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不朽,对人文思想,道德伦理,行为习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民族的发展,引领了时代的潮流。时至今日对我国现有的人伦纲常和现代化的进步发展依旧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中以儒学为主要核心,辅之百家众长。其中道家先贤老子讲究人要顺其自然,无为以为有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如何能够和谐共处,是当今人类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在道家中所提倡“自然无为”、“万物与我为一”的哲学思想却正在不断与人类的观点吻合,这些带有明显生态维度的伦理思想与深层生态学所主张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生态整体观、尊重自然的生态平等观以及顺应自然的观点上相契合。 如今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具有许多特色。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将文化元素与环境艺术设计进行融合,筛选其中有益的文化加以发扬,使传统文化因素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现代环境设计将自觉地融合传统文化的设计理念,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现代环境艺术中逐渐体现出来,使其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需求,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符号。运用现代艺术设计手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含义以及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进行阐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环境艺术之中,进而做好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及融合。 环境设计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学科,整个学科的发展历程相对而言是比较短,然而发展的速度非常迅速,它是由于环境而产生的一种艺术设计形式,设计作品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通过设计创作而得以实现。因此中华传统文化便成为现代环境艺术中融合的重要部分,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的运用,不仅通过外在表现形式,而且通过传统文化的观念,融入环境建筑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丰富的外表。同时充分反映了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作品往往含蓄而深刻,它直接反映在当代环境设计领域。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大多注重理性思维和情感艺术的表达。艺术表现力是含蓄而深刻的,通过各种隐含的艺术表现形式,人们留下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产生了足够的艺术感染力,进而提升整个民族的艺术创造力,这正是中国文化的艺术魅力。 传统图案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便是可以直接附着到现代载体上,使其能够形成一种全新的艺术环境,与此同时也传达了传统文化图案的原始内涵。这种运用使其成为一个整体,一个积极的创造和创新。同时,在充分考虑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周围环境的整合程度,充分表达图形的意义,从而赋予图案中现代环境更深的文化内涵。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扬。 在中国建筑设计和图案的设计上。传统文化大多采用隐性的手段来表达情感,无论是外部还是室内的布局,通过展示对象和文化模式来承载文化情感,这种表达方式就是隐性。在现代环境艺术之中。这种隐性表达仍然被广泛使用。它通过各种传统文化因素的组合,表达了从环境本体散发出来的情感,也是传统文化的独特表现。 中华传统文化保持着内向的风格。在传统作品的风格大多是典雅而朴素的。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运用使得作品更加具有观赏性。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众多例子不得不提的便是苏州博物馆,无疑取得了完美继承。苏州博物馆是由著名建筑师裴一鸣精心打造设计而成的。建筑的内部和每一个角落都能够感受到来自江南的婉约典雅,贝聿铭通过古代园林风格,巧妙地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风情融为一体。从而使得苏州博物馆等古建筑以及独特的园林风格造就了苏州市壮丽的景观。通过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内涵相结合,即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心理需求又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充分运用传统文化使其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将有机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既突出现代环境艺术的特点,又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使用不能仅仅局限于复制和仿制之中,更应该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对这些传统元素加以创新,整合这些传统元素,创新重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重新探索传统文化之中的精髓。为其增添新的活力。 传统的材料、色彩和造型给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持久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传统的材料选择和造型都是现代设计形式创造的原型。色彩的搭配会碰撞和重置许多元素,突出浓郁的人文气息,丰富情感,营造具有民族特色和现代特色的色彩风格。例如,中国元素,窗口切割、剪纸、烟花灯在春天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在形式上,要立足于传统造型所蕴含的风格、魅力和形式,突出时代精神,保持传统文化的魅力。随着我国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设计风格。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方向也从强调现代性转向古典设计风格。在设计中,往往会用到一些经典元素,使设计作品一方面具有现代设计风格,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种漫长的历史感,古典与现代的组合设计可以提高设计效率以体现出中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层次,向世界展示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面对当今世界文化的冲击,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保持对传统文化观念的继承,同时与传统文化充分融合,让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还应该注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设计师应把握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心理需求,是传统文化深厚情感的自然表达。传统文化元素被用于现代环境载体中。重组与重构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又符合现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审美心理。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之中,为传统文化找到传播的载体,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术教师应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引入中小学美术教育。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艺术为例,浅谈这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秉持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呼吁中小学美术教育要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本、外来文化为辅助开展教学。 一、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美术教育元素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源远流长,在华夏大地上有着不计其数的艺术产物。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文章以色彩搭配、结构造型、空间布局这三点为切入点,分析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的美术教育元素。中国建筑的色彩搭配,从皇家宫殿中可以看到恢弘大气、金碧辉煌的布局,如白色的台基、红色的城墙、黄色的瓦片、冷色的组画、灰色的地砖,加上蓝天、绿树,可以搭配出色彩冷暖的变化。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强调用色彩搭配出不同的意境。在结构造型上,以单体组成群体,通过一个个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群,这样可以在不同的建筑上做到有区别的和谐统一。单体建筑以石为基,以木为柱梁,通过四个立柱,内部空间划分以间为单位。先人通过辛勤的双手、智慧的大脑书写了中国建筑辉煌的篇章。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空间布局上体现对称、均衡的形式美感,其中包含着长幼、尊卑、贵贱的宗族制度,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这和绘画在空间布局上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美术教育思潮 崇尚自然、爱自然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一个热点话题。古人已经注意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入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艺术造诣的提高,这是美术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教师应该思考,怎样引导学生将真情实感、喜怒哀乐融入尺寸之间。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或鉴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从中体会出不一样的心得。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引导学生将视野放在一个更宽广、更真实的空间或意境中。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引入美术教育是值得深入思考的。由于课业的压力,一些教师和学生忽视了美术的学习。如果学生的审美意识没有经过系统的培养,则难以形成系统的审美意识,而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美术教育是一个有效的改善措施。在信息时代,人们身边充斥着良莠不齐的信息,人们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时间,排除不良信息的干扰。美术教育用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表达自己的创作思想,只要学生秉持认真的态度,就能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建筑艺术错综复杂、博大精深,从任何一个角度入手,都可以成为美术教育的研究方向。我们要珍惜华夏文明的硕果。 三、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建筑群体一般有三种用途:一是为皇家官宦服务,二是为宗教祠堂服务,三是为黎民百姓服务。中国自古以来朝代不断更迭,但宗教一直不断发展。儒、释、道三教并存互补,相互促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思想都能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看到相应的样式。想要汲取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营养,需要合理的计划,不能操之过急,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人们应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美术教师要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人类需要有一个围合的建筑空间,在充满钢筋水泥的现代城市中,很少能看见雕梁画栋的中国传统建筑。因此,教师应将本民族或本地区传统建筑样式与美术教育融合,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感悟的空间,使学生愿意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行政管理本科生就业倾向综述 一、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两种形式。本文采用的直接调查方法有问卷法(合理设计问卷,采用开放式,封闭式或混合式问卷收集信息),文献法(通过书面材料,统计数据等文献对研究对象进行间接调查),访问法(通过交谈获得资料),观察法(现场观察,凭借感觉的印象搜集数据资料)。除上述方法外,还采用了间接调查法,如电话访问、上门访问、即时通讯、电子邮件、数据统计、文献整理等调查方法。 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倾向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我们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7份,调查对象为2011级、2010级、2009级、2008级行政管理专业在校学生。被调查学生占行政管理专业总人数的77%,其中2011级78份,占总问卷29.2%;2010级80份,占总问卷29.96%;2009级55份,占总问卷20.6%;2008级54份,占总问卷20.2%。分析结果如下:第1题:您当初选择行政管理专业的原因是什么?总体来看,最初选择行政管理专业的原因中,因为喜欢而报考所占的比例较大,每个年级几乎都是35%以上。被调剂到本专业的学生也占有一定比重,说明当初招生的时候,行政管理专业并不是热门专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以兴趣报考和被动调剂而来学生的不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学习、使这两类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将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专业特点。第2题:您认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主要优势是什么?从上图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人认为行政管理专业在考公务员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理论上或者表面上也许是这样,但是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我们通过对近几年国家招录公务员情况的观察以及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级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目前的公务员考试科目的设立与专业教育的脱节问题造成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公务员考试中无任何优势,而且招考职位中对行政管理专业的需求并不是很大。 三、启示与建议 “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市场主导的地位实际上已经确立,大学生择业和单位选人的自主性都增强了。所以,学校要引导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念,找准定位。1.充分认识自我,做好就业决策。大学生在择业前应对自己充分了解,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擅长什么,想干什么。注意学以致用,尽量发挥自己专业优势和形象、气质、性格、语言表达能力等非专业优势。2.确立合适的就业目标。在选择职业和确定目标单位之前,应从环境分析、企业分析等方面评估职业和目标单位的各种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4]。“顺从”社会劳动力的流动分配形势,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切忌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挑选就业地域和企业类型。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民经济比较吃紧的社会环境里,应当理智的把握“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灵活的处理面临的机遇。3.树立竞争性的择业观。大学生必须树立竞争性的择业观,主动出击,把能够证明自己才能的各种软硬件拿出来,自我推荐,这样才可能被“伯乐”相中。如果一味的“等、靠、要”,结果只会是一事无成。4.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5.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6.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5]。当前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和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7.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用各类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主动大胆地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作者: 王永明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民办本科院校行政管理论文 一、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民办高校是把“为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决定了学校必须高度跟随社会人才需求情况,重视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而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基本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实践性是该专业的基本特征,在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引入实践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职业素质为基本的目标,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行政管理方法和工具。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的系统性工作,从业人员需要掌握基本的分析工具和办公辅助工具,能够掌握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为此,通过对行政管理专业引入实践教学,教授学生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数学、统计与社会调查等定量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把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整理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逐渐积累,不断提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能力,以适应就业后的工作要求。 2.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公众服务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行政改革制度的不断推行,服务型政府、企业的建设步伐加快,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服务业意识都有较大的改善,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而实践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系统理论知识,更是要把这类基本理论内化为进行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同时通过实践的锻炼,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形成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如何在职场中言行得当,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举止得体,能够为公共管理事业尽职尽责,只有形成了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意识,才能在行政管理岗位上摆脱“官僚”意识,向合格的管理人员角色转变,并实现由传统的“行政”向现代的“管理”、“治理”角色转换,才能符合服务型政府、企业的要求,满足群众的愿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3.培养具备行政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作为地方民办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目的是服务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行政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学科,不仅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大门类学科,而且还要求学生具备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策划组织、协调交际等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素质要求较高,综合能力要求较强。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单纯依靠课堂教学传授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真实工作场合中体会,才会清楚自身缺点,发现问题才能具备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真正去解决问题。 二、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是贯穿于整个大学本科的教学过程,优化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当坚持两条腿走路: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交流;设立四个实践教学板块:专业实践、课堂实验、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采用六种实践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科研课题、基地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1.教学。民办高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实现形式是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方法模拟重现典型事件的场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讲解、启发、归纳总结,让学生讲所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场景中,实现学以致用,并从实际的案例中获得启发,学会归纳总结基本的知识规律,得以把行政管理专业的知识内化为内化为发现问题的认知思维,分析问题的推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判断思维。案例教学法主要运用于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在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教师应当做好做足课前的功课。同时,要指导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包括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消化和运用,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对案例的探讨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表现,善于表达。 2.实验。实验室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实践来检验某种理论和假设。实验教学主要在限定的条件下进行模拟,主要包括电子政务实验、情景模拟实验。电子政府实验主要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通信手段,模拟政府结构组织和工作流程,形成精简的政府运作平台,帮助学生了解电子环境中政府组织的基本结构和日常工作的基本流程,以及政府通过网络平台能够实现的基本职能和工作方式,并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情境模拟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充分利用所学的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知识,身临其境,或者担任模拟情境中的某个角色,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情景模拟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3.实习。实习分为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学年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阶段,毕业实习是大四阶段安排。学年实习主要利用寒暑假,或者学生课程较少的学年进行,毕业实习则是整个大四阶段学生自主选择合适时间自行完成。实习是学生在教师或者具备深厚实践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员指导下,直接参与行政管理事物的具体工作,并从中得以感受、体验工作氛围,验证和修补课堂所学知识,收获相应工作感受,从而调整自身工作态度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时间教学方式。实习要求学校提供丰富的实习基地,并安排专人对实习进行跟踪指导,制定实习后的考核指标进行考核。 4.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阶段最重要的实践课程。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回顾和总结,它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目的,通过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联系具体实践,探索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是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出相关结论的重要学习反馈方式。 作者:梁妍婷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改革研究 一、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 从贵州省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毋庸置疑,它已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极大的差距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欲求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任重道远。总体来看,贵州农业生产方式原始,工业发展落后,城镇化建设水平低,信息化建设滞后,经济发展面临着全面挑战。“十二五”期间,在以交通、水利、通信、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民生问题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人才严重匮乏。同时,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在非公有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现代物流、旅游开发与管理等方面也对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 (二)地方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一定意义上说,长期以来由于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原因,贵州省是传统社会特征保护完好的一块土地,但这也反映了各民族之间的保守性和封闭性,民族间的交往受惯例的影响还比较强,严重制约着省内外信息流通与技术推广,使各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停留在传统秩序之内。但在近几十年来,受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各民族原有的社会秩序也受到了极大地冲击,民族间原有的不和谐因素沿袭下来,新的不和谐因素也凸显出来,从而导致构建新型的、健康的民族关系秩序成为地方社会建设所需。 (三)地方民主政治建设的需求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推行的村民自治制度,双重自治制度使贵州省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表现出特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在维护政治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地区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同时对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贵州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亟待规范和加强———明目张胆的贿选现象,民族势力、宗族势力干预选举的现象,无序参与的现象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诸多现象表明地方民主政治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需求:第一是基层民众的政治素质普遍有待提高,公民参与教育严重缺位;第二是缺乏有政治远见的领导人,缺乏有组织、协调和团结能力的地方精英;第三是体制弊端尚未消除。 (四)地方生态建设的需求 贵州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地表崎岖而且卡斯特地貌占有相当比例,加之近年来在实施“跨越式”发展规划过程中,“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了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比较普遍。正如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所看到的盘县煤矿开采对森林田地的破坏、龙里县发展工业造成的空气污染、凯里矿产资源开发对水资源的破坏等都是鲜活的例子。上述事实充分表明了贵州省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同时也说明贵州省生态建设难度大,生态保护的难度更大。一方面需要研发新技术,制定科学规划来改造自然面貌,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培育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五)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对于贵州省来说也是现实之需,至于说保护的价值与意义我们在此姑且不论,仅仅针对我们在调研中所看到的具体事实作以说明。近年来,贵州省已经在逐步实施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计划,以此来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此项工程的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如下一些制约因素:第一是资金投入不足;第二是专任教师缺乏;第三是学校、家庭、社会及各主管部门配合程度低;第四是各主管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我们调研的惠水县好花红小学、麻江县的下司小学、花溪区的孟关小学均存在上述问题,尤其表现在师资方面,在这些学校民族民间文化虽然排进了课表,也走进了课堂,但却没有专任教师,往往都是学校临时聘请的民间艺人在承担此项工作。同时,各主管部门职责不清的现象普遍存在,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任务究竟由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民族宗教事务局还是由学校来负责,各单位或部门分别承担何种职责,发挥何种职能,这些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六)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近几年贵州省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才缺口大,根据贵州省“十二五”人才开发研究报告获知,2008年贵州省人才总量已达到192.39万人。按照人才类型分解为:专业技术人才78.22万人、技能人才52.78万人、农村实用人才27.54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7.59万人、党政人才16.26万人;预计到2015年人才总量将达到249.52万人,上述各种类型的人才将分别达到85.29万人、70.73万人、51.17万人、22.74万人、19.35万人,人才总缺口为56.89万人;预测到2020年人才总量将达到307.02万人,上述各种类型的人才将分别达到91.3万人、88.1万人、79.41万人、28.2万人、20.1万人,人才总缺口为114.63万人。上述数据显示在未来5~6年时间内人才总量缺口超过百万,而贵州的实际情况表明,本省人才外流严重,弥补人才缺口的现实途径主要是依靠引进,而依靠引进必然加大财政负担,从而导致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的紧张。缓解这种紧张的理性选择是,一方面适量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本土高校的潜能,通过改革创新培养方式、改革教学模式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在贵州省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生态建设以及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各方面都存在极大的需求,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需求都是地方社会自身难以满足的,必须求助于各级政府、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尤其是地方发展对人才和各种技术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高等教育来实现,依赖于有现代观念和技能的人才来实现。 二、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贵州省民族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状况 贵州省民族院校共有4所:贵州民族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更名为凯里学院)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其中有三所高校设置了行政管理专业:贵州民族大学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1988年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生,每年的招生规模在50人左右;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设置在管理科学系,2001年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生,每年的招生规模为在50人左右,该校还设置有行政管理成人教育专业,招收本、专科学生,招生规模每年在100人左右;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设置在政治历史学院,但是只有行政管理专科专业。由上观之,贵州省设置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民族院校共2所———贵州民族大学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每年的毕业生为100人左右。 (二)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招生、轻培养。 由于现代高等教育直接与学校的经济利益挂钩,招生数决定了财政拨款额度,所以各高校普遍在每年招生时的力求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更多招生指标,但是学校的配套设施、配套管理远远达不到现代高等教育要求,致使学生、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低。贵州省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分别设置在二级学院,但是二级学院没有独立的财政支配权,致使真正的教学机构常常处于尴尬境地,很多创新计划和方案难以实现。 2.重理论、轻实践。 “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教学”是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培养模式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贵州省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也不例外。有些高校的学生进校四年时间从来没有过一次真正的实习、实训或实践,以至于他们毕业之后不清楚各级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能配备、财政预算、中长期规划等,他们的知识只是停留在教材之中。以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便是考取了公务员或者是选调到各级地方政府,他们也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期,去学习、熟悉老一套的地方政府管理,更不用说创新地方治理模式。 3.重教学、轻教研。 虽然目前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都设置有教研室,但这些机构基本上从事的是一些常规性的工作———编写课程计划、征订教材、安排教师课程、检查教师撰写的大纲讲义、了解学生对老师授课评价、组织命题评卷登分、组织听课评课、撰写学年工作总结等,而在教学团队建设、教材体系建设、课程体系梳理、衔接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地方努力不够。其结果是没有成型的教学团队,教师授课杂乱,难以对相关课程进行深入研究;教材体系设置不科学,有些学校甚至在行政管理专业开始物理、化学课程;有些相近科目由于是不同教师讲授,某些章节内容重复教学现象普遍;照本宣科,不注重学科前沿、热点问题研究,等等,诸多现象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挂科现象普遍。 4.重学分、轻能力。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按照课程性质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按照规定要修满170学分左右才能毕业。前三种课程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学》《管理学》《行政组织学》《管理心理学》《西方管理思想史》《社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政府经济学》《地方政府学》《政府政策研究》《行政案例分析》《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民族学》《民族理论与政策》《贵州省情》《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研究》《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研究》《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研究》《政治学原理》《比较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法学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宪法学》《行政法律法规》《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社会统计学》《基础写作》《秘书学》《公文写作》以及一些公共课,修完这些课程加上毕业论文等基本上已经足够修满学分,专业选修课流于形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重心基本放在理论课上,一种象牙塔式的教育模式,难以训练学生的实际能力。 5.重目标、轻激励。 在对教师的管理方面,通常强调的是是否有大纲、教案、讲义,是否按照教学进度授课,是否给学生安排有作业,是否完成规定听课评课数量,是否按时授课,是否有旷课、迟到、早退现象,是否完成了教材安排的全部教学内容,完成了这些指标,没有出现所谓的教学事故,则年度考核就在合格及以上等次,年终可以全额领取绩效奖,而且有些学校的绩效奖是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的“大锅饭”式的奖励方式,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差异不大,人为控制现象严重。这样一种管理模式对教师激励严重不足,致使教研、教改、创新教学几乎陷于停顿。这种管理模式无法使教师获得成就感,无法使教师把教育教学作为自己毕生最热爱的事业。 三、行政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行政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在于:通过改革使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能够适应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服务于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改革。 (一)更新教学理念,创新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以后,地方院校的管理权限从中央部委下放到地方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地方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地方院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取决于各专业培养的人才质量和水平。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必须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总体目标,把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作为专业综合改革的关键。在管理体制方面,秉承民主管理理念,坚持调动师生参与教学过程和环节管理,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培养模式 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使课堂丰富多彩,轻松愉快。在培养模式方面,改革传统封闭式、填鸭式的象牙塔培养模式,采用“5+3+2”的“理论学习———实践运用———科学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本专业学生四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安排50%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安排30%分时间和精力进行实验、实习、实训,安排20%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研究,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团队 由院系领导牵头,由教研室主任负责,认真梳理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特征和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删减一些课程或重复的章节,增加一些前沿性的、实用性的、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课程。根据行政管理专业特点,可以将开设的课程科学而又合理地进行分类,使之形成课程群。具体分类如下:管理学课程群(包括《行政管理学》《管理学》《行政组织学》《管理心理学》《西方管理思想史》《社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政府学课程群(包括《政府经济学》《地方政府学》《政府政策研究》《行政案例分析》《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等课程);民族学课程群(包括《民族学》《民族理论与政策》《贵州省情》《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研究》《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研究》《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研究》等课程);政治学课程群(包括《政治学原理》《比较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课程);法学课程群(包括《法学概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宪法学》《行政法律法规》等课程);现代技术学课程群(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社会统计学》;写作学课程群(包括《基础写作》《秘书学》《公文写作》等课程)。在此基础上组建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团队协调教学内容,这样既有助于课程体系建设,也可以避免重复教学的问题。 (四)开辟实习基地,提升实践能力 根据行政管理专业特点,尤其是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是民族地区各级地方政府,所以应该在民族地区广泛开辟实习、实践、实训基地。贵州省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还有其他市的自治县和民族乡,可以为行政管理专业师生进行教学实践提供很好的平台。基地建设应该采取共建的方式,由各校行政管理专业所在院系与地方政府共同负责,而且要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第一是要定期开展活动,让该专业师生参与、了解、学习地方政府的运行过程,研究地方政府面对的改革与创新难题。第二是要将研究的结果、方案反馈给当地政府,以便为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通过基地建设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把握学科前沿,加强科学研究 在专业综合改革阶段,还要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项目研究,聘请知名专家来学校指导科研和专业建设,选派贵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到合作学校考察学习。力求通过交流学习,进一步深化合作领域,拓展合作范围。同时在专业综合改革阶段,还要不断扩大合作学校的范围,尤其是加强与国内民族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各民族院校的资源,组建跨校科研团队,建立合作机制。 (六)广开就业渠道,引导学生分流 近年来,由于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带来了一定的就业压力,学生毕业之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培养阶段就要本着“统一培养、分类指导、注重能力、合理分流”的原则,科学预测,合理培养,便于分流。结合贵州省“十二五”规划对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需求实际,特别是随着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的展开,大批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广大农村迫切需要技术服务与管理人才。因此,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按照“4+3+2+1”模式引导毕业生分流比较合理的,即:40%的学生进入各级各类公务员队伍,30%的学生进入各种企、事业单位,20%的学生进入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行列,10%的学生考取研究生。 作者:饶义军单位: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研究 摘要:以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目标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其实施效果,得出本科院校应健全行政管理专业化培训制度,完善人才绩效评价制度,摒弃教管兼任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 我国教育领域不断强调大众教育的重要影响力,本科院校在不断扩大其规模的同时,提出以实现管理效率、成果最大化为开展行政管理的主要目标[1]。由于本科院校在发展历程中所包含的内部结构趋向于复杂化,使得行政管理人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加之大部分本科院校仍然存有“教师乃立校之本”的传统观念,致使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比重较低,且许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受自身工作经验的制约,在未能充分掌握高层次行政管理工作内涵与规律的前提下,贸然开展日常管理工作,造成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能力与学识无法满足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实际发展需求与未来发展方向。 1专业化发展目标 对于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而言,专业化的本质为发展历程中展现的动态性特点[2]。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目标包括:其一,建立、完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组织机构,实现该组织机构的深度成熟。其二,明确行政管理人员从业要求与标准。其三,确保行政管理人员拥有一定程度的专业自主权。其四,引导行政管理人员严格遵守自身行业的行为规范与道德规范。其五,促使行政管理人员掌握本科院校(独立学院)教育管理技能与理论知识。其六,接受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及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行政管理专业培训与教育。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要求行政管理人员成功进入“专业化管理者”的行列,并促使行政管理人员在不断科学认识所属职业本质与特殊性的基础上,增强其专业理论素质、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写作能力,等等,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稳定性。 2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专业性。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人员自身具备的知识体系协调性差,无法满足本科院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知识底蕴的实际要求。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较低。在我国,制约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瓶颈在于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不高[3]。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此类问题多表现为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现有的行政管理机构存在设置重复、层级多等现状,致使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清、分工不科学,并且仅强调经验管理的意义,而忽视了合理管理、系统化管理的现实作用。第二,缺乏岗位专业化发展意识。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在自身对工作满意度低等情绪的影响下,存在离职意愿,其中,拥有处级及以上职务、拥有硕士等高等学历的行政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较大,而其出现离职意愿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薪酬待遇等无法满足其对职业生涯的渴望。目前,我国部分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实施现状不尽合理,尽管培训项目较多,但其主要集中于政策与教育理论的探索层面,而尚未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课程,诸如沟通技巧培训、礼仪知识培训、文件整理能力培训、公文书写能力培训,等等,所以,此类本科院校的现有行政管理人员逐渐失去了对自身工作岗位的兴趣,无法在日常工作中激发其自身的工作热情,造成行政管理工作处于低效率、低质量、低专业化的状态。第三,教管兼任问题大。受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任务、行政管理工作内容脱节的影响,部分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在优秀教师中挑选能够兼任行政管理人员的教师,而此类教管兼任教师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行政工作或教学工作中,致使本科院校无法及时实现改革目标。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教管兼任的教学方法能够保证行政管理人员同时完成管理任务与教学任务,但是,随着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管理内容和涉及范围日益复杂,行政管理与教学科研之间经常发生角色冲突,使得教管兼任教师的精力较为分散,无法提升教学质量与行政管理水平。 3专业化发展策略 第一,健全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培训制度。推行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认证机制,保障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高素质与专业性。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化、充足的培训机会,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人员培训机构,激发行政管理人员获得更高学历的积极性。可采取建立行政管理学科的方式,相应提升其在行政管理实践等方面的培养力度,即在实施行政管理人员高学历化制度的基础上,确保行政管理人员拥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完成教育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攻读。为了提升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培训制度的有效性,院校管理人员需在此方面做到以下两点:其一,增强专业化培训课程的目标性、系统性与计划性,以自身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与资源条件为基础与前提条件,综合考虑培训效果与人才培养的现实作用。其二,实现培训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开展的专业化培训课程需同时涉及人际沟通、礼仪知识、管理方法、公文写作等不同层面,以确保行政管理人员具备多种工作能力与素质[4]。第二,完善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机制。绩效评价制度的完善与推行,有助于行政管理人员在增强自身专业化程度的同时,发挥保障与引导作用。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本质特征要求行政管理工作具有职业性,需要各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与人员准入制度,并要求行政管理人员于入岗前参加系统培训,只有在完成规定的学习课程之后,才拥有基础的任职资格。以本校的发展需要、规模与未来发展方向为立足点,将管理、科研、教学任务作为有效依据,在可操作、实际、透明、科学的原则下,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机制的应用效果,确保薪酬待遇等能够与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技能、知识水平相吻合[5]。第三,摒弃教管兼任的教学方法。为减少教管兼任教学方法的消极影响,应适当减少或消除教管兼任现象,促使教师能够专注于研究与教学。首先明确教管兼任现象出现的前提条件,诸如行政管理人员暂时性缺失等,不可将此种教学方法发展成为普遍现象[6]。对于涉及学术范围、发展方向较小的部门或岗位,需注重聘用专职员工,以便提升学术研究教师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在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进程中,本科院校还需充分重视学术委员会的中心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其监督、提醒行政管理人员管理行为的效用[7]。 4结语 在推动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健康发展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现实作用,尽管本科院校面临内部结构日趋复杂化的现实条件,亦需注重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应根据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引导行政管理人员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专业化培训机遇,在健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人员聘用机制的基础上,督促、保障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进程,有助于实现增强综合教学水平的目标。 作者:唐成龙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1996-1997年,教育部将行政管理专业从政治学大类变为隶属于新设立的公共管理学大类,并改名为行政管理。这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更名和更改隶属关系,行政学偏重理论分析,行政管理学则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而且更偏重实践性。然而,在行政管理实践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措施,不断完善。 一、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行政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型非常强的专业,国外的行政管理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如法国国家行政学院的学生一半的时间在校外实践学习,加拿行政官员培训学院的学习计划超过70%安排在校外。而我国大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偏低,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导致实践教学很难落到实处,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实践能力也不高。不仅如此,实践教学体系在我国还不是很完善,如实践教学缺乏整体规划,需要什么建什么,缺少针对性的环节,毕业实习、专业实习过于单一且流于形式,实践经费支持不足等。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意识不足、动手能力较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 2、缺乏有力的实践教学措施 许多学校为了加强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特意制定了相关制度和措施,但这些制度和措施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认真的贯彻落实,执行力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过程管理难度大。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主体,而教师起着从旁指导的作用。无论是实践、实验还是实训,学生在完成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没能给予相关信息的支持,最终容易导致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的失控。二是实践教学监督管理难度大。在许多学校的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管理多为“放羊式”管理模式,学生误认为实践教学就等同于放假,这种现象是缺乏实践教学监督和责任机制直接造成的。三是实践教学考核难度大。行政管理专业对学生实践教学情况的考核往往是通过报告的形式进行,很多学生都是互相抄袭或网上下载,在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大一统”和“一刀切”的不良反应,最终导致实践教学考核停留于纸面,起不到实际效果。 3、缺乏完备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众所周知,任何专业的实践教学都需要健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制度作保障,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也不例外,当前,我国很多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缺少完备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实践、实验和实习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学习规范建设,这是很多学校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一些学生会选择网上下载、抄袭或闭门造车的方式来完成实践教学的报告或设计,最终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运作效率,很难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教学目的[1]。二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缺少足够的工作人员来保证校外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常见的现象是一个老师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实践教学基地完成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很难保证学生实践教学质量,并且加大了教学管理和控制的难度,实践教学目标的落实存在一定困难。三是缺乏物质基础和财力资源。许多学校增设行政管理专业的一个原因是该专业运行成本低,几乎不需要建设实验室,不需要承担校外实习费用,然而,过去传统、落后的教育条件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专业发展要求。 4、缺乏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需要建设,并保持相对稳定,没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实践效果就难以保证,虽然许多高校充分意识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并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与政府、企业和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许多校外实践基地往往流于形式,无法满足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一是合作单位“不需要”,由于实习时间短,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学生到实习单位不能帮太多忙,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给实习单位增加“工作量”,因此,很多实习单位不愿意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二是学生到合作单位学不到“真金白银”,很多合作单位只是被动地接受学生到企业进行的实践,只让学生做一些基本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对于一些行政事务的核心很少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参与。 5、缺乏优质的实践教学师资 目前,各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在开展实践教学中存在诸多不足,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影响了实践教学成效。一是专职教师缺少实践经验。许多院校的专职教师是刚毕业的应届硕士和博士,他们学历高、理论功底扎实,但是没有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工作和实践经验,缺乏实践教学意识,实践教学能力和策略有待提高。二是有经验的兼职教师偏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聘请校外有经验的实践教学教师的制度还未健全完善,经费没有保障,导致聘请不到优秀的兼职教师,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三是实验人员人手不够。各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高层次的实验人员稀缺,很多实验室是一人身兼数职,既是实验老师又是技术员,还同时是管理员。这些都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行政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 二、完善行本科院校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思考 1、深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各学校应通过深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学校要摈弃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强化实践教学意识,与时俱进,树立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人才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多角度的把握实践的内涵,树立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其次,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实践教学活动。学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指导意见、考核标准、奖励措施等规章制度。再次,将实践教学活动贯穿于课程体系中,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体系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时间和进度[2]。总之,学校要结合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特点,制定完善具有鲜明辨识度和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体系。 2、细化实践教学措施,注重人才培养效果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实践教学应该建立健全实践教学措施,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控制和管理,坚决杜绝“放羊式”的管理模式,改善“网吧式”的机房环境,遏制“茶馆式”的教学课堂,不断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实施监督机制和责任机制,注重人才培养效果。一是要进一步规范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加强学生的学习管理措施和责任追究办法,规范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生的实践行为,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二是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客观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实践教学评价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找到一个实用型、创新型的考核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考核效果,达到实践预期目标。通过考核来调控实践教学。 3、强化实践教学保障,夯实实践教学物质基础 强化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是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前提,也是其有效运行的关键,具体来说,应从经费投入、组织机构、实践基地等方面提供可靠地、充足的支撑保障。一是要加大对实践教学财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落实分级投入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资金投入比重逐年增加。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提供教学保障基础。二是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主抓实践教学工作。该机构作为常设机构,要全面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过程监控、实效评价和经费使用等。 4、升化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行政管理是一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相结合的学科,在实践教学中,要建立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高校要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方针,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与校外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逐渐形成稳定性强,类型丰富的实践教学基地群,不断满足学生社会实习的需要。同时,要切实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作用,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此外,也要鼓励教师深入实践基地,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更好的开展本职工作[3]。 5、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组建一支思想作风硬、业务素质强、理论素养高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是制定教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通过改善工作量计算方法、更新薪酬分配制度、优化职称评定政策,对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二是建立完善高校与合作单位的交流机制。学校尽量多推荐骨干教师到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学习和挂职锻炼,并参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业务流程,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三是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公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定期开办讲座,或者以导师的形式承担一部分实践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结语 总之,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还存在诸多问题尚未解决,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努力学习国外的优秀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教学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号入座,争取早日为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需要各高校人才管理和培养者敢于突破与创新,在学校、社会、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会逐步加强,实践教学的教育效果将越来越好。 作者:刘武阳 江毅 单位:湖南警察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探索 一、许昌学院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发展概况 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8年设立,围绕学校“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理念,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定为:立足许昌、辐射周边的行政管理方面理论研究的“领头羊”、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实践改革的“助推器”,为许昌市及周边地区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政府改革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根据许昌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扎实的行政管理学专业知识、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科学的管理理念、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科研机构从事行政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行政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9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5人、助教4人,50~59岁1人、40~49岁3人、30~39岁5人、20~29岁3人,教师的学科专业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经济学、社会学等,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人员稳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强科研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有效保障了本专业日常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于2008年9月开始招生,首届招收学生67人,专业开设7年来,共招收学生381人,已毕业学生265人,目前在校学生116人。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并以河南省内招生为主,生源较为充足,一志愿上线率较高,近年来招生规模较为稳定,一般在40人左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为考取研究生、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以及在企业从事行政、文秘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工作。 二、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具体,缺乏专业特色。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定义为: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是一种指导性意见,很多新建本科院校简单照搬照抄了这一意见,使得培养目标与规格表述不够具体。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设立之初,也采取了同样的阐述方式,使很多学生对行政管理专业的性质和特征、自己应掌握的专业技能、毕业后可从事的职业等问题缺乏清晰的认知。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忽视核心能力。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一般都是立足原有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一是存在着“面太广、量过大”的问题,即课程涉及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看似知识覆盖内容丰富,实际上却挤占了专业核心课程;二是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即概论和原理类理论性课程开设的比例过大,而诸如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等操作类实践性课程开设的比例很低。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开设之初,而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缺乏对口专业教师等原因,部分专业选修课并没有开设起来,使得学生选择余地很窄。 (三)教学方式不灵活,脱离社会现实。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且创新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陈旧和教学方法的单一两个方面。在教学内容上,过于依赖教材进行课程基础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科和专业发展动态的引入,使课程教学缺乏深度和前瞻性;忽视了现实行政实践的发展,不能做到课程知识讲授与行政管理实践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教师理论讲授的方法,形式较为单一。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也曾存在上述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专门增设了专业见习、行政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还选派教师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四)实践教学不系统,影响专业技能。行政管理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实现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而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实践教学不系统是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手段;二是实验室数量少,阻碍实践教学的开展;三是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类型单一、数量不足的问题,部分学校只是在学校所在地的政府机关开设了实习基地。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加强的过程,在制度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方面逐年加强。 (五)师资力量不雄厚,制约专业发展。很多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配备,多采用原有专业教师代课的形式或聘请其他院系的教师授课,导致授课内容与行政管理专业的结合不紧密。很多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没有直接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经历,在贯彻落实实践教学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开设之初,专业教师只有4人,一些专业课程由法学、思想政治等专业的教师授课,而文秘学、电子政务、经济学等课程则聘请文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相关专业教师授课,目前仍缺乏有行政实践经历的教师,仅有两位教师具有高校行政工作经验。 三、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科学进行定位。要理清培养思路,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形成清晰准确的专业定位,即明确行政管理究竟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当具备哪些专业知识与能力,行政管理的专业优势体现在哪里,学生毕业后具体可以从事哪些职业、做什么工作等。在具体的目标表述上,在贯彻国家对行政管理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加以明确和细化,从思想观念、理论基础、职业技能和就业方向等方面进行补充和完善。详尽的培养目标不仅为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指明方向,还可使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清楚地知道需要学习哪些知识,未来何去何从,对自身发展有更合理的规划和认识。 (二)立足区域发展,培育专业特色。国外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大都注重突出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国内部分重点高校也开始着力打造本校行政管理专业的特色品牌。新建本科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起步阶段就应该树立品牌意识,充分考虑到自身的资源优势,立足区域发展,合理定位专业建设目标,并以此为方向在学术研究与特色课程建设方面有所侧重,突出自己的办学优势,打破“千人一面”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提高学生的竞争力,顺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办学特色建设需要长期的发展过程,要避免因刻意追求特色而违背教学规律的偏执做法。 (三)优化课程设置,完善知识结构。要重新审视区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原有专业课程进行编排与整合。一方面要把握住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方向,不断补充反映学科发展方向的前沿性课程,逐步形成重点突出、知识全面、前瞻性强的理论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不断整合、精简与强化,进一步突出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知识和专业竞争力;此外,要适当增加行政法学、经济学、管理心理学等内容,尤其注意与行政管理课程的衔接与结合,并加大工具类课程的比重,强化学生专业方法与技能素质的训练,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四)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能力。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要在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一是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说教式的传统授课模式,积极探索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保证实习质量,要加强校内实训场所和实验室建设,以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见习和实习机会,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稳定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加大师资建设的投入,着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是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要积极引进行政管理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教师,尤其是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知名度、科研成果显著的骨干教师,充实教师队伍的同时,提升教师队伍发展的潜力;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攻读博士学位或开展课程进修,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要加强与党政机关及企事业的联系与合作,聘请有行政管理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派遣教师外出参加挂职锻炼,努力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 作者:张磊 单位:许昌学院法政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论文 一、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主要问题 1.专业定位与实践相脱节 狭义的行政管理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运用公共权力、承担公共责任、解决公共问题、保障公共利益、满足公共需求的一种最为广泛、最为经常、最为直接的国家行为。而广义的行政管理则指一切社会组织,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在职能范围内所进行的一切组织活动。目前从学科角度而言,将行政管理作狭义的理解具有普遍的共识,即将行政管理定义为政府机关的管理行为。但我国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即公务员的选拔制度却与此专业定位有着严重的滞差。无论是2005年的《公务员法》还是2007年的《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都明确了进入公务员系统只能通过统一的考试制度。以目前的考录比例,绝大多数的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都从事专业以外的工作。因此,许多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持较为悲观的态度,因找不到努力方向而迷茫。由于不能深刻领会专业的学科内涵及涉及领域,因而学习的积极性亦不高,甚至认为专业理论只是高谈阔论,纸上谈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学校品牌对生源及就业的影响较大 行政管理专业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在中国高校恢复设立的,其学科体系相对而言并不成熟。而各地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多为近十几年从地方政府所属的专科院校发展而来,其知名度及社会认可度均不高。行政管理专业在这些院校又多为新设专业。这些因素导致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对考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考生报考不积极。以笔者所在的金陵科技学院而言,其行政管理专业的多数生源来自于校内调剂。而在就业时,多数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还是倾向于录用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校毕业生。严峻的招生及就业形势,使得这些院校的行政管理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培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3.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缺乏足够的实践环境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单纯来自教师的讲授。实践是学生消化、吸收及运用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实践的地位及形式不明确。虽然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十分强调实践性,但从课程的设置而言,理论类课程所占比例较高,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面的课程比例则明显偏低。另一方面,实践课程的形式亦比较单一。课内实践主要体现为案例分析,虽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引入案例,但教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这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课内实践。而所谓课外实践,由于受到实习基地等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并不能在实际岗位中真正得到锻炼,社会调查也不能充分展开,只停留于利用图书资料及网络资源完成实践报告的阶段。 4.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行政管理专业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但该专业绝大多数均为教学型或研究型的教师,并未有行政机关的实践经验。对于不以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研究型大学而言,似乎问题并不是太大。但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师而言,在人才培养方面就存在着不少的困难。由于专业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的经验和能力,不能了解行政管理的现实,因此在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方面捉襟见肘,从而导致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实习制度不健全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普遍现象。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合理设计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设计: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目标,而评价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则为就业率。因此,行政管理专业必须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如果仅从学术角度对行政管理作狭义的理解,那么毕业生的就业将以考公务员为主,这就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而现实中的情况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只有极少数在行政机关工作,而大多数却在企业中工作。根据这一特点,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为:既能胜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第三部门中公共行政管理的工作,又能在企业中从事企业行政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由于企业行政管理属私人部门,政府行政管理属于公共领域,因此企业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则是充分协调企业与公共部门(政府)之间的关系,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就要求在专业定位中,除了重视专业基础理论的夯实,还要突出公文写作、信息处理、组织协调、政策分析等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培养。 2.重视专业的品牌建设 专业品牌的提升在于教师整体科研水平及对外开放的程度。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起点较低,绝大多数的专业教师基本都是在校园内进行封闭式的科研和教学,缺乏学术活动的参与和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因此,一方面要积极进行学科的人才建设,大力引进学术界有影响的专家及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另一方面要鼓励支持教师进行科研活动,努力增加专业教师外出交流的机会,逐渐积累专业教师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3.强化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一方面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力求课内教学实践的成效。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判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思考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在课堂中多引入一些具有时效性、积极意义的案例,如以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组的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中国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以美国政府的“停摆”事件组织学生讨论行政权力与立法权力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行政管理专业的特征与功用,使学生认识到行政管理并不空洞,是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一门学问,从而重拾对专业的兴趣与热爱。但案例毕竟还是一种间接的实践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酌情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更加逼真的手段,增加学生对行政实践的感性认识。这有赖于行政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完善,如电子政务实验室及办公自动化实验室等,学生在课堂内就可以进行模拟实践,模拟政府机关的运行和操作流程,熟悉和掌握常用的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就是要将学生的课外实践落到实处。课外实践是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应用型的行政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保障课外实践的效果,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时间是必须的。不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将实践安排在大四,并采取“放羊式”的自主实习方式,这造成了学生的就业、考研与实践相冲突,影响了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的接纳程度。因此,课外实践的安排应该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为宜,且应由学校组织正规的专业实践,多联系实习单位,由实践指导教师带队实习,并进一步明确实践指导教师的责任。教师要积极与实践单位沟通,鼓励引导学生去独立解决和处理问题。包括批发文件、操办会议,甚至独当一面地协调部门关系等。对学生而言,从这样的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既提高了行政管理机能,又了解了当前社会的用人趋势,发现自己与实践所需能力的差距,提早认清就业形势,为顺利就业创造条件。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还要将课外实践常态化,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或利用假期做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研究。总之,这些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体验是校内学习不能得到的,学生要通过一切实践机会使自己能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4.不断优化实践型师资结构 优化的途径就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要走出去,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公共部门的联系。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有计划地聘请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资深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有针对性地实现行政理论与行政实践的对接;教师应有意识地参与政府部门的公共决策过程。目前,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而民主化的社会参与度越来越高。各级政府亦应积极为此创造条件,重视决策过程中专家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创造条件,让行政管理的专业教师参与政府决策过程。如此,既为社会服务,又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此外还要加强与公共部门的合作,积极承担公共部门的横向课题。因为这些研究项目最直观地反映了我国行政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教师通过研究,为理论向现实的转化创造了条件;学校还应有计划地派遣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去行政部门挂职锻炼,或联系相关部门进行顶岗实习。同时将实践成绩纳入教师的职务晋升及职称评定体系。 作者:刘霆单位:金陵科技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思路 一、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性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作为专业办学理念的具体载体和实践形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它是制定专业教学大纲、设置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方式的前提与基础。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其必然性的。 (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必然要求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和社会全面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这也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思学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作为最早开展公共管理教育的美国,将现代公共管理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也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对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的行政学专业(二级学科)归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并更名为“行政管理”。这不仅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科归属上的变化,而且有着更深刻的内涵,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①。由此可见,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是国际通行做法,抑或国家政策层面的推动,作为我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成为必然选择。 (二)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所在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需要和政府支持,地方本科院校得到较快发展。然而,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属于教学型院校,受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师资水平、设备条件、经费支持和生源质量等历史及现实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无法和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上进行竞争。因此,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的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当前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新技术并能熟练运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意味着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既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高水平研究型高校不同,又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高专类院校不同,体现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区别于其他类型高校的本质特征。地方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在中国行政管理教育体系中的处境,与地方本科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处境基本相似,这也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必须遵循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关键,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方式上围绕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展开。 (三)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的扩招以及高校合并潮后行政管理专业的大量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不断攀升,而市场上的行政管理就业岗位并没有同步增加,供需矛盾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就业压力日益显现的同时,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知识基础薄弱、适应能力不够、应用能力较差等成为许多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通病。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令人担忧的学生就业能力,如何适应就业市场的新形势、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议题。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所拥有的,别人不具备或无法在短期内具备的,包括学业、技能、理解能力以及个人品质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态势。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衡量行政管理专业建设水平的核心指标。当前市场中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是那些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熟悉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和其运作程序,能够针对行政管理中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应用型人才。根据“需求决定教学”的思路,行政管理专业应从社会需求考虑,构建应用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比重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本科院校更应该以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比较优势。 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矛盾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矛盾,还没有形成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导向不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确定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改革的重要依据。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为适应计划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其表现之一就是高等学校实行统一的专业目录和人才培养目标,导致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个样、相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个样,严重制约了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应用性导向不明,其与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无二致,即主要依据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一界定如果说对一些重点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还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话,那么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则显得十分模糊、空泛。实践中,许多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虽然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并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是照搬了教育部和一些重点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做法。 (二)课程体系设置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缺乏专业特色从现实情况来看,多数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系统设计和全盘思考,存在课程设置单一趋同、体系庞杂、层次混乱等问题,导致其人才培养缺乏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1.政治学类课程所占比重过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在国家的专业设置目录里,行政管理专业被安排在法学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在1997年对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行政管理专业设置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行政管理专业从政治取向转为管理取向,但行政管理专业是从政治学母体中分离出来的,在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延续性使得行政管理专业学习的内容还是以政治学理论为主,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政治学类课程所占比重过大,管理类、经济类、定量分析类课程比例较低,行政管理专业出现了戴着“管理的帽子,却主要学习的是政治学方面理论知识”的尴尬状况。2.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尽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设立为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课程设置中大量增加了企业管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课程,却使行政管理专业出现了“大而全”的局面,在几乎相当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定位下,知识杂而不精,缺乏专业性,直接表现就是课程结构不合理。多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基本原理类课程所占比例为50-60%,明显偏大,而培养学生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方面的专门化知识技能课程不到20%,明显偏小,课程针对性、实用性不强②。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甚至出现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思想深度、理论扎实程度不及政治学专业学生,管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又不如其他管理专业学生的困境。3.课程设置趋同且随意。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虽然拥有的资源不同、条件不等,但基本都遵循原国家教委统一的专业规范甚至照搬某些重点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地方本科院校之间以及与重点大学相比,所开设的课程基本雷同,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作相应调整。而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受制于师资条件,其课程设置甚至视师资情况而定,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波动性较大。 (三)教学方式上,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性不足 教学方式是学科建设的具体手段,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方式单一,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显然不利于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1.教学方式单一,以“灌输式”为主。长期以来,在“以校园教师为环境、以任课教师为中心、以纸质教材为工具、以强制灌输为手段、以试卷考试为结构”的教学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采取的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讲解片面追求知识的全面性、理论的系统性,忽视了该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等特点,不重视案例教学,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的运用。2.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行政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性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特征,“它是实际的、应用的、具体的……实践性是行政管理学的生命力和效用性的基础。如果不能从实践中发掘课题和解决课题,行政管理学就失去了现实意义”③。同时,作为基本的教学形式,实践教学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实践教学被作为理性认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加之教学资源的限制尤其是实践教学师资短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和课时较少,实验教学开展滞后,实习基地流于形式,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三、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路径选择 现有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求其必须立足于自身特征与优势,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上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一)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 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既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我国公务员实行“凡进必考”制度,且每年公务员招录数量有限,明确要求只限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报考的职位更是少之又少,竞争异常激烈,仅有很少部分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有幸考入公务员队伍。因此,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相对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而言,就业市场对于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这注定了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将更多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在企业里从事执行性综合管理与专门服务的行政管理人才。根据目前就业市场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重点培养两种类型的人才:一是培养能满足企业需求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如行政助理、文员、秘书、公关人员等;二是培养能够胜任市、县、乡镇、街道工作的公务员或城市社区人员、村官,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山区所需的行政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执行性综合管理、应用写作、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操作、办公自动化应用、公共关系、会议活动组织管理等专业核心能力,使学生能够善于运用办公软件、财务和统计软件,熟练处理文件、报表等相关事务,能够作为得力助手有效地辅佐领导实现科学管理。 (二)优化教学内容 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在遵循国家规定的主干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自主性,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使课程设置与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目标相符。1.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宽基础”就是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要体现“通才”教育的理念,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活模块”就是以学生能力培养尤其是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使学生具有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具体做法是建立一个基础模块和几个方向模块(如企业行政管理方向模块、公共事业管理方向模块、公务员考试方向模块等)。同时,课程设置要体现动态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降低政治学类以及管理学基础方面课程所占的比重,增加与当前行政管理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的课程,如增加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电子政务、公共部门预算管理等技术性课程和一些社会统计、社会调查等方法类课程。2.课程设置应突出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突破传统的统一设置课程的思路,除了按专业性质要求和学科发展规律设置课程外,应结合地域特色,整合优势学术资源,突出自身的课程特色和办学优势,确立不同的学科取向。如财经类院校突出政府经济管理,理工类院校突出电子政务管理,农林类院校突出农林管理,海事类院校突出航运管理,矿业类院校突出矿山安全管理等。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在非主干课程或选修课程方面应体现自身的专业特色,设置一些有优势和特色的课程,逐渐形成不同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以特色创品牌,以特色求生存。如管理学取向的院校突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概论等课程;经济学取向的院校突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学、政府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 (三)加强实践教学 针对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弊端,必须丰富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1.丰富教学方式,注重案例教学。首先,要取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加强启发式教学,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开放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调动学生积极性。其次,要特别注意案例教学在教学方式中的运用。案例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被视为是未来大学教改的重要方向。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要加强案例教学的理论探讨,抓好案例库建设,建设高水平的案例教学室和案例实验室等。2.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是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可采取的措施有:(1)在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必要的实践课程和课时量。要鼓励教师结合所授专业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加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职业培训。(2)加强实验教学。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以及实验软件建设,如推进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情景模拟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决策分析模拟实验室等建设,并购置相关课程管理、应用软件。(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推进“校府合作”、“校企合作”。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寻求与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学生岗位实习、挂职实习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4)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是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瓶颈。因此,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地方本科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师资建设和发展规划中,应凸显对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教师通过挂职、实习、交流等方式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岗位上进行培训和锻炼,参与政府行政管理相关课题研究和企业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等行政管理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丰富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有计划地聘请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素养的政府官员、专家和企业家为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讲学、专题讲座等活动。 作者:张玉磊工作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是全面实现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但在许多高校的教学工作中却非常薄弱。本文重点论述了该类课程实验教学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定量分析能力培养的意义,剖析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为例,对实验教学环境进行设计,提出相应的教学保障措施。 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 大数据时代,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培养愈益重要,但定量分析类课程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甚至实验教学缺失,在许多高校是一个常见现象,这极其不利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培养目标的达成[1]。 一、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的意义 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设计,对实验材料(数据)进行操作处理,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以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理论知识的教学活动[2]。它对培养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一般是文科生,定量分析类课程理论教学中的一些公式、定理对他们而言,常常显得晦涩枯燥[3],而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据处理和计算机操作中,看到分析结果,容易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2.有助于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定量分析的理论知识对多数文科生而言是深奥的。一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强记硬背,是一种机械式记忆,并没有很好的理解、掌握。通过实验教学中的实例分析,结合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4]。 3.有助于收获新知识。课堂讲授的知识往往来自教材,而将知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实验教学,常常会让学生学到一些教材中没有提到的知识点[5]。例如,统计课程教材主要介绍一些公式和推导过程,但实现统计分析的实验教学软件往往拥有更多信息,会让对知识充满好奇心的学生进行补充性学习,获得课本外的知识。 4.有助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定量分析过程诚然可以按照理论通过手工计算得到一些分析结果,但这在大数据时代越发显得不具可行性。实验教学一般是借助一些数据处理软件来分析实际问题,有助于将研究设想变成现实,对学生论文报告的撰写和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有巨大帮助[6]。 二、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学环节缺失。据笔者对所在城市八所部委属高校的调查,只有两所学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对个别定量分析类课程开设了实验教学,其他学校都是理论讲授。由于地方高校在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上相对薄弱,可以预见其他高校该类课程的实验教学难以令人满意。 2.实验教学所占课时比例过低。本地区开展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的一些学校,其课时量最多占该课程整个课时量的四分之一。在和同行交流时,笔者发现,多数教师认为实验教学课时量不足,很难保障学生的学习时间。 3.实验教学内容随意。目前,管理类定量分析教材较多,也有一些分析实例可供学生操作学习,但结合某一专业针对性较强的实验教学内容却非常缺乏,由此导致准备一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教学内容系统性不强。 4.实验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行政管理专业定量分析类课程的实验教学往往安排在机房,由于机位有限,为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常常会安排一个专业的学生集中在某一时段上机实验,容易导致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在时间安排上并不连贯,出现所学理论几乎忘了时才被轮到上机实验的尴尬情形。 5.缺少对实验教学学业表现的有效考核。由于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难以简单地采用笔试方式来考核学业的表现。一些教师对这一环节的学业考核要么忽略,要么简单化,如完全依据出勤率来评定,不能准确地衡量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6.实验教学并未延伸到知识运用环节。定量分析类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突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检验这类课程学习效果的指导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知识和实验教学的考核,都难以真正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在课业评定时,到实验教学考核就算结束,难以督促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形成定量分析能力,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三、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实验教学设计 1.教学计划中科学设定实验教学课时比例。为了让实验教学有稳定且充足的时间,在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时,要设计一定比例的实验教学课时。一般而言,至少占到总课时量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 2.准备好系统化的实验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在开课之前须充分备课,根据单元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选择有关素材和实验数据,形成一个与理论知识匹配、与专业联系紧密的系统化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3.在相对独立的理论教学单元后及时开展实验教学。教学时间安排上,避免前期集中理论授课、后期集中实验教学“两张皮”的教学计划。在排课时,应统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进度,做到理论学习后尽快实施与之相关的实验教学,保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连贯性。 4.制定合理的实验教学学业表现评价办法。实验教学学业表现既要看结果,但更要看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学生出勤、实验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果主要看编写的实验报告,它们在实验教学学业评定中所占比重分别是20%、40%和40%。 5.完善课程成绩评定方式。考虑到“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操作能力、实际调查研究能力三个方面,其成绩评定应由对应的理论考试成绩(闭卷)、实验教学成绩、调查实践成绩(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构成,分值分别占到40%、30%和30%。 四、定量分析类课程实验教学的保障措施 1.严格对教学计划的执行进行督导检查。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如果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就如同一纸空文,因此,学校应健全教学督导检查制度,对实验教学和日常课堂教学给予同等重视程度的督导,保证教学计划全面落到实处。 2.加强实验教学硬件建设。实验教学需要一定的实验条件,对实验室的资源要求较高,这需要学校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3.建立促进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激励机制。实验教学一般是小班制,所以在计算课程工作量时,要将大班制的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区别对待,适当提高实验教学工作量核算系数,激励教师积极开展实验教学。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研究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中国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但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困难重重,其中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关键。通过借助双因素理论的分析框架,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如下:完善保健因素,稳定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加强激励因素,提升行政管理人员水平。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了著名的“双因素理论”,即“激励保健理论”,该理论认为影响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而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这一理论是当今管理学领域的激励理论的代表之一,已经被广泛运用,对创新高校的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出现职业倦怠 新建本科院校人员编制不足,行政管理更是人手少、任务重、压力大。许多新建本科院校抢抓国家高校大扩招的机遇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普遍从三五千人扩大到了一万甚至两万人以上。在办学规模翻番的情况下,师生比是办学的硬性指标,教师数量一定要保证,而行政管理人员数量没有标准,因此几乎没有增长,但因为学生和教师数量翻番带来的各项事务性工作也必然大幅度增加,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同时,因为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干部队伍建设缺少规划,制度建设滞后,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也较为落后,这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人岗不能相适应、人员内部流动不畅不能人尽其才、绩效考核方法落后不能实现奖优罚劣,导致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工作动力不足,职业发展期望渺茫。不管是年龄一般在50岁左右的升本前的老职工,还是年龄一般在35岁左右的升本初期聘用的新职工,都不同程度出现了职业倦怠。 (二)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路径狭窄 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年龄分化严重,50岁左右和30岁左右的占了绝大多数,其中30岁左右的多是升本初期规模扩招之后录用的。随着规模稳定之后,人员更替日趋缓慢,特别是因为年轻人多,每年退休的人越来越少,同时上升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不少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也加入到行政管理部门领导的竞聘中来,使本来就有限的中层管理岗位更加稀缺。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职员制在新建本科院校普遍没有实行,因此行政管理人员只有职务晋升一条发展路径,但处级和科级岗位都很有限,行政人员的发展路径非常狭窄。一大批工作年限在10年左右的研究生还是普通工作人员的情况在新建本科院校很常见,职业发展受阻不仅影响了工资待遇的增长,也导致了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或离职现象。 (三)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发展路径不畅 自从新建本科院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要求不断提升之后,新进的人员一般都是硕士,偶尔也有博士(包括一些人通过在职进修获得博士学位)。相对于本科毕业生,硕士、博士专业性比较强,因为毕竟接受了至少6年以上的专业学习与训练。但现实中,新建本科院校在招聘行政管理人员或辅导员(不少行政管理人员是辅导员转岗的)时并没有严格的专业限制,导致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专业众多,五花八门。而比较对口的专业,比如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人员比例较低,一般不足30%,并且存在专业与岗位不匹配的情况;另外大量专业不对口的行政管理人员也有专业发展的要求,希望在原有的专业上有提升、有建树,但存在需要阻碍因素。比如读博,许多学校要求行政管理人员要结合工作需要;比如评职称,行政管理人员(“双肩挑”的除外)只能评教育管理研究系列的,成果也需要以教育管理研究为主,这就让那些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园林、计算机等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们非常为难。同时,高校的不少行政管理工作技术含量低,属于简单重复劳动,对不少博士、硕士来说没有挑战性,也很难有成就感。 二、双因素理论视域下的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对策 根据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抱怨,减少消极懈怠和职业倦怠,这也是保证每一个组织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对高校来说也是如此。这些保健因素包括学校的人事管理制度、政策,如绩效考核、薪酬待遇、岗位调整、进修深造、轮岗挂职等;也包括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如上班地点的便捷、办公室的舒适度、办公设备的现代化、校园环境的整洁、同事关系等。而激励因素可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因素主要涉及工作本身,包括工作岗位职责、工作的挑战性、工作的成就感、工作成绩的认可、工作的自主性和职权以及职业发展等等。这些因素得不到满足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效率和工作表现。 高校要有一流的管理才能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否则再优秀的教师与科研人员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甚至会不断流失。许多国有企业的衰败就是最好的证明,它们不是缺人才、缺技术、缺品牌,而是缺管理,特别是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高校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而高校的内部管理将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快推进综合改革,积极创新内部管理的体制机制。 (一)完善保健因素,稳定行政管理人员队伍 保健因素是稳定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在高校的工资水平普遍低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的情况下。保健因素旨在给予员工归属感和安全感,也就是使员工愿意留下来工作而不跳槽,因此要体现“以人为本”和“一视同仁”。具体来说,首先,高校要依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改革原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现法治性、竞争性和公平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破除编制管理的歧视性和打破绩效考核的平均主义。核心工作是建立体现工作业绩导向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待遇制度以及职务晋升制度。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当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两个突破分别是实现编制管理备案制和实行职员制。其次,高校要积极构建安全、稳定和舒适的工作环境,特别是为长途奔波的教职工提供交通班车和临时宿舍。再次,高校要为教职工提供专门餐厅、托儿所、哺乳室、健身房、心理咨询室等,建立提供培训的员工学校和丰富业余生活的俱乐部等,也可以借助自身优势与政府部门共建幼儿园、中小学,方便教职工子女入学。最后,就是针对青年行政管理人员收入低而房价高的现状,积极向政府争取廉租房或者经济适用房,或者提供集体公寓作为过渡。 (二)加强激励因素,提升行政管理人员水平 激励因素是提升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水平的关键,也是提升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利用效果如何,是许多复杂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管理的激励作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就是激励,就是充分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就是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当前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一般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工作人员比例越来越高,他们是知识型管理者。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最重要的激励因素是自我实现,即通过工作获得成功和成就感,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赢得应有的社会认可,这些是超越物质需要的更高追求。在高校,普通行政管理人员不仅工资待遇比专业教师低,社会地位和认可度也比专业教师低,而且专业发展和职业选择也比专业教师狭窄很多,他们更需要自我实现的平台和机会。为此,新建本科院校需要不断加强制度性激励,给予行政管理人员更多的工作自主性和工作岗位的选择性。 新建本科院校人事管理部门要对各个行政管理岗位进行职责梳理,编制岗位说明书,特别是要依据工作需要明确学历、专业要求,避免一刀切,特别是本科生能做的工作就不应该非要硕士、博士来做,否则既是人才浪费,也会让招进来的新员工很快就产生厌倦。高校的行政管理岗也要进行轮岗,一方面涉及人财物的关键岗位必须轮岗,一般5年要轮岗一次;另一方面一直从事同样工作,包括从科员晋升为副科L或副主任科员等但工作职责变化不大的工作人员也应该轮岗,轮岗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一般8年左右,不超过10年为好。新建本科院校要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荣誉体系建设,及时对做出贡献、业绩突出或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此激发行政管理人员的荣誉感、责任心和成就感。同时,及时了解行政管理人员的诉求和对高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体现了高校领导者对普通工作人员的尊重,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行政管理水平。此外,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也是自我实现的关键问题,尊重行政管理人员的自我选择和进行适当引导是最好的方法。给予行政管理人员平等的发展权利,在职称评审、进修深造方面给予和专业教师一样的机会,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当前最好的政策选择。 三、结语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加快进入普及化阶段,重点大学无论在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还是在内部行政管理上都比新建本科院校要高很多,而新建本科院校要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必须依赖内部行政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此情形下,不断提升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水平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更加紧迫和重要。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摘要:鉴于目前国内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重视不够这一问题,本文试图从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入手,积极探索引入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包括案例教学、专题讨论法、换位教学法等,同时对积极打造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行政管理;实践教学;应用型;模式 从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情况看,普遍存在注重课堂理论教学,而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由此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缺乏实际竞争力。而目前社会层面需要的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既应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更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注重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积极探索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创新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在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方面,我们应突破传统单一的课堂传授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由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创,20世纪20年代运用于哈佛商学院。目前案例教学法已经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应用和推广。美国芝加哥大学公共行政学院资深教授小劳伦斯?E?列恩指出:“教学案例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后会从中有所收获。案例教学的方法就是教师们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因此,案例教学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典型问题为起点,以探寻问题解决的对策为主线,以相关专业知识的思考和应用为载体,以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为目标共同构成了案例教学的核心理念。与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模式不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课堂主体,案例则成为教学的客体。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学生通常成为关注的中心,在论题选择和讨论方式上教师和学生享有共同的控制权,甚至学生的控制权更大一些,教师经常作为辅助人员处于次要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角色重新定位,教师可以扮演“导演”的角色,不采取直接讲授理论的传统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观点和看法作出评价,并且采用适当的方式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案例教学法的推广和实践中,美国始终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在美国高校案例教学和模拟案例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治学院有1400多个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是教师精心选择、精心制作的,这已成为肯尼迪政治学院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精心选择典型的案例,最好能自己根据实际需要制作案例。案例的选择应紧扣教学内容,通过设计围绕具体案例的特定情景,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导入具体的问题,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思考和分析具体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和他人的沟通和合作,进而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专题讨论法。除了典型的案例教学法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专题讨论法。教师可以在理论讲授过程中,列出一些与理论相关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学生们可以自行组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外时间广泛查阅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各个小组形成讨论稿。在教师专门安排的课堂讨论中,由各小组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阐述观点,并接受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这样的课程讨论一般每门课可进行2~3次。在培养公共管理创新人才中,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确立一种新的探索式学习方式,从传统的“知道什么”到“怎么知道”转变。在这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斯坦福导读”小班课程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见下表。 根据上表的数据,我们了解到在1999至2000学年,斯坦福大学总共开设了5735门本科课程,其中21%为只有1名学生开设的课程,52%为只有8名及不到8名学生开设的课程,75%为只有15名及不到15名学生开设的课程。这种以小班教学为特色的课程创新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所喜欢学科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教学课程。而在我国的许多高校,小班课程常常因为教育投入和成本的原因被取消。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教育部门反思。 3.“换位”教学法。“换位”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主体和教学客体之间、客体与客体之间的换位思考。具体表现为:教学中的主客体即师生间的换位;教学客体之间即学生与行政管理者之间的换位。作为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着去扮演老师的角色,从实践中去体验接受知识的乐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积极创造机会采用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等实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去扮演行政管理者的角色,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积极打造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行政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它产生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又服务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因此,目前国内外各高校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为了更好地实现行政管理专业提升学生实际能力的目标,国内许多高校从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规划、课程设置、教学设施的筹备、实验室的建设等各环节入手,为开展实践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目前,许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学生毕业时实践环节的学分须达到总学分的30%。学生的实践教学集中在社会调查、电子政务实务、人才招聘模拟训练、大学生心理和性格测评、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模拟、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实习等方面。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借助实验平台来进行电子政务等模拟实验。由于电子政务实验教学具有实际操作、互动体验、学以致用等特点,对提高学生借助电子政务平台处理政府事务能力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购买电子政务教学实践平台的相关软件来实施操作。通过模拟体验,让学生能切实感受到政府电子政务的具体运作流程,同时也能体验现代信息技术给政府管理流程带来的便利和高效。 2.倡导双循环教学模式。由于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非常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的操作技能,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双循环教学方式。“走出去”是指专业教师可以到政府部门、企业、公共部门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与教材相匹配的生动教案,更好地丰富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可以通过见习、教育实习等方式参与行政管理岗位的工作,然后在实践中带着具体问题来学习和思考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这样会使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效的结合。在这一点上,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做法值得借鉴。为了鼓励教师结合所讲授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比较政府》课程的主讲教师带学生到厦门市监察局开展调研,实地了解现实政府运作流程,取得了非常好的实践效果。同时,有一些高校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定期邀请一些政府官员或者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到学校来授课,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和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和沟通,以此来向学生传授政府组织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同时,学校也可以就目前专业培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和政府、企业部门的管理者进行沟通,使学校未来培养的专业人才能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3.组织开展适合专业需要的社会调查活动。专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把课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用到实处。如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先后组织学生围绕“转型时期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改变”、“乡镇行政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老年人社会保障问题”等课题先后在厦门市、福建省、广东省及其他相邻省份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写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论文。学生们普遍反映这样的实地调研收获很大,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国外,无论是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法国国家行政学院自称是“三无”学校――无文凭、无教材、无专职教师。该校强调为用而学,学生在2年零2个月的学习过程中,一半时间是在校外学习。加拿大行政官员培训学院,更强调实践教学,其中30%在课堂内,70%在课堂外,其教学原则就是培养会做事的人。英国伯明翰大学在长期的公共行政教育过程中,形成了更强调实践导向,更注重政策实施的管理和评估,由重视知识到强化技能的特点。由此可见,高校应积极寻求与当地政府、企业的积极合作,积极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理论,又能迅速把学到的理论付诸实践,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就无从开始。对专职教师也可根据需要选送一部分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去进行挂职锻炼。同时,高校还应鼓励和选派有潜力的教师去国外的大学访学,也可以去国外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进行实地的调研,使教师既通晓理论又能增加实践经验,这样即可更大程度上避免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众所周知,目前国内高校的教师教育的角色正在被逐渐弱化。由于高校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得许多教师忙于科研项目的申报、忙于科研论文的撰写,因为如果这些科研硬指标完不成,就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岗位聘任,最直接的结果是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不能得到晋升。而被我们认为教书育人的真正角色定位反而出现错位。如果长期以往势必会对学生的专业培养造成影响。以下表格数据或许能让我们看出一些其中的端倪。通过对上表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高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分配与他们的学历水平、职称高低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师真正应该扮演的教书育人的角色正逐步被过渡到边缘地带。这种角色错位最终可能会导致高校人才培养流于形式。因此,当前我们应积极促进高校高学历的优秀杰出教师、知名学者、教授向教育者角色回归,使大学教师的教育者角色与科学研究的角色实现融合,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当我们把目光投入国外的公共管理本科教育时,确实国外的一流大学都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美国公共管理类学科的教师,由在研究、教学和行政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人担任。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美国著名大学中,教师中有的当过白宫顾问,有的曾担任过政府部门长官或州政府行政长官,有的至今还是联邦政府某个改革委员会的委员等。这些教师既对公共管理理论有着很深的造诣,同时又有非常丰富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这一切都为培养出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行政管理人才培养中,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渗透实践教育的理念和逻辑,将实践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切实采取有效的整合方法,把实践教育纳入培养方案中,并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师资配备、资金支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上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唯有此才能逐步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应用型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策略 摘要:随着新建本科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高校内涵建设的需求,对本科院校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管理人员是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尽快适应学校的发展及需求。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个人素质亟待提高。本文在分析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建设的现状与目标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策略,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本科院校;行政管理;素质提升;策略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高校在办学定位和教育目标上都在不断适应社会新需求,如亲产业化、产学研合作、高素质人才培养等。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 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的生存与发展。[1]高校的行政管理是实现其教学、科研两大社会功能的基础。近几年,我国涌现出不少新建本科院校,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诸多问题,使得新建本科院校的快速发展质量和办学效果受到了影响。如今,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教育改革正向较大规模和较深层次转型,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和质量提升,在此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应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以适应这种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队伍建设也成为高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建设的现状与目标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学校有三要素――行政管理、教育和研究。高校行政管理队伍改革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高校内涵建设的需求,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也需要与之匹配。高校行政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只有全面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有效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水平。[2]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教师队伍和行政管理队伍对高校教育目标和办学理念的实现影响更为重要,是支撑学校发展的支柱。在当前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面临着自身素质提高的需求,如需要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应变能力和政治素质,需要具备新理念和掌握新的信息管理工具。而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初期发展基础薄弱,教师队伍和行政管理队伍参差不齐,影响到高校工作运转的效率和执行力,甚至影响到高等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水平建设。 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素质和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现代化进程。[2]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应在高校教育大目标下,立足于高校办学目标和行政管理要求,以效率、质量、专业为目标,以业务、服务为导向,构建开放性、特色型、服务型、专业性行政管理队伍。 二、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与原因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时间短,发展之后又面临着办学困境,在科研能力方面难以和研究型大学相比,在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方面难以和高职院校相比,在办学质量提升、特色凝练、人才培养、教工队伍建设、转型升级等方面面临许多现实性问题。在新形势办学目标下,应不断深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管理改革,提升行政管理人员办学理念和创新理念,紧跟时展和办学目标需求,是新建本科院校提升竞争力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4个方面: 1.管理方面如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参差不齐,管理队伍建设水平低下,管理效率低下,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为招揽人才,纷纷打出解决人才家属的招聘条件,将人才家属放置在行政管理岗位,导致行政管理人员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到教学、科研和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贯彻执行。 2.观念方面如在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管理理念滞后,缺乏现代管理意识,制约了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与企业相比,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薄弱,业务专业化程度不够,服务意识改革和理念更新相对比较落后,这与高校的竞争环境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心态有关,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教育机构,高校和企业面临的环境有很大不同,也导致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缺乏以服务为中心的理念变革,难以适应新的教育改革发展和需求 3.激励问题如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待遇与贡献不匹配,行政管理人员岗位工资细化程度不够,行政管理权力泛化、存在双肩挑的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待遇与教师差距较大,与新的办学理念有差距等等。这些问题客观上影响了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改善的动力。 4.业务问题如行政管理人员缺失专业系统学习和知识培训,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业务技能不足等,影响了高校整体办学目标的发展。 三、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策略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校办学理念的社会化和市场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是世界各国高校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如今的高校办学,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在不断上升,因此,新建院校的办学初期就应重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建设以提高办学管理水平和办学的经济效益。 本文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该系统涉及目标层、建设层、实施层和评价层。其中,提升策略对应实施层,是一种带有具体操作的提升策略,受到目标层和建设层的指导,应以评价层为依据和信息反馈,使提升策略更加有成效。 依据图2,本文提出具体的以下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1.建立基于分类管理的激励机制 以办学目标为要求,以分类管理为出发点,构建基于分类管理的激励机制。当前,新建院校在薪酬激励机制方面都沿用高校的旧体系,导致对行政管理人员激励不足,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基于分类管理的激励机制的目的在于使薪酬体系与行政管理人员的水平、能力、责任和贡献相挂钩,注重行政管理服务薪酬水平与学校发展水平、地方政绩的协调增长,对行政管理人员可以分类分系列制定岗位责任、业绩、贡献挂钩的绩效薪酬,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尝试推行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多种薪资体系并存的工资体系,增强薪酬待遇的吸引力,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素质。 2.完善行政管理人员的保障机制 黄剑青指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存在的困境有:“行政管理工作本身缺乏吸引力、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社会地位不高以及考核机制不健全。”[3]保障机制的构建应立足长远,强调行政管理人员的长远性发展和整体素质提升,因此,前期投入成本可能会大,这就对高校提出了一些新要求,要制定长远计划安排,以保障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如带薪培训、绩效福利等,甚至脱产学习,从而为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提升解决后顾之忧。 3.引入企业式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新建本科院校应以企业为师,不断增强竞争服务意识,重视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化水平提升,可以逐步推行资格要求和岗位证书制度,如轮岗制、带薪培训、资格认证考核,对优秀贡献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奖励,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以企业式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素质。 4.加强岗位聘用和岗位考核制度建设 以岗位聘用和岗位考核为基础,加强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人员聘用、考核、评价机制等改革,突出业务服务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以岗位职责为核心实行目标管理,树立以业绩、成果、贡献、能力为导向的岗位考核意识,采取差异化行政管理人员评价方式,建立岗位适应的多系列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分级流转、优胜劣汰的动态聘任管理机制。慎重引入行政管理人员,除了对现有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外,新建本科院校还应该重视对行政管理岗位的资格要求,严格考核新聘行政管理人员,而不是将行政管理人员简单地作为一种招聘教师的附属搭配,从而降低了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总体素质。 5.加强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信息管理能力建设,满足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要求 当前,信息管理成为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新建本科院校应不断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管理水平,注重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实施岗位轮换和业务交流,加强行政管理绩效考核的评价标准和实施量化管理,提高信息化能力,适应高校信息化管理要求,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能,建立多目标的激励和管理发展机制。 6.推行基于业务内容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 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考核是激励机制的关键,应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推行基于业务内容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分系列管理制度,明确各系列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择优聘任,竞争上岗,实行不同内容的支持模式,鼓励行政管理人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岗位作用。 四、结论 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需要从激励机制、培训方法、管理体制、保障机制、考核机制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系统性改善和提升才能取得效果。基于此,本文从建立基于分类管理的激励机制、基于业务内容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企业式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策略、岗位聘用和岗位考核相结合、信息管理能力建设、行政管理人员的激励保障机制等多方面,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归因与解决策略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其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给高校正常的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本文列举了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行政管理人员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从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了解决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应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1999年至2007年,教育部先后批准建立了208所普通本科院校,占全国740所本科院校的28%。新建本科院校与老牌高校相比,发展历史短暂,经验不足,而且同类院校数量很多,一起步就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环境,竞争日趋激烈,既要逐渐缩短与老牌高校的距离,又要在与同类院校的比拼中取得先机,不落下风,因此,必须在办学资源、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文化底蕴、行政管理体系等各方面加大改革力度。[1] 其中,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首当其冲,而在改革的过程中又存在着多方面的因素,这一切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群体的心理冲击较大,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效调适或解决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归因 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特指高校专职从事行政工作的并不包括“双肩挑”的校领导或校部机关、二级院系中层领导(因这些人本身就具有专任教师职称)。[2]新建本科院校基层管理人员在学校跨越式的发展中,工作超负荷运转,心理压力逐渐增强,由此产生了种种的心理健康问题。 1.1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一般是指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存在的情绪消沉、焦虑、恐惧、人格障碍等心理状况。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倦怠心理、焦虑心理、压抑心理、压抑心理、吃亏心理、嫉妒心理、依赖心理。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自我价值感弱化,自我价值认同感降低,难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因为自己的岗位带有明显的服务性、从属性、辅助性,认为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自我价值”无法实现,自惭形秽。 (2)倦怠心理。倦怠心理主要表现为职业枯竭。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长期从事简单、繁琐、枯燥的事务性行政工作,使得无法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对自己长期从事的职业产生一种疲倦感,具体到工作中,表现为常常会抱怨有干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会抱怨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会觉得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人性化淡漠等。[2] (3)焦虑心理。焦虑心理主要表现为紧张不安、急躁烦郁,甚至出现易激动、爱发脾气等过激的心理反应。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拍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而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管理工作量大,时间长,工作质量要求高,基层行政管理人员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之中,极易产生焦虑心理。 (4)压抑心理。压抑心理表现为情绪低落,态度冷淡,工作缺乏主动和热情,长此以往则可能发展为郁郁寡欢,使人变得颓废、沮丧和消沉。新建本科院校枯燥乏味、循规蹈矩的基层行政管理工作限制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个体自由和创造性,极易产生压抑心理。 (5)吃亏心理。有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看到同等学历、同时参加工作的同志因从事专任教师工作或从事其他岗位很快就晋升高一级职称或提拔了职务,而自己则是“原地踏步走”,经济收入微薄,生活清苦,认为自己在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上吃了亏,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平衡感,进而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工作缺乏积极性。 (6)依赖心理。依赖心理主要表现为习惯于长期形成的“按部就班”、“惟上是从”的工作方式,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被动与主动的辩证关系,依赖领导,一味地顺从、盲从,即使有不妥之处也不提出异议,工作毫无创造性。 (7)嫉妒心理。嫉妒心理多半是自己与周围环境失衡,某种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迁怒与自己年龄、文化、能力和地位等条件相似,而在某些方面却优于自己的人的消极情绪。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嫉妒大都发生在同事之间,如同事取得成绩,受到表扬,得到提升等,不是见贤思齐,而是把自己的过失与不利归咎于同事,进而产生嫉妒的心理。 1.2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消极影响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工作效率、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发挥个人创造性、保持个人身心健康的必备条件之一,反之则会对个人的工作、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 (1)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工作质量。非正常的心理会影响工作的正常发挥。心境不好,人的思维活动就会凌乱无序,注意力难以集中。缺乏工作热情,失去内部动力,工作处处被动,不仅工作质量低下,还容易给单位工作造成重大的失误。 (2)影响个人与其他同事的关系。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容易自我封闭,把自己围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与周围环境“隔离”起来。遇到困难和失败不能冷静对待,不能认真地剖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而经常迁怒于他人。不能正确、诚恳的接受领导的批评,误以为领导求全责备,对待自己极尽苛刻,长此以往,必将形成一段“离心力”,损害自己与同事、与领导之间那种真诚的情谊。 (3)影响个人创造性的发挥。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自身特点是琐碎、繁杂、程序性强,长期从事这样工作的人会处在既紧张心理压力又大的环境中,如不能及时缓解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心理压力就很容易对工作的厌倦和怠慢,逐渐消退对自身价值实现的期望,导致工作创造性不足。 (4)不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一个人如果整天沉闷在焦虑压抑、忧郁愤懑、自轻自贱之中而不能自拔,不仅精神上萎靡不振,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也会趁虚而入,最后结果必然是身心俱衰,越来越不适应于工作需要,既是对个人事业的损失,也是对单位发展的损失。 1.3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归因 新建本科院校基层行政工作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首先是有着诱发各种群体心理问题的共性因素,也有新建本科院校特有的客观环境因素,同时也有处于特定环境中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这一特定人群自身的因素。 (1)队伍构成复杂,人际关系复杂。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多校多层次合并升格的地方院校,目前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原地方性师范院校升格而成,升入本科院校后以教师教育为主;二是由多个高职、专院校合并后组建的综合性新建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队伍基本上为合并前各类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这些行政管理人员结构复杂,有的是原大专层次学校的行政人员,有的是原低层次办学实体的内部员工,有的是教学岗位的转岗人员,有的是引进人才的随调家属,随着学校的扩招,还有一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跻身行政管理工作队伍行列。[3]这几种类型的行政管理人员自然而然的分成几个群体,因学校合并、升格后的利益调整不自觉地割裂了上述几个群体,人际关系复杂,带来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不和谐。相对而言,原办学层次较高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占据了较大部分的中层干部岗位,脱离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岗位行列,而一些原来办学层次较低的行政管理人员本来是原学校的中层干部,但合并升格后却成了一般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以上种种使得部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滋生了吃亏心理、嫉妒心理和压抑心理,懈怠消极地对待工作中常带有不满情绪,影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2)官本位意识较强,职位晋升较难。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在地方政府行政扶植下组建的,特别是属于“省市共建,以市管为主”管理体制的学校往往被当地市委市政府当作是一个工作部门,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管理中保留了比较浓厚的政府机关行政管理痕迹。[1]对高校基层行政人员而言,他们晋升科级、处级职位与专任教师晋升讲师、副教授的道理一样,是解决待遇的唯一途径,许多老牌高校都建立了科学化的制度,使行政人员晋升职位规范有序,充满人文关怀。但是,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干部选拔机制忽略了高校的特点,按照地方政府干部任用的理念及方式选拔任用学校的干部,使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晋升难度增大,变数增多,同时,部分学校由于干部职数问题没有与地方政府理顺或是学校组织工作没有常态化,有的学校居然数年时间里没有一名科员晋升科级职位,有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尽管工作出色,但由于组织耽搁,到了准备提拔的时候已经超龄,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使他们产生了压抑失落、愤懑倦怠的心理。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等级分明,在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上投下了“上尊下卑”的阴影,没有争取到一官半职的觉得低人一等,导致自卑心理较重,自我价值认同感降低。另外,由于自觉位卑言轻,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也容易形成依赖心理,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3)重教学轻管理,缺乏认可与尊重。新建本科院校“重教学科研轻管理”倾向较之老牌高校更明显,一些人认为行政管理是简单的事务性工作,人人都能做、会做,甚至认为只有无法胜任教学、科研的人员才去做行政,对行政管理工作缺乏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缺少认可与尊重,从而使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认为自己在高校里只是附属品,不过是服务于人的配角,缺乏职业认同感、工作安全感和满足感。 (4)分配政策不均,工作地位与薪酬待遇低。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是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学校在分配制度上向教学人员大比例倾斜,地方政府也出台了许多提高专任教师待遇的政策,教师与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社会上,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如专任教师和中层管理干部;在学生眼里,他们的地位和专任教师也大不一样的。这使得他们心理不平衡,难以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5)体制改革步伐加大,工作压力大。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步伐较大,原有的人员结构已不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各高校对机构、人员进行了精简,推出竞聘制度,实行双向选择,优胜劣汰。一方面基层行政管理人员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极易产生焦虑心理,另一方面,有些人不能正视现实,保持良好心态,就会情绪低落、失落迷茫,注意力分散、工作热情减退。[2] (6)岗位考核不合理,挫伤积极性。新建本科院校许多都处于制度建设中,由于以教学、科研为中心,许多高校关于教学、科研的奖励办法或条例不断推出,却难看到与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相关的奖励制度。行政管理岗位考核上长期以来一直延用着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考察,过于单一笼统,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存在着“大锅饭”或“轮流坐庄”的现象,考核效果大打折扣,严重挫伤勤勉工作的行政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吃亏心理和倦怠心理,整体工作效率降低。 (7)重使用轻培训,工作能力欠缺。新建本科院校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自于不同层次的学校,许多人没有系统地接受高校管理方面的教育,而学校的进修培训、继续教育的重心都放在专任教师身上,普遍不重视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和进修。由于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既不能适应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发展的要求,也不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4] (8)角色认知不准确,自我调节能力低。新建本科院校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对行政工作的服务性、从属性缺乏正确的理解,对个人的角色定位不准确,有的人过分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当自己的某种需要(如尊重需要、待遇需要、名誉需要等)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产生心理落差。部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自我调节能力低,不善于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做出正确分析,不够淡定,对诱惑的东西缺乏免疫力,心理容易被影响,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能及时调节心理以适应客观环境。 2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策略 针对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学校领导层面必须充分重视、寻找根源,制定对策;同时,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也要立足于自身,在不断增强政治理论水平、完善知识储备结构、增强办事能力的同时,努力做好自身的心理调适,培养健全的心理品质、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健康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校的改革发展大业中,实现自我价值。 2.1学校层面的解决策略 (1)优化学校环境,畅通晋职渠道。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是多所多层次学校的整合,因此要兼顾多群体的利益,平衡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相互尊重、彼此关心、增进了解、共同成长的良好学校环境。建立符合新建本科院校干部队伍实际的干部选任机制,畅通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晋职渠道,以人文关怀的精神解决干部选任工作的历史遗留问题。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心理压力。学校要发挥高校在心理学科方面的优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适时为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举办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提供及时有效的宣泄渠道,让他们正确认识压力,学会一定的解压技巧以及策略,让其不良心理得以化解。 (3)合理提高经济待遇,改革考核制度。新建本科院校的分配制度随着学校的发展壮大也在不断的完善中,新的分配制度改革要顾及到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这个群体,合理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缩短与专任教师的距离。在干部队伍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应对行政管理人员实行职级制,逐步向专业技术系列靠拢,淡化以官为本的思想。学校要依据工作性质、工作层次、工作特点的差别制定明确、具体、量化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制度,坚持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注重工作实绩,体现岗位与职责挂钩,业绩与待遇挂钩。 (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综合素质。新建本科院校的基层管理人员结构复杂,层次参差,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根据行政管理人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抵抗心理疾病的免疫力。 2.2个人层面的解决策略 (1)建立正确的角色认知,增强职业认同感。新建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许多来自较低层次的学校,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有一个重新认识和熟悉的过程,因此,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要建立正确的角色认知,认清自己的角色位置,深入认识行政管理工作的性质、职责和任务,增强职业认同感。 (2)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新建本科院校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来源多样,利益诉求多元化,人际关系复杂,因此,要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缓解心理障碍和压力。在工作中,同事之间的摩擦、误会是不可避免的,对此应该表现出一种宽大的胸怀,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要团结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甚至相反的人一道共事,以锻炼自己求同存异的能力。 (3)科学调节不良心理,保持良好心态。不良心理一旦形成,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加以调控和转化。一是转移弱化法,即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令人愉快和高兴的心情上来,弱化、淡化不良心情;二是娱乐对抗法,即适当参与一些唱歌、跳舞、体育活动等娱乐性活动中来,促使不良心境自然消失;三是超脱升华法,即跳出原有的圈子,以更高、更广、更远的角度对导致不良心理的心情做出新的理解,使自己的精神得以解脱,并利用新的情绪冲动,把它引向积极有益的方向;四是自我宣泄法,即合理宣泄、自我安慰,及时把自己从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氛围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相对处于组织的底层,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在正视现实中学会放弃,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善于把握自己的情感心态,学会在竞争中生存。[5] (4)广泛汲取各种知识,形成健康情趣。常言道:无知滋困惑,有识养精气。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要通过学习充实自己,增长才干,开发潜能,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博学多采,广泛汲取知识营养,培养各种能力,唯有如此,才能较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挑战,才能树立自尊自信,形成健康的情趣。健康合理的情趣一旦形成,就会对自己起着定向和激励等多方面的作用,对工作产生积极、稳定、持续的影响。 3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跨越式的发展,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他们的工作压力,使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而,有必要更多地关注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学校要及时出台合理有效的措施,以此提高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其缓解和消除压力,使其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有效地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和质量。而行政管理人员自身也要树立正确的角色认知,增强职业认同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独具魅力的个性和坚强的心理品质,以开朗、稳健、幽默、自制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理调节能力,去迎接和适应工作、学习和生活,有力地推动学校健康、有序、和谐地发展。 本科行政管理论文: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摘 要:在高校各项专业教学模式不断改革以适应社会变化的形势下,笔者主要阐述了在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改革中出现的培养人才目标及课程设置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教学模式可行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行政管理;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一、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 国家教育部曾经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定性为:培养具有行政管理能力,具备政治、法学理论的专门人才,能够在事业单位、国家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中多以理论教育为主,轻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1]。 2.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性差 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办学方针较为一致,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而没有强调培养学生的技能。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在进入社会后针对具体的问题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无法适应社会需求,这就让行政管理专业的社会认可程度不高。 3.课程设置不合理 据统计,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中80%是理论类教学课程,而技术培养、操作能力类课程不到20%,行政管理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而忽视实用。课程设置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如此比例不协调的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对理论知识掌握不错,但是动手能力极差。 二、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优化教学内容 教育内容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教育目标进行,积极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增加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精选主干课程,保证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设置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优化课程设置有利于完善教学内容,所以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会出现强调课程设置改革却忽略教师授课内容方法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特点及经验水平制定有重点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讲授课理论与研究相结合,让学生学到更专业的知识;结合国外优秀教学理论,及时向学生讲述国外科研最新动态;并且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培养实用型人才。 2.改革考核方式 以期末考试作为每学期的学习成果考核往往存在着偏重考核书本基础理论的问题,这样的考核办法不能对学生学习成果起到真正的检测作用。 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2]。完善期末考核试卷的试题内容,强调试卷考核的信度以及区分度,试卷考核应综合涉及认知、理解、应用以及分析综合等各方面内容。平时考核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平时作业布置设计要具有科学合理性,尽量布置具有实际性和研究探讨价值的论文。 3.创新教学方式 采取案例讨论法以及专题谈论法开展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案例讨论法是要基于基本原理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锻炼学生理论运用能力。在充分讨论中促使学生对具体问题深入挖掘,对知识熟练掌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专题讨论法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通过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讨论结束之后老师要对观点给予总结归纳,巩固课堂效果。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制定实践课程计划,联系实践教学基地,给学生实践提供平台;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形成调研报告后让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聘请机关工作人员举办专业讲座,讲述在企业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和通过何种途径解决问题的具体案例,普及实践知识。 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仍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因此现有的教学模式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实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要从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目标出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现状 摘要:中国的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将科学社会主义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和发展高度。与此同时,它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务实、开拓、创新的时代特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它已被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果宣布结束了国家集团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单一模式,为国家社会主义的发展的多样性指引了方向,并示范了一个成功的例子。中国有句老话:“淮南为橘淮北为枳。”这是说同样的橘子树种在不同的地方,结出的果实也是不一样的。社会主义也是如此,它在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表现和特性。尽管社会主义是一种国际现象,但是如果想要在本国家实行,为了发展的长久性,必须根植于本国家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传统和经济的发展,由于每个国家的政治和文化都不平衡,也就是说,每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决定了社会主义都会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可以说,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的巨大胜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解决的历史任务是科学社会主义取代旧理论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作为一个起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时期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于15世纪,它不难发现,从“共产党宣言”到目前为止,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殊矛盾和不同的历史任务。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发展的需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不仅成功地解决了新阶段的历史使命,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这是第一次提供基本的解决方案。解答如何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基础薄弱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决定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还需要跨越磨合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当前,我们制定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路线,政策法规必须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实际考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是我们迫切需要考虑的。在制定经济发展路线时要考虑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实际的发展情况。当今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大环境下,中国要以知识和人才为基础,运用科学技术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要想人民生活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实现中国梦需要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和物质资源的主要矛盾的存在,所以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主要矛盾,发展生产力。因此,我们为了建设科学、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原则,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奠定思想基础和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一)和平赎买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特点。1956年4月,就关于“十大关系”的演讲的时候,提出将主要矛盾写进党的政治决议。次年2月,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演讲,正确解析了当时国内存在的矛盾。虽然晚年对中国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解逐渐脱离实际,阶级斗争的范围被主观扩大导致了十年。但是创造性的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的特点,顺利地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问题,在吸取苏联解体教训之后,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为新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邓小平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发展的要求。在当时“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不仅是中国需要明白一件事,也是最基本的问题,在进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妥善解决。邓小平认为虽然世界上偶有战乱发生,但总体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要特征,提出了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以发展经济并在现代化建设发展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个科学的社会主义建设体系。 (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理论。“三个代表”的核心和本质是如何能够一直保持党的先进性,在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的情况下确保党的执政能力和管理。新时期党建设的正确方向是科学理解马克思理论,创造性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理论,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不懈斗争,为了国家和人民生活安定富足,而努力奋斗。 (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和时代融合的表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探索。第一,科学发展观必须紧抓发展这一主题,以发展为核心,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其次,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再次,在充分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的基础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科学发展观指出,中国的基本国情不允许我们继续遵循一般的发展路径,必须努力避免和克服传统工业化的缺点,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三、结语 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使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了方式。事实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沿着这条道路,在短几年,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仍不明白,未跳出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框架,但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下,也先后开始采取措施进行体制改革。如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中国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广泛。 作者:林雪梅 单位:南京政治学院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越南是从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以小生产为主、不经过发达资本主义阶段这样一个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的。1986年越共六大是越南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开辟了越南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转换的进程。1996年,越共八大全面系统的总结了越南10年革新开放实践经验,宣布越南已经步入建设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的新时期,提出要全面配套的大力推进革新事业,继续完善国家管理下的朝社会主义方向的市场机制。 从越共六大至今,随着革新开放的不断深入,越共对越南的社会主义及发展道路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初步实现了由“官僚集中统包统管管理体制”向“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一个具有越南特点和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模式正在逐步形成。老挝由于被称为“半个社会主义国家”,老挝人民革命党作为执政党一直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方向,但是人民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加上国家小,人口少,国内经济非常落后,老挝社会还处在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的时期。 1989年老挝召开四届七中全会,重新认识了本国国情,对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认为老挝生产力水平和国民经济的起点低,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尚不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仍处在建设和发展人民民主制度,为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创造必要条件的历史阶段。在此之后,老挝对本国的国情进一步认识,意识到“不能无选择的抄袭某一国家的模式”。1996年老挝的六大制定了到202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七大的召开对老挝社会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出了老挝今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任务和总方针,为老挝的革新开放和社会主义探索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朝鲜从2001年访华后开始改变了过去对社会主义改革的看法,认为当前没有什么事情比提高国家经济实力、使之适应新世纪的要求更重要。2002年朝鲜进行了调整物价和工资的经济改革,并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朝鲜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开始启动。虽然朝鲜领导人对许多内外政策进行了调整,并采取了某些改革措施,但是朝鲜的大政方针尚没有根本性改变,目前的政策调整仍是在“朝鲜式社会主义”模式框架内进行的。 古巴1990年开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行了调整,提出了改革开放和建设“有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思路。1994年以后经济开始增长,社会局势趋于稳定,但至今国民经济依然贫弱,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古巴共产党召开五大,大会重申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美国的压制下谋求生存的唯一方式;提出继续根据本国国情稳步进行改革开放;强调经济工作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认为“芸豆比大炮更重要”;指出社会主义不仅要公正,也要有效益、有质量。经过改革开放,古巴不仅坚守住了社会主义阵地,而且在改革开放中逐步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模式。 尽管现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都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和积累,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但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还需要不断深化。这些重大问题是现有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现实社会主义实践并未彻底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关系着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命运与前途,需要社会主义者们不断探索,并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新回答。 作者:白帅单位:沈阳工学院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现代工业文明与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命运 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同源性 现代化本质上是以工业化为动力和核心的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发展的必然结果[1]。没有以现代工业文明发展为基础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就没有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同样也不会有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产生和发展。人类的社会主义理想和对这一理想的追求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原初现代化”(即工业革命前的资本主义手工劳动时期)、三次工业革命和工业化浪潮以及当代信息技术革命等几个历史形态,而与每一个发展阶段相对应的,都是资本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发展和进步。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理想都产生于“原初现代化”时期。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出现的“原初现代化”进程,则不会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不会产生人类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工业革命和工业化浪潮的开始使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逐步走向成熟,其内在的基本矛盾由此也逐步暴露,而这正是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基本物质前提。没有相对成熟的大机器生产,就没有相对成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就没有资本主义矛盾的暴露和激化,先进思想家便无以客观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无以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无以找寻战胜资本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途径和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开始就把大机器生产视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的基本前提,强调社会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是对机器大生产发展要求的更主动的适应。同时,任何背离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轨道的社会主义思潮都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判。他们认为,脱离了现代大工业发展的客观条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是不可思议的,相对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和经济政治发展水平只能造就“社会主义的讽刺画”[2];那些不能反映现代工业社会发展要求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思潮,都因其“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而令人感到可笑”[3]。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工业化浪潮,使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一步发展为更高级的历史形态——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变得更为成熟,资本主义的影响笼罩了整个世界,但由此也发展和激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各种矛盾。正是在这一客观前提下,社会主义运动才得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由此而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模式。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矛盾的发展,二战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一切都推动着更多的国家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虽不完善,但在二战前的现代化运动中成就显著,展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也奠定了二战中战胜法西斯侵略的强大物质基础。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制度跨越了一国的界限,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新型社会制度体系。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适应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要求,从此成了执政的共产党人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能否在现代工业文明主干道上与时俱进,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关键。 毫无疑问,战后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当代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曾同时为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然而,战争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遭遇了各种重大挑战后,继续保持和扩展了其先发优势,而苏联及其影响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没有能够紧紧追随现代工业文明前进的步伐,在新科技革命和世界一体化浪潮中遭受严重失败,从反面说明了社会主义运动与现代工业文明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通过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紧紧追随现代工业文明前进的步伐,在一个原先基础极其薄弱的国家情况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有力地说明了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前景和强大生命力,同时也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事业沿着现代工业文明发展主干道探索前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客观回顾历史发展和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工业文明的每一步发展都同时为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脱离了人类文明的主干道,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多种社会形态。从时间上说,有先后关系,也有一定时间内共存的并列关系,这已是不争的历史事实。过去的五种社会形态“依次递进说”既不符合历史事实,当然也不存在充分的理论根据,早已受到严谨的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的批判。误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论”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在它所引发的各种错误认识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它使我们长期以来片面地认为:社会主义运动起源于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衰落,而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便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灭亡。这种认识使我们忽视了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源性的认识和研究,忽视了尊重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规律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意义,忽视了对资本主义客观存在的先进性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与研究,忽视了对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制度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和研究,给整个科学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损失。 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超越,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都同样起源于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主干道上长期共存和发展的两种制度和意识形态,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历史事实就是最好的理论逻辑。我们只有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或教条出发,才能客观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工业文明带来共同的机遇和挑战 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有其自身运行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存在着差别和对立,但同源于现代工业文明发展主干道的基本特性,决定了他们必然面临许多相同的机遇和挑战。 从历史的纵向发展看,工业化必然造成各国社会的发展和深刻变化,如经济的进步、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政治上层建筑的演变、新社会阶级分层的形成、人们思想和观念的更新,等等。在对待工业文明带来的基本发展趋势上,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者的态度及基本对策必定有着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社会主义者无疑能够更好地应对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无论是我们所希望的,还是我们力图克服或避免的,无论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抑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工业文明发展造成的基本趋势都是注定会出现的。从这一意义上说,不论各国的传统和国情有何差异,“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4]。 从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看,从分散到整体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整体世界的形成却主要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基本成果。工业化引起的世界整体化,必然造成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域的“相互依存”,全球化是这一趋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或社会主义国家,也无论是在发达国家或不发达国家,人类都必然愈来愈多地面临着全球共同问题的挑战,世界的“相互依存”推动着各国的互助和合作,在客观上已经不可能再允许“两个平行市场”之类现象产生或存在。和平与共同发展、人口、生态环境与资源共享、反吸毒贩毒、反对恐怖主义、防治艾滋病等问题,既具有地域性,同时也决不仅仅局限于某些特定的国家或地域。世界正变得愈来愈小,作为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正在时间和空间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面对共同挑战的世界需要各国和各民族的共同治理,分散的努力可能使我们面临共同失败的危险。在这种情形下,夸大两种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显然违背世界发展的客观要求,竞争中的合作共处必将成为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在应对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方面,不同的国家既要独立自主地捍卫和维护自身利益,但同时也不应忽视现代工业文明条件下世界发展客观存在的普遍性和共性。每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不能不顾自身的历史条件和民族特性,不能不顾本国人民所选择的发展道路,但也决不能违背世界发展的潮流。忽视主流文明扩展的基本趋势而过分强调自身特性是经受不了历史考验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某些极端民族主义国家遭遇的挫折,都充分说明了背离人类文明主干道的严重后果。 西方是现代工业文明起源的摇篮,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进程中迄今仍处于领先地位。由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领先地位,西方各国在应对工业文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方面也保持着相对的先进性,并在国际竞争中始终保持和扩展着其优势地位。为了适应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保持和扩展其优势地位,维护资本主义的长治久安,西方国家针对工业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不断建立、调整和完善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运行机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一些西方学者和政治家甚至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吸取了大量营养。在应对工业文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方面,西方各国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重视和借鉴的宝贵经验。然而,我们却长期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孤芳自赏,没有充分认识或承认西方国家在应对工业文明发展道路上先行者的地位,不顾客观事实和基本规律,总是拘泥于姓“资”姓“社”之防,盲目排斥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道路上已经取得的各种经验,更没有能够充分重视和研究它们的各种教训,反而把西方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某些不可避免的现象当成了资本主义的特有弊端加以批判,这使我们在实践中一度偏离了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轨道。 列宁曾经指出:“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5];“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5]。邓小平同志也强调:“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6];“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6]。面对世界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带给人类的各种共同机遇和挑战,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我们别无选择,必须积极适应世界的发展和变化,积极借鉴“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在最大限度加速国内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同时,积极推动国际范围内的广泛合作,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 社会主义运动肩负着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建立人类理想家园——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光荣使命。在社会主义尚处于理论形态的发展阶段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3]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决不能放弃或忘却自己的根本目标。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告诫我们:“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7]如今,世界历史又走过了一个半世纪还要多的时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充分验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不能跨越历史阶段的谆谆教诲,以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必须既胸怀远大理想,更注重严谨求实;仅凭一腔热情而急于求成,必然危害乃至葬送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前景。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又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6]只要简单回顾各国共产党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历程,我们便会发现:超越阶段、急于求成是带有共同性和普遍性的现象;邓小平同志的论断正是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新晨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总是要与一定的民族国家形式相联结的,这就必然首先要求社会主义民族国家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迅速实现后发赶超的目标。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在国际领域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表现为两者既相互竞争又合作共处的国际外交关系。社会主义既是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她自始就与资本主义相比较而存在,以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克服资本主义矛盾和战胜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己任,这就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在人类文明主干道上更好地体现历史发展的方向,要求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人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性。社会主义在社会制度层面上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与社会主义民族国家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超越目标是密切相联的。换言之,没有社会主义民族国家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赶超,社会主义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就不可能最终战胜和代替资本主义。邓小平同志在谈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6];“我国综合国力达到世界前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真正体现出来了”[6]。无疑,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把握了问题的实质。 社会主义民族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赶超使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和考验。由于历史发展的因缘际遇,社会主义制度都首先建立在工业文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而这一点过去却没有能够引起各国社会主义者的高度重视。他们都面对着相对落后的发展基础和条件,都面对着国内相对更多的前工业文明因素的障碍和干扰,都面对着学会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等问题。简单地说,都面临着始终保证在现代工业文明主干道上永不偏离前进方向而迅速实现后发赶超的艰巨使命。社会主义国家在工业文明发展中的相对滞后表明,实现后发赶超是社会主义各国在今后相当长历史时期内的基本目标。在这一进程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必定是既相互否定,又相互借鉴和交流,既相互竞争又合作共处。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长期性以及社会主义各国工业文明发展的现状,决定了这种竞争共处关系的长期性。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十分重视西方各国在应对现代工业文明机遇和挑战中的经验教训,更加重视彼此之间的合作和共处。即便将来实现了后发赶超目标,世界将进一步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我们将更不可能在自我封闭和孤芳自赏中步入人类的理想家园。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展望21世纪下半期中国发展前景时所说: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不会改变的,“到那时,更不会改变了。即使是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否则,我们自己的人民也不会同意”[6]。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在实现后发赶超的进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本性。列宁曾经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8]。邓小平同志也认为,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显然,要充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唯有循着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轨迹不断探索前行,才是一条科学的光明之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充分考虑到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既要不断地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内在矛盾,更要充分重视克服各种前工业文明势力或思潮的干扰,充分重视“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唯有如此,才能成功实现后发赶超的战略目标。在批判各种前工业文明势力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本质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旗帜鲜明地作了大量论述,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但是,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正呼唤着新的理论创新,经典作家们的探索只是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开端,没有也不可能为我们在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新现象提供现成的答案。我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反对教条主义,坚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表明我们经过多年探索,已经找到了一条在现代工业文明条件下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发展之路。 在全球化背景下发生的苏东巨变,犹如一场“政治地震”,曾经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但是,历史的经验和客观的现实都告诉我们,随着人类历史沿着现代工业文明主干道更深入地进入到全球化的新阶段,在它赋予资本主义以新的生命力的同时,它也必将为社会主义各国迅速实现后发赶超的现代化目标带来新的动力和机遇,必将为美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和生机。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现代工业文明与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随着社会主义运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历史命运的认识不断深化,而社会主义事业本身正是在这种从不间断的反思和革新中走向辉煌。过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同时,苏联和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种种矛盾日趋尖锐,由此引发的苏东巨变意味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的失败,人类历史更深入而全面地步入了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轨道,这一切都推动着人们从不同立场和角度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为指导,就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作一些反思。 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同源性 现代化本质上是以工业化为动力和核心的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发展的必然结果[1]。没有以现代工业文明发展为基础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就没有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同样也不会有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产生和发展。人类的社会主义理想和对这一理想的追求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原初现代化”(即工业革命前的资本主义手工劳动时期)、三次工业革命和工业化浪潮以及当代信息技术革命等几个历史形态,而与每一个发展阶段相对应的,都是资本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发展和进步。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理想都产生于“原初现代化”时期。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出现的“原初现代化”进程,则不会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不会产生人类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工业革命和工业化浪潮的开始使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逐步走向成熟,其内在的基本矛盾由此也逐步暴露,而这正是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基本物质前提。没有相对成熟的大机器生产,就没有相对成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就没有资本主义矛盾的暴露和激化,先进思想家便无以客观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无以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无以找寻战胜资本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途径和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开始就把大机器生产视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的基本前提,强调社会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是对机器大生产发展要求的更主动的适应。同时,任何背离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轨道的社会主义思潮都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判。他们认为,脱离了现代大工业发展的客观条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是不可思议的,相对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和经济政治发展水平只能造就“社会主义的讽刺画”[2];那些不能反映现代工业社会发展要求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思潮,都因其“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而令人感到可笑”[3]。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工业化浪潮,使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一步发展为更高级的历史形态——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变得更为成熟,资本主义的影响笼罩了整个世界,但由此也发展和激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各种矛盾。正是在这一客观前提下,社会主义运动才得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由此而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模式。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矛盾的发展,二战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一切都推动着更多的国家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虽不完善,但在二战前的现代化运动中成就显著,展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也奠定了二战中战胜法西斯侵略的强大物质基础。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制度跨越了一国的界限,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新型社会制度体系。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适应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要求,从此成了执政的共产党人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能否在现代工业文明主干道上与时俱进,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关键。 毫无疑问,战后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当代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曾同时为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然而,战争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遭遇了各种重大挑战后,继续保持和扩展了其先发优势,而苏联及其影响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没有能够紧紧追随现代工业文明前进的步伐,在新科技革命和世界一体化浪潮中遭受严重失败,从反面说明了社会主义运动与现代工业文明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通过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紧紧追随现代工业文明前进的步伐,在一个原先基础极其薄弱的国家情况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有力地说明了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前景和强大生命力,同时也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事业沿着现代工业文明发展主干道探索前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客观回顾历史发展和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工业文明的每一步发展都同时为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脱离了人类文明的主干道,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多种社会形态。从时间上说,有先后关系,也有一定时间内共存的并列关系,这已是不争的历史事实。过去的五种社会形态“依次递进说”既不符合历史事实,当然也不存在充分的理论根据,早已受到严谨的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的批判。误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论”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在它所引发的各种错误认识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它使我们长期以来片面地认为:社会主义运动起源于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衰落,而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便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灭亡。这种认识使我们忽视了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源性的认识和研究,忽视了尊重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规律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意义,忽视了对资本主义客观存在的先进性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与研究,忽视了对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制度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和研究,给整个科学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损失。 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超越,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都同样起源于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主干道上长期共存和发展的两种制度和意识形态,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历史事实就是最好的理论逻辑。我们只有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或教条出发,才能客观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工业文明带来共同的机遇和挑战 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有其自身运行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存在着差别和对立,但同源于现代工业文明发展主干道的基本特性,决定了他们必然面临许多相同的机遇和挑战。 从历史的纵向发展看,工业化必然造成各国社会的发展和深刻变化,如经济的进步、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政治上层建筑的演变、新社会阶级分层的形成、人们思想和观念的更新,等等。在对待工业文明带来的基本发展趋势上,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者的态度及基本对策必定有着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社会主义者无疑能够更好地应对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无论是我们所希望的,还是我们力图克服或避免的,无论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抑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工业文明发展造成的基本趋势都是注定会出现的。从这一意义上说,不论各国的传统和国情有何差异,“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4]。 从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看,从分散到整体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整体世界的形成却主要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基本成果。工业化引起的世界整体化,必然造成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域的“相互依存”,全球化是这一趋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或社会主义国家,也无论是在发达国家或不发达国家,人类都必然愈来愈多地面临着全球共同问题的挑战,世界的“相互依存”推动着各国的互助和合作,在客观上已经不可能再允许“两个平行市场”之类现象产生或存在。和平与共同发展、人口、生态环境与资源共享、反吸毒贩毒、反对恐怖主义、防治艾滋病等问题,既具有地域性,同时也决不仅仅局限于某些特定的国家或地域。世界正变得愈来愈小,作为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正在时间和空间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面对共同挑战的世界需要各国和各民族的共同治理,分散的努力可能使我们面临共同失败的危险。在这种情形下,夸大两种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显然违背世界发展的客观要求,竞争中的合作共处必将成为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在应对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方面,不同的国家既要独立自主地捍卫和维护自身利益,但同时也不应忽视现代工业文明条件下世界发展客观存在的普遍性和共性。每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不能不顾自身的历史条件和民族特性,不能不顾本国人民所选择的发展道路,但也决不能违背世界发展的潮流。忽视主流文明扩展的基本趋势而过分强调自身特性是经受不了历史考验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某些极端民族主义国家遭遇的挫折,都充分说明了背离人类文明主干道的严重后果。 西方是现代工业文明起源的摇篮,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进程中迄今仍处于领先地位。由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领先地位,西方各国在应对工业文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方面也保持着相对的先进性,并在国际竞争中始终保持和扩展着其优势地位。为了适应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保持和扩展其优势地位,维护资本主义的长治久安,西方国家针对工业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不断建立、调整和完善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运行机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一些西方学者和政治家甚至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吸取了大量营养。在应对工业文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方面,西方各国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重视和借鉴的宝贵经验。然而,我们却长期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孤芳自赏,没有充分认识或承认西方国家在应对工业文明发展道路上先行者的地位,不顾客观事实和基本规律,总是拘泥于姓“资”姓“社”之防,盲目排斥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道路上已经取得的各种经验,更没有能够充分重视和研究它们的各种教训,反而把西方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某些不可避免的现象当成了资本主义的特有弊端加以批判,这使我们在实践中一度偏离了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轨道。 列宁曾经指出:“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5];“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5]。邓小平同志也强调:“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6];“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6]。面对世界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带给人类的各种共同机遇和挑战,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我们别无选择,必须积极适应世界的发展和变化,积极借鉴“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在最大限度加速国内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同时,积极推动国际范围内的广泛合作,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 社会主义运动肩负着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建立人类理想家园——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光荣使命。在社会主义尚处于理论形态的发展阶段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3]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决不能放弃或忘却自己的根本目标。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告诫我们:“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7]如今,世界历史又走过了一个半世纪还要多的时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充分验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不能跨越历史阶段的谆谆教诲,以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必须既胸怀远大理想,更注重严谨求实;仅凭一腔热情而急于求成,必然危害乃至葬送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前景。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又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6]只要简单回顾各国共产党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历程,我们便会发现:超越阶段、急于求成是带有共同性和普遍性的现象;邓小平同志的论断正是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总是要与一定的民族国家形式相联结的,这就必然首先要求社会主义民族国家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迅速实现后发赶超的目标。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在国际领域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表现为两者既相互竞争又合作共处的国际外交关系。社会主义既是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她自始就与资本主义相比较而存在,以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克服资本主义矛盾和战胜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己任,这就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在人类文明主干道上更好地体现历史发展的方向,要求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人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性。社会主义在社会制度层面上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与社会主义民族国家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超越目标是密切相联的。换言之,没有社会主义民族国家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赶超,社会主义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就不可能最终战胜和代替资本主义。邓小平同志在谈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6];“我国综合国力达到世界前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真正体现出来了”[6]。无疑,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把握了问题的实质。 社会主义民族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赶超使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和考验。由于历史发展的因缘际遇,社会主义制度都首先建立在工业文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而这一点过去却没有能够引起各国社会主义者的高度重视。他们都面对着相对落后的发展基础和条件,都面对着国内相对更多的前工业文明因素的障碍和干扰,都面对着学会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等问题。简单地说,都面临着始终保证在现代工业文明主干道上永不偏离前进方向而迅速实现后发赶超的艰巨使命。社会主义国家在工业文明发展中的相对滞后表明,实现后发赶超是社会主义各国在今后相当长历史时期内的基本目标。在这一进程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必定是既相互否定,又相互借鉴和交流,既相互竞争又合作共处。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长期性以及社会主义各国工业文明发展的现状,决定了这种竞争共处关系的长期性。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十分重视西方各国在应对现代工业文明机遇和挑战中的经验教训,更加重视彼此之间的合作和共处。即便将来实现了后发赶超目标,世界将进一步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我们将更不可能在自我封闭和孤芳自赏中步入人类的理想家园。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展望21世纪下半期中国发展前景时所说: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不会改变的,“到那时,更不会改变了。即使是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否则,我们自己的人民也不会同意”[6]。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在实现后发赶超的进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本性。列宁曾经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8]。邓小平同志也认为,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显然,要充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唯有循着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轨迹不断探索前行,才是一条科学的光明之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充分考虑到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既要不断地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内在矛盾,更要充分重视克服各种前工业文明势力或思潮的干扰,充分重视“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唯有如此,才能成功实现后发赶超的战略目标。在批判各种前工业文明势力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本质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旗帜鲜明地作了大量论述,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但是,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正呼唤着新的理论创新,经典作家们的探索只是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开端,没有也不可能为我们在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新现象提供现成的答案。我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反对教条主义,坚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表明我们经过多年探索,已经找到了一条在现代工业文明条件下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发展之路。 在全球化背景下发生的苏东巨变,犹如一场“政治地震”,曾经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但是,历史的经验和客观的现实都告诉我们,随着人类历史沿着现代工业文明主干道更深入地进入到全球化的新阶段,在它赋予资本主义以新的生命力的同时,它也必将为社会主义各国迅速实现后发赶超的现代化目标带来新的动力和机遇,必将为美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和生机。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论文 一、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为什么)--------重点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②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③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④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三、党和政府应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⑤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⑥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总之、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应不断坚持和完善领导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搞好党的建设。政府应正确履行国家职能,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和对人民负责原则,严格依法行政。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 四、和谐社会与三个文明的关系 (一)和谐社会与三个文明是一个统一整体。 四中全会《决定》据此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归根到底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的要求。《决定》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是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创新。 (二)如何处理三个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五、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前提与保证的关系,也是途径与目标的关系。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只有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保证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和目标的真正实现。所以二者是统一的。它们都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要用和谐促发展,用发展促和谐。 六、构建和谐社会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系,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二)是正确处理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妥善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和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 (四)是正确处理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的关系,打造社会管理新格局。 (五)是正确处理发挥传统政治优势与创新群众工作机制的关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七、结合我国发展现状,构建和谐社会主要体现在: (一)、经济发展的和谐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3.绿色GDP和循环经济 (二)、经济利益的和谐 1.努力缩小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 2.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三)、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 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 3.以人为本,实践党的宗旨 4.走群众路线,依法行政 5.完善监督机制,建立源头反腐制度 (四)、加强诚信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和谐社会 [经济常识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涉及社会主义本质、根本目标。怎样构建礼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见习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哪些经济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应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伟大进程中,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发挥自身优势,以平等的身份、同样的机会和相同的起点参与竞争,将更加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好各自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从而使得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当时的实际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是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的成功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味着今后在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原则,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的同时,将合理兼顾效率与公平,努力抑制地区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当前我国正处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这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显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经济富有效率,同时科学地实施宏观调控,使经济有序发展,从而使宏观经济运行走上持续快速健康的轨道,摆脱大起大落的怪圈。 4、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5、社会主义本质。6、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 7、三农问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8、新型工业化道路(资源、就业、经济效益)。 [哲学常识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提出来的,体现了上述道理。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与方法论。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保障,而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核心是和谐,本质也在和谐。“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在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3、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这一特征充分体现了上述道理。 4、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协调,和谐社会要求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这是矛盾的统一性第一种情形的体现;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处于这一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有两种前途: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另一种进入“矛盾凸显时期”,即各种矛盾激化,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为了避免第二种情况,就必须建设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体现了促进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面转化,这是矛盾统一性第二种情形的体现。 5、认识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表明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认识上的质的飞跃,是一种理论创新。 6、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在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人民各尽其能”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各得其所”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7、实践与认识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具体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的深化,发展,是在实践基础上得出的正确认识。 8、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政治常识分析] 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内部各种矛盾日益显现出来,而且相互交织、相互影响,错综复杂,有的甚至表现得比较尖锐。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势必严重影响社会主义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影响社会稳定大局,影响经济发展。面对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政府要切实履行政治职能,积极疏导,有效防范,从完善机制上解决矛盾,从而确保社会稳定。 2、要重视正确履行国家职能。政府要切实履行政治职能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而确保社会稳定。 3、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各级国家机关应以人民利益为本,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5、维护我国的公民与国家和谐统一的关系。