的视觉信息传达分析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页可以把各种信息以快捷、方便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由此人们逐步产生了对于网页审美的需求。人们对美感的追求应从网页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功能及其审美表现的角度出发,利用有效的传达信息,不断扩充网络的多元化,使得网页设计更注重个性化的表现形式,使信息更加快速有效的传递出去。本文重点阐述了在网页设计中提高视觉信息传达的具体方法。随着我国网民增长速度的加快,网页设计在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网页的视觉传达设计更是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网页中视觉信息的表达己经从简单图、文编排的形式,发展到如今视觉元素的综合运用。由于网页链接繁琐性严重阻碍网络信息的有效传播,无效的传达不利于与用户之间相互沟通,一些视觉效果受网站的信息设计结构及内容量的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的网站,应该明确采取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使得网页设计成为一种艺术形式。虽然目前我国网页设计在理论与实践上发展比较健全,视觉的表现力不强,影响了网民对网页点击率。由此可见,新媒介下的网页设计还处于一个不理想的状态,计算机编程技术还处于一个以文字为主的信息交流形式,网页设计的功能性也没有得到好的体现。 一、要实现网页中的版式功能与审美功能 为了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需要网页设计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在网页设计前期,应该明确每个网站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因此需要尽可能地使网站各个页面间的切换简便。善于运用图形来引导用户查看所需信息,一些抽象图形和引导按钮都可以起到引导信息传递的作用,这些图形不但影响着网页的视觉审美,还能以优异的视觉形成格调优美、韵味十足的良好视觉效果,。不同类型网站网页是根据网站的服务来定性的,根据网站主题设定视觉元素的不同表现,将各自的功能与网络的交叉学科相融合,使受众能更好地和更有效率地接收网页上的信息,使人浏览起来心情愉快,接收信息也会更加轻易。网页设计的审美需求,就是把传统平面设计中美的形式规律同现代的网页设计的具体问题相结合起来,运用一些平面设计来增加网页设计的美感和大众的视觉审美需求。我们经常所说的如变化和统一、条理与反复的设计都是十分有效的视觉规律,首先,网页的内容与形式的表现必须服从内容要求,网页上的各种构成是信息诉求的重点位置,在我们把大量的信息塞到网页上去的时候,必须使整体感强,同时又赋予变化,这样才会使页面更丰富,更有生气,能够突出一个清楚的主体,在用户阅读时视线流动,要避免视线流动偏离设计的初衷。网页设计中要注重其结构的轻重大小、虚实、多少等对比因素,加强视觉力度,以强化页面的整体吸引力。 二、注重色彩的设计 网页它既要求文字的美丽流畅,又要求页面的整洁,使用色彩可以使页面更加生动。浏览者在浏览网页时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页面的色彩设计,因此必须把握好色彩设计。 1.整个页面中要确定一个主色调 页面一般以浅颜色为背景的居多,以浅颜色为底并配上深颜色的字,这样不但有利于突出页面的重点,而且还可以为大多数人认可和把握。其他一些线条适宜采用不抢眼的颜色,尽量选用一些精心选择的元素,才能突出明亮的色彩,这些彩色亮点如果用得太多了,就会达不到强调的效果。 2.注重背景的色调搭配 色调搭配要注重不能有强烈的对比,大面积颜色适宜采用低比度,过于丰富的背景色彩会使文字溶于背景中,不易辨识。所以,背景一般需要一定的变化,实际上背景的作用在于统一整个网页的风格和情调,起到衬托和协调作用,一方面吸引网民的注重力并体现网站的主题。 三、提高网页设计中视觉信息传达的有效性 1.体现视觉语言的突出性 视觉语言就相当于有语法和结构的句子。视觉元素构成了现代设计中的视觉语占。每一个设计作品都与他特有的视觉符号,各种视觉元素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逻辑性排列组合起来的,要想尽快的达到识别和接受的目的,就要依靠统一与对比、虚与实、大与小等形式手法,按照信息的顺序产生强弱、主次等视觉语言的逻辑性让视觉语言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受和对生活意义的领悟。 2.要体现网站独特的风格 首先网页设计应该根据需要选择一些适合主题设计风格的字体。一般常用的中文字体需要许多专用的艺术字体下载,再要确定文字的字型、大小、颜色等等,当然也可以采用一些特效文字,如果浏览者的计算机里没有安装这种特殊的字体,就会导致读者阕读速度降低。对于网页设计来说,有很多软件就是我们常说的网页,要具有互动性,互动性能够充分调动人的参与性,在网络的环境下,充分实现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使用户能够从中得到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接受,从而做出决定。其次要适合视觉传达的过程。视觉信息传达是传达者将准各传达的信息挑选出来后,对信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进行排列,使之按照一定的排列组合方式形成的视觉语言,实质上这一过程也就是译码的过程,因为传达者所发出的讯息只有引起注意,才会被接受者加以理解和接受,接受者只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将传达者的信息整理阐释。网页设计离不开一定的科学技术发展,好的网页设计除考虑其内容上的精益求精外,还要对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视觉编排,这样不但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更关键的是使使用者有一种全身心的享受和共鸣。 作者:于淼 欧阳洲丹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 网页设计毕业论文:信息可视化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1信息可视化概述 1.1信息可视化的定义 信息可视化是“利用计算机支撑的、交互的、对抽象数据的可视化表示,来增强人们对这些抽象信息的认知”的方法与技术。信息可视化最早出现于18世纪,历史和政治学家Playfire和数学家Lambert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数据,根据复杂的数据创建了可视化图表。随着人们对于信息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信息可视化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它不再只是表示数据的一种方式,更成为深度挖掘数据之间隐藏的特征和关系的一种手段。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各种移动设备的普及,信息可视化在网页设计中又引领了新的研究热潮。 1.2信息可视化的流程 信息可视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源数据处理。将收集到的海量信息和数据进行处理和加工,使其简化和标准化,以便后期的快速调度和输入可视化流程。源数据处理是整个信息可视化过程的基础。可视化图。这个过程完成从数据到可视化图表的转变,通过各种可视化技术将抽象的数据用易于理解的图形描述出来,并表达出各个信息的数量、质量和关系等特征。视图转换。将抽象的数据转换成图形以后,按照用户的需求进行显示从而完成信息的输出。除此之外,还需要将用户的反馈信息传送回软件层而实现人机交互。 1.3信息可视化的方法 信息可视化的数据种类很多,包括一维数据、二维数据、三维数据、多维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等。这里着重介绍多维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多维数据的信息可视化技术有很多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基于几何的可视化技术、基于图标的可视化技术和动画的多维可视化技术等。基于几何的可视化技术包括平行坐标系方法、Radviz方法、散点图矩阵方法和Andrews曲线方法。平行坐标系方法使用平行的竖直轴线代表维度,在竖直轴线上标记多维数据并用折线相连相关坐标点来表示多维数据;Radviz方法使用圆形坐标系来实现多维数据的可视化;散点图矩阵方法就是将多维数据的各个维度两两组合绘制成一系列按规律排列的散点图来显示多维数据可视化效果;Andrews曲线方法将多维数据的每一数据项通过一个周期函数映射到二维坐标系中的一条曲线上从而展示可视化结果。基于图标的可视化方法用具备可视化特征的几何图形作为图标来表示多维数据,这些图标的每一个可视化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等作为维度,通过多维数据到这些维度的映射来实现可视化效果。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动画由于其形象、直观、交互性高和容易被理解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用户界面设计和网页设计中。时间序列数据是指具有时间属性的数据。时间序列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包括线形图、堆积图、动画、地平线图和时间线方法。其中时间线方法是以时间轴为水平轴线,将数据信息以图标或者图片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标记在时间轴线上。时间线的方法最开始被应用于历史事件记录中,后又发展用于医疗记录和犯罪记录。由于其完整的记录体系和系统的记录方式,时间线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 1.4可视化变量 对于可视化变量的研究丰富了信息可视化的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传统意义上的可视化变量包括位置、形状、方向、色彩、纹理、灰度和尺寸,一些学者将其中的色彩细分为色相、亮度和饱和度。近年来有学者将嗅觉、触觉、听觉等对于可视化变量的补充在很大意义上丰富了信息的表达方式。可视化变量选取的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信息表示的质量。 2网页设计中的信息可视化应用分析 2.1网页设计概述 网页界面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界面,通过文字、图形、图片等元素传达信息内容以达到人机交互的目的。借助互联网强大的存储和传播能力,网页界面将来自世界每个角落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达给用户。网页设计的工作目标,是通过更合理的颜色、字体、图片进行页面设计,在功能限定的情况下,尽可能给予用户完美的视觉体验,高级的网页设计甚至会考虑到通过声音等来实现更好的试听感受。随着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平民化,伴随用户的接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升,网页界面的美观性和易用性越来越重要,信息可视化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网页中的信息可视化应用由来已久,从开始的视觉图形设计,到现在网络中随处可见的信息图,通过信息可视化进行的网页设计让更多信息更快更好地被用户接受。 2.2网页视觉设计与可视化 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页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和关键。网页界面本身就是由文字、颜色、图片、位置等为基本元素的,而这些元素也都属于可视化变量的研究范围,因而在网页视觉设计中引入信息可视化就非常自然和必要了。随着各种网站的普及和多样化,一个吸引眼球和易用的网站则会让你的网站在众多同类型的网站中脱颖而出。互联网的一大重要功能就是传递信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站开始将传统的文字信息转换为信息图的形式,这样大大降低了用户理解信息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又提升了网站整体的视觉效果。网易的数读中国网站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案例,数读中国将每天的国际、经济、正在、民生、社会等方面的新闻或者话题通过信息图的形式表达和解读出来,用户第一眼看上去就会直观了解到话题的内容,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浏览信息。 2.3网页交互设计与可视化 交互设计就是设计师对产品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分析、预测、定义和探索的过程。网页的交互设计则是通过网页语言表达出所要告诉用户的信息,同时显示用户的操作功能。好的交互设计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地接受和理解信息,实现产品的功能。交互设计=视觉界面设计﹢用户行为设计,界面的意义是为了让用户实现同整个系统的交互,好的交互设计可以让用户更加有效率。因此除了应用传统意义的可视化变量实现视觉上的可视化,还需要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预测从而设计操作流程等以期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以rodania网站为例,网页中网站logo放到了主导航正中间的位置,这也是最显眼的位置,该网站的网站历史页面,以时间为截点,向用户展示网站的重要历史和传统,由于是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了时间轴的可视化展示方法,用户点击年份数字,即可查看该年份的历史时间,或者通过点击左/右翻页箭头来切换上一个或者下一个历史事件。时间轴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可以系统、完成地记录某一领域的发展足迹和详细事迹。相比传统的文字堆砌,rodania通过时间轴用最直观、简便的方式将网站历史展现在用户面前。 结语 信息可视化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网页设计中,无论是网页的视觉设计还是交互设计,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网站的易用性,帮助用户快速获得和理解信息,提升用户体验。信息可视化的方法和技术有很多,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设计的发展提升,相信信息可视化可以在网页设计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作者:曹新瑜 郝锟 单位:燕山大学 网页设计毕业论文: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功能研究 1网页设计及视觉元素的概况 1.1网页设计的概念 网页设计是伴随计算机互联网产生的视听设计,结合文字、色彩、图形图像、版式等对于网页版面的编排。网络设计者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对网页的结构进行艺术上的规划与设计,使网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过目不忘。 1.2网页设计的视觉特点 传统纸媒对现在的网页设计有一定的影响,版式设计上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读者往往习惯上下滚动页面进行阅读,所以排字以横向排列为主,方便读者阅读,而且对于关键词汇可以用其他色彩进行突出设计,使人们在阅读的时候对文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功能阮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831台321100章重点内容有所把握。对于网页设计一般采用网络样式,也可以进行自由样式的设计,给人们新鲜感,不会使读者产生审美疲劳,但多样性的同时,要注意不能违背整体的设计风格,需要符合网页设计中视觉效果的特点。 1.3网页版式设计的视觉要素 网页设计是在一个空间有限的页面内,将文字、图形、图案、链接等元素进行规划和排版,将这些视觉元素合理的安排,使它们可以相互协调,并且表达出指定的信息。网页设计者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突出不一样的重点,根据不同的用意,使用不同的视觉元素,这些元素就形成了人们可见的视觉区域。 2视觉元素的呈现深受网页布局的影响 2.1常见的网页布局 现在的网页布局虽然没有明确的分类,但是网页风格类型却是多种多样的。 (1)大多数的网站选用国字型布局,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布局,明确的主次关系 (。2)拐角型布局,这种布局是将一些相关信息的链接或者文字信息,放在网页的左边或者右边,意思相似的内容放在一起,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 (。3)上下框架型布局,这种布局的特点是将网页设计的内容和中心标题区分。 (4)封面型布局,这种布局的特点是在网站显著的位置,设计引人注意的图案或者是动画特效,点击链接可以简单进入相应的界面。 2.2网页布局的方法 网页在设计之前是空白的,像是一张白纸,需要网页设计者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将一切元素组合到一起,然后具有自己的风格。首先,网页设计者要有独特的构思,要有一定的创意,创意的好坏直接影响设计的质量,优秀的创意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胜出,可以给浏览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与其他网站区别开。然后要将网页的整体框架勾画出来,把标题和主要内容先设计到网页中,使大概的轮廓呈现出来。最后进行细化,把具体内容和图形、动画等元素进行规划和设计,布局规划要符合人们的浏览习惯。 3网页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功能与审美性 3.1视觉元素的功能和审美性 网页设计是指利用互联网,可以将信息快速、准确、简洁地传达给用户。审美是指通过视觉,欣赏、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随着网络的普及,对网页的要求越来越高,网页设计的审美性也随之产生。对于网页的审美是指用户对网页设计中的各个视觉元素的感受。网页设计的文字、色彩和图案等元素都应遵照视觉美的规律,各元素之间要相互协调,突出内容的主题,对于网页设计中的视觉元素要有统一的风格,并满足人们的审美。 3.2网页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功能和审美性的具体表现 人们对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频繁,网络已经融入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离不开网络。通过网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网络检索、网络购物,下载自己所需的资料等很多功能。在网页设计上需要重点突出视觉性,方便用户浏览到需要的内容。而且,在网页浏览内容过程中,用户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和观点,对信息进行反馈,使信息传播变成双向性。 3.3视觉元素在不同网站上的功能和审美性存在的差异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在网络上购物已经变成十分普遍,各种各样的购物网站相继出现,但是大部分网页结构过于单调,颜色单一,对于重点并不突出。公共服务网站,存在较多的信息,统一的风格,清晰的结构,没有过多的修饰,比较正式可信。个人网站颜色明亮,个性特点鲜明,富有活力。视觉元素应用在不同类型的网站,给人们带来的视觉体验是完全不相同的。 4结语 随着电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网页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功能有所要求,对于美感的追求不断加深,也提高了对于审美的标准。只有将各个视觉元素,通过创意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划,添加鲜明的色彩,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力,使人记忆犹新,才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作者:阮翔 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831台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生态农业下美丽乡村建设思考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应融入生态文明观念,突出地方特色,弘扬地域历史文化。美丽乡村建设应使农民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出来,对农民的个人选择给予尊重。政府相关部门应在支持、引导上下功夫,这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要条件,也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动力所在。 关键词:生态农业;美丽乡村;问题;措施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观点,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很早就对此决策发表过论述,只有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生态农业建设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切入点和关键所在。 1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1.1生态文明意识有限。从国家环保部调查研究全国生态文明意识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国内老百姓掌握的相关生态文明知识极为有限,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态文明行为并不关注。政府行为是公众很大程度形成生态文明观念的实际决定因素,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较强的依赖政府行为。在大多数的地方,这种现象极为普遍,实际上,很多干部和群众还没有正确的清醒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没有办法真正让他们在生活中做到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不能用实际行动对环境进行保护。 1.2规划水平不足。科学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活动的最重要工作,很多地方政府出台的小组规划与科学规律并不能吻合,规划内容还处于极为肤浅状态,对实际的发展需要不能达到满足,设计内容深度不足,此外整合不到位的状况在一些农村项目中也存在,对实际条件情况过分追求,把量力而为作为工作的唯一着重点,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在思考和改进农村发展建设上办法不多,在建设内容上不科学性极为严重,从而对建设美丽乡村水平造成极大的影响。 1.3资金整合力度有限。目前,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短缺,资金整合力度不够,仅靠上级资金支持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大,但是有些地方投入单纯依靠有限的地方财政,这导致项目资金整合难度增加,工作推进不力。同时,大多村集体没有经济收入来源,加上农民本身并不具备很高的收入水平,自有资金有限,这也是农村建设项目资金难度增加的因素,从而限制了一些示范点建设水平的提升,距离建设美丽乡村目标很远,与具体的建设标准形成很大的差距。 2对策 2.1以生态文明引领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地方政府应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环境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观念,贯穿于整个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容整洁是乡村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美丽乡村的主要标志。实现村容整洁,需要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这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要努力构建良好的村民居住环境,解决农村道路、污水治理、人畜饮水、信息、卫生等民生问题,真正的造福于村民。同时,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应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重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寻找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地方政府应重视构建农村生态文化氛围,提升农民文化素养,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2.2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的导向性作用。首先,美丽乡村建设全局应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的着眼点,把城乡一体化的实际需要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把绿色环保作为建设新型社会的重点内容,促进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次,地方政府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农村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做到统筹规划,要注意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发挥地方优势,要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符号和民俗气息,规划要因地制宜,要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要把中长期的规划和近期的工作目标科学、有机结合,量力而行,不能顾此失彼,贪大求快,讲求实际成效。 2.3坚持以产业培育为支撑。美丽乡村需要有美丽产业,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否则村庄建得再美也会缺乏生机,甚至会成为新一轮“空心村”。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才能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持久动力,引领美丽乡村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仅是刷刷墙,换一下屋顶,更重要的是要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提升乡村魅力,可以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地方政府部门应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特点,引导农民大力开发特色农业产业,抓好地域农业品牌建设,为农业生产品牌建设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鼓励农民投身创业,增强农民群众良好的品牌意识,积极融入生态文明发展,彰显农业绿色环保理念。建设美丽乡村,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发展绿色经济,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各地实践证明,发展生态游、农家乐是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有效抓手。在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重视美丽乡村建设至关重要。兴文明本质上就是兴生态,而生态的衰亡实质就是文明走向衰亡。积极融入生态文明观念,这是建设美丽乡村充满良好性与积极向上性的前提条件,并有利于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推动中国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作者:张红群 单位:河南省洛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摘要:美丽乡村一直都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性组成因素。而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坚持将生态文明当做基础。建设者应该将生态文明的观念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的生产环节中来,将地方特色发扬出来,是民族文化得到发扬光大,真正将农民当作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人选择,发挥市场的调节性作用和决定性作用,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做好配合。完成美丽乡村的建设任务需要使政府,市场,社会,农民等相关组成部分形成有机联系,使改革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关键词:生态文明视野;美丽乡村;新农村 在党的十八大上,曾经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中国应该建设美丽中国,这也成为了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早在一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提到过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也曾经发表过相关的论述,实际上美丽乡村对人进行对于美丽中国建设,有这根筋性的作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将生态文明等做大前提。 一、美丽乡村的内涵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活动而言,生态文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为接下来的建设活动提供扎实的基础和保障。正因如此,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建设的发展需要以生态文明为前提。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并不是一句空谈,他需要地方政府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日常的农村建设工作中来,是整个农村呈现出生产水平得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村容状况变得更加整洁,浴场,管理工作更加的民主。总的来说,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中国的美丽乡村,其最重要的价值和目标就是提高城乡发展的水平,使其趋向于一体化,减少城市和乡村在发展上存在的区别,切实提高农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实际上,美丽乡村建设中实现在中国推进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微缩,政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际上就是,请对农村经济政治情况文化生活社会管理,提高整体的建设水平,他对于农村的精神建设有着非常重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使农村的环境变得更加的和谐,社会风气变得更加的美好,人文氛围变得更加的积极向上,社会秩序更加严谨。笔者认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依据是生态文明,其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是科学进步与科学发展的要求,它能够反映出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改善居民的生存居住环境,是居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幸福感得到进一步的保障,社会治安秩序得到逐步的改善。美丽乡村应该将生态文明当做自己的发展基础,提高其整体的创新水平,加快京津冀的发展转型,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都是非常必要的。美丽乡村需要利用生态文明的观念来帮助其完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提高农村的整体建设水平。地方政府应该真正为村民打造良好的居住生存环境,使其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利用这样的活动,政府能够创造更加宜居的农村生活环境,是农村的外在美经验和整体素质形成的内在美实现统一。 二、基于生态文明观念进行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1、生态文明意识有限 根据国家环保部在今年2月20号公布的国内第一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中显示,国内老百姓在生态文明上存在着以下情况,先整体对于持票人向所有的较高的认同感,但是对于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却非常有限,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注意生态文明行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公众对于生态文明的观念实际上有很大程度来源于政府行为,换句话说,它对政府有着较强的依赖性。这在大多数的地方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干部和群众实际上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并没有产生非常正确的清醒认识,他们在生活中并没有办法真正做到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发展要求,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2、规划水平不足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活动而言,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规划,很多地方政府进行的小组规划并不符合科学规律,规划内容非常的肤浅,难以满足实际的发展需要,设计内容不够深化。此外还有一些农村项目存在着整合不到位的情况,其过分追求实际条件情况,在工作中只重视量力而为,并未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农村发展建设进行良性的思考和改进,建设内容存在着非常大的不科学性,这也严重影响了国内“美丽乡村”的建设水平。 3、资金整合力度有限 对于国内大部分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而言,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资金整合力度有限。推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上是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的,但是有些地方的地方财政投入比较有限,这无疑增加项目资金整合的难度。同时,由于农民的本身收入水平有限,他们并没有很多的资金积累,这也增加了农村建设项目的资金难度,这就促使一些示范点建设水平非常有限,与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和具体的建设标准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还有一些城市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实际上是来自于项目资金整合,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在工作上不够积极,项目本身存在着叠加的情况,资金的筹措难度就变得越来越大。此外,资金筹措渠道过分单一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资金上的问题,常常会导致整个项目计划几乎难以落到实处,加长了建设的整个周期。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对策 1、以生态文明为依托 地方政府应该坚定建立以下几点观念,首先,政府应该建立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环境发展情况,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落到实处。其次,地方政府应该对农村生存环境进行必要的整治,真正为村民建立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提高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使每一个村民真正建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同时,地方政府应该发展农村的生态经济,为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最后地方政府应该帮助农村建立良性的,积极向上的生态文化氛围,这对于农村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还应该积极学习省内外其他地区的先进建设模式以及建设经验。比如浙江省的仙居县在美丽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提出了“三生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这对于推进农村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是进行绿色发展,为农村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真正将生态文明的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其次,相关部门还应该坚持全民参与,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为村民创造良好的农村生活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坚定信念,踏实的逐步完成各项工作。 2、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的导向性作用 地方政府应该提高对日常规划的重视程度,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从全局着眼,尊重考虑到城乡一体化的实际需要,建设绿色环保的新型社会,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其次,地方政府相关人员应该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提供具体的工作安排,帮助他们提高建设的效率和建设的效果,这对于稳定农村的建设有着根本性的作用。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地方相关部门应该重视群众的感觉和意见,参考他们的实际需要和要求要求进行日常规划,提高建设的效果,使日常对话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真正通过工程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便利。 3、以产业培育为支撑 地方政府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农业生产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农业生产服务,帮助当地农业生产建立品牌,使农民群众具备良好的品牌意识,发展生态文明,绿色环保的农业形式。而且,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真正重视各种经营主体的实际情况,从行业类型和规模入手,考虑到它的实际功能,帮助农民建立有特色,有针对性的农业庄园,真正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进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最后,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农村本身具备的良好的自然景观,通过田园风光或者山水资源以及地方民族特色等,帮助当地政府发展积极向上的,充满竞争实力的旅游服务,加快形成以景点为带头,骨干景点为支撑的特色旅游形式。 四、小结 农业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注视美丽乡村建设对于加快美丽中国建设的进度也同样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曾多次强调,生态兴的本质就是文明兴,而生态的衰亡就意味着文明的衰亡。根据党的相关会议要求,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创新意识,真正树立起良好的生态观念,完善自己的日常生产制度,提供良好的良性的发展机制。如新世纪的现代社会更加需要我们运用生态文明的观念推进自己的日常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将农村建设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美丽乡村,这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中国农村建设的整体情况而言,都是必须尝试的一个重要举措。 作者:潘凌云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探讨 摘要:廊坊市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困境。而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大力治理农村环境.所以本文从环境治理出发,对农村环境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意见。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美丽乡村建设 1、引言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1]。近几年,廊坊市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总要求,以霸州市省级重点片区建设为引领,继续深入推进固安县和北三县两大往年省级重点片区,同步打造9个市级片区,突出抓好265个省级重点村。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及面、串点成片,不断向全域拓展,逐渐步入由“建设美丽”向“经营美丽”转变的新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做法,巩固建设成果,深入谋划下步工作思路,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廊坊版建设。因此,针对廊坊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下大力气,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的任务目标和规划,采取治理与修复措施,从根本上改变廊坊市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顺利进行。 2、廊坊市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全国50%以上GDP,尤其是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上起到关键作用,但是在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 2.1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一些城市周边原有的工业项目,已经不再符合城市发展规划要求,同时受到地价、环境治理成本升高的影响,这些企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成为一种趋势。一些不法企业,钻法律的空子,打擦边球,只顾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把环保不达标、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使工业污染在农村蔓延,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一些乡镇企业中从事电镀、有色熔炼加工、废塑料加工、包装印刷等,由于工业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管理和各种制度不健全,环保意识淡薄,经常出现偷排偷放现象,具有企业规模小,排放量大、造成污染严重的特点。粗略统计,乡镇工矿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量,目前已占到廊坊市工业污染物总排放量的50%左右[2]。随着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走向快车道,乡村级“工业园、工业小区”如雨后春笋般遍地成立,一时间招商热席卷各地。廊坊市许多的企业相继在乡村各种不同的工业园(区)落户建厂,在当时确实对当地乡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增长作用,但由于乡村园区规模小,而各种配套设施不健全,特别是应该建设的污染治理措施不到位,造成园区工业废气、废水、工业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致使乡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显现,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民事纠纷集中暴发。另外,廊坊市农村工业企业大多以一家一户的家庭作坊式工业为主,分散、规模少为特征,主要包括文安县废塑料(造粒、吹塑)加工,安次区的包装印刷,霸州的小电镀,大城的有色熔炼加工和岩棉等,其部份企业工业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排环境,污染危害非常突出,环境压力加大。 2.2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 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大部份农村没有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随意丢弃生活、生产废弃物,到处排放污水等成为普遍现象。在一些农村呈现出“村中污水成流、村外垃圾成山”的景象。这些严重的污染现象,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随着污染加剧,同时也将严重污染了空气、水源、耕地,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环境,影响粮食蔬菜等农产品质量,最终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3]。 2.3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 随着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和新型农业种植方式的不断普及,大棚蔬菜、地膜覆盖已在广大农村大量使用,除带来农业丰收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棚膜废弃物,其中棚膜由于便于利用,得到了一定程度回收利用;而废弃地膜因回收成本高,综合利用价值低而普遍得不到有效回收,更谈不上利用;上述废棚(地)膜长期滞留于土地中,对土壤质量构成污染。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由于受到传统农业意识和农机综合处理能力的影响,加之回收利用的成本问题,当前农村除常规的秸秆还田、用作畜禽青贮饲料外,秸秆现场焚烧为主要消纳方式,每到夏初秋末,焚烧烟尘是造成大气严重污染重要来源之一。廊坊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但以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占主体,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畜禽粪便随意堆砌排放,基本未做无无害化处理及肥料化利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2.4水污染日趋严重,部分农村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 近几年,廊坊市受大气降水减少和地表水上游入境水量不断减少的双重压力,已使本区域内河流水体水质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要求。另外农村中的生活污水和一些企业存在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污水超标排放到附近地表河流,更加加重了河流污染程度。一些村庄水源地靠近地表河流,河流下渗到补给地下水,则造成了农村饮用水的污染。此外,农村供水设施基本上靠农民和村委自筹资金建设,受投入不足影响,多为小型规模,长期在设备简陋、处理工艺落后情况下运行,加之输水配套管线老化严重,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农村饮用水给水水质难以得到安全保障,是当下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5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我国农村大部份仍然处于粗放型经营,单纯追求提高农产品单产数量,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结果为土壤板结和酸化、有机质含量流失下降、导致部分农产品农药残留超出安全水平,对人体健康和生物安全构成威胁,破坏了农业生态平衡。目前,我国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总体状况不容乐观[4]。有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农村化肥、农药利用率不足35%,比发达国家低将近20个百分点。化肥、农药的大量流失,长此以往,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还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形成了恶性循环,首先在土壤中沉积,通过下渗进入地下水,被雨水冲刷流进河流、湖泊,有部分挥发到空气中,造成土壤、空气、水源污染。 2.6环保工作重城市轻农村 前些年环保工作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使得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在人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情况下,已经成为全国环保工作的短板;部分领导为了追求GDP的高速发展,不惜牺牲生态环境,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敷衍塞责,并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有为难情绪,干劲不足,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村民自身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缺乏自主性,对农村的"脏、乱、差"现象见怪不怪的不良习惯仍有一定市场。 3、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力度,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3.1加强农村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严格依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长期已来,在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与执法工作都非常薄弱。一是要加大组织建设,有计划分步奏进行人员培养,尽快成立一支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管的综合执法队伍;二是要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水平和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环境违法行为采取高压态势,坚决严惩,使生产者经营者不想污、不敢污、不能污,自觉做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者。三是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典型湿地等环境敏感地区,制定并颁布地方行政法规和政策及污染治理技术标准;加快制定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评价标准和方法。 3.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在农村各地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广大农民进行环境科学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对村镇有关人员和工业企业负责人进行有针对性环境法律法规讲座,让农民意识到保护环境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关系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的大事;让农民时刻牢记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光荣,着力增加群众在环境管理中的参与权和决策权,让群众在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中承担责任,获得荣誉,做到发展与保护并行,建设与美丽并重。要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成为城镇居民的美丽乡愁。 3.3加大对农村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 长期以来,在环境治理方面,国家层面对农村污染防治投资严重不足,地方各级政府又缺少资金投入,专项治理经费也难以申请到位,导致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今后应采取财政和村集体补贴、住户付费、社会资本参与的投入运营机制,加强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扶持措施,培育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市场主体。强化县乡两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把农村的环保指标纳入当地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中,促进地方政府对农村环境工作的重视[3]。廊坊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狠抓农村环境清理整治工作,在大力开展“两改一清一拆”专项行动基础上,推进“PPP”市场化运作模式,基本建立了有清运车辆、有保洁队伍、有资金保障的“三有”长效管护机制。2016年全市省级重点村清理垃圾杂物297.5万立方米,清理残垣断壁和路障1.6万处,建立垃圾处理长效保洁机制的村庄达到3128个。据统计,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全市省级重点村铺设供水管道408万米,完成村内主要道路和街巷硬化5026公里,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22.5万个,铺设污水管网129万米,建设污水处理设施9934处。在推进农村“电代煤”和“气代煤”工作中,深入推进荣乌高速以北涉及8个县(市、区)的全域“电代煤”“气代煤”,省级重点村已完成煤改电、煤改气2万户[5]。 3.4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技术支持力度,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在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要统筹考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治农村污染。尽快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快推进化肥、农药、农膜减量化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鼓励生产使用可降解农膜,完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制度。健全化肥农药包装物、农膜回收贮运加工网络,减少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过程中的污染。制定促进企业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安全农产品生产、有机肥推广使用的税收、价格、信贷等优惠政策。对因秸秆禁烧引发的生产方式改变、农业结构调整、秸秆综合利用设备购置等投入,应给予一定财政补贴。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有利于有效化解农村生态恶化趋势,保障农业健康发展[6]。 3.5大力推动农村生态工程建设 围绕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和建设绿美乡村目标,廊坊市启动了“两年大提升,创建森林城”工程。省级重点村完成村内街道和休闲游园绿化427万平方米,建成环村林带绿化4034万平方米。三年多来,我市持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共铺设供水管道408万米,覆盖全市农村的10个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全部建成,随时监测农村水厂饮用水水质[5]。 4、2017年工作思路 2017年,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省、市委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部署,站位全局,统筹推进,以提升北三县、固安县和霸州市三大省级片区引领,突出打造香河省级重点片区和9个市级片区;以倾力打造40个省级精品村为抓手,全力实施“12个专项行动”,建设好268个省级重点村和161市级重点村;以推广垃圾处理“PPP”模式为主导,全力提升“两改一清一拆”工作水平;以打造旅游精品村为亮点,全面启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培植新业态,突出“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工作中努力实现“四个跨越提升”。 5、结语 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采取合理措施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快、更好的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行为,同样也是广大农村群众的热切希望,要充分调动县、乡、村三级政府的积极性,上下同心,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更多的农民分享建设成果。 作者:贺轶才 单位:廊坊市环境监测站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美丽乡村集体经济建设论文 一、昆明市官渡区季官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的具体做法 (一)昆明市官渡区季官社区的基本情况 昆明官渡社区的季官社区就着落于滇池北部,距离昆明市只有10公里,是官渡街道办事处,管辖着3个村民小组。现在有农户733户,农村人口为2033人,劳动力1240人,但是人多田少,平均下来一个人只有4分地,据统计,2008年当地总收入为9710万元,2009年总收入为10486万元,平均下来,人均不足2000元,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村中建筑没有整体规划,布局凌乱,交通条件差,卫生条件也差,村里的各项设施明显落后,没有活动场所也没有文化和医疗设施,一部分的人员经济跟不上,陷入困顿,整个村子矛盾日益突出,从而可以看出,发展集体经济也就是改变社区人民生活的关键。 (二)季官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的具体做法 1.保留集体资产助力集体经济发展。居委会领导经过再三考虑,并没有及时的把村里的土地征用款分发给广大村民,而是集中起来作为集体资产保留下来,从而增加集体和个人的收入,居委会领导率先在辖区推行股份量化、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资本运作模式,建立了合作社,通过配股和购股的方式兑给广大村民,在社区中建立了7万多平的商业写字楼,购物广场,餐饮,休闲等多功能的商业社区—官南城,这样下来,每年为集体利益增加了3000余万的收入,平均下来,每个村民也能分的3万以上的红利。加快季官社区集体经济快速发展。2.注册成立公司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社区领导的带领下,先后成立了“云南官南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官南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昆明市季官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抓住了发展古镇旅游的商机,积极的去招商引资,很多有实力的大商家纷纷来到这里发展,各个公司加强自己的业务。既相对又独立,又共同服务于季官社区的集体经济发展。3.创新社区管理方式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季官社区的村民慢慢富起来了,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为防止由富返贫现象的发生,社区领导班子及时的开会讨论,必须要了解民生,勤访民意,定期做暗访,深入群众,经过反复的开会讨论,最终决定要以完善管理制度入手,社区提出了“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理念,为此,社区举办了各种就业培训班,鼓励村民就业,每人都能获得3次就业培训、推荐工作的机会。对于有劳力但不就业的村民,社区也制定了管理办法,每年将会受到扣除年终分红总额10%的处罚。经过这些措施,使得季官社区少有游手好闲的居民,人们生活都是蒸蒸日上,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这样的面貌又时刻的影响到下一代人。 二、发展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思考 中央从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因为建设美丽乡村既是“三农”工作的推手,更是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如何把美丽乡村建设好?昆明市官渡区季官社区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学习,我非常赞同“没有集体经济做后盾,没有文化产业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的说法,以下仅从发展集体经济的角度,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意见和建议。1.集体经济组织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美丽乡村也许可以通过国家政策项目的规划得以推动建设,但是如果没有集体经济做后盾,美丽乡村的建设搞不好就是昙花一现。因为集体经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物质保障,既然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组织,那么这个组织就必须要依照法律所赋予的要求和职能。要重视自身的组织建设,要完善和巩固土地的承包管理,加强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管和运营,要完善党支部,村委会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的思想素质培养,完成各个部分的定为,在部分地方落后,没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地方,要循序渐进的开展各项工作,要以先进的集体经济组织带动落后的地方,明确好现有的组织结构,成员结构等,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把农业和地方旅游业以及文化产业相结合,大步迈向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2.探寻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实现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从季官社区的发展来看,集体经济就是增加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生活保障,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更加确保快速的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集体经济的增长带动了地方的经济,同时又关系到地方的生产,生活,保障了农村的和谐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又与城乡一体化相辅相成,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具有现实的意义。我们都知道经济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发展美丽乡村,我们必须要产业经济发展为生命线,没有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就不能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那也不能持久的发展下去了。在此之外,我们还要立足于现有的资源,将环境优势和人文特色相结合,保留传统的地方文化,并开发其他特色产业经济,合理利用土体开发,保证环境卫生,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环境,鼓励农村的绿色生产基地的发展。加强招商引资的工作,吸引实力型的企业来投资。在国家的帮助下,鼓励小企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从实际出发重在联合发展,各村发展自身的特点,实现互惠互利,达到共赢,实现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3.提升公民整体素质,稳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美丽乡村的创建与维护都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没有一批高素质的农民,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难以实现。从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稳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来看,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学习现代的科技技术,二是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去发展,创业、就业。为了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增长,我们要把现在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上,推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到农村,增强广大农民的思想素质。三是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大力宣传美丽乡村的建设,让广大的农民同志积极的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同时要提倡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改变我们以前老一套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增强人们的自我意识,让人们真正的体会集体的力量能改变现有的落后生活,意识到责任感的重要性。只有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积极性,才能有效的发挥人们的潜在力量,才能不断的壮大和发展好集体经济和维护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总之,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和总目标,贯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始终。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的同时,还需要整体提升村民综合素质,只有在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整体素质提升的基础上,我们的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的中国梦才可能实现。 作者:李盼盼 范全欢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校友会办公室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对“美丽乡村”的正确认识,是合理规划配置乡村景观设计、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乡村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首先通过讨论了“美丽乡村”内涵、建设的原则,得出建设的方法,并以商洛市山阳县板庙村为例,详细介绍了“美丽乡村”在实际建设过程当中的营建策略,表达出“乡村景观建设应以构建适宜的乡村生活空间为重,尊重乡村原有肌理风貌、发扬乡村地域特色、注重乡村生态建设”的规划设计观点。 关键词:美丽乡村;景观设计;板庙村 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的理念,给城乡发展指引了新的方向,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各项建设的投资力度增长迅速。但同时由于自身经济、管理、意识等方面落后,资源的缺乏,影响到农村建设的综合效应。因此针对农村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美丽乡村”的概念应运而生。它提出乡村建设应跳出原有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从单一的追求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通过乡村面貌的维护和提升,完善村庄的文化基础和生活设施,挖掘乡村本土优势,促进乡村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一、“美丽乡村”的内涵 “美丽乡村”的理念,不仅是针对于乡村景观建设层面,更重要的是乡村社会层面的建设。其一,景观层面.可以实现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提升,完善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分析当地地理优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创造出突显乡村特色的景观环境,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自然环境的整合,除了改善景观效果外,同时减少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1]。其二,社会层面。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需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发展规模,丰富各类物资,营造富裕的生活条件。同时,在生产生活中,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村民建立友好互助关系,形成文明友善风气,完善农村和谐发展。 二、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综合原则 “美丽乡村”不是单一的方面,而是多元素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在规划时,要着眼于整体进行各景观要素的优化和组合,使其与自然乡村环境相融合。“美丽乡村”的建设既关乎于外在的美丽,更需关注内在的宜居。规划时应尊重当地文化特色、生产生活习惯,坚持以点带面,精心打造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且兼具乡土文化特色的乡村人文环境。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要统筹规划,充分展现乡村的生态之美、人文历史之美、文明现代之美,综合产业、文化、生态、旅游,使美丽与宜居并存,宜居与宜业相融。 (二)生态保护原则 一般而言,景观规划需要在现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相应调整,从而满足景观建设的要求。生态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乡村的一系列生产生活活动,在无形当中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景观的营建过程中,要协调景观与自然、人与自然的相处关系,遵循生态保护和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相结合原则,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形成乡村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环境。 (三)地域特色原则 乡村作为中国文化的发祥地和农耕文明的起源,保留了完整的农耕文化特征,承载着宝贵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且因为地理特征及民族间的差异,形成特色各异的文化,因此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时,从地域特色的原则出发,通过合理的规划分析,从当地的文化中提炼精华,创造出独特的乡村文化。通过此手段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地域乡村文化,同时更能获取当地居民的认同。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尊重乡村原有肌理,营建符合当地风土人情的景观形态,根据合理的区域划分,形成不同的景致,既保持了原有的生态特点,又可以代表乡村文化,充分体现乡村文化素养。 (四)可持续性原则 在我国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乡村受到人口、经济、文化、技术等条件的限制,侧重粗放型的资源开发利用,出现诸如森林乱砍乱伐、土地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等现象,给乡村环境和现有资源造成了极大伤害,生物和景观多样性也不可避免地被破坏[2]。因此,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应善待自然,规范人类发展行为,实现乡村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三、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的方法 (一)以乡村肌理为依托,构建聚落景观格局 村落作为人类聚居的主要形式,经过历史的发展和积淀,形成了其特有的聚落形态,该形态成为了自然肌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美丽乡村”的景观营建中,应合理规划,尊重乡村肌理,构建聚落式景观格局。在实施过程中,需保证景观和居住群落之间的紧密联系不被打破,保证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并且为情感沟通和交流提供便利条件。而且还要合理分配景观和休息、劳动和娱乐区域,促进各区域之间的联系。最后,进一步挖掘当地景观材料,有效放大其功能和作用,建立温馨的聚落景观格局。 (二)发扬乡村地域特色,创造魅力特色 景观乡村的传统历史、风俗人文、乡情乡风等,都是当地百姓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乡村地域特色的体现。因此,在“美丽乡村”的营建过程中,要突出地域文化,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元素,例如当地的建筑形式、乡土植物、乡土材料及别具当地特色的小品形式等[3]。对地域特色的提炼和发扬,促使生活环境和自然相融合,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突显出区域景观的特殊性,体现了该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增强了乡村景观独特魅力,也能够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板庙村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一)区域概况 板庙村位于陕西商洛市山阳县境内,山阳县属陕西东南部、秦岭南麓,商洛市南部。东邻丹凤、商南,西交镇安、柞水,南接湖北郧西,北与商州毗邻,有“三山夹两川”之称。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以农业、药材和矿产为经济支柱。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2.9%,植物种类丰富,既有许多南方植物,也间杂生长许多北方植物,山大沟深,耕地与河流较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板庙村处山阳县石佛寺镇,毗连毛沟村、台上村、吕沟村,周边大山环绕,风景怡人。该村现有村落生活环境较差,经济水平一般,土地大多为集体所有制下的自营形式,主要类型有农用耕地和自住民房。房屋建筑以1-2层为主,满足基本居住要求,但建筑样式参差不齐,与乡村风貌特色不统一,村子零散为数不多的土胚建筑和牛棚等,但缺乏保护,处于危房状态。 (二)板庙村景观规划设计 1.聚落性景观规划设计 板庙村的聚落性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在满足村民群居式生活习惯的要求基础之上,提升村民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美观度。在板庙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村民活动空间较为局限,在农忙之余不能发展其他业余爱好;二,村中基础设施不完善,出现垃圾随处乱堆造成环境污染、厕所不合理设置影响乡村整体风貌及造成环境污染、道路系统不完善并且陈旧破损严重、公共照明系统不完备影响村民夜间活动等诸多问题;三,村容村貌杂乱无序,出现乱搭乱盖现象,破败的简易棚影响整体村容风貌,建筑样式和色彩参差不一,有红砖墙亦有瓷砖墙,有坡屋顶亦有平顶房。针对以上问题,在板庙村规划设计中提出的策略为:一,村中设置可供村民聚集、交流、休闲、运动的场所。在场所的设计上,协调村民的人口数量和场地的尺度进行容量配比,不夸大建设造成浪费,也避免造成场地紧缺,同时通过对各年龄段村民活动需求进行调研,尽可能在有限的空间中设计出满足各年龄段村民的活动需求的场所;二,加强板庙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各级垃圾回收点、规范厕所设置及统一其建造样式、整修及合理规划道路系统、设立规范的公共照明系统并在重点区域进行着重照明;三,根据地域传统建筑文化进行建筑外观整改。板庙村位于陕西南部,其建筑形式融合了陕西关中特色和陕南民居特点,在设计中借鉴传统的建筑式样,进行进一步提炼,利用原有的白墙为基调色,辅以灰色和木色,统一建筑外观,使整体村容风貌和谐统一。 2.生态性景观规划设计 在传统的新农村改造过程中,更多的是希望将农村建设的更贴近城镇,所以在建设材料及树种的选择上,更愿选择与当地环境不相适应的城镇建设材料和娇贵的观赏性植物,不仅使得村庄失去了原有的朴素风味,同时忽略了生态平衡的保护。在“美丽乡村”的营建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生态性原则,因此在对板庙村的规划设计中,提出了以下策略:一,种植当地乡土植物。乡村非常宝贵的财富就是它所蕴含的朴素之美、地域之美,植物作为提升乡村风貌的重要元素,在其选择上以当地本土物种为先,进行合理配植,达到烘托乡村氛围、改善乡村环境的目的;二,使用本土生态材料。在对板庙村场地规划和设计中,采用该村随处可得的毛石、青砖、灰瓦、枯木、竹篾等材料进行组合搭配,不仅可以节约成本降低生态影响,而且该材料的自然肌理和周围自然环境更加协调,加强了乡村的质朴之感。 3.生产性景观规划设计 板庙村以传统农业和经济林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在对生产性景观进行规划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土地,规划经济林种植区域,将成熟季节相同的农作物交叉种植,形成颜色各异的板块,在经济林中合理布局交通,使到访游客能够更好地通达其中,增加农民收益。 五、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不仅仅是景观美化,其本质是乡村景观建设应以构建适宜的乡村生活空间为重,尊重乡村原有肌理风貌、发扬乡村地域特色、注重乡村生态建设,发挥乡土资源优势,综合利用景观要素,营造优质乡村景观。 作者:时培文 单位:安康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美丽乡村建设中基础教育配套设施探讨 [摘要]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村发展的基础,农村教育发展的核心,农村基础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保证基础教育公平,更应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通过实地调查研究邓州市台湾村高山族小学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基础教育配套设施中硬件、软件情况,发现问题,最后有针对地提出改善农村基础教育配套设施的建议。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基础教育;配套设施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明确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1邓州市台湾村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台湾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南5km,据有关资料记载,台湾村原住民到邓州市始于清康熙七年(1668),最早是由依那思罗等8名台湾籍将士跟随降清明将黄廷到邓州冠军里屯垦而定居此地。经过近350年的繁衍生息,目前台湾村原住民后裔已有近3000人。为响应国家号召,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台湾村采取一系列行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台湾村以“特色文化村”为基准,在保护和发掘特色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优化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美丽乡村。整体规划面积约为1.5km2,建筑面积约为46万m2,由以黄廷广场、妈祖庙为中心的闽南组团、以台湾风情园为中心的卑南族、邹族、布农族、阿美族、泰雅族组团和冠军古城组团组成,预计可容纳12000人,还规划建设露天博物园,建成以居住为主体,集文化体验、商业娱乐、遗址展示、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性园区。园区现设有“风雨沧桑三百年,海峡两岸一脉情”的主题资料室,展示台湾村原住民风情、民族住宅特点、高山族风情礼仪、海峡两岸同胞友好互通往来及展望台湾村的未来等内容。目前,台湾村已有部分村民居住在新建成的三层洋房里,洋房区域统一规划,道路平整,整齐美观。 2邓州市台湾村高山族小学配套设施建设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作为农村发展的基础,农村教育发展的核心,农村基础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保证基础教育公平,更应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 2.1高山族小学的基础配套硬件设施建设情况 高山族小学的校园整体绿化情况较好,种植树木较多。经过改造和翻新,目前有两栋两层教学楼,主干道路是水泥路,还建有节能环保的太阳能路灯。为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生活,学校建有电脑室、实验室,内设有实验器具、专业桌椅等专业化设备,还投资建有音乐教室,脚踏琴、电子琴、架子鼓等音乐器材一应俱全。虽建有电脑室,但电脑都为陈旧老式电脑,无法正常更新,部分不能使用,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仅有几台较新的电脑为老师备课、查阅资料使用,实验室也处于关闭和闲置状态。音乐教室曾用做编排高山族的歌曲和舞蹈,但由于仅有的一名音乐教师离职,目前没有一名专职教师教音乐课,致使器材闲置浪费。学校在学生宿舍方面投入较大,每位学生都有独立的床铺,每间宿舍配备有两台空调,保证冬暖夏凉。学校还建有多媒体教室,配备可触屏操作多媒体,可连接电脑使用。由于不能熟练操作,老师嫌麻烦又浪费时间,平时不用或很少利用多媒体讲课。学校信息化设备严重不足,也没有配备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当前高山族小学的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一黑板、一粉笔的口授教学,教学手段单一枯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校的图书馆“明德书屋”为某大学捐赠,由于没有专职老师管理,图书也没有及时更新,较为陈旧,不能满足学生阅读和查阅资料的需求,由于图书资源的严重匮乏,日常没有对师生开放,学校而是选择采用“班级图书漂流”的形式让学生传阅课外图书。 学校体育资源配置脱节现象相当严重,虽然足球场绿荫环绕,周围设有足球基本知识和基本功训练方法的展示栏,但足球场场地还是最原始的土质地面,青草效果也非常一般。学校另外也仅有两个篮球框、几个乒乓球台,连单双杠等基本的体育器材都没有,现有的篮球、足球等体育课必备的教学用品仅能做到十个同学分配到一个足球或篮球,且已经破旧不堪、急需更换。当然,在课余时间学生是不允许使用这些体育用品的。据了解,高山族小学规划建设现代化的体育场,涵盖各种体育器材和塑胶跑道,但由于资金和场地的原因,目前还未投入建设。总体上看,高山族小学的硬件设施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配套设施总体不足,利用率不高,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学校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开放度越高,越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特别是小学生的好奇心总是无限扩大,只有提高信息化资源、体育资源等配备设施的使用率和利用率,才能发挥和拓展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高山族小学的基础配套软件设施建设情况 高山族小学注重提升学校的软件设施,以此来弥补硬件设施的缺失。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办成具有高山族民族特色的学校,办学思想为立足三声教育,奠基和乐人生。所谓“三声教育”就是书声启智、歌声怡情、笑声抒怀,让每一位学生在书声、歌声、笑声中健康快乐成长。努力将高山族小学打造成为高质量、高水平、高规范的小学。学校有着丰富多彩、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高山族小学的课堂教育摆脱了部分农村学校的“应试教育”,课堂文化建设采用“问题导学法”的高效课堂模式,“学生是课堂小老师”的课堂理念,以“学习小组”模式进行课堂改革。“学生是课堂小老师”是通过在北京的学习,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小组合作的模式,自主打分,树立学生的主角意识的特色课堂学习模式。主要采用小组帮扶的形式,将小组分为A/B/C三个等级,又将B等级分为B1、B2两个等级,A同学帮扶C同学,B1同学帮扶B2同学,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布置不同的作业,这样就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每位学生的进步幅度。 “小组建设”是高山族小学打造高效课堂模式的支柱,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集体团队精神,增加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有利于实行分层教学,既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又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课堂纪律则通过星级管理模式,对于达到标准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另外还要求学生在家预习时,要反问自己;在课堂上,要反问老师;在课后有什么不懂问老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接收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高山族小学的另一个软件特色就是遍布校园的文化宣传栏、文化楼梯间、文化长廊、教室内外的文化专栏等。例如校园宣传栏有关于古典勤学的故事,引导学生勤学好问,乐记善思;引导学生要好问,做个好问的小学生,敢于问,乐于问,善于问;又如在文化楼梯间,张贴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安全常识、好习惯养成教育等内容,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还有富有民族特色的长廊、图腾,介绍台湾少数民族特点等。教室内外文化也相当出彩,每间教室外墙都有知识集锦,每间教室里面都有自己的班级特色,开设绘画天地,展示同学们的绘画作品,名人语录等等,装饰优美,各具特色。还推广阳光大课间,时长为半个小时,在上午的第二节下课后有半个小时休息时间,会让学生做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充分让学生休息、放松。 高山族小学的教师文化建设要求教师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制定制度保障教师的权益。但实际中,高山族小学的教师多数是高中或中师毕业生,学历较低,仍有部分老师属于民办教师或代课老师,没有转正,所受教育和专业知识储备水平远远低于师范生,且教师年龄层次严重脱节,年龄较大的教师不愿意接受和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受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因素的影响留不住青年教师,缺乏新鲜血液,农村优秀教师都通过考试、应聘的形式到条件好的学校或地区担任教师。在四年级课程表中,语文教师负责担任语文、作文、品德、英语、写字四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数学教师负责担任数学、美术、科学、音乐四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而班主任则担任安全、班会、体育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这一现象严重制约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于高年级学生,除语文、数学、英语升学必考的科目外,其余课程基本不开设,音、体、美只面向低年级同学开设。当前,高山族小学的留守学生问题也较为突出。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子女多数留在家里由老人代为照顾,一些留守学生缺乏家庭教育,又与老人存在代沟,会出现学习困难、性格缺陷等问题,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值得推荐的是,高山族小学推广具有现代科技的手机软件,可直接在手机上下载APP,通过学校安装的网络摄像头,老师和家长可随时随地看到学生在校的情况,还可通过家长留言、班级相册、通知活动、签到提醒、园丁排行榜等版块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方方面面。 3改善农村基础教育配套设施的建议 农村基础教育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经济、政治的发展与稳定。农村基础教育的不公平、不均衡严重影响农村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不利于全面发展,弱化了基础教育的根基作用。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有利于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当前,我国的教育资金投入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来源较单一,由于城乡投入结构不合理,导致分配上不均衡,致使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制约了学校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硬件设施往往与城市相差甚远,加上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生源逐年锐减等问题,导致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严重滞后。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1)力争扩大和完善政府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坚持公平公正的分配原则,缩小城镇教育经费的差距。教育经费短缺是阻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相关部门应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还可借助社会力量,最大限度的集中资源,发展基础教育事业。还应改革农村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加强教育立法,完善教育监督机制,完善教育救助机制,减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现象。 (2)完善基础教育配套设施的建设。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信息化建设,购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购买新的图书,引进优质的信息技术教师,使农村基础教育走上现代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现代化的教育方式能够逐步缩小教育的地区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当今社会,教学设施现代化、信息化已成为大趋势,信息化、电子化和数字化的设备,将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个更宽更公平的平台。 (3)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增强职业意识,培训农村教师队伍。师资配置的均衡化是实现基础教育质量、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前提。首先要从数量、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等方面优化农村师资队伍,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需要配备教师,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优秀教师;其次,实行教育财政城乡统筹,改变教师传统的就业观念,改善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给予农村教师公平合理的晋升渠道和薪资水平;再次,调动农村教师的积极能动性和创造性,从思想到行动支持农村基础教育,不断强化自己的师德,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最后,要加强教师培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素质。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受各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基础教育依然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我们只有及时发现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找到本质原因,才能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王幸美 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 1.存在问题 (1)在理念上,重硬件轻软件现象比较普遍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但部分村民缺乏全局观念,过分重视住房扩建和硬件建设等,忽略了整体环境美化、建设内涵、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软件方面的提升,造成对美丽乡村整体建设参与积极性不高,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2)在规划上,重数量轻质量,特色不明显2011年以来,编制了48个农村新社区(村庄组团)建设规划;各镇、街道和村根据建设需要,又分别编制了特色村规划;2013年又编制精品村、重点村等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规划数量多但相互衔接难。这些规划缺乏村庄的整体布局和优化,部分还过于理想化,实施难度大。有些规划由政府统一委托编制,部分规划深度不够,精品意识不强,千村一面,特色挖掘不够,导致一些村庄存在无序建设、重复建设的问题。 (3)在操作上,重建设轻管理比较突出受部分村干部能力的局限,美丽乡村建设缺乏与当地的生态、文化、产业的结合;加上有些镇(街)美丽乡村建设指导和管理人员缺乏,造成建设内容和管理机制不科学。如在规划和建设的管理方面,已编或在编的几个村规划质量参差不齐,个别村旧房已拆除而改建的审批手续半年未完成。在村庄长远发展方面,过分强调现状条件和近期利益,造成重复建设或资源浪费,甚至有些村热衷于形象工程。在建设管理机制方面,未能结合当地经济发展与农民实际需要制定适应村庄规划建设的管理机制。 (4)在投入上,建设需求大而资金来源少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据对该市首批1条精品线和11个精品村统计,计划总投资为3.69亿元,平均每个村为3075万元。除去旧房改造由村民自负外,村庄基础设施、公益设施、环境景观等项目将主要由村集体筹资。而中西部村集体经济实力普遍薄弱,基本无收入来源。同时,由于市级层面尚未出台具体的资金拨付、使用等政策,使各镇街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遭遇资金瓶颈,导致创建底气不足。 2.对策 (1)深挖内涵,拓宽美丽乡村建设新思路一是要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是清洁、朴素、自然,要坚持全域覆盖,大力开展清洁乡村行动,为美丽乡村建设打好基础。二要结合财政实际和村民意愿,有序安排重点项目。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理念,分类推进精品村、重点村建设。三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强化美丽乡村建设实效。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促进乡村旅游跨越提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快速发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促进农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四要弘扬农村优秀文化,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内涵。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和彰显农村传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农村传统耕读文化、孝德文化的整理和重建,充实美丽乡村的传统文化之魂,使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和市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2)因地制宜,重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新貌一要转变村庄规划设计理念,以塑造丰富的新农村特色为目标。尊重自然环境,尊重当地历史文化,尊重自然村落的空间生长肌理,努力营造出自然和谐的新农村风貌。二要将尊重群众意愿与尊重发展规律相结合。村庄规划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其编制过程既要坚持科学性,遵从村庄发展规律,又要广泛听取村民群众意见。规划方案要协调各方利益和矛盾,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兼顾村民的近远期利益的需求。三要推广优秀规划设计方案,形成示范效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优选和推广特色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案,突出地方传统特色。 (3)注重结合,创新工作机制与建设管理并举一是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单列。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为镇街道、部门目标责任制和新农村建设考核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意识。二是注重美丽乡村建设与当地的重点工作相结合。利用“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千百工程”等活动载体,各方借力,形成整体合力。建立和完善领导小组定期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加强考核,实施动态管理。下发“美丽乡村”创建考核标准,实行市、镇街、村三级联动考核机制,定期考核相关镇街美丽乡村建设内容,通过月督查、月考核、月通报以及年终考核等制度,强化考核督查,根据考核结果对执行不力、推诿扯皮的要通报批评,对创建优秀单位以奖代补。 (4)整合资源,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一是注重财政引领。优先足额安排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努力创新融资模式,积极争取现代农业引导资金,通过金融机构放大投资支持美丽乡村和现代农业发展。二是整合各项资源。努力整合乡村旅游、农业两区、联村公路等乡村建设相关财政资金,优先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倾斜。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探索村民自筹自建模式。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要努力解决农房改造、环境整治和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要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 (5)深入宣传,提高全民参与建设的意识一是拓宽宣传渠道。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村民素质教育。开展以“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房屋内外优美整洁、勤劳创业增收致富、家庭成员和睦团结、热心农村公益事业”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样板户创建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样板户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广大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营造和谐团结的农村人文环境。三是加大清洁乡村宣传力度。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着力点,以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为落脚点,以清理清运垃圾、拆除违章乱搭建、整理房前屋后乱堆放、整治公共卫生设施、整治农业面源污染等为突破点,加大清洁乡村宣传力度,力促全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胡志酬张显单位:浙江省瑞安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村落文化保护 一、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现状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南北差异大。受自然环境影响,传统村落的分布体现出南方较多,北方较少,东部较多,西部较少的特点。自然环境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则是传统村落的建筑样式,南北方虽然都是传统农业社会,但地理、气候、地质不同,南方要么地处沿河地带,临江而建,多石木结合,以石夯基、以木建房、以瓦遮挡,多一、二层厅堂式住宅,顺水流向依势而建,形成错落有致、水乡如画的村落景致;而丘陵地带则傍山靠地,适应农业生产需要,多吊脚楼和富有民族风情的村寨。北方传统村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山西和北京,历史上,山东、河北、河南等中原地带是农耕文明最昌盛的地方,即使是今天,中原地区农业生产在三产中仍占据约1/3的比重。传统村落必有其不同于南方也不同于山西和北京所代表的北方村落特点,它们形成了中原风格的传统村落,孕育了传统村落里的文化。目前,对中原的村落研究少之又少。虽然中原的村落无论是布局还是建筑风格都不及江南的诗情画意,从北方来讲,则少了几分家族式聚居氛围,但通过研究,从中能看出中原传统村落对中原璀璨文化的承载是以不同于南北两种风格的方式体现出来的。基于传统村落的地域特色,当前对传统村落保护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传递出对传统村落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对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解、方式方法都存在值得反思的现实问题。(一)损毁的速度快于保护的速度。截至2014年,我国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不超过5000个,目前还在减少。如果不对传统村落保护量身定做一套合适的设计方案、法规制度,别说是没有被列入保护名录的传统村落,即使是已经列入保护名录的,也会因为保护措施不当导致传统村落消失。传统村落的损毁包括自然性损毁和社会性损毁。自然性损毁指村落建筑经历风吹日晒雨淋虫蚀等自然现象造成的部分损毁或全部损毁,属于传统村落消失的不可控因素。传统村落大体可以概括为两种环境:一种地处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人口流动性大、文化交流频繁之地;还有一种散落在相对偏远、贫穷落后的山区,人口流动性小、文化交流稀疏。前者从自然性角度考察,损毁的可能性极小,而后者则因地势地形、经济条件限制导致村落容貌自然性恶化,后期不能及时修补,不少自然村落悄悄地消失了。但相对于自然性损毁,社会性损毁的破坏力度远不止此。之所以用社会性损毁而不是“人为”性损毁,是在将传统村落视作一个微型社会,在其与村落外的大社会碰撞时做出的选择这一角度界定的。包含当前学者关注的几大问题:1.村落人口老龄化、空巢化导致村落消失这种现象在偏远(山区内陆的传统村落)村落普遍存在,青壮劳力离开土地,留下妇孺老弱守着村落。外出人员的离去,既切断了与以农耕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的连接,也切断了他们乡愁的根,对失去农耕后续力量的传统村落来说,无疑是最致命的毁灭。2.自然村落合并导致村落消失一份来自《2016年山东新农村建设政策规定,山东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的数据可以说明这个问题,1996—2013年,山东省城市建成区外乡数量从1022个减至89个,行政村数量从8.3万个减至6.5万个,自然村数量从9.8万个减至8.6万个,许多村庄呈现“空心化”态势。比较小的几个自然村合并成一个大的行政村,几个小的行政村合并成更大的行政村,如此既能节省管理成本,又为农村扶贫脱贫提供自然条件。在合并自然村时若不注意传统村落的重要性而盲目合并,导致传统村落的消失。3.现实生活迫使村落居民迁出导致村落消失村落原居民迁出村落,并非出于本意,但又迫于生计不得不迁,迁出后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却无法保留住原有的生活样态而导致传统村落的消失或“空壳”化,使其成为一种展示品。然而,被记住的乡愁恰恰是嵌入当时那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之中并滋润着原居民,并非从外部强行灌输,这也是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极易采取的便捷思路,以为用现代化的手段搞出一个田园式的村庄,继而旅游开发,观光采摘,再辅以各种名目的采摘节、娱乐节就是在做留住乡愁的大文章。这给人们留下一个现实困境:如何保持村落居民物质与精神两种财富的平衡?(二)保护不当导致传统村落文化的流失。自然性损毁和社会性损毁导致传统村落的消失,而保护不当等人为破坏行为则导致传统村落文化的流失。一种情况是对传统村落的漠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从规划设计到执行实施,缺乏科学的判断和衡量,一味“求新”,搞大拆大建,将传统的建筑拆除而后兴建一批现代材料的仿古建筑,美其名曰“古镇”“古村”。设计者茫然不顾南北地域差别,一律沿用江南白墙黛瓦、花园庭院。另一种情况则打着保护传统村落的旗号,违规开发村落,搞成“千村一面”的旅游景点,将原居民整体迁出村落,另选地址安居,甚至租用原居民住回原村落,扮演着以往的角色。村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首先被打破,继而形成的历史性的村落也难逃其掌,尽随“落花流水去”。(三)缺乏专业人士对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目前,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话题成了学界研究的热点,各省纷纷申报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挂牌明示。而地方传统村落保护,缺乏相关专业人士的参与。不少地方的政府为了追求GDP与开发商合作,盲目对传统村落乱开发、滥开发,而政府把管理权让渡于开发商不再过问,只管收税。到头来,开发商怎么开发、如何保护都不是政府关心的问题,受害的是传统村落。专业人士参与的保护不再是单纯的开发式保护,而是具有研究性质的保护,目前这一块仍是短板。(四)各省关于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不够健全。2014年4月25日,国家出台《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旨在防止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出现盲目建设、过度开发、改造失当等修建性破坏现象,高屋建瓴的指明传统村落保护的方向、尺度、惩罚、监督等细节,确保传统村落“见人见物见生活”。然而,全国传统村落分布范围广、历史跨度大,具备传统村落保护价值的省份和地市应尽快制定适合本省、本市的法律法规,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法律保障。(五)传统村落居民对传统村落的认识有待提高城市化步伐加快,相对于村落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进城务工人员更希望留在城市。许多打工子弟乃至他们的下一代,已在城市扎根,脱离农耕文明时间与定居村落的意愿成正比。对于留守村落的居民而言,摆脱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现有生活水平是最紧要的事情。然而,村落的现有建筑、文化等却成了他们达成诉求的障碍,他们不关心传统村落问题,不关注保护问题。传统村落文化不仅存留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精神,而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家风传承、家族荣誉、个人理想等人文精神最具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文化依托。正是村落里走出来的人世世代代把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形成了特有的民族精神。保护传统村落是保护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通过兼顾保护与管理,实现“乡村记忆”的美好愿景。 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现实路径 文化是“历史性的存在”,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即是要保护村落的历史。如果说建筑物是传统村落的生命线,历史文化要素则是传统村落的灵魂,既要保护生命线更要保护灵魂。如此才能留住乡愁,留住乡村记忆。(一)澄清传统村落保护理念,科学规划。澄清传统村落保护理念,科学规划,如表所示,领导干部决策层更希望对乡村建设做科学的调查、预判和设计方案,美丽乡村建设首要的是具备科学的规划。这就要求地方政府首先要吃透城镇化的主旨、目的,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市、本乡镇的规划设计方案,兼顾保护传统、历史、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保护好本地的历史文化遗迹就是一种特色,是开启特色小镇建设、宜居乡村建设的便利之门。表美丽乡村建设(同时要防止保护措施的雷同,比如美丽乡村建设的“千村一面”。政协代表冯骥才提出不少传统村落因为“空巢化”和“全面旅游化”变得面目全非,正朝着“千村一面”的雷同化方向发展。这里的雷同不是村落历史景观的雷同,而是村落保护的措施雷同,为增加收入、展示历史文化,统统趋向于搞旅游开发。这里应澄清以下几个问题:1.村落经济来源是否困难无以为继的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搞旅游,但不意味着所有方式的旅游都能达到保护的目的,有些低端旅游只会破坏村落的文化和环境。2.旅游是否是唯一的来源诚然,旅游是增加居民收入的最快方式,也是最佳宣传手段,但是不是唯一方式呢?社会老龄化问题和农村“空巢化”问题的是否有交集?传统村落保护能否成为解决农村“空巢化”和社会养老的一种可行途径呢?传统村落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当下最现实、最直观、最具体的载体,利用好传统村落“历史性存在”的价值主体应是上述难题的一个突破口,更是当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之一,对“留住乡愁”“乡村记忆”都是最鲜活的实践。3.是否所有“节庆”都有文化乡村旅游热衷于打各种“节庆”的牌子招揽游客,于是乎,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相亲节”“花卉展览节”“美食节”等纷纷亮相。直观下,这些似乎都是与文化相关的“产业”,但深层的却是缺乏对文化的真切认识和真情实感。文化不是需要深层次的挖掘。(二)健全完善有关传统村落保护相关法律制度。传统村落顾名思义因传统得名,这些村落经历无数风雨,具有浓厚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由于村落建筑(自然景观)取材和设计与现念存在一定差别,如何妥善保护、维修和管理是研究传统村落的前提,即自然生态环境是传统村落的生命线。目前为止,大部分省份还未意识到本省的传统村落的意义和价值,未意识到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在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乃至农村发展的趋势中的重要性,因此缺乏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最基本的法律条文。首先,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条文中需明确传统村落的归属。化解居民与村落保护的矛盾是其中最棘手的问题,需要从法律上给予澄清,以现实的物质或精神手段给予解决。其次,制定严明的奖惩规则,对保护有力者施以褒奖,对破坏者进行严惩。破坏行为包括对有形和无形文化的破坏两种。再次,综合平衡招商引资项目,拒绝对传统村落的人为破坏。让古村落的物质形态的文化得到善存,精神形态的文化得到传承。最后,严格落实国家四部局《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尽快落地成法。各地市尽快拿出本地市的法律条文。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三)统筹解决修缮资金难的问题。传统村落的维护和美丽乡村建设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传统村落的建筑和自然景观都是历史遗存的,一旦损毁,修缮资金不是小数目。况且缺乏专业的工匠从事修缮事宜。另外也要注意,不少传统村落大多闭塞、落后,居民掏钱自行修缮的可能性较小。针对这种情况,也有学者反驳现在保护思维中的“亮化、绿化、硬化、白化”,在这方面投钱反而是舍本逐末,还不如保持原有的风貌,还原农耕生产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延续传统文化,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修缮资金的浪费。(四)加大技术人才的梯级队伍培养。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体现在有形无形中,有形的需要专业工匠进行维护,而现在的青壮年热衷于脱离农村入住城市,现有的工匠手艺传承成了文化传承的难题。非物质文化传承同样面临尴尬局面,传统的酿酒、打磨、雕刻等手艺在工业生产方式的对照下,日薄西山。传统酿酒方式,纯手工加工工艺的丧失就是传统生活的丧失,传统文化又从何谈起?加大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刻不容缓,更要注重梯级队伍的培养,做到上传下达,代代相传。(五)传统村落管理的创新思路。从管理模式上看,大部分采用招标旅游公司开发,未开发旅游的也在酝酿旅游产业。诚然,传统村落文化传承需要借助旅游的方式,向外界宣传,让游人通过参观、体验的方式带走传统文化。但旅游管理模式需要创新,打破传统的“一言堂”,村落管理权和资金支配权,应属于开发公司与村落居民一起管理,而不是全部交由开发公司。让居民参与,一是提高居民参与保护的意识,二是挽留居民增进对村落的依赖,三是对开发公司的开发行为起到监督作用,四是对投入与收入资金有支配权。针对传统村落的“空巢化”和“亮宝式”现象,应广泛征询社会意见,激发社会合力,使社会群众由看客变为参与者,这其中更要注重听取原居民对村落保护管理的意见。本地政府应起到统筹、规划、监督作用,发挥史料馆、文化站的作用。目前山东省枣庄市各村还不具备编纂村志的能力,只在各区统一编纂村名志。下一步应加快补齐这个短板,尽快组织人手编纂村志。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村的简介、村名由来、何时建村、是否搬迁、村中姓氏;建筑样式、年代、村中景观(河、湖、溪、水库、沟渠、山、林、庙、寺、学校以及医疗);经济来源,靠什么维持生计、生产方式;文化,村中名人贤士,高学历人士,人口流动等。把村落由来和变迁一一记录成册,以便研究和管理。传统村落蕴含着和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人的交往艺术,人与社会的共生关系等,人们到传统村落感受的不仅仅是乡愁,更重要的是能从中发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以,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迫在眉睫。 作者:王桂娟 徐铁权 单位:枣庄市委党校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基于园林学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探析 摘要:结合当下园林学视角下的生态性、地域性、文化性等内容,探讨与分析了基于园林学视角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 关键词:园林学视角;美丽乡村;生态性;文化性;地域性 受我国基本国策影响,建设美丽乡村是当下我国新农村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诸多地区都建设了属于自己的美丽乡村,也成为了联系城市与乡村的枢纽。在对乡村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中,因为构建步伐较快,对乡村一些基础要素或是实质原则有所忽略。因此,本文从园林学的角度去探究思考美丽乡村建设。 1园林学视角的概述 1.1生态性 景观生态学是把乡村景观看作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形成的生态系统,其研究对象包含农业、生物、湿地景观、农田等。当前乡村面临着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园林研究者以保护环境为原则规划村庄,对环境进行改造,有效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其发展。基于此展现乡村生态的优点,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1.2地域性 乡村的地域性包括了情感记忆、生活特征以及地域特征等。当地居民居住的环境以及一些植物、建筑等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可以充分体现出人文情怀以及乡土气息。这些要素不单单依赖于具有特征性的建筑以及山水等,同时,也依附在地域的文化认知与情怀中。 1.3文化性 基于园林视角下的乡土情怀不单单包含了传统文化形态,还包含交流方式与精神情怀等。在古典园林中经常会用到对联与牌匾等一些具有文化特征的元素,一方面可以传达该地域的特色,另一方面就是应用牌匾或是对联本身就是文化特质组成元素的。美丽乡村中的文化要与其他乡村的文化进行区分,从而突显乡土特点。延续乡土文化是确保乡村建设的基础,可以使美丽乡村的构建更加多样化,使乡土民情得以保留,进而增加乡民的自豪感。 2基于园林学视角的乡村建设 2.1生态性建设 在对村庄进行规划建设中,充分体现了乡村生态的特性。村庄的布局与溪流、河道、山体等诸多元素进行有机结合,或是与自然风景进行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出当前已有的景观资源。绿化建设是体现乡村生态的基础,不论是在山水风貌上,还是生物保护中,都是属于生态建设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自然流水的添加,可以有效还原出自然生态的美观,对于一些垂柳或是滨水植物等基调树种的配置,创建出一个适合生物与乡民栖息的场所。植物需要应用适地适树原则,时刻注重季节变化,建设出一个美丽且生态的景观环境。在树种选择上基本使用乡土树种,搭配使用引种驯化的景观树种。 2.2地域性建设 在建筑改造方面,保留乡村区域中具有较高价值的历史建筑,对于一些破损的建筑作复原处理,既能确保乡村具有文化特色以及地域特色,还能对其地区的文化传承与保留带来极大帮助。一些新建的建筑物需要通过门楣、门窗等在形式或是颜色上进行处理,使其充分与原有的建筑物协调统一。同时,应用传统的设计元素展现出该地区的文化特色与地方特色。例如,在建设美丽新疆乡村建设中,更要加入民族团结的设计元素,使其空间具有领域性与识别性。对于目前因住宅而形成的巷道,在满足原有机理的状况下,可以对其空间进行梳理,使其空间结构更加合理有序。在景观建设上,可以通过种植植被的方式,有机融合景观建筑物,从而构成统一有序的整体。 2.3文化性建设 依据乡村用地设计与该区域地质地貌的特点,依附该地区的人文景观建设文化风景区。可以在一些具有明显文化特征的建筑物旁边构建休闲公园,使其成为邻里情感交流的主要场所,或是组织一些文化活动的区域,构造出一个可以供乡民娱乐休闲的活动场地。公园可以充分结合一些我国传统文化,例如,结合孝道,自古以来我国都在提倡孝道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公园的核心雕饰,形成地域文化特色。除此之外,还可以构建乡村文化广场,提供给乡民一个休憩、锻炼的场所,可供村民品茗下棋等,不仅满足乡民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其精神需要。 3结语 基于园林学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所涉及到的学科较多,统一的目的就是使乡村更加美丽。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构建美丽乡村不单单是口号,而是需要通过实际构建,满足现代化发展。与城市发展相比,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是多样的,在构建美丽农村时需要重点加强文化、生态、地域的建设,基于此,才可以真正将乡村之美充分体现出来,从而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作者:赵晓忠 单位:哈密市园林管理处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生态文明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探讨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城镇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了发展日程上。从根本上讲,生态文明建设指的是通过各项发展策略,实现村屯环境整洁、村容村貌文明、村民安居乐业等一些强国富民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乡村建设成为当前党和中央整合发展举措、全面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当前所提出的一系列中国梦的核心思想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关系和外在表现都愈加突出。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意义,正确处理其中存在的各项矛盾,从宏观上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各项发展历程上实现“美丽”乡村的发展变迁。 1生态文明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现状和思想价值 在农村各项产业建设中,农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建设中的一部分,对建设美丽中国、推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提升乡村旅游产业,国务院在早在2014年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任务分解表的通知》出台了明确乡村旅游地区的相关政策和规划,为各地区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指明的方向。将旅游资源开发和《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在一起,对乡村规划中“提升旅游发展动力”、“强化旅游产业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增进智慧旅游”等项目做出了指示和部署。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决定了乡村建设的发展情况。生态文明主要分为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和生态技术文明四个方面。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了农民生产的各项条件。如果说实施幸福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乡村发展的具体表现,那么幸福乡村建设也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价值体现。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的血肉,它以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拓宽小消费途径,引导人们走上和谐发展的致富道路。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以“幸福乡村计划”为核心的各项措施逐步出台。各地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山、水、林、田、村”的政治要求,分别在房屋建设、水源设施、交通道理、电力线路、通讯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完善。村民的经济收入高了、精神生活好了,文化修养也随之提高。使百姓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致力于打造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2生态文明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中常见的问题 2.1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当前形势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直以来,我国农村环境生态工作不容乐观。由于我国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的发展特点,一二线城市无论是在生态环境还是经济建设上,都存在一定的发展优势。而农村生态环境因为生态形式和生产污染上的问题,很多村落出现了空心村和老年村,导致农村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危机显著。 2.2环境污染的效果加剧 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污染量有所上升。除了单纯的农业生产,在化肥销售量和家禽畜牧类养殖模式中,因为大多数家禽都处于放养模式,所以导致有害病毒传播,成为影响村民身体健康的污染根源。除了这些农业上的污染源,在乡村文明建设中,还存在环保工作不达标、治理设施的发展意识较为淡薄等现象。同时,在污染设施的治理过程中,企业负责人的环保意识不够科学,难以实现乡村环境发展和治理。 2.3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从表面上看,农村的土地资源得到了大面积的开发。但是,无论是兴建土木工程还是目的占地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占地风险。矿产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企业、开放商、村民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使农村各项资源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水、空气、环境等资源的污染加剧。同时,在河流、山川、矿产等其他资源中,在我国农村还普遍存在着掠夺式开采、挖河取沙、毁田取土、开矿破林等行为,导致乡村各项生态功能遭到了破坏。 3如何完善生态文明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3.1树立全面参与的服务意识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首要措施就是为全体公民树立较高的生态环保意识。我国地广人稀,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相比较来说,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意识和环保意识都够深入。在国家生态环境建设中,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对推进城乡居民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人们的思想水平和生态意识,要将生态文明宣传融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充分完善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各项举措,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健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发展。同时,基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本着方向性、指导性的原则,开展形式各样的文明法制宣传活动。例如借助于相关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通过悬挂标语、指示牌等形式,坚持以科学发展为导向,在“乡村绿色旅游业”的思想观念、发展形式和资金筹措上进行全面的发展,从而通过“组合”、“协调”、“低碳”的发展手法,督促广大村民自发的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 3.2积极促进政府和社会的融合 为了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广大工作者要树立全面参与的意识,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的协调作用。政府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通过出台、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法律规章,进一步引导社会大众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活动中。从农村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从政府组织、企业组织、社会组织等团体上入手,努力提高大家对资源的浪费。通过政府和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融合,树立良好的生态风尚。积极发挥村党支部的作用,通过讲座、论坛、环保等各项互动,使政府、企业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引导作用。广东地区地处我国大陆南部,内陆江河资源、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广东地区不但历史人物众多,曲艺资源、文化艺术也十分丰富。为此,广东省省委省政府大力开展广东乡村特色游项目,打造多元化的生态旅游项目,并通过《乡村旅游振兴规划》等文件条文的形式,树立以“粤”为代表的地区品牌意识,以“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养农”为基础,进一步提升乡村环境规划,以旅游业带动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 3.3进一步推进生态修复工程 除了要在生态文明的源头上树立环保意识,各级政府和企业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协调多项发展力量,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动力。要始终坚持“以人为主”的可续发展核心,将环境治理工作精益求精。在环境治理经费上,定期定时的进行规划和统计。要在乡村环保工作的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排污、减污,通过绿色产品的组织和生产,充分开拓利用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资源。在环境保护经费上,实现开源节流的发展模式,采取“谁污染、谁治理”、“资源有偿使用”的发展方法,加快环境建设中的生态修复工作,进一步完善各类资源的增收和改革。同时,建立新的补偿措施,通过市场化的发展途径,解决各项污染损害,立足于生态文明的发展视域,进一步增强农村地区对污染事件、环境问题的解决能力。对于已经造成环境或资源污染实施的受害者,要扎实推进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增加生态建设中涵盖的含金量,充分谋划农村新能源建设和环保资源开发等能力,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总结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性、科学性的发展成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但是我国改革时期攻坚克难的重要需求,也是推进我国经济、文化等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广大工作者要立足于现代生态文明视域的发展表现,使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相得益彰,更好的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作用和先驱作用。 作者:陈颂文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美丽乡村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摘要: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文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当前,美丽乡村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认知理念不够科学、历史包袱有待消解、反文化现象有所抬头、建设不够平衡等问题。为此,要转变基础政府的认知理念,不断增强乡村群体文化自建能力,深入推进乡村文化体制机制建设。 关键词:美丽乡村文化;问题;对策 文化是事业发展的根本性、持久性要素,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实现美丽乡村升级版目标,必须将文化建设纳入其建设全过程,紧紧抓住“文化”这个深层次因素,实现文化建设上的突破。在当前各地建设实践中,“美丽乡村理念融入并成为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还存在很大不足,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当文化的拥有者真正认识到了其文化的价值,才有可能对文化遗产做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因此说,乡村何以美丽的灵魂,恰在于是否能够形成‘文化自觉’。”文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应是一项战略工程。只有将美丽乡村作为一种文化内化到乡村居民心里,构建美丽乡村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形成美丽乡村的文化自觉和集体人格,才能实现美丽乡村的永续发展。 一、美丽乡村文化的内涵 美丽乡村文化是以乡村自然生态文化和乡土文化为主要内容,基于乡村自然环境和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及思维方式的总和。作为文化形态的一种,美丽乡村文化具有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发展规律,同时又有着自身明显的文化特质,是对工业化、城市化的文化反思的产物。 美丽乡村文化具有传统性、开放性和地域性。它既是“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自然观和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明显的传统性和地域性,又合理吸收和融合城市文化、工I文化和意识形态文化等文化形态,共同构成一个复合型文化体系,具有开放性。从长远来看,随着乡村自然生态、人居环境等方面的不断改善,乡村对社会的吸引力会不断增加,城市“移居”乡村人口数量势必不断增加。 二、当前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认知理念有待转变提升。一是对于乡村文化与生态建设的“短视”。文化建设时间长,短期内很难见到实效。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地方政府更关注修路架桥、亭台楼榭等“立竿见影”的物质层面建设,对于文化建设积极性不高。二是乡村文化过度开发。部分地方将文化建设项目外包给企业,无中生有胡编乱凑的“创造”一些历史人物故事和形象,无视文化和生态的属性特征,野蛮开发、过度开发,使得传统乡土文化商业气息过于浓厚,文化缺乏生命力。三是是对西方文化和城市文化的盲目追捧。在乡村建筑风格上,跟风模仿西方建筑风格,在文化内容上热“移植”城市文化。 历史包袱有待消解。1. 美丽乡村文化的环境载体建设仍待加强。在长期的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过程侵占、破坏了大量的农田林地,造成了部分农村地区严重的土地、水资源污染问题。由于政策的延续性,农村地区仍然分散地存在大量小型加工厂、家庭作坊、养殖场等污染源。2. 农村地区历史文化建筑毁损严重。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法律保护、资金支持、居民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和城市扩张,农村地区古建筑倒塌、被拆除的不在少数,濒危的历史建筑绝大部分也位于农村地区。3. 文化主题“空心化”问题突出。人是文化传承的关键因素。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现实仍然迫使大量农民离开农村进程务工,而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几乎是农村中青年的全部。中青年是农村传统文化消费,传承的中坚力量和主流群体,这直接导致了农村社会文化的空心化。4. 村庄大量消失。目前村庄撤并、集中上存在过度化倾向十分明显,有的区县提出了“全域城市化”。村庄持续性的大量消失,势必造成美丽乡村“见景不见人”,“乡愁”无处安放。5. 部分乡村早期规划设计不够合理。早期的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对乡村的地方文化和环境特征考虑,未能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农村景观固有的传统风貌,导致富有乡村文化特色和田园风光的乡村景观遭到了严重破坏。 “反文化”现象抬头。表现为:1. 赌博、色情等低俗文化抬头。一些本地村民与外地不法分子相勾结,利用农村治安管理相对薄弱、风险小、房租低的特点,进行“设点赌博”。这些赌博行为不仅容易诱发一些家庭问题,也往往与涉黑组织、高利贷行为紧密相连,严重毒害了乡村的社会风气。而那些日常的“小赌”则更为普遍。一些基层文化管理部门将文化场所出租“创收”,任由“民间演出团体”借“文艺表演”之名,靠一些淫秽色情表演博得人气敛财,有的甚至长达数年之久。2. 非法宗教活动有所抬头。近年来,乡村地区宗教活动具有如下特点:信教群众数量越来越多,商业化建庙建庵比较兴盛,非法宗教场所比例较高。宗教商业化气息浓厚。一些合法的宗教场所成了旅游景点。一些宗教有着严格的集体生活,使教徒感受到了集体归属感,占领了乡村文化“空心化”后的空白。 建设不平衡现象明显。1. 城乡不平衡。相对于城市文化来说,农村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基础、人员素养、活动经费、服务数量和质量等方面都明显落后,文化活力较低。2. 村与村差异较大。各地在进行“美丽乡村”试点选取的时候,往往选取一些本来各方面建设基础较好的乡村。这些村庄在文化建设上本就超出了全市乡村文化的平均水平,获得“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后,又获得大量的文化社会资源。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村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少,根本没有资金用于文化活动支出。3. 群体不平衡。根据专业机构连续几年的调查,乡村地区不同群体对于文化活动的满意度上,老年群体的满意度最高,中年群体次之,青年群体的满意度最低。这也从侧面验证了青年不愿留守乡村的原因。4. 建设与管理不平衡。在现有的申报体制、考察评估体制下重项目申报、轻项目管理,重资金投入、轻制度建设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缺少管理、多头管理问题比较突出。 三、推进美丽乡村文化的对策建议 转变基层政府认知理念。政府掌握着大量的政策资源、文化资源、财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其认知理念如何,从根本上决定着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成效与成败。在美丽乡村如火如荼推进的现实情境下,政府理应确立关于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如下理念,一是“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工程。美丽乡村在本质上是一种观念、价值、精神;只有真正形成一种文化,成为乡村居民乃至整个社会“内化于心”的价值观念,才能实现建设上的根本保证;二是生态价值高于经济利益。真正确立“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的事业”的理念,“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乡村经济的一时发展;三是文化建设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事业,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连续努力,需要数届政府持续不断的坚持,不可能一蹴而就。 加强乡村群体文化“自建”能力培育。一是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文化创造力。立足农村,从农民的生产生活出发,充分发挥民间文化和乡土文化人才的才能与智慧,既要创造出农民喜闻乐见而又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村文化,又要把“送文化”与“种文化”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将农民从文化建设的局外人到局内人的目标,从被动地参与者到主动地创造者的转变;二是培育乡贤群体。鼓励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等知识群体“告老还乡”,成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一支新增的乡贤力量。发挥新乡贤在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态保护上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村规民约、敦风化俗、家风家训建设和乡村治理,引领农村社会新风尚;三是加强农村地区文化教育工作。文化的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的现代化,美丽乡村文化的提升从根本上决定于乡村主体的文化素养。为此,必须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千方百计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同时,要大力加强对农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集体意识、文化意识教育。 加强美丽乡村文化体制机制建设。完善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相关制度,适时制定“美丽乡村文化建设规划”。构建美丽乡村文化发展战略,实现稳定发展、持续建设。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进一步统筹城乡、村村文化建设,实现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扶持力度,推进“三农”出版物出版发行、广播电视涉农节目制作和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大力开展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实现农村、城市社^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加大对那些经济条件差、文化基础薄弱乡村的倾斜,实现村村适度平衡,共同繁荣。 加强美丽乡村文化理论研究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一是继续加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积极开展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开展田野调查,深入挖掘乡村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和内涵;二是加强美丽乡村相关技术人才培养。美丽乡村文化的传承和文化产业的开发,需要大量的乡村规划与设计、古建筑恢复与保护、民间艺术传承、乡村文化创意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和传承人员。可以通过在有条件的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一批直接面向美丽乡村建设、扎根乡村的实用型中、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做好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相关配套工作。文化是环境的产物。“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诸生态层面不是各自单线影响文化生成,而是通过组成生态综合体,共同提供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文化的大略格局和走向”。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离不开乡村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同步推进。要继续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绿色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继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政治文明建设。坚持把加强村级民主管理作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推动村级民主管理创新,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听证制度,做到美丽乡村建设的事情群众提、群众议、群众监督,村级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乡村组织文化建设。推动乡村规划、乡村文化建设“多规融合”,实现乡村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文化保护、林地保护、水资源、文化旅游、社会事业等各项规划的衔接,确保乡村各项规划参数一致,以实现乡村空间布局的优化。 (作者单位:宁波工程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重视粮食安全建设美丽乡村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这是建国初期,五十年代共产党对经济工作及农村工作的指导方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对2014年经济工作确定了六项任务,第一项是粮食安全,紧接着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明确粮食安全方面的工作,是确保粮食自给和粮食之类的食品安全。人民群众觉得党中央看准了经济工作及农村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今后粮食安全的目标方向,农村将送走寒冷的冬天,迎来充满生机活力美丽生态农业的春天。 关键词:粮食生产;绿色食品;有机资源 1 粮食生产现状 近几年,农民进城务工,劳动收入可观,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很多家庭靠留守老人种地,农民工与种地收入差距大,所以在农村普遍存在荒芜耕地,有的退耕还林或发展经济作物,不是利用坡度大的耕地,而是占用了平坦良田。多年来忽视粮食生产,不考虑粮食自给。人们不应该忘记,1959年至1960年由于自然灾害加上错误的政策,造成缺少粮食而饿死人,后来制订了激发种粮的政策,并达到家家有小粮仓,生产队(现村民小组)有粮仓,乡村有粮店粮仓,区(镇)、县更是生产自给充足的粮库。真是为“备战、备荒为人民”,“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的粮食 安全大好形势。忽视粮食生产后,常可见到荒芜耕地杂草丛生的景像,即或有的种粮,也不使用农家有机肥,而是长期单一施用化肥,导致化肥在土壤中转化硝态氮,引起粮食作物硝酸盐过高,加上部分农药的影响,威胁到人畜健康,同时还造成土壤板结,耕地越种越瘦,粮食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2 重视粮食生产,实现粮食自给 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首先要考虑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所以应把粮食生产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突出重点抓好粮食生产,加大对粮食生产投入,提高种粮的效益,改变粮食直补兑现时尽管耕地荒芜也享受补贴的现象,而应提高实际种粮的补贴;要确保耕地,以实际行动保住基本农田,不能用耕地建工厂和房地产开发;要改变荒芜耕地的状况,采取多种措施把田种足种满,进一步提高科学种植水平,达到高产、高效、优质。尽管人口增多,耕地有限,同样能实现粮食自给。 3 利用生物有机资源,生产绿色食品 重视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粮食自给,而且应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无公害食品,即充分利用生物有机资源发展粮食生产。笔者曾以含农作物所需要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生物菌种的生物有机肥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其优势: 3.1 是肥效长,抗病力强 肥料的各种成分经微物生物分解后,利用率高,且肥效长,植物抗病力强。业州镇石桥湾村代明祥2012年利用生物有机肥种植玉米0.5亩,收获时茎叶仍然青绿粗壮,生长旺盛,无根腐病,而相邻的种植同一品种施用化肥的玉米收获前20天已凋谢枯萎。 3.2 是肥力高,增产增收 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米绪凯,农艺师苏志平、黄立强、陈军协助指导利用生物有机肥料种植粮食作物,秋收时,测产验收,景阳镇大树垭村黄英杰,2012年以生物有机肥种植玉米,平均每亩产量669.9kg,以化肥种植玉米,平均每亩产量586kg,生物有机肥增产14.3%,施用生物有机肥每亩增产83.9kg,增收201.00元。花坪镇村坊村刘新进2013年以生物有机肥种植的玉米亩产750.2kg,大大高于当地平均玉米550公斤的水平。 业州镇猫儿坪村孙邦益2012年以生物有机肥种植水稻平均亩产546kg,以化肥、磷肥种植水稻的平均亩产452kg每亩施生物有机肥比施用化肥、磷肥亩增产稻谷94kg,增收270.00元。三里乡香米专业合作社2013年大面积以生物有机肥种植水稻平均亩产630kg。 3.3 是有利于减少病虫危害,减少农药污染 施用生物有机肥种植的作物长势旺盛,抗病害能力明显增强,据孙邦益介绍以生物有机肥种植的水稻直到收割前一直没有“蜢子”(稻飞虱)危害,未使用农药,相邻种植的稻米每亩使用不低于200元的农药。 3.4 是改良土壤 由于长期施用化肥,甚至超量施用化肥,致使土壤板结,更为严重的是使土壤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增加,影响人畜健康。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及有益微生物,避免了土壤板结,消除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危害,有利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中央已经重视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将会出现大好形势,相信各级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一定会将全部耕地种粮,消除荒芜耕地的现象,取消荒芜耕地的粮食直补,增加实际种粮补贴,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市场经济更是激发农民积极性的手段。中央电视台曾报道浙江一种植户生产的有机大米每斤销价20元。建始县三里乡香米专业合作社以生物有机肥种植的有机香米每斤销价10元,恩施市搏云食品公司玉米豆皮每斤销价15元,这说明人们能够消费优质优价无污染的食品。所以农村不仅是发展粮食生产,而且做到种植――养殖――种植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即农户种植粮食作物的基础上,同时发展家畜家禽养殖业,然后以养殖业的农家有机肥配合生物肥种植粮食,由于农作物在氮、磷、钾、各种微量元素及生物菌种等有效成份平衡的情况下,既得到较高产量,又是无公害食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农业经济一定会获得理想的效益。人们会展望到春夏季节田野无荒芜杂草,而是一片绿油葱葱的粮食作物。金色的秋天,满怀丰收的喜悦,农村又有漂亮美丽的新居,宽敞的公路,水电畅通,这才是美丽乡村,更是城乡一体化的标志。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建设“美丽中国”的主战场在乡村 摘 要: 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建设让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要让中国美,关键是要乡村美;要让乡村美丽,关键是要让农业的生命力在乡村得以延续。美丽乡村不仅要有青山绿水,还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以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一体化经营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途径,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唯此,才能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 美丽中国; 乡村; 现代农业; 农民合作 一、“美丽中国”: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安居乐业是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美好社会的魅力之体现。人类文明诞生的基础起源于定居生活和农耕生产,它使人类逐渐走出了渔猎而食、随遇而栖的丛林生活,并在原始公社制度下形成了以氏族为单位的早期村社聚落(如中国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等文明)。而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载体,乡村、城市和国家都是定居生活的延伸。如果说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定居是以水草丰美、动物繁盛的处所为选择,工业文明时代则是以工商业发达、资本聚集的场所为选择。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1]178-179伴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商品供给呈现爆炸式增长,使人类的消费生活越来越丰富多样。这一时期,人们期望安家落户的地方,除了就业、收入和个人发展机会的考虑之外,还包括对下一代的教育、自身的社会福利与基本保障、自然生态环境以及衣食出行的便利、社区治安与卫生、人际关系等因素。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但与之不相匹配的是,工业文明给人类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的世界性难题,如: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濒临枯竭、农业污染与粮食短缺、人口与就业以及贫富分化等所谓“人类困境”①现象,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各国的必然选择。为此,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号召全党、全国以“美丽中国”为宏伟目标,努力将中国建设成为地球上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 一般来看,“美丽中国”首先体现的是自然环境美。因为人类本身也是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是地球生态系统长期进化和发展的产物。人类离不开大自然,必须在大自然中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没有美好的生态环境不可能有人类美好的生活。但人之于自然的依赖不仅为大地、阳光、空气、花鸟与山水景观,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要素均须取自大自然,包括食物、衣料、能源、建材和所有的工业品原材料等。在这里,大自然会由于人类的过度索取致使生态恶化,也会因为人类的善意维护和适度改造而美好。所以,中国能否建设成为人类在地球上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关键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相适与和谐的关系。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1]230没有良好的社会文明环境就没有美好的自然环境,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不会有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反映。说到底,人与自然之间的相适与和谐,主要取决于人与人之间,以及每个人自己的身与心之间,是否撑起一片和谐与美丽的蓝天。如上所述,“美丽中国”的内涵绝不仅囿于自然环境美,它还包含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个人的身与心之间相适和谐的美。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美丽中国”作为党的十八大为我国未来发展所提出的美好愿景,凝聚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2]由此出发,建设“美丽中国”,就是为了让人民在自己国家充分享受蓝天白云与地面清洁卫生的生态环境美,百业俱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共富美,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处的社会和谐美,爱国、敬业、诚信的百姓文化美,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美。简言之,就是将“美丽中国”建设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二、建设“美丽中国”的主战场在乡村 按照地理学的分类,通常将凡有固定人口聚居的各类空间场所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乡村和城市。人类先有乡村,后有城市;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来的。其中,乡村是人们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聚落形式,它由农舍、牲畜棚圈、水井、田园绿地和狭窄道路等要素构成。人口相对稀少是基本特点,田园风光为其一大特色;城市则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人口数量大、密度高,建筑林立,街道交通纵横交错,有较多的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商店、医院、学校、影剧院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3]56-57显然,两者各具功能、各有不同的景观特色,但又互为依托、彼此共存。笔者之所以说建设“美丽中国”的主战场在乡村,主要理由基于以下几点: (一)在中国,乡村地域分布最广、覆盖面积最大、承载人口最多,没有“美丽乡村”就谈不上“美丽中国” 众所周知,中国是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世界大国。仅陆地面积有九百六十余万平方公里,排世界第三。除去约占全国总面积近半的沙漠、戈壁、沼泽、冰冻高原和干旱地区之外,在这片幅员广大、地形多样的国土上广泛分布有535万多个自然村落、70万个行政村②,其生产和生活用地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54.8%(其中,耕地占总面积的14.3%,林地占26.7%,园地占1.5%,牧草地占23.2%,其他农用地2.5%,建设用地40%,未利用地27.9%),③占全国目前可利用土地总量的75.31%;[4]307-31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④由此可见,无论从土地面积,还是从人口数量,乡村都属于中国的绝大部分和绝对多数,没有“美丽乡村”就绝对谈不上“美丽中国”。 与城市相比,乡村之美源于它的自然生态。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延伸发展,乡村生态环境形势越来越严峻。有资料显示,全国约近一半的乡村生态恶化(黄季j、刘莹,2010)。如:农业种植污染,主要包括化肥、农药的挥发产生的大气污染及其残留物对土壤和水质的污染,农用地膜、温室大棚等塑料制品产生的白色污染。2010年初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总氮年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3.7%、57.2%和67.3%。[5] 2010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亿吨,农村约有6.5亿常住人口,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8亿吨,其中有半数以上未做任何处理(仅37%行政村生活垃圾获处理)。①垃圾占据了大量土地,以致土壤、水体、大气受到了严重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危害最大,约占中国耕地的10%左右。可以看出,乡村环境污染已经越过了全国 “半壁江山”。[5]因此,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只有乡村美丽才会显得城镇美丽,只有占全国绝大部分土地面积的乡村美丽才会有全中国的美丽。 (二)“民以食为天”,乡村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衣食之源 乡村区别于城市的显著特点在于,它的经济活动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多人口,人均耕地约1.4亩(不足世界1/2)的大国,确保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然而,前些年由于不少地方追求高度工业化和城镇化的“GDP冲动”,造成耕地大量流失;加之土壤污染、水资源短缺、乡村劳动力流失和农业人才青黄不接等现象都已成为危及中国粮食安全的突出矛盾。目前,虽然中国基本粮食的自给率仍然在97%以上,但算上大豆,自给率则低于90%,加上所有农产品的自给率大约维持在80%。②可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十分艰巨。 “农业稳,天下稳”。建设“美丽中国”,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2013-12-25)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必须把农业放在全局工作的首要地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美丽中国”要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优先方向,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也就是说,努力把乡村建设成为让农民愿意留下、愿意种粮、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美丽乡村,成为他们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三)建设“美丽中国”,乡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经济富裕而环境污染不是美丽中国,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同样不是美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社会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然而,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是基本国情。全国至今尚有1.28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013-03-26),其中绝大部分就居住在乡村。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乡村社会事业的发展长期滞后,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亟待改善。尽管这些年来我们实现了农民增收“十一连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收入之比仍超过3∶1,收入差距仍处于历史高位。城乡差距扩大、贫富分化势必社会不和谐,实现“美丽中国”也会成空谈。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乡村社会事业与农业、农民的政策扶持力度。如:提高乡村教育投入和特困生补助标准,增加财政对乡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到公共财政阳光的普照多一些,努力减轻农民负担,确保农民增收成果。同时,加大对农业补贴(农民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减少种田成本;并在“多予”政策上对农业保险予以补贴,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因自然灾害和市场疲软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促进农民增收。唯此,切实提高广大乡村地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才能让乡村真正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 (四)乡村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载体,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基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是以农耕为主体的文明,农耕文明之根不在城市在乡村。历史上,自以农耕为主体的氏族单位形成后,乡村便成为华夏先民聚落的主要形式。“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人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取粮于田,食粮与腹,养畜、养禽,还肥于田,循环不息,耕作不已;“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些都是从唐宋到明清时期的乡村自然生态写照。正是在长期的农业文明中,中国乡民村田同井、聚族而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相依相帮,困难相扶持。形成了乡土中国绵延千年的社会风俗与人际关系。 乡村是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家园的根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延续乡土文化的根脉?如何让乡村不变成荒芜的废墟、老少弱病留守的空巢、记忆中遥远的故园?建设“美丽中国”的切入点之一,就是要更好地夯实乡土中国的文化底蕴,让“美丽中国”涵养更多文明的源头活水。面对居住分散、人口流动等现实问题,何妨让更多的社会贤达造福桑梓、守望邻里,涵养崇德向善、守望相助、风醇物厚的乡风文明;针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两栖型农民等不同群体,尤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城乡一体化和经济社会自然生态全面发展,努力改善基层治理与百姓民生。让乡村设施多起来、乡村经济好起来、乡村面貌靓起来,让美丽乡村成为百姓安家乐业的美好家园,让农民群众得到美的享受、养成美的德行、过上美的生活,乡村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用无数的美丽乡村扮靓“美丽中国”。 三、在希望的田野上建设“美丽中国” 上世纪80年代,有一首名叫《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曲唱响在神州大地。歌词大意是: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为她富裕、为她兴旺而劳动耕耘。这首歌既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田园生活的憧憬之情,更多表达的是对乡村大地由于农业生产所带来蓬勃生气的赞美。 农业是人类的生命线,乡村和大地是生命的根。如果没有农业生产的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就是没有生命的空壳;如果没有乡村的美丽与农民的富裕,“美丽中国”的建设或将是无根的、虚幻的繁华。因此,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有赖于作为乡村主导产业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农业――建设美丽乡村的产业支撑 中国以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石化农业”功不可没。但与化肥和农药施放量的逐年增长同步,人们在获得温饱之余,且愈来愈近地感受到“石化农业”的负面效应。以化肥的使用为例,农业部相关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消费5000万吨化肥(人民网,2013/07/26)。化肥在目前农业投入成本构成中占60%,农民每年化肥投入高达3000亿元。并且,农业生产长期依赖化肥又带来了两个方面的严重问题:一方面是化肥利用率低下。大部分农民仍然凭自己的经验施肥,造成肥料的淋溶、挥发,浪费严重。2011年我国氮肥施用量2400万吨,因肥料利用率低,仅氮肥直接损失约1000万吨,折合人民币约340亿元。另一方面是农田过量施用化肥以及农业有机废弃物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6] 根据农业学者(刘强、薛惠锋,2005;何佳芳、肖厚军等,2010;张福锁等,2010)的分析,过量施用化肥至少有四大危害:(1)过量施肥尤其是氮肥,容易使庄稼贪青晚熟、易倒伏,病害多。(2)长期过度地使用氮肥、氨肥,会破坏土壤结构,致使蚯蚓、蛙类动物和微生物等消失匿迹,造成土壤板结;土传病害大量蔓延,土地耕作价值衰减。(3)超标施化肥,导致了农产品品质明显下降。如:瓜果吃起来不甜,蔬菜入口不鲜。(4)因施肥过量,造成水体、土壤、大气及食品等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7]60-61此外,滥用农药对自然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尤甚于化肥的过度施用。换言之,再依赖于增施化肥农药来实现农产品高产稳产的目标不仅会增加农业成本,还必将导致我国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并直接危及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摆脱“石化农业”的困境,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文明成果改造传统农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农业包括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等。 1. 生态农业是以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按照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物种组合相协调、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结合、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自然再生产建立以食物链网络化、废弃物资源化的物质良性循环体系,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者效益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模式。例如:在我国北方以地膜覆盖为重要内容的旱作农业(塑料大棚)+养猪+厕所+沼气“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南方以江西省赣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为典型的“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等。[8]1-4 生态农业强调立体产业结构、要求多样化经营,属于农林牧副渔相结合的大农业;同时,它的触角不断向二、三产业延伸,因而又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寓多功能、多样化经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如:浙江省杭州市浮山村生态农业模式。 2. 有机农业以无化肥、无农药农业而著称,且与我国传统农业的区别在于它的科技进步与生产率提高。在国外,有机农业又称生态农业、生物农业或自然农业。例如,美国农业部的定义:它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和动物排泄物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林祥金,2003-07);德国的有关规定同美国大致接近。作为现代农业,我国的有机农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以生态农业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据国家农业部提供的数据,我国现有有机或有机转换产品已有约50大类, 400~500个品种(包括蔬菜、豆类、杂粮、水产品和野生动植物产品等);截至2009年,世界有机农田面积为3720万公顷(约占全球农业用地总量的0.85%)。其中,中国的有机农田面积为185万公顷(占到全国农业土地面积的0. 34%)。[9]34-37自2011年至2014年,中国有机粮食产量逐年递增幅度为29.5%、17.5%、32.8%。 由于有机农业禁止施用化肥和农药,因而在国内外市场上有机农产品以无污染、无危害而受到消费者青睐。1997年全世界有机食品和饮料零售总额约为 100 亿美元,2000 年增长到 175 亿美元,增幅 75%左右;2008 年全球有机食品零售额突破 800 亿美元,增幅超过4.57倍。据统计,中国有机食品的消费额正在以每年30%~50%的速度迅速增长。此外,由于有机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因而能够有效增加农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与乡村经济发展。 数据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3. 绿色农业是相对于高度依赖大型农机具、化肥、农药的所谓“黑色农业”而提出的概念,它是一种应用“绿色技术”(即资源节约,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害的一种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新型模式。狭义上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一般只限于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归入为绿色农业;广义上则包括绿色动植物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菌类农业、设施农业、园艺农业、观光农业、环保农业、信息农业等。[10]15 绿色农业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可持续农业被广泛接受的模式。它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与拒绝使用化肥、农药、激素等化学品的有机农业相比较,后者允许科学合理地使用低毒、低残留、无公害化肥、农药等化学品;二是强调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的同时,与生态农业相比较而涵盖面广、技术推广的门槛低、见效快,能够保证农产品的大量产出。因此,绿色农业的推广不仅适合国情,也能顺应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的市场需要。 结合以上几方面而言,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不仅可以为“青山绿水”提供生态保障,而且通过农业的转型升级,会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产业支撑。 (二)一体化经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农业一体化是“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简称,即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等环节整合在一起,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工农贸一体化的经营方式。[11]19-21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户务农的积极性不高,关键在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务农不能致富。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实现农业一体化是让分散的小农进入大市场及实现农业集约高效增长的有效途径。 1. 农业一体化经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传统的家庭农业实行单一种植作业,一家几亩地的分散经营,一亩地一年赚不到1000元钱,①根本不合算。实行农业一体化,将农业产业链从原来仅限于种养业、原料生产和初加工向深加工、保鲜、储存、销售和运输等环节延伸,使农业的产供销、种养加、内外贸有机结合起来,让农业经营者分享工业和商业利润,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2]63 2. 农业一体化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引擎。农业一体化,通过产销“合同”、“订单”等有利于解决农民种什么种多少的问题;有利于使分散的小生产根据市场需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促进农业的科技进步;有利于使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形成颇具区域特色的乡村主导产业。[13]60-61 3. 农业一体化是以不改变农户承包经营制的既有格局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我国人多地少,广大乡村属于小农经济。农民户均耕地面积约为美国的1/400、欧洲的1/40。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既不能走以美国家庭大农场为代表的大规模经营、机械化作业的道路,也不能走日本农业依靠高补贴、高投入的路子。通过农业一体化,突破了城乡条块分割、部门垄断的体制局限,将一头拥有技术和资本优势的龙头企业,另一头具有精耕细作传统的农户连接起来,既坚持了家庭承包经营,又能解决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三)发展乡村合作社,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农业、农村、农民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但长期以来,农民却远谈不上是体面的职业。这不仅是因为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农业生产苦、农民收入低、农村生活条件差,也不止是因为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与城镇居民仍有较大差距,尤为尴尬的表现是当亿万小农单家独户进入市场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规模的不对等,所有的个体农户必然处于弱势地位。与工商资本的“低进高出”相比,个体农户却是“高进低出”。购买生产资料和原材料是零售价,出售农产品获得比批发价更低的成本价。这个“一进一出”,凸显了农民作为个体小生产者在市场经济中缺乏谈判能力的不体面。 要克服小农生产进入市场的缺陷,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重要的途径。事实上,只要农业生产的生物性、地域的分散性以及规模的不均匀性存在,只要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存在,农民合作就具有其内在的必然性。[14]4-8 1. 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的竞争力。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和农产品供求结构的不断变化,解决小规模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大致有两个途径:一是实行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此,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发展农业的适度规模经济的同时,通过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使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形成新的意义上的规模经营,并增强农业的竞争力仍不失为在不改变既有格局下最便捷有效的选择。 2. 有助于推进农业的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与农民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根植于广大农民之中,既能保持农户家庭的独立经营,又可以按照合作制的规则,克服单家独户在经营中的局限性,维护农民的利益,并使入社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从长远来看,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培育和发展与农户有直接利益关联的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发展方向。 3. 有利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现代化与美丽乡村建设。合作经济组织实际上是一种学习型组织,通过合作社将千千万万分散的小生产者组织起来,可以使农民学习市场经济,学习科学技术,学管理,有助于培育现代农民,建设美丽乡村。[15]95-100 四、结语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西奥多・W・舒尔茨(1902-1998)生前坚持认为,农业完全可以成为支持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亮点。他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指出,传统农业在给定的条件下并不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要害在于生产要素是由传统的要素组成的。所以,关键在于打破农业本身的封闭体系,既引入现代的生产要素对土地、种子、机器、耕种方式等硬件进行改造;也包括对体制、农民的知识和能力等软件的改造与提升。在舒尔茨看来,即使处在传统农业中的农民也并不愚昧,他们精明能干,锱铢必较,时刻盘算着怎样才能少投入,多产出。但由于传统农业收益率太低,刺激不了人们投入的积极性,结果传统农业就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机。舒尔茨特别强调,人力资本是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在建设“美丽中国”的道路上,让广大农民以主人翁态度自觉提升自己的素质,并转化为建设美丽家园的能力,坚信“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坚信“农业是一番大有作为的事业”、坚信“美丽中国”是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弘扬优秀传统宗祠文化的探讨 【摘 要】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宗族祠堂逐步成为追思先贤、教育后人、弘P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因此,鼓励、支持保护性兴建农村祠堂,对于建设美丽乡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很重要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宗祠文化;祠堂;美丽乡村建设 近年来,各地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特别是传统文化建设与传承在工作中成为明显的短板。 实际上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宗祠文化起源于名门望族,原本是权贵和财富的象征。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和发展,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源于祖先的骄傲和自豪,那是一股神奇的精神动力,汇集起来就形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本文以安徽省太湖县为例,结合该县宗祠文化实际状况,研究分析了宗祠文化的社会功能,并对弘扬优秀传统宗祠文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宗祠及宗祠文化的概念 祠,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我国乡土建筑中的礼制性建筑,是乡土文化的根和物质载体,是家族的象征。一座宗祠就是一部宗族历史,一个村落地标,更是一座文化宝库。宗祠文化,既包涵了一定的物质文化,如古代建筑、牌匾雕刻、堂额联号等,更蕴含了相对丰富的精神文化,主要有宗族家训、经法制度、风俗礼仪以及人们在长期的宗祠活动中所形成的精神信仰、审美情趣等,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宗祠文化的社会功能 1.宗祠文化具有社会教化功能。宗祠文化中的祠堂,以宗族血缘为基础,构建的目的是通过对先祖的祭祀供奉收宗睦族,增强本宗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求宗族的兴旺发达,通过祠堂之建筑、堂号堂联、仪式活动、配以宗谱家谱的修订和族规民约的制定严格地梳理了本宗族的血脉源流关系,达到明彝伦、序昭穆、正名份、辩尊卑的目的,向后人昭示道德情感、伦理法治和文明教化。这样家族的儿童成员从幼年起,长幼有序,孝悌之礼等礼仪就在其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2.宗祠文化具有社会维系功能。祠堂供奉先祖,是祭祀祖先的场所。由于历史的变迁,宗族人口日益增多,很多家族不但有族祠(宗祠、总祠),而且有跨越地域的大宗祠,甚至有跨国的宗祠。祠堂就这样把不同地域的有血缘的族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定有庄严司祭仪式。读族谱,使族众了解家族的光荣历史,讲述先祖的“光辉业绩”,以励族人;还要宣读族规、家训,以教育族众;思念祖先遗训及其遗范,以教育自己下一代,祭毕,族人间还要行礼,后辈向前辈行礼。通过祠堂祭祖活动,加强了血缘关系,联系了族属感情,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宗祠文化的传承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宗祠文化活动具有活态性、民间性、生活性及生态性。丰富多彩、充满时代特性的宗祠活动,往往吸引群众热心参与。充分利用宗祠空间,通过宗祠组织各种内容和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活跃和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弘扬优秀传统宗祠文化的几点建议 笔者考察了太湖县刘家畈胡氏宗祠、寺前王畈张氏宗祠、佛图蔡氏宗祠、北中玉珠吴氏宗祠等众多宗祠家庙,认为可以立足太湖实际,鼓励支持保护性开发农村祠堂,让农村祠堂成为弘扬优秀传统宗祠文化的最好物质载体。 1.积极引导,发挥宗祠文化的存在作用。一直来,各级政府和干部对宗祠及其活动没有正面应对,发挥其对农村基层建设的积极作用。发挥好了,这是一份宝贵的社会资源,“有利于提高村民自治的运行效率并降低成本”。应该积极利用,要积极主动地了解群众的想法和要求,做好引导宣传,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社区发展和宗族兴旺的关系,把宝贵的人力、物力、时间、精力都疏导和汇聚到发展这个主渠道上来,这也是摆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2.打造示范点,保护性开发古老乡村祠堂。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日趋富裕,可以有选择性地对一批年代久远、保存较好、具有一定建筑文化价值、体现地方特色的农村祠堂,加以保护和整修,发掘健康向上的乡风文明,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方,完全可以祠堂为中心进行旅游景点开发建成示范点。例如太湖县的寺前镇,其发展的战略性定位是朴初故里、禅文小镇,乡土文化气息浓厚、宗祠家庙众多且年代久远、保存较好,被定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国先进村镇、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太湖县可以在寺前镇先期进行试点,建设祠堂文化示范点。 3.注重科学引导,让宗祠作用“新”起来。一是加强功能拓展。可以考虑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 “美丽乡村?幸福屋场”建设,依托屋场中的祠堂,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在祠堂传统文化中嫁接现代文明,通过增添新的设施,实施新的管理,拓展新的功能,使祠堂展现新的风貌、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二是突出乡贤引领。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农民,蕴含着爱国爱乡、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曾为中国社会的稳定、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塑造乡贤文化,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乡土文化能人、德高望重的贤德人士等新乡贤的引领作用,通过设立乡贤榜、悬挂家贤匾、评选星级乡贤等举措,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 4.创新活动载体,丰富德育基地。以家风家训为核心,充分发挥宗祠的道德教化作用。要深入挖掘整理祠堂文化中“家训”“族规”的文化精髓,广泛开展“晒家书・传家风”“讲家训・倡新风”活动,在祠堂里书写家风家训、创作最美家风故事墙,悬挂木质家训、张贴励志楹联;以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为契机,定期在祠堂组织“先祖先贤追思会”、“家训族规诵读会”、“家风故事分享会”、“道德模范交流会”,让祠堂成为神圣的道德讲堂;广泛开展弘扬“好家风好家训”活动,讲好家风故事,传播治家格言,以良好的家风带动乡风民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张建成,1983年10月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太湖县委党校讲师。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河北省馆陶县美丽乡村建设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是各地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馆陶县特色小镇建设适应和推进了当地美丽乡村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当地小镇的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产业结构不完善,吸引力低等。因此,建设美丽乡村需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避免同质化,引进新型产业,真正打造出一个集特色产业、生态文明和文化于一体的美丽乡村。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美丽中国首次被列入“十三五”规划中,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城镇和农村共同努力,美丽乡村的建设自然必不可少。所谓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是指我们应该遵循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安排,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和谐发展,突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各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美丽乡村,开发创新了多种发展模式,比如,浙江省安吉县的生态保护模式,福建省平和县的高效农业模式,都取得显著的效果,建设美丽乡村有效地带动经济、政治等全方位的发展,真正地为人民谋福利。 馆陶县美丽乡村建设 河北省各地也加大力度来发展美丽乡村,以馆陶县美丽乡村建设为例。馆陶县致力于发展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指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打造具有特色产业、文化底蕴、生态文明和其他功能的综合体系。馆陶县自2014年以来积极寻找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模式,建设了粮画小镇、教育小镇、轴承小镇等一系列特色小镇,建设使当地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推进当地休闲农业发展,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粮画小镇寿东村采用“产业+文化+生态”的模式:产业建设,发展特色产业,让当地的粮艺公司带动人民进行粮画创作,发展粮画产业;文化建设村里随处可见反映现实,传播整正能量粮食画作,有微电影拍摄基地,建设文化广场,保留了村庄原始的感觉;生态建设,小镇注重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花草树木随处可见。粮画小镇重点发展当地的粮画产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生活水平。 瞿庄村是黄瓜销售额达到4亿元的黄瓜小镇,该地发展黄瓜产业,建立了旅游业,人们可以采摘黄瓜,还拥有着黄瓜博物馆,黄瓜食府等。除此之外,当地推进“一产带多村”,不仅瞿庄村发展起来,其邻近的十几个村子也依靠黄瓜产业富裕起来,黄瓜小镇是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主,旅游业为辅的特色小镇,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实现增收。 该县还注重对农民素质的培养,让农民接触新知识,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给农民宣传美丽乡村理念,观看成功案例,使农民产生美好的向往并为之奋斗。当地农民的思想理念达到一致,实践起来更具干劲,更有成效。 现存问题 打造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馆陶县通过特色小镇建设确实使美丽乡村建O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收入增加,当地产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但是馆陶县的特色小镇还不完善,还存在些问题。 特色小镇要以创新为重点,发展和引进新型的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要素,馆陶小镇大多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较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美丽乡村在长期发展中会跟不上社会发展趋势。 馆陶特色小镇的美丽乡村在建设中应该避免同质化,减少千村一面现象,学习粮画小镇,建设一村一面的特色小镇,增加吸引力。 馆陶特色小镇之前大多是贫困村,缺乏产业基础、资源稀缺,打造美丽乡村面临的阻碍多,特色小镇发展产业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引导,农民的自发性不够。馆陶小镇的产业结构不够完善,产业化水平低。比如浙江成熟完善的特色小镇是集产业、创新、服务等于一体的全方位模式,而馆陶特色小镇相对单一,产业附加值低,产业链不够延伸。 解决建议 特色小镇发展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发展和引进先进技术,运用先进的发展理念。小镇多运用互联网技术,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发展电子商务产业、金融产业等新兴行业。以此来提高特色小镇的智能化水平,美丽乡村建设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美丽乡村建设要立足当地的特色资源,充分开发资源价值,注重对当地文化和历史的运用,每个地区文化都是与众不同,不可复制的,要注重文化的独特性,寻求差异化发展。 馆陶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中应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加特色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不局限于某一固定区域,美丽乡村不应该仅仅依靠农业的支撑,还应该发展二三产业的推动作用,形成产业集聚,实现全方位发展模式。 美丽乡村建设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所以在建设和发展特色小镇是要注重产业生态,即以当地的特色产业为平台形成产业生态,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构建完善产业体系。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一、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 音乐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可以开阔人的心境,重塑人的意境,而小学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表演天赋,提升想象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在小学教育甚至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有着巨大意义。 (一)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表演天赋 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都非常丰富,对他们进行音乐教育,能够鼓励他们表达,把自己想象的、听到的、看到的内容,通过语言和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可对学生们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不仅能够训练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又可以激发小学生的表演天赋,培养他们的兴趣,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 (二)音乐教育能够开阔小学生的心境 小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止要学习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更要对音乐作品进行赏析,小学生们听到优美动听的音乐,就会逐渐安静,用心去感受、去倾听音乐带给他们的美好和快乐,陶冶他们的情操,放松他们的心灵,开阔他们的心境。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小学生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世界,思考问题,让他们明白对世界的感知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让他们暂时收敛活泼的天性,转为静静地聆听和思考,这样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心境,培养他们的心智。 (三)音乐教育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想象力、鉴赏力 小学生们具有很多奇思妙想,在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为他们描述音乐意境,从而诱导小学生们开展自己的想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且,要让小学生们用肢体、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象,促进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使他们融入到音乐中去,真实地感受音乐艺术家所创造的音乐意境。在想象力的作用下,能够提升小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为日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起到导向作用。 二、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小学音乐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是由于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由老师直接把知识向学生传达,没有做到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因此应在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互动式教学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注重音乐欣赏,培养小学生鉴赏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一)构造故事意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在学习过程中对枯燥乏味的内容往往难以有兴趣,而更喜欢听故事,所以音乐教学可以通过故事来吸引小学生,引起他们的兴趣,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穿插音乐知识,这样更容易让小学生接受。在正式的音乐教学之前,老师可以将所要教授的音乐用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可以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利用音乐作为背景,为孩子们营造出一种意境,带领他们进入美妙而又神奇的音乐中去,让他们主动地、自发地去探寻艺术家在音乐中蕴藏的情感,也可以让小学生自己来根据音乐内容创造故事,锻炼想象力,深入的感受音乐的美感和魅力。 (二)表演与演唱相结合 小学生好“动”不好“静”,在音乐教学的工程中应该时刻注意这一点,动静相结合,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同时,除了教授演唱和音乐基本知识之外,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表演学习,让学生们被课程内容所吸引,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加强音乐欣赏 音乐具有无穷的魅力,一定要让小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因此应该加强学生对音乐欣赏方面的教育,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去听,不够立体,教学效果也不好。应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加入指挥法、拍手法、跺脚法等,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对音乐进行感受。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每一名学生的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而是要根据学生特点的不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的质量。例如,可以采用奥尔夫教学法,在课堂上加入游戏环节,让学生边学边玩,轻松愉悦地进行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对于小学教育的整个阶段十分重要,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提升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改善教学的质量。 作者:张宇星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高校系统设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1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有本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针对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管理系统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1系统功能单一,缺乏灵活性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教育规模随之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教育教学管理难度的加大.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难以满足这种发展趋势的要求,许多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模块单一,灵活性差.多数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不具有扩充性,难以根据高校教育现实需要而做出相应的调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进一步细分,培养方案的调整,教学资源的丰富以及多校区的产生,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要求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例如要求系统具备强大的查询功能和统计功能,能够随时添加各种新的管理部门和机构,能够方便地进行自定义,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随时添加相关的业务代码[1]. 1.2教务管理整合性差 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有一个通病,即管理平台分散,功能单一.教务管理系统的平台很多,如教务管理系统、成绩登记查询系统、学生选课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开发的应用软件类型多种多样,水平参差不齐.但太多功能单一,例如,成绩登记查询系统只能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教务管理系统也只能对教务进行管理,网上选课系统只能实现网上选课.这种功能单一、平台分散的情形导致各个管理系统各自为战,彼此之间缺少配合,增加的管理的难度,影响了管理的效率. 1.3操作过于复杂 还有一种情况,一些专业软件公司开发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专业性很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但是这种系统往往脱离了高校实际情况,过于追求严格的管理模式,操作起来十分繁琐,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2系统需求分析 随着高校音乐专业的不断扩招,音乐教师和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增加了教育教学管理的难度,经常导致教育资源、时间的浪费.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通过设计高效快捷的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以促进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十分必要. 2.1系统的目标 本系统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考虑,设计了一个综合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旨在提高高校音乐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本系统的目标是尽量减少人工操作,具有良好的安全保密功能,具有对授权用户提供信息检索、信息录入等功能,具有简单的操作界面,实现数据的高效率处理等. 2.2本系统的技术架构 高校音乐教学管理对象比较单一,主要是教师和学生.针对系统用户的特点,本系统的采用了基于J2EE技术体系的B/S结构,B/S和C/S结合的架构开发模式、Struts技术实现等[2].J2EE多层应用如图所示:C/S架构,该部分主要是把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分成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其架构如图所示: 3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有教学信息、系统管理、教师信息、学生信息和考试信息五大模块.各个模块具有不同的功能,既相互独立,又彼此配合. 3.1教学信息模块 教学信息模块是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中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是供教务工作人员使用的.主要包括:公告和教学内容两个功能模块.实现学校信息的快速流通,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信息效率,同时可以减少工作量. 3.2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是针对系统本身的一个模块,主要用于工作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管理,是整个系统正常安全运行的必要保障,包括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的维护,以及课程信息考试信息的及时更新,同时这部分增加了数据备份功能增加数据的安全性. 3.3教师信息模块 教师信息模块是与学生信息模块对应存在的,是对教师信息进行管理的模块.是整个教学管理系统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是管理全体任课教师的相关信息,由于学生和教师需要彼此了解相关信息,因此教师信息中有一部分是公开的,供学生查询.这部分主要功能是便于教师上传学习资源和考试题目、在线阅卷评分以及答疑等. 3.4学生信息模块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因此,学生信息模块是整个系统中最主要的模块,该模块主要用来管理学生的个人信息.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学生个人基本信息.例如学生的籍贯、年龄、所在院系班级等情况,这部分基础信息是学生管理的基础.第二,课程管理模块.本教学管理系统中要完成学生选课功能,因此设置了课程管理模块,这一部分要与教师信息模块中的课程信息对应. 3.5考试信息模块 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考试,考试成绩管理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有调查表明:高校学生成绩管理占了教务工作人员近70%的工作量,因此,本系统设计考试成绩管理数据量大,涉及所有院系的学生,因此这部分是考试信息模块.实现对学生成绩的高效管理.其功能有试卷的上传、考试的安排、考试、阅卷、评分、成绩查询等. 4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的实现 4.1教学信息模块的实现 教学信息模块通过四个窗体实现教务工作人员的四大操作,即学校政策窗体、考试安排窗体、教学信息窗体、通知文件窗体,主要操作界面有教务公告界面、公文起草界面.实现学校新闻、公告、招生信息等的. 4.2系统管理模块的实现 该模块主要进行系统数据的维护及后台管理,包括学生、教师的相关信息以及试题部分的数据库.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登陆之后,选择相应的窗体进行有关操作.主要窗体有学生信息管理维护窗体、教师信息管理维护窗体、课程信息的更新管理窗体、考试信息的更新管理窗体、教务信息管理窗体、学校通告信息管理窗体、学校学院相关政策管理窗体.主要操作界面包括用户密码修改界面、用户权限分配界面、具体权限分配界面. 4.3教师信息模块的实现 教师模块使教师登陆后通过单击不同按钮实现各种操作,主要包括资源上传窗体、信息窗体、答疑窗体、上传试题窗体、阅卷评分窗体.通过这些窗体,教师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上传、信息、解答学生疑问、阅卷评分等工作.主要操作界面有教师个人课表查询界面、成绩录入界面、教师个人信息维护界面等. 4.4学生信息模块的实现 这一模块包括学生信息模块主窗体、学生基本信息输入窗体、选课窗体、资源下载窗体、答疑窗体、参加考试窗体、成绩查询窗体.通过这些窗体可以实现学生信息的输入、选课、下载学习资源、答疑、参加考试以及成绩查询等功能.该系统操作界面主要包括学生成绩查询界面、学生选课界面、学生课表查询界面. 4.5考试信息模块的实现 考试信息模块主要操作窗体有登录窗体、上传试题窗体、考试窗体、阅卷评分窗体、审核成绩窗体、成绩查询窗体.主要操作界面有添加题型信息界面、设置智能组卷策略界面. 5总结 本系统是一个综合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实现了多种管理功能,主要包括教学管理、系统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以及考试管理等功能模块.能够实现各种教育教学管理功能,同时本系统操作简单、功能比较齐全,各模块之间能够实现相互配合,使整个系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提高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管理效率,有利于促进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作者:张莉 单位:赤峰学院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初中音乐教育教学论文 长期以来,很多人把音乐教学当成纯粹的艺术教学,以学生能拉会唱为着眼点,结果导致了学生太机械;也有的人把音乐当成单纯的德育工具,以学生具有爱国主义为出发点,结果造成学生对音乐的误解。其实,音乐课程的价值从来就不是单一的,她应该具备三大功能。一是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而且要具备推动艺术发展的功能;二是音乐作为一门审美课程,对于让学生体验美、理解美、提供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无法替代的功能;三是音乐作为一门促进心理健康的课程,应具备熏陶心灵,调节情绪,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把音乐课程同音乐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相互割裂,相互分离,甚至相互对立起来,而应当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音乐教学的价值与教学行为的实际教育效果。 一、重视音乐的情感灌输,提升音乐教学的品味 一是音乐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音乐不仅能够培养审美能力,还能够培养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力。美国在六十年代为了研究音乐对人在创造能力发展方向的作用,在哈佛大学设立了“零点项目”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目前虽然各学科都谈培养创造力,但音乐在此方面尤为突出。音乐产生过程就是创作过程,学生的表演或欣赏都必然伴随着创造和联想,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在主动参与中展现它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二是音乐与社会交际的关系。《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学生都爱唱,通过歌曲的学唱,我感受到孩子们喜欢这首歌曲,不光是因为它的旋律好听,而是通过歌曲的演唱,大家都感受到了旋律比文字更加直接地到达了他们的心灵。他们会为现实生活中在天灾中逝去生命的人惋惜,更为失去亲人的人们痛心,他们真正在歌曲中感受到了“我们同属一个世界”。音乐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表达情感的可能性,这种价值对人格的发展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们的课堂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形式常常是以集体的方式进行的,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有助于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三是音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当音符在冥冥中翩然起舞,你会忘记人世间所有的烦恼……自由自在的游弋于音乐汇成的河流……。”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让学生“能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态;能够承受挫折;正确认识环境并适应环境;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协调……”等。音乐是人类的心灵体验,是人心理的折射,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良性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改善人的情绪,振奋人的精神。完备的音乐审美心理结构,已成为人类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重视音乐的互动效应,提升音乐教学的深度 1.学生是主角,让教学动起来。无论是教学什么样的课程,我们都要让学生动起来。互动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观、创造力、想象力、合作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当主角,要善于从学生的学习活动出发,刺激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的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积极去组织活动,在活动中去思考、创造、表达,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能力发展打下基础。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若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不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那么,学生将失去创作音乐和享受音乐的兴趣。 2.情景是主调,让教学活起来。无论是审美、还是发挥音乐对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都需要情感的参与,让学生的身心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让学生“心变成鸟,轻盈地飞翔在音乐构成的天空……”,我在教学《采茶舞曲》时,首先播放录像,让学生聆听观看采茶姑娘采茶时的情景,了解采茶劳动的特点,感受茶山、茶林的景色,推荐有表演特长的学生上台为大家进行表演。学生通过观看、聆听、演唱、表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感受、理解音乐艺术的魅力。 3.实践是主体,让教学立起来。音乐实践活动的组织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设计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这些活动要能够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动情。如欣赏《龙船调》,在欣赏的同时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动画场面,学生们的尽头非常十足,创设了几种表演场面,他们将拖把和书包作为道具用于表演。这种既载歌又载舞的律动形式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艺术的创作之中。唱《渴望春天》,要求每位同学画一幅表现春天的景象,上课时将最优秀的作品呈现给同学们看。这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创造音乐教学的情景也就随之形成。 4.兴趣是主题,让教学新起来。“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的力量侵入心灵的最深处”。兴趣是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前提,兴趣是培养人对事业的追求的基础。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刺激学生去参与、去思考,激发其兴趣,让学生情感盎然地学习。在听《二泉映月》过程中,我首先对阿炳的坎坷经历进行一次陈述,再让学生欣赏过程,效果自然不同。许多学生还真的走进野外,面对泉水去感受阿炳的心路历程,尽管这种想法近乎天真,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真正使学生走进音乐情景,陶冶了学生心灵。 三、重视音乐的教学方式,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要多元化地实现音乐教学的价值,教师必须要打破“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赋予其新的内涵和生机。 1、改革传统教法。传统教法中枯燥的、单纯的技巧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对于培养多元化素质是不够的。教学中,应充分揭示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教师在教授《梁祝》、《渔舟唱晚》、《春江花月夜》不能就曲调教曲调,而是通过悠扬乐声感受“志存高远”和“生死不渝”的气节。 2、创设快乐情境。教师要努力发掘音乐教材的快乐因素,讲课时亲切自然、幽默风趣,创造出快乐的课堂气氛。作为学生,他们一般对流行歌曲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要通过营造气氛,把学生的喜好从单一程度中解放出来,正确引导他们欣赏和审美是音乐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告诉他们,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如增设《流行音乐欣赏》、《摇滚乐欣赏》、《交响乐欣赏》等,通过分角色演绎,解读情境,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不同风格的音乐,而且受到情感的教育,老师乐意教、学生也愿意学,以此激发师生的共鸣。 3、培养良好习惯。音乐教学是循序渐进的,音乐技能与欣赏技能不是靠一节好的课能够达到的。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音乐的习惯是非常好的方法。一方面要告诉学生音乐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不能够着急,要坚持。另一方面,交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欣赏学习音乐,给学生推荐一些值得学习欣赏的作品等,给学生一定的机会让学生去表演表达,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习惯就能够养成,音乐的素养也就能够发展起来。 4、坚持统筹兼顾。在教学中,要坚持统筹兼顾,要把音乐和其他科程有机融合,不能出现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出现的“唱的不错,音乐常识一窍不通”的尴尬局面,要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使之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而不是一个和道德渐行渐远,和快乐分道扬镳,和素质南辕北辙的平庸之人。 综上所述,要让音乐使学生的心灵悦动起来,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创造力,理顺音乐与德育的关系,让音乐为民族进步服务;而且要求学生有鲜明的归属感和想象力,突出音乐和兴趣的统一,让音乐为健康成长服务,这样,就会使音乐产生激情和效果。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中专音乐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一、教学管理模式概述 (一)教学管理模式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管理模式的概念主要分为下面三类,第一种是对教学管理的过程、方式以及结构的分类类型,第一种是对教学管理过程和方式的表述,最后一种是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和结构,本文所阐述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在第三种概念上开展的。教学管理模式具有很多特点,包括理论性、操作性、示范性、整体性、稳定性以及简明性。 (二)教学管理模式的分类 教学管理模式从不同的分析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从管理的层次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微观教学模式、中观教学模式和宏观教学模式;从教学管理理论的角度可以分为科学型管理模式、经验型管理模式和行政型管理模式三种。 二、浅析中专音乐教学管理模式 (一)建立教学管理机构 没有专业机构对教学进行保障,就不能很好的落实教育政策,艺术教育的功能也不能很好的实现,通过调查能够看出,我国职业中专艺术教育管理的体制还不够完善,没有专业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建立专业的教学管理机构是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建立科学的、独立的管理机构,能够使职业中专音乐教学的开展更加顺畅、有序,对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更好的实现教学任务。 (二)制订全国性的音乐教学指导纲要 目前我国缺少科学合理的音乐教材和知道纲要,这是导致中专音乐止步不前的一个主要因素,编写统一的中专音乐教材,制定全国性的音乐教学指导纲要,是保证音乐教学工作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建立体系的同时,统一的教材和指导纲要是实现音乐教学的保证,使中专音乐教学能够有章可循,改善目前这种体系混乱的状态。 (三)构建科学统一的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职业中专的音乐教学还处于实验阶段,音乐课在内容上较为零散,缺乏完整的音乐教材。因此在音乐教育内容的选取上,学校应该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开设艺术课程,要重视对音乐教学的管理,规范教学内容。可以依照下面几种体系来设置课程内容:①欣赏音乐;②基础知识教学;③技能教学;④音乐史;⑤开展活动。 (四)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音乐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艺术教育的质量,是提高艺术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要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具有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正确的审美取向和创新精神;要改进音乐教师的培养方法,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智慧,要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提高音乐教学的管理力度,通过师资流动机制来完成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结合的管理模式。 (五)改进教学形式与方法 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充分利用、开发本民族的艺术资源,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要改进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克服专业化倾向,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审美的能力;教师要不断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注重音乐的价值和如何通过音乐来提高学生的文化层次,注重音乐家的情感和精神内涵。另外还要解决硬件问题,结合学习艺术教育的需要,大力投入计算机辅助软件,有助于教师快速制作艺术教育课件,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习音乐的效果。 (六)应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音乐教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质量管理监督,结合目前音乐管理的实际情况,要建立音乐教学评价标准和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通过评价标准来评价教育的质量,衡量教学水平,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质量监控体系能够保证教育目标落到实处,科学的评价教学质量,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测评,同时和职称、奖金联系到一起;要建立监控反馈网,对老师和学校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提高监控的科学性。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只有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采取有效的管理模式,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发展,尽最大的可能提高中专音乐的教学质量。 作者:董玉春 单位:辽宁省凌源市职业教育中心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高中音乐教育教学概述 1.加强高中生的音乐教育工作 (1)强化高中音乐的功能性音乐教师通过分析音乐教育的功能以及目标,形成自己的课堂导入模块。例如,将课堂导入模块设成“音乐鉴赏的时机”“音乐究竟给了我们什么”等,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开展之前就对课堂内容有了一定认识,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2)积极打造音乐校园通过对校园学习生活的充分调查,分析出音乐播放的布置,应从上下课的铃声、间操时间、活动课、考试前后以及就寝之前等方面入手,这些时间学生多处于身心放松的状态,即使有少数紧张的学生的存在,也会因为听到音乐逐渐放松下来,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也可提高音乐鉴赏能力。(3)成立具有“疗伤”作用的音乐场所我们可以根据音乐具有的不同特性,研究出学生的身心状况,并可联合心理咨询人员成立具有“疗伤”作用的音乐场所。例如,学生在心情比较压抑的时候,可进入这一音乐场所进行大声嘶吼,宣泄情绪;在学习中遇到障碍缺乏信心时,可到此听上一曲具有激励作用的音乐作品,从而再次燃起自身学习的动力。(4)适当地设立一些“表演”日我国高中阶段学生严重缺少个性突出的爱国主义教育,很多振奋人心的传统曲目以及当代流行歌曲不常在校园场合出现。因此,可以每周进行一次升旗、唱国歌仪式,也可以定期进行全班式或全校式的“表演”日,通过这些音乐手段,提升高中生的自信及音乐能力,同时也使集体意识得到强化。 2.高中生的基本音乐教育 (1)提高高中音乐课堂“亲和力”根据我国当前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长久以来的课堂状况,教师应积极构建较为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音乐教师应学会“放下身段”,建立平等、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打造出相对宽松且具有“亲和力”的高中音乐课堂。(2)提高高中生音乐课堂的“参与度”根据新课改要求,音乐教师应在课堂中设计出活泼、多变的课堂活动,打破传统音乐课堂单纯唱歌、欣赏音乐的局面,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3)加强音乐课学科内的知识整合以及课外知识的延伸对学科内的整合是新课改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因此教师要予以重视。例如,可将唱歌与音乐鉴赏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此外,适当地进行与学科外知识的联系,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音乐课堂中多鼓励学生创作一些优美的歌词,这样将有助于提高语文写作的水平。(4)加强对学生音乐评价的“多元度”新时代的音乐课堂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学理念,因此要充分考虑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并加以结合地对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实行多元化评价。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以及心态变化,使教师、家长、学生参与到多元化的评价中,实现自评、互评。 3.高中音乐课的实际教学 (1)音乐鉴赏部分的教学。①鉴赏音乐要素,首先是对于大自然和生活的感受。其次是对人声、乐器声的感受及鉴赏。再次是对音乐中和声、旋律、节奏、音色、速度、力度的感受和赏析。最后是对音乐结构的感知,有益于学生获取音乐体验的完整性。②音乐情绪、情感,首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情感这条主线,不断丰富学生情感,提升情感强度,让音乐本身面对学生。③音乐风格及流派,音乐是一种民族文化,会因地区的不同而变得不同。对于音乐风格及流派的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对多元化音乐的接纳及包容,同时开拓他们的音乐视野。只有通过不断的比较,才能真正地感悟、鉴别音乐风格、流派。(2)音乐表现部分的教学。①音乐的演唱,其中主要包含歌唱表情、演唱技巧、演唱评价、嗓音保护等。对于每一首歌曲,音乐教师都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学会表现。②音乐演奏,主要是指课堂乐器的教学。例如,电子琴、打击乐器、口琴等。对于那些需要较多时间练习的乐器,则可以多在课余时间去教授。③综合艺术表演,主要指音乐剧、舞蹈、音乐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主旨在于学生的积极参与。综上所述,传统的高中音乐教育教学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教学环境,唯有突破陈旧、低效的音乐课堂,才能形成新型高效的立体式教学理念。在实际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高中音乐教育教学不断迈向新台阶。 作者:杨晓蓉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音乐教育教学探析 一、实践技能在高职音乐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我国当前教育体系使得学生对于知识在掌握的时候会产生一个误区,学习知识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部分专业考试仅需要对相关知识点死记硬背便可通过,因此对于学习并不能完全投入兴趣。另外,从当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大部分的理论知识都难以引起学生百分之百的兴趣,在完成应付考试的任务之后就会将知识点忘记,学习知识仅是为了应付教育体制衍生的考试,难以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因此,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教育要保证能够达到相关知识理论完全被学生吸收消化,在理解之后能够转化成为自己的技能,变成实践的动力和源泉。由此可见,实践技能教学一定要引起高职院校的重视,要充分了解到实践技能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高职院校也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自己对目标培养,以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更全面的人才。2.实践技能可提高学生对音乐专业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高职院校并不是其在选择进修自身技能时候首先考虑到的,鉴于我国当前教育体制还有长期以来积累而成的误解,只有因为各种原因最终难以进入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学生才会选择高职院校,从这点来说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是带有着不情愿的情绪的,甚至部分学生可以说是被迫的性质。高职院校对很多学生来说并不是自己理想的院校,考虑到这个因素,我们就应该知道这种学校很多学生学习的时候态度并不端正,自己的主观积极性没有充分的被调动,上课的时候更是无精打采,不能够完全吸收相关的知识内容。但是实践操作课程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部分学生虽然对理论知识并不热情,但是对实践操作却保有着极大的热情,这些学生关于动手操作的领悟力较强,由于有兴趣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也相对认真细致。学校的教育应该有因材施教的方针,对于这部分比较喜欢时间操作的学生,老师可以进行适当地培养和引导,这是培养学生的最好途径。提升多本身学习专业的兴趣,进而找到在这个专业领域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3.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技能操作的培养,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均有所增强,最为典型的体现就在于公德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沟通意识以及责任意识等。这主要是因为在教导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操作的过程中,会要求学生始终遵守实事求是以及顽强拼搏的精神与原则。另外,实践中相对于个人技能的掌握,其实对团队合作更加重视,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探索交流以及沟通的内容,培养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在和上级机构或者是领导在沟通的时候,更是需要注意。另外,因为实践过程可能遇到很多不同的状况,因此学生需要学会创新和随机应变。可见,在实践技能学习过程中,教师没有通过刻意的引导,但是学生依然会掌握这些相关的技能,说明其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 二、实施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技能教学 实践技能教学是近年来才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这种情况导致学校的教育结果存在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立足当前的实际状况,提高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实践技能教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1.转变观念,理论与实践并重对于实践技能教学而言,最为重要的是改变以往传统的观念,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应该转换自身的角色,教学已经不能够仅仅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将教学模式逐渐转化成为培养能力为主,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在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教学需要转化成为以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老师在教育体系中只是发挥着辅助的作用,为了能够完成这种转化,学校拥有高素质的实践教师师资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校应该培养教师能够拥有符合时展的思维,了解现代教育的相关理念,注重创新思维。另外,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有技术能力也应该经受得起考验,注意引进和培养双师素质的教师。对于学校来说,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转化也非常重要,实践教学在教育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应该有所提高。2.制定校本课程所谓的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按照国家的教程还有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己制定课程。在英文的字面上,校本的意思就是“以学校为基础”,更进一步地说,就是对于课程的制定要结合学校本身的具体情况,将学校、学生的实际状况作为课程的改革基础。而我国对于校本课程的解释认为,对于课程的改革需要是为了学校本身,改革的内容要在学校当中实行,也就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个学校之内的校本课程到了另一个学校就未必适用。和课程一样,校本课程也有着广义和狭义的定义。广义上面的校本课程,是指当前在学校所实施的全部课程,这些课程不但包括了学校本身开发的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还有国家课程还有地方课程这两种。而狭义的校本课程,仅仅指的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开发的改革课程。目前来说,人们对于校本课程的定义都是趋向于狭义的,而本文所要讨论的也是狭义定义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提出,让我国的教育制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于音乐教程的影响更是无比的深远,虽然校本课程这个制度的提出本意并不是专门针对音乐教程的,但是音乐课程在这次的改革当中所得到的好处却可以说是最多的,对于音乐、体育或者是影视鉴赏这样的副课具有更加现实和重要的意义。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我们的着手点相当明确,那就是针对学生的兴趣还有本地的实际情况。在高职高专院校当中,音乐课并不同于其它的主修课程,其它主修课程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但是音乐课却是因为学生的兴趣才才会进来学习的。我们知道,学生在进入高职高专院校的时候,能够对自己要进修的科目自主选择,无论是主修音乐还是后面因为兴趣而进修的,学生们对于音乐知识有兴趣这是显而易见的。在我国,虽然音乐的实践技能教育课程只是处于开始探索的阶段,但是存在的丰富而且深厚的音乐资源,能够让我们尽情的发掘。目前已经有很多学校做出了尝试,让本校的音乐课程充分地利用与结合当地传统民歌进行教育,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见,实践技能教育是学校制定课程时候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在课程的有效指导下,学校的教育才能够更加具备针对性,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3.注重教师特长在以往的课程编排当中,只是学校的编写组和专家一起进行讨论然后编写课程教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简单地接收教材,然后按照里面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即可。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面,让老师的教学受到压制,因为无论是学校本身的编写组还是相关部门的专家,都不能够彻底地对学校老师的真实情况有所了解,编写出来的教材虽然也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需求,但是却对学生不够了解,难以做到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学校应该有所改变,让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所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的编排。从音乐的内涵来看,音乐不仅仅是歌曲或者是曲艺这么简单而已,还有舞蹈、乐器,等等。每一个音乐老师自己总是掌握一种别的老师不能完全掌握的音乐元素。例如,有的老师本身擅长舞蹈,那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就能够将舞蹈引入音乐课堂当中,定期的组织舞蹈比赛、舞蹈表演,等等,这些都是促进学生音乐掌握的途径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的实践技能。 三、结语 对于高职学校来说,培养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其办学的一个重要目的。而传统的理论学习已经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没有掌握实践技能的学生注定难以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实践技能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一个趋势,而实践技能教学牵扯到多个方面,要使其能够在学校得到良好的应用,需要进行全面改革,这样才能够保障学生真正学到关于音乐实践的内容,不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而是在实践中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杨志刚 董亚杰 张征宏 单位: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与自主创业综述 一、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现状,就是在高职院校中,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对音乐素质要求不高,而音乐专业的学生,尽管有对音乐的热情,但对音乐方面的专业知识、音乐技能掌握不够。很多学生都喜欢音乐,喜欢唱歌,钟爱于比较流行的、音乐节奏性强的音乐,对具有民族风格、文化传送的音乐不感兴趣,对高雅的音乐理解有难度,对乐谱知识的掌握更是有限,尽管有着对音乐喜爱的热情,但这远远是不够的。还有一些影响因素就是,高职院校中音乐教育师资短缺,有些院校尽管有足够的师资队伍,但教学理念落后,注重职业素质理论教育,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还有就是在音乐教育事业中,投入经费有限,致使学生想上音乐课而缺乏相应条件。此外,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是理工类学校,学校为了加强学生的职业操作技能的培养,将音乐课划为选修课程,而很大程度上,这些选修课又与自己的专业课冲撞,不得不放弃这节选修课而去上专业课,这些现象都严重阻碍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因此,要改善这一现状,就要求学校与音乐教师共同努力,改变教学方式,实施教育教学改革。而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成了很好的途径,为学生日后参与社会竞争增加筹码,从丰富了学生们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上入手,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二、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人性化引导 有效的培养创业型人才要拥有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包括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人性化的规章制度,人性化的文化环境,人性化的教育方式,人性化的操作手续和人性化的服务设施等等很多方面,在高职高专音乐院校中应该要做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核心价值观应该转向为学生,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平等尊重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并且要完善教育教学理念,传统教育中很多制度与机制对学生的时间与个性化发展上了枷锁,在时间上和教学方式上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人性化培养学生自主创业,就要更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个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从专业知识领域到社会实践练习,从学生被动学习到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从个人封闭式学习到团体合作互助,全方面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及操作能力,设置社会实践课程为今后学生步入社会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实践中发掘自己的特长,并针对自己的优势进行深造、发展,完成素质教育要求,拥有高素质才有自主创业的资本。 (二)发觉学生真正所需,定向培养 有效的培养自主创业学生,还要真正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定向进行培养,为日后创业打下坚定基础。在大学校园中,一些社团活动几乎都是学生们自己组建的,自己筹划设计板报,自己组织场地练习,自己组织招新生工作,这些过程都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们的组织领导能力。在高职音乐社团活动中,学生们可以根据喜好,几个人共同合作建立属于自己的社团,可以是音乐Show、可以是舞蹈秀、可以是民族舞社团等等,总之都是学生们亲自实践,一点一滴搭建起来的有自己风格特色的社会团体,慢慢的积累经验,不断的将社团发展壮大。还可以与其他社团进行联赛,共同交流音乐文化,陶冶情操。在这个组建社团的过程中,大大加强了学生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以及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从内心的兴趣爱好出发,真正获取想要得到的,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让学生尽情发挥所能,对这些优质能力进行定向跟踪培养。 三、结束语 大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跳板,所以在大学时期学生们更是要锻炼好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来满足社会的需要,学校也要不断完善教学理念,实施教育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为祖国输送正能量。新时期的高职音乐教育由于种种原因,会给教育带来的很大的困难。但是音乐教师一定要全力克服,新课改为我国教育事业带来很大的贡献,其中有很所非常优秀的教育方法,老师们要充分的借鉴,不光从教学中来教育学生,更要走进学生的心里,让学生主动的去把握自主创业的机遇,更好的把握自己未来的方向。 作者:何晓堾 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探索 一、高师钢琴教育教学的改革 (一)落实教育部《指导纲要》中关于钢琴课程的设置,形成钢琴教育教学体系 在强化钢琴教学技能的同时,切实落实教育部《指导纲要》中关于钢琴课程的设置,设置钢琴教学的相关课程。比如:钢琴艺术发展简史、钢琴音乐作品鉴赏、钢琴的保养及维护常识等课程,以达到教育部《指导纲要》中设定的对于钢琴学习的基本要求。笔者作为钢琴教师,个人建议增设一些与钢琴相关的课程,比如:钢琴教学法、钢琴调律、钢琴基础教学课程、钢琴演奏教学、钢琴伴奏教学以及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的紧密结合等课程,以此形成钢琴教育教学体系。定期举办钢琴演奏观摩会,可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也可以邀请钢琴名家来校演出,拓宽学生对于钢琴欣赏的眼界。甚至可以邀请在职中学音乐教师中的佼佼者来校传授实践经验,为学生未来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针对钢琴教育教学的教材内容滞后的现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资质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学生程度不同,所教课程难度也要有所不同。高师钢琴音乐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为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合格的钢琴老师。这一目的对高师院校的钢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以钢琴为主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自身的素养不够的话,所教出的学生更是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这样才能够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恰当准确的指导。 二、钢琴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钢琴教育教学体系”的概念 “钢琴教育教学体系”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这一教育教学体系中应包括对于钢琴的历史、钢琴的音乐历史、钢琴作品的创作过程、钢琴曲目作者的背景、中外钢琴曲目的学习、外国钢琴文化的形成以及中国钢琴文化的形成等等一系列的钢琴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让学生对“钢琴教育教学体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兴趣,拓展钢琴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与钢琴相关的整体素质。 (二)“钢琴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具体实施 钢琴教育教学体系应分为两大部分:钢琴理论部分和钢琴实践部分。钢琴理论部分主要包括一些和钢琴相关的理论课程,这一部分为钢琴教育教学体系提供充分的理论指导作用。学生不仅要学会理论,同时,要在钢琴弹奏实践中去融会贯通。在钢琴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对于钢琴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升学生与钢琴相关的文化素养以及审美能力,并在钢琴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的磨合、增强。钢琴实践部分主要包括钢琴演奏技能的课程,如钢琴演奏技巧和钢琴伴奏训练等课程。钢琴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演奏钢琴曲目,并促进学生理解钢琴音乐的丰富情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是对其自身文化素养的一种提升。 三、结论 高师音乐教育是为我国中小学培养未来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中的钢琴教育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新时期必然有新发展,新发展必然提出新要求,高师钢琴教育教学也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而改革。因此,建立新的高师钢琴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势在必行。只有这样,钢琴教育才能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并为我们未来的高师钢琴教育教学提供一个可供发展的方向。 作者:王相如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探讨 摘要: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音乐教育理所当然应走在素质教育的前列,老师必须对教学法进行探索,积极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以适应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艺术;教学思考 近年的新课改让广大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饱尝了探索的艰辛。但是,如何让学生长期关注喜欢音乐课,让学生在音乐课上真正有所学,我认为,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激发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是音乐教师应不断探索的问题,同时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反思失误,循序渐进。下面我就谈谈几年来在这方面所进行的探索。 1.研读领会新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音乐教师首先必须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感染学生,用音乐中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情操,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音乐审美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能够使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感,不仅使学生现在受益,而且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能够终身受益。因此,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 (1)通过音乐理念教学讲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 (2)通过音乐具体内容学唱,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形成对音乐的爱好,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音乐可以调节情绪。 (3)在音乐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实践能力,通过欣赏我国传统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情感。 2.培养学生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它不仅具有其他学科所共同的认识功能,更鲜明的是以其“直指人心”的审美价值而具有不可替代的美育功能。由此可知,音乐学科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应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情感,通过音乐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发现、探究,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的基础上创造音乐;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想象美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建构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能在音乐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充分发展艺术创造才能,切实提高审美能力。 3.关注音乐、突出音乐课堂的音乐主体 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倡学科综合”的理念已在音乐课中贯彻实施,与此同时,在貌似丰富多彩的美丽外表下,音乐课堂上充斥着越来越离题内容的拓展,音乐综合课热热闹闹上演了不伦不类的拼盘课。有些音乐教师在谋堂上不敢涉及音乐知识,连最基本的识谱、节奏、听觉练习等也被舍弃。音乐课上学生或听音乐作画或随着音乐舞蹈,做游戏,课堂上热热闹闹,大家玩得很开心,表演得很尽兴,可问他们对歌曲本身的感知和记忆,却不得而知。面对这样的课,不禁要问:这样的课还像音乐课吗?难怪有的老师感叹,语文课用音乐为诗歌散文配乐,渲染情境;美术课用音乐诱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激发绘画热情;体育课用音乐让学生感受韵律,增强肢体协调性,唯独音乐课不用音乐感染学生。音乐课违背了音乐的本质特征,变成了多种学科和手段的大杂烩。 4.积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此看来,音乐教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唱歌为例,如《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就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从人声分类看,独唱分为童声独唱、女声独唱和男声独唱,从基本音区看,有女中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男高音等音区的不同。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表现音乐形象。 5.多元评价,增强自信 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学习。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但是,评价不是生硬的,为了评价而评价。找准课堂评价的时机,评价才能在音乐课堂中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找准正面评价的时机。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都有差异,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点,有的则舞蹈好些,教师要能关注学生的一切表现,随时随地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学生适时的鼓励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被欣赏的美好,从而更加有信心、有兴趣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初中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要运用一切方法来引导学生步入音乐殿堂,如导入激趣,课堂上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灵活多变的教法原则等。我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之美,体悟音乐之美,创造音乐之美。 作者:杨海燕 单位:泗阳县王集中学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新课标下的音乐教育教学论述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理念 我们还应该看到:音乐学科虽然不是应试教育的急先锋,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出现了应试教育的特点,如:目前还有不少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乐队、合唱队的训练、舞蹈队的排练上,虽然推行素质教育多年,新课程标准也已经实施,但许多学校还把素质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多增加几节文体活动课,培养几个“尖”子生,参加几个比赛获得几个奖项上,而没有认识到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普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特别是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音乐教学总是从知识到知识,很少给学生参与音乐实践与活动的机会,放松了“能力”的培养。学校虽然经过多年的音乐教育教学,但除了在特殊节日表演几个节目、搞几个活动外,并没有培养出真正的音乐爱好者,更没有培养出音乐会的听众,缺少全面性和普及性。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新课标的实施就是要利用一切方法、手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动手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合作探究能力,并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创新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以此培养、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此外,在知识高度膨胀的现代社会,人对知识的获取和掌握都难以跟上知识的更新速度,加之科技、自然、人文知识日趋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不在新课标中充分挖掘素质教育因素,不充分利用社会音乐实践,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综合性人才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中小学音乐学科中,教师必须从单纯传授知识、技能转向培养学生的智能,即在注重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文化品格,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个性,把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作为教学的中心。要达到这个目标,应做到以下两方面: 1.树立培养全面能力、素质的质量观。音乐教学既要进行知识传授,也要进行技能训练;既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技巧,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既要重视审美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又要重视审美教育的过程;既要重视在音乐训练中挖掘学生的潜能,又要重视开发、唤醒他们的创新意识;既要重视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发展个性,又要重视尊重他们的人格;既要重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又要重视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2.树立培养多元的人才观。为专业院校输送学生固然是教师值得骄傲的话题,但培养出懂音乐的各类型、各层次人才,更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要知道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以整个民族人才素质的提高为己任。如果我国不同层次的建设者多数都能参与社会的艺术实践,懂得艺术的流派,并有鉴赏、选择、参与表现和塑造创新的能力,这才是提高文化素养、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3.树立立体的教学观。全方位、多角度地综合考察整个教学过程,首先要增强教材教学的实践性。歌唱、配伴节奏、唱游、试唱练耳、多声部合唱的训练、本地特色音乐的实践参与(包括本地戏曲的演唱、演奏,本地特色乐器的演奏、制作,不同民俗音乐的掌握,等等)以及欣赏课等都是音乐实践,教师要在这些音乐实践中提出适当的要求,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受到美的熏陶。如乐器教学、地方戏曲的奏唱等都是很好的艺术实践,它的目的不在于掌握高深的技巧,而是让学生在合作练习中感受到和谐的美,集体协作的成功,以此来实现他们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满足,增强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同时,也增加了全体学生的音乐实践机会,提高了全体学生对音乐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这样,通过诸多的音乐实践,把立体的教学观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才能使学生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增长自己的能力。 二、在新课标背景下,建立多元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社会音乐实践,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在音乐教学当中,要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能随意进行或跳过音乐课程中,设置的社会访问、调查,乐器的简单制造以及配伴节奏等实践环节。相反,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运用研讨式、启发式、实验实习式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那种呆板、生硬、严肃有余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例如,在中学高年级的音乐欣赏课中,应先对作品的作者及所处的社会背景进行简单的分析、介绍,并在播放欣赏曲目时,利用媒体设备配以相应的图片或动画,加深学生对音乐旋律所展示的音乐形象和意境的体验和理解,使学生在领略音乐自身美的同时,更深地体味音乐所蕴涵的情感和广阔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欣赏《二泉映月》二胡曲时,可让学生在课前查阅作者阿炳的生活经历,了解阿炳所处的社会背景等相关资料,在欣赏本曲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简单介绍、分析作者的内心世界,讨论《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旋律有可能出现哪些情绪化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聆听全曲,他们能够很快从旋律中体味到作者伤感的叹息、苦痛的倾诉、难以排遣的忧愁苦闷以及那难以抑制的激愤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此时,再引导学生深化到曲子的旋律、调式、节奏、速度以及每个乐句的最后落音时值等因素对音乐情绪的渲染和表现作用的分析上,逐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启迪他们的创新思维。 又如,在认识、了解各种乐器及演奏特点的课程中,可让学生调查、访问本地特色音乐的渊源,拜师学习演奏(可以拜民间艺人为师,学习乡土音乐的奏唱)戏曲、礼仪音乐(祭祀、喜庆等方面的音乐)或演唱具有本地特色的民俗唱腔(包括地方戏曲、原声音乐等如陕西可学唱秦腔、信天游,吹埙、拉板胡、二胡等;甘肃可学习奏唱陇剧或陇东道情;东北可唱二人转;云南可吹巴乌、葫芦丝;山东可学吹唢呐和说快板;南方可学吹箫;河南学唱豫剧;广西可根据地方区域学习自己的原声唱法,等等),乡土民歌等,以此来激励学生踊跃参与社会音乐实践,开阔音乐视野,感知音乐天地的广阔。要让音乐的美感染并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怀,从而培养其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 在低年级音乐课的“唱游课”中,教师应根据音乐的情绪、节奏,指导(或带领)学生用律动、游戏、歌表演和集体舞等形式,把音乐美用体态动作表现出来,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能感受和体验到音乐美的存在。在“创作课”中,利用补充不同时值的音符连接原有旋律的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多维思维和求异思维。如在│││2551│2—│25│321││║这个乐句中,可让学生尽情地想象,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填充不同时值的音符,使之与原由的旋律组成许许多多通顺、流畅、美妙动听且有新意的乐句。在“合唱课”的和声训练、多声部训练中,利用合唱的丰富表现力,给学生以旋律美、感情美、节奏美以及和声美等综合美感的熏陶,让学生从均衡、和谐、统一协调的美妙声中,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作用。在“器乐课”中,利用器乐的演奏训练(让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简单乐器,给歌曲伴奏,即敲击不同的器物配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及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增强学生的音乐实践机会。由此,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音乐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同时也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 三、设计多元、立体的评价模式,是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因此,要把对学生进行的评价方法、手段当作实施新课标,贯彻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研究、完善,即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片面的考试方法和评价手段,建立多元、立体的评价方法和模式,从各个方面准确、全面地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学生的音乐评价方式可采用自评、学生互评,让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在平等、民主、互动的评价中,共同承担促进被评价者发展的职责;也可以设计评价量表,从学生社会音乐实践的参与情况,调查、访问情况以及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技能、方法、情感态度方面评价;还可以从掌握地方区域特色音乐的奏唱情况,乐器的制作情况,特别是那些独门乐器或独门唱法的传承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能力,等等。总而言之,评价模式就是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与知识探究能力,不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强化社会音乐实践,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鉴赏力,让他们在音乐实践中逐步体验到音乐艺术美的奥妙,如气质美、节奏美、旋律美、艺术形式美,等等。只有不断地挖掘新课程教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因素,才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及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使新课标下的音乐教育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 作者:刘颖单位:陕西省石油普教中心长庆未央湖学校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教学模式设计探究 摘要:本篇文章针对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设计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重要性与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实践措施,其中包括体验感悟模式,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行角色扮演,提高音乐课程的丰富性以及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等等。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化教育;音乐教育 一、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设计的重要性 (一)音乐教育游戏化设计能令幼儿更加愉快地学习 热爱游戏是每个孩子都具有的天性,他们在游戏中同周边的人和事物进行交流与互动。通过幼儿音乐教育的游戏化,不仅可以为孩子们创造出一个自由自在且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而且还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于学习的乐趣,从而消除对音乐课程的畏难情绪。幼儿音乐教育者需要将孩子的学习需求作为音乐课程的设计基础,认真观察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尽可能将他们的个性保留下来。此外,教育者应当结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来为幼儿设计出符合他们成长特点的学习环境,将那些不利的负面因素剔除出去,深入激发出幼儿的音乐潜能,让孩子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之前的“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 (二)音乐教育游戏化设计能开拓幼儿思维 截止到目前位置,我国绝大多数幼儿音乐教育的游戏化设计均以开发幼儿大脑为基础,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在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肢体的探索来了解音乐,通过自己的内心来理解音乐,同时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来享受音乐。由于音乐游戏本身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开发性,因此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两个特点来满足幼儿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事实上,很多人在幼儿阶段中就拥有了非常敏锐的听力,在本能的驱使下,一些幼儿能够对音乐表现出快速的反应。 二、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一)体验感悟模式,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为了能够将音乐课程游戏化的真正作用发挥出来,教育者首先需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即为让孩子们体验感悟模式,将他们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教育者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一段故事情景,引导幼儿参与其中来完成交流与互动,通过音乐或非音乐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幼儿感受不同类型的音乐体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以歌曲《小蝌蚪找妈妈》为例。首先,教育者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模拟池塘,在课程开始之前准备好道具,其中包括小鱼、虾蟹、蝌蚪、青蛙、荷花以及鸭子等等。其次,教育者向孩子们播放一段《小蝌蚪找妈妈》的配乐故事,提出问题:池塘里面的小动物好多呀,它们都在做些什么呀?再次,让幼儿根据音乐故事来展开讨论,同时说出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第四,让一部分小朋友通过动作或语言来模仿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教育者要在旁予以肯定和鼓励;最后,重新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并让幼儿一同跟唱。 (二)进行角色扮演,提高音乐课程的丰富性 为了能够将幼儿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到课堂当中,教育者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类的音乐游戏,让孩子们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将自己想象成音乐故事中的角色,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主人公们的情感变化。以《谁饿了》为例。首先,教育者要帮助学生理解歌词中的含义,将歌曲中出现的小狗、大灰狼等其他小动物的行为特点介绍给幼儿;其次,教育者在教唱歌曲时要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不同的动物角色,并且要搭配肢体动作来表达角色的特点。例如在歌曲的第二段,孩子们可以集体扮演成成群结队的小狗,由教育者来扮演外出觅食的大灰狼,张牙舞爪地寻找自己的猎物。当大灰狼出现时,小狗们要一动不动地隐蔽在草地上,在大灰狼没有找到食物而灰心丧气地离开后,小狗们终于可以开心地玩耍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此首歌曲的节奏比较欢快,教育者应当适当调整角色扮演游戏的节奏,让孩子可以多次欣赏并转换角色。 (三)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合作学致可以被分为个人体验、小组讨论、班级交流以及合作表现这几个方面,教育者应当根据幼儿在课堂中的实际表现来灵活地修改教学方案,确保每一位孩子都能够得到自我展示的机会。以《小鸟捉虫》为例。首先,教育者将事先准备好的小鸟头饰分发给每一位小朋友,让他们大致了解一下音乐游戏的主要内容;其次,向孩子播放音乐,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对音乐内容的感悟;再次,当幼儿对音乐的内容有了大致的掌握以后,教育者就要提出思考问题:请同学们讲一下小动物都在做些什么?然后,将幼儿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让他们根据“小鸟飞出窝”“小鸟捉虫”以及“开心回家”这三个段落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整合学习小组的意见,组织合作表演。 作者:陆咏梅 单位:东坎镇中心幼儿园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研究 一直以来,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音乐教育作为一门艺术学科难以受到学校教育的重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较为松散和随意的现状,缺乏严格的教学要求,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必须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打开学生情感的大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获得良好发展。 1.音乐教育对于中小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 音乐教育对于中小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音乐教育对于学生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依据科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的器官、大脑等组织细胞在音乐的作用下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优美动听的音乐能够促进人的左右脑保持协调,大大增强了大脑的记忆功能。同时,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其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均能得到有效的开发,有效增强了其感知力和创造力。其次,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除了要教授歌曲的韵律之外,还要讲授歌曲的文化创作背景和情感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文化情怀和精神素养。第三,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音乐的学习通常在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进行,这一氛围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保持专注和热情,无意间锻炼了学生认真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促使学生朝着更加自由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2.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现状 2.1音乐教学难以得到有效贯彻 目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中小学对于音乐教学认识不足,因而均把其设置为与正式考试科目无关的课程,有些学校的音乐课程只是摆设,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经常被其他主课程占用,音乐教育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教学实践难以得到有效贯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虽说,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但学校并未花费太多的精力和财力用于音乐教学的投入,日常音乐教学依旧出于突击应付状态,教学成效得不到有效的凸显。 2.2音乐教学师资不够雄厚 由于中小学音乐教学没有收到足够的重视,促使音乐教学师资力量不够雄厚,尤其是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教研性人才比较匮乏。虽说不少学校已经采取相应措施来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但与其他文化课教师相比,其差距较大,在知识面以及教学能力方面仍需进一步拓宽和加强。 2.3音乐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的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活动,又要不断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为此音乐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把握极其重要。合理且有效的音乐学习方法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然而,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法过于枯燥和单一,对于音乐的学习主要停留在教唱层面,难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策略 3.1加强社会对音乐教育的重视 要想有效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首先应该从加强社会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开始着手,不断提高全社会对中小学音乐教育和课程的认知。中小学音乐教学处于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其主要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对于有效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2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投入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和投入,尤其是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中小学地区,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大投入,不断改善音乐教育所面临的资金不足和设备短缺等问题,在保证学校基本教学正常运营的情况下采购相应的教学设备。与此同时,要确保音乐教师的待遇与其他学科教学教师的待遇处于同等地位,不断完善其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促使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 3.3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 要全面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首先要充分挖掘教师的师资潜力,这就要求教育机构要善于合理布局,对中小学音乐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其次要不断促进教师进行合理流动,例如可以返聘退休老教师进行跨校兼课,同时在教育集团和校际之间实施音乐教师的双向流动。再者,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开展定期的职业培训。一来中小学要尽量为教师多提供学习和深造的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二来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教学交流活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促使教师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技能。4.结语总而言之,要想有效改变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使其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为此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学校以及广大师生做出共同的努力。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另一方面要结合现状不断汲取经验和教训,从而不断推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获得良好发展。 作者:朱男 单位:海门市汤家初级中学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体系构建初探 摘要:实践教学体系在保证和贯彻实践教学内容实施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实践教学环节按照课程进程、各种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等层次,落实其目标和任务,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丰富和发展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因此,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其课程建设中是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学校音乐教育导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就高师音乐学专业来说,其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念和音乐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在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中其对于深化理论学习、知识的获取、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以及教师综合素质的获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突出应用为本、需求导向的要求,构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符合跨时代性和超前性的音乐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每一位教学论课程的教师所要必须研究和重视的问题。我们都清楚,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多年来一直都是相对薄弱的环节。由于种种因素,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特别实践环节方面,在课堂教学能力的训练上存在一些缺失。像有些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往往只是停留在“书面状态”,而缺少实践领域的感受。因此,构建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实现该课程高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尝试和探索,也是不断完善理论、升华理论的重要渠道。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属于学科教育学的范畴,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十分鲜明,课程的学习过程为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循序渐进。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的许多内容,要通过实践环节去理解和掌握。因此,课程的实践训练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种训练,检验理论学习的情况,提高学生在音乐教育、音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指导,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为毕业实习及今后从事音乐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实践教学应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完整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专业能力形成是在把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的,不仅需要实践来培养,更需要在实践中实现构建。而我们现在的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的教学由于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缺少足够的认识,实践教学过多的只是侧重于的课堂某些环节,并没有真正从实践教学自身的需求出发,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实际的有机结合,课内、外教学结合,没有真正从整个课程出发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这大大的影响到了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我们都知道,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是从教学实践中来的,其理论形成后又返回教学实践,对实践进行指导。离开了实践,学科教学理论就会显得空泛无力、操作性不强。如果只是蜻蜓点水式地做走过场的实践练习,那既没有实践效果,也就实现不了教学目标。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在保证和贯彻实践教学内容实施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实践教学环节按照课程进程、按各种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等层次,落实其目标和任务,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丰富和发展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形成基本的能力。实践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做”。学生通过实践对课堂上所学的理论与课堂教学技能进行验证、掌握,感知音乐课堂与音乐教学,认识音乐课堂与音乐教学,从而从“认识”、“理解”变为“会做”。 二、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 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应体现以专业理论为基础,以教育能力为核心,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建设,应在课程中突出利用实验实践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的特点,运用实验环节配合理论教学,使学生可以更好地领会教育理论运行过程中的实际经验和感性知识。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践理论部分,而是实践技能部分。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等,在层次上,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实践为基本实践;第二层次实践包括课堂教学的基本、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如教案的撰写、教学目标的设计、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等;第三、四层次实践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为主,更多的是在针对具体内容、具体案例进行实践。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围绕培养目标,把实验实践教学具体目标分解为两个层次和多个模块来实现,突出基础性训练、综合性训练和开放性训练,并按照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实践相结合、单元理论实验实践项目与选择性实验实践项目相结合、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原则,优化实验、实践项目,合理筛选实验实践教学内容,重点是合理设置证据实验、案例教学、模拟课堂、教学实习,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起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实践比例适当、实践课程模块化的实践体系。 三、实践教学构建的基本原则 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从学科角度出发,应当体现出对学校音乐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控制思路及其目标实现的唯一性,真正体现出实践教学的价值意义、科学性和符合音乐教育特征方面的可操作性,要真正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能力培养的理念。要坚持以实践方式改革为目标,突出课堂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包括教案撰写、备课等方面。据此,我们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要依据这样几个原则: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即在理论教学中将实践环节一同设计,以理论教学所涉及的知识为实践内容,让实践为理论学习服务,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自然结合,防止单纯的理论或单纯的实践。这样,理论和行动才能一致。②系统性原则。即要求把整个课程的实践教学视为一个整体,从整体出发,设计各分支的实践教学,使整个实践教学完整、平衡,具有层次性,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实践体系。因此,在构建时,应该将各个分支的实践放到大实践的整体中去权衡,以整体实践的总目标来协调各个分支的目标。③分类整合原则。依据课程的不同内容把实践教学体系分成不同类型,抓住内容与内容之间的特点、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经验之间的联系,从整个课程领域出发,将实践教学加以统整合与设计,确保实践教学的整体统一。④能力评价原则。即从实践态度、解决理论学习问题的实践能力、课堂问题查找的实践能力和课堂教学技术操作实践能力四个方面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价。笔者认为,实践体系能否在能力培养方面发挥作用,只能通过实践反映出来。实践中所呈现的一部分是学生自己的实际表现,另一部分是评价者通过自己的观察所看到的、感受到的。能力评价标准应贯穿整个实践过程,以实践为主线,评价所有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设想 1.实践教学体系 过去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的实践教学体系,由于受传统音乐教学思想的影响,一直把单纯的教案设计、目标的制定、备课等实践教学内容依附于相应的理论课程上。而实际上,这些应当在实践训练中反复练习才能获得,否则,就违背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为了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改变传统做法,优化重组课程内容。以基础理论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四部分构成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按照教学的进程,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配合理论与典型案例、课例录像资料、设计案例主题例选、课堂见习、专业实习等,形成与理论实践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不同的内容上,可做适当变换。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以歌唱和综合游戏课为主,初中音乐教学内容以歌唱课、欣赏课和综合课为主,高中音乐课程以音乐鉴赏课内容为主。对实践教学层次体系的改革,主要是按照课程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的要求,按初、中、高三个层次设计实践教学,形成不同层次、突出应用能力的实践训练。初级层次主要是以基本理论内容的实践训练,配合选用与之相对应的中小学音乐教材进行实践训练,重点强化学生的基本能力,积累实践认识。中级层次主要对学生进行专题设计训练,比如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案的正确书写,让学生多讲、多写。多讲主要是学生通过对教学目标的陈述,在强化学生设计能力的基础上,拓展设计的视野。多写主要根据所布置专题任务,用所学的知识写出教学设计的设计理念。高级层次主要是进行一些综合性的实践训练,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在校内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实际实习岗位上进行教学实践。另外,许多学校为了激励师范生重视基本教学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提高未来教师的执教能力,举办各种教学竞赛,如课堂教学设计竞赛、微课比赛、说课比赛等,这也可以划到高级层次的范围内。在这些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实践活动中,把教学实践能力的建构循序贯穿在全过程。 2.实践教学内容 在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可以以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教学“理论为引导,实践为关键”的特点为突破口,重点解决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解决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基础音乐教育需求不适应的问题,从纵向和横向二个维度,通过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库的构建,进行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建设。纵向方面,主要从基础理论知识出发,到设计实践环节与学生能力的构建,并通过专题实践、课堂教学专题设计、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横向方面,借助案例教学、模拟课堂、现场教学等多样化的训练手段,持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精选实践内容,保证基本技能的训练;突出课堂教学技能视域下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内容,强化专业特色;创新思维的启发与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结合基础性实训、综合性实训、设计性实训不同层次的实训项目,调整内容,突出学生创新性、探索性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教学技能的能力。将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发挥出总体功效,真正起到驱动、引导的作用。 3.实践教学组织和考核 改革实践教学的组织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如何安排课程教学进度、教师的遴选、备课、学生学习的检查与学习后的信息反馈等,都需要考虑细致,合理安排。这样,既保证了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圆满完成,同时又约束和规范学生实践的行为。否则,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计划就难以实现。实践教学的组织要依据这样两个条件,一是遵循整体实践教学任务,与教学总目标保持一致;二是统筹实践教学与理论密切结合。这样,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存在哪些问题,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就具体内容来说,实践内容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进度,从目标上来看,要充分体现培养能力为主的教育理念,凸显能力的培养,以学生“能干什么”作为整个实践教学的中心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灵活参加。学生通过实践环节,一方面巩固了课堂教学成果,另一方面培养自己教案设计、目标的制定、备课等实践能力。由于与普通的理论教学有明显差异,因此,实践教学的考核不能简单地用分数做测度。考核过程应对学生实践的全过程进行考察和评价,包括实践的前期准备、实践过程中的态度,以及实践结果等。教师应根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表现以及所呈现出的能力进行评判,从实际设计能力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形成、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行综合考核。例如,在音乐教学设计这类实践训练强调的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其考核除了要体现对实验理论的掌握外,更重要的是要反映出学生在实践方法、设计理念、具体运用等方面的特点和能力。 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为了使实践教学能更好地开展,要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地域优势,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选择最为合适的中小学作为实践基地。在实训基地建设上,结合自己学校实践教学特色,与实践基地和实践指导教师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通过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实践场地;配备相应校外指导教师,开展多层次的实践训练,借助实践基地多功能设施和相应的资料,进行专业化的训练,营造“教学实践”的训练环境。 作者:冯巍巍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曲式分析教学的思考 摘要:曲式分析为高校音乐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更好地基于曲式结构这一角度来对音乐作品形成更深入的认识,为其更好地欣赏与表演作品奠定基础。但目前高校音乐专业曲式分析教学由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单一而使得该课程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满足新时期音乐教育事业发展需求以及优秀音乐人才的需要。因此,本文就当前高校音乐教学中趋势分析教学现状及其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曲式分析教学;高校音乐教育;现状及建议 曲式分析为我国高校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就学生是否能够较好较快地掌握必要的音乐分析技能以及理解音乐作品极为重要。此外,该课程还是考研必考科目与作曲技术理论基础课程之一。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曲式分析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曲式分析教学效率的提供参考。 一、教学现状简析 (一)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我国当前曲式分析教学内容多为我国传统音乐、西方古典时期到19世纪的音乐与建国后所创作的音乐,而对现代作曲技法所创作的“新音乐”与经典的流行音乐分析范例较少1。其传统教科书选编的谱例,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论阐释同实际作品分析相结合,将各类典型的曲式结构较为详尽地向学生展示,但受篇幅限制,很多优秀范例被删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难以见多识广。再者,传统教科书选编的谱例中,很少有中小学音乐教材里的内容,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常常在实习期间和走向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新时期下音乐教育课程的发展,使得此门课程和教育实习环节、教学实践环节呈现分离、脱节状态。 (二)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确保学生掌握基本音乐分析技能是曲式分析教学的教学目的之一,学生在进行大量音乐作品分析后方能熟练掌握相关分析技能,唯有阅读与聆听足够的音乐作品方可有效提高其对音乐作品的认知能力与分析能力。然而当前高校音乐专业曲式分析教学其教学方式通常是由小型至大型曲式结构的学习,从逐句至端部的划分,听力及识谱相结合这种分析方法。此种传统授课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在学习一两年后仍然难以较准确地对音乐作品进行判断。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授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单一的不良影响、当前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曲式分析教学效果欠佳、过于繁重的理论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由于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同教学实习、教学实践的内容有偏差,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普遍积极性不高。 二、应对措施分析 (一)教师引导,学生为课堂“主角” 确保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师适当加以引导,进而促进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在曲式分析教学中,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创作的作品拿来分析,对其所作作品通过小组讨论及互评的方式,来提高其对曲式结构的深入了解与更好的掌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2014年,佳木斯音乐学院教师通过开展学生作品互评互选、班内及班级间讨论交流等形式,帮助学生对其创作作品、相关的曲式结构知识等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与掌握,此举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与音乐作品分析能力,还极大地激发了其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内容 在曲式分析的学习中,首先应对展现共同规律的相关曲式结构原则以及最基本的曲式类型加以掌握,在此基础上实现举一反三分析实践,而后才可对各类复杂的曲式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在分析中应当多从音乐的组织与发展逻辑角度来对其构成进行理解,对部分限定曲式程式则不必过于较真。所以,曲式结构类型限定既涵盖了抽象性又涵盖了包容性;既涵盖了变化,又不对特例进行盲目强调,使得学生可通过对基本类型与特例间关系的对比来对分析中出现的难题灵活应对2。例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欣赏乐曲、教材歌曲谱例的适当引入,让学生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将来更好的适应普通学校音乐教学,成功走向音乐教育岗位。 (三)采取“视听一体化”教学手段 要实现“视听一体化”可采取以下几方面:首先,通过将大量谱例及音响录入到课件中,为视听化提供实现的前提,还可增加学生阅读量。尤其是部分较为复杂的谱例可使其分析讲解更为直观,如此学生便可通过视觉与听觉双重感受来对音乐作品进行解读,有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并且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将作品中各细节部分写作特点更为准确地进行讲解,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为确保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能够积极互动,授课中教师的创造性及感染力、课堂组织艺术、教师的应变能力等均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3。因此,采用“视听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曲式分式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2012年,南方某音乐学院专业教师通过采用“视听一体化”教学模式,适当增加课堂信息量,积极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将部分经典流行音乐引入到课堂中供学生分析讨论,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教学效率均有了较大程度提高。 (四)灵活布置课后作业 在传统教学中,该课程作业内容多为根据某一作品写出相应的曲式分析报告,学生课后独立自主完成,但实际情况学生作业抄袭现象频频发生,作业在学习中应用作用难以发挥。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与作业布置中通常选择的是部分极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学生在教师讲解后能够理解,但其独立完成时则极易感到迷茫,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因此,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可进行灵活调整。例如,佳木斯音乐学院教师通过让学生对其所分析作品进行自主选择,既有效防止抄袭,还使其独立分析能力得到锻炼;此外,部分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某一主题动机并要求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曲式结构创作,帮助其增加对某一曲式结构进行更为深入透彻的了解,从而达到锻炼其作曲能力的目的。 三、结语 新时期下教育事业与音乐事业的整体进步,整个社会对优秀音乐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曲式分析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其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极为重要。传统教学中多从传授知识这一角度来讲授该课程,对学生音乐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不足。因此,对该门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于该课程教师而言,明确该课程价值及重要性,转变自身角色,积极探索教学新内容,改进教学手段,灵活布置课后作业,是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能够对所学知识加以应用,这在新时期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曲式分析教学中极为重要。 作者:孔苑苑 单位:石河子大学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浅谈 摘要:高校音乐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音乐能够缓解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挖掘他们的潜力,同时通过音乐的培训和欣赏,增强身心的愉悦感,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本文从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现状入手,简要浅析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教育现状;音乐教学;创新 高校音乐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音乐作为文化的载体,以它独特的旋律和节奏感,为全世界所共知,因此被称为为世界共同的语言。音乐的种类很多,但无论哪种类型的音乐都是人类情感的具体表达,都能从节奏和旋律中找到和创作者的那种共鸣。高校音乐的教育教学在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也在培养学生欣赏的技巧,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一、我国现代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现状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提出,音乐教育等艺术类的教育教学作用被大家共知,尤其是近年来文艺市场的繁荣也带动了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使音乐教育教学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分类和课程体系的建立也带动了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学科划分使得音乐教育更加专注于专业的建设,建设也更加具有针对性。而音乐课程体系的建设则标志着音乐教育已经从单纯的教育教学向教育教学、音乐研究、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教学转变,教育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因此,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代音乐教育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偏差。 二、我国高校音乐教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偏差。具体表现为: (一)高校领导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课程的安排规划和管理缺乏合理性。高校领导在课程安排和教育教学管理的决策作用十分明显,因此,高校领导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决定了音乐教育教学等艺术类课程的走向。通过目前音乐教学教学在大学教育课程的比重可以看出,音乐教育教学的比重还比较低。尤其是对于一些工科类的院校,有些专业虽然也有音乐等艺术类的选修课,但由于课程安排较少,部分学生甚至连乐谱都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其次,部分高校的领导认为音乐的实用性不强,逐渐将音乐等艺术类课程边缘化,而将过多精力和精力投入到热门专业课上。由于缺乏必要的重视和投入,音乐课程的体系和管理制度混乱,课程安排和管理也缺乏合理性和针对性。此外,对课程的反馈和评价也缺乏必要的监督,这样是目前部分高校的大学生音乐素养达不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软件和硬件资源匮乏,师资力量需要提高音乐教育教学由于自身专业的特殊性,需要专门的乐器和多媒体等视听设备等,此外,音乐教育教学发展也离不开软件资源的支撑。就目前的音乐教育教学现状来说,音乐教育教学的资源分配还不均衡,各院校的音乐教育资源也不尽相同。艺术类院校的音乐资源比较完善,软件和硬件设施也比较齐备,而工科类院校或科系,音乐教育教学的软件和硬件资源则相对匮乏,甚至部分和民办高校为了节约教育教学资源,没有设定相应的音乐软硬件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音乐教育教学的另一关键因素是师资力量,而师资力量的强弱决定着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成败。艺术类院校的音乐师资相对于其他院校和科系的师资力量来说比较雄厚。而有些院校的音乐教育教师则相对薄弱,甚至部分院校或科系缺乏专业的音乐教育教学的教师,这就使得部分院校或科系无法开展正规的音乐教育教学。部分院校的老师是通过其他专业的教师兼职或转业过来,由于师资力量的匮乏,也使得音乐教育教学很难取得成效。 (三)现代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学的方式单一,缺乏创新现代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旋律感,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和艺术欣赏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当前音乐教育教学的方式还存在一些不足,最主要的就是教育教学的方式单一,缺乏必要的创新。目前音乐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又以教师为中心,高校的音乐教学以理论为主,理论实践课程较少。另一方面,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没有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从而使得教育教学的效率比较低。 三、针对音乐教育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学校应该对音乐教育有足够的思想认识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缓解学生紧张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思维模式的重要教育课程之一。此外,音乐对于学生心理等方面也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学校应该对音乐教育教学有足够的重视,在课程安排和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也要科学进行规划和科学安排。 (二)提高软件和硬件配置,加大对师资的投入。提高软件和硬件配置,加大对师资的投入,是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正规化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软硬件的配置和师资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因此学校要加大对音乐教育教学视听设备的投入和软件的开发及利用。此外,还需要对音乐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和引进。对音乐教师的评价和监督也需要学校制定科学有效地标准,实行优胜劣汰的上岗制度,对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和必要的在岗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三)丰富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创新能力。音乐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兴趣培养入手,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例如利用多媒体的影像音乐和传统的舞蹈方式相结合进行授课,既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能从视觉、听觉等感官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教学的创新能力,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对潜力的挖掘,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创新目的。总之,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音乐教学的重视,音乐教学等艺术类教育教学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尽管现在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偏差,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这些问题也会教学实践中逐步解决。 作者:周莹莹 单位: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科技与管理论文: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创新 【摘要】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环节,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全面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实现我国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管理创新,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有效的保障。长久以来,科技资源配置的落后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之一,要想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步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必须将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放在科技工作的首要位置,目前我国企业仍然严重依赖于国外技术与外资,现代化管理模式严重滞后,因此,本文通过对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针对当前科技资源配置现状提出几点有效对策,以供借鉴。 【关键词】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管理创新 1前言 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囊括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还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动向。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进步的同时,资源消耗所带来的各种隐患逐渐显现,我国平均资源并不富裕,传统的劳动力和投资驱动在今天已经难以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科技资源作为我国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优化配置水平尤为重要,为了提升市场竞争水平,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科技资源进行合理优化,创新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推动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意义 科技资源配置是应用于各类科技研发以及技术创新的资源要素总称,主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方面资源的配置,是创造和研发各类科技成果的重要保障。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对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已经成为我国实施自主创新的重要战略目标,对各个行业领域实现协同创新与管理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是实现自主创新的核心所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科技资源的配置规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企业管理、产业创新以及科技研发等方面对科技资源的主导性作用日益凸显,与此同时,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反复投入屡见不鲜,实施科技资源配置将成为推动我国自主创新发展,实现企业创新管理的必经之路。 3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与问题 3.1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由于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所带来的效益具有长期性,不像生产经营可以直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相关领导人员埋头于生产经营当中,忽视了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所带来的巨大效益。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很难为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提供一个良好环境。除此之外,科技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专业人才配置不到位,缺乏具有高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带头人来带动重大课题的研究与创新,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以及成果转化能力相对较弱,缺乏相应人才的培养,专业不符等现象体现出了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 3.2市场机遇的错失 随着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关注程度的加深,政府部门将研究能力与开发能力建设当做目前提升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手段,地方政府作为科技资源配置的主要决策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政府内部的复杂性导致科技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科技资源的分布不均,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科技资源配置不均衡容易产生科技资源的条块分割现象,缺乏与之相应的资源共享体系,因此,有限的科技资源更加难以得到合理的利用。 3.3科技成果储备不足产业链不均衡 科技成果的研发并不像其他产品一样具有一定的期限,并且对投入资金以及研发人员都有严格要求,而由国外引进的科技成果的在使用和转化方面需要大量的程序,产生效益的渠道过长,对科技研发投入的资金缺乏有效地管理机制,难以保证相关资金的合理使用。另外,资源配置倾向于优势产业,阻碍了弱势产业的发展,进一步造成了整个产业链发展的不均衡性。 4提升我国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及管理创新的有效对策 4.1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方式,提高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无论是创新能力还是经济效益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在严峻的竞争形势下,科技人力资源的管理对提升竞争水平,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要实现观念创新。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方式要坚持观念的与时俱进,及时转变传统观念,更新管理理念,推崇以能力为本的管理手段,用动态的眼光去选拔、培养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其次,实现机制创新。建立完善的人才开发与管理体系,及时更新以绩效为中心的绩效管理机制,确保人力资源的增值,实现高新技术人才的集聚,提高专业人才的优化配置。最后,实现组织创新。随着社会形势的日新月异,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当中,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型的组织来代替传统的组织结构,从而推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4.2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方式,提高创新基础资源管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金融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在科技资源的配置中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作重要因素就是科技金融资源的配置,针对这种情况应当采取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方式,进一步实现政府部门与企业以及金融体系的相互协调与合理分工。首先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确保短期融资体系的灵活性和长期融资体系的完善性,实现专项专用的现金管理模式,从而推进科技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还要建立完善的审计系统,对下属单位实行财务监督,有效地利用内部控制系统与风险评估系统提高资产利用效率,防止不必要的资产流失与浪费,有效地发挥审计报告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使金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4.3优化科技信息资源的配置分布,提高创新活力 科技信息资源的管理是科技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实现科技成果、大仪等科技信息资源的高效管理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建立统一的设备信息管理机构,善于发展市场变化适应市场需求,形成一个由市场到企业到科技工作的一个市场闭环运行系统,有效地促进科技信息资源的配置与运转。除此之外,还应在科技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信息管理机构,完善信息管理制度,及时处理信息资源产生的问题,让资源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管理制度上要结合市场与政策的发展状况主动调整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手段,完善多层级的信息资源网络体系,真正实现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最后,科技信息资源的配置分配与创新活力的提升离不开优秀团队的建设,科技资源具有广泛性,多样性与时效性等特点,因此,在配备相关专业人员的同时还要结合现代化的科技设备,只有将科技设备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才能够最大程度的解决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进一步激发企业管理创新的活力。 5结语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我们可以预见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科技资源的配置始终要以科技创新人员核心,政府为主导,大力推进各类研发主体与市场主体行为的转换、调整与升华,为实现我国的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作者:申艳 单位:咸阳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科技与管理论文:现代科技革命与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人类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分析科学技术革命、社会转型和管理转型之间的关系,并对管理创新提出几点新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社会转型;管理转型 从历史上看,各次科技革命必然会带来社会的转型,无论是近代科技革命,还是现代的科技革命,都给人类社会的转型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但由于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和历史等方面的一些原因,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转型也是极不相同的,以我国为例,我国社会转型更为特殊一些,它发生在两次科技革命之间,是从传统手工业型社会向工业型社会转变,在这中间,又从工业型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如果从漫长的历史的角度来看,两者几乎是同时发生和进行的。然而社会转型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机遇,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转型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和挑战,比如: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就是很大的社会问题,所以说,社会转型的成功与否,与社会管理转型是密切相关的,是要靠社会管理转型来提供支撑的。所以,科技革命、社会转型与管理转型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要正确面对现代科技革命给国家的管理现实带来的挑战,并对管理创新进行仔细的研究。 1现代科技革命及其本质特征 科技革命,主要是正在生成的科学技术代替传统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发生的重大事件和过程,它包括科学技术的原理、科学的社会体制、技术的标准规范、技术的应用组成及技术的理论基础、结构、标准、应用的方式方法和形式等方面的改变。这些也预示着人们认识并改造世界的技术和手段都在显著提高,有历史性和划时代性的意义。 1.1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及其标志 在近代早期,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是分别发生的,而且,瓦特全面改进蒸汽机的并非直接源于牛顿力学,更多的是对技术经验的总结。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从以电磁理论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学革命的开始,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相互影响,难分彼此。科学成了技术发展的理论根基,并且二者之间联系密切,应用周期显著缩短。从第二次科学革命之后,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的不同方面,而不是三个不同的过程。这种紧密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预示着近代技术革命向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转变。现在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中叶,标志是: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出现;1948年,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创立;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发现;1954年,第一座核电站建成;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科学技术问世;20世纪60年代,非线性科学、复杂性科学问世等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场基于已有科学技术条件爆炸发生的整体性革命,其中,信息科学技术和生物科学技术革命,是这场现代科技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1.2科学技术革命发展史 科学技术革命可以划分为这么几个阶段:第一次科学革命是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是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这时主要标志是机械化生产的出现,蒸汽机工业时代的到来;第二次科学革命是从19世纪到19世纪末,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这时主要标志是电气化和电气化工业时代的到来;第三次科学革命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主要标志是电子化及电子技术时代的到来;第四次科学革命和第四次技术革命都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的,主要标志是信息化及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现代科学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再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劳动、生产、交往、思维等生存方式,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开创了一个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由于这场科技革命今天仍在延续,因此,也可以称作为现当代科技革命。 1.3现代科技革命的本质特征 现代科技革命是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有着强渗透性和革命性的本质特征。首先,现代科技革命以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使人类对劳动资源的应用从物质资源为主向信息资源为主转变,从而“信息革命”、“数字化革命”,孕育了信息产业革命,带来了20世纪后半叶的计算机时代和网络时代。其次,现代科技革命从运用物理学、化学等领域的成果转向主要运用生物学等领域的成果,利用生物资源,导致“生物革命”、“基因革命”,并将孕育21世纪新的生物产业革命。 2社会转型与管理转型及现代科技革命给我国管理转型带来的挑战 2.1社会转型与管理转型 管理转型,是组织管理、管理的主体与客体、管理标准、管理制度及管理形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社会转型会引导管理转型,管理转型更会支撑社会转型。在我国古代就缺少高度专业化的管理形态,这时人们没有把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说划分出来,有的只是一些笼统的“治理之术”、“治国之道”等。近代以来,由于还是推行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管理模式,所以说,在管理上还是以血缘、地域关系为主,未实现工业社会的管理关系,管理形态还停留在传统方式上。在西方社会,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对工业化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人们相互合作,协调地工作,强调质量和效益,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共同努力,从而使管理的理论进一步得到发展。 2.2现代科技革命给我国管理转型带来的挑战 在现今的中国社会,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的影响和促进了社会的文化、知识和信息的流通和传播,人们参与社会转型和管理的意识逐渐增强。但社会传统管理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如传统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就是权力要从上至下的贯彻落实,层级观念很强,在管理上要求高度集中,统一决策、统一管理、统一部署、统一意志,进而形成统一的行动。这种管理带来的就是权力过于集中,信息传递环节过多,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的官僚习气。 3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管理创新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应正确面对管理机制上带来的各种挑战,顺应时展需要,适时进行管理创新。 3.1管理思维理念上的创新 在管理的思想观念上,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无论是管理科学、管理行为学,还是对具体的企业管理问题,都要做深入细致的研究。首先,要注重管理决策的落实。应在实践中关注企业内部的结构组成与管理机制建立,注重内外对企业管理本身的影响和冲击,做到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既考虑长远发展,又兼顾企业自身的利益所在。其次,要注重管理相关理论的创新。理论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源头所在,如何实现管理方法和理论现代化发展,是当今社会管理学中的一个时代课题,把先进的管理理论用于现代管理中,解决好管理中出现的思想导向走势,实现管理的长远目标。 3.2管理文化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现代管理领域应自觉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问题,在文化继承上要求同存异,真正把好的文化传统在管理中发扬继承下来。 3.3管理体制上的创新 应科学制定与信息化时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应建立符合网络型管理需要的组织管理模式。尤其在信息的传输和共享上,要做到人人在同一层次分享管理信息。在管理权力分配上,要做到分级决策负责,每级有每级的决策权力范围。这样使管理在体制上形成了一个有机体,成为了一个快速反应决策的体系和一个高效高质量的管理系统。 作者:岳欢 焦丹丹 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高技术研究院 科技与管理论文:科技统计与科研管理创新思考 摘要:科技统计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科研管理的创新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从科技统计的基本内容和任务出发,探讨了科技统计对科研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科技统计与科研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科技统计促进科研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科技统计与科研管理的创新有所帮助。 关键词:科技统计;科研管理;创新;科研 一、科技统计的基本概述 (一)科技统计的基本内容 科技统计是对某一国家、地区或者是某一科研活动规模及其结构进行的数量测量,是衡量科研实力与水平的重要尺度。科技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科技的投入、过程以及产出三个方面,首先是科技投入的统计,主要包括对科研人员数量与结构及其在科研活动中的配置情况、科研经费的投入、资金的来源及使用情况等;其次是科研过程的统计,主要包括科研项目及课题的承担情况、科研机构的情况以及学术交流的情况等;再次是科研产出的统计,主要包括科技论文、专利、科研成果转化以及专著等情况的统计,科研产出统计是评价与考核科研项目的重要依据。 (二)科技统计的主要任务 科技统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科研内容进行系统化的调研,获取科研活动具体数据信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有效分析与整理为科研活动的评价、考核、预测、调控等的实施提供依据。其基本任务是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手段积累科研活动具体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寻科研活动发展规律,为科研决策、科研规划等的制定提供依据,促进科技管理工作科学化发展。 二、科技统计对科研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科技统计是加强科研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 科研管理的创新是科技创新与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科研管理的创新依赖于对科研活动的有效了解与监督管理,这就需要对科研活动进行科技统计工作。科技统计是对科研活动的投入、过程以及产出进行统计的科学工作,能够提供科研活动具体情况的重要数据,了解科研活动的现实状况及其进展程度,有助于发现科研活动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有助于打破传统科研管理模式的创新,所以说科技统计是加强科研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 (二)科技统计是评价考核科研工作的重要依据 对科研活动进行评价考核是对科研活动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衡量科研活动进展情况的重要途径与手段。科研活动进展的程度以及结果的好坏不能简单地凭借个人主观判断,而是需要借助一定的反映科技工作数量以及科研工作质量的量化指标,通过这些量化指标来判断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及质量,而这种量化指标的获取则依赖于有效的科技统计工作来获取具体的科研活动数据,包括科技论文、专著、专利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的数量及质量等。 (三)科技统计是进行科研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 科技统计是对科研活动经费投入、人员投入科研过程以及科研产出的有效统计记录,通过对科技统计所获取的科研活动数据进行分析,科研管理者可以发现科研活动的问题,找出本单位科研实力的所在,包括优势领域以及优势学科等,也可以发现本单位科研工作的弱势所在,有针对性地制订一些措施强化本单位的弱势领域,有助于对下一步的科研活动进行规划与管理,有助于制订进一步的科研决策,所以说科技统计是进行科研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内容。 三、现阶段我国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统计意识不强 科技统计意识不强是当前我国科技统计工作当中的一大问题。与其他科技工作不同,科技统计工作是一项基础性质的工作,没有产出性,工作效果通常不易被发现,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所以就容易被管理者弱化,不太重视科技统计工作,对科技统计工作缺乏充分的了解,没有意识到科技统计的重要性,科技统计意识不强。在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重项目申报,轻科技统计”的现象已是常态,认为科技统计数据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科技统计工作杂乱无章。 (二)科技统计人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科技统计工作是消耗大量精力、历时较长,而且工作效果不明显的幕后工作,工作内容繁琐复杂,统计报表工作量大,涉及范围广并且容易出错,往往一个数字的疏忽都会造成大量报表关系的变化,所以多数人不愿意从事相关工作,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科技统计人员频繁更换,缺乏专业的培训,这就导致科技统计人才队伍不稳定,专业素质相对较低,专业技术与能力有所欠缺,对科技统计工作产生严重影响。 (三)科技统计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 一方面,由于科研管理工作者对科技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科研单位以及相关机构对科技统计工作的投入力度不够,缺乏信息化建设应有的硬件与软件资源,导致科技统计信息化建设举步维艰;另一方面,科技统计工作对于信息化、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不够,没有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科技统计的工作中,科技统计工作手段与方法还过于保守与传统,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信息水平对科技统计工作的需要,长此以往会导致科技统计数据的可信度大大下降。 四、对以科技统计促进科研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对科技统计的宣传力度 加强对科技统计的宣传力度,提高科技统计人员的科技统计意识是以科技统计促进科研管理创新的思想前提。因为只有思想意识提高了,才能将科技统计工作落到实处。一方面,科研管理工作者要提高科技统计意识,高度重视科技统计宣传工作,利用单位内部网络、单位公告栏、例会等多种途径宣传科技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提高科技统计人员的科技统计意识;另一方面,科技统计部门要在部门内部着力宣传科技统计的重要性,成立专门的宣传小组负责宣传工作,使科技统计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将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设高素质科技统计人才队伍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进行科技统计工作的有力保障。一方面,科研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对科技统计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要不断加强对科技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与技术水平;另一方面,科研统计机构要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在培养人才的同时,积极引进优秀的科技统计人才,充实科技统计队伍,为科技统计工作的良好开展做好人才储备,打造高素质的科技统计人才队伍。 (三)加快科技统计信息化建设进程 科技统计的现代化是科技统计工作发展的趋势与方向,而科技统计的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统计的信息化,所以科研机构一定要加快科技统计信息化建设进程。一方面,要加大对科技统计的投入力度,提供信息化建设配套的硬件与软件资源,构建科技统计信息化平台;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引进,要着力打造科技统计信息化系统,提高科技统计工作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统计是对科研管理活动投入、过程以及产出的科学统计,是加强科研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是评价考核科研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进行科研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然而,目前我国科技统计工作却存在科技统计意识不强、科技统计人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科技统计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等问题,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对科技统计的宣传力度,提高科技统计人员科技统计意识;建设高素质科技统计人才队伍;加快科技统计信息化建设进程,以此来为我国科研管理创新服务,从而促进我国科技不断创新与发展。 作者:王华丽 单位:商水县统计局 科技与管理论文: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 农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在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科技服务质量正在呈现出不断进步的趋势,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科技服务以及管理的概念进行更加明确的界定,对于实现城乡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且对相关的结构要素加以重视,在今后农业发展的进程中,通过不断的优化发展以及对城乡建设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希望能够有效的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的突出发展,为社会经济增长作出宝贵的贡献。 【关键词】 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管理;基本特点;基本作用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在社会不断变革的过程中,农业的主要地位始终没有得到忽视,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利用技术的进步来突出各自领域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是进一步深化农业主体地位,优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在理论基础上还是在社会的实践应用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当前的农业科技服务还存在众多的不足之处,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通过多方面的探索,加强对农业科技服务以及管理相关内容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基本内涵 首先,农业作为发展的根本,对于我国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农业科技服务中,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要素,一方面是在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为农业发展创造出来的一些优秀的成果,这些都是以农业科技的自然原理为基础得以实现的,并且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途径将这些发展成果传递为接纳者,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生产操作方式水平的提高。另外一方面,在整个农业体系中,不仅包括了农户自身,还有农业合作社以及相关的企业等,他们通过对科技的应用,将生产活动更加贴合市场的需要,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效益,并将生产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向科研者得到反馈。这是农业科技服务中两点重要的内涵。其次,在农业科技管理中,与农业科技服务具有一定的差异,在这一概念中主要是在科技流通的创新环节得以实现的,以参与主体为中心,通过特有的目标集合在一起,并且共同为这一目标作出努力,方式以及组织等相关的内容可以是多样化的,在整个过程中,都是由参与主体自行加以控制,对于现代化的农业发展建设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科技服务与农业科技管理的过程中,二者既具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的不同点,例如前者更加注重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够在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农业的发展,是一种外向性的表现形式。而后者是对现有的权利与义务进行再分配的过程,与之相反,属于内向性的表现形式,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但可以有效的促进整个农业发展水平的进步,还能使之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在崇尚生态化的今天,这一系统的形成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2、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特点 将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一个特点就是主体复杂性,因为在整合的过程中,其中涉及了众多的单位,例如农业企业,又包含了农业企业中的科研单位,还有合作社等等,这些都是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为农业创造了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其次是具有阶段明确性的特点,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贯穿在整个农业服务的进程中,尤其是在创新以及流通的过程中,这一变化极为明显。在创新阶段,主要是农业院校以及在企业中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通过对某一技术的发明与再创造。另外一个阶段是扩散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要对技术加以推广,使得更多的农户了解科技手段,应用科技手段。还有一个阶段属于接纳阶段,科技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还是需要得到应用效果的见证,只有农户看到了发展的希望,才能普遍的接受这一技术手段,所以在科研成果的接纳阶段,更加需要对某一科技的认知,为今后农业的创新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最后一个阶段是对信息的反馈,整个农业科技推广的过程中,只有发现不足并且改正不足才能实现农业的进一步优化发展,因此才要向农业科研机构反馈信息。 3、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基本作用 将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主要是为了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众所周知,在我国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的发展十分显著,但是乡镇却在资源以及发展途径上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影响,这是造成城乡发展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如果城乡经济的差距不能有效的缩短,那么对于乡镇居民的生活以及收入等都会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基于这一情况,通过将科技服务与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得以实现。在内外兼修的发展契机下,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以“赋权”的方式激发其潜力,同时加大外部资金的投入,共同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样一来我国城乡之间的距离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缩短,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的理念以及资本。另外,可分层性地为农民提供科技成果。农民按照其生产规模还可被分为大户与散户,兼业户与纯农户,他们之间由于生产规模与收入来源不同导致的风险承担的预期也有差别。相比而言,大户与纯农户对农业新技术更具有敏感性,但在采用新技术时具有保守性;散户与兼业户由于其生产规模较小,收入来源多样,因此对新技术的采用具有滞后性,但在模仿先进农户时又具有积极性。另外,按照农民新科技采纳的时间长短,又可将农户采纳者分为创新者、早期采纳者、中期采纳者与落后者等。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要求对不同的农户采取区分性原则,不能进行填鸭式的科技注入,必须依据不同的农户生产心理与生产模式去推广一项科技成果。 4、结语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信息化的推进和农民素质的普遍提升,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只有通过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宏观上的指导与微观上的观察来调各种体系内部的主体,从而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系统,各体系之间才能形成有效沟通与对接,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作者;姜晓峰 单位: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四0五队 科技与管理论文: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与管理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企业数量的日益增多,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发展,对电量的需求日益增大,加重了电力公司的供给压力,也对电力公司的革新与发展提出了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对于电力系统科技创新的要求需尽快提上日程。 关键词: 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管理;现状 0前言 电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能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保障之一。电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的更加广泛,所以电力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对于电力生产的管理是保障人们生活的途径之一,同样也是维护电力企业生存发展的举措。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需要,需要电力公司加紧科技创新,以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大局的稳定,同时促进电力公司的发展。 1电力企业的现状 随着电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民、政府以及国家愈发认识到电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响应国家的号召,近年来,电力企业不断加大对电力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的投入,通过对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的设计、对过程进行管控和疏导,来推动电力企业在技术领域取得一定的进展,通过技术革新来解决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问题。现阶段,我国政府鼓励电力企业进行创新,尤其是在科学领域的创新。通过一定的市场调查,宏观调控,注重对电力企业的利益引导,通过建立相关的鼓励机制来构建科技人才队伍,积极展示科研成果以及进行表彰活动,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科技人员的最大价值,从人才角度解决科技创新的问题。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着眼于为了促进社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技术效益。虽然在社会大环境下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呈蓬勃发展之势,但依旧存在许多问题[1]。社会的发展,对于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企业进行调整,进行科技创新。但是一些电力企业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还不够彻底,对于企业而言,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需求,科技兴企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宗旨。所以电力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优先发展技术,通过技术革新根据市场的变化趋势结合自身发展状况来制定相关的发展方针,来指导企业自身的发展。 2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与管理方向 在认识了科技兴企的重要性后,要根据社会现实制定相应的企业发展规划。首先要重视科研队伍的作用,重视对科研人才的培养,提高对创新型人才的认知,以应对电力公司体制改革将会出现的问题[2]。电力公司应认识到技术及创新型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所以应该培养出一批符合电力行业特点的有系统的创新型人才,从企业的核心能力出发,让创新型人才成为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的能够地理自主地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科研的人才,从根本上解决技术上的问题。之外,要把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到电力企业的生产中去,避免工作成果转化落后导致工作进程严重落后。实现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相配合的和谐场面,要把科研成果的转化要符合市场的需求,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要保证企业产品是先进技术的集成,要认识到市场是业主也就是人民的需求,是专业技术的体现,是市场的需求。还要制定科学、客观的企业规划,全面客观的对外界环境,自身的发展需要,进行合理、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找到自身的不足与差距,清楚明白地反思自己,从而确定自己发展的目标,找准方向确定要开展的工作[3]。规划工作时,要认清企业的现状,要从覆盖全企业的技术领域出发,敢于暴露缺点,发现缺点,才能改正不足,在方向上明确科学发展的目标,确定要开展的工作。要牢记住,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产是紧密结合的,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是为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反之电力企业的发展依托与科技的创新,所以决不能脱离电力企业的自身发展需要去单独搞科技创新。明确科技创新与生产的关系,认识到科技创新与生产应该是来源于生产发生转变到成为服务生产到最终的引领生产。科技创新的首要目的在于保证生产,也要解决生产过程中要面临的技术问题。所以,科技创新要满足生产的需要,但是不能满足于这种现状,而是应该在满足生产的需求之后,仍要加以创新,要保证创新的成果要超越生产的需求,要有更多的额外价值,加强企业系统内部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积极力量。 3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电力企业也面临着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模式的变革,也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科技管理工作的新课题。时代的发展,使企业在发展前景上提出了一定的发展景愿,迫切地需要提升企业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但是迫切的需要仍面临挑战,科技创新并没有全面的推广实施,科技力量仍然薄弱,并不能满足于发展需要。企业的管理模式有待优化,创新资源也有待整合,创新型服务水平也有待提升,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依旧存在。但是,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存在发展的优势。随着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新能源的应用、大电网的运行、电网的优化等方面研究持续开展,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优势,为电力企业的法自主发展、自主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具有资源优势,例如拥有优良的试验设备、各级工作室,相关专家队伍的形成,设备的安全,人才的投入,都为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4结语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的地位日趋重要,在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最大化的结合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产值外,还要推动企业的转型,要正确对待转型的道路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抓住时机还要正视自身,扫清企业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完成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发展目标。 作者:彭占龙 单位: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灵宝市供电公司 科技与管理论文: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物流管理的影响探析 摘要:科技水平是社会生产的第一动力,我国经济想要长期稳定建设就需要保持科技一直进步与创新。现代物流管理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比例,在实际运行中已经获得了显著效果,但是并不代表现代物流管理没有任何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对于社会经济建设严重影响。本文就将以现代物流管理作为研究对象,探索科技进步与创新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影响,为社会经济快速建设下的现代物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关键词:科技进步;创新;物流管理 0前言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建设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就是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突出性地位。先进的科技技术在企业实际生产建设中使用,就能够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现代物流管理中使用先进科技,对于物流企业实际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科技进步及创新对于物流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十分关键。 1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快速建设,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企业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已经占据一定优势。物流企业想要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格局相一致,就需要现代物流管理工作在实际运行中取得更加显著性成效,这样才能够让企业在市场中具有较高的比例。 1.1科技进步与创新有效地促进了现代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在快速增长过程中,人们越加关注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对于经济建设造成的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关注较晚薄弱,这就造成社会经济在快速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已经被严重影响,出现了温室效应等众多环境问题。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因此对于各种生活用品有着较大的市场,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资源上的浪费,这种生活状态不仅仅对于自然环境影响严重,也影响着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建设。根据这种现实情况,需大力发展科技进步与创新,让社会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有先进的科技作为保障,在满足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过程中,还能够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现代物流管理在进步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对于科技进步及创新的关注,这样才能够在现代物流管理中使用先进的科技。现代物流管理中,通过一些先进的科技在实际管理中使用,将物流管理中的有限资源最大化使用。 1.2科技进步与创新可以促进物流管理进一步发展 科技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与企业建设水平的主要标准,换句话说,科技进步及创新对于国民经济与企业效益中都有着推动性作用,我国物流管理模式正在从原始管理模式中向现代化管理模糊过渡,在过渡的过程中需要科技的进步及创新作为有效支撑,让物流管理模式有效落实。目前,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的时代,物流管理工作在实际建设中已经面临了较大挑战,这就需要物流管理模式向现代化转变,物流管理工作将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广泛使用,这就要求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作为有效保障。 2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背景下优化现代物流管理的措施 2.1建立完善的现代物流管理体制 我国物理管理想要向现代化稳定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提高物流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方面的培训,让物流管理人员能够用更加前沿的管理思维进行物流管理,对于先进的管理模式清晰认识,能够根据物流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物理管理。物流管理人员在具有充足的管理知识的基础上,物流企业可以定期具有管理方面的活动,对于管理工作较为优秀的管理人员进行奖励,提高管理人员对于科技进步及创新的关注,进而有效提高物流企业管理水平。 2.2为现代物流管理的科技进步及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 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想要进步及创新需要全部物流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是一个十分繁琐的工作,物流企业能够为物流管理技术的进步及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能够将物流管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保证物流企业能够更加稳定健康建设。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中使用先进的科技技术作为辅助,对于管理中使用的信息资源进行综合性分析,了解物流企业与消费者在观念上的差异,调节电子商家与消费者间的经济矛盾,及时了解消费者的实际想法,进而方便物流企业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针。物流企业在为科技进步及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的同时,还能够让不同物流企业间可以将资源共享,加强不同物流企业间的联系,管理人员能够将最适合的管理方式进行沟通,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样,物流企业管理方式将更加与社会经济结构相一致,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中也具有使用先进科技的意识,最终让物流企业现代物流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3结论 科技进步及创新对于我国现阶段物流企业管理模式过渡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缺陷,需要政府部门及企业共同努力。 作者:郭悦涵单位:西安航空学院 科技与管理论文:科技进步与创新现代企业管理分析 一、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1.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的进步与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如今,全世界的国家和地区都认识到了科技对于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都在努力进行科技的引进和更新。将科技运用到企业的生产和企业管理上,不仅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能够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化、效率化,使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稳步提升。科技的创新与进步能够改变企业落后的管理模式,优化管理方式和方法,使企业的管理向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导的方向发展。企业的综合实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也就大大增强了。 2.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的进步与创新 使企业在发展时能够实现科学的发展模式,并自觉形成正确的企业文化。企业除赢得利润、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之外,还会关注社会问题,实现企业自身的社会价值。在国家和社会面临困难时,能够自觉出一份力。同时,在科技的带领下,企业将不断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保证企业发展的科学性和效益性。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使企业实现发展的高效益,形成正确的企业文化,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企业经济实力的提升 一方面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依靠生产成本的降低。科技的进步与创新,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使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企业的生产效益提高,经济实力也就同步得到提升。同时,科技的进步与创新,还使得企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高科技机械设备替代人工进行生产劳动,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也就使得企业整体的经济实力得到提高。 二、保障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发展策略 1.加大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资金投入 要想保证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够持续为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效益,实现企业管理的最优化,就应当持续坚持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发展和研究。这就离不开企业大量的资金支持。企业应当在资金管理和分配上进行科学规划,保证科技进步和创新专项资金的投入,以足够的资金支撑科技的研发和创新。 2.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 科技的进步与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投入和引进。企业要想保证科技创新的先进性,就应当重视人才的引进,花大力气和大量资金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并做好人才的管理,保证科技人才的福利待遇,并建立健全考核和评价机制。同时,企业应当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让员工认识到科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科技,保证生产效率,实现企业发展的高效益。 3.建立企业信息化平台 科技的进步与创新要想充分运用到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当中,就应当建立企业的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平台包括会计的电算化和信息化,以及其他企业部门的信息化。信息化平台能够快速地将创新科技传播到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全面提高企业的科技化水平,使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 4.建立健全企业的管理制度 科技进步与创新虽然能够给企业带来高效益和高回报,但这离不开企业健全的管理制度。只有在企业拥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科技的研发和创新,不断发展并充分运用到企业生产当中。 三、结语 当前企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保证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当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科技的进步与创新能够实现企业管理的最优化,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现代企业应充分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力量,改善企业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贾晶莹 胡广 单位:中国华能集团燃料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科技与管理论文:科技进步与创新现代企业管理论文 一、现代企业管理中运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现状 目前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存在以下问题,管理层的结构单一,一般由专职人员组成,由此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大部分技术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难以参与管理,这种现状不利于我国现代企业的管理创新发展和科技进步。相比之下,法国的现代企业更善于利用科技进步和创新,其颁布了《技术创新和科研法》等政策,用于现代企业进行创新的理论指导。芬兰、丹麦等国家及时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教训,也推动了现代企业的发展。而韩国作为后起之秀,通过制定《科技振举法》、《技术开发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得本国企业的科技进步与创新做到有法可依,因此国家的经济实力也跻身于亚洲乃至世界前列。由此可见,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的管理尤为重要,蒸汽机的发明、电机的发明、计算机的发明,近代史上这三次革命都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落后生产力逐渐被先进生产力所取代,都是由于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引起的,由此科技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首要因素。 二、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1.科技进步与创新有利于提高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日益加快,促使科技发展的进程更为迅速,只有注重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在现代企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处于有利地位,并且将市场导向当作准绳,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创新,不断的发展新的生产力,运用科技的进步以支撑企业获得更高的回报。企业只有将各种创新资源有机的结合,汲取经验教训,形成本企业产品的新型概念,摆脱以往的陈旧理念,并且转化为自身的核心科技竞争力,才会在经济角逐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2.科技进步与创新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企业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才会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要求的经济增长模式,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与此同时,还要肩负起社会责任,做到以人为本,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响应回报社会,这也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一种特殊表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关键是使企业的人、财、物实现最优配置,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多的回报,避免尸位素餐和生产资料的浪费,这就需要企业加强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利用科学手段实现这一目标。 3.科技进步与创新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个体经济实力 无论是国有经济还是个体经济,生产力都是衡量企业竞争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它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基础,因此个体经济想要提高竞争实力就必须学习和掌握先进科技技术,使得劳动时间缩短,生产资料最大化利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进而企业才会有更大的竞争优势。我国部分企业通过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已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例如有研硅股,中国最大的国际半导体材料基地,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2英寸鬼精抛光生产线的企业,其不断进行科技研发和科技创新,全面提升了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并且将继续保持在国内半导体材料的技术领先地位,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 三、针对加强现代企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效措施 对于加强现代企业的科技进步与创新主要有三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是企业本身的结构调整,最后是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针对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比如出台一系列科技创新法案,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科技自主创新体系。用以推动现代企业的科技进步。并且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企业实行管理机制制度创新的根本是企业管理机制的变革,这种变革为企业创新奠定了基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这种变革直接影响到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可以出台金融政策,金融政策通过改善融资环境、为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对促进自主创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本身结构的调整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且管理层次要有创新意识和灵活性,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使各部门与单位间形成一条联通的纽带,更有效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企业要有市场意识和预测意识,及时调整自身管理经营模式。并且通过不断学习先进知识来推动科技进步,企业作为跨文化交流的载体,要积极与各种文化制度的龙头企业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为自己的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积累宝贵经验。与此同时,个人也要加强知识储备,科技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科技人才构筑科技技术,企业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是科技人才的储备,由此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提升交流的灵活性,积极与各国文化相互交流,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体制。 四、结语 本研究主要是对现代企业的竞争局势以及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现状做了简要分析,进而阐述了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的影响,并依此根据笔者的分析提出了有效措施,我国企业必须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作者:蒋思雄单位:潍坊科技学院 科技与管理论文:农业科技种子管理现状与策略探讨 1管理不够 在农业种子管理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管理的质量,必须建立规范化的种子市场,使农民能够买到放心的种子,但是现有的种子市场还是存在以假乱真、种子经营主体混乱、种子售后服务差的现象,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农民的利益。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种子管理部门对种子市场的管理不够,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规范种子市场相关人员的行为。 2改进措施 2.1增强管理的意识 为了保证农业科技种子管理的水平,必须在采取相应的措施之前,首先转变各部门对种子管理的认识,重视种子管理工作,认识到对种子进行优质管理的重要性。各部门相关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遵循一定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强自身的法制意识,在工作中能够做到认真、负责。 2.2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在农业科技种子管理的过程中,为了使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够规范、合理,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随时监督工作人员的行为,这种监督机制也能促使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工作作风,从保障农民利益的角度出发,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为农民办实事。 2.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在种子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及时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培养,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对种子的质量检测能力,实行凭证上岗的制度,组织定期培训,并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端正态度。 2.4规范交易市场 在管理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对种子市场的管理工作,建立高标准的市场准入机制,规范市场经营的主体,建立有效的市场管理制度,对种子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控,同时还应该加强种子的售后服务工作,指导农民进行正确播种,及时解答农民在种植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5建立形式多样的管理办法 在具体的种子管理过程中,需要有关人员在实践管理中不断总结经验,并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结合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更多有效的管理方法,保证农民能够买到高质量的种子。在农业科技种子管理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必须在种子的管理过程中,根据我国《种子法》的要求,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办法,同时还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种子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使我国的种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李学军单位:吉林省白城市种子管理站 科技与管理论文: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通过对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现状的阐述,对新形势如何构建中国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进行了探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大体平衡和结构性、区域性相对过剩。这一方面说明现行的农业经济结构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农业发展正酝酿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崭新突破。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制定和完善中国特色农业科技系,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变革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方法,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一、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 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是依据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各项农业技术活动进行组织和策划,以求在时间和经济上最合理、最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农业技术发展目标。它是现代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功效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我国实行的是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战略,把业中的资金强制性地转移为工业化积累,在工业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的现代工业在城市迅速扩张。而相比较而言,农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整体徘徊不觚,发展艰难。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科技资金的投入,加强了科研院所的组建,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农业科技专利成果交易。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除了对国家政策的需求外,关键要靠农业科技的支持。然而由于一些体制不健全的客观因素制约,使得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经济总体不相适应。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管理的主体不明晰。现代农业就是利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把传统农业的旧“四靠”转变为一靠科技、二靠人才、三靠投入、四靠管理的新‘四靠”。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农业科技的管理主体是以各级政府纵向调控和直接领导为主,农业科技管理机构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一直没有在法律上得到应有尊重。同时,一部分农业科技投资主体和收益地位不明晰,产权关系不明确,使生产者和经营者缺乏积极性,没有产生出应有的效益,也严重制约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政府的行政指令为转移,农业科技管理需要管理者遵循科技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在制度化的前提下也应该赋予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以一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农业。二是地方农业科技管理资金匮乏。国家每年都会在财政预算中拿出相当部分资金用于农业科技的改革和完善,同时也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投入部分财政资金以支持本地农业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而地方自留可支配财政资金并不多,所以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大量资金投入效果并不明显、对GDP增长贡献不高、且见效期长的农业科技的热情自然不高,也就造成了一些具备发展高新农业的地方因缺乏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而错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三足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采用高新成果缺乏热情。农民是农业关系的主体要素,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是要有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而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管理基本还是由政府主导和垄断,政府对农业科技的宣传缺乏力度,加之市场化的农业科技交易体制没有完全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同时,由于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偏低、经营规模小、收益低,对采用高科技的热情商。是农业总体的机械化水平不高,资金匮乏。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唰时也影响『.农业科技的研发和转化,我国农业机械化低水平层面运转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业新技术规模效应的发挥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二、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含量的高低是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减少损耗、提高效益、占领市场的关键,因此提高科技的研发速度,改革传统的科技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一)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制订长远科技发展战略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科技发展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做出再瞻性的部署,打破条块分割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管理的立法和执法,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重奖取得重大成果转化效益的单位和个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公共资源保障机制,完善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同时,必须将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层面,把对农业科研的投入看成不断增长的公共需求和维持农业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制订长远科技发展战略不仅是农业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在要求。国家农业、科技主管部门和地方都要从长远出发,对业科技工作做出合理规范,形成三个层次力量最优配置,为我转型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二)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至今我国在这方面尚无满意答案的现实难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涉及到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宏观看,科技成果转化是由科技给、转化、需求和科技环境系统等构成的大系统,其运行要求立、健全相关的动力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调控机制等。微观看,科技成果的转化包括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工业性实验、工厂化生产等环节。因此,必须规范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和成果转化衔接体系,实施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地方的科技联姻,动员各类农科教研机构和私营企业参与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科技的研发必须依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运作,以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契机,而且科技成果也只有在转化为产力时,才能为社会增加更多价值。企业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引进,成为创新的主体和技术推广的载体。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农民要形成密切利益共同体,使其成为教学与科研成果的孵化器,优良品种推广的生产基地,有效发挥科技辐射、带动效应。2003年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与连云港市共同发起的“百名教授科技兴百村小康工程”活动(简“兴百村活动”)已初见成效,该活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科研院校与农村的直接联系,避免了中间环节所产生的烦琐程序、信息中转误差和资源丢失现象,实现了事业单位职能和服务型观念转变,而且农民也可以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遇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地反馈给专家,力求把问题解决在最先发现环节。 ㈢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素质,完善农业人才市场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教育是基础、科学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拥有多少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的高素质人才,如今已成为国际通用的衡量国家竞争力强弱的标准,而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及中介人才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载体,只有这些人才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政、企、校、研、资”多维互动。因此,必须要建立和健全以知识产权为资本的入股机制,切实加强知识资本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降低知识资本准入门槛。同时,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应建立地方人才储备库,并将其作为一 种长效机制稳定下来高校与科研院所应该为地方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成人教育中定向地为急需农业人才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培训大专或大专以上的技术人员;实施远程教育和各种专业讲座,及时地把各种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到农业地区;农业高校要设立农业推广硕士点,定单式地为基层培养农技推广人员;地方政府也要为农技推广人员提供各种条件,避免人才流失现象的发生。这样才能真正地在我国建立人才激励要素流动、市场选择的新机制,形成市场化、网络化、信息化和制度化的多维互动的创新模式,促进我国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改革农业推广机制,完善农业推广体系加强改革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是决定现代农业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农技站早已变成了只有部门、没有人员或只有机构、没有作用的空架子或纯营利机构。现代农业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农业要发展,基层推广站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建设好现代意义的农业推广体系将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现行农技推广体系不仅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也无法应对加入m后世界农产品贸易对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带来的冲击,因此应在确保农技推广体系稳定的前提下,深化体制改革,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不能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而应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各地应从实际出发,深层次地发掘地方农业发展潜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市场准入门槛,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帮助农民抵御各种风险。 (五)建立现代信息平台,实现农业科技“高速公路”科技信息平台是指综合社会业已存在的科技与信息,为快速合理地利用科技资源提供一个可供随时查询利用的信息资源库,为建立农业数字信息“高速公路”,实现资源共享,应在各县建立以农业部门牵头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农业科技‘‘l10”系统和专家库;要切实转变政府观念,合理设置农业管理和服务机构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避免多头管理和相互推委、扯皮现象发生;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筹建高水准的农业情报信息体系组建统一的农业预警机制。平台的建立单纯依靠行政部门无疑是不够的,没有广泛非行政力量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政府应该推动、整合现有资源,采取多媒体信息交流手段,抓好农业基础建设、技术开发和科技服务工作,即科技的产前、产中与产后三阶段的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的双赢。 农业科技信息“高速公路”功能的最大化,3s技术是核心因此合理利用3S技术则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变革传统农业管理模式和以信息科技促进传统农业朝“两高一优”的现代农业转变及变革传统农业的最佳途径同时,政府要鼓励和扶持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科技的转化率与应用规模,并始终坚{寺“谁建谁管”的原则,注重发挥经济杠杆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引导其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结柬语 进入新世纪,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科技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科技进步将成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成为农业比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当从宏观上总体把握现代转型农业发展的全局,全面把握好农业现代化改革的历史性机遇,勇于开拓创新,构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新体系,为建设一个生机盎然的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科技与管理论文: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越来越多先进技术涌现,并广泛应用在档案管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档案管理成效,朝着更加科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就当前科技档案管理现状来看,作为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的管理工作,更为客观、全面地了解科技档案管理特性,有利于为高质量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故此,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应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明确档案文件收集、分类和编目等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科技档案;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档案作为一种原始数据资料的载体,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反映,具有十分突出的历史考证价值。此外,档案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知识符号的积累,是一种十分珍贵的信息资源。科研机构和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料在长时间的积累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突出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同时具有真实性、广泛性、权威性等众多特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具备更高水平的科技素质,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档案管理开展活动,提升科技档案管理质量,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地开展。由此看来,加强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中泰化学阜康能源公司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为例,公司预计在今年4月份开展工作建设糊树脂项目,该项目工程将全新培育10个以上产品牌号,吸收了超过20名高科技人员,为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为了推进糊树脂项目建设活动有序开展,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同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协调配合开展工作,提供一期项目建设聚合厂房、出料回收厂房、出料汽提、PVC界区外线走向图等52个工号的竣工图和施工档案。与此同时,档案管理员由于自身素质水平较高,可以更为及时、快速地开展档案查询工作,为工程项目活动开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但是在工作期间,仍存在档案管理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一)设备资料管理分散,资料归档责任不明确。企业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中,企业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应该提高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认知程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项工作更加高效开展。但是就当前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现状来看,其中存在很大的问题,设备资料管理过于分散,由多个部门进行管理,资料归档责任不明确,致使移交档案室的设备档案出现不完整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关于设备购买时同供货商签订的合同协议、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等材料又分别由公司采购事业部和项目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资料较为分散。 (二)档案资料移交不及时,忽视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公司内部的项目管理部门在档案资料收集和管理工作时,由于管理人员自身的疏忽,致使未能严格遵循预先设定的移交计划时间要求,及时有效地将档案资料移交到阜康能源公司档案管理部门,档案资料归档不及时现象尤为典型,很容易造成档案资料丢失。与此同时,公司内部的项目管理部门为了确保档案资料能够及时归档,会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部分人员进行整理,但是由于这部分临时人员自身档案管理意识不高,实际工作开展中出现一系列错误,严重影响到档案资料归档效率和质量。 (三)档案形式不规范,影响档案资源数据库构建。档案管理中,公司内部个别部门在数据资料记录中,可能由于用笔和纸张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归档文件的格式不清晰,导致档案资料填写不规范,不符合实际要求,严重影响到档案管理成效。 二、科技档案管理对策 (一)提高档案利用价值和凭证作用。为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成效,应该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档案资料收集、归档和分类程序,选择合理的管理方法,严格遵循归档要求,确保档案资料原始性得到充分体现。档案管理中应该对可供利用的复印文件资料进行归档,收集到原件后再替换,确保档案资料的原始性,充分发挥档案资料作用。 (二)提高科技档案技术文件资料完整性。档案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中,应该严格遵循工作标准和制度要求,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探究工程项目之间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为科研人员实际工作开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更加客观准确地了解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和主要内容。此外,为了确保档案资料归档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档案管理人员应该选择合理的管理方法,列出工程项目的具体归档资料清单,确保资料归档的完整性。 (三)改进档案管理分类方法。为了提升档案管理成效,应该注重档案资料管理方法的选择,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分类体系,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根据行业分类标准,制定明确的类目,突出科技档案管理特色,提升管理成效。在设备仪器档案管理中,可以进一步将其划分为综合档案和项目档案,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档案管理不仅仅是档案管理部门的唯一职责,企业内部各个部门都承担着档案管理重担,这就需要日常工作中,各部门协力注重书写规范,确保数据资料保存完整,运用先进技术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辅助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提升档案管理成效。 作者:郑小红 单位:新疆中泰化学阜康能源有限公司 科技与管理论文: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理论问题分析 【摘要】农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在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科技服务质量正在呈现出不断进步的趋势,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科技服务以及管理的概念进行更加明确的界定,对于实现城乡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且对相关的结构要素加以重视,在今后农业发展的进程中,通过不断的优化发展以及对城乡建设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希望能够有效的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的突出发展,为社会经济增长作出宝贵的贡献。 【关键词】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管理;基本特点;基本作用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在社会不断变革的过程中,农业的主要地位始终没有得到忽视,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利用技术的进步来突出各自领域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是进一步深化农业主体地位,优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在理论基础上还是在社会的实践应用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当前的农业科技服务还存在众多的不足之处,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通过多方面的探索,加强对农业科技服务以及管理相关内容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基本内涵 首先,农业作为发展的根本,对于我国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农业科技服务中,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要素,一方面是在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为农业发展创造出来的一些优秀的成果,这些都是以农业科技的自然原理为基础得以实现的,并且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途径将这些发展成果传递为接纳者,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生产操作方式水平的提高。另外一方面,在整个农业体系中,不仅包括了农户自身,还有农业合作社以及相关的企业等,他们通过对科技的应用,将生产活动更加贴合市场的需要,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效益,并将生产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向科研者得到反馈。这是农业科技服务中两点重要的内涵。其次,在农业科技管理中,与农业科技服务具有一定的差异,在这一概念中主要是在科技流通的创新环节得以实现的,以参与主体为中心,通过特有的目标集合在一起,并且共同为这一目标作出努力,方式以及组织等相关的内容可以是多样化的,在整个过程中,都是由参与主体自行加以控制,对于现代化的农业发展建设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科技服务与农业科技管理的过程中,二者既具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的不同点,例如前者更加注重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够在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农业的发展,是一种外向性的表现形式。而后者是对现有的权利与义务进行再分配的过程,与之相反,属于内向性的表现形式,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但可以有效的促进整个农业发展水平的进步,还能使之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在崇尚生态化的今天,这一系统的形成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2、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特点 将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一个特点就是主体复杂性,因为在整合的过程中,其中涉及了众多的单位,例如农业企业,又包含了农业企业中的科研单位,还有合作社等等,这些都是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为农业创造了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其次是具有阶段明确性的特点,在农姜晓峰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四0五队辽宁鞍山114000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贯穿在整个农业服务的进程中,尤其是在创新以及流通的过程中,这一变化极为明显。在创新阶段,主要是农业院校以及在企业中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通过对某一技术的发明与再创造。另外一个阶段是扩散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要对技术加以推广,使得更多的农户了解科技手段,应用科技手段。还有一个阶段属于接纳阶段,科技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还是需要得到应用效果的见证,只有农户看到了发展的希望,才能普遍的接受这一技术手段,所以在科研成果的接纳阶段,更加需要对某一科技的认知,为今后农业的创新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最后一个阶段是对信息的反馈,整个农业科技推广的过程中,只有发现不足并且改正不足才能实现农业的进一步优化发展,因此才要向农业科研机构反馈信息。 3、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基本作用 将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主要是为了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众所周知,在我国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的发展十分显著,但是乡镇却在资源以及发展途径上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影响,这是造成城乡发展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如果城乡经济的差距不能有效的缩短,那么对于乡镇居民的生活以及收入等都会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基于这一情况,通过将科技服务与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得以实现。在内外兼修的发展契机下,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以“赋权”的方式激发其潜力,同时加大外部资金的投入,共同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样一来我国城乡之间的距离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缩短,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的理念以及资本。另外,可分层性地为农民提供科技成果。农民按照其生产规模还可被分为大户与散户,兼业户与纯农户,他们之间由于生产规模与收入来源不同导致的风险承担的预期也有差别。相比而言,大户与纯农户对农业新技术更具有敏感性,但在采用新技术时具有保守性;散户与兼业户由于其生产规模较小,收入来源多样,因此对新技术的采用具有滞后性,但在模仿先进农户时又具有积极性。另外,按照农民新科技采纳的时间长短,又可将农户采纳者分为创新者、早期采纳者、中期采纳者与落后者等。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要求对不同的农户采取区分性原则,不能进行填鸭式的科技注入,必须依据不同的农户生产心理与生产模式去推广一项科技成果。 4、结语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信息化的推进和农民素质的普遍提升,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只有通过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宏观上的指导与微观上的观察来调各种体系内部的主体,从而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系统,各体系之间才能形成有效沟通与对接,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作者:姜晓峰 单位: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四0五队 科技与管理论文: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现今,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已转变为科技方面的竞争,国家科技不断创新,水平逐渐提高,便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目前,我国人均综合国力水平相对较低,究其原因,便是由于我国企业管理没有创新与发展科技,导致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低下。 一、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1.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够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如今全球化范围逐步扩大,各国的科技水平也相应提高。我国企业需要与国内同行企业竞争,同时还要面对国外企业的冲击。企业如果希望在激烈地竞争中存活,则必须对科技进行创新,提升企业自身的科技水平,方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的科技发展方向应以市场导向作为目标,积极创新并不断实验,开发新的生产力,将科技运用至企业管理,获取更多利益。 2.科技进步与创新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若希望将利益最大化,首先要保证自身可持续发展,使经济持续长远的增长,而确保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便是促进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科技进步与创新还表现在企业需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在提升自身经济水平的同时,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回馈社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企业对生产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的科学配置,企业需规划如何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收益,避免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无故浪费。企业可通过创新科技,提高科技水平,使企业拥有更多的生产技术,以便解决这一问题。 3.科技进步与创新有益于提升企业个体经济实力 企业生产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综合实力。企业生产力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企业如果希望提高生产力,便需不断革新现有技术,使技术更为适合企业生产,员工的工作时间大幅缩短,从而令企业业务的完成速度得到提升,企业的生产力也相应提高。企业生产力的提高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也相应增加,其更容易在市场竞争中存活。 二、加强现代企业科技进步的有效措施 1.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政府本身具有经济职能,应对国家内部市场进行干预,保护并促进国内企业发展。国家可以借助法律创设一套科技创新体系,改变政府职能,鼓励企业改革、创新生产技术,促进科技的发展。同时创立并推行新兴的管理制度,令各企业借鉴、学习,从根本改变企业管理制度,为之后技术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企业发展符合国内市场的发展方向,以便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与此同时,政府还可制定一系列金融政策作为辅助,创新融资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经济保障,从而使其有能力创新科技。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企业进行保护,如《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可见国家对企业发展的重视,保证了国家大部分企业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明确表明了国家对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态度,如其中第二十九条“国家制定政策,鼓励中小企业按照市场需要,开发新产品,采用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技术进步。”同时还制定政策支持企业进行创新,其第三十条该规定“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规划、用地和财政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推进建立各类技术服务机构,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技术咨询和技术转让服务,为中小企业产品研制、技术开发提供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企业技术、产品升级。”由此可见,国家宏观调控对企业科技创新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水平,完善管理制度。 2.企业积极调整自身结构 我国基本经济政策是施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论是企业管理或是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都应与市场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传统的销售渠道时,也应结合现今的科学技术积极拓展其他销售渠道。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应具有一定的市场预测能力,能预估市场经济即将出现的风险,以及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此改变自身的管理、销售模式。企业在学习国内其他企业的管理经营方式的同时,还需学习外企的经营模式,以便企业之后更容易与国际接轨。现今,电子商务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人们渐渐习惯通过网络进行贸易。网上购物,缴纳费用等都是电子商务的表现形式之一。电子商务节省了企业在实体店方面资金的投入,令企业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网络等媒介,便能了解客户需求以及客户所下订单,之后根据订单配货、寄送。电子商务便是企业通过创新科技所得,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的销售方式。 三、结语 企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能够对企业管理产生积极影响,其能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生产力与市场竞争力,我国应注重提高各企业的生产力,从而帮助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 作者:张晓林 李林 单位:南昌大学 重庆市渝北区华都湖滨幼儿园 科技与管理论文:科技档案管理与科学技术发展研究 科技档案管理,指的是将科学技术产生的内容和成果实体化处理,并对其进行收集、管理、储存、分析统计或者分享利用。以档案管理带动科技发展,用先进科技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是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本文就两者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阻碍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科学技术和档案管理,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一、科技档案管理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1.档案管理是科学技术的保存载体。 人们在进行科学活动时,形成的是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理论思想,在逐步进行实践操作后,才能形成最终的科技成果。就科技思想而言,其大多是以文字的形式被保存下来,而这些文字资料就形成了科技档案。对于科技档案的管理,不仅能够完整地保存科技成果,而且也能够确保对科技发展趋势的理解。 2.科技档案管理可以有效保管科技成果。 对科技档案进行有效管理,能够保证科学技术不断地被积累与分析,从而体现出科技档案管理对于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现有的科技成果、文献等,对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只有不断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解读、分析,才能够确保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 3.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成果都被广泛地运用到档案管理中,其中意义最大的便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而网络信息技术则使得档案工作更加方便。最近几年,智能软件、二维码扫描、云储存等先进技术,也在档案管理中得到运用。 二、科学技术发展与档案管理在结合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1.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对科学技术不够重视。 目前,个别部门缺乏档案管理意识,对于科技档案管理的投入不够,制约了其发展。我国目前对于科技档案管理还没有制订统一的标准规范,使得地方政府对于这方面的投入不够主动。由于长期缺乏建设资金和政策支持,一些地方的档案管理还处于止步不前的的状况。 2.对于科技档案,没有进行及时更新和处理。 一般情况下,进行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时,由于工作量较小,结构比较简单,较容易做好完备的处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不断地堆积,档案的更新和管理会变得十分复杂和繁重,再加上目前科技信息的更新速度十分快,如果没有做好收集工作,将会出现滞后现象。 3.现有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科技档案管理对于专业性的要求较高,现有的管理队伍普遍缺乏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现代化的操作经验不足,管理工作者缺乏创新意识。同时,由于我国在档案管理人才方面的教育和储备起步较晚,新一代能够达到要求的人才出现了断层,人才供给不能满足需求。 三、实现科技档案的高效管理,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1.转变观念,加大对科技档案管理发展的重视程度。 首先,国家要对科技档案建设有一个明确的总体规划。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明确的任务划分,促使地方转变观念,加大财政投入。其次,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引进、人员培训等工作要进行考核评比,激励相关部门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2.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对于档案管理的经验和技术,引用外国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设备。 对于管理方法,特别是对于管理流程的把控,要多进行交流和模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分类和归档,在查询这些档案时能一目了然。同时,要建立统一和快捷的登录系统,这一系统不仅要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更要使信息的查询和利用变得高效、方便。 3.建立一个完备的档案信息数据库。 这对于档案馆来说,特别是对要处理海量信息的科技档案馆是十分必要的。就档案管理而言,从科技信息的原始收集、储存、整理、检索、利用做起,再将这些信息输入数据库,实行全国联网,做到资源共享。这样能够充分保障档案的利用效率,也更有利于信息管理。 4.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人才教育。 对现有的管理队伍而言,要做好培训工作,特别是要保障其对于先进技术和方法的运用和现代管理设备的使用。同时,还要让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树立创新意识。教育部门要加强该领域的人才教育,确保优质和足量的人才储备。在进行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时,一定紧跟时展脚步,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运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做好与科学进步的契合工作。 作者:庄华萍 李佳
