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和管理会计的意义和要求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目前的不足,并对管理会计如何能在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中发挥出更好的职能提出了优化策略和应用探讨,希望能让大家更加充分的认识到管理会计在内控建设中的重要性,从而对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以及管理会计在内控建设中的作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一、引言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该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合规合法性、国有资产的安全性、资产使用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真实性,以及很抓党风廉政建设,杜绝贪污腐败,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作为重要的工作抓手。自2014年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管理会计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意义和规范要求,它既是激发事业单位管理活力的一种手段,又是推进国家治理、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作为会计岗位的一个重要分支,管理会计的工作主要为单位的内部管理服务,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掌握,更好的进行财务规划和管理活动,在单位的决策规划、控制以及活动评价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效的保证了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使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挥。 二、加强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意义和要求 抓好内控建设对于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强化单位的内控建设,有利于单位及时掌握内部的财政收支情况,强化监督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安全性。第二,内控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单位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办事流程,建立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内部监督,在规范作业的基础上推动创新式发展,从而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第三。内控建设是抓好党风廉政工作的重要保障。内控建设进一步规范了单位资金的使用,在资金去向和审批流程上进行严格把控,有效的杜绝了贪污腐败现象的滋生。我们要想抓好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就必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就是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使单位内部的一切资金活动变得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第二,建立监督机制,对日常的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保证各部门、各岗位能各司其职,认真负责的完成本职工作,提高工作和服务质量,避免吃拿卡要、徇私舞弊、贪污等腐败和不作为现象的发生,促进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作风形成。第三,还要建立奖惩机制。第四,还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事业单位防范风险的能力。在事业单位管理中,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内控建设的重要性,但就目前一些单位的管理现状来看,情况不容乐观,有一些单位的领导,从思想上都不够重视,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空号喊得响亮,但都疏于形式,制度成了一纸空文并未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再者就是制度本身不合理,照搬照抄,与事业单位实际情况不符,缺乏可操作性,实际操作时出现很多弊端,和制度漏洞,反而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和管理会计的职能发挥。 三、管理会计的内容和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 当前,为了进一步完善管理,管理会计已经成为事业单位内部的一个部门设置。管理会计是企事业单位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内部控制管理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全新的会计工作模式,它将单位内部的各种信息进行充分的整合分析,并融入到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管理工作中去。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会计通过对财务系统信息的收集、分析、总结,为内控管理者优化管理模式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单位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事业单位的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在事业单位的会计体系建设中,管理会计起到了完善体系的职能。它通过对资金使用情况的分析,科学总结提炼,指导单位资金使用,既降低来了管理成本,又规范了资金使用去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了更多保障;其次,管理会计是事业单位的搞好内部建设和单位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动力源泉。在市场经济体制面前,管理会计能促进管理思维的转变,刺激管理创新,推动事业单位健康、持续发展,第三,管理会计能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工作行为,起到有力的监督,杜绝腐败现象滋生。目前,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和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第一,受单位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有岗位设置,但授权不够,抑制了管理会计职能的正常发挥;第二,就是从事管理会计的工作人员自身能力不够,缺乏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人才问题也成为制约管理会计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加强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要加强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中的作用,提高管理会计的地位,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需要抓好以下几点工作:首先要增强内控建设的意识,这是推进管理会计应用的核心动力。主要是单位领导必须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并严格要求下属工作人员,鼓励员工学习内控知识,赋予管理会计充分的职责权限。第二,加强人才建设。在市场经济体制面前,事业单位发展的重点和核心已经由设备、资金等硬件设施转化到人才竞争。内控建设的效果、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和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很大关系,单位要加强现有工作人员的内部培训,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充实职工队伍,提高整体素质。第三,对内控环境进行优化,充分发挥单位内部的调控能力。要积极转变上到领导层、下到职工的工作态度,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管理会计的工作,为内控建设在单位的实施扫清思想障碍,打破传统思想带来的阻扰和局限性,从而能够直接、彻底的将问题解决。第四,健全内控建设机制,这是推进管理会计在内控建设中应用的重要保障。重点要放在责任追溯机制和重大支出的决策机制上。要认真贯彻政府集中采购、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发挥财政监管的核心职能,部们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岗位职能细化,责权利明确,必保资金运作的规范。 五、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管理会计的具体应用 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管理会计的职能工具,完成单位的战略部署,做好决策,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应用体系。第一,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规划、决策中的作用。管理会计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能及时的为内控管理员提供财务信息,并对决策的经济效果做出预测和科学评价,为决策制定保驾护航。在事业单位中,管理会计根据实践经验,以调查获取的单位一手财务数据资料为基础,并结合政治经济发展形势,采用定性分析法,分析决策制定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确定未来的工作目标。之后,在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将相关信息融合处理、提炼,揭示规律,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第二,部门预算从传统预算向全面预算升级。现行的预算编制,很容易把决算作为编制预算的参考,为防止预算不足,往往在预算是提高项目资金配额,到年度时有突击花钱,不仅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还滋生了腐败现象。和传统的预算管理相比,全面预算更注重预测、规划,以及控制和评价激励。它能将单位目标、职工个人目标、以及长远规划结合起来,全过程管理,避免了短期行为和“次优化选择”,对单位目标好发展战略给了更多的关注;第三,管理会计在流程再造与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管理会计运用作业成本计算法,并结合大数据系统,可以有效的优化事业单位社会服务的业务流程,消除无用功,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开支,提高效率,降低服务成本;第四,应用管理会计进行绩效评价。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有一定的社会服务职能,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绩效考核也不能直接用财务指标衡量。就需要管理会计根基内控建设中的职责和权限进行监督考评,从完成工作任务的效率、效果,成本控制,以及平衡积分卡分值进行综合评价。 六、结语 抓好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管理会计的重要举措。因此,这就要求各事业单位必须从领导层面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在内控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狠抓内控建设意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逐步优化内控建设环境,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配合,纵向横向一起抓,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全面推动事业单位稳步、健康发展。
app营销论文:浅析APP广告营销 摘要:有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手机应用商店已超过100家。 在全球范围内, App Store的应用数量已超过100万,2012年全球移动应用商店收入约363亿美元。一天中,每种APP使用频次平均超过2次,这为APP广告多频次触达用户提供了基础,由于其形式新颖、成本较低、易于检测,深受广告主的追捧。本文结合移动网络发展现状,探讨如何利用移动网络APP广告进行营销活动。 关键词:移动网络 APP广告 营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智能手机依赖度超过PC电脑,随之而来的则是广告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开始从传统的渠道向移动端开始投放广告。2007 年,美国苹果公司iPhone 和App Store,从此,移动互联网领域掀起第一波浪潮。2012 年4 月,美国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 最新报告称:全球移动广告消费增长85.4%(116 亿美元),美国和欧洲移动应用广告收入已超过移动网页广告收入。由此看来,传统广告模式或将被智能手机APP营销模式颠覆,传统广告主转向移动平台。 最新数据显示,到2012年,中国手机用户达到11.1亿,其中智能手机用户占55%。另外,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产值达到了712.5亿元,较2011年增长82.8%,预计2013年增长率为47.4%,市场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在如此快速增长的市场产值下,移动营销的价值越发突显。 一、何谓APP广告 随着媒介形态不断演进,从传统广告的“号召性”到互联网广告的“关联性”,再到移动应用广告的“精准性”,广告在人们生活中广而告之,俨然成为一个时展的主要“地标”。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大屏触控移动终端的流行,基于各类操作系统开发的移动应用(App)成为广告新的载体,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应用广告是“第五媒体”中广阔的“蓝海”。移动应用广告= 移动应用+ 广告。移动应用广告是将广告主的促销或品牌信息投放到移动应用程序(App)上的移动营销方式,实现了广告从平面、桌面到平台化整合的跨越具有精准性、位置性、互动性、长尾性等特征。 二、技术改变广告模式 新技术诞生不仅带来新的应用,也会改变传统的广告模式。在移动技术推动下,相比于传统的TEXT、Banner 和弹窗等广告模式,广告条、广告墙(积分墙)、互动视频和品牌应用等主流广告模式更生动、更具吸引力而易被用户接受。未来基于移动终端的QR(二维码)、AR(增强现实)、LBS(定位)和NFC(近场通讯)等新技术正在尝试与探索,它们将会改变移动应用广告现有发展模式,创造新的未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行业依托新技术创新广告模式,为客户提供海量具有差异化的内容,以满足长尾化、碎片化、个性化、多样化和多边性等用户需求特征。例如,NFC(近场通讯)技术成为取代条形码和二维码的下一代全新技术,尤其与LBS(定位)技术结合使用,将引领新的广告营销模式。 由于触屏技术的发展,如今的APP 广告结合触屏技术,让广告更加的互动和有趣,例如,通过手指滑动的方式,就可以打开广告页面,而不是传统的点击;还可以借助智能手机重力感应的特性,让手机用户摇晃手机,激活互动,可口可乐就借助摇晃手机,让瓶中的泡沫喷薄而出,创造了很有趣的视觉冲击。 此外,借助3D 技术展示商品细节,同时结合智能手机特有的触屏体验及重力感应功能提升交互体验,提升了智能手机广告的趣味性;而触屏交互的设计思路充分体现了智能手机的独特性能,使受众在简易交互中获得惊喜体验,增强广告的感染力。 三、找到APP 广告的独特价值 1、APP 广告:持续效应+ 实用加分 一旦用户将APP 下载到移动终端,只要是无线网或3G网络覆盖的地方,APP 广告均能显示, 而且只要你使用该APP,它必定会“主动”出现,从这个层面上看,APP 广告的覆盖率及持续性都是不错的。另外,一些APP 广告本身就做成了实用性很强的工具,成为用户生活、工作的好帮手。以“饮食搜索”为例,大众点评APP 可以告诉我们周围有哪些餐馆以及网友评价,还有一些APP 甚至可以根据用户饮食偏好、风格等“个人化信息”来进行更精准的推荐。 2、精准定位 手机APP 广告因为手机用户的唯一性,可以做到根据受众定位、区域定位、时间定位、媒体定向的方式去精准的找到企业的目标用户。相较于出现在个人电脑的屏幕上面的互联网时代广告,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获得的手机APP 广告在精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它能精准到按你所在地理位置、按时间、按照机型、按照你的手机操作系统、按照你这款手机的价格,甚至你的手机品牌去投放广告,某一个手机厂商,完全可以定向的投另一个用户,比如说iPhone,因为其所有的手机都在4000 元以上,因此可以很简单的用价格做一个非常精准的划分,从而实现定向的投放。这个就是APP 广告的价值。 在“技术为王”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谁通过移动技术不断推出用户需求的应用广告,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重构广告格局。以LBS、NFC、Passbook 和语音识别为代表的移动新技术,将领军移动应用广告领域,颠覆市场格局。2011 年北美创业投资教父John Doerr 创造性提出了“SoLoMo”,即:“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与“Mobile(移动)”,三者无缝整合中的新技术将推动广告格局新态势,如云服务即移动社交领域的“私有云”服务,将成为移动应用广告未来又一商机;数据分析即有效整合庞大、碎片化的数据,分析投放条件;交互性即传统TEXT、Banner 广告将被淘汰,互动富媒体广告给用户更好的广告体验;移动搜索即移动搜索产品及服务人数规模会继续扩大,搜索技术仍是关键。贴合用户即结合时间与空间的移动定位特点贴合用户行为的精准广告投放。 3、较强的排他性 在PC 的环境中,往往很多广告都集中在一个屏幕上,广告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移动应用广告则可以独享一个屏幕,具有很强的排他性。例如2013 年初,在BMW1 系上市期间,宝马在抢占有道词典触发式广告Banner 的基础上,同步巧妙地借势有道词典的受众互动平台,在有道词典客户端首页的“每日英语”中进行内容植入式推广,通过请用户参与“英语题目”,将宝马的品牌信息直接融入有道词典的日常应用互动功能中。每天,对宝马进行宣传的有效答题人数超过10 万人次,新增有效查询BMW 的次数约为5000 次。 四、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内容创新 内容创新以商业标准优先,商业标准是产品销售和利润驱动而非广告平台或开发者制定,在于市场导向。目前知识性的APP 和交互性好的APP 比较吸引手机用户,例如提供如何饮用葡萄酒知识的APP 就受到很多城市白领的青睐,葡萄酒品牌借助这样的APP 可以将品牌的信息轻松地结合到内容中去。对于企业而言,利用知识性的APP 作为入口进行传播,充分调动消费者情感,将产品特性与认知度紧密结合,可以把自己的产品和品牌信息很好地融入到用户的生活中去,让消费者可以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接触到品牌,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品牌更好地进入消费者的头脑中。用技术融合创意,用创意来激发感动,用感动唤醒消费者的参与热情,通过线上线下立体营销,为用户提供更满意的广告体验! app营销论文:关于移动互联网APP营销模式的探讨 摘要:本文结合手机广告载体之一的APP营销案例,归纳出APP营销主要有品牌APP、APP植入广告、和联合推广三大模式,分析了三大模式特点。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APP;营销模式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来临,千元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让许多手机用户一夜之间就转变成了移动互联网用户。但对许多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身份的转变,智能手机带给他们的也不单纯是功能上的更新和丰富。时至今日,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超过了互联网网民规模,手机成为了第一大上网终端。移动互联网的门槛越来越低,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入口也已打开,要如何牢牢地把握并利用好自己进入移动互联网营的工具,才是赖以生存的移动互联网营销之道。其中手机APP成为决胜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关键手段。 APP是英文Application Program的简称,即客户端应用程序,包括PC及移动终端上即智能手机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APP营销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进行的,使用移动终端呈现以APP(客户端应用)形式产品、活动或服务、品牌信息的营销方式。相对于个人电脑,移动终端的出现确立了一种自主的尺度,可在任意时间和地点进行自主阅看,自主订阅打破时空线性结构,确立一种新的人与媒体的互动关系。用户不必再输入特定网址,也不必调频,通过触摸方式即可进入。作为智能科技优秀代表,APP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媒体应用方式,也创造了全新的媒体交互环境,全新的传播方式对营销方式产生新的影响。 一、品牌APP模式 在2011年Inter brand全球最佳品牌100强中,91%的品牌都拥有自己APP。品牌APP受捧原因有如下两点: (一)深化品牌形象,为跨媒体整合营销牵线搭桥 路易威登为在2012年推出品牌第一个APP客户端――Amble,该APP以“与LV一起漫步”为主旨,艺术性表现诠释“旅行改变生活”的品牌精神。启动Amble,用户便可以通过拍照、录像或者笔记本功能来记录个人旅行。比如:好吃的餐馆、工艺奇珍的小店等都能快速地放入这个“私人日志”里;点击APP里“Around me”功能,GPS定位来搜寻附近有趣景点,并可利用诸如 Emile、Facebook、twitter等渠道分享给朋友或者更多的人。 该款APP与LV的平面、电视广告相互补充,将广告中口号呼吁变成真实的行动,旅行的乐趣带到日常生活中,深化品牌精神。另外,APP的交互性、个性化以及依附于移动终端的各类智能技术,都有效地丰富应用的作用和传播效果。比如启动APP,进行手机拍照,即可以获得电视广告中虚拟的隐藏信息,获取虚拟互动游戏,还可以读取平面杂志里二维码背后的秘密等,很好地为品牌跨媒体整合营销牵线搭桥。 (二)形式多样,更多体现品牌特性 腕表品牌jaeger-LeCoultre开发了名为MyReverso的品牌APP,用户通过触摸功能互动体验宝石镶嵌、抛光、打磨等过程,还可以试玩相应的小游戏,例如为高级珠光腕表镶嵌钻石,手动为腕表安装指针等,让用户通过这些具有品牌特性的互动环节体验品牌的内涵与工艺。 上述两个品牌APP例子皆为品牌自主开发的形式,由于APP开发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也有企业选择通过外包的形式开发自身品牌APP。 而外包形式的APP开发又包括了两种情形:一种是为企业量身订造品牌APP,还有一种是使用定制化的品牌APP。为企业量身定做的品牌APP,例如一款名为《白片弹弹乐》的APP休闲游戏,就是由上海安琪艾可网络有限公司为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量身订造的。该游戏将亚健康状态的办公室人群设计到了游戏中,玩家通过使用弹弓,将白加黑片射入病人口中。量身定做的APP更容易体现产品特性,对品牌有较好的宣传效果。 还有一种使用定制化品牌APP,目前国内最大的企业移动应用服务商新网互联的“雨滴”产品,便是提供了这种定制化的APP。“雨滴”基于SaaS和云服务模式理念下,采用自动打包生成技术,短短十分钟即可构建企业APP应用。如渡森男装使用“雨滴”定制的品牌APP,客户可以直接通过APP联系企业,咨询信息,提供了优良的用户体验。这种定制化的品牌APP为企业缩小了营销成本,但是在品牌特性的表现上较欠缺。 二、APP植入广告模式 APP植入广告模式是指企业通过在APP中植入动态广告栏形式进行广告植入,当用户点击广告栏时进入预设的效果,达到宣传企业产品或者参与企业营销活动目的。 APP植入广告类型主要有:页内轮播广告、封底广告、封面广告、Loading广告、其他广告等。例如,某家相机公司在ipad上做的APP封底广告,当用户晃动ipad的时候,下方封底广告中的相机会根据ipad晃动角度旋转不同视图,点击广告后会全屏显示。在全屏界面,用户可以拖动相机进行360度旋转来展示各个角度。 网络在线植入广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植入广告的预设效果,植入广告需要通过用户对广告的点击效果来实现用户向消费者的转化,故必须根据具体需求来预设广告点击效果。广告的点击效果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一)邮件 向广告主发送邮件,向朋友转发推荐邮件。 (二)短信 向广告主发送短信,向朋友转发推荐短信。 (三)网址 调用手机浏览器,打开预设的网址,浏览网页。 (四)下载 直接调用从预设的下载地址进行下载操作。 (五)导航 打开导航功能,并导入预设的地点信息,进行导航 (六)定位 打开地图,并导入预设的地点信息,进行定位。 (七)拨号 调用手机拨号功能,直接拨打预设的号码。 三、联合推广 APP营销中联合推广合作模式主要是指企业选择与现有APP展开合作,以活动的形式或者加盟等形式与现有APP进行深度的合作,从而达到营销目的。加盟形式最常见的是与网购、团购平台等电子商务类型的APP应用进行合作,例如淘宝、58同城等。企业将产品加入购物平台,借助该平台的APP进行产品推广、销售。 活动形式则是在其他APP应用上开展活动,结合APP特性,如游戏、社交等,开展体现品牌活动。例如肯德基、乔丹等品牌与风靡一时的《Draw something》的合作,将品牌加入你画我猜的词库里,玩家在比划文字的时候,很自然地就会给品牌做推广。品牌形象就在玩家的参与中一遍遍被普及。 四、未来变革趋势 未来变革将更加彻底,由APP打造用户体验,由智能设备联结物理世界,由云计算实现大数据学习和智能化,APP将迎来新的舞台。APP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所处的世界。APP借势开放平台所代表的生产关系的解放和生态系统的发展,综合运用智能终端、移动宽带、云计算、互联网和物联网等生产资料,为新商业时代的开启吹响号角。 未来10到20年内,随着百亿量级智能设备的联网和网络化社会的到来,APP对生活、社会和商业的改造和变革将会更加彻底。APP、智能设备和云计算三位一体,通过移动互联网相互连接。与此同时,在为传统商业拓展商业机会,帮助互联网巨头保持竞争优势以及支持创业者挑战旧行业巨头方面,APP必定还会继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五、结束语 APP营销发展势头虽猛,但仍处于初始阶段,相关营销推广与应用,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本文仅是抛砖引玉,对其营销模式仍需进一步的考察与摸索。总而言之,APP可以被用来开拓新的市场和销售渠道,开拓新的客户到达机会,帮助商家尝试多种收费方法和定价模型,进一步提升核心业务的收入,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而关键前提是,业务的核心价值必须清晰、持久,商业逻辑和价值链必须完整、顺畅。否则,盲目扩张就意味着更快的死亡。 归根结底,APP是新生产力的代表。它把信息行业的先进生产力引入传统工商业之中,提升其生产效率。其中一个必定突出的矛盾就是先进的生产力和落后的传统生产关系的尖锐矛盾。新商业时代的建立,就是在颠覆和改造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的过程中完成历史性的跨越和转折。 在这个APP无处不在的新商业时代,每一个人都将热切拥抱这个美妙的历史机遇,去迎接和开拓APP这个崭新的营销世界。 app营销论文:APP营销与传统无线营销对比探讨 摘 要:APP营销相比于传统的无线营销模式,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对二者的特点和不同点进行了探讨,主要体现在:传播方式的不同,APP主要体现为主动下载,而传统的无线销售体现为用户的被动接受;传播的形式、内容不同,APP传播形式丰富、富有色彩,而传统的无线营销形式单一;传播的周期不同,APP以其传播的优势会使用户产生长期依赖,而传统的无线营销,只是通过单向告知的形式,用户阅后不容易产生消费需求。 关键词:APP营销;传统无线营销;传播方式;手机媒体;消费者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人们的传统生活模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信息化带来了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其中包括人的意识领域的变化。以信息化为手段的营销策略,也在不断地推进与改革,并且随着信息化科技手段的发达而呈现出快速变化的趋势。营销方式已经从传统的无线传播,过度到APP营销的阶段。勿庸置疑,APP相对于传统的无线营销,在人文情怀、顾客接受度以及拉近顾客距离等方面,更贴近生活的层面,更乐于被用户接受与喜爱。 一、无线营销与APP营销的特点 无线营销,是比较传统的营销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以手机作为传播媒体来进行的,被称为传统无线营销或者移动营销模式。它的特点主要是以手机为传播平台,定向和相对精确地传递即时化信息。通过即时化信息,发送产品销售广告,用户收到信息后,如果对销售信息有需求,就可以根据信息提供的渠道,满足消费或者售出的需求。然而,众所周知,这种销售模式逐渐被市场淘汰。 APP营销,是指利用应用程序为传播渠道的营销模式,它主要指的是应用程序营销。APP就是适用于营销的应用程序,其英文全称是application,APP的营销方式要求通过特制的手机,或者以社区的模式以及SNS等多种平台进行,并在这些媒体平台上,运行相应的程序,以达到产品展示并开展营销活动。 早在2009年,国内的许多运营商都纷纷开发各自的应用程序,其中移动的MM平台的广泛宣传,使受众群不断扩大。同时,国内的一些网站,如开心网站、校内网站等具有社交性质的网站,一时在受众中造成不同的凡响,以销售为意向的网站热度持续升温。 此后,智能手机逐渐在普通用户中普及开来,网络的发达,特别是3G网络的信息传输能力的不断提高,其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使用APP程序的传播营销方式,将APP营销作为一项企业销售战略提到议事日程。这其中,苹果的销售商店、脸谱网成为营销程序发挥营销作用的经典。 利用营销应用程序来做营销,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是低成本的。它所需要的成本只是app的开发的投入。 其次,它对用户是免费的。因此,APP营销深受用户的青睐,这自然就使得用户的使用频率高,它的销售目标与用户的消费需求相适应,所以相当为所需用户量体裁衣而打造的APP智能销售平台。 第三, 精准度高。主要体现在提供服务与用户的竞争方面,其精准程度都是很高的。 第四,具有连续使用性。如果用户将程序下载为手机上的客户端,或者在SNS网站上查看销售信息,那么都可以连续使用,不会因为程序的连续使用而产生费用,也就是说程序方,即营销商不会收取任何使用费用。 第五,APP的主要优点是以其现有的功能最大程度地促进销售,增大成交量。通过APP和其使用过程中的一定优势,必然会增加产品以及业务的销售功能,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 二、传统无线销售与APP营销的不同点 1.传播方式不同 APP主要体现为主动下载,而传统的无线销售体现为用户的被动接受。 传统的无线营销,主要是以手机为媒体,其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手机发送有关营销方面的短信,这些短信发送的主动权在销售方,而消费者只是被动地接受,因为这些信息不一定是用户所需要的,常常会遭到用户的排斥与反感。有了App营销程序,这种情况就发生了改观,因为APP程序是用户根据自身的需要自己主动下载的,并且根据需要获取销售信息,信息的获取是用户有选择性地进行的。 立邦中国区公关兼品牌传播总监吴佳伦曾对APP的功能特点做过阐述。他说APP中的a可以理解为英文的accept,即中文的主动接受之意,APP是在用户认可之后,认识到它的价值而主动安装使用的,这里没有企业的强行推广行为,体现了用户的主动性和自愿性。 2012年年初,中国首款色彩营销程序问世。它是涂料行业具有创新意识的立邦推出的,“立邦刷新生活”开始从微博传播,然后延伸到了iOS和安卓手机系统。仅在之前的微博推广的初始阶段,就在用户中引起了不同凡响。用户对立邦提出了各种评论,并且提出一些改进建议,这使立邦企业公司认识到,通过提升APP的使用实践体验来吸引和巩固用户,这样就可以让用户长期下载使用,用户能经常关注到立邦的产品信息,从而扩大销售业务量。 企业界的一些有识之士都对于APP营销给予了高度重视。其中注重于无线营销的飞拓无限营销公司也十分重视和倡导用户对APP的主动下载。他们的APP理念是,移动互联网从外观来说与互联网是一样的,但是移动互联网还具重力感应、语音,以及定位等功能,手机是便携式工具,但其缺陷在于屏幕比较小,APP在设计的时候,要根据手机的这些特点,设计得更合理,贴近用户使用习惯,给用户带来方便。 2.传播的形式、内容不同 APP传播形式丰富,而传统的无线营销形式单一。 传统的营销形式及内容,只是通过手机媒体,以文字形式发送到用户,强制性地让用户被动接收。这种传统方式往往是在表现力上欠缺,消费者不能很全面地了解产品信息,消费者了解信息的形式只是停留在文字的层面。 但是App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它往往可以通过程序中的图片、视频、音效来充分表达产品的信息以及其他销售方面的状况。可以根据手机所具有的重力感应以及触屏等特点,使体验效果真实、生动,为产品的创意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传统的无线营销主要是通过手机媒体,进行单一的以告知的形式进行信息传播。而APP是通过形式多样的互动和良好的体验,来培养消费者对于产品的爱好。一些极具活力的企业,都在关注和尝试各种媒体的营销形式与效果,比如康师傅一直关注和尝试各种媒体,并且收到了很好的营销效果。 3.传播的周期不同 APP以其传播的优势会使用户产生长期依赖,而传统的无线营销,只是通过单向告知的形式,用户阅后不容易产生消费需求。 在2010年的第三季度,美国有一家移动应用分析公司对APP营销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了调查情况报告。这家公司在调查中称:有百分之二十六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App的次数超过十次。App往往成为这些用户用来休闲和打发时间的一种工具与途径。人们把他们称作为“应用控”。他们一旦对一款APP有兴趣,就会长期使用。这相对于那种单向的以告知为手段的手机媒体的营销手段来说会产生更长久的效果。人们在手机应用中产生的良好感觉或者给消费、销售方面带来的便利,会在用户群体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形成一种辐射效应,不断扩大其传播范围,并且使传播周期不断延长。 立邦中国区总监吴佳伦在接受记者访问时曾说,APP营销很容易估算效果,因为用户的参与互动、用户的下载、用户的转发等一系列信息,企业可以在第一时间直接了解,并且可以与消费者进行沟通。麦悠互动客户总监何蓉也认为,与传统的无线营销相比,APP的使用客户群更精准,而且其互动性为消费者和营销者所欣赏,但是APP营销也受到了限制,主要表现在这种传播方式的覆盖率不足,所以有些企业对于APP营销暂时无法适应。 三、小结 总之,APP营销相对传统的无线营销具有超强的优势。在进行APP营销时,不仅只是让客户了解产品信息,其实后续的服务也是相当关键的。同时,企业还要通过增强程序的应用功能,来吸引客户,及时对客户的意见进行反馈,了解客户的爱好,使营销更贴近用户的实际需要。 app营销论文:美容企业的APP营销攻略 根植在智能手机终端的第三方软件APP,听起来跟美容行业貌似没有直接联系,但你一定在用着它。现在它已经成为一种提升生活速度和效率的工具,也是企业商家营销必争的一席之地! APP无处不在 iPhone、三星、HTC、NOKIA、黑莓等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被称为手机APP,它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APP初期以媒体、游戏、新闻、书籍的移动应用为主,主要运用于商务。它能直接将成功的网站内容和功能移植到APP,如淘宝、京东等网购类商城。作为补充角色,它也是国外一些大公司普遍采用的宣传及营销模式,如美国的报纸杂志在网站是收不到钱的,因为缺少使用传统阅读习惯的体验,但在智能手机或iPad等随身电子设备上,它的方便性及直观触控操作却让许多使用者愿意付费来进行阅读,从而拉升了盈利点。 APP爆炸式增长,开启企业新营销热点 智能手机的普及不仅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带来了移动APP应用的爆炸式增长。根据IDC的预测,基于2011年全球范围内的382亿下载量来推算,到2015年APP下载量会上升到1827亿。在海量的APP应用中,企业APP作为一个新式的营销手段逐渐展示在我们眼前,而企业自建APP商店的构想理念也不断被提起。 在美国,目前有超过110万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半数百人以上的企业都已有自己的移动应用程序,消费者开始期望每个企业都提供APP,世界五百强企业90%以上都做了自己品牌的APP,传统企业运用APP与9亿用户互动,将是移动互联网行业一个巨大的市场。 我国目前的互联网调查也显示,智能手机正在快速改变着中国城市人群的生活方式。人们随时随地都在使用智能手机,其中家中(66%)、旅途中(59%)、乘坐交通工具中(52%)、餐厅(38%)及商场(30%)是使用最频繁的地方。调查还发现,用户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打电话的时间,英国一家调研机构指出,智能手机用户使用最多的是浏览网页,调查对象平均一天用手机上网24.49分钟;其次为登录社交网站,平均一天用时17.29分。 所以,全球各大品牌商已经意识到应用商店可以为其提供推广品牌、接触消费者,甚至销售内容的渠道。媒体、商业服务以及汽车制造业在这一方面的认识更加深刻,非常积极地把应用商店作为他们内容的渠道。从2008年开始,大众、奔驰、丰田、宝马、本田、保时捷等国际汽车品牌,甲骨文、惠普、思科、英特尔、通用电气、西门子、施乐、三星、飞利浦、戴尔等商业服务公司,可口可乐、百事可乐、GUCCI、耐克、阿迪达斯、麦当劳、宜家等消费品公司都相继在主流平台应用商店推出了自己的品牌APP。 作为时尚美丽的先锋者和弄潮儿,美容企业更不应该放弃这样的传播方式,应该及时并尽早的投入到自身品牌APP的建设中来。 APP与美容机构 打开手机里的APP商场,输入美容或是美发,你会发现很多的APP软件。在国外,已经有很多以美容机构为主题的APP,比如SPA机构的APP。在我国更多的是基于大型网站互动式的交流和贩售方式。比如某减肥网站开发的具有减肥提醒功能的软件,它负责记录你摄取的卡路里,你可以通过此购买减肥食谱或加入减肥俱乐部花钱来进行系统减肥,那么这个APP就达成了宣传、实用、促成销售三个作用。类似的软件还有瑜伽课程班开发的,具有瑜伽示范动作的APP。也有纯粹告诉大家护肤小窍门的阅读型APP,这些APP会及时更新有关美丽护肤的小文章,已达到赚取下载人数,用数字吸引广告投放的效果。还有一些商场的APP,会直接根据用户输入的产品名称和需求,链接到产品购买页面,直接促成交易购买。由此可见,APP如此受宠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其随时随地实用的便捷性,更在于其能为广大用户带来最大的实用性及娱乐性。 作为一个美容机构,无论是一家中型或大型美容院,都可以选择用APP来实行企业宣传和创收。那么,在制作美容机构的APP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设计这款营销的利器呢? 第一,提高知名度来拓客 想要增加瞩目度和提高下载率,LOGO设计就要新颖独特。作为美容企业,可以用企业的LOGO,或者美容的人物或身材图片等。APP里的内容设置可以很灵活,既能走“广”也能走“精”的路线。比如,一家美容机构的APP,“广”可以涵盖与美丽有关的各种资讯,还有美容日程提醒功能等,作为下载者的随身美容秘书。“精”,则可以把店里的主推项目,围绕主题更新文章和知识,放上疗程的示例等。为了吸引消费者下载APP,可以开发注册会员的界面,安排领取试用装或护理项目的优惠,很多人会因此输入资料加入会员,这些也在直接或间接帮助机构进行拓客。 第二,宣传产生消费欲望 APP的内容,首先要精心挑选自身有关产品和护理的图片或相关步骤的视频,也可以开发些化妆、护肤的小游戏,推送美容、美发、化妆、养生和护肤等知识的更新。进一步则可以安排产品、疗程卡等促销信息,安排自家的专家来回答手机用户的疑问,进而吸引消费者来店消费。 第三,促成消费达成交易 APP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交互性,个人化的定制更容易促进消费者的关注度和积极性。所以,美容机构可以设置直接点击就能预约护理或购买产品的界面。还可以设置输入个人情况获取专家个人定制的精油护理套餐、减肥专属方案、综合整形意见等增值服务。 第四,收费和外界广告植入 如果APP达到一定客观的下载数量后,可以考虑收取下载费用。但作为机构宣传用的软件,还是建议提供免费下载。当下载数足够引人注目时,甚至会有广告商上门询价希望登广告在APP页面里,这时企业完全可以直接利用APP产生广告收益,一举两得。 对美容机构来说,想好APP的框架以及基本方向,整理好一些更新的内容,就可以请专业承做APP的软件公司来定制自身品牌APP了。建议先看成功案例,多家询价,并注意软件完成后是否有一系列帮助上线推广的售后服务内容,因为初期拓展APP知名度的任务很重要。 app营销论文:智能手机APP成营销“蓝海” 广告投放亟待转向移动平台 11月20日,由中国第一智能手机广告平台多盟(DOMOB)、全球领先的市场调研机构华通明略(Millward Brown)、中国领先的第三方广告技术公司秒针系统(Miaozhen Systems)共同发起的首届“智能手机广告价值研究暨2014年移动营销实战研讨峰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30多家主要移动互联网行业领袖、150余家广告主、公司及应用开发者齐聚一堂,围绕智能手机广告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为中国第一智能手机广告平台的多盟(Domob)也重磅推出了国内首创SDK(4.0版本)信息流视频广告。此举意味着多盟继在行业内首创插屏、开屏、富媒体等广告形式后,又一次开辟了国内移动广告形式创新的先河。 本次报告的重要发现如下: 移动互联网改变媒体接触习惯和接触方式,智能手机上网平均时长4.7小时 据了解,截止2012年12月底,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产值达到了712.5亿元,较2011年增长82.8%,预计2013年增长率为47.4%,市场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在如此快速增长的市场产值下,移动营销的价值越来越突显。 本次大会上,由华通明略(Millward Brown)及多盟(Domob)共同的《智能手机APP广告营销价值》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在智能手机上花费的时间约占22%,比美国消费者高10%,智能手机已是消费者多屏生活的重要组成,71%用户每天使用智能手机上网4次以上,高于PC电脑使用率。由于不受时间、地点、场合的限制,社交、娱乐和信息查询时,人们更倾向使用智能手机,用户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时长为4.7小时(PC电脑上网时长4.8小时),但使用智能手机上网频次和场合多于其他媒体。 调查显示,70%用户表示比过去半年使用智能手机时长增加,而传统媒体使用时长在减少,57%用户认为自己看电视时长减少,55%用户认为自己看杂志时长减少。 手机APP广告关注度超PC Banner40%, 广告主瞄准移动广告平台 移动互联网在未来两三年将呈现3倍以上的增长趋势。数据表明,2012年中国手机应用商店已超过100家。 在全球范围内, App Store的应用数量已超过100万,2012年全球移动应用商店收入约363亿美元。由于具有高度的精准营销和较强的交互营销能力,智能手机APP广受青睐。 报告中提到,手机APP广告的平均可见、扫视、关注都显著高于一般的PC Banner广告,其中关注的比例超过40%,是PC Banner的2倍。APP广告的平均注视时长接近1秒,达到PC Banner的6倍。一天中,每种APP人们使用频次平均超过2次,这为APP广告多频次触达用户提供基础。 多盟国内 首创SDK(4.0版本)信息流视频广告 继Facebook、Twitter等国外知名企业相继推出信息流视频广告之后,作为中国第一智能手机广告平台的多盟也紧随行业发展的潮流趋势,在峰会上重磅推出信息流视频广告。 “智能手机广告形式丰富,包括开屏、插屏、banner类型。“多盟COO张鹤介绍,此次多盟的SDK4.0信息流视频广告,将支持信息流类APP的变现解决方案,多盟的方案是结合技术创新和中国市场的产物,用户在刷新内容时,在APP顶部展示“品牌广告内容”。这种广告形式在调研中深受广告主的喜爱,也将对用户浏览内容的打扰降到最低,为中国本土的众多品牌企业找到更合身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多盟作为移动广告平台的行业领军者一直遵循这几点,在创立三年以来不断突破自我研发出多种广告形态。先有插屏再有开屏再到富媒体广告等等,创造出多个行业第一,积累大量媒体资源的同时更得到了众多广告主的认可,未来也将会更好的服务于各类品牌广告主。 app营销论文:App营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 【摘要】近年来,App营销作为一种特殊的移动营销方式,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阐述App及App营销及其优势特点,来分析App营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 【关键词】 App营销;新发展 随着智能手机和Pad(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我们已经处在了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并逐渐习惯了使用App客户端上网的方式,而目前国内各大电商,也均拥有了自己的App客户端。App营销俨然已成为了营销领域的宠儿。本文试图结合App及其营销的特点来谈谈App营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 一、App及App营销 App是英文Application program的简称,即客户端应用程序,包括PC和移动终端上的即智能手机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APP营销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而进行的,使用移动终端呈现、以APP(客尸端应用)形式产品、活动、服务、品牌信息的营销方式相对于个人电脑,移动终端的出现确立了一种自主的尺度,可在任意时间和地点进行自主阅看,自主订阅打破了时空线性结构,确立一种新的人与媒体的互动关系。用户不必再输入其特定网址,也不必调频,通过触摸方式即可进入。 当前中国的App市场,非常繁荣活跃。以谷歌为例,谷歌安卓商店应用程序数量早己达到40万个,其种类包含了社交类、导航类、支付类、通讯类、游戏类、阅读类等几十个类别,其内容也涵盖了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手机QQ、微信、人人网、新浪微博等应用和亲人朋友交流互动;可以使用谷歌地图、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坐车网等应用搜索行车乘车路线;当我们有购物冲动时,只需点开淘宝、天猫、京东、当当等应用程序,千万种商品任意挑选,将想要的都一网打尽;还可以通过美团、糯米团、大众点评等团购应用花最少的钱尽情享受美食;至于游戏类、阅读类的应用程序更是多不胜数,总之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 App营销就是客户端应用程序营销,它是利用移动互联网等第三方移动平台应用程序,吸引用户下载使用,以此进行产品、活动或服务、品牌信息等的一系列营销活动的营销方式。 二、App营销与传统无线营销相比的优势 (一)传播方式 App营销多为主动下载的方式来完成,而传统的无线营销多数为被动接受。传统的手机媒体营销大多是比较初级的短信推送形式,消费者在接受之前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容易产生反感;App则不同,是手机用户主动下载使用的。App是让用户“接受”后主动安装,而非企业强行推送的,这样可以通过体验来黏住用户,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消费者主动下载并长期使用。 (二)传播内容 App营销的内容表现丰富,而对于传统的无线营销来说,其内容多以文字形式为主。传统的手机媒体营销往往是单纯的文字形式,所传达的信息和表现力都有限,不利于消费者全面深入地理解产品信息;而App可以在程序中加载图片、视频等丰富的表现形式,并且可 以根据手机媒体重力感应、触屏等特点达到真实生动的体验效果,创意空间要大得多。传统无线营销主要通过手机媒介进行信息的告知和传播,而App营销则能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体验培养品牌喜好。 (三)传播周期 App营销传播周期长,比起传统无线营销的单次告知来讲,更有优势。App往往是手机用户打发碎片时间的途径,他们中很多都是“应用控”,如果让他们喜欢上一款App,就相当于有了一个与之长期接触的渠道,这比单次告知性质的手机媒体营销手段能产生更长远的效果。好的手机应用还能在用户群体中形成口碑效应,这又进一步拓展了其传播范围,延长了传播周期。此外,手机App营销与传统手机媒体营销最大的区别就是很容易估算效果,比如,用户参与或者转发、下载、反馈等信息都可以让企业在第一时间直接了解,是快速与消费者沟通的营销方式。 三、App营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 作为智能科技优秀代表,APP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媒体应用方式,也创造了全新的媒体交互环境,全新的传播方式对营销方式产生新的影响。 (一)App成为了营销中的销售及信息渠道 当各大电商企业在实体的激战中奋战时,更新更快更精准的手段显得非常重要了,当卓越、当当、京东、淘宝、l号店等电商企业,都推出了App,这就相当于开拓了一条新的销售渠道,无形中增加了各电商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企业还通过App,提供最新的促销活动信息,并通过LBS(确定移动设备或用户所在的位置,提供与位置相关的各类信息服务)让用户查询附近门店的相关信息,因此App成了企业传递信息的信息渠道。 (二)作为产品的扩充 当顾客对产品的了解度通过文字、视频等传递不全面时,App的新发展可以帮助企业。例如阿迪达斯的虚拟教练应用micoach:帮助用户制订个性化的锻炼计划,并跟踪记录,运动时还会提醒用户调整,训练后会生成一份跑步报告,这与阿迪达斯的产品十分贴切,完全可以视为是附加服务。阿迪达斯通过这样的App应用,给予了产品更好的解释说明。 在宜家家居指南App上,用户足不出户就能浏览宜家的商品,还能把家具“摆放”在你预想中的位置,看看跟环境是否搭配。就算不是想买家具,时不时拿来给自己的房子变变脸,也是个不错的消遣。这些能够提供实用功能的App,才能真正吸引用户重复使用。 (三)联合推广 APP营销中联合推广合作模式主要是指企业选择与现有APP展开合作,以活动的形式或者加盟等形式与现有APP进行深度的合作,从而达到营销目的。 加盟形式最常见的是与网购、团购平台等电子商务类型的APP应用进行合作,例如淘宝、58同城等。企业将产品加入购物平台,借助该平台的APP进行产品推广、销售。 APP营销发展势头虽猛,但仍处于初始阶段,相关营销推广与应用,都是在行进中逐步完善的,本文仅是抛砖引玉,对App营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仍需进一步的探求和摸索。 app营销论文:APP助购物中心深化精准营销 APP指为智能手机服务的第三方应用程序。随着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逐渐习惯了使用APP客户端上网,而目前国内各大电商,均拥有自己的APP客户端,这标志着,APP客户端的商业使用,已开始初露锋芒。 APP的发展势头强劲 手机APP拥有强劲的发展势头:以苹果公司的App Store为例,2008年推出AppStore时,只有不到500个APP应用软件,但在随后三年时间里,这个数字增长到50万个,累计下载次数更是高达150亿次,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几何级数增长着。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APP应用能使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变得更便捷”,同时“安全,不存在病毒、吸费等问题”。此外,软件的丰富性、运行速度也成为人们选择APP的重要因素。 购物中心和百货店的APP开发应用也已快速成型,如上海环艺信息科技正在为百联中环打造的个性APP。由于百联中环购物广场已实现“i-Shanghai”2小时免费上网服务的覆盖,为APP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APP上线后科技公司将与百联中环按比例分配广告招商权,实现广告费用抵扣后期维护费的模式,无需增加购物广场费用,这对于购物广场而言无疑是锦上添花。 APP为顾客节约时间成本 如今购物中心的体量越来越大,往往有十几万、几十万平方米的商场面积,几百个商铺以及上千的停车位。顾客为找到指定商铺的位置往往要大费周章,而且由于管理成本的压缩,现场服务人员很少,找人帮忙相当不便。另一方面,商户业态分布与客流导向的不匹配,也往往使购物中心产生许多死角,任何品牌入驻都无法创造良好的销售。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对于顾客和商家而言都是无形的损失。 APP的出现使商场的导购地图可以存入所有顾客的手机,并实现类似汽车导航仪的快速实时导航,为顾客省去很多因走冤枉路而损耗的“皮鞋成本”。APP也可以帮这些顾客记住自己的车位,如果实现了与停车场系统的联网,还能帮顾客在高峰时段快速找到停车位的功能,为顾客节约许多购物的时间成本。 另外,在当下信息爆炸时代,顾客对信息的选择变得越来越狭窄,一张充满促销信息的DM很可能第一时间就被丢进垃圾桶。而APP的出现可以满足顾客自主选择需要的信息,比如哪个化妆品在促销?哪个餐厅有团购?等等,在APP中只要一个简单的检索功能就能实现。随着APP技术的发展,甚至可以通过APP的信息功能实现网站、微博、微信的同步更新,对于购物中心的信息管理者而言,这就可节省许多重复劳动。由于下载使用APP的顾客基本就是购物中心的现有顾客,所以这一平台的促销信息往往更为有效。 APP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 扩展功能将赋予购物中心更多互动体验。如:各业态商户个性定制活动(电影院购票、餐饮商户订餐等)、APP登记排队系统(餐饮排队等座功能)、根据商场要求策划的线上活动(寻宝活动、签到活动、抽奖活动、特别游戏企划等)、会员功能(会员积分查询、积分奖品兑换、会员优惠、停车券兑换等)。这些功能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成为吸引顾客的关键,为此: 一要实现虚拟网络与实体店的无缝衔接。对于客流量巨大的购物中心而言,特色餐饮、影院等能吸引顾客远道而来的商户还很稀缺,顾客排队等位和提前订票的需求应运而生。有了APP与商户的对接,顾客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拿等候牌,还可指定座位或在第一时间了解等位情况。 二要实现会员的自动维护及主动管理。APP会员卡系统的开发不仅可以取代传统卡片式会员卡的所有功能,打破卡片式会员卡的局限,实现会员的自主积分,自主兑换优惠或服务等自动维护功能。还能更准确地采集会员的消费偏好,支付能力等信息,为设计各种特定会员专场活动提供可能。比如在会员中找到养宠物猫的会员,可以调阅一个月内买过猫粮或猫砂的会员记录。 目前,购物中心APP的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其发展潜力巨大,有了Wifi、购物中心MIS系统、VIP系统等与购物中心APP的完美结合,无疑能使购物中心在与电商的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 app营销论文:APP时代,颠覆汽车营销? 伴随移动互联的飞速发展,互联终端也因此风生水起,APP随之应运而生,于是汽车营销多了一种全新模式,而这种模式相比传统汽车营销极具颠覆性意义,因为它改变的是汽车产业全新的营销理念与方向。 传统营销遭遇困局 汽车厂家宣传品牌与产品除了依靠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之外,每年国内国外的各大车展也是其宣传品牌与产品的战略阵地,目的很明确,为了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汽车品牌、产品、技术和服务。传统媒体传播与互联网传播似乎并不能满足3.0营销时代的需求,汽车营销需要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来填充新领域的空白。 最近几年,随着各个汽车厂商对中国汽车市场日益重视,国内4S店的规模在迅速扩大,国内汽车销售人员的数量也迅速扩大起来,例如仅北京就有500家4S店。这使得这些4S店面临着销售压力大、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很难形成新的竞争突破点。此外,销售顾问的能力也参差不齐,并且每年的流动率高达40%,使得厂商的培训费居高不下。目前虽然大部分汽车厂商的信息管理系统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没有把售前管理纳入其中,但这一点恰恰是对汽车厂商具有重大意义的,所以在数字体验营销这一领域存在很多发展机遇。 汽车营销迎来APP时代 近年来,伴随智能移动互联终端的快速崛起,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和无线终端大有取代电脑成为IT产业核心之势,而移动互联终端的产物APP在近几年的发展也呈现爆发式增长。从发展的势头来看,APP产品不仅吞噬着各种软件,而且对游戏、零售、传媒、旅游、汽车等行业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对游戏、零售、传媒等行业的影响都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对汽车产业的影响近年来也变得异常明显。 英孚思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郎学红在接受《汽车观察》杂志采访时说:“汽车APP时代的到来,让汽车营销多了一种全新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可以让企业、经销商、公关、媒介与消费者的距离更近,互动性更强,这是传统营销所不能比拟的,未来汽车APP营销只要通过不断创新与完善,其功能性与互动性绝对能与传统营销平起平坐,甚至可能超越传统汽车营销的效果,目前国内20多家汽车企业正在使用与大力推广APP营销,这种市场表现的确印证了APP的价值”。 嘉之道汽车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徐锦泉在接受《汽车观察》杂志采访时说:“只要APP营销能够不断创新与完善,随着功能越来越强大,这种独特的营销模式,在汽车营销市场肯定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艾德思奇移动广告平台客户总监王善伟对APP营销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用户在各种场景下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都超过50%,其中八成手机网民在家中利用手机上网,六成手机网民在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使用手机上网,当用户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移动互联网时,渠道的营销价值将日益凸显,APP营销的优势也就更加突出了。 安沃传媒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旭东对APP营销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他表示,智能手机的价值或者说与传统手机的差别其实更多的在于APP,如果只是打打电话或者发发短信,那么智能手机的功能可能只用了10%不到,APP应用才是智能手机的核心价值,当广告客户的管理层使用APP的时间多了,就自然会认可这里的广告价值。 APP数字营销在汽车企业里已经大量使用,2010年12月,奔驰中国成为了全球首个应用DSA系统的厂商,并将该系统命名为具有奔驰特色的“e-Star”。此后,北京现代、东风本田、一汽奥迪等20多家汽车厂商和经销商也开始将ipad等移动设备用于4S店内的销售与管理。 APP让营销多元化 汽车APP营销完全解决了很多传统营销解决不了的难题:购买前,消费者查询各种指标进行比较;购买中,消费者查找经销4S店;购买后,查询售后服务,提供全方位的、细腻称心的一条龙服务,充分消除了消费者的很多疑虑,由于设计的功能界面简单实用,满足消费者在移动过程中的使用喜好和习惯,符合时间碎片化时代用户的心理需求,而且没有花里胡哨、中看不中用的功能,没有大量硬广告,更没有把APP当成一个简单卖车的窗口。 由于汽车APP营销充分个性化的传播特点迅速成为营销新宠,各汽车制造商们也正在用各种方式努力地将App融入车辆,他们既研发自己的程序,也与App供应商合作,让汽车快速走进了APP时代。就目前来看汽车App软件,多集中在导航、行车数据、实时路况、音乐和娱乐服务、车辆故障诊断等应用。根据不同的整合技术,汽车App可归类成三个类别:汽车内建型、随身装置型、网络云端型。由于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的不同,这三种类型的汽车App也有不同的发展机会。 选择与APP联姻另有隐情 汽车营销入口有很多,可以在微博上做,也可以在微信上做,同样可以在知名汽车行业网站上做,为什么选择与APP软件合作呢? 首先,汽车品牌发力移动营销,APP是个非常好的选择,是“移动O2O”的载体。目前移动互联网增长速度很快,真正的O2O模式还靠“移动”来实现,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发现产品价值、优惠信息等,而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功能,用户身份和用户可追踪字符位置的唯一性,将促进移动O2O发展。其次,符合当下年轻消费群体的阅读习惯和购物习惯,但需要解决购买后的粘性和口碑良性传播的挑战。最后,APP还在几何增长,苹果公司于2008年推出AppStore,最初其中只有不到500个APP应用,但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50万个,累计下载次数更是高达150亿次。随着以为Android、Windows Phone、BlackBerry OS为代表的智能机的不断发展与壮大,APP的市场空间将不可估量。 对于目前车企移动营销的试水,业内人士认为,品牌要在App之外尝试更多的组合。要能够和平台上的人进行更好的对话,需要更多资源整合协作,敲门砖是不够的。因为不同的方式对应不同的人群,比如App爱好者可能主要是年轻有活力的人群,但这仅仅是智能手机用户的一部分,在移动互联网正处于上升期时,企业应该尝试不同的方式。 标新立异才有出路 无可否认,这是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人们对于个性化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无论任何产品。从产品时代来说,就是那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那么人优呢?就如同实用、信息查询类的APP,与世界上大多数产品一样,他们面临同一个问题:产品同质化。同时,个性化也意味着人性化,个性化的另一个层面是受众能够获得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比如不少汽车厂商推出的定制车身颜色、内饰、轮毂等方向的APP产品。那么,同一个APP产品能否给予不同的受众不同的感受与满足呢?APP的营销时代,还有诸多问题需要寻找答案。客观来说,至少在我国,APP正处于起步阶段——即便汽车行业往往处于领先的位置,汽车在互联网上的投入也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不知道无线网络时代成为主流的时代还有多远,但可以预见,一旦这一天来临,手机,以及APP,必将成为时代主角。 汽车品牌网络宣传发展到今天,模式的创新显得步履维艰,如何跳出这个传统宣传圈成为很多汽车企业想要创新与改革的地方,APP时代的到来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近几年移动互联的发展势头很猛,而且用户黏性与便利性等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APP营销可以让企业从主观营销走向数据型营销,而且数据营销的优势又是传统主观营销所无法替代的。 远程控制得心应手 APP软件的功能不仅仅作用在汽车的各个营销环节,在远程控制领域也有自己独到的优势,不少汽车公司通过手机App与具备车载互联的系统紧密结合,车主通过安装在手机上的程序,可以远程、实时监测爱车的多种状态信息,包括剩余油量、电量、续航里程、胎压、车内外温度、车辆位置、车速等信息,还能够直接执行车辆定位、远程启动、远程熄火、远程自检等。如果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电动车,还能够随时在手机上显示出充电状态,或者通过手机远程设置,随时给停在车库的车充电。 车辆行驶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不可预见的状况,能够在意外发生时,及时有效地获得道路救援,用起来可能比获知续航里程更为有意义。宝马、奥迪目前已相继推出了针对车主的道路救援信息App程序,一旦车辆出现状况或是需要某些售后服务,都能够随时通过App查询到最近的服务中心、拨打救援电话等。而车辆状态信息也能够自动通过手机程序远程提交到服务中心,方便救援队伍及时找到车辆位置以及车辆的故障数据。 APP软件的功能还不止上述这些,当你的爱车上路之后,会面对路线寻找、驾驶、违章、交通事故、车险等等问题,不用担心,这些在网络上都能找到相应的App。 是机遇也有挑战 不少汽车企业在车载APP尚未形成真正的市场之前,主动开放自己的车载电子平台进行“卡位”,而IT巨头也试图依靠自己在多个平台通用的操作系统和强大的APP开发生态,对汽车这个巨大的传统行业进行一次“入侵”,尽管汽车厂商们都在不遗余力地将自己已经开发出来的车载电子平台“移动互联化”,但对于IT巨头们来说,将自己的移动OS平台和APP“植入”汽车,也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或者说干脆让手机或平板电脑取代车载电子系统。 车企与IT企业的这种合作,从发展角度来看不管对汽车还是IT企业来说都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契机。毕竟,目前的iOS和Android设备都有着广泛的分布性和承载能力,众多开发者团队更使其在扩展能力上占据很大优势,许多车主在驾驶途中通过自己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进行导航、寻找目标已经非常普遍。如果考虑到网络应用、蓝牙连接甚至在同步、便捷和智能等方面的优势,无论是iOS还是Android设备都具备较大优势——利用手中的iPhone或者iPad可以完成车载系统的功能,这无疑将具有巨大吸引力。 随着硬件、软件、接口等标准的逐步统一,车载APP的通用性也可能越来越好。将来这个市场可能不只是汽车厂商或是IT巨头的战场,也是诸多APP开发者和企业的战场,谁能率先进入这个专业领域开发并厘清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谁就有可能抢先胜出。 互动与趣味 APP营销的又一大特点就是消费者的互动性与参与性要明显优于其他网络营销模式,这也是移动互联终端的优势,不管在家里还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轻松参与互动,这是传统互联营销所不能比拟的。在当今社会消费者除了完成购买产品外,还非常热衷参与互动,这也是APP营销的乐趣与独特的亮点,和传统互联不同因为它不受地域限制。 在当今社会,顾客忠诚度并非一成不变,要保持顾客的忠诚度,赢得长期而稳定的市场,“一对一”的无线互动营销,与消费者形成互动、互求、互需的关系,并让消费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对于品牌营销大有裨益。目前多数厂商是否重视第一种互动,并且认为在无线互联网来临的时代,这是厂商从未有过的机会:能够站在每一个细分群体面前;实际上后一种互动,是以往的传统网络中难以及时获得并成型的,随机性也大大增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品牌传播为主要诉求的APP产品,生动有趣,可以认为是一种必需,而并非“有”比好玩更重要。停留在“有”与“没有”的阶段,仍然是APP移动营销的初级阶段。我们可以对目前移动终端的汽车APP做一些粗浅分类,比如游戏/社交/娱乐类、实用/信息查询类、产品信息查询类,但谁“规定”娱乐类就天生有趣,而产品信息查询不能有趣、好玩? 车企纷纷试水 随着APP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汽车企业比如奥迪、宝马MINI、福特、大众、斯柯达等汽车品牌,已经将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作为其品牌广告投放的重要渠道,而且在力度上也在逐年加大,这也直接令APP移动营销成为汽车品牌营销领域的最新看点。 MINI Countryman Getaway:汽车APP的典范 MINI 的Getaway Stockholom 的APP案例不仅在汽车业内堪称在品牌营销层面上的经典案例,也是企业层面经典的手机 APP+AR+LBS移动营销案例,目前大多数网络或前端移动营销课程多半会引以为例,可见其收效获得了非常广泛的认可。 大众蓝色驱动:风格很独特 大众的蓝色驱动是一款很有趣的APP,号称通过“手机拯救北极熊”,这一主题也与其之前的"Think Blue蓝?创未来"的全球性战略相吻合,体现出大众协助人们改善自己的驾驶习惯,在产品上,大众汽车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更高效、清洁的环保技术解决方案;在人机交互方面,大众汽车将协助人们改善自己的驾驶习惯,从而促成人们主观上的节能降耗意识;在企业层面上,大众汽车自身也将更多地投身于各种环保项目中,鼓励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共同创建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斯柯达:简单方便实用 斯柯达的移动关爱并不是一个很复杂的APP,它的新意在于“用车贴士”项目中展示旗下各款车型上的实用功能的介绍,尤其是车辆仪表盘指示灯的作用,实际上这对于司机来说是非常实用的。 福特汽车:APP营销的引领者 在经历了09年微博营销之后,通过对目标消费群体详细的市场调研,分析其消费习惯和品牌忠诚度,2010年底长安福特再次搭乘数字快车,携手苹果第一个将引入APP开发,以时尚便捷的方式,让消费者“福享连篇”,成为国内数字营销、跨界营销的开拓者。 APP让经销商服务更周到 APP营销与经销商的合作让APP的功能大放异彩,同时也用一种全新的模式来为经销商的营销注入新鲜血液。APP可以显示经销商库存车辆,并对重点车型进行优先推荐,此外其常用的功能如车型对比、查询、排序、保存以及互联网络共享等都一应而全;在售后服务方面,则增加了实时服务表单系统,并且受理服务预订,同时可以用于服务反馈的收集,还提供实时的经销商查询和道路救援系统。 目前针对经销商开发的APP软件有:MobiDrives Dealer App 此款APP软件是针对汽车经销商推出的(实际上最终的用户仍是消费者),口号是"MobiDrives链接你和你的客户",功能较为全面,在销售前端、售后服务、用户互动方面都有特点,并融入流行的微博、视频、LBS技术等流行元素。这样一款APP软件如果运营得当,应当能收获良好的效果,如果APP得到进一步普及,它的收效还将更大。 ars2Go Mobile App 此款软件的功能相比MobiDrives Dealer App要简单很多,面向的受众也基本一致,主要功能则以售后服务为主,从预约到服务反馈简单而实用,也包含了道路救援查询和求助,当然也包含了一些简单的经销商车辆查询功能。不过这个APP的简单、实用和其定位是分不开的——这是一个免费的APP。 易卡DSA 该系统开发商BITCAR了基于IOS系统(iPad的操作系统)的DSA,是全球第一套IOS汽车行业企业级应用软件。DSA充分利用了iPad等平板电脑移动性强、联网便捷等优点,主要的受众是经销商和销售顾问,致力于为销售顾问的移动办公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不仅提高了顾客的购车体验、优化了销售流程,还为汽车厂商直接管理销售顾问提供了一个高效的渠道。DSA伴随iPad的出现而诞生,深入汽车销售流程,拥有产品展示、日程管理、购车方案、本地商情、培训资料等模块强大功能,形成一个以汽车厂家为中枢、销售顾问为末梢的智能化销售管理神经元体系。 这些APP系统可以充分整合汽车营销与4S店营销的各个方面,化零为整,让管理、营销、服务、售后变得更轻松,彻底颠覆了传统营销模式过于单一、目标不够明确的弊端。 app营销论文:APP营销的两大模式 目前说的APP营销,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通常我们理解的,利用APP进行营销,也可以称为IN-APP营销。传统意义上的APP营销是通过定制手机软件或者社区、SNS等平台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来开展营销活动。不同的应用类别需要不同的模式,主要的营销模式有植入广告模式、用户参与模式和购物网站移植模式。 在众多的功能性应用和游戏应用中,植入广告是最基本的模式,广告主通过植入动态广告栏形式进行广告植入,当用户点击广告栏的时候就会进入网站链接,可以了解广告主详情或者是参与活动,这种模式操作简单,只要将广告投放到那些下载量比较大的应用上就能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 然而,APP营销的应用还有待市场的认可,飞拓无限华东区销售总经理杨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APP营销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由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碎片化和个性化特点,APP覆盖的用户群较少,比较分散。APP营销目前只是整个无线营销体系的一部分,通常需要结合WAP或其他工具和渠道。 用户参与式营销模式主要的应用类型是网站移植类和品牌应用类,企业把符合自己定位的应用到应用商店内,供智能手机用户下载,用户利用这种应用可以很直观了解企业的信息,手机应用成为用户的一种工具,能够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这种营销模式可以让用户了解产品信息,提升品牌美誉度。例如大众点评网的APP,或者阿迪达斯、大众汽车等品牌定制APP等。新意互动副总经理张一的总结很贴切,“很多品牌都拥有自己的APP,但实际推广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只关注品牌诉求而忽视用户体验是主要的原因。” 购物网站移植模式则是商家将PC互联网购物网站直接移植到手机上去,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浏览网站获取商品信息,进行下单,这种模式相对于手机购物网站,更加快速便捷,且这种应用一般会附带很多优惠措施,用户忠诚度会更高。例如凡客诚品、天猫、京东等客户端软件。 IN-APP营销是目前最初级的营销方式,事实上,通过技术手段还可以有更高级的营销形式,比如一种嵌入式的营销方式,使消费者在使用APP的过程中与品牌获得直接的沟通,而不是受到banner广告的打扰。比如,麦当劳与“愤怒的小鸟”的合作,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只要移动设备安装了“愤怒的小鸟”经典版且开启定位服务,在指定麦当劳餐厅内,用户就会收到游戏的战斗机密——推送消息(Push Message),即可解锁“愤怒的小鸟”独家隐藏关卡并获得免费道具。这种营销方式与当前的沟通内容直接相关,不会打扰消费者,可以说是一种软性的植入,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升了用户体验,可以说是用户、APP开发商与品牌的三赢。 第二种是对APP本身进行营销,为了与之前说到的传统类型相区别,又称为APP推广。APP推广的方式见上表。 app营销论文:APP营销的技术桎梏与突围 现在移动应用都讲究位置化,利用智能手机实现个人定位,基于地理位置提供服务。这确实是移动类APP的优势之一。不过在LBS之外,还有一项技术,让APP立体化,更形象、生动,更具互动性地实现用户的需求,达到传播目标。这就是AR(增强现实)技术。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一扇窗户”,那么APP则是移动营销的一个入口。如何让广告更精准地到达目标用户,一直是困扰广告主和广告公司的难题之一。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或为全新的广告平台,APP则成为新的营销“利器”。 APP的优势显而易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过去我们想了解天气情况,需要订阅相关的短信服务,并为此付费。而现在只要下载个墨迹天气应用即可,完全免费,而且所能够知晓的信息也不仅仅是天气阴晴或者风力大小,还包括天气的湿度值以及未来四天的天气概况。此外还有附加的服务,例如生日,纪念日,还款日等重要日期提醒、北京地区的尾号限行情况等。 有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已经成为App Store应用下载的第二大地区,占到应用下载总量的18%,而且还在不断增长。APP的爆炸式增长带来了巨大的“掘金”潜力。 而要做控制APP的商业价值,首先就必须实现APP的营销功能。对于习惯后向收费(面向广告主收费)的中国互联网经济来说,只有广告认可了,APP营销才有价值。当前包括谷歌、苹果、宝马、可口可乐、卡夫等跨国企业纷纷涉足移动营销,展开APP传播。不过APP营销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如形式单一,表现呆板,灵活性不足。要成功突围,不能离开技术。 AR技术:让营销立体化 现在移动应用都讲究位置化,利用智能手机实现个人定位,基于地理位置提供服务。这确实是移动类APP的优势之一。不过在LBS之外,还有一项技术,让APP立体化,更形象、生动,更具互动性地实现用户的需求,达到传播目标。这就是AR(增强现实)技术。 知名汽车公司宝马利用AR技术,在APP上展开了别具一格的营销。该公司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的某处设置了一台虚拟的MINI最新款车,参与者下载相关App,然后便可查看虚拟车的位置,然后进行抢夺。该虚拟车是任何人都可能抢到的,最后一个抢到并保留的人即可获得一辆真实的车。该活动不仅在APP上运用了LBS技术,同时还通过AR技术展示虚拟车辆,通过“抢”的方式聚集受众,非常新颖,趣味十足。 AR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逼真的视、听、力、触和动等感觉的虚拟环境,通过各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和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如今AR技术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逐渐增多。想象一下,如果一款APP可以让你进入一个虚拟世界,其中的精彩不言而喻。就像3D网络游戏一样,各种道具、场景都可以带来非同一般的体验,而营销的手段也可自然融入其中。 除宝马外,还有不少公司也纷纷展开AR技术的尝试,让APP营销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例如沃达丰在德国发起活动,为了让在大街上闲逛的人不无聊,开发了一款App游戏,通过该应用可以捕捉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怪兽,当然怪兽也是虚拟的,通过AR技术才能看到,捕捉到相应数量的怪物便可获得积分,积分用于到各个实体商店进行奖品或虚拟捕捉道具的兑换,而兑换方式需要利用手机扫描QR码实现。 现在不少ApP广告是在APP平面内容上开辟出一条栏目,上面写上广告信息。形式呆板乏味,而且破坏用户的使用体验。AR技术不仅不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相反还能让用户的兴趣度更高,参与度更高,用在营销上,效果自然会更好。 二维码:线上线下结合 一款游戏类APP,用户在玩儿的过程中沉浸其中,玩完之后也便很快忘记了。这款游戏的商业价值会大打折扣。利用二维码技术,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商业潜力。 拜耳中国推出了一款名为《白片弹弹乐》的应用,在App store上线。游戏本身玩法新颖,而且在游戏中独具创意地采用了二维码扫描技术,让玩家通过扫描白加黑白片装药盒上的二维码来获取游戏道具,无形中就增加了产品的曝光度,并提升了玩家对于产品的好感度。 游戏中,玩家为了获取高分必须首先购买白加黑白片装,然后用iPad/iPhone摄像头扫描药盒上的二维码标签,这样才能获取瞄准器,并通过该道具增强弹射的精准度。该游戏玩法相当有趣,玩家将白加黑白片弹射到感冒患者口中即可瞬时发挥药效,冶愈游戏中人物的感冒。这款游戏推出之后受到了不少用户的欢迎。 而营销并没有停止在游戏上,还通过线下的活动进行辅助。拜耳公司推出了为期六个月的活动来支持这款游戏的整体营销,具体操作上,拜耳公司以玩家在《白片弹弹乐》Game Center中的分数排名为依据,每个月向排名第一的玩家送出iPhone手机一部。另外,每个月都有可爱有趣的吉祥物:瞌睡羊玩偶,送给排名靠前的玩家们。 APP与二维码结合,已经成为流行的趋势。中国移动还专门推出了手机二维码ApP引擎,解决了智能手机输入复杂的问题,并通过二维码与企业的产品、活动对接起来,丰富APP的营销形式。手机用户可以利用该引擎,自行搜索目标品牌,或者关于某产品的消费者满意度等资讯,从多个角度了解信息,认知相关的品牌和产品。而品牌商则可以通过二维码APP引擎,及时与产品有关的市场活动信息,搭建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互动的桥梁,从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的销量。 其实早在APP之前,利用二维码展开移动营销,已经被广告主认知。不过受限于当时移动互联网的产业发展成熟度,二维码一直没有发展起来。而到了APP大爆炸之后,二维码通过与APP结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与APP结合,二维码不再显得单调,例如在游戏内植入二维码,比单纯打印出二维码张贴出来,效果要好得多。 与一般的条幅广告相比,二维码的广告所包含的信息量更大,而且相对来讲,用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可以选择扫描,也可以选择不扫描。自主权在用户手中,这样引发的抵触效果会更低。 app营销论文:微博APP营销新生未长成 微博APP营销受到部分厂告主亲睐的一点是其精准性,企业做一款APP放在网上,只有对它感兴趣的网民才会下载和使用它。这使得企业认为自己抓住了目标用户,精准也由此而来。不过APP营销真的很精准吗? 大多数用户最初玩“愤怒的小鸟”这款游戏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款游戏的开发商Rovio,但是现在这家公司已经非常知名。一款APP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用户,还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品牌。 如今进入品牌营销时代,很多企业都将APP作为营销手段。例如各种优惠券类APP,结合企业的打折等活动,将各种优惠信息以APP的形式展现给消费者,以带来更多用户。 显然,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开发APP并不是为了通过收费下载或者广告分成获得收入,最重要的是,APP具有营销的价值。 如今用户获得APP的渠道很多,手机用户可以通过机锋网、应用汇、91手机助手等第三方软件商店获得APP,同样也可以通过各种开放平台,例如微博开放平台。 新浪微博很成功,但只是在积累用户上的成功,在微博的商业化上并不如此。APP营销是新浪的一个机会,然而新浪并没有抓住。 APP营销具有很多优势,但是也面临不少困境。例如开发出的APP能否被用户浏览到并下载使用? Deloitte顾问公司曾调查ios、Android和BlackBerry等平台后发现,在所有品牌推出的App中,只有不到1%能突破100万的下载量,下载次数未达1000次的App高达80%。 开发APP耗时耗力,最后却不如人意,微博APP营销究竟有没有前途?不少企业都面临这样的困惑。微博APP营销确实面临三道坎:渠道推广、用户体验、精准性。 被冷落的微博APP 微博上的APP,其用户规模直接受到微博发展的影响。而现在不论是国外微博的“始祖”Twitter,还是国内的新浪,其微博都出现了用户活跃度下降的情况。去年Twitte在美国的流量停滞不前,2011年1月,ExactTarget一份报告指出,将近一半的Twitter用户已经不再活跃。 同样,据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Alexa的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8月份之后,新浪微博流量趋于平稳,但单用户页面浏览量从9月开始持续下滑。从用户在网站上停留的时间来看2011年11月与7月底的最高值相比,相对幅度已跌去1/3。新浪的股价也从2011年4月份的超过140美元跌到现在的不到60美元。 记者向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使用微博的频率已经下降,而且基本上不会选择通过微博获得APP。此前曾有分析人士认为,微博的社交属性可以提升APP的吸引力,如今看来,微博的陌生人社交远远没有腾讯、人人网的熟人社交更具吸引力。 有数据显示,新浪微博广告收入占新浪整体广告收入的比例仅为10%,新浪微博的商业化效果一般。 微博行情的走低直接导致了从微博上导入的用户规模大幅下降。新浪微博曾在去年8月份APP征集令,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优质的移动应用程序,当时新浪处于巅峰时期,对第三方开发者仍有吸引力,但如今情况已经大不相同。 记者点开新浪微博的应用频道,在其重点推荐的最新应用中,有一款名为“湖北电信”的应用,应用上线约一周时间,只有75位用户。另外一款游戏类的应用“FingerTrouble_Arena”则只有4位用户。 来自第三方软件商店的竞争则更加直接和致命。目前android市场渠道基本上被几家大的渠道厂商所把持,如安卓市场、安智市场、91助手、应用汇等,这几家软件商店已经逐步占据强势地位。新浪微博中的APP不再是亮点,对新浪本身的商业价值也相当有限。 而且新浪本身也了诸如“名人堂”、“微数据”“微报告”等多款官方应用,并放在新浪微博应用频道的显著位置进行推广,这样的“私心”难免会受到开发者的异议。 由于缺乏用户的支持,新浪微博开放平台的生态体系并不繁荣,商业化失败更是导致新浪微博举步维艰。如果此时企业选在在新浪微博上进行APP营销,显然并不是什么好主意。 用户体验一般 不少企业在进行APP营销时,过于关注营销,而忽视了APP本身的用户体验。加上开放平台本身审核并不严格,导致很多盗版的和同质化的应用上线,这种应用即使放在显著的位置推广,仍然无人为津,更别说起到品牌传播的效果了。 以新浪微博上的“湖北电信”这款应用为例,该款应用将“话费查询”“历史账单”“套餐使用情况”“积分查询”等功能搬到了微博上,这些功能其实都可以在网上营业厅上实现,用户打电话给客服中心同样可以解决。这样的应用在功能上没有创新,根本吸引不了多少用户,甚至用户还会认为湖北电信是多此一举。 有些开发者为了让应用获得更多用户的关注,不停地向用户推送更新,这直接导致用户对应用的厌烦和遗弃。好的应用需要更新,但是这种更新不需要以推送的形式提醒用户,用户会自动选择自己喜欢的应用。 与一般的电视广告不同,一旦开发出一款应用,企业就需要将其作为自己的一款产品,精心维护,而不是“始乱终弃”。法国知名化妆品牌Lancome,早在2009年就抢在竞争对手之前,推出一款又酷又炫的APP,上面有最新的产品信息、美妆教学、妆感范例等功能。借助这一APP,使用者可以用最新一季的眼影、口红、指彩等产品,在横特儿的素描上涂涂抹抹,体验各种色彩组合起来的效果。但是这款APP忽视了用户体验,一味推销产品,其内容与生活需求的关联性很低,无法依照不同场合、季节的妆扮提供建议。最糟糕的是,Lancome发现这款APP并没有如预期引发下载热潮后,就立刻放弃经营内容,使这一APP应用无人打理,给用户造成了负面印象。 微博APP应当因时制宜、因地制宜,APP营销的形式也应尽可能的灵活,最好能够结合文化等因素进行营销。2011年春节,百威在新浪微博曾推出四款祝福类的应用,分别为“@财神”、“@福神”、“@禄神”、“@寿星”,用户可在这四款应用上祝福。虽然功能非常简单,甚至创意也并不新颖,但是却契合了当时用户的心理需求。新年送祝福是中国人的文化传统,百威的APP可以增加用户对其品牌的亲和度。 app营销论文:移动互联网APP营销三模式 摘要:本文结合手机广告载体之一的APP营销案例,归纳出APP营销主要有品牌APP、APP植入广告、和联合推广三大模式,分析了三大模式特点。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APP 营销模式 APP是英文Application program的简称,即客户端应用程序,包括PC及移动终端上即智能手机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APP营销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进行,使用移动终端呈现、以APP(客户端应用)形式产品、活动或服务、品牌信息的营销方式。相对于个人电脑,移动终端的出现确立了一种自主的尺度,可在任意时间和地点进行自主阅看,自主订阅打破时空线性结构,确立一种新的人与媒体的互动关系。用户不必再输入特定网址,也不必调频,通过触摸方式即可进入。作为智能科技优秀代表,APP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媒体应用方式,也创造了全新的媒体交互环境,全新的传播方式对营销方式产生新的影响。 一、品牌APP模式 在2011年Inter brand全球最佳品牌100强中,91%的品牌都拥有自己APP。品牌APP受捧原因有如下两点: (一) 深化品牌形象,为跨媒体整合营销牵线搭桥 路易威登为在2012年推出品牌第一个APP客户端——Amble,该APP以“与LV一起漫步”为主旨,艺术性表现诠释“旅行改变生活”的品牌精神。启动Amble,用户便可以通过拍照、录像或者笔记本功能来记录个人旅行。比如:好吃的餐馆、工艺奇珍的小店等都能快速地放入这“私人日志”里;点击APP里“Around me”功能,GPS定位来搜寻附近有趣景点,并可利用诸如Emile、Facebook、twitter等渠道分享给朋友或者更多的人。 该款APP与LV的平面、电视广告相互补充,将广告中口号呼吁变成真实的行动,旅行的乐趣带到日常生活中,深化品牌精神。另外,APP的交互性、个性化以及依附于移动终端的各类智能技术,都有效地丰富应用的作用和传播效果。比如启动APP,进行手机拍照,即可以获得电视广告中虚拟的隐藏信息,获取虚拟互动游戏,还可以读取平面杂志二维码背后的秘密等,很好地为品牌跨媒体整合营销牵线搭桥。 (二) 形式多样,更多体现品牌特性 腕表品牌jaeger-LeCoultre开发名为My Reverso的品牌APP,用户通过触摸功能互动体验宝石镶嵌、抛光、打磨等过程,还可以试玩相应的小游戏,例如为高级珠光腕表镶嵌钻石,手动为腕表安装指针等,让用户通过这些具有品牌特性的互动环节体验品牌的内涵与工艺。 上述两个品牌APP例子皆为品牌自主开发的形式,由于APP开发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也有企业选择通过外包的形式开发自身品牌APP。 而外包形式的APP开发又包括了两种情形,一种是为企业量身订造品牌APP,还有一种是使用定制化的品牌APP。 为企业量身定做的品牌APP,例如一款名为《白片弹弹乐》的APP休闲游戏,就是由上海安琪艾可网络有限公司为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量身订造的。该游戏将亚健康状态的办公室人群设计到了游戏中,玩家通过使用弹弓,将白加黑片射入病人口中。量身定做的APP更容易体现产品特性,对品牌有较好的宣传效果。 还有一种使用定制化品牌APP,目前国内最大的企业移动应用服务商新网互联的“雨滴”产品,便是提供了这种定制化的APP。“雨滴”基于SaaS和云服务模式理念下,采用自动打包生成技术,短短十分钟即可构建企业APP应用。如渡森男装使用“雨滴”定制的品牌APP,客户可以直接通过APP联系企业,咨询信息,提供了优良的用户体验。这种定制化的品牌APP为企业缩小了营销成本,但是在品牌特性的表现上较欠缺。 二、APP植入广告模式 APP植入广告模式是指企业通过在APP中植入动态广告栏形式进行广告植入,当用户点击广告栏时进入预设的效果,达到宣传企业产品或者参与企业营销活动目的。 APP植入广告类型主要有:页内轮播广告、封底广告、封面广告、Loading广告、其他广告。下图片展示的封底广告,即是一家相机公司在ipad上做的广告。当用户晃动ipad的时候,下方封底广告中的相机会根据ipad晃动角度旋转不同视图,点击广告后会全屏显示。在全屏界面,用户可以拖动相机进行360°旋转来展示各个角度。 植入广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植入广告的预设效果,植入广告需要通过用户对广告的点击效果来实现用户向消费者的转化,故必须根据具体需求来预设广告点击效果。广告的点击效果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一)邮件 向广告主发送邮件,向朋友转发推荐邮件。 (二)短信 向广告主发送短信,向朋友转发推荐短信。 (三)网址 调用手机浏览器,打开预设的网址,浏览网页。 (四)下载 直接调用从预设的下载地址进行下载操作。 (五)导航 打开导航功能,并导入预设的地点信息,进行导[(图九)广告点击效果——地图] (六)定位 打开地图,并导入预设的地点信息,进行定位。 (七)拨号 调用手机拨号功能,直接拨打预设的号码。 三、联合推广 APP营销中联合推广合作模式主要是指企业选择与现有APP展开合作,以活动的形式或者加盟等形式与现有APP进行深度的合作,从而达到营销目的。 加盟形式最常见的是与网购、团购平台等电子商务类型的APP应用进行合作,例如淘宝、58同城等。企业将产品加入购物平台,借助该平台的APP进行产品推广、销售。 活动形式则是在其他APP应用上开展活动,结合APP特性,如游戏、社交等,开展体现品牌活动。例如肯德基、乔丹等品牌与风靡一时的《draw something》的合作,将品牌加入你画我猜的词库里,玩家在比划文字的时候,很自然地就会给品牌做推广。品牌形象就在玩家的参与中一遍遍被普及。 结语 APP营销发展势头虽猛,但仍处于初始阶段,相关营销推广与应用,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本文仅是抛砖引玉,对其营销模式仍需进一步的考察与摸索。(感谢福州网龙公司陈翔先生的帮助,本文系福建省社科项目“海峡两岸大学生新媒介使用——满足动机与互动平台搭建”(2011C002)阶段性成果之一) app营销论文:营销人的App圈子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露西?凯拉韦的文章描写了她跟她儿子一起玩“品牌大猜想”的体验和感受:“上周,我有两天什么事都不想做。我不想阅读,不想跟人说话,当然也不想工作。我唯一想做的事就是盯着手机屏幕上弯弯曲曲的小图案,猜测它们是哪些品牌的LOGO。”由此可见,这款App对于这位营销人的吸引是多大,如此的LOGO植入,加深了消费者和专业营销人对于各大品牌LOGO的思考和认知。App的兴起,给人们生活带来乐趣的同时,给品牌带来新的施展空间,营销人眼中的App意味着什么?营销人最应该玩的App有哪些?营销人每天的碎片时间都耗在哪些App上?无论如何,如今的App正是营销人的生活圈折射。 App将更为贴心 尹秋红 北京力美广告有限公司力美广告平台总经理 手机桌面现状 作为移动营销领域专业人士的尹秋红,下载的App数量约为200多个,围绕工作和日常生活需求,主要分类有工具、电影音乐、旅行、游戏、社交、报刊等。这么多的App尹先生是如何获得的呢?一般是通过朋友们或者一些杂志媒体的介绍获知。另外尹先生推荐了ios应用导航客户端贝壳助手,他有很多的App都是通过贝壳助手去了解并下载安装。贝壳助手具有比较明晰的分类,并拥有用户真实点评,对每一款软件进行详细的介绍并有用户体验打分,方便用户在选择时对软件的好坏形成一定的判断。 App常用软件调查 Q:您经常使用的App有哪几个? A:微博、微信、客户自有的App、虾米、谷歌地图等。微博,用来跟朋友保持沟通比较多。微信,和我的工作邮箱绑定在一起,方便工作。还有一些力美广告平台的媒体,以及力美客户的App,比如像凡客、京东、天猫等。社交类的客户端和旅游类的也占有一定比例,旅游类比如淘宝旅游订机票,谷歌地图。 Q:重点谈谈App给您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哪些方便? A:移动互联网由于它的便捷性,充分填充了人们碎片时间的空白,同时满足了现代上班族的一些特殊需求。比如以往收发邮件必须上网,而现在App的提示功能,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处理邮件。第二,App让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在量和质上也有所提高。 Q:您认为营销人最应该用的App有哪些? A:微博必须是一个,营销在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人脉关系,俗语说通过六个人可以找到奥巴马,在微博上通过六个人的关系能找到你想要找的人。另外还有一些通讯类客户端,比如skype、微信; Q:举出一个您认为对于营销人来说最实用的App客户端,谈谈您的使用体验和感受? A:目前国内的软件在效果和实用方面来讲对我没有特别的吸引,我用的比较多的是公司内部的OA客户端。 Q:目前使用的App付费应用端和免费的各占比例如何? A:付费软件不是很多,约为1:30的比例。付费软件多是基于工作的需要。 未来App发展模式会如何? App客户端主要看个人,未来从用户的使用来说有两个大趋势。一是走向PC通过网页打开,也就是WebApp,规范统一地发展。第二种是反方向,以App模式存在,在使用上人工智能化发展。我比较看好第二种模式,因为手机属于私人物件,要求更为个性。人工智能以及虚拟场景在未来会成为社会主流。 小众App满足个性化需求 胡嵩 美丽说无线总监 手机桌面现状 美丽说首席架构师胡嵩,目前手机App下载数量达到200多个,主要分为效率类、社交类、生活方式等。胡嵩详谈到:“效率类经常使用,比如像Wunderlist,方便管理我的任务。社交类平时玩得最多的就是微博、Path,还有和我们美丽说相似的国外客户端Pinterest。生活方式类大多数也是和美丽说属于同一行业的App以及一些衣食住行方面的客户端,比如去哪儿。”另外,如何获知这些符合个性化生活需求和工作需求的客户端呢?胡嵩推荐:“App榜单是不错的,我经常会去盯Top榜单,因为它代表了整个下载的趋势,同时也看一些子分榜单和国外榜单,比如像App Annie上可以看到全球榜单。 App常用软件调查 Q:您经常使用的App有哪几个? A:最主要是微信,方便工作沟通。 Q:重点谈谈客户端给您带来的生活和工作的方便和作用? A:违章查询很实用,我建议所有开车的人都安装它,很专业、很方便也很节省时间,它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另外“消息速递+”对于上班族来说也不错,你在电脑上看到什么东西想记下来,用它可以直接连接到手机上面,我出差会常用它记录一些内容。 Q:您认为营销人最应该用的App有哪些? A:微信、微博是肯定的,微博传播是获取信息很重要的一个渠道。最喜欢的App肯定是美丽说,我的美丽说账号是“huhululu”,通过对它的使用帮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产品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完善我们的产品。比如美丽说以前的手机用户没有办法玩杂志,但是用户对于杂志的需求很明显,我们通过近期改版后,对软件进行升级,美丽说手机客户端突出了杂志社转发与关注功能,得到了用户的好评。 Q:目前使用的App付费应用端和免费客户端各占比例如何? A:大概1∶10,主要是游戏方面,还会为一些做的很专业的客户端付费,比如像Clear,它的交互性新颖。 未来App发展预想 移动领域发展目前有些像互联网早期的发展状况,有点泛滥。相对于网站来说,App的发展需要更精准的围绕一个需求进行更为深入的制作。我认为未来会出现几个比较大的、持续的、拥有足够用户群的App客户端,其他的可能会退化成附加功能,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另外现在技术也处于早期,App之间很难打通分享,手机浏览速度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未来App在品牌营销中的作用 比如美丽说,现在已经有专门的品牌营销部门。对于网店用户我们会提供直接的内容介入,从而直接给卖家带来销量。另外卖家还可以在平台上发起各种抽奖和试用活动。我认为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品牌营销要有风格鲜明的特点在内,以内容为主,通过合适的渠道进行传播,达到对目标受众群的影响。 App娱乐和实用性并存 吴璇 众趣传播首席运营官COO 手机桌面现状 作为社交领域的专业人士吴璇,目前在IPad上下载App大概有100多个,一般根据生活习惯做大的分类,然后再细分。大分类有常用和不常用两类,然后细分为工作、视频、游戏、新闻等,另外针对电商的客户端吴璇专门列了一个类目。经常通过App市场和微博推荐来下载新的客户端。如网易订阅,它会推荐一些专业的App、还有一些别人做的很好的客户端和一些知名草根微博的推荐,它们的推荐往往会比较大胆,更为客观实用。 App常用软件调查 Q:您经常使用的App有哪几个? A:邮件、微博、淘宝、地图、QQ这几个的使用频率比较高;每天还会特别看一些新闻类应用,如CNN,就能看到一些比较敏感的新闻话题。 Q:重点谈谈App给您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方便? A:App目前在我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比如收发邮件,在工作管理和沟通上很迅速,给办公带来很大的方便。另外还可以获得大量的资讯(比如通过微博)。另外,生活中作为妈妈和妻子角色,导购和电商型App对我帮助也很大,比如淘宝、蘑菇街、美丽说。 Q:您认为营销人最应该用的App有哪些? A: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我认为没有最应该用的某一个,更应该关注一些App新的趋势和新的玩法,也应该关注一下如何用App和消费者进行更好的沟通,揣摩一下App背后给消费者带来的价值。 Q:举一个您认为对于营销人来说比较实用的App客户端,谈谈您的使用体验和感受? A:我们会用Evernote对信息进行管理。在资讯爆炸的时代,资讯整理分类很重要。订阅一些比较好的资讯,比如网易阅读、博客订阅等,不断的补充最新的信息,保证掌握充足的信息量供给客户。 Q:目前使用的App付费应用端和免费的各占比例如何? A:付费的主要是导航和游戏,大概是1:9。游戏付费比较多,主要是我小孩玩的游戏。 未来App发展模式会如何? App的沟通是长线,消费者很难因为一个小东西就下载一个客户端,手机的App应该立足于消费者的需求,最关键是对消费者有用。星巴克的App挺有趣的,通过用户用它的App下载闹钟,早餐在闹钟响后一个小时内去最近的星巴克店里,就会得到一杯免费的咖啡。这其实是不断的提醒消费者每天都要去星巴克,娱乐性和实用性是并存的。从大的角度来看,整个App市场,游戏将是一个绝对大的领域,毕竟消费者用手机操作大多是在娱乐上,消耗碎片时间。但不排除手机功能更加强大,在支付、信息和语音的识别方面将来能够替代越来越多的东西,这与科技的创新发展紧密相关。 App将成为品牌营销敲门砖 何忠民 新雅迪传媒总裁助理兼新媒体业务部副总经理 手机桌面现状 广告圈的营销人士何忠民,目前手机下载的App有三四十个左右,主要下载量在IPad上比较多,大概六七十个,主要分工作和娱乐。手机主要是工作或社交类应用,而IPad上主要是娱乐类,如游戏、视频、杂志等应用,方便利用碎片时间放松一下。刚开始接触App主要是通过网页推荐下载,现在更多是通过朋友或者同事的推荐进行选择。付费软件和免费软件比例是1:9。 App常用软件调查 Q:您经常使用的App有哪几个? A:微博、微信,信息的即时获取比较方便,也经常使用一些媒体的官方应用,比如央视、CNTV的应用端。 Q:您认为营销人最应该用的App有哪些? A:首先,新闻类的App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你必须知晓实时的动态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保持你对市场的敏锐触觉,保证资讯渠道的畅通。其次,一些比较新的应用,营销人要勇于尝试,就算你不是一个骨灰级的软件爱好者,但作为营销人必须要了解最新趋势,外行看热闹,内行就要看门道,比如微博、微信,只有用过才能知道它的传播机理和媒体价值。工作时我最喜欢的App是微博,主要方便日常的工作沟通。生活上最喜欢的是旅游类App,闲暇时会看一些旅游、美食类应用,满足一下自己的小欲望。 分析现状,展望未来 App的广告呈现形式至今很单调,在技术方面需要更大的投入和提升。但移动客户端因为具有个人媒体的特征,更具有定制感,因此注重与个体的情感互动,能够让App广告做出比PC端更精准的广告。未来App的发展趋势将是媒体和人群的精准和细分化,作为一种较低门槛的准入方式,传统媒体也将利用App进入新媒体市场。 App将在品牌营销中发挥敲门砖的作用。希望未来会有更多免费、实用、与用户有更多关联的App,让用户更加主动的去使用。这是一块很有含金量的市场和人群,营销人已经不能忽略或者无视它的存在,如何让大家主动去关注带有品牌传播信息的App,是营销人必须要做的功课。 他眼中的成功App客户端 国内目前的App营销还在摸索期,还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就国外来说,让我印象很深刻的App应用是愤怒的小鸟。愤怒的小鸟将城市职场中人的情绪发泄和良好的用户界面很好地结合起来,利用人们的碎片时间,通过不断的挑战过关,一方面给用户带来很好的体验,另一方面还帮助用户释放了情绪,让用户平复心情并得到成就感。 内容型App主导未来市场 王敬原 蚂蜂窝无线市场总监 手机桌面现状 App下载数量28个,选择渠道主要有朋友推荐和App Store挖掘。 App常用软件调查 Q:您经常使用的App有哪些? A:相机360,蚂蜂窝旅游攻略,大众点评,360,微信。 Q:重点谈谈这些软件给您带来的生活和工作的方便和作用? A:我一般在车库停车的时候会用相机360照车位,出去玩的时候相机360基本可以替代卡片机来使用。另外,我很喜欢旅游,旅游攻略很实用,内容型的产品,里面很多的精彩信息很不错。大众点评,找美食,通过看用户的评价,衡量是否值得进店消费。360安全,有利无患,虽然不一定有病毒,给人一种安全感。微信,朋友之间沟通确实不错,可以组建群聊。 Q:您认为营销人最应该用的App有哪些? A:微信,营销人沟通最重要。营销中很重要的是关系,不管工作还是生活都在关系之中。 Q:最喜欢的一个App是什么? A:我最迷旅游攻略,这款产品,让我即使没出去旅游也能感受和了解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只有看得更多,了解得更多,心胸才会更加的开阔。 Q:目前使用的App付费应用端和免费的各占比例如何? A:2:8原则,收费占2个比例。 看App未来 App将更加商业化,盈利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原动力。另外,App将更多的满足人们各种个性化需求,多功能化发展是必然。单一功能和简单功能App将逐步萎缩。未来将是商业化App和内容型App的市场。 App离不开手机,离不开移动设备,移动设备是近媒体(随身携带),营销的信息可以随时随地的push到用户的手中,未来移动营销市场将有无限大的潜能。现在的App在营销中更多的是以媒体载体的形式出现,信息无序地推送到用户手中,用户接收到的可能是有用的但更多是无用的信息。用户使用App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商业的信息,但目前用户获取的渠道不精准。App在品牌营销中将会出现精准定位,用户定制服务和信息对比服务。当很多的商业信息能够形成有序的,具有时效性的对比后,那么信息就可以转化成实用内容,从而带动品牌营销和企业产品的销售。
茶与健康论文:如何做到身心健康 上一篇,我们谈了怎样对待内心的情感问题。这一讲,我们来谈谈健康这个话题。 何谓健康?一般来讲,体魄强壮谓之健,平安无病谓之康。人在久别重逢时,必然彼此互问健康;人在新春见面时,亦彼此互祝健康;人写信给朋友,总是问候健康。可见,人皆喜欢健康,人皆希望健康,人皆需要健康。但如何获得健康,又如何才是真正的健康,站在佛学立场,则有特别的看法。 一般学说,将人之健康分为生理及心理两方面。身体无病,饮食正常,是生理健康;思维正常,行为合理,是心理健康。佛学认为人的身体,由地、火、水、风四大元素组织而成,其中一大不调,便百病丛生,必须四大调和,身体轻安,才是生理健康。至于心理,思维正常,行为合理,固然是健康。不过,问题是人的思想互异,究竟谁是正常,谁不正常?至于人的行为,又究竟是谁合理,谁不合理,由谁来评定?因为人世间的事,大都仅凭人的妄想,或情感执着的意念而定,既缺乏真理的基础,又无一定的准则,所以往往以众取胜,人皆如此便谓之“正常”;人皆如此,就算“合理”。 然而,释迦牟尼佛,对于“正常”与“合理”的看法,却抱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态度,用清醒的头脑,深邃的智能,来探讨人生的真相;以正确的观念,来明辨人间的是非曲直。结果,在真理的印证下,明白一切众生之所以迷失真性,皆乃妄起偏执,每每认假作真,是非颠倒,执无为有。这种执着,不管是我执或是法执,都不正常,故而皆不合理。 因为众生由于自我的执着,顺我则贪,逆我则嗔,不了解顺逆之境皆是假有,幻妄不真,便是痴。由于我执而生起的贪嗔痴念,便是心理毛病。 现代的医药发达,各式各样的药品无奇不有,其实也表明了现代人所患的疾病之多,已经到了史无前例的状况。我们生理上有所谓的癌症,心理上何尝没有不治的绝症?贪、嗔、痴、慢、疑就是不可等闲视之的病患。身体上有了疾病,不仅要打针吃药加以治疗,还要吃补药滋养。中国有一句老话说:“药食医假病,真病无药医。”所谓的真病,指的就是心病。事实上,许多疾病是导因于心理作用,最浅显如肠胃病,80%以上和情绪脱离不了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常常保持心平气和,许多疾病自然能够不药而愈。 心理上有了毛病,要用什么心药来医治呢?佛陀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就是为了治疗我们八万四千种顽强的心病,譬如贪病若不持戒律以去除,心必定随着贪欲四处纷飞奔逐;嗔病若不修禅定以根治,心则生活在焚烈的火焰之中,很难达到“如如不动”的境界;痴病也唯有智能才能治疗,因为智能能够照破痴暗的无明,让我们的心恢复光风霁月的本来面目。 我们的心除了贪、嗔、痴三毒的重病之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疾病需要去净化、改造、征服。愿以下疗心之法能够发挥心的不可思议之妙用。 以静心对治动心:现代生活紧张快速,大多数人都患有浮躁不安的通病。因此,在我们每日的生活中,至少必须有几分钟的静心时间,来做涤清尘虑、自我宁静的训练工夫,让心湖的污垢沉淀,生定发慧。 以好心对治坏心:我们的心时而圣贤,时而恶魔,浮浮沉沉,好好坏坏。好心一起,万事一切如意;恶念一生,百万障门就开启。因此我们要摒除坏心,护持正念,培养慈悲仁爱的心。 以包容心对治狭隘心:我们的心要如同大海,汇集百川而不改原味;要如虚空,荣誉毁辱都不随境转。唯有尊重与包容的宽大心胸,才能救度我们忌妒、狭隘的心。 以真心对治妄心:众生因为人我计较分别,个人喜恶差异,而生出种种虚情妄心。我们必须以泯除差别、平等一如的真心,诚恳踏实地生活,才能创造真善美的人生。 以平常心对治好奇心:现代人喜欢标新立异,事事好奇,更有不少人以光怪陆离的招术迷惑人心,污染社会。禅宗说:“平常心是道。”用平常心来生活,必能体会到“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 茶与健康论文:茶与健康的是是非非 茶是仅次于饮用水的常见饮料,也是当今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历来深受世人喜爱。这些年来,已经有人得出许多关于茶与健康的明确结论。我们分析其中一些比较普遍的结论,看看它们是否正确。 1、茶是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错误 茶并非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其核黄素、烟酸、叶酸和抗坏血酸的含量少得可怜,对每日摄入量无明显影响。 2、茶是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可能 虽然钾构成茶中矿物质含量的大部分,但其来源于茶的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评分不到5%,决非这一结论的依据。茶中也存在锰,但科学尚未发现从茶中摄入的锰有证据确凿的健康裨益,且未确定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也不支持这一结论。茶天然富含的铝也同样如此。不少消费者把铝与老年痴呆症联系在一起,但是没有什么科学证据表明,茶中的铝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危害。 土壤中的氟化物天然积聚在茶树内,但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氟化物已被证明具有促进骨骼和牙齿生长的作用,并可防止龋齿等疾病;另一方面,氟化物过多已被认为与骨癌、氟骨症和氟斑牙的发生率增高有关。不过,即使每天喝四至五杯用含氟水泡的茶,氟化物的摄取总量仍然远低于需要关注的程度。 3、茶是氨基酸的良好来源 正确 存在于茶内的几种氨基酸中,茶氨酸是特有的。它占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50%以上,占绿茶和红茶总干重的1~2%。基于阿尔法脑波的活动增加,日本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化合物对人体有松弛效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茶中的茶氨酸可参与人体抗病毒和真菌感染的天然免疫应答。科学家推测,茶以既可放松心情、同时又可恢复精力的提神饮料著称,茶氨酸与咖啡因结合也许是其部分原因。 4、茶含有咖啡因,有害健康 错误 茶确实含有咖啡因,且红茶通常多于绿茶,但是远没有咖啡中的多。当然,并非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小于300毫克/日的中等摄入量对健康无不利影响。虽然咖啡因会使人轻度上瘾,但如果摄入量逐渐减少,戒断症状能减轻到最低程度。现已证明,低至中等的咖啡因摄入量(60~300毫克/日)对人的情绪和行为很有裨益。 实际上,按上述剂量服用的咖啡因对胎儿无值得注意的不良后果,对钙平衡和骨量也无明显影响。没有什么科学证据表明,服用咖啡因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风险。 尽管有多个涉及咖啡因可防止帕金森病的结论,但需要更多的研究,科学家才能拿出结论性的证据,支持或反对这一假设。 5、茶是利尿剂, 不计入液体摄入量 错误 尽管茶因其利尿特性会使人体丢失比正常情况更多的水分而被有的航空公司视为要避免的饮料,但实际上,在需要关注脱水的环境中完全可以喝茶。这一误导性结论是基于假设丢失的液体会比摄入的多,而事实上,只有在咖啡因剂量大于250毫克后才出现利尿。一杯茶含有大约50毫克咖啡因,因此喝五杯红茶能够大大有助于35毫升液体/公斤体重的目标摄入量。 6、茶富含抗氧化剂 正确 抗氧化剂是帮助清洁血液中有害化合物的化合物。茶含有几种不同类型的多酚族抗氧化剂,包括儿茶素、类黄酮、单宁和茶黄素。类黄酮是多酚的一个重要亚群,而绿茶含有大量的类黄酮化合物,其中儿茶素(黄烷醇)和黄酮在绿茶(不发酵)和红茶(发酵)中都有存在。这些以及类似的抗氧化剂也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但一至两杯茶和五份果蔬可营造类似的体内自由基清除环境。 绿茶在这方面往往被认为更有益处,但这可能是因为已对绿茶进行较多的研究。其实,绿茶和红茶的抗氧化剂评分都很高。 7、茶有益心脏 可能 虽然每天喝几杯茶不一定可防止心脏病发作,但是实验室检查表明,适量饮茶可能会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其他研究证明,适量饮茶可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能帮助降低胆固醇。然而,由于尚无科学定论,还不能得出茶对防治心脏病有效的结论,但可以肯定,“茶对心脏有益”可能是有道理的说法。 8、茶抑制铁吸收 正确 众所周知,茶类黄酮会部分抑制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但不会抑制动物性食物来源中铁的吸收。然而,即使是素食者,体内总铁量也不足以构成缺铁症威胁。如果餐后1小时饮茶,抑制作用则大大减少。在茶中加入维生素C,如一片柠檬,便足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抑制作用。 9、茶可防癌 错误 虽然癌细胞的实验研究表明,绿茶、红茶、乌龙茶,以及它们中的多酚可抑制癌细胞的始发、促癌及演进,而且红茶和绿茶中的类黄酮已被证明可抑制实验动物器官不同部位的肿瘤发生,但是饮茶的全面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体内相关性研究的缺乏不支持饮茶可防癌的看法。因此,目前还不能下此结论,并证明其正确。 茶与健康论文:山茶油与健康 研究表明,山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最有益,人们应多食用之,其它饱和油脂(动物脂肪、椰子油和棕榈油)和多聚不饱和油脂(大多数草本植物油)则应少食用 。山茶油是高品质、高品位、多营养的健康木本植物食用油,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1.改善血液循环: 山茶油能防止动脉硬化以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肾衰竭、脑出血。2.促进消化系统功能: 山茶油能提高胃、脾、肠、肝和胆管的功能,预防胆结石,并对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有疗效。此外山茶油还有一定的通便作用。大量研究已证实:山茶油为特征的饮食是能降低胆固醇水平的健康饮食。3.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 山茶油能提高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功能。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人食用山茶油后,体内的葡萄糖含量可降低12%。所以目前山茶油已成为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最好食油。4.强化骨髂系统功能: 山茶油能促进骨骼生长,促进矿剂的生成和钙的吸收。所以在骨骼生长期以及在防止骨质疏松方面它也起重要作用。5.预防癌症: 由于山茶油中的脂肪酸有抗氧化物作用,并含有微量元素,因此它能防止某些癌变(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子宫癌)。6.防辐射作用: 山茶油在被发现有增强防辐射的功能后,就被用来制作宇航员的食品。7.优秀的婴儿食品:根据其成分和可消化性,山茶油是最近似于人奶的自然脂肪。8.抗衰老: 实验表明,山茶油含有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能防止脑衰老,并能延年益寿。9.保护皮肤: 山茶油含有维生素E和抗氧化成分,因此它能保护皮肤,尤其能防止皮肤损伤和衰老,使皮肤具有光泽。 山茶油是最典型的单不饱和油脂。它是一种保持山茶口味、香气、维生素和性质的天然汁液,是唯一从木本植物果中榨取后能直接食用的植物油。山茶油主要成分为油酸,其含量超过80%,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胡萝卜素和其它抗氧化剂。在山茶油、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保护心血管系统。 在民间,人们在传统的饮食习惯中十分注重茶油对人体的营养保护作用,长期以来,总结出:孕妇在孕期食用茶油不仅可以增加母乳,而且对胎儿的正常发育十分有益。婴幼儿及儿童食用茶油可利气、通便、消火、助消化,对促进骨骼等身体发育很有帮助。老年人食用茶油可以去火、养颜、明目、乌发、抑制衰老、长寿健康。有关专家通过对我国65个县区人群流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人体消化吸收的油酸含量越高,冠心病及高血压发病率及死亡率越低。长期食用茶油地区的居民,冠心病及癌症患者极少。 茶与健康论文:我的健康与茶结缘 我不抽烟,不饮酒,一生只爱喝茶,与茶结缘甚深。正如乾隆所说:“君不可一日无茶。”如若说点茶话,就会勾起我一段美好的记忆与思念。 孩提时代,家住农村,那时家里贫困,和其他农户一样,都很少买茶叶,除了喝白开水,那就是祖辈传下来的“糖果子茶”。所谓“糖果子茶”就是采集一种糖果子树叶代替茶叶。这是生长在野外的一种小灌木,它春发小嫩叶,夏开小白花,秋天结出小果子,如算盘珠般大小,先青后红,像山楂果一样,好看又好吃,甜中带涩,是农村孩子理想的野果。 这种小树,山坡上、田埂边到处都有,可谓是老天爷赏赐给农民的免费饮品。我也和其他孩子一样,砍柴、打猪草时顺便割一些枝条回来,母亲摘下叶子,不用焙炒,只需晒干便成自制的农家茶叶了。要喝茶时,抓上一把放进锅里,舀上半锅水,煮开后便成茶水,茶汤淡黄色,喝起来也清香爽口。这种农家茶不仅是家人饮用,有时也拿来招待客人,而且劳动时还带到田间、场头,渴了喝上一两碗,解渴又痛快。一位诗人曾说过:“在春天,随便抓一把山中绿叶泡水喝,那杯中也会流溢出茶的清香。” 后来进城参加工作,开始买茶叶喝了,虽然对饮茶有了一些讲究,但也要求不高,为了节省开支,都是买便宜的茶末来喝。那时候,一斤茶末只几毛钱,买的人很多,店里的茶末一到,那些只喝得起茶末的人便相互转告:“茶末到了,快去买!”可见,茶末是很受低薪族欢迎的。 渐渐地,我不买茶末了,但碧螺春之类的高档茶叶还是喝不起,只有等炒青上市。等呀等呀,制碧螺春的时间过去了,“明前”过去了,“雨前”过去了,炒青开始焙制了。这时候轮到我买茶叶了。其实,绿茶的好与不好,不必去问是否是名茶或是什么等级,而是先问是新茶还是陈茶,因为即使是上等的陈茶也难和下等的新茶相比。隔年的陈茶不仅没有香气,连汤色都是浑的。所以,每年春天,当绿色返回大地的时候,我心中就惦记着买茶叶这件头等大事,因为机不可失。等首批炒青一上市,便将全年的用量一次性买个够,用容器装好放入冰箱。这样,就不用为一年的“杯中绿”烦神了。每当上班后沏上一杯,望着杯中翻腾的雀舌,边工作边呷茶,神清气爽,感到精神格外的好。我辈固然比不得妙玉、黛玉那般风雅,讲究茶品第一盅,二则淡,三则滥,但多少能体味其中的情趣,正如郑板桥的茶联云:“尘虑一时净,清风两腋生。” 到了退休年龄,茶这位与我相伴多年的老朋友,不仅没有与我疏远,而且与我的感情有增无减,情有独钟。不知是饮茶的时间长了,还是看多了、听多了“饮茶有益健康”的宣传,或是兼而有之的缘故,我突然间对“保健茶”来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每天沏茶时总要拈上一小撮枸杞子,或放进三五朵白菊花,或添入一两片苦丁入杯,与茶同泡着饮。刚饮时有点苦,虽然是似茶非茶,似药非药,却是先苦后甜,久而久之,“苦茶”成了我的饮茶习惯。慢慢地,还懂得一些科学饮茶的要点,比如:新茶不宜急饮,浓茶不宜多饮,冷茶不宜常饮,饭后不宜即饮,服药不宜同饮,睡前不宜浓饮等等。虽然不成什么茶道,但起码对健康有帮助。这不,年近古稀的我,血压不高,耳聪目明,大脑灵活,无病缠身。窃以为,茶叶对我,可说是功不可没。 退休后,居家无事,一杯清茶,爬爬格子,看看电视,可以说是杯不释手,茶不离口,确是安度晚年,坐享清福的一种乐趣。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首先就必须练功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这种感觉,你有吗?〖编辑:修远〗 茶与健康论文:论饮茶与健康 摘 要:茶为国饮,富含营养物质和药用价值,与国人的健康关系密切。茶叶为全世界认可的保健食品和饮料。茶叶是最理想,最安全的饮料,有对人体全方位、多功能的保健作用。茶有益,喝茶有大益。 关键词:饮茶;营养成分;药用成分;保健功效;选茶;泡茶 一、前言 茶源于中国,饮茶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现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药效保健成分,与国人的健康关系密切。世界上有五十多个国家产茶,一百多个国家的人民品饮者源自中国的茶叶,茶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保健食品和饮料。 二、茶的功效 茶的成分很复杂。茶中化学成分有300多种,除脂肪含量较低外,大部分都与人体的健康和治病的药物有关系。 茶叶主要的营养成分有多酚类化合物,生物碱,糖类,蛋白质,芳香类化合物,以及维生素等。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饮茶的功效; 1、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茶多酚有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据日本实验证明,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VE强18倍。 2、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对人体的各种脏器有保护作用。茶多酚对人体的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血管内壁易产生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可抑制这种斑块增生,使形成血凝粘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3.、有助于预防和抗癌。茶多酚可阻断亚硝酸铵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并具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 4、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有吸收放射性物质,并阻断其在体内扩散的作用。 5、有助于提神醒脑。茶叶中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加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6、有助于利尿解乏。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 7、有助于降脂助消化。唐代【本草拾遗】中对茶的功效有‘久食令人痩’的记载,我国边疆少数民族有‘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因为茶叶有助于消化降低脂肪的重要功效。 8、有助于护齿明目。茶叶中含氟量较高,每100g干茶中含氟量为10-15mg,且80%为水溶性,茶叶是碱性饮料,可抑制人体钙质的减少,可护齿,坚齿,预防龋齿,茶叶中的VC等成分,能降低眼睛晶体混浊度,经常饮茶对减少眼疾,护眼明目均有积极作用。 三、选茶和泡茶 1、茶的分类:绿茶、不发酵。茶多酚含量100%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白茶、部分发酵,(发酵度10%)。茶多酚含量87%白牡丹、寿眉、黄茶、部分发酵(10%)茶多酚含量80%.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青茶、半发酵(10-70)茶多酚含量41%铁观音、大红袍等、红茶、全发酵(100%)。茶多酚含量13%祁门红茶、滇红、黑茶、后发酵。普洱茶、砣茶、花茶、既有茶味,又有花的芳香。温凉都有。 2、如何泡茶 (1)选水、水为茶之母,水发茶性,陆羽【茶经】中对宜茶之水作了明确的规定,“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龙井茶,虎跑水,蒙顶茶,蒙顶山泉水。当地的茶用当地的山泉水,味道更佳。茶与当地的水土可自然融合。泉水,江水,井水,湖水,河水,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等选用含钙镁离子的少的软水即可。 (2)水温、冲泡龙井、洞庭碧螺春等,细嫩名优茶时有70C-80C的开水冲泡,大宗红茶、绿茶、花茶、可用90C左右的开水冲泡。铁观音、大红袍、普洱茶,用100%的沸水冲泡。 (3)茶叶的用量 冲泡绿茶、红茶、花茶1;50为宜,(3g茶叶冲150ml的开水),冲泡铁观音、大红袍、因对茶汤的香味、浓度要求高。茶放壶的1/2或1/3.(6g-7g茶,冲60ml水) (4)泡茶时间 茶叶经沸水冲泡后,3分钟后茶叶中维生素、氨基酸、咖啡碱含量较高。5分钟时,茶汤中的多酚类物质含量相当高。所以,一般的红茶、绿茶、经浸泡3-5分钟后饮用,味感最佳。 茶叶冲泡的次数,根据茶叶种类和饮茶方式而定。条形绿茶、花茶、乌龙茶、茶汁浸出较慢,通常可冲泡2-3次,据试验测定,这类茶第一次冲泡后,其茶汤中的.浸出物大约可占茶叶溶物的50%-55%左右,第二次30%,第三次10%,第四次1%-3%, 茶叶中的营养成分ve、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都是第一次浸出量最多,经三次冲泡后,已几乎全部浸出。故以三次冲泡为限。 四、小结 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是我国‘国饮’。茶是最理想健康饮料,含丰富营养素和药效保健成分。茶是‘绿色食品’,也是‘原子时代’饮料。“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现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富裕性疾病)病率很高,2002年全国高血压、高血脂1.6亿,糖尿病4000多万,体重超重2亿,符合肥胖标准者为6000多万。茶性味‘苦而寒’,可降火清热,‘上清头目,中消食滞,下利二便’,可防治全身所有脏器疾病。茶叶药用成分为生物碱、茶多酚、芳香类物质和多糖类物质等。饮茶功效、如何选茶、如何泡茶、喝茶误区、饮茶的宜与忌、新茶注意点等。茶叶是最理想的饮料;最理想饮料必备条件、1、有对人体全方位、多功能保健作用、2、清洁卫生。3、安全无害性。为了健康多喝茶,为了长寿多喝茶,无论喝哪种茶,都对健康、长寿有益。 茶与健康论文:茶与口腔健康 [摘 要] 茶作为一种流行性的饮料对于人体多种疾病都有防治作用,茶叶的成分很复杂,其主要化学成分是多酚类。很多研究表明茶及其提取物对于口腔的很多疾病如龋病、口臭、牙龈炎症、口腔粘膜病甚至口腔肿瘤都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关键词] 茶;口腔;茶多酚;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龋病;牙龈炎症;口腔粘膜病;口腔肿瘤 茶作为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饮料,起源于中国及亚洲的东南部,依据其品种、加工工艺等不同可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等。饮茶的传统在我国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众多研究表明饮茶有利于降低人体多种疾病发生的风险,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饮茶对于口腔相关的很多疾病都可以起到预防或治疗作用。 在茶叶鲜叶中水分占75%,干物质为25%左右。其化学成分大部分是有机物,很少一部分为无机物。到目前为止,现已分离、鉴定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有七百多种,其中有机化合物在四百五十种以上。主要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色素等。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多酚类。占到茶干重的18%~36%。茶多酚的主要成分是儿茶素,占总量的70%以上。有很多研究表明茶及其提取物与口腔健康有着重要的关系,口腔中的很多常见疾病如龋病、牙周病,甚至口腔肿瘤,都可以通过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下将茶对口腔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应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进行综述。 1 龋病: 龋病是口腔三大常见病之一。龋病的病因有很多,主要的三种起关键性的因素包括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也就是说对于一些易感龋病的人群,食物中的高糖在口腔中的主要致龋菌有变形链球菌、乳杆菌和放线菌等的作用下产酸从而使口腔的环境改变,当牙面局部的PH值降低至5.5以下并维持一定的时间,龋病就可能发生。有体外实验表明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能显著抑制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乳杆菌在唾液获得性膜上的粘附,且抑制作用随茶多酚溶液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1]体内实验表明用0.61%的绿茶水10ml每天漱口4次连续5天,可以较少牙齿的磨损和磨耗。其可能的原因是绿茶可以减少蔗糖的产酸能力,减少酸性物质的产生,阻止口腔中ph值的降低[2]。 还有体内实验表明用一定浓度的茶水每天漱口一周后可以是龋病的致病菌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减少[3]。总而言之茶对于龋病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可以抑制口腔中的细菌生长、产酸方面及其在牙面的粘附和集聚,同时增强牙体硬组织的抗酸能力,从而减少龋病的发生。 2 口臭: 口臭的原因有很多,有一种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龋病的细菌腐败所产生的挥发性的硫化物如H2S和CH3SH等。Lodhia et al.发现绿茶及绿茶提取物可以减少口腔中硫化物的产生抑制口臭的发生[4],Zeng et al.证明绿茶的提取物可以去除硫化物的气味,从而去除因口腔中硫化物所产生的口臭。所以现在市面是很多治疗口腔的产品如口香糖、口腔喷雾中都含有茶或其提取物的成分[5]。 3 牙龈炎症 茶叶中的茶多酚被认为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这一功能使茶多酚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有实验证明在实验鼠上涂抹含茶多酚的牙膏可以减轻牙龈的氧化压力,阻止牙龈炎症的形成。这是由于茶多酚可以减少由脂多糖和蛋白酶所诱导的牙龈氧化压力和牙龈炎症形成[6]。由于吸烟引起牙龈的炎症茶及其提取物可以降低其发生。因为吸烟所导致的口腔中抗氧化酶减少可以被茶汤或茶多酚中的提取物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保护,从而减低由吸烟引起的牙龈的炎症反应[7]。 4 口腔粘膜病: 口腔粘膜病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口腔疾病,有些口腔粘膜病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可能会导致口腔鳞状上皮癌的发生。常见的癌前病变有口腔粘膜白斑等。有实验一定时间内对于患有口腔粘膜白斑的患者每天饮一定剂量的混合茶。结果显示混合茶可改善口腔粘膜白斑的病损,并预防口腔粘膜组织的DNA损伤和抑制其增殖,从而降低口腔粘膜癌前病变癌变的危险性,很可能对人类口腔癌有预防作用。[8] 5 口腔恶性肿瘤 有很多研究表明茶叶及其提取物对于口腔恶性肿瘤有积极的作用。细胞实验表明茶多酚可以抑制细胞的增殖[9]。动物实验表明对于暴露在致癌物质下的老鼠给予一定浓度的茶多酚可以使口腔恶性肿瘤的数目和体积减少[10]。在日本有过一项统计,在10年内对于每天喝五杯以上茶和每天喝少于一杯茶的妇女作对比,发现多喝茶的妇女患口腔癌的几率大大减少[1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茶作为一种健康的饮料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这对于口腔的很多疾病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对一些疾病进行防治。但是由于茶中的成分很多,其很多作用机制并没有完全弄清,需要进一步研究。 茶与健康论文:漫谈饮茶与健康 中国人有饮茶的习惯,且历史悠久。我国古代就有茶筵,即以茶宴客。唐代以后,饮茶风盛,上自君王,下至百姓,皆多喜好。宋代茶宴遍行全国。明清以后,大江南北,茶坊林立。迄今的茶话会,以及民间的茶汤会社或宗教仪式的茶汤会,无疑均为茶宴的遗风。作为社交的礼仪,茶宴雅而不俗,俭而不吝,又合养生之道,有益于身心之健康。 一、茶的品种及名茶举例 1.茶的品种 按茶的性状来看,茶大体可分清茶、花茶、红茶3大类。清茶(龙井、碧螺春、毛峰)性凉,宜用于清热解暑或暑天饮用;红茶(红碎花、山夫红茶、小种红茶)性温,宜用于温中健胃或冬季饮用;花茶(茉莉、珠兰、柚子、桂花、玫瑰花)品性居中,四季皆可饮用。 2.名茶举例 祁红,是安徽省祁门县所产红茶的简称,微带兰花香气,被称为“祁门香”。滇红,是云南红茶的简称,香馥味浓,汤色红艳,其鲜叶所含的多酚类物质比其他品种丰富。西湖龙井,产于浙江西湖风景区龙井村的秀山峻岭之中,素以形美、色绿、香郁、味醇四绝著称于世。屯绿,产于安徽省屯溪市和休宁、歙县等地,汤色清碧,叶底肉厚翠绿。品尝时有一种鲜醇的滋味。苏州碧螺春,品质特点是细嫩、清香、鲜爽,可谓色、香、味皆清。铁观音,为乌龙茶中的名贵品种,产于福建省南部的安溪县,其特点为条索紧结,色泽深绿如铁,冲泡后有馥郁的兰花香气,实为茶中珍品。武夷岩茶,也是乌龙茶中的名贵品种,产于闽北崇安县内的武夷山上,具有岩骨花香之胜。白毫银针茶,是白茶中的特级名茶,产于福建闽江上游的松溪、政和、建阳等县,具有香气清鲜、滋味醇和、味淡性凉之特点,饮后有健胃提神、祛湿退热之功效,常作药料。茉莉花茶,其中以福建茉莉花茶为最佳,茉莉花香最为清雅。普洱茶,以云南普洱县取名,汤色清澈,滋味醇爽回甜,很耐冲泡。江西名茶有庐山云雾、婺源茗眉、遂川狗牯脑、南城麻姑、井冈翠绿等等,均以特优茶而闻名于世。 二、饮茶的作用 1.提神醒脑,利尿强心。古代文献中关于茶叶提神作用的记载有很多。《神农本草经》说:“茶能令人少眠,有力,悦志。”华佗在《食论》中写道:“苦茶久饮,可以益思。”明代顾云庆在《茶谱》中指出:“人饮其茶能止渴、消食、除疾、少眠、利尿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茶叶是一种良好的兴奋剂和利尿剂(茶叶中含有3%~5%的生物碱,包含咖啡碱、氨茶碱等)。研究表明,茶中所含的枸橼酸、枸橼酸盐,能治血液凝固,临床也常用来治尿路结石。 2.清热降火,止渴生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茶苦味寒,茶叶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借火气而升散。”茶中的浸出物与唾液作用,能止渴生津。 3.溶解脂肪,帮助消化。茶中含有一些芳香族化合物,它们能溶解脂肪,帮助消化肉类食物,减轻餐后不适。 4.醒酒解毒,杀菌消炎。实验证明,茶叶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及病毒都有抑制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和乙醇作用,相互抵消,故能解酒。茶叶中还含有一种酚醇类物质,能使烟中的尼古丁沉淀,并排出体外,是吸烟者良好而方便的解毒剂。 5.预防龋齿,除去口臭。茶能预防龋齿,主要是指茶叶中含氟较高的缘故。茶叶中的维生素C、芳香油和茶多酚都有去口臭的作用。 6.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茶中大多数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起到保护血管、防治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作用。茶叶中的咖啡碱能舒张血管,加快人体呼吸,降低血脂。 7.防癌作用。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各类茶叶均可明显减少亚硝胺(致癌物质)的合成,还可不同程度地抑制黄曲霉素。绿茶中的鞣酸也有预防癌症的作用。 8.降低血液黏稠度。白菊花、龙井茶等有疏风清热,清肺明目,提神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对血液黏稠度有降低之功效。 9.养血、润肺和益肾。在温茶水中加入适量的蜂蜜,每日饭后饮用,有养血、润肺、益肾的作用。 三、饮茶方法及注意事项 1.用陶瓷类茶具最好,其次是玻璃杯,用保温杯泡茶不可取,金属质地的杯子更不宜泡茶。用沸水泡茶不好,因沸水会破坏茶中不耐高温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等),还可使茶中的有害物质如茶碱大量析出,饮用后对人体有害。若泡茶的水水温过低,茶叶中的香气难以发挥。用70℃的温开水泡茶最好,维生素C可保留60%-70%,茶水的色香味也佳。一般以二道茶味最好。俗话说,头道水,二道茶。第一次冲泡时有效成分有80%被浸出,第2次有95%被浸出,第2杯茶的颜色和滋味均恰到好处。此外。有些名茶更有独特的饮用方法。 2.饮茶禁忌 饮茶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①胃寒的人不宜喝绿茶。②哺乳期的妇女应少喝茶,因茶多酚对乳汁有收敛作用。③服药不宜用茶水送服,土茯苓等药更不宜与茶水配用。④有以下疾病的患者不宜饮茶:缺铁性贫血、痛风、溃疡、肝病、习惯性便秘、心脏病患者。⑤吃羊肉后不宜马上饮茶。⑥失眠者不宜在临睡前饮茶。⑦发热病人及3岁以下儿童不宜饮茶。⑧有尿道结石者最好不饮茶,多喝白开水。⑨不要空腹饮茶。⑩女性月经期最好不饮浓茶。 四、茶叶在临床中的应用举例 ①在滤去茶叶的茶水中加入适量白糖和10个煮熟的红枣,频服,有治小儿遗尿的作用。 ②口唇出现疱疹,可用冷茶水涂抹,或将煮过的茶叶冷却后贴敷口唇疱疹处,一般4-5天后可见效。 ③白菊花8克、龙井茶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连续饮2个月,可降低血液黏稠度。 ④将茶叶3克冲泡5分钟后,在滤出的茶水中加陈醋1毫升,每天冲饮3次,对治疗牙痛、痢疾和蛔虫腹痛有一定作用。 ⑤川芎、茶叶各3~5克,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7~10天,可治疗头痛。 责编/花语 茶与健康论文:四季饮茶与健康 我国民间有句老话:“当家度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话说明茶在我国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然而人们只知道饮茶很有乐趣,而且对人体健康有益,却不知道饮茶还有学问,如不同季节饮什么茶就大有讲究。祖国医学主张: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 春饮花茶 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极为分明。在春天的日子里,春风复苏,阳气生发,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但这时人们却普遍感到困倦乏力,表现为春困现象。人喝花茶,能缓解春困带来的不良影响。花茶甘凉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有利于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可使“春困”自消。 花茶是集茶味之美、鲜花之香于一体的茶中珍品。“花引茶香,相得益彰”,它是利用烘青毛茶及其他茶类毛茶的吸味特性和鲜花的吐香特性的原理,将茶叶和鲜花拌和窨制而成,以茉莉花茶最为有名。这是因为,茉莉花香气清婉,入茶饮之浓醇爽口,馥郁宜人。高档花茶的泡饮,应选用透明玻璃盖杯,取花茶3 g,放入杯里,用初沸开水稍凉至90℃左右冲泡,随即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2~3 min后,即可品饮,顿觉芬芳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夏饮绿茶 夏日炎热,骄阳似火,人在其中,挥汗如雨,人的体力消耗很多,精神不振,这时以品绿茶为好。因绿茶属未发酵茶,性寒,“寒可清热”,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对口腔和轻度胃溃疡有加速愈合的作用。而且它营养成分较高,还具有降血脂、防血管硬化等药用价值。这种茶冲泡后水色清冽,香气清幽,滋味鲜爽,夏日常饮,清热解暑,强身益体。绿茶中的珍品,有浙江杭州狮峰的龙井,汤色碧绿,清香宜人,被誉为“中国绿茶魁首”;江苏太湖碧螺春,茶色碧翠嫩绿,香气浓郁;安徽黄山毛峰,茶味清香。 冲泡绿茶,直取90℃开水泡之,高级绿茶和细嫩的名茶,其芽叶细嫩,香气也多为低沸点的清香型,用80℃开水冲泡即可,冲泡时不必盖上杯盖,以免产生热闷气,影响茶汤的鲜爽度。 秋饮青茶 秋天,天高云淡,金风萧瑟,花木凋落,气候干燥,令人口干舌燥,嘴唇干裂,中医称之“秋燥”,这时宜饮用青茶。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色泽青褐,冲泡后可看到叶片中间呈青色,叶缘呈红色,素有“青叶镶边”美称,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热,温热适中,有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让机体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作用。常见的乌龙茶名品有福建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以闽北武夷岩茶、闽南安溪铁观音为著名。但乌龙茶类很多以茶树品种而分,有铁观音、奇兰、梅占、水仙、桃仁、毛蟹等。乌龙茶习惯浓饮,注重品味闻香,冲泡乌龙茶需100℃沸水,泡后片刻将茶壶里的茶水倒入茶杯里,品时香气浓郁,齿颊留香。 冬饮红茶 冬天,天寒地冻,万物蛰伏,寒邪袭人,人体生理功能减退,阳气渐弱,中医认为:“时届寒冬,万物生机闭藏,人的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养生之道,贵乎御寒保暖”,因而冬天喝茶以红茶为上品。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生热暖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红茶类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充分发酵,使茶鞣质氧化,故又称全发酵茶。茶鲜叶经过氧化后形成红色的氧化聚合产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这些色素一部分溶于水,冲泡形成了红色茶汤。传统工夫红茶名品有湖红、宜红、宁红、闽红、台红、祁红,以安徽祁门县的祁红为著名。冲泡红茶,宜用刚煮沸的水冲泡,并加以杯盖,以免释放香味。英国人普遍有饮“午后茶”习惯,常将祁红和印度红茶拼配,再加牛奶、砂糖饮用。在我国一些地方,也有将红茶加糖、奶、芝麻饮用的习惯,这样既能生热暖腹,又可增添营养,强身健体。 茶与健康论文:与健康同行的有机茶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在十万大山余脉广东湛江市廉江长山镇的仙人峰、晒谷嶂等山脉上,十多年以前是几处连绵的荒山头,如今是排排开去的茶园美景。远看如绿海碧波,风景旖旎,美不胜收,此处正是广东名茶之一――茗皇茶的茶园。 开山种茶 故事要从1999年开始讲起。1949年出生于贫苦家庭的李裕南,祖辈都是当地的赤脚医生,缘此,李裕南由于懂医懂药,很早就开始涉足药材生意。精明能干的李裕南随后进入制药行业,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随后生意越做越大,甚至将生意从广东做到了东北,成为当地知名的成功人士。一次在北京受朋友之邀,李裕南来到一家台湾老板所开的茶馆喝茶。让李裕南震惊的是,一杯茶竟然要消费800元,要知道,800元在上世纪90年代足足抵得上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了。这让李裕南心中一震。他万万没想到一杯茶的价格可以卖到如此之高。他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念头,如果让农民种茶,一定很赚钱。 上世纪90年代的广东正是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但地处粤西的湛江市廉江地区,濒临北部湾,地处广东和广西的交界处,十分偏僻,当地老百姓依旧生活得十分贫苦。“当时的家乡很穷,很多人家一家有五六个小孩,别说上学,衣服都不够穿,有的小孩冬天都是打赤脚。这个对我父亲的触动很深,他一心想着,能不能回到家乡,为家乡做点什么。”李裕南次女李瑜(广东茗皇茶叶有限公司区域经理)向记者讲述。 于是,在1999年的春天,正是李裕南事业最巅峰时期,他毅然放弃了城里舒适的生活,回到贫穷落后的家乡廉江市长山镇,希望带动父老乡亲种茶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局面。“那时候,一听说父亲要租荒山,乡邻们很开心,可我爷爷特别反对,认为父亲好不容易赚点钱,全部撒到荒山里来简直是瞎折腾,但父亲不听劝告,决心将他在制药行业赚的钱全部砸向荒山。”李瑜坦言,当时父亲经过多方咨询,对种茶可以带领村民致富坚信不疑。并且有专家就告诉父亲,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种茶一定行,但茶一定要与健康同行。“茶一定要与健康同行”――最初专家所言的一句话,成为李裕南日后发展茶叶企业坚持不变的信条。 随后,李裕南把华南农业大学的茶学教授和台湾一些懂茶的朋友请到家乡,让专家、教授亲自对家乡的土壤和气候进行检测,考察是否合适种茶,种什么样品种的茶最合适。最后得出结论,当地的环境气候与台湾地区的气候十分相似,于是决定从台湾引进“金萱”、“翠玉”等名茶树种,后经分离培养而得出适合当地环境的新品种――金玉茶及玉观音,加上制茶工艺的创新,产出的茗皇茶既保留了原有茶种的韵味,还具有独特风格,别具一格。 李瑜介绍,“当时父亲一共租了2.2万多亩的山地,大多是荒山,种茶的前一、二个年头年纯粹是投入,直到第三、四个年头,才逐渐有所收获。”商海闯荡多年的李裕南很早就有了品牌意识,因此在茶叶刚刚有所收获后,李裕南就于2001年成立了拥有自主品牌的茶叶公司――广东茗皇茶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茗皇茶叶有限公司”)。“当年,第一次带茗皇茶到福州参展就一炮打响,人们不相信广东,尤其是广东粤西地区还能产茶,而且是这么好的茶。”李瑜回忆到父亲当年去福建参展的情形。正是这次参展,极大地增加了李裕南的信心。随后,李裕南在茶的制作工艺上创新,将红茶和乌龙茶相结合研制出新品,并申请了专利,即该公司主打产品茗皇红乌龙茶。同时,公司先后又培育出8个品种,后来逐渐扩大到从种子到产品全部是公司自己研发自己销售。比起当时多数茶叶品牌,先有品牌后有基地的做法,茗皇茶先人一步,从源头上把控茶叶质量,为品牌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今,茗皇茶叶有限公司已自建起5100多亩茶园,现已发展种植名优茶面积达1万多亩,成为国内高山乌龙茶最大的生产基地。公司制茶厂位于廉江市长山镇长青水库南侧,拥有生产线8条,日加工能力达3吨。在广州、上海等大中城市开设专卖店80多家并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成功进驻“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 坚持有机 “茶一定要与健康同行”, 多年来,李裕南一直铭记着这句话。并向社会承诺,“茗皇茶永不使用农药、永不使用化肥。”并从2005年开始创建有机茶园1500亩,并通过了国家有机体系认证,同年“茗皇茶”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2011年扩建有机茗皇茶基地1000亩,在2012年后一直保持了国家有机产品再认证。 “有机”说着容易,做着难。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物价持续走高的年代,想要坚持做有机农产品,需要坚守的很多。 “因为茶叶基地原本就是荒山,土壤基质好,茶园种植基地方圆百里都没有农田,最开始的时候,茶山上连路都没有,是后面政府给予部分补贴才逐步在茶山上修起了路,不过到目前仍然有两个基地还是没办法通水泥路,茶叶收获时只能靠人工挑下山。因此,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为茗皇茶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种植环境,土壤无需改良,从最开始种植的时候,就可以无公害种植为标准。”李瑜向记者讲述茗皇茶有机种植的第一道天然防线。加上茶园附近是万年青水库,附近自然生态环境极为平衡,各种鸟儿都是茶园的“捉虫大使”。 其次,有机茗皇茶得益于该公司一种特别的防虫办法,即在茶树根部埋下红烟骨来防虫。李瑜告诉记者,红烟骨是烟叶制作中剩余的部分,茶虫对红烟骨十分抗拒,因此有了红烟骨的守护,茶虫自然远离。此外,如果有一些茶树染上虫害病,公司会不惜成本让工人们将这些染病的茶树连片砍掉,并进行深埋处理。植物防虫、自然防虫、人工防虫等多种防虫措施为有机茶园保驾护航,完全杜绝了任何农药的使用。 除了高超的防虫手段,有机肥是种植有机茶的必要原料。为了给茗皇茶寻找有机肥料,公司花了不少心思。李瑜向记者表示,公司的有机肥原料来自四面八方,其中有专门从黑龙江地区采购的大豆粕,本地的花生枯、甘蔗渣、骨粉等,还有不远千里从内蒙古专门收购而来的羊粪。由于高额的运费,光是每年从外地购买牛羊粪的开支就超过百万元。其中公司还和养殖场立下合同,如果牛羊的饲料中有添加剂等污染源的话,这种牛羊粪一律不用。“严格按照有机种植标准种植,久而久之,整个茶园附近的生态都十分平衡,虫害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种出的茶也更香醇,更健康。”李瑜坦言。 此外,由于茗皇茶基地位于粤西丘陵山区,而粤西地区温度较高,会使得茶叶生长速度过快,茶叶生长速度快,不利用茶叶内含物的形成,茗皇茶为此研制出一个生长慢的办法,每年施用一次由贝壳粉和蛋壳粉制作的富含磷、钙等元素的粉末,即抑制了茶叶的生长速度的还提高了茶叶中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的含量,提高了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喝一口茗皇茶,满口的甘、香、醇、滑,外加微微一点甘涩味的点缀,短短几秒钟的冲泡,茶味尽出。可谓茶汤中有真相,全程有机种植,无化肥、无农药生长而来的茗皇茶,有着与众不同的韵味。 坚持扶贫 从开始种茶,到坚持有机之路种出好茶,李瑜告诉记者,她父亲有三句话常挂在嘴边,“用良心来做药,也用良心来做茶,更要用良心来做人。” 在茗皇茶叶有限公司的带动扶持下,目前当地已有14位民营企业家在长山镇投资开发种植和加工茶叶。目前在该镇加工销售茶叶的,除了“茗皇”品牌外,还有“茗龙”、“茗霖”、“臻茗”、“心怡强峰”等,已形成一种茶叶产业发展的大气候。其中,长山镇17个村委中有11个建起了茶叶种植基地。 在2011年,茗皇茶叶有限公司还种植国家八大保护珍稀植物之一,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的金花茶。产量极少,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的金花茶在药店最高售价可达13.8万/斤。经多年试验攻关,突破繁育、种植技术难点,茗皇茶叶有限公司已成功引种300多亩。李瑜告诉记者,公司将来会带动周边村民一起来种植这种名贵茶种,共同致富。 “过去很多当地村民到外地打工,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没办法得到照顾。有茶厂后,一对夫妻在茶厂工作,一个月工资差不多有3000多元,中午茶厂有饭堂,晚上他们可以回家照顾老人孩子,所以村民们很乐意到茶厂工作。”李瑜表示。在春秋两季产茶旺季之时,一些制茶师傅的月薪高达12000元,平时,这些制茶师傅们一个月的工资也有3000-5000元。截至目前,茗皇茶叶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标准”的模式带领扶持当地3360贫困农户种植6000亩茶叶,每亩年均增收15300元,同时还带动周边镇种植了5000多亩,1000多户贫困家庭缘此逐步脱贫致富。多年来带动家乡发展茶叶产业,带动周边乡邻脱贫致富,李裕南实现了自己当年返乡创业时的目标。 茶与健康论文:细看茶与健康 在古代,中国很多地方都将饮茶称为“吃茶”,一饮、一吃,一字之差,点通了中国的茶历史和茶文化。 许是茶叶作为饮品更加符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风尚及审美的缘故,茶的食性特征开始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茶道、茶艺的发展。时至今日,在日益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如何科学制茶,如何使茶叶在人们营养健康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也是茶行业需要关注的问题。 曾经的“名片”去哪了?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地大物博,人口与民族众多。因此造就了我国数不清的具有区域特征的独特物产与食品的多样性,也奠定了中国美食大国和养生大国的地位。从古至今,茶叶都是我国的一张“名片”。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这里有距今3200年的古茶树桩,现存1700年历史的古茶树。岁月的更迭并未改变国人饮茶的习惯。但如今,中国茶叶王国的地位已然动摇。 在国际茶叶市场,纵观我国茶叶发展面临的问题,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市场观念不够;二是没有精工细作;三是没有话语权,受制于与国际标准接轨。 市场观念不够是指过于关注国内市场而忽略了国际市场。“门里香”的经营模式很难对国际茶叶市场产生较大影响。没有精工细作是指我国制茶工艺大部分停留在粗加工水平,并未把国外对现代饮茶的观念了解透彻,造成了我国茶叶只停留在传统原材料阶段。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我国茶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所占分量有所欠缺。 引领健康趋势 中国茶在近、现代出现与世界茶市场的不匹配也只是暂时现象。随着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逐步增强,当健康养生等概念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茶叶作为食品与健康文化的载体,被更多人重新认识并开发。中国茶作为一种古老而新兴的产业再次被推上新高度。茶文化与最健康的饮料两大头衔已开始为人熟知,这似乎可为处在窘况中的中国茶界带来一丝曙光。 据了解,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对金葡菌、链球菌、伤寒杆菌等多种病菌都具有抑制作用。茶叶中还含有较为丰富的维生素C,避免白内障的发生。茶叶中含的咖啡碱与黄烷醇类化合物能引起高级神经中枢的兴奋,儿茶酚胺能促进循环系统兴奋。 不同的茶会对人体健康起到不同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未经过加工处理的绿茶有助于刺激肠道蠕动,促进食物消化。绿茶还可以阻止30%的脂肪吸收。薄荷茶可促进消化,姜茶可治反胃,茴香茶可防止便秘、胃肠胀气和腹绞痛。 甘菊茶中的色氨酸和氨基酸可发挥镇定作用,另一种物质柯因可缓解焦虑促进睡眠,治疗失眠症。另外,薰衣草花茶可缓解放松身心。罗勒叶茶具有镇静作用。 普洱茶有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等功效。除此之外,发酵的普洱熟茶中还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茶叶中的香气成分、茶多酚等化学物质发生了结构转化,会呈现出别具韵味的茶品特质和养生效果。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氧化成茶黄素和茶红素,多数糖类物质水解成可溶性糖,从而产生红茶特有的香气和口感。茶黄素是红茶中最主要的功能性成分。饮用红茶有助调节人体动脉中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此外,茶黄素还可抗氧化、抗癌、预防慢性炎症和肥胖。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红茶性温,有暖胃的作用,虚寒体质者和老年人宜饮性温的红茶。 在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关注日渐升温的当下,茶叶作为健康养生的代表再次站在历史的舞台,茶文化的传承也将开启新的篇章。 茶与健康论文:浅谈饮茶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摘要:茶是我国传统饮品,茶叶中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茶多酚、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同时还包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且人体健康和这些微量元素有着紧密的关系,通过饮茶可有效补充这些微量元素。本文从饮茶的营养价值分析入手,研究了饮茶对人体健康的药理作用,并对健康饮茶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饮茶;身体健康;关系;分析 祖先以百草为药,其中茶也是其中的一种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逐渐从先前的饮茶解渴,走向论茶、品茶到现在的通过饮茶来保证健康。因此,分析饮茶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1饮茶的营养价值 根据我国古人说法,饮茶具有散郁气、养生气、除病气、养身体等功效,从古到今,饮茶一直是人们养身保健的重要途径之一,饮茶对于人体健康的营养价值主要有3个方面作用。首先是茶叶中包含有丰富矿物质,尤其是对人体功能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例如:锌、锰、硒等;其次,茶叶中包含有多达三十种以上的氨基酸,尤其是亮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人体不能自己合成的氨基酸,通过饮茶可有效补充这些氨基酸。第三,茶叶中包含有丰富维生素,例如:水溶性的B类维生素,维生素D原、A原,脂溶性的维生素P、K、E等,通过饮茶能够补充这些人类较为缺乏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能够通过饮茶的方式直接被人体吸收。因此,饮茶中包含有丰富营养价值。 2饮茶对人体健康的药理作用 2.1解渴消暑、明目作用 通过饮茶的方式可有效给人体补充所需水分,还可以对口腔黏膜以刺激,促进人体唾液分泌,口内生津,同时随着芳香类物质的不断挥发能够带走一定热量,可使口腔感觉非常凉爽。此外,茶叶中包含有多种芬香物质,茶多酚、咖啡碱等也存在量较大,可以促进人体皮孔扩张,有利于分泌汗液,从而对人体体温进行有效调节。此外,茶叶中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可以转化为胡萝卜素的维生素A含量非常丰富,特别是在一些新鲜的茶叶中这种物质的含量更加丰富,而维生素A对于防止夜盲症,滋养眼睛有着较好作用,对眼睛起到保健的效果。 2.2d奋与利尿作用 通过饮茶能够提神,这主要是由于茶叶中包含有丰富咖啡碱物质,而咖啡碱可以使人体神经系统兴奋,增强思维活跃力,消除人体疲劳。饮茶也可以利尿,增强人体肾脏的排泄功能。这主要是由于茶叶中所含的嘌呤碱类物质有着利尿作用,同时茶叶中所含的可溶性糖类在被人体吸收了之后增强了人体血液渗透压,也有助于人体排尿。现阶段,茶叶利尿作用已经广泛应用到对人体酸碱平衡进行调节方面,在治疗心脏性水肿等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2.3解毒与助消化功能 茶水中所含的儿茶素与咖啡碱能够促进人体消化道松弛,增强人体胃液分泌量,有助于人体将食物消化;另外,茶水中包含有非常丰富的调节人体脂肪代谢功能的物质,例如:脂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等。茶叶具有一定解毒功能主要是由于茶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酚可以和水中所含的重金属、亚硝酸盐、有害生物碱等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降低水中有害物质含量。此外,茶叶中所含的咖啡碱还有助于肝脏解毒,减少有害物质对心血管系统的伤害。 2.4抗辐射作用 茶叶具有抗辐射作用最早是被日本医学工作者发现的,茶叶抗辐射作用主要是由于其中包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脂多糖、茶多酚等物质,可以将放射性物质吸收,被随着人体粪便排泄出去。例如,茶叶中所含的儿茶素可以对放射性物质锶吸收,起到辐射保护剂的效果。 2.5可预防衰老、增强人体免疫机能 现阶段,自由基学说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衰老理论,人体中所含的自由基可以使人体中细胞膜出现损害,从而增加人体中色素沉积,影响细胞代谢、加速细胞衰老。而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可以有效抑制细胞中微粒体、线粒体出现脂质过氧化,减少自由基对人体细胞的伤害。此外,通过饮茶的方式可有效提升人体中淋巴细胞、白血球的活力与数量,促进脾脏淋巴中细胞间素的含量,有效提升人体免疫能力。 2.6防止肝病作用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儿茶素在保护肝脏方面有着较好效果,特别是对治疗酒精肝、病毒性肝炎等慢性肝病有着较好疗效。这主要是由于茶叶中所含的儿茶素能够对肝脏脂质化中过氧化过程产生较强抑制作用,可以将其中的自由基消除,激活巨噬细胞,增强人体免疫力。此外,儿茶素还能够有效抑制肝脏中烯醇类物质的积累,防止肝脏出现硬化。 3健康饮茶注意的几个问题 3.1饮茶应当控制量 虽然饮茶对于人体健康有着较好作用,但是饮茶也应当控制量。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在饮茶时每天茶叶使用量应当控制在五克左右,这主要是虽然茶叶中包含的各种微量元素、氨基酸、维生素较多,但是若这些物质较多,在很多方面也会给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患有甲亢、失眠、神经衰弱的均不宜饮茶。 3.2少喝浓茶 浓茶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利影响,首先大量的浓茶会使人兴奋,对人体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均会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在饮浓茶之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心律不齐、心跳加速情况,从而导致骨钙流失,导致人出现骨质酥松,因此,在饮茶时应当以清茶为主,不应当喝过浓的茶水。 3.3酒后不饮茶 平时人们认为茶能解酒,所以很多人在酒后喜欢喝浓茶解酒,这种做法是不对的。酒后乙醇进入血液,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乙醛再转化为乙酸,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酒后饮茶茶碱的利尿作用使尚未发生转化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从而影响肾功能,所以经常酒后喝浓茶的人易发生肾病。而且乙醇和茶叶对心血管都有刺激作用,两者前后饮用,会增强对心脏的刺激。 茶与健康论文:晓阳红茶与健康生活新方式 冬日“保胃”专家晓阳红茶温暖您 红茶性暖,祛寒、暖胃,冬季饮用更有利于健康,也更符合人体健康需要,尤其适合寒冷天气里,胃寒的人饮用。红茶中所含的锰元素对骨骼强健有益处,据国外相关资料显示,经常饮红茶还有防治流感、中风及皮肤癌的效果。另外有研究表明,红茶似乎能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功能,并使冠状动脉硬化症患者恢复健康。总之,冬季保健喝红茶最适宜。 青岛晓阳工贸有限公司于2003年组织精英团队开始研制晓阳红茶。经研究表明,用春天的茶鲜叶做红茶口感更好。本着对质量的追求,晓阳春用最好的春茶于2004年制作出品质优良的晓阳红茶品系――崂山金螺。自研制成功以来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先后荣获第六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第九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名茶评比金奖、第七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一等奖等奖项。青岛,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红茶。 与南方茶相比,崂山金螺具有氨基酸含量丰富、香高味醇的优势,先进的加工工艺加上优质的崂山茶鲜叶,制作出的红茶具有一种独特的蜜香味,因此受到各消费者的喜爱。晓阳公司是江北最早研制红茶的企业,堪称江北红茶的“开山鼻祖”。 继崂山金螺引领“江北红茶”后,晓阳公司推出又一大手笔倾情力作――檀香红韵。由青岛崂山茶叶研究所与中国西南大学茶学系合作,经过多年努力,研制成功,并申请获得中国专利产品。据有关负责人介绍,“檀香红韵”红茶采用崂山春茶鲜叶精选加工而成的高精品红茶――晓阳金螺,选用高级龙眼木,历经三次焙火,层层烘焙,历练而成。在加工设施上配有专业的发酵室和烘焙室,由专业人士进行焙制,独特的加工技术配以专业化的操作,使檀香红韵无可争议地成为高档红茶中的新宠。 商务快茶引导都市时尚风 作为青岛“崂山茶第一品牌”的老字号“晓阳春”商务快茶,打破过去用简易棉纸包装的低端粉末状茶叶,独创透明三角立体茶包,采用日本进口、耐热摄氏130度、高质感的耐温材质,具备茶香释放性与视觉高透度,让茶叶在三角立体间延展,原片茶叶美丽绽放,原味茶香完整释放。从入世到出世,经过了一番羽化为蝶的嬗变,一改往日本色,高贵上市,与时尚人士共舞在都市之间。这一切无不与晓阳茶道思想相吻合,与青岛国际化都市的格局所融合,如若说爱品茶的人是时尚的创造者,那么晓阳商务快茶就是步履在都市中的贯彻者和补充者。 公司推出的“晓阳商务快茶”系列产品,有高贵与清香的“绿茶”;有知性与贴心的“红茶”;有个性与张扬的“乌龙茶”;有你侬我侬的“花茶”;还有修身养性的“道茶”,它们简单却不平淡,甘愿将自己香醇的芬芳沁入心脾,无茶能及。“晓阳商务快茶”冲泡方便简单,符合现代快捷生活的要求,因此成为政府、企业、商务人士、白领阶层首选的一款茶。 老字号“晓阳春”传承着茶道精神文化的延伸和不断创新,用十三年的耕耘,造就了成熟的市场,稳拥无数忠实的客户群。“晓阳春”任重而道远,以崂山茶第一品牌为载体,向世人传达一种全新的茶文化观念和健康时尚休闲方式,从而让崂山茶文化传遍五洲。 茶与健康论文:以健康为导向的茶与饮食相结合探讨 《健康》2015年第6期 摘要:本文以增强我国人民体质健康为研究目的,分析我国人口健康情况现状,提出了合理饮茶与健康饮食相结合的构想,并提出以健康为导向的茶与饮食结合构想的具体实施措施。通过培养人民健康的饮茶与饮食习惯,提升国民身体素质,促进社会焕发新的生机。 关键词:健康为导向;茶;饮食 茶作为与可可、咖啡齐名的世界三大无醇饮料之一,在我国已经有千年的发展史,我国璀璨的茶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16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后流入日本,日本茶道传承了中国古典茶文化的精髓而享誉海外,形成东方饮茶习俗的代表,欧美国家则将本土文化融入到饮茶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英式下午茶。茶作为一种饮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其香醇的口感,更重要的是茶叶中的多种成分有助于人们身体健康,抑制人体血糖等指标升高。因此,在以健康为导向倡导人民健康饮食的同时,结合合理饮茶,对保持人民身体健康,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1我国人口体质健康情况现状 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社会发展、人口素质、卫生保健水平等重要指标往往从国家民众的健康情况中反映出来。国家人民良好的健康状况既是国家强盛的重要体现,也是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目标。以欧美为首的众多发达国家在很早就开始关注国民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制定符合当前时期的社会发展政策,通过多种体手段引导国民合理膳食,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保证了国家经济、政治平稳快速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和农村居民的饮食与健康情况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因营养不足和营养不良而患病的人口数量不断下降,在取得如此可喜成绩的同时,我国人民也面临着营养过剩、营养失衡的双重挑战。