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现为: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同时,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6、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和谐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的社会,只有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妥善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才能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7、坚持党的领导、性质和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党的性质新的内容,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通过坚持不懈的工作,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坚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的民族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处理民族关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必须遵循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9、坚持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的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广大教徒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能够做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0、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 进入二十一世纪,放眼全球,仅剩下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和古巴),其发展情况各异。回顾历史,从马克思、恩格斯勾画出社会主义蓝图到苏联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到新中国成立,全世界兴起社会主义浪潮,再到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从历史角度上讲这个新生的社会制度,经历坎坷,有辉煌也有低潮。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即关于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科学。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就是要使自己从资本主义奴役下解放出来,彻底埋葬雇佣劳动制度;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条件,就是要使自己获得彻底解放,必须消灭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和阶级差别,消灭产生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一般目的即最终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这三个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特别是作为条件的那些内容,既反映性质,又决定目的。因此,科学社会主义可以简述为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论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它的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完善。邓小平理论,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中国是目前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大的一个国家。以前,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就中国,如今,只有中国才能就社会主义。中国在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非常严重的问题。 首先,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有很多争论。邓小平同志说的好: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该是能够极大的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创造力,能够极大的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所以能够符合这些特性的就可以吸收到社会主义里,这才是社会主义拥有最强大的生命力之所在。因此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促进社会健康和谐的都是社会主义的,凡是与之相反的都应从社会主义中抛弃掉。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才能永远充满生机。 社会主义应该能够极大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最近几十年的发展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为了能够促进生产力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我们中国应该加大教育投入,改革教育科研体制,创造创新科研体制和环境,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基础科学的发展。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人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提过充足有力的人力资源。 社会主义应该能够极大的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我们中国近些人在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中国这些年过于重视经济发展,忽略了文化方面。一个文明的兴起是科技和文化双重作用的结果,甚至文化的作用会更重要些。因此我们中国要想崛起并要领先于世界各国成为世界的下一个文明中心,就必定要重视并大力发展中国自己的文化。中国的儒家文明思想博大精深,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将儒家思想文明于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想结合,创造出新的儒家思想并加以发扬光大,并向世界推广我们中国的儒家思想。 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拥有强大的军事后盾,保卫国家安全,维持社会的安定。中国目前的周边环境并不太平,台独愈演愈烈,和平同一的可能性越来越低;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日益盛行,对历史台独模糊,有美化战争的倾向,并且视中国为忧患,在各方面不惜损害自身利益来打击中国,企图阻止中国的发展;东南亚各国于中国都有岛屿争端,并且大部分岛屿都控制在他们手中;印度一个野心勃勃的国家一直视中国为战略对手,并且已拥有了核武器;北方俄罗斯尽管于中国关系越来越密切,但是它也一直提防这我们;朝鲜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对我们的发展确指手画脚;外蒙古夹在两个大国中间,最近打算今年8月和美国要搞多国军演,其目的和意义值得揣摩;西边阿富汗已被美国搞定,建立了亲美政权,等等……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在失去了苏联这个竞争对手后迫不及待的找到了中国作为他的战略对手,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目前的周边环境就是他的杰作,他不遗余力的在战略上包围中国,企图阻止中国的发展,妄图扼杀分裂中国。在这极其复杂的周边国际环境中,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充分做好军事准备,只有拥有了绝对的实力才能不战而驱人之兵,才能避免军事冲突,才能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愿望。 我们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路程上还有许多迫不及待的问题需要解决:官员贪污腐败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共产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公款吃喝,各种费用报销等等浪费和侵吞了国家极大的财富。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在制度上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其次要制定严厉的法律惩罚措施,在07或08年开始施行,在次之前的贪污腐败行为,如果主动坦白,上交赃款,视其态度按以前法律从宽甚至免于刑事责任,如若没有坦白而被查出来要按以前的法律严惩;而对于以后所犯的罪要按新的法律严惩,建议为贪污1000元判一年,1万元十年,再多了就枪毙,并且贪污的所有款项都要归还给国家,如果偿还不了就让其家人按照继承法规定的继承财产的比例来偿还,还是偿还不了再要其子孙偿还。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是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建议国家对富人多征税,来补贴穷人和改善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另外一个问题是“三农”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安定繁荣,是目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相信政府可以搞好这件事。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的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本人认为,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交往的愈加频繁,世界统一为趋势将在曲折中前进,并且最终成为现实。目前的国际化,跨国公司的兴起,各种国际组织的成立,国际法规和国际标准的制定,都是这种趋势的表现。我预计,在200~500年间,世界上将会有一种普遍通用的语言(我估计很可能是英语,但我希望是汉语),统一的文化,统一的法律规则,甚至统一的一个国家,统一的一种社会制度。因此,我希望中国政府要在这方面有所认识,抓紧时间稳健的进行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我相信,再过50~100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的成功,必将在世界上兴起新的一股社会主义浪潮,大大壮大社会主义的力量,推动世界奋勇向前。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 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鲜明地回答了当代中国走什么路,举什么旗的根本问题,进一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系统的、深刻的、创造性的阐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简言之,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其内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它要求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基本价值理念,坚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基本制度和基本道路。其二是中国特色,它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运用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而不是照搬本本和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模式,它凸现社会主义在中国独有的特点、方式和经验。当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之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当代化的结晶。科学社会主义具有与时俱进、与世俱进的品格,它总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当代的应用和发展,是当代化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当代内涵和当代特征。比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时代主题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等等,都富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新。比如,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既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传统的阶级斗争理论的拨乱反正;既具有社会主义属性,又具有“当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现代文明优秀成分的积极吸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立足中国国情,吸收其合理因素,赋予其中国特质和中国形式。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性”,是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又一重要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的总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总范畴、大概念。从纵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经由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而来的,经历了创始、形成、丰富发展几个阶段。从横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新时期以来我们党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的总汇,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党的基本路线、“四个坚定不移”、“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等,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们之间有机联系,各有功能,互动互促,构成一个内涵丰富、功能完备、特色明显、逻辑严密的体系。其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 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和我们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我们党和国家2020年的奋斗目标。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不是一个封闭的、凝固的体系,而是永远向着实践开放,向着世界开放,向着未来开放,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完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歌猛进而不断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重要论断,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而丰富的内涵,表明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个国家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正确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积累了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经验,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适应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把社会主义建设同执政党的建设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实践中,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新任务,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在当代中国,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什么道路能够解决中国发展进步的问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这是我们党和人民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基本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深刻分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创立的。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科学社会主义走过了近160年的风雨历程。在这期间,社会主义既经历过凯歌高奏的年代,也经历过发展受挫的岁月。是成功还是挫折,从根本上说,在于是否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我们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当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归根结底就表现在它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为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区别。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一直把实行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在一定意义上,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按劳分配是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坚持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也就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 实现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离开这一点,社会主义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和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根据。 无产阶级专政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和《法兰西内战》等著作中都十分明确地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对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要性,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的科学论断。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的一个最卓越的重要思想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是否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分水岭和试金石。 坚持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科学社会主义是和工人阶级政党密不可分的。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马克思说,工人阶级只有把自己组织起来成为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才能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革命的最高目标——消灭阶级。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无可辩驳地证明,没有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运动,就没有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巩固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社会主义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从其阶级属性和主要内容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工人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就是关于社会主义如何取代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才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不成熟到比较成熟不断发展。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谈社会主义,只能是一句空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还在于我们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从国情出发、与实际相结合,就取得成功;什么时候照抄本本、照搬外国模式,就遭受挫折。所以,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我们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这个实际说明,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不能丝毫违背这些基本原则。这个实际还说明,我国仍然处于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的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必须体现中国特色。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建立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现实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我们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生产力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革,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不解放生产力,就不可能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既解放生产力,又发展生产力。正如同志所说,“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也就体现在这里”。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搞私有制,也不能搞单一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求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发展不平衡,共同富裕的实现必然是一个过程,同步富裕、平均富裕是不可能的。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走上致富之路。既要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差距;又要规范分配秩序,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问题,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创造。邓小平同志说,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适合于我们的国情。”它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突出了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和稳定的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我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邓小平同志说,“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政治制度的优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尊重和保障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形成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断发展具有鲜明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努力做到“四个坚定不移”。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求,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四个坚定不移”是一个整体,共同构成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根本所在。同志说:“做到这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我们要按照“四个坚定不移”的要求,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断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清醒而又顽强地为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而扎实奋斗、不懈奋斗。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个鲜明特点是富有很强的创新精神,而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大科学论断则是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整个文件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都是对这一论断的具体展开和落实。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又一次新的飞跃,是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 作出这一重大科学论断,既有深刻的实践依据,那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艰辛探索所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的丰富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开展社会建设形成的新鲜经验;又有充分的理论根据,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社会建设的丰富思想以及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社会和谐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这一论断的理论内涵似乎可以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的,决定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决定了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主要通过和平的、渐进的方法,通过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调整和改革,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决定了社会和谐是我国社会矛盾存在和解决过程的基本形态,也就是说,我国社会在本质上是和谐的。但是,这种和谐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只有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才能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按照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全会文件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兼顾了“大社会”和“小社会”两个方面。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和谐的社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与创造性实践相统一的渐进的历史过程,需要贯穿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历史过程,体现到党和国家的一切重大决策、改革举措和全部工作之中。实现这一目标是长期的、具体的、历史的,是分阶段、有层次的,而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若干个历史阶段的持续奋斗。它要求我们必须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视野和战略高度来认识、来思考、来谋划,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根据已经具备的条件一步一个脚印地加以推进,不可急于求成,不能随意提脱离实际的口号和不负责任的承诺。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社会建设,旨在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积极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促进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它要求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针对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一个一个加以解决,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在中国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仅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而且为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很好的历史起点。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探索和理论上的重要突破,恰恰是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的时候开始的,除了侧重探讨经济建设的《论十大关系》以外,深入的探讨和全新的思路,就是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著作里提出来的。 的这部著作,立足于中国国情和中国的实践,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宝库。在这以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如何建设的内容不多。《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问题的核心和主题,正如讲话提纲的标题所说,是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这样的问题本身,就展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因为以前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焦点,是为了夺取政权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而开展的革命的阶级斗争,解决那种对抗性的矛盾。一切其他的非对抗性矛盾包括各部分人民之间的矛盾,都处于从属的甚至是被掩盖的地位。现在共产党和它领导的人民政府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面对的是大量非对抗的人民内部矛盾,如何在人民内部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致进行建设,自然成为主题。而在这个问题里面,占据关键地位的是领导和群众的矛盾,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矛盾。 分清楚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前提。从完整的意义上说,只有敌我矛盾性质的阶级斗争才算完全的阶级斗争,人民内部矛盾一般不是阶级斗争。只有两种特殊情况,仍然算是阶级斗争或者带有阶级斗争性质:一是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这是我国所特有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把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矛盾控制在人民内部矛盾的范围内,这是富有创造性的思想。二是思想文化等即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这只能算阶级矛盾或阶级斗争在人民内部的影响、残余或历史遗留。这两种情况都需要按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基于这样的分析,《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政策和方法,主要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还有共产党和派之间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以及从全国人口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所有这些都是人民民主的方法。《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的这些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为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国家和社会,引导全体人民顺利地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我国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有很大的提高,我国的物质基础和各方面条件都大大增强了。与此同时,人民内部矛盾的内容和形式都大大复杂化、多样化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在不断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和谐不是没有矛盾和必要的斗争,而是要通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化解这些矛盾,达到团结一致、和谐共处,共建共享的目的。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浅析科学发展观下我国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摘要: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把对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推上了新台阶。同时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特点。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 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主要创立者是。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断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仰。6月25日,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充分证明,它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二、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坚定不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哪些重要原则?同志在“6・25”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的重要论述,解放思想,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四个坚定不移”指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强大动力、根本要求和奋斗目标。做到“四个坚定不移”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 三、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 党的十六大之后,我们党根据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创新性地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思想,从而将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这“三个建设”发展为“四个建设”,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社会建设,将“三个文明”发展为“四个文明”,并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充实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格局。与此同时,同志还具体阐述了“四个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针,强调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认真抓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千方百计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四、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最早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作了系统概括。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 五、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社会发展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社会发展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最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命题,在“6・25”重要讲话中,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概括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坚定不移”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七、小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只能有这一个而不可能有其他。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所有理论成果都属于这个科学体系,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从静态看,它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辐射力,内容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理论空间十分广阔;从动态看,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开放性,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新的实践,立足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坚持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动漫设计毕业论文:小议传统文化对动漫艺术设计的作用 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其主要由民间的风俗、故事、礼仪和谚语等组成,是对传统文化的一个最直接、最直观的有效表现载体。 传统文化与动漫艺术设计的融合之路 传统文化与动漫艺术设计的有效融合是由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动漫艺术设计的成功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中,用文化的角度去对动漫艺术设计所表达思想进行审视。在动漫艺术设计中,文化是重要的根基,而动漫艺术设计又对文化进行很好的发展和传播。在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传统文化与动漫艺术设计的融合之路。 我国的动漫产业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主要有两次比较成功的动漫发展史。第一次为1957年,第一家专业的动画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期间有杰出的动漫艺术设计,产生大量的优秀动漫作品,如1955年的《东郭先生》、1956年的《骄傲的将军》等。第二次为改革开放以后到90年代初这一历史时期,中国迎来经济文化的全面复苏。这个时期虽然在技术和艺术方面尚没有出现实质性的突破,但是也产生了很多优秀动漫作品。如1979年的《哪吒闹海》、1991年的《抬驴》等。同时,水墨动画作为中国动漫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传奇,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动漫的发展。在动漫艺术设计中吸收中国水墨画的经典渲染法,对动漫作品中的意境、情景等的描述更加栩栩如生,给观众一种全新的诗情画意美感。引用水墨画进行动漫艺术设计的动漫作品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以齐白石先生的画进行原创的《小蝌蚪找妈妈》。中国动漫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和成功促进了我国动漫事业的不断发展。 在现代网络经济时代,我国的动漫产业也对传统文化和动漫艺术设计进行了有效挖掘,充分实现了二者的有效融合。如2002年,成立了北京妙音动漫艺术设计有限公司,通过实现传统文化和动漫原创的艺术设计,产生了诸多优秀动画作品,如《至善之道》《中华德育故事》等。其中,《中华德育故事》还被台湾媒体的观察教育基金会“儿童及青少年优质电视节目”评定为五星级的推荐节目。又如,中央动画有限公司设计的《冰菊物语》动画片,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进行有效结合,作为一部典型的青春励志作品受到了广大青年的喜爱。 纵观中国动漫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我国的动漫产业中产生了许多传统文化和动漫艺术设计相融合的优秀作品,如《铁扇公主》《大闹天宫》《猪八戒吃西瓜》和《哪吒闹海》等,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大闹天宫》作为一部以典型的传统文化和动漫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作品,于1983年在法国得以公映,得到法国动漫界的广泛认可。在法国的《世界报》中对《大闹天宫》进行如下评定“它是一部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完美表达的作品,不仅具有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也超越了迪斯尼艺术的表现美感”。 借鉴传统文化,对动漫艺术设计进行创新 对于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曾经有人这样来形容:毛笔加鼠标。笔者认为这是对我国动漫产业的一种非常形象、准确的描述。所谓毛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笔,代表了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鼠标则是现代网络时代下动漫艺术设计所不可或缺的主要工具。通过将毛笔和鼠标进行结合,不仅能够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扬,而且还能与当代动漫艺术设计进行有效结合,实现动漫艺术设计的有效创新,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 (一)实现传统文化元素与动漫艺术设计的创新性结合 传统文化中的音乐、戏剧、武术、礼俗以及服饰等都是动漫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参考元素。在国外的诸多动漫艺术设计中,已经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与动漫艺术设计进行了良好的结合,这是我国动漫艺术设计需要着重学习的。如日本的《天空之城》采用管弦乐所具有的抒情效果,将其运用到动漫艺术设计中,增强了动漫作品的表现张力,显现了动漫艺术设计对音乐的有效把握。又如,美国的《功夫熊猫》融入了音乐、武术等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吸引了众多中国观众。因此,我国在进行动漫艺术设计的时候,要实现传统文化元素与动漫艺术设计的结合,实现动漫产业的创新性发展。一方面,动漫艺术设计可以融合大量的音乐元素。如在动漫艺术中融入主题曲、背景音乐、配音等音乐元素,增强动漫作品的主题表达效果,突出情节的波动性、加深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等。另一方面,将传统文化中的服饰元素融入动漫艺术设计中。在动漫艺术设计中进行不同人物、不同特色服饰的装扮,实现动漫形象的鲜活性。 (二)促进传统文化的相关表达、历史题材与动漫艺术设计的创新性结合 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相关的表达和历史题材是动漫艺术设计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因此,要实现它们之间的创新性结合。一方面,促进传统文化的相关表达与动漫艺术设计的创新性结合。在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表达都代表了独特的中国文化气息,这些具有特色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是我们特有的文化内涵,如果将它们与动漫艺术设计进行创新性的结合,将会对动漫作品主题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促进传统文化历史题材与动漫艺术设计的创新性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经典的历史题材,如历史传说、历史典故、寓言等,这些都为动漫艺术的设计提供大量丰富的题材。在当前的我国动漫艺术设计中,很多人都主张西化,引入西方的故事和神话来设计动漫作品。然而,在动漫大国,如美国、日本等,它们却大量使用我国的经典故事,并对其进行不断的演绎,从而创造出杰出的作品。 (三)推动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与动漫艺术设计的创新性结合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民间艺术文化也是一门重要的文化,它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如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有皮影、水墨画、木雕、剪纸等,它们是对民间艺术的一种形象表述。动漫艺术设计已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进行借鉴,形成了动漫作品的“中国学派”风格,其中皮影、剪纸和水墨画就是重要代表。如《猪八戒吃西瓜》就采用了独特的剪纸风格来进行动漫艺术设计,并融入了皮影戏的轴承作用来进行创作,开创了新的动漫艺术设计方式。在当前网络时代,我国的动漫艺术设计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合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来对动漫作品进行有效设计,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与时俱进的动漫优秀作品,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有效发展。 (四)注重传统文化美德与动漫艺术设计的创新性结合 动漫作品的主题思想也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美德的弘扬,以对观众的道德人格塑造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动漫艺术设计中要注重与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等的创新性结合,体现独特的传统文化美德。第一,传统文化美德之“真”与动漫艺术设计的结合。动漫艺术设计者要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运用艺术的手段对现实社会中的真实艺术进行反映。如对生命、伦理、爱情、忠诚、人性、道德等的反映是动漫作品中反复咏唱和不断追求的主题。第二,传统文化美德之“善”与动漫艺术设计的结合。善是人们在生活中所追求的一种重要美德,因此,动漫艺术设计中对善的有效传递将会吸引众多观众,并在心灵上与他们产生共鸣,获得他们的最终喜爱。动漫艺术设计中的“善”要来源于现实生活,通过有效的提炼来反映一个时期的人们的精神追求。同时,动漫艺术设计也要注重与其他传统文化美德的融合,以创造出优秀的动漫作品。 结语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和传统文化。促进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动漫艺术设计的有效融合和创新,对于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与动漫艺术设计的融合之路,对传统文化与动漫艺术设计的创新进行探讨。传统文化和动漫艺术设计的创新性融合是一种具有传统文化魅力的新型动漫艺术设计类型,可以有效促进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作者:解辉 单位:黑河学院) 动漫设计毕业论文:动漫毕业设计的正能量作用分析 如果毕业展从宏观上认识了专业,有了专业目标的初步建立,那么接下来的毕业设计演讲将会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告诉他们该如何做。本专业专门请优秀毕业生成立了毕业演讲团,向学弟学妹们交流他们在校的学习、毕业设计的创作过程、就业前景等等,同时还耐心地解答新生心中的种种困惑问题。这种真诚地交流给了学生对专业更为清晰的了解,犹如一股强劲的推力,激励着他们该怎样学习。用同专业、同龄人的“榜样“去展示和讲述,容易产生共鸣和沟通,也更容易接受。这种引导方式比单纯的说教式的要求更有成效。 提升专业社会知名度 现在的动漫不管是剧情还是技术,都是时代最前沿的象征。动漫专业的学习历来是不能闭门造车,同样毕业设计的展示也不能孤芳自赏,要走出去。我校依靠学校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与地缘优势,采取各种手段,把学生毕业作品推向社会、推向市场。不断地让社会接触和了解我校学生的作品,进而加深对该专业的认识,一方面是为学校做了无形的广告,提高了学校动漫专业在社会与业界的声誉;另一方面也为提升学校生源素质打下了良好基础。优秀生源产生优秀作品,优秀作品提高学校声誉,良好学校声誉引来优秀生源,这就形成了良好的循环[1]。 1借用网络媒体推广 现代网络媒体的宣传力度是不可估量的。择选优秀的毕业作品上传,让更多的人去欣赏、评价,社会舆论无形中转化成为一种动力,对学校专业发展、学生就业有一种很好的推广途径。 2选送电台播放展示 在指导学生制作毕业设计时,已经把以时代为背景的公益宣传作为重要的选题,围绕它制作了相关的动画作品。作品经过系部专家组的多次审核,不断修改,精益求精,最后选送电视台进行展示。我系的《新版小蝌蚪找妈妈》、《电梯》等公益类动画就在无锡教育电视台播出,收到电视台和观众的好评。 3在社会服务中宣传 为企业服务,创造社会价值,是我们在毕业设计时尝试的一个选题。我系承接了无锡市税务局的税务知识宣传、无锡某军分区舞蹈大赛的背景动画制作、无锡多所幼儿园的宣传等项目。在师生共同努力中,作品被社会认可,并表示长期合作的意愿。同时以实物奖励学生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极大地热情。社会本身的口碑效应,不断在为学校做着社会宣传。无压力就无动力,毕业设计推入社会进行展示,需要有一定的勇气与胆量,只有被社会认可,职校的专业才会有发展前景。 吸引专业校企合作化 职业院校的生命力取决于学生的就业率,并且是同专业企业的就业率,这就对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符合企业岗位用人的要求,就必须吸引专业校企合作。如何吸引动漫公司来了解本专业学生,达成长期的合作关系,我系巧用“毕业设计”,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常联系的方法,架起两者沟通认识的桥梁。 1迎企业来校观摩 把学生的毕业作品展与邀请相关企业的进校招聘会结合,让学生展示作品自我推荐,让企业看到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敬业精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及综合能力,深层次的认识我们的毕业生。在现场企业择优选择到了自己满意的员工,使他们对我系动漫专业的毕业生有了极大的好感。今年9月初,无锡市的久久、慈文紫光、马良、宝鼎、哈利等公司就向我专业表达了员工录用的长期合作意愿。 2送作品上门推荐 不仅请企业进来,我系还采取主动“出击”,把每届毕业生的优秀作品刻录成光盘。每学期有负责就业的老师带领专业教师主动走访各动漫公司,赠送学生作品,掌握他们的就业要求,及时反馈学校,不断促进专业建设。这种“走”出去的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守株待兔”的方式,主动地让更多的企业来了解我专业,有了解才有嵌入,有嵌入才能使专业更具生命力。 3常联系常态发展 把“请进来”、“走出去”作为校企合作的两端,“常联系”就是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毕业生的就业必须符合市场的要求,专业的设置与建设又事关毕业生的培养,因此对学生需进行符合市场要求的专业培养。但许多职业院校动漫专业的教师本身脱离企业,了解企业信息不够,会对学生的培养产生弊端。邀请企业的优秀员工参与平时的教学、毕业设计的指导、专业校级比赛等等,弥补了学校专业培养的“缺陷”,毕业生的专业素养与能力能达到企业岗位的需要,对企业和学校双方都是利好的事。巧借“毕业设计”来拉拢关系,建立联系,同样是专业发展的重要探索途径。 带动专业与创业的联系 既然就业率是职校的生命,那么符合岗位要求的专业能力培养就至关重要。毕业班学生已经历了在校四年的学习,具备了较好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本着专业是与市场,专业能力与岗位能力的密切联系,给他们机会去做“创业”式的毕业设计,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产生经济效力,不管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是极大的鼓励,能够让他们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创业”成功的效应也将很快传递给动漫专业的全体学生,带给他们一个明确的信息:要想“创业”,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从而给他们的专业学习带来强劲的动力,促使本专业学生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性的学习氛围。 1承接社会动画项目 每年毕业设计时,系部会寻求各种途径,给学生提供独立或参与制作企业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机会,也会鼓励学生自己努力寻找这样的机会。当项目落实,学生组成设计团队与公司进行交流,了解客户的意愿,拿出设计方案征求公司的意见,在不断与客户交流与项目修改进程中,提升了学生综合性的专业素养与能力。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给学生极大满足感,充满信心面对将来。 2拍卖优秀的动漫作品 现在的学生从小就伴随着动画片成长的,好的动漫绘画作品对他们是独具吸引力的。每年的毕业设计展吸引众多的学生来参观,展后的动漫绘画作品的拍卖同样也大受欢迎。许多同学可以用合适的价格买到自己心宜的作品。看似价格的竞争实则是作品的竞争,拍卖中谁的作品优秀谁就拥有市场。能绘制优秀作品的毕业生也定是一个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是全专业学生默认且追求的。如上的“创业”虽只是踏入社会就业的热身,但是它所带来的被他人认可感对促进学生专业学习是不可估量的。 我系以“毕业设计”为能量点向外拓展,从而更好的为专业建设服务,并且已取得系列成绩。这种形式已被学校作为一种优秀模式向其他专业推广。学习且是相互的,在他人学习过程中也会产生新想法、新创意,同样也可为我专业所用,进而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本文作者:周珺 单位:无锡高等师范学校) 动漫设计毕业论文:探讨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践强化路径 结合当前国内外各大高校对动画动漫专业的建设经验来看,工作室模式是最能够激发学生动手能力且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的一种最好实践教学开展方式。从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来看,工作室主要以可涵盖开展教学、科研、创意设计、项目制作四个方面运作需求出发。通过开设多个不同类型的工作室,搭建起一个整体的动漫实训室综合平台中心,并模拟企业动漫的生产流程来增强学生的操作技能。一方面可以进行常规的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不用去企业实习,就能参与到企业级的生产实践,以及可以作为一个平台进行动漫制作项目的承接和引入企业,开设“校中厂”。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基本可以达成学生一离开学校就能直接上岗且大大增强了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具体表现在: 平台中心可以为影视动画、衍生品、定格动画等作品制作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涵盖面广且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能够为专业教师研究当前最前沿的动漫设计与制作技术动态和发展方向提供完善的实验平台,教师队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上将更加深入。平台支持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以及计算机应用专业多媒体方向的学生学习、实验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进行动画电视片、动画电影片、影视广告、影视特效合成、电视栏目包装、衍生品制作等实验。不仅可以进行直观的作品观影,还可以直观地解决课堂内用语言难以解释清楚的影视动画专业术语和实操技术,解读大量关于影视动画在镜头运用、运动规律、理解电影语言和专业技术剖析方面的内容,还可以制作众多的多媒体项目,同时达到良好的实训效果。组建影视动画、后期衍生品、影视广告制作等项目和高清级的影视校色、特效、编辑后期制作平台,开发一定项目的影视后期制作服务功能,以项目带动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后期逐步涉及电影产业,游戏产业,电视产业,广告、房地产、医疗、军事等应用CG三维动画、影视制作的各大相关产业,可为地区和企业解决产能问题,技术人才训练问题等。 1、拓展教学的空间与时间,教学不再局限于有形的教室中以及具体的课程时间内,只要学生想做练习或者实训,在正常时间内都可以进入工作室进行设计制作,大大延伸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2、将进一步向企业化、实际工作化发展。打通动漫制作中的各个脉络环节,使各个技能进行有效的连接,将传统的教学场所转变为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大大提升学生实际制作的机会,促进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并配合相应的项目制作,如参加比赛团队之间的磨合会省掉许多时间,平时的制作也可以针对竞赛。4、不但可以满足在校全日制学生的常规教学需求,另外也可以通过承接制作项目实现提供顶岗实习需求,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5、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孵化一批有影响的动画制作项目,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实战能力。并且可以挑选优秀低年级学生在大一时就参与进工作室的具体项目制作中来(毕业设计项目、外包项目等),通过高年级带动低年级的同学进行学习,形成良好氛围循环,提高学习效率。6、可以探索一条新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用真实的项目实操训练,既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减少企业因挑选录用人才的失误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还可以为企业节约一定的生产成本。同时可以加强企业文化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尽早地了解社会、体验社会,提早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另外,还可以为其它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及实训场地,能够临时作为团队承接动漫外包项目设计制作的场地,能够开展动漫设计紧急业务设计制作,以及能够辅助相应刚起步动漫企业早期产品项目孵化。 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下,建立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工作室,可以进行紧缺型动漫设计与制作技术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培训,还可以相应帮助动漫产业解决产业技术瓶颈问题,全面提高行业产能和产品质量。形成一个具有国际一流专业设备和技术人员、配套完整的影视动画中后期生产、输出、培训、研发、实训基地。既能帮助行业解决困扰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又能提高影视动漫设计与制作的产能,还可以每年培训600人次的影视动漫紧缺的后期、特效专业技术人才。另外,开设动画专业远程教学网络,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既能满足教师,又能满足企业人士自主学习的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此外,利用专业拥有的优秀人力资源和设施设备资源,还可以承担非学历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任务。重点面向东莞市、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建设完成后能形成一个基本完整包含当前动漫产业的动漫平台中心,主要以可涵盖开展教学、科研、创意设计、项目制作四个方面运作需求。面积大约需要3~400平方米,根据需求隔断12个房间,先期使用8个房间建立8个分室,预留4个进行扩展。 平台中心采用目前最先进的动漫硬件平台,功能最强最成熟在行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应用软件,以及利用国内外动漫制作最新技术和成功经验,集成为一个整体的动漫制作研发中心,涵盖开展教学、科研、创意设计、项目制作四个方面运作需求。(本文作者:汤天然 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动漫设计毕业论文:动漫设计的国际化途径研讨 本文作者:陈诚 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在我国对动漫影视作品的消费者中是以儿童观众为主的,但是为这个消费行为付钱的主要是家长.很多创作动漫作品的企业为了迎合家长寓教于乐的要求,就在动漫作品中加入了很多教育元素.而且我国很多电视台对动漫影视作品的审核过程中,也对动漫作品的教育作用是比较看重的.这就使得很多少年儿童对于国产的动漫影视作品是不太看重的.动漫企业在进行动漫产品创作时,由于时间上的仓促,在编剧上经验的缺乏,为了保证能够通过影视作品的检查,顺利播出,就采取了风险最小的剧本创作模式,也就是“寓教于乐”.现在是互联网信息时代,国外的影视作品可以很轻易的通过网络途径来进入少年儿童的视野,如果我们的动漫影视作品没有从故事的趣味性和时代性出发,就很难把握住青少年儿童的需求,最终会使得整个产业难以维系. 在国外的动漫产业的整个开发过程中,动漫的衍生品是非常丰富的.从动漫人物设计出来,只要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则会很快推出服装、鞋帽、玩偶等实体衍生品,然后会相继在杂志、电视、电影和游戏等各种娱乐载体,让消费者能得到全方位的消费.反观我国的动漫衍生品的开发,是非常缺乏的.就现在相对市场综合开发做的比较好的喜羊羊系列,主要停留在服装、鞋帽和玩偶等实体产品,虽然也开发了电影作品,但是在杂志和游戏方面的开发是不够的,这仍然需要继续探索.我们也要注意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过度开发的问题,如蓝猫系列,在动漫人物稍有起色之时,就过度地进行商业开发,最终导致衍生品的开发占用大量资金,使得整个动漫人物的后续开发乏力.[2] 动漫发展中应该融入传统文化因素 1动漫人物设计中性格元素要注意传统文化内涵 我国文化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整个民族相对是比较注重等级和礼仪的.我国动漫产业在早期就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要么是死守传统,要么就是完全国际化,从整个动漫产业的发展看,这两种状态都很难获得成功,中国的动漫产业要取得发展,就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我国的传统文化出发,然后结合国际上的动漫特点,走出自己的国际化道路.如在蓝猫虹兔系列的开发上,就没有从我国的传统文化出发,蓝猫的性格定位上就有猫和老鼠系列中Tom猫的痕迹,这就使得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小孩多看,使得这个动漫产品的周期大大缩短了.喜羊羊系列在这个问题上就设计的比较好,整个人物造型是系列化的,作为主角的喜羊羊聪明、谦虚、好学和临危不乱的个性,使得家长放心让孩子去观看.同时在灰太狼对老婆的关爱上,使得很多年青女性有了“嫁人就嫁灰太狼”的口号,可见这部动漫作品在人物性格设计上是很好的参考了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的.[3] 2动漫故事设计注意情节性 我国动漫作品由于长期以来关注的对象是少年儿童,因此在很多故事情节和人物个性的设计上都非常简单,这样才能让年龄较低的观众能够接受,但是随着现代动漫产品的受众年龄层次的丰富,以及少年儿童的心智发育的提前,使得我们在动漫故事情节的设计上要多加用心.依照中国的传统文化,人物成功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正面人物往往是比较弱小的,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在战胜强大对手后才能成功,因此整个故事情节要按照这个大的桥段来进行,在整个故事的细节安排上,要注重传统的为人谦虚谨慎,同时也要关注一些细节的幽默化,这样才能吸引相对年龄层次较为广泛的人群.在动漫作品的故事情节创作中,我们要按照电影剧本的模式加以创作,并且要充分注重动漫的特有对人物内心刻画的优势,注重对人物和故事内核的深化挖掘.日本漫画家宫崎骏的漫画作品就是以整个故事内涵的深邃得到了世界普遍的关注. 3加大衍生品的开发设计 我国动漫产品在整个衍生品的开发上,一直走的是模仿美国和日本的道路,这虽然是一条可以借鉴的成熟产业发展道路,但是也要关注到我国动漫产业的现状.我国整个国内动漫产业发展时间不长,动漫的品牌效应积累不够,整个动漫市场对于国内动漫产品及其衍生品的认可度需要提高.针对上述的产业发展现状,我国动漫产业的衍生品开发首先要从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上出发,要利用各种有效的途径宣传动漫品牌,然后对一些产品售价相对较低的衍生品开发上.在整个衍生品的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和现有的成功的产品制造企业联合,利用中国制造业的成熟体制,来带动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4]如海尔集团开发的海尔兄弟的漫画作品,虽然其并没有获得多大成功,但是这开启了我国企业与动漫产业结合发展之路.后续我们可以开发某个动漫产品的电视、手机等产品. 我国动漫设计的国际化之路 1注意中外文化差异 中国动漫的发展走国际化的道路,这不是我们自主的选择,而是市场竞争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从我国现有的动漫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整个动漫产业从诞生开始,就一直处在国外动漫产业的高压之下.从某种角度来看,我国动漫产业的启动就是由国外动漫作品带动的,我国最早的动漫产业,就是由日本漫画书引发的.从国际上看,动漫产业也是一个发展时间不长的产业,这个产业的不断扩大是与电子信息技术紧密相连的.[5]我国动漫产业要想从国际动漫产业包围的情况下走上自己的发展道路,就必须从我国传统出发.我国动漫产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走出国门,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要使得中国国产的动漫能够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就必须在动漫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上有国际化的视野.喜羊羊系列动画片在这点上就做的比较好,他在情节设计上简单,没有文化隔阂,故事化为短片,使得整个情节设计简单化,便于理解. 2按照世界动漫产业规则行事 日本的动漫产业发展路径是,漫画的创作,漫画图书的出版,影视动画的制作,电视台和电影的播放,发行音像作品,最后是动漫衍生品的开发.美国的动漫产业发展路径是,影视动画的制作,电视台和电影的播放,漫画图书的出版,发行音像作品,最后是动漫衍生品的开发.[6]从这两个动漫大国的整个产业发展路径我们能看出,成熟的动漫产品的开发都是先有了市场后,才加大后续的发展.我国对动漫产业近几年也推出了不少政策,也投入了不少资金,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这是因为我国的动漫产业的资金补助主要是对动漫影视作品的时间长度上进行补助,这就造成了很多动漫企业在产品的开发上,就根据国家政策进行了目标性开发,对于整个产品的质量没有过多关注,而是不断的拖延时间,已获得财政补贴.还有很多动漫企业迷信高科技,对产品的品质关注反而减少,这就需要我国动漫产业的从业者认识到,动漫产业是个经济行为,是需要遵守市场经济规律的,是要关注市场的.因此我国政府对于动漫产业的扶持,应该放在市场上,对于有市场需求的动漫企业加以重点扶持. 3注重名族特性的体现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出现过断代的古代文明,传统文化底蕴丰富,可以进行动漫创作的素材相当丰富,但是在进行国际化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了解国外文化的人文基础,要吸取不同文化的共同特征,才能在整个动漫产业国际化的过程中,得到国外主流市场的认可.在中外文化有不同理解的地方,要加以回避,或者予以委婉的处理,让国外观众先是喜欢,然后才是理解.这点上“韩流”文化的国际化发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7] 中国动漫的国际化的发展,其目标就是要让国外观众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现在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也引发了其他国家对中国发展目标的猜测,国际上出现了遏制中国发展的现象,虽然我国政府一再宣称,中国强大了,不会谋取世界霸权,但是很难让国外民众认可,这些都是对中国文化不了解的后果.如果我们能用世界上最容易理解的动漫来阐述中国文化的和谐内涵,就能够有效的化解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也会让世界人民明白中国的发展不会增加世界的危险,反而会促进世界的和平.动漫产业的国际化,也是中国文化国际化的具体道路。 动漫设计毕业论文:动漫艺术与广告设计的互动关系 摘要:动漫广告艺术通常是借助动画形式来给予人们思维上的一些拓展,而广告设计则是通过夸张的展现力来促进消费。作为广告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动漫艺术的出现不仅能够将现实与想象进行有机融合,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上向消费者展现所要出售商品的优势与特征。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广告设计与动漫艺术的互动关系展开讨论,希望本文的发表能够为广大的同行业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参考帮助。 关键词:动漫艺术;广告设计;互动关系 一、引言 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态,动漫艺术和广告设计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建设的加速,二者的关系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现阶段的动漫艺术与广告设计不仅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交流,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动漫艺术与广告设计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相得益彰,二者的关系也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下面结合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来对动漫艺术与广告设计的互动关系展开讨论。 二、动漫艺术对广告设计的互动关系影响 在广告设计领域中,由于动漫设计的表现形式所富有的活力,直接推动了传统广告业的发展进程。无论是公益广告还是商业广告,在融入了动漫艺术与广告设计理念的同时,都为创作者理念的传播与推广奠定了基础。在实践中,动漫艺术可以利用动漫形象来完成真人无法完成的拍摄任务,例如,在我国的一个儿童安全公益广告中,为了表现一个孩子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了很多车辆的错乱、刮碰时,便利用了一个传统中国娃娃的形象来告诉孩子们及其家长,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将会产生多严重的后果。这种动漫艺术与广告设计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同时也弱化了教化的意味,突出了主题的娱乐性与普及性。另一方面,这种动漫艺术与广告设计的互动关系,同样也适用于一些面向青年消费群体的产品中,这种方式非常适合年轻人猎奇、不受外界任何阻碍的思想,广告理念配合新颖的动漫手段,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例如《芬达饮料》《果粒橙饮料》《杜蕾斯》等优秀的广告作品,更是在新传播媒体表达与消费者中占有重大优势。 三、动漫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互动优势 中国的动漫艺术在广告设计中起步较早,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广告中,便让人有了过目不忘的动漫形象与口号。特别是在黑白电视中出现的排列有序的害虫、一只只精神饱满高唱凯歌的来福灵,将“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正义的来福灵正义的来福灵一定要把害虫杀死,杀死”的广告词刻在了人们的心中,同时也成为了两代人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印象最为深刻的动漫广告。而如今随着新三维技术的发展,更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动漫广告设计师的横空出世。这些极具创新精神的动漫广告设计人利用他们自身的艺术魄力,在动漫的制作与广告发行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尝试与改进,特别是对一些国外优秀的技术进行创新,最终实现了“洋为中用”的目标,同时也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回报率。现阶段将动漫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互动优势发挥的比较好的有光明牛奶、全友家居等广告作品,通过这些优秀作品的观摩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中国现阶段的动漫广告必须要跳出传统创作的怪圈,通过不断地创新与借鉴、改良走出一条属于自身发展的道路,而设计师的观念必须要与市场、与受众一道进行齐头并进的转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四、动漫技术与广告设计互动中的衍生关系 可以说国内广告通过热门动漫形式表达出来的成功案例也是层出不穷的,例如早期的蓝猫三千问和海尔兄弟,一直到近几年迎面而来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大鱼海棠》《熊出没》等动漫人物,在动漫作品火热的同时这些动漫角色也逐渐步入了广告设计的平台,纷纷在一些电动车、定制鲜花、儿童用品等领域担当起了“形象代言人”,这些备受大家喜闻乐见的动漫人物都被多元化的方式所使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动漫与广告的互动中所产生的衍生关系与市场运作力量是无穷的。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动漫作为广告设计的主角,但并不意味着动漫的概念仅仅适用于儿童或者青少年。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动漫形象与电视剧、电影一样,都是不同载体下的影视作品,优秀的动漫广告设计应该是老少皆宜的。动漫会推进人们脑海中的想象,通过动漫自身的诱惑力与温暖来进行产品和理念的展示。 五、动漫技术与广告设计在互联网中的互动关系 网络作为近几年来推广最快的领域,在动漫技术与广告设计中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阶段的动漫人物越来越具有数字化特征,在强调叙事情节的广告设计中,动漫技术作为整个创意中的附属物,它可以不受任何的外界影响与阻碍来进行思想表达,传递给受众想要表达的产品与理论概念。 六、结论 综上所述,动漫技术与广告设计的结合在市场浪潮中将会占据十分重要的潜力,我们每一名从业者都必须要突出重围、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来对市场环境进行深入挖掘,以此来实现动漫广告作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互动。而艺术生命则是这项领域的核心动力与保障,我们必须要以滴水穿石的精神进行与时俱进的学习与创新,在动漫广告中不断结合自身特点,来进行深度挖掘、推陈出新。相信一旦做到了这点,中国的动漫广告业便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与未来,我们的付出也会成为提升中国广告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作者:王峥 动漫设计毕业论文:传统工艺美术与动漫造型设计研究 【内容摘要】潮汕传统工艺美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魅力,其独特的民间美术造型为创造富有中国特色的动漫造型提供了素材。文章通过重点分析潮汕工艺美术与动漫造型的六大融合点,如夸张变形的写意造型、活泼幽默的风格、连环叙事的手法等,指出研究潮汕工艺美术与动漫造型的融合点有助于探索动漫创作的方法。 【关键词】潮汕工艺美术;动漫造型设计;融合 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中国早期动画工作者制作出一批富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片,赢得了国际声誉,被称为“中国动画学派”。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在商品经济与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中国动画艺术从辉煌走向沉寂,失去了传统文化特色。2009年,韩山师范学院教师蔡志海制作团队制作的卡通潮剧《柴房会》首次将潮剧作为动漫对象进行了制作,为动漫创作提供了新思路,但其动漫造型同样过于简化和夸张,没有完全表达出传统文化的底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创作者没有去研究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当地民间艺术,没有从中汲取养分并运用于动漫设计中。 一、潮汕工艺美术的特性与造型 潮汕地区依山傍海,呈现出开放的特点。远古潮汕先民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海洋与陆地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融造就了潮汕传统工艺美术诸多矛盾而又统一的特性:既内敛严谨又外向圆融,既精巧细腻又刚健粗犷,既质朴古拙又富丽堂皇等。潮汕工艺美术主要有潮州木雕、剪纸、潮绣、大吴泥塑、嵌瓷等,在观察其美术造型时可以发现它们具有许多与动漫艺术相融合的特性。因此,通过研究潮汕工艺美术与动漫造型的融合点可以探索动漫创作的方法。 二、潮汕工艺美术与动漫造型的融合点 潮汕工艺美术与动漫造型的融合点可归纳为六个方面:一是夸张变形的写意造型;二是活泼幽默的风格;三是连环叙事的手法;四是装饰性的构图方法;五是富有地方特色的题材;六是独特的色彩搭配。 (一)夸张变形的写意造型 潮州木雕、剪纸、潮绣、大吴泥塑等在塑造人物、动植物造型时都使用了大量意象化的手法,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处理,比如人物造型,夸张人物的头部以及面部五官,整体显得头大身短。(图1)人物动作加以适当的强调、夸张和舞蹈化,具有很强的戏剧舞台效果。潮汕工艺美术人物造型,有的拙稚可爱、丰盈饱满,有的纤巧细腻、精密繁复。潮州剪纸分为潮州剪纸和潮阳剪纸两种风格,潮州剪纸艺人江根和的人物剪纸中,人物的正面五官连在一起,被变形为植物嫩芽状,剪纸造型采用阴剪法,即以面为主,镂剪出小花等图案的“密体”风格,衣褶的结构线被省略而只以简要的几根线条表示人物身体的大体结构,整体造型雄浑朴拙,富有装饰性(图2);而潮阳剪纸的代表艺人马凤仙的剪纸人物则以线为主,采用阳剪法,装饰和结构线相互衬托,人物的眼睛、鼻子、嘴巴也用线剪出,手部和脚部则用实面来表示,与镂空的虚面形成对比,整体造型纤细精致,较为写实(图3)。除了平面剪纸艺术外,不管是潮州木雕中的多层镂空雕刻、潮绣的立体垫高绣法,还是潮汕嵌瓷的浮饶、立体饶技法,以及大吴泥塑人物衣服的多层贴塑技法,都在夸张变形的同时,又追求一种立体、空间的真实表现,旨在追求一种虚拟与现实的平衡。这些古老的手工艺品与现代动漫艺术的三维表现有着相似的造型追求,都具有超越现实的意象化艺术魅力。 (二)活泼幽默的风格 潮汕的多元文化造成了潮州人精明灵活的性情,而潮州人细腻、轻松的审美情趣在潮剧中找到了寄托,潮剧中的丑角一向为人称道,“潮丑是潮剧的戏魂”,所以潮剧总体倾向于喜剧,丑角的表演贴近生活,在诙谐滑稽的表演中淋漓尽致地宣泄民众的生活感受。在潮汕工艺美术题材中,很多以戏曲人物为题材的潮汕工艺美术造型都体现了幽默轻松的风格。比如潮阳剪纸《柴房会》,讲的是小商李老三夜宿客站柴房,偶遇鬼魂莫二娘的故事,李老三瘫坐在椅子上,莫二娘则跪在地上,他们的眼睛都看着下方,嘴巴则张着似乎在笑,造型极为滑稽。潮州木雕清代浮雕彩绘《佘太君挂帅》表现的是佘太君以百岁高龄挂帅出征,英勇杀敌、得胜回朝的场面,其人物由于头身比为五头身,稍微矮化而手腿粗短,憨态可掬,富活泼幽默的审美情趣。 (三)连环叙事的手法 连环叙事是动漫艺术区别于其他绘画艺术的重要特征。潮汕工艺美术也具有连环叙事的表现力,这在潮州木雕、剪纸、大吴泥塑等中都有体现。潮州木雕尤擅表现连续情节,如潮州人物木雕在叙事时往往把故事情节按其发展或主次分成几个部分,上下叠排起来,然后加以联系。手艺人所谓的“径路”,即以人物活动的来龙去脉为线,将几个中心、几个片断采取“之”形、“S”形、三弯四曲形等方式连成统一的整体;有些故事相互不关联的时候,采取“引径”的办法,使上径和下径呼应。比如木通雕《二十四孝图》挂件就是采用“之”形将故事分为五个层面,层与层之间利用屋顶、树干巧妙过渡分隔,各个层面似独立却又融为一体。 (四)装饰性的构图方法 潮汕工艺美术构图非常缜密繁复,一件小小的潮州木雕往往有上百个人物、草木花卉等,多层次镂通雕,能表现极大容量。在构图处理上,潮州木雕同时借鉴了绘画、戏曲艺术,吸取了绘画主次分明的艺术手段和戏曲虚拟空间表现手法,创造出装饰性木雕所特有的完整艺术表现体系。潮汕工艺美术大都采用装饰性绘画的构图方法,比如潮州木雕虽然很多是对称式构图,但又讲究灵活变化,略微倾斜,在图形之间讲究疏密结合、动静粗细的对比和协调。潮州剪纸作品人物数量多的都是独立剪出,虽依照情节随意摆放,体现了潮汕文化轻松活泼的审美情趣,但也往往是一正一邪、一柔一刚,讲究布局的圆满。潮州工艺美术借鉴戏曲虚拟空间的表现手法,将平视的人物与鸟瞰的景物结合,巧妙地将远近人物及不同季节的景物组织在一个画面里,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潮州木雕《陈三五娘》(图4)、江根和的剪纸作品《状元游河》构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五)富有地方特色的题材 潮汕工艺美术题材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物为主体的民间传说、戏剧和历史故事;另一类是珍禽瑞兽、花果虫鱼,善于表现江海中的水族、亚热带植物,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很多戏剧题材和历史传说都来自中原地区,比如《西厢记》《梁祝》《八仙》等,但潮汕人民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修改,比如剪纸作品《八仙》将“八仙骑兽”的坐骑变成了螃蟹、鱼虾等海洋生物。而有些题材则是依据本地历史故事和传说而来的,比如《陈三五娘》又名《荔镜记》《苏六娘》等,其中的定情信物荔枝就富有岭南风情。潮汕工艺美术在人物造型上也富有地域特色,旧时潮州人大多身材矮小,故而人物多做矮化处理,比如大吴泥塑的人物造型,五官纤细、面部扁平而头部稍大,是典型的南方人长相。 (六)独特的色彩搭配 潮汕地区工艺美术色彩搭配极为独特,使用了大量的金色,整体色调浓艳。潮汕剪纸除传统红色剪纸外,也有采用金箔制作的衬色刻纸等多色剪纸,富丽堂皇,苍劲古拙。潮州金漆木雕最常见的是黑漆装金,即在雕饰物上以黑色的漆料做底子,贴上金箔;五彩装金,多见于建筑物雕饰,比如木雕彩绘《荔镜记》,以大青、大绿和紫红、粉黄装彩,再用金色烘托,显得既艳丽又文雅。潮州刺绣吸收了潮州木雕的用色方式,喜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色彩较同为粤绣的广绣浓烈,比如潮绣戏曲人物(图5),蓝色的裤子与红色的衣领形成对比,中间配以粉色的护腰,青色零星点缀,加上金色的烘托,色彩富丽而不俗气。 结语 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是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结晶,其造型、色彩无一不反映着大众的审美情趣,当人们还在思考如何塑造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动漫作品、如何传承地区传统工艺美术时,或许两者的联姻是延续传统文化精神最好的选择。将地区工艺美术的传统装饰造型和色彩运用于动漫造型的塑造中时,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现代化的图形处理,适当地抽象化、虚拟化和符号化,使其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然后运用现代化的表现媒介传播,以达到利用动漫艺术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目的。 作者:姚婷 动漫设计毕业论文:动漫设计在广告的应用 摘要:近些年来,动漫产业在我国的发展越来越迅猛,而动漫在广告中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商家们也将注意力放在动漫广告的应用中。在电视中,越来越多的广告也应用了动漫素材,产生了让消费者过目不忘的效果。动漫效果在广告中的使用增强了广告的吸引力,同时也使广告业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更具创意的广告业模式。 关键词:广告;传播;动漫;设计 前言 广告丰富了我们的休闲生活,同时也让我们通过相应的广告对产品有所了解,而且广告的形式越来越多地运用动漫来展现。动漫广告片中融入了动漫的因素,使得广告形式更加生动,不仅是对儿童,对成年人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1动漫和广告之间的关系 动漫和广告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依存。如今的广告播出方式多种多样,而且相关的媒介平台也是很丰富的。广告有电视广告、平面广告、电台广告等,在生活中广告随处可见,商场的巨大荧幕、报纸的广告版块,甚至连等公交的站牌上也都是广告。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广告,而且广告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了动漫元素。在广告中加入动漫元素,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广告变得更加吸引人,消费者们也愿意收看并且喜欢收看这类广告,产品的宣传效果达到了最大化。广告的本质是传播信息,这就预示着任何有利于信息传播的手段都可以被广告加以利用。动漫早已不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但相对于其他国家,如日本,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还相对落后。在日本,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对动漫的喜爱程度远远超出国人的想象,动漫产业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而且对于信息的传播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方面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所以,动漫产品可以作为产品的宣传媒介,利用大众对动漫的喜爱来宣传相应的产品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动漫可以达到实景所不能呈现的效果,可以增强趣味性,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而且动漫的形式一般极其唯美绚丽,给人以美的享受,不仅能吸引儿童,在成人当中也是很受欢迎的。所以,广告商们就为了抓住这一消费群体而在动漫广告上做足了文章。 2动漫设计在广告中的应用 传统广告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电视、LED屏、互联网等是由画面和声音共同组成的广告形式,这种广告留给消费者的印象更为深刻,但是造价也高;而报纸、杂志等书面广告只有文字的形式相对于有声媒体来说宣传效果较弱,但是这些广告中大多运用动漫元素,使原本呆板的广告变得更加生动活泼。2.1动漫广告在传统广告中的应用(1)内容直观、简洁。动漫广告的特点是直观、简洁、生动形象。从大众的视野来看,动漫广告对于未成年人有更大的吸引力,他们更喜欢简洁明了的消费方式。所以,动漫广告的内容应当相对直观、简单,不能有太多的含义,这样才能更加吸引消费者。画面简单生动更容易吸引眼球,因为广告需要在短时间内让大众了解你的产品,而不需要让大众有太多的对产品的思考。广告的价钱是按秒来计费的,只有在短时间内表达产品的价值才是最成功的广告。所以,动漫广告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给消费者的视觉冲击力要比一般广告好得多。(2)画面语言独特,有吸引力。动漫广告中要有相配套的画面和声音,必要时可以加入音乐,更能使消费者记忆犹新。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接收产品信息,要比单独的视觉或听觉更加让人印象深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动漫广告就要有独特的画面和声音,在短时间内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商品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2.2动漫在网络广告中的应用如今是个互联网时代,大到80岁的老人,小到3~4岁的儿童,都会熟练使用互联网,而且现阶段网民的数量与日俱增,家家户户都在使用互联网。而在互联网上投放广告也是当今广告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所以,动漫广告也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1)注重创意。广告的设计离不开好的创意,而且现在对创意的保护也是很强的,只有具备好的广告创意,投资者才愿意出资买你的创意,只有好的创意才能吸引消费者愿意花钱来消费。一个拥有好创意的动漫广告,会给消费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消费者才更加愿意了解并购买相应的产品,而一个很普通的广告效益就没有那么好。创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功与否。(2)设计师自身素质。好的广告设计师并不需要专业技能多么过硬,但是一个成功的广告设计师他的灵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他对事物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和普通人不一样。这就需要设计师有丰富的想象力,不拘泥于现实生活,能够善于观察事物的不同之处,对广告的理解要与众不同。好的设计师不仅要考虑投资者的心态,还要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在短时间内吸引足够多的消费者,而且需要不断创新思维,紧跟时代的潮流。 3动漫广告的前景展望 近些年来,我国的动漫产业在逐步发展壮大,但是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还是有一定差距。如何提升我国的动漫产业水平,使动漫元素被更好地运用在广告中,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动漫和广告之间相互依存,又互相影响,动漫可以促进广告的发展,而广告的发展使得动漫的创作不得不更加有创意,更加有吸引力。要想促进我国动漫广告行业的发展,只有动漫广告业与动漫广告商展开合作,利用相关的动漫产品制作广告,也就是说成为广告创意的内容本身。可以从以下两种方式展开: 3.1借用现有的动漫产品形象 在我国,许多国产卡通人物深入人心,而且具有本国文化传统特色,所以可以利用我国本土的卡通形象来进行动漫广告创作。这些卡通形象代表着我国的文化,更能让消费者易于接受,而且更容易使消费者产生亲切感,从而对广告所宣传的产品也会格外留意。 3.2全新创作动漫的形象和画面 纵观各界奥运会甚至是各个企业文化,都会有一个专属的标志或者吉祥物,这就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所以,要想使人们更快地接受产品,需要设计出专属产品的动漫形象和画面,使人们见其面、知其意。在这方面,国外的快餐品牌就很有先见之明。例如,KFC的形象宣传人就是一个微笑着的老头,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肯德基老爷爷,只要看到他的形象,就知道是肯德基的标志,而麦当劳是一个小丑的人物形象,再配上专属歌曲,更加深入人心,既起到了宣传作用,也传承了企业文化。所以,企业要找出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并且能够设计出相应的动漫宣传物,使得消费者一见到它就知道是哪个产品的宣传广告。只有这样,产品的宣传力度才能实现最大化。而且要意识到,产业想要发展壮大,不能闭门造车,要与世界接轨,让商人、企业家和金融家参与,跨行业、跨地区地整合我国动漫产业资源,从而形成以资本为主线的动漫产业链。另外还要注意,我们必须创作出属于本国的特色动漫形象,不能一味地照搬其他国家的设计,需要符合本国大众的审美标准、审美情趣,不得太另类、不切实际,这样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厌恶情绪,适得其反。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前景无限,这是我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一个优势。有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出,足以让我们对动漫广告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作者:杜一宁 单位: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动漫设计毕业论文:人机工程学在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的应用 摘要:随着动漫作品越来越得到大众的喜爱,动漫衍生产品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人机工程学在动漫衍生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是人们对产品人性化要求的必然结果和有效途径,它不仅解决了动漫衍生产品艺术性与科学性统一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动画作品与动漫衍生产品产业链形成的问题.将人机工程学原理与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相结合,增加学术科研的实用性,是动漫衍生产品设计创新性研究,使动漫衍生产品的设计满足人们对人性化产品的要求.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动漫衍生产品;应用 1引言 动漫衍生产品是指动漫衍生品设计师将动漫(Anima-tion Comic)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设计,制造出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并进行销售,目前市场上的动漫衍生产品涉及多个行业,形式多种多样,如服装、玩具、游戏、食品、游乐园等等.动漫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年龄层人们的喜爱,因此动漫衍生产品也呈现出巨大的商机,很多的网络运营商、汽车商都在哪动漫人物进行宣传[1].专家预测,动漫衍生产品市场巨大,年产值会在几年内达到千亿元以上.人机工程学是对人体机能特征和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的研究方法,通过了解人体的体重、尺寸、表面积、重心等各项结构特征参数,分析人体感觉器官的机能特征,进而了解人在体力和脑力劳动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更加注重产品更新的速度以及商品的舒适性、安全性、方便性、可靠性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要求更加人性化的产品设计[2].人性化产品就是以“人”为中心考虑设计的产品,包含人机工程的产品,即将人机工程与产品的功能和造型设计结合起来,使产品符合保护人体肌能和健康的特性,同时使产品是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目前,人体工程学在工业产品和人们生活产品设计方法都有广泛的应用,大到交通工具、建筑设施、城市规划,小到服装、家具、水杯等各类产品.动漫衍生产品是将动漫形象设计制造成人们需要各类产品,是艺术性的范畴;人体工程学使用科学的方法,使产品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要,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将人机工程学应用在动漫衍生产品设计中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与统一,用科学的方法设计出更多符合人体需要及美学的动漫衍生产品,对于动漫产业链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大意义[3]. 2人机工程学是动漫衍生产艺术性与科学性统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和文化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的今天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的趋势也日新月异.动漫衍生产品的消费对象越来越宽,人们更加注重差异化的产品设计,追求产品设计的个性化和多元性.如何运用高科技手段设计出符合消费者情感需求的产品越来越成为动漫衍生产品设计者的思考的重点[4].人体工程学在动漫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满足了人们对产品设计的感性需求和精神追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动漫衍生产品产业链的形成成为人体洞察学研究的新课题.体验经济时代,人们对动漫衍生产品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功能问题层面,而是要求产品满足生活需求和更高的心理体验.动漫衍生产品的设计要加入更多的人文关怀,考虑到人们的精神需求、心理需求,通过更好的生活体验,满足使用者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动漫衍生产品的设计是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主要研究“人———产品——社会——环境”的问题,不仅是艺术层面的问题,还结合了工程技术和经济等学科.动漫衍生产品是通过设计的方式,使用一定的科学技术,创造审美与使用相结合的产品,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本质上来说,动漫衍生产品设计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统合的产物.人机工程学科学与技术综合的一门技术科学,包含技术科学和人体科学以及环境科学.它最大的特点是通过科学正确地认识人体生理结构特征和心理特征,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重视科学与技术的共同发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地连接了“人”和“物”.人机工程学在动漫衍生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整合各方面的自由,以“人”为设计中心,体现了产品的人性化设计,给人以美好的产品体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动漫衍生产品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使设计更人性化、科学化.人机工程学在动漫衍生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为动漫衍生产品的设计,提供了相应的物化的科学依据[5]. 3动漫衍生产品产业链的形成 动漫产业链,是通过电视电影进行传播,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通过一定的创意,带动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产品“开发-生产-出版-演出-播出-销售”的营销过程.动漫产业链的核心是“创意”.目前,动漫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前景,全国各地都在打造自己的“动漫形象”,动漫衍生产品产业链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首都北京已经开始着力打造拥有自己特色的动漫产业中心,上海、广州等城市已初步形成以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动画相关的产业链.我国动画走过了90多年的发展历程,具有代表性的的动画作品有《葫芦娃》、《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空》、《熊出没》等.在动漫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动漫衍生产品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在内容和质量上、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高峰,不再是“COSPLAY和周边产品”的简单结合[6].目前,我国动漫衍生产品产业链仍然比较落后,抛开历史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人才缺乏;(2)产业链不完整.我国动漫要想在走向世界需要在这两个方面上有突破,我国的动漫产业链才有里黎明的曙光.我国动漫衍生产业链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困境并存[7]. 3.1我国发展困境 我国动漫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存在的困境主要在研发与产品两方面.在研发方面:(1)动画作品和动漫衍生产品研发缺乏原创性,主要采用抄袭或沿袭的套路;(2)缺乏技术含量,直接应用动漫形象,缺乏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创新;(3)运营模式过于传统,注重价值链的量化积累;(4)线性价值链的主要收益来源于市场占有率.因此,我国动漫产业链的终端市场偏重于国外引进知名动漫形象应用套路.在产品方面:(1)产品的品类繁杂,不成体系,普遍质量不高;(2)产品偏重于动漫形象的实体化,缺乏功能特色;(3)设计人员缺乏对品牌战略的整体把握,盲目追求市场占有率,无法把产品与市场对接[8];(4)传统上动漫产业的知识体系,缺乏技术层面的创新和支撑.因此,国内的动漫衍生产品生产商多为加工型企业,缺乏对自主知识产权应用. 3.2我国发展机遇 人机工程学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给动漫产业链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体验和机遇,为动漫产业的整体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也对于动漫衍生产品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1)要求动漫形象和个性更加立体丰满;(2)要求动漫制作的技术和品质更加成熟和完善;(3)要求动漫衍生产品更加人性化和多元化;(4)动漫产业链延伸到领域.从传统模式的动漫形象授权和开发动漫衍生产品营销模式,再到与其它产业融合的更为广泛的营销模式,让动漫衍生产品产业链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积累和拓展,并一步步将动漫价值的重心由产品延伸到服务.进一步发挥动画作品与动漫衍生产品的优势,加强动漫衍生产业核心价值的转化能力,在动漫衍生产品设计中应用人机工程学,进一步打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动漫产业链.在动漫产业延伸的机遇与挑战下,进一步加强专业优势,打造优质品牌,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增加动漫产业的行业渗透力,推动动漫衍生产品产业链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9]. 3.3应对策略 通过分析我国动漫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机遇,明确了动漫企业在制作动画作品和动漫形象及开发动漫衍生产品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消费者的需求,把握市场的动态.动漫企业要突破传统的套路和形式,发挥企业的价值优势,延伸动漫衍生产品产业链的宽度和长度.在管理层面上,明确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确定企业组织架构的侧重性;注重人力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在品牌层面上,以动漫形象为基础发展动漫品牌,进行动漫衍生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挖掘动漫品牌概念和品牌体系.将人机工程学原理与动漫衍生产品设计想结合,突破传统动漫产业的局限性,进一步整合产业内部资源,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向动漫产业的终端产品渗透,增加动漫产业学术科研的实用性和创新性[10]. 4结束语 为了使动漫衍生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多种需求,人机工程学为动漫衍生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它是动漫衍生产品艺术创作与科学制造的重要途径,解决了重点解决动漫衍生产艺术性与科学性统一的问题.将人机工程学原理与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相结合,解决动画作品与动漫衍生产品产业链形成的问题.人机工程学增加了动漫衍生产品研究的实用性,是动漫衍生产品设计创新性研究,使动漫衍生产品更符合人们对人性化产品的要求. 作者:黄坤 单位:安徽新华学院 动漫设计毕业论文:计算机技术对动漫设计的应用 摘要:计算机及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很多生产生活方式,很多行业在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后作出了巨大的变革。现如今,计算机已经遍布各个焦虑,很多工作都需要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对于动漫产业来讲,传统的手绘动漫已经落伍,电子胶卷的出现为动漫的制作开辟了新的天地,我们在计算机时代迎来了动漫影响,居民的生活娱乐有了新的体验。在动漫设计中,计算机的应用能够让人们更加真切地体验动漫的色彩、所要传达的感情。本文将重点对计算机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动漫设计;计算机技术应用 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新的动漫制作软件应运而生,动漫产业中,计算机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动漫技术作为动漫制作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需要计算机技术来支持方可提升动漫制作水平和效率。现如今,动漫工作人员必须要首先学好计算机技术才能不如动漫产业中,比如需要学习如何运用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如何运用三维成像技术等。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为此,需要不断提升我国相关工作者运用和研发计算机的能力。 1动漫产业发展概况 世界上三个国家的动漫产业发展比较好,市场份额比较高,第一位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美国动漫出口率已经高于其他传统工业,可以说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动漫发展都深受美国影响;第二位是日本,日本动漫产业非常发达,仅次于美国,其中动漫游戏出口率要远远超出了钢铁企业,对日本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位时韩国,虽然韩国动漫与美国、日本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却远远在中国之上,其动漫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三大产业。我国的动漫产业相对发展较晚,目前还在不断地摸索探寻过程中,这也说明我国的动漫产业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空间。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来推动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动漫产业在多方努力下也取得了较快的进步,但是我们仍然要有清醒地自我认识,要朝着发达国家先进的动漫产业发展方向不断努力前进。就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动漫产业有待解决的问题有很多,比如动漫创作理念陈旧,一直深受传统理念制约,过于注重教育功能,因此比较适合儿童观看,而青少年以及成年人受众非常少,所以这部分市场份额有待开发;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情况一直滞后于精神文化发展,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所以我国有很多动漫产品出现了滞销的问题;除此之外,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我国动漫企业创新比较差,绝大多数产品都没有创新性,而研发动漫产品的企业也没有品牌意识,所以我国的动漫公司通常企业规模都不是很大,也难以实现扩大再生产。总之,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就现实情况来看,我们与动漫产业大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正视这种差距,才能够有获得发展的机会。 2计算机技术在动漫领域中的应用 2.1动漫设计3D化 虚拟技术是动漫设计中重要的技术之一。所谓的虚拟技术,就是有机结合艺术与计算机技术,在动漫设计中使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出三维视觉,在这种情况下动漫画质得到了质的突破,观看者可以享受更加舒适、真实的动漫效果。此外,计算机技术可以改善图像形成结构。和传统的而且图像相比,3D技术的应用对整个动画图像的显示效果进行了改善,计算机平台极大地推动了动漫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为动漫产业诸如了新的活力。 2.2画面的真实性增加 传统的动漫设计中的画面处理常常会出现失真的情况,观看起来给人粗糙的感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动漫设计画面的处理精细度,让画面的真实性提高。各物体在虚拟世界中有了更加独立的活动,计算机技术和动力学、光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运用促使换面设计的视觉效果更加真实,观看者可以看到更加真实完美的画质。 2.3三维画面自然交互 经过现实化处理后的三位用户感官能够形成清晰的三位画面,观看者在观看中如临其境,尤其是4D、5D技术的到来,为观看者创造了更加真实的视觉感受。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创造了更加丰富多样的互动交流形式,其中,手语交流是人与虚拟世界自然交互的一种方式。在动漫产业中,自然交互形式可以说是一座里程碑,代表了动漫产业中计算机发展的一大成果。 3计算机动漫设计技术发展 在现代信息科技时代,计算机以及各种软件发展更新的速度惊人,在工作、娱乐、生活中如何更好地应用计算机和各种软件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的要求。在通信、电影等行业对计算机技术的依赖性不断增加,这些产业的未来发展情况从很大程度上受到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影响。为此,计算机技术在未来将得到进一步地应用,各个行业也将更好地和计算机技术融合,相互推动和发展。对于动漫产业来讲,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动漫中仍然有着非常大的发展和应用空间,但是仅仅依靠计算机技术并无法有效提升动漫产业发展效果。在动漫制作中,我们要将以对待艺术品的态度对待动漫制作,充分尊重动漫题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赋予动漫灵魂和感情,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细化画质,丰富动漫人物的表情、色彩,让观看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动漫所要传达的思想,拥有更加舒适的体验。 4结束语 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促使对生活品质和娱乐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动漫产业作为生活娱乐中的重要组成内容,需要为国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下,动漫产业在近些年得到了很快的发展,随着计算机和相关软件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我国动漫产业将会迎来新的春天。本文重点对动漫设计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计算机和动漫产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希望本文的提出能够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叶青萌 动漫设计毕业论文:视觉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的应用 摘要:我国的动漫设计近年来发展迅猛,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动漫作品,并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为更好的发挥动漫作品传播文化价值观的作用,对视觉文化加以应用已成了动漫产业日后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本文通过对以往动漫作品的剖析,引用大量实例,从视觉文化元素中的景观元素、民族服饰、刺绣和民族戏曲四方面深入的探讨视觉文化因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视觉文化;动漫设计;应用动漫行业 作为一种资本密集型产业,现已成为知识经济产业中的一大助力。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动漫产业的支持与投资,诞生了一批优秀的动漫作品。早年的《大闹天宫》,凭借扣人心弦的剧情和轻松幽默的风格,是60年代到80年代人们的共同回忆;改编自莎士比亚名剧的《狮子王》,奇异的冒险风格叙事,动物王国般的故事背景,为其赢得大量现代观众的喜爱;最近的《魁拔》《大圣归来》等更是刷新了动漫电影的票房,获得了大众的一致认同。动漫行业现已成为我国的热门“吸金”行业之一了,但是,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比,我国动漫设计,画面风格较单一,创新性不够,画面色彩及背景等不够引人入胜,缺乏想象力,不能满足大众审美。尽管动漫制作水平在不断上升,但是对于动漫特效的应用还是有待提高。视觉文化元素的应用还存在着发展的空间与必要。本文对此进行论述。 一、视觉文化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 视觉文化涵盖范围广泛,形式众多,一切在可视范围内的具有文化内涵的元素均可被称为视觉文化,景观元素、民族服饰、传统美术工艺等均可列入,具体来说,像中国脸谱艺术、刺绣、书法、剪纸、皮影等。通过视觉文化达到展示文化内涵、传播文化价值观成为近年来世界弘扬民族文化的一大载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艺术批评家朱其先生认为,视觉文化不仅能迅速表达社会现实和精神变化,而且能对思想的社会化扩散及启蒙性影响进行视觉转化,进而进行传播。[1]在国内,一系列具有教育意义并囊括丰富知识,通俗易懂的动漫产品,起到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作用,在国际范围内,优秀的真实反映我国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动漫作品,展示了我国动漫设计的最新成果,让世界更好的认识了中国。动漫文化作为视觉文化的载体,具有时尚性、娱乐性、大众性等众多其他视觉文化元素不具备的特点,极富文化表现力与感染力,可以更好的呈现文化内涵,反映文化显现,对于传播我国的民族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文化价值的引入,丰富了动漫作品的内涵,对其进行了道德上的升华,为其争取了更多的受众群体,提高了产业价值。将极具文化认同感的视觉文化引入到动漫设计中是发展动漫产业的必然选择。 (一)景观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 景观元素是视觉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各种景观元素进行必要的提炼、分类和重组,然后运用到动漫场景、情节设计中,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视觉效果。[2]各种名山大川、具有特点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等,均是能给受众带来视觉冲击的景观元素,像曲径通幽的苏州园林、波澜壮阔的壶口瀑布、扣人心弦的石窟艺术、莽莽苍苍的大兴安岭、独树一帜的乌镇等众多的自然、历史景观。这些为动漫艺术创作者提供了绝无仅有的艺术题材。1.典型景观元素有限运用模式很多动漫设计场景将典型的景观元素应用到动漫的背景模式中去,或者摘取有特色的一部分景观元素进行变形,或者摘取几种文化的典型景观进行融合。如早年的《虹猫蓝兔七侠传》,选取了湖南张家界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地进行描写,期间大量引用了张家界自然秀丽、险峻奇异的自然风貌作为背景。通过艺术设计的张家界自然风光,比起实物多了一丝飘逸的神秘感,虽不及真实景观来的震撼,但是却具有自己本身的艺术特点,呼应了故事剧情的发展,烘托了全剧大气磅礴的氛围。另一部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动画片《蓝图风雨出洞庭》,顾名思义,故事的发生地点在洞庭。该动画运用了多种手法真实的还原了洞庭湖瑰丽的自然美景,让观众在领略真实的洞庭湖风貌的同时大呼“过瘾”。2.景观元素整体运用模式将某些自然景观直接还原于作品,将其作为真实的背景及题材等,以期真实的还原景观面貌。动漫作品中对景观元素进行整体运用多见于纪录片中,将景观元素直接搬上荧幕,真实的反映环境原貌,让观众最真实的见证景观原貌。取得较高收视率的大型人文纪录片《故宫》和《圆明园》,应用了多种数码技术以期真实再现景观原貌,大气磅礴的历史场景,让人身临其境的景观原貌,使观众产生了深刻印象。逼真的画面质感,连业界也不得不为之叹服,观众均对其高质量的制作表示出赞同与热情。 (二)民族服饰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 动漫形象设计时,服饰是非常重要的。动漫角色的服饰,彰显的不仅是这个动漫角色的身份地位,更有甚者,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服饰风格,可以直接让观众透过服饰了解到角色的成长环境。服饰在彰显角色特点时,更为重要的是服饰对角色具有标示性作用,经典人物角色透过服饰就能直指人心。像齐天大圣的服饰设计,无论如何运用齐天大圣这一人物形象,齐天大圣的服饰几乎没有较大改动,人们也往往就能通过服饰特征判断出“齐天大圣美猴王”这一形象。我国民族众多,维吾尔族的“哈达”;苗族喜穿蓝白黑等颜色,且佩戴苗族匠人所做的手工银饰;布依族服饰宽大,女性服装均以蜡染图案,刺绣等装饰;傣族妇女上身一般着紧身上衣,外罩无袖短衫,下穿彩色筒裙,傣族男性多穿无袖对襟。这些民族额服饰特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具特色且深入人心。而动漫设计对民族服饰的运用主要有素材提炼植入造型运用模式、专题表现形式和衍生开发设计运用模式三种方式。1.素材提炼植入造型运用模式有些动漫人物造型实际上直接运用具有民族有特色的服饰元素,用以彰显角色背景。《秦时明月》中对于“巫族”神秘少女“石兰”的塑造中,在人物形象上极大的借助苗族服饰特点,“石兰”在巫族中身披银饰,银质的头饰、项链、手镯以及脚链等,十分富有苗族少女特征。这一形象塑造增添了石兰身份的神秘性,尽管观众最最开始不知其所属何处,但是通过服饰还是有一个大概的认识,神秘的身份与审美使得石兰这一角色大获成功,在视觉上吸引了众多眼球。2.专题表现形式有些动漫是为了表现某一地区的历史风貌为目的而进行创作的,在制作过程中,会极大的还原真实场景达到真实可信的目的,这种手法以其真实的背景得到了众多观众的喜爱。随着数码科技的发展,动漫特效技术越来越成熟,很多作家选择运用专题表现形式进行动漫创作。创作过程中并非整部作品均围绕统一地区为背景进行描述,但是在剧情进行中或多或少会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表述。著名漫画家德珍就出版过以湘西苗族服饰为代表的漫画集《白银似雪》,作者真实的还原了苗族服饰的特点,对苗族“童装”“便装”“盛装”均有描绘,讲究的服饰,华丽的银饰。整部作品以此为背景,华丽的服饰为整个故事渲染上了唯美的基调,引人向往。3.衍生开发设计运用模式对于动漫作品的衍生物品开发时,会运用到民族服饰,将动漫角色人物进行变形,改变原有作品中的服饰特点。生产穿着其他服饰的公仔,或在游戏中为角色提供换装功能等,这些衍生物品的开发经常能见到民族服饰的应用,新颖而富有创意的角色往往让人眼前一亮,不同以往的人物感觉能为角色带来更高的人气。这种模式对于民族服饰的运用不一定是完全真实的采用,有时会采用某一部分或某几个部分,或者对多种民族服饰进行糅合,进行创新,使其更符合现代大众审美。 (三)刺绣文化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 刺绣作为我国传统工艺的一种,制作精细,国内更是有“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并称四大名绣。在视觉效果上对于传统刺绣艺术的使用,不仅局限于国内,国外好多动漫作品中也有对此的提及,其文化价值不言而喻。动漫设计对于刺绣艺术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对于人物服饰细节设计,室内装饰的细节设计,对于刺绣艺术进行创新,是近年来动漫设计对于视觉元素刺绣应用的重要途径,主要通过引入模式和本体表现形式来进行运用。1.引入模式引入模式就是将一些动漫造型的收入引入到刺绣造型手法中。[3]我国刺绣艺术本来就有借助其他视觉艺术增强自身表现力的传统,这一点在湘绣中尤其明显。动漫设计中对于刺绣的运用较为大胆,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对刺绣进行大胆创新,保留刺绣的精神,对其题材进行尝试,以期得到全新的视觉效果。2.本体表现模式本体表现模式是将刺绣以其直接的进行表现,在动漫中直接对刺绣进行表现。不过对于刺绣艺术的视觉展示往往依托于其他题材,单独的表现刺绣题材的动漫现并没有。刺绣以其复杂的手法和细致的纹理得到大众的审美认可,在数码科技不发达的过去,想要清晰的描述刺绣的过程及纹理特征较为困难,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一问题已经不是困扰动漫制作者的问题了。很多动漫作品中,都出现过对刺绣工艺或是刺绣图案的描述。 (四)戏曲艺术视觉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民族均具有代表本民族的戏曲剧种,甚至有的民族具有多种剧种。这为我国戏曲艺术的视觉运用提供广泛的素材,既反映了大众的审美情趣,又表现出了我国人民的人文精神。戏曲艺术不仅在表演中给大众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它所蕴含的服饰、道具等均对动漫设计带来了积极影响。1.特色戏曲元素提炼运用模式将戏曲中最富特点的一场或部分进行动漫画的设计,充实动漫背景,使得人物更加立体。被誉为东方歌剧的“京剧”,其人物形象、服饰、道具乃至脸谱,经常会出现在动漫中。动漫制作者经常会对其进行一定的创新,使其更加符合人物形象以及大众审美。湖南旅游局推出的“刘海砍樵”人物形象,将大量采用湖南地方戏———花鼓戏的元素,塑造了两个非常有当地特点的人物,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一系列衍生物品的开发,Q版玩偶、卡通布偶、“刘海砍樵”T恤衫等,均获得了成功,推广了湖南花鼓戏,使得更多人们对花鼓戏有了详细的了解,同时获得了巨大的盈利,可谓是戏曲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成功典范。2.剧目转创模式在保留戏曲精髓的同时,对其进行现代改编创新,使其获得新的活力。在动漫对古老剧目改编引用时,一般保留剧情发展,对人物的服饰、妆容等进行改动。有些是将程式化的表演动作进行简化,加快故事情节流动,符合现代审美趋势。动画片《补锅》就是成功运用这种模式的成功范例,在原本冗长的“补锅”情节发展中,简化了“补锅”的动作流程,并辅以一些现代化的语言。一经播出,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即是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再现,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结语 视觉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要深度挖掘视觉文化元素中的文化底蕴,发现其吸引大众并得以传播的积淀,同时横向上进行创新,辅之以现代数码技术,展现时代特色。视觉文化元素的引用,提高了动漫的审美情趣,完善了剧情背景,是动漫设计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对我国动漫产业现状进行了描述,其次通过对以往成功的动漫作品进行深入剖析,结合相关的实例作品,在景观元素、民族服饰、刺绣艺术和民族戏曲四方面深入剖析了视觉文化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谢科 单位:四川旅游学院艺术系 动漫设计毕业论文:数字媒体艺术在动漫设计的应用 国内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表现出不断迈进的态势,步入新媒体与三维时代,拓宽了动漫设计与制作技术的应用范围,高新技术引领下,步入了产业化发展阶段,在众多行业领域,动漫产业表现出较大发展潜力。所以,要求从业人员务必关注数字媒体艺术,凸显其巨大优势,逐步提升动漫设计与制作水平,迎合社会对高素质动漫人才的需求。 数字媒体艺术对动漫设计的重要影响 1.促使动漫设计步入全新发展时代数字媒体艺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融入了各项内容,如,影视剧结合了数字媒体艺术,产生了手机电影等一些形式,数字艺术凭借其独特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在大众传播上产生了质的突破。传统信息业与通信产业融合在一起,使大众传媒朝向小众方向发展,传播效率较好。动漫产业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应用,凭借其优势,获得了发展。2.拓宽作品内容表现空间传统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空间与材料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作品发展空间。计算机技术应用下,拓宽了艺术创作的空间。借助各种计算机软件,使虚拟环境中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此外,可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对画面进行制作,如,对电影制作而,若想复原古代场景,需受场地布置的限制,且投入的物力与人力资源较多。计算机软件应用下,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创作者可添加进一些材料或融入自己的创作想象,创作、表达画面内容。3.极大提升创作效率动漫设计与制作利用多媒体艺术,较好地缩短了创作时间,极大提升了创作效率,与传统创作过程相比,表现出显著优势。此外,计算机操作技术逐步健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动漫创作效率。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动漫设计与制作中,使制作流程更加简捷,无论是作品的宣传,还是作品的推广,均表现出高效的流通性,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受到大众普遍认可。应重视一点,数字艺术在提升创作效率同时,也让创作者产生了概念的混淆,如,把艺术创作认为是商品生产,并没重视到艺术作品的根本价值。 动漫设计中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应用 1.动漫设计二维动画运用数字媒体艺术和传统设计艺术比起来,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动漫设计二维动画制作中,表现出明显优势,这表现在下述两个层面:其一,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动漫作品创作中,使动漫色彩更加合理,借助技术,给设计形象着色,操作高效且便捷,自动处理技术结合了操作系统,有助于图片处理,获得了较高的质量。其二,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动漫作品设计中,需要呈现出关键帧的特点,也就是在构建好的关键帧基础上,通过设备自动生成动漫作品中的中间画面,在任务形象设计上,表现出灵敏的动作,以此体现良好的流畅性,画面十分清楚。2.动漫设计三维动画运用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化艺术的产生与应用,促使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间差别更为明显。二维动画制作利用简单的线条来描设计形象,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三维动画中,营造了逼真视觉效果,更加震撼,无论光线,还是背景等的设计全部达到了较高的技术层次。此外,三维动画设计制作过程复杂化,在各个环节,如,人物形象设计与动画生成上均体现出先进的数字媒体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应用的基础上,三维动画的制作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如,早期制作的《骇客帝国》及后续制作的《复仇者联盟》、《阿凡达》,均是在三维技术基础上产生而来,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技术层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性较强,要求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在实际操作方面达到较高能力。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动漫设计中,要求设计人员严格遵照要求。所以,处在数字媒体艺术环境中,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要逐步完善课程结构,创新课程内容,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以迎合动漫产业发展。动漫设计中数字媒体艺术的运用价值数字媒体艺术很大程度上影响动漫领域,由计算机技术提供支持,剪辑方式变成了数字化非线险剪辑,不再是以往动漫的“时空连续性”,改变了时间流向与速度。数字艺术应用到动漫设计时间上,让时间在任何点出现,将动画中的物理时间与主观时间通过真实的画面展现出来,此外,可随意改变时间点方式。借助回闪与重复利用等手段,表现真实的心理活动画面。计算机数字技术应用在动漫没计中,表现出另一方面的应用价值。能够表现出所有动漫不能表达出的效果,以数字艺术表现人们所能想到的动作特效与视觉画面,突破了以往“画面现实性”的特征。数字媒体艺术并非使用的科技手段越多越好,要切合表意功能最大化规律。 结束语 数字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为广大动漫设计师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机会。所以,动漫设计要多运用数字媒体艺术,满足动漫创造基本要求,基于此项技术,凭借数字媒体艺术,凸显创作作品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武春沅 动漫设计毕业论文:民间美术造型与动漫形象设计的关系 摘要:民间美术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内涵早已深入人们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目前,我国动漫设计还处在摸索阶段,尚未形成自身的特色。我国动漫设计应该摒弃模仿日美动漫的思路,植根于我国的民间美术造型,汲取其精华,革新创作思路,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形象。该文通过分析我国民间美术造型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探讨动漫形象设计利用民间美术造型的思路。 关键词:民间美术造型;动漫设计;形象设计 我国民间美术造型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其内涵早已深入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民间艺术造型在动漫形象设计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反映了地方文化特点,为动漫形象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素材,使动漫形象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一、我国民间美术造型的发展现状 民间美术是相对正统宫廷文化和文雅艺人的美术文化而言的,它是广大普通民众的美术,也是劳动者的美术。民间美术造型展现的是我国各地区劳动人民在生产与生活中自发自娱地创造、欣赏或使用的美术造型。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我国民间美术造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有石雕、木雕、竹雕、剪纸、编织、年画、玩具等。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具有不同的民间美术造型,这些造型往往反映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民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不同的民间美术造型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人们逐渐重视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一些动漫形象设计开始借鉴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寓意和创作手法,从而使动漫形象具有鲜明的特色,有力地推动了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二、我国民间美术造型的主要特点 1.民间美术造型审美视角多姿多彩 受到历史变迁的影响,加之各民族地区的风俗、创作者的技艺高低等存在差异,我国民间美术造型表现形式多样,由此产生的审美也是多姿多彩的。民间美术造型的审美通常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如写实与夸张、恬淡与强烈、成熟与稚拙、直白与神秘、庄重与诙谐、柔媚与质朴、细腻与粗犷等。两极的美感矛盾、对立,却又相互依存,形成不可分割的美感统一体。如,云南的民间美术作品通常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表现出诡秘、古拙的艺术特点;徽州的雕刻作品做工细腻,表现通俗、直白,富有生活情趣与立体感;湖南的民间美术艺术品柔媚、具体,表现细腻;河南的民间美术艺术品质朴、粗犷,表现夸张;等等。 2.民间美术造型表现形式丰富,遵循一定的规律 民间美术造型的表现形式丰富,通常是百姓生活中的装饰品,也可能是小孩的玩具,具有个性化特征和地域特征。民间美术造型一般讲究完整和圆满,通常具有一定的审美水平和功能。民间美术造型遵循一定的规律,具有集体表象的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随意性、抽象性、概括性和象征性等方面。民间美术造型通过完整与部分的调和,形成了求美、求活、求大、求全的特征,如,娃娃、动物、莲花等面塑造型洒脱、活泼,喻示生命的繁衍。这些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漫形象设计。 3.民间美术造型创作已经形成了独立的造型艺术体系 民间美术造型创作已经形成了独立的造型艺术体系,民间艺术家用自身独有的审美观、视觉思维、造型观和创作方法进行创作。民间美术独有的散点透视使民间美术造型多角度地表现民间造型的整体形态,凸显了特有的集体意象的个性特点。总体来看,民间美术造型的创作方法有五种,包括时空综合造型法、主题形象展开造型法、适形造型法、非静止物象造型法和深入物象内部造型法。时空综合造型法通常用于表现不同时空中的不同状态;主题形象展开造型法是从一个主体事物展开;适形造型通常用于福寿、方圆等;非静止物象造型法通常用于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多种形态设计;深入物象内部造型法可以通过想象将被遮挡的事物内部呈现出来,如皮影、剪纸。 4.民间美术造型与动漫形象设计之间的关系 在动漫形象设计过程中,民间美术造型发挥着重要的思维引导作用。民间美术造型当中蕴含的民族内涵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动漫形象设计,动漫设计者可以在民间美术造型与动漫形象设计之间找到契合点,通过应用夸张等方式,借助想象设计出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动漫形象,反映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三、我国民间美术造型对动漫形象设计的启示 1.我国动漫形象设计整体发展现状 总体来看,我国的动漫形象设计尚处于摸索阶段,形象表达和创意均不够成熟。我国原创的动漫形象不多,具有特色的较少,这些形象缺乏深刻的寓意,艺术特征不明显,而且模仿日美风格的痕迹明显,缺乏本土特色。 2.平面动漫形象的设计 平面动漫形象设计通常可以借鉴平面形态的民间美术造型进行设计。平面民间美术通常是通过线条、形态或者纹理展现艺术效果,如,剪纸、皮影、服装、雕刻、玩具等就是通过剪、印、刻、绘、绣、织、染、雕、塑等进行造型。传统的平面动漫造型是在胶片或纸上绘制出的动漫形象,这些形象同样需要通过雕刻细节展示可爱、栩栩如生的动漫形象。平面动漫造型可以借鉴民间绘画、年画、剪纸、皮影等,绘制出独特视角下的动漫形象。如,《火童》的设计者在设计影片情境时就借鉴了蜡染线条手法,通过对线条的刻画统一风格,从而提升动漫形象的艺术感染力。 3.三维动漫形象的设计 三维动漫形象设计是立体形象的设计,具有实体,可以借鉴同样具有立体造型的民间美术造型。我国民间美术立体造型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为娱乐而制作的,也有因民俗礼仪需要而制作的,通常是通过丝、线、绢、麻、纱、泥、石、金属、芦苇等材料进行美术造型,如面人、木雕玩具、石雕、风筝、竹编等,这些制作方式可以为三维立体动漫形象设计提供思路。三维动漫形象可以分为捏造偶和模型关节偶两种,其设计可以借鉴糖人、泥玩具、木偶和瓷玩具等的制作方式。如,《简单作业》就是借鉴传统的布袋戏设计动物形象,通过嘴巴和手臂的活动关节凸显动漫形象的运动感。 4.电脑制作动漫形象设计 电脑动漫形象造型就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动漫设计领域,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电脑游戏、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电脑动画、漫画、手机动画等。电脑制作的动漫形象并没有实体,没有用任何材料,只是计算机通过数字形态展示出虚拟画面而已。与前两种动漫形象设计类似,电脑制作的动漫形象可以借鉴民间美术造型的设计思路和创造方法,可以模拟不同材质的效果以获得不同的视觉效果。如,《桃花源记》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剪纸、皮影、木偶、水墨、工笔等手法进行设计制作的,它成功地将民间美术造型、我国山水画的意境表现在动漫设计当中。 结语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一,动漫形象设计者应该将中国民间美术融入动漫形象设计,凸显中国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这样不仅有利于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更可为动漫形象设计找到新的方向。 作者:姚胜楠 动漫设计毕业论文:动漫设计及制作专业速写教学方式 摘要:动漫速写是动漫设计与制作人员必备的专业技能,只有熟练掌握该项技能才能胜任其各项工作。在高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中,动漫速写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与传统的绘画教学方式有非常大的差异,因此,在其教学方式上也有较多的不同之处。本文阐述高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对速写的基本要求,分析动漫速写与传统速写之间的区别,探讨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速写教学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式,力求为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动漫设计与制作;速写;教学方式;结合 一、引言 随着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美术、设计等各类艺术市场的需求扩大,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使得动漫速写成为动漫专业一门新兴的课程。不同的高校中,普遍将“动漫速写”作为动漫专业的基础性课程,配合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将其纳入课程体系。动漫速写成为速写教学中一个新的分支,其教学思路更新,教学方式也在不断的探索中。 