社会道德论文: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其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事关国家未来。而我们面对的是大学生对社会道德认知不足,社会道德感情缺陷和社会道德意志薄弱等问题显得愈加严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必须坚持在以人为本,内功培养与外功训练相结合。注重实践三条原则的指导下,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创新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机制,强化社会道德能力养成的实践环节。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教育 社会道德能力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生活领域中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也将随着发生变化,东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相互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将随之转变,以适应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的重要群体,是青少年中接受和处理各种信息量最大,思想观念最为活跃的部分,其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其状况如何,对整个民族的影响又尤为深远。通过对培养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研究,进一步揭示青少年社会道德能力形成的规律和培养途径,着重探讨我国当前情况下,高校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社会道德能力是指道德主体在面临社会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也就是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社会价值观或原则处理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一种本质能力,又是人成功地完成社会道德行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社会道德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等。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生存能力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特征,就是将外在的知识,包括社会道德知识、社会道德观念通过受教育者的社会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信念,经过社会道德实践再将内在道德信念转化为稳定的社会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以社会道德知识为重点,同时十分注意其他科学知识对社会道德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把社会道德知识与其他科学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教育,从而从更高的水平上提高道德素质。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十分注重社会道德实践,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分辨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深厚的道德感情、磨练顽强的道德意志、养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一种终身教育过程,是一种呈螺旋式上升的教育与再教育过程,是一种在不断地由社会认知一社会践行一自我反思的循环中从量变到质变的教育过程。 中国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未来各项事业的重要骨干和接班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不仅是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社会道德水平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应对社会道德新挑战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需要学生理性和思维参与的过程,借助学生自己的智慧作出自主判断和决策的过程。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必须着力培养他们的社会道德思维能力、社会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社会道德决策能力、社会道德选择能力等,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思维方式,能够自觉地运用已知去对付未知,处理生活中面临的具体社会道德问题。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面临着科技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挑战。首先是网络文化的挑战,包括信息传播方式转变形成的挑战、教育方式改变的挑战。其次是市场经济的挑战,包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价值观冲突、价值观的困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的调整。再次是知识经济的挑战,包括知识经济对教育主体的影响、对教育客体的影响、对教育介体(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影响、对教育环体(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的影响等。第四是对外开放的挑战,包括道德文化复杂和多元性的挑战、道德文化变动和异化性的挑战、道德文化虚浮与躁动性的挑战、道德文化世俗与实用性的挑战等。只有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培养才可能取得实际的成效。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社会道德认知的不足。这表现为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观,即在个体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上往往只从自我的立场出发,而不能从他人或社会位置去思考问题或处理问题的认知方式。这是导致不少大学生出现社会道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道德认知能力的缺乏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问题。2.社会道德感情的缺陷。道德感情既表现为对人的感情,也表现为对有关道德问题产生的道德焦虑。对人感情的淡薄和道德焦虑的缺失致使部份大学生发生较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3.社会道德意志的薄弱。道德意志薄弱也是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中发生的一些非道德行为看,对一些简单的道理他们并非不懂,但却愿意采取对个人较有利、个人感到更舒服、更痛快的方式而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比如一些学生并非蓄意影响他人的利益,更不愿损害他人的利益,但在个人的愉悦需要和特定环境的作用下,也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缺陷产生的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道德教育影响。学校教育以智育为主,与德育分离,突出智育而忽视德育,忽视认知能力的提高;注重知的培养,忽略行的训练。2.社会环境和家庭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们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这一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不少大学生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某些自身道德素质不高的家长,以其不健康的言行, 在子女道德素质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了消极的影响。即使是道德素质较高,但忽视道德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条件受到家庭具体情况限制的家庭,对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提高也会形成不利的影响。3.个人成长特征的影响。今天的大学生,很多都离不开家长的呵护,性格较为脆弱、怀疑、孤独、自我封闭。这种特定的情况很容易引起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的道德问题。 中国是一个道德文化非常深厚的国家,在培养道德能力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在继承已有传统方法的同时进行创新,赋予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新的时代内容,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确立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不是机械接受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被动客体,而是作为道德活动的创造者和体现者的主体。培育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最根本的,是要确立大学生在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内功培养与外功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像其他能力一样,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理知识,同时还必须引导大学生把握用价值原则来解决道德问题的方式。第三,注重实践的原则。必须从道德认知做起,教育大学生以道德意识指导道德实践,使道德实践为道德意识的升华提供丰富的养料,持续不断地将道德实践内化为人的道德意识、把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必须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创新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机制,强化社会道德能力养成的实践环节。 (一)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一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体系。发挥学校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既管课堂内外,又管校园内外,使社会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随着社会日益走向信息时代,大众传播媒介的道德教育作用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二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学校教育体系。建立良好的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班集体、师生之间的关系等等,以不断地影响和引领大学生个体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三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家庭。努力唤醒父母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影响意识,帮助父母掌握道德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及良好的家风对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二)创新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机制。一是要优化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突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时代性。要把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发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大学生道德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要有一支适应新形势的道德教育工作队伍。这支队伍的成员除了具备道德教育工作的一般要求之外,还应该有新的观念、新的素质,具有网络的资源意识、技术意识、国际意识、服务意识和方法意识,能够运用新的资源和技术手段开展道德教育。三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要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工作,提高对道德教育工作进网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和网络管理,加快网络法规建设、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加强网络道德宣传教育,使整个网络活动有章可循、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建立信息库,努力提高网上宣传教育工作的信息流量,使其内容新鲜丰富、特色鲜明。组织网上专题讲座以使学生相互交流,自我教育,邀请事业有成的教师、教授、校友或海外归来的专家谈自己的经历、体会,用动人的事迹感召青年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国外优秀文艺作品,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鉴赏能力。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网上文化活动。发挥校园网的媒体整合作用,将校报、闭路电视和户外宣传等媒体通过数字化处理后移植到网上,实现道德教育与多种传媒的有机结合,达到优势互补,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力,形成网上网下联动、全员关注、全程覆盖的立体交叉式的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积极开发和研制网络道德教育软件,形成网上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四是实现道德教学的知识教育与提高道德认知能力紧密结合。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应以成才教育为切人点,教育大学生明确成才过程是德、识、才、学、体诸要素全面发展的过程,使大学生充分认识道德品质在人才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五是创建道德认知教育与提高道德意志品质紧密结合的德育教学体制。在道德教育中遵循由浅人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注重不失时机地抓住随时发生的各种事件、事故开展深人浅出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解决道德问题,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在不断提高道德认知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道德意志品质。 (三)强化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道德本身是人的一种实践理性,人在道德认知教育中获得的“道德心灵之花”,不仅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结出客观的道德之果,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检验、确证、巩固和完善。社会道德能力教育要十分注重社会道德实践,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分辨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深厚的道德感情、磨练顽强的道德意志、养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行为。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水平,必须在学校、社会、家庭的道德教育过程中,结合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道德思维能力、社会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社会道德决策能力、社会道德选择能力。强调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实践性,就是要“寓教于做”,在“做”中培养。要使大学生长期置身于一定的生活实践,对文明道德规范反复实践,使他们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通过社会道德实践,使大学生实现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程,对道德文明要求由不习惯做到习惯做、由不自觉做(或被迫做)到自觉自愿去做的过程,把外在要求转化为自我约束机制的过程,达到知而行之。要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感情、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自觉。要重视营造道德实践环境,注重道德行为引导,包括示范式行为引导、律令式行为引导、激励式行为引导。闭要重视创造道德实践机会,强化道德行为训练,把道德行为训练寓于学校公益活动之中、寓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寓于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实践把大学与社会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各级主管部门和高校应该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加强指导,精心组织。要有计划地安排或引导学生走进社区、深人农村、走向社会,参与健康向上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文明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让他们更加广泛和深刻地了解市场经济,认识社会发展,丰富人生成长经历,培养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社会道德论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三大道德都是对人们最基本的、最低的、最必要的要求,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然从这些道德基础谈起才有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道德基础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两大重要问题的重中之重。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融洽、有序、稳定、协调、和谐的文明状态。而这种文明状态绝不是杂乱无序的,需要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约束和调节才能实现。因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解决好这三个基本层面的道德问题。发挥三大道德在社会建设中的规范、引导、调适、融合、促进作用和精神支撑功能可以提高主体构建和谐关系的道德实践能力,使社会主义法律、政策、制度建设的贯彻和实施效果更佳。那么, 三大道德为什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呢? 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问题而展开的。根据道德所调整的关系不同, 我们可以把道德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的道德建设恰好能够从精神道德领域解决人际关系和谐问题、社会关系和谐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因此,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我们可以从这三个层面上来分别加以考察。 一、和谐社会的社会公德基础——文明行为促进和谐 社会公德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在道德上的基本标准。构建和谐的社会,人们必须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总是要遵守一些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秩序,这就是作为和谐基础的社会公德。这种基础作用可以从三个层面表现出来: 首先,调节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上的和谐。举止文明、待人接物礼貌大方、和悦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挚的态度可以营造一种人际和谐的氛围;平等待人、尊重理解他人、帮助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直接体现,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人,都不能脱离他人的帮助而存在,也不能脱离他人的关心而生活,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依存、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人都去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人,可以促进造就社会和谐。 其次,调节在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和谐。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是构建和谐的主要内容。爱护公物要求公民关心、爱护和保护国家财产,同一切破坏和浪费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爱护公物是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社会的公用设施得到妥善保护并保持良好的状态,是实现公共生活和谐有序进行的基本保证;遵守公共秩序意味着个体对纪律、规章、法规等社会公约的敬畏和遵守,意味着个体自我约束、严以律己、一丝不苟的奉献精神,意味着个体与社会的合作态度;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公共秩序对我们每个人、对我们的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大家共同的要求和愿望,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大家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我们才能有一个秩序井然、安定文明的和谐社会环境,我们的生活才能正常进行。 第三,调节在人与自然关系层面上的和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安全, 与自然共生共存、协同发展,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指讲究公共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等,还包括降低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广泛内容。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不多,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对于可持续发展,维护子孙万代的根本利益,推动生态和谐,实现长治久安的社会和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和谐社会的职业道德基础——职业文明促进和谐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调节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具体说涵盖的是同一职业内部人与人之间、从业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从业者与职业之间、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能否调整好这些关系,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和谐”水平和高度。职业道德随着分工的出现而逐步形成,又随着分工的逐步细致而不断发展。在社会分工愈细和专业化程度愈强的现代化社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职业压力日渐增大,社会风气呈下滑苗头,不文明的职业活动不断增多。处理不好这些问题,势必对和谐社会建设造成重大影响。 首先,调节在同一职业内部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包括同事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一部门的职业道德规范将人们统一到为了正当利益而和谐劳动的统一目标下,其内部关系就会不断融洽和谐,就会形成这样一种人人努力向上、文明礼让的和谐局面:同事之间团结互助、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既相互竞争又相互鼓励;部门之间顾全大局、相互配合、减少矛盾、避免纠纷;上下级之间相互理解、尊重、沟通、减少内耗、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 其次,调节从业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和谐。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是为人民服务这一职业道德核心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从业者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满足社会其他行业和人员需要,同时也从其他行业的职业活动中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每个从业者既是服务者又是被服务者。整个社会各个行业互相联系、密切配合,都努力营造“主动、热情、耐心、周到、文明”的行业风气,就可以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统一和谐整体。 第三,调节从业者与职业、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和谐。所谓“干一行,爱一行”,从业者要忠实地履行职业责任,安心本职工作,恪尽职守,诚实劳动;努力培养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幸福感、荣誉感,培养正确对待各种职业劳动的科学态度。忠于职守、热爱本职既是从业者发挥才智、干出成绩的需要,更是整个社会生活有条不紊、和谐行进的需要。此外,对待其他职业、职业与职业,要坚持“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鄙视体力劳动和服务性职业的职业态度。因为,一个人社会地位、荣誉的高低,并不取决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关键是看他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所做的贡献。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家庭美德基础——文明家庭促进和谐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主要包括夫妻关系、长幼关系、邻里关系三个方面。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正确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首先,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构建文明和谐家庭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建设一个好的家庭,首先要处理好夫妻关系。恩格斯说:“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即是说,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是家庭美德最基本的规范。夫妻双方在共同生活中,要遵循“互爱、互敬、互勉、互助、互信、互谅、互让、互慰”的原则,培养、巩固和发展夫妻间的爱情,并使这种爱情具有美好的、崇高的道德内涵。为什么夫妻平等相爱具有举足轻重的道德意义呢?因为,男女双方的平等是爱情关系得以保持的前提,同时也是维系家庭关系、社会和谐的基础。作为共同生活伴侣的夫妻,只有在和睦互爱的基础上,才能共同承担好对家庭、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其次,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精心抚养和爱护子女,子女瞻养和尊 敬老人,是家庭和谐的重要表现。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责任,子女也有对父母赡养孝敬的义务。尊敬父母,赡养老人,既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也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古语云:“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人岂能无情无义?赡养不仅仅是在物质上供养老人,还要在他们年老体弱时在生活上给予照料,包含着精神生活的内容。当然,父母也要以宽容、豁达的态度对待子女,要接受新观念、新事物,不要用旧的思想观念苛求子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敬老爱幼,全家和睦相处。此外,在家庭生活中,一个成年人不仅/!/要面对父母,还肩负着培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家庭是教育子女的摇篮,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在对子女的教育中,父母的道德、威信对整个家庭关系的和谐融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教育学的理论,身教重于言教,父母以身作则,做出榜样,在道德上做好子女的表率。 第三,邻里团结塑和谐。“远亲不如近邻”,邻居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仅有助于克服困难,还能为我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生活环境。一个家庭同左邻右舍的关系,是个人、家庭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缩影。邻里之间坦诚相待、友好往来、礼让为先、交流信息、沟通感情不仅能创造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而且邻里间还会互相影响、教育和感化,有利于营造温馨、稳定的和谐环境。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者密切联系,辩证统一, 共同构成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三大道德,可以有效确立、强化、养成实践主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 维护和建设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从而引导人们更加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道德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道德,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和必须去践行的活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深切地感觉到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道德风气日益败坏,令人堪忧。一些无道德底线的想法和行为让人无法接受,许多人在呼吁、渴望道德社会。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伦理,是人们群众的共同心愿;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强大支柱;对于提高我国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使我国在世界之林位于巅峰之地具有重要意义。 一、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1. 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的特点,使一些过时的、丑恶的道德观念随之出现,与市场经济相互抵触。这些道德观念使经济不能够平稳运行,阻碍了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伐的同时,必须加强道德建设,扬长避短,促使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 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对外开放。中国的现代化在一定意义上依赖于对外开放的程度,发展市场经济需要加入世界经济体系,而当今世界经济体系是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对外开放的同时,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传统道德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多年形成的共产主义世界观、道德观一旦崩溃,开始追求物质享受,极端自私,甚至丧失人格国格,那么我们的国家将会慢慢沦丧。实行改革开放,就要与他国进行交往联系,就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如何积极吸收他国积极向上的文化,同时抵制他国对我国进行‘西化’的政治图谋,这是一个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加强道德建设,坚持共产主义道德观,形成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凝聚力,抵御外国意识形态渗透,从而更好地进行对外开放。 3. 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以德治国要求我们党的全体人员的和广大领导干部自身要有高尚的道德,我们国家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在国家事务中处于领导地位,因此,在“以德治国”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公职人员要不断提高“治国”能力,其中首要包括的就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只有道德高尚,为人坦诚正直,才能获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从而达到以德治国的目的。以德治国要求广大人们群众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怀,人民群众既是国家方针策略的承载主体,又是方针策略的推动主体。他们的道德素质越高,就越能理解领导者的以德治国方略,就越能积极响应国家以德治国的号召,而且也会监督领导者为政以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就越高。因此,加强公民道德是以德治国方略实施的有力保证。 二、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过来影响着经济基础。道德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二者相互联系,相互约束,不可或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决定的,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思考。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剥削阶级资本家凭借资本的力量雇佣工人从事商品生产,剥削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所以,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内容,也是它的首要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权利的拥有者。所以,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曾论述过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道德观念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人们的道德水平也会有所提升。 道德对经济的反作用。道德作为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无形之网,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所以以自己特有的独特方式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如果群众的道德水平不提升,就无法使经济更好的发展下去。相反,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会推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道德建设的具体途径。 ( 一 ) 以经济为支撑。 道德建设必须以经济为支撑,我们只有积极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为解决国内的其他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公民的觉悟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 ( 二 ) 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在道德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优良的道德传统,更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大力弘扬新的时代精神,并与其相结合。同志指出,面对新的世纪、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特别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五种精神。“五种精神”的提出,是我们党一路走来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伟大精神的凝聚和发展,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扬弃和升华,是当今时代道德特点的深刻洞见。在全国上下宣传和弘扬这五种精神,对于道德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现实意义。 ( 三 ) 以法律制度为保障。 如果说道德教育是用说服和劝导的力量启发人们,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坚定人们的道德意志。那么,法律和制度则是用强制的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并逐步将外部的约束和他律内化为人们的自律和内在的道德觉悟。我们只有把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和谐的基本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体现国家和全体人民意志的政治法律制度,才能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适合的制度条件。 ( 四 ) 以道德建设活动为载体。 要大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创建文明城市要求城市居民的道德素质要在一定的水平上,提高市民道德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中之重,又是文明城市的外在体现;要创建更多的文明村镇。开展创建文明农户活动,是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行之有效的方法。重视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动员农群众的广泛参与,是有效开展创建文明户活动的基本经验。 深入创建文明行业。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要深入各行各业来感受不同行业的性质,而举行有针对性的的创建活动。尤其服务行业,每时每刻都与消费者接触,不免会有矛盾产生。这时,服务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体现了个人乃到整个企业的道德观念,甚至影响这一行业的道德水准。因此,搞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对于道德建设意义深远。 总之,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道德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基础工程;道德建设是使我国不断繁荣强大的伟大事业,但也是一项重大而艰巨、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我们应该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团结统一、民族和睦相处、经济平稳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道德思想,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进步力量,共同努力,实现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革命和任务! 社会道德论文:和谐社会与道德建设 【摘要】和谐社会的建设既是经济建设的目标,同时又是思想建设的内容,既要有法律的保障,又要有思想道德的维系。社会的和谐,是由构成社会的诸要素的和谐来实现的。人——是社会构成各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而道德是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素。因此,和谐社会的建设,首要的是人的道德建设。 【关键词】和谐社会;道德;建设 和谐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古语云:“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社会规矩是社会行为的准则,所谓“有条”则“不紊”。社会规范有成文与不成文的两大类:法令、条例、规章以及一部分道德,为成文的;风俗习惯以及一部分道德为不成文的。成文的、强制性的规范固然有效,不成文的、非强制性的,靠褒贬来规范的,能净化人的心灵深处,更具有长效的功能。 和谐社会总体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和谐,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三是人与自身的和谐。其中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上述两种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有了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就成了必然。因此人自身的和谐,即和谐人的建设应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心环节。 一是思想和谐,主要表现在思考问题全面,理性的处理问题,做事以双赢为目的,而不是损人利己。二是品质和谐,其核心是能正确处理利益关系。每一个人都应与别人一样平等的看待自己的利益追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正要成为一个和谐人,除自身努力,外部环境也至关重要,人是否是和谐状态,与社会是否具有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密切相关。 一、和谐思维 把和谐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善于以和谐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问题,在处理各种关系时,能做到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解决问题时做到统筹兼顾,努力形成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工作氛围。 崇尚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和为贵”是许多人的处世原则。过日子讲“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讲“和气生财”,这都是一种和谐思维的传统体现。自然事物也是各种元素的和谐组合,香甜是五味的和谐,音乐是六律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种社会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自主的人——具备独立自主的人格。作为一个精神个体,他必须是思想独立的,而不是唯命是从,唯上是从,唯权是从。 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发扬民主,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扩大教职工的政治参与度,让教职工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只有充分发扬民主,相信和依靠教职工,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集聚到学校的发展建设中来。 二、和谐道德 道德水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指一个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平安,更主要的是指人们精神心理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宁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政治和法律的范畴,而且也是道德水准的范畴。从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看,“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哪一项都离不开道德水平的提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相应地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些方面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道德能力建设就更显出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的道德能力,没有全社会成员共同的道德能力,社会和谐无从谈起。道德能力具有导向功能,有助于人们主动适应社会的变化,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价值基础;道德具有激励功能,道德能力作为精神激励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把人们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上来,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和支持人们干事业的良好氛围,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和创造潜能,从而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道德能力具有调节功能,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人际关系。道德能力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功能,它有助于在一些繁杂的道德环境中迅速做出道德评价和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选择,有助于人们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建立起新型的人际关系。道德能力具有控制功能,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安定有序的和谐局面。全社会的强有力的道德能力,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各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个体道德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道德本质上讲是自律的,是人内心中对自我的自觉要求,是人的一种实践理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升过程,既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也是和谐社会的实现过程。 三、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的创建,除去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更多的是道德范畴的建设。现在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依重的就是道德的约束力和领导者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所产生的凝聚力。把教职工个人利益和发展与学校的利益与发展结合在一起,形成共同发展,利益共享的和谐局面,才能形成和谐的校园环境。 和谐校园的创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作为学校的员工,应该为创建和谐校园添砖加瓦。首先,要加强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服务意识,用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来做好本职工作。其次,从自身做起,服从领导,尊重同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第三,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以和谐的人,和谐的部门,来共同创建和谐的校园。 综上所述,和谐关系、和谐规范、和谐思维都是和谐道德的内容范畴。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强调的也是道德的约束力,所以,和谐道德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社会道德论文:谈三种社会角色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摘要:伴随民主社会的全面建设,媒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然而媒体失范现象却愈演愈烈。这既有媒体外部的生态环境因素,也有媒体自身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多重角色冲突导致的因素。本文以西方学者对新闻业的三种社会角色解读为视角,探析新时期我国媒体失范成因及其应对策略。笔者认为行业自律应成为推进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突破口,与此同时,受众伦理规范将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彰显强大推力。 关键词:新闻职业道德 社会角色 对策 行业自律 我国着名记者范长江在论及新闻工作的机遇和危险时,曾经深有感触地写道:“我想世界上很少有像新闻工作者这样有更多诱惑与压迫的。一个稍有能力的记者,在他的旁边,一方面摆着:优越的现实政治地位,社会的虚荣,金钱与无知的享受,温柔美丽的女人,这些力量诱惑他出卖贞操,放弃认识,歪曲真理。另一方面摆着:诽谤、诬蔑、冷眼、贫困、软禁、杀头,这些力量强迫他颠倒是非,出卖灵魂。”伴随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转型和新闻体制改革并进,使得我国的新闻传播面临巨大的挑战。假新闻评选年年有,虚假报道手段年年新。有偿新闻、有偿不闻、假新闻,以至有悖于新闻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屡禁不止。这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舆论导向,降低了媒介的社会公信力。 无独有偶,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的美国,黄色新闻潮席卷美国新闻界也正值美国社会转型时期,当时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盛行,低级趣味内容和虚假报道充斥媒介,媒体不实报道煽动美西战争,教唆刺杀麦金莱总统——新闻失范及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可谓已发挥至极致。但也正是经历了此次失范到规范的洗礼,美国新闻界才逐步走上以“真实讲述”为核心价值追求的新闻专业主义道路,才成就了美国社会较为客观的报道。新闻自律逐渐以专业的职业理念、道德规范和话语实践融合成为新闻职业发展的内驱力。由此反观媒体市场现状,笔者认为,从失范到规范是新闻界在自身发展中必经的阵痛阶段。借鉴西方学者对新闻角色的理解,以自律规范新闻行为,使其内化为新闻业的职业追求或许更为重要。 美国新闻学者对新闻业有三种不同的角色解读:一是作为一种职业的新闻业,它讲求公共服务和社会责任;二是作为一种政治体制的新闻业,它是与行政、立法和司法相并的第四权力,是维护民主社会的重要保证;三是作为一种商业存在的新闻业,它是以赚取利润为最高追求。三种角色的三种属性使得新闻业一直徘徊在公益和私利的矛盾之中,在“贪欲和理想之间”维系着不可或缺的“张力”。而能够维系这份张力,并能平衡扮演媒体的多重社会角色的莫过于新闻业一直倡导的行业自律。“新闻职业伦理规范是新闻职业主义的中心工具,是新闻职业化的手段。它给予从业者一种职业认同感,这是一种职业发展趋向健康的标志,有助于把零散的个体从业者联合起来。”在新闻报道中意识到伦理问题恰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终极体现,也是一个负责任的新闻界应该把持的职业操守。 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使得新闻报道在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传播范围等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但同时失范的新闻传播行为也不时挑战着伦理极限。比如,泛娱乐节目得宠,色情、暴力文化盛行,有偿新闻与有偿不闻泛滥;虚假新闻与侵权案件不断;歧视现象突出和同情心缺失、恶意炒作等。此类新闻的泛滥犹如生长在社会肌体上的毒瘤,它们寄生于新闻传媒强大的传播能力,在没有真实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反倒扭曲人们对现实的了解,引发错误舆论导向,激发群众性事件,使人们的义利观、道德观与主流价值观发生偏离,严重影响社会肌体的健康和谐,也完全违背了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追求。导致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的客观影响,既有自我约束的问题,也有既定制度监管不力的体制缺陷。 当前我国新闻职业道德中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业三种社会角色认识的偏颇和权重失衡所致。商业、经济因素是利诱新闻从业人员失范的最大诱因之一。二是新时期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都与新闻专业主义规范缺失有关。三是政治、体制因素(名声、发稿时限等)对稿件真实程度构成巨大挑战。 综上所述,新闻自律应该在我国新闻专业化进程中发挥强大的自我修正功能:首先,作为一种职业追求的新闻业,新闻自律督促新闻从业人员不断提高专业采写技能和人文主义情怀。如对突发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出色的记者应是排除万难,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尽可能详尽地报道事件,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发挥新闻的环境监测功能。例如2008年南方冰冻灾害的报道、“5·12”汶川大地震、2010西南旱情的报道,总体上是客观公正、及时公开,为政府决策提供宝贵的信息支持。这不仅展现出新时期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化新闻操作,也反映出新闻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与不可或缺的社会职能。但我们也看到,新闻记者因报道带来的 “次生灾害”,如灾难报道恐怖化、随意化、娱乐化、商业化、媚俗化。在汶川抢救伤者的危急关头,记者为拍照或提问延误救援,有的甚至间接导致伤者死亡……美国新闻学者赫尔顿在其着作《信使的动机——新闻媒介的道德问题》也说道:“如果新闻业一旦丧失道德价值,它即刻就会变成一种对社会无用的东西,就会失去任何存在的理由。”上海复旦大学王中教授曾概括我国灾害报道的观念:“灾害不是新闻, 抗灾救灾才是新闻。”类似职业道德责难,如2005年记者蹲守拍厦门路人掉水坑风波、着名摄像师(因内疚自杀辞世)拍非洲小女孩遭秃鹰吞噬照片风波等。此时,从新闻的职业角度看,他们都尽职尽责,第一时间记录险情;但从人性的角度看,几近冷血的现场记录必然受到公众唾弃。正如美国全国新闻摄影师协会前会长威廉·桑德斯所说:“你(新闻从业者)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其次才是新闻记者。” 其次,作为一种政治体制的新闻业,新闻自律维护民主社会的运行,督促政府与媒体的合作,并推动合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由于中西方社会政治制度不同,媒体与政府的关系,法律赋予记者的权利多寡也不好简单类比,在此本文不做更多讨论。但随着近些年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日臻完善,周久耕事件、宝马案等一系列民众互动、媒体参与甚至主导的监督事件的圆满解决,既完成了媒体代言民众的监督使命,也彰显出媒体在守护社会良知和提高媒体公信力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 再者,作为一种商业企业的新闻业, 新闻自律促使其清楚地划分商业利益和新闻报道的界限,这也是受众应该有所了解的。当受众逐步认识到所谓媒体的“神秘”后,必将会理性地看待新闻作品,诸如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三俗”内容等不良报道的受众市场也将不断减缩。在保证新闻商品质量的同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本无可厚非,可因为经济因素影响到新闻商品本身,从而贬低新闻价值,乃至制造假新闻,影响到的只是媒体公信力的下降,最终为此买单的还是媒体自身。 针对当前我国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笔者建议 行业自律应成为推进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突破口,形成强大的外部约束力。虽然传播媒体面临着诸多的伦理困境,但是“传媒应是道德守望者”的观点仍然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新闻伦理实际上影响着这个复杂而多元 的行业的各个方面。不仅影响着新闻职业传播者,同时也影响着公共生活的每一个人。”笔者认为,新闻自律的途径很多,杜绝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失范问题,新闻行业自律尤为重要。行业自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行业内对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遵守和贯彻,另一方面是行业内的行规行约制约自己的行为。且每方面都包含有对行业内成员的监督与保护机能。专业的新闻工作者都是隶属于某一媒体,他们的身份识别、新闻行为(包括采、写、编、评)、新闻作品的最终传播以及作品本身的权威性都来自新闻工作者所归属的媒体,如果行业协会能够对此有严格的自律规范与监督机制,自然能够准确定义新闻从业者的行业操守,并使之内化为其自身的内驱力,因此加强新闻业的行业自律是从根本上实践新闻自律。 以有偿不闻为例,其产生无非以下两种情况:其一,记者个人的有偿不闻,被传媒人视为不道德。其二,新闻单位的有偿不闻则比较复杂,有的被传媒人默认,比如对于那些经济效益很差的专业报刊而言;有的为宣传部门所默许,比如批评报道可能为官方所不悦,官方便安排批评对象与媒介主动沟通;有的则被宣传部门视为不道德,比如非法煤矿老板对新闻单位的贿赂。所以在大声疾呼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更应加强新闻界自身行业自律的规范,报与不报是一回事,负面新闻怎样积极报则是行业自律需要细致落实的。 受众伦理规范应与行业自律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实时共同推进。在新闻伦理的研究中,受众的伦理规范并没有被放在显着的位置。但是受众作为信息的需求者与接收者,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对于外来信息的接触、理解和记忆,即受众需求直接影响新闻传媒提供的信息产品的质量。因此,重视受众的伦理规范,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同样是新闻传播伦理中的重要一环。受众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正确地、建设性地利用媒介资源进行自我完善,参与社会进步,以及对传媒的辩证的批判能力都应反映在大众传媒的伦理规范和准则当中。 总的说来,受众在接触媒介,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应符合以下三点要求:第一,信息选择动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第二,信息解释保持客观,切合语境;第三,自觉监督举报不良信息传播。 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同样应承担一定的道义责任。在大众传播中,相对于传播者而言,受众是受传者,是传播对象。但受众并非完全是消极的、被动的,他们对传播的内容往往进行独立思考,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有自身职责、义务和使命,因此他们对实现有道德的大众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闻业最根本的目的是服务大众,因此我们对于大众传媒的研究、开发和使用只有与人类的近期、中期和长期利益、局部与整体利益、个人与他人利益、当代与后代利益统一起来,才是合乎道德伦理的,否则就应该受到道德伦理的谴责。贝里斯曾说:“职业道德研究不是自动地让一个人更道德,而是培养伦理问题的敏感性和清晰的思考,提供一些一般的指导原则,有助于一个人在当代社会更好地理解职业的角色和重要性”。这样的新闻界才是公众所期待的,自然也会得到它应有的自由和尊重。学界已大声呼吁,业界也正逐步将这一理念落实到一线新闻活动当中,用更具人文气息的新闻作品赢得更多受众、更多信服。 社会道德论文: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诚信友爱”是构建和谐社会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基本要求,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诚信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当进一步发扬光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广大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应当是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新型关系。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人们之间以诚相待,才能处理好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使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些人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言而无信,尔虞我诈;一些地方存在道德冷漠症,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不信任。因此,以诚信为重点,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培育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 第二,诚信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道德规范。用诚信道德引导和规范经济行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交换关系,要求双方以信用作为守约条件。日益扩展的市场关系逐步构建起彼此相联、互为制约的信用关系链条,维系着市场关系和市场秩序。所以,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同时,市场经济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属性,如果对经济活动缺乏有效的约束和规范,一些人就可能以失信行为来谋不义之财。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失信问题较为严重,加大了企业交易成本,也影响了企业在经贸往来中的信誉。失信行为还从经济生活蔓延到政治、文化及人际关系领域,并滋生了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所以,诚信和失信的道德冲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道德建设的一对矛盾,这一矛盾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市场秩序的状况。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 第三,诚信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政府的诚信,关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决定着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任务。政府的诚信建设,一是体现在制度的公正性层面;二是表现在政府行为的诚信层面。制度公正是政府公信度的基础。制度不公就会导致社会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引发社会利益分配失衡或利益冲突,并为各种不法行为、失信行为提供孳生的土壤。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五个统筹”的关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解决分配公正、司法公正、教育公正等群众特别关切的问题,是诚信政府建设的重中之重。但是,符合社会公正的制度,要通过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去维护和实施,其实施的状况以及由此形成的政风,决定着政府的公信度和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地方不能做到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缺乏责任意识,致使政策扭曲;有的地方腐败现象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时尖锐地指出:有些关系群众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些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观念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和奢侈浪费的问题比较突出;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比较严重。因此,诚信政府建设,关系到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关系到社会诚信道德水平的提升。 第四,诚信道德建设,是保证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精神支撑。诚信道德建设,不仅是道德建设的重点,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其他各方面的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同志指出,和谐社会几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这一深刻阐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和谐社会构建方面的具体运用,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个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说明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民主法治是政治方面的明确要求,公平正义首先是经济方面的价值目标,安定有序是社会组织和管理方面的任务,充满活力是社会建设多方面努力的综合成果,和谐相处是对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要求。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诚信道德的规范、支持和维护。如果一个社会不能在公民中普遍地培育起诚信的道德素养,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就不可能协调,人与人之间就不能做到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社会生活就不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从这个意义上说,诚信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应该如何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呢? 第一,要以诚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培育公民诚信道德人格。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诚信道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只有人人讲诚信,给他人以信任,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形成。职业道德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以诚为本的经营宗旨和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不仅有利于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信任关系,政府与公民的信任关系,而且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无形资本,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根本。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以诚信道德为重点,调整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形成相互信任、互敬互爱、长幼有序、融洽和谐的关系,从而建立一个稳定社会的微观基础。以诚信为重点的道德建设,最终是要塑造具有诚信道德的公民人格。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做人的首要德行。公民有了诚信这种高尚的道德人格,社会也就有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有了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二,要加强诚信道德建设,需要法律、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密切配合。首先,要加强法制建设,为诚信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诚信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加强公民的诚信道德建设,需要法律与道德相互配合,优势互补,使诚信真正成为公民的道德自律。如果缺乏对失信者惩罚的法治体系,或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诚实守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失信违法的行为可以不受法律的惩处,诚实守信的道德风气是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的。其次,要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诚信道德奠定坚实的经济关系基础。诚信道德通过教化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是软约束,它需要市场体系、市场关系的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制度性”和“规范性”来规范经济活动,从根本上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平。再次,要把诚信道德建设与社会管理结合起来。建设诚信社会,要加强社会管理薄弱环节的建设,逐步完善诚信教育与社会管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长效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有效地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规范人们的行为。总之,诚信既是道德建设,也是法制建设;既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工程,也是完善经济制度和社会管理的任务。加强诚信建设,需要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综合努力。 社会道德论文:关于编辑社会道德内化的理论研究 论文关键词:编辑工作;社会道德;道德内化;心理机制 论文摘要:在编辑工作中,选择社会道德中相对独立的内容和地位,正确地认识社会和自我,并自觉地按照编辑道德要求办事,是编辑伦理学研究的核心部分。分析编辑社会道德内化的制约因素和固有矛盾,并揭示编辑自我控制的道德心理机制,对提高编辑的自我控制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伦理学是一门科学,是研究道德的起源、本质、发展变化及其社会作用的科学。不难看出,编辑伦理学的核心不仅需要研究编辑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主要内容及其道德结构体系,而且还存在着编辑社会道德的内化问题。就编辑工作而言,所谓内化,是指编辑履行和遵守社会道德之要求。如果编辑没有社会文化出版之道德的内化,那么,就很难表现出合乎一定社会文化出版之道德要求和道德行为,也就难以形成编辑所期望的道德品质。编辑社会道德内化不仅受到社会文化环境、道德教育和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与编辑个人道德品质形成中的几对矛盾密切相关。从传统习惯来看,编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活动空间,分析编辑社会道德内化的相关理论间题,对提高编辑自我控制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编辑社会道德内化中的制约因素 编辑社会道德的内化过程,就是编辑在实践中必须模范地执行的过程。 在编辑工作中,编辑道德内化是以发展社会主义的出版文化和整个社会主义新文化为根本目的的。社会环境的主要要求有:①弘扬民族文化中的道德精华,选择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优化现存文化体系中的内容和结构;②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阵地,逐步形成普遍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③不断吸收当代文化创造的新成果,形成文化出版的新内容、新特点;④通过文化出版引导读者和引导社会道德发展的方向。这是编辑道德内化应该达到的目标,也是编辑要实现的出版繁荣。 编辑作为社会的一员,其编辑活动是在非常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其中社会环境对编辑事业的兴旺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所谓社会环境,主要指社会文化、社会地位等。编辑道德内化与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编辑的工作与生活。例如,在政治上,不同时期的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及相关的方针、政策,对以精神生产为特点的编辑活动自然是一种重要的规范和制约;在思想上,各种文化、思想观念的积淀,各类社会思潮的兴起都会对编辑活动产生公开的影响和冲击。特别是在法制社会逐步健全的今天,编辑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必然要受到有关法律的规范和制约。 编辑道德内化是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直接接触中把社会道德进行内化。对于内化过程本身来讲,社会环境不是一个直接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编辑社会道德的内化,并对内化过程起积极推动的作用。不良的社会环境则有碍于编辑社会道德的内化,且对内化过程起消极的阻滞作用。 总之,编辑道德内化的社会属性说明了置身于特定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里的编辑,要谋求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自身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环境,在社会的支持下开展自己的社会活动。如果离开这些现实的东西,编辑道德内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谋求编辑事业的发展也就成了无稽之谈。 2.编辑道德内化与社会道德教育。 在编辑道德内化过程中,社会道德教育仍处在一个特殊的重要的地位。所谓社会道德教育,是指为使编辑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自觉履行对社会整体和他人应尽的义务,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编辑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对于编辑来说,社会道德教育之所以必要,是因为有的编辑在道德认识、道德行为、道德觉悟等方面仍不成熟,需要通过社会道德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同时,有的编辑自发行为可能不合乎编辑道德要求,道德选择常常受到社会道德意识的支配,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道德教育从外部灌输进去。一方面,要使编辑道德内化成为个体行为动机的个体道德的需要,必须以社会道德教育为前提。只有通过社会道德教育,才有可能逐步实现编辑道德的内化。另一方面,社会道德教育可促使编辑道德内化真正进人编辑的心理之中,自觉地按道德要求办事。在对编辑进行道德教育时,应特别重视编辑自我意识发展的新特点,注意调动编辑的积极性和发挥编辑的主动性,努力把社会道德教育与编辑自我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只有这样,社会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地实现编辑道德的内化目标。 一般说来,编辑接受了一定的社会道德教育,就可能把这种社会道德进行内化。所以说,一定的社会道德教育决定着编辑道德内化的特定内容和发展方向。因此,在对编辑进行社会道德教育时必须注意:①道德教育的内容要有理想性,要有现实性;②道德教育的形式要有可行性,要有多样性;③道德教育方法要有科学性,要有艺术性。 编辑的心理因素对实现编辑社会道德的内化至关重要。对编辑社会道德内化起重要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是认识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认识因素是指编辑接触客观事物而在内心产生的感知、记忆、想像和思维活动。情感因素是指编辑对一定事物所持有态度的体验。意志因素是指编辑对一定的目的支配和调节的行为。如果没有人与周围环境的接触,也就没有人的心理,所以人的心理对客观的反映既是积极活动者,也是积极能动者。编辑社会道德内化的全过程是编辑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实现的。一般来讲,编辑应具备以下心理素质: (1)进取心理。一个优秀的编辑应具有高层次的追求和强烈的进取心。进取心的表现形式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信念、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开拓创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嫉恨时弊的品格。这种心理来源于对振兴祖国、造福于人民的诚挚感情,而这种感情会转化为动力,鞭策和鼓励编辑在思想素质、工作素质和道德素质上不断地进取。有进取心的编辑决不会满足于一般地应付工作,而是在学术和知识上有更高的追求,并具有高度的敏感和强烈的兴趣。这种兴趣就是编辑设计自己、发展自己的动力,也是编辑走向成为通才的自觉意识。 (2)伯乐心理。编辑人员不仅要有铺路石的精神,而且要具有伯乐心理,要十分珍惜脱颖而出的人才。采用稿件不拘私情,坚持质量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大胆地为有真才实学的作者鸣锣开道。发现和扶植一个人才,比创造一项发明或一项成果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 (3)自豪心理。自豪心理来源于编辑对自身工作的热爱和对继承人类文化的伟大意义的认识。作者劳动的结晶是通过编辑的劳动才走向社会,辐射智慧的光芒,产生社会效益的。编辑的伟大就在于以其透明的劳动增加作品辐射光芒的亮度和强度,就在于他的劳动造福于子孙万代。编辑在这种自豪心理支配下,会产生坚定的、自觉的编辑意识和行为,排除各种干扰,为发展我国的编辑事业奋斗终身。 二、编辑社会道德内化中的固有矛盾 道德品质的善与恶,从伦理角度上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关系。在经济行为中,编辑道德品质的确认只有肯定个人自然需求的合理性,才能充分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合理性。由于编辑在心理、生理发展上的不平衡性,因而在思想与情感上出现波动性,常常使编辑在社会道德内化中出现苦恼和忧虑,存在着固有的矛盾。 1.道德认识的系统性与无完整性。 道德认识是编辑对编辑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感知、理解和接受,并逐渐深化,形成一种比较系统的看法,它是编辑道德品质的心理基础。崇高的道德理想,高尚的道德清操都来源于一种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编辑社会道德内化的第一步。编辑向来被人称为“伯乐”,是令人尊敬的职业。但同时又被人们称为“文稿之官”,朱笔一批,即可定文稿之生死。因此其道德认识显得特别重要。但是在编辑工作中,对有些编辑道德关系的理解和处理常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如坚持真理、批评同志和保持朋友间的友情哪一个重要等,这说明编辑工作在一般情况下只注重原则,不注重细节是不行的。因此,编辑要加强道德认识,注意总结经验,提高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生活规律的认识。 2.道德情感的持久性与冲动性。 所谓道德情感,即指遇到某种事物之后,总有一种好感和恶感,是由别人或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于自己遵循的道德标准而引起的。如做一件好事,就会感到安慰;如做了坏事,会感到后悔、内疚,甚至痛恨自己,这就是道德情感。编辑的道德情感一般表现在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情感、义务感等,这些都是较为高级、深刻的情感。在高尚理想和高尚道德的支配下,编辑善于用意志力来控制自己的情感,战胜内心情绪和外部困难达到既定的目的,工作效率高,工作主动、热情,出现了为出版事业、为真理而奋斗的道德行为。但有的编辑由于不注重道德情感的调节,时常出现冲动、盲目,不考虑后果的蛮干情绪,特别是在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的时候,其危害性就更大。为此,编辑应珍惜道德情感,克服常见的那种心境转变快、变化幅度大、情绪忽高忽低、态度忽冷忽热的现象,逐步自觉养成健康、稳定、持久的道德情感,更好地为我国的出版事业的兴盛竭诚奉献。 3.道德信念的稳定性与动摇性。 道德信念指的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理想、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的真诚信仰,以及由此而对实现相应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在编辑道德品质的构成中,道德信念居于核心地位,可以凭借自己的信念,按照某种道德准则选择行为,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的善恶价值。并在某种内心信念的支配下,坚定不移地去履行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道德义务。一个人要是没有坚定的信念,就会在实现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显得动力不足。作为编辑,应注意把祟高的理想与个人的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辩证地统一起来,自觉地用远大的理想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用社会主义道德所推崇的完美人格来要求自己,从而逐步形成自己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以预测出版发展方向、未来状况,走在时间的前面,为读者提供新的更多的精神食粮。 4.道德行为的自觉性与盲目性。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道德规范的调节下,人的一种稳定的行为举止方式,它包含着一种理性的应付问题情境的倾向。由于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的复杂性,道德行为常常取决于对他人的评价,凡是能得到奖赏的行为就是可行的行为,反之就是不可行的行为。编辑自觉选择行为常常同模仿性和盲目性行为并存,应引起注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出版业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编辑对道德认识、道德行为时常出现脱节或冲突的现象,在行为的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两重性。在少数编辑身上认为封建主义思想残余是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敌,崇尚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现代观念和方式,充满着要干大事业的雄心与缺乏艰苦创业精神的矛盾,祟尚创新精神与保守的职业选择的矛盾,现代道德观念与原有道德框架的矛盾。这种道德行为的两重性固然有自身的主观原因,但客观上它是与社会、历史、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克服编辑行为两重性的最好途径是坚持改革,因为改革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革除编辑道德建设中还存在的愚昧落后的东西,改革能为编辑在思维和行动上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改革能促使编辑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愈来愈趋向一致,使出版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三、编辑自我控制的道德心理机制 为保证编辑工作的正常进行,必须加强对编辑行为的控制。对编辑行为的控制可分为社会控制和自我控制。社会控制是自我控制的前提,自我控制则是对社会控制的实现。只有做到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的协调一致,才能达到编辑行为的最有效控制。编辑自我控制有其一定的道德心理机制,其中义务、良心、幸福是编辑最基本的道德心理机制,在编辑社会道德内化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义务是道德的一个范畴,是指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他人或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它集中反映社会和他人对个人提出的种种道德要求,也反映自己对社会和他人应负的道德责任。由于义务表现个人在道德上如何自觉地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相互关系问题,所以它也表明个人对集体利益的真实态度。实际上,义务内容是由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决定的。在编辑工作中,义务内容是由编辑道德原则和规范所决定的。这种义务是由编辑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内化而产生的一种道德责任感。义务作为高度的道德责任,是自己的意志服从具有一定道德价值的任务的内心源泉。道德义务虽具有道德命令的性质,但对履行义务的主体来说,它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而是深刻理解道德的要求,自觉承担在自己职责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因此,在编辑道德内化过程中,注重道德义务的修养,不仅使编辑明确自己的道德责任,而且使编辑形成崇高的义务感和强烈的责任心,从而使编辑具有对义务的成熟态度,以提高遵守编辑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自觉性。 良心作为一个道德范畴,是指个人对他人和社会履行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也是个人道德意识结构中起自我控制作用的道德心理机制之一。在编辑工作中,如果违背了这些准则和规范,就会受到别人或同行的谴责,个人便会感到良心的不安。良心在编辑道德内化中的作用通常有: (1)良心的谴责会导致不良的心理反映。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如果做了违背良心的事情,则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反映。引起编辑情绪不佳、心情不愉快的原因,一般被认为是出版现状的社会环境造成的困难和干扰,这仅仅道出问题的一方面。应该看到,人的情绪变化除了客观因素外,还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人的道德良心直接受认识和态度的影响,严格地说,道德良心并不是单纯由外界的客观事物激起,它经意识的权衡,受意识的操纵和调节。例如,一个编辑利用工作之便,与他人自订不良交易,刊登有害于人心健康的文章或损公利私的广告,他就会受到道德良心的谴责,心理感到不安,处于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 (2)道德的败坏影响身体健康。谁都知道,人经常处于担惊受怕的恐惧心理状态,对人的身体影响极大。若情绪不好,则整个身心皆为所扰,以致达到疾病的程度。如果编辑在工作中对来稿不按规章办事,实施不道德行为后,他的行为违背了做人的起码道德和良心,就会受到公众的指责和唾弃。人格受到污辱,他的道德良心自觉感到失去了平衡,精神懒惰失常,重者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俗话说:“无私才能无畏”,作为编辑,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心胸坦荡。在编辑工作中,良心既是编辑道德内化的结果,又可在编辑道德内化中起重要作用。只有具有健全的良心机制的人,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道德自我控制。而这种健全良心机制的获得,不仅要借助于社会道德教育和自我道德修养,而且还取决于编辑道德内化在一定程度上的实现。 幸福是人人向往的境界,是人人追求的理想。尽管同行对幸福有各式各样的理解,但笔者认为,幸福在编辑工作中主要有:把幸福等同于快乐;把幸福理解为完全排斥感觉快乐的精神境界;把幸福理解为受理性宰制的持久快乐。在现实编辑生活中,不同的幸福观往往决定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同时也决定了不同的行为模式。从理性上看,幸福是以快乐为基础而又高于快乐。 幸福是内心依恋的决乐,是流动而又持久的美好追求。我们无数编辑前辈,在编辑事业中执著追求,无私奉献,创造了许多感人幸福的事例。幸福的生活虽然是决乐的,但快乐并不等于幸福。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把“知足者常乐”奉为正统的幸福观。然而,“被按下丢的葫芦浮起来快”。随着改革开放,传统的幸福观遭到了严峻的挑战。许多编辑信奉的是另外一种哲学,即“不知足者常乐”,惟有永不知足,不断追求,才是“追求高于占有”的现代幸福观。心理学家早就指出,干不好工作的人休息也不会得到满足。幸福是动态的,是一个永不满足,寻求新目标,以求实现主动的行为过程。 编辑把幸福视为主动的过程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对于生命精神强烈的人来说,必须追求的价值目标是真善美的理想人格,应该把幸福看成是一个不断趋向人生完满的未完成式。作为编辑,应把幸福立足于集体主义原则的基础之上,正确把握个人幸福与社会整体幸福的统一,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幸福是创造的结果,只有首先创造,然后才能享受。事实表明,惟有创造才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也惟有创造才能给精神以最高享受。因此,惟有创造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编辑工作是创造性工作,作为编辑,只要把握机遇,干一番事业,幸福终究会降临。 四、结论 1.编辑道德内化不仅与社会环境、社会道德教育密切相关,而且与编辑的心理因素密不可分。可见,社会环境和社会教育对编辑道德内化过程的影响,最终都要通过编辑的心理因素才起决定作用。因此,编辑道德内化是社会环境、社会道德教育和编辑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综合影响的结果。 2.编辑从事出版业务,与文字打交道,由于文化知识的逐步积累,理论性的不断增强,促进了辩证思维的发展。因此,编辑应该以行为动机作为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而不能仅仅依据行为的外部后果作出判断。当前,编辑必须适应改革形势,更新道德观念,在改革中产生的价值、诚信、义利、时效等方面的新观念,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3.义务、良心和幸福是编辑自我控制的道德心理机制,是维护编辑事业宏图和保持编辑神圣职业的荣辱、尊严和诚实的重要调节剂。它们有效地维护着编辑所接受的一切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执行。义务、良心和幸福心理机制的发达程度、有效程度和推动力,在出版事业的很多方面可以表明一个编辑社会道德内化过程实现的程度。 社会道德论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 思想道德建设 论文摘要:变革的时代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复杂多样性。我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概述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探索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我们党事业的成败,关系着我们民族未来的前途。[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确立,为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我们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新时期,高校必须针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一、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变革的时代使得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复杂多样性。 (一) 关于信仰理想。目前的大学生大都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他们亲历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进程,亲身感受到我们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享受着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他们中绝大多数有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学生信仰模糊,对国家发展的走向认识不清。受市场经济的功利思想影响,有些学生理想空乏,在他们看来,理想是空的、信仰是假的、钞票是真的,他们对政治缺乏兴趣,注重自我和眼前利益,对文凭、证件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二) 关于价值取向。在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市场经济时代,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引发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应当承认绝大部分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务实又不忘集体、不忘奉献。同时也有一些学生功利意识、自我意识较强,价值取向矛盾,在认识上认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但在实践上奉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既认同奉献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标准,但在现实中又讲求实惠和实际。不少大学生是优秀的学生干部,但在就业时更愿意到大城市大公司,而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少数大学生自私自利,贪图享受,对别人缺乏爱心、对集体缺乏关心、对社会缺乏责任。[2] (三) 关于道德水平。《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加大了对学生的教育力度。多数大学生的道德水平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道德修养的自觉程度不够,对自己的道德水平要求不高。一些大学生看来,传统道德已经过时,良心已失去了昔日的荣光与风采。山盟海誓只是“冲动”,助学贷款仅是“利用”,考试舞弊算作“传统”。大学生贷款并不都是因为贫穷,不主动还款催生“道德银行”;研究生考题、四、六级考题泄露封而不死。据报道,广东农行助学贷款有四分之一多学生逾期不还,不良率高达27%。[3]更有极个别的大学生利用同学、亲戚朋友的同情心及利用网络诈骗、行窃,然后尽情挥霍。一些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在大学里任意挥霍。“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刚够住,两三千元是扮酷,四千、五千真大户!”这是日前出现在南京某高校里的顺口溜。一些学生家庭贫困但硬性摆阔,不知道父母的血汗钱是怎么挣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攀比心理导致了一些学生人格的扭曲。 综上所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复杂多样,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甚为迫切。 二、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新时期,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工作。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锐利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很好地指导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4]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才能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方向,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为此,高校要十分重视教学工作的主渠道作用,认真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教师。尤其应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有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必须紧跟社会发展,把握时代脉搏,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如用讨论法、问答法、辩论法、咨询法等,高质量地上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课,让马克思主义真正进入学生头脑。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工作,切实培养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实,积极鼓励和吸收优秀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党支部,发挥党员作用;营造学习环境,成立学校、学院、系部各级马克思主义研讨小组,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学生自身免疫力,自觉抵制腐朽思想侵蚀。 (二)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引导学生。理想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繁荣富强的向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必须与现阶段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相结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克服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心和信念。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开创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所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发展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使大学生不仅在情感上,更能从世界观的高度,理性地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使他们既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又看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5] 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鼓励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树立远大的理想,把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三) 坚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鼓舞学生。民族精神是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感情的综合反映。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统一体中,爱国主义居于核心地位,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处理民族内部各兄弟民族之间、各民族之间关系上的要求,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基本的要求。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和精髓。这五种精神,共同铸造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同志指出:“这个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6] 所谓时代精神,是一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崇高精神,它以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依托,顺乎时展,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精神的内涵丰富,主要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务求实效、无私奉献的精神,其中改革创新是核心。因为改革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灵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新时期,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很好地弘扬这两种精神。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弘扬民族精神不能脱离时代精神,同志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因为如果离开了时代精神,我们就不能及时地从实践中吸纳鲜活的力量,就会失去其时代的价值。 大学生是祖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发展先进文化的重任,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此,高校要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举办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利用喜闻乐见、生动感人的影视资料感染学生,充分发挥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培育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调动他们自我教育的内在积极性,使其自觉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使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心灵深处扎根,形成高尚的爱国主义道德情感;同时,鼓励大学生解放思想、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开拓进取、大胆吸收先进的科学知识,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形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务求实效、无私奉献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四) 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要求学生。道德观念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它是调整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道德建设的核心是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是个别的、零散的荣辱观念的理性升华。同志针对当今国际局势的变化,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实际,依据我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史上第一次全面地论述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丰富,是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应该养成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高度概括,它贯穿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为大学生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大学生正处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接触科学文化知识、参与社会实践、社会交往比以前更加广泛,但因生活经验不足,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重大的人生课题面前,存在许多困惑、矛盾和冲突。因此,高校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抓好学院、系部、后勤工作,健全评价学生行为制度;指导教职工和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教职工以爱岗敬业为荣,以敷衍塞责为耻,学生以勤奋好学、艰苦奋斗为荣,以懒惰作弊、奢侈腐化为耻,进而培育良好的校风、学风,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7]新时期,高校领导和教师应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社会道德论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试析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性在于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中国农民道德开始由封闭、迷信走向了开放、科学,宗教色彩逐步淡化,婚姻家庭道德观转向了现代化。对新一轮亚文化影响下所出现的思想道德水平的下降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思想道德建设 一 、 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道德主体性缺失现状 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致使社会主流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各种亚文化不断地充斥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行为。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主体性明显增强,其道德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积极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不断得以强化;另一方面,消极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有所复生。 第一,我国农村道德观念已由保守、迷信向开放、科学的方向发展。 1、消极、迷信、保守等思想不断向积极、科学、开放等思想进行转变。改革开放前的农民思想有着较明显的保守与迷信色彩,这与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按市场规则开辟了新的人际交往领域,形成了新思想、新观念,其思想更加积极、开放和科学。当前,农村的封建迷信活动有所减少,不健康的成规陋俗逐步被废除。 2、单一的道德观念开始分化和重组。计划经济中农民的价值取向比较单一,这有利于农民克服自私、狭隘的思想,确立高尚的道德目标。另一方面,这种价值取向却忽视了人们道德思想的层次性,禁锢了农民对正当利益的追求。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巨大转变。传统农民开始分化成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农民和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准市民群体。与之相适应,原有的单一的农村思想道德观念也出现了分化和重组。一方面,农业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形成了很强的商品意识,特别是那些从事专业化农业生产的农民已具有较强的社会化大生产观念和现代经营理念。另一方面,准市场群体与市场联系较紧密,具有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意识、时效观念、创新意识。 3、伦理思想和宗族色彩日趋淡化,家庭婚姻道德逐步现代化。传统农村伦理思想有着相当强的宗族色彩,族长或家长实行专制控制,以维持社会的良性运转。在市场经济中,农民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明显变化,伦理道德日益健康,宗族观念日益淡化。 第二,我国农村道德观念呈现下滑的趋势。 1、精神生活贫乏致使道德水平下降。改革开放后,由于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精神文化生活中来。但是,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贫乏却给他们的道德实践带来了十分不良的影响,赌博等不良风气在农村盛行,农民道德水平呈现出下滑的事态。 2、亚文化影响使得部分地区宗教思想死灰复燃。由于多元文化的重叠,主流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弱化,亚文化不断地充斥了人们的思想,腐朽的思想得到了张扬,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却被扭曲。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逐步瓦解了农村的宗族势力。但是,由于亚文化影响,部分农村的宗族活动又重新盛行起来。这不仅会引发农村宗族矛盾,还会导致农村迷信活动的盛行,不利于新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 3、农村政府部门道德权利腐败现象严重。在经济体制转型的中,由于各种制度不健全,民主法制建设薄弱,以权谋私等权力道德腐败现象在不少农村干部身上时有出现,对社会影响极坏。这不仅是严峻的权力道德问题,而且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4、生态伦理观念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严重削弱。在市场经济中,在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的驱动下,许多农民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却滥砍滥伐、乱捕乱杀、乱排乱放,致使农村生态伦理道德水平下降,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5、集体主义观念淡化,利己主义思想滋长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集体主义道德观念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许多农民在个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置国家集体利益于不顾,甚至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以维护其自身利益。 二农村思想道德水平低下的原因 当前,我国农村思想道德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对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其表现为: (1) 流于口头形式。在政绩考察上注重于表面数字而忽略思想政治工作。还有的地方把精神文明建设错误地理解为经济建设的 “依附”,使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不能并驾齐驱。 (2) 对“两个文明”理解错误。过分强调经济建设的重要性,甚至于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有时,地方政府所制定的政策与我们所提倡的理想、价值、道德规范大相径庭。 第二、农村思想道德失范。其主要表现为思想道德价值评判出现混乱、标准不一,使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评判无所适从。这是由于:传统的道德体系被打破,顺应时代要求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尚未得到相应的确立;不自觉地把经济建设中的功利性移植到思想建设中,使思想道德建设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社会舆论导向没有形成合力致使道德约束力弱化,腐败现象蔓延。 第三、思想道德教育仍然薄弱。当前,农村思想道德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这是由于: 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缺乏连贯性、完整性、系统性; 单一、陈旧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思想道德教育阵地建设发展缓慢,少数地方停滞不前,甚至萎缩倒退。 三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本身具有滞后性。我们必须正确面对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所出现的新问题,并予以解决。 首先,我们应从农村的具体实际出发,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削弱亚文化在主流意识文化领域中的消极作用。我们应着眼于现实,应该强化道德教育,把这项工作当作是一个工程来抓。我们必须积极引导农民思想和正确规范农民行为,并把说理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次,教育工作者应该切实转变思想教育观念,采取多种教育、多渠道教育。在教育中,不应以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状态去说教,应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平等对话,这样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要对农民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切实帮助农民明理、释疑、解惑。要不断强化集体主义的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还应充分发挥网络文化传播的优势,在一定范围内营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环境。 最后,思想道德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农民思想道德的主体性作用,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创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道德学习型的、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道德论文:试论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社会道德结构分析 论文关健词:功利主义 个人本位 人类博大精神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道德是由两个道德层面组成的,即以功利主义原则为基拙的个人本位和休现人类博大精神关怀的进德层面。二者既独立发挥作用,又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对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是“个人之间在多种选择和竞争的环境中由价格机制引导而自愿进行的契约式产权交换。单纯从经济学角度看,它是由所有权、经营权、价值规律、分配制度、企业组织形式、经济法律法规等所构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要求必须有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对其进行规范,有与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行要求相互协调的社会道德的参与,来作为评价和调节人们利益关系的手段。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道德体系中,应该包括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作用并相互制约的两个道德层面,即从属于市场机制的、以功利主义原则为基础的、个人本位的道德层面,和体现人类的博大精神关怀的道德层面。二者构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既独立发挥作用又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其矛盾运动对市场竞争机制的正常发挥具有重大意义。 一、以功利主义原则为荃础的个人本位的道德层面 以功利主义原则为基础的个人本位的道德层面是市场经济社会道德结构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市场经济社会进取的动力因素,并形成平等和正义的市场交易原则。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产权必须明晰,市场主体之间必须自由交换,自由契约,自我负责,打破各种超经济强制,在法律上建立个人所有权和个人行动自由,在道德上鼓励以个人奋斗进取来争取个人幸福。 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是在封建农奴制解体后,劳动力和劳动产品有了自由出卖权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是对权力—强制型经济的否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在生产活动中“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伴随这个过程,形成了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社会道德和法律思想。从文艺复兴对感性个人主义的肯定,到启蒙运动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建立,资产阶级理论家们构筑了以自由、平等、人权为核心的政治法律体系,提出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契约、三权分立、共和政体等一系列新型政治理念。与此同时,启蒙思想家们又构筑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新秩序,他们从趋乐避苦、自爱自保等感性主义的人性论出发,论证了道德的功利原则、利己原则和博爱原则,认为道德原则同其他一切观念和原则一样,是从经验中获得的,产生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以此为基础提出道德的本质和核心是利己主义,人类的博爱是以合理利己为出发点的。马克思恩格斯评价说:“功利论一开始就带有公益论的性质”利己主义在当时“也是一个大胆公开的进步。 功利主义个人本位的道德价值观念对市场竞争机制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它打破特权垄断,提供平等机遇,形成市场竞争机制。市场经济不承认特权,要求人们必须自由和自愿,而功利主义只认利益不认特权,简化并摆正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次,树立了市场经济社会的社会正义观念。功利主义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自由平等、诚实守信本来就源于最初的经济行为,是市场经济交往中多次博弈的结果,在功利主义看来,合理利己便是正义,与商业活动中的等价交换原则是相一致的。在市场经济中,人们为了功利目的而付出劳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完全符合利己主义的正义原则。第三,功利主义注重物质利益原则,鼓励人们去大胆追求个人幸福,从而为市场经济注入了活力。邓小平同志讲:“不重物质利益,对少数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时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主义。 功利主义的个人本位在体现其意义的同时,也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缺陷。1,趋利性。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任何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2、分化性。财富和贫困的积累会导致两极分化,这是功利主义无法解决的问题。3、腐化性。财富的膨胀、金钱的积累会导致生活的腐化、道德的败坏,而功利主义所追求的个人幸福是没有道德限定的。4,无序扩张性。功利主义个人本位主张一切以个人的自身利益为中心,在一定条件下会使人们不安守本分,造成劳动的行业秩序和劳动等级秩序的破坏,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以人类博大的精神关怀为核心的道德层面 以功利主义为核心的道德体系确保了市场交易公平和正义原则的普遍确立,但功利主义并不能确保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正义的确立,也不能消除市场经济自身的消极作用。市场经济在打破原来的权力—强制性经济关系,给社会个体带来自由的同时,也释放了人性中的恶的方面,鼓励了人性的盲目的、非理性的扩张。市场经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首先,就市场机制的经济运作法则而论,既有鼓励进取,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面,也有不择手段、藏污纳垢的一面。面对残酷的竞争法则,如果没有一种能够对人性进行有效地内在约束的东西,而凭纯功利的追求肆意支配竞争行为,那么,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就会导致纯利欲的冲动,造成信用缺失、交易成本的增大,竟争秩序的混乱合理的分配法则被扭曲成权利和投机的法则,最终导致人性的泯灭、政权的腐化、社会财富的浪费。其次,财富的积累在带给人们享受,赋予人更大自由度的同时,也会使人的欲望恶性膨胀,使人性失去理智的约束,造成物质与精神的错位,社会生活腐化堕落,给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悲剧性的后果。在一个社会生活腐化的社会环境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很难一帆风顺的。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形式的社会道德。以近代西方为例,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时正是以基督教宗教理想为思想渊源的人文学和社会理想异常兴旺发达时期,该时期兴起的几大思想体系和宗教道德文化体系,如世俗的人文主义、基督教人文主义、新教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加上尚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传统天主教会,在市场经济社会的社会制约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马克斯,韦伯认为,西方市场经济之所以获得成功,重要原因就是在“挣脱了宗族纽带”之后,“建立了信仰和伦理的生活方式共同体对于血缘共同体的优势,利用资本主义精神文明较好地实现了对贪欲的抑制。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大都是具有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杰出的才华,他们并不重视追求个人利益,但十分重视自己的名誉,视之如生命,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楷模。由此看来,尽管市场机制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需要体现公平与正义的交易原则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念为其铺平道路,但也离不开体现人类博大精神关怀的社会道德文化的有力支持。市场机制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背景而抽象地存在,历史上,市场机制与西方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近现代资本主义精神文明。中国作为一个市场经济的最大实践者,在发展中遇到各种艰难和困惑是必然的。因此,应解放思想,树立公平和正义的交易观念,并对本民族的文化创新予以高度的重视,除了以建造“社会主义资本精神”和“工业精神、实业精神”来“重建我国的经济基础”之外,还必须要用社会主义的人文精神来烘托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只有匹配了发达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市场经济,才是健全的市场经济;只有具备崇高的社会道德文化理想的民族,才能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真正体现自由、平等。 社会道德论文:试析个体道德建构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 论文关键词:个体道德 个体道德建构 道德需要 良心和人格 论文摘要:个体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中起一定社会作用的个体,为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而具备的且指导自身行为的道德准则的总和。个体道德建构就是个人道德上的实现过程,它是通过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道德内化来完成的。个体道德建构的动力是自我实现的道德需要:自我导向和自我调节是个体道德建构的机制;良心和人格是个体道德建构的结果;个体道德建构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目前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很发达的程度,物质财富还没有异常丰富,要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准不是一跳而就的事,也同样会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部分到整体最后占领全盘的过程。每个人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同从而在其道德及其发展上必然表现出差异性和复杂性,不可能完全平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立足现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夯实基础,以点带面。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道德建构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 所谓个体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中起一定社会作用的个体,为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而具备的且指导自身行为的道德准则的总和。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从其表现形式而言,可以从社会和个体的层面、角度相对地区分为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社会道德表现为道德的宏观层面,个体道德体现为道德的微观层面。 个体道德建构也就是个人道德上的实现过程,它是通过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道德内化来完成的。通过这种内化,个体确证自我作为道德主体的存在,显示自我的道德个性。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和认同,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进行践履从而形成相应的个体道德素质和道德人格。 一、个体道德建构的动力:自我实现的道德需要 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自然属性表现为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和欲望,表现为趋利避害的特征和无限扩张的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人类社会贪婪、自私等恶行的根源。社会属性是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和接受社会教化所获得的。通过社会生活的同化和教化,个体完成从道德客体向道德主体的转化,形成自我道德实现的现实需要,促使个体自觉能动地选择和形成道德观念,进行道德践履,获得社会的认同。个体的生活史,就是一个积极了解、掌握、践履社会道德需求从而实现个人同社会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 道德需要是个体发展、完善、实现自我、高尚利他的精神需求,它表现为坚持某种道德信念、践履某种道德行为的愿望和理想。它引导人们为社会整体利益,为某种正义、祟高的事业和信念,为个人人格的完善与实现而奋斗。一个人没有道德,似乎也能苟且地活着,但理想的生活,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生活却一刻也不能离开道德。 个体道德需要一经产生便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道德需要的产生固然要依赖于基本物质需要的满足,但自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有时并不以个人物质需要的满足为转移。“不为五斗米折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正是道德需要的精神力量之所在。道德需要的产生是个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对社会文化中道德价值观念的认识和掌握,并通过自身的不断修养而形成的。在此过程中,人们逐步树立起了什么是好的、坏的、善的、恶的,应该的和不应该的等道德价值和正义的观念,这种观念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支配人的行动。这种应该、不应该的道德价值观念,作为内心的道德命令支配着人们的动机、意向和活动,从而成为人们的道德需要。道德需要的实质是对自我完善理想中道德因素的追求,道德理想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支柱之一。 个体道德需要是实现社会道德的内驱力。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道德是对个体道德的整合而完成的,是个体道德践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外显形式。社会道德的良化取决于个体道德的良化,社会道德的败坏根源于个体道德的败坏。社会道德建设必须重视个体道德建构,而个体道德建构首先必须激发个体的道德需要。社会道德规范不能成为人们的道德需要,那么社会道德及其践履就不具有现实性。正如再美妙的艺术不能离开具有审美力的感官,社会道德的光芒也难以照亮死灭了的人的心灵。 近些年来理论界提出了所谓的“道德滑坡论”、“道德代价论”、“市场经济必然论”。无论这些观点是否正确,但在对我国现实道德状况的认识上可以说都坚持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现阶段的道德水平有所下降且状况堪优。应该说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优势,我们有数量巨大的理论、文艺、宣传队伍和组织严密的管理机构,我们的意识形态是人类思想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马列主义、思想,干部、群众时刻接受着先进文化思潮的熏陶,但实际效果却难如人意。相反,李洪志几年前炮制一套所谓的法轮大法,披着真、善、忍的外衣宣扬封建迷信,几年间却使几百万人深陷其中,有人甚至到了如醉如痴、可以为他舍生忘死的地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利用了大多数人都希望作好人的愿望来教化他那一套歪理邪说。如何从激发个体道德需要的新视角出发,开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方式、新途径,从而实现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的又一治国方略是摆在教育理论界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个体道德建构的机制:自我导向和自我调节 个体道德需要为个体道德建构提供内在动力,但个体道德建构还要通过内部的功能机制才能实现。如前所述,个体道德是社会道德内化的产物,同时它又表现为自我导向、自我调节的微观机制。 自我导向就是个体在参与社会群体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角色期待,角色期待代表个体的道德理想。我们知道,任何个体总是处在社会关系之中,总是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度过的。个体通过参与群体而参与整个社会生活。个体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必然选择自我的角色期待,这种角色期待既是自我选择的结果也是社会道德要求具体化的表现。个体正是在实现道德角色的过程中,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满足社会群体的需要,将社会所期望的道德要求逐渐融人个体之中,成为指导个体行为的道德准则。 自我调节就是个体对自我导向的“角色期待”(理想中的“我”)和“我”的思想行为(现实中的“我”)的审视和修正。角色期待一旦形成,个体便在观念上把自我一分为二,即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个体借助理想中的“我”确立自已在外部世界的方位,现实中的“我”成为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评价和审视的标准和依据。正是这两个参照系的存在使个体能够衡量现实中的“我”是否达到了自我设定的要求,从而不断地监督与鉴定自我思想和行为的成熟性和可行性。并且按照反馈原则不断地对“我”进行认识和辩析,不断地发出信息,帮助和指导“现实中的我”越来越接近预定目标的要求。从这里可以看出作为个体道德建构的道德内化,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把社会道德要求的信息输人到主体的自我意识系统中去,然后形成自身的微观和宏观参照系并发挥作用的过程,通过不断的自我认识、自我辩析、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帮助指导现实中的“我”去接近理想中的我的要求,不断地唤起自我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当现实中的我偏离目标期待的要求时,个体主体便会感到内疚、羞耻,受到良心的谴责,使现实中的“我”改弦更张,朝着既定目标的要求前进,以达到道德上的自我和谐。 个体道德形成过程中的自我导向和自我调节集中表现了个体主体在道德建设中的能动性。从字面上看,道德是道又是德,它既表现为外在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又表现为个体追求自我完善的思想、感情、意志与活动(德)。道德既可以从社会经济关系中寻找其根据,又可以从主体—人的方面寻找其机制,这也是道德区别于法律的方面,因为它是自觉能动的,而法律即是纯粹强制性的。 个体在道德建构过程中的能动性要求社会道德教育必须走一条民主化的道路。封建社会把封建礼教作为绝对律令要求人们无条件地服从于它的神圣性,结果是人的个性的日渐萎缩。解放以后几十年,我们按照马克思主义指导原则建立起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体系,这对改变我国人民的道德面貌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在思想道德教育上也还存在一些值得探索的方面。内容上忽视了人在道德需求上的层次性,习惯于把只有少数先进分子才可能作到的道德标准作为全民族的共同普遍标准提出,这样,全民族基本道德素质并没有普遍养成而高层次的道德建设要求则欲速不达;方式上往往重灌输、规范,轻启发、引导。今天的道德建设不能再走传统的老路,应该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内在要求,在坚持道德建设总的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个体在道德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强化道德主体的自我导向、自我调节机制,亦即走一条民主化的道路。 三、个体道德建构的结果:良心和人格 个体在道德需要的驱动下,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对道德取向和道德行为的自我导向和自我调节于是形成道德建构的结果:良心与人格。良心是一种内在的、被人们自觉意识且隐藏于内心深处的道德责任感;人格是个体在良心支配下通过道德实践在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的对象性活动中的道德价值实现。前者表现为个体道德建构的内在结果,后者表现为外在结果。 良心是在长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中,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心理中经过积淀而形成的,是个体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个体践履道德行为的标准和尺度。良心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道德责任感指导和约束自我的道德行为,同时以此为标准对个体自身和他人的道德行为进行道德价值的评价和评判。当自我行为与良心相一致时,便感到自我道德上的满足和愉悦,反之则感到不安和痛苦;当对他人道德行为进行评判时表现为认同、褒扬或不屑、谴责。良心一旦形成对个体来说,往往会有一种稳定不变的“巩固性”和理所当然的“公理的性质”。 人格这个词在这里是从伦理学层面上来讲的,单纯地指道德人格。它作为个体与他人、与社会对象性活动中的道德价值实现,是通过他人、群体对自我道德行为的道德评价形成的。“孤独个人”无所谓人格,故所谓“修在内而成在外”。道德人格是个体主体道德素质、状况的集中体现,表现为个体独有的品格精神和对一定社会道德方式所持有的惯常立场、态度及行为模式。 很明显,人格是由良心所决定和支配的,因为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人的道德行为受良心的指引和约束。同时,个体在道德实践中,通过他人、群体、社会对其人格状况的高度评价又成为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而强化其良心使其在更高的层次上完善自己。在大多数情况下,良心与人格表现出一致性,但也有不一致的情况发生。有些人迫于名利及权势等欲望的诱惑,接受过高层次教育和道德条理的熏陶,在他人面前也能表现出高尚的行为和圣洁的人品,但其内心却包藏着不可告人的野心和阴谋。这些人我们称之为双重人格。因为他们的道德行为不是源自于良心的约束而是来自于名利的导引,人格不是良心真实、直接的反映,而是虚假、扭曲的反映。 四、个体道德建构的意义:杜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 (一)个体道德建构是社会道德转化为现实道德的基础。任何社会道德只有内化为个体道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实道德。社会道德的生命力,最终取决于每个个体的道德自律程度和由此构成的整体综合效应。社会道德如果不能内化、转化为个体道德,不能成为个体的自觉、自愿的行动,那么社会道德最终只会成为苍白无力的说教。 (二)个体道德建构是道德的“理论理性”转化为人的“实践理性’的中介。个体道德建构的根本不只是在于从理论的宏观层面确立和认同某种科学的思想体系,更重要的在于以科学思想理论为指导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好主观世界并转化为自我的自觉行动,使自己成为具有健全道德人格的“道德人”。人格与良心的分离实际上是道德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分离。个体道德建构使人们一方面进行道德“理论理性”的武装,另一方面使道德修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从这个意义说,个体道德建构是道德“理论理性”向“实践理性”转化的中介。 (三)个体道德建构是进行各个层次道德建设的综合基础。 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都可以在个体身上得到综合反映。一个已婚的从业人员,既是社会公德的载体又是职业道德的载体,也是家庭道德的载体,道德个体是各个层次道德的综合体。如果个体道德建设好了,个体在各个层次上表现出来的伦理行为都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客观要求,那么,对整个社会各个层次的道德建设无疑将起到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四)个体道德建构对他人和群体具有强烈的道德感染力和影响力,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 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总是不断地通过自我的思想和行为对他人及群体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感染。一个人格完美的榜样的力量往往是无穷的。中国历来具有关注人伦、崇向人格的传统。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及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道德圣人”的人格精神影响了几代人。就当前来说,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积极分子要充分利用、发掘他们的思想行为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动力价值,还要从生活上了解他们的疾苦,解决他们的困难,这样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弘扬正气、贬斥邪恶的文化氛围,反过来又对每一位社会个体进行个体道德建构产生强大的外在激励作用。 社会道德论文:由“五爱”到“八荣八耻”——论析“八荣八耻”对社会主义道德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论文关键词:五爱;八荣八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简要分析了建国五十七年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变革和发展过程。解读了“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内涵和相互关系,论述了“八荣八耻”荣辱观对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伟大贡献和现实指导作用。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强大的反作用。由“五爱”到“八荣八耻”,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变革发展过程说明了这一点。建国五十七年来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不断发展和丰富。同时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逐步发展完善,对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大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精神作用。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发展变革过程的简要回顾,论述了“八荣八耻”荣辱观对道德建设的继承和创新,及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现实指导作用。 1“八荣八耻”荣辱观是对我国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和继承。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崇尚道德教化的历史。孔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礼且格。”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梁启超“人人独善其身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谓之公德。”……历代重道崇德思想对今天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有重大影响。 建国五十七年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建国初期的“五爱”公德。建国伊始,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筹划建国大计时,在总结和继承我国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提出“五爱”公德。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二条规定:“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同时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大力开展和实施“五爱”教育。很明显,这个“五爱”公德既总结继承了中华民族崇尚道德教化的优良传统,同时又根据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对人的基本要求,制定了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 (2)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反思和探索,同时对道德建设提出新的要求。1981年2月25日,由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九个单位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倡议中根据改革开放的实际,对公民的道德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五讲四美三热爱”。“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这一道德要求体现了当时改革开放的时代特点。 (3)90年代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新界定。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进行了重新界定,形成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社会主义道德是一个涵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道德要求的规范体系,其中,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原则,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主要内容。这个道德体系比“五讲四美三热爱”从理论上更加完善。一般来说,社会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社会主义阶段道德关系的反映。它继承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良道德传统,它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份并存的基础上产生的,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它一经形成,就积极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达到维护、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目的。但是从实践操作看,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只是提出正面的要求,具体操作性并不明确,而的“八荣八耻”荣辱观既肯定和继承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精神,又完善和补充了这一缺陷。 2“八荣八耻”荣辱观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创新。 同志于2006年3月4日在政协礼堂,看望政协民盟、民进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讲话四十分钟,第一次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根据国际国内新的形势和我国在战略机遇期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进行了新的理论创新和概括。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提出了新的道德规范和评判标准,从而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建设理论。 (1)“八荣八耻”荣辱观肯定和包含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精神。同志的讲话,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角度人手,下来他讲了“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三个问题。在第三个间题中他明确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接着他论述了“八荣八耻”荣辱观。 在“八荣八耻”中既包含了“五爱”中的“四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同时,又增加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道德准则“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处理人与纪律的准则“遵纪守法”以及进人小康社会后仍然要坚持的作风—“艰苦奋斗”。可见同志在讲话中既肯定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精神实质和基本道德要求。同时又增加了新的内容。 (2)“八荣八耻”荣辱观补充完善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综观同志“八荣八耻”荣辱观,她由以下三个有机部分组成: 第一是道德的最高境界。由“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热爱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两点组成。爱国为民是人生的目的,也是行为的目标,是道德的最高层次。 第二是人的素质和人生的最主要的两个组成部分。由“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两点组成。科学和劳动是我们为祖国、为人民必备的素质,是带有技能性的素质。和其对应的是学习和工作,是人生的两个轮子,两个支点,只有两个轮子同时同速转动,人生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否则就会偏离方向,或者在原地打转转。 第三是人的行为道德的四个维度:一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二是处理义与利关系的准则:“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三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准则:“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四是处理现实与未来的关系准则:“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可见“八荣八耻”荣辱观是以人为本的道德观。三个组成部分,既有人生观,又有价值观;既有道德规范,又有法律规范;既有道德评价,又有道德教育,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形成一个完整的道德准则体系,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八荣八耻”荣辱观比过去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只有正面肯定提法相比较旗帜更鲜明、更具操作性,更有警醒内化作用。过去的道德规范都是正面肯定的方式表述,面“八荣八耻”是既肯定又否定,既明确肯定提出八个方面的“为荣”,同时又相对应地提出了八个方面的“为耻”。正如同志所讲,“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这就更能发挥道德规范的警醒、内化作用,在道德实践中更具操作性。这也是在新形势下对道德理论建设的一大贡献和创新。例如“五爱”中的“爱人民”是比较抽象和不可操作的行为规范。而“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这就把宏观要求细化为可具体遵守的准则,服务于人民既要求执政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时也要求每个公民努力工作,积极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和贡献。 3“八荣八耻”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指导作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总是从一定的经济关系中发生,并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关系。 解放初的“五爱公德”的社会和经济基础是旧中国留下的“烂摊子”和将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五亿人日的吃饭问题是首要任务,同时还要对付国内国际的敌人的颠覆活动,以确保新中国的巩固和发展。“五爱”公德的提出对团结人民,动员人民投人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十世纪80年代的“五讲四美三热爱”道德规范的提出,是建立在我国年人均GDP达到250美元的基础上,面对改革和建设的繁重任务提出的道德要求,它对化解改革矛盾、调整人与人关系起到了重大的协调作用。 二十世纪90年代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提出是在我国年人均GDP达到500美元的基础上,需要深化改革,特别是面对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重大挫折,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势下提出来的。无疑这一道德理论对武装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进人21世纪后,特别是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 3万亿美元,年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的基础上,我国面临战略机遇期,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对人的素质和社会风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同志提出了“八荣八耻”荣辱观,必将产生深刻的现实指导作用。 第一,它是医治人均千元后“振动期”一剂良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证明,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达到年人均GDP1000美元后,会出现一个“振动期”。在这个振动期各种社会矛盾显露,各种思想激荡。要解决这一问题,人的素质特别是人的道德素质至关重要。 第二,它是我们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必然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这种人才既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同时也需要良好的道德水平和觉悟。“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树立和实施,必然能够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进而端正社会风气,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第三,它是新时期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新规范和新标准。目前我国整体社会风气是良好健康的,各条战线涌现出了无数先进人物。但是贪污腐败、愚昧迷信、违法乱纪、黑白颠倒、美丑不分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要发扬正气,革除丑恶邪气,“八荣八耻”荣辱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标杆。我们贯彻和坚持这一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必然使我们个人受益,社会进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总之,“八荣八耻”荣辱观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必将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和谐地发展,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和实施。 社会道德论文:浅谈以荣辱观为起点构建社会道德体系 论文关键词:荣辱观;道德体系;构建 论文摘要:社会道德体系的构建要从道德的本义、人的本质特征和现阶段人类社会的特点出发,遵循荣辱观和创新原则、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则、道德与法律相沟通原则,通过理论推动、教育落实、法律保障、社会管理强化,社会舆论协助,构建一个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与个人发展又能维护社会相对比较稳定的道德体系。 0引言 道德本身就是为了人类社会持续发展而产生,具有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但是一直以来被统治者作为统治的工具和手段,慢慢失去了其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本来面目,要转变当前德育收效低微的状况就必须构建以荣辱观为起点的体现人的道德的主体性、创新性的社会道德体系。要构建科学的社会道德体系必须从道德的本质、人的特性和荣辱观以及新世纪人类社会的特点去思考。 1道德的本质 道德是一种客观的社会范畴。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树立基本的道德体系才能正常运行。道德意识作为社会价值体系,包含着社会的、政治的、法律的、人的因素,渗透在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影响着社会风气,体现着价值取向,标志着文明程度。作为道德价值的起点,任何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都必须建立适合的荣辱观。 道德同时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内心感受。每个人的生命意义都必然的维系着一定的荣辱观。任何社会,道德的存在,除了维护公共秩序外,也是个体发展自我,寻求生命意义的一种方式,是人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道德观念会发生变化,一部社会变迁史,也是人的心灵变迁史。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激烈的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处在社会变迁中的人们的心灵状态、行为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必须切实了解现今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中国人的心灵追求,才能给出正确的道德标准和荣辱评价。 道德构建目的就是为了个人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每个人在利益面前都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树立一定的荣辱观,否则社会秩序将受到破坏,妨碍个人和社会的生存和进步。这就是道德的本质。只有明确了道德的本质才能使道德具有创新性,才能赋予道德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道德才能成为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2人的特性和荣辱观 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体。人一生下来,就具有七情六欲。这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另外人一生下来就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某一个人的出生就意味着新的人与人关系的产生。每个人都由他人获得自己的生命,人出生以后都依赖着自然或他人的劳动成果而生存和发展,每个人也都以自己的特殊方式作用于他人,为他人获得生命,为他人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可以说人片刻也不能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道德规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人的规范,通过约束每个不同人的不同行为来达到一定社会的和谐运行。只有在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时,道德的力量才能展现出来。树立一定的荣辱观念,便是在道德主体内心深处,以自律形式出现的规范。人活着总有追求,有一定的道德目的和人生期望,这些价值取向促使人们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荣辱观是人们思想、言行的标准尺度,人们对荣辱的感受形成动机、意图、目的,通过劝导、褒扬以及自我激励方式促使人去行善,通过羞耻感、罪恶感而阻止人作恶。 3新时代人类社会的特点 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经过了漫长的历史,从上世纪起得到迅速发展,在经过近几世纪的积淀之后,新时代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新的模式开始了新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已不再遥远,文化的东西方隔阂已日渐缩小,强调尊重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突出人的个体的价值,借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新一代年轻人的道德心理也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迅速加快、生活方式的影响,由整体性的形态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较为独立的自由人,由于人们在“人我不分”、“人群不分”混沌的整体主义形态中受尽了压抑,当他们超越整体性共存的思想束缚以后,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极力追求绝对自由、民主,认为道德是个人的东西。这种单子式道德模式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成为反人类的根源,危害社会的安定与发展。而现在在发展中国家的新一代追求单子式道德比起发达的西方国家更加强烈,据中国广西沿海地区学生学习心理状况调查:85%的学生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为了将来给社会造福的仅占巧%,这就是一个例证,而且这巧%的比例也在不断下降。 光荣是崇高的境界,它一方面在主体的行为和人格中体现着尊严,另一方面,又在人们的心目中唤起巨大的喜悦和敬仰。它使人超越委琐卑微,脱离小我,找到大我。人生要获得光荣、崇高的评价,就必须给自己树立光荣崇高的价值目标。当人们自觉遵循荣辱观念时,道德就不再是一种纯外在的要求,而是发自内心的道德情感,发自内心的生命向往,把外在的义务变为内在的责任,尽义务就成为一种快乐,成为光荣,成为自我实现的方式,成为一种天性的敏感,道德的高度意志自律,体现了自由的本质—在完善自我和完善社会这个最高目的上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每个人,作为道德的主体,在整个一生中都面临着道德完善和人格成长。在人生的转折关头,面对道德的冲突和困惑,荣辱观使每个人在每一道德境遇中进行反思,作出正确选择。生命是否值得过,与主体对于羞耻的理解和体验大有关系。尘世间短暂的快乐,炽烈如焚的利己情感和瞬间生灭的功利欲望,使人难以洞明内心。在道德生活中,虽有规范的确立和理性力量的支持,但在理性和情感、义务与欲求之间,总有许多的心灵冲突。因此,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履行正确的道德行为,对于个体来说,内心斗争是无可避免的,然而,崇高的道德情怀,也就在此处。没有道德的热情,没有崇高的牺牲精神,道德的尊严无以显示和表达。 4社会道德体系的构建 一切道德规范的构建都必须从人的特性出发,从人类社会的需要出发,以荣辱观为起点、以有利于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快速发展为原则。现今,人们作为社会的一员,生存于突变的新时代。工业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物质,同时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异,极端个人主义、绝对自由观等,危害着人类的持续发展。这些变异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此,作为人类社会的道德构建必须肩负起维护和促进人类持续发展的重任。 个人主体追求与社会追求相统一是社会道德体系构建的亮点,个人主体追求与社会追求相统一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人类的整体意志,只有遵守这个原则人类社会才能长治久安,才能持续发展,个人主体的理想追求才能得到实现。 人的道德价值目标和人生价值取向的确立,对人们道德行为的选择具有根本的意义。道德行为绝不是孤立的个人意志的表现,而是与他人意志、社会意志有着本质联系的行为,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有着本质联系的行为,具有社会意义。如何对待个人利益和他人、社会利益,就成为区分道德行为的基础。公民的道德行为必须依据这一社会准则和荣辱观,体现社会的道德要求。在道德体系构建中,必须将荣辱观贯穿在主体的愿望、动机、情感、意志、信念、理想等因素之中,用光荣或羞耻的评价标准来自我立法,塑造人格。 5社会道德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 以荣辱观为起点构建社会道德体系,必须依托道德理论科学研究,不断创新道德观念,废除束缚人类发展的陈旧道德,提出满足人类发展要求的新道德观念,创新道德检验标准。通过学校教育,使人类摆脱陈旧道德的思想束缚,建立新时代道德观念。在这一道德建设渠道上教师要先行,教师要成为社会道德的实践先行者。依靠法律来作为道德的保障,通过社会管理使法律保障得到有效的实施,是道德建设的关键性环节。社会管理不力,世风日下,理论研究成就就成了一纸空文,学校教育的结果就化为乌有。近年来出现的“学校一年功不抵社会一阵风”就是社会管理不善的恶果,社会管理不善将导致道德沦丧、社会无序,在社会管理中尤其是对官吏的管理要从严,治国就是治吏,施德从治吏起。社会舆论是道德约束的重要途径,要认真利用好广播、电视、互联网、出版等宣传媒体建设正确的道德舆论。要加强对影视、刊物、网络等文化产品的管理,要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社会道德体系的完善构建会形成一只无形的手,当这只道德之手足够大、足够有力的时候它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诚信、礼让、明智、知耻、节制、廉洁、勤俭等。“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是时展的要求,是社会和谐的呼声。以荣辱观来构建道德体系,抓住了道德建设的本质特征,适应了人的生命发展和人格育成规律,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必经之路。 社会道德论文:论析构建和谐社会道德体系 论文关键词:构建;道德体系;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需要一整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要求的合理有效的道德规范体系,本文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道德体系,从道德底线、建立回报机制和提倡高尚道德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述。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道德建设。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和谐社会的主体。同志说:“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明确道德底线,遵守道德底线 要构建和适应谐社会的道德体系必须首先从反对不道德的现象做起,从最低的最基本的道德建设开始才能一步步地构筑起符合社会发展的道德。因此,道德底线纳人了我们的视野,成为构建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的一个基点,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切入点。 道德底线,就是善的最低、最基本的层次。是人们有益于他人与社会的最起码的社会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履行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一个底线,并且我们不能超越这个底线。这个底线是让我们的行为保持着对社会是有利的而不会对社会及其他人产生影响和损失。道德底线对人的行为约束具有最低限度性。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外来思想文化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样的大碰撞的时代,不同的价值选择都获得了被尊重的空间。这样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价值折中和多元妥协中模糊了一些基本的道德判断。许多主流价值被遮蔽和消解,绝对价值被相对主义所颠斑,墓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被杂乱无章的多元价值所混淆。任何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都需要一定的道德标准来维系。凡事皆有度,如果道德下滑超出了底线,就意味着整个社会将因此有可能失去行为标准。 所以构建新的道德体系首要的任务是确立道德底线,确立基本的善恶是非标准,在社会公德领域,职业道德领域,和家庭领域都应该建立起最基本的善恶标准。不能让我们的道德底线一再的下滑。社会舆论不应当对超出道德底线的行为予以姑息纵容,要坚决的予以谴责。这样才能树立社会正气,才能有可能改变目前道德行为大量失范的可能。如果我们整个社会都对一个基本的善恶都不明确,一再的姑息原谅,甚至理解与同情不道德的行为,那对于我们民族来说是危险的。 二、建立公平的回报机制 道德的核心是公平,即公正和平等。我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教育应该承认利己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应该承认道德的核心是公平,一味强调利他和一味强调利己一样,不仅其本身是不公平的,而且也会造成社会的不公平,以这两种价值取向所建立起来的两种道德规范都不可能对人与人的关系形成公平而有效的调节。 社会道德乏力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道德建设缺乏相应的社会约束、激励机制的支撑。这种约束、激励机制,既包括精神上的褒与贬,也包括物质利益上的奖与罚。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们活动的动机是以物质利益为其根源的,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原动力。我们的道德建设主要是借助于对道德行为的褒与对不道德行为的贬来进行,褒与贬是一种精神形式的奖与罚,而精神形式的奖罚在社会舆论缺乏一致性的情况下其作用是有限的。如果道德的行为不仅不会带来物质利益,相反会牺牲自己的物质利益甚至最可宝贵的生命;而不道德的行为不仅不会丧失物质利益,相反可以保住既得的物质利益,甚至可以得到新的物质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精神形式的褒贬就很难起大的作用。只有当道德建设具有相应的社会约束、激励机制的支撑,道德的行为成为合乎利益的选择,而不义之举将导致利益的极大损害时,道德才能对通人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道德赏罚是进行道德控制的基本手段,通过对道德行为的赞扬和对不道德行为的谴责,使人们分辨是非善恶。 社会公德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和形成社会公德奉献与社会公德回报机制。要真正发挥社会公德的治国作用,就必须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良胜循环的社会公德奉献与回报机制,这种机制能够保障营造出一种扬善抑恶的社会公德环境,改变社会公德义务和社会公德权利相脱离的现象。要使那些认真履行社会公德义务的人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回报,使不尽社会公德义务的人受到谴责和惩处。只有真正建立起扬善抑恶的有力的社会机制,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以德治国,才能真正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应该奖励公德,惩罚缺德者。在尊重个人个人的基础上建立权利义务制度,建立恰当的责任追究制度和贡献奖励制度。 三、提倡高尚的道德 追求道德理想,崇尚高尚的道德人格,是我国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先贤们强调要修养自己的思想品德,培养自己的人格.努力争取达到或接近“至善”的思想境界。另外革命道德传统也具有丰富的内涵,献身祖国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将祖国和人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实现奋斗终生坚持真理、无私无畏的道德情操。 这些高尚的道德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被好多人看来是可笑的,甚至是虚伪的。但是刚刚发生的汉川大地震有力的证明了奉献和牺牲的高尚道德有着无比巨大的力量。在地震碎然来临的一刹那,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都在最危急的时刻被灼烤出最真实的一面:很多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放射出炫目的光芒。不需要罗列具体的事例,他们感天动地的壮举深深的刻在了人们的心中。没有任何人会怀疑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是不是动机不纯,因为危难的关头,容不得你去想这样做是否值得,是否公平。在生死面前表现的应该是人最本真的表现。 我们看到这些应该很欣慰,我们伟大民族有这样强的凝聚力.我们的公民有这样高尚的道德品质闪闪发光。 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一种体现,是协调社会利益的一种公共准则,更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纽带。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一整套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合理有效的道德规范体系,建立这样一整套道德规范体系,涉及的方面是很多的,但是明确道德底线,建立回报机制和提倡高尚道德这三个层面是构建和谐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方面。 社会道德论文:网络社会道德危机的成因分析 论文关键词:网络社会;道德危机;成因 论文摘要:当前的网络社会面,瞄道德危机,这严重影响了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探求网络社会道德危机的成因,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现试从网络社会本身的特点,网络社会运行的现实背景以及网络主体的人性心理三方面,对网络社会道德危机的成因进行较为全面、详细的分析。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为人们开辟了一个极大开放和自由驰骋的空间—网络社会,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但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严重的伦理道德问题。在当前的网络社会中,网络欺诈、网络色情、网络病毒、网上侵犯知识产权、网上侵犯个人隐私等不道德现象大量出现,严重影响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而且带来了人际情感冷漠、人性异化等问题,可以说,网络社会正面临道德危机。如何实现网络技术和网络道德的协调发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消除网络社会的道德危机,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社会,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探求网络社会道德危机的成因,是解决网络社会道德危机的基本前提。本文试从网络社会本身的特点、网络社会运行的现实背景、网络主体的人性心理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网络社会本身的特点来看 (一)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导致道德约束力的弱化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交往是现实的,交往面相对狭窄,人与人的关系主要以家庭、家族、邻里、亲友以及充分放大了的家庭—国家的方式存在和维系着,在一定意义上说,人们是在一个“熟人社会”进行交往,交往的对象都是熟识的人。慑于道德他律手段的强大力量,以及长期形成的道德氛围,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遵守着既有的道德规范。而在网络社会这一虚拟空间中,网络行为具有了“数字化”或“虚拟化”的特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依赖现实的各种条件,也不再需要真实的身份,通过计算机终端,每个人都成为了一个个符号。人们上网进人网络社会就如同去参加一场假面舞会,“在这个舞会上,我所面对的‘你’和‘你’所面对的‘我’都消失了,我们都成了似曾相识的‘他人’”。在网络社会中,一个“在线交谈”中自称是妙龄少女的网络行动者可能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而与之交谈的“英俊少年”可能早已是不惑之人。 而且,一旦进入周围没有熟人的公共社会,那条由熟人的目光、舆论和人际情感筑成的防线便很容易崩溃。即使一些“私德”尚可的人,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也往往表现不出应有的公德。相反,“反正没有人认识我”这种意识,恰恰成为一些人无视公德的最好借口,似乎只要避开了对自己有实质约束力的监督、管理者的目光,干什么都可以。更有甚者,把网络社会视为“道德的真空”,认为“在网络世界里只有能力的高低,没有道德的善恶”。在网上,父子对骂、优秀的学生在网上行骗、语言粗俗等现象屡见不鲜。他们把人之为人的起码的“底线伦理”都抛弃了。 正是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类似于传统“熟人社会”中道德他律的种种“外力”,在网络社会中相当程度上失去了作用,导致道德约束力弱化,造成道德危机。 (二)网络社会的开放性结构易引发诸多伦理道德问题 网络社会的结构与现实社会结构具有十分不同的特点。现实社会采用的是一个由下往上机构逐渐减少而权力却逐级集中的纵向的金字塔式结构,每一个基层组织的运行都服从于更高一级的指挥和命令,总体的社会结构必须依赖于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中央机构。而网络社会采用的是离散结构,它是开放的、松散的,不设置一个国际性的中央控制设备或中心,所有的计算机都处于各自的中心地位。应该说,这种结构对于避免网络系统的崩溃,保证网络系统的良好运行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网络社会的这种开放性结构易引发诸多伦理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 1.网络的开放性使个人隐私保护更加困难。在网络社会,除非人为去封闭,不会有人生活在信息孤岛上,个人的姓名、性别、身体状况、家庭状况、财产状况、社会生活背景等有关个人隐私的各种资料在计算机及网络中都用一连串的符号来表示。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与这些符号的通用性的特点构成了对个人隐私保护权的严重挑战。甚至可以说,在一个如此开放的信息网络社会里,真正需要考察、真正难以做到的是:人们如何能够在必要时“封闭”起来,以保守真正属于自己的秘密。 2.网络的开放性使侵犯知识产权更加方便。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飞跃发展,使信息的复制、传播变得非常简单和便捷。又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的资源共享性,人们可以任意下载大量的信息和服务。于是,通过网络非法复制、使用他人的科技成果,侵犯知识产权等不道德行为随之产生。网络的开放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3.开放性使网络面临严峻的安全威胁。开放性是网络产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开放的网络却随时面临来自网络病毒、网络黑客的安全威胁。从理论上说,网络的安全性与其开放程度成反比,最安全的网络是自我封闭的网络,但这不符合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原则。 4.网络的开放性使道德冲突加剧。互联网是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任何意见。网络的开放性使人们很容易在网上交流,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各家各派的学说在网络上自由碰撞,使网络文化以几何级数的形式发展。在网络中各种各样的道德观相互并存、交互辉映。但网络的开放性也使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道德冲突加剧。 二、从网络社会运行的现实背景来看 (一)人们对网络社会的认识存在误区 1.人们对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存在误解。把虚拟混同于虚幻与虚无,因此对网络社会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现实社会,许多人还没有真正地把网络社会视为人类的新的生存空间,由此导致了人们对网络社会道德问题的不同态度。有人认为,网络社会是虚拟的、非现实的,也就是说是虚幻的、想象的、不存在的,我们没有必要对网络道德问题大惊小怪。但是网络社会虽然是虚拟的,但并不是虚幻的,它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它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也是实实在在的,我们不可能漠视它。也有人认为,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它的虚拟性,因此解决网络道德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关闭网络,这样就一劳永逸了。但是,网络本质上是开放的,开放性是网络的根本特征,也是它的生命力所在。关闭网络意味着消灭网络,我们不可能因噎废食,不能为了网络空间的道德问题而拒绝网络,因为它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2.信息崇拜误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对信息的依赖与日俱增,他们的工作、学习甚至生活都越来越离不开信息,信息己成为现代人新的崇拜对象。网络道德危机的出现就与信息崇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谁对网络环境的破坏程度越大,人们越容易认为他对信息操纵能力强,水平高,从而推祟他、敬仰他。“信息崇拜”者使网络环境下的一些破坏行为反而成了英雄壮举。美国学者西奥多.罗斯扎克在《信息崇拜》一书中就曾全面、深人地揭示信息崇拜的负面效应。罗斯扎克在充分肯定计算机技术的积极意义的基础上,提醒人们警惕“信息崇拜”的负效应。他指出“信息被认为与传说中用来纺织皇帝轻薄飘逸的长袍的绸缎具有同样的性质,看不见、摸不着,却倍受推崇”。“如同所有的崇拜,信息崇拜也有意借助愚忠和盲从。尽管人们并不了解信息对于他们有什么意义以及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信息,却已经开始相信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我们周围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成为信仰时代的‘真十字架’:救世主的标志了。 (二)网络法律和制度不健全,网络管理困难 正如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形容的,“我们的法律就仿佛在甲板上吧哒吧哒挣扎的鱼一样。这些垂死挣扎的鱼拼命喘着气,因为数字世界是个截然不同的地方。大多数的法律都是为了原子的世界、而不是比特的世界而制定的。网络社会是一个与现实社会不同的新的生存空间,现有的法律和制度在网络社会很难发生效力。网络的非中心化、可匿名性特点,使得一些网民抱着“我是百姓我怕谁”的心态,在网络上尽情地放任自己,肆无忌惮地从事各种网络行为,而直面现实社会的法律和制度无所畏惧。同时,又因为适应网络社会的法律的制定面临许多新的难题,其中涉及到许多法律界定难以进行:一是法律主体难以确定。在网络社会,任何个人、单位、组织都可以以非真实的多个身份上网,“网上”、“网下”相去甚远,难以界定。二是法律责任及其程度难以界定。如,一个人利用网络上的黑客软件,轻松地窃取了有价值的信息,那么提供黑客软件的网站要不要承担责任、该承担多大的责任。三是法律规范难以统一。不同的国家对道德、犯罪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规定,互联网上很难形成通行的国际法规,网络管理也就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法度。道德一旦失去了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网络社会的道德危机就有可能越来越严重。 (三)道德评价上存在双重标准 由于对网络社会的认识不足,或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过分崇拜,人们在对待互联网中的言论、行为时,采取了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伦理道德评价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网络道德问题的深化。比如在对待黑客与盗贼、电子公告版(BBS)与大字报等问题上。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社会的黑客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盗贼,他们往往在网民不知道的情况下进人网民的电脑(即网民的“家”),或大肆破坏,或任意盗取信息。但是在对待黑客与盗贼的问题上,人们却采取迥然不同的态度。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盗贼,人们恨之人骨,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对于黑客,人们却表现出太多的宽容,甚至是敬佩、崇拜。在现实生活中当某人遭受偷窃了,无疑会赢得众多人的同情,但在网络空间,当某公司的计算机系统被黑客闯入攻破时,社会的同情心有时并没有放在被害者身上,反而对黑客的行为报以敬佩。也正因为如此,黑客们乐于公开自己的黑客身份,并公开集会讨论交流。在互联网上,各种有关黑客的专门网站比比皆是,在众多的综合网站的BBS上,有关黑客的讨论也随处可见,以高学历、高智商人群为主的网民可以在此相互学习、交流破解他人计算机系统的方法,并且以自己高超的破解技术为豪。而与此相反的是,盗贼受到社会的唾弃,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拥有高超计算机技术的人决不会因自己是盗贼而自豪,更不要说是公开自己的盗贼身份了。 同样,人们对网络空间的BBS、聊天室与现实社会的大字报也持不同的态度和评价标准。BBS,聊天室号称无纸化的大字报,任何人都可以尽情地发表各种各样的言论。比起现实社会中的大字报,BBS、聊天室在许多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影响程度、广度、方便快捷的程度及隐蔽性均大大超过现实生活中的大字报。有些言论不可能在现实社会中公开发表,但在互联网上却能发表并能长期地保存下去。由此看来,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BBS、聊天室也给予了极大的宽容与放纵。并且,许多学校和网站都纷纷开辟出BBS、聊天室。众多的BBS,聊天室构成了网络社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人们对网络行为的宽容和放纵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网络不道德行为的蔓延,既而导致道德危机。 三、从网络主体的人性心理来看 (一)人际交往的“伪装”心理 人际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生活在社会上必须与他人进行交往、交流。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类最难以忍受的就是孤独。而人们在交往中,受许多因素(诸如一个人的喜好、脾气、性格、文化程度、修养水平等)的影响,或多或少地都要对自己进行一些“装扮”,扮成能使他人喜爱的,使他人能够接受的一种心态、形象去与他人接触,以使交往顺利进行,于是人际交往就带有了“面具性”。网络化使得人类这种交往的“面具性”通过电子时空的放大而更具戏剧性、伪装性,从而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网络道德问题。 (二)侵略和占有心理 现实中的人,同时具有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双重属性,这样在人性心理中就本能地具有侵略性和占有欲,只不过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碍于各种伦理道德规范,以及现实社会中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人们不便过于表露,而且总是不断地对自己进行修养来抑制人性中一些本能的需要和欲望。然而,在虚拟社会中,人们可以“相逢对面不相识”,可以不谋面而进行交流、交往,因而表现得非常自由,人性中那些本能的需要和欲望就显露出来,难以控制。这也正是网上“黑客”猖撅的一个主要原因。电脑“黑客”们利用自己丰富的计算机知识,突破系统设置的安全保护,在未取得授权的情况下擅自闯人别人的计算机系统,以实现自己的侵略欲望和自我满足的占有欲望。 (三)宣泄压抑的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宣泄压抑的心理需要,人只有把压抑在心里的一些需要、一些郁闷的情绪都宣泄出来,才能使人性得到健全的发展,才能使人心情愉悦,身心健康。对任何一个社会人而言,他在现实生活中都可能会遇到挫折,产生不满情绪而感到郁闷。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不可能随时随地发泄自己的郁闷心情。网络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安全地进行宣泄的场地,人们可以尽情地、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宣泄工作生活中带来的压抑。然而,网络社会的特殊环境很可能使人们更加肆无忌惮、赤裸裸地释放自己而不计任何后果,由此也带来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 此外,还有人们的猎奇心理、好胜心理等都有可能通过电子网络时空的放大而产生一些网络伦理道德间题。 综上所述,造成网络社会道德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而且是复杂的。我们只有在探明原因的基础上,才能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干预手段和防范措施,确保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为人类带来福扯。
中国电影史论文:一次对中国电影史的检阅 [摘 要]用自己的逻辑去剪裁历史,有什么样的电影观和电影史观就会相应的产生什么样的电影史。把中国电影史的书写放到一个大众传播的视野中来考查,它包括了三个层面的选择:信息传播者的选择、媒介守门人的选择和信息接受者的选择。以上三个层面的选择形成一股合力使得中国电影史的书写和传播出现了部分信息的不真实和部分信息的缺失。中国需要一部融入社会、经济、技术、艺术各层面,融汇内地和港台的综合的带有比较视野的“华语电影史”。 [关键词] 传播;选择;中国电影史 关于对历史的书写与研究,一些学者认为要“以史还史——它要求任何史家在主观上都必须像列宁所说的那样,‘正确地和准确地描绘真实的历史过程’,而不是任意用史著者所在时代的流行观念去裁剪乃至‘塑造’历史”[1]。这样固然好,然而,在具体的历史书写与研究中,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不可能真正地“以史还史”,也不能做到历史的完全真实与客观。道理很简单,历史都是今人眼中的历史,历史是在被不断选择的过程。“当一个历史学家为了构建某种历史分析而利用某个‘事实’时,这个‘过去的事实’才成为‘历史事实’,历史学家在全部可用的历史资料中仅仅选择那些他们认为重要的历史事实;‘过去的事实’并不能自己说话,是历史学家把它们作为历史论据的一部分让它们说话。”[2]史学家们是在用自己的逻辑去剪裁历史、阐释历史。中国电影史的书写与研究也不例外,而这种对历史事实的选择又是相对复杂和多层面的。这里,我们把中国电影史著作当作一种传播媒介,从资料搜集、编撰成书到它的传播过程,去研究一个动态的中国电影史中所存在的选择性。 一、信息传播者的选择 传播学的编码理论认为,语言是静态的、抽象的,而现实是动态的、实在的,而且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存在偏向因素。偏向就是信息的书写者、传播者存在着对所描述主体有利或者不利的选择。[3]在中国电影史的书写和传播过程中同样存在着由于语言的局限性所带来的各种对历史书写的缺憾和书写者对电影史各个时代各个细节的偏向性选择和按照编写者自己的逻辑或是当时流行的观念去做出的选择。 (一)书写者对历史事实认识的不同造成的选择 电影传入中国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而电影最早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也有着不同的说法。程季华等编著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之前的电影史如:“谷剑尘《中国电影发达史》认为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上海四马路(福州路)青莲阁第一次放映电影;郑君里《现代中国电影史略》却认为电影由香港转入中国到达上海的时间是光绪三十九年(1903年)的事。”[4]而1963年出版的《中国电影发展史》的编著者们翻阅了大量的报纸等资料最终确定电影传入中国的时间和地点是在“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影片是穿插在‘戏法’‘焰火’‘文虎’等一些游艺杂耍节目中放映的”[5]8。到今天,对于电影何时传入中国这一历史事实还存在一些争议,有许多电影史家还在进一步考证,提出许多很有价值的看法。随着新的史料的发现和进一步考证,还会有不同的选择。这不只是对电影何时传入中国这一课题,而是对中国电影史的许多其他事实也会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而得到不同选择和更新的认识。 (二)电影和电影史观的不同造成的选择 前面我们说了,历史都是今人眼里的历史。所以电影史家的电影观和电影史观对电影史的书写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就电影的本质而言,它应该包括社会、经济、艺术和技术四个层面的内容。那么相应的中国电影史的写作也应该有这么一种考虑并融入四个层面因素的综合的电影史观。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往往忽视了其他层面的因素,而无限放大其中的一个因素。 1.意识形态标准。在新中国“十七年”电影史中社会文化功能(意识形态)成为电影的惟一评价标准。当时在电影界流行的一句话叫:“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6]。程季华、李少白和邢祖文编著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就是在这么一种背景下诞生的。《中国电影发展史》自1963年出版以来,一直争议不断。正如李少白所说“有说好的,也有说坏的,好到捧上天,坏到踩入地;右至资产阶级‘反攻倒算变天账’,左至社会主义‘庸俗社会学’”[6]。在谈到该书的局限性时,大家常说的是,得考虑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其实也就是当时的主流的观念,当时的文艺观、电影观和电影史观。该书难免带上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印痕,在史料的选择、史实的阐述评价上就难免带上了一些左的思想。例如:人们常提起的,根据吴祖光的《正气歌》改编的《国魂》被评价为反动的影片;由《火烧红莲寺》开启的“火烧系列”武侠片,该书评价为:“这股邪风一直狂吹了四年之久”[5]136;开创了中国式谍战片类型电影,引起较大轰动的《天字第一号》,该书评价为:“不仅内容极端反动,艺术处理也拙劣不堪,杂乱到无法再杂乱的地步”[7]。正是在这么一种背景下,一些研究“十七年”中国电影史的学者认为:“电影作为一维性的语言,即只是影片在‘说话’。一旦与新中国这一段意识形态起着超常作用的历史相结合,其结果必然是意识形态主宰一切,新中国电影史就其本质而言就必然成为一部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史”[8]。所以,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出现最多的两个词应该是:“进步”和“反动”。影片类型大体上有三种:进步电影、趋向进步电影和商业电影。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就整体而言,目前中国电影史著作还没有超过《中国电影发展史》一书的著作出现。该书的极左,大家都知道了;对一些影片的评价不当、漏评也知道了。谁敢保证今天你来评论,再来重写就一定公允?其实,治史只是一种选择,一些人或者一个时代的选择。 2.艺术标准。“”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刚刚从“”中过来的中国电影一度特别强调电影的艺术性。这一时期以第五代导演为主体的中国电影人拍摄了大量探索性的艺术片,如《黄土地》《霸王别姬》《红高粱》《菊豆》等。在电影艺术、电影美学的探索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同时,这一时期出现的许多电影史著作如:陈荒煤主编《当代中国电影》、郦苏元、胡菊彬著《中国无声电影史》等都特别看重电影的艺术性和美学追求。 中国电影史论文:十七年中国电影译制片创作历史研究再思考 摘 要:1949-1966年的十七年是中国电影译制片的创业和初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译制片事业从无到有,在极短的时间内成熟,并迅速地发展起来。本文尝试从历史研究的缺失、理论探索的传承、译制事业的展望等方面重新考量十七年中国电影译制片的创作历史,还原译制历史的真实。 关键词:电影艺术;电影译制片;艺术创作;历史研究;再思考 麦克卢汉将电影比作是“拷贝盘上的世界”,他认为,“我们借电影把真实的世界卷在拷贝盘上,以便像会飞的魔毯似的把世界放出来。”①电影制作人的职责,就是将观众从一个世界即他的自己的世界,迁移到另一个世界中去。而要完成这种“迁移”,译制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在中国,提到译制片,人们脑海中闪现的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电影译制厂创作的经典影片、经典人物和经典情节,却往往忽略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影译制片。诚然,对于十七年的电影译制片来说,它最初承担的主要还是政治任务,是教育民众、鼓舞民众的重要的舆论工具。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外国影片引进规模的扩大,电影种类的增多以及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影片的翻译制作,人们已经逐渐地接受并喜爱上了外国译制片,而译制片也从单一的政治教化功能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如今,十七年电影译制片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无论是被淡忘,还是被遗弃,历史终究改变不了它的真实存在。可以说,没有十七年的电影译制片,也就没有“”内参片的出现,更不会有新时期经典译制作品的诞生和辉煌。重新考量十七年中国电影译制片,我们认为,还原译制历史的真实,对于评判译制片的生存价值,探究译制片理论的传承以及客观地看待译制片事业的发展前景等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历史研究的缺失 在新中国60年的电影历程中,译制片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新中国成立之初,外国影片的引进、译制填补了当时国产电影严重不足的尴尬境地,满足了新生的中国观众在精神文化、娱乐生活方面的需求;同时,译制片的大量上映也适时地配合了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策略,发挥了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的功用。作为新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译制片尽管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创作性质和生产方式,有关电影译制片历史的研究始终没能进入电影专业研究的视域。进入新时期以来,研究中国电影史的专著颇多,如钟大丰、舒晓鸥的《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李多钰主编的《中国电影百年(1905-2004)》(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王晓玉主编的《中国电影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佐藤忠男的《中国电影百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李少白主编的《中国电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等等。 在这些电影史著作中,有关十七年电影译制片的文字寥寥无几,而系统地阐释、研究译制片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罗列一下涉及到译制片的电影著作,主要有:丁亚平在《电影的踪影――中国电影文化史评》中,提到过“翻译片”: 除纪录片外,东影还随着形势发展,在1947年底至1949年上半年这一段时间里尝试拍摄、编制了其他品种。如木偶片《皇帝梦》、科教片《预防鼠疫》、动画片《瓮中之鳖》、翻译片《普通一兵》、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长故事片《桥》等。成绩颇丰,充分发挥了作为解放区电影主要基地的重要作用。② 李道新在《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中对十七年间引进的苏联电影作了如下评介: 在电影领域,苏联电影史上的许多优秀影片,……不仅被引进中国,而且成为中国普通观众耳熟能详的精神食粮,成为中国电影工作者学习研究的最好对象;正如陈荒煤在文章里谈到的:“新中国电影要成为党教育人民的得力的助手,要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中国的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电影来,我们必须很好地向苏联的优秀的电影艺术学习。” ③ 李多钰主编的《中国电影百年》中,也提到了苏联及东欧电影:……《大众电影》的创刊号,正好是6月1日国际儿童节,我们就以前苏联影片《团的儿子》中那个小男孩的照片做封面,……当时夏衍、于伶等人认为有必要做一份新式的电影杂志,多介绍苏联及东欧兄弟国家的影片和我们自己的国产影片,面向广大群众。④ 吴贻弓主编的《上海电影志》是较早也较为全面地介绍上海译制片的专著。书中专门列出“译制片”章节,概述了从1950年到1995年上海译制外国影片的基本概况、译制方针和译制准则等,并选择5大洲较有特点、较有代表性的上海译制的故事片加以介绍。胡昶主编的《长春市志•电影志》则系统地介绍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是东北电影制片厂)从1949年译制第一部苏联影片《普通一兵》开始到1988年译制片创作的基本概况,其中包括各个阶段引进影片的国家类别、影片种类、主要翻译人员、译制导演、配音演员等,较为全面地展示了长影厂40年译制事业的发展概貌。……与以上的电影专著相比较,由中国传媒大学资助的科研项目《中国电影译制片历史研究》算是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电影译制片历史的课题了。在2004年北京译制片研讨会上,这份有关《我国译制片的历史与现状》的报告明确地将中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前1949年至1966年这十七年的创建和初步发展时期、1966年至1977年的十年“”时期、1976年“”结束以后,特别是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25年大发展时期。 对于最初的十七年也就是译制片创业和发展时期,报告全方位概述了东影厂创办译制片的过程,袁乃晨如何译制《普通一兵》、以及上海电影译制厂创办译制片、改良译制片制作技术等情况,报告还指出了十七年间外国影片的大量译制和上映给中国观众的生活和观念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等等。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作为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国家规划课题(国家级)――“中国电影学专业发展史研究”课题组,以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同立项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省部级)――“中国电影学史论研究”课题组的最终成果,对各个电影专业学科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学术理论的总结,其中包括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声音、美术、理论、文化、教育、技术、音乐、动画等领域,但是,有关中国电影译制片的历史同样没能进入这样的研究课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二、理论探索的传承 半个多世纪的电影译制事业,传达给中国人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饕餮盛宴,更多的是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的全新的转变。从根本上说,译制片的存在是中外跨文化交流的结果,“其根本的使命就是要打破语言的隔膜,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搭建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的桥梁。可以这样讲,译制片是交流的需要,是传诵的必然,是跨文化传播的自然产物,或曰终极产品表现” ,⑤“透过它,国人看见外部世界的面貌:有历史的风云、现实的精彩、未来的梦幻。译制片成了实现个人的乃至民族的自我文化认同、文化思考的一种途径。” ⑥吕晓明在《对“十七年”上海译制片的一种观察》中指出:“电影的跨国流传自然由商业动机驱动,却也是一种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外国电影的引进除了满足本国观众的娱乐需求,也不可避免地会对该国的电影文化发生影响,即既影响到观众的观赏口味,也作为一种借鉴影响到本国电影的创作生产。这种情况尤其在电影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间表现得特别明显。”⑦麻争旗在《影视译制概论》一书中认为,译制片是国人了解世界的窗口,是国际文化交流的必然选择,是保护民族语言的有效手段,更是传播艺术的追求。 它(中国电影译制片)的兴衰沉浮,它的结构成分的变化生动地记录了新中国电影与政治和社会及国际形势的密切联系;而观众对译制片的态度(喜爱、冷落)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某种社会的潜在的情绪和欲望。⑧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译制,指的是将外国原版影片加工成中文配音的影片,具体来讲就是经过剧本翻译、配音、字幕、录音等加工手段,把一种语言的影片用另一种语言表现出来。从最初的“翻版片”到后来的“翻译片”再到“译制片”,有关译制片的创作理论经历了“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可以说,十七年的电影译制片创作为中国译制片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和理论基础。1949年,苏联影片《普通一兵》的译制成功,标志着译制事业的诞生,与之相应,电影译制创作理论也在实践摸索中逐渐形成。译制的过程是实实在在的艺术创作实践。每一个环节都是艺术家的活动:翻译视之为一种有特殊要求的文学翻译形态,导演视之为有特殊组织规律的艺术表演形式,演员则把配音看作是一门用声音进行表演的永恒艺术。可以说,一个译制班底就是一个创作集体,一部译制作品是整个集体的创造性的劳动结晶。⑨被誉为“中国译制片之父”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袁乃晨开创了译制片创作理论的先河。上海电影译制厂老厂长、译制导演陈叙一更是将译制理论推向了系统化、理论化的高度。他提出“剧本翻译要‘有味’,演员配音要‘有神’”,并要求从翻译到配音,必须以“上天入地、紧随不舍、转弯抹角、亦步亦趋”的精神,忠实地再现原片在语言和声音上的艺术创造。十七年的译制创作实践开创了译制事业的不同艺术门类的个性和特点。伴随着翻译片种的出现,译制片翻译逐步成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种类,需要“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形象思维中高超的艺术意境,应该说都需要达到信、达、雅。” ⑩译制导演是译制影片制作中的主要领导者,“主要任务是指挥配音演员,对照原版片画面反复进行排练,用逼肖的语调、口型重新配音,使译制后的对白、解说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与原片相符合。”B11而配音演员是“专事配录台词的演员,……配音演员要深入理解剧本,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找准人物的语言基调、口型和气息状态。配音演员的台词处理必须与画面上人物的表演相适应,要忠实于原作,不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另行创作。”B12作为一种美的追求和艺术的创作,译制片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品格,比如声画对位、性格再造、情感再现、口语会话、雅俗共赏等。新生代著名译制导演、配音演员廖菁认为,“翻译、导演、配音各显其能、相得益彰:翻译是基础,导演是核心,配音是关键。”B13这一论断与半个世纪前的译制理论惊人一致。由此可见,译制理论的探索和形成离不开十七年以来的传承和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我国的译制事业已经拥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市场,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一个由专业机构、专职人员梯队、专门的学术团体(包括专门的网站)、大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发行销售网络,以及一大批支持、热爱译制片的观众群所共同组成的良性循环的有机的译制传播生态系统――这是一个有独立品味、独立思想、独立话语规则的知识结构和文化体系,或可称之为一个有共同兴趣爱好、共同群体身份、共同价值取向的译制文化圈。B14 三、译制事业的展望 中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艰苦创业到蓬勃兴盛的过程。在走过了辉煌的1980年代后,译制片逐渐在1990年代中后期走向式微。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甚至有人认为外国原音原版电影时代的来临已经无可争议地将译制片这个“没落贵族”逼向了死胡同。著名学者、画家陈丹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年的中国人只能通过有限的译制片了解世界,所以当时译制片是全民热爱的,但随着时代变迁,今天的年轻人不会满足于看配音片,就今天的审美来看,译制片很难成为大众追捧的热点。”B15他认为,“译制片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留下的只是美好的回忆,”并断言,“译制片一定是要死的。”持有相同观点的人认为,语言是理解文化的一把钥匙。经过译制的电影更多地损害了原声语言的神韵和意味,在引进外国影片时,“轻易地用本国语言去表达另一种语言传达出的意思时,在故事层面上可能损耗不大,但在文化意蕴上却是必然有所损失的。”B16其实,早在1953年,在北京的一次专门研究译制片的会议上,当时的电影局局长陈荒煤指出:“只要有语言差别,就有译制片的存在。”而当下对于译制片存亡问题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许多人对译制片的理解并不准确。 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刘风解释说,并不是配音片才是译制片,字幕片也是译制片的一种。“虽然现在精通外语的观众越来越多,但大多数人还不能观看原版。原版片的确是原汁原味,但它们引进时通常没有字幕或者只有原版字幕,中文字幕是译制片厂制作的,也属于译制片的一种。上字幕的速度很有学问,现在一些盗版片把字幕一股脑全都打出来,很多时候破坏了剧情,而上译厂译制的影片绝对不会出现‘提前泄密’这种破坏欣赏情绪的情形。”B17但是,能够真正看懂原版片的毕竟是少数人,即使采用原声加中文字幕的方式,观众在欣赏影片时既要看文字,又要看画面,往往顾此失彼,因此完全理解原版影片的神韵也是客观存在的难题。持不同观点的人则认为,经过译制的影片不仅不会影响破坏原有的电影,反而会给电影增添新的价值,并指出:译制片与原版电影的关系是互利的、一致的,而不是矛盾的、互相排斥的,观众既可以看原文电影,也可以看译制片,只是增加了一种选择而已。B18“活着,还是不活?”这原本是电影《王子复仇记》中的经典台词,现在竟然成为译制片尴尬生态状况的真实写照。2006年,在中国译制片问题研讨会上,译制事业的发展前景成为与会者讨论的中心话题。 然后,不可否认的是,译制片的创作队伍、人员观念以及制作方式和流程等等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影视数量的增加,棚虫一族的出现,流水线式的制作方式、经济利益的驱动等等因素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经典译制片的创作理念和模式。人们在呼唤经典的同时,又不得不认同和接受译制片的创作现状和窘境。学者顾铁军指出,掌握电影的不是艺术家,而是市场。市场是一只无形的巨大的手,在左右着电影,也左右着人们的收视习惯。“译制片是否该退出历史舞台,不是谁说了算,市场才是第一位的。”B19当然,译制片绝不像生存或者灭亡那样来得简单,要想解决问题或许还要从社会、文化、传统、传播等方面去找寻最根本和最内在的根源。 中国电影史论文:论历史题材电影未来趋向 对于这一年龄段的群体,拍摄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革命历史影片最合适,影片中战士们为保卫祖国冲锋陷阵、视死如归的勇气和胆量会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发达而奋斗。相信这类影片,一定会受这一年龄段观众的关注,其观后感更是其他类型影片不可替代的。社会工作群体社会工作群体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他们的意识世界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所孕育的价值观念,受到了空前的、巨大的挑战。但是人类学家墨菲说过:“文化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是不同社会独具一格的生活风尚和特征、行为样式和模式。”可见,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标志。对于这一阶段的人们,一定要增大对他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和博大精深。例如史上的唐朝丝绸之路,它是如何传播以及在传播过程中聪明的中国人是如何克服困难险阻、又是如何将当时的中华文化传到国外,这些类型影片的播出都反映出中华文化深远的影响,更反映出古代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进而激励当代国人,唤起他们心中对中华文化的热情。 从观众角度展现历史题材影片的魅力效应 (一)文化传播:满足了观众涉猎新奇知识的心理有调查显示:文化程度不同最影响观众对历史题材电影的选择,而获取历史知识、了解历史进程是观众观看历史电影的第一需要。教育程度不同的观众对历史题材电影的兴趣度不同。首先,历史题材更吸引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其次,观众文化水平越高,对历史题材影片的接受程度越高。比起其他现实题材的电影作品,历史剧在题材上对观众而言最为陌生,不论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还是人物生活环境、背景等都是现代社会中人从未感受和经历过的,人们总是对陌生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根据这种心理可以推测,观众迫切想要了解和体验的心态,而历史题材影片便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渠道。《花木兰》为我们细致地铺陈了木兰替父从军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使我们深刻地记住了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伟大之处;《鸿门宴》为我们全面地呈现出了盛宴上的危机四伏,让我们明白了沽名钓誉的霸王项羽为何功败垂成……如果不是这些历史题材剧,我们只能单纯地从文学语言中去想象人物的形象,只能从黑白的照片中想象着那些遥不可及的轰轰烈烈的场景,而电影这门艺术表现形式,巧妙地用影像将文学语言中的人物转化为荧屏形象,让观众在观赏过程中慢慢地品读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所以,广大观众普遍认为,通过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可以很轻松地学习相关知识,丰富历史知识,增加对我国文化的了解。(二)怀旧效用:补偿了观众重构历史传统的期望中国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都有强烈的“怀旧意识”。而历史题材影片恰好满足了中国大众这一心理需求,这是其他类型题材影片无法替代的。《建党伟业》为我们讲述了一群中国共产党员在风雨飘摇的时代里,为祖国赴汤蹈火、誓死保卫国家的感人事迹,尤其是老一辈革命家们,他们对其战友的怀念之情是深刻的。当然对于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们,观看影片后,便会更加感念党的丰功伟绩,怀念为国牺牲的战士。此时,历史题材影片的怀旧效应就彰显出来了。(三)入世作用:替代了观众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中国民众有着传统且悠久的积极入世的生活态度,人们学习求知不光是为了解释人对自然奥秘的好奇,更重要的是为了家事国事天下事。可以说,现代民众对于当代社会生活和政治是十分关注的。可现代社会中官员贪污、干部腐败等政治问题比比皆是,民众看到问题却找不到合理的解决途径,郁闷情绪无处发泄,只得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求正义。纵观近年来的电影市场,很多影片都与社会黑暗现象息息相关。例如《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看贪官污吏最终绳之于法,看英雄好汉为民除害,观众们看了都觉得扬眉吐气、大快人心。这就是这些电影的票房始终居高不下的一个首要原因,因而,也可以作为今后历史题材影片考虑的一个发展方向。 从观众接受角度预见历史电影未来的走向 强化各种类型影片的创作一个好的剧本是一部电影成功的一半,我们应该根据观众对历史题材电影的需求来选择一个好剧本。既要做到文化传播、能够满足观众涉猎新奇知识的心理,又要达到怀旧效用,能够补偿观众重构历史传统的期望,还要起到入世作用,能够替代观众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可是现实情况却是好剧本难求,这就要求导演们在寻找剧本时不能马虎应付,而应该坚持精益求精的原则。积极应用3D、4D技术根据观众对影片展示方式的要求,我们应该尽量做到提高影片的画面质量和增加电影的立体效果。而3D制作由于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欣赏视角,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从国外的一些经验来看,3D制作是值得尝试和借鉴的有效模式之一。而4D电影相对于3D多的是灯光、音响效果以及水、雪、雾场景和适当震动感,其播出的影片真实感更强。未来中国历史题材影片的发展应该在这块下足工夫,相信前景会一片大好。 结语 翻看中国电影史,与其他任何一个艺术门类的发展一样,尽管中间都经历过一段崎岖坎坷的岁月,但令人庆幸的是,最终它还是生机勃勃走到了今天,其取得的成绩更是有目共睹的。其中历史题材影片的发展成就也是非常辉煌的,相对于其他影片,其更有一种厚重感,更肩负着还原历史原貌、达到教育后人的重任。在好莱坞电影的汹涌攻势下,中国电影人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 作者:王雪珺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电影史论文:电影史中强盗片女性形象 【摘要】强盗片是伴随着美国社会现实以及技术发展而诞生的一种类型片,在经典好莱坞时期便已形成其固定的模式,而女性又是强盗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文章从精神分析学角度出发,分析强盗片中的女性形象观众,及其引发的观众观影心理机制和所产生的意识形态效果。 【关键词】强盗片;女性形象;心理机制;意识形态效果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的美国有两大重要事件:一是禁酒令的颁布,从1919年至1933年处于禁酒时期,所有酒类饮料制造、销售和运输都被禁止;二是1929年至1934年的经济大萧条,全世界范围的经济崩溃导致商业下滑,造成了大量失业。正是这种社会背景造成了强盗价值的建立--为实现“美国梦”,强盗们来到大城市,期待能够一夜暴富。 对于主流意识形态来说,强盗的成功是不被社会容纳的。所以,强盗们的最后结局必然是死亡,主流意识形态正是通过这种类型片对那些想要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暴富的人们说一声“不”! 在强盗片中,强盗们用非法手段暴富,他们从社会的底层一跃而进入上流社会之后,女人和枪支、汽车一样成为他强盗生涯中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Tommy(《人民公敌》)在做完第一笔私酒生意,穿上代表着绅士的西服,走进上流社会人士出入的酒店后,认识基蒂、艾伦;亨利(《好家伙》)不仅有爱慕他的妻子Karen,还在婚后拥有不止一个情妇;Tony(《疤脸大盗》)看上他老大的女人艾薇拉,这个女人在他成功后跟他结了婚。 强盗片中的女性以两种身份出现--亲人或者爱人:金娜是蒙大拿的妹妹(《疤脸大盗》)、汤米的母亲(《好家伙》)、康妮是教父的妹妹(《教父》)、苏利文的妻子(《毁灭之路》);伊迪是尼尔的情人(《盗火线》)、艾薇拉后来成为蒙大拿的妻子、艾波洛尼亚是麦克唐纳的第一任妻子(《教父》)、凯是麦克唐纳的初恋情人,后来他们变成一对貌合神离的夫妻(《教父》)。这些女人们在强盗们的生命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又或者她们仅仅是作为满足观众“窥淫癖”的“奇观”而存在吗? 一、男性观众的认同和满足 “在一个由性的不平衡所安排的世界中,看的快感分列为主动的/男性和被动的/女性。起决定性作用的男人的眼光把他的幻想投射到照此风格化的女人形体上。女人在她们那传统的裸露癖角色中同时被人看和被展示,她们的外貌被编码成强烈的视觉和色情感染力,从而能够把她们说成是具有被看性的内涵” 在以父系文化为中心的好莱坞主流电影中,女人被作为奇观放入电影中,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男性观众的窥淫癖。而男性不会对男性的身体产生兴趣,因此,女性在电影中的出现,不仅满足电影中男性人物的欲望,更是通过观众对电影中男性人物的认同从而满足男性观众自身的“窥淫癖”。 从强盗片中的女性角色看来,无论是Tommy的情人还是蒙大拿的妻子艾薇拉,或者麦克•柯里昂的妻子,又或者尼尔一见钟情的伊迪,无一例外都是很漂亮的。她们外型漂亮,衣着时尚,并和男主角相爱。而这些女性不仅成为电影中男性人物的色情对象,她们是强盗的情人--强盗用自己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财富满足这些女性的物质欲望,让她们过着像上流社会女人们一样的生活;她们满足了强盗们作为男人的一种征服欲和情欲,同时也满足了电影世界之外的男性观众的色情欲望。 “被展示的女人在两个层次上起作用:作为银幕故事中的人物的色情对象,亦即作为观众厅内的观众的色情对象,因此在银幕的两侧之间存在着不断变换的张力。” 影院作为一个封闭的环境,电影中的世界与银幕外的世界被相互隔绝,而影院中的黑暗也为观众制造了一种隔绝感,并成为满足他们的“窥淫癖”的温床。电影中的男性人物成为男性观众的银幕替代者,男性观众把自己的视线投射到电影中的男性人物,对其认同后,通过电影中的男性人物控制故事进程并进行色情的观看,满足感自己的窥淫欲。 《美国往事》,35年后已经年老的“面条”重新站在他少年时经常偷看黛博拉跳舞的马桶上时,视点的置换让观众也和面条一起偷看了黛博拉跳舞的过程。 1、客观镜头,从仓库里,透过墙孔拍摄一双眼睛的特写,是老年“面条”的眼睛。 2、“面条”的主观镜头,透过墙孔看见黛博拉在跳舞,镜头逐渐推进,后停在一点上。 3、切到黛博拉的近景,黛博拉看向摄影机 4、客观镜头,特写一闪而过的眼睛。 5、客观镜头,眼睛又转回来继续偷看,只是换成了儿时的“面条”。 跟着不断切换的视点,观众的身份也不停的在旁观者和“面条”之间不停变换。当镜头切换为面条的主观镜头时,观众也和“面条”一起偷看黛博拉跳舞,以及换衣服的过程。 二、女性观众的认同和满足 “在女性气质开始发展之前的某一时期--即所谓的阳具崇拜时期,即使在女性身上,想要变成男性的渴望,也是与她的自我相协调的。” 首先,在以父系文化为主社会中,影片中男性视点的快感是电影中占主导地位的快感。弗洛伊德认为,无论是男孩或者女孩都经历了男性(阳具崇拜)时期,女性气质是由男性气质产生的。女性在弗洛伊德所说的“阳具崇拜时期”本身就有一种变成想要变成男人的渴望;其次,在弗洛伊德《关于女性气质》一书中,“男性”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术语,而女性没有被建构为一种差异,只是被界定为男性“二律背反意义上的对立物”而存在,这一界定,使得女性在“主动”和“被动”之间摆动。大部分故事片依照的是“主动性/男性”这一成规来建构的,故事提供了一种主动性视点的认同,所以即便是女性观众也总能够适应这个成规,把自己当成男人一样与男主人公产生认同。 “那些故事的''''语法''''使读者、听众或观看者与男主人公站在一起,而电影院里的女性观众不仅有自身的记忆,而且古老的文化传统使她适应这一成规,以减轻她从本身性别转换到另一性别的痛苦。” 因此,当女性观众在观看被作为色情编码放入银幕上的同性时,首先从“男性”的角度来欣赏银幕上的女性形象,满足自己作为“男人”的偷窥欲望,女性观众甚至可能会同男主人公秘密地产生认同。 其次,女性观众会在“主动与被动”这一具有对立关系的两者之间不停转换,时而女性气质占优势时而男性气质占优势。当女性观众的“女性气质”占优势时,她又从强盗片中获得怎样的快感呢? 电影中的男主人公对女性(无论是亲人还是情人)都是有感情的,而且有责任心,同时又拥有权力和地位,他们不仅给女人提供金钱,还付出感情。而女主人公在男主人公强势的追求下投入他的怀抱,她们漂亮、柔弱的“女性气质”与阳刚的“男性气质”相契合,对男主人公同样付出感情,通常女主人公会答应男主人公的求婚。此时,在“女性气质”占优势的女性观众中,她们由于有着“正确的女性气质”而跟女主人公一样,与影片中的男主人公结合在一起。 karen受辱后给亨利打电话,亨利让她先回到自己的屋子去。karen从窗子里看到亨利用自己的枪把侮辱她的男人打得半死,当亨利把枪递给karen时,karen并没有像别的女人一样害怕,相反的她接受了亨利的并为其倾倒最后嫁给亨利。 BV当看到影片中男主人公为保护女友去揍人的时候,女性观众内心“女性气质”会在此刻占优势,女性内心渴望被强势的男性保护的欲望显现出来。而karen是得到保护的女性,因此女性观众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到karen身上并得到满足。 蒙大拿一成功之后就找到妹妹和母亲。他不顾一切的爱护自己的妹妹,看到一个男人对金娜意图不轨的时候,他把那个男人狠狠地收拾了一顿。当他在失踪几天的曼尼家里看到穿着睡衣的金娜时,他愣住了--他不希望自己的妹妹跟一个像自己一样的强盗结婚。于是,他开枪打死了自己的好朋友--金娜身边的曼尼。 让自己的愿望通过投射到银幕上的女性身上得到实现。女性观众正是通过自己银幕代替者--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谈了一次浪漫的恋爱。 尽管如此,黑帮电影中的女性仍然处于附属于男性的地位,她们也被摒弃在男性血腥的世界之外。Tommy对艾伦虽然有感情,但是一听说好友纳尔森被他自己的马摔死了后,二话不说离开艾伦家,去跑马场买下那头摔死纳尔森的马,把马杀掉(《人民公敌》)。麦克•柯里昂杀了妹夫卡洛,面对妹妹和妻子凯的责问,他拒不回答,在凯一再追问下依旧谎称自己没有派人杀卡洛。尼尔在认识伊迪之初编造自己的身份,他的身份揭穿后,伊迪打算和他一起离开,此时尼尔却看到跟踪而来的警探(艾尔•帕西诺饰),他转身离开了伊迪。 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强盗片同好莱坞的其他类型片一样,仍然是以男性快感为中心,女性只是作为一种满足男性快感的色情形象放进电影中。 三、意识形态效果 根据苏姗•海瓦德在电影学关键词中论述强盗片中的女性“与男主角有浪漫关系的女人的作用在于赢得观众的心,他们爱屋及乌,甚至会同情和理解强盗:当武装到牙齿的执法者包围这对筋疲力尽的情侣时,强盗经常在她的怀抱中死去。” 通过对电影本文系统的分析可以看出,女性形象在强盗片中的出现并非仅只是作为一中色情编码而存在。事实上,她们的存在对强盗们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代表着道德秩序给予强盗们关怀。 首先,在强盗的血腥生涯中,女性的出现为他们带来极少的宁静,成为强盗生命中最美好的一部份。 麦克为父报仇杀了索拉索后,为躲避风头而回到西西里岛。在这里,他邂逅了美丽西西里姑娘艾波洛尼亚,麦克对她一见钟情,并在她父母的见证下跟她恋爱,举行婚礼。这一段中导演使用意大利音乐家Ni?oRota创作的“lovethemeformthegodfather”,一首具有典型的意大利西西里岛塔朗泰拉风格的曲子,用意大利传统乐器曼陀铃演奏,节奏舒缓且深情。在充满阳光的西西里岛上,麦克过着或许是他一生中最为平静的生活,像普通人一样生活着--打猎、娶妻,远离血腥。然而,当艾波罗尼亚被麦克身边的奸细害死后,他平静地生活就此结束。麦克回到美国和凯结婚,成为新一代教父。 尼尔和伊迪偶遇,他们的交谈让一直保持警惕的尼尔放下戒心。在伊迪山顶上的家里,两个人站在阳台上俯瞰夜色笼罩下的城市,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谈论自己的家人。刚刚经历过一次生死搏斗的尼尔,得到片刻的安宁,这里没有城市里嘈杂的车声和人声,也没有枪声和打斗声。尼尔说菲济有一种会发光的海藻,每年会浮出海面一次,像极了这城市的灯光。 当尼尔请求伊迪和他一起离开这个城市,去新西兰,这样他可以到另外一个城市获得新生。伊迪答应了!(《盗火线》) 蒙大拿终于找到失散多年的母亲和妹妹,当他在夜幕下开着自己的豪华车来到她们的住处时,城市的灯光氤红了半边天,为夜晚增添了些许暖意。他的母亲和妹妹住在远离闹市的地方,这里同样很宁静。他的母亲了解到他这些钱是怎么得来之后,拒绝再跟蒙大拿来往。从此,他没有家可以回,金娜被带到他的社会中去。而蒙大拿回家时的这段音乐在后来的影片中再也没出现过。(《疤脸大盗》) 亨利、汤米、占米三人开车出去埋尸时,路过汤米的家。汤米家只有他的母亲。在汤米的母亲看来他们和普通人一样,过着规规矩矩的生活,丝毫看不出他们是刚刚杀完人。汤米的母亲给他们做饭,催促汤米赶快结婚,讲笑话给他们听,给他们看自己的画。依然是在一个远离城市的地方,亨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母亲的关怀。这时的情景与他们刚做过的事和即将做的事形成强烈对比,也和停在屋外的车里发出的碰撞声形成反差。这近三分钟的时间,在他们的生涯中似乎再也不会有了。(《好家伙》) 其次,女性还是强盗们所犯下的罪过的承担者--特别是帮派之间的火并行为。对强盗的所作所为几乎毫不知情的女性,往往仅只因为她是强盗的女人而被毁灭。 夜晚回到家的伊芙,看到床上有一个枪眼组成的人的形状。来追杀“面条”的人就躲在他家,他们再三追问伊芙都没有得到“面条”的去处,后把伊芙杀死了。(《美国往事》)新晨 麦克•苏利文和唐纳出去执行任务时,被藏在车内的苏利文之子麦克看到他们杀人的场面。为了避免泄漏消息,心狠手辣的唐纳趁苏利文不在家的时候,杀了苏利文的妻子和小儿子。(《毁灭之路》)亨利因为吸毒贩毒而被警方追捕,一家人陷入贫困之中。担心亨利成为警方的证人占米对他起了杀心。知道自己境况不妙的亨利让Karen代他去找占米拿钱,这让karen差点成为亨利的替死鬼。(《好家伙》) 蒙大拿深爱他的妹妹,他害怕自己的妹妹受到伤害。当看到好友曼尼和金娜在一起时,他没有听任何解释杀死了曼尼,这一行为让金娜接近崩溃。金娜穿着睡衣来到蒙大拿的房间时,他的对手也潜进他的房间,在他眼前杀死了金娜。(《疤脸大盗》) 艾波洛尼亚和麦克•柯里昂结婚后,就被前来西西里追杀麦克的人炸死在车里。(《教父》) 结论: 强盗们的成功方式--通过暴力实现自己“美国梦”与主流意识形态不符合--注定他们要被毁灭。当看到强盗对女性--无论是亲人或情人无微不至的付出时,观众们也看到了嗜血如命的强盗们人性化的一面,也是他们人性中除了兄弟道义之外的闪光点。如果不是对妹妹极深的爱,蒙大拿也许不会死;尼尔留下伊迪一个人,是为了不把她卷入危险之中。不过强盗们通常死得都很孤单:Tommy被仇家杀死后,尸体扔在家门外;蒙大拿被对手乱枪射死在自己的豪宅里,死的时候他的妻子艾薇拉、妹妹金娜都离开了他;尼尔抛下伊迪在医院,自己在机场里被警察击毙;不可一世的柯里昂死时,身边只有刚学会走路不久的小孙子。就连《邦尼和克莱德》这对一起犯罪的雌雄大盗,被警察射杀的时候也是一个人在汽车里,一个人在汽车外。尽管麦克•柯里昂没有死去,但他形影单只,精神孤独,这也是强盗片将强盗们推出主流社会的另一种方式。 中国电影史论文:电影历史文化变迁 电影是社会历史的晴雨表,文化变动的聚焦点。电影自诞生以来一百多年间,举凡影响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成为电影想象力的重要源泉。60多年前席卷全球、对人类历史及世界政治格局都产生重要影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世界各国电影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并产生了诸如《倾听伦敦》、《意志的胜利》、《虎口脱险》、《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伊万的童年》、《辛德勒的名单》等能够代表各国政治立场、民族文化、审美趣味及影像风格的二战经典影片。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的入侵以及中华民族展开的自卫战争,也是自抗战爆发以来中国电影的重要表现题材。由于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历了政治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不同历史时期抗战题材电影的创作者对这场民族战争的关注点和表现力都是不同的,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抗战题材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审美风格、影像语言也都是各异的。这其中,虽然贯穿着创作者较为自觉的艺术个性的追求,但几乎无一例外地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清晰地折射出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历史、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风尚的变迁。 一、民族觉醒与成长的影像寓言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开始了抵抗侵略保家卫国的八年抗日战争。时势的要求,使得抗战八年这一阶段成为中国抗战题材电影比较集中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抗战的爆发对中国电影业的冲击是巨大的,尤其是“淞沪战役”之后,此前集中在上海的大部分电影公司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明星公司遭受的破坏最为严重,从此一蹶不振。战火不仅毁坏了很多摄影基地、制片机构,而且电影的创作人员和观众都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中。在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电影的宣传教育功能必然得到空前的重视,中国电影自觉承担起宣扬抗战、鼓舞士气的责任。战争爆发后,电影界首先掀起了一股记录战争的新闻纪录片潮流,像《卢沟桥事变》、《空军战绩》、《淞沪前线》、《克复台儿庄》、《东战场》等等,及时记录抗战前线战争的进展,是中国抗战历史的真实记录和生动写照。除此以外,这一时期抗战题材的故事片也都呈现出一定的纪实倾向。比如《东亚之光》、《八百壮士》、《血溅宝山城》等都是把抗战过程中曾经发生的真人真事搬到了银幕上。其他一些影片像史东山的《保卫我们的土地》、何非光的《保家乡》都采用无声手段,所有场面均使用实景在露天拍摄,使得影片用比较逼真的画面展现日本侵略者的残酷和暴行。尤其是何非光的《保家乡》,“影片令人惊异之处是采取戏剧与纪录手法的结合非常有效,可谓结合‘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美学的一次成功尝试。前段写沦陷区某村落被日军侵占后,遭到奸淫抢掠,日军掠杀平民、放火烧村,用刺刀刺杀婴儿、用毒针令平民变哑、以火刑对付反抗分子等场面,既有着震撼的实感,在构图和光影、动作处理上,又有着近乎表现主义的气派,而众职业演员混合着非职业演员的演出,并无生硬与不协调的痕迹;约略可以窥见战时重庆的创作虽然条件简陋,但创作人员能够善用环境突出简朴粗犷的美感,注入创作的激情,而提升到一定的艺术高度。”(注:罗卡《何非光侧影》,载黄仁编《何非光图文资料汇编》第11页,台湾“国家”电影资料馆2000年版。)还有一些影片,如《中华儿女》、《孤岛天堂》等,在故事片中穿插纪录片或新闻片的镜头来增强真实性。抗战时期纪录片的兴起及故事片纪实倾向的创作潮流,是抗战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电影现象,表现出电影人力求迅捷真实地反映抗战现实,传达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抗战题材的影片都设置了大致相同的故事线索,即主人公原有的平静生活被侵略的炮火打破,在目睹日军残害中国同胞的暴行或饱受苦难生活磨难的情况下,最终坚决地加入到抵抗侵略者的潮流中。例如,史东山编导的《保卫我们的土地》就表现了一个普通农民刘山一家的生存之地屡遭侵略者的掠夺破坏,走投无路的他们最后向侵略者冲杀而去的故事。而沈西苓的《中华儿女》通过四个独立的小故事,具体表现中国各阶层民众的觉醒和抗战。第一个故事就叫《一个农民的觉醒》,在南京郊区的农民刘二哥逃难回来,迎接他的是妻子被日军蹂躏致死、老母奄奄一息的惨状,亲人的死伤使刘二哥觉醒,最后走上了抗日的道路。第二个故事叫《老公务员之死》,刻画安徽某城一名老公务员在日军占领他的家乡后,以毒酒宴请日本军官最后同归于尽的抗敌壮举。第三个故事叫《抗战中的恋爱》,着重反映青年人在抗战中的思想转变过程,尤其是一位“中间人物”由于敌机轰炸而使自己的爱人惨死,亲人瞬间的离去使他觉醒,也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中。第四个故事是《游击女战士》,描写一个刚参加抗日队伍的年轻女战士机智完成任务的故事。再比如,孙瑜的《长空万里》表现的是青年人经受战火洗礼、报考空军为国抗战的故事。贺孟斧的《风雪太行山》表现的也是太行山区老矿工马老汉受尽日军摧残认清了他们的本质,最后和农民联合起来共同抗敌的故事。这些影片中的主人公无论是农民、矿工、公务员、青年学生,无论男女老幼,都是民族战争中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他们的性格都经历了由软弱、犹疑到坚强、果断的过程。实际上,在抵御侵略的战争中,个人小家就是民族大家,“家”就是“国”,“国”就是“家”,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影片中这些普通民众在战争中的觉醒和性格的转变,实际上映寓的是中华民族在抵御侵略的战争中克服软弱、走向坚强的成长过程。这一时期的抗战电影,在爱国主义的主题中,构筑的是一个独特的、战争与人的命运、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的影像寓言。 抗战结束后,与当时的意识形态对峙的社会政治格局相一致的是,抗战题材的电影也呈现出对峙、分流的局面。一方面,“中电”作为当时国民党官办的电影制片机构,拍摄出《忠义之家》这样借用抗战时期一个掩护和支持“地下工作”的“忠义之家”的抗战故事,来传达包含明显政治含义、维护其统治利益的意识形态思想。另一方面,也更为普遍的是,一些具有民主主义进步思想倾向的艺术家则是通过这场战争表达对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的思考。史东山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将战争岁月与一支抗日救亡演出队中主要人物的聚散离合结合起来,运用对比的手法,真切地传递出民众悲苦生活的时代气息。而被认为是这一时期史诗巨片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注:柯灵《从郑正秋到蔡楚生——在香港“早期中国电影研讨会”上的发言》,《柯灵文集》第318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以抗战为背景,不仅表现战争的摧残性,更从战争及历史的进程中透视家庭伦理、道德情感,厚重的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及对中国传统艺术手法的创造性运用,使这部影片成为代表那个时代的艺术经典。 二、新生国家意识形态下的赞颂之歌 抗战题材的电影创作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十七年”间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对于一个参与过抗日战争、紧接着又通过解放战争打败了国民党政权,经过28年艰苦奋斗而建立起来的新生政权来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对自己领导建立的这个新生国家历史认识的基础,因而表现战争成为这一时期包括电影在内的文艺创作的重要题材。