根据中国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居民日常饮食的营养结构十分不合理。谷类粗粮类食物消费偏低,而肉类及油脂消费普遍偏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快速迅速。报告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患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血脂异常等疾病的比率分别为:18.8%;2.6%;22.8%;7.1%;18.6%。总体上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但部分地区城乡差距并不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患病人口已逐年偏向年轻化发展。 2茶与饮食结合的必要性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饮食首要考虑到的是口味与口感,极少数人会考虑营养因素,这就造成诸多问题:如①人们饮食结构不合理,过多的摄入能量、高脂肪食品、高盐饮食而导致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②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科学的用餐时间,过量饮酒而导致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几率攀升;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脂肪摄入量多而体力活动少等突出问题。此外,年轻人为应对过快的生活节奏,常选择零食替代主食,导致蔬菜、水果和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不足,长此以往,身体代谢紊乱,代谢物不能尽快排出而反复吸收容易导致便秘,以至肥胖等。因饮食而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正趋向于年轻化发展。经过国内外的科学家研究发现,茶叶中的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等是抑制血糖升高的主要活性成分,茶多酚可以保护胰岛β细胞、提高胰岛素活性、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肠道内相关酶类活性,抑制葡萄糖运转载体活性,以及下调控制葡萄糖异生作用基因的表达;茶多糖主要通过抑制肠道蔗糖酶和麦芽糖酶的活性,使进入机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减少,起到降血糖作用;茶色素可以通过降低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等途径来降低血糖、血脂含量。因此,宣传人民健康饮食的同时,倡导人民合理饮茶,是促进人民身体健康,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的有效途径。 3以健康为导向的茶与饮食结合路径探究 3.1建立健全健康的饮食计划 社会在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时,应从三个维度出发,如健康的饮食标准,健康的食品供应体系以及健康食品的营养成分标志。旨在向人民提供提高更健康更丰富的饮食选择,倡导人民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这其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发挥自身权利,设计倡导方案:①帮助人民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服用早餐,减少每天摄盐量,坚持吃果蔬等。②对食品进行严格筛选,打上健康标志,帮助国民做出更好的购买选择。③推广健康的中式烹饪方法,无论是餐厅还是家庭厨房,在每日的食物中适当减少盐﹑糖的用量。 3.2加大茶叶产品的宣传力度 目前我国茶叶企业还存在,经营方式老化,科技含量低,工业化程度低,跨区推广难度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创新性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要想将优质、健康的茶叶产品送进千家万户中,一方面,茶叶企业需挺好优质产业产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茶叶口感及品质,让消费者品尝到健康的茶叶产品。一方面,茶叶生产地区应大力发展有机茶,绿色茶等符合国内国际卫生标准的健康茶叶培育,提高茶叶产量。一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茶叶企业应注重茶叶产品的深加工,将茶叶产品进行延伸,增加附加值,如氨基酸、茶黄素、茶油等茶叶提取物。另一方面,注重茶叶产品的包装宣传,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打造工薪阶层都能消费得起的茶叶大品牌。 3.3培养人民健康饮茶的思想观念 饮茶不光是一种感官享受,更是在饮茶中解读中华民族流传千百年的茶文化。近年来,茶文化事业的发展被纳入到培养人民健康饮茶的大范畴,比如特色茶馆、特色茶园农家乐、茶树盆景等,都得到重视开发,并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接受,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不断增强。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健康的身体归根结底是要以健康的饮食为基础。茶叶作为一种健康的饮品,其丰富的营养元素不断被科学家发现。培养人民合理膳食、健康饮茶,对提升国民身体素质,促进社会健康蓬勃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篇1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竞争格局不断变化,国有商业银行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进一步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不断对内部组织进行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组织改革的重内容,其受到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升。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协调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保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1]。这就需要管理人员能够用战略、发展的眼光做好人才选拔、人才任用及人才管理等相关工作,尽可能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人才流失率,从而达到人才与银行双赢的发展目标。 一、国有商业银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现代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所以,新时期国有商业银行想要保证自身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据优势地位,就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打造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队伍,这也是国有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分析如下: (一)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竞争也逐渐由传统以资源和资金为焦点,转变为以人力资源为焦点。事实证明,发展势头较好的国有商业银行,背后必然拥有一支强大、优质的金融人才,这也验证了人力资源管理与商业银行发展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现阶段,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正处于对外开放改革阶段,但由于东西方商业银行发展差距较大,所以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与世界接轨的步伐。由此可见,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优秀人才,已经成为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二)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稳定发展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目标是创造最大化经济效益。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商业银行具备前瞻性、战略性发展眼光,能够结合市场需求开发新商品、拓展新业务,为商业银行增收奠定基础[2]。为满足以上需求,需要商业银行内部人才提高现代化金融经营意识,不断完善自身业务能力,积极学习金融相关新技术和新知识,能够将金融理论灵活运用到银行经营管理中。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力度,打造应用型、管理型、复合型人才已成必然。 二、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奖励制度 当前,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问题,具体体现在考核标准不合理、岗位管理不到位、员工激励不公平等方面。另外,薪酬奖励制度不科学也是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具体来说:第一,工资体制缺乏合理性。保障性工资在工资体制中占比较高,激励性工资比例却趋于平均。第二,激励机制缺乏长效性。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中任何一个岗位的薪酬,都没有业绩股份、股票期权等长效性激励内容。第三,考核体系缺乏健全性。由于考核指标不合理、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导致国有商业银行无法对员工进行定量考核[3]。第四,管理层级过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信息在各部门、各分支机构传递不畅,严重影响执行水平。 (二)人力资源改革缺乏统筹规划 一般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战略目标和经济市场发展需求,对人力资源进行统筹规划,通过制订岗位配置计划,确定人才招聘标准,从而保证商业银行人才供求平衡。但结合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现状来看,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缺乏中长期规划和连续性执行等问题,导致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不高。另外,人力资源改革依然采用“闭门造车”形式,在人才引进方面并未结合国际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进行分析,导致人才与国有商业银行发展需求不一致。 (三)缺乏完善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有商业银行开展创新性工作的必要需求。然而,当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在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并未重视人才培养工作,而是选择临时抽调其他岗位人才进行相关研究。由于抽调人员工作任务繁重,所以同时兼顾岗位和创新工作有一定难度,通常在完成任务后便回归各自岗位,没有对创新产品需求和反应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不利于为创新产品升级改造提供保障。另外,国有商业银行在创新型人才管理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没有制定针对性激励机制,严重打击了创新人才工作积极性。 三、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一)围绕科学的绩效考核构建薪酬激励体系 第一,国有商业银行需要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基本原则,突出激励体系的积极作用。想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商业银行需要认识到传统以行政职务确定收入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专业与专业、人与人之间的薪酬差距进行科学控制,从而为激发专业人才工作积极性,使人才长期保持工作热情[4]。第二,制定绩效考核指标。绩效指标是将商业银行战略发展目标细化成多个操作性强的远景目标,其中既要包含定量指标,又要包含定性指标。所谓定量指标就是结合国有商业银行特点、发展现状等要素,明确考核指标的主次;定性指标则是保证绩效指标详细、全面,具备较高的操作性,从而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利参考依据。另外,在构建完善绩效考核指标基础上,还应考虑其与激励机制之间存在的关系,避免商业银行管理层或员工利用指标相关性弄虚作假,从而为人力资源管理奠定基础。 (二)优化商业银行人才战略建设水平 第一,积极引进先进人才,做好人才测评工作。员工综合素质与银行稳定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做好员工素质测评工作至关重要。上文提到,新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增加,想要开展新业务、创新新产品,就要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基于此,商业银行需要拓展人才展品渠道,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选拔条件,广泛吸收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从而为内部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在此基础上,银行还应做好人才测评工作,重点对专业能力、道德水平等方面进行测评,从而为商业银行构建专业人才队伍提供保障。第二,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国有商业银行岗位竞争应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同时遵循择优原则构建用人机制,保证做到人尽其才,在充分发挥人才价值的同时,为商业银行创造最大化经济效益。第三,强化员工培训力度。国有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战略规划制定统一的培训体系,保证培训内容循序渐进,重点面向员工灌输先进金融知识和技术,同时提高综合素质水平。严格按照国际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培养员工,为强化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三)完善人才流动机制 国有商业银行在合理划分岗位性质和岗位职责基础上,应结合员工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为人才晋升提供充分空间。在人才流动机制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各岗位、各专业人才的差异性,构建分工科学、专业全面的业务、植物管理系统,使所有员工明确各专业、各岗位用人需求[5],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析是否适合参与该岗位竞争。另外,针对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层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执行任期制和聘任制,并在银行内部实施竞争上岗机制,使银行内部形成能上、能下的人才流动机制,为所有员工提供晋升空间,同时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既是国有商业银行组织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强化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尤其新时期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逐渐由国内转向国际,想要实现稳定发展目标,就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为银行拓展业务、创新产品提供源源不断的原动力。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挖掘人才优势,使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 作者:许晓莉 单位: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乌鲁木齐分行人力资源部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篇2 一、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无论在资产规模、业务范围、经营网点,还是社会影响力都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是支持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大众、维护金融稳定的骨干力量。伴随着股改和公开上市,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人力资源改革相对滞后,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高,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一)现代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缺乏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对人力资源的特性和人力资源对企业效益的作用和影响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于如何管理人力资源也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国有商业银行在运营当中,往往只注重如何控制诸如工资、招聘、培训等费用,而忽视如何提高人力资源本身所有的保值和增值的特性。近年来,尽管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了用人、用工、薪酬等方面的改革,但是管理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和员工队伍中,依然存在着与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不相匹配的“官本位”、论资排辈和平均主义等思想,阻碍着对现代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应用。 (二)人才的考核和选拔方式不科学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之前的国有企业性质,所以在管理人员任用方面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有的党政机关做法,其管理层级设置类似于政府行政部门的科层制管理模式,各级管理人员具有明确的行政级别和与之相适应的工资待遇。在这种带有明显行政色彩的管理模式下,国有商业银行的各级管理人员一经提拔,即使毫无建树,只要不出现失职,通常不会被免职。这就造成管理人员只注重维持现状而缺乏进取的动力,进而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用人机制讲究论资排辈,提拔时大多只注重资历等因素,使得一些有能力的人才因看不到自身发展的前景,而丧失工作的激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同时,员工非常看重行政级别的高低,而能够为员工提供的晋升空间相对狭窄,基本局限于管理岗位职务晋升通道,对高级专业岗位的推广仍然不够,不利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也不利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 (三)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制度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引入有效的岗位计量和考核标准,对各类岗位的规范化管理不到位。考评的指标体系不合理,特别是对风险防范和内部控制的指标还未充分体现到岗位效能评价中,难以进行量化评价。而且在绩效考核中存在“重测评评价、轻量化业绩评价”的现象,这样绩效考评很难成为员工晋升和提升待遇的主要依据,不能公正地为关键岗位的业务骨干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激励。与此类似,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实行的是内部等级工资制,以工龄和职位大小划分等级,未体现员工的岗位价值和业绩贡献度,这就容易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国有商业银行往往不注重培养员工的归属感等精神层面的激励,致使员工缺乏在工作岗位上长期努力工作的精神动力。 (四)员工总量大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 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人员规模都在三、四十万人,员工总量庞大,人员负担沉重。普遍存在年龄老化、学历层次低、专业素质不高、岗位设置不科学、区域分布不合理等“既多又少”的现象。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多是熟悉存款、贷款、结算等银行基础业务,而熟悉个人理财、网上银行、投资银行、现金管理等新兴业务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与外资银行和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掌握管理学、英语、计算机、资金交易、产品设计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人员总量过大与适应现代银行业务岗位要求的人员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影响着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困扰着国有商业银行当前人员配置工作。 (五)员工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和质量不高 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员工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参训人数和员工培训率快速提高,培训方式和员工对培训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仍然以单纯的业务培训居多,缺乏对员工培训的深层次认识,没有将员工看做是可以不断提高生产力的宝贵资源来开发,没有形成契合业务发展的战略性培训规划。其次是培训的培训方式相对单一,停留在以短期集中授课为主的基础培训阶段,未能根据员工和组织的需求开展培训,尤其缺乏针对青年员工不同成长阶段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计划。第三是由于培训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培训结束后就缺乏考核测评的后评价机制,对培训的有效性无法合理判定,也使部分员工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被动应付,使培训流于形式,而这势必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六)人力资源改革缺乏整体规划 一般而言,商业银行的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应该是根据未来的组织架构规划制定人力供求平衡计划、人力资源招聘和培训计划以及岗位配置计划等。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改革的力度不到位,缺少整体的中长期有效规划,政策的随意性比较明显,缺乏连贯性和稳定性。同时,在改革中相当程度上仍然依靠内部的自我探索,对国际上通行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工具的引用不够。从总体上看,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改革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对策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产品同质化的大环境中,如何克服上述问题,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应引起足够重视,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人力资源的核心力量的全新理念,逐步建立起一套与国有商业业务发展相匹配,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培养和开发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向前推进: (一)以企业文化引导“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彼此依赖、互相促进,密不可分,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人力资源管理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对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有重要的作用,反之亦然。银行人事、薪酬制度的改革要能取得实效,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可和接受,那么必须靠以企业价值体系、经营和管理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来支撑。例如,一个企业如果要在薪酬制度安排上拉开员工的收入差距,那么这个企业在企业文化上就应该有等级差别观念。所以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创新,将战略目标变成员工的共同愿景,使人力资源在文化层面上得到全面开发和增值,从而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增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本理念。员工是银行改革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赢得员工的认同感,让员工了解和支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是支持服务、专业咨询的部门形象。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员工越来越看重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因此,应当开展注重员工精神层面的情绪管理,探索建立帮助员工解决家庭问题、缓解工作压力的机制,如EAP系统[1]。 (二)夯实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打造一支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进一步加强对现有HR进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银行业务知识的培训,加快培养既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背景,又熟悉银行业务的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队伍。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同业间的沟通交流,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上取长补短。加强岗位管理。岗位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而这正是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目前,各行已尝试这方面的改革,在梳理业务流程,优化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设置,完善岗位描述,建立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体系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尚未真正形成以岗位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逐步建立高效的人才队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均建立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经过多次优化,功能方面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但还可以在开发其他集成功能模块上再下一些功夫,这样既可以为员工提供方便、快捷的自助式服务,也有利于降低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 (三)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首先,做好人员招聘和人才测评工作。员工招聘是保证管理层决策能被准确理解、有效执行的关键。商业银行招聘员工应根据发展的需要,依据人力资源计划、职位说明书和能力要素表的要求,从外部或组织内部吸收引进一定数量的员工,并对其进行素质测评,形成适岗位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结构互补的员工队伍。其次,商业银行应建立以公平、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的用人机制,让合适的人担任相应职务,并激励员工发挥其才华和潜能,这也是“胜任”和“重用”的有机结合。人才任用是商业银行人才管理的核心之一,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环节。最后,加强员工培训与开发。制定统一的培训规划,与国有商业银行本身的发展战略相适应,确保员工培训均衡有序地进行。突出员工视野拓展、能力提升和开拓创新的素质培训,大力开展现代商业银行的创新教育,使员工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复杂竞争局面。结合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员工素质和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来进行综合考虑,分层分类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如对柜员主要进行业务操作方面的培训,提高其适岗能力;对管理人员要更加注重系统的金融知识、新的管理知识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其进行管理决策时的全局性和前瞻性。建立严格的培训效果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对各类培训的督查力度,防止“走过场”,确保培训的实效。 (四)完善员工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 通过有效的绩效考评不仅能掌握员工对银行的贡献或不足,更可以在整体上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决定性的评价依据。要建立良好的绩效考评系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确立商业银行的发展目标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其次,进行工作分 析,确定各项工作的职责和责任,并以此为基础开发相应的绩效考评标准。第三,选择恰当有效的绩效评估方法,对员工的绩效表现和工作成果进行客观评价,在评估前向员工传达对其工作成果的期望。最后,建立与工作绩效相关的反馈机制,评价绩效考评系统对达到既定目标的有效程度,对绩效考评系统做必要的修订、完善。逐步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体系,注重薪酬分配的对内公平性和对外竞争性。随着同业竞争的加剧,人才的横向流动不可避免,因此,建立市场化的薪酬体系已迫在眉睫。在对内公平性方面,既要体现价值贡献,保证薪酬激励效果,还要保持员工之间合理的薪酬差距。在对外竞争性方面,要加强对同业薪酬数据的调查和分析,注意了解主要竞争对手的薪酬状况,合理确定本行的薪酬策略。同时,对高层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适当采取股票期权和薪酬延期支付等长期激励方式。 (五)加强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浪潮的推进,文化差异为商业银行管理者带来了新课题。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人才任用、员工培训、业绩考核和薪酬体系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也将是国际化战略下经营者关注的重点和焦点。而找准“保持自我”与“适应他人”之间的平衡点是国际化战略的关键。“适应他人”是真正理解、尊重他国文化,而“保持自我”是坚信本国优秀文化的特色魅力与影响力。国有商业银行应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迎接挑战,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 (六)统筹人力资源改革整体规划 人力资源改革是一项内容多、跨度长、复杂度高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战略计划必须要与银行的整体发展战略相一致,即人力资源的改革,应以银行长期的发展战略为指导,以远景规划的目标为方向。要准确把握人的成长规律,选取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中长期政策。根据不同战略阶段的需要,逐步制订人力资源改革计划,并保持各个阶段的衔接和整体性。同时,还要对未来的形势做出预测,根据不同的发展趋势进行相应的人力资源规模和结构上的调整。在进行人力资源改革的时,除了进行人员任用、绩效考核等实体性改革,还要注重吸收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此外,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强人力资源改革政策的衔接和配套,稳步有序地推进各项改革,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推进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三、结语 在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谁能够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拥有更好的服务质量,更低的服务价格,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银行经营管理创新的主体是人才,银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优秀的人力资源,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谁就能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拥有核心竞争力。我们要认清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勇于面对自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创新,构建公平有效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才能保持国有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刘宝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分行人力资源部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篇3 一、引言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和国内区域性商业银行的业务都在不断扩展,这就导致了我国国有银行所面临的竞争形势日益激烈。从趋势上讲,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更多的是依赖于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而不是物质资本的大量投入。所以,现代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力资源水平的竞争,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国有银行必须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近年来,我国国有银行人力资源水平虽然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这就直接制约了国有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国有银行急切需要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环境,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科学完善的培训制度,创建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年龄合理、精力充沛、能够适应业务发展和创新需要的员工队伍,以便于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本文从人力资源视角研究了国有银行的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我国国有银行人力资源水平的路径。 二、国有银行人力资源现状及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有银行的人力资源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国有银行的人力资源水平与股份制银行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员工的学历偏低 对于银行而言,其员工的学历结构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员工队伍的受教育程度,同时也表明了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间接影响着员工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进而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如果一个银行的员工学历整体水平偏低,则可能有损于银行的经营,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竞争优势,从而不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国有银行的员工文化素质偏低有一定的历史性原因。由于国有银行在我国拥有较长的历史,因此,对早期进入银行的员工学历要求比较低,而银行引进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也仅仅是近几年的事情,从而导致低学历员工在国有银行积累,同时低学历员工接受再教育的意识也较弱,致使多年来国有银行学历水平的提高较为缓慢,国有银行低学历员工比重偏高;另一方面当前国有银行的不少高学历人才逐渐流向了其他待遇优厚的区域性股份制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如2009~2011年,中国银行辞职的员工中多达62.4%的高学历人才被外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挖走,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流失率平均为40%~50%,离开的几乎全都是高学历人才。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目前国有银行员工的学历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员工的年龄结构不甚合理 员工队伍的年龄结构一定程度上反映银行的人力资源水平。30岁以下的员工,朝气蓬勃,通常使银行的员工队伍充满活力,可以拥有很好的工作氛围;年龄为30~40岁的员工,成熟稳重,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勇于创新,这样的员工组成的队伍,对国有银行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一般而言,年龄偏大的员工在工作上创新意识比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业务创新的进行。因此,银行员工的年龄结构对其经营发展十分重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国有银行较长的历史导致了岁数偏大的员工也较多,同时国有银行的引用人才机制不同于股份制银行,引进高校毕业生也仅仅是近几年的事情,导致国有银行引进的年轻员工偏少;二是流失员工的年龄呈偏低趋势。股份制银行优厚的待遇,灵活的用人机制,使得较年轻的员工在股份制银行里更容易得到提拔和重用,而国有银行在这一方面就显得较弱。因此,国有银行中普遍存在着较年轻的员工不同程度的流失情况,而年龄偏大的员工出于种种原因流失率较低,这就从另一个方面导致了目前国有银行员工的年龄偏大。 (三)员工的职称结构不甚合理 职称水平代表着银行从业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业务能力。一般而言,员工的职称等级越高,意味着其业务水平越高,同时也证明其创新能力更强。银行拥有高级职称的员工比重越大,就越有可能使银行获得强大的竞争优势。所以,银行员工的职称结构对其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近年来,国有银行的员工晋升中高级职称的指标控制得较为严格,而国有银行员工的人数比较多,导致国有银行中晋升高级职称的速度偏慢。此外,对于刚进入银行的年轻员工,他们需要有一定的工作年限才有资格参加中高级职称的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称结构的层次。而股份制银行的各种激励措施可以极大地激发新员工取得中高级职称的热情,同时股份制银行引进的员工大多具有一定的职称基础,甚至一部分员工具有较高的职称。因此,股份制银行的职称水平偏高于国有银行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提高我国国有银行人力资源水平的路径选择 (一)大力提高员工的学历 1、加大引进高学历人才的力度。一方面从校园招聘入手,调整进入银行员工的学历结构。提高招聘对象的学历要求,比如由最低学历要求专科提升为最低学历为本科,并扩大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员工的招聘比例;另一方面引进其他股份制银行的高学历人才。对于外部银行优秀的高学历员工,提供优厚的待遇,完善激励机制和薪酬制度,必要时还要配以合理的职位,从而吸引他们供职于国有银行,以使其员工的学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2、对于积极提高后续学历的员工给予不同程度的资助。要鼓励员工积极提高自身的学历水平,譬如,要求专科及以下学历的员工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接受本科教育,对于拥有本科学历的员工要鼓励其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并在其求学的各种费用上给予适当资助,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员工的学历。 (二)尽快优化员工年龄结构 1、更多地吸引年轻员工。年轻的员工在选择就业时,通常会考虑“对未来职业的良好支撑”、“未来高收入的可能”、“专业的培训与发展”、“创造性的、有活力的工作环境和氛围”等因素,国有银行应当从高校中引进大量的具有本科学历尤其是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优秀年轻人,并给予他们更多的责任,提供给他们更多有挑战性的工作,从而激发年轻员工的潜力。 2、制定更好的激励政策以降低年轻员工的流失率。建立科学而又长期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创造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氛围,并制定新的探亲制度,推出住房保障、带薪休假、员工家访、家属慰问等一系列人性化、人情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年轻员工的凝聚力;同时,要进行大胆授权,适当的执行权会让年轻员工产生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与荣誉感;还要给予一定的决策参与权,让更多的优秀年轻员工参与到本部门经营决策与管理中。这些激励措施将极大地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从而使他们更愿意留下来为本行做贡献。 3、进一步完善银行内退政策。一方面可以降低国有银行年龄偏大员工的比例,从而提高年轻员工的比例;另一方面减少了岁数偏大员工的数量,也为引进年轻员工留出了空间。 (三)促进员工职称结构合理化 1、从内部优先提拔职称等级较高的员工。职称越高的员工,将会有越多的晋升机会,当出现职位空缺时,首先考虑到银行内部那些优秀、能力强且职称级别比较高的员工,这一方面是对高职称员工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对低职称员工的心理激励;此外,还要给予高职称员工更好的绩效奖励,从而充分调动员工取得高职称的动力。 2、制定适合的职称奖励政策。对于进行职称晋升和考试的员工,可以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而对于成功晋升到高级职称的员工要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这样便可以极大地激发员工取得较高职称的积极性。 四、结语 人力资源是国有银行最重要的核心因素之一,也是其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国有银行的技术优势和业务优势通常凝聚在人力资源的水平上。因此,国有银行应根据目前的人力资源现状,制定具有创新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大力提高员工的学历,优化员工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从而达到提高国有银行人力资源水平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晓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才安全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 [2]贾冀南,李静.基于人才流失视角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2. 作者:贾冀南 魏玉敏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试论职业规划视域下的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浅析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 职业规划 职业价值观 职业理想 【论文摘要】独立学院大学生中存在有职业意识淡薄、职业发展短视、职业理想功利方面问题。教育者应以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为契机,教育和帮助大学生培养职业规划意识,确立长期的职业发展过程,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 职业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核心,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独立学院开设十多年里,它所培养的毕业生质量和就业情况如何,一直是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更是对独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的一次重大考验。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反映了他们的职业认识和职业动机,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活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职业价值观不仅决定了他们的择业行为,而且对于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乃至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拟湖南某地三所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大学生为对象,从职业规划方面探讨其职业价值观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 一、职业规划上的轻视性 职业规划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从事职业和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它是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应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困难开设的一门新课程,目的是让大学生在大学阶段能充分认识和了解自我,掌握社会对自己所学专业的需求状况和入职规格,通过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拓展个人能力,为将来能顺利融入社会而进行的一项价值观念改造和行动计划。 大学生进入高校前很少涉及职业教育,职业意识缺乏,因而有强化职业意识、提高职业认知,做好职业规划的必要性。但调查显示,仅有1%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了认真的职业规划。19%的大学生有过简单的规划,80%的大学生没有规划。问及没有规划的原因,大部分认为,一是写纸上的计划约束了自己的自由,完成不了,二是只要专业成绩合格、顺利毕业了,就能找到工作,有没有职业规划无所谓。很显然,大一新生缺乏大四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压力,轻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最终导致的后果是,少数有职业规划并严格按规划行动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在毕业时能顺利实现自己的求职目标,轻视职业规划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大多重蹈上届毕业生的覆辙。 二、职业发展中的短视性 大学生由于社会经历的缺乏,对职业的了解多来自于父母、亲人、或报纸、网络等媒体介绍,不能真正全面了解职业本身,因而在职业选择中,多被职业的外在性所吸引,如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据调查,影响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收入”和“工作环境”,而对“个人事业成就”和“专业对口”的追求则放在较次要地位。众多大学生愿意放弃薪金一般、专业对口的职业,而选择专业不对口,但薪金高的职业。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个人家庭经济状况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缺乏中长期规划,为追求经济效益、急切改变家庭或个人处境而舍本逐末。殊不知,每种职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短处,如政府事业单位能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但生活沉闷、个人发展空间相对狭小;而生产企业单位虽然劳动强度大,但个人成长迅速,发展潜力巨大等等。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职业的发展变化也在加速,曾经冷门的职业变为了热门,而炙手可热的专业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而出现就业的激烈竞争,开始变冷。因此,职业发展中的短视性,使许多大学生不能理性择业,不能按照所学所长择业,而是跟风走,哪行赚钱入哪行。工作三五个月或一年半载后,见异思迁,频频跳槽。这不仅导致一些行业的人才高消费甚至浪费,也使大学生抑制了自我的发展,为以后的职业生活留下了不稳定的因素。 三、职业理想上的功利性 独立学院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城镇,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在职业目标的选择上,有着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当在问卷中问及“您求职的月收入目标是多少”时,71%的学生选择2000-3000元,20%的学生选择3000-4000元,6%的学生选择4000元以上,3%的学生选择2000元以内。当问及“选择职业时,您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时,其中67%的学生选择“职业收入高”,问及“毕业后您最愿意去的地域”时,55%的学生选择“东部沿海发达城市”,40%的学生选择“中部大中城市”。独立学院大学生在择业时看重经济报酬的倾向不但日益明显,而且大大超越实际薪酬水平。调查中问及“如果你的择业目标没有实现,你将怎么做”时,32%的大学生回答“打工,以后再说”,只有16%的同学回答“调整一下目标高度,先干着,找机会再走”。而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上,独立学院大学生较多地倾向于留在工作环境好的大城市和地理位置好、生活条件优厚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的内心深处,他们理想的择业地点是深圳、广州、上海等一线大城市,但激烈的竞争下,不得不放弃第一线大城市,改为一线周边的二线、三线城市或内地省会城市。当前,大城市对年轻毕业生的吸引力依然巨大,而到边远地区就业和回较闭塞落后生源地就业的大学生是极其不情愿的。有些大学生明知自己在大城市难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但依然决然地要去尝试几年,不能生存了再回生源地,可谓不到黄河心不死。当大学生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时,往往选择了那些能迅速使自己的知识化为金钱的单位,而忽视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工作经验的积累,这种商品化的择业趋向正日益影响着独立学院大学生。 通过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的调查分析,我们看到,许多独立学院大学生在职业规划、职业发展和职业理想上存在着价值观取向的重大误区。如何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在职业规划方面的错误,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1.加强职业规划意识教育、明确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首先,教育工作者应重视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目前,虽然教育部已经明确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高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但大多高校仅将它排为选修课或素质教育课,并没有意识到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特别是独立学院,从上到下关注的是招生任务的完成,而不是毕业生就业数量与质量的提高。因而安排担任职业规划课程教学的老师大多是兼职教师或管理人员。学校不重视、教师走过场,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从何谈起? 其次,应强化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教育。独立学院应培训专业的职业规划课程教师,开设专业的职业规划工作坊,通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教学和个案制作,让大学生参与到职业规划的实践过程中去,切身体会到职业规划的意义所在。哈佛商学院曾做过一项抽样调查,问学生十年后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100%的人选择在商场上拥有财富、成就和影响力。但是他们中只有10%的恩写下目标并做了规划。十年后,调查小组追踪发现,那10%为自己订下目标、作好规划的人,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是全部受访者的96%。很多事实证明,不少人由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毫无规划,如大海孤舟、方向不定、目标不明,致使工作毫无建树。历史上很多事业失败者,并不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与能力,主要在于他们没有对职业进行规划,没有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职业目标与发展机会。可见,职业规划对于成就人生事业至关重要。 第三,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应贯穿始终。当前,很多独立学院对大学新生入学时都进行了职业规划教育,但学生是否从思想观念上接受了,是否落实到行动中去了,却无人理睬。因而,要真正实现职业规划教育长期有效,必须有专人跟踪落实,并对大学各个年级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检查指导,实现职业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和持续性。独立学院还可经常性的组织职业规划设计大赛,使职业规划意识深入人心。 2.倡导脚踏实地、勤奋拼搏精神,确定职业规划的长期性 当前社会追名逐利、急功近利之风甚兴,从国家公务员、专家学者到普通民众,都受利益驱使之累。不论是名人还是草根,利用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媒体为赚取大众眼球而作秀者不乏其人。受此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大学生也变得越来越浮躁、轻狂。学业上无心念书,干工作拈轻怕重,求职时这山望着那山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和社会风气影响,普遍缺乏艰苦朴素、勤奋进取精神,因而在职业规划中没有做好长期性、职业发展中没有面对曲折性的思想准备。哈佛大学的爱德华.班菲德(edwant.barfield)博士对美国社会进步动力的研究发现,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有长期时间观念的人。他们在做每天、每周、每月活动规划时,都会用长期的观点去考量。他们会规划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未来计划。他们分配资源或做决策都是基于他们预期自己在几年后的地位而定。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刚刚跨入社会的职场人士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职业规划的长期性,是未来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管做的是哪一行,若想出类拔萃,就一定要有全身心投入三五年的准备。对于独立学院大学生而言,做好长期规划、甚至终生规划,不在乎一时之得失,对未来的个人发展和事业成功至关重要。 3.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在不断追求和超越中享受人生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选择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 俄国的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人生发展的目标是通过职业理想来确立,并最终通过职业理想来实现。职业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参照系的作用,它指导并调整着我们的职业活动。当一个人在工作中偏离了理想目标时,职业理想就会发挥纠偏作用,尤其是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和阻力时,如果没有职业理想的支撑,人就会心灰意冷、丧失斗志。当很多求职者被问到“职业理想”的时候,给出的答案是:月薪过万,或者进入全球500强企业。在这些人看来,理想就是实现某些物质利益,比如钱、名誉或者地位。微软亚洲区总裁李书复的一位同事,在认为自己赚够了钱之后,说了声“拜拜”就去享受他的环球旅行了。当时他才三十多岁。然而几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当初的决定是错的,他不用担心温饱,但并不快乐。因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工作的过程,而不是由它获得的报酬。如果大学生只把自己的职业理想定位在找个“好单位、好工作”上,即便是将来有实现的可能,也不能算是崇高的职业理想,因为,这样的理想一旦实现,他就会不思进取,甚至虚度年华。所以,独立学院大学生在确立职业理想时要考虑到这个前提:高薪并不等于职业理想。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钱,而在于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一些研究告诉我们,那些追求理想的人,在多年以后比那些只追求金钱的人会赚到更多钱。因此,独立学院大学生在确定职业理想是应记住这句话:事业比金钱重要,机会比安稳重要,未来比今天重要。 总之,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淡薄、职业发展短视、职业理想功利,这种倾向占有相当比例。教育者应以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为切入口,教育和帮助帮助大学生及早培养职业规划意识,确立长期的职业发展过程与远大的职业理想,引导大学生立足现实,及时调整择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把个人理想、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利益、民族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高尚的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浅析基于SUPER生涯理论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以浙江林学院为例 [论文关键词]职业决策 职业生涯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整体社会就业形式趋于紧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super的职业生涯理论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各阶段相结合,分析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力图找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生和学校两个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促使大学生毕业人数急剧增长,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过度。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如何更好地实现毕业生就业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毕业生是否能够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做出恰当、有效的决策显得犹为重要。职业决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选择,会影响最终的职业决策。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本文所探讨职业生涯规划特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super是美国著名职业学家,他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大学生时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个人将认真的探索各种可能职业,对自己的能力和天赋进行评估,并根据未来的职业做出相应的教育决策,完成择业及初次就业,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①尝试期((1 5一17岁),个人对需要、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就业机会等因素都有所考虑,并通过幻想、讨论、课外工作等方式进行择业的尝试性选择。②过渡期(18一21岁),个人进人劳动力市场或专门的培训机构,该时期的发展任务是明确一种职业倾向。③试验和初步承诺期(22~25岁),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职业。结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与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可以划分为出现、定向、执行、稳定四个阶段。本文以浙江林学院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专业共300名毕业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253份。 职业生涯的出现阶段主要集中大学一年级,核心任务是适应大学生活、唤醒职业意识和适应专业学习。出现阶段的现状主要从专业选择、专业认知、职业定位及对口专业就业面了解程度四个方面进行衡量。在所调查的253个同学中,70.4%的学生为自主选择专业,在这70.4%学生当中,有将近45%的学生对于择业范围没有明确认知;剩下29.6%的学生为非自主选择专业,即由父母做主或学校调剂,在这29.6%的学生当中,对于择业范围没有明确认知的比例高达60%,明显高于自己选择专业的学生。从这里可以看出,自主选择专业的学生职业意识觉醒得比较早。关于专业认知方面,约83.4%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定认知,但程度也仅为“了解”。 定向阶段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时间上处于大学二、三年级,核心任务是了解个人兴趣、爱好,进行职业探索,制定职业目标,考虑专业发展。定向阶段的现状主要从社会实践的执行情况,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学生对于职业技能了解程度三方面进行衡量。在社会实践方面,有42.7%的同学在大二和大三学期参加过实习,“没参加,但有这方面打算的”的占了所有被调查者的52.6%。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自主学习行为的同学,已经工作或实习的比例达高51.5%,没有主动学习行为的同学,这一比例为38.1 %。对于将来从事工作所需技能有清楚认识的同学,其就业比例高达56.1 %,而完全不清楚的同学,其就业比例仅为29.4%执行阶段出现在大学四年级,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搜索求职信息,掌握求职技能,进行职业选择。该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包括建立职业价值观,获取就业信息,掌握求职技能进行职业决策。就业执行情况主要通过职业价值观调查,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求职技能的掌握,就业决策的影响因素,目前工作的获取途径及就业情况六个方面进行衡量。据统计显示,择业时学生比较重视的几个问题依先后次序分别为:公司待遇,发展空间,个人兴趣,工作地点,专业对口。学生签约时对这几个问题的重视程度有所改变,排序为:公司待遇,发展空间,工作地点,个人兴趣,专业对口。在被调查者中,对于第一份职业执“先实现就业”态度的学生占总数的51.9%。在衡量职业生涯成功标准这一问题上.49%的学生选择了高工资,其次才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各类求职网站及学校网站是大学生获得有效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则是从同学、朋友处得到消息,接下来是在人才市场与报纸上找到信息。在求职过程中,自主意识对职业决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和朋友的意见也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稳定阶段一般出现在学生即将离校时期,通常指达成就业协议后,适应工作,寻求职业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包括签订就业协议,熟悉工作及寻找更好发展等 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职业生涯规划不足:专业选择及学业规划意识不足。学生在人学之后一至两年的时间内,对专业发展方向都没有明确的概念。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对于职业技能要求也不甚了解。大学三年级是职业生涯教育的“黄金阶段”,而学校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不足之处,未能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择业观。 就业指导工作巫待完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缺乏科学的决策指导。大学生面临就业、求职困难时,辅助渠道单一,除了独立解决外,一般求助于同辈群体及家长,相比而言,老师的影响力较为微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软件不足,缺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难以保证工作质量。学生在就业选择上缺乏引导,对于应聘岗位了解不足,在面试技巧方面也缺乏相应指导 就业指导观念上的落后:目前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大部分仍然采用的是一种就事论事的方式。这种纯粹的就业指导,更加关注的是解决学生在求职时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因而更多的指导往往会围绕求职应聘技巧、就业政策等方面进行,千方百计促成毕业生找到工作。这种就业指导只能称作是“毕业生就业指导”,是就业指导的最低层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个复杂的系统,存在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职场等。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无疑是大学生自己。而学校的任务之一是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尤其是指导他们顺利的向职场过渡。本文从学生和学校的角度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完成社会化,顺利地走向职场。 学生要发挥主动性,挖掘自身潜能,学会为自己负责。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和家长、老师多交流,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平台。 学校应该及早转变观念,变“毕业生就业指导”为“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开设相关课程,多举办讲座、活动,培养正确的择业观,提升就业竞争力,增设相关咨询机构,指导各阶段、不同需求的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并努力完善其功能。根据毕业生专业和个性特征提供详细的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人力资源与大学生职业规划 一、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一)市场职业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能准确定位最终发展人力资源的目的。目前虽然互联网技术使人力资源信息有了更多的来源,但是这些资源却未能够经过分析综合,并反应给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之中。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二)人力资源严重缺少系统的规划。通常人力资源是在各种企业生产管理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它的规划也需要随着市场对用人需求而做出相应的改变,然而现今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却未能很好的做到这点。 (三)许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实际的经验。目前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只是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缺少实际的管理经验,因此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只是侧重于理论指导,而对于实际的经验,却未能有效地进行指导。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要作用 职业规划对人力资源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 (一)能够促进企业一体化全面建设。通常良好的职业规划可以有效地平衡员工个人目标和企业组织目标,对企业树立长远发展战略目标有着极大的帮助,能够把个人的利益和企业的整体利益有效地联合起来。 (二)能够引进更多的人才。职业规划中包含着企业的文化发展和职业发展,只要规划中有亮点,就会使更多的人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人才。 (三)有利于使企业中的人才有更高的才能发挥。大学生职业规划是按照自身的目标实事求是而制定的,因此它能使大学生在企业管理中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点,大大开发了员工的工作潜能,从而也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四)可以留住企业的人才。职业规划都是大学生自己结合实际能力和希望而定的,故而可以增加工作满意感,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也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人力资源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影响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职业规划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会受到人力资源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人力资源是一切劳动市场资源分析的总体,它包括所有的市场职业需求方式以及未来发展信息。因此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分析和探讨,可以让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具有可行性、适应性、适时性、连续性,这样就会使其规划的更加合理有效,也有利于大学生对职业目标的实现。 (二)不利影响。人力资源是对市场劳动职位需求信息的综合体,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而大学生职业规划则具有个体性和独立性,因此它会对部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带来负面的影响。例如许多的大学生在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时,就会直接参考目前的人力资源需求,而不是直接去用人市场了解,依靠人力资源理论来制定计划,失去了自我的主见。这样就会对市场的用人带来畸形发展,出现“一些热门职位供过于求,一些冷门职位供少于求”的现状。这都是不利于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 四、有效改善不利影响的主要措施 现阶段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使得人力资源有了更快、更深的发展和研究,而职业规划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显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通过找到关键的问题,制定出解决对策,才可以减少这种负面的影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例如大学生在制定职业规划时,不仅需要考虑到人力资源的要求,而且还要考虑到社会当前的实际需求,要避免规划失效的现象发生。另外也可以通过不断地完善人力资源和职业规划协调发展体系,来消除那些不合理的指导。除此之外,还要对职业生涯规划和人力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不仅有助于大学身做出一个合理有效的职业规划,而且还会使其整个研究和探讨体系变得更加完善和合理。 五、结束语 合理的职业规划不仅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是有效解决就业压力的有效措施。若当代大学生要想学有所成,未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就得对自身的职业规划有一个比较好的认识和制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对人力资源理论和实际作用进行有机的结合研究,而且还要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这样才会使人力资源和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得到更合理的发展。 作者:程庆萍单位: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大学生职业规划革新思考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所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含义上,我们可知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过程,也就是说需要时间作为规划的标度和载体。在此过程之中,大学生需要分四个维度进行规划,即学习规划、职业规划、爱情规划和生活规划等。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关系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从狭义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来看,此阶段主要是职业的准备期,主要目的在于为未来的就业和事业发展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与心理准备。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 1.相对稳定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人生的一次经历,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演进的过程。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是大学生确立人生、追求理想的一个重要航标。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既是学校与社会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视,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较早地树立就业思维,可以让学生在就业思维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参与实践活动。由此可见,职业生涯规划的确立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需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谓稳定性,是指在一段时间之内相对的稳定,即不能够随便地更改。这一方面是由职业的相对稳定性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职业生涯的指导性决定的。这使得职业生涯规划在某个时期内稳定,而不能随性改变,否则会导致目标的盲从和缺失。当然,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具有局限性、限时{生、主观性以及片面性,“计划赶不上变化”,因此也需要及时地更新、不断地完善。 2.实事求是的原则。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愿望盲目地、多条款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而是要从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出发,对自己的业务素质、情绪情感、性格特征进行科学而客观的评价后,再结合自己的专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实事求是的规划。这样既可以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对于未来发展的畅想,也可以减少其进入迷途的概率。反之,则有可能使大学生的职业规则变成空想,进而使大学生的事业毫无进展,生活也会变得杂乱无章、毫无目标可言。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策略 基于如上关于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与原则的阐述可知,当前时期下高校必须加强教育教学改革,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大学毕业生,才能够使得大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 (一)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要载体,加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下面主要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例,对职业生涯规划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进行阐述。 1.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提高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中。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就业技能及职业道德知识传授的同时,应采取各种可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前认识和了解就业相关的问题。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要提高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更应该将目光定位在学生长远的职业生涯。这种教育理念,符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适应时代的发展。当学生感受到学校是站在他们的角度,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就会主动地去接受和学习各项相关的知识,从而可以有效地带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2.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针对当前部分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制定上存在随意性较强的情况,今后高校应积极努力,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明确其教学目标,即兼顾学生短期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长远的职业生涯过程;在教学方式上,摒弃传统的单纯理论知识的灌输形式,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社会调查、到特定岗位实习等,让他们从实践活动中真正感受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明确、新颖,抓住大学生的心理,这样才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实践化的职业训练,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1.拓展实训基地,营造仿真环境。根据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建立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基地,也可以借力于学校或者其他社会机构进行在校大学生职前训练,进行真实情景的模拟式训练。同时,还可以以此为基本载体开展相应的活动,进而加强大学生对于各个职业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质量意识以及吃苦耐劳素质的培养。通过大量的职业训练,可以使大学生进人社会的适应期大大缩短,并以此为主要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未来职业生涯的体验和预演,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吃苦耐劳意识以及职业角色,以缩短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期,加速社会化进程,尽快养成一定的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具体的职业训练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训练与实习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其职业素养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则可以加深其对大学生自身专业的理解与领悟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其社会经验的积累也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实践实习,培养职业技能。大学生可以通过专业实践和实习的机会,及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进一步细化自己的职业定位。此外。社会实践和实习不仅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技能和社会经验,还能使他们尽早地接触和学习职场规则,通过生涯人物访谈等形式与职场人士进行交流和学习,有助于培养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三、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其发展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阻碍,这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大难题。对此,高校一定要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以培养出更优秀、社会更需要的大学毕业生。因此,当前时期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当前时期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大学生适应今后的职业埋下伏笔;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能够使大学生尽早地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能够使其找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并能在毕业之后尽快地走上工作岗位。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 职业规划是一个概念与名词,可它的实现却是一个五年、十年或者更长久的阶段性的部署。我认为职业规划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的设计,这对于我们职院学生以及其它教育内部学生,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为此,有必要对未来的职业设计给予高度重视并作进一步研究。 一、大学生活的重新定位 长期以来,鄙薄职院教育的观念一直未得到根本性的改观,这固然与中国历史发展中“重知轻技”的文化渊源有关,但如今随着职院的全面发展,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改善,都为重新认识职业技术学院的地位提供了可能。 1、认清就业形式 当前社会竞争的范围空前扩张,其广度、深度和激烈程度前所未有。面向基层就业,主要是对竞争者的学历,对资源的获取、利用、以及增值的考核。现如今大学生学历的来源选拔采用单一的纸笔测验,这种测试只关注那些以纸笔测验能测得的部分能力。学历是就业的必备条件-固然重要,但学历并不等于能力。职院学校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我们可以在纸笔无法测出的其它能力方面寻求发展,如动手操作能力、学习生活规则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我们必须要认清就业形势,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拓展职业空间 大学教育是多元教育中的一种,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特点和定位,不能盲目与人相争源,应各取所需;不能盲目从于普通教育的做法,应扬长避短。要发挥自身优势,可致力于开发那些在普通教育中被漠视处置或尚未发现的智力,了解和把握自身的智力发展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开发出适合大学生的教学策略,使每个有才能的人都能够各得其所,在各自的领域里能够取得进步。 拓展职业空间对大学生的就业是很有必要的。关键是我们要重新定位,积极的寻求符合自己的发展机会,成为社会生活倡导的全面人才。 二、人才资源的建设 人既是竞争的主体,又是利用物质、资源、信息、市场等其他资源并使其增值的关键性资源。人生的目的决定了人生的价值,成才的道路只是人生价值的一部分。职业规划的每一步都为将来的竞争打下基础。 1、人才资源的重要性 大学生活对人力资源的建设其重要意义在于审视人才资源的多元化,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如何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强的发现,获取和利用人才资源能力。人才对提高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经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人才资源成因的研究,使我们能比对手得到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信息。这些都为将来人才的培养作了一定的准备,以便提高我们的竞争能力,加快社会的发展。 2、未来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 据社会统计:一般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其学校教育获得的知识只有10%可以应用在工作中,其余的都来自社会实践或其它教育学习。由此可见,单凭一张学历证书是不足以称谓人才的。那么我们的社会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呢?首先,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不可缺少,它是抵抗外来困难的最主要力量;其次,要加强职业培训对自身的增值,逐渐提高期望值;此外,良好的心理道德和身体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大学生的未来发展 对未来的设计就是对未来的憧憬或者还未实现的美好事物的设想。理想的实现分为近期和远期理想,要想寻求发展的机会,把理想变成现实,唯有脚塌实地的走下去。 1、构想美丽蓝图 美丽的蓝图是实现理想的一个指导思想。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首当考虑的是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还需要切合发展的全面的细微工作部署。这取决于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符合科学的观念才能够适用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满足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英语是目前最流行的语言,很多进出口商品的文字解说也渐渐被英文更换;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中也是显而易见的、、、、、、做好全面的准备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2、职业理想设计 职业理想规划的实现不单是一张空头支票,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实际行动。就我个人来说,我的职业理想是在企事业单位中有一份中英文互绎工作,职业规划目标如下: 大一时期:了解大学生活,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大二时期:英语四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普通话证书。 大三时期: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生活独立。 大学学业结束以后,希望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很好的服务于我的实际工作;在未来的工作中,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想结合起来。 大学生活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在现实的基础上,我们要学会迎接挑战,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每一件事,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以百倍的努力和坚定的决心为理想而奋斗。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高校社会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分析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新时期开展高校社会实践的必要性;职业规划教育要求高校开展社会实践;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等进行讲述。包括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依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依据、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认识自己、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定位、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职业选择、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制定可行的措施等。具体材料请见: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代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及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促进其职业规划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开展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分析了职业规划教育对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以及实践活动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社会实践职业规划大学生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用人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就业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计划机制转向了市场机制。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从书本上获取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资源,而且还必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真实的了解社会,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因此,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有意义的。 一、新时期开展高校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新时期高校社会实践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可以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进行阐发: 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发展规模及大工业生产的内在要求出发,创造性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创立了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个人智力和体力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发展。第二,人的发展还包括人在精神方面和道德方面的正常发展,其核心是人的体力与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运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最完美的形式。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遵循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必然规律,适应了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 另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依据: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校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三个,即课堂教学、科学研究训练、社会实践活动。这三者共同配合相互补充,同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起作用。课堂教学是学校培养人才最基本的途径是实现德、智、体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它不紧对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有重要作用,而且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自己,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途径。 二、职业规划教育要求高校开展社会实践 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分为二个层次:一是建立职业意识、理念和培养职业能力;二是找到合法的职业,从学生转为职业人;三是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做到人职匹配以实现其长远的职业发展。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中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目的只是要使大学生能够找到工作。这种职业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职业意识、理念、职业匹配则很少涉及,而且也很少重视能力的培养。所以,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要针对大学阶段职业准备期的特点来进行。首先是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使之能站在较高的角度筹划自己的人生目标,能在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的基础上,科学树立目标,运用适当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培养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素质。其次才是以实现人职匹配为目标的职业规划教育。也就是要指导大学生个体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使其在对决定其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社会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自身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等的测评和分析,确定最优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教育,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了解自己,了解职业现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因此,职业规划更离不开高校社会实践活动。 三、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职业规划 第一,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认识自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自我评估要求个人遵循“深入”、“客观”两个原则对自己进行全而的剖析:弄清自己为人处世所遵循的价值观念,明确自己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和追求的价值目标;熟悉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剖析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等个人情况,以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在实践中跟老师、同学、同事、朋友等的接触,可以从他人对自己的各种评价中,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更切合实际的判断,并逐渐克服对别人评价的抵触、防卫的心理,也不因他人的评价而无端否定自己,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这种全面的自我认识是职业规划的基本前提。 第二,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定位。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自我定位的作用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而考察:(1)性格和职业匹配。职业规划需要考虑与职业选择相关的性格特征。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对自己的性格有更进一步了解。(2)兴趣和职业的匹配。根据霍兰德的“类型论”,大多数人可以被分为六种人格类型:实用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事务型。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你才能确切的知道你的兴趣类型。(3)能力和职业的匹配。职业选择与人的能力、特长息息相关。能力是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的。所以高校社会实践活动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以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通过自我性格、兴趣、能力等三方而的定位,明白三个问题:我想往哪此方而发展;我能往什么方向发展;我可以往哪此方而发展。 第三,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职业选择。职业选择阶段就是在可供考虑的职业中选择最好的,其主要是进行职业路线的选择和职业自标的设定。选择职业路线应把握四条原则:择己所爱,择己所能,择己所需,并在保证了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追求就业收益最大化即择己所利。要特别注意社会需要,个人兴趣、工作能力和发展机遇的平衡。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在没有进入社会之前对社会职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能够在初步考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职业选择路线,设定比较科学的职业目标。 第四,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制定可行的措施。制定行动措施是落实职业目标的具体环节,主要包括教育、培训、实践等方而的措施。它有两方而的内容,一方面是直接的实施措施,也就是为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需要具体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开发哪些潜能等;另一方面是间接的措施,通过哪些方式和渠道提高自己,也就是为了保障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实现而需要去做的事情。高校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知道自己该在哪些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充实自己,并以实现职业目标为最终目的自觉地参与一些教育和培训活动。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从医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论析职业规划指导 论文关键词:医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规划指导 论文摘要:通过对医药相关专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倾向分析,提出加强对医药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学校应从低年级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和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能够自觉地根据自身的专业和条件自我发展,成为适应社会需求有用人才。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降低期望值”是近几年提倡的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个就业观念,即提醒大学生们不要因为想一步到位而错失很多机会,要”先就业、再择业”。而用人单位则认为应届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包括①期望值过高;②心理不稳定;③耐挫能力差;④不愿踏实做事,好高鹜远。因此,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着力点还应当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素质培养。高校需要将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指导大学生寻找自己的生涯路线,使大学生能够在思想上端正认识,心态上调整平衡,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充分利用大学时光,培养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1医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倾向分析 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各种职业价值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是大学生职业人生的方向标。它表明了一个人通过工作所要追求的理想是什么:为了钱,为了权力,还是为了一种情感关系等等。它支配着人的择业心态、行为以及信念和理解等;支配着职业人生认知、明白事物对自己职业发展的意义以及自我了解、自我定位、自我设计等;同时也为自认为正当的职业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职业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层基础,它形成了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当自身状况和外界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职业价值观也会随之而变。 2006年3月,我们对本校选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1000多名医药类学生进行了不记名调查,通过对薪金水平、团队和谐、工作稳定度、个人影响力,组织的社会地位等五个方面的追求程度调查了解当代医药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的倾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调整心态,积极锻炼,把自己塑造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以求达到社会、学校、个人“三赢”的最佳状态。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1.1当代大学生有进取心,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 在众多择业因素中,学生从更多地考虑收人因素转变为更多地考虑自我实现因素,隐含着把自我价值的实现逐渐统一于贡献社会的可能性。这种由钱本位向自我本位转变的趋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然而,如何引导大学生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促进自我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还有待我们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努力。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个人发展观还停留在目标形式,如何从现实出发,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践去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还处于迷茫状态。因此如何指导大学生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成为高校帮助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首要任务。 1.2对大学毕业后的生活有美好的憧憬,希望找份高薪的工作。 职业价值观是具有阶段性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他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从职业人生来看,大多数人的职业价值观是具有阶段性的,特别是随着某一阶段的自身需求满足后,新的职业价值观也就会随之产生并确定下来。 这样的职业价值观倾向有利于教育,这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提醒教育工作者在指导的同时注重现实教育,在鼓励的同时树立危机感和良性竞争意识。 1.3对团队合作有较好的认识,但对如何实现还很迷茫。 在发展个人才能的同时,学生能够认识到团队协作对工作的完成将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普遍希望能够在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中工作。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种认知,着重引导学生如何从自身出发,学会调节人际关系,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良好的团队环境。 1.4希望工作稳定,有发展,就业期望值偏高。 学生在毕业后,还是希望找一份稳定安逸的工作。就医药类学生的就业方向来看,毕业后能够考上公务员的仅占5%左右,医院对药学人员的需求也在逐渐减少。医学、药学、生物制药的研究人员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调节,医疗改革的实施,大量的医药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可能走向各层次的公司企业等经营流通领域。因此,在大学期间调整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指导学生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多方面发展,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职业方向成为必要。 通过本次职业价值观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基本上能够有较积极的心态,但由于对专业和行业缺乏了解,普遍对未来感到迷茫。因此,如果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职业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就业竞争力,势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和完善职业规划指导教学的对策 个人的职业价值观虽然具有相对稳定性,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发生一定的变化。作为高校教育者和就业指导人员,要促使学校培养的“产品”个体能够适应社会市场的需要,我们应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充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成为形势的迫切需要。 2.1在教育形式上,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和辅助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2.1.1充分调研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必须具有针对性才有效果,而作为职业指导课程,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大量的学生提供方向性的指导。随着职业分类的细化,职业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社会越来越需要一专多能的人才。因此职业指导教师不仅要熟悉专业的行业市场发展,掌握职业发展脉络,而且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倾向要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课前的调查和调研是必不可少的,而职业价值观倾向分析则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教学方向。在教学的同时,应建立健全职业指导咨询机构,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和跟踪辅导等服务。 2.1.2共性与个性相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因此在课程教学之余,还应该辅以专家讲座,职业指导咨询、网络论坛,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使学生对职业发展有较明确的认识,进而端正职业价值观,充分利用大学的时间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已实现职业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由个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角色换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分析来进一步端正认识。 2. 2在教育内容上,指导学生调整职业价值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2.1通过职业指导和学生的亲身体验,教育大学生调整和端正的个人职业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通过现场观摩和情境演绎,强化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就业环境和市场竞争的严峻,加强自主意识,逐步形成适合个人发展的实施措施,找到职业目标实现的可行性途径。 2. 2. 2职业道德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相结合。依据当前医药行业整风形式以及出现的违反医药行业法规的事件,对学生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和行业法规教育以及诚信道德教育,使学生能够尽早的认识到医药人员职业道德,进一步明确自己身为医药人员的使命感。 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够使学生进一步调整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使自己的职业追求与社会建设的发展和需求相一致,不仅能够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主动地面对学习生活,积累自身的资本,参与到社会竞争中,适应医药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回报社会对大学生的培养。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医药行业作为朝阳产业,其发展趋势良好,医药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仍在扩大。因此作为医药类专业的学生应当将培养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并重,根据个人条件和兴趣尽早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以实现职业目标。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摘要】职业规划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文章结合了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现状,在把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现途径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规划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 近年来随着高校升学率的提高和普及,就业市场呈现大幅度饱和状态,大学生就业及职业规划教育问题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难题。当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问题上存在巨大不足,尤其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影响了职业规划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有效融合,增强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缺失现状 (1)缺乏对职业规划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文化知识和实践能力是检验大学生优秀程度的重要指标,但是如何规划和管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关系到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效率,也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的。很多高校迫于近几年“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只在教学质量上引进人才,提高学校知名度,追求就业率和签约率的提升,在职业规划教育上并没有组织系统的课程和师资力量,导致高校职业规划教育流于形式,直接影响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2)缺乏科学有效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我国高校职业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因此很多教育方法都是沿用西方国家的职业规划指导,针对性不强,还未形成有效的规模和课程体系。主要表现在:其一,相关大学生职业规划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和薄弱,多引进西方理论但缺乏深入系统地消化吸收,且缺少针对实际专业的理论创新;其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机构建设不完善。目前很多高校中缺乏职业规划教育的专员、疏于完整的学科建设,单纯地把其安排为一门公共课,教育者更是疲于追求就业率而无法顾及职业规划教育;其三,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系统性和协调性较差,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借鉴不到位,不善于取长补短,各位所用。 (3)缺乏对职业规划教育的长期指导。我国全方位实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氛围不浓厚,而且在职业规划教育上有阶段性缺失,没有系统性的教育。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不是一个短期行为,需要帮助大学生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自觉提高职业竞争意识和职业就业素质,形成各自的竞争优势。因此在实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作用,使得教育融会贯通于大学生职业走向的全程,发挥教育的时效性,指导大学生顺利走上各个就业岗位。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 (1)适应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职业规划教育中发挥独特的引导功能,根据学生的各自特长,按照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要制定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大学生更快更好的就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客观地认识自我、分析环境,有针对性地制订专业学习和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并积极参加各种相关的社会实践和学习培训,从而科学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和人生道路,为将来顺利就业做必要的准备。 (2)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当代中国不同思想文化的融合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势,为满足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教育理念和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向现实的回归。把大学生职业规划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贴近学生、立足实际、适应形势。 (3)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人生的发展主要是通过职业发展来实现的,职业规划规划教育是长期的、动态的、多层面的。目前大学生中普遍缺乏职业目标,导致大学生活缺乏方向和动力,形成很多思想问题。这就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在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同时,做好思想引导,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如职业素养、法律道德、心理素质等。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化发展的过程,二者有效结合,使得教育目标更加明晰、具体。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途径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主动性的激发。大学生职业规划归根到底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高校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激发大学生对于自身职业规划的主动性、调动其在这方面的积极性尤为重要。当前大学生以“90”后为主体,在就业选择上往往对于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要求较高,而没有依据自身专业特色去合理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导致频频“落马”,因而丧失了对于正确择业的方向感与积极性。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通过思想灌输等方式端正大学生择业就业观,激发其主动学习职业规划教育,提高教育的效率。 (2)加强高校职业规划教育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学校应该建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机构,配备专门负责此模块的职业人员开展和统筹日常工作。根据不同年级段及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安排和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时常记录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职业测评报告,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及时调整自身的职业规划。其次,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授课上,应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掌握好课堂教育这个阵地。在课程安排上,应该注重系统完整的理论教育,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建立一支职业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为一体的教育队伍,更好地实现两者的充分融合,发挥各自优势。此外,各高校应该针对本校专业特色和区域特点,开发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程教材,丰富课堂趣味性,增加应用模块开发,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参悟自身职业规划理念。总之,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实施应致力于建立完整且针对性较强的高校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更加灵活实效地开展课程教学。 (3)加强实践活动中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人类的一切精神活动都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因此,实践也是检验和锻炼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实效性的立足点,同时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通过举办职业实习与训练、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就业形势调研等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就业现状及职业规划必要性的认同感,进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进一步引导其做好更完善的职业规划。一方面,这些职业规划相关性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加校园活动的丰富性,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及素质;另一方面,这些活动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和优化的平台,加强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潜移默化地帮助在校学生适应社会工作大环境,为将来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社会思想及实践基础。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职业环境与财经类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调查研究 【摘要】在近几年的社会环境中,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大学生就是话题的中心,就业取向是大学生人生选择中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本论文主要对财经类职业环境进行简单的研究,并从大学生角度、学校角度和社会角度对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职业环境 财经类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前言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已经是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都进入低迷期,提高就业问题就成为了各个国家中的重点。自从我国高校开始进行扩招之后,每年的各类毕业生不断增加,社会中的需求严重不足,大学生就业形式复杂,所以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就成了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为了使这个问题能够解决,更加合理的进行人力资源分配,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非常必要。我国的大部分高校都以经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导课程,但相比于国外来说,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还是比较落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改善。 一、财经类职业环境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财经类的专业人才需求量还是很大,虽然目前应届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困难,但是对于财经类专业来说职业环境依然比较好,在各职业中,财经类的招聘需求量依然是前几位,根据调查表明,社会中对与财经类的毕业生接受意愿还是很大,有百分之九十的企业可以有长期需要。目前财经类职业环境的优势还有很多: (一)财经类专业就业方向比较广 目前我国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合资企业、或者中小型民营企业对于财经类毕业生的需要还是很多,而且行业结构的变化影响也很少。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经类的就业渠道也越来越多。比如有很多财经类的报纸杂志周刊等都不断出现,很多非专业性的综合报社都需要对财经做很多文章,这就需要大量的财经记者或者财经编辑,这就为毕业生又提供了很多就业空间,而且很多学校和培训机构也十分需要工作人员。 (二)市场需求量大,发展稳定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财经市场中对于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一直都很高,在职业市场的需求中可以占据前三名,而且有很多专家分析在以后的财经市场中,还有很多专业有发展空间,所以相对于其他的专业,财经类的职业环境还是非常好的,毕业生能得到稳定的发展。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问题 虽然目前财经行业的职业环境相对良好,但是对于但学生来说,这也并不代表财经类毕业生就能在非常容易的就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目前我国财经类毕业生的知识体系还是不够丰富,缺乏社会经验,对于就业信息的获取也没有特定的渠道,只是简单的在网上看看招聘,道听途说。目前大学生中的独生子女比较多,有严重的啃老思想,对于就业的意识也很薄弱。根据对全国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有百分之六十三的财经类大学生对自己日后的就业类型有模糊的方向。有明确规划的大学生仅有百分之二十三,百分之十二的大学生表示目前还没有考虑过就业问题。在调查过程中,很多被调查的大学生对与日后的职业生涯都没有太多考虑。百分之五十五的学生对职业只有模糊的概念和想法;百分之二十的同学表示对毕业之后感到迷茫,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同学对于未来职业有二到六年的职业规划。而且目前很多毕业生都是从家里到学校里,两点一线,对于社会经验还是很匮乏。很多大学生知识利用假期进行短暂的打工,对于日后的就业问题和生活压力没有准确的认识。简单的以为毕业之后就能找到工作,没有就业的危机意识。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目的不清楚,在大学期间知识混时间得到文凭,不为日后的工作努力学习。 在学校方面,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导还是不到位,教师一般都是使用学校干部或者辅导员,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职业生涯培训,对于教学来说起不到好的效果。同时,在职业生涯教导中,学校的硬件不够,教学方法单一,大部分都是集体进行讲述,只是单纯的教导理论知识,在实际的实践应用中很少,这种敷衍的教学方式让很多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参与到社会中的关键,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我们的职业能否顺利的进行,能否愉快的工作。所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自己的职业观念,提高自己的规划能力,养成终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这样才能在满意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在大学生本身来说,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职业意识,并对自己的目标进行激烈。如果有高目标就要努力克服过程中的困难,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向自己的目标努力。不断鞭策自己,让规划成为现实。在大学学习期间,要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明白自己的缺点,了解自己的性格,并且对相关的职业信息进行了解,明白日后的射虎需要和自我的发展方向。对于财经类的各方面知识都进行学习辅修,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对于学校而言,可以组织大学生多进行职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能有正确的就业理念,增加社会经验,对于日后能够分配职业资源打好基础。 在社会方面,要继续发展财经行业,让大学生能有更多的工作岗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另外,在教育制度方面要持续进行发展建设。按照社会中的实际需要来设立学科、专业,控制好专业的人数,避免毕业生过于“拥挤”,就业困难的情况出现。另外,要让大学生的就业市场更加规范化,提高大学生的培训和保障,让大学生的发展更加优化。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高校就业指导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严峻,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问题就是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对现阶段高校就业指导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高校就业指导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进行规范和完善,从而保障大学生能够更好面对就业。 随着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的改革,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现阶段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1]。现在虽然很多高校意识到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很多高校都开展了正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是还是存在重视力度不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到位等问题[2],目前很多大学生也存在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和意识,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等问题[3]。针对高校就业指导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规范和完善,从而保障大学生能够更好面对就业。 2 高校就业指导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 随着人们对大学生有效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的不断认识,高校也开始越来越关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许多高校都开始把建设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体系作为整个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来抓,高校的职业指导服务工作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许多高校在安排职业规划相关的课程除外,还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学生更加了解社会需求,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帮助大学生找到正真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4]。可是现阶段高校就业指导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学生缺乏科学的自我认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大学生职业判断力不足等。 大学生缺乏科学的自我认识。大学生科学客观的自我认识是开始职业规划的前提,只有深入的了解自己,正确的认识自己,客观的评价自己,才能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明白自己的优势和缺点,这样才能让大学生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现阶段虽然许多高校都开展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教育,可是大学生在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时候还没有形成自觉的氛围,而且很多学生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训练,导致他们不能准确的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缺乏自我认识,在毕业前丝毫没考虑过未来的职业选择,在此种状况下的职业生涯规划必然会存在问题。 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重视不够。大学时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很多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专门开展了针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课程,可是很多学生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上课时不认真听课或者直接逃课,这导致学生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对自身的职业规划也不认真对待。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下,就业和薪资已成为了学生的首要目标,至于专业是否对口,职业是否符合自身兴趣已成为了大学生在就业后在会考虑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因为专业不熟或者对工作不感兴趣而出现的频繁跳槽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就是大学生没有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正确的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对自身的就业有很好的定位,并积极的指导学生朝规划去奋斗,为自己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而做好充足的准备,并且选择适合自己和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这样才能保证将来职业选择的正确性,保证就业后工作的稳定性。 大学生职业判断力不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的需要大学生对自我的全面定位,对职业的知识储备的完善,职业所需的能力的培养,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等。可是现阶段存在着很多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能力存在不准确的判断,在进行职业定位的时候过于理想化,甚至不符合实际。这主要也是因为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对职业规划的认知不足,导致他们对于社会上职业环境的认识和了解过于片面化,不了解社会真正的需求,不了解职业市场上到底有多少可供选择的职业和职业方向。大学生对相关职业没有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就很难了解各个分类以及各个职业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不能正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3 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措施 学校要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的提升是大学生职业规划实践的内驱力,只有加强大学生省职业规划意识,才能够指导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学校要做好职业规划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师资配备等,加强职业规划教育的舆论引导和宣传,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络手段,职业规划经理人的讲座、演讲,职业规划相关比赛,职业规划现场活动等形式进行职业规划的宣传和指导,积极的传播职业规划的内涵、意义、作用等,营造好职业规划教育的良好环境,从而不断的增强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认识,让他们了解大学生接受职业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他们在职业规划内容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不断的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培养。 学校要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了解社会环境和深化自我认识,通过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认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未来进行职业选择时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学校在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不断要安排职业规划相关的课程指导学生学习,增加他们理论知识的积累;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公司实习、寒暑假社会实践、参观学习等活动,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职业,让他们对外部的职业环境有全面、客观的认识,从而让学生能够积累经验,了解自己的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并及时的进行调整和补充,保证未来更好更好的适应社会。 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或者就业的成功,就需要对自己进行的职业规划时全面的考虑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优缺点等方面的内容,每个大学生都应该认识到自身所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从而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同时,还要不断培养自己的洞察力,对学校和社会的环境要有准确的判断和分析,充分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保障自己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对周围的社会环境可能的发展态势和自己所处的位置进行正确的评估,这样才能在未来职业选择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农村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摘 要: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促进大学生对自我的正确了解和认识,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进行确定,使自我的价值得到真正的实现。而对于农村大学生而言,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对农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职业生涯;农村大学生;原因;意义;策略 在当今社会的生活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促进社会公平、关注弱势群体。在大学校园中,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由于来源于农村,他们家境窘迫、经济条件拮据,而其中有一部分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属于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做好农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其顺利地就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据相关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农村大学生表示毕业后不愿意回家乡工作,认为家乡发展空间小,而在一二线城市,由于激烈的竞争压力,又不容易找到工作。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元城乡结构发展的不平衡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一直存在,导致我国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和我国区域之间的差距一直存在。大中城市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相对优越,而一些优质的公共资源,如医疗卫生、优质教育、财富、机遇等,都在为数不多的少数特大型城市中汇集。由于在大城市就读,很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已经习惯了都市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所以向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涌入,使这些城市大学生一直供过于求。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农村大学生不得不选择那些不具备较高的稳定性、技能要求低、薪酬待遇低、门槛较低的服务类和技术类工作,还有一些农村大学生,毕业后一直处于失业或者是半失业状态。因此,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地区差异。 2.未能及时改变就业观念 (1)农村地区有很少的就业机会,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更是寥寥无几。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基层,往往存在着显著的人力资本竞争,办事需要依靠关系和人情。 (2)在农村,大学生在校时候所学到的专业找不到就业市场。特别是冷门专业,一般都是在大城市才有需求。 (3)若回到农村就业,农村大学生往往会承受一定的舆论压力。传统的中国家庭,一般都崇尚学历,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使他们对大学毕业的子女所抱有的希望往往是不切实际。一些毕业后回到农村的大学生,需要承受来自邻居、亲戚和家庭等各个方面的舆论压力。同时会和周围没上大学的同龄人的婚姻、生活、经济和工作状况进行对比,这种舆论的心理暗示会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正是在这种社会现实的映衬下,很多农村大学生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往往会选择在城市奋斗,并由此忍受目前的艰难生活和低微收入。 3.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 由于农村大学生有相对薄弱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这样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会处于一种劣势地位。调查数据显示,很多农村大学生认为良好的社会关系在就业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他们因为缺乏牢固的根基和人脉关系,所以无法保证顺利就业。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就业市场,所以在就业过程中,社会关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就业过程中,忽视个人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大学生无论是社会关系网络,还是家庭背景方面,相比于城市大学生,普遍处于劣势。 二、农村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很多农村大学生在毕业四五年之后,还没有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相比,在整体的就业素质上处于劣势。主要表现在欠缺自信,不具备广阔的知识和视野,同时在个人的技能、知识和才干等方面的匮乏。社会的发展使现代企业对求职者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帮助农村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促进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职业以及自己所学的专业,并通过不断地认知反馈,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在职业目标的指引下,能够对职业技能和社会经验快速地积累,有利于毕业之后奋斗期的缩短,以更快地融入到社会中去。因此,对农村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对农村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1.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改变就业观念 到大城市接受高等教育时,农村大学生就怀揣着成就一番事业的梦想,但由于要经历很长的缓冲期,才可转变就业观念,又因为社会对大学生的定位极高,使他们对自身的期望值极高,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大学生就业与方方面面的因素有关,如宏观环境、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在诸多因素之中,由于大学生无法改变宏观环境,所以只能顺势而为。大学生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逐步地积累和改善社会资本,而农村大学生完全可以在大学四年里,通过自我规划,有步骤地提高人力资本。所以对农村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构建社会资本网络,使其人力资本得到提升,对社会更好地了解和适应,同时也是对自身的生活进行掌控的重要手段。 2.内化精神生活和城市的价值观 为了求学,来到城市生活的农村大学生,面对城市生活的环境,他们会觉得有一种巨大的反差。由此,他们会产生心理上的矛盾和思想上的困惑。主要体现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对于这些问题,农村大学生应有深刻的认识,需通过认真观察、广泛阅读,积极参加校园各项文化活动,以增进了解,更好地认知城市生活的模式。并相应地调节自我,将原有的一些生活方式和观念尽快更新。通过对城市中各种模式和规范的学习,对城市的价值观和精神生活进行内化,在新的生活和环境中更好地适应,以顺利地度过大学阶段。 3.树立职业目标、进行职业认知和自我认知 和同时期的城市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时期,无论是职业生涯准备阶段、职业生涯探索阶段和职业生涯定向阶段,其所接受的教育,均不同程度地比城市大学生落后。对于这一不足,农村大学生应充分认知,并在大学阶段,对自己的职业目标进行确定。具体实施的方法是:对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通过职业测评软件的测试,对自己的职业倾向、性格、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等更好地了解。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往届学生就业情况充分了解,同时对照职业环境中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明确岗位目标,寻找差距,迅速完成职业认知。 四、结论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使其对自我正确了解和认识。农村大学生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立足于现实条件,结合自身特点,对职业生涯目标进行确定。只有调整好客观条件与自身的融洽度,才能趋利避害,增强自我应对竞争的能力。 (作者单位:文华学院)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从提升市场竞争力角度看大学生职业规划 摘 要 大学生职业规划在当下不能脱离市场竞争情况而独立存在,需要充分关注市场的人才需求、综合实力竞争状态、市场规律等情况做全面考虑。职业规划要充分考虑自身对职业的需求以及市场的现实情况,让职业规划科学合理,提升职业远期发展效果。 关键词 市场竞争力 大学生职业规划 就业率 当下大学生毕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人才市场对学生的竞争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文凭理论条件,更多的需要学生技能操作水平的保证。因此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要充分的考虑市场环境,以市场为导向来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全面分析大学生竞争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而后做针对性的规划措施。 1 市场职业竞争环境分析 1.1 企业对人才需求 当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局限在理论文凭,更多的需要学生有实际的工作经验与技能。一般企业会更加倾向于选择有专业大型单位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这样可以有效的为企业自身省却人力培养成本,人才可以快速的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帮助企业进行正常的运转管理。当然,在大型企业中,由于求职者较多,竞争更强,企业为了对人才进一步的筛选,会将人才的文凭与就业经验做进一步的提升,甚至部分企业采取非重点大学毕业及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也不予录用的潜规则。由此,导致了大学生在市场中的就业环境更加恶劣,需要与众多的前辈进行竞争。而在专业技能上,大学生与其他经验丰富的往届大学生相比缺乏有效的竞争力,在薪资水平和岗位选择上较为局限,甚至需要进一步的放低身段去忍受较长时间的沉淀期。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除了在技能和理论文凭要求上,同时对人才的综合素养较为看中,例如,不同的岗位对个人气质形象、沟通表达能力、情商、团队合作能力与交际能力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需要不断的丰富个人的综合素养,提升在企业的生存能力。企业对人才也实行试用期制度,个人如果无法有效的在企业中发展生存,则会面临辞退。这种淘汰机制并不同于过去传统的安定就业环境,即便在企业中工作数年,也会因为自身能力不足以满足企业需求而遭受到淘汰。因此在职业规划中,不可能呆板的要求企业对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负责,更多的需要大学生自身合理规划职业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与市场适应力。 除了正规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在不规范的企业中,还存在剥削人才资源的现象。部分企业会固定的选择核心团队成员,频繁的更换试用期员工。甚至出现试用期满就辞退员工,同时不断的引入新员工,以较低的试用期薪资来利用人才。同时部分企业会因为市场人才竞争激烈而导致就业歧视,如部分岗位只招收男员工,或者只招收未婚未育者,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承担女性职工的孕育期假期等问题。而面对这些企业招生的潜规则,大学生更多的是无力应对与申辩,企业会以各种理由来搪塞大学生,让大学生无法有效地保护自身权益。而更多的大学生为了谋求自身的工作经验和保证就业率,不得不屈就于企业的恶劣条件。 1.2 市场人才之间的竞争 市场环境下,中国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从而形成了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由于环境的恶劣,从而导致部分恶性竞争的问题发生。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庞大,毕业生为了提升自身就业率,往往会放低薪资待遇标准来达到谋求企业岗位的结果。同时企业也看中了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状态,会有意压低学生的薪资待遇。如果学生选择异地就业,那么就面临着较高的生存压力,个人的住房、饮食和其他生活必须项目都需要计算成本,而如果属于与家人同住的本地就业则相对轻松,甚至会因此产生本地生压低薪资待遇水平形成毕业生之间的恶性竞争。而异地生可能更需要在薪资上有较高的需求,同时需要企业能够提供住宿与饮食基本福利,进而也加大了异地人员的就业压力,缩减了就业范围。 1.3 职业信息不对称 大学生在就业中,也存在职业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很多学生无法有效的找到适合自身的职业信息渠道,从而无法有效的发出求职意愿进入到企业的招聘环节,甚至很多就业机会因为时机抓取不当而错失。特别是大型企业招聘中,其招聘渠道更加规范化,但是其的渠道又更为狭窄,不会广泛的对外告知,因此大学生在寻找信息时会存在难以发现的情况。甚至很多就业信息会在非常偏僻的信息渠道刊登,如果没有内部消息,大学生很难获取到应聘机会。同时对于企业的了解,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不全面的。很多口碑较差的企业仍然会在市场环境中受到毕业生的青睐,主要是学生追求其企业规模大或者某些特定的企业优势,从而对企业缺乏深入的了解,进而在就职后遭到不公平待遇,最后以辞职收场,损失了自身的时间与精力,甚至错失了更优质的职业机会。还有部分单位并不直接与学生签订就业合同,通过第三方中介公司签订,企业不承担学生职业相关权益保障,大学生由于对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存在侥幸心理,从而选择相关就业途径。因此,学生应该加大对企业的了解,不可因为急切的就业心理而忽略企业品质的考量。 2 大学生职业规划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方法 2.1 提前进行职业规划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不要等到毕业时才开始制定,应该在入校时就应该开始有初步的规划设计。之所以要提前进行,主要是为了提升自身的职业规划准备工作。一般毕业时都会面临着社会经验缺乏的问题,如果能够及早的做职业规划设计,可以有效的投入社会实践中。