二、动漫速写与传统速写之间的区别 动漫速写一般是在大自然与生活中获得动画形象,将常见的生活或自然形象通过提炼,创作出需要的艺术形象,由此可见,其研究的对象是动态的。而传统的速写只关注现实形态,注重用线条、形体结构等方式表现,研究对象呈现为静态。传统速写注重对静态事物的客观反映,要求学生理解形态结构的目标层次就可以了。但动漫速写要在写实的基础上表达意境,灵活运用夸张变形或概括提炼,要求学生对现实的物质世界进行抽象的理解,对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力的要求较高。在学习方式方面,传统速写学生只要在掌握基本绘画步骤后,通过实践练习,就能达到速写的重点方法。在动漫速写中,对创作过程的动态领悟要求较高,在动静结合的训练中,都要突出人物动作的连贯性学习。在创作方法上,传统速写创作的观察视点固定,其观察的对象也是固定化的,但动漫速写有不同的观察方式,不需要固定写生对象的位置,根据人体的动态特征移动变化,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人体运动的规律。 三、动漫速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基础知识匮乏,教学任务加大。通常情况下,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新生只进行过简单的美术基础培训,对于基本的形体理解,以及动态的表达不准确,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大量的美术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这样的现实情况导致速写课程教学的进度缓慢,本身的速写教学受到极大的限制。[1]第二,教师存在专业短板,教学难以与动漫专业特点相结合。高校动漫专业的基础课教师大多数毕业于绘画专业,有的甚至毕业于其他艺术设计类专业,对绘画视觉的美感较为敏感,对形体结构的研究,以及绘画语言的表现过于深入,在实际的动漫速写教学中难以与动漫专业本身的特点紧密结合,教学效果不佳。[2] 四、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速写教学方式探讨 第一,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速写教学要根据高校专业层次、专业方向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将速写教学与动漫专业相结合。其一,在教学中融入形态与活动画面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一定的“立体概念”,强调对象的运动规律、动态表现等。人物形象及动作的设计都要在立体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教学中要将连续的活动画面意识带入其中,适当缩减动漫速写绘制幅面的大小,分镜头的设计要以小于A4的多格幅面为主。其二,鼓励学生参与多种艺术语言的表达训练。动漫速写教学中,教师在表现速写本身的独特审美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空间,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表达多种艺术语言,从而丰富动漫速写的语言风格,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其三,加大默写训练力度,督促学生参与设计分镜头训练在动漫创作中,许多场合需要足够的默写和想象能力才能完成,动漫分镜头的设计中,要将文字转化为画面,需要镜头绘制者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造型能力等,也需较强的视觉思维能力,在速写教学中,教师要督促学生观察、记录、收集素材,加强其默写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设计与制作的水平。第二,根据教学情况及时更新教学方式。动漫速写教学要与具体的院校层次和专业特点相结合,立足课堂讲解,将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作为主要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内容尽量以实践创作来完成。其一,采用多种讲授方式,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动漫速写教学中,教师要丰富课堂讲授的方式,将常规化的课堂讲解、示范性讲解灵活运用,提高学生对动漫速写的认识和理解,对教学重难点要侧重讲解。另外,还应该结合示范演示,以及示范作品来完成课堂内容的讲解,让学生参与课堂讲解,达到互动的效果。其二,及时给予学生有效的实践辅导。要全面掌握动漫速写的相关知识,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师要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辅导,可以采用个别辅导与集中辅导进行,也可以将示范有效地融入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其三,进行阶段式总结,为下阶段教学做好准备。动漫速写教学要在一个单元教学内容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集中总结,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评价,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引导学生发现实践作业中的问题,教师要针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讲解,给学生提出可行性的建议。除了对课堂实践作业进行讲评讲解外,还应该对学生的课外实践作业给予指导,督促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成绩、不足,以及努力的方向。从而为后期的学习做好准备。另外,教师也要在阶段性的总结中,厘清教学中的问题,为下阶段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其四,核心章节采用特殊的教学方法。“人物动态速写”是动漫速写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辅助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表达人物动态、人物循环运动的方法。首先,在讲解人物重心与支撑面、动态透视变化、动态线等基本规律的内容时,要将原来的二维平面训练教学方式转化为三维动态教学方式。让三维立体的人偶为教学提供便利,让学生能直观地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其次,进行适当的分解练习。结合实体的人偶模型,对其循环运动进行分析,观察轨迹线的实际应用,从人物走路、跑步、跳跃等运动动作进行分解,不断练习。再次,根据人偶模型,用不同的几何线条及符号形式分析运动的规律,让学生及时掌握形体结构的变化,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三,将教学与比赛相结合,促进教学发展。结合动漫速写课程的特点,尝试用全新的教学思路来指导教学。通过动漫领域的专业性竞赛来引导教学,加深对课程教学的探讨与实践,通过在比赛中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激发起创作热情,也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促使其专业知识的习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一些竞赛的题目进行分析,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作。一旦有专业性的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征集竞赛作品,指导学生设计竞赛作品。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参赛作品中获取行业的先进思维理念,启发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建议。不同的动漫设计比赛,能更好地促进动漫速写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让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动漫速写教学的效果。 五、结束语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中的速写课程既是动漫产业发展下新兴的一门课程,也是动漫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其教学方式在长期的教学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分析动漫速写与传统速写之间的差异,了解动漫速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才能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动漫速写的教学效果,为动漫行业培养大量优秀的人才。 作者:胡杨 动漫设计毕业论文: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 摘要:随着我国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对原创型、管理型、综合型动漫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不仅能够明确动漫人才的培养思路,还能保证高校动漫人才的培养质量。文章对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构建、应用价值及实施路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升动漫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 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在我国高校设置专业里已经不下十年。与之相关的专业涉及面非常广,大致都涉及到艺术设计、美术、计算机、影视传媒等领域。为了让该专业的学生学有所成,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分别是培养设计师型人才、培养历史沿革型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中尤以第三类为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国动漫产业正处于上升期,对于高端人才、原创性、管理型、综合型的动漫人才有很大的需求,因而就形成了短、平、快的培养模式,由此也就出现了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 一、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构建 构建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符合社会、文化、经济发展需求。在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下,必须完成以下五个部分:一是理清培养目标。二是设置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学年安排不同专业方向和具体内容。三是拟定教学模式。四是确定教学方法,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因材施教。五是确定评价机制,以考核的方式评定学生的综合水平[1]。 二、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基于市场对于动漫设计艺术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实施校企联合办学模式能够提升高等院校的办学实力。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实施后,最直接的便利就是高校与市场接轨[2]。企业承接了高校的部分教学任务,让学生更适用于企业。高校借此进行敞开式办学、开放式教育,拓宽了自身的视野,距离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也更进了一步。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实施对于动漫企业而言,可促进其快速可持续发展。就整个动漫产业来说,原创性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一直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而发掘和培养人力资源是原始性创新最主要的力量来源,为此,通过校企联合平台就可实现。一直以来,政府都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决策者。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实现市场配置资源协调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基于此,校企联合动漫人才模式少不了政府的参与,而政府的主要参与形式是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证[3]。这样一来,市场人力资源供给增加,产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这就为产业结构调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迎合市场需求,组织建立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委员会 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是当前市场的主要需求,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高校应该建立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委员会,以此为基础,为动漫专业学生提供就业导向平台。为了确保就业方向正确,高校可以从动漫专家和动漫公司、广告公司的管理者中聘请合适的委员会成员,组成一支实力强劲的队伍。动漫设计艺术教育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成员可与动漫公司联合,定期举行相应的活动。活动内容就动漫设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就业要求等为主要方向,展开研讨,并仔细落实,以期为动漫市场提供更多服务于动漫的艺术人才。 (二)打造合作平台,实现资源优势共享 鼓励高校与动漫公司通过签约协议进行合作。在规定期间,双方创立“校企合作平台”沟通信息,协助共进。据此平台,双方就近期产业用人方向及动态变化,高校跟踪市场的方式、企业应对市场的方式,学生适应市场的心理准备,学校所教与市场所需的对接等问题进行沟通,确保双方的合作利益实现。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校企联合办学,需要学校与企业合作创建动漫专业学生进行实训、实习和就业的平台和机会。高校在企业主导下,构建协同创新中心、协同育人平台等,开展校企全方位合作。高校教师拥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而动漫企业员工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构建的平台上,双方发挥自身优势,进行技术攻关。高校与企业合作,是打造创业实践教育平台的基础。 四、结语 实施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高校进行动漫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措施。高校据此提高了动漫设计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实现了人才培养计划目标。动漫企业据此纳入了更多的原创性、管理型、综合型的动漫人才。在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其竞争力更强,发展前景更好。因此,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实施充分表明,其对学校、企业、学生、社会都大有裨益。 作者:胡祥龙 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动漫设计毕业论文:人物形象设计在动漫游戏的应用 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家对动漫产业关注越来越重视,人们对动漫形象的设计有了更加立体和多元化的要求。由传统的简笔画人物持续发展延伸到如今更加生动形象的3D人物形象,动画师如果需要设计出优质的动漫和游戏形象,需要对动画脚本与人物性格有着全面的思考,对人物所处的地域特点也要考虑周全。早期的动画与游戏的制作过程中人物形象的设计通常都较为单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动漫游戏中对于人物形象的构思和设计变得更加丰富与多样化。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动漫游戏;现代;时代性 前言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为了缓解工作的疲惫,放松一天劳累的心情,游戏成为了现下十分受到大众青睐的解压和娱乐方式。作为动漫产业重要的构成部分,电子游戏有着空前巨大的市场发展和提升空间。随着国家对动漫游戏产业的扶持程度大力加强,近些年来国内研究动漫游戏的企业单位百花齐放,在市场发展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核心地位。动漫游戏产业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优秀的动漫游戏作品中少不了人物的塑造,具有鲜明特点的人物形象是制作优秀动漫和游戏作品的重要基础。 1现阶段我国动漫和游戏产业的发展情况 制作出一部优秀的动漫作品或一款优质的游戏作品,离不开美术设计。在动漫游戏市场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其市场方向越来越趋于国际化,学习国外优秀的动漫游戏作品的内涵变得非常必要。现阶段我国动漫和游戏产业发展所遇到的主要瓶颈问题是缺乏高水平高能力的人物形象设计人才。随着世界各地文化交流方面原来越频繁,各行各业人员的往来也十分方便快捷,外来文化与专业动漫技术人员的引进为我国动漫游戏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推进了这一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加强了动漫游戏人物形象的创作技术水平,给国内动漫和游戏产业的进步空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动漫和电子游戏产业虽然相对来说在我国起步落后于日本、美国等国家,但在短期内便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傲人成绩。以往的游戏多半局限在电脑端的网络或单机类游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主机游戏、手机游戏、街机游戏等游戏平台如雨后春笋逐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流传开来,这些平台的游戏形式成为了电子游戏产业的主力,是人们茶余饭后、工作休息期间缓解疲劳和压力的必备产物。[2]随着电子技术越来越发达,动漫作品和游戏的画面质量也不断提高,大量3D动画作品和游戏作品诞生,让受众群体能够切身体验作品中的气氛,增强了作品和观众之间的互动性。除此之外,动漫和游戏作品类型的多种多样也是当今动漫游戏产业的一大特色景象,以往的电子游戏种类单一,经过不断的开发和进步出现了多种不同种类的游戏,增强了互动性和可玩性。动漫和游戏市场的人气让许多企业加强了这方面作品的开发制作,动漫游戏的市场竞争力逐渐变强,其人物形象设计也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衍生出来了各种相关的周边产品,动漫游戏产业的持续进步依然爱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3] 2当代动漫和游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2.1人物形象的夸张性 动漫和游戏是影视艺术中的一个分支,对卡通人物的形象进行制作和设计是一部作品的重要内容,人物形象的设计蕴含了设计师丰富的创造和想象力,让动漫和游戏作品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也极大地发挥了艺术性的创造。比如汤姆和杰瑞这对欢喜冤家,作为天然的对手,《猫和老鼠》的喜剧感非常浓烈,这正是由于作者在对汤姆和杰瑞这两个动画角色进行创作的时候给了它们人类的情感,让它们有了能够和人一样思考的能力,配上风趣幽默的剧情演绎出它们的喜怒哀乐。这种突破传统猫和老鼠的形象设定让动画作品具有充分的趣味性和可看性,让人们在观看过程中会心一笑,忘却学习和工作带来的疲惫。在众所周知的网络竞技游戏《英雄联盟》(LeagueofLegends,简称LOL)中,设计者将符文之地作为游戏剧情的整体背景,加入了丰富的魔法元素,在这个游戏当中,魔法不再是神秘的虚拟能量,而是符文之地的生存法则。这种游戏之所以会受到当代青少年甚至中年人群的关注,正是因为在游戏中实现了现实生活无法做到的事,并且有着较强的竞技性,吸引了玩家的目光。[4] 2.2人物形象的多样性 在动漫和游戏作品当中,其剧情通常由善恶、美丑等矛盾贯穿起来,这决定了对作品当中人物形象的设计条件。在动漫和游戏作品的剧情中,每一个角色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各自的风格和特点,无论正面人物还是反派人物都是不能够被其他人所替代的。例如热门动漫作品《海贼王》(ONEPIECE,简称OP),在整部作品中出场的人物都有自身独特的个性和超能力,每个人物说话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2.3人物形象的时代性 在对动漫和游戏作品进行人物形象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动漫游戏作品的时代背景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剧情的需要,比如《真•三国无双》这款风靡全球的掌机游戏,根据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并配以音效,最大程度对游戏剧情进行渲染丰富,极大地提升了可玩性与趣味性,让玩家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代入角色,切身体会游戏的魅力。 2.4人物形象的文化性 在动漫和游戏产业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以特有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不同地域之间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与风俗信仰,那就是文化产业。[5]在《天涯明月刀》这款3D武侠题材的MMORPG(MassivelyMultiplayerOnlineRole-PlayingGame,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网络游戏当中,故事背景来自北宋年间的乱世,游戏角色所穿着的服饰与游戏内相关的虚拟道具都突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中华正统的武侠文化作为基本创意,完美地还原了中华文明的壮丽河山,让玩家在感受游戏玩法的同时欣赏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文明。 3结语 动漫游戏以其独特的个性在当今日常生活中出现在各个角落。其中,动漫和游戏的主要受众群体多为青少年或青年,让这部分人群在动画作品的观看和游戏的体验中除了获得身心上的放松,还要潜移默化地体会动漫作品与游戏中所传达出来的文化内涵。动漫游戏产业的工作者要坚持寓教于乐的发展精神,将加强国民精神修养作为主要的工作目标,制作健康、积极的动漫游戏作品。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会有更多二次元爱好者加入到动漫设计与制作的队伍中,动漫与游戏产业的发展前景也会越来越好。 作者:赵越 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中学教育类论文:抓住关键环节推动地理素质教育进程 在地理(社会)教学中,素质教学应该落实的内容相当丰富,它所涉及的因素也很多,既有硬件方面的因素,如教学设备、学校环境等;也有软件方面的因素,如人的思想观念、学校管理等;但最现实最关键的还是学科教师。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只有高素质的地理教师,才能使地理教学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得到落实。 然而,目前地理(社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以上虞市为例,全市连续三年以上教过相应学科(地理)的教师为23人,仅占总数的30.6%;从学历上看,相应学科大专毕业为14人,仅占18.6%,大专以下学历(最低的为小学毕业)也有21人,占总数的28%。再从任教情况看,全市专职教师为26人,而兼职教师有49人,占总数的65.3%,兼任教师中,有一半以上还是主课兼地理(社会);还有30%左右的是照顾年老体弱的教师在教地理(社会)。因此,地理(社会)素质教育的高要求与师资现状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它已成为能否有效地在地理(社会)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那么,如何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努力提高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推进素质教育呢?依据教师队伍的现状,以及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笔者认为需要切实练就地理(社会)教师的综合“素质功”并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力量,来推进地理(社会)学科的素质教育。 一练师德修养功。人以德为本。地理(社会)素质教育的首位是思想品德教育,正人先正己,教师首先要成为真正的人。良好的师德则是对学生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如何练就师德功?首要的一点就是热爱祖国。 同时,教师要忠诚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学生充满爱;要严以律己,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影响,使自己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具有高尚情操的形象。通过定期的政治学习、典型介绍、参观取经、专题报告、演讲比赛、短期培训以及开展“师徒结对”、名师评比等活动,教师逐渐练就“四有”、“五心”。“四有”即一有事业心,安心边远艰苦地区,终生从事教育事业;二有雄心,立志创教育大业;三有好胜心,敢创教育名师牌子;四有献身心,像蜡烛一样照亮别人,燃烧自己,为教育事业贡献一切。在对受教育者,更应练就“五心”,即:教师心中有“爱心”,和学生的关系能“贴心”,教育学生有“耐心”加“细心”,对每位同学做工作能“尽心”。真正练就良好的师德功。 二练自学达标功。“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对教师‘才’方面的要求,包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相应的学历层次,三维的知识结构,即教育理论、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引自王素珍的《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古人说:“知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师有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足够的知识储备,讲课才能游刃有余。要达到此种境界,教师必须苦练自学达标功。通过有计划、分层分批地自学进修、培训函授、师徒结对等多种形式和途径,达到学历上层次、知识上水平、业务过得硬,进而“名师出高徒”。 三练课堂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基本功是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否实现课堂教学“高质量,轻负担”的关键。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进行素质教育,教师的功夫到家与否至关重要。但目前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现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距离还甚远。以我市为例,前景不容乐观,亟待提高。如讲普通话,比较差的还占28.6%;“三板教学”中的板图板画,中差的比例达86%;“教学方法手段运用”不够得法的占28.6%等。造成上述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专业对口教师来源极少;教师兼职过多、队伍不够稳定;部分中老年教师教学模式已经定型而难以创新;部分青年教师刚登讲台基本功还相当缺乏等等。 那么,如何练好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呢?笔者认为不仅对其薄弱教师需要定目标、定计划、定措施,而且还要教研室与学校紧密配合,抓好“导、练、检、赛”四个环节进行对口辅导,能者为师,任务到人。在练中求熟,在熟中求巧。纳入考核内容,督促教师按时完成。通过举行教师基本功分项竞赛活动,鼓励教师在业务上专,在教学技能上巧,在运用教学方法上得法,从而达到教学质量上的高目标。 四练教学科研功。教育科研功,这是教师更高、更深、更具有内力的素质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曾指出:“在今天,从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趋向一致。”这意味着今天乃至未来的教学,需要具有科研素质的学者型教师,传统的经验型“教书匠”将逐渐退出教学舞台。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素质教育向地理(社会)教师的强力呼唤。因此,重视教科研,练就教育科研功,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这盘棋中的重要一着。 总而言之,要在地理(社会)学科中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我们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用高素质的教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人才,以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并迎接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 中学教育类论文:中学生命教育活动体会 有感于初二年级生命教育 一、二、三、四,这个口令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它让我想起了在两个星期以前,我校的全体初二年级学生来到了五厍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进行为期四天的生命教育活动。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学到了各种各样的知识,也体会到了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人是有多么辛苦。 到了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没多久,一切就紧锣密鼓地敲响了。第一件事便是换上颇具风范的迷彩服。在进行简短的开营式后,教官带领各连来到教室,开始了在那的第一堂课----寝室卫生和打扫。教官跟大家讲了如何放拖鞋、叠被子、枕头和被子该如何摆放等,也提出了要求和不达标的处罚制度。听起来很容易,然而真正实行起来的时候就有许多人遇到了麻烦。晚饭休息过后,则进行楼宇逃生训练及听民防讲座。 第二天的行程也大致如此,上午学习的第二节课便是止血包扎操作。下午学习了防毒面具使用及交通安全手势。晚上则听了食品安全的讲座,还进行了野外生存拉练。不得不说,一天的课程令我们受益匪浅,开拓眼界。 第三天,学习了心肺复苏按压,心肺复苏按压在危险时刻是十分有用的。晚上,在消防知识讲座结束后。全体师生举办了文艺汇演,这可谓是整个生命教育活动中最精彩的部分了。每个节目都是十分的精彩,而每个节目都有我们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与喝彩声。 在基地的最后一天,同学们进行了各类项目的比赛,都是之前三天中大家所学习的知识。最后离开的时候,大家都显得十分不舍,经过了四天的训练,似乎站军姿,匍匐前进,蹲姿,深蹲,对于大家来说已经不再算什么了,大家心中有的只是这四天中欢快的点点滴滴。 这四天里,烈日晒黑了我们的肌肤,却使我们滚烫的心变得更加热烈。汗水湿透了我们的衣背,我们却没流一滴眼泪。微风习来,吹散了多日来的疲倦,留下了许多许多难以言表的感情。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很完美,但是每个人都在不折不挠地坚持着,始终如一地追求着。我们的心中更是回荡着出发前政教处彭主任对我们说的话:“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此次活动,磨练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彻底的体会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如站军姿的时候,再不舒服也不能动,再痒也不能动,可谓是度秒如年,而当教官叫我们停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曾经的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没有坚持,而现在我们却做到了。 能经历磨难才证明坚韧,能经得起挑战才说明勇敢,能度过挫折才展示成功。在每个辛苦但快乐的日子里,我们都在严格地要求自己,我们都在认真地改善自己,我们都在彻底地反省自己。这次的活动,不但教给了我们无限的知识,更磨练了我们的意志。这一定会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受益匪浅。 中学教育类论文: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之途径 论文关键词: 中学教学 素质 途径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立足中学地理课程的学科优势,试从课堂教学、各项活动开展和形势政策教育三方面论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 环境道德素质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一项新内容,主要是教育人们如何关心地球、关心其他物种,其最终目的是培养自觉践行环境道德的“理性生态人”。环境道德素质教育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种际公平、绿色消费观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的提出,使道德价值观从当代人之间、人与之间扩展到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中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和的希望,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环境道德意识一旦形成,就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打下深刻的烙印,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都产生巨大的影响。美国前环保局长威廉瑞斯利曾说:“全球环境的威胁是现实地理的反映,未来环境问题要从地理教育开始解决。”《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也确立了地科在培养学生环境道德意识方面的基础学科地位。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素质。 一、挖掘教材内容,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我国现行的地理课本均以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为主线,整个知识体系都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开端,而自然地理方面则着重阐述了宇宙、大气、海洋、陆地四大环境的性质、特点、分布、运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为培养学生具有环境道德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文地理方面则着重论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关的几个主要问题,突出了工生产、城市乡村、、商业贸易、邮电通讯、观光等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蕴含着丰富的“人地和谐”的环境道德教育资源;区域地理方面则阐述了某一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人地关系,蕴含着丰富的“因地制宜”的环境道德教育资源,最后又都归结到人类和环境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上,使得环境道德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贯穿整个教材的始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育素材,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环境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素质。例如讲“逆温现象”时,可介绍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的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讲“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时,可利用课本与课外补充资料,加深学生对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环境问题的理解;讲“气候资源和海洋资源”时,可让学生明白这些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要节制、适度利用,否则就有可能导致气象灾害、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人文地理教学中,更要注意每一课都蕴含的人地关系思想,每节内容都要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例如讲“工农业的区位选择”时,可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充分讨论影响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以及可能造成污染转嫁问题,深深懂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人地关系思想;讲“逆城市化现象”时,可进一步讲述国外许多人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主动摒弃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恬静的田园生活而导致的逆城市化现象;讲“湿地、森林、草地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生态价值,而且生态价值比经济价值大得多”时,可以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算的两笔不同的账为例:其木材等经济价值最多值300多美元,其涵养水源、调节大气湿度、产生氧气、吸烟滞尘、降低噪音等生态价值却高达20万美元;讲“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时,可结合一些发达国家的动物保护法规定主人剖鱼宰牛等时,必须使动物无痛苦地死去,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让学生理解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还可以1993年菲律宾的45名儿童由他们监护人的代表为诉讼代表人,代表他们这一代及其下一代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菲律宾政府环境治理部门所签发的木材许可证超出了森林的采伐能力,要求政府停止大规模地出租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采伐权的活动的案例,让学生浅显地理解代际公平原则。 二、理论联系实际,寓素质于各项活动之中 在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课堂理论教育固然重要,但更需要让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寓生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实践中,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其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认同感。一方面可开展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环境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气氛,体现着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支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己的和行为方式,以获得群体肯定”。[1]如为唤起学生的节水意识,可在学校的每个水池、卫生间、食堂等地方醒目地张贴一些温馨提示,如:“水是生命之源”。为唤起学生勿踩草坪,保护植被的意识,可在学校的草坪上竖起如“走路让让道,小草微微笑”的提示语。为倡导学生拒绝白色污染,开展自制购物袋、禁止带一次性饭盒进校园等活动。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另外,可充分利用学校 宣传拦、校报、广播站、校园网站等各种媒介,开辟环境专栏、环境专刊、环境30分、环境专题网站等;举办各种有关环境保护的摄影、漫画、环保资料剪报、论文、诗歌朗诵等展览和比赛活动;举行环保主题班会、环境专题讲座等,结合教学内容请本市环保单位有关人员开展环境保护专题讲座,普及环保科学知识;每学期可组织学生适当观看有关宣传环保的经典,如《可可西里》、《后天》、《地球停转之日》等,让学生幼小的心灵在震撼人心、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中一次次地受到洗礼。 另一方面,可组建地理课外兴趣小组或环保社团,利用节假日开展环境现状与保护、环境观测、野外考察、郊游等活动。如参观本市垃圾场、有代表性的工矿企业、气象站、水文站、自来水厂等,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或游览本地名山秀水,让学生亲近自然,在良好的环境中陶冶情操,使学生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在更现实的活动中了解环境,理解环境与人类的关系。通过这些知行统一的各种实践活动,能使课堂渗透的环境道德意识内化为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 三、把握时政热点,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形势与政策教育中 当前,各类媒体上常有生态环保的报道,这些报道既具有时代感、新鲜感,又具有教育性,易被学生所接受,因而把握时政热点,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形势与政策教育中,是提高学生环境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可结合地震、冰灾、沙尘暴、水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具体的国际国内生态灾难时政,国际国内有关环境保护的会议、新出台的各种政策和法规,国家采取的诸如环保风暴等行动,师生共同探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危害、成因及解决办法,促使学生经常性地关注各阶段的环境大事。如观看上世纪90年代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灾、黄河断流,2003年我国西北地区的蝗灾,2008年元月席卷我国南方的冻雨,“5·12”汶川大地震和京津地区每年春季爆发的沙尘暴等影像资料,使学生在强烈的视觉效果冲击下,树立环境忧患和危机意识,增强学生保持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无烟日、无车日、水日、及植树节、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环保纪念日,开展环境道德素质教育的宣传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环境道德意识。如9月22日各大城市举行以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代替小汽车上下班活动,倡导学生积极响应这一活动,自愿步行上下学,使他们懂得在面对现代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诱惑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和短缺,能够依照生态及生态道德的理念自律,自愿体验简单化的生活,形成生态化的简朴、健康的风气。以各种时政热点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既能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发展,关注世界变化,树立科学的环境道德观。 中学教育类论文:议中学生灾害教育的科普实践 近年来各种灾害频发,尤其是自然灾害最盛,因此,灾害教育、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灾害教育主要集中在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中,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整本教材集中讲述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及其正确的预防措施,但中学灾害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对灾害来临时的逃生、防灾和救灾技能的实践演练几乎没有。我认为加强各级学校的防灾演练教育及实践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迫切的。 一、灾害教育的作用 在中学课程中开设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门课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听专业教师的讲解,再加上通过媒体了解全球各地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的信息,让中学生对自然灾害及其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学习如何规避灾害,提高防灾技能与灾害意识。应该说,加强高中地理灾害教育,能切实增强中学生防灾减灾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更有利于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国家及个人的财产损失。 二、学校实施灾害教育实践的必要性 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发生在21世纪之前的自然灾害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对发生在近十年以来较大的自然灾害,影响深刻,尤其是近5年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海地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和日本九级大地震,这些大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巨大,经济损失惨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学生也不例外,通过网络、电视新闻报道,会迅速了解到不同地区自然灾害对人的生命所造成的伤害,对灾害发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该说,大部分中学生对灾害认识有一定的深度,但我在2011年对我校三千多名师生进行防灾减灾方法的抽样问卷调查时,调查结果显示全校师生近78.6%的师生并不清楚正确的防灾减灾方法,其灾害意识淡薄,甚至在进行调查问卷过程中部分师生认为我们的活动干扰他们学习,认为中学生应该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由此可见,中学生灾害意识淡薄原因在于升学压力使中学生没有时间,更无精力接受灾害教育。这也同时说明学校、家庭和社会对灾害教育的关注力度不够,重视程度不足,更谈不上防灾减灾的科普实践。 2008年发生在四川的汶川大地震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灾害对人们的伤害,而在这次灾害中,灾区有一个学校在大地震来临瞬间,让全校成功逃生,几乎没有伤亡,后来才知道该校师生每年都要举行防震逃生演练,这说明灾害教育实践演练对防灾减灾意义非凡。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灾害逃生实践演练,像日本这个国家,每年政府部门都要组织一次大范围的灾害逃生演练,所有部门都要参加,人们对逃生演练的态度非常端正,民众的逃生非常有组织有秩序的疏散撤离,2010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海底地震及其引发海啸,核电站爆炸所造成的核辐射,对日本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影响巨大;最终造成死亡1万3千多人,而无独有偶的是,2004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底9.0级大地震同样引发的海啸,却造成15万多人的死亡,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日本的防震措施要强于印度尼西亚,这说明实施灾害教育,组织灾害逃生、救灾演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中学地理灾害教育面临的困难 高中地理课程设计共有10个模块,其中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属于选修模块,按现行的高考体制,理科学生在高一阶段只参加三个必修模块学习,不学选修模块,文科学生在高二阶段学习这一模块,但一所学校,文科人数仅占全校人数的20%多一点,就这部分学生也并非都参加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因为《自然灾害与防治》属于选修模块,学生只需要选修三个模块就行啦,不一定就选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这就导致这门课程的地位下降,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这种教学设置使得仅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才能学到《自然灾害与防治》,当然不利于灾害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落实。而部分管理层对灾害教育的不重视,也是导致灾害教育实践难以开展的原因之一。 四、学校灾害教育实践探索 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的肆虐,让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并逐步实施灾害教育,尤其是学校,成为灾害的教育和实践基地,通过灾害教育,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最终达到教育全社会的目的。2008年,我地区地震局率先和地区实验中学联系,开展防震减灾进学校的科普实践,在我校地理备课组的努力下,我们发动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实践活动,有调查研究“吐鲁番地区地质构造和地震关系”的研究性学习,有野外科普考察我地区的一些地质构造(断层带)及地质活动观察点,还参加一系列的科普宣传,包括防震逃生演练等活动,让我校师生对地震灾害及其正确的逃生技能、预防措施和救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我们也得到学校领导、地区防灾办、科协和地区地震局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使我校开展的灾害教育有了一定的基础。防灾科普实践活动开展的很顺利。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学生防灾减灾的科普知识,学会了正确的避震技能;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科学素养,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了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当然,灾害教育不仅仅只有防震灾害活动,我认为,每个学校和地区,往往存在多种灾害,这就要求我们学校的灾害教育者,要把本地区危害、影响较大的各类灾害作为中学灾害教育的首要任务,结合当地相关部门,配合学校教学需要,因地制宜的开展科普实践活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全校师生的灾害意识,提升其规避灾害,自救和互救的能力,最终达到减轻灾害对人们的伤害。 总的来说,灾害教育不是仅限于地理课堂中,我们要有更广阔的视野,学校是要承担主要的教学任务,但学校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社会各界对灾害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学校有效开展灾害教育的基本保障。 中学教育类论文:加强化学启蒙教育重视能力培养 加强化学启蒙教育重视能力培养化学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各个部门具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加强中学生的化学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奠基工程的一顶重要内容,必须高度重视。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启蒙教育,除培养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和传授人门的化学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各种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初中学生已念了七、八年书,阅读似乎不成问题,其实不然。初三学生只可以说能读书,还远远达不到会读书。因为化学学科一是有它独特的阅读重点和方法,二是还有阅读的速度和效果等问题。 这些都需要老师悉心指导。如初三化学第一课绪言,共有3500多字,若让学生自己泛泛地读,不会抓重点,花时间多且收效甚微。因为教材中一般包括有常识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方面的内容,但多半是常识性的,约占75%或更多些,假若把这些知识比喻为“绿叶”,那么学生理解好这些“绿叶”后,无疑对于掌握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朵“红花”是有利的。但“绿叶”毕竟是起衬托作用的,可以粗读、略读、领会意思就行。对于基础知识则要求细读、精读、反复推敲、思索而达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重点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等。如初三课本绪言中属基础知识的内容是两种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两种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共有110个字,约占3%,这堂课教师可以从演示实验开始,让学生观察实验,共同得出两种变化的不同,推广到两种性质,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重点的地方让学生画线标记下来理解和记忆。这样做,学生可集中精力观察实验和思考理解,这比教师按照课本摘要板书,然后要求学生记下来效果会更好些。 二、培养观察与实验能力。 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能力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很重要的方面。实验是使知识生动活泼的再现,常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无穷的回忆,也最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青少年们好奇心强,对观看实验很感兴趣 ,若教师预先不引导学生应注意什么,让学生凭个人爱好自由选择地观察某一现象,结果得出结论五花八门,有的抓不住要害,达不到目的。所以老师一定要先强调应如何观察,观察哪几点。如先观察镁条的形状、颜色等性质,点燃时要注意看发出耀眼的强光(不要正视,防止伤眼),放热等,把点燃后生成物的状态、颜色和反应前的镁带比较,让学生自己得出产生了新物质,(氧化镁)等等。这些细节都要交待清楚,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演示实验的效果。同时,也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观察方法及实验操作方法,如点燃、用坩埚钳夹住镁条在火焰的外焰加热等等。对不同的实验,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有不同的要求。随着学习的深入,观察项目也逐渐增加,要求也逐步提高,只有不断地使用感官,才能促进青少年感官的发展和见微知著的思维能力。 除培养观察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要充分创造条件,尽量减少实验小组人数(能达到1-2人一套仪器最好)让学生独立自己动手去做实验。这是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技能的好形式。只有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才能达到熟练的掌握。对基本操作要高度重视,严格训练,发现缺陷及时纠正,务必使操作规范化。一旦让学生掌握了,这是受益终身的技巧。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对一个中学生来说要从培养形式逻辑开始,这是从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虑的,因为只有学习静态知识,才能进一步把知识变成动态,加以辩证的理解。先讲“静”的知识,再学“动”的知识才能被学生接受。应该启发引导学生,使之认识到,若运用辩证的方法,抓住主要矛盾,抓知识的规律性,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对氧化--还原反应,首先要分清楚氧化剂是得电子的物质,一 般是非金属,高价化合物,还原剂则是失电子的物质,一般是金属,低价化合物。 反应类型可分为三种。学生掌握了规律,就容易理解和记忆,进一步对没有见过的反应也会处理,即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有了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后,就可以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这把钥匙,比较方便地打开科学知识的大门,若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辩证思维能力,即使是初步的,也为今后的深造铺平了道路。 中学教育类论文:中学语文课文中自然美的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课文中描绘了大量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表现了祖国绵绣山河的如诗如画,蕴含着丰富的自然 美。如“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处处有奇丽的美景”的天山景物(《天山景物记》),色彩素淡朦胧、旋律和谐 悦目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雄奇峻拔、文物荟萃的泰山奇观(《雨中登泰山》)。可以说自然美在语 文教材中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笔宝贵财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绚 丽多彩的自然美,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并借助于课文中的自然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的审美 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才能。要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自然 美,先必须了解自然美的内涵及课文这个特定环境中自然美的本质,然后针对它的内涵和本质进行教育。 一、自然美的内涵及本质 自然美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事物的美。“所谓自然事物,也是指自然发生而不依存于人或社会关系的纯自 然的事物。”(注:蔡仪:《美学原理提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页。)如雄伟的峨嵋、妩媚 的西湖、幽雅的雁荡、神奇的泰山等。它包括单个自然物与自然现象的美,也包括由多个自然物与自然现象所 组成的大自然的风光美;它既包括春光明媚、色彩柔和、奇花异草组成的、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自然界的优美, 也包括乌云翻滚、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奇山异水所组成的自然界的壮美。自然美是与社会美相对而言的,并 与社会美共同组成现实美。 自然美的内涵的丰富性,决定自然美的本质的多元性。关于自然美的本质,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笔者根据 自然美在语文课文中的表现,认为至少有如下特点。 第一,自然美具有物理属性。自然美与社会美不同,它是侧重于形式美的,由一定的自然物质属性构成的 自然美的形式,它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而存在。也可以说,课文中美的自然景物是对社会现实中具体的自 然景物的描绘,离开了社会现实中自然物的物质特性本身,就无法描绘出自然美。《天山景物记》中天山地区 的灵山秀水、奇葩异卉、珍离异兽,都是不依附人类而独立存在,具有自然的特性,没有这些特性,碧野就无 法描绘出天山自然美的奇特。既使像杨朔描绘的虚无缥渺、变幻无穷、气象万千、绚丽多姿的仙境——“海市 蜃楼”,也是对自古以风景优美著称的蓬莱城和生活在当地渔民的欢乐劳动和幸福生活的描绘。 第二,自然美还具有社会属性。自然美虽以自然物的物质属性为基础,但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它是社会实践 的产物。作者对现实中自然美的描写,不是纯客观的描摹,而是对自然物的 ! 第三,课文中的自然美是由语言艺术符号描绘的。它不像绘画、雕塑等那样直接展示出自然景物的形状、 色彩、变化形态,缺乏形象的鲜明性和确定性,就必然产生把握自然美的间接性、模糊性,需要读者利用自己 以往的生活经历,见到自然景观,联系起来在脑海中浮现,才能达到理解,常常因读者的生活经历不同,见过 相似的景观不同,重新组合的表象也不同。 二、自然美的审美教育 1.入景。自然美的审美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入景”。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 者胸有景,入景始与亲。”(注: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入景”是欣赏自然美的第一步,只有入 景,才能感受到课文中的自然美,才能受到自然美的熏陶。如教学《天山景物记》,让学生反复朗读,然后入 景,才能感受到课文中描绘的那如诗如画的美景。由于课文中自然美具有间接性、模糊性的特点,不一定每个 学生都能够欣赏到它的美,有的学生领会语言文学能力差,有的学生在以往的现实生活体验中没有这样的经历 ,那么需要教师给予引志启发,并适当带学生到风景区去实地参观,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直观体验,真切地 感受课文中的自然美。入景的具体方法有很多。 朗读法。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音乐美,写景状物也出神入化,教师应指导学 生加强朗读。有声有色的朗读,能渲染气氛,激发情感,能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如 教学《,你在哪里》,这首诗选择巍峨高山、辽阔大地、幽深森林、浩瀚海洋等自然景观作为寻觅呼唤 总理的处所,展现了一个博大、雄浑、壮阔的空间,朗读时,要把深沉的哀思、如潮的激情与博大、雄浑、壮 阔的空间联系起来,读出亲切深情的呼唤,倾诉出强烈的思念之情,才能领会作者选择这些自然景观的美处。 直观法。利用图片、科教片、风光片等直观教学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情认识,增强学生欣赏自 然美的能力。如教《苏州园林》,学生没有目睹过“是各地园林的标本”的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美理解不 深,教师可以利用彩色图片,把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 次以及角落的点缀、门窗的雕琢、颜色的调配等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直观。有位教师为了教学《苏州 园林》,利用假日到苏州园林里摄了很多照片,给学生观看,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描绘法。学生不可能直观地看到教材中涉及的所有的美好自然风景,教学时,就靠我们教师利用简明生动 的语言去描绘课文中的美景,让美景再现学生的眼前。如教《猎户》,教师根据课文的开头进行描绘:秋高气 爽,太阳普照,照在人身上暖烘烘的,大好的丰收年成,村子里高梁秸竖得像高高耸立的尖塔,收割的庄稼堆 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田野里成群的鸽子,文静地来回走着,它们不怕行路人,在咕咕地叫着,好像在呼 唤着同伴快来欣赏丰收的景象。教师的描绘,使学生眼前展现一幅和平宁静的丰收图,令人神往,令人心醉, 似乎让学生闻到了庄稼的芬香,看到了农民丰收后喜悦的笑脸。 此外还有很多人景法。如类比法、带入法等,不一一赘述。 2.出景。除了把学生带进教材的美景中去,让此情此景变为学生的我情我景,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 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跳出教材,领会作者描绘自然美的目的和课文的内涵,培养自己描绘自然美的能力。 如果说只有引导学生“入景”,才 能让学生领略课文中的自然美,那么,也只有引导学生跳出教材——“出景 ”,才能让学生高屋建瓴地理解自然美的本质。 根据自然美的社会属性,作者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人们总是把自然美与人类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带上人 类的主观色彩,作者写景的真正目的是写人,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目的。那么,我们在教学课文中的自然美 时,要引导学生跳出自然景物,去发掘作者描绘自然的深层内涵。 由景理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注:王国维:《人间词话》。)况周颐也说:“情真景 真,所作必佳。”(注:况周颐:《蕙风词话》。)人们常说:“借景抒情。”可见景与情二者之间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情是景的基础,景是情的表现。在课文中,以美景抒乐情,以坏景抒哀情是极常见的,也有些课 文用乐景写哀情,或用哀景写乐情。那么在分析课文中的自然美时,必须联系人物的心情,即由景理情。如《 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阴沉的冷色调正好贴切地表达了作者阴沉的心境、悲凉的情绪。荒凉的景物与悲凉的 感情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深化了文章的内涵。又如《春》作者热情洋溢地描绘春草、春花、春雨几幅春天的图 景,喜悦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似乎可以感觉到作者沸腾的血,滚烫的心;再如《香山红叶》写香山风景的 奇丽和红叶的色与味,抒发饱经风霜的老向导在新社会焕发出自豪奋进的激情,《果树园》开头从听觉、视觉 、嗅觉等方面来描绘果树园迷人的景色,抒发翻身农民摘果子时的欣喜之情。总之,由景理情是欣赏自然美的 基点。 由景想人。课文中的景物和人物密切相关,因为人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周围 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如北方人的粗犷、豪爽,南方人的细腻、敏捷,都与各自生活的自然环境有关。作为 反映生活的作家,写景常常是为了写人,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性格。“自然环境描写常常起渲染气氛、烘托人 物的作用。”(注:周庆元:《中学语文教学原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16页。)如《风景谈》 ,全篇由六幅风景图画组成: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这六幅风景 图寄托着作者的情与思。作者表面上谈风景,实际上写主宰风景的人,赞美的辛勤劳动和崇高精神征服自然、 改造环境、振兴民族的延安儿女。又如:《白杨礼赞》、《爱莲说》、《松树的风格》都是通过赞美自然物来 赞美人的精神品格。那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美景时,不能离开课文中的人或作者,要由景想人。 由景想义。“义”是指文章的意义、主旨、中心思想。文章的意义常常体现在作者的描绘的生动的画面之 中。“画中有诗”。生动的画面又常常由美丽的、多姿多彩的自然景物组成。如《荷花淀》的开头描绘了一幅 美丽富饶的水乡图。在抗日战争时期,充满紧张的战斗气氛的课文中,为什么描绘这么一幅美丽富饶的水产图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这幅美丽富饶的水乡图,既展现了白洋淀优美的风光,衬托着生活在其中的人物水生嫂 纯洁朴善良的美好心灵,景物衬托人物;更为重要的是为歌颂水乡人们拿起枪杆保卫家乡而参加战斗这一主题 打下基础。 由景写景。语学教学,不但要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理解作者描绘自然美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抓住时机 ,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培养和训练他们按照“美的规律”来表现美,即由欣赏课文中的美景到自己描绘现 实生活中的美景。课文中很多自然美可供学生借鉴模仿,如参天耸立的白杨、郁郁葱葱的松树、密密麻麻的翠 竹,亭亭玉立的荷叶,江南的春雨春花春草(《春》),海滨的朗月轻风(《海滨仲夏夜》),济南的蓝天绿 水(《济南的冬天》)。教师可指导学生走由模仿到创造、由观察积累到练习创作的道路,培养学生描景状物 、表现自然美的能力。 总之,教材中的自然美,因经作者的审美处理,比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更精致、更完美、更细腻,更激动 人心,更给人以美感。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自然美,根据自然美的本质属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欣赏 自然美,表现自然美,以期陶冶情操、启迪睿智,造就一代新人。 中学教育类论文: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 作者单位:天津市教研室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协调关系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准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其目的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 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因此,可以说学科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就是品德教育。 一、品德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历史学科的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品德教育在学科德育中又居于核心地位。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德育诸项任务,如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观点和规律、 历史责任感的教育,最终应转化、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去,使学生学会处世做人。品德教育在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中具有鲜明的实践和评价意义。 其次,中学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大量的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生动材料。以中国历 史而言,我国是人才辈出的国度,不同历史时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风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良的道德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魂魄和脊梁。他们在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 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成为炎黄子孙继续奋进的巨大动力。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在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以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中学生处在青少年发育时期,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关键时期。中外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对青少年品 德特点的研究成果表明,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品德正在外部和内部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发展起来。其中少年期(初中)处在内部矛盾的状态,虽已初步具备伦理道德的特征,但又不成熟、不稳定,具有较大程度的动荡 性。青年初期(高中),品德趋向成熟,进入以自律为形式、奠定道德准则、运用信念调节行为的品德成熟期 [1]。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加强品德教育至关重要,中学历史教学应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 二、中学历史教学品德教育的特点和任务 中学历史教学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历史的道德知识去教育学生。因此,首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 如何认识道德的批判与继承问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人类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每一种社会形态 的道德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因此都带有鲜明的个性。例如封建社会的道德是为了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关系,其道德规范是忠君孝亲、男尊女卑等封建的伦理关系;资本主义的道德是极端利己主义,其道德行为表 现为金钱万能、唯利是图、享乐主义等等。这是应该予以否定和批判的。但是,这仅是作为品德内容的社会性的一个方面。“品德内容的社会性,并不能和阶级性、历史性划等号。品德内容的社会性,应该是历史性、阶 级性和全人类性的统一。品德内容的社会性,既体现了人类社会道德的共同点,又包含了品德的历史、阶级、职业、民族等一系列的差异。这种品德社会性的共同点和差异性的存在,反映出品德……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继承性和批判性的统一。”[2]人类道德历史发展的共性、普遍性和继承性为中学历史 教学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丰富的内容。从中国道德发展的历史看,古往今来,人民群众和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在社会关系的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情 操熔铸成的中华五千年美德,正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大夏的基石。无产阶级的道德也正是在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一切优秀的道德遗产以后,才使自己达到了一个新的从未有过的高度。因此,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 育,主要是继承中外历史上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优秀道德品质和情操,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以及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相统一,培养“四有”、“五爱”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道德品质教育是一个艰难和曲折的教育过程。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 主义道德占主体的前提下,尚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道德观念和行为存在,人们的道德境界亦五花八门。由于多种经济成分、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并存,决定了社会道德关系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商品经济发展的消极影 响,对外开放环境下西方资本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都与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形成了矛盾和冲突。帮助学生批判和克服现实生活中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一项 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中学历史教学的道德教育要面对这种困难和挑战,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中学历史教学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途径 道德品质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道德的心理结构一般包括道德 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部分。这三部分是彼此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道德知识的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道德知识的教育,主要是借助于历史道德形象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道德判断和道德评 价等道德知识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道德观念与道德信念。 中学历史教科书写进的大量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品质,是道德知识教育的生动材料。借助于历史道德形象 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首先要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作出分析和概括,使学生逐步建立起道德规范,认识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准则。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如忧国忧民、报效祖国、以 死殉国;天下为公、至大至公、舍身取义;求索攻坚、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尊师敬业、谦虚礼让;勤劳节俭、崇俭反奢;诚实正直、行己有耻,等等。如果进一步从个体涉及的社会关系分析和规范这些道德品质,主要 表现在三个层次上:其一,是个人与国家、 民族、阶级、集体之间的关系;其二,是个人与他人(包括师长、父母、同志、朋友等)之间的关系;其三,个人对自己(即自我道德修养)的关系。任何个体在面对这三种关 系时,必然会产生各种道德标准和行为抉择。尽管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道德标准不尽相同,但在处理上述三种社会关系时的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却是一致的。这种道德的共性和普遍 性,是历史教学帮助学生建立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基础。除此之外,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在判断历史人物道德行为的是与非、善与恶时,还应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其道德行为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 道德文明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归纳历史人物道德行为所涉及到的三类社会关系,是道德知识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根据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特点,应主要抓住爱国主义这条主线,使学生牢固地树立 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关系的道德观。 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学经常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进行着道德评价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道德评价,首先要选择、提供典型的道德形象及其丰富的评价材料,既要注意选取正面的历史人物,也要注意选取反面的历史人物,使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深化对道德评价标准的认识。例如在中国近 代史上,面对外国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既有一批前仆后继、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也有一撮贪生怕死、投降求荣的卖国贼。对爱国者和卖国贼的对比评价可以提高道德评价的水平和效果。其次,借用后人和权威的评 价,也可以强化已做出的道德评价。有一位历史教师在组织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道德评价的活动中,经常选取历史人物的纪念楹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纪念楹联,大多出自名人之手,且语言凝重,属盖棺定论的评 价之笔,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例如,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亭台照风雨,负死不死终自由/通过这幅名联,概括了秋瑾烈士救国保民的业绩和道德品质,又阐发了“求仁得仁”、“终自由”的人生价值观。 (二)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是个体在道德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伴随发生的内心体验。按照道德规范的社会关系,道德情感有爱 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人道主义情感、正义感、自尊感等等。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情感的培养,主要是借助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历史教师加工创设的道德情境中道德形象的行为、情感及道德知识进行,具有间接的、 想象的、伦理认知的特点。 道德情感的培养对个人品德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道德情感在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 要和道德信念并产生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以说,道德知识的教育,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就成了一堆无用的废料,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情感体验在道德价值内化的过程中起着催化和强化 的作用。古今中外的一切道德榜样,都富有强烈的道德情感,成为其道德信念和行为的强大支柱。列宁说过,如果没有情感,就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 ……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3]因此,道德情感的培养,在历史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主要借助教科书中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进行。历史上的道德形象虽然远离 现实,是间接的,但他们是作为社会道德标准的榜样而存在,并且生动、具体、鲜明;虽然是以文字和图画为主要表现形式,但仍具有一定的感染作用,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学生自发的独立形成的对历史人 物的道德情感,往往因受其道德认识、判断能力及教科书表达形式的局限,其情感体验也可能是片面或肤浅的。因此,就要求历史教师高度重视和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从道德情感培养的角度,精心组织、加工教学内容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道德情境,艺术地锤炼、组织教学语言,潜心酝酿情感,使教学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以情育情,引发学生对道德形象形成强烈的情感体验,使教学产生导向和激励作用。 此外,历史教科书以醒目的方式写进的杰出历史人物的名言、名句、句联,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些历史人 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不仅概括了他们的道德观念,而且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例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 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青白在人间”;亚里士多德的“我爱我师,我更 爱真理”;但丁的“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等等,既是进行道德知识教育的生动材料 ,也是培养道德情感的良好凭借。 再有,与历史知识有关的电影、电视、小说等文艺作品对培养道德情感具有重要作用。一部优秀的文艺作 品塑造的道德形象可以强烈地震撼人的心灵,唤醒人的良知,陶冶人的情操,有可能成为一个人终生追求真理、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在观看电影《焦裕禄》时,不知多少人流下激动的泪水。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中 国的文学作品如《青春之歌》、《可爱的中国》、《高玉宝的故事》;苏联的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育诗》、《青春》等对中国青少年一代的道德成长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优秀文 艺作品的道德教育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或组织学生阅读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道德行为的训练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面对道德情境、在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是个体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形态 ,是品德评定的依据。道德行为主要包括道德的行为方式和道德习惯两部分。由于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一般也纳入道德行为的范围内。 历史教学是以历史知识为主的学科教育,其道德行为的教育主要不是指向当前社会的道德行为的实践,而 是以认知为主要特点,以模仿为主要形式,使学生处在临界状态的预备式教育。因此,历史教学中的道德行为训练,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训练学生对道德情境的识别,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道德情境是道德行为发生的环境,是个体面对三种社会道德关系的具体呈现。一个适龄青年面对国家征兵 就构成了一个道德情境,需要他在处理个人与国家关系时作出判断与选择。对道德情境的自觉,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前提条件。如果一个人坐在公共汽车上,面对身边站立的老人或妇孺没有对这种道德情境的自觉意识,那 他就不会经历产生道德行为的一系列心理过程,就会无动于衷地继续坐在那里。对道德情境的敏感与自觉程度,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和水平的重要方面。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道德情境的自觉意识,主要是分析历史 人物产生道德行为的环境。如史学家司马迁惨受腐刑而矢志史书撰述的场景,谭嗣同在变法失败面对捕杀以血酬国的抉择,邓世昌在军舰中弹沉没后舍弃逃生以死殉国的壮举等典型范例,都是极好的教育材料。 第二,要准确揭示历史人物产生道德行为的道德动机。 道德动机是道德需要引起的行动倾向,是个人面临道德情境作出行为抉择的调节机制,决定着道德行为的 选择。道德动机是道德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明了杰出历史人物高尚行为的道德动机,有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道德情境时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仍以谭嗣同为例,他在失败后谢绝朋友 帮助外逃,决心以血酬国的动机集中体现在他的豪言壮语中:“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 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说明了道德动机的关键作用。 第三,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意志和自我教育的培养,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历史教学进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 模仿、无数次的重复、有意识的练习以及与坏的习惯势力作斗争等实践活动来培养。其中,意志品质的锻炼和自我教育起着决定的作用。历史教师要善于将历史榜样的行为规范和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机地联系起 来,指导他们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父母、同学、亲友的关系以及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处世做人。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抓好符合公德的小事,逐渐明辨是非、习善成性。当前,一些青少年受社会不良道德 风气及家庭不健 康教育的影响,养成了自私、享乐、厌恶劳动、不敬老爱幼等诸多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历史教学应与其他学科教学以及教育部门协同一致,为抵制和消除西方资本主义道德意识的消极影 响,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积极贡献。 中学教育类论文:中学生物教育中的生态环保教育 摘 要:依据生物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平衡的教育,并从中引出环境、生态与反贫困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态;反贫困;自然资源 对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问题以及它们与反贫困教育的内在联系,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建设者,也是未来生态环境的承受者,为了给子孙留下蓝天碧水,从现在就应加强生态环保教育。中学生物教育是进行生态环保教育的重要阵地,该教育是每个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应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介绍环境状况,增强危机感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依靠环境供给生物和能量,生物的生命活动反过来又影响、改变环境。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而这种影响很大部分带有破坏性,为了使学生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认识,我们在授课中列举了大量数字,进行危机教育。 回想起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的怒涛和2000年等近几年春沙尘暴的肆虐,无不让人悚然,教训犹在。现在,全世界每年向环境排放有毒CO2气体1500万吨,废水400亿吨,固体废物3亿吨。课本在生物与环境一章介绍了森林在环保中的重要作用,可是我们国家的森林状况令人担忧。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大量的毁林开荒使得森林面积将消耗殆尽。10年来,福建省的森林覆盖率由50%降至40%。特别是热带雨林40年来,世界已经毁坏了一半。 由于CO2包裹地球,造成了“温室效应”,使得全球气候异常,我国的南涝北旱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通过大量数字,使学生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为了使学生认识具体化,应在授课过程中联系身边的实际。如我们身边的白色垃圾乱扔现象,以及西藏森林覆盖率的降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结合学生的体会,激起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同时又强调环境污染治理与生物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作为地球统治者的人类也不例外,过去我们过分强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而忽视了生态平衡的保护,出现了象开山造田(林)、造地等违背生态规律的现象,造成了水土流失与气候恶化,教训是深刻的。因此我们应该看到:人与其他生物一样,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各种活动也应该在遵循生态系统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进行。 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人类自身的力量在自然灾害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生态系统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以使生态系统向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3.介绍环保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容易使学生产生失望情绪,对生态环境丧失信心。因此,在树立学生生态危机感的同时,还应宣传建国以来我国的环保成就,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例如,我国已制定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规。到1990年已建成自然保护区600余处。与此同时,联合国组织对环境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 6月5日被定为“世界环境日”,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中国政府规定每年3月12日为全民义务植树节,并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了“三江源”生态保护等工程。在西藏设立羌塘、珠峰等自然保护区。时刻提醒人们增强环境意识,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以法律的形式不允许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出现。 4.培养生态资源意识 本世纪70年代,环境生态教育在国际上兴起,1990年,联合国国际环境教育会议着重强调,要进一步防止环境恶化和发展环境的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补充一些资料,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状况,培养学生生态意识。当学生意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时,教师要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诸如,打扫卫生就要清除杂草,兴建开发区要毁掉林木,工业废水直接入河海,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污染情况,并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例如,我们可以开展保护“亚东鱼”、“珍惜高原特有物种”等主题活动。 让学生从身边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并从行动中增强生态意识,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资源意识。首先应列举我国的资源总量,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再对比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帮助学生树立人均资源意识。例如,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居世界第88位,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资源的紧迫性,让学生树立珍惜资源,合理开发资源的意识,促进生态意识的培养。明确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本身,明确人与自然平等的生态关系。 5.结合生态环境进行反贫困教育 我区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教育与反贫困教育息息相关。随着中学生物教学的改革,应紧密联系社会,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经济资源条件,改革生物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保护环境、发展经济、越过温饱、消除贫困”是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在少 数民族地区,生物教学是作为消除贫困的重要探索。 在生态环境教学中进行反贫困教育,还应通过考察、实习等活动深化认识,比如,虽然我地区野生动物品种多、数量大,但有许多珍贵动物濒临灭绝,不应为眼前利益,大肆捕杀,而形成“竭泽而鱼”的短期行为,反而更加贫困化。因此说,治贫先保护环境,再寻求其他发展经济之路。 对于生物教学中的反贫困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结合,我们领悟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多取决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说,反贫困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综上所述,生态意识的培养、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反贫困存在着因果的必然联系,为了使其贯穿于生物教学,应从自身作起。 6.结束语 从自身作起,言传身教,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引导他们从日常小事出发,注意环境卫生,自觉开展环保工作,督促他们学习,立志成才,为消除贫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学教育类论文: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2012年到来之前,提及“2012”这个敏感的字眼,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古代玛雅人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巨大的灾难毁灭了地球,毁灭了人类。即便已经进入2013年的今天,不少类似的担心也没有就此停止过。透过“2012”,不难看到地球上灾害的长期存在性和人类社会对于灾害的焦虑、恐惧。因此,以达到防灾减灾为目的,培养公民具有灾害意识、防灾素养为核心的灾害教育已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作为一门文理兼有、包含灾害的课程,对于推进中学灾害教育教学有着充分的学科优势。本文侧重探讨中学地理灾害教学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一体的“三生教育”的紧密联系,揭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灾害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通过地理灾害教学渗透生命教育 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狭义上,生命教育即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上,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没有生命,一切无从谈起,可以说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塑造、改变着世界,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改变的进程和力度还在不断地加大、加深,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尤其是在地震、海啸、台风等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仍然渺小而脆弱,这些可怕的灾难甚至在瞬间吞噬人类的生命。因而,通过地理灾害教学渗透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感悟生命珍贵,唤起对生命的重视、热爱,同时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加深对人地共融共生关系的探求、理解以及地理学科的价值认同。 例如,针对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中“火山与地震”这一部分教学,教师可事先将学生分为3~6个小组,提前一周左右时间让学生收集关于火山喷发、地震、海啸前的征兆和来临时的应对措施、危害等资料。上课时先播放经过剪辑的关于火山喷发和大地震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灾害短时间内毁灭家园、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震撼感,体会生命的脆弱和可贵。接着启发学生找出火山与地震的分布和成因,然后分小组介绍之前要求准备的内容,最后教师可以用“2008年5月12日地处汶川大地震区的四川绵阳安县桑枣中学创造零伤亡奇迹的案例——因为学校平时重视了劣质教学楼的加固,坚持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校性紧急疏散演习,因而在汶川大地震来临时发挥了巨大效用”作小结并升华:虽然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人类是弱小的,但柔弱的生命也是伟大而充满奇迹并值得珍惜的,我们可以用知识努力去守护生命。 二、利用地理灾害教学强化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向受教育者系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从而促进个性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一部分前言第二条“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中阐述到:地理课程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区域——涉及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灾害教育可以强化生存教育。 例如,对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气候中“多特殊天气和多旱涝灾害”进行教学时,可以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分别针对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洪涝、干旱灾害进行自学归纳——六种气候灾害发生的时间、表现、分布、造成的危害、应对措施、安全常识,然后分小组介绍学习成果,这样既对我国的气候灾害进行了普及教育,同时通过对这些灾害的了解,提高学生应对这类灾害的基本生存能力。当然,结合2013年初发生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因雾霾天气造成重度空气污染现象,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了解:什么是PM2.5?什么是PM10?持续而严重的空气污染原因是什么?造成哪些危害?治理空气污染应该怎么办?可以做什么?我国还有哪些气候灾害?如果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课后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后面每节课留五分钟时间,在全班分享各小组成果,直到分享完毕。当然,如果是地理教师为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以此为主题,唤起学生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达到在地理灾害学习中生存能力逐步提高之目的。 三、结合地理灾害教学倡导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中国现代杰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理解其内涵,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生活教育”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 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开篇第一部分前言第一条“课程性质”中写到:“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明确了“生活性”是地理课程的五大基本特征之一 ——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地理技能。地理灾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活也为人们认识地理灾害提供了素材,地理灾害教 学用活生生的实例,警示人类居安思危、趋利避害、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丰富生活教育的领域。 土地为人类提供生活和生产的“舞台”, 水则是维持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水和土的安全关系着每个公民的食物安全、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在目前中国的大多数城市和农村,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土地污染和水污染的问题。在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中“珍惜每一寸土地”和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中“合理利用每一滴水”部分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该类热点灾害问题:土地污染、水污染的来源有哪些?对我们的生活有多大危害?如何防范、治理?我可以做什么?……让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其实在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宜居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安全的食物……这一切应该与灾害没有或者只有很少交集。所以,在课堂教学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内开展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宣传活动。另外,利用假期时间,教师还可以组织、指导对这类灾害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围绕家乡土地质量、水质量、空气质量情况进行调查或者小课题研究,将形成的有价值的结果报告给相关部门,为监督、保护本地区的环境,营造有品质的生活空间,实现美丽家乡、美丽中国尽一份力。 地理灾害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地理灾害教学因为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一体的“三生教育”的结合而更具内涵,“三生教育”通过地理灾害教学这个平台也被演绎得更为丰富和形象。当然,地理灾害教学与“三生教育”的结合还处在探索阶段,两 一、中学地理教学进行环境教育的内容 1.高中地理教学环境教育的内容 高中地理教科书一共三本必修、七本选修。必修一共五大章,分别为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必修一中有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影响、对策,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地质灾害、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环境知识。必修一主要在自然地理中渗透环境知识,让学生了解我们居住的大自然,对环境有初步认识。必修二分为人口的变化、城市和城市化、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六大章节。必修二中的人口与环境、城市化与环境、农业与环境、工业与环境、交通运输布局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思想等从人文地理角度介绍环境知识。必修三分为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这五大章节。必修三是区域地理,主要讲述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高中地理选修课本共七本,分别是宇宙和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七本选修教科书蕴含丰富的环境知识,教材与环境知识紧密联系,如海洋地理中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旅游地理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自然灾害与防治中的各种自然灾害,环境保护教材更是整本书都渗透环境知识。 2.初中地理教学环境的教育内容 初中地理教科书分为四本,七年级上册分为五大章,分别是地球和地图、陆地和海洋、天气和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主要从自然地理地球与地图、陆地和海洋、天气和气候以及人文地理居民和聚落、发展与合作中简要介绍环境知识。七年级下册主要有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其临近的国家和地区、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西半球的国家、极地地区。主要介绍世界地理中各个洲和国家的环境知识。八年级上册分为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从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中渗透环境知识。八年级下册为中国的地理差异、认识省级区域、认识省内区域、认识跨省区域、走向世界的中国,主要在中国区域地理中讲述环境方面知识。初中地理教材内容相对于高中较为简单、浅显,是对初中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入门,没有高中地理中环境教育系统,但也极为基础和重要,对培养学生环境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中学地理教学进行环境教育的途径 1.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1)通过讲授法获取环境知识。讲授法是目前我国中学主要的环境教育方法,地理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传播关于环境方面的知识。这种教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环境知识,是一种直接、有效、现实的教学方式。例如,讲解全球变暖知识,首先提出全球变暖的表现,实际证明全球变暖的数据,再分别讲述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明白全球变暖已是全世界都关注的重大问题。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应从小事、从身边做起,共同保护我们居住的家园——地球。 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讲授的同时,应避免整堂课“照本读书”或“满堂灌”,否则会造成学生乏味,不利于学习理解,教师可结合其它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讲解知识点。 (2)运用多媒体方法深化环境意识。课堂教学中许多地理知识通过教师口头讲述很难让学生深刻理解,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教师口头讲授的不足,将隐形地理知识变成显性,可以生动形象地解释某一地理现象的发生,将抽象而复杂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例如,讲解冷锋和暖锋知识点,运用Flash软件可以动态展示冷暖锋的运动、锋面雨等状况。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把已经发生的地理事件再现,让许多很难观察到的地理事件,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当时情形,让学生身临其境。例如,讲解海啸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海啸的巨大破坏力,深入理解海啸的形成原因、破坏力的影响等知识。多 ! (3)采用讨论法强化环境行为。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在全班或小组中,针对某个环境问题发表意见、广泛讨论和研究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法要求教师做好充足准备,控制课堂讨论的进度和时间。对于讨论的话题,教师应选取难度适中并与教材所讲内容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例如,全球变暖的利与弊及其原因,大坝水库的修建对流域的影响,南水北调三线工程对调出水区、沿线区、调入水区的影响,北大 西洋暖流对欧洲的影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都可广用讨论法进行教学。讨论结束后,教师还应组织小组汇报、师生共评,并落实于平日行动中。 课堂讨论法与前两种教学法截然不同,它可以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2.地理课外活动中的环境教育 (1)开展环境保护专题讲座。环保专题讲座可以由学校请专家或者环保相关工作人员做专题报告,将环境保护相关理念、新知识以及环境问题介绍给学生,也可以由地理教师自己搜集和整理材料,师生共同主持讲座。环保讲座内容应与教材内容相呼应,最好与乡土地理有机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理环境知识,提升环保意识。 (2)实施工厂企业参观考察。如果教师仅仅对学生进行地理环境知识的理论教学,而不让其与环境“近距离”接触,这样学生不能充分理解环境问题,也易使环境教育流于形式。因此,应带领学生到大自然、到真实的环境中去,对学生进行丰富而直观的教学。可带领学生参观地震站、气象站及附近的水库大坝等,可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让学生观察工业“三废”的产生和治理。通过这些参观考察,可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危害,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对身边环境影响,明确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和措施,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3)扩展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地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环境问题进行调查,让学生在调查中深化地理环境知识以及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也可组织学生在双休日到街头分发关于环境保护常识的问卷,通过问卷搜集结果、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通过调查工厂生产中的“三废”如何处理,以及“三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撰写调查分析报告等。各种社会调查活动,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及重视,提高对环境保护和宣传环保的热情。者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完善 中学教育类论文:构建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 (一)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悠久历史和传统美德的教育相结合。 一方面,?在悠久历史和传统美德的教育中,?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譬如,《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墨子》的“举公义”,以至后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既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无不体现着一种整体的为国家、为民族的爱国主义的美好情感。另一方面,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渗透传统美德的教育。爱国主义精神与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伴相生,相得益彰的。把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高尚的精神境界,对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渗透到爱国主义教育中,方才可能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方才可能教育学生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方才可能培养起学生为国家、民族“舍生取义”、“以身殉道”的献身精神。 (二)爱国主义教育要与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相结合。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与国家政权和执政党相联系的。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爱国主义与爱党是一致的。首先,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祖国的创立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离开了热爱党,爱国主义就无从谈起;其次,党的领导是祖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关键,没有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的建设就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爱国传统的真正继承者,是最先进、最伟大的爱国政党和爱国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是最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所以,热爱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同时,《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爱国主义往往与“忠君”思想相联。忠君即“报国”。在近代中国的“双半”社会里,爱国则多与“救国”相联系,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无不是为了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而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则必须同爱社会主义相结合。中国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井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强中国、富中国、发展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希望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爱国青少年理应热爱社会主义,这是当代爱国主义的主旋律。爱国主义与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的结合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只有逐步培养和树立起学生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激发起青年学生以天下为己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行动,爱国主义教育也方能收到实效。 (三)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改革开放的教育相结合。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中,四 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同改革开放教育相结合。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爱国主义与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扩大的今天,我们的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不少的困惑与迷惘。譬如,“过去赶走了的,今天又请回来?““过去是武装侵略,今天是不是经济掠夺?是爱国,还是卖国?”“是改革,还是补资本主义的课”等等。因此,就要必须帮助我们的青年一代正确认识爱国主义与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让他们明白:当代爱国主义不应该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因循守旧,已闭关锁国不是真爱国,反而是误国,祸国;今天“请回来”是在主权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和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前提条件下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是“吃羊(洋)肉,长人肉”,与殖民地、半殖民条件下的资本主义掠夺与剥削有根本不同。因此,我们应以中华民族的博大胸襟把握机遇,勇于吸取和接纳世界(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改革开放强国、富国,使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之列。其次,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爱国主义教育。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西方先进的科技、发达的生产力,以及富裕的国民生活等等,在“横向”的比较中,青年学生容易产生“自愧弗如”的自卑心理。因此,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昨天,今天、明天,让学生明白:我们也曾有过辉煌,“中国人……在公元三世纪到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一百多项发明与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中国今天的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掠夺。 用我们曾受的屈辱,曾有的辉煌,去鼓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同时又不去安慰现实的落后,而要同心同德,在党的领导下再创中华民族的灿烂与辉煌。 (四)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国情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 这里讲的国情教育即是讲爱国主义教育中要注意将我国现实的人口、土地、资源、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人、受教育状况、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情况溶人教育中,引导青年学生辩证地认识我国国情,找到爱国主义的始发点。让学生明白,我国绝对资源与人均相对量矛盾突出,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一花一木,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勤俭节约;还要让学生明白我国生产力水平极不平衡,如果仅看我们的东南沿海地区,我们的经济发展情况,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不比发达国家差多少,.但我们并不能因为我们的西部落后就割舍不要啊!只有这样让学生对祖国的国情多了解一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才能增加一分。责任感、使命感才增强一分。让青少年明白,我们的“母亲”很美,但很穷,“穷人的孩子要早当家”·要承认落后,更要不甘落后,要后来居上。因此,应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基本国情教育相结合,不能搞“两张皮”。同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还应注重实践教育。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了解国倩,体验劳动的甘苦、创业的艰辛、幸福的不易,从而沟通与祖国、与人民的感情,帮助青少年学生克服埋怨、偏激、冒进等思想情绪,引导他们勤奋学习,将来更好地投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五)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成才教育相结合。 爱国主义是一种沉甸甸的历史责任。这种责任既需要全民族共同肩负,又对每一社会角色有各自的要求。因而,我们以为爱国主义教育在学校的落实,必须同成才教育相结合。首先,要引导教职工正确认识爱国主义教育与成才教育的辩证关系,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的美好情感,才能激发和调动广大青少年学生为国发奋、立志成才的革命热情;爱国主义教育能对成才教育起着定向、启动、输送强大精神动力的作用。同时,还要让教职工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才能巩固爱国主义的美好情感。如果说爱国主义的美好情感是基矗那么,强国之志则是理念内核,情感需要理智的维系和调节。只有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帮助学生确立起为国发奋、成才报国的强国之志,才能持久维持爱国主义的美好情感。因此,我们要引导教职工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成才教育完整统一在学校的育人实践中。 其次,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国与成才的关系,将爱国与成才完美地结合在人生成长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把爱国、报国作为成才的目的和方向。科学家巴斯德讲过:“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成才是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愿望,但成才的方向和目的却因人而异。我国当代青少年成才的目的和方向的质的要求应该是爱国报国、振兴中华。同时,要教育学生认识到只有立志成才,才能爱国、报国。当代国际竞争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 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因此,要使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大力发展以科技为第一的社会生产力。因此,青少年学生只有成才,即成长为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有用人才,才能够报效我们的祖国。综上所述,我们以为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在其内容上应做到五个结合。其中,与悠久历史和传统美德教育结合,可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厚重感和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党和社会主义教育结合,可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与基本国情和实践教育结合,则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找到爱国主义的始发点,克眼偏缴冒进的思想情绪;与成才教育的结合,则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落脚点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要求。 中学教育类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生道德教育探讨 内容提要: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中学生 道德教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必然引发社会道德的深刻演变。我们从这个角度去审视和探讨当前社会状况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从而寻求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之合乎时展的步伐,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 一、经济体制转轨对中学生产生的正负面影响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作用于社会道德,有其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首先是积极的、进步的因素,从道德教育的实质和总体上讲,目前我国道德风气中最深刻、最明显的变化,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逐步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的转变。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其阻碍道德进步的消极因素一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各种观念随之发生变化,其中包括社会道德观念的变化,因此在不同程度上会诱发如“钱权交易”、“红包现象”、“有偿救人”、“公款挥霍”等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的成长阶段,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容易造成其道德认知的困惑和道德规范选择的艰难,若不及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思想政治教育,势必会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面对这种形势,积极主动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培养中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摆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亟待解决的崭新课题。 二、中学道德教育的目标任务中学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的一种过程和行为。这种教育应具有一种整体目标的可控性。因此,要有效地实施道德教育,必须科学的构建道德教育的目标导向体系。人类道德观念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嬗变的多层次的历史系统,因此,中学道德目标的构建也应毫不例外的在这其中寻求内涵和支撑。它的教育目标应该指向全部历史,即过去、现在和未来,而决不能简单地定位于当前对市场经济的单一适应,否则不仅违背人类对美好道德价值的追求,而且有悖于道德发展的历史规律而使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失去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依托。道德教育目标的构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内容。 1社会传统道德教育即指向学生进行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相联系的传统美德教育。主要内容是:提倡“公忠”爱国的道德原则(如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强调“人伦”价值和“人伦关系”的准则(如孟轲“父子有亲,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伦”准则);向往理想人格的道德追求(如孟子“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身而取义者也”的道德精神);重视修养践履的道德行为(如孔子的“修己”、“克己”,曾子的“三省吾身”的道德修养等)。 2社会基础道德教育即指向学生进行与现代化社会相呼应而又超出经济道德范围的一种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是:教育学生树立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真诚、友爱、合作、助人的道德品质;要求学生履行遵守各种社会公德的道德义务等。 3社会经济道德教育即指向学生进行的与市场经济有直接联系并可以能动地适应其发展的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自信、自主、自尊的道德意识;造就学生竞争、务实、实效、创造的道德精神。 4社会理想道德教育即指向学生进行超越现实,面向未来的一种高层次的、具有理想境界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精神教育;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的道德取向教育;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公而忘私的道德情怀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情操教育等。 三、实现中学道德目标应遵循的原则1整体目标与层次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如前所述,中学道德教育应是一种规范的科学的教育行为,而不能成为一种简单零散、修缺补差的狭隘的短期教育行为,因此必须具有内容的系统性和目标的整体性。其实现也应该是有层次、循序渐进的。首先应将道德教育的整体目标与不同层次的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分学段、分步骤地对道德教育的整体目标做出科学的安排和合理选择。 (1)初中阶段应主要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基础道德、社会传统道德中的一些基本道德观念的灌输教育和道德规范的养成教育; (2)随着学生认知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的逐步发展,对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应主要向他们进行社会经济道德、社会理想道德中的一些基本的道德品质、道德人格、道德情怀的理性教育。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联系性,从学段上区分道德教育的层次性也并非为绝对的和一成不变的,即使是同一学段中道德教育目标的选择,也应该因学生的道德水平、思想觉悟的差异而有不同层次的区分,要本着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和不同方法的教育,以达到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2道德灌输与榜样示范相结合的原则各种优秀道德观念的内化都不具有自发性,道德能力和觉悟也不能游离于道德灌输之外,而是系统的、科学的外部灌输教育的结果。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外部灌输是自觉内化的前提,自觉内化是外部灌输的升华。通过外部灌输教育,将代表社会本位的优秀的道德观念内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信念,外显为规范的道德行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决不能轻视或舍弃道德的灌输教育,要随时帮助中学生校正人生方向,避免偏离正确的人生道路,但这种灌输决不是指枯燥无味的、死搬教条的说教,而应该下大力气、花大功夫以丰富的内容、多种多样的形式向学生进行优秀道德知识的灌输教育。 换言之,与学生接触的同时,要多一些人情味,甚至以服务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真正地帮助学生释疑解惑,积极回答其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样使他们能够对老师产生一种特别亲切的感受,并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思想道德得到质的提高。同时,还应与榜样示范相结合,在中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生动活泼鲜明的形象能使学生受到激励和感染,因此具有较大的教育功能。教师既要向学生宣传中华民族优秀的志士仁人,也要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范例,如学 校、班级中的先进模范、校园之星等;还可以在学生中开展例如卫生评比、设计评比、演讲会等一系列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使教育成为实实在在的行为,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也应成为学生的楷模。实践证明:言传重于身教永远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教师不但自身应具有较高的道德理论修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营造出道德效应的优质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追求道德完善的驱动力,而且要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出表率,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从而避免个别学生一听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就排斥和厌恶的现象。 总之,将灌输教育与榜样示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寓娱乐于教育之中,才能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产生“教育共振”,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 3道德规范养成与道德人格塑造相结合的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学生履行道德义务,遵守各种道德规范,使一切优秀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观念外显为道德的规范行为,这是中学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必须十分注重道德规范的养成教育。学校和教师应有目的地利用和创造各种道德情境,分类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具体的道德实践活动,积累他们的道德经验,从而使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遵守各种具体的道德规范。 但是,目前的中学道德教育存在着一种只是简单地、表层地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的教育的倾向,这是很危险的。我们知道,对中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的教育,有助于他们在道德生活中以主动者、创造者的道德身份出现,带着高度的责任感去审视、评判各种现象,带着参与的积极性去理解、追求、选择某种道德价值,从而使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可由外在的道德戒律走向内在的道德自觉和外在的自律,才能使中学道德教育真正进入一个全新的高度和理想实效的境界。人格遵守道德规范体———学生生活的空间具有多维性,他们广泛接受各种复杂的道德信息,若不能帮助他们对其进行科学的、辩证的分析和选择,就会无形中关闭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门,而让资产阶级的人生哲学渗透其灵魂,导致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我们说:注重道德人格的塑造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决不能掉以轻心。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人的工作,而人本身应有自己的主观意愿,有驱动力,所以很难做,也很难见效。但是越是难做的工作,干好了、见效了,就越有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确实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和挑战,而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我们要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深入研究、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对策,把学校真正建成培养四化栋梁之才的沃土。 