仅在1949—1952年间,东北、北京、上海和文华这四家电影制片厂,就先后拍摄了《回到自己的队伍来》、《中华女儿》、《钢铁战士》、《新儿女英雄传》、《翠岗红旗》、《关连长》等包括抗日战争题材在内的战争片25部,占这几年全部影片数量的40%左右。总的来看,与30年代相比,“十七年”抗战题材电影的表现中心并非纯粹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而是将其整合在新生国家意识形态的宏大话语体系中。新生国家的权威话语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众建立国家的历史构成了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现代史的全部内容,即中国现代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政权、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中的一部分,一个链条或者说是一个环节。 在这样的国家意识形态权威历史观的指导下,“十七年”有关抗战内容的电影从抗日主体、叙事结构、镜头语言、影片主题、审美格调等各个方面都显示出这一时期抗战电影所独有的特色。首先从抗战的主体来说,无论是《狼牙山五壮士》、《中华女儿》、《卫国保家》,还是《小兵张嘎》、《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这些影片无一例外地突出和强调抵御外来侵略的抗日主体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战士或游击队员,共产党是维护民族大义的代表,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其次,在影片的创作中,往往是以“二元对立”即“我军”和“敌军”的艺术形式来结构影片,塑造人物形象的。“我军”指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种军队和游击队战士,以及备受压榨的农民,他们出身贫苦,英勇善战,大公无私,忠实可靠,乐观开朗。这些人物也有显著的外在相貌特征:身材高大匀称,精神饱满,眼睛黑亮等等。“敌军”指的是日本侵略者,汉奸,国民党军队及其特务,以及地主恶霸土匪等。这些人残忍、自私、贪婪、愚蠢,最终走向失败或灭亡。身材矮小肥短、贼眉鼠眼、凶恶丑陋,是标明他们邪恶本性的主要特征。这种艺术结构形式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这一时期战争题材影片的创作倾向。 英雄主义是“十七年”抗战电影的主题。抗战电影的创作者大多数来自解放区,比如凌子风、成荫等,他们既是战争的目击者,又是战争的参与者,特殊的战争经历和文化背景,赋予他们认识战争表现战争的特殊审美观念。这种观念,首先表现在这些创作者不再以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和视角去表现战争。如前所述,抗战进行时期的电影人虽然经历过战争但没有参与过战争,他们往往以知识分子启蒙的视角去表现民族战争中民众的觉醒。但在新的历史环境下,这一启蒙主题被迅速淡化或压缩到很不重要的地位,亲自参与过战争的电影创作者全心全意地赞颂和讴歌在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这种赞颂的激情是普遍存在于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创作中的时代情绪。比如郭沫若的政治抒情诗《新华颂》、胡风的大型交响乐诗《时间开始了》都将浓烈的赞颂之情熔铸在诗歌创作中。就连一向审慎的巴金也表示:“我的笔即使写不出振奋人心的‘热情的颂歌’,它也要饱蘸作者的心血写下一个普通人的欢乐和感激的心情。”(注:巴金《赞歌集·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版。)与这些作家直抒胸臆对未来美好社会期待和想象的赞颂之情相比,经历战争风雨的电影人通过高山大川、蓝天白云、青松翠柏等中华传统文化所表征和认同的“宏伟崇高”物像,伴随激越高亢或深情婉转的民族乐曲,来表达他们对战场英雄英勇无畏、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倾慕之情。《中华女儿》中,当八位抗联的女战士投江自尽、英勇牺牲之际,雄壮的音乐响起,画面上映现翻腾的江水,叠印崇山峻岭、蓝天白云物像,深情地传达出对英雄的崇敬之情。《狼牙山五壮士》还直接引用历史典故和诗词寓意寄托景仰赞颂之情。影片开始,阳光从云海中穿透,照射在苍茫的山川之上。此时,浑厚的男中音响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接着介绍这首诗的典故,以古寓今:“岁月悠悠,两千年过去了,这儿的一草一木都没有向敌人屈服过;这儿的每一块石头都曾染过英雄的鲜血!”随着激情的朗诵,镜头从空中俯拍,画面横移,依次映现蜿蜒的河流、高耸的山峰、长城烽火台,岳飞题写的“还我河山”和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并在仰拍的纪念碑上叠印出片名《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过程中,景别越来越小、镜头尺数越来越短,传颂的情感也越来越强烈。 乐观主义构成了“十七年”抗战电影的审美基调。由于八年艰苦抗战是以最终辉煌的胜利结束的,紧接着解放战争胜利的结果又是新的社会秩序的建立,“十七年”战争电影的创作者也是新生国家的建立者,他们并不在意战争过程的残酷和艰险,甚至回避战争的暴力和血腥,而是特别强调战争的最终胜利意义。与同时期西方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电影像前苏联电影《伊万的童年》等重在反思战争对人类生存命运的影响、观照战争中的个体生命价值所不同的是,50、60年代中国抗战题材电影表现的是共产党领导抗日队伍的群体风貌和战争的现实结果。此外,英雄的塑造也是为了突出集体主义的力量,英雄不会在战争中轻易死亡,即使死去也必须用更大的胜利场面或雄壮的气氛来冲淡它的悲剧性。也就是说,个体生命的价值在战争中受到的残害或损毁也因为集体最终的胜利而消解,其结果就是这种以道德价值的认识取代生命本体价值的认识也消解了“十七年”抗战题材电影的悲剧美学效果,形成昂扬乐观的审美基调。 “十七年”战争电影的繁荣不只体现在战争电影的数量上,还表现在对战争电影的艺术探索上。这种探索表现在艺术家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元素的借鉴和发挥上。中国传统民间文艺素有所谓“游侠”、“绿林”、“侠义”等题材,其艺术结构和审美范式一向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十七年”电影艺术家自觉从民间文化中吸收活泼自由、洋溢着原始生命力的艺术营养并加以创新,打破了这一时期抗战题材电影一度过于刻板的叙述方式和审美风格,形成了中国特色战争惊险片的新类型。这类影片并不正面展现大规模的战争场面,而是主要选取游击抗战题材,设置非同寻常的情境和紧张曲折的情节,塑造性格鲜明类型突出甚至夸张的人物,极力渲染战争的传奇性和趣味性,也大大增强了战争影片的观赏性。比如电影《铁道游击队》中,那活跃在铁路线上让日寇闻风丧胆的游击队员,其性格特征更像民间文艺中的“游侠”,不仅个个身怀绝技、浑身是胆,而且他们莽撞好斗、喝酒赌钱的草莽英雄习性,让观众更真切感受到传统“侠义”的动人魅力。《林海雪原》吸引观众的不仅是那五位个性鲜明的侠胆英雄,更是“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等一波三折、险象环生的情节。而在《鸡毛信》展现儿童英雄机智灵活抗日的影片中,也散发着民间文艺的质朴和清新。就连《地道战》这些当时原本是作为军事教学片的电影,也注重吸收活泼生动的民间口语、民谣等艺术成分,增加趣味性,“力求达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注:任旭东《回顾〈地道战〉的创作》,《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 三、思想解放潮流中民族记忆的文化反思 “”期间,除了几部“样板戏”之外,包括电影在内的文艺创作陷入荒芜的境地。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的“拨乱反正”,文艺界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时间,朦胧诗、实验话剧、先锋文学、摇滚音乐等都纷纷活跃在文艺创作的舞台。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反思与批判,对人文理想的追求,推崇启蒙主义和理性主义,强调个性解放一直是这一时期社会文化思潮的中心主题。饱含着中华民族特殊历史记忆的抗日战争,自然进入艺术家的创作视野,并成为第五代导演吹响反叛传统、张扬个性的号角。这就是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与以往通常在激烈的战争场面中正面凸现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所完全不同的是,《一个和八个》并未涉及太多炮火纷飞的场面,而是把影片的主角,一个共产党员和几个土匪、逃兵、奸细置于相同的被囚禁的境遇中。在这里,正义与背叛、勇敢与懦弱、先进与落后曾经是截然对立、泾渭分明的形象被混同在一起。这种历史情境与人物关系的反常规设置,不仅体现出新一代创作者在思想解放潮流中对民族战争与过往历史的重新思考,更昭示出他们特立独行的创新姿态。导演自己说:“常有人问我:《一个和八个》为何要在历史观和电影形态上采取极端叛逆的态度?……我们只是本能地要求标新立异。想出这个东西,别人没整过,这是当时咱们确定的一条原则。这条原则在《一个和八个》自始至终全面贯串。”(注:张军钊《从〈一个和八个〉到〈弧光〉》,《电影艺术》1989年第1期。)这条原则还体现在创作者对战争本身残酷性的关注。整部影片在主要场景的选取中,原本生意盎然的田野几乎没有出现代表生命的绿色,这种处理意在突出战争对生命的毁灭。正如曾担任这部影片的摄影师张艺谋所说:“由于我们对以往中国战争片的那种矫饰感,那种贪花好色极为反感,于是走了一个极端,拍广阔的天和地,拍寸草不生,对民族危亡关头的严酷性进行抽象的表现。”(注:罗雪莹《红高粱:张艺谋写真》第32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而他在自己导演的影片《红高粱》中,“我奶奶”最后被日寇扫射而死的惨烈之状,在大片血色殷殷强烈视觉冲击的画面中,战争的残酷直面而来。 实际上,对于第五代导演来说,抗战题材只是他们特立独行的一个底色,在这个底色之上,探讨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张扬的是个体生命力的勃发。就以《一个和八个》为例,共产党员王金被怀疑被隔离的境遇,与其说是战争年代确认爱憎立场的一种特殊情境,不如说是对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的真切传达。而全片最为人称道的影像造型也集中在对困境之中人的精神世界的表达上。“全片除个别场景外,画面都卡得很紧,人物都用中近景处理,几乎没有富裕空间,饱满得有胀破画框之感。人物很少处理在画面中心位,一般只占一个边角。”“压缩的空间表现,正是对精神层面、灵魂搏斗的有形揭示,正是对扭曲的非正常的心理状态的可视展现,从而给观众视觉和心理上造成强烈震撼。”(注:郑国恩《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国新电影的造型突破》,载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第473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尤其在影片的结尾,锄奸科长拄着拐杖,斜倚在王金身上,构成一个大写的“人”字。这个“人”字几乎占满画面,在高光背景下,产生剪影的效果。经过民族战争的洗礼,真正的人性得以张扬。作为第五代代表之作的《红高粱》,借抗战的背景、东方民俗的仪式,着力渲染的也是喷薄而出的生命强力,这已经成为评论界的共识。无论是《一个和八个》重在造型,还是《红高粱》着意色彩,第五代导演影像语言的大胆与创新,正契合了80年代人文主义的启蒙主题。 四、大众消费文化环境下的娱乐诉求 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了社会的中心地位。这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转型,给中国的电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方面,与整个中国经济体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电影业陆续被推向市场,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意识形态事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工业转变。在这种情况下,电影能否受到观众的认可并获得市场利润,成为电影能否生存的首要前提。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利益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深重的影响。80年代备受推崇的启蒙主义、理性主义受到了冷落,实用主义、消费主义得到了越来越多民众的认同。其结果是,中国的文学艺术开始从80年代的文化启蒙向大众娱乐的文化消费转型,正像有评论者指出的那样:“侃爷、丑角和明星占据着文化大舞台的中央,夸张、做作、神侃、混聊、故作轻松、充满噱头或者浅薄轻佻、卖弄风情的各路‘明星’充斥电视、电影、广告等传播媒介。这是一个小品的时代、侃爷的时代、明星的时代。百年来审美风尚在此明显地‘转了个弯儿’。它世俗化了,生活化了,享乐化了。大众消费的世俗趣味第一次成为审美文化的主导趣味。”(注:陶东风、金元浦《从碎片走向建设——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二人谈》,《文艺研究》1994年第5期。) 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电影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甚至审美功能都受到了抑制,电影的娱乐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和突出。于是,一向被认为是沉重严肃的抗战题材电影在90年代也注重电影的娱乐化取向,注重与世俗沟通。其中,张建亚的《三毛从军记》无论从片名立意还是叙述手段,都采用了戏谑的游戏化手法。影片中的主人公就是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借用这个著名的漫画人物和大量偶然性的情节使战争游戏化。比如,三毛意在举枪杀敌,却朝空鸣放打下一只鸟;炮响过后炸出的却是水池中的鱼等等,此类细节贯穿全片。此外,影片还将京剧《沙家浜》的场面和《白毛女》的造型穿插在一起,把“西班牙斗牛曲”、京剧音乐、电子游戏“魂斗罗”的音乐混同在一起,通过这种拼贴、模仿和混同,增加了影片的戏谑性,在营造荒诞艺术效果的同时,也消解了以往的权威认识,重新表达了对战争、历史、英雄的理解。如果说《三毛从军记》是通过漫画、喜剧幽默调用观众的某种解构情绪的话,那么,姜文的《鬼子来了》则是通过设置人物的尴尬身份来试图颠覆曾经的集体记忆。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马大三,必须在日本军的眼皮底下看守一个日本人和一个汉奸,既不能让经常来村里扫荡的日本军知道,又不能痛快地杀了他们,甚至还得尽心尽力地款待他们。对于马大三和他的乡亲们来说,这样做的缘由也许只是出于生存的本能,但他们这些日本占领区的中国老百姓,本身就处于民族的、政治的尴尬处境中,无论认同什么,都摆脱不了注定悲惨的命运。影片运用黑白和彩色影像对比,在戏剧化的情境中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 除此之外,更多抗日战争题材的影片不是通过对艺术通俗化的探求来达到与观众、市场的沟通,而主要通过离奇的情节包装、甚至战争暴力的渲染以及色情的暴露,在诉诸大众心理及感官刺激的同时,迎合大众对娱乐消费文化的需求。比如,《南京大屠杀》虽然取材于抗日战争,但这部影片最令人难忘的也许仅仅是极端血腥的暴力场面,而刻骨铭心的民族记忆也在成贤医生那个中日混合的家庭悲剧的情绪化影像中失落;再比如,冯小宁的《黄河绝恋》与其说是抗日故事,不如说是异国男女相恋的爱情传奇;叶大鹰的《红色恋人》也如出一辙,他的另一部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背景的影片《红樱桃》更以直接的女性身体的裸露来满足大众的日常性欲望,并且取得了商业利益的成功:在《电影艺术》所列的1995年国产影片票房收入排行榜上,《红樱桃》以在上海、北京、广州三地创造1300万元的票房收入高居榜首。突出电影的娱乐功能、重视电影的经济收益,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仅仅以感官满足代替了历史思考,那么战争历史题材所具有的珍贵启示意义也就荡然无存。 在新的世纪,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电影进一步走向市场、形成产业化规模是其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必然出路。但在产业化的进程中,除了政府管理部门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出台,来优化产业结构、规范市场秩序之外,电影创作者在追求市场效益、制作大量商业类型片的同时,更要注重娱乐电影的艺术探索。对于当前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创作来说,如何走出好莱坞渲染暴力和色情的模式,积极借鉴以往创作的艺术经验,创作出具有民族文化、导演个性与时代特色有机融合起来的中国反法西斯的战争影片,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中国电影史论文:浅谈我国电影史学的建构 一、创一个时代:史学建构与传道育人 中国电影已走过百年历程,历经沧桑,在发展的道路上时而突飞猛进,时而步履蹒跚。它以影像的方式记载着华夏大地炎黄子孙的生存繁衍、政治更迭、文化兴变,折射出时代的悲欢和历史演进的轨迹。从我国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起,到今天互联网环境下的大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史学家们可谓鞠躬尽瘁,他们一边冷静客观地书写着中国电影百年巨变,一边又为其扼腕叹息或激动不已。这其中,就有李少白活跃的身影。李少白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中国电影史学家,对中国电影事业作出了开创性的巨大贡献,他撰写了大量历史、理论文章及专著,其中《中国电影发展史》《影心探赜》《影史榷略》《中国电影史》等均成为中国电影史研究的必读书目。李少白提出的“史论结合”的电影史书写方法与他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影响了几代人。他对中国电影史始终怀有温情,将中国电影的发展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看待,对历史作出了较为公正的评价。作为《中国电影发展史》的作者之一,这部“官修”史曾经成为李少白人生的“污点”,在“”期间被指摘为“毒草”,但正是这样的“污点”成就了中国电影史研究的里程碑之作,《中国电影发展史》也成为中国电影史研究绕不过去的学术基点。同时,李少白还是《中国电影艺术史》写作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尽管这本历史巨著由于种种原因未能问世,但史料收集和思路框架都已完成,激励了无数后来的电影史研究者为着这一目标而奋斗。它的流产是李少白人生的缺憾,却开启了后世电影史研究的康庄大道。李少白同时又是一个电影理论家。20世纪80年代,西方电影理论大量进入中国,他积极参与了关于中国电影理论和电影美学的讨论,并发表了许多有分量的学术文章,比如《历史地看待电影的多元属性》《电影民族化再认识》《论电影艺术形式》《电影本性纵横谈》等。他从电影的本性、艺术性、美学、创作规律、历史与现代性等多个方面论及电影理论建构过程中所涉及的许多重要问题。李少白不但是中国电影史学专家、电影理论专家,也是一个教育家,他开创了中国电影学学科,培养了大批电影研究人员,为电影学人才培养构建了系统完整的学科体系。他也是我国第一批申报电影学硕士和博士培养的专家,并培养了一大批学者,如丁亚平、陆弘石、钟大丰、王汉川、鲍玉珩、李道新、高小健、赵小青、石川、秦喜清、虞吉等,这些专家学者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中流砥柱和带头人。《电影史学的维度——李少白学识与人格研究》一书收录了大量研究李少白的史学观念、电影理论和教育理念的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多为当前在中国电影行业从事电影学教育和研究的著名学者专家,如孟犁野、王人殷、郦苏元、陆弘石、陈墨、丁亚平、李道新等,他们或为李少白的同事朋友,或是他的学生后辈,对他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教育理念等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见解,在生活中也与他有着深厚的情谊。他们试图通过本书向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学家,还力图透过历史的表象,对李少白的学术思想、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提供一个全景式的深入介绍和探索。以便读者对这位曾为中国电影史和电影理论的发展作过巨大贡献的学者,能够从本质上产生较为深刻的了解。 二、冰心一片:诗人之气与历史之魂 《电影史学的维度——李少白学识与人格研究》一书收录了李少白的集外文选、诗选49篇,这是他非常珍爱的文字。诗言志,歌咏言,世事浮沉,李少白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心灵轨迹写进诗里,也透出几许对生活的无奈、事事不遂如人愿的感慨。但更多时候,他像一个站在古崖上的诗人,衣袂飘然,怀着几分时移世易的喟叹,一个人陷入深深的沉思,留给人一抹孤独的背影。板凳甘坐十年苦,文章不写半句空。半生辛劳,治史一生。李少白倾其一生研史、治史,直至病重,床头还放着他珍爱的电影史书籍。但他又是一个灵魂的诗人,他对这个世界的爱、对这个世界的眷恋深深地触动着人们。丁亚平在书中写道:“他平静地看着我,未必想太多。这个时候他走过的路,去过的地方,看过的书与文章,如何创一个电影学术时代,如何研究历史和人物,在脑海中已经逐渐模糊了。但我想象中这时的他心里会在燃着一堆篝火,灼热气体和星火在升腾,噼啪作响。他的最后岁月里,陪伴他的是诗词集,是电影史学上的三两本书。当自己研究过的电影史上的某些历史现象、人物变得面目不清时,缠绵病床多日的他偶或会翻看、回望、沉思;当很多重要的东西在有意无意间都丢了时,他愿意通过诗句来参研、雕琢、重新塑形。他也会让另一些事情在最后的生命凝眸中纹丝不动,比如想念,比如血缘亲情,比如爱。”作者写下这段感人至深的文字时,或许眼角噙着泪水,或许被记忆拉向了更悠远的历史深处。李少白的诗与他的史学研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有着诗人的孤绝与浪漫,也有着史学家的赤诚与执着。他的这种诗人之气和历史学家的灵魂也契合了中国电影史学书写的文笔要求。 三、看向历史的纵深处:血脉传承与电影史学史的建构 在李少白身上,既能看到中国电影史的建构过程,又能看到电影史学的一脉相承。这位成名于20世纪60年代的老知识分子,一生坎坷,几经漂泊,而始终没有放弃对电影史的研究。在那个大多数人还不知道电影史为何物的年代,他却能够从历史的纵深处看向未来,为电影这门历史并不久远的艺术门类书写历史。李少白的选择,实际上根植于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史学意识和历史传承精神,当时的社会政治大环境也许对这一选择也有过一定的影响。《电影史学的维度——李少白学识与人格研究》一书将这份血脉传承的过程记录下来,它与以往的传记类书籍有着很大的不同,不仅是一本人物回忆录,更是一本兼学术思想与史料结合的专业书籍,更重要的是对老一代史学家的史学观念、史学方法进行研究书写,本身就属于史学史的范畴,它将新中国以来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过程较为真实、客观地记录了下来。里面大量的采访和回忆类的文章、书信、工作报告等将电影史的研究过程生动地展现出来;丰富的史料、原点性的素材也为中国电影史学史研究提供了资料支撑。该书还秉持了治史一贯的严谨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收录了大量对李少白评论与缅怀的文章。可以说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篇人物的聚焦和特写,将李少白的点点滴滴、转瞬即逝的生活瞬间,用温情的笔触记载下来。这些从记忆深处“捡”来的生活片段本身就是一种对资料的运用、对历史的尊重。全书资料新颖、范围很广,各作者以与李少白直接交往的第一手资料写成,集几十位专家学者之回忆,大量而翔实的史料、朴素而真诚的笔触、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使得该书具有巨大的史料价值和可读性。书中收录了大量研究李少白史学观念、史学方法、电影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文章,对李少白进行历史的、客观公正的评价的同时,也将他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整理,有助于读者对其思想进行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书中还收录了一些青年学生的文章,他们都是李少白的后辈学生,对老一辈电影史学家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在电影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为电影史的研究和书写注入了一丝新鲜的血液。李少白的史学观念也在这些青年学生身上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整本书散发着淡淡的哀思和深深的怀念。该书的三个主编都是中国电影史研究领域极具分量的人物,以文字书写的方式来纪念和缅怀自己的老师。丁亚平从事中国电影史研究已有20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他始终保持着一个学者的执着和热忱,笔耕不缀,先后出版个人专著《艺术文化学》《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老电影时代》《电影的踪迹》《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中国当代电影史》等十余种,发表学术文章400余篇,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奖,国家、省部级奖十余次,并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第3版)电影电视卷主编。陆弘石曾先后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文艺研究室、影视研究所,北京电影学院理论研究室,《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副主编,现为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副主任,出版专著《中国电影史》(与舒晓鸣合著)、《中国电影史(1905-1949)——早期中国电影的叙述与记忆》等,是李少白学生辈的同事,两人共同经历了中国电影学学科创建的过程,亦师亦友。高小健则是中国电影史、电影理论和文化、戏曲电影方面的专家,出版著作《中国戏曲电影史》《新兴电影:一次划时代的运动》等,同时发表了许多中国电影史、电影理论、电影文化、电影剧作理论等方面的论文和影视评论。李少白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在他们身上得以传承和发展,中国电影史研究的血脉才如此生生不息,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成为“显学”。李少白一生治史不辍,却从未为自己著书立传,这本书则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使他的史学精神和人格魅力得以流传,同时也使得这位前辈史学大家的史学观念和治史方法得以传承。该书以最真挚的情感和史学家治史的专业精神淬炼而成,不但向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中国电影史学家,同时也为中国电影史学史的研究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作者:郭双丽 中国电影史论文:体育电影发展历史及落后原因 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视听手段,作为一种极具感染力的综合艺术,其发展已上百年,人类也竭尽所能地将其发挥到极致,而作为人类强身健体的体育与电影的结合就是其中颇具魅力的独特展现。从卢米埃尔尝试用胶片记录赛马运动到里芬斯塔尔伟大的《奥林匹亚》,再到奥运献礼片《一球成名》《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等,近一个世纪以来,凭借艺术与体育的双重影响,体育电影吸引了一代代观众,虽不是主要的电影类型,却已成为电影史上不可或缺的响亮音符。 我国体育电影发展历程在中国的电影发展史上,体育题材的电影也对我国体育文化传播和体育事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纵观新中国体育电影史,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20世纪50到70年代,这一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初见端倪,体育电影虽数量不多但体现了不俗的艺术品质,如《女篮5号》《冰上姐妹》《水上春秋》等。作为该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女篮5号》采用对比手法,讲述了新旧中国对发展篮球事业的迥异态度,反映了新旧两代人的别样人生,该片不仅真实再现了篮球比赛的紧张、生动场景,而且对年轻运动员的心理情感刻画细腻,不愧为中国体育电影银幕上的经典之作,曾获得“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这一时期电影主要以弘扬民族主义和为国争光的精神,在社会上曾引起过强大的反响,也成为我国体育电影初步发展的基本模式。 2.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体育题材电影开始深入挖掘,将体育精神与人生意义相结合。代表作是《沙鸥》,影片中沙鸥为实现自己个人生命价值———夺得金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健康,同时推动中国排球事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该片通过对中国女排姑娘训练、比赛、生活的真实描写,反映了中国女排历经风雨终见辉煌的艰辛历程。此时,中国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各种思想潮流涌动,许多国人处于迷茫阶段。影片中女排姑娘心怀对祖国母亲、对排球运动的热爱,不畏失败,不怕挫折,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女排精神,为国人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感召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积极进取,努力奋斗。此外还出现了《加油———中国队》《京都球侠》《一个女教练的自述》等一批体现爱国主义的电影。而体育故事片的佼佼者当推《一盘未下完的棋》《棋王》,两部电影以“棋”为媒介,揭示了不同的文化寓意。前者政治色彩较浓,体现了历经磨难,中日人民之间依然保持友好的政治主题。后者主要展现了象棋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主人公“棋呆子”痴迷于棋的性格刻画,表现出主人公“贫贱如乞却又心融万汇,行于浊世而又超然物外”的处世哲理。它揭示了“十年浩劫”带给人们的精神创伤,是一部在当代中国电影史上具有某种经典意义的艺术片。[1] 3.20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电影主题呈现多元化趋势。《女帅男兵》中,人物形象多面化,性格刻画真实,还涉及了体育竞赛中的一些黑暗现象,如假球等。此外,爱国主义的影片有《黑眼睛》;群众题材的影片有《赛龙夺锦》《我的九月》;残疾人体育题材的电影有《赢家》《跆拳道》,等等。[2]这一时期,借北京亚运会东风,体育开始逐渐影响到社会各行各业,中国体育电影人物开始多样化,不再仅仅局限于关注专业运动员,电影《我的九月》,围绕一群即将参加亚运会开幕式的小学生展开故事,通过他们的喜、怒、哀、乐展现了体育对青少年成长的教育价值。 4.21世纪初至2008年,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全国电影工作者以饱满的创作激情和热忱的爱国情怀,精心策划拍摄了一批以迎接奥运为主题的体育题材影片,向北京奥运会献礼,如《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买买提的2008》等。这一时期可谓是体育电影的繁荣时期,体育与电影相辅相成,电影使体育传播更加广泛,体育使电影银幕更加绚烂瑰丽,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近年来,体育电影出现了很多如《女足九号》一类的优秀影片,但是因为在人物性格刻画及命运把握上不够深入和立体,所以这些影片的问世在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主要原因是电影主题不够深入。纵观中国体育电影,其内容大多是运动员遭遇挫折,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拼搏,最终战胜困难,勇夺金牌,对人物性格、命运、影片主题没有做深入的挖掘,只是一味关注竞赛的最终结果,忽略了电影中一条主要的法则:讲述故事过程往往比告诉大家故事结果更有感染力。[1]我国体育电影发展现状纵观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也曾有过辉煌,但是与世界体育电影相比,显得单薄许多。 体育题材影片数量少,优秀作品不多,与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及体育文化的兴盛很不协调。其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挖掘不够,缺少好的剧本创作。体育电影往往含有励志的成分,这是它兴盛的一个主要原因:主人公在比赛中经历种种磨难,却并不退缩,经过顽强拼搏,最终战胜困难,取得胜利,夺得荣誉。这是大多体育电影的老套路,由于过分强调主角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不屈不挠,最后获胜这一主题,而在对人物命运的把握上没有很好地设计,对人物性格刻画也不够深入:人物扁平化、主题统一化、模式固定化,成为大多体育电影的缺点。而这些方面,国际优秀影片向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如《百万宝贝》向我们展示了“追求生命过程本身远远比追求其结果有更大的意义”这一深刻道理。剧中麦琪笃信命运是自己主宰的,命运是可以靠自己改变的,只要你拥有生活的信念和不泯的激情,充分体现了体育电影励志的一面。麦琪在其事业高峰期,在一次比赛中被对手偷袭而成为全身瘫痪的植物人,由于无法承受要求安乐死,最后其教练弗兰基含泪拔下输氧管,麦琪面含微笑地安详逝去,让观众看到了体育电影中人性的光芒。好的剧本创作是电影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电影主题深入人心的根本,我国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虽然继续民族主题,但是对个人价值的展现,对体育运动极限的挑战深得人心,堪称一部优秀的体育题材影片。但是这么优秀的题材竟然被埋没如此之久,这在美国体育政治体制下是不可能发生的,体育是美国文明与政治的象征,而我国体育政治体制未能充分认识体育电影在传播文化及政治文明上的重要作用,在政治层面上失去了繁荣发展体育电影的驱动力,体育题材剧本创作也就被边缘化,好的体育题材剧本就更是少见。 2.电影制作人员及演员专业技能欠缺。电影制作人在体育电影各个项目方面缺乏专业的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影片在画面和细节上的描写和刻画,冲击力不够强,感染力也大大削弱。体育明星演技不够优秀,非专业演员的体育技能又不够专业,这些因素容易造成细节失真。同时,粗糙的情节设计,离谱的体育场景描绘也会影响电影质量。体育电影要的就是一种紧张的比赛氛围,强大的视觉冲击力,选手眼神动作传达出的内心情感,现场观众的积极反应等。所以在体育电影中对体育素质和体育精神要求相当高。我国的体育运动员更多地把体育当做一个职业来看,体育人生活的世界成为一个被隔离的区域,一般大众对其环境规格并不熟知,这在体育电影拍摄上需要极大的投入,才能为观众展现一种竞技的冲击力,强大的感染力,而我国电影界缺乏这样的电影制作人,作为非专业演员的技能训练也并不长久。美国《百万宝贝》电影女主人公在拍摄电影前每天技能训练三小时,持续长达5个月,最后拳击技能达到能与中量级冠军对决的水平,这为我国体育电影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3] 3.我国对体育电影的研究不够重视。体育电影发展至今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展现,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个人精神、体育精神甚至民族精神。体育电影在美国作为一种与政治文明挂钩的项目来展现,据不完全统计,在100多年的电影历史当中,体育题材的影片高达3000多部,而对体育影片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但是在我国,回顾电影史,至今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还停留在《女篮5号》《沙鸥》等20世纪50年代及80年代的作品,中国体育电影市场低迷,体育电影数量不多,优秀影片更是甚少,自古“弱国无外交”,而中国如今俨然已成为世界强国,也是公认的体育大国,但体育电影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这不但不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对我国屹立世界也是一个不利因素,电影研究对2008年前后学术界调查结果显示,体育电影研究在2008年达到一个顶峰,有二十多篇,而在其前后每年均为个位数,甚至少到只有两篇,由此看出,体育电影作为一项传播民族文化弘扬体育精神的载体并没有被中国大众乃至学术界认可,更没有得到其应有的重视。这将成为我国电影学研究的一个缺陷。 4.体育题材特色不够突出。体育电影作为电影类别中最独特的一类,深受电影观众的热爱,因为其题材的独特性,竞技场面的真实冲击性更是得到广大体育运动爱好者的狂热追求。因为民族文化的差异,民族性格的偏差,不同国家其体育电影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像美国,拳击、棒球、橄榄球、赛马等题材较多,其中拳击是美国体育电影中题材最多的,百年电影史中高达500多部,这与美国人崇尚暴力,追寻刺激,崇拜英雄的性格特征有关,当然部分原因是因为在美国大萧条时期,《洛奇》这部拳击题材影片的出现成了美国精神的寄托,鼓舞了美国民众走出困境,因而拳击运动也成为美国民间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拳击题材影片已经成为美国特色的象征,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可以与其相媲美。中国的体育事业并不薄弱,越来越多的得奖纪录展现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强大、体育健将的伟大,但是,回顾中国电影史,并没有哪一项体育运动能作为中国特色来展现,即使是被称为国球象征的乒乓运动题材电影数量也是少得可怜,也没有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 结合中国民族性格、民族文化,制作迎合大众需求,能与大众产生情感共鸣的中国特色体育影片成为扩大我国体育影响力,兴盛我国体育电影的一个有效途径。如今,奥运精神“更强、更高、更远”的展现成为世界体育电影互通的主题,中国在2008年奥运会上以“横扫千军如席卷“的磅礴之势取得大面积的丰收,如此辉煌的体育风景,蕴藏着众多为国拼搏的动人故事,人们期望电影予以展现,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更是需要优秀的体育电影来激发运动员及民众的昂扬斗志,真诚地希望中国电影界能以此为契机,为自身振兴注入新鲜活力,使得中国体育电影告别低迷,走向兴盛,涌现更多展现中国健儿自强不息的华美篇章。 中国电影史论文:电影历史研究论文 【摘要题】历史长廊 【正文】 一 2001年,美国学者格瑞·刘易斯(GregLewis)启动了一个叫做“新中国电影英译”的项目,迄今为止,已为15部时代的影片配译了英文字幕。为了制作影片的剧情介绍,他参考了各种版本的中国电影史著作,并采访了几位电影史编纂者和在世的老一代中国电影人。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中国电影史学者的描述和评价与活跃在时代的电影艺术家的回忆颇有不合之处,这引起了刘易斯的特别注意。他根据自己的阅读、采访与感受,写成了《毛时代中国电影的历史、神话与记忆1949—1966》(TheHistory,MythandMemoryofMaoistChineseCinema,1949—1966,AsianCinema,Vol.16,No.1,Spring/Summer2005)一文。 刘易斯所谓的“历史”,是指中国电影史学者有关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受到他关注的电影史著作有《当代中国电影》(1989,集体合著,十七年部分由张建勇撰写)、《中国电影史》(1998,陆弘实、舒晓鸣合著)、《新中国电影史稿1949—1959》(2002,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史1949—2000》(2002,尹鸿、凌燕合著)以及两部电影史教材《中国电影史》(2005,倪骏)和《中国电影史纲》(2005,王晓玉)。关于时代电影的“神话”,是指对那个时代电影的正面颂扬与肯定。刘易斯认为,在过去10年间,传统官方的声音完全被上述历史叙述所掩抑。但近年来,民间开始出现这一神话的复兴,如崔永元在2003—2004年制作的《电影传奇》,再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导王美彪的15集系列片《求索与创新——新中国电影1949—2001》,还有近年来电视剧对红色经典的再演绎。因此,刘易斯预言说,随着对中国电影百年的纪念以及对毛时代日益高涨的正面肯定,这些非官方的神话叙述将与史学新著及电影人的回忆一起,共同融入新的史学编纂当中。 中国电影史的编纂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出版的《中国电影发展史》(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编著)史料丰富翔实,成为新中国最具权威性的电影史著作,但由于历史原因,该著作没有涉及建国后的情况,而是截止到1949年。随后的中国电影史编纂处于停顿状态,直至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电影史特别是新中国电影史的研究和写作渐渐成为显学。作为《当代中国电影》的撰稿人之一,张建勇首次系统梳理了十七年电影,此后,如刘易斯所述,涉及这一历史时期各种版本的电影史纷纷问世。刘易斯尚未提到的相关著作,还有胡菊彬的《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1995)、舒晓鸣的《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1949—1999》(2000)以及陆弘实主编的《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2002)。 在中国电影史中,十七年电影有着独特的形态特征,它以质朴的影像叙述着中国革命的经验与想象,它的曲折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复杂进程相交织。随着对中国革命历史与实践的不断再认识,新中国十七年电影史的叙述也将相应地更加深入全面。本文拟从思想方法的角度讨论十七年电影史叙述中的问题,或许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若干思路。 二 上述电影史论著大多采取褒贬参半的策略评价那个时代。受到褒奖的自然是那些令人难忘的红色经典,从《南征北战》到《平原游击队》,从《红色娘子军》到《李双双》,从《林则徐》到《甲午风云》,还有《柳堡的故事》、《战火中的青春》、《五朵金花》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等,它们以成熟的艺术表现受到肯定;而受到贬抑、谴责、批判的则是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如批《武训传》、反右运动、拔“白旗”、、反右倾等,它们被认为严重阻碍了电影的发展。由于这些政治运动的干扰,十七年电影呈现出波浪式的发展轨迹,因而便有了几次低谷几次高潮之说。但是,问题在于,每次政治运动之后总有优秀作品出现,如反右之后迎来1959年新中国电影的高潮,60年代初期的文艺整风也没有阻挡住《李双双》(1962)、《小兵张嘎》(1963)、《农奴》(1963)、《独立大队》(1964)、《英雄儿女》(1964)、《舞台姐妹》(1965)等优秀影片的问世。那么,在当时政治批判的苛责声中,为什么还能存在如此大的创作空间?艺术家还能保持饱满的创作激情?比如,在描述批《武训传》后的电影发展时,舒晓鸣说: 在批判《武训传》及此后的文艺整风运动中,不少著名的电影编剧、导演、演员都在检查思想,创作完全处于停滞状态。建国初期电影创作出现的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很快衰落下去,进入“荒年”。1951年电影产量严重下降,当年,除决定拍摄《南征北战》之外,几乎没有一部影片投入拍摄。(注:舒晓鸣《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1949—1999》第11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既然创作完全处于停滞状态,怎么又能拍摄出《南征北战》(1952)这样非同寻常的史诗性影片?是批《武训传》运动造成的负面影响被夸大了?还是产量下降另有原因?抑或是这部作品的成功纯属偶然?孟犁野认为,影片的初衷在于阐明运动战的战略思想,“但艺术实践的结果却远远超出这个近于军事教科片的任务,而似乎并非出自艺术自觉地拍出了一部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可以称作‘准史诗’式的战争片。”(注: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第55、5、5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版。)但实际上,该剧所调集的创作力量十分雄厚,编剧之一沈默君后来又创作了著名影片《渡江侦察记》,导演成荫和汤晓丹都是新中国最优秀的导演,前者是北影厂“四大帅”之一,后者30年代就在上海、香港拍片,执导经验非常丰富,还有著名摄影师朱今明的加盟,如此强大的阵容却“并非出自艺术自觉地”创作出了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影片,这样的说法显然难以成立。 那么,为什么十七年电影史叙述会陷入如此明显的逻辑困境?回顾“”结束以后的中国思想变迁,我们发现十七年电影史的写作基本上属于新时期思维的范畴,这一思维的核心是全面否定“”,进而全面否定十七年的政治批判运动。比如,1985年9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胡乔木同志否定对〈武训传〉的批判》,文中指出对《武训传》的批判是“非常片面、极端和粗暴的”,“这个批判不但不能认为完全正确,甚至也不能说它基本正确”。其他像反右、、“”前夕的文艺整风等等,都被认为是错误的政治运动,严重影响了电影事业的正常发展。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一些相对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被简单化了,从而导致历史叙述链条的断裂和逻辑的混乱。因此,十七年电影再反思的任务之一,就是暂时“悬置”新时期思维所提供的历史框架,用客观、中性的立场重新检视复杂的历史过程。 比如,《南征北战》的拍摄与当时电影指导委员会的支持有直接关系。1950年出品的《荣誉属于谁》和《内蒙春光》相继受到批评,前者被认为没有表现出中国革命的力量,后者则被认为在描写对待上层人物的策略时犯了错误。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经提议,1950年7月成立了文化部电影指导委员会,目的是“对推进电影事业,及国营厂的电影剧本、故事梗概、制片和发行计划及私营电影企业的影片提出意见,并会同文化部共同审查和评议”。(注:《提高国产影片的思想艺术水平,文化部成立电影指导委员会》,载《人民日报》1950年7月12日,转引自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第5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但在十七年电影史叙述中,该委员会一直受到学者们的诟病。孟犁野认为,电影指导委员会给起步阶段蓬勃发展的电影创作带了消极影响,它仅在一年多时间中,便“枪毙”了40多部电影剧本。(注: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第55、5、5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版。)胡菊彬也认为,该机构在具体工作中“事无巨细、统揽包管,大至题材规划、生产计划,小到具体对话或字幕顺序,他们都一概不放过。这种严重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做法束缚了创作人员的手脚,其结果是窒息了电影创作”。(注: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第5、80—81、76、77、86—87、83页。)当然,否定电影指导委员会的另外一个原因,正如孟犁野所说,“在指导思想上置前述1948年《关于电影工作的指示》精神于不顾,违背艺术创作与管理工作规律,提出了不少脱离实际的主张,诸如要处于起步阶段的电影工作者写出具有‘史诗性’的‘重大题材’作品……”(注: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第55、5、5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版。)讽刺的是,《南征北战》正是源于这种“脱离实际的主张”。1950年9月8日,电影指导委员会召开第三次会议,提出要拍摄军事影片,认为当时迫切需要巩固国防军、建立国防军的电影。委员会议还指出,有的片子确实故事性不强,但是这些军事斗争本身就很丰富,因此一样会感动人。经过反复筛选,最后剧本《南征北战》获得通过。事实上,《南征北战》基本验证了当时的判断,该片虽然不以人物刻画和戏剧冲突见长,但却以战争场面的宏大、惊险的阵地争夺以及整体战略思想的表现,成为新中国电影史上不多见的史诗影片。 也许确如孟、胡所说,电影指导委员会曾给中国电影创作带来过种种负面影响,如过分强调史诗性题材的创作,影响到其他题材影片的拍摄。但问题是,我们不能因为委员会在其他方面的过失而不承认它对《南征北战》的贡献。重新反思十七年电影,意味着要冲破流俗之见,以辩证的思想方法认识复杂的历史过程。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充分肯定当时的政治信仰对电影创作提供的强大推动力,从而为十七年电影取得的成就找到思想和情感的基础。刘易斯对当年活跃在影坛上的导演、演员、剧作家、评论家的采访,从感性、经验的层次上弥补了电影史叙述的很多不足,也有助于校正电影史叙述中的偏见。老一代电影人对某些政治运动的宽容与理解,对工农兵电影的认同,还有对革命时代的热情,都与电影史编纂者的态度和立场形成反差。比如,批《武训传》受到学者的一致否定,但老一代电影人对它的记忆和评判却宽厚得多,当年他们也大多持正面、积极的态度来理解和参与文艺界的整风与思想改造。据谢晋回忆,苏里导演曾说过,1951年批《武训传》之后他投身到“思想改造”当中,那是他事业中最珍贵的一年。《大众电影》原主编王世桢也认为,应在新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理解批《武训传》运动,因为当时发生的不仅仅是这一个运动,也很难说它就代表那个年代,“我们当时是乐观的,干劲十足,向往着变革”。(注:刘易斯在2004年对王作了多次采访。参见GregLewis:TheHistory,MythandMemoryofMaoistChineseCinema,1949—1966,AsianCinema,Vol.16,No.1,Spring/Summer2005,p.173.p.171.)应该说,这样的回忆相当真实地反映了电影人当时的精神状态。他们也许不能完全理解对《武训传》的批判何以如此严厉,但在思想感情上,他们愿意接受新时代的感召,并按新时代的标准要求自己。因此,批《武训传》及随后的思想整风在什么程度、什么意义上影响了电影人,影响了哪些电影人,其所导致的创作停滞达到什么程度,都需要做具体分析。这样,我们才能看到更接近历史原貌的十七年电影史。 三 重新反思十七年电影,还意味着要冲破新时期以来占主流的电影本体观,以把握十七年电影的人民性。我们知道,在新时期的思想背景之下,电影界在1979年曾就电影特性问题展开论争,从有关电影与戏剧、电影与文学关系的讨论,发展到有关电影语言和电影特性的讨论。这场围绕电影本体问题的讨论肇始于白景晟的《丢掉戏剧拐杖》和张暖忻、李陀的《谈电影语言现代化》,在当时实际上承载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这就是否定以往时代电影所承担的政治功能,它的潜台词是电影应该脱离政治,应该非意识形态化。郑洞天导演曾描述1979年及以后电影的变化,明确谈到电影不再是政治宣传的工具,而成为艺术家表现个人经验和思考的媒介,电影也从单一的“政治艺术片”分化出多元的形态。在新时期,电影的美学追求代替了电影的政治功能,“审美”也成为一种新意识形态。直到今天,这种电影观念依然占据主流。对十七年优秀影片的评价,也大多集中在电影语言的分析,很少考虑到十七年电影的观众,以及电影在当时整体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实,除了影像特征外,十七年电影的特质还在于它与观众的密切联系及其独特的人民电影品格。 在为工农兵服务的信念下,十七年电影成为中国电影史上观众面最广的电影。《大众电影》(1950年创刊)这个刊名最准确地说出了那个时代电影的本质。 回顾历史,在1949年之前,除40年代官办的中国电影制片厂曾在重庆、武汉、成都、北平有一些拍摄活动外,中国电影的制作基本上集中在上海一地,电影放映也集中在上海、北平、天津等大城市,广袤的内地及乡村仍然是在戏园或村头的土台上寻找视听的快乐。而且,即使在城市,电影观众也主要来自那些经济收入稳定的人群。根据胡菊彬整理的材料,与其他物价相比,旧中国的电影票价是相当高的,特别是一些高档影院,如上海的大光明影院,最高票价是银元4块,约合大米2斗半。如此推算下来,即使是末流影院,也不是一般百姓能经常出入的场所。此外,上海的影院大多集中在商业区,工人集中的地区反而没有一所电影院。因此,早期中国电影的消费人群主要是富裕阶层,包括买办阶层、公司职员、教师、学生等,同以农业人口为主的主体人群相比,这一阶层是名副其实的“小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4亿5千万人口只有600座电影院,而且还集中在几个大城市里。(注: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第5、80—81、76、77、86—87、83页。) 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件工作便是彻底改变电影为少数人服务的局面,通过2000多个流动放映队,电影被送到工矿企业和乡村,1954年全国电影观众达8亿2千2百万人次,其中工农观众占70%以上。(注: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第5、80—81、76、77、86—87、83页。)而且,低票价为电影的普及提供了保证,当时城市影院的票价平均2角,农村电影放映队的收费平均5分。(注: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第5、80—81、76、77、86—87、83页。)当时农村放映还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观影方式,即“映前介绍”和“映间插说”,放映员在放电影前以幻灯片、快板书等说唱形式介绍剧情、人物和人物关系,在换本或其他空隙时间里见缝插针地进行解说,或阐释导演意图,或对电影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行评论,或解释一些比较复杂的情节。据《光明日报》的一篇报道,河北省昌黎县农民放映员张子诚为了解说《槐树庄》,还特地学习了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怎样分析农村阶级》,银幕上地主崔老昆躲在后门偷看,张子诚就插话说:“这就是槐树庄的地主崔老昆,他像一只被打伤的狼一样,躲在这个阴暗的角落里。”狼被打伤了,可是伤好了还会咬人。把地主比作狼,起到了提醒观众提高阶级斗争警惕性的作用。(注: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第5、80—81、76、77、86—87、83页。)我们用审美的、本体的电影分析方式,根本无法面对这样独特的观影经验。 而且,由于地区与接受群体的差异,十七年电影的传播与接受所包含的历史内涵要比简单的文本分析远为丰富。比如,当时上海与广大内地乡村在观影经验和审美习惯上存在很大差异。从上世纪初开始,作为半殖民地的上海便一直浸染于欧风美雨之中,西片一直垄断上海的放映市场,“就上海一地而论,在解放前美国影片的放映数占全部影片(包括国产影片和苏联影片)百分之八十以上,每月观众平均一百四十万人,占全部观众百分之七十五左右”,(注:顾仲彝《加强国产电影的生产,提高影片的质和量!》,载《大众电影》1950年第7期。)因此,好莱坞影片已培养起市民阶层的趣味。十七年电影中反映合作化题材的影片常常引不起城市观众的兴趣,就像钟惦棐在他著名的文章《电影的锣鼓》里说的,在上海,《一件提案》的上座率是9%,《土地》是20%,《春风吹到诺敏河》与《闽江橘子红》是23%。但必须强调的是,这一统计数字来源于上海,探讨票房低的原因也应考虑城市市民,特别是上海市民的趣味在其中的作用。有趣的是,陈荒煤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在城市中非难很多的《人往高处走》,在农村却有3300万观众。(注: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第5、80—81、76、77、86—87、83页。)该片拍摄于1954年,也是合作化主题,描写东北某农村的老孙头,如何轻信挑拨,不愿参加合作社,后在自然灾害面前认识到合作化道路的重要性。在重述十七年电影史时,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它在艺术上的粗糙直白,而是要从社会生活的角度理解它的影响力。 十七年电影完成了从市民电影到工农兵电影的转变,这一转变受到了电影人的认同。作为新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率先尝试将工人形象搬上银幕,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影片《桥》,讲述铁路工人如何苦干,在短时间内修复铁路桥,支援解放战争的故事。时任东影艺术处长的陈波儿指出,“《桥》的成功,是风格上的成功:它具备了工农兵的风格,新的文艺风格,新的电影风格。”(注:《陈波儿同志关于〈桥〉的发言》,载《东影通讯》总第34期,转引自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第13页。)这种风格就是以朴素的影像突出表现工人阶级觉醒的历史主体意识。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们试图探索新的电影表现方式,新的分镜头方法,使影片通俗易懂。也许他们的尝试不十分成功,但这种探索工农兵电影新手法的设想,表达了一种强烈的自主和独立意识,对长期处于美国好莱坞电影影响下的中国电影来说,这种意识是弥足珍贵的。当时活跃在东影的电影人,如成荫、水华、吕班、凌子强、沙蒙、王家乙、王滨、苏里、武兆强等,都是经过革命洗礼的所谓“延安派”,具有部队文艺工作经验,了解底层百姓的生活,因此,在思想感情上实现了对工农大众的认同,正是在这样的创作队伍及其思想基础上,新中国的银幕上才出现了富于厚重生活质感的人物形象。 同时,来自国统区的上海老电影人也积极转型,以极大的热情从事工农兵电影的创作。比如老导演史东山,亲自深入白洋淀拍摄了《新儿女英雄传》;张骏祥拍摄了《翠岗红旗》、《白求恩大夫》;沈浮拍摄了反映北大荒军垦生活的《老兵新传》;老演员兼导演刘琼拍摄了革命历史影片《51号兵站》;原本气质儒雅文弱、擅长塑造城市小知识分子形象的孙道临曾亲赴朝鲜前线体验生活,从而在人物刻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渡江侦察记》中成功塑造了果敢、干练的李连长形象,后又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成功塑造了地下工作者李侠的形象。谢晋在接受刘易斯采访时说:“我们从东北电影制片厂那里学习了很多拍摄工农兵电影的方法。”(注:刘易斯在2004年对王作了多次采访。参见GregLewis:TheHistory,MythandMemoryofMaoistChineseCinema,1949—1966,AsianCinema,Vol.16,No.1,Spring/Summer2005,p.173.p.171.)应该说,在新型的工农兵电影创作中,中国电影人以新的价值观探索相应的艺术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思想与艺术的新生。十七年电影史叙述应该给予工农兵电影以更恰当的评价。 环顾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影坛,我们似乎又重回到了“小众”的时代,曾经极力摆脱意识形态和政治观念束缚的中国电影,在经历了昙花一现的“辉煌”之后,加速度地坠入商业化的深渊,以探索沉重的文化主题而自豪的名导手忙脚乱地树起票房大旗,而中国电影却难逃小众化的厄运,点缀在大都市的豪华影院成为白领、小资的朝圣之地,广袤的乡村则告别了打谷场上露天电影的笑声。如今,影像与资本联手,艺术与财富联姻,在被铜臭味窒息的当代文化环境下,仍有人在追忆曾经的年代,流逝的纯真。正如刘易斯所注意到的,《电影传奇》等系列片的拍摄,弥漫着对十七年的怀旧情绪。但是,这种情绪不会像刘易斯所预言的那样,与十七年电影的新时期叙述相融合。十七年电影史叙述的新时期立场依然会延续下去,与此同时,红色的怀旧情绪也转化成严谨的学术立场,确立另一种十七年电影叙述。 中国电影史论文: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审美悖论 提要:历史剧创作中诸如历史的“真实”与“虚构”、“民族性”与“个人性”、“批判”与“认同”等矛盾,客观上注定了世纪之交中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要在充满悖论的历史命题中,谱写出一种适合时展需要的新的历史记忆。 关键词: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悖论 在人类的认识发展史上,悖论或矛盾往往随着思想的深化和认识的深入,而成为引导或产生新思维的明显标志。正如古希腊早期的“芝诺悖论”、德国古典时期康德的“二律背反”一样,人们发现,在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中同样存在着诸多无法回避的悖论。世纪之交中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繁荣,客观上使得历史剧创作诸种悖论引起了人们更广泛的关注和争论,并由此折射出世纪之交中国影视话语人文理想、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观的嬗变。 悖论之一:历史的“真实”与“虚构” 在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所有悖论中,历史的“真实”与“虚构”这一矛盾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悖论关系。因为历史剧命名,本身就潜含着“历史”的“真实”与“剧”的艺术“虚构”这两个维度,而人们关于历史剧的争论,主要也就体现其创作究竟是以“历史”的“真实”为主,还是以“剧”的艺术“虚构”为主? 自史学家司马迁天才性地创立了史传体的叙述模式后,史传式的叙述方式成为中国经典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甚至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不二法门。毛崇岗在《读三国法》中认为,“《三国》叙事之佳,直与《史记》仿佛”。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中称赞“《水浒》胜似《史记》”。张竹坡在《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中干脆认为,“《金瓶梅》是一部《史记》”。正是这种崇尚史传体叙述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左右,在经典历史剧创作中,史料的真实性远远比艺术的虚构性来得重要,“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也就因此成为人们用来指导和批评历史剧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吴晗1960年在《谈历史剧》等一系列文章中明确指出,“历史剧必须有历史根据,人物、事实都要有根据”,戏曲中诸如《杨门女将》、《秦香莲》等这些属于民间传说而缺乏史料依据的剧目,从严格意义上都只能称为“故事剧”或“古装剧”,而被排除在“历史剧”之外。(1)历史剧创作的真实性,也就主要表现为“尊重历史人物的公论”;“尊重历史人物基本的社会关系”;“尊重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 很显然,这种观点虽然注意到历史剧创作和历史叙事的不同,但仍坚持认为历史剧创作的最高目的,是帮助人们提高乃至深化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谓“史家和诗家不同”,“诗人的任务不在叙述实在的事件,而在叙述可能的——依据真实性,必然性可能发生的事件”,被持这种观点的人所反复引用。因此,经典历史剧创作主要表现为剧作者剔除表面的偶然的历史事件,依据真实性和必然性的法则,典型地表现出决定历史发展的本质真实,并最终展现出人类历史的前途与命运。 但是,从新历史主义观点来看,人只是一个历史的存在。对当下个体生命而言,作为曾经存在的活生生的历史本身业已逝去,他所能面对的,只是作为历史文本的各种历史文献或历史话语。个体生命只能通过对历史文本的解释活动来选择历史,改变历史。在这个意义上,任何对历史文本的解码,都离不开解释者的主体想象,都可能演变为一种符合当下主流意识形态逻辑的胜利者的历史清单。与注重彼岸的西方人强调对宗教的信仰不同,注重此岸的中国文化一直具有强烈的历史情结。历史,不仅具有“资治”和“劝惩”的现实功能,而且还赋予抗拒死亡和终极审判的意义。青史留名或遗臭万年,成为中国人内心深处最大的理想或恐惧。明乎此,就不难明白世纪之交中国历史题材影视剧何以如此流行。在全球性时代的背景下,历史业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想象的共同体”。当然,文化的转型,客观上又使得这种历史寻根充满了一种传统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本专辑论文中《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审美悖论》着重从理论上论述了历史剧创作中存在的诸种悖论《,作为东方奇观的新民俗电影》、《女性历史的个人话语》、《技术时代的武侠大片》等论文则分别从不同的维度,论述了当前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现象。因此,历史的本质是虚构的,历史剧的创作就更应该表现为一种想象的狂欢。正是在这种历史观念的影响下,从港台到内地,诸如《大话西游》、《唐伯虎点秋香》、《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戏说乾隆》、《戏说慈禧》等历史戏说剧,竞相粉墨登场。这些戏说剧彻底颠覆了经典历史剧那种“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创作原则,拒绝了经典历史剧那种历史教科书般的刻板和严肃,甚至解构了长期以来一直横亘于“历史”和“当下”之间的时间界限,有意将“过去”与“现在”的时空代码相互重叠,叙述历史的动机不再是为了追寻历史的真实,而是成为对历史影像的一种消费,在历史的时空中尽情放纵宣泄着当下的各种欲望。 因此,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悖论在于,假作真时真亦假,任何真实发生的历史一旦转化为艺术的文本,它就不可避免地具有虚构的性质;而任何虚构的文本试图闯入历史的时空,它又容易造成人们对历史的真实想象。从创作上看,如果强调的是历史剧的认识价值,那么编导往往就会注意让其艺术想象尽可能吻合公众认可的历史“真实”;如果注重的是历史剧的审美价值和娱乐价值,那么编导就有可能把“虚构”这一维度推向极端。 在这个意义上,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悖论,所暴露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想象的冲突,更是一种美学观念、文化观念的冲突。 悖论之二:历史的“民族性”与“个人性” 从文化的观念上看,历史剧的悖论在于,它既可以强化族群彼此认同的文化之根,而成为民族的“想象的共同体”;又能够凸现家族的血脉渊源,而成为个人的精神还乡。 首先,在构筑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历程中,编导往往喜欢采取一种作为“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的史诗叙事,追求一种时间和空间大跨度的叙述结构。诸如《开天辟地》、《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日出东方》、《长征》等国产影视剧,无一例外地以历史时空的巨大十字坐标作为其基本的叙述框架,试图透过、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这种历史大裂变中的时代风云,来透视民族历史的隐秘,把握历史中的民族灵魂,并最终再现出20世纪现代中国最惊心动魄也最激动人心的历史嬗变而成为一个民族的“传奇故事”。 与此相吻合,这些史诗性影视剧在叙述宏伟的历史战争场面时,往往以一种充满诗意的笔触,讲述在血与火洗礼中成长起来的英雄人物。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历史当然是人民创造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集中体现特定历史时期民族理想的,却往往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史诗性影视剧使这些英雄人物重新复活并栩栩如生地走入人们的视野时,史诗性影视剧所展现的,就不再只是历史事件的实录,而且还是历史精神和历史理想的再现。世纪之交中国历史题材影视剧,也就因为致力于刻画在重大历史事件和民族战争中洗礼出来的英雄人物,而成为“英雄”的史诗。 耐人寻味的是,在创作史诗性历史剧时,虽然编导们都竭力从现代的视野去解读历史,但都小心翼翼把这种解读局限于对历史的一种发现,而不是一种肆无忌惮的想象与歪曲,给人一种强烈的历史文献质感。这类影视剧在叙述历史时,往往采取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人置身于文本之外,使得历史仿佛“客观”地呈现在观影者面前,观影者于是将自我体验为历史的“见证人”,将影像化的历史读解为实在的历史,从而极大地强化了影视剧所叙述事物的真实感和历史感,意味着这一事件业已定型、完成且不可改变,无论是作为一种历史的事实,还是作为一种意义和价值,它们都被视为一种“绝对的过去”,而成为社会公共生活和精神信仰的永恒的公共话语。 罗蒂认为,在后现代世俗文化的语境中,众神的退位,英雄从“知道一种大写的秘密”和“达到了大写的真理”的超人沦落为“只不过是善于做人”的凡人,(2)英雄虽然不会从此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历史已不再被视为某种神的启示录,不再被表现为英雄的史诗,也不再只是一种历史规律的附庸,而成为一个没有基础支持、只是由个体欲望和感情之网编织的生活世界。在这个意义上,以第五代导演为代表的新民俗影视剧在叙述历史的时候,虽然并不回避宫廷、战争、暴动等传统巨型历史景观,但其叙述的重心已不再是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并往往以一种内聚焦的限制叙述视角,来叙述隐藏在巨型历史景观背后个体婚丧嫁娶的世俗生活画面。如《黄土地》中编导煞费苦心地安排了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下乡采集民歌,无意中目睹见证了为反对世代相传的“庄稼人规矩”而不惜以死抗争的农家女翠巧的婚姻悲剧。《红高粱》则索性在影片开始就确立了叙述人“我”的地位,“我给你说说我爷爷我奶奶的这段事,这段事在我老家至今还有人提起”。很显然,影片之所以极力突出叙述人“我”这一身份,其意图就在表明影片所叙述的历史是与“我”血脉相承的家族史,是由“我”来讲述的“我爷爷”、“我奶奶”的家族故事。这种对“我”个人身份的刻意强调,客观上表明影片所叙述的历史并不是作为民族想象共同体的主流历史,而是设法使之民间化、私人化,从而把“过去所谓的单数的大写的历史(History),分解成众多复数的小写的历史(histories);把那个‘非叙述、非再现’的‘历史(’history),拆解成了一个个由叙述人讲述的‘故事(’his-stories)”,(3)使叙述成为一种“自己的来处”和“自己的归宿”的精神还乡,成为一种个人记忆深处的历史碎片。 但是,正如集体都是由个体构成一样,任何个体的历史同样逃脱不了民族集体的投影。历史话语这种“民族性”与“个人性”的悖论,决定了第五代导演在书写个体欲望的同时,折射出对民族集体历史命运的反思和批判,不少批评家甚至认为,第五代电影所演绎的专制秩序对个体欲望的践踏以及个体欲望对专制秩序的反叛与亵渎的民间历史话语,实质是一种按照西方“他者”视域逻辑演绎的关于压抑、迫害与毁灭的民族历史寓言,从而在西方视域中成为一处凄艳、动人的东方奇观,自觉不自觉中成为了一种跨国语境的“后殖民历史话语”。 悖论之三:历史的“批判”与“认同”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恰恰潜含着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另一个悖论。 一方面,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和接受的时代性,客观上要求任何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都不可能全盘接受传统的历史命题。在内忧外患的煎熬下,20世纪中国民族文化,不得不以西方现代文化作为参照系,进行“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4)的现代转型,传统的文化知识的性质及其合法性,都因此而受到根本性的质疑和颠覆。因此,“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之所以首先把目光聚焦于民族历史,中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其目的就在于把传统放置在批判位置,通过对历史的批判,彰显出新知识、新思想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促使国人在心理上使自己尽快摆脱历史的羁绊而融入到新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 但另一方面,不论创作者如何赋予历史题材以新的文化命题,历史题材本身所烙印的传统意识形态性终究不可能被完全割舍。自20世纪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以来,对历史剧这种“新瓶装旧酒”的担忧与批评就一直不绝如缕,郭沫若20世纪20年代曾撰文强调他创作历史剧的动机,在于“借古人的骸骨,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但是问题的关键恰恰也在于,孕育于农业文明的“古人骸骨”,究竟能否负荷产生于工业、后工业时代的现代意识?当现代意识借助于古人的历史题材来表现时,现代意识是否被削弱甚至遭到传统意识的侵蚀?世纪之交诸如《雍正王朝》、《康熙王朝》、《天下粮仓》、《汉武大帝》等表现封建帝王将相的历史剧,尽管编导极力赋予了治国、改革、惩腐等时代性思考,如陈家林认为:“拍《康熙帝国》剧时我脑中有一个想法:康熙值得拍。康熙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在中国历史所有的皇帝中名列前茅,抓鳌拜、平三藩、平葛尔丹、收复台湾以及清理朝政都反映出他的历史功绩,连中国版图之大也有他的一份功劳。”(5)但其思想性还是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康熙王朝》主题歌“‘我真的再想多活500年’”,更是激起不少人的强烈反感。有些人无不讥讽地感慨,眼下只要打开电视,要想不看见“顶戴花翎”就成了奢望,从吵吵闹闹的格格们到故作姿态的帝王们,从驼背的刘锣锅到铁嘴铜牙的纪晓岚,这里还没曲终人散,那里却又鸣锣开场,而这些帝王戏充其量只是在张扬所谓“明君”、“青天”之类的人治思想。 尼采在《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一文中认为,对于受难者和需要解放者,历史需要被时时审问、批判和裁决。唯其如此,他才能从苦难和压迫中站起来,求得生活与反抗的可能。然而,人总是前世代的结果,历史无法被割断和抛弃,结果人在批判着历史的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认同历史,传统的历史也因此在这种“批判”的名义下得以借尸还魂。 因此,世纪之交中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悖论,既显现出转型期文化的日趋多元,客观上又提醒人们永远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在全球性语境中,我们的历史影视剧创作注定要在充满悖论的历史命题中,重新界定传统和现实的关系,谱写出一种适合时展需要的新的历史记忆。因为从人类学的意义上理解,历史在最根本的意义上所体现的,是人对民族身份和自我命运的关怀。从表面上看,讲述历史与倾听历史的行为,表现为对过去和他人历史的好奇,实际上这种行为的意义在于提供了过去与现在、他人与自己的一种联系,使得人们可以借助于历史的逻辑,来产生民族身份和自我命运的观念,并进而领会民族与自身的存在状况和发展可能。 中国电影史论文:网游影像精彩 微电影进化史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兴手持设备功能的强大,一种名为“微电影”的新鲜事物走进了大家的生活。作为国内营销炒作最火爆的网游行业,当美女、酥胸、美腿一度成为网游营销主流的时候,微电影的出现又能给网游宣传带来一种怎样的风气?虽然微电影刚刚出现不久,但是却已被多款网游应用其中,并经历了几种“变迁”。 封印之剑 关怀至上 《封印之剑》并没有像传统网游微电影那样选择美女、搞笑或是贴近生活的清新元素,而是选择了倡导低碳生活的环保主题。看似与游戏风马牛不相及,讲述着一个网游玩家在游戏的同时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并如何努力尽一部分社会责任。公益和关怀至上,《封印之剑》的微电影是别有风情。 神鬼世界 依旧低俗 本人印象中,已经不记得是哪款网游最先拍摄微电影的了。但是目前能查到最早的有关于网游微电影的记录是完美旗下打着暗黑名号的《神鬼世界》――“十国美女”。但这部微电影仍然没有脱离网游低俗的本质,十位所谓的外籍美女暴露的着装一开始就为其奠定了低俗的基调。 星辰变 清新低俗 《神鬼世界》微电影不久,《星辰变》也拍摄了一部名为“宅男送”的微电影。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微电影关于“宅急送”和“星辰遗忘者”的植入或多或少的能够深入人心。虽然片中美女并不暴露,但是着装难免让人遐想,算是一种隐晦的低俗吧。 古域 穿越高校 《古域》的微电影“少女就爱救宅男”则以一种搞笑的形式来讲述男女主角的穿越故事,虽然没有了裸露美女的助威,没有华丽的特效和精美的屏幕,但《古域》的这部微电影更能取得大家的认同。 Dota 还我男朋友 许多男性玩家因为着迷于dota而废寝忘食,甚至忽视了自己另一半的感受。而由玩家根据上述情况拍摄的微电影“还我男朋友”则以一种真实、感人并贴近生活的故事情节深深触动了无数dota玩家或是他们女朋友的内心。目前为止,这或许是最为成功的一部微电影。 当低俗营销一直是网游主流宣传手段时,我们在不经意中发现,微电影带给网游的不只是新的宣传手段,更有那清新脱俗的表现。期待它会这样一直下去。 中国电影史论文:历史人物的电影书写 [摘要]武则天是历史上惟一的女性皇帝,她的帝王之路荆棘密布、充满传奇。作为电影题材,《武则天》具有诸多先天优势,也有其难以驾驭之处。本文试图对电影《武则天》的编剧思想和人物形象塑造加以分析,以期历史剧《武则天》更具现实意义和市场价值。 [关键词]电影《武则天》;风格定位;人物形象;影片立意 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空前绝后,她是历史上百余位皇帝中惟一的女性,她的帝王之路荆棘密布、充满传奇。她的功过是非、她的个人生活、她的谋略与智慧一再进入史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的视野中。史料中有关武则天的记载虽有语焉不详和中断之处,但对于其一生中的重大事件:太宗时代入宫封为才人,太宗驾崩后感业寺出家,高宗时代二次人宫受宠,争夺中宫之位,数次更易太子,平镇李敬业叛乱,登上帝位终又还位于李唐等。史料中的记载还是基本一致的。此后,这些历史片断作为基本故事元素,在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中以不同的逻辑和方法重新组装设计,就生成了不同观念和内涵的艺术作品。 作为电影题材,《武则天》具有诸多先天优势,也有其难以驾驭之处。优势主要在于历史人物自身的鲜明个性和传奇色彩。题材本身的跌宕起伏,故事情节以及恢弘壮丽的史诗气魄,人性、欲望、智慧、权谋可以在一部戏中得到极致表现,既富于历史质感,又不乏戏剧冲突,这对于历史剧来说是难得的创作条件。难以驾驭之处在于,武则天的故事对于中国观众早已家喻户晓,并一再进入各种通俗文学、影视作品中,观众对人物及其故事太过熟悉。使得再度创作难寻新意,难以在观众已经熟悉的历史中挖掘出仍具有新意和吸引力的故事情节,也难以建置一个既符合历史真实又富于深度并能让今天的观众普遍认同的人物形象和一个符合现代人文意识的主题立意。 本文是关于电影《武则天》编剧思想和人物形象塑造的研究。是影片进入剧作阶段的前期史料研究和方案策划,目的在于正式进入创作阶段之前,理清影片的创作目的、看点分析、受众定位以及剧作阶段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文章具体内容涉及以下几方面: 第一,风格定位。关于影片创作的所有研究展开之前,须先理清一个问题,即要拍一部什么样的《武则天》,是历史正剧还是戏说?正剧的标准是什么?在观众对历史人物相对熟悉的背景之下,正剧是否仍然具有看点和存在价值? 第二,截取历史。在武则天82年的生命历程中,可圈可点的重大事件很多,对两小时片长的电影来说,只能重点着眼于人物生平中的关键时段和事件,而不同的截取方式对应着影片剧作的不同方案和立意。 第三,影片立意。研究影片如何依从于史学家认定的基本历史事实,用现代的人文意识,来审视和理解历史人物的个性发展、行为逻辑和功过是非,进而获得现代观众的认同和接受。 第四,人物形象定位。参照史书记载以及已有传记小说中的武则天形象,研究武则天形象的历史流变,从前人对于相同史料的不同认识和处理上,发现合乎情理且富于人性的人物形象定位,挖掘人物行为表象中的人性深度,为影片寻求合乎情理、富于深度同时又被广泛认同的人物形象定位。 一、风格定位 影片风格贯穿影片创作始终,是影片策划和创作的基本前提。本文认为将《武则天》定位为历史正剧、人物传记片和史诗电影。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市场价值。 这里涉及一个正剧的标准问题。即什么是正剧?一个相对通俗的标准叫作“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即历史正剧必须对要表现的那段历史故事做到主要事实和主要人物符合史籍记载,人物的思想和行为要符合时代背景、符合逻辑。在此基础上,可以以戏剧化手段,建置情节冲突和人物关系、放大细节和适度虚构。 前面提及,当下将武则天这个人物作为电影题材,最大的难度之一就是观众对这个人物及其故事相对熟悉,而正剧的原则是不能超越基本史实,那么这就意味着电影中的情节发展及其最终结局观众是知晓的,那么作为正剧的电影《武则天》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其价值和看点又在哪里?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在她之前,有不少掌握实权的皇后、太后,但都没有这样的胆略改换旗号正式称帝,在她身后,也有无数效颦者跃跃欲试。但即使是在妇女地位较高的唐代,也再没有人能问鼎成功。她的惟一,恰恰就是人们对她的兴趣点,也是武则天故事的卖点。反复研究不同时代人们编织的武则天故事,不难发现,对于后人而言,武则天故事的最大看点在于这样一个历史悬念:在那个时代一个女人何以登上帝王之位?她有怎样的自身条件(美貌、谋略以及智慧),又有怎样的外部环境(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她的支持者与反对派,以及种种的机缘巧合)?她的身边,有祖父被她杀害却终身为她尽忠的上官婉儿,心向李唐但还是为武周尽心竭力的狄仁杰,与母亲心智酷似、却貌合神离的太平公主,这些人是怎样对待她。对她又怀有怎样的情感? 从好奇和释疑的角度。后人的确需要一个真实的武则天,然而,千余年来,武则天的历史经过了太多的涂抹。首先涂抹的是她自己――武则天以周代唐女主天下殊为不易,与儒家伦理传统道理相悖,为宣扬自,己的“君权神授”和“王者不死”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留下了大量真真假假的传说故事,无论是她的名字,还是出生。甚至死后的立碑,都流传着各种说法。甚至可以说她的一生都笼罩在神话和传说之中。其次是史家的涂抹――在武则天身后的千余年中,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儒家思想统治的男权社会中,一个女皇是难以为历史所包容的,大量妖魔化的记载、形形色色的传说,混淆了视听。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陋习一再篡改着本已十分凌乱的历史,即便是近代之后,对于武则天的评价仍然变化无常、褒贬不一。武则天时而是“实无丝毫政绩可记”的昏庸帝王,时而又成为儒法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法家代表。时而又担当起妇女解放的代言人。但武则天其人究竟是什么样呢?或者是唐代社会对于妇女的宽容为她提供了条件,或者说是高宗身体不好给了她机会,或者是长期受压抑的庶族地主要夺取政权,所以把她推到了前台。但无可否认的是,她的成功至少有七成应归结于她自己非凡的才能和手段。 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剧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带着观众去回望那些曾经可能发生过的事情和情境,品味这些故事对于今人的启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凡剧都是戏,也就都是戏说,但我们所界定的历史正剧,是以严肃的历史态度去想象和再现历史的,所以它最接近历史真实,情境设计也最符合历史原貌,其中的人物性格也最合乎逻辑与情理。《武则天》的时代,国家安定,社会繁荣,民心向上,八方来仪,大唐盛世令人心驰神往。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个女人靠着她的智慧、权谋与种种机缘巧合神奇地升腾崛起,这正是今天人们 对于武则天故事的关注点。惟有作为历史正剧的电影《武则天》,才可以带领观众接近那段历史、那个人物,理解那个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是如何造就出来的。 这样的故事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任何编造的故事在真实的历史面前都暗淡无光。惟有最贴近历史的想象力,才能获得最有说服力和可信度的影片。 二、人物塑造――从历史人物到艺术形象 关于武则天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两个方面的成果可以借鉴:史学研究视野中的武则天和文艺作品中描述的武则天。历史已然成为历史,今天的人们惟有沿着仅有的历史事实、以今天的观念去想象和诠释过去的故事。 中国历史上对于武则天的评价不一。唐中期,对武则天的评价较高,一方面是因为执政的帝王基本是武则天的直系子孙,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唐代初期,儒学思想在中国的影响还没有那样深入。南宋开始。对武则天的评价持续走低,主要原因是儒学思想和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史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到了近代,随着新文化运动、女权运动的兴起,后人又为武则天翻案,赋予她妇女解放的象征意义。如此反反复复,武则天的故事一再被演绎、戏说。 历史上关于武则天的小说、戏剧(包括电影)为数众多,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后,武则天题材的文学创作和影视剧创作参与的人数之多也达到了空前状态,从“五四”新文化先驱宋之的、柯灵、田汉、郭沫若、林语堂,到新时期以来当代先锋作家北村、格非、苏童以及女性主义作家赵玫、须兰,还有众多的通俗作家及著名编剧导演纷纷投身其中。不同时代、不同作品对武则天这一人物的阐释各异,不同的阐释体现着不同时代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演变。这些人物形象大体归类如下: (一)淫荡女人或蛇蝎妇人形象 从南宋开始,程朱理学在中国占据了思想上的主导地位,世人对武则天的评价持续走低,明清时期甚至有“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的评价。虽然到了近代,因为女权运动的兴起,人们赋予武则天妇女解放的色彩,对她的评价开始翻案,但或源于儒学文化的漫长影响,或出于以艳闻野史取悦受众的的低俗文化需求,各类史书和文艺作品中仍时时出现她滥杀无辜和与男人淫乱的记述。 (二)巾帼英雄形象 近代以来,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人们赋予武则天妇女解放的色彩,开始为他写翻案文章。当时一批左翼作家一方面深受西方先进人文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深切意识到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迫和摧残,从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角度出发,把武则天塑造为一个反封建、反压迫的女性英雄形象。此类作品包括宋之的话剧《武则天》(1937年)、柯灵的电影剧本《武则天》(1937年)、田汉的京剧剧本《武则天》(1947年),直至50年代郭沫若的《武则天》以及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如杨书案的《风流武媚娘》、李端科的《女皇武则天》、甄秉浩的《武则天登封传》、吴因易的“则天皇帝系列”等作品都不同程度延续了这一主题。郭沫若的《武则天》承袭了这一观念,但笔下的武则天以雄图大略、爱民如命的开明君主面貌出现,其形象被高度政治化,但基本回避了武则天作为女人,甚至作为人的亲情、爱情等富于人性内含的合理生命欲求和身体欲望。 (三)现代人文视角下的武则天――矛盾困扰中的女人与女皇 随着现代人文意识的影响,关于武则天的历史研究和文艺创作也转向对个体生命意识的关注,着重对其内心和情感意识的挖掘,尊重人的情感需要。注重解析人物的心路历程,立足于人是一个知、情、意、行并重的生命个体,把历史人物悖论性的生存处境和绝望孤独的情感上升到哲学层面进行探讨,提升为对普遍人类生存的关怀和思考。 相对而言,20世纪80年代之后关于武则天的文艺作品虽然延续了“十七年”时期对女性解放的理解。继承了郭沫若《武则天》的叙事逻辑,但这些作品大多开始试图摆脱歌功颂德式的叙述,努力表达一种人性的复杂和情感的挣扎。文本中不再回避她的私人生活,描绘了武则天的美貌,写了她与太宗、高宗、薛怀义、二张之间的情感纠葛。也不再因为肯定她的政治才华而回避她的残忍、狠毒,努力深入她的内心世界对她的行为逻辑进行分析,使其形象从符号向人靠拢。例如1984版的电视剧《一代女皇武则天》中提到,武媚娘幼年即熟读诗书,聪慧机灵,志向远大。14岁入宫,结识九王子晋王李治,李治淡泊名利,童心未泯,武氏也玩心甚重,两人经常结伴捕蛙捉蝉,戏水谈心,日久生情。二次入宫后,服恃李治以感恩报德,卑职屈礼以事皇后,但仍遭妒忌。独受专宠并大展才华后,才野心膨胀;再次受到攻击后,才变得猜忌善妒,极力排除异己。这实际上是强调了武则天从女人到女皇的蜕变,真实再现了她的纯洁与世故、性情与野心…… 以今天的视角看,武则天一生最大的特点在于她的矛盾性。在身份上,她既是女人又是皇帝。在性格上,她自信又迟疑,冷酷而又温情。在执政方面,既是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国库充盈。但同时又有均田制瓦解、民户逃亡造成的国家税收减少和社会不安定因素;既有任人惟贤的用人方略,又有酷吏政治打压异已;既促成了文化昌盛。也消磨了尚武精神;既推陈出新,又施以强大的政治干预甚至不惜血醒杀戮。这是一种站在现代人文立场上对武则天进行的诠释,正是有了这种矛盾性和多面性,才使得武则天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的人展现于人们面前,让人觉得亲切可信。 三、历史截取与影片立意 武则天出生于公元624年,享年82岁。这是一个一出生就有故事的女人。唐贞观九年(635)。利州都督武士镬之妻杨氏生得一位千金,传说中,神相袁天罡曾观其相,谓其:“口角龙颜,龙瞳凤颈,伏羲之相,贵人之极也”。之后,这个“伏羲之相”的女子14岁应召进宫,26岁被迫出家。28岁3L--度进宫,五年内登上皇后宝座,很快便铲除王皇后、长孙无忌等异己力量,稳定了后位,并逐步成为大唐帝国的实际主宰者。公元690年,66岁的武则天正式登基,在垂暮之年,她又将帝位归还于李氏家族。 历史地看,武则天一生的这些关键因素对于其人格形成以及人生历程各有意义。以电影剧作视角来看,人物在不同时段折射出来的人格特征、心理动机和行为倾向各不相同,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到影片立意、人物建置以及可以挖掘的情节线索和矛盾冲突。 这里,我们把武则天跌宕起伏的一生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第一,“崛起”。指武则天从太宗的才人变成高宗的皇后这一阶段。中心事件:废王立武。 第二,“弄潮”。武则天入住东宫之后,与高宗并肩执政,通过亲蚕、移宫、封禅、泛阶、平乱等举措,建立威信,培植势力,使高宗形同虚设,最终登上皇位? 第三,“归去”。武则天称帝后,引发储位之争,内外交困中,武氏最终选择还位于李唐。核心事件:夺嫡大战。 武则天以一个女性的身份改朝换代,建立了 大周王朝,她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把一代王朝治理为世界强国。武则天的一生是辉煌壮丽的一生,又是充满矛盾纠结的一生。在位执政时,经济在高速发展而均田制又导致民户逃亡;她任人惟贤,却同时实行了酷吏政策;促进了文化昌盛,又消磨了尚武精神。她充满自信,敢在男权社会立威;同时,她又高度的不自信,在位15年改年号23次。武则天身上矛盾性的根源在于她的行为背离了当时的社会传统。成为社会的不和谐音符,于是会和社会原有秩序和规则发生矛盾。这种矛盾冲突在她与权利交替之时,都会有激烈表现。对应于前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崛起”和第三阶段“归去”,都涉及与武则天有关的权力更替,是人物一生中冲突感较强的时间段。下文重点针对这两个时段的剧作方案进行分析。 四、方案分析――人物关系与情节设计 (一)“崛起” 1.立意 一般认为,武则天的前半生相对更具传奇色彩,从剧作角度看,历史事实本身契合了电影剧作要求的矛盾冲突和情节发展的启承转合――时而顺风顺水高潮显现(得太宗恩宠同时又有太子垂青),时而又跌入低谷甚至陷入绝境(感业寺出家),她不断地获得机会(二度人宫)又不断地受到挫折(觊觎东官不断受挫)。武则天26岁二次人宫并用五年时间登上皇后宝座阶段,是其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她个性张显最为淋漓的阶段――她野心勃勃、欲望膨胀,同时又聪慧过人,在内与王皇后、萧淑妃斗法,在外与长孙无忌等朝臣较量,以她为中心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但又清晰地分为敌友两大阵宫,她劲敌无数(王皇后、长孙无忌等),但同时也不乏同盟(高宗)和帮手(许敬宗、李义府)。以电影剧作的视角看,这是历史事实赋予影片的戏剧冲突,甚至非常好地吻合了“英雄成长”式的剧情模式。武则天的成功和所有银幕英雄一样,武则天的成功是因为她有着杰出的才华、非凡的能力和永不言败的个性。 1939、1963年版的电影《武则天》都截取了女皇的前半生作为剧作的重点时段,1939年版《武则天》就是从其28岁二次入宫开始,写到她登上皇位。1963年版的《武则天》虽说是对武则天一生的全景展示,但重点还是武氏二度人宫到66岁登基称帝这段历史。 以今天的视角看,在人物塑造和立意上,可以挖掘的看点有两个方面:其一。人物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和不让须眉的极品智慧。今天观众眼中的武则天既非“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认定的扭转乾坤的巾帼英雄,也不再是男性视角下放荡不羁的蛇蝎美女,而是权力欲望主宰下智慧与勇气发挥到极致的普通女人。她如何在错综复杂的朝廷内外顽强挣扎并以非凡的智慧达到权力的巅峰,对现代人最具吸引力。其二,武则天与高宗李治在权力之争中交织发展的独特恋情和共同理想。选择这个段落作为剧作的主打段落,不利因素除了观众对这段历史包括细节都太过熟悉,还有一方面就是这是一段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历史,要让这样一个故事站得住脚,则需要找到一个为当下观众愿意接受和认可的立意,即为权力之争找到一个合乎情理的理由。写这部分戏,应该为人物找到这种复杂的行为动机,有环境的压迫和自保的需要,有权力欲望的驱使,也有才华施展的条件和契机。据《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载:“帝自显庆以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此时的武则天与高宗不仅是夫妻还应该是同盟,武则天与王皇后的后位之争,不仅是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也是高宗及武氏与长孙无忌等权贵大臣之间权力之争。不仅是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以及宫廷的倾轧和肮脏。更有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武则天如何在唐高宗和武后那个广阔的历史空间励精图治,为大唐走向隆盛奠定的坚实基础。以这个时段表现武则天。将展示一个智慧非凡的女人,一对励精图治的伴侣,一个昂扬向上的年代。 2.人物 (1)武则天 王皇后带武则天二次人宫,只是给她宫女的身份,用作打击萧淑妃,在她看来,武则天是根本不会有任何机会。要是一般的女人,从青灯古佛的寺院回到锦衣玉食的宫殿,已然是天大的幸运了,但武则天有所不同,这是一个既有见识又有才智且敢作敢为的女人。打击萧淑妃的任务轻而易举地完成,她低调拥有了皇帝。她也很快发现,与自己相比,地位高高在上的皇后无论才华、见识都不堪一击。于是她很快就不再满足于以无名无份的宫女身份侍寝了,而恰在此时,上天又给了她机会,生下龙子的她顺利升为昭仪。 武则天不是生来就想当皇帝的,她的帝王野心是渐渐积累起来的。她的美貌和才华有目共睹,作为皇帝的丈夫对她欣赏有加。公正的大臣们是敬佩她的。惟有报着偏见和一己之私的人才会排挤她。丈夫病痛带来的机会让她越发认识到自己过人的能力。也成就了她深埋于心底的勃勃野心。于是。这个才华横溢、聪慧过人的女人开始绝然反击,并一发而不可收拾。 (2)高宗李治 李治初出茅庐登基皇位。但并没有享受到皇帝应有的待遇。皇帝的舅舅、托孤重臣长孙无忌以及褚遂良等人的重重包围,让皇帝半点儿展不开手脚。在李治登极后的第三年,长孙无忌利用高阳公主诬告房遗爱的案件大开杀戒,硬是“审出”了震惊朝野的谋反案。皇帝的哥哥和叔叔也被诬陷进去,皇帝请求赦免他们的死罪,却被大臣们一句冷冰冰的“不可以”挡了回去。长孙无忌的志得意满和高宗李治的落寞无奈形成鲜明对比。最终酿出了灾祸。一场甥舅之战。拉开了大幕。偏偏这个时候,高宗得到了武则天这样一个绝顶聪慧的女人相助。高宗和武则天一起,借废王立武打击了前朝老臣的势力。所以,高宗与武则天不仅是恩爱夫妻,更是利益共同体。 高宗李治是一个宽容公允的男人。他是那个时代的模范丈夫,她对武则天欣赏有加。因此,武则天的机会很大程度上是他给予的。 (3)王皇后 王皇后的天然缺陷,简单地说就是骄傲自负。她败在太过轻敌。王皇后与唐高宗的问题。此前与萧淑妃的竞争,后来与武则天的竞争,其实质都是感情竞争。在这个激烈的竞争中,重要的条件及核心人物是唐高宗。但是,她的战略既考虑了唐高宗的感情,利用武则天就是看中了武则天与唐高宗的感情;同时又忽略了唐高宗的感情,他既然喜欢武则天,又怎么会舍弃武则天回头来找王皇后呢?与此同时,她更没有考虑武则天的感情。或者说结婚多年的王皇后对于感情问题还相当无知,她更相信,门当户对这些外在条件才是感情的基础。所以,在她看来,萧淑妃有南朝皇家背景,有萧璃这样的爷爷,在竞争中击败自己具有必然性;而武则天没有任何家世背景,父亲虽然是唐朝开国功臣,但是已经去世多年,武则天本人既当过太宗皇帝的才人,自身也年纪偏大,不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或许。他还认为。武则天这样的人在内官找到一个安身之所已经是很大的奢望了。不该也不可能有更多的想法,不可能不对皇后大人礼让三分。她也从骨子里瞧不起那些以色恃君的女人,但事实上她错了。 (4)长孙无忌 在大唐帝国的臣子中。长孙无忌权位最高、权势最大。他既是太尉、首席宰相、顾命大臣,又是李治的亲舅舅。他的实权比李治还要大,他能一呼百应,风头甚至超越了李治,李治竟然惟他是从,不敢抗拒。虽然如此,但李治毕竟是一国之君,年轻气盛,所以,甥舅之间的矛盾从高宗当朝就暴露出来了。 (5)许敬宗 唐高宗永徽六年(655),武则天与王皇后的争斗进入白热化,朝廷内的高官产生了分野,以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为首的一帮老臣是坚决的反对派,而以许敬宗为首的一拨人则为拥护派。许敬宗是贞观老臣,是“十八学士”之一。但在贞观时代始终没有得到重用。原因是他的人品让李世民很质疑。到了高宗一朝,许敬宗风生水起,二次创业成功。究其原因是李治和武则天已无李世民的道德判断标准,或者根基尚浅的他们还无法顾及这个标准,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人的能力,一个人的权术,因此有才无德、做人没有底线的许敬宗得到重用。在这一点上,武则天的用人标准只能是但求有才,不求有德。 3.可以发展为影片情节的历史故事 (1)二次进宫 永徽元年(650)五月二十六日,是唐太宗去世的周年忌日,王皇后随丈夫及宫妃、文武大臣来到感业寺,为死去的公公祭酒祈福。唐太宗生前的嫔御自然也在队伍之中。仪式之后,王皇后看到一位俏丽的少妇走到丈夫面前,娓言倾诉着离别之情,泪珠夺眶而出,抽泣之声令睹者为之动容,更激起唐高宗的无限怜爱之情,使他凄然泪下。望着这旧情浓烈的场面,一个计谋在王皇后心中油然而生。王皇后接武则天进宫做了身边的宫女。决定利用她遏止萧淑妃的专宠。 然而,王皇后此举让长孙无忌等大臣十分不屑,武则天以为有机可乘,有意接近长孙无忌,但在长孙的眼中,武则天更不值一提。武则天发现自己虽有皇上专宠但依然势单力孤。 (2)低调做人,意外晋升 二次入宫的武则天,选择了低调做人的方式。一方面,她把王皇后当作救命恩人和再生父母,平日低三下四、无微不至地伺候她,在她面前尽情扮演着一个宫女甚至是奴才的角色,为的是让她在李治面前替自己美言几句。另一方面。武则天看到王皇后质朴实在,平常与身边的侍从很少交谈,她的舅父中书令柳贲出入宫禁时对宫内役妾们也无谦和之礼。于是,她专捡王皇后和柳贲不礼重的侍从和宫人结交,还常常把自己得到的赏赐送给她们,以求得她们的拥戴和保护。这样,那些得到好处的宫人们都成了武则天安插在王皇后、萧淑妃和唐高宗身边的耳目。因此,王皇后、萧淑妃和唐高宗的一举一动武则天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永徽三年(652)七月,武则天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李弘。武则天身价暴涨,李治大笔一挥,册封武则天为昭仪。这对武则天本人也是意外的惊喜。 (3)甥舅矛盾 永徽三年(652),高阳公主谋反案的审理中,长孙无忌有意扩大范围,将李治的六叔、司徒、荆王李元景,李治的三哥、司空、吴王李恪等数十位李氏宗亲定罪。长孙无忌丧心病狂屠杀李治亲人,李治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因为事态的发展超出了他的控制能力。但是,他要救出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六叔李元景,另一个则是他的三哥李恪,这两个人位居司徒、司空。平时和李治关系亲近,于是李治哭着向长孙无忌求情,但是长孙无忌坚决不同意。李元景和李恪最终被杀。这使得李治与舅舅隔阂日甚。后宫里,从感业寺二次进宫、尚无名份的武则天开始与丈夫谋划如何排除异己、共建未来。 (4)万年宫大水 永徽五年(654)三月,唐高宗李治率领一班大臣前往万年宫。一天夜里,山上下了大雨。引发山洪。大水冲击万年宫的北大门(也叫玄武门),宿卫的战士看见水势凶猛,四散逃命。这天夜里。值班将军是右领军郎将薛仁贵,眼看着士兵四散逃命、大水涌进宫内。正是大家熟睡之时,皇帝和武昭仪也在其中。在薛仁贵的帮助下,李治与武则天一起跑出宫殿,登上高处,大水已经淹进宫殿。高宗惊魂未定,太医报奏:武昭仪再次怀上龙种。数月后,武氏生下一位小公主。大水中高宗和武则天成为生死同盟。 (5)野心初现 独享专宠又生育龙种,武则天升昭仪,成为众嫔之首。美貌和聪慧一再得到高宗认可,但王皇后又显然不给她机会。对王皇后而言。武氏显然是功高盖主。于是武氏交心不成,起了野心。狡猾的武则天发现,唐高宗只是宠爱自己,却没有让自己取代王皇后地位的意思。于是,她心生一条毒计,嫁祸于王皇后。武则天所生女儿满月,王皇后出于礼节,前来探望。谁知王皇后刚刚离开,武则天竟偷偷地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掐死,然后又照样盖好被子,若无其事地离开婴儿床,和宫女们谈天说笑。唐高宗回宫之后,她嬉笑撒娇,让丈夫去看看可爱的女儿。唐高宗怀着兴奋的父爱之心掀开被子,却见可爱的女儿死在那里。武则天号啕大哭。哭得死去活来。唐高宗逼问左右侍从,都说只有王皇后进过内室,看过婴儿。唐高宗大怒,认定王皇后因为嫉妒之心而丧失妇德,杀了他的爱女。武则天又乘机添油加醋,欲置王皇后于死地。由于王皇后对此事难以自明,矢口否认也无济于事。从这以后,唐高宗便产生了废立皇后的念头。 (6)争取长孙无忌 永徽五年(654),后宫斗争进入白热化,李治倾向废黜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他想寻求舅舅长孙无忌的支持。李治和武则天为了得到长孙无忌的支持,专门御驾前往长孙无忌家中,不仅将长孙无忌小妾生的三个儿子全部封为五品朝散大夫,还格外奉送十车金银财宝。皇帝和武则天都下了血本,长孙无忌却岔开话题。顾左右而言他。武则天的母亲杨氏频频到长孙无忌家中请求帮助。长孙无忌也无动于衷。礼部尚书许敬宗在武则天的授意下频频游说长孙无忌,然而却屡遭长孙无忌的驳斥。 长孙无忌在奋力抵抗,他在维护皇室尊严和传统礼法,希望外甥李治能够明白他的苦心,然而一切都是徒劳。李治已经长大了,羽翼日渐丰满,他不再像以往那样仰视舅舅,甚至没有平视,他已经恢复了一个帝王惯有的俯视角度。武则天要的是皇后的名分,而李治要的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手中的权柄。 (7)李义府奏疏 作为长孙无忌最反感的人,李义府在大唐的前景本来已经黯淡无光,长孙无忌更是准备把他赶出长安,从中书舍人贬到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做一个小小的司马。由长孙无忌起草的诏书已经出台,只是还没有下达到门下省,一旦诏书下达,李义府就得乖乖地收拾行李前往壁州做一个可有可无的司马。李义府找来同为中书舍人的王德俭,向他咨询避难的方法。王德俭带李义府找到许敬宗并求得妙计:现在皇上想立武昭仪为后,如果能上书力谏武昭仪,方可避难。于是李义府连夜写好“废王立武”的奏疏,然后到内宫大门投递。接到奏疏的李治随即召见了李义府,进行了一番热烈的讨论,从李义府那里,李治得到了莫大支持。接见完毕,李义府得到了赏赐。 (8)改立皇后 永徽六年(655),武则天得偿所愿,原来的王 性情感的复苏等。都促使武则天决心召回儿子,并立他为太子。可这一放弃江山屈服于血亲关系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5)赐太子姓武 圣历二年(699),武则天突然采取了一个奇怪的行动:赐太子姓武,并召来武姓侄孙及李姓儿女在庙堂察告天地,顶礼宣誓,保证彼此相扶,共保帝业。 (6)盟誓 武则天终于想到了让儿子和侄子和平相处的方法,那就是盟誓。圣历二年(699)四月十二日,洛阳的明堂上,一场隆重的盟誓仪式如期进行。参加这场盟誓的有皇太子武显(不久前赐姓武)、相王武旦、太平公主以及定王武攸暨等武姓亲王。他们一起参加了这场隆重的盟誓仪式。在武则天的主持下,他们一起写下盟誓,然后一起焚香祷告,将盟誓内容写在铁券上,藏进了国史馆。 (7)恩宠狄国老 狄仁杰与武则天一起外出游逛,意外发生了。意外由一阵大风引起。狄仁杰的帽子被刮到了地上,而马也受到了惊吓,先前跑了起来,武则天见状,赶紧让太子武显冲上前去为其解危。 (8)默许的政变 太子李显趁女皇病危。在老臣宰相张柬之的鼓动下发动政变,逼她退位,是为唐中宗。中宗即位后,大赦天下,加封李唐皇族,铲除张易之、张昌宗余党,恢复唐制,史称复辟。武则天革命的痕迹和女性威权被逐渐清除。 武则天对此次政变洞若观火,此时的她已经超然,故意不动声色,以局外人的眼光审视着子孙们的所谓义举。 五、结语 以现代的人文意识观照武则天这一历史人物,她既不是单纯的巾帼英雄,也不是一味的蛇蝎妇人。而是一个在权力欲望与人性情感中纠结的女人。相对而言,第一阶段是人物的上升期,冲突感强烈,符合经典的英雄成长剧作模式,是较为理想的剧作时段。第二阶段外部冲突显得稍弱,但却涉及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张力。饱含了人物一生的渴望与纠结,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剧作时段。相对而言。后者着眼于老年武则天,以传嫡为主线勾连起种种矛盾冲突和错综状况,能够集中体现人物一生的欲望和情感纠结,也更能突出她的智慧和胆识,使人物更具张力,同时也更具新意。参考2006年英国影片《女王》等,可以预见,在当今影坛。内敛、深度和智慧可能超过年轻、华贵与时尚,深入、真实地刻域一个人物可能胜于张扬地展示其外表的美貌与浮华。当然,如果剧作中能兼顾人物青年时代的场景,再加入太平公主等年轻女性,影片的可看性会大大加强。 中国电影史论文:中国电影史上那辉煌的一刻 桃李芬芳育英才,薪火相传六十载。2010年10月23日这一天,是我国目前高等艺术教育中唯一一所电影专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建校六十周年校庆日。六十年一甲子,为了迎接这隆重盛大的庆典和纪念活动,学院早在一年前就开始了筹备工作,筹办校史展、拍摄宣传片、联络海内外历届毕业的在电影业作出突出贡献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友、准备三大奖项等等,本刊主编马宏锦先生作为北京电影学院1986级电影美术系进修班学员,也在去年第九期杂志推出了题为《春华秋实――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进修班风采录》的专刊,集中介绍和展示了同学们多年来在电影和美术方面的作品、工作成果、专业成就等,为校庆献礼,感谢母校的教育,报答母校的栽培。同时,马先生在校庆日也应邀回校,参加庆典,和众多校友、老师们欢聚一堂,并用他的镜头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成立于1950年的北京电影学院如今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电影专业艺术教育高等学府,教学设施和人均拥有设备值等均已达到世界一流。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几代人成长的7000多部影片中,75%以上由该校毕业生主创拍摄,历届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政府“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获奖作品中,电影学院毕业生主创作品达到百余部,该校毕业生的作品还在戛纳、威尼斯、柏林、东京电影节上摘得大奖。 风风雨雨走过了一个花甲之年,被誉为“中国电影工作者摇篮”的北京电影学院,在校庆那一天是热闹非凡的,是隆重庄严的,也是辉煌耀眼的。庆典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整整持续了一天。各级领导和来自海内外的校友们济济一堂。国务院总理和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大会发来贺信。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顾长卫、贾樟柯、韩三平、于洋、张铁林、张丰毅、蒋雯丽、袁立、黄晓明等许许多多从这里起步,从这里放飞电影梦想的大牌导演和一线明星们纷纷从各地赶来,为母校祝寿。 院长张会军在发言中说:建设世界电影强国是我们人才培养的奋斗目标,建设世界一流的电影学院是我们的根本宗旨,我们会始终牢记学院的校训:“尊师重道,薪火相传”,我们将共同创造北京电影学院一个崭新的历史,我们将用自己全部的精力为中国电影事业奋斗终身。 北京电影学院校友、著名导演陈凯歌在代表校友的发言中说:我们和在座的前辈、后辈,都在电影学院度过了难忘的岁月。我们是后第一批学生,那时校址在昌平的一个叫朱辛庄的地方。我对朱辛庄很有感情,那个地方很适合读书,每天课上完之后,或者从城里回学校的路上,都有一番自由的讨论。电影学院带给我们的除了专业的技能,除了作为一个行业的工作者的必要的知识,还有我们对电影的感情,让我们在其后的生涯中缓缓地展开,拍出一些比较精彩的作品。之所以说‘一些’,是因为后续的路还很长。感谢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感谢母校的哺育。正是因为你们的教诲,有点一心向上,想把中国电影拍好。 听着陈凯歌此次温和的发言,现场许多校友不由得想起1993年,他在北京电影学院82届(78年恢复高考后招收的第一届学生)毕业生举行的“十年首聚”活动上,写的慷慨激昂的同学会宣言:“遥想当年朱辛庄内一百五十三同学少年无忌十足狂妄评点古今奋发向上欲与前人争短长十年过去世称‘五代’小有气象而今相聚白发有添豪情无减一笑仍是童颜热爱艺术忠实生命洞彻人生阐发人道再干十年还要再开风气先决不食言。” ,此宣言在电影圈曾一度传为佳话。 北京电影学院教师代表、摄影系主任穆德远教授在发言中说: 60年前,一大批活跃在中国电影创作一线,具备专业水平的从业者投身于中国电影教育事业,他们有三十年代参加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老艺术家,有延安电影团的精英,有中国电影教育的元老,有经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洗礼的战地记者,他们挺起了新中国电影教育的脊梁。 60年来,且不说在国际电影节上,所有获奖影片中几乎找不出一部没有学院师生参与的影片,就说在新中国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中,都有学院师生的身影。无论是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庄严时刻,还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还是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现场,还是在南极的科考队中,还是在唐山、汶川地震中,北京电影学院的师生中都会有人自豪地说,我在!穆德远教授说:都说教员是蜡烛,他们燃灭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作为电影学院的教员,即便燃灭了自己,但并没有照亮了别人,我也无怨无悔。因为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员是中国电影教育事业的脊梁!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是中国电影的脊梁!我们深信,过去是,现在是,将来同样是!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在发言中说:北京电影学院从创建开始就一直承担着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养电影专业人才的重任,60年来始终坚持以党的唯一路线方针为办学指导,以培育全面发展的电影高级专业人才,推动中国电影事业发展进步为己任,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电影工作者的摇篮,在国内外电影和文化艺术界享有盛誉,是培养中国电影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从电影学院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享誉中外的艺术家,有德高望重的老一代,有担当中国电影重任的年富力强的中坚力量,也有在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年轻新锐,为繁荣中国电影事业做出了贡献,更为中国电影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造就了中国电影的民族文化品牌。 在随后的颁奖典礼上颁发的第一个奖项是“新中国电影开拓奖”,该奖项颁发给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做出特殊努力和贡献的优秀电影人夏衍、袁牧之、陈波儿、章泯、白大方、吴印咸、钟敬之等近三十位老前辈,当大屏幕上一一显示他们昔日的形象和风采时,学院党委书记籍之伟宣读的颁奖词说:“你们点燃了新中国电影事业的火炬,注入了那些年轻的心,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勃勃生机,必将永远镌刻着你们的足迹。” 在这一特殊奖项的颁奖过程中,主持人还讲述了新中国第一台摄影机的故事:1938年秋天,华夏大地风雨飘摇,为了表示对中国人民的敬意,电影《四百万人》的摄影师荷兰电影导演伊文思把自己的摄影机送给了中国电影工作者、后来成为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的吴印咸。这台摄影机让新中国的第一批电影人,携带着特殊的武器穿梭于祖国的各个战场,用特殊的方式战斗。年轻的他们不畏枪林弹雨流血牺牲,用一部部影片书写着共和国走向成功的辉煌。也就是这台摄影机成就了新中国的第一批摄影师,同时也点燃了新中国电影教育的火种。这台摄影机述说着中华儿女英勇抗战的历史,也记录了新中国成立的华彩乐章。 活动的第二个奖项“新中国电影教育杰出贡献奖”颁发给学院历年来在电影教学中作出突出贡献、培养了一代代优秀电影人的谢飞、郑洞天、齐士龙、马精武、谢铁骊、崔新琴等教师们,颁奖词说:60年的变迁见证了中国电影的成长,而一辈辈的先生把知识传授给一代代电影人,一代代电影人在这里起航。 第三个奖项“北京电影学院优秀毕业生奖”则几乎涵盖了新中国电影行业中近半的幕前幕后精英,其中包括张艺谋、陈凯歌、韩三平、黄建新、贾樟柯、顾长卫、霍建起、于洋、王小帅、陈坤、赵薇、蒋雯丽、唐国强、李少红、姚晨、陆川、余男、宁浩、叶大鹰、许晴、袁立、张丰毅、尤小刚、尹力、王小列、王丹戎、王兴东、王志文、冯小宁、宁瀛、艾丽娅、吕乐、孙周、安澜、米家山、何琳、吴天明、吴玉芳、吴子牛、沈丹萍、张建亚、宋春丽、张军钊、肖锋、邵兵、候咏、俞钟、陈国星、陈强、姜武、赵小丁、胡玫、夏钢、娄烨、郭宝昌、郭晓冬、富大龙、黄蜀芹、蒋勤勤等500多位知名影人 在颁奖典礼过程中,大屏幕上播放着历届毕业生拍摄的优秀电影片段,从《风雨江南》到《那人,那山,那狗》,到《童年往事》,到《香魂女》,再到《云水谣》;从《老井》到《暖》,到《梅兰芳》,再到《小城之春》,等等,在场校友再度感受了自己或自己的同学曾经创作出的那些让人激动万分的作品。 在代表校友上台领奖时,于洋说:今天是电影学院60周年的生日,我们老中青少聚集在电影学院里,不由得让人想起60年前热衷于电影教育事业的陈波儿、白大方和袁牧之同志,他们现在在天上看到我们电影学院到今天如此的辉煌,一定非常高兴。他们是我们电影学院的骄傲,是我们中国电影的骄傲。张艺谋说:中国的电影事业是由一代一代人传承过来的。今天,我心情特别激动,我祝母校60周年生日快乐。 活动期间,学院还在A 楼大厅举办了主题为“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60年校史展。展览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前沿,包括学院的校址变迁、新中国教育的开拓者、学院历任和现任领导。第二部分为前史,主要展示了解放前中国电影教育的起步,包括电影公司的演员培养与左翼电影(最初的电影教育)、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及电影教育(电影高等教育的起步)、解放区的电影教育等。第三部分为学院起航篇(1950年―1976年)。第四部分为成长篇(1977年―1999年)。第五部分为腾飞篇 (2000年―2010年)。校史展中还专门开辟了三大块主题墙,包括人物历史墙、人才培养墙和创作实践墙。 除了平面图片展示外,还展出了延安电影团使用过的第一台摄影机、16MM摄影机、金陵大学时期孙明经教授电影教育的授课手稿和钟敬之老院长在学院创办初期的教育手稿等,还有学院早期的毕业联合作品分镜头剧本、1978年的招生简章等珍贵实物。同时,还展出了学院历届师生获得的国内国际奖项的奖杯,这些奖杯凝聚了学院历届师生的辛勤创作和努力拼搏,金灿灿的奖杯在灯光映照下犹如母校60年的光辉历程般熠熠生辉。 六十年的凝结与汇聚,六十年的灿烂与绽放,六十年的回顾与怀想,六十年华诞大庆这一天,对于北京电影学院来说,无疑是一个辉煌耀眼的时刻,对于中国电影史也是一个重要的值得纪念的日子。 中国电影史论文:走向新百年的《中国电影图史》 2006年12月24日,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耗时四年,由两岸三地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电影史著作《中国电影图史》宣告完成,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资深电影史学家程季华和中国影协名誉主席、著名电影导演谢铁骊等发表了讲话。李行、吴思远、王晓棠、谢芳、陶玉玲、黄仁、罗卡等一百多位来自祖国大陆、台湾和香港两岸三地的著名电影艺术家、电影史学专家,以及在京电影单位的有关人士出席了首发仪式。 统一中国电影史 赵实在贺词中高度评价了《图史》诞生的重要意义,它凝聚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是两岸三地一次成功的合作范例。的确,多少年来,虽然中港台具有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脉,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三种各自孤立的政治文化形态。反映在电影史上,是长期的分歧。 现在三地流行的电影史,有三个版本最为人重视:大陆程季华、邢祖文、李少白所著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台湾杜云之所著的《中国电影史》以及香港余慕云的《香港电影史话》。这其中,余慕云的著作囿于港岛一隅,自成系统;而程季华和杜云之的著作都以1949年以前的中国电影为主,可着力点不同,对立的观点更是比比皆是。考虑到两者皆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著述,存在意识形态上的不同是难以避免的。 时间悄无声息间流过了三四十载,在多元开放的新世纪,一部全面、系统、客观地描述包括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电影发展、演变过程及其成果的“大中华电影史”,成了电影工作者心中共同的夙愿。 契机出现在2002年11月。程季华回忆道:“当时,我和李行导演在无锡参加金鸡百花电影节的时候相会。谈话中李行提出,是否可以集合两岸三地之力合作著书,以纪念中国电影百年。”李行先生为此特意提到:“两岸和平统一,那是政治家的事情,我们无能为力。但是在国家统一之前,让我们的电影史先统一起来!” 这正是耄耋之龄的程季华未了的心愿,两人当即一拍即合,统一电影史的工作得以迅速有效地展开。 四载磨砺成正果 无锡之行后,程季华返回北京,立即与有关人士进行商议。而李行则与香港著名导演吴思远取得联络,邀请香港电影工作者共同实施。经过北京、台北、香港之间频繁通信,决定将该著作称为《中国百年电影图史》,由程、李、吴三人担任召集人,推举三地电影史的专家共同组成编委会。 此时,他们得知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正在筹划中国电影百年史研究项目,遂与北京广播学院商议,决定四方合作,以北京广播学院为主持单位,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华台北电影资料馆和香港电影资料馆为协助单位,鼎力支持。 据记者在首发式现场与香港著名影评人罗卡先生交谈得知,为了《图史》的顺利出版,香港电影资料馆几乎奉献出了所有的馆藏精品,大部分图片和文字资料都是第一次与大陆读者见面。而台湾方面的电影资料以前甭说是普通民众,即使是专业研究者也是知之甚少。这次《图史》可以说是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空白,主要编写者黄仁先生已八十有余,他精神矍铄地声称自己身体倍儿棒,“因为工作关系,好几回自己一个人拎着大箱子往来于海峡两岸之间”。 好事多磨,《图史》的出世也并非一帆风顺。2003年4月,原本预期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编辑会议,由于“非典”肆虐,被迫延迟到9月。其时,作为香港电影史元老级人物的余慕云先生也亲临现场。可惜,去年4月8日,余先生心脏病突发在广州去世。他没能看到《图史》一书的最终完成,不能不说是一个永久的遗憾。 再启百年新征程 其实,在前年12月,《图史》的撰稿工作便在两岸三地电影工作者的密切合作下顺利完成。如果赶一赶进度,完全可以将其作为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的礼物奉献出来。“但经过编委会和中国传媒大学领导审慎的考虑,本着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专家们再一次对已完成的书稿进行审核、修订和打磨,一年后才正式出版”,程季华说:“由于错过了百年庆典,遂将书名《中国电影百年图史》改为了《中国电影图史》。” 《图史》全书近千页,130万字,2700多幅图片,如此浩大而繁琐的学术工程,如果没有两岸三地专家学者的精诚合作,是根本无法想象的。面对这部真正完整意义上的大中国电影史著作,怎么能不令人感慨万千、欢欣鼓舞呢? 但也正如谢铁骊导演所言:“《中国电影图史》已经出版了,但是中国电影的新时期才刚刚开始。就让我们以此为献礼,献给中国电影所走过的100年的岁月,更献给它无限美好的明天。” 中国电影史论文:“第六代”电影纪实风格以民间视角书写当下或历史 [摘要]“第六代”电影包含关怀社会弱势群体生存境遇的记录精神,它以记忆和想象混合的普通人物的视觉来还原历史。“第六代”电影人物的边缘性则主要把握了社会底层的特点,其电影纪实风格建构强调当下和历史中普通人的感情和情绪,表达了一种新的电影精神。 [关键词]“第六代”纪实风格记录精神民间边缘 引 言 我们在“第六代”的电影中看到了地道的平民化叙事,看到了银幕上从伟人到凡人的回归,普通人的日常情感和微妙的心理体验得到诠释和表达。平民化叙事的另一重要视角就是强化人物的无奈与焦虑,表现小人物在各自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幸和困难。显然,“第六代”电影的纪实风格以一种叛逆者的姿态,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以独特的表达方式,进行着与观众的心灵交流――平等的、宽容的和关怀的交流。影片中的中国社会的边缘人,或者说生存于都市和农村的小人物以真切的存在唤起观众的动情。 “第六代”电影纪实风格建构无意回避社会矛盾,当今中国社会逐渐地强化市场经济体制,竞争逻辑体系中的人们以胜者和败者来分类,使得边缘人群更加边缘化。“第六代”电影对之进行反思,今天的中国社会究竟是为了创造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美好生活,还是盲目追逐所谓现代化的西方文化。“现代化繁华景观背后是无数具体的人的痛楚、无奈和辛勤劳作,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历史的意志不断改写个人生命意志的过程的话,我们就必须承认,新生代关注底层大众代表的平民现代性努力包含着中国大众最切身的现代经历和现代体验。”[1] 一、纪录精神[2]: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境遇 “第六代”电影在事件之中蕴含社会生活的‘寓意’,不仅无法忽略,更无法否认。在社会进步的历史过程中,社会代价与社会进步一样,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如实指出,承担社会代价的多是社会弱势群体(Ssocialvulnerablegroups),没有话语权或很少有话语权的“沉默大多数”。[3]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弱者比社会强者为改革付出了更多的成本,承受着来自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更大的压力。思考减少社会代价的路径,从社会群体的角度看,就是思考如何减轻社会弱势群体所受的冲击、由于被边缘化而受到的种种损害。 “第六代”电影,与其说是哀悼“边缘”的挽歌,倒不如说是呼唤“边缘”尊严的呐喊。虽然他们的电影很难说是提出了一个社会发展变化的科学走向启人深思,但它们至少提出了中国当代社会存在的若干问题,启人深思。这一点恰恰是“第六代”电影所要表达的重中之重。对此,导演章明的话,犹如“第六代”社会性立场的宣言:“我们要拍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事情,这些事情发生在我们伸手可触的世界之中。在我们置身其中的太平盛世,许许多多人的简单的情感得不到满足。这些电影,更关心这些基本的生命存在。”我们从《巫山云雨》、《十七岁的单车》、《小武》[4]、《哭泣的女人》、《扁担・姑娘》、《盲井》等作品能更清楚地看到“第六代”的纪录精神。 《巫山云雨》的故事发生在由于三峡工程开工而即将被淹没的地方――长江边的一座小城巫山。这个地域背景隐喻着人存在的空虚或虚妄。作为一部注重人的生活状态的电影,《巫山云雨海个人物的社会身份几乎不被彰显,而他们在生活中各自不同的生活状态是导演十分在意的。例如,吴刚作为警察,在社会生活中(现实中);麦强作为信号台职工,在社会生活之外(非现实或抽象中)。生活在纷乱、复杂社会的人们,实际上各不相干。麦强和陈青偶然相遇,发生了关系,但这并没有使两个人的情感得到确定,他们似乎是不相识的人,重新回到原位,只剩下魔幻般的叫喊和期待一这隐喻着在当今社会情感的无家可归,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艰难。情感只存在于期待之中。与此同时,身体的结合等待着或回避着伦理的认同。麦强和陈青影片结尾时才再会,麦强和陈青是否会结合呢?全无交待。导演似乎要表明生活是在没完没了的期待中进行的,新的期待出现时镜头保持了沉默。由此,我们看到了人物在勇敢地面对现实和追求幸福中萌生的希望。 在王小帅导演的《十七岁的单车》中,从农村到北京打工的郭连贵和高中生小坚在一辆自行车的所有权上发生了纠纷,而他们使用同一辆自行车的目的不同,说明两个男孩儿生存处境存在差异。一辆自行车,成为两个17岁的成长中的少年不同意味的自我身份认同标志:对于郭连贵,自行车能使自己顺利完成从一个农村人向城里人的过渡,是绝对的生存道具(市场经济社会,要获得金钱(资本),需要提高劳动效率已成了众所周知的事情),也是心理依托;对于小坚,自行车是同龄群体中自我身份认同的象征物。无论如何,他们同样面对困境,同样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状态。 事实上在失去速递公司的工作之后,肯吃苦耐劳的连贵也许还能找到一份工作,然而他却放弃了换一种生存方式的机会,由于对自行车的过度迷恋,他短时间内无暇顾及其他工作。这反映了农村群体对都市物质文明的倾慕(影片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情节反映着同样的心理:比如连贵亲戚兄弟关于天天喝红糖水、吃排骨面的向往:小保姆总是不停变换着家主人的衣着)。 对于连贵和小坚来说,自行车具有不同的意义。连贵对自行车的迷恋既来自对城市的向往,也来源于守卫“自尊”的下意识。因为那辆自行车是他用辛苦工作赢得的,是“苦尽甘来”应该得到的。对小坚来说,自行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同龄群体中心理优势的标志:女生提出要和小坚一同回家时,失去了自行车的小坚粗暴地回绝了。影片中的女生并未因为小坚失去自行车而改变对他的态度,但小坚在未被群体抛弃之前,却首先因为外在物质标识的缺失而完成了一次心理上的自我放逐。他主动放弃了成为群体中一员的可能性,偏执地用自行车这一外在物质作为自身价值的具体标识。诚然,这种身份认同方式与不健康的恋物癖(fetishism)有关,但也有社会性心理依据。因为他的同龄朋友大体上都对自行车过度地迷恋。没有自行车,他就觉得无法在同龄社会中表现自己,失去了群体的肯定(正因为这样,小坚才敢偷家里钱买一辆二手自行车)。在一个未成年人心中,外在物质标识的认同作用被无限夸大,以致形成一种错误的价值观,而这与当今中国社会日益严重的物质万能主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贾樟柯导演的《小武》,故事与生活一样平淡无奇,它结构松散,情节平淡,叙述开放而流畅。扒手儿时的朋友小勇的结婚典礼没有邀请小武。对已经成为“著名”企业家的小勇来说,小武虽然是老朋友,但也是“手艺人”,请他来是很不体面的事情。正如社会学者所分析的:“在中国,一个人不给别人面子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涉及道德问题,要么他过去可能伤害过此人的感情或自尊心,要么人们不认同他或她的资源的来路”[5],小勇嫌 小武的“钱来路不明”,连小武的红包都拒绝接受。其实,在小武看来,小勇所从事的所谓贸易就是走私,所谓的娱乐业就是赚歌女的钱,他们同样是不道德的。 在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小勇在以违法的手段赚钱,利用法律的过渡期的漏洞积聚财富,他短时间内不会受到惩罚。而小武自始至终是一名小偷,一名警察眼中的罪犯。小武也许根本不愿意成为如小勇的“企业家”,也许他没有搞生意的资本,因而他始终是“手艺人”。他“手艺人”的身份来源于他的穷。小武失去了希望自己能做靠山的梅梅,[6]家里雪上加霜地冷待他,最后他被警察逮捕,于是小武在爱情、亲情上都受到疏离。也就是说,小武在坐牢前就受到一系列社会惩罚――“在金钱成为社会机制的基本动机和社会表象的实质性调节器的国家,小武可以说是这种社会现实的产物。金钱统治着今天的中国,而小武又被这一原则所统治。”[7] 从刘冰鉴导演的《哭泣的女人》,使我们看到我们身边真实的生活。而我们越看到真实,我们就越想哭泣,因为我们看到的是整个价值体系的紊乱。在北京打工的贵州女子王桂香,偷卖的CD和VCD被警察没收,成为他们可心的玩意儿。丈夫因赌博而动手打瞎了别人的眼睛,结果被抓去坐了牢。王桂香被迫回到了家乡小镇,这个脆弱的女人开始独自面对困顿的生活。在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下,她与在镇上做殡葬买卖的旧情人合作,当哭丧婆,死亡也成为生意的对象。而这时候,她所目睹的是――在葬礼中请“哭泣的女人”的体面(甚至有狗丧,也请哭丧婆):为哭丧钱而吵架;监狱所的腐败和丈夫坐牢的痛苦。其实,“哭泣的女人”王桂香是错综复杂的善和恶的复合体:虽然她对小孩不温柔不多情,但还是养育着一个被遗弃的小孩:为了目标,王桂香什么事情都敢做出来,为了丈夫,她跟旧情人重新在一起:为了丈夫,她不顾一切赚钱给监狱长,甚至出卖自己的身体。作品揭露了警匪一窝的现实。我们可以认为,王桂香的婚外恋和越轨与其说是堕落,不如说是现实黑暗中的生存挣扎。影片结尾,王桂香听到丈夫在越狱后半路上被公安击毙的消息,她只是发呆,无声无息,该哭时,哭不出来了。但在之后,在一个老板的葬礼上,她哭得眼泪汪汪,这样哭泣让奔丧的人误以为她只是个“好泪女”,挣了不少红包――真正的眼泪也只能归于赚红包的生意中。好歹,这回她用不着像平时那样为钱吵嘴,斤斤计较。她的哭泣,不仅是她的生存方式,更是她的赎罪、自慰和解脱。 在王小帅导演的电影中,边缘生存境遇中的人们往往是暴力的施行者或受害者(例如《十七岁的单车》、《二弟》、《青红》),在《扁担・姑娘》中也不例外。外来民工高平想在城市里取得超越于“扁担”的价值。他用一套西装将自己虚拟为“城市人”,而他所有的能力与手段,只有暴力。本来,城市对民工的需求是劳动力,而高平将它转变为暴力,将暴力转变为金钱。他这样执著地强行撬开通往城市的门,而这样的努力最终使他丧命黄泉。仍旧以扁担为生的高平老乡东子只好静静地看着高平寡不敌众,坠入江中。作品表达的是城市和农村注定了的隔阂,“扁担”一旦要对抗“城市的游戏规则”,就难以回避卷入其规则设置的陷阱的命运。一旦侵犯了社会,就很难逃脱相应的惩罚。[8]这是社会弱者在城市边缘中无法挣脱而出的现实体认。影片结尾定格在“扁担”东子对他心爱的“越南姑娘”露出的积攒许久的笑容。它预示着是虚弱而坚韧不拔的希望。 在当代中国,善与恶有时交叉,有时分立,但无论是善还是恶,都是扁平的,能清楚找到原因并且依照既定原则――劝善惩恶――予以判断。“第六代”电影人性批判是冷峻的,基本上可分成善(元凤鸣)、恶(唐朝阳)和亦善亦恶(宋金明)三种类型人物。《盲井》叙述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个谋财害命的故事,它反映了底层社会面对经济起飞所产生的困惑,面对金钱的诱惑与困顿,人性的泯灭与复苏。《盲井》并非简单展现煤矿工人生活的悲惨,作品借影像媒介引发观众的思考:“人要过好日子,是否需要采取非法或灭绝良知的手段?”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主人公是冷酷和邪恶的杀人犯,然而在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把赚的钱寄回家的家长。因此,《盲井》给予我们展示的是贫穷产生邪恶,而穷人害死同样穷的人的残忍的人生断面。他们在“咋鸡巴走路呀!”骂人的开私家车的有钱人面前,没敢吭一声,面对金钱的力量时,他们委屈自己,这正反映了他们对金钱的盲目追求和信奉。两个贫穷的挖煤工丑恶的欲望和其中的混沌的故事《盲井》,在主人公看到腐败官吏被捕的电视新闻报道时聊天的场景中,他们看着新闻说:“矿上那点事,他们差远了”,“别说几百万,有几十万我都知足了。”底层人贫穷和邪恶的背后是这个社会的腐败,是巨大的贫富差距。此时电影探讨的焦点已从人性问题提升到社会问题层面的拷问。 在追逐下一个暗算目标――16岁的元凤鸣――时的犹豫,说明此时矿工宋金明的灵魂面临了严重考验。宋金明在贪欲和良心间愁苦徘徊时,使元凤呜丢掉了童贞,预备好万一他死了,自己内心能获得心理安慰。这个场景与前一段落唐朝阳和宋金明当嫖客的场景隐喻着性/身体的快乐,对不能够享受多样的文化生活的底层阶层而言,这几乎是唯一的发泄欲望的手段和得到快乐的通道。 两个矿工在“盲井”里的最终死亡,是人性两极斗争的必然结果。唐朝阳彻底地丧尽天良的拜金主义与宋金明在善恶之间徘徊的心灵冲突,表示出人性是懦弱的,但同时有微弱的希望。作品显示了现实社会的残酷――穷人一枕黄粱的暴富梦的破灭――生命凄凉的绝望。元凤鸣在煤矿办公室称宋金明是二叔,当时王矿长说“废话”,矿长本来就不在乎他们是否有真正的血缘关系,对他而言,死一个人给“亲戚”发3万元就一了百了了。在宋金明死后,元凤鸣作为“侄子”获得了赔偿金,也陷入了道德上的困境,而电影就在这里结束。作为观众只好设想元凤鸣会把本应是社会弱者宋金明孩子的学费钱好好珍惜或用在学费上。王矿长“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的话表达了当今社会现实中弱势群体真实的地位,影片贯穿着一种悲悯和讽刺。 二、记忆或想象:民间视角的历史还原 “第六代”电影纪实风格建构凝结着民间视角的历史记忆还原。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和贾樟柯的《站台》(2000)都构造了基于个人记忆或想象的历史,以电影书写了一代人的“野史”。另一部姜文电影《鬼子来了》,脱离官方主旋律话语,从真正的民间的和人性的角度暴露日军的残忍性和农民的单纯,从而更鲜明地表达了战争带来的伤痕和恐惧。通过“三线建设”的国家政策背景下,小根和青红青春男女感情终究被彻底否定的故事,《青红》冻达着纠缠于国家话语、家长的意志和年轻人的情感欲望间的痛苦和茫然。 《阳光灿烂的日子》,从个体成长经验出 发,不去触及“”的伤痕、苦难,在姜文的视角下,“”是与浪漫、青春重叠的记忆中的痕迹,“与第五代的中年民族伤痕南辕北辙”[9],“但这等年轻、这等激情却是‘’初期的底色”[10]。《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根据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的,这是著名演员姜文的导演处女作,作品对时期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和青春期困惑有着极为真实的描绘。影片使用了在当时中国较为新鲜的超现实手法,把青少年的暴力和爱情描写得朦胧和残酷。由于父母的日子也不好过,没有时间管“马小军”们。于是,在特殊时期,孩子们在混沌中长大了。影片试图逼真地描绘出青春和暴力的幼稚和无知,这种幼稚和无知恰好就是“”时代的特征。其实,幼稚和无知何止是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整个国家和社会当时都处于一种无知和暴力的时代。《阳光灿烂的日子》用青少年的眼睛和故事描画出一个时代和一个国家的混乱状态与成长中面临的考验。 姜文虽然没有亲历过日本侵华战争,但他觉得《鬼子来了》中的马大山也许是自己的前生。[11]他如此投入地演绎电影人物的命运,活生生再现了他所谓前生。《鬼子来了》不愿举着“全民皆兵”的爱国主义抗日电影的旗帜,[12]作品虽然融入了一些喜剧性元素(农民纯朴的思想和语言,决定处置两个黄麻袋日军过程中的阴差阳错等等),却是一部敢于正视那段不愉快的历史,使观众深思历史真面目的佳作。《鬼子来了》表现北方偏僻山村村民出人意料地遇到灾难,它对中国军队和农民人性的客观冷静的描写,具有尖锐的反思历史的意味。正因为这样,姜文将忧患意识注入故事中,以更深刻地开掘日军残暴行为的反人性。在战争的复杂情况下,撤退的中国军队在村民马大三家里留下两个黄麻袋并说会回来取,而他们却迟迟不来,半年都不见踪影(共产党部队的缺席是这部影片大胆之处)。翻译官为了保护自己而误导农民(不让农民看到问题的实质),于是事情开始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虽然他对死亡的恐惧是自然的,但他的中国人的身份使这部影片的批判性提升到中国人自身反思的层次上。另一方面,农民的纯朴人性使其始终害怕“杀生”,他们没想到日军在战争中的“残忍”,愚昧、盲目地相信日军,做俘虏和大米的一桩“以人换粮”的交易,这也是无依无靠的农民自己“当家作主”的选择及导致的灾难。影片的结尾,马大三被砍头的场面多多少少令人想起鲁迅先生所说的在日本留学时看过的幻灯片场景的意味。[13]马大三应该这样死吗?周围的人们好像在“看热闹”的欢乐之中,令人感到困惑――到底他们是怎么想,难道那么多人都盲目地认同对马大山这样的处死?[14]结尾的场景是姜文对新“鲁迅”的呼唤。通过历史的另类视角的还原,人们看到了历史的另一个侧面,对历史的思考也更深一步。 80年代,中国社会从封闭到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文化上渐渐出现了多元的态势,人们也有了日常生活上更大的自由选择的权利。《站台》是关于这时代变化的汾阳县文工团年轻人的“民间记忆”,[15]是一首散文诗似的历史书写。文工团适应市场需求要准备一台轻音乐节目,而团里的年轻演员,在接受生活、时代的变化上各有不同的态度。汾阳文工团的这群青春男女,暧昧的、若即若离的情感,一时是在浪漫中、一时是在无奈中,跟着《站台》和《成吉思汗》等流行歌曲一起飞翔的期待,是他们青春的宿命。钟萍和张军的离别,崔明亮和尹瑞娟的再会,说不清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还是岁月的安排。他们都满怀激情地期待着人生灿烂的时刻,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滑入了平庸的人生轨道。这部电影展示的十年岁月,是理想的冲动慢慢变为日常生活平常心的岁月。汾阳文工团在中国大地上四处游走,寻找一种单纯的信仰,但最终谁也无法走出生命的圆圈,城镇文工团也是一种“革命”时代的副产品,一旦遇到社会潮流的转变,就渐渐接近了破产。这时,他们回到了汾阳(也是他们的出发点)――“站台”。十年似乎就是一个轮回。 电影《青红》作为历史记忆和想象,别具震撼力。上个世纪80年代,青红等许多孩子们的家庭为了“三线建设”,随内迁的工厂,从繁华的上海等大城市迁移到了内地贵州的一个边远之地,无论“三线建设”是否存在着对人才的需要,青红的父母盼望着回“故乡”上海,他们已经等得太累了,这个移民家庭一直以“上海人”进行自我身份认同,感到贵州是早晚应该离开的地方。而青红毕竟生长在贵州,对当地有深厚的感情,青红父亲强烈的回乡意识,给觉得自己是“农村的”的青红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于父亲严峻的反对和对她一举一动的监视,青红和当地工人小根情窦初开却只能变得若即若离,对于青红而言,徘徊于感情和家庭之间是难挨的青春考验。青红的好友小珍私奔的不幸结局使青红对自己感情问题的归居不免有太多怅惘。由于“三线建设”移民到贵州,是青红父母争吵的原因,国家发展的政治理想早已在枯燥和单调的现实生活中被淹没了,剩下的只是痛苦和焦虑。青红父女的矛盾;中突根本上来源于“三线建设”等大规模国家计划经济政策的强制导致的结果。小根向不得不离别的青红表白,欲望和现实的矛盾激发了他对青红的强暴,它证明了父亲对青红的担心和对小根的歧视。而青红面临的是情感的彻底毁灭,爱情变成罪恶是她难以接受的现实,她竞至自杀却未遂。在被青红父亲告成“强奸犯”的小根最终被枪毙的广播声中,青红的家庭走向上海的梦想在实现着,青红父母在年轻人的死亡中感到困惑和内疚,而青红只能发呆。这部电影是国家权力意志的运作给普通家庭带来痛苦和梦想的回忆。在特定历史环境中,不同背景的青春男女相亲相爱,遇到的是不同身份认同意识造成的激烈对垒。梦想只是在明天,今天只有无奈和忍耐。 结语 在“第六代”电影纪实风格的营建中,社会弱势群体里的人物占据了主要位置,许多观众不难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作品承担起了使我们回顾生活的作用――现实人生承受的压力和困惑生活中包含着的生命最普遍、也最真切的情感,变化飘移的命运――展现在银幕上。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往往蕴藏着触及人们情感底线的真诚与劫难,它打动着那些游走不定的灵魂。另一方面,“第六代”电影纪实风格中对被边缘化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既是纪录精神的体现,也是对部分阶层被异化的社会深层矛盾的发现。作为对当代中国社会整体上的大多数――弱势群体的关注,“第六代”电影显现了对社会的一种负责,也表明了对社会整体健康发展的期待。 显然,“第六代”电影不立足于主流意识形态,而着力于另类观点的阐发,由于敞开了多元视角的历史话语[16]空间,还原了民间的历史,它们都显现出新鲜的纪实风彩。并且,这些电影中的历史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渺小事件的漫长积累,把历史拉进“民间”的生活里,挖掘了历史中普通人们具体的存在感和生活经历,历史由此不再是宏大叙事中的国家或民族中心话语或权力话语。 中国电影史论文:是叙述历史,还是折射现实 [摘要]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已经有七十年的历史了。反思其吴学功能一定叙述历史:即人民抗战、政治抗战和民族抗战的三个阶段;二足折射现实:即中日冲突、国共对峙和台海关系;三是创造艺术:即悲剧风格、喜剧精神和象征意义。 [关键词] 抗战电影叙述历史折射现实美学反思 在中国电影一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抗战题材的影片始终是翻涌不息的惊涛骇浪,从1935年的《风云儿女》到2005年的《常隆基》,其间我们的银幕就不断映现出“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战斗身影,中国的影坛就一直回荡着“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时代强音-如果从1905年算起,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如果从1935年算起,抗战影片已经有七十年的历史,这100和70之比,大概就是在中国战争类型片中,抗战题材电影所占的比例-我们耳熟能详的有:《八百壮士》、《塞上风云》、《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血战台儿庄》、《烈火金刚》、《黄土地》、《红高梁》、《战争子午线》、《铁血昆仑》、《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太行山上》等等。 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著名电影评论家明振江少将说:“战争一经发生,便开始成为战争电影的表现对象。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各自的需要,将同一场战争不断地搬上银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已经百余次被我们不同时代的导演再现于银幕,它们已形成了有关“日本鬼子”和“太阳旗”、“中国军民”和“青纱帐”等类型化的记忆和概念,那么,我们的抗战电影究竟是要叙述历史,还是折射现实?抑或是其他、综观七十年的抗战题材的电影历史,笔者认为:它们呈现为三种类型,而每一种又分为三个阶段? 一、叙述历史:人民抗战――政治抗战――民族抗战 毫无疑问,借助现代科技电影是迄今为止记录历史的首选方式,可是这种记录决非是再现纯粹的客观真实,正如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丹所说的:“电影给我们提供的现实是一种艺术形象,如果略加思考,我们就能发现这种艺术形象完全是非现实的(例如特写镜头和音乐的作用),而且是根据导演本人在感性和理性上的表现意图再安排过的。”因此,用电影来叙述历史,只能是特定历史话语中的历史、抗战题材的电影也就经历了“人民抗战”、“政治抗战”和“民族抗战”三个阶段。 首先是“人民抗战”阶段。始于1935年“电通影业公司”出品,许幸之导演的《风云儿女》,终于1947年昆仑影业公司出品,蔡楚生、郑君里联合编导《一江舂水向东流》。其间著名的有:1937年费穆导演的《联华交响曲》,1938年史东山编导的“抗战三部曲”《保卫我们的土地》、《好丈夫》和《还我故乡》,同年应云卫导演自的《八百壮士》,他在1940年还导演了《塞上风云》,1947年史东山编导的《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些影片以1945年抗战胜利为前后阶段,前期的记实性的居多,以《八百;隆士》为代表,紧紧追踪时代风云,反映战争事件,表现出了中华儿女不可屈服的伟大精神;后期的反思性的居多,以《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代表,表现了这场战争灾难给中国人民的普通家庭带来的无法愈合的创伤。 其次是“政治抗战”阶段。始于1951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史东山导演的《新儿女英雄传》,终于197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董克娜导演的《烽火少年》,其间著名的有:《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柳堡的故事》、《东进序曲》、《小兵张嘎》、《地道战》、《鸡毛信》、《八女投江》、《沙家浜》、《红灯记》等等。这些影片的共同特点是用“共产党积极抗战,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抗战”,即以强烈而单纯的党派政治视角来看待八年抗战,取材的几乎全部是敌后战场由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或者是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日寇的故事,而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作战却被有意识地忽略了。因此,这一阶段的抗战电影,只能是共产党的政治意图抗战历史的写照,也正是这些电影几乎影响了几代人关于抗日战争的观念和记忆。 最后是“民族抗战”阶段。始于1979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李俊导演的《归心似箭》,终于2005年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出品,李俊导演的《常隆基》。其间著名的有:《血战台儿庄》、《铁血昆仑》、《吉鸿昌》、《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将军与孤女》、《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黄土地》、《晚钟》、《战争子午线》、《黄河绝恋》等等。以上电影抛弃了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思维模式,将“中国共产党单一的抗战”变成“中华民族集体的抗战”,淡化了国共党派的政治意识而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反抗精神,注重的是中日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尤其是这一阶段大量涌现的表现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抗战,就有效地弥补了以前在这方面的不足;还有即使是以八路军为主角抗战,也凸现的是两个民族的人性在战场上的较量,如《将军与孤女》、《晚钟》。 二、折射现实:中日冲突――国共对峙――台海关系 诚然,电影以其所创造的“在场感”与“想象性”的高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克服了人类艺术千百年来一直难以克服的空间与时间、视觉与听觉、表现与再现相互分离的美学矛盾,然而这一切的出发点决不是还原历史,因为历史早巳不可还原,那么任何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都要受制于创作的特定时代和现实,因为“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可以说“古为今用”是历史题材创作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电影理论家蓝爱国通过论证电影历程的由“影戏”到“电影”的演变,指出:“当我们今天改影戏为电影时,我们突出的是电影的机械化特征,一种现代化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不同于任何传统既有的方式,从而也就具备了现代文化的独有特征――一种现代人的思想、文化、性格的表现手段。”中国电影的几代导演就借助“抗日战争”这一经久不衰的话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中国、亚洲和世界七十年的风云变幻。 首先是对应于“人民抗战”阶段的“中日冲突”的现状。从十九世纪末的“甲午海战”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日关系危机四伏。1925年日籍职员枪杀顾正红而引起的“五卅罢工”,1926年的“大沽口炮台事件”,1928年“济南惨案”和“皇姑屯事件”,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2年日本进攻上海的“一二・八”抗战,1935年日本侵占华北,直至1937年“芦沟桥事变”,抗战的全面爆发。如《保卫我们的土地》以东北流民刘山一家的流浪经历,记载了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三抗战”,揭露了日本鬼子的烧杀抢掠,鞭打了民族败类的丑恶行经,表达了人民抗战的伟大决心。还有《八百壮士》是取材于1938年“凇沪抗战”中国守军谢晋元团长率部坚守“四行仓库”的悲壮战斗。《塞上风云》则以1933年中国军 队的长城抗战为背景,写出了蒙汉人民团结抗战的民族精神。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抗战电影都的紧扣“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中日两国的敌对状态。 其次是对应于“政治抗战”阶段的“国共对峙”的状态、随着中国共产党1949年在大陆执掌国家政权,海峡两岸就处于紧张的对峙状态,为了从根本上肃清国民党反动派在一切领域的影响,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竭力将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消失殆尽,于是银幕上只有共产党抗击40%的日军的场景,而没有国民党抗击60%日军的情形,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敌后战场的抗日战争,而没有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抗日战争,如果有的话,也只是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摩擦,如《东进序曲》中的韩德勤、《沙家浜》中的刁得一。相反地,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和广大的人民抗日武装,活跃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如《狼牙山五壮士》、《回民支队》和《八女投江》。为了宣扬人民战争思想的正确,我们的电影还塑造了很多“游击队”的形象,如《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吕梁英雄》和《地道战》、《地雷战》等,也借此来强调“国民党几百万正规军在正面战场一触即溃”的抗战历史叙事。 最后是对应于“民族抗战”阶段的“台海关系”的形势。 二十世纪的后半段,中国大陆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世界主潮也呈现为和平与发展的新走向。从七十年代末国务院的《告台湾同胞书》,到八十年代初期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再到1995年发表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而继续奋斗》,尤其是九十年代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扩展,台海关系也发生了微妙而令人可喜的变化,民间的经贸、体育、文化往来和旅游探亲日益增多。我们的抗战电影日渐淡化政治意识,努力回归历史的真相,在这样两个方面折射出时代形势。一是,大量的描写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的抗战,如《血战台儿庄》、《铁血昆仑》、《吉鸿昌》、《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等,也塑造了一大批像李宗仁、杜聿明、宋哲元、唐生智、张治中、卫立煌、吉鸿昌、王铭章等爱国将领银幕形象,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二是,突出地刻画超越战争的人性意义,如《归心似箭》、《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将军与孤女》、《黄土地》、《晚钟》、《黄河绝恋》等,它们透露出强烈的反战情绪和人道情怀,通常意义上的胜负已经不重要了。 三、创造艺术:悲壮风格――喜剧精神――象征意义 抗战电影,如果说是叙述历史的话,那么它发挥的是电影的再现性美学功能;如果说是折射现实的话,那么它发挥的是电影的表现性美学功能!然而,无情的时间能改变曾经的事实真相和冲淡往日的恩怨情感,而今银幕上呈现的只是经过编剧、导演、美工、布景和演员模拟的场景、情态和形象,这就是电影的电影性――既再现又表现;既写实又写意的艺术特性所在。“作为画面和音响相统一的多维时空艺术,电影具有表达客观外在和人的主观世界的充分潜能和能力,艺术家的责任就是去发现和展示这种能力,”这些许许多多选取抗战题材来拍摄的电影艺术家们,究竟给我们创造来了哪些艺术美感呢? 一是,“人民抗战”阶段的悲壮风格。从近代以来古老的中国大地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冒险的乐园,一海之隔的日本更是捷足先登,先是侵占东北,继而蚕食华北,终于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最早的表现抗战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就为这一阶段抗战电影奠定了悲壮的风格。史东山1938年导演的《保卫我们的土地址映后重庆的评论界称赞它具有“崭新的取材,崭新的风格,前进的思想,用拳头代替了大腿,用呐喊代替了没落的歌声。”应云卫导演的《八百壮士》,塑造了在凇沪抗战中,孤军奋战,誓不投降,以血肉之躯坚守阵地的中国军人,还有上海各界民众尤其是女童子军杨惠敏穿越炮火向守军献上国旗的壮烈场景。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抗战电影正是以悲愤豪壮的气概、视死如归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勇敢,唤起了民族的觉醒,鼓舞了民众的斗志,这也是大战当前我们民族需要的精神力量啊! 二是,“政治抗战”阶段的喜剧精神、1949年至1975年大陆的抗战题材的电影,由于创作指导思想的“先入为主”导致艺术表现的“主题先行”,在贬低、忽略国民党抗战的同时,也一方面妖魔化了日本军人,如在称呼上的“鬼子”就可见一斑,另一方面神魔化了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因此形成了美学意义上的喜剧精神。出现在银幕上的国民党都是假抗战、真反共的“摩擦专家”,如《东进序曲里的韩德勤、刘玉坤,《沙家浜里的胡传魁、刁得一,这些人说话阴阳怪气、做事诡计多端。那些日本鬼子几乎是凶残加愚蠢和好色加野蛮的典型,如《平原游击队》里的松井、《地道战》里的山田、《红灯记里的鸠山,《铁道游击队涯的岗村-至于正面人物个个都是威风凛凛、仪表堂堂、机智勇敢,《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和《小兵张嘎里的罗金保几乎就成了传奇式的英雄典型,就连《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里的民兵也是身怀绝技,神出鬼没。这些影片所体现出来的审美主体对惨烈的蔑视、对邪恶的嘲笑,无不充溢着胜利者以居高临下的心态和不屑一顾的神色,征服困难和压倒对方的喜剧精神。 三是,“民族抗战”阶段的象征意义。电影是艺术,那么就必然它要超越形象和声音的视听效果而进入审美的象征境界;战争电影要表现的生命极端状态,那么它就得透过生与死的际遇而参透生命的终极意义。这方面成功的事例如前苏联的《战舰“波将金”号》里的“傲德萨阶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色彩转换,美国《辛德勒的名单》那个即将走进焚尸炉的“红裙子小姑娘”,《拯救大兵瑞恩》的“七小于一”的不等式、进入新时期以来的当代中国电影,尤其是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影人充分开掘了电影艺术的审美空间。张艺谋的影片非常注重色彩的象征。《红高梁》突出了红色生命的野性,《黄土地》渲染了黄色文明的厚重;吴子牛的影片就格外关注战争中的人性问题,《喋血黑谷》讲述了国民党军长吴朝宗在日、蒋、共三方力量斗争中民族良心的觉醒;《晚钟》直面中国人民在抗战中付出的巨大牺牲,并肯定中国士兵的善良和宽厚和对和平的向往;《南京大屠杀隔开了人性与兽性的对比,呼吁对生命的尊重。冯小宁开掘了反战主题,《战争子午线》用战争中的小八路与和平期的小朋友的交错视角,《黄河绝恋》和《紫日》都是通过中、日、美(苏)三方来表现战争摧残美好、扼杀人性。 中国电影史论文:电影史教学的多元化初探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电影史教学实践的梳理,探讨影视教学中的一些手段,方法与途径。在影视教学理论上,提倡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主张培养学生对多种审美形态的鉴赏。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尝试,提高学生多元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感受力。 [关键词]电影史审美心理情感体验更新内容 影视教育作为当代最具发展潜力的一门新兴学科,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教育人士的关注与研究。在我国,影视教育已被纳入审美教育的范畴,正处于初期的探索与发展阶段。近几年,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影视院校,但是,对影视教育观念及教学模式的研究却刚刚起步,是一个有待于开拓的领域。 电影史是影视艺术学院各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理论课程。它对学生较系统地获取中、外电影发展史的基本知识、把握电影观念和电影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规律,深入理解电影艺术的发展与各国政治、经济、民族历史、文化以及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电影文化素养及艺术感受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为人类的一种艺术形态,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也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吸收了传统艺术的各种元素与成果,但又以其独特的审美方式――视听语言来把握世界。因此,在电影史的讲授过程中,就必然涉及到电影自身的艺术与技术不断完善、丰富、充实、变化的历史社会文化、心理、政治、经济、各门艺术……多种因素在电影中的表现与反映;电影创作者个人经历与性格、社会思潮、审美倾向、民族性格等因素对电影创作的影响等。因此,电影史的教学不可能只是将电影现象及其文本独立起来的封闭式的讲解,而应该是开放的、多方位的分析、体味与感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尊重电影史的基本体系的同时,力求贯穿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所独有的审美品格和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与生命内涵。 一、把握学生审美心理,体现人文教育观念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一个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习惯的培养,都是教育最基本的内涵。而高等教育更应把构建人文修养和人文精神作为最基本的职能。 所谓人文教育,就是在将人类文明的优秀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要将这些知识所体现的价值,即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素质,使他们的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陶冶,品格得以完善,心智得以充实,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使其身心得到和谐地发展。 电影作为艺术,其教学过程必然体现为艺术作品的接受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对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的了解与把握就显得十分重要。据有关专家的调查研究表明,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审美心理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审美心理结构逐渐成型,但还不够稳定 (二)审美趣味多样,但发展不平衡 (三)审美评判自主,但带有盲目性 (四)追新求奇,但鉴别力尚差 (五)反传统意识较强。但仍带有民族审美心理特点 鉴于学生的上述特点,我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对教材进行了适度的调整与增添。如课程的《绪论》部分,是具有引导性的,关手整个课程的教学定位。我自拟了标题《感悟电影》。在对课程的目的、特点及学习方法作简要介绍之后,安排学生看一部电影。每学期放映的影片不固定,基本是根据学生的专业、年级及当时社会关注的一些焦点问题选片。比如:近两个学期我为学生安排的第一部影片是《迁徙的鸟》(又译为《鸟与梦飞行》)。这部由法国著名制片人、演员雅克・贝汉担任总导演的影片,是一部意境优美、寓意深刻、令人心灵震撼的作品。影片开始的第一行宇幕是: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影片将侯鸟迁徙途中那无与伦比的风光展现无遗,大海、冰川、山丘、沙漠的无比壮阔的航拍景象让人如痴如醉;本片音乐更是堪称天籁,那如教堂里唱诗班一样的优美圣乐和声,将鸟类的迁徙的优雅与悲壮,升华到极限,传达着对鸟类的真切关怀……在影片的观赏过程中,我适时地向学生们介绍影片的拍摄情况:本片的拍摄是一个由300多名成员组成的摄制组,包括50多名飞行师、50多名鸟类专家组成,拍摄时间3年,跟踪候鸟的种类有27种,拍摄地点历经36个国家175个地区,行程近10万公里,所用胶片长度45万米(150万尺),耗资4000万美元。作为一部展示自然奇观的记录片,它既是对电影写实主义传统的继承,更是对其在技术与艺术双重层面的延伸与拓展;影片不以盈利为目的,所有的创作者都满怀着对自然界深沉的爱,用纯美的目光关注着鸟的遭遇……学生们的目光被画面所吸引,心灵被鸟儿的命运所打动,当他们看到鸟们用生命的代价实现了对回归的承诺时,他们对影片的认识也便从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上升到对其所蕴含的生命意义的思索与感悟。 这是一次心灵之旅,让学生在一部充满“鸟文主义”精神的影片中,理解什么是“人文关怀”,懂得生命是自由和平等的,应该学会尊重与关爱。艺术创作不能仅仅以票房为目的,还应有使命感、责任感;同时,电影艺术又是人类集体智慧与力量的凝聚,它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默契与和谐……最后,我用雅克・贝汉的话对影片进行小结:“对人而言,美好的情感是惟一重要的东西”;“人们需要与自然界和平相处,因为人类不可能孤单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教材的第一章是《电影的诞生》。为使学生对一些抽象的科技知识、原理有更生动形象的理解,我在向学生介绍了本章学习的内容、重点、难点、目标之后,便为他们放映一部表现英国电影发明家坎坷一生的传记片《魔盒》。对影片中涉及到电影发明的相关知识时,我采用回放加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加强记忆和理解;影片结束后,又与他们探讨电影艺术发明的初衷是什么?影片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人?你如何认识和评价他?通过学生的答案,我再给予提练、概括:电影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类的一种审美需要,正如片中主人公所说的:发明“活动的照片”,是为了要“捉住动作,因为美就意味着要有动作”。其实,人类最初的渴望便是一种对生命现象的观照与审美表现――它最直接、最具体地展现了人类活动着的生存状态,是与人类的生命最密切相关的艺术。而影片主人公倾其一生所有,不为同时代人的冷嘲热讽所动摇,不断追寻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他用了15年的时间才完成了电影的发明,为了完善电影技术,他最终妻离子散,抱着新研制的彩色胶片,幸福而又满怀遗憾地死去……这种执着与坚韧的品格,是每一位电影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学习的。 审美是交织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相统一的关系中的互动的情感体验。因此,创设优美的教学语境,以趣味高尚的审美对象感染学生,引领他们在美妙的视听形象里、 在对人和自然的情感体验中走近电影的世界,以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理想激励学生――这样的教学鲜活而深刻。 二、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透视文化的差异、传承与融合 (一)中外电影的横向比较 在课程的第一阶段,主要讲授外国电影史。但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思维空间,我打破了教材的编制顺序,将表现中国电影萌芽期的影片《西洋镜》与《魔盒》对比放映。从中既看到了我国电影观众与西方电影观众第一次看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时的共同反9向,也看到了电影在刚刚进入我们的国土时所遭遇的从排斥、抵御到接纳的过程同时,外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提对生活的重现,是写实主义的;而我国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却是一部记录我国传统京剧表演的戏曲片,具有浓厚的表现主义风格。在比较中,让学生体会文化的差异性、民族性,而电影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则充分体现了它的兼容性、世界性。 (二)本土电影的纵向比较 在讲授中国四十年代的电影发展史时,有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1948年)。这部被人称为二十世纪中国第一部文艺片的非主流电影的代表作,体现了近代中国电影在人物心理刻画和民族风格探索上所取得的成就。因此,备受电影人的青睐。有意思的是,在2002年,我国第五代导演田壮壮重拍了这部电影,以示对此片及导演费穆的敬意。时隔半个多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及文化经历了巨大的变迁,电影艺术的观念及制作技术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将两部影片进行比较放映,学生们兴味盎然地对其优劣成败展开讨论。其中有关风格的话题谈及最多,两部影片因导演生活时代的不同而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差异:无论从审美观念、人性理解,还是视听语言的艺术处理上,都有所不同。大部分学生更喜欢田壮壮版的《小城之春》。对此,我也发表了个人观点: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艺术作品的产生有着自身的规律性和时代性,学习电影史,首先是要将作品放置在它所生产的那个年代去评说它的价值和意义其次,就是将其放到历史的演进历程中,用发展的眼光观照它之于这种艺术的承袭性与开拓性。并提醒学生:对这两部作品比较,不会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而是通过这种论辩培养他们对不同审美形态的鉴赏。艺术家要保有自己的个性,懂得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寻找和发现美,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和而不同。 三、运用新思路,走进电影人的心灵 近两年来,有关重写电影史的呼声很高,许多电影理论家都在寻求新的研究方法,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丁亚平博士就提出了“人物志电影研究”的新观点。对于这种提法我很感兴趣,也效法着进行了一点尝试。 传统的电影史教材,基本上是以影片和导演为主线的,对演员往往提及甚少。而艺术创作是一个人生命体验过程的独特呈现方式。而作为未来的电影工作者,大学生的情感比较脆弱,呈受力不足。为了对学生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感,我在三十年代中国电影的教学中,重点介绍了电影演员阮玲玉及其在我国默片时代的地位。不仅为学生放映了关锦鹏导演的影片《阮玲玉》,而且还对阮玲玉之死进行了剖析。并让学生结合文艺界许多名人的自杀现象谈自己的感受,如玛丽莲・梦露、三毛、张国荣等。作为一种艺术现象分析,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树立起积极的人生观,懂得善待生命,珍惜美好的情感,学会坚强地面对社会、生活中的艰难困苦。这样,才能在将来的艺术活动中,经受住各种压力与不幸,和谐地与人相处,乐观而豁达地迎接社会与人生的挑战。 在讲授好莱坞三、四十年代的电影企业及制片政策时,我重点为学生介绍了好莱坞的明星制度,并为他们放映了《好莱坞百年百名超级影星》的记录片。透过银幕上神采各异的明星,让学生回答他们各自所代表的不同类型电影的艺术特点和审美趣味让学生了解,当电影以一种商品形态出现在观众面前时,演员的地位和价值就成为制片商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星改变了影片的叙事,也由此创建了一种长盛不衰的“影迷文化”;从电影自身的发展来看,好莱坞把电影视为大众化艺术的一种传统,而类型电影则强调了艺术家与他的素材、素材与观众的关系。这种观念对于我们今天的电影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告诫学生,明星本身类型化意味着艺术的僵化,更是对他们艺术生命与心灵的一种扭曲…… 四、扩展课程容量,更新教学内容 近些年来,电影的国际化倾向愈来愈明显,许多小国家的电影创作异常繁荣,打破了好莱坞一统天下的局面。为此,有关这些国家电影业的发展及作品的研究也成为理论界关注的课题。为让学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当代电影的格局,我补充了教材以外的相关内容。如增开了当代韩国电影、伊朗电影的专题研究等。例如:与阿巴斯同行――寻找心灵的家虱韩国电影配额制度及其思考,当代韩国爱情片赏析等。引导学生以开放的视野、多元地思维方式,关注不同民族电影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背景、审美情趣、语言形态,思考电影创作与时代的社会心理、审美倾向、民族性格的关系,感受不同审美形态所带来的不同的审美体验 五、关注新作品、新动态,为学生提供最新电影资讯 前面讲过,大学生这个群体喜欢追新求奇。作为电影教学,在保证教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的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时代感。因为,相对于古老的传统艺术而言,电影太年轻了,它的演进过程是迅速而充满活力的。因此,密切关注当代电影的新动向、新作品,是教师必需要做的功课。利用网络和期刊杂志,查阅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将最新的创作动态、影视信息及时地介绍给学生,如:各大电影节的作品选送、获奖及相关评论;记录片热潮中所包含的深层的时代气息与文化审美意味每年一度的大学生电影节的活动内容及参赛作品、电脑特技与当前电影创作的关系以及最新影片的评介……等等,都成为课堂上探讨的话题。以此引导启发学生把握电影的发展趋势,加强危机意识,以便在专业学习中,更加明确自己的位置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学术意识,适时地在有些章节学习之前,为学生布置练习:课下利用各种媒介查找相关资料、归纳出自己的观点,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如从“类型电影”观念的发展与演变,看当代类型片的延伸与创新;李安现象分析、如何看待“韩流热”等。在教与学的双向交流中,多视角地对某一论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在理智与情感的交融中体会艺术的内在品质。 六、结束语 作为一种教学探索,实践才刚刚开始。面对现代化进程的挑战,影视教育欲求大的发展,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在学术层面上,我以为,高校的影视教育,除对电影艺术进行本体论意义上的探索外,还应在教学领域寻求相关学科的支持。作为一线教师,更应力求通过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的探索(如教学课件的建设等),寻找一条更加切合电影教学实际,并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情感经验、培养其健全的审美心态和开拓性思维能力的途径。
大学德育论文:网络对大学德育教育的机遇、挑战及对策浅议 内容摘要:本文从网络给大学德育教育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出发,就人们关心的一系列问题,如网络对德育教育理念的主导性、对德育教育的方法、对德育教育的模式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了比较清晰的阐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这对大学德育教育更好的应对网络的挑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网络 大学德育教育 机遇 挑战 对策 21世纪,"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最抢眼的词汇。而互联网正像一个不断生长和扩展的大网,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据统计,我国互联网使用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上网人数中的45%为25岁以下的青少年,而大学生又首当其冲地成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随着在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上的量变引发了大学青年在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质变,已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阵地。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1、网络为高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性,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党和国家的声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育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 其次,网络信息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德育教育的资源。互联网是一个大型的交互式多媒体高速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它有效的将分散在各地的通信系统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在时效性、连续流动报道、广为集纳相关信息、提供多种信息形态上优势明显。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资料,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了丰富资料的来源。 2、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使高校的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以往,德育教育以课堂传授或一对一的形式开展,通过促膝长谈,可以很好地解决个人和少数人的思想问题,但这种交谈的内容无法广为传播,对其他有类似问题和疑惑的人无法产生影响。为了扩大宣传,也只能采用作报告、印材料、印报纸等形式,但这些手段因为要受制于场所和时间等因素,所以覆盖面也有限,网络的发展使我们传统中"深入"、"细致"的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同时,正面的声音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等限制,迅速而广泛地传播。 另外,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社会,人人都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这种虚拟性一方面造成了一些人无所顾忌地在网上不负责任甚至错误的信息和言论。另一方面,网络社会又有着某种程度的真实性,在网络社会的虚拟空间,人们反而更容易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德育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意味着可以通过网络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从而有助于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网络使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德育教育,大多采用课堂讲课的方式,德育工作者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精力去查找资料、撰写讲稿,学生则是被动地在一个封闭的空间接受"灌输"。网络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多媒体"技术使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波的三维动画及其它多媒体仿真画面,犹如身临其境,其效果是传统德育教育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4、网络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对象--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是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网络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使得学生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自由地访问所需要的站点,主动了解各种信息资源使大学生接受来自不同角度的建议,经过自身的判断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二是促进学生开放精神的树立。网络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向学生适时地传播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及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使青年人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发展和形成自己的个性,顺利参与社会生活。三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从中获得养料,完善知识结构,学习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并借助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甚至普通人的力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网络这一虚拟现实又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在这里可以大胆尝试、不断开拓。四是网络有利于促进学生民主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法制意识的健全。 二、网络浪潮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的挑战。 1、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给德育教育理念的主导性带了新的挑战。 由于网络文化来的太迅猛,农耕时代和工业文明滋养至今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对它的"应对"、"衔接"和"包容"发生了某种逆转或倒置,结果导致了当今文化中的一些消极状况。基本的一点就是: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精神富矿并没有很好地借助网络文化整体充分地展示,也没有很好地统摄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相反,网络文化的快餐化、工具化致使传统文化发生了某种失范和滑坡。首先,过度商业化了的文化,金钱文化、黄色文化、封建迷信、反对言论以及西方哲学、社会政治和文学艺术的各种流派多渠道的渗入,还?quot;网络文化"带来的浓厚的文化趋同,"西风压倒东风"式的泯灭文化多样性的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次,就网络文化而言,它的多元性尚处于"网络人办文化"的初级阶段,有待于发生"文化人办网络"的质变,"网络人"即使小有文采仍处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范畴。而少量活跃在网上、"IT"业的"小网络文化人"亦不能改变网络缺乏文化的基本面貌。 显然,在此背景下,德育教育的主导性理念受到诸多浅薄的多元信息流强烈的冲击、挤压和挑战。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性又空前增强,多样化的社会经济成本、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必然会带来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评价。这些同样会在网络信息中以各种面貌出现并诱导大学生在行为和意识上发生质的变化,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大学德育以什么样的对策来保证自身理念传输的主导性地位,就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之一。 2.网络成员沟通的交互性给现有德育教育方法的机械性、静态性、单向性、带来新的冲击。 互联网是开放的,聊天室里,你可以不动声色地"呼风唤雨",公告板下,你可以从容不迫,甚至毫不负责任的说三道四,挥斥方酋。其次,所有的网络成员可以同步共享信息,自由选择交流方式,自主决定行为模式。沟通方式的变化使得多民族、多地域、多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更加容易。每个上网者可以与大学教授交流也可能与罪犯沟通;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制造信息;既相互沟通,也相互感染;既可以张扬个性也可以纵扬激情;既不担心无人喝彩,也不担心骂声如潮。面对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传统德育教育的课堂传授、谈心、写思想汇报、评先进树榜样的方法已显得过于机械和单调。针对这种情况,尽管部分高校已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普遍性的高技术少文化、重宣传轻知识、多简介少深入的缺陷。导致了高校网站只成为高校自我宣传的窗口,没能成为一个传播知识,引导学生成才的重要思想阵地。所以大学德育以什么样的途径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二。 3、网络技术发展的创新性与现有德育教育模式的滞后性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三。 网络时代大学德育的背景是新的,挑战是新的。因为网络是创新的产物,是创新的形势,使信息的传输过程变成参与者主动的认识过程。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把真实世界和虚拟时间变得界限模糊了,把实体的现实与创造的现实连接起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认知方式。而这种直接认识方式不知不觉的剥夺了青年学生的独立性知觉,在某种程度上造?quot;虚拟时空"的存在形式,使青年学生不自觉地受这一存在形式的强制性影响和被动性接受,失去理性和自我。再者,网络信息都是以数字符号的形式传播的,甚至人在网络上也以数字符号的形式出现,成为一个符号。在交往中个人的性别、年龄、相貌、种族、身份、阶层、职业等通常倍受关注的特征都被掩盖了,剩下的只是符号的交往。正如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所说:网络虚拟性的危险在于,它以一种更具欺骗性的手段、方式和魅力抓住了你的注意力,并在你没有意识到时就排斥掉你其它的生命感受、情怀、痛苦和乐趣,它利用所有人类交流的欲望和行为,构筑起她扑朔迷离,常开不败的青春。 然而,面对着网络的挑战,我们的德育教育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师的自身素质等重要环节上,自身改革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空泛的高谈阔论与媚俗的市井传闻都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中并存。其次,问题的关键是:教育主体--学生与教师以及他们所依赖的原有教育制度环境已严重滞后,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三、如何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如何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以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我们认为新时期的大学德育工作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关注网络,弘扬东方文化,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 (1)针对网络文化的多元信息流的冲击,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对网络保持高度的关注,做到了解、知情、监控。学校网络中心要明确管理规范,建章立制。要依靠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对因特网的控制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研制能防止、过滤政治诽谤和色情暴力等反动、有害信息的软件和监控系统,构?quot;网上防线",保护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加强"信息疆域"的拓展攻势,积极主动利用互联网这一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穿透力强的载体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网上传播,及时对某些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大局的观点提供事实,针对一些热点问题提出正确的观点,进行正面的引导,使网络处于可控状态。 (2)针对网络文化中的"西风压倒东风"式的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我们要大力弘扬东方文化,重建东方文化的优越感,其意义绝不仅限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维护自己民族一己利益,而是要在摈弃狭隘民族主义的同时,用我们伟大的文化遗产去匡扶正义,用深层次、稳定的文明,支撑浅层次、脆弱的文明。在大学德育教育中我们要注意和倡导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促进东方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交融。 (3)网络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性因素,必然会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嬗变,这种嬗变最可能引发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所以,高校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一、特别要强化"两课"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两课"教育是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措施。在教学内容上要大量引入人文知识;在教学手段上,大力推广电化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座谈式、辩论式,专题报告、专题调查等多种形式。 二、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文化素质系列选修课程,内容要涉及到文、史、哲、体、美等方面。三、要积极举办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播放文化素质教育电视片和中外著名影片。 四、要引导大学生开展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三观三德教育活动、各种征文、书画、摄影、艺术展览及各种社团活动。 (4)加强学生自律教育。高校可邀请相关的网络负责人来校,就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如何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作为主题进行讲座。另外,在德育教学中可以增加"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网民"等相关内容。还可以在网上与大学生开展网德大讨论等活动,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 2、建立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 (1)建立坚持正确导向的网络阵地。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网络阵地。我们除了需要有一批像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这样的网络宣传主阵地以外,高校还要以开放的心态应对互联网的挑战,即要有像清华红色网站那样旨在宣传邓小平理论的网站,又要有北大在线、北大新青年这样一批既坚持正确导向,又能体现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时代精神,集思想性、教育性和多样性于一体,为大学生乃至社会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网站。 办好高校网站,一定要体现出导向性原则。在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上,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要有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政治上的引导。当然这种正面的声音应该是和风细雨、入情入理的,切忌生硬地说教和简单的贴政治标签。 (2)要创造思想类网站网络传播的鲜明特色,将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的结合起来。高校网站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有可读性、服务性。另一方面互联网求快求新的特点又使网络新闻缺乏权威性和指导性。高校办思想类网站,就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经营好五?quot;拳头产品"即:新闻快递、时事消息、时代焦点、专家评论、时代论坛。以体现网络的特色和水平。另外,高校网络还可以充分利用强项专业和优势专业所衍生出来的特色向网络成员展示有关内容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充分体现高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增强高校网站的文化含量,这也是高校网站区别于商业网站的最为明显的优势。,我们还要注重双向交流,界面友好。需从传统媒体?quot;我办你看"到向网络媒体的"双向交流"转变,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交流。学校和老师可以在网络上设置电子意见信箱,倾听学生对学校日常管理和对老师在教学方法、内容上的一些意见和要求。 (3)高校要尝试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如学生工作信息的,党、团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都可以利用校园网,学生社区还可以在网上建立"社区管理模式",让学生尝试、参与社区管理。还可以开展"网页设计"、"虚拟家庭"等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把主旋律唱到网络上来。其次,通过建立心理咨询站和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数据库,开辟德育教育的新路子。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网络引起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具有超时空、迅速的特点,因此这种心理咨询安全便捷,利于打开学生的心扉。利用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库的超信息量、立体化的特点,突出正面引导的作用,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3、要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 高校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不能是对网络一无所知的"网盲",他们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大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此,一是要尽快地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二是德育工作者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学会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疑解难;四是要把高校传统的宣传工作阵地,如报刊、学报和教学、科研成果等资料,特别是"两课"的教育成果,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来,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4、高校德育教育要在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前瞻性的探索。 (1)要确立终身德育教育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扩展,知识更替的周期越来越短,单纯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一次性教育已经过时,与终生教育理念相适应,高校德育应树立终生德育理念。高校德育主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 ,由这一主题所决定的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等德育目标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而需要教育对象在德育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内化、升华、实践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素质,在时空上它不仅需要小学、中学、大学道德教育的相互衔接,而且还会贯穿德育主体的人生的全过程,而且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新的德育问题会不断的出现。所以,高校在德育教育上要确立终身教育的理念,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提高教育对象的自我修养能力。 (2)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我们可以以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教育为基础,向实践能力和鉴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延伸。其次,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学生同社会的接触增多。我们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必须进行创新,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将德育教育向社会延伸,可以在校外建立德育基地,可以与工厂、企业和街道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回到活生生的道德生活中去,在道德交往和实践中学会道德交往与实践,在责任承担中树立真正的责任意识。 (3)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还要倡导生动活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将传统的"灌输"方法转变为"吸引"和"参与"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政策,我们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文风表现出来,并且利用多媒体以声、色、光、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体现出来,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化不解为理解。也可以在校园网络的信息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针对学习马列课程的学生在网上提供各种参考资料,让学生参与教育。 总之,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关起门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代之而起的应该是开放的德育观念,既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既要增强教育对象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能力,又要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大学德育论文:关于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 论文关键词:人际环境 校园文化 文化特征 文化现象 论文摘要: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 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这就是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文化形式特征、文化结构特征和文化功能特征。 大学德育人际环境是指围绕在大学生周 围,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 、发生作用的一切人际关系因素的总和,它是大学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表现形式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人 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 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 一、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 人既是文化的存在,也是社会的存在。处于共同体之外的无论什么人都不是一个人。费希特曾说过:“只有在人群中人才成为一个人。如果人要存在 ,必须是几个人。”回把人放到与他人的关系中来研究,即需要研究他所处 的社会以及该社会的文化。人只是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同他人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只有人创造的特定形态的文化才能决定人们社会关系的内容和性质,因此只有“文化”才能准确地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揽括在内。鉴于人与文化的互动构成人的社会关系这一点 ,有学者甚至认为 “我们可以说,人 、社会、文化一开始就是三位一体地出现的。人虽然有先天道德本性,但也表现为社会文化的本质”。 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看,德育就是要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即个体如何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圈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人际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人际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通过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途径进行的。一方面,离不开个体的自主的 、积极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与之有关系的其他个体及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与个体社会角色的教育或者学习,实际上就是掌握并遵循社会交往的道德规范,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从社会(主要指政府)对德育目的设定来看,德育就是要培养适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的公民,其前提是事先已经设定了公民的素质与道德品质的标准。德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这些素质与道德品质。两者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他们有共同的指向。 这个指向就是实现国家的秩序与和谐 和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 。不管从个体社会化还是国家设定德育目的来看,两者都不能脱离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道德与思想政治规范。道德规范与思想政治规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一个社会的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而这恰恰是德育人际环境的本质所在。 二、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可以归结为共 同的价值观念、和谐的心理氛围与道德行为规范。共同的价值观念是指在大学校园中,由无数大学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理念与价值特征。这些价值观念的外延比较广泛,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如教师的教育教学观、人才观、知识观等,学生的学习观、生活观、消费观、荣辱观、纪律观等,还有师生关系的理念。虽然在大学校园中,具体到个别的教师和学生的身上 ,这些是有一定差异 的,但是形成这些共同的价值理念,对于大学的德育活动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而且,在大学德育活动中,大学生也容易接受大学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与道德品质。 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指在德育活动 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非学校内的个体与群体 的交往实践中的心理状态与态度等。心理氛围往往与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具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在师生关系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立状态,这本就是一种心理氛围的表现。而在我国古代,孟子就强调 ,“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却出现相反的情况,由于目的差异、经验差异与知识水平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形成融洽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疏远,因此教师的教学、个人的人格魅力与学术水平等对学生影响很小。另外心理氛围与情绪一样,还具有弥漫性。某一个大学生生活在不 良心理环境中,就 自然会产生心理保护机制,甚至形成个人的心理封闭与对外的敌对心理。这样 的心理氛 围还能影响到周 围的其他学生的心理状态,甚至是教师心理状态 ,导致在整个教育情景中,产生不良的人际关系。而在良好的人际心理氛围中,就会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保证德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道德规范本来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约束作用的文化遗产。道德规范首先是一种约束机制,它的作用是对大学生形成制约,指导大学生形成 良好 的行为习惯,同时道德规范还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的追求 。由于有比较多的关于道德规范的性质与作用的研究,这里我们不再作过多的讨论。 三、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系统的文化结构主要表现为德育模式 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 向。简单说 ,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是由教师、学生与非校园内的社会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系统 。德育环境系统中的文化环境是有特定意义的,它指大学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财富的总和。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是一种纯粹客体性文化,其存在方式与内容是由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 中形成的。而德育人际环境却是由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结构最大特征在于自主性。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 ,往往会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人际交往的对象与人际交往的方式,这就是说德育人际环境是不断在变动的过程之中。我们说德育人际环境具有文化属性 ,并不是把它归类到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这一类别中。 大学德育的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内部的要素不断吸收外界的信息,不断地完善德育活动场域内涵 ,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实效性;二是德育主体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变化 ,处于中心地位的大学生个体完成学业后离开大学校园 ,则对于该个体来说,大学德育活动结束 ,而且人际环境系统在吸收外界信息后,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也会适当地引导整个系统内涵发生变化。另外作为德育对象的大学生个体所朝夕相伴的大学生个体、正式群体乃至非正式群体都会通过不断地改变自身进而完善组织的功能,而且交往对象的变化也会导致人际环境系统各要素的关系状态发生变化。 四、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功能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大学德育来说 ,就是校园文化。西方研究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处理周围事情的方式 ”,它包括群体的标准、价值、信仰、礼仪和传统,它是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的,是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是潜在的规范作用。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校园环境和全校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它是在学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就学校来说,各个学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学校,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已的特点和传统,这些特点和传统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被历史地承袭下去,形成一种环境气氛和集体舆论。逐步形成以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为主的环境氛围和集体舆论,从而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影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已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这种环境熏陶;使一些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要求的人和事,受到群体的批评甚至谴责,而改变原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培育出各类优秀人才来。 其次是非强制性 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是非强制性的。校园文化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它通过特定文化心理氛围的熏陶和有 目的地传播信息及文化知识内容,以主动地选择代替简单地全盘接受或盲目斥责,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虽然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但除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外,一般来说,它并不具有强制性,而只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再次是个性发展的塑造作用。在 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校园环境中形成的群体需要、目标对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激励总是 由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引起的,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制约其人格及“三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打上深刻的烙印,具有持久性的影响。 大学德育论文:浅谈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德育 摘要:INTERNET是20世纪的一个发明,而它在21世纪爆炸性的发展则是一个奇迹。网络冲击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更是影响到大学生的精神思想。互联网上的黑客,垃圾信息,色情网站,暴力新闻,“西化”思想,许许多多的引诱将矛头指向当代的大学生,也给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所以网络德育走进了大学生活,它指引着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以最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抵御网络上的种种诱惑,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字:网络德育,网络心态,虚拟世界,互联网,思想,信息,冲击 一.网络的发展及其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在全世界迅猛发展,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今天的互联网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其中Internet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的计算机互联网络。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3.1)的调查统计:18岁以下的占17.6%,18岁至24岁年龄比例最大,而其主体则是大学生。曾经有研究者在湖南省的几所高校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几乎100%的大学生都接触过网络,其中每天上网的占2%,偶尔上网的占70。30%,,经常上网的占27.3%,每上过网的仅占0.4%。 以上一系列数据和调查表明网络和现代的大学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正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大学生,究竟网络有何魅力?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虚拟的世界,全球各种不同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在这里会聚交织。而且其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网络信息量极大,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数据库总量已经达到100亿条以上,内容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体育、影视、卫生、音乐、股票、以及校园生活等,应有尽有。而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使用的便捷性把时间和空间缩小到“零”,“天涯若比邻”已经成为事实,让大学生随时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与时代潮流的最新动态紧密联系。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和虚拟性,让每一个大学生可以尽情的选取自己所需的资料和信息,不受时间、地点、性别、国籍及年龄的约束和限制,每个人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受任何条条干干的约束,不怕后果,不会担心受到惩戒。在网络上的交流与沟通是以平等的身份自由进行的,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任何国家任何人都难以按其意志对网络实施监控。但由于网络上的内容拥有多元化和多样性,不同的民族观、价值观、宗教观、道德观强烈的撞击在一起,以及部分不良的内容充斥在网络上,对大学生具有全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思想上的冲击。 二. 网络德育的必要性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民族文化意识形成的阶段,辨别能力比较弱,而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在激烈交锋,低俗的信息在网上畅行无阻,使得大学生思想上、道德观上受到强烈的影响。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德育的教育和宣传是必要的其原因如下: 1).网络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网络的爆炸性发展,为大学生开拓了知识面,远在世界另一端的知识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学习不在局限于单一的书本,可以自主的选择进行多样化的网络学习;但事物有利必有弊,网络是一把“双面刃”,它给大学生带来了种种好处,也伴随着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些错误的信息和不良的思想对大学生得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东西方的价值观念的碰撞,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表现出的自我化和价值目标的模糊。据报道,在2000年华东理工大学退学试读和转学的237名学生中有80%以上是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看碟片。而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五花八门的“垃圾车”里面装满了大量的不客观、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腐朽的东西。目前互联网上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的,美英西方借助语言优势,依靠其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在“信息自由流通”的原则下,疯狂入侵世界的各个角落。他们既有露骨的教唆和反动宣传,也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据有关专家调查,网络上非学术信息中,一些迷人的形象、刺激的场面和离奇的情节,对青年大学生 有很大的诱惑力,由于他们的阅历有限,好奇心强,求知欲望旺,接受新事物快,容易受到“西化”影响,由欣赏到认同,有无意模仿到有意识的追求,敌对势力正是看准了这一点,竭力利用互联网争夺青少年,致使部分大学生沉迷以网络,荒废了学业,成为网络垃圾的牺牲品。 2).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像现实世界中有法律和法纪部门的约束和管理,在其中基本上没有系统的法律规定,很难做到严格审查和责任追究,网络道德规范也是非强制性的,只能依靠个人的道德信念来维持,网络上的人 是否遵从良好的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上网可以以网名代替真实的姓名,也可以在道德行为上漠视权威、忽视规则,这就使的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弱化,责任感淡化。有的大学生不愿意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只想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行为,结果就造成了自由意识泛滥和破坏欲望的扩张。而且国际互联网上的电脑黑客 色情内容 网罗犯罪急剧上升,不断侵袭和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加上一些大学生自控力弱,往往出于好奇和冲动的心理,刻意寻求色情暴力信息,长期沉迷于互联网中,导致道德意识弱化,形成人格发展障碍,甚至走上不归路。1998年我国第一例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罪名逮捕了国内一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几年前令计算机行业闻之色变的“CIH”病毒就是一名台湾学生的玩笑之举。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让我们认识到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也让意识到对大学生进行网罗道德教育是迫在眉急,亦是形势所逼。 三.网络德育的开展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已让网罗德育的开展成为必要,而由于网络信息容量大,开放性强等特点,则对网罗德育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如今许多著名高校都已经意识到如何才能将网络的开放性,流通性等特性利用起来,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所带来的机遇和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德育的教育呢?以下是几点建议: 1) 建立健全的校园网站 校园网站既是网络思想工作者的教育手段,也是网络德育的战斗武器。所以高校思想工作者一直对期给予高度的重视和了解。因此网络中心应该对校园网的各个版块的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明确的管理规范,同时对各类不良的信息进行技术过虑和监督,可以借鉴国外著名高校的管理制度。 建立全面的校园网,开发有校园特色的网站版块,吸引大学生;努力使“两课”教育进网络,发挥网络开放性,传播性等优点;在网上传播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保网上主题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导向;由于过于单调的思想政治宣传往往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所以要适当的结合一些实事问题,开展旗帜鲜明的谈论,引导大学生参加,对大学生思想进行一定的教育。 2)树立健康的网络心态及正确的“三观” 网络道德的遵守使非强制性的,人们可以选择“遵守”或“不遵守”,而近来的网络犯罪日益增多,网罗垃圾无处不在,“西化”思想入侵校园,让许多大学生成为这些的牺牲品。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有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才能抵御这些“网络鸦片”的诱惑。而且大学时代正是大学生人身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成形稳定的时期,所以可以结合网络上的知识以及广大师生的思想实际进行“三观”教育以及网络心态教育。例如组织网上专题讨论,师生交流,学生交流,自我教育,名人讲座,或者邀请事业有成的师友和海外归来的专家谈自己的经历,以实际感召当代的大学生,让他们清楚认识到网络的优缺点,建立健康的网络心态,树立正确的人身观,世界观,价值观。 3)开展多样的网络德育宣传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高度自由的空间,在网上,人们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畅所欲言,所以在网罗上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思想状况。所以思想工作者可以而且应该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而要开展这项工作,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比如上面提到的专家讨论,师生讨论,学生交流,名人讲座,成功人士介绍,还可以建立校园bbs对实事和校园文化,校园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讨论等等。 网络是一种全新的媒体介质,它具有“交互性”。德育工作者若能充分利用网络特点,给大学生推荐优秀的网站讨论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开展有益的活动,在大学生思想德育方面可取得较好得实效性。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通过网络直接面对学生较实际少了许多约束,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对症下药。所以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应该具有创新精神,,以正确的导向引导学生,以最科学最先进的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 大学德育论文:浅析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 德育 渗透 论文摘要:目前大学的德育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一个就是教学内容偏向政治思想理论,脱离学生实际。大学英语作为大学的基础课程,面向学生广。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例,分析了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但受文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而大学生,作为将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道德状况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目前的高校德育主要通过思政课、党团建设、课外活动及网络媒介来进行,内容比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单一且多年不变,脱离学生的生活,导致思想上的理论无法在实际行为实践,不能带给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往往感觉道理上应该如何做,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迫于种种原因做不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要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更要将为人处世的道理,社会的道德标准传递给学生。2004年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指出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这里的课堂不仅仅指的是思政课,而是指大学中所开授的所有的课程。可见课堂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场所,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熏陶的主渠道。而大学英语,作为大学里的基础课程,面向学生广泛。如能够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逐步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势必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德育的含义 德育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社会法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健康心理教育,社会道德公约教育等。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其中思想教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及思维方式的教育;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的教育;道德教育是指对人的道德素质的培养教育。 三、在大学与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中明确指明“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可见大学英语的教学不仅仅是英语语言知识的教授,更要突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以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的社会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需要。 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媒介进行德育教育,一方面正是“教书育人”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使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使德育教学不再是脱离实际的政治理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内容,在语言的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训练学生的思想素质,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 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那么,如何能够有效地利用课文中的内容,使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的同时又能受到德育的教育呢?下面我将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这套教材为例,具体分析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目标。 (1)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如第一册中第二单元提到了“代沟”问题,我在教学中就引导学生对代沟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代沟问题展开讨论,开展情感教育,突出虽然孩子与父母在对待某些事物的态度上会有些不同,但是代沟是可以弥补的,对养育我们的父母始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第六单元的Section A: The Trashman 教学中,我在导入中向学生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What’s your ideal job?”,学生毫无疑问都选择了高收入或者声誉好的工作,然后我引导学生对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工作的偏见展开讨论,让学生们明白工作不分贵贱,再结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2)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虽已圆满落幕,但在学生心中仍留存着一定的记忆。第二册Unit 2的文章以奥运为背景,可以在语言教学的同时,结合学校运动会即将到来的契机,向同学们介绍“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格言和“重在参与”奥运精神,激发学生的运动激情。并可结合刘翔、李娜、姚明等著名运动员的图片解读中华民族努力拼搏、奋斗不息的奥运拼搏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忱。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大学校园又被称为“象牙塔”,而在现在的校园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如论文抄袭,“”替考,虚假简历等,这使得圣神而又美丽的“象牙塔”蒙上了灰尘。第一册的“Unit 10:Being Honest and Open”就提到了“正直三角原则”---检验一个人正直品格的原则,通过文章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对如何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进行讨论,由此帮助学生对诚实有进一步的理解。 第二册Unit 2 “The Standard for Olympic Excellence”中提到的卡尔·刘易斯,这位奥运会田径项目最伟大的选手,奥运精神的典范,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消除了汉城奥运会民众因为比赛中某些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来提高成绩而对竞赛项目产生的一些疑虑。他身上诚信的品质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对学习文章的学生来说也起到了很好的榜样教育作用。 (4)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大学生活中,学生会面临来自学业、生活、工作、情感等各方面的挫折,有的学生面对挫折无法自我调适,郁郁寡欢,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而在第一册的Unit 3中“A Good Heart to Lean On”中的父亲就是一个残疾人 “severely crippled and very short”, 甚至自己的儿子在一开始都会因为与父亲一起散步而觉得难为情,但是父亲从来没有因此觉得颓废,面对社会上其他人给他的屈辱和压力,他从不显得痛苦,也没有怨言,而且用自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影响着自己的儿子。通过课文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去自己发现“父亲”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亮点,让学生明白人生不如意之事是有八九,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的面对,逐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五、结语 大学毕业生将直接面临社会的挑战,而社会对这些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仍然较高。因此,在大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而英语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信息的载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之一。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实现育人的宗旨。对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善于利用手头上有效的资源,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为高校的德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只要所有的大学课程都能在课堂中融入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必定会对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良好的品质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德育论文: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德育工作 [摘要]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德育工作应与时俱进,因变而变。要加强高校生的网络德育,必须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加强高校教师网络德育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 网络德育;高校; 管理系统 网络作为新的技术平台,在为高校生提供大量信息和便利条件的同时,由于其隐秘性的特点也带来了相当范围内的高校生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要加强高校生的网络德育,必须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加强高校教师网络德育队伍的建设。 一、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网站进行有效的管理,对网络不良信息进行疏导和防范。高校在建立互联网上德育系统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言行,把网络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融于各项管理之中,使其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统一起来。 首先,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来约束大学生的网上言行。