尽早做职业规划可以对自身专业有清晰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通过业内人士以及前辈经验做参考,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同时联系自身的优势、兴趣来做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在学校时期就应该利用周末或者长假做社会实践的积累,这个经验积累阶段不要过多的考虑金钱利益,更多的需要以社会工作经验积累为目标,从实践工作中提升自身对社会、人、事、物的理解,避免闭门造车或与社会隔绝式的纯理论化学习。 2.2 分析市场需求 职业规划中要提升自身竞争力,首先需要分析市场需求。而这种市场需求需要根据当下以及未来情况做预测,不能仅仅凭借过去的情况做指导。特别是市场对不同专业、岗位人才需求是会因时展而变化的,因此要对市场形势做准确判断。需要通过目标企业的招聘要求做了解,了解职业对个人学历、技能水平、综合能力素养的各方面要求,从而再进行针对性的自我完善。如果企业需要社会经验,就提早进行经验的积累;如果职业发展方向需要对学历和研究有要求,就需要在专业上提升学历水平,考虑自身是否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的进修,同时学历提升的方式也可以选择在读与全日制学习,具体情况可以综合考虑自身经济、精力情况来选择;如果岗位需要个人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那么就需要在学校期间训练自身的语言沟通技巧等,积极参加相关活动,提升自身沟通能力的实际锻炼机会,同时涉猎更多的沟通能力与广泛的社会知识书籍,积累多方面的知识和开阔眼界,多浏览新闻资料,对社会、专业有更多的了解与沉淀,从而才能在沟通上具有可操作性;如果企业看中团队协调能力,那么就需要个人多参加团体活动,并积极的在团体活动中承担主要管理角色,让自身在团队中充分的锻炼人际与事物的协调能力。不要盲目的通过低价竞争来迎合市场环境,更多的需要提升自身综合实力,让企业认可实力而接纳本人,而不是仅仅因为廉价的劳动力而勉强接受。自身只有具有市场需要的职业能力,才能有较强的职业掌控能力。同时对于市场信息要接收及时,且接收渠道规范的信息,避免市场竞争中负面情绪或者负面消息对自身职业规划造成的干扰。在职业规划信息收集中,不要过多的去听取失败者的抱怨或者负面情绪,要保证信息的客观性,从而针对自身情况做有效的对应调整。 2.3 调整自我心态 对于大学生而言,很多学生由于自身高学历或者其他优越感而无法放低身段进行基层的工作。大学生会因薪资低、工作辛苦、福利待遇差、休假少等问题而对职业挑三拣四,而并不会清楚的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对于社会经验尚浅与技术能力薄弱的大学生而言,更需要调整心态,以积累社会经验为主,而不应该对工作有过多的挑剔,要发挥吃苦耐劳的品质。特别是刚毕业,初入职场会面临较多的挑战,如果不能摆正学习的心态去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导,那么自身的自尊心或者其他心理障碍会导致自身在职场中无法生存。工作需要考虑自身兴趣,但是工作不可能完全的符合自身全部的需求,要抓主要目的,对次要问题进行适当的妥协。在职业规划中不要过多的受社会潜规则或者负面信息的干扰,不要让他人的负面情绪造成自身对职业发展的恐惧或者焦虑,要保持积极乐观,同时理性的态度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提升自身职业素养。这种积极心态可以有效的提升个人在工作上的抗压能力,同时也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自身竞争力的条件之一。 3 结束语 大学生职业规划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等进行综合评估,仔细的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要考虑自身对职业的需求和兴趣,对自身进行近期和远期的职业规划。但是职业规划需要较好的与市场情况结合,这样才能具有较好的实用指导意义。一般情况下,较远的职业规划不宜规划过细,近期的规划可以拟定自身的职业发展简要目标,同时根据情况不断的完善自我综合能力,充分的摆正自身的位置和态度,努力与职业目标做匹配,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大学生职业规划类通识课程需求调查研究 [摘要]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高校陆续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为了解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类通识课程的需求,以青岛大学为例,以问卷的形式开展此次调查研究。问卷调查共包含: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对职业以及就业市场的认识程度以及对职业规划类通识课程的期望三大维度,并提出:自我认知是职业规划类课程的必备内容;在职业规划类课程中要系统传授职业、就业、创业的相关知识;在职业规划类课程中要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四大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规划 课程需求 一、研究背景 2014年全国毕业生达727万人,比2013年多出28万人,2015年大学生就业人数也将超过700万,加上社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公招性岗位招聘数量缩减等原因,2015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可以说十分严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及早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职业规划类通识课程可以帮助大学生更清楚的认识自己的内外部条件,做出合理的规划,并坚定的实施,在未知的前路上增添一份胜算。 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使其选择一份兼顾社会需要和个人意愿的职业,以减少他们在就业选择时的盲目性和增强在工作中的竞争力是极为重要的。为了解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类通识课程的需求情况,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我们特进行了此次调查。 二、研究概况 根据本次研究了解大学生职业规划类课程需求的目的,我们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由于进行职业规划大体需要具备认识自我的能力和对职业及就业市场的了解,因此我们针对大学生是否能准确认识自我、对职业及就业市场的了解深浅进行了调查。此外,问卷还调查了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类通识课程的具体要求。 调查以随机发放的形式进行。本次调查共发放纸质问卷1200份,回收1190份,回收率99.17%,其中有效问卷1180份,无效问卷10份,有效率99.16%。有效回收的问卷中,样本的年级构成状况为:大一370人、大二430人、大三290人、大四90人,比例接近4:4:3:1。 在进行本问卷的信度分析时,采用的是内在信度分析,具体为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中的同质性信度法。对有关课程内容需求方面的题目进行检测后,所得克伦巴赫α系数为0.616,大于0.5,说明问卷测试题目可信,调查问卷具有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本问卷的效度分析是进行的效度分析中的结构效度分析法。对问卷全部题目进行结构分析之后,KMO值为0.520,划分为十二个维度。删掉由一个或二个题目组成的维度,整理之后得出KMO值为0.684,划分为三个维度。这与预先设想的三个维度相吻合。所以本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 三、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普遍对自我有着较强的认识,知道自己在进行职业规划时的不足在哪,但是对职场和就业市场的认识虽不够成熟还有待加强但也较为理性。大学生们对职业规划类通识课程有着多谢性和个性化的需求,并且这些需求不是空谈体现了较强的现实性。 (一)大学生自我认知感比较强 1.职业目标明确,选择灵活 职业目标的选择关键要依据自己的实际,通过数据统计我们发现,有72.88%的同学都对自己的个性适合何种职业都有较深度的了解,这说明同学们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必然要面临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有50.8%的学生都想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但是也可以接受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另有33.05%的同学在找不到紧密对口工作的前提下也可接受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这表明同学们对自己将来的职业选择比较灵活,不一定局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在讲授职业规划课程时要注意学生这方面的取向。 2.针对不足,对症下药 在进行职业规划时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十分重要,对症下药才能够克服困难,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大学生们认为自己遇到的最大困难,问卷所涉及到的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经验、技能和创新能力、适应复杂环境能力、社交圈太窄四个选项同学们的选择比较平均。克服这些困难所需要的能力,有的是可以在课程教授时能够涉及的例如规划理念、规划技巧、创新能力和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有的就只能随个人的成长逐渐增强,例如经验和社交圈的扩展。在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时最需要提升的也是学习工作技能和社会经验方面,分别占到了38.14%和44.92%。这说明我们的职业规划类课程既要注重理论的教授又要给大学生们提供机会来增长工作经验。 (二)大学生对职业及就业市场的认识较为理性 1.最关注行业长远发展 进行职业规划时需要对自己喜欢的或者适合的行业有所了解,从行业收入、地位、所需素养和发展前景来看,学生选择最多的是该行业的发展前景,这一选项占到了58.47%,超过一半的选择率说明了大学生们对自己的长远发展最为关注。选择行业所需素养的占17.8%,选择收入的占16.1%,说明还是有一部分同学想要了解所喜欢职业对员工素养的要求和工资收入。 2.不排斥创业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所以有必要了解同学们对于创业的想法从而加以指导和帮助。调查显示,76.27%的同学选择了先找工作,积累一定经验后再创业,可见他们对创业并不排斥,但还是想以找工作为主。 3.多管齐下强化综合能力 面对就业难的困境,不同的人会有不一样的解决办法,我们的职业规划类课程也要适当提供一些指导。例如转变择业观、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如何进行创业,提升综合能力。73.73%的同学都选择了最想得到提升综合能力的指导,这说明同学们对自己的现状不太满意,想通过相关课程来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来应对残酷的竞争。针对近年来愈演愈烈的考证热,我们也就大学生的看法做了调查。51.69%的同学会考与自己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也有将近25%的同学会考各种不同专业的证书,表现出大学生们想通过各种途径增加自己的砝码,可是方向感还不强,需要在职业规划类课程中得到强化。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大学生职业规划生物键原理模型研究 摘要:生物之所以能生长、发展,取决于其具有生命力。人的生存、发展是以职、事业为依托的,其职、事业规划,自然地应当遵循自然界生物生长、发展的基本原理――生物键原理,键入职业、事业生命力必备的基本因子,其规划才有明确的方向、目标和内容。继而键造模型,整合因子,有机协动,提升并高效地发挥其生产力,从而赋予职、事业更强的生命力及人生更大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规划 生物键原理 模型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及择业是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人的行为是以意识为灵魂的。意态决定心态及行为取向、动态。大学生职、事业规划理应从本体意识开始,树立正确的职、事业意识理念及形态,构建和打造明智的、正确的职、事业规划模型。本文从生物生长、发展的基本原理视角结合人类、社会学的基本精神、理念,探索、打造大学生职、事业规划的基本模型。 一、生物键原理 从生物学视角论:生物之所以能生长、发展,取决于其有机体内在的机理物质能主动吸纳环境所蓄藏的营养物质,并化为自身的能动力――生命力;生物有机体内在机理物质的分子又都是以碳原子为基本单元,将其原子核外层电子在四个方向分别奉1个电子与所需要的其他碳或氢、氧等原子的外层1个电子共价共享,以键合成彼此相对互利平衡、稳定的原子团,进而聚合成多碳大分子(如:氨基酸、核酸、蛋白质、多糖等)。即生物有机体内在机理物质的分子结构都是以碳原子的四维共价键为基本单元与其他原子共价键合成的。故得碳原子的四维共价键合机理是生物有机体具有生命力的基本原理。所以,碳原子的四维共价键,若(对生物来讲)可称为生物键,则生物生长、发展的基本原理,便可称为生物键原理。亦即:生物键原理――碳原子四维共价键(合)原理,就是自然界生物生长、发展的基本原理。人是生物,其生存、发展是以职、事业为依托的,大学生职、事业规划,自然地应当遵循自然界生物生长、发展的基本原理――生物键原理。 二、 遵循生物键原理,键入职、事业生命力必备基本因子 大学生规划职、事业,首先需要明确影响职、事业生命力的四维必备基本因子,才能在自身职、事业的生物键上键入这些基本因子,进而赋予职、事业生命力。只有这样,规划职、事业才有明确的方向、目标和内容。 在植物的生长、发展过程中,除自身能动品度――内部因子外,都离不开适度的湿度、温度、光(照)度――外部基本因子的刺激作用。适度的湿度能滋润、激活植物生命体吸收营养物质,积蓄能量;适度的温度能调节、促进植物体内组织分化,刺激生长;适度的光(照)度能促进植物体光合作用,吐故纳新,实现能量转化。故:植物的生长、发展过程的实质,是植物有机体分子的生物键上键入的自身品度、湿度、温度、光(照)度四维基本因子的有机协和作用,促成其生命力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同理,同为生物的人的生存、发展过程,也需要且必须在其所依托的职、事业的生物键上键入四维必备的职、事业内、外基本因子,并有机协作,才能成就其生命力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然而,就人的职业、事业而言,具有生命力的必备基本因子究竟应该是哪四个呢?当然应在人的职、事业所基于的、不能剥离的“人类社会”活动的本质特点中考究。 人类学的基本精神和理念是以“人”及人“类”活动为基本研究对象,研究“人”、“类”活动的本质特点及变化规律;而社会学的基本精神和理念则以“社”及社“会”活动为基本对象,研究“社”、“会”活动的本质特点及变迁规律。故:“人类社会”四字的活动本质特点,就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四个基本特点,亦即人的职、事业不剥离于人类社会且具有生命力应该键入的四维基本因子。具体而言,“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特点,从人类社会活动历史长河中考究,就可以归结为如下四大基本特点:欲望性、竞技性、群聚性和权威性。前两点是“人类”的基本特点,后两点是“社会”的基本特点。 (一)欲望性 欲望是“人”的基本特点。是人,就有欲望,没有欲望,人也就不复存在了。即:欲望是人生存、发展的原动力。人的欲望(犹如植物受温度的刺激)促进情绪分化――热情、激情乃至冲动,人的欲望越强,促使人欲望满足的内在驱动力就越强。故:人的欲望,是人生存、发展的原发性基本因子。 (二)竞技性 竞技是人“类”的基本特点。人有欲望,人类就有“类欲望”。因满足“类欲望”的资源有限性,便生“类欲望冲突”及解决的基本行为方式――竞技,演绎“适者生存”。故:竞技性是迫于人类“类欲望冲突”而抗争的基本特点。人类竞技所需技能、特长(犹如植物的内在能力品度)是其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修炼、拥有竞技技能、特长就是人满足欲望的必备法宝。“拥有金刚钻,不怕瓷器活。”故:竞技所需技能,是人生存、发展抗争“类欲望冲突”的必备性基本因子。 (三)群聚性 群聚是人类社会“社”的基本特点。任何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有限的,迫于应对广泛的类欲望冲突而结“社”协同抗争,便成为人类行为的普遍的自然选择。从社会学论,结“社”联盟便是人“类群聚”以群体抗争类欲望冲突的组织化行为方式,是人类社会化进程的初级行为选择。好处是群聚结“社”,以群聚性组织化的行为方式协同抗争,优于个体抗争――利于维护、巩固既有利益及争取新利益,能给个体一种归属感,增强安全感。于是,群聚结“社”便成为人世间社会化的普遍行为。群聚性(犹如植物受地湿度滋润)是人生存、发展,组织化抗争类欲望冲突的基本特点。故:群聚是人生存、发展,联盟抗争类欲望冲突的普适性基本因子。 (四)权威性 权威是人类社会“会”的基本特点。“会”,聚也(广雅.释古三)、合也(东汉.许慎《说文》),社会便是“社”的“聚、合”。即:“会”是“社”的“联邦”,是“社”的高级形式――上层建筑。而“会”之所以能“联系”“社”,全基于“会”拥有的权威性。“会”的权威性是(基于社内类欲望冲突的调解及与社外欲望冲突的抗争而集会议事需要)由社员们委与责任并赋予有相对资信优势的代表(团)的相当权力所拥有的威慑力。即:“会”的权威性,一部分源自代表个体的品项、专长、成就等个体资信威望魅力;另一部分源自“会”中所委任职位的相当权力。所以,“会”是文明、非文明(暴力)竞技解决欲望冲突的决策(裁)、指挥及奖惩权力中心。从社会学看,无论是各种社团、党派组织的成立、维系、解体,还是社会结构的变迁,都是基于权威性的权力争斗,争斗“入会”资格及“集会”权(力)位。原因是:没有“入会”资格,就不能争取“集会”权位,获取了“入会”资格就进入了权力中心,就增添了相对于权力中心外的一定权威(至少具有了“会”中话语权);赢得了“集会”权位,就获取了权力中心内的相当权力权威;而权威能激发、制约、转化他人、社的欲望并创造利己欲望的超多机会,是获取、调配有限资源满足己欲望或他欲望的超级能动资源。即:权威性是人类结社“入会”、“集会”的基本特点。权威(犹如植物生长所需阳光)对个体或群体能力(量)有转化效能。故:权威是人生存、发展的社会化基本因子。 综之,大学生职、事业规划,应在其生物键上键入的四维基本因子是:终极欲望――理想、技能、人群、权威。 三、键构职、事业“飞鸟”模型 (一)键入“理想”,作为“飞鸟”头部 首先必须明确并确立自己一生的深度、终极欲望目标――对未来长期的向往和追求的志向目标。即:理想,是什么?只有明确确立并键入了理想,人生职、事业才有明确的领航灯,规划职、事业才有明确的指向、目标。人没有志向目标――理想,有限的生命便会杂乱好废,得到的是“五神不定,输的干干净净”。唯有志向理想目标清晰且锁定,才能持续激发出奔向理想的内在动力、热情及全生倾注。成功往往眷顾热情、倾注的人。把理想作为“飞鸟”的头部,统筹协调指挥、领航全生行动,利于保证活动的一致性、协同性及活动的整体效率和效果。确立、键入理想,当需客观审视自我的深度、终极欲望目标及兴趣、爱好的特点,尽量将理想定位于这些特点的强相关事业领域。这样,更利于强化理想意念,增强信心,励志践行,实现“天生我才”之最大效价。 (二)键入“技能”,作为“飞鸟”的尾翼 任何欲望的满足,都必须以施展一定的技能为必要条件,缺乏技能支撑的理想终将沦落为泡影。技能即知识、技术的掌握及运用能力。从人力资源学讲,一个人的知识、技能越高,其人力资本的财富增值能力就越强[1],即生产力越强。生产力越强,其成效就越高,就易于在职、事业领域有所建树,从而易于赢得荣誉和威望――权威及他人的敬佩和追随――人群。键入技能,修炼成维,作为“飞鸟”的尾翼――理想实现的动力保障,追求理想也就不会落不到实处,并能为迈向理想奠定自信心和着实基础。在键入、修炼技能时,当需既能适合自身兴趣、爱好、理想特色,又能适应职、事业领域的特色需求,更能发挥自身才智、性格、品项特色优势的技能。这样,既便于激起热情倾注,事半功倍地修炼出专、深而超凡脱俗的技能特长优势,又利于在职、事业领域高效生产、建功卓越而树立特技权威,赢得超多利己(理想)机会。 总之,大学生遵循生物键原理规划职、事业――“飞鸟”模型,并修炼四维、整和协动,不断觉悟、进化,长持励志、践行,定可使其职、事业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并将赋予人生更大的意义。 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试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实践能力提升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目前开始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全面过渡转换,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环境和成长规范机制对于职业生涯长远、科学规划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依照客观层面审视,职业生涯规划属于一项动态化探索流程,经过能力提升工程牵引,使得个体职业适应能力和竞争潜质空前可观,进一步提升实践参与实效。以上任何细节处理不当,都将直接限制职业规划落实程度。因此,本文旨在联合大学生职业规划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对应关联,延展出最新调试引导策略,适时调整人才形态和培养规则,全程贯彻人本服务原则;同时建立异质化层次创新教育体系架构,完善素质教育强化等技术指标。 关键词:职业规划;实践单元;提升策略 规模化招生、多元技术培训和就业前景规划目前已被定义为高校教育一体化回路机制,针对内部群体职业生涯进行科学指导,涉及核心动机指标在于辅助大学生群体快速进行自我、社会对应关系解析,从而使其树立标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自觉在今后特定职务范围中不断寻求自我突破。如何全面制定并实施职业规划方案,具体来讲就是利用既有平台和锻炼机会,接受不同艰难挑战,最终推动学生个体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的有机实现进程。 一、针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现实意义论述 截止至今,有关大学生毕业体制开始透过计划分配模式向自主择业方向全面扭转,即便此类变化结果为特殊社会成员择业提供自由界定条件,可是因为大学生群体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经验不足,任何决策多少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使得职业竞争秩序异常紊乱,长期放置不管,必然会令大学生个体成长发展空间紧缩。 1.学生个人成长方面 第一,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学生全面明确后期长久奋斗方向。大学生经过科技知识吸纳和自我素质调整,理应积累客观定位实力,保证日后人生发展结果的正确性,而职业生涯规划能够适度强化其发展的动机性和实效性,提升成功几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合理引导大学生进行异质化主客观因素探析和精准测定,挖掘周边资源潜在优势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水准,经过专业教师价值重新定位过后,使得其能够清楚判定预设目标与现实的差距现象,进而改选符合自身各类条件要求的职业定位方案。 第二,职业规划有利于稳固大学生应对人才市场竞争能力。高校应通过系统职业生涯规划,督促个体利用科学分析方式和合理措施手段进行各类相关培训活动参与,在充分保留优势基础前提下,有效克制不同弱势问题,为大学生标准职业目标理想完善奠定适应基础。具体来讲,这部分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最实际的目的在于令大学生掌握自我存在价值,明白预设理想与现实差距特征,合理降低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落差感官效应,警示自己尽快踏实地进行自我改造和长期拼搏。 2.高校可持续发展层面 (1)提升大学院校美誉、知名度成就水准。就业率结果直接衡量特定高校综合教育实力,尤其大学生个体经过职业生涯科学规划后,快速成功就业,可令社会大众对特定高校加深深度信任程度。 (2) 推动既定教学机制改革进程。如今高校存在意义就是为我国各类企业提供足够数量的优质化适用人才,保证相关社会服务质量。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期间,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规范体系和实践条件,这样才能稳固大学生为社会服务的素质意识。另外,社会本身呈现跨越性发展迹象,在大学生素质条件上要求必然更加严格,相对地会要求高校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加大引导方案改革效率,避免训练成果与社会发展要求产生任何突兀冲突状况。 (3)促进高校内部机构体系的改良实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于高校内部职务机构以及管理模式提出全新界定要求,督促其在实现全员育人技术指标基础上,确保不同部门人员全面参与到相关实践活动单元之中,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服务和向导功能,如建立职业生涯科学规划网站、就业指导中心以及教研室等。经过不同组织协调交流,使得大学生能够快速从中获取指导辅助,进而有效贯彻预设职业规划指标。 3.社会整体进步成果层面 (1)实现社会稳定目标。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前景较为模糊,大部分个体毕业过后难以找到理想工作,但是却不能直接定义为我国在人才需求方面的饱和结果。经过职业生涯系统规划,能够合理提升单位成员就业竞争实力,使得其在就业观念树立上更加灵活现实,就业手段表现得更加丰富。在此基础上,我国大学生整体就业率提升的结果便可以自然地呈现出来,至于社会稳定绩效也可以同步衔接起来。 (2)减少人才资源的过度浪费。职业生涯规划相对有助于大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提升,令社会今后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真正达到人尽其才的规划要求。总的来讲,职业生涯规划令大学生在就业前期客观分析自身素质条件,时刻提醒自己强化应有的职业引导能力,最终为用人单位后期培训经济投入和时间缩减贡献合理技术力量。 二、社会岗位结构变动对于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全新要求定位 处于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中,一切教育训练活动都在于培养个体扎实技术应用能力和提供全面发展契机,大学生个体应尽量联合社会实践条件完成自我改造任务。[1] 1.对大学生专业知识吸纳成果的要求 一切能力和素质拓展基础都借助知识结晶表现出来,这是时代亘古不变的真理。实际上知识包括熟悉型、命题型以及能力型三个类别,其中熟悉型、命题型答案都与现实生活现象紧密关联,答案相对明确一些,传授效率自然不低。而能力型知识在做法上无法提供清晰的解释框架,但是在特定技能掌握上自由限定分寸,时刻督促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自我调适,主要透过实践和任务方向加以精准定位。 2.对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要求 能力是具体检验个体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主观指标,其关注点在于学生个体对专业知识内化、转移、重组和拓展应用的水准,是知识和素质综合表现结果。目前我国人才市场限定和职业相关的能力包括信息时代背景下的语言书面表达能力、经济性操作潜质以及最新科技程序调试技巧等,由于这类竞争型求职能力和岗位变迁的影响,以工科为主的高校,在抓紧进行学生多方面素质调整期间,也要注重拓展实践技能适应空间。 3.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条件的要求 素质主要配合个体天赋和后天教育环境予以有机实现,尤其在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条件引导下,使得学生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向产生最大程度的贴合反应,包括思想、知识和心理素质等。 三、借助职业限定要求提升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实践能力的细致策略解析 截止至今,我国各大地区高校长期坚持人本服务教学理念,尤其在全面适应社会发展创新人才编制需求前提下,整合多元化课程、人才培训机制,使得既定职业规划方案能够对最新市场人才需求产生最直接的反应;同时注重强化高校与企业部门的联系,将辅助大学生探索适合自身素质条件的职业规划项目作为分析重点内容。例如,某地区计算机院校经过产学研相结合,使得大学生在职业能力认知方面获取更多实践探索机会,并且从中产生独具特色的综合性人才培训模式。[2] 1.优化课程规范引导体系 教学应保持现有课程体系的系统性,课程设置要宽口径、重基础,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具有实践意义的方法功能的知识,将课堂的时空进行延伸,使学生将来具有很好的上升空间,提高其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性。毕竟数学是计算机学科的基础,英语也是计算机编程甚至将来作软件外包的基础,程序语言尤其可视化编程语言是计算机应用的重要工具,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课程。 2.通过产学研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就业方面,学生素质的发展主要借助职业能力培养和生涯规划指导而形成。目前我国社会提供的职业空间都应保留一下素质规范要求,包括学术理解、服务社会大众、实践技巧、决策能力、经验感悟以及团队协作意识等。 第一,合作培养。高校应合理引进社会各类优质化教育培训资源,同时加强与各类企业合作力度,为大学生实习训练提供更加宽阔、高效的空间,使其积累不同岗位素质规范要求,时刻督促自身加以整改应对。 第二,开创全面实训风尚。学院在反思和改进自己教学方案的同时,也发现培训机构的优势所在,如培训机构以小组为教育单位,这对技能及协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学校采取了联合举办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让学生受益。 3.改变教学模式,将就业指导提前 大学生作为我国日后多元产业格局拓展的支撑要素,必须全面适应社会波动发展趋势,从中快速掌控成功发展机遇。[3] 第一,毕业设计具体采取双导师指导体制,确保学生结合产学研中的联合培养和实训中的实际课题进行毕业设计,同时还要结合培训机构的模拟课题。 第二,校内校外大课堂制。学生提前介入课题,但不一定是毕业设计的题目,学生可以到研究所、研究室参加课题,也可以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经过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不需要经过培训机构的实训,可以节省学费。 另外,高校可定期安排学生进行家电义务维修服务队组建,同时在周边乡镇区域开展家电义务维修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参与成员认真学习、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理念,练就过硬的技术和扎实的基本功。在活动过程中还可宣传安全用电、电器保养等小知识,从而形成崇尚安全、健康生活的氛围,为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为广大群众解决电器维修方面的困难。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和相关实践活动已经得到全面拓展,相信经过校企双方通力合作,必然能够为学生自我素质检验和职业目标重新规划提供疏导经验,确保其在今后各类社会挑战单元中激流勇进,最终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成就。 (作者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浅谈商业保险发展策略: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策略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保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指出:要充分重视商业保险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采取各种措施加快农村商业保险的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 商业保险 重要作用 措施 改革开放后,我国商业保险发展迅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国农村商业保险发展速度却相对较慢。目前,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大力发展农村商业保险也就成为我国保险的发展重点。 商业保险在农村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发展农业保险,可以有效抵御农业风险,保证农民收入和正常的生产经营。2005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80%以上,农业保险赔款超过2亿元,同比增长90%。农业保险为广大农民群众抗御农业自然风险设立一条“保障线”,在保证农民收入和生产经营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通过保单质押贷款,解决农民小额信贷需求。人寿保险大都具有储蓄性质,通过保单抵押提供小额贷款,能够解决农民的生产生活急需。 发展农村商业保险,可以帮助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我国农村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解决好逐步发展的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等问题,使他们安度晚年,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大力发展农村人寿保险,就可以减轻人口老龄化对国家财政的压力,消除个人和家庭的后顾之忧。 发展农村商业保险,可以有效防范化解被保险人因疾病、意外等因素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人体伤害,有利于保护农业生产力,较好地解决农民因病返贫、致贫问题,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农村由自然灾害引发的疾病,经常大面积发生。由于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差,各种疾病特别是一些地方病发病率较高,使本来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家庭重新回到贫困中去,对本来就很贫困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不仅在经济上使这些家庭致贫,而且会造成家庭邻里、亲友不睦,严重影响邻里关系和子女的教育、就业,形成社会问题。而商业保险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农民在政府的补贴基础上,只需很少一部分资金投入就能解决后顾之忧。 2005年,全国健康保险业务的赔款与给付支出108亿元。中国人寿的“两康”产品自开办以来累计赔付约42亿元,深受农村群众的欢迎。2006年上半年,5家商业保险公司在8个省(区)的62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涉及的参加农合农民1874万人,试点地区平均参保率为86%。发展农民工工伤保险、养老保险,有利于推进和完善农村保障制度。在商业保险公司的参与下,分类逐步建立广大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维护广大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有利于推进和完善农村保障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农村商业保险,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转移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村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农村保险业务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大量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农村寿险工作。以中国人寿河南省分公司为例,截止2005年底,农村寿险业务员已发展到3万多人,一方面为农民提供保障服务做了大量工作,为稳定农村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在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可以利用其自身独特的行业优势,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包括农业保险、失地保险、养老、医疗、意外风险、子女教育等在内的多种保险保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保险市场的现状分析 农民的保险意识差距明显,对保险认同度低,风险防范仍处在原始状态。家庭养老、储蓄看病,遇到大难靠亲戚朋友帮助解困,这是广大农村目前保障状况的真实写照。农村由于受经济基础、文化素质、媒体辐射不到位以及保险企业宣传缺乏的影响,对保险知识知之甚少。 发展速度较快,规模小,区域差距较大,发展极不平衡。从区域来讲,南方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的保险密度和深度都远远大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同一地区、同等条件,农民的购买力不尽相同,差距也很大。 农户居住分散,网点不健全,展业困难,服务不到位,商业保险在农村的覆盖面小。由于多数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户居住较为分散。现在常年在外打工的人数多,流动大。这些因素都给商业保险的展业带来极大不便,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以河南省为例,城市每百人拥有4张寿险保单,而农村每百人还不到1张保单。其覆盖面很低。各家保险公司在发展战略上,重城轻乡、重效益轻责任、重眼前轻长远是造成农村保险市场竞争乏力的根本原因。 商业保险产品缺少个性,基本没有针对农民研发的险种,买难卖难,成为农村保险发展的瓶颈。在人身保险险种方面,近几年各家公司主要打城市牌、打富人战,忽略了农村广大农民的保障需求,没有开发针对农民的保费低廉、保障全面的产品。 重视程度偏低,政策扶持缺失,农村保险市场开发举步维艰。商业保险公司尽管在农业保险、农村人身保险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但由于政策扶持不到位,赔钱经营,企业积极性不高。 发展农村商业保险的措施 政府应加强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要进一步推行富民政策,使农民的收入大幅度增长,为农民购买保险奠定物质基础。要高度关注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积极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如新农合医疗、农民工保险等等。对保险公司开办农村保险给予政策支持。比如在开办农民养老保险中采取国家补一点,家庭出一点,保险公司让一点,使其尽快开办起来。在农民医疗方面,政府既要鼓励保险公司的参与,又要在费用上给予补贴,使其在微利情况下健康经营。对农村业务员可以采取减免营业税的办法,维护其在农村销售人身保险的积极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兼顾保险公司经营效益和农民保障二者的利益,出台有关优惠政策,支持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农村保险市场的开发。 保险监管部门要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优化农村保险的发展环境。要利用各种会议宣导和主动上门沟通的方法,避免地方有关部门干预保险经营。积极与工商物价部门联系,避免多头监管,重复检查现象的发生。制定发展农村保险的优惠政策和补偿体制。确保农村保险发展有一个宽松的环境。研究政策支持措施,为保险公司发展农村保险提供支撑。创新监管思路,促进对农村保险机构的审慎性监管和预警监管,及时扼制恶性竞争和有损农民利益的行为。做到关注而不干预,既有灵活性,又有市场监管的政策性。提高办事效率,为农村保险的发展开设绿色通道。监管部门要遵循农村社会发展规律,加大对保险公司开办农村保险的支持。要完善农村机构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时效,对农村网点机构要做到成熟一个,审批一个,开业一个,规范一个。建议对农村业务员实行资格授予制,使那些热爱农业保险,诚实守信,业绩良好的业务员得到展业资格,保证农村有一支稳定的、素质较高的销售队伍。 保险公司要处理好三种关系,确保农村保险市场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保险公司把经营效益放在首位,还应服务、服从于国家,肩负起振兴经济的使命。因此要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要在对农民的服务中求生存,求发展,力争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就目前来讲,农村保险成本高,费用大,见效慢。从长远看,农村保险是有待开发的“处女地”,市场潜力巨大。农村保险既是保险公司业务新的增长点,也是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处理好企业本身和国家大局的关系。当前国家正在研究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民急需养老、医疗和意外伤害的保险保障,这给保险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保险公司一定要站在大局谋划自身的发展规划,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参与农村保险市场的开发。一方面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为加快农民奔小康、建设和谐社会步伐积极开展工作;一方面抢抓机遇,建站设点、扩大队伍,为农村保险市场的开发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保险公司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保险知识和理念,增强认同度,为农业保险业务的拓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商业保险的认知度仅为20%。因此,加大宣传力度势在必行。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民文化程度偏低,接受能力较差,在宣传中要针对农村农民的特点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宣传形式要多样化。农村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必须采取多种形式长期不断地宣导。利用媒体,通过广播电视、村委喇叭等向群众灌输保险知识和理念。充分利用墙体广告,流动宣传车、诗歌比赛、运动会、保险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农民接受保险知识。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寓保险教育于娱乐之中,使农民认识保险,了解保险,主动购买保险。 宣传内容要通俗化。要把保险知识和保险理念编成故事、写成歌、绘成画,讲给农民听,教给农民唱,展览给农民看。突出重点,要彰显人身保险的保障功能,宣导理念,使其潜移默化于农民大脑里;理论和实例相结合,利用一些赔案,深入浅出地进行宣传。 宣传范围要广泛化。在农村进行保险宣传,范围一定要大,要有一定的覆盖面。重点人群要包括,农村干部和教师、中小学生、乡镇企业的老板和外出打工者。 保险公司要加快调研步伐,研发适销对路产品。调查研究要分别不同类型进行,量体设计地为不同经济地区、不同保障水平地区开发适合的产品。加快产品创新、产品改造。要加大险种开发力度,尽快开发出一批低保费,高保障,突出保障功能的人身保险产品;乡镇企业年金及农民养老保险产品;适合农民购买的一张保单保全家,一笔保费多保障等方面的产品;适合农民外出打工的高危人群人身意外险等等。条款要通俗化。要让农民一看就明白,做到投保简单,手续简便,理赔快捷方便,有利于农村业务员宣讲和推销。 加强农村保险的渠道构建,进行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分布和传递不平衡、不充分,来源渠道有限。保险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更可谓是新生事物,这给保险销售和服务带来很多困难。因此推进农村营销服务网点建设,加强营销人员培训和管理,不断探索适合农业保险发展的组织形式创新,也成为推动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可以充分运用银行、信用社、邮局、农机站、计生办等代办机构网点,不断丰富农村保险营销渠道。 “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和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农村商业保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认真研究农村保险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转变观念,积极创新,敢于实践,不断提高,不断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农村保险发展的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措施、组织体系、调控手段,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农村保险新体系。 浅谈商业保险发展策略:乡村商业保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摘要:我国农村地区保险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尽管农村商业保险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梗阻,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本文建设通过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规范营销服务机制,健全监管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农村保险市场。 关键词:农村,保险,发展 保险具有风险疏散、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障的功能。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如何有效发挥保险的救济和保障作用,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成为当前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以保险业相对发达的烟台市为例,深入剖析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就农村保险体系再造问题探讨对策思路。 一、目前农村商业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 目前,保险业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开展。烟台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增长,农村保险市场也得到较快的发展。2006年,烟台市保险费收入411570万元,其中所调查的9个县市合计保费收入接近烟台市总量的一半。全市人均交纳保费633.Z元,同比增加71.2元,保险密度居全省第一,但在保险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 (一)机构网点快速增加,营销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优势的凸现,众多的保险公司落户烟台,并在县域大量增设分支机构,直接向广大农村地区辐射,带动农村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目前,烟台市有28家市级保险机构,其中财产保险13家、人寿保险9家,共辖设320个分支机构,其中在9个县市共有县级保险机构94家,均设在县城所在地。有的保险机构如中国人寿还在县以下乡镇设有保险代办处,据初步统计,9个县市共有保险网点120多个。随着机构的扩展,全市保险从业人员已达到2.3万人,其中,营销人员达2万多人,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 (二)保险产品种类较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 各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推出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新产品,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据统计,目前,县域保险机构累计开办保险产品110个,其中财产险60个,人身险50个,城乡之间在产品种类上相差无几。从保险产品的市场份额看,人身保险占据绝对多数,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一般是财产保险的3—4倍,农村市场份额差距略低o-人身保险市场以寿险和分红险占比较大,2006年,烟台市该两类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00736万元和107373万元,占比为31.81%和33.9%;财产保险中机动车险占有较大的比重,2006年,该险种保费收入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80.46%。 (三)县域人身保险发展较快,财产保险发展相对迟缓,农业保险几乎空白 近年来,随着保险知识普及和保险营销力度的加大,农村保险市场得到广泛拓展。据对烟台9个县市区的180户农民问卷调查,有127户办理过保险业务,另有35户有办理保险的愿望,分别占调查样本的70.6%和19.4%;所办理的保险种类以人身(寿)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居多,办有该两种保险的分别占全部调查农户的45.7%和43.3%,而财产保险则不足15%。由此可见,在现有的保险品种中,农民对人身健康、养老保险情有独钟。从烟台市保费收入的区域结构,也可以看出县域人寿险业务呈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9个县市全部保险费收入占烟台市的比重为51.8%,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人身保险占比提高4.7个百分点,财产险占比下降7.1个百分点。在财产保险业务中,农业保险占比微乎其微,全辖只有1个县(市)办理了农作物火灾险,其他各县市均未办理农业保险业务。 二、制约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 (一)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有效需 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专门设有农业保险科,开办的保险品种涉及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但随着保险公司的商业化改革,已不再单设农业保险科,并相继取消了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险种,目前烟台开办的仅有农作物火灾、冰雹保险和家庭财产责任保险等几个险种,在众多的近60个财险种类中,涉农险种占比不足10%,品种少、份额低。农业保险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灾害多、风险大,出险后勘查难、赔付率高,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目标明显冲突,基于此,诸多保险机构都纷纷退出了农业保险市场。 (二)保险产品设计上的缺陷,与农民的支付能力形成较大的差距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将产品定位于城镇市场,产品设计趋同性较强,普遍缺乏对农村保险市场的研究和开发,少有推出适合农民和农村特点的保险新品种。而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据调查,2005年,烟台市各县市区农民人均收入较城镇居民普遍要低一半以上,平均收入额要少5000-6000元,将适用城市的保险产品向农村延伸,必然超出农民的消费能力。在所调查的180个农户中,有53人未办理过保险,占调查农户的29%,其中因保险价格偏高而缺乏一定经济能力的有31人,占比为58.5%。产品设计上的偏差,降低了农民的投保意愿。 (三)业务发展不够平衡,市场监管存在盲区 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平衡: 一是地区间机构设置存有偏差。烟台市全辖共有保险分支机构超过300家,其中占全市人口总数80%以上的9个县市却仅拥有三分之一的保险机构。同时,县域间的机构分布也不平衡,经济发达的龙口市现有保险机构17家,另外还有多家保险公司拟在此设立营销服务部;而人口相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另一县(市)只有保险公司6家,该市2005年人均保费收入仅为38元,较烟台市平均水平低524元。保险业务发展状况虽然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但机构布局上的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发展状况的失衡。 二是展业、理赔质量态度相差迥异。调查反映,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重展业、轻理赔的问题,对客户投保和缴费服务热情、不厌其烦,而出险后理赔时则手续繁琐、条件苛刻,个别甚至存在故意刁难的问题。在对保险公司服务满意度调查中,对保险理赔存有意见的占有较大的比重。 三是保险业务发展与市场监管不相对称。当前,部分地区保险业务发展势头已接近于银行业,但在市场秩序管理上则与银行业差距较远。 目前,保险监管机构设至省级或较大城市,地级以下只有保险业协会,市场监管力量明显不足。而诸多保险公司都实行营销机制,营销人员良莠不齐,为了提高业绩而进行不实宣传甚至相互诋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导致出现大面积的退保问题。2006年,烟台市人身保险退保率为10.81%,同比提高1.94个百分点。 三、完善农村保险市场的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农村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环境,决定了其在农业、医疗、养老等方面潜在巨大的保险需求,迫切需要政策的、商业的保险产品为“三农”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为此,就完善农村保险市场、推进农村保险业务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 鉴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商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性特点,建议尽快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推出农、林、牧、渔业各具特色的保险品种。在目前情况下,为提高农民和保险公司办理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增强农业的保障功能,可采取政府扶持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模式,在两个环节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人保环节,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对农户予以补贴;出险后的理赔环节,按照赔付额的一定比例对保险公司直接补贴。通过适度扶持,降低保险公司亏损,提高农业防灾、减灾和救助保障能力。 (二)规范商业保险公司对农村市场的营销服务机制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保险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针对目前农村保险市场的现状,各保险公司应从三个方面转换经营理念,规范和完善保险营销服务。 一是加快农村保险产品研发。结合农村实际,有重点地改造现有保险产品,开发推广新产品,满足农民低保费、低保障、广覆盖的保险需求。 二是加强农村保险机构网络建设。合理调整农村保险机构的布局,在网点设置上应适度向偏远农村地区倾斜,增强对农村保险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是强化营销队伍培训和管理。营销人员是体现保险公司形象、开展对外宣传的窗口,对其培训,既要具备精良的展业技巧,更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操守;对其考核,既要注重保费收入增量,还要考虑保户资源的稳定性。通过把好营销关口,提高保险经营绩效,消除社会各界对保险行业的偏见。 (三)健全农村保险市场监管机制 首先,引入同业竞争监督机制。在目前的监管体制下,监管机构应加大引导力度,鼓励各保险公司逐步向农村延伸触角,增加农村保险市场主体,通过适度的同业竞争,达到相互监督、相互规范的目的。 其次,健全保险协会网络体系,重视发挥保险业协会的监督作用,督促各保险机构严格遵守保险同业自律公约,对违法违纪行为按职能范围及时做出处理,切实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再次,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建议在地市级城市设立保险监管分支机构,加强对县域保险市场的监督管理,促进保险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浅谈商业保险发展策略:乡镇商业保险发展策略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保险已经成为社会保险不可缺少的补充,而乡镇商业保险在整个商业保险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乡镇商业保险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主要就乡镇商业保险,尤其是乡镇化背景下的乡镇商业保险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商业保险;乡镇化;社会保障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风险意识越来越高,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和福利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居民的消费结构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在乡镇居民生活上主要表现为生存必要支出的下降和非商品消费的增加。商业保险作为非商品消费的主要形式,虽然以盈利为目的,但以成为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商业保险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尤其是乡镇商业保险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其中不乏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商业保险体系健康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商业保险的内涵 我国《保险法》中对保险概念的界定是投保人向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按照合同中的规定,对可能发生的事情所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承担保险金赔偿责任。保险是一种以概率统计学为基础,建立在社会互助原则下,集众人之资解一人之难的经济补偿制度。社会保险是社会成员缴纳保险费,在其年老、疾病、伤残等丧失劳动能力时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保障制度,而商业保险指的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 二、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区别 1、商业保险是一种经营行为,保险经营者以营利为目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而社会保险属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形成社保基金,为特殊人群提供生活保障,盈亏以国家财政为支撑。 2、商业保险是按照自愿原则由投保人选择投保或选择不投保,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发生的是一种商业行为;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由国家立法规定,复合条件的公民都应当缴纳保险费并接受保障。社会保险强调投保人对社会的义务,而商业保险强调“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的等价交换准则。 3、商业保险自主经营,是独立的经济体,其经营管理由公司管理者决定,属金融体制;社会保险由政府(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领导,属行政范畴。 三、乡镇商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我国商业保险恢复已经近30年。目前,股份制、合资制、国有独资等商业性保险公司数量已有数十家。但是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乡镇商业保险的普及率不及城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乡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乡镇化良性互动、乡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乡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由此可见,推进乡镇化建设将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条主线。而商业保险保障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乡镇生活方式,其发展水平与乡镇化进程密切相关,乡镇化的发展速度对商业保险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大力推进乡镇化的背景下,乡镇商业保险的发展更加瞩目。 1、乡镇经济下市场主体较少我国商业保险体系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但是由于乡镇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商业保险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市场体系。而且现阶段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偏低,在物价指数的连续上涨和房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乡镇居民收入大多储蓄起来以满足生活需要,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和乡镇居民生活中除了必要项目(比如的车险)之外,尚未占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相对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来说,乡镇的商业性保险公司的数量仍然相对较少。 2、业务结构不平衡我国乡镇环境下,商业保险的投保水平呈现总体水平较低的现象。并且保险众多险种之间的投保差异也很大。主要表现是财产性保险占的比重较大,而且在财产性保险中,机动车保险的业务量居第一位。相较于财产性保险,乡镇居民对人寿保险和非车财产险的投保较少,短期保险多,长期保险少的情况难以改变。并且由于我国乡镇和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文化水平的差异,乡镇商业保险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商业保险的发展,并且现阶段由于相关政策的频频出台,乡镇商业保险发展业务还呈现了停滞现象。除此之外,各保险公司险种雷同,缺乏特色,对民众缺乏吸引力,也是制约乡镇保险业务发展的一大因素。 3、人才匮乏市场经济的结果是优胜劣汰,我国众多保险公司的业务靠的是狂轰滥炸式的电话销售和上门推荐甚至熟人介绍,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更缺乏专业的保险设计人员。在乡镇经济环境下,保险查勘、理赔等高水平技术人员的需求十分短缺。并且我国保险业务曾经出现的20年停办造成的人才断层短时间内难以弥补,给发展乡镇保险的发展造成难以跨越的沟壑。 四、如何促进我国乡镇商业保险的发展 1、深化改革,为商业保险营造健康自由的市场环境以适应乡镇商业保险的发展。我国保险业存在着诸多和银行业类似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国家相关部门和既得利益者握权不放,背离了市场经济,造成乡镇商业保险行业发展缓慢。同时国家应对乡镇保险进行适当的政策扶持,帮助其走出困难局面,并且完善经纪人制度,努力健全丰富市场主体,去适应乡镇商业保险的发展。 2、丰富险种,提供多样化的保险产品,更能满足乡镇商业保险的需求。客户对商业保险产品的选择最终是由其自身需求决定的,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各保险公司在推出销售策略的同时,应该着重进行产品开发战略,提供符合乡镇客户急需的产品,塑造附合乡镇需求的特色,在丰富乡镇市场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竞争力,避免险种单一,不符合乡镇实际的现象。 3、引进人才,提高资金利用率,大力补充乡镇保险资金的不足。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一方面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要活化资金运用,采取合理的措施将保险业资金支援到乡镇经济中,这样既能完成保险资金的增值,保证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利益,又能充分发展乡镇保险业务。再则在保险公司具体业务层面,要有意识引进和培养适应乡镇保险业务的人才,为乡镇保险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五、总结 乡镇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和国家稳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商业保险事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相关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在我国大力推进乡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商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和未来进行详细规划,以符合乡镇对商业保险的需求。 作者:侯瑞 单位: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中国人保财险富区支公司
城市经济发展论文: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摘要:城市规划是城市化进程中极为重要的工作。科学的城市规划是有利于城市建设,根据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合理的城市规划工作。因此城市的政府部门应当意识到其规划的重要性,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的战略步骤,保障城市经济的发展。就此本文结合实际,试论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发展;作用 1引言 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是两个相互依存的概念。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我国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急需合理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内容是极其繁杂的,它涉及到城市规划中的多个方面,例如城市的土地、城市的交通、城市的环境等等。这些内容都需要城市的政府部门制定多种方案,进行合理地对比,最终实施配套的政策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城市的经济是一座城市的命脉,而城市规划工作是保障城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城市规划工作不但能够使城市经济快速的发展,还可以使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可以让城市拥有光明的未来。城市的规划工作需要城市的政府部门进行合理地宏观调控。要通过颁布各种政策促进城市的转变,最终保障城市经济得到良性的发展,下面分析城市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2.1城市规划工作可以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实施科学而合理的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的详细情况进行,只有基于对城市的了解从而制定完善的空间布局规划政策之后,政府部门才能进行拓展新区、改造中心城区等工作,使城市的发展结构更为合理,进而帮助城市做好产业调整工作。 2.2城市规划工作可以促进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工作 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工作是相当重要。合理的公共设施建设工作既可以保证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吸引投资,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娱乐、科研教育、社会福利等等[1],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合理的城市规划。当前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工作需要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要充分地考虑到城市居民的需求。因此城市规划工作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充分将生态环保的理念贯彻始终,这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考虑,也是当前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工作的主流观点。 2.3城市规划工作可以合理的整合协调利益 实施科学而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协调城市各个行业和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能够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建设工作。将处于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和拥有着相同性质的产业进行整合建设,能够使这些企业和产业在发展的同时节约成本和资源,还可以解决目前城市中基础设施和大型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周期长的问题,从而充分保障城市的经济发展。这种整合建设性质相同的企业和产业的方式也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让各个行业都拥有发展的空间,最终实现城市的经济发展。 2.4城市规划工作可以合理地配置土地资源 城市的土地资源规划工作是城市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城市的政府部门理所应当地将土地资源规划工作纳入其城市规划之中。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工作可以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可以使土地资源的使用契合城市的经济状况。当前许多城市的土地资源在经过合理地规划之后,都充分地凸显出了其强大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3城市规划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策略分析 3.1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落实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城市的管理工作,良好的城市管理工作要将城市居民的利益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目标。首先,城市的政府部门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出台一系列的管理方案,同时城市管理部门也要建立专门部门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将高标准和高起点作为管理的要求[2]。其次,政府部门也可以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来促进城市管理工作,例如:城市规划建设委员会工作制、公证会制度等等。良好的管理制度是将城市政府部门出台管理方案并且落实的基础,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既定的规则来实施管理制度,唯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规划工作落到实处。 3.2要提高城市规划的合理性 城市规划工作应当采取合理和科学的规划方式。在实际规划过程中,首先城市的政府部门应当明确城市规划的目标[3]。在确保目标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就可以对城市的自然环境、发展历史、经济基础和文化氛围做统一的调查工作,并且要将调查的资料归纳和整理,将这些资料作为落实具体城市规划工作之前的参考。在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之后,城市的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资料开展合理的、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案设计工作,合理的规划方案应当囊括城市的交通状况、城市的产业结构等。 3.3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 从而加强城市的投资环境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是保障城市投资环境的重点。当前我国许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部分城市依旧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城市的地下工程建设不够完善、城市的通讯线路建设不够完善,这些都是会影响投资者选择的因素。因此城市的政府部门应当投入财力和精力,不断地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保障经济的发展。在具体的建设工程中,应当将重点放在城市的通讯线路建设和交通线路建设上,这是当前影响投资者选择的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 3.4做好土地使用年限的设置工作 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使用问题是当前城市规划管理的重点。当前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在于土地使用年限上。现今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在城市中购置了大量土地,购置后却存在着拖延不建设的现象。为了限制这种现象的发生,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向他们收取土地闲置费用[4]。对于炒地者,管理部门应当规定其具体的建设期限,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除此,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的土地使用年限已经超期,对于这类使用超过年限的土地开发商,政府部门应当让其缴纳昂贵的使用费或者直接收回土地的使用权。 3.5做好城市的文化建设工作 文化建设工作也是城市规划工作中的重点之一,在某种程度上是和经济建设工作是相互联系。在具体建设的过程中,首先,政府部门可以建设一系列的促进文化发展与交流的社会机构例如博物馆、文化宫等。其次,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媒体的力量,举办一系列结合城市地域特色的文化沙龙活动。最后,政府部门应当做好城市中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同时要让城市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的结合,从而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魅力。 4结语 目前,保障城市的经济发展是我国政府部门的重点工作。科学的城市规划是有利于城市建设,而根据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合理的城市规划工作。因此政府部门应当意识到其规划的重要性,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通过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提高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土地使用年限进行限定以及文化建设几个方面来保障城市经济的发展。 作者:胡炜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城市经济发展论文:城市经济发展中房屋征收问题探讨 [摘要]房屋征收与人民群众、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越来越为人们所热点关注。文章通过阐述经济增长与房屋征收内涵,分析城市房屋征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改进城市发展中房屋征收的有效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促进房屋征收工作有序开展及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房屋征收;城市;经济发展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城市房屋征收一系列问题不断显现,各方矛盾越来越尖锐。开展好房屋征收工作,处理好城镇化带动战略,关乎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关乎到我国经济社会能否有序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对房屋征收相关问题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经济增长与房屋征收概述 1.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指的是于一个相对长的时间跨度层面,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水平或者人均收入水平不断增长。经济增长情况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于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情况,同时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情况。 1.2房屋征收 房屋征收指的是房屋征收部门,一般是政府城建部门基于摸底立项对居民房屋土地使用权进行有偿回收。 2城市房屋征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房屋建设时间紧迫,任务繁重 近年来,旧城区改造工作逐步开展,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城镇化的建设脚步。由此要求我国务必要切实开展好房屋征收工作。然而,在房屋建设、房屋改造中普遍面临一个问题,即为时间过于紧迫,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就好比,城市建设规划图纸太早完成,城市建设工作期限过短。然而现阶段我国房屋征收任务极为繁重,这是关乎到人们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因此要求必须开展好房屋征收工作。 2.2房价增长,加大了房屋征收难度 伴随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全国城市房价不断上涨,房屋价格的逐步升高,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房屋征收难度。很大一部分被征收者往往参考市场中最高房价,提出索赔要求,即便大部分居民实际情况大致相同,然而由于他们的要求与《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中规定存在很大差异,使得在房屋征收实际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征收难度。 2.3被征收者缺乏意识 因为一些被征收者文化素质较低,对政府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了解不足,缺乏有效的认识。所以在征收房屋过程中,他们相当多的认为可获取各式各样的补偿,倘若要对他们要求进行逐步满足,必然会对我国房屋征收、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3改进城市发展中房屋征收的有效策略 在城市化发展不断推进背景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引入先进理念、成功发展经验逐步改进城市发展中房屋征收,如何进一步促进房屋征收工作有序开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3.1抓紧建立房屋征收机构、实施单位 为了对《征收条例》进行有效落实,促进房屋征收工作的有序进行,务必要开展好房屋征收机构组建工作。《征收条例》指出,市、县人民政府是执行房屋征收的唯一主体,由此表明新的房屋征收机构应通过市、县人民政府直接设立。各地区应抓紧组建房屋征收、补偿管理部门,以对后续房屋征收全面相关工作开展负责。要知道,房屋拆迁与房屋征收两项模式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会维持并存状态,新条例对政府作为征收、补偿主体作出了明确规定,不允许建设单位加入到征收、补偿工作中来。可考虑结合新条例规定,引入先进试点地区工作运行模式、机制,科学打造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征收、补偿工作新体制。 3.2严格落实房屋征收、补偿工作社会和谐风险评估 一直以来,各地为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机制,特别对于重点工程项目而言,经由推行风险评估在先开展、防范化解联合作用、建设与调节齐头并进、发展与和谐规划统筹的工作模式,达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的有序开展。与此同时,要加大对房屋征收工作社会和谐风险控制力度,结合房屋征收相关规定,及时对推行房屋征收项目进行社会和谐风险评估。 3.3强化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住房价格相对稳定 为了保证尽可能公平,政府会结合征收区域市场价展开补偿,要知道未来大部分征收项目成本会不断升高,由此可知政府在征收土地时支付成本压力会越来越大。倘若政府难以在“买”的环节获取土地增值,则不得不利用“卖”得到新的增值。因此,政府唯有提高征收项目土地价格,方可缓解升高的征收成本,而只要土地成本上涨,只会造成房价的进一步上涨。所以,政府要通过不同科学途径积攒充足的征收补偿资金,同时强化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对保障对象需求予以满足,进而处理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确保住房价格相对稳定。 4结语 总而言之,房屋征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展好房屋征收工作,处理好城镇化带动战略,关乎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关乎到我国经济社会能否有序健康发展。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经济增长与房屋征收内涵,全面分析城市房屋征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抓紧建立房屋征收机构、实施单位”、“严格落实房屋征收、补偿工作社会和谐风险评估”、“强化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住房价格相对稳定”等,积极促进房屋征收工作有序进行,以拉动城市经济发展。 作者:毕丛民;高卫波 单位:海阳市国有土地房屋征收补偿中心 城市经济发展论文:电力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的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因此,电力作为与现代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息息相关的必须品,其经济发展要与时展需求相契合,由此可见,电力经济发展能够有效的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下面本文就对电力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协调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策略,希望能够对电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词: 电力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协调 :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把关注重心越来越多的落到了电力经济发展上,而电力经济的发展能够直接对我国经济水平产生影响。但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行业的发展暴露了多种问题,例如供需问题等,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电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研究,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长足发展。 一、电力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较低,而电力的稳定性也有待强化。自我国实施“上大压小”的电力政策以来,约有7000万kw的关停小火电机组,这就使其平均单机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促进了我国电力建设的发展。但由于电力过程与短缺的忽高忽低循环模式,已经为电力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虽然在全世界,我国的电网规模位居首位,但却因受到滞后的配电网建设影响,使得城市与农村的供电可靠性严重下降。在我国政府对电价进行审批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运输行业与煤炭行业已经实现了市场化的因素,这就使得煤电的供需问题日趋严重,主要体现在不断突出的煤电价格问题等。同时,发电设备的平均利用率随着装机规模的不断提升而减少,这就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日益凸显,建设成本并不能够与业主的盈利成正比。另一方面,在电力经济发展的强化阶段,面临着一系列的节能环保问题,这对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发面的影响。 二、电力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国家的宏观经济中,电力经济占据了一定的权重。任何条件下,电力供需情况都关乎于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为此,我国相关部门一定要将电力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协调好,这样才能推动我国整个经济体系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待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电力能够为整个社会发展起到有效支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要求电力供应具有更高层次的稳定性与质量。为此,相关部门要从电力经济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对其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行优化,从而使各资源均得到合理的应用,从而实现电力经济与城市经济水平持续提升的双赢局面。 三、加快电力发展的步伐,带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构建健全的电力统计机制我国绝大部门地区的电力统计体系和队伍相对比较健全,在整个电力工作中,电力统计工作是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存在的。但目前,革新整个电力市场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电力行业建设工作所消耗的时间较长等,例如,火电厂完成建设工作的时间大概在3年,而水电厂完成建设工作的时间则要远远超过3年。另一方面,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审批过程是由我国各级别政府经过科学的衡量指标决策的,同时,审批期间,政府也备案了施工工程进度、投资时间、开工时间等方面内容。倘若电力建设工程建设时出现所消耗时间较长等问题,均是不完善的统计工作所致,为此,电力企业要不断强化电力的统计工作,并构建健全的电力统计机制,从而尽可能快的满足电力市场的发展需求。 2.对整个电力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把握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到了空前的进步,在这个大背景下,电力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其供应质量正面临着供不应求的问题,但如果能够使电力需求得到科学的管理,势必能够改善现阶段我国城市的电力供不应求现象。科学的管理电力需求能够实现合理调整我国终端能源资源消费的结构,有关于电力需求管理一直是我国电力企业的重点关注问题之一,初步预计,15年后,我国能够研究出一款电力装机,该机能够减少约1亿kw的电力。另外,电力需求管理工作能够实现电力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此,各级政府要全面贯彻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电力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的投资基础,并对整合电力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加以把握,从而使电力管理应用于需求发展工作相协调,带动整合电力工业的长足发展。 3.保障电力的科学化发展趋向优化电网模式的主要途径是保障电力的科学化发展趋向。首先,电力企业要遵循电网运行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与稳定性原则等,并对电网抵御恐怖活动、自然灾害以及军事打击的多种功能进行强化;其次,我国电力企业要正确的认识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对智能电网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并加以论证。最后,电力企业要加大研究多种技术发展路线的力度,这是因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涉及到多方面因素,例如,我国的能源战略、投资情况、技术指标、电力市场、电力系统变革以及电价政策等,只有把握好这些因素,才能保障电力经济的稳定化、安全化的和谐发展。 4.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起到了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目前,城市经济增长速率正处于相对较为低迷的状态。为了改善这一现象,保障电力经济的科学合理发展,各级政府要规避电力经济发展变化过大情况发生,具体体现在电力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现象交替发生。为此,各级政府要设置相应的电力经济发展的上限,从而使电力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相协调。 四、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经济的长足发展是一场长久战,我国应将其列为重点发展工作内容,并全面贯彻电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电力经济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电力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相互作用,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电力经济的发展,电力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各种情况。为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我国经济的整体水平。 作者:刘凤丽 马莉华 单位:国网吉林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城市经济发展论文:商业地产及城市经济发展协调评价分析 摘要: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目前最为重要的一个产业之一,这些年来在我国所受到的重视越来越高,其自身也保持着十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随着2008年我国对于房地产进行了宏观的调控,我国的住宅市场也不再具有稳固的收益性,其自身的收益性开始不断的被动摇,在我国的政策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很多房地产的开发商以及投资者都开始把目标转移到了我国的商业地产,这也就直接导致我国的商业地产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本文主要针对商业地产与城市经济发展协调评价进行研究。 关键词: 商业地产;城市经济发展;协调评价研究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根据一个城市在商业地产以及城市经济互动的关系基础之上,来对其两者自身找到相互影响的因素,最后根据问题对其进行有效的辨识。其中主要需要采取的方式是定性与定量进行相互结合,并且更好的参照协调评价的原则,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影响因素的提取,然后通过对于整个指标体系的建立,来对这两者之间进行协调评价,并且对其模型的奠定,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一个城市的商业地产的发展,同时也能够让这个城市的商业地产更配得上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需要,维持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1城市经济对商业地产的影响 商业地产作为目前我国在发展城市经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它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经历必然会受到整个城市自身经济状况的影响。而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其自身的城市经济对于整个商业地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一个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个城市的总体经济、这个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以及这个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的动态变化等等不同的因素,进而影响着整个商业地产的总量、需求、业态、规模、结构等各个要素的变化,进而对一个城市的商业地产的总量、规模、结构和布局产生影响。 1.1城市总体经济变化对商业地产总量的影响 城市的经济在不断的进行增长,在一个城市中,其所进行的投资以及信贷都会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增长,城市的人口数逐渐的增多、城市的家庭收入以及城市中的家庭数量增加,直接引发了人们对于消费品需求的增高,而商业地产自身作为消费品能够流通的空间载体,其需求也会在这一环境下不停的增长;然而城市的经济越来越不景气,信贷开始不断的缩紧,人均可以支配的收入逐渐下降,人口聚集效应减弱,则商业地产需求减少,商业市场萎缩,商铺招租困难,市场转租转售现象严重,商业建筑空置,商业用地流拍等。而在城市经济复苏期时期,商铺租金开始上升、商业地产新开发建设量增加,空置率下降。从利率变化的情况看,对投资者来说,短期内投资者的资金是固定的,当其他部门的利率上升,那么,意味着商业地产投资的收益就会降低,投资者就会视利率的变化情况,从而调节资金在商业地产的投资比重。利率下调,导致资产价格上升,进而诱发新建设开发量的增加。最终,这种情况会导致商业地产总量的增加。 1.2经济结构的转变对于商业地产的需求的影响 经济结构的转型对内需具有强化、支持和拉动作用,与此同时产业转移趋势有利于城市服务业发展。随着内需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正逐年加大,服务型经济必将成为未来主流。从1994年开始,第三产业就业比率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最重要产业。由于在城镇化建设中第三产业更有利于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第三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更具战略意义。作为第三产业的主体服务业,其提供大众消费需求的零售、餐饮、休闲娱乐以及生活配套服务,它在解决地方经济、解决就业以及长期税收方面有独具优势。作为服务业的发展平台和空间载体,商业地产在促进城市可持续经济方面有明显优势,因而商业地产发展更容易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因此经济结构的转变,将大大促进服务业发展,也将极大促进商业地产的繁荣发展。 2商业地产对城市经济的作用 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良好发展态势的商业地产能促进城市经济快速、稳定、可持续增长,滞后、过剩的商业地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阻碍城市经济的稳步发展,可见商业地产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正强化也有负强化。 2.1商业地产对城市经济的正强化 商业地产对城市经济的正强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商业地产自身对城市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即直接贡献;第二是通过商业地产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即间接贡献。(1)商业地产自身对于我国的城市经济所作出的贡献。在中国,拉动经济增长需要“三驾马车”,即投资、消费与出口,而商业地产作为消费品流通的载体,其发展与其中的两个因素,即投资与消费密切相关。首先,商业地产投资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商业地产是房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对GDP增长率做出重要贡献。近几年虽然房价过快上扬势头被抑制,但国家的整体经济没有因为对房地产市场的打压而出现衰退,相反,加息预期仍在。随着住宅限购政策的不断“严峻”,开发商大多都开始转向商业地产的开发,投资者对于商业地产的投资热情也是与日俱增。其次,商品消费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只是带动经济增长的先导力量,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于消费需求的稳定。商业地产投资必然导致商品交易平台增多,从而带动商品流通性增强,商品消费扩大。商品消费的增加还可以带相关税费的增加,从而对城市经济有重大的拉动作用。(2)商业地产对城市经济的间接贡献。商业地产是商品批发零售、娱乐、餐饮、休闲服务等经营活动的空间载体,其涉及面之广决定了其对其他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效应,而这种带动效应正是通过以商业地产投资及消费来达到的。 3新经济常态下城市商业地产发展方向 随着商业地产不断的扩大与发展,学术界有必要对其发展规模以及效益等方面进行科学、准确的衡量。在此情况下,商业地产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政府层面以及开发商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来提高商业地产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这既有利于城市经济的提高,也有利于商业地产处于良吐发展态势之中。 4总结 随着我国商业地产不断的扩大与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这也让我国在商业地产上发展的更加顺利更加好,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这两者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好,以上就是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的全部研究。 作者:苏国兴 单位:福建联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城市经济发展论文:商贸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内容摘要: 当前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商贸流通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本文分析商贸流通业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从而揭示出商贸流通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与促进作用,进而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水平,更快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经济繁荣稳定发展。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城市经济;影响云南 一、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 (一)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且交易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商贸流通业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先导性产业,商贸流通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16.3%的速度逐年增长,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0.8万亿元,到了2012年这一数值提高至21万亿元,增涨幅度近一倍,其中2012年国内的餐饮业营业收入突破23283亿元,较上年涨幅13.6%。由图1可知,近年来我国商贸流通业不断发展扩大,不仅提高了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而且还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可见不断扎实推进商贸流通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全面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商贸流通业项目建设的发展势头强劲随着商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与逐步完善,当前专业市场得到逐步升级,项目的建设发展势头强劲。2002-2014年我国商贸流通业建设商业市场综合楼共投资1000万元、家居装饰及超市投资接近400万元,同时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投资约1550万元。现阶段国内商贸流通项目的建设发展势头强劲,使得商贸流通水平与经济结构得到快速提升与完善。 (三)流通模式与产业不断发展与创新伴随着流通技术以及流通手段的不断变革,国内商贸流通的模式得到不断创新发展:货仓式商店、超市、百货店、便利店、专卖店、专业店以及家居建材店等流通模式不断发展,进一步加快了流通业态的多样化发展。其次专业化、正规化流通企业的分工体系也不断完善与形成,进而形成以需求作为导向的商贸流通业链,逐步形成集“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物流配送”综合一体的新型经营模式(洪涛,2013)。此外利用移动通信、互联网与电子标签等先进技术,全面带动了国内商贸流通业的较好转型和升级。 二、商贸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商贸流通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一方面,不仅有效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同时商贸流通业自身也能够提高流通的效率,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商贸流通业能够促进资本的不断积累以及技术进步,增加了社会的总供给,较好确保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一)商贸流通业对经济的直接影响1.商贸流通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商贸流通业对GDP的影响,通过所实现的产值在GDP的比例衡量,而商贸流通业的贡献率主要通过流通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某地区的商贸流通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多数和这一地区的商品、该区的市场化程度、社会分工与专业化生产水平具有密切的关系。按照历年我国统计的年鉴资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接近9.5%,年平均增长近3.8个百分点。2013年我国的商贸流通业总产值约29726亿元,增长率为10.63%,远高于GDP的增长率8.95%,而商贸流通业的产值份额占GDP的比例接近10%,可见商贸流通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越大,则表明产值在GDP的比重与增长也就越快。2.商贸流通业对社会就业的影响。社会就业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基础条件与要求,不仅具有经济意义,即劳动者为社会提供服务或商品时也可获得劳动报酬,而且还具有社会意义,通过劳动使自己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李欣欣等,2014)。商贸流通业的劳动力就业指数指的是流通业从业者数量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就业指数越高表明该地区的商贸流通业越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进而就能解决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现阶段国内商贸流通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进一步增强,就业贡献率从1980年的3.23%提高到2014年的13.86%,其中2013年商贸流通业的就业者超过7685万人,增幅远高于其他行业。2011年我国批发以及零售业就业者数量比例占社会就业总人数的约25%,其中零售业、批发在个体、私营企业当中的从业者比例接近41%,连带仓储、交通运输、餐饮业、邮电通信业以及住宿行业从业者,整个商贸流通业从业者数量占社会从业总人数的约50%。由此表明商贸流通业对提高社会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3.商贸流通业对三次产业发展的影响。首先,商贸流通业作为商品销售主要环节,在整个社会资源的调配过程与结构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生产的分工与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各产业间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由此提高了产业间的中间需求,因此商贸流通业对提高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起到助推作用。其次,商贸流通业的不断发展较好地为第二产业产品的顺利实现提供支撑,而第二产业的发展又为商贸流通业提供了市场空间;商贸流通的扩大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的深化,同时提高了社会运行的生产效率,从而加速经济的发展(龚丽虹等,2011)。商贸流通业对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均起到调节作用,以第一产业中“蔬菜流通”而言,对于蔬菜流通方面出现的“菜贱伤农”或“价高伤民”之怪象,商贸流通业应通过进一步缩短流通环节提高效率,进一步发挥流通信息的引导功能,有效确保农产品的顺利合理与及时流通,最终有效推动第一产业的健康发展。最后,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对第三产业经济的提高产生外部性作用。商贸流通业也借助其自身能够产生对第三产业经济的贡献力、对于地区经济的带动促进作用以及发挥对消费的服务力、对上游的控制力等优势,促进第三产业经济的增长。 (二)商贸流通业对经济的间接影响首先,充分刺激需求的增长,优化并升级消费结构,就消费者的地位角度而言,商贸流通业已经由社会经济的补充角色向社会经济的主要角色方向转换,进一步真正发挥出商贸流通业的“聚”与“散”功能,全面引导消费。其次,商贸流通业不仅扩展了经济市场,同时还有效地引导生产、活跃消费,并且促进了社会的充分就业,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全面促进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商贸流通业不仅可以节约社会的总交易成本,而且还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的内涵方向发展。最后,商贸流通业通过把生产和消费相互联结,合理配置并优化各生产要素与资源,全面促进再生产,在经济运行中,商贸流通业有效将服务、设备、商品、劳动力以及生产技术等各要素资源聚集起来,从而充分加快流通速度并提高流通的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商贸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以云南省为例 (一)云南省商贸流通业发展概况就云南省的商贸流通业而言,从2000年该省的经济总量由50.25亿元人民币提高到2010年的1020.08亿元人民币,平均年增长速度为5.23%,其中住宿餐饮业、仓储邮电业、交通运输以及批发零售行业均有迅猛发展。2012年,云南省流通业的生产总值接近1288亿元,比重约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2.51%,而占服务业总产值的近30.40%,较上年提高1.4%;同年该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41.62亿元,较上年提高18.10%。2013年该省的零售业的零售额为2367.715亿元,较上年提高了12.4个百分点;餐饮业的零售额接近474亿元,较上年提高17.8个百分点;住宿业的零售额为39.025亿元,较上年提高21.3个百分点,而批发业的零售额接近397.20亿元,较上年提高37.8个百分点。可见该省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势头迅猛,各行业流通业态均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云南省商贸流通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及其发展制约因素1.对经济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云南省的流通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商贸流通的现代化水平逐年提高,同时云南省发展商贸流通业还积极导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以及连锁销售等管理技术与现代化的营销理念,从而提高了全省商贸流通的效率。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云南省全省的生产总值为11720.9亿元,较2012年提高12.1个百分点,其中该省完成第一产业的增加值约1895.35亿元,提高6.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927.81亿元,提高13.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约4897.75亿元,提高12.4个百分点。可见商贸流通业对该省的三次产业起到了促进、协调与带动作用。2.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一,云南省的商贸流通业体系有待完善。缺少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地处偏远且交通闭塞,制约了商贸流通业的顺利发展;流通信息与网络不畅;缺少专业的流通人才;商贸流通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不强。第二,商贸流通业的物流长期发展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商贸物流的基础设施比较差、商贸网点总数不足3000个,而且商贸流通从业者仅有5000人左右,部分商贸流通企业存在“小、散、乱、差”等现象;缺乏流通管理人才,缺少健全的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与运行机制。第三,商贸流通物流市场的建设也存在滞后现象,根据2010年的相关统计报告表明:2009年云南省农村商贸流通物流市场数量比重,仅仅占到该省消费品市场的不足10.2%。由于上述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云南省商贸流通业难以发挥出助推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与优势。 (三)云南省商贸流通业对该省经济发展的影响1.商贸流通业对云南省GDP的影响。现阶段云南省商贸流通业对提高该省的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商贸流通业对该省社会产业的增加值从1996年的212.63亿元提高至2012年的1617.85亿元,年均涨幅约14.68%。此外该省的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由1998年的7.72%提高到2007年的8.53%,表明云南省的商贸流通业不断快速发展且规模进一步扩大,商贸流通业对于该省的GDP贡献率不断逐年提高(见图2)。云南省的商贸流通业在GDP以及在第三产业的比例分别约为14%与40%,然而流通业在GDP的比例相对稳定;第三产业中流通业占比高,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减弱的趋势(宗颖,2012)。由此表明云南省的商贸流通业以及GDP虽保持在同一水平,但是流通产值占GDP的比重未能跟上流通产值占第三产业的速度(见图3)。2.商贸流通业对云南省社会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云南省2012年商贸流通业中的城镇从业者人员接近41万人,对GDP的贡献率接近15.7%,该省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为城镇从业者提供了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从而全面较快地带动社会就业岗位的增长,进一步发挥出商贸流通业对经济运行的促进作用,如表1所示。通过表1历年数据的对比情况可知,云南省的商贸流通业中的从业者占第三产业工作者的36.7%。基于动态角度而言,该省流通业从2003年至今,从业工作者数量较为平稳且有上升的趋势。然而该省流通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较大,进而为全面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创造了较多的就业岗位,从而拉动该省经济的全面协调增长。3.商贸流通业对云南省消费的影响。流通环节作为连接消费与生产的纽带,对经济的发展与扩大内需、增加消费等方面起到助推作用。商贸流通业对云南省消费的影响,主要通过流通业的产值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例来表示,当比重越大表明当前流通业对消费的影响就越大,即商贸流通业对该省消费的促进作用就越充分,从而真正促使商贸流通业发挥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图4可知,云南省1996-2012年流通业的产值逐年提高,同时该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扩大,现阶段云南省流通业对消费的贡献作用凸显,对经济消费起到较好的带动或促进作用。 (四)云南省发展商贸流通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路径1.提高对商贸流通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认识。按照《云南省商贸流产业的发展规划》,各地方政府部门积极转变观念与解放思想,坚持做到“开拓市场——扩大消费——发展现代流通业”的发展脉络,进一步加快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加大政策与税收的支持力度。一方面不断完善该省商贸流通业发展过程的软件与硬件环境,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还应提高信息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水平,较快地形成区域的交通以及信息网络,提高商贸流转能力与流通效率,有效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罗文凯,2011)。2.加快商贸流通业中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云南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商贸流通业中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重点规划并积极建设仓储——包装——加工——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提高该地区商贸产业的流通效率,确保地区物流网络及信息的畅通,提高商贸流通业物流建设的服务水平。提高商贸流通信息化的水平,推动商贸流通业的技术装备、资本运营或组织形态等创新。一方面云南省应积极培育大型商贸集团,以便较快提高商贸流通的管理与组织能力,采用“改组”或“收购”、“兼并”等形式有效促进商贸龙头企业的强强联合。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商贸流通企业的服务功能,不断扩大规模效应增强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促进该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最终提高该省的经济水平。3.重视商贸流通业对于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商贸流通业的顺利发展可以全面推进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为此应加以重视发挥商贸流通业的引导功能,同时进一步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促进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一方面有效调整商贸流通业的各项政策,制定合理有效的商贸流通发展法规,同时进一步整合现有的批发零售市场,引导流通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电子商务体系,以期全面促进电子商务的网络化建设进程,促进更多商贸流通业的多元化发展,较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发挥对经济的带动作用。4.完善流通业的法规政策助推城市经济较快发展。政府制定切实有效、支持城乡商贸统筹协调发展的法规、政策或制度,推进该省商贸流通业的制度创新。进一步改善该省各城市的流通与消费环境,完善该地区商品的流通市场,建立统一、有序、开放的城乡商品流通新格局。努力打破市场的准入障碍与行业的保护制约,积极为商贸流通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促进该省商贸流通业的健康发展,发挥商贸流通业对于促进消费的先导作用,最终发挥商贸流通业对该省各城市经济的辐射与带动作用。5.重视培养商贸流通人才为快速发展城市经济提供人才保障。积极利用各高等院校的人才,采取校企合作形式,不断培养商贸流通人才,以提高该省现代流通的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商贸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此外建立不同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该地区流通行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管理水平;鼓励商贸流通从业人员考取相关的从业资格证,提高商贸物流服务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促进该地区商贸流通业顺利发展,最终发挥商贸流通业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与带动作用(王锦良等,2011)。总而言之,要进一步重视商贸流通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意识,不断促进城市商贸流通业的稳定发展,完善各项商贸流通的法规体系。一方面积极营造良好的商贸流通环境,政府也应加大对商贸流通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培养商贸流通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进而快速促进经济的发展。 作者:高峰 单位:商丘学院商学院 城市经济发展论文:县级城市经济发展的策略 摘要: NYP伴随着县级城市经济总量的不断加大,出现了基础设施落后、城市集聚辐射功能不强以及管理体制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县级城市的发展。文章就当前县级城市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了县级城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县级城市;经济发展;问题与现状;发展策略 一、县级城市经济的含义和主要特点 所谓县级城市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的地域内,以县城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经济社会资源和统筹安排而形成的功能完备的、开放的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在我国传统和现实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建设中,具有连接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以及微观和宏观的重要功能。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县级城市经济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资源配置区域更加广泛,不仅涉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各个部门,还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分配的各个环节,已经形成了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因此,研究和探索县级城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有利于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壮大县级城市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经济发展事态。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二、县级城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质量有待提高当前,大多数县级城市仍处于粗放型阶段,尤其是在传统农村居民点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城市,其规模普遍偏小,基础设施建设中财力、物力及人力等方面严重投入不足,未能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交通、医疗、商业、科技、通信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城镇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与地级城市和省会中心城市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产生的废气、废水以及各种废弃物不断增多,居民生产生活垃圾量不断加大,且在处理措施上不能与时俱进,处理措施简单,垃圾循环利用率低,脏、乱、差的现象县级城市中较为普遍,城市环境建设明显滞后于当地经济的发展,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城市管理体制不科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是城市管理机构多而不精,在职权上存在交叉,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分散管理的现象严重存在,且在日常工作中,工作效率低下相互推诿扯皮;二是城市管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未能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模式和框架,在城市建设中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城市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象,没有完全考虑城市的长远效益;三是城市管理立法滞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存在,且在处理措施上常常以罚代管;四是城市管理水平处于较低层次。未能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协调,仅仅局限在经济建设领域。 (三)性质和功能不明确,缺乏明显的特色和协作能力大多数县级城市在生产格局上仍然以小生产经济为主,人口一般在30~80万之间,人口规模小,同时由于通讯、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落后,严重阻碍着县级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城市功能建设上注重小而全的思想,致使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特色不鲜明,在具体分工和协作方面不到位,一些优质产品、高附加值的产品少。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致使县级城市未能形成较高水平的专业化分工和较强的辐射能力,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和产品非常少,较难形成先进的现代产业和较强的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有限的资源分散了发展的力量,造成了许多同构性浪费,难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县级城市民营经济发展迟缓从民营经济发展分析,主要存在技术含量低、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少、生产规模小、借贷能力低,数量少、信誉度低以及产业分布不合理,在管理模式上一般采用家族式管理,在经营理念上仍然以传统经营理念为主,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明显缺乏,市场前景不广阔,自身发展能力较弱,由此导致县级城市民营经济发展迟缓,偿贷能力低,法治意识和还贷意识缺乏,民营经济未能得到长远的发展。同时,与地级城市相比,劳动者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工业化程度低、城镇化进程缓慢、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以及经济结构调整滞后等各种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着县级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县级城市经济发展的对策 针对县级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务必加快改革的步伐,以促进全面发展为主题,充分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力推进县级城市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县级城市经济发展理念1.加强县域专项规划和总体规划力度城市规划是县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和根本依据,影响着未来县级城市建设的方向和建设的质量。务必结合当地实际,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思路研究分析该城市的现状、历史、发展优劣势以及机遇与威胁,科学制定出社会服务、城市环境、产业、防洪、交通等专项规划,研究和拓展县级城市重要地段的功能区和城市的中心区,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同时,在县级城市规划及其设计方案的具体实施当中,务必采取强有力的调控和管理措施,将其纳入法制化管理范围,在城市规划具体执行中,务必建立严格的审批、管理等具体措施,全面确保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2.注重形成独特的地方特色和风格在县级城市建设中,为了防止城市建筑造型和建筑风格的趋同化、一般化问题,全面提高城市的品味和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务必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在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形成资源带动型、旅游带动型、产业带动型、科技文化带动型以及市场带动型等各具风格的县级城市。3.树立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思想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县级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务必在城市管理中,将依法治市贯穿于城市管理的全过程中,摒弃传统重建轻管的思想,通过科学组建城市管理及执法队伍,加强城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同时,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明家庭、文明小区以及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4.加强物业管理和社区建设在具体工作实施中,务必将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作为物业管理和社区建设的重点,积极开展和规范物业管理,特别是加大社区文化、家政服务以及医疗保健等工作建设力度,创建居住安全、管理有序、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居住环境。 (二)推进制度创新,构建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集聚机制和政策环境首先,加强产业政策引导,构建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在产业政策具体制定中,务必注重特色产业城市布局,促进工商企业适度集中。同时,加大中央重大项目对县级城市产业格局的影响,促进产业在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从而形成功能结构有特色、产业集中度高的现代城市。其次,加快现行户籍管理制度,通过降低进城门槛,放宽县级城市常住人口的农转非条件,合理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全面促进人口向县级城市集聚。同时,积极鼓励投资移民、科技移民,大力吸纳、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能人带动效应,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入户政策,支持他们在开拓市场、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从而达到以产业的集聚带动人口集聚。再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人口流动政策、就业政策以及住房体制。改革现有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形成个人、企业、国家三方共担,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调整就业政策,为农村劳动力创造平等的进城就业机会;全面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探索性的实施住房货币化制度,建立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科学引导外来人员和进城农民购买城镇住房。 (三)增强城市整体功能1.建设现代化的县级城市交通运输体系在现代县级城市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大力发展快速交通运输,完善城镇道路网,加快以城市快速干道、主干道为重点的城市道路网的建设。同时,务必注重国家主干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布局保持高度协调,形成以城市为枢纽、为结点的干支衔接交通网络。此外,务必注重停车场和立体、快速的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交体系建设。2.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信息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县级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务必按照资源共享、统筹规划、联合建设、统一标准、互相连通的原则,加强县级城市数字化建设力度,逐步完善县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加强应用工程建设和信息网络建设,最大限度地建立起覆盖更广的智能化、宽带化、现代化、综合化的公用信息网络平台。同时,大力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推进企业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积极倡导居民上网、企业上网和政府上网。3.建立完善的水、电、气供应系统为了全面提高供水能力和供水质量,加快城市电网改造,改善居民燃源结构,提高民用燃气普及率并确保供气安全性,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因此,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原则,在县级城市中心区、主要街道和新建住宅小区务必逐步实行电缆入地,建设更加功能齐全的地下综合管沟。4.建设优美、舒适、和谐的人居环境人居环境与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等方面息息相关,大力开展城市绿化和美化,切实保护自然山、体天然水面,积极创建园林城市,不断增加城市绿色空间。同时,在大力实施旧城改造的基础上,逐步降低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逐步提高旧城环境质量。此为,务必按照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原则,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抓好城市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超标排放,积极推行城市生活垃圾袋装化和分类收集,加快生产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厂的标准化建设。5.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务必立足自身资源、产业、人力等优势,结合县级城市发展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特别是对于资源比较匮乏、贫困人口所占比例较大、富裕程度比较落后以及发展潜力相对较小的县级城市,在立足本地实际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制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思路,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游则游、宜商则商,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县级城市发展思路,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县级城市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同时,做大支柱产业和特色产品,形成县级城市特有的发展产业链条和特色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县级城市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务必在城市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政策等方面予以研究和探索,不断加快县级城市经济发展力度,推进县级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县级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作者:卢珊 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城市经济发展论文:电力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因此,电力作为与现代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息息相关的必须品,其经济发展要与时展需求相契合,由此可见,电力经济发展能够有效的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下面本文就对电力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协调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策略,希望能够对电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词: 电力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协调 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把关注重心越来越多的落到了电力经济发展上,而电力经济的发展能够直接对我国经济水平产生影响。但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行业的发展暴露了多种问题,例如供需问题等,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电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研究,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长足发展。 一、电力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相对较低,而电力的稳定性也有待强化。自我国实施“上大压小”的电力政策以来,约有7000万kw的关停小火电机组,这就使其平均单机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促进了我国电力建设的发展。但由于电力过程与短缺的忽高忽低循环模式,已经为电力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虽然在全世界,我国的电网规模位居首位,但却因受到滞后的配电网建设影响,使得城市与农村的供电可靠性严重下降。在我国政府对电价进行审批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运输行业与煤炭行业已经实现了市场化的因素,这就使得煤电的供需问题日趋严重,主要体现在不断突出的煤电价格问题等。同时,发电设备的平均利用率随着装机规模的不断提升而减少,这就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日益凸显,建设成本并不能够与业主的盈利成正比。另一方面,在电力经济发展的强化阶段,面临着一系列的节能环保问题,这对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发面的影响。 二、电力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国家的宏观经济中,电力经济占据了一定的权重。任何条件下,电力供需情况都关乎于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为此,我国相关部门一定要将电力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协调好,这样才能推动我国整个经济体系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待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电力能够为整个社会发展起到有效支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要求电力供应具有更高层次的稳定性与质量。为此,相关部门要从电力经济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对其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行优化,从而使各资源均得到合理的应用,从而实现电力经济与城市经济水平持续提升的双赢局面。 三、加快电力发展的步伐,带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构建健全的电力统计机制我国绝大部门地区的电力统计体系和队伍相对比较健全,在整个电力工作中,电力统计工作是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存在的。但目前,革新整个电力市场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电力行业建设工作所消耗的时间较长等,例如,火电厂完成建设工作的时间大概在3年,而水电厂完成建设工作的时间则要远远超过3年。另一方面,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审批过程是由我国各级别政府经过科学的衡量指标决策的,同时,审批期间,政府也备案了施工工程进度、投资时间、开工时间等方面内容。倘若电力建设工程建设时出现所消耗时间较长等问题,均是不完善的统计工作所致,为此,电力企业要不断强化电力的统计工作,并构建健全的电力统计机制,从而尽可能快的满足电力市场的发展需求。 2.对整个电力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把握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到了空前的进步,在这个大背景下,电力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其供应质量正面临着供不应求的问题,但如果能够使电力需求得到科学的管理,势必能够改善现阶段我国城市的电力供不应求现象。科学的管理电力需求能够实现合理调整我国终端能源资源消费的结构,有关于电力需求管理一直是我国电力企业的重点关注问题之一,初步预计,15年后,我国能够研究出一款电力装机,该机能够减少约1亿kw的电力。另外,电力需求管理工作能够实现电力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此,各级政府要全面贯彻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电力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的投资基础,并对整合电力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加以把握,从而使电力管理应用于需求发展工作相协调,带动整合电力工业的长足发展。 3.保障电力的科学化发展趋向优化电网模式的主要途径是保障电力的科学化发展趋向。首先,电力企业要遵循电网运行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与稳定性原则等,并对电网抵御恐怖活动、自然灾害以及军事打击的多种功能进行强化;其次,我国电力企业要正确的认识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对智能电网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并加以论证。最后,电力企业要加大研究多种技术发展路线的力度,这是因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涉及到多方面因素,例如,我国的能源战略、投资情况、技术指标、电力市场、电力系统变革以及电价政策等,只有把握好这些因素,才能保障电力经济的稳定化、安全化的和谐发展。 4.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起到了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目前,城市经济增长速率正处于相对较为低迷的状态。为了改善这一现象,保障电力经济的科学合理发展,各级政府要规避电力经济发展变化过大情况发生,具体体现在电力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现象交替发生。为此,各级政府要设置相应的电力经济发展的上限,从而使电力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相协调。 四、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经济的长足发展是一场长久战,我国应将其列为重点发展工作内容,并全面贯彻电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电力经济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电力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相互作用,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电力经济的发展,电力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各种情况。为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我国经济的整体水平。 作者:刘凤丽 马莉华 单位:国网吉林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城市经济发展论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一、引言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改造的基础上,势必给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带来变化。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会考虑到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影响,进而实现环境资源友好型发展,然而经济发展、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等多重目标并重的发展模式会对经济发展速度有所限制。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正在发展中的国家,都很大可能先经历“经济发展主导型”发展模式,再转变为“环境资源友好型”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引起了空气污染物的迅速积聚,造成了当前面临的空气质量问题。因此,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阶段,由以经济发展速度为主要或单一目标的“经济发展主导型”发展模式转向社会、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环境资源友好型”发展模式。近些年我国实施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观”等国家发展战略都体现了这一转变。然而,由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历史发展和开放水平等因素的不同,我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东部沿海以及内陆核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很成熟,而一些内陆非核心城市可能正处于起步发展过程中。单一从经济发展速度对城市进行评价不能充分反映出城市的总体水平,进而也会导致我国各城市的非健康发展。因此,从环境友好视角,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是用空气质量指标对城市环境进行测量,结合空气质量对我国典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识别出当前我国不同城市的发展模式,为各城市的良好健康发展提供一定依据。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经济发展与空气质量问题。田志华等认为环境冲突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空气和水污染是引发环境冲突的主要原因。当前的环境治理并没有减少环境冲突的产生。由于城市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空间外溢性,治理污染时需要跨地域治理;池建宇等考虑我国城市内生因素的影响,采用库茨涅兹曲线研究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空气质量的关系发现未来十年内我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空气质量改善程度会十分有限;李雪敏认为城市环境质量是构建品牌城市的必须因素,从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人居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环境等六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城市品牌资产评估体系;SánchezdelaCampa和delaRosa通过分析空气质量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对空气有害物质的极端控制对经济发展会产生明显影响,甚至会导致经济危机;Zilio和Recalde采用1970~2007年期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21个国家的数据,分析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关系。可以看出,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识别出了经济发展与空气质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为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持。然而目前研究中对于空气质量提升绩效的关注还比较少,尤其是关于空气质量提升绩效测评方面的研究更少[9,10]。本文从环境友好视角,结合我国典型城市在2013~2014年的经济发展水平数据和空气质量测评指标数据,对经济发展水平与空气质量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采用人均GDP和空气质量两个维度,识别不同城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为各城市制定和实施与其相适应的环境友好发展战略提供一定参考。 二、研究数据 本文选取了31个省会及直辖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空气质量水平进行对比研究。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指标有很多,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即人均GDP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因此本文采用人均GDP指标数据来表示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表1给出了2013~2014年我国31个省会及直辖市的人均GDP及其排名情况(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本文采用的空气质量测评指标是依据2012年我国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共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11]。表2给出了各监测指标的符号、含义、化学式和单位。其中除O3是8小时平均值外,其他指标浓度限值均为24小时平均值。由于本文研究中各城市多属于居住商业区,因此浓度限值应采用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空气质量指标浓度会受产业结构、地理环境、气象条件、季节等多种因素影响,为了进行空气质量提升绩效比较,需要对样本数据进行合理设置。从比较时段来看,日时间内平均浓度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尤其是风速,而年平均浓度不能很好地区别各因素不同季节时的影响程度,因此,本文采取月平均指标浓度来进行比较。同时,由于不同城市的主要污染物不同,单一空气指标数据难以全面表达城市空气质量,因此,本文采用由表2中各分指标合成得到的空气质量总指数(AQI)来代表各城市空气质量。根据表2中的空气质量监测指标,我们调查了31个省会及直辖市2013年11月和2014年11月的空气质量监测指标数值,并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计算得到了各城市的AQI指数,具体如表3所示(数据来源: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三、结果与分析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空气质量相关分析首先为了明确经济发展水平和空气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在SPSS19.0软件中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对2013年和2014年的人均GDP和AQI做了相关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为了去除量纲对结果的影响,本文采用的是人均GDP排序和AQI排序数据。从表4结果可以看出:2013年和2014年31个省会直辖市人均GDP排名与AQI排名的相关系数均是负值,说明人均GDP和空气质量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即人均GDP较高的城市,其空气质量会相对较差。这一发现暗示了以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很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 (二)经济发展水平变化对比图1给出了2014年31个省会直辖市人均GDP与2013年相比的变化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与2013年相比,2014年天津、北京和上海这三个大型城市的人均GDP出现缩减,尤其是天津减少的幅度最大;在人均GDP增加的城市中,武汉、南京、杭州、广州、贵阳和长沙等城市的增加幅度最大,而乌鲁木齐、哈尔滨、石家庄、太原和兰州等城市增加幅度较小。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层次性规律和边际递减规律。在未来十几年的发展中,一些人均GDP偏低但又有较强发展潜力的城市,其人均GDP会有较大增加,例如西安、济南、成都等城市。 (三)空气质量变化对比图2给出了2013年11月与2014年11月31个省会直辖市空气质量的对比情况(数值越大说明质量越差)。从对比结果可以看出:与2013年11月相比,2014年11月除了乌鲁木齐,其他3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都变得更差,尤其是哈尔滨、沈阳、郑州、济南、太原、天津和西安等城市空气质量变得相对更差;福州、贵阳、南昌、南宁、昆明、上海和海口空气质量具有相对减小幅度的变差。 (四)人均GDP水平与空气质量现状与提升幅度对比1.现状对比。图3给出了2014年31个省会直辖市人均GDP和空气质量排名对比情况,其中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人均GDP排名和AQI排名。从图3中的对比结果,可以发现:(1)在31个省会直辖市城市中,广州、长沙、上海、南昌、乌鲁木齐和福州的人均GDP和空气质量排名相对都比较靠前,都处于前15名,尤其是广州和上海这两个城市的两个指标均在前10名以内。因此,这6个城市可以评价为“环境友好发展型城市”。(2)南京、杭州、武汉、呼和浩特、北京、天津、济南、郑州和沈阳的人均GDP处于前15名以内,但其空气质量都排在15名之外,因此,这几个城市可以评价为“经济主导发展型城市”。这些城市未来发展中需要注重空气质量的提升,尤其是沈阳、郑州和济南。(3)拉萨、昆明、贵阳、海口和南京的空气质量都排在前10名以内,但其人均GDP都排在20名以外,因此,这5个城市可以评价为“环境友好型城市”。这些城市未来发展中需要注重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可以加大开发和利用这几个城市的旅游资源,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4)成都、合肥、兰州、重庆、西宁、长春、西安、银川、太原、哈尔滨和石家庄这11个城市的人均GDP排名都在15名之外,空气质量都在10名之外,因此,这些城市可以评价为“非环境友好发展型城市”。这些城市未来发展中面临经济提升和空气质量治理双重压力,尤其是哈尔滨和石家庄。2.提升幅度对比。在对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空气质量现状进行对比之后,本文按照人均GDP变化和空气质量变化两个维度对31个省会直辖市进行对比,如表5和图4所示。其中为了保持两个指标的可比性,这里都采取提升幅度排名情况进行对比。从图4的对比结果可以发现:(1)与2013年相比,武汉、长沙、南京、合肥、成都和福州的人均GDP和空气质量提升幅度都在前15名以内。尤其是武汉、长沙和南京三个城市两个指标提升都在前10名,结合图3中的现状对比,可以预测这三个城市未来的人均GDP和空气质量的综合排名很可能会处于全国前列。(2)贵阳、杭州、南昌、拉萨、郑州、广州、沈阳和重庆的人均GDP提升幅度位于前15名,但其空气质量提升幅度位于15名之外,因此,这些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发展潜力。进一步,从图3可以发现,拉萨、贵阳和南昌当前的空气质量位于前10,因此这四个城市未来可能会较快地发展成为“环境友好发展型城市”。(3)济南、昆明、石家庄、南京、太原、西宁、上海和乌鲁木齐的空气质量提升幅度位于前15名,但其人均GDP提升幅度位于15名之外,因此这些城市未来的空气质量会得到较大的提升。进一步,从图3可以发现,济南和南京当前人均GDP排名位于前15名,因此这两个城市未来可能会相对较快地发展成为“环境友好发展型城市”。(4)其余城市中除了海口之外,呼和浩特、银川、兰州、哈尔滨、西安、北京和长春的人均GDP和空气质量提升幅度都落在15名之外,即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空气质量提升幅度都比较慢,尤其是西安、哈尔滨、北京和长春。对照图3中这些城市的现状,可以看出这些城市近期很难发展成为“环境友好发展型城市”。 四、结论 本文根据2013~2014年我国31个省会及直辖市的人均GDP和空气质量数据,对每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对比研究。分别从人均GDP和空气质量指数AQI两个角度对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把这些城市划分为“环境友好发展型城市”、“经济主导发展型城市”、“环境友好型城市”和“非环境友好发展型城市”。同时,与2013年进行对比,根据2014年不同城市人均GDP水平和空气质量的提升幅度,对各个城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类和评价。该研究结果对提高我国城市空气治理积极性具有促进和指导作用,也可以为我国实施环境友好发展型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然而,由于空气质量统计数据的不充分,本文未能对经济发展和空气质量二者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未来研究会持续收集我国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进一步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等方法分析经济发展和空气质量的因果关系。 作者:张宏雷 阮俊虎 王莉敏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城市经济发展论文: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人口研究 1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的实证分析 1.1模型与数据 1.1.1异速生长模型。人文地理学家根据异速生长理论,认为处于不同维度的城市人口与城区用地面积作为城市发展中的两个重要的发展指标,它们二者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常量,符合异速生长规律。通过建立关于城市人口和城区用地的异速增长模型,能够对城市的动态人地关系进行量化分析,可以用异速生长方程At=aPtb表示。如果把At,Pt同时同放在双对数坐标系中时,两者存在线性关系:lnAt=lna+blnPt。式中:At为某城市在时刻t的城区用地面积;Pt为某城市在时刻t的城市人口;a为比例系数;b为标度因子,即异速生长系数。 1.1.2模型评价标准及含义。在异速生长模型中,每组变量都有其相应的标度因子临界值,取决于模型中两变量维数的商。根据分形研究,城市用地维数的平均值为1.7左右,人口的维数为2,在理论上得到b的临界值为0.85。但是,实际应用中发现b符合实际情况的临界值为1。当b>1时,城市用地面积的增长速度大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b=1时,二者速度相等;b<1时,城市用地面积的增长速度小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1](表1)。但是在实践中,异速生长系数对于城市人地关系的反映还需要结合城市化发展的其他指标进一步进行分析。例如异速增长系数<1时,可能是由于城市经过高速发展之后,受到自身土地资源的约束,城市用地外延扩展减缓,用地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也很有可能是城市发展停滞,城区面积扩张缓慢,从而导致人均用地的减少。这说明城市人均建成区面积的变化在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同发展时期有不同的意义,不能够一概而论。 1.1.3数据选择新疆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的数据来源于2000—2011年的《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1年新疆城市体系中共有2个地级市和20个县级市。其中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由于进入建制市序列的时间较晚,统计期间内统计数据不足,故在样本中剔除。 