中学教育类论文: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一、利用化学史进行优良品质的教育 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出自勤奋。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史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自学成才。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顽强的学习精神,刻苦钻研,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求真理,顽强不屈。如氟单质的制取,从1813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开始对氟进行研究到1886年由法国科学家莫瓦桑制得单质氟,其间有不少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很多人中毒,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科学家们还是前仆后继,毫不退缩。 严肃认真,敢于创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全面研究了燃烧现象,彻底推翻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而英国化学家瑞利和拉姆基在测量气体的密度时,发现由亚硝酸铵制得的氮气和由空气分离所得的氮气密度不同,但是仅几毫克的差别。别人是容易忽略的,而他们却认真地分析研究,进一步地分离测量,最后发现了稀有气体。 二、通过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博士,从小热爱祖国,学习勤奋。留美8年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七·七”事变,天津沦陷,日本鬼子威逼永利合作时,侯德榜态度坚决,断然拒绝,后率众入川,筹建了川厂。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次的摸索和试验,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丹麦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在二战时期被迫离开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把诺贝尔金质奖章溶于王水隐藏起来。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而那瓶溶有奖章的王水溶液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诺贝尔奖章。重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把自己的艰辛努力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 科学家的这些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三、通过环境保护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哮喘并水俣病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农村土地资源现状及其发展探讨: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调查及研究 内容摘要: 伴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呈现出土地资源市场化趋势,但这种市场表现为透明度和可操作性极差的隐性市场,而且这个市场呈现为随意交易、随意价格、口头协议等无秩序、不规范的格局,甚至是非法交易集体土地。其得以广泛存在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规模经营,必然要大力发展土地资源配置市场。但现实中还有许多因素阻碍其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 土地使用权转让 非法交易土地 执笔者简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生科技活动 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法律思考项目组负责人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充分发挥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优势,利用调查问卷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的安徽、四川、陕西、江苏、广东、辽宁、北京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调查。其中,我们利用项目组成员来自不同的省份的优势,对安徽、四川、陕西、江苏四省作了重点调查。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农用地及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情况,不包括宅基地使用情况。此外我们还参阅了国家图书馆、中国地质图书馆的有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作了深入分析之后,撰写此文。 一 、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表现形式及现状 (一)、合法形式 1 、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 所谓转包,即承包方在承包期内将土地使用权的部分或全部转包给第三人,并与第三人确立转包关系和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签订转包合同;转让是指土地承包人在土地承包期内,由第三人代替自己向发包人履行承包合同的行为;入股是指把土地使用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加联营企业行为。目前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这五种土地流转形式是我国最广泛存在的形式。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所有的调查问卷都至少包含了上述五种形式的一种,其中有80%的调查问卷包含了上述五种形式的三种以上。这五种土地流转形式是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基本形式,发展很快!(见附表)在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简称土地承包法)中对这五种土地流转形式也加以确认。 2 、“反租倒包”的形式 “反租倒包”式生产经营方式,即某些农产品加工企业根据自己的生产经营能力、市场需求,确定原材料的需求及土地规模,与农民签订一定面积、一定期限的土地租用合同。然后企业在这片土地上对农产品品种、规格、质量等做出周密设计,再反还给农民耕种,农民按劳计酬。再租用期限企业拥有这块地的使用权,农民则成为雇员,双方各自行使自己的权利。目前这种形式在我国是极个别现象是一种少之又少的现象。 这种形式与“定单(合同)农业”很相似,我们要注意区别。“定单(合同)农业”是指农产品加工企业根据自己的生产经营能力、市场需求,确定原材料的需求,与农民签订农产品收购合同,到期履行合同的生产经营方式。在现实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往往还给农户提供一些资金、技术、种子等方面的帮助。“定单(合同)农业”在我国存在范围比较广。 3 、股份合作制 这种股份制与前面的“入股”土地流转形式不同。广东南海市是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典型地区。南海市股份合作制的基本原则是成立股份公司,由股份公司经营管理行政村或自然村的土地资产以及其它非土地资产,村民成为股份公司的股东,并从股份公司获得现金分红。股份公司的成立主要有两种模式 : (1)、行政村或自然村的所有土地和其他资产评估被作为投资入股,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给农户配股。大约有40%的股份公司是通过这种方式成立的。 (2)以土地作为唯一资产入股,并根据以下方式给每一个成员配股(达十股): ⅰ基本股:生产队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基本股; ⅱ承包权股:根据每一个成员自实行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以来承包土地年限股; ⅲ劳动贡献股:根据年龄配股。 南海市没有统一的股份制模式,上面三种模式在理论上有两种不同的比例:4:3:3或3:4:3。大约有60%的股份公司是以土地作为唯一资产入股的方式成立的。 目前,股份合作制在我国存在的范围较小,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浙江等。 4 、“两田制”基础上的承包、出租等 “两田制”是指把耕地分为口粮田和承包田(有些地区叫经济田和责任田),口粮田只负担农业税,不交土地承包费,承包田按照市场原则实行有偿承包,再承包费低标和上限范围内,现场投标、公开竞争,确定承包费标准。 这种形式在我国存在的范围较广,特别在1999年以前,发展比较快,但在我国实行家庭承包30年不动摇政策之后,这种形式发展萎缩,即将消灭。原因如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第六条:除工副业、果园、鱼塘、“四荒”等实行专业承包和招标承包的项目外,其它土地,无论是口粮田、责任田还是经济田,其承包费都属于农民向集体经济组织上缴的村提留、乡统筹的范围,要严格控制在上年农民人均收入的5%以内(以村为单位)。在《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五条也有类似规定,这实际上是对“两田制”基础上的承包、出租的否定。 (二)、非法形式 1 、直接出卖土地 直接出卖土地既有土地所有者直接出卖的也有土地使用者(承包者)直接出卖的情况。例如,集体(往往是村委会)直接把集体土地出卖给城镇单位或个人作建设用途,甚至是买给个人建造坟墓;土地使用者(承包者)将土地直接出卖给砖坯制造者用来做砖坯,严重破坏土地而且不进行复垦。这些现象在我国存在范围较广,危害也特别大。 2 、变相买卖土地 变相买卖土地是指以某种 形式掩盖其土地买卖的性质,从而实现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交易活动。这种现象是一种普遍在的现象,多表现为以买卖房屋为名,掩盖买卖房屋基地的交易。 3 、非法转让、转包、出租土地 所谓非法转让、转包、出租土地是指集体组织或承包者私自转让、转包、出租土地用于非农业的交易活动。目前这种现象在我国存在范围较为普遍,特别是在城市近郊区。例如,以“联营企业”为名,非法占用乡镇集体土地;还有的是非法签约租占农地建度假村、游乐园,办企业等。 二、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产生的原因 (一)、合法形式的原因 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广泛出现了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的现象。总体来说,我国整体综合国力提高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我国农业阶段性调整,建立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结果,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规模经营所必须的,具体来看,有以下原因: (1)、外出打工潮流的形成。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差异的拉大,贫富差距的扩大,外出打工已成为一种潮流。打工者已不是简单的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以打工为获取基本生活来源的人越来越多,这就导致更多的人进行土地流转。在这里我们还需要强调的是外出打工现象不仅是在中、东部地区,而且在东部地区也广泛存在,表现为底收入的农民外出打工。当然这里外出打工者把土地转让、转包、出租出去的前提是他们对外出打工预期收入比“种地”的预期收入高。在我们的调查中,把外出打工作为土地转让、转包、出租原因的比例分别如下:四川88.89%,陕西69.05%,东北(吉林、辽宁)57.14%,浙江71.42%。从以上这些数字可以很明确的看到:外出打工已成为影响部分土地转让、转包、出租的主要原因之一。 (2)、农民兼业行为的增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单独靠种田生活的农民日益减少,农民兼业行为日益增多,农民收入有了多种来源。同时“种地不赚钱的思想”也渐渐的冲击着人们的头脑,想不种地从事其他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在我们调查承包土地后又转让、转包、出租的原因时,针对“种地不赚钱从事其他行业”选择的回答情况(包括进乡镇企业的情形)如下:四川61.13%,陕西88.09%,东北(吉林、辽宁)71.45%,浙江61.14%。从上述数字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农民兼业行为增多已成为影响部分土地转让、转包、出租的主要原因之一。 (3)、三十年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不变的真正实施。自从党中央、国务院制定这个政策以后,各级政府坚决执行了这个政策,特别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夕,江总书记在一次各省、各部门、各军区领导参加的内部会议上,严肃指出了这个问题以后,这个政策很大程度上得以贯彻。其中“生不减地、死不去地”是这一政策的重要方面,而且党中央、国务院还多次强调存在“小调整”的地方,要严格限制“小调整”次数,尽量不调整(这也是理论界的共识点)。因而今后“有人无田、有田无人”的现象将会更加突出。而解决办法只有一个,既加快土地合法流转。 (4)、政府的鼓励、引导。“反租倒包”式的农业中、股份合作制式的农业中,政府行为是显而易见的,换句话说,没有政府的鼓励引导,这些形式是很难发展的,这是大胆的改革,为进一步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新尝试。现在也有不少地方政府引导、鼓励土地流转的,特别是在“定单(合同)农业”、城市近郊区蔬菜、水果基地等土地。例如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政府为了确保定单落实到实处,他们借助行政作用力,及时将定单任务分品种分解下发到各购销企业,制定奖惩办法。对定单品种,按高出保护价4%至15%收购。再如 :上海市金山区政府对该区“家庭农场”的政策:对土地承包40亩以上的农户,政府帮助土地流转,并一次性补助农业设施配套费1.5万元;对农场内配有50只塑料大棚以上的农户,每套大棚补助风险基金200元。对添置农业设施资金有困难的农户,政府担保向信用社贷款,贷款所付利息在3年内由政府补贴。(二)、非法形式的原因 目前,在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中,非法转让(这里“转让”与前不同,是广义的土地流转)土地形式比较严重。这不仅危害了国家集体利益,而且还严重破坏了我国土地使用权市场的发展。但长期以来,这种非法形式是屡禁不止,而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还日益恶化。其得以广泛存在,有着深刻的原因: (1)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主体不清,产权模糊,土地所有权无法体现。这是我国农村土地非法转让能屡屡得逞的根本原因。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从以上规定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随便指出农村一亩地,我们往往找不到谁是土地的真正所有者,相反,土地承包者还总认为土地所有权是他自己的。该法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有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集体土地经营、管理者有三个,即乡(镇)政府、村委会、村小组。但在实际当中,三家的责任心都没有,经营、管理者地位是虚无的,是无从体现的。这种主体不明确的直接后果就是土地转让无人监管。所以才让某些不法分子屡屡得逞。 (2)政府监控力度不够。我国现阶段县级管理土地问题有两个机构,即土地管理局和农业委员会(两种机构的名称因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土地非法买卖问题有土地管理局管理,农村承包土地问题由农业委员会来管理,但是农地使用权市场的发展,土地流转问题就没有机构来管理了,所以才导致非法交易土地行为肆虐起来。当然这也与某些机关贪污腐化、默许纵容非法交易集体土地有关,特别是那些打着“联营”、发展地方经济的旗帜的非法占用集体土地的情况,地方政府更是纵容之。 (3)在市场经济下,对商业性征地,我国政府实行“低征高卖”政策不合理。对商业性征地,我国政府实行“低征高卖”政策导致两种不同现象。一方面农民宁愿自己买卖土地,也不愿意把集体土地国有化;另一方面,很多商人面对高额地价,不愿意购买,宁愿冒风险去农村直接购买集体土地。特别是近些年来,城镇地价越来越高,有更多的人瞄准了农村土地。 (4)我国农村土地登记制度不健全。现阶段我国土地登记只是针对每个集体土地进行简单登记(往往以村为单位),这样,在部分土地交易后,查证难、归责难,而且难以约束农地非法转换后的用途变更。 三、阻碍我国农地使用权市场健康发展的因素: (一)有关土地使用权市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没有法律的健全,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我国有关土地市场的法律、法规更是不健全、不完善。具体来说,规范土地自由流转问题的法律只要一部,即3月1日刚刚实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节,第三十二~四十三条)。部门法规、地方性法规虽说有,也是少之又少,而且往往是针对具体问题的规定,所以导致农 地使用权市场的混乱。这往往表现为管理的混乱、交易的混乱。(见附表) (二)地方政府及村民委员会不作为行为。 我国农地使用权市场是不发达的,处于萌芽状态,或者说是不存在这一市场的,所以它的健康发展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很难得以快速发展的。事实证明了一点 :没有当地政府的支持、鼓励、引导,就没有当地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大规模发展。而我国现阶段各地方政府及村委会对土地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的态度是这样的:(见下表)态度 不管不问(不包禁止) 引导发展(不包鼓励) 东北(吉林、辽宁) 42.87% 14.27% 四川省 44.45% 13.89% 陕西 66.67% 19.05% 浙江 42.86% 14.28% 江苏 40.00% 20.00% 由表可知:我国各地政府的不作为行为也是导致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农业风险防范机构尚不健全。 现阶段在我国农村,农地还发挥着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作用。很多农民不得不把土地作为安身之地,作为获取基本生活资料的源泉。因此有很多农民虽然外出打工,从事第二、三产业,无暇顾及农地,但是他们还是不愿意转让、放弃农地承包权,把它们作为自己的退路,不惜粗放性经营,甚至抛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巨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这两种风险交织在一起,使农民很难获得预期收益,有的甚至血本无归。这使得很多有能力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经营的人不敢进行规模经营,不敢接收流转土地。 (四)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不完整,土地使用权价格体系不健全 目前在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是一种随意的现象,往往表现为口头协议、无偿转让等(见附表)。流转机制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健全的,这严重阻碍土地大规模流转。从土地使用权价格来看,由于土地承包权的价值性和商品性不明确,土地使用权也缺乏历史价格。同时,由于我国农地集体所有,我们也不可能借鉴外国土地价格。所以造成土地产权价格单一,价格体系不完善。土地使用权、承包权和使用权价格体系不建立,内部价格不理顺,土地不可能会有大规模流转。 (五)非法土地转让,混淆土地合法转让性质,阻碍合法土地转让 由于非法农地转让在表现形式及转让方式与合法转让有极为相似的地方,以致于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把握土地转让的性质,往往把合法土地转让当成非法土地转让,并给予禁止和惩罚当事人。这让人们对土地流转产生畏惧心理,不敢大胆进行合法土地转让。 四、分析与建议: (一)因势利导,构建新的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模式。 随着我国加入WTO,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农村必然会发生很大变革,在变革中必然有新生事物出现。我们对此应因势利导,积极构建新的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模式。当然我们也要把握住以下三个方面:(1)该事物符合三个“有利于”(2)不是买卖土地,不是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3)改变农地用途的。例如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三王村,从1999年起在农民保留农地使用权的前提下,把土地提供给村里的花木栽培公司,农民作为股东。作为土地的使用者,公司以每亩500公斤小麦计算,向农户支付现货;春节由公司免费向农户提供肉、油、水果等。据村长兼公司总经理介绍:公司雇佣了以女性为主的400名农民,每年每人3500元工资。另外,男人外出打工,使农民的收入比过去增加了3倍多。从上述案例知,该村的土地使用权名为股份制,但这是与广东等传统的股份制是不同的,相反,这种形式与“反租倒包”式经营有相似之处,但也不是“反租倒包”式农业。但是其存在适应了当地经济发展,不违背上述三个条件,我们就应该鼓励其发展。 (二)明确村民委员会是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者,明确其所有权行使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加强村委会的监督 有的学者建议在农村设立农地经营公司 ,他说这样能有效维护农地承包合同的稳定性,避免以往法律体制下村委会借用土地调整单方解除承包合同的现象。 笔者认为村委会借用土地调整单方解除承包合同的现象是极少数的现象,更多的表现为村委会对承包出去农地不管不问(见附表及上述表), 缺少责任心。退一步讲,那些借用土地调整单方解除承包合同的村委会是指全部明确法律有漏洞的结果。因此,我们建议有权机关立法明确村民委员会是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者,明确其所有权行使的权利和义务,以增强村委会的责任感。同时,笔者还认为我们只能明确村委会是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者,而不是村小组、乡镇政府。首先,村小组经济势力单薄,在现实生活中作用远比不上村委会;再次,乡政府管理范围过大,不利于对农地使用权变更的监督管理,而村民委员会在农村影响力大,一般情况下,一村就是2000~3000亩土地,范围适中,所以我们要明确村委会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者。我们这里所指的集体土地包括集体土地所有者是村小组或乡(镇)政府的情况。用这种方法可以进一步明确责任,弥补我国集体土地主体不清晰,产权模糊现象。 (三)建立新的土地使用权市场监管机构,大力整顿土地使用权市场 我国现阶段,非法土地转让问题是由土地管理部门来管理的,农地承包问题是由农业管理不稳来管理的,这种现象造成了我国土地使用权市场管理比较混乱。鉴于我国土地使用权市场管理比较混乱现象,我们建议成立一个具有“土地管理”和“农业管理”双重职能的机构来专门监督管理土地使用权市场,大力整顿土地使用权市场,监督村委会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坚决查处非法土地使用权转让,鼓励合法土地使用权转让。 (四)积极宣传并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加强农地使用权流转立法。 《土地承包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合法性,我们必须大力宣传,并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土地使用权立法的不完善,我们应加强立法,构筑新的法律体系来指导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促使农村土地使用权配置市场化健康发展。 (五)完善土地使用权价格体系 构建农村土地使用权价格体系,我们应充分考虑以下情况:(1)农业税;(2)土地资本折旧;(3)农户改善农地生产的投入;(4)农地改变用土的补偿费;(5)土地产出率等,再综合考虑当地三种产业发展状况综合评定土地使用权价格,以便为大规模土地使用权流转做准备。 (六)建立、健全与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相适应的农村地籍管理及土地信息的动态管理制度。 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建立一个适合土地流转的农村地籍管理制度。 (七)鼓励搞“定单(合同)农业”,并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社,倡导土地有偿流转。 实践证明,在农民自愿的条件下,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在销售、加工环节上组织龙头企业或在生产环节由农户相互联合搞联户种植,搞定单(合同)农业,有利实现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社,有利于培养市场主体,有利于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有利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通过上述方式,有利于让农民融入市场,了解市场。我们在此基础上倡导土地有偿流转,作价入股等,有利于我国农地使用权市场化。 (八)切实贯彻“农村土地承包30年不变”政策,限制小调整,鼓励农地的有偿流转。 (九)改革国家对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变商业性征地“低征高卖”现状。 土地征用制度应充分考虑农民利益和商家利益,特别是农民利益。对商业性征地,政府在加强监控的同时,应让其在市场状态下完成,如作价入股、出租等。对公益事业建设征地也应充分考虑农民利益,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 农村土地资源现状及其发展探讨:现行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的合理性 [论文关键词]收益分配 合理性 局限性 [论文摘 要]主要论述了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的合理性与局限性。首先从有利于引进产业资本,加快城市化、现代化发展;有利于增加对国际产业资本的吸引力;有利于增加国家积累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合理性。然后根据新的经济发展环境,指出了现行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没有真正反映土地的价格;造成社会不稳定;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三个方面。 现行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格局主要体现在收益主体之间地位不平等,农民普遍居于劣势地位;分配方式“计划”色彩浓厚,价格调节机制发挥不充分;分配格局具有很强的“刚性”三个方面。这一格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一些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提出以及建立和谐社会观念的普及,其消极因素越来越明显,对其改革的呼声也将越来越高。 一、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的合理性 现行的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格局有其存在的逻辑必然性,对我国经济发展起过较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实行现代化、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引进产业资本,加快城市化、现代化发展 产业资本在工业化初期阶段是一种稀缺资源。对产业资本的引进、利用、培养的效果将直接影响相关国家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中国的上述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政策在客观上是“以土地换发展”。通过降低土地价格,降低产业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成本,有利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提高我国工业装备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而有效的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有利于增加对国际产业资本的吸引力 国际产业资本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阶段新一轮的国际间的产业转移方兴未艾,这对于我国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期。我国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吸引了超过 5000 亿美元的国际产业资本,而且每年吸引的外资还在以两位数增长,形势十分喜人。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阶段的国际竞争加剧。东南亚国家、南亚印度等周边国家与中国就吸引国际产业资本展开竞争;南美地区经济开始复苏,依靠其丰富的资源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与西方的传统关系,其对国际产业资本的吸引力也不容小视。我国应该进一步的发挥自己的优势,降低投资成本,包括土地成本,有利于更好的吸引外资,为我国经济更上一层楼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有利于增加国家积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工业化发展的艰巨的任务。我国现阶段虽然已经发展到了工业化的中期,按照理论不应由农业来承担国家积累,但由于我国的特殊性,现阶段还需要农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首先,占我国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经济实力还比较脆弱,农业作为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工业化水平,增加国家积累起到积极的作用 。另外,这一分配体系有利于把土地由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从而有利于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与以英国“圈地运动”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转移过程相比,现阶段的这一转移过程相对痛苦还是最小的。这一过程是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 二、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的局限性 上面简要的论述了这一分配格局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但是其局限性、负面影响还是十分明显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弊端将越来越突出,下面我们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没有真正反映土地的价格 在中国农村,土地不仅仅作为一种生产资料而存在,其在农民的眼里是其抵御风险的主要屏障。在社会剧烈动荡的转型时期,土地作为农民社会保障这一功能显得更加明显,其对农村所起的稳定作用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也就是说土地这一资源在中国农村社会发挥的作用有极强的正的外部性,在进行农地转让时,就应该而且必须把这一外部性内部化,应包含在土地交易价格里面,这样才能比较真实的反映出土地的“价钱” 。 (二)造成社会不稳定 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造成社会不稳定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引起的。首先是收益分配中对农民补偿不足,农民为了获得适当的收入不惜采用不恰当的方式,比如阻挠土地流转的正常进行,集体上访,甚至发生斗殴事件,对当地的社会稳定造成很坏的影响,而且往往还极大的损害当地的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埋下许多社会隐患;土地流转发生后,由于补偿农民过少,而且又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机制,使其生活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为了生存,有些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其次是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稳定。由于种地挣钱很少甚至赔钱。在农民看来,土地不是资产而是负债。由于土地具有的社会保障功能,使其在抛荒土地的同时又尽最大努力保护其对土地的使用权。这样就造成农民不种地,但同时对土地流转不积极,据国务院农研中心对1.3万户农户所作的调查,即使对粮食收入仅占家庭收入20%以下的3366户的调查结果,愿意转让土地的也只占4.5%。[1]另外由于农用土地与非农用地之间收益的巨大差距,地方政府依据自身利益考量具有转变土地用途的冲动,而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又给了地方政府低成本获取土地的便利条件,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地方政府成为向土地市场提供过多土地的主要推动者,从全国各地兴建的过多的高尔夫球场、人造景观,大量闲置的开发区等,就知道这种动力有多强。由于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格局是向产业资本倾斜的,他们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惑,有充分的理由推动农地向非农用地转化。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游说政府。 (三)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我国走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一发展有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就是经济资源必须是可持续利用的。特别是像土地这种稀缺且很难再生的资源。在现行的利益分配格局下,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眼前的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现任政府用下任政府的土地,现代人用下代人的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的浪费。有资料显示,城市存量土地大量闲置的情况下,大量的耕地仍然转为非农用地。这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在农地市场结构方面国家逐步退出直接的市 场交易过程,变市场交易主体为市场监管主体。其中的关键是国家角色的转换。当然,在土地市场上国家行为的转变将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积极创造条件的精神逐步推进。 调整和完善土地分配格局,从根本上说应该从完善农地产权制度方面入手,我国学者作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依照张吉清同志的归纳,我国学者大致从“完善土地经营权的改革思路。该思路主张将完善农户土地经营权作为改革的重点。”[2];“再造土地制度的改革思路。主张重新构建土地制度。”[3];“变革土地集体所有权实现形式的思路。‘土地股份制’是其典型代表。”[4]三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这些思路都有其合理性,都从某种程度上抓住了产权制度某个方面的弊端。农地产权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应该慎重。 农村土地资源现状及其发展探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在祖国西南,有一片由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四省、市的民族自治地方组成的“L”型板块,即我们所称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这一区域的广阔农村,集高原山地、众多民族和传统农业于一体,长期贫穷落后,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而在区内的广阔农村,其土地制度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着农民利用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积极性,从而直接关系着农民和农村经济的兴衰。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加速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形式上以农村社区成员集体为本位实际上是以国家为本位的土地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农业分户经营和整个农村经济急速市场化的需要。按照中央关于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积极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关农村土地制度特别是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土地制度的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以便进一步消除束缚当地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就显得非常紧迫和十分必要。为此本文在深入西南民族地区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深化西南民族地区土地制度改革,变传统的农村土地制度为农户本位制的市场型土地制度,是顺应农村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大势所趋。 一、山区土地资源的特点及现行土地制度的弊端 由于新中国成立以前,历代统治阶级的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西南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较为偏远和贫瘠的农村。因而相传至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资源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山高坡陡,沟谷深切,地表破碎。由此形成了其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立体性以及同质土地和同质生物的分散性。所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什么都出产,可哪一样都难形成规模”,就是这一特点使然。二是石多土少,土层浅薄且不连续。由此形成了耕地资源的质差与分散,以至难以利用的荒山荒坡大量存在。三是宜耕地少且已基本开发殆尽,宜林宜牧地多且利用很不充分。由此形成了耕地的紧缺与非耕型土地资源的富裕。无疑,这种土地资源的结构性特点,在宜耕地垦尽以前的可扩充型小农经济时代并不构成对农户低水平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威胁,但在宜耕地垦尽以后的限制型小农经济时代就却成为农户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心头之患。然而,这种土地资源的结构性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际上又是一种特有的优势,一种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资源优势,一种在地域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少有的待开发宜林宜牧地资源的比较优势。问题在于这种优势的发挥有赖于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所必需的制度基础,否则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改善就很难得到农民的响应。 同全国一样,长期以来,西南少数民族农村的土地制度一直维持着名为社区成员集体所有实为国家所有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模式。其主要特点在于:一方面,社区所有成员共同占有社区的全部土地。这里的占有主体,从静态看,是社区的所有成员集体,即社区全体居民的集合,不论男女老少,人人有份;从动态看,不仅包括现有的社区居民,而且包括新增的社区居民,不论是将来的出生者还是迁入者。这里被占有的客体即区域内的这些土地(国家另有规定者除外),包括耕地、林地、牧地、荒山、荒坡和宅基地等等。所谓共同占有,就是全体社区居民的集体占有,其任何个人或家庭或某一群体,对于集体占有的任何土地都不具有所有权意义上的收益权和处置权。 另一方面,国家即政府对于社区所有成员共同占有的全部土地都握有事实上的处置权。这首先指的是土地征用权,即国家有权征用社区成员共同占有的土地。其次是国家握有社区全体成员共同占有土地的否决权,即国家有权决定社区范围的大小,从而否定原有社区成员集体占有原社区土地的权利。比如,20世纪50年代,国家将初级社范围内社区成员集体占有的土地转变为高级社、范围内社区成员集体占有的土地;在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又将范围内的社区成员集体占有的土地转变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社区土地;在20世纪后期,国家又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社区土地变为村(即大队)范围内的社区土地;在21世纪初,仍是国家将村范围内的社区拥有使用权的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的土地(如广州等一些城市的“城中村”改造那样,就是凭政府的一个文件,将村民集体占有的土地全部收归国有);等等。 20世纪80年代初且至今仍普遍实行的土地分户承包经营制度,虽然对传统的农村土地制度形式有所触动,但在本质上还是延续了社区所有成员共同占有社区全部土地资源的传统土地制度。从这种土地占有主体的内部关系看,它是按照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原则,使社区所有成员的集合即集体形式上拥有全部土地的所有权,使农户分别拥有一部分土地的定期(即在承包期有内)使用权,并且这种使用权可以在内部有偿转让,可以作为抵押物使用。其实质是农户对集体所有土地产权的定期租赁制(如在贵州湄潭土地建设试验区形成并为全国大多数地方推行的土地产权制度中规定:农户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每年要按规定向集体交纳一定的土地使用费即地租)。从这种土地占有主体的外部关系看,土地的占有者即社区全体成员的集合又是一个不完全甚至完全虚拟化的法人实体,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所占有的土地按法律规定是不能进入市场,从而在市场上也就失去了作为土地所有者应有的法人资格。 显然,上述这种两权分离的土地制度具有如下弊端:首先,它客观上抑制了土地使用者珍惜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积极性,甚至直接导致土地使用者实行掠夺式经营。因为,从土地产权关系讲,土地的终极所有权是集体的,使用权是农户的,而且具有既定的租赁使用期。这样,土地地力的最终增减都归集体承担。在这种条件下,农户的理性选择自然会是尽量避免没有安全预期的长期增殖性投入,并尽可能在租赁期满之前实行掠夺式经营。第二,直接导致土地经营的小规模化,并不断增加调整土地的费用。因为这种集体所有制的产权形式,本质上就是社区全体成员都有平等的权利来占用集体所有的土地或分享土地的收益。这样,随着社区人口的增加,土地占用在农户之间的不断细分就不可避免,尽管在一些地方做出了“承包期内不再调整土地”的制度安排,但由于集体所有制的产权性质,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做出“永不调整土地”的规定。理论与实践都表明,在土地数量既定而人口不断增加的条件下,坚持两权分离的产权形式,就势必最终形成土地占用在农户之间的不断细分,从而也就势必形成调整土地费用的不断攀升,并更加刺激农户使用土地的机会主义行为。第三,它阻碍土地资源向更大范围内的经营能手集中,并抑制多种资源的优化组合。因为,在两权分离的土地制度中,只能允许使用权在社区内部的经营者之间有偿流转或招标发包,而不允许超社区的有偿流转。这不仅限制土地的价格升值,而且扼杀在更大范围内更能干的个人和企业取得经营土地的权利,从而使稀缺的土地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同时,无论是耕地还是非耕土地的整治与开发都有赖于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长期大量投入,而在偏僻、落后、封闭的少数民族山区农村,一般农户是难以办到的。这就更需要外界尤其是城市能量的注入。然而,现行农村两权分离的土地制度却把农村社区的土地资源产权封闭起来了,以至于完全失去了与外界资源优化重组的应有市场机会。 如果说传统的土地制度加集中劳动的农村经济体制是在“挖农兴工”和平均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特定历史条件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那么,现行两权分离的土地制度就只不过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广大农民身不由已的一种权宜性选择。而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其固有的弊端已经日益显露出来,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巩固和完善,假如仍固守两权分离的土地制度,就势必像严冬已经过去,春天已经到来,还让人们穿着冬衣一样,不仅仅是不合时宜,而且无异于缚住了人们的手脚。 二、把土地制度的选择权交给农民 人们常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这话当然道出了土地之于农民的极端重要性。但更需强调的是,只有当农民真正握有土地资源的直接支配权并直接承担相应的后果时,农民才能将这一命根子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真正独立自主地决定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并使自己对于土地的利用和处置具备天然的合理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农民就得首先拥有决定农村土地制度的机会,即真正拥有自主确立和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具体形式的权利。 历史地看,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是一个随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善的自然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凭借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总是理性而主动地不断调整农村土地制度的具体形式,使之尽可能实现自身经济预期的需要,尽管这种努力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农民以外的其他利益集团的干扰或限制。但正是这种理性而主动的调整(或者说“农民的自发式调整”)推动着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并且对农民从而也就是在总体上对整个社会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回顾中国农村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土地制度变迁史,我们不难发现,凡真正是农民自主选择和自主创新的土地制度形式,都是符合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也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反之,凡是由外部强加给农民的土地制度的具体形式,往往会背离农民的切身利益,并客观上阻碍农村及农业社会的发展。其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农民是土地经营活动直接实践者,他们最清楚适应自身经营活动需要的土地制度的具体形式,并随着生产经营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自觉予以调整;而置身其外的政策制定者或制度安排者大多都是一些远离农村经济活动实践和土地经营活动的旁观者,他们有着自己特定的价值取向和与农民不同的经济预期。这种由科层制行政管理程序所作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不仅难以迅速反映农民自身经营活动千变万化的实际需要,而且往往会使这种安排背离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农村土地制度的选择权和创新权应该掌握在广大农民的手中,反映农民的意愿,符合不同区域,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否则即便是出于对农民、农村发展进步的考虑或良好的主管愿望也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客观效果。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左倾误导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农民本该拥有的农村土地制度上的选择权和创新权,却一直被农民为保护自身利益而授予部分权利的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收走了。表现之一,农民对于农村土地制度的设立没有事实上的直接参与权,所有农村土地制度的设立和变更,全部由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定夺,农民只有被动服从和执行的义务,以至于完全失去了选择和创新土地制度的机会。表现之二,农民,不论是其某一群体还是个人,都在实际上不拥有任何一部分土地的自主处置权,用农民的话说就是“国家的土地,上面说咋办就咋办”。表现之三,农民对于农村社区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的经营形式没有实际上的选择权,其经营形式甚至采取某种经营形式时间的长短都得由自上而下的政府说了算。表现之四,农民,不论是其某一群体还是个人,对于某一土地的利用方式以及经营土地的产品都不具有事实上的完全决定权与处置权;等等。 显然,这种土地制度选择权和创新权的主体错位,是我国解放以后自农业合作化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失误的根本原因,并由此造成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农民与国家之间以及干群之间多种关系的不协调,特别是使所谓“三农问题”不断积累,疾重难返。不难设想,假如广大农村不同社区的农民,在以后真正成为土地主人的条件下,继续真正拥有土地制度建设的选择权和创新权的话,还能出现以后那种脱离实际而急速公有化且不断提高公有化程度的灾难性频繁变动吗?相反,假如没有广大农民自发调整土地制度的持续抗争并使政府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被迫承认农民自主选择和创新农村土地制度的合理性,即在一定程度只归还给农民一部分土地创制权,还能有20世纪80年代初土地分户经营的历史性变革吗?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表明:对农民本该拥有的土地制度选择权和创新权的忽略,是对农民在土地问题自主权上的根本性轻视,亦是使土地由农民手中的财富之源泉变成了某种异己的资源,而这正是造成“三农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从这种意义上讲,政府将土地制度的选择权和创新权还给农民,是从根本上恢复农民的主人翁地位,并真正治理“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建立以户本位为基础的市场型土地制度 所谓以农户本位为基础的市场型土地制度,就是在农村土地资源的占有关系中,把农户作为土地的基本占有主体,使之拥有农村某一部分土地的所有权,并允许这种所有权及其部分权能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按照市场交易的规则自由流转。 从总体上说,以农户本位为基础的市场型土地产权制度比较适合现阶段我国农村特别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活动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第一,它有利于恢复农民在经济活动中对于某一部分土地资源的直接主人地位。农民作为一个农业劳动者,只有在与基本的资源——土地直接结合即直接成为某一部分土地的支配者并直接拥有土地产品支配权的条件下,才能真正成为自立、自主、自律、自强的经济活动主体,从而才能真正自主决定自身未来的命运,并在现实的经济活动实践中因时制宜地充分发挥其利用和处置某一部分土地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在这种直接的结合方式中,家庭这一组织形式的内部监督计量费用最低,且户际之间的竞争性极强。所以,在农村的土地占有关系中,采取户本位的产权制度,既有利于恢复农民在经济活动中对于某一部分土地资源的直接主人地位,也有利于家庭这一有效的经济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二,它有利于调动农民增加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农户拥有某一部分土地的最终产权,其土地质量的变化不仅直接关系着农户的收益,而且决定着土地的市场交易价格。这样,在客观上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促使农民增加土地投入的经济激励机制,即自然而然地促使农户千方百计地使土地增值。因为,他的投入,不仅在短期内能通过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得到一部分回报甚至超投入回报,而且在出卖其所有权或转让部分权能时也不赊本,甚至可以赚钱。 第三,它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优化重组,特别是城市资本的注入,加速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因为当每一农户都真正成为某一土地的产权主体并握有对于这一部分土地的处置权时,农户就完全可以根据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以土地作为一种资产,直接自主地与其他各种资本特别是城市的自由资本组合,从而真正实现以土地为基础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从而提高和拓展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 第四,它有利于农村经济活动中的专业化分工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并加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因为这种土地产权制度,使农户拥有了一分实实在在的土地资产,并且拥有了这份土地资产的处置权,从而使自己获得了独立自主的经济人地位。他可以根据市场的供求情况,自主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和自己的经济实力,买进一部分土地,扩大经营规模;可以用土地所有权进行抵押贷款;可以以自己拥有的土地与他人合作经营;可以以土地作价入股,并取得相应的经济收入;可以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卖出部分或全部土地转而从事其它行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偏好和经济预期,在城乡之间自主选择安居场所和就业岗位;等等。这样,就扩大了农民的生存空间,减轻了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关系,从而直接促进农村经济活动中的专业化分工,加速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直接推进农民的非农化进程,并直接促进其生产生活方式的城镇化。 第五,它有利于抑制农村人口的恶性膨胀。从一定程度上讲,我国农村人口的长期恶性膨胀,与集体所有制的土地产权制度直接相关。因为,农村的土地归社区成员集体所有,就是人人有份。多一个人最终就得多分一份耕地,两相权衡,对农户还是合算,以至直接刺激人口的过速增长。而土地产权到户本身,就彻底割断了人口变动与耕地之间的直接联系,消除了多生多得地的动因。这样,农户在生育问题上,就得首先考虑自身所有的土地的承载能力,从而自动节制家庭人口的过度增加,从而有利于农村土地承载力与农村人口再生产的互动平衡。 第六,也是最重要的,它适应现阶段我国农村特别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生产力的性质,并符合农民的真实心愿。实践表明,人头、锄头加牛头的所谓“三头农业”的生产力性质,只能与分户经营的劳动组织形式相适应,而这种劳动组织形式只有在与之相应的户本位的市场型土地产权制度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组织功能,并取得较好经济效果。而且,现代农业的实践经验表明,家庭经营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它不仅适应“三头农业”的需要,而且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不仅适应小规模经营的需要,而且适应较大规模经营的需要。所以,我国的广大农民总是选择土地的家庭经营形式,并不惜冒各种风险。大量调查表明,土地的分户经营只不过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农村社区成员集体所有制条件下的身不由已的过渡性权宜选择,而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的现有条件下,以农户本位为基础的市场型土地产权制度便是农民进一步追求的一种基本取向。用农民自己的话说就是:“土地已经到了家,还要那个空洞的集体干哪样?” 既然如此,那么又怎样变现行社区成员“集体所有与分户租赁经营”相结合的农村土地制度为“以农户本位为基础的市场型土地产权”制度呢?其实,办法很简单,无非就是:第一,在现有农户占用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基础上,把相应土地的所有权划归农户所有,同时废除集体对这一部分土地的所有权;第二属于社区成员集体兴办的企业和公益事业占用的土地仍归社区成员集体所有;第三,允许农户所有和仍归社区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权或其部分权能按市场规则自主流转。 无庸讳言,这样一种新的土地产权制度基本上是对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一种形式上的否定。它所否定的仅是空洞无物的“集体所有”的形式。而这种形式正是广大农民特别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农民所希望否定的。然而,它所肯定的则是土地的分户经营本身,它所创新的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需要。至于这种土地制度的演变,那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广大农民会在自身的经济活动实践中,为它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创造新的形式。无须我们现在就去刻意追求,更用不着杞人忧天。 农村土地资源现状及其发展探讨:浅析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发展规划 摘 要:分析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针对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适合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发展规划措施,以期为合理开发及利用现有的农村土地资源,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农村土地资源 利用现状 发展规划 1 前言 我国农业生产的实质是人们对以农村土地资源为重点的开发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是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技术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与消耗的不断增加,农村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已成为事实。因此,正确处理土地资源利用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合理地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农村土地资源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2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2.1 耕地资源减少,土地利用不够合理 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城镇用地规模不断增大,非农建设占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退耕等原因致使耕地资源有所减少;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更加剧了耕地数量的不足且人均耕地越来越少。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形式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1)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模式不符合该地区的自然结构;(2)部分村庄的发展规划较滞后,对农户居住点的布局欠缺一定的合理性,从而导致大量的农村土地被闲置,农村土地资源不能被科学合理的进行开发利用。 2.2 土地质量下降,资源利用可持续性低 在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土地资源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十分稀缺,需要科学的利用和有效地保护。但是近些年,农村土地质量不断下降,主要是由于进行土地开发利用时存在不合理之处:(1)在土地耕作过程中,过多地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盐碱化,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2)人们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进行盲目开发和过度垦殖,造成大量水土流失,使土地出现沙化和荒漠化现象;(3)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因缺乏防污治污的相关技术与措施,致使工业“三废”未经处理就大量排放,对土地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使土地质量急剧下降甚至导致土地荒废。 2.3 土地耕种经济效益差,集约化程度低 集约化农业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主要是指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到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化经营的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集约化程度的高低主要是受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由于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为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大多数都选择外出务工经商,从而使得农村土地长期处于无人管理和无人耕种的不良经营状态,这严重偏离了对农村土地实行优化配置的效益目标。农村土地耕种的经济收益差,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受到限制,从而导致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程度较低。 2.4 农用地后备资源不足,开发利用难度大 我国普遍存在着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农用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分布零散且大多分布在水土光照等条件不好的地方,资金投入多但是开发利用难度大,若对其采取大规模地开垦进行农业种植,将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会造成森林覆盖率减少,地表植被退化,土地沙化、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滑坡灾害等频繁发生。 2.5 农村外延扩大,“空心村”浪费土地资源 随着农村经济高速发展,村民们建房积极性比较高涨,有些农村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攀比现象,致使大多数村民废弃村落老宅而将新的住宅建在村庄外围或靠近城镇的地方,这些地方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交通便利,为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方便。但是旧村庄内却存在大量闲置的农用土地,进而形成了外实内空的“空心村”。“空心村”的涌现,造成土地的严重浪费,这已成为中国农村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据了解,“空心村”的空心,少在0.067hm2左右,多在0.200hm2以上,一个中等乡镇约有300来个自然村,平均一个自然村以0.133hm2计算,一个乡镇就有40 hm2以上的土地被废弃。 3 农村土地资源发展规划策略分析 3.1 加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首先要严格控制好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和速度, 且要以土地持续利用的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为出发点,在农产品供给和形成既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又能满足社会经济运行要求的结构和布局生态环境建设双重目标引导下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既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又能满足社会经济运行的要求,为土地利用系统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3.2 完善农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土地整治力度 为了充分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1)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治理开发农业荒废资源,就必须完善水利设施条件及配套建设;(2)加强各部门的宏观调控,对土地进行分区开发,综合治理沟系交错、地类交叉、渠系老化等土地现状,进行水利设施配置、道路和林网建设。从而改变农业生产基础条件,降低生产成本,使其易于实现机械化生产,扩大农田面积,实现农业增产增效。 3.3 优化农业用地结构,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为目标,优化农业用地结构,采取土地整理等方式,充分挖掘农村土地的自身优势和现有土地潜力,集约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同时积极开展土地改良和土地整理,在农村建设中将住宅分散和容积率较低的居住点集中到一起。在合理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始终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制定各类农业用地的规模与标准并且科学地控制用地规模,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3.4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提升土地的经济效益 土地流转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当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1)将分散在不同农民手中的土地经过流转后合理合法且有序的向农村土地使用者集中;(2)在农村土地集中布局的同时也要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3)大力发展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模式以促进农村土地经营向新型的经济模式发展。实现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目标,为农户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3.5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构建生态环境友好型农村 致力于对生态环境进行建设和优化,是为进一步实现新农村建设中“适宜农业、适宜居住”的目标。协调好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保证农村土地资源的生态利用,对农村的各类用地进行统筹布局;对没有开发为建设用地的荒山荒坡进行植树绿化;对受污染的土地资源进行综合治理,恢复退化的土地,恢复种植能力;更要严禁对森林、湿地、荒漠等自然区进行开发建设,加大保护力度,发展其生态效益。 4 结语 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已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稀缺、宝贵的基本资源,土地资源的紧缺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硬性约束,其中农业土地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至关重要。要加大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用地结构的力度,从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尽量延长土地的使用周期,避免土地资源使用中断,争取在总量一定的土地上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农业效益,不断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高中德育论文:高中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为何不能取代高中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不能取代高中德育是因为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二者相互融合时德育的实效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有很大的差别,它们属于不同的学术领域,德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而心理教育则是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德育是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进行教育,也可以说心理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学校工作具有指导性作用,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及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它同样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只能相互融合,促进彼此发展,而不能相互替代。虽然说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区别,但是二者还是有共同点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相同的教育目标,那就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人格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不仅如此,二者的教育主体都是学生,都是为了将新一代培育成优秀合格的未来接班人。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体现 传统的高中德育只是按照当时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教育,在受到当时政治环境耳濡目染的影响,培养出的只是符合当时社会和阶级需要的接班人。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中,未来接班人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已经渗透到高中教材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历史和政治学科尤为明显。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材中,第一章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中,提到了影响消费的因素,并着重讲述了树立正确消费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现如今中学生中攀比现象极其严重,不少学生为了一些奢侈品和所谓的面子,容易做出一些伤害自身和家人的行为。这节课告诉学生: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最好的方法就是努力学习,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而不是现在自怨自艾。本课从消费心理着手,分析消费者消费时的复杂性,学生的消费心理当然也包括在内,从而帮助学生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这节课中既提倡勤俭节约精神,又告诫学生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勤俭节约是传统德育中的内容,而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是从消费者的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出发的,因此,此处绝妙地体现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在高中生的德育中始终贯穿着心理健康教育,这为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三、高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实现二者有效融合的策略 我国实行的高考制度确实对高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影响,很多学校为了学生的文化课把体育之类的课都停掉了,重视智力发展、轻视德育的现象很严重。不仅如此,大多数德育内容过于陈旧,缺乏创新,而且学校的德育活动匮乏,课时也少得可怜。要想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德育环境。提高教师的素质,利用教师的为人师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家庭与学生的素质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帮助。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主要从高中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及二者的融合三方面展开分析,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作者:曹家瑚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七中学 高中德育论文:我国职业高中德育论文 一、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一)教育教学统一原则 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向社会输送具备中初级水平的生产者和管理者,,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崇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扎实的文化、专业知识,过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健康的身心素质。这些都要依靠教学和教育的统一,现代的教书育人,要求培养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固然以知识传授为主,但绝不意味着可以淡化甚至放弃学生的德育,单纯的知识教学和单纯的政治教学都是不可取的,无论从对职业高中学科体系的分析,还是对职业高中教学实践的研究,都可以看出教育与教学时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二)教育渗透性原则 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职业高中的生源素质相对较低,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不高。因此,职业高中的教学,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贯彻循序渐进、逐步渗透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另一方面,学科课堂教育是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是在教学内容基础上的教育。知识传授式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一切教学活动都将围绕它来展开,因此,课堂是不可能有单独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课堂德育必须要贯彻渗透性原则,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选择最佳的切入点,把握时机实施教育。德育能容可以安排在文化课教学中,也可以穿插在专业理论课、实践操作课教学中。 (三)贯穿始终的原则 德育不仅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要贯穿于教学、实习、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教育不只是班主任的事,也不只是政教、团委等专门机构的任务,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都应承担对学生的德育任务。他们可以从多角度、全方面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最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学科教师要有意识的把教育思想贯彻到自己的全部工作中,备课时,既要备教学内容,也要备教育内容;上课时,既要重视知识传授,也要重视思想教育;既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有要教会他们培养品德修养的方法。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在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时,也要可和教师的教育质量。 二、职业高中全方位德育模式建立方法 (一)建立德育领导组织系统 要想建立职业高中全方位德育模式,首先要建立以校长为核心建立党政最高德育领导组织,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下设德育小组、教导处、政教处、团委会、学生会、工会,通过这些组织,切实围绕育人这个中心环节,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制度育人之目的。 (二)做好德育的保证工作 1、学校要为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与设备,建立一系列德育基地,如:德育活动室、电教室、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等;建立校广播站及阅报栏、板报等。学校还应该拨出必要的资金作为的预案活动金飞,大力支持德育建设。 2、将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队伍的素质,增强德育工作者的事业心和使命感,使他们的工作得到全校师生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优化德育队伍结构,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和教师队伍。 (三)充分发挥课堂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应该积极进行政治课改革,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安排德育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精心安排,注重实效。 通过教师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教育。因为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论是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凝聚全民族的巨大精神力量。如果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理论不能进入课堂,不能进入新一代青年学生的头脑,我们的民族精神将不能一代代传承此案去,这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直接影响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 通过对课堂思想教育和参加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能以科学理论为武器,提高识别、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使他们呢在思想观念、能力、品德、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逐步适应国家和世界最新的经济形势。 通过《职业道德》的教学,把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和做人规范渗透打破各个学科,贯穿于各种活动中去,是学生懂得一个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道德和做人规范,帮助他们逐步实例职业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竞争意识、团结意识,做一个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劳动者。此外,学校还应该要求德育老师与各科老师密切配合,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成为德育老师,把德育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让课堂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德育应该深入到校园的各项文化建设中去,在校园的文化建设中贯穿带过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爱班的热情,充分发挥德育工作在各种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导向作用。另外,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内容健康的、格调高雅的、积极向上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学校建成精神文明的园地。 (五)加强礼仪训练 学校的德育要从细节做起,礼仪是其中的重点环节。学校通过加强礼仪训练,增强学生对国旗、国徽、国歌的崇敬之情,把升国旗、唱国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贯彻落实《中学生行为规范》,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调动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努力假设良好的校风校纪。 (六)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新格局 在重视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学校一方面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争取家长参与对子女的德育过程,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家长对德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帮助他们采取适当的方法配合学校对其子女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另一方面,一社会教育为一头。学校组织学生阅读思想内容健康的好书,唱陶冶情操的好歌,观赏激励斗志的优秀影视节目;邀请英雄模范、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到校作报告;带领学生参观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场馆、景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把广阔的社火生活变成青年学生进行德育的大课堂。 三、结语 总之,德育是事关我国青年一代世界竞争力的大事,健全的德育工作模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08年,四川5.12大地震让我们看到了80后、90后新青年的风采,曾今被称作失败的一代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们可以担起建设祖国的重担,这些都是和学校、社会、家庭的德育分不开的,可见,我们的学校,包括职业高中,我们在德育方面的工作还要加强,好的传统我们要继续发扬,不够的地方我们要努力弥补,确保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德育模式。 高中德育论文:高中德育教学论文 对于在校的高中生来说,首先要先从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荣誉的能力和意识入手,使二者相得益彰。学校是进行系统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通过感化、熏陶等各种潜移默化的途径,使学生们树立良好的观念,积累理论知识。校园内的各种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锻炼他们的意志,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理论学习和校园生活,拉近了抽象理论和学生之间的差距,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运用,促使学生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久而久之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 有针对性的区别设计班会是提高主题班会德育有效性的关键。主题班会是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了锻炼自己的机会。班会要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活动动力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比如素质高的同学可以让他们积极参与主题班会的策划,设计、以及运行的整个过程包括背景媒体的制作,可以让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得到培养。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在主题班会节目排练的过程中加强口头表达能力。主题班会能够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学生在创新中能获得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学习上的后进生,由于其他能力突出,可以在班会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自豪感。班主任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活动,可以在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培养新一代朝气蓬勃,能经受风雨、遇到困难用于进取,面对挫折有信心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奠定了基础。 首先主题班会题目的设计针对性要强,题目不宜过大,比如《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这样的题目过大,《弘扬五四精神,刻苦学习》,这样的题目就较小,更有针对性,是从某一个方面,某一个点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次,组成主题班会的各个环节要清晰:导入、展开、拓展、小结,这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目的应更加明确。最后应通过情境,让学生自己感悟,教师要少些说教,尽量通过在班会课中的情景设计,让学生自己在情境中感悟,自己在情境中反思,自己在情境中受益。 总之,主题班会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德育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家庭需要重视起来的工作。学校也要特别关注下学生的家庭情况,给予学生必要的关怀,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通过相互了解,引导家长提高对子女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的重视,加强双方对学生的教育。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加强对学生自身素质培养的引导,让学生真正认识自我,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加强高中学校与学生家庭、个人的联系,加强三方的协调配合,把德育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加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只有加强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工作,大力推进高中学生德育教育途径的革新,才能逐步改善高中德育教学现状。要想高中德育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重在实践、重在知行合一,从生活细节开始,注重行为的示范效果。为祖国的发展培养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作者:于波 单位:山东省莘县职业中专 高中德育论文:高中德育实效性的提升策略 一、增强高中教师教学的德育责任 高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不应该是单独行动的,而是需要班主任的积极组织协调以及各科教师的全力配合。一方面,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的总体管理者和负责人,是进行德育的首要人员。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以及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对学生的德育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可悲的是,几千年应试教育的传统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许多高中班主任为了自己的奖金,死死盯住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放,片面地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品德就好,学习差的学生品德就差,因而对学生的德育完全按照学习成绩划分,使高中阶段的德育完全附属于智力教育,根本起不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此,班主任必须改正观念,端正态度,对学生一视同仁。班主任必须认识到,德育是智育的前提。另一方面,班主任还需要做好科目教师执教的沟通工作,积极协调各科任教师的德育工作,争取获得所有教师的认可与支持,全面开展德育。 二、提高校园管理者的德育水平 1.规范校风校纪,奖惩并举 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专心学习,更加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作为校园管理者,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其最主要的工作。规范校风校纪是净化学习环境的主要措施和手段。高中学生已经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讨厌自己的思想被别人左右,但是他们的思维还极其单纯和幼稚,具有极强的可塑造性和强大的挖掘潜力,因此,学校要通过对校风校纪的严格规范来引导和规范学生行为。同时,管理者还应当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对遵守校风校纪、乐于助人、团结同学的学生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对严重违规违纪的同学加以适当的惩罚(坚决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如此,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可以培养学生尊师重教、遵守纪律的好习惯,更加有助于学生德育的实施,提高德育的效果。 2.开展德育活动,加强德育实效 校园管理者不能仅仅把教学目标盯在升学率一个层面,而应该明白,德育是教学内容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一个合格的校园走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技能、丰富的知识,更加需要高超的道德修养。为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学校应当组织开展一系列道德教育活动,如聘请道德模范到学校进行讲演,带领同学们到敬老院帮忙,在校内定期举行“三好标兵”评选等。这样摆脱了那些干巴巴的空口白话,在繁重的功课之余为学生提供另一种方式的学习,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良好的道德修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自觉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三、总结 高中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做好高中德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教师和校园管理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作为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作为校园管理者,更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相应的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高中德育论文: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逐渐提倡素质教育理念,在教育学生使其掌握重要的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进行德育工作。在学生的高中学习期间,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设置相应的高中语文学科的课程。在进行对高中学生的德育时,将其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研究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对高中生德育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方法 前言: 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德育工作也逐渐在学校教育中显现其重要作用,成为高中生素质教育工作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加强培养高中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内容,足以证明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德育工作,承担重要责任。因此,要合理有效的利用语文课程教学,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1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工作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落实德育工作: 高中课程教学中的基础性学科工具就是语文学科,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播方式,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是最关键的步骤。在高校语文课程设置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设计主要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开展的,将德育工作地位提升到与知识能力培养同等地位,突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另外语文课程新标准还提出在进行德育工作时,不能把它当作是附加任务,要潜移默化的将其融入语文教学中。间接的说明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也应是相辅相成的,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对德育教学的创新,有利于实现德育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共同发展[1]。 1.2是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古人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足以说明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仅要将知识文化传授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是有效实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在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课文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宣扬,在实际教学中渗透德育和语文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育人和教学的有机结合。 1.3有利于发挥语文学科的文化魅力: 现代的语文教科书中,有着文质兼美的特点,包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其中有对信念的执着、对事业的追求、对人民的忠诚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有手足之谊和赤子之心;有会心的喜悦和开怀的笑等等,这些优秀内容为教师的德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在学习欣赏课文内容的同时,深入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学生们陶冶情操,也促进了语文学科发挥自身的文化魅力[2]。 2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2.1通过阅读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在语文课文阅读教学中,找出教材中德育素材,设计德育教学与语文学科的最佳渗透方式,发挥这些素材的优势,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其感悟和认知。在实际教学中师生之间加强互动,鼓励学生多阅读课文,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能对学生直接进行德育教学。通过这种德育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3]。 2.2通过作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单靠课文内容的渗透是不够的,还要结合作文教学,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对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具有重要作用。在作文教学中,教育学生从生活之中的小事做起,透过那些小事看到其本质意义,从而抒发自己的感悟,从思想层面进行升华。 2.3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场所就是课堂教学,也是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将德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认清两者关系,不能混淆两者教育地位。在语文课文讲解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重要性,也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渗透,通过文化熏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4]。 2.4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 由于高中语文教学的课程设置的限制,紧靠课堂教学是达不到德育的最佳效果的,因此我们对课堂以外的活动加以充分利用,配合德育教学的开展,例如举办作文和演讲比赛、诗文朗诵会、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论: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课程设计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有助于实现德育工作的理想目标。此外教师要挖掘出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选用最加渗透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 作者:廖城市 单位:贵港市高级中学 高中德育论文: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浅谈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可见,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因此,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如何,关键就要看青少年的整体思想道德状况如何。而高中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世界观的形成和知识的积累大多是在高中阶段完成的。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基础学科,在使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同时,吸收文化涵养,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适当进行德育渗透,方能达到教书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笔者结合自己从教以来的语文教学体会,谈淡自己的几点做法,请教于大方之家。 一、利用课本中的故事启迪学生,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 在我们的高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生动有趣且内容丰富的故事,我们可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这些故事的积极意义启发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如:可通过赏析《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答应郑伯出使秦国”的故事,培养学生在国难当头之时,不计个人得失,以大局为重,对祖国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可利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负荆请罪”这一小故事,教育学生要有宽广的胸怀和知错就改的良好品质;利用《陈情表》中李密为尽孝道,辞不赴命的故事,让学生懂得“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父母、学会感恩父母;利用《记念刘和珍君》中刘和珍生活艰难却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敢于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想到母校前途便黯然落泪以及在反动派的枪林弹雨中与同学互相救助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追求真理、不畏权势、有远见、有责任心、团结友爱的新青年。 二、利用那些人情味十足、反映人情冷暖的课文,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如通过必修二师陀的《说书人》和必修三杨绛的《老王》这两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生命无贵贱,每一个生命的个体都是平等的。即使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最平凡普通的人,在他们的身上也闪现着勤劳、正直、与人为善的人性的光芒,教育学生要尊重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要懂得敬畏生命、善待他人;通过必修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必修五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选自《楚辞》的《渔父》这三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生既会有灿烂的阳光,也可能有凄冷的风雨,不论顺境还是逆境,不论是幸运还是厄运,都要认真对待。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敬畏生命,直面人生中的酸甜苦辣,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通达乐观的健康人格,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到丰富的世界中去,这样,生活才更加精彩,人生才更有价值,尤其是身处逆境、遭遇厄运的时候,更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奏出命运的交响曲。 三、充分发掘课文中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如在讲授必修一的《劝学》(节选)时,利用荀子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一观点,对高一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学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善于积累,要从每个知识点的点点滴滴抓起,切不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在讲授必修二的《落日》时,利用课文中的“我们最后的胜利是以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为代价换来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又如在讲授必修四的《季氏将伐颛臾》这一课时,利用孔子批评冉有、季路“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这一观点,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教育学生要“在其位,谋其政”,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 四、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名言警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翻阅我们的高中语文教材,在其中,不乏言简意赅、思想丰富、发人深省、意味深长的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德育渗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要充分挖掘这些名言警句的德育功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例如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时,不仅要让学生欣赏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些历史故事,更要让学生深刻理解那句体现蔺相如“在国家危难面前,不计个人恩怨”宽广胸怀的名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讲解《离骚》(节选)时,不仅要让学生把握楚辞体的文体特点,领略作者的政治抱负,更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体现屈原“用尽一生为天下苍生而不断奔走呼告”精神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讲解《报任安书》(节选)时,不仅让学生认识到《史记》在我国史学界和文学界的重要地位,和司马迁遭受宫刑后所表现出来的坚韧意志,更要让学生深刻领悟表现司马迁崇高人生观和生死观的那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内涵。 五、结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并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习惯和行为习惯,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作者:赵冬坤 单位:江苏丰县民族中学 高中德育论文: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 摘要 现代教育提出高中英语教育不但要教给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还要在英语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学习信念。通过教学中渗透的德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进入社会、成为合格的接班人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本文从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教材、优化英语教学方式、提升教师自我修养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中英语德育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 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主阵地是在接受学校教育的阶段,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新时代教师要努力实现的奋斗目标。而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也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之一,因此,教师要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当成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渗透于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训练英语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高中英语教材也做出了适当的调整和改版,新教材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体现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因此,教师也要相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做到在向学生讲授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思想品德修养。新教材的编排更贴近高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时代性强,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此,教师要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将文化、情感、态度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全面健康的发展。那么,在具体的高中英语教学工作中,如何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一)制定全方位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目标的制定也只是围绕着教学大纲的要求,突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只要按要求完成教学内容即可。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眼光要更长远,不能只重视眼前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教育、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将这几个方面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 (二)教学重心的转变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会把讲授基础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作为教学工作的重心,这样的教学思想极易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不良现象,教师要改变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在进行“双基”训练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为此,教师要树立坚定的信念:教书的同时也要育人,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契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以人为本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得到多元化发展,不求达成观点的统一。特别是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自我意识日益成熟,每个学生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法都不尽相同,教师不要急于干预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是要耐下心来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引导学生尊重他人,正确看待和包容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与此同时,教师要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和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活动。 二、充分利用英语教材,挖掘德育内容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习和应用语言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学生在应用英语的过程中会反映出一定的道德修养和情感认识。新版的高中英语教材中选取的大部分都是时代性很强的内容,这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要认真研究英语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存在的有关品德教育的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比如在讲到有关体育的话题时,教师可以联系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盛况来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强大,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开展遵守社会规范、做好东道主等活动,进一步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三、优化英语教学方式 (一)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与学生一样,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人文性教学,树立和学生的平等意识,拉近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个性,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特长在英语教学的平台上得以充分的发挥,肯定学生的不同观点,对于一些标新立异的观念和行为施以正确的引导。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自己、共同进步。 (二)引导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英语学科是一个跨文化的学科,学生会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和自己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文化和习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理性地对待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的文化差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理解文化的多维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四、提升教师自我修养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人才,教师首先要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受到德育的熏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结语 总之,要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就要不断修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起好示范作用,并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和实践,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修养,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杜日升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矿区中学 高中德育论文:高中德育教学管理策略 一、当前高中德育教学的现状 (一)理论上空谈,操作上注重灌输知识与机械练习 注重理论而轻视实践的现象似乎是德育教学的通病,从当前的高中德育教学中可以看出:高中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多不胜数,关于德育的书籍也很多,但是很多老师都只是用这些去灌输和教育学生,规定学生要怎样做,而实际上学生却做得很少,导致德育成了空谈。即使有的学生真的去按老师的要求“做”了,也只是形式化、机械化,德育教学的作用无从体现。 (二)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充分,导致德育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现在的教师过多地注重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影响,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了解,这样的教育的成效是不大的。对教育对象没有足够的了解,教育效果和质量怎么可能达到高效呢?教育是活的,不能太过死板,教育对象在想些什么、他们对什么比较感兴趣都是教育者应该掌握的信息。如果教师不能充分地了解学生的需求,那么教育工作就没有任何意义。 (三)德育教学过于成人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过多地用成人的观念与成人的标准来要求高中生,导致德育教学不切合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成长需求,使学生在学习中处在被动的地位,不知道学什么和怎样学。新课改一再强调教学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多数人都只是在智育方面有所体现,而在德育这块,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明显了,教师依然制定出“好学生”的“标准”,用这些条条框框去束缚学生的发展。 (四)只注重德育教学,并且教学方法单一 学校教育是实现德育教学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可以从家庭、社会以及学生群体的角度出发。但是实际的做法是:过于注重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环节,而轻视了别的教育方法,这就说明了我们高中德育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单一,并且难以取得实效。此外,具体的德育教学方法要么局限于一些具体行为规范的遵守,要么就是把学生集中在课堂上来学习道德规范,让学生明确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并且排斥德育教学。 二、德育教学的管理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德育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错误的做法,如:只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和思想道德有关的知识,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形式过于刻板;德育教学过于成人化和教条化,政治理论比较严重;只是单方面地进行教育,并没有关注学生的特点和反馈……这些错误的做法都比较传统,而且也对德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都说思想观念可以决定着人们的行动,一旦德育教学的观念落伍了,就会导致我们的德育工作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德育教学就会失去功效。因此,我们一定要把过时落伍的德育教学观念通通抛弃掉,与时俱进,改变思想观念,从而使德育教学焕发出特有的魅力。 (二)充分认识并且了解学生的现状 德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必要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特点以及现状,否则,就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工作产生抵触情绪,使德育教学陷入死胡同。学生的现状特点是什么?他们对什么比较感兴趣?他们喜欢哪种教学方式……这些德育教师需要了解的信息,一旦教师充分地了解了学生,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活动,达到教学的实效。 (三)在德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德育教学的主体。既然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我们就不能硬性规定学生该学什么,该怎么学,该做什么,该如何去做。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不能仅仅站在我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德育教学中,如果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被老师忽略了,就会对教学产生排斥心理。因此,德育教学应该让学生参与其中,我们需要给学生多一些尊重与理解。这样才可以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三、结语 德育教学系统主要是由三个方面构成的: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德育教学中,我们需要广泛关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把它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没有缝隙的立体教育,发挥出德育教学的效益。进而提高学生、家长乃至是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为国家培养出能真正肩负起历史使命和责任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能否做好德育工作,强化青少年的思想教育,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用战略的眼光认识到做好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所有的德育工作者都应该行动起来,切实做好德育工作,从而强有力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作者:陈卫星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高级中学 高中德育论文:重点高中德育实效 现代中国,教育领域中的传统观念备受冲击,社会问题也因教育的导向而日趋复杂。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度把教育抬至巅A峰也引向绝路,拜金主义又使教育落到低谷,走进迷茫;青少年犯罪率的直线上升,引发了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声疾呼。作为以升学预备教育的重点高中,其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为大专院校输送合格人才。“合格”,不仅仅是高考成绩的合格,同时必须兼备良好的品质,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前应重视重点高中德育实效的研究和实践。 一、重点高中德育实效低的主要表现和原因 1、德育实践力度不够。重点高中虽然对坚持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上,尽管在制订学校计划时都强调德育,但为了升学率这一评估学校办学质量的第一尺度,学校又不得不使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2、德育内容空泛。有的重点高中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孤立的日常行为规范上,把德育归结为或等同于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较少或者没有考虑日常行为规范的内核是什么;只教育学生应该怎么做,而不讲为什么这样做,使学生很难从思想和行动上接受,有的即使暂时接受,也不能心服口服。此外,德育不是高考的内容之一,所以有些重点高中只是应付课时,学生也心不在焉,德育教育效果较差。 3、德育途径单一,方法死板。重点高中的德育教学多年来一直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且惯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学生总处于被动教育地位,这种教育方法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学生只是迫于学校、教师的威力而不得不坐在那里,不利于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培养。 4、德育评价不规范,因人而异。有些重点高中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以最后闭卷考试为依据。这样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一般是优,那些升大学有把握的学生即使犯了错误,学校往往不能严肃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仍然是德育成绩较好。而有些德育考试成绩不佳,而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由于没有被教师发现,所以德育成绩平平。这样就会引导学生去死记硬背几个条条就行了,平时行为无所谓。导致有些重点高中的学生说一套,做一套,形成双重人格。 5、德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班主任实际上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班主任的德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随着教师队伍的日益年轻化,大批青年教师走上了班主任岗位,他们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工作也很投入,但由于生活阅历较浅,且受市场经济等一些利益观的负面影响,有些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也不能公平地处理每一件事,严重影响了言传身教的教师形象,也影响所传授的德育的效果。 二、增强重点高中德育实效的对策和措施 1、进一步树立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根本的思想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在具体的学校德育中真正坚持“德育为首”,必须牢固树立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这一观念,并在素质教育中不断巩固。正如台湾教育家高振东先生所说:“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美育就是腐化剂”。2、激活道德资源,塑造民族共同的道德观、价值观 在迈向21世纪之时,中国人应该有什么样的风格,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李岚清同志在一次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品质教育的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说,我深深体会到,日本人一看就知道是日本人,韩国人一看就知道是韩国人,新加坡人一看就知道是新加坡人,但中国人就是看不出有中国人的特色,这是很大的危机。“看不出有中国人的特色”,就是指看不出能体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气质。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但是,这些优良传统现在在一部分人身上已经消亡了,同时,体现国民素质的社会公德也有较大的滑坡,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种悲哀,当然这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但作为学校教育,德育要牢牢扎稳自己民族的根。每一个民族的教育都有它产生、成长的特殊条件和环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些独特风格不仅是该民族的标志,也是这一民族生存发展的必要依据,没有民族特色,也就没有民族的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千百年来我们先辈反复教育和严格管理的结果。今天的教育,不能脱离悠久的民族优良传统,离开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会降低德育的实效,从长远说,也会使我们的民族失去支柱,是十分危险的。 3、改进学校德育方法,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 当代中学生尤其是重点高中的学生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个性发展的要求十分强烈。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自觉地将学生置于教育过程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探讨问题,寻找真理,反省自我,完善人格。重视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培养其道德实践能力,使其具有较高水平的道德素质,这是近几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道德研究与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此外,改变德育教育只是德育教师工作的错误观念,应树立全体教师都是德育教育者的全方位的观念。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个教育环节中去,渗透到每个学科的教育之中。每位教师都应该是言传身教的楷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不但要传授道德知识,还要注意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情感,只有在情感上接受它,才能形成道德意志和品质,最后才能转化成道德行为。因此,道德教育是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每个教师都按照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发展规律去教育,定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并自觉成为一名道德实践者。 4、完善德育评价体系,使德育评价民主化、制度化 重点高中的学生都是同辈中的佼佼者。重点高中有义务向社会提供真实、客观的道德评价,为以后选拔人才提供可靠的依据。德育评价与其他学科的评价是有区别的,不能只以闭卷考试来定论。德育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对德育教学内容“知”的了解程序(可以用考试来表示);学生平时在学校里的行为考查;学生在家里的行为表现;学生在社会上的行为表现。其中以“知”的了解和在学校里的行为考查为重点。将这些内容固定下来制度化加以平均就给出该生的道德评价。道德评价方法采用民主化的方法,改变以往教师一个人定成绩的做法。只有这样一个客观、真实的道德评价才能说服人,才能引导学生向道德的评价标准靠拢,才能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5、切实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德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德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学校要挑选有思想觉悟、有经验的教师组建政教处,作为专职德育教师。挑选品德较好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这既能保证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又能体现德育工作者的光荣感,使德育教师队伍具有吸引力,与此同时要切实重视抓好德育队伍的培训。对于中老年班主任,重点是更新教育观念。高中生是最具叛逆精神的,学生不再迷信教师的权威,不再对教师言听计从,师生关系出现新情况,因此为师者应努力走进学生心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交往与交流,在师生交际中对学生施以积极影响。对青年班主任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传统道德等方面的再教育。 高中德育论文:高中德育教育研究分析 摘要:指出:“德育对学生成长阶段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对个人,也是对社会,是指导性的基础,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建立崇德修身的理念”。高中生的心理正趋于成熟,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处于正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应该加强高中生德育教育。本文主要对高中生德育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德育教育;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一、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方面,祖国的未来寄予青少年,民族的希望寄予青少年,青少年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因此,增强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高中生正处于日趋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阶段,思想较为单纯,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与经验,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期待与憧憬,对新鲜事物能够很快地接受,也很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必须把高中德育教育摆在首要位置。 二、目前高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庭对德育教育的缺乏 一方面,由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实施,现阶段的大多数高中生为独生子女,在家中娇生惯养,亲人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集父母、长辈宠爱于一身,因此,家庭缺少对孩子的德育教育,从而导致现在部分高中生养成了没有礼貌、自私自利、目中无人、不尊老爱幼等不良习惯;另一方面,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仅仅是学校的职责,家里只管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现在进行的应试教育,学校只重视学生的知识教育,缺乏甚至没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因此,现阶段高中生道德教育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 2.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高中生作为青年文化的重要载体,正处于人生最为关键的时期,对新事物能够很快地接受。而当今社会充斥着大量的不良文化,对于财色、权利、物质享受的追求日益盛行,一些娱乐节目、影视作品也在宣扬这样的观念,这就使得一些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因此,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高中生德育教育的影响不容小视。 3.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当前的教育也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很多落后的省市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一味地追求分数和升学率,教育的结果是很多学生没有道德修养,变得高分低能,只会学习。另外,很多学校没有明确的德育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德育教育只是一个形式,德育内容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所以学生的德育教育存在很多问题。 三、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 1.提高高中教师的道德素质 教师这个角色对一个人的人生道路特别重要,学生从小就耳濡目染教师的日常行为,小小的心灵会对教师产生崇拜和尊敬,对老师言听计从,所以,遇到一个有较高道德修养的教师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一个德才兼备的老师才会给学生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然而教师的道德修养不能停留在理论上,更重要的是实践。 2.学校、家庭、社会的道德教育联合 现在很多家庭缺乏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或者说家庭对孩子的德育教育不够,而社会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这就要求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应以父母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提升,当今社会为背景。 3.加强对高中生思想理论基本知识的普及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的国内外见闻增多,会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发生的事件作对比思考,产生自己的结论。德育教育要引导他们对历史、现实以及事物本质有全面、正确的认识。高中生要关心国内外大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要知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有力保证。 4.加强心理咨询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 如今,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很多学生缺少释放压力的方法,在面对困难时意志力不足,不能及时释放压力,解决困难,随着压力的积攒,如果不能找到正确释放的方法,容易导致心理崩溃。因此,加强对高中生进行心理教育特别重要。这里所说的心理教育指的是针对个人的心理教育,是指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对每一个人进行意志与品质的心理咨询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顽强的意志,学会释放自己的压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 5.加强社会实践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 学校教育应该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学校应提高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与日常教育相融合,把学生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6.利用新媒体的积极影响,正面引导高中生 当今世界,新媒体正在迅速发展,由于新媒体具有原创性、多样性、及时性、虚拟性、平等交互性等特点,深受高中生的喜爱,因此,我们应该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利用其积极影响,正面引导高中生。