必须明确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所有法规和道德文明礼仪,诸如《宪法》、《民法》、《刑法》等在网络上同样适用,国家保密局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法规必须执行,任何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都要依法处理。近年各高校纷纷制定《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学生宿舍网络管理条例》,修订《大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这些办法和条例对学生上网的时间、地域等内容进行了限制和规范,并制定了相关的处罚条例,如:规定联接学生寝室的网络暂限国内运行,学生不得因上网耽误上课、自修和影响同学的休息等。对于违反网络管理条例规定的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暂停上网资格、赔偿损失、取消学生评优评奖,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等。此外,在辅导员、班主任的指导下对各院系、班级寝室制定上网的“乡规民约”,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 其次,加强网络的技术支持,筑牢“防火墙”,堵住“入侵者”。一些大学的校园网刚启用时,由于网络防卫系统比较薄弱,漏洞较多,很快被“黑客”恶意攻破,窃取了相关数据信息。同时,在对匿名用户缺乏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一些不宜宣传或不健康的内容也通过网络进入了校园网。基于上述问题,学校实施了二期工程,建成了以“防火墙”网络安全技术为技术支持的校园网,有效地抑制了同类问题的发生。现在,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的规则设置对境外有害网站和有不健康内容的网站进行封堵,禁止访问,现有的网络安全技术也使网络抵御校内外“黑客”攻击的能力大大增强,安全性明显提高。 再次,加强对电子公告牌和“论坛”的监管。BBS即电子公告牌,是国际互联网上最知名的信息服务点,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BBS网站。该站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讨论区的文章出现涉及政治的过激言论;在讨论中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观点的谬误而误导他人;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出现人身攻击的现象;个别不负责任的人在网上贴出某些内容不健康的文章。因此,应该采取如下管理办法: 明确职责并建立责任制。对于BBS的管理,要明确主管和协管部门。管理者不仅要有网络技术人员,还要有德育工作者和安全保卫人员。凡申请在学生寝室上网或申办“论坛”者,须填写入网申请书,并签署有院(系)学生工作组或有关主管部门审核的入网责任书。BBS站实行版主负责制,明确各版主的具体权利和义务,促使其认真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好本版的内容,及时删除一些错误的信息。 制定张贴规则,供张贴者自律。张贴规则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警告:张贴者对张贴信息的行为和张贴的内容负全部法律责任,不得违反国家法规和校规。(2)不得伤害他人;不准张贴、转贴和传播任何具有污蔑、诽谤、诋毁、淫秽、辱骂性质的信息;不得骚扰、威胁他人;不得使用冒犯少数民族和宗教信仰的语言。(3)保护国家秘密:不得、谈论和传播国家秘密信息。(4)不准讨论和鼓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5)保护个人隐私:不准张贴他人的姓名、住址、电话、照片等;不准在网上向年龄在18岁以下者套取姓名、住址、电话和学校名称等信息。(6)不得抛撒信息垃圾:不准连续张贴同一内容,不允许在不同的议题下张贴同样的内容。(7)保护知识产权:不准张贴受版权保护的图片、商标和文章。(8)不轻信网络谣言。(9)不准用于商业目的:不准在BBS或“论坛”中张贴广告、推销产品、开展有偿服务。(10)不要无节制地迷恋于虚拟的电脑世界。 适时对网上信息进行调控。开设BBS和“论坛”的高校网站必须声明,网站管理者具有删除、转移、编辑所有违规信息,对不良信息传播者给予警告、勒令改正、取消联网资格若干天,以及取消违规者张贴信息和访问网站等处罚的权利。网民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形式向提供服务的网站举报他人的违规行为。网站接到举报后,有责任回复举报者,对举报内容做出处理,并对被举报者提出警告或采取技术措施限制违规者继续张贴信息。(张鸿:《双刃剑:网络与大学生》,载《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组织信息员对网上消极信息予以平衡,组建网络信息员队伍。他们由德育工作者和部分学生骨干组成,受有关职能部门或所在单位指导,其主要职责是:定期整理BBS上的讨论热点及主要观点,捕捉和反馈重要信息,掌握网上动态,以适当方式制作和积极信息,反驳或平衡消极信息。 二、加强高校网络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针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及过程的新变化,尽快培养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的“专家型”高校网络德育人才队伍,应成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把握网络文化发展方向,加强网络知识技能学习。 当前,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把握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就必须主动学习和着重发展网络知识和技能: 1.交流与沟通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掌握聊天室、BBS、QICQ、网上论坛、电子邮件等网络交流手段,以便及时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快捷、多方位地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 2.浏览与查询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了解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要懂得如何在信息海洋中尽快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并采取一定的信息保存方法将需要的信息存储起来,提高网络使用率。 3.信息与网络参与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理论与操作实践,掌握各种软件的应用技能,懂得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网络运用规范,学会网上查询方法,信息下载和网上通讯、交流的技巧,学会多媒体、网页的制作技巧、网上监控的方法与阻挡有害信息的技巧等,总之一切有利于开展网络德育工作的技术技巧都应熟练掌握和运用。 高校要加强对网络德育人才队伍的网络培训,通过技术讲座和培训,介绍网络发展的新动向,应用软件的新版本,使德育工作者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只有德育工作者掌握了足够的网络知识技能,才可能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采用声、文、图、像的综合表现形式来表达教育内容,增加教育信息容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提高大学德育的时效性。 第二,优化德育队伍结构,树立德育专家意识。 大学德育工作者只有成长为一名专家,才有可能胜任日益繁重、复杂、艰巨、高标准的德育理论研究和日常实践活动,才能保证德育工作的先进性和成效性。目前大学德育队伍经过学习和培训,大部分已能够利用网络进行日常的德育工作,但开发德育软件、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建立德育网站等更深层的德育工作还有一定困难。大学德育工作者还必须下苦功夫不断学习实践、研究提高,熟练地掌握计算机,了解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其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并尽可能以适当方式参与校园信息的制作与控制,指导大学生在网络上查找有益信息,使自己成为大学德育所涉及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专家,充分发挥德育工作者的骨干带头作用、团结凝聚作用和咨询指导作用。因此,优化德育队伍结构,树立专家意识,充实一批既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又有较好政治素质的专业人才到大学德育队伍中来就显得迫在眉睫。 大学德育论文:关于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 论文关键词:人际环境 校园文化 文化特征 文化现象 论文摘要: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 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这就是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文化形式特征、文化结构特征和文化功能特征。 大学德育人际环境是指围绕在大学生周 围,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 、发生作用的一切人际关系因素的总和,它是大学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表现形式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人 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 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 一、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 人既是文化的存在,也是社会的存在。处于共同体之外的无论什么人都不是一个人。费希特曾说过:“只有在人群中人才成为一个人。如果人要存在 ,必须是几个人。”回把人放到与他人的关系中来研究,即需要研究他所处 的社会以及该社会的文化。人只是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同他人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只有人创造的特定形态的文化才能决定人们社会关系的内容和性质,因此只有“文化”才能准确地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揽括在内。鉴于人与文化的互动构成人的社会关系这一点 ,有学者甚至认为 “我们可以说,人 、社会、文化一开始就是三位一体地出现的。人虽然有先天道德本性,但也表现为社会文化的本质”。 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看,德育就是要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即个体如何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圈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人际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人际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通过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途径进行的。一方面,离不开个体的自主的 、积极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与之有关系的其他个体及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与个体社会角色的教育或者学习,实际上就是掌握并遵循社会交往的道德规范,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从社会(主要指政府)对德育目的设定来看,德育就是要培养适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的公民,其前提是事先已经设定了公民的素质与道德品质的标准。德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这些素质与道德品质。两者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他们有共同的指向。 这个指向就是实现国家的秩序与和谐 和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 。不管从个体社会化还是国家设定德育目的来看,两者都不能脱离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道德与思想政治规范。道德规范与思想政治规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一个社会的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而这恰恰是德育人际环境的本质所在。 二、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可以归结为共 同的价值观念、和谐的心理氛围与道德行为规范。共同的价值观念是指在大学校园中,由无数大学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理念与价值特征。这些价值观念的外延比较广泛,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如教师的教育教学观、人才观、知识观等,学生的学习观、生活观、消费观、荣辱观、纪律观等,还有师生关系的理念。虽然在大学校园中,具体到个别的教师和学生的身上 ,这些是有一定差异 的,但是形成这些共同的价值理念,对于大学的德育活动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而且,在大学德育活动中,大学生也容易接受大学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与道德品质。 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指在德育活动 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非学校内的个体与群体 的交往实践中的心理状态与态度等。心理氛围往往与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具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在师生关系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立状态,这本就是一种心理氛围的表现。而在我国古代,孟子就强调 ,“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却出现相反的情况,由于目的差异、经验差异与知识水平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形成融洽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疏远,因此教师的教学、个人的人格魅力与学术水平等对学生影响很小。另外心理氛围与情绪一样,还具有弥漫性。某一个大学生生活在不 良心理环境中,就 自然会产生心理保护机制,甚至形成个人的心理封闭与对外的敌对心理。这样 的心理氛 围还能影响到周 围的其他学生的心理状态,甚至是教师心理状态 ,导致在整个教育情景中,产生不良的人际关系。而在良好的人际心理氛围中,就会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保证德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道德规范本来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约束作用的文化遗产。道德规范首先是一种约束机制,它的作用是对大学生形成制约,指导大学生形成 良好 的行为习惯,同时道德规范还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的追求 。由于有比较多的关于道德规范的性质与作用的研究,这里我们不再作过多的讨论。 三、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系统的文化结构主要表现为德育模式 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 向。简单说 ,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是由教师、学生与非校园内的社会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系统 。德育环境系统中的文化环境是有特定意义的,它指大学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财富的总和。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是一种纯粹客体性文化,其存在方式与内容是由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 中形成的。而德育人际环境却是由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结构最大特征在于自主性。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 ,往往会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人际交往的对象与人际交往的方式,这就是说德育人际环境是不断在变动的过程之中。我们说德育人际环境具有文化属性 ,并不是把它归类到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这一类别中。 大学德育的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内部的要素不断吸收外界的信息,不断地完善德育活动场域内涵 ,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实效性;二是德育主体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变化 ,处于中心地位的大学生个体完成学业后离开大学校园 ,则对于该个体来说,大学德育活动结束 ,而且人际环境系统在吸收外界信息后,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也会适当地引导整个系统内涵发生变化。另外作为德育对象的大学生个体所朝夕相伴的大学生个体、正式群体乃至非正式群体都会通过不断地改变自身进而完善组织的功能,而且交往对象的变化也会导致人际环境系统各要素的关系状态发生变化。 四、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功能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大学德育来说 ,就是校园文化。西方研究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处理周围事情的方式 ”,它包括群体的标准、价值、信仰、礼仪和传统,它是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的,是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是潜在的规范作用。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校园环境和全校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它是在学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就学校来说,各个学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学校,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已的特点和传统,这些特点和传统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被历史地承袭下去,形成一种环境气氛和集体舆论。逐步形成以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为主的环境氛围和集体舆论,从而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影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已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这种环境熏陶;使一些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要求的人和事,受到群体的批评甚至谴责,而改变原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培育出各类优秀人才来。 其次是非强制性 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是非强制性的。校园文化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它通过特定文化心理氛围的熏陶和有 目的地传播信息及文化知识内容,以主动地选择代替简单地全盘接受或盲目斥责,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虽然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但除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外,一般来说,它并不具有强制性,而只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再次是个性发展的塑造作用。在 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校园环境中形成的群体需要、目标对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激励总是 由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引起的,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制约其人格及“三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打上深刻的烙印,具有持久性的影响。 大学德育论文:美学实用化在大学德育中的作用与实现 论文关键词:大学德育;以美育德;德美相长 论文摘要:在大学德育实施中,运用以美育德的桥梁作用,从德育的角度发掘美育的道德教育价值,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德育层次,增强大学德育的实效。在以美育德的实践活动中要防止用德育“包办”美育、一概抹杀理论灌输、无视针对性、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等各种误区。大力拓展德育资源,加强对审美实践各环节的德育指导,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和社会实际,并将之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德育与美育在育人目标、育人内容等方面的统合,达到德美相长,共同育人。 传统大学德育在理念设计和运行实施中,教育模式较为单一,往往忽视了其他途径对德育的辅助和补充,知性教育有余而感性教育不足;在教育方式上强调外在理论灌输,忽视内在情感激发和培养,往往流于空洞的劝导式说教,求真、致善有之而立美不足。这些弱点,使大学德育工作难以找到有效的切入点,难以适应思想更加开放活跃的当代大学生,使德育效能大打折扣。而以美育德则根据大学生在特定人生阶段的情感特点发挥美育情理交融、润物无声和寓教于乐的道德转化作用,利用美育与德育在育人目标、育人内容等方面的内在统一性,通过大学生审美观念、审美情趣教育和审美能力培养,落实大学德育内容,在美育中育德,正是对传统大学德育弱点的校正。 1 实施以美育德的重要意义 1.1以美育德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大学德育的主要对象。他们具备很强的理性判断力和自我反思力,有追求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正确的理想信念的愿望,有提高自身修养和完善道德人格的美好要求,也充满着对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的向往。总之,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期待更加强烈,对德育教育的接受与践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美育德,通过大学生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思想政治的宣传和教育……运用先进文化去教育人和影响人,在思想政治观点层面逐步消除分歧和隔阂,在文化认可中接受并遵循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这样,契合大学生自觉追求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完善和全面提高的要求,又得到大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正认同和主动接受,激活了德育对象的自我造血功能,为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富有主体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动力。 1.2以美育德有助于提升大学德育的层次 大学德育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的培养教育。构成大学生个人道德品质的基本内容和要素有很多,首先是政治方向和思想理论素质的培养,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以美育德,恰恰是把审美教育与政治方向、思想理论素质教育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结合到一起,利用美育情理交融、寓教于乐的长处和自由灵活的形式,使大学生在对“美”的鉴赏、感受和体验中,引起情感的激荡,激发共鸣,获得思想上的熏陶和认识上的启示教育。以美育德使大学生把认识美、热爱美的审美情感,转化成了赞美善、追求真的道德情感,产生了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应,为提高大学德育的层次,实现道德的知情意行协调发展提供了指导。 1.3以美育德有助于增强大学德育的实效 传统大学德育教育为“显性教育”,借用政治理想、道德伦理、规章制度等概念形式,使大学生被动接受灌输。但这是以漠视和压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需求为代价的,极易引起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影响到大学德育实效。而以美育德则不强制,不采用说理灌输,而是以各种感性的方式来培养大学生对于“美”的热爱和对“善”的追求,使大学生从美好的事物中得到享受,在轻松自如、潜移默化的体验中陶冶情感,从情感和心理上接受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原则,化为大学生个体的信念和“内在美”,并引导大学生上升到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的理性需求,外化为相应的行动,实现“审美的阶段”到“道德的阶段”的过渡,这就大大增强了大学德育的实践效果,为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提供了途径和方向。 2 实施以美育德要防止的误区 2.1用德育来“包办”美育 美育天然地就与德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现代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综合中介作用。甚至,美育的这种综合中介作用在当代显得愈加重要,成为沟通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桥梁,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四有’新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_l2j。诚然,美育和德育一样,具有特殊的综合中介作用,具有价值定向作用,能够让人们从情感上喜爱的同时,在价值观上认同并信奉,引导大学生去追求美好的人生。但这并不是说,美育就从属于德育。美育本身是超功利的,它原本定位在个体审美能力发展上,以美育德架起了美育和德育之间的桥梁,使人们在欣赏美、体验美的事物的过程中求真向善,塑造成品格高尚的人。在以美育德实践活动中,如果把美育的德育功能无限夸大,无限泛化,以至于用德育来“包办”美育,处处打上道德的印记,就是违反了美育的本质规律和功能实现方法,抛弃了美育用较为隐性、问接的方式传递价值观念的优势,就会使人感到枯燥厌倦,产生否定排斥情绪,直至对教育内容也无好感。 2.2把德育理论灌输一概抹杀 大学德育教育是累积递进的,理论灌输、情感熏陶、以美育德、实践活动等各种教育途径是并存的,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如有论者所述,“道德行动是一种自觉自由的行动,它不仅需要行为选择上的建议,更需要思想的澄明”。换言之,道德的自觉,不仅需要道德主体知其然,而且更需要通过理论教育使其思想澄明,知其所以然。所以,以美育德之不再单纯从外部施加给学生说教和约束,不是以美育内容来淡化德育内容,不是要否定德育理论教育这一重要范畴,把理论灌输一概抹杀,更不是以美育替代德育。而是要相互渗透,和谐共融,着眼于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继续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即“两课”德育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激发大学生的德育自觉性,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将理论植根于思想观念深处。 2.3无视以美育德的针对性 如果无视以美育德的针对性,就会把以美育德变成脱离现实生活世界的、漫无目标的审美或德育知识的传授。只有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从大学生思想实际和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紧密出发,在以美育德内容中不断注入变化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才能真正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找到各种问题的根源,帮助大学生正确树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合理规范,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等各种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以美育德的针对性也表现在对大学生的人生理想指导上,在以美育德内容中多用高尚的精神影响人,多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多用美好的情感熏陶人,对大学生的人生目的与意义持续关注,引导大学生朝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行为方式去努力,才可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以美育德只有在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实践中才能实现德美相长、共同育人。 2.4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任何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建构都要遵守循序渐进的规律。如果在以美育德实施中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是不可能奏效的,还会引起大学生心理上的反感,造成连锁反应,影响到德育内容的接受。以美育德,要摈弃急功近利的心态,注重从细微处着手,从大学生基本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感熏陶开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逐步上升到共同理想、崇高信仰的教育。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自觉地投身德育实践。因为,即使经过长期熏陶和影响后形成的道德情感,还要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地磨炼,与各种不道德的冲动和行为斗争,才能内化成德育主体的道德信念,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机制,最终塑造出优秀的道德品质,实现道德行为方式质的飞跃。 3 实现以美育德、德美相长的基本途径 3.1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大力拓展德育资源 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实现以美育德,必须注重从德育的角度积极拓展美育资源,丰富美育内容,使大学生在自我观照中接受“美”的规律和“善”的法则,在真善美的和谐交融中提升道德认识。要拓展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等基本内容,借其“所特有的真与善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方式,传递道德价值,发挥道德教育作用。要加强传统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课程内容,使之通过课程学习获得正确的“美”的理念和审美态度;同时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或组建各类艺术团体、开设各类艺术选修课、艺术实践活动学分化等,以美的艺术启迪大学生,熏陶道德情感,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影响其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积极开展向各行各业涌现出的英雄人物、道德模范学习活动,让大学生从社会和生活中去发现和感受人的“善”和崇高;开展对祖国的大爱、集体的关怀、父母无私养育的感恩活动,体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美好的人情人性完善大学生的心灵,架起通往真与善的桥梁,引导大学生自觉创造美的生活。要用优美的校园景观和人文环境来丰富大学生的情感,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情境;增加对祖国河山、自然美景的亲近、接触,在接触中感受自然的伟大,感受自然与人的联系与和谐,从而由心底涌出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怀,正确的美丑、善恶观念自然获得,健康的人生态度自然树立。 3.2加强对以美育德各环节的德育指导 借鉴对人的高级行为模式研究,统一于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和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双重建构的以美育德,包括以美动情、以美化知、以美炼意和以美致行等4个环环相扣、顺序发展的基本环节。实现以美育德、德美相长必须加强德育对这4个基本环节的指导,才能以美育情,以情动人,以情育德,水到渠成J。其中,以美动情是育德的起点,在这个环节中渗透德育原则,指导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行为产生爱憎、好恶等的情绪态度,使情动于衷,引发人们不自觉地进行道德判断的内心体验,陶冶道德情感。以美化知是育德的重要基础,是在以美动情生成情绪态度基础上,介入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的指导,激励和调节大学生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产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提高道德认识能力。以美炼意是关键的临界点,在情动于衷、辨识道德的基础上,自觉地产生与各种不道德的思想作斗争的意识,提高道德自觉性,锻炼道德意志,使之转化为人的道德需求,形成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产生支配行为的力量,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以美致行以美育德的实现形式,是内在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识的外部表现行为,是在生成道德情感,化作道德认知,形成道德信念后,在现实行动中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道德行为反应。 3.3把以美育德与解决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相结合 以美育德只有克服形式主义倾向,与大学生关心关注的社会生活实际结合,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才能更容易为其所主动接受,体现出实效性。一方面要立足于以美育德的根本,关注大学生对终极价值的追求,为大学生提供人生指南。紧紧围绕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的树立来展开,充分彰显美、德本身的魅力,挖掘大学生自身立志树德与做人的内在需求,建立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信任,使其有所信,行其信,培育和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实现德育目标和美育目标的统合。另一方面,大学生是校园人,更是社会人,要以建立大学生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诉求,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要针对其成长特点,加强以美育德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在利益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社会转型期,要帮助他们克服如实用至上的道德虚无主义、个人至上的极端个人主义、物质至上的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和道德观念的影响,鼓励他们坚持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基本关系,走出困惑和迷茫,在政治、经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变革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4将以美育德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 创造性地把以美育德落到实处,还必须将其贯穿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全过程,为大学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食粮,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推动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以素质教育为契机,把以美育德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改变应试教育的机械性前提下,尊重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当代大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从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把以美育德与智育、体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在智力教育中注重培养和提高以美育德所必需的观察能力、想象力等基本能力;在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身心和谐的心理系统的建立,使大学生体会身心和谐之美;在劳动教育中,既能帮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发现劳动之美,也使学生养成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德。还要以素质教育为内容,把以美育德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道德教育居于人的综合素质的首要位置,审美教育在人的综合素质中也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一种情感开发性的以美育德将两种教育结合起来,将思想认识、理想信念、伦理规范与情操陶冶、素养提高互相融合,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实现了提高审美能力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 大学德育论文:试论创新的大学德育管理的主体队伍建设 论文摘要:大学德育管理是大学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德育管理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突出。实施大学德育管理创新,人才队伍是关键。本文认为,其主体队伍应该是“两课”教学管理队伍、学生工作专职队伍大学管理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加强这四支队伍在大学德育创新工作的建设,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本文从他们的观念、知识构成及工作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创新进行了论述。 论文关键词:创新;大学德育;管理;大学生建设 德育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Et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大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有效保证。大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而德育管理便是其重中之重的工作。加强德育管理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结构合理的德育管理队伍对于大学德育管理创新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高等学校中每个人都是受教育者,同时,每一个人又是德育管理者。德育管理队伍的主体队伍包括“两课”教学队伍、学生工作专职队伍、高校管理队伍以及学生干部队伍。建立一支创新的大学德育管理主体队伍,就是要建立和建好一支创新的“两课”教学队伍、学生工作专职队伍、高校管理队伍以及学生干部队伍。这是一个新时期的崭新课题。 一、创新的“两课”教学队伍 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高校德育创新的重要舞台,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搞好“两课”教学,有效地实施高校德育管理创新,“两课教师队伍是关键,只有拥有一支立场坚定、富于创新、与时俱进的“两课”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实施德育教学,创新德育管理。 1、创新“两课教学队伍的思想观念 (1)树立牢固的政治观念。关于人才的培养,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特别提醒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青年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两课’’教师首先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树立牢固的思想政治观念,富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树立创新的理论意识。高校“两课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理论性、时代性和政治性。它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修养,尤其要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首先高校“两课”教师要认真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水平和政策水平,要树备将理论问题与大学生现实问题结合以来的观念,将灌输政策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结合起来的观念,将德育管理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起来的观念。特别是要结合当前实际,结合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加强引导,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教学素质。尤其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以改革促发展,以建设求提高。只有积极营造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氛围,坚持真理,与时俱进,“两课’’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达到百年树人的目的。否则,创新就无从谈起。 2、创新“两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当代大学生是生长在改革开放新时代——体制转型和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的时期,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他们大多数思想解放,视野较宽,信奉真理;崇尚知识,尊重科学;崇尚自我,追求精神的完善等等。在这样一个变动、多元、选择的时代和民族新文化的建设面临剧烈予盾和冲突的关口,作为优良传统文化的承继者、新文化的宣传实践者、不良社会文化的受害者等多重身份的当代大学生,生活阅历的单纯和价值观念的复杂,将会导致他们在若干问题上认识和行为相悖离,价值目标取向扭曲。这就给“两课”教学带来的巨大挑战。显然,同于传统、保守、老套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开拓进取和勇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知识、高技术、高思维的一代新型人才”。这就要求“两课”教师要根据新时期大学德育的特点和大学生实际,积极尝试课堂教学与多样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两课”的小课堂与社会实践的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课堂讨论环节,进一步改革考试考核方式,并把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上教学日程等手段达到创新教学手段的目的。同时,在贯彻落实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上,要增强“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通过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生思想状况分析会、不定期做好学生热点问题问卷调查等形式搞好教学反馈信息的研究工作,鼓励“两课”教师兼做班主任,探索加强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新方法进行实施。同时,注重社会实践环节,建立.‘两课”课堂教学和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学校理论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作用,使其成为大学生认识国情、了解社会的窗口和阵地。 在搞好“两课”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学校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更好地发挥“两课”的德育创新功能。通过专题讲座、演讲会、征文、歌咏赛等形式,采取多门渗透的方式与“两课”各门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将“三个代表”思想“三进’工作落到实处,创新“两课”教师德育管理新模式。 二、创新的学生工作专职队伍 一般而言,高校学生工作专职队伍主要是指辅导员和学生干事。高校辅导员和学生干事是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专职学生管理人员,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要伴随学生大学生括的各个阶段,是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影响广泛的教育者之一,因此有效发挥辅导员和学生干事的德育管理功能对于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调查表明:当前高校辅导员和学生干事整体队伍是好的,是极有战斗力的。主要表现在:多数辅导员和学生干事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和良好的智能品质,善于正确处理学生问题,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胜任现职工作;在需要层次上,多数辅导员和学生干事能以教育事业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表现出无私奉献精神;他们的社会期望值较为合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也较为合理,大多数辅导员和学生干事能够自尊、自立、自强、自信,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但同时也应看到,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这支队伍人员素质仍有一些方面的不足。如,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智能品质不够完善、需要层次及对本职工作的情感不够理想、自我意识与自我调控能力不强等。这就与高校德育管理创新存在着巨大差距。那么,如何实施高校专职学生工作队伍创新? l要创新的他们知识素养。知识素养是辅导员和学生干事基本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知识素养的形成是以知识结构的完善为前提的。他们作为学生大学生活的“导师”,其知识结构应包括三个方面,即思想政治工作知识、教育与心理科学知识及广泛的社会文化知识和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这三个方面在辅导员和学生干事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不同的功能,并共同影响着其素质结构的发展变化,最终形成其知识素养。一名理想的辅导员或学生干事在具有一定的思想工作专业知识的前提下,瘟当拥有广博的、与时俱进的社会文化知识。当代科学一体化的趋势要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KAQ模式(即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三个词的英文缩写)。这就要求辅导员和学生干事的知识结构必须兼顾专、博、新三个方面。 2要创新的他们智能品质。智能品质是辅导员和学生干事素质结构中的重要功能部分,是他们个体素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操作系统,人在实践中能否发挥出能量及能够发挥出多大的能量,主要看其智能结构的质量。辅导员和学生干事的智能品质培养和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对各种影响进行教育加工能力的创新。德育管理工作是时事性很强的工作,引起学生思想变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德育管理工作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讲究时机性、注重时效性。然而,客观存在着的各种影响并不都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但也绝非只有重大的历史性事件才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辅导员和学生干事首先应对于各种影响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基于这种判断在教育过程中引进最具教育价值的影响作用于学生。其次是应使教育影响与学生心理逻辑相统一,将影响创造加工成学生乐于接受的信息。这既要求辅导员具备与科学认识相关的逻辑智能,又要求其具备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结构特点、水平和方向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2)对教育影响进行传导的语言智能的创新。辅导员和学生干事的德育管理工作是以说服教育为主的,因此要培养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还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思想性和创造性,要善于选择最接近学生思想情感的词句,以引起学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 (3)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与创新。辅导员和学生干事是大学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充分发挥班级共同教育的作用,是开展工作的重要途径。辅导员和学生干事组织管理能力的创新主要包括:确定班级目标和计划能力的创新、组织能力的创新和思想教育能力的创新。辅导员和学生干事思想教育能力的培养与创新主要包括:善于对学生的思想情况、特征和动机等做出分析,确定思想教育的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减少并消除消极行为,善于做个别学生思想工作的能力等。 3、要创新他们的个体意识所谓个体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对自己与周围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其主要表现在评价别人与个体评价的能力、独立性与自制力等方面。人的兴趣、能力、情感、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无不受个体意识的制约和影响。个体意识是心理素质整合水平的评价指标。辅导员和学生干事个体意识创新的主要内容,是使其懂得个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机理与过程;了解个体意识发展对人才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个体意识,实现个体修养能力的提高;善于利用个体意识,实现个人调控,保持心理健康;并善于指导学生发展个体意识,培养自由个性人格。辅导员和学生干事个体意识发展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其角色的不断创新。当辅导员和学生干事开始从事教育职业时,他就必须依据社会的期望与职业活动的要求,以及特定的教育情境,随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适应辅导员这个角色。另一个重要标志是个体创新能力的提高。社会上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系统。辅导员和学生干事要不断适应新的情况,不断创新思维,就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创新能力,加强自我修养,促进个体发展。 4、要创新他们的工作方法和手段。辅导员和学生干事的德育管理工作要想做好、做精,工作的创新性是极其必要的,学生、学校的情况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如果总是沿用以前的做法去做很多事情都是不合适的。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不仅要求自己工作要有创新性,而且也应要求学生在搞活动时也要有创新意识。比如学生经常参加的大型活动,在节目的编排上就应鼓励学生自己构思,自己设计,不要照搬别人的东西,这样每次参加活动多会得到同程度、不同方面的锻炼,这对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德育创新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三、创新的大学管理队伍 这里所说的大学管理队伍主要是指兼职班主任队伍和高校政工干部队伍。 1、创新的兼职班主任队伍班主任是学生班级各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学校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在德育管理创新上,作为班主任而言应: (1)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和实施主体教育的核心观念。虽然在现实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班级规模过大、管理头绪过多、工作任务过重、论分排队的压力不减诸种因素,依然是困扰大多数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难题,是难以对班级教育与德育管理工作进行实质性创新的客观原因,但这并未阻滞班主任教师在思想意识和教育观念上的自我提高与自我更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整体环境下,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主体教育,正是班主任教师实施德育管理创新首先应当确立的基本观念。这种观念昭示着,无论自己选择了教育,还是教育选择了自己,作为“班级导’的师者都应当义无反顾,以积极的情绪、开放的心态、欣赏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位班级成员,让每一位班级成员可以在自己的激励和引导之下去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创造自己,去感受学习、生活的乐趣乃至体验生命的意义。 (2)养成关爱、公正诸种品质,建立关爱——公正的教育模式。无论是教育经典的阐释,还是莘莘学子的褒扬,都无不以关爱、公正诸种品质来说明教师的良好素质,称道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班主任教师来说,关爱、公正更是第一位的品质,因为只有当学生感受到,无论他(们)是否引入注目,是否取得骄人成绩,乃至是否遵守群体规则,自己都会和其他同学一样,平等地受到班主任的关注,得到班主任的关心,他(们)的“向师之心”才会让他(们)与班主任进行“真实的交往”,由此而注意到班主任提出的各种要求或建议,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所以,班主任教师要想对每位学生的成长确实有所启发、有所引导,就必须做到尊重、关心他们,理解、体谅他们,信任、接纳他们,以关爱之情、公正之心去感染、感化他们,逐渐建立起一种体现关爱——公正精神的教育模式。 (3)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的自主发展,有赖于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个性自由的发挥;而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发挥,则有赖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即双方通过真实的交往(与角色扮演式的交往相对应)过程而产生的相影响、相互作用。这种真实的交往固然需要双方的默契,惟其在班级组织中,更需要作为组织内外人际沟通桥梁的班主任发挥重大作用。一方面,班主任通过创设教育情境、营造人际氛围,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在教育交往中的主体对话;另一方面,班主任经由与班级学生一起,确立组织目标、拟定活动计划、创设活动情境、体验活动乐趣,可以达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交融。正是在这种主体对话的情境和主体交融的氛围中,班主任就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其指导才能真正切合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的教育情境。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班主任的路标指引下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努力探索自主发展的具体路径。 (4)把握人际沟通与互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工作的艺术性。真正的管理必须建立在有效的人际沟通与互动基础之上,班级德育管理自然也不例外。具体来说,班主任做到以下几个侧面,对于实现有效的班级指导尤为关键:一是悉心观察。在日常的学习和交往中,通过直接或间接地观察学生经意或不经意的外在的言行举止和神态表现,“读”懂他们在一定社会情景下的所欲、所思、所为。二是耐心倾听。懂得倾听既是一种受人尊重的品质,也是人际沟通与互动的基本要求。在班级指导中,角色的不对等和信息的不对称,更需要班主任做一个倾听者,要提供适当的场景,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有时间、有心情去陈述、去解释、去表现。三是及时反馈。无论是直接的对话,还是间接的联系,班主任对于学生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都要在做出分辨和分析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予以及时反馈。反馈主要不在于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表扬或批评、赞赏或惩罚,而在于激励和行为指导。四是设身处地。行之有效的及时反馈,建立在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班主任要尽可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感受他们的处境,体会他们的心情,由此而理解他们的态度、情感和观念,分析他们如此表现的原因,以及预测他们在某些状态下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方式,从而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 2、创新的高校政工干部队伍.专、兼职政工干部同样是高校德育管理创新工作的根本和基石,同时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与灵魂。高校基层学生工作的高端部分要由政工干部去构筑、去完成。可以说,政工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的成长与质量。试想,一些自己尚且说不清的理论,却要学生们都明白;一些自己也未必认同的空话、套话,却要学生们都接受;一些自己也难达到的标准,却要学生们都做到。这样的学生工作将产生何种结果?这样的德育管理工作还谈何创新?应该看到,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仍旧偏少,大学四年的生活绝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校园内度过的,因此政工干部更应该是学生生活中的师长、朋友、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构筑着学生成长的背景、环境;他们的判断抉择提供着学生们价值的参考、导向;他们的教育培养影响着学生们明天的前途、希望。政工干部要正视自己“灵魂工程师”的崇高身份与重大责任。重操守、讲正气,做到权力(尤其是涉及学生工作的权力)上自重、思想上自省、纪律上自警、工作上自勉、观念上大胆创新,做学生的表率,做树新风的模范。 因此,不断提高政工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大力推进政工干部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革命化是必须常抓不懈的工作。抓好高校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具备较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队伍。 首先要打破思想禁锢,本着“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大胆启用、重用富于创新精神的政工干部,从物质上不断改进他们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其千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令他们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 其次,要建立多层次的培训提高机制。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工作要先于学生思想动向,政工干部对新知识、新形式的把握更要先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政工干部在学生工作中表现得好与坏,主要将集中于“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两项内容上,政工干部要想在学生工作中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就必须解决学习问题。“不进则退”这一法则,对于任何人都适用。基于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对学生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及十六大报告中“终身学习型社会”理论的提出,充分借鉴国内高校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的成功经验,应本著“基层化、制度化、正规化”的原则,建立多层次的培训提高机制,争取通过培训将高校政工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上去。 四、创新的学生干部队伍 高校的学生干部主要包括党支部干部、团干部、学生会干部、研究生会干部、班级干部以及社团干部等,这六个群体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创新德育管理的重要依靠力量。学生干部是德育管理的得力助手。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他们面临着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实际问题,普通同学也更愿意向他们撇开自己的心扉。通过学生干部,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实际的思想状况。同时,学生干部也是联系学校各部门的纽带,传达各项任务的桥梁,贯彻和落实各项工作的骨干。 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联系、团结、教育大学生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成为高校德育创新的重要力量。学生干部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一般而言,学生干部都是在德、智、体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他们有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较好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就是一个榜样、一面旗帜,对周围的同学起着其它方式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政治上的核心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学习科研上的标兵作用。 1、树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学生干部队伍首先要从思想上着力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坚持广大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大力推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工作作风,明确认识到上级组织与广大同学赋予的(有限的)权力是用来为同学服务的。确保上任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运用权力,更不是滥用权力,而是遏制自己的权力欲与利欲,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使广大同学满意。 2、建立宽松的群体关系。学生干部与学生群众之问既是同学关系,又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没有群众基础就没有号召力,没有群众基础,学生工作就无法深入学生的心中。群众基础是学生干部德育管理创新的最基本的问题,因为学生干部来自于学生,学生工作最终要面向学生。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中要切实落实所在班级民主评议、一票否决制。各级学生干部,尤其是各级学生组织的“一把手”学生干部的选任中,首先要经过其所在班级同学的民主评议,凡是民主评议不通过的,坚决不予任用。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维护干群关系,讲究工作方式方法。俗话说:人看人,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普通同学信任学生干部同学的严格要求是好事,是基于对组织的信任和希望。学生干部要自觉接受普通同学的监督,对于普通同学过高的、不合理的要求应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通过脚踏实地的为同学服务切实加强学生干部的群众基础,创建宽松的群体关系。 3、创建灵活的制度环境。学生干部队伍的特点之一是其人员构成相对不稳定性。即使作为各学生组织的领导层,其任期也仅为一年。不同个体看待问题角度不同,处世风格不同,这造就了学生组织机构在各自正确的航线上不断前进,同时制度化建设也将为学生干部的依“法”行政,依‘‘理’’管理提供‘‘法制”上的保证并规避学生干部在日常学生工作中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即用制度化促进正规化。在大力推进各级学生组织内部制度化的同时,既要用制度规范,又要用制度放开,要在规范管理的同时,创建个性自由发展的环境。 4、树备创新的工作方式。学生干部首先应在各方面做出表率,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凝练和培养“三种意识”、“四种素质”、“五种能力”,切实让自己为广大同学带好头,服好务。“三种意识”即服务意识,要心中想着同学,强化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意识;无私奉献意识,在克服困难,组织活动中,肯吃苦,不怕受委屈,要敢于奉献,甘于奉献;开拓创新意识,要具备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不断更新观念,勇于面对困难,勇于探索。“四种素质”即讲政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虚怀若谷,拓展海纳百川的人格境界;善于学习,构建工作所必要的智能结构;以人为本,运用民主与情感的工作方法。“五种能力”,即组织管理能力、规划决策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宣传鼓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在实际工作不断运用新方法,掌握新手段,为同学服务、服好务。 大学德育论文:论析经济全球化给大学德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论文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大学德育;社会道德 [论文摘要]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跨越式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身份,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这对我国的大学德育有相当大的冲击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是指全球范围内经济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的压缩,通过反应灵敏的国际市场、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和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科技流,特别是各种便捷的交通和通讯手段以及发达的大众传媒,整个世界正在逐渐变小,不同经济活动主体创司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市场化竞争比以前更加激烈;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己经使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企业成了一个经济共同体,它们之间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给大学德育带来的挑战 (一)给大学德育环境带来挑战 经济全球化就其内容来说主要包括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其实质就在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趋向于直接流动和配置。这其中不仅包含着物质流,同时也包含着信息、知识、精神产品等属于文化范畴的要素的流动,开放性和多样化己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这使得大学德育环境不再封闭,高校也不再是与外界隔绝的“象牙塔”,形形色色的思想意识随着物质技术产品的输入而在我国市场纷纷登场,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在相互激荡中交融较量。这一方面有利于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学习、交流、借鉴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必然导致一些错误、落后甚至腐朽的思想或价值观念趁机渗透进来,冲击我国文化阵地,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造成消极影响。这是当代大学德育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 (二)给大学德育内容带来挑战 大学德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目的,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随之而来的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大学德育教学内容必然面临一元化与多元化、民族化与国际化、中国化与“西方化”的冲突,给大学德育教育带来挑战。如: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社会分工在全球范围的实现,从而导致经济疆界模糊,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淡化;经济全球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产品输入,使得我国大学生向往西方发达国家的物质生活,因而在接受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时表现出感情的复杂性和接受的困难性并存的局面;经济全球化将强化市场逐利意识和追求个人价值倾向,集体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将面临巨大挑战。 北京某高校在20042006年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中发现,在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调查中,对中国青年应以“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为座右铭,45%的学生表示同意,35%的学生表示说不清,25%的学生表示不同意;对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集体的利益,51%的学生同意,24%的学生表示说不清,15%的学生表示在三者利益不发生矛盾时同意,10%的学生表示不同意;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提法,22%的学生认为切合时代特点,十分赞同,40%的学生基本赞同,13%的学生不赞同,25%的学生回答说不清。①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德育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三)给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带来挑战 一定的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是与一定的背景、环境、文化、生活方式和民族习惯等相联系的。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国内的改革与全球化的影响交织在一起,必然会产生暂时的标准失范和价值真空状态。在这种特殊时期,外来文化很容易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某些怀有敌意的人借全球化之机败坏我们的民族精神,这让我们有理由在维护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方面警钟长鸣。 二、经济全球化给大学德育带来的机遇 (一)给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带来机遇 自古以来,世界各民族都十分重视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传播到全世界,而由于受传统因素的制约和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过去我们的优秀传统道德多局限于国家和民族内部,我们极少思考让优秀传统道德走出国门并与谋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时代课题联系起来。随着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拓展,任何国家、任何文明都不能在闭关自守、与世隔绝的状态下生存和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各种文化在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深入地互相接触和碰撞,并且是多方向、多层次、多方式的互动和吸纳。国外媒体对中国文化大量的、积极的宣传、报道,正是因为中国越来越重要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中的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重视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主张始终注意维护和发展本国、本民族的正当利益,强调把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价值原则,将会影响更多的世界公民。 (二)给大学生开阔视野带来机遇 经济全球化使我们不得不对道德教育进行深思:人类必须学会共处,国家必须学会共处,民族必须学会共处,人与自然更需要学会共处。学会共处,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关心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特别要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S·拉姆拉指出:“为培养21世纪的公民,我们必须不断设法帮助学生学会用他人的眼光、心理、心态来看待事物”,“建立一种要求我们为地球上人们更好地生活负责的价值体系。”川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的大学德育要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全球意识,对大学生加强诚信教育。讲信用是社会得以健康运转的前提,信用的前提则是双方都应有诚实的态度,遵守诺言,实践约定。要进行学法、’懂法、用法的教育。我国传统的为人处事的原则是要“合情合理”,缺少“合法”的要求。要进行和平主义教育、共同发展教育,使大学生学会关心他国人民的幸福和命运,树立全球、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观念。 大学德育论文:网络对大学德育教育的机遇、挑战及对策浅议 内容摘要:本文从网络给大学德育教育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出发,就人们关心的一系列问题,如网络对德育教育理念的主导性、对德育教育的方法、对德育教育的模式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了比较清晰的阐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这对大学德育教育更好的应对网络的挑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网络 大学德育教育 机遇 挑战 对策 21世纪,"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最抢眼的词汇。而互联网正像一个不断生长和扩展的大网,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据统计,我国互联网使用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上网人数中的45%为25岁以下的青少年,而大学生又首当其冲地成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随着在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上的量变引发了大学青年在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质变,已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阵地。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1、网络为高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性,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党和国家的声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育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 其次,网络信息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德育教育的资源。互联网是一个大型的交互式多媒体高速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它有效的将分散在各地的通信系统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在时效性、连续流动报道、广为集纳相关信息、提供多种信息形态上优势明显。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资料,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了丰富资料的来源。 2、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使高校的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以往,德育教育以课堂传授或一对一的形式开展,通过促膝长谈,可以很好地解决个人和少数人的思想问题,但这种交谈的内容无法广为传播,对其他有类似问题和疑惑的人无法产生影响。为了扩大宣传,也只能采用作报告、印材料、印报纸等形式,但这些手段因为要受制于场所和时间等因素,所以覆盖面也有限,网络的发展使我们传统中"深入"、"细致"的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同时,正面的声音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等限制,迅速而广泛地传播。 另外,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社会,人人都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这种虚拟性一方面造成了一些人无所顾忌地在网上不负责任甚至错误的信息和言论。另一方面,网络社会又有着某种程度的真实性,在网络社会的虚拟空间,人们反而更容易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德育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意味着可以通过网络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从而有助于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网络使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德育教育,大多采用课堂讲课的方式,德育工作者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精力去查找资料、撰写讲稿,学生则是被动地在一个封闭的空间接受"灌输"。网络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多媒体"技术使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波的三维动画及其它多媒体仿真画面,犹如身临其境,其效果是传统德育教育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4、网络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对象--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是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网络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使得学生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自由地访问所需要的站点,主动了解各种信息资源使大学生接受来自不同角度的建议,经过自身的判断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二是促进学生开放精神的树立。网络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向学生适时地传播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及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使青年人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发展和形成自己的个性,顺利参与社会生活。三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从中获得养料,完善知识结构,学习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并借助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甚至普通人的力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网络这一虚拟现实又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在这里可以大胆尝试、不断开拓。四是网络有利于促进学生民主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法制意识的健全。 二、网络浪潮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的挑战。 1、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给德育教育理念的主导性带了新的挑战。 由于网络文化来的太迅猛,农耕时代和工业文明滋养至今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对它的"应对"、"衔接"和"包容"发生了某种逆转或倒置,结果导致了当今文化中的一些消极状况。基本的一点就是: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精神富矿并没有很好地借助网络文化整体充分地展示,也没有很好地统摄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相反,网络文化的快餐化、工具化致使传统文化发生了某种失范和滑坡。首先,过度商业化了的文化,金钱文化、黄色文化、封建迷信、反对言论以及西方哲学、社会政治和文学艺术的各种流派多渠道的渗入,还?quot;网络文化"带来的浓厚的文化趋同,"西风压倒东风"式的泯灭文化多样性的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次,就网络文化而言,它的多元性尚处于"网络人办文化"的初级阶段,有待于发生"文化人办网络"的质变,"网络人"即使小有文采仍处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范畴。而少量活跃在网上、"IT"业的"小网络文化人"亦不能改变网络缺乏文化的基本面貌。 显然,在此背景下,德育教育的主导性理念受到诸多浅薄的多元信息流强烈的冲击、挤压和挑战。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性又空前增强,多样化的社会经济成本、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必然会带来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评价。这些同样会在网络信息中以各种面貌出现并诱导大学生在行为和意识上发生质的变化,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大学德育以什么样的对策来保证自身理念传输的主导性地位,就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之一。 2.网络成员沟通的交互性给现有德育教育方法的机械性、静态性、单向性、带来新的冲击。 互联网是开放的,聊天室里,你可以不动声色地"呼风唤雨",公告板下,你可以从容不迫,甚至毫不负责任的说三道四,挥斥方酋。其次,所有的网络成员可以同步共享信息,自由选择交流方式,自主决定行为模式。沟通方式的变化使得多民族、多地域、多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更加容易。每个上网者可以与大学教授交流也可能与罪犯沟通;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制造信息;既相互沟通,也相互感染;既可以张扬个性也可以纵扬激情;既不担心无人喝彩,也不担心骂声如潮。面对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传统德育教育的课堂传授、谈心、写思想汇报、评先进树榜样的方法已显得过于机械和单调。针对这种情况,尽管部分高校已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普遍性的高技术少文化、重宣传轻知识、多简介少深入的缺陷。导致了高校网站只成为高校自我宣传的窗口,没能成为一个传播知识,引导学生成才的重要思想阵地。所以大学德育以什么样的途径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二。 3、网络技术发展的创新性与现有德育教育模式的滞后性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三。 网络时代大学德育的背景是新的,挑战是新的。因为网络是创新的产物,是创新的形势,使信息的传输过程变成参与者主动的认识过程。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把真实世界和虚拟时间变得界限模糊了,把实体的现实与创造的现实连接起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认知方式。而这种直接认识方式不知不觉的剥夺了青年学生的独立性知觉,在某种程度上造?quot;虚拟时空"的存在形式,使青年学生不自觉地受这一存在形式的强制性影响和被动性接受,失去理性和自我。再者,网络信息都是以数字符号的形式传播的,甚至人在网络上也以数字符号的形式出现,成为一个符号。在交往中个人的性别、年龄、相貌、种族、身份、阶层、职业等通常倍受关注的特征都被掩盖了,剩下的只是符号的交往。正如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所说:网络虚拟性的危险在于,它以一种更具欺骗性的手段、方式和魅力抓住了你的注意力,并在你没有意识到时就排斥掉你其它的生命感受、情怀、痛苦和乐趣,它利用所有人类交流的欲望和行为,构筑起她扑朔迷离,常开不败的青春。 然而,面对着网络的挑战,我们的德育教育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师的自身素质等重要环节上,自身改革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空泛的高谈阔论与媚俗的市井传闻都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中并存。其次,问题的关键是:教育主体--学生与教师以及他们所依赖的原有教育制度环境已严重滞后,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三、如何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如何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以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我们认为新时期的大学德育工作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关注网络,弘扬东方文化,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 (1)针对网络文化的多元信息流的冲击,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对网络保持高度的关注,做到了解、知情、监控。学校网络中心要明确管理规范,建章立制。要依靠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对因特网的控制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研制能防止、过滤政治诽谤和色情暴力等反动、有害信息的软件和监控系统,构?quot;网上防线",保护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加强"信息疆域"的拓展攻势,积极主动利用互联网这一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穿透力强的载体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网上传播,及时对某些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大局的观点提供事实,针对一些热点问题提出正确的观点,进行正面的引导,使网络处于可控状态。 (2)针对网络文化中的"西风压倒东风"式的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我们要大力弘扬东方文化,重建东方文化的优越感,其意义绝不仅限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维护自己民族一己利益,而是要在摈弃狭隘民族主义的同时,用我们伟大的文化遗产去匡扶正义,用深层次、稳定的文明,支撑浅层次、脆弱的文明。在大学德育教育中我们要注意和倡导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促进东方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交融。 (3)网络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性因素,必然会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嬗变,这种嬗变最可能引发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所以,高校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一、特别要强化"两课"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两课"教育是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措施。在教学内容上要大量引入人文知识;在教学手段上,大力推广电化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座谈式、辩论式,专题报告、专题调查等多种形式。 二、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文化素质系列选修课程,内容要涉及到文、史、哲、体、美等方面。三、要积极举办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播放文化素质教育电视片和中外著名影片。 四、要引导大学生开展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三观三德教育活动、各种征文、书画、摄影、艺术展览及各种社团活动。 (4)加强学生自律教育。高校可邀请相关的网络负责人来校,就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如何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作为主题进行讲座。另外,在德育教学中可以增加"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网民"等相关内容。还可以在网上与大学生开展网德大讨论等活动,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 2、建立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 (1)建立坚持正确导向的网络阵地。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网络阵地。我们除了需要有一批像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这样的网络宣传主阵地以外,高校还要以开放的心态应对互联网的挑战,即要有像清华红色网站那样旨在宣传邓小平理论的网站,又要有北大在线、北大新青年这样一批既坚持正确导向,又能体现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时代精神,集思想性、教育性和多样性于一体,为大学生乃至社会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网站。 办好高校网站,一定要体现出导向性原则。在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上,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要有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政治上的引导。当然这种正面的声音应该是和风细雨、入情入理的,切忌生硬地说教和简单的贴政治标签。 (2)要创造思想类网站网络传播的鲜明特色,将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的结合起来。高校网站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有可读性、服务性。另一方面互联网求快求新的特点又使网络新闻缺乏权威性和指导性。高校办思想类网站,就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经营好五?quot;拳头产品"即:新闻快递、时事消息、时代焦点、专家评论、时代论坛。以体现网络的特色和水平。另外,高校网络还可以充分利用强项专业和优势专业所衍生出来的特色向网络成员展示有关内容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充分体现高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增强高校网站的文化含量,这也是高校网站区别于商业网站的最为明显的优势。,我们还要注重双向交流,界面友好。需从传统媒体?quot;我办你看"到向网络媒体的"双向交流"转变,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交流。学校和老师可以在网络上设置电子意见信箱,倾听学生对学校日常管理和对老师在教学方法、内容上的一些意见和要求。 (3)高校要尝试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如学生工作信息的,党、团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都可以利用校园网,学生社区还可以在网上建立"社区管理模式",让学生尝试、参与社区管理。还可以开展"网页设计"、"虚拟家庭"等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把主旋律唱到网络上来。其次,通过建立心理咨询站和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数据库,开辟德育教育的新路子。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网络引起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具有超时空、迅速的特点,因此这种心理咨询安全便捷,利于打开学生的心扉。利用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库的超信息量、立体化的特点,突出正面引导的作用,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3、要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 高校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不能是对网络一无所知的"网盲",他们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大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此,一是要尽快地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二是德育工作者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学会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疑解难;四是要把高校传统的宣传工作阵地,如报刊、学报和教学、科研成果等资料,特别是"两课"的教育成果,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来,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4、高校德育教育要在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前瞻性的探索。 (1)要确立终身德育教育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扩展,知识更替的周期越来越短,单纯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一次性教育已经过时,与终生教育理念相适应,高校德育应树立终生德育理念。高校德育主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 ,由这一主题所决定的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等德育目标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而需要教育对象在德育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内化、升华、实践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素质,在时空上它不仅需要小学、中学、大学道德教育的相互衔接,而且还会贯穿德育主体的人生的全过程,而且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新的德育问题会不断的出现。所以,高校在德育教育上要确立终身教育的理念,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提高教育对象的自我修养能力。 (2)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我们可以以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教育为基础,向实践能力和鉴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延伸。其次,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学生同社会的接触增多。我们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必须进行创新,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将德育教育向社会延伸,可以在校外建立德育基地,可以与工厂、企业和街道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回到活生生的道德生活中去,在道德交往和实践中学会道德交往与实践,在责任承担中树立真正的责任意识。 (3)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还要倡导生动活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将传统的"灌输"方法转变为"吸引"和"参与"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政策,我们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文风表现出来,并且利用多媒体以声、色、光、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体现出来,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化不解为理解。也可以在校园网络的信息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针对学习马列课程的学生在网上提供各种参考资料,让学生参与教育。 总之,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关起门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代之而起的应该是开放的德育观念,既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既要增强教育对象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能力,又要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大学德育论文:关于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大学生德育功能多样化研究 论文摘要:新媒体对德育的影响越来越深,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巨大影响时,德育应该是积极能动的,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和应用,高校大学生的德育发生了变化。为了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的价值和意义,高校德育必须应时而变,并充分发挥其功能。 论文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大学生德育;德育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作为新媒体主要成员的网络已遍及高校的每一个角落,并迅速改变了阅读、写作、运算和信息交流的传统方式,这一变化不仅改变了教育教学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作为高校教育根基的高校德育。本文拟结合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在分析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高校大学生德育功能的多样化。 一、新媒体环境的特点 关于新媒体内涵的表述甚多,但目前没有一种被学界所普遍接受。归纳众多表述,是从时间的相对性、技术的数字性以及传播的互动性三方面特征来解释新媒体的,即: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我们认为,移动多媒体(手机短信、彩信、游戏、电视、报纸等)、网上即时通信工具、虚拟社区、电子信箱、门户网站、播客、微博、户外LED等,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 (一)多种新媒体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互联网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环境。各形态的传播媒介发挥所长弥补所短,同其它媒介互补形成一种配合优势。如今大多传播媒介都是以网络信息传播媒介为基础,形成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整体。 (二)新媒体提供多元文化环境。以往媒体传播的信息很单一,有一定局限性。首先信息的传播者是固定的,导致信息的内容很局限。其次,信息的接收者也是确定的,而且以往媒体传播受时空限制,以上原因导致以往媒体营造的并非是一个多元的文化环境。随着科技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内容变得多元化,信息接收者接收信息变得不受时空限制,信息接收者变得不确定。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信息内容,增强了信息的开放度,这就意味着新媒体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多元文化环境。 (三)新媒体带来的不可控性和虚拟性。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主要依靠互联网,互联网方便快捷,但是也使得传播的控制度降低。网络技术使以往统一传播、统一内容、统一接收的信息时代一去不复返,同时也使政府对言论和信息的控制能力下降。另外,网络技术的时空特征使网络传播具有虚拟性,使网络主体有更强的自主性,这样会导致不真实的信息产生,并且没有有力的机制进行监控。因此,新媒体特征使信息传播更加复杂,其复杂性使得舆论导向的控制更加困难。 二、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新媒体自身特点及其不断发展变化不仅影响着现代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更影响着高校大学生德育现状。我们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一)新媒体使德育主体的“灌输”能力下降。现代科技之下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丰富多彩、传播的形式各种各样、传播迅速及时以及涉及范围广,特别是自由交流的功能,使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媒体带来的影响和教育,更排斥教育主体的理论灌输,这样就削弱了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效果。其次,由于政府监控信息的力度不够使得媒体上出现了超越道德范围的信息,从而德育主体的权威受到挑战。高校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得大量信息,不自觉地接受到了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和观念,逐渐对德育主体“灌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排斥或抗拒,因此削弱了高校德育的效果。 (二)新媒体使德育客体的思想行为发生变化。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传播具有不可控性,一些不良思想观念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慢慢侵蚀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大学生正值身体、心理和思想塑造和成熟的阶段,形成的三观还不稳定,有些大学生缺少自控能力,好奇心强,易冲动,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可能被错误思想误导,被腐朽文化侵蚀。更有一些高校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被网络的虚拟世界所迷惑,道德意识淡薄,最后迷失在人生道路上。 (三)新媒体使德育环体多元化。现代媒介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大学生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身边的事、国内的事,外面的世界对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方便快捷的网络让如今的大学生见多识广,视野开阔,但是信息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不明确,多元文化的碰撞导致价值冲突加剧。高校大学生面对多元的文化和多元的价值观,产生矛盾心理和迷茫心态。 (四)新媒体促使传统德育方式改变。新媒体视野下的高校德育方式受到挑战。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传播信息内容之广泛、信息承载量之大、信息传播速度之快是德育教育必须面对的挑战,高校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浏览各种新闻,查阅需要的资料,自由的进行网络交流,在这过程中他们会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大学生接受德育主体的灌输,但不愿意接受陈旧的德育教育方式。 三、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大学生德育功能多样化 面对新媒体的各种特征,德育应与时俱进、主动变革,并且发挥自身在教育领域的主导作用,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应充分发挥高校德育的功能。 (一)德育引导思想意识的功能。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言论更加开放,高校德育的导向功能更难充分发挥。在这种相互冲突的多元化状态下,高校德育的引导功能显得更加重要,其价值更加突显。 “高校德育在多元化的价值趋向中突显主旋律,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现代媒介环境中的主导地位,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思想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要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提倡的道德规范来教育广大青年学生,使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以直观形象的或间接抽象的,语言或非语言的,简单的或复合的多种方式影响大学生,并促使大学生在与其他社会成员交往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把外部这些功能转化为认识性的、情绪体验的和意志性的经验”,只有这些道德规范转化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这些道德规范才具有社会主义导向性和规范性。 高校德育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各种优越条件,更好地发挥德育功能。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德育可以利用网络的生动性、快捷性和开放性建立有关德育的网站,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弘扬主流思想,使这些思想观念深入大学生心中,从而进一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他们逐渐成熟的道路上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此外,高校德育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转变德育教育方式为更生动更灵活的方式。现代网络技术已与高校大学生密不可分,大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接受现代网络媒体传播的大量多元化信息,德育主体的灌输权威受到挑战,因此,德育主体更需要发挥引导功能。 (二)德育传授道德知识的功能。德育传授道德知识的的功能是指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德育向高校大学生传授道德知识以及培育他们道德能力时所发挥的功能。有学者称其为“中介功能”,即“当我们把它作为环境影响人的素质的中介因素的时候,我们主要强调道德教育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提高他们运用道德知识分析判断道德领域中发生的问题的能力。” 在科技进步网络发达的时代,高校大学生德育深受新媒体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大学生缺乏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力,那么就可能做出错误选择。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越来越不可控制、越来越不可预测,信息的多元化使大学生愈来愈难做出价值判断。因此,德育应发挥作用,向大学生传授德育知识培养德育能力,使得大学生面对积极的和消极的信息时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显现新媒体带来的积极影响,回避消极影响。在高校德育中,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把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生动巧妙地展现出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传授德育理论知识。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网络技术相互沟通,引导大学生正确分辨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三)德育创设环境的功能。在现代网络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现代媒体,由于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与媒介环境具有高度一致性,所以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深受新媒体影响。因此,为了完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就需要发挥高校德育功能,改善大学生道德形成与发展的环境。 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现代媒介进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德育环境建设,创设更有利于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深入大学生心中的德育环境,同时加强建设有关德育的网站,优化德育的媒介环境。在新媒体视野下,只有充分发挥德育功能,才能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水平。 大学德育论文:浅析中国传统道德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要求 论文关键词:传统道德 大学生德育 工作要求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道德品行的民族。然而,当前我国少数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相应地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引起有关邵门的注意。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水平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进德观念,对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具体要求展开了相关论述。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注重勤俭节约、奋发向上、孝敬父母等。然而,当前我国高校中,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某些相应的道德水平低下的现象,这需要我国传统道德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相应的要求。 1当前大学生道德水平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水平可以说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一面来说,由于大学生都受到过高等教育,在一些是非问题上通常有较为正确的判断,比如往往注重社会的公平等,他们对社会上一些偷摸拐骗的现象表示憎恨并能坚持斗争。然而另一方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某些问题上表现出道德意识薄弱的面。本文主要就对大学生道德意识中消极的一面展开相应分析。 第一,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的现象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各种商品和服务琳琅满目,一些大学生贪图物质上的享受,同时在一些场合铺张浪费,盲目攀比。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紧跟“时代潮流”,身上的数码产品一直都是最新款。另一些家庭条件一般甚至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也盲目攀比,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由俭人奢易,由奢入俭难”,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勤俭节约的民族,当前大学生这种拜金主义思想,奢侈浪费的现象需要运用我国古代的有关传统道德来加以教育。 第二,贪图享受,懒惰。一些大学生经历过高中的勤奋,然而一进入大学就觉得自己熬到头了,可以轻松地过完自己的大学生活,逐渐养成贪图享受,懒惰的坏毛病。一些大学生成天在宿舍睡觉和打网络游戏,为此甚至牺牲上课的时间。这些大学生在平时不好好学习,贪图享受,一到考试时临时抱佛脚。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等,这些都是劝诫人们要勤奋,不能过于贪图享乐,墉懒成风。 第三,一些大学生“孝道”的缺失。在一些大学生中,由于长期不在父母身边,同时一些高校也不太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中有关“孝敬父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表现出“孝道”的缺失。一些大学生在外求学,体会不到父母在家中为自己的担心和操劳,从来不给家里主动打电话问候父母,即使主动联系父母也是张口要钱。很多家长感慨: 孩子读的书越多,反而对父母的亲情越冷淡了。另外,加之上文提到的一些学生盲目攀比,拜金主义,这些钱都来自父母,有些学生甚至虚报学费等手段来欺骗父母。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孝道”的民族,在古代很多文化精粹都专门强调“孝”的价值,最为著名的当属《二十四孝》。 当然,目前我国大学生一些道德水平消极面不仅仅只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本文仅选择三个主要的方面,通过结合我国传统道德来对相应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 2中国传统道德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具体要求 我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传统道德观念深人人心,这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基础和条件,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应的具体要求。 第一,传统道德内容需要同大学生德育工作内容相结合。针对上文提到的一些大学生具体的道德缺失的现象,高校有关部门需要结合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相关内容来开展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比如针对一些大学生铺张浪费等现象,高校有关部门可以结合《周易》中“君子以俭德辟难”、《尚书》中“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左传》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等有关内容来倡导学生节约,反对浪费;针对一些大学生贪图享乐、懒惰的现象,可以通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宝剑锋从磨炼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相关内容来勉励大学生勤奋上进,同时针对部分大学生孝道的缺失,可以根据《论语》中“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等有关内容加强对学生“孝道”的教育。 高校本身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大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有关部门通过发现大学生道德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去寻找我国传统道德中相关内容,找到结合点,把这些相关的传统道德贯穿于大学生的德育过程中,促进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第二,根据传统道德观念,加强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塑造。当前一些大学生存在道德缺失现象,主要是因为其道德观念意识不强,需要高校管理部门加强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塑造。例如,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一些大学生铺张浪费,主要是节约观念薄弱,具体表现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不够珍惜。在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高校有关部门需要强调“俭以养德”,以此来塑造大学生的节俭观念,使大学生认识到通过节俭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才能富国富民,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总体来说,针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薄弱现状体现出各种道德缺失的现象,高校有关部门在德育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融人到德育工作中,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念。 第三,传统道德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孝道”教育。“百善孝为先”,可见在我国传统道德中,“孝”具有极高的地位。然而,在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中,“孝道”教育几乎还是一个盲区,而在大学生中又确实存在这“孝道”缺失的现象,所以这势必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孝道”教育。学校可以开展相应的活动来推动大学生“孝道”教育,比如可以举办孝子演讲比赛,让本校学生的故事来感化同学,让他们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为人之本;另外可以开展相应的主题团日活动,让学生自己参与有关孝道的讨论,让大学生自己去认真体会“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的含义。另外,高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一些更加有实际意义的活动,比如向学生提供免费拨打父母电话的服务,此外还可以组织相应的自愿者活动,让学生参与学校附近的社区老人关爱行动。通过这种实际行动来培养大学生的“孝道”。 3结语 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传统道德,针对我国大学生道德现状中消极的一面,高校德育工作需要结合我国传统道德来开展。首先,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同传统道德的内容相结合;其次,高校德育工作要注重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最后,我国传统道德尤其要求注重对高校德育中“孝道”的教育。总之,中国传统道德对我国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需要遵循这些要求,努力促进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 大学德育论文:试论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探讨 论文摘要:社会是一本无字教科书,是人生的大熔炉,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会潜移默化地在大学生心中打下深刻烙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既是民族延续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又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从这样的意义上说,社会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课堂,优化和完善社会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平台。 论文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德育;社会化 一、现代德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是“我讲你听”,“我说你服”单方面的生硬灌输的方法,这种靠枯燥的说教来“包打天下”的做法,实践证明,效果并不理想。社会实践与传统德育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不是单纯的就课本谈课本,就理论谈理论,就观点谈观点的教育模式,而是以具体、真实、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为背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激发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现代大学越来越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现代社会的高度信息化使得学校的围墙越来越只具有形式的意义。学生获取知识、积累经验、确立观念将越来越依赖于社会,社会上不同群体的利益观、价值观,各种层次的人际关系、大众传播的不同内容,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学校无法从根本上把这些影响拒于门外。特别是互联网的运用使得学生接受信息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选择性大大增强。在互联网上,各种不同的政治文化观、道德观、价值观交织在一起,使得学生很难分辨出真善美、假恶丑,这些现象对学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开放的社会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学校德育如果仍用较为封闭的传统教育模式来运作,将学生置于相对封闭的学校环境之中,脱离社会现实世界,忽视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动性和创新性的呼唤,那当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和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发生冲突时,就会显得束手无策,无法解决这种深层次的矛盾。社会是一个大熔炉,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会潜移默化地在大学生心中打下深刻烙印。从这样的意义上说,社会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课堂,优化和完善社会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平台。 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认知能力 只有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才能让大学生看到了一个多维的、多姿多彩的社会,才能看到理论与现实的统一。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大量真的、善的、美的人和事;同时又亲眼目睹了理论与现实的冲突,将一些假的、恶的、丑的东西呈现在他们面前,从而使他们置身于一个多元的社会。他们看到的不仅是我们的祖国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真正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只有全面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又深刻体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最终才能使他们对课堂上学来的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具有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和立体的把握,并对自己的未来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改变纸上谈兵的浮夸作风,积极投身实践,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知晓自身的不足,充分认识到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校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计划,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自觉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二)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置身于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下,它在适应性、开放性、协同性上都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生存要求,使之在实践过程中自觉强化对生存能力的认识,自觉追求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的“准社会人”身份使之在参与社会活动时,要独立完成许多社会工作,这就使得他必须增强合作意识,与团队成员协同作战,具备一定的大局意识、协作精神,才能在集体中求生存,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才能得到体现。[2]由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贴近社会生活,可以让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创业有一个心理准备,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强化忧患意识,变压力为动力,这样才能更加珍惜短短的大学时光,更加刻苦地学习,更加顺利地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社会实践能够使大学生进一步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为未来的社会角色做好各种知识储备,并在自身能力和现实需求的差距中寻求不足,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明确努力方向,努力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为提高综合素质、承担社会责任、做好社会工作做好各种准备。这种准备越充分,毕业后就会越快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周围同事处理好人际关系,尽早地进入工作状态,打开工作局面。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最能够检验大学生的学习成果的,“高分低能”的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在实践中使之领悟到仅仅有大学课堂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才干,这既是知识观的内容,也是个人创新、创业的现实需要。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渐进的过程。大学生只有在发展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体会其渐进性、发展性。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他时刻体会着自己发展能力的巨大改变。因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深刻了解到社会、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这无疑会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推动力,他们会竭尽全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为适应日益变化的世界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社会实践活动还为大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实践中检验出的真理对大学生的发展能力才更具有说服力和导向性。 (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意志,考验品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依赖社会实践,心理素质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提高心理素质,应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情景,锻炼应对复杂事物的能力,引发大学生的自主行为,以良好的心态自觉接受和吸纳外界信息。特别是让有心理问题和轻度缺陷的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投身到社会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经受锻炼,接受挑战,可以有效地改善各种心理不健康问题,增强使命感、自豪感、危机感和道德判断力等内在素养。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 每个人要从一个学生走向社会人必须要经过实践这个环节,否则,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在互动当中融合起来的。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社会实践是他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一种产物。因此,高校应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扎实地搞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一)建立健全机制,畅通育人渠道。要想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就必须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畅通渠道,打通路径,使其在整个育人系统中发挥更大作用。 1.健全管理机制体制。使社会实践活动保持良性运作的首要条件就是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和管理。首先,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必须提高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把此项活动视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其次,学校应加强整体设计和规划,设立专门机构,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既有学校层面的统一管理又有教师层面的具体指导,不让学生处于自由参与的松散状态。第三,逐步建立起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四,及时总结,交流经验,查漏补缺,扬长避短,注重活动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2.优化环境育人机制。学校党政齐抓共管,社会各方协调有力,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保证其育人效果的社会基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不能仅仅靠学校,更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还没有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没有把这项活动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地方有些单位或部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责任,总是走走过场,搞搞形式,把大学生当成单纯的劳动力,使他们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其实,对于社会来说,如果每个单位都能将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德育教育问题视为自己份内的责任,变应付了事为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真正得到锻炼,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能产生人才效益,那么最终真正受益的除了社会和大学生之外,还有单位或部门本身。因此,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环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引起各单位的高度重视,落实在行动中。 3.完善考评导向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既要有机构、有组织、有思想教育和引导,又要建立起合理的考评制度,制订相关政策,完善导向机制,调动学生和教师踊跃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一是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学体系之中,和教学质量管理一样建立起严格的考评制度,将学生成绩记入档案,评定方法参照教学实习、毕业设计同等看待,二是积极制订鼓励政策,将其劳动付出按照一定的工作量计算。三是学校可出台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开展智力创收,并主动创造条件使学生通过岗位实践缓解自身的生活压力。四是可以设立活动基金,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科技发明或已产生效益的合理化建议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并与大学生评先选优挂钩,将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实践的动力,增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 (二)丰富活动内容,强化育人效果。高校在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必须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搭建活动平台、丰富活动内容、强化教育效果。在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社会实践与传统教育要有机结合。对大学生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做好历史文化的传承,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这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可以回眸历史、直面现实,展望未来,这种实践教育是任何理论教育课堂不可替代的。坚持社会实践与传统教育的结合,会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更具时代感和历史厚重感,它赋予活动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于大学生德育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社会实践与专业知识要有机结合。书本和课堂给予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只有将之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强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是前提和基础。专业理论不等于专业技能,只有通过实践过程才能转化为实际技能,在实践中检验和创新理论、丰富和发展理论内容是每一个大学生的神圣使命;而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就是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是理论源于实践又服务实践的必然要求。 3.社会实践与科技服务要有机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服务,是每一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学校办学的宗旨,同时也是检验大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环节。只有把社会实践与科技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活动的科技含量,才能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社会实践与勤工助学要有机结合。高校想方设法为大学生提高勤工助学的机会,这是改善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状况、缓解经济压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更多的在校大学生走向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前奏。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能够解决其生活问题,使其生存得更有尊严,更有价值,另一方面也能体会劳动的甘苦,培养其艰苦奋斗作风和吃苦耐劳精神。坚持社会实践与勤工助学相结合,既符合组织者的设计意图,又能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 5.社会实践与择业就业要有机结合。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市场需求因素,同时也有大学生对社会或自身认识不足的问题,即择业观问题。有些岗位非常需要用人,却招不到人,有些大学生宁可几年荒废在家也不愿意去自己不满意的岗位就业。无法实现人才和岗位的有效对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寻找自身条件与社会需要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更加明确自身的定位,为更好更快地择业就业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6.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要有机结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市场经济为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施展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高等学校只有把把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勤奋学习、提高素质,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向社会、创造财富,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愿望,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明智之举。 大学德育论文:浅谈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德育路径研究 论文摘要:全球化的发展给我国大学生德育造成了较大冲击,积极探索大学生德育路径成为教育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甘当公仆、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和合协作、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引领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启迪和借鉴。 论文关键词:精神;大学生德育;路径 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德育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全球化、一体化。所谓全球化就是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的与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的跨国贸易活动交流的不仅是资本、商品等,而且也交流观念和思想。但这种交流并非平等和对称的,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往往通过“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控制和不对称交流,通过各种方式向不发达国家输出和渗透本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从而给弱势国家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合理地应对全球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研究的命题。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对外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难以避免地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享受到全球化的成果,同时也必然面临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反映在高等教育上,就体现为我国高校大学生自强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公平公正意识的加强,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伴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我国高校教育逐渐淡化了德育的传统,普遍出现了重理轻文,重工具轻价值,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专业化教育倾向。由于培养目标的功利化,“科学工具主义”泛滥,致使高校的德育弱化,大学生整体文化素质下降。大部分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上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传授、轻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由此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扭曲发展,致使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价值观混乱,理想信念模糊,物质享乐至上,诚信观念淡薄,行为规则失范,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目前大学校园里学生种种不文明行为,学生基本礼貌的缺失等现象都是比较常见的,极端的则发展为大学生自杀,甚至出现学生杀害教师的个别案例。这种种令人痛心的现象都反映出加强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紧迫性。 二、精神的时代价值及与全球化大学生德育价值取向的契合 1.精神的时代价值 (1)精神的教育塑造价值。精神的教育塑造价值主要是指精神在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方法以及工作作风等方面发生教育塑造作用的意义表现。精神对人的教育塑造主要体现在人的行为方式、情感寄托、价值根基方面,它使人的理智、情感、意志发生深刻变化,从而使人具有深厚的、有着与社会责任、民族命运相连通的旷达胸襟。通过学习和弘扬精神,可以提高广大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净化和改善社会环境,抵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种种不正之风,为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渊源。同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奋斗一生,善于学习,善于批评和自我批判,伟大的人格等许多方面不仅是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而且是当代每一个青年人学习的楷模。正如邓小平同志在代表中央为同志开追悼会作的悼词中说,“他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并且概括了“我们要学习”他的6个方面,其中之一是“要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 (2)精神的规范导向价值。是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典范。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精神。精神的规范导向价值主要是指精神对人的信仰的确立、人格的形成和提升、价值取向的确定等方面发生规范引导作用的意义表现。精神是精神价值实现与物质财富创造的统一,它对人的规范导向与对生产的规范导向是同时实现的;同时,精神的精神价值的实现包括精神价值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的哺育,它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人的人格。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先进的文化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高尚精神,它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精神通过规范引导人的行为,净化人的灵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的优良的工作作风、严谨认真求实的工作态度、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的火热激情等,体现精神价值在人的进步和完善中的实现。一句化,精神对激励和引导人们怎样去学习、工作、生活,怎样去做人,具有一种永恒的规范导向价值和功能。 (3)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是世界各国人民公认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他将中华民族精神通过自己崇高的人格修养加以提升,并以独特的魅力表现出来且日益彰显出它的社会凝聚价值。价值追求上的理性自觉,情感寄托上的诚实厚重和审美风格上的壮美崇高,是精神的内在表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是精神在社会凝聚力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意义表现。精神凝聚向心价值产生的过程,就是人们的共同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人格完善、审美情趣等不断地模塑、规范、认同、统一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心理上归属感不断得到强化的过程。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每个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可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传承久远而不衰,兴旺发达而不败,就需要有一种能够凝聚人心的优秀的民族精神,就需要有一种能够包容历史、直面现实、拥抱未来的时代精神。精神作为我们时代民族精神的升华,已经并将永远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精神的感召激励价值。精神的感召激励价值是精神对人的感动召唤、激发鼓励作用的意义表现。的崇高精神,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精神的感召激励力量是巨大的。凡是了解的人,甚至仅是和他见过一面的人,都深深被的魅力所感染、所折服。西哈努克国王由衷地说:“是我的师长,我的兄长。他从没有教过我怎么做,但他的行为本身就是我本身最好的榜样。”法国前驻华大使马纳克说:“同谈话是一种精神享受。他的精神总是闪闪发光。我认为,没有人怀疑这种精神。凡到过中国访问的著名人物没有一个能赶得上他”。今天,那百折不回、永往直前的必胜信念;火热旺盛、必夺斗争胜利的工作热情;蓬勃向上、永不倦怠的精神状态;藐视困难、勇于克服困难、乐观豁达的精神,仍在感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着。这确如一位大学生所说:“总理平凡而伟大的人生早已化成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使人们的灵魂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2.精神与大学生德育价值取向的契合 (1)严于自律的精神与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相契合。一生严于律己,从青少年时代起,他就从严培养自己的好习惯好品质。一贯主张:“领导者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不是仅仅对下批评”。“缺点和错误的改正要从领导者做起,首先是要敢于进行自我批评,多负一些责任”。这实际上是他修身自律的真实写照。作为中国最早的大学生之一,他没有安于现状,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自律是当代大学生优秀品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过程。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发扬刻苦好学、严于律己的精神,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爱国爱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大学生应具有的道德品质相契合。道德观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一生的革命实践和奋斗历程都闪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人格。在他13岁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他以后的革命生涯中,始终贯穿着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一生是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私奉献一生,他是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楷模,他视自己为人民的公仆,把民族的、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对人民,我们要如对孺子一样地为他们做牛的。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而死”是他毕生的追求,也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评价。优良的道德品质是大学生“成人”的基础,是健全人格的根本,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因此,为了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可以用精神凝练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明晰办学思路,通过这些方式和途径让学生学习的爱国爱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以此激励大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自觉克服个人本位主义、利己主义的错误倾向,不断自我磨炼、自我改造,做一个自尊、自重、自省、自励的高素质的人。 (3)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相契合。的道德认知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的基础上。从青年时代起,就远涉重洋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最终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并矢志不渝地践行自己的誓言——“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它宣传奔走。”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告诉我们,大学生只有树立科学的信仰,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并为之矢志不移地奋斗,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了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感染力,高校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的形式向大学生讲述对马克思主义的追寻、最终确立和为之奋斗终生的过程,帮助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政治信仰,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始终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矢志不渝地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 (4)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精神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观相契合。取信于民,是一向遵循的行为准则。从学生时代就逐步培养起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他认为诚信是天道,人类无诚信不灵。人无诚信不立,官无诚信不威,国无诚信不宁。从而认为诚信为天道、人道、政道、国道。他认为“发于言,著于行,无丝毫假借,无智利相扰。”主张培植“趋重‘实际’精神”,极力提倡“思想要自由,做事要实在,学问要真切”。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他反复倡导要“讲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求实效”。凭着良好的人格信誉,取得了与他接触的外国政府首脑和外交家的崇敬与信任。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把诚实守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永恒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当前,大学生认真领会和践行在做人方面的求真精神,有利于消解当代大学生的失信行为,也才能促使学生为追求真理而拼搏和献身,也才能真正实现其人生价值。 三、精神引领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路径 1.以德育观变革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变革是搞好大学生德育的关键。蔡元培先生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为所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因此,大学不仅仅要培养专业人才,更是探求学问、追求真理、关怀终极的地方,是人类追求进步的精神殿堂;是培养健全人格,独立思考能力的神圣场所。大学应充分利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政治资源、教育资源,大力弘扬德育思想,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形成普遍认可、富有特色的精神支柱。应把大力弘扬恩来德育思想作为强基固本、形成全校共同的价值评判和理想追求的基础工程来加以建设,作为提高素质、养成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的重要途径不懈探索。“用恩来德育观育人”应成为高校办学育人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办学指导思想中坚持大力弘扬恩来德育观;在教育思想观念中强化用恩来德育观育人的素质教育观;在办学思路中把弘扬恩来德育观作为师德建设、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三大工程的中心。 2.以德育观变革教育教学体系 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因此,完善和优化课程设置,在整个教育体现中突出思想教育是搞好大学生德育的主要途径。学校应把学习弘扬恩来德育观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从踏入校门起就了解、熟悉恩来德育思想。学校还把恩来精神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的重要内容,讲述远见卓识的德育思想。帮助学生坚定共产主义政治信仰,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学校还把学习践行恩来德育观作为师德建设的主线,从上岗培训到职务评聘,从教风建设到考核奖励,一以贯之并不断深化。 3.以教育观推动学风建设 优良的学风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也是道德素质提高的集中反映。学校把创优良学风作为弘扬恩来德育观的重要切入点和落脚点,这是践行恩来德育观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可以通过编印下发“学恩来精神,创优良学风”的学习读本,组织学生系统学习理解恩来精神;同时,可以邀请亲属、研究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与纪念馆、故居、童年读书处等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定期组织大学生参观学习。为了加强教育引导,学校还可以开展“班”评选命名活动,从而推动大学生德育活动不断深入。 4.以德育观彰显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的重要载体。学校在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中突出宣传恩来德育观,围绕弘扬恩来德育观,可以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网站、广播、校报、宣传橱窗等都可以把弘扬恩来德育观作为重要内容。学校还能通过举办生平事迹图片展、举办弘扬恩来精神主题教育晚会、书法书画展等艺术活动宣传恩来德育思想。此外,学校还可以高度重视把弘扬恩来德育思想与学校的人文自然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如在教学楼群中间建造“怀恩亭”,敬立铜像等。通过环境的熏陶,让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契合我们时代的精神。 大学德育论文: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德育维度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精神成人 德育维度 论文摘要:大学生精神成人越来越成为教育者共识。从激发胸怀天下、追求统一的爱国情怀,强化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弘扬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锻铸刚健有为、奋发进取的自强精神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德育维度。 大学生精神成人越来越成为教育者共识。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尽快成人成材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事关国家前途与命运。 激发胸怀天下,追求统一的爱国情怀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各民族儿女为团结统一而不断奋斗的历史。我们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激发大学生胸怀天下、追求统一的爱国情怀,使大学生成为爱国者。 一是引导大学生立报国之志。大学生是高素质人才聚集的群体,是国家未来建设力量的中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人才的争夺也日益呈现出国际化趋势,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优厚待遇,形成了对全球高科技人才的强大吸引力。许多跨国公司也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研究开发基地等形式,加紧争夺和利用那里的人才资源。我国也面临着严重的高科技人才流失问题。解决人才流失问题,除认真实施好人才强国战略外,要从大学生入手,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唤起大学生强烈的爱我中华的自觉意识和深厚情感,引导他们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并为祖国忘我奋斗。 二是引导大学生学报国之才。要引导大学生深切感受到报国不能仅仅记在心上,讲在嘴上,更需要有报国的专业知识,要把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学习上来。虽说活到老学到老,但是学习的最重要的阶段还是在学生阶段进行对于知识的积累,这种积累包括自学能力的积累、书本知识的积累、动手能力的积累、交往能力的积累等,大学是一生中最关键的学习阶段,所谓“大学”,就是去更多去学习一些东西,用来打造自己迈向社会的基石,为将来服务于社会。 三是引导大学生行报国之为。爱国就要忧国、救国、报国,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大学生,忧国可能智不能及,救国也不可能遇到,但我们要引导他们认识到:一个人可能生不逢时,不能在救国的战场上英勇杀敌;也可能智力不高,没有济世救人的治国良策;但却可以时时处处尽到报国之心,可以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全部联系到对民族国家的贡献上去。报国心是一种平常心,并不需要特意表现,关键要立足岗位,尽到自己的职责。大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首先,要认同岗位。大学生理想色彩较浓,总希望“干自己喜欢干”的工作,其实现实难以达到,大多数人都只能“喜爱自己从事的工作”的状态,我们要引导大学生做好工作的基础上提升自己。其次,要认识到职责要求的客观性。职责不仅对态度有要求,更对水平有规定。工作质量不高,以自己态度端正来搪塞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积极主动提升工作水平是履行职责的前提条件。 强化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 “和”思想是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的理想追求,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整个发展过程,渗透于中华民族思想、实践的各个方面。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就要把大学生思想观念引导到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目标上来,使大学生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一要引导树立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人文理念。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作为拥有较多知识与话语权的大学生,一定要把公平和正义写在自己的心上,有一颗容易感动的心灵,一双流泪的眼睛,这样才能有效防范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泛滥,才能保证有更加完善的制度政策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人要在社会中营造诗意般的栖居环境,离不开邻里间的友好亲善、互帮互助,离不开同事间的光明磊落、以诚相待,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重视爱心和诚心的构建。大学生是时代风尚的引导者,要倍加具有爱心和诚心,有了爱心和诚心,就有了人交际的心理前提和精神准备,就能克服人际交往的物化影响,建立起新型的人际关系。 二要引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在世界面临生态环境难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引导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就显得越来越紧迫和重要。要使大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时代,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现代人虽然已经处于主动地位,但人始终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当人粗暴地干预自然的时候,就一定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要培育大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大学生保护好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生态理念。三要引导树立各种文明共生共存的国际理念。一些西方国家不择手段地进行以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文化扩张,想以之统一世界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各种文明共生共存的国际理念,对于坚持文化的民族性、独立性、自主性,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历来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永葆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成为世界四大古文明的仅存硕果,具有独特的魅力,具有无比的生命力。大学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承载者、传播者,有义务、有责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使烛照中华数千年的人文之光薪火相传、熠熠生辉。使大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一体化,但文明不能一体化,不同文明之间应该以平等和包容的精神开展广泛的文明对话,通过对话和交往形成良性互动,谋求共生共存。认识到中华民族和平崛起,就必须建构自身强有力的文化认同,在世界上树立一个良好的文化形象。中国“和平崛起”,与历史上世界大国的兴起大为不同,靠的是开放价值与制度体系的形成,靠的是中国自身的发展,而不是靠战争掠夺兴起。 弘扬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 中华民族始终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扬名于世,从来就有舍身取义的气节操守,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凛然正气,有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高尚情操,有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优秀品质,有言必行、行必果的处世准则。这些都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源泉,要促使大学生成为社会美德的传播者和师范者。 一是道德建设思维的出发点,要由“泛政治化”转向重在人自身的德性建设。“泛政治化”的实质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表现在把思想道德的任何内容、形式、方法和措施都披上政治色彩和用于政治功利性,这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新时期要求道德建设以人为本,重在教化人们如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教导人们具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是道德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要从以整体为中心转向集体与个人相结合。集体主义是我们价值观的基本主张,但在国家民族和集体没有受到生死存亡威胁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重在人本身的建设和个性发展,将集体发展诉求与个人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舍小家为大家固然不可少,但我们更需要小家与大家兼顾,现实中往往是保小家也是为大家。 三是随着道德建设载体形式的转变,道德建设的方式和工作思路要发生转变。网络已成为第四媒体,对社会特别是对青年人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网络上人与人之间是一种自由平等状态,是一种思想自由流露、观念平等交流、情感交互作用的过程,所以,也是我们思政工作者的重要平台。 锻铸刚健有为、奋发进取的自强精神 纵观历史,中华民族历经无数次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但历尽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定,与这种刚健有为、奋发进取的自强精神息息相关。锻铸新时代的大学生刚健有为、奋发进取的自强精神,使当代大学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一要培养敢于竞争的勇气。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首要法则。随着人才市场的全面放开,优胜劣汰的竞争必然给强者带来机遇,使弱者面临危机。大学生要强化自己的竞争意识,崇尚竞争,敢于竞争,大胆与竞争对手一比高低。竞争的过程是一个锻炼意志的过程,也是自己不断成熟的过程,在竞争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敢与面对,大胆地接受挑战,经历就是最大的财富,要能不被一时的困难和失败吓倒,不为压力和风险动摇,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大胆展示自己的风采。 二要培养不怕挫折的精神。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要教育青年不能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面对挫折,不应过分地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沼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要把暂时的挫折看成是一种财富,是一种锻炼,要有擦一擦额头上汗水的潇洒,拭一拭眼中欲滴泪珠的坚毅,继续前进。 三要培养敢于创新的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面对未来社会,仅仅学好书本知识、获得高分是不够的,只有把书本知识和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才能站在人生舞台的制高点,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求。要教育大学生大胆怀疑,敢于打破常规,小心求证,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电子测量论文:电子测量仪在船舶计量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船舶运输行业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鉴于此,就针对船舶做好相关的计量工作也越来越重要。而传统所普遍采用的测深钢卷尺计量方法,因受到测量器具与人为性操作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各种误差情况时有出现,因而随着我国船舶运输行业的高速发展,在进行计量操作时亟需采取相关的电子测量仪器。本文就基于对电子测量仪的构造及其原理的分析与探讨,来进一步阐述了其在船舶计量当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关键词]电子测量仪;船舶计量;构造;原理;应用 近些年来,在船舶计量方面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发展迅速,尤其是以电子测量仪器为代表的计量设备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而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应用水平还相对较为滞后,完全无法满足于快速发展的船舶计量需求。为了提高我国船舶计量管理的水平,我们不但要尽快加强对有关计量技术的学习,同时还应引入先进的电子测量仪器,尽快追赶上国际水平,以实现对企业效益的有效维护。 一、仪器构造及原理 本文就以美国霍尼韦尔公司(honeywell)所生产的HERMetic UTI2000 TOUCH电子测量仪器为例,详细介绍了这一电子测量仪器的仪器构造及原理。这一测量仪器目前在船舶计量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主要被用作于大型容器当中的液体空距、温度和底水计量方面。其可借助于尺砣上的电子传感探头,依据声波位于不同介质环境下传播速度差异来实现对于液面的精确定位,同时通过超声波的传输时间长短来就超声传感器和被测量介质之间的位高情况,具备一体化的测量效果,可实现智能化的自主校正,具备良好的测量精准性与稳定性。 (一)仪器构造 1、电子传感探头 这一部分内容就包括了导电性、温度传感设备、剩余空间、参考高度等内容,其还具备一项磁性开关,在将探棒伸入进储油罐内实施测量作业之时在通过两处位于存储罐底端位置的磁铁之时便可将探棒当中的电源开启。 2、电子终端 此部分仪器就包括有指示灯、显示屏、键盘、蜂鸣器、变压器等。其作用价值主要是通过将由传感器所获取到的信号转换成为蜂鸣器声响,同时指示灯发出闪烁并将数值读出并显示。将所测量介质的温度、稳定性、导电性及相关信息显示于显示屏之上。 3、存储管 这一仪器主要是通过不锈钢所进行制造的,在操作的过程当中可对传感探头发挥出较好的保护效果,在存储管当中安装了快速连接探头,仪器设备能够十分高效的被安装至船舱计量口阀门位置,其上端安装有顶盖,能够在不应用时对传感探头起到一定的固定及保护效果。 4、不锈钢卷尺 不锈钢尺是传感探头和显示单元信号传输与地线连接的重要中间介质,在卷尺的两面都印有一定的刻度值,其中一面为公制刻度另一面为英制刻度,在进行船舶计量时通过观察其刻度数值便能够准确的了解到反应点与读数标识间的距离,卷尺读数窗口具有明确的读数指示与视窗刷;其中所预先设置的清洁器能够有效的预防运输介质被吸入外壳当中,在清洁器上设置了两个开关按键,另外还有一个专门用作维护的工具。 (二)仪器原理 仪器传感探头即为不锈钢管,在其末尾出封闭有PFA头,主要是应用在对于高、低粘性液体的测量过程当中,其具体涵括有温度传感器、超声波液位传感器、导电电极等设备。能够通过一次测量便可完成对于船舱以及储藏罐体静态容器空高液位、温度、底水等四方面指标的测量。 仪器空距感应设备主要是采用两项压电陶瓷板以及电子电路所共同构成,在感测探头一端被浸入至石油液体当中,接收器即可获取到所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同时将其所测得的各类信号及编码发送至接收器来引起蜂鸣器的持续声响,进而便能够实现对于空距的测量。通常在设备出厂之前已经对于传感器进行了校对验证,因此在投入应用之后的具体操作过程当中已经无需再对其空间与界面进行调节处理。 温度传感设备是由铂电阻温度检测设备所构成的一种元器件,其更多的情况下是被安装于温度电极当中,为了能够将测量反应时间尽可能的减短,在此电极当中便添加了一种导热体,能够将温度检测元器件所发出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此传感器电阻式温度检测器元件电阻值对于温度特性曲线均会存储于传感器存储器当中,且由于船舶发生偏移或是漂移等情况而产生出的误差值均可通^安装于传感器探棒当中的微处理器来予以校对与补偿,微处理器能够将更多的数据信息予以串行化同时将之显示于控制面板,将所测得的数据如实的显示出来。此时若要对传感器亦或是卷尺再进行更换也无需再次予以校对验证。空距、温度转换和设定等相关操作均可借助于控制面板来实现。 在对介质界面进行检测之时,主要是利用单个测量电极与接地电极间的导电性来对液面分界点进行测量,在仪器通过非导电液体空间进入至导电液体空间之时,传感器导电电极和与之相关的电子电路编码信号便会将蜂鸣器声响从长时间的持续,转变为中间存在一定间隔的声音,进而便能够完成对于介质界面的精确测量。 二、在船舶计量中的应用 (一)参考高度测量 在船舱计量口阀门处正确连接仪器,同时做好对地线的连接工作,卷尺清洁器应被设定为关闭状态,开启舱计量口阀门同时启动电子测量仪,之后将不锈钢尺的把手旋转按钮松开,持续放入到船舱罐体当中,促使传感器能够完全浸入到所要测量的介质当中,在传感器触碰到基准底板后,按下开启按键,把仪器转换为浸入与温度存储单元,其中“+”键能够切换出仪器的浸入功能,在此过程之中偏移量往往采用毫米为单位而展示于显示屏上,同时蜂鸣器每间隔2s鸣响1次。持续下放传感器直至其触及基准板蜂鸣器连续鸣响即可逐步将卷尺卷收直到蜂鸣声完全停止,在此过程之中要做好对显示高度的记录工作。 (二)空高测量 使卷尺清洁器处于开启位置,同时卷回直至蜂鸣器每间隔2s鸣响1次。而后关闭卷尺清洁器在传感器和船舱储罐当中的存储介质发生接触后,对蜂鸣器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将会即刻使其转变为持续性的蜂鸣,此时应当位于反应处逐渐下放传感器以确保能够实现更加精确性的测量,相应的这时面板当中所标识出的数值即为剩余的空间高度。若仪器数值标识与剩余空间高度存在出入时,应当对读数采取及时的更正处理。 (三)温度测量 在对船舶存储舱体空高完成了测量工作后,即可调整仪器至温度测量处,依据空高测量数值来选取适宜的温度测量点,将曲柄把手旋转按钮松离,持续下放卷尺促使传感器可进入至规定液位高度,将传感器在这一液面高度进行摇晃,以保障温度探棒能够逐渐测得附近介质的平均温度。温度对于介质稳定性的影响信息会交替显示于仪器面板,在其所显示的数值趋于稳定后便可进行读取并予以记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应用便携式电子测量设备,不但具备先进的技术优势,且其功能种类十分多样,操作起来也十分便捷,同时还可极大的提高测量作业的安全性,有助于降低油耗及污染情况,可大幅度的提高计量工作的精确性,能够同时实现对介质温度、液位与底水的精确测量,在船舶计量方面作用价值巨大。 电子测量论文:浅谈电子测量的应用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家的科技力量也不断增强,计算机、通信技术等高科技产业也不断的更新换代。与此同时,“电子测量”这一名词就出现在我们大众的视野。并且也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到各大高校,之后就不断的被运用到各大领域中。电子测量技术凭借自身的优势,在科学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下面我们就电子测量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电子测量 应用与发展 虚拟时代 一、电子测量 如果我们想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评价,就必须通过测量来实现,而在所有的电子技术中,能对研究对象作出中肯的分析和评价的只有测量。那么电子测量到底是什么呢?电子测量是以电子技术为基础手段的一种测量技术,也是测量学和电子学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它主要运用电子科学的原理、方法和设备等对各种电量、电信号的性能进行测量,而且也可以通过各种传感装置对非电量进行测量。 二、电子测量的特点和作用 电子测量被广泛的应用,其自身肯定具备了其他技术所没有的特点。首先就是电子测量的测量量程广。量程,就是仪器测量范围上限值与下限值之差,而我们所要测量的大小差距较大,这就对测量的要求更高,量程广就是电子测量技术的显著特点。其次是电子测量的测量速度快。因为电子测量是通过电子的运动和电磁波的传播来进行工作的,所以测量速度是其他技术所不能比拟的。当然不止这两个,例如测量准确度高、频率范围比较宽等也同样是电子测量的特点。 电子测量不仅在科技领域有很大的作用,在我们日常的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大的意义。电子测量的出现使人们认识了电磁波,对波的了解更加深入;显微镜的不断换代,使人们发现了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门捷列夫用这句名言肯定了电子测量的作用,可见电子测量在科学发展中至关重要。 三、应用与发展 电子测量可以通过传感器将非电量变为电量进行测量,这也就是广义上的电子测量。而狭义的电子测量则包括更多的方面,如能量的测量、电路参数、信号特性、设备性能的测量等。电子测量的出现也使一大批电子测量仪器出现。这些仪器经历了从模拟仪器、数字仪器、智能仪器,最后到虚拟仪器的发展过程,到达了二十一世纪电子测量发展的前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也就对电子测量提出更高的发现要求,所以应该致力于电子测量技术的深入研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电子测量的发展方向有以下几点: 1.加大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融合。计算机、通信是这几年来发展速度飞快的信息技术,电子测量依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使电子测量技术与计算机、通信的应用更好的结合起来,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看到电子测量技术在计算机、通信行业中的应用有更好的发展。 2.制造技术趋于现代化。针对电子测量所研究制造出的测量仪器也不断的发展,但应该加快其发展。在国外,EDA、SMT等制造技术,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制造质量。而我国也应大量采用CAD、等技术,实现技术的“模块化”,使测量仪器的研究周期不断缩短,这样就是电子测量仪器更新换代加快,有效的提高我国在电子测量领域的发现水平。 3.电子测量仪器的通用化。传统的测量仪器过多的依赖于硬件性能,这就使电子测量仪器在科技领域中的发展受到了限制。硬件性能的操作、控制等在一定条件下会使电子测量仪器不能正常的使用,从而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我们可以根据电子测量的需要,把控制性能与其紧密结合,改变软件的设计从而达到改变测量仪器的功能,使得一台测量仪器可以同时实现多种功能,增加测量仪器的用途。 4.测量平台的扩大化。国家在前期的发展中着重制造业的发展,通过制造业的壮大来提升我国的实力。但随着电子测量的出现,我过也开始发展能为电子测量提供平台的服务行业。但是目前来说服务业的发展数量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电子测量的发展,所以我国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大力发展服务业,鼓励那些经济实力雄厚的电子仪器高新技术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给予他们更多的政策支持,促进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 四、虚拟时代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第一台虚拟仪器在美国诞生。随后就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一系列的效应,各国纷纷开始朝着虚拟化方向发展。虚拟仪器产品在全世界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加,我国也正积极的投入到虚拟仪器的研究中。想要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局面,促进电子测量仪器虚拟化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国内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自身实力。 结语: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走了质的提高,电子测量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成效也特别显著。但是,未来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依然是科技发展的重要部分,而我们更是要实现“兼容性,模块化,软件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才能使电子测量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总之,电子测量技术是多领域共同发展的结晶,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也必然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防实力。 电子测量论文:基于项目教学法和微课在《电子测量与仪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电子测试技术进入标准化阶段,企业要求从事电子测试的人员的实际能力也在不断的转变,而目前高职教育中《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的实验教学由于实验项目缺乏创新,还是以课本理论实验传授为主的模式,很难适应现代化企业对电子人才的要求,因此本文讨论了项目教学法和微课在电子实验教学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和微课在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电子测量与技术;实验教学;项目教学法;微课 0. 引言 人们通过测量来认知世界,揭示世界运行的客观规律,从而拥有改造世界的能力,可以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而电子测量的应用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技术领域。《电子测量与仪器》是高职各电子类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其实验教学环节对学生掌握常规测量仪器的原理、选用原则、如何进行电子产品调试和测量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专业职业技能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1,2]。 而目前国内许多大中专学校都存在实验教师队伍人员缺少、人员能力的不足、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健全、实验设备过于成就和实验项目缺乏创新等情况,同时在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实验教学中,由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限制,往往学生们在实验室所做的实验跟不上实际企业的需求,存在着严重的滞后问题,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对电子人才的需求[3]。 一般的电子测量实验教材理论分析较多,针对具体的问题的测量方法介绍较少,且实验过程也相对枯燥,往往学生们面对实验元件没有头绪,不知从何先手,所以需要更多的实践教学实验[4]。 1. 当前《电子测量与仪器》实验教学中问题 《电子测量与仪器》是高职各电子类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其实验教学环节对提高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电子测量水平对至关重要。笔者通过查找和参照相关的的文献,并结合自身多年的电子测量实验教学经验,归纳和总结了当前《电子测量与仪器》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5]: (1) 实验教学资源的匮乏 高职教育一般比较注重理论的教学,侧重于基本知识的传授,往往不重视实验室的建设,而《电子测量与仪器》是一门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性,但受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健全、软硬件资源的缺少,教师队伍建设不足和实验项目缺乏创新等方面的限制,许多实验教学不能实践性地进行操作,只能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导致大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把握知识点,难以理解电子测量实验的技术要点。 (2) 内容有些枯燥乏味。 实验教学课程主要内容是关于各类电子测量仪器及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如模拟式电压表的检波器基本原理与结构,数字式电压表中A/D转换器的的分类及主要原理框图组成,万用表的组成原理等,都涉及了许多基础电路图和原理框图,内容比较枯燥乏味,难懂不易理解,学生易产生抵触厌学情绪。 (3) 测量仪器分类较多,但实验教学课时有限。 随着电子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制造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大量新的一代电子元器件诞生,电子测量仪器功能越来越丰富,技术指标和性能也不断提高,用于特定的测量对象和测量条件的电子测量仪器也越来越多,同时也促使电子测量技术和电子测量仪器产生了新概念和新发展趋势,测量仪器分类越来越多。 2. 项目教学法和微课的实验教学实践 在理论基础欠缺的情况下实施项目教学法,完全由学生独立设计与实施显然是不合适的,可先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针对实验教学中某个实验任务,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制作实验室微课,加快学生得到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储备过程,然后实施项目教学法,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最后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设计实验并制作微课视频,通过PDCA循环进一步的改善实验教学效果。 (1)项目选择 由于《电子测量与仪器》这门课程与工程实践应用密不可分,因此老师在实验授课时通过播放与实验相关的微视频来缩短理论知识讲解时间,如某型号信号发生器的演示视频,基于虚拟仪器的电压测量系统等等,经实践证明,通过微视频的播放,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快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储备。 (2)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的目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点,以工程实践需求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设定,项目的具体任务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素养和能力而定;项目设计时,不一定要涵盖所有实验知识点,但重点知识必须涵盖;根据实验项目总体要求,把实验教学内容隐含在具体的项目,让学生在执行的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提高综合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3)项目实施 首先老师可结合该项目才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讲解项目的目的和要求,让学生对整个项目有个总体的了解,其次,老师应确定好项目的分组情况,由项目小组成员共同推荐项目负责人和各个成员的职责。 (4)目评价 项目的评价可分为三个阶段:自评、互评和综合评价。自评是在项目负责人的主持下,项目小组成员通过反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怎样解决的,解决效果怎样,最终实验成果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明确项目的得与失,并探讨失败的原因和改进的措施。互评是在老师的主持下,各个项目小组负责人展示自己实验项目的成果,然后通过公开答辩,且其他小组成员均可以对该项目提出问题,以评价促进学习,大家共同提高。综合评价是老师总结各个项目小组完成情况,给出的完成类似项目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且老师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3. 总结 微课作为一种新出现的教学方式,很适合在《电子测量与仪器》实验教学中开展,结合项目教学法,可构成PDCA循环圈,且在整个循环圈中,学生都是直接的参与者,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分析、解决和创新等综合能力,更可让学生明白团队的能量。通过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和微课相结合的方法,必将极大的推动《电子测量与仪器》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更加的切合专业技术培养方向,为学生以后就业、创业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电子测量论文:我国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着,电子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速度以及检测的功能都在迅速提高,对这些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电子测量仪作为测量的重要仪器,他的准确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科学技术的水平,所以,我们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技术指标、结构特点等等全方面了解电子测量技术,对现有电子测量技术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对电子测量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电子测量技术 发展 现在世界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科技的发展,要想在现在世界中立足,必须发展自身的科学技术,满足现代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社会生产以及创新的日益发展,对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的现状是对电子测量技术的一个重大考验,电子测量仪器需求不断的更新换代,并将软件技术、虚拟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应用到电子测量技术中,使电子技术在智能化、精确化、简约化和多功能化等多方面得到提高,同时,这也是未来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同时,应该注重对这些方面的创新,如果出现了现在的技术条件不能满足电子测量仪器的要求的情况,通过这些时间也可以为后续改良电子测量设备的做出积累,我们要结合现代社会对电测测量仪器的需求和专业的电子测量技术的知识,对未来电子设备的发展做出贡献。 1.电子测量仪现状 1.1 多功能化 现有电子测量仪器应当和以往的传统电子测量仪器不同,原有测量仪器仅仅只是依靠硬件设备发挥检测的功能作用,这一测量方法限制了测量设备的用途,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测量任务,现在通过对测量仪器的改进,让一台电子测量仪同时可以完成几种任务,不仅仅是针对单一的任务,大幅度的提高了电子测量仪的使用率,实现了电子测量仪的多功能化。通过对任务的整合转换,使电子测量仪能够同时实现热能、光能、电能等多种能量之间的转换,使电子测量仪对多种数据进行测量,从而使电子测量仪具有多功能化的特点。 1.2 模板化 模板化,指的是设计技术采用功能模板化。通过对测量仪器的模板化进行调整,对测量仪器起到及时配置的要求。在对测量仪器的性能上实现模板化的调整,将模板化技术运用在电子测量仪器中,⒋蠓度的缩短创建一个新模板、新系统的时间,减少了新建的测量步骤等等。在电子测量仪器的更新上,我们也可以运用到模板化设计理念和模板化技术,能够辅助测量仪器的更新,使测量数据更加精确,保证了在测量中数据的准确性,所以模板化理念和模板化技术将是电子测量仪器未来发展中一个具有较好发展势头的一个新兴技术、 1.3 多技术综合化 电子测量仪器技术的发展理念是智能化控制,通过相互结合多项技术,对设计理念、生产工艺和发展模式等多项技术进行改进,使电子测量技术更进一步。可以将技术应用在电子测量技术中,例如在电磁检测仪器中,通过对无线通信技术、超导体传输技术、微电子设计和纳米技术的结合,使测量仪器成为具有现代化技术的创新性技术。除此之外,还可以把大数据计算和传统的电子器件测量仪器相互融合,测试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电路的测量转换数据,加快工作效率、减少数据获取的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电路做出调整。 2.未来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 2.1 软件技术 软件技术指的是将微管理芯片技术这一软件技术应用在电子测量设备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大家的好评。从上世纪80年代起,软件技术就已经开始被专业的一起技术研究者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时,DP结合软件技术组合成的虚拟电子设备新兴软件技术出现,软件技术在电子测量仪器中的运用一直持续到现在任然被认为是一个可以长足发展的技术,有越来越多的软件技术被应用到电子测量设备的设计中,例如RC-42、CIB、USB等许多的新型电子技术都被运用到测量仪器中,这样的设计为设备的测量功能提供了标准的结构器件,例如将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到仪器中,我们就能通过对计算机的windows页面进行操作取得测量结果,有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统计系统对测量数据进行收集、排列、整理、计算和统计,然后将数据但应到显示页面,增强了仪器的说一句管理的性能,所以,软件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测量仪器中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更多的应用该技术,使电子测量技术做出进步。 2.2 虚拟测量 虚拟测量是属于一种数据精确度较高的测量技术手段,虚拟测量技术在电子测量技术中的应用将会带动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但目前虚拟测量技术并没有得到较好应用,虚拟测量技术对测量仪器的要求较高,要作用虚拟测量技术,必须提高当前电子测量仪器的质量。虽然目前虚拟测量技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应用,但任然有技术专家对该技术进行测量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进步,为未来虚拟测量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对电子测量设备的研发中,在各类传感器、元件和技术中的研发条件下,研发出了各种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专业、迅速、智能化的专业仪器。虚拟测量技术是未来电子测量仪器发展的重要特点,我们应该对此加以研究,获得更准确地数据。 2.3 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技术指的是将无线信号传输到与各个地区相互联系的互联网进行综合应用的新型移动网络技术,是属于未来通信设计中一种重要的手段。现在的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广泛,例如WiFi,WiFi技术是一种盛行于全世界的无线网络技术,WiFi技术是由世界以太网络兼并组织命名的一种专业的网络术语。WiFi技术也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信号运输技术,指在几百米的范围类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与互联网相互连接获取无线信号。WiFi技术仅仅只是无线通信传输技术中的一种技术,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远程无线网络技术也可以在电子测量设备设计中被推广。例如,现在光纤远程信号传输技术属于比较新型的网络技术,能够在较远的距离之间进行信号传输,也能成为一种远程监控的无线网络技术。所以,我先通信技术也是我国未来电子测量仪器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应用,将成为新一代电子测量设备的技术特点。 3.结语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测量仪器也在不断的发展。在21世纪中,我们对于电子测量仪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电子测量仪器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现在,对电子测量设备的设计技术奥球也越来越严格。要具有兼容性、精确性高和稳定性强的电子测量设备才能满足现代工艺、生茶和生活的要求,我国目前的电子测量设备具有了一定的先进技术,为我国的电子测量设备市场输出了许多先进的设备,但是任然存在着巨大不足,尤其是现在技术不能满足高速变化的技术和要求,在电子科技技术水平这一方面任然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有着较大的进步空间,所以,我们在对电子测量设备进行设计时,必须和想在发展技术相结合,明确我国电子测量技术的特点,结合创新研制出世界领先的电子测量设备。 电子测量论文:电子测量误差分析研究 摘 要:如今人们的生活中,电子测量仪器的应用已经十分的普遍,但是在实际的测量中很容易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就使得测量的结果存在误差,难以进行我们之后的数据需求。在文章的讨论中,主要就电子仪器测量中存在的误差问题进行分析,从电子测量误差的概念进行出发,分析了造成电子测量误差的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希望能够在之后的测量中减少误差,提高我们测量的精准度,更好的应用于生活中。 关键词:电子仪器;测量;误差分析 前言 现在生活中的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其中的电子测量是无所不在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着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电子秤,测量中使用的电压表、电流表等,都涉及到电子技术的应用。但是在电子的测量中,由于它们的灵敏性,往往不规范的操作或其他原因的影响就会造成实际测的数据具有偏差,给我们接下来的数据应用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在接下来的分析中,主要就电子仪器测量中的误差问题进行分析,保证能够对测量中的误差降到最低,从而更加准确的反映出我们所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1 电子误差存在的类型 电子仪器测量中根据造成误差的原因不同,大概将这些误差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在之后的降低误差中能够有着更好的针对性。由于电子测量中所应用的计算数据思路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难以对数据准确的进行计算,这属于系统误差;接下来就是在实际的测量中,由于操作过程中,每次的实际操作不能够完全一致,这就使得在所得到的数据上有着一定的不同,这类误差一般为随机误差,可通过多次测量,减少其误差;同时由于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流程不够规范,并且可能在读数中有着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测量的结果与实际值有着较大的偏差,这种误差被称为疏忽误差。在这几种误差中,有的可以通过人为的进行多次操作或者规范操作将误差降到最低,增强电子测量的数据的准确性。 2 电子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测量设备的误差 测量的设备存在`差主要是所使用的测量仪器的附加件引起的误差,一般是由于仪器的读表精确度较低、仪器表的固定不够严谨或者仪表的零点存在问题、刻度不准等等问题。同时仪器所使用的电压不同、电流不稳定等情况都会给电子仪器的测量结果带来影响,造成所测得的结果不够精准的情况。这些由于电子仪器所存在的问题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是较少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它在不同环境下的存放问题,也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影响,不过这种误差可以通过对仪器的校准的方式对其进行降低,保证能够更好的为数值的测量提供依据。 2.2 人为使用的误差 人为误差主要是相关的测量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测量操作中造成的影响,一般是由于测量人员的分辨力、视觉疲劳或不良习惯等造成的,同时不否认部分测量人员缺乏责任心使得测量的结果存在问题,同时不好的操作习惯和对于刻度读错也是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并且对于仪器的应用操作中所使用的规范程度也会给测量的结果造成巨大的影响,或者说在测量中没有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预热、调节和校准等工作,都会给接下来的测量造成误差。同时在不同的人员进行测量中,不同人员之间的差异也会造成读数的误差,使得测量的结果出现不同,造成数据的不准确,给接下来的数据的使用带来困扰。 2.3 外界环境影响的误差 对于不同仪器所使用的环境也是不一样的,在实际的测量操作中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外界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电磁场和外界振动的影响对于仪器的测量要求条件的不一致性也会引起对于测量结果的误差。同时在校准的过程中,对于所需要的外界环境的达不到规范的要求,就使得仪器在首先的校准中就造成了误差,这样的结果对于仪器测量结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实际的电子仪器的测量中,外界环境的因素对其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就需要引起我们密切关注。 3 减小误差的主要方法 3.1 对设备误差进行减少 不同的仪器设备有着不一样的测量精度,在这样的测量中能够保证测量的数据的准确性,并且在每次的测量中,都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同时对于一定时间内不使用的仪器,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减少仪器本身的问题所带来的误差,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因此在对仪器的问题提高测量的准确度的时候,需要尽量将被测量出现在接近仪器表满刻度的区域内,这样便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读数的准确性。同时在使用之前对于仪器的校正更是十分必要的,要求能够将仪器的刻度、指针等问题进行准确的校正,同时需要保证仪器的附近没有磁场等严重干扰物的存在。对于仪器所存放的环境也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证,这样也不会对仪器造成损坏,在之后的使用中出现误差等问题。 3.2 规范人们的操作方法 对于仪器的使用,都是会经过人工的测量,在人工进行测量中,相关测量工作人员的操作方式对于测量的结果也是有着较大的影响的。对于人为因素所产生的误差,大多是由于人们在实际操作中没有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测量,这样便不能够有效的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需要注意的是,纵使有些电子仪器设备在实际测量中严格按照操作的规范进行测量,对于仪器的不同,也会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这也是需要人为进行注意到的。并且在对数据进行读数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能力,准确的对这些数据进行记录,保证为接下来的数据处理提供更好的数据。同样为减少误差的出现,我们在进行读取数据和记录中,可以通过多次进行记录或者采用多人对同一数据进行记录,最后求得其平均值,增强数据的准确性。 3.3 降低环境对设备的影响 对于电子设备对数据的测量中,外界环境的影响虽然比较难以注意到,但是经过实际的评定,电子仪器外界环境对测量数据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首先对于电子仪器的调节,需要保证外界环境符合电子仪器校准的要求,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仪器在接下来的使用中测量的更加准确。同时环境中湿度、温度、电磁场和热源的影响对于仪器的考验也是比较大的,在外界环境多变中进行存放测量的设备,肯定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在之后的测量应用中,不能够准确的进行测量的工作。并且在电子仪器进行实际测量中,需要特别注意周围电磁场的影响,因为电磁场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到小磁针的指示,这样纵使操作再规范,也难以保证读出精确的数据。所以在电子仪器的测量中,需要特别注意外界环境的影响,增强测量的准确性。 4 结束语 在如今的生活中,电子仪器应用的十分普遍,但是对于影响其测量精准度的影响因素也是很多的,同时由于测量的方式,不管通过怎样的测量方式,多么先进的测量设备,测量结果存在误差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在实际的测量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误差,使得测量的结果更加的接近准确值,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出测量的本质属性,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对于影响电子仪器测量的分析,这样便能够对我们之后的测量方式进行调整,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误差的影响,避免不必要的误差产生,提供测量的精准性,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方便人们的研究工作。 电子测量论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电子测量仪器领域上的应用 摘 要: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电子仪器测量中是非常重要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测量的,电子仪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的作用就是要进行相应的测量,因此,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到电子测量仪器领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是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电子测量仪器领域上的应用进行分析,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电子测量仪器;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就是指利用计算机或者是其他的信息设备来对相应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得到有用的信息的过程的一门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将同一类型的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这样计算机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处理。目前,人们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电子测量仪器领域上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于电子仪器的测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要重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重要性 (一)测量的作用 测量也可以使得生产活动的行为更加规范,在机械零件制造的过程中,已经生产完成的机械零件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检查,判断这些零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而且通过测量也可以了解相应零件的各个环节是否符合零件的使用要求,工作人员对于零件的参数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够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 (二)数字信号处理的意义 测量技术在不断地发展,目前测量工作使用的都是电子测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的应用使测量结果更加精确,也提高了测量的效率,但是电子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都是利用电信号的形式来进行表示的,这样测量人员就很难对测量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但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将电信号进行转化,转变为数字信号,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对相应的数字信号进行分析,保证了后续工作的稳定运行。在电子测量仪器测量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的是直流电压,那么就要进行数模转换,如果使用的是交流电压,那么就要先进行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的转换,之后再进行数模转换。这样就可以使得测量的结果更加准确。通过相应的实验可以发现数字信号在利用的过程中可以对整个电子测量仪器的测量过程进行简化,这样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减少了各种因素对于测量结果的不利影响。 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电子测量仪器领域的应用 (一)在发生器上的应用 发生器就是信号源,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电子测量设备,发生器使用的是频率合成技术,但是无论是直接的数字频率合成技术还是间接的锁相式频率合成技术,都必须要利用低通波滤器来完成相应的测量工作,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主要内容就是进行滤波,而合成信号源能够克服晶振仅仅能够提供特定频率的相应缺陷,提高了信号输出频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还能够使得输出信号频率达到与基准频率相同的高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就能够提高发生器的功能,使得信号源变得更加稳定。 (二)在电业测量中的应用 电子测量的过程中,电业测量是非常常见的,也是最为基本的测量方式。电业测量的机理就是将测量的电压转变为直流电压之后再进行相应的测量。目前电业测量已经被数字化,数字信号处理的过程中涉及两个核心的问题:一个是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转换之后再进行A/D转换,另一个就是在得到了直流电压的时候直接进行A/D转换。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转换,A/D转换所包括的量化和取样都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中非常基础的环节。在实际的应用中,将这两者应用在了电压表上,这样电压表的测量准确性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测量的范围、抗干扰能力和分辨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在示波器中的应用 示波器是一种利用波形硐允静饬拷峁的一种电子测量仪器,被测量的信号必须要将电子束打在相应的荧光物质上,这样屏幕上就会显示出相应的图像,工作人员就可以对所显示的图像进行分析和解读。如果使用的是常规的电量,那么示波器均能够进行相应的显示,例如频率、峰值、电流和电压。但是如果遇到了特殊的电量,就要通过一定的调整才能够利用示波器进行测量,例如调幅度和相位差等。示波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但是示波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符合相应的规范,如果违背了相应的操作要求,就会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在正常的情况下,示波器设备所显示出来的图形能够准确地描述出被测量的信号,以下就是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电示波器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如果将示波器设备当作是信息系统,那么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关系式:s0(t)=s(t)*h(t)。 其中,s(t)是我们需要测量与观察的相应信号,s0(t)是在示波器上所显示出的相应的波形,*是一种卷积运算的符号,h(t)是指已经输入的信号源。因此为了保证测量人员所观察的信号和示波器上所显示出来的信号的契合度较强,那么就要保证示波器的输入激响能够满足迪拉克函数的要求。这一函数为h(t)=δ(t)。 只有这一函数成立的时候,s0(t)与s(t)才能够相等,按照斯彭斯的信号理论可以得知,如果上述的说法要想成立,那么就示波器的宽带就要无限大,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这一条件是无法达到的。而且示波器在使用的过程中,还会受到相应的3db带宽的影响。进行估算的时候,使用的是方根原则,而且被测量的信号就是高斯信号,而且高斯信号也是方根原则能否成立的关键,在实际的应用中,高斯信号极少,这样就导致了高斯信号与示波器之间会出现较大的误差。要想减少这一误差就要利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反卷积技术,相应的关系式如下:s(t)=s0(t)(l/*)h(t)。 在这一公式中,l/*就是指反卷积计算,在这对关系式中可以将误差缩小,这一计算公式在过去仅仅是在理论推力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很少被应用。但是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通过数字信号技术就可以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具体的项目测量中,使得电子测量仪器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假设使用一个标准信号,将其输入到相应的示波器中,并且将这一输出信号设定为s(k),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能够准确地计算出示波器对于信号的离散型算式h(k),在对这一离散型算式进行存储的过程中,需要加存一个信号重构的反卷积算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无论示波器达到了什么样的标准,信号是否存在着失真的现象,都能够根据现有的信号进行重构,从而得出我们想要得到的信号。这样,进行电量信号的观测便无须再受到示波器的限制。 结论 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永远离不开测量工作,其是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而电子测量技术与电子测量仪器则是当前测量工作所使用的高级手段,为实现测量工作的精确化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看出,数字信号处理对于提高电子测量效果以及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能够让电子仪器测量的性能提高至原效果的数倍以上。虽然当前该种方式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这也为我们的研究提出了更加丰富的思路,让我们可以进一步在科学的高峰上继续攀登。 电子测量论文:虚拟电子测量仪器技术 摘 要 近年来出现的虚拟仪器突破了传统仪器的束缚,是仪器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虚拟仪器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测试测量仪器组建技术,由计算机操纵,利用高性能的软硬件平台及模块化硬件板卡,结合高效灵活的应用软件,完成各种测量、测试任务。 【关键词】虚拟仪器 测量 LabVIEW 1 虚拟仪器概述 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ation)是一种计算机控制的仪器系统,以通用化计算机作为核心的硬件平台,由使用者自己设计定义,具有计算机操作界面,测试功能由软件来实现。它通过应用程序,将通用化计算机与功能化硬件相结合,这样使用者可以通过友好图形界面,自己操作计算机,完成对被检测量的采集、判断、分析、显示、存储数据等功能。 1.1 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的比较 虚拟仪器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软硬件测试平台,它可代替传统测量仪器并自由构建专有仪器系统。传统的测量仪器受到硬件的限制不能发挥很大的互联。而虚拟仪器将仪器硬件搭载到计算机平台,再加上应用软件,将计算机硬件资源与仪器硬件有机的融合,大大缩小硬件成本和体积,通过软件实现对数据的显示、存储及分析处理。 1.2 虚拟仪器系统的构成 虚拟仪器系统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硬件是基础,软件是核心。基本硬件是计算机和信号采集调理部件。计算机自身包括微处理器、储存器、显示器等部件;信号采集调理部件为GPIB仪器控制模块,VXI/PXI,仪器模块/总线标准模块以及数据采集卡。软件构成主要有开发平台软件和用户应用软件。目前使用最多的计算机语言是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NI)的LabVIEW。LabVIEW全称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验室虚拟仪器集成环境),是功能强大灵活的仪器和分析软件应用开发工具,图形化,用图标来代替文本行,创建应用程序。 LabVIEW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图形化的仪器编程环境;高效内置的程序编译器;灵活的程序调试手段;数据采集与仪器通信应用的支持;数据处理和分析函数库;支持多种系统平台;开放式的开发平台等。LabVIEW程序包括三个部分:前面板、框图程序、图标和接线端口。前面板模拟真实仪器前面板;框图程序利用图形语言控制前面板上的对象;图标和接线端口把LABVIEW程序定义成子程序,实现模块化编程。 2 虚拟电子测量仪器概述 2.1 传统仪器测量系统概述 传统电子测量仪器,如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都是硬件化的技术方案,因其结构上的先天局限性,决定了相互之间没有令人满意的互联与通信机制,不能实现充分的信息与资源共享,所以在不改变设计思路的情况下,难以组建成综合测试系统或电子测量平台,也就不能完成对被测系统的综合分析、评估,进而得出准确判断。 2.2 虚拟电子测量仪器集成系统设计概述 虚拟仪器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测试测量仪器组建技术,由计算机操纵,利用高性能的软硬件平台及模块化硬件板卡,结合高效灵活的应用软件,完成各种测量、测试任务;除信号的输入输出外,测量、控制、分析、变换、显示等功能均由软件来实现。 2.3 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测量系统比较的优点 虚拟仪器技术的优势是,使用者可以自定义专用仪器系统,功能灵活容易构建,应用面广。它符合“硬件软件化”发展趋势,被称作“软件仪器”。