1.2城市人口与用地异速生长特征 新疆城市人口与用地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00年至2011年新疆城市人口由358.34万上升为560.32万,增长了56.37%,年均增长4.6%;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由473.41km2增加到921.82km2,增长了94.72%,年均增长7.89%。城市用地面积增长速度快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2000年新疆城市人均用地面积为132.11m2,2011年上升为164.52m2,增长了24.53%。将新疆城市人口总数及建成区面积总数作对数处理,绘制双对数坐标图(图1),可以看出新疆城市人口与城市面积呈直线分布趋势,表明新疆人地关系满足异速生长关系。 利用Eviews软件对新疆2000—2011年城市人口及城市用地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异速生长分析,得到异速生长系数b=1.2923(R2=0.965),呈现出明显的正异速增长特征。这反映了新疆城区总面积增长速度大于城市总人口增长速度,会导致城市人均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土地利用粗放。利用异速增长模型对新疆各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作进一步分析。大多数城市异速生长分析结果的拟合优度高于70%,部分城市分析结果的拟合优度甚至达80%,90%以上,这说明新疆多数城市人口与用地的增长关系符合异速生长规律(表2)。满足异速增长规律的城市异速生长系数差别较大。b>1的有奎屯、吐鲁番、库尔勒、喀什、克拉玛依、阿勒泰、乌鲁木齐、昌吉、和田和哈密,其中奎屯、吐鲁番、库尔勒、喀什的b>2,呈现出明显的正异速生长特征,这些城市用地面积增长快于人口增长,这部分城市包括了仅有的两个地级市,城市规模大,对新疆城市人口与用地的整体发展趋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b<1的有乌苏、阿图什、阜康、塔城、石河子、伊宁和博乐,呈现出明显的负异速生长特征,这部分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大于城区面积增长速度,城市用地呈现集约化发展的趋势(表2)。新疆城市体系内只有阿克苏市的分析结果拟合优度较低,人口与用地的增长关系不符合异速生长规律,该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呈现逐年减少的发展趋势,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人均建成区面积不断减少,城市用地也呈现集约化发展的趋势。 2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对新疆各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能够对新疆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的基本情况进行基本判断,但是为了准确判断其发展趋势,需要结合各城市经济实际发展情况及所处的发展阶段进一步进行分析。从科学性、一致性和可得性的原则出发选取评价指标建立新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表3)。使用SPSS软件对2002—2011年新疆城市整体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只有一个,且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已达88.076%,故选取其为第一主成分。根据软件分析结果计算可得主成分综合模型:K=0.3857X1+0.3841X2+0.3831X3+0.3441X4+0.3800X5+0.3786X6+0.3837X7。通过该模型可以得到各年度新疆城市经济发展主成分得分。加权综合量K值的大小反映出2002—2011年新疆城市整体经济保持持续增长,且有加速的趋势(表4)。结合具体经济指标判断,新疆城市经济发展整体上处于加速阶段。进而利用指标体系对2002—2011年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测,求得每一年度内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得分,得分越高越好(表5)。将各城市经济发展速度与全疆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对比,可将全疆各城市划分为三类。(1)经济发展速度与全疆整体速度基本一致,如克拉玛依、库尔勒、乌鲁木齐、阿勒泰、阿克苏和阿图什。其中克拉玛依、库尔勒的经济发展水平评测得分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乌鲁木齐经济发展水平评分一般,其他三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分较低。(2)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全疆整体速度,如哈密、昌吉、奎屯、伊宁、石河子、和田和喀什。其中,哈密、石河子、昌吉经济发展水平评分一般,其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分较低。(3)经济发展速度慢于全疆整体速度,如吐鲁番、阜康、塔城、乌苏和博乐。其中阜康经济发展水平评分较高,吐鲁番经济发展水平评分较低,其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分较低。 结合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及各指标特征,对新疆城市经济发展所处阶段进行综合判断。其中克拉玛依处于经济发展的发达阶段,塔城、乌苏、阿克泰、博乐、阿克苏和阿图什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其他城市均处于经济发展的加速阶段。 3城市经济发展中人口与用地关系评价 新疆城市人口与用地整体趋向正异速生长,城市用地开始出现粗放化利用的趋势,但是当前新疆整体城市人口与用地正异速生长趋势仍不明显,并且目前新疆城市经济发展处于加速阶段,这一阶段城市用地的合理增加能够有效带动经济发展。新疆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总体处于良性发展趋势,只有库尔勒市、奎屯市、喀什市、和田市和阿勒泰市出现了恶性发展的趋势。新疆城市体系内城市人口与用地增长呈现正异速生长特征的有10个城市,其中克拉玛依市处于经济发展的发达阶段,奎屯市、吐鲁番市、库尔勒市、喀什市、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和田市以及哈密市处于经济发展的加速阶段,阿勒泰市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呈现负异速生长特征的城市有7个,阜康市、石河子市和伊宁市处于经济发展的加速阶段,乌苏市、阿图什市、塔城市和博乐市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阿克苏市人口与用地增长不满足异速生长特征,其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将新疆城市分为6类。 (1)呈现正异速生长特征且经济发展处于发达阶段。这一类城市只有克拉玛依市,从该城市人口与用地异速生长特征值可以看出该城市的土地利用虽然存在一定粗放化的趋势,但是城市经济在较高水平上仍然保持了相当高的发展速度,城市经济与用地扩张进程一致,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处于良性发展趋势。(2)呈现正异速生长特征且经济发展处于加速阶段。这一类中共有8个城市,其中奎屯市、喀什市、昌吉市、和田市、哈密市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分基本保持正向增长,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疆发展速度;库尔勒市、乌鲁木齐市评分变动不大,与全疆经济发展速度一致。其中昌吉市、和田市、哈密市正异速生长特征值略低于全疆的特征值,土地利用粗放化的趋势不显著,且经济发展速度远高于其他城市,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处于良性发展趋势;乌鲁木齐市正异速生长特征值也与全疆一致,虽然经济发展速度近年来出现减慢的趋势,但是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处于良性发展趋势;库尔勒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为全疆第二,且经济发展速度与全疆一致,但是城市人口与用地正异速生长特征值较高,土地利用粗放化趋势明显,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处于恶性发展趋势;喀什市、奎屯市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疆,但是城市人口与用地正异速生长特征值很高,土地利用粗放化趋势明显,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处于恶性发展趋势;吐鲁番市城市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疆水平,且正异速生长特征值很高,土地粗放化明显,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处于恶性发展趋势。(3)呈现正异速生长特征且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这一类中只有阿勒泰市,城市经济发展基础较差,经济发展水平评分明显落后于其他城市,城市人口与用地出现正异速生长趋势,且趋势显著,虽然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略高于全疆速度,但土地的粗放利用没有带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处于恶性发展趋势。(4)呈现负异速生长特征且经济发展处于加速阶段。这一类有3个城市,包括阜康市、石河子市和伊宁市,其中阜康市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全疆水平,石河子市、伊宁市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疆水平。这一类城市人口与用地负异速生长特征显著,且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疆排名前列,城市经济发展稳定,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处于良性发展趋势。(5)呈现负异速生长特征且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这一类有4个城市,包括乌苏市、阿图什市、塔城市和博乐市。这一类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城市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全疆速度,但是城市人口与用地负异速生长特征明显,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处于良性发展趋势。(6)不满足异速生长规律且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这一类中只有阿克苏市,该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略慢于全疆,但是经济发展基础差,在统计期间内伴随着人口的逐年递增甚至出现了城市建成区面积递减的趋势,从而导致其不满足城市人口与用地异速生长规律,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处于良性发展趋势。 4结论与政策建议 4.1结论对新疆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结合新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判断了各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整体及大多数城市的人口与用地关系良好,但是伴随着新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新疆城市人口与用地的正异速生长趋势逐渐显著;(2)新疆各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差异较大,各城市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不同,各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不同。为了避免日后新疆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出现恶化的现象,在新疆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必须在整体调控的同时,注意根据各城市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4.2政策建议(1)对于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即便其经济发展依然保持较高速度,但是仍应当注意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优先挖掘城市内部潜力,避免未来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后对于城市用地开发失去控制,导致人口与用地关系恶化;(2)对于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城市,即便其土地利用出现集约化趋势,但是仍需适当推进城市的全面建设,扩张城市建成区面积,提升区域增长极的集聚能力和规模效益,进而带动经济的发展;(3)对于经济发展速度慢且城市土地粗放化趋势明显的城市,不能一味地扩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新建土地面积,必须根据其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城市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障碍进行分析,有目的性的提出解决方案,促进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作者:鲁骏峰李豫新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城市经济发展论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优化 坚持科学理念,搞好布局规划 在巴彦淖尔市中心城市的建设中,要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做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合理协调、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项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要重点在城市功能的合理性、城市形态的和谐性和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性上下功夫,按照“一城三区一组团”的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宜居宜业的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快临河城区、朔方区、双河区的建设,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活力。 加强旧城区改造的力度 按照规划进度完成棚户区、城中村的拆迁和建设,通过大规模的改造,不断提升城市的居住条件,同时促进旧城区在道路、绿化、给排水、供热及供气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改善,实现扩容提质、打造特色、完善功能、改善环境和便民利民的目标。要建设一批彰显河套文化内涵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标志性建筑,要形成几处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商业购物和餐饮文化为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的“一条街”;要加强绿地、广场、水系的建设;大幅度提升城市形象品味和宜居程度。 切实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的建设与供给力度,使城市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相结合 要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和提升城市的功能,就要进行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集中力量和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破解房屋征收瓶颈,抓好重点区域的征收改造进度,使城市的整体面貌得以改观。要有效、合理地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激活房地产市场,加大开发、销售、入住的力度,使城市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中得到提升和完善。 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人才、物流、信息和资金等相对集中的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完善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中心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突出、优先的位置,大力发展辐射范围广、业态水平高、产业贡献率大的现代服务业,推动升级换代,构建主体功能突出的区域服务业中心。 中心城市在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建设过程中,要发展总部经济、中央商务区、文化创意园区、信息中心、购物休闲区和特色街区等服务业发展载体,引导资源要素合理集聚,培育服务业知名品牌和领军企业,把服务业培育成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中心城市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与周边地区紧密沟通和对接,联合建设基础设施,重点连通相互间的机场、车站、道路,规划建设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网、金融网和商贸流通网,壮大城市经济。通过中心城市的发展,不断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和引领全市经济的发展。 作者:李明伟马福林胡智谦单位:巴彦淖尔市房屋产权交易登记中心巴彦淖尔市统计局 城市经济发展论文:电力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关联性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电力的发展备受关注。电力经济是国家经济的核心发展部分,如何让电力经济发展的更好,是当下国家关注的众多问题的中的一个。今年1-5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其中,5月份同比增长8.1%。1-5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139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5月份第二产业月度用电量首次超过3000亿千瓦时,达到30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1-5月份,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1979亿千瓦时和2287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5.0%和12.3%,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5.3和4.2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同比分别增长15.2%和9.0%;1-5月份,乡村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16.9%)远高于城镇居民用电量增速(9.2%),反映出城乡用电出现明显分化电力经济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在我国宏观经济中占得比重也越来越大。但是经济发展得越快,电力的供应能力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任何时候,电力的供需情况都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要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将电力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到最好,从而拉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电力经济如何发展才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而不是阻碍其他产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的研究,才能得到最好的结论。 一、电力建设大落导致电力供应能力不足 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电力的投资,使电力充分满足了国民经济的需求,但是电力的发展仍然有许多问题待解决。电力的短缺-过剩-短缺的恶性循环模式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虽然我国电网规模居世界第一,但由于配电网建设严重滞后,农村和城市供电可靠率只分别上升了0.13和0.301个百分点,供电可靠性指标仍大大落后。从“年停电时间”看,2009年中国为平均每户9小时,上海是1小时,而东京是5分钟,新加坡是2分钟。目前,电力行业落实“上大压小”政策,全国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7000万千瓦以上;煤泥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机组已达2500万千瓦;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由2005年的5.68万千瓦提高到2009年的10.31万千瓦;建成投产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21台,3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发电机组已占70%以上。但是,由于电价仍然延续60年一贯制的政府审批,而煤炭、运输领域早已实现市场化,煤电运矛盾难以协调,煤电价格的死结无法解开。受煤价持续大幅度上涨、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发电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伴随装机规模越来越大的是,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越来越低,负债越来越重,成本越来越高,主业亏损越来越严重。2010年五大发电集团虽实现盈利,但主要依靠非火电业务和煤炭、金融等非电产业支撑。截至2010年底,五大发电集团负债总额达17502.49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86.03%,已超过国家确定的红线。由于电力项目建设的资本金和资金均依靠“短贷长投”解决,严重亏损潜藏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和金融风险。我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比“十五”末增加了58%左右、变电容量增加了109%左右,但110千伏及以下的配电网线路长度及变电容量仅增加了15%与53%左右,造成有电落不下,设备利用效率低下,导致部分地区、部分时段出现结构性供电缺口。目前,低电压问题主要体现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其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发达的第二产业经济带动了农村手工业经济的发展,这些家庭作坊的存在加剧了农村末端电网的低电压现象,既向电网倒送了无功又加大了线路的损耗。但是在电力企业改造这些地区的时候,老百姓因各种因素不配合也是无法消灭低电压存在的原因。在我国加强发展电力工作的同时,节能问题也应运而生,电力污染性很大,而我国又尚未建立起一系列的节能环保体系,这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发展与节能是经济发展并行不悖的力量,目前在电力工业发展与节能却是两套马车,过分地强调了发展,节能减排无法实现同步和优先。我们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统筹兼顾的发展,才能最终拉动国家经济发展。 二、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进入21世纪,全社会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电力供应的质量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从资源优化配置及合理利用出发,建议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强化政府在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经济增长低时,也要确保电力的发展底线;经济增长高时,也不能超过电力发展的上限。避免由于电力发展的大起大落而带来的电力短缺及供大于求情况的交替出现,确保我国电力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电力统计工作有待加强。我国具有较完善的电力统计体系及队伍,电力统计工作对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当然,电厂需要有一定的建设周期,火电厂约3年,水电站建设时间更长。电力建设项目是需要各级政府审批的,何时开工、何时投产、工程进度等都有备案。出现上述问题说明我国电力统计工作有待加强,机制有待理顺,以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需要。 3、大力推动对于需求的管理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供应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缺电时对于需求的管理可以缓解电力供应不足的压力,电力过剩时,对于需求的管理可以调整终端能源消费结构。我国已有实施需求管理工作的经验,通过需求管理,到2020年减少1亿kW的电力装机是可行的。实施需求管理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电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政府应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维持已经建立起来的良好的投资环境,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加大对需求的管理应用和发展的力度,使得电力需求管理工作在我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保障安全稳定经济供电,要求选择科学、可持续的电网发展模式。优化选择电网发展模式,一是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为原则,有利于提高电网抵御军事打击、恐怖活动、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研究论证智能电网发展的技术路线。智能电网发展涉及电力系统的整体变革,涉及巨额投资,涉及国家能源战略、技术标准、电力市场、电价政策等诸多问题,走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必须慎之又慎。 电力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城市经济离不开电力的发展,城市经济中电力占很大的比重,而且电力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做好环保工作,而电力本身就是带有污染性的一个产业,所以如何的让电力的发展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不是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严肃的课题,当下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发挥电力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未来,电力的发展之路还有很长。我们要把电力的发展工作做为国家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要让电力经济的发展真正的走好其发展的道路。 城市经济发展论文: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工作规划 第一、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中,要努力做到转变观念促转型。今天突出强调要继续解放思想,就是要保持同志所一再希望的那样一种精神状态,就是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破除迷信、振奋精神;就是要认准方向、敢干敢闯、勇于探索、允许试验和允许失败;就是要尊重实践、善于总结、敢于走新路。应该说,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根本思想保障。一是转变观念促转型,必须在解放思想上首先把自己摆进去,不能坐而论道。现在有这样一种情况,解放思想把自己置身事外,说到个人,没有人承认自己思想不解放,而一说到地方发展,又异口同声认为原因在于思想不够解放。嘴上讲要解放思想,实际做却墨守成规;见事早行动缓,被形势推着才挪步。讲解放思想,一定要把自己摆进去,从自己做起,坐而论道是不能够实现解放思想的坚持埋头实干,突破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将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全过程,深入查找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和突出问题,提出推进转型的办法和措施,这是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转变观念促转型,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争做推动转型的排头兵。从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看,市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方面主要存在三种误区:一种是盲目自满,第二种是消极等靠,第三种是封闭保守。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决纠正和克服各种不适应转型要求的错误思想。尤其要克服盲目自满思想,增强积极进取意识;克服消极等靠思想,树立自强不息精神;克服封闭保守思想,发扬敢闯敢干作风;克服狭隘视野,树立世界眼光。要把进入转型城市作为新的起点,努力让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相一致、工作节奏与任务要求相适应,使自己真正成为推动转型的排头兵。三是转变观念促转型,必须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创新是转型的灵魂,干部是转型的关键,群众是转型的基础。创新需要解放思想,干部必须发挥带头作用,群众则需要我积极引导。解放思想只有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立足于加快推进转型,才会有针对性,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解放思想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的目标,关键在于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精神状态,把精神面貌从“稳”思想、守”观念、怕”心理中解放出来,带头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放在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上,把贯彻国务院38号文件的着眼点放在加快发展上,把加快发展的切入点放在继续解放思想、扩大改革开放上,把发展的落脚点放在进一步改善民生上,努力在干事创业中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中。要努力做到拓宽思路促转型。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要求,也是保持正确工作思路的关键。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不断创新和完善转型的思路,这就要求我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转变思维方式,不断进行“换位思考”多角度思考、大范围宽领域思考,使我转型思路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实现转型目标的要求。一是要深刻认识,转型的本质是创新,一场产业创新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转型的灵魂。转型过程中如果没有创新,转型是难以成功的这就需要我编制规划上创新,理解政策上创新,凝练项目上创新,整合资源上创新,上报争取上创新,对接落实上创新。而其中最关键的用产业创新来推动产业升级,彻底改变我市目前的经济结构现状。二是要深刻认识,转型的根本是建立起产业支撑,提高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产业发展上,要放宽眼界,放开思路,谋划形成产业支撑的抓手,一个是建设产业发展平台,一个是运作产业项目,二者的有效结合才能有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因此,要有敢想敢干敢合作的大气魄,不怕想错,就怕不想;不怕做错,就怕不做;不怕合作错,就怕不合作。想了做了合作了这才是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不想、不做、不合作,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半点解放思想、科学发展都没有。建立产业支撑,说到底是要我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中真抓实干,不真抓实干,既无产业,也无支撑,更不会有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三是要深刻认识,转型的核心还是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国务院38号文件中提出的转型基本目标是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改善人居条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转型工作,要在强化产业支撑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解决民生问题,把国家支持转型城市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解决历史欠账的政策最大化,把改善民生的效果最大化。四是要深刻认识,转型对我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国务院38号文件中有关生态建设的内容有20多条,涉及到污染治理、发展循环经济、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大环境绿化、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矿山整治等许多方面,有史以来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出台支持政策最多的文件之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上,也要拓宽思路,提出综合的生态转型设想,争取通过转型政策支持,为我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打下坚实的基础。五是要深刻认识,转型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全面转型,有助于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国务院38文件明确提出,要鼓励有条件的资源型城市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应该把拉动三县两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还要考虑县区的环境污染治理、发展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转型方案中,一定要把三县两区整合进去。各县区的工作思路也要按照进入国家转型城市的要求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把转型要求渗透到县域经济发展中。 第三、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中。转型的必要性、必然性是原因系统;政府、企业、个人是动力系统;国家政策、发展环境等方面是支持系统。现在原因系统已经清楚,支持系统也已建立,关键是动力系统,也就是政府、企业和我每个人的工作。而从推动转型的角度讲,关键取决于政府职能作用发挥的效果。因此,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按照各自职能,明确工作责任,抓好工作落实。一要在政策解读上下功夫。要把解读国家政策放在转型工作的重要地位,不但要理解掌握已文件中的政策信息,深入理解政策的内涵,同时还要深入挖掘文件背后的信息,跟踪掌握国家部委的政策走向。要努力吃透精神、掌握要义,以便在工作中把政策用足用活。要加强对进入国家转型城市行列的其他城市信息跟踪,及时吸收借鉴这些城市的经验和作法二要在项目凝练上下功夫。项目凝练要分近、中、远三个层次,近期为今年,中期到年,远期到十二五”末。近期要把已成熟的项目尽快梳理,抓紧上报对接争取落实;中期特别是明后年的项目要作为重点按照产业链进行整合,做到项目成捆、产业成链;远期的项目可以宏观一些。项目内容上,要在认真做好产业发展项目的同时,重视凝练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项目,重视凝练加强生态建设的项目。三要在同步推进上下功夫。近期,要细化工作分工,靠实领导、部门、企业的责任,把制定方案和上报项目同步推进,把凝练项目和争取项目同步推进。制定方案要正确处理重点与全面、重点与特色、基地与产业、继承与创新等几个方面的关系。与项目报批有关的所有部门都要牢固树立为转型服务和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实行工作流程的再造,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要把跑省进京争取省上和国家的支持作为主要工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掌握一切可以挖掘的资源,做好向上争取工作。四要在园区建设上下功夫。一园三区一基地”管理部门,也要适应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要求转变职能,把园区打造成承接转型项目的一流平台。要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对项目和企业的配套服务水平,使园区成为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洼地”五要在督促检查上下功夫。要围绕转型,发挥纪检、组织、人事、法检等部门职能作用,着重从行政效能、人才培养、干部任用、法律服务等方面为推进转型工作提供保障。督查部门要加强对转型工作情况的督查,跟踪问效,对相关情况进行及时通报。人大、政协要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转型的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进行视察和调研,加强监督。要通过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真正形成“干部围着转型转、项目跟着转型上、资金伴着转型投、功过还凭转型论”浓厚氛围。六要在舆论宣传上下功夫。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按照“总体策划,分层实施,深度挖掘,重点推进”要求,从市内宣传、省内宣传、国内宣传三个层次上开展转型的相关宣传工作。当前,要集中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都来关心转型这件大事,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辟“转型、干部有责”转型、人人有责”谈话栏目,让全市上下人人都参与,请大家各抒己见,认真查找在思想观念方面存在与转型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转型、支持转型、参与转型,营造一个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加快转型的氛围。 第四、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中。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大都处于兴盛时期,没有向国家争取政策支持,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国家支持的政策又很少。因此,企业没有争取国家支持的习惯。市进入转型城市以后,国家转型政策对企业的支持是非常大的企业必须从历史的习惯中走出来,积极转换方位,站在新的起点上把握发展机遇,转变习惯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经营方式,方法是积极向上争取和搞好项目对接。特别是向上争取这个问题上,要承认落后、敢于认穷,承认差距、实事求是要真理不要面子,要项目不要面子。各企业应主动走到转型工作的前排,真正树立主体意识,重新审视自身,正视发展中存在不足和缺陷,重新谋划未来的发展。一要抓好项目工作这个基础环节。最近的几次会议上都讲,有没有项目,企业责任,报上报不上项目是政府的责任。现在看来,企业的项目工作还是比较薄弱,许多企业都拿不出大项目、好项目。项目工作的思路上,企业要真正解放思想,放开眼界。既要注重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做好节能改造、污染治理、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文章,抓紧凝练和争取一批技术改造项目,这方面现在做得比较好;更要通过争取国家的政策资金支持,改进和提高现有生产技术和工艺,延伸产业链条,开发新产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这方面现在还比较薄弱。同时,也要注重多方搜集项目信息,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和转型政策,凝练和争取实施一批与现有产业关联度不高或完全无关联的新项目,只要这些项目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都可以作为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二要抓好联合协作这个关键环节。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联合协作已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各企业要把转型作为推动联合协作的重大机遇,用凝练的转型项目吸引合作伙伴,全省、全国、乃至国际间寻求联合协作,通过多种形式扩大资源整合的范围和力度。要积极同境内外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协作,聚集更多的生产要素,形成更大的发展能量,为企业催生一批新的优势项目。三要抓好改革改制这个根本环节。借转型的东风,企业要认真对待和继续深化内部改革,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及时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决策机制。要充分利用转型的重大机遇,推动企业大规模开展技术、产品、管理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的能力。 第五、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中。必须完善绩效考核、落实行政问责、严格责任追究,形成有利于推进转型和锻炼干部的长效机制。一是杜绝不良作风,净化服务环境。要围绕推进转型,加强行政效能建设,下大气力解决一些部门不依法办事、政令不畅的问题,素质不强、执行不力的问题,擅离职守、脱岗缺位的问题,消极应付、等待观望的问题,努力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尤其是对上级安排的工作顶着不办或不及时办理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确保市委、市政府正确决策得以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二是树立务实作风,防止脱离群众。转型工作的根本目的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必须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思想,统筹兼顾地做好各项工作。决策上,要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利弊得失的根本标准。工作中,要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要特别关心和帮助特殊困难群体,认真解决特困户、受灾群众和下岗职工的生产生活问题。三是增强服务意识,治理推诿扯皮。实现经济转型目标,要做的工作十分繁重,需要各部门和每个干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协作意识,努力为市场主体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要反对官僚主义,力戒形式主义,克服浮躁傲慢、敷衍拖拉的不良作风,培养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的作风。对那些敷衍塞责和不作为的干部,要做到批评不含糊、曝光不留情、处理不手软。要坚持深入开展行风评议,不断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要在广大干部中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观念,使全市干部在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方面有明显增强,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方面有明显提高,能够从我做起,推动转型,为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功立业。 城市经济发展论文:体育与城市经济发展探索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指标分别于1994年和1996年提前实现了翻两翻,2004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8836.9亿元,同比增长12.9%。经济增长速度居全国第五位。目前,全省设11个社区市,22个县级市,初步形成大中小相结合的城市体系,城镇化水平为32.3%。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研究体育与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关系,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体育在我省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作为“新消费”指标,健身活动消费指数,我省居民的消费还很低,从健身活动消费者性指标来看。论文百事通以石家庄为例,通过对100名年龄在20-45岁之间的居民进行调查,48%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在体育方面的月消费为零,月消费在50元以上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许多被调查者表示,在体育方面的消费,除了买运动服、乒乓球和羽毛球具、夏天偶尔游几次泳外,平时几乎没有其它体育方面的消费。不少收入较稳定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在体育方面是有钱没处花,在省会很难找到科学的、方便的、可以经常进行的、适合自己年龄和和收入的锻炼方式。 从我省体育场馆开放和经营情况看,我国体育场馆数量和利用率水平还很低。数据表明,我省体育场馆远没有达到国家的建设要求。据了解,石家庄房管局掌握的5万平方米以上的小区有126个,低于5万平方米的小区及单位的宿舍区尚未统计,但是也为数不少,至少有几百个,而供省会市民免费的健身路径仅有171条,且有许多被安装在人流活动频繁的广场、公园及街道等宽阔地带,真正走入社区的为数极少。让许多人“垂涎”的学校场地对外开放的也不多,即使开放了也很难轮到市民进去健身。 从我省居民健身意识看,以石家庄为例,最新统计数字表明,石家庄目前坚持健身的人口已经达到20万,但是市区人口210万,比例如此悬殊,除了受场地影响等原因之外,缺乏健身意识应引起重视。 据了解,虽然目前参与到全民健身队伍中的中青年越来越多,但是石家庄的全民健身主角还是老、小两群人,60%的市民不具备健身意识。很少参加锻炼身体,因为“太忙”。认为:“反正自己年轻,不锻炼也没事。”有的还认为年轻人体质都比较好,等人到中年再锻炼也不迟,现在的业余时间还是更喜欢看电视、逛街、聊天、打牌。通过访谈抱有以上态度的大有人在。 2结论 许多国家发展体育的经验证明:在一个国家经济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发展体育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同那些需要大量资金和高度技术的其他经济部门相比,通过发展体育来发展经济,具有较大优势。 2.1发展体育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第一,发展体育最明显的经济作用就是促进体育产品的消费,而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城市,人们用于体育健身消费的开支每增加1%,就可以带动GDP增长0.5%。因此,能增加当地财富和经济收入。第二,由于体育具有健身、娱乐、休闲、竞赛的等特点,它能够推动旅游、商业、交通、电信、新闻出版、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吸引数以亿计的人们亲身从事体育运动和观赏体育竞赛,通过人们的消费取得经济收入。第三,体育能显示体现增加体质、提高素质、形成技能——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从而达到促进城市经济的功能。新晨 2.2体育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体育产品来说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体育消费品的需求,就必须增加其产品。从而,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机会。这对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无疑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向前健康发展。 2.3体育的发展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事实已证明:通过举办体育比赛可以加快该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体育场馆、道路交通、旅游设施,宾馆、饭店、城市绿化等等,这不仅能大大提升该城市的品味,而且还能改善该城市的软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反过来又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2.4发展体育有利于扩大城市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体育运动是国内外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的过程,是城市间合作与交流的“纽带”。城市体育的发展,既可以引来外来技术、设备、人力、管理经验和资金,还可以使一些产品通过体育媒体的宣传而步入国内、国际市场. 城市经济发展论文:体育城市经济发展 一、体育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现状 体育产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和突出。体育的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过程如此,全运会、世界杯、奥运会等重大国内和国际赛事表现得非常具体,同时,体育商品的生产过程和提供方式也带来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从目前来看,体育与城市发展的高度相关可以从热衷申办运动会略见一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各大城市对申办高规格、大规模运动会的热情和积极性呈持续上升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城市激烈竞争举办运动会的权利。其原因是运动会对东道主城市带来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对于招商引资,开展多种多样的商业活动是不可多得的机遇。 二、体育与我国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研究体育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体育”的基本内涵。一般地,国际公认的“体育”概念其内涵可分为“大众体育”和“运动竞技”两大部分[3]。我国的竞技体育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城镇居民的体育发展却令人堪忧,发展极不平衡。 我国的大城市主要是直辖市、省会,是高校、企业集团集中之地,是该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基于这些方面的需要,大城市均修建了很多体育场馆,这是中小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同样,作为社区的体育健身中心,由于经济因素,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经济不发达城市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1]。 我国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新消费”,水平还相当低,人均体育经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仅为0.5元,而日本为20元人民币[3]。尽管1985年到1997年全国居民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占工资支出的8.1%提高到10.7%,提高了2.6%,但从静态分析,增长幅度还不快,而且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体育消费需求缓慢[6]。以家庭体育健身器材拥有量为例,1997年每百户家庭体育健身器材拥有量,全国平均为1.62件,上海市2.15件,广州市5.72件,武汉市5.39件,合肥市1.04件,兰州市为0.85件[1]。而中等偏上收入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的拥有量分别是全国水平的30%、43%、120%。可见,全国大部分中部或西部的中型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居民每百户的拥有体育健身器材量远低于全国的平均值。 居民健身意识不强。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的健身意识会不断增强,但目前居民健身意识令人堪忧。以河南居民为例:根据2006年的摸底调查,只有28.5%的成年居民每周参加1次以上的体育锻炼。河南城市社区活动点,虽然由2000年的2343个增加到2006年6月的3320个,增长了41.7%,但调查发现,对体育锻炼无兴趣的男性和女性仍占大多数。 城镇居民人均活动场地严重不足。从我国体育场馆开放和经营情况看,数量和利用率很低。有数据表明,我国体育场馆远没有达到国家相应的建设要求。在城市的体育场馆中,只有44.1%对社会全部开放,21.3%部分开放,34.6%的体育场馆尚未开放。全国公共体育场馆目前基本全部开放,但公共体育场馆仅占全国体育场馆总量的2.3%。从居民活动区域看,目前平均每个街道、乡镇只须2.77个体育活动点,体育活动人数一般为31—100人,而且主要由锻炼者自发组成[2],同时缺少体育辅导员,这些均无法满足城镇居民健身要求。 造成我国城市体育目前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1.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中认为体育仅是一种公益性事业,是国家投资的必然行为,这种惯性思维阻碍着体育在城市经济中的正常发展。2.人们参加的是简单的活动,所以居民在体育用品消费方面较少。3.体育公共设施缺乏,加之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较低,造成我国体育场地服务供给与居民需要之间的矛盾。4.政府机关官员缺乏体育对城市经济发展作用的认识。 三、体育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许多国家发展体育的经验证明:在一个国家经济能力许可范围内,发展体育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同那些需要大量资金和高科技的其他经济部门相比,通过发展体育来发展经济,具有较大优势。 发展体育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和平年代,体育赛事是城市塑造形象最有效的催化剂之一。它不仅能刺激和打造城市文化,体现城市活力,丰富城市经济结构,而且还能加快城市化步伐,对城市进行扩容。众所周知: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原是广州市的荒郊,由于成功举办了全运会,如今成了广州市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发展体育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其一,发展体育最明显的经济作用就是促进体育产品的消费,而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城市;能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其二,发展城市体育能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具有健身、娱乐、休闲、竞赛等特点,能推动城市旅游、商业、交通、电信、新闻出版、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其三,体育能体现增加体质、提高素质、形成技能——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从而达到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体育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于体育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体育产品技术含量上讲,体育产品的生产一般为劳动密集型生产,如体育服装、鞋类、球类的制作以及体育旅游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其次,体育还带动和促进相关行业人员的增加。同时,为广大妇女和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提供就业机会。这对缓解当今日益突出的城市就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无疑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体育的发展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事实已证明:当今无论是世界性的,还是洲际性的比赛,以及国家和省级的大型运动会或单项比赛,都将加快该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体育场馆、道路交通、旅游设施,宾馆、饭店、城市绿化等等,这不仅能大大提升该城市的品味,而且还能改善该城市的软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发展体育有利于扩大城市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体育运动是国内外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的过程;是城市间合作与交流的“纽带”。城市体育的发展,既可以吸引外来技术、设备、人力、管理经验和资金;还可以使一些知名度不高,但质量过硬的产品,通过体育媒体的宣传而进入国内,甚至国际市场。 诚然,体育发展对城市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给城市经济及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其一,大型赛事的体育场馆大多是为竞技体育而建造的,项目设置专业性强,功能单一,除承担部分训练和比赛任务之外,多数处于闲置状态。所以,我们的设计和规划必须突出体育馆的公益性,特别注意大型体育设施的后续效应。其二,举办大型赛事,需修建大量场馆及道路、停车场、旅馆、餐馆等基础设施,势必减少耕地面积,加重城市污染,减缓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因此,在赛事中应树立环保理念所谓“绿色体育”概念。其三,商业运作要适度 四、体育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体育应与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协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一个城市的资源分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而作为城市经济组成部分的体育,它的发展也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 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发须符合地域文化特征;城市体育应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体育的发展应以信息、高技术为主发展体育产品,建立社区俱乐部;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应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经济不发达的城市竞技体育方面应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大众化,体育用品业的生产则应以生产少数民族体育用品业为主,在社区体育方面,应采取百花齐放的方针。 体育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体育的发展对城市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应必须引起足够的注意。 其一,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体育项目。每个城市都应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要预测市场对体育的需求,通过市场调研摸清开发哪些项目,参加体育活动人群的来源,体育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以及周围一定距离内有无竞争(同类体育)项目点等等。要以较小的投资和较短的周期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优先开发那些地理位置优越,人口居住密度大,流动人口多的地方,便于人们前往进行体育消费。同时,还应注意体育的超前发展战略研究和制订正确可行的长远发展计划,切不可盲目地开发体育运动项目,体育场馆的建设更不能不分先后地全面开花。 其二,注意与体育相关配套的建设。体育的发展,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为了更好地使人们从事体育锻炼、休闲与观赏,就需要取得交通运输、服务接待、社会治安、餐饮、检疫等部门的有机配合,形成一个以体育为中心的服务网络,让前来锻炼、休闲、观赏的人们心情舒畅,实现健康发展、服务大众的要求。 其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体育产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其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体育事业的兴衰。体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应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做到服务周到,态度良好,以优质服务待客。为此,要做好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训工作,制订和完善各种责任制,推行体育服务领域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工作。此外,还应加强安全防范工作,使消费者有安全感和舒适感。
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篇1 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调控政策的实施,房地产企业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竞争也愈来愈激烈。房地产行业具有投资成本较高、周期比较长、受到国家的宏观调控的影响比较大等特点。就目前来说,在房地产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直接关系着房地产企业项目的实施。 一、房地产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于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预算制度存在很多的漏洞 有些房地产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充分的做好对项目资金的预算工作,而且房地产企业中的资金预算制度还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对于房地产整个企业而言,相关的管理人员没有充分的对项目资金的预算做到位,也缺乏对项目资金预算的重视,从而造成房地产企业资金的混乱和浪费现象。 (二)房地产企业对于管理资金的结算方式没有科学性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因为其项目的投资成本比较高,并且在进行企业资金管理的结算工作时没有一个科学的结算方式,这样就使得房地产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结算工作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从而导致了房地产企业的项目资金就变得很分散,这样就导致房地产企业的相关领导不能清晰的掌握企业资金的去向。 (三)房地产企业对于企业自身的资金管理还不够重视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由于其兴起的比较晚,所以企业的资金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并且有一些房地产的高层管理人员对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管理还不够重视,严重的影响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管理的工作,从而在进行中状况连连。还有就是,很多的房地产企业由于其资金管理制度的不合理性,责任分配混乱,这样就使得整个资金管理没有一个良好的顺序和分工,这样不但严重的影响了整个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房地产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不完善性 很多的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内部企业资金管理之前并没有对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预测,这样就大大的增大了房地产企业在进行投资时的风险性,进而造成了更大的经济损失。房地产企业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因为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存在不完善性,这样就会造成建筑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从而大大增加了施工工程的工作量,导致了施工不能按时完成,这样不仅造成了房地产企业经济的巨大的损失,而且还会严重的影响房地产企业的名誉,阻碍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进程。 二、针对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不断的完善和改进资金预算的管理制度 房地产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对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企业员工对资金管理的重视。房地产企业要不断的完善企业内部资金的管理制度,要对整个房地产企业的内部责任进行具体的分工和划分,使每个员工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所在。并且房地产企业还要对企业内部资金预算的环节进行具体的规定,科学全面的对企业内部的资金结构进行分析,使房地产企业内部资金预算的工作能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房地产企业还要不断的对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的预算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工作,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不能漏掉一个细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有效的保证企业内部资金管理预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要对房地产企业的项目成本进行严格的把关 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到仔细认真,并且要精准的对项目成本进行核算,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项目成本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其次就是房地产企业的相关领导人员一定要严格的控制施工工程的费用使用。既要保证施工的可行性又要保证企业的资金不会造成相应的浪费。这样就要求房地产企业的相关部门要对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把关,对工程实施中所用的材料,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娴熟程度等等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进而有效的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不断的提高房地产企业内部员工的资金管理意识 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仅靠企业领导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更要靠整个企业的员工,只有整个企业的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够使企业真正的发展和壮大。因此房地产企业要不断地加强企业内部员工对资金管理工作的意识,使企业内部的员工真正的意识到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同时设立奖惩制度,对于工作积极认真的员工进行奖励,而对于不思进取的员工进行相应的惩罚,这样才能够充分的调动整个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都能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进而大大的提高工作的效率,这样才能够很大程度的促进企业资金管理的正常运行。 (四)不断的对企业的投资渠道进行有效的扩大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销售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销售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情况。良好的销售业绩是整个房地产企业得以更好发展的动力。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就使得人们对于房屋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要不断的加强对施工建设的质量进行监管,并针对消费者的心理来有侧重的提升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以及开发项目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在房地产的市场中获得良好的信誉,房地产企业才能够在我国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的大趋势下,房地产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发展,那么就要求房地产企业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而影响房地产发展快慢的重要因素就是房地产企业的内部资金管理,因此,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一定要从整体出发,加强对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的对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的相关体系进行全面科学的改革和创新,不断的使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体制得到完善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企业在进行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 作者:安尼 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篇2 一、引言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正常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的提升、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作为有效拉动我国内需的重要行业,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繁荣与昌盛。近年来,虽然我国房地产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隐含其中的很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例如: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老百姓能够消费的范围,很多一线城市中甚至出现了几代人共同为了买一套房而努力工作的现象。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房地产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的资金是否充足、对资金的管理效率是否能够成为促进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动力。因此,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房地产企业的正常运转。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力度,制定有效的资金管理方案已经成为广大房地产企业迫在眉睫的大问题,更是各房地产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分析 (一)资金预算与实际执行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 目前,很多房地产企业的预算执行率偏低,开发项目的资金管理预算准确度也不高。例如:某房地产企业项目前期的预算总成本为35605.7万元,但是在后期的实际施工后其实际成本核算为37654.5万元,严重超出了预算成本;有的房地产企业将绩效考核与资金预算进行了挂钩,有效地控制了资金超预算的情况,虽然将超预算资金支付控制在5%以内,但是总体的预算执行率并不高。这也充分暴露出房地产企业在预算实际执行中准确率偏低的问题,这种现状将直接导致企业对项目开发的正确判断和准确决策,不仅降低了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更有可能造成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体系不完善、预算存在较大变动性、项目预算不能及时进行更新和调整等原因造成的。 (二)房地产企业资金融资缺乏多元化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企业自有资本金、股权融资、银行贷款等形式。由于股权融资对房地产企业的要求较高,一般都是一些已经获得上市融资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很多中小房地产企业很难实现股权融资。因此,大部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如此单一的融资渠道很难满足企业对资金需求的大量和持续性。另外,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在限购令的制约下,很多房地产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值得提醒的是,房地产企业的这种融资方式将自己同银行绑在了一起,而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经济时,银行必定受到牵连,从而使得我国的金融系统出现紊乱,这不仅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更不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房地产企业这种单一的融资方式还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偏高,有的甚至高达75%以上。当房地产企业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经常会利用承包商垫资、银行贷款、预收房款等形式进行轮转式开发,还有的开发商甚至还通过假按揭的形式进行欺诈,以此来获得银行的长期贷款。例如:成立于1994年的顺驰集团在迅速扩张的同时并未注意到扩张带来的各种隐患,最终被香港路劲基建公司收购。在其迅速扩张的三年时间内,采用现金快速滚动的模式大规模进行融资,并高价打压对手来获得土地的开发权,甚至牺牲了3%-5%的利润率来加快现金的流入,这种模式表面上保证了资金的流动性,并对资金链的安全产生了一定的维护,但是其融资根本就不是建立在对项目的充分、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的。该企业采取的是有项目就融资、投产,面对不断降低的利润只能是继续融资,从而忽视了资本成本的增加,使得企业的资金缺口不断增大,最终引发了财务风险。 (三)资金运行结构缺乏合理性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细分和竞争的不断激烈,很多在房地产市场中得以生存的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受到房地产市场高额利润的影响,很多房地产企业在一些尚未完工的项目上、土地的囤积上积压了大量资金,因此,一旦出现房地产市场萧条的状况,这些企业积压的资金很难及时回收,相应的利润也就很难实现,特别是在房地产企业中的自有资本比例较低、向银行贷款金额较高的情况下,企业激增的财务成本必定增加企业的风险。例如:在2009年,正当全球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出现迟缓时,而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却屡创新高,特别是很多一线城市的“地王”几乎每个月就被刷新一次。保利地产2009年购买土地的支出就达到了400亿元,但是其同年的销售额仅为433亿元。可见,自有资本率不仅是衡量房地产企业抵御风险能力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的经营实力的指标。而房地产行业中,自有资本率偏低将导致企业的日常资金管理中对资金的需求主要来源于外部筹集。过低的自有资本比率将使房地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降低,另外,企业资产结构的单一化,如果在预期销售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企业现金流的紧张,从而影响整个企业的盈利水平。 (四)运营资金风险管理能力薄弱 在房地产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运营资金风险是必须要面对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收益,就必须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如何将这些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对房地产企业而言非常重要。房地产企业运营资金风险不仅与企业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更与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密切相关。目前,由于房地产企业的项目一般都投资期限较长,销售的回款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就使得企业的资产流动性下降。面对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房地产市场,一旦发生转变必定会增加企业资金运营风险,加之企业的管理者对项目的决策投资过于简单,很多企业为了迅速做大做强盲目采取扩张的方式来扩大企业的规模,很多企业的管理层和决策层一看到项目的利润远远高于融资的成本,将风险管理抛于脑后,盲目跟进投资,完全忽视了对资金运用风险的失控,从而增加了企业资金断裂的风险。 三、优化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分析 房地产企业的项目投资不同于其他行业,它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经济活动,它不仅涉及面广,更会受到国家政策的巨大冲击和影响,并且其投资的金额巨大、建设的周期较长,虽然很多房地产项目能够使企业获得高额利润,但是在高利润的背后往往是高风险。因此,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前必须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研究,并对影响投资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科学的分析,在降低企业投资风险的同时节约成本,实现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例如:对房地产投资项目进行经济、技术、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和评估,保证项目投资的可行性。 (二)创新房地产企业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还尚不完善,只有极少数的、大型的房地产企业能够从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很多中小型的房地产企业仍通过银行或民间贷款来实现融资。据不完全数据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投资70%来自于银行。银行将资金大规模贷款给房地产市场并不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很有可能造成我国金融市场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房地产金融市场政策的逐渐松动,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这仍无法满足房地产企业对资金的巨大需求,房地产企业的多元化融资渠道还有扩展的空间。因此,要想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多元化融资,必须加快证券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对接、积极开发和创新融资工具、不断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来保证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三)不断完善房地产企业运营资金预算管理体系 房地产企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完善的运营资金预算体系是保证房地产企业资金良性循环的基本前提。房地产企业建立的合理、科学、有效的资金预算体系将大大降低其资金运营的成本和风险,并有效提升企业的资金运营效率。房地产企业加强对资金的预算编制将帮助企业准确把握资金管理的重点,对企业合理掌控资金的支出奠定基础,为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周期创造条件。另外,企业还可以根据资金预算的情况进行适度的融资,在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融资和贷款的同时节约企业的成本。因此,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必须对资金的预算编制予以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预算在资金管理中的控制、协调职能,根据项目的施工节奏和生产周期对资金进行合理的调度和使用,实现对资金的主动控制。 (四)加强对运营资金风险的管理 房地产企业各项目开发与施工过程中都会发生各种风险,当企业发生风险时,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尽量减少企业的损失,合理规避风险,或将风险控制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首先,建立完善的运营资金风险预警机制。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各种财务指标来分析企业的运营情况,对运营资金风险进行预警,以便为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层提供真实的数据依据。其次,增强全体员工的资金管理意识。房地产企业应将资金管理意识、风险管理意识、内部控制理念等深深根植于企业的每一名员工心中,在风险可控的基本条件下将资金用于滚动开发投资,并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把控,在全方位调控资金使用的同时合理规避运营资金风险。第三,加强对企业工程款结算风险的控制。这是房地产企业支付金额最大、最重要的现金支出,例如:企业可以按照工程的进度节点支付工程款,并预留一部分工程款作为质量保证金。总之,加强资金管理是各房地产企业必须正视的问题,各房地产企业应及时完善企业的资金管理方式,加强资金运作中的稳健性,在国家宏观调控和行业竞争激烈环境下保障企业庞大的资金正常运转,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作者:陆勇 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篇3 1引言 房地产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拉动我国内需的主要行业,其稳定发展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繁荣和昌盛。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虽得到快速发展,但其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房地产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远超过了普通老百姓能够消费的范围。针对该情况,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且在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房地产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所面临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就是如何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如何保证企业资金投入充足、对资金的有效管控能否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因此,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对整个房地产企业的正常运行产生直接影响,应加强对资金管理,制定并实施可靠的资金管理措施,有利于增强房地产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分析 2.1资金预算的实际执行率较低 目前,部分房地产企业的预算执行率较低,开发项目的资金管理预算准确度偏低,换句话说,企业在预算实际执行中的准确率较低,该问题不利于企业对项目开发做出正确判断及决策,大大降低了企业资金的使用率,甚至导致企业资金链出现断裂。导致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体系不完善、预算和实际执行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不能对项目预算进行调整和更新等。 2.2房地产企业资金融资渠道单一 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有:企业自身的资本金、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其中股权融资对房地产的要求较高,通常都是已经上市融资的大型房地产企业会采用这种形式,众多中小房地产企业难以实现股权融资,因此,绝大部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可见其资金来源渠道的单一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企业对资金的大量需求。另外,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且在限购令的制约下,还有很多房地产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足够的贷款。 2.3资金运行结构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许多在房地产市场中得以生存的企业已经初具规模,但在房地产市场高额利润的影响下,很多房地产企业在一些还未完工的项目及土地上囤积了大量资金,这种情况下,若房地产市场出现萧条状况,这些企业所囤积的资金就难以及时回收,更无法保证其相应利润的获得,尤其是在房地产企业中的自有资本比例较低、向银行贷款金额较大的情况下,企业资金运行结构不合理,直接会导致企业财务成本的增加,企业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2.4资金运营风险管理能力较低 在房地产企业实际经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资金运营风险问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房地产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将这些风险有效控制在企业所能接受的范围内。房地产企业资金运营风险和企业内部经济环境变化及其财务管理能力的高低具有直接关系。目前,房地产企业项目的投资期限较长,资金回收也需要较长一段时间,这种情况直接导致降低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面对竞争激烈、不断在变化的房地产市场,一旦发生转变则会增加企业资金运营风险,再加上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对项目的决策投资不重视,部分企业过度追求经济利益,采用盲目扩张的方式来扩大企业规模,很多企业管理层和决策层在看到丰富的项目利润后,完全忽视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盲目跟进投资,未对资金运用风险进行管控,直接增加了企业资金断裂的可能性。 3优化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的有效策略 3.1加强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分析 和其它行业项目投资相比,房地产行业的项目投资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较强的经济活动,其不仅涉及众多领域,还直接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并且其投资金额巨大、建设周期较长,虽然房地产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能使企业获得丰厚利润,但也就意味着其所面临的风险就越大。因此,房地产企业在投资项目前,应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对影响投资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不仅有利于降低项目投资风险,还有利于节约经济成本,从而实现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比如:对房地产投资项目所涉及的经济、技术、工程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和评估,确保项目投资的可行性。 3.2拓展房地产企业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相关体系还不够完善,诸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仍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来实现融资,只有少数大型房地产企业能实现股权融资。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中资金渠道来源于银行的比例高达70%,这种现象直接对齐国金融体系的完善产生负面影响,极有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出现其它能以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对房地产金融市场政策的要求不够严谨,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无法满足企业对资金的持续性需求,其多元化融资渠道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加快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对接、积极引进先进的资金管理理念、创新融资工具,从而全面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多元化融资。 3.3加强对房地产企业资金运营预算管理体系的改善 房地产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完善的资金运营预算体系是保障房地产企业资金实现良性循环的基础。房地产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预算体系,以此来降低其资金运营成本和风险,从而实现企业资金运营效率的有效提高。房地产企业加强对资金的预算编制是企业准确把握资金管理重点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对资金支出进行合理掌控的基础,为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周期创造有利条件。除此之外,企业还可根据资金预算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融资,有利于节约企业成本,因此,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应对资金的预算编制予以重视,并将预算在资金管理中的控制即协调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根据项目的施工进度和生产周期对资金进行合理调整和使用,从而实现对资金的主动控制。 3.4加强对运营资金风险的管理 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和施工过程中都会发生各种风险,当企业发生风险时,应制定并实施各种有效措施了减少企业损失,合理规避风险或者将风险有效控制在企业所能接受的范围内。①建立完善的资金运营风险预警机制,严格要求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各种财务指标,以便对企业的运营状况进行分析、对资金运营风险进行预警,从而为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②提高全体员工的资金管理意识。房地产企业应将相关资金管理意识深深根植于每一位员工心中,在资金运营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资金用于滚动开发,并对其各项支出进行管控,在实现资金全方位调控使用的同时能合理规避资金运营风险;③加大对工程款结算风险的管理力度,工程款是房地产企业现金金额最大的支出,企业可根据项目施工进度的实际情况,阶段性支付工程款,必要时,可预留部分工程款作为项目质量的保证金。综上所述,加强对资金的有效管控是各房地产企业的首要任务,企业应及时对其资金管理方式进行完善,提高资金运作的合理性,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来保障资金的正常运转,从而为房地产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陆勇.浅议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师,2015(22):56. [2]段术祥.浅析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9X):102. [3]王艳.浅析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者,2015(11):23. [4]鲜华.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浅析[J].中国经贸,2014(4):163~164. 作者:林宏连 单位:岑溪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医院管理中财务统计信息的应用: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充当着医院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另一方面,还是统计医疗需求以及相关费用的主要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及价值。 关键词:财务统计信息 医院管理 应用价值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医院的财务统计信息在确保医院科学管理以及不断发展当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开展相关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医院管理人员制定科学发展规划的基础和依据。对于医院的管理层而言,要对财务统计信息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致力于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的不断完善,充分发掘其在医院管理工作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提升医院的竞争优势。 一、开发利用财务统计信息的途径 1、健全并完善相关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当前时代背景之下,医院的财务会计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致力于财务统计信息的健全和完善,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医院财务管理机制,确保医院财务统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要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增强财务管理监督职责,这就要求医院的财务工作人员不但要做好日常的财务基本工作,还要对相关资料信息进行仔细整理,逐步建立起财务数量信息整理和反馈制度以及医院财产的清理和审查制度,科学安排和协调核算、财务以及统计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对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2、转变观念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以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通过对财务统计信息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可以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医院的财务会计工作也要顺应时代潮流进行变革,不能在单纯的停留在以往的记账和算账的层面,而是要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核算以及监督管理职责,通过学习财会领域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政策,真正认识到财务统计信息对于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财务人员自身职业素质的提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3、抓好基础性工作 对于医院而言,财务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收集原始性资料、建立并完善医院的财务报表制度、维护并核算财务数据等,为了确保医院财务基础性工作的有效开展,就要将责任切实落实到人。第一,指派财务部门专人负责本院计算机安全以及相关财务数据的安全,通过日常的安全维护工作,杜绝病毒感染以及外界的非法侵入,维护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的安全;第二,促进医院财务报表制度的不断完善,抓好收集及整理财务数据的相关工作,确保财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最后,要尽力完善的监督控制机制,有效控制财务信息统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确保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的质量。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约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财会工作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统计信息的服务质量,也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的财务统计信息制度,从而完善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体系。我院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了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日常工作,还要逐步建立财务数量信息、定期整理和反馈财务制度、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负责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报表分析和资料存储等工作,同时能正确处理好财务、核算和统计工作的关系,做到积极开发和利用财务统计信息,以加强财务信息与核算、统计的联系。 二、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的作用 1、配置医院资源的依据 医院管理工作的一大主要问题就是实现对所拥有的人、财、物等宝贵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解决该问题前提就是具备完善且真实可靠的财务统计信息,可以说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实现现有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依据。首先,根据财务统计信息,可以合理协调资金流向,集中发展对于医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从而从宏观上合理调控医院的发展;其次,医院财务统计信息还可以作为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购置的依据,从而有助于实现医疗资源能够满足当地医疗需求,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最后,对于医院的管理者而言,还可以从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中了解本院的门诊量以及收入和支出的相关信息,从而根据现实需求和能力,合理规划床位规模,改进医疗条件,实现患者就诊满意度的不断提升。 2、管理决策的基础 医院管理层做出科学经营决策的前提条件以及切实保障之一就是财务统计信息。对于医院领导而言,通过对财务统计信息的深入分析,可以掌握本院的收入、支出以及经济效益等基本情况,此外,还能了解所在地区的医疗需求、就诊患者的医疗费用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制定科学性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并且还有助于实现对科室的合理性调整,尽可能的保障现有资源达到最佳的配置;除此之外,医院可以依据相关的财务统计信息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根据现实需求适当的扩大医院规模,并集中主要力量打造医院的优势科室,增强医院的竞争优势,为医院赢取有利的市场地位。信息化的到来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信息化的到来提高了财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速率,有效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的复杂繁琐,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率。我院财务部门很早就开展了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并且根据医院HIS系统的完善程度,计划逐步加强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使得统计出的财务数据更有针对性,能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管理。 转 3、管理水平评价指标 对于医院而言,各类医疗及经济指标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具体来说主要指的是医院门诊的就诊人数及费用、住院人数及费用、医院收入中药品费用所占的比例等。以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为基本依据,以患者为本,对医疗费用结构加以调整,特别是将药品费用在医院医疗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的减轻患者就诊的经济负担,这样既可以保障医院的经济效益,还能为患者谋实惠,树立医院在患者中的口碑,打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取竞争优势。 医院管理中财务统计信息的应用:试论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相关制度的逐渐完善,医院的财务统计信息在保障医院的科学管理及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相关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亦是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依据。医院的管理层应对财务统计信息给予特别的关注和重视,致力于不断完善医院财务统计信息,充分挖掘其在医院管理工作方面所应有的价值,从而使医院提升竞争力和占据市场优势地位。 关键词:财务;统计信息;医院管理;应用 一 医院财务统计信息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领导科学决策的基础。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日渐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下,医院管理高层根据财务统计信息,对服务社区医疗卫生需求、医疗成本、医院业务收入、门诊病人、住院病人平均费用、药费比重等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拟定医院的业务发展计划,调整科室设置,解决与之相应的人才培养、资金运用、设备购置、技术引进等问题。对财务统计信息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提高决策者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防止出现失误或者降低失误的几率。 2.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有效开发利用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 医院管理者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而不断完善与发展医院。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医院管理者应以本单位的门诊量、病床使用率、业务收支等工作效率以及社区内的医疗需求为根据来合理地确定病房床位规模,从而改善医院的门诊、住院条件。其次,医院管理者应在分析财务统计信息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资金流向,集中发展对医院发展具有更重要作用的项目,从而保证医疗第一线的需要。再次,医院管理者对购置大型医疗设备的决定应以社区卫生资源分布和设备配置利用情况作为依据。目前存在着大型医疗设备购置与实际需求不成比例的状况,例如,一个仅有10万人口的小城市置办有CT3台,造成卫生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如果在购置设备前,医院领导能依据财务统计信息进行市场调查与可行性论证,便可以降低浪费资源的可能性。 3.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的有效利用可以增强医院竞争力。 医院管理者制定或调整医院发展战略以提高竞争力不仅建立在掌握本单位的情况基础上,还需要对社区内医疗市场情况有所了解,综合诸多的院内院外的、数量质量的财务统计信息等。例如,通过对本社区内的业务收入、门诊平均费用、医技检查费用、药品费用比重等重要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做到知己知彼,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 4.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为深化改革服务。 随着医院卫生改革的逐步推进,为了保证病人的平均费用处于一个较为合理为病人所接受的水平,则需要成本核算,对医疗费用实行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药品费用比重等措施在医院得到逐步推行。显然,财务统计信息在医改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评价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医院管理是一门重要的系统的综合学科。各种医疗指标和经济指标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并对其进行评价的关键。目前在医院分等标准的执行、医院达标等活动的积极开展过程中, 县级以上的医院就是通过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平均住院者以及单病种费用、药品费用占医疗收入中的比重等主要效率质量指标来验证医院的管理成效,对医院管理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二 开发利用财务统计信息的途径 1.健全并完善相关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医院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同样需要得到完善的制度的保障。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健全和完善财务统计信息,建立科学合理的医院财务管理机制是医院的财务会计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有利于不断提高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的质量。财务管理监督职责要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增强,要求医院的财务工作人员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日常的财务基本工作,仔细整理相关资料信息,对核算、财务及统计之间的关系能科学安排和协调,使财务数量信息整理和反馈制度与医院财产的清理和审查制度逐步建立,最终达到合理有效开发和利用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的目的。 2.转变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及发展过程中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充分开发和利用财务统计信息,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医院的财务会计工作也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进行变革,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核算以及监督管理职责,不能单纯的是传统的记账和算账,通过学习财会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对财务统计信息的重要意义有一个真正认识,即财务统计信息有利于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财务人员自身职业素质的提高。 3.抓好基础性工作 对于医院来讲,原始性资料的收集、医院的财务报表制度建立与完善、财务数据的核算与维护等是其主要的财务基础性工作。为了保障有效开展医院财务基础性工作,责任切实落实到人有其必要性。 三 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的作用 1.配置医院资源的依据 对医院的人力、财力、物力等宝贵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优化的组合是医院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主要问题。具备完善且真实可靠的财务统计信息是解决该问题的前提条件,某种程度上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合理配置现有资源的基本依据。首先,依据财务统计信息,可以合理调配资金动向,将有限的财力有效地投入到医院建设和发展所急需的项目上,从而对医院的发展进行宏观上的合理调控;其次,医院的管理者可以从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中了解本院的收入和支出以及门诊量的相关信息,进而依据现实需求和自身能力,合理地规划床位规模,改善医疗条件,使患者就诊满意度得到不断提升;最后,可以将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作为购置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依据,从而有利于达到医疗资源与当地医疗需求的平衡,避免浪费不必要的医疗资源。 2.管理决策的基础 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层做出科学经营决策的前提和保障。对于医院管理层而言,掌握本院的收入与支出以及经济效益等基本情况、了解所在地区的医疗需求、就诊患者的医疗费用等相关信息,都需要经过对财务统计信息的深入分析。这些信息是制定科学性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并且对实现和保障科室的合理性调整与现有资源的最佳的配置起着关键作用。另外,医院可以根据有关财务统计信息对发展战略做出及时调整,根据现实需求对医院的规模进行适当的扩大,并集中主要力量于医院优势科室的打造,从而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竞争优势,使之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信息化的到来不但为会计行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而且使财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速率得以提高、错误率得到降低,使财务工作的繁琐复杂性得以有效地减轻。我院财务部门较早地展开了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依据我院HIS系统的完善程度,对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逐步加强,使统计出的财务数据针对性更强,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医院管理工作服务。 3.管理水平评价指标 对于医院来讲,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准是各类医疗及经济指标,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药品费用在医院收入中的比重、医院门诊的就诊人数和费用、以及住院人数和费用等。为了保障医院的经济效益,同时树立医院在患者中的良好口碑,为患者谋实惠,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以及获取竞争优势,医院要将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作为基本根据,真正以患者为本,调整医疗费用结构,尤其是将药品费用在医疗收入中所占比例合理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尽其所能地减轻患者看病的经济负担。 医院管理中财务统计信息的应用:探析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是医院日常运转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财务工作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适应卫生工作改革的需要,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建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正常工作秩序,促进医院经济管理的深入开展,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更好为病患服务,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财务统计 统计信息 医院管理 现今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医疗竞争日益严重,医院如何生存,发展,提升,是所有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医院要在医疗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应该积极参与市场,借鉴企业管理经验,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是重中之重,医院管理水平要想提升就要学习充分发挥财务统计信息的作用,财务统计信息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数据分析。医院管理部门要利用这些统计信息数据,充分发挥信息在指导和预测医院工作中的巨大作用。 一、财务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 (一)主观转变观念与学习 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大形势下,医院的出路是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为了适应日益不断飞速前进的医疗改革,就要必须认识到财务统计信息对于促进医院形成自身特色优势和调整自身工作重心有重大作用。为了满足不断变幻的病患需求和医院间的激烈竞争,让医院的财务统计信息从账面记录变成医院管理者分析决策的依据,医院财会统计工作就要数据记录转变成医院运作相关数据统计。医院财务工作者要从自身出发自觉做好财务统计信息工作,不仅可以促进医院的有效服务,更是可以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医院财务工作者要适应新形势下医疗改革带来的市场经济的需要,转变自身观念,加强自身职业素养,强化自身职业技能。医院相关部门及管理者提供条件及帮助,规划财务人员自我学习计划,优化财务相关机构、人员等等,全院财务工作者推行集中化管理,推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主动激发全院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能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及工作效益。 (二)科学合理开发适用于自身的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任何一项财务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医院要想科学合理的利用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为自身服务和提升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服务质量,医院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适用于自身的财务统计信息制度。医院财务管理者要通过分析自身财务情况和医院自身服务病患阶层,积极开发和完善自身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行之有效的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三)抓牢财务基础工作 医院财务基础工作是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为主,其有效性是的关键是财务人员将医院财务基础工作作为日常财务管理的“重头戏”,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对照医院财务统计工作规章制度逐项、逐条研究和检查,采取抓重点、抓基础、抓主要矛盾,明确努力方向,要求帐证规范化、工作标准化、核算制度化、管理科学化,让财务统计信息更好的为医院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实现医院财务统计工作信息化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高速发展和覆盖,医院要想在信息爆炸大环境下生存发展,就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实现医院财务工作信息化,通过便捷高效的计算机处理和网络的高效传输,实时了解医院各项财务情况及资金就诊情况等等,从而能及时调整资金流向业务重点等等,深度开发医院潜在人力财力资源,提高医院运转有效率和有效服务。 实现医院财务统计工作信息化能较有效地解决医院目前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业务流程规范化,彻底改变原有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医院的营运管理质量; 信息(资金流、物流和财务信息流等)高度共享和及时准确;财务审计监控管理力度加强; 对不断变化医疗竞争市场的应变能力增强、对病患的服务管理能力提高;促进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评体系的有效建立和执行;促进医院能有效实施优化管理,降低医院运作成本费用。 二、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本身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为病患提供医疗服务,然后病患就医需求日益增长变化,医院自身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化为病患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的服务,以保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有效开发利用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在自身身财力有限的情况下, 根据财务统计信息数据,分析医院当前急需项目,让资金都用在刀刃上,财务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信息数据探讨财务管理的理念、内容、目标、方法和手段, 以求医院财务管理实现预算战略化、决策理性化、投资多样化、成本最低化、效益最优化、服务人性化、知识经济化、分析自动化、管理目标化、运行程序化、人员智能化、评价系统化和分配个性化。 三、结束语 医院财务工作者要重视财务统计信息的作用,深入分析工作中的问题、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使财务统计信息数据更好地展现,要夯实统计服务科决策的基础作用,不断健全优化统计指标体系,提高统计信息化水平,提升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更好地服务医院的发展需求。 医院管理中财务统计信息的应用:浅谈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不仅仅是衡量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医院了解所服务地区医疗卫生需求、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等重要信息的来源。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财务统计信息作为医院管理的隐形策划者,其作用越来越显著,也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和青睐。本文根据我院在管理中对于财务统计信息的应用和把握,总结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成效,从而为医院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财务统计信息 医院管理 应用 成效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财务和管理逐渐成为一对不可或缺的孪生兄弟。医院要在医疗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基础作用,由财务部门负责向管理部门提供准确适用的财务统计信息,而管理部门要及时开发利用这些统计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在指导和预测医院工作中的巨大作用。我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早就开始重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医院管理层采取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重视财务统计信息的基础工作等措施,切实加大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一、财务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 (一)观念的转变和学习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管理层已经认识到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发现到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务统计信息资源,并对其深入开发利用,以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方式上。为了更好地进行医院管理工作,财务统计信息要从单纯的记账、算账工作转变为核算、监督职能的财务管理机构,力求把那些敷衍了事的“死数据”变成活的有用的信息。通过相关财政政策、法规等理论方面的学习,并借鉴兄弟医院的成功经验,财务人员自身也认识到积极开展财务统计信息服务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医院,而且对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也很有益处。 (二)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约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财会工作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统计信息的服务质量,也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的财务统计信息制度,从而完善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体系。我院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了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日常工作,还要逐步建立财务数量信息、定期整理和反馈财务制度、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负责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报表分析和资料存储等工作,同时能正确处理好财务、核算和统计工作的关系,做到积极开发和利用财务统计信息,以加强财务信息与核算、统计的联系。 (三)从基础做起,由小看大 医院财务基础工作包括报表制度的建立、原始资料的收集、数据的维护、数据的核算等,要保证基础工作的有效性,责任到人是关键。首先,财务部门有专门人员负责数据的维护和计算机的安全,加强与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的日常沟通,防止病毒、黑客的袭击,确保财务各项信息的安全;其次,完善财务报表制度,充分做好原始凭证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保证财务统计信息资料的科学准确性;最后建立有效财务监控系统,从方法、组织等方面对财务统计信息中的数据误差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 (四)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 信息化的到来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信息化的到来提高了财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速率,有效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的复杂繁琐,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率。我院财务部门很早就开展了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并且根据医院his系统的完善程度,计划逐步加强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使得统计出的财务数据更有针对性,能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管理。 二、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医院资源有效配置的依据 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每一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曾经一直考虑过的问题。而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有效开发利用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在财务统计信息中,我院管理者依据财务统计信息的具体情况,对资金流向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从而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医院发展急需的项目上,以确保医院建设的需要,真正做到物有所值;另外,医院领导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前,依据财务统计信息,先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能够真正做到依据地区卫生资源分布情况来配置资源,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医院服务管理方面,管理者还依据财务统计信息,根据医院的门诊量、业务收支和床位周转率等具体信息,对病房的床位规模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改善了门诊和住院条件,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肯定,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就诊患者的需求。 (二)科学决策的前提保障 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领导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前提保障。通过财务统计信息表,医院领导不但可以了解业务收入、医疗成本等经济效益,还可以同时了解所服务地区的卫生需求、门诊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药费比重等其他重要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制定出了具体的适宜我院发展的业务发展计划,同时调整各科室设置,做到了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在掌握具体数据的基础上,及时确定和调整了我院的发展战略,做大规模,做强重点科室,从而增强了我院竞争力。 (三)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依据 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指标主要是各种医疗指标和经济指标,更具体一些是指医院固定时间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数、单病种费用和药品费用所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等。近几年来,我院利用这些财务统计信息,不断总结和完善,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医疗费用实行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药品费用的比重,尤其是针对医保病人,保证他们的平均费用能处于合理的水平,从而既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称赞,同时也为医院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医院也因此在近几年的市级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三、小结 本文通过我院财务统计信息应用的一些实际措施和效果,强调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目前,财务统计信息越来越引起医院的重视,它不再仅仅是医院利润盈亏的一种象征,在现代化的今天,它对于医院管理的预测作用甚至超过简单的经济效益评估功效。
化工机械设计材料选择及应用:浅析化工机械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摘 要:化工机械设备是工业发展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其正常运行直接会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正常生产和运作。材料选择作为机械设计最关键的内容之一,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机械设计工作质量的好坏。本文探讨了化工机械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关键词:化工机械 设计材料 选择 应用 一、做好化工机械设计中碳素钢与合金钢材料的选择 要做好化工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工作,首先要使材料满足机械零部件在运行过程中各种机械性能、物理性能以及化学性能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兼顾机械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经济性以及安全性。在当前的机械设计材料市场当中,碳素钢受其加工性能和操作性能好、成本价格优越等特点影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但是,这种碳素钢的低强度、低韧性以及中等形状以上材料零部件无法进行热处理加工淬透作业等缺陷,使其在机械设计材料选择中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制约。研究发现,在碳素钢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合金元素就能够形成合金钢。这种合金钢结构的机械材料在强度与韧性上能有一定的提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赋予零部件材料诸如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损等方面的特殊性能。虽然合金钢材料较碳素钢材料各方面性能均有所提升,但只有在材料外载荷作用力较大,或是零件的有效截面尺寸较大且需要进行淬透 DnI 的情况下才应选用合金钢材料,其他情况则应选用碳素钢材料。 二、化工机械设计中材料的应用要以机械材料零部件的制造工艺为参考指标 在机械生产与加工作业中,铸造工艺、热处理工艺、切削工艺、焊接工艺等加工处理技术对于机械设计中材料应用的要求各有不同。铸造工艺要求机械设计材料的应用向高流动性、高收缩性以及高吸气性方向发展,焊接工艺需要机械设计在材料应用中考虑材料的冲压性、冷镦性特点,热处理工艺需要机械设计在材料应用中满足淬透性、过热敏感性以及氧化脱碳性等方面的基本性能,切削工艺则要求机械设计在材料应用中满足切削作业可操作性的特点。机械设计中材料的应用,要以机械材料零部件的制造工艺为参考指标。机械零件是组成机械的基本单元,机械零件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具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并且成本低廉,是设计机械零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工作能力是指零件抵抗可能失效的能力,对载荷而言称为承载能力.零件因某种原因而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称作失效。零件设计除应保证零件具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外,为降低零件成本还需考虑合理选择材料,降低材料费用;保证良好的制造工艺性,减少制造费用;尽量用标准化、通用化零件,简化设计过程,降低成本。 三、做好化工机械设备的防腐设计 腐蚀是化工机械设备发生的常见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化工机械设备在日常的环境中由于空气以及水分等因素而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而导致设备出现损耗或者是破坏的状况。化工设备在被腐蚀之后会在其色泽、外形以及基本的性能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生产,也会给相关的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所以,对于化工设备的腐蚀以及防腐措施的研究意义重大。我公司2005年从加拿大IMW工业有限公司采购2台IMW50风冷W型往复式CNG子站压缩机,型号是IMW50-3X1750SA-100-3625-2AC,进口压力为3-20MPa,排气量为450-3900NM3/H,该压缩机为自适应工况压缩机,运行至今(2013.11)工况良好,问题主要在压缩机配置的进口管路上的碳钢管接和碳钢单向阀锈蚀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当管束气源压力低于约8MPa时进口管路出现冷凝水,冬天则为霜或冰,长期以来慢慢锈蚀,危及安全。同时管路温度急剧降低引起进口气动球阀在大压差下动作不灵敏,或扭矩不敢阀门打不开引起压缩机报警。目前准备更换316不锈钢管件及单向阀,采取2只1/2”气动球阀代替1只3/4”气动球阀。现场情况见下图: 结构的设计应该围绕化工设备生产运行中的生产要求和应力的特点,在设计中需要注重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产品的结构要求应该要与生产化工产品的耐腐蚀要求相一致;其次是要注意化工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流畅性,防止具有腐蚀性能的介质的停顿、热负荷分配方面的不够均匀以及蒸汽的凝结和腐蚀产物的累积;最后是要注意对于外力的保护,防止因交变应力而引起的疲劳腐蚀。 四、化工机械设计中材料的应用要做到环保性与节能性的统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其中很多应用于机械设计的很多材料都已被大量开采,有一些已经变成了稀缺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在机械设计的材料选择方面,更为注重绿色环保与经济性。机械设计材料应用工作环保性与节能性的统一,作为生态经济社会建设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观念赋予机械设计工作的新要求。经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各种不可再生原材料的需求与消耗,最终势必会给机械设计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工作埋下严重的隐患,因而材料应用工作中节能性与环保性的统一已成为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以机械设计铸件环节材料的应用工作为例,铸件设计阶段 5%左右的成本决定着 80%左右的铸件生产成本。因此要关注机械设计材料应用阶段的节能环保,有效节约原材料和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能源耗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化工机械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在机械设计中要做到材料的使用与节能环保协调进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化工机械设计材料选择及应用:化工机械设计中如何选择和运用材料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化工发展的进度。化工机械设备在化工生产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相关设备的工作效率以及使用时间都会对化工产业最终产生的经济利益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因为化工机械设备长期处在一个密闭的工厂环境中,设备本身也存在材料的问题,因此经常发生化工设备被腐蚀的现象。这种现象会使化工设备的许多性能都被影响,也会严重妨碍到该设备的使用寿命。所以,让化工设备通过技术方式达到防腐的效果以及化工设备所需的材料如何选择就成了关键的问题。本文对化工机械设计中如何选择和运用材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化工机械;设计;材料选择;运用 一、化工机械设计中材料的选择 1、选择载荷类型的材料 机械设计过程中,通常机械材料的外载荷性能容易导致机械设计的部分元件失效,而机械的零部件所具备的性能却能有效的防止这种零件的失效。由于失效零部件性能与材料的外载荷性能之间的矛盾,进而要求在机械材料的选择上,要以材料的载荷性能的大小作为机械选材的标准。在选材上可以将材料的载荷性能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当零部件在外载荷力的作用下出现扭转时,其中应力大多集中在材料表层,这就表明,材料表面的性能直接决定着零部件间的控制效果。所以在机械设计材料选择上,如果机械材料需要承受载荷力,就可以选择低碳钢渗碳或者是中碳钢调质的方式对材料进行加工。通过此种材料的选择和加工方式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二是对一些能够承受压缩或者是拉伸作用的材料,由于外载荷力作用到零件的横截面,使横截面的应力比较均衡,所以这就需要在机械材料的设计中,选择一些性能分布均匀的材料,保障在机械设计的加工、生产等环节中能够对材料进行高效的作业。 2、选择合金钢与碳素钢材料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碳素钢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材料,因为碳素钢的价格比较经济,加工的工艺性稳定因而被广泛运用。但是碳素钢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即韧性和强度比较差,中等以上形状的材料不能被完全淬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碳素钢的使用。因此,为了改进碳素钢的功能,可以在碳素钢中加入合金,进而形成一种新的材料,即合金钢。机械设计中合金钢的淬透性、韧性、强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由于合金的加入也提高了合金钢的耐磨性。然而与碳素钢材料相比,合金钢材料的淬透性、韧性、强度等都有所提高,但是只有在零件的横截面较大、材料外载荷应力较大以及需要对材料进行淬透的情况下才能够使用合金钢,而其他情况一般应当选择碳素钢。 3、选择可回收和能够循环利用的材料 在机械制造领域内,金属材料的种类非常多,钢材就有100多种。然而在机械设计中,由于不同种类的材料都堆放在了一起,很难对材料进行分类,进而加大了回收利用的难度。因此机械设计的材料选择过程中,为了便于循环利用,可以选择一些单一的合金系制作零部件,因为合金系的构成元件比较少,对环境的压力也较小,所以能有效提高对合金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效率。 二机械设计中材料的运用 1、材料运用的经济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材料运用的经济性与实用性统一是机械设计中必须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材料运用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机械设计中材料的运用应以零部件的加工工艺为标准。机械加工中不同的加工技术,如切削工艺、铸造工艺、焊机工艺以及热处理工艺等技术对于材料的运用要求是不同的。切削工艺要求材料的应用应当符合切削作业的可操作性特征;铸造工艺要求材料的应用应当向高吸气、高收缩、高流动方向转变;焊接工艺要求材料的应用必须要体现出冷墩性和冲压性的特点;而热处理工艺则要求材料的应用应当符合氧化脱碳性、敏感性、淬透性等特征。二是强调材料应用中的经济性。机械设计过程中,在保障各零部件材料都能够符合各种加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当合理地对机械材料的加工成本进行控制,然而为了实现材料应用的经济性,可以根据机械设计企业的自身发展水平,最大限度地对加工工艺和零部件的生产方式进行合理的控制。 2、化工机械设计中,应用材料要参考机械材料零件的制作工艺 在进行机械生产或是加工生产的时候,许多的加工技术对于材料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就比如说铸造工业就要求机械设计的材料要具备高流动、高收缩、高吸气的特点;焊接工艺却是需要考虑冲压和冷镦的特性是否良好;热处理工艺要在温度过高的时候,材料具备敏感性,在进行氧化的时候会脱碳;切削工艺又需要材料能够便于切削。在机械设计中,运用材料要参考机械材料零件的制作工艺。零件是组成机械最基本的载体,在进行零件选择的时候,一定要保障其在工作的环境下也能正常保持工作能力,也要考虑到零件的成本不能过高。工作能力是说零件要保持其持久的工作效力,也被称之为承受能力。零件不管在什么条件之下,一旦失去了工作能力就是失效。零件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零件要具备足够的工作能力,还要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尽量降低成本。零件也要保障制作工艺,尽量减少经济支出,零件的类型尽量能通俗化、标准化,将设计程序尽量简单化来降低生产成本。 3、对化工机械设备要进行防腐的保护 在防腐的时候,首先要从工艺上进行一些有助于防腐的设计。有时候机械设备的形状非常复杂,这就会导致一些如积尘一般明显的缺陷。平时看不出来,但很快这些地方就会被优先腐蚀。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进行化工设备的组合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 3.1设备的结构尽量简单化,将一切零件都尽量运用一种材质的金属,零件组合的时候也尽量不要留下缝隙; 3.2设备的表面要涂抹质量较好的防锈漆,这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环,好的防锈漆可以起到隔离空气和水汽的效果。在这里,还要注意设备的结构有时也会对防锈漆的涂抹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设备组合复杂的情况下,防锈漆的涂抹也会出现困难; 3.3在进行设备设计的时候,尽量不要给水汽留下任何淤积的可能。也就是说,设计过程中,不要出现凹孔。有的设备必须出现,则应该设置一个排水系统; 3.4化工设备在进行焊接的时候,一定哟尽量连续不中断,在连接的过程中也要避免各种质量上的缺陷。如果发生了缺陷,很有可能就从缺陷点这儿产生新的腐蚀现象; 3.5因为设备的缝隙处是最容易被腐蚀的,因此对设备各个零件结合的地方要进行一些合理化的防腐处理。可以采取双面连续对接焊的方式让焊接的质量更高,这样也可以有效地避免缝隙处发生腐蚀。 腐蚀在化工设备中并不罕见,化工设备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与空气和水汽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后就会呈现出腐蚀的现象,而后就会对化工设备产生很大的危害。如果化工设备受到了腐蚀,其外表的色泽就会发生改变,内部性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后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工作效率下降,就会影响到整个化工工程的进度,影响化工企业的收益。因此,对化工设备腐蚀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进行化工设备的结构设计的时候,要根据设备工作时候运行的效果以及应该具备的特点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产品的结构应该具备耐腐蚀的特点,因为这是化工产品的生产要求;第二,化工设备工作的时候要尽量保证稳定流畅,不能因为部分零件被腐蚀导致整个的工作效率下降,不要让腐蚀大量积累,否则只会越积越多;第三,设备运行也要关注外力的保护作用,防止产生新一轮的腐蚀。 4、材料运用的节能性和环保性的统一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正在腾飞,快速增长的经济也带动了资源的大量消耗。而用于机械方面的材料很多都被开采殆尽,有些资源已经是极其稀少。这时候,我们在进行机械设备的材料选择时,要更多地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也要考虑到成本的输出。在进行机械设备设计的时候,注意环保和节能也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那些不可再生资源大力地开采利用只会给未来的化工生产埋下更多的祸根,所以说,化工设备所选用的材料是否可以达到环保和节能的效果也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热点问题。就比如说机械设计铸件的环节,刚开始设计的5%的资金投入将决定以后生产中80%的资金投入。所以,在进行化工设备设计选择材料的时候,要考虑现阶段的节能与环保问题,有效地节约不可再生资源,节约成本,千万不要产生无效的浪费。 结束语 化工机械设备是工业发展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其正常运行直接会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正常生产和运作。材料选择作为机械设计最关键的内容之一,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机械设计工作质量的好坏。 化工机械设计材料选择及应用:关于化工机械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探讨 摘要:化工机械已经在我国的化工生产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化工机械设备的性能,尤其是其工作效率以及使用寿命都会对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重要影响。而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作为化工机械设计的关键内容之一,对化工机械设备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化工机械设计;材料选择;材料应用 1引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化工产业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当前应用到化工生产中的机械设备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种类上都较过去有了一个显著的提高,这一方面提高了化工生产的效率,但同时也对化工机械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化工机械已经在我国的化工生产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化工机械设备的性能,尤其是其工作效率以及使用寿命都会对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重要影响。 因为化工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化工机械设备往往长期处于一个比较密闭的工厂环境中,如果机械设备本身的材料再应用地不合理,那么就可能导致机械设备发生腐蚀现象,进而对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以及使用寿命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鉴于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化工机械材料的选择与应用问题的研究,通过合理选择与应用材料来提高化工机械设备的防腐能力,以为化工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2化工机械设计中材料的选择 2.1金属材料的选择 1.碳钢的选择 在当前应用到各领域工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当中,碳钢凭借其优良的力学性能以及对环境腐蚀要求比较低的特性,在机械设计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化工机械设备自然也不例外。碳钢在常温下对液氨、浓硫酸以及NaOH溶液都具有良好的承装效果,所以在化工生产中,可以选择碳钢作为那些低浓度的浓硫酸、NaOH 溶液及含水量较低的液氨机械的材料。与其他金属材料相比,碳钢的价格比较低而且资源丰富,所以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即使对于那些对抗腐蚀性能要求比较高的化工机械设备,也可以选择碳钢材料并喷涂不锈钢等措施后加以使用。 2.不锈钢的选择 因为化工生产的特殊性,所以化工机械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酸、碱、盐等各类活性气体,如果机械设备材料的防腐蚀性能又不够好,那么设备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必然会遭受严重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不锈钢在当前的化工机械设计中取得非常广泛的应用。不锈钢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而且还能有效避免铁离子的污染,因而正逐渐成为化工机械设计中所普遍采用的一种金属材料。 3.其他金属材料的选择 除了碳钢和不锈钢材料外,钦材和合金也是在化工机械设计中应用比较多的金属材料。一般而言,钦合金具有高比强度、高耐蚀性能等优点,可用于氯化盐、氯化物和强碱等场合使用的化工设备;而镍基合金则多用于那些对抗腐蚀性能要求非常高且工作在高温条件下的机械设备。 2.2非金属材料的选择 1.石墨的选择 石墨在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可以形成不透性石墨,而不透性石墨在温度低于160℃、压力低于0.5Mpa的条件下可以长期适用,并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可以用于绝大多数化工生产场合,对大部分腐蚀环境也都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例如沸点的稀硫酸、氢氟酸、盐酸等。此外,石墨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所以在制作热交换器时也使用地较多。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石墨材料的塑性以及抗拉强度都比较差,所以为了防止以石墨材料为主的化工机械设备出现损坏,一般需要使用其他金属材料制作设备外壳。 2.搪玻璃的选择 搪玻璃对各种浓度的无机酸、有机酸、有机溶剂及弱碱等介质均有极强抗腐性,通过将其与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碳钢材料相结合使用,可以得到良好的抗腐蚀性以及力学性能,是当前化工机械设计中的一个研究和应用热点。当然,搪玻璃设备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在遭受机械冲击时极易发生破碎,在骤冷和骤热的变化过程中还可能发生脱瓷的问题等,这些缺点在选择应用搪玻璃材料时应该加以重视。 3.玻璃钢及塑料材料的选择 玻璃钢是一种增强型塑料,其相对密度在1.5~2.0之间,抗腐蚀性能优良,对水、大气以及普通浓度的酸、碱、盐以及多种油类和溶剂都具有良好的抵抗能力。现阶段,在化工机械设计中,经常使用玻璃钢来作为通风管路、凉水塔外壳以及盐酸贮灌的材料,但玻璃钢材料也具有一些缺点,如其不能用作高温工作条件下的化工机械设备等。 3化工机械设计中材料的应用 1.追求适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在化工机械设计中,材料的应用要追求适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一方面,在机械设计中,材料的应用应以化工机械的制造工艺为标准,根据机械设备制造加工工艺的不同,应选择合适的材料。如切削工艺要求材料的应用应当符合切削作业的可操作性特征;铸造工艺要求材料的应用应当向高吸气、高收缩、高流动方向转变等。另一方面还应强调材料应用的经济性,有些材料虽然各方面性能都非常好,但其成本较高,全部采用可能会大幅度增加化工机械设备的成本,此时不妨在一些关键接触部位使用性能较高的材料,而其他部位选择性能较好而成本又较低的材料,以最大限度地对化工机械设备的加工制造成本进行控制。 2.做好防腐保护 在进行防腐处理时,首先要从材料的选择以及加工工艺上进行设计。如选择耐腐蚀性较强的材料,尽量减少形状非常复杂、易于积尘的零部件结构设计等,从而达到减缓腐蚀发生的目的。具体而言,化工机械设计中的防腐保护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设备的结构尽量简单化。避免化工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的结构设计过于复杂,要对结构尽量进行简化,同时避免零部件装配时出现缝隙。(2)涂抹防锈漆。化工机械设备的表面应涂抹质量较好的防锈漆。(3)确保不存在水汽淤积现象。在对化工机械进行设计时,尽量避免出现凹孔,有的设备考虑到工作特性应设置专门的排水系统,以尽量减少水汽的淤积。(4)保证工作的连贯性。化工机械设备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可能需要用到焊接工艺,此时一定确保焊接的连贯性,避免因焊接不连贯而造成的质量缺陷发生。现实中,机械加工制造过程中的不连贯之处往往可能成为缺陷点,而这些缺陷点恰恰是腐蚀容易发生的位置。(5)合理化的防腐处理。由于化工机械设备的缝隙处非常容易发生腐蚀现象,所以除了需要在设计阶段避免装配缝隙的出现外,在零部件间的主要结合位置应该进行一些合理化的防腐处理,以有效防止缝隙处腐蚀问题的出现。 3.强调节能性和环保性 近年来,我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这同时也造成了对环境资源的大量消耗,当前应用于化工机械设计中的很多材料的储量已经极其稀少,有的甚至可能已经被开采殆尽。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化工机械设计时,要将材料应用的环保节能性考虑在内,不能一味地只追求化工机械的使用性能和工作效率,以达到促进化工产业乃至于整个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结束语 化工机械设备在化工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使用性能和寿命对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作为化工机械设计的关键内容之一,对化工机械设备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 化工机械设计材料选择及应用:化工机械设计中材料的选择探讨 【摘 要】化工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无论是从物质生活的角度还是从精神生活的角度,都需要化工产品为之服务。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化工的机械设备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相关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材料的选择等方面都会对化工产业最终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材料的选择是化工机械设计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化工机械设计工作质量的高低。基于此,论文针对如何在化工机械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选择好材料进行主要的探讨。 【P键词】化工机械;设计;材料 1 引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化学工业的生产进入到一个全面发展时期,新的技术与手段层出不穷,使得化学工业得到更大规模的生产和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增添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加快了社会发展进程。在化工机械设计过程中,选择优质且合适的材料至关重要。做好这一项工作,不仅有利于促进化工生产的发展,提高设备工作效率,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整体的经济效应,促进发展。 2 在化工机械的设计过程中材料的选择探讨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这一背景之下,资源的需求以及利用趋势日益上升,目前大多数用于机械设计的相关材料已经被大量开采,甚至于有些材料已经成为稀缺资源,因此,在化工机械设计过程中对于材料的选择方面更要慎重。在此讨论在化工解析设计过程中哪些材料是适合机械设备设计过程的,以此为后续的材料应用奠定基础。 2.1 对于载荷型材料的选择 在化工机械的设计过程中,一般来讲,对于材料的选择方面需要考虑材料的载荷性能,而从材料的载荷性能考虑的话,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在外载荷力的作用下,零部件出现扭转的情况时,应力大多集中在材料的表层,这就表明,材料的表面性能直接决定着零部件的控制效果。因此,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假若机械材料需要承受载荷力,就可以选择低碳钢渗碳或者是中碳钢调质的方式对材料进行加工,通过以上方法来确保机械产品的质量[1]。 二是对于一些能够承受压缩或者是拉伸作用的材料,载荷力一般是作用在零件的横切面,可以使得横截面的应力均衡受力,这就需要在化工材料的选择方面选择一些性能分布均匀的材料,以此来保障在机械设计的加工、生产等环节对材料进行高效作业,促进化工工业的发展。 2.2 对于碳素钢与合金钢型材料的选择 在化工机械的设计过程中,碳素钢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材料,究其原因,正是因为碳素钢这一材料在价格方面比较实惠、加工的工艺也比较便利,从而被广泛使用。尽管碳素钢这一材料存在多个方面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碳素的韧性和强度比较差这一缺点,这就使得中等以上的材料不能被完全形成,正是由于这一缺点的存在促使碳素钢这一材料不能被广泛使用在化工机械设计过程中。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可以在碳素钢中加入合金,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材料,即为合金钢[2]。这一材料在淬透性、韧性、强度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并且由于合金的加入也提高了这一材料的耐磨性。 因此,在化工机械的设计过程中,为了充分利用材料,当遇到零部件横截面积大、材料外在荷力大以及需要对材料进行淬透时就可以使用合金钢这一材料,而其他情况则使用碳素钢就可以得到解决。 3 在化工机械的设计过程中材料的应用探讨 在了解化工机械的设计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材料之后,如何将所选择好的材料应用于化工机械中呢?为此,论文就针对于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和研究。 3.1 经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合理应用机械材料 针对化工机械设计材料的运用,首先要遵循经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为化工机械的设计奠定基础。材料运用的经济性与实用性的统一,需要充分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应用于机械设计中的材料要按照零部件的加工工艺标准,机械加工过程中所要使用的工艺技术也有多个种类,如切削工艺、铸造工艺、焊接工艺等,不同的工艺技术对材料的运用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说切削工艺要求材料的应用符合切削工艺可操作性特征,因此,在材料的应用过程中要在工艺技术不同要求的基础上合理使用。 二是需要强调材料应用中的经济性,在化工机械设计^程中,在保障各项材料符合工艺要求的前提之下,科学合理地对材料加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3]。 3.2 环保性与节能性相结合,减少机械材料的损耗 针对化工机械设计材料的运用,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遵循环保性与节能性相结合的原则,从而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增长的经济与不断消耗的资源成为主要的一组矛盾,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势必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结果,因此,对于化工机械设计材料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也要考虑到成本的输出。在化工机械的设计过程中,做到环保性与节能性的统一,有利于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也是可持续发展对化工机械设计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比如说,在机械设计铸件的环节中,就需要充分考虑这一环节所使用到的材料在环保方面的问题,在环保观念下尽可能地合理使用材料,在最大程度上节约原材料和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从而做好化工机械设计工作。 4 结语 机械设备是化工生产正常且稳定运行的一个先决条件,而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对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是机械设备设计中关键性的一个环节,也已经成为一个深受社会大众关注的问题,由此可见,做好化工机械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运用至关重要。为此,论文就以此为主要的讨论方向,针对在化工机械设计过程中如何做好材料的选择工作,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地运用,促进化工机械设计工作得到顺利开展,从而提高化工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化工生产的质量。 化工机械设计材料选择及应用:化工机械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1材料的选择 1.1碳素钢与合金钢型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碳素钢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材料,因为碳素钢的价格比较经济,加工的工艺性稳定因而被广泛运用。但是碳素的韧性和强度比较差,中等以上形状的材料不能被完全淬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碳素钢的使用。因此,可以在碳素钢中加入合金,进而形成一种新的材料,即合金钢。机械设计中合金钢的淬透性、韧性、强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由于合金的加入也提高了合金钢的耐磨性。然而只有在零件的横截面较大、材料外载荷应力较大以及需要对材料进行淬透的情况下才能够使用合金钢,而其他情况一般应当选择碳素钢。 1.2可回收和循环利用型 在机械制造领域内,金属材料的种类非常多,钢材就有100多种。导致在机械设计中,很难对材料进行分类,进而加大了回收利用的难度。因此机械设计的材料选择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单一的合金系制作零部件,以有效提高对合金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效率。 2材料的运用 2.1使经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材料运用的经济性与实用性统一是机械设计中必须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材料运用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机械设计中材料的运用应以零部件的加工工艺为标准。机械加工中不同的加工技术,如切削工艺、铸造工艺、焊机工艺以及热处理工艺等技术对于材料的运用要求是不同的。切削工艺要求材料的应用应当符合切削作业的可操作性特征;铸造工艺要求材料的应用应当向高吸气、高收缩、高流动方向转变;焊接工艺要求材料的应用必须要体现出冷墩性和冲压性的特点;而热处理工艺则要求材料的应用应当符合氧化脱碳性、敏感性、淬透性等特征。二是强调材料应用中的经济性。机械设计过程中,在保障各零部件材料都能够符合各种加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当合理地对机械材料的加工成本进行控制,然而为了实现材料应用的经济性,可以根据机械设计企业的自身发展水平,最大限度地对加工工艺和零部件的生产方式进行合理的控制。 2.2参照零件的制作工艺 在进行机械生产或是加工生产的时候,许多的加工技术对于材料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就比如说铸造工业就要求机械设计的材料要具备高流动、高收缩、高吸气的特点;焊接工艺却是需要考虑冲压和冷镦的特性是否良好;热处理工艺要在温度过高的时候,材料具备敏感性,在进行氧化的时候会脱碳;切削工艺又需要材料能够便于切削。在机械设计中,运用材料要参考机械材料零件的制作工艺。零件是组成机械最基本的载体,在进行零件选择的时候,一定要保障其在工作的环境下也能正常保持工作能力,也要考虑到零件的成本不能过高。工作能力是说零件要保持其持久的工作效力,也被称之为承受能力。零件不管在什么条件之下,一旦失去了工作能力就是失效。零件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零件要具备足够的工作能力,还要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尽量降低成本。零件也要保障制作工艺,尽量减少经济支出,零件的类型尽量能通俗化、标准化,将设计程序尽量简单化来降低生产成本。 2.3做好防腐保护 在防腐的时候,首先要从工艺上进行一些有助于防腐的设计。有时候机械设备的形状非常复杂,这就会导致一些如积尘一般明显的缺陷。平时看不出来,但很快这些地方就会被优先腐蚀。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进行化工设备的组合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1)设备的结构尽量简单化。一切零件都尽量运用一种材质的金属,零件组合的时候也尽量不要留下缝隙;(2)涂抹防锈漆。设备的表面要涂抹质量较好的防锈漆,这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环,好的防锈漆可以起到隔离空气和水汽的效果。在这里,还要注意设备的结构有时也会对防锈漆的涂抹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设备组合复杂的情况下,防锈漆的涂抹也会出现困难;(3)确保不存在水汽淤积现象。在进行设备设计的时候,尽量不要给水汽留下任何淤积的可能。也就是说,设计过程中,不要出现凹孔。有的设备必须出现,则应该设置一个排水系统;(4)保证工作的连贯性。化工设备在进行焊接的时候,一定哟尽量连续不中断,在连接的过程中也要避免各种质量上的缺陷。如果发生了缺陷,很有可能就从缺陷点这儿产生新的腐蚀现象;(5)合理化的防腐处理。因为设备的缝隙处是最容易被腐蚀的,因此对设备各个零件结合的地方要进行一些合理化的防腐处理。可以采取双面连续对接焊的方式让焊接的质量更高,这样也可以有效地避免缝隙处发生腐蚀。腐蚀在化工设备中并不罕见,化工设备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与空气和水汽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后就会呈现出腐蚀的现象,而后就会对化工设备产生很大的危害。如果化工设备受到了腐蚀,其外表的色泽就会发生改变,内部性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后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工作效率下降,就会影响到整个化工工程的进度,影响化工企业的收益。因此,对化工设备腐蚀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进行化工设备的结构设计的时候,要根据设备工作时候运行的效果以及应该具备的特点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产品的结构应该具备耐腐蚀的特点,因为这是化工产品的生产要求;第二,化工设备工作的时候要尽量保证稳定流畅,不能因为部分零件被腐蚀导致整个的工作效率下降,不要让腐蚀大量积累,否则只会越积越多;第三,设备运行也要关注外力的保护作用,防止产生新一轮的腐蚀。 2.4强调节能性和环保性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正在腾飞,快速增长的经济也带动了资源的大量消耗。而用于机械方面的材料很多都被开采殆尽,有些资源已经是极其稀少。这时候,我们在进行机械设备的材料选择时,要更多地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也要考虑到成本的输出。在进行机械设备设计的时候,注意环保和节能也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那些不可再生资源大力地开采利用只会给未来的化工生产埋下更多的祸根,所以说,化工设备所选用的材料是否可以达到环保和节能的效果也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热点问题。就比如说机械设计铸件的环节,刚开始设计的5%的资金投入将决定以后生产中80%的资金投入。所以,在进行化工设备设计选择材料的时候,要考虑现阶段的节能与环保问题,有效地节约不可再生资源,节约成本,千万不要产生无效的浪费。 3结语 工业发展离不开化工机械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是工程项目的正常生产和运作的前提与关键。而化工机械设备又离不开化工机械的设计,作为机械设计最关键的内容之一,材料选择的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机械设计工作质量的好坏,因此要倍加注意,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作者:时培玉 单位:黑龙江省龙凤区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二厂