通过新媒体,我们可以发挥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比如就某一件事情展开讨论,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讨论中寻求共同点。由于新媒体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因此学生可以在讨论时隐藏身份,脱离世俗的眼光,让一些内向的学生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家长以及最亲密的朋友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纠正其错误的观点。 四、结语 一个没有良好道德修养和道德规范的民族,不可能有一个繁荣、强大、美好的前程,同样一个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的个体,也不可能拥有辉煌的人生,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更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高中是一个人成长的转折时期,因此,加强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是必然的要求。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高中的德育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条件。 作者:欧丽娜 单位: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 高中德育论文:高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摘要:高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身先示范,以身作则,充分发挥高中教师的表率作用,利用学科教学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渗透,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要利用校园优美的环境,以校园美景育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高中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自身素质;身先示范;以身作则;德育渗透;学科优势;美景育人 第一,高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身先示范,以身作则,充分发挥高中教师的表率作用。 高中教师是学生的第一引导者,只有高中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才能得到全面提高。因此,高中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除了通晓所教学科的知识并能够实施相应的教育方法以外,还必须具备深厚的马列主义理论、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精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陶行知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教师应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经常性地进行政治学习并进行检查,努力提高自身修养,通过严格自律,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拓宽知识面,不断锤炼教学技艺,努力成为教学行家里手,因材施教,公正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牢固树立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立足岗位、忠于职守。高中教师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又是开展德育的主体。高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一个合格的高中教师,既是高中教师教学的专家,也应该是开展德育工作的行家里手。因此,要善于把高中教师教学与德育有机整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自觉地从小事做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违法乱纪之事,平时要克制不良爱好,用自己对学校高中教师教学执着的追求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去影响教育学生。另外,必须具备胜任本职工作的业务知识和能力,运用生动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对高中教师的兴趣,为渗透德育因素务实基础。其次,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心灵的沟通,这一点也十分重要,如果高中教师把学生看作一种纯粹的客体,采用权威式的管理方式和教学形式,那么他的管理将过于严格而且常常不合情理;如果高中教师把教育教学工作既看作是学生的需要,又看作是自身价值的体现。那么,他和学生都是幸福的。 第二,高中教师在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利用学科教学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渗透。 德育的针对性,就是要求德育的内容和方法要与具体环境中具体对象的具体特点相结合。例如,针对那些没有集体主义思想的学生,我在上课时就特别注重加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在《斑羚飞渡》一文,当说到一群斑羚面对后有猎人的追赶,当有挡住去路的山涧,它们自然地分成两部分,年纪大的斑羚为了年轻一代甘愿牺牲自己时,我放低了声调,语重心长地说:“老年斑羚为保护下一代不惜粉身碎骨,它们的整体精神,群体意识,是多么值得我们人类学习啊!”学生们听完后,都若有所思,那些平日里不屑,或不愿为集体做出贡献的学生更是感到惭愧不已。再如,有些学生在学习上不肯下功夫去刻苦钻研,总认为自己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资质低,生性愚笨,不是读书的料。针对这种情况,在上《为学》一文时,我就特别指出,人的天资等各方面条件有好有差,学问也有深有浅,但是只要“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肯学不肯学,主观努力不同,难易可以互相转化,只要刻苦学习,困难就可以克服,远大的目标终究可以达到。通过这番话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从而痛下决心,不再自暴自弃,努力去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 第三,以高中教师课堂为根基,使学生在受到艺术感染的同时,获得思想教育。 第三,高中教师要利用校园优美的环境,以校园美景育人。漫步校园,红砖壁瓦、绿草茵茵、杨柳依依。每逢春末夏初之际,月季、刺梅争奇斗艳。秋天到了,万寿菊、夜来香暗香怡人。校园内百余株参天白杨陪伴一批批学子走过了每一天,每一年,到底送走迎来了多少孩子,他们也说不清了。爽朗的笑声是他对孩子们殷切的希望,良好的祝福。微风吹过,一片片废纸,在校园内翩翩起舞,此时映入你眼帘的肯定是孩子们嬉戏追逐着,拾捡校园内的垃圾,然后放入垃圾桶憨憨的大肚子里,满意地走了。上课铃响了,听着自来水哗哗的声响,总会有师生返回身来,轻轻的把它拧紧。物人合一,人物和谐在我们的校园无时无处不在。教室内高悬的国旗,张贴端正的名人画像,不只在于装点美观,而在于“无声胜有声”的思想渗透。《守则》也好,《规范》也罢,不只在于威慑约束,而在于自觉遵守。室内外的园地,橱窗,板报不只为传经送宝,而在于使其成为激励学生获取成功的人生舞台。 作者:杨黎鸣 李晓光 单位:山东省昌邑市第一中学 高中德育论文:高中政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探讨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如何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是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针对当前高中学生存在的德育缺失的现象,对其原因作出了一定的分析阐述,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做法,从而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贯彻德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德育;高中政治;教学;渗透 引言 当下高中生中独生子女居多,由于家长的溺爱,加之本身的不羁个性,教育所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通常表现为任性,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沉迷网吧虚拟世界,游戏人生;法制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现象增多等。这些现象,也折射出当前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已非常迫切。在中学这个时期,学校及教师如果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学生就容易误入歧途,人生的航船就会迷失方向。由于学校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而高中政治课在学校德育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政治教师理应首当其冲在教学中致力于德育渗透。 一、思考原因,重拾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话题仍不过时 1.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转轨以及国际形势变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意识并促使其产生各种反应和变化,如法制意识、商品意识、竞争意识、自主意识等有利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同时有利于塑造德育教育的良好环境。但事物具有两面性,在市场经济尚不成熟的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也会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以及收入差距的扩大,与之相联系的社会主体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多元化的特点。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西方文化传播促进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与之相伴随的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文化也给我国的思想领域带来冲击。受这种大环境影响,当前很多学校和父母产生“重成绩”“轻德育”的思想,也使得孩子陷入道德教育误区。这些良莠不齐的思想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并不协调,它们侵蚀着中学生的思想,给他们带来认识上的偏差,在这种不良环境的负面影响下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误导。 2.中学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凸显德育渗透的重要性高中生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特别是政治课系统接受德育教育。作为教会人们理性思考社会、人生、评判价值,弘扬正气、传承文明的政治学科,在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它的德育功能,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中也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必须发挥其德育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每一个个体成长到有能力影响社会之前总会有意或无意地参与各项德育活动,或多或少潜移默化中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思想道德熏陶。但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现实的残酷与理想的迷茫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实际上需要我们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学习,结合自我教育,通过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在最直接的体验和矛盾斗争中学会选择和甄别,从而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最终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鉴于此,政治教师应该重视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把德育落到实处,应紧扣教材中的理论要点,找准学生的思想实际,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理论用于实践,把认识变为行动,从而提高政治觉悟。 二、面临现状,探寻高中政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势在必行 1.逐步健全教育制度,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目前,素质教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却余音未绝。当前的社会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还是看升学率。学校只能一方面口头上讲德育,另一方面面对升学的现实,德育形式和内容两张皮,造成十分普遍的重智轻德现象,特别是按照新高考方案的要求,政治科目作为第二选修以等级的形式来呈现成绩,由原来的和语数外“平起平坐”的地位到如今被“弱化”和“边缘化”;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却忽视学生的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的导向。因此,务必从根本上纠正“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是当前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说来:第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尊重德育教育的规律,加快德育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德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并深入实际指导德育课程的教学工作。如果教育内容缺乏具体化、灵活性的实例,呈现相对滞后性,难以解释日趋多变而复杂的社会现象,又怎么能指望还懵懂无知的高中生们去理解?更甭谈这些知识能内化为他们的道德素养和行为动机了。第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不得减少课时或挪作它用;加强师德教育,组织培训、鼓励和引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升德育教育质量及科研水平;要克服应试教育的思想,真正认识到德育考核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政治课考试尝试实行书面知识考试、能力考查(通过辩论、演讲、情景测试等形式进行)、品德评价相结合的办法,避免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只注重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考评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和进步过程。 2.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融德育教育于课外活动教学是学校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形式,教师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责无旁贷,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礼义廉耻、智信仁勇等传统美德单靠几本政治教材为载体是远远不够的。德育与生活密不可分,它来源于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并体现在生活中,生活的过程就是帮助我们进行德育学习并得到提高。德育目标与内容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总是随时代、社会、国家发展需要而变化,政治课教学也要摆脱从概念到理论的空洞说教,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会使德育教育缺乏战斗力与说服力,收不到预期效果。 结语 学生品德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相应的道德知识,但是在实践中可能没有贯彻执行;有的可能在教师讲完之后执行了一段时间,但过一段时间可能又忘记了;还有的可能受到社会上其他的价值取向的影响,道德标准又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围绕学科知识的主线,将德育教育的塑造贯穿高中生成长的全过程,把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相结合。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关注指出学生课后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习惯,并敦促其加以纠正,长此以往,我们课堂教学理论教育的信度和效度就会大打折扣。当然,我们更应该为学生创造条件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行为习惯;同时布置研究型的作业,有效地促进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实现。 作者:周冰涛 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吕四中学 高中德育论文:高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德育教育就是指教育工作者在某一目标的引领下帮助学生塑造优良品德的一项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所能用到的理论有教育学原理、心理学等,教育者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辅助一定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解决自身心理矛盾,缓解各方面压力,让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保持健康,从而帮助受教育者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对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与联系进行详细的论述,并对融合的途径进行介绍。 一、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和联系 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又是德育教育的本质要求。但是两者在运行的机制和实施具体的任务方面却有所不同,不过不能否认的是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是很大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在不同人的不同心理特点基础上所进行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而德育教育却是教导学生怎样去做人。心理健康教育被包括在德育教育中,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又被视为德育教育的延伸教育。两者的主要目标都是促进人的发展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所以,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巧妙地融合起来对高中阶段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必然性 (一)两者融合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如今,经济在快速发展,人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开始重视“能人”“好人”。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和社会竞争不断加大,人们面对着各式各样的压力,在这种大环境下,不但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过硬的心理素质,还需要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激烈的竞争中,顽强的对抗挫折能力和勇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团结精神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只有不断地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所以,对于学校来说,德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将两者相互融合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两者的融合符合德育教育的现状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教育的效果才会显著。此外,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所学知识的增加,思维能力会增强,情感也会变得越来越丰富,他们将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对于教育者来说,一定要在德育教育中采用心理辅导的教育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学生“朋友”的身份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在德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填补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育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教师,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塑造学生,因此,教师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能否成功。对于教师来说,无论是其言谈举止还是道德品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教师要注重自身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要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扮演好其角色,才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班主任 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力量,班主任既要负责学生的学科教育,又要负责学生的德育教育,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班主任又是学生最经常接触到的教师,所以,班主任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学科教师 在学校教育中,学科教育是其主要形式,因此学科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科教师担负着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提高能力以及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学科教师要将单纯的学科教学工作转变为知识教学、德育教育及心理教育融合性的工作。学科教师要做学生思想品德的楷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教学过程中,学科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及德育教育相融合,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个学校的文化精神、教育氛围等都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上。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黑板报、讲座、广播、建雕塑、图书馆等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从而使他们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建立心理咨询室 为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生个性,帮助学生实现理想,学校要为学生建立心理咨询室。对处于青春后期且在高考阶段的高中生来说,高考的压力、未来的职业规划等问题必定困扰着他们,需要心理学教师发挥“知心人”的重要作用,引导他们走出困境。心理学教师及班主任可以采用咨询、谈心、热线电话、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及德育教育,从而解决他们的困扰,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完善学生会、团委工作 学生会与团委是高中学生展现自身能力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团委的作用。通过开展社团活动、举办成人礼等形式,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一个学生习惯及个性养成的场所。家长的言传身教,成员间的亲情感化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良好道德修养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家访、电话访问、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和行为表现,将其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使家长充分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积极配合学校实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目的。 (六)集聚社会教育力量 社会是教育的重要途径,社会有责任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高中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理所当然要得到社会的关心与爱护。因此,教育部门需要社会相关部门配合做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执行工作,充分打击社会上侵害高中学生的行为,如一些娱乐场所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积极组织高中学生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如参加志愿者活动,从而达到使高中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形成完美人格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直接关系到高中学生的成才,社会生存能力的提高以及学校育人目标的完成。因此,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德育教育中,才能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作者:宋欢 单位: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 高中德育论文:高中数学中德育教育的应用 一、在学习指导中融入德育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时,我们也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德育教育,将两者融会贯通。数学中有许多数学定理和规律是很难的,如果只是简单的进行口述教育,恐怕很难理解,而且效果也不会很好,事倍功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让学生们学会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在共同努力的情况下取得成绩。让他们明白合作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让学生更真实的感受集体的力量,在集体中成长。例如在学习函数的时候,函数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比较难懂,有的函数定义可能比较抽象,老师在讲解的时候也难以理解,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分小组让学生自由合作,然后小组之中再自由安排,通过他们自己的讨论和思考,让他们理解函数的定义和规则,通过合作讨论学习,让学生们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重要的个体,缺一不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是简单的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出评价,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他方面的进步和成绩,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人品个性等方面的变化涉及很少,而且评价方式和内容都显得比较单调,不利于开展德育教育。这样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学生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是很不利的,如果出现比较消极的评价,学生的情绪也会变得很消极,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甚至还会使学生心理受到伤害,影响学生以后的发挥。因此,老师要注意改进教学评价体系,改善教学评价方式,扩大评价范围,除了对成绩作出评价,还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和身体方面都要有所涉及,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人才。比如说让学生多多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能大胆回答,有的学生不愿意站起来,老师就可以针对这种情况了解学生的个性,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三、老师要以身作则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在学校里,老师是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作为教师,一定要有以身作则的意识。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模范。除此之外,老师还要注意自己形象,端正自己的品质和思想,用正确的思想来教育学生。老师如果为人正直、品质优秀,长期下去也会慢慢地感染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老师真心对待学生,真正关心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才能更有利于德育教育的进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是对知识技术上的要求,更多的是对思想品德上的要求,因此,利用数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改变旧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在教授知识的时候不能忽视德育教育的开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的要求。 作者:杨慧君 高中德育论文:高中德育工作的困境与措施探究 网络中充斥着的暴力、凶杀、色情游戏在腐蚀青少年的心灵,这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否则,它会阻碍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它的诱惑下,部分高中学生沉迷于网络这一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最终会导致行为偏差。 据湖北台报道,年仅15岁的小军因杀人而判十年并送往少年管教所。在杀人后他坦白说,由于沉迷于网络中的杀人游戏,而和另一名少年小陈相约在现实中玩杀人看看谁较狠。赴约时他满脑子是怪兽的影子,见到小陈后二话不说就拿刀捅向他,结果因杀人而获刑。可见,网络中的不良因素与德育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学生网恋已不是新鲜话题,学生网恋事件在各类媒体中时有报道。央视国际网的记者报道“:高中生小翔(化名)刚满18岁,可是网上婚龄已有两年,两年前他在交友网站上认识了15岁的小兰。通过聊天两人相互产生好感,于是他俩在网络婚姻社区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在网婚时的主持人、嘉宾都是他请网友担当的。他们甚至一起在网上购买衣服、沙发等虚拟商品来布置洞房。游戏还设定两人同时在线时间达到一定程度还可以有自己的孩子。为了多些时间和小兰聊天,小翔多次逃课,本应参加高考的他只能留级继续读高二。” 可见,网络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出了一道难题,有时甚至会使我们的努力功亏一篑。解决网络给我们带来难题的途径有许多,我们可以采取“以彼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利用网络的优势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我们可以净化网络环境,提倡上健康文明网站,玩积极向上游戏;这样既可舒缓紧张学习所造成的压力,又可让学生得到教育。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聊天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生交朋友,解答学生的心理疑惑。 总之,网络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会使我们受益无穷,而使用不当会给我们带来祸害。 通讯工具给德育工作的难题及解决途径 移动电话在给我们德育工作提供便利时也会给我们带来烦恼。为使学生专心学习,许多学校都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可是,携带移动通讯工具进校却屡禁不止。有些学生甚至在上课时也按捺不住,用手机与朋友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不利因素在移动电话也能体现。 我们应加强学生自辨能力的培养以消除通讯工具给我们的不利影响。要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控力,引导学生把移动工具作为学习的一种工具,而不只是猎奇;我们可以利用班会向学生宣传限制使用手机的必要性,让学生明白学校的良苦用心。那么,接受学校的要求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自然而然也就解决了通讯工具带给我们的困难。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提高会给德育工作带来难题,但也会给我们带来便利,运用得当会使我们受益无穷。 作者:张祥康单位:广东省韶关始兴中学 高中德育论文:普通高中德育近况解析与思考 1德育内容方法手段简单陈旧 随着现代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手段日新月异,教学方法也异彩纷呈,但德育方法似乎改变不大。基本上还是属于说教式、填鸭式。在学生对学校德育内容的接受程度的调查中只有11.5%的学生表示易接受;30.3%的学生表示一般;有58.2%的学生认为德育是落后的、枯燥的、令人反感的。这种德育方法根本无法育好德,因此学生被网吧抢夺也是意料中的事。 1.1违禁上网较为普遍 在此次调查中还发现有98.6%的同学经常上网,他们中仅有8%是为了学习,上网者中有90.6%是为了交朋友聊天、打游戏,甚至看不健康内容。他们中不少同学流连于虚拟世界、沉迷网恋而不能自拔。 1.2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在被调查学生中有12.9%承认在一切非常重要的考试前会表现长期焦虑不安。当受到委屈时,23.3%不善于与伙伴沟通,选择独自生闷气,表明他们的情感有一定的闭锁性,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之间的交往,使他们难以得到真正的友谊。 2破解普高德育困境的对策分析 2.1构建学校德育体系 人们喜欢用“知识爆炸”来形容知识更新速度,但德育目标的发展却严重滞后,德育模式老化,德育阶段性不明。一些地方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德育处(政教处)上纪80年代的工作重点是检查学生的衣着、言行,处理违纪学生,30多年后的今天还是这样,学生在十多年的基础教育中接受的是同一模式的“德育检查”,这些检查式德育被误认为就是学校道德的全部,并且一成不变地被用了数十年。 许多学校动辄搬出共产主义理想和远大人生目标,使得德育不切实际,显得“远”“大”“空”。德育和学科教学一样也应该有自己的体系,必须有和年龄相适应的内容,各学校据此循序渐进地开展德育工作。 2.2调整德育机构设置 造成学校不能全员抓德育的原因是机构设置不当,原本为了强调德育而另设专司德育职责的政教处,把德育设置成学校的一项专职工作。并配备与之相应的专职德育工作者,下设班主任,专门负责班德育工作和每周进行1-2次班团活动。这种分工制度本意是为了加强学校德育,实际上却暗示了德育和教学活动的对立,过分强调了德育的时间性,似乎每周进行了1-2次班团活动后其他时间就可以不用再进行“德育”了。许多教师甚至认为一抓德育似乎教学是中心环节就不对了,一抓教学就是把德育丢在一边了,这实际上否认了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阵地,影响了全员参与德育。建议学校在机构设置上取消原有的政教处、总务处、教导处,校长室下辖心理健康部、理论部和技术部,各部只能是指导老师开展工作而非专职工作机构,这种机构设置淡化了专司政治思想教育的政教处,有利于更好地全员抓德育。 2.3开展德育科研活动 许多学校对教学研讨是重视的,与之相比,德育科研投入就显得严重不足,教研活动中很少有德育的影子,德育传帮带活动没有开展,德育课题申报寥寥无几。德育科研缺乏,其直接后果是德育语言生硬,德育措施缺乏、德育方法陈旧、德育路子狭窄。许多青年教师由于缺乏科学的德育能力训练,缺乏应有的思想工作能力,对于突发事件更是束手无策。各校应尽快完善德育研讨制度,成立德育课题组,以加大德育实践和理论水平。 2.4建立德育评估机制 要使教师全员参与德育活动,自觉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德育思想,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德育有无一个样,德育多少一个样的局面。学校要完善德育制度建设,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一是完善学生行规教育管理制度,注重学生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用制度来抓落实、抓检查、抓评比。二是完善德育的量化评价制度,使其发挥积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三是建立教师师德表现和德育教育能力考核制度,在评先、评优和骨干教师的选拔中,既要重视教学能力的测评,更要注重师德和德育教育能力的考核,使德育也有和智育一样的评估措施,也有像智育一样的奖励、鞭策措施,使德育和荣誉有机结合,最终使德育工作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从而提高教师德育的积极性,自觉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德育思想。 2.5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当前,青少年心理亚健康比例增加,年龄趋小。如果将长时间焦虑不安与独自生闷气看成心理亚健康的话,那么当前青少年心理疾病可能接近30%,应该看到对于生机勃勃、体质强健的青少年来说,心理异常比躯体生理异常更可怕,虽然当前学校都配有心理教师,但受专业、经验等因素限制,其作用有限,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并改进心理健康研究和咨询活动。 普高学生从学业上看,是介于重点高中和职业中学之间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很容易被忽视,如何有的放矢地做好普高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老师们全员参与,因材施教。 作者:罗景燕单位: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高中德育论文:职业高中德育研讨 回眸自己十多年的职高班主任工作,总结为三句话:信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之原则,本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方法,看到的却是“清者自清,浊者还浊”之结果。概言之,就是“死板的制度加空洞的说教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这,我想不会是我的专利,而是具有普遍性。不可讳言,现实中,作为老师,我们常常感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作为班主任,我们经常感叹,如今的学生太难管了;作为职高班的班主任,我们时时牢骚满腹,痛苦迷茫而不知何去何从……为什么?作为老师,我们会更多地归责于这个让人眼花缭乱的社会,归罪于其家庭教育和独生子女的种种性格缺陷上。社会,我们无力改变,我们唯能改变的是自己,是自己的教育管理方法与模式。 一、同“简单的说教”告别 我们现在对孩子的教育,缺少的不是道理的说教,我们的孩子缺少的也不是听到的道理。从小到大,从家里到学校,从家长到老师,都在给我们的孩子讲道理,但我们的孩子似乎越来越不懂道理了。这是不是说明我们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我相信,很多人都在问这样的问题。《论语》中记录了我国大教育家孔子的一则教育案例:孔子的四个学生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要重用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孔子的四个学生逐一描绘了自己的理想蓝图,孔子和颜悦色,认真倾听,或微微一笑,或微微点头。我也曾设想过,如果我或者我们是他们的老师,会怎么做呢?“与其抱怨,不如好好学习,不要整天想入非非,怨天尤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等等,一通大道理了事。孔子教育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借事喻理,理有所托,理有载体。 二、向“死板的制度”说不 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这些“规矩”就如同国家的法律法规,是一个社会人应该遵守的为人底线,它不应该成为我们育人的标准。如果一个班主任总是拿“制度规矩”说事,用它来管理经营一个班级;如果一个国家,总是靠“法律法规”来维系,那,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我们的民众,就永远是游离于“为人底线”的投机者。我国古有“仁政治国”,今有“以德治国”,所以,对一个职高班级的经营,我们也要“以人为本”,切莫以“完善细化的校纪班规”作为管理育人的法宝。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言:“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作为班主任,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我们的学生总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大事不犯,小事不断;今天保证,明天涛声依旧。究其原因,无非是“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而已。“死板的制度”只能是班级管理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三、跟“现代教育资源”拥抱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学生还是学生,人还是人。社会怎么发展,时代怎么进步,人的品质追求不会改变,育人的本质不能改变。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勤苦耐劳、乐于助人、乐善好施……这些做人的品质,永远是我们教育者要追寻的育人内容和目标,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现在,我们班级管理、管理育人缺少“活水”的原因,不在内容,而在形式,在于形式的落伍,在于缺少“装老酒的新瓶子”,在于缺乏承载这些内容的有效地载体。高科技下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走进“现代”,与“现代教育资源”相拥。四、改革德育模式德育模式,是一个非常富有收缩性和弹性的概念。广而言之,是一种育人体系,包罗万象;狭而言之,是一种授予与接收的方式和方法,小到如何让授予者的一种想法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进接受者的内心深处,进而生根开花结果。所以,喜怒哀乐皆成文章,听说观演都是德育。高考及学生素质的原因,相对普高而言,职高更有时间与必要做好管理育人的工作,职高老师需要更多样的管理能力与方法,职高班主任更需要在管理上做好做足文章。现代教育技术下,我校良好的硬件设施,尤其是多媒体,为班级管理模式转变和构建全新的德育模式提供了可能与保障。 1.网罗天下。闲暇之余,点点鼠标,我们的德育素材就会扑面而来,我们只需做个有心人:下载,保存,归类,积累。一年来,我始终在坚持。歌曲、相声、小品、剧本、电影、演讲、百家讲坛、人与自然、交通事故、法治在线、国庆阅兵、北京奥运开幕式……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为一炉,如今,我的素材库里五味杂陈,应有尽有。为了便于使用,我把这些素材按照我们的德育主题进行了归类,如“感恩”主题中的材料有:歌曲《感恩的心》、《烛光里的妈妈》、《老爸老妈》、《儿行千里母担忧》、《常回家看看》,诗歌朗诵《游子吟》,邹越的演讲视频《爱父母》、《爱老师》,于丹的《论语》视频,还有平时翻阅的报刊杂志中的内容,语文教科书中的文学作品等等。可用之,尽收之。 2.借题发挥。有了好的素材,怎样用好它们,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非常关键,万不可目无章法,信手拈来,随心所欲。我的做法是以“三年规划”为“纲”,以“月母题”为“目”,以“周子题”为“柄”,借“教育主题”而发挥素材之作用,力求全盘统筹,前后兼顾,各种形式交错使用,既保证教育的连贯性,又保持教育的常新性;既要让学生有所料想,又要使他们喜出望外;既要追求形式的丰富,又要追求内容的深入。如在“诚实守信”月主题德育活动中,利用四次班队课,依次安排了如下做法:“于丹讲《论语》”视频观看,“诚实即老实”辩论赛,“诚实守信”现实案例视频观看,“诚实守信”演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为有了载德之物。 3.火上浇油。每次活动,作为班主任必须融入其中,跟自己的学生一起参与感受活动的喜怒哀乐,万不可袖手旁观、隔岸观火。在整个活动中,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的班主任,除了组织参与外,还要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所谓火上浇油,就是对活动实施适时恰当地推波助澜、煽风点火,以求活动质量的升华。这里必须强调的是“适时恰当”,也就是要把握好“火候”,“火候”把握不好,就会使这盘“大餐”变味。如我在“珍爱生命”月主题活动中,跟学生一起观看有关“惨烈的交通事故和给其亲人带来的无尽悲痛”的视频,当学生为悲惨的场景唏嘘哭泣时,我会暂停画面,播放悲伤的音乐,伴着音乐,我缓缓地,饱含深情地说:“谁说我们的生命只属于自己?拔尖的刹车声还在我们耳边环绕,一个鲜活的生命已悄然离世。逝者已去,却把无尽的泪水留给了生者。你听到了吗,那撕心裂肺的哭声?”话不多,却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教室里哭泣声一片。因为他们“入境”了。 4.润物无声。听一首至情的歌,我们会感动;看一部至真的电影,我们会流泪;我们常常会为情境中的事物而动容,其原因不在于道理的多与明,而在于“被感动”的东西在情境中,是鲜活的,是能够触及人的内心的。现实中,我们批评教育学生,有些学生有时也会潸然泪下,但这样的泪水,大部分是“被冤枉的泪”,即使“真泪”,也会很快被时光风干,因为是被植入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让人一生受用,不在于它让你明了了多少做人的道理,而在于它让你走进了“情境”。所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德育走进“情境”,以物载德,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感悟,去改变,去学习做人。“情境”育人,润物无声。 总之,在这个信息时代,德育也应该充分利用好时代信息与资源,展示时代特色。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是可以起效的,我们都应该尝试。职校,这个在教学方面相对宽松的环境,作为文化课的班主任老师,我们更不可缺少这种尝试。一年多的尝试,收获的不少。共同的话题多了,师生的交流多了;形式多样了,学生喜欢了;少了抱怨,多了支持。学生的认可,班级的变化,学校的肯定,让我满怀希望。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浅析谈少数民族大学生诚信教育 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诚信;教育 论文摘要:诚信是人生的通行证,只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获得他人和社会的信任,而这是成功的关键。本文从五个方面就少数民族大学生诚信教育谈了自己的观点。 民族大学生诚信状态及其成因总的来看,经过教育工作者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努力,诚信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整体诚信评价是好的,高等民族院校、民族班、民族预科等诚信教育的成果是显著和有目共睹的。但是,从事民族教育的广大教师都感到任重而道远,这项工作还需要长期抓下去,并且要采取适当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方法,避免形式化、教条化,融诚信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从具体事情入手,于微细处启发和培养诚信意识。要通过把诚信教育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践行能力,让他们在家庭、学校、社会中主动寻找自我诚信角色。 诚信关乎民族美德、民族命运,是人生的通行证,只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获得他人和社会的信任,而这是成功的关键。本文从五个方面就少数民族大学生诚信教育谈了自己的观点。 (1)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性,但其社会化并未完成。他们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仍有可变性。在诚信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学校要用诚信的事实和道理进行正面疏导,从而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积极性。 在社会崇尚金钱、权力的不良社会风气下,民族高等教育要排除这些不良影响,积极倡导中国传统美德,刻苦、勤奋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使他们养成严格要求自己,实事求是,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班级制度,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在此基础上进行诚信教育将会事半功倍。 (2)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加强宣传导向,批判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观念。在学校求知,是一个艰苦的学习过程。学习是苦根上结出来的甜果。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基础较差,学习上很吃力,在考试中就会出现作弊事件。当出现作弊情况时,一方面要对其行为提出严厉批评,视其作弊行为的程度给予各种处分,决不能姑息不管;另一方面,对基础差的学生要采取相应措施,鼓励他们勤学苦练,循序渐进,并且在学习上给予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取得进步,让他们明白考试作弊是很可耻的行为,以此为契机在全班开展诚信教育,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批判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观念,最终在班级中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 除此之外,还应致力于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把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加深学生对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 (3)诚信教育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流于形式,这样不仅培养不了学生诚信的优良品质,反而会让学生感到厌烦。诚信品质不可能一朝一夕培养起来,差学生不可能马上变好,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漫长而艰辛。只要我们看到学生有了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就要鼓励,允许他们再犯错误,不能一看见犯错误就一棍子打死。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以教师的诚信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穿插诚信教育,并持之以恒,方能有所收获。 (4)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民族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道德规范,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明守纪、诚实守信意识,营造和谐校园环境的意义重大的诚信教育工程。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本身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做到对待每一位同学都要公平公正;教师要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保持良好的师德,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观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高校还应致力于建设比较健康完善的教学环境,把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加深学生对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使学生能渐渐学会宽容和尊重,寻找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真诚。 (5)多列举真实事列,让学生了解失信后付出的惨重代价。事实甚于雄辩,事实教育深刻。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应多收集相关资料,定期展出失信所造成的惨重代价的相关展板;组织观看一些影像资料,让学生在反思中得到教育。 (6)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定期、全面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并定期向班级公布,促进学生诚信习惯养成,有助于在校民族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必将收到很好的效果,并且能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理念的提升与诚信氛围的营造。 (7)班主任工作在诚信教育中至关重要。班主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本着研究人、教育人、鼓舞人、培养人、塑造人的思想,做细致入微的工作,扭转班级学风,确保班级学习环境的优良等。而这些都是进行诚信教育的良好的前提。 总之,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诚信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德能兼备的合格人才,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浅析反思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教育 困境 反思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教育力度与取得成效之间不对等的困境。本文拟以独立学院学生为例,从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的外部表现和内部因素出发,通过反思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力图提高社会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认识,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的外部表现 1.诚信缺失负面效应。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教育力度和成效上存在不对等现象。而这种现象从根本上是由大学生诚信知行不一引发的。经走访和调查,大学生对诚信普遍持认同的态度,他们认识到诚信是一种美德是值得提倡的。但是,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上、工作中、生活里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诚信缺失更为突出。独立学院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弱,容易受社会上的许多不良风气的影响。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一些学生,缺乏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自私自利,思想颓废,缺乏诚信。“从道德心理的角度看,诚信就是一个由诚信需要、诚信动机、诚信行为及相关的心理反馈各因素交互综合作用的动态系统。”良好的诚信意识并不一定代表有良好的道德行为。诚信即使是大学生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但要真正将此行为准则付诸实践还必须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如对方的诚信度、事件的重要程度、自身的利益考虑等等。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才使得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与诚信意识不一致。而这种不一致就是大学生诚信教育不对称性的根本原因。 2.大学生诚信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无论是在学校、社会乃至学生及其家庭重视程度不够,这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处于困境状态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着重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等理想层次教育,弱化了道德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尤其在诚实、守信这种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诚信道德规范教育上力度不够。”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不成熟、不健全,存在着管理与教育的严重脱节,重视专业教育工作,轻视思想教育工作;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同时学校诚信教育“各自为战“较多,整体配合少,缺少联动,系统性不足。在家庭教育环境下,家长及学生较为重视学生本身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取,专业技能和素养的提高,就业是否理想等,对诚信教育认同和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的内因分析 1.社会“诚信危机”的负面作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文明程度还没有达到完美程度,人们的道德水平的提升滞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着制度、法律的不完善。相应的道德诚信约束机制不健全,致使社会失信现象屡见不鲜,进而引发以“诚信危机”为中心的社会道德危机。经济上急功近利,必然造成道德上唯利是图。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监察制度和道德约束体系不健全,市场缺乏了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使守信者未受到应有的鼓励和收益,而失信者未受到相应的惩罚。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人们的分辨是非的界限,形成一块道德灰色地带:失信者的收益高于失信成本,失信者有利可图。这种状况使得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大学生诚信教育必然受其影响。 2.家庭教育的诚信缺失。就目前来看,家庭教育存在诚信教育缺失现象,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年后出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是集万千宠爱为一身,家庭教育较为宽松。家长代为做作业、写作文现象屡见不鲜。独立学院学生,在高中成绩属于中下游,成绩普遍不好,作弊现象十分严重。家庭教育的诚信缺失是重要原因。一方面,家庭教育基本上是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惟一标准,对道德理念的培养视为可有可无。另一方面,父母自身的失信淡化了教育效果。有些家长在诚信意识和行为上不能成为子女的学习榜样。家长不良的示范、错误的引导使大学生对失信得利逐步产生认同,模糊了诚信和失信的道德界限,与诚信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 3.大学生价值观已基本固定。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的。大学生虽未正式踏入社会,但已通过各种途径接触、了解了社会。特别是在网络时代,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更为广泛。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深刻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难免使部分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甚至背离。当前社会价值趋向于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在实际行为中表现为唯利是图、背信弃义等。这种以个人物质利益为目的的价值追求、重利轻义的义利观念,直接左右着人们的经济行为与社会交往。有些大学生是非观念差,意志不够坚定,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影响,价值偏离正确方向。在处理社会与他人的关系时,以有利于自我为中心,可以不惜牺牲诚信道德准则为代价去实现自己的目的。这种实现价值的方法,助长了不讲诚信风气的形成,严重阻碍了思想政治工作中诚信教育的开展。 4.高校自身消极因素的影响。高校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诚信环境相对较好,但也并非是一尘不染。有些高校自身的一些不诚信行为,与大学生诚信教育形成悖论。有些高校管理领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和漏洞,如在招生中的暗箱操作、各类评优中的不正之风、学术研究中的失信、学术腐败等等。一些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职能部门也存在着工作松散、制度执行不力、监督不力现象,这就给一些不诚信的大学生带来了可乘之机,让失信有了得意滋生的空间。这些负面“示范”,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蔓延,对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的反思 1.高校的诚信教育能否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显而易见,答案是否定的。诚信观的形成是要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而诚信教育的实施时间越早对学生的诚信观形成的作用越明显。“我们的德育是倒金字塔的,幼儿园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小学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中学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大学进行文明礼貌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这说明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没有把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和心理成长规律,而导致大学生在认知上存在缺陷,导致诚信等道德问题的存在。大学生就像一张被社会上的种种虚假现象涂抹过的一张白纸。而让处在学校教育顶端的高等学校承担起“人之初”就应该重点从事的诚信教育,弥补诚信教育的先天不足,使白纸上已经存在的代表诚信观的线条回到它应该的位置上,这本身就是事倍功半的苦差事,也注定了高校的诚信教育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而不能彻底根除。 2.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困境 从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困境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要想从根本上摆脱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困境,必须具备相应的外部因素。第一,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依托社会大环境。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同时,培育社会诚信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在法制和道德上对诚信问题加以约束,形成奖惩分明的社会诚信氛围。第二,诚信的家庭氛围。家庭的对学生的诚信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长要用自己诚信的言行、高贵的品质影响学生,带动他们成长进步,形成将诚信的家庭氛围。第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诚信道德观念的形成的养成要从小做起。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无疑是诚信教育的最佳选择,大学生诚信教育才会事半功倍。第四,完善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要想走出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必须在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全面的、和谐的德育观。“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和谐德育过程中已经不可能截然分开,应该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成多经纬、多频道、多方位的德育组织网络,做到目标一致,相互沟通,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相互联动,形成合力,打一场持久的德育‘攻坚战’。”因此,要想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必须具备以上几个因素,形成一个家庭、学校、社会的诚信教育观。细细的对照各种因素,我们才发现,目前这些外部因素都不具备,大学生诚信教育很难走出目前的困境。 3.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继续存在,总体上说,高等学校的诚信教育是全面的、和谐的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应该诸多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放弃努力。具体而言,独立学院更应进行诚信教育:首先,新时代的大学生出现诚信缺失现象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必然存在的直接原因。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个集中学习的地方,是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修正不良观念和意识的理想环境。虽然,大学生诚信教育成效不尽如人意,但是,起码收到了一定成效。其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效用还没有完全实现。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不完善,制约其效用的发挥。尽快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迫在眉睫。再次,高校教育处于学校教育的最顶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前期学校教育的不足。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浅析当今大学生诚信危机与诚信教育探究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诚信危机;诚信教育 论文摘要:近年大学生诚信危机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给高等教育研究者提出了许多的新课题。本文指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所在,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集中表现和原因,并探讨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具体措施。 诚信,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乃至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的重要原因。是否诚信守信,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觉悟,更影响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发展。历史证明:不讲信誉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人,不讲信誉的民族是堕落的民族,不讲信誉的社会是混乱的社会,不讲信誉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然而纵观当今社会,学术腐败、科研浮躁,大学生诚信危机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给高等教育研究者提出了许多的新课题,研究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也就成了高等教育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诚信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曾几何时,诚信一直是被中国人视为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并被人们广泛地实践到修身立业之中,“曾子为子杀猪”、“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根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社会结构、凝聚力强大的传统文化和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可是存在于当今大学生群体当中的种种不诚信行为,却给祖国熠熠生辉的文化遗产蒙上了一层阴影。 毋庸置疑,当今社会正处于东西文化碰撞交融的高峰时期,许多异域文化对我们主体文化渗透速度之快,影响之大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尤其是受商品经济对校园环境带来的冲击,以及改革开放对我国的教育、经济和文化所带来的巨大变化,造成了一部分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道德信仰、思想意识上的困惑。他们身上传统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被打破了,混沌化了。作为国家的栋梁、祖国的希望、当代青年人中的优秀代表,大学生群体的诚信危机问题已迫在眉睫,诚信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集中表现 大学生道德滑坡,诚信缺失表征不一,纷繁复杂,几个集中的表现如下: (一)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学术抄袭司空见惯,简历注水花样百出,投机取巧追逐名利。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一个大学生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大学生的诚实更多地体现在学业、成绩上。然而大学生作弊现象在当今大学里已屡见不鲜:在网上下载资料,东拼西凑,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篇“优秀论文”;不少大学生在个人履历上大做手脚,遭致用人单位不满;在评奖评优,入党、竞选干部、保送研究生等问题上,一些大学生不是靠实力去争取,而是想方设法请客送礼,投机取巧拉关系。 (二)恶意拖欠学费。目前高校中大学生欠费问题成了一个烫手山芋,学校面对大量的农村学生和众多的父母为城市下岗职工的学生,不容易弄清谁是最困难的,加之学生开出家庭困难证明又相对容易,这就给有意欠费者有机可乘。大学生因拖欠贷款被告上法庭的情况几乎每年都有。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1%的比例。由于坏账率过高,去年4月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银行列入暂停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不免使家庭环境真正困难的学生更陷困境了。 (三)网络道德虚拟。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而最近几年其弊端越来越明显。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由于交往时人们行为的符号化,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各种丑恶行为是在鼠标的点击中发生的,而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最多的群体之一,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盲目信任对方,产生不良后果,甚至导致电脑犯罪,盗看他人电子邮件、网络诈骗等现象层出不穷。 (四)恋爱动机不纯。不少大学生对待恋爱不真心,呈现非责任化,多角恋爱,缺乏基本法律意识、道德修养。在大学生恋爱的动机系统中,性满足的动机、情感亲密的动机、自我确认、自我证明的动机,比结婚的动机占有更大的比例,毕业后结婚的比例只有10%。再加上其心理素质不高,恋爱不成,轻生自杀、伤害对方,几乎每所高校都有这样的事例,这其中,女大学生受到的伤害尤为严重。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诚信的缺失,追根溯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制约。虽然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些歪曲观念,如“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等心态也流传至今;再加上受西方思潮的影响,相当部分大学生迷失了自己,拼命透支自己已然不多的诚信。 (二)学校教育的滞后。现今的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德育工作依然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此外,长期以来不少学校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片面强调政治上的忠诚,而忽视基本诚信品质的培养,只片面强调理论的灌输,而缺乏现实意义的指导。 (三)家庭教育的缺乏。当代大学生被称为“90后”、“蜜糖里泡大的一代”,他们往往从小缺乏儿童伙伴,以自我为中心,造成不合群、自私、胆怯、不关心同伴等不良心理,缺乏责任意识。父母溺爱,只注重成绩,对孩子道德上的偏差不加管束,导致性格缺陷愈演愈烈。 (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当今大学生涉世未深,习惯了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规律,对社会和网络文化的的一些不良行为没有免疫力。虽然多数大学生对诚信道德基本准则讲起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因为只顾个人利益而与诚信原则背道而驰。 (五)国家约束机制的缺位。我国现在维系诚信主要靠约定俗成,当前社会上诚信缺失现象尤为严重。正因为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惩罚,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四、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具体措施 大学生群体是祖国未来建设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对其加强诚信教育意义深远。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国家应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完善的诚信约束制度。制度问题是一个“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对失信和守信分别对待,才能充分调动国民倡导诚信的积极性,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社会大环境,这也是建立法制社会的必然。 (二)高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起抓,切实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要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平等竞争的意识和独立自主的人格。从学校教育来看,首先,要将道德教育提高至与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并改变教育方式,由他律型变成自律型,加强诚信的实践性教育。其次,建议在高校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诚信教育的有关内容。最后,高校还应充分发挥校园网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开发健康积极的信息资源,使网络成为高校一个新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 (三)在广大高校中建立诚信档案制度。在高校普遍建立信用档案既有可能,也有必要。在大学师生中推行信用体系有着积极的引导意义。广大高校教师、学生是社会中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社会责任感较强的群体,在这一群体中率先构建信用体系相比社会其他群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为全社会逐步开展并推广这一价值体系奠定相当重要的思想基础。 多年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模式一直是一个封闭的固定模式。如果我们还要坚持一个封闭的、固定的传统模式,道德教育,特别是诚信教育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般虚无缥缈难以实践了,诚信品德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应该为受教育者搭起一个融各种信息为一体的德育平台,让受教育者无限度地吸收各类信息,让他们在社会实践这一大课堂中经受不同信息的冲击与洗礼,开阔价值视野,建构自己的道德观念和定位,自己的价值趋向;应该着眼于现实提升其基础品德的素质,即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和建设,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主选择能力,亦即选择个人应该确立的道德价值取向和自己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以达到我们所要求的道德规范标准。由此说来,当今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仍是举步维艰,仍需常抓不懈。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试析大学生诚信教育探析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教育 道德规范 论文摘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受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的影响,其诚信品质受到了挑战和质疑。针对这一社会问题,探究成因和提出纠正策略是积极的应对态度。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用,情感真诚,言行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断赋予诚信以新的内涵,诚信已成为新世纪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基石。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求知欲旺盛、进取心强,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是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却不容乐观。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还给高校的管理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探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中的诚信缺失现象 1.考试作弊现象严重 过去学生考试作弊被发现后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现在有些大学生即使自己不作弊,也不会指证别人作弊,甚至还为个人的作弊行为得逞而庆幸。在考试过程中,有的学生夹带与考试内容有关的书本、笔记,在考试中交换试卷或以借用工具书、文具等方式传递答案,利用上厕所的机会偷看有关资料,雇用“”代考等,作弊手段无奇不有。 2.恶意拖欠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本是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但是有的大学生却恶意拖欠贷款。他们毕业后不仅不积极偿还利息,也不偿还贷款本金,甚至个别学生在毕业后故意中断与学校的联系。还有些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为了个人或家庭的经济需要,用虚假证明材料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在获得贷款后没有按照借款协议要求使用贷款,而是将贷款用于其他消费。 3.就业当中的弄虚作假层出不穷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费尽心思、千方百计地“丰富”自己的简历。有些毕业生的确发展全面、非常优秀,不过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弄虚作假,例如:涂改学习成绩、伪造各种荣誉证书、夸大个人能力水平。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很多毕业生不认真分析自身的条件,也未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有机会就立即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一旦遇到条件更好的招聘单位,宁愿缴纳违约金也要毁约。 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诚信缺失的现象,网络盗窃、诈骗、诽谤、攻击,竞选千部以及发展党员过程中的弄虚作假,学术造假,窃抄袭等。这不仅有损大学生的整体形象,而且对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1.社会信用体制不健全,大学生诚信意识缺乏 在我国各项事业不断推进和发展过程中,有些制度和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例如:社会信用制度还不健全,社会信用对每个人的影响还不够直接和具体,人们还没有充分感受到社会信用体制对个人生活的保护与约束;诚信教育、监督、评价体系不健全,没有将诚信状况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致使诚信缺失对大学生的影响不深。 2.家庭中的诚信教育缺失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每一个家长对孩子都抱有很高的希望和无限美好的期待,但不是每一个家庭的教育都关注到孩子的全面发展。有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特别注重智育的发展,却忽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有的家长就有许多不诚信的恶习,如阳奉阴违、尔虞我诈、坑蒙拐骗、贪污腐败等,这些行为会在家庭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这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3.学校中的诚信教育缺乏实效 长期以来,高校对德育非常重视,但因为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不能与时俱进,导致德育的实效性不理想。教育内容还是以一般性的理论知识为主,而且多为传统的理论知识,不能和现实结合起来,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诚信教育的形式和方法还是以课堂教育为主,缺乏应有的实践环节;一些教师不能以身作则,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也起了负面作用。 4.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影响 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乐观向上、充满激情,注重良好品格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但他们的阅历浅,容易因受挫而产生消极的心态,出现“非此即彼”的两极化心理,也很容易造成从众心理,从而影响诚信品格的形成。另外,在求职就业方面,大学生比较注重专业对口,注重所选择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工作环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就业的难度。再加上他们缺乏吃苦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这也很容易让他们偏离诚信。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策略 1.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完善诚信监督机制 建立诚信档案,就是把学生的个人信息以及家庭信息进行详细统计,如户口所在地、个人身份证号码、家长身份证号码、个人联系方式、家长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通过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可以了解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表现,判断学生的诚信状况。学生的诚信状况要与发展党员、评优奖先、申请助学贷款、求职择业等联系起来。要加强对学生诚信档案的管理,档案记录要真实,不能流于形式,同时要有专人管理,还要有书面和电子信息,便于学生、教师、用人单位查询。 2.丰富诚信教育内容,注意教育形式和方法 大学生诚实守信应该具体体现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在学习方面,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作业,考试中没有作弊行为;在生活方面,艰苦朴素,合理消费,不以弄虚作假来获取国家奖助学金;在人际交往方面,不阳奉阴违、恶意中伤他人,要真诚待人、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在社会实践活动上,积极参加各类素质教育活动,在活动中遵守规则,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在求职择业中,要尊重个人实际情况,不夸大自己,向用人单位提供自己的真实材料。在开展诚信教育的途径上,高校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进行不同的形式设计。 3.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营造浓厚的诚信教育氛围 想要加强诚信教育就要让大学生认识到要想生存就必须诚信,要想发展就必须诚信。在政府层面,应该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诚信典型,倡导诚信美德。社会各个系统在择录大学毕业生时,应考虑毕业生的诚信状况,把诚信作为录用的必要条件。银行系统对有不诚信记录的毕业生要加强控制力度,对其与银行的交易要有一定的控制手段。加强对网络的管理,规范网络文化,弘扬诚信美德。同时,学校要充分发挥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主要优势,树立起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把诚信教育贯穿于思想教育、课堂教育、考试考勤、课外活动中。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诚信教育方面的引导作用。总之,只有使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的影响形成一股合力,才能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在诚信教育浓厚的氛围中,大学生就会发自内心地接受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并在实际行动中身体力行。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探析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系统的生态考量 摘要:加强诚信教育,对于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意义。重建大学生诚信系统应从整体着眼,进行生态考量,并且依据生态系统的原则,建立良性循环的诚信生态系统。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 生态系统 建构 诚信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以生态系统理论对大学生诚信进行考量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又一有效路径。 一、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生态内涵 1.生态的内涵 生态,又称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且有自动调节机制的统一整体。这一概念是1935年由英国生态学家泰勒斯(a·g·tansley)首先提出的。1949年,美国学者威廉·福格特(william faulcott)提出了生态平衡的概念,用以指自然环境没有遭受人类严重干扰的天然状态。 现代生态学在与自然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等渗透融合的同时,也与人文社会科学生机勃勃地交叉综合着,由此诞生了物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生物生态学、数学生态学、系统生态学、人类生态学、行为生态学、心理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经济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等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并迎来了从自然生态到社会生态的进化与发展,和由自然生态学向社会生态学的必然跃迁,从而开创了当代生态科学深入发展的新阶段。 2.诚信教育生态系统 “诚信”即“诚实、守信”,在个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中,“诚实守信”是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中国古代传统道德认为,一个人的言行如果失去了诚信原则,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诚”就是诚实、真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自欺、不欺人。《孟子·离娄上》篇中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认为诚是自然的根本规律,做诚实的人也是人的本性和必须遵循的原则。中国宋代著名思想家司马光强调,一个人一生如果能坚守一个“诚”字,他就必然成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信”就是守信,就是一言一行都要遵守自己的诺言。《论语·为政》篇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车兀,其何以行之哉?”孔子对信的形象比喻说明信在人际关系中是最关键的环节,缺少这个重要因素就无法做人。因此,不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凡是自己承诺的事情,就一定要使其实现。 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来分析和考察高校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把诚信,诚信关系运行问题视为一个系统,诚信也是一个具有许多生态学特征的范畴。诚信教育生态系统就是诚信教育实践与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在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交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稳定的系统。诚信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各种因素既自成系统,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一种因素的变动会影响到其他因素乃至整个系统。诚信教育生态系统既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等因素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系统内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使受教育者的情智和人格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诚信也是一种“生物”,它的命运如何,关键要看它所处的生态环境是否适宜它生存和发展,能否维持诚信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生态系统平衡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诚信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就是诚信教育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的整体互动,而个别的诚信教育活动或环境改造也无一不影响到诚信教育总目标的实现。这个原则要求我们要有整体关联的全局意识,把诚信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因素作为一个整体,在物物相关、事事相联思想的指导下,优化和利用环境因素,避免系统的分割和单方面着力的现象。第一,把德育和其他的教育活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互相呼应,获得整体效益。学生的诚信水平与学生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等因素密切相关,这就要求诚信教育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既要把诚信教育贯穿在学校所有课程之中和寓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同时诚信教育活动也要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第二,从诚信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来寻求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也要从整体上考虑,既注意从思想上加以引导,也要注意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和交往等方面出现的困难。只有从宏观、整体上着手,才能使各种工作形成合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在诚信教育的内容上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系统中的一分子,在保持个人的独 创性、主动性的前提下,要适应社会整体的需要,以推动社会大系统的良性发展为己任。 (二)开放性原则。诚信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组分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开放的。这就要求诚信教育内外系统都具有开放性。首先要实现诚信教育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开放。从生态学角度看来,诚信教育与环境构成一个密切不可分割的大系统,诚信教育不应躲避、也躲避不了环境。相反,我们应顺应生态系统开放性的要求,把诚信教育置于环境之中,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而诚信教育的任务就是根据环境的要求和条件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抵抗能力,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以自身的努力改善环境。因此,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还要依靠社会和家庭的共同促进。多种渠道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采用多种形式,有理论的灌输,有学生充分参与讨论,还有各种轻松活泼的课内外活动,在多种形式中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其次,诚信教育系统内部要实现多种形式、方法和渠道的融会和沟通,如高校之间、学科之间的广泛交流。 (三)多样性原则。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平衡的必要条件。多样性原则要求:第一,诚信教育内容的多样性。这要求我们结合我国的国情,确定诚信教育的内容。第二,诚信教育要求的层次性。学生个体诚信水平和发展阶段是多层次的,学生的诚信水平也不可能在完全划一的水平和发展阶段上。不同学生掌握的文化知识、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交友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就会形成不同层次的诚信意识。这就要求诚信教育应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相结合,区别不同的教育对象,根据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诚信教育要求。第三,诚信教育形式和手段的多样化。决定和影响诚信教育的因素是多元的,因此,应该改变单一的诚信教育形式,充分挖掘社会潜力,使各种教育形式形成合力增强诚信教育实效,避免出现目前“在学校里进一步,回到家庭退二步,踏上社会退三步”的不良现象。 (四)动态性原则。在高校诚信教育生态系统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经过长期的诚信教育实践探索而形成的。系统内部物质的循环、能量的转换、信息的交流达到一定的动态平衡。但生态理论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相对的平衡和动态的平衡,决定和影响德育的环境因素是多变的,环境的变迁不断为德育提出新的课题和提供新的工作条件。所以,德育系统应根据德育环境的发展变化及时转变观念,调整德育目标,更新教育方式方法。这就需要改变以往德育相对滞后于客观环境要求的情况,要求教育工作者有丰富的理论、敏锐的触角、准确地捕捉诚信生态系统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促进诚信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总之,以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维持诚信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是构建高校诚信教育生态系统的前提和基础。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浅谈中国传统诚信观与大学生诚信教育 论文关键词:诚信 传统道德 诚信教育 论文摘要: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注重诚信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中国传统的诚信观特点有二。一是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二是诚信是交友的基本道德准则.当代大学生诚信滑坡,迫切需要进行诫信教育.传统的诚信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从本体价值的高度来重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可以通过在大学普遍开设以诚信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努力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营造社会诚信的大环境等方式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参7. 1中国传统的诚信观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注重诚信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诚信作为一种美德被提倡和宣传,在我国有着非常漫长的历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它可以追溯到文明的源头.最早提到“诚”是古籍《尚书》,它是指人们笃信鬼神的虔诚.《周易》中的“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而对于“信”,早在《诗经》中有所涉及,《礼记·礼运》则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来描述原始社会的道德状况,以为讲信用重然诺,就可以创造和谐的社会.大约从先秦时期开始,就已经开始把“诚”与“信”连在一起使用,如《苟子·不苟》中有“诚信生神”一语.此后在其他时期的著作中,也不断出现“诚信”连用的情况.例如,成书于西汉时期的《盐铁论·世务》中讲:“诚信著乎天下.”唐代吴兢所撰写的《贞观政要》在卷五《诚信第十七》中讲:“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武则天也讲:“凡人之情,莫不爱于诚信.”.等等.北宋的周敦颐在《通书·诚下》中,总结了诚信的思想,提出“诚,五常之本,百行之原也”的命题,认为仁、义、礼、智、信及孝悌等一切有关伦理的行为,皆以真实无妄的“诚”为根本或本原. 也是从先秦开始,“诚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广泛深人的阐发.儒、道、法、墨等家都有论述或涉及.中国传统的诚信观可以做如下概括: 第一,诚信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准则.在“以人为本”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是很注重一个人做人为人是否诚实、真实.奉诚守信的人,可以得到人们的信任和器重,也可以给人以力量,而那些虚伪和狡诈的人,往往为人们所不齿,见到这种人,惟恐避之不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做人做事,都要讲究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第二,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本道德准则.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诚信二字,就成为我们古人信守的道德原则,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传统.传统道德观认为,讲信义是在正常社会交往中结交朋友的基本准则,强调朋友之间彼此信任,坦诚相待. 2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进行诚信教育 今天,“诚信”二字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都在呼唤诚信,同时也感受到自己的周遭生活缺失诚信.曾经一度被世人认为处于象牙塔的大学生们也不例外.据《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统计表明:中国青少年的诚信度随年龄的增长递减,大学阶段达到诚信的最低谷.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多年的诚信教育的苍白无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诚信危机非“一日之寒”,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实乃当务之急.大学生诚信滑坡现象明显. 大学生诚信滑坡现象的主要表现如下: (1)考试作弊.近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事例屡屡出现在我们身边.在大学校园里,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作弊形式也由过去的抄夹带、传答案等“秘密行动”发展到公开抄袭、集体作弊等,带手机,发短信,买答案,甚至找替考.尽管各高校采取了最严厉的处罚措施,但这股风头并没有被遏制住.时常听到严厉处分大学生考试舞弊被抓的报道,但考试舞弊风并未被遏制.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作弊现象强烈不满,要求改变这种现状.然当下大学的作弊率”仍居高不下,这在很大程度上和学分、奖学金有关,学生不辨是非不以之为耻,有个别大学生竟然还振振有词的美其名日为:上进心强,不甘落后.” (2)“借贷不还”.一是骗贷逃贷:部分大学生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借贷不还,甚至就不打算还.二是拖欠学费:家里按时给足了学费,结果被拿去吃喝玩乐谈朋友泡网吧,甚至从事赌博等违法行为,能拖就拖,能欠就欠,使许多高校每年被拖欠的学费一直呈递增趋势. (3)骗取特困生奖学金.目前许多高校对特贫困生有优待政策,某些大学生就千方百计弄假证明谎称特困,骗取特贫困生奖学金. (4)制作假求职简历.调查还发现,作假不单单是改成绩.有60%大学生认为,在就业应聘时“简历不作假、典型一大傻.”很多大学生认为,改简历是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 (5)频繁跳槽.2005年6月,北京96家用人单位的统计显示,毕业生毕业后3年内跳槽率达到70%.有人认为这是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对所在单位不负责任:“短时间内频繁跳槽,很难深入了解一个公司或者行业,新的单位也会怀疑你的诚信和忠诚度,对以后工作不利.”而大学生则辩解,工作环境和预期目标相距甚远、个人能力得不到施展、待遇偏低是迫使他们频换工作的主要原因.不少毕业生以工作轻松、条件舒适、待遇好、工资高为择业标准;有的把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改为“到拿钱最多的地方去”;有的甚至放弃所学专业到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和大城市去改行也不愿到人才奇缺的最能发挥专业才能的地区建功立业. 大家认为大学校园是一块“净土”,可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这些不诚信甚至违纪违法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许多事情剐发生时都很小,但如果都不以“恶小而为之”,不加注意,不加约束,不自省而改正,就容易变成“问题”,日后走上社会,就可能沿袭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人们常说当代大学生是“社会骄子”、“时代精英”,可是,为什么恰恰这个“精英”群体其诚信状况会出现这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呢? 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对大学生进行传统诚信观教育,框正大学生不诚信行为就迫在眉睫了. 3利用中国传统的诚信观,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3.i传统诚信观教育对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价值 传统的诚信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从本体价值的高度来重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传统的诚信观是一种精神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资源.传统诚信,是大学生立身行事的目标和归属,是终身追求的崇高道德境界;而在很多大学生眼里,讲诚信有着突出的功利倾向,将诚信价值降为工具性的,使诚信成为一种有条件的接受.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劝诫所说:“要记住,信用就是金钱……只要一个人信用好,信誉高,并且善于用钱,这种所得的总额就会相当可观”“以遵守诺言而按时付款而著称的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凑集到他的朋友们省下的钱.”马克斯·韦伯对此的评论是:“富兰克林的全部道德态度,都带有功利主义色彩.诚实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可以保证信用.”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诚信行为给大学生们带来正面评价或利益并不是必然的,有些时候,付出了诚信,可能收获了欺骗;也可能期望得到诚信,而自己却不履行诚信.诸如此类.在这样的情形下,用功利主义的观点去说服人们诚信是苍白无力的,只有在那些形成坚定的道德共识和良好的信用秩序的社会中,诚信才可能对每个人有利.传统诚信观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摆在事业成就之上.《易经》说“君子进德修业”,君子既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又要有事业上的成就.《左传》云:“太上有立德,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主张把立德放在首位.《孟子》也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强调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诚信”是道德修养的第一要义,“诚其义”是正心、修身和治国的先决条件.在先贤哲人看来,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伦理道德.学会做人,就是提高人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以达到理想人格.在他们设计的理想人格中,期待着人们改恶从善,提高道德修养,从而有利于人自身和整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古人把修身立德当作人生价值的第一追求.由此可见,传统诚信观,是不假外求而自备于心的德性,是人们内心信念的自律觉悟,而不是什么外在的动机和功利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诚信的道德修养具有可资借鉴的现代价值,也就是说,传统道德的诚信所倡导的求实、求真、守信、重诺的精神,也是今天高校校园的大学生们所应崇尚和追求的道德境界. 3.2利用传统诚信观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1)在大学普遍开设以诚信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三十条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当前,在大学教育中,经济、法律等应用学科备受青睐,而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为使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和更新发展,大学应普遍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根据情况可将以诚信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并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在学生的基础课中增加有关的通识类课程,从而为大学生较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供必要的课程平台,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以诚信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精华,进而弘扬传统美德,增强诚信意识. (2)努力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水平.由于历史的原因,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目前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难以很好地承担传统文化教学的任务,因此,必须从培训教师人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派出学习、资助课题、与文化单位交流研讨等形式,建设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学历高水平的专家型的大学教师队伍,并造就一批国学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带头人,培养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学术骨干. (3)重视社会诚信环境的营造.首先要优化社会大环境.全社会上下一致,共同努力,清除党内不正之风行业不正之风和各种腐败现象,创造一个优良的诚信社会大环境.‘其次,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精神文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诚信程度.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困惑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大学生成长中的一种客观存在,也是经济转型在人们意识形态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如何走出困惑,踏上坦途,是一项复杂工程,需要各方面的综合努力才能完成.今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善,再辅之以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大学生的诚信水准一定会有所提高.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浅析特区高职院校大学生考试违纪现象与诚信教育建设研究 论文关键词:特区;高校;大学生;考试违纪;诚信教育 论文摘要:在社会各类考试中考试违纪现象普遍存在,特区高校之中也非常突出。考试违纪不但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良好学风考风的建设,而且影响高校的诚信道德建设。本文阐述了特区高职院校大学生考试违纪现象及其特点,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并就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进行了探讨。 当前特区高职院校中考试违纪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大学生“铤而走险”“前仆后继”“屡出新招”“花样繁多”,这种屡禁不止的违纪现象成为影响特区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主要原因,也使得整个学校诚信体系、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更为困难,应当引起高职院校教育者、管理者的重视与关注。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大学生诚信度要和社会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并能积极推动社会和时代的进步。大学生的诚信、守信行为,无论是对促进高校和谐发展还是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拟从大学生考试违纪现象,浅析高校的诚信教育建设。 一、特区高职院校大学生考试违纪现象和特点 1.现象。目前在特区高校中大学生考试违纪现象屡禁不止、层出不穷。就考试违纪结果而言,考试违纪可分为考试违纪和考试作弊。学生的考试违纪行为表现有:学生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下同)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等。 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要行为有:携带与考试内容有关的文字材料或者存有与考试内容有关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有关的资料的;抢夺、窃取他人试卷、答卷或者强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的;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的;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的。 2.特点。大学生违纪现象显现出新的特点:一是数量上呈上升趋势,如近三年考试违纪作弊处分的比例分别占全校违纪处分的32%、51.6%、55%。二是手段上越来越高明,越来越现代化。如近三年来使用高端通讯设备的违纪和作弊行为达50%以上。三是性别差异减少,如近三年女生由原来的占20%左右比例上升到40%左右。四是文理科生差异减少,近三年来理科与文科学生违纪作弊的差距由原来的30%左右缩减到15%左右。五是科目上公共课与专业课平分秋色,专业课考试中违纪的比例逐年上升。 大学生考试违纪现象已经成为学校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社会不正当竞争现象和行为在校园的折射,它已成为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健康成长的严重障碍,严重败坏了学校和社会风气,是对诚信的践踏,是对学校和社会诚信教育的巨大挑战。诚信缺失的大学生走上社会,将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特区高职院校大学生考试违纪的原因分析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及与学生座谈,并结合时代特点,认为特区高职院校大学生考试违纪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诸多现实原因。 1.学生本身素质的影响。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及部分学生基础差,学习压力大是学生考试违纪的主观因素。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自己不严格要求,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如获得奖助贷学金、不重修等;有些学生讲义气帮助朋友,从而考试违纪。考试违纪对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有的甚至为此受到处分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2.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趋利性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社会上存在的许多不良社会风气、弄虚作假等现象不可避免地对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使部分大学生失去了对不当行为的耻辱感,表现在考试中便是不以考试违纪作弊为耻,反以获取分数为荣。此外社会、学校师长及家长的垂范作用失范,也对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 3.直接因素的影响。在考试过程中监考老师的考场管理不严格,往往成为引发考试违纪的主要原因,有的学生认为,在以前的考试中,由于一些监考老师要求不严格,有些人违纪,没有被处理,自己就效仿,这样在学生中就形成“不抄就吃亏”的心理,影响极为恶劣。 三、特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考试违纪现象和行为的态度分析 通过走访特区高职院校大学生,调查他们对考试违纪现象和行为的态度,分析主要表现有: 1.认为考试违纪现象和行为是不正常的,是不诚信的表现,持反对态度,看到会坚决制止。持此类观点的学生认为用违纪获得分数的行为是对态度端正、认真学习的学生的不公平,倡议对违纪行为要严惩。 2.认为考试违纪现象和行为是不正常的,是不诚信的表现,持否定态度,但是看到不会去管。持此类观点的学生认为考试违纪是学校教育中的一种现象,自己没有违纪就和自己没有关系,出现这种情况,学校按规则处理就可以了。 3.认为考试违纪现象和行为是正常的,是一种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一种行为,持同情态度。持此类观点的学生认为考试违纪不失为一种应试手段,出现这种情况,建议采用比较宽容的处理方式。 调查显示,特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考试违纪现象和行为持反对和否定态度的占主流,说明大部分大学生是非观和诚信观是积极向上的,只要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引导和规范下,考试违纪的现象和行为会逐渐减少的。 四、特区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建设的几点思考 1.建立健全诚信体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刹住高等学校考试作弊歪风的紧急通知》中指出考试作弊实质上是一个诚信问题。学校要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建立“诚信档案”,以将学生在校的操行纪录作为其主要内容,成为学生进入各行各业的“通行证”。通过全社会诚信体制的建立与对接,使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诚信是作人之根本,大学生要做到讲诚信。要在高校中形成一种讲诚信光荣,弄虚作假可耻的和谐氛围。 2.建立完善的引导宣传机制。首先要加强诚信道德正面教育,对于良好的诚信现象和行为给予宏扬宣传,对于不诚信的现象和行为给予坚决的惩处和批判;诚信教育宣传要结合学生特点及学习、生活实际,组织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切实体会到诚信做人的益处,把学会如何做人与塑造完善人格结合起来,从自身做起,杜绝不诚信的行为,做文明大学生。 3.强化学生诚信教育的主体意识。学生本身是诚信教育的主体,不是被动的客体。诚信道德不仅仅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大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要激发大学生对诚信教育参与的积极性与主体意识,提高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境界和发展水平,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体意识,从而成为诚信道德的宣传队和示范者。 4.强化高校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学高为师,身高为范。教育者应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高校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的职业意识、责任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水平,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知荣明耻、严于律己、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教师队伍,以自身良好形象引导学生,成为学生的楷模。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大学生诚信教育探究 [摘要]在大学生中倡导诚信教育,高校应将德育教育作为重点。因此,在认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强化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 影响 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基础性行为,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诚信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和未来,是建设的主力军,也是人类文明和知识的传承者。 中国高等教育从诞生之日起,一直非常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的教化和人格的塑造,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与就业形式多样化日趋显著,这些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特别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使得一些人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选择了见利忘义,一段时期内社会上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传销及诈骗案屡见报端,甚至个别政府官员大搞权钱交易,使得传统的道德文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导致社会诚信出现了信任危机,并迅速影响了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集中表现为,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甚至演化到拒不归还助学贷款等,类似的不诚信行为比比皆是。诚信问题已然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用积极、理性的心态分析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状况和原因,并从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层面出发,深入探究大学生诚信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也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 1.市场经济对大学生诚信的影响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学生越来越广泛地接触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也使得一些大学生受到不良现象的侵蚀和腐化。如果大学生缺乏对这些不良现象的批判和抵制,就会慢慢的向不守诚信的方向发展。更主要的是由于目前国家部分法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低下等问题在罪与非罪之间留下了大片的空白地带,导致社会失信成本极低,为了追求短期效应,会有人去以身试法。 2.家庭教育对大学生诚信的影响 家庭是大学生接触最多的社会环境,有些家长把错误的思想灌输给孩子,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的成绩和日常生活,忽视了对于孩子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有些家长虽然意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有意识的去培养,但是方法不当。这些做法都会对大学生诚信品质培养产生不良的影响,并很难在日后的教育中纠正。 3.大学生自身因素对诚信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优越的生活习惯及条件使其逐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高校自扩招后,生源良莠不齐,部分学生调控能力差,从众心理较强,导致诚信缺失。 4.高校诚信教育体制不健全对大学生诚信的影响 基础教育中学校过分重视学生的升学率,进入高校后学校的教学计划自始至终偏重学生的求知能力,而大大忽视了“育人”的重要性。很多高校没有开设诚信教育课,而现有的德育教育与经济发展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教学与育人分离、重灌输轻引导,加之高校对于大学生的行为管理宽松,导致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凸显。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1.增强诚信教育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高校是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推行素质教育,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的结合起来,把诚信教育落实到高校工作的具体工作中去。诚信教育要与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机融合,以便提高整体的教育效果。高校可依托校园网、广播、橱窗、海报和讲座等多种宣传方式为切入点,为诚信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发展。 2.重视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诚信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正所谓为人师表,高校教师要带头守诚信,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须先做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教师高尚的品行、独具的人格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教师要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坚持实事求是、平等讨论来教育学生。广大教师也要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信服于学生,推动高校学生的诚信教育。 3.以“两课”为依托,把诚信教育引入课堂 把诚信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或者开设专门的诚信教育课,是使学生系统、全面认识诚信的良好途径。而且,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有机结合,既可以充实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内涵,又能教会学生如何主动适应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不至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自己,甚至言而无信。 4.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 诚信在西方国家已有百年的历史,并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风气,信用档案已经成为西方人的代名词。对于大学生来说,高校应建立与现行的档案同等重要的学生个人永久性信用档案,并公开诚信档案,可在适当的时候供人查询以及同学之间相互监督。诚信档案应由高校专门人员填写,主要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情况,并将此与其在校期间的各类评优、贷款、就业等直接挂钩。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增强诚信观念,积累守信记录,塑造良好的信用形象,才能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诚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要求,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高校需要通过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法规制度,使大学生树立“有信用者荣,无信用者耻”的观念,使诚信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追求,这将为信用社会的建立奠定良好的社会诚信基石。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浅析从大学生诚信缺失谈高校图书馆诚信教育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缺失 高校图书馆 诚信教育 论文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着力加强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当前大学生诚信状况多样化,结合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创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在人类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均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方面。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其诚信教育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方面 当前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体现在思想观、价值观等各个方面: 1.破坏公共环境。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研究的重要场所,其环境保持安定有序是图书馆最基本要求。可是部分学生进入图书馆内时不讲公共卫生,衣着不整、大声喧哗、随地乱丢杂物、吃东西、有的甚至在室内接收手机等。 2.书刊错架乱架现象严重。当前大部分图书馆采取开架借阅,读者可以自由借阅,极大方便了读者,但是部分学生不了解图书馆的这一服务模式,不尊重工作人员的劳动,取下书架的图书随手乱放,造成错架乱架现象,影响他人查找,也加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3.逾期不还现象不止。由于图书馆的图书是有限的,为了加快图书的流通,提高利用率,维护大多数学生的权益,图书馆对不同专业制定了借阅期限管理制度,对逾期不还者进行一定的处罚。但逾期不还的情况仍很严重。 4.污损书刊现象严重。部分学生随意在书刊上涂划或自以为是进行所谓批注,甚至是将自己所需的知识内容剪裁、撕去,使部分图书特别是时尚杂志面目全非,破坏率及高。 5.书刊丢失不断:书刊丢失是图书馆常见的现象,尽管丢书并非读者的主观意愿,但是也不排除部分读者在图书保管上的主观过失,甚至谎称丢书而恶意占有对自己有特别价值的图书。另外,竟然有学生在不办理借阅手续的情况下将书带出书库,窃为己有。 6.网络诚信缺失。目前网络道德缺失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新现象。在电子阅览室,恶意下载软件并运行,造成机器故障或破坏局域网,严重的造成网络瘫痪;个别学生未经允许通过非法帐号或盗用他人帐号进入网络,浏览不健康的内容等行为。这些都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令人担忧的思想道德状况。 二、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行为、思想和价值观等方面出现了多元化,在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主要影响如下: (一)社会转型对大学生诚信的影响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1]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讲求公平公正、开拓进取等观念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主流。但是市场经济带有的功利性和竞争性,在一定程度上使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泛滥;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新的道德体系构建不健全,这在一定时期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转变,甚至造成部分大学生理想和信念的危机,从而导致了诚信的滑坡。 (二)高校德育教育滞后的影响 首先是德育教育内容滞后。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不能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教育内容过多地停留在课本上。其次是道德教育的方法滞后,简单说教,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道德知识的传授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更为重要的是道德行为的养成。我们进行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而在道德教育中,却偏偏缺少了这一重要的环节;有些德育教育工作者缺乏应有的工作热情;这些都对大学生的诚信观念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三)信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影响 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管理制度的建设比较落后,特别是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对于个人的诚信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惩戒机制;同样,在高校里,自律性强、诚实守信的学生,往往得不到鼓励;而对那些不讲诚信、善于投机取巧者,学校和社会也没能给予应有的法纪处分和道德谴责。种种原因致使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 (四)图书馆管理及服务欠缺的影响 当前,高校图书馆制度存在不合理化。在许多大学图书馆中,借书证就分了多种,比如老师的借书证能借30本,研究生的借书证能借20本,本科生的借书证只能借8本了,借阅时间的长短也不同。某些阅览室只有老师能进,一些则只有老师和研究生能进,学生面对不平等的对待,难免会做出失信的行为。 三、图书馆诚信教育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诚信教育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图书馆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是诚信教育的重要阵地。 (一)图书馆应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宣传工作 图书馆诚信建设,观念是先导。而一个人的观念的形成包括个人及环境两种因素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则必须重视图书馆环境诚信教育。充分利用馆设做学术报告、开办展览厅,聘请专家讲授从诚信的现象讲到诚信的意义以及不诚信的危害,让大学生明白诚信的内涵,用事实案例使同学们受到启发。在同学中形成“人人谈诚信,处处讲诚信”的氛围和“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的校园风气。因此加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是我们解决当前难题,完成历史使命的重要途径。[2] (二)建立读者诚信档案,强化读者诚信观 所谓的惩罚机制就是公开单位及个人的不良信用记录,使不讲信用的人不能方便地生活在社会上,所以机制是信用管理的杀手锏。在图书馆的管理数据库中,保存着读者的借还书记录,我们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形成读者的图书馆信用档案。内容包括借还书次数及有无偷书行为等。高校图书馆可以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考虑公开有不良记录的读者名字,并制定相应的惩罚规则。只有让失信的学生付出一定的代价,他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对信用记录良好的学生则给予奖励。只有这样才更能激发出学生的诚信观念,形成诚信的良性循环机制。只有这样,图书馆的诚信教育职能才能落到实处。 (三)树图书馆诚信形象 首先是馆员要诚实守信地为读者服务,自觉地把诚信问题与工作职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言传身教,用诚信的人格为学生树立榜样。馆员与读者之间互相理解,从而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其次是图书馆要讲诚信,办事要公平。如图书馆窗口应全面的对读者开放,我们不能因为图书的珍贵,就限制部分大学生阅读。服务质量是图书馆的生命力,也是诚信原则最直观的体现。这就要求图书馆应以人为本、以诚信为本,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 总之,图书馆不仅要诚信服务于读者,更要带动大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思想观,使图书馆的诚信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只有形成一种合力,我们大学生才能成为讲诚信的一代,我们的社会才能成为诚信、和谐的社会。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浅析后金融危机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思考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 大学生 诚信教育 论文摘要: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国内大学生诚信教育带来了挑战。