它的功能齐全且多样化,价格合理,因此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仪器计量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主要有以下特点:软件是虚拟仪器的核心;性价比高;缩小仪器厂商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扩展性强,开发维护费用低,可配置性强;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信息量大,测试过程完全自动化,数据可编辑、打印、存储,有完整的时间记录和测试说明;通过软、硬件的升级,可便捷地提升测试系统的水平和能力;信号电缆少,故障率低,有操作保护;系统开放、灵活,功能可更改,技术更新快;可以和其他设备互联;软、硬件都具有模块化、开放性、可重复使用及互换性等特点。 3 虚拟电子测量仪器设计原理 虚拟电子测量仪器的软件应用程序,由LabVIEW编程环境开发,动态链接库通过CLF节点调用,达到与USB控制器的互联通信。LabVIEW程序编写分为前面板和后面板,前面板有登陆界面和各个虚拟仪器界面。后面板是编程程序框图,对前面板的各个模块进行编程,再把它们整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大的、整体的程序框图。 程序设计中,使用软件模板提供的旋钮、按钮、开关、数字显示、图表、图形等控件,在前面板设置输入输出对象,按照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设计图形化交互界面。框图程序设计是图形化程序的源代码,与前面板一一对应,使用软件提供的结构控制、数值运算、字符串运算、数组运算、布尔运算、信号分析、波形处理、文件输入输出、仪器控制等控件,按照使用者的需求,控制和分配前面板的输入输出。程序中的数据信号根据程序逻辑关系,沿数据线流动,满足“数据流驱动”。 在虚拟电子测量仪器中,硬件部分由USB控制卡,信号发生卡和信号采集卡组成。12V电源供电,通过USB2.0连接到计算机,与软件连接相通。 作者单位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 陕西省榆林市 719300 电子测量论文:与时俱进优化电子测量实验教学 【摘要】电子测量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一切科学的依据,本文从电子测量的发展趋势和当今高校电子测量实验教学的现状出发,依据多年教学经验,对如何优化电子测量实验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子测量 虚拟仪器 互动 开放 杰出科学家门捷列夫曾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电子信息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象征,它的三大支柱是:信息获取(测试/测量技术)、信息的传输技术(通信技术)、信息的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三者中信息的获取是首要的,因为测量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因此,国内外许多高校的许多工科专业,尤其是电子信息类专业,都把“电子测量”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 电子测量是现代科学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从事现代电子科学研究的必备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标志性课程。其特点是综合性强、实践性突出、应用面广泛、更新迅速。 电子测量包括测量仪器和测量理论两部分。当前电子测量仪器已经经历了由模拟仪器发展到数字仪器,又由数字仪器发展到智能仪器阶段;现在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量限扩大化趋势 2)集成化、模块化趋势 便携式仪器越来越多,使用者要求集成化、微型化,例如简单的数字温度计、湿度计等,成本低,可靠性高;仪器模块化,可以方便安装选件,可以方便升级,可以方便故障诊断和维修。 3)智能化趋势 具有很强的自校准、自诊断、自补偿功能;很强的存储、计算、报表输出功能;很好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很方便使用。 4)数字化趋势 无论高档还是低档仪器,数字化越来越普及。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路的成本越来越低;随着各类仪器装上了CPU,实现了数字化后,软件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今后的仪器归纳成一个简单的公式:“仪器=AD/DA+CPU+软件”,AD芯片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再经过软件处理变换后用DA输出。 5)虚拟化趋势 虚拟仪器的构成:计算机+软件+硬件(用于解决信号的输入输出) 虚拟仪器的特点:性价比高,传统仪器贵,虚拟仪器便宜。传统仪器功能固定,虚拟仪器改变软件即改变了仪器,可根据使用的需求随心所欲地组成仪器。 6)网络化趋势 通过局域网或INTERNET来控制和使用电子仪器,使工程师远在千里之外仍能遥控仪器和获取结果。 7)跨专业多功能化趋势 一台仪器,可测量多种参数,具有多种用途,而且这些参数是跨越传统上我们认为是不同的计量专业的。好处是节约投资,节省空间,携带使用方便。 而测量理论也由经典测量理论发展到经典测量理论与现代测量方法相结合、传统的测量技术与最新的信息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新时期下的新的测量理论:如误差理论与测试信息论的结合、测试与控制工程结合的测控技术、测试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自动测试系统技术、测试与软件和信息处理相结合的虚拟仪器、测试与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结合的网络化测试技术等。同时,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如模拟数字电路、信号和系统、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通信与控制等)的处理上,充分体现出了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和综合应用。 然而现状却是: 1、测量课程的理论内容相对独立。在好多电信学生的心目中,测量课程是独立的,实验更是由于本课程的特点即与其他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和综合应用,使得学生容易产生误觉,好象在重复其它课程的实验,无太大新意,而变得好象索然无味,使得本课程成为了一门抽象难懂、深不可测、高不可攀、望而却步的“难学难用”课程了。而使得学生对此门课程兴趣不大或兴趣全无。其实不然,测试一直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刚入校时所学的高数是测试技术的理论依据;计算机是现代测试的重要工具;电路、低频电路、高频电路就是讲解的测试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讲解的就是测试原理。也就是说学生的知识不应是孤立的,而应有机的联系成一体。 2、学时数日渐减少,与其在电信专业里的重要性不相符合。一般高校的测试技术在非电信专业大概就是30―40学时之间,在电信专业为30―60学时之间(还包括实践教学),实验学时就更少的可怜了,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上的应用及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远远不够。 3、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虽然每个院校都购入了一些测量仪器,但跟扩招的学生数相比,却还是不够,当然这也与每个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有关,但毕竟对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将隐性知识变为显性知识颇为不利。 4、实验孤立,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好象不大。现有的测试技术的实验不外乎是一些测试仪器的使用,非常片面。其实测试技术应该贯穿于整个电信专业的实践当中。在电路实践中反应的是实验仪器的使用;在低频电路、高频电路的实践中反应的是实验电路;在信号、电子测量、传感器中反应的是实验原理;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毕业设计中反应的是其综合应用。即其实验的体系结构应以实验仪器为基础、以测量方法为线索、以误差分析来提升、以实际应用为归宿。 故而要优化电子测量的实验教学,必须从现有的这些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改革与整合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研究电子测量实验可与其他课程实验的整合。 测量在电信工程专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一直贯穿始终。无论是从高数、计算机基础到电路、低、高频电路,再到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从微机原理、单片机到EDA、MATLAB、DSP、ARM,无不与测试技术相关。高数是测试技术的理论依据;测量电路与系统由各种电路、传感器和计算机构成;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测量电路的设计与调试过程中可利用一些计算机语言进行辅助设计和仿真。测量技术的讲解可以站在信号的高度上讲解,使得学生起点更高,更能充满信心的找到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故而可将学生四年的实验课统一安排,统筹规划;先从实验仪器的基本使用,到应用实验仪器测量基本电路及其电参数,再到实验仪器的熟练使用、扩展使用;最后到自行选用实验仪器,计算参数,构成测量电路,设定实验步骤,完成各种任务。这样即可合理安排学时,避开学时压缩对课程带来的不利影响;又可避免重复劳动所带来的厌倦心理;还方便开设一些综合性课题。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总认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多年教学中发现,如若学生对某一课程兴趣盎然,则其学起知识来必然事半功倍,在学习中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记忆力增强,跳跃性思维活跃,即其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积极性、批判性、创造性大大增强。 (1)模块化、多层次教学方法:多年来,我们在如何更好的实现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我们认为,学生能力培养需 电子测量论文:电子测量与智能仪器课程教学与实验改革探索 [摘 要]针对目前电子测量与智能仪器课程在教学与实验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课题组依托河南理工大学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和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平台,分别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实践以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对该课程进行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模式下的教学与实验改革,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为工科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改革 电子测量与智能仪器是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类学科的重要专业课。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技术性和综合性,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课程。课程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该课程存在着教与学严重脱节的现象。学生对这门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听课不能够集中精力,使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另外,该课程让学生学习的内容、方式也存在问题,目前主要还是以做作业习题为主,即使增加了该课程的课程设计环节,但基本上也是“纸上谈兵”,不能够与实际应用结合,效果也不够理想。 针对以上传统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根据课程特点,我们通过积极探索,大胆改革,以“自主、探究和合作”的模式通过实践探讨出一套科学、实用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方案,分别从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实践以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这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在新形势下学生的竞争能力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一、 注重课堂教学改革 (一)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课程教学内容,首先,我们在教材选用上进行了大范围的筛选工作,最后选定了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古天祥等编著的《电子测量原理》。该教材主要是在学习测量原理的基础上侧重于讨论测量技术与方法、误差分析和实际应用,而且在涉及具体电子仪器时是基于仪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而不是基于仪器的设计与制造,对于非测控专业的电子类专业学生来说十分适合。其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根据给定学时,我们对课堂授课内容进行了有效节选,在讲述课程各部分内容时,注重从原理、误差及应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测量原理作为基础,通过测量误差分析来提升,以其实际应用为归宿展开课堂教学。最后改进传统的、较为死板的课堂讲述,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案例分析。例如在讲到电子计数器时,教师可以把往届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先进行实物演示,在成功抓住学生兴趣的同时,进一步介绍它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并采用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思考其实现方法和设计过程,这样将极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后再根据给出的实例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对给出的毕业设计实例进行性能分析。学生自己成立讨论小组,采用比较、讨论等方式从设计方案、技术指标等方面得出作品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方法,以课程设计报告形式通过Sakai网络教学平台上交任课教师,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也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 电子测量与智能仪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涉及很多仪器以及具体操作等知识,单一的课堂讲授会使学生感觉知识非常抽象。因此在教学环节中,我们根据课程实际情况,结合河南理工大学现有的教学设施,最大限度地进行了教学手段多样化改革,其主要表现为: 1.多媒体课件动起来 在传统的多媒体课件上,有效地加入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元素,使多媒体课件动起来。根据课程的属性,将课程讲授中涉及的许多先进电子测量仪器通过彩色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不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最大的信息量,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效果,以动态的形式对电子计数器、示波器等典型仪器的结构、使用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将其组成工作原理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促进学生联想记忆,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课件中通过嵌入仪器的实际应用操作视频进行课堂演示,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多元素嵌入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有效地动起来,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日常出勤率和上课的专注度都大幅度提升了。 2.SAKAI网络平台用起来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工具已经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本课程教学组充分利用河南理工大学网络平台――Sakai(赛课)网络教学平台,将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和阅读资料等资源整合后挂在网络课堂上,学生可以拥有更长的时间与更广阔的空间对其进行充分浏览、慢慢消化。该网络教学平台还具备布置作业、点名、练习与测验、讨论等功能,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实时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信息,将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进行有效延伸、消化。比如之前提到的毕业设计实例分析,学生成立讨论小组完成讨论后,以电子作业的形式进行上传Sakai平台,教师可以实时进行跟踪,通过讨论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做”两方面的效率,也拉近了师生之间距离,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实验实践改革 作为“自主、探究和合作”模式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的“做”显得尤为重要。电子测量与智能仪器课程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综合课程,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和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学会使用各种仪器,搭建各种测试系统,学会对电子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因此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也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本文展开的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是在河南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和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平台上进行的,学生可以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课程实验。实验内容除了常规的验证实验外,任课教师还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测量、测试实验,学生可以自由组队,进行测试系统设计,利用实验室实验模块完成测试系统搭建,并进行相关实验测试验证。学生自由组队完成的测试系统实验在经过教师的验收后可以充当常规实验。对于验收效果较好的实验,教师要给出优秀的实验成绩,以此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和课程方法的多样性带动了考试考核方法的多样性。考核方法上,摒弃了仅仅由平时成绩和最后试卷成绩共同决定最后成绩的传统方法,进而改成由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实验成绩和课外活动成绩共同决定。 (一)平时成绩考核 平时成绩考核20%,由考勤、Sakai网络平台点名、作业以及讨论答辩成绩共同来决定。其中考勤和作业占平时成绩的50%,讨论答辩成绩占平时成绩的50%。第一部分是考勤和作业,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教学进程要求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要结合Sakai网络教学平台,依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次数和质量按百分制进行评定。另外,考勤记录是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教师要将学生的出勤情况记录在“点名册”内,最后作为给出成绩的依据之一。第二部分是讨论答辩成绩,这项成绩通常是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共同完成一个课题、一个论文或一个项目,通过Sakai网络教学平台讨论区进行讨论、网络答辩,最后由任课教师给出。 (二)期末卷面成绩 期末考试内容覆盖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考题可以灵活多样,以闭卷为主,适当增加了理论设计题目的考核,使得试题能真正考查出学生的真实能力,以及全面系统地考核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能力。该项成绩占总成绩的50%。 (三)实验成绩 实验成绩占30%,其中课程开出的常规实验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50%,自主实验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50%。大力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自主实验给出的成绩比例在这个环节得以体现。 (四)课外活动成绩 该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力度最大之处体现在课外活动成绩的给定上。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第二课堂,我校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了相当大的改革变动。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参与程度以及所获得的相应成果,在总成绩上直接给定课程成绩。 同样,学生参与的各种电子设计大赛、测试系统开发项目,也可视为加分项目。如此一来,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五、总结 本文对河南理工大学电子测量与智能仪器课程几年来的教学和实验改革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实践证明,“自主、探究和合作”模式下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电子测量论文: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索及考核方法改革 摘要: 深化中国大学课程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是保障大学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针对目前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我们进行了教学方法和考试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同时通过考试环节的完善和创新,力图达到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本文系统的阐述了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思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电子测量;教学方法;考核改革 0引言 教学方法由于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十分重要因素而被人们所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课程考核评价系统,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课程考核的结果不仅可以反映教与学的实际状况,对学生各阶段乃至整个学习阶段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更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然而,目前的课程考核评价系统只是通过单纯的卷面成绩考核,并不能真正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以《电子测量与仪器》作为试点课程,在测控本科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详细阐述该门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1电子测量课程的特点 电子测量是测控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内容包括: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的测量方法,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仪器的操作和应用。要求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涉及比较深奥的理论,算法比较抽象且难懂;同时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涉及面很广,它的应用包括了整个电子、通讯、自动化等多种学科的很多领域,比如取样、信号合成、自动化等多种技术都在电子测量中得到应用,因此教学中还要涉及如何把电子测量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应用问题。 2教学方法的探索及改革 针对《电子测量与仪器》这门课程的特点,基本拟订了改革的方法如下: 2.1 增强学生参与性。不同于以往的一味灌输的教学方法,在讲解了某种仪器的基本原理以及功能和操作后,要求学生以各种途径查询资料,并以报告的形式写出目前最新的技术指标,之后要抽点学生下一次课上来讲解,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型号产品为例子来写报告,同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同学在组内都要讲解他说查到的仪器资料和型号,以及这个仪器的特点,阐明电路结构并进行分析性讲解,这就使得学生要了解这类产品的技术指标,必然在课后就要去查询相关的技术原理,小组讲解使得每个同学都有参与,所以每一个学生都会去查找资料并准备讲稿,比老师单纯的对仪器知识的理论灌输有效果,这样的方式,给学生学习上带来了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性,同时,也培养学生对仪器学习的兴趣。 2.2 围绕教学大纲,把握住理论教学的方式方法,讲授方面从易到难,让学生逐渐对仪器建立起兴趣爱好。但大学的教育也必须注重理论环节,这和实践环节有等同的重要性,在某一种仪器以及电子测量方法介绍完后,要求学生自己拟出一个题目来讨论,将所有学生进行分组,比如,10人一组,共8个小组,最后,一个小组拟出一道题目。 2.3 测量技术发展很快,电子测量仪器在不断更新,这就要求适应形势,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将一些现代的电子测量手段以及先进的仪器作为例子引入到课堂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结合实验教学,不再完全理论和实验脱节,理论讲解的时候,就要结合实验例子讲解。有某些理论课程可以到实验室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仪器特点,真正做到教与学结合。由此,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3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和课程方法的多样性带动了考试考核方法的多样性。考核方法上,采用了平时成绩和最后试卷成绩共同决定最后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 3.1 平时成绩考核30%,由考勤,实验成绩,讨论答辩成绩共同来决定。考勤和作业占到平时成绩的30%,实验成绩占到平时成绩的30%,讨论答辩成绩占到平时成绩的40%。 第一部分是考勤和作业,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教学进程,要求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依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次数和质量按百分制进行评定。另外,考勤记录是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将学生的出勤情况记录在“点名册”内。最后作为给出成绩的依据之一。第二部分是实验成绩,是结合实验具体操作情况来打分的一项成绩。 这一项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学生具体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情况。第三部分是讨论答辩成绩 ,这项成绩通常是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大家共同完成一个课题、一个论文或一个项目,然后通过演讲答辩的方式,向全班同学作介绍。小组外的全体同学还要提出各种问题请小组答辩的成员回答。最后以小组答辩和工作完成的水平和质量作为依据,决定每个人的成绩,由小组外的其他同学和教师评价给出。 3.2 期末卷面成绩以教学大纲为参考,覆盖面广,考题可以灵活多样,以闭卷为主,可以考核一些新的仪器技术,另外,增加了理论设计题目的考核,使得试题能真正考核出学生的真实能力以及全面系统的考核学生系统掌握课程知识的能力,该项成绩占到70%。 4总结 现代大学教学方法,应该是能够激活师生思想、情感、潜能、智慧,发挥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而考核方式的改革依赖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将继续努力并研究该门专业课程的特点,通过不断的改革和改进,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做到考核方式真正有效的改革。 电子测量论文:仿真软件在电子测量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摘 要】近年来,测量学在社会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提高测量准确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通过实验将实际电路组成展示给学生,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测量学知识和理论。而仿真软件不受时空限制、便于检测,能够为电子测量教学提供更多支持。文章分析仿真软件概念及其对教学产生的积极作用,最后提出在电子测量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旨在为我国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仿真软件;电子测量学;教学活动;运用 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结合,形成了很多教学软件。其中仿真软件能够克服客观条件,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电子测量作为一门具有实践性、抽象性特点的课程。当前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的理论知识过于抽象,不够具体,无法帮助学生日后形成完善的理论知识结构。利用仿真软件开展电子测量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活动效果和效率,还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因此加强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仿真软件概述 所谓仿真软件,是指建立在集成电路、计算机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高级、快速的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其融合了数据库、图形学及计算数学等学科形成一种通用性软件包。现有电子类仿真软件有View logic、OrCAD等,其中Multisim是国内外最为常用的DEA仿真软件。在实践应用中,不同仿真软件各具特色,如PSpice功能较为强大,适合对复杂电路进行分析和优化,而Protel综合性能较好,且使用范围非常广,能够将电路仿真及PCB设计有机整合到一起,提高仿真效果。 将仿真软件引入到电子测量教学中,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抽象、枯燥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以动画、图文等多媒体视听形式呈现出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电子测量技术试验需要设备投入非常大、且难度较大。如果引进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操作,能够节省更多资源投入,且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师生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总而言之,将仿真软件引入到实践教学中非常必要,不仅是教育教学现代化改革的需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仿真软件在电子测量教学中的运用 1.开展演示教学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仿真软件虚拟设备引入到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配合电子白板进行师生互动,使得演示更加形象、具体,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如在进行函数信号发生器相关内容教学中,可以借助虚拟设备进行仿真。经过仿真处理的信号发生器,图形更加逼真、形象,无论输入、还是输出端口都能够完全呈现出来。不仅如此,点击鼠标能够对设备进行操作,与真实的设备操作具有一致性。如选择输出波形、频率。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的讲解,然后操作控件,最后与真实的设备进行对比,以证明演示教学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2.简化实验过程 众所周知,电子测量具有实践性特点,单纯依靠理论讲解远远不够,需要借助实践操作进行相应的补充,以此来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以往试验教学中,教师需要搬运设备,不仅对设备性能产生诸多不良影响、缩短设备使用寿命,且使得演示操作过程繁琐、麻烦。对此,教师可以积极引入仿真软件,以此来简化实验过程。如利用示波器跟踪测量信号波形、测量电路等,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仿真软件操作方式和方法,使得学生进行独立的操作。 3.实现远程控制 现阶段,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仅能够在智能设备中应用,还可以与计算机连接到一起实现远程控制目标。如在具体教学中,数字存储示波器作为一部重要的设备,对其进行讲解时,该设备自带STO实时监控软件,与计算机连接后,我们能够在电脑仿真界面上对设备进行针对性操作,如信号输入、探头衰减倍数的设置等。采取这种方式,能够对传统教学过程进行补偿,且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对设备的真实性操作,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循序渐进地形成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 4.加强课程设计 目前,社会对电子测量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人才的实践能力。但现行教学活动中,往往侧重课程知识的讲解,实践课程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此,基于仿真软件教学,我们将电子测量学与其他课程结合到一起,如模拟与数字电子的结合,设计出详细的虚拟电路图,然后进行波动监控、数值测量等相关知识的分析,计算并获取数据,为具体的安装、焊接等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上述过程,教师都可以引导并组织学生参与其中,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权利,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跟随知识发展脉络开展实践学习。采取这种方式,既能够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还能够培养学生实践综合能力。 不可否认,仿真软件对于电子测量教学具有促进作用,但从本质上来看,仿真软件的应用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不能够一味地使用,教师要注重虚实结合,兼具理论与实践,设置趣味性课堂,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仿真软件作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多学科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仿真软件的认识与分析,熟练掌握软件操作方式,并立足于电子测量教学内容,将仿真软件运用其中,构建趣味性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课程设计、开展展示教学,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电子测量教学持续开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电子测量论文:《电子测量技术》课程中应用Proteus仿真的教学改革实践 【摘 要】分析目前高职《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去,采用项目教学法,使得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研发能力,培养学生成为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电子测量技术;Proteus仿真 1 电子测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测量技术》是高等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结构、原理,会正确选择和使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电子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电子信息领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多采用老师首先讲授理论,然后再实验室验证性实验的方法,随着现有高职生源水平的下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技术条件进行教学方法和形式上的改革。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利用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演示出来,既能引起学生兴趣也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但是单纯的图片或者动画演示对于《电子测量技术》这门课程显然的不够的,它涉及到很多具体电路和仪器的工作原理,这些仪器的构成原理和使用方法较难理解。 2 Proteus仿真在电子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已成为现代工程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电路仿真软件Proteus。Proteus软件是英国Lab Center Electronics公司出版的一款EDA工具,它不仅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还能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 我们以信号发生器为例,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与教学中来,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利用之前所学的电路知识设计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总方案如下: 信号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锯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生器,使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立器件,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也可以首先产生三角波―方波,再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或将方波变成正弦波等等。本课题采用先产生正弦波波―方波,再将方波变换成三角波的电路设计方法。由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产生正弦波,经过迟滞比较器产生方波,再由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 学生通过设计信号发生器的电路了解了信号的发生器的结构原理,也对振荡器,延迟比较器和积分电路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的掌握。而且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来设计和搭建电路也节约的时间和硬件等资源,同时也避免了搭建实际电路时,由于焊接水平影响而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故障。 3 总结 将Proteus仿真技术应用于《电子测量技术》这门课中,不仅使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多样化,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实践能力,也有助与学生在国家电子类各项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对毕业设计,创新项目和课外活动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电子测量论文:微课在《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前在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正面临着种种难题亟待解决,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知识点多但是课时有限,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等等。近年来,随着微课这一新的教学方式的出现,为提高《电子测量与仪器》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希望。本文通过对微课和《电子测量与仪器》的特点分析,简要探讨了将微课应用到《电子测量与仪器》的教学过程中的前景。 关键词:电子测量与仪器;微课;教学方法 一、引言 对于我国高等院校的各电子类专业,如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而言,电子测量与仪器这门课程由于其独特的特性,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1]。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经常感到枯燥无味,并缺乏学习热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授课效果,需要授课老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思路,寻找更为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近年来,伴随着微课的兴起,为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2-3]。本文将结合微课与电子测量与仪器这门课程的特点,对微课在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重点讨论。 二、什么是微课 1.微课简介。微课(microlecture),顾名思义,指的是一种长度较短的教学过程,时长通常为5~8分钟。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着某一具体的教学知识点展开。“微课”最早是由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提出的,一经引入,就迅速在我国的各中小学以及大中专高等院校中推广开来,并引起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广泛的研究热情[4]。 微课的核心是关于某个知识点的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了与该知识点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及点评等辅助性内容。教师在编制微课课件的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们,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添加音频内容,将对该知识点的点评加入到课件中去,使学生在学习时同时受到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由于此时学生的注意力较平时更为集中,因此会使教学效果大幅提高。 2.微课的特点。微课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如下几个自己独特的特点: (1)短小精悍。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对某一具体知识点的讲解可能需要10~20分钟的时间,包括板书、PPT等教学资源的使用,但收到的效果却是一般。而微课虽然长度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是它以更为直观形象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辅以声、光等多种感官刺激,势必取得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2)重点突出。由于微课的时间短,因此它所包含的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并且都是与教学内容的主旨密切相关的,这就使得教学内容的重点更为突出,便于学生接受与掌握。 (3)素材丰富。微课的教学素材来源丰富,并且形式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图片、视频等,目前还有各种专门用于制作微课课件的软件,如可以进行屏幕录制的Camtasia Studio,制作交互式视频课件的Adobe Ultra、Adobe Captivate,以及对视频进行后期处理的Adobe Premiere等,这些都为微课课件的制作提供了大量新颖的素材,是微课质量的重要保障。 (4)学习时间灵活。借助现在发达的英特网,只要将微课课件上传至指定服务器后,学生们就可以在任何时间访问这些课件并进行自主学习,而且由于时间短、重点突出等这些特点,学生在进行微课学习时不易疲惫,并且会迅速掌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目前阶段《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电子测量与仪器》该课程处于电子类专业课程中的后继阶段,是其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综合应用,对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电子测试水平至关重要。笔者通过近年来对《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的教学授课经验,并结合查阅相关的文献,对目前阶段《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1.部分内容枯燥乏味。在《电子测量与仪器》这门课程中,前期内容主要是关于各类电子仪器的原理性介绍,如示波器中示波管的结构与各部分功能,各种类型的模拟信号发生器的组成以及内部的主要模拟电路等,都涉及了大量的电路图和原理分析,需要耗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对其进行详细讲解,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厌学情绪[5]。 2.知识点多但课时有限。随着电子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的各种电子测量仪器正逐步朝着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各种性能不断提高,各种新颖的功能也层出不穷,直接导致了该门课程知识点的迅速增多。仅以数字示波器为例,在课堂讲解时不仅要对各按钮、按键的功能进行说明,还要针对不同形式的波形信号的具体调节进行讲解才能使学生对该仪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掌握,这就会占据大量的课时资源。在上实验课时,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因此不可能对学生进行逐一辅导,直接导致了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3.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的开课时间一般是在大三的上学期或者下学期,此时的学生经过两年大学生活的洗礼,逐渐产生两级分化,有的学生保持了高中阶段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的学生则放松懈怠,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自然得不到好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阶段《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需要授课教师不断探索,寻找一种更为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微课在《电子测量与仪器》中的应用研究 由于《电子测量与仪器》这门课程与实际应用密切不分,因此笔者在授课时经常会找一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小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如某型号数字示波器的演示视频,基于应变片的自动测试系统等等。通过观察笔者发现,学生们对这些视频的兴趣很高,通过播放短片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此时学生们认真听讲的程度较之传统的语言讲解高了不止1~2倍。 微课正好拥有这种短小精悍的特点,而且它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视频资源,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将微课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引入到《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来,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同时,《电子测量与仪器》这门课程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也特别适合进行微课的开展。在这门课程中,不仅包含了各种电子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压表、万用表等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还包含了自动测试系统的组建和实现,以及虚拟仪器的使用,这些教学内容都特别适合使用微课来进行展示。例如,可以将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的组建和演示过程用屏幕录像软件进行录制,然后通过后期的处理,添加一些动画特效,将其制作为一个5~8分钟的微课课件。不仅能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演示,还可以使学生在课下进行随时的观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新颖,而且收效更好。 五、总结 作为一种新出现的教学方式,微课正在因其自身的各项优点引起诸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微课的介绍,以及对《电子测量与仪器》这门课程现阶段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深入分析,对微课在《电子测量与仪器》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探讨。经过分析笔者得出结论,由于《电子测量与仪器》本身的一些特点,特别适合进行微课的开展,通过对微课的合理利用,必将对提高《电子测量与仪器》的教学效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电子测量论文:模块化设计在电子测量与仪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摘要:电子测量与仪器是测控专业的重要课程。针对以往该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提出了模块化设计的改进思路,并以计数器实验为例,阐明了模块化设计的实现。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子测量与仪器;模块化设计;计数器 一、引言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是测控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运用电子科学的原理、方法和设备对各种电量及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参数进行测量[1]。使学生掌握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方法,掌握基本电参量的测量原理、方案设计及结果分析方法。 该课程所包含的实验要求学生熟悉常用仪器仪表(电压表、示波器、计数器、信号源等)的使用[2],掌握仪器仪表工作原理,学会利用现有设备采取正确的测试方案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能根据所学知识综合设计简单的测量电路。 二、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以计数器实验为例,计数器实验要求了解和掌握通用计数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频率比测量方法和测量误差处理方法。在以往的实验过程中,直接使用通用计数器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虽然在实验之前会向学生讲解相关测量原理,但学生往往只记住了通用计数器的操作方法,即如何测量频率、周期和频率比,而对于通用计数器的内部工作原理则没有结合理论课上的内容进行深究。这样,实验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自觉的深入探讨工作原理,理论与实际没能结合到一起。 三、改进思路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将实验改成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教学对学生技能的提高,思考方法的训练,知识的综合运用起了很好的作用[3]。如果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通用计数器,当然会有一定的改进效果。但又有可能让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调试细节上,而又重新忽视了测量原理。因此,在细节的划分上要有一个折中,模块化设计是一个解决方案。我们重新设计了实验项目,制作了实验板,将通用计数器内部的主要模块分离出来,体现在实验板上。 计数器测量信号频率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其中,fA为被测信号,经过放大整形后变成标准的方波。门控电路产生门控信号,控制闸门的开启和关闭。闸门可以用逻辑门电路中的与门来实现,门控信号为低电平时,与门关闭,方波信号不能通过与门;门控信号为高电平时与门打开,方波信号能通过,此时要求门控信号的频率要小于方波信号。门控信号的高电平持续时间为闸门时间。闸门时间内通过的方波送入计数器进行计数,并将计数结果显示出来。计数结果N再除以已知的闸门时间即得到fA的频率。 将图1所示的原理框图稍作修改就可以用来测量信号周期。将fA整形后的方波看成门控信号,而将原来的门控信号频率提高并看成被测信号fg,此时fg的频率要高于fA且fg的周期已知。这样,在fA的方波高电平持续期间,fg信号可以通过闸门,计数器对fg进行计数。计数结果N再乘以fg的周期tg即得到高电平持续的时间,若高低电平时间相等,那么fA的周期应为N*tg*2。 计数器测量两个信号频率比的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fA与fB为不同频率的两个输入信号,假设fA的频率大于fB的频率。fA经过放大整形后直接送到闸门的输入端,而fB经过放大整形后的信号作为闸门信号输入。此时,在fB高电平持续期间,fA整形后的方波能通过闸门进入计数器进行计数,计数的结果是fB的半个周期内(假设fB的正负半周期相等)通过的fA的脉冲数,因而频率比为计数结果N*2。 根据以上的分析,测量电路中的关键模块为:放大整形电路、闸门、门控电路、计数器及显示器。因此,设计图3所示的电路模块。其中,计数器及门控电路由单片机构成,可以通过键盘设置标准闸门信号的时间长短。将这几个模块使用PCB电路板实现,要求学生根据测量原理在这几个模块之间进行连线,搭建正确的电路对信号的频率、周期以及频率比进行测量。并写出计算表达式。期间,要求学生使用示波器对连线的各个结点的波形进行测量记录,进一步领会相应的测量原理。这样,学生面对的是这几个抽取出来的主要模块,对通用计数器内部结构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能够将注意力放在测量原理上。 四、结论 该实验板在我院2012级测控专业与自动化专业中进行了使用,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通用计数器内部结构通过若干主要模块体现出来,屏蔽了一定细节,减少了学生的重复劳动,有助于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理解测频原理上来; 2.同样的几个模块,连接方法不同,实现的测量目标(测频、测周、测频率比)也不同,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3.通过使用示波器测量各个连接点的波形,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电路调试能力。
资产管理论文:论如何做好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公立高等学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此来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论文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资产管理 我国公立高校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所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也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坚实保障。目前,随着近些年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固定资产占学校总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高校固定资产已占资产总额的80%左右。与此同时,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所存在的管理混乱、资产使用效率低甚至资产流失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何确保高校固定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 根据1997年《教育部所属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试行)》,单项价值在100元以上,耐用期超过一年或者单项价值不足100元但耐用期限超过一年的大批同类教学、科研设备。除此之外,某些价值虽然不高,耐用期较短但比较珍稀的财产,相关高校也应列入固定资产。高校固定资产从部门上划分可以分成四类:教学、行政、科研、后勤;按类别上可以划分为五类:仪器设备、家具、房屋建筑、图书、车辆。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固定资产范围、分类和单价的确定;固定资产增加、使用、维护和处置;固定资产清查盘点等。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等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固定资产的数量和种类也都在不断增加中,近年来虽然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正在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方向迈进,但在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特别是公立高校在日常管理方面仍存在不少的漏洞和缺陷。 二、公立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 1.责任落实有问题,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当前形势下,很多公立高校都依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制定了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各院校基本上都有一位副校(院)长,各院系有一位副系主任分工负责固定资产管理人。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上至学校主管领导下至院系具体负责人,很多人都是身兼数职,一人从事多项工作,承担多重责任。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或是重视不够或是无睱顾及,形成监管责任的缺位。其次,相当数量的高校分管财务的领导既不是科班出身,又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知识,造成实际领导能力上的缺位。 此外,大部分高校都依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本校实际制定了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规定,但很多制度要么与学校的现实相脱离,要么含糊笼统,只是墙上画虎纸上谈兵,造成有制度无落实的监管漏洞,导致学校固定资产损毁或流失现象频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2.资产管理机构不统一,造成权责不明,资源利用率不高 当前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一般是:账物分管、归口管理。也就是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价值的核算,各使用部门负责所使用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按类别由归口部门管理,如设备部门负责教仪设备的管理;总务部门负责房屋、建筑物与办公设备的管理;图书馆负责图书杂志的管理等。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来对固定资产进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和监督。从表面上看,上述这些部门都在管理,实际上却没有一个部门对固定资产统筹负责。由于管理形式多为条块式分割,且为多头管理,加之部门间常常缺少沟通和协调,导致高校对相关部门资产的管理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控制,权责不明晰,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上的混乱。其次,这种僵化的多头管理模式不利于资源共享。在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中,除了少数大型仪器设备实行共用外,绝大部分固定资产都属于各院系或者各部门所有,由部门自主管理。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多数学校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院系与院系之间施行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各部门各自为政,追求各自的经济利益,固定资产各为其用,其他部门在借用时大费周折甚至无权使用。学校固定资产无法实现资源共享的问题造成固定资产重复购置,闲置浪费或资产利用率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固定资产的贬值。如这几年高校多部门争相购买电脑、投影、摄像机等数码类产品,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不少产品使用效率并不高,甚至长期闲置,这样无疑会使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加大,造成固定资产的极大浪费。 3.账物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造成高校固定资产流失 当前我国高校固定资产普遍存在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时间久的特点,不易澄清底数,而且往往在清查时只注重点数,而不注重物品的好坏。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长期不了解,致使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账、卡、物不符的现象普遍存在。账实不符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资产管理缺少统一监管,财务部门和分散的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分类及台账不统一,存在差异,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之间信息不畅通、不对称;二是学校内的二级学院用自筹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很少在学校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建账;另外一些捐赠或划拨的固定资产也存在没有在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入账的问题;三是随着政策的改变及教职工工作岗位的变更,某些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性质及所有权问题已经发生转移,但有关部门没有到财务部门及资产管理部门办理资产注销手续及变更手续。但相应的变更手续不完善,致使管理部门资产统计时,出现账物与实物不符的问题。 三、加强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建立健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统一实施 产权管理,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推动资产的合理配置和节约,加快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任务。加强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如下。 1.强化管理意识,明确管理责任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高校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高校中心工作的保障作用,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积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既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好用,又要研究探索资源合理配置,为固定资产的投资提供依据。其次,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管用结合”的原则。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在资产管理中要明确领导负责制,签订主管责任书,主管领导要强化固定资产责任意识。 2.改善管理机构,健全规章制度 高校要依据国家规定及本校实际,建立一个专业、高效、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统一对全校的固定资产进行检查、调度、维修等,彻底解决多头管理的问题。资产管理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出台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制定完善资产管理制度,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与实施,对学校的教学科研设备、行政办公设备、房屋、地产等进行一级管理和监督。财务部门要强化一级核算,侧重于掌握国有资产总值,实行总量控制。各基层学院及职能科室要指定必要的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工作。总之,要各司其职,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监督管理机制。 (1)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对固定资产首先要摸清家底,建立管理固定资产的账卡制度,详细建帐立册,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都要对每一项资产建立品名、使用人、责任人等要素齐全的固定资产明细账或卡片,便于随时查对。其次要定期清查,盘活存量。要严格执行资产清查制度。清查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帐实相符,帐与帐相符,还要对资产的使用情况,使用效率等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在固定资产需要更新改造时,哪些可以继续使用,哪些需要淘汰做到心中有数。盘活现有固定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重置和闲置。 (2)完善固定资产增添和采购制度。固定资产的采购,要根据勤俭办学的方针,从需求出发,立足实际,精打细算,坚决避免铺张浪费和随意购置。增添固定资产必须按照学校发展规模、专业设置、科研方向进行全面规划。固定资产采购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采购制度,对一般资产的采购,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对大型的仪器设备还要采用采购论证制度,杜绝盲目采购。 (3)强化固定资产内控制度。在固定资产管理中,执行各项内控制度非常重要,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出入库制度、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制度、固定资产报损报废制度、固定资产使用制度等,并加强对各项制度落实的监管,实行严格奖惩。对固定资产因使用人或管理人保管不力、管理不善,以致发生被窃、遗失、损坏等情况的,应严肃认真地查清责任,除责令赔偿外,还要视情节轻重给予适当处分。 同时也要大力表彰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成效显着,效益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以提高大家对固定资产的维护意识。 3.加强资产审计,促进资产保值增值 资产审计工作非常重要,固定资产管理能否规范高效,资产审计是一项一项基本手段,也是一种有效屏障。再好的方法制度,没有有效监管,也会逐渐棚架。加强固定资产的审计工作,使之常态化、规范化、定期化,防范出现舞弊行为,及时堵塞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漏洞,从而为资产管理实现保值增值发挥良好作用。资产审计不仅要对固定资产的采购、报废、清查、清理等全过程进行监督,还要定期对本单位固定资产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要重点对固定资产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是否有固定资产不入账,固定资产有无外借、挪用,特别是固定资产有无侵占、私用、流失现象,进行严格细致的审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保管不善、闲置浪费以及非法侵占等问题。 4.借助计算机辅助系统实现动态式创新管理 高校固定资产非常繁多,固定资产管理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创新管理手段,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手段,研究探索固定资产管理的先进模式,开发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系统,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事后监督为事前审查和实时监控,形成网络化、信息化、动态化、实时化、全局化的管理体系,从而在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前提下,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调配、使用等各种情况,并在学校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实现信息互通和信息共享,实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质量,为学校高层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总之,加强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将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是目前高校大规模扩招情况下保持高校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资产管理论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重构新视点 内容提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个影响面巨大的工程。作为正式的制度安排,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有效运行,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最重要的基础之一。随着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再次表现出过热现象,为避免引发通货膨胀,有必要在各个方面进行适当的宏观控制,其中就包括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重构。本文从新的理论视点出发,针对几个相关基本问题展开一定的分析,以期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寻找强有力的支撑点。 关键词:国有资产 法治 分权制衡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又成为热点问题。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是国有经济关系的根本性调整,必将在更深层次上触动原有的行政格局和利益格局,其改革难度可想而知。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无异于一次体制革命,一次制度创新。 中国入世后,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和改进国有资产的管理、运营体制,迎接入世挑战,有着重要意义。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表面上看,仅仅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实际上它集中反映了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要想制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现象,就必须从根本上入手,改革目前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同时,经济过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要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必要的改革和重构。构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当首先从根本上把握其逻辑原点和立论基础;只有对这些理论背景进行必要的了解,才能把握改革的实质和现实的需求,才能提出适合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构建方案。 一、法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重构的前提要求 在一个崇尚法治的社会里,法律具有至上的效力。因此,如果我们意图把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稳定、有保障的推行下去,那么将其上升到立法层面是非常重要的。古罗马法学家塞尔苏斯曾说过:“法乃善与正义之术。”也就是说,在发展迅速的商品经济中,只有通过法律来规制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才有可能实现实质上的正义并最终成为“善社会”。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演进的历史表明,国家权力重心下移是历史的必然潮流和内在选择。行政权力本位、国家本位要让位于社会本位,官本位应让位于民本位。①通过建构更为健全的法律体系,有效地控制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行为,乃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文明的成熟性又是市场经济实现的必要条件。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曾精辟地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表明,法律权威必须来自于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和崇尚,法律信仰意味着法律至上观念的确立。 中国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首先坚持对法治的信仰,不应当以过度的行政干预代替法律控制。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以创新来弥补旧制度所暴露出来的种种缺陷,以创新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法治意味着正确的控权制度的存在,意味着有效的分权制衡原则的遵守。严格的法治,要求公共权力从消极被动的状态中脱离出来,通过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全方位地发挥作用。因此,就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而言,我们应当把法治的基本要求体现在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并且贯彻到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和监督上。 二、发展理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重构的指路牌 发展理念至少包括有快速发展的理念以及持续发展的理念。 快速发展的理念侧重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但区别于单纯的市场经济增长观,快速发展理念在注重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要求国家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协调个人利益、社会利益以及国家利益之间的复杂关系,成为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它受客观经济环境的制约,需要分步而行,单纯的物质增长观到头来只能使经济发展陷入后劲不足的窘境。社会经济要想得到良性发展,制约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就应当接受改革,制度就需要完善和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构,便是现代快速发展理念的要求。单以快速发展理念来指引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构,还远远不够,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持续发展理念的着眼点是整体、协调、长远的发展,这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不谋而合,因此,两者具有共通性。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无疑将成为人类社会不约而同的选择。文明社会的向前推进,显现出传统发展观的根本缺陷:忽视了现代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要维持自然生态财富的非减性;否定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②而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的是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有效利用的同时还积极的对社会资源进行必要的保护,实现以人为本以及代际代内公平的价值观。 现代国有资产的管理已经不再以一般会计计量的保值增值为目标,而转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公共需要和最大限度地节省社会资源为目标。这一显著变化表明我国正在从传统的追求简单经济增长的思维模式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思维模式进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构,应当协调好存量利益(多指自然资源资产)和增量利益(以经营性资产为主)之间的关系,把握经济发展的必要尺度,既不能过快也不应过慢,使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增长的道路。这恰恰说明发展理念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重构道路上的“方向牌”。 三、走出误区:重新认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重建与国企改革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在谈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一定会不约而同地提及国企改革。诚然,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的关系到底真的如同许多文章和论著所认为的那样吗?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真是国企改革的矛盾集中的焦点和国企改革进程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吗?我觉得这种观点有本末倒置之嫌。国有资产作为一种为全民的公共利益服务的资产,更多地表现公共产品,以及关乎国计民生的资产,它包括有以企业资产为主的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性资产和自然资源性资产。可以说,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参股企业的财产属于经营性资产,这是毫无疑问的。实际上,国有资产可以表现为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许多能够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形式。试问,一个属概念如何能包含整个种概念呢? 相对于国有企业改革而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乃是一个涉及面更广的体制变革,国有企业改革可以说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步骤和聚焦点之一,但不能相反地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说成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变成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配套工程”。这是多年来我国许多学者和政府或企业管理人士的一个认识误区。只有尽快走出这个误区,才有助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重建的整体蓝图的早日实现和健康稳定的运行。 四、分权制衡理论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适用问题 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分权制衡理论是否真的可行? 分权制衡理论最先来源于国家政治理论和实践,是西方权力监督制度的理论基石。其理论宗旨是:社会的公正、公民权利的实现,民主的保障取决于权力不被滥用。但权力是具有腐蚀性的,不受制约的权力将被滥用,防止权力滥用 的最有效办法就是以权力约束权力。③ 然而,西方分权制衡原则在防止权力集中、权力独断的同时,又导致了权力斗争,权利内耗;它在保证权力运行的规范性、稳定性的同时,又导致了权力运行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促进、保障民主权利的同时又导致了民主假象、民主扭曲;而在防止权力滥用、权力偏私的同时,又未能根除权力腐败、政治丑闻等现象。也就是说,分权制衡理论的工具理性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该理论的价值理性,它以一套精心设计的可控制、可预见、可计算的权力运行制度在无形之中消耗了人的伦理价值。 那么,这种存有内在矛盾的分权制衡理论是否真的可以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重建中得到有效运用,并产生人们预期范围内的效果呢?这是很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对于经济领域的国家权力,分权并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权力行使的科学化程度,即正确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程度问题。就此,有学者甚至提出“三权分立的模式只能用以分析国家政治权力结构,而不能用于分析国家经济权力结构;经济权力是一个统一体,不能借用政治权力的分权模式来分解和分析经济权力。”④诚然,分权制衡原则有利于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实现了政府公权力从行政干预向法律控制的过渡。但是,那些轻率地提出各种源于分权制衡理论的具体方案而不去探究其适用效果如何的做法并不利于相关体制重建的进行。 我们应当看到,在目前的一套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制度监督是处在缺失状态之中的。权利要是没有责任的限制和约束,就可能产生滥用的危险。完善和健全监督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制度就相应地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但是,这种权利制衡机制不完善的制度,使权利在运行过程中,难免出现虚位监督、弱位监督、甚至监督缺失的问题,从而导致大量权利滥用现象的发生。同样的,当前提出的分层级授权、强化各层级相对独立性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方案,虽然将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和监督权都确定下来,但始终无法避免因机械式的分权制衡机制所导致的形式主义或官僚主义以及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制度歪曲、制度失效等现象的出现。⑤“观念上的混乱,是非标准的模糊,错误的价值取向,以及人们被扭曲的心态都有可能使得对权利的约束与监督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利用全方位的制度监督来弥补分权制衡原则的不足,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最大化。 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重构的法律经济学探析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环境的衍变,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虽然也颁布了不少,但明显体现出庞多而繁杂的特点,而且在调整实际的资产运行中还存在严重的法律失效问题。如何解决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严重失效的问题呢?我们可以先从分析法律实效和法律社会成本投入之间的关系入手来探讨。 法律实效是指人们实际上按法律规定的模式去行为,法律被人们实际遵守、执行或运用的程度。它是法律实施的直接社会效果,现实社会关系和法定模式越接近,法律实效越好,反之越差。⑥ 影响国有资产管理法律的实效的主要因素是国有资产的数量和有关法律社会成本的投入。一定数量的国有资产关系,要获得法律保障下的效率化运行,必须有对应的法律社会成本投入,否则必然发生法律失效;同时,过度投入法律成本,也是无效率的不经济行为。因此,要实现我国国有资产效率化运行,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应有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法律社会成本投入能力有限且法律社会成本的投入对法律实效增长的边际效用递减的基本前提下,必须要适当调整国有资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才能找到国有资产法律失效的症结,最终获得良好的法律实效。当然,对于已经投入或者将要投入的相关法律社会成本,我们也应当追求其最大的有效化——帕累托最优(pareto efficiency),也就是说所投入的法律社会成本应当被最优化的运用在相关领域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实现“‘物’尽其用”。 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重构的功利主义法学分析 《财经》杂志刊登过的经济学家许小年的文章曾经说道:在分析各种各样的国有资产管理方案时,应当考察市场经济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逻辑原点,也就是应当把改革的深层次目的挖掘出来。为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究体制改革的目的对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重构的决定力。 德国的功利主义法学家鲁道夫?冯?耶林的法律哲学的核心概念就是目的。他把法律看作是实现功利目的的一种手段或工具(law as a means to an end),认为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和法律控制的驱动力。如果说目的是法律的创造者的话,那么有目的地用制定法的形式制定规则就是产生符合时代要求的法律体系的最佳方法。⑦ 改革现存缺陷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构新的资产管理体制,至少可以实现以下几项目标: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实现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国有企业作为推进工业化的工具;保证国家对战略部门的控制;经营国有企业以实现充分就业;保证国家税收;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克服自然垄断造成的市场失灵;国家作为大股东强化公司治理机制;利润最大化或者资产的保值增值。⑧作为国家正式的制度安排,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涉及社会的各方面利益。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立法就应当服务于体制改革的目的,以法律的强制力来保障国家宏观调控目的的实现和微观上各种利益的协调。 结语 制度对于经济而言是一柄双刃剑,如果制度能够有效降低经济制度运行的成本,就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制度就会被淘汰,被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有效运行,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重构是一项探索性工作。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蓝图才刚刚展开,要真正将蓝图变成现实,还需要经历一场深刻的革命。同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和矛盾,也将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实践进一步显露,因此,这项改革也将随着基本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国有资产布局的调整而不断深化。 资产管理论文:西方主要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及借鉴意义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划分和确定调控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基本制度体系,是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经过不断的改革和探索,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但就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 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责任,享有所有则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十六大报告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由此,本人查询了大量书籍和相关资料将西方主要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为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所帮助。 一、西方主要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1、日本 日本的国有企业分为三类:直营事业、特殊法人事业和第三部门。直营事业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投资兴建并直接经营的国有企业;特殊法人事业是指由按国家特别企业法设立的法人经营的国有企业;第三部门是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私人企业共同投资建立的具有混合经济成分的国有企业。其中以特殊法人事业为最多。日本的多数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铁路、邮政、电信、基础设施等公共事业以及金融、烟草、盐业等行业。它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是一种集权式的管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1)国有资产的管理机构由执行机关、咨询机关和监察机关组成。执行机关是直接执行国有资产管理事务机关,由各个政府主管部门和大藏省组成,大藏省是国有资产的总辖机关。咨询机关由国有资产中央审议会和地方审议会两级组成,负责回答执行机关的询问、提出建议。监察机关负责对国有资产在运营、处置、管理等方面的监督。(2)在进行民营化改革前,日本的国有企业实行的是行政机关直接经营的国营企业组织形式。政府主管部门决定企业的人事任命,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受国家公务员法的约束。如日本99个特殊法人中,85家的总裁等领导成员由主管大臣任命,10家需主管大臣批准,只有4家自主决定;尽管各个企业有独立核算的财务会计制度,但在财务处置上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和监督。尤其在企业预算的制定、执行、结转以及资金的筹借、使用等方面,均需得到主管大臣的许可。企业利润部分需全部上缴国库。未经批准企业不得动用。亏损由政府弥补。(3)日本的国有企业多数根据特别事业法设立,对国有企业依法管理是日本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个特色。日本围绕国有资产的管理、运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立法规定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范围、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规定了各管理机关的职权及权利行使方式:在立法的规范下,日本的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形成了由国家直接加以管理的广泛而有系统的组织性,这是其他国家的国有企业所没有的特点。 2、英国 英国的国有企业也可以分为三类: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企业、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企业、公私合营的国有股份公司。英国国有企业的分布范围在撒切尔夫人推行“私有化”前十分广泛,除公共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外,还广泛进入制造业等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发展高峰时,国有企业产值占到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3%左右,固定资产占20%多,职工人数占总劳动力的80%左右。英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英国国有企业大多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由董事会作为连接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桥梁,使政府的政策意图通过董事会得到贯彻执行,又使企业享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2)英国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任免董事会成员、控制企业的 财务和制定企业目标。主管大臣任命所有的董事会成员,规定国有企业的财务处置权限,并要求企业努力完成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盈利、扭亏等财务指标;(3)英国议会是国有资产的最高管理机构。英国议会通过立法管理和控制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建立、改组、废除以及非国有化等重大问题必须由议会通过专门的法令决定,否则不具有法律效力。议会立法明确了国有企业的职责、机构、权力义务,未经议会同意不得改变。国有资产的具体管理,议会授权给各主管部门,委托他们进行具体管理。各部门必须就所授权力的实施和决策对议会负责。(4)英国政府的各主管部负责国有资产的具体管理 ,其中财政部从总体上对国的财务负责,确定对国有企业的资助额、审批各主管部门投资报告,并对财政拨款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3、法国 法国的国有企业按其法律形式分为三类:从事工商业活动的行政性公共事业机构、工商业性质的公共事业机构和企业、国家掌握部分股票的混合公司。法国国有企业主要在能源、交通通信、原材料、加工制造、银行和保险等几大在本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经济地位的领域中,这使法国成为西方国有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990年法国国有企业产值占国总值的18%,投资额占全国总投资的27.5%,出口额占25%,股份制是法国国有企业最基本的资产组织形式,并且国有企业是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相互融合的混合公司。国有企业内部组织一般实行董事会下的经理负责制。董事会的组成实行“三方代表制”原则,国家代表、企业职工代表和与企业的专家、知名人士代表各占董事会成员的1/3。这是法国国有企业的一个特点。 法国处理国家和国有企业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既保证国家对企业的所有权和领导权,又要保证企业拥有一定的经营权,使大多数国有企业能够按照一般经济法则和市场规律。法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特点如下: 第一,对国有企业实行“三重监督”,由政府各部门、议会和审计院三方面分别实行管理和监督。政府的管理:(1)明确国有企业的资产所有者,国家对企业的直接控股权由财政经济部门持有,间接控股权由国家银行和金融机构持有;(2)明确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负责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和领导,影响企业展方向和战略。财政部是国有企业财政方面的主管部门,决定企业获得的财政拨款数量和国家的参股范围,其他相应政府部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3)政府控制国有企业的主要手段:一是决定企业的领导层,或者是任命企业董事长,或者是任命董事会中的国家代表、知名人士和专家代表;二是向企业派驻国家稽查员和主管部门代表,监督国有资产的经营情况;三是掌握重大投资、收入分配及价格制定等方面的决策权,议会主要是起监督作用,通过议会的调查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就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处理。审计院负责每年对国有企业的账目进行事后稽核,检查企业财务收支是否合乎规定,评估企业的经营绩效。 第二,对国有企业实行分类管理。法国政府根据企业是否具有竞争性,行业是否存在规模效益以及是否需要大量基础设施投资等三个标准,把国有企业分为垄断性国有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两种,并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法国的垄断性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邮电通信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部门。对这些企业,政府控制程度较高,管理较为严格,企业的自主权相对较少。企业的投资规模、借款数量、产品和劳务的定价以及工资的增长幅度等都由政府决定;竞争性国有企业所处的行业主要是加工工业、建筑业、商业和服务业,这些行业中存在有大量的私人企业、国内国外有众多的竞争对手。对竞争性国有企业,政府的管理仅限于任命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和对资产的流入流出进行监督,而非直接控制。企业拥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基本与私人企业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 第三,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法规。法国从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国有资产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领导体制,到国有资产的财务、税收、审计、雇工、工资以及计划合同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使政府的管理工作做到法律化、制度化。完备系统的国有资产法律体系为处理国有资产遇到的各类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法律保障。 4、意大利 意大利的国有企业按照经营方式和隶属关系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1)国有自治公司,这类国有企业一般处于国家垄断行业,由相应的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管理;(2)市政企业,这类企业一般是城市公共设施经营公司,大多数属于地方政府所有;(3)国有化企业,企业资本完全属于国家,经营方式与一般企业相似,但不是股份公司,由相应的政府主管部门管理;(4)国家参与制企业,即由国家控股公司以参股、控股方式管理的国有化程度不同的企业。这类企业基本上按照市场法则组织经营活动。其中,国家参与制企业是意大利国有企业的主要形式,也是意大利国有企业的特色。意大利国有企业的分布范围很广,几乎没有一个经济部门不在其活动范围之内,但以石化、冶金、机械、运输工具制造、水电供应、电讯等资本密集型部门为主。 在国家参与制企业的基础上,意大利形成了以中央专门机构综合管理国有资产所有权、各控股公司分散管理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整个管理体制分为三个层次:上层是经济计划部际委员会和国家参与部,中层是各级控股公司,下层是从事产品经营的参与制企业。(1)经济计划部际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制定控股公司的政策目标、检查计划的执行情 况、审查控股公司提出的国家拨款申请、协调政府不同部门的政策等;(2)国家参与部是意大利政府专职管理国家参与制企业的机构,它的职责是通过各大控股公司全面管理国家在各个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所拥有的股权,监督和协调国家参与制企业的活动。具体为:第一,任免所属控股公司的领导人、决定其董事会成员的组成。第二,为国家参与制企业确定总体经营目标和发展方针。第三,监督国家参与制企业是否执行本部指示,是否遵守经济管理规章;(3)国家控股公司。伊里公司(IRI,即工业复兴公司)、埃尼公司(ENI,即国家碳化氢公司)和埃菲姆公司是意大利的三大控股公司,其所有权完全归国家所有。它们的职责是负责管理国家拥有的企业股份,督促国家参与制企业执行政府指示,指导、协调企业的投资、经营和生产活动,向企业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信用担保和信息技术、人才等服务,并保护企业的利益。国家通过控股公司购买或出售企业股份、行使股权,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4)参与制企业。这些企业具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它们在市场上与私营企业处于同等地位。国家只参与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的制定以及对企业主要领导人的任免,除此之外的一切事务由企业自主决定,企业享有很大的经营自主权。 二、借鉴意义 1、根据世界经济潮流的发展变化,调整国有经济发挥领导作用的产业和规模国有经济在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尽管扮演着为私人经济服务的角色,但通过国有经济的带动和调控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运行,也普遍是国有经济担负的重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处于一种领导地位。不论是在煤炭、铁路、钢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的国民经济主导部门中,还是在新兴的主导产业--高科技产业中,都需要有国有经济的强力支持。因为这些产业在建立之初都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高的特点,私人资本无力或不愿进入,需要国有经济开辟路径。 西方主要国家进行的私有化运动,其中一个较为根本的出发点就是使国有经济顺应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调整国有经济发挥作用的领域,重新确定国有经济的领导地位。在将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投资者的同时,国有资本并没有简单地消失,全部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有相当一部分出售收入用于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并且近年来西方各国普遍加大了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尤其是对见效更慢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投入,形成了大量新的国有资产。 2、对国有经济分类管理 从上面对各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分类管理是各国管理模式的共同特征。作为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的国家,其行为目标具有多重性。国家的这些目标必然体现在国有资产的运行上。但是由于这些目标之间并不具有统一性,相互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如盈利目标和就业目标的冲突。因此较好的方法就是对国有资产分类,使之分别承担不同的目标。即使做不到泾渭分明;也应努力突出一项目标。 国民经济中不同行业或部门的不同性质为国有资产的分类管理提供了客观基础。社会公共产品的提供主要依赖于各类国家机构的运行,支撑国家机构运行的国有资产当然不能以盈利为目标,只能仅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为目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基础地位,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和自然垄断性,在这些部门中国有资产的目标是在获取规模收益的同时,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并以后者为重点。近些年来,不少 国家开始在铁路、电信及电力等自然垄断行业引进竞争机制,放弃国有资产一统天下的做法。其出发点就是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不仅仅是使这些部门的国有资产自负盈亏;在国民经济的关键和主导产业中,国有资产要担负起产业领导的责任,不能单纯追求盈利;除上述行业和部门之外,在其他竞争性行业中,国有资产只有盈利这一项目标,别无他求。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也不排除执行国家的其他目标。 对国有资产分类管理,明确不同的追求目标,有助于增强管理的针对性,也有助于协调不同的政策目标,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 3、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突出管理的权威性 我们上面所介绍的国家对国有资产基本上都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纵向上,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机构,地方服从中央;在横向上,针对企业的财务、人事和业务分别设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其中以财务管理为重点。各国均明确国有资产的财务管理机构,并赋予其较大的权利,具有相当的权威。因此国有资产的财务管理机构普遍成为国有资产管理的主导机构。 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经确立了“统一所有、分级管理”的原则,但尚缺乏权威管理机构。借鉴西方各国的经验,建议我国尽早将财政部确立为国有资产管理的主导机构,突出其权威,使其他管理机构在财政部的协凋组织下,形成管理合力,改变当前的国有资产管理不善的局面。 4、加强国有资产的立法管理,形成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法律体系 依法管理国有资产是发达国家的共同特征,国有资产管理的各个方面均有法律依据,甚至专门为某个国有企业立法,规范其设立、运行、管理和消亡等各个方面。并且立法的层次比较高,大多数是由国会通过。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也是在有关立法的指导下进行的。依法管理国有资产,不仅提高了管理的权威性,保持了管理的连续性,也明确划分了管理主体之间和管理主体与国有资产运行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确定了各自的职责边界和权利范围,使国有资产的运行具有稳定性。依法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则提高了改革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不仅能够有利于改革的顺利进行,也有助于稳定社会环境。 相比之下,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立法较为滞后,立法的系统性不强,层次也不高,缺乏应有的连续性和权威性。尽管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国有资产管理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安全,但在立法上并没有作为重点。目前国有资产管理立法的最高层次是以国务院令的《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其他有关法规全是一些部门规章。并且正是由于立法层次低,各部门自行立法,更加剧了部门间的利益争夺,导致立法的不统一, 相互间难以协调甚至发生冲突。同时对一些立法难点却又都避而不谈。因此,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立法工作,提高立法层次,树立法律权威。只有如此才能改善国有资产管理混乱的局面。 资产管理论文: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问题的对策分析 固定资产是一项重要的生产资料,它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企业的性质有所不同,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工作却是大同小异。下面,将着重从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固定资产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归结起来,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4点: 1、固定资产购建审批手续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缺乏计划性,存在一定的随意性,造成不能做到物尽其用和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 2、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不严格,固定资产调拨不按规定办理资产调拨手续,一些主管部门领导或经办负责人员,不了解或不知道固定资产调拨应当按规定的程序来办理必要的调拨手续,因此财务部门不能根据有关的资产调拨手续进行固定资产增减账务处理,因而极易造成账实不符。 3、账、物管理工作脱节,账面反映的资产规格型号多数填写不全或为空白,存放地点或使用部门很多与实际不符,甚至不能准确填报,其结果直接导致账面反映的资产,不能和实物一一加以对应,这就给资产管理部门,对其管理的某项资产做盘亏、报废处理或进行改建、扩建,并由财务部门对该项资产进行增、减账务处理时,造成难以准确确认原值和净值的困难。另外,前面谈到的由于未办理调拨手续,其结果必然会造成资产入账单位不掌握实物的真实存在情况,而资产使用单位也不可能知道实物价值及折旧情况,当实物到了报废不能再继续使用时,上述二单位均不能及时按规定进行有关报废资产的账务处理。 4、固定资产账、物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之间分工不够明确,职责不够清楚,关系不够理顺,由于存在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不能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固定资产管账和管物的部门主要应该有财务、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资产使用部门。然而,许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并没有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认真做好每年至少一次的固定资产盘点工作,致使许多固定资产账外管理等账实不符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资产管理部门对无调拨手续增加和减少固定资产的做法,也没有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和采取补救措施;办公室作为综合管理部门,更没有协助和配合好资产管理部门加强对办公设备、家具、生活用具等非生产经营固定资产的管理,从而造成各职能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脱节,导致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固定资产从购建到使用,再到报废、变价处理,都需要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从而达到避免固定资产流失的目的。然而,为数不少的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却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便成为了企业经营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管理上应当注意的事项和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具体地说,就是以制度形式规范固定资产管理,使之形成一个有效的资产管理制约机制,它应当包括固定资产的范畴、确认标准、资产分类;固定资产的购建申请、资产交付、调拨转移、盘盈、盘亏及报废资产处理的审批办法和办理程序;固定资产的技术档案资料交接保管;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等项内容,对已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尚需完善的部分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充实。 2、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财务、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资产使用部门,均负有管理好固定资产,使其完好无损的责任,这些部门从各自工作职责出发,管理固定资产应当相互配合、各有侧重,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1)财务部门: ——负责根据发票、交付使用资产清单、资产调拨单、投资协议、资产盘点表等入账依据对购建、调拨、投资、捐赠、融资租入、转让、变卖、盘盈、盘亏、报废等形式,增加和减少的固定资产数量和价值(包括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进行核算; ——负责组织、参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和盘点结果资产价值的确认以及盘点表填报、盘点报告编报、盘点结果账务处理等项工作; ——协助资产管理部门办理资产调拨、变卖、报废手续,填报相关资产价值工作; ——负责组织、参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文件的编制工作; ——负责从财务管理角度监督、检查和指导各相关部门共同管理好固定资产。 (2)资产管理部门: ——负责固定资产购建计划的审定、编制、汇总、报批工作; ——负责购建、调拨、投资、捐赠、融资租入、转让、变卖、盘盈、盘亏、报废等形式,增加和减少固定资产有关审批手续和财务入账手续的办理工作; ——参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负责对盘盈、盘亏资产数量的确认,协助财务部门确定盘盈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并负责盘盈资产完好率、报废资产有无使用价值的技术鉴定和报废资产审批等项工作, ——负责对固定资产规格型号、技术指标、存放地点、使用状况、完好率等情况随时掌握和记录在案的工作;并侧重对企业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负责固定资产的技术档案资料交接保管等项管理工作; ——负责参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文件的编制工作; ——负责从资产管理角度监督、检查和指导各相关部门共同管理好固定资产。 (3)办公室: ——负责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生活用具和文体设施等固定资产购置计划的审定、编报工作; ——参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 ——负责对固定资产规格型号、技术指标、存放地点、使用状况、完好率等情况随时掌握和记录在案的工作;并侧重对企业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4)各资产使用部门: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固定资产,进行精心维护和保养,确保固定资产完好无损;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借用、调拨、转移、变卖固定资产; ——积极协助、配合财务、资产管理和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参与固定资产盘点工作,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接受财务、资产管理部门和办公室关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方面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3、各级领导提高认识,支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关键。 企业各级领导应当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注重对固定资产的规范管理工作,克服和改变“重生产经营、轻管理核算”的思想,充分认识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它的增值保值指标,也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检查考核内容,应积极支持和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工作,这是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 二、固定资产在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不统一,资产分类不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已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然而有些企业却将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一些检验仪器、通信工具和文体设施等未做固定资产入账处理;还有的企业在固定资产分类核算方面存在不规范问题,如有的单位将检测仪器仪表、通信工具和生活用具都放在机器设备类别中,还有的企业不使用统一分类名称,自行进行设置分类名称,从而造成固定资产分类混乱; 2、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确定不统一。主要表现在对机器设备、办公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通信工具(如移动电话)、生活用具(如电视机、空调、炊具)等资产计提折旧年限的确定,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3、固定资产盘点流于形式,账实不符问题和待报废资产长期得不到处理。一些单位不同程度的存在对企业必须进行的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意义不明确、重视程度不够、盘点工作走过场等情况,因此就不能做到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真实完整情况,致使前面所述,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不规范,造成的账实不符问题和待报废资产长期得不到处理。 针对上述问题,从核算方面应当注意的事项和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明确固定资产包括的范畴、确认标准,统一资产分类和折旧年限。 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等生产经营用设备、器具、工具和单位价值在20__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非生产经营用设备物品,都应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入账管理。 关于固定资产分类和确定折旧年限的问题,企业可以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由财务和资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参加,制定统一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将其编制成册,并按管理权限,经过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批准,报送有关部门备案,同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备查。上述经批准实施的有关内容,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当按照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根据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建议固定资产按以下类别进行分类(仅供参考): (1)房屋建筑物 (2)交通运输设备 (3)机器机械设备 (4)自空设备及仪器仪表 (5)通信设备 (6)办公设备 (7)生活、文体设施 (8)其他 2、合理设置帐卡,正确核算资产价值。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按固定资产类别、使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据此,各单位财务应当设置总账、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卡片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固定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登记簿)应当按固定资产类别分设,它可以反映每项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情况,每类账簿前面几页应当设置分类资产汇总账页;固定资产卡片除明细账反映的情况外,还可以比较详细的反映该项资产存放地点、使用部门、附属那些设备、资产调拨及增减变动情况,应当至少一式三份,财务、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办公室)、资产使用部门各一份。 3、切实做好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及时处理盘盈、盘亏和待报废资产。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固定资产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实地盘点一次。对盘盈、盘亏、毁损的固定资产,应当查明原因,写出书面报告,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行业会计制度规定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后予以处理)。这项工作是调整固定资产帐实不符、处理盘、盈盘亏和待报废固定资产,解决许多固定资产遗留问题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正确掌握和熟练应用这一方法十分有必要。这项工作应当在主管领导的支持和参与下,由财务、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资产使用部门和有关人员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具体做法和步骤如下: 一是由财务部门根据财务账簿记录,逐项填写“固定资产盘点表”中的有关资产名称、规格型号、账面数量、原值、净值、存放地点(使用部门)等项内容。 二是各部门参加盘点人员依据上表反映的有关内容,对资产实际存在情况进行实地盘点。盘点过程中,凡是实物的规格型号、存放地点与账面反映情况不符的,都应当由资产管理部门(办公室)负责查实后予以纠正;凡是查无实物的,都作为盘亏处理,反之有实物存在,而且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账面未做反映的资产,都要做盘盈处理,同时对盘盈资产的新旧程度予以鉴定和确认。盈亏原因应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查明,并要求在“备注”栏做简要标注,如有必要应做单独说明。 三是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盘点过程中发现的毁损和无使用价值的待报废资产进行技术鉴定,确认后,在盘点表中予以标注,其报废原因要在“备注”栏做简要标注,如有必要应做单独说明;负责根据同类固定资产重置完全价值确认盘盈资产的原值。 四是财务部门负责协助资产管理部门确认固定资产重置完全价值,并根据固定资产新旧程度确认净值;负责对该盘点表盘盈、盘亏和待报废资产的原值和净值进行汇总。据此,编写“固定资产盘点报告”,包括4项内容:1.说明盘点依据、范围、时间、参加部门和人员;2.说明盘点结果,盘盈、盘亏和待报废资产金额;3.着重分别说明账实不符和报废资产形成的原因;4.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并说明有无过失人和保险 公司赔偿责任,同时应对固定资产管理提出改进建议。 五是上报主管部门“固定资产盘点报告”和“固定资产盘点表”,同时对盘盈、盘亏和待报废资产分别做相应的“待处理财产损溢”、“固定资产清理”和“固定资产”会计科目的增加、减少账务处理。 综上所述,企业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中注意做好上述分析事项,企业在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中所遇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资产管理论文: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案件有关问题研究 1999年,国务院颁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相继成立了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它们分别受让了工商、农业、中国、建设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拥有的1.3万亿元左右的不良资产,力图通过对这些不良资产的收购、管理和处置,进一步运用市场化运作手段来解决国有大中型企业所存在问题,盘活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实现国有企业的扭亏解困。 自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后,除通过债转股方式处理不良资产之外,更多的是通过诉讼手段来处置不良资产、实现债权。仅以我院为例,2000年受理的以资产管理公司为诉讼主体的案件有16件,涉及金额达39388.91万元。另据初步统计,由银行作为诉讼主体参与诉讼,目前处于审理、执行阶段但尚未完全实现债权的存量案件,仅上述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上海办事处的已高达至少二千件。由于我国在不良资产管理的立法方面尚有欠缺,《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中也仅作了原则性规定,因此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下,积极探索解决司法实践中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诉讼方法,更好地保护国有资产,对促进有中国特色的不良资产处置工作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为此,笔者结合办案的体会,就当前资产管理公司涉讼案件中遇到的一些法律问题提出思考。 一、诉讼主体问题 1、资产管理公司按照总额转让形式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能否作为原告起诉债务人 目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在收购不良资产时所采用的方式主要两种,即逐笔转让和总额转让。前者是按照帐面的借款逐笔与银行签订债权转让协议,这种方式资产管理公司也可以逐笔通知债务人进行确认,而经过债务人确认的转让,一般不会发生诉讼主体资格之异议。但资产管理公司接收国有银行的债权,涉及的贷款金额有一万多亿,债务人近一百万户,如果要求全部进行逐笔转让,逐笔确认,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此,特别在农业银行转让的债权中,很大一部分是采用总额转让的形式,即按照债务人或者按照借款阶段,以帐面债权总额不分具体笔数进行转让,这样资产管理公司通知债务人也不可能逐笔进行确认。于是就出现债务人对转让债权中总额转让不予确认的情况。此时,资产管理公司就面临着对没被确认的债权是否具有诉权,是否能基于总额转让协议起诉没有确认的债务人。对此笔者认为,只要总额转让协议成立,应当承认资产管理公司具有诉讼主体资格,这是因为在当前还存在着大量债务人恶意逃废债务的情况下,给予资产管理公司诉权,可以通过实体审查,以司法手段解决债务人恶意逃避拖欠国家债务,有利于国家的正当利益和支持资产管理公司正常运行。 2、判决生效进入执行阶段后,银行将债权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新的债权人,能否依据判决提起强制执行的申请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债务人已对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债权转让表示确认,但由于资产管理公司不是案件的原告,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使一些法院在执行程序中难以操作。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在银行作为强制执行申请人向法院递交执行申请的同时,将债权转让协议一并递交法院,由法院将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执行申请人进行立案。 3、银行起诉后与资产管理公司签订资产转让协议后,资产管理公司是否可替代银行承受原告的诉讼地位 实践中对于这种情况,一般的审理思路是法院以银行已不再是债权人为由驳回银行的起诉或由银行撤诉,再由资产管理公司另行起诉。应该认为,这样的审理思路符合债务案件的一般审理原则,但在审理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这样的特殊案件中,无疑会带来许多程序上的麻烦且增加诉讼成本。对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从理论上有所创新,实践中有所突破。一般认为,诉权是当事人的一种权利,起诉、撤诉是当事人处分权利的具体表现。当事人既然在诉讼中能够行使撤诉等权利,那么也能够在诉讼中因实体权利转移,将已行使的诉权一并随实体权利的转移而转移,从而实现诉讼中的诉权转移。这是因为诉权的基础权利是实体法上的请求权,请求权转移,诉权应当也可以一并转移。事实上,诉讼中的诉权转移在《民诉法》中也有类似规定,例如原告在诉讼中死亡,继承人可以承受已死亡人的诉权成为案件的原告。这其中,继承人虽不是案件的最初原告,但由于原告死亡事件的发生,引起了诉讼法律关系的变化,使继承人承受为案件原告。当然,继承人承受死亡人诉权成为案件的原告,法律是有明文规定的。如果参照这一法律精神,将在诉讼过程中因资产管理公司受让银行债权,从而作为承受方成为本案的原告,也不失为是一种实践中的尝试。对此做法,最高法院在2000年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已有表述(见此次会议中李国光副院长的讲话),因此银行在诉讼中将债权转让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就可以原告的资格参与诉讼,这样不仅不损害债务人的权利,而且有利于银行脱离诉讼的缠绕,有利于调动资产管理公司追讨债务的积极性。当然这样做必须符合二个条件,一是资产管理公司提出申请;二是经法院审查许可。具体做法可以是发生债权转移后,法院裁定中止诉讼,通知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应及时向法院提出申请,并提供债权转让协议证明自己的诉讼权利,经法院批准后以受让人身份替代银行取得原告地位。 4、资产管理公司在各地的办事处是否具有诉讼主体资格 目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总部都设在北京,在全国一些重大城市设立一些办事处。因此,对于办事处能否成为独立的诉讼主体在审判实践中也发生争议,有人提出办事处不应具备诉讼主体资格,应以总公司名义起诉。但按照《民诉法》第49条的规定和最高院《关于适用〈 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的规定,依法成立具备一定的财产和组织机构,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非法人组织机构,在其所能承担的范围内也可以成为诉讼主体。实践中,一般只要从工商局领取了营业执照的即可以成为相关案件的诉讼主体。资产管理公司在各地的办事处,是根据国务院有关组建资产管理公司的文件规定,在各地设立并经当地工商局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其性质属于“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显然具有民事诉讼主体资格。 二、担保效力问题 1、担保人不签收债权转让通知,担保是否有效 实践中,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签订债权转让协议后,向债务人、保证人分别发出债权转让通知,在收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一般均书面表示确认,而担保人大多则不签收转让通知,并在诉讼中以债权转让未经其同意为由要求免除担保责任。我国《担保法》第22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保证人在原保证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根据此项规定,若保证合同中无有关债权人应将债权转让通知保证人的特别约定,则适用无须通知担保人原则,即债权人只需将债权让与通知主债务人,即对保证人发生法律效力。这不同于主合同的变更而对保证人适用书面通知有效原则。对资产管理公司涉讼案件中的担保人以上述理由要求免除担保责任的,法院可按照《担保法》规定的原则,对担保人的这一抗辩不予支持。 2、最高额抵押中的单个具体债权转让,抵押权能否随之转让 在国务院国办发(1996)66号文件规定的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权中,许多贷款设置最高额抵押担保,而《担保法》第61条规定:“最高额抵押的主合同债权不得转让”。因此,按照该条规定资产管理公司接收的许多债权项下的最高额抵押合同将无效,抵押人将因此而免责,这使原本就回收困难的贷款债权将失去最后的保障。毋庸置疑,这种以抵押权限制债权人的转让权利,具有不合理性。最高额抵押权对于主债权并没有严格的从属性,一般认为如果抵押权所担保的主合同债权额已经确定,这时发生主债权转移的,抵押权可随之转移,而如果被担保的债权额没有确定,这时发生其中被担保的单个具体债权转移的,抵押权并不必然随主合同债权的移转而移转。这样一来,资产管理公司根据受让的最高额抵押担保下的具体单个债权提起的诉讼,就无法提出实现抵押权的诉请。目前,理论界有人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大胆的探索1,认为结合《担保法》第59条,61条的规定仅指最高额抵押担保的“一定期间”尚未结束时的主合同债权不得转让,“一定期间”之后的主合同债权与一般抵押债权并无不同,完全可以转让。为此,笔者认为,从民商法平等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角度看,这种观点应该是正确的。首先,对于最高额抵押担保的“一定期间”已过的主合同债权,由于主合同债权已经确定,最高额抵押已转化为普通抵押,此抵押权亦转化为普通抵押权,因而主合同债权完全可以转让,没有理由对此加以禁止;其次,如果禁止转让最高额抵押担保的“一定期间”已过的主合同债权,不仅不利于银行将不良贷款剥离至资产管理公司,也不利于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贷款的保全和处置。 三、管辖和诉讼时效问题 1、债权转让以后发生的诉讼能否依旧适用合同履行地原则进行管辖 在资产管理公司涉讼的借款案件中,案件性质由原来特定主体之间的借贷关系,转变为普通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原先适用借贷纠纷案件管辖地的确定原则即合同履行地原则(由贷款经办行所在地法院管辖),就面临适用上的问题。这是因为,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银行贷款涉及到全国各地的银行,从省市到区县,如果仍按照上述原则,资产管理公司势必四处出击,到全国各地的法院去起诉,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即便能够做到也必将大大增加国家处置不良资产的成本。因此,从诉讼的“两便原则”和程序效率原则考虑,笔者认为应对资产管理公司涉讼案件进行集中审理,指定由一些债务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的中级法院管辖。 2、债权转让后发生的诉讼能否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在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资产的实践中,有人基于“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全国各地数以万亿计的资产”,故建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接收的不良资产,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在该笔贷款处理完毕之前诉讼时效始终延续有效”。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首先,诉讼时效是一种实体权利的丧失要件,对任何一种法律关系都是平等的,不能因法律关系的性质而有所变化;其次,诉讼时效的丧失是因为债权人怠于管理和未及时主张债权所致,因此,时效制度对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以及对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者,诉讼时效制度还有很多诸如中断、中止等维护债权人权益的制度,资产管理公司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制度,及时、有效地向债务人发出催讨或者确认书,一经确认或者通知即可重新计算诉讼时效。因此,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因为要维护资产管理公司的局部利益而损害国家法律的统一性和严肃性。 资产管理论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应予重视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或者看到一些关于避免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报道,而对国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现状却很少有人问津。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固定资产管理混乱,造成家底不清,导致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级领导重视不够。许多单位的领导刚上任后都曾想把自己的家底清理一下,可随着其他工作的繁忙和时间的推移,原来的想法和信心也被淡化和削弱,清理工作也就不了了之。 2、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加之调换频繁,不能正确履行会计职能。如有的单位已调换好几任财会人员,然而却未按会计法的要求办理交接手续,甚至账簿和凭证仍保存在原财务人员手中。 3、有些代政府执行收费的单位,常出现缴费单位用实物抵顶缴费的情况,而收费单位未及时登记入账或变现,使这部分固定资产在账外游离。如有些收费单位使用中的一些小汽车等就是这种情况,甚至“车随人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4、对已不能使用而变卖或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形成账实不符。 这些问题产生的后果就是使国有资产失去财政监督,造成流失,还会给滋生腐败提供了温床,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 1、审计部门在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时,应将固定资产管理使用情况作为衡量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提高他们的财经法制观念和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序,避免“人离账飘”、“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发生。 2、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财务人员的责任感,使会计法和相关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法规真正落到实处,对违反者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3、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组织检查和清理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做到胸中有数,并定期检查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资产管理论文: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一、关于“国家所有”与“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关系 相比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所有,分级管理”,十六大提出“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显然是前进了一步。最明显的进步在于政府职责由“管理”变为“履行出资人职责”。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确存在一个明确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行使产权的边界问题。政府作为出资人代表,产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中哪些权利有,哪些权利没有?如果地方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把国有企业卖掉,资本利得归谁?资本损失怎样处理?由地方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中央政府是不是就完全不管了?这些都是不能含糊的问题。 二、出资人职责是什么 明确政府行使产权的边界,实际上就是明确政府作为出资人代表到底履行什么职责。十六大提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这些说法,基本上勾勒出了一个人格化的出资人代表的轮廓。但是这种表述仍然有许多值得推敲之处。 首先是“享有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一个物权或财产权的概念,法理上所界定的产权包括收益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出资人代表行使后三项权利,歧义不大,关键是收益权。政府作为出资人代表所享有的收益权不同于自然人所享有的收益权。 其次是“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前面已经对出资人代表享有的权利进行了分析。政府作为出资人代表,所承担的义务与责任也应当进一步明确。作为自然人产权主体,与获得财产利得这种权利相对应,承担资本亏蚀是一项义务。出资人代表则不同。如果国有资本发生亏蚀,出资人代表要承担的不是经济赔偿(也赔不起),其义务更多地表现为责任——法律责任或者是政治责任。这也是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责任”这个概念的原因。 第三是“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说明里,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的“三管”职责做了界定:通过统计、稽核对所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可以认为是管资产;代表国家向部分大型企业派出监事会,通过法定程序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其经营业绩进行奖惩,可以认为是“管人”;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拟订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定规章制度,依法对地方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可以认为是“管事”。 对比《公司法》中关于股东代表(也就是所有者代表或出资人代表)职责的规定,我们发现两者还有不小的差异。首先,在《公司法》中,没有“管资产”一说,只对按资本管理原则行使所有权有明确规定。其次,“管人”一般是指任免公司董事、监事,而不包括任免总经理(那是董事会的事),比较而言,机构改革方案说明中“企业负责人”的概念过于含糊。再次,“管事”主要指对企业的收益分配方案、增资和修改章程、股权或资本交易方案及重大决议事项(如重大投资和债务)有股东表决权,这与国资委管的“事”有很大不同。 对比机构改革方案说明中的前言后语,我们也可以看出机构改革方案说明开宗明义地指出了国资委成立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的要求,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可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应当是国资委该管的最重要的“事”。 参考国资委成立的指导思想和初衷,参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我们认为国资委的职责应当是:制定国有资本营运战略(包括制定战略目标和战略实施方案);按照国有资本营运战略调整国有资本的布局和结构;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报送国有资本经营决算;选派和更换国有资本营运主体(包括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的董事、监事;考核国有资本营运主体的营运业绩;决定国有资本营运主体的设立、分立、合并、变更等重大事项。 三、管资产、管资本还是管企业 现阶段,国有资产、国有企业的提法,主要是受到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说明中指出:国资委的监管范围,确定为中央所属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的国有资产。地方所属企业的国有资产,由改革后设立的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负责监管。其他国有资产,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这种说法颇有值得商讨之处:其一,随着股权多元化,原来意义上的国有企业会有私人资本、外资注入。此时,所谓中央和地方所属企业中,哪些资产是国有资产?哪些资产是非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的概念难以明确。而提“国有资本”就比较明确了。其二,随着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国有企业的提法不再恰当。即使是国有控股的企业,也不能叫做国有企业。这类企业叫做国有资本参与企业为好。其三,“其他国有资产”包括什么资产?按照十六大报告的解释,其他国有资产应当包括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但是这些资产也具有资本化的特征,能够带来资本收益。国资委对其管到清产核资,还是管到资本经营?不明确国有资本的概念,职责难以到位。 因此,在审视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未来走向时,应当重视国有资本的概念,而逐步淡化国有资产、国有企业的概念。 四、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是两层次还是三层次 从沪深模式及其他一些地方的实践来看,国有资本管理体制采取了建立国有资本管理委员会——资产经营公司——国有资本参与企业的三层次模式,以解决直接进行产权管理、国有企业过多、管理幅度过大的问题。仔细分析,这种模式还有更深层次的优点:这三个层次当中,第一层次是一个政府机构,行使出资人代表职责。在这一层次里,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明晰出资人代表形象,将国家的所有权职能与其他职能(主要是社会管理职能 )相分离,即所谓的“政资分离”;第二层次在《公司法》中被称作“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其实质是一个资本营运公司。这一机构的目标主要是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完成国家财务战略的具体任务。在这一层次里,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专注于资本经营;第三层次是国有资本参与企业,主要从事实体经营。在这一层次里,所谓的国有资本参与企业与其他企业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国有资本可以参与其中,也可以随时撤出。控股、参股或者出让股权,都不会改变企业的实体经营。 三个层次中,第二、三层次除了要实现国家财务的一些战略目标外,本质上与其他的投资公司、企业无异。行为最特殊、也最难塑造的是第一层次。在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委托链条中,必须建立一种激励和约束的均衡机制,其核心在于第一层次上从政治责、权、利向经济责、权、利的顺利转化。政府受托管理国有资本是通过政治程序完成的,其有效性取决于政治体制的完善程度。政府在管理国有资产的过程中承担的是政治责任,行使的是政治权力,享有的是政治利益。这是政府责、权、利的基本特征。但是从第二层次开始,财务主体主要承担经济责任——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享有经济利益——完成受托责任所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满足,行使经济权利——国有资本营运的决策权。因此,国资委和国有资本营运公司自身的责、权、利是均衡的。但是,在国资委内部必须实现政治责、权、利向经济责、权、利的转化,这种转化成功了,就能够建立均衡的国有资本营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国有资本委托就可以顺畅运作,国有资本出资人也就真正到了“位”。 五、“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结合问题 国资委除了管理职能,还具有监督的职能。怎样监督呢?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说明中提到三条:代表国家向部分大型企业派出监事会;通过统计、稽核对所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依法对地方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前两者是产权监督,后者是行政监督。显然,这些都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内部的监督。 国资委作为受托者,接受国务院的授权,自身也要受到监督。但是谁来监督监督者?我们认为,这一监督主体必须来自国资委外部,而且应当是来自政府外部。由全国人大行使对国有资本管理的监督权是一种较好的模式。人大监督主要是指立法监督,包括制定《国有资本管理法》、审议和表决国资委编制的国有资本管理预算和决算、任免国资委主任等具体监督形式。通过人大监督,国有资本监督层次进一步丰富,体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监督、决策、执行三种职能的科学分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也不难发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将其放到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考虑。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有赖于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法律环境的不断完善。 资产管理论文: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 (一)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 1.企业国有资产笼统为国家所有,国务院代表行使所有权,但是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产权责任不清,缺乏责任约束,国有资产实质处于无人负责状态。 2.许多政府部门既承担公共管理职能,又承担部分国家所有权职能,政企(资)职责不分。这使政府部门很难给自己准确定位,既妨碍了政府正常行使公共权力,又将国有企业作为行使公共职能的工具,让企业承担社会职能,造成政企职责错位。 3.政府部门在企业之外以行政方式多头干预;不是经营国有资本,而是管理国有企业。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混为一谈的管理,造成了两个结果:一是行政干预的“越位”,抑制了企业市场活力,致使国有资产运作低效率;二是企业内所有者“缺位”,弱化了产权约束,所有者权益往往被侵蚀。 (二)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主要解决4个问题 1.落实国有资本的管理、监督和经营责任。国家由管企业转向管资本。建立责权明晰的国家所有权委托体制,形成对每一部分经营性国有资产可追溯产权责任的体制和机制。 2.国有经济布局和企业结构要进行有进有退的调整。政府从直接管理庞大的国有企业群,转变为控股重要企业和持有股份。国有资本由覆盖各行业、各领域,向国家必须控制的行业领域集中,减少国有资本涉足企业的数量。 3.政府设出资人机构,与公共管理职能部门分开,受政府委托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所有权。行使公共权力的部门不再承担出资人职能,形成政企(资)分开的体制基础。 4.实行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出资人机构受国家委托拥有股权,依《公司法》以股东方式行使出资人权利、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在公司治理框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出资人机构不越权干预。 概括地讲,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任务,是使国家由管企业逐步转向运营资本;政府设立出资人机构,集中统一地行使所有权,实现政企(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出资人机构对投资和拥有股份的企业拥有股权,按《公司法》以股东的方式行使权利、承担责任;包括国家投资和拥有股份的企业在公司治理框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出资人机构以实现政府政策目标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对国家承担责任。 (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管理是涉及国有制实现形式,国有资产的管理、运营、监督和公司治理等多方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的体制和机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绝不是各级政府设立一个专门机构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国有资产管理主要涉及4个方面: 1.国有资产的公共管理。如国有资产的立法,国有产权的界定、会计制度、统计、稽核、评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确定和对国有资本运营的监督等。这属于国有资产的公共管理职能,应由公共管理部门管理,形成全国上下的管理系统。 2.国家所有权的委托。在政企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情况下,“国家”行使所有权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委托。按目前的管理体制,委托的链条是国家统一所有,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中央和地方政府设立专司国有资产管理的部门——出资人机构;出资人机构控股重要企业,对部分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进行“授权经营”。在这一体系中,核心的问题是委托的有效性。 3.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制和公司治理。政企分开、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企业制度基础是公司制度。因此,国有企业必须进行公司制改制,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在公司制度安排下,国家所有者由通过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管”企业,转变为委托出资人机构以股东方式“履行出资人职责”;包括国家出资人在内的所有者通过股东会或产权交易市场保持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自主经营,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以此实现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情况下保障国家所有者权益。 4.对国有资本运营的监督。政府授权有关部门如财政部、审计署,对出资人机构进行审计监督;出资人机构对授权经营的机构进行审计监督。 (四)关于国有出资人机构 在要建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缺位的是“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按十六大要求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是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一个关键环节。 中央政府和省、市(地)政府分别设立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是受同级政府委托,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专职机构——出资人机构。这个机构的设立解决了3个问题:一是这个机构明确的定位是“履行出资人职责”,并不是“管理国有企业”的职责。这就有利于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二是政府行使国家所有权的部门与行使公共权力的部门分开,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和行政目标。这就从组织上实现了政资分开,体制上实现了政企分开。三是出资人机构“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对政府而言,出资人机构集中、统一地行使所有权,形成责权明晰的可追溯产权责任的主体;对企业而言,这就构造了排他性地行使国家所有权的“老板”。 出资人机构对受托运营国有资本,拥有占有、使用、处分、收益的权利;以产权为纽带,承担投资企业的改革和重组、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垄断性企业的改革重组责任。出资人机构对同级政府负责:实现政府政策目标,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接受政府的审计监督。 因此,出资人机构不是原政府各部门管理国有企业的机构、职能和管理手段的简单合并。由对企业的行政管理转为履行出资人职责,出资人机构的职能和行使职能的方式、手段都必须有重大转变。 国有出资人职责概括地讲主要有: 1.通过编制和执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国有资本做有进有退的调整,保证重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某些重要行业关键领域的控制地位,提高国有资本投资回报。 2.推进投资的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制,通过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保障国有资本的权益。 3.会同财政部 门制定财务会计制度,以资产收益和现金收入处理显形负债(不良债务)和隐性负债(对职工社会保障的历史欠帐)。 4.监督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汇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表,编制和监控监管资产的资产负债总表,从总体上改善资产负债结构,保持国有资本的安全性。 5.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向本级政府报告监管工作、监管资产状况和其他重大事项,必要时应向公众披露。 6.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接受同级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 (五)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要与抓大放小、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调整结合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必须与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放在一起考虑。国有资产管理最重要的是国有产权委托有效性的问题。目前尚存国有企业约18万户,由过去从中央到地方成百上千个政府部门分别管理,现在集中于约300个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果一个机构涉足的企业过多,就鞭长莫及;如果层层委托,就没有效率。提高委托有效性,就要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坚持抓大放小的方针,专注关键的少数,减少国有资本涉足企业的数量。 (六)出资人机构如何行使所有权 为坚持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出资人机构如何行使所有权是关键的技术细节。要害是必须从制度和机制上严格区分以股东方式“履行出资人职责”和依照行政隶属关系“管企业”的本质性差异。 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两种倾向:一是防止企业内所有者继续缺位,所有者权益被侵蚀;二是防止出现“婆婆加老板”,把企业管死。 1.所有者到位又不越位。设立出资人机构,“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集中统一行使所有权,这是为克服所有者缺位迈出的关键一步。“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中的“管”,决不是传统意义上政府在企业之外进行的行政干预或行政审批式的管。出资人机构要“管”的内容是履行出资人职责该“管”的内容,“管”的方式是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的方式。 所有权到位,就是出资人机构为行使所有权该管的人和事要理直气壮地管好、管到位,成为“真老板”,强化来自所有者的激励和约束。这是维护所有者权益必须要做到的。 所有权不越位,就是出资人机构只当“老板”不当“婆婆”。只行使股东权利,决不干预企业的经营权、管理权。这是增强公司活力和提高公司运行效率所必须的。 2.建立明晰的公司分权制衡机制。公司权利分为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我国《公司法》对4项职权各有明确界定,并分别由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和监事会行使。这是建立有法律保障的分权—制衡关系,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 所有权:出资人行使所有权,就是保持对公司的最终控制地位。这是维护所有者权益所必须的。出资人的所有权体现为《公司法》赋予股东会的权利。 经营权:股东会选聘董事,组成公司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依《公司法》董事会拥有公司的经营权。 管理权:董事会选聘经理作为公司的经营管理者,董事会对公司重要事项做出决策后,交由经理主持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经理依《公司法》享有经营管理权。 监督权:监事会代表股东对公司进行监督,《公司法》赋予监事会监督权。 在公司治理中既要防止所有权侵犯经营权、管理权,也要防止经营权、管理权架空所有权,排斥监督权。只有公司的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监督者恪尽职守,又不越位,才能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既保障所有者的最终控制权,又使企业富有活力。 (七)国有企业有两种类型,国有资产管理有两种形态 在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时,可以把国有企业分作两类,一类是在某些特殊行业承担或部分承担公共责任的特殊企业,要保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另一类是竞争性企业,以赢利为目标,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此,出资人机构管理和运营国有资本要承担两方面责任:一是在支撑国民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方面实现政策目标;二是提高国有资本运作效率,实现保值增值。与此相对应,国有资产管理应当有两种形态。 1.对特殊公司的监控。极少数关系经济命脉、国家安全、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天然垄断行业的重要企业,如电网、电讯、军工、石油和大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重要企业属特殊公司,它们是政府进行公共管理、实现公共目标的重要资源。政府投资的目的不仅是资产的增值,更重要的是承担公共责任,保持国家的控制力。这类企业数量有限,但关系重大。为贯彻政府意图,对这类企业出资人机构应直接持股、控股或独资经营,国有资本不能轻易撤出,保持对这类企业的控制力,即进行企业形态的监控。 2.对普通公司的运营。在一般竞争性行业,出资人机构并不依恋特定的企业,而是以投资回报最大化和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为目标,不断优化资本布局,进行有进有退的调整。由“管企业”,逐步转换为“运营资本”。显然,国家投资和拥有股份的企业大多数属于这一类。 划分两类形态管理,是为了使各自有明确的目标,可以使用相应的管理手段和评价体系,便于准确地考核,提高监管效率。 (八)出资人机构对特殊公司和授权经营机构的监管 特殊公司和授权经营机构都类属于国有独资公司,应按《公司法》设立董事会、经理、监事会,但不设股东会。尽管对它们的监管有某些特殊性,但决不能离开公司治理框架,退回到政企不分、所有权经营权不分的老路。 出资人机构承担监管责任,可以通过4个渠道进行。 1.拟定或批准独资公司、授权经营机构的章程,决定它们的设立、分立、合并、清算等事宜。 2.选择经营者——董事会成员,并决定其薪酬。 3.签定业绩合同。这是出资人机构对国有独资公司和授权经营机构业务监管的重要手段。就政府意志、企业目标、年度预算、利润分配、投资计划等事项出资人机构与独资公司和授权经营机构签定1年或几年的业绩合同,形成硬约束。 在合同范围内公司自主经营,出资人机构不再干预;合同双方有超出业绩合同的重要事项,应协议修改合同。 4.出资人机构派出监事会,以业绩合同为准进行审计监督和业绩评估。监督结果报出资人机构,决定经营者的奖惩、去留。 (九)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难点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重大的体制创新,涉及 多方利害关系的调整,我们必须克服许多困难才能实现初衷。主要的难点是: 1.面对庞大的国有企业群,鞭长莫及,即便中央和地市三级政府分别管理,将约18万户企业的国有股权分散给各个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每个机构也要面对500~1000户企业。这样宽泛的管理幅度几乎不可能管好。党的十六大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与“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统筹考虑是十分重要的。但“抓大放小”,减少国有资本覆盖企业的数量,并不是短期就能做到的。 2.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基础。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建立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基础上的资产管理。因此,保障国家所有者权益的基础是有效的公司治理。但是中国缺乏公司治理文化。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国家所有权委托关系不清,激励不足,约束软化,内部人控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另一方面,有政府背景的一股独大普遍存在,大股东行为不端正、小股东无能为力。因此实际上存在着一股人为扭曲公司治理的力量。这一情况如果不能改变,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难以成功。 3.新设立的出资人机构如何正确行使所有权。市场经济中,在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条件下,股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行使权利,即在股东会上行使表决权——“用手投票”,和在产权交易市场的股权交易——“用脚投票”。目前,出资人机构“用脚投票”的条件并不完全具备。在用脚投票不成、用手投票又难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行政干预再度出现的可能性极大。况且以行政干预的方式“管企业”大家太熟悉了,以股东方式行使所有权又太不熟悉了。放下最熟悉的拿起最不熟悉的是有极大的难度的。 4.缺乏懂得和熟悉资本监管的人才。出资人机构的功能和性质实际上相当于国家控股公司或国家资产管理公司。出资人机构成功的运作,需要有高水平的资本运营、企业评价、财务监管等专业人员;为使投资和控股的公司有良好的公司治理,需要派出合格的股东代表、有能力的董事、称职的监管人员。这些稀缺的人力资源的来源、选聘方式等都是没有解决的问题。 (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风险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牵动全局,推进改革必须注意防范风险。 1.政府机构不再干预后,如果国家所有权继续不到位,这就为企业内部人控制留出了更大的空间,资产和效益的流失在所难免。 2.在实行“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情况下,如果出资人机构不转变为“管资本”,而继续沿袭隶属关系式的行政干预,成为“老板加婆婆”,那么就会把企业管死,退回到改革原点。 3.在新的管理体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在明确了产权责任后,如果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所监管企业的利益而强化区域分割、市场保护,就会为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进一步设置障碍。 4.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如何行使产权责任。如果出资人机构的权力掌握不当或缺乏监督,比如出现争先“一卖了之”,或对经营者半卖半送等情况,很快就会把可能用于解决或部分解决对职工历史欠帐和银行不良债务的资源耗尽,那么就会进一步增加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负担,增加财政风险。 5.避免新形势下的政企不分。在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后,国资管理机构不能成为党委、政府、政府部门对企业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二传手。不能把政府必须承担的某些公共职能、过去政府管企业的某些做法通过国资管理机构这个“漏斗”灌到企业,形成新的政企错位,使出资人机构和企业的目标变得模糊不清。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一项牵动全局又十分复杂的改革,认真弄清改革的目标,所要建立的体制和机制,先立法、后行动,是改革取得成功所必需的。 资产管理论文:关于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思考 迄今,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未得以确立起来。这是一个关系着国有资产运行效率的重要问题。因此,构建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经被提上议程。(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中已经明确提出。)构建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当然涉及诸多问题,本文囿于篇幅所限,拟对诸如国有资产终极所有者定位,在国家政体层次上从本源解决“政企分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层级框架,国有资产的“人格化”机制等问题作一探讨。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应设置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于各级政府(注:如国务院与各级地方政府。)抑或设置于各级人大,这既是一个实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它涉及诸如公有财产的终极所有者与代表者、在国家政体层次上的“政企分开”、国有资产的集中化管理等。我认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应设置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不应设置于各级政府。 社会主义的经济本质即为财产的公有制,公有制可以进一步表达为财产的社会所有制。所谓财产的社会所有制,即社会主义社会的财产归根结底是为全体人民所有。但是,全体人民并不能对社会财产直接行使生产职能,因而必须有一种形式能实现将社会财产委托给一定的社会生产组织来对其行使生产职能。但由于全体人民无法实现对社会财产的直接占有,因此全体人民也相应地没有一种形式可以将社会财产直接委托给一定的社会生产组织。这种推定无非又给出如下结论:全体人民并不能成为社会财产的初始委托人,不具备行使初始委托人各项权利的能力。社会所有制既然不能以全体人民直接占有社会财产的形式来实现,那么总要给出一种替代形式来实现社会所有制。于是社会所有制现实地采取了这样一种形式,即由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来实现对社会财产的占有,这就是所谓国家所有制,即社会所有制(或公有制)是以社会主义的国家所有制来实现的,而为全体人民所有的财产也转型为国有资产了。基于此,公有制财产的现实“初始委托人”将由国家来充当。 对于充当国有资产初始委托人的机构我们可以给出更进一步的规定:仅作为单纯所有者的身份出现,其目标集中于促使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这一机构的目标不应是多元的;不能以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干预生产组织的目标和行为;这种所有者机构不应是分散的、多层级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应该成为执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本身便决定了它对全体人民意志、利益的代表者。我们可以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拟定为这样一种机制:假设全体人民是社会财产的股东的话,那么人民代表便是股东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便是股东代表大会。因此它可以成为代表全体人民对国有资产行使重大决策的最高权力机构。一定的政治权力与法律权威是经济关系的反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和立法机构,在具备了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的基础上,其最高权力和立法权威才能得以真正确立。国有制的内在属性决定了人大可以设置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制度中,当没有更为理想的财产占有方式来实现公有制时,国有制可以被视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必然属性。由于国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有其客观必然性,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是对国有资产行使重大决策的最高权力机构,可以在它之中设立一个独立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别于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后者一方面具有多重的目标最大化,另一方面具有强烈的行政化倾向,且这一倾向多是通过强制性方式实现的),因此在它之中设立的独立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能以单纯的所有者代表身份出现,以国有资产的收益最大化为其一元化目标,并且可以避免采用政府部门的强制性的行政化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履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不会导致国有资产事实上的部门、行业所有制。 我们再来假设由政府部门履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将会形成如下状态: 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使其行为目标呈多元化,因而一方面难于约束单纯的所有者目标,另一方面还可能以社会管理目标淡化甚至取代所有者目标。政府的强制性的行政化倾向使其难于避免对生产组织的行政化干预。而这种干预是典型的国家与国有企业行政制度框架的伴生物。如继续由政府部门履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无疑意味着是对既有的国家与国有企业行政制度框架的“体制复归”。政府作为一种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又分解为诸多的层级式、网络式子系统,如各级政府,各行业、部门行政主管机构,因此,政府部门履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易于使国有制变形为事实上的各级政府、各行业、部门所有制,这导致了国有制的低水平实现程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来具体地履行这一职能,并由其充当国有资产的“初始委托人”。 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框架设计 一、委托——关系的一般分析。对于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的设计,我们有必要引入委托——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在委托——关系中,如果委托人的信息是完全的,如对人的行为、努力、目标、产出等都是易于观察到的,则委托人自身的收益也是易于推断和准确地获得的。但当委托人的信息是非完备时,如他对人的上述内容是难于观察到的话,那么委托人的收益也是难于推断和极为不确定的。因此,所谓委托人——人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是:在委托——关系中,如何防范在委托人信息不完备时可能遭致的来自人的“损害”。由此,斯蒂格里茨对委托——关系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式的叙述:委托人——人的文献涉及一个人——委托人(比如说雇主)如何设计一个补偿系统(一个契约)来驱动另一个人(他的人,比如说雇员)为委托人的利益行动。所谓委托人——人问题其核心在于如何设计一个系统以实现委托人对人的有效激励与监督。 委托系统如果表现为一个较多层级的话,可能会产生如下问题:根据现论,每一层级关系都会因人与委托人的效用函数不一致和拥有的信息不对称而发生问题,因此这种多层所产生的成本是较高的。层级愈多,则初始委托人与最终人的双向信息传输愈易被迟滞和发生失真,因而委托人的利益和目标愈易被扭曲甚至遭致损害。过多的层级意味着有一个较长的委托链,这无疑会形成一个多层级的监督关系(在初始委托人,和最终人之间的每一层级,既是上一层级的人,又是下一层级的委托人,因此本身又处于这样一种关系中:它既要接受上一层级的监督,又要履行对下一层级的监督职能,而这种监督并不是不花费成本的),从而加大关系的监督成本。过多的层级将会使初始委托人的监督动力在自上而下的委托链中趋于弱化,最终可能使初始委托人的监督失去意义。 委托——理论作为分析工具给我们的启示是,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不应是多层级的。 二、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的弊端所在。在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中,为了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若干省市采取了这样一种做法,即将同一行业或部门的企业原上级主管部门改变为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由其对所属企业 实施价值化管理,委派该类型机构人员进入所属企业。据说这种投资公司可以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形成一个隔离带,从而实现“政企分开”。我们很难对这种实践持肯定意见,其理由为:一是由政府系统实施的一种行政性授权,仍未跳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混淆的窠臼,尤其是在本源这一层次便再次奠定了“政企不分”的基础。二是行政性授权是难于杜绝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行政性干预的,原因在于,从现有的实证观察,仅把国有企业的原有主管部门改变为国有资产投资公司,这种公司既没有改变原来的行政主管部门的身份,现在又被赋予了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身份,即由原来的单一身份现在转变为双重身份,越发强化了这种公司对国有企业的行政性干预。三是这种行政性的国有资产投资公司依然管辖原有的所属企业,因此既有的行业或部门分割的格局并未改变,从而使行业或部门难于形成一个正常的“进入”与“退出”机制,阻碍了资源的社会化配置(而资产的价值化管理的一个优越性便是通过资本的流动机制实现资源的社会化配置)。四是可能产生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它本应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机构,但在现实运行中,可能会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渠道。五是这种多层级的委托——关系将会导致我们在一般分析中所指出的诸多弊端。 这种行政授权式的将国有企业原有主管部门改变为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的做法,就其现有的行政框架而言较少触动,因而初始变动(只能称其为变动,而不能称其为制度变迁或者制度创新)似乎成本较低,但这种较低的行政框架变动成本将不足以弥补国有资产可能的高昂收益损失。鉴于此,我们认为不宜以政府行政性授权、将行业或部门主管部门改变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机构的实践作为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确立的方向。 三、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具体形式。我们给出的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设计代替可以描述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家将国有资产注入国有企业后,它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并不需要多层级式的委托——关系。其具体实现方式为:由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直接向国有企业派驻董事会成员,以初始委托人与最终人之间直接的委托——关系来实现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由于这种形式减少了委托——层级,因而避免了多层级委托——关系的弊端,使国有资产的初始委托人易于观察、监督人行为;弱化了国有资产初始委托人与最终人之间的信息非均衡程度;杜绝了国有资产在若干中间委托——层级的“滴漏”;既加快了国有资产初始委托人与最终人之间的双向信息传递,也降低了双向信息的失真与扭曲度。设立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是一个非行政性机构,它不会以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干预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 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资产“人格化”机制的确立 在构建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我们还应确立国有资产的“人格化”机制。这里应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一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资产“人格化”;其二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人格化”。 一、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资产“人格化” (一)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资产“人格化”涵义:其一,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由非职业化的、身份多元化的主体转化为职业化的、身份单一化的经理阶层。其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济行为必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满足国有资产增值最大化的要求。其三,“资产专用性”(注:此处使用“资产专用性”这一用语,意在说明经理阶层的能力已经收敛于对企业的专门化经营管理,而其经营能力的专业化已对自身形成了强烈的监督性和约束性。其理由在于:经理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隐含着某一经理人员并非可以随意将自己的人力资本出去从事其他职业,因而经理人员的能力不是“通约”的。某一极具专业性的经理人员将自己的人力资本转移去从事其他职业,恐怕将要耗费相当高昂的交易成本。由此,将促使经理人员对自己现实的“岗位”的珍视。因为,一旦自己被“挤出”现有的专业性较强的经理职位,他将很难进入其他企业领域。而他不能从事经理职业,便意味着他的人力资本的贬值。)机制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人力资本形成硬约束。 (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资产非“人格化”特征表现。在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国有企业实行的经营管理者制度安排,却很难满足资产“人格化”的要求,也无经营管理者人力资本贬值之虞。首先,在国有企业的既有经营管理者制度安排中,由于其前提条件为企业只是隶属于政府的一个行政式经济单位,因此逻辑上决定了政府将企业经营管理者视为其行政框架中的“行政官员”,即在政府看来,企业经营管理者与行政官员是“通约”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角色与行政官员的角色是可以互相“反串”的,政府可以直接派遣行政官员进入企业充当经营管理者,也可以直接任命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行政部门的行政官员,二者之间丝毫没有“身份”障碍。这样一种行政式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安排制度,是无需专业化、职业化的经营管理者的。其次,这样一种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制度安排,决定了经营管理者会形成扭曲的“经济人”行为。由于企业经营管理者职务是政府的行政生成机制的产物,因此,经营管理者的评价是由纵向行政部门做出的。只要经营管理者的偏好与纵向行政部门的偏好甚至与纵向行政部门某一行政官员的偏好一致,他就会获致肯定性的评价,而个人的职务也可能会获得擢升(习惯的做法是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者升迁为政府某一行政部门的官员,以此作为对经营管理者评价的“奖励”)。在这种制度中,企业经营管理者并不是追求企业的目标最大化和出资者资本增值最大化,而是个人行政性职务升迁目标最大化。最后,这种制度安排还决定了企业经营管理者并不具有“资本专用性”原则,因此也决定了企业经营管理者并无“人力资本”风险,即个人的命运并不必然地与对企业的经营绩效或者说与国有资产增值最大化形成相关。在现实中,甚至会发生企业经营管理者虽经营绩效劣化但却获得行政职务升迁的反常现象(或许在这种制度安排中应该被视为正常)。一个没有人力资本风险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可能并不会“心无旁骛”地将全部心智用于如何优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多种“退路”使他并无“后顾之忧”。 (三)如何确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资产“人格化”机制。在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应该通过以下若干制度确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资产“人格化”机制:一是经理生成制度。国有企业应以市场生成的方式选择经理人员,即直接通过市场聘任经理人员。考虑到有些国有企业仍由国有资本控股,虽然由于股权使然,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可以直接向企业委派经理人员,但这种委派绝不等同于既有制度安排中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行政化生成的机制。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选择,将不再以行政官员“身份”转换的方式来进行,应以市场生成的方式遴选经理“候选人”,然后再行委派。二是经理运行制度。由国有资本控股的国有企业其经理人员虽然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直接委派的,但这种委派与既有的政府对铁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委派制度是不同的,即所委派的经理人员是没有行政化“退路”的,他既然具有“资本专用性”,他就必须承担自己的人力资本风险。一旦经营企业绩效劣化,他就可能被“挤出”经理阶层,而不会获得行政性的职务迁徙甚至行政性的职务升迁。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这种人力资本风险,将会适当地保持一种压力,使他们“专心致志”于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优化。三是经理评价制度。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国有企业经理阶层的评价,应收敛于其是否实现了国有资本增值最大化的要求。如果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无法正常地满足这一要求,那么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应令其“退出”所在国有企业。 二、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人格化” (一)所有者“人格化”涵义。即某一财产无论如何总能追溯到某一具体的自然人主体。由于对财产的关切度取决于主体与财产的关系,因而自然人主体会对自己的财产表现出最大化的关切度。 (二)国有资产所有者“人格化”的难点。在现实世界中,国有资产无法追溯到具体的自然人所有者主体,其理由为:众所周知,国有资产其实是全体人民占有的社会财产,由于在现实中无法给出一种全体人民直接占有社会财产的形式,于是只能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来实现对社会财产的占有,而为全体人民所有的财产也就转型为国有资产了。但随之 产生的问题是,国有资产的所有权难于实现“人格化”。从所有者角度看,国家或者派生的国有资本管理机构都只能是抽象的或虚拟的自然人主体,对国有资产的关切也很难达到自然人的程度。这一问题确实是构建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难点之一。而这一问题不解决,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就不可能对国有资产的运营实施真正有效的监督、约束和激励。 (三)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确立所有者“人格化”的目的。其一,确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的所有者“人格化”,在于使国有资产所有者真正到位,像自然人一样履行对国有资产运行的监督、约束和激励。其二,确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的所有者“人格化”,在于使行使国有资产运行监督、约束和激励职能的人员,像自然人一样对国有资本的损益享有利益和承担风险。其三,确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的所有者“人格化”,在于使国有资产管理者对国有资本的运行内生性地产生监督的积极性。国有资产所有者“人格化”的确立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程度的标志之一。 (四)如何确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的所有者“人格化”。在构建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我们拟采取以下途径解决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人格化”问题。其思路是:采取拟自然人所有者的举措,确立国有资本损益与从事国有资本监督管理人员的经济损益与人力资本损益直接相关的机制。 其具体做法是:模拟企业经营管理者职业化机制,确立国有资产管理者职业化机制,使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人员和进入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出资者代表成为职业化的国有资产管理者。国有资产管理者转型为职业化后,即刻剥离其行政官员身份,使其不再是行政官员的身份转移,堵塞国有资产管理者与行政渠道的联系。建立职业化国有资产管理者的激励和风险机制。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成为一种专业化职业,“资本专用性”原则对职业化的国有资产管理者也是适用的。 以这一原则出发,我们应当设计一个合理的对职业化国有资产管理者的激励和风险机制,以此提高他们对国有资产的关切度,优化他们对国有资产的监护行为。激励机制的基本内容是:其一,给出符合职业化国有资产管理者身份的薪酬制度;其二,如果国有资产管理者的行为促使国有资产增值,其个人经济收益相应地提高,提高的幅度要制度化、量化。风险机制的内容是一旦职业化的国有资产管理者对国有资产的监护出现严重的“败德行为”,或其监护行为导致国有资产收益下降甚至负收益,“资本专用性”原则将使其遭致“人力资本”损失的风险,令其“退出”职业化国有资产管理者队伍,并不给留出一个“行政通道”,即某一职业化国有资产管理者被“挤出”该队伍后不能转换身份成为行政官员。 职业化国有资产管理者培育制度:一是职业化的国有资产管理者需要具备相当程度的国有资产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国有资产股权化、证券化,产权交易,证券交易,资本市场的收购、兼并等方面的专业素质;二是职业化国有资产管理者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进入”与“退出”的流动化,应有国有资产管理者后备军。专业化、规范化的国有资产管理者培育制度可以提供这些条件。 资产管理论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固定资产是资金的实物形态,是保证完成各项行政工作和事业计划所必须的物质条件。通过几年来的审计发现,长期以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重钱轻物,对固定资产管理不严、核算不实、记账不规则,造成固定资产状况不清。笔者认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1、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制不够健全,无固定资产卡片账、无固定资产明细账,无固定资产验收、登记等各项制度。一些单位账面只反映固定资产总值,没有记载明细资产的实物数量及其价值,由于固定资产实行原始计价一惯制的办法,单位会计无法确认盘存资产数量的多和少及其价值的增和减,账面资产总值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 2、增减固定资产不能及时、正确地进行账务处理。导致账物脱节、资产存量不清。审计中发现一些单位购入、捐赠的资产应入账未入账,变买或报废的资产应核销未核销。甚至还有一部分单位购买、建造的办公楼已使用多年,一直未入账或仍挂在“在建工程”账户中。 3、出租资产管理不规范。审计发现一些单位出租部分办公用房,收入未全部进账,直接抵顶了账外的单位招待费、福利费支出,财会部门对本单位租凭收入的情况没有任何记录,会计监督失控。并且有的单位一部分资产长期在帐外出租、出借,其收入极易形成“小金库”,容易诱发腐败行为,不利于对资产的监管。 4、固定资产的盘点不及时,或报损过于轻率。部分单位领导只重视购置,忽视日常管理。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不强,长期不予盘点,以致于有部分固定资产已长期不存在,单位领导却一无所知,或即使知道也不愿意加以处理,形成长期挂账。再者有部分领导对固定资产处置存在随意性,未按有关程序报批。在处理上也过于轻率,有部分可以追回的资产或是碍于情面、或是怕麻烦不予追回,大笔一挥加以报损,造成资产的严重流失。 5、私下交易,长期滞留账外或被借用。审计中发现有部分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主动或被动地与被征收对象达成默契,以对方提供的实物,如小汽车等,抵顶行政事业性收入,这些资产长期滞留账外或被借用,逃避了正常的监督检查。 为合理、有效地利用固定资产,保障其完整与安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杜绝可能发生的违纪违规行为,现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建立健全财会人员考核制度,并定期进行考核,对财会管理工作做得好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不能胜任会计岗位的要及时进行调整。 2、每年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按有关规定、有关程序及时进行处理。尤其是领导变动时必须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让前任领导走的明白,后任领导接的清楚,两任领导对有所了解,也可以掌握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限内的固定资产变动情况,为领导干部考核提供一个参考数据。 3、加大领导重视力度,对固定资产管理衽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有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作为组织部门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促使各单位“一把手”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和盘存等制度。把国有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本单位工作目标。 4、大力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经济监督部门要把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监督的重点,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 资产管理论文:浅论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 前言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良好的资产管理可以减少浪费,提高资产的利用率,直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固定资产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完好率、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能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具有投资时间长,技术含量高;收益能力高,风险较大;价值双重存在;投资的集中性和回收的分散性等特点。我们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除了具备一般固定资产的特点外,还具有数量多、分类复杂、较为分散又更新迅速的独特之处。正是由于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的上述特性,给企业相关部门及时、准确地反映资产状况和变化带来了管理和核算上的许多困难,如何来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传统意义上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是指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使 用、保管、维护、修理等各个环节和各使用部门所进行的管理。通过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保证固定资产正常运转,完整无缺,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提高其利用效果。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1.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管理 以较小的力量获得较大效果的现象成为杠杆作用。财务管理利用杠杆的目标是:在控制企业风险的基础上,以较低的代价获得较高的收益。 财务管理中的杠杆作用产生于固定费用的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固定费用(如计时工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价值摊销额、固定的办公费用等,但不包括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方面的费用),形成经营风险。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过程中存在的固定费用(如债券利息、优先股股利等),形成财务风险。也就是说,没有固定费用的存在就无所谓杠杆作用。 为达到企业总风险程度不变而企业总收益提高的目的,企业可以通过降低经营杠杆系数来降低经营风险(可采取减少固定成本或扩大销售的方法),而同时适当提高负债比例来提高财务杠杆系数,以增加企业收益。虽然这样做会使财务风险提高,但如果经营风险的降低能够抵消财务风险提高的影响,则仍将使企业总风险下降。于是,就会产生企业总风险不变(甚至下降)而企业总收益提高的好现象。 经营杠杆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关系如下: 由此可见,通过控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可以作为企业经营杠杆系数的调整机制,在经营杠杆作用最大时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效果,即在此时固定费用最大化能取得更为明显的效果。 2.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管理 由于固定资产可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使用,并可以在多个会计期内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而,在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的条件下,按照配比原则的要求,需要将固定资产的价值按一定的分配方式在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内进行分配,以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当期损益,这就是企业按照不同的折旧方法计提的折旧。企业在制定折旧政策时应考虑固定资产的磨损状况、企业获利能力、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动状况、纳税义务的考虑、资本保全与技术更新的考虑、会计信息的稳定性等因素。 企业计提资产的折旧方法,直接关系到固定资产回收时间和某一时期的经济效益,折旧的提取对企业筹资和现金流量、对企业投资、对利润等等都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固定资产规模较大的电网企业来讲意义更是重大。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电网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同时资产较分散,资产使用部门多,使用地点范围大,可以说从市区到郊区,从平地到山坡,遍及辖区的每一个角落。同时结构分类复杂,覆盖面大,可以分为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线路及设备、用电计量设备及通讯设备、自动化设备、工具器具、运输设备、房屋建筑物、土地、福利设施等十几大类。另外电网资产通常数量多,金额大,更新快,在管理上就要求及时准确反映这些变化,所有这些都为如何做好电网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 目前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基本上都能做到账卡相符,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各单位要经常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全面清点一次,保证账、卡、物相符,但是事实上电网企业的资产量大,分布广,很难做到定期的盘点。同时还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分属不同的部门,财务不能及时反映资产的各种的变化,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和财务帐面资产信息的准确性是值得推敲的。由此可见,就目前状况来说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相对薄弱。总的看来无外乎如下几个原因: 原因之一:领导重视不够。领导重视的是企业直接的效益和安全生产状况,其考核指标主要有: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电费余额、购电量、公司经营电网线损率、售电量等。根据电网企业的特点,一直以来公司对固定资产更重要的要求是使用价值上的,即只要电网能够安全地输送电能,因而就比较容易忽视对固定资产经济价值的管理。 原因之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相对滞后。要保证固定资产账卡物一致,首先要保证各部门在管理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从物料领用的申请到发料、建卡、财务入帐,都应该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需要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形成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资产管理是各个部门互动的管理,对企业管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财务部门应作为资产综合管理部门、生技部门作为主管部门、相关科室作为归口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作为具体保管部门。而我们目前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明显存在职能部门之间工作不衔接,即存在多头管理又有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没有并轨,因此要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做到制度先行,有必要在管理制度上保证资产的日常管理。 原因之三:部分资产的产权问题。部分地区的10KV线路资产产权复杂,农电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由于历史原因,一条线路既有地方所属,又有农网改造中投入,还有用户投资形成,这对资产管理带来了较多的不便和难度。也有一些城市的用户工程产权没移交,供电公司却承担了运行维护以及相应的安全责任。根据目前国家 税务总局《关于执行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__]45号)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帐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此类用户工程,企业入帐后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因为对电网企业而言,税是现钱,资产固有即存在,这就意味着要用一笔“活资金”去换“死资产”,从财务上来看这么一笔交易对企业而言是不经济的,但事实上该资产本身又确实已经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由此导致用户工程不能及时移交、入帐,这也为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埋下了弊病。 改进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宣传,改变观念,重视管理。领导的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应努力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要把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作为建立业绩考核和绩效评价的基础,业绩考核和绩效评价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科学,必须保证企业有关资产及财务指标的统一、真实、完整、可靠和准确。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绩效评价于固定资产管理挂钩的体系,建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激励机制。 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建立系统的资产管理体制。针对供电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生产轻管理,各自为政,随意处置电力资产的现象,打破条块分割,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意识,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并举,建立健全公司总部、分公司、班组三级的资产管理体系,并严格制定考核和奖惩制度。还要注意加强各级资产管理人员的协调,建立起资产管理信息传递及时、工作相互协调的管理模式,建立资产管理的网络,便于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以清产核资工作为契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高资产质量、优化资产结构。清产核资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清产核资的成果,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一套既符合今后电网企业实行新企业财务制度要求,又兼顾企业特性的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资产管理约束机制,并加以认真实施,继续深化资产管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以适应今后电网企业发展的新形式。 具体来看,首先,企业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制约机制。其次,应建立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以资本管理为突破口,企业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模式。它具体包括企业资本投入、运营、收益管理,企业资本保值增值、评价考核等。为实现这个目标,国家颁布了统一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报告格式,统一了对不同行业的监管,对企业接受资产的捐赠等加强管理,从而达到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目的。再次,应加强企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比如利用清产核资工作,摸清企业家底,核实财物,使账外资产及时入账;再如切实做好企业资产产权登记工作,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纠正和制止侵害企业资产的行为,清理出那些长期脱离管理的企业资产 强化对资产的核算、监督和审查,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财务部门担负着对电力资产核算、监督和管理的重任。首先要强化对自己的要求,对新建资产要确保及时准确入帐,并正确计提折旧。对久拖未决的工程项目要督促有关方面及时编制决算。对随意处置电力资产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并令其补偿损失。对该报废的电力资产及时向主管部门申请报废。对未在资产目录中列出的新设备要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并积极探讨对策。同时财务人员不仅要努力学习财会业务知识,而且还要学习生产知识,熟悉生产技术设备,经常深入现场了解资产的使用、变动情况,加强与实物管理部门、使用保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资产变动情况。 四、结合ERP上线,展望上海电力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前景 随着20__年国资委的设立,一整套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将随之得以建立,其中明确提出了要实行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上海市电力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时地提出了“实施ERP工程,构建精品电网”的宏伟计划,将公司各个业务模块集大成于一体,旨在灵活地将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大大提升了电网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 可以预见,ERP工程的成功实施也必将会使电力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的水平。它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手段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明确相关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和职责,实现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并轨,从而旨在通过自动化的资产管理系统自行监控固定资产(比如重型机械)和商品(比如零件和原材料),并与会计系统和后勤系统相集成,使它能提供大量的功能,最佳化地用以控制和使用企业的资产。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是ERP项目的核心环节,它所倡导的管理模式的确改变了我们过去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将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实现资产变动管理与流程控制,加强动态监督(管资产); 通过实现跨部门流程处理,强调动态管理,加强资产监控。系统根据预设业务流程,实现资产变动信息的自动记录与传递,确保信息及时共享,达到数据规范准确的目的,并能对全公司资产的分布提供及时的掌控、分析与统计,强调对资产的统一调度和配置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落实资产管理责任,防止资产流失,降低生产成本(管人); 通过建立一整套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将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个资产的使用者,实施严密的资产控制与监管,达到防止资产流失,杜绝产生帐外资产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控制资产的使用成本,提高资产保值增值能力。 加强内控机制,分清工作责任,使得管理及时、有效(管事); 通过一体化的流程设计,使得资产管理不再只是部门级事务,实现跨部门的过程处理,有利于分清工作中的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资产管理与信息的及时、完整、有效,将对资产管理落实为企业经营活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企业做好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打好基础。 五、总结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增强企业对于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电网企业是 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为确保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出不懈的努力。 作为电网企业来说,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又是所有基础管理工作的核心,有必要实行资产化经营,在盘活存量,用活增量的基础上,使企业资产高效益、低成本运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随着ERP过程的正式上线运行和业务流程的不断整合,相信上海市电力公司将围绕国网公司提出的“一强三优”的目标,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继续深化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在盘活现有资产的基础上抓管理、出效益,逐步适应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所提出的新要求,在不断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向建设国际一流电网公司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资产管理论文: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改革思路 当前,对于国有资产能否管好,国有企业改革能否成功,国有经济生命力如何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政府、企业及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上至政府高官,下至平民百姓的热门话题。因为这上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与否,下连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本文就当前国有企业产生困难的原因及对策谈些看法。 一、国有企业发展及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工业基础差,经济不发达,建国初期国有经济只有少量的解放区军工企业和接管部分官僚垄断资本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小,资产量少。据不完全统计,1952年我国国有资产总额只有12986亿元。经过建国后40多年来的经济建设,我国的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得到高速的发展,国有资产越来越雄厚,到1995年底,我国国有资产已经达到5.7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4.5万亿元,非经营性资产1.2万亿元,统计表明,1949年以来,国有资产平均每年递增12.4,其中1980年以来平均每年递增14.5,1990年至1995年平均每年递增17.9。 国有经济所创造的财富维持了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壮大了国防力量,保证了国家的安全,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可以说没有国有经济的物质基础,就没有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 但是国有经济的发展也同其他所有制经济一样,不是、也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有时也带有明显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既受国有经济政策、政治环境制约,也与国际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也有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以说,建国以后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实行计划经济的管理手段,在当时我国工业化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不高,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但解决了占全世界1/5人口的吃饭和就业问题,而且为我国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内、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继续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手段,继续实行原有的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出现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滑坡,亏损面逐年增大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独立核算的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面1992年~1995年分别为22.7、29.8、32.7、33.5,1996年上半年则达到43.3,并且1996年一季度出现了全国性的整体亏损,国有资产的损失数额也逐年增大,据1994年全国开展清产核资的12.4万户国有企业的不完全统计,全部资产损失达2231.1亿元,全部资金挂帐22069亿元,损失与挂帐合计达4438亿元,占这些企业全部资产的10.7。 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少看法,有的归结为管理体制落后,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有的归结为企业目前存在三座大山:负债过高,冗员过多,社会包袱过重;有的认为主要是企业管理混乱,管理水平低。上面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都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我个人认为,其中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是管理制度不顺,企业管理落后。虽然近10多年来,我国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放权让利,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实际两权分离,进而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什么药方都用过了,但成效并不十分突出,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以往这些改革,停留在企业层面的多,政府层面的少,浅表性的多,深层次的少。因此,必须抓住问题的本质,改革才能见成效。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建立起科学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 如上所述,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成效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仍困扰和阻碍着企业的发展。 传统的体制下,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被政府部门分割,造成了产权管理的多元化,政府各部门都可以所有者的身份向企业发号施令,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企业要对多个政府部门负责,但却没有哪个部门真正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任。由于所有者的责任主体不明确,企业缺乏应有的监督的约束,尤其是那些直接归各级政府管理的大企业集团,其产权归政府所有,但政府是由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由于政府没有授权由哪个部门进行监管,结果是政府哪个部门都可以管企业,但谁都管不了,谁都不负责任。政府对企业的情况完全靠听汇报,对企业的内在情况不清楚,结果不出问题则可,一出问题就大得不得了,就要关闭乃至破产。 那么国有企业如何进行改革?这方面中央有了明确的规定,即对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目前,理论界、学术界对于从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到中间或中介性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再到生产经营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框架,在认识上是统一的。近年来,各地也根据实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目前全国已有上海、河北、内蒙古、吉林、安徽、浙江、青海、陕西、重庆、湖北、广西等11个省、市、自治区及深圳经济特区先后建立了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尽管各地做法不尽相同,但新的管理体系基本上是按照三个层次的框架建立的。