北京房地产论文:北京房地产业走势 “由于全球金融体系是建立在以美元为本位的基础之上,因此美国次贷危机向金融危机演变后,迅速向全球扩散。英国、日本、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受其影响,出现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各大、中城市房价环比均出现下跌,商品住房成交量大幅下滑,市场观望气氛浓厚。2008年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从第二季度的10.1%下滑为9.0%,并且有进一步下滑的风险。保持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梅松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说道。 中国政府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增长政策措施。去年9月15日,央行六年来首次调低利率。10月22日,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出台。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投资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计划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北京房价下降空间不大 2007年的《北京经济蓝皮书》就曾经预测:“北京在接下来的两到三个月内,房价有可能继续小幅下跌,但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北京的房价仍然会转头继续向上攀升。奥运会结束以后,北京市房价可能会出现下降的趋势,但如果影响北京近年来房价上涨的因素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房价下降的空间不会很大。” “从2008年北京房地产市场的走势来看,北京商品房销售均价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测。”梅松强调,北京商品房销售均价2008年年初有所回落,在奥运会举办前的7月份达到峰值,随后8、9月份开始回落。现在支撑北京房价上涨的基本因素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由于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发生改变,加上北京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因此房价可能还会继续下降,具体下降的幅度有多大,还有待于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观察,但我们仍然维持房价下降空间不大的预测。北京的商品住房均价从普通老百姓购买的角度来说,确实已经比较高了,超过了一般老百姓的实际购买能力。并且许多已经购买了商品房的业主也在承受着巨大的还贷款压力。北京的房地产开发商理智地面对市场变化,促使房价理性地回归,这不仅是应该的,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房地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仍然较大,对上下游产业的影响也相当大。2008年前三季度,北京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增加值总额为683.34亿元,占北京GDP的9%,这几年来一直是北京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保持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会有利于北京经济的平稳发展。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配售。当前尤其要加快保障性住房的销售特别是预售,以促使资金尽快回收,从而保证更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需求。 第二,进一步鼓励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消费。在国家已出台的首次和第二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优惠政策、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暂定一年实行减免政策的基础上,北京还可采取降低中间环节的收费标准,给市民购买自住普通商品房一定的补贴或退税等办法。 第三,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积极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理性对待市场变化和需求,主动采取措施,以合理的价格促进商品住房销售。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拓宽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满足其合理的融资需求。 看房地产业未来走势 2008年北京市住宅市场出现了房屋销售量、销售价齐衰、开发投资大幅下滑的供需双向疲软态势。截至三季度末,开发投资出现2003年以来的首度负增长(-8.12%),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均出现负增长。7月份以来,多块土地甚至限价房土地的流拍,反映出了开发商对北京市住宅市场未来的不乐观预期和投资意愿的大幅下降。住宅空置面积的下降,证实了实际需求的存在,但主要受心理预期的影响,北京市住宅市场有效需求受到了严重抑制,多年来少有的“婚育”双高峰都没能带来有效需求的释放,一、二手房销售均出现负增长。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经济研究部齐心博士在2009版《北京经济蓝皮书》的专稿中指出,房地产领域需要关注以下三个问题:住宅市场供需双向疲软、商业地产明显供过于求、改善性住房需求受到明显抑制。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刺激了北京市商业地产开发,部分开发商将未来三年甚至更长计划的项目都集中在奥运前开发,使商业项目在近两年出现了井喷,造成北京市商业地产供给明显过剩。2008年1~9月份,写字楼和商业及服务业等经营性用房竣工面积在房地产竣工面积下降7%的背景下,分别实现了119.73%和14.5%的增长;与此同时,空置面积分别增长了14.92%和24.65%。非理性的集中开发和世界经济下行的影响,给奥运会后部分商业项目、尤其是高端商业项目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 2009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调整期,面临衰退的风险加大,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房地产市场仍将呈现疲软态势。全球金融危机仍将持续,全球信贷市场将出现空前审慎,随着人民币升值的放缓和全球联合降息,游资重新规模性流动的可能性增加。我国房地产运行的政策环境将有所放松,但市场信心的恢复仍需时日。 2009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走势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土地供给依然充足,信贷形势依然严峻,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稳步回升。 虽然200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大幅下降,但用于一级开发的土地投资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2009年土地供给仍将十分充足。虽然国家整体贷款规模增加,但受到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需求的挤压以及银行对房地产业不景气的预期,房地产业贷款形势依然严峻。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将在2008年三季度达到阶段性底部后逐步攀升,预计2009年全年达到13%的增长。 二、房地产供给出现结构性差异 住宅供给不乐观,商业地产出现过剩,保障性住房供给力度不断加大。2008年北京市住宅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出现负增长,由于传统房地产开发周期为2、3年,所以2009年竣工面积很不乐观;2008年三季度,北京市预售许可取证项目个数和预售面积均出现大幅下降,开发商信心明显不足,2009年上市项目套数预期下降。与住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8年商业地产竣工面积大幅增长,空置面积不断上升,在经济景气下滑的2009年,北京市商业地产将出现过剩。在保障完成《住房用地规划》要求的情况下,保障性住房的供给规模仍将逐年扩大。 三、市场需求依然低迷 虽然国家出台了多项刺激购房政策,但在北京市居民增收放缓、对未来宏观经济悲观预期下,实际购房需求短时间难以被激发释放;其中,首次购房需求将部分得到释放,但改善性需求难有改观,投资性需求仍将被极大抑制,住宅购买观望气氛仍将浓厚;在经济下行期,企业投资谨慎,再加上预期外资回流,北京市商业地产实际需求仍然相对不足。 四、房地产价格持续调整 受销售不景气、信心恢复困难、大规模保障性住房价格偏低的影响,房价整体仍将有小幅调整空间,但不同区位和不同档次的房价将呈现差异化演变,预计个别地区最大降幅将达到20%左右,黄金地段、新开地铁沿线房价仍将保持稳健。 五、房地产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在各种交易税费下调和预期进一步下调或减免的刺激下,二手房交易或将企稳,租赁市场仍将延续2008年的繁荣态势,房地产二手市场日趋成熟,北京市房地产市场体系将逐步完善。随着租房价格的不断上涨,商品房的租售 比在2008年10月的1∶341(上年同期为1∶396)的基础上继续上升,向1∶200~1∶300的合理区间靠拢。 政府要让利于房地产供需双方 要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究竟应该怎么做? 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政府要让利于房地产供需双方 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只有改善居民收入预期,才有释放购房需求的可能。因此,政府要调整原有的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支出比例,建议将每年财政盈余按比例直接转入社保支出项目,增加居民进行购房消费支出的信心和能力。适当降低购买商业用房的税费比例,尤其是对创业型群体购房、高端产业群体购房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在开发商信心不足、预期供给下降的形势下,政府应适度让利,以刺激开发的积极性。可以采取减免相关拿地手续费用、进行土地增值收益分成、鼓励一、二级土地开发联动等措施。由于目前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主要由国有和市属房地产企业承担,利润极低,很多处于亏损边缘,极大地影响了这些企业的经营和盈利能力,建议财政设立经济适用房建设专项支出,政府和国有企业一起承担这项民生责任。 二、完善第二套房政策,释放改善性需求 在国家出台刺激首次购买小面积住房需求政策的同时,要适度刺激中等收入人群存在的巨大的改善性购房需求。从制度设计上,对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认定进行补充说明,将在购买较大面积住房1~2年内同时出售原有住房的排除在购买第二套住房之外,将已经征收的上浮利息在出售原有住房后,在总还款额中进行冲销,超额首付在重新计算后可以部分退还。 三、个税和房贷联动,挖掘公积金贷款潜力 在国家即将提高个税起征点的预期下,针对北京市购房群体进行一定微调:可以在纳税前,提前扣除房贷月供,对剩余月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可以对购房者在购房后开始还贷日起,按比例返还个人所得税;或在支付首付时进行一次性退税。进一步降低购房相关税费,尤其是二手房交易中间环节收费,可以采取取消两年以上二手房交易营业税等方法。进一步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和还款年限,尤其是对夫妻双方都缴存公积金的家庭,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实行贷款优惠,并监督银行积极实行。 四、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从制度设计上对限价房进行改造 进一步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力度,并将保障性住房建设选址与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紧密结合,既解决住房需求,也缓解了城市地面交通压力;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北京市南城发展战略相结合,降低政府和企业的成本,加快南城建设步伐。着手对已经成为“鸡肋”的限价房进行改造:要保证限价房供给,政府就要给开发商适度让利,可以采取土地出让金分成、减免税费等措施;要保障购房者利益,就要根据市场变化,适度调整销售价格,并进一步明确产权归属;或者直接让限价房淡出市场。 北京房地产论文:北京房地产投资“钱”景 北京市投资类物业的形成大约有10年的历史,从早期的单纯以写字楼为主体的市场演变成如今的多类型、多档次、投资类物业出租市场。目前市场上,投资类物业主要有写字楼、公寓、商铺。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二环线及周边,中央商务区及周边,燕莎商圈,亚运村商圈,中关村商圈。目前北京市的投资类物业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项目的销售过程中,投资类客户逐步增多,投资购买意向趋浓,房地产的保值增值功能逐渐显现。 北京市投资类物业市场发展前景看好,投资热点区域和热点项目增多。建立在对宏观经济平稳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北京市房地产投资热潮有望升温,以自用为目的购买动机日渐增多。但随着存量的加大,投资类物业出租市场的竞争会变大,投资回报率有望趋于合理。目前在北京投资类物业出租市场上,正常投资回报率大约在10%~15%之间,当然具体到不同的物业类型和不同的片区,投资回报率有所不同。就写字楼出租市场而言,正常投资回报率多在12%以上;公寓出租市场的投资回报率约在10%左右,而商铺的投资回报率的变化范围较大,商务氛围较浓的区域的回报率可能会超过15%。 作为投资型物业应具备以下一些必要条件: 第一是地段,即物业所处位置是否在大型商圈内或靠近商圈,是否在人流集中的地区,是否有使用该类物业的客户等,地段基本决定了投资价值。 第二是影响物业本身品质的各项条件,现以居住型物业为例,列举如下: 自然条件。房屋的自然条件包括日照、温度、风向等气象条件和房屋景观、小区绿化、是否临水等人文条件,以及有无空气、水流等公害污染等。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主要是指小区所处区域的城市功能规划性质、小区周边建筑物景观、小区物业管理水平等方面。 交通条件。交通条件主要是指城市及居住小区内交通网络的建立、道路等级、道路通过能力、交通设施是否齐全。 配套条件。配套条件主要是指小区内的水、电气、热、电视、电话等管线网络、学校、派出所、邮局、银行、商店、餐饮娱乐等设施的配套情况。配套设施的齐全与否,直接决定着该地段房屋的附加价值及升值潜力。 但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一些黄金地段物业的价格不断攀升,但随着城市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发展,非热点区域的物业投资回报可能会更好一些。因此除了地段以外还可以关注物业的稀缺性。投资性物业的最佳位置应该是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的地区。目前在北京主要集中在城市交通枢纽、三大商圈、长安街沿线、大型商业街区、使馆区以及随着城市规划、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而发展起来的新区等区域。 10年前的北京,曾经风行过买房投资,但在当时,市场尚未完全开放,物业较少且相互间无甚竞争,投资者中部分为先富起来的内地人士及部分港澳人士,其行为也多是炒作为主(炒楼花)的自发行为,经过10年的发展,产品与市场环境已逐渐走向成熟,在市场与媒体的引导下,投资行为日渐理性化,过去的自发行为变成如今的自觉行为。而目前的投资者中绝大部分为内地人士,由于房地产投资物业种类较多,在投资金额亦有很大差别,所以无法笼统的说出所有客群的特征,一般情况下,根据其购买物业的档次和投资金额把投资者分成高档物业投资者(大额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小额投资者),然后再进行分别描述。就目前而言,所谓的投资者主要是针对高档物业而言,即面向高档物业,如高档公寓、别墅、商住两用房、写字楼、大型商铺等进行投资的客户,这部分客户中,自由职业者、民营、私企老板约占80%左右的比例,其次多为金融证券、IT、律师等行业中的佼佼者。年龄结构呈枣核形分布,31岁~45岁之间的客户占到九成,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及足够的支付能力,对将来发展预期良好。总的来说,投资型客户年龄层次较轻,思维活跃,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相对也比较具有投资概念。 值得关注的是,最近一段时期,港人在内地投资置业的风气日盛,据统计,2001年港人在内地置业共达到19500个单位,与2000年相比增长15%,总金额达到87.75亿元,增长29%,预计今年港人在内地置业的单位总量会在此基础上再度增长12.8%,总金额会相应增长到23%。其购买单位主要分布在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地,在2000年港人置业行为中,投资比重仅占到7%,而在2001年,这个比例达到10%,预计今年的比例为15%~20%,回报率是置业中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从总体上来说,商铺和写字楼物业的投资前景还是看好的,就写字楼市场而言,目前市场上人气旺盛,入住率和租金水平节节上升,投资者的信心也全线飘红,归纳起来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写字楼的客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国外的大型企业财团,因此与国际接轨较早,市场也比较成熟;二是目前国内经济还处于高速增长期,对写字楼的市场需求量不会萎缩,在这里要特别提到民间资本问题,多年来默默无闻的民间资本会在短期内浮出水面并成为今后经济的新亮点,其相应的需求量也是非同小可的;三是在未来几年内,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逐步放开,届时会有以金融、保险、电信、物流等行业为首的一大批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预期较高;四是目前北京的办公成本在世界排名28位,与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并不相符,预计今后上升空间较大。完善的市场环境+新的内、外需求+升值潜力,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想不热都难。 实际上许多开发商早以把目光投向几年后的市场,并瞄准CBD、金融街、中关村三大板块,但目前市场上的新项目并不是很多,主要是由于三大板块规划方案的出台只是近期的事,另外写字楼从立项到建设竣工,开发周期也比较长。随着三大板块规划的出台,预计在未来的5年内会有1000万平米的供应量,虽然如此大的供应量是前所未有的,但如果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分阶段逐步推出,相信消化起来也不会是难事。由于北京特别是在三大板块区域,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即使短期内供应量相对过剩,但长期的经济发展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市场需求来消化掉。 总之,大势虽好,仍需谨慎把握。正如“牛市”里也有人赔钱一样,没有风险的投资是不存在的。与居住型物业相比,写字楼投资存在着资金投入大、回报率高、存量难以掌握、需求不稳定、受经济形势影响大、适合长期持有经营而非短期炒作获利等特点,要求投资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对宏观市场的正确了解以及良好的心态。 商铺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投资热点,之所以称之为热点,与当前的市场需求以及它自身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由投资型经济向消费型经济转换的过程中,这是由市场经济而非人为因素决定的,因此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商铺有很大的需求量,但是商铺作为一种能产生商业利润的特殊房地产,适合其开发的土地供应有限,通常较为紧缺,因而导致市场需求大,就北京目前而言,虽然商业总体规模较大,但人均商业面积仍嫌不足,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旧城拆迁改造过程中,也拆掉了一部分商铺,因此进一步加大了供需矛盾。另外北京连续多年GDP增幅均超过两位数,经济活跃带动商业繁荣,进而导致商铺需求扩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商业、零售、金融、服务业等率先开放,国外零售业巨头准备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为应对新的经济形势,许多银行、零售商等已开始了新的“圈地运动”,商铺正是所谓商家必争之地。 商铺的特点是:回报率高,可以达到15%以上,在地块炒热的情况下,达到20%也并不奇怪;投资获利方式灵活,即可以从行业经营中获利,也可以很快转手变现而获取巨额利润;稳定性强是商铺的另一优势,租约通常为3至5年,或更长,因为承租户在装修投资、赢利预期上有长期规划;长期升值,商铺不会因时间增长而降低其价值,好的商铺还会因其稀有性而随着商圈的发展成熟不断升值。旺盛的市场需求、高回报、稳定、长期升值等诸多因素,把今年的商铺市场衬托的非常火热,这是对去年下半年至今,京城商铺空置率下降,租金上调现象最好的解释。 但是商铺类投资与其它类物业投资相比更显专业,因为落实到最终使用者上,还是要依靠经营而收益,是纯商业行为,因此对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商的商业经营、管理水平要求更高。另外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国民消费水准的增减,也是影响投资、收益的主要因素。 今年北京投资地产市场中居住类物业、写字楼商铺,这三者都会有热点出现,这与北京市的总体规划有关,但是程度不同,范围也不同。从这个角度说,居住类物业会产生局部亮点,写字楼市场要依托三大板块,商铺是普遍看好,从而造成写字楼优于居住物业,而商铺又优于写字楼的局面。就商铺而言,新的北京城市规划会造就新的行业类特色商业区域,永久性的商业设施会取代目前的小型商场和临街商业铺面,这可能是今年最大的投资热点。但不管怎么说,只有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才能决定热点和投资机会。 北京房地产论文: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现状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当前北京房地产市场开发投资现状,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投资;政策建议 1、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发展现状 近年来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迅猛,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一个重要增长点,房地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1.1 北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变化情况 2005-2009年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呈不断上升的态势。2005年,北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1525.0亿元,2009年上升至2337.7亿元,增长53.3%。除2008年有小幅减少外,其余各年均有稳定增长。 从年均增长来看,2005-2009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2.0%,而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增长率为11.4%,房地产投资的年均增长率仅为8.9%。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出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快速增长特征,(见表1)。 1.2 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变化情况 按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来划分,总投资可以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以及土地购置费用三大类。北京市近几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情况如表2所示。 2005-2009年,北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土地购买费用从600.9亿元增加到1496.1亿元,增长149.0%,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增长率仅为53.3%,而建筑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两项费用则相对稳定,没有出现大幅上涨,并且在2008年和2009年两年反而出现了不升反降的现象。 从土地购置费用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百分比变动情况来看,2005年该比例仅为39.4%,随后逐年增加,2009年北京房地产土地购置费为1496.1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为2337.7亿元,土地购置费用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比例为64.0%,比2005年高出24.6个百分点。 2、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根据行业发展规律,在房地产快速发展期,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25%~35%是合理区间,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在8%~12%是合理区间(刘春兰,2007),超过上限,过热特征开始出现。2005-2009年北京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均超过35%,在2008年达到最高值62.2%,2005-2009年北京房地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在20%左右,显示出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例高出正常比例,应引起重视。另外,房地产开发的投资比例发生了较大变化,房地产市场中土地价格有了大幅增长,房地产开发商加大了对于土地的投资。 20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经济崩盘,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7年以来的美国金融危机,都与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破灭有着直接关系。为此,相关部门应积极调控,将房地产投资比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确保北京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北京市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避免楼市过热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税收、金融等手段限制房地产投机,引导房地产开发投资以适度的规模增长,这既关系到房地产行业的供给能力,也影响着固定投资的规模,从而影响整体的宏观经济。同时,由于房地产宏观调控是项系统工程,要从全局、根本上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快增长就需要加强政策的规划性和系统性,加以政策管理和长期监督。未来北京市房地产调控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因此有必要对长期的调控目标作出进一步明确,并根据现实情况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整。 北京房地产论文:北京房地产开发中的闲置土地问题 [摘 要]本文基于当前北京房地产市场开发投资现状,结合2005―2009年的相关数据,对北京市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针对投资过热和闲置土地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闲置土地;政策建议 1 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现状 近年来,北京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北京市房地产市场也一路高歌,房地产开发投资不断增长,商品房价格大幅飙升,如此高涨的楼市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1)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过大,楼市过热。根据行业发展规律,在房地产快速发展期,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25%~35%是合理区间,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在8%~12%是合理区间(刘春兰,2007),超过上限,过热特征开始出现。从下表可以看出,2005―2009年北京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均超过35%,2005―2009年北京房地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在20%左右,两项数据均显示出房地产开发过热,应引起重视。 (2)土地占用资金过多,闲置土地问题严重。2005―2009年,北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土地购买费用从600.9亿元增加到1496.1亿元,增长149.0%,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增长率仅为53.3%。一方面,国家在2005年实行了包括“暂停审批”在内的严格土地政策,使得市场上土地供应减少,由于供小于求,土地价格在2005―2009年有了大幅的上涨。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房地产开发商有意“囤地”的行为。由于囤地可带来巨额回报,“囤地”已成为很多房地产企业惯用的赢利手段,开发商对于囤地乐此不疲。通过前后数据对比分析可发现,从约定开工时间看,经过10多年的囤积,增值高达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例如,2004年,泛海建设集团股份与北京市国土局签订东四环的土地合同,但直至目前这4块土地仍未开工建设,闲置期长达6年。目前这里新房均价估计超过45000元/平方米,而2004年该地区房价仅为18000元/平方米,按照二期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87.31万平方米推算,这4块地的升值额度达到237亿元。 闲置土地问题已成为关系到地价、房价、房地产调控乃至社会民生、经济发展模式等系列重大问题。为此,2010年7月30日,国土部《有关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闲置情况表》,强调会进一步严厉打击囤地、闲地、炒地行为。根据国土部调查表显示,截至2009年9月30日,全国共闲置土地1457宗,闲置面积14.7万亩,合同总价款为256.1亿元。其中北京闲置土地共160宗,闲置面积为1.1万亩,合同总价款为57.9亿元。其中合同总价款这一项北京占到了全国的1/3还多。 2 北京闲置土地的政策建议 北京市政府近年来对闲置土地的问题已有重视,但是重视的程度仍需加强。土地闲置问题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和当地政府相关利益相关联。政府有关机关要首先以身作则,依法办事,透明审批程序,及时调查摸清闲置土地的最新情况,并及时将闲置土地的信息公布于众,接受人民的监督。作为市场中立者积极维护房地产行业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杜绝过多的行政干预。另外,土地闲置是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从而对整个房地产开发投资产生影响。要严格执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现实生活中房地产开发商有意的囤地牟利行为予以坚决严厉制裁,对于违法的“地王”现象更要追究其法律责任。由于房地产宏观调控是个系统工程,要从全局、根本上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快增长就需要加强政策的规划性和系统性,加以政策管理和长期监督。未来北京市房地产调控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因此有必要对长期的调控目标做出进一步明确,并根据现实情况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整。 北京房地产论文:北京房地产市场调控应进入转型期 1998年,我国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自此房地产业进入迅猛的市场化发展阶段。2008年末,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央和地方又密集出台多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并已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但通过对1998年以来北京市房地产市场景气周期分析可看出:本市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现已发生改变,政策调控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效果也发生变化,在本轮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本市应相机抉择,调整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向。 不同时期房地产政策调控效果有异 我们对1998年以来各阶段仔细梳理后发现,不同周期内,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有异。 第一个周期(1998-2003年)政策调控效果显著。1998年在国家启动内需的大背景下,中央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本市房地产市场需求逐步得到释放,需求增加刺激供给上升,供需双旺带动周期上行。2002年,全国出现房地产热,中央开始收紧土地闸门,国土资源部下发《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家六部委共同颁发《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本市出台33号令《关于停止经营性项目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的有关规定》等政策,导致当年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应声而落,带动周期下行。 第二个周期(2003-2006年),政策调控产生较好效果。2001年,世界发达国家不约而同采取频繁的、幅度较大的降息行动以刺激经济。为防通货紧缩,2002年央行先后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本市也将购房征收契税税率由原总购房款的4%降为3%;但房地产市场需求的释放延迟到2003年末,并因此带来周期上行。到2004年下半年,投资过热明显得到控制,但商品房价格仍继续攀升。为稳定房价,中央先后颁布新旧“国八条”,从房价、土地供应,供应结构拆迁、市场监测、检查等多方面切入。同年,国务院提高了包括房地产开发在内的四大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房地产开发(不含经济适用房项目)由20%及以上提高到35%及以上;本市国土房管局联合四部门制定《关于停止经营性项目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的补充规定》,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于2005年跌落至个位数,带动周期下行。 第三个周期(2006年至今)政策调控效果低于预期。2006年下半年以来,需求大量释放再度带动本市房地产周期上行。房地产价格出现跨越式攀升,为稳定房价,国家出台以调整住房结构为重点的“国六条”;并及时启动金融服务,出台《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一费二税”上调等多项调控政策,同时央行收紧银根,但却收效甚微。直至2007年末,因为价格涨幅过大,刚性需求增长开始下降,同时受人民银行银监会的《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即“二套房政策”影响,投资需求大幅下降,房地产市场火爆行情出现逆转,并进入下行周期。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1998年以来本市房地产周期波动的三次上行均是由需求增加引起。由于本市长期一直存在巨大需求,只要存在合理预期,即使是小幅税费减免政策也能起到显著刺激作用。前两次周期波动下行是受政策调控影响带来供给下降导致,而第三轮周期下行主要是由价格过高导致需求下降引发。价格对资源配置、市场供需的调节作用开始显现。 政策调控应进入转型期 从分析看出,本市房地产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正日益提高,随着价格对市场供求的调节作用日益显著,部分政策的影响效果开始降低。面向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取向应进行三个转变:由总量控制转向结构调整,由一级市场调控转向二级市场联动,由短期调节转向长期规划。 (一)由总量控制转向结构调整 从房地产市场供需看,政策调控对供需结构的影响明显大于对总量调控的影响。从需求角度看,分别针对刚性需求、投资需求的结构性调整政策因其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往往会取得显著成效(典型的包括“二套房政策”)。从供给角度看,对不同规划用途土地的供给调整(如减少别墅用地供给),对不同房屋建筑面积占市场比例的规定(如“70、90”政策)等都有效地影响了实际供给。从整体来看,房地产市场供需总量调节应由价格决定,尤其是商品房的供需,政府调节力量应主要集中于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租赁、出售等方面。在保障性住房达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可通过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量来适度调节市场供需平衡,通过保障性住房的价格议定影响周边商品房价格。虽然近年来本市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力度,但仍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继续增加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将成为现阶段的调控重点。 (二)由一级市场调控转向二级市场联动 房地产市场从产品供给方式看,分为增量房市场和存量房市场。由于数据信息限制,上文分析仅局限于增量房市场即新房市场,而实际上,由于拥有一定数量的央产房和占比达到20%以上的投机需求的存在,本市存量房市场已达到一定规模。但由于存量房市场信息不对称,资料不透明等多重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本市存量房市场的发展。为刺激存量房市场交易,本市已开始筹建存量房交易市场,但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仍是其发展瓶颈。存量房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形成住房梯级消费,促进增量房市场发展。因此应将主要针对增量房市场的调控转向二级市场联动调控:加快本市央产房产权认定及认购工作;进行全市房地产多级市场盘点普查,及时公开、公布各级市场房源信息,合理引导投资需求,增加存量房市场活力,合理引导消费需求预期及偏好,形成本市住房梯级消费。 (三)由短期调节转向长期规划 在经济下行期,政府加大对投资,尤其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刺激力度,是短期内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有效举措,但以保增长为主的短期政策目标却与优化结构调整为主的长期目标出现背离。在2008年本市房地产市场刚开始理性回归时,在中央及本市保增长政策影响下,本应出现的房地产开发业内部的优胜劣汰没有出现,本已开始行业整合的房地产中介业离散度再次加大,甚至刚出现小幅回调的房地产价格又开始回升。经济周期波动是自然规律,对房地产市场的短期政策调控难以避免,但短期调整应在坚持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相机抉择。制定符合本市长期发展战略的“房地产业发展规划”将成为指导本市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基调的重要保障。 北京房地产论文:防范北京房地产市场外资风险 大量外资造成房地产高热不止 目前,我国房地产需求非常旺盛,房价仍然有上涨趋势。只要房价涨,这些房地产商的利润就会源源不断地增加。此外,人民币升值也是外资进入房地产行业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国实行了比较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因此一些“热钱”流入中国将会显得非常困难,然而通过投资房地产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这些管制。外资大量涌入国内房地产市场,将对国内房地产市场及经济产生多方面不利影响。 推动房价上涨,使中央政府调控房价的意图更难实现。大量外资进入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抬高中国的房价,一方面会激励政府在极短的时间内挥霍既定的土地,损害下一代国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会诱导国内大量的企业也涌入房地产市场,继续推高房价。事实表明,国内不少地方的房价,先是外资进入,然后是外地资金进入,最后和本地资金一起对土地价格、房价进行炒作。而房价的快速飚升,不仅会把绝大多数当地居民排除在房地产市场之外,严重损害国内居民的住房福利水平,还容易使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膨胀。泡沫总有破灭的一天。当外资在中国房地产市场获得了暴利而撤出中国市场的时候,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恶果就要国内广大民众来承担了。 产生对内资的挤出效应。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目前实际上已经出现了局部的资本过剩,实物领域中的有利投资机会已不充足,局部地区的资本过剩明显存在。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长期低利率、信贷资金大规模存贷差、银行对房贷的高积极性等现象都表明了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外资直接投资的过度流入很容易形成对内资的大规模挤出,影响国内资本的合理流向,使内资在缺乏有利的实业投资机会的情况下流向虚拟市场,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干扰宏观调控。流动性过剩、银行信贷增长过快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过大是目前国内金融市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外资大量流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央行将不得不用更多的基础货币来冲销大量的外币流入,从而使货币的流动性进一步过剩。同时,大量的外资流入也使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加快,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在金融项目没有完全开放的情况下,让外资大量进入不仅会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 为了防范外资大量流入国内房地产市场带来的金融风险,政府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2006年政府出台了《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意见》的171号文件,对境外企业持有房地产的方式及外商投资房地产作了严格的规定。2007年3月,商务部出台25号文件,重申了严格限制外资投资房地产的精神。最近,国家外管局又下发了“130号文件”,对外资投资国内房地产的企业将一律不予办理外债登记和外债结汇批准手续。这些措施使外资投资国内房地产步伐有所放缓,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一季度外资投资国内房地产仍然同比增长了68.7%。 外资进入北京房地产势头汹涌 2002年中国取消了外销房和内销房的区别,放开了外资对房地产投资的限制,使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脚步日益加快。2006年一季度,外资在中国购买建筑物的资金达45亿美元,其中北京和上海集中吸引了九成以上房地产外资。仅德意志银行在京就买下美林香槟小镇174套别墅,交易金额接近4亿元。 随着境外投资机构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介入越来越深,度过一阵物业收购热潮之后,更多的境外机构将注意力转移到开发领域。北京市政府从2002年以来,便逐步放宽了对地产外资进入北京市场的限制。目前外资开发商除了不能开发一级土地以外,在项目开发上,他们与本土开发商的待遇是相同的。2003年,外资投资于北京房地产业的项目就将近20个,总建筑面积达500万平方米以上,涉及投资总额近30亿元人民币,投资方所在国家包括新加坡、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荷兰、德国、印尼等。2004年以后境外机构加快了进入了北京房地产市场的步伐。如2007年3月,重庆龙湖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和荷兰ING房地产机会基金联合参与了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南部组团的土地投标。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最新统计,截至2006年12月底,北京市共有外资房地产开发企业344家,比上年同期增加34家,增长9.9%;房地产开发项目共计254个。2006年,外资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为266.7亿元,占北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15.5%。2006年,外资在北京投资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23.3亿元,占16.1%;这些外资开发商实现的利润总额占北京市房地产行业利润总额的33.3%,金额达49.9亿元;应交所得税69.9亿元,占26.6%。外资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的商品房施工面积达到1561.1万平方米,占北京全部商品房施工面积的14.9%。其中,商品住宅769.8万平方米、办公楼326.9万平方米、商业服务业等经营性用房252.7万平方米,分别占全部的12.2%、26.2%和18.0%。在北京市2607.6万平方米的商品房销售面积中,13.6%是由外资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的,销售面积达353.5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销售251.5万平方米,占全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的11.4%;办公楼81.8万平方米,占31.4%;商业服务业等经营性用房12.8万平方米,占11.8%。 从外资进入的方式来看,除了直接收购地产物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入股或合资。如华平投资与阳光100、富力地产、北京融科开展合作,累计出资10亿美元;美林与北京银泰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二是注资。如软银亚洲和凯雷投资联合向顺驰注资4500万美元。三是独资。如凯德置地在北京设立开发企业,2005年上半年投资达78亿人民币。四是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开展房贷业务。如东亚银行北京分行2005年业务量中,房贷已占30%。 此外,外资也开始涉足国内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根据中国入世的承诺,2007年中国政府开始允许外资进入金融服务领域。2007年8月,首家外商独资房地产担保公司中易安房地产担保公司在京成立。中易安担保是世界500强之一的美国房地产金融服务商“第一美国集团”全资子公司,而继其后,又有几家规模与其相当的外资担保公司正在申请进入。 目前,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已出现过热的苗头。房屋售租比是指房屋的总售价与每月房租之间的比率,它是国际上用来判断某一区域房产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和存在价值泡沫的普遍标准。国际上用来衡量一个区域房产运行状况良好的售租比标准为200:1到300:1。而据京城房产中介的数据显示,8月份北京市普通住宅平均售租比已达到315:1。在这种形势下,应当对外资继续流入北京房地产行业实行限制措施,抑制房地产行业短期内的过度投资。 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外资投资政策,加大了外资进入中国的资金成本,但对投资回报率期望较低的海外资本影响不明显。这些政策的出台将在短期内对部分外资机构投资者,特别是一些在中国持中短期发展策略的投资基金产生影响,而持长期发展策略的投资者仍在积极寻找国内合作伙伴并参与优质项目的管理与开发。此外,外资机构会采取各种措施规避管制。如,一些外资机构由于已经和国内银行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具有一定的依存度,他们通常会把外汇存在国内的银行,再由银行贷给他们人民币,然后投资到房地产项目当中。还有一些外资基金投资内地房地产公司的股权通过采取运作海外上市的方式实现退出。 北京应防范房地产外资风险 严格限制外资直接收购地产物业,防范金融风险。应当调整资本流进流出的政策,特别是应该限制境外短期资本投资境内房地产。2006年7月24日,建设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即第171号文件),随后北京迅速出台实施细则,限制境外人士购买第二套住宅。但171号文件并没有从根本上限制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无论对外商在华投资项目转让和股权的转让,还是在对外资企业办公用房的管理方面,都没起到对外资的实际限制,外资仍然一如既往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要想真正抑制外资大量进入房地产市场,北京市应该出台更加全面细致的规定,限制外资企业和个人直接购买房地产。此外,还可以通过税收等方式提高其持有成本,如征收物业税。我国现有的房地产管理体制是土地、房产分割登记,评估也不统一。《物权法》出台后,可以考虑改革房地产管理体制,成立独立的登记机关,实行统一登记、统一评估税基,并对中介评估行业加以规范。 对外资直接投资房地产企业加以限制和引导。就国内情况而言,要对外资直接投资房地产行业作必要的限制,除经济手段之外,也要有适当的行政手段。对于北京房地产市场,应重点限制高端产品,如对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应收紧对高档地产物业的土地供应,甚至可在一段时间内停止供地;投资管理应停止这类项目的立项审批,或上收审批权限;建设部门不发建筑许可;工商部门不予登记,等等。 可以通过城市规划,对外资投资房地产行业加以引导。如政府办公区、大学城、娱乐城等等,可以建到离城区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通过发展房地产,逐步形成新的豪华城区,使城市外延扩展。在这方面,国外如美国等有成熟的经验,国内也有成功的做法,可以参照。 鼓励外资进入房地产中介行业。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住房贷款、房产融资与房产理财需求的增加,房地产金融担保行业的发展也随之加快。而《物权法》以及存量房资金监管政策的出台,也为房地产担保企业的发展带来空前机遇。外资房地产中介的进入,在带来先进理念的同时,可以促进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有序健康地发展。在很多房地产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房地产领域的分工相当细致。如在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只负责交易信息的提供与交易促成,而房屋交易在签约前的产权核查与确权,以及交易促成之后的权属变更、按揭贷款等服务都由另外的专业机构来进行。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避免房地产交易环节的暗箱操作,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整个房地产产业链带来一种科学的分工。外资房地产中介的竞争,可以推动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内的分工,促进国内房地产中介的专业化、规范化以及服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北京房地产论文:北京房地产市场未来趋势判断 新建商品住房(不含保障房)市场很焦灼。2011年1~9月,新建商品住房(不含保障房)成交4.66万套,同比下降23.4%。成交均价涨势趋缓。 成交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原因有二:其一,从统计角度来讲,由于本身成交量较小导致价格计算样本缩小,就会造成价格波动的可能性增加;其二,各区域成交比重变化频繁,例如3月均价为18629元/平方米,主要因为当月五环以外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80.8%,为一年来最高(见图1)。 高端别墅市场大幅萎缩,四环六环之间价格开始松动。1~9月全市别墅成交1400套,同比下降40.6%,高于整体市场降幅;从产品结构构成上来看,仅仅是独栋别墅明显萎缩,同比下降54.0%,而联排别墅出现了逆市上涨,成交量同比上涨2.9%(见图2)。 新开项目销售率不高,开发企业推盘积极性受挫。在调控之初,市场尚不明朗的大背景下,开发商大多选择谨慎观望,并积极寻找适应市场变化的推盘策略,4~6月、9月两时间段中,部分开发企业开始试探性推盘。 二手房市场很低迷,2011年1~9月二手住房成交7.7万套,同比减少42.2%。成交均价涨势趋缓。 其中,三季度成交量为20256套,同比减少33.1%,环比减少4.8%。5月以来,二手房成交量呈现逐月小幅回涨态势。2011年1~9月,二手房成交均价23972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8.1%;从各月价格变化走势看,总体上涨趋缓,9月成交均价环比8月下降2.3%,价格下调幅度大于新建商品房市场(见图3)。 租赁市场火热,但正在步入淡季。前三季度成交量同比上涨5.8%,成交均价保持高位。 成交总量环比二季度上涨了4.2%,与去年三季度的成交量相比大幅上涨了近30%。租赁旺季使得租赁市场供需比上升为1:3-5,比二季度的供需比上升了0.6%。在区域租赁市场方面,三季度北京方庄、通州梨园、芍药居、北苑、双榆树、五道口区域是租赁市场成交最为活跃的六大板块。 房地产市场未来走势判断 购买制度与货币基调成为主导市场的关键要素。 第一,限购、限贷等政策松紧程度影响楼市成交量的涨跌。2007~2011年期间,除了传统的季节性变化之外,北京市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量的增减与同期出台的限制购买资格、限制贷款条件等政策密不可分。另外,成交量对出台政策极为敏感,绝大多数政策一出台,最多半月之内成交量就开始有明显变化。 第二,货币政策基调及企业资本实力影响成交价格的起伏。2007~2011年期间,刨除成交结构对成交均价的影响,新建商品住房成交价格趋势的增减与全国宏观经济运行关联性较大,尤其与货币政策基调基本一致。另外,价格变化与货币政策基调转变并非同步,价格变化滞后于货币政策变化,滞后期少则两个月、长则半年。 尤其是在价格下调过程中,房企与市场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博弈,博弈时间长短取决于企业自身资金压力和负债情况(见图4)。 北京房地产论文:北京房地产回归“短缺经济” 整体来看,2005年北京土地供应非常不足。 第一, 土地供给面积同比大幅下降,前10个月,北京供应住宅用地仅为572 公顷,规划建筑面积83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 第二,相对市场开发需求及购房需求而言,远远不足。前10个月,住宅土地供给建筑面积为832万平方米,而同期的住宅新开工面积及销售面积分别为1265.53万平方米和2138.68万平方米。如果以市场规模不增长计算,土地供给仅相当于开发需求的65.74%,相当于购房需求的38.9%,目前市场销售则维持在30%以上的高增长状态。 第三, 相对北京市场土地供给计划而言,还远没有完成供地计划。根据2005 年土地供应计划,北京市供应商品房用地面积应该是1750公顷。但截止到10 月底,北京市国土局向北京市供应住宅用地仅为572公顷。也就是说,前10个月仅完成全年计划的32.69%。 供给短缺无可避免,价格仍将上涨 从目前先行指标看,北京房地产供给短缺无可避免。房地产开发的特点是周期较长,当期的供给量是由前期的施工项目决定的,而施工面积又由再前期的开工面积决定,开工面积又会受到再前期的土地开发及土地购置面积的影响。同样,今后的竣工面积及投资额,则是由目前的施工面积、开工面积、土地开发面积、土地购置面积等指标所决定的。 因此,通过观察先行指标的增长情况,基本上就可以判断未来行业的增长情况。自2003年起房地产开发的先行指标开始回落,特别是进入2004年,回落速度开始加快,而且基本上是越是先行的指标,回落的速度越快。 2005年前个月,先行指标均处于低位,越是先行的指标,下降幅度越大,下图 2、3反映了这种情况: 供给短缺必然导致房价的加速上涨。多年来北京房价一直保持相对稳定,但自2004年底开始,北京供给增速在快速下降,导致房价加速上涨, 未来一段时间,北京供给(至少是增幅)下降将更加明显,北京房价涨速仍将持续在较高的水平上。 资金、土地仍是导致供给下降的主要原因 供给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开发商资金短缺,在过去两年内,房地产开发对资金的需求大幅上升,但资金供给却遭受巨大限制,导致资金短缺。 一方面,由于土地价格上涨、地价支付由首付10%至30%提高至一次性付清、清理拖欠工程款等政策,导致住房开发对资金需求量大幅增加,增加幅度估计在5 至10 倍。 另一方面,资金供给却在下降,银行贷款是房地产开发的主要资金来源,包括对开发商的贷款及对消费者住房的贷款,两部分加起来占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比例约70%。受2003年央行121号文件及2004年宏观调控影响,银行贷款在快速下降,以长期以后40%以上的增长速度降至2004年1%,2005年这一指标有所回升,但依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 土地储备为王 未来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供给不足导致房价上涨,从而导致项目毛利率大幅提高,这同样也会导致土地价格快速上涨,而且土地储备对资金的占用将越来越多,因此,在北京拥有较多土地储备的公司则可从中获益,如阳光股份、亿城股份、冠城大通等。金地、万科等一线开发商在北京的项目储备已经明显不足, 这类公司正在大量寻找项目,前期金地集团、北京城建已经了在北京新增项目的公告,万科则希望以并购来快速增加土地储备。 北京房地产论文:北京房地产价格及其影响因素的浅析 摘 要:房地产价格尤其是住房价格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北京市房地产价格(主要以住宅价格)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在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环境下,哪些因素对北京市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 影响因素 探讨 1.近年房地产价格趋势 多年来房价的高速上涨,已使城市中特别是北上广的普通白领对拥有自己的房产越来越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更不要说其他的下层民众。2010年4月以来,面对疯狂上涨的房价和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中共终于开始实行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从国十条到国五条,从上调房贷到限购、加息,从试点出台房产税到打击囤地和捂盘惜售,从抑制房产投机需求到加大保障房供给,这次房地产调控的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广前所未有。房价的不断攀升,政府对房地产市场泡沫扩大的担心与日俱增,自然而然地有关房地产价格的的影响因素成了大家所关注的问题。 2.我国房地产价格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由于处于转型期间,房地产市场的真正发展时间还较短,影响住宅价格的主要因素和国外或其他地区有一定差异。根据我国学者近年的研究成果,现阶段我国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城市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恩格尔系数、住宅成本、住宅租金、住宅抵押贷款和心理预期。 3.北京市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3.1经济及金融因素对北京房地产价格影响 3.1.1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房产价格影响 从国民收入总量来看,如果假定国民收入分配比例不变,在排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以后,国民收入的增长与房地产业的发展一般呈正相关关系。因为,国民收入的增长既能反映在一般消费者购买力的增长上,也能反映在社会投资水平和可供投资的资源数量的增加上。在住宅支出占消费者收入比例不变的条件下,一般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加同时表现为对房地产商品支出的增加。另一方面,社会总投资水平的增加也使得对工业房地产、办公楼宇等的需求增加,从而,国民收入总量的增加会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反之,在国民收入水平下降的情况下,撇开调节的时滞因素,消费者收入中用于住宅的支出相对量不变,而绝对量会呈下降趋势。一般可以认为,如果国民经济增长加快,房地产业增长会更快;反之,如果国民经济相对下降了,则房地产业下降速度会更快。 3.1.2投资水平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实际投资水平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必然直接刺激房地产业的发展。 反之,投资水平的降低,特别是固定资产被控制时,房地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可见,就社会总投资来说,社会总投资和房地产业规模成正相关关系(见表四)。投资的部门结构与房地产业的相关程度越高,对房地产的刺激作用就越大;反之,相关程度越低,这种投资水平的增加或减少对房地产业规模的直接影响也就较小。 3.1.3消费水平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一般而言,消费水平越高的国家对房地产商品等高价耐用产品的需求也会越大。反之,则会缩减。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经济飞速发展,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10年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增长较快,表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不断提高.从收入需求弹性来看,在增加可支配收入的情况下,居住这项的弹性大于1,说明北京市市居民对住房需求量的增长率高于收入的增长率。这也是北京市近几年房地产价格逐年上涨的原因之一。 3.2社会因素对北京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3.2.1北京市人口因素与房地产价格关系分析 由于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许多中小城市房价由于农村人口大量进城,人口也在持续攀升。虽然人口总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不是必然的,但是它对房地产市场形成了潜在的支持力,当众多的人口具备相当的购买力和购买欲望时,需求就会旺盛。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产业结构的高度等不仅决定了城市房地产的品质(拥有较好基础设施的城市和小区本身就是房地产品质的一部分,较高产业结构的城市区域一般来说环境质量也会较好),而且也影响着购买欲望和购买力。 由图表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北京近十年来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外来人口也不断攀升。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基础设施及产业结构比较完善,影响了人们对住房的购买欲望。这也是造成北京房价较高的原因之一。 3.3住房制度改革对北京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住房制度改革是推动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没有住房制度改革,就不存在房地产市场。它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的。 3.3.1从制度上保证房地产市场体系建立的必要条件 切断单位建房、分房的旧渠道,停止住房实物福利分配,居民只能从市场上购买或租赁所需的住房,从而保证了市场体系的需求要素。 3.3.2从居民住房观念和消费能力上强化需求的有效性 住房制度改革内容之一的公积金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政策性抵押贷款的建立,提高职工购、建住房的能力和对住房消费能力的心理预期。同时,通过舆论的引导和宣传,转变了居民的住房观念,刺激了需求。 3.3.3从配套制度上为房地产市场的完善创造条件 住房制度改革的每一步,也是住房金融制度改革或创新的重要一步。通过完善住房抵押贷款、开发建设贷款、产权抵押登记、住房贷款保险等制度,为房地产市场的完善创造了条件。 北京房地产论文:北京房地产市场泡沫分析与对策 摘要:房地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但是近年来,我国的房价持续上升,房地产价格虚高容易造成房地产市场泡沫,甚至可能成为阻碍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北京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对策。 关键词:房地产泡沫;原因;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业正经历着飞速发展的时期,目前房地产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更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主要行业之一。因此,房地产业的良性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如今我国大中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增长过快,远远超过了普通群众可承受的程度,房地产甚至也成为一些商人投机的主要工具。这类社会问题已经引发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从2005年开始,国家不断推出相关政策如“国八条”、“国六条”、“新国八条”等等。但是这些政策在短期内并没有对房地产业起到太大的作用,各大中城市的房价仍然居高不下,甚至造成房地产泡沫。 一、房地产与房地产泡沫的概念 (一)房地产的概念 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房地产由于其自身特点,即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在经济学上又被称为不动产。主要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建筑物、房地合一。我们通常所说的房地产主要是指房地产建筑物。 (二)房地产泡沫的概念 所谓房地产泡沫是指由房地产投机等原因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其市场基础价值、持续上涨的价格运动现象。它表现为:在经济繁荣期,房地产价格飞涨形成泡沫,但达到顶峰状态后,市场需求急剧下降,房价大跌,泡沫破灭。准确来说,房地产泡沫应该是房地产资产的价格脱离市场基础价值的运动。 二、北京房地产状况分析 (一)市场基本情况分析 房地产市场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北京作为首都以及我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北京申奥成功的一系列利好消息,外资及外地房地产企业纷纷进入,使原本看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更加坚挺。但是在景气的市场背景下也应存在开发规模的高速扩张带来的销售压力、供需失衡导致的大量空置面积和高危险空置率、房价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协调上升引致的不合理房价收入比等诸多问题。 (二)行业投资供应分析 据北京市的统计报告指出,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例自1998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从1998年的32.66%一直增长到2010年58.27%,已经逼近60%,房地产在固定资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投资增长的同时,北京市房屋供给也在相应的增长。其中:2004年北京商品房开复工面积9931.3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95%;竣工面积3067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18.2%;销售面积2472万平方米,是竣工面积的80%,是当年施工面积的2.49%;施工面积远大于销售面积和竣工面积。 (三)房价收入比分析(见图1)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和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目前北京市的房价收入比已达27∶1,超出国际平均水平5倍,而同时北京市的工资水平位列全球第64位;还有一个国际通用的指标是“租售比”,所谓“租售比”,是指月租金与房价之间的比值。最新零点调查机构统计的一项北京租售比调查,结果显示:92%的参加者称所住房屋的月租售比超过300倍;45%参加者称月租售比超过500倍;21%的参加者称所住房屋的月租售比在500倍到600倍之间,高于600倍的有24%之多,而超过500倍的租售比意味着,房主出租40年也不能收回投资。 (四)商品房空置情况分析 2002年北京市房屋空置率达到26.8%,到2010年其空置率仍高达17%。如果以国际上10%-13%的警戒线作为标准,毫无疑问北京这么高的空置率可以看作是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的一个征兆。一路上升的房价,使得越来越多的房子压在了开发商手里。北京市统计局的最新报告显示:2011年末,全市空置商品房面积达到637.42万平方米,比年初上升21.6%。其中:商品房空置299.7万平方米,住宅房空置330.6万平方米,比年初分别上升31.6%和10.5%。 (五)房价增长趋势分析 根据日本的经验,如果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那么房屋销售价格的增长率会远大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本文选取统计年鉴上的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北京房屋销售价格指数,重新计算后得到两个指数的增长率。结果显示:自2005年来,房屋销售价格的增长率均在居民平均消费价格指数之上,且有逐年增大的趋势,说明北京市房地产价格的增长速度大于其他商品价格增长的速度,且两者的差别幅度越来越大。 三、房地产泡沫的危害性 房地产业是一个与诸多产业高度相关的产业,这意味着房地产不仅自身投资规模大,其乘数效应也相应较大。在房地产高速发展时,它会带动诸多产业的共同发展。但当房地产业发展违背了价值规律产生泡沫,其泡沫破灭产生的负效应也会波及其他行业,使国民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房地产泡沫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房地产泡沫的存在和发展抑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房地产泡沫的存在使得投资于房地产有更高的投资回报预期。因此,大量的资金向房地产行业集聚,投机活动猖獗。泡沫经济时期,由于房地产投机带来的高额营业外收益,使企业在行业的虚高增长引诱下,通过银行大量间接融资来扩大其房地产投资。大量的资金向房地产业流动,意味着生产性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或者说难以用正常的成本获得生产所必须的资金。 (二)房地产泡沫破灭将直接导致金融危机 房地产泡沫破灭意味着房地产价格的急剧下降,房子销售不出去,房地产企业的大量投资无法收回,经营极其困难,而且大批破产。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是房地产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房地产泡沫破灭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大量的呆账和坏账,金融机构不但收不上利息,甚至即使实行抵押权也无法全部收回贷款。此外,大量不良债权还影响到了银行的国际信誉,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海外的筹资成本大大提高。 (三)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生产和消费危机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往往伴随着经济萧条,股价下跌,企业财务营运逐渐陷入困境等。股价下跌使企业发行的大量可转换公司债在长期内不能转为股权,从而给企业带来巨额的偿债负担;此外,地价和股价下跌也使企业承受了巨大的资产评估损失和被迫出售土地和股票的销售损失。经济不景气和个人收入水平的下降,会减少居民当期的消费,个人消费的萎缩又使众多生产消费品的产业部门陷入困境。 (四)房地产泡沫破裂还可能引发政治和社会危机 房地产泡沫破裂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将会造成大量的工厂倒闭,失业人数剧增。在金融危机下,犯罪案件激增。以马来西亚为例,1997年房地产泡沫破灭以后,当年的犯罪率比1996年增加了38%,1998年第一季度犯罪率比1997年更增加了53%。由于人们对日益恶化的经济危机感到不满,社会危机逐渐加剧,社会动荡不安。 四、针对地产泡沫的对策与建议 无论是从房价的急剧上涨还是从投机需求的不断增长来看,北京房地产市场都存在潜在的泡沫危机,如果不加以防范和控制,在不久的将来就有可能形成泡沫经济,对整个社会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对预防与改进房地产泡沫提出以下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 完善的监管体系是预防和克服房地产泡沫的必要措施。很多地区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都是由于银行、金融机构等监管体系的不健全而导致的。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风险管理以及控制能力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因为推动地产泡沫产生的资金都是从银行流出的。其次,就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和对于经济形势的监控。同时,需要建立风险机制,正确地评估房地产抵押价值,避免呆帐、坏账损失和信用膨胀,减少金融机构的风险。最后,加强对于外资的监管。 (二)严格控制土地出让市场 本次房地产周期中,北京市的某些地区存在着土地炒卖现象严重、地价上涨幅度大的现象。因此,需要对土地市场严格控制,规范土地供应,加强存量土地的管理,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从源头上控制土地供应量。这方面可以借鉴香港地区的经验,滚动编制各地区的土地供应计划,对每年土地供应量进行严控,所有土地进入市场都必须进入招投标,对土地供应计划严格执行。加速推进土地的招标和拍卖制度,对于土地招投标市场中的问题,政府应严格执行法规,加大监管力度,控制土地开发数量;严格限制土地炒卖和土地闲置,通过税收手段提高土地炒作和土地闲置的成本,对闲置土地长期不开发的要执行收回制度。 (三)大力发展公共租赁和廉租房制度 借鉴香港和新加坡的公屋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建设租赁房和公租房,公共租赁房和廉租房不仅适应低收入者的承受能力,而且解决了中等收入人群即“夹心层”对住房的现实需求,从而降低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刚需。根据国际大都市的经验,大都市居民约有一半是租赁住房,也就是说,住房租赁市场是最大的住房供给来源,但北京住房租赁市场却发展缓慢,存在市场不规范、规模小、税收负担重、交易成本高等缺陷,严重制约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因此,积极发展租赁市场应成为北京市政府的一项长期重要政策。 (四)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费改革,完善相关土地政策 现行土地政策以及房地产税费制度的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房地产税制改革势在必行。物业税也被称为财产税或地产税,主要针对不动产。根据政府的要求,不动产所有者或承租者须按期缴纳一定的税费。据国家财税部门的介绍,物业税改革的基本框架是将现行的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以及土地出让金等收费合并,转化为房产保有阶段统一收取的物业税。由于物业税是把商品住房70年的地租改为按年支付,同时物业税是按照当年地产的评估价格征收,因此物业税具有较强的打击房地产投机的效应,起到了抑制房地产泡沫的作用。 (五)建立完善房地产泡沫预警体系 建立完善的地产泡沫预警体系可以对房地产泡沫的产生进行预告,还可以对泡沫的严重程度做出判断,对泡沫的破裂发出警报。该体系可以通过公布房地产信息,增强楼市透明度,引导开发商理性投资、购房者理性消费等方式,使政府部门逐渐从行政干预转为市场引导。 (六)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信息的公开透明 规范的市场秩序和信息的公开透明有利于人们建立合理的预期,从而引导房地产理性投资和消费,抑制炒房和哄抬房价等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应从法制建设上着手,完善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在房地产交易、合同签订、质量保证、广告、中介等方面的行为,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手段,将房地产各相关法律行政制度以及房地产市场信息公之于众,并将各类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及相关人员的基本情况、经营业绩、经营中违规违法劣迹及受到的处罚等进行记录。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房地产论文:北京房地产中介市场发展状况探讨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房地产发展势头迅猛,尤其在北京、上海等这样的发达城市中催生出了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的繁荣。在十几年的发展,房产中介行业也逐渐由充满暴力与黑暗的行业状态逐步走向专业与规范的道路。虽然我们能够看到整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蓬勃向上,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长久以来,房产中介都在一个较低层次的水平上运行,房地产中介服务公司数量庞大,素质良莠不齐,经营不规范,服务水平低等问题非常严重急待解决。 【关键词】房地产中介 服务营销 一、房地产中介行业服务营销的内涵 房地产营销是市场营销的重要分支,通过房地产市场交换,满足现实或潜在房地产需求的综合性的经营销售活动过程。对于我国房地产营销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房地产中介的从业人员也对服务营销的认识还处于较为肤浅的阶段。许多营销失误的原因都是因为对服务营销的内涵不能够深入理解造成的。不过随着房地产实践的逐步深入,在北京、上海或许多发达城市,已经成为房产中介行业营销的排头兵,为房地产中介行业服务营销的发展道路事先做一示范。然而深刻的认识服务营销理念与策略,如何对房地产中介的服务营销组合进行更为深入的调整与组合,成功进行服务营销战略也是企业能在未来市场中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一)房地产服务营销是一种态度,理念或思考方式 服务营销作为一种理念,它的概念或必须能够引导所有的人,过程,及组织各个部门,而且组织中的每个部门都必须理解并且接受这种观念,这是成功展开服务营销活动的基础。首先从行动理念上对营销的认同是能够良好实行服务营销的基础. (二)房地产中介服务营销是一种组织 成功的服务营销还要要求企业以一种恰当的方式进行组织。那些做出并兑现承诺的部门必须相互配合,如果发生争执,则无法合作,表明整个企业没有形成真正的营销观点。在现今竞争的环境中,企业承受不起部门间存在的障碍,营销理念必须在组织中广泛传播,可以被接受。 (三)房地产中介服务营销包括有一系列的工具与组织活动 服务营销以提供无形服务为目的,无形是服务营销最明显的特征,服务可以表现为一种行为,努力或绩效。顾客难以具体判断服务质量,它取决于顾客的感知。当服务营销具体的表现为像包装,或活动那样具体,才是能够让顾客感觉到营销的一种方式。但这也是许多人误解服务营销的一种方式,因为这也只是服务营销中的一个方面。 二、房地产中介行业的特定内涵 房产中介行业是非常典型的服务行业,它几乎不生产产品,对客户及业主双向服务。所以无论是在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的情况下,都必须关注服务营销。服务营销的内涵与传统营销不同,其营销组合要素也有一定的调整,有经典的4p组合扩充为7p营销组合,增加了人员,过程与有形展示三个要素。房产中介企业通过中介及附加服务来获得服务收益的社会机构。是否能够提供良好的服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一)注重品牌营销 房地产中介行业的服务同质性很强,中介公司准入门槛低,各个中介公司提供的服务有很强的模仿性,所有在营销过程中不断宣传的同时,应注重建立诚信中介品牌。客户对于中介公司的选择更多的是会被熟知的品牌所吸引而不是中介公司更够提供的具体服务。 (二)注重全员营销 房产中介的员工房产经纪人是最一线的人员,展示公司形象,与顾客沟通,为客户办理业务,提供各项服务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架桥梁,他们直接面对客户,推荐,带看,洽谈,后续手续的办理。他们最直接的了解客户需求。而二线或其他层级的后勤员工也是协助一线员工及客户,成为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部分。因此服务型企业中人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注重整合营销 整合营销是通过把服务业发展的各种有利因素组合成一种综合优势向外界宣传,以充分发挥有限资金和人力的整体效用,是不同营销主体联合开发一个或几个营销机会,有水平整合、垂直整合、交叉整合等形式。1991年,美国市场营销学教授唐・舒尔茨(Don Schultz)提出了“整合营销”传播的新概念,认为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管理与提供给顾客或者潜在顾客的产品或服务有关的所有来源的信息的流程,以驱动顾客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并保持顾客对企业产品、服务的忠诚度”。顾客的消费需求是跟为复杂的过程。企业应多角度的观察消费者来创造有利于成交的条件,得到更多的的机会。 三、对北京市场房地产中介服务营销发展状况解析 (一)北京房地产中介服务体系构成 随着北京政府对房产中介行业的引导,以及行业中领导型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二手房市场越来越成熟,中介公司之间的竞争将日益激烈,中介市场同时开始向规范化。操作和打造服务品质,因此规范和优质服务将会成为中介市场的主题。我爱我家、链家、21世纪不动产等大型品牌中介公司在这几年发展壮大的。同时,在规范操作程序和树立行业良好形象方面积极努力,出谋划策,它们无疑也成为了中介市场不可替代的顶梁柱。此外北京各地夫妻店,兄弟店小型中介公司星罗棋布,填充着剩余市场急需规范。 (二)北京房地产中介服务营销发展现状 (1)对房地产中介市场了解。北京市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大关,达2018.6万人,对北京来说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北京科技文化环境分析。过度膨胀的人口数量让房屋需求变得更为紧张,首先,目前从行业发展来讲,北京一手房的市场在渐渐紧缩,而二手房市场却在不断的增长,从09年开始,二手房的交易量已经开始大大超过了一手房。因为北京可以开发的地越来越少,尤其是市区,这样就导致一手房的新增在逐渐减少并且所处地段也逐渐向远郊偏移。二手房成为北京市房产的居住类主要市场。房产不同与普通易耗品,它的价值量大,尤其以北京的房产,标的通常在百万元之千万元不等。由于房地产可以保值、增值,有良好的吸纳通货膨胀的能力,因而作为消费品的同时也可用作投资品。房产的投资性各随着收入的提高得到进一步的拓展。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扩大,需求层次的多样化,对房产中介企业的营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有庞大的分销渠道。分销渠道并不是对实体产品的分配,服务领域同样存在分销渠道。服务产品的具有不可分离性,使得提供服务的企业不可能像有形产品的生产企业那样可以通过批发零售等物流渠道将有形产品送到客户手中。而服务营销企业选择服务营销的渠道,多是通过直销来实现的。有一线员工直接接触顾客,产生服务,交换价值。而房产中介行业的销售渠道为店面直营,用高密度的连锁经营的方式,追随新建社区,在社区门口开店,实行社区就会有门店的方针,使服务不断贴近顾客。作为北京房产中介的领军企业的链家地产在北京有千余家店铺,市场追随者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有五百余家店。可见直销作为其销售渠道的重要性。而另外一种直营的方式更为贴近客户,即驻街,也称之为外拓。在人流聚集区,或热点楼盘的入口处摆拍宣传,一线人员驻守,提高与潜在客户的交流。使中介公司的服务表现得更为具体形象。 四、北京房地产中介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服务营销观念缺失 近年来,房地产中介行业虽然越来越重视服务营销,但也难以改变长期来形成的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的服务文化。其中不论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还是一线的房产经纪人,把服务营销孤立的看待。把服务营销当作是获取佣金前的签单手段,主要考虑的是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少于站在客户,业主的角度上考虑适合服务流程与管理方法。没有建立起对服务营销理念真正的理解。 (二)房地产中介服务营销层次较低 现今房产中介公司作为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值得信赖的置业顾问,往往令人失望。虽然房产经纪人大多称自己为专业的房产工作者,但也多是对原始的商业信息的收集与,很少有对房地产市场的综合性评估分析和预测。对于买方与卖方的业主顾客来说不够系统与透明的信息服务,往往掺杂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不是安全的或可值得托付的服务。没有长远的考虑客户的需求。 (三)房地产中介行业服务营销人才匮乏 房地产经纪,是指为委托人提供房地产信息和居间业务的经营活动。房地产经纪机构,即从事房地产经纪活动的机构。房地产经纪机构为房地产交易提供洽谈协议、交流信息、展示行情等服务,促成交易。现今房地产从业人员往往素质较低,他们高中毕业后便可以从事房产经纪人的工作。做房产销售是掘金的地方,但工作压力大,行业内人员流动非常大,有人排着队入职也有人排着队离职。流动性较大意味着公司培训成本提高,即使在北京大型的房产经纪有限公司对于员工的培训也仅有3-5天的专业知识及企业文化的培训,难以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所以房产经纪公司的经营形式也较为粗放。 房产中介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中,人才的竞争是居于首位的。房产中介需要的人才有两类类,一是能够在一线房产工作上有良好表现的销售精英房地产经纪人,名副其实的置业顾问。二是管理型人才,能够适应公司的管理工作。对于房地产经营人才的缺失也是导致房地产行业发展较慢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如何提升中介行业服务竞争力 (一)强化服务营销理念,同时注重内部营销 随着各大中介公司采用最新的技术,硬件设施的不断提高以及客户的理性和成熟。房地产企业在争取新客户的成本也在不断地上升。因此房地产经纪公司必须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真正用心服务客户,不断提高服务品质。同时注重对员工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与引导。首先对于员工进行态度管理,对员工的态度及他们的服务意识及顾客意识产生的状态进行管理,这可以是企业在服务战略中占得有利条件。态度管理是引导员工服务营销的基础。其次各级部门的管理人员,一线的员工,及后勤支持人员需要信息也完成他们的工作,这些包括工作规定,产品和服务特征以及对顾客的承诺。他们需要了解对管理层在需要,要求,对提高业绩的看法,及客户需要等内容进行沟通。如果企业想要有良好的业绩这两者都是必备的。在公司内部的沟通中,并不是以上级向下级传递要求,而是需要双向沟通,高层管理者,不应只向业绩看齐,更应该注重得到员工态度的反馈。 (二)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 实行差异化战略指的是对不同的细分市场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需求,通过企业形象,客户服务,技术特点和客户网络等形式,努力形成在本行业内具有特色的东西,是客户起品牌偏好和忠诚。采取差异化营销战略必须要有创造性的眼光,在服务方面享有声誉,有与销售渠道的强有力的合作。 (三)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房产中介企业要创造良好的客户体验需要一大批富有知识,经验,热情的专业化高素质的营销人才来明确的传达出企业服务的精髓与内涵。针对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和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工作体制和方法,并且注重整合力量,建立系统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应该积极提供服务,通过公司内部行政支持、精神激励和环境保障,不断改善各类人才的工作与生活条件,以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激励。要着眼于创新,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使人才在市场实践中成长和发挥作用,能够不断得到更新知识和提升能力的机会。建立健全人才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切实为各类人才提供包括生活、学习、工作在内的保障和激励措施,激励员工成才。 (四)建立健全客户满意度考核制度化 能够为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质量是对企业的利益而言是非常明显的,如果因为要将改变服务质量作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就会使工作失败的几率增大。改进质量需要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重视质量,关注尝试改变质量的方法,它需要领导层级管理人员的可定与支撑,也需要下层一线的房产经纪人的支持与热情。达到一种双赢的局面。人的行为对服务企业很重要,而服务的传递过程也重要。而建立健全客户满意度考核制度化可以通过规范化技能化,态度和行为,服务提供者的可接近性和灵活性,给予客户的可靠性和忠诚感,在发生问题时的补救能力,与企业的名誉和可信性等6个方面展开客户满意度的服务质量体系考察。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从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相互关系看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 [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断推动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及双向反馈的关系,且不是简单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文章结合中国历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及其执行效果,提出对中国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现状进行评价。 [关键词]房地产;国民经济;相互关系;宏观调控 一、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相互关系 房地产业是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和管理等各类经济活动的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兼有生产和服务两种职能的独立产业部门。它的主要经济活动贯穿房地产生产(主要为房地产投资开发)、流通(房地产市场交易)、消费(房地产使用过程中的物业服务)三大领域,与众多其他产业部门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房地产业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业、中介服务业和物业服务业。它具有通过物资流通和劳动服务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以改善和提高生产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第三产业的产业特征。从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看,它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关联性的产业。此外,房地产这一商品一旦被生产之后便不可移动,使得房地产业具有区域性特征。 一般地,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较大差别。纵观古今中外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可知,社会发展阶段分为农业、工业和后工业阶段。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断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当中,中国房地产业在同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 在中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又发挥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独立的且非常重要的产业部门,房地产业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但是,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相互关系,不仅是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且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和相关性。 (一)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在经济学上,经济拉动因素主要归结为“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从该角度看,中国国民经济主要衡量指标为国民收入、投资水平、信贷规模和利率、经济(GDP)增长率等。而房地产业主要衡量指标为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及其增长率水平、房地产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房地产供求水平等。当国民经济繁荣(萧条)发展时,必呈现出消费、投资或出口等的快速(缓慢甚至负向)增长,而这其中某个或几个都将影响到房地产业的发展(停滞)。反过来,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在创造经济财富的同时,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共同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当房地产业萧条时,必将表现为房地产各项相关指标的回落,进而影响到宏观经济中消费、投资或出口等经济因素,因而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总的来说,在中国当前的经济、社会等国情条件下,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作用与反作用的相互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二)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双向反馈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后期,有位美国经济学家经过长达3年的统计分析,发现宏观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业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宏观经济环境作为坚实的基础。他认为,在成熟的房地产国家或地区两者的关系表现得更显著,具体关系为:(1)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即用GDP增长率表示)大于10%时,其房地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在8%~10%时,房地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3)在5%~7%时,房地产业处于缓慢发展阶段;(4)在4%~5%时,房地产业处于停滞阶段;(5)当小于4%时,房地产业处于倒退阶段。由此并结合中国历年统计年鉴数据得到表-1和图-1。 根据表-1和图-1可知,中国国民经济在21年问的GDP呈现较高的增长,大多数年份的GDP增长速度都超过10%,此期间房地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1998年、1999年的GDP增长速度在5%~7%之间,房地产业处于缓慢发展阶段;2002年、2009年的GDP增长速度在8%~10%之间,房地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同样,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为例。利用该指标来反馈国民经济发展状况。1992-1993年在新住房制度环境下,中国开始迅速加大对房地产业的开发投入,使得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呈现超过100%的增长,此时的国民经济水平也是高速的发展;1996年在中国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影响下开始逐步放缓对房地产业的开发投入,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较小的增长,一直持续到1998年,在此期间,中国国民经济的GDP增长速度也呈现如同房地产开发投资向下滑动的走势;1998年又开始逐渐加大房地产的开发投入,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较长,此时国民经济呈现缓慢发展态势,并没有呈现较明显的高速增长,而是存在一两年的缓冲期;2002年,随着对房地产开发投入的减少,国民经济从高速发展转为快速发展的态势;2008年,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通过宏观调控降低对房地产业的开发投入,使得2009年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转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等等。总而言之,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能够相互反馈的关系。 (三)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并非纯属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众所周知,国民经济属于经济领域的范畴,反映的是经济属性和特征,最终作用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全国人民的经济能力。房地产业虽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民经济中兼有生产和服务这两种职能的独立产业部门,但房地产业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性和政治性,因此,并不能简单地说房地产业只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的相关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原则 (一)应将房地产宏观调控纳入国民经济的调控体系 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有促进或制约的影响作用的同时,国民经济也能从宏观层面影响整个房地产业的发展。因而,在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不应该将这一过程独立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之外,而是将其作为国民经济调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否则,容易出现过分强化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加速其发展速度,而超过当期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所能承受的范围,或者为了追求国民经济增长,使得房地产业的发展赶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步伐,或者在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的情况下期望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等问题。这些都会造成房地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脱节、不协调等。 (二)应在一定阶段将房地产宏观调控作为国民经济的调控源 房地产业本身覆盖面较宽,包括房地产开发、中介服务和物业服务等各行各业,同时,还涉及许多相关的产业部门,如建筑业、建筑材料、家具业、装饰装修业、勘察设计、工程监理、质量安全检查等。此外,没有土地,没有建筑物或构筑物,没有一定的空间作为条件,农业生产无法实施,工业活动无法开展,第三产业以及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活动也无法进行。而这些条件都需要以房地产为基础才能得到实现。房地产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要素贯穿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特性是客观存在的,且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性。房地产业的发展情况能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同时,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也能反射出房地产业的发展状态。这一双向反馈的相互关系,要求在房地产业占据国民经济重要地位,即两者关联性程度较大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应该以房地产宏观调控为切入点和通途,以其为主要的调控源头,调节和调控房地产业的同时达到调控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效果,实现互利共赢。 (三)应以利于国民经济发展为宗旨,同时避免社会分配不公 众所周知,房地产既可以作为商品,而具有经济属性,也可以作为投资品,而具有投资属性。此外,房地产还可以作为一种权益的保障(比如居住权),从而具有社会属性。在中国当前政治体制之下,房地产业还存在着较鲜明的政治色彩。当下,房价在调控制度的作用下呈现不断上涨的态势,甚至涨幅比较高;保障性住房起步较晚,且保障对象的覆盖面不清晰也不广泛;土地或房屋征收补偿中补偿标准普遍偏低等,使得部分信息灵通或者资源丰富的人们得到了巨大的收益,而大多数人民却仍然无法实现居者有其屋。在通过房地产业的发展追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没有意识到并重视房地产的社会和政治特性,使得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未与预期目标保持一致。因而,在制定和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坚持朝着对国民经济有利的方向发展之外,还必须要避免社会分配的不公平与不协调。 三、对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评价 (一)房地产宏观调控与房地产业和国民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脱节 1 房地产宏观调控与产业调整脱节。从产业结构上看,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正在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即在“231至321”的转变发展过程中。而在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各地市为了追求地方经济的发展大量出让土地,其中,在市县郊区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建设这一增加地方财政的方式表现极其突出,且工业园区的建设对地方收入的贡献巨大。据此可知,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使得地方政府较为重视第二产业的发展和建设,而这恰恰与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相脱节。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施行受限将直接影响到预期产业经济目标的实现,继而使得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无法得到体现,最终影响到同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 房地产宏观调控与城市经济及城市建设脱节。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不断集中,城市地域逐步扩大。加上中国土地的公有制,地方政府代表国家行使权力,土地招拍挂的出让方式为地方财政提供了主要的经济来源,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推动了城市建设的步伐,比如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城市规划的实施、生活配套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但是,通常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不强,均从较广泛的角度提出,这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或是不同发展规划的城市而言,宏观调控的适用程度可能相差较大。现实中也确实如此,中国宏观调控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与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相结合。 3 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缺少房地产业退出机制。当前,房地产业正处于不断发展壮大之中,无论是房地产生产(主要为房地产投资开发)、流通(房地产市场交易)还是消费(房地产使用过程中的物业服务)企业,只要符合相应资质要求的便可以成立。但是,随着人们对房地产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在内部管理和外在环境的双重作用下把握着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仅仅以自然的优胜劣汰的方式无法从根本上淘汰掉那些不适合时展的企业。也就是说,对于房地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健全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还应该构建一个较为完善且科学高效的市场退出机制,而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当中并没有涉及此内容。 4 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缺乏房地产业发展规划。房地产宏观调控主要针对房地产业发展现状所浮现出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调控政策,没有重视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考虑,使得多数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不具有科学性和长效性,呈现“治标不治本”的状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中的实际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房价的调控以及住房保障问题。因而,对于房地产业而言,其宏观调控过程中应该有专门的发展规划,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把握房地产业与周民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速。 (二)房地产宏观调控相对关注了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经济、社会性 1 经济性方面,提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政策。2005年3月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提出抑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八项措施(“国八条”);2006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有针对性的六项措施(“国六条”),以及随后出台《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九部委‘十五条’”)对“国六条”进一步细化,其中提到的“限套型”、“限房价”的“限价房”以期解决中等收入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问题;2007年,从土地管理、金融信贷和税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以稳定房价为诉求的房地产调控;2009年提出的“国四条”;2010年4月27日,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十条”)——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2011年的限购、限贷等一系列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宏观调控政策。这一系列政策虽然基本上都没有达到预期的调控目标,甚至出现了逆向的结果,但是至少可以看到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到了房地产业与同民经济的经济性特征。 2 社会性方面,逐步重视住房的保障性特征。2003年8月出台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18号文件)中确认,经济适用房是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2006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有针对性的六项措施(“同六条”),加快城镇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房”建设,其中,值得一提的是“7090”政策,加大了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给以满足更多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2008年12月份出台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此同时,中央还提出争取在三年内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及棚户区改造问题;2010年,中央又提出要力争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2011年,又提出全国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未来五年将建成3600万套。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上正逐渐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尽管现实中仍存在较多问题。 四、结束语 在中国现行的经济政治体制宏观背景之下,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特殊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又发挥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即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以及双向反馈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房地产业的发展和整个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又并不是简单的一个部门和整体(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而是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的相关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非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这一角度出发,房地产宏观调控应纳入国民经济调控体系,且在特定阶段应将其作为国民经济调控体系中的调控源,同时,还应该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保证社会分配的公平与协调,从而促进具有中同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论中国房地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 要】从中国经济发展来看,房地产市场为我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并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势。作者总结了从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4年之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一些数据,总结了其中的若干规律,以此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经济发展;房地产;土地;发展 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日趋火爆,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财富奇迹,在很多地区,房地产业甚至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在这种大的风潮之下,人们纷纷涌向房地产领域,不论之前做过何种工作,仿佛一旦进入房地产就可以资产翻倍。然而,经过几年盲目的火爆之后,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不断增大,国家和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些调控措施不断出台,房地产市场终于开始逐渐回归理性。那么,国内房地产业未来的趋势又是如何,当房地产企业不再暴利之后,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如有些人所想的那样彻底崩盘亦或是逐步走下坡路呢?本文认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将有助于今后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化发展。虽然在过去的几年中房地产市场展现出了不完善的一面,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内作为有着刚性住房需求的房地产业依然会继续稳定的发展下去。作者总结了从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4年之后国内房地市场的一些数据,总结了其中的若干规律,以此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国内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房地产业的投资 从目前国内房地产的经济来源分析,房地产投资依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比较大。这种投资一方面来自国内民间资本的投入,另一方面就是国际投资。其中前者是主要投资来源,占到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总额的绝大部分,2011年这一比例约在76%左右,而从增长速度来看,除了2008年有较小回落,2004年至2010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长状态,2011年随着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这一数据又逐渐开始归落。从投资结构来看,投资对象则逐渐由商业营业用房转向住宅投资。 1.2 房地产开发状况 根据中国房地产协会的统计数据,国内房地产开发整体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新开工面积增多,竣工面积增速减缓。随着国内对房地产市场政策的一些改变,一些开放商对土地的囤积情况逐渐向使用过渡,开工情况增加很多,但是为了保证足够的利益,往往故意要求施工单位减缓进度,导致竣工面积的增长很缓慢。二是拆迁规模受到遏制,但土地控制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房地产开发不断出现的负面拆迁新闻,国家也对此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若干文件用于规范拆迁规模和方式,但是土地使用依然难以得到控制,这其中既有开放商的想法,也有地方政府的授意,而且开发过程中屡屡出现经济问题。国家审计署的《24个市县2009年至2010年土地管理及土地资金审计结果》,列举了24个市县在土地出让、征用及相关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合规、不规范的问题,实际情况可能远不止如此。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2010年联合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中,通报了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全国“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清查整改情况,31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存在“未报即用”违法用地现象,其中包括一些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至今年3月25日,全国共清理“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案件36872宗,涉及土地总面积61.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7.2万亩。 1.3 房地产销售状况 从房地产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看,销售量呈现出一定的波动,从2004年至2010年,销售量不断增加,即使在2008年中间有过短暂回落,但是从全年来看,销售量仍然是增加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43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1%,首度超过10亿平方米。尽管面临严厉的楼市调控,商品房开发投资全年同比增速仍然达到33.2%。但是这一情况到2011年随着国家调控的坚决执行而发生了改变,数据报道2011年房地产市场相比2010年下降了14.8%左右,且这一比例依然在继续增加中。但是房地产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有所不同,虽然调控力度很大,但是房价近年来依然处于高位运行,虽然在个别地区稍有回落,但是不具代表性,从全国范围来看,房地产价格依然较高。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来看,受中国城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年轻人落户城市的主观意愿,房地产的刚性需求依然很强,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投资性购房热度依然不减。中国城镇化是目前世界上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在“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已经到了46.6%,规模是非常巨大的,这场城镇化运动也使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也直接促使了房地产的火热。另外,国家高等教育持续扩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而他们最终绝大多数也会落户城市,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购房群体。再就是投资性住房,很多人在有了一定充裕资金后就开始考虑资产的增值问题,而随着人民币的不断贬值,通货膨胀的持续,国内实体经济以及股市的低迷,房地产市场便成为很多人的首选,这也是促使房价高位运行的重要因素。综合以上三方面,再加上保障房项目的延迟,目前国内市场对房地产的刚兴需求依然强烈。 2、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来看,房地产市场都曾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但是也有很多因为房地产而失足的例子,像是日本持续十年的经济衰退,根源就是房地产泡沫,包括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也是由美国的房地产企业和银行引发,那么国内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2012年4月18日,国家统计局了3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房地产投资、土地供应量进一步收窄,商品房成交量却逐步回暖。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与2012年3月相比,70个大城市中新房价格下降的城市是46个,持平的城市是16个,上涨的城市8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都没有超过0.2%。从同比来看,与2011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38个,比2月份增加了11个,这是自2011年9月个别城市再次出现价格同比下降以来,下降城市个数最多的月份。从环比数据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连续6个月下降。东南沿海城市如杭州、宁波、温州、金华、青岛等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也进一步扩大,3月份比2月份分别扩大0.5个、0.5个、0.6个和0.4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说明,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依然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据此可以判断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房地产市场的现需求升级具有可观的空间,我国房地产市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仍将处于总量增长型发展时期。 3、结束语 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将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加快,改善住房条件的要求日益强烈。目前我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这就加大了对住房的需求,刺激房地产市场活跃。目前城镇居民住房不均衡问题依然比较严重,中下等收入阶层住房困难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应加快住房结构调整,扩大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力度,加快住宅发展,刺激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确实,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依然亟待规范,但是我们有理由给它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相信不久的将来,它将最终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市场并最终走向世界。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中国房地产业治理探析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了我国房价过高的原因,提出了改善房地产业市场状况的对策。要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监控力度,建立全国统一的房地产市场运行预警预报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调节房产税和交易税的征收比例,改革住房贷款利率,全面改变增长模式,明确政府职责。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泡沫经济;货币政策;治理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速虽略有减缓,但是其仍然处于一种胶着状态,下面对2012、2013两年的房地产市场作以分析。 纵观2012年,虽然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仍延续着淡季不淡,房价反弹的行情,但是总体来说并没有出现大幅反弹。在4-5月份后,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成交温和放大、价格止跌企稳的新特点。到了7-8月份,一、二线城市房价开始上涨,三、四线城市房价呈现下跌趋势。与8月份相比,9月份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种,价格上涨的城市有32个,下降的有18个,持平的有20个。到了10月份,与9月份相比在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中,价格上涨的有35个,下降的有17个,持平的有18个。 到了2013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670亿元,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6.6个百分点。仅对于住宅投资来说,已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的68.7%,投资458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3.4%,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 而从商品房的销售和待售情况来看,1-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0471万平方米,同比名义增长49.5%,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47.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55.2%,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43.3%,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1.4%;商品房销售额7361亿元,增长77.6%,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67.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87.2%,办公楼销售额增长91.6%,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17.6%。 从长期来看,房地产行业发展依旧处在一个向上的发展阶段,但是从短期来看,在政策的干预下,业绩增长阻力较大。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房价波动较大,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业产生了冲击,但是危机过后随之而来的是房价的剧烈上涨,因此中国房价还是沿着它自己的轨道继续上行。 二、我国房价过高的原因 1、货币超发和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 中国市场上大量资金的存在是房地产泡沫出现的最根本原因。截止2013年2月末,我国货币供应量余额达99.86亿元,货币超发再次推高了房价。因为房地产属于固定资产,所以其贷款风险相对于流动资产来说较小,因此银行业正致力于大力发展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消费信贷业务。 2、投资需求的不断膨胀 人民币升值使得“热钱”不断流入中国,这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使得我国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需求不断膨胀。 3、开发成本日益上涨 近年来,地价、建筑材料、建筑安装、经营成本等的提高加大了房地产开发成本,使得房价不断上涨,在国内房价三分之一是地价费,三分之一是关系疏通费,而三分之一是利润和成本。 4、中国的土地现状增加了住房成本 中国土地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使得我国土地制度的分配现状不容乐观,同时我国又在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使得土地供给出现刚性,土地价格日益上涨大大增加了住房成本,更有大量投资者为了获取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而进行疯狂的投资,致使房地产市场十分火爆。 5、贫富差距助长了房价 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贫富差距大国加上不健全的社会制度使得我国居民购买力低下,需求不足,2011年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千万富豪已达96万人,相比去年增长9.7%,而在他们的个人投资方向上,房地产占主导地位,超过1/3选择投资房地产。 6、中国人的消费观念 盲目追风,一味狂热于买房,使得很多居民忽视了购房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家调控政策的失效,助长了房价。 三、改善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状况的对策 1、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监控力度 首先,从居民的收入水平出发来确定房地产投资建设的规模,使得房地产的产与销达到基本平衡。其次,要加强房地产二级市场的管理,将过分炒高楼市的行为扼杀于萌芽,防止房地产泡沫的剧增。最后,合理规划房地产开发结构,扩大安居型房地产的规模,加强房地产市场统计和预测工作,使房地产产业成为中国市场的一个主导产业。 2、建立全国统一的房地产市场运行预警预报制度 通过对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各类信息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进而对其运行情况做出评价,定期市场分析报告,合理引导市场。政府可通过土地供应、税收和改善预售管理等手段,不断加强和完善宏观监控体系,有效地防止房地产“泡沫”的产生。 3、改革土地制度,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土地,使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实现最大化进而达到稳定房价的目的。首先,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和各类用地的供应比例,要适当提高住宅用地的比例。其次,合理规划土地,控制土地的使用,尤其是对商品房及高等住宅用地面积的控制。最后,对于各类违规行为,要严格惩处,对于非法圈地、占地行为,要进行严厉查处,从源头上防止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 4、调节房产税和交易税的征收比例 按照居民拥有和出售住房的数量来确定对房产税和交易税的征收比例,即多者多征。通过税收方式调节房地产市场供求矛盾,严厉打击房地产投机炒作的行为。 5、改革住房贷款利率 加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使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根据各个地区房价的差异,采取不等的公积金贷款额度。 6、全面改变增长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为支撑泡沫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这是不能持久的,泡沫最终还是会消失。中国应该全面改变房地产经济的增长模式,应该让内需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7、明确政府职责 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政策明确规定第二套房贷首付款不得低于40%,同时再增加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责任等方面明确了实施细则,必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论中国房地产业经济学探讨 摘要:房地产周期的长短、特点会因国家城市化过程特点不同而不同, 城市与乡村也不相同。中国农村农民的房子在改革开放30 年来, 大多已更新过两次,在新农村建设的热潮背景下,将会稳定30-50 年。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来探讨中国房地产业政策和制度改革。 一、观察中国房地产问题的“五大方法论” 1、大周期论。人类从穴居到神农、巢氏筑巢、结庐、搭棚已是巨大的历史进步。但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产业只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 房地产产业是有周期的, 房地产周期一定和城市化周期同步。在欧美和一些发达的工业化、城市化成熟的国家,我们见不到到处是脚手架、新城区、新楼盘,他们十分活跃的是二级房地产市场,一级房地产市场已趋近于零。中国也会有这样的一天。 2、 大宏观论。城乡分离是历史进步,城市化是人类文明选择,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又是人类文明的再选择。我们要突破“围城”的困局,将来城乡的本质差别将消失,城乡将享有大体公平的社会保障和公共品供给和服务。那时候,人们像候鸟一样, 或生活在农村,工作在城市;或生活在城市,工作在农村;或白天在农村,晚上来城市消费娱乐;或春天在南方,夏天在北方。中国正处在消灭城乡二元结构时期, 不要只局限思考城市的房地产现象,要结合农村一起思考。只要允许农村的房地产开放, 城市的房地产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3、大系统论。房地产不单独是个房地产问题,不只是个经济问题,由于长期问题的累积、扭曲,它在中国已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房地产问题首先是个经济问题,但它和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和现代金融体系高度融合之后,它成了大系统中一个高度敏感复杂的关键性问题了。所以美国住房次贷危机可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日本房市、香港楼市也曾引发金融“地震”。所以,处理房市一定要放在民生、经济、社会、文化、政治、金融、资本市场、全球化大系统中来认识、来决策。一定要有综合性制度安排,一定要有大系统观。 4、大房地产论。当下,人们大多只关注了房产,忽视了地产,其实,地产的政策安排是关键。人们大多只关注了城市房地产,忽视了农村房地产,其实,农村房地产的解禁会大大缓解城市房地产的矛盾。人们大多关注了商品房市场,忽视了社会保障房建设, 其实社会保障房依法供给是关键, 只要社会保障房供给到位,市场一块可以完全放开。人们大多关注市场房价格是错误导向, 政府不该向民众承诺调控房价, 政府应该只承诺如何逐步用立法来实现住房保障, 让中低收入者有明确预期。中高收入者在市场上购房,完全是市场行为,市场房价高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绝不是坏事。 要有大房地产观,要有覆盖市场房、保障房;城市房、农村房;住宅房地产、商务房地产、旅游房地产、工业房地产的统筹的协调的科学的整体政策制度安排。 5、大历史观。任何一个时段的房地产的政策安排,一定要考虑与“前期”政策的衔接,“新楼新政”和“老楼老政”的衔接,特别是新政具有改革创新特点时,这种衔接特别重要。任何一种房地产新政出台, 一定要考虑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各类人群会产生什么样的“博弈”、“对策”? 后果如何?我们的许多“新政”是在中国房地产“已经扭曲”、“已经不健康”、“政府有诸多失误”现状下出台的,一定不要脱离这一历史现实。如保障房供给长期缺位,土地财政依赖已经形成,20 年前经历过福利分房改革,保障房已经和市场对接,单位集资建房已成为一种灰色财产等。讲现实绝不是主张政策安排迁就现实,而是讲制度政策目标要十分清晰、科学,但应采取若干过渡性安排与现实对接。 二、过去房地产政策的“五大失误” 1、目标失误。应将“人人有住房”的口号改为“人人有房住”。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人人有 住房的施政目标,欧美、新加坡、香港等发达地区的私人拥有住房率均只在60%左右。错误的口号导致社会对政府的过 高期许和批评,以至有“蜗居”电视剧反映社会的愤懑。许多发达国家年轻人买不起房子视为正常, 但许多国家住房保障完善,有效地解决了人人有房住。 2、保障失责。由于中国几十年来经历过福利分房到商品化改革, 自然住房问题在各级政府的保障视野中消失。住房保障在中国,几十年政府缺位,累积了巨大的“欠债”。一般国家每年投资保障住房占全社会房地产投资的20%, 而中国长期只占0.2%。 3、措施失当。不应该把压低商品房价格当作施政目标。当人们把焦点聚焦在商品房价格过高上时, 政府应该清醒看到, 政府的有限责任是努力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 只关注中低收入者有多少人能分期分类分层次解决住房。给不同的收入群体一个明确的预期, 这就会极大地分散分化社会对住房问题的关注度, 不至造成现在几乎整个社会都对政府的住房政策失败而不满。 4、保障失策。保障性住房不应和市场挂钩。社会的中低收入者是一个动态的衡量,保障性住房供给到一定量,它会实现大体均衡。作出一种制度安排,让高收入者不断流出, 让新的中低收入者不断流入,总量达到均衡,不会持久地给政府提供保障房造成压力。随着经济发展,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我们现行的保障房制度安排使保障房具有了一定的投资价值, 这种制度安排吸引了许多非迫切需要住房者, 这只会给政府带来持久的压力,不断增大的压力,且带来运行管理中的许多漏洞和腐败。 5、调控失效。前几年的调控政策本末倒置,越控越涨。前几年政府释放出的信息,是调控市场,压缩房贷,提高开发 门槛,拍挂土地催生地王,不批别墅压缩供给,人们一起“理性预期是涨”。 三、中国房地产市场真正拐点的“五大”制度前提 1、当中国城市化率越过60%时。城市化50%至60%是城市化加速期, 到60%以后, 城市化对房地产牵引的动力源头逐渐减弱,若达到70%,则是完全成熟的城市化阶段, 中国的房地产的一级市场也会趋近于零。 2、当中国有完备的住房保障立法时。只要住房保障到位, 市场将完全放开,房地产市场将出现明显的分化:普通市场的整体价格水平会下降,但许多特殊市场的房地产价格将会攀升,中国有些特殊城市特殊区域会出现全世界的高价房。 3、当“小产权房”解禁时。当城乡所有的要素真正能同产同权同市同价时,城市的房地产价格马上出现拐点。 4、当中国的“土地财政”制度有了好的替代时。实际上存在的现行土地财政制度一定要改革,有了新的制度安排,弱 化了推动房地产成本上涨的主因, 房地产价格总水平会明显得到抑制。 5、当中国认真地准备推出一组法律时。如财产阳光法、财产税、物业税、赠予税、遗产税,出台了一系列有效遏止房地产投资投机行为制度安排时,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拐点也就真出现了, 中国的房地产也就迈上了健康的轨道。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中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波与关联效应分析 【摘要】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通过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房地产市场引起举国关注。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基于我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利用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指标,测度我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及产业关联,从而正确指出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关键词】影响力系数 感应度系数 一、我国房地产业的波及效应分析 产业波及是指在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业部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和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种波及对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影响,就是产业波及效应。产业波及效应主要通过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等指标分析。 (一)我国房地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分析 感应度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系数大说明该部门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感应程度强,反之,则表示对经济发展需求感应程度弱。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GI 1,表示该行业受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社会平均水平;GI 由表1可知,2007年化学工业的产业感应度系数最高,其次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与通信设备、计算机制造业,这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会显著带动这些行业的发展。房地产业的感应度系数为0.63092,即国民经济各部门支出都增加100亿元,房地产的产出增加63.092亿元,表明国民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业的推动作用较弱。 (二)我国房地产业影响力系数分析 影响力系数是指国民经济某一个产品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也越大。一个产业影响力系数越高,该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就越大。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Fj表示j产业的影响力系数,rij表示逆阵系数。Fj 由表2可知,在2007年度,我国比较靠前的产业是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说明这些行业的发展能够显著的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房地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为0.58519,即房地产业每新增100亿元的最终产品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是58.519亿元,影响力位居第40位,表明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强。 二、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产业关联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本文主要通过直接消耗系数对房地产行业的产业关联进行分析。 直接消耗系数表示某产业生产单位产品时需直接消耗一产业产品的数量,公式为: 由表3可知,房地产行业直接消耗最大的几个部门分别是:金融业、租赁与商业服务业,且系数都超过0.02,即房地产业每生产1万元的产品,对以上部门的直接消耗均在200元以上,说明房地产业对这些部门的要素投入的直接依赖性较大,同时对以上行业的生产也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业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废品废料等部门不存在直接消耗关系。 三、结论与政策含义 通过上述对我国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波及关联效应的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这些结论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房地产业发展问题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1)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房地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均较低,分别排在第25名和第40名。这说明房地产业的关联作用和推动作用均非常有限,不符合赫希曼基准。因此就赫希曼基准而言,政府不宜把房地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而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最高的前十位行业绝大部分是制造业。 (2)从产业关联上看,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租赁与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存在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房地产业的发展对这些行业具有比较大的拉动作用。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对中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摘要:中国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始于1998 年。房地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维护房地产经济的合理、健康、稳定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存在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房地产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以促进我国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可持续发展;对策 1998 年,中国开始正式迈入住房市场化全面改革的阶段,正式拉开了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序幕。中国房地产业市场化改革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非常惊人。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的资料显示,2008 年,全国房地产投资总量为30580 亿元,较2007 年增长5300 亿元,同比增长20.9%,占GDP 的比重为5.2%。另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房地产投资总量为92357亿元,占GDP 的比重高达17.8%。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和支柱性产业,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中国房地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必要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规范,以保持中国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1、推动国民经济经济快速增长。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我国房地产投资额和增加值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5%以上,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近十几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加8~11个百分点,其中有1~2个百分点是房地产业作的贡献。房地产投资约占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0%,成为GDP增长的直接推动力。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房地产市场数据: 201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6.4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而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商品房销售额占到12.42%。房地产业的市场扩张能力强,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也高于其他许多行业。