高校必须加强诚信教育理念创新、诚信教育方法创新、诚信教育管理创新和诚信教育资源整合创新,才能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紧迫性 2008年,一场由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经济领域和相关产业造成巨大冲击。虽然这次金融危机已经进入尾声,但以美国为首的救援仍在继续,世界各地依然笼罩在危机的阴影之下。无论政界、商界还是学界,都对这场来势汹汹的危机始料不及,对后危机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变化也难以预料、众说纷纭。在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空前紧密,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下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中国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不能独善其身。而作为社会生活一个重要的方面,中国教育包括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也将直面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挑战。 首先,金融危机对高校的影响体现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对一些地区、行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2010年初,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番禺人才专场在大学城举行,共有200多家企业单位提供近1000个岗位,而入场求职的毕业生超过10000人。当然,大学生就业紧张状况也与前几年高校规模逐年扩大有一定关系。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2009年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致使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大幅度增加,而社会需求量相对不足,导致了供需总量上的矛盾,而金融危机的来临将使这一矛盾进一步加剧。这就意味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更激烈,门槛会更高,想要胜出,得到职位,就要有更强的能力并付出更大的努力。 其次,金融危机对高校的影响体现在各种不良思潮的泛滥上。当前,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影响,东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念、民族文化等在全方位、多层面上相互碰撞和渗透,必将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道德的批判与继承,冲突与挣扎在大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充分。一方面他们有创新与突破的渴求,但另一方面,他们又生活在既有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方式之中。由于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更新和替代的速度加快,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潮的渗入容易导致大学生思想出现混乱。目前这场席卷全球的世界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领域的信用失范引起的,贷款人的失信、金融诈骗的涌现、华尔街金融地位坍塌以及实体经济中的贪婪,金融危机在冲击整个世界经济领域的同时,也在深刻地冲击全球的人文价值观。金融秩序是建立在契约精神和诚信基础之上的,而金融危机对诚信伦理的破坏导致社会思想混乱,各种不良思潮的兴起,对当今国内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在各种不同社会思潮的影响下,高校大学生在信念认识上出现了一些模糊,甚至存在错误认识,在价值观念与道德行为方面存在失衡现象,如急功近利倾向较为突出、不讲信用现象泛滥。表现在一是学业上弄虚作假,如剽窃论文、考试作弊;二是在就业上不实事求是,而是夸大其辞,甚至无中生有地杜撰自己的实践经历;二是出现诚信德育无用论,只学习技能性适用性知识,导致部分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专业知识合格而道德水准低下的局面,尤其是诚信观念薄弱。这些问题的存在,警示我们必须全面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对象的主体,是我国未来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活跃分子,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大学生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也是继承民族优良传统形成精神支柱的重要阶段,此时的伦理素质教育将对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缺乏,而且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理论教学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的过程,而不注重提高其内在认知水平,这是当今高校德育困惑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必须改变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方式的路径依赖,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德育环境等环节中全方位改革,寻求提升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创新 诚信教育是塑造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而创新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在要求。大学生诚信教育要面对后金融危机时期文化环境的巨大变化,必须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经验,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发展。 其一,要加强诚信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教育实践行为,并决定着教育实践行为的有效性。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要廓清那些过时、僵化的思想,确立开放的、发展的、多维度的、不断创新的诚信教育观,增强诚信教育的前瞻性、预见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理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已经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与父辈们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他们在思想意识上少了许多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更关心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正义的追求。大学生诚信教育不应该以圣人、神人、至人的形象去要求现实的人,而是以关注人的生活为核心内容,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本性,引导人的正当欲望,解决人的精神激励、灵魂塑造和品格提升问题,实现“通其情、达其理、导其行”的目的。二是要树立开放性的教育理念。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作为社会个体的个人无法拒绝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浪潮的冲击,特别是西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对个人的影响无处不在,潜移默化,世界互联网的作用更是加剧了这种渗透与辐射。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必须适应这种变化,要避免把学校与社会分开,关门进行诚信教育的做法,要以宽容的心态来接受西方的道德形式,注重在批判的基础上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华。 其二,要加强诚信教育方法创新。今天的大学生不再是过去那种信息渠道单一、易于引导灌输的大学生,而是信息来源丰富,思想倾向复杂的活跃群体,这就要求诚信教育必须彻底改变过去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方式,而应从认知性教育到情感性教育、从语言性教育到活动性教育、从灌输性教育到对话性教育、从模式化教育到个性化教育等多种方式的综合。一是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一直是我国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具体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规则和国家倡导的价值观,但要避免一味的“满堂灌”,教师要注意引入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引导为要务的教学方式,它注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注重运用类比推理、运用假言命题,将一些较为抽象的、深奥的理论用一些较为浅显的示例和具体的情境表达出来,引导学生透过问题、透过实例思考深层理论、思考事物的本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学生的实际,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模糊认识以及他们所关心的政治、经济和时事方面的敏感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而不是局限于教材,一味照本宣科。要注意采用讨论、阅读、录像、表演、辩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二是开展多种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一所好学校的全面而正常的课外生活,会比一些反复灌输道德观念或社会意识的特定课程更能使学生建立起理想信念和培养健全的性格。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大致可分为思想政治性的、学术知识性的、文娱体育性的和服务性的四类,这些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可以从中反映学生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它们为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高校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尽可能为学生课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施,派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指导,使学生的诚信素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不断得到提高。 其三,要加强诚信教育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诚信教育考核创新,二是教育者评价体系创新,三是建立大学生诚信奖惩机制。在大学生诚信教育考核上,由于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相对于智育和体育来说,有其在内容和方法上的特殊要求,不能简单地将伦理课的考试成绩作为学生伦理素质的单一衡量指标,还应该根据其表现出来的思想素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形成客观的权威认定,从而促进学生的诚信素质的提高。在教育者评价体系上,主要从科学选取评价主体着手,对教育者的评价考核既不能仅由学校相关管理机构说了算,也不能仅由教育者自己说了算,合理的评价主体结构应该是一个由教育者、学校、学生三方共同组成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主体结构。此外,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还要建立有利于诚信教育的奖惩机制,把教育与处罚有机结合,一方面,要以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对诚信的行为予以鼓励,在高校建立起一系列的诚信评价体系,如对诚信评价好的学生给予参评优秀的资格等,从而鼓励大学生特殊群体学生自觉地培养诚信品质;另一方面,对失信要要予以一定的批评和教育,甚至处罚,从而起到相应的警戒作用。 其四,要加强诚信教育资源整合创新。一是要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载体的多样化。大学生诚信教育不是只关乎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工作,它还应该渗透到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因此,其教育载体除了专门的德育课堂之外,还要包括其它专业课课堂;除了系统的课堂讲授之外,还要包括网络、电视、校园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二是要强化诚信教育中教师的表率作用。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好表率。教师良好品德将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产生巨大影响。高校要努力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做到教书育人、环境育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陶冶,不知不觉中得到道德升华。三是要加强学校与外界的联合。除了学校之外,政府机关、社团组织、家庭和企业都应为大学生诚信教育做出努力。只要社会各方加强沟通和互动,注重分工与合作,齐心协力,大学生诚信教育将获得实质性的改善。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浅析国家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论文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诚信教育 现状 成因 论文摘要: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增强“教育机会均等”的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国家助学贷款改变了很多贫困生的命运,现已成为资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方式。但在多年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诚信缺失的问题,还贷违约现象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现状出发,分析助学贷款中问题存在的原因,以便更好地研究大学生助学贷款中的诚信教育问题。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个人的道德品质,做人是否诚信,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修养和人格高低的集中体现,是能否赢得别人尊重和赞美的依据标准,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和修己待人之方,是组织兴业之基和获得成功的保障,也是政府建树自身形象、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根本。[1]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因此,坚持诚实守信,能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由于教学制度的改革、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高校贫困生现象已日益突出,大学生缺乏诚实信用的品质和不良行为已日益严重,在高校助学贷款中尤为明显。注重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特别是助学贷款中的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 国家助学贷款(national loan for schooling)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重大措施,是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公平教育的保障。[2]国家助学贷款(national loan for schooling)是一种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部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贫困学生的银行贷款,[3]目的是帮助普通高等学校的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以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加快人才培养的一项战略举措,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和“惠民”活动,它的广泛实施和发展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4]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贫困生比例是24%,特困生比例是10%,经过长期以来的发展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相结合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其中“贷”主要指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体系的主要形式。国家助学贷款自从1999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帮助了一批又一批的贫困学子完成了学业。但国家助贷款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在2003年,国家助学贷款迎来第一个还贷高潮,但由于违约率及违约人数双双超过20%,西安交通大学成为全国第一个停贷的高校,随后各贷款银行纷纷提出停贷。为此,国家在2004年9月出台了助学贷款新政策,实行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由国家贴息,延长还款期限,对贷款银行实行风险补偿金等措施,以保证助学贷款工作的继续深入开展。尤其是近两年来,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广泛开展,许多高校借此为贫困生开通“绿色通道”以保证贫困新生顺利入学。但大学生诚信意识差、诚信道德低、诚信缺失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国家助学贷款有效推进的最大“瓶颈”,由此而引发了大学生的信用危机。据银行方面反映,不少高校毕业生贷款违约率达20%,有的高校甚至高达40%—50%,全国助学贷款平均违约率高达28.4%,远远高于17%的国际平均水平,超过了银行放贷款的风险底线,高校毕业生拖欠还款、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诚信缺失等问题,已使许多银行动摇了继续进行国家助学贷款的信心,有的银行甚至停止了国家助学贷款审批发放的工作。 可见针对助学贷款的诚信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相关助学贷款部门必须正视和急需解决的一个紧急任务,各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诚信教育这一热点话题,充分了解国家助学贷款施行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这对提高大学生诚信品质,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有效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国家助学贷款诚信缺失的成因 1.学校诚信教育的薄弱和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 首先,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当代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思想教育的同时也受到了外来思想的冲击。西方文化和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不断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逐渐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使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受资本主义某些不良风气的毒害。高校作为社会的缩影,也深受其影响。目前我国各级教育部门虽然都极力推行“素质”教育政策,但我国教育机制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虽然口头上说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但仍重视“智育”轻“德育”,尤其是诚信等德育内容受到了严重的忽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极其严重。 其次,在教育方法上,片面强调以灌输、说教为主,不重视实践教育和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诚信教育只停留在口头上,流于形式化、抽象化,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培养,不能在实践中真正地指导学生。 最后,家庭环境对学生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影响,也是诚信培养的重要基地。[5]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诚信品质、诚信教育意识、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由于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竞争的激烈,不少家庭教育存在“重智力,轻品质”的现象,注重于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注重品格塑造和诚信品质的教育,造成了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偏差,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有的家长虽然意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孩子,但教育效果不佳;有的家长自己在行为举止上不能作榜样,做一些弄虚作假的事,让孩子过早接触到社会阴暗面,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一些不诚信行为不但不教育,反而认为是聪明伶俐、能干的表现。 以上都是影响大学生诚信品质,导致诚信缺失的原因。 2.大学生自身诚信意识的淡薄和还贷能力的不足 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道德品质的滑坡、自身能力的不足是导致其诚信缺失的内在原因。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生活经历较为简单,自控能力相对较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缺乏理性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辨别的能力,对道德的认识存在偏差,进入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容易随波逐流,迷失方向,为一己私欲将诚信抛到脑后,放弃诚信原则。这些不成熟的心理导致错误的意识和行为,造成了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中遭遇诚信的危机,出现了恶意违约、拖欠还款、拒绝还贷、弄虚作假等现象。 此外,就是当代大学生还款能力不足,被迫违约。这部分大学生具备诚信素养、还贷意识和贷款的基本知识,并无意拖欠国家助学贷款。但随着高校连年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迅速增长,岗位供需矛盾加剧,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6]以至于部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然而,大多数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都是贫困生,家庭经济条件差,再加上刚毕业工资微薄,需维持自己的开支,补贴父母,偿还家庭债务,要花费一笔很大的数目,难有剩余的钱还国家助学贷款。 3.信用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个人信用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健全,诚信守信的个人信息涉及生活、学习、工作各个方面。很多发达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都有其相对成熟的个人信用体系为依据。学生如果不能按时还贷,出现不良记录,将给自己的房款、车贷、求职、购物等日常方面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在个人信用系统健全的国家贷款违约率低,还贷率高。然而,我国的信用体系和信用机制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不完善,是导致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首先,我国目前的诚信教育大都停留在道德层次上,上升到法律层次的很少,信贷方面的专门立法相对缺乏。而社会上对于诚信的监管也仅仅停留在道德谴责和舆论监督的水平上,约束力是有限的,对违约学生的威慑效果不佳,这就使不诚信的行为和意识得不到有效的遏制,诚实守信者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其次,我国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刚刚开始起步,还没有建立健全的个人信用制度。只有银行在贷款时才能查询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且并没有渗透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违约行为约束力不够,产生不了强大的威慑力,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三、结语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全面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环节,关系着我国人才的培养,关系着贫困学子未来的命运,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公平公正的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诚信缺失、拖欠还款、恶意违约等问题,究其成因,既有学校诚信教育知识的薄弱、某些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又因为大学生自身诚信意识的淡薄和毕业后头几年还贷能力的不足,还有我国信用机制的不够健全,对违约行为的震慑力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等等。因此,为使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顺利推行,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构建诚信校园,提高大学生诚信素养,并改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步入健康的良性循环系统中。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浅析如何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长效机制 论文摘要: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长效机制,要确立诚信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更新诚信教育理念和模式,开拓和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途径;发挥垂范引领作用;营造诚信文化氛围,丰富诚信教育载体,建立、健全诚信教育制度,同时,需要社会、家庭和个人多方面的努力和协作,才能切实提升大学生诚信品质,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基本伦理规范,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国家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民族素质的体现者,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与其地位极不相称的却是,在社会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在市场经济潮流的裹挟下,大学生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 大学生诚信意识淡漠、失信行为时有发生。比如,在学习中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旷课逃课,在科研中抄袭剽窃、,在经济生活中恶意拖欠学费、编造欺诈,在人际交往中虚情假意、猜忌说谎,在就业求职中弄虚作假、随意毁约等。因此,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长效机制对于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养成以及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构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确立诚信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充分肯定了诚信的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同志将诚实守信列为八荣八耻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都表明,诚实守信是贯穿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没有诚实守信,就无所谓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就不可能培养出志存高远、乐于奉献、具有远大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入。因此,我国高校应高度重视诚信教育,要把诚信教育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突出位置,贯彻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从教育、管理、环境、制度等方匾,加强诚信意识的渗透。 二、更新诚信教育理念和模式,开拓诚信教育实践新途径 1.高校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诚信教育方案。对诚信思想的学习,采用谈心式的讨论方式,而不是简单的灌输式的知识教育,思想教育更强调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特殊方式,让学生通过开展诚信问题的学习调查活动,从内心深处了解诚信,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悟中醒,醒中行,从而体味诚信对社会、对事业,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适当辟出章节重点讲授诚信教育内容,最好开设专门的诚信理论教育课,让在校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涵及社会意义与价值,强化诚信是职业生命的观念,使大学生将“诚信为本”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职业操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诚实守信才是做人做事的第一准则。 3.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实现知与行的相互渗透。第二课堂活动是大学生践行诚信道德品质,实现知行统一的重要途径。应通过第二课堂开展主题鲜明的诚信教育活动,如诚信承诺签名、诚信主题演讲、诚信先进事迹报告会、诚信党日团日活动、诚信主题班会等;同时,建立诚信实践基地,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在专业见习与实习阶段,重视诚信实践,体验、熏陶和培养职业道德诚信;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在服务、劳动、调查、参观和宣传中传播诚信及诚信文化,宣讲诚信思想,参观学习诚信事例;实践诚信原则,坦造诚信品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生活,感受诚信,锻炼意志,升华认识。 三、发挥垂范引领作用 1.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古语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注意加强自己的诚信道德修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规和价值观.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严于律己,自觉地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力,为学生诚信教育得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学生党员在诚信教育中发挥示范作用,为形成良好诚信教育出力。每个学生党员制作两张党员牌(牌上附有学生党员本人信息、照片、座右铭等),一张张贴于宿舍相应位置,遇到重大活动悬挂于胸前,时刻提醒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营造诚信文化氛围,丰富诚信教育载体 1.营造诚信文化氛围。利用校园环境,充分利用校园传媒特别是校园网、bbs论坛、校园报刊、班级板报等宣传阵地,在校园营造一种“诚信光荣,背信可耻”的校园和谐舆论氛围。 2.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诚信教育活动。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学生,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例如可开展诚信征文比赛、诚信演讲比赛、诚信短剧大赛;开展“校园十大诚信现象”和“校园十大不诚信现象”评比活动;邀请知名学者与学生面对面,与学生们一起规划未来人生,畅谈道德重塑,促进了大学生诚信观念的养成;选用失信、败德现象及其危害性作为实例来教育学生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诚信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本,“信任透支”最终是要加倍偿还的,失信或欺诈不仅要受到道义上的谴责,而且必将会受到社会对其的负面评价和惩罚。 五、建立、健全诚信教育制度 诚信教育作为高校一项常抓不懈的基础性教育工作,必须有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保障。高校要通过构建规范的诚信教育管理、评价和监督体系,不断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为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开辟新的渠道。 1.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所谓“个人诚信档案”,就是指包括个人、家庭、社会等多项个人原始信息在内的,记录各种诚信和不诚信表现的,与就业、借贷等多方面挂钩的个人真实状况记载。大学生诚信档案可视为学生的第二身份证和步入社会的通行证,是对学生学籍档案的重要补充。诚信档案的设计因地制宜,但一定要能体现学生诚信的基本情况。总体上讲,可包括以下的诚信内容:学生诚信承诺书、学生个人基本情况信息表、学习诚信评价、经济诚信评价、社会实践诚信评价等内容。 2.大学生诚信档案纳入网络化管理,公开诚信档案,特别是向社会公开,使诚信记录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将诚信状况与就业联系起来,对诚信较差的学生起到众人监督的作用。这些制度可以促使学生诚信品质的规范化培养,更有利于诚信行为的养成,这正是诚信教育规范化、制度化的一种表现,有助于形成一个长效机制。 3.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激励体系。如果只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缺乏必要的评价、激励体系,就会使诚信教育流于形式。因此要建立大学生信用测评数据库系统,把学生在校期间与信用有关的日常行为、个人品德、学习考试情况、还贷情况、奖惩情况、就业协议等真实信息输入数据库,并做出相应的信用评估。同时,将大学生在校期间遵章守约的行为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得出量化考核指标并纳入诚信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学年度对在校大学生的信用指数进行具体评估,划出等级,并作为大学生各项评优、竞聘干部、挂职锻炼、推荐择业、信用贷款等行为的主要依据,将当前难以根除的学术抄袭、考试作弊、求职材料造假作为评价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大学生失信成本,营造优良的校园信用环境。 4.建立大学生诚信互评机制。诚信互评与诚信的“自律”和“他律”有所不同,它是获取自身在其他人心目中诚信额度的重要途径,是别人反馈给自己的重要信息,有利于提醒和调节自己以后的行为动向。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在班主任、辅导员的组织下,针对这段时间内班级和学校发生的事情和学生自身的一些行为,通过无记名打分的形式为学生评定信用额度,然后通过汇总,分析评价的成绩,反馈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了解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情况,成为今后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尺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诚信互评机制是一种无形的“他律”,虽不带有强制意味,但有指导意义。应用好诚信互评机制,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5.建立完善的舆论监督、惩罚机制。为了培养诚信品格,必须善于借助舆论的力量,要敢于将不诚信的行为公开化,对不诚信的行为,如考试作弊、论文作假等欺骗欺诈行为,要进行谴责和惩罚。同时将诚信的状况与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研究生保送、三好生评选、入党申请考察、信用贷款等相结合,对失信行为采取限制评优、贷款等措施,对诚信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对不诚信的恶劣行为进行曝光,真正起到制约作用,帮助大学生建立诚信意识。在有力的诚信监督和惩罚制度保障下,会让诚信教育成为自我品质培养、提高自我境界的一个有效工具。 六、营造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诚信环境 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要不断提高诚信修养,注意养成自身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做起,并注意与子女交流诚信心得,对一些现象进行讨论达成共识,为子女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社会诚信教育环境的营造需要不断加强全社会的诚信宣传、教育,营造优良的诚信舆论和文化环境。学校、家庭、社会之间要统一诚信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三者之间要成立有效的沟通联络机制,共同努力,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浅析大学生诚信问题和诚信教育机制建设研究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问题 诚信教育机制 论文摘要: 诚信教育已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本文从大学生现有的诚信缺失现象出发,分析了诚信缺失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构建科学的诚信教育机制进行了探讨。 大学生诚信是整个社会诚信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学做真人,诚信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用积极、理性的心态分析当前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并从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构建这一层面出发,深入探讨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可行之道,必将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为了客观准确地调查了解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笔者随机抽取了所在学校的100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6份。经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大学生中存在以下一些诚信缺失现象: (一)弄虚作假严重。 一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在本次问卷调查中近60%的学生承认曾有过作弊行为。实际上,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是普遍的、不争的事实,而且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二是学术抄袭司空见惯。抄袭作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对于少数大学生是家常便饭。在本次调查中近83%的学生表示自己在写论文时拼凑现有论文或直接抄一篇。三是简历注水花样百出。为了在日趋严峻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不少大学生在个人履历表上大做手脚。于是招聘会上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人人都有一叠荣誉证书,人人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在本次调查中近50%的学生表示在填写简历时会随意夸大或略有夸大。 (二)信用意识缺乏。 一是骗贷逃贷。在本次问卷调查中,近20%的学生表示在申请困难补助时会虚报自己的真实情况。对于还贷问题,近3%的学生表示能拖就拖。二是拖欠学费。虽然不乏贫困生确实因家庭困难交不上学费,但其他原因拖欠学费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每年交学费时,总有一小部分怀着各种心态的学生能交却不交,用家长给的学费上网、消费的大有人在,一边拿着父母的辛苦钱“潇洒”,一边跟学校说家里困难。三是随意违约。大学生中任意变更就业合同的行为时有发生,不少大学生签约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户口问题,有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目的达到便不辞而别,让招聘单位措手不及,防不胜防。据报道,目前大学生就业遭遇诚信危机,违约罚金已高达3万元。 (三)人际关系淡漠。 据报道,北京某大学在对42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对他人的态度上”,有近一半的受访者缺乏对他人的足够信任感和安全感。在对“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小心”的回答中,表示完全赞同的学生高达45.8%,而完全反对这一说法的只有0.5%。人际关系的淡漠,容易导致学生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引发心理疾病,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加大。 以上只是大学生缺少诚信的主要表现,在一些日常的小细节上,如:上课代签到、编理由请假、逃课等,也可以看出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出现上述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外部环境欠缺。 从社会大环境看,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完善,法制的不健全,使得一些经营者在利益驱使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出现较为严重的制假售假等坑蒙拐骗现象,经济生活中的虚假欺骗不同程度地渗透到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从而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大学不是“世外桃源”,社会的诚信缺失必然影响大学校园和大学生。 (二)学校教育滞后。 一是重视不够。目前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者只管“教”,不管“育”。“教”只是传授知识,“育”则是要培养健全人格。由此在道德教育上引发出两种恶果:一是教育只管“知”,不管“行”;教育里只有知识教育,而无情感教育。没有情感教育,则培养不出善的情感,没有善的情感,谈何诚信?二是方法简单,内容单一。不少学校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片面强调政治上的忠诚,而忽视基本诚信品质的培养,片面强调理论灌输,而忽视实践教育和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家庭教育乏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品德教育,诚信教育是品德教育中的一项基础内容。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然而他们的家庭诚信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 (四)自身主观原因的影响。 首先,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通常成长在较为优裕的生活环境中,普遍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意识淡薄,心理脆弱,不可否认地存在着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心态。其次,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容易受道德价值多元化的影响。 (五)约束机制缺乏。 我国现行的诚信教育约定俗成多,约束机制少。在传统社会,诚信是在封闭的生产关系、人员很少流动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诚信基本上是作为道德规范,作为一种约定俗成,而非法律规范。人们往往将诚信建立在道德良心的基础上,主要靠传统、习惯、舆论遵守,因此缺乏严肃性、连续性、系统性等。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诚信问题很难成为普遍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广泛、频繁、紧密、复杂,在这种关系和环境中,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也是远远不够的。当传统的诚信维系手段渐渐失去效应,而新的维系手段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制体系又尚未建立或健全时,诚信缺失现象便在各个领域不断出现。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惩罚,诚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三、通过构建科学诚信教育机制解决现阶段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 诚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诚信素养,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传统的道德教育着重于道德理论的灌输,忽视学生主体认知的内化,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难以发挥自我塑造的作用,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成效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既要有个人的内在自我修养和觉悟,又需要有很强的外在约束、规范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熏陶,这是诚信教育的关键和基础。诚信教育必须综合考察大学生诚信素养形成、发展、改变的诸多因素,努力探索大学生诚信素养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逐步构建科学诚信教育机制,切实推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持续开展诚信教育。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改变以往以教育论教育,以道德谈道德的空洞说教的教育观念。应改变以往过分注重德育课程以分数论英雄,淡化德育课程,把德育变成一门普通的文化课的思想倾向,应把教育视点从原来的关注道德规范本身转移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着眼于人才的成长,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入人文精神,使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时展同步。 (二)以树立良好校风和学风为目标,努力营造诚信氛围。 创建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关键在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唱响主旋律,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并敢于将不诚信的行为公开化,树立诚信的正确导向,使恪守诚信者受到舆论的肯定、宣传,让不守信用者受到舆论的谴责、批判。在这样一种舆论力量的作用下,大学生的诚信自然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约束,并规范着他们的行为。高校各单位、各部门要妥善及时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教职员工要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接受社会和大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大学生;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诸如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困补助、学生干部评定评选等工作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加透明度,将诚信作为学校一切行为的基本准则。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和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诚信教育大环境,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以建立高校学生诚信网络为平台,建立健全大学生评价体系。 建立全社会的诚信机制是客观要求,所以作为“社会风气引领者”的高校应建立网络化的立体诚信教育和评价体系,不断寻找新的教育载体,拓展工作空间。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引入现代网络工具,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共同渗透,搭建网络化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平台是大势所趋,也是工作的需要。应从建立以“记录为主、评价为辅”的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入手,把通过对个人诚信,如身份证、户籍、家庭背景、居住地、基本经历、学习成绩、各类素质表现、助学贷款、曾获得荣誉和处分、特别记录、就业情况等记入学生诚信档案,并以此与各类评奖评优、就业等挂钩,逐步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参考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逐步建立起符合实际的,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团支部班委会评议、学院评议和学校评议等全校广泛参与的大学生诚信度测评体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大学生诚信教育,对于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照搬,也不可能照搬。我们要在“以德治国”的方略指引下,围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为推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作贡献。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浅析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 本文在阐述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主要是:立足“两课”阵地,深化诚信教育;拓宽校内教育渠道,推广诚信教育;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完善诚信管理制度。 “诚”一般指“内诚于心”,是向内、向善的内心追求,是个人品格和境界的内在价值评价,是一种道德规范,一种人生态度和道德境界,体现的是我与自我的关系。“信”则偏重于“外信于人”,是向外、向真的外在追求,是一种行为规约,一种具体的道德品格,表现为社会化的道德实践,体现的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二者互为贯穿、互为表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人们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更是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道德基石。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诚信是经济交换的基础,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是最可靠的无形资本,它能给经营者或者经营者所经营的企业带来长期利益,是经营者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培养公民的诚信品德,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将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推进。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诚信素质的提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诚信是维持正常社会关系的纽带。和谐社会首先是诚信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诚实守信,失去诚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受到威胁甚至瓦解,社会会因此变得混乱,和谐社会的构建将会可望而不可及。当代大学生是建设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在校期间若不养成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必将给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增加不稳定因素和潜在危险,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3、塑造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的要求 诚信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是一个人道德修养最基本的内容,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立身做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价值标准也日益多元化,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体系遭到了怀疑甚至否定,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其价值观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我们不否认大学生主流道德是好的,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学习学术、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就业求职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迫在眉睫。 二、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各高校已经普遍认识到大学生存在的诚信危机,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诚信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对诚信的价值认识不够,知识体系不完整,教育方法不科学 诚信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高校在观念上仍然是重智育、轻德育,对德育的价值认识不够,德育也一直被简单化、边缘化,诚信教育亦是如此。同时,在诚信教育内容上,偏重于从内在道德层面,靠自觉、自律进行诚信的教育,忽略了从法律的角度,从外在行为表现、行为规范的角度进行诚信教育,在诚信教育的方法上,重灌输,轻启发,将道德作为纯观念性的东西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教育效果不容乐观。 2、高校内部诚信教育缺乏合力 学校是诚信教育的主体力量,思想教育工作者首当其冲。但诚信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若校园内多种教育渠道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反而出现效果的互相抵消,诚信教育便缺乏合力,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3、高校诚信行为管理不完善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诚信行为的管理不健全,缺乏记载学生诚信状况的诚信档案以及对诚信状况进行监督管理、评价奖惩的制度,造成学生在思想上对诚信不够重视,在行为规范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 三、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分析 诚信既是思想观念的认识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既要求个人的内在自我修养和觉悟,又需要有很强的外在约束、规范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熏陶。 1、立足“两课”阵地,深化诚信教育 目前“两课”教学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适当增加诚信教学内容在“两课”教学体系中的比重,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紧密联系大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际,积极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发挥典型案例教学、法律旁听、课堂讨论、辩论等方式生动直观地开展教育,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诚实守信对自己成长的意义,并内化成自己的道德行为。要将诚信在道德范畴与法律范畴的涵义向学生讲深、讲透,使学生明白诚信不仅是道德义务,更是一项法律义务,既要通过道德的“自律”提倡诚信,又要通过法律的“他律”规范诚信,通过法律规范和道德引导,促进自律和他律的统一。 2、拓宽校内教育渠道,推广诚信教育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第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诚信教育的重要载体,要广泛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签名、演讲、辩论、征文、班会等实践活动,将诚信教育寓于各项活动,潜移默化地将深入学生内心深处。第二,充分运用宣传舆论工具,如广播、校园电视新闻、宣传栏、墙报等,大力宣传诚信,褒扬先进典型,营造“以诚信为荣,以失信为耻”的良好氛围。第三,建立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如公示制度和举报奖励制度,通过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良好的诚信观念形成。 以网络为平台,加强舆论宣传,强化正面引导。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最能满足学生多方面需求的重要平台,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强烈而深刻的影响。利用网络手段进行诚信教育既可以改变传统德育过于单一的教学手段,丰富德育课堂的内容,又有利于预防和抵消网络对诚信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第一,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第二,建设主题教育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诚信教育活动,宣传诚信思想,营造诚信教育的良好氛围。第三,搭建网上互动平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答大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有针对性地进行诚信教育。 3、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完善诚信管理制度 高校要为每名大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诚信状况,将学生的诚信表现情况与学生的各种评优、奖助学金申请、推优入党和毕业生就业推荐等相挂钩,并归入其个人档案,使诚信成为学生的第二张身份证。 学生诚信档案记录从学生入学时开始,到学生毕业时结束,由辅导员负责记载,学校各相关部门提供有关学生诚信方面的相关事实依据。诚信档案重点考察和记录学生在学习、学术、生活、经济、网络、择业等方面的诚信状况,主要包括历次重要考试中是否有违纪、作弊事实;是否有抄袭、编造实验数据、剽窃他人成果现象;遵守校规校纪状况;每年度缴纳学费、住宿费状况;有无在校园网或其他网站网页上散发恶意攻击信息或信息垃圾、散布谣言或虚假信息、故意制造混乱的行为;在就业过程中向用人单位提供个人基本信息的诚信状况等。 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对学生本人的全面发展、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甚至整个民族素质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应该把诚信作为基本准则,严于律己,真正做到诚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试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 重要意义 论文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诚信”道德的内容、体系及其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够,这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得不到社会道德力量的强有力的支撑。在许多地方,“诚信”的丧失已经成为窒息经济发展的强大障碍和“瓶颈”。因此,“诚实守信,严于律已”作为一项基本要求,已成为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之一,这对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总书记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号召全体公民要“以诚实守信为荣”;同志也曾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其中“明礼诚信”被列入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道德规范。同时“诚实守信,严于律已”作为一项基本要求,成为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之一。 诚信是人类共同呼唤和缔造的美德,是一个人生存和一个国家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尤其在加入世贸组织的今天,诚信的重要性更加凸现在我们的面前。面对更加开放的国际市场,我们的竞争能力不仅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价格上,而且表现在信用、信誉上。不讲诚信,不守信用,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将没有立足之地。诚信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搞好诚信教育关乎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以下深远意义: 1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大学生既是复兴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又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主要载体,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传统诚信道德教育,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重视和要求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中国传统诚信观的特点之一。诚信得以建立的基础是“求真”、“求实”,否则无以诚信,因此是否能够做到求真、求实,是履行诚信原则的关键所在[1]。 2 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保持共产党人本色,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必然要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忠诚于人民,对人民诚实守信。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与各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直至取得今天伟大成就的历史表明:取信于民是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而今天的大学生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对象和党的事业的接班人,更应该继承我党的这个光荣传统,并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和党性修养,提高其政治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确保执政党的地位,才能确保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更大的胜利。 3 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经济愈发达,愈要求诚实守信,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与标志。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诚信更加成为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甚至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作为未来wto经济的主要参与者更应该遵守诚信道德原则。 4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成才的主观条件 诚信是人的一种道德需要,它是建筑在高度自觉、完全自律的基础上的,是为他人着想、为社会着想、认真履行合同的义务和责任来体现的一种需要。那么,高校如何加强诚信教育呢? 首先,教育的诚信,教师成为学生的楷模。大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不仅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做人。教育的方法很多,但身体力行的示范作用无疑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很强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诚信”教育中,要做表率和楷模,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加强道德修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用良好的道德形象教育影响学生[2]。 其次,要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中培养一支讲道德讲诚信的标兵队伍。我们必须首先加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学习,使其充分认识道德修养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这些学生骨干培养成重诚信讲道德的标兵,使其做表率和楷模,树立学生身边的诚信榜样。 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组织的优势,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的道德教育成为自觉的素质修养行为。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的群众组织,其成员众多,由于开展活动一般都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因此容易被学生接受,参与的学生比例也比较多,影响力和号召力都比较大。那么就可以把学生社团作为一个宣传诚信修养的重要阵地,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诚信教育辩论赛、小品赛、竞选诚信标兵等,在校园内积极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校园氛围,使学生自觉养成诚信意识。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许多人为了私利,把诚信的美德抛到了脑后。可以说我国目前的信用制度是不健全的,人们的信用意识有些是不健康的。我国至今没有健全的信用法律制度,这种状况的持续已经开始导致整个社会出现了不同层面的信用危机。如为帮助贫困学生上学,国家为贫困学生提供了助学贷款,而银行方面对大学生们最终的还贷行为不是特别有信心,这是金融信用危机的反映;再比如有的企业以廉价的报酬使用人才,再以种种理由在试用期快结束时解雇人才,但社会尤其是毕业生却往往没有有效的方式对此进行防范。当然还有产品信用危机,社会上各种虚假宣传广告盛行,不实承诺比比皆是。在这种信用体制没有健全,信用危机存在的市场环境中,对守信缺乏激励机制。 “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信已经成为大学生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成为国家强盛、文明的重要标志[3]。切实做好诚信教育的工作,努力让广大大学生做到以诚为本,诚实守信,是我们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不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诚实守信,更是大学生成才所不可缺少的优良道德传统。
社会问题论文:经济社会问题整改情况工作汇报 年7月,省委巡视组在对我县工作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全面巡视后,在肯定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同时,中肯地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3个方面9类问题的意见建议。县委对巡视组的反馈意见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并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整改任务,细化分解整改事项,落实整改责任,狠抓整改措施的落实。在整改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整改工作与推动各项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将整改工作贯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整改效果。 一、着力于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努力营造共谋发展、齐心干事的良好氛围 针对巡视组指出的我县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干部队伍的管理教育力度还不够,我们主要抓了三项工作。 一是理清思路,锁定目标,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共识。紧扣巡视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县委常委会从有利于玉山“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发力,审时度势,深刻反思,全面分析玉山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加清晰地看到了玉山的后发优势和潜在发展后劲,继承和发扬历届县委好的工作思路上,一届接着一届干,在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鲜明地提出了“奋力跻身全省发展第一方阵,早日把玉山建成全省经济强县和全国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和“强化创新创造、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三种工作理念;突出工业园区、旅游城市、农业农村三大发展重点;强化项目带动、科教兴县、统筹发展三大战略支撑”的发展思路。这一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符合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建设富裕和谐秀美”和市第三次党代会“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精神,符合玉山县情,得到了全县上下的广泛认同,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认识,激发了60万干群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 二是凝聚人心,真抓实干,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为了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县委、县政府开展了重点工作“百日大会战”活动,把全县广大干部的思想迅速从换届工作氛中带出,投入到紧张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来。大会战期间,全县上下同心同德、和衷共济,真正做到了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步调上合拍,做到了分工不分家,互相帮助、互相配合、互相补台,使城市建设、园区建设、计划生育、信访维稳、城市创建、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创造了许多令人振奋的业绩,进一步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干劲,转变了作风,促进了发展。可以说,一个政通人和、风清气正,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和谐新玉山已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是整治懈怠,转变作风,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务实作风。大力整治干部队伍精神懈怠现象,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公安局、县电视台组成联合督查组,通过明察暗访、赴乡镇“走读”督查等系列作风督查活动,先后查出1名科级领导干部和12名财政、供电等单位股级干部、村组干部上班期间打麻将、上下班迟到早退等情况;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对违纪人员做出了严肃处理,共免职副科级干部1人,其他干部免职11人,警醒了全县党员干部,大大扭转了“庸、懒、散”等懈怠作风,干部作风明显改观,干部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思干、思进、思发展、思跨越蔚然成风,全县上下已经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勇争一流的良好氛围。 二、着力于园区大发展,城乡大建设,快速推进“三化”进程 在整改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点,大力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和大开放主战略,坚持以项目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改善环境为支撑,加大对外开放步伐,推进全县三大支柱产业协调发展。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82亿元,增长13.5%;财政总收入完成10.1亿元,增长29.9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22亿元,增长37.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增长35.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4亿元,增长17.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亿元,增长1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02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6912元,增长15.02%;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145亿,增长4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6亿,增长14%;获得了省政府工业崛起奖、省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突出贡献”奖、省利用外资先进单位及全市工业巡查第三名。 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工业发展的主平台,举全县之力强攻工业。不断创新园区发展体制,把园区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由县委副书记任园区党工委书记、副县长任管委会主任,通过授权、委托和设置派驻机构等形式推进各职能管理部门向园区集中,高位推动园区发展。抢抓机遇对园区进行修编扩容,园区规划总面积由11.8平方公里扩展到30平方公里。大力度推进园区建设,全年拓园1.23平方公里,新征土地1850亩;园区土地清理收回土地700多亩,追缴相关费用7000多万。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对所有入园项目实行严格的联审制度,规定新入园企业必须固定资产投资达5000万元以上、亩均固投达80万元、亩年均纳税达8万元以上。创新招商方式,选派了16名乡镇正职到温州挂职招商,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升温。共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31个,其中亿元项目7个,合同利用县外资金30亿元。其中浙江致远集团投资12.8亿元兴建的年产10万吨电解铜项目和浙江聚美高分子材料公司投资8亿元兴建的年产5万吨压克力生产线项目,建成达产达标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多亿元,上交税收6亿元以上。这些项目的建成,可为明年我县的经济发展积蓄强有力的后劲。培育壮大三大支柱产业。换届以来,我们在新型建材、有色金属、机电汽配支柱产业上下苦功。大力调整新型建材产业结构,成功引进大型国企—中国建材南方水泥、省碳酸钙行业龙头—炜达轻钙厂和水泥深加工企业跃达新型建材等10多家大型建材企业,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积极鼓励做大做强机电汽配产业,成功引进了投资达20亿元年产1000万只汽车轮毂和2000万只摩托车轮毂的昂大项目。同时,传统轴承产业也焕发青春。2011年,全县轴承产业产量、税利总额分别占全省总量的92%以上。着力打造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采取上台阶奖励、增长幅度奖励、技改贴息、创新补助、规费减免等手段,重点培育富旺铜业、华瑞铜业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支持其关联配套企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群。2011年,我县新型建材、机电汽配、有色金属三大支柱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全年有色金属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49亿元,增长81.96%;新型建材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64亿元,增长42.8%;机电汽配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7亿元,增长43.05%。强化项目服务保障,通过落实“一对一”帮扶机制、“一条龙”服务机制、“一站式”办结机制、“一单清”收费机制,破除门户之见,冲破利益束缚,大大优化了发展环境。以推进昂大项目落户为突破,建立了重大项目建设督查调度制度,掀起了园区项目大建设的热潮。目前,园区杜马机械、万佳豪鞋材、建华实业、天美华等一批企业已建成投入试生产,昂大公司、岩端铜业、蓝宝新材料、新光源节能、上安机电、正大机电、华建橡胶、瑞祥织带等一大批企业正在加快建设。2011年开工建设31家企业中有9家是“当年建设,当年完工,当年投产”,园区投资环境美誉度明显上升。 把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有机融合,加快了打造旅游名城步伐。以整改为契机,在县十二次党代会上,我们提出了要把玉山打造成“全国旅游名城”的目标,努力建成三清山重要的依托城市。按照这个工作思路,针对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以超前的思路、超常的举措、超凡的速度,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玉山。一是科学合理布局,彰显城市特色。明确城市发展定位,邀请了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对各片区和各乡镇规划进行了完善,实现了城乡规划全覆盖。重点完成了七里街冰溪河“一河两岸”旅游综合体的修建性详规。二是注重完善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以最快速度推进了玉清大道、怀玉二路、博士大道东拓、玉京北路、玉虹路等项目建设进程,实现了全面通车,拓展了城东、城北新的发展空间。实施了湖塘沿改造工程、城东水厂改造建设等一系列工程;完成了人民大道路路面提升改造工程;对县城进行了绿化、亮化、美化。推进了中医院搬迁、博物馆、东门市场等功能性项目建设,带动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是破解拆迁难题,加速城区改造。完成了城建项目涉及的土地征用和农民房屋搬迁任务;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开展了玉清大道、博士大道东拓、玉虹路等88户原拆迁遗留房屋的拆除工作;拆除了解放中路区块86户危房;完成了七里街棚户区424户搬迁工作。一年来,共征用城市建设用地623亩,搬迁房屋13.88万平方米,创造了征地、搬迁房屋的佳话。四是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启动了“三城”同创活动,开展了卫生死角、车辆停放、占道经营、“牛皮癣”、学校周边环境等专项大整治,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园林“三城”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县城主次干道和里弄小巷卫生环境明显好转,车辆通行、停放规范有序,城市占道经营、店外店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市容环境和城市秩序明显好转,县城面貌大为改观。 把农业农村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促进了城乡共同繁荣。在举全县之力强攻工业的同时,我们始终没有降低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和投资强度。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资金1.6亿元,推进了全县164个水利项目建设。投资911万元实施了下塘乡土地治理项目,改造中低产田项目3个,治理面积0.77万亩,其中园田化0.1万亩。投资4651万元对总长27.37公里的新东线、新仙线和飞青线三条农村道路进行了改造。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完成“一大四小”工程造林3.75万亩,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14个。全县具有法人资格的农业企业家达130余家,从事产业化经营的个体工商户410余家,被认定为农业龙头企业的有43家,年实现产值18.2亿元,销售收入16.7亿元。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投资3200万元,完成了通村主干道62公里,村内主干道93公里,村内其它道路98公里;投资860万元,完成了5950户村(居)民饮水改造;投资485万元,完成了5520户村(居)民改厕工程;投资590万元,完成了农村旧房改造6010平方米。同时,推进了重点示范镇建设,打造了一批新农村示范点。进一步培育乡镇经济。大力核减乡镇财政水份,鼓励乡镇经济做实做优做强。目前,全县乡镇财政收入完成5.5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54.5%,其中过5000万元的乡镇达到2个,乡镇财政平均增幅达23.9%。 三、民生大改善,社会大和谐,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在整改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民生投入,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是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来抓。出台了教育“1+3”文件,从制度上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投入3500万元用于校安工程建设,启动了37个危房改造项目,拆除危房近5.6万平方米,维修危房10000平方米,新建校舍面积达15000平方米。首次在二中推行“三制”改革,设立了全县“高考贡献奖”和玉山一中“教育发展基金”,进一步激发了教育活力。大力开展了在编不在岗教师的清理工作,实施了千名教师招聘计划,保障了教师队伍健康发展。针对县城学校大班额问题,在城东和城北分别规划建设初级中学和端明小学。逸夫、瑾山、冰溪、明德等县城小学扩容提升工程有序推进。 二是把民生当作最大的事业来抓。坚持百姓为天,事业为重。全面落实了8个方面82项民生工程,各项考核指标均提前或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狠抓社会抚养费征收、“两非”案件、非诉案件、党员干部职工和名人富人违反生育政策清理等工作重点,共立案查处党员干部职工违法生育案件40余件,查处名人富人违法生育案件22件。顺利接受了“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考评验收,通过了省计生委对县级计生工作的年度考核。 三是把和谐稳定当作“一号工程”来抓。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查不足,找问题,解矛盾,保稳定”主题活动,排查各类矛盾纠纷案件1578件,着力解决了一批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认真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健全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结合“百日大会战”活动梳理确定了100个重点信访案件,实行县领导包案负责,目前化解率达90%,其中市联席办交给我县的24件重点案件,已经妥处23起,有效避免了信访积案的产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大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社会治安保持稳定。去年,我县公众安全感位列全市排名第一,在全省排名位列第16名。 四、着力于用人大改革,执行大提高,全面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 抓好整改,推进工作,关键在各级带头人。整改过程中,我们紧紧抓住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主线,顺利完成县、乡、村三级换届选举工作,不断增强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县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政府抓落实的执行力、操作力、破解难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人大依法监督、政协参政议政的成效更加明显,形成了“一个声音决策、几套班子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发挥出了班子应有合力,也为推进玉山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树立选人用人“重德才”的导向,公开选拔了8名科级领导干部、“公开遴选”了16名乡镇党政副职和1名县工业园区副主任,变“伯乐相马”为“疆场赛马”。树立选人用人“重实绩”的导向,始终把实绩作为干部职务升降的重要依据,数十名在“百日大会战”活动中表现突出、在干部考核中公认优秀的先进个人都得到了提拔重用。树立选人用人“重基层”的导向,关心爱护基层一线干部,干部选拔任用向基层一线倾斜。调整使用了一大批乡镇换届待安排的干部,在服务园区发展、化解社会矛盾、加快城市征迁等方面都取得很好成绩,社会反响良好。 进一步创新“创先争优”活动载体。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联户帮困促和谐”、全县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提升了服务群众的水平。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社区工作活力进一步提高。采取“三个一”措施,实行县领导挂点帮扶19个后进村,促进了后进村转化提高。 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并大力向基层推广延伸。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预办事公开,基层党务公开有序推进,使权力运行更加科学规范、更加公开透明。加大腐败查处力度,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48件(次)、立案43起,党纪政纪处分21人。 以上是我县针对省委巡视组提出的意见进行的阶段性整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上级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企盼还有一些差距。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更深的认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大的力度,力促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奋力跻身全省发展第一方阵、早日建成全省经济强县和全国旅游名城而贡献全部力量。 社会问题论文: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思考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主要举措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里,我谈谈学习《决定》的一些体会。 如何理解和谐社会 要理解和谐社会,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原指乐律的调和。据《书·舜典》记载,舜曾要求其乐官做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对和谐的推崇在《周易》中也有所体现。《周易·乾·彖》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由于乐律来自对自然之声的发现,所以古人推而广之,逐渐把和谐看作自然的法则,由此就有了史伯的“和实生物”、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哲学命题。随着百家争鸣的出现,古人对“和”、“和谐”的认识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如《论语·学而》云:“礼之用,和为贵”。《中庸》说得更清楚:“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对“和”的这样一种认识,使得古人在设计未来社会时,常常把“和谐”作为一个根本原则或者一种理想形态。 “和谐”作为一种社会状态,不是静止的,不是一潭死水,而是运动的、活跃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和谐”并不是没有矛盾,相反是在矛盾运动中实现的。我们必须树立唯物辩证的“和谐观”,必须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论来指导和谐社会建设。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和谐社会的大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各个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社会的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具有生机与活力,是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是社会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统一;既是一种战略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是长远目标与现实实践的统一。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经历一个很长历史过程一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长期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是不断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三方面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必须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任何一方面的不和谐,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和谐。比如,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严重恶化,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就难以实现。同样,没有人与人的和谐,也就无法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三者之中第一位的是人与人的和谐,而人与人和谐的关键是利益的和谐,核心是建立协调和谐的社会利益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建立一套保证经济资源高效利用、社会财富不断涌流、全体社会成员利益合理分配的经济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努力使社会各方面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使社会全体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不断取得新成效。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决定》既是对我们党执政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国外一些执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借鉴;既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决定》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公民平等地享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地改善人民生活,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面对现实中存在的种种不和谐因素,我们要正视,要清醒,更要采取积极措施,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理顺利益关系,把公平正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尺度,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使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共同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和谐社会问题的关键。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不发展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为此,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要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清洁、安全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我们能有今天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得益于改革开放;创造中国更美好的未来,仍然要靠改革开放。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改革开放、开拓创新中实现和谐。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要在改革开放中、在发展中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关系以及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保证。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稳定就没有和谐。稳定与否,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和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发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建、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怎样建设和谐青海 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推进和谐青海建设,关键在于进一步统一思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决定》和同志的重要讲话,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使命感和责任感。各级党委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构建和谐青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使思想观念、工作部署、工作方式更加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确保和谐青海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个领域,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视现实社会生活的实际矛盾,正视不和谐、不协调的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落实、办实事、求实效上,使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效真正体现到为群众排忧解难上来,体现到实现和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上来。 科学发展,促进和谐。青海属于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就业率不高,贫困人口比重大,矛盾多,各种利益关系协调难度大等等。要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不断解决造成不和谐的突出问题,统一认识,集聚民意,凝聚民心,实现社会更加和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加快青海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发展质量,努力构建具有地区优势和民族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工农互动、城乡联动的机制,转移农牧民、减少农牧民、富裕农牧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生殖健康服务、人居环境改善、人口合理分布等方面的投资,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在全面实施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的基础上,搞好人居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和谐青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力求在解决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构建和谐青海的重要抓手,重点抓好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和扶贫开发等工作。要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要注重统筹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注重增加向基层和困难群众的投入,努力在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沟通协调机制,不断从政策上、法律上、制度上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维护好各族群众生存、发展和民主权利,当前要注重解决好就业社保、教育卫生、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安全生产、环境污染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坚持不懈地帮助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夯实基础,完善制度。和谐的主体是人,是人民群众。推进和谐青海建设,要坚持依靠各族群众,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注重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把构建和谐青海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各级组织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善于听政于民、问政于民、谋政于民,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在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同时,着眼长远,在制度建设和创新上多下功夫。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为构建和谐青海提供制度保障。 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青海是多民族、多宗教省份,各民族团结和睦,是构建和谐青海的基础和前提。要继续保持各民族干部群众团结共事、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共同把构建和谐青海的事情办好。要坚持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提倡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团结友爱,增进各民族群众的兄弟情谊。要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步”的主题,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开展“平安寺院”创建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构建和谐青海的伟大事业。 社会问题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问题开展分析 [摘要]高校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如何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及有效引导,不仅是提升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素养的需要,更是做好高校稳定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社会热点问题;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如潮涌般涤荡着站在思想前沿的高校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作为一定时期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现象的集中反映,其存在与发展不但能够体现当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现实,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众的利益需求[1]。当前的高校大学生多为 “90 后”,他们满腔热忱,有时候却也彷徨游移。社会问题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社会热点问题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1 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对高校论坛内容的统计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通过媒体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发展状况,关注的问题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如诚信问题、国家安全问题、就业问题、三农问题、教育问题、反腐败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房价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比如: 老人倒了扶不扶,雷洋死亡事件等都是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2 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产生负效应的原因分析 2. 1 社会环境的影响 首先,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冲击、互相影响。 其次,我国当前所处的特殊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到一个关键的时期,出现各种新问题、新情况。 再次,新生的各种社会利益团体、利益关系的多样性与冲突。 最后,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民主意识、人权意识也得到了提高,人们表达自己主张的途径随着新媒体发展不断拓宽,这从另一方面导致大量社会热点问题的出现。 2. 2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维方式 “碎片化” 的深刻影响 通过对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途径调查发现,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途径主要集中在 “浏览网站” “手机资讯”“网络电视”等新媒介,而通过 “读报刊” “听广播”等传统途径的学生非常少。这表明网络等新媒体已经走进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动向[2]。然而,网络媒介推出的大量都是 “碎片信息”,长此以往也造成了大学生思维方式的 “碎片化”,其结果就是对社会问题认识的浅显化和间断化。而且随着网络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盛行,大学生的视野也从现实逐步转向了虚拟的世界,其思想观念和思维极易在现实与虚拟的对立中产生扭曲和困惑,从而丧失对现实问题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 2. 3 个人综合素质的缺失 受社会环境、功利性教育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普遍只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而忽视综合素质发展。他们认为社会道德修养和国家安全教育只是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学习中的 “调味品”,而与个体的成长和成才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由于涉世不深,受到社会上利益的驱使,产生了严重的拜金主义。在他们的认知里,自我利益最大,只要是对自己有益的事情,甚至就算与道德与法律相悖也无妨。 3 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对策及措施 高校作为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当代大学生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中出现的问题、特点及主客观原因,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 1 将社会热点问题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 进行社会热点问题教育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能偏离教育主题,而是要强化教育主题。并通过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专题讲座,党员学习日,班级团日活动,学生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等途径,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十八大精神,学主席系列讲话精神,帮助学生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强化大学生辩证看待各类热点问题,使之能够较好地理解国家政策方针,树立正确的形势观和政策观,同党中央和政府保持思想和行动上的一致。这是应对社会热点问题影响的思想根本。 3. 2 将社会热点问题与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 进行社会热点问题教育须选准时机具有针对性。时机会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由于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果能够在大学生最为关注的时间及时搞好教育引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现实的工作重点,以分析社会热点的方式来阐明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加强政治观、形势观教育,帮助学生在丰富知识的同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看准问题的本质。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3. 3 将社会热点问题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大学生深入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调查研究,这些要比教师讲授更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更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以,高校应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参与意识,鼓励大学生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让他们走进社会、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通过权威部门正确的渠道,寻找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利益关系及矛盾根源,瞄准矛盾焦点及时进行疏导分流,独立思考,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3. 4 将社会热点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相结 当社会热点问题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叠加在一起出现时,解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问题就成为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前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时刻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才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实现对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正确引导与调适。 3. 5 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热点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就是高校辅导员,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辅导员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途径如 QQ、微博、微信平台、网站论坛 BBS、网络录像视频、教师邮件、在线留言、师生讨论专栏等方式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还可以通过深入课堂、走访学生宿舍、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形式筛选出学生关注较多的、影响较大的社会热点问题,可利用各种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不同渠道的社会热点的教育引导。 社会问题论文:婚姻悲剧与婚恋的社会问题 摘要:民国上海,中西两种婚恋文化交织并存,开启了社会生活中婚恋生活的多元局面。这在紧跟时代潮流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少婚姻方面的社会问题。轰动一时的黄慧如与陆根荣婚姻案,即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例。通过梳理与黄陆案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以及由黄陆案引发的社会讨论,可以探讨民国上海存在的婚恋社会问题。 关键词:近代上海;婚恋史;黄慧如;陆根荣 20世纪20年代末,黄慧如与陆根荣的婚姻案(以下简称“黄陆案”)在上海引起轩然大波,成为各大报刊竞相报道与言说的对象,甚至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该案件在众多文学、影视作品中持续存在生命力。学术界对“黄陆案”也不乏关注。前人论及黄陆案之时,多从以下三个视角出发:一是该案件的故事性和新闻价值,认为黄陆案不仅揭示了青年男女的恋爱新理念,而且也表明了当时女性追求爱情自由的道路崎岖坎坷[1];一是该案历史文本的演变,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黄陆案”被以不同的形式继续演绎,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变成人们的消费对象[2][3];一是从观念史的角度,阐述该案呈现的民国时期婚恋观念、法律观念、社会观念冲突[4]。也有学者认为尽管他们的婚姻案曾获得广泛的社会关注,但却难以引起人们的共鸣[5]。这一婚姻案的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呈现了近代上海婚恋方面存在的社会问题。这也使得“黄陆案”存在继续探讨的空间。本文从“黄陆案”的婚姻悲剧出发,论述该案引发的社会讨论和呈现的婚恋社会问题。 一、“黄陆案”的婚姻悲剧 黄慧如与陆根荣的婚恋,被认为是当时上海主仆之间自由恋爱的先导。这一婚姻案的具体过程也充满了戏剧性。此案男主角陆根荣是当时沪上一男仆(茶房);女主角黄慧如是湖州富商黄楚卿之孙女。黄楚卿在京病故后,黄家迁居上海,住在赫德路(今常德路)春平坊,黄慧如曾就读于启明女中。案发之前陆根荣受雇于黄家,构成了两者的主仆关系。这一号称沪上自由恋爱之先导的婚恋,起因却是婚姻的不自由。黄慧如到适婚年龄之后,时有为她作伐之人,但屡为其祖母所阻。后来,有人为曾任中国银行总经理的贝淞荪胞弟来黄家提亲。黄母对此婚事颇为满意,她考虑到黄之祖母对待婚姻的审慎,打算先令人算过两人的八字,并将婚事基本谈妥之后,再向黄老夫人禀明。至于黄慧如,虽然社交受限,但她也接触过不少描绘婚恋的小说,加之她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对婚恋之事满是幻想。所以,尽管与贝家的订婚,一切全凭母亲做主,她并不参与其中,但她早已从母亲口中得知对方供职于银行,品貌不错,而且贝家经济雄厚,颇有名誉,心暗许之。因此,黄慧如对贝黄婚事充满了期待,并无异议。然而,黄之祖母得知这一婚事后,却以门不当户不对为理由,认为贝家有财有势,黄家与其身份地位相差悬殊,唯恐慧如嫁入贝家之后,难以融入贝家的生活,从而令其兄长设法拒绝此门亲事。黄之兄长即以黄慧如患不育之症为借口,迫使贝家主动解除与黄家的婚约。婚姻不成致使黄慧如郁郁不振,贝家悔婚的理由更使她羞愧难当。考虑到民国时期传统婚姻中有“祭祀”和“继嗣”这两大主题,黄慧如认为患不育之症的谣言传扬出去,已将自己陷于无法继嗣之十分难堪的境地,将不会再有人前来提亲,因而懊恼不已、闷闷不乐,欲自寻短见。黄家上下均无法开解其心中的积郁。为此,黄家认为家中男仆陆根荣为人机敏,深受雇主信任,遂令陆根荣前去劝说黄慧如,令其放弃寻死的念头。此外,慧如之兄长亦有若陆根荣能劝慧如放弃寻死的念头,可以将她嫁给陆根荣之说。至于陆根荣,据《黄慧如亲笔日记》记载,自从到了黄家之后,他与黄慧如多有互动:其一,协助其打发走胡搅蛮缠的黄包车夫,避免其受到祖母的责怪;其二,掩护其阅读坊间流行书摊所售之言情小说,使其得以摆脱兄长之责怪;其三,时常与其谈笑,并关心其日常所需,诸如买水果之类。此外,陆根荣心存“上进”,希望得到雇主的青睐而改变境遇。黄慧如一方面认识到不育之谣言已使自己无望再许配给门当户对之好人家,另一方面认为陆根荣为人和气,性格活泼,而且有情有义,可托付终身,对陆根荣渐生情愫。因此,黄陆二人以此事为契机,朝夕相谈,颇为融洽,并私订终身。到谈婚论嫁之时,他们考虑到黄之祖母婚姻观念之保守,料想在这一旧式大家庭中,难以得到理想的自由生活。另外,黄慧如已有孕在身,若继续留在家中,必定会被人发现其未婚先孕,从而有辱门风。于是,在某日清晨,他们先后离家,一同乘车出走松江,借住旅馆,希望组织家庭,结成夫妇。然而,事情却没有往自由恋爱获得美满婚姻的方向发展。他们不幸遭遇当地流氓的讹诈,不能在松江久居,随即前往苏州,租住在位于护龙街(人民路)的古董店楼上。虽然黄陆两人深居简出,但松江的流氓还是追踪到了苏州。同时,不知黄慧如行踪的黄家也在《新闻报》上刊登了寻人启事。松江流氓获悉后,便前去告知黄家。黄母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往苏州,并向苏州警察厅报案。随后黄陆二人被抓获,并移解吴县地方法院检察处侦讯。法院在未细究详情的情况下,认定陆根荣诱奸黄慧如,以犯奸科罪论处,判有期徒刑3年。黄慧如则由黄母带回加以管束。陆根荣不服判决,延请律师宋铭勋提起上诉。尽管宋律师举证陆黄两人发生过恋爱关系,且当时两人均已成年,并未违背当时的刑律,但是开庭之时,法官仍认为此等自由恋爱之事为“伤风败俗”之举,并在询问词中充满等级观念的色彩,认为陆根荣一个小车夫,勾引良家妇女,是为大逆不道之事。法院不仅没有改正判罚,反而比原判多加了1年的刑罚。随后,陆根荣继续请宋律师上诉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查阅陆根荣申诉之力主婚姻自主、反对传统礼教,请求撤销原判并宣告无罪后,认为不无道理,便发还原法院“更新审理”。此时,这一案件已经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舆论对宋铭勋陈述的黄陆两人反传统礼教、保护工人利益和提高工人地位之言辞颇为拥护。检察官迫于外界舆论的压力,改判陆根荣未犯奸科罪,但是,因为他曾帮助携带黄慧如所盗家中衣饰,认定他犯了帮忙盗窃罪,判处刑罚2年。为此,陆根荣再次上诉,在律师宋铭勋和社会舆论的帮助下,终于历经3年取得胜诉,撤销了所有判罚[6]。由黄母带回家中严加管束的黄慧如,命运又如何呢?已怀有身孕的黄慧如回到上海后,决定前往陆根荣的乡下老家江苏吴县,看望陆根荣的亲人,并以陆根荣妻子的身份在陆家待产。产后随母回沪,黄家宣称其产后虚弱,经不住舟车劳顿,病逝而终。 二、“黄陆案”引发的讨论 黄陆案发生之后,引发了热烈的社会讨论,使其成为当时不同文化背景之人进行文化宣教的绝佳案例:守旧之人视其为等级不分的有辱门风之事,趋新之士认为这是“婚姻自由”和“打破阶级观念”的典范[7]。总体而言,对黄慧如的褒扬多于贬斥,以至于她在医院中待产之时,收到不少寄给她的书信,赞扬她为“女界革命的先锋,自由恋爱的勇将”。在这些被作为宣教范本的表象之下,有人开始思考黄陆案的归责问题,认为这既有社会风化之不良的原因,又有个人操守的原因,“决非一事一因”如此简单[8]。亦有人一分为二地看待黄陆案。如时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邵力子,曾与戏剧专家洪深一同访问过陆根荣,他认为“黄陆之恋爱,原则未尝有差,而其行为则不尽可取”。他推测黄慧如之所以与陆根荣出走并甘愿在陆家待产,是因为“事后已至无可如何之地位”,“不得不出此一着,以示高洁”。因此,他指出社会上无论是攻击黄慧如之恋爱原则,还是褒誉提倡其恋爱过程之行为,均存在流弊,并不妥当[9]56。当时社会上,对黄陆案之本质剖析最深者,当属《生活周刊》编者邹韬奋。在参与黄陆之事讨论时,邹韬奋并不认同这是纯洁的恋爱,但仍对黄慧如深表怜惜之情。他认为陆根荣和黄慧如并不懂真正的恋爱,这是由“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良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不幸又畸形的现象。首先,当陆黄两人被抓获受到解送之时,虽然黄慧如坚决不乘车前往,而是与陆根荣一同步行,承受与分担相应的“屈辱”与“罪责”,但是陆根荣仅仅心系钱财,三番两次对黄说他身边无一个铜钿;其次,陆根荣并未及时告知黄慧如他已有妻室;再次,陆根荣视黄慧如为被“高等人家”贝家摒弃,若不与“低等”的他“姘头”,便要终身搁置家中,并将责任推卸到黄慧如身上,在法院申辩时提出“是对方(黄慧如)要和他轧姘头,他不好意思拒绝”,而非社会舆论为其申辩的打破阶级观念与争取恋爱自由;最后,黄慧如亦未真正觉得陆根荣可爱,而是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并深受传统从一而终思想之影响,即使早知走错了,亦打定主意走下去。正是由于家庭环境的保守与封闭,缺乏“高尚的男女社交的机会”,加之社会对不幸受愚之女子的冷酷,使得深受感情创伤的黄慧如遇到有人对其大献殷勤,便不慎失足,身陷囹圄[10]。其后,亦有评论认为黄慧如之事罪不在父母,而在社会环境之恶劣,并倡导青年男女联合起来打破重围。该评论提出,以婢为妻为妾之人并不会受到社会之谴责与非笑,而一位自愿嫁给仆人之女子,却会受到社会舆论之讥笑。这是男女不平等的表现,应加以注意[11]。无论是守旧者的谩骂,还是趋新者的推崇,都指向了黄陆案,成为当时众多知识分子进行趋新或守旧舆论造势的武器。这无法挽救黄慧如的人生,只能将其一步步推向无法逃脱的婚恋悲剧的深渊。以至于当时有人预测黄慧如的结果已至极其恶劣的境地,无论是否继续与陆根荣一起生活,都将了无乐趣[9]50-52。 三、“黄陆案”呈现的社会问题 从黄陆案的外在形式而言,代际矛盾与主仆之恋,象征着从家庭内部与社会阶级两个层面对传统礼教的反抗,颇具改革的意味。事实上,黄陆案是民国上海这一过渡时代的产物,以一位女子的不幸呈现了当时婚恋方面的社会问题。舆论对婚姻自由的宣传与社会对婚姻自由的接纳,仍存在错位与误解之现象。错位现象,即舆论宣传先于社会接纳,社会接纳滞后于舆论宣传;误解现象,即有些青年男女认为传统礼教下成立之婚姻事实不构成法律约束力,只需两两相愿,便可自由恋爱与同居,从而成立自由婚姻。这一现象在当时较为普遍,无独有偶,与黄陆案发生之年份相近,也发生了过渡时代的婚姻悲剧,尽管这一悲剧的主角没有阶级差别,因而未曾像黄陆案那样受到各大报刊的广泛关注,但是同样在婚姻问题上描绘了过渡时代的社会问题。1928年前后,浦东日华纱厂机器间工人川沙人顾德明与该厂女工金招弟发生自由恋爱、自由同居,并曾延请律师登报谓两人婚姻自由,他人不得干涉。招弟之母金吴氏和其赘婿金泉生得知他们同居于交通旅馆后,将此事报告给捕房,将招弟领回。因为招弟已经被许配给罗店施阿小为妻室,经过招弟与顾德明之事后,金吴氏难负重责,于1928年11月底送招弟至夫家,先行房,至1929年正月初五日再行结婚礼。然而,顾德明因为金招弟自愿为自己的妻子,却突然被他人夺取,心有不甘,遂延请律师向地方法院控告此事。法院宣判顾德明所主张之自由婚约,完全不合自由之真谛,只能鉴定为自由恋爱,无法鉴定为自由结婚。因此,不予所请,顾德明败诉[12]。对过渡时代近代上海存在的婚姻方面的社会问题,当时的电影作品也有所反映。1935年上映的电影《新女性》,同样讲述了一个争取婚恋自由之后的新知识女性的婚姻悲剧。也许因为婚姻之社会问题在艺术表演上具有张力,当时的艺术家在挑战传统、构建未来之时,也将其作为元素纳入艺术创作之中。它的悲剧性也更加真切地反映了过渡时代的多元文化,以及无法跟上文化变迁的社会生活环境,曾给当时人带来的困境,以至使人在思想追求与现实环境之间进退维谷,从而产生新的社会问题。对于当时上海存在的这一社会问题,外侨社会亦有所关注。他们认为婚姻自由给中国人带来了轻松结婚、轻松离婚的奇怪的婚姻形式。他们在争取婚姻自由的婚姻当事人身上寻找这一社会问题的原因,认为当时中国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社会问题,是因为寻求婚姻自由的婚姻当事人忽视了从父母等长辈处听取他们对婚姻问题的参考意见,忽视了婚姻之中家庭的重要性,以至于在婚前缺乏对对方家庭的调查[13]。在此处,被众多崇尚婚姻自由的人士多摈弃的父母等长辈的意见,摇身一变成了当时西方人眼中解决中国社会婚姻问题的密钥。在对待“婚恋自由”与“私奔”这一问题之时,中西社会存在差异。当时的西方社会,在婚恋文化方面,对女性给予更多的宽容与包容。1925年的某一天,发生了一起在沪西人的私奔事件,在海军上校查尔斯•马克斯•科克伦(Capt.CharlesMaxCochran)的主持下,女主角玛丽•约瑟芬•格拉布(MaryJosephineGrubb)和男主角美国地方检察官伦纳德•G•胡萨尔(Mr.LeonardG.Husar)在公海上结婚。最后新娘却从身在日本的新郎胡萨尔那里收到一封无线电报,声称他将在日本滞留三周左右,此后便再无其他信息。虽然这个戏剧性的结局将会震惊上海,但是他们的婚姻通告却并未让他们的诸多亲朋好友感到意外。此后,未见西方社会有追踪这一事情的后续报道。在当时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语境下可知,黄陆案所代表的民国上海时期婚恋方面存在的社会问题,是多元思想文化交织并存,而又互相排斥的结果,也是思想文化的发展相对超前,而社会生活的变迁相对滞后的结果。 结语 黄陆案,以一位女子的不幸遭遇引发了社会的热烈讨论,有守旧者的口诛笔伐,有趋新者的热烈追捧,也有知识分子的理性分析。以黄陆案为着眼点,去进一步挖掘民国上海的婚恋报道,可以发现尽管案件主角的身份职业不一,案件的过程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都呈现了民国上海婚恋方面存在的社会问题,即多元思想文化交织并存,其间有矛盾、有融合,导致婚恋观出现多元化,容易让青年男女迷失其中,无法正确看待“婚姻自由”与“父母之命”之间的关系。如果说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会剥夺男女当事人自主选择婚姻的权利,带来婚姻不能自主的社会问题,那么以民国上海为舞台上演的诸如黄陆案之类的婚姻自由带来的悲剧,同样会产生新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值得当时人深思,并影响着当今之人对民国上海婚恋图景的构建与想象,也可以为当今的婚恋生活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作者:王瀛培 徐华博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上海图书馆 信息处理中心 社会问题论文: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研究 1贫困是导致该问题最深层次的原因 当地苗族农村的经济普遍落后,家庭贫困的情况很严重。年轻的父母为了生计,把孩子留给老人,奔赴现代化的大都市去打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些年轻的父母不愿再回到贫困的家中,毅然决定抛弃自己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诚如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巴尔扎克先生在《驴皮记》中提到的“在贫穷笼罩的地方,就谈不上贞操和罪行,也谈不上道德和智慧了。” 2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措施 2.1法律保护是有效的手段 ﹙1﹚加强婚姻登记教育。 “无证”婚姻脱离了当地习惯法的约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才使得部分外出务工者留下自己的孩子,让本就缺乏关爱的“留守儿童”处于更艰难的逆境。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重视此问题,在每年的全县人口普查时,对外出务工的人员婚姻状况(包括按照当地习俗的婚姻)进行详细登记,进行婚姻登记的教育宣传,对此前早婚未登记,再达到法定婚龄时劝其前往婚姻登记机关登记。 ﹙2﹚进行相关法律宣传。 加强相关法律的宣传教育是很必要的,让留守儿童的父母意识到,教育、抚养、关爱子女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2.2缓解贫困,是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贫困是最终导致留守儿童出现的根源所在。诚如著名英国诗人约翰逊在《致詹姆士.博斯威尔的信》中所言:贫困是人类幸福最大的敌人。缓解贫困的主导力量是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带动就业的需求,让当地人不需要外出务工也能挣钱,还能照顾父母和孩子。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目睹留守儿童艰难的成长环境,却无能为力。在寒冷的冬天里,脚上穿着一双破烂的鞋,娇小的身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们没有一天不在盼望,异乡的父母早日归来。 作者:代建英 陆绍军 单位: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城关一小 社会问题论文:地方营业税征缴的社会问题释解 1946年生产供给会议及1947年《营业税条例》的内容及实施 1946年边区政府召开生产会议,对工商业负担确定了两个原则:一是工商业负担应与农业负担看齐,二是工商业负担以其纯收入为标准,小商负担一般要占其纯收入20%,中商40%,大商60%。依此原则,制定了《1947年晋绥边区修正营业税暂行条例》,并于1947年3月公布。与以前的条例相比,其对营业税征收影响最大的是营业税征收范围和征税标准的变化。第一,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关于课税人的范围,该条例规定:“凡在本区境内经营工商业者,均须依规定缴纳营业税”;“凡在边区境内从事牲畜买卖者,不论公私均须交纳牲畜买卖税”;“凡在边区市场上买卖粮食者,不论公私均须经当地税务机关设立之过斗人员统一过斗,并交纳粮食买卖手续费”;“城镇兼营工商业与农业者,其工商业收入部分计征营业税,其农业收入部分,计征公粮”;“为逃避负担,不占门面,进行不定期之贸易者,应在其所在地做交易时征收营业税”。[4](P299-300)第二,营业税的征税标准。该条例规定:“营业税按其收入之多寡,本累进税率每年征收一次,不满一年者,按月计征。营业税之起征额为10万元,起征率为10%,最高率为42%,42%以上不再累进。但601万元以上之商户,与一般商户比较负担过轻者,亦可酌情增加税率。”[1](P712)条例公布后,3月20日执行,并限4月5日前完成任务,“执行中又提税率,从42%提到60%”。“各种牲畜(牛、驴、骡、马、骆驼、猪、羊)之买卖成交后,买主须从价交纳5%的牲畜买卖税。凡粮食买卖经税务机关设立之过斗员过斗成交后,卖粮人须从量交纳3%的粮食买卖手续费”。“地主、大商等富有者,其总收入不论多寡,均以最高税率征收之”[4]P300)。此时,已将地主和大商人的性质等同起来。与以前相比,1947年营业税征收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征收标准的变化上,征收额度和征收比率大大提高。征收标准为总收入按比例累进征税,改变了过去以纯收益征税的标准,并且大幅度提高营业税税率及累进幅度,实行了“高压强制”式征收。虽然该条例规定营业税最高率为42%,但条例于3月20日执行,竟要求4月5日前完成任务,因此导致了“执行中又提税率,从42%提到60%”。由于种种原因,边区政府不顾工商业发展实际情况,令各区连续增加任务,如“一分区原分配30000万元(系边区本币,下同),增加后完成44037万元;三分区原分配63000万元,后提到1360000万元;六分区原分配30000万元,最后完成168800万元。全边区共分配171500万元,完成928417万元,超过原数的四倍半弱”。不仅如此,还提前预征1947年度营业税,这样的做法,无异杀鸡取卵,“造成了商人恐慌,商业倒闭,市面萧条的严重恶果”[4](P44-46)。工商业经济的急剧萎缩,造成货物奇缺,市场萧条,物价高涨,交易不便,数年来大力发展的自给自足经济受到严重损害。不难看出,1947年对征收标准、征收额度和征收比率的规定是错误的。究其原因,除了为解决庞大的军事开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共识外,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是边区政府对不同经济性质错误的认识。将较大工商业者等同于地主,将中等工商业者等同于富农,然后根据套用的成分确定税率,从而“征收毁灭性的工商业税”[5](P296)。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在于领导者制定条例时,存在着对商人的报复思想。他们认为:“商人几年来负担太轻,生活水平比农民高,而且一部分商人又是地主富农转化来的,有些商人与地主富农分子,又时时钻我们的空子,投机取巧,盗窃情报,挖取革命财富。”基于这种认识,他们认为商人负担应该重一点。他们仇视商人,在做法上只注意收集赚钱获利一面,不管其消耗与缺损。 1947年营业税征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边区政府对工商业者增加税收无可厚非,但不顾工商业发展实际情况,对工商业者实行杀鸡取卵式征收,不但直接影响到工商业的生存和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它不可避免地导致工商业者对党和边区政府的不满,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一)工商业负担沉重导致大量破产倒闭在1947年,营业税征收虽然在边区政府带有强制性的说服动员下,超额完成了任务,但工商业者负担达到极点,导致大量工商业破产倒闭。负担沉重,一方面体现在税率方面。1944年的条例规定最高只征收纯收益的20%,1946年提高到25%,1947大幅度提高,最高征收其总收入的42%,但在实际执行中最高达到了60%。二是在数额上违反条例规定,屡次增加任务,有的增加半倍左右,有的增加了八倍半。[2](P211)据对崞县的调查,最初规定“营业税任务为2000万元,后来屡次增加,竟然增加到15000万元。结果20户较大商户负担12086万元,占总税税款的88.8%,致使7家较大商号停业”。然而,税务分局紧接着又布置征收1947年停业户的营业税,“并决定按各户财产70%征收”[4](P61)。如此税率,与没收财产无异。不仅如此,晋绥边区还进行预征1947年的营业税,边区分配的任务按去年负担数字(1100石米)预借1/3,共预借小米406石,还有约800石要负担,有些商户根本不敢做买卖了。“不几天工夫,就垮台二三十家。”据统计,“1947年因征收营业税而停业占总停业户数的41.8%,因惩治奸商停业的占总数的8.4%,因而停业者占30.7%”[4](P68)。可见,营业税的过度征收严重损害了工商业者的利益,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二)商民间负担不平等,影响工商业合理发展以崞县为例,为超额完成专署分配的30000万元,进行评议会评议。“20户较大商户负担12086万元,占总税款的88.8%;20户小商贩负担160万元,占总税款的0.9%。”代县在生产供给会议后,县政府领导把地主、商人并提,3月份分配任务2000万元,4月份增加到10000万元,不久又增加到20000万元。征收中专署又来指示,要完成40000万元,还要求不受此数字限制,征收结果完成数为65000万元。征收办法为,组织16名中小商的评议会,评时不宣布任务,只是暗示他们往高评。采取的策略是依靠小商,团结中商,打击大商户。并告诉评议员,如给大商户评不上去,就会加重中小商的负担任务。如此不断增加,中小商怕加在自己头上,便尽量往大商户头上加。当时评议员们说:“反正大商户是个垮,宁愿垮一家大商户,不愿垮10家中商。”这说明了当时一种不实事求是的精神,结果40户较大商户,即负担57277万元,占总负担的88%。但对小商则采取了一种不正当的态度,评的收入还比自报收入低。“如冀林山自报360万元,评为40万元;申其昌自报250万元,评为60万元。”这显然是有意偏袒小商,加重大商负担。这样一来,一般较大商户,均恐惧失望。有的商人均大散物资,向外面转移财产,有的财产转移以后即逃往敌区。总的来说,“大商逃跑停业,一部分化形隐蔽,观望风声,中商停滞不前,怕‘拔了高粱露出黑豆’,大商完了,负担就到他们头上,小商虽稍有发展,但货物骤减,市面已大为冷清”[4](P63)。(三)商民和党、边区政府关系紧张由于过度征收营业税,惩治奸商过程中错误粗暴行为以及一连串的压力所带来的负担,工商业大量停业。工商业者对党和边区政府怨声载道,不满情绪日益滋长。边区政府指示按总收入60%的高税率征收,并不断的增加任务,“各地商人由叫重而不敢叫重,有些负担户则死拖不交”。1947年税务局布置征停业户之总财产70%的税后,商人反映:“我们想垮也不敢垮了,垮时就按总财产征70%,等于全交了公家,不如还作着。”[4](P59-61)1947年预征营业税政策出台后,有些商户就不敢作买卖了,并说:“共产党是要农不要商”;“政策就是要把商人搞垮”;“地主商人田忠信、梁春生等数人在院内一面饮酒,一面大骂共产党,大商聚兴瑞全体伙友九人,每日卖多少,吃多少,恣意消耗,一文不留,直到剩下几件家具,然后散伙。”[4](P65)在所谓的“惩治奸商”过程中,由于什么是奸商也无明确条件,执行中未分清是非轻重,以为“无奸不商”。对奸商进行强制扣押,并严重损害了商人的人身权利。如“崞县上午计划了7家,下午便引上公安局人员去商家检查,被扣审讯11家37人,商人一时莫名其妙”[4](P66)。在评议分配任务时,为防止商人逃跑,“在代县县城,经调查评议决定各户数字后,即突然扣起大中商户42人,然后才给他们宣布任务。并对商人采取了肉刑拷打、逼缴税款的手段,王朝士、石东仁等便是如此处理”[4](P64)。如此做法,使边区商人不仅经济负担沉重,经济遭受重大损失,更为严重是造成了人身伤害,使社会上一般商人恐惧与不安,对共产党和边区政府不满情绪日益滋长,使党、边区政府与商民关系空前紧张。 问题的解决 晋绥边区在总结过去征收营业税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工商业政策》中指出的“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总方针,逐步纠正1947年营业税征收中的错误,并于1948年公布了《晋绥边区修正营业税暂行条例》,开始对营业税进行改革。(一)晋绥边区行署和晋绥税务分局作了检讨,纠正1947年营业税征收错误根据中央的指示和的报告,晋绥分局与行署对工商业政策均作了检讨。晋绥边区政府在1948年的《行署关于发展生产的指示》中说:“我们领导在反封建的潮流下,对工商业采取了冒险的政策;为了适应战争的要求,缺乏群众观点与财政观点统一的认识,也缺乏按照实际情况规定自己的工作计划的思想方法与工作作风。实际工作检查,证明了去年生产供给会议所规定的各种方针,除税收政策外,基本上都是正确的。”在执行过程中,一些人认为,“抗战时期,商人生活舒服,对抗战没有贡献”;“商人不知亡国恨,商人没有民族意识,他们走私漏税,贩卖假货,应该严重惩处”。[4](P63)因此产生一种仇视报复心理,在做法上只注意收集赚钱获利一面,不管其消耗与缺损。在征收过程中又不按条例征收,任意加征,使工商业者负担沉重。晋绥边区在检讨的同时,指示各地区迅速检查纠正执行政策中的偏向与错误。“凡超过1946年所颁布之营业税条例而超征之税款,不论其经营者属于何种成分,均应一律退还。”为促进工商业负担的公平合理,对营业税的征收“改定以纯利为计征标准,确定1947年度营业税按最高不超过纯利的30%再折半计征;如某些工商业有特殊苦难,还可呈请行署免征1947年度营业税;各地不得预征营业税”。根据指示中所规定的原则和具体办法,估计共需退还本币1277325万元,合标准布51093匹,合小米42577.5石。以当时征到的营业税折成标准布与计划应退标准比较,则这次退布数占原征税布数的44%,即此次退还原征税的44%。[2](P214)(二)调整营业税征收政策,减轻税负,简化手续,地主富农经营的工商业同等对待1948年公布了《晋绥边区修正营业税暂行条例》,开始对营业税进行改革。新条例的改革主要在于“取消了过去按总收入计算的累进比例征收制度,而代之以资本额多寡累进定分‘固定任务,平均分配’的民主征收办法。负担原则,对工矿业负担最高不超过纯收益20%,商业负担不超过纯收益25%”[4](P316)。改变过去查帐、翻底子、计纯利的做法,消除工商业者顾虑,调动他们生产积极性,大胆发展工商业。为了方便农村纳税并照顾平等定分的困难,新条例规定:“农村专营之各种作坊(油、粉、磨、毡房)与专营之小商贩、运输、手工业者之营业税,在征收公粮同时,由区村政府负责征收,但不平等定分,以其纯利不超过15%比例计征。属于专门贩卖业者,以其纯利最高不超过25%比例计征。”针对以前对地主、富农的偏激政策,为了防止再度侵犯地主富农经营的工商业,新条例还专门规定:“地主富农经营之工商业,应同样受保护,同样按条例征收,不得歧视。”[2](P200)(三)动员干部下基层,依靠群众和商人纠正错误,重新赢得群众和工商业者的信任根据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指示,各地的纠错工作一般首先是动员各级党政干部负责同志亲自深入下层,并配合工作团与下面干部积极分子从各方面进行宣传教育工作。然后召开各种商人会议,广泛深入地宣传我党工商业政策,同时组织群众性的调查讨论与纠正退款等工作。“如临县商人大会经过宣传教育后,商人活跃起来,有个商人便直接找到刘专员给他们解决问题。”为充分取得群众和商人的信任,在经过宣传教育后,“接着经过群众路线,组织商人的小组会、贫雇农会、市代表会、评议会和商人大会,进行调查评议与反复评议,把过去征税、惩奸和三项工作的偏向与错误加以研究,对商人处理不当或负担过重的,均根据实事求是的精神,解决各种问题”[4](P72)。通过政府、群众、商民等共同的努力,“五寨城关经过宣传教育已退完,计退户为70户,占负担户的29%。代县共退两次,第一次已退一部分。进过宣传政策之后,即宣布1947年预借税全部退还,并分二期付给”。宣布后,群众皆大欢喜说:“共产党打人厉害(即征的重),退的也周到。”[4](P73)当即有30户准备复业。通过以上努力,晋绥边区由“营业税”过度征缴而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也相应地得到了较为妥善的解决,党、边区政府与商人关系得到大大改善,使边区商业重新活跃起来。