其大致情况是: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一级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下设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简称国资办);在中间层建立资产经营公司;在下层是由企业群组成。这三个层次,在上层通过国资委直接管理资产经营公司,而不是靠各部门分工把关,这样既能实现将政府各部门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又直接加强了对资产经营的监督和领导,形成了有效的制约机制;在中间层建立了国有出资人制度,为资本运营构建合格的载体,使企业对投资主体负责,投资主体对出资人负责,出资人向政府负责,实现了国有资产监管职能与国有资产经营职能的分离;在下层由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参股及合资企业群组成,这些企业根据国家法律拥有法人财产权,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并具体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从而实现了国家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理顺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 实践证明,这三个层次管理体制的推行和不断完善,对于从深层次上改变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多头管理的局面是可行的,也是成功的。具体可以从深圳和上海改革的成效得以说明。 深圳是全国最早建立三个层次国有资产管理 、运营体系的城市。早在1987年7月该市就成立了市属企业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主要负责市属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及运营,成立初期也行使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1992年9月深圳市又成立了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一年后成立了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市国资委的常设办事机构,专门行使国有资产的行政管理职能。经过几年的探索,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设国资办)———市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企业群”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新体制。 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以后,该市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其顺利运行。包括按经营规模、效益水平对企业进行分类定级;按行业类别和效益实行企业利润分类上缴办法;实行企业无行政主管部门制度;向国有控股企业和全资企业委派产权代表,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监管国有资产运营,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企业管理,加强企业内部约束和政府对企业监管等。到目前为止,已正式颁布《深圳经济特区股份有限公司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有限公司条例》、《深圳经济特区股份合作公司条例》等几十个法规和规章,尤其是1995年该市《深圳经济特区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国有资产管理法规、规章体系日趋完善,为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打下了基础,取得显著的效果。截止1998年底,深圳市属国有企业的净资产为3477亿元,自1980年以来每年递增53,1998年实现利润51亿元,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上海市1993年按照三个层次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系后,到1995年底,先后将33家主管局撤销转制为经营公司或控股公司,并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结合起来,把撤局、组建公司、改制和授权经营同步进行,将管资产、管人相一致原则与党管干部原则相统一,并享有对控股公司的监管权、考核权、奖惩权与收益权。 上海市通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实践,实现了较大范围国有企业存量资产的调整和城市面貌的改观。一方面,以控股公司的产品为龙头,以产权为纽带,组建了一大批企业集团,实际专业化协作,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另一方面,通过退城进郊、土地置换和盘活资产存量等措施,进行企业技术改造和资产重组,实现了优势企业的低成本扩张,城市的市政、公用设施和文化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再是通过企业间相互持股和环形持股,一大批企业由工厂制改变成为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增强了凝聚力和约束力,培育和发展了行业优势。 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组建后,对市区工厂进行调整和土地置换,新办第三产业1200多个,合资企业240个,改组有限责任公司14个,股份有限公司4个,关停并转企业196家,撤销138家,原所属国有企业由320家减少到180家,妥善分流下岗的17万人,控股公司由原55万人减少到38万人,继招收18名空中乘务员的空嫂旋风”之后,又相继推出了成千上万的呼嫂寻呼台”、“巴嫂(巴士)”、地嫂(地铁)”等服务行业,为上海减员增效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文秘站版权所有 三、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坚持改革与加强管理相结合 当前在认识上有个误区,似乎体制改革了,就一通百通,一顺百顺,企业效益自然会提高,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光讲改革,不讲管理,改革是无法成功的,改革的目标也无法实现。事实上,当前国有企业管理弱化,管理混乱,损失严重,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据国家有关部门抽样调查显示,80以上的亏损企业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就我省而言,在前几年清产核资中暴露的损失中,决策失误千万的损失比重较大,当中尤以对外投资最为突出。现在有的企业对外投资未经充分论证,盲目性较大,结果投资之时就是亏损之日。还有的盲目设点拉线,投资链条长,结果连自己有多少个子孙都搞不清楚。此外盲目借出款项,盲目对外担保,出现严重的风险。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中,由于外商资金不到位,有的是合资、合作企业设立后,以合资、合作企业的名义借款(或担保)作为外商投入资金,结果一旦造成损失债务全由中方背起来,这种例子也是不少见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既有水平问题,也有管理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是应建立起激励和约束机制,使企业厂长(经理)感到有压力。现在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并没有与经营者的利益直接挂起钩来,经营好了没有得到实惠,经营差了也不负责任,出了问题只要自己没把钱装腰包仍然万事大吉,这个单位搞不好调到另外一个单位去照样可以当官,这样的一种机制打击了先进,保护了落后,也出现了一些投机钻营和短期行为。我认为,加强管理应该坚持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方针,内部管理主要是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内部人控制制度目前很难奏效,因为现在是厂长经理说了算,你要么坚持原则看饭碗,要么保饭碗说假话。因此,加强政府对企业管理尤其重要,但加强管理并不是捆住企业手脚,不能采取计划经济那一套行政办法,而应该用政策进行规范,用制度约束和监督考核的办法。 最近几年深圳市对资产经营公司和市属企业的管理方面有许多独特的做法。首先,该市人大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国有企业法定人代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条件》,加强了企业法定代表人任期经济责任的监督,客观、公正地评价其经营业绩,保障了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增值;其次是采取下派财务总监的办法,财务总监不但可以列席企业董事会议,了解企业运作的全过程,而且审核财务报表、监督资金运作情况,真正达到监督的目的。深圳市加强企业管理、监督,企业效益不断提高,即使遭受金融风波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比较严重,1998年度仍然实现利润比1997年度上升。事实说明,只要坚持改革与管理相结合,企业不但可以走出困境,而且能够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四、国有企业改革应坚持实事求是 的方针 国有企业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情况非常复杂,当前要注意防止和克服以下几种倾向。 一是不能盲目追求速度。当前有的地方为了赶速度,不顾客观实际,搞指令性计划,要求在一段时间内全部完成改制计划。应该说,改制有个计划是对的,但计划应该实事求是,要因地制宜,不能强求一致,要成熟一个转一个。否则即使转了,也是换汤不换药。 二是改制应讲究实效。现在有的企业改制图形式,赶时髦,为组建企业集团搞拉郎配;改变主管厅(局)为公司,把牌子一换,结果机构没变,管理方法没变,职能也没改变;组建经营公司不但未能减少行政干预,而且增加了新的婆婆。这些不讲究实际的改革,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劳民伤财。 三是改制应采取多种形式。现在有一种误解,似乎一搞改制就只有搞贴身经营”,搞员工持股;一搞抓大放小就只有卖企业。于是出现了不顾企业和职工的反对,把本地好企业全卖光,似乎卖得越彻底越好。有的企业借改制之机化公为私,最近朱总理就曾两次对安徽扬子集团改制中化公为私问题进行指示,提出这种改制”问题很多,父职子继,把国有企业变成家族企业,要严肃处理,吸取教训。 四是要正确认识国有经济。现在有的人把国有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都归结到所有制问题,有的甚至怀疑公有制的优越性,这是十分片面的。任何所有制都有优劣,关键是如何去扬长避短。就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言,他们许多现代大企业大多都是委托聘用的经理人员作为其人控制企业经营,他们本身也并没拥有企业产权,但他们对于不属于自己所有的他人财产,为什么能够兢兢业业,尽智竭力呢?其奥妙在于有一个经理市场和企业家职业利益风险机制。企业家是一种资本化的商品,一旦经营失败,不但资本家要跳楼,企业家也要跳楼。西方这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是值得我们吸取的。对于我国的国有企业而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随着国有资产新体制的建立和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形成,我国国有企业是可以也是能够办好的。 资产管理论文: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资产管理的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出现了许多问题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使得一些企业和单位的资产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都大幅度下降,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一些企业单位的长远发展起了极大的限制作用。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本文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进行了一些研究并且针对一些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善的措施,希望可以起到一些作用。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 大家都知道,目前,依靠国家政策拨款仍然是社会中各个企业单位的主要的资源来源。虽然,随着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不断改革,大多数企业已经对财政和非财政收入进行了详细地划分以及核算规范,但是那只是制度方面的完善,在现实的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导致了财政收入与非财政收入仍然没能被明确地区分出来。这类问题主要突出在企业中固定资产的使用方向,很多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利润,花钱引进了许多贵重设备,但是,这些设备使用完后,就被放在那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是对自身企业资源的一种巨大的浪费。 2.企业单位对不用资产的处置不合理 不管是原来的会计制度还是新出台的会计制度,对于资产的处置都没有做出明文规定,大部分企业单位是在有人检查的时候做一下表面工作,根本都没当回事,而检查者也只是做一下面子工作,走一下规定的流程,也不去了解资产处置的实际情况。大部分企业在这方面是采用将设备搬离甚至直接丢弃的不合理的手法,使得这些资产的实际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大多是到了仪器的规定使用期限后就进行报废或者变卖。 3.资产管理的制度方面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现在,我国有许多企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很不完善,比如有的单位只关心设备的使用情况,但是对于设备的维护和安置工作却不尽合理,甚至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去完成这些事,从而导致了许多工作根本不能开展。更有部分单位就没有企业资产的保险机制,内部审计工作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做做表面文章,同时,这些工位的形同虚设也间接导致了许多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流走,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人才损失。有的企业单位竟让将审计工作视为资料的准备,并不能居安思危,没有做好面对风险的安全防范意识,很多潜在危险不能及时解决,一旦爆发,后患无穷。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1.首先企业必须制定一系列会计制度,并且要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执行企业单位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制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此来确保企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当企业内部的资产发生变动时,相关的人员要能及时确定变动情况,设计的资金来源、去向等情况,对一些细小的事情进行详细掌握,如果有什么疏忽或者错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让企业的审计工作真正的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完善性。 2.企业要培养一些具有专业素质的市场人才。为了保证企业内部的会计资产管理工作能有效进行,必须培养大批具有高素质的相关人才,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定期组织他们进行学习,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也能相应地提高人员的素质,要时刻明白,员工个人的工作能力对于企业发展所能起到的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企业单位还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具有一定的掌握能力,加快企业的转型,将之前的旧观念尽快抛弃,真正明白资产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巨大作用。 3.企业单位加强对预算的管理。会计人员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资产管理的现状进行详细了解。造成企业单位的资源巨大浪费的主要原因,就是相关人员的预算工作做得不到位,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企业内部的预算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企业内部的资产管理工作中,企业高层要充分了解企业中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需要,通过对市场行情的有效判断,决定企业是否购置一些贵重的设备,对于怎样处置那些没用的但是没有报废的资产,以及对于那些已经到了规定年限的设备该怎样处理等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提高企业资产的利用率。 三、结束语 新的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实施已经有一年了,它在企业的资产管理的建设中起到了毋庸置疑的作用,对资产管理效率的提高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在对企业内部资产管理的影响方面,对于企业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措施,希望能够为企业单位内部新制度下进行资产的高效管理提供一些具有实际性的作用。 资产管理论文:国产局对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 我市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从开始,几年来,紧紧围绕提高资产管理效能,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这个中心,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新体制、新机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现有的体制和机制已不能很好的适应新形势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思路,用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有效的机制,更加有力的工作把国有资产经营好,把国有资产管理这篇文章做大。 一、我市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基本做法 (一)设立专司机构,明确职能定位。市政府发文成立了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局(以下简称国产局),正县级事业机构,挂靠市财政局,由市财政局副局长兼任国产局局长。市国产局编制12人,内设综合、产权管理、资产评价三个科室,从而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主体。市国产局作为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专司机构,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原则,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对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同时,在职能定位上,将其定位在延伸财政职能上,资产管理工作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来进行。 (二)推动资产的整合。在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对资产优化整合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主要方面。市本级先后启动了行政中心、建设大厦、文化艺术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等重点资产整合项目。通过这些资产整合项目的实施,既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机关办公条件,又整合了大量的闲置房地产,从而激活存量资产,实现保值提效。通过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拓宽了财政收入渠道,增加了地方可用财力,实现了资产管理和资金管理的有效结合。近几年,通过统一管理国有产权,对国有资产统一整合运营,全市累计实现国有资产收入5亿多元, (三)改革国有资产的配置模式。在全市初步建立了资产构建预算制度。资产购建预算是从源头上管理资产“进口”的主要环节,是规范资产配置,实现资产配置科学性、均等性、计划性的重要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是部门预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产构建预算从制度层面可以有效解决在资产配置上的盲目性、随意性和失衡性,减少了盲目配置、重复配置,节约了财政资金,是“模式”一个重要亮点,在全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会议上交流推广。 (四)实行产权集中管理。市政府授权市国产局对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产权集中统一管理,将原来市级各行政事业单位的《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中收缴到市国产局,由市国产局代表市政府拥有市级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全部国有资产的产权并对所管资产行使产权管理、收益管理和财务管理权,对单位办公用房实行余缺调剂,彻底杜绝和防止因所有权不明而引发的各种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产权变更后各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行政事业单位只有资产使用权,没有资产处置权,有效的解决了资产分散管理中存在的随意处置国有资产的问题。 二、改革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我市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改革深化中遭遇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目标定位。我市的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当初是以资源整合为切入点的,是以保值提效为目标的,是在整合置换中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效益,增加财政收入。因此我们的工作重心在整合置换上,市政府还就此下发了三年整合规划。尽管规划中提出了宜租则租、宜处置则处置,宜开发则开发的运营思路,但作为运营主体的资产开发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从目前的情况看把目标仅仅定位在整合上是不能把资产这篇文章做大的,必须把目标定位在经营上,通过有效的经营,把文章做大。 (二)体制束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所有权属政府,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局是政府授权管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一个行政机关,不具备投融资资格,也不具备经营开发资格。由于缺乏一个对资产有效经营的平台,因此无法对资产开展有效的经营。因此要适应新形势,把资产经营这篇文章做大,就必须搭建一个公司化的经营平台,实现对资产的有效经营。 (三)思想解放不够。这几年改革过程中我们也一直思考如何有效的利用好国有资产,也考虑到开发经营,但由于担心不符合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要求和规定,担心过度商业化,会增大政府风险,因而,让犹豫禁锢了我们的思路,捆住了我们的手脚,制约了我们的工作。 三、深化我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我市资产基本状况 根据资产清查结果表明,截止12月31日,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48.5亿元。其中,行政资产总额14.4亿元,事业资产总额34.1亿元。市本级资产总额10.8亿元,行政资产2.4亿元,事业资产8.4亿元。 按可经营资产情况看,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拥有土地5361亩,其中城市规划区内2014亩,规划区外3347亩;房屋105万平方米。按目前我市房地产市内工厂行情测算,市本级的可用资产总值约为28亿元。 资产经营的基本思路 金融危机爆发后,扩大内需保增长的 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我们以投资带动为主要特征的增长方式,在突破发展中保增长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对资金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因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充分运用所拥有的资产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重心,把把工作重心由过去的以整合为重点,转向以全面经营为重点;把运营方式由以置换为重点转向开发、转让、出租并举,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资源性资产经营并重的轨道上来。对于目前具备通过转让、开发、出租进行直接经营的房地产可直接开展经营,对于目前不具备直接经营条件的房地产,可通过房地产抵押融资的方式,实行买地开发滚动经营,或者以直接投资的方式进行资产经营,使所有的房地产都能够成为政府可经营的资本。实现真正盘活国有资产,实现资产资本化,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实现资产经营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经过有效运营,力争五年内为市本级建设融资3--5亿元,全市实现国有资产收益10亿元以上,其中市本级5亿元以上。(三)加快体制转变,构建经营平台 调整管理体制,构建经营平台,是实现资产资本化,对资产进行有效经营的基础。因此,我们建议成立市公共资产投资运营公司,将市本级的行政事业资产整体打包,以划拨过户、授权经营或参股等形式注入公共资产投资运营公司,同时将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局更名为“市公共资产管理局”,实行市公共资产投资运营公司与市公共资产管理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由市公共资产管理局行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职能。由市公共资产投资运营公司行使管资产的经营、开发、融资、投资职能。使公共资产投资运营公司具有投融资、经营开发、物业管理三个资产经营平台的功能,其运行目标为: 投融资平台 打造成我市继城投公司之外的又一重要融资平台,利用国有资产,以抵押担保的形式,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吸引各种社会资金进入重点建设领域。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抵押贷款。以国有资产整合为基础,在充分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以资产作抵押,加强同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形成以银行贷款为基础,其他金融机构资金为补充的信贷融资格局,为政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融资服务。 二是发行企业债券。政府授权发行企业债券,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实施担保并承担债券利息。辽宁铁岭投资债的成功发行就为我们很好的借鉴。8月21日发行的“铁岭投资债”发行总额6亿元,票面利率为8.35%,期限7年,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时发行,发行当日全部售完。铁岭市委、市政府创新政府投融资体制机制,本着“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发展思路,在整合运营政府社会公共资源和国有资产的基础上,搭建起市场化投融资平台,成立铁岭公共资产投资运营有限公司,“铁岭投资债”就是通过铁岭公共资产投资运营公司发行,以沈铁工业走廊开发基金偿还。同时,铁岭市政府承诺:若沈铁工业走廊开发基金存在偿债缺口,将安排其他财政收入进行偿还。 三是开展股权合作。对于关乎全市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竞争性领域项目,资产投资运营公司代表市政府和市财政(国资)局作为出资人,用市场化方式对此类项目的市属国有股权进行管理,依照《公司法》行使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 四是启动民间借贷。对项目不大、有营利的项目可鼓励干部职工入股,募集项目发展资金。但此方式筹集资金量少,风险大。 五是积极发展多元化融资体制。特许经营权是政府重要的无形资产,因此在项目建设上可运用“建设—经营—转让”的方式,即bot模式进行融资。它是指政府和项目发起人签订特许权转让的协议,由项目发起人组织成立的项目公司承担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的任务,同时,在规定的特许期内,拥有该项目的所有权并收取费用,用来偿还项目的债务,并获得预期的投资回报。在特许期结束后,项目将无偿移交给政府。利用这种形式,对于我市自有资金匮乏,但同时具有机遇优势、项目优势的实际情况,可以以此引进资金,扩展筹资渠道,增加筹资规模,切实解决建设资金供需之间的矛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经营开发平台 按照宜开发则开发、宜处置则处置、宜出租则出租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现有资产,继续促进资源优化整合,加快开发经营,扩大投资范围,实现资产增值。经营开发平台主要职能为: 一是资产经营的载体和主体,负责资产开发、转让、出租等经营业务。 二是负责对原政府部门投资举办的经济实体进行整合,并对其实行集约化、集团化、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资产的规模效益。 三是进行自主开发。对增值潜力大,开发价值高的项目,实行自主开发,以实现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对有的资产可按照开发--转让(出租)的方式进行经营,对有的资产可按照抵押--融资--收购(征地)--开发--转让(出租)的方式进行经营。 四是夯实公司职责。按年度签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书,通过规范资产运营,建立国有资产补偿机制,向财政上交国有资产收益、按期收缴国有资产占用费、土地出租收益金和利润等手段,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运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物业管理平台 一是为行政事业提供统一规范的物业服务,维持办公资产的简单再生产(资产维护),节约财政支出。 二是公平参与物业市场竞争和经营。 需要配套的政策 一是成立市公共资产运营投资公司,并将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局更名为“市公共资产管理局”,两套机构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二是按照产权集中管理的要求将市级行政事业资产全部更名过户在市公共资产管理局名下,免收更名过户的相关费用。以划拨过户、授权经营等形式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注入公共资产投资运营公司。 三是按公司法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公司业务的有效、有序开展。 资产管理论文: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模式探析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模式探析 摘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权力过大,易产生舞弊行为,商业银行也会借机扩大债权,应确定剥离不良资产标准并保证资产处置公正和透明。以发行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中央银行再贷款、商业借款等方式筹集收购资金时应注意其适用条件及额度。通过债转股、咨询、证券化、折价出售等手段提高不良资产回收率。通过制定法律、健全资产管理公司机制,提高资产处置效率。债转股应以企业产品对路、工艺先进、管理水平高、领导班子强、经营机制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为条件。要使资产证券化顺利进行,需通过财政担保、保险公司和其他银行担保、超额抵押、中央银行再贷款等方式提高资产化债券的信用等级。 关键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模式;债权转股权;资产证券化 为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中国信达、长城、华融和东方等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先后正式成立。新成立的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国有独资金融企业,其主要业务有四部分:一是债务追偿和重组,资产置换、转让和销售,企业重组,债权转股权及阶段性持股;二是投资咨询和顾问,财务及法律事务咨询和顾问,企业审计及破产清算,资产及项目评估;三是商业借款,向金融机构借款,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发行债券;四是资产管理范围内的推荐上市和债券股票承销,直接投资、资产证券化。 各国都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重组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银行积累的不良资产规模很大,单靠银行自身的盈利和正常的呆账核销已难以化解这些不良资产;另一方面是由于分工经营的限制,银行盘活不良资产总是遇到种种限制和困难,资产管理公司所具有的特许的法律、政策优惠和多种业务手段,有利于提高不良资产的回收率,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各国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使命是收购、管理、处置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与国外相比,我国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除了这一使命外,还同时肩负着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使命。即运用债权转股权、资产证券化、资产置换、转让和销售等市场化债权重组手段,实现对负债企业的重组,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转变经营机制,最终建立现代制度,达到脱困的目标。 一、当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的难点 (一)道德风险问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为商业银行卸去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同时赋予资产管理公司本身处理不良资产很大权力。因此,很容易产生商业银行借机扩大不良债权和资产管理公司本身徇私舞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道德风险。避免商业银行借机扩大债权,就必须确定从银行中剥离不良资产的标准。 1.确定时间。我国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确定剥离的是1996年底前的不良资产。这是因为在《商业银行法》颁布以前,4家国有商业银行缺乏经营自主权,并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业务,相当一部分不良资产是因为承担的政策性业务过多造成的。 2.合理确定剥离的不良资产的数量和范围。剥离不良资产的目的是使4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剥离不良资产后达到相当健康的标准,从而稳健运营。对不良资产划分的方法要继续沿用“一逾两呆”的传统办法,这样便于操作。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平价收购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由于不良资产的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以平价收购,意味着不良资产形成的损失完全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承担。因此,资产管理公司不可能盈利,只是亏损多少的问题。鉴于此,必须制定合适的标准加强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考核。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保持整个资产处置程序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杜绝操作中的随意性。同时,应设计市场化的机制,防止资产管理公司内部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使国家遭受损失。 (二)资金问题。资金问题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按账面值收购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然后进行处置。每一家所需的几千亿元的收购资金来源包括注册资本、发行公司债券、商业借款、向金融机构借款、人民银行再贷款、营业收入。其中,注册资金100亿元人民币由财政全额拨入。不过,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说,弥补几千亿元不良资产造成的损失,100亿元是远远不够的。直接融资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行债券,鉴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特殊性应由财政担保;向金融机构借款额要低于可以回收的不良资产额,以保证国有银行的信贷资金安全,避免国有银行发生新的不良资产;中央银行再贷款是投放基础货币,要防止发生通货膨胀;商业借款要有法律和政策优惠。 (三)不良资产的回收率问题。要提高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就必须弄清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我国不良资产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信贷资金财政化,用银行贷款充当国有企业和建设项目的资本金;2.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混乱,大量贷款投入到房地产和股市中收不回来;3.政府干预,银行对经营管理水平低下、重复建设、产品无销路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发放的贷款;4.企业还款意识不强,盲目借款,盲目扩张。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后,对占较大比例的承担财政职能的信贷资金而形成的固定资产,可以通过债权转股权的手段有效降低企业和建设项目的资产负债率,使企 业减轻财务负担,然后通过重组和包装上市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收回资金;通过对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充当财务顾问,促进重复建设的企业和项目兼并和重组;对房地产贷款证券化;对政府干预、泡沫经济破灭、企业盲目扩张等无法救活的企业的不良资产可以采用大宗折价出售等方式收回资金。所以,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应当是比较理想的。(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效率问题。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涉及数十万家企业,如果处置不良资产效率不高,一方面会影响不良资产的回收效率,另一方面可能会使化解不良资产的过程无限制地延长。为此要做到:对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供宽松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对内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目前的情况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一些业务手段还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有的甚至与现行的法律相抵触。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特别法》。政府要给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更多的政策和手段,如自主决定不良资产的转让价格,能够开展各项投资银行业务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内部要建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否则,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就不一定明显高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 二、债权转股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的突破口 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都把债权转股权作为运作的突破口。所谓债权转股权,就是将国有企业所欠的30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务转变为股权,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由债权人变为股东,国有企业由债务人变为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股的公司。 债权转股权,是国有企业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博奕选择的一种结果。 首先,从国有企业来看,愿意债转股的比较多。因为大部分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都很高,债转股后,企业不必再付利息,大大减少了企业的财务费用,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具体讲,有3类企业迫切希望债转股。第一类是发展前景良好,经营管理较好,但债务负担重,缺乏偿债能力的企业。这些企业债转股后可以轻装上阵,更好地发展。第二类是目前债务负担沉重,经营尚可,但前景极不确定的企业。这些企业债转股的目的不仅在于减轻当前的财务负担,还要与银行分担将来经营的风险。第三类是目前债务负担沉重,经营困难且前景不好的企业。这类企业债转股的目的是逃避债务。 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角度看,只有将经营状况、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进行债转股才符合自己的利益。因为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说,只有在资本金安全,在债转股后收益有所增加或至少保持不变时,将债权转化成股权才是适当的,这时他们也才愿意债转股。国家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债权转股权规定了五个基本条件:1.产品品种适销对路,质量符合要求,有市场竞争力;2.工艺设备为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生产符合环保要求;3.企业管理水平较高,债权债务清楚,财务行为规范;4.企业领导班子强;5.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方案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各项政策措施有力、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任务得到落实。可以说,符合这些条件的企业也是好企业。 债转股并没有给企业注入新的资金,它只是改变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但债转股改变了企业的股权机构,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企业的股东,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经营管理。因此,债转股最主要的效果是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机制。 三、资产证券化:资产管理公司核心业务 所谓资产证券化就是将缺乏流动性但仍具有未来现金流量的不良资产,通过结构性重组、真实出售、破产剥离以及信用升级等手段转变成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以融通资金、改善信贷资产质量。资产证券化克服了银行贷款期限长、流动性差的局限,使银行贷款成为流动性的证券。通过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商业银行调整资产结构,改善资产质量,扩大资金来源,分散信用风险,增加业务收入。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证券化有一定难度。首先,我国资本市场容量有限,难以发挥证券市场流动性优势。资产证券化是依托资本市场的,用流动性带来盈利性和安全性。世界发达国家在处理银行不良资产过程中,都是依托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以减少债务重组的成本。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处于欠发达时期,特别是没有一个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债券市场,公司债券市场很小,机构投资者的规模和实力很弱,吸纳不良资产的能力有限。其次,资产证券化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能够将这些资产按照风险、金额、还款期限等各方面因素分组打包,使每组中的资产在各方面特征上都基本一致,从而才可能对其进行分析和定价。而我国银行不良资产中大部分属于对亏损企业的贷款,这些债权中许多记录不全,债务人产权关系不明,很难衡量风险,至于将资产进行分组打包、证券化、定价等,处理起来难度大。最后,债权证券化需要债务追偿上的充分服务,以及这方面配套的法律和操作规范。债权人如果无法有效追账,则债权失去价值;如果追账没有成熟的规范,债权一旦证券化,原来的债权人就会有道德风险,不会全力以赴追账,各个债券投资者又只在每项债权中拥有很小的份额,也不可能自己去追账,结果使证券大大贬值,影响债券市场的发展。 要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证券化顺利进行,一个可行的选择是提高资产化债券的信用等级。增加信用等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财政部门担保。由政府对债券提供担保,当不良资产的清偿出现问题时,由财政部门弥补该清偿缺口,以保证债券持有人的利益。 2.超额抵押。用超额不良资产作为发行债券的抵押担保物。 3.保险公司和其他银行的担保。 4.中央银行再贷款支持。这几种方法可综合使用。只有债券的安全性得到了充分保证,债券才能顺利发行,融资成本才会降低,资本市场才能更加发展壮大。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摘 要: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创造性合作学习的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方式,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体现学生的自主,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呢? 关键词:初中语文 培养学生 自主合作学习 能力 一、自主合作学习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经研究表明自主学习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学习者参与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目标。目标既有教师预设部分,也有在课堂中根据实际情况生成的部分。而不是所有目标都由教师预设或像个别教师为体现所谓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完全由学生制订目标。学生对于分层次的目标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做出选择,学的快的可以拓展阅读大量的课外材料,慢的能保底即可。 2、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鼯中学习。学生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在问题和任务的推动下,以主动的姿态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性感体验。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识活动进行监控并作及时的调整。在教学中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恩,做出自我评价,对自己始终学习保持一份自尊和自信心。 换言之,一堂课是否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就要看教师是否真正发挥引导作用,学生是否参与学习目标的制订,能否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保持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远不只是一个认识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其实,合作学习是教学条件下的学习的组织形式。其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学会合作与学会知识同等重要。可以使学生从多交角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当前初中语文课堂“自主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1、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没有能够很好的结合 有的教师怕别人说限制学生自主,而大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有的教师课前设计好问题,学生上课就回答问题,一个学生答不对则换另外一个学生,一直到有学生答对为止,然后再换另一个问题,如学生答的不满意,教师就想千方百计直到学生说出教师想要的答案,有这样一位教育专家说:“这就是以学生之口代教师讲出答案,由满堂讲变为满堂问,是满堂讲的翻版;这就好比教师埋下地雷让学生挖,挖到一个再挖另一个……”以上现象说明我们教师没能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关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前提教师角色的转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当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积极的提出建设性意见,例如:当学生为学习内容或方法发生争论,意见难以统一时要适当集中。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要适当点拨,学生对问题百思不解时要适当讲解。教师的引导应是含而不露,指而不名,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时,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高质量的引导应或开阔见闻,或增强技能或提高认识升华精神。学生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难以收到实效有的教师将课堂上的时间大多用于朗读、提问、讨论、表演等形式上,表面上课堂轰轰烈烈,实际难于收到实效。要想真正实现合作学习需要学生有相当的阅读储备,广阔的视野,这是语文课改的所有活动得以有实效的关键。所以不能上课就一味的提问、讨论,对于简单的问题没必要浪费时间在那儿“一本正经”的讨论,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限于学生知识层面的狭窄,阅历的肤浅,即使“挖地三尺”也不可能也毫无意义。我认为要想收到实效,讨论前必须先让学生明确小组“共同任务”及自身承担的责任,讨论时教师应融于其中,巡视引导,有针对性的做一些辅助工作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学会融合……另外教师要注意合理分组,适时调控,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3、学习中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和方法 具体表现为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的要求不明确,不具体,造成学生学习过程的混沌,缺少针对性和目的性,教师和学生都只注重讨论结果是否正确,而忽视了对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应该在重视结果的同时更重视情感态度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习得。教师要树立问题意识、探求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寻找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使教学有特色,有成效。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学习的不单单是课堂教学外在的形式,更要把握好新课程的新理念,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文本,走进初中语文学习的乐趣之中。只要真正理解了什么是自主,摆正教师在学生自主中的引导位置,让学生有效的合作,实实在在的进行有价值的探究,在学习中有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于课堂上采取何种形式就可根据课型灵活掌握了,而不必拘泥于形式:束缚自己的手脚,戴着脚镣跳舞。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也注定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只要我们把握了“自主合作学习”的实质,灵活的运用各种方式,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有为我所用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收到实效的方法,才能称之为好方法。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谈环保教育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渗透 素质教育,它永远是一个崭新的话题,它具有与时展同步的特征,其根本的宗旨就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就当前社会大形势来讲,关注和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一大焦点,现今环境恶化已经严重制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面对被我们人类自己逐步蚕食的家园,人们的环保意识依旧淡薄、环保行为依旧“冷漠”。我国自83年就把“环保”列为基本国策之一,同时建议在中小学课程教育中逐步涉及、渗透环保教育,使每个人都能从小受到一定的环保教育,使他们从小就能牢固树立“爱(保)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思想。就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结合平时的教学活动,把环保教育贯穿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相关篇目对学生进行环保基础知识的教育,帮助他们牢固确立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科学的环境观,使他们深刻理解“地球是我们的家”。现个人就此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研探和利用教科书激发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的热情,培养他们正确的环境观 当今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篇目都是经过专家组认真细致的挑选和编排的,都是文质俱佳的。这当中部分篇目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绝好材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它们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的热情,使他们能够深刻的感悟和谐的自然美,自然滋生出保护这些“美好”的东西的欲望和责任感。仔细分析和研究教科书可发现与环保习惯的篇目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显性”的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环保的。如《苏州园林》、《美丽的西双版纳》等等篇目,它们介绍了自然的美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如果人类过渡的活动而造成环境破坏和污染的严峻现实,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潜意识。第二类是“隐性”具有环保教育意义的篇目。《桃花源记》、《绿》、《春》、《济南的冬天》等等,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自学探究的方式引领学生自己从文本中领略自然的美丽,感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精彩”,使学生们自然产生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激发他们从环保的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的做下去,使他们逐步增强为环保做贡献的决心。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认真研探教科书,努力落实“以生为本”理念;在教学的各个活动环节上积极贯彻“持续发展的思想、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教育”,使环保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的结合,使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教科书等等都成为养成学生正确的环保观的优质载体。 二、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环保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此刻我们必须启引他们认识到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策略,让他们有一定的使命感。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精读教科书中的文本,精心提炼与环保教育相关的元素,有机的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有滋有味”的教育,杜绝单纯、孤立和机械的说教,尤其是脱离教学活动的“胡扯”。比如,朗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指导有感情的反复的深入的朗读教科书中的相关素材,促进他们与文本、与作者、与其他师生产生共鸣,唤起他们对大自然、对祖国的壮丽河山的热爱,激发他们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像初中语文七(上)第四单元(多彩四季)的教学,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并启引他们思考:文章中这么美的大自然,如果遭到人类的肆意破坏,乱砍滥伐,乱扔乱排,哪会是什么样的惨状呢?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想象,这样将他们的思维活动引领到环保这个主题上来,在无形中使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提升了其环保意识。 语文教学从教材的挖掘、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方面为学生创造认识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时空时,我们的学生对保护环境,无疑会变得更加意识化、自主化、生活化,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会与社会、与生活接轨,语文教学将会变得境界更开阔、内涵更丰富、课堂更生动。 三、在学生习作中进行指导,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习作,是学生思想观念的一种直接的外显,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学生的所思所想,正是“文如其人”。就此而言,教师指导学生习作,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具有一定的积极的影响。所以,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内容的选材时,可以择机适时的向学生宣传环保,启引他们写出自己的环保意念和想法。如教学了有关的散文、说明文或游记后,给学生安排一些写景、写畅想的作文,像《校园春色》、《家乡的“景”变》等等,让学生有个抒发对美景喜爱的天地,既让他们在写中获得美的享受,又使他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再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再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写出有关环保的调查报告、提出整改措施等等。如《水的自述》、《机动车尾气的调查》等等,也可以安排想象作文,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家乡的、全国的、全世界的当前环境状况展开想象和有感而发。就此,我们教师在进行必要的指导的同时,应对学生加强教育,让他们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就形成绿色的消费观、绿色的价值观,使他们成为环保卫士的生力军。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都应设法渗透环保基础知识,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这样,不但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有效的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分调动他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在在提升他们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青墩初级中学)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过程的教学反思 摘 要:教学反思对课改的推进有重大影响力,对于当下存在的问题,教师应积极改进,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学方式,使初中语文课堂展现其独有的魅力,更好地促进中学生全方位素养的提升,让素质教育更加普及,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新课改;教学反思 新课改实施以来,初中语文课堂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许多新颖的课例被提出来,充满了无限生机。但是有少数教师没有掌握课改的真谛,许多“创新”手段缺乏实际作用,犹如隔靴搔痒,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方法实现突破,顺应新课改的浪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教学反思概述 教学反思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合理的反思是衡量教师水平的主要因素。合理的教学反思还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将新课改的要求落实到课堂上,所以,每一个教师都应认识到教学反思的作用,认真开展教学反思。 完善的教学反思应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三个方面。①反思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对本学期教学计划、教材编写、课程安排等进行反思,争取做到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符合实际情况,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②反思教学过程。教师应反思教学中是否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鼓励,使其对学习产生兴趣,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到因材施教;③反思教学效果。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对教学手段、板书书写、课程重点设计、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进行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成功与失败是并存的,教师应学会总结成功经验,找到失败原因,再接再厉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应从整体出发,通过彼此交流经验,共同讨论等方法进行反思,使反思具有实时性与连续性,发挥出教学反思应有的作用。 二、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职责划分不明确、课堂教学不够精细、教师没有深入反思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①语文课是初中的主要课程,在多数学校中都是由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一职,而在一些教学条件不完善的学校中,许多教师甚至身兼多职,导致教师不能把精力全部放在语文教学上。 ②语文教学绝不仅仅是单纯地知识传授,它不仅包括汉语知识,还应该让学生领悟汉语的魅力,加强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就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是应利用不同的方法与工具进行教学。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的教育还偏向于功利化,家长、教师、学生都只看中成绩,导致教学过于片面,不够精细,完全成了填鸭式教学;③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也过于关注成绩,导致许多教师对教学效果过于重视,反思方向出现偏差,很难从根本提高教学效果。 2.解决措施 对于上述问题,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等,对比上一学期的成绩找出不足之处,完善本学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教师应对教学方法不断完善与创新,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等的教育,将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另外,教师要对以上手段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师教学反思的误区及解决措施 1.教学反思的误区 新课改要求教师影视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这种主体地位的关注,在教学中突出人文关怀、自主学习、合作创新、交流等特性,然而有的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住度,造成主次不分,忽视了语文课堂真正的重点,对教学反思形成误区。 2.解决措施 ①语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联系紧密,听说读写样样不能放松,只有这样才能是学生认识到语文的人文性,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教师应注重基础教学,加强学生的朗读、书写的等能力;②教师认清自己定位,应作为一个引导者进行教学,不能直接灌输,例如“这道题选A”,“这位同学表现很好”,“这位同学表现不对”等直观的表达方式;也不能完全不参与教学放任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责任感,无法有目标的进行思考。③对母语的学习讲究独立思考,使每个学生都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思维模式,在此基础上再展开学生间的合作,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④教师应时刻注意有没有偏离最初制定的教学计划与目标,使学生的交流合作具有目的性,不能单纯的为了相应新课改号召,为了交流而交流,而忽视了教学的目标,教师只有时刻围绕教学目标,对结果不断反思,抓住新课改的精髓,加强学生各方面的成绩。 四、师生关系的反思 教师与学生搞好关系不仅有利于课程的开展,更能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以及课下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放下身段,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质量。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加以佐证,从而得到学生的认可,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知识储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到共同的话题,使学生与教师的交往更密切。同时,教师还应学生的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不定期的走访、开家长会等方式,在对学生的教导上达成共识,使学生在学校中可以感受到家的温暖,在家庭中又能感受到学校的学习气息,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对课改的推进有重大影响力,对于当下存在的问题,教师应积极改进,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学方式,使初中语文课堂展现其独有的魅力,更好地促进中学生全方位素养的提升,让素质教育更加普及,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浅谈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进行探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笔者认为主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二要创造“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三要坚持开放性原则,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问题意识 拓展思维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传道、授业、解惑”这些传统思想模式的影响,语文教学几乎僵化,教师惯于牵着学生走,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一味的灌输。《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同时,《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难看出,新一轮课程改革致力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积极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创造性地学习成了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本文拟从三方面对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进行探讨。 一、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老师尊重学生个性是关键。只有老师尊重学生个性,师生处于民主、和谐的氛围之中,才能让学生敢于探究。尊重学生的个性,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还要尊重学生的“问题”,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维护学生的个性,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成就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进行探究性学习。如在教学阅读课《第一次真好》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并且展开讨论,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第一次有趣的事情。有一调皮学生却故意捣蛋:“其实,最值得我去回忆的第一次,就是我的第一次接吻!”当时全班马上像炸开了窝,把我气晕了,当时我很快又平静下来了,即使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合理,我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于是,我对每个学生的“第一次”作了点评,当点评到“第一次接吻”时,我话锋一转,说:“其实吻是有很多种的,在西方国家吻和拥抱都是一种礼节,相信同学们都吻过自己的亲人,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对爸爸、妈妈的吻表示你对长辈的敬爱和尊重,这是值得表扬的!”然后用鼓励的口气说:“现在我提个建议,不如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为什么在西方国家吻是一种很常见的礼节,而在我国却还不能真正成为一种礼节呢?”学生听我这样一说,都热烈讨论起来了(特别是那一调皮的学生),踊跃将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净化了学生的一些不好想法,而且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让学生敢于去探究。 二、创造“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在教《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当讲解到“我从石架向下望,……结果发现原来是自己。”我就让学生换位想一想:“如果你是文章的‘我’,你当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当讲解到“听我说吧,……你能看见石架下面的那块岩石吗?”时,又让学生换位想一想:“爸爸明知‘我’不敢去做,为什么还这样做呢?而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然后又提问:“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作为‘我’的同学,你会怎么做?”这样换位思考,容易让学生产生问题,让学生觉得想问题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逐渐使他们形成问题意识,达到培养“问”的品质,从而达到树立“问题”意识的目的。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随时抓住学生问题中的“智慧性火花”,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现象、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让学生乐于去探究,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 三、坚持开放性原则,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在教学中只有坚持开放性原则,才能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实现学生从其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使每个学生拓展思维空间,使其思维呈活跃的势态,主动去探究问题。学生思维拓展了,就容易激发灵感,对事物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产生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开放性原则,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首先,由此及彼,逐步拓展。例如在学习《春》一课时,我按照课文逐步引导学生认识春天的特点,将‘夜郎湖春天的景色拍下来制作成幻灯片播放,通过实景将春天的特点反映出来,然后让学生大胆地加以趣味想象,将自己印象中春天的特点写出来。在学生基本认识春天的特点后,又让学生带着愉快新奇的心情去探究其它季节的特点,用自己的话说出春天与其它季节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之处。这样就很容易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积极探究学习,掌握所学的知识。这样就把单调的课堂知识融于形象的幻灯片之中了,学生很容易得到自己的思维拓展,他们在探究分析过程中就会得心应手,根据形象幻灯片从而得到结果,化不可能为可能,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顺应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坚持开放性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培养“探究意识”,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语文,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探究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有效互动 摘 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以各种方式进行互动,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互动行为进行分析,探讨了互动教学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确保互动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为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有效互动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语文的课程标准有了较大变化,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彻底颠覆了以教师讲授、灌输为主的“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强调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并不单纯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但实际教学中,并非所有的互动都是有效的,有些互动仅是表面现象,但效果不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认识并有效应用互动教学。 一、互动教学的意义 1.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语文在初中学习中虽然是主要课程,但普遍不受学生重视,有些学生甚至认为语文课可上可不上,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方式仍然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为主,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也不理想。而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融入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在轻松、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获得知识,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也自然得到了提高。 2.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学水平。互动式教学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不断更新教育理论知识,探寻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文化内涵,以丰富的学识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教书育人。 3.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偏向于成绩较好的学生,课堂上主动发言或回答问题的也常常是优秀的学生,而差生则成了课堂上的观众,处于被动听课的位置,最终导致班级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互动式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以多样化的互动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能为每位学生创造同等的学习机会,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应用互动教学时存在盲目性,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没有将教育目标定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只是为了完成当下的教学任务而教学。 2.教学流于形式。互动教学缺乏有效性,没有做到真正的互动,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课堂教学表面上轰轰烈烈的互动,实际却是无序的、流于形式的互动,并不是有效的课堂互动。 三、增强互动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1.选择适宜的互动教学方式。语文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采用的互动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比如,可采取启发式的互动,有效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锻炼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情境教学的互动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意境,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采用多媒体教学的互动方式,营造图、文、声、画并茂的视听效果,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理解能力。 2.体现互动课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应认真做好课前教学设计,选择适宜的互动课题,这样才能确保互动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学互动课题的选择范围较广,可针对学生平时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和重点内容拟定互动课题,也可从平时学生比较关注的话题或某些社会现象中选取。另一方面,创新性、启发性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题。总而言之,有意义的、针对性较强的、有代表性的课题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互动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准确把握互动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互动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准确把握互动的广度和深度,避免互动失真、流于形式。互动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而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式。 4.善于评价和总结互动的有效性。教师要善于及时总结每次课堂互动的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对策予以改正,以提高教学互动的有效性。同时,还应了解学生对互动教学方式的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四、结语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调、乏味的教学形式,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在实际教学中,应不断探究互动教学的应用和改进方法,提高互动的有效性,促进互动式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试论从对教师教学的反思论析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多研究者都提倡教师应成为“反思实践者”,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应始终保持动态、开放、持续的状态。但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教学反思尚存在非持续性的特征。基于此,本文通过交叉学科研讨,导入管理学相关原理与模型,实现教师教学反思的持续性,提速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从而实现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整体推进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管理学;改革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语文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便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点。 1 反思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当前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主课之一,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于一身。更为严重的是,在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匾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除担任班主任与某些班级(有些为跨年级)的语文教师外,还兼有学校的管理岗位职能。这一局面的存在,囿于学校导向、个人认识、精力分配等主客观因素,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很难制定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 1.2 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精细化: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一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课程内容本身而言,应解读出语文的文字美、艺术美、逻辑美、德育美、思想美等多维知识体系,并通过不同的讲授和互动方式及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授业目标。但是在“唯成绩导向”的原则下,语文教学过程机械化、功利化,很难实现精细化、人文化的教学过程。 1.3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自我检查、评估及改进:对于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往往更倾向于将精力用于参加或被动参与学校的教学效果考评中,教学反思多为任务性地、零散地记录教学得失。在实践中,很少有初中语文教师将教学反思固化为一种行动力,对阶段性教学工作成果进行自发地自我检查和评估,并建立形成与之相关的教学反思档案制度。由于不善自发检查及评估,对阶段工作结果的成绩和不足分析不力,很难准确掌握自我提升的进程。 2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改进举措 综上,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反思工具,从“教学目标清晰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四个方面,对教学反思进行科学梳理与重构,从而助推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与完善,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提供强大的能力保障。 2.1 制定多维的综合教学目标: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研读教学大纲之要求,并针对所教授学生的能力、素质缺陷、兴趣点等,制定本学期的语文教学目标。主要是“依据前阶段(学期)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本阶段(学期)的工作任务,制定本阶段(学期)的工作目标”。 2.2 对多维教学目标的精细化执行: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制定的多维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通过启发式、情境式、角色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授过程与现代教学媒介的整合利用,实现师生之间快乐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除了实现以成绩为主要结果导向的教学目标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德育、心理、团队意识等目标的教学。 但是,无论教学目标如何多元化,这些目标在实践中都应该有机联系在一起,不能简单地分解目标,孤立地进行单一目标的执行。在教学目标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建立详细的教学反思档案,记录在各阶段、各目标实施过程中完成成果、工作创新等。 2.3 持续改进教学反思,不断推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当前,我国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止步于此,即制定教学目标,继而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反思中往往就是按部就班地记录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的执行过程及细节,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的作用尚未真正发挥实效。鉴于此,在以上两阶段之基础上,丰富“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过程”。 初中语文教师运用“教学反思档案”,将目标执行过程与教学任务完成结果进行梳理,将实际完成目标与原定教学目标进行对照评价,找出成绩和不足,并形成教学反思结论。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初中语文教师要立足于整体“校本建设”及个体“职业生涯规划”的双重诉求,通过教学反思,通过导人管理学中循环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清晰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实践者”。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情境教育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中学语文情境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尝试,取得了公认的实绩,为广大一线教师认同和接受。它汲取了中西方先进的科学理论,采用多姿多彩的教学形式,倡导师生共创情境,教学相长,尤其注重学生在情境中的自我体验与自我建构。本文对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情境教育进行了分析探讨,期望能够对我国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新课程;情境教学 语文情境教学探究的实践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然而对于很多一线语文教师来说,这种教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和施展。究其原由,或是因为对于情境教学并没有深入、到位的理解,或是由于教师本身的素养与情境教学所要求具备的能力相去甚远等等。因此本文针对中学语文教育,对如何构建情境教育进行了探讨,期望能够对我国中学语文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一、情境教育的内涵 情景教学法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产生于英国的一种以口语能力的培养为基 础、通过强调有意义的情景进行目的语的基本结构操练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是 英语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这种教学更多的叫做口语交际教学,也是李吉林小学情境教学最早借鉴的一个概念。情景教学主要是针对英语教学中传统“翻译教学法”过分注重语法、翻译的弊端而提出的。 情境所包蕴的内容有很多,《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具体场合的情形、景 象或境地”而在本文中所论述的情境是一种教学情境,更具体地说是语文课堂教学里的教学情境。情境创设的性质上将情境教学分为了客观情境教学设计和主观情境教学设计。客观情境教学设计包括问题情境教学设计和从客观的视听角度呈示的情境教学设计,主要是老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呈示或者是以文本内容作为载体,无论是多 媒体还是文本内容,都在于客观直接,形象生动。而主观情境教学设计主要是着重于从实践方面进行情境的创设,如活动式、角色扮演式、想象体验式、语言表演式和生活化等情境教学设计,主观情境教学设计主要强调学生参与,或者师生共同参与,强调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体验。 二、中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1.情境教学的课程资源 我们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为例,在这一册书中,可谓是情境教学的一个全部展现,从语言到思维的不断提升。第一个专题中主要是科普作品,以说明文为主。有的课文诸如《〈物种起源〉绪论》、《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足下的文化与叶草之美》,有一些专业术语比较难理解,教师可以采用从客观的视听角度呈示的情境教学设计,向学生展示相关视频和资料,直观形象,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也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说明文有一定的语言特点,教学目标中有所要求,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情境教学中的语境教学和学生共同分析语言特点和文本意义。 课程资源的挖掘需要师生共创,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更是重要。高中语文新课 标指出,教师“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按照学校的规则,积极开设选修课,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可见,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是教师乐于并善于做一名研究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学语文情境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实质上是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情境作业与情境考试设计 长久以来,如何设计优质高效的中学语文作业一直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量上不适当,质上比较低,评价体系不完善是当今中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痼疾。而针对情境教学中的中学语文作业,不仅具有大众语文作业的普遍问题,而且自。身也存在着很多难以突破的瓶颈。近些年来,研究情境教学的文献铺天盖地,而针对其作业和考试的设计却相对稀缺。 情境作业包括两种,一种是真实性的情境作业即将作业放置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完成作业。例如有位老师在元旦前夕设计了这样的作业的:“元旦大家笑”,要求是以寝室为单位准备三分钟的节目,节目不准说普通话,并以语言引起大家的欢笑。 同时,针对中学语文情境教学还需要设计相应的情境考试,以此丰富教学评价的形式和内容。由于考试是在既定的时段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回忆和再运用,因此这种情境考试的形式更多地是取一种模拟生活创设情境的方式来考查学生。情境考试的设计内容也主要是对综合性学习与作文写作的考查。 此外,教学评价真实性和情境性的实现还在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是当前评 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三、小结 针对中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出现种种弊端,又结合情境教学的成功课堂案例对其提出了有效的策略。策略中突破了以往仅是围绕微观的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还加入了情境资源的挖掘、情境作业与考试的设计以及美国教材的设计,对于我国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情境教育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过程的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指的是,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创新、再创造、再设计的理性的思考,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以及自我成长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新一轮课程标准的制订以及课改的深入,初中语文教学被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才能在教学中谋取更大的成功。以下内容将对此做出比较具体性的分析。 一、教学手段的反思 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效,而且也为语文这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活力源泉。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来看,教学手段仍然比较单调与落后,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现有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个性成长特征,不断地改革与完善教学手段,为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多的可能。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座谈式、游戏式、表演式以及问答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夯实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文章中的寓意,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积极地说出自己对本课学习的感受和看法,并且布置“回家为父母做一件贴心的事”的家庭小作业,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中学习到其中的精华;其次,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都得到了炙手可热的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魅力,为语文教学增色。比如,在学习《苏州园林》这一课程之时,单纯地依靠讲解是无法让学生体味到其中的景象的,依靠多媒体技术,让苏州园林的整体景观以立体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并且搭配上怡人的音乐,让学生仿若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不仅学习到了语文知识,而且陶冶了情操。 二、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体现的反思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阶段作为夯实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更是要注重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其一,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将学生分成实力相当的小组,不仅可以方便学生在课堂中的讨论和交流,而且也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适时地将课堂交给学生去支配,比如在《皇帝的新装》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在课堂中将其中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不仅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热情与兴趣,而且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拓展了他们对本课的理解;其二,语文来源于生活,并最终要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为了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展示他们在课堂中的小主人地位,教师可以尝试着将语文课堂“搬出去”,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带领学生进行踏春、参观景区以及环保义务劳动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为其作文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多的素材,也为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好强而有力的铺垫。 三、师生关系的反思 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活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经常性地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以平和的态度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与教学相结合的情况下获得一箭双雕的成效。比如,在教学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境”的真谛,教师可以先讲述自己是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压力的,进而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心中的彷徨与迷茫,在类似谈心交流会的课堂环境中走近学生的内心,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从而在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学生的拥护。还有,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之余,教师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通过海量的书籍阅读、网上资料、信息的查阅、与其他教师的交流等方式,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见解和看法,并且对于学生所感兴趣的生活内容要有所熟知,以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能够更加游刃有余,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与此同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还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支持,除了平日必要的家庭走访、与家长沟通等方式外,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实时的学习主题,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办诸如亲子活动、拓展训练营活动等,鼓励家长们积极地参与进来,将班级变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学生在这个大家庭中培养心理上更多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在融洽的氛围中让学生、家长、教师的关系更加稳定。 四、结语 语文学科是初中教育阶段比较基础性的学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教学模式,但时代和新课改的发展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进行更加合理的教学反思,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出初中语文的教学功能,让初中语文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素质教育普及等方面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课堂时间是十分宝贵,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无限的知识。这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树立新型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资源等手段来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字:语文学习;高效;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学习目标是要求学生具备读写能力,掌握充分的语文知识。为进一步学习语文打好基础,同时也可以看做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语文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将客观知识转变为主观拥有的前提。语文课程教学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可见初中语文教学即要求学生具有基本的知识技能,还要具有能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如何充分把握短短的课堂时间,提到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升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当务之急。而且新课改也提出高效课堂的要求。笔者依照自己的经验,提出一下几点建议,望能尽微薄之力。 一、树立新型教学理念,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打造高效课堂的首要是,教师要有改革意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树立新型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授课理念。教师拥有不容怀疑的权威,掌握着学生所不了解的语文相关知识。学生作为知识的需求者,文化的探寻者,对未知充满敬重与疑惑,尤其是在专业课上,对教师的知识更为敬仰,在学生眼中教师是知识的缩影。教师首先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并把全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灵活地应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标准,教师具有不可否认的领导地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则是被动者,教师只需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便可,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而现在,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机器人都融入到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知识的方式越来愈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方式接触更多的信息,而且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挑战。随着知识开放程度的提高,教师与学生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素养。如果教师不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就有可能被学生质疑,甚至被学生的言论驳倒。教师要不断学习别的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制定长远的学习机会,不断更新自身的理念,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技巧。在教学活动中,勤于思考。改变传统教学课程中,教师不容质疑的旧角色。知识是不断更新、进步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愿意传授给学生自己所有的知识,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准备语文课件。只有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自身文化素养提高了,才有可能创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信息社会的积极产物之一。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得更多、更有效的教学资源,并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与电子教案,理清教学思路。也利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多媒体的运用,让教师获取更多教学资源,可以缓解刚参加工作的语文教师紧张情绪。利用多媒体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例如:电影,音乐,诗歌朗诵等,甚至包括动画片。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增强讲课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学手段的顺利发挥。比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绿色蝈蝈》,作者是法布尔(法国)。文章描述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以及蝈蝈叫声清脆的歌声。由于城市工业的发展,“水泥森林”的不断发展,在市区鲜少能找到蝈蝈,学生们通过阅读这篇,自然无法体会其中味。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大自然中蝈蝈的叫声,以及蝈蝈的形态等。让这篇文章深入学生之心,进一步了解这位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 三、营造活泼、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 语文课堂氛围也是高效课堂的影响因素之一。在课堂上,教师充当引导者,学生则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要求信任感与默契感。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与学生之间的默契感。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学生也要尊重教师。实现感情的传递,并引起共鸣,升华课堂氛围,创造和谐、生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如此氛围内接受更多知识。教师需要设计制作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课件,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会形成呆板无味的课堂。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文言文比白话文生涩,难懂。学生遇到相似课程时,积极性较低。教师可以多准备一些历史典故,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制作成小短剧,让学生参演,加深印象。 四、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中学生已经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且对未知事物有许多好奇心。初中语文教师要趁此机会引导发展学生的探究品质。在日常课程教学中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注重学习细节。将自主探究融入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即对教学负责,也对学生负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探究精神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这个需要良久的努力。自主探究的是对实行新课改理念的深层实践。探究式学生利于开阔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利于转变学生以往形成的“接受知识”的思维惯性,促进思维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氛围。倡导探究式学习并不是说就要摒弃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有利有弊,我们要充分把握“利刃”,发挥它的积极效果,在学生掌握一定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融入一定的“接受式学习”。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也可以提高其思考能力。 五、总结 通过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树立新型教学观念,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更多的教学资源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丰富课堂资源,开阔学生视野等多种手段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课堂教育非常重要,课外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注重打造高效课堂时,也应该注意进行课后开放式巩固,进一步深化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使语文课堂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现代教育手段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摘 要:现代教育手段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把学生真正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其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自主地发现真理,通过探究和讨论,获得知识和能力,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实践研究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和完善,同时对教育手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传统的教育手段已经明显不适应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大力推行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创新教育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潮流。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处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重视中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和创新。 一、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手段存在的弊端 1.“探究式”教学方法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探索事物、现象和观点,而自主获得知识并形成探究技能和探究态度的过程。探究式教学,是强调学习过程中的质疑、假设、判断、推理、解释的探究过程,主张通过探究获得知识,突出了使学生主动探究获得知识这样的核心要素,是以主动探究的态度和行为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我国传统教育在孔子“述而不作”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就是强调对已有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性的练习。教师将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填鸭方式原封不动地交给学生。学生在没有充分、完全地掌握已有知识的条件下,是不允许轻易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的。学生的模仿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思维的重复性操作使学生可以顺利地解决同类问题。但是在这种教育思想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胆识,对教师有依赖性,容易形成“老师讲过的是要掌握的,老师没讲过的不必掌握”的惰性思想。这种缺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造成了极大限制。 2.“小组合作”学习意识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分数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忽略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心、意志、表达和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忽视,成为传统教育的短板。采用小组合作这一形式,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的才能和才华得到展现,最重要的是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提升有很大帮助。 首先,学生把自己探究的过程与成果与组内成员共享时,既能表现不同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帮助,真正发挥了团队精神。第二,学生组内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了倾听、尊重他人这些人际交往中的必备素质,因为没有良好的倾听和尊重他人的习惯,不仅影响讨论结果,无法使讨论深入,更是学生通往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互相尊重,打好合作的基础。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3.“实践研究”教学过程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实践研究的重视度远远不够,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该有的体现,教师“专场演讲式”的“满堂灌”,学生正襟危坐的“聆听”的现象比比皆是,课堂上积极主动举手发问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实践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必须着力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教师会不会作答,都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赞扬他们勤于思考和勇于发问的可贵精神,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的勇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真正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二、现代教育手段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1.有效利用探究式教学 现代教育教学方法要求把“探究式”学习引入到教学中来,改变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偏颇。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启发、诱导学生思考,学生不仅学习知识,而且研究、探索、创造新的知识。 把传统教育的“传授―学习型”转变为现代教育的“启发思考―探究型”,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感受、领悟、欣赏、批评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体验探究的乐趣。设计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如你喜欢哪一篇文章,喜欢哪一位作者,说说喜欢的原因,你觉得文中哪句话有言外之意等。这样的问题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都能体验到探究带来的成功。 2.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组建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以3~5人为宜。小组成员都有具体明确的分工,在每个阶段每个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职责,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汇报员,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讲评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批评,也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比如师生可以评出“最佳默契奖”“最佳沟通奖”“最佳合作奖”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合作学习”更乐于参与。另外,教师还应指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不足,引起学生的注意。 3.积极探究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以课堂提问作为突破口,创造探究性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系统性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中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如在《故乡》一课中有一段对作者童年的描写,教师可以首先提出问题:文章写了什么样的童年生活?学生会很容易回答出来:快乐而有趣味的童年生活;然后再问:是什么给童年带来了快乐和趣味?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寻找和思考,找到了答案:“捕鸟,看瓜,捉鱼”;接下来,教师可以顺势引导,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这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能说说你童年的趣事吗?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问题,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本文的重难点学习很容易就解决了。激疑激趣的提问,就会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就能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学有所悟,学有 所得。 与传统教育的“分数是唯一结果”不同,现代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逐步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进而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创新的能力。在实践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授人以鱼”,更应是“授人以渔”,使学生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现代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对学习方式的束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乐趣,让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乐园,不唯师、不唯书,成长为新一代富有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优秀人才。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刍议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我的高效课堂观 摘 要: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与知识飞跃发展的今天,基础教育的魅力日益彰显,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是语文课程性质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而对于语文的教育教学,它具有极高的综合性,语文授道者所具备的必须是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而丰厚的文学素养则是语文教师的的魅力添加剂,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不竭源泉。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观 时下,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与知识飞跃发展的今天,基础教育的魅力日益彰显,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是语文课程性质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而对于语文的教育教学,它具有极高的综合性,语文授道者所具备的必须是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而丰厚的文学素养则是语文教师的的魅力添加剂,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不竭源泉。笔者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里,探寻到我们只要利用好文学素养这一活水之源,定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高效而充满智慧,焕发“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生机与活力之举,在本文中与同行共话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教学高效课堂观。 一、要求语文教师要有灵敏的专业价值感和专业激情 “ 桃李满天下”是每一个教师的价值感。走进平凡的课堂,每位教师应有“我骄傲,我自豪”。有了这一荣誉感,就能够怀揣着崇高的理想,坚定着无悔的信念,爱岗敬业,甘守清贫,乐此不疲地奋斗一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感动了无数人。因为它深深地道出了一名教师的真谛---奉献。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偶像”,一个手势,一颦、一笑,都浸透着教者对课堂的感情,对学生的深情。一句深情的表白会使孩子们动情地随教者进入喜怒哀乐的情境中。如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师要 教育学生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而不是“孙猴子在紧要关头用猴毛变成一大群猴”。由此,专业激情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对自身职业的情怀和职业道德素质的体现。 二、语文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促进了课堂育人目标的生成 回顾过去的语文教育,在一些学校、一些教师一度出现过把语文课上成纯知识、纯技术的工具课;把富有生命力充满人文精神 和审美情趣的语文课变成无生 命无血肉的应试;出现过分重工具轻人文,重思维轻情感,重形式轻内容,重语言轻文学等等的现象。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各种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语文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呼唤重建人文教育,使得语文教育正在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逐渐步入文与道统一,语言与文化相融,科学与人文整合,教文与育人相结合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开放式的的课堂中,倡导“师生平等”,指的是“人格意义上 的平等”而不是“知识上的对等”,如果真是知识上的平等,那么,教师也就不能称之为教师了。开放的课堂对老师的知识层面要求更高了,相应的对我们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更高了。我们不能再以我们的学历水平低作为自我慰藉的理由,不能再用学生的精彩来掩饰我们老师的尴尬与无奈。“春江水暖鸭先知”,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努力实现文路,学路,教路三统一,才能把握文学语言美的真谛,才能帮助学生感悟到课文中语言艺术美的魅力。教师只有自己能发现文章中的美才能引导学生去体会;同时教师还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利用各种辅助的教具,教会学生欣赏美,提升人文素养。 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地投入,他们不只是教和学,而是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人文素养的熏陶和感悟到语言艺术美的真谛,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才会体验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最后作全文总结时,我义正辞严地告诉学生本文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我以为我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有一位平时爱捣蛋的学生却反驳说:“照这样说,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就没有金钱关系了吗?”问题一出来,我当时有些哑然,甚至恼怒,可转念一想,有道理啊,我们国家当前因为金钱而埋没了人类应有善良本性的大有人在,那该怎么解释?于是,我反恼为喜,把这一问题抛给了学生进行讨论,其效果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有的人还找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也有人性善良、美好的一面,文中的“我”就有亲情的存在,这不正是我们永久期待的人文精神的探讨吗? 三、教师必须具有获取与运用科学信息的能 力 现代社会日趋网络化、信 息化。大量的知识,尤其是有关科技的知识,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来获取。同时,由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更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直观、具体、形象的学习和探索材料。因此,无论从教师自身发展,还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教师都需要具备获取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 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阅相关资料。如利用因特网、电子图书馆、全文数据库教学视频资源等,并能有效甄别信息,挑选价值性高的资料作为教学的有效补充。如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8课《恐龙无处不在》,教师要通过现代手段获取南极、恐龙化石、大陆板块理论等知识,这样讲课才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饶有趣味,取得课堂的高效。 四、教师必须具有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师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努力争做创造型的教师。教师应注重不断学习,在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勇于突破现状,在内容上、形式上和手 段上创新。教师的科学态度对学生有 积极的影响。一个具备良好科学态度的教师对他人对世界都会有正确的评价和认知,能够很好地处理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事情,秉着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物。学生总能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的影响,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慢慢学会怎样做事情,学到 如何在社会中生存的本领,从而做一个有用之才。 综上所述,新时期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教海无边,学无止境,每一个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理应牢记着国家的重托,民心所向,在教改的大潮中,肩负使命,克难攻坚,迎难而上,深信高效的课堂就在我教学中呈现。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浅析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准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好的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更是使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条件之一。对语文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在当今社会发展下必不可少的一项变革。所要探讨的就是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教学活动;初中语文;教学理念 当今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发展,以前以教师讲、学生记笔记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作为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模式,在各个方面都充斥着不断创新。对待学生与教师的要求在不断变化,特别是教学理念方面发生着重大的转变。 一、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可以说一切课改下的改革的落脚点都是围绕着学生,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即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去学习。学生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够学会学习、懂得学习、会思考的学习,拥有积极浓厚的兴趣去学习。阅读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以阅读的方式参与到学习之中。会阅读的学生,并不是着重于哪一个方面去阅读,而是选择多样化的题材去阅读。学生接触的不光是教材,还接触着课外的各种书籍、杂志,这些都是学生可以接触到的语文课程资源。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思考,不要盲目地去读,对待书中的观点要主动地思考其可信度、原因等,对待自己有疑问的问题要勇于提出质疑,去参与讨论。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围绕着学生进行,在教学中引导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经验,让学生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达到深化教学成效的目的。教学活动中还要依据学生的自身学习情况来调整学生的学习活动,一切以学生的适应情况为主,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教学中成功的占据主体地位。 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传播学生知识的总教导师,在教学中起着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教师的行为对学生也有积极的示范性作用,因此在新课改下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身为一个传播知识的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在教学活动中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去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传播给学生。 新课改下不仅要求教师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还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注重学生教育的各个方面。学生的德智在教学中特别重要,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品德和智慧能力是学生在今后的社会中获得生存与尊重的重中之重。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心理意识,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良好指标,学生的团体意识也非常重要,在学校中与一个班的同学友好的相处也是营造学习氛围的途径,更是锻炼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教师不仅要教导学生学习,还要教授学生具备良好的品德、与人交往的能力、识别善恶美丑的能力。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指标,这对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使学生能更好地与教师合作并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 三、语文教学理念的改变 随着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语文教学理念也在发生着改变,这使整个语文教学的侧重点都发生着转变。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的观念侧重于使学生热爱中国优美神奇的文字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使民族共同语规范化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里。教学已经不像以往只呆板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今教学还格外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创新精神等逐渐放在了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学生的德智方面的要求在不断加强,逐渐注重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充实性,对世界善恶的看待。科技在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需求也在增加,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学设备也应该多样化,传统的教学课堂已经不能满足于学生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如,丰富多彩的图片、艺术性的音乐、多样化的电影动画等穿插在我们的学习中,这样既使学生印象深刻,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多元化、生动化。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与时俱进,教育模式也应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语文教学的活力,才能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 河南省兰考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浅析多媒体助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技术的创新 新时期,我们教育教学效果也在明显的进步,多媒体则给这个目标的实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拓展课堂空间,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把握教材关键,突破教学难点;可以为学生创设课堂习作情境;可以使总结拓展,余味无穷。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可以说,多媒体的介入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力地促进了双赢目标的实现。下面就教学过程各个环节来谈一下多媒体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多媒体的运用,能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画面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加活跃。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导入”工作做好了,整堂课就易于成功,在这里,“导入”扮演了“凤头”的角色。那么如何塑造好课堂的“凤头”呢?这其中采用多媒体导入是方法之一。如教《黄河颂》一课时,课前播放《黄河颂》flash课件,屏幕上出现波涛汹涌的黄河活动画面,上课时,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一边欣赏波涛汹涌的黄河,一边倾听老师激情澎湃的导语:同学们,你们见过黄河吗?黄河水浩浩荡荡,它与长江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样的导入新课,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是成功的导入,也就是课堂教学的“凤头”了。 二、运用多媒体可以拓展课堂空间,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不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也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利用多媒体,可以适时地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文资料,随时展现在课堂上。这样就大大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45分钟的上课时间便被充分利用起来。多媒体就像是在学生和课文间架起的一条快速道、一座立交桥。学生通过对照媒体示图,很轻松地理清《故宫博物馆》的说明思路,学习《苏州园林》也变为很轻松的学习过程,大家都感到媒体手段方便多了,课堂浓度大了,学生学的也轻松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把握教材关键,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枯燥为生动,化静为动。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介绍了多种云的形态及其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文章虽然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各种云的形态,但是对于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中学生来说,那一个个生疏的气象名词,那一种种差别不大的云,着实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这时,该是多媒体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通过多种途径查找到相应的云的图片,配以简要的介绍文字,使学生对每种云都有了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阅读文章,对文章的写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本课的教学难点就突破了。 四、运用多媒体,可以使总结拓展,余味无穷 古罗马奥维得说:“凡事的收尾贵如皇冠”俄国托尔斯泰说:“好的那种结尾,就是当读者把作品读完之后,愿把他的第一页翻开来重新读一遍。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语文课也是如此,在一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要给学生留下回味的东西,让他们真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 如在教学《社戏》时,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鲁迅的思想感情,我在导入阶段就注意将学生的思绪引向童年美好的回忆中去。教师导入时,可以指出,被誉为民族文化瑰宝的戏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韵味,为大家所喜爱。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社戏》,就是鲁迅先生记叙童年看社戏的一段经历,文中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么,是一场什么样的好戏,让先生这样倾心呢?让我们走进作品去看个究竟。这一导入,具有凤头的特点。如,配有特色的背景音乐,悬念的设置等,使得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到了课文中来,因为有乐土、有美景、有趣事、有玩伴。与导语相互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严密的教学整体。 总之,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既可活化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又可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只下山的猛虎,多媒体就给它插上了梦想的翅膀。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手段分析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完善,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过现代教育手段与教学的结合,在实际教学中也取得了成效,被社会和学校所认可。现代教育手段对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现代教育手段;多媒体教学 所谓现代教育手段,是教学依赖于现代科技技术,将教学信息传输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使用板书和实物模型的手段不同,现代教育手段是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并进行信息的传播。现代教育手段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技术、幻灯片和影视资料等。在语文教学中对现代教育手段的使用,促进了语文教学的发展。 现代教育手段应用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是时展的需要。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多采用板书或是图片等向学生讲授语文知识。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学生对信息的了解途径也越来越广,对信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足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来源。为了能使教学的知识信息满足学生的需求,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更大的提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迫切地引入现代教育技术,这不仅增加了知识的直观性,也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进了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学校教育是为社会输送和培养优秀的人才,现代的科学技术理应为教育服务,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社会也正需要这样在素质教育下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将现代教育手段应用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是时展背景下的需要。 一、现代教育手段对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影响 现代教育手段不仅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还能让教材以丰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将现代教育手段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突破了教材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教材更直观、生动地表现给学生,增加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这对初中语文教学来讲,是一种巨大的革新和突破,对语文教育教学有着深远影响。 (一)促进学生对语文的认知 现代教育手段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直观地表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丰富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在教学实践上的应用。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不及的。有科学研究显示:人从视觉所获得的知识,能通过大脑记忆的有1/4,而通过听觉所获得的知识,能记忆的不足1/4,但如果通过视听同步而获取知识,能够通过大脑记忆的竟然能达到3/4左右。所以,现代教育手段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不容小觑。 (二)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现代化教学手段让教材的内容有声有形地表现给学生,不仅直观,而且生动,为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学习情境和学习氛围,向学生所传递的知识信息,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还是从知识的传递速度上都起到了推动作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将语言的音、形和义统一,以丰富的感情色彩完整地将语言表现出来,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和理解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提供有效途径 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学生语言的学习中,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还为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现代化教育手段广泛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解开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使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现代教育手段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造学习情境,促进课堂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课文的情境再现,可以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对课文讲解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课文的情境表现出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语文学习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与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更加贴近,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对《苏州园林》一课的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学习情境的打造。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苏州园林的美景展现到学生面前,还可以结合历史,让学生对苏州园林的历史有所了解,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交融的学习情境下,对课文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会让学生对每一堂语文课都有所期待。因为对学生来讲,每一堂课都会有精彩的内容呈现在他们面前,每一堂课都会在知识的学习中获得审美的享受,这正符合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理。所以,教师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熟练应用,使每一深堂课都能为学生表现出新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们越来越热爱语文学习。 (三)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利用课堂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上的浪费。由于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内容的充分准备,对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设计,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并省去了用粉笔传递信息的环节,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使课堂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结束语 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要注意采用合理的、适合的现代教育手段,从而使其有效地为语文教学服务。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重视语文教学的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可利用的教学手段,这样不仅能促进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对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也有重要的帮助。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浅析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 [摘 要] 本文浅析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简述不同学科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对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对比,重点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的一些具体方法。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定量研究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此时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逐渐凸显,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学术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般而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区分为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3个层次。本文针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的3个层次展开简要分析。 1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不同视角 经济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侧重于制度设计。当前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以人力资源管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分支,如劳动经济学;借助经济学方法和工具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一专门问题进行研究,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拉泽尔教授等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主要关注于报酬与激励等相关研究,其中提出了许多理论假说,如职业生涯激励理论、锦标赛理论等。 心理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如我们比较熟悉的组织行为学课程主要就是从组织、群体和个人等不同的层次和角度研究如何科学地选拔、激励和培训员工,使员工的心理和行为实现组织化。心理学中的层次需求理论、ERG理论、成就需要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环境造人假设、场理论等, 成为后人进一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在人的方面的研究,其中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贯穿于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工作的始终。鉴于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如何有效地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核心问题。管理学领域的学者开始逐渐关注如何有效培养和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相关研究。 人口学主要研究人口的社会流动性和地域分布,这对企业的招聘选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社会学则是主要指导企业如何在跨文化的背景下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2 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 在规范研究方面,很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现状等相关问题,这些研究虽然对于完善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多是从单一的视角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整体全面的宏观把握。此外,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研究多是定性描述,并没有提供精确的数量依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科学性和指导意义。 在实证研究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研究首先源自心理学界的实证观点。比如, 在选拔领域,心理学者对评价中心技术( AC) 非常重视,但并不是从国外引进之后就直接用于企业( 组织) 的人员选拔,而是先做实证的研究;还有我们熟悉的MBO、KPI和BSC等绩效管理技术都是源自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领域,如培训与开发、薪酬与激励领域,心理学者们都在逐步开展实证性研究,这势必可以不断弥补原有的局限于管理学视角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先天不足,促进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发展。 3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具体方法 3.1 个量研究与总量研究相结合 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很好地结合了个量研究与总量研究。其中涉及个量分析方法即微观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需求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供给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等;而总量分析方法即宏观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总需求分析方法、总供给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均衡分析方法、经济增长分析方法等。 3.2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互补充 早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主要侧重于定性研究。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归纳分析法、演绎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当前国内许多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综述研究多采用定性研究。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管理科学化要求的提高,定量研究越来越受到人力资源管理学者的青睐。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数理分析、计量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方法。在定量分析方法中,描述统计、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的使用最为广泛,并有逐年增长的态势。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把握员工构成的合理程度、管理水平和管理力度 ,以及研究员工的工作时间利用状况、劳动生产率和薪酬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此外,对劳动安全、劳动争议仲裁、员工社会保障、安全生产情况、女工劳动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等方面的定量分析与管理也在逐渐增加。 3.3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案例研究法、调查统计法和实验研究法 魏光兴 等(2008)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现已经形成了案例研究法、调查统计法和实验研究法3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是指从实地观察其他企业总结一般原理,并使用该原理指导其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调查统计法是指通过问卷或访谈方式获得数据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归纳出其中的原理,再用于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调查统计法以数理统计理论为基础,得到的研究结论具有相当高的理论说服力,调查统计方法是当前学者使用较为广泛的研究方法。 当前有学者强调实验研究法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的重要性,指出实验研究具有可重复性,因此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指导意义。人力资源管理学科须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由假设检验、建模分析、实验验证、对策建议等构成的体现科学命题的研究方法,而实验方法正是这样一种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学科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基础性研究方法。但是当前我国几乎没有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验研究,魏光兴 等(2008)提出我国可以通过学习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实验方法,加强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研究工具的创新等手段来丰富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复杂性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应该是多学科化的, 方法应该是多元化的,我们从历史、文化、社会、心理等角度,综合组织内外的多种错综复杂因素,采纳经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融会贯通,然后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之中。只有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具体的人文、经济情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才能得到切实能够指导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理论和操作技术。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十大观察 2013年,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一年中,这个领域里究竟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反映出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处于怎样的状态?并预示着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将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在“2013(第六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国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联盟学术委员会联彭剑锋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三中全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挑战与机遇并存 十八届三中全会主题词是改革。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最深层次、最根本的改革一定是人的观念、人的态度与能力的改革。这要求企业家深刻思考在我们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机遇下,能否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发展方式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行为方式。我的理解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企业要改变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通过机制、制度的创新激发人力资源活力,使人才成为企业经营的核心要素。要把追求员工的幸福作为人力资源工作的终极目标,让员工有成就感、有尊严,幸福和快乐地工作。建立全方位的员工关怀体系,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关注精英,也要关注基层员工。 第二,建立公平公正的员工全面认可的激励体系。营造和谐劳动关系将是中国企业未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也就是说,员工为企业所做的一切贡献,都应该通过若干个评价、激励体系给予认可。 第三,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建立创新型导向的人才发展体系。使技术工作与高端人才获得同等待遇,不仅有畅通的发展通道,也要有体面的社会地位。 第四,重视人力资本市场化,关注人力资本市场配置的效率与公平,提高人力资源效能。三中全会强调要用市场化的机制、要素去进行结构调整,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就是要真正重视人力资本市场化。而人力资本市场化配置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追求效率和公平,要在实现市场化配置的过程中,在公平的前提下,提高人力资源效能。 第五,培养国际化的人才,提高企业跨国经营的能力。随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力资源面临着如何培养国际化的人才、造就国际化企业,去赢得国际化市场的问题。中国企业需要提高人才跨国经营能力、跨文化的人力资本管理能力。 第六,继续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意识、服务能力。 人力资源市场现状:就业难与用工荒同在 2013年中国整个人力资源市场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结构失衡,就业难与用工荒同现。中国的人口红利在渐渐消失,这种红利的消失倒逼中国企业必须产业升级,进行结构调整。 今年(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约为699万,被媒体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用人需求在下降,尤其是第三产业,如服务产业、餐饮业用人需求下降了12%,建筑业下降了9.3%;另一方面很多产业用人需求在下降,大学生供给达到历史的最高点,导致今年毕业生签约率是最低。 今年又赶上最大海龟潮。中国海龟发展报告2003年蓝皮书的数据显示,近十年留学人口达到90多万,其中近五年人口达到80万,约前30年的3倍。海龟的增加加大了求职中的竞争。 企业的用工荒已经常态化,过去说珠江三角洲出现用工荒,现在主要是中西部了,这表明,劳动力供给进入负增的拐点。16至65岁的劳动年龄人口2012、2013年每年都在下降,也就是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对一段时间内会出现绝对下降。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劳动力人口会出现短缺。 中国的用工荒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主要是人口需求的结构性失衡。现在一方面高端人才短缺,还有一方面是高级技工人才也出现短缺。真正充足的是大学毕业生和普通白领。要解决这些问题,涉及到整个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经济的转型,教育体制的转型,和企业的自主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重心:提高人力资本的贡献率 现在劳动力成本一路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才争夺两难。我们去年提出人力资源管理进入了效能改革时期,当时很多学术界人士对此并不认同。如今中国企业发展到今天,人力资源管理进入效能时代已经获得共识。很多企业把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转向如何提高人力资本的贡献率,这是由劳动力成本加速,人才竞争的激烈造成的。 我国最低工资标准不断上调,2013年应该调整幅度在24个地区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年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1620元/月;小时工最高的是北京、新疆,15.2元/小时。这意味着劳动力资本在加速上升。 中国出现个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毕业生的起薪不断提高,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可能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现在很多大学生暂时找不到工作没有关系,和我们这一代人不一样,我们那时候工资再低、再差都要干,因为不干就没饭吃,现在就不一样了。 劳动力成本对于我国各个行业影响都很大。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核心人才争夺更加激烈。比如有企业百万包薪。这些就是我们所讲的高校顶尖人才的争夺,象华为和中信通信都是双双抢人。 这么一个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的出路就是提高人才效能。我认为经营的贡献唯一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中国面临这样一个转型期,提高人才效率,提高人力资源的价值创造能力与人力资本增加值。 延迟退休,理性和感性的博弈 养老的问题在2013年面临争议比较多。家担心老无所依,因为现在出现养老金缺口和延迟退休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众说纷纭,这就需要我们在社会保障体系工作方面要有新思路,新突破。 当然关于延迟退休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支持一方认为,延迟退休是全球趋势,一方面60岁是人们经验最强,这个时候退休是人力资本的浪费。再者现在人均寿命越来越长,60岁还是中壮年,这时候还把年龄卡在55至60岁就不合适。况且60岁开始拿养老金,中国养老金缺口又很大。反对一方认为,本来就业很困难,60岁了还占据着位置,年轻人没有上升空间。从人力资源的激活的角度来看必须退休。 延迟退休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反对延迟退休的比率非常高。据中国青年报2013年8月份做的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25万人当中,有94.5%受访人明确表示反对延迟退休,仅有3.2%人表示支持。 这就是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博弈,从理性的角度应该是延迟退休,因为养老金的缺口,近7成人反对延迟退休。 从政府官员的观点是理性的,延迟退休可以应对劳动力的减少,中国的老龄化,让60岁以后的人继续劳动。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现实是,中国存在养老金缺口问题,整个养老金缺口相当于GDP的60%,如果按照60岁领取养老金,中国养老金根本支撑不下去,养老金如果不改革,基本养老金将在2037年出现枯竭破产。 推进就业公平考验企业的道德底线 现在存在就业公平问题。这个问题过去不太关注,如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西方的教科书前面一章就是就业歧视问题,而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没有这一章。十八大提倡整个社会要追求公平、正义,业歧视问题已不容回避。 中国的就业歧视是全方位的歧视,如家庭背景的歧视,身体的歧视,年龄的歧视,性别的歧视等。这个问题这几年一直存在,制止就业歧视从中央到地方都下了很多的文件,但是企业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制度落实的乏力考验企业的道德底线。 匪夷所思的是就业歧视在中国可以堂而皇之的登在广告上,可以在招聘过程中直接说出来。如我曾看到过一个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明文写上,不能喝白酒不招,没谈过恋爱不招……这都是很奇怪的现象。 这里涉及到就业的公平问题。十八大提出公平正义,以增加人民福祉为落脚点,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来讲,如何真正使企业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使我们的企业在招聘录用过程中具有道德底线? 高校毕业生招聘虽然涉及年龄户籍限制,劳动合同法也一再强调要同工同酬,按劳分配,但是我们现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非常严重。有数据显示,中国国企和普通企业相比大概30倍,英国是6~20倍,中国的收入差距全球最高。 新劳动法和实际情况有所背离 今年进行了劳动合同法的修订,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对劳务派遣相关条例的修订。劳务派遣受冲击最大的是国有企业的多种用工制度。我认为我国的劳动合同法稍微有一点超前,这导致背离我们国有企业历史的用工制度的状况。 国有企业如果按照新的劳动合同法来做,其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管理复杂程度都将超过以往。但是法律制订下来总得执行,于是操作层面见招拆招。这是中国制度建设面临的问题,制度建设很完美,但是和实际背离,最后导致大家该怎么干还怎么干。 新劳动合同法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用工制度。但在目前来说,中国的劳务派遣是解决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历史遗留问题不得以的一种举措,现在劳务派遣主要集中在销售类的岗位,不同的区域也有所不同。但是现在这些临时的岗位,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很多工作是碎片化了,很多时间也都碎片化了,全部转换正式工,我是认为不太适应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 在互联网时代,可能很多人在家里上班,就是临时工。现在英国出现很多技能型工人,技能型的专业工人,就在家里利用互联网上班。我不忠诚于任何一家企业,我只忠诚于我的专业,我不希望变成你的员工,因为我可以同时为多家企业服务,这在互联网时代完全可以做得到。在淘宝网上创业完全借助网络系统就可以建立一个企业,一天的销售收入达到一个亿。新的劳动法不太理解新技术的变化,这就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怎么对付新的劳动法,有很多的招数。 家族企业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13年胡润的富豪榜显示,149名富豪中除了马化腾、李彦宏少部分年龄低于50岁外,大部分富豪年龄超过了50岁。50后、60后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富二代开始接棒登台。中国科学院调查发现,未来三百万名企业面临如何传承的问题。就目前来说,全国工商联调查的接班人问题面临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意愿问题,孩子不想接班。调查中发现,富二代中有19.33%明确表示不想接班,觉得父辈们太辛苦了。我在研究德国的家族企业的时候,我发现德国的家族企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后代在接家族的遗产的时候,有一种荣誉感,把家族企业经营得好,是为家族的荣誉而战。中国的富二代缺少这种意愿,在为荣誉而战的时候有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果富二代在接班后缺少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最后有可能把企业做死,这是最深层次的问题。 第二,能力问题,孩子的能力跟不上。有62%的企业家对孩子自身的能力不足赶到忧虑。我们的企业家缺乏对子女接班从小就开始的教育机制。如李嘉诚从小就让孩子参加董事会,到西方去打工等,和老子观点相一致的就培养,不一样的就给一笔钱去创业,一开始就考虑企业传承的问题。 第三,两代人的经营理念不同。现在接班大多都是80后、90后,观念差异是很大的。把企业交给孩子管理,就得吸收他的观点。不能说富二代接班完全按照老的经营理念,两者必须融合,否则下一代就会胡搞。 员工敬业度缺失,就业出现短期化 盖洛浦的员工敬业度调查显示,中国的员工敬业度只有6%,全球最低。敬业度主要体现在职业成就感和工作的投入。中国的员工所从事的职业只有50%及认为是理想的职业。真正的敬业度首先是乐业,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企业。现在一谈起自己的老板开始愤怒,开始背后骂,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另外在岗位上混日子。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中国企业员工的敬业度至少50%的挖掘空间,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效能提升空间很大,57%在亚泰地区处于最低水平。一般来说,教育水平越高的地方越高敬业度越高,中国则是反过来,教育水平越高的地方越低,受过高等教育的员工敬业度只有22%,高层的敬业度只有18%,这很恐怖。51%的员工敬业度不够。 此外,高智商、高学历、高技能型的专业人才出现工作短期化,这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一个趋势。现在80后90后有更强的流动意愿,50%的人在1.5年中有换工作,这就说明在企业工作的平均时间只有1.5年,离职率下降居高位。 微时代呼唤人力资源管理微时代 狭义的微时代以微博作为媒介的代表,但实际上微时代来说已经覆盖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微管理、微工作、微时间、微团队、微培训、微认可、微招聘等,这是互联网时代带来对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模式和劳动模式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微工作,大的工作分解若干小的工作,而且在弹性时间、碎片时间来完成法定的工作。 微学习与微培训。微信课件,利用闲暇时间读一本书读一篇文章,移动学习,在线交流,都在运动过程中来完成。现在叫做碎片化时间管理,整块的工作都被微信微博打碎,现在员工大部分时间在看微信微博,整体工作被微信微博全给打碎了。大量的工作时间被互联网切碎了。另外碎片时间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好处完成整个工作,员工们在工作中进行协同,可以不必在一个办公室,在全球通过互联网就能进行。 微认可,让员工能随时通过网络的感觉到被微认可,只要为企业做出任何一个有效的行为就可以给予评价和认可。 在互联网上小微企业作用越来越大,对就业人口的吸纳,对于社会稳定所起的作用将会超过国有企业。因为有大量的人利用互联网进行创业,淘宝双11交易额一天是沃尔玛半年的销售额。 人力资源管理无边界 2013年是一个数据大元年,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模式,人力资源的评价体系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企业人力效能从点效率线效率进入到网效率时代,这个时代意味着人力资源进入新的思路,平台化、流程化、价值化。关于流程化还是网络化,我认为最终形成网络。人力资源的价值开始不再是上下左右还是上下左右,它为企业在战略、经营方面全方位的创造人力资源的价值。人力资源管理无界限,人力资源价值无界限,我们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前途无界限。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浅谈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五个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而临着诸多的挑战。本文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五个大趋势,包括战人力资源、工作外包化、人力资木投资增大、人才流动速度加快等,这些发展趋势警示了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变更的新思维和新方法。 【关键词】人力资源 发展 趋势 现在的中国正经历着工业化没有完成又而临着信息化的挑战,因而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即具有工业文明时代的深刻烙印,又要反映着新经济时代游戏规则的基本要求,其发展呈现如下的趋势: 一、由战术性向战略性人力资源转变 从时间周期看,与其他任何资源的获得相比人力资源都要用更长的时间,如花旗银行只需一周的时间就可以对其金融服务作重要的变革,但是要花多年的时间开发、检验它的以团队为基础的奖励制度并取得成效。正如中国的谚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职能部门的贡献,而是全体员工及全体管理者的贡献。过去是人事部的贡献,现在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承担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贡献,关注人力资源的各种政策。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专业职能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二是高、中、基层领导者如何承担履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贡献;三是员工如何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推动和帮助企业的各层管理者及全体员工去承担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责任。 尽管人力资源管理在内容上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但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局限于战术而非战略水平上。人力资源管理者逐渐从作业性、行政性事务中解放出来,改变过去那种行政、服务和服从的角色,转变为关心组织发展和管理者能力的战略角色。新的人力资源部门应是规模更小,权利更大,核心任务就是战略。在执行层面上,人力资源合作伙伴将和总经理及他的团队紧密合作,根据战略价值和预期得到的价值,评估、诊断和发展组织联盟。这就要求人力资源专家不仅要对商业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要擅长组织设计、组织变革和干预方法,并且还需要具备分析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以推动变革的顺利开展。很多企业都请人力资源专家实质性地参与战略研究和制定全过程,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正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不断的变化,更趋于强调战略问题,强调如何使人力资源管理为实现组织目标作更大的贡献。 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化趋势日益明显 为了能够适应组织内部投资结构和工作量的经常变化,使组织能够维持较为明快有效的系统和程序,于是出现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现象。外包就是将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委托给组织外部的公司承担,主要原因是组织内部投资结构和工作量的经常变化。一部分基础性工作向社会化的企业管理服务网络转移,企业的档案管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招聘和培训等庞杂的事务性工作、知识含量不太高的工作从人力资源部门转移出去,而组织设计、工作分析等具有开创性的职能则交给管理咨询公司。、 以教育和培训为主的人力资本的投资开发将不断获得增加。家庭和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将继续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投资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将增加。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海克曼指出,中国教育的真实回报率高达300%-400%,因此提高人力资本和受过教育的劳动力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我国每年教育投资的绝对数,人约在3000亿元人民币,但人均不到30美元,而美国人均是2000美元。 教育消费具有收益递增性。人多数非教育消费品,其消费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教育作为特殊的消费品具有报酬递增性,其关键原因是通过教育消费促进了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存量增加,人力资木的收益递增性使得教育消费产生收益递增性。教育投资的增长,按经济规律,应该先于社会经济发展,应该快于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经济建设才可持续、快速发展。但是我国教育投资不但低,而且低于5.7%这个世界平均水平。 培训是企业获得高质量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有资源中增值潜力最人、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资源,而员工培训是企业所有投资中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从社会的角度看,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科技进入几何级跳跃式发展阶段,人类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将成为一个人毕生的需要。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在温饱问题解决后,工作成为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是为提高自身价值而进行的投资。员工不仅重视完成工作的质量,更看重从工作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实现自身人力资源增值。经过培训,企业由于员工技能提高而得到长足发展,员工则从企业发展和自身努力中获得收益。 三、人才流动速度加快 人力资源的角色互动。主管与员工的角色互换会加速,“能者上,平者下,庸者走”的能力定义日益流行,员工炒老板,老板炒员工都将司空见惯。世界范围内的人才流动正在不断加剧。这种越来越快的人才流动性趋势,使得人才终生服务于一家公司的现象正在不复存在。在我国,这一趋势也在愈演愈烈。各种各样的人才招聘市场和就业机构以及猎头公司等,正在一步一步地推动着人才流动的步伐。那种把工作当成“铁饭碗”的观念或终身服务的思想正在成为历史。人才流动的重心在于真正有真才实学和实用技能的人们。他们最有资本和能力从一个职位向另一个职位频繁地跳来跳去,或追求高额收入,或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例如,在当今美国,企业平均在人约5年内有一半以上的员工跳槽。又如,一个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在其32岁以前平均将会更换9次工作。这种人才快速流动的现象已经给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人才的流动会增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费用,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力,更有甚者,有可能导致优质客户的外流和商业机密的外泄,使企业遭受不可估量的重人损失。 面对人才快速流动的挑战,企业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通过建立新型的用人机制和员工关系,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巩固员工队伍,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工作方式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工作以项目为核心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员工居住地方越来越分散,居家办公也将进一步普及。现在,从事信息密集型行业的人数将逐渐超过从事传统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人数,现代化的通讯手段,电子邮件、网络会议的使用将成为人们工作联系的主要方式。2000年美国劳工部调查表明,采用在家工作方式的人数已经达到1300-1900万之间,占其劳动力总数的10%以上。与此相应,在家工作正在成为现代劳动市场中正规部门就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关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中道德问题研究及对策 摘要:道德风险在中国企业中已经是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了,研究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道德问题的地位、历程、根源及对策,对当今社会中多数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德风险 人力资源 道德缺失 人力资源中的道德问题在现代企业中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从安然事件到2008金融海啸,再到三鹿奶粉事件,都是企业进一步的意识到了一个新的风险,即“道德风险”。人力资源道德风险问题包括所有自利行为,轻微的如有人会将公司汽油私用,可能会用公司电话打长途,严重的如我国发生的银广夏事件和湛江海关走私案,国外的“安然事件”和巴林银行破产案等,几乎都涉及到道德风险的问题。人力资源道德风险行为对公司利润肯定会产生消极影响,有时还会导致公司陷入困境,甚至濒临破产。由此引起了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与思考,人们已经深刻地意识到了人力资源道德风险问题给企业乃至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危害性。 一、国内外对道德风险问题研究的一个简要回顾 对于道德风险的研究,国外学者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借助数学模型开展了对经济活动中道德风险问题的定量研究。这类研究在国外大约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其内容在国外经济学者的信息经济学、契约经济学等专著中都有相应的阐述,而且近几年来的国外经济学类学术期刊中也有一些探讨道德风险问题的论文出现。 近年来,特别是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在国内各类学术期刊中也出现了大量将道德风险与经济结合、或应用于具体经济环节进行研究的论题论文,其中大部分以国外经济学领域中的道德风险理论或观点作为研究的基础或启发。张维迎教授可能是我国最早提出道德风险概念的经济学家之一,他认为道德风险是信息非对称性的结果。此后,我国学者就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多方面有意义的研究与探讨。 二、中国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的道德缺失 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管理活动必须顺乎人性,合乎人道。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冲突的环境中,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在利益追求的冲击下正趋于瓦解,新的市场体系下的道德观念和精神尚在孕育之中,法律法规远没有西方国家的健全,经济利益最大化仍然是大多数企业追求的目标和信奉的企业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产生人力资源管理道德缺失的问题。 1.公正缺失问题 (1) 利益分配中的不公正、不合理,在企业中,在利益分配方面如果不遵从公平合理原则,也会使员工和企业受到影响。 (2) 用人不公,在我国企业中,人事管理者在所有的雇佣、绩效考评、惩罚和解聘过程中都存在不公平问题。 2.诚信缺失问题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信用经济。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必须讲求信用,才能赢得市场。但在我国目前很多企业以利润为核心理念,而不是为了做企业,导致存在着诚信缺失的问题。 (1) 管理者的诚信缺失,在签订劳动契约时,双方必须平等自由,诚信无欺。而我国有些企业利用知识、信息优势欺骗员工,合同中只强调员工对企业的义务,却极力推托对员工承担相应的责任。 (2) 员工的诚信缺失,除了管理者以外,员工也在一些方面存在着不诚信因素。比如,一些员工在求职时,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制造和使用假证书、假简历和假证件,抬高自己而贬损他人。在履约过程中,偷窃、泄密、蓄意破坏、损人利己、拉帮结派、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提高当代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道德水平的对策 1.吸收优秀人事管理道德的资源 (1)对中国古代传统用人思想精华的吸收:传统用人思想源远流长,广博深遽,深入研究和总结中国历代名家用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继承和借鉴其理论精华,对于提高当代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对西方发达国家人才管理精髓的借鉴:西方国家自工业革命开始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形形色色的管理方法应运而生,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百花齐放,经过几百年理论探讨,形成了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增强道德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作用的途径 (1)增强道德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构中的指导作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观念上,要确立人道理念,要具体地、历史地从现实社会关系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人性,树立“以人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完善道德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建构。 (2)建立体现道德观念的规章制度,一个国家及其组织,能够有序的发展,不外乎有两种调解手段在发挥着作用,一个是刚性的制度,一个是柔性的道德。如果把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道德缺陷定会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实行道德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道德监督机制;完善工薪福利和考核评估制度,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公平与平等的道德原则;健全保障制度,以人的需求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因素,体现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怀。 (3)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队伍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伦理水平是人力资源管理合乎道德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对管理人员进行道德培训,使社会道德、企业道德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得以传播,提高管理者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觉悟,使管理者和员工由被动地遵守企业管理制度转变为出自于自身向善而主动遵守,这是解决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道德问题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四、结论 在企业中,人力资源是核心,但是,人才仅仅有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能力得不到道德的规范和引导,能力可能就会偏离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对人才的理解偏向是很容易发生的,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人才的道德素并不是孤立的素质,更不是与其它素质如科技文化知识素质相对立的,而是与人才的其它素质相辅相成的。因此,提高人才的道德素质与提高人才的其它各种素质,也应是相辅相成的。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浅议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资源丰富,但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并不乐观,尤其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使用效益,实现良好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企业发展 人力资源 转型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逐渐成为企业众多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开发以及人才储备日益重要。因此,如何为企业寻找合适的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成为重要课题。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六个部分。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高效运转使其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诉求,因此新的三大管理模块被提出:1.人本资源与企业文化;2.组织系统与法人治理;3.多元化与长短效激励。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发展是顺应企业发展需要的,虽然中国人力资源丰富,但中国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做的还不够,他们不愿花很多的钱进行投资,“中国制造”这个词满天飞,但中国品牌能够被世界提及的却寥寥无几,也就是说“中国制造”是在出卖加工能力,是一种劳动力外包,外国企业更多的是挖掘和利用中国的受过很好教育的高素质人才。 中国企业多数员工职业化素质低下,尤其是作为中层管理者在很多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1)工作不扎实、不细致;(2)私心杂念过重、效率低;(3)刚愎自用,不懂团队合作;(4)不开放;(5)山头主义、官本位;(6)个人主义、控制欲过强等等。基于以上各种现象,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改变企业现状,就应该提高员工的职业化,主要包括专业化的工作技能、专业化的工作形象、职业化的工作态度和职业化的工作道德。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职业,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尤其是国际化的竞争,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不仅需要在技术方法上提升自己,更需要使自己全面的升级。从事该行业的人必须具备以下几点基本条件:职业化的行为,专业化的技能,国际化的视野,本土化的智慧。 中国有句俗语:“吃着碗里瞧着锅里。”HR涉足工作领域,除了弄清目前HR主要的工作范围,也要对将来HR的发展有充分的预期。在HR实务上,目前企业主要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模块,在各版块内相关职能并未明确细分,而且企业之间的差异性大,具体需求不一。总体而言,招聘、培训在各企业的HR实务中最为普遍,绩效与薪酬专业人才稀缺。随着HR实践的深入、劳动法律的调整、市场竞争的变化,HR实务必定增加新的内容,传统HR实务面临新的挑战与变革,在深度上,将朝着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要把握资源与机遇,做好SWOT分析,即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 通过我们的学习,我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在未来可能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变化 随着市场竞争激烈化,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很多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置于重要的战略性地位,将员工视为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在管理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关心、尊重、理解、信任员工,由传统的监督与控制向激励与授权转变,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更加讲求人性化管理及柔性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新性,开发员工的内在潜能,提高员工对于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及归属感,以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做贡献,实现自身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只有真正从思想和观念上改变认识,才能真正地实现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化与民族化 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外部环境的变化,未来企业的竞争更加注重的是国际的,而不是国内的竞争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革新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上,使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体现中国文化和社会特殊性的前提下尽快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在薪酬体制上,使中国现实与走向人才国际化得到平衡,缓和中国特色和国际化接轨的冲撞,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三、人力资源配置的系统整合 高中低端人才的系统配置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必须考虑的因素。组织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自然离不开高层次人才,但普通人才同样是保证一个组织和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我们向全球招募所谓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不应忽视对普通人的关注,而应该加大对普通人才的开发和提升力度。为此,如何协调和平衡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是组织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对于我国来讲,人力资源管理虽然发展的时间不长,但日益受到强烈关注。因此,新形势下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作以分析和探究对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影响,重点在于结合中国实际,要有系统思维,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的良好发展。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五常”思想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践行 摘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而言,“五常”思想中的“仁”是基本原则,“义”是价值观念,“礼”是制度规范,“智”是素质要求,“信”是道德自律,由此构成了一个覆盖全面的管理系统和一种具备内在统一性的管理文化。 关键词:五常 仁 义 礼 智 信 以仁、义、礼、智、信等范畴为内容和体系的五常思想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一个不断阐释、界说、丰富其内涵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一个逐渐系统、完善、形成其体系的过程。没有这两点,五常思想是不可能胜任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使命的。由此我们得到的启发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践行五常思想,一方面在五常的内涵与理解上,要与时俱进,古为今用,这样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才既有中国根,又有时代魂;另一方面是在五常的角色分工与相互关系上,既要强调分,又要注意合,这样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才是一种有生命、有灵魂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的有机体,而不是若干管理职能、管理技术的简单叠加。 一、以仁作为统率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的基本原则 仁的基本含义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所谓“仁者爱人”(《孟子・离下》),而且是“泛爱众”(《论语・学而》),即今人所说的博爱。与忠、信、诚、义等一样,仁是中国人古已有之的朴素道德观念。孔子的贡献在于,不仅从多个角度对仁进行阐释、引申,从而大大丰富了仁的内涵,而且界定了仁与其它道德规范的关系,从而大大突出了仁的地位。是孔子将仁奉为道德观念的核心,并围绕“仁”建立起了后来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体系的。 仁是中国文化传统中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而人力资源管理恰恰是对人的管理,是与人打交道的活动,因此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其一是仁心,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坚持仁爱为本,始终把人和对人的关爱放在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企业是经济组织,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当然的使命,但即使是企业,其人力资源管理也不可见物不见人,要懂得人是财富的最终源泉。其二是仁怀,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拥有宽仁大度的胸怀。爱员工的根本是尊重员工,面对员工要有容忍之心,容人之量。人与物不同,不可能标准化、统一化,即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作为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必须明白,这是人的特点,也是人的优点。因此要能够接受与自己不同观念、不同类型的人,学会欣赏和使用不完美、有缺点的人,善于与自己不同地位的人,特别是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平等相处,不能求全责备,居高临下,更不能党同伐异,顺昌逆亡。其三是仁政,即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与实践要体恤、怀柔,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助人为乐,不要一说到管理,特别是严格管理,就是如何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地设计出一些精致的整人之方、卡人之术。 上述仁爱、仁怀、仁政等的统一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如此说来,以人为本不仅是西方舶来的先进管理理念,也是我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不仅是言简意赅的标语口号,更具有丰富具体的充实内涵。 二、以义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价值观的核心 义的基本含义是公理、正义,所谓“义者,宜也”(《中庸・第二十章》),即做当做之事。义在五常中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所谓价值就是对人的意义,对人有意义就是有价值,对人的意义越是重大,价值也就越高。然而人生本已苦短,诱惑偏又太多,更何况有价值的东西之间还有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冲突,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有所取舍,以求得有限人生中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于是人们就会按照价值的有无、轻重、大小排成序列,并按照这个排序决定自己行为的取舍、先后、轻重、缓急,这就是价值观。价值观类似一组同心圆,无价值者排斥在外,价值较轻者置于边缘,价值最大者位居圆心,后者也就是所谓核心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并非禁欲主义,并不否定人有逐利的本能。孔子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孟子也说过,“欲贵者,人之同心也”(《孟子・公孙丑下》)。但逐利的前提是要分清这个利是大家的公利,还是一己的私利。如果是公利,那就是义,不但可以追求,而且应当追求,必须追求,直至“舍生取义”。如果是私利,那就是不义,不可以利害义。这就是所谓“计利当计天下利”。从这个角度看“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指导意义,至少应注意两点:其一在企业内部,个人的利是私利,企业的利才是公义。例如,体现在人力资源的招聘录用上,用对企业有利之人,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就是义;用对自己有利之人,任人唯亲,结党营私,就是不义。其二在企业外部,企业的利是私利,社会的利才是公义。例如,体现在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上,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就要有社会责任感。如果明白企业对员工成长所应负的责任,对社会发展所应承担的义务,就是义;如果只知向社会索取成熟的人力资源,不愿对员工承担帮助其成长的责任,不愿对社会履行培养合格劳动者的义务,就是不义。 当今是改革的时代,也是社会既有秩序革故鼎新的时代,价值观念的混乱就是这种变革的代价之一。在风云变幻之中,企业能不能方向明、风气正、人心齐,关键在于企业能不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并为绝大多数员工所接纳的价值观。 三、以礼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制度规范 礼的基本含义是礼节、礼仪,所谓“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释名》),即待人接物要适当、得体。讲礼的目的在于要求人们做人做事都合乎规范,有所依据。儒家认为,社会之所以混乱,是因为没有了礼或不守礼,即所谓“礼崩乐坏”。如果人人都守礼,即遵守符合各自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社会就可以达到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序的理想状态了。那么怎么能做到守礼呢?一方面是每个人要用礼来约束自己,即所谓“克己复礼”;另一方面是统治者要善于用礼来管理,所谓“礼者,君之大柄也”(《礼记・礼运》),甚至可以“以礼入法”。 “礼者,人之规范”(《河南程氏粹言》)。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所谓礼,可以理解为人与人相处的制度、规则、规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首先要“有礼”,即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规范,使员工在工作中一切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在有礼的基础上还要“知礼”,即充分进行相关的宣传、教育,使员工知晓规章制度的要求,懂得遵章守制的意义。最后的关键是要“行礼”,即真正将规章制度落实为管理的实践,履行制度,遵守规范。以职位分析工作为例,科学的职位分析应能清晰、全面、准确地规范出特定职位的职责,工作的要求、场所、时间和条件,以及对从事该职位者的资格要求。有了职位分析,人力资源的规划工作、招聘录用工作、培训开发工作、绩效管理及薪酬管理工作等所有其他职能才有所凭据,才能真正摆脱长官意志、主观随意性、盲目性等等的干扰,真正从“人治”走向“法治”。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如果说“义”是观念形态,“礼”就是观念形态的外化与固化。 四、以智作为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素质要求 智的基本含义是知识、智慧。儒家思想中对智的理解有这样几个特点:其一,智是明是非,别善恶,是关于世事人生的大智慧,不是投机取巧的小聪明,如孟子就明确说过,“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告子上》)其二,智不仅是明于事,更是明于人,特别是明于己。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通假智)也”(《论语・为政》),这不仅是强调了真正的智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而且也指出了真正的智是冷静清醒的自知精神。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可以将“智”理解为广义上的素质与能力。其一,人力并不就是企业资源,其必须具备企业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对企业有益,成为企业的资源。其所具备的这种素质和能力越多越强,其对企业而言就越是优质资源。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就是不仅能够吸引和发现就自我而言的“有志之士”,更要善于吸引和发现对企业而言的“有智之士”。其二,企业经营是群体行为,所以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不仅有业务、专业方面的技术性要求,还包括知人、知己、善与人处的社会性要求,如老子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其三,企业对智的要求,首先是员工获得新知的态度、能力和方法,然后是员工既有专业知识的数量、质量和门类,最后才是标志员工知识考核水平的文凭,三者均应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是人的素质,而对于考量人的素质而言,标志具备何种“知”的文凭当然很重要,但善于获得知、利用知的“智”更重要。 五、以信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道德自律 信的基本含义是诚实守信,所谓“人言为信”。对于信,儒家思想首先是非常重视,赋予其非常高的地位。如在人格评价上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为政》),在管理政策上讲“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等。其次,信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当然是相互的,但儒家思想非常强调“信”的自律自省作用。在著名的“吾日三省吾身”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是占据一席之地的。(《论语・学而》)。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问题,“信”包括知人和律己两个方面。就知人而言,人力资源管理讲的是用人之道,即所谓知人善任,然而“任”的前提是“信”,所谓“信任”,是先有“信”,而后才能“任”。也就是说,诚信应该是人力资源管理者考察人才的必选项和首选项。就律己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有契约意识,管理者要求员工守信的同时,自己更要守信。市场经济的本性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欺骗和掠夺。如果任由欺骗和掠夺横行,市场经济就必然坠入骗子经济、强盗经济而万劫不复。如果说,在发展市场经济之初,我们更多地强调了对计划经济的“破”,目的是使市场经济从无到有,那么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的今天,我们就该更多地强调对契约意识的“立”,目的是使市场经济从建立到健康。 如果说“礼”对人是由外而内的硬约束,“信”则是对人由内而外的软约束,二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市场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2002年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和服务市场总额达3.3亿元。其中,低端的通用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市场份额达到0.71亿元人民币。而高端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份额达到0.56亿元人民币,而围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相关的咨询服务市场超过2亿元人民币。 一、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市场现状 HRM软件市场成为2003年管理软件市场的热点之一。尽管受到“非典”等不利因素的影响。2003年上半年的HRM软件市场仍达0.8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4.6%,如表1所示。 人力资源与知识资本优势的独特性越来越成为企业重要的核心技能,人力资源的价值成为衡量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标志。同时人力资源管理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来自全球一体化的力量,如:信息网络化的力量、知识与创新的力量、顾客的力量、投资者的力量、组织的速度与变革的力量等各种力量的挑战和冲击。 在1997年左右,中国市场首次出现人力资源概念,发展至今,形成了为数众多的人力资源战略培训、管理方法培训,以及各种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提供商,据统计中国工商在册的专业公司上千家,相应的软件公司也超过了百家。包括用友、金蝶、太平洋软件、PeopleSoft、万古、铂金在内的诸多公司都极为看好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市场。 赛迪顾问从功能上把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分为四类:薪资和福利计算程序、培训管理系统、考勤管理程序和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从功能、价格、产品通用化等多种因素来考虑,赛迪顾问认为,国内流行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可分为低端的、通用的,以薪资福利计算程序和考勤管理程序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和相对高端的,包括基本人事数据管理、绩效管理和决策支持在内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二、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产业周期分析 赛迪顾问认为,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市场极具潜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需求逐渐旺盛。而且相对其它各种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通用特性表现突出,行业特色相对较弱。 根据赛迪顾问对产业生命周期的判断,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未来前景看好。赛迪顾问产业生命周期主要特征列表如表2、图1所示。 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市场表现在竞争者众多,品牌集中度较低,还没有一个或几个品牌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在市场上占据较为明显的优势;市场需求逐渐旺盛,市场总量快速增长。国外品牌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在零星应用,但由于价格、功能等方面的原因,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 三、用户端分析 2003年6月间赛迪顾问对中国企业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表明:人力资源管理是中国中小企业业务管理中的主要症结所在,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管理和生产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企业业务的顺利开展。 从各行业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则是通信、高科技、制造、石化、医疗和制药行业业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面临更强的竞争和更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与世界接轨、向市场经济转型和股份制的压力。在大量企业内部,人才开始成为公司最主要调度资源后,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地位开始显现出来。在某些服务类企业,并没有生产制造环节;在一些大规模单一OEM制造企业,销售的管理并不复杂,他们可能不需要ERP软件中的生产制造模块,或者销售管理模块,但是他们不可能没有人员管理工具,几乎超过100人的企业就有人员管理问题,达到1000人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非常复杂。 以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仅仅停留在人事管理上,现在则逐步发展为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而人力资源软件管理软件市场在渡过导入期之后,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逐渐为各行各业所接受,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需求逐渐旺盛。而且,相对ERP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更易于产品化。据此,赛迪顾问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有可能将逐步从ERP系统中分离出来,形成企业新的信息化投资热点。 