房地产业一直是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2、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房地产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显著,土地出让金及税金直接带动地方财政收入。据统计,约40%到60%的地方财政收入来自于房地产业,包括土地出让金和与房地产相关的税费收入。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2.7万亿元,同比增加70.4%;2011年全国土地出让金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如果考虑到建筑业、金融业等相关产业的影响,这一比例会进一步提高。 3、房地产业能有效促进其他关联产业发展。 在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进程中,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制造业、金属产品制造业和化学工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都是受益者。据统计,在我国,每增加1亿元的住宅投资,其他23个相关产业相应增加投入1.479亿元,被带动的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较大的产业有60多个。除了在经济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外,房地产业在社会发展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房地产业是资金和劳力密集型产业,2008年,房地产业从业人数超过了4100万人。而诸多大型房企也是“用工大户”。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必然会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的压力。 4、有助于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的持续改善。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持续增加,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截至2011年2月,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达33平方米,家庭住房自有率达到80%以上。随着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群众成为住房保障政策的受益者。“十一五”期间,我国通过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了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十二五”时期,我国预计将建设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届时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可以达到20%,这将有力缓解住房供给压力,满足中低收入群众和新就业人员的住房需求。 二、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商品房价格上涨幅度过大过快,严重偏离其实际价值。 过去的几年是我国房地产经济快速发展的几年,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商品房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房价出现了不合理的涨幅。一方面,房地产业的供需不平衡,存在很大的问题,表现在高端住房供给较大,而普通商品房却供不应求,保障性住房供应严重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利于改善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房价的大幅上涨,严重偏离其实际价值,也加剧居民的购房压力,间接阻碍了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发展不合理 虽然近几年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发展较快,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发展很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一,房地产投机者—职业“炒房客”为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使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炒房热”的景象,加大了普通购房者的购房压力;第二,诸多房地产开放公司在对现房进行销售时采取虚假优惠及打折等措施,给消费者造成了不良的心理暗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第三,房地产投资和交易严重缺乏透明度,其中房地产领域垄断、腐败和违规违纪问题突出,土地征用、原有土地使用者或拥有者的补偿矛盾比较突出。 3、土地财政滋生风险。 房地产的前端是土地一级市场。这一市场垄断在地方政府手中,因而房地产的飞速发展必然对土地的需求量大,政府的财政收入自然增加。土地资源是地方政府最主要的资源,而房地产又是带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产业,地方政府并不愿意抑制房地产发展,因此,在政策层面更偏向于鼓励多买房子、买大房子,而不是限制房屋购买,土地已经成为政府生财的重要工具。但土地财政的危害相当大。据《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土地财政存在五个显著风险:财政风险、金融风险、投资过热风险、社会风险和行政腐败风险。 4、房地产投机与房地产投资并存。 由于房地产中的住房市场是一种刚性需求,在“居有其所”的观念下,所以对房地产的需求量比较大,这是基于自身的需求而产生的投资行为。另外,由于房地产业是一种投资品,因而将其作为理性的投资品是可行的。但是由于这一行业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很难把握房地产业的投资和投机行为,错将投机当做投资,造成这一行业的发展出现非理性状况。在中国,许多有钱人拥有多套房子,房产投资和投机行为突出。 5、房地产业的泡沫比较严重。 一般认为,泡沫是指资产或要素价格高于由其基本面因素所确定的价格区间的部分。房地产泡沫与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密切相关,是其均衡价格的长期偏离。有学者作过实证研究,指出中国房地产业的泡沫程度比较严重,特别是在2009 年以来,房地产价格的猛涨,导致泡沫化程度越来越严重。房地产泡沫的出现,在推高中国GDP总量的同时,造成市场虚假繁荣,一旦泡沫破裂,必将造成房地产市场的剧烈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最终将影响经济金融和社会的稳定。 三、中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控制房价合理有序增长。 我国政府应当针对投机购房现状,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有效遏制房价泡沫的产生,控制房价的合理增长。政府可以开征级差利得税,对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售房利润征税,抑制投机性需求;政府应加大对购买商品房短期出售的经济行为的征税力度,对将所购房屋出租的房地产同样高税率征税;对自用的购房行为,应加大在贷款利率、首付款及贷款额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 2、加强市场规则的制定和监督,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房地产市场中出现上述诸多问题的症结在于这个市场本身的不完善而导致的,因此,要加大管理制度的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房地产规则,规范房地产市场主体,特别是房地产供给方的行为;切实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监督管理和商品房的预售管理;推进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管理,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第二套住房及其以后的住房应该控制贷款,抑制个人的炒房和投机行为;要完善现有的房地产经济法律法规,科学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3、加强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 要加强和完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过度依赖。中央政府应赋予地方政府相应的税权,使地方政府能充分结合地域的优势来培育主体税种,从根本上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一是优化分税制,调整税收结构。一方面,将土地的所有收入上缴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出售或出租的土地出让金全部划归为中央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将企业所得税等产业税收项目的一部分或全部划归为地方财政收入,从而改变地方政府单纯追求土地出让收益以获得财政税收的扭曲性行为。二是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地方政府财政实力,改变地方政府过于依赖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偏好。另外,必须及时开征物业税(或不动产税)、闲置税、遗产税等,规范政府出售土地行为,以抑制住房的非合理需求与囤积,推动房地产向消费为主导的方向发展,避免过度投机和炒作。 4、重视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房地产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需要根据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不断调整该产业。伴随中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中央政府也相应出台了许多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从2002 年至今对房地产进行了了不少于九次的调控,包括2013年3月出台的房地产调控的新国五条实施细则。但是,中国房地产调控目前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为制定多,落实少,监督不到位,存在落实的利益博弈等问题,导致政策效果较差。在今后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制定中,应该尽量细化房地产调控政策,同时加强监督和落实,注重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5、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 各地区政府要根据供需情况科学编制年度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保持合理、稳定的住房用地供应规模;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土地出让方式,严防高价地扰乱市场预期;要建立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快速通道,提高办事效率;要加快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供地、建设和上市,尽快形成有效供应。强化规划统筹,从城镇化发展和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等实际需要出发,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城市发展充分结合起来,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住房建设等规划中统筹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通过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 总之,中国房地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极大。当然,在中国中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相信,只要加强土地、财税、金融政策调节,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就一定能够促进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中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摘要]住房商品化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业经过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一度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其蓬勃发展的背后,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值得探讨。本文在借鉴境外其他地区成熟房地产市场结构基础上,深入定量分析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状况,指出其尚处于垄断竞争阶段,与成熟的寡头垄断市场存在差距,其中市场集中度低下、进入退出壁垒较低是我国房地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本文对此提出了优化市场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房地产业;市场结构;品牌价值 1房地产业市场结构的类型 1.1成熟产业市场结构的主要类型 市场结构是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概念。根据竞争和垄断程度的不同,一般把市场结构分为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世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主要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类型以寡头垄断为主[1],即市场中同时存在寡头与大量的中小企业,寡头与中小企业既合作又竞争。寡头垄断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主要产业市场结构的主要类型,在美国42个主要工业部门中,有28个部门产量的一半是由8家大公司生产。大型企业通过兼并等手段,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类型不断得到强化。由此可见,成熟行业出现的市场结构大都是一种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市场的优点有: 由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存在诸多优势,如今随着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寡头垄断将成为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主要类型。 1.2房地产业市场结构类型 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美国、中国香港的房地产市场是成熟房地产市场的代表,均是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20世纪由于美国合理的房地产业结构而使得美国的房地产业发展很快,虽然后期的美元贬值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衰退,但是并不影响房地产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其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70%以上。早在2006年以前,美国规模最大的前五家房地产企业市场集中度就超过了20%,中国香港前十家房地产企业市场集中度超过80%,如此足以形成规模经济,构建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市场尚未成熟,下面将从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退出壁垒这几个因素去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结构。 2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的现状分析 2.1市场份额与市场集中度 2.1.1市场份额 我国房地产企业市场份额一直处于低水平,2012年,市场份额在1%以上的中国房地产企业由5位升至6位。市场份额在2%以上的企业只有万科一家。而美国第一的房地产公司市场占有率约8%,前几名企业总体市场占有率为20%左右。 2.1.2市场集中度 本文采用一般文献运用较多的绝对集中度作为统计指标。以CRn为前n个企业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计算公式如下: CRn=ni=1Xi/Nj=1Xj 由上式计算出2012年房地产企业销售额集中度为: CR4=6.9%,CR9=11.31% 可看出市场集中度仍处于很低的水平,远远未达到寡头垄断的程度。下面根据植草益的市场结构分类,分析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状况。 对比植草益市场结构分类表可知,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属于其中的竞争型,要达到其中的寡占Ⅴ型还需很长一段距离,这表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有很强的竞争性。 2.2我国房地产业的产品差别化 2.2.1一般意义上的房地产产品差异化 房地产的差异化经营一般是指有差异的房地产产品以及服务差异化、渠道差异化、人员差异化和形象差异化[2],去提高房地产产品的价值,形成竞争优势,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2.22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差异——品牌价值[3] 综观房地产市场,大型房企都是通过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获得成功。可以说,品牌是房地产企业的灵魂。当房地产行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消费者也趋向成熟,品牌在消费者购房决策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由表2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品牌价值已达上百亿元,最高为中海地产,由于其在香港上市,是首家入选恒指的中资地产企业,品牌价值已高达250亿元以上。同时,这些品牌价值较高企业其相应的销售额也非常高。 2.3品牌价值对房地产发展的重要性 根据2012年房地产品牌测评结果,房地产开发企业品牌价值在100亿元以上的有15家,其中14家企业的销售额在前15名之中,品牌价值与销售规模成正相关。品牌价值与销售额之比大多在02~06∶1的范围内,品牌影响力与汽车等非易耗品水平基本相当。根据对品牌价值较高的企业经营业绩的分析,2012年品牌价值前15强的房企商品房销售额9227.14亿元,同比增加了28.78%。而同期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增速仅为903%,品牌房企的销售增速高出全国水平1975个百分点。因此在品牌效应的带动下,品牌企业的经营业绩优于非品牌企业的经营业绩,品牌价值助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增值与发展。 2.4我国房地产业的进入退出壁垒 由于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几乎不存在沉没成本,也无政策法规障碍和契约壁垒,因此我们主要分析房地产市场的进入壁垒。主要从资金壁垒、政策壁垒两个方面论述: 2.4.1资金壁垒[4] 房地产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项目的开发一般在几亿至几十个亿,甚至上百亿之间。潜在的房产开发商若想进入房产市场,其必须拥有足够的资金,或者能够筹集到进行房产项目开发所必需的最低资本。近两年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已有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融资困难资金链断裂而退出房地产领域。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房地产行业的资本密集趋势日益增大,致使一些实力弱小的企业更难进入房地产行业。 2.4.2政策壁垒 在我国,政府对土地的出让方式有拍卖、招标和协议三种,拍卖与招标方式较为公平,然协议出让方式较为特殊,由地方政府与开发企业采用协议方式有偿转让特定项目的土地使用权。这种方式无竞争因素,完全取决于开发企业与政府的行为,容易滋生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土地的获取也成为房地产企业最大的进入壁垒[5]。 3优化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的对策 总体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的特征为:①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偏低,与发达国家成熟房地产市场存在差距,市场带有竞争性质,各个企业的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很有限度。②房地产商生产和出售的产品具有差异性,差异主要依赖于品牌价值的差异,产品有了差异,就不能彼此完全替代,所以形成垄断,从而使市场带有垄断的因素。③企业进入房地产业有资金及政策壁垒,而不存在退出壁垒。因此我国房地产市场为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是不成熟的房地产市场结构,要使其发展为寡头垄断市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首先,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企业间应加强整合,大型企业可采用横向一体化战略增强行业集中度,达到规模经济,同时也可提高产业进入壁垒。其次,房地产业产品的差异主要依赖于品牌价值的差异,房企应做好战略定位,发展自身独有品牌,采用产品差异化战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最后,我国房地产业的进入壁垒较低,我国规定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的比例不低于35%,政府可适度提高企业自有资金占有比例,加强监管,对于项目资本金低于规定比例的企业,限制商业贷款,以此增大企业进入的资金壁垒。同时增大行业进入壁垒,防止其他行业的企业“涌入”房地产业的乱象出现。正确引导房地产业发展,加快我国房地产业向寡头垄断市场的迈进。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关于中国房地产业问题的思考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一路攀升,房价居高不下。高房价的出现大大增加了我国经济运行的风险,也使得百姓怨声载道,社会不和谐的因素陡然增加,中国的房地产业问题逐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当前房地产业发展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出发,主要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过热的原因和带来的危害,并就如何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中国房地产业 房价 宏观调控 住房本来是人们基本的生活资料,也是社会得以和谐安定的重要因素。然而近年来中国居高不下的房价使百姓苦不堪言,高房价不仅是当今中国突出的经济问题,而且是突出的政治问题。 一、高房价的危害 (一)加重百姓经济负担。我们常说安居乐业,也就是说人要有安定居所,才能身心愉快地劳动。高企的房价夺走了人们积累的财富,使人们家无余财,而且债台高筑,变身“房奴”,为了还债,他们日夜忙碌。什么时候才能无债一身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为了还债,他们要精打细算、节衣缩食,生活的乐趣何在?可见高房价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幸福感大大降低。 (二)房价过高严重抑制国内消费需求。每个家庭的消费都需要衣、食、住、行、文、教、医等多方面构成一个合理的结构,才能健康地运转。高涨的房价严重地透支了整个家庭的消费能力,人们为了还贷不得不缩减在其他方面的开支。这不仅影响了人们正常生活,而且严重压抑了社会需求。 (三)阻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高房价占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必将影响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不仅大大挤压了中国实体产业的发展空间,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而且会影响民族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提高。透支国家和人民的财力水平搞房地产,会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四)加大贫富差距,激化社会矛盾。住房是百姓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价格理应是多数人都能够承受得起的。然而房子已然成了百姓遥不可及的梦,成了百姓心中永远的痛,房地产业却造就了大批亿万富豪,需要住房子的买不起房子,有房子的却不等着房子住。这样容易导致社会阶层的对立,引发社会矛盾,破坏社会和谐。 (五)高房价引发通货膨胀。房地产业的产业链长、关联度高,与其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较大的产业就有60多个。房地产业的火爆、房价的高涨导致了相关产业产品价格的上涨,并很快传导给国民经济的其他产业,形成价格的联动效应,引发全社会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加大国民经济运行的风险,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二、近年来中国房价飞速上涨的原因 现在中国各地都在建房子。大片的良田被一簇簇的高楼大厦取代,可是房价却一天天地水涨船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房价如此疯狂?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经济高速发展与居民收入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获得很大的发展,国民收入持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住房的需求增加,这也促进了房价的上涨。 (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了巨大的住房需求。将来城市化的进程还将较长时间地持续下去,商品住宅的需求将延续增长的趋势,城市化进程将推动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势头。 (三)资金流动性的增加。货币发行规模不断增大、大量民间资本进入、国企的加入、国际社会的游资和热钱的涌入,这些势必会进一步推高我国的房价。 (四)保障性住房缺失。居民住房过度依赖市场解决,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远远不够,从而刺激购房需求。 (五)土地价格的上涨。土地成本是整个房价成本权重最大的部分。土地成本大幅度上涨,导致房价也大幅上涨。 (六)地方财政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由于分税制的改革,使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大大增强。高额的土地出让金、房地产税收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现行的房地产税收体系包括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印花税等13种税、费。这些税、费是推动地价上升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房价高涨的重要原因。 (七)建筑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建筑造价包括建材成本、劳动力价格和各种相关环节的税费等。近年来由于我国物价的不断上涨,再加上劳动力价格的提高,致使房产的造价也不断上涨。 三、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主要措施 中国房地产价格的疯狂上涨有其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要从多方面作出努力,具体包括: (一)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政府打出“组合拳”。房产是一个特殊的商品,它不仅是人们的基本生活用品,而且是投资的工具,因此不能完全靠市场调节,政府必须介入房地产业,引导房地产行业良性发展。不仅要加大调控的力度,而且要保证执行的力度,贵在落实,不能雷声大雨点小。 (二)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我国已经在上海和重庆进行了试点。房产税的征收对已经狂热的中国楼市而言,无疑起到了降温的作用。可以通过税费改革,给地方开辟一些新的税源,也可以加大中央的转移支付力度,多向地方倾斜,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分依赖。 (三)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大力支持廉租房的建设,并完善购买制度。这是解决工薪阶层、弱势群体住房难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改革我国现有的城乡户籍二元制政策。在我国住房制度与公民享有的社会福利、子女上学连在一起,没有城市户口就要交纳借读费,甚至不准入学,增加了城市房子的需求量。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利于降低大城市的住房自有率,缓解社会的购房需求,降低房价。 (五)改变城镇化的方向,加强小城镇建设。要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和住房的压力,就要优化小城镇的居住环境,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分散大中型城市人流压力,改善大城市房屋的供求结构,抑制大中城市房价的进一步上涨。 住房是百姓安身立命之所。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关系到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坚持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实现百姓“居者有其屋”的愿望。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中国房地产业并购主并公司价值效应分析 摘 要:近年来,特别是从2011年初的“新国八条”、“限购令”到首套房贷利率的上调以及银行信贷紧缩、证券融资被拒等一系列调控政策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一些房地产企业遭遇到了生存难题,因此很多房地产企业选择并购的战略进行企业扩张与结构调整,这也直接导致了近年来房地产企业间兼并重组事件的升级,使得“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不断地蔓延。通过对2010到2012年有代表性的房地产业的24家企业股东的收益率的研究表明,在并购前后91天的时间内,房地产并购方公司股东获得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显著的超额收益率。这表明,房地产业的并购事件会对股东财富形成积极影响,能大幅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开发商们对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前景表示乐观。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事件研究法;并购绩效 自1998年我国进行货币化房改、取消“福利分房”并调整了一系列金融政策,中国房地产业开始了大规模的市场化运作。二十多年来,中国市场发展出来了一系列大、中、小规模不等的房地产企业。事实上早在2003年8月31日国务院的18号文《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就明确提出,支持资信水平高合具有品牌优势的房地产企业通过并购形成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特别是近年来从2011年初的“新国八条”、“限购令”到首套房贷利率的上调以及银行信贷紧缩、证券融资被拒等一系列调控政策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一些房地产企业遭遇到了生存难题,因此很多房地产企业选择并购的战略进行企业扩张与结构调整,这也直接导致了近年来房地产企业间兼并重组事件的升级,使得“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不断地蔓延。例如仅2012年7月份中国房地产行业披露金额的并购案例就有6起,披露金额为7.69亿美元,占7月并购披露总额34.9%,平均每起案例并购高达金额1.28亿美元。因为房地产业的并购活动金额大、数量多,所以近年来成为社会的焦点,本文在房地产企业并购动因及并购绩效研究的相关理论指导下,以国泰安CSMAR财经系列研究数据库和国信金太阳网上交易专业版的股价数据库中房地产业的相关数据为依据,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并购特征以及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的24家房地产企业并购实例,研究我国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2010-2012年间并购绩效和特点并对我国房地产企业未来的并购趋势进行了展望。 1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通过收集处理沪深股市的数据对并购重组战略的价值效应进行评估。事件研究法是通过研究市场对并购事件的反应来判断并购的效率,通过计算并购事件公告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并购方公司股东和目标公司股东是否存在累积超额收益来判断并购带给公司的是损失还是收益。 事件研究法的基本设想是:在理性的金融市场上,一个事件的影响会迅速反映到股票价格中,事件的影响可以通过股票价格在短期内的变化来衡量。通常采用累计超额平均收益率CAR (Cumulative Average Abnormal Return) 指标来衡量,这种方法将事件前后某段时间(事件窗) 内公司实际收益R与假定无事件影响的那段时间内公司正常收益E (R) 进行对比,得出超额收益AR,即AR = R - E (R )。 股价是有前瞻性的,一旦市场意识到企业的并购是通过粉饰报表,利用关联交易来提高利润,投资者便会调低对公司价值的预期,该股票的价格是不太会上涨的。所以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1 样本选择 本文主要借助国泰安CSMAR财经系列研究数据库和国信金太阳网上交易专业版的股价数据库获得有关国内上市公司并购的初步数据资料。我们选取了2010年~2012年期间,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上市公司(简称为并购方)针对其他企业发生的并购活动研究样本24个。利用国泰安数据库中考虑现金红利在投资的日个股回报率的数据作为个股实际报酬率,用国泰安数据库中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AB股综合日市场回报率(流通市值加权平均法)作为市场组合的报酬率。 1.2 计算步骤 选择研究窗口,衡量一个“事件”对股票价值影响的第一步是要确定一个事件期。通常以并购事件公告日为中心,而公告日在事件期内被指定为第0 天。为保证研究的可靠性,我们研究选择的事件期为-60 天到+30 天,即从并购事件公告日前的60 天到公告后的30天。第二步,收集在上述时间内的股票价格和市场指数,计算各自的日收益率。基本公式其中第i只兼并样本股票在t日实际收益率,表示正常或预期到的收益率,表示未预期到的收益率,也称之为超额收益率。 基本步骤如下: (1)计算每只发生并购的股票样本在区间[-60,30]内t日实际收益率:国泰安数据库中考虑现金红利在投资的日个股回报率的数据作为个股实际报酬率。 (2)计算股票指数在同一观测t日的实际收益率情况。国泰安数据库中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AB股综合日市场回报率(流通市值加权平均法)作为t日的实际收益率情况。 (3)计算i股票t交易日不同参照系下(剔除大盘指数)的超额收益率,公式为: (6)根据累计超额收益率(CAR)的计算结果,针对其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如果统计结果不显著,则认为股价波动是一种随机事件,兼并活动对股价没有显著影响;如果统计结果为显著,则认为兼并活动对股票波动有重大影响。由于是大样本,可以假定兼并事件对股价没有显著影响时的和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进行统计检验。 2 实证过程 我们分三个阶段来分析房地产行业并购事件的影响,第一个阶段为并购时间公告日前60天至前31天的每天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和累积超额收益率。第二个阶段为并购公告日前30天到前1天,第三个阶段为并购公告日后30天。 (1)第一阶段分析。在[-60,-31]里,平均超额收益率波动较大且有1/30的天数为负值,而累积超额收益率大大超出其他行业,最高达到1.87%,并且这种高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有继续保持下去的趋势。反映出了此阶段中,大范围内的人员已经获知并购的内部消息并进行操作,认为此项并购是能达到预期效率目标。 (2)第二阶段分析。在[-30,-1]窗口期,第二阶段平均超额收益率的变化幅度与第一阶段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仅有3/30的天数平均超额收益率为负值,这段时间平均超额收益率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高的水平,说明投资者在这期间也非常看好房地产行业的并购事项。 在并购公告日当天,平均超额收益率为-00000427917,表明大部分股东仍然特别看好并购事项,但是心态趋于平稳。 (3)第三阶段分析。在[1,30]窗口期,有15/30的天数平均超额收益率为负值,最低达到-1.13%,比上两个阶段的天数要多很多,同时此阶段较第二阶段来说波动幅度较大,而累计超额收益率出现下降趋势,但仍保持在较高的一个水平。说明虽然在并购日后一段时间内收益率还可以,但此收益是否能维持还不确定。 (4)和同时期各行业并购平均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的比较。在并购日后,各行业综合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波动幅度逐渐减小,而房地产业的在并购日后的波动稍大,而同时期各行业综合累计超额收益率在[-60,30]窗口期内呈逐渐上升趋势,最终达到14.21%,说明并购后大多数并购方公司股东比较看好公司并购后的前景,能够获得较大的超额收益,但房地产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在并购公告日前期一直急剧上升,在[-60,30]窗口期内均为正值,最高时点能够高大44.83%。说明房地产公司对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前景表示乐观,房地产行业仍然炙手可热。 3 研究结论及启示 实证结论表明,我国房地产行业2010-2012年并购方公司股东在并购前后91天的时间里获得累计超额报酬率最高时点能够高大44.83%。和同时期其他行业并购事件相比,累计超额报酬率特别高,说明投资者对于房地产行业并购重组事项并给予太高的积极评价,该行业的并购达到预期目标,实现利润的超额增长。通过24个样本数据研究发现房地产并购后能够产生远远超过其他行业的高的超额收益率,所以可以预计到中国房地产业今后仍会在很长时 间里发生相对其他大部分产业更大规模的并购事件,使房地产市场不断洗牌。同时根据最近披露的相关信息:2012年三季度中国并购市场从并购案例数据就并购数量和金额方面,2012年三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分布20个一级行业,从并购案例数来看,房地产行业的并购异军突起,案例达到23起,占比9.9%。并购金额方面,房地产行业以14.43亿美元的交易总额,22%的总体占比占据全部行业第一的位置,其单笔平均交易金额更是达到6871.38万美元。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中国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常态化调控阶段,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生存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去年以来,中恒集团转让广西房地产100%股权,浙江刚泰控股宣布资产重组转攻矿业,这些例子表明开发商过去那种以廉价和过度充裕的贷款支持发展,享受资源增值的普遍性盈利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我们看到在调控措施不断出台的情况下,部分城市房价依然高位徘徊,土地市场依然火爆。整个房地产业依然没有回到正确、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以利于不断提高房地产业的综合效益。 房地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房价上涨诚然有谓成本推进因素。但就近年面对的房价越调越高而言,成本并不是推高房价的最主要因素。我们认为,推动房价居高不下有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不彰 2012年至今,国家实施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对于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相当一部分问题一直存在,调控政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一是房地产市场有价无市供给偏紧;二是房价下调幅度不大;三是供需结构不匹配;四是房地产投机未得到有效抑制;五是房地产市场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依然不规范;六、保障性住房建设相对滞后、监管力度不够。保障性住房用地难以保障,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住房转手倒卖和输出现象严重,廉租住房监督机制不健全,保障住房管理制度有待建立。 投资经济环境混杂 目前的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剩,高储蓄率下国内资金出路并不多,存钱是负利率;金融不发达,投资渠道不畅;对外人民币不可以自由兑换。大量资金无路可走,必定进入房地产,以寻求利润。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减,至使国内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央行的调控难度越来越大。在社会资金较为充裕的情况下,要控制房地产业投资极为困难。 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建设不匹配 目前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提高了土地资源的配置合理性和利用效率,其积极作用应该肯定。但是在现行的土地出让收入管理模式下,一些地方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弥补城市建设与改造投资缺口,自然希望以较高的出让价格供给有限的土地,而房地产商则趋向于建造大户型、高价位商品房,获取更多的利润,这又刺激了土地的进一步升值,导致城市土地价格和商品住宅价格一路攀升。;另一方面,住房保障投资却“捉襟见肘”,这是住房保障工作推进较慢的重要原因。 产品结构偏差影响房地产市场供给 一方面,与居民基本需求密切相关的普通住房和经济适用房需求大,但由于开发利润低而供给量小;另一方面,房地产商为了追求高利润,大都将产品供给对象集中于较高收入群体。同时,由于促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给的市场补充机制不足,商品房与二手房市场没有形成互动,房屋租赁市场没有盘活,也加剧了住房供给结构的不合理。 (二)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为促进房地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调整供求结构,确保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改善宏观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推进房地产开发建设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从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确定房地产建设的地域分布、规格标准、发展目标和管理运作方式,重点发展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适度发展中高档商品房,形成各种价位档次住房供给的合理配置。要围绕房地产建设布局调整,抓好新开项目土地供应的分析论证,严格控制高档商品住房的土地供给,加大对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的土地供给力度。要加大对房地产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探讨对超期闲置土地征收闲置费或收回使用权,建立土地闲置超规模、超期限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退出机制等。长远看,对商品房市场不宜过多进行直接干预,而应采取规划控制、土地供给、税收调节、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等综合手段进行调控。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监管的重点是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第二,集约利用土地,强化土地开发管理。要适度提高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不仅要规定土地利用类型,还要在严控建筑密度和保证绿化率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建筑容积率和建筑高度。大力推动工业区内多层厂房的建设,合理布局城市中央商务区(CBD)、中央居住区(CRD)等功能集中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注重新增建设用地与现有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的衔接,交通道路设计以及工业用地的数量和布局。要根据产业格局的调整和城市空间的拓展,逐步将城市建设重心由旧城区向城市周边新区转移。同时,积极推进旧城改造,对城市建成区的低层、低密度危旧房地段重点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建筑容积率和居住人口密度。对城市建成区内的闲置、废弃地,应及时由政府收回进行储备或另行安排使用。对濒临破产或资不抵债的企业,应结合企业改革、改组,通过企业兼并、联合、转让等形式,盘活土地资产,充分发挥存量土地资产效益。 第三,关注民生问题,完善社会住房保障体系。注重住宅建设中的民生问题,让低收入群体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既是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遏制房价涨幅过快的有效措施,更是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当承担的重要职责。建议将社会保障性住房,即满足中低收入群众居住需要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一定程度地从市场中剥离出来,建立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价格控制、定向供给的新机制,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在具体操作上,政府应成立或指定一个专门机构负责此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政府直接组织自建;二是政府在开发项目招标时,明确房地产商必须建设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由政府回购。无论是自建还是回购,都要落实资金来源,应通过财政预算投入、土地出让金减免、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补充、银行政策性贷款支持、鼓励社会自愿捐赠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保障性住房建设,要严格控制套型面积,确保建设单价低、养房费用低的中小套型住宅。保障性住房实行政府指导定价,让中低收入群众承受得起,把优惠政策直接落实到中低收入购房者身上。在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上,要建立中低收入家庭档案,动态调整,以确保分层次定向供给,并研究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和转让机制,防止管理上出现漏洞。现阶段,对于那些确实无力购房的特困户,继续执行政府发放租金补贴的方式解决困难。对那些既非特困户又暂时买不起房的进城务工者、刚就业者、新婚夫妻等住房消费的“夹心层”,也要注意解决他们的临时住房问题。可以考虑授权一个机构,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展租赁住房的建设与经营业务。 第四,降低建筑能耗,提高住宅工业化水平。我国建筑能耗高,住宅总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例超过37%。降低住宅能耗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2010年全国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制定鼓励节能环保材料生产的优惠政策,对仍然继续生产非节能环保材料的企业进行限制;另一方面,制定住宅节能标准,强制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引导消费者选择节能环保型住宅。采用先进的住宅建造方式,大力推进工厂化生产各种建筑预制构件、房屋模块和施工现场组装装配。政府要根据新型住宅建筑体系的要求,建立住宅部品认证体系,淘汰耗能耗材的落后部品,推广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住宅部品,逐步建立开发、规模生产、配套供应的标准化住宅部品体系。房地产及相关建安企业,应在经营组织和技术装备手段上积极适应住宅工业化的要求,把“象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五,加快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房地产管理制度。要完善土地供给制度。强化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统一控制,努力提高土地收储覆盖率,最大限度地实施“生地”开发、“熟地”出让。在目前政府财力有限、收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通过土地收益权抵押贷款、证券化等支持土地滚动收储、整理开发和挂牌出让,或采取由企业垫资完成土地整理,成功出让后与政府分享收益的土地盈利模式。要积极推动资本市场的发育。加快出台产业基金管理办法,促使蓄势已久的房地产产业基金正式登台。要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制度、开发项目主体资信评价审查制度、商品房预售管理制度,以及房屋交付使用制度、物业管理制度等,规范行为,促进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关联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业迅猛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而一直以来,土地和房屋就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载体,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成为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房地产业以其高附加值的特点,为政府的财政税收起了巨大的作用,它的快速协调发展也直接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其与国民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关键词:房地产 国民经济 协调发展 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几年来,由于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GDP的增长速度也不断加快,一直位居世界前茅,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既能为企业提供相应的生产资料,也可以加大企业的生产需求,还可以从另一方面提升社会整体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需求,本文就对房地产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及相互协调发展做一下研究。 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概况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爆发后对全球经济产生了空前的巨大的危机,寻其根源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国的房地产破裂所导致的,经济链条的连锁反应就造成了这场世界震惊的经济危机,各个环节的共同反应最终导致了这场经济危机的发生但是如果没有房地产破裂的这个导火索这场经济危机应该是可以避免的,为了不让此种情况在我国发生,对于房地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影响的研究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房地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在当今社会成为人力资源的不断再生和人力资本得到不断提升的一个最基本的物质方面的保障。住房的发展也就是房地产业的发展所牵扯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其产业的跨度非常大,所参与的经济活动也涉及各个方面,以此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其他各个行业也都依靠着房地产业的发展而发展。首先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型产业,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房地产,房地产业的发展为其他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其次由于房地产业的发展周期比较长,其他行业对他的发展的依赖性也就比较强了。 二、房地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房地产业的发展促进GDP增长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对住房制度进行改革,退出了一系列的促进房地产发展的新措施,其中银行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推出就促使房地产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轨道,造成现在房价那么高而且一直处于只增不减的增长态势,是因为房价对于GDP的增长效益有明显的作用,尤其是就地方而言,房地产业的收入是GDP增长与否的关键因素,GDP高了,地方的财政税收也就随之而来的增长上去了。 (二)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以往福利分房制度的实行,居民在购房的消费所占的比重很低,房地产业的消费得不到刺激,房地产业发展缓慢,人们在住房的选择上也受到了限制,所以使得消费结构不合理;政策调整之后,问题得到了解决,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住房进行购买,促使消费的结构合理化,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促进社会稳定,推动就业需求 房地产业的开发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因此作为房地产业基础的建筑业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给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由于其具有带动性强,较长的产业链和较大的关联度等特点,房地产业的发展必定会带动许多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增长做出巨大的贡献。 (四)房地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为与之关联的行业很多,受房地产行业带动的各行业范围也很广,包括通讯、服务、金融、建筑等各个行业;而后还与木材、机电、水泥以及一些重金属工业相联系,特别是那些与房地产业有直接联系的原料供给行业,更是依赖于房地产业的发展而求得生存。 三、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也随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人们收入却没有与之相同幅度的进行增长,所以造成了大部分的居民对住房的购买力达不到,而房地产业的过度投资也引发了消费品的过剩而造成通货膨胀。国民经济与房地产的内部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房地产与国民经济的作用是相互的,或者是制约也有可能是推动,或者两种可能性同时存在。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的发展既要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也会受到它的推动,这些作用都是相互的,房地产的投资优化了经济结构,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出现投资过度的话同样也会引起经济泡沫化的不良现象的发生。 四、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的房价增长速度过快 任何企业都是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来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房地产业也不例外,房价的上涨就会刺激房地产行业加大投资,房价继续上涨,房地产行业又会加大投资力度,这样循环下去,房价还会一直不断的涨下去,但这必须都在老百姓的接受范围之内,这样的循环才会有正的结果,如果房价已经到了人们无法接受的最高值时,房地产商的投资力度也会减小,防止恶性循环的发生。 (二)房地产行业波动对银行信贷业存在的威胁 房地产业的发展刺激了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这就使银行信贷业投资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了,房地产业发展过快加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这就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稳定房价,减小银行的风险。 五、结束语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促进GDP增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稳定,扩大就业需求等许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对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的寻求办法解决,使其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中国房地产业论文:中国房地产业的泡沫分析 摘要:从1991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平稳增长的周期。同时房地产业的兴起也引起了房屋价格的持续上升,尽管国家有宏观调控政策,且效果显现,但房产价格仍然继续上涨,且各地差异较大,而且出现了经济泡沫现象。本文将从概念分析入手,结合中国房地产市场表现的一些指标进行对比,对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进行一些判断和分析。 关健词:房地产;价格;泡沫 一、房地产泡沫含义: 房地产泡沫是指由于房地产投机引起的房地产价格与使用价值严重背离,市场价格脱离了实际使用者支撑的情况。最早可考证的房地产泡沫是发生于1923~1926年的美国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这次房地产投机狂潮曾引发了华尔街股市大崩溃,导致了以美国为首的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危机。1989一1997年,泰国由于过量进行高档物业开发和金融的过渡参与,逐渐积累形成了房地产泡沫,结果在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促成了泰国泡沫经济的破灭。可以说正是由于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决定了房地产泡沫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危害也是毁灭性的。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分析 从经济发展全局状况来看不存在房地产泡沫 据联合国对多个国家的调查,各国住宅建设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NP)的比例在3%~8%。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住宅建设投资不断增长,50年代平均约为4%,60年代平均约为6%,70年代超过7%,1973年最高达8.7%,以后随着住房问题的缓和而逐渐有所下降。我国目前阶段所经历的房地产行业的兴起是许多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经历过的阶段,而且这种快速的增长也会在市场不断健全、需求减弱的过程中不断地恢复到正常的发展水平。 2、 从市场需求的预测来看不存在房地产泡沫 判断房地产是否出现泡沫,关键一点是看是否存在真实的需求。从潜在需求看,我国现有城镇居民41亿人,到实现“全面小康”的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5~60%,城镇居民将增长到8亿至8.5亿人,在此期间约有3~3.5亿左右的新增城镇人口需要解决住房问题,这是从新增城市人口的住房需求方面进行的分析。另一方面,原有城市人口同样存在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2003年末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3.8平方米,根据国外相应发展水平的经验,据我国目前的统计资料初步测算,我国202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可能要达到35平方米,即每个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要在目前基础上再增加10平方米以上。因此从需求的角度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真实的需求降低了出现泡沫的可能性。 从全国范围来看不存在房地产泡沫问题 从全国房地产价格的变化上来看,从1998年到2001年,我国商品房和商品住宅的价格上涨率在0.5%~4. 9%之间,远远低于同期8%左右的GDP增长率,这表明商品房价格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并没有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不存在房地产泡沫现象。 4、城市间的横向比较不能说明存在房地产泡沫现象 根据2001年北京、沈阳、贵阳、南京、广州、大连和西安的房价收入比率超过了10,全国平均的房价收入比为7.8,高于5~6的公认正常范围,有些人通过这些数字论断我国大部分大中城市已经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房地产泡沫。应该说,房价收入比和购房抵押贷款月还款额与月家庭收入的比值,确实是衡量住宅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方法。衡量是否存在泡沫,我们不应该对各个城市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也不能与某一个平均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就做出结论,而应该主要对各城市内部两个指标历史变化进行比较。近年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呈下降的趋势,而且不同城市横向比较的意义不大,因为不同城市的市场特性有很大差异,所以房价收入比也存在很大差异。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房地产整体保持比较健康的增长,总体不存在泡沫现象。 三、警惕部分城市存在房地产经济泡沫 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保持着快速健康的发展,但在有些地区中已经或者显露出了房地产泡沫经济现象的征兆,主要表现为房地产市场供给过热和资金大量涌入,部分城市还出现了很高的商品房空置率。现在空置率的含义是以销售或者租赁合同的成立作为标准的,但大量已经出售的商品房成为了投资的对象,得不到充分利用,而这部分数字往往是空置率统计中易被忽视或者很难得到精确统计的数字,造成空置率指标失去了可信性,不能反映市场真实现状。许多城市至今尚没有有效的土地供应规划,而是盲目供应土地,与开发商的圈地运动配合很默契;盲目追求豪华高档住宅,每套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别墅豪宅不断涌现;脱离实际使用市场和产业的支撑,盲目建设超豪华写字搂、酒店和零售商业设施;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概念炒作远远胜于追求实质等等。种种迹象表明,部分地区、部分房地产市场确实存在着盲目乐观的情绪,存在着经济泡沫现象。 四、针对部分地区的房地产泡沫经济以及价格过高现象的对策建议 房地产泡沫作为市场失灵现象的一种表现,是市场群体非理性的行为,也是单一市场手段不可避免的缺陷。针对市场泡沫,政府的宏观调控立足于整个市场,对整体的平衡、各方面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的分配进行宏观的控制。对于房地产泡沫的良药就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各种措施,针对我国房地产的特色有以下的一些措施。 1、 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土地市场。 国家要加强对房地产业的宏观管理,加强对上一级市场的控制,同时也要采取有利措施规范土地二、三级市场,坚决制止炒卖地皮牟取暴利的投机行为,使土地价格建立在一个合理水平上以降低商品房价格。国家出台的关于土地“招、拍、挂”的政策已经对市场进行了规范,但实施力度及监管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2、 适当降低开发商的回报率。 房地产开发商应适当调整思路。商品房积压不仅使缺房户改善无望,同时也使房地产开发商的大量资金被占用。为避免这种对双方都不利的僵持现象,房地产商应当树立薄利多销观念适当调低价格和利润。 3、 改变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很不均衡,主要表现在高利润的高档写字楼和商业设施项口开发量过大,有的城市非住宅供应量占据总量的三分之二;而从住宅供应结构来看,高档公寓、写字楼开发过量,而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少,百姓选择余地小。这种需求和供给上的不均衡,就造成了我国房地产价格上升与房空置率上升的矛盾加剧。要改变这种供应结构,要从两方面着手: 近几年来,房价的上升幅度大大超过了部分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速度,使得许多中低收入居民买不起房子。因此,要大力开发和建设让老自姓买得起或能够承租得起的普通商品房,使得住房价格与大多数居民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相适应,这是我国住房供应政策变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在这个方面很好的例子就是新加坡政府实行的“组屋政策”。 (2)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适用房在全部商品房供应中所占比重非常低,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由此也引发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情况。廉租房政策的成功得益于完备的社会福利制度和税收制度,法国有效地防止了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活动,其中廉租房制度是法国政府调制房价的最有效手段。
一、新课标对“在线学习”内容模块的要求 新课标中的“素养表现”是教学的起点,“学业质量”是教学的终点,教师研读“学业质量描述”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阶段性教学的最终要求。教师在设计新的学习案例时可以从“学业质量描述”开始分析,首先从整体上了解对应学段学生学习完成后需要达到的学业质量要求,然后根据学业质量要求及学校、学生实际确定教学内容,最后根据教学内容及学段目标要求进一步明确案例的活动目标。三年级的课程内容模块之一是“在线学习”,该部分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利用在线方式获取学习资源,使用数字化工具组织数据,合理选择可视化方式呈现数据之间的关系,清晰地表达观——以“绘制校园植物生态地图”教学为例信息科技新课标指引下的跨学科在线学习文|胡登涛赵振红点或者预测结果”(学业质量描述)[1]。笔者认为,学生“利用在线方式获取学习资源”最常用的工具是搜索引擎,“使用数字化工具组织数据”最简单的工具是电子表格,“用可视化方式呈现数据之间的关系”最熟悉的方式是画图。笔者基于此设计主题活动让学生使用搜索引擎、电子表格、画图三种数字化工具参与学习,将新课标要求落实到信息科技课程实施过程中。这三种工具简单实用,笔者以这些工具的应用作为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的起点,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了新课标“科技并重”的理念。新课标提倡以跨学科的方式整合内容模块,“在线学习”对应的跨学科主题为“在线学习小能手”。跨学科主题并不是独立于内容模块存在的,学生参与跨学科主题活动不仅可以完成内容模块的学习,而且可以在其他学科上获得收益,他们从其他学科获取知识和能力,也有助于主题活动的开展。 二、依据新课标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 笔者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校软硬件情况,设计了“绘制校园植物生态地图”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并按照新课标中“在线学习”内容模块对应的学业质量要求,选择了符合学生特点及生活实际的内容,方便其他教师根据学情替换。笔者设计的案例活动也是对2018泰山版《信息技术小学第1册》第三单元“描绘美丽家园”、第2册第一单元“获取网络信息”和第2册第二单元“管理存储文件”部分章节的整合应用,教材可为跨学科主题教学提供有力支撑。本案例中笔者所述地图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地图,更接近于分布图的概念,教师在教学中不必过多解释地图定义。笔者开展主题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解决科学课程中对植物的认知问题,让学生习得科学知识和方法以便顺利达成主题活动的最终目标。学生绘制校园植物生态地图大有裨益,不仅可以提升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而且可以通过地图传递植物信息,解答全校师生对植物认知的疑问,培养热爱校园、热爱生活的情感。 (一)育人价值 通过一、二年级科学学科的学习,学生在认识植物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进入三年级后应对植物的“身体”有更细致、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借助信息科技的力量,缩短学生学习周期,拓宽学生认知范围,有效解决科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对植物的认知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 (二)活动目标 1.能根据实际需求线下或线上获取信息,掌握图片搜索的基本技能(对应素养: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2.能从现实生活分类思维迁移到数字生活分类思维,认识到利用树形结构文件夹管理文件的便利性(对应素养: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3.能用表格组织数据并用图形展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启蒙从模型到视图的转换思维(对应素养: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4.体会人工智能给在线学习带来的便利性,增强创新意识(对应素养: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5.通过绘制校园植物生态地图,培养并传递热爱校园、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对应素养:信息社会责任)。 (三)实施过程 1.设置认知冲突,明确活动目标笔者引导学生发现暑假后校园的变化,按既定路线观赏并认识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因为植物上没有悬挂标志,大部分学生说不出这些植物的名称,此时笔者因势利导:“如何方便大家辨别植物?我们可以绘制一幅校园植物生态地图,将校园里的植物名称、位置等信息都标注清楚。这样也有利于人们认识这些植物。”【设计意图】为引导学生辨认身边的植物,教师将搜索引擎作为获取学习资源的首选工具用于教学,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科学性。新课标倡导真实性学习,在案例活动中笔者通过真实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亲历数字化工具应用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遵循认知规律,科学分步实施在明确活动目标的基础上,笔者出示绘制好的校园地图,并引导学生思考:要在电子版的校园地图基础上绘制校园植物生态地图,还需要做些什么呢?学生:要将植物的名称、形态特征、位置等信息记录下来,上机时将它们绘制到校园地图的相应位置上,标注名称。笔者适时引导学生明确任务:搜集植物信息。活动一:通过线下交流的方式搜集植物信息。笔者引导学生继续按既定路线认识校园中有代表性的花草树木,并分组观察、讨论,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在分组认识植物的过程中,对不认识的植物,学生不禁发问: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在问题驱动下,小组内自发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通过线下交流的方式认识原来不认识的植物。小组互换观察目标,还会增进组间信息交流与分享。笔者根据线下交流情况,引导学生对植物名称、生长位置、形态特征等信息进行记录,对于不知名的留空待查,用简笔画绘制其主要特征以便后期与真实图片比对替换。对学生记录的所有植物,笔者用手机拍照(手机禁止进校园,学生不能自己拍照)留存备查。【设计意图】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学生具备初步搜集记录数据的能力,这为该活动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为使记录更规范,笔者提前设计好记录单并下发给学生。通过线下交流与分享,学生可以体验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并认识到线下获取信息存在局限性,激发线上获取信息的动力。活动二:对搜集的植物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笔者将学生安全有序地引导至信息科技实验室(微机室),将所拍摄的植物图片通过共享文件夹或班级QQ群分享给学生,让他们学会在不同设备间复制文件。笔者引导学生对接收的图片以已知名称进行重命名,并按花、草、树木、蔬菜分类后放到相应文件夹内以便查找使用,最后将数据录入电子表格,对植物信息进行分类汇总(见表1)。文字搜索”功能,搜索植物形态特征、价值等信息,完善表格,对植物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笔者引导学生猜想“按图片搜索”功能的实现原理,引出“人工智能”概念,并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应用。学生:类似应用有人脸识别、车牌识别、指纹识别、手势识别、文字识别等。学生能说出语音识别、温度及亮度感知等其他非图像识别方式,表明学生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笔者适时进行信息安全教育,提醒学生注意人脸、指纹等信息与身份证号、手机号一样都属于个人隐私,不能随意分享。【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做中学”和“用中学”,掌握在线学习的基本技能,并进一步培养规范记录数据的科学态度,感受信息科技给在线学习带来的便利性,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学生通过拓展思考,意识到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增强了学习信息科技的兴趣,提高了信息安全意识。活动四:绘制校园植物生态地图。笔者引导学生利用搜集到的信息完成校园植物生态地图的绘制。学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电子校园地图基础上修改、添加,也可以选用自己擅用的工具重新绘制以便后期优化。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先手绘,后期再改成在电子地图上操作。笔者引导学生思考:电子地图有哪些优点?对于地图的绘制,学生可在课余时间或周末完成,在规定时间前完成作品并生成图片或其他格式提交给信息科技教师。【设计意图】将抽象的数据(模型)转换为直观生动的图形(视图)是信息科技展示数据的常见方式,也是计算思维的重要体现。学生通过绘制校园植物生态地图将原本抽象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形,是对前面活动的总结,也是对自身计算思维能力的提升。相较于纸质地图,电子地图更容易修改,可储存的信息量更大,交互性更强。学生通过绘制电子地图,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也会得以提高。表1植物信息分类类别图片名称生长位置形态特征(根、茎、叶、花、果)价值树石榴树教学楼西南小路边干:粗壮直立茎:树干灰褐色叶:长圆形绿色花:红色钟状果:外皮红色观赏食用药用花【设计意图】在获取零散无序的数据后,学生使用电子表格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体验用数字化工具处理信息的便利性,通过表格清晰呈现数据关系,使探究方向更明确。笔者通过上述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能力。在创建多级文件夹时,笔者对树形目录结构进行拓展讲解,让学生认识到树形结构的目录有利于查找和管理数据,激发学生的计算思维。活动三:通过线上搜索的方式搜集植物信息。学生对植物信息分类整理,梳理出哪些植物还不知道名称,哪些植物虽然已经知道名称但其形态特征、有哪些价值等信息还不清楚。基于前面的活动认知,学生自然而然进行线上搜索。笔者适时介绍百度“按图片搜索”功能,引导学生对未知名植物进行识别;让学生使用“按3.迭代优化设计,实现信息传递信息科技教师搜集学生作品,从科学性、实用性、交互性、信息容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及时发现作品闪光点。教师给制作严谨、精美、交互性强的作品作者充分的展示机会,让他们谈制作过程及心得以启发他人,给所有学生再次修改的机会,以实现作品的迭代优化。信息科技教师将学生作品推送给科学教师(可作为科学实践作业),从科学的角度对学生作品进行把关并给出合理建议,让学生继续完善。笔者选取优秀的作品鼓励学生继续优化,通过校内触摸屏等设备进行展示,吸引其他年级师生观摩学习,了解校园内的植物名称、形态特征、地理位置,建立电子地图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设计意图】作品的迭代优化需要学生不断思考与探索,仅靠课上时间是不够的。学生能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去优化自己的作品是教师希望看到的。在离开课堂自主优化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东西甚至比课堂上还要多,而他们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自己的作品得到认可。 (四)主题设计思路说明 新课标倡导从真实情境出发,遵循认知规律,以小学生的视角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教师在新课标指引下,设计模块3在线学习与生活中的“在线学习”内容,尝试以跨学科的方式组织教学。教师设计活动过程,注重学生体验性,将知识与素养渗透在主题活动中,达到跨学科协同育人的目的。同时,这也是使用现有教材按新课标要求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由于笔者所在学校三年级学生缺少一、二年级有意识的融合学习过程,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兼顾了“信息交流与分享”模块。笔者设计四个活动时考虑了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兼顾四个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既体现了信息科技学科的科学性,又体现了信息科技学科的技术性。此外,笔者结合“植物的身体”课程设计主题活动。学生观察、交流、搜索的信息均明确指向科学课中的实际需求,获取的数据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体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需求来源于实际,结果应用于实际”的理念。该主题活动需要6~8节课完成,宜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键盘、鼠标操作技能后开始,时间大约在10月中旬。为了取得更好的科学课教学收益,科学课相关内容的教学宜与该主题活动同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尝试、体验,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点拨,将信息科技新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总结 教师采用新课标附录部分给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在线数字气象站”教学,需要用到传感器、无线发射模块等元器件。不同版本的信息科技教材中也有不少开源硬件、3D打印机、机器人等类似的教学内容。这些对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有益的,但对很多农村中小学而言仍可望而不可即。笔者设计的主题活动实施起来并不需要学校额外购置软硬件设备,具有普适性。笔者认为,在农村中小学已基本实现“电脑+互联网”标准配置而更高标准配置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如何深入挖掘现有条件下的信息科技育人价值,探索出一条科学的信息科技育人路线,实现面向全体的能体现教育公平的信息科技育人环境是信息科技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这也正是新课改所追求和期望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作者:胡登涛 赵振红 单位:山东省宁阳县东疏镇第一小学
探析建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建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摘 要】目前建立完善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体系是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在着重强调并努力达到的一项重要的目标,根据建筑公司管理层的经营管理不善、违法作业、经常做假账这些不良事件所反映出来的在财务上会计内部控制的缺陷不足,所以需要加大对建筑企业会计内部系统控制的标准。本文先描写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通过特点描述四方面对于建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点。 【关键词】内部控制;经营管理;监督制约;评价指标 目前建立完善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体系是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在着重强调并努力达到的一项重要的目标,根据建筑公司管理层的经营管理不善、违法作业、经常做假账这些不良事件所反映出来的在财务上会计内部控制的缺陷不足,所以需要加大对建筑企业会计内部系统控制的标准。所以要树立明确有效的经营目标、策略,强化内部部分之间的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体系构建进行完善,这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按照建筑企业管理的特点,改变建筑施工企业所实行的会计控制体系。构建有效的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制度体系,使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经营达到标准,实现目前建筑企业最大化的经营利润效益。 1 描述有关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劣势 1.1 建筑施工项目的投资金额数目较大,工程作业时间较长,承担的风险较大 通常建筑施工项目规格模式较为巨大,施工的步骤关键点比较多、工程作业时间长,需要利用大量的人力、财力,通常一个建筑施工项目的合同都是几千万甚至几亿的,并且预算得资金跟实际工程实施的资金结果差异也是较大的,资金的流动在结算与支付这些方面是没有相一致的模板模式。由此得知,建筑企业目前正面临着与质量、安全和经营管理相关的风险。 1.2 建筑产品的独断性 建筑产品由于本身的固定独特,导致生产环节需要围绕产品的特性来进行,每个施工项目都是根据用户自身对建筑的需求,单独去设计并进行施工建设,即使采用最标准的设计,通常也会因为当时地理位置的地质以及不相同的气候环境,需要特别的对多选的地基点和使用材料以及设计的施工方法进行相对应的修改微调。由此可见每个建筑产品都将是唯一的,不会发生批量生产的可能性。 1.3 施工人员层次比较复杂,专业机械化的经验水平一致偏低,相对的劳动率较低 我国建筑企业目前为了节约施工成本,最常使用的做法就是在建筑地附近招用大量的廉价施工作业者,在里面存在大面积的农民工,导致施工作业人员的文化层次复杂,在合理管善上面难度就会变大。建筑施工人员的机械文化水平低俗,劳动效率也升不上来。 2 按照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原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内部控制的体系,完善企业的会计核算相关程序 目前,所有建筑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金融考验,需要加大建设制度的强度,按照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分工原则,充分考虑到所建制度的有效性以及严密性、可操作性和先进性,并且充分地发挥能动性能。结合自己所经营的企业规模模式和本身的业务特性,制定出合理的会计制度,使之更加科学有效,使整个会计制度形成一个主要体系。 会计核算的体系以及会计核算程序就是目前企业会计系统的最关键性的环节。最主要的就是在建筑企业的核算结算业务上面。结算业务必须要建一套严密性强的、约束性强的操作程序和会计账务处理的结算系统,强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性能。 3 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内部监督机制,合理地进行岗位上的分工,协调每个岗位的职责,明确岗位之间的监督范围 按照职位不相容原则建设良好的会计岗位责任制,现金管理、有价证券跟账务处理记录之间分离,会计的审批业务与核算工作分离;账务的处理跟稽核工作分离,遵循建筑企业的会计制度按照不同业务的不同性质以及相对合理的要求来设置记账员工、复核人员、事后善后监督等的岗位责任,明确每一个岗位所承担的职责、限制,相互进行约束影响。这就对会计得内部控制设防了两道保护线,第一道保护线就是有关重要业务的岗位可实行双人员双职责的监督操作,对于那些业务需要可以单人单岗位处理业务核算工作的,必须要有后续的监督复核机制。第二道保护线就是各个岗位之间的互相监督、互相影响束缚。禁止同一个会计人员从事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重要工作,一切都得按照会计制度来办理。 4 落实每个岗位所担任的任务,强化内部稽核监督体制,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 建立有关会计制度的责任制度,落实每个岗位所承担的责任。同时内部重要部门得定期的进行稽核复查。企业稽核部门对每个部门岗位以及各个业务施工项目全面的实施掌控监督,使风险可以降到最低。同时随着电子以及会计信息性网络发展的突飞猛进,以前的一些监督策略与手段已经不足以有效发挥。今后的监督工作主要是要适应项目前期和施工过程的风险意识防护。监督的侧重点也更偏向于内控运行的深入探索、考核,作出相应的评价考核的标准。提高内部机构的监督控制手法,尤其是在计算机网络的操作系统下的风险意识防卫防范的执行状态如何。必须要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充分发挥出各监督部门人员的作用,提高监督者的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准。 就现在的情况看来,金融危机出现的关键问题所在就是不是没有监督制度而是不按照所设制度来做。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地去提高会计从事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强化会计人员的行为做法责任感,形成一种会计自律的职业道德机制,通过素质培训以及定期学习这些手段,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操作会计业务能力,运用激励策略,调动会计员工的积极性。把工作者的潜力极限开发并调动,这才能使公司企业更好地发展,不断地创新、进步。 5 重视会计预算分析,建立一个提前遇险的警报机制,健全制度的评价指数与标准 金融危机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没有一丝丝的风险这是不可能的社会环境,现在的关键就是要如何更有效地去控制和防范并最大限度地化解这一风险,将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这就需要加强会计的遇险分析,建立风险预先报警机制。会计的分析一般包括了报表分析跟财务分析。报表是反映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态势,但仅仅了解过去却不是使用报表人的目的,真正的目的价值就是要通过专业人员对报表的分析与掌控来发现问题、想出方案并预测出未来企业在财务方面的发展前景。只有强化对会计两报表的分析,才能更加充分地了解到企业所存在得问题,并对未来会计方面的政策变化做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有效反抗与成果。这样做才能更好帮助建筑企业去建立会计遇险报警的机制:在业务项目实施之前,应先提前预测一下风险指标,优化控制、提高规划决策能力,发挥好会计职能的作用。 在项目施工完成之后,也要不离不弃的对它的风险状况进行监测、跟踪、修复,并在分析风险的基础上来制订出应对正确的措施,防止或有效控制可能遇到的风险所引起的损失。内部控制的评价就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效率的有效检测。对建筑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评价,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很多。所以,只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与实际相结合的、可操作性超强的评价体系,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在实践过程中才能更具有可行性,才更有实施的价值,更加有效。 6 结语 上文先描写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通过特点描述四方面对于建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点。按照目前建筑企业对财务内部管理的一些特点,改变现在建筑企业所实行并试图完善的有关会计内部控制体系。 探析建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建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摘 要 对于当前建筑行业来说,建立完善、健全的科学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机制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准,实现可持续发展经营战略,保障企业高速、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建筑行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健全举措,从而有效提升会计业务流程工作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升企业社会经营效益。 关键词 建筑企业 会计内部控制 体系构建 内部会计控制与建筑企业内控环境有直接关系,它们作为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实施基础,一个健康、良好的会计内控实施环境,确实有着健全、完善的内控制度做以支撑,从而建筑企业才能合理、科学评价经营活动中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规避,预防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违规、犯罪等,保障企业实现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具备重要意义与现实价值。 一、建筑行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构建目标及其作用 首先,建筑行业本身要遵循国家现有法规条例、相应规章制度,并加以落实。其次,结合企业经营管理需求及经营特点,构建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执行效率与质量,规范内部从业管理行为,在工作流程执行行为上规避风险。再次,建筑行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建立,其中最为关键的重要因素,是确保企业固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能够堵塞管理、经营漏洞,消除不安分因素,防患于未然。 二、当前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几点主要问题 (一)有章不循与无章可依的现象尤为普遍 在建筑企业中,这种现象的发生,有以下几种主要原因:其一是,由于企业自打建立会计内控体系制度以来,由于本身在制定初期就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外加企业中层管理组的法制观念相对淡薄,执行力度又不够,同时相应奖惩机制又不科学,这些内在因素存在,都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岗位职责严重重叠,进而导致建筑企业在未建立科学、完善的会计内控机制环境下,其所发挥的职能大大折扣,多数职能发挥仅流于形式,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舞弊行为普遍存在,进而导致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有章不循、无章可依的现象发生。 (二)建筑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足 当前,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的高速发展,其生产规模不断加大,生产产品种类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发展,各种所投项目的投资产品层出不穷。而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势必要按照不同成产项目去划分、部署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也正由于此,财务工作人员在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又相对匮乏,尤其是对施工现场诸多施工工序、工艺等都不够熟知,加上施工场地环境、条件的结构等的变化,都会使会计阶段性的定期盘算工作流于表面形式,难以结合施工实际情况、特点进行科学配比,只能有建筑企业工程部、技术部提供的资料去进行核算,从而造成建筑企业的产品成本很难确定。 (三)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决定了内部会计工作的实施难度 一般而言,建筑行业本身都有着许多下属公司以及诸多项目部门,由总公司负责具体的生产、经营环节上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等。总公司是建筑企业的第一法人,是所有法律经营活动的责任的最终落实人与承担者,其分公司并不具有法人资格,以及与之对应的民事权利,所以总公司对下属公司进行项目管理时,通常以取费机制来实行。而也正由于此,提升建筑行业的内部控制,必须要从本质、根本抓起,把每个工程项要进行全面控制;另外,对于公司运营的资本资金,应当由总公司进行科学管理,严谨下属公司参与进来,挪用工程款,这样,才能减低建筑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 二、完善当前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施行举措 (一)建立主要领导负责机制 对建筑企业而言,其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要充分发挥出应有成效,必然会与企业管理流程打交道,这就会在现实管理中不经意间触犯到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因此,坚定企业领导人执行内部控制的实施战略高度与提升企业领导人自觉执行内部控制的法治观念,就显得至关重要。为了有效避免内控机制形同虚设或只对上层领导重视,忽视其他,必须要全面执行企业主要领导负责机制。也就是说要由企业经营人来最为企业的内控机制的执行负责人,要对舞弊行为以及由于内控实效引起的法律责任为承担责任,这样既能提高领导的工作责任心,又能从其思想意识上建立忧患意识。 (二)健全会计工作人员的测评机制,并配套相应奖惩机制 要强化建筑行业的工作地位,保障会计职工在工作进行中,能够具备独立性与权威性。因此,对于建筑行业的会计人员工作测评机制的建立,务必要考虑其工作质量评价、业绩评价,相应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行政部门、会计主管人员、项目经理层要派出三个测评工作执行代表,来督办此事的开展。另外,要结合会计工作人员的业绩测评成效,与其工资薪酬挂钩,以此来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一方面,这样既规范会计工作行为,使其职能能够全面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还创建了企业健康的内部控制实施环境,强化了内部控制监督职能控制力度。 (三)强化总公司对项目的监督管理与资金控制 建筑行业项目部门是施工企业的前沿与先锋,代表施工企业来履行合同,为企业创收经济效益。因此,建筑行业要加强总公司的监督管理,细化公司和项目的利益分配关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收益为重心,项目成本为控制核心”的执行原则,将项目所承担的责任与给予的权利对等,劳动成果分配与责任、奉献挂钩;同时,要加强企业对经济活动资金收支业务烈性的分析力度,具体设立每项业务的授权审批、复核检查程序等,从而结合这些因素构建内部资金管理机制。 三、结语 总之,对于建筑行业来说,为了实现长远、持续化的高速发展,必须要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行业本身在复杂多变、日新月异的经营市场中,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内向预防内部管理风险,外向多元化纵向发展,提高经营效益。 探析建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建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分析 摘要: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对建筑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控制活动、信息系统与沟通和监督等要素。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存在如下问题:建筑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缺乏可操作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内部控制的设计不合理,建筑企业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为此,建筑企业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同时,要提高建筑企业财会人员的素质。 关键词:建筑企业;内部控制 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大规模推进,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建筑业借着这些东风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大大小小的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在神州大地上不断涌现。随着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构建与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计内部控制概述 最早提出企业内部控制概念的是1934年美国证券法,但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做出权威性概述的是1992年COSO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1] 1.内部控制的目标 根据COSO的定义,企业内部控制有三个目标:(1)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即经济有效地使用企业资源,以最优方式实现企业的目标;(2)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这一目标与管理层履行财务报告编制的责任密切相关;(3)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即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从事经济活动。 2.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控制环境设定了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基调,影响员工对内部控制的意识。良好的控制环境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控制环境包括: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对胜任能力的重视;治理层的参与程度;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及职权与责任的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 (2)风险评估过程:任何经济组织在经营活动中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风险对其生存和竞争能力产生影响。很多风险并不为经济组织所控制,但管理层应当确定可以承受的风险水平,识别这些风险并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风险评估过程的作用是识别、评估和管理影响被审计单位实现经营目标能力的各种风险。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与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等相关的活动。 (4)信息系统与沟通: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包括用以生成、记录、处理和报告交易、事项和情况,对相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履行经营管理责任的程序和记录。 (5)监督:监督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及时的基础上,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的过程。对控制的监督是指被审计单位评价内部控制在一段时间内运行有效性的过程。对控制的监督涉及及时评估控制的有效性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二、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如建设方招标过程不规范,施工方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偷工减料,监理方不独立,未按相关要求进行监理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国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 1.建筑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机制的一部分,因此,内部控制的很多问题皆来源于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完善。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是企业有效运作的核心,健全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三会四权,即“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四权”: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包括所有者、董事会和经理,在这一机制下三者相互合作、相互制约。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董事会进行托管,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董事会聘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董事会下辖专门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经理在董事会的授权下经营企业,维持企业的日常运作。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特别是中小建筑企业,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经常出现负责人一个人说了算的情况,负责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出现资金被挪用、贪污的情况。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建筑企业根本就不能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2.缺乏可操作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我国内部控制的引进和研究较晚,内部控制的评价和审计体系正在形成中。1986年财政部颁发《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其中对内部控制制度作了明确规定;1997年1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实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以便于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保证执业质量:1997年1月国家审计署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其中将对内控制度的测试当作“作业准则”予以规定;199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新《会计法》,将内控制度当作保障会计消息“真实和完整”的基本手段之一:2000年11月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消息披露编报规则》,要求公开发行证券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招股说明书中专设一部分,用来说明其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2001年以来,财政部先后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2001),以及货币资金(2001)、采购与付款(2002)、销售与收款(2002)、工程项目(2003)、对外投资(2004)、担保(2004)等六项具体控制规范,印发了固定资产、存货、筹资、成本费用、预算等控制规范的征求意见稿[2]。这些关于内部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都是针对一般企业做出的基本规定,目前相关部门并没有出台关于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规定,这就导致了目前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缺乏可操作性,缺乏相应的控制评价体系。因此,有些企业就疏于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有些较为规范的建筑企业想建立内部控制却不知如何建立。 探析建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提高建筑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之对策 建筑行业是国民生产的重要行业,相对于其他生产性行业而言,建筑行业工程项目涉及的工作量大,工程施工的周期比较长,一个建筑项目很多时候需要多种类型的工种同时进行操作,需要数量较多的人员来共同完成。与浩大的工程量共存的是几千万甚至是几亿资金的周转问题,建筑施工项目往往会由若干单项工程组合而成,合理分配各个单项工程中的资金是建筑工程顺利推进的首要保证。另外,就国家的总体形势而言,财政投资的总额正逐步减少,建筑市场面临着严重的供求不平衡现象,导致建筑企业必须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压力,生存难度加大。 另一方面,建筑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行业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从业群体庞大,各建筑企业的人员素质表现也是参差不齐。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对适合本行业的财会人员的需求量呈不断增大的态势,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氛围,也使建筑行业不得不要求财会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然而从目前建筑行业会计人员的情况来看,施工企业财会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对于一个建筑企业来说,确定科学的经营方针和管理策略,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强化自身内部的各项体系的科学管理,特别是完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是必须重视的议题。建筑企业良性的会计内部控制有助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健康发展,调配好各分项目的经济利益,从而保证企业盈利模式的有效运转,对于意图在在日益激烈的市场氛围的谋取不败之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会计内控作为企业重要的工作,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和提高。但是就目前来讲,建筑企业的会计内控工作在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建筑企业会计内控机制设置不健全 为适应现代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趋势,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公司制度初步建立。不少建筑公司也顺应趋势,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例如:许多建筑企业的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经理层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然而就公司实际管理状况而言,与推行的的会计内控规范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像薪酬委员会、内控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一些企业会计内部管理机构在整个建筑公司组织架构中并不多见。另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会计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必须建立在公司合理有效治理机构的基础之上,与其相辅相成,才能发挥出相应的作用来。就目前的形势看,我国在建筑企业会计内控机制的设置上,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 2、建筑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就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高水平的财务会计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缺口很大。不少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只能单纯地完成账目的简单核实工作,并不能够胜任会计的监督和调控工作,最终无法使财会内控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一直以来,受到旧有思想的影响,建筑企业自身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企业组织自身的不重视,选择从业人员时不能进行有效的把关,致使建筑企业存在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现象,不少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很弱,职业素养较低,法律观念意识淡薄,即使再完善的企业的会计机构也会受到冲击,会计监督职能不能相应的发挥作用,这样的业务缺陷明显的从业人员和会计机构,最终造成内部会计控制的失控局面。 二、提高建筑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的对策 针对建筑行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出比较有效的应对策略,不断完善建筑行业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从而更好推动会计监督职能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合理、规范、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度,对建筑企业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局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建筑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和公司的特点,制定出可操控性强、行之有效的会计内控制度,使其和其他部门的协作相得益彰,提高效率水平。另外,在合理的会计内控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吃完善的、便于实施的制度细则。对建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系统而言,核算程序无疑是中心环节,其中的结算业务,更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必须要有一个严密的、会计操作程序和账务处理系统用来强化会计内控的约束力。在建筑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上,不能够置制度于外,必须按照制度化的会计操作程序办事,才能避免会计工作出现偏差。 从根本上来说,建筑企业的整体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才是保证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顺利执行的最重要因素。不能简单地把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当做公司的“花瓶”存在。科学、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的首要一点,就是调节好企业董事会、监理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关系,使三者互相监督、彼此相互制衡,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协作模式。建筑行业应该依照有关章程,平衡好监理会和管理层之间的关系,设置并不断促进监理会的完善,使其监督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理顺了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对形成科学、规范成熟的公司治理体系有巨大的帮助,也为建筑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建立健全的内部信息系统 提高建筑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建立集约化管理模式,对促进机构的整合力度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良好的会计内部信息系统的建立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全面的预算体系则是提高建筑企业信息化水平的第一步。 全面的预算体系首先要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同时,在监控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应的反馈机制,控制好建筑企业的投入和产出资金,控制各个项目施工的成本,从而整体提高对企业财务资金的科学管理水平。 另外,在工程建设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涉及会计、财务的方面,尽量做到减少人的因素影响。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加大引进最新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频率,使最有效的会计办公工具尽快投入使用。对企业各部门的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建立项目管理的集成应用平台,减少关键信息的传递时间、流通程序,对工程建设项目进度进行实时跟踪,掌握项目进展动态,提高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 3、完善岗位内部控制机制 建筑企业要合理安排岗位的分工,使员工明确各自的职责,遵从责任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建立有效的会计岗位责任制。例如:使现金、有价证券和财务进出记录分离开来,会计审批和和核算业务剥离等,明确各个岗位自身的职责和权利范围,实现各个会计工作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目的。 另外还要把握好两点。对于相对重要的业务岗位,可以实行双人双职双责进行操作,而必须是单人单岗操作的相关业务,就要设立监督机制,对单人的工作进行实时监督。另外,要严格按照企业规章制度执行业务,确保各个岗位之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机制的良性运转,对于会计人员一个人从事两个或两个以上重要财务岗位的或者越权处理一些工作的情况,应该做到绝对避免。 4、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建筑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关注员工个人的思想和业务状态,重视会计人员的整体素养培养。就目前的情况来言,一些建筑行业出现金融方面的问题,不是因为不存在完善的制度,而是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因素作怪,建筑企业要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层次。 建筑企业要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与工作相关的会计业务水平,激励会计人员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培养其使用先进的计算设备和财务软件的能力,在熟悉行业知识和操作规则的同时,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相结合,组织会计人员到施工现场参观考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使其掌握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于解决建筑施工中的实际问题,最终锻造一支足够的能力保证会计核算规范、正确的会计人员队伍。 在重视会计人员专业素养提高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其职业道德的培养。组织学习会计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自觉避免不法行为,将会计人员的道德原则作为工作的信念,形成成熟的自律机制,用更纯洁、积极的心态做好企业的会计工作。
教师师德师风篇1 青年教师群体为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育者和榜样,其思想道德品质即师德水平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思想行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国家高度重视对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提出持之以恒坚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明确师德建设标准和要求,并为教师指明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关于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研究不断丰富完善,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随着师德建设新问题、新困难的出现,将师德建设与新时代要求紧密结合,不断提出新要求、新标准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新时代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新时代赋予国家教育大业新的使命,也赋予教师新的使命。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从立师德、塑师魂出发,进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育工作者最基础、根本的道德修养。师德作为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促进和规范着教师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加强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师德建设的根基是教师,青年教师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教书与育人的责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品德直接影响着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落实,影响着无数青少年人格品质的形成及身心的健康成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师德高尚的教师,因此师德建设是推动师生德育的核心,其关系着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落实,关系着教育强国的实现。我国青年教师群体不仅在数量上占优势,在质量上总体学历水平较高,综合素养较强,敬业爱岗,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但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师德建设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少数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待提高和改善。新时代,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新时代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困境及原因 受经济、文化等多元因素的影响,师德建设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抓住机遇、放大优点的同时所遇到的困境是不可忽视的,其反映着教师师德建设工作中的不足,这促使高校不断完善师德建设工作。教师师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要素构成,影响教师职业道德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会从各个方面对教师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产生影响,主要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2.1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困境的内部原因 青年教师作为我国广大教师队伍中年轻新鲜的血液,有着更为鲜明的特点。新时代人才济济,教育领域人才辈出,青年教师经过专业训练、考核与选拔,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部分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将教书放在工作首位,造成“教而不育”现象。部分教师为了晋升职位,更注重科研成果和评价考核,忽视了师德建设,进而导致德育缺失。在教师职业道德理论学习中,部分青年教师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岗前培训也不足以系统地学习师德知识,对于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教书只是为了培养人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在师德上的表现应该成为学生的典范,应正面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2.2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困境的外部原因 教师的师德建设不能仅依靠个人实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对师德的建设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个多元化的信息时代,百家争鸣,各路思想的碰撞,多元文化的交流,使得道德失范、享乐主义在社会中悄然滋生。受这一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更注重职称晋升,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工作。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教育资源变得触手可及,但同时教师的知识权威也受到了挑战,对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道德观念、价值理念的培养。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离不开高校的管理和支持,应杜绝重业务、轻师德的风气,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建立和完善师德考核制度,不以工作量、研究成果等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增加教师在教育作风、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等方面的评价,有效落实师德考核制度,不流于表面和形式。国家政策及相关教育文件对于师德的建设具有先导性,引领着教师师德的建设方向,但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各地区的教育理念和水平不同,进而对师德的建设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乡村教育虽然是我国教育事业建设的重要对象和重要内容,但一直以来乡村教育建设的很多方面都存在难点和短板,乡村教师队伍师德建设面临巨大困难和挑战。 3新时代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策略 新时代,社会环境的变革导致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青年教师应与时俱进加强师德建设。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要求是针对当前青年教师在师德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境进一步分析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的路径与策略,不仅要从青年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出发,更要着眼于师德建设中的问题,不断发现新问题并在师德建设工作的观念和制度上进行调整,从而适应新局势。 3.1教书育人相统一,师德学习需加强 师德的建设首先离不开青年教师,教书而不育人的观念源于自身的德育意识与理论知识的淡薄。自古以来都强调教书与育人是统一并举的,青年教师更要传承这一思想。教书是传递知识,育人是促人向上,而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育人,当教书失去育人的功能,就不可称之为教育。教师教书更不能仅仅是为了一己私欲,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绝不能忘记育人的初心,不仅要肩负起传道受业解惑的责任,更要以育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重任,成为真正的教育者。强化师德的理论学习是必然的,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不仅要增长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也要在师德建设的学习上保有与时俱进的劲头。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岗前培训,使得师德建设常态化、日常化。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青年教师线上线下师德师风教育平台,引导广大青年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识,提高自身师德建设水平。 3.2理想信念要坚定,课程德育应重视 理想信念作为思想的根基,是师德师风的根本。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应该是好老师的理想信念基准。在这个信息多元的时代下,青年教师首先要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自觉学习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面对时代的复杂性,更要坚定自我,自觉抵制和反对社会不良思想或风气。每个学校和教师都应承担起德育教育的重大使命。课程德育是将智育与德育相融合的课程,课程德育要求教师以心育心,以言行时刻影响学生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但课程德育是有别于线上课程而高于线上课程的,线上课程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为了促进教育资源的分配并不是以取代真实课堂为目的的,因此作为青年教师更需要对真实课堂进行创新,提高真实课堂的吸引力,在课程中融入德育建设非常必要,在教学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是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3.3师德管理要强化,考核制度必严格 师德管理的第一步就在于严格把控教师职业的入门要求和标准。对于教师资格的认定以及招聘制度,把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作为新教师入职的进门坎是德育建设的开始。以师德建设为重要标准对学校及教师进行评估,抵制形式主义、只看表面的成绩。各学校各部门要落实有关师德师风建设的文件,结合各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实际,强化师德管理。要重视师德管理就要从青年教师考核制度出发,将师德考核作为考核的首要指标,坚持多元主体以及多元评价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从多维度出发,不仅要注重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更要将重心放在对其思想品质、教学作风、职业道德的评价上。将考核与青年教师的薪酬待遇、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使评价具有公平性,应建设并完善评价监督机制。成立学校督查小组,专门针对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做出防范措施。监督主体也应多元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形成横向与纵向的有机结合。拓展监督渠道,线上与线下监督相结合,保证监督的全面性。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师德高尚的青年教师给予奖励,为师德建设树立榜样。对于师德不正的教师也要给予其严厉的惩罚措施,以示警戒。有效的师德建设离不开高效有力的管理、监督、奖惩机制。 3.4乡村教育要振兴,国家政策需扶持 乡村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体现,更是推动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高质量的乡村师资队伍力量不足,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新鲜血液,乡村教育更需要他们的加入。国家对于乡村教师的“留住和引入”需要加大政策上的支持,并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特殊帮助,提升乡村教师职业的魅力和影响力。青年教师要给予乡村教育更多信心,高校应将师德建设纳入到乡村教育中,为国家培养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才,进而使我国教师师德建设体系更加完善,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4结语 促进我国教育大业的发展要以落实师德建设为首要任务。新时代赋予青年教师新的使命和要求。立师德、固师魂,从培养教师思想道德意识、提高教师道德素养、关注教师行为道德表现出发,把好教师入门的师德之风,做到严格管理,重视乡村教师师德建设,促进整体师德素质的提升。要建设教育强国,师德师风建设是评判新时代青年教师素质的首要标准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证。教育为立国之本,教师为教育之根,师德为教师之魂。青年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战力量,更应从思想政治、作风纪律、道德品质上对其提出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要求。为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抓好师德建设,为新时代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金思妤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教师师德师风篇2 一、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新要求 鉴于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新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如何跟紧新时代的人才需求,变成了职业院校的重要目标。作为人才培养中的关键因素,教师队伍的好坏对于培养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加强职业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的内涵 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的社会发展迎来了新的转折点,新时代即是这个关键转折点,其主要特征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而新时代的内涵是我国站在新的历史条件和起点下,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带领下,继续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不懈努力的时代。新时代不仅仅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更是我国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二)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内涵 随着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职业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有效加强职业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关键在于把握好新时代的总体要求,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要求进行重点学习,从而针对每个方向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相应建设。 1.新时代师德师风的内涵。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主要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进一步的深入贯彻学习对于新时代教育的重要论述,把立德树人的思想和相关成效作为检验教育院校的工作的根本标准;同时将师风师德的践行作为评价教师队伍自身素质素养好坏的第一标准,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始终贯穿于我国师德师风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对规章制度进行严格制定,对日常教育活动进行持续监督,通过加大教师队伍权益的保障、在社会中兴起尊师重教之风的同时,进一步为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进而为我国新时代的社会建设提供充足且高质量的人才保障。 2.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特征 (1)以德立身。自古以来,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首要特征就是要以德立身,在进行师德师风建设进程中,要把握正确方向,始终坚持基本原则,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同时,注重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保障师德师风建设中主体部分,即教师工作者的思想道德始终处于规范的范围中,保障师生的内生动力。 (2)以德立学。因此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二个特征便是以德立学,只有教师本身的人品端正才能够做到在进行教育工作时表里如一,在为人师表的过程中坚守正道,严格遵守新时代对于师德师风的新要求,爱岗敬业、严谨教学。 (3)以德施教。作为教师职业任务中的核心部分,职业道德在其中的作用极为关键,因此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三个特征便是以德施教。现代化的职业院校教育要求教师做到思想进步、政治立场坚定的同时,热爱国家热爱党,从而在教育工作中正确引导学生在树立正确政治目标的同时勤奋学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当代新型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对于教师的要求不再仅仅停留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层面上,更多的是要求教师工作者在这个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培养具有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强烈的社会国家责任感的新青年,从而使得学生在掌握自己专业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具备创新的探索精神和服务社会的民族责任感。 (4)以德育德。与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培养课程接触最多的教师队伍,对于思想道德理论课程的相关理解也最为深刻。因此当教师工作者进行自身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时也就代表了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第四个特征,以德育德。在进行教育工作时,其对于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只有教师本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良好的情况下,才可以更好地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为我国培养更多具备专业技能同时兼具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品质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为学生的道德修养提供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榜样。二、新时代下职业院校师风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一)新时代下师风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通常处于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其他事务的多重压力下,部分教师对于教学岗位缺乏一定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从而使得我国职业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1.思想上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部分的教师队伍都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年教师始终坚守在一线的教职岗位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于自己的教育工作充满热情,同时具备相当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修养。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元化,社会迎来了新的转型,各种不同类型的思想潮流也随之出现,因此西方国家盛行的各种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观开始在我国社会中广泛传播。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刚进入教育行业时,很有可能在相关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匮乏,教师自身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还处于较为稚嫩的程度,会很容易被这些西方主义的价值观所影响,使得原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移方向。同时,由于目前职业院校对于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不够全面,使得一部分教师对于我国坚持的共产主义信仰的认知产生了一定的偏差,认为新时代的政治思想建设和理论学习并没有实际意义,从而使得其正确的政治意识开始逐渐淡薄,反而对西方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程度的信奉,个别教师还有可能在课堂上对于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和思想进行一定程度的美化,从而对学生教育产生了错误引导和示范,不利于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2.科研中缺乏创新精神。职业院校作为专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本身具备教学和科研的双重身份,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在进行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科研创新工作。但由于职业院校本身的基础和资金存在一定不足,导致职业院校的科研工作普遍起点比较低且学术创新的风气也不够浓厚。因此一些教师工作者对于科研的创新精神存在一定的匮乏,没有积极地进行相应的科研学术研究,学术建设也不够严谨,存在一定的学术不端现象。例如,购买专利、虚假填报科研经费等现象,这种现象严重阻碍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科研创新精神的发展,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新时代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 3.课堂教学中缺乏严谨的态度。由于我国目前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目前很多职业院校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师资队伍建设,通常会加快引进外来的高质量人才,但是相应的会对本校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从而导致本校的教师工作者会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严谨性。 4.工作实践中缺乏进取意识。由于现有职业院校的双重定位,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既兼具辅导员和科研工作者的身份,又承担着沉重的工作任务。在诸多方面的压力下,教师工作者的整体工作,生活都会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因此其对于现有的体系和知识就会产生一定懈怠,从而缺乏进取意识,长此以往,也会进一步阻碍我国职业院校在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师德师风的建设。 (二)新时代下师风师德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的发展阶段。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的发展阶段,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还需要很大程度的提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格局的不断变化,作为专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其教育教学质量对于社会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市场经济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导致我国的一些教育工作者把物质享受作为工作,生活好坏的唯一衡量标准,职业院校的部分老师也深受这种风气的影响,重视金钱收入,忽视学生教育,从而使得我国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2.教育理论还不够完善。由于我国对于职业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起步较晚,相应的教育理论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通常院校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较为充分,却忽视了更重要的教师队伍的思想教育,相关的理论体系还不够充分和完善,没有系统的对教师队伍进行相应思想教育课程安排和理论知识学习的布置,从而导致某些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对于这方面的学习和思想认知存在一定的错误偏差,进一步阻碍了我国职业院校师德师风的建设。 3.教育体制改革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尽管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新措施,但是由于社会认知的偏差,使得大部分有关职业院校的教育体制改革都是和普通高等院校相同,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使得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改革无法适应社会对于职业院校人才的特殊需求。 三、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 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在进行师德师风建设的时候,要有长期意识,要认识到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巨大的工作体系。因此,在进行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时要对三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对策安排:一是加强思想建设,使得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加强学校对于教师的系统培训;三是加强学校建设,从而为教师的教学以及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 (一)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领导风气从而带动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际工作生活中,领导班子对于教师队伍的思想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职业院校的各级领导班子要做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的先锋,从而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其次要加强教师中有关求真务实的精神建设,从而使得教师队伍可以始终保持廉洁奉公和勤于律己的工作精神,自觉端正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为教师队伍形象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同时有效推动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助力师德师风建设。 (二)加强对于教师的培训 首先,教育部门要进行合理规划,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团队开设一定的思想教育课程培训,加强教师队伍的“育人”意识,使得教师工作者意识到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一份谋生的职业,更是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角色定位。通过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使其将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加强学生相应的思想、政治、道德培养的同时,反过来促进教师工作者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使得教师在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 (三)为教师的教学以及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 作为社会的参与者,教师工作者自然也会受到社会层面的影响,尽管我国对于现有的教师待遇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提升和规范,但是目前教师队伍的工作仍然面临着压力大、任务重、待遇低等问题,特别是职业院校的教师社会认同感更低。因此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就要进一步保障教师的待遇条件,使得教师工作者的工作得到良好的保证,也要综合的考虑各种主客观因素,从而深析问题背后的原因。通过站在教师工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进一步切合实际的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他们做出最优化的安排,通过创造尽可能的有利条件来保障教师的教学和生活正常进行,有效地推动职业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 (四)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是奖惩机制,把师德师风考评结果与教师聘用、评优、晋职及绩效工资等紧密挂钩,对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二是监督机制,通过校务公开栏、校园网向学生、社会公开监督方式;三是学校、教师和家长联动机制,通过问卷调查、邀请各界进校园评教师、评学校活动让社会和服务对象评价师德师风;四是责任追究机制,对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惩戒,深入推进职业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于人才的多元需求也在逐年上升,我国职业院校规模也在稳定扩大,这也意味着教师队伍的同步壮大。作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中坚力量,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工作者不仅仅在学生的专业课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也起着引领作用。通过对新时代的内涵和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特征等相关概念进行相关深层的辨析,同时对目前职业院校中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现状分析可以得知,师德师风建设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亟待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通过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为教师的教学以及生活创造必要条件、建立长效建设机制四个方面的措施对现有的不足之处进行相应改善,在推动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职业教育提供更为专业且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人才储备。 作者:刘保翠 厉伟 王善坤 马启海 周桂玉 单位:临沂市高级财经学校 教师师德师风篇3 1引言 相关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幼儿园总数量达到了28.12万所,其中,民办幼儿园数量为17.85万所,占比达到了63.48%。由此可以看出,民办幼儿园在学前教育发展体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1]。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为276.31万人,其中,民办幼儿园教师人数达193.56万人,占比为70.05%[2]。由此可以看出,民办幼儿园教师也是学前教育教师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教育部等五部委共同出台的《针对开展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3]:“重视学前教育,大力推动普惠性幼儿园发展;落实公益普惠,不断倡导与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因此,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必然要紧密结合民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主要为面向大众、收费不高、品质有保障的民办幼儿园[4]。教师是幼儿园不断发展的核心所在,既是幼儿成长的引路人与指导者,也是现代社会美好价值的坚守者与继承者。为了更好地推动《幼儿教师行为十项准则》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强化幼儿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改善幼儿教师的整体职业素养,开展幼儿教师师德建设十分有必要。 2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国家与社会方面的问题 2.1.1未构建完善的法律体制 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先后出台了《民办幼儿园管理规定》《民办幼儿园工作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法规文件。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不断转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所面对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较大改变,现有的法规文件已无法满足当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教育需求。针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德方面的文件更是屈指可数,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教师行为标准与考核体制。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一般围绕《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文件,但是这些法律范围较广,并不是专门针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制定的法律法规[5]。当下,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低龄幼儿,幼儿的认知水平、思想等均处于刚发展时期,而当下已有的法律法规针对性不强,不能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提供良好的指导,更不能有效管理教师的失范行为。因为没有构建相应的关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法律法规,所以当出现教育问题时,执法单位往往没有可依据的法律条文进行公正处理。 2.1.2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不高 从幼儿教师发展过程来看,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起点不高。在我国古代时期,幼儿教育主要是通过“保姆”代为行使的,重点针对幼儿开展保育事项,教育内容相对不多[6]。在以往的社会中,幼儿教师不属于教育人员,对其考核标准也非常低,只需要掌握基础的育儿知识就行。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幼儿教师都被视为“保姆”。从幼儿教师实际工作状况来看,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不高,同时,由于幼儿的心理与思想特征,导致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付出的劳动往往较多,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使得部分幼儿教师心理压力大,职业责任感越来越低,导致难以有效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德建设水平。 2.2幼儿园方面的问题 2.2.1幼儿教师选拔标准较低 从上文中可以得知,民办幼儿园在我国幼儿园中占比很大。尤其是在近几年,民办幼儿园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给政府监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难以进行有效的市场调控,许多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没有经历过系统学前教育培训的人员也进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导致教师整体水平不高。此外,由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以普惠为宗旨,收费不高,为了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只能降低日常运营成本,在教师招聘的过程中会降低教师考核要求,一些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人员也能顺利进入幼儿园任教。 2.2.2缺乏合理的师德管理体系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思维决定了幼儿园今后的发展高度,合理的师德培训、评估体制是强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师德水平的有效途径。现阶段,大部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并没有针对新入职教师进行系统的师德培训,这不利于幼儿教师今后的职业发展。即便一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开展了师德培训,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也存在各种问题,比如培训人员占比不合理、培训模式固定、培训内容枯燥且不贴合实际等。此外,许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没有建立相应的师德管理体制,没有明确各自的责任,考核评估体制不科学、不合理,师德建设工作开展得并不好。 2.3教师自身方面的问题 2.3.1价值取向过于功利化,法律意识不强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想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养,必须从强化教师思想政治觉悟以及职业道德水平两个方面进行。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少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心理产生较强的不平衡感,在工作过程中将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是围绕升职加薪、评优等进行[7]。幼儿教师没有从思想上正视幼儿的发展,职业道德水平较低,不能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伟大社会责任。在出现问题时,这些教师一般先维护自身的利益,难以按照规定要求管理自身的行为、摆正自身的心态,极易在工作过程中产生错误言行。 2.3.2职业倦怠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范围较为广泛,一方面要开展幼儿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还需要担负起幼儿保育的任务,还要进行节目编排、手工制作等许多烦琐的工作。每逢传统节日以及重大表演活动时,幼儿教师往往处于长时间加班状态,长此以往,会导致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逐步丧失对生活与工作的积极性,产生职业倦怠感。教师在这样的心境下,会逐渐丧失耐心,情绪失控时甚至对孩子大声吼叫,这不仅会对幼儿成长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也会出现师德失范问题。 3新时代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德建设路径 3.1国家与社会方面要采取的措施 3.1.1推动学前教育立法工作开展,健全教师资格认证体制 法律法规不仅能够对大众行为产生良好的引导作用,同时还能为其提供外在的“硬约束力”,因此,在开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德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法律与制度的引导与约束作用。在开展学前教育立法工作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幼儿教师的师德培养,通过相应的法律与制度来进一步明确教师的师德行为,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具体指明不符合师德的行为。与此同时,国家与社会在构建法律与制度时,还要积极向国外学习经验,全面了解和掌握成熟的立法方法,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构建出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学前教育法律法规,为推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德建设不断发展提供保障。 3.1.2改善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提升福利待遇水平 国家与社会要进一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依托于“生均财政拨款”“专项补助”等途径不断强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福利待遇水平,确保幼儿教师的收入水平与工作强度相匹配,解决幼儿教师经济上的困扰。此外,国家也要对工作细致耐心、责任心强、教学能力优秀以及师德水平高的幼儿教师给予必要的奖励,对愿意到经济欠发达地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任职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补贴,从而有效强化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促使更多高素质、高水平人员投身幼儿教育事业。针对一些违背师德的幼儿教师,在对其给予严厉处置的同时,也要广泛宣扬幼儿教师积极向上的形象,对优秀师德个例进行传播,依托于学前教育宣传主题活动等,加大整个社会的学前教育宣传水平,让社会大众都能够充分意识到学前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明白幼儿教师工作职责以及工作过程的艰辛,从而给予幼儿教师更多的理解和关爱,维护幼儿教师的职业尊严[8]。 3.2幼儿园方面要采取的措施 3.2.1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审核标准 早在2012年,我国教育部出台的《针对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建议》就具体阐述了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而获得教师资格证是必须达到的要求。如果教师已有的教师资格证与幼儿教育学段不相符,在正式入职前,还要参与教育部门组织的系统化学前教育培训,确保每一位上岗的幼儿教师都能满足教学需求。在第三个学前教学工作规划中,指出要在2020年保证我国从事幼儿工作的教师都具备教师资格证。未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其专业水平、教学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养等无法得到准确的评估,师德水平也难以全面掌握。为此,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招聘幼儿教师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所有应聘人员都已经取得教师资格证,在对应聘者进行面试的过程中,要重点考查应聘人员的道德素养、思想状况等,对达不到师德标准的应聘人员,即使能力再出众,也坚决不予录用。 3.2.2完善幼儿教师师德培养及评估体制 通常情况下,通过道德就能体现出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教师的职业道德既是幼儿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中要特别重视的内容,也是幼儿教师开展学习培训的重要目的之一。为此,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要定期举办幼儿教师师德培训主题活动,构建合理的幼儿教师师德培训与交流互动体制。当下,尽管已有一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开展了师德培训活动,但是存在培训内容单一枯燥、培训方式固定等问题,导致培训效果较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要充分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逐步改变传统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现状,不再进行单一的理论知识传授,在师德培训过程中尽量融入一些真实案例。全体教师都要参加培训,要特别关注每一位幼儿教师的学习状况,认真倾听和获取幼儿教师的学习状况与反馈,并以此为基础对今后的师德培训内容与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将教师师德评估融入教师平时工作的全过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设定幼儿教师师德考核内容时,要保证内容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使得每一位教师都能清晰地了解自身岗位考核指标与内容,促使教师师德考核持续化、规范化。对于一些不能实现量化的考核项目,需要依托调查、访问等方式进行。基于道德考核评估结果,奖励具有榜样行为的幼儿教师,同时惩罚道德失范的幼儿教师,引导幼儿教师实现道德自觉。 3.3幼儿教师方面要采取的措施 3.3.1开展自我教育,坚持依法从教 在新时代社会环境下,应倡导教师拥有良好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并在教学过程中、自身学习发展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思既是教师发展历程中对自身所作所为的审视,又是形成师德意识、强化自身师德水平的重要方式,能够促进教师对职业道德产生更加深刻的领悟。依托于反思,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哪些行为有利于师德养成,哪些行为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哪些行为还能够进一步完善,哪些行为会伤害到幼儿的心理。幼儿教师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掌握,通过自主学习和参加培训等,明白教师职业道德以及幼儿的合法权益,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与维权能力,在出现问题时能够从自身做起,管理自身的言行举止,维护幼儿的正当权益,从而更好地符合新时代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需求。 3.3.2提高专业认同,树立职业信念 对幼儿教师的师德建设要从正式入职前开始,幼儿教师要主动学习和领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能够采用科学合理的眼光看待当下的教育事业,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充分感受自身的职业使命,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理想。在工作中出现职业倦怠等问题时,要积极请教综合素养高的老教师或者向心理咨询人员请求帮助,在第一时间消除负面心理,将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幼儿,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4结语 综上所述,民办幼儿园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开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德建设十分重要。国家与社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要全面认知与理解当下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改革工作,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师德水平。 参考文献 [1]易凌云.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内容与生成[J].学前教育研究,2012(9):3-11. [2]王蕊,金玲.幼儿教师职前师德养成机制探究:基于《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35(7):102-106. [3]左俊楠,刘恋.欠发达地区民办幼儿园教师发展现状及提高途径研究:以张家口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4):109-112,115. [4]王帅帅.吉林省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9,35(9):21-25. [5]龚玉洁.“全人教育”理念下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园本支持体系建构[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26-30. [6]夏传沛.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教师培养基本框架建立的实践[J].幸福家庭,2020(19):37-38. [7]龚红艳.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素养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21(7):4-5. [8]李洪玉,严佳雪.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与本科实习生师德意识的关系研究:以绵阳市十所幼儿园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9):1-7. 作者:李婷婷 单位:长沙师范学院