据临县税务局1948年《关于各市镇目前工商业发展情况的报告》说:“从2月10日到4月5日,55天中恢复与新增加的就有66家,榆林村高等云等,把数年来没人占而破烂了的六七间铺房都修整起来,至现在二道河与市场街两个主要市场已再找不出空房。每逢集日,街市上也拥挤得很。”[2](P214)再如“代城商人于1948年元宵节前后自动召开了三天繁荣市场大会,调剂物资,供给农民春耕必需品。……大街上,共计有226家,其中66家是整顿市场退款后才复业或新开的。小摊子共有181家,摊上尽摆的土布、山货、农具等农民实用的东西,四乡翻身农民盛赞这一新气象”。可见,工商业者积极性提高,市场得到重新活跃,不仅有利于农民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结语 边区政府为实现农商负担的公平合理,保证解放战争的胜利,加重对工商业者的税收负担亦具有合理性。对此两难问题,要做到既合理又合法,务必要把握好一个合理的尺度,始终坚持以发展民生为根本。尽管1947年对工商业实行“高压强制”式的营业税征收问题,只是党在某个地区局部执政时期发生的特殊事件,但其留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却是十分深刻的: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关系国计民生的工商业发展状况事关民生问题全局,对于一个经济体而言,过重税负不仅会影响经济体的活力和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影响到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问题,关系到民心向背问题。所幸的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走向成熟的党,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发现征税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后,能够及时纠正错误做法,从而使工商业重新恢复活力和生机。 作者:石攀峰 社会问题论文:贫困地区远程教育管理中的社会问题与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十多年来,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几年来,远程教育逐步向欠发达地区辐射,许多主办高校通过在地方设立校外学习中心,为欠发达地区的在职人员提供了非常好的教育资源,受到欠发达地区社会各阶层的欢迎,但是,许多校外学习中心存在管理不够规范、管理人手不足等问题,让一部分学习动机不纯的人抓住了远程教育管理的漏洞,以不正当的方式获取远程教育的专、本科学历文凭,严重影响到远程教育的办学质量,损害了主办高校的社会形象,破坏了远程教育办学的社会公信力。为进一步了解这一问题,笔者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发现远程教育管理中已出现较多不良现象,必须采用有力的措施加以整治,以维护教育的公平。 一、欠发达地区远程教育教学中心管理现状 为深入了解目前欠发达地区远程教育的问题,笔者所在的工作团队走访了15个由重点高校设立的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其中公办学校学习中心3个,占20%,民办学习中心12个,占80%;访谈了15个学习中心的部分管理人员,并设置了15道问卷调查题目,对学生发出了320份问卷,回收298份,回收率93.1%。在有效问卷中,男性167人,占56%,女性131人,占44%;有公职的社会人员197人,占66.1%,企业员工83人,占27.9%,其他人员18人,占6%。问卷的主要内容涉及学员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自我评价等,同时随机访谈了28人,访谈的问题是社会对远程教育的评价。调查反映存在如下问题: 1.管理人员不足,对学生管理不到位 在访谈的15个学习中心中,当问到一个部门的管理人员管理学生人数时(见图1),公办学习中心大多是一个管理人员管理200~300人,而12个民办学习中心中,一名管理人员管理200~300名学生的有6家,300~600人的有3家,600人以上的有3家。试想一个人要管理600名以上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无论多么负责任的管理人员,也肯定会出现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在调查中一些民办学习中心的管理人员也承认了这一点,这种管理模式必然带来远程教育办学质量的下降。 2.办学设备陈旧,教学条件落后 在访谈中,公办学习中心办学条件较好,完全符合远程教育中心的办学要求,学生满意度较高,而民办学习中心存在较严重的办学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是办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从调查数据中分析,学生对远程教育的满意度低(见图2),满意的占28%,基本满意的占32%,不满意的占31%,非常不满意的占9%,而不满意的学员,95%是民办学习中心的。 3.部分学员学习动机不纯,学习态度存在严重问题 当问到参加远程教育的目的时,为了提升自我的占28%,因工作和单位需要的占35%,目标不明先拿个文凭再说的占7%,纯粹混个文凭的占30%,两者合计37%,再加上单位强制要求的,也难免会有一些是混文凭的,这说明不少学员参加远程教育学习的动机不纯(见图3.当问到对所学专业课件是否全程跟踪学习与作业完成情况时,有45%的学员表示全程跟踪学习,并自己独立完成作业,38%的学员偶尔上网学习,勉强作业完成,17%的学员从未上网学习,作业是其他人帮忙做的,这反映出学员的学习态度不积极,并存在较严重的学习态度问题(见图4)。 4.学员的学习质量及学习效果较差 当问到你参加远程教育的学习质量及学习效果自我评价时,回答很好的占18%,回答还可以的占45%,回答一般的占15%,回答基本上没学到东西的占25%,这说明学员的学习质量及学习效果不容乐观(见图5)。5.社会对远程教育办学质量的评价在访谈中,笔者随机问了28个采访对象,这28个采访对象中,有教师、有企业负责人、有政府官员,当问到对远程教育的办学质量信任度时,有15%的人认为很好,35%的人认为还可以,45%的人认为远程教育的办学质量不好甚至很差,5%的人回答不了解,这说明社会对远程教育的办学质量评价不高。6.社会对远程教育学历认同度的评价在28个采访对象中,当问到全社会对远程教育学历的认同度时,在国民教育系列中,对全日制学历认同度最高达100%,其次是对自学考试学历认同度达95%,对函授学历认同度75%,对远程教育的学历认同度只有71%,这说明社会对远程教育学历的认同度不高。 二、欠发达地区远程教育教学中心管理中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 1.大部分民办远程教育学习中心管理存在漏洞 从调查数据分析看,公办学习中心管理比较到位,学员的信任度高,教学质量有保证,社会认同度高,而大部分民办学习中心则存在较多问题,如乱收费问题,招生和管理中乱承诺问题,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必然让一些投机者有机可趁,同时主办高校受招生竞争的影响,对部分学习中心管理不到位,管理的漏洞必然导致办学中各类问题的发生。 2.影响到重点高校的社会形象 目前举办远程教育50多家高校都是211工程院校,是社会各界仰慕的象牙塔,而它们在欠发达地区设立的校外学习中心出现的问题必然影响到公众对重点高校的印象,如果这种办学漏洞再进一步扩大的话,这些高校的良好社会形象就会轰然倒塌。 3.影响到社会公信力的提升 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是社会的一方净土,当远程教育中所产生的不良现象进一步扩大化时,民众心中的偶像将不复存在,当重点高校的学历都可以通过不正当手段不劳而获时,当一部分人手中拿到的学历文凭与自身水平不一致时,社会就会对高校的公信力表示怀疑,这将导致整个社会公信力的进一步下降。 4.带来新的社会不公平 当部分人通过远程教育的管理漏洞成功获取学历后,他们必然会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由此带来更多的社会不公平,这种不公平现象刺激更多的人去仿效,当这种趋势蔓延开来,必然会带来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不信任,这对高等教育的打击将是无法补救的。 三、提升欠发达地区远程教育质量的对策 要想解决欠发达地区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出现的问题,以维护教育的公正和社会的公平,使远程教育回归正常的轨道,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确保教学质量,以较高的质量来维护远程教育的形象,具体对策如下: 1.建立和完善现代远程教育ISO质量标准体系 笔者认为,要构建现代远程教育ISO质量标准体系,规范远程教育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并以此标准指导远程教育办学的各个环节,确保远程教育健康发展。具体而言,一是要关注质量:从理念上探究远程教育质量的概念、定位与发展,从实践上探究远程教育组织为确保质量而实施的质量监控与管理,这包括远程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质量保证与质量评估的实施等。二是要提升理念,要将ISO9000标准的精髓即《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提出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融入远程教育的质量体系中来。三要做好识别过程,包括远程教育的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四个方面,分析远程教育实践中与标准要求相对应的过程,探索ISO9000作为一般质量管理标准在远程教育这一特殊领域的运用。 2.以现代化技术保障、提升和控制远程教育的质量 远程教育是现代互联网数字化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技术也是远程教育的保障之一,没有了技术或是技术不先进就会影响远程教育的质量。因此,要以现代化技术保障、提升和控制远程教育的质量,用现代化技术提高远程教育的课程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提高远程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评估与考核水平。对于远程教育办学单位而言,一是要做好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和使用,二是要研究平台技术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术,确保有技术可用、会用技术和用好技术。 3.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远程教育主办高校总体办学质量的监管与评估 目前对主办高校本部远程教育的监管和评估是有效的,所以一般情况而言,主办高校本部的教学质量是较高的,但对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监管则不到位,所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修改现有的评估体系,加强对远程教育主办高校所有学习中心的检查,尤其是校外学习中心的检查,以确保远程教育所有学习中心的教学质量是一致的,从源头上杜绝不良现象的发生。 4.主办高校应以追求办学质量为举办远程教育的根本归宿 高校将办学目标定在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上,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社会现象,所以各主办高校一定要端正办学思想,不以规模和效益作为办学的根本目标,而是以提高社会影响力、公信力,以高质量的办学作为归宿,这也是使整个社会回归教育公平、公正,提高高等教育社会公信力的最根本办法。 5.严格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审批与监管 这些问题大多出现在校外民办学习中心,这就要求主办高校在审批校外学习中心时,一定要逐条对照国家教育部对校外远程教育学习中心的要求进行审查,宁缺勿滥,对不符合条件的学习中心坚决不予批准开办,这就从根本上抵制了不良社会现象的发生,同时对已批准的学习中心进行重新审查,条件不足的必须补充条件,否则坚决撤销其办学资格,以保证教学质量。 6.加强对远程教育学生的诚信教育 以不当的手段取得远程教育的学历,是一种不诚信的表现,只有人人讲诚信,人人以诚信为荣,这个社会才有希望,才是一个公正、公平的社会,这就要求加强学员的诚信教育,教育他们诚信学习,诚信考试,诚信做人,调动每个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7.全社会应树立能力本位的用人标准和风气 每一种社会不良风气的出现都有其导向标准,这种导向标准就是社会评价标准,当全社会都树立以能力和知识水平为本位的用人标准,全社会的学习风气必然逐步回归。让学习者学习的目标不是混文凭、混资历,而是真正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全社会实行这种以能力为本位的用人标准是扭转不良学习动机的最根本手段。 8.借鉴发达国家远程教育管理经验 远程教育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他们有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这其中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其远程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所以,我国必须由政府主导,高度重视远程教育的管理,学习发达国家远程教育管理的经验,以确保远程教育的办学质量。四、小结当前欠发达地区远程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高等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只有从政府到高校,从高校到各校外办学机构,从高校到学员,到用人单位,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维护远程教育的公正、公平,树立起重点高校的良好社会形象和社会公信力,这也是社会正常运转所必要具备的条件,所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欠发达地区远程教育教学质量最迫切的时代课题。 社会问题论文:剖析世界贸易体制向社会问题领域外溢 摘要:世界贸易体制是最为发达的国际制度之一,拥有完备的实体性规范和发达的决策与争端解决制度。出于自身价值的考虑,社会问题领域积极牟取借用世界贸易体制,主要是通过借助世界贸易体制的立法制度来进行本问题领域的制度建设,也通过世界贸易体制的争端解决制度来保障制度的执行。然而,世界贸易体制向社会问题领域的外溢对于世界贸易体制自身的稳定和发展不利,而且对于发展中国家也会产生不公平的后果。 关键词:世界贸易体制;外溢;社会问题 界贸易体制无疑是当今最为发达的国际法律制度之一,其发达不仅仅表现在实体性规范的广泛与完备,还表现为包含在立法制度与争端解决制度中的非实体性规范的发达。在国际领域,发达的制度由于自身的需要和外部问题的需要,经常外溢到其他问题领域,世界贸易体制向社会问题。领域的外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制度建设较为落后的国际社会问题领域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力的解决,然而通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新议题的方式,可以形式上成为世界贸易体制下管理的问题,然而在实质上借助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制度与争端解决制度来追求其原本问题领域的价值或者政策目标。这是现阶段世界贸易体制向社会问题领域外溢的主要动力。 社会问题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的制度还存在一般制度借用所不具有的迫切性。在管理社会问题的国际法律制度中,有一定贸易制裁的规定作为强制守法的威慑手段和违法的制裁措施,但是由于这种制裁可能违反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再加上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种贸易制裁的实施国和对象国可能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从而引起世界贸易组织下的争端并被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判定要更改为与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相符。这样的情况,等于剥夺了某些社会问题国际制度的威慑手段和强制措施,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非常不利,导致社会问题国际制度无法有效地维护其规范的权威。社会问题如果能够成功地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运用贸易制裁的强制手段来维护本问题领域的价值。 一、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制度 非世界贸易组织问题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制度,有两个明显的好处:一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制度规定较为完善,再加上其成员众多,大大减少了达成为众多国家接受的国际协议的成本;二是对于因为利益分歧而很难达成协议的问题,可以通过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制度,与贸易问题进行利益交换从而达成协议。这样极大地节约了非贸易问题制度建设的成本,不但直接利用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规范,还帮助分歧较大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其实质性规范的形成,最终推动本问题领域价值的追求。 社会问题领域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规范当然也具有同样的好处。虽然知识产权问题不属于社会问题领域,但是由于知识产权问题是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立法规范最为成功的例子,本文先考察一下其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立法规范的情况。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生效以前,虽然存在关于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国内法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还是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不发达国家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普遍较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生效以后,在一些方面提高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而这种提高在非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立法规范的情况下是较难实现的。 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31条为例,该条的制定对各国国内法的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做了严格的限制,提高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该条规定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要遵守的12项条件,给强制许可的实施增添了困难。而且该条表述较为含糊,可能是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妥协的结果,但是含糊的用语也存在进一步加强该条对国内强制许可限制的可能。 在TRIPS生效前,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明确规定了专利的强制许可。《巴黎公约》第5条是最为普遍适用的关于专利的强制许可的国际知识产权规范,其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承认了专利的强制许可,并限制了专利的撤销。从专利的强制许可被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承认开始,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框架下,针对限制或者禁止专利强制许可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但是一直没有对《巴黎公约》第5条中规定的专利强制许可形成实质性的限制,更不用说禁止了。一俟TRIPS协定生效,就对专利强制许可形成了非常严格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度。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中不能产生的规范,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立法制度产生了。 现实情况也说明了TRIPS协定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如在药品专利领域,TRIPS生效之前是有超过100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不保护药品专利的,但是在TRIPS生效之后,这些国家都要保护药品专利。而2000年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以《巴西工业产权法》违反TRIPS协议为由要求与巴西进行磋商,更是验证了TRIPS协定不但提高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更是给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安装了牙齿。 环境问题是属于社会问题领域中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立法制度最为成功的一个问题,世界贸易体制在乌拉圭回合谈判提出了与贸易有关的环境问题。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总宪章《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定》在其前言确定不疑地将环境保护、稀缺资源的维护和可持续性发展列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此外,各国部长同时还签署了《贸易与环境决议》,并在《服务贸易总协定》、《农产品协定》、《卫生检疫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中提及环境问题。此后,世界贸易组织的部长会议产生的最后文件都要谈到贸易问题。然而,由于世界贸易体制下产生的关于环境问题的规范基本上属于不可适用的规范,很难说环境问题对于世界贸易组织立法规范的借用产生了实际的结果。 二、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 世界贸易体制的争端解决机制最终就是依靠授权贸易减让的撤销来保障争端解决结果的执行。这种经过授权的贸易减让的撤销事实上就是一种贸易报复,争端解决机构在通过的专家组或者上述机构的报告之后,违法成员应该根据争端解决机构的决定纠正自己的违法行为,如果违法成员不执行争端解决机构的决定,那么就要面J临经过授权的受害成员的报复。。由于这种报复机构成员方全体授权,违反成员无法针对授权的报复进行反报复,否则就是对于世界贸易体制和成员方全体的挑战,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授权报复的有效性。再加上这种授权使得受害方可以在世界贸易领域包含的范围内进行交叉报复,使得受害方的报复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戳到违法成员的痛处,进一步增加了授权报复的有效性。如果社会问题制度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制度、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报复制度,可以使得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制度为自己所用,加强保障本制度的执行。另外,如前文所述,如果不在世界贸易组织规范规定的例外范围内,实施贸易限制措施属于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范的行为,很可能引起世界贸易组织下的争端并被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判定要更改为与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相符。在这样的情况下,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制度能够避免自身的贸易制裁强制措施被世界贸易组织判断为非法。 有人建议世界贸易组织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体系,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在适用法律的时候,应该把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当作整个国际法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来看待。这种观点如果成立,就可以解决社会问题制度中的贸易制裁强制措施在世界贸易组织下违法的问题,使得社会问题借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制度不再显得那么迫切。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允许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来规避其在其他国际法制度下承担的义务,那么其他国际法制度中的强制手段无疑是形同虚设,其权威和效力无疑大打折扣。而且当这些其他的国际法制度所维护的价值高于贸易价值时,或者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国际强行法时,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对于其权威和效力的减损更是不能够容忍的。况且国际法分支数量越来越多,专门的争端解决机构也越来越多,整体确实需要一定的协调机制,以确保其相互衔接,化解其冲突和矛盾。 然而,在完备的协调机制建立之前,国际法的碎片化现象是不容否认的。而且国际社会并没有对不同国际法规则的位阶达成共识,国际强行法的概念和内涵也颇有争议(贾海龙,2008)。总而言之,现在还没有较好的办法来解决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其他国际法规则的冲突。由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强势地位,就会出现本文导论中鲍威林所讲的“吸尘器”现象,凡是受到贸易损失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不管这种损失是否是由于其他合法原因造成,在很多情况下都会积极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制度,以求得贸易利益的保全。当然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其他国际法制度使用贸易措施的时候,很多情况下属于根据国内法使用贸易措施来贯彻一定的公共政策。而在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加入与贸易关系比较遥远的新议题,则可能是一种逆向思维的结果,用以解决世界贸易组织与其他国际法规则的冲突。既然世界贸易组织吸人其他与贸易有关的争端,为什么不以“与贸易有关”的名义,把其他国际法规则、特别是社会问题制度纳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之中,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明确规定这些国际法规则与贸易规则的关系,这样反而能够维护这些国际法规则的效力,实现其要保护的价值目标。而且这种作法不仅仅使这些国际法制度摆脱了独立于世界贸易组织之外时无法利用贸易制裁作为强制手段的困境,而且在国际法整体协调机制建立之前,干脆使其他国际法规范“钻进”世界贸易组织的“肚子”里,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对较为完善的争端解决结果的强制机制,增强其规范的效力。 对于非贸易问题借助世界贸易体制的争端解决机制,除了知识产权问题有过几次不成功的尝试,基本上还没有出现过实例。非贸易问题中的社会问题在借助世界贸易体制的争端解决机制方面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成绩,不过由于前述借用世界贸易体制争端解决机制的动因的存在,相关尝试和努力是不会停止的。 三、世界贸易体制新议题的历史与命运 全面借用世界贸易体制的最为典型的尝试一直是通过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加入关于社会问题的形式进行的,由于这些议题不属于传统多边贸易谈判的内容,所以和其他一些过去多边贸易谈判没有涉及到的议题,被称为新议题。 在GATT的发展中,劳工权的保护一直是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在推动,但是一直遭到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所以在世界贸易体制中,劳工权问题根本没有被列人谈判的议题当中,其借用世界贸易体制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而环境保问题由于在20世纪70年代后引起国际社会的逐渐重视,作为致力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世界贸易体制,不免要涉及到贸易与环境之间矛盾的问题。最初的接触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大会前夕。1971年11月,GATT代表理事会同意建立环境措施与国际贸易工作组(EMIT),其成员资格对所有缔约方开放。贸易与环境的关系第一次在GATT内部被摆在桌面上。 1971年到1991年期间,环境政策对于贸易的影响逐渐增大,而随着贸易量的增加,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广泛,这引起了一系列的讨论。如乌拉圭回合谈判提出了与贸易有关的环境问题,并在《服务贸易总协定》、《农产品协定》、《卫生检疫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中提及环境问题。 不过,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各个国家的意见分歧也比较大,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利益冲突,所以在世界贸易组织内部讨论环境问题,一直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后,就开始酝酿新一轮的多边贸易谈判,劳工权和环境权的保护再次作为候选议题被提出。 1996年在新加坡召开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次部长会议,由于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坚持,发展中国家的立场有所松动,《新加坡部长宣言》中写入了有关劳工权的内容。到了1998年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第二次部长会议,美国总统克林顿发表演讲,强调在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谈判中要包括贸易与劳工标准的“新议题”。1999年,世界贸易组织第三次部长级会议在美国城市西雅图举行,在会议上,美国总统克林顿再次公开提出将劳工标准纳入新一轮谈判议程,并首次表示要对违反劳工标准的国家实行经济制裁。这与1996年世界贸易组织《新加坡部长宣言》中缓和的措词、中立的态度是严重不符的,因此泰国、印度、巴西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指出,发展中国家的权利不被尊重,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用劳工问题向发展中国家施压,强烈反对把劳工问题纳入到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议程。由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劳工权问题上分歧太大,到了在多哈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会议,发展中国家坚决反对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讨论劳工权问题,劳工权问题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文件中就再也没有出现了。从世界贸易组织第一次部长会议开始,环境与贸易的问题都出现在《部长宣言中》,根据启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贸易谈判的《多哈部长宣言》,环境与贸易问题成为新一轮谈判的正式议题。关于这一议题的新一轮谈判将涉及:现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多边环境协定规定的具体贸易义务之间的关系;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委员会与多边环境协定规定的具体贸易义务之间的关系;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委员会与多边环境协定秘书处定期交换信息的程序;减少或消除环境货物和服务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此外,宣言要求CTE对下列问题给予特别关注:环境措施对市场准入的影响,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TRIPS有关条款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标志问题。 随着多哈回合依然处于休眠期,世界贸易体制新一轮谈判暂时对于生命健康、劳工和环境等议题基本上不可能有任何突破。不过,多哈回合的屡次部长级会议对若干社会问题都有所涉及,所以不能说在非实在法层面以及对未来的影响方面,多哈回合发起和谈判过程中进行的新议题谈判努力没有任何作用。 当然,这种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对未来新议题加入世界贸易体制的影响上,还体现对于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的影响。以环境问题为例,从GATT时期的“金枪鱼——海豚”案到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的“汽油标准”案、“美国——海虾海龟”案及“欧盟——石棉”案,世界贸易组织/GATT的专家组与上诉机构明显朝着重视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鉴于世界贸易组织/GATT在争端解决中对待这个问题态度的变化对缔约/成员国影响最直接,而且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常设的上诉机构对案件结果及后继类似案件影响巨大。。事实上,如果世界贸易体制的争端解决机构通过案例法确立了追求社会问题价值的规范,那么就等于通过法官立法的途径把社会问题纳入到世界贸易体制下,允许社会问题借助世界贸易体制进行制度建设(ThomasCottier,2003)。 四、结语 世界贸易体制的外溢固然体现了世界贸易体制的高度成功,就像欧洲一体化由经济贸易逐渐外溢到政治军事领域一样,体现了欧洲共同体的成功。然而,又如同欧洲一体化在世纪之交限于停顿,显示了制度外溢存在威胁制度本身的危险,世界贸易体制如果纳入复杂的社会问题,可能导致世界贸易体制受到拖累,甚至导致崩溃。那么,社会问题不但不能利用世界贸易体制解决自身的问题,而且原本得到较好促进的贸易价值也受到损害。这是世界贸易体制外溢的现实危险,值得我们注意。 而且,世界贸易体制向社会问题领域的溢出,还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严重的利益冲突。一旦社会问题被纳入世界贸易体制,发展中国家就要被迫提高其社会问题的管制水平,其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相应提高,并因此对其国际贸易产生负面影响;而本来国内社会问题管制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则不会增加国际贸易的成本,相反其成本相对降低。从这个角度而言,社会问题被纳入世界贸易体制,等于世界贸易组织原来的谈判结果进行了有利于发达国家的修改,这是不公平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允许社会问题借用世界贸易体制,从自身的利益考虑,也是不明智的。 社会问题论文:娱乐业环境与社会问题 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贯彻落实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五大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为了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提出来的,是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积极探索。 一、从全面贯彻落实的高度认识和抓好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抛弃了那种以人为中心、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念,并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和目标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则是全面落实的本质要求。所谓又好又快发展,即是要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方面,资源和环境是又好又快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按人均计算,我国的耕地、水、矿产资源的拥有量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中国速度”令世界瞩目,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位。但由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和消费模式,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高消耗与高污染基础之上的,据有关资料,我国单位资源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而单位GD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则是发达国家的8-9倍。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模式很难长期支撑经济的发展,更谈不上又好又快的发展。资源环境问题,不仅是我们的近忧,更应是我们的远虑。 另一方面,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又好又快发展包含着建设和谐良好的生态环境。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不仅造成资源难以为继,还带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这样势必会抵消部分发展成果、并严重制约发展。《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指出,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也就是说,当年10.1%的GDP增长率,扣除污染损失,就只剩了7.05%。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保护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项重要内容。 2、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和谐的生态环境 以人为本是的核心,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的基本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活动、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社会和物质条件为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重要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则为人们的生存发展创造更多物质财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生存质量的不断提高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和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也是和谐社会主要内涵,和谐的社会则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的发展内涵。试想,一个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不断受到污染侵扰的人,其全面发展将从何谈起? 3、加强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和体现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既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把人与人的和谐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建设生态文明,一要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方式,主动选择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把经济开发活动控制在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要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建设,健全和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严格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政策。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对节能产业和环保产业的投入,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四要加强重点污染防治。 二、加强餐饮娱乐业的污染防治已成为我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 江岸区是一个老城区,地处市中心,人口密度大,资源条件十分有限,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改革开放以来,全区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结构性问题,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反映突出,尤其是餐饮娱乐业的污染扰民问题比较明显。餐饮娱乐业的污染防治,直接关系到江岸“两型社会”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强区、和谐城区、生态文明城区建设的进程。 1、江岸区环境质量总体状况 江岸区环境质量的总体情况是:空气质量基本达标,地表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声环境质量较好,主要污染物排放逐步削减。具体如下: ——空气质量考核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三项主要污染物,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年均值则略超过二级标准0.10毫克/立方米的限值,但有下降趋势。近几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 100的天数(即空气质量为优或良好)逐年有所提高,年为295天。 ——我区地表水体主要包括塔子湖、鲩子湖、长江、朱家河等自然水体,根据监测情况,除长江水质达到III类水体标准外,我区的两个湖和朱家河的水质分别按IV类和V类水体考核均超标。 ——我区域环境噪声55.7分贝,道路交通噪声为69.2分贝,均已达标,尤其是自采取禁鸣、道路刷黑等措施后,道路交通噪声改善明显。 ——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年的基础上有较大幅度削减,工业废水中中化学需氧量(COD)削减29.6%、废气中二氧化硫(SO2)削减8.1%,均超过国家规定的削减进度目标。 2、各类生活源已成为我区的主要污染物来源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区以工业制造为主的二产业比重已不足30%,而三产业的比重已达到70%以上。通过多年的污染防治,我区的工业污染防治水平已处于较高水平,年,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为98%,工业废气达标排放率为97%。但是,三产业的污染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其中的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的污染负荷比重较大。 根据年开展的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2007年,我区复核调查口径的污染源1524户,其中工业源361户(包括制造业、水生产和供应企业),生活源1164户(包括住宿业454户、餐饮业522户以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医院等)。 从表中可见,生活源的废水和废气的污染物排放量都远远超过工业源的排放量。同时可见,餐饮业无论事从单位数量还是从的废水污染物排放量,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生活源中的废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机关事业单位、医院、浴池等单位的锅炉。由于噪声污染源没有纳入此次调查的范围,因此,主要产生噪声污染的卡拉Ok、KTV等娱乐业未作调查。 3、餐饮娱乐业污染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根据污染源调查和环境管理的工作实际情况,生活污染源的污染防治应作为我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尤其是餐饮娱乐业的污染防治必须加强,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应加强餐饮废水的治理,综合处置餐饮废油残渣。由于餐饮经营单位分布广,且大多数规模较小、场地有限,餐饮废水大多未进行单独处理,而是排入排水管网到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但是,直接排放的餐饮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动植物油、残渣等有机污染物,不仅造成水体污染、加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负担,而且易造成排水管网的堵塞,同时,由于管理的不到位,部分餐饮企业的餐饮废油被不法分子非法回收加工再生食用油、餐饮残渣用作喂猪饲料,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二是应加强餐饮娱乐业产生的油烟噪声污染,减少油烟噪声扰民现象。由于我区是一个老城区,城市规划布局新老交错、功能区混杂,餐饮娱乐行业很难严格地与居民区区分开,因此,餐饮娱乐业的油烟噪声污染扰民问题比较突出。年,我局接受的环境信访投诉共1081件,其中关于餐饮娱乐业的油烟噪声投诉为658件,占全部投诉的60.9%。虽然油烟和噪声扩散和影响范围有限,但其感官影响明显,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 三、按照的要求推动和强化我区餐饮娱乐业的污染防治工作 1、加快推进餐饮废水治理和餐饮废油残渣的综合处置利用。 随着餐饮业的发展壮大,其对环境的影响日益显现,尤其是其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由于我市居民的饮食结构及习惯等原因,直接排放的餐饮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动植物油,其浓度一般可达到100-500mg/L,最高时可达到1000mg/L以上,是一般生活污水的数倍或数十倍,对水体污染十分严重,并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影响其正常运行,容易造成城市排水管网的堵塞。 而且,排放掉的动植物油可回收加工成脂肪酸广泛应用于提炼生物柴油、生产洗涤剂等行业,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因此,要求餐饮企业安装废水隔油脱油装置,对其废水实施脱油处理,并引进相关企业对废油进行回收加工,即可较少污染物排放,也可实现资源回收利用。计划通过2年时间,要求江岸区内有一定规模的餐饮企业安装废水隔油脱油设施,并引进相关企业,组建回收网络、建立加工基地,对餐饮废油和残渣进行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建立和完善餐饮废水治理——废油回收——废油提炼加工的循环产业链。 2、加大餐饮娱乐业油烟噪声的污染治理力度 一是以街道为单位实施区域整治。根据小餐馆多,且大多分布在居民区内的特点,以街道为单位,开展创建油烟噪声治理达标示范街道活动,并在部分街道进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加以推广。对街道辖区内的所有餐饮企业,无论有证还是无证,一律要求进行油烟治理。 二是加大财政资金对油烟噪声整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将油烟噪声治理资金纳入年度预算,采取按设备投入比例奖励的措施,对按要求实施了油烟噪声治理的经营户给予资金支持,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经营业主们开展油烟噪声治理,从而有效地推动此项工作。 三是加大对占道早点、夜市排挡的整治力度。首先从经营时间和环境卫生予以规范,并逐步予以取缔。如对主次干道早点经营户和摊群要求9:30之前收摊入室,对社区内的早点经营户和摊群则要求10:30之前收摊入室;对夜市排挡摊群要求确保晚12时以前无占道现象,确保周围环境卫生。鉴于木炭烧烤的烟雾污染较大,尝试取缔夜市排挡摊群中的木炭烧烤,努力引导经营户改为电烤。 四是在餐饮油烟噪声污染的防治中注重区别不同情况、分类治理,对有证照、有一定规模的经营户,严格按照环保法规的要求进行油烟噪声的治理,安装和完善油烟净化设施;对于无证照的经营户不是简单地予以取缔,而是对具备一定条件的经营户,按要求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办理相关证件,促其规范经营,既消除了油烟污染,又防止了可能因此产生的不稳定因素;对存在严重污染和占道的经营户,则坚决予以取缔,劝其转向经营。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利益平衡,必要时通过行政调解,以项目福利对居民利益予以一定补偿,已解决油烟噪声污染问题。 3、完善和创新餐饮娱乐业污染防治的制度和机制 一是严格环保审批防止新污染的产生。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对新建的餐饮娱乐单位,从选址、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严格把关,防止新污染的产生。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在选址、建设等审批过程中,充分听取和尊重所在社区和相关居民的意见。 二是建立和完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建议设立油烟噪声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环保、工商、卫生、城管、卫生、监察等部门为成员,强化各部门的职责,并且加强督察,增强各部门的责任感和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 社会问题论文:剖析三枪拍案惊奇看社会问题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封建道德规范体系仍旧影响着当代社会及公众的思想状态,其原因是未完成世俗化阶段,中国近现代没有哲学家及社会经济发展过快。这一状态的危害是当前中国社会大众不快乐,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电影《三枪拍案惊奇》是当前文化领域对中国社会世俗化进程的一次探索。 【论文关键词】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世俗化电影 自宋明以来,程朱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与陆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学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统治了中国社会一千年。其核心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禁欲主义。 其后自明朝中叶起,先后有顾炎武、戴震.龚自珍、魏源等启蒙主义思想家: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改良主义思想家中山、章太炎等资产阶级革命家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先驱,纷纷举起“释放人性”的大旗,对这种极端禁欲的封建伦理道德进行揭露、批判与斗争。其后更经的涤荡,这一长达千年的道德规范体系终告瓦解,但残余尚存。 一、封建道德规范体系残余的原因分析 1、未完成世俗化阶段 从文艺复兴的历程看,重构一种道德规范体系,世俗化是一个必经阶段。甚至“文艺复兴的内在精神其实就是一种世俗精神”;甚至“文艺复兴的动机就是追求世俗享乐”。只有经过世俗化阶段,才能从思想与文化上瓦解与替代前一道德规范体系,消除最后一丝残余。而且相类似,中国近现代反的不是道德,文艺复兴运动反的也不是宗教,而都是极端禁欲的道德规范体系。 但是中能国的世俗化阶段一直未完成原因有二:一是之前反极端禁欲的道德规范体系的运动的主力是上层文化精英与知识分子,而普通社会大众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与教育,不能充分参与这一文化运动。二是中国长期处于积弱积贫的状态,普通社会大众没有必要的财富来催生与消费世俗化的成果。而世俗化的主体是普通社会大众。 2、中国近现代没有哲学家 这里不是指哲学学家,而是指能够先于社会历史发展为中国社会与社会大众提供发展方向与道德规范的哲学家。这是一千年来思想禁锢的必然结果,也是必须引入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 上层建筑的范畴可以引入外部哲学,但是组成下层基础的中国社会大众的思想、文化与道德规范则是必须“依靠这一块土地这一个国度”及“这一处水、这一条河、这一日泉”的。但由于中国缺乏哲学家来提供这规范,所以改革开放后处于二千年未有变局中的中国社会大众就表现“失范”了。 3、社会经济发展过快 依靠自我调适,改革开放后一千年来首次掌握了财富且摆脱了人身束缚的中国社会大众也可以慢慢摸索、借鉴、试验从而建立适应新形势的道德规范体系。但是社会经济发展太快。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走完了欧洲 二、三百年才走完的路,而在社会财富快速增长支撑下的中国社会大众对思想、文化与道德的巨大刚性需求则急不可待了。 二、封建道德规范体系残余的危害 1、中国社会大众不快乐 已经掌握了财富,但是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进行消费与享乐的道德规范体系,或者通俗地讲,已经每顿可以吃三碗饭了,但是现行的却是残余的道德规范体系却认为一顿吃一碗甚至更少才是道德的,才是一个高尚的人应该做的。可是人欲是特质主导的,所以中国社会大众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一边一顿吃三碗另一边却受着一顿只能吃一碗的据制约,所以很不快乐,进而形成了社会性的不快乐。 2、不利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与封建社会土地创造财富的财富生成机制不同,现代社会的财富生成机制是消费创造财富。而享乐欲望催生消费,但是现行的却是残余的道德规范体系压制了中国社会大众的享乐欲望,进而也压制了消费,进而也必然制约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历史地看,道德规范体系是有工具属性的,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杠杆效应,或者说道德可能是一种成本最低而收益最大的工具,合理运用会极大地刺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世俗化的标志性意涵 中国社会大众的这种思想空洞化在文化领域催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也催生了巨大的商机。具有高度敏感性的张艺谋、张伟平、赵本山,开始了既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又能够为自己带来巨大财富的积极探索。 电影《三枪拍案惊奇》是这一探索的标志性体现。之所以称之为标志性,或者之所以由且只能由张艺谋、张伟平、赵本山来实现这种标志性体现,是因为《三枪》具有三个特殊因素。 首先是张艺谋的巨大象征意义。奥运会开幕式的巨大成功张艺谋具有了国家与民族层面上的象征意义与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屡获国际大奖形成的外部认可使张艺谋具备了足以以一已之身与从上往下与国内虽所谓精英但仍处“井底”的话语权掌握者相斗争的资本与支撑:长期的社会性话题纠纷使张艺谋具备了能够吸引社会各领域、各阶层的注意力与吸引力。这三个有利条件,放眼中国尚只有张艺谋一人具备.其次是张伟平的体制外思维方式。张伟平与张艺谋的结合用当下的任何一种规范来考察都是一件怪事,只做张艺谋一个人的电影,张艺谋去做奥运会开幕式新画面就停业三年,这不是~种体制内的思维方式,更不是体制内的获利方式。但是对任何一种新规范体系的探索其前提是对1日规范体系的逾越,而且从结果看,这种逾越、这种体制外思维方式不仅开创了一种新的获利方式与获利路径,也使张艺谋获利了坚强的资金支持,更使张伟平获得了巨大的资金回报。历史地看,这一结果是一种新规范体系替代旧规范体系的前期典型特征。 第三是赵本山先前的有效突破与实践基础。赵本山十几年的春晚小品与二人转的火爆,反映了中国社会大众对世俗化表演形式的巨大需求,在产生巨大财富示范效应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这为《三枪》的出台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与市场基础。 因此,虽然没有成熟的理论支撑与主导思想.但是三种特殊因素的交汇,在影片中强烈地体现出了工具性、导向性与规范性意涵。可以用俗、艳、义三个字来概括。 俗,二人转与小品都是俗的文化形式,但是并不庸俗。电影中既无暴露性镜头也无性的描绘与表达,因此对这种俗的准确定位是世俗。而世俗化是建立新的道德规范体系的必由阶段。这种世俗化表达了世俗的享乐需求,是对人的本性的回归。 艳,根植于自然界绚丽色彩的镜头中的绚丽色彩,很动人心神。用张艺谋的话说,这样“生理上让人愉悦”。但这种艳不是单纯的色彩调度与感官刺激,而是一种来自于自然界的,最根本、最朴实也最真实的色彩的挖掘与提炼,因此带给人的不是“生理上的快感”,而是“生理上的愉悦”。对掌握了财富的中国社会大众来说,起到了激发享乐追求与消费欲望的社会性功用,是对人的天性的激发。 义,小沈阳在片中扮演的李四,虽然有很懦弱的性格,但是既然与老板娘“好了”,就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非常敢担当,体现了当前社会急需的责任感与契约精神。这不仅是作为人的本质性要求,也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性要求,是对人性的规范。 中国社会大众虽然不掌握话语权,但是潜意识里在强烈地呼唤回归本性、激发天性,而社会经济发展又强烈地呼唤规范人性。这些是《三枪》能够获得高票房的非张艺谋因素。 但是张艺谋、张伟平、赵本山们的这一探索必不为所谓文化精英所认同,甚至不为部分中国社会大众所认同。其一是因为这些所谓文化精英正是在现行的却是残余的道德规范体系中获得了财富、地位与话语权,张艺谋、张伟平、赵本山的探索使他们强烈感受到了财富获得路径将要转换的现实可能,进而使他们产生了强烈地危机感与恐慌心理,进而进行强烈反击也就是自然而必然的事了。其二是中国社会大众都是在旧道德规范体系残余中成长起来的,当前还受着一定的制约,而思想意识的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 但是在中国社会大众巨大需求与财富回报支持下的张艺谋、张伟平、赵本山,及更多的后张艺谋、张伟平、赵本山们的探索,中国社会的世俗化进程,新的道德规范体系的建立不会改变。 社会问题论文:因特网引发社会问题探要 因特网(Internet)在全球的迅速扩展与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热潮在全球的掀起,是世纪之交发生新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最重要标志。因特网从开始建网发展到今天的国际互联网,始终保留一些基本的特征,体现出当今时代人类文化(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精神:一是因特网的建立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让比特的存储、传输和应用不受地域、国界等限制,采用开放性结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这充分体现科学的普遍主义(universalism)和公有主义(communism)传统,使其具有开放性、普遍性(全球性)和公有性特点。二是因特网建立的核心技术思想是把网络设计成具有分散式的体系结构,没有传统中央集权控制,具有反集权的分散性。尼葛洛庞帝指出:“因为正是这种分散式体系结构令互联网能像今天这样三头六臂。无论是通过法律还是炸弹,政客都没有办法控制这个网络”。[1](P274)同时,因特网的一个核心技术思想,是使网络成为一个自主的和自动调节的互联网,它允许使用不同存储技术、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互联,它采用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互联协议(TCP/IP)实现不同网络互联的标准,成功地解决了不同硬件平台、不同网络产品和不同操作系统的兼容性问题。因此,因特网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独立自主性。三是因特网还为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交流、实现“交流的民主化”提供合适的环境。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这种网络环境赋予个人更多的权利,它鼓励和刺激人们去参与想象和革新。”“在Internet网上不存在歧视,人们不可能依据你的长相和肤色做判断。Internet网不管你是一个500家大公司的总裁,还是一个农民,它都平等地对待每个人的意见,决定谁愿意听你说话的是你所说的内容有多大价值,而不是你说的主题。”[2] 因特网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如打破地域国家界限的普遍性、共享信息资源的公有性、人际交流的平等性和民主性、结构的开放性、兼容性、分散性和独立自主性等,可以说是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技术上的表征,是现实社会文化在计算机通讯网上的映射(mapping)。产生于美国这一特定人文环境的因特网,由于其技术上的内在特质,的确是为一种更具开放性、自主性、多元性和全民性的、真正合乎人性、人人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的建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但是也正是由于因特网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和当今的人文社会环境,使得建立在这一技术基础之上的、正在形成的“网络社会”引发出一系列矛盾和冲突,提出了一系列人文、社会问题。只有从认识上、技术上、道德法律建设上正确、妥善地解决所提出的种种人文、社会问题,克服这些矛盾和冲突,才能使正处于形成中的“网络社会”和“网络文化”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维护网络安全与坚持网络的“自由开放” 因特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自由和开放性与全民性,它发展到今天,已吸引了上亿人在网上相互交流、共享信息。它的用途也从军事、科研、教育发展到商业、金融等各个方面。今天,大量重要的数字化的信息在公用的因特网上传送,许多存储着重要信息的计算机系统也连接到了因特网上。但是随之而来的,因特网也吸引了一些窃贼、恐怖分子、色情分子、黑客等不法分子,从事种种危害网络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因此,防止和打击网络犯罪活动、保护网络的安全问题是“对全世界的所有执政者提出挑战”。[3](P6) 在网络社会中,人为地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实施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可以说是形形色色。网络犯罪作为一种新的犯罪形式,具有高智能高技术、涉及面广、蔓延迅速、危害巨大、隐蔽性强、动机和目的复杂多样等特点。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美国由于计算机及网络犯罪造成的损失超过100亿美元,法国约为100亿法郎。在硅谷,计算机犯罪正以每年400%的速度上升,能破获的,只10%。据报道,新千年伊始,在2000年2月第2周,黑客持续三天袭击了美国雅虎、电子港湾、亚马逊、微软网络等八家大型因特网站,造成短暂瘫痪,据估计,仅是黑客这一大规模攻击行动所造成美国信息产业的经济损失大约12亿美元。美国思科系统公司副总裁索尔维克在2000年2月15日由克林顿召开的网络安全会议上说,黑客袭击事件并不意味着我们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但美国30%的经济增长由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带动,电子商务创造的产值到2003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因此,现在为“数字经济”提供坚实和安全的基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这说明,如何防范黑客入侵和攻击,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予以关注的重大问题。 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时首先要注意的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维护网络安全与坚持网络的“自由开放”特色的关系。尼尔·巴雷特在《数字化犯罪》一书中指出:“对于黑客的防护仍是一个困难重重的工作,尤其是因为系统操作员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位置,他们既要把自己的系统向自己的用户敞开大门,同时又要防止侵入行为发生。如果系统的防卫措施太严格,系统就会变得太笨重而不便于使用,这样的系统设计本身就有问题。如果防卫措施太松或管理不善,就会给黑客造成可乘之机。”[3](P61)这里所说的就是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安全的矛盾,指出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时决不要使网络封闭起来,要继续坚持开放性原则。有些人在谈到网络安全时,想到的就是将网络封闭起来,对进入“网络社会”中来的“公民”严加控管。但是如果没有了开放,没有了自由,因特网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因特网建立时提出的“资源共享”的宗旨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且,持上述想法的人应该知道,因特网的技术结构本身就是一种“分散式体系结构”,这种结构使得人们无论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恐怕都难于将这一网络完全控制起来。克林顿在谈到加强世界互联网安全、防范黑客袭击时说,他希望互联网能继续保持“开放和自由”的特色。我认为这是正确的,而且也是十分重要的。 解决网络安全问题需要从技术、法律、道德诸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治理。从技术手段方面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研究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各国都十分重视开发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的技术,具体包括防止非法存取的技术、查明黑客来路的跟踪系统、计算机病毒的检测和消除技术以及数据密码技术等。但是网络犯罪等危害安全问题并不纯粹是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还必须从法律、道德等方面进行治理。 网络立法是预防计算机网络犯罪的一个重要手段。法律作为道德规范的基准,使得大部分人可以在此道德规范内进行活动。由于在网络社会环境下,危害和破坏网络安全的犯罪活动具有高技术、高智能、跨国跨地区、隐蔽性强、动机和目的复杂多样以及危害性大等特点,带来了立法和执法方面的种种矛盾,出现了许多以前没有遇过的问题,需要认真解决。可以区分三种情况:一是一套已经存在而制定完善,原与计算机犯罪无关但不需作任何修改便可以应用于信息时代犯罪的法律。例如偷窃内存芯片等有形物品,利有假冒、伪造、仿造的手段进行诈骗等,原有的法律仍然是适用的。就偷窃来说,非法手段取得别人的信息,算不算偷窃呢?根据原有法律对偷窃的定义恐怕就不适用了,因为信息是无形的,而且并没有永远剥夺原来正当拥有者所拥有的信息。二是将现有法律加以适当延伸,如通过增加特别条款、修正案或依法官判决案例法加以扩展,再应用于信息时代的环境下。例如,关于计算机网上制作、传播儿童色情图片的犯罪行为,在英国1987年制订的《儿童保护法》中把拍摄或准许他人拍摄下流的儿童图片视为犯罪,而且视发行、出版这种图片或有发行目的的行为为犯罪行为。这条法规似乎并不适用于为了个人使用目的而拥有图片的情况。1988年在这些法律基础上制定的《犯罪制裁法案》则明确规定拥有下流的儿童图片的行为是非法行为,而且包括了所有在因特网或电子公告栏上存储、检索、发行或制作下流儿童图片的非法行为,被起诉人包括制作人、收件人以及助长存储或传播的因特网服务商或电子公告栏操作员。三是针对原有法律未能全面概括的、在计算机网络时代所特有的高技术犯罪,需要制定新的法律。比较突出的例子是有关反黑客法律的制定问题。黑客是英文"hacker"的译音,曾一度被人用作描述计算机狂的代名词,“黑客活动包括进入计算机系统中不允许进入的区域,或没有使用权的用户进入系统”。黑客作为一类行为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主要原因是操作系统(如UNIX)流行,许多年轻的学生可以随便使用和研究操作系统。他们当中一些人或出于好奇心,或完全出于娱乐性质,或者是出于想显示自己的计算机才能,向当局展示他们可以进入其系统。这些黑客大部分情况下攻击的目的是为了自我挑战,并没有任何犯罪动机。因此“在1980年初期的英国,黑客活动并不犯法。那些在自己计算机上企图读取其他人计算机或文件的人有一定程度的豁免权。”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数字内容的增加,黑客入侵的动机和方式愈来愈多样化,其造成的危害愈来愈严重。主要的有:修改网页进行恶作剧或流言恐吓;破坏系统程序或施放病毒使系统陷入瘫痪;盗用服务器磁盘空间建立自己个人网页或站点,传播黄色、反动信息;窃取政治、军事、商业秘密;发动“拒绝服务”的攻击;进行电子邮件骚扰;转移资金帐户、窃取金钱,甚至发展到超越一般贪婪的动机进行恐怖主义的攻击等。这样,黑客攻击,已经从一个天真无邪的、也许相当令人讨厌的、年轻计算机呆子的越轨行为,演变成了犯罪行为。这推动着英、美等国家建立他们的反黑客法律。1978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第一个通过了《佛罗里达计算机犯罪法》,这项法律对于计算机侵入、破坏或修改数据等犯罪及其惩处做了规定。随后美国47个州相继颁布了计算机犯罪法。1981年成立了全美计算机安全中心,198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禁止利用电子计算机犯罪法》。1986年美国国会通过《计算机诈骗和滥用法》,这法案把黑客的非法活动分为四类。1990年英国制定的《计算机滥用法》,用更通用的术语定义了三种特殊的犯罪行为。在中国,自1981年起亦开始注意计算机安全问题,1984年初公安部成立了计算机管理监察局。1987年10月制定了《电子计算机系统安全规范(试行草案)》,1994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随后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这些法律的制定,“对涉及到黑客行为的案件,从法律方面做了澄清,尤其是在那些过去曾作为新黑客滋生地的大学。它把这样的行为从简单处罚的道德范畴提高到打击犯罪行为的范畴。”[3](P116)这些法律的制定,为执法机关提供了执法的依据,以便使网络犯罪分子得到查处、逮捕和治罪。 法律虽然为防止和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但是正如前面所讲的,由于网络犯罪具有高技术高智能、跨地域跨国界以及特别隐蔽等特征,使得用常规的办法和法律手段往往难于制止这种犯罪活动。据统计,英国1990年制定《计算机滥用法》之后至1996年8月总共6年时间,只有40起法律起诉案。由于制止网络犯罪活动的难度如此之大,以致有些西方学者认为,制止犯罪惟一真正有帮助的力量是个人的良心和个人的价值准则。因此,在法制之外,强化道德观念的作用,提高人的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这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4] 二、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 “全球信息共享”是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和目标,“全民原则”是信息网络建设的首要的基本原则。但是在现实中真正实现人人利用信息资源的平等化,真正达到“信息共享”、“知识公有”的目标,远不是一件容易的、仅仅随着技术进步就能实现的事。“网络社会”不过是现实社会在计算机信息网络上的一种映射,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将在这一网络上得到反映。有人认为,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种种不平等,也会反映到网络社会中来。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对于那些受过更好教育、更有文化、更加富裕的人们自然更加容易,它难免会造成人们利用信息能力的不平等,产生所谓的“信息隔离”,而且还可能贫者愈贫、富者愈富,扩大信息贫富差距。如果信息和交流使用信息能力被垄断,信息高速公路将变成“信息高速私路”,这将是极不道德的。因此,如何在网络建设的决策和政策中,真正做到信息网络的平民化、全民化和普及化,这也是技术人性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 强调“信息共享”,实现信息网络的平民化、全民化和普及化,并不是说可以忽视信息生产者、网上信息和服务提供者的正当权益。由于因特网上大量信息和服务被任意免费使用,而且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私人目的,这就严重忽视了信息生产者与网上信息和服务提供者的正当权益,这一知识产权问题如果得不到合理解决,最终将影响到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侵犯知识产权问题,是当今社会一个严重问题,而因特网这一特殊环境则加剧了其严重程度。对于一般社会上的知识产权保护,实际上所使用的版权法、专利法和商业秘密法等,在某些方面难于适应网络这一特殊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提出了一些有待解决问题,如: 知识产权的覆盖范围不够大。按现行规定,版权法只保护作品而不保护事实。问题是,信息网络中有大量的数据库。数据库所包括的事实与通常的事实有所区别:它便于检索,而检索算法是高智力劳动的成果;数据收集和加工也凝结着大量智力劳动。而且,现在从网络中拷贝下一些数据,将其改装成其他信息产品加以销售并不困难。这显然是对原数据库生产者的利益的严重侵害。因此,如何保护信息网络中的事实数据,是知识产权专家面临的新课题。现在法律呈现出扩大其保护范围的趋势,例如数据库的保护可能同时包括以下的内容:保护数据内容的选择、数据协调与安排、数据内容本身。 缺乏软件的保护方式。现行版权法规定,新软件必须有足够的新颖性(与已有软件差异很大),才有资格获得保护。对于用户而言,任何新软件如果包含一些人们已普遍采用的协议,使用就要容易得多。可是,软件设计者若部分拷贝别人协议就有侵权的危险,由于害怕侵权,新软件与老软件往往面目迥异,给实现信息高速公路的兼容性、互用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适应这一新的网络化世界,需要重新研究软件保护方式。此外关于建立电子版权标志符,以区分哪些是受版权保护的内容与哪些是可公共享用的内容,这也是当前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提出来需要解决的问题。[5] 三、个人自由、隐私权的保护与必要的社会监控 个人通讯自由和个人隐私权是人的基本权利。保障个人自由和隐私不受侵犯应该说是网络社会健康发展所必须的。但是,由于因特网这一特殊环境,使得在保障个人通信自由和隐私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首先,个人通讯自由与社会责任的矛盾。根据多数国家的法律,每个人都有自由通信的权力,通讯是个人的事情,责任自负。由于历史原因,人们通常把入网者的网上行为(网络上传送信息)看作是属于个人通信范畴,对其传送的内容和数量没有给以限定,只有以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视、广播)的传播内容和数量给予规定,进行必要的审查和监督,因为大众传媒具有更大的社会责任。但是,实际上在因特网上,已经很难区分个人通信与大众传媒,一个上网者可以通过网络上电子公告板、在线交谈、新闻组、建立个人和团体网页以及一对多电子函件等达到大众传媒的效果。个人网络行为的社会影响已远远超出个人通讯范围,其影响是社会性的甚至是国际性的。这就提出了个人在网络上的行为的社会责任问题,以及对个人的网络行为的必要监督。但是现有的法律,对于网络行为的各有关主体(如入网者、网络服务提供商、站点、论坛主持人、网络国际组织、政府网络管理机构等)的权利、义务以及应负的社会责任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当网络上产生和传送一些含有非法内容的信息时,谁应该为这一网络上发送的信息承担法律责任呢?这困扰着各国政府。英国企图通过寻求严格的“自我管理”方式来解决网络上非法内容的信息传送问题,而美国则寻求建立完善的法律保护措施。美国俄亥俄州爆炸案发生以后,当时所有政党的政治家和新闻界的评论家开始对网站和用户网新闻小组上所存储的大量恶意资料,诸如讲授如何自制炸弹、制造恐怖事件以及色情图片等,表示关注并进行了严厉的谴责。正是在这气氛下,1996年由克林顿总统签署了《美国通讯改革法案》,法案中包括了由内布拉斯加参议员詹姆斯·艾克森(JamesExon)所倡导的一条法令,试图控制因特网和电子公告栏系统上的色情图片和恐怖主义信息所造成的威胁。艾克森法令对在因特网上传送“明显下流”资料做出了限制,而且使因特网服务商(ISP)对管制网页内容负有直接的责任。对于触犯这条法律最多可以罚款25万美金,并且坐牢2年。这项法案签署后,ISP和民权自由组织立即发起了强烈的抗议活动。ISP认为通过ISP来执行这项限制法是不可行的,因特网和相关的电子公告栏系统上的数据量大得根本无法检查和检验所有数据的“正派性”,因此期望他们能明地里或暗地里控制他们的客户是很不切实际的做法,他们表示不愿充当Internet警察的角色。民权自由组织则认为,这样的控制侵犯了人权,这会导致ISP专制,作为成年人,他们在因特网上选择浏览的内容与其他人无关,对于青少年的保护则是父母的责任。为了证明这种严格的法律没有必要而且不切实际,一些ISP同时提供了家长控制软件,为家长提供技术手段,制止对那些已知含有不良信息的网站的访问。当时整个因特网上,成千上万的主页都装饰了蓝色带状图案作为对此法令的抗议标志。不仅如此,ISP、美国民权自由工会、电子领域基金会以及其他抗议组织还联合发起了上诉。结果在1996年6月,艾克森法令签署短短几个月之后,三个联邦法官支持这一联合上诉,宣布这项法令非法,其理由是因为这项法令是不符合宪法的。从这一法令引起的激烈争论以及最终被宣布为非法而取消的结果来看,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既保护个人通讯自由,又使网络使用者和有关方面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对网络上传播的内容加以必要的监控和限制,这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看来同样需要从技术、法律、道德等多方面进行努力。其中努力提高“网络社会”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自律的能力,以及发展一种因特网自治的管理方式(一个用户的不良行为受到许多其他用户的谴责)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是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与社会安全的矛盾。信息时代个人隐私权保护问题比以往更加突出了起来。这是因为,由于电子信息网络深入到社会生活诸方面,人们在网络上工作、娱乐、交往以及购物消费等,而网络服务提供商和网络服务站点,为了收取入网费和使用费,需要详细记录其客户的行踪;商家也要详细纪录顾客为获取有效服务而提供的各种个人信息;而政府也总可以找到各种充分理由(如为了社会安全、为了更好的医疗保障服务等)要求公民提供个人信息。同时,由于电子信息网络信息收集的便利性而使得个人生活被全部细致地记录下来,若加以汇总和分析,个人身体状况、喜好、习惯等个人隐私将暴露无遗,这是件非常恐怖的事。如果这些个人数据不能有限制地使用,个人隐私权将受到极大侵犯。这是信息网络发达国家对个人隐私权保护特别关注的原因。为了抗衡滥用信息性权力对个人自由和隐私的侵犯,基本上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立法,二是加密技术。在立法方面,一些国家都从法律上设立了数据保护与隐私保护的规则,其基本原则是,在公共领域,处理个人数据应依法进行(因此也是基于民主一致);在私人领域,处理个人数据应基于与个人协商一致。英国1984年的《数据保护法》规定数据使用者即收集、存储或使用数据的机关组织必须对他们收集的数据和相关资料注册,注册以后,数据使用者必须遵守八项保护原则。1995年10月的《欧洲共同体数据保护指导案》中对于原来的《数据保护法》中存在问题又给予了改进。这些法律对个人信息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保护的措施。美国由70多家有关公共利益的组织构成的、其宗旨在于帮助引导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通信圆桌会议也提出:“隐私权应该受到慎重的保护”,他们的观点是,把为特定服务需要收集的个人资料限制在最低范围内,与其他高速公路上的旅行者分享这些信息应该得到当事人的允许;任何个人都能够对以本人为主题的文件进行自由检索并加以更正。199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个人隐私保护法(代号HR184),该法案提出要成立一个国家隐私权委员会,负责监督隐私法的实施情况。这些法律都为正确解决好个人隐私权保护和社会安全的矛盾,协调个人隐私保护与社会必要监督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正确的原则。不过,在什么情况下公众和政府可以收集、存储、调阅网上个人信息?这些个人信息范围应多大?在实施中仍然有许多争议。在加密技术方面,是否应该通过加密技术来保护个人隐私,应如何运用加密技术,在个人和商业机构与政府之间存在着激烈争论。个人和商业机构需要隐私、保密和安全,极力赞同加密技术,而政府则借口为防止犯罪和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犯而反对加密技术,或者主张由政府设计和提供的受政府控制的技术手段。白宫信息技术首席专家、加密技术政策起草者米歇尔·尼尔松(MichaelNelson)认为,公众用来保护隐私的较好的加密技术手段可能被犯罪分子和恐怖分子所利用,用于非法活动。为解决这一两难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法律实施机构和情报机构能有效地进行工作,即对加密技术增强控制。美国国家安全局曾提出了一份“有条件加密标准”,希望通信和计算机行业遵守,设备制造厂将在设备上安装一块“剪刀芯片”(clipperchip)(通常称主加密芯片)作为标准加密器件,如此加密的信息要有两个90个数字的二进位数字作为解密码,标准规定一个解密码存储在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另一个存储在财政部自动化系统局。联邦调查局及其他联邦政府人员可以“窃听”你认为因加密而安全的电子通信。但这一建议立即遭到反对,有数万网络用户和其他用户联名签署请愿书,反对使用“剪刀芯片”。看来如何从技术上、法律和道德建设上既能使个人自由和隐私得到真正的尊重和保护,又能为社会安全或公众利益在适当的范围内,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实行必要的有效的社会监控,求得某种平衡,仍然是今后网络建设需要认真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全球网络中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因特网的迅猛扩展,正在打破地域、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电子信息网络。通过这一网络,人类的交往扩大到前所未有的范围,大大增强了各国人民之间、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它正在为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上走向和谐、为各种文化走向融合以及为减少和避免彼此间的对立和冲突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但是,全球电子信息网络的存在和发展,相互交流的增加,只是为增进相互了解、寻求逐渐消除或缓和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方法提供了机会,本身并不意味着冲突的解决。事实上,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某些矛盾和冲突,在网络全球化的环境下,比原来范围更加扩大,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出现次数更加频繁,而且某些方面的冲突的程度更加尖锐。以致有的人又十分敏感地在谈论着“文化帝国主义”、“信息殖民主义”和“新的一场网络世界大战”的危险来了。 究竟如何认识网络世界中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来处理这些矛盾和冲突?这对推动我国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全球电子信息网络的发展,推动全球文明的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网络世界中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可以说是原有的国家、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诸方面的矛盾的继续。他们有的是基于不同国家民族在经济或政治、军事方面的利害关系之上产生的冲突,特别是某些国家和民族,利用其在科技、经济、军事方面的优势,企图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谋取霸权所导致的冲突;有的是基于文化上的差异、意识形态上的对立所产生的,其中有的是由于文化、语言等不同造成的隔阂、猜忌和冲突,有的则是某种文化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有意地宣传自己的信仰和思想,攻击与己不同的或敌对的信仰和思想,向非已的文化环境中“植入”自己的信仰、价值观所导致的冲突。这些冲突在信息时代,在网络世界中,以新的面貌、新的形式表现出来。这里大家谈论得比较多的就是所谓“信息殖民主义”问题以及西方文化与非西方的本土文化碰撞和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 (一)关于“信息殖民主义” 近来,有的学者提出了在信息时代,在电子信息网络的发展中,国家、民族之间矛盾冲突的一种新表现,这就是“信息殖民主义”。何谓信息殖民主义?根据有关学者的说法,就是指某些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利用他在信息资源及其相关产业的垄断地位,对信息技术领域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实行信息技术控制、信息资源渗透和信息产品倾销,以达到相应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目的,这就是所谓的“信息殖民主义”现象。在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产业已成为国家支柱产业,信息安全成了最重要的安全要素,谁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真正的国家独立和主权,就没有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安全。因此,信息和网络成为代替武器的新型征服工具,技术、经济先进的国家和民族会通过这一新的征服工具对技术经济落后的国家和民族进行新式的“入侵”和“殖民化”。虽然我们不能说,新的一场网络世界大战就要来临了,我们马上就会沦为某些信息科技强国的殖民地了,但可以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对信息的操纵与反操纵、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都会存在,而且会是十分激烈的。面对这种形式的“入侵”和渗透,信息技术和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如何充分利用全球信息网络,开发自己的信息资源、发展自己的信息产业,拓展自己的信息空间,争取在网络世界中的独立自主地位,就成了这些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因此,提出“信息殖民主义”这一问题,对于我们认识在现代信息科技革命中,在信息网络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我们的警觉,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的。 (二)“文化霸权主义”与民族文化的保护 世界上各个民族在其所处的特定地区、特定环境中,在各自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各自富有特色的本民族文化和文明,形成各自独特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并作为传统相袭延续下来,使得世界文化花园呈现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景象。在具有多元文化的世界中,西方文化由于历史造成的格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处于“先导”和“主流”的地位。由此也产生出一种文化上的“西方中心主义”,不承认异质的文化的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在世界文化发展中也导致了西方文化与各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长期冲突。 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倡导的文化,独霸网络世界的局面,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不可避免的。美国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发源地和最先进的国家,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雏形的因特网诞生于美国,英语是国际互联网的通用语和特别通行证。目前在因特网上用户最多的是美国,当今世界上拥有电脑最多的是美国。美国所处的这种特殊的信息优势地位,更激发了某些人独霸世界的野心。他们有的人毫不隐晦地声称,美国的信息优势是“未来的权力源泉”,“能为维持在联盟或特定联合体中的领导地位提供一种新的方式”。信息优势是“美国重要的力量放大器”,利用它能防止中国、俄国及其他大国“对美国产生敌意”,能“防止像伊朗、伊拉克这样一些具有敌意的国家变得强大”;“它还能支持生活在非民主国家的人们争取民主”。声称要“利用自己的国际商务和电信网络优势来突出美国的理想、意识形态、文化、经济模式和社会政治制度的吸引力”,“加强向剩下的共产主义和权威主义国家传播民主”,“防止新的脆弱的民主政权倒退”[6]。因此,在网络世界中,我们将会看到,文化霸权主义者,“会驾驶他的战车横冲直撞,对与他们异质文化横加鞭挞。他们会充分利用网络给他们带来的一切便利,到处去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风格,他们会毫不顾忌其他异质文化的特点,试图去‘说服’别人放弃自己的文化信仰而接受他们的文化理念。当遇到阻碍的时候,西方文明会采取各种方法去‘融解’它,同化它,直到摧毁它”。[7](P115)这样,对于处于信息劣势的非英语国家来说,面对着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和语言的保护,就成了一个必须十分注意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语言是特定文化的载体,是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象征。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失去了自己民族的语言,整个民族事实上也就不存在了。正因为此,在全球信息网络环境下,如何处理好外来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倡导的文化)同本土民族文化之间冲突,保护自己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正在引起发展中国家和某些非英语的发达国家的关注。有些学者提出了警惕“文化帝国主义”、“文化霸权主义”的问题,主张在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开通以后的网络世界中,各个民族的文化都应有权得到发展,共同为人类繁荣做出贡献。为了保护各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迫切需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发展的环境,建立公平竞争的规范,使各个民族的文化在相互竞争、相互推动下共同发展。 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环境下,中国同样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外来西方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成果并使之发扬光大的问题。这一问题愈来愈引起来国内学者的关注,并发表了许多值得重视的建设性意见。 谈到网络世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时,有两点须要提出来讨论:首先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信息网络时代中的巨大生命力要有高度的自信心。现在有一部分人面对信息网络世界中西方文化(或者说美式文化)强烈冲击,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存表现出了过分的忧虑。这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生命力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独特的部分,她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辉煌的贡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由于本身具有自组织能力而绵延几千年不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西方文化所没有的优点和特点,正因为此,使得今天西方某些有识之士目光转向东方,试图从中华古老文化传统中寻找引导人们走出“人类困境”的启示。况且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可以说是“融化于其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中的遗传基因”,是隐蔽在一个民族心灵深处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宗教情绪、价值观念、民族精神等因素的总和,不会轻易被“连根拔起”。新晨 其次,我们要用开放的、兼容的心态来对待中西文化冲突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正如金吾伦先生所说的:“保护民族文化,不是像对待一件古代文物那样把它与周围世界隔开来。相反,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又不失去自身传统的特色,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一种根深叶茂的文化。它需要在与外部环境、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中得到锤炼、得到发展,亦即在发展中生存,在发展中繁荣。”[4]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历史上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辉煌的贡献,但应该看到,由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某些局限性,在近代历史上,没有生长出现代科学技术、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现代西方文化发展中由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失衡造成了各种现代病症,使得一些人的目光转向中华传统文化,固然说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推动人类当今和未来的文明进步仍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宝贵的价值,但是对此也要有清醒的认识。“这一‘转向’并不意味着‘科学文化’失败了,需要用古老的中华文化取代之。而是说,它可以作为一种‘制衡剂’(或可以说是‘解毒剂’)而发挥作用。进而,在这两种文化的碰撞、相互作用和交融中,有可能展示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人类文化的发展前景。”“我们是在对西方理性之片面性予以补充,以致在碰撞融合中产生新的文化方向这一角度来谈论其意义的。因而,这只意味着开放、宽容而不可再投入到封闭的、愚昧落后的环境中。因为单有中华传统文化是不可能造就出现代文明的。在当前,我们着重需要的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技术,吸收建设一个现代社会所必需的西方文明成果,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4]这是我们在网络时代对待中西文化冲突,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社会问题论文:对构建和谐社会问题 一、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探索新形势下维护稳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的不断深入,切实解决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平安建设工作得到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得到协调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目前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潜在矛盾仍然存在,有的甚至还比较尖锐。归纳起来,当前不稳定问题呈现出面广量大、触发点多、突发性强、升级快、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形式多样化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违法犯罪活动继续呈高发态势。一是刑事犯罪总量仍在高位运行。二是杀人、绑架、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增多。三是侵财犯罪和经济犯罪大幅增长。四是青少年犯罪、流动人口犯罪占相当大比重。 (二)信访形势不容乐观,信访总量仍在高位徘徊。一是数量上升,规模扩大。二是涉及行业多,主体成分多元化。三是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呈高发态势。四是城区上访问题突出。 (三)影响社会稳定的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突出。一是企业改制进入攻坚阶段,难度进一步加大。二是城镇建设全面铺开,触动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关系。三是经济发展与土地供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四是特殊群体情绪不稳,活动频繁。五是涉法涉诉反映的问题强烈。 (四)对敌斗争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不可低估。“”等地下组织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互联网上影响社会稳定问题也十分突出。敌对分子围绕热点敏感问题大肆造谣煽动,企图将个别问题普遍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局部问题全局化。操纵网上舆论,制造思想混乱。 (五)社会经济生活中不确定因素也对社会稳定造成潜在危害。 二、原因分析 影响社会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改革措施不配套。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亟需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调整,但现在有些政策相对滞后,与基层的实际情况不太吻合。 (二)依法治理措施乏力。一些部门和行业依法管理无力,执法监督不严,给一些人以可乘之机,损害群众利益;一些干部和群众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要么不懂法,要么不依法办事。反映在干部身上表现在不依法行政,执法不公,或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处理事情有失公正。表现在群众身上为遇事不通过合法途径解决,而是意气用事,动辄上访闹事。 (三)有些党政领导不够重视。表面上看有些党政领导对调解工作重视,但实际上少数地方党委、政府工作只停留在开会、发文件等,没有很好地抓落实,对事关大局的矛盾纠纷领导同志不出面、不协调,忽视了抓早抓小和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不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以至于矛盾激化,影响了社会稳定。 (四)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缺乏战斗力。虽然县、乡镇、村(居)、村民组四级调解组织已经建立,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全县的调解组织网络已初步形成,但由于当前矛盾纠纷涉及的当事人多、部门多,往往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难以解决;另外,基层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权限、方式和效力都很有限,调解人员的素质与当前复杂的矛盾纠纷很不适应,加之调解组织无经费,调解人员无报酬,长期以来调解人员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调解队伍不稳定,制度得不到落实,作用很难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很薄弱,导致许多问题由小变大、积少成多。 (五)涉法上访案件的增多。个别案件在司法机关没有得到及时、公正、有效的处理,是涉法上访案事件发生和增多的直接动因。个别群众对司法机关处理程序、方式和结果的偏面认识,以及对信访工作上的错误观念,使得本应在司法机关处理的案件却通过上访渠道而大量流向党政机关。 (六)上访成本低。一方面群众利益受到侵害,如果起诉到法院解决,要交纳诉讼费,判决后如果债务人不履行,申请强制执行还需要再交执行费,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不少群众上访只需出单程路费,到省赴京上访还有专人接待、吃住费用全免,成本很低。加之近几年由于控制上访,加重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使群众通过上访解决问题期望较高,这也是造成有些地方上访量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 三、对策及建议 为了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一是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切实贯彻实施《信访条例》,积极探索信访工作新路子,变被动接访为主动开门接访,变群众上访为干部带案下访。继续集中力量解决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违章建筑拆除以及涉法涉诉等方面的信访突出问题,健全、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加大对信访工作目标管理的考核、奖惩力度,力求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建立更加通畅、更加多样的社情民意反映渠道。除进一步规范信访接待工作外,还应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积极发挥社团、行业和社会中介组织在反映诉求方面的作用,确保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联系渠道的畅通。三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治本之策。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办事,正确行使权力,防止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认真抓好民商、行政案件的审判,依法维护公平交易和有序竞争,进一步解决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难”问题。四是注重对群众教育引导。通过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逐步使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状态和道德准则适应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引导社会大众正确对待各种利益冲突,自觉地以理性方式表达诉求,教育群众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自觉维护安定团结。对于极少数恶意破坏社会稳定且触犯法律的人,应依法予以制裁。五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着力加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矛盾排查机制、信息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做到未雨绸缪、积极主动,为有效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提供制度保障。 (二)构建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是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杀人、爆炸、投毒、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以及“两抢一盗”侵财性犯罪,及时果断地惩处黑恶势力和有组织犯罪,依法严肃查办各类经济犯罪以及国家工作人员索贿受贿、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犯罪活动,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及时消除经济领域的不稳定因素。二是开展新形势下的对敌斗争。要切实加强网上斗争,深入开展同“”等邪教组织的斗争。对境内外敌对势力插手利用人民内部矛盾、利用敏感问题制造事端以及组党结社活动,加大打击和防控工作力度。三是全面强化治安管理。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相互配合、协调联动,加大对公共复杂场所、文化娱乐场所、出租房屋、特种行业、重点部位的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群死群伤重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对枪支弹药、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和重大活动、重要节日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及时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四是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坚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原则,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村委会、社(居)委会要积极参与,不断提高调处矛盾、化解不稳定因素的效率和水平,筑牢社会治安“第一道防线”。五是高度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深入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全面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各项措施。社会、学校、家庭要共同参与,加强对青少年道德、法律教育;注重对中小学生结伙打斗、迷恋网吧等不良行为的矫正,防患于未然。司法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应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在惩治的同时,用爱心启迪他们心灵。 (三)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是牢固树立“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我们在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加快发展是政绩的同时,也必须毫不含糊地确立稳定也同样是政绩的观念。二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一是要注意把握好各项改革的出台时机、做到因时、因地制宜;二是注意把握好推行力度和社会各阶层的承受能力,真正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使三着棋子协调动作,避免一着不慎,全局受挫。三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当前特别要解决好下岗职工再就业、社会保障、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看病上学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真正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选择,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带着深厚的感情,诚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获取无穷的力量。 (四)着力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维护稳定工作的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对于夯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成为富裕一方百姓、确保一方平安的战斗堡垒。二是抓好基层安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安全文明小区、村镇、单位、校园、企业和综治模范乡镇等多种形式的基层创建活动,有效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三是抓好基层防范网络建设。坚持专群结合,综合治理,有效整合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加强乡镇、街道综治办和基层防范网络建设,充分调动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综治组织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群防群治组织在维护稳定工作中的作用,大力表彰见义勇为的先进典型,努力形成多方齐抓共管,人人踊跃参与的工作格局。新晨 (五)切实加强党对维护稳定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应把维护社会稳定、开展平安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严格实行维护稳定责任制,明确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各工作部门的责任,细化目标任务,抓好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对于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与领导包案制度。对因工作失职、渎职,导致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地方、部门和单位,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努力形成全党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促进维护稳定各项措施的落实,为实现中原平安崛起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对我们开展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稳定小康社会 社会问题论文:旅游管理的社会问题及整治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一派大好,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给旅游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成为旅游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下面,笔者将和大家一起探讨旅游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案,使旅游管理更加规范,从而促进旅游行业的良好和谐发展。 关键词:旅游管理;社会问题;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治理措施 1旅游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 (1)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不协调过去,很多旅游资源地在开发时,人们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没有生态保护意识,主要采取的是粗放型方式,使得资源开发和自然生态平衡产生消极影响,两者之间出现冲突,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人们的大不合理开发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当今,旅游业并不是理想中的“无烟产业”,没有污染,人们在客观的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往往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丰厚的经济效益会造成生态自然环境的损坏,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也在逐渐地被侵占,城市建设破坏了旅游整体环境的和谐美。(2)旅游经营管理的水平较低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企业也是越来越多,但是这些企业规模比较小,大都是个体经营,没有雄厚的实力,管理水平较低,其中存在很多的弊病。并且,我国很多旅游地的管理模式还是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不能适应市场竞争调节模式,经营权和所有权不相分离,导致旅游资源的开发效率低下,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完善,职责不明确,市场竞争不公平,管理系统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这无疑加大了主观管理难度,降低了客观专业性。我国省市各个旅游协会都属于群众组织,相关的政府部门只是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但是旅游管理制度不完善和管理的脱节现象,造成旅游协会在监管过程中不能起到真正的调节内部矛盾的作用,从主观上,不愿意去管理,不敢去管理,也不会管理。不能实现其调解和协调的作用,因为,旅游协会在社会上的认可度逐渐下降,使其处于被动和搁置的状态,间接影响了旅游行业的发展。(3)旅游在线营销方法滞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的普及,旅游业的管理营销也随之网络化,逐渐向在线化趋势发展,从当下营销现状可以看出,虽然在网上订购机票、车票、门票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网络发展还不完善,在线营销还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第一,并不是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技术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第二,网络营销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其安全性不能保障;第三,在线营销服务水平还需提高;第四,各个旅游网站的设计缺乏特色,不能标新立异;第五,缺乏专业的在线网络营销人才;第六,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导致在线营销行为缺乏约束力,不能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旅游管理问题的主要治理措施 虽然近几年旅游业发展非常迅猛,但管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也突显出来,为了使旅游业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市场秩序更加规范,管理更加有序,缓解并解决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保证旅游业的良好发展,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1)将旅游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新《旅游法》的正式颁布和实施,旅游业的不良风气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存在着差异性和特殊性,在实际旅游管理中,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也有部分顽疾非常棘手,恶性违法侵害旅客权益事件时有发生。所以,在《旅游法》的规制下,各个地区旅游景点还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立法部门适时出台《旅游法》的实施细则。积极响应《旅游法》的相关精神,让《旅游法》真正成为人们旅游的保障,以促进旅游业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为有关部门的依法监管和游客的出行以及旅游企业的合法经营提供法律上的保障。(2)逐步完善监督,明确管理的相关责任因为旅游业管理工作比较繁重,存在的社会问题复杂而棘手,因此,需要把内、外部监督机制有机结合起来,赋予旅游协会一定执法权,并建立专门的政府旅游执法部门和执法队伍,高效率地解决旅游纠纷,处理突发案件或者群众投诉,共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在景点上还可以设立管理委员会,使旅游管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为游客和旅游企业营造一个安全、规范、有序、和谐的旅游环境,以促进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3)科学规划,实现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管是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还是在旅游管理的过程中,都要提倡绿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新理念,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遵循自然规律。在一些节假日,我国各个景点都会迎来旅游高峰期,但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管理上忽视了景点能够承受的旅客容量,不但破坏了优美的环境,还降低了景点的服务质量,所以,要想真正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做到科学规范和管理,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保障旅游业的良性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间接地带动了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对于扩就业、增收入,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意义重大。 作者:张英英 单位:呼和浩特市商贸旅游职业学校 社会问题论文:我国社会问题形成的公共政策原因及反思 “政策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工具”,[1]当前我国社会是一个深受公共政策影响的社会。而任何公共政策的产生,不能不说都是由社会问题所引发的。当社会问题出现时,公众总是寄希望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并促使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政府往往通过政策输出的形式实现对社会问题的消解。因此,公共政策被认为是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路径,是政府实现对社会有效治理的重要工具。公共政策研究者在论及公共政策时,基本都强调其对社会问题消解的功能和价值。然而,在实践过程中,随着一些公共政策的持续执行,我们却忽视了一个事实:公共政策也是社会问题产生的显著原因。公共政策在消解社会问题的同时,又制造次生社会问题的例子在我国普遍存在。例如,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防止草场退化和沙化所制定的“草场承包”政策,在执行后却出现草场资源碎片化的现象,难以实现对草场的统一管理,导致草场的进一步退化和沙化;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和独生子女政策的执行,我国“失独家庭”和普遍“421家庭结构”的出现使得家庭的养老问题逐渐凸显;我国城乡二元户籍政策的形成和实施,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和“三留人员”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除此之外,我国一些旨在消解社会问题的公共政策也都出现了引起新的社会问题的现象,如收入分配政策与贫富差距问题、城市化与“城市病”问题、产业政策与环境问题、土地政策与失地农民问题等等。可见,公共问题的产生与公共政策生成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从公共政策视角看待社会问题的成因,这不仅能够拓展我们原有对社会问题“何以形成”的知识图谱,也能够使我们更谨慎于公共政策可能蕴含的风险。当前我国公共政策理论研究中对此还未充分重视。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基于当前我国公共政策的实践活动,审视和反思社会问题的政策成因,剖析解决社会问题的公共政策缘何又会引致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而对此必须要从社会问题是如何被纳入我国政府的公共政策议程以及如何转化为公共政策内容以及如何被执行的政策过程中去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把握社会问题是如何在公共政策输出中被不断建构起来的或者是隐性蕴含在公共政策之中。 一、当前我国社会问题解决的政策路径 随着我国社会的改革变迁,尤其是进入转型时期以来,社会发展逐渐触及深层的体制和制度弊端,社会矛盾不断摩擦升级,同时科技进步给社会公众生活带来的未来不可预知性也不断增强,这使得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存在的风险和威胁呈现递增趋势,宣告着我国风险社会的来临。在风险社会中,社会问题突破了传统边界,变得更加纷繁复杂。传统意义上我国社会问题所产生的危害性后果,社会公众通过感官是能够自我体察和认知的,其危害性程度能够被每个遭受其后果的社会个体所定义,也容易被处于危害境遇之外的人所理解并引起共识,如失业问题、住房问题、犯罪问题等;而我国非传统意义上社会问题的出现,社会公众对其危害性的知觉就很成问题,“完全超出了人类的直接感知能力”,[2]需要依赖于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发现其存在并判断其危害。但即便如此,受制于专业知识积累的限制,有些非传统社会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也可能不会及时和完全地被意识到,即出现了社会学家贝克所说的“不知道的未知”,[3]如转基因问题、放射性问题和雾霾问题等。当前,我国社会问题就是传统社会问题与非传统社会问题的重叠交织,加剧了社会的可治理难度。总体来看,社会问题是“公众的问题,即不是个人的困扰,而是社会中许多人遇到的公共麻烦”,[4]这意味着社会问题的存在导致社会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挑战。基于此,解决社会问题就成为了社会公众普遍认可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社会问题所产生的危害是群体性的,置身危害之外的社会公众或是漠不关心或是有限参与,而身处危害之中的社会公众则是力量松散且能力不够,这都决定社会难以聚合足够的能量实现对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在代议制的治理语境下,社会公众多仰仗政府机构这种“集体保护网”来应对各种社会问题。经过社会公众的不满、社会利益集团的呼吁、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以及社会有识之士的积极推动,社会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并演变为社会热点问题,促使政府加以解决。而政府中的精英们最为习惯使用的并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将社会问题纳入政策路径的解决过程中来。 二、政策过程视角下社会问题的政策成因 政策过程要经历政策议程设立、政策方案设计、政策方案抉择、政策方案输出、政策方案的执行、政策方案的调整与终结等阶段。政策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可能成为制造新的社会问题的环节。一直以来,我国的政策过程明显呈现出“党政主导”的倾向和态势,这是党政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谋求发展和稳定过程中不断确立和强化的结果。建国后,面对地理差异大、民族构成多样、发展程度低且地区差异高、社会秩序不稳等经济社会变革的现实基础,以党政为核心的治理结构成为了推动我国改革变迁的最强动力,也是改革变迁得以稳定开展的最重要保障。由于以党政为核心的治理结构在我国所取得的惊人发展成果,这使得我国的改革变迁逐渐惯性地依赖于党政力量。而作为推进改革变迁重要工具的公共政策,不可避免地就形成了“党政主导”政策过程的局面。因为这样,在我国的政策系统中,对于一个社会问题的认知和解决,往往体现出这样的特点:不仅是从纯粹的知识和技术层面进行的,强调对社会问题的知识和技术干预,而是还要兼顾政治因素的考量;不仅受制于社会各方力量博弈结果的影响,而且更多地还体现着党和国家的意志;不仅融入着公共伦理关怀,而且更受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治理思维的影响。政策议程的设立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对社会问题的界定并将其纳入政策议程的阶段,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过程。反言之,“政策问题建构就是对社会问题进行认识和管理的过程。”[5]由于社会问题的纷繁复杂,因而必须要对进入政策系统的社会问题准确地进行界定,避免在相应的公共政策形成之前就犯下“问题建构错误”。若社会问题在界定过程中就存在偏差和错误,那么所形成的公共政策就很可能隐藏着政策风险,进而衍生出新的社会问题。而要准确界定社会问题,首先必须基于客观事实对其进行审视,包括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归总、对问题的恶性程度进行判定、对问题的消极后果进行确认以及对问题解决的前景进行预期等。可以说,脱离以客观事实作为社会问题界定的基础,那么问题就可能被改变,或被夸大或被缩小,甚至是被隐匿起来,尤其对于非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问题更是如此。实际上,政府往往具备更多地知识和技术优势能够准确把握社会问题的全貌,而普通的社会公众则缺少基本知识和技术途径的支撑,而在寻求知识和技术帮助时又因为成本高昂而被迫放弃,这往往导致有关社会问题的客观事实被政府所左右。建国后,我国一直片面把“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和“稳定压倒一切”作为指导一切改革发展的重要参照标准,并成为了决定各级政府官员政绩的关键指标,进而不断内化成为各级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所追求的“元目标”。因此,在政策过程中,当所认为的社会问题的解决与所追求的“元目标”相互冲突时,各级政府官员在界定社会问题时就会故意忽视或隐瞒社会问题的恶性程度,或者回避有关社会问题的关键信息,其意图就在于即使存在社会问题也不会对经济发展构成阻碍,同时也不会因为引发社会的高度不安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虽然具有知识和技术力量的政府体制外的专家学者以及具有问题意识及信息传播聚集能量的新闻媒体同样是问题界定的参与者,能够补充和修正政府对社会问题的客观事实的界定结果,但是在“党政主导”的政策过程中政绩观扭曲的党政领导在问题界定上却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掌握着社会问题建构的话语权,这使其难有发挥作为和影响力的空间。基于此,对社会问题本身的“建构错误”基础上所形成的公共政策效果往往是差强人意的。一直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关于环境问题的界定以及所形成的相关环境政策,若放置在上述的反思之中,可以发现就是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而对环境问题不够重视的结果,忽视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导致所形成的公共政策的治理效果也难以发挥真实作用。另外,要准确的界定社会问题,还必须要基于社会价值的角度对其进行诠释。“事实追问”决定社会问题的客观状况,而“价值追问”则决定看待和解决社会问题应该拥有的立场。从应然层面来说,在社会问题的界定中,必须要从社会价值角度对其进行审视,这直接决定着政府是否站在社会公众的立场来建构“他们的”问题,是否重视社会问题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并关注社会问题解决的社会意义,使得社会问题的界定最终能够禁得住“是否有利于公共利益”的价值追问。而在社会问题界定中社会价值的生成,不仅需要政府本身的价值自觉,更需要社会公众能够在问题界定中具备表达其价值立场并且不被忽视的充分能量。然而,由于我国一直缺乏成熟的公民社会,在“党政主导”的政策过程中社会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的界定往往处于被“边缘化”状态,政府在问题界定中过大的权能导致其更多偏重从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管理价值的角度来决定对待社会问题的立场,而社会价值在各种价值取舍中常常被忽视掉了。可以说,对于社会价值的忽视也是导致公共政策引致新的社会问题出现的成因。例如,基于我国城市外来人口问题所形成的外来人口管理政策,由于作为弱势群体的外来人口在问题界定中的“缺位”,政府更多地是基于秩序生成的管理价值的角度对城市外来人口问题进行认知,将其更多地与影响社会治安联系起来,却忽视了外来人口的基本权利保障问题,造成所形成的公共政策的初衷和目标多是针对对外来人口的管制。随着政策的不断执行,外来人口的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和平等就业等逐渐成为了不断被讨论和关注的社会问题。政策方案的设计、抉择与输出是政策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包括对解决社会问题各种备选方案的提出、从备选方案中抉择唯一的解决方案、政策方案正式向社会公布等政策环节,可以将其统称为公共政策的制定阶段。政策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就是决定运用各种政策资源形成对社会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的过程。要探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为何会产生新的社会问题,就需要从过程维度的决策程序和结果维度的具体政策内容中进行分析。决策程序的合理性是保证政策质量的前提。犹如社会问题界定阶段一样,我国在公共政策制定阶段同样呈现出“党政主导”的局面,由政府自上而下产生相应的公共政策,对于政策本身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的认定往往是由政府单独做出的。由于缺乏多元化的政策风险评估主体,当政策存在严重的社会风险时,难以通过“社会倒逼”的方式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纠正。目前,虽然在制定公共政策过程中采取了听证制度,但是有些地方政府在具体操作中却存在着“对听证会的动员宣传不够、听证事项及相关信息透明度不够、有可能被利益集团的成员不恰当利用、听证的临时性和随意性大且对听证意见缺乏成熟的回应制度等问题,听证会易于走过场,流于形式。”[6] 因此,在公共政策制定阶段,由于决策程序的诸多不合理,常常导致有些政策风险在制定过程中没有被发现或被重视,甚至是在明知有风险的前提下政府仍将其付诸实施,而这样的政策一旦被实施,政策风险的存在就成为了制造或者扩大一些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另外,政策内容的合理性是保障政策质量的关键。面对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备选方案,这些备选方案是面向该社会问题的不同的解决思路和策略,其内容呈现出针对该问题解决的不同的价值取向、资源投入、预期收益以及政策弹性等。对于备选方案的抉择过程,就是对每个备选方案的利弊进行权衡后进行选择的过程,但可能由于政府官员的价值取向偏差、信息局限以及自身能力素质等原因导致所抉择的方案并非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最理想方案,甚至是与社会公众的长远利益相背离的,这样的政策出台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也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政策方案的执行、政策方案的调整与终结是政策过程的最后阶段,是与公共政策制定阶段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衔接和依赖的阶段,是将所制定的政策方案付诸实施,实现对社会问题解决的过程。随着政策的不断执行,政策方案效果不断得以呈现和释放,而经过实践证明一些政策方案虽然通过执行过程逐渐实现了对目标社会问题的解决,但是由于在政策制定阶段的认知局限而出现未能充分预测和考虑到的因素和情形,或者由于在政策制定阶段的价值偏差所忽视或放任的一些潜在的隐患和后果,在执行过程中又不断衍生出诸多新的社会问题;而一些政策方案则由于在执行过程中的偏离或扭曲而致使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从应然层面上来看,当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同时伴生新的社会问题时,基于政策现有的“收益—风险”的综合评估,必须对政策的可行性进行重新审视。如果政策所引致的社会问题形成的“风险等级高且可控性弱,同时社会公众对后果容忍度逐渐变弱时”,[7]这样的政策就必须及时进行调整甚至终结。然而,我国的实际情况却是:诸多被执行的公共政策,虽然早已经被人们发现与一些社会问题形成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且未来继续执行所形成的问题风险将更大,但是必要的政策调整或者终结在很长时期内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政策依然在持续执行。为什么会如此?合理的解释是,在“党政主导”的政策过程中政策调整或终结的权力普遍掌控在党政主体手中,党政主体对政策效果的评判以及所秉持的政策价值立场是判断或决定政策是否调整或终结的依据。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当党政主体认定政策存在的合理性时,往往会利用科学和技术专家关于一项公共政策的综合评定报告或是统计数据为政策继续执行的必要性提供支撑,向公众传递和展示政策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并没有他们想象中严重。在价值中立的外衣之下,在科学和技术的神圣武装之下,科学和技术专家关于政策风险的“结论”往往使人不能质疑,甚至是利益受损的政策对象在“结论”面前也开始怀疑自己价值要求的正当性,这就使得政策得以继续执行。然而,当“价值中立”的科学和技术面对“不能摒弃掉价值判断”的公共政策时,让科学和技术理性完全排挤掉价值判断,让科学和技术专家的话语权掩盖和取代政策对象的话语权,对政策看似客观性的评价实质上就不够客观了。更何况是,有时科学和技术专家受制于党政主体的明示或者暗示,其对政策的评判或是统计数据也并不能完全呈现出政策的所有“事实”,而只是服务于党政主体政策意志的“道具”而已。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缺少话语权的政策对象,对于政策的调整或是终结始终是一个局外身份,社会问题随着政策的持续执行而不断恶化。 三、当前我国社会问题的政策成因反思 按照代议制治理的框架及其逻辑,公众在对社会问题治理不可行的情况下为了维护和增进自身的利益通过建立政府来承担相应的治理任务,而政府治理目的就在于利用自身的专业化完成公众关于社会问题解决的委托。可以说,在现代社会治理进程中,政府一直被认为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最基本选择。这意味着,政府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有着难以取代的优势,至少迄今为止是如此。而作为精英的政府人员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最为习惯而且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运用政策工具。那么,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如何理解我国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去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又在制造新的社会问题?当然,在政策过程中,我们不能说政府主观愿望上有不断制造社会问题的追求,因为这样无政府主义就会成为人们质疑和批评政府的理论武器,政府终将丧失合法性。但是,客观结果与主观愿望相反,这就表明“党政主导”的政策过程包含着某些自动引发和制造问题的机制。从代议制治理下公共政策所应追求的价值取向来看,作为政府治理工具的公共政策必须要能够代表和增进作为权力所有者的公众的公共利益。而要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政府必须在政策过程中对政策全流程进行基于符合社会价值的必要性审查。但是,我国“党政主导”的政策过程所呈现出的党政主体牢牢把持和控制政策的局面,党政主体成为了政策过程建构的唯一主体,而作为权力实际拥有者的公众在政策过程中只是名义上享有政策建构权,但实际上却被排斥在政策过程之外,甚至有时缺乏能够对抗和反对不合理政策的充足能量和有效途径。如前文所述,由于垄断了政策过程建构权,党政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知识和技术霸权以及价值偏差的交织影响都常常致使政策价值和社会价值背离、政策效果与公众所期待的效果背离,而这样的政策过程又缺乏来自社会力量的有效修正,进而导致危害公共利益的社会问题通过政策而产生。由此可见,党政主体实质上唯一拥有政策建构权常常是我国因公共政策而形成社会问题的关键性致因。因此,要消解为解决社会问题所形成的公共政策可能会引致新的社会问题出现的消极后果,必须要实现政策建构权向社会的回归和扩展,强调政策过程的社会建构,拓展社会公众在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权和行动空间。社会建构下的政策过程,就是要让社会公众成为政策过程的真正主体,使作为权力行使者的政府和权力拥有者的公众在合作行动中最终能够促成经得住社会价值拷问、符合解决社会问题实际需要以及充分考虑和抑制政策风险的公共政策的生成。对于我国而言,良好的政府质量和社会质量是社会建构下政策过程形成所不可缺少的支持性条件。政府质量是一个广义政府意义上的政府质量,包括“现代代议制度、现代行政制度和现代司法制度,在中国还包括现代政党制度建设。”[8]从政府质量角度思考社会建构下的政策过程,必须首先关注当下政府治理理念的改变,应该始终以社会价值作为衡量和抉择政府行为的前提条件,应重视和强调三点:社会利益的保护、社会利益的改善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在政府治理理念转变之外,还需要在政府治理实践层面进行一系列以政府质量提升为目的的改革,重点是进行基础制度的完善和注重参与的政府治理变革。基础制度的完善强调广义政府在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建构上重视推进尊重公民权利和公民意愿的法律和制度设计、完善公共权力行使的违法审查机制和问责机制、加强政府权力社会监督的法治建设、将政策过程的社会建构纳入法治范畴等,在社会管理和建设过程中要重视与社会协同治理下社会力量的培育和壮大;注重参与的政府治理变革是指通过社会参与、社会意见吸纳、社会智慧利用等途径促进政府治理中共识、共享、秩序和策略的形成,为此政府需要不断通过提高治理的开放性和拓宽参与渠道为社会参与提供有力支撑。可以说,基础制度的完善和注重参与的政府治理变革,是经济社会转型期政府质量提升的关键,能够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使之符合现代政府的治理要求并具备现代政府的治理能力。有了政府质量的提升,当始终强调社会价值和重视社会参与成为政府治理的新常态,社会建构下政策过程的形成就有了现实的基础。从社会质量角度思考社会建构下的政策过程,是在实现社会整体进步和发展的条件下使社会不断获取影响和决定政策过程的话语权和行动能力。社会建构下政策过程的形成所要求的社会质量,内在的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参与积极性提升基础上政策参与的拓展、社会整合基础上社会能量的增强、社会智慧增长基础上政策过程的增效。社会参与积极性提升基础上政策参与的拓展是社会公众认知到在政治与行政生活中的主动参与是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必然选择,从游离于政策过程之外对整个政策过程漠不关心的“消极参与”转变为“积极参与”,为此还能够不断在政策参与中主动培养自身的参与技能并积累参与知识,逐步形成品质保证和自觉遵守的参与模式,这就要求社会本身在公民社会成长下通过民主教育、权利意识的启发以及各种公共生活的参与等途径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公众的参与精神;社会整合基础上社会能量的增强是通过促进异质的社会个体在公共事务合作治理中的相互接触、交流、碰撞与融合,构筑起相互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使每个社会个体转变为“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和有社会公益感的社会成员”,[9]在合作过程中使松散社会越发趋向于整合,实现社会自身力量的不断积聚和壮大,进而在政策过程中能够以充足的能量与政府抗衡和博弈,不被政府所任意忽视或是排斥在政策过程之外;社会智慧增长基础上政策过程增效是随着教育水平提升、知识传播媒介广泛被社会利用、实践经验不断累积等过程使社会个体不断实现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增长和积累,在政策过程参与中通过社会智慧资源的融入,与政府共同形成最优的政策方案,或者及时洞悉和弥补政府所制定政策方案中的偏差和漏洞。可以说,在社会参与积极性提升、社会能量增强和社会智慧增长等要素推动下所带来的社会质量的提升,是社会本身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社会建构下政策过程形成所不可或缺的。没有社会质量的提升,社会建构下政策过程的形成就只是一种治理的幻景和想象,即使政府将其作为治理策略和目标,而社会本身若是在政策过程中表现得力量分散、态度消极且智慧资源储备不充分,真正拥有和具备在政策过程中的话语权和行动能力则无从谈起,在政策过程中也就难以有所作为。 总之,社会建构下政策过程的形成为我国制定更能够规避政策风险的公共政策、减少公共问题的政策成因提供了一种有益的逻辑思路和行动框架。基于对政府质量和社会质量的状况依赖,社会建构下政策过程理想状态的达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值得欣喜的是,各级政府已经开始越发关切社会公众的政策态度、重视社会公众的政策参与并强调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如在“决策前举行各种座谈会、听证会以及下基层调查研究收集民情、民意”,[10]在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中前置性引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重大决策事项中建立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制度对侵害公共利益的决策行为进行问责等;就社会而言,非政府组织、民间智库和独立学术机构等社会团体和普通社会公众与各级政府在政策过程中互动博弈也越发频繁,如通过网络和媒体公开地批评政策不足或者政策过程的不合理,通过形成独立的政策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和政策方案等形式向政府提供政策建议,通过充分利用政府所提供的政策参与渠道和机会积极表达自身的政策立场等。这表明,当前我国被党政主体主导且封闭的政策过程已经打破,政策方案选项的优化“最终将取决于体制内外更广泛的协商和共识构建。”[11]可以说,政策过程已经显露出朝向社会建构的一些倾向和特质。随着政府质量和社会质量的提升,社会建构下政策过程形成的基础也将日将成熟和牢固。 作者:韩艳丽 单位:燕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