四、未来市场预测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市场发展将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在低端市场,以薪资福利计算程序和考勤管理程序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将形成通用化的产品,渠道体系和足够的市场运作资金将是厂商获胜的决定因素。 在高端市场,面对国有大型企业,包括基本人事数据管理、绩效管理和决策支持在内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也将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这个市场竞争将依赖于良好的资源获取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 市场将呈现出高端和低端共同发展的“哑铃型”。在2、3年内,高端市场具有非常好的投资回报,国内厂商将面临国外厂商的严峻挑战,但凭借良好资源和对用户需求的把握能力,国内厂商有望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中低端市场将在3、5内走向成熟。在此期间,与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相关的咨询服务市场也将呈现很好的成长性,如表3、图2所示。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 在中国现阶段,人力资源总监们正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 19世纪中期的加利福尼亚被人称为“金山”,今天经济繁荣的中国则被称作新的“金山”。由于中国存在着严重的领导人才问题,西方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正在蜂拥进入中国市场,企图在这个富矿中分一杯羹。 中国对人力资源咨询服务需求的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许多大公司都报告说很难在中国发现、留住和培养领导人才。光辉国际最近对亚洲领导力的调查显示,几乎有一半接受调查的全球高管都对中国本土的人才能够在5至10年的时间达到世界水平感到怀疑。 人力资源高管人员的缺乏 不仅是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面临着领导人才方面的巨大挑战,而且人力资源高管人员本身也成为了最受追捧的专业人才之一。 作为猎头公司美国光辉国际(Korn/Ferry International)上海公司的资深合伙人,海伦・唐陶(Helen Tantau)指出:“人力资源总监和采购专员是目前中国人才市场上最热门的职位。总体来说,拥有良好工作表现的本土领导者们可以期待10%―20%的工资涨幅。但有能力的人力资源经理们的工资涨幅可能会达到20%30%。” 海伦・唐陶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在于中国缺少具有良好商业意识的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另一个原因是许多跨国公司正在将它们的亚洲区总部迁到中国,因此需要招聘许多区域人力资源高管人员。她说:“即使只是负责中国区的业务,跨国公司也无法找到足够多的优秀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由于在找到并留住有能力的人力资源高管人员方面存在困难,所以跨国公司中国区人力资源部门处理与领导人才相关工作的难度也加大了。美国商会上海分会去年对274家美资企业的调查显示,它们在中国面临的最大商业挑战就是:人力资源的匮乏,包括吸引并留住经理人员和员工。调查中有43%的受访公司表示,与招聘到有能力的中国本土经理人员相关的问题对它们在中国的经营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低人才流动性 提供搬迁服务的美国Sirva公司亚太和中东区董事总经理Avrom Goldberg指出:“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面临着高质量领导人才市场的紧缺局面另一方面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专业人才并不是非常愿意为了接受新的职务而搬到其他城市工作。有限的人才流动意味着人力资源经理们必须提出更有创意的人才招聘和储备战略。” Goldberg认为的人力资源部门面对的另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应对使用外籍高管人员过程中的变化。他表示,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外籍高管派往北京、上海和广州以外的城市,这类地位并不突出、生活福利设施相对较不完善的城市包括成都和大连,这类外籍高管人员需要更多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帮助。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将会在这些外籍高管们的工作、生活中占据最高的地位。 繁忙的人力资源高管们 由于上面的原因,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人力资源高管们的工作可能会异常疲惫。Alex Chiang就是一个例子。 Chiang是银泰中心的人力资源总监,银泰中心是位于北京的一个新的集写字楼和柏悦酒店于一体的商业地产项目。由于该项目的豪华酒店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开业,Chiang正忙着为酒店招聘1500名员工,其中包括20名资深酒店经理。对于他和其他酒店部门的负责人来说,准备酒店开业意味着长时间的工作。Chiang每周的工作时间常常达到100小时甚至更多,他的工作日程表已经排到了几个月以后。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力资源部门对于公司的价值无疑就会增加。但是,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同西方国家相比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大部分投资都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传统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无论是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人才招聘,还是在培养能够致力于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的人才方面都做得很不够。 美世(Mercer)咨询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了中国人力资源部门的不成熟性。这家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对11家在中国的跨国公司的管理行为进行了调研后发现尽管所有的公司都会进行某种形式的公司人力资源评估,但11家公司中仅有6家制定了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负责美世香港区人力资源业务的Brenda Wilson指出:“许多在中国经营的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开展业务往往是从提供零星的人才和领导力培养课程开始,而不是制定公司全面的人力资源战略。许多人力资源组织也受到中国领导人才缺乏的现状误导,采用揠苗助长的方式提拔经理人员,并给他们。虚设的头衔’。头衔虚设会在整个公司内部层层蔓延下去,从而在公司内部造成员工职能和职责之间的混乱,以及内部公平问题和工资膨胀。” 人才涌现 但是,人力资源行业的观察家们认为,还是有一些中国的公司和个人在人力资源管理成熟度方面表现得很突出。海沃氏(Haworth)家具设计公司亚太、中东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力资源总监Ken Hui说:“许多‘非常棒’的人力资源经理正在中国涌现。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能力在过去十年内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他认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能够取得进步的原因之一就是许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它们带来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技能,他的公司为每一个希望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员工都提供了良好的培训机会。另一个原因就是在中国担任人力资源经理职位的困难度,因为他们要在招聘和留住人才等工作实践方面接受各种考验。 一些源于中国的人力资源培训项目正在世界各地得到使用。摩托罗拉公司的领导力培养项目就是一个例证,该项目最早是摩托罗拉中国公司为中国有潜质的希望之才设计的。 阿迪达斯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Angel Yu正在公司多个全球人力资源管理计划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柏悦酒店的人力资源总监Alex Chiang去年多次拒绝了其他公司递过来的橄榄枝。 这位服务柏悦酒店长达十年的“老兵”表示,他愿意继续留在公司的部分原因在于他非常看重上级对他的信任。他说“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以及他们展现给我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促使我选择留在公司。” Chiang对待职业发展的成熟态度表明,至少还有一些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人才正在努力使中国走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中国人力资源管理 东方文明崇尚集体主义,西方文明信奉个人主义。中国人注重人际和谐,偏好稳定,西方人专注于事,喜爱冒险。中国人说:“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西方人却无时无刻不在彰显个性。美国的管理模式在美国企业中既方便又有效,中国企业学过来却未必如此。所以西方管理模式不宜照搬到中国,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应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适应中国员工的文化心理。 荣格说,在人类意识的最底层有我们祖先生命的残留,它叫做集体无意识。我们每个人自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腌制在某一种文化之中。文化传承着祖先的经验,在每个人的精神中凝结成原型,集体无意识便由这些原型组成。 人类最古老的先民遗传给我们共同的集体无意识。然而,自从人类从非洲草原上迁出,移居到世界各处,不同民族就在不断地向最初的集体无意识中加入新的内容,人类在不同的地域分化出不同的文明以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传承着不同的集体无意识。于是,农耕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理智、注重结果、偏好安全和稳定、喜欢储蓄以备风险的民族性格;渔猎文化塑造了西方人富于幻想、注重过程、寻求刺激、讨厌一成不变、不擅于储藏的民族性格。它们深深地种植在各自的集体无意识中,构成每个人心理结构的基础,并在人们毫无察觉之中,支配着我们的精神。 所以,即便将西方企业管理模式武装到了牙齿,你也不能指望中国员工会因为习惯了这样的管理方式而逐渐适应。相反,管理当以本土文化为本,只有顺应了员工心中的文化原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化差异是真实存在的,这一点已被许多社会学家的研究证明。例如:荷兰国际商学院经过长达7年的研究证明,文化差异存在于不同地区的管理人员之间。又如:吉尔特・霍夫斯泰德的调查结果表明,在IBM蓝领工人的巨大群体中也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即使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同一家贯彻了西方管理理念和价值观的跨国企业里,文化差异依然显示其威力,这一事实提示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运用西方管理理念时必须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因人设岗与因岗设人 在西方企业中,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划分好岗位,规定了每个岗位的职责,编制了名额再严格按照工作说明书的要求配备人员。然而,在中国企业中因人设岗的怪现象却是屡见不鲜,工作说明书难以完备,或者成为虚设,员工们各显其能权责不明。 其实,在中国企业中,因人设岗的现象之所以难以避免,是由中国文化决定的。 首先,与西方人追求个性的张扬不同,中国人更关注人际和谐。一些关于组织公民行为(OCB)的研究证明,西方员工不会将“人际和谐”加入组织公民行为的定义中,而对台湾员工和中国大陆员工的研究结论则均强调“人际和谐”是组织公民行为的维度之一。可见,西方人相对来说更强调个人,张扬独立和看重竞争,而带有集体主义文化取向的中国人十分看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希望别人接受自己并希望获得别人的奖赏和称赞,为了避免人际冲突宁可做出一定的妥协和让步。所以,中国的员工会为了维持和谐的组织氛围,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承担自己权责以外的工作。 其次,西方员工的流动性较高,他们靠熟练掌握一门技术为生,而在西方企业中工作分析做得十分完善,工作的权责都是以标杆企业为标准规定的,员工可以顺利地在不同企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相反,中国员工的流动性较低,这是因为中国人往往会将自我更加深刻地嵌入到其所在群体之中。 这一点可以从东西方文化中个体的自我概念差异中看到。如图1所示,东方文化中的人会具有相互依赖的自我观点,他们在与家人、同事和朋友分开后会失去那些用来定义自己的社会联系,他们将自我镶嵌于社会关系中,其生活目标更多地不是增强个体自我而是协调并支持他所在的群体。 这样的自我观点使中国员工将自己与同事的关系纳入到对自我概念的觉知之中,从而更加依赖于组织,阻碍了他们在不同组织间的流动。于是,中国员工会更加以推动组织的发展为己任,而承担更多力所能及的工作,而企业因为成员较为稳定,也可以不必局限于岗位的划分,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最大化的开发员工的才能。 第三,渔猎文化练就了西方人将知识分门别类的本领,他们会专注于某一项技能,而成为某一领域的专才。而中国人却注重事物间的联系,他们更容易成为通才。因此,用岗位的划分局限住工作内容的做法,与中国人的知识结构不太相符。 因人设岗的用员方式的确有其弊端,但另一方面也有其优势。在当今几乎所有大公司都施行团队运作方式,据统计称,财富500强中80%的公司有一半以上的员工在团队中工作,68%的美国小型制造公司在生产领域运用团队。团队可以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绩效,而一般认为在具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组织中,引入团队的工作形式较为容易。也就是说,中国的员工是天生的团队选手。 在团队里,员工的成功将以团队的绩效来定义,于是员工的“组织内个人职权”,即员工做出的在其工作职责之外,却能够促进整个组织有效运作的行为,如帮助团队内其他同事、承担额外工作任务、避免不必要的冲突等,就变得十分重要。于是,团队的工作形式实际上就是模糊了岗位之间的界限,企业吸纳一个成员,主要是看他能在团队中发挥怎样的作用,而不必局限于他是否适合某一个具体岗位。所以因人设岗的用人方式与团队的工作形式更加匹配。中国企业不如顺应文化导向,扬长避短,发挥因人设岗的优势。 2.群体绩效考核和激励 如前面所述,在工作团队形式普遍存在的现代企业中,考核员工的方式已不再是个人绩效,而是以团队为单位。在高度个人主义和重视个人成就的西方组织中,这样的考核办法会给管理者带来很大的挑战,但在具有集体主义倾向的中国组织中,则不会有太大障碍。 组织心理学家P•克里斯多弗•厄雷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让中国和美国的管理人士在三种不同的假设情形下担任一些管理任务,如表1。实际上,在所有情形下他们都是独自工作的。实验的结果是,中国人认为自己在与群体内的人合作时业绩最好,而美国人认为自己独立工作时业绩最好,不管是在群体内还是在群体外。但其实他们的业绩并没有差别。由此可知,在中国式团队中,成员会有更强的组内偏爱效应,他们认为与自己群体内的成员合作会产生更高的绩效,于是,他们就会将自己的高绩效归功于其所在的组织,这样,他们会更容易接受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绩效考核和奖励的方式。 3.360度考核 这是一种令许多中国员工感到反感的考核方式,它令中国员工感到自己与同事间的良好关系受到了破坏。中国员工通常不会给别人不好的评价,致使考核结果的趋同。而如果使用交替排序法、强制分布法等方式来避免评价结果的趋同,又会出现另外的缺陷。比如,中国人会看重被评价者与自己关系的亲疏,甚于其人的工作业绩。另一方面,这种评价又会给员工带来心理负担,使员工对它产生抵触情绪。 综上所述,中西方文化心理差异的影响,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体现,本文所提到的几个方面可能并不全面,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更多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应用到管理实践中去,必将会对充分利用企业中的人力资源,提升员工满意度,提高组织绩效和推动企业发展大有裨益。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库克曲线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 [摘 要] 库克对研究生参加工作后,创造力在增长期过后出现下降并且低水平徘徊不前的现象作了描述,指出人员创造力的下降会造成人员流动和流失,这对企业的影响十分不利。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强化职业锚理论、压力管理、情感管理、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等方面工作。 [关键词] 库克曲线;员工创造力;人力资源 一、对库克创造力曲线的描述 美国学者库克从如何更好地发挥人的创造力的角度,论证了人力资源流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条曲线,称为库克创造力曲线,简称库克曲线。库克曲线是根据对研究生参加工作后创造力发挥情况的统计所绘出的曲线(见图1),该曲线说明员工的创造力在增长期后会有4年的黄金期,然后进入衰减稳定期。 在图1中,OA表示员工在3年~4年的学习期间创造力增长情况;AB表示员工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初期受命上任工作期,承担任务具有的挑战性、新鲜感,以及新环境的激励,促其创造力快速增长;BC为员工的创造力发挥峰值区,约1年左右,是员工出成果的黄金时期;随后进入CD,即初衰期,创造力将继续下降,持续时间约为0.5年~1.5年;最后进入衰减稳定期即DE期,员工的创造力将继续下降并稳定在一个固定值,如不改变环境和工作内容,创造力将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这种原先优秀的很有创造力的员工从事物发展的动态变为一种停滞的状态,这在管理实践上并不罕见,不是激励机制出问题的,而是企业的思维方式和企业的管理机制出了问题。 二、对库克创造力曲线现象的分析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汉布瑞克和福克托马提出了企业家生命周期理论的五阶段模型②,对企业家任职期间领导能力的变化规律及原因提出了企业家生命周期五阶段说,这一模型认为企业家的管理生命大约有如下5季节:(1)受命上任,(2)探索改革,(3)形成风格,(4)全面强化,(5)僵化阻碍。这种导致企业家绩效始于上升继而持平,而终于下降的抛物线现象也适用于对库克对研究生毕业后3年~4年的工作期间创造力增长分析。 在研究生毕业后受命上任工作阶段,由于其信息未经过滤,来源广,任职的兴趣高,而对职务知识知之甚少,所以第一次承担的任务具有挑战性,新鲜感以及新环境的激励,对工作是一种中强的认知模式,所以员工的创造力是快速增长,与之相对应的为图1的AB段;在探索改革和形成风格阶段,员工的任职兴趣由很高开始下降,到形成风格阶段的中、高任职兴趣,而对职务知识开始大体熟悉进而到非常熟悉,这一阶段是员工创造力发挥的峰值区,大约为1年左右,这是出成果的黄金阶段,与之相对应的为图1的BC段;在全面强化阶段,由于员工依赖少数的信息源,信息高度过滤,其任职兴趣开始下降,而对职务知识非常熟悉,其认知模式刚性强且上升,在以往的工作经验中形成了大量的经验,此阶段员工往往会表现出对自己认知模式的迷信和固执,越来越相信自己和自己的思想方法的正确性,相对应的为图1的CD段;最后进入衰减阶段,即DE期,员工创造力将继续下降并稳定于一个固定值,这就是僵化阻碍阶段,此时其对职务知识非常低,任职兴趣低,如果此时不改变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员工的创造力将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 库克指出,为激发研究人员的创造力,应该及时变换工作部门和研究课题即进行人力资源流动。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一流的人才正因为流动频繁而思路开阔,有创造性,也说明人才只有在流动过程中才容易找到最适应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和环境。但对于一个企业、对于离职员工的公司来讲,则充满了痛苦和煎熬,关键员工的离职或许意味着“人财”两空,这对一个企业长期发展来说,会对其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甚至是致命的打击。 三、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途径探讨 目前,很多国内公司管理人员头脑中还存在着“只要高薪待遇就能留住人才”的观念,实际上,工资的多少并不是真正让他们继续留下来的关键。员工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企业不能简单待之,应当从关注人转到合理的选才、用才、育才、留才等方面,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在企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一定的压力管理,练好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的内功,同时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竞争战略的一致。 1. 帮助员工确定职业锚。职业锚理论是由美国麻绳理工大学施恩博士提出的,职业锚是指个人经过搜索所确定的长期职位,笔者也把它视为一种职业选择理论,其由三部分组成:(1)认识自己的才干和能力,这种才干和能力以各种作业环境中的实际成功为基础;(2)认识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这种态度和价值观以实际情境中的自我测试和自我诊断以及他人的反馈为基础;(3)认识自我动机和需要,这种自我的动机和需要以自我与组织和工作环境的价值观之间的实际状况为基础。职业锚是通过个人的职业经验逐步稳定、内化下来,当个人面临许多职业选择时,职业锚是员工最不能放弃的自我职业意向。透过职业锚,组织获得了员工个人的正确的信息反馈,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员工发展设置可行、有效、通畅的职业通道;个人则因为组织有效的职业通道,自身的职业需要得到满足,必然会深化其对组织的感情认同;于是组织与个人双方相互深入了解,达到深度稳固的接纳,从而可以留住人才,又可以达到直接提高工作效率和显著效益的目的。 2. 适当的压力管理。“台塑大王”王永庆的“推拉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借鉴。这里的“推”就是压力管理。适当的压力不但可以使一个人的潜能发挥出来,而且能造就出优秀杰出的人才。如果员工太安逸就会养成懒散的习惯,放松自己,导致其积极性不高和创造力下降与停滞;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潜能。所以如何让一个企业主体本身具有压迫感,让其员工不能满足现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引入竞争与淘汰机制,让员工甚至主管人员都有危机意识,这是压力管理所必须的。 组织和员工必须共同面对职场上的工作压力,对工作压力的共同管理也有助于组织发展目标和个人创造力激发与保持的整合。适当的压力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影响,在低压力的情况下,工作对于员工来说没有挑战性,员工的最好水平不能得到发挥;当压力达到某一点时,就能改善员工绩效水平。对任何工作任务来说,均存在一个最优秀的压力水平点,这个点就是适当的工作压力,过这个点后工作绩效就开始下降。所以要保持员工的创造力就要使员工认识到这个点,给员工最适当的工作压力。 3. 情感管理。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前进的主旋律,要激发员工创造力,留住人才,就是要运用“重视人、尊重人和理解人”的管理思维模式。管理不仅是对物质生产力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对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管理。这就需要寻求效率逻辑与感情逻辑之间的动态平衡:(1)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最重要的贡献是发现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也应对此有所重视。员工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存在,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集体中其他个体的影响。所以只有个人、集体、企业三方的利益保持均衡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创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协调好组织内部各利益群体关系,发挥组织协同效应和增加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最有效的途径。(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种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力,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对于个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能实现自我才能的发挥并获得成功是更强烈的需要了。因此要注重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给他们压担子,使他们在工作中施展自己的技能和特长;同时,组织要为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创造动力,为其提供工作内容丰富化、工作轮换、晋升以及加薪和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对员工的工作进行重新设计,帮助他们指定适宜的退休和安排,提供相关的咨询项目,以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敬业精神,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保持员工持续不断的创造力。 4. 优秀的企业文化留人。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凝聚力和催化剂,对员工具有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增进企业员工间的团结和友爱,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减少教育和培训经费,降低管理成本,并最终使企业获得利润。所以企业应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形成员工认同的、与社会共振的价值观,营造精诚团结、敬业敬岗、无私奉献、不断创新、奋发图强的企业文化和氛围,形成适合人才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5. 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要同企业竞争战略保持一致。在企业的众多资源中,人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其重要性越来越引起重视,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如何发掘人才、留住人才并发展人才,从而为组织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是企业面临的重要的课题,要保证企业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必须清楚企业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必须对组织现今和未来对各种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规划,以保证组织在需要的时候和需要的岗位上,能及时地得到各种所需要的人才,否则,企业组织的战略目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难以实现。(1)企业一定程度的人员流动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流动率可以形成企业良好的人员“新陈代谢”机制,通过新鲜“血液”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思维的同质化。但企业组织对于优秀员工、骨干人才的流失,应该分析认真其离职的原因,及时采取妥善的措施,将其流动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减少企业的损失,以有利于企业内部管理文化与制度、关键技术、客户群的延续和持续发展。(2)引进和挖掘人才,注意人才的优质性和引进的灵活性、针对性。要综合考虑人才的年龄、职称、专业、性别等方面,并与本单位内的人才形成互补而又有层次性;在企业组织内部要不断拓宽培训、教育途径,注意内部人才的挖掘,健全选拔制度,使优秀拔尖人才得以重用。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浅析 [摘 要]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人力资源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当作一种成本,而作为一种重要资源越来越被重视。激励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运用。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核心资源,是国家间竞争的关键力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推动力。在对国际间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中,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鲜明地代表了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分析,使我们对其他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所了解和借鉴,建立起适应中国文化及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希望能够给予中国企业构建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所借鉴。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日本管理模式 借鉴和创新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差距逐渐缩小,企业的竞争逐步转移到对人力资本的竞争,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和基础,日本经济实力的强盛与其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密不可分。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HRM)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它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二、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日本式经营从20世纪80年代风靡全球至今都是很多国家学习的典范,其原因除了日本经济在70年代初期的高速发展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日本企业中出现了人本主义管理理念,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精髓是其人本主义。 三、在聘用上采取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 美国学者阿贝格伦(J.C. Abegglen)在1958年对日本的一些大企业和工厂进行了实地调查后,指出日本企业在用人制度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终生关系”(life-time commitment)。所谓终身雇用制是指公司从大学毕业生或其他年轻人中雇用基本核心员工,规划员工的持续培训和发展计划,在公司集团内部的员工永远供职到55岁或60岁。除非发生极其特殊的情况,一般不解雇员工。但这种稳定就业由于日本经济的衰退而受到了挑战。 年功序列制就是员工的工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在同一个企业里连续工作时间的延长而逐年增加。同时,连续工龄还是决定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年功序列制对于人才的长期培养有很大的好处:第一,老员工的丰富经验为企业培训提供了巨大的知识财富;第二,以论资排辈的原则评估员工的工作成就去掉许多评估中不客观的因素。但这种方式也有缺点:第一,因为企业按照工龄升职发薪,容易使员工安于现状;第二,使年轻有为人士没有破格晋升的机会,打消工作的积极性。 四、在配置上主要依靠内部培训和内部提拔 日本企业具有用人制度上的相对封闭性,内部培训是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主要方式。高素质的员工,只要经过技能培训,就能胜任所有工作。所以,在聘用员工时,特别强调基本素质,而不太看重个人具体技能。培训时不仅要学习技术方面,还要学习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上下协调关系等。在培训的基础上,在现有人才的范围内,进行内部提拔为主,因为内部人员对于企业的现状最为了解,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培训和避免人才流失,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企业的人才梯队建设。这种方式有利于增强就业稳定性,有利于特殊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 五、在考核上注重精神激励的薪酬制度 日本企业重视长期的增长,不是以短期利润为主,加上日本文化传统中平均主义的历史背景以及日本民族中地少人多的现状,日本企业工资政策中很重视公平和合理的原则,而不是强调人与人的差异。因此,日本企业工资政策不把奖励个人放在首位,认为过分奖励高层经理会给企业员工之间的和睦相处带来麻烦。他们认为,企业经营的核心是长期地、稳定地发展壮大企业的规模和效益。短期评估员工成绩,只能影响到员工在公司长久工作的积极性。所以在人员评估上,日本表现出很强的平均主义,多以集体为单位进行考核,重视公司的或集体的业绩,否定或低估特定个人成绩,并且把态度列为考核的重要的内容。 六、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从上诉一些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企业的一些不足之处,但同时,日本企业的很多做法还是值得中国企业去借鉴和学习的。 (一) 在聘用上采取长期雇佣制度 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度有一系列优点,但是这种就业政策也有缺陷,因为这种就业政策会使员工失去失业的危机感,这样一来会降低劳动的积极性,影响劳动生产率,进而使企业利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我们不应该采取终身雇佣制,但也不能像美国一样,采取短期雇佣制度,而是主张融合日本和美国的成功经验。短期雇佣容易导致人才流失,所以采取长期雇佣制度,既可以使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又可以减少人才流动。 (二) 在配置上应当以内部提拔为主,外部引进为辅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发展还不健全,要想在短时间内引进充足的适用人才,以全面改变企业员工的素质还有困难,因此从外部引入人才应作为企业配置的辅助措施。从长期看,应该学习日本,主要立足于内部培养,以内部人才的提拔为主,因为企业内部人员对企业具体情况了解,在原有技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培训。目前我国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企业对员工培训重视不够,投资严重不足。所以,企业首先应该培养一批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管理人才,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机制的建立健全。 (三)在考核上应是物质保障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激励原则,即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关键是拿捏好分寸。我国企业要建立把员工和企业紧密连结在一起的经营方式,把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提高员工收入、改善劳动条件、增加福利要求的措施具体化,形成人人关心企业前途命运。企业还应学习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员工全方位、多渠道参与管理决策的民主制度,鼓励员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沟通上下关系,协调经营者与生产者之间的情感,正确处理和维护员工利益与发展生产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形成精神上的共同体。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综合作用,使员工和企业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这样,企业才能真正的很好的发展壮大。 七、小结及研究展望 当前,中国企业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企业决策层对人力资源管理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借鉴到创新,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正在逐步构建自己的模式,概括日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总结出中国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之一就在于形成了其极具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我们应该借鉴日本形成优秀企业文化的方法,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员工素质。注重公司文化的建立,注重员工的职业规划和员工的培养,这样才能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人才战略充分结合起来,才能使企业发展壮大起来。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加入WTO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变化的现状和趋势 我国相关的研究者指出,人力资源管理从80年代确立至今,已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这期间,全球的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技正改变着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例如,不需要到某一固定办公室来统一办公的"远程职工(在英文中称为Telestaff)",相互不见面而只靠电脑和互联网联系的虚拟组织(VirtualOrganization)。我们的社会正在结束所谓的后工业社会而迈入知识经济社会。组织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和组织的竞争方式也正进行着悄无声息但却深入持久地变革,组织的各种管理职能必须应潮流,不断改变自身以应对正在改变着的世界。在这种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将怎样发展呢?"后人力资源管理"将是什么样的一种面目呢? 一、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现实挑战 1.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随着区域性合作组织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产生,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地区经济甚至全球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正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经济一体化自然结果的跨国公司,既面对着不同的政治体制、法律规范和风俗习惯,同时又推动着各文化的相互了解与不断融合。管理者们经常会遇到类似国籍、文化背景、语言都不相同的员工如何共同完成工作,以及管理制度与工作价值观迥然不异的组织如何沟通等问题。 2.新的管理概念与管理方法的出现与应用。面对着激烈竞争的市场,组织必然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服务。于是,新的管理概念和管理方法不断应运而生。例如,质量小组(QC)、全面质量管理(TQM)、经营过程重构(BPR)等。其中,经营过程重构是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的一部分,它意味着对经营过程、组织结构等的重新审视和反思,就好象它们是过去匆忙之中建立起来的一样,需要对它们进行重构和再造。与本世纪初科学管理和30年代行为科学的诞生相似,90年代新的管理概念与方法的出现,必然会给组织管理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可能趋势 作为上述变化的回应,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许多新的可能发展趋势。 可能的趋势之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的弱化及向直线管理部门的第二回归。冷战结束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得到进一步加强,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面临来自国内、国外的剧烈竞争。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规模经济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已不再占有昔日的优势,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规模小、技术含量却很高的小型企业,为顾客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在中小型企业里,管理部门,尤其是职能管理部门的浓缩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在这些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有时甚至还有财务会计部门都可能合并为一个部门,统一为企业提供综合职能支持。另一方面,巨型跨国公司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发现其巨大规模不再是优势,出于激烈竞争的压力,也在集团内部实行所谓的的"内部企业家"式的管理方式,把全球几十万人的大公司整编成数百个相对独立的、自负盈亏的成本--利润中心。这些成本--利润中心享有巨大的自主权,在财务、人事、生产、销售等企业管理方面享有独立的管理权。这样的成本--利润中心与上面提到的单个的中小公司十分相似,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弱化同样不可避免。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可能的趋势之二:人力资源职能的分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职能可以简单概括为人力资源配置(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选拔、录用、调配、晋升、降职、轮换等),培训与开发(技能培训、潜能开发、职业生涯管理、组织学习等),工资与福利(报酬、激励等),制度建设(组织设计、工作分析、员工关系、员工参与、人事行政等)四大类。如果说这四大类职能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完善的话,那么,随着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专项咨询服务业的发展,这些职能将再次分化,一部分向社会化的企业管理服务网络转移。企业的管理职能是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手段,企业可能根据其业务需要对这些手段进行重新分化组合,以达到其在特定环境下的最佳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类职能活动是相互联系也是相互独立的,对其进行不同方式的分化组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也经常可以看到。 可能的趋势之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强化趋势,看起来似乎与上述两方面的内容相互矛盾,实则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上述两方面提到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弱化和分化,涉及到的都只不过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职能,而非全部职能。实际上,在某些职能不断弱化与分化的同时,人力资源管理的另一些职能却在逐步加强。根据组织宏观管理理论,具有凝聚力和长期高成长能力的组织,都具有一个被组织大多数员工认可的共同理想与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说,组织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理想与使命。因而,人力资源管理也更趋于强调战略问题,强调如何使人力资源为实现组织目标作更大的贡献。 人力资源管理的强化主要关注:组织对风险共担者的需求是否敏感,开发人力资源迎接未来挑战,确保员工精力集中到增加组织投入的附加价值上等。 可能的趋势之四:政府部门与私营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渐趋一致。一般来说,政府部门的管理方法与私营机构大相径庭,因为政府属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部门,其主要目标是公正、公平;而私营机构则多是赢利单位,效率、效益是它的典型特征。然而,自8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特别是欧美一些国家,由于国内经济状况差强人意,再加上长期以来实施的福利国家制度,公共开支居高不下,社会各界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成效颇和微词。在这种情况下,欧美国家开始率先推行所谓的"新公共管理",政府服务也应以市场观念为主导,强调管理方式向私营机构靠拢,并引入竞争、效率和效益等概念。于是,更为讲求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便受到了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在这些变革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改变公务员的终身雇用制度和长俸制度,开始逐步实行有弹性的入职和离职制度,建立以工作表现为基础的激励机制。同时,通过适当的培训开发制度,不仅提高公务员的知识技能水平,而且加强公务员为公众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种改革,一方面使政府部门形成了类似私营机构的具有竞争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新体制,另一方面创造出以公正、效益为本的政府管理新文化,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着私营机构的经营理念与管理哲学。尽管政府与私营机构的最终目的仍然差异巨大,但两者在管理方式上的逐步接近趋势却越来越明显。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研究路径的演化、比较与选择 摘要:当前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研究呈现出“由外而内”和“由内而外”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文章在梳理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演进脉络的基础上,从理论基础、中国本土情境的契合性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据此对学者们研究路径的选择提供建议,以期推动中国本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路径;演进;比较;选择 一、 引言 近年来,中国管理学术研究的发展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演进路径:第一条是“由外而内”(Outside In)的路径――侧重于将其他情境(主要是西方情境)中发展出的管理理论应用于中国情境,第二条是“由内而外”(Inside Out)的路径,即尝试对中国独特的管理现象给予解释(Tsui,2006)。同样,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也显现出学者们分别采用这两种研究路径进行研究的规律。纵观当前有关中国本土人力管理实践研究的文献,研究者大多单独采用某一种路径进行研究,导致两条研究道路的发展基本上是彼此割裂的,缺乏两条路径的相互对话。 本研究认为,尽管两条路径在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两条道路研究对象存在的一致性使得我们无法绝对割裂两条路径之间的联系。当两条路径彼此对话的缺乏研究现状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研究的进一步向前发展。因而无论是中国本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理论的发展需要,抑或是学者们选择研究路径的需要,都呼唤着学者们结束当前两条研究路径泾渭分明的现状。 鉴于此,本文试图对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两条路径的演进脉络进行梳理,然后从理论基础等三方面进行比较,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国学者研究路径的选择提供建议。 二、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研究:“由外而内”的路径 本研究将学者们采用“由外而内”的路径划分为“移植性”阶段和“依情境修正”两大阶段。 1. 初期阶段:对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理论的简单移植。在该阶段,对学者们直接引用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理论、量表或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中国情境之中,检验其在中国是否能得出相同的结论(Akhtar, Ding Ge,2008)。此类研究关注的焦点是论证已有理论或模型的外部效度,但尚未结合中国企业的数据对理论进行情境化的修正。例如Bjorkman和Fan援引西方学者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量表,在中国六十二家外资企业展开问卷调查,验证了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公司的主观绩效的正相关关系(Bjorkman Fan,2002)。 和国外研究相比,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有效性在中国并未获得稳健的解释(周禹、曾湘泉,2008),甚至还有文献发现与国外研究相矛盾的结论,例如,张一弛的研究发现,尽管传统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可以被视为是控制型为主导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承诺型为主导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但同时也有不少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采用控制型模式(张一弛,2004);也有学者发现,“信息分享与工作自主权”是西方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核心内容,但对于现阶段的中国企业却并不是迫切需要的(苏中兴, 2010)。 2. 发展阶段:依情境修正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理论阶段。尽管中西方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性可能源于不同研究在抽样、工具方法选择等方面的差异(Kim,Wright Su,2010),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西方高绩效工作系统的兴起是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与管理情境相匹配的(苏中兴,2010)。基于此,有学者对西方的管理实践是否能完全解释中国情境提出质疑(Tsui,2006)。 对西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反思导致研究者已不再满足于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理论的简单移植,近年来采用“由外而内”的路径进行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研究随之进入第二阶段――依情境修正阶段。苏中兴通过对访谈和二手案例资料的分析发现,尽管大部分西方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中国企业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然而诸如团队工作、就业保障、以行为为基础的绩效考核、申诉和争议解决机制等实践在中国企业中鲜少出现。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属于传统的以控制为导向的管理实践--员工的竞争流动机制和严格的劳动纪律管理却在访谈内容中频频出现(Su Wright,2012)。 总体而言,与简单移植阶段相比,在该阶段学者们通过在研究中关注来自中国本土企业样本的特之处,对已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或模型进行修正、优化或扩展,使其能够更清楚地描绘与诠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独特现象。 三、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研究:“由内而外”的路径 伴随着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本土化运动的兴起,另一些学者开始另辟蹊径,相继运用"由内而外"的方式进行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研究。该路径的发展同样也经历了两大阶段: 1. 探索阶段:从对本土独特现象的勾勒到本土理论的建构。在华人组织中,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会依双方关系的远近采取不同的策略行为,这就形成了诸多的关系现象,这种关系现象被证实大量存在于华人社会中(Sue-Chan Dasborough,2006;Yang,2012)。例如,杨国枢认为,对于家人应该讲“责任”,对于熟人应注重“人情”,而对于生人则须辩“利害”(杨国枢,1992)。再如,在黄光国构建的“人情与面子”模型中,他以资源请托事件为例,分析了资源支配者如何依据与资源请托者之间的关系亲疏而采取相应的人际互动策略(黄光国,1988)。 以关系为取向的管理者并非对员工一视同仁,可能会厚此薄彼。那么,在组织的管理中又究竟存在哪些关系现象呢?在对组织的关系现象进行阐述之后,研究者借助于差序格局理论对组织的关系现象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郑伯埙指出,组织领导会依据“亲”、“忠”、“才”的标准将员工归为圈内人或圈外人。较之圈外成员,圈内人与管理者有更频繁的信息交流与情感交流,能够获取更多的工作支持与工作机会(郑伯埙,1995)。现有研究表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极易受到关系的影响(Hsiu-Hua et al.,2007;Zhou Martocchio,2001)。郑伯埙和林家五(1999)的研究显示,台湾大型家族企业高级管理层和决策层通常是由他的家人以及少数和他有亲信关系的“自己人”所组成,中层管理人员则主要由可作为企业所有者心腹的“自己人”构成,而基层的员工来源一般是与企业所有者没有特殊关系的普通员工(即“陌生人”或“外人”),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亦有差别。 因此,认同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者倾向于采用“由外而内”的研究路径,他们修正具有普适性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探讨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我国情境适用的边界条件。另一方面,伴随着本土意识的觉醒,当学者们质疑现代化理论的观点时,则是主张采用“由外而内”的研究路径去“探讨特定民族的本土价值观、概念”(Ho,1998)。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求研究者对于中国本土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与制度环境的熟谙,在熟悉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建构严谨与契合性兼有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理论。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影响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经历了概念引入、实践探索、系统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前,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而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人事管理”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逐步引入中国。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社会已经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不断改革和发展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中国开始得到普遍运用。但是目前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大多数是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而且这些西方经验在中国情境下有时候水土不服,因此在实际人力管理中,中国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现实情况,适当保留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用经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人力资源 发展影响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率先开始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这也是当时管理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然而在当时,中国人还未接触到“人力资源管理”一词,企业的人员管理是传统的行政式管理。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仅仅是如人事考核、工资发放、人事档案管理等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到9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在实践中的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已开始应用到企业和政府的人事管理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试图从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等方面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各项职能。企业的激励力度也大大加强,如年薪制、绩效薪酬等措施。90年代末至今,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得到了系统性的深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正在由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而随着基础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人力资源作为核心资源,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此背景下,以人才测评、绩效评估和薪资激励制度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得以确立。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90 年代后期, 国内开始大量引入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技术: 如工作分析法、工作评价法、360度考核等。然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表明, 先进的人力资源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常常是流于形式, 实际的管理成效甚微。人力资源管理不只是一门学科, 还是一种文化, 有它自身的价值观念、信仰、工具和语言, 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继承性,这种文化是不可完全复制的。 无论是美欧还是日韩,他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都是由其科学文化奠定的。同样,与之相对应, 中国传统文化也势必对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在对人的态度上, 中国传统文化是将人看作群体的一份子, 注重群体利益, 强调的是集体、和谐的管理。越来越多的实例证明, 在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西方的理性管理难以解决所有问题, 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 必须借鉴东方的伦理哲学和观念。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虽然产生于西方, 但在引进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东方传统文化使之完善, 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中国情境下是行不通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性因素, 对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具体表现在: (一)在重视人才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礼贤下士”的做法,所谓“士” 主要指掌握知识技能的群体,类似于今天的知识型员工。他们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历代的君王国主都非常重视人才的作用,把人才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立业、管理的首要问题来对待。这种“礼贤下士”的用人理念和做法对于今天的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当“贤士”感觉到企业的重视、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被企业和主管认可的时候,他们能更投入为组织奉献,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二)在选拔人才方面,我们的传统向来是崇尚德才兼备的选人标准。中国改革开放20 年,人本主义逐渐传播开来。但是这种转型条件下的人本主义, 没有经过西方社会宗教意识的熏陶, 没有已经内化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法律意识等价值体系的保证, 造就更多的人格不统一, 或缺乏独立人格的极端利己主义的经济人。正是在这种由传统价值观向现代价值观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价值观的真空,造就了今天极端利己主义的流行。基于这一现实, 因此我们今天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人本身“德”的要求就十分必要。 (三)在激励方面。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和重点, 而且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具有文化特色、组织特征和个体特点的部分之一。在不同文化影响之下, 人们的价值观念、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差异性会带来激励的个性化。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主张把家庭伦理推广应用于社会管理, 任何时候都应该先建立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历史上,中国成功的统治者、管理者非常注重情感投入, 以赢得人心。中国员工的忠诚很多时候是忠诚于领导,而非工作或者组织。如果认为领导者、管理者对他好, 他就会忠心耿耿为其效劳, 不会去计较物质利益上的得失。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能力的培养和对人的管理, 而人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环境是文化环境, 因而文化的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 要利用文化因素, 实现人与文化的融合, 必须使企业文化成为员工、公司与社会之间的纽带, 做到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 实现企业文化与员工心理需求的紧密结合。 三、总结: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欧美的先进经验 结合前文所述,我们在借鉴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应该继续保留很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如德才兼备、以人为本、注重家庭观念等这些文化精髓也值得现代企业学习,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施这些理念。中西方文化的共同之处都是以人为本,因此中国的企业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实施符合中国企业情境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现状分析 摘 要:选取6种国内权威期刊作为文献来源,以CNKI期刊数据库为检索工具,检索到2007~2012年期间的人力资源管理学术论文534篇,对研究数量、研究类型、研究方法、统计工具、统计方法、研究设计和研究层次等方面进行分析,描述了中国6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研究的现状。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现状;文献分析 1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献分析 近几年,国内很多学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进行了文献分析。崔波等(2008)选取了2001~2006年7年共208篇文献,对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成果的数量、研究专题、外国思想的引进和评介以及变量关系情况进行了总结。杨艳等(2009)采用内容分析法收集了十种管理学核心期刊2000~2008年以来发表的人力资源管理文献共777篇,就文献的研究数量、研究类型、研究行业、研究主题、研究质量等进行了分析,描述了近9年来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的发展动态。以上学者研究的文献均在2008以前,已不能反映国内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为进一步掌握国内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发展动态,本文拟对2007年以来国内的核心管理学期刊上发表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进行分析。 2 研究方法与设计 2.1 文献来源 本研究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指定的重要期刊目录,并且综合考虑CSSCI收录的管理类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选取了6种刊载了较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刊物,它们分别是:《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科研管理》、《管理科学学报》、《管理评论》和《心理科学》。以CNKI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为检索工具,以期刊名称为检索词,检索2007~2012年发表的文章,依据文章标题、摘要、关键词和内容判断文章是否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共检索到534篇文献。 2.2 研究内容 对检索到的534篇文献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数据:期刊名称、文献发表时间、文献类型、研究方法、数据类型、研究设计、统计工具、统计方法、研究层次和数据收集情况。文献类型主要是判断文献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还是组织行为学领域,文献采用问卷调查、二手数据、实验法、访谈、综述、案例研究还是其他方法研究问题。数据类型分析文献使用的数据时横截面数据还是纵截面数据,文献研究变量的中介作用还是调节作用,或者两者的结合。文章使用哪种或哪几种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用到数据分析中的哪些统计方法,文章研究的是个体、组织、群体还是跨层次研究,若是变量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是同源数据还是异源数据。 3 数据分析 3.1 各期刊文献数量统计 根据的期刊统计,各期刊近6年发表的文献数量如图1所示。《管理世界》、《管理评论》和《心理学报》发表的人力资源管理主体文献数量相近,《管理科学学报》与其他期刊相比有较大差距,《南开管理评论》的文献数量也较少。这六种期刊均是管理类的期刊,文献数量的差异源自期刊性质的可能性较小。可能的一个原因是篇幅的限制,《管理科学学报》每期收录的论文只有10篇左右,而其他期刊收录论文每期在20篇左右。其他期刊均为月刊,而《南开管理评论》为双月刊,每年收录的文献较少。剔除掉2012年的数据(数据收集时间为2012年11月,部分期刊没有刊出,CNKI期刊数据库电子期刊更新有一段时滞期),图2统计了各期刊每年发表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的数量和所有期刊每年的篇数,《管理世界》、《管理评论》和《南开管理评论》平均每期2篇,《科研管理》和平均每期1篇,《心理学报》平均每期1.5篇,而《管理科学学报》平均每年才有2篇。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各期刊每年发表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的数量比较稳定,说明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学研究中占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比重,是管理学研究中重要的一个方向。因此,以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发表学术论文,在考虑论文类型、投稿周期和各期刊论文选择偏好的基础上,可根据各期刊每年发表的论文篇数选择发表机会较大的期刊投稿。 3.2 文献收录类型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是人力资源管理学术领域研究的两个主体。本研究将人力资源管理文献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进行归类。统计显示,共有342篇文章属于组织行为学领域,占所有文章的比重为64%,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章共有192篇,见表1。由此可见,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行为学领域。近年来组织行为学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的研究点,如积极组织行为学,学者可根据研究兴趣和热门领域选择研究点,以提高研究的价值和连续性。 各期刊的侧重点不同,其收录的文章类型有一定差异,各期刊文献类型对比(见图3)。《心理学报》有104篇属于组织行为学,占组织行为学文章总数的30%,是组织行为学文章的主要来源,这与《心理学报》的期刊性质有关,其主要收录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管理世界》和《管理评论》收录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论文数量比例相当,两期刊收录的人力资源管理文章占其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6.5%和27.1%,这两种期刊是人力资源管理类文章的主要来源。而《南开管理评论》和《科研管理》两者的文章总数接近,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文章的比例相似,此两种期刊在收录文献的数量和类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管理科学学报》收录的文章较少,但组织行为学文章仍多于人力资源管理文章。 3.3 论证方法分析 从总体上看,使用最多的论证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占论文总数的63%,其次是文献综述,占论文总数的26%。案例研究使用的次数最少,仅有26篇文献用到了案例研究的方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访谈法都属于实证研究的范畴,目前国内的研究者更倾向于做实证研究,文献综述也是研究的重点。 从不同的期刊来看,这六种期刊使用的论证方法都是以问卷调查法为主。《管理世界》的论证方法最为多样化,其中使用二手数据的文章为42篇,是二手数据文章的主要期刊来源。虽共有9篇文章使用案例研究,但占案例研究文章总数的35%。《心理学报》收录的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明显的偏好,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文献综述,这三者占其使用方法的比重高达92%。使用最多的仍然是问卷调查法,是所有期刊中使用问卷调查法最多的期刊。而使用实验法的文章有46篇,虽少于问卷调查法,但占期刊文章总数的40%,占使用实验法的文章总数的82%。文献综述共58篇,占所有文献综述文章的42%。《管理评论》收录文献的主要论证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和文献综述。同时也是所有期刊中使用访谈法最多的期刊,共有18篇文章使用了访谈法。 从年份上看,使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研究和二手数据的文章篇数每年没有太大变化,保持一个平稳的状态。2011年发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章共有30篇使用实验法,占实验文章总数的54%,其他每年的篇数保持在5篇左右。同样,2011年文献综述的文章共有53篇,而其他年份保持在15篇上下。由于2012年部分数据的缺失,无法看出实验法和文献综述文章的发展趋势。但根据2012年目前已有的数据,实验法和综述法分别已收录7篇和21篇文章,与2010年以前的最高数据持平,我们不妨假设在2012年未做统计和还未刊出的文章中,仍会有相当数量的实验法和综述法的人力资源管理文章。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猜测:近两年以来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的学术研究正尝试改变以往的以问卷调查为主的实证研究方法,实现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同时,由于近年来国际学术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的研究点,国内学者将国外的研究进行整合将这些新的研究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引进中国。 3.4 数据来源和类型分析 自变量和因变量数据来源可分为同源数据和异源数据。在本次研究的534篇文章中,变量数据同源的文章比重为65%,变量数据异源的文章比重为19%。按照自变量和因变量数据收集时间的不同可将数据分为横截面数据和纵截面数据。使用横截面数据的文章共有332篇文章,占总篇数的62%,使用纵截面数据的文章有129篇,占总篇数的19%。说明目前国内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收集的数据倾向于数据收集和处理较为容易的同源数据和横截面数据,这既与研究的主题有关,也与研究者选择研究主题和数据收集的风险规避性有关。 3.5 研究设计和层次分析 在研究设计方面,有21.7%的文章有中介变量,14.4%的文章有调节变量,10.9%的文章研究设计为有中介的调节或有调节的中介,无以上三种情况的比重占了文章总数的52.8%。没有用到中介或调节变量的文章包括只有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使用二手数据、案例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文章等。 在研究层次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层次、组织层次和群体层次。个体层次研究的文章共有214篇,比重为40%,组织层次研究的文章为126篇,比重为23.6%,而群体层次研究的文章有116篇,比重为21.7%。从以上的数据分析表明,国内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体、组织和群体研究,缺少跨层次研究。因此,学者以后可以更多的进行跨层次研究,丰富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从各期刊来看,《管理世界》收录的文章内容较为全面,其中个体层次和组织层次文章占其文章总数的71%,群体和跨层次的研究虽比重较小,但篇数与其他期刊相比有较大优势。《南开管理评论》是跨层次研究文章的主要期刊来源,共收录35%的跨层次文章。个体和组织层次的文章比重也较大,但群体层次的研究文章较少。《科研管理》更倾向于选择群体和组织层面的研究,这两类文章占其文章总数的84%,相对来说个体和跨层次研究文章较少。《心理学报》选择文章的偏好是个体和群体层次的研究成果,90%的文章属于个体和群体层次的研究,这和心理学研究的特点有关。《管理评论》收录的文章有一半属于个体层次的研究,群体层次和组织层次研究文章较少。根据以上的数据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可根据各期刊的文章选择偏好投稿,文章投其所好被录用的机会更大。 3.6 统计工具和方法分析 从统计工具方面来看,使用的最多的统计工具是SPSS,其次是LISER和AMOS,其他的统计工具如SAS、EXCEL、STATISTICA和EVIEWS使用频率较低。除《管理科学学报》收录的文章较少,难以对统计工具的使用进行判断,其他期刊收录的文章使用SPSS、LISER和AMOS的频率相近,没有很明显的区分。 在使用的统计方法方面,本研究统计了每篇文章使用的所有统计方法。使用的较多的是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这些方法是实证研究的常用方法。均值比较和T检验和方差分析使用的频率也比较高,而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和非参数检验使用的次数较少。统计方法的使用,在期刊之间和年份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见表2。 4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在管理学的研究中有一个稳定的比例,表明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研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方向。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更倾向于组织行为学领域的研究,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比较缺乏。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对国外先进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统计工具的引进较多,但是研究方法的使用上仍有较大的局限性,实证分析和文献综述的比重较大,其他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案例分析类的文章较少。数据类型方面,倾向于收集同源数据和横截面数据,异源数据和纵截面数据的使用那较少。在研究层次上,个体和组织层次的研究较多,而跨层次研究较少。今后的研究中,学者应扩大研究方法、研究层次和数据收集的选择范围,使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更为丰富。 在期刊方面,国内权威的管理学期刊在收录文章的类型、数据类型、论证方法和研究层次上都有比较明显的偏好,研究者可根据研究内容选择恰当的期刊投稿,以提高文章被录用的比例,缩短因退稿造成的投稿周期和研究成果迟滞期较长的问题。 本研究数据的收集要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学识和判断能力,因此研究者的人为误差可能会对研究结果带来负面影响。另外,由于本研究只选取了6种学术期刊进行检索和研究,没有涵盖收录了人力资源研究主题的所有重要期刊,比如学术水平较高的各大学学报就不在研究范围之内,这样势必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因此建议后续的研究应该扩大文献搜索的范围。
建筑安全管理论文: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与房屋安全鉴定 摘要: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城市化建设的大发展,建筑工程业发展迅速,这其中以房屋建筑业的发展为典型代表。房屋建筑属于基础性的建筑项目,在施工建设中需要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房屋建设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房屋建筑安全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应用科技技术和设备做好质量安全鉴定。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及房屋安全鉴定方法与要求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安全鉴定 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促进人们生存环境和生活面貌的改变,城市大建设中房屋建筑业发展迅速,但是有限的城市空间和城市土地中建造房屋,既要保证工程规划设计的合理,同时又要保证房屋建设使用的安全。针对房屋建筑安全问题,在实际的施工建造中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做好安全管理和安全鉴定工作,并根据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及房屋安全鉴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总结和制定出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提高房屋建造的实际使用效益。 1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及安全鉴定的意义 1.1安全隐患的排除 房屋工程项目在施工建造中由于使用方向和建造目的不同,在施工中应用的技术手法和施工材料也不同,若这两者出现应用偏差或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中出现操作失误,将导致房屋工程隐患存在,影响后期房屋建筑的使用安全。例如,在房屋建筑规划中工程设计人员由于专业基础有限,在房屋工程设计中缺乏实际经验,一味按照工程合同和相关文件要求设计房屋建造内容,对现场施工各要素把握不当,导致房建工程施工难度增加[1]。工程设计人员在房屋建造中没有做好地基工程的勘测和规划,在房屋外形构造上一味追求美观性,致使房屋建设的质量安全系数和抗震等级等均难以达标。在此过程中对房屋建筑项目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鉴定能够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降低房屋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1.2施工技术的进步 建筑工程类型不同,在施工建造中应用的技术方法和建筑材料类型也不同,因而对建筑项目的建造质量和使用安全影响度也不同。房屋工程在建设后投入使用,由于时间或外部环境、人工活动等影响,容易造成多种不同的房屋质量安全问题,这就要求工程建设人员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采用先进的基础手段做好预后处理,针对房屋工程项目容易出现的材料老化问题和空间结构问题,预留改建空间。对房屋建筑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鉴定是从房屋建筑实际的使用效益出发,及时发现、管理、控制和解决房屋建造使用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这有利于更好的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不足问题,能够在一系列的房屋施工问题分析和解决中不断提高房屋建筑施工水平和技术标准[2]。 2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及安全鉴定的内容 2.1检验砌体结构安全性 房屋建筑工程在安全管理与鉴定中关于砌体结构的检验属于基础性的检验内容,在房屋施工建设中,砖砌结构比较常见,对其进行现场检验,需要重点检查砌体结构中建造使用的砂浆材料是否具有合格的抗压强度。房屋建筑砌体结构砂浆的抗压强度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使用稳定性,在安全鉴定与管理中需要与工程设计诸要素结构,运用科学方法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获取其检测数据,并在参数分析和数据计算中获取最终安全鉴定结构。在普检程序中一般每1000平方米检测一个构件,选样在每2000平方米一个。当房屋建筑的砌体结构出现延期复检时仍需要按照相关执行标准进行安全测定,对于房屋建筑结构中特殊的空间位置包括地下室、首层和底层等,检查鉴定工作需要更加细致、检查程序需要更加规范。 2.2钢筋使用安全鉴定与管理 房屋工程项目在建造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多种不同型号的钢筋材料的使用,保证项目框架的基本稳固性,钢筋在绑扎中需要与混凝土施工等结构,进一步提高房屋抗压强度,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稳定性。在房屋建筑安全管理与安全鉴定工作中要重视起钢筋材料使用和钢筋结构应用的质量安全检验工作。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受钢筋使用数量、绑扎位置和粘接方式的影响较大,大型房屋建筑项目中浇筑混凝土需要测定钢筋实际使用数量和质量是否符合工程标准。一般在建成构件后可以应用雷达探测器和电磁传感器等进行钢筋焊接测验,了解钢筋变形和绑扎位置变化情况。一级全焊透焊缝中抽取检验的钢筋试样数量应该在50%及以上,二级不全焊透焊缝中抽取检验的钢筋试样数量应该在10%及以上。 2.3混凝土结构安全鉴定管理 房屋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材料,其基本性能包括抗压强度等对房屋建筑安全系数和质量稳定等级具有重要影响,因而房屋建筑安全安全中需要重点做好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的鉴定和检验,常用的鉴定方法有钻芯法和回弹法。应用钻探设备对混凝土构件进行钻芯取样能够更加准确和直观的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重点防止破坏混凝土构件结构,控制好钻探设备的使用[3]。而在回弹法测定中则是对混凝土表面回弹高度应用回弹仪进行鉴定,了解其材料弹性强度,在这种回弹高度的测定中能够更加准确的计算和获取混凝土构件压缩极限,从而为房屋建筑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提供技术参考,保证房屋建造的有效性。 3结束语 房屋建筑是基础性的民生工程类型之一,在实际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建造中需要保证其建造质量,为人们的居住使用安全提供基本保障。房屋建筑工程中容易出现的技术问题、材料问题等,均需要在实际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科学方法和先进仪器设备做好建筑安全管理及质量安全鉴定工作,减少房屋建造和使用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促进现代房屋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房屋工程在规划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通过建筑安全鉴定与管理,能够更加直观的发现建筑质量问题,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予以及时的补救能够保证和提高房屋建筑的后期使用质量。实施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及房屋安全鉴定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进步的体现,同时也是保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任自强 单位:芜湖市房屋安全鉴定处 建筑安全管理论文:建筑安全管理研究与应用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模式也应进行革新。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智检APP”和传统安全检查不足进行研究,创新建筑安全管理模式,建立智检APP系统功能框架,并结合工程实际,落实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对智能检查及创建智能化文明工地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建筑安全;智检APP 引言 2016年江西丰城发电厂发生“11.24”特别重大施工事故,造成74人死亡,2人受伤,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国务院、住建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为了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大检查无疑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做好安全施工检查工作,确保施工现场安全顺利生产,发现事故隐患并杜绝隐患发生,本来就是一个减少风险、降低成本的必要措施。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式和手段也应进行革新。通过“互联网+”的新技术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大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可以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从而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1.“互联网+”与建筑安全管理的关系 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无非就是发现隐患、跟踪处理、及时闭合的闭环管理。传统安全管理方式主要为检查表法、经验法等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进行处理,这种方式存在信息杂乱、问题跟踪不便、事后统计困难等缺陷,安全管理人员的精力大多浪费在资料的整理中,对安全隐患的跟踪处理造成一定程度的滞后与拖沓[1]。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则可以让安全管理人员通过可疑隐患影像与后台安全隐患大数据模糊匹配,“智检APP”可以提示管理人员隐患等级及违反的哪条规定。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会对发现隐患、跟踪处理、及时闭合等问题变得实时、快速、有效。本文提出建立“互联网+”的施工现场“智检APP”,创新安全管理思路与理念,从而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本质安全”。(1)“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实践的成果。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与整合,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加高效、安全的运营和管理。(2)现阶段建筑安全管理及其存在的问题1)建筑安全管理简介建筑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原理和方法在建筑领域的具体应用[2],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从组织、法律法规等方面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进行的管理。它是一种间接的管理,同时也是安全管理的行动指南。②直接参与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包括建筑企业、监理机构、中介组织等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计划、实施、控制、协调、监督和管理。它是最直接、具体的安全管理,也是安全管理行动指南的体现。2)存在的问题建筑企业传统安全管理相对于其它行业主要存在由于各项目部区域跨度大,导致安全问题不能监督落实,稽查检查结束后综合分析各项目部各维度安全工作数据繁琐等问题,以及相对于各项目部主要存在对各类隐患问题的跟踪处理以及各类报表制作等问题。3)“互联网+智检APP”相对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的优势传统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导致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发现不全面、上报不及时、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基于“互联网+”理念,综合利用大数据、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等技术,建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智能检查APP[3],弥补传统检查手段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①各项目部利用“智检APP”提高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协同工作,过程留痕,责任划分明确。②通过信息化手段落实公司制定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安全隐患库,做到事前预防、事后溯源。③方便公司领导层远程查看并掌握各项目安全巡视、安全作业及各类隐患预警情况。④根据影像,与后台安全隐患大数据模糊匹配,确认隐患等级,随即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自动提示,快速跟踪并监督整改。⑤方便各项目部各类预警跟踪,实时查看跟踪问题处理过程及进度。⑥各类报表自动生成,减轻各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工作量,将精力放在施工现场。⑦综合分析各项目部各维度安全工作数据,为制定下一步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提供数据支持。 2.“互联网+智检APP”的设计 (1)“智检APP”的功能简介随着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手机APP也如雨后春笋迅速出现,而“智检APP”即将预制职能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软件安装到智能手机上,“智检APP”可以帮助安全管理人员,根据检查规范,通过手机拍照的方式记录安全问题,能够实现对安全问题实时监控、督促整改,及时验证闭合等管理。“智检APP”自动上传所有数据,储存在智检云平台,后台自动生成统计分析,总结出各类检查项所记录的问题,便于管理人员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互联网+智检APP”系统功能的实现1)安全管理模式依据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特点,确定“公司圮智检APP圮项目部”安全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2)“智检APP”的工作流程安全管理人员利用“智检APP”按工作流程开展安全检查,如图2所示。3)系统功能架构的建立建立在安全管理领域的移动管理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如图3所示。 3.“互联网+智检APP”的应用 (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重庆市轨道交通10#线(建新东路-王家庄段),工程线路长度33.42km,其中地下段长度为27.04km,高架线长度为6.38km。本段工程共涉及车站19座,其中地下站18座,高架站1座。环线重庆北站纳入10#线BT工程范围。该站沿环线方向长234m,为15m岛式站台车站,西端下穿既有3#线,其余区段位于龙头寺火车站南广场既有地下广场下方。结合施工现场对存在风险源进行辨识、评价,确认该工程主要重大危险源为:起重机械、钢结构吊装、高空坠落及物体打击、火灾、脚手架等。(2)系统现场布置1)本工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7名,由于该工程战线长、站点多,现有人员不能满足每站至少配备1名安全管理人员的需要,故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全部下载并安装“智检APP”,非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兼职进行安全管理,进入施工现场可以“随手拍、随时报[4]”,使得安全隐患全部暴露出来,使得全员参与安全、人人管理安全,真正向“本质安全”迈进。2)结合施工现场对存在风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基于“LEC”打分确认现场检点,建立定点巡视“二维码”库。通过“智检APP”预先设定巡视频次、责任人等信息。巡检人员到点巡视时,通过扫码后上传该区域客观照片,经过与后台隐患库模糊匹配或直接上传隐患说明等方式上报巡查结果。3)在系统后台预先设置安全检查标准及重点检查项,及时更新最新检查标准及上级检点,分类、分级完善常见安全隐患库。现场人员根据后台预设的检查标准,分别作出相关的记录,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拍照、上传,针对问题按等级、相关责任人对整改过程实时监控,直至整改闭合。(3)应用效果分析1)“智检APP”可以帮助现场非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根据检查规范,通过移动设备记录和发现安全隐患。2)明确专人负责对施工现场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隐患排查及盯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3)检查结果自动上传,储存在智检云平台。后台自动生成统计分析,总结并分析各类检查项所记录的问题,方便管理层制定下一步工作重点。4)在系统后台,问题将以照片瀑布流方式列表展示,直观醒目。5)常见问题分类统计,便于项目竖向和横向对比,使管理人员更好地发现问题并掌握屡犯和重犯问题项。6)系统后台可以根据需要导出PPT或Excel格式分析报告。 4.结论 本文主要通过“互联网+智检APP”智能检查系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动态监管,及时消除了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有效地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了常见问题发生频次,使得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趋于“本质安全”。 作者:曾北红 单位: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建筑安全管理论文:建筑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措施 摘要:施工安全是建筑工程赖以发展的关键施工安全是建筑工程赖以发展的关键,施工安全同时还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中,不仅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同时应该加强对相关因素的控制,切实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本文就从建筑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两个方面入手与安全控制两个方面入手,提出切实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的对策,望采纳。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安全控制 1前言 二十一世纪以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建筑行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城市化建设以来,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程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加大,给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要求,只有做好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控制,才能确保施工安全全,为建筑工程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基于此,加强对建筑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管理与安全控制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2建筑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程,需要从勘察设计阶段开始,一直到工程竣工。 2.1勘察设计阶段安全管理 从建筑工程勘察设计阶段从建筑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就应该实施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建设单位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紧密合作,根据工程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的勘察行仔细的勘察,综合考虑工程施工中所有要素,包括水、电、气气、通讯等。勘察设计单位需要通过勘察,搜集相关的资料,严格的遵守建筑工程安全标准严格的遵守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切实为工程项目、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障供安全保障。 2.2准备阶段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在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完成施工招标文件的编制制,这时工程建设单位需要在相关理论依据上,根据以往的经验验,保证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单位选择等都能够满足安全要求求。工程招标规范制定过程中,承包企业评价体系建立必须加入安全业绩标准加入安全业绩标准,由相关的安全专家一同参与工程安全评价工作价工作。建设单位在选择施工单位过程中,除了经济效益、施工质量外工质量外,也需要将施工安全作为选择的重要指标。关于施工许可证的申请工许可证的申请,还需要向有关部门提交项目安全方案,在安全方案中必须包括项目安全评估报告全方案中必须包括项目安全评估报告、安全责任、安全施工措施等具体的内容施等具体的内容。 2.3项目实施阶段安全管理 实施施工方案过程中实施施工方案过程中,监理方需要根据工程施工具体情况况,对施工方案进行必要的安全审查,对有关内容进行总结,将安全检查工作作为监理单位工作重点将安全检查工作作为监理单位工作重点。同时,这一阶段必须对工程质量须对工程质量、安全以及进度进行有效的监控,施工单位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施工安全责任任,将责任划分到具体的部门,甚至是个人身上。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配备安全管理员,施工安全监督部门需要对施工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工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另外,在不同施工阶段,需要根据周边环境根据周边环境、天气变化、现场情况的不同,积极采取妥善的安全防护对策安全防护对策。 2.4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的安全问题,采取妥善的管理措施。有效的控制建筑生产状态态,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基础益的提升提供基础。一方面一方面,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理体系。从合理的施工组织、施工计划、安全责任、安全资源等具体的方面入手等具体的方面入手,通过有效的管理工作,提升施工操作安全性性。另一方面,必须严格的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奖罚制度罚制度,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 3建筑工程安全控制措施 3.1加强对人为因素的安全控制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在人为、物质以及环境三大安全影响因素中素中,人为因素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施工操作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者自身失误作不当或者自身失误,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加强对人为因素的控制须加强对人为因素的控制,但是由于人为因素具有可控与不可控双从属性可控双从属性,给安全控制造成一定的困难。为了能够切实的提升人为因素控制效果的提升人为因素控制效果,必须在施工现场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行安全检查,通过有效的分析判断,建立动态化的安全控制体系系。在人为因素控制中,应该强化安全教育,从心理层面提升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3.2对施工现场物体的安全控制 在建筑施工现场中在建筑施工现场中,施工机械、施工材料等如果处于不安全状态全状态,很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这些物质不安全状态进行控制必须对这些物质不安全状态进行控制,确保施工材料摆放安全全、施工机械处于安全状态,切实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全,促进安全生产。 3.3对施工作业环境的安全控制 对于施工管理人员来说对于施工管理人员来说,都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与文明施工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为了保证施工生产的安全性全性,需要对施工作业环境进行妥善的控制。不仅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定期的整理工场地进行定期的整理,保证环境的卫生、清洁,及时处理施工垃圾工垃圾,营造良好的安全施工环境。安全管理人员若发现施工环境中存在不安全因素工环境中存在不安全因素,必须及时的进行解除,消除安全隐患患,创建安全、和谐的施工环境,为安全施工提供有利的条件。 3.4加强对施工生产的科学控制 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材料运用到建筑工程中材料运用到建筑工程中,不仅提高了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水平,有效的保障了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有效的保障了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当然,对于新技术、新工艺工艺、新材料的使用,还需要进行科学的安全控制,优化安全管理策略管理策略,从施工单位内容入手,提升安全管理意识,施工人员必须能够学习新的知识员必须能够学习新的知识,运用科学的安全控制手段,切实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 5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化的系统工作,贯穿于工程的整个阶段贯穿于工程的整个阶段。在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中相关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对施工中相关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保证建筑施工生产处于安全的状态下安全的状态下。安全控制是建筑安全管理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安全管理的执行部分也是安全管理的执行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建筑工程提供安全保障供安全保障。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为建筑工程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妥善做好安全管控工作,才能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周明亮 单位:晋城市金建建筑有限公司 建筑安全管理论文:安全目标管理在建筑安全管理的运用 摘要: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保障了施工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建筑工程进度,还保证了建筑工程质量以及企业的效益。本文通过对安全管理目标的概述研究,深入分析了现阶段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探讨了安全目标管理在建筑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措施,以供相关企业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参考研究。 关键词:管理;安全目标;概述;现状;应用 1前言 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在质量上要高标准,在安全管理上的要求更要严。因此,建筑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中变得尤为重要,并受到极大的关注。建筑安全管理不仅是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管理,更是对建筑安全以及质量的保障。无论是国家规定的安全管理目标还是企业的安全目标管理,其最终目的都是对施工安全的约束以及保障人民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实现建筑施工的零问题零事故,为建筑行业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2安全目标管理的基本概述 安全目标管理,简单地讲就是一种企业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是企业上下围绕安全生产的总体目标,分层次的制定各自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安排安全工作进度,制定实施有效组织措施,通过安全成果的严格考核,实现管理的一种方式[1]。安全目标管理是企业管理模式中的一种形式,是企业实现科学民主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是我国施工企业实行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安全目标管理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一项艰巨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整改与落实、总结与实施的循环管理,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3现阶段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 3.1缺乏严格的科学管理体制 建筑安全管理是保证整个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以及质量的重要环节,其发挥的作用更不容忽视。建筑工程在管理上本身就具有多而杂的特性,而在安全管理上又缺乏严格的科学管理体制,使得施工企业与建筑企业相关部门没有得到合理的协调,导致了施工现场一再出现混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建筑工期的进度,并对建筑工程在社会上的评价产生不良的影响。 3.2对施工人员安全管理认识不清 在建筑工程中,一方面由于施工人员自身对施工安全的认识不清,更不具备专业作业的能力,另一方面安全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认识不清,所以导致施工现场事故频发[2]。另外,由于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不重视,对于工人在作业时是否穿戴齐全安全防护工具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使得施工人员对安全认识水平提不上去。建筑企业对于安全知识的普及不到位,更没有落到实处,也导致了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发生,影响工期的同时给企业带来损失。 3.3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无论哪一项工作都要有系统严格的监督机制,安全管理也是一样。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过多的关注在工期的进度上、工程的质量上以及企业的效益上,却对施工安全疏于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的监督机制,导致了一些施工作业的违规操作,给建筑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还对人员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有些单位建立了相关的监督机制,但在落实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了现场施工不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导致事故频繁发生,不仅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对企业的形象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3.4对施工中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以及管理不规范 建筑施工中运用最多的就是起吊机,因为一些工作是人力没有办法完成的,所以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来完成。对于施工设备的管理主要包括机械的安装、定期的维护以及检修、使用技术的培训与指导等等方面,但往往在建筑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少有企业注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工作,更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使得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 4安全目标管理在建筑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4.1安全目标管理的制定 在建筑安全管理中,依据上级相关规定以及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的安全需要,制定企业内部安全目标管理的总体任务[3],然后根据这一总任务,各个施工环节的相关部门在落实总体目标上的具体工作目标,明确相关责任人的权力与职责,基层部门再根据施工作业的特点与性质,确定自己的安全工作重点,并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争取实现“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安全目标。 4.2安全目标管理的实施 在安全管理目标制定后,具体的实施措施可以保障其落到实处,发挥其功效。首先,根据安全管理目标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体制,完善责任制以及监督体制,明确管理人员的应该享有的行使权以承担的责任,完善安全管理过程中的监督体制,对工作人员以及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实现建筑安全管理的合理科学性。其次,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以专业水准,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自身的安全管理目标,并在实际工作中保障其落到实处,更要做到公平公正以及严厉,禁止一些违规操作,保证施工安全以及人员的安全。第三,做到施工现场随时随地的安全监督与检查,防患于未然。 4.3安全目标管理的评测 安全目标管理的最终成果如何,关键在于对其综合评测与反馈上,这也是管理工作的收尾阶段,更是发挥安全目标管理激励作用的最终体现。在对各个安全目标管理的评测上,必须建立科学合理化的评测机制,认真分析影响安全因素,总结经验教学,对于评测结果突出的进行一定的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对于完成不好的应给予鼓励,对于出现重大问题的应严重警告,实现企业员工对安全目标管理的更高追求,与此同时及大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结束语 无论建筑在施工前以及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仅保障了人身安全以及工程进度,减少突发事故的发生以及降低了施工的风险,还保证了工程质量以及企业的效益。因此,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以及企业总体安全管理目标,制订出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目标,规范安全管理模式,完善以及健全相应的安全监督体制,是实现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作者:缴立强 单位:廊坊市阳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建筑安全管理论文:建筑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系统性高、综合性强的管理体系,它涉及到建筑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而且事关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安全。在现阶段的管理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并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和措施,不断完善施工管理体制,才能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性。文章对建筑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管理理念;施工管理体系;建筑行业 近些年来,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在当今建筑施工行业中的竞争也越来越大,而在这激烈的竞争过程中经济效益则是企业竞争力的具体体现,所以尽可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已是企业最主要的施工目标。目前,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施工中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往往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高,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给建筑施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建筑行业发展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建筑行业中,工程建设施工人员在作业中与其他行业相比,其人身受到伤害的概率要高出将近一倍,而严重的导致身亡的概率则要比其他行业高出两倍。另外,在我国由于安全因素而引发的施工事故每年高达500多起,造成1500多人伤亡。建筑施工事故频频发生,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而且还给整个建筑领域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因此,为了能有一个安全的施工作业环境,能够进一步保障建筑施工人员的人身生命安全,在建筑施工中一定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把好安全关。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 2.1提高生产安全规范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安全管理体制日趋成熟,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规范施工单位的行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当出现不正当的行为时,也有权利责令其整改或制止。工程监理单位作为监督整个工程的委托单位,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安全控制,发现参建单位的错误并能够提出有效可行的方法,在整个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2提高生产水平,保证施工安全 在整个安全生产进行过程中,承建企业负有重要的责任,尤其是在施工中的每个安全环节中更是安全责任的第一负责人,而且还承担着大多数安全责任事故。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要充分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通过现场抽查、施工监督等方式,加强对承建企业的监管力度,从而促进施工单位加大安全管理的投入,完善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不断提升施工技艺水平,从而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 2.3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不断增多,施工规模更是发展迅速。其中,在安全管理方面,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方法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尤其是监理工程师发挥的作用更重要。监理工程师专业工程技术水平高,而且还拥有丰富的法律、经济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因此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安全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此外,还可以责令施工单位对不当的施工操作进行整改,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所以监理人员的配置可以提高工程建设施工中的作业质量,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3目前建筑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3.1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贯彻落实到施工中 在施工单位中都有相关的施工作业规范,安全生产责任制也有制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规章制度往往得不到落实,在施工现场的一些环节仍存在着不规范操作的现象。在企业中,安全管理人员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造成了管理的弱化,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因素。对于这些因素,工程安全管理人员不能进行及时的管理,未能制止违规操作,也不能很好地消除安全隐患。由此可见,规章制度得不到严格落实,必将会扰乱正常的管理秩序,从而造成许多潜在安全问题的出现。 3.2安全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工程负责人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施工观念,而存在严重侥幸心理,在进行作业时忽视安全生产,只关注生产效益,这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忽视管理,被动应付。一些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体制不完善,在工程建设中也没有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进行管理;还有一些企业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但是专职管理人员数量缺乏,配置不合理,而且在企业中管理人员多为兼职,这使得不能在组织方面保障生产的安全。 3.3安全投入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在安全投入力度方面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建筑企业肆意压低造价,减少施工工期;第二,工程建设主要负责人生产观念不正确,侥幸心理严重存在;第三,在施工中只看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而忽略了施工生产安全;第四,工程款拖欠现象存在严重。 3.4安全培训教育有所欠缺 工程施工一线作业员工大多为农民工,他们受教育时间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整体综合素质也不高,他们在施工过程中遵循规章制度的思想意识不高,违规操作行为比较严重,而且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也比较差。比如:施工中不按严格的流程进行;也没有良好的佩戴安全帽的习惯等。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严格的安全教育培训,大多规章制度没有落实到生产中;另一方面,需要培训的员工未得到全面的安全培训,尤其是一些安全意识比较低的新员工,他们大部分都没有进行过全面的安全学习,施工前也没有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这些都很容易造成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4建筑安全管理的解决措施 4.1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 如果建筑安全生产只是依靠法律法规进行制约,效果非常有限。要改变安全生产管理被动的局面,可借助市场经济的调控作用,使被动为主动。利用企业追逐利益的行为,充分调动建筑业主自发追求良好安全业绩的动力。将企业资质、招投标与安全生产业绩进行挂钩,并且可以作为保险公司根据安全生产业绩上下浮动保险利率的重要参评因素,使安全业绩良好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让安全业绩不好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慢慢给淘汰出去。 4.2建立建筑安全业绩评估指标 大多数发达的国家都建立了权威的建筑企业信誉和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还专门设立了一系列企业安全量化的评估指标,包括劳工索赔率、损失时间事故率、经验调整系数、伤害事故率等,这些指标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完整地反映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为建筑企业提供了安全状况的可比量化数据,并作为保险公司、业主、政府部门、考察企业安全管理状况的重要依据,因此被称之为建筑施工单位的重要安全指示器。 4.3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 一个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例如具备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和有关安全生产的知识、规章规程;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安全文化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劳动卫生知识。熟悉工伤保险的法律、劳动保护法知识;掌握应急处理措施事故、现场勘验报告及调查处理方、伤死亡事故以及职业病统计技术;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与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法;学习先进的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心理学、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等知识。除此之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敬业精神,还需具备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 4.4建筑安全责任需要重新进行划分 因为建设单位无须承担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责任,所以导致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项目上随意降低工程造价,将工程项目违法发包给了低资质或无资质的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改变图纸,随意改变工期,拖欠工程款、垫资工程更是经常发生。而让建设单位承担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责任,也是符合国际惯例。很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建筑单位对工地所有人员的安全责任。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建设单位须承担相当大的安全责任,因而业主或业主代表直接参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市场经济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经济也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也在进行一定程度的建设转型,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大管控强度,以此来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保障生产安全是建筑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和核心宗旨,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提升工程施工建设的水平,从而提高项目投资的效益水平。另外,监理企业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监管职责,并对建设过程中常出现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全面的把握,从教育培养、监督管理、风险管控、安全思想认识等方面入手,对安全管理改革策略不断进行完善,从而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水平。 作者:王凌燕 单位:威海市文登区建筑工程管理处 建筑安全管理论文: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与建筑安全管理 【摘要】建筑行业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建筑行业也是一种高危险的行业,其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建筑工程量的增加,安全事故问题也呈现上升的趋势。本文主要是进行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以及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事故包括机械打击、坠落、触电等。这些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企业安全生产以及建筑安全管理工作。 1当前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以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安全生产以及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安全交底工作不到位、安全管理机构缺乏完善性以及相应安全经费投入不足。 1.1安全交底过程存在问题 在安全交底的过程之中,存在安全检查成效很低的问题,当前,很多的技术交底工作存在交底不完善以及缺乏针对性的严重问题,大部分人员在工作交底的时候都是进行口头上的交底,这样的形式难以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多企业中的员工根据自身的个人经验进行建设施工工作,在工作的交底上缺乏严肃性,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很多工程施工没有相关技术交底的环节,也有小部分人员通过伪造的交底记录去蒙混过关,这样就导致施工生产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特别容易出现某些工程安全施工。此外,也存在安全管理人员检查不到位的问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的交底工作,相关负责人也需要对施工的设备机械等进行必要的检查,从而有效降低工程出现安全施工问题的概率。 1.2相关安全管理机构缺乏健全性 在实际的工作中,相关的安全机构缺乏健全性,以及其中的教育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当前,依然存在很多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没有做好人员的配备问题,也存在一些项目管理体系缺乏健全性,比如说,某些项目的管理人员是身兼数职业,这样就导致难以周全把握好工程的施工。此外,甚至很多企业缺乏安全教育工作,或者是安全教育工作仅仅是停留在口头宣传阶段,并没有在现实的施工中得到有效落实,很多企业对员工缺乏有效的安全培训工作,在工人安全教育这一方面没有加强投资力度以及强化培训工作,从而导致工人素质偏低以及工人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 1.3相关安全经费投入不足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某些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施工安全意识,因为当前是市场经济,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很多施工单位经常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上十分被动,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所以,某些施工企业在安全经费上相关缺乏,无法保障对安全经费的支出。甚至某些项目管理人员采取减少安全经费的做法,从而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这样就导致整个工程施工安全经费严重不足,此外,当前的建筑工人流动性较大,工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以及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对于工程施工也缺乏必要的经验,所以,这样的形势之下,就需要加强对建筑工人的教育培训,提升其安全施工意识以及职业素质。 2针对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对策 2.1完善安全监督制度 首先,应当对监督机构的职能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需要监督部门进行监督。其次,应当建立村政府的安全管理相关机制,由于我国的农村建设不断发展,所以,很多工程也是在农村进行,但是许多工程并没有相关的开工手续,对此,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以及法规进行必要的规范。 2.2加强隐患排查的工作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最担心出现安全事故,安全隐患存在于施工的过程中,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就应当加强隐患的排查工作,及时以及准确找到工程施工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并且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必要的控制。在建筑施工以及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列出风险因素清单。通常而言,施工现场主要的危险主要来自于经验主义的风险,但是单纯依靠经验并不是最为保险的方式,因此,应当完善隐患排除工作,比如,编订风险清单、组织员工学习等,加强对员工的技术交底以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安全隐患因素,从而保障工程的质量。 2.3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第一,对电器设备等进行防护,各种施工设备需要有安全保护装置以及防雨水装置,可以安排相关人员对施工设备进行必要的管理,对设备进行保养以及维护。第二,进入施工现场之后,相关工作人员都需要佩戴好安全带,这也是对工程施工人员的硬性规定。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当禁止穿拖鞋、硬底鞋或者是高跟鞋。在建筑高层进行施工,尤其需要佩戴安全带,此外,相关高空作业的人员需要操作证书才能进行工作,设置安全网以及踢脚板等。第三,应当做好文明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不干扰周边居民生活,做到不损害附近居民的切实利益,施工现场应当采取封闭式的施工,其中施工所需要的沙子、石头以及钢筋等都需统一摆放整齐。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建筑行业对国民经济意义重大,需要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本人认为,应当完善安全监督制度、加强隐患排查的工作、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作者:韩华 单位:贵州安科劳动保护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安全管理论文:谈建筑安全管理目标与手段 摘要:在施工建设过程当中,只要稍不留神就会造成安全事故,而根据数据显示,造成事故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力度低,而这种情况甚至占了九成的比例。为了减少建设过程中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的概率,我们必须要加强管理力度。而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意识,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相对安全,达成“开开心心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的最佳理想,推动社会平稳进程。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目标;手段 1引言 社会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时刻都在产生着变化,对需要的建筑物也有所不同。同时对工人的需求量也增大了,再加上政府部门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旧的管理观念已然行不通。不能满足二十一世纪下的市场经济体制。曾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提出。而此后,我们做的一系列工作就是完善加强建筑行业的安全,推动保障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对此,我们应当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设立符合中国当前国情的安全管理制度。 2建筑安全管理的目标 经理负责制,是一项工程中的“地基”。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工作可以安全有序的进行下去,在确实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还要确保施工成效以及施工质量。将各方面严格把控和配合,以确保质量和安全同步。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进步,我们要与时俱进,利用新时代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将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和确保施工人员安全二者同时,将工作顺利展开,实现企业自身价值。这也要求企业要将旧的传统观念扬长避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开展工作,以完成整个施工进程的绝对速度,绝对安全。根据国家对于施工安全方法所进行的一系列规定和管理条例,要将人身安全建立在工作标准之上,科学地将两个工作适当的调整展开。 3提升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手段 3.1完善安全监督和责任机制 当发生事故时,不应当出现“踢皮球”的事。在日常情况下,各业务主体要明确分清责任,而国家已经颁布的各法律法规与有关建筑安全管理制度,我们必需严格执行和拥护。举个例子,当建筑事故安全真实发生的时候,通过详细的事故鉴定结果,我们不仅要将事故发生所在单位的责任找出,而且要将这次事故中业主的间接责任找出,并且给对于实施监管力度没有起到作用的监管单位一定的责任惩罚。只有将责任明确,才会有效遏制“踢皮球”事态的发生,才会让人民的生命安全有所保障,才会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监管体制。而对于宣传工作也不能停滞,必须加强一切有关于施工建筑安全责任和技术的宣传。比如:正式入职之前要进行事故安全培训,模拟体验事故发生,开员工安全大会等一系列指导工作。 3.2完善建筑安全事故的申报制度 当建筑施工期间发生事故时,存在有意隐瞒不报,虚报,谎报的现象。从而将法律视而不见,《安全生产法》中有明文规定,国家要加强管理力度,为了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施行,我们应当将违法乱纪现象扼杀在摇篮里。首先,要加强社会监督,使安全管理及施工事故明确,必须实行将文本公示。其次,事故发生时,企业为了不影响自身影响,会选择和当事人私下解决,而这却成为企业逃避责任的途径,以及受害人并没有安全保障,对此,为了扼制这种状态,可以适当提高受害人的可获偿额度。最后,当将事故上报时,有些人员存在非法操作,要大力检查监督,发现之后绝不姑息,并加大处罚力度,对人民真正的负起该负的责任。 3.3利用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若要将建筑安全管理水平整体提高。只是依据法律约束是行不通的,社会协调也不容忽略。调动社会方面情绪,自觉主动的加入到生产建设中来。为保障权益,可以将保险作为建筑工地的硬性要求,每个人都上一套保险,让建工时期收到的伤害能够有所保障,根据每个项目的业绩决定此项保险的费用。将市场经济很好的合理调节,而此举更是将保障与权益相结合,提高安全水平并且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 3.4普及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 不得不承认,为了可以多挣一点钱部分黑心企业省略了对于建筑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他们不进行生产前培训和危险体验,从而忽视了情况的严重性,侵犯工人权益。情况严重的,施工条件下甚至不给工人配备任何护具,不仅如此,并没有实行每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使得工人超出体力承受范围,这更加大了施工期间的难度和发生生产事故的几率。而建筑工人普遍文化水平低,不懂的劳动者保障法,导致无法有效保障自身利益,甚至有苦也无处可说。这种状况需要改善,第一:要确保相关法律法规落到实处。第二:企业需要将安全知识普及,增强建筑工人安全意识,强化企业文化。第三:开展保障劳动者权益知识座谈会,让劳动者知法懂法,懂得面对不公待遇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第四:建筑企业不应当忽略安全问题,企业内部要加强对安全知识的强调,各单位领导要起到表率作用,尽可能的建立安全的工作空间,以保障安全施工。 3.5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科技技术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设施可以运用到施工环境系统和安全管理当中,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科技技术不仅可以对网络安全系统的建立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还可以在进行施工期间实时监控,发现哪里情况不对立即采取措施,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率。而加快全面的网络系统建设,还可使责任明确,还可给相关部门提供信息,从而提高整体建筑行业的管理。可以为每位施工工人配备电子设备,从而实时监控位置和此前的施工状态,保证施工工人安全。 4结束语 如此看来,权益、安全和保障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安全才能产生利益,建筑行业的安全更是不容忽视,它关乎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现今社会竞争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企业的稳定发展,意味着国家稳定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但是,人身健康安全永远是在第一位的,决不可将其放在利益之后。所以,我们要格外重视安全,加强安全意识,认真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让每个工人都有所保障。 作者:庞世文 单位:陕西建工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安全管理论文: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与建筑安全管理对策 摘要:随着以人为本的观念不断深入,各级都将抓好安全生产、强化安全责任放在工作首位,处处保安全,事事讲安全,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深入到企业文化,渗透到职工心中,以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然而受各种因素影响,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与管理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不仅影响到企业安全生产,还给建筑工程施工埋下潜在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主要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的应对对策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完善。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作为一项社会化与系统化的建筑工程项目,不仅是单个部门与个人的工作职责,也需要全员参与配合。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建筑企业领导与全体职工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对施工有序进行与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安全意识,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与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贯彻到施工每一个细节,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施工,才能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施工顺利完成。 1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1.1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不健全企业法人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在整个经营管理中起到促进作用,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在于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前提是做好施工的安全生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将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到位,认真管理每一个施工生产的环节,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然而在实际情况下,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专业安全人员的配置不足,加上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安全生产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建筑施工管理过于混乱,工程施工无法得到保障。1.1.2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导致部分建筑工程施工应聘廉价劳动力,通过与民工队的“包工头”签订单项工程承包合同、包工不包料的方式,明确双方工作的职责权限,安全制度由民工队自行管理,而企业只注重施工进度与经济利润,忽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给工程施工带来安全隐患。此外,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过程中,部分企业没有结合自身需求,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安全生产科学知识理论不足,安全操作技能水平较低,安全意识薄弱,缺乏自我防护能力。 1.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2.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在生产经营汇总,部分建筑企业还未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导致施工的安全机构设置、安全人员配置、安全资金配备、安全操作程序以及安全事故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给建筑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具体体现在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关制度落实不到位,使得有关人员在执行任务中,无据可循,只能依靠以往工作经验与工作积累进行管理,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工作缺少计划性、规范性与预见性。加上在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安全管理执行力度不足,没有制定完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体系,导致应急预案形同虚设,安全管理混乱,没有发挥应急防范效用。1.2.2施工过程缺乏安全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施工进度与人员人身安全。因此必须做好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管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具有随意性,施工过程缺乏安全管理,对部分违规操作的情况视而不见,发现隐患问题没有进行处理,并上报上级部门,给现场施工埋下潜在安全隐患。 2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的应对对策 2.1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应对对策 2.1.1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作为施工企业的法人代表,企业负责人应充分认识到“企业法定代表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了解安全生产不仅影响到自身企业发展的信誉,还给国家财产与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应提升自身安全生产意识,当生产、效益、安全以及进度发生冲突时,应坚持“安全第一”原则,正确处理安全和生产、效益、进度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以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牵头,由各级分层管理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和各项工程安全员负责管理,认真落实劳动保护法、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安全生产措施,结合自身具体需求优化配置专业安全人员,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规范化与制度化。此外,还应定期组织研讨会,分析讨论安全生产中的难度,加强安全事故调查,提出对负责人的处理意见与改进措施,并做好施工班组的安全学习工作,组织交流安全生产中的工作经验,为工程施工奠定扎实基础。2.1.2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改善有社会零散人员自发组织的无序状态,通过签订负荷国家规定的劳动合同方式,明确安全生产双方的工作职责、权利。进行施工前,做好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经过考核评估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任职。在日常施工过程中,应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活动,加强安全施工的宣传力度,认真做好工前教育、工中检查和工后讲评的工作,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有序进行与人员安全。此外,还需建立完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落实到部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手中,做到谁在岗、谁管理、谁负责,实现安全生产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营造一个文明施工的氛围。例如为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有效解决岗位责任制不落实和直接作业环节监督不力的问题,建筑企业应从学习、观察与落实上形成一体化的保证体系,严抓岗位安全制度学习,每月阅读组织开展岗位责任制学习,提升员工对岗位制的认识。并将“一岗一责制”落实到位,对岗位安全负起责任。此外,还应建立完善奖罚制度,如果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部门负责人、安全员与违规操作人员都受到相应的处罚,通过规范岗位责任制的行为,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2.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应对对策 2.2.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筑企业应按照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标准与行业规范,结合自身具体情况与工程项目的需求,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权限,真正做到有规必依,严格执行,违规必罚。此外,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应加强安全管理执行力度,制定相应的事故预防制度与应急管理措施,加强隐蔽工程的安全管理,通过辨识危险源、定期安全汇报、有效防范等方法,从根源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2.2.2加大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胜于救灾,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是确保施工有序进行的关键与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大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明确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与权限,加大隐蔽工程的监管力度,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处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对于施工中违规操作的行为,必须根据规定要求给予相应处罚,通过通告批评方式对其他工作人员进行警醒,提升安全管理效率与质量。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部门应安排专门管理人员到现场进行监督,对于脚手架的搭建不规范、没有做好“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的问题,应及时安排有关施工人员进行整改,确保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同时安排专门管理人员对电气、设备防护和各种器械设备进行管理,严格使用“三相五线”连接电缆线路,并在电源箱上悬挂警示牌。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施工前,应提醒佩戴安全帽与安全防护用品,确保人员施工的安全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作为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主要负责施工现场人员、机械、环境、材料以及设备的综合管理,要想提升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效率,确保人员人身安全,必须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贯穿到施工过程的始终,让全员参与进来,通过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及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等方式,对建筑工程施工加以规范,从而提升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水平。 作者:张俊 单位:重庆建工渝远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建筑安全管理论文:建筑安全管理问题及相应对策 摘要:介绍了建筑安全管理的含义,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监督等方面,分析了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具体的解决策略,有利于提高我国建筑安全的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施工现场 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从2001年起建筑业总产值就以10%以上增长速度高位运行。2014年我国建筑行业总产值高达176713亿元,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推动力。然而快速发展下隐藏的是建筑业安全隐患,各种重大安全事故频发,给建筑行业发展带来严重阻碍。安全事故发生所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损失,还有大量人员伤亡,如2016年11月24日江西电厂施工平台倒塌事故,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此次事件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也引发人们对建筑安全的反省和深思。 1建筑安全管理的含义 建筑安全管理具有广义和狭义区分。狭义是指建筑单位施工过程中的关于建筑安全的工作和意识。广义而言不仅包含施工过程中建筑安全的有关工作和管理,还包括施工前、施工完毕之后有关建筑安全方面的所有管理行为和意识,及国家政府对安全管理防范工作问题的讨论和监督管理工作等[1-5]。建筑安全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建筑安全管理原理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建筑安全管理方法的实施。宏观来讲,建筑安全管理主要指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城市建设管理局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建筑安全质量监管工作。微观来讲,主要由直接参与施工过程的建筑企业、监理机构以及中介组织对项目施工安全的计划、实施、控制等管理工作[1-5]。 2建筑安全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2.1建设单位方面 1)忽视建设工程基本程序。依据《建筑法》及《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我国项目建设工程须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施工许可并进行备案相关手续。但是,很多建筑单位对这些基本程序不予重视,没有依法办理相关许可手续和备案登记。有的工地甚至是先施工再进行相关手续审批及申请,往往会出现环评或施工条件不达标问题,致使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长期停工现象。还有一些建筑单位为追求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对项目进行低价招标,和施工单位签订虚假合同,压缩建筑材料成本,使用以次充好的方式蒙骗建筑单位,埋下建筑安全隐患造成现场安全管理混乱。2)压缩合理工期及不合规的施工技术。建筑单位为能尽早交付项目,强行压缩合理施工工期,忽视施工安全盲目赶工期、抢进度。施工人员在管理层要求之下,采取高压作业、交叉作业方式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工作强度大、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给项目施工带来威胁。3)施工安全管理费用没有专款专用。不少建筑单位直接将该款项归为施工费用,将该款项直接挪为项目施工材料费或是人工费、管理费,没有用来购置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时,施工人员缺乏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增大了危险性。 2.2施工单位方面 1)安全管理意识较低。有些施工单位重视项目的经济效益增长,安全管理意识较低,安全管理多偏于形式。即便制定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但实际中难以贯彻执行到位。有些安全管理员自身都不重视施工过程的安全,自身的安全管理素质较低。2)安全管理水平较低。目前国内安全管理水平整体较低,建筑单位比较注重对施工技能的培养,忽视安全管理培训。建筑单位安全管理制度没有结合自己单位的施工特点,对工程安全意识的建立和安全知识普及工作做的较少。3)忽视重大安全管理源的管理。重大安全管理源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关键部分和薄弱环节,这些环节和地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几率较高。施工单位对这些重大安全管理源的安全管理跟其他环节和地方的管理方式一样,并没有着重管理,也没有编制关键部分和重点施工环节的安全计划书。 2.3施工从业人员存在的问题 1)从业人员安全管理意识较低。建筑从业人员多为进城务工农民,其对安全操作的认识不明确,安全生产意识不高,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导致建筑单位整体的安全管理意识较低。2)特种作业岗位的安全管理要求较低。建筑施工中有不少岗位都需要特种作业证才能上岗,如起重机、信号工种等岗位。这些岗位的很多从业人员根本就不具备上岗资格就进行施工操作,这种违章行为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3)安全培训较少。建筑单位为提高工程施工效益,比较重视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但对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培训却比较少。即便组织培训也只是为应付检查工作,并不以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为目的,对员工的培训也比较零散,不具备系统性。 2.4建筑安全监督方面 目前我国各地工程安全管理机构人数不能满足监督安全管理工作的需求,监管人数也跟不上现代建筑工程扩充的数量。而且,监管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管理水平也没有跟上日益增长的建筑专业知识。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方式以突击性检查为主,缺乏对建筑工程的日常监督。 2.5其他 1)市场违法转包和分包交易。建筑市场交易的操作不规范,我国建筑市场内存在着违法转包、分包交易现象,不少资质较低甚至是不具备施工资格的建筑单位参与到建筑项目中,使建筑安全事故案例激增。2)建筑安全技术仍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建筑安全技术仍比较落后,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防护用品、安全检测方面水平仍较低。一些建筑施工工艺新科技和先进管理方法仍没有普遍适用于整个施工过程,针对安全管理的评价方法也不够全面和系统。 3解决建筑安全管理问题的有关对策 3.1建设单位安全管理 1)树立安全施工观念。以整顿建筑安全管理为切入点,以提高建筑单位安全管理意识为目标。针对先施工后审批,没有依法进行建筑施工申请手续的建筑单位进行严格查处。依规定对建筑生产单位的安全责任进行划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树立安全施工观念。2)严查违法违规的建筑行为。政府部门应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有关法律,堵住安全生产的法律漏洞,提高建筑行业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对施工中任意压缩工期、肢解发包工程等违规行为及时查处和整改。要求任何建筑企业都须在审核手续批准完成之后才能开工,要求任何企业的施工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追求利润。3)建筑单位要积极参与到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建筑单位应积极参与到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在施工单位可以设立专职安全管理员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力度。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费用要求必须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来使用,禁止安全管理费挪做他用,对安全费用的财务管理进行严格的监督。 3.2施工单位安全管理 1)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管理意识。施工单位要根据建筑市场的发展形势不断健全和完善自身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完善安全制度来规范工作人员的施工操作,提高施工团队安全管理意识。在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时,要以严格、公正态度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对施工单位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划分明确,保证人人有责、各司其责,从而真正做到安全生产。2)改变落后管理模式。配备相应数量和质量的管理人员负责施工人员进场和就职后的安全管理培训。注重安全管理制度在工地上的推广和执行,并匹配相应安全生产管理奖惩制度,号召施工员工安全生产、生产安全,提高施工单位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3)抓好关键施工环节和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监督。对施工现场关键环节和重大危险源进行重点监督管理,对工地上的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对关键施工环节进行动态监督,对危险源的施工情况要随时报告给监理单位和建筑单位领导,对关键施工环节和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防护和监控,还可以采取定期排查的方式强化监督力度。 3.3建筑施工从业人员安全管理 1)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建筑企业应该在施工人员进场前、施工前和日常工作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在进场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符合上岗条件的人员才能允许上工,并要求人员持证上岗。2)强化特种作业岗位的安全管理。对特种作业岗位,应该要求从业人员严格按照持证上岗的规定进行作业,对这些特种岗位的工作行为成立工作日志,及时的登记、记录特种岗位工作情况。 3.4建筑安全监督管理 依据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的规定,建筑安全监督部门作为施工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巨大。为保证我国建筑的安全,建筑安全监督部门应树立严谨的管理态度,忠于自己的岗位职责,坚持公平、公正、合法的监督原则,在既不影响施工单位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及时消除各施工项目存在的安全隐患,保卫好我国建筑安全质量管理的底线。其次还应该要不断的提高自身建筑安全管理知识的累积,逐渐打造出一只素质高、稳定性强的建筑安全监督队伍。最后,在监督管理方式上,也不能仅依靠突击检查这一种监督方式,应该是突击检查、日常检测和定时定点监察三种监督方式综合运用和灵活使用。以进一步加大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力度;进一步严格落实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及施工现场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保温系统防火技术标准及施工安全措施;进一步加强工地消防装备建设为监督管理目标,逐渐提升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监督水平。 4结语 我国的建筑安全仍存在着安全生产意识低,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安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差,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执法力度不严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建筑安全的管理工作也在不断的得到改善和提高,笔者也提出了几点关于解决我国建筑安全问题的建议,以期能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作者:郁斐 单位:上海市第四中学 建筑安全管理论文:建筑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的思考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逐渐盛行。建筑安全等问题成为了我们要思考的重中之重。只有建筑安全达到了要求,我们的生活才有了一定的保障。但现如今,我们的建筑安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就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体系;思考;完善 一、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现状 建筑业在近年来成为了我国劳动力最多的行业,我国现在处于大面积的进行建筑施工的境况。建筑业发达虽然能带给国家经济上的发展,但同时安全隐患随之增多。我国虽已明确了建筑安全管理组织体系,但对于将来的发展来说,我国的管理体系还有待加强,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1管理不够全面 管理者是保证安全的重中之重,大多数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建筑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很多人都把不安全的事件归咎为人们的行为上的不安全,没有意识到自身对安全的思考。于是便出现了很多因为安全事故而导致的纠纷。如果上层管理人员能够充分的意识到安全问题,并就此进行分析思考,便有可能消除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问题。当然这也不能全都归咎于管理者,很多时候管理者作出了相关决策与要求,很多人员也没有认真遵守,大部分人员也没有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都能看到进入施工地区时,很多人都没有戴安全帽,这是最基本的安全措施,如果每一个人都能遵守规则,我们将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1.2相关机构的制度不完善 建筑业的实施是要通过相关机构才可实行,如果相关机构能够尽早完善相关条例,迫使相关人员遵守并实施,安全管理方面将会省去很多力量。但我国现在相关的条例并不完善,即使有了优秀的管理者,在安全管理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执法者在对于安全方面的监督力度不够,过于形式化。在查处到违反安全条例的人员时,惩罚力度不够,违反者意识不到自己的失误,渐渐地人们将会对安全条例漠不关心,安全隐患增加。 1.3企业思想问题 很多企业在实施管理条例时都将利益放在第一位,安全的位置逐渐变得不重要。即使有着明确的安全管理条例,但企业人员还是会放松警惕,全身心投入到利益中,不能够自我约束,可以说在有着完善条例的基础上,自我约束是非常重要的。当利益大于一切时,企业方面在建筑各方面投入的资金会逐渐减少,这就造成了现在很多的“纸片屋”“瘦身钢筋”等安全隐患,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建筑中的材料的低质量,有些承重力度不够,有些抗压力度不够,工人的工作安全性逐步降低。 二、完善管理体系的措施 2.1管理者的自省 在管理层面,管理者是非常重要的人员,他代表着管理条例的实施,工作人员会听从管理者的所说与指令。当管理者真正了解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时,自然会想到很多安全的隐患,那么在管理人员时自然会提到这些隐患并且适时的提出安全管理的意见,那么在作业时的安全隐患将会降低很多,并且消除掉很多不必要的安全事故,这对于工作者的服从方面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2.2激励机制的完善 现如今很多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对于管理者也存在着一些误会。由于工作较累,很多人都将负面情绪发泄到相关工作中。有些人员会不遵守管理者的命令,自顾自的工作,这对安全来说有着很大的隐患,如果管理者能够通过激励机制来带头引领工作者遵守安全条例,规范工作者的行为,适时的给予遵守者奖励与不遵守者惩罚,通过这种外部的激励,工作者大部分会选择遵守管理条例。要想保证安全,并不仅仅是条例完善,更重要的还是工作者自身的遵从。当然所谓的激励机制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有社会舆论压力,以及管理者的表率作用。 2.3相关机构的执法力度与企业的遵守 上文中提到了相关机构的执法力度不够,这便导致了很多企业重视利益,而忽略了安全。当相关机构对企业的安全管理更加关心时,企业迫于舆论的压力,对于相关的工作内容将会有着更高的安全标准。投入资金确保能够买到更加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这不仅仅对于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来说,安全隐患降低,更是保障了将来应用所建建筑的人员的安全。相关机构同时对不符合安全条例的企业给予严厉的处分,为安全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2.4建立培训机制 现如今,工作者应该更多了解安全知识,管理者需要进行培训,工作者更要进行培训。这样可以很大范围的规范工作者安全的意识与行为。任何工作的基本都是人员本身,在培训期间每个组织都能够进行沟通,人员之间能够相互交流,这对于从业者学习安全知识来说是很有效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工作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信任,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团结,这对于实施完善的安全管理条例有着良好的保证。人员之间能够得以密切配合,消除了不必要的误会,团结工作,安全工作。人员之间相互监督、鼓励,安全隐患极大的减少。 三、管理机制的原则 3.1高层管理人员 高层管理人员包括执法者、企业管理者、。执法者监督企业管理者,企业管理者又监督着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并对安全管理机制充分了解,这是管理体系的一大原则。每一个人都能够切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执法者严谨检查,企业人员不拿员工以及百姓生命开玩笑,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安全法规,这样工作人员能够认真工作并对管理人员保持信任,切实做到将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尽量做到与各部门人员及时沟通,管理机制会更加简便。 3.2人人做到遵守 任何企业或相关机构的最基本的安全原则都是——人。只有人员本身都意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那么安全管理条例实施之后,每一个人都会去认真遵守,切实的思考保障安全方面的措施,那么我们所担心的每一个安全隐患都会不攻自破。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最基本的元素便是人,不难想到,任何一则法规条例都是由人员编辑与颁发,每一个人如果都能够去认真思考,切实理解法规中的约束内容,不把法规当作约束,而当作安全的保障,那么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法规中的内容,执法者认真监督,企业认真工作,又怎么会发生那一幕幕令人心寒、心痛的画面呢。 四、结语 建筑行业的兴起,加强并完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便成为了重要的内容,这对于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人人都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乱纪之事,切实将生命安全作为首位,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作者:闫伟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建筑安全管理论文:地方建筑安全管理分析 【摘要】通过考察香港建筑工程项目,笔者认为浙建香港公司在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优秀的做法值得同行们借鉴,这对提高国内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质量不无裨益。 【关键词】香港;建筑;安全管理 为了做好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大海外的境外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检查浙建集团在香港承建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情况,学习香港公司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与浙建集团香港公司安全管理部门作工作交流,浙建集团由海外部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总经理为考察小组组长,海外部安委办主任、海外部广西钦州项目部经理一行3人,于2016年5月23日至26日对浙建集团香港公司进行考察和工作交流。考察小组听取了浙建集团香港公司董事长对公司的综合情况介绍,查阅了相关信息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资料,实地考察了5个工程项目,通过考察学习,考察小组认为,浙建集团香港公司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面有很多成功的做法和先进经验,现介绍如下,以供同行们参考。 一、浙建集团香港公司的基本情况 5月24日上午,浙建香港公司华营建筑公司,公司董事长、董事总经理、董事副总经理、董事助理总经理等领导热情接待了考察小组一行3人。董事长向考察小组介绍了香港公司的基本情况,公司管理架构及人力资源,公司业务情况与目前在建的工程项目,董事助理总经理(分管合规部工作)详细介绍了“合规部”构架、安全部构架,公司安全政策,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和公司安全部门的运作等情况。1.浙建香港公司“合规部”架构。2016年4月1日安品环开始合并成立“合规部”,下分安全,环保及系统管理三个分部。合并目的,旨在有效调配资源,整合现有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及便于监督并加强内控工作。浙建香港公司“合规部”下设的安全部架构图如图1:安全部现有人员21人(已注册安全主任占15人)安全部的岗位分工及日常安排如表1。除助理安全主任外,安全部所有员工均是注册安全主任,获得政府及业界确定其专业资格证书上岗。助理安全主任必须修读相关安全专业资格课程,积累经验,培训考试合格才能成为注册安全主任,为公司储备人才,配合公司发展。2.浙建香港公司的安全管理政策。由浙建香港公司最高领导董事长。该安全及健康政策代表了香港公司高级管理层领导承诺在日常营运时,视安全为其中一个首要的考虑因素,并承诺符合一切有关职业安全及健康的法律、法规及守则。承诺将受公司生产活动影响的所有员工及人士的安全与健康达到一个高水平,当其它商业目标跟安全有所抵触时,安全先行。公司的安全目标是:以零死亡意外及零危险事故之事发率为目标,而每年每千人意外率少于9.5(即每十万工时发生少于0.33宗的工伤事故)。公司还承诺定期对安全政策及安全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和讨论,以期不断改进。公司董事长为公司的职业安全及健康第一责任人并委任董事助理总经理负责统筹及执行。公司高层承诺会投放充足及恰当的资源以有效地执行相关的职安健活动及落实安全健康政策的精神。公司董事长、董事副总经理,董事助理总经理、董事、安全经理、地盘代表及各级员工应尽力确保公司的安全及健康政策和系统上的要求得以落实。公司还强调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是一项关键的因素,公司会鼓励员工就安全及健康发表意见并积极参与。公司所设立的安全委员会为员工及营运伙伴互相交流职安健的场所。安全经理会总结收集到的有关职安健的意见,并提交到公司安全委员会会议中去讨论。职安健意见讨论的结果会在地盘安全委员会中报告,地盘安全委员会的会议记录及安全表现资讯会公开发放并在地盘告示板上展示给地盘员工。公司号召所有员工需顾及自己及他人的安全,并遵守雇主的指示及建议。公司最后承诺确保各级员工取得适当职安健训练,并胜任与执行其安全职责。而工作中所有的风险评估将会告知有关涉及该项工作的员工。公司会定期进行安全审核及查核,以确保安全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并承诺确保定期半年研究和讨论安全管理体系。公司制定的安全政策每十二个月或视情况所需通过正式会议作评估检查,如有需要会进行修改。该公司安全及健康政策要求公司全体员工及相关分包商的员工对此安全政策均需要有透彻的了解。3.浙建香港公司的安全管理系统。①浙建香港公司必须达到国际标准认可机构OSHAS:18001,取得香港品质保证局认证委员会发放的认证鉴定证书。②浙建香港公司根据《工厂及工业经营(安全管理)规例》第59章,要安排独立安全顾问机构来执行安全审核。每半年审核一次。③浙建香港公司安全部的职责,一是做好监督和服务性工作,二是协助地盘在日常生产中执行法规的制定;三是制定、支持及协助执行安全管理系统;四是向上级管理层提供安全建议;五是对公司每年下达的安全政策目标进行严格的执行和确保完成。④浙建香港公司安全部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有:A.按照香港法例或合同规定对工地最少派出1名安全主任或助理安全主任在工地执勤。B.地盘生产安全主要由所在的驻地盘安全主任或助理安全主任负责担当,为工地团队提出安全分析、建议、监督和制定安全管理文件,再下发到一线管工、分包商团队和工人去执行。C.助理安全主任的工作受安全主任或高级安全主任领导,助理安全主任只有累积工作经验,多次参与培训才能成为注册安全主任,为公司储备安全管理人才,壮大人才队伍,配合公司整体发展。D.定期研究和讨论分包商对分包合同中的安全条款内容,是否满足香港法规和行业及合约的要求。E.定期修改内部安全指引和守则。F.收集业界安全信息,并作可行性研究,看其能否应用于公司建筑工地中去。G.与香港政府有关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与联系。H.执行文明施工巡查及突击安全巡查等奖惩制度,监测地盘的安全表现。 二、参观检查浙建香港公司承建的工程项目 目前浙建香港公司在建项目情况:手头在建工程共有21个,预算合约金额总计为904125万港币;比较大的项目有湾仔华润酒店142745万港币;将军澳中联通(香港)环球中心141970万港币;屯门珠海学院校舍工程77488万港币,英华女校重建工程65947万港币,将军澳明爱专上学院校舍工程62870万港币等。这次浙建香港公司安排考察小组参观检查了5个工程项目。考察小组首先来到了将军澳明爱专上学院校舍工程。该项目承建1座9层大楼及4条行人天桥链接到邻近的大厦,包括地基及支撑工程及机电设备,合约开工期为2014年10月,合约完工期为2016年6月,合约金额为63128万港币。接着又到了香港电视将军澳多媒体制作中心上盖工程。该项目地盘面积约为20000m2,总建筑面积为23441m2。该项目包括两座大楼,其中包括6层高的媒体大楼和1层高的影视制作大楼和有盖停车场。媒体大楼包括办公室、新闻演播室、后期制作室、讯息馆和工作坊;影视制作大楼包括影视制作室、有盖仓库、检制室和储藏室等。工程建造包括基础结构及地下沼气防渗工程,上盖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铝窗及装饰铝合金墙板、室内装修及粉饰,电梯及所有屋宇装备及外围设施,合约开工期为2015年9月,合约完工期为2016年10月。第三个参观项目是将军澳中联通(香港)环球中心发展工程,该项目包括一座综合数据中心与办公大楼,在机电设备上较其他商用楼宇要求特别严格,如电力系统稳定与后背电力要求、线管、网际网络设备、空调设备、消防设备、无尘要求等等;相关的设计、供应、组装机验收均有专业的顾问公司与专项承判商进行,以求最佳效果。合约还包括地面绿化及山边护坡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41000m2,合约开工期2015年4月,合约完工期2016年7月。该工期相当紧迫,现正进行最后的装饰工程及机电设备组装,该项目也是香港公司目前承建的21个项目中第二大项目。第四个参观了罗便臣道英华女校重建工程。该工程包括要拆除2座现有大楼。该项目地处斜坡位置,建造打桩难度极大,共建2座9层的学校及外围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15488m2。合约开工期为2014年3月,合约完工期为2017年9月。最后一个参观项目是波老道官邸工程。该工程处在平均坡度为60°~80°的山坡上,要兴建一座6层高官邸大楼,其中两层为地下室。由于整个工地没有一处平坦地方可堆放建筑材料,需搭建多组临时工作台,另工地出入口道路亦受交通管制,每天只能利用仅有的2个小时上吊建筑材料,包括从山坡吊运走多达3650m3的余土,整个项目的关键是精心准备,有效组织,紧密协调及精细化管理各参与单位,按计划安装临时铁台和塔吊,才能逐渐增大施工面。此外合约还包括斜坡巩固工程,混凝土结构,幕墙铝板,室内装修,水喉及渠务,机电设备,电梯,泳池及园艺。总建筑面积虽然不大,只有5100m2,但是该工程是一项需要多智多谋,精心安排,严格程序的高难度项目。合约开工期为2014年3月,合约完工期为2016年7月。 三、浙建香港公司安全管理的主要表现 1.浙建香港公司认真组织好一年一次的“分包商安全表现回顾大会”,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该会于2016年3月31日圆满举行,今年浙建香港公司提出的会议主题是“安全做得好,行动最实际”,(今年主题是“行动”。2014年的主题是“融合”,2015年的主题是“发展”),共有110名分包商代表出席,浙建香港公司还邀请到香港劳工处代表和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为大会作重要讲话,有4家分包商荣获“最佳安全表现分包商”奖。香港公司的做法值得国内总包单位借鉴和学习。2.浙建香港公司实施“执行文明施工巡查及突击安全巡查”等奖罚制度。巡查形式有公司内部巡查,香港劳工处突击巡查,内部审核公司的检查,政府有关部门的检查等,对每个工地的安全管理要始终保持检查巡查实查与日常一个样。这次考察小组参观的5个工地浙建香港公司没有提前打招呼和事先准备,地盘经理讲:“我们平时都是这种现状,因为安全理念在每个员工心中都已深深地扎根了”。3.工地大门实施优秀的闸口管理。这项工作在香港所有工地都是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推行闸口管理一是确保非工作人员难以进入工地;二是确保在工地内掌控持有平安卡的工友进出;三是有效地管控材料设备进出工地的情况;四是施工用车外出前必须将带泥尘的车洗干净,方能外出。浙建香港公司对工地闸口管理确实做得非常到位。4.规划和鼓励公司各层级同事在职安全培训。提倡公司各部门员工及内派同事学习职安健管理系统,从而接受职安健培训,提升安全水平。公司经常举办安全讲座和意外事故分析,筹组队伍参加由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举办的职安健常识问答比赛。去年浙建香港公司工友荣获香港建造业安全分会“职安健模范升降机技工”铜奖和“职安健模范竹棚工”优异奖,提升了浙建香港公司的知名度。今年浙建香港公司又筹组队伍参加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举办的《2016建造业安全推广活动》项目中“最佳高空工作改善计划”比赛,目前浙建香港公司白田邨第九期重建工程地盘已进入围名单,经评委初审和实地考察,一步步过关,最后是否拿到名次还要等待实地考核才能出结果。关于对香港工人的培训,香港最大的亮点是香港政府出面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发放平安卡,有效期为3年,有了平安卡方能进入工地。当工人首次进入工地后,还需要地盘负责安全方面的主任对工人进行1个小时的施工现场实务安全培训。为了吸引更多的员工参加安全培训,香港建造业协会还送午餐到工地巡回安全讲座,让工友们一边听安全讲座,一边吃上免费的午餐,可见香港建造业在安全培训上的人性化管理。5.组织丰富多彩的应急演练。浙建香港公司各项目安全负责人定期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有的工地做了“受伤应急演练”,在工人不慎跌伤脚踝时,如何包扎处理;有的工地做了火警演习,如发生火灾时,火警钟声响起后,如何紧急集合,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等;有的工地做了中暑演习,如使中暑员工降温,如何急救送医院等。2016年上半年,浙建香港公司各工地进行了9次火警演习,4次化学品泄漏演习,3次临时构筑物的坍塌演习,2次恶劣天气演习,以及其它5次急救演习。足见香港公司的演习次数多,内容广,实效快。6.在建工程使用毛竹架的偏见得到纠正。在未去香港工地参观时,早已听说还在使用毛竹架。经香港公司介绍,香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如果使用钢管,没有可储存的地方,而毛竹架是一次性使用的,工程结束后可一次性处理掉,而超高层逐层都是毛竹架往上升,使用毛竹架的操作技术在香港有非常严格的技术规范。香港劳工处职业安全及健康部专门编写了《竹棚架工作安全守则》,该守则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罗列了搭建竹棚架的主要安全及健康法则,竹棚架搭建、更改、拆卸及使用的安全及健康管理,确保竹棚架安全的技术要求等。纵观香港历年来的毛竹架使用情况,安全性能还是非常可靠,消除了考察小组过去的偏见。7.施工现场临边围护,各个洞口安全到位。如临边围护的踢脚线围护,洞口上的盖板封口,楼梯护栏的安全网都做得很到位,很严密。在地面洞口上,除了盖板封实外,还均有贴上醒目的告示标明,非常规范。8.施工现场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到位。一是安全技术交底,二是每日跟踪巡查的安检,三是总包与分包在安全管理上有充分的沟通,相互尊重。9.浙建香港公司内部的BIM应用常态化。在设计、投标、施工阶段均有优异的表现,对成本管控,安全管理功效提高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结束语 香港是一个发达、廉洁、文明和谐的社会,对建筑行业来讲,不但法制完备,而且执法严格,制度虽然纷繁复杂,但运行有序。香港建筑工人对自身承担的工作尽心尽力,一丝不苟,认真负责。香港工人对待工作那种自发的认真、敬业和热情服务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通过考察与工作交流,考察小组对这次考察总的评价是:香港建筑工地创建文明工地和安全管理的标准非常务实,浙建集团香港公司真正将创建文明工地,推行文明施工和文明作业作为确保施工生产安全、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重大基础性工作来抓。浙建集团海外部安委办将对接浙建香港公司安全部,双方相互学习,共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为将浙建集团海内外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和客户信赖工程而努力! 作者:林一杭 王翔 单位: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安全管理论文:建筑安全管理问题与方法 1建筑安全的认识 安全一直是企业强调的话题,建筑施工种安全问题更为突出。有许多建筑企业对安全不够重视,只是追求企业的经济利润,没有将施工人员和建筑的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导致出现了一些事故发生。 2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企业管理层缺乏安全认识 建筑企业的着眼点通常立足于自身的经济利益,而没有将员工的安全放在心上。不少建筑企业为节约成本没有为员工提供必要安全防护措施,有时企业为追赶工期要求建筑工人加班加点的劳动,没有为员工提供足够的休息时间。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大多只是一种摆设,没有实际上的执行力,遇检查时才表面敷衍应对。 2.2建筑企业提供的设施不够齐全 安全设施不齐全是安全管理存在的重要问题,有些建筑企业为降低企业成本的支出,擅自减少员工安全防护方面的支出,有的企业为应对政府部门的检查以次充好企图蒙混过关,更有甚者直接不为建筑工人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并把用于安全防护方面的资金私吞。安全防护设施的缩水直接威胁着建筑工人的生命健康,影响着建筑施工的安全系数。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没有配备相应的安全员,从而无法及时的掌握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信息,更加无法发现建筑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不安全因素的不断积聚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隐患从而导致严重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建筑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对员工具有约束制约的作用,能够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以保障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建筑企业管理制度非常的不完善,尤其是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更是空白。建筑企业不仅没有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为精简人员降低成本建筑企业更是没有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工作没有人执行,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费没有人监督落实。 3建筑安全管理问题的原因 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而产生这一问题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利的地形条件可以减少建筑工人的施工难度,增加建筑工程的安全系数,而不利的自然因素会降低施工的安全系数。(2)建筑企业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鼓励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忽视了对建筑行业安全问题的要求,导致建筑行业的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并且国家在安全事故的处罚方面存在完善的地方,致使建筑企业过于疯狂的追求经济利润,而至千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 4解决建筑安全管理问题的方法 4.1树立建筑安全管理的意识 对建筑企业的管理层进行安全管理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建筑施工中领导人的安全责任感,将“安全生产”的观念实实在在的植根于企业负责人的心中,从而使领导人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为建筑工人提供所必需的安全设施。定期对建筑员工进行安全管理方面的宣传教育,在促进员工自身素质提升的同时,规范员工的操作方式。 4.2提供充足的安全防护设施 (1)从软件方面对建筑企业进行改革,制定出条文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与企业奖惩制度结合,对于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而对于在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与一定的奖励。(2)成立相应的安全管理部门,从企业中选拔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担任此项工作,对建筑施工的各个方面进行监管,及时发现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向专业的负责人员汇报及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排除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隐患。(3)将建筑企业的安全经费全部应用于员工的安全工作方面。建筑工人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安全防护设备一定按照国家的要求去进行购买,保证将安全经费的每一分每一毛都花在员工的安全方面。(4)建筑企业定期为企业员工播放安全教育的宣传片,提高员工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让员工树立安全生产,珍爱生命的思想。 4.3提高安全管理的执行力 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一定要根据规章制度的要求落实到位,将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位,出现安全问题有专人负责,杜绝出现互相推诿、推卸责任的现象。建筑企业一定要改变执行力差的局面,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在取得国家规定的安全许可证后才可以进行施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风险应急能力和对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结合以往建筑行业出现的安全事故问题对本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排查,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5结语 建筑工程多为室外高空作业,受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很大。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很多导致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安全管理成为建筑行业日益尖锐的话题。为减少建筑行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建筑企业需要重视安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占的分量,为建筑工人提供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建筑行业中的安全管理。 作者:杨静 单位:淮安市神州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建筑安全管理论文:联合参与建筑安全管理体系 一、构建联合参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联合参与下的建筑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将人的安全健康作为建筑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确保各项工作均有利于人们的安全健康和日常生活,保护人的权益,全面提升建筑体系服务效益。 2.全员参与原则 全员参与主要指建筑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各方面人员均参与到安全管理控制过程中,通过联合机制对安全管理积极性进行提升,形成庞大的建筑安全管理组织,全面落实联合参与下的建筑安全管理工作。 3.服务性原则 建筑安全管理时要把握好服务性原则,对联合参与建筑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在服务性原则基础上形成以建筑企业为核心的安全管理体系,要强调安全管理内容、服务性内容,从根本上提升管理质量。 4.创新性原则 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创新性原则,对联合参与下的创新机制进行完善,通过创新工作全面优化建筑安全管理效益,提升建筑安全管理质量。要以创新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环境创新、机制创新等全面优化联合参与下的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全面改善。 二、联合参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层次 构建联合参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从建筑应用效益出发,划分层次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实现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全面优化。 1.联合参与下的微观管理层次 构建联合参与的微观管理层次时,要以经济效益为动力,推动建筑工程项目参与方主动参与到建筑安全管理过程中,形成单向管理结构。在落实这项工作中,要把握好安全管理基本层次,通过微观层次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激发联合参与下建筑安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2.联合参与下的宏观管理层次 构建联合参与的宏观管理层次时,要以政府为主体,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对建筑安全管理规范进行强调,形成完善的建筑安全管理宏观环境。政府宏观调控可为落实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多方面保障制度和法律法规实现市场的约束,完善建筑安全管理控制内容,强化建筑安全管理控制力度。在此管理过程中,政府可适当发展中介组织,通过中介组织优化联合参与下建筑安全管理的落实,给予中介相关授权,使中介全面参与到安全控制过程中,提升管理水平。同时,政府还应加大惩处力度,对联合参与下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严格约束,做到公平公正、有错必罚、有过必惩。联合参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结构联合参与机制不仅能改善市场机制下企业管理的主体性作用,强化企业安全管理责任意识,还能优化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保障建筑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落实,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严格约束,做到公平公正、有错必罚、有过必惩。 三、联合参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结构 联合参与机制不仅能改善市场机制下企业管理的主体性作用,强化企业安全管理责任意识,还能优化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保障建筑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落实,已成为新时期建筑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 1.微观结构体系 构建联合参与的建筑安全管理微观结构的过程中,以企业为主体,把握好业主、施工单位及中介组织的设置,结合建筑项目内容对上述组织作用进行协调,形成微观层组织结构。业主作为建筑的投资者、开发方,可负责建筑安全管理的总体安全管理及协调工作,是安全管理的全局掌控者;施工单位作为建筑的施工方,可负责建筑安全日常管理事物,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内容进行控制,是安全管理的过程落实者;中介组织作为建筑的委托和协调者,可负责建筑安全管理监督,是安全管理的督促者。要在该组织基础上实现督促、协调和激励,全面落实建筑安全管理任务。 2.宏观结构体系 构建联合参与的建筑安全管理宏观结构的过程中,要强调政府宏观作用,通过政府建立市场机制和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保障市场机制,以市场机制推动法律法规,“双管齐下”,为微观结构的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政府直接对微观工作进行监督,分析联合参与下的经济效益,实施调整。 3.安全结构体系 构建联合参与的建筑安全管理安全结构体系的过程中,要强调安全文化,宣传安全文化内容,渗透建筑安全理念,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建筑安全认识,全面提升联合参与中各方的重视程度,使安全管理任务全面落实到联合参与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中。该结构中需要把握好新闻媒体、社会公众两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全面参与的建筑安全文化,营造良好外部氛围。 四、联合参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保障措施 1.明确主体,合理划分责任 在联合参与的建筑安全管理应用的过程中,要明确建筑主体,实施以业主为核心的直接责任体系,细化建筑安全责任,实现责任的合理分担。该责任可依照建筑施工中的相关条例,明确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组织责任内容,依照实际施工状况进行相应协调,从而完善责任体系。例如,业主在联合参与建筑安全管理过程中,就可以以《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责任主体为由,对建筑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局控制,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的安全管理效益,提出相应优化意见和建议,对建筑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统筹和协调。同时,业主还可在该基础上,弥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实现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督促。 2.针对业主,形成有效激励 在传统的建筑安全管理过程中,业主的积极性不高,他们认为建筑安全管理与己无关,不关心建筑安全管理工作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安全性,导致建筑应用效益大打折扣。因此,实行联合参与的建筑安全管理时,要对业主实行相应的激励,通过激励提升业主管理积极性,改善联合参与建筑安全管理水平。在激励过程中,可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出发:物质激励,可选取金融贷款与安全业绩相结合的激励、资金奖惩的激励等;精神激励,可设置安全标兵称号,给予相应安全管理认可、奖章等。 3.完善市场,降低安全风险 在联合参与的建筑安全管理应用的过程中,要对保险市场进行全方位把握,依照建筑法的规定,完善保险内容,并制定相应的保险制度,降低安全管理风险。在保险市场上,首先要进行保险分类,结合系统机构形成以政府为核心的保险机构、以企业为核心的保险机构,选取专业部门落实投保工作,按需收取相应费用;其次,要对建筑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意外保险进行适当调动,明确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充分把握好市场的杠杆调节作用。 4.优化组织,保障中介安全 在联合参与的建筑安全管理应用的过程中,要合理把握组织机构,形成良好的咨询服务体系、自律性行业组织;以该组织为基础,构建良好的中介体系,从根本上提升中介组织的安全性、可靠性。这些中介组织要取得专业许可证且能够实现安全评价,满足联合参与建筑安全管理的要求。咨询服务体系要能够为联合参与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咨询服务,自律性行业组织要能够协调联合参与建筑安全管理的微观和宏观管理,实现管理行为的规范。综上所述,联合参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以联合参与为核心,通过这种理念调动各方建筑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充分提升了建筑安全管理质量,为我国开展建筑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构建该体系的过程中,人员要遵照构建原则,全方位把握层次内容,在微观层次、宏观层次基础上加入安全文化元素,采取运行中的安全保障措施,以全面优化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效益,加快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发展进程。 作者:罗曙光 单位:五凌电力有限公司 建筑安全管理论文:JSA应用下的建筑安全管理 1JSA的定义 JSA是“jobsafetyanalysis”的英文缩写简称JSA,中文名称是“作业安全分析”,它是把一项作业分成几个步骤,然后识别每个步骤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与危险,进而找到控制危险的措施,从而减少甚至消除事故发生。它是一种常用于评估与建筑施工作业相关的作业风险分析的工具,是用来评估任何与建筑施工活动有关的潜在风险并使风险最小化的一种有效的控制手段。它是美国人葛理玛教授在1949年所提出的一套防范安全事故发生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目前在欧美国家的建筑安全施工管理中普遍使用。现在也是我国建筑企业主要用于施工现场进行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的重要工具。 2JSA在施工中的实施应用 2.1实施JSA的流程 JSA分析的编制原则是与作业工人在一起召开会议进行详细讨论分析的,也就是说JSA的编制者是有着丰富施工经验的现场一线工人,审核是由责任工长完成的,最终由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审批。JSA的编制分析共分为以下七个步骤:要做JSA的作业任务将任务按顺序分成几个步骤按步骤识别危害分析评估风险最后,定期评审和持续改进将JSA分析结果与员工沟通制定控制危害的措施 2.2JSA的实施应用 项目开工伊始即对施工现场JSA的实施进行详细的策划,确定JSA领导小组,及时编制JSA实施计划。 2.3JSA的应用范围 它适用于所有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作业安全分析和危险源辨识。 3JSA分析的方式方法和编制流程 3.1JSA分析小组人员的组成(最少3-4人) 在建筑施工现场,各项JSA分析的具体实际实施者是现场的工人,同时由于工人长期从事相应的工作,本身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因此JSA分析的编制的主要参与者应该包括施工现场的工人:即管理经验丰富的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精湛的现场专业技术人员、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现场一线工人。 3.2JSA分析的方式 JSA分析一般在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对于需要专家论证或施工难度较大的项目,刚开始进行的JSA分析可以在室内以推演的方式组织实施。最主要的是进行JSA分析必须是由熟悉现场和设备的、有经验的人员参加。 3.3JSA分析的方法 在进行JSA分析的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到每项专业工种都有几个相关联的几个施工工序组成,同时分解施工工序时应注意不可过于笼统、不可过于细节化,在进行JSA分析的过程中也可以参考该项工作的相关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从而能够保证最大程度的将能够完成此项工作的所有分解工序都能找出来。具体分析方法归纳为:集体讨论法,即由所有丰富施工经验参与施工的人员在一起对所从事的工作上述要求进行详细的讨论分析,分解并讨论施工顺序,分析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风险隐患,进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实际的安全控制措施;现场观察法,即针对一线施工工人的操作过程进行详细的观察,依据其操作规程评估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而分析出相对应的安全控制手段和措施。 3.4JSA分析危险工作认定的方法 在进行JSA分析中并不是所有的施工项目都属于危险工作,一般情况下存在以下现象可判定为具有安全隐患和危险的工作:(1)国家规范规程和技术操作手册中关涉到的操作事项;(2)未经历的、非常规的、施工人员不熟悉的施工项目;(3)新的或变更后的操作内容对作业人员来说是不熟悉和了解的;(4)有设备和管道检修的工作内容;(5)曾经发生过安全事故或未遂的工作;(6)有潜在的安全隐患的工作;(7)事故或隐患频率和事故严重程度高的工作。 3.5JSA分析出的危险等级和需采取的措施 极度危险(有可能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五级不能继续作业,立即停工高度危险(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四级需要立即停工整改并采取规避措施中度危险(有可能发生较大事故)三级需要整改并采取规避措施轻度危险(有可能发生一般事故)二级需要注意和保持警惕并采取预防措施稍有危险(有可能发生人身伤害)一级可以接受继续施工,但要小心。通过以上方法,依据评估的风险的危险程度和等级,可以迅速的有效的决定所应采取的紧急措施。 3.6JSA的编制流程 在分析每一项工序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时,应从健康、安全、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识别和分析。首先在项目工程开工前以班前分析会的形式组织现场一线工人各抒己见,提出自己认为在作业当中存在的危险,并经过讨论和梳理找出工作当中切实存在的危险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并由班组长负责预防危险措施的落实和实施。经过上述方法和班前分析会之后,最初的JSA编制已经完成,经过工长的审核和修改后形成正式的JSA文件报项目项目技术负责人和安全总监审批,最后经过项目安全总监的再次修改形成最终版的JSA文件。项目JSA的编制和实施遵循PDCA(循环改进)的相关原则,对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及时进行修改并再次执行检验,直至整个JSA安全分析管理符合现场实际,能够切实保证现场作业安全。JSA编制完成后,整个JSA的管理工作其实只完成了很小的一部分,最终的难点和重点是JSA在实际工作中的真正落实和执行。 4进行JSA分析应遵循的原则 4.1结合现场实际的原则 进行JSA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出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隐患因素,因此只有真正运用实事求是和紧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情况的原则,才能有效的保证JSA分析的较全面。 4.2集体参加的原则 进行JSA分析必须在所有职工集体参与下才可以有效的发挥它的真正作用,假设只是由个别现场熟练工人进行JSA分析,那也就失去了进行JSA分析的真正意义了,进而分析也不一定完全准确、全面,也不能所有的一线员工真正理解和有效的规避风险。为了能保证JSA分析的全面到位并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要求参与JSA分析的人员必须包括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现场专业技术人员、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现场一线工人。 4.3重复进行的原则 进行JSA分析不是一次就能分析到位的,也不会全面和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因此在进行完第一次分析后,必须在回顾现场实际作业顺序的基础上,进行重复分析,直到所有参与JSA分析的人员都认为所有内容均已分析到位。 4.4连续进行的原则 JSA分析的内容不可能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当工作内容、技术操作工法、操作规范和环境发生改变时,应该及时的重新进行JSA分析,从而确保JSA分析的实际可操作性。 5JSA的实施效果和优点 通过对JSA实施的实际效果来看,JSA的方法更具精细化和有针对性,实施性非常强。而一般的安全管理更侧重现场安全状态的管控,在具体工作的危险预防上针对性相对不足。通过JSA的实施很好的弥补了一般安全管理的缺点,为提高现场安全管理的水平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因此通过实践,JSA在现场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要明显好于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执行起来更有针对性,考虑的更加细致。从实际的实践情况来看,经过和只采取一般的常规的安全管理的项目比较事故发生率明显减少,无死亡、重伤事故,无火灾事故,轻伤事故率不足1‰,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同时JSA分析也很好的和现场作业结合了起来,有效的提高了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水平和意识。通过实践和实施JSA,具体优点明显,它能使我们很容易找出风险点从而准确的研拟解决对策,能有效的预防伤害与事故的发生,能有组织的和系统化的让工作更正确有效率的执行,能很容易的让现场施工人员领悟并和运用,同时并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 6JSA的局限性 通过现场实践,JSA是控制危险作业的有力工具,它把一项作业分成若干步骤分析每一步骤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而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但它自身不会阻止安全隐患和事故的出现,它有局限性,它需要现场实际操作的一线工人在真正正确贯彻并实施JSA的控制措施的情况下,才能有效的规避风险和事故。由于JSA基于施工经验,是由一个或一组人对作业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人对作业安全的认识和经验,不够系统全面,JSA只能进行定性分析,不能定量评估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只有参与JSA分析人员的经验越丰富才能对风险认识的越全面,才能把JSA实施的更好,才能做到更好的规避风险。 7JSA在建筑现场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实施JSA,可以较大程度的加深和提高一线作业人员针对本职工作和其存在安全风险的认识,可以有效的控制隐患风险的发生和降低其发生的不利影响,可以有效的提高一线作业人员规避安全风险的思想意识,更好的规范一线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事故的发生。它有利于规范施工人员的正确作业行为,使工人明白每一步骤应该做什么,怎样正确的去做,能更好的使他们认知工作过程中的危险,对规范工人的安全作业行为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在针对新进场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时,JSA的方法能使新员工很容易掌握与运用,可以较容易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规避安全风险的意识,有利于快速提高识别危险因素的能力,能够促使一线工人积极主动的去寻找工作现场中的隐患因素和参与HSE(健康、安全、环境)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安全控制意识,进而有效的促使一线工人养成经常自觉地进行风险评估的习惯,为现场团队形成良好的HSE管控意识打下良好基础。 8JSA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JSA的应用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革新和进步,它是根据分析者的工作经验和知识进行回顾分析,把一项工作内容分解成几个环节,再识别每个环节中可能隐含的风险因素,进而及时有效地发现控制风险的措施,以确保风险得以有效的控制,从而减少甚至消除事故的发生。它将一些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和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带入到了建筑施工现场。同时为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形式创新进行了很好的尝试,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发展和进步积累了宝贵经验。 9结语 依据上述内容的详细论述,可以看出JSA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风险识别和控制的好方法,风险识别与控制评估是一项长时间的工作,它存在于我们的工作和行为中。只有施工现场每一个工人均能够正确并熟练地掌握和使用JSA的方法,真正做到集体参与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风险意识,才能够更安全、更高效地促使一线工人完成现场的施工任务。 作者:任振雷 单位:中咨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建筑安全管理论文:建筑安全管理系统定义与评价 1建筑安全管理系统的描述 建筑安全管理系统,首要的是对安全问题的理解,所谓安全是指人们在研究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寻求自我保护的一种实际需要,是人们继衣食住行之后的又一项基本需求,它是和恐惧、危险等不安全因素相对立的。安全的标准也在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与人类自身认知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没有绝对的安全而言。换句话说,研究安全就默认了一个共同的安全指标。其次要明确建筑安全,建筑安全是一个过程化、程序化、系统化的概念,包括建筑物建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安全因素的总和。具体的来讲包括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和装修以及后期建筑物的维护和使用[1]。明确了以上两个概念之后,建筑安全管理的概念也相应的明确。所谓建筑安全管理是指对建筑物的设计、建设、装修以及后期的房屋维护和使用中所有的不利于安全的因素进行防护、预测、控制的行为。建筑安全管理包括设计阶段的安全管理、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装修阶段的安全管理、建筑维护阶段的安全管理和建筑使用阶段的安全管理。建筑安全管理一般的只能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但不能够绝对的避免事故,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一定程度上能够减低伤亡事故,减小公害。在安全系统的所有环节中,设计阶段的安全系统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安全因素之一。设计阶段的安全不到位,往往会导致施工阶段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施工阶段和维护使用阶段出现的断裂、坍塌等严重问题,多数都是由设计阶段出现的问题,图纸设计的不合理导致了后期建筑物强度不够,造成财产损失巨大。建筑施工阶段的伤亡事故是频率最高的安全事故,主要包括机械事故、触电事故、高空坠落等等常见的建筑事故,健全安全管理系统,对施工过程中用到的仪器、设备定期检查,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规范办事,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施工伤亡概率;装修过程中,由于装修材料、装修设备等的问题,造成的安全问题也屡屡发生。因此,要建立建筑安全管理制度就要有一套建筑安全准则,严格按照准则工作,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伤亡事故[2]。 2安全管理系统的参数定义 建筑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三类:建筑物的不安全因素、施工人员和住房人员的不安全因素、建筑物和施工人员相互交互的不安全因素。建筑安全管理系统的作用就是对这些不利的安全因素进行管理、预测、控制,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可以运用控制理论的方法,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类管理,建立模型。根据投入—产出原理,建立投入-产出模型[3]。Y=Q(R,F)其中:R为安全投入;F为安全生产函数;Y为安全产出。R包括:经费投入、人力投入、安全标准投入、资金投入以及其他的投入。以上投入为建筑安全管理系统的投入参数。Y=Q(R,F)是建立的建筑安全管理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方程。上述方程理论上成立,但实际操作中难以列出具体的函数方程式,为此引入社会参数f、企业参数m、自然参数n。所以上式可以变换成:Y=Q(R,R(f,m,n))。 3安全管理系统的客观评价 通过计算安全评价方程的值来评价一个建筑公司的安全质量好与坏,也可以用来评价两个建筑公司之间的安全管理工作的优劣。在公司管理参数稳定的情况下,只需要提高安全资金投入,就能提高建筑公司的安全管理效果。现阶段,最常见的问题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减少安全人员、减少安全经费的投入、减少安全设施等做法,极大的违反了安全管理法规,更违背了投入与产出的基本工作原理,给建筑行业、社会、居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建筑公司领导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公司的参数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工作人员的素质、施工的技术水平、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和管理制度。这是安全工作最基本的三个保障[4]。要保障建筑安全管理系统正常工作,不仅是建筑公司和建筑施工人员的任务,需要靠整个社会一起共同努力,一起维护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社会除了给予一定的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之外,还要积极的参与到安全管理系统中来,相关的立法机构要建立合理的法律法规对建筑安全系统的管理进行支持和维护。 4总结 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各个行业都得到了显著发展。尤其建筑行业更是发展迅速的一种行业,从事建筑行业的员工包含各色各样的人,现阶段建筑行业主要围绕着高层建筑、偏远地区的房屋建造等危险工程展开工作,危险系数较高,因此,加强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筑安全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和相关的参数定义,并对建筑安全系统进行了评价,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作者:周倩滨 单位: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工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