深究快捷酒店营销战略:低碳经济背景下现代酒店的绿色营销战略研究 [摘 要]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现代酒店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战略以尽快完成现有经营业务的低碳再造,以抢占新一轮行业发展的制高点。本文在分析低碳经济背景下现代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战略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现代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应该采取的一些行之有效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两型社会;低碳经济;绿色营销战略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战略,“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绿色低碳”已成为现代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武器,对我国现代酒店企业而言,更应该审时度势,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战略以尽快完成现有经营业务的低碳再造,以抢占新一轮行业发展的制高点。 1 低碳经济与现代酒店的绿色营销战略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途径,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在现实生活中,酒店往往被认为是高消费、追求娱乐享受的场所,经常与奢侈浪费相提并论。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只顾奢华享受而过度消耗资源、能源的消费模式已经逐渐被否定,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多的绿色消费需求现代酒店也开始积极推行绿色营销战略。 所谓绿色营销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顺应绿色消费潮流,从保护环境、反对污染、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通过研制产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等措施,积极制定并实施绿色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长远发展战略。由此可见,现代酒店在规划、建设和经营过程中,要坚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健康为理念,以资源效率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为消费者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并且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对资源的合理利用。 2 低碳经济背景下现代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重要意义 对于现代酒店企业而言,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多的绿色消费需求积极推行绿色营销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利于现代酒店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公众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在不断增强,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过度消费自然资源将加深地球和人类自身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健康为理念绿色营销战略得到了越来越多酒店的推崇。现代酒店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战略,为消费者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而且有利于现代酒店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使现代酒店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2.2 有利于现代酒店塑造绿色品牌文化 现代酒店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可以在酒店内部树立起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这不仅可以让全体员工意识到绿色营销的重要性,而且可以鼓励员工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活动,从而使生态责任和资源节约的意识在酒店的各个岗位和个人中都得到落实。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活动,不仅可以在酒店内部营造清洁、绿色、环保、安全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保护企业职工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多的绿色消费需求,在提高消费者满意感的同时更有利于现代酒店塑造绿色品牌文化。 2.3 有利于现代酒店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现代酒店通过实施的绿色营销战略是以资源效率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的,现代酒店开展绿色营销的过程也就是努力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减少污染环境或不污染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化经营的过程。通过这种过程,现代酒店不仅可以通过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来不断降低经营成本,而且可以通过为消费者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通过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来提高酒店经济增长的质量,从而不断提升酒店的经济效益。 2.4 有利于酒店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现代酒店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可以协调“企业—保护环境—社会发展”的关系,使经济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至于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和威胁,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帮助现代酒店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有利于整个酒店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低碳经济背景下现代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具体对策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现代酒店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战略以尽快完成现有经营业务的低碳再造,以抢占新一轮行业发展的制高点。具体来说,现代酒店在规划、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应该采取的具体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 积极倡导绿色营销观念,塑造绿色企业文化 绿色营销观念是在绿色消费的驱动下出现的。所谓绿色营销观念是指企业以保护环境作为其营销哲学,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通过制定并实施绿色营销策略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经营观念。现代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战略首先要求在企业内部积极倡导绿色营销观念,要通过各种途径向企业内部员工宣传坚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健康为理念,为消费者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并且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其次,实施绿色营销战略也要求现代酒店将绿色营销的观念传导给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在引导消费的同时确保为消费者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总之,通过在企业内、外部积极倡导绿色营销观念,不断培养企业员工、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绿色意识,积极营造绿色酒店的文化氛围,从而帮助现代酒店塑造绿色企业文化。 3.2 从规划、建造入手,兴建绿色酒店 现代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战略要从最初的规划、建造入手,兴建绿色酒店。在酒店的规划和建造阶段,酒店投资方要加强与建筑师的合作,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案;在建造时要大力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尽可能使用节能设备、节能电器和清洁能源,合理布局酒店的灯光、采风和取暖设施,力争使酒店建筑成为低耗、节能的绿色建筑。如中国万豪酒店就采用了用于热水供暖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用于降低建筑物温度的节水装置。 3.3 积极开发绿色产品,提供绿色服务 对现代酒店来说,绿色产品主要包括绿色客房、绿色餐饮和绿色服务三大类。 (1)绿色客房。绿色客房首先要求客房在建造和装修时尽可能采用无污染、低能耗的“绿色装饰材料”和“生态装饰材料”。其次,客房提供的核心产品要做到“舒适、安全、健康、环保”。如7天的环保努力主要体现在其客房的核心产品上投入重金,包括五星级的知名品牌护脊大床、高低荞麦枕头、十秒速热节水淋浴、纯天然的棉织品或亚麻织品的床单毛巾、纯植物油脂皂以及封包浴巾(避免二次污染,淀粉材料制作)等方面。再次,在确保不降低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注意减少酒店用品量的投放,尤其是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例如,酒店客房内不设一次性牙刷、一次性浴液等。最后,客房的布置要呈现绿色环境,如客房应摆上一两盆植物,使客房既有春意又充满生气。 (2)绿色餐饮。绿色餐饮首先要求现代酒店大力推广和使用无公害、无污染、无添加、安全、新鲜、优质的食材和调料。为了确保“绿色”蔬菜、肉类的供应,应借鉴麦当劳、肯德基的做法,设立专门的生产基地,食材和调料的生产、运输、储存、包装等方面都必须符合绿色标准;不使用珍稀野生动植物以及益鸟、益兽作为食材,传统菜肴中因珍稀动植物而扬名的,应研究出它的替代品。其次是绿色食品制作过程必须符合绿色标准,菜肴的制作尽可能采用竹笋、菌菇、山药、紫薯、南瓜、五谷杂粮等原材料,尽可能少使用肉类食材,同时力求在制作工艺上节电、节气。 (3)绿色服务。所谓绿色服务,是指酒店提供的服务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宗旨的,并能满足绿色消费者要求的服务。绿色服务不仅体现在产品被消费时,而且还包括酒店提供产品和产品被消费之后。在客房服务中,设置清理、更换物品提醒,根据顾客的要求清洗床上用品;在不降低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对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实行再利用,尽可能多地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在餐饮服务中,在顾客点餐时,服务人员应引导顾客消费绿色菜肴及饮料,根据顾客的人数合理确定点餐用量,力求做到经济实惠、营养配置合理,资源不浪费;食用过程中及时处理餐具和废物;顾客离开时对有价值的剩余主食、酒水、饮料“打包”,并提供周到的相关服务。 3.4 制定绿色价格,引导绿色消费 现代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在制定产品及服务价格时,应根据“环境有偿使用”、“资源节约使用”、“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将环保方面的支出纳入到成本计算的范畴,形成“环境成本”;让对酒店绿色环境造成损害的顾客为“环境侵害”埋单,以此增强顾客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在引导绿色消费的同时实现现代酒店绿色营销的战略目标。 3.5 开展绿色促销活动,树立和强化绿色酒店形象 绿色促销就是把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理念纳入企业的促销活动中,通过强调企业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的行动来改善和加强企业的绿色形象,更多地推销绿色产品。现代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应主动为媒体提供企业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的信息;引导顾客购买绿色产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如招贴画广告、灯箱广告以及在大厅、客房、餐厅的宣传手册等来突出地传递绿色信息。此外,酒店还应该积极开展绿色公关活动,主动进行绿色赞助等活动。现代酒店通过开展绿色促销活动,不仅可以帮助现代酒店把绿色信息更广泛、更直接地传递给社会公众,不断提升酒店的经营业绩,而且可以树立和强化绿色酒店的形象。 深究快捷酒店营销战略:浅谈如家快捷酒店服务营销战略 摘要:如今各种经济型快捷酒店大量的涌现出来,如家快捷经济酒店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着,成为中国经济型连锁酒店第一。为此,如家快捷酒店的服务营销策略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其将情感渗透到服务的每个细节,并强调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以期获得顾客的信赖与支持。如家成功的秘诀不仅仅是发现了经济型连锁酒店这一巨大的市场空缺,其在人力资源,尤其是其日渐成熟的一套服务营销策略,推动了整个企业的讯速扩张。 关键词:如家快捷酒店;服务营销;营销策略 一、引言 如家快捷酒店是如家酒店集团旗下3大品牌之一,是温馨舒适的商旅型连锁酒店品牌,通过标准化、简洁、舒适的酒店住宿服务,使大众商务以及休闲旅行宾客收获温馨、便捷的住宿体验。 如家快捷酒店是国内商务酒店品牌中规模最大的品牌,在全国300个城市拥有近2000家酒店。如家酒店多年获得中国金枕头奖“中国最佳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殊荣。2014年,如家快捷酒店以4.2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入选中国品牌100强,居酒店行业之首。 在一些同行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如家已经全国布点、遍地开花,扩张速度之快令业界瞩目。许多同行和观察者对“如家模式”的成功仍然充满好奇,尤其是对如家在高速扩张的同时能始终保持服务优良、价格经济非常感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服务营销战略是如家不可战胜的法宝。 二、如家快捷酒店服务营销战略分析 产品策略。如家始终以顾客满意度为基础,以成为"大众住宿业的卓越领导者"为愿景,与其他一些大型酒店不同,如家不太注重餐饮和其他过量服务,其将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为顾客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如家也积极寻求各种方法以降低其成本,一般来说如家的大堂都不是很大,装修也并不豪华。 低价策略。规模经营,平民路线,从打造大多数人住得起的酒店出发,如家把他的这种价值观深深地嵌入每一个细节之中。从高层管理到普通员工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以减少其费用。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在非关键的方面也尽可能少为。该花钱的地方绝不吝啬,该砍下的成本也绝不手软。这些措施都为如家降低了整体服务价格,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效率。这样如家就有一个低成本的优势。 渠道策略--多样化连锁化营销。店业的特殊性使得连锁的价值更大。连锁的价值,就在于客人即使没有去过某一家新店,但他在同品牌的别的店的体验会告诉他,这家店的服务和去过的店是一样的。连锁方式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具体来说,就是能够分担风险并获得规模和范围经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所以企业必须借助连锁的资源共享效应,尽可能将研究开发、生产和服务的周期压缩到最低限度,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家酒店连锁采取的正是多样化连锁形式,如直营店、管理合同、加盟连锁、特许经营四条路线同时并进。这四种经营方式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如家酒店在对这四种方式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促销策略。如家在酒店外表的装扮方面独具一格,黄色的外表,给人以醒目的感觉,易于消费者发现。同时如家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消费人群,不同时期开展不同的消费活动,例如,在五一时期,针对大学生消费人群,采取半价的促销策略。如家这一灵活多变的促销策略,能够使如家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变化,根据市场和自身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更有利于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进而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人员策略。“以人为本,员工第一”的原则是服务业公认的原则。如家同样坚守这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如家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尊重员工的意见,把对员工的关心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草根会议”营造沟通氛围管理员工关系,必须首先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在成本控制和服务品质上,如家非常严格、锱铢必较;但从文化氛围和员工关系上看,如家始终是一个简单、平等、温暖的组织。正是这种与业务经营相匹配的管理模式与文化特点,支撑和推动了如家的快速发展。 服务过程。所有的工作活动都是过程。过程包括一个产品或服务交付给顾客的程序、任务、日程、结构、活动和日常工作。如家始终坚持标准化服务一――标准化服务对于经济型连锁酒店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服务只有标准化了,服务的质量才能统一,如家的标准化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系统。在如家的发展过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管理的考验也愈来愈严峻。如家提出了“外部五角”、“内部三角”的理论。外部五角是指行业、产品、价格、服务和营销,它们是显形的、可以被看到和复制的;内部三角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核心竞争力,有效地管理管理层、员工以及顾客,这些是隐形的,是看不到也难以复制的部分。如家建立了自己的服务标准,“所有酒店,提供‘近似于’相同的服务。"这在最大限度上进行了标准化,控制了风险。 有形展示。从酒店设计开始,就以满足顾客为准则。因此,如家一般选址于经贸、旅游比较发达的城市,而在城市中的选址又讲究交通的便利性。如家的干净、方便、温馨、安全满足了长年出差在外的商务客人及普通游客的需要。如家酒店连锁的品牌主要是“如家快捷”,这个名称包含了几层意思:第一,如家像家,出差或者旅行在外,住的酒店像家,这一点既满足了顾客的心理情感需求,同时也传达给消费者了解如家的产品特点;第二,快速,通过预定中心、或者免费电话、网络都可以订到如家的客房;第三,便捷,如家的地理位置都处于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而且是特别容易找到的地方,这样宾客可以方便、迅速的找到如家。几年中,如家在逐步完成从追求品牌知名度向追求品牌忠诚度转移。 虽然如家快捷酒店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自身的缺陷较多。巩固优势,拓展海外市场,正视自己的不足,向优秀国外连锁酒店学习,加大管理与创新,通过各种竞争战略的合理运用,如家快捷酒店势必能在世界各地开设自己的分店,为更多的公众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深究快捷酒店营销战略:如家酒店的营销战略的研究 摘 要:以如家为代表的经济型酒店,从2007年起进入急速扩张期,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逐渐淡化后,如家又进入新的高速增长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分析如家的营销模式,总结其营销战略特征,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营销战略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如家;经济型连锁酒店;细分市场;并购 经济型酒店目前已成为中国酒店行业的全新增长点,在行业内客房平均出租率仅为50%的情况下,如家却能够达到90%以上,而三星级酒店客房空置率相当高,有些甚至达到70%。创立于2002年的如家,在短短几年时间,覆盖了全国100多个城市,发展了547家门店,在经济型酒店中非常具有典型意义,其营销战略的选择是促使其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一、如家的营销战略特征 (一)市场定位精准 豪华的星级酒店价格偏高,廉价的旅馆又不够舒适,因此满足高端商务需求的五星级以下酒店大多处于亏损状态,而面对低端消费人群的小旅店始终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价格、舒适对顾客来说同样重要,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就能提升酒店服务的性价比,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如家就是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找到了这个点。如家把目标顾客定位为中小企业客户,并为其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房价介于159~299元,远低于星级酒店,同时为了保证高质量、低价格的服务,剔除了豪华酒店当中的桑拿、KTV、酒吧等设施,装修风格简单温馨,不追求奢华。其所倡导的“五星服务,四星大堂,三星品质,二星价格”深深吸引了大批的消费者。目前如家已拥有150万个会员,且忠诚度极高,会员对总利润的贡献达到了52%。这种对自身的定位方式类似西南航空公司运用蓝海战略进行的战略布局,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高额的回报。 (二)门店扩张速度惊人 经济型连锁酒店的门店数量决定了企业销售网络的成熟程度,也直接关系着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而酒店经营具有投资大、回报慢、风险高等特点,想实现快速[:请记住我站域名/]增长并不容易。实际上,创立于1997年的锦江之星是国内第一家经济型酒店,但因其扩张速度不够迅速,行业的第一把交椅已被如家稳坐。 从最近5年的发展规模看,如家的门店扩张速度已超过锦江之星,后来者居上,这主要归功于多种经营方式的综合运用。在如家的体系内同时存在着直营店、特许经营、管理合同和市场联盟四种方式,由于直营店占有资金过大,不利于迅速扩张,如家从一开始就引进多种经营模式,利用外部资金迅速增加门店数,而锦江之星在达到80家门店的时候才开始考虑特许加盟。而更多的竞争对手虽力图迅速扩张,却都面临着资金匮乏的瓶颈制约。 (三)以情感营销取胜 如家的情感营销不仅体现在品牌命名,也渗透到每个服务细节。“如家”就是要让顾客感受到“家”的温馨、整洁与舒适,这种命名容易使消费者产生积极的品牌联想。同时,如家对细节的关注,也让顾客时时感受到被重视与关怀。例如,如家推出的“书适如家”服务,在客房摆放精心挑选的畅销经济管理类书籍,顾客可以随意翻看,如果喜欢还可以购买,如此贴心、周到的服务特别容易获得顾客的认可。再比如,卫生间的毛巾、牙刷等洁具是两种不同的颜色,这使得同时入住的两位顾客能够轻易区分,避免混用。 独特的营销战略使如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现阶段国内的锦江之星、7天以及国外的速8等竞争对手也在加紧扩张,如家面临的困境和危机不容忽视。 二、如家面临的困境与危机 (一)行业标准缺失 经济型酒店并没有规范的行业标准,都属于非星级酒店,这就难免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大批的小旅店改头换面自称经济型酒店时,消费者难以区分,长此以往会破坏经济型酒店物美价廉的形象,成为廉价品的代名词。作为行业内最大的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如家,无疑将是最大的受害者。 (二)可复制性极强 如家的经营模式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定位于中小企业客户、低成本、多种经营模式下的迅速扩张以及电子商务的运用,然而这些方式极易被模仿、复制。成立于2003年的莫泰168、成立于2005年的7天、汉庭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扩张到了200多家门店,他们成功地复制了如家模式,并成为其强劲的竞争对手。 (三)新品牌的干扰 2008年12月如家为了扩展利润空间,推出了新品牌“和颐”,虽然一开张就获得了“金枕头”殊荣,但新品牌对如家的冲击仍不可忽视。如家旗下的和颐面对中高端人士,采用四星级标准,定价在600~900元之间,这恰恰冲击了如家惯有的形象,撼动了如家赖以生存的根基。如起初只在楼宇电梯口安放液晶屏,90%以上的人都会观看,而当学校、医院、商场都挂满了液晶显示器之后,就没有人再看了,由于没有认清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新品牌极有可能毁掉消费者最初对如家的美好品牌联想。 三、如家营销战略的相关建议 (一)市场细分精细化 如家的精准定位使它取得了第一场战役的胜利,但随之而来的跟随者竞相模仿,使它所针对的细分市场被大量竞争者瓜分。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如家必须进行创新,将市场细分的工作做精、做细,继续挖掘新的细分市场才可能在下一轮战争中保持竞争优势。中青旅“山水酒店”、江苏“书香门第”连锁主题酒店、广州“我的部落”原生态艺术主题酒店都已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如家必须格外重视市场细分的精细化运作。 (二)网络营销深入化 网络营销对如家的成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网上预定系统使客户能够在异地快捷地实现房间预订,但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并不足够,行业内的其他竞争者已经在网络营销方面走在了如家的前面。比如速8,它除了拥有如家的预定系统之外,还设 专门的顾客BLOG,顾客可以自由讨论在速8的感受,而速8可以更直接地了解顾客的意见,迅速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在这一点上,如家需要虚心学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 (三)扩张方式并购化 如家早在2007年10月就以3.4亿收购了七斗星,大规模的并购可以使如家获得更强大的扩张能力,“以并购换时间”能够使如家继续保持行业的领先地位。如家运用风险投资的能力是其他竞争者不可奢望的,2003年IDG向如家投资200万美元,到2006年如家上市,IDG变现3 560.78万美元,翻了17.8倍,风险投资者都非常乐于向如家伸出橄榄枝,这也是建议如家充分运用并购方式实现扩张的原因所在。目前,汉庭、7天都遭遇了投资方变脸,对于这些竞争对手来说,想要进行大规模的并购并不现实,如家可以利用这种资金上的优势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 深究快捷酒店营销战略:经济型酒店营销战略论述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在日益复杂且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内部,企业想要在站稳脚跟的同时快速发展自身,就必须正确的分析自身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及时解决问题。经济型酒店最大的特点是价格便宜、功能简化。经济型酒店的营销分属于酒店管理,指酒店管理人员利用现代化的方法促使下属各尽其职以保证酒店正常运营。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环境复杂,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对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酒店管理者必须从投资、经营方式、产品销售、广告、宣传等角度出发,全面的发展自身,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型酒店发展。 一、现阶段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情况分析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就已经出现了经济型酒店这个概念,然而,经济型酒店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却相对较晚。然而出现时间并未对经济型酒店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型酒店数量激增,不仅带动了行业的发展规模,更刺激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根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经济型酒店增长的这种事态将继续大规模扩张,中国为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空间。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品牌竞争、国外投资者的抢滩登陆等也都使经济型酒店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为了快速摆脱困境,经济型酒店必须制定适合的营销策略,改进服务质量,进而扩大销售机会,提升顾客满意度,用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手段来发展酒店。 二、经济型酒店的营销战略 酒店营销是酒店经营活动的一部分,是基于满足顾客需求促进客源增长,挖掘酒店潜力,降低酒店成本,以实现增加酒店收益,实现酒店经营目标的一系列手段。也就是说,营销策略必须立足于顾客需求,并结合以往的销售经验,有计划地组织酒店经营活动,利用协调产品价格,多样化产品销售渠道等,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以及服务,进而实现企业目标。 (一)从产品角度出发的策略分析 酒店首先要分析顾客的需求,并设计出与之对应的产品来匹配消费者的愿望。产品策略是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基础,只有更符合社会需求、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能够长久的发展。众所周知,时代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的需求变的多样化,因此经济型酒店的发展也应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具体的策略可以包括如下几点:第一,市场渗透策略。让“老顾客”继续消费“老产品”,强化产品的创新,维护老顾客对产品的忠实度。第二,市场发展策略。强化产品宣传、促销力度,吸引新顾客,扩大销售市场。第三,新产品开发策略。开发新产品,促使老顾客使用,吸引新顾客,拓展新的细分市场。第四,多元化发展策略。挖掘新的顾客群体,让新顾客去消费新产品。 (二)从价格角度出发的策略分析 经济型酒店必须立足于顾客需求的估量与自身成本的消耗,选择一个折中的点,在吸引顾客的同时实现市场营销目的的定价策略。主要办法包括如下两点:第一,渗透定价策略。经济型酒店利用低价吸引消费者扩大市场占有率。第二,刺激性定价策略。经济型酒店利用团购、抢购、会员等方式稳定入住率,增加酒店市场竞争力,刺激顾客消费。 (三)从渠道角度出发的策略分析 渠道消费是酒店利用营销手段将产品和服务向消费者转移的路径策略,渠道策略不仅能够有效降低酒店运营成本,对于提升酒店竞争力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此方面最常使用的策略包括如下几条:第一,直营连锁经营策略。酒店总部采用纵向管理方式对其下各分店的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分点必须严格遵守总部的命令。第二,加盟连锁经营策略。酒店总部与加盟者签订合同,给予加盟者经营权利,加盟者给予总部加盟费,总部为加盟者经营提供一定的帮助。第三,网络、电话预订策略。在这种模式下酒店利用网络或者电话平台与顾客沟通,快捷的信息传递使酒店方面能够满足顾客的即时需求。第四,酒店品牌形象策略。酒店品牌形象是酒店长效稳健发展的保障,因此,酒店需要珍惜自己的品牌形象,而且还要号召酒店内部员工能够团结起来维护酒店品牌形象。 (四)从促销角度出发的策略分析 促销是经济型酒店利用一系列推销手段向顾客传递产品信息,进而激发顾客购买欲望,实现销售目标的相关办法。具体应包括如下四个策略:第一,整合传播媒体宣传策略。利用各类信息传递工具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根据时间、销售、经营周期等设计出最佳的宣传办法,促使宣传收获最佳的结果。第二,营业推广活动策略。利用店庆、节日等开展营业推广活动,利用短时间消费刺激消费者,实现企业增收,推广企业品牌形象的目标。第三,酒店内部全员促销策略。采取有效措施激发酒店内部员工的服务意识,增加顾客满意度,用顾客口碑带动促销,宣传酒店品牌。第四,个性化服务促销策略。充分结合自身品牌形象,为顾客定制个性化的服务,重视售后服务,拉近顾客与酒店之间的关系,提升顾客满意度,增加酒店营业额。 三、结语 随着大众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经济型酒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型酒店管理公司和经济型酒店品牌层出不穷。现阶段市场竞争激烈,经济型酒店应该正确定位自身,在充分考虑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以此来实现增加顾客满意度提高自身营业额的目标,希望本文能够为经济型酒店营销提供帮助。 作者:余晓岚 深究快捷酒店营销战略:小议酒店业营销战略的定位 论文关键词:酒店业市场营销定位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酒店行业发展十分迅速,酒店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本文通过分析酒店业实施市场营梢战略过程中定位问题的重要意义,结合酒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就酒店业如何准确把握定位方向和原则进行了论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酒店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国内星级以上酒店数量逐年递增,酒店业就业人数逐年增长,酒店餐饮住宿接待人次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主要旅游景区甚至出现游客数量超过酒店接待能力,旅游旺季游客无法人住等问题。但从总体上说,我国酒店行业经过几十年时间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入激烈的市场竞争阶段。 1我国酒店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必要性 酒店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酒店业市场竞争的实质是酒店业服务质量和水平的竞争,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非常容易走向同质化的方向。因此,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占领有利位置,掌握市场资源的支配能力,酒店业纷纷实施了市场营销战略,力争用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参与市场竞争。 1.1酒店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是行业发展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是企业之间正常的现象,有竞争才能有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酒店业,我们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酒店个体参与正常的市场营销活动,以市场作为酒店业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以此作为行业发展的推动力量。 1.2酒店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是避免同质化的有效手段 服务行业的竞争会导致同质化趋势的出现,而避免同质化最有效的手段是竞争个体依据自身实际制定特殊的竞争手段。在酒店业市场竞争过程中,酒店个体通过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突出自身特色,扬长避短。 1.3酒店业实施市场营销战略是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 酒店业面向的消费群体大致比较稳定,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度的增加或减少。酒店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将潜在消费群体转变为实际消费群体。在酒店业消费群体基本数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酒店业的营销手段就显得尤其重要。 2定位原则的内涵及其在酒店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1定位原则的内涵 定位是市场营销理论中十分重要的原则。1972年广告经理艾尔?里斯(ALRise)和杰克?特罗(JackTrout)率先提出“定位”这个概念。他们认为,定位是以产品为出发点,但定位的对象不是产品,而是针对潜在顾客的思想。也就是说,定位是为产品在潜在顾客的大脑中确定一个合适的位置。通常情况下,无论酒店是否意识到产品的定位,在顾客的心目中,一定商标的产品都会占据不同的位置。定位原则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将定位看作是产品通过某种手段在消费者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以此促成消费行为,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纵观世界酒店业发展历史,定位原则被广泛地应用在酒店业发展的过程之中,许多闻名世界的酒店业集团都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原则。例如希尔顿集团将自身定位为“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强调服务的速度和质量;而倡导连锁经营模式的假日酒店集团则定位于为旅客提供舒适整洁的就餐和住宿环境。我国的酒店业在实施市场营销战略之前,一定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定位原则,找准市场切人点。 2.2定位原则在酒店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定位原则可以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为酒店打造特色品牌。定位就是为了体现区别,也就是酒店市场竞争力的体现。通过定位,消费者可以非常迅速地在大量的相关信息中找到准确的信息,促成消费行为的发生。例如很多消费者可以明确地按照特色风味、服务水平高、环境设施高雅等等标准对当地酒店业进行分类,这就是定位原则的具体体现。 其次,定位原则是酒店实施营销战略的基础。无论酒店运用何种营销战略,定位原则都是必须遵循的基础。因为在实施营销战略之前,酒店必须要明确营销战略要通过什么方式、影响哪些人群、达到哪些效果等等,这些正是定位原则的要求。酒店只有明确了市场定位,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3酒店业应当如何合理运用定位原则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笔者认为,酒店业运用定位原则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步骤,大体上说主要体现如下。 3.1明确定位标准 这里所指的定位标准,是指酒店业选择市场定位时的依据。例如酒店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服务方式、服务档次等等确定自身在行业竞争中的位置,也可以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定位,定位标准的选择要依据市场竞争情况及酒店实际而定。 3.2确定相对明确的竞争对手,并进行优劣势对比分析 酒店在选择定位标准后,需要对市场内同行业情况进行详细排查,确定与自身定位基本相似的目标,排除差距较大的其他酒店。目标明确后,酒店可以就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研究,找准彼此优势和劣势,明确市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 3.3实施营销战略,强化正向印象,弱化负面印象 定位原则是运用营销手段在消费者头脑中形成印象。那么酒店在明确定位标准和竞争对手后,就应当不失时机地推出营销手段,利用营销活动的整体效应强化对消费者的正面影响,形成定位正向效应。同时,对以往在消费者群体中留下的负面印象予以削减和弱化,争取在短时间内在消费者群体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3.4实时调整定位策略和原则 酒店在明确定位原则和推出营销战略以后,还要坚持对营销效果进行实时跟踪和测评,对影响营销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迅速消除不利影响。因此,酒店营销战略和定位原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市场需要不断地加以修正和完善。 但是,修正和完善定位原则还要充分掌握市场竞争的规律和科学性原则。不能因为营销活动暂时出现效果不明显或效果不佳就全面否定原来的定位原则,忽视了市场竞争的规律性。
摘要: “有机化学”作为基础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对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内涵与外延、与素质教育的适应性、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切实提高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 有机化学;第二课堂;教学改革;应用型 人才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了中等教育之后进行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整体关联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其目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人员习得某一专业技能,尤其是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全面成长成才,因此,高校承担着为祖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对于学生而言,大学时期培养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至关重要。尤其是新工科院校,采取新型的教学手段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势在必行,而教学过程的创新则是最根本、最直接的方法和手段[1]。 1第二课堂在“有机化学”课程中实施的必要性 经查阅,第二课堂最早出现在《高等学校管理》一书中,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朱九思提出的。第一课堂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建立在人才培养方案之上的课程设置、安排、教学实施过程,是教师在规定的时间段内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2-3];第二课堂,是较第一课堂而言,是指在第一课堂之外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其泛指在正常教学任务以外,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的课外教学活动,其形式更加活泼,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的参与度也更高[4-5]。作为推行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教学内容方面,第二课堂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在教学地点上,既可以在学校的实验室或者教室,也可以在学校以外的工厂或者企业;就教学组织而言,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爱好,有选择性地自愿参与,没有强制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因此,第二课堂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并与第一课堂相辅相成。“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转化、合成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问题的学科。作为高等学校食品、化学、生物、农林等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有机化学”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掌握并运用一些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笔者所在有机化学教研组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对“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本文就实施过程中,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应用能力强化、科技素养形成的创新能力进行总结和思考。 2传统“有机化学”教学模式 “有机化学”作为笔者所在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教学内容丰富、知识点零碎复杂、理论抽象等特点,在学生心目中,“理解难、记忆难、考试难”是“有机化学”的标签。这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被动地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在“有机化学”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枯燥,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提升学生的创新和探究意识[6]。为了改变该课程理论教学中出现的学生被动学习现状,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提高一些高中阶段没有选修过“有机化学”课程的学生的学习效果。本研究通过引入第二课堂活动形式,旨在对“有机化学”理论教学形式及效果进行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根据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有机化学”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时量为48学时,理论教学是采用龙跃、杨贯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有机化学》,全书共16章,包括绪论,烷烃和环烷烃,对映异构,不饱和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和取代羧酸,羧酸衍生物,杂环化合物,糖类,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脂类和甾族化合物,有机波谱学等教学内容;化学工程与工艺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课时量为64学时,理论教学采用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教研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有机化学》,全书共16章,包括绪论,烷烃和环烷烃,立体化学,烯烃,炔烃二烯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芳烃及非苯芳烃,卤代烃,醇、酚和醚,醛和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有机化合物,糖类,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核酸,有机合成等教学内容。尽管为保证学习内容的完整性,我们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的教材进行了区分,但课时量的限制导致“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于把“有机化学”作为专业课程的学生。“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起来就会觉得枯燥乏味,缺少兴趣和热情。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教学大纲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大部分学生只能使用所谓的套路去解题,很难做到基本技能的掌握,对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更是难以实现。即使开设了“有机化学实验”课,受到课时的限制,也只能做一些验证性的实验,而对于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做得很少,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有机化学”学科一直都是一个大缺口。 3第二课堂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有机化学”教研组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第二课堂只有和第一课堂切实结合起来,才能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最大效能。因此,“有机化学”第二课堂是在按照教学大纲实施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从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挑战杯”项目、开放实验室项目以及假期“三下乡”和科普宣传活动等方面实施。在整个过程中除给学生教授课本内容外,更加着重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锻炼,优良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 3.1学生参与教师科研 高校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科研同样必不可少。在新晋本科院校中,以笔者所在学校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为例,由于学校目前没有硕士学位授予点,教师进行科研的力量主要是教师个人和本科生,有机化学教研组利用学校目前的现状,在第二课堂教育中与自身科研相结合,坚持“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原则,成立了一个由资深教授带领,以多名年轻博士教师为核心的有机化学教研团队。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时,我们采取“双选”制度,老师们会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老师,老师们也会对学生进行谈话以确定该学生是否可以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经过近四年的研究,团队共吸收了50余名本科生参与了教师科研项目。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兴趣和用心程度远远大于理论课堂。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促使他们主动进行文献查阅和相关软件的学习应用,并且与老师心理上的代沟也在与老师更加频繁的交流中逐渐消除。通过近两年的学习研究,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据统计,这部分学生共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并有20余名学生通过了研究生考试。结果表明,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第二课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水平,为其以后深造打下了基础,同时对学生理论课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2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项目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挑战杯”项目都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而设立的具有竞赛性质的国家级项目,一直以来都受到有机化学教研组的重视。当代大学生有很强的挑战欲,因此对参与上述两个项目有很强的积极性。自从我校第一届本科生入学以来,有机化学教研组就鼓励学生参加此类具有竞赛性质的科研项目,并且形成了由优秀老师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学术研究的合作模式。经过通力合作,有机教研组一共指导了30余名学生参与了此类竞赛,并且先后斩获了国家级和省级多个奖项。通过具有竞赛性质的第二课堂,不仅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心理素质,更能在学院内形成一种学术研究氛围,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培养造就应用型人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3开放实验室项目 开放实验室项目是学校用来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动手做实验而开展的开放性实验项目,该项目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申请,课题内容可以是学生自身发掘的趣味性实验,也可以是老师关注的热点问题,老师和学生通过共同探讨来确定研究项目,完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负责指导和答疑。比如:在对2018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授课时,在讲授“醛酮的氧化和还原”一节时,学生对各种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性能比较感兴趣,在开放实验室项目申请时,在“给-受体结构的小分子用于光致发光材料”的项目中,老师设计了二苯甲醇单体,在其制备的过程中,我们特地对基础反应“二苯甲酮的还原反应”进行了重复,并且要求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还原剂(四氢化铝锂、硼氢化钠、氰基硼氢化钠)进行反应。在告知实验试剂的危险性和注意事项后,学生通过自主查阅文献,单独完成了上述反应,经过处理分别得到了65%、93%和42%的反应产率,这样的结果既训练了学生查阅文献、实际操作的能力,又对课堂中学习的内容进行了复习和巩固。 3.4假期“三下乡”活动以及科普宣传活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之年。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深入推行精准扶贫,扎实推进科技扶贫工作,并组成了科普小队赴河南省扶沟县进行“推进精准扶贫、校地结对帮扶、共建科普家园”的科普宣传活动;赴河南省鹿邑县开展“传承百年党史,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上活动都是很好的第二课堂,有机化学教研组也都有老师参与其中的指导工作,学生负责查找资料,整理素材。在科普宣传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以“生活中的化学”为主题,进行科普宣传,如食品的七大要素:碳水化合物(淀粉、糖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调味剂、乳化剂、稳定剂、甜味剂、色素等等),这些无一不与有机化学有关;然后,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常见的有机化学元素为切入点,如人体中分布最广的有机物——糖;人体内的燃料——脂肪;人生命的存在形式——蛋白质;生命的根源物质——核酸;生命反应中的催化剂——酶(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维持生命的营养素——维生素等。随着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的发展,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有机高分子材料逐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将从现在的钢铁时代进入到全盛的高分子时代,从第一个高分子材料酚醛树脂问世以来,纤维、粘合剂、人造医药、人造心脏等相继出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有机化学,从而让人们对化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梳理和科普宣传,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科普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在有机化学中开展第二课堂的效果和意义 拓宽学习视角,学生参与第二课堂,需要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基础,在此过程中,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研究内容会变得更加全面和具体,并对理论学习有了更大的兴趣;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随着研究的进行,学生甚至可以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完善研究体系,教学相长大抵就是这样。很多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以后,思想放松,行为怠慢,时间分配不合理,学习成绩下降。在第二课堂,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合理分配自己的课余时间,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反而逐渐减轻,学习积极性大幅提高。增加学生和老师的联系,让老师有机会与学生有更多的接触,笔者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随着老师和学生年龄的差距越来越大,代沟在所难免,再加上学生课余活动较多,让他们放下戒备与老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就显得弥足珍贵。通过第二课堂让老师实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对老师们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5结束语 随着教学硬件和软件的改善,以教师为主导,忽视学生地位的传统教学方式正在被打破,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对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内涵与外延、其与素质教育的适应性、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二课堂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学生人格培养、科学素养等方面培养的重要途经。 作者:王勇 李靖靖 王炜 刘从军 冯丹丹 段冰潮 卢奎 单位: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化工食品学院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1]。猪肉供应链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我国居民的“菜篮子”[2]。但就实际情况分析,猪肉市场不确定性因素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猪肉供应链企业生产经营,导致猪肉供应链遭遇不稳定风险。据统计局数据显示,受2018年8月非洲猪瘟暴发影响,2018—2020年中国猪肉价格出现暴涨,由21.96元/kg飙升至59.64元/kg,使生猪市场偏离正常运行轨道,对猪肉供应链价格稳定性造成直接影响。为此,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2022年5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从“抓好重大疫病防控,加强猪肉储备应急调节”“稳定财政、金融、用地等长效性支持政策,保护生猪养殖场(户)积极性”“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3方面确定稳定生猪产能的具体措施,以增强猪肉安全供应保障能力。因此,探索如何维护猪肉供应链稳定性对于居民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关生猪疫情与猪肉供应链稳定性关系的研究,偏重于考察生猪疫情对猪肉价格、猪肉消费量的影响。苏贵芳等[3]研究发现,生猪疫情宽度指数低于阈值时,生猪疫情冲击对猪肉价格波动无显著影响,但当生猪疫情宽度指数高于阈值时,生猪疫情冲击显著加剧猪肉价格波动。马驰等[4]指出,生猪疫情网络关注会放大生猪疫情事件的冲击,致使猪肉及生猪产业链价格异常波动,且猪肉产业链下游产品价格波动对生猪疫情事件冲击的反应速度、程度更大。谭莹等[5]认为,不同生猪疫病对猪肉价格的冲击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非洲猪瘟对猪肉价格的冲击最大,其次为A型口蹄疫,猪病毒性腹泻的冲击最小。朱宁等[6]指出,非洲猪瘟暴发会促使城镇居民选择牛肉、羊肉、鸡肉与鸡蛋作为猪肉的消费替代品,降低猪肉消费量。王刚毅等[7]研究表明,非洲猪瘟会促使市场猪肉价格飙升,导致市场整体猪肉消费量下降。从上述研究可以发现,研究多集中于生猪疫情对猪肉供应链下游猪肉价格、猪肉消费的影响,鲜有学者从猪肉供应链稳定性视角展开探索。为更好地探索如何维护猪肉供应链相对稳定,有必要对猪肉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基于猪肉供应链发展实际,对猪肉供应链上游、下游稳定性进行测算,采用面板Tobit模型进行实证探讨,考察影响我国猪肉供应链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1理论分析 1.1猪肉供应链稳定性及其动因 猪肉供应链是由生猪养殖场、生猪屠宰厂、猪肉加工厂、猪肉物流配送以及猪肉流通销售等环节共同组成的链状网络结构[8]。猪肉供应链稳定性指猪肉市场中,猪肉产量、肉质、物流配送效率以及供需平衡程度等各方面表现均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9]。围绕猪肉供应链稳定性展开分析,可以将猪肉供应链分为两部分,一是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对本企业的供应链,二是本企业对下游客户的供应链。就猪肉供应链上游稳定性分析,猪肉供应链上游稳定能够有效减少企业向外部重新搜寻原材料的时间成本与劳动力成本[10]。对于绝大多数猪肉供应链上企业,拥有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是保证自身稳健发展的重要前提[11]。就猪肉供应链下游稳定性分析,猪肉供应链下游稳定可促进企业依据下游客户需求合理配置各类生产要素,减少无效资源损耗与资源投入过剩;提升链上猪肉产品的周转效率,降低猪肉原材料与成品的库存成本[12]。猪肉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链条的高质量管理有利于均衡猪肉市场供需[13],避免链上企业因盲目生产及库存导致成本上升,加剧猪肉供应链不稳定风险。政策支持、疾病控制、市场需求能够驱动猪肉供应链稳定发展。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对猪肉产业提供政策支持,包括金融支持、税收优惠、市场准入等政策,有利于提高猪肉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猪肉供应链的稳定发展。在疾病控制方面,政府通过加强猪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的防控和治理,减少养殖业损失,降低市场波动性,对猪肉供应链稳定发展有积极作用。在场需求方面,市场对猪肉的需求量大于生产量,可刺激生产者加快升级技术和提升生产效率,为猪肉供应链稳定发展助益。 1.2猪肉供应链稳定性影响因素 1.2.1供给端变量 猪肉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众多。根据文献调研从猪肉供应链供给端展开分析发现,猪肉供应链供给端主要受生猪生产养殖成本[14]、养殖者预期[15]以及其他外生性因素[16]影响。生猪生产养殖成本主要包括仔猪成本、饲料成本等。其中,仔猪成本是猪肉供应链中生猪养殖环节的基础成本。饲料成本是生猪养殖环节的主要成本,约占整体生产成本的60%。仔猪成本以及饲料成本的增加可能引发生猪供给骤减,抬升猪肉价格,对猪肉供应链稳定性造成冲击。从养殖者预期角度分析,国内生猪养殖多为小规模与散户,其往往面临信息不对称与信息滞后困局。当猪肉供应链下游猪肉价格较高时,国内小规模养殖户与散户出于乐观预期,可能会扩大生猪养殖规模,致使猪肉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引发猪肉价格下跌,冲击猪肉供应链稳定性。从其他外生性因素分析,生猪养殖模式、养殖技术层次、局部生猪疫情发生频率等都是导致猪肉供应链稳定性变化的重要原因。因此,结合数据可得性,本文选择仔猪价格、玉米价格、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对猪肉供应链供给端影响因素进行表征。 1.2.2需求端变量 猪肉供应链下游是否稳定主要反映在猪肉消费需求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对肉类食品的需求愈发旺盛[17]。受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居民对猪肉消费的独特偏好影响,市场对猪肉的需求往往呈一种相对稳定状态[18]。但就微观层面分析,猪肉消费需求会受到居民可支配收入[19]、猪肉替代品价格[20]的影响。就居民可支配收入分析,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低直接决定其对猪肉的消费能力。对于低收入阶层来说,春夏季是猪肉消费淡季,国庆与春节等节日较多的秋冬季是猪肉消费旺季。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是猪肉供应链下游稳定性的直接信号。从猪肉替代品价格分析,猪肉的替代品众多,主要包括水产品、羊肉、牛肉、鸡肉等。猪肉价格过高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会选择这些肉类消费品替代猪肉。所以水产品、羊肉、牛肉、鸡肉等肉类消费品的价格会直接影响到猪肉的消费需求,对猪肉供应链产生影响。因此,选择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鸡肉价格、牛肉价格作为猪肉供应链需求端影响因素。 2实证分析 2.1数据来源 我国沪深猪肉上市公司共有37家,选择12家企业作为样本。具体筛选步骤如下:按照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三项主营业务将37家猪肉上市公司进行划分,每个环节选择4家2014年前上市、目前经营状况仍旧良好、与供应链上下游存在良好合作关系的企业,最终获得12家猪肉上市企业。选用企业的2014—2021年度报告、年终报告以及研究期内全国投入产出表作为数据来源。 2.2猪肉供应链稳定性测算 参考鉴钟涛[21]对供应链稳定性(Chain)的测算方法,对猪肉供应链稳定性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从猪肉供应链上游稳定性与下游稳定性两方面展开分析。供应链稳定性=1-供应链波动率(1)猪肉供应链上游稳定性(Chainup)=1-前五大采购商占比的波动率(2)猪肉供应链下游稳定性(Chaindown)=1-前五大客户占比的波动率(3)式中:前五大采购商占比的波动率为前五大采购商年度采购金额占比变动的绝对值之和与上一年度前五大采购商采购金额占比之和的比值;前五大客户占比的波动率为前五大客户年度采购金额占比变动的绝对值之和与上一年度前五大客户采购金额占比之和的比值。本文对猪肉供应链上下游稳定性进行测算,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我国猪肉供应链稳定性整体呈上升态势。细分比较,猪肉供应链上游稳定性高于下游。原因可能是猪肉生产周期长,农户有充足的时间应对市场需求波动,进行决策和调整。相比之下,下游零售商和加工商面对的周期较短,更容易受到市场需求波动影响。进一步分析,2018年猪肉供应链稳定性出现小幅下降,这可能是非洲猪瘟暴发所致。 2.3变量选择与模型设计 2.3.1变量选择 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解释变量包括供给端变量与需求端变量。供给端变量有仔猪价格(lnPig)、玉米价格(lnCP)、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lnScale)。其中,仔猪价格用地区仔猪平均价格表示,玉米价格用地区集市玉米平均批发价表示,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采用年出栏500头及以上养殖户占全部养殖场户的比重衡量。需求端变量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lnTown)、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lnRural)、鸡肉价格(lnCK)、牛肉价格(lnBeef)。为消除各变量异方差影响,对所取数值进行对数处理。为避免各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导致模型回归结果出现偏误,使用SPSS对上述变量进行多重线性检验,见表3。由表3可知,各变量方差膨胀因子(VIF)值均小于10,容差均大于0.1,条件指标均小于30。表明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可进行下一步回归分析。 2.3.2模型设计 基于前述理论分析,采用面板Tobit模型进行估计,分别建立猪肉供应链上游稳定性与下游稳定性基本模型。 2.4实证结果 考虑非洲猪瘟是对猪肉价格冲击最大的生猪疫情,故选择非洲猪瘟暴发时间作为生猪疫情研究的时间分界点。以2018年为时间节点,选择2014—2018年样本数据表示生猪疫情暴发前,2018—2021年样本数据表示生猪疫情暴发后。 2.4.1猪肉供应链上游稳定性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列(1)为生猪疫情暴发前,各影响因素对猪肉供应链上游稳定性影响的回归结果。仔猪价格、玉米价格与猪肉供应链上游稳定性呈显著负相关;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与猪肉供应链上游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列(2)为生猪疫情暴发后,各影响因素对猪肉供应链上游稳定性影响的回归结果。生猪疫情暴发后,仔猪价格、玉米价格、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与猪肉供应链上游稳定性的关系未发生变化。 2.4.2猪肉供应链下游稳定性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见表5)列(1)、列(2)分别为生猪疫情暴发前后,各影响因素对猪肉供应链下游稳定性影响的回归结果。由表5可知,生猪疫情暴发前,仔猪价格、玉米价格对猪肉供应链下游稳定性为显著负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鸡肉价格、牛肉价格对猪肉供应链下游稳定性为显著正影响。生猪疫情暴发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猪肉供应链下游稳定性的影响转为不显著;仔猪价格、玉米价格鸡肉价格、牛肉价格的影响未发生明显变化。 3讨论 3.1猪肉供应链稳定性 我国猪肉供应链稳定性整体呈上升态势。细分比较,猪肉供应链上游稳定性高于下游。进一步分析,2018年猪肉供应链稳定性出现小幅下降,表明生猪疫情会对猪肉供应链稳定性产生影响。 3.2猪肉供应链上游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生猪疫情暴发前,仔猪价格、玉米价格越高,猪肉供应链上游稳定性越差;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越高,猪肉供应链上游稳定性越强。生猪疫情暴发后,仔猪价格、玉米价格、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与猪肉供应链上游稳定性的关系未发生变化。 3.3猪肉供应链下游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生猪疫情暴发前,仔猪价格、玉米价格越高,猪肉供应链下游稳定性越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鸡肉价格、牛肉价格越高,猪肉供应链下游稳定性越强。生猪疫情暴发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猪肉供应链下游稳定性的影响转为不显著,仔猪价格、玉米价格、鸡肉价格、牛肉价格的影响未发生明显变化。 4对策与建议 4.1完善猪肉供应链供应体系 政府有必要推动猪肉主要销售区与生产区进行良好合作对接,共同探索建立双向认证供应体系,实现点对点的猪肉供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猪肉供应链生产与销售区域之间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猪肉供应链流通环节的重构与调整,完善猪肉消费品跨区域流通体系与猪肉供给体系,确保猪肉消费品稳定供给。 4.2优化生猪疫情应急管理平台与系统 一方面,优化生猪疫情信息共享平台。相关部门可对猪肉供应链各环节信息进行统筹,利用数字技术优化生猪疫情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生猪疫情信息全程记录、档案可查。另一方面,优化生猪疫情预警监测系统。相关部门应在生猪疫情暴发后快速掌握疫情细节并及时上报,优化生猪疫情预警监测系统,预测该疫情发生的可能风险,为生猪疫情防治决策提供参考。 4.3健全市场价格干预手段 首先,应利用大数据手段实时监测市场与猪肉供应链相关的产品价格波动情况,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避免因部分产品价格波动引发的生猪养殖者盲目决策行为以及消解消费者过度恐慌。其次,通过“保险+期货”模式,采用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稳定猪肉供应链相关产品市场价格,引导市场供需平衡。最后,适时释放价格临时补贴,启动社会保障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积极引导猪肉相关行业协商定价,避免因猪肉供应链相关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导致的猪肉供应链风险。 参考文献 [1]刘晨阳,王济民,王祖力,等.中国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基于贸易与产业发展视角的比较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1):29-39. [2]谢艳乐,祁春节.“菜篮子”产品供需适配性:机理、效应与治理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21(12):55-68. [3]苏贵芳,花俊国,孙文珊,等.生猪疫情对猪肉价格非线性冲击的形成机理与检验[J].中国农村经济,2021(11):107-124. [4]马驰,陶建平,刘苇.生猪疫情网络关注与猪肉价格波动:加剧还是抑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22-34. [5]谭莹,刘杏兰.生猪疫病对中国猪肉价格冲击和溢出效应的比较研究[J].价格月刊,2022(10):37-44. [6]朱宁,曹博,秦富.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城镇居民家庭畜产品消费替代研究——基于北京市与河北省的调研[J].农村经济,2020(4):76-82. [7]王刚毅,李春雷,申玉琢,等.非洲猪瘟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3):71-74. [8]张喜才,汤金金.非洲猪瘟背景下生猪供应链重塑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9(9):143-146. [9]胡向东,石自忠.我国生猪保供稳价的战略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3):8-11. [10]周大朋,刘凯,穆月英.基于产业链视角的生猪价格波动及其成因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22(8):306-312. [11]胡浩,江光辉,戈阳.中国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内涵特征与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22(12):32-44. [12]徐耀群,于骐嘉.猪肉供应链中质量投入的演化博弈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6):1-5. [13]燕君芳,刘晓宁.生猪全产业链安全生产控制模式评价体系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98-103,150. [14]唱晓阳,姜会明.吉林省生猪养殖户不同规模经营成本效益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12):26-30,163-164. [15]翁凌云,王克,朱增勇,等.市场风险、价格预期与能繁母猪养殖行为[J].农业技术经济,2020(6):30-43. [16]王刚毅,王佳美,王孝华.差异化疫情冲击下生猪养殖主体短期供给反应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9(11):169-173. [17]陈材,崔超,马新,等.供给变化下居民猪肉需求的吉芬效应[J].江苏农业科学,2021(12):229-235. [18]刘辉,陈琼.重庆市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2(4):15-23. [19]卢艳平,肖海峰.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特征及趋势判断——基于双对数线性支出模型和LA/AIDS模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0(1):180-190. [20]刘程军,王周元晔,严淑闻,等.我国猪肉及其主要替代品价格波动的关联性[J].江苏农业科学,2021(7):237-243. [21]钟涛.供应链稳定性、市场环境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J].财会通讯,2022(13):53-57. 作者:许正平 单位: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随着时代发展,敏感电气设备的普遍使用,敏感电气电压暂降问题也愈发严重,成为电器行业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当电压暂降问题发生时,不仅会影响敏感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还可能会对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了解和掌握电压暂降对敏感电气设备的影响因素,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并且还需要进行抗电压暂降测试,以此保证敏感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为各个行业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使用敏感电气设备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1电压暂降分析 1.1概念 其实,电压暂降也可以叫做“晃电”,一般情况下是指雷击、短路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所造成的电网短时间的电压波动,或者短时间的断电。同时,根据相关规定,将电压暂降定义为电力系统在运行期间,某点工频电压方根均值呈现突然下降的状态,并且降至10%~90%,其持续时间为10~60s,然后恢复正常。另外,如果电压暂降的时间相对较长,就会导致敏感设备处于非正常停机的状态,严重影响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并且如果情况较为严重,还会引发设备故障,造成经济损失[1]。 1.2危害 电压暂降产生以后,就会造成电网电压跌落、接触器释放以及运行电动机过热等的问题,严重影响敏感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2]。同时,如果电压暂降较为严重的话,敏感电气设备还会产生装置失控的现象,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这样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容易出现人员伤亡。因此,电压暂降问题不仅仅影响用户体验以及电气设备行业发展,更会对社会安全生产、用户人身安全等方面造成危害,这些影响又会进一步阻碍用户对敏感电气设备的用户体验,不利于其发展。 2电压暂降对敏感电气设备的影响 2.1机电电流 从安检机的角度来说,机电电流是引发电压暂降产生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因为大型机电启动电流增大,导致电压暂降增大,但是负载侧电压呈现逐渐减小的现象,这样一旦超过标准启动电流控制的电压,就会降低敏感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3]。同时,变压器容量的大小,也会对感应电机有所影响,一旦感应成功,就会产生一个较大的电压凹陷,且电压的凹陷程度与感应电机参数有着直接关系,这时就会和引起电压凹陷的大型感应电动机出现相同的振幅。基于此,如果在普通的情况下,只要大于0.85pu的话,凹陷部就会逐渐呈现平滑的状态,并且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总的来说,电压暂降问题的产生与机电启动电流、变压器等方面有直接的关系,并且两者的剩余容量与系统的等效阻抗等,直接影响着电压暂降产生的严重程度。 2.2远端网络短路 信息系统属于航站楼里一项重要的系统设备,并且在长期运行期间,如果远端网络出现短路的现象,就很容易引发电压暂降问题的产生。信息系统在运行期间,如果出现电压下降,一般是因为受到相近或者相邻远程网络短路故障的影响,并且如果与故障点越近,这时电压暂降就会越严重,反之就会相对较弱,其损失也相对较小。同时,当故障点出现短路的现象,这时断路器从接到命令一直到电弧熄燃的过程中,网络电源侧就会出现同等级的电压暂降,并且相邻或者相近的负荷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情况较为严重的话,还会出现系统崩溃的现象[4]。 3改进措施 可以根据敏感电气设备运行的需求,设置静止同步补偿器,并且将双变量控制以及单向变量作为主要控制方式,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电压暂降的产生。其中,单向控制通常与无功功率呈正比,这样可以对脉冲宽度进行控制。同时,通过利用单变量控制,可以有效保证逆变电压增长,并且再加上对脉冲宽度进行控制,进而对无功功率进行有效的控制。双向变压主要是利用脉冲宽度以及逆变电压进行控制,以此避免电压暂降的产生。另外,采取静止同步补偿器的方式,可以提升电流响应速度,并且不需要载波,对于输出电压,也没有特定的频率和谐波,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敏感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满足用户需求。在敏感电气设备电压暂降改进的时候,需要根据控制变量的不同,强化无功功率的控制力度。同时,如果脉冲宽度占空比处于稳定的状态,这时就需要与并联电源连接,从而保证直流电压的恒定性[5]。根据实际情况,对脉冲宽度占空比、逆变器电压幅值进行控制,需要一直到实现控制无功率的目的以后,再对两者的直流测电压进行控制,从而提升敏感电气电压设备抗电压暂降性能。另外,在改进敏感电气设备电压暂降的时候,需要对电流进行实时跟踪,主要是分析是否存在较大误差,如果有需要立即进行调整,避免造成较大的影响。 4预防措施 1)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继电保护以及自动装置的标准,例如安检机在运行期间,如果继电保护装置设定值出现较大误差,或者定值核算计算不及时的话,这样保护就会失效,很容易引发电压暂降的产生,影响安检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根据情况,对保护定值进行反复的计算,并且定期进行升级改造,满足运行的需求。 2)由于敏感电气设备相对较为特殊,所以在长期使用中,需要定期进行检查、试验以及保养,判断是否产生电压暂降问题,如果产生,需要立即进行解决和处理,避免产生较大的损失[6]。另外,如果发现变压器出现异常,需要立即进行处理,避免为引发电2023.02.DQGY50压暂降问题埋下隐患。 3)针对机电电流,一般情况下多发生与设备之间的连接,所以在预防电压暂降问题产生的时候,需要对配电、用电设备的容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也可以避免电压暂降的产生。 5抗电压暂降性能测试 1)在敏感电气设备抗电压暂降性能测试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电路模块,通常情况下是分析其耐受能力,只有耐受能力达到标准,这样才能应变电流、电压的突然变化,不会对敏感电气设备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2)需要对敏感电气设备所发出的电压波形进行收集,并且根据电压波形的变化,分析电压暂降产生的幅值以及持续时间。同时,在敏感电气设备抗电压暂降性能测试的时候,需要根据运行需求,合理设置输出值,并且对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跟踪,避免产生较大的误差。另外,还需要采集电压、电流、转速等数值,根据这些数值判断运行状态,是否产生电压暂降,如果产生需要立即进行处理,避免造成较大的影响[7]。另外,可以利用上位机操控软件,这样可以有效接收敏感电气设备运行所产生的指令以及电压信号,基于此进行测试,将电压、电流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利用数据采集设备,对各项测试信息进行采集,并且上传到分析模块中,这样可以便于测试对各项数据的使用。 3)需要综合考虑电压暂降的单次时间,以及产生以后的特点,其中单次事件电压暂降,主要是分析幅值、持续时间、波形起始点、相位跳变、波形结束点等方面,根据各项特征,有针对性对敏感电气设备进行测试,分析各项特点是否稳定,如果无问题即表示其抗电压暂降性处于良好的状态。同时,在测试的时候,可以设置多个电压暂降产生的特点,并且利用单一控制变量的方式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研究敏感电气设备的抗电压暂降性能。另外,敏感电气设备抗电压暂降性能测试的时候,需要对电压波形和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并且结合收集的数据,对电压暂降单次事件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计算,将计算和分析的数据上传到系统中,便于后期的使用。 4)从运行状态信号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分析其开关量和非开关量,针对开关量,可以将电压暂降结束时间的开关量直接进行储存,通常是不需要进行处理。但是,非开关量需要根据敏感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对电压、电流的连续量进行测试,分析是否为交流量或者直流量,如果为交流量,就需要对电压暂降均方根值进行计算,倘若为直流量的话,就需要将均方根值作为设备运行状态,并且进行储存、统计构建出数据库[8]。另外,在数据库生成以后,需要根据电压暂降的特征进行绘制曲线图,分析敏感电气设备是否具有良好的抗电压暂降性能,如果效果不是很好,就需要根据情况进行改善,以此保证敏感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6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压暂降是影响敏感电气设备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保证敏感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必须了解电压暂降产生后所造成的影响,有针对性进行改进。同时,还需要对改进后的敏感电气设备进行抗电压暂降性能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判断是否具有良好的抗电压暂降性能,敏感电气设备是否可以稳定地运行,满足用户的需求,这对于敏感电气设备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也给予了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何英杰,支文浩,张义坤,等.典型敏感设备电压暂降耐受能力自动测试系统研究[J].电网技术,2022,46(5):1956-1964. [2]覃日升,况华,何觅.敏感电气设备抗电压暂降能力测试分析研究[J].能源与节能,2021(11):103-105. [3]况华,覃日升,姜.电压暂降对敏感电气设备影响及其改进措施[J].电力设备管理,2021(8):206-207. [4]蒋德秋,李洪涛.电压暂降对设备开关电源的影响[J].农村电气化,2020(12):33-35. [5]周立志,孙继峰.抑制电压暂降对电仪设备扰动影响[J].氯碱工业,2020,56(10):7-11. [6]汪颖,陈春林,肖先勇,等.电压暂降敏感设备耐受能力自动测试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0,44(20):127-135. [7]王晓颖,韦铁权.基于敏感用户的电压暂降治理设备控制策略[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14):51-52. [8]刘艺超.负荷侧电压暂降的治理措施与设备[J].电气开关,2020,58(3):7-9. 作者:张帅 单位:北京市首都机场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浅谈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如何做好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期望能更好的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引言 随着现在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占领了城市中大多数的面积,已成为每个城市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使得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城市空间的和谐统一,同时还能够拥有更多的土地用来搞绿化,充分利用土地,使得城市变得更加赏心悦目。一个优秀的高层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城市空间的和谐性,还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使高层建筑成为城市中最亮丽的景观,我们只有保持城市与高层建筑的协调发展,才能加快城市化的步伐,保证城市健康发展。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问题。一些高层建筑不走群众路线,鹤立鸡群,使人们产生了惧感与距离感。交通问题也是让人头疼的一个问题,这使得高层建筑的建造如何才能符合城市发展已经成为了现在城市设计建造过程中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一、高层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是一个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科学问题。针对高层建筑功能性、美观性、经济性、综合性等具体实现目标,设计人员应制定不同的机构设计方案。但是,结构设计作为高层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其设计过程遵循根本设计原则大致相同:(1)充分考虑高层建筑所承载的垂向负荷和横向负荷,以及其可能遇到风力和地震应力等各项不可抗力;(2)严格控制高层建筑高宽比例,以保证其结构稳定性及美观性。(3)高层建筑的平面或立面的质量和刚度应尽量保持对称和匀称,使整体结构中不存在薄弱环节。(4)提前考虑风力、地震、温度变化或基础沉降对建筑结构带来的影响,并制订相应的平衡措施。 (二)综合性和整体性设计原则 在当代高层建筑设计中,整体性设计原则是将建筑物从细小部分进行整理规划,通过明确发展规律和构成,在部分和整体中形成相互结合、依赖以及制约的关系,从而正确展示建筑工程设讦运动规律以及系统特征。高层建筑设计综合性原则,从建筑设计要素、功能、结构组成、发展历史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整体考察,在建筑设计综合考虑的过程中,进行基础性综合分析;将每个层次的分析结果具体的反映到整体以及综合考虑过程中;通过严格对照比较结果,从新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分析修改、整合完善,从根本上保障建筑设计整体和部分的高度统一。 (三)细部尺度原则 细部尺度是指高层建筑所采用的施工材料的质感是更为细腻的建筑尺度划分。在高层建筑设计时应透彻地了解人们对建筑材质的标准要求及喜好程度。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事物的评价都是通过眼观以及手摸的方式去对事物进行进一步的了解然后从主、客观角度对该项事物做出综合性评价。所以投计人员应遵循细部尺度原则,采用人们能够接受的喜爱的建筑材质塑造建筑工程作品,给人们带细部尺度主要是指建筑材料的质感指高层建筑更细分的尺度大小。 二、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一)高层建筑设计中的抗震问题 从地理位置上讲,我国处于地震频发区,并且我国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等自然灾害发生率较高。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如何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成为建筑设计中最核心的问题。在抗震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如下:(1)抗震构造柱布置不当。如外墙转角处,大厅四角未设构造柱或构造柱不成对设置;以构造柱代替砖墙承重;山墙与纵墙交接处不设抗震构造柱;过多设置抗震构造柱等;(2)结构的平面布置。外形不规则、不对称、凹凸变化尺度大、形心质心偏心大,同一结构单元内,结构平面形状和刚度不均匀、不对称,平面长度过长等。 (二)空调通风方面 在高层建筑暖通空调通风设计中一般存在两种问题致使空调装机容量偏大。一是由于设计时考虑各种各样的安全系数,从而使单位空调面积的制冷机装机容量大比手册中冷负荷概算偏大,远大于实际运行中单位空调面积峰值冷量。二是目前在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人员采用负荷指标估算方法,使得制冷机装机容量普遍偏大,也明显造成初投资的大量浪费,甚至影响部分负荷下的冷机效率。水泵扬程选择不当也是暖通空调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水系统扬程选择因设计差异而存在较大差异。如某工程冷却塔放置在80m高的屋顶,冷却水为闭式循环系统,而设计者在选择水泵扬程时误将高程加进了水泵的扬程中,致使所选水泵扬程高达95m。有的设计在选择冷冻水泵时,忽视了冬、夏季流量的之间的差异,如某工程夏季空调所需7℃/12℃冷水的循环流量是400m3/h,而冬季所需50℃/60℃热水循环量为200m3/h,可见夏季空调冷冻水循环量要比冬季采暖热水循环量大得多,所以冬夏季冷水泵热水泵应分别设置,合用一台是不合适的。 (三)高层建筑设计中的排烟问题 排烟问题也是高层建筑设计中的的一个重大问题,排烟不畅往往会伴随着高层火灾事故,而且由于烟气窒息或是中毒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也是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很多高层建筑在设计中为了提高使用面积,将居住用电梯与消防电梯合二为一。一些不具备自然排风条件的楼梯间也没有采取在入口处设计阳台或凹廊促进排烟的安全措施,同时,很多高层建筑中的防火门经常性的处于关闭状态。这些都是造成排烟不畅的主要原因。 (四)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外部尺度 高层建筑是一座城市有机组成部分,因其体量巨大,高度很大,是城市的重要景点,对城市产生重大的影响。高层建筑对城市各构成要素也产生重大的影响,高层建筑的位置、高度的确定,也应充分地考虑该城市尺度、传统文化,不当的尺度会对城市产生不良的影响,改变了城市传统的历史文化,也改变了原来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有机协调的比例关系,如:上海市,黄浦江可谓是城市一条重要水系,原先具有宽大、雄壮的气势。但由于东方明珠塔的建成,又过于靠近黄浦江,其他高层建筑也跟着靠近黄浦江建设,使黄浦江的尺度感变小了,失去了原有的雄壮,而改变了老上海的历史与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东方明珠塔的建成又是一件憾事。 (五)短肢剪力墙设置 在新规范中,对短肢剪力墙定义为墙肢截面高厚比为的墙根据实际经验对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有很多的限制因素。所以在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就要最大限度地避免短肢剪力墙的使用,减少由于短肢剪力墙应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一旦应用到短肢剪力墙就要根据高层建筑的应用限制进行相应处理避免短肢剪力墙应用不当带来的麻烦。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设计中出现的建筑设计高度、嵌固端放置、抗震、防火、防点击等一系列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高层建筑,作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设计类型,必将在以后的城市建设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这也就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者必须严格遵守高层建筑的设计原则,综合多方面的条件因素,全面提高高层建筑的实用性、功能性、经济性以及美观等方面的标准。这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者本身的结构设计能力有着提高作用,同时也对于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的顺利完成以及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有着促进作用。 浅谈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如何做好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摘 要:随着国内人口的逐渐增多,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在城市建筑建设中,必须要遵守稀土如金的原则,用更高层的建筑来做到节约土地资源,为人们提供充足的工作生活居住空间。建筑行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发展方向,对高层建筑的需求需要设计师们不断开发研究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在满足人们对高层建筑实用性要求的同时,增强建筑在艺术上感官上的美感追求。同时利用高科技,新世纪,新工艺和新材料来建设使用周期长,对环境破坏小又与城市自然景观相匹配的现代高层建筑。 关键词:城市建设;高层建筑;设计 一、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1、主梁有次梁处附加筋问题 基础结构设计当中,在梁下部的作用力点附以钢筋,做到集中荷载由另加的横向钢筋结构来承重。梁截面高度范围不同,加不加筋对于主梁来说选择也不同,当主次截面相差很大时,主梁就不用加钢筋了,因为荷载较小,没有必要。反而如果相差不大,次梁荷载相对来说较重,就需要添加附加钢筋来分担次梁的承重,实现安全性。针对箱、筏基础底板跳板的阳角问题,如果说底板的钢筋是双排并且两个方向同时有的话,阳角不能够决不允许添加辐射筋。 2、弹回再压缩设计 开挖基坑时,会有一部分基地反弹受到约束,那就是摩擦角范围内的坑边的基地。然而坑中心地基没有周围其他东西的影响,基土是可以实现反弹的,针对回弹部分,人工可以进行清除工作。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坑基中心都需要人工清理,针对小基础的坑底,坑底约束力较大,回弹可忽略不计。 3、梁、板的计算跨度 梁板结构的意思是,用刚性支座梁,放在梁的中心线位置,这时候梁板就相当于截面板。如果梁是扁的的话,高度和厚度基本等同,长度和弯矩选择梁中心位置即可,同时加上两者的较大值配筋。 二、现代高层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是一个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科学问题。针对高层建筑功能性、美观性、经济性、综合性等具体实现目标,设计人员应制定不同的机构设计方案。但是,结构设计作为高层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其设计过程遵循根本设计原则大致相同: 充分考虑高层建筑所承载的垂向负荷和横向负荷,以及其可能遇到风力和地震应力等各项不可抗力;严格控制高层建筑高宽比例,以保证其结构稳定性及美观性;高层建筑的平面或立面的质量和刚度应尽量保持对称和匀称,使整体结构中不存在薄弱环节;提前考虑风力、地震、温度变化或基础沉降对建筑结构带来的影响,并制订相应的平衡措施。 2、高层建筑的综合设施设计原则 每一个高层建筑所出的地理环境及其周围建筑的影响都是各不相同的,这也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结合实际条件综合考虑:建筑平面布局:整体建筑结构平面布局应严格遵守建筑间距(防火间距、采光间距)标准,并在周边配套设施中配置有足够空间的停车场等设施;在满足高层建筑对于所需功能的要求外,应该保证建筑各层的平面布局具有一致性,以满足高层建筑的电气线路规划、取暖装备、而告终设计管线和防火疏散措施可以批量进行设计;科学规划高层建筑的电梯、楼梯的数量和位置,以保证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以及危险发生时的逃生效率;高层建筑所需的各项建筑材料类型、配置等对于风力、温度变化以及震动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在满足高层建筑的使用性之后,高层建筑在设计过成中还应考虑周围建筑的设计风格以及自身的美观效果。 三、高层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 1、剪力墙的设计 据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具体的条件,必去剪力墙的受力特点和区别等等,合理的剪力墙及拥有分布均匀特点的墙体,其建筑的钢心和质心是在同一个地方的。目前来说,很多高层建筑剪力墙数量多分布广,为了确保工程的经济适用和安全性能,需要严格控制剪力墙的钢筋配置。 2、地基的基础设计 工程造价的决定性条件是地基的基础设计。所以地基的基础设计必须保证万无一失,步步惊心。高层建筑的基础结构设计人员要想确保有这完善的基础设计,要实施因地制宜政策,根据当地的条件和相关建筑政策调整设计内容。 3、荷载组合要求 采用点算程序化计算设计出地基承载力及各荷载组合的特点。当风荷载及地震效应导致高层住宅边角地方竖向作用力大时,如果短期荷载等同于永久荷载,边角的竖向结构就会偏大,而中间又是在原有的小值之上,地基墙体就会受力不均产生裂缝。组合地震作用及重力荷载时,应增大承载力,同时提高承载力的特征值在组合重力荷载和风荷载时。在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最大程度地降低地基变形和差异变形。 4、消防设计情况及其对策 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的规划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高层建筑消防相关的供水系统主要由消防水池和自动喷水装置构成。消防水池主要是用于存储一定量的水源以供火灾放生的紧急使用,具体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应该依据实际的情况和相关规定执行。而在实际中,常常会发现水池设置位置不当或水池点设置过多或过少等问题,这些都会造成实际的安全隐患,或者对于水资源的浪费。因此,消防水池的布局与数量,必须依据实际的建筑情况,进行合理规划。而自动喷水装置只要是指各楼层设置的灭火器及烟雾探测喷水器。这样的消防系统应该加大设置力度,力求做到每一层都有足够的数量。同时,还需要格外注意在地下室,楼梯拐角等容易忽略的死角位置设置足够的探测喷水器以避免意外的发生。 四、保障高层建筑设计成效的策略 1、环境因素 一个建筑是否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是很重要的,符合我国古代天时地利人才能和的思想。充分考虑当地的气象水文和地质因素,深入了解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环境因素,在做完调查研究工作之后再开展各项设计活动。水文地质是一个在设计中很容易忽视的部分,然而它的地位却不容撼动,地下水对岩层土层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受到地下水文地质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高层住宅建筑,关乎到很多人的生命安全,更是要充分研究考察选址的地下水文和地质情况。 2、优化建筑位置及朝向设计 建筑选址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考虑到城市其他设施的空间布局,把对城市的影响最大化。建筑物的位置选择和朝向设计是设计师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人们的生存依赖于阳光,在明亮的环境中更有助于培养愉悦舒适的心情,在建筑设计时,依照当地的自然环境,让建筑物朝向光照时间长的方位,这样就可以减少用户在用光方面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提前设计好日影图,使建筑物最大程度上接受太阳的照射,以此来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和走向。由于我国大部分的地区都在北半球,因此建筑物坐北朝南的情况居多,建筑体南面的开窗要尽可能大,而其他防卫的窗户面积越小越好。减少热能的损耗,使得用户在不实用空调暖气等设施的情况下,也可享受怡人的温暖。 3、优化围护结构墙体设计 现代的高层建筑需要有通风,透光,保温三个最基本的条件要求。为了实现室内室外环境的完美统一,最大程度上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在围护结构墙体设计方面,也需要建筑师大下功夫。一般来说可选用的产品主要有玻璃幕墙,高分子吸湿除潮材料等。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选择墙体设计材料,减少了建筑成本,同时延长了高层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4、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新设计 当前,低碳式高层建筑设计主要运用的设计手法有以下几种,如利用物联网,数字化技术,仿生学特色来发展建筑行业的低碳式理念。这些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效果。 结束语 高层建筑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不管是针对造价来说还是建筑物最终的质量安全来讲,而选择结构选型具有复杂性,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最终做出合理选择。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一个体系,服务于高层建筑的选型。设计高层住宅时,充分考虑实用,美观,经济,安全四大要素,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浅谈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摘要: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多科学的创造性劳动,由于其决策及评价标准的综合性,必须采取综合管理的方式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更加充分地体现城市意识。建筑除了本身的功用外,也被誉为凝固的艺术。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合理的建筑设计是高层建筑是否与城市空间融洽的重要依据。本文就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建设;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引言 世界范围内,高层建筑的建设已走过了百余年历史,其从出现之日起就以鲜明显著的风格特色成为所在区域的焦点,高层建筑的形式与风格不断地改变着。在我国,高层建筑对比其他发达国家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可是想要完全将高层建筑设计融入城市建设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要求我们去不断完善、发展高层设计,为未来的高层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高层建筑设计原理 高层建筑的设计兴建,只单纯考虑建筑物自身的建设尺度远远不够,高层建筑是人为设计、为人服务的城市建设项目,因此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应该是高层建筑设计的根本要求。应充分考虑人们对高层建筑的视觉观感、亲近感等要求,把冰冷的混凝土钢筋水泥建造的高楼大厦真正的变成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亲切感和实用感。注重全面建设尺度的考量计划,如环境尺度、建筑整体尺度以及近人尺度三个主要方面的考量。环境尺度,包括考虑高层建筑所处城市地理位置、城市大小、周围街道尺度环境、建筑物的轮廓设计要求等,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比例安排高层的建设;建筑整体尺度,包括高层建筑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楼层主体、顶部结构等各部门的比例协调统一等注意相对尺度,而且要注意高层建筑中细节部分的层次要求。近人尺度,其实是人们对高层建筑的一个整体感官把握,注重人为感觉、使用价值和审美要求,设计尺度应参考多数人的尺度系数与之成为相应比例,特别是人们接触到的细节部分如台阶、门、窗、阳台、柱子、装饰等尺度的处理。只有从环境、建筑、人这三个方面充分考虑才能促成三者之间的和谐平衡。 二、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1、高层建筑整体尺度设计 1.1尺度比例的协调性 完美的高层建筑是由主体、顶部和裙房三者结合产生。这三者合理的尺度比例关系是一致的,这样才会让人看着很舒服。一个造型完美的高层建筑是裙房、主体和顶部在尺度关系上面充分协调的产物。其各部分细部尺度的划分要在整体尺度的基础上做的更细。只有构建等级性尺度,才能使各个部分的造型构成更加丰富。高层建筑主体尺度很大,可以通过将底层的裙房置于沿街部分来减少其对临街的压迫感。要想使建筑的造型更加生动,那么再加入适当的装饰手法就行了。总而言之,这三部分的比例关系在设计高层建筑形象时必须重视。 1.2细部尺度 立面设计中结构必须划分为水平因素和垂直因素。细部尺度是指高层建筑更细的尺度,它主要是指材料的质感。建筑设计师要将不同材料的质感充分运用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质感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优美感。 1.3立面细部尺度层次性 一般各要素的比例要和整体的关系相匹配,从而达到让人愉悦的直观感觉。高层建筑主体尺度很大,可以通过将底层的裙房置于沿街部分来减少其对临街的压迫感。在一些横向低矮且舒展的建筑物,它的窗户开间之类的比例大多是宽阔状,但是在高层建筑中,则以修长状的因素为主导,有利于巨型和微型相综合。使得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使高层建筑形成强烈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多考虑城市设计的因素,综合考虑整体尺度、细部尺度、街道尺度、城市尺度等方面。高层建筑本身是整体存在,而不是单个存在。城市设计及规划时应集中设计高层建筑群,来形成城市的主旋律,统一城市天际线并富于变化。然后为不同街区设计富有该区特色的高程建筑,最后使高层建筑与外部街道及周围环境相适应,最终完成与城市设计融合的目标。 2、规划设计 2.1避免高层建筑过于密集 密集的高层建筑虽然对于城市办公等条件方便有利,却造成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的拥挤、甚至产生一些始料未及的污染及危害,比如某些高层建筑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造成严重的光污染,还有就是各风口形成高压风带,这些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严格限制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使高层建筑分开分布。 2.2高层建筑与城市街道 在城市中高层建筑主要分布于商业发达的黄金地段,这些地段的街道交通负荷本来就很大,高层建筑只会加大这地段的交通负荷,所以,分布在商业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要尽量控制其层数和高度,同时在规划设计时要对这些街道进行扩展,加大其通行能力。总之,进行高层建筑的设计时要把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设置足够的泊车位与休闲、活动的场地,改善人流、车辆拥挤的状况,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尽最大努力构建通透的、公共的开放空间。此外,在规划设计时要尽量扩展这些街道宽度,使其通行能力增强。 2.3对超高层建筑数量加以控制 超高层建筑因其代表性和象征性而存在,实际中这类建筑既不合理又不经济,从实际效果来看,很多超高层建筑投入使用以后,只是在知名度上对城市有所帮助与提升,提升了城市形象,一定程度促进了城市的旅游业发展等,但却造成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的拥挤、甚至产生一些始料未及的污染及危害,比如某些高层建筑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造成严重的光污染,还有就是各风口形成高压风带,这些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严格限制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使高层建筑分开分布。 3、高层建筑存在的安全问题 3.1消防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有设置防火分区、防火门窗、防火墙、报警设备、消防设备以及耐火耐热的建材选择等,建筑设计时要根据每个建筑物不同的用途、结构、火灾荷载、内部装修等情况,建筑物的各种不同的功能条件、空间条件及其它有关条件,从而采取各种消防措施,并有效的组织起来,以此构建最优化的防火设计,让建筑物得到最安全的防火保护,达到建筑物所有消防安全目标。 排烟不畅问题往往会在高层火灾事故中由于烟气窒息或是中毒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其主要原因是,很多高层建筑在设计中为了提高使用面积,将居住用电梯与消防电梯合二为一。一些不具备自然排风条件的楼梯间也没有采取在入口处设计阳台或凹廊促进排烟的安全措施,同时,很多高层建筑中的防火门经常性的处于关闭状态。 3.2安全设计 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涉及到防火、抗风、消防、配电、安全通道、电梯等很多方面。为了确保高层建筑运行安全,要建立健全的安保体系,引进专业的人才进行安全设计与维护,对各个环节制定严格规范的安全手册与标准并严格执行。安全疏散设计就是设计合理、便捷、安全的逃生通道,设计师要考虑在遇到最糟糕的情况下,筑物能提供的疏散时间和各防火分区人员全部疏散所要时间,以及疏散通道对应距离与宽度,从而设计出最佳疏散通道来疏散人员,其中包括走廊、楼梯的设置、安全疏散出口的设置等等。 结束语 随着全球范围内资源的紧张尤其是土地资源的日益匮乏,高层建筑的出现能够有效缓解人们的相关需求。进而在几年期间,高层建筑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开始涌现,这又效促进了高层建筑的发展,而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高层建筑的设计,进而能够满足建筑的安全,美观以及舒适经济等方面的要求。 浅谈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如何做好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日益深入,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在蒸蒸日上,在数量上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何控制好质量的问题成为建筑行业甚为关注的问题。作为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点工作,设计对整个建筑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本文就主要对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城市建设;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引言 越来越多的社会实践证明,高层建筑可以为社会发展带来显著的经济利益。高层建筑可以大幅降低建筑用地面积,从而减少城市建筑所占用地面积,减少市政建设投入;其次,可以明显缩短建筑工期,提高社会效率。但是,相比于多层建筑,高层建筑由于其建筑的高度和层数明显增长,从而导致其建筑结构设计、功能应用设计以及经济可行性均发生根本的改变。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层建筑设计特点 1、侧移成为控制指标 与较低楼房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楼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迅速增大,因而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应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 2、轴向变形不容忽视 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数值很大,能够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还会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要求根据轴向变形计算值,对下料长度进行调整;另外对构件剪力和侧移产生影响。 3、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 相对于较低楼房而言,高楼结构更柔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一些。为了使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避免倒塌,特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4、水平荷载成为决定性因素 建筑物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建筑物高度成线性关系;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引起的轴力,是与建筑物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另外,对某一定高度建筑物而言,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二、高层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1、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是一个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科学问题。针对高层建筑功能性、美观性、经济性、综合性等具体实现目标,设计人员应制定不同的机构设计方案。但是,结构设计作为高层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其设计过程遵循根本设计原则大致相同:(1)充分考虑高层建筑所承载的垂向负荷和横向负荷,以及其可能遇到风力和地震应力等各项不可抗力;(2)严格控制高层建筑高宽比例,以保证其结构稳定性及美观性。(3)高层建筑的平面或立面的质量和刚度应尽量保持对称和匀称,使整体结构中不存在薄弱环节。(4)提前考虑风力、地震、温度变化或基础沉降对建筑结构带来的影响,并制订相应的平衡措施。 2、高层建筑的综合设施设计原则 每一个高层建筑所出的地理环境及其周围建筑的影响都是各不相同的,这也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结合实际条件综合考虑:(1)建筑平面布局:整体建筑结构平面布局应严格遵守建筑间距(防火间距、采光间距)标准,并在周边配套设施中配置有足够空间的停车场等设施。(2)在满足高层建筑对于所需功能的要求外,应该保证建筑各层的平面布局具有一致性,以满足高层建筑的电气线路规划、取暖装备、而告终设计管线和防火疏散措施可以批量进行设计。(3)科学规划高层建筑的电梯、楼梯的数量和位置,以保证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以及危险发生时的逃生效率。(4)高层建筑所需的各项建筑材料类型、配置等对于风力、温度变化以及震动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5)在满足高层建筑的使用性之后,高层建筑在设计过成中还应考虑周围建筑的设计风格以及自身的美观效果。 三、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1、高层建筑基础设计 地基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建筑设计人员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之中需要首先全面了解建筑地基,分析好建筑结构和建筑环境,结合好环境和施工,切实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的可实行性。我国国土辽阔,建筑环境迥异,地质情况也各有不同,所以,设计人员需要深入研究地质状况,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需要首先勘探水位,进一步综合考虑地质数据、上层结构类型、使用功能和施工条件。再者,设计者还需要研究周围建筑环境的安全度,从而观察建筑物倾斜或者沉降情况。最后,设计人员还需要了解建筑物设置位置和标高,分析建筑施工的科学性,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高层建筑采光设计 随着人们节能减排意识的不断提高,发展节能型建筑是当今建筑工程领域发展的总体态势。高层建筑内的照明能耗比较大,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降低人工照明对能源的消耗及利用日光照明是当今建筑工程领域必须要重视的课题。目前,比较先进的日光采集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1)提高单位面积进光区的日光量,利用太阳光为建筑提供照明需求,可有效降低人工照明对能源消耗。(2)为了能在不增加窗户周围的阳光强度且能使其到达采光更深的工作区域,可以通过阳光发射到屋顶平面来完成。(3)在不改变建筑构造的基础上,如增大建筑窗户的面积或数量来采集更多的太阳光,而能较好地满足建筑内照明需求的同时又不会在强烈的太阳光下给用户带来不适感觉,可通过阳光直射阻挡系统来解决。该系统是利用光线的折射计反射原理为设计依据的。 3、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 抗震设计是高层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抗震设计质量对提升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基于地震频发的现实情况,加强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工作是现行建筑工程领域必须要关注及重视的问题。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候需要注意以下要点:建筑大厅的四角及建筑外墙位置应设置构造柱,并根据高层建筑要求的具体抗震等级合理确定构造柱数量。建筑框架山墙以及纵向方向的墙体是否设置构造柱用来分担砖墙荷载;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前设计人员应深入到施工工地进行工程地质勘探,牢固掌握高层建筑施工所在地地质情况及发生地震灾害的频率情况,以此为依据进行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在抗震设计中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划分的设防等级进行设计不得以经验随意地更改建筑的设防等级,如果提高建筑的设防等级会额外地增加工程成本投入,而降低建筑设防等级则会降低建筑的抗震能力,一旦地震灾害来临将会对建筑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 4、高层建筑的消防问题设计 基于高层建筑楼层数多,人群分布密集,一旦因为某种原因发生火灾,高层建筑的电梯将会全部停止运行,人们只能通过逃生楼梯逃生,到达安全地带。基于高层建筑聚集人员众多,逃生楼梯空间有限,人员安全疏散难度较大,所以,如何有效快速地疏散人员至安全地带是高层建筑设计人员需注意的设计要点问题。在高层建筑消防问题设计时,除了要在建筑工程图纸中标明各层的安全通道位置,还需要在不影响建筑整体性及安全性的基础上拓宽逃生楼梯或多设置逃生通道。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些拙见,如何有效地在火灾发生时快速地疏散人员还需广大的高层建筑设计人员进一步地探究。 结束语 高层建筑设计需要衡量多方面设计因素,如建筑本身结构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美观性,最重要的是人的宜居性,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做足环境条件的考察和对目标居住群体的调研工作,在设计时发挥专业的设计技术水平,才能打造出精品的建筑设计工程。
理财产品营销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增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这就导致个人理财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活动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1]。在我国,人们常通过理财或投资的方式使个人的财产进行增值,主要的投资方向则为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但个人理财产品尚存在明显不足,这也导致了商业银行中个人理财产品的使用仍处在较为基础的阶段[2]。针对此类问题,笔者为适应市场需求,也为在其他外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中取得胜利,现对我国商业银行原本的个人理财产品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在此基础上原有的个人理财产品与服务方式进行创新,取得较为突出的效果,将分析结果如下: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营销策略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 如今,全球商业的不断发展在一方面激发着我国固有经济不断发展,同时使得个人理财业务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某些西方较为发达的国家,个人理财业务的全部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40%以上,这就说明,大约每一个家庭都拥有不同类型的个人理财产品[3]。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也随之增高,同时也加大了人们对新型理财产品的需求,在原有储蓄或存款的基础上,人们也在提升着个人理财的理念。据我国商业银行调查结果显示,现共有36家银行,共推出210多项个人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则同时达到1万亿元以上,这也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中个人理财这一个项目逐渐得到国家与人民的重视[4]。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的快速不断发展,促使着我国正进入一个全新的理财时代,对比美国、日本与瑞士较为成熟的个人理财发展营销策略,我国的商品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应吸取经验教训,创造出一个适合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5]。面对银行业全面对方开放的年代,商业银行中的个人理财产品不但能够提升银行独有的竞争力,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信誉,吸引大量客户的加入,从而加快银行综合业务的发展。个人理财产品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中的主要产品之一,具有投资风险小,收入较为稳定的优点。而我国商业银行若做好必要的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即可在各种外资银行或金融机构中赢得立足之地,保持着长久的竞争优势[6]。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中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与其营销的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商业银行对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意识贫乏。目前我国虽然认识到了商业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必要性,但对其营销观念与意识仍处在贫乏状态,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客户需求的重要性,这就要求银行需准确分析目前在营销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往的观点认为,广告与宣传即为营销,而营销与推销的概念一致,且缺乏对外界新兴市场的积极性,而习惯于等待客户上门办理业务。此种做法在一方面忽略了客户的真正需要,减少了潜在客户的数量,也在另一方面忽视了个人理财业务的长远利益,仅把眼光局限于当前用户所产生的直接且局限性的利益。(二)商业银行对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缺乏创意。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虽推出过种类较为繁多的商品,但每家银行所推出的产品大同小异,缺乏创意,以至于影响了营销效果。而部分商业银行只为了取得更多的客流量,尚未对自身营销策略打好基础,且对经济市场的状态分析的尚未彻底,就效仿其他银行推出个人理财产品,虽在市场中抢的一席之地,但放弃了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即长远利益[7]。另外,对于自身银行中的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还包括,银行在宣传某一产品期间,只提供了利益的保证,着重对利益的来源与收入进行宣传,而忽略了风险提示业务这一方面的问题,忽略的个人用户的实际情况与实际需求,只为获得短期利益随意推出理财产品,这种做法切实的影响了营销效果。(三)个人理财产品缺乏品牌性与创新性。目前我国所实施的理财产品销售渠道较差,各个银行推出的产品仅在原有的理财产品及商品业务上进行了包装,忽略了创新性,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且在服务方面并未取得进一步的提升[8]。此种做法,极易引起其他银行对此理财产品的效仿,效仿速度极快,这就使得我国商品银行中的理财产品存在复制性,严重缺乏了品牌性,缺乏本国银行的知名度,从而缺乏与某些外资银行抗衡的能力。(四)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人员素质缺乏。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不仅需在产品的建设上有所突破,其营销方案的改进与营销人员的素质同样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商业银行中,营销部门的只能尚未完全发挥,部门人员缺乏,且部门与部分之间,个人与部分之间的沟通与信任的建立尚未完善,这就使得理财产品的营销业务得不到同一发展,从而影响了营销了效果。此外,个人理财产品的服务作为一类综合性服务,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占有主体位置,但部分营销人员对个人理财产品的专业知识较为缺乏,迎合不了相应的营销需要,这也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受阻。 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 (一)加强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意识。我国商业银行应转变传统的营销观念,学会在现代的营销管理中吸取相关知识,把营销工作的重点放在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上,围绕客户的真正需求制定长远的发展策略,主要做法如下:可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制定相应的理财产品;可向原有客户介绍新型理财产品的同时,开展售后服务;可在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上介绍新型的个人理财产品等,使得新老客户可全面了解并接受个人理财产品,以保证个人用户与银行之间建立起独特的信任关系,使客户占有业务总收入的主体部分[9]。(二)准确分析市场需求,制定长远目标。营销业务中最重要的一点即为如何获取长远利益,由于人口素质及地区所处环境的不同,个人的收入往往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可对现行的不同年龄层、不同工作类型的人群中找到适合他们个人理财业务。现代市场营销中需要做到的就是对目前的市场经济做出全面且特有的分析,将市场需求应用与个人理财产品结合起来,制定适合银行发展的长远目标,以此开发新的市场,为银行的建设提供稳固基础。(三)加强个人理财产品的品牌效应。因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客户具有不同的背景以及不同的商品需求,同时更加需求具有个性化的理财产品,这就要求银行需采纳较为优秀的产品研发团队,这支团队应具有过硬的技术与扎实的功底,可为每个客户打造具有个性化的品牌产品[10]。此类产品不仅可为银行招揽新的客户,同时为银行取得自身独有个性与风格,有利于产品的发展与营销。(四)提高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一个好的营销策略中不仅需要上述几点内容,更加需要营销队伍的积极配合。银行需建立较为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严格的考试筛选中优秀的营销人员,这类营销人员需不仅具备专业的理财知识与其自身素养,还需具备高度的人际沟通能力,以保证营销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取得良好的营销效果。 理财产品营销研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个人理财产品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其本身也面临着内容创新的要求,从而就使得商业银行在新业务推广上遇到不小的麻烦。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方面,不断优化营销策略便成为需要立即开展的工作。策略分析应围绕着专业性目标定位、预期性目标定位和风险性目标定位来展开。 关键词: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在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展中,有关个人理财产品是其中重要的项目之一。随着当前商业银行采取流程银行的运作模式,针对个人理财产品无论在服务品质上,还是在客户关系管理上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个人理财产品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其本身也面临着内容创新的要求,从而就使得商业银行在新业务推广上遇到不小的麻烦。具体而言,该麻烦主要体现在投资者因专业知识的缺少,而难以及时接受这些新产品。可见,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方面,不断优化营销策略便成为需要立即开展的工作。 以传统营销策略的选择不同,个人理财产品的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只有在未来逐渐显现出来;并且,它作为一种具有风险性的金融产品,也难以满足国人在产品购买上的偏好。这就意味着,在营销策略分析中应基于营销的基本原理,但在此基础上需要重构。 一、对个人理财产品特性的认识 惟有对个人理财产品的特性进行了认识,才有可能进行准确的营销策略分析。 (一)专业性。个人理财产品首先体现为专业性的特点。以银行基金产品来看,普通投资者一般能在总括层面上理解基金产品的内涵,但对于基金产品带来回报的内生机制却不知道。然而,由于基金是通过最终的项目投资来获得回报的,这就使投资者忽略了对该项目经济价值的评估。可见,正是由于专业性特性的存在,使得个人理财产品在新产品推广上存在着很大难度,而营销基本原理却要求应建立起合理的广告宣传模式。 (二)预期性。预期性主要表现在个人理财产品的收益存在于未来,如针对小孩接受教育方面的个人理财产品。正是这种预期性,导致了大量处于工薪阶层的普通投资者很难下决心进行购买。这就为营销策略的选择提供了切入点。实践表明,在个人储蓄项目收益率较低的情况下,个人理财产品的购买可以减少普通投资者资金的机会成本。或许,这应成为产品推广应突出的要点。 (三)风险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针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措施也日益成熟,投资者的心态也日渐理性,这就为开展个人理财产品营销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在新产品的推广上因专业性、预期性特性的存在,也使得部分投资者望而却步,由此这也为营销策略的选择提出了要求。 二、认识引导下的营销目标定位 在认识引导下,这里建立起三个方面的营销目标定位。 (一)专业性特性下的目标定位。在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流程中,关于产品的信息应是开端,此时主要是挖掘潜在投资者。由此这里的目标定位应是,通过一定渠道的产品信息,建立起良好的公众舆论环境。然后,在流程银行作业模式下开展一对一的产品信息互动。信息互动包括:(1)向投资者阐明该产品的投资价值,并阐述该产品的购买要求;(2)在一定层面上向投资者介绍该产品的衍生信息,并进一步推动投资者通过网络才搜集相关基本信息。 (二)预期性特性下的目标定位。在当前普通投资者的消费心态日渐理性的情况下,关于个人理财产品回报的未来性已成为常识。但未来可能获得回报的多少,却需要银行专业人员提供给投资者。此时目标定位在于,应在一对一的信息互动中搜集、归纳他们所关注的问题,进而在后期广告宣传中给予解决。 (三)风险性特性下的目标定位。风险性特性导致了部分投资者难以做出购买决定,此时就需要在消费者心理学的原理下进行目标定位。具体为,可通过类比的方法来体现该理财产品的风险与收益之间的优越性,并结合一定的案例在建立起投资者心中的安全感。 三、目标定位下的策略分析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目标定位下,营销策略分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专业性目标定位下的分析。这一方面的实践应注意时效性和成本控制。前者在于点到为止,若过分阐述专业信息将使投资者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不利于产品销售;后者则意味着此时的营销环节并不是重点,应将营销费用向下游倾斜。为此,可以采取人员介绍和书面广告宣传相结合的形式。同时,商业银行在营业大厅还可以借助LED大屏幕滚动播出相应个人理财产品信息,并通过提供网址促使投资者能在家中获得前期投资信息。 (二)预期性目标定位下的分析。在这里的营销中应注意事实求实,并通过前期的计算给出投资者最终可能得到的收益率。同时,还应结合前面的实践活动,如将某基金近几个月的总体收益状况介绍给投资者,从而使他们能形成感性的收益评价。在流程银行的业务受理模式下,商业银行应在人员一对一的基础上现场回答投资者的问题,并将问题进行归纳、统计,最终为优化书面广告提供第一手材料。 (三)风险性目标定位下的分析。如何传递风险性信息,则构成了营销人员难以应对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把握好信息传递的尺度,或者可以采取“就轻避重”的方式来使投资者产生安全感。上文所提到的类比法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模式。但是,风险信息的传递一定要真实,笔者只是提出了策略性应对办法而已。当然,传统营销中的客户关系管理也十分重要,鉴于相关论述已经汗牛充栋,故在本文中就存而不论了。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诚然,针对营销策略分析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展开,但本文仍在独特的视角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四、小结 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方面,不断优化营销策略便成为需要立即开展的工作。策略分析应围绕着专业性目标定位、预期性目标定位和风险性目标定位来展开。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理财产品营销研究:安徽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银行业的开放,购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成为重要的投资渠道。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定量分析为主,结合定性分析,从安徽省中国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出发探讨理财产品销售的影响因素及各种营销手段的有效性,并据此提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理财产品;定量分析;营销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起步较晚。2004年7月,光大银行上海分行推出我国第一款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计划B计划第一期。自此之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1—8月底,我国银行已有10564款新理财产品发行,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6%,发行量已超过上年全年水平。本文以普通客户的需求为基本立足点,从安徽省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出发分别对理财产品营销的内容及方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完善理财产品营销策略。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理论发展情况 近年来商业银行国际营销理论不断发展,主要经历了从4P营销理论到4C营销理论的过程。其中,4C营销理论是美国劳特朋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发展的。4C理论中的4C是指客户需求、客户成本、客户便利、客户沟通,该理论的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主导型”策略。我国学者吴红高(2006)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的发展情况,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在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上普遍存在着偏重产品推销、轻客户需求,理财专家队伍素质普遍不高、理财工具相对落后等问题。林文俏教授(2008)则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意识不强,还没有树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忽视对潜在客户的研究和开发。 然而,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大多数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通过收集客户数据并分析的定量研究较为缺乏。同时,这些研究大多并未将金融资产低于30万元的普通客户与VIP客户、企业客户区分开来。高资产值客户是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但现阶段在安徽省,普通客户是购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主力,而且普通客户市场仍有巨大发展潜力。同时,普通客户与VIP客户的营销策略有很大区别,因此有必要针对普通客户进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 二、理财产品销售影响因素模型 (一)影响模型的因素 客户最终决定购买某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有助于立足普通客户的需求,理清理财产品营销内容,有侧重地宣传理财产品。首先,风险和收益是决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次,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的日益同质化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商业银行网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也会影响客户最终的选择。同时,由于大部分客户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流程和盈利模式中的许多专业知识缺乏足够了解,商业银行多年来树立的品牌和口碑也会对客户的选择产生一定影响。最后,银行理财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客户通常希望可以随时跟踪了解理财产品收益情况,并获得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指导,因此是否能快捷、安全地购买和追踪银行理财产品也是客户考虑的因素之一。 但是,由于潜在客户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很难确定是哪一个因素最终吸引潜在客户购买,因此两因素的比较可以更贴切地反映潜在客户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的心理状态。 (二)模型的假设条件 针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影响因素模型建立前提条件的分析,本文对问题做出如下假设: 1.每一个消费者的选择都是理性的,即各个体的意愿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因彼此间的交流导致的趋同性,500名被调查者对各个因素重要性的判断无趋同性。 2.对于调查中短暂的时间差异性忽略不计,即500名被调查者受调查的时间是相同的,不存在时差性,认为调查结果是对当前消费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知反映。 (三)模型的建立 安徽省银行业发展较晚,因此,虽然包括东亚银行、光大银行在内的外资和中小型商业银行在安徽省设有分支机构,但其分支机构与业务量仍远远不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因此通过匿名调查表格的方式对安徽省中国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各网点的客户进行了随机调查。通过获取的500名潜在用户的有效调查问卷对影响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五项因素进行了排序,并依照分数表算出各影响因素的总得分。 通过使用Matlab软件,可以对比较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得到权重向量为,因此,比较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由以上模型可知,收益率、风险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便捷程度、服务质量、品牌影响力对于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影响权重分别为。因此,收益率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理财产品的风险率与在各商业银行网点购买理财产品的安全、便捷程度,这三个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普通客户的购买意向,且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差别较小。而各银行品牌的影响力对理财产品销售的影响较小,而各网点理财产品销售人员的服务态度的影响力最小,这主要是由国有股份制大型银行品牌信誉度普遍较高与服务同质化导致的。 三、营销手段有效性模型的建立 (一)模型影响因素的引进 在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中,银行可以采取多种营销手段提高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量,包括银行从业人员的介绍,银行各个网点的宣传,报刊广告宣传,电视广告宣传,手机短信营销,互联网营销等。但是各种营销手段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影响程度却较难量化。因此,我们通过匿名调查表格的方式对安徽省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各网点的银行客户进行了随机调查。通过获取的500名潜在用户的有效调查问卷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各种营销手段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 (二)模型的假设 1.消费者的选择都是理性的,也就是说各个体的意愿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彼此间的交流导致的趋同性,其选择结果对于我们确定银行产品的宣传具有实际意义。 2.消费者对于各种营销手段的认识可以具有重复性,即每一个调查者可以对多种营销手段进行感知和选择。 3.对于调查中短暂的时间差异性忽略不计,即500名被调查者受调查的时间是相同的,不存在时差性,认为调查结果是对当下消费者对银行理财产品认知的反映。 4.对于调查中地域差异性忽略不计,即虽然500名被调查者分处不同地级市,但各地商业银行的营销手段对被调查者的影响一致,各地同一营销手段的质量没有优劣之分。 (三)模型的建立 如果有更多的客户最初通过该种营销手段了解某种理财产品,即可视该种营销手段是有效的,营销手段的有效程度与最初通过该种营销手段了解某种理财产品的客户数量呈正比。 我们先考虑在某一家银行各个营销手段的影响力。将归一化,即为该银行各种营销手段的影响力指数。因此,若有家银行,就可建立影响力指数矩阵: 由于安徽省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量在安徽省理财产品总销售量中所占份额不同,因此对各家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量进行归一化,得作为权数。因此,其权数为。 即为不同营销手段对理财产品销售有效性指数。 这里以蚌埠市主要商业银行为例。截至2010年,蚌埠市主要商业银行为中国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及中国银行的蚌埠市分行,因此我们分别在五大银行各支行通过匿名调查表格的方式对银行各网点共500名客户进行了随机调查(每个银行的网点各100名客户;总计为了解某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数量)。得到数据如下: 并且截至2011年上半年,根据五家银行实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手续费和佣金的净收入,得则就是各营销手段对蚌埠市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影响力指标。由此可知,银行从业人员介绍所占的影响力权重最大为0.317,即银行营销人员对理财产品的营销可以大大提升普通客户对理财产品的初步了解,为之后的购买行为提供了条件。而网点内纸质和屏幕宣传的影响力权数为0.267,手机短信营销再次之为0.147。可见这两种营销手段的有效性也较高。而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营销的有效性分别为0.043和0.039,有效性较低。 四、安徽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注重客户分层,市场细分,制定明确的市场、客户划分标准 将市场细分与制定理财营销策略相结合,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工作,细分目标客户市场,认真分析不同客户的业务需求。注重对中高端个人客户、优质公司类客户的营销;对存量客户实行二次营销和重复营销。要求客户经理密切关注其管理的高端客户资金流向,根据客户的闲置资金情况,大力宣传与其资金闲置期相对应的理财产品;对优质的中端和潜在客户,制定周密的营销活动策略,开展理财沙龙、产品推介会、优质客户座谈会等针对性营销,挖掘其潜在的理财需求。同时力求通过周密的市场细分,进一步提高理财产品市场占有率。 (二)制定内部员工服务规范和实施细则 制定详细的理财知识培训方案,不断加大银行工作人员理财产品知识和营销技能的培训力度;制定内部员工服务规范和实施细则,让银行从业人员的行为举止、服务内容有据可依;建立健全营销业绩考核制度,进一步深化员工激励机制。 (三)建立健全营销策略标准 目前,安徽省金融业发展迅速,各类金融创新与金融改革更是层出不穷, 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对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来说,建立健全营销策略标准已成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选择?各商业银行应明确并实施以改进与消费者关系为前提,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策略,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和同一客户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标准。 (四)进一步强化宣传工作 要求各网点强化宣传,在营业网点内张贴基金、保险及各类中短期理财产品的宣传海报;在大厅内摆放易拉宝,加强产品风险点的披露,强化宣传真实性;在非营业期间,充分利用营业网点的滚动显示屏,循环播放宣传标语;充分调动银行柜面的营销积极性,营造“人人开口营销、人人争做营销明星”的良好竞争氛围。并通过电话、短信、走访重点等方式,与客户及时沟通有关理财的最新信息,有针对性地向客户推荐产品;大堂经理在日常为客户解答各项疑问时,加强对潜在优质客户的挖掘及理财产品的宣传。 (五)将业务培训与推进理财队伍建设相结合 突出强化理财经理和客户经理业务素质的提高,将新增的理财产品及时、详细、全面地纳入培训方案,并认真组织相应的学习和能力测试;同时,邀请相关专家讲解各类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技巧,理清营销思路,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关营销策略;加大对大堂经理和临柜人员基础理财知识的培训,提炼各理财产品的亮点,方便在日常营销中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向客户推介,也为扩大理财队伍建设奠定基础。 理财产品营销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研究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状况和实施营销的必要性,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发展策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产品 市场营销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及营销的必要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下,个人理财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数量快速增长。在西方发达国家,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个人理财产品,个人理财业务收入已占到银行总收入的30%以上,美国的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年平均利润率高达35%。花旗银行从1990年起,业务总收入的40%就来自于个人理财业务。 国内最早的个人理财业务是由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于1996年推出的, 而真正拉开内地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竞争序幕的, 则是2002年10月招商银行推出的“金葵花理财”业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近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呈稳定递增趋势,人们拥有的财富不断增加,富裕居民以及高端富有人群逐渐扩大,人们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再只局限于简单的储蓄存款、获取利息,理财需求与理念也得以提升,中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财时代,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迅速发展。2006年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达到4000亿元,截至2007年11月底,全国36家银行共推出了2120款理财产品,初步估计全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在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股票市场回暖、非银行金融机构创新活跃的背景下,理财产品提高了中资银行的竞争能力,稳定了银行基础客户群,加快了银行创新与综合化经营的步伐,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实现发展战略调整的重要手段。个人理财产品不仅经营风险较小而且收益稳定,有利于商业银行防范化解经营风险,提高银行竞争力。个人理财产品正成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主要产品之一,成为零售业务与批发业务联动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更大利润,增强市场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工作也日渐受到重视。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较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银行对个人理财产品营销意识不强 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真正确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把营销当推销,认为零星的使用广告、宣传策略就是营销,没有真正意识到客户需求的重要性;缺乏开拓新兴市场的意识,向理财客户提供优质上门服务少,习惯于过去那种守株待兔式的坐在办公室等客上门的做法,忽视对潜在理财客户的研究和开发。这导致商业银行只注重客户对银行产生的当前利益和直接利益,忽视其长远和综合的利益,只注重对现有客户和市场的争夺,忽略了潜在客户,缺乏对当前的市场营销战略重点和发展方向的全面规划。 2.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缺乏整体策划与创意,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 当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品种趋同,各家商业银行把个人理财业务作为避免顾客流失的竞争工具,价格竞争激烈,因此,市场营销策划与创意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现在很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行为大同小异,许多银行只忙着抢占市场,产品营销的前期基础工作没做好,对营销市场细分不够,对产品定位研究不精细,有时还没弄清自己是否适合推出某项产品时,就急着利用营销与其他银行竞争,营销效果自然不如预期。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对于理财产品的营销采取的是“天女散花”方式,在理财产品营销过程中过分侧重对收益的宣传,不严格履行风险提示义务,无视客户的不同的实际情况随意出售理财产品,难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影响了营销效果。 3.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单一,创新不够,缺少主导品牌 由于我国实行严格的金融分业经营,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渠道狭窄,商业银行开发和设计产品的能力较弱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各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大多只是对原有的银行存、贷款产品和中间业务产品重新包装和组合,或在服务上做一些提升,很少有实质性突破。一家银行能做的业务,别人可以很快“复制”,各行间就只在代客理财的重点略有不同,所以理财产品的复制速度非常快,产品和服务同质化倾向非常明显。此外,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真正树立起品牌的不多,无法取得品牌竞争优势。在基本竞争战略的选择上,国内商业银行虽然都不约而同地实施了品牌战略,但由于贪大求全,推出了众多的理财产品品牌,并没有形成主导品牌,因此无论从品牌知名度还是品牌内涵上都无法与外资银行相抗衡。 4.个人理财产品营销体系“残疾”,营销人员素质不过关 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的营销组织不健全,有的还没有内部营销职能部门,即使有也是职能单一、人员缺乏、地位不高。而且银行内部各专业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合作,营销过程中往往是一个业务部门单打独斗,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营销整体,缺乏联动效应,难以通过产品交叉销售实现经营效益,也不利于制定统一的业务发展规划,影响了理财产品营销的效果。另外,理财服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业务,要求从事理财产品营销的人员要具备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客户经理大多是从原来银行储蓄网点的员工抽调出来临时培训的,他们对产品设计的背景、资金运用渠道知之甚少,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也难以适应日益专业化、复杂化个人理财产品营销要求,不利于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发展策略 1.加强以客户为中心的个人理财产品营销意识 商业银行应改变以往的落后观念,严格区分营销与推销,在实际理财业务中真正接受、吸纳、运用现代营销管理,并且将营销工作放到理财产品开发、设计和销售的通盘决策中予以考虑。现代营销理论认为:客户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客户的存在,商业银行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因此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应该以市场和顾客的需求为中心,应该围绕顾客制定市场营销计划和产品的发展战略计划,认真研究客户及其需求,根据不同的顾客需求开发和设计产品,运用各种现代营销手段和借助先进网络平台,向潜在客户介绍理财产品,如在银行专门网站上介绍本行个人理财产品等,同时加强对现有客户的跟踪服务。此外,在营销活动中,要挖掘个人理财产品的文化内涵,营造具有强烈个性特征的营销文化氛围,促进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文化交流,让目标客户了解和接受新的理财产品;增加营销活动的知识含量,通过提供知识服务激发顾客对理财产品的兴趣,力求使个人理财产品与顾客之间在技术结构、知识结构、习惯结构上建立稳固关系,从而使顾客成为产品的长期、忠实消费者。 2.科学细分客户市场,合理进行市场定位 现代市场营销的核心是目标营销,而目标营销成功的基础是科学的市场细分。将市场细分应用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上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发现市场机会,开发新市场,更加明确目标市场,制定出符合目标市场的营销策略。据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人口、地理、利益和心理四个要素细分市场。从人口要素上说,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的生活工作经历和生活观念,对待风险和收益的态度也不同;性别也会造成不同的投资观念,女性多偏爱消费理财,男性则更倾向于风险投资;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收入和支出不同,偏好不同的理财产品;收入和职业也是重要的细分因素。从地理要素上说,地理区域差异导致经济收入差异,影响了理财产品的需求。从利益要素上说,利益追求的偏好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为追求利益愿意承担的风险不同,偏爱的理财产品也有所不同。从心理要素上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和花费时间及金钱的模式,而且不同的人对商业化理财的接受程度也不同,这些都关系到理财产品的需求。 商业银行根据以上四个因素把整个客户市场细分为若干个需求不同的子市场,其中任何一个子市场都有相似需求的客户群,银行可根据自己面临的市场环境、自身资源及业务特点进行合理定位,选定目标客户,选择目标市场,针对不同客户对理财产品的不同需求,为不同层面的客户提供不同的理财产品,制定相适应的营销方案,整合所有资源,提供差异化服务。 3.大力开发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加强品牌效应 银行应针对众多不同背景的个人客户及有关不同需求,设计具有个性化的个人理财产品,充分满足优质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银行应积极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去开发设计提供多种金融功能、选择性更强产品,提高个人理财产品的金融含金量和科技含金量。为了理财产品的创新,银行应健全研发制度,鼓励产品研发人员开动脑筋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产品;加大团队建设,努力塑造一支素质和专业过硬的研发队伍;收集客户的各种理财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量身定制的产品;加强风险控制,为产品创新保驾护航。此外,加强品牌效应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个人理财产品的个性和风格。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品牌效应有利于提高银行的商誉,增强金融消费者的认同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商业银行应制定品牌战略,将品牌竞争策略纳入企业整体战略之中,与产品、定价、分销、促销等策略相配合。商业银行还需明确并维护品牌的核心价值,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重视品牌发展的科学规划,注重品牌的统一、连贯、有效的沟通和传播。 4.完善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组织体系,提高营销队伍的素质 商业银行要以“客户为中心”和以“市场为导向”配置内部营销资源,重新组合各部门现有的业务分工,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专职营销机构。商业银行还需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推动总、分、支行之间的市场调研、个人理财产品创新、信息统计、客户信息等多方面的资源共享,实现整体联动,强力营销,建立一个以专职营销机构为主各部门相互协作配合的高效的市场营销体系。 营销队伍的好坏是营销战略成败的关键。商业银行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建立市场化的用人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吸收和选拔优秀理财人员,提高理财队伍整体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商业银行通过培训体制和教育投入,为员工提供更多学习提高的机会,积极为营销人员创造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提升营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建立起一支精通产品和业务知识、人际沟通能力强和高度敬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理财队伍,以适应当前全面开放竞争的金融时代的要求。 理财产品营销研究:外资银行在华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理财意识不断增强,使得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迅速发展,为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随着外资银行入驻我国,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本文就外资银行在华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展开研究,分析其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促进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华发展。 关键词:个人理财产品 外资银行 产品营销 营销策略 自我国加入WTO,外资银行不断入驻我国,外资银行在华个人理财产品受到居民的喜爱。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等多家被卷入“理财门”,亏损比较严重,出现信用危机,外资银行急需开发适当的营销策略,来适应市场环境,扬长避短。 一、外资银行在华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与优势 (一)出现信用危机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居民在选择个人理财产品的时候往往偏向于外资银行,认为外资银行更加专业、经验丰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外众多银行破产倒闭,我国居民对外资银行的信心受损,加之随后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以及东亚银行等外资银行系被集体投诉,众多外资银行个人理财出现亏损的现象使得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受到大众的质疑,外资银行出现很强的信用危机。 (二)理财产品集中于风险品种 外资银行被爆出现零收益及亏损的现象,金融危机出现是其部分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主要集中于风险性比较高的品种,产品组合设置不够合理,过分的追求高收益,没有注意风险的规避。外资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是投资于国际,相较于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这样就使得外资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风险比较高,产品收益性更加不确定,受国际资本影响比较大。 (三)品牌优势比较突出 外资银行在我国走的是贵族路线,由于其网点的限制,外资银行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主要为这些城市富有的人提供理财服务,理财门槛比较高,不为一般百姓服务,外资银行往往为这些小部分客户提供尊贵服务,而国内银行是面对大众的,服务往往比较普通,相对来说外资银行对这些富裕人群树立品牌意识,注重背后的品牌理念,外资银行对细节要求比较高,处处体现自身高端的理念,让客户得到最好的服务,而外资银行在我国网点比较少,另一方面更显得好事物是稀少的,增加大众心中外资银行是高端的理念。 (四)外资银行企业文化优秀 一个企业能否长久发展与其企业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外资银行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能够长盛不衰,与其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分不开的,外资银行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各个子公司都传承者自己银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影响着每位员工,无形中增加了银行职工对银行的忠诚度。 二、外资银行在华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 (一)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只有满足顾客需求的企业才能得到发展,外资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要想被我国居民接受,就应该不同的顾客提供不同的理财产品,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资产状况、生命周期以及客户偏好,为客户选择适合的个人理财产品,一般来说属于高额财富初期阶段的客户比较偏向于进行激进投资,而处于成长阶段的客户比较注重财富的保值与增值,而处于稳定期的客户偏向于财富的收益情况与自身风险承受相匹配,外资银行可以根基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产品配置,选择适合客户需求的个人理财产品,这样才能满足客户需求,促进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中国的发展。 (二)渠道营销策略 外资银行在我国普遍存在营业网点比较少的状况,而我国商业银行则拥有众多的网点,相比来说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外资银行应该多开展其他渠道。一方面,外资银行可以在我国适当的加建营业网点;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外资银行可以推广网上银行以及手机银行等方式为客户服务,随时以电话、短信、邮件的方式将顾客理财产品的状况告知顾客,通过视频、语音、电话等方式与顾客进行沟通,满足客户要求。 (三)客户开发营销策略 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的关键是在我国开发更多的个人理财客户,所以客户开发是非常关键的,首先,外资银行可以采取电话营销的方式开发新客户,根据客户需求通过电话方式与之沟通,让其了解银行理财产品;其次,可以通过各种会展寻找新客户,会展上可以获得大量的潜在客户信息,还可以与潜在客户面对面的交谈,同时也起到宣传作用;最后,银行还可以通过现有的客户挖掘其身边的潜在客户,为银行推荐客户给予一定的激励,促使更多的客户购买银行个人理财产品。 (四)服务营销策略 现在社会顾客通常要求比较高的服务,服务也是品牌质量的一种体现,外资银行为了在我国更好的进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应该提供更好的服务,银行应该注重顾客忠诚度与满意度的建设,根据客户的不同提供个性化服务,对客户跟踪服务;同时加强外资银行的品牌建设,增加客户的认可与满意度,赢得客户的认可。 三、总结 总体来说,外资银行入驻我国时间不久,被中国居民接受程度不高,又由于2008年进入危机,外资银行关于个人理财产品又出现诸多问题,外资银行在我国进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是面临着很多困难的。外资银行应该根据市场状况的变化调整在华营销策略,开发新客户、寻找其他营销渠道、提高顾客服务等营销策略,增加外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促进外资银行业发展。
乡村旅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发展乡村旅游为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农村经济输血 [摘要] 乡村旅游在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能发挥重大作用。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农村应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创造特色品牌,同时加快旅游人才的培养,以推动贵州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从而加快贵州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贵州省罗甸县董当乡大井村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就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喀斯特山区 农村经济 贵州省 近年来,以田园风光、少数民族村寨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业在贵州得到迅速发展,全省已有1000多个村寨成为旅游者热选的“香饽饽”。尽管发展乡村旅游为贵州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机遇,但是许多地方的乡村旅游仍然面临如何规划、合理运营等问题的挑战。如何抓住乡村旅游发展的大好机遇,应对挑战,加快贵州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贵州发展乡村旅游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加快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贵州农村经济较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乡村旅游本身是市场需求发展到一定层次的产物,是在基本满足了吃穿用等基本需求以后的较高层次的消费方式。是适应市场需求推动的产物。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实现农村资源与市场的直接对接,强化了区域市场结构,使农村资源优势变为市场优势,产品直接进入市场,提高了农村居民进入市场的能力,获得更多参与发展的机会。游客给贵州省农民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收入,还有产品信息、项目信息和市场信息,贵州省农民可以此为平台,及时了解到市场信息,使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相接轨。 2.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有效利用贵州农村的各类资源 贵州省农村拥有丰富的自然、社会、文化资源,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使农村在农业生产利用之外的“闲置”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使原来不是资源的要素变成资源,使已利用的资源进一步发挥作用,提高利用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把农业生产过程、农村田园环境、农民劳动生活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加工转化,形成旅游产品并推向市场,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 3.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发挥贵州的地区优势和特色 中国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就有各自的农村优势和特色。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信息方便,经济实力强,人口集中,农村产业结构已由原来的单一型农业向多部门、多层次的综合经营型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以非农产业为主体的农村产业结构。乡村旅游的特色在于产业化经营基地和丰富的人造景观。中部地区耕地面积大,人口多,气候适中,适合各种种养业的发展,是粮棉油主产区。各种专业化产区是乡村旅游的优势和特色。而处于西部地区的贵州省,全省97%的国土面积为山地、丘陵。它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岩溶形态堪称世界之最。无数的奇山秀水、瀑布溶洞、森林峡谷、温泉湖泊,形成了遍布17.6万平方公里神奇而美丽的乡村自然景观,多年来被前来观光的游客称为“天然公园省”。贵州古朴神秘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与屯堡、夜郎、阳明、长征等特色文化交相辉映,组成了人所共知的“文化千岛”现象。厚重的文化积淀是贵州发展乡村旅游充满生机活力的灵魂,也是贵州优于其他省市发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4.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贵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旅游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居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如贵州省罗甸县董当乡大井村8个村民组286户1298人,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国土面积12.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2亩,田面积558亩,人均耕地0.6亩;该村无村办企业,全村以种植水稻、玉米和早熟蔬菜为主,其经济发展进程非常缓慢,属省级二类贫困村。自2006年开展乡村旅游以来,该村成立了旅游协会、竹筏协会、农家乐协会等农村经济组织,从以单于的农业生产为主,转型为以乡村旅游为发展目标的产业,实现了种植业、养植业、旅游业多管齐下的立体产业。 5.发展乡村旅游能带动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由于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旅游业相关的住宿、餐饮、购物、交通、娱乐等服务产业的发展,能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为农民就业不离乡创造条件。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一产延伸为三产,农副产品变成了旅游商品,不仅有利于解决农民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流,还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如罗甸县董当乡大井村依托喀斯特石山区“东方洞穴博物馆”的资源优势,自2006年开展乡村旅游以来,直接和间接带动群众增收30万元;现在大井村的农家乐协会已有8家授牌成为旅游接待点,竹筏协会有9家,并聘请有专职保洁员对景区观光步道、河边步道、洞穴步道、公路沿线等进行卫生保洁,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二、当前贵州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1.乡村旅游景区缺乏整体规划指导 当前,贵州省许多乡村旅游景区缺乏总体规划,一哄而上、修路造房、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环境破坏现象严重。不仅造成资源、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也使乡村旅游产品品位不高、产品生命周期短,极大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罗甸县董当乡大井村景区由于缺乏整体规划指导,2007年开山修路之后发现破坏了景观,现在正准备弥补。 2.开发模式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近年来贵州省在探索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得到了国家旅游局和世界旅游组织的肯定,但总体上开发模式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特色不鲜明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表现在乡村旅游提供的产品单一、未形成系列,乡村各种资源未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许多乡村旅游活动主要以农家乐和小景点休闲为主,乡村旅游产品普遍缺乏文化内涵,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缺乏文化品位,只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 而对旅游的延伸产品开发严重不足。在发掘当地的民俗风情、提高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方面还做得不够,难以让游客感受和体验乡村旅游地的形象,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仍以大井村为例,目前在整个大井村居然没有一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或手工制品的商店。 3.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了客源的可进入性差 贵州乡村旅游配套建设不到位。很多地方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些乡村的道路、停车场地、公共厕所、垃圾处理、通讯设施、住宿和饮食卫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设施设备的不完善导致了客源的可进入性差,安全、供水、农家卫生等方面的问题,都成了体验乡村旅游的阻碍因素。仍以大井村为例,融竹、水、洞于一体的省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大小井风景区,景区内有99个洞穴群被中法专家誉为“东方洞穴博物馆”,是居家旅游、探险、科考和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但是由于目前在大小井风景区内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导致了客源的可进入性差。 4.乡村旅游人才短缺,综合素质普遍较低,难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由于贵州乡村旅游的开发处于较低层次,所以旅游专业人才较少。大多数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缺乏统一的专业培训,很多旅游景区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都是由当地的农民担任。由于综合素质较低,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他们不仅不能正确揣摸旅游者的心里,甚至还会与旅游者发生冲突,他们对旅游专业知识的缺乏,很多时候让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如笔者与同事到罗甸县董当乡大井村景区旅游调研时给我们当导游的是乡政府雇佣的移村移民大学生,她本人不是学旅游专业的,也没有经过训练,可能是因为当天她已经陪了几批游客累了,讲解时内容刻板、感情淡漠,反映出一种厌倦情绪。 5.宣传促销不力,行业整体缺乏系统性营销策略 由于贵州很多乡村旅游景点没有对外进行宣传促销,或者促销力度不够,导致这些景点(区)除了当地城镇居民外,其他游客对它不熟悉或从没有听说过,而乡村旅游的营销战略与计划尚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深度挖掘,更谈不上什么旅游市场营销计划控制、旅游市场营销成本利润控制、旅游市场营销信誉控制和战略控制。如即便是省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大小井风景区,在营销上都是较为单一以吃为主附带“乡间麻将会所”,缺乏包装和宣传上整体形象的推荐。 三、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1.搞好科学规划,突出乡村特色 规划是发展的龙头,是指导发展的科学依据。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一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贯彻“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二是认真调查和分析本地区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市场客源及周围环境条件,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制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构建主导产业,树立旅游品牌。三是重视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必须将贵州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等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四是要重视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性开发,强化对原生环境的保护。五是密切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2.多元发展,进一步拓宽和深化乡村旅游的市场领域 在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在办好家庭旅馆和提供特色餐饮服务的基础上,要组织、引导和培训农民依托当地的特有资源,参与设计、开发和销售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服饰、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通过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提升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附加值,使更多的农民从中得到实惠。通过调查、了解、挖掘、整理,采取公司加农户、政府加市场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引进资金,发展多种门类、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3.拓宽投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 贵州的乡村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大力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融资体制。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向政府申请把乡村旅游风景名胜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获得最基本的资金保障;二是乡村旅游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要依法对风景区内旅游服务经营业进行管理,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通过政府投资拉动,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旅游开发建设,鼓励规范风景区内从事旅游服务的企业自由竞争,建立特许经营许可证制度,通过招标考核等形式,委托企业经营;三是政府应创造条件,吸收企业和私人资金投入到有效益的基础设施项目,并积极申请扩大安排一定的国债,用于乡村旅游风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金融部门应在信贷政策范围内对乡村旅游项目优先贷款。五是各级政府应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加大对乡村旅游项目的投入,实施“一业带百业”工程。 4.健全乡村农民旅游协会,提高相关服务人员素质 农民旅游协会是上连旅行社、下连农户个体,能够保障农户利益的中间纽带,因此在重点旅游乡村都应建立规模不一的农民旅游协会,协调平衡参与各方的利益,规范村民行为,确保乡村旅游的有序进行。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培训以农民为主体的既能从事一般农事耕作,又能为乡村旅游管理服务的“两栖型”人员,提高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 5.创新宣传手段, 加大贵州乡村旅游产品的对外宣传推介力度 为扩大游客市场,要加大宣传的力度,要利用各种媒体如电视、报刊、展览、因特网等以及相关节庆活动对贵州乡村旅游进行宣传介绍;同时要建立乡村旅游宣传促销的长效机制,鼓励和扶持重点乡村旅游区(点),在现有农民旅游协会的基础上,建立以开展乡村旅游宣传推介和旅游服务技能培训为主要业务的农村新型非盈利中介组织,通过市场运作加强对乡村旅游产品宣传推介的组织、协调,使乡村旅游宣传推介工作,从现在的政府主导为主,逐步过渡到政府指导、中介组织为主。 总之,“文化千岛”和“公园省”的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独具优势,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鼓励和帮助更多企业大胆开发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将资源转化为市场,转化为效益,为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乡村旅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乡村旅游对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都拥有着原始秀美的自然环境,这与经济发达地区越来越恶劣的环境相比,具有很好的自然环境优势;同时,少数民族地区拥有自然与历史遗存相结合的农业和农村景观,传统的农耕文明,相当多的地方完整的保留了淳朴厚重的民族风情。从而充分利用这个群体的优势,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利用民族地区农村的资源优势来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这些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条件。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 一、引言 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产业,它利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村野自然风光和当地民俗民风为吸引物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回归自然的一种旅游方式。并且具有投资规模小,见效快,小单元操作,对经营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要求不高,环境污染小等特征。具有这些特点的乡村旅游产业,特别适合在那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而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乡村地区发展,能成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有效手段。 把乡村旅游活动分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民俗娱乐活动、购买特色农产品、游览周边美景、参与休闲活动和其他八种。其中,各选择项所占比例的饼状图如下所示: 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和游览周边美景可以分为一类,取名为“观光游览”;干农家活与民俗娱乐活动、购买特色农产品、参与休闲活动聚成另一类,取名为“体验休闲”。乡村旅游活动中的差异性需求更多表现为体验休闲类的乡村旅游活动。 随着人们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消费心理日益成熟,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的观光体验,期望近距离地、多方式地与旅游吸引物接触,游客投入时间和费用参与旅游活动是为了换取一次旅游经历,其追求的是获得旅游体验,希望在旅游活动中增加更多的休息、消遣、娱乐、体验等内容,获得提高认识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更高层次的心理欲望的满足。现在,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已经发生了改变,休闲和体验型的活动成为乡村旅游者的新需求。需要根据游客的新需求来调整供给以适 应旅游者的需求。 二、民族地区发展农村旅游的必要性及其优势 (一)农业和旅游业旅结合模式主要为农民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旅游业,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 目前方式很多,如在旅游季节从事达瓦孜,速度赛马,赛走马、赛骆驼、民族式摔跤、叼羊、射箭、秋千、马上角力、姑娘追、国际象棋、斗鸡、斗羊、斗狗、表演维吾尔族麦西来甫、十二木卡姆,哈萨克族阿肯弹唱,蒙古族祭敖包活动、维吾尔和哈萨克等民族特色饮食等旅游服务项目,搞土特产品和旅游纪念品加工销售,以及开展庭院休闲、餐饮、民俗表演、劳动等为内容的“农家乐”;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用多选项分析得出旅游者选择参加乡村旅游的目的的结果,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人们参加乡村旅游的目的最多的是娱乐放松,有32.3%作出选择的被调查者都选择了此项,其次为远 离城市喧嚣,选择人数占 27.2%,排在第三位的是体验乡村生活,占 22.1%,交际需要、商务需 要、其他、学习乡村知识则比较少,分别占到 6.5%、4.7%、3.7%、3.0%。 (二)农业和旅游业的相结合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理想化的乡村旅游业是旅游业与农业的一种结合,是第三产业在不影响第一产业基础上的一种附加,是农业向多样化经营转化的最佳形式。如现代农业科技园、观光农业、有机茶生产基地等,其既是农业生产基地,又是乡村旅游观光基地。农旅结合程度高,农民的收益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访谈得知,以前喀什、吐鲁番、哈密、和田等地区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务农,人均1-2 亩林地,种地,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和蔬菜,棉花、经济作物主要为柑橘,生活来源靠卖自家林地木材,以及粮食作物。林木种植受时间限制,回报期长,一般需要15-20 年时间,家庭年收人均不足1000 元,难以维持生计。于是大部分年轻农民靠外出务工,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外出打工。虽说,经济收入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是由于许多年轻力壮的人离开土地,导致自家土地闲置,因此粮食产量下降,同时又出现“年轻人在外面,老人小孩在家看小孩的社会问题。 旅游不仅促使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而且让当地农民不必离家外出打工,迫使土地闲置,在农闲之时便在自家门口就能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职业,并且获得很好的报酬。旅游旺季的时候村民放下手中农活当旅游服务者,一些组织歌舞表演。农民在保证温饱的前提下从事第二职业,这种双重职业有其特有的优势,有效地调节了村民的职业活动。乡村旅游把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情风貌,农民劳动生活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加工转化,形成旅游产品就地销售,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三、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尚处在萌芽自发阶段,虽然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前景良好,但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还是新生事物,还存在很多不规范、不健全、待改善的问题,若这些问题未能认真解决,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必然会影响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均衡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人才培养不够 民族地区的村民总体受教育素质并不高,这与旅游发展要求及其不协调。由于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要求大量素质较高的从业成员,而大部分参与旅游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导致旅游服务接待不能够满足旅游服务的需要。 (二)管理层方面存在问题,发展思路单一 乡村旅游发展对当地村民来说,最具有吸引力的一个原因在于使当地居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对于民族地区村民来说,发展乡村旅游的态度是积极的,毕竟旅游带给他们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乡村由于指导思想或者管理上的原因,使得当地居民在实际的旅游发展中并未得到应有的经济利益。没有很好的考虑农民利益跟没有和村民协商互动。几乎都没有适当的宣传炒作经营旅游的村民各自为政,经营混乱。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通过访问,大部分游客主要是乘坐私人运营的交通工具去冬就村的。在当地,公共交通并不完善。虽然饮食方面没什么大问题但是住宿卫生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这样会导致农民失去了很多经济来源。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说,道路交通方便,安全问题,会形成对客源增长的瓶颈制约因素,政府只是对大部分景点通往景点的乡道、村道进行修缮或改道,这将大大的制约着公共交通的改善,进而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社区环境日益严重 因为我们的生活离乡村里生活也不远。可以发现村里的污水、垃圾大多被随意处理,清溪田垅到处都是垃圾,污染了水源,小溪里的已经不再清澈。一些村民根本没有环保意识,不注意爱护乡村环境,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实际上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对于社区居民生活环境就是用来可以发展旅游的宝贵的旅游资源,游客就是因为想感受优美的自然环境才来到当地旅游。还有安全方面的问题让游客不敢的接近农民生活。但是由于这些社会问题,导致满足不了很多游客需求。因此乡村经济失去了很多本该有的经济利润。 四、提高农村旅游经济效益的政策建议 尽管目前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加以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乡村旅游业前景看好发展和壮大乡村旅游业应该是我们的正确选择。 (一)发挥基层村委会作用 着力发挥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首先要突出当地村委会的主导地位。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当地村委会要抓住一切机会在村民中宣传乡村旅游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同时加大对农户的扶持力度、如合理分配客源、整治环境、提供汉语与外语、等专门培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等。村干部要及时有效的和村民沟通、注重农村管理民主化等。 (二)加强民族旅游人才培训 人才培养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立足于长远发展、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快农村旅游人才的培养、推动乡村文明建设。主要要求当地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政府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加深农民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认识、使村民成为自己文化的主动传承者、保护着和旅游业发展的主体。 构建文明庭院、从和谐共建层面加强了提高人文素养的引导力度。要想提高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旅游服务档次、突出天然、绿色、清新的农村环境氛围,尽力展现乡村旅游的吸引魅力、不仅需要从客观环境方面加强改进,更重要的是提高村民的素质,创造一个和谐的农村环境和氛围。这项工作需要专业的指导,由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邀请专业人士、定期培训经营户和服务人员、培养市场意识、培养以游客为中心的观念、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促进当地村民收入增加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培养村民的旅游意识,使他们不仅成为旅游产品服务的提供者,更要成为旅游活动的参与者。只有农民真正有了自主权,真正享受到旅游带来的福利,他们才能发挥建设新农村和开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完善基础设施 开发乡村旅游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完善乡村旅游业发展所需的硬件环境、着力解决影响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瓶颈制约问题、重视建筑风格与文化景观保护、现代新农村、生态村庄。在一些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寨实行由“农户出资、政府补贴”进行改造。整体规划、以城市的道路,文明的天边、污水处理、天然气等生活设施标准完善乡村基础建设,让农民就地享受城市文明成果,同时要保留农民的特征,打造湿地生态景观。新建绿地,保护原生态植被,形成众多天然景观,景点,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使得农业资源成为优美的乡村旅游资源。提供游客接近自然更多的机会。在做好有效沟通同时要完善景区内的安全管理措施,让游客放心的旅游、放心的住农民的家园。通过交通警示牌等设施提醒到访游客注意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免除游客的一切焦急。 (四)创新乡村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特色和创新是旅游地保持青春活力的标志。一个乡村旅游地能够保持自己的旅游产品特色,自己的天然摸样并不断地推陈出新,少数民族地区本来就多民族居住的地方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很多文化特色他们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新的旅游产品。则旅游地社区对旅客具有持久的吸引力。相反,乡村社区的旅游产品没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新,而只是对旅游地的简单模仿,则会逐渐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旅游地的发展不能持续。少数民族地区在实施乡村旅游时,可以将民族歌舞表其独具魅力的民族建筑艺术、节庆典礼、服饰、室内装饰、风味食品、民间工艺品等,构成民族地区绚丽多姿、异域风情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来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分享。 (五)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资源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注意资源,文化与环境保护协调问题,防止旅游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针对出现的环境问题,当地政府应着力优化城乡旅游环境,在全村范围内开展“好风景、好环境、好心情,”等主题活动,引导干部群众树立“善待天下客”的理念,着力营造“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个个都是旅游形象”的良好氛围。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特别注重对原生态少数民族民族文化的保护。民族文化是本民族无形的财富。因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本民族的族民,有影响力的人的作用,保护本民族文化。 乡村旅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乡村旅游业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本文对湖南省宁乡县农村地区利用旅游业发展经济的进行调研,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使旅游业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同时使乡村旅游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业;城乡一体化;区域经济 一、前言 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其对经济的拉动性日益显现,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中国,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旅游业不仅对城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逐渐突显。随着“三农”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农村旅游业开发也受到重视。如何更好地利用旅游业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宁乡是湖南省有名的旅游资源大县,是充分利用旅游业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典范。而作为“湖南农业第一县”,宁乡县大部分地区仍为落后闭塞的农村,在旅游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经济增长缓慢。因此,研究旅游业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着相当强的现实意义。 二、宁乡县旅游概况 1.旅游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 宁乡经济发展繁荣昌盛,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湖南省三强。旅游业在宁乡县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体来说,宁乡县旅游收入的增长快于GDP增长速度。2011年全县实现县域生产总值638亿,旅游总收入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2.9%,旅游经济总量和增速领跑长沙;旅游业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25.2%。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宁乡县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 2.整体品牌形象的构建 品牌效应的实现,将成为旅游业最大的推动力。五年来,宁乡县旅游业迅猛发展,打造了“神奇宁乡,我心向往”品牌;而在去年,宁乡县政府着力打造以“瞻以养德、泉以养生、禅以养心、动以养气、食以养胃”为内涵的“五养之乡帀中国宁乡”旅游品牌,以实现营销的目的。 3.客源地特点 根据调查,宁乡的主要客源来自本地市场,长株潭地区的客源占到40%,这与宁乡紧邻长沙市区的区位优势有关;省内游客的比例占到28%,大多数来自于周边城市;国内其他省份的游客也达到了15%,多为观光型游客,一般是去长沙旅游顺道而来的;而海外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开发空间,仅为2%。 三、宁乡县旅游区周边农村地区经济现状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宁乡县旅游资源大多集中在农村地区。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与周边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紧密相关。在抽样调查了宁乡旅游区周边部分农村地区的大体经济状况和居民生活现状后,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发现: 1.人均年收入 从上图中看出,自从2007年宁乡县成为“中国旅游强县”以来,旅游区周边农村地区人均年收入增速加快,在五年里增长率接近一倍,领先于县内多数非旅游农村地区,旅游经济对人均收入的增长有一定的作用。 2.主要收入来源 在参与调查的农户中,有37%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传统的农耕,22%是外出务工,16%是旅游服务业,剩下的25%是其他;而10年前的情况是:50%以上的家庭靠种田维系生活,其他的大多是外出务工。 3.当地劳动力结构 从上表看出,在这些农村中大部分劳动力年龄集中在41~50岁,且大多数为女性,整体文化程度水平偏低。 4.在当地旅游业中的参与程度 据调查,在受调查的100位农民中,有62位参与到了当地旅游服务行业的工作中,参与度为62%。具体参与情况如下: 上图反映出,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的主要类型集中在旅游区的服务业(如:零售、清洁、交通工具出租等);排名第二的是“农家乐”,近几年在宁乡农村地区兴起,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而专业技能性较强的导游以及需要一定管理及营销能力的旅行社参与度却不高。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支柱产业地位没有确立,缺乏固定的游客市场 从上文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宁乡县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仍没有得到稳定的确立,其对GDP的贡献、对周边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达不到一个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地区应有的水准。 与其他知名度较高的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如张家界、凤凰等)相比,宁乡固定的游客市场少,大多数游客只是到长沙旅游再顺便到宁乡看看,甚至有的外地游客根本不会到宁乡来,尤其是国外游客。 2.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发达 宁乡县的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十分不便,且各大旅游点分布零散,各点之间空间距离大,这就增大了开发的难度,成为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的最大瓶颈。例如知名度较大的沩山风景区距长沙市区就有两个多小时车程。不完备的接待设施、不成系统的旅游路线使得宁乡旅游区的影响力范围非常有限,客源地集中在长株潭地区,难以形成旅游的大环境。 3.旅游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统一对外的整体形象 虽然有“五养之乡帀神奇宁乡”的品牌形象作为引导,但从整体看,宁乡旅游开发各自为政,分散出击,恶性竞争的现象仍严重存在。个体商户多,合营企业少;“农家乐”多,旅行社少;抄袭模仿多,自主创新少……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以黄材镇为例,因为举世闻名的四羊方尊在此出土而成为旅游地,但是当地四羊方尊仿制品大多粗制滥造,且缺乏品牌营销和包装,难成气候。 这说明旅游区的盈利性机构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只要能赚钱就可以做”的错误观念在旅游区居民头脑中仍存在,这与全县快速发展的旅游形势和游客日益增长的精神层面需求不适应。 4.缺乏技术型人力资源的支持 通过对县内旅游区周边农村经济现状和劳动力结构的调查,可以发现虽然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比例较高,但是大多数从事的是旅游区基本服务业(零售、清洁、交通工具出租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导游和旅行社等行业却少有人涉足,大多依靠从城市地区引进的有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 工作的技术含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利润的高低,而由于当地缺乏这些技术型管理人才,大部分利润落入了城市的管理机构手中。这是宁乡旅游业始终无法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五、建议措施 1.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可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完善:(1)交通:加快县内旅游区环线公路的建设,推进县乡公路建设,并且优先旅游区所在的乡村道路建设;(2)住宿:政府选择性扶植、规范管理高质量“农家乐”,杜绝恶性竞争现象,实现合作共赢;(3)旅行社:对旅行社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服务到位、价格公道的旅行社。 2.提高管理水平,树立品牌理念 宁乡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禀赋,而在旅游市场上真正的比较优势来自于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品牌形象的确立。目前,宁乡旅游区仍然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中的发展期,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能力之所以较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建立起内在的比较优势。 针对目前大部分乡村旅游区功能混合不清的问题,管理层可以先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如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再合理分区规划,建立起整合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同时,宁乡应该在“五养之乡”这一品牌形象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一个“养”字,涵盖了游客在宁乡各地旅游的独特身心体验,也契合了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养生的心理特征。只要建立整体形象,规划设计、宣传包装、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效率都会提高。 3.建立当地的人力资源培养机制 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发展旅游业,是就地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1)充分利用当地导游的优势,强化对本土导游的培训与教育,将导游的本土优势和专业素养结合起来,建设一支思想业务素质高的导游队伍;(2)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高校旅游专业学生返乡就业,改善当地劳动力结构和整体素质,从而使相应劳动力工作收入直接成为当地居民收入;(3)对当地从事旅游业的农民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并认可自身所在旅游区的市场定位,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营销观念,提高他们在当地旅游业中的参与度。 乡村旅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摘要:乡村旅游对农村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文章从产业结构、农民就业、生态环境、文化等方面分析了乡村旅游对农村的作用和如何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农民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远远不及城市居民的收入,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农村地区的富裕。农村的经济的主要来源来自于农业,经济结构单一,发展乡村旅游是发展农村地区经济,促进农村全面综合发展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乡村旅游是一个综合性强的产业,包含“食、住、行、游、娱、购”,能带动很多部门的发展,具有一系列的综合效应和作用。2005年10月,中共《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借着这个机遇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也能更好更快的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一)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村经济活力 乡村经济的主要来源一般来自第一产业,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增加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丰富农村经济的多样性,改变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乡村旅游涉及到“吃、住、行、游、娱、购”,包括很多部门企业,能带动农副产品、交通运输业、手工业、酒店业、商品服务业、娱乐文化事业等等的发展,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具有广泛的效应,能拉动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乡村旅游能直接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需求量,水果、蔬菜、禽蛋、肉等农副产品可以实现在当地销售,节约了成本运费。乡村旅游能拓宽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农产品跳过流通环节,直接到达乡村旅游消费者手中,而且因为在旅游区,农副产品价格也有保障和提高。 (二)有利于增加农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农民增收困难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很突出的问题。农民收入低,这不仅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一半以上,农村劳动力过剩,就业不充分是个突出问题。乡村旅游业是个综合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扩大就业方面远超其他行业。旅游业增加一个直接就业岗位,就能带来5个间接就业机会,有很大的乘数效应。乡村旅游会带来个行业的发展,餐饮、住宿、旅游纪念品、特色手工业的发展,农副产品的需求量也会加大,带来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实现零距离就业,充分就业,既能保持传统农业的收入,也能增加额外的副业收入。 (三)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利于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基础性要素,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当地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卫生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是农村中普遍存在的状况,但是乡村旅游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很高,旅游地居民为了吸引游客,保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长久发展,会自发的保护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通过治理排水排污系统,垃圾定点处理,翻新农居,厕所改造等来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环境好了,游客就更加愿意来乡村旅游,旅游地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当地农民会更加自发的,有意识的保护环境,形成良性循环。 (四)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农民文化素质和修养的提高 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在要素。乡村旅游的发展会使旅游地农民意识到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到不仅那些有形有体的风景,建筑等是一种资源,同样这无形的乡村文化同样也是一种资源,对旅游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对乡村旅游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求农民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这样必然促使农民要学习很多的知识来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提高了素质,同时乡村旅游把大量的旅游者带到农村,实现了城乡互动,乡村旅游者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新的观念带到了农村,农民通过和游客交流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丰富了业余精神生活,形成文明的乡风。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思考 (一)科学合理规划乡村旅游发展 在乡村旅游开发前,首先要组织专家、学者、有关人士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考察、分析、明了当地旅游资源状况,为旅游开发作好准备。要明了当地乡村旅游的优势所在,因地制宜,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避免雷同,避免重复建设。农村各个地区的优势不一样,有的地区有资源优势,有的有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时要明白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指导。乡村旅游开发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明了当地环境的可承载性,保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保持乡村的原生态,保持乡土特色,因为乡土特色正是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因素。要保持乡村风土人情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协调,达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树立品牌,打造精品,加速乡村旅游地区的发展。要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如下地干农活,采摘水果,让游客体会乡村的气息,感受乡村文化。 (二)积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乡村旅游的发展,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关键。政府要对乡村旅游积极宣传,吸引游客和投资者,对乡村旅游的投资者提供政策支持,资金,税收等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如农村信贷、土地流转、税收减免等提供支持。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乡村旅游管理经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维护管理,如保持村容村貌清洁卫生,对房屋和厕所的改造,使乡村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政府人员也要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为乡村旅游服务。应当注意的是,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并不是政府包揽一切,而是政府发挥着引导,指导的作用,农民是否参与乡村旅游以及如何参与乡村旅游是农民自己的权利,政府要尊重农民的选择,发挥农民的智慧,积极性,发展乡村旅游。 (三)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做到科学管理 旅游从业人员是直接面对旅游消费者的,他们的精神面貌,文化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感受和旅游地区的口碑。一般来说,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旅游地旅游资源基本情况和文化历史内涵,接待流程规范,基本礼仪等内容。除此之外,对旅游地区的接待设施,接待条件,环境卫生条件要进行规范,提高服务的硬件和水平。要加强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宣传,使旅游服务人员面对旅游者能够把当地的特色生动鲜活的表达展现出来,提升旅游地区的质量和口碑。旅游从业人员中包含了很大部分是当地的村民,通过培训使他们意识到乡村旅游与他们的关系,意识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只有好的环境才能够吸引游客,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改变不讲卫生的陈规陋习,提升服务意识,改变自由散漫的坏习惯。除了培训之外,要科学管理,建立规范与制度。对当地旅游存在的客观具体问题,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看看有没有类似的先例经验,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旅游管理经验,借鉴旅游管理的学术研究成果,做好管理工作,进行科学管理。 三、结束语 我国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大意义,能够促进农村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农村文化的繁荣,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得到普遍的提升,农村的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焕然一新,对我过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保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政府要大力引导推动,要保护好乡村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者,农民的素质,做好宣传培训,采取种种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 乡村旅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河北省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 摘要:乡村旅游由于产业关联性强、市场前景广阔、劳动密集等特点,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利用对河北省5个乡村旅游样本点实地调研所获得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乡村旅游对河北省农村经济的贡献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乡村旅游发展类型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乡村旅游的贡献度有所差异,但各地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乡村旅游收入;贡献度;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成为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及其综合性强、关联性大、劳动密集型等产业特点,成为推动城乡和谐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发展前景广阔[1]。 河北省乡村旅游起步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苍岩山、抱犊寨、坝上等地的农民便开始以农家院餐饮住宿等形式开展乡村旅游。到目前,围绕当地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河北省有近千个村庄开展乡村旅游,并以滦平偏桥村为重点,在全省范围内通过开发乡村旅游对贫困地区开展帮扶活动。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河北省已形成包括景区依托型、农业资源型、城市近郊型、民俗风情型等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并因地制宜地构建太行山和燕山山脉、环渤海、坝上草原和环中心城市地方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虽然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各界认可,但目前关于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贡献度定量研究较为欠缺。本研究选择河北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发展模式的乡村旅游样本点,通过对实地调研所获得的面板数据定量地分析了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同时,研究结果对政府制定乡村旅游扶持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 1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1.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研究选择的样本点包括河北省内的景区依托型(承德兴隆眼石村和邢台神头村)、城市近郊型(石家庄灵寿横山湖)、民俗风情型(承德滦平偏桥村)、农业资源型(邢台内丘县神应王度假村)。选取的样本点以自然村落为单位,不仅包含了当前河北省主要乡村旅游的发展类型,同时还代表了河北省中部地区、北部山区以及南部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此外,乡村旅游样本点的经营方式既包括农家乐个体经营与农民旅游合作组织,也包括政府扶持的乡村旅游经营点(承德滦平如偏桥村为河北省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调查的乡村旅游样本点涵盖了河北省不同地区、不同乡村旅游类型与不同经营模式,样本点的选择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调查数据主要来自当地村委会财务报表及对当地旅游从业者的访谈,通过深入调查、数据修订与整理所得的数据均为有效数据,包括乡村旅游收入(LYSR),总收入(ZSR)以及村民的人均收入(RJSR)。其中,旅游收入是指来自乡村旅游活动的直接收入,包括农家乐、酒店及相关旅游设施的收入。 1.2 模型构建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对提高农村总体经济水平的贡献;二是对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的贡献。因此,乡村旅游目的地总收入以及人均收入对旅游收入变化的敏感性,可以参考经济学中弹性系数的定义来构建模型,设GXD1和GXD2分别表示乡村旅游对乡村总收入以及人均收入的影响,则用公式可表示为: 式中,GXD1表示乡村旅游对乡村总收入贡献度;GXD2表示乡村旅游对人均收入贡献度;ΔZSRt%、ΔRJSRt%与ΔLYSRt%分别表示总收入、人均收入和旅游收入的变化比率。 由于所调查的乡村旅游样本点的乡村旅游类型、地区、经营模式以及客源市场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此时如果仍单纯采用截面数据或者时间序列数据来检验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度,将忽略各样本点间固有的差异性,从而使计算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差。为此,本研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来进行分析,因为根据各调查样本点的时间序列数据所得到的面板数据,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少的共线性、更多的自由度,可以估计地区差异的影响[3]。首先对乡村总收入(ZSR)、人均收入(RJSR)和乡村旅游收入(LYSR)进行差分,式中,lndZSRit、lndRJSRit和lndLYSRit分别表示样本点乡村年度总收入、人均年度收入以及乡村旅游收入增长率,用对数差分的形式表示。lndZSRit、lndRJSRit是k×1维解释变量的向量,分别表示各村的总收入与人均收入的增长情况;lndLYSRit为k×1维被解释变量的向量,表示各村的旅游收入增长情况;di为个体影响,反映模型中忽略的反映个体差异的变量的影响;k表示解释变量的个数。?滋it为随机误差项,反映模型中被忽略的个体成员和时间变化因素的影响。假设其均值为零,方差为?滓2,并假定?滋it与lndLYSRit不相关。 2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实证检验 2.1 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为了避免在统计运算中出现伪回归, 首先利用EVIEWS6.0统计软件进行单位根检验[4],见表1。从表1的LLC、IPS和ADF方法进行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来看,lndZSRit、lndRJSRit和lndLYSRit在水平上不平稳,但是一阶差分检验显示各变量是I(1)的。在单位根的检验结果上进行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面板数据存在着协整关系,数据间不存在伪回归。 2.2 实证分析 根据所获得的2005~2011年间5个乡村旅游样本点的数据,首先进行混合数据模型拟合,即不考虑各样本点的经济水平、旅游产品之间的差异,从总体上考察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混合数据拟合结果得到乡村旅游收入增长率(lndLYSR)、总收入增长率(lndZSR)以及乡村旅游收入增长率(lndLYSR)与人均收入增长率(lndRJSR)之间的线性估计函数: 3 研究结论 通过模型拟合结果可知,利用面板数据的混合数据模型与变系数模型实证分析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在考虑样本点差异的变系数模型中,旅游收入(LYSR)对总收入(ZSR)与人均收入(RJSR)的贡献度较高,最大的数值达到2.391 6,说明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1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农村经济增长 乡村旅游促进了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在城乡之间的共享以及财富重新分配的实现,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乡村旅游样本点的经济发展情况充分说明乡村旅游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眼石村为例,该村依靠雾灵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兴隆溶洞的自然景观自2002年开始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共有农家乐93户,旅馆与酒店15家,并建有果品采摘园与漂流项目,日接待能力达到4 000人以上。乡村旅游从业人员372人,占村民总人数的80%,并吸引了外地劳动力200余人。乡村旅游所带来的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较好地促进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3.2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通过对乡村旅游贡献度相对较大的偏桥村与神头村的实地调查发现,两地均处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起步阶段,其中偏桥村自2008年发展乡村旅游,神头村于2007年建成,2008年才开始正式运营。在乡村旅游起步阶段,偏桥村与神头村旅游收入增长速度较快,同时还带动了村民收入的高速增长,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效果显著。而乡村旅游贡献度最低的石家庄灵寿横山湖景区的王家沟村,由村民自发组织开展的乡村旅游,因缺乏统一的规范经营与管理,乡村旅游产品单一,乡村接待与住宿服务缺乏特色,因此到访的游客数量有限,从事旅游业的村民数量也较少,制约了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 3.3 乡村旅游发展应合理规划,集群发展 为提高乡村旅游对目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必须实现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首先应提高当地旅游产品的供给数量与质量,依托当地乡村旅游资源与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创新旅游产品,创建旅游品牌,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其次,各级政府应在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明确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避免盲目开发而导致旅游产品雷同化;应按照中心辐射、特色互补的原则设计乡村旅游线路,实现乡村旅游的规模经济;最后,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的目的主要是休闲与娱乐,而乡村地区的道路、停车场、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与餐饮卫生问题却影响和制约着客流量的增加,要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度,还需要全力整治农村生态环境的村容村貌,促进河北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探讨:浅谈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摘要: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石。在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同时,首先要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分析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总结会计基础工作的经验,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和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基础;会计人员;会计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要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并要制定一系列规章和管理制度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等工作,不断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来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改善和提高。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把会计基础工作与改善经营管理等结合起来,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工作逐步规范,水平稳步提高,也使会计工作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 会计基础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它主要包括: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是指各单位在生产经营或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包括引起或未引起资金增减变化的经济活动。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是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的关键;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资料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资料,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会计资料所记录和提供的信息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资料电子化分析和利用的现代记账手段。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会计软件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核算要求,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和会计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前提。还有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配备及管理要求、会计档案管理要求、会计监督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等等 二、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用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与此同时,通过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改善和提高。但是,会计基础工作还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会计科目设置不符合规定,财产不实,数据失真。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为了减化会计核算手续,总账不设“现金”及“银行存款”会计科目,只有“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还有一些单位总账不设“利润分配”科目,而是以“未分配利润”科目代替之。这样做是不符合科目设置要求的,也容易出现企业账实不符、财产不实和数据失真的现象。 2、随意填制会计记账凭证。关于填制会计记账凭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指出:“会计人员应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会计不认真审核和填制会计记账凭证,随意性很大,在没有任何原始凭证的情况下,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等等,其做法是极其错误和恶劣的。 3、记账、结账不符合规定,手续不清,差错严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规定:“会计人员要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登记账簿时,应将会计凭证的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登记入账;登记账簿要用蓝黑或黑色墨水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和铅笔书写;账簿记录发生错误,必须按照规定方法更正。结账时,应结出每个账户的期末余额。需要结出当月发生额和本年累计发生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有的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只记余额,不记发生额,有的单位不按记账凭证和科目汇总表分别登记总账和明细账,以致于账账不符。还有的单位记账和结账时用铅笔而不是按规定办理。有的单位结账不规范,会计年末根本就不结账,不能从账面上清楚地反映出全年的累计发生额,这些都是不规范的体现。 4、财务报告数据不真实。《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做到计算准确、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说明清楚”。然而一些单位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任意伪造、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有些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能,参与违法违纪活动,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等等。不符合会计制度的会计事项还很多,这些问题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措施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改善经营管理、是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而会计基础工作又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就一个单位而言,生成并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会计行为,在实际工作中,会计行为的规范和会计资料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会计基础工作。而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不单纯是单位内部事务,它已经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及时知悉了解和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影响到会计资料在加强宏观调控、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功能作用的发挥;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顺利运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实施会计基础工作的有效措施。 1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设置上,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设置会计人员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会计人员应持有会计证;会计工作交接手续符合制度规定的要求。 2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为适应新形势下会计工作的需要,会计人员要认真学习新时期财经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尤其深入学习财会、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按实际工作需要找不足,针对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道德水平的优劣、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单位会计工作的开展。因此,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最直接的对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督促会计人员从会计工作最基本的环节抓起,不断改进和加强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对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起直接作用。会计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应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既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会计人员既要加强理论学习也要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学习,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一个单位要实行内部控制,重点应当在会计记录、资产保护等方面进行实施。单位的会计机构要实行会计记录控制,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的分工,使之形成相互分离和制约的关系。经济业务一经发生,就应对记载经济业务的所有凭证进行连续编号,通过复式记账,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帐户中进行登记,以防止经济业务的遗漏、重复,揭示某些弊端问题。另外资产保护控制,一般情况下,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等变现能力较强的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直接接触。在实物资产进行盘点时,要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如不一致,可能是资产管理上出现错误、浪费、损失或其他不正常现象,要及时纠正。 4加大财经执法力度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首先要加大对专项资金特别是重点项目资金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其次财政业务主管部门要对单位的会计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试、考核,引导会计人员增强职业道德素质和提升业务技术水平,要进一步规范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最后财政、审计和业务主管部门要经常组织针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各项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保证其提供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能为各利益关系者普遍认同和接受,这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 会计基础工作是否扎实有序,会直接影响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所以会计基础工作既是各单位的一项内部管理行为,也是一项政府管理行为,财政部门和各主管部门要指导和督促各单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进一步发挥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探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摘 要:会计工作要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就必须顺应形式的去发展去创新,但是,绝对不能降低对会计基础的重视程度,不断的完善基础会计的动作,才能让会计工作有序,高速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基础 工作重要性 会计工作是一项社会经济管理工作,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对会计工作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而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 1.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1)会计账簿,是会计资料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会计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由一定格式并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的,对单位全部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分类、系统序时地登记和反映的簿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是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最基本的要求。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是保证会计资料记录真实,完整的重要基础。 (2)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和其他单位向有关各方面及国家有关部门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应当符合法定要求。财务会计报告不仅是一个单位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更是一个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全面总结和综合体现。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包括编制依据、编制要求、提供对象、提供期限等,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环节。 (3)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是会计核算的重要会计资料。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及时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如何填制、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首要环节,对会计核算过程、会计资料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是确保会计资料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重要职责。记账凭证的编制,必须以经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为依据,以保证记账凭证的质量。 2.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现代会计借助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和信息技术的便捷性来进行会计工作的开展,这是会计电算化的来源,通过电子计算机来代替部分手工程序,像是手动记账、算账和管账,计算机可以对这些过程进行简化,减少参与这些过程的人工,并且还能对会计资料进行分析,所以会计电算化是时代进步和科学发展的产物,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使用的软件都需要符合国家制定的会计制度。软件是一种工具,是否与国家规定相符,将会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保证会计质量的基础。 3.会计柱算依据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是指各单位在生产经营或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包括引起或未引起资金增减变化的经济活动: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是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填制会计凭证的基础,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的关键。以不真实甚至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核算对象,会计核算就没有规范和约束,据此提供的会计资料不仅没有可信度,相反会误导使用者,侵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而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二、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 1.对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会计工作由于过去历史原因导致了我们认为就是管理收支的工作,其实会计基础工作队经营有着间接地影响,部分单位管理人员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忽略会计基础工作,导致了企业经营出现问题。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人员的再培训都是为了让企业的经营更加的顺畅,会计人员不能很好的完成会计基础工作,连带的就会对企业经营造成间接影响,这个影响是环环相扣的。 2.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缺乏自觉学习精神。会计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不高也是导致了会计队伍质量不高的原因,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业务能力、政治思想都没有经过正规培训,部分还是没有接触过会计这方面知识的人,他们对账目和账簿都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部分人可能经过会计工作之后对会计业务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因为自身不能及时的吸取新知识,导致了自身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业务能力停留在一定阶段就上不去了,还有部分从业人员自身缺乏职业道德,违纪违规的事情屡犯,这样对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3.蓄意造假造成会计基础工作的混乱。有些企业为了一己私利,从会计数据上做手脚,把账目弄得虚虚实实的,主要目的就是混淆视听,从中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将企业或国家的资产进行转移和亏空,亦或是逃税、装饰业绩。账目的混乱,该设立账目的不设立,会计科目的设置也不是按照规范来执行,有些单位的财务部门管理松散,财务收支不平衡也不严查,导致了个人私吞,账外账的情况屡见不鲜,也有的领导人以权谋私。 4.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监督检查工作本应该是由主管部门严格执行的,但是这些部门碍于人情和私利的因素监管力度不够,对违规行为听之任之。所以那些违法单位的会计工作越来越猖狂。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会计制度是否完善这些都没有人过问。就算是一些检查也是敷衍了事,走过场,监督部门对于监管工作负上责任,监管力度不够,这些都导致了会计部门基础工作的不到位。 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1.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最基本工作,也是决定经济管理工作好坏的因素。对单位来说,真实有效的会计资料是单位保障会计工作规范化的基础,会计工作的开展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从会计责任来说也是最根本的行为要求,对后续的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能够产生影响。会计基础工作对于市场宏观调控具有影响,能够起到一定的防范风险的作用,并且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来说,也能起到其功效,因此做好会计基础工作不单单是关乎一个企业的事,而是牵连整个社会的事情。 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自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当合政府逐渐的加强了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最近几年,国家开始着眼于会计基础工作的整治,随着我们过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一些国有企业开始重组,转变为股份制,这样也使得财务工作的真实有效性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则是需要会计基础工作做得更好,更规范。 3.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需要靠会计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来保证。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和培养,让其工作更加规范化,产生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有效。以保证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操作。 总之,会计基础工作队会计行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程度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企业、政府、法律、会计人员和制度等等的结合才有可能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探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摘 要】会计工作的基本是会计基础工作,它是政治治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所以说各行各业应该重视会计基础工作,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会计基础性工作所存在的不足。使会计基础工作在单位和企业当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本文着重从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分析、针对其弊端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会计基础性工作;弊端;策略;现状 会计基础工作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它的重要性和整个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是一致的。但是从目前我国的会计工作基础工作的认识性和重视程度来看尚不理想。就此,本文着重针对会计基础性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策略。 一、会计基础性工作现状 近些年,我国很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规定,以此规范会计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以及业务培训措施提升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提高和完善。尽管如此,我国会计的基础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就此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第一、会计科目不符,财产不真实,数据出现了失真的现象。在进行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很多单位为了能够减少会计核算的步骤,在总账目上不设置现今和银行存款的会计科目,只有银行存款和现今记账,还有很多单位在总账目上不设置利润分配科目,通过未分配的利润科目代替,这样做不符合科目的设置要求,会出现数据不真实的现象。 第二、不按照相关规定填制会计记账凭证。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当中明确指出了“会计人员应在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单位对会计记账凭证不进行认真的审核。 第三、记账、结账工作不符。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当中明确指出了,会计人员应该根据审核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的会计凭证登记账目,在进行等级的过程中,应该将所涉及到的会计凭证的日期、编号、业务内容的摘要、金额数和其他相关的资料逐步的纳入到登记当中。在进行登记的过程中,要求笔必须是钢笔,颜色为蓝色或者是黑色,不允许使用圆珠笔和铅笔。如果账目出现和任何错误,必须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更正。在结账的过程中,要计算出每个账户的期末余下的额度。但是很多单位在实际工作当中,只记录下余额,不记录发生的额度。甚至很多单位不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导致出现账账不符的现象。 在会计基础性规范工作明确表示了,在进行财务报告的过程中,各个单位必须要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资料相关联的会计报表,要求能够准确的进行计算,要求数字具有真实性,内容完整,能够从整体上说明情况。 但是很多单位在进行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为了偷税漏税掩盖真正的账目数据,对会计凭证进行造假。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很多会计人员都违反着会计的职业道德,没有认真执行会计监督职能,参与违法违纪的活动当中。这些都严重性的影响了会计的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共组程序的正常运行,影响到会计职能的发挥,干扰到社会的经济秩序,对单位的经营管理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第四、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业务流程不清晰。少数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对基础性工作缺少认识。从经营治理角度进行分析,一般会计的基础性工作对它的影响都不是直接性的。所以说很多单位负责人不重视会计的基础性工作,认为会计的基础性工作是没有必要狠抓狠打的。会计的工作就是收支,一切都在负责人的掌握当中,不重视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更新和业务学习,导致了相关的核算人员的工作和会计工作的制度要求不符,严重性的影响了会计工作本身的水平,遏制了经营治理的提升。 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包含了政治素质以及业务素质两个方面。因为会计人员学历层次较为低下,没有经过系统性的知识培养和理论性的知识练习。很多会计都是因为觉得这个行业挣钱,所以才选择这个行业,有时候这些会计人员不能够清晰的弄懂科目,对账簿、会计报表、业务之间的关系了解的不清楚。甚至很多会计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准,但是因为长时间的忽略业务知识的更新以及会计法规的更新,导致缺乏了自觉学习的意识,使会计人员的素质不但没有得到有效地提升,甚至出现了下降的状况。还有很多会计人员即便是掌握了基本的核算知识,但是因为缺乏相对应的职业道德,不能够认真的执行相关的制度,不能够按照规定执行,降低了工作标准,造成会计核算不规范的现象。 二、加强会计算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第一、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加强企业宏观、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这些工作的完成,都需要建立在加强企业会计基础性工作上。 从一个单位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是会计计算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最为重要的会计行为。 从实际工作角度进行分析,会计的基础工作能够有效的规范会计的行为,提高会计资料的质量。 同时,会计基础工作是否完善,已经不再单纯的影响到单位内部的事物,同时它还严重性的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和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作性。影响到了会计算资料加强宏观调控、改善经营管理、防范分享等方面。影响到了相关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甚至会严重性的危急到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的顺利运行,要求必须加强会计的计算工作,保障能够为会计资料提供完整的信息和数据,能够处理好各个利害关系。 第二、完善和加强会计的基础性工作,规范会计的工作秩序,进行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以标准的会计基础工作作为保障。 在党十八大三中全会中,明确强调了要强国、立国,重视经济的发展。所以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障经济的真实性。单位的会计基础性工作关系到整个企业或者是单位的会计算工作,所以说务必要提高其重要意识,把握好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第三、加强会计基础性工作提高会计工作。为了能够有效的帮助会计工作的顺利完成和进行,必须要加强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培养。与此同时,如果企业没有一个完善的会计基础性工作,很可能一些会计信息就会失去真实性,会计数据会是失去可靠性。会计的工作水平也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从现在情况来看,很多会计的工作流程尚不完善,秩序混乱,管理没有条理,账目不清晰,这些情况的频繁出现,导致了会计工作不能够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三、结语: 本文针对会计基础性工作存在的弊端、会计基础性工作的必要性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和建议。认为加强会计的基础性工作是必然的一种趋势,能够有效地提升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能够成为会计工作人员的主要承担者,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道德意识,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性的影响着单位会计工作的展开。 所以说,完善会计基础工作必然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直接对象。加强会计的基础性工作,注重会计基础性工作的点滴,不断的加强和改进会计工作,从总体上提高会计的工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保障会计工作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探讨:新趋势下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研究 摘要:部队作为国防建设工作的中坚力量,部队自身建设关系着我国国防军事建设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新形势下,部队会计基础工作的加强是具有系统性、长期性的关键任务,具有目标高、内容丰富的特点,加强部队会计基础工作需要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不断的完善部队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作为重要的任务进行实施。 关键词:部队会计;基础性工作;新趋势;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部队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是国防事业发展的重要助力,而部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成部分,会计基础工作的实施关系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在部队自身建设中,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更是举足轻重。 一、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提示 1.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需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部队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职能也是核算和监督职能,部队各部门为了保证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监督职能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我国部队建设中,基层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内部控制体系不甚合理,因此会计基础工作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往往无法保证,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基层部队的监督职能主要反映在对部队资产状况以及军事活动各项耗费进行监督,旨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部队会计基础工作的实施,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意识。 2.会计基础工作实施能够促进部队文化思想的改善 社会文化生活中出现的诸多不良现象正在逐渐的侵蚀部队生活,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正在影响着部队的会计基础工作的实施,使得会计部门正常的上下级关系以及同事之间关系被染上商业色彩,许多纪律观念以及法纪观念也被淡化,而部队文化思想不能正确的指导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许多领导对基层单位的检查不能发现实质性的问题。只有将会计基础性工作做好才能够从源头上更正不良风气,做好部队财务的管理。 3.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要求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性 部队中的会计从业人员业务能力直接决定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会计基础工作对于部队财务管理来说是源头性的、长期性的工作,从根本上来说需要增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意识,提升从业专业素质。另外,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性是保证会计基础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一支高水平的会计从业人员队伍是部队会计部门提升会计基础工作质量的重要组成部门。 二、加强部队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建设性意见 1.树立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科学工作意识 部队会计基础工作在现阶段还存在一些制约部队自身建设的问题,因为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使得我国的国防军事事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需要从根本上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科学工作意识,提升会计基础工作质量,这是因为,正确的工作意识能够决定部门行为方向,为部队的会计工作作出指引性引导,对于部队的会计工作来说,一直以来未能得到有效地质量提升,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科学的工作意识,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将工作任务确实的落实到每一位会计业务人员身上。因为思想意识能够脱离小团队的思想局限性,能够真正的从会计工作的全局出发,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能够从全局了解会计基础工作对于部队建设的促进作用,能够从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找出定位方向,真正的提升会计工作的质量,从而有效地营造一种部队良好的会计工作氛围。 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部队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不仅关系着部队自身建设的好坏,更重要的也对其他企事业单位起着引领性的作用,加之会计基础工作涉及的范围广、工作面深,各种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以及工作理念都应该进行更新和创新,将资金运作的科学理念灌输到部队会计基础工作中,这时候,会计基础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提升不仅影响部队财务管理、会计工作的质量,也能够对宣传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优秀的会计基础工作人员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有效地清理不合格的从业人员,加强部队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保证,不仅要从管理意识、工作态度、工作手段以及工作技能上进行改进和提升,更应该将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作为一种提升工作质量的思想进行宣传,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力度,从自身言行举止上进行自律。 3.将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加入考核制度建设中 对于部队会计工作人员的考核不仅要从日常工作以及行为中掌握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的高低,也应该考核会计人员是否从观念上知道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部队会计基础工作的考核力度能够有效地提升会计工作质量,而考核的重点也应该放在会计基础工作的各个方面,比如:会计档案管理、会计凭证以及资金安全管理等,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会计人员是否能够保证通过过去的单项考核制度,加强考核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能够从考核双方以及考核内容上进行讨论以及交换意见,寻找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宣传的建设性意见,有效地提升考核机制的积极性和长期有效性。另外,也应该将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考核的指标记录连同档案一起保存,以待下次作为参考依据。总之,部队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加强不仅能够全面的提升会计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提升了部队内部人员调配的主动性和准确性,提升了会计工作的质量。 三、结束语 部队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研究不同于其他企事业单位,因为部队自身建设的特殊性,要求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不仅要合理性、合法性、系统性,更应该注重长期性,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好坏对于提升部队自身建设至关重要,同时也对国家国防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虽然当前的会计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意识并不强烈,但是只有从根本上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意识,才能够有效地提升会计工作的质量,推动会计基础工作的全方位开展。
0引言 路基施工是公路施工的基础核心内容,路基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平稳性、安全性和舒适性。路基施工工程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环节复杂,管理难度大。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的使用质量及寿命。因此,在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当下,有必要迅速提升路基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公路过程施工建设的发展。 1公路路基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1.1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路面的平整度,而路面的平整度是行车环境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路基工程是路面强度的重要基础,也是公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近些年来,我国的公路交通事故频发的现象不容忽视。路基稳固才能保证路面的强度,稳定可靠的路面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交通事故和事故伤亡率。 1.2降低后期保养的成本 随着公路的频繁使用,各种外力的因素会给公路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坏。物流时代的飞速发展对公路行业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公路建设质量的要求自然越来越高。公路的路基是整个公路的基础和核心,路基质量提高了,道路整体的质量才能有所保障。路基质量过硬,在公路投入使用后的损耗也能得到有效控制,后期道路的养护成本也能有所控制,公路的整体经济效益相应得到提升。 1.3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公路路基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公路的施工质量,进而关系到公路的整体使用性能。路面缺陷和病害的发生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较大的路面病害发生通常是由细小的路基质量缺陷引发的。路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管理得当,能够有效减少路基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的缺陷,提升公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2路基施工基本要求分析 路基工程质量管理的前提就是要明确路基施工的基本要求,具体如下。 2.1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路基施工要求稳,公路建成之后,要经过长期的碾压,长期的外力作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会对路基产生重大影响。路面可能因为这些作用力的影响发生变形,轻则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重则危机行车人的生命危险。所以,路基施工稳定性是第一位的。 2.2具有足够的强度 强度也是路基的重要施工指标,强度达标,路面不易发生变形。 2.3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 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保证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水温稳定性就是其中之一。路基在路面之下,难免会受到路面水和地下水的影响,水会降低路基的强度,保证了足够的水温稳定性,就能够有效防止路面翻浆或者乱冻胀,从而有效提高路基强度。 3公路路基施工管理的要点分析 公路路基施工作为公路施工的常规项目,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做好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准备,施工原材料的质量管理,施工进度计划的制定、实施,以及施工成本的控制。 3.1施工人员和设备 施工人员和设备是一项工程的核心要素,调度和管理人员设备直接关乎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工程路况条件不尽相同,在施工中要注意因地制宜的原则,实际勘察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现场施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科学配备人员和设施。机械设备要做好定期的维护和保养,要确保机械设备在公路工程中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此外,做工程预算时要做好设备的维护费用和保养费用以及必要的故障排除费用,尽可能避免设备故障排除导致的预算超额问题出现。 3.2施工原材料 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决定公路工程质量的直接因素,要想做好路基工程质量,就必须从根本入手。施工材料的管理应当从采购和储存两个方面着手。采购方面,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筛选原材料的供应商,确保采购到达标的原材料。储存方面,应充分考虑到材料特性对储存环境的要求。路基施工对于材料要求比较高的,施工中必须在数量上、质量上都做好充足准备,反复检查,确保材料符合工程的要求。 3.3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管理是路基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内容。任何一项公路工程项目都需要面对工期紧的难题,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也希望缩短工期。然而,一味追求工期很难保证路基工程质量,还可能导致返工情况的发生,反而增加投入成本,情况严重者还可能对施工人员带来生命威胁。路基工程的进度管理直接影响到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是路基施工管理的核心要点之一。施工单位必须重视进度管理,制定进度计划表,在与进度计划出现出入时,还需要及时沟通,找出原因积极调整和补救,在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工程进度。 3.4施工成本 成本问题是施工企业最为关心的重点问题,成本的控制要从前期设计、招标、施工等各个角度出发,而企业的管理方还需要加强这每一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监督各个环节的成本支出是否符合计划安排,是否可以更好地把控成本。 4强化路基施工管理的对策 4.1完善路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科学完善的路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施工单位应当充分理解和认识施工智联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并组织专人负责管理体系的制定。在制定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安排专业质检人员负责土质质量的检测,确定土质符合路基施工基本要求,为参与路基施工的各方人员明确职责和任务。这样,一旦在工程施工中出现问题,也能够第一时间追责和补救。此外,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也需要进一步职责明晰化,以期各方配合共同开展路基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4.2控制路基填筑材料 路基土质检测过程中,质检人员要避免不符合要求的土质进入施工现场,比如含有腐蚀性物质的或者含水量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再将符合工程要求的优质自然土回填,回填后再进行开挖路基等施工操作。此外,分层处理可以更好地保障排水的便利性,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施工平整度。路基材质的管理是关键,路基填筑材料是路基质量的前提保证,也是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 4.3合理设计路基边坡路 基边坡高度和坡度的确定是技术难点,设计之初,就需要综合考量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要预见未来的施工矛盾。要注意确保公路路基边坡有足够的缓坡,否则过高的缓坡高度会对公路路基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在实际的公路路基施工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公路路基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确定路基边坡高度和坡度。此外,不同的建设场地,需要配置不同的材料,选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坡面角度。例如,冲刷保护过程中,可以改变砌体模式,对工程基础做进一步的加强处理。锥坡、护坡的坡角嵌入时,要根据设计图纸的深度嵌入基槽,混凝土、砌石与坡角相接的基面必须做好施工处理,毛底座必须落实到位。外漏面以及边部顶部等位置要尽量平整。石材选择方面要尽量选择完整的大型的,一方面砌体工程整体会比较美观,另一方面防护效果和整体工程的稳定性都会更好。 4.4精细化管理开挖过程 路基开挖的全过程应当实施全方位地实施精细化管理。计算挖掘土方量、运输过程以及处理挖掘的土方量、路基回填等等工作都可以渗透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土方开挖时涉及到土方的运输和二次处理工作,都会直接影响施工成本和施工环境。精准的计算,有助于控制挖掘工作的成本,还可以有效控制工程挖掘量,是整体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关键。回填路基时,除了根据现场图纸条件和位置选用不同回填材料分层夯实和回填以外,我们还需要精细计算和检查夯实层的排水性和密实度,从而有效预防渗透等因素导致的公路路基结构破坏。 5结语 综上所述,路基施工管理是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内容,必须得到充分重视,必须强化管理的力度。路基施工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明确路基施工中的各项管理要点,在此基础上做好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才能保障路基施工顺利高效地展开。
一、信息化建设在专科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一)提高工作效率,拓展档案管理的发展空间 传统的档案管理主要采用纸质书写、人工装订成卷等方式进行收集和管理。信息化建设重新定义了档案的管理流程,改变了档案收集、整理的渠道和方法,解放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特别是面对专科医院本就人员紧张的现状,大大缓解了人工书写、立卷的琐碎工作。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资料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而且,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相比,不仅易于查阅而且保存方便,其现实意义在于延长了档案的寿命,提高了档案的应用价值。 (二)优化专科医院诊疗程序,保障服务质量与安全 专科医院面对的患者具有特殊性,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能够缩短医生的诊疗时间,将医疗工作的职能发挥到最大化,提升患者的就医感受。另外,医疗信息化档案一旦建立,医院各个部门便能根据权限和实际需要查阅所需信息,提高了档案传递频率和使用效率,实现系统医疗。同时,档案的信息化共享在提高医疗质量的过程中,便于各有关部门开展监督检查,更好地为医患双方提供安全保障。 (三)推进现代化步伐,提高专科医院的管理水平 专科医院发展起步晚、底子薄,整体管理水平较之综合医院偏低。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类档案的数量激增,因此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提高专科医院的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档案的信息化依托于医院的整体数字化建设,同时为智慧医院建设奠定基础。通过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为专科医院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资源配置提供有力支撑。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逐渐成为专科医院未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必选方式。 二、专科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专科医院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滞后于综合医院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涉及从建档到应用等多个阶段,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专科医院档案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快专科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是当前各级各类专科医院面临的新命题。2017年,我们对某专科医院在某个月内形成档案的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档案信息转化率为44.06%,档案利用率为37.99%。为分析档案转化率和利用率低的原因,我们在医院的工作人员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跟踪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描述,绘制了该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鱼骨图分析。就反应较为集中的问题,我们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了二次投票检验。经统计得出,重视力度不够、制度引导度低、专业人才短缺和软硬件缺失是制约某专科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问卷调研,我们发现某专科医院的部份工作人员包括部分管理层对档案管理存在着较大误区,认为档案管理是一种单纯的记录与保管的事务性工作,不能给医院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及档案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造成该院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迟滞,不能适应当代医院管理的要求。 (二)档案信息安全意识较为淡薄 医院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目的是提高档案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最终促进诊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同时搭建起医患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互助平台,实现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由于专科医院患者的特殊性与敏感性,在共享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涉及隐私保护等信息安全问题。所以,医院承担了信息安全的重大责任和风险,但医护人员对信息安全管理的职业风险认识不足,容易导致搭建档案信息化平台过程中的隐患。 (三)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标准,制度引导性低 在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为了保障其有效性,医院要根据自身的需求结合专业发展,制定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却对医院的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把以往的经验作为管理制度,导致员工对档案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影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开展。 (四)档案人才短板,且设备配置不足 档案信息化建设对档案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熟悉档案管理知识和流程,还要熟练掌握档案管理软件系统。而目前的档案管理人员多数为兼职,人员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同时,档案信息化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档案设施配置不全;基础设备,因为人员专业素质问题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形成部分资源浪费。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专科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改善评估 针对调研问题,通过更新观念、设置标准化管理流程、完善网络管理平台、加强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改善措施的实施,半年后,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评估,某专科医院的档案信息转化率从每月44.06%提升至72.04%,利用率从37.99%提升至64.1%。据此说明,某专科医院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改善的目标和有关要求已基本达到,其问题改善模式是较为成功的。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能够比较清晰地了解如何有效地推进专科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促进医院发展。 四、专科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模式探讨 收集、整理、归档和保存等环节是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流程,各个环节的工作都是在为档案资源开发及利用做准备。而把所有的环节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体系的过程则是医院现代化档案信息管理。要想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首要任务就是对医院档案信息资源体系进行完善,与此同时,更新档案管理人员的意识,加强学习以及角色的转化,转变旧的管理模式,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体系的优势和作用。 (一)更新观念,健全制度,建立一体化管理模式 专科医院自上而下首先要树立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医院战略发展的观念。医院的领导层更是要从人力、物力、资金等多方面予以支持。同时,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将档案信息化管理流程设置得更为标准化规范化,编制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纳入医院综合运行信息系统,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和利用效率。 (二)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组织,加强人才培养 信息化的档案管理需要配备专业团队。首先,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架构。成立档案信息化建设领导组织,将领导班子成员和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纳入组织。并在各科室设立档案管理信息员,实现医院档案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其次,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定期通过集训与轮训的方式,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并通过一定的绩效奖励制度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三)完善局域网络平台,提升软硬件实力,实现资源共享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为了提升医院综合实力,促进医院全面发展。所以专科医院在健全完善局域网络平台建设中,注重临床,面向管理,提升档案信息化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实现资源共享。一是建设高标准的数字阅览室,按权限分级预览查询。二是针对医师、护理、药师、技师、管理、后勤等不同专业,开发适应其工作特点的高效实用软件。三是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设置安全屏障,避免信息泄露,特别是预防患者病历数据的外泄。同时做好备份,及时应对信息化管理中的突发事件。总之,在现代化医院建设中,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智慧医院、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关键部分。专科医院要想提升和发展,就必须转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理念,进而支持档案信息化综合管理的不断革新,全面提升医院的管理效率,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影响分析: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 摘要:伴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货币需求已不再相对稳定;货币供给结构和数量已发生变化;货币政策传导更趋复杂;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失去了稳定的联系;货币数量不再简单地与物价和收入呈比例关系。就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着重分析财富效应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得出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应关注股票市场发展,但不应完全依据股票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引言 中央银行要使货币政策的效用最大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必须完全充分地掌握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主导着金融体系,银行信用的成本和可得性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机制,但是,随着股票市场的深化和发展,银行体系在一国融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下降,股票市场作为融资渠道、资源配置和产权交易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增强,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更加复杂;另外,传统上大多数国家都把抑制通货膨胀即保持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稳定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最终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对经济增长日益重要并且与消费价格水平相关的资产市场价格股票价格是否纳入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中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激烈争论和中央银行的极大关注,这就使以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受到挑战;以及随着证券市场深度与广度的扩大,股票市场成为银行信贷渠道以外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又一重要渠道,从而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准备金制度和公开市场操作产生了影响;最后还包括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在下降。 二、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传导经历如下过程:当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将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的变化一方面通过影响银行的贷款扩张能力直接使企业和消费者增加支出从而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通过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引起货币供给的变化,从而引起金融市场利率以及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变化,进而影响支出和总需求。在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通道,银行信用的成本和可得性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机制。但随着股票市场的深化和发展,大企业以及原来主要依靠银行信贷才能获得资金的大量中小企业都能低成本地进入股市直接融资,银行信贷渠道传导货币政策主通道的地位将大打折扣,而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功能则日益突出。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传统的、教科书式论述的是凯恩斯的理论,即央行的政策调整先影响市场短期利率,再传导到长期利率,影响投资水平,进而影响实际经济。股票价格的上涨会通过财富效应影响消费,从而影响社会信用规模和实际经济活动。财富效应,根据生命周期模型,居民的消费支出由居民的毕生财富决定,人的毕生财富由人力资本、真实资本及金融财富组成,而金融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普通股;当股价上升时,金融财富增加,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情况下,居民的消费支出将增加,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当然股价的短期爆发性上扬,对消费者而言只是暂时性收入的变动,对消费的刺激作用较小。但如果股市的繁荣是长期而稳定的,居民的金融财富将持续增长,居民的消费支出将会增加。此外,长期稳定发展的股市还会改变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从而增加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而增加消费支出。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新经济的出现使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带动股市持续上涨、活跃,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利率对消费与投资需求的影响。一般地讲,升息会增加企业的利息成本而减少投资需求。但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使公司盈利和价格――收益比率上升,同时投资者从股市的回报率高于利息成本,这必然会削弱利率对消费和借债入市需求的影响。从这几年美国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操作结果来看,利率对股市价格的影响已有所改变,表现在:一方面利率对股市的影响在下降,另一方面股市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在加大。以前,美联储调息对股市影响很大,当利率上调,股市价格通常是大跌;当利率下调时,股市价格上涨。而近几年从美国联储利率调整的影响力来看,股市投资者是透过利率的变动来预期美国经济走势而非利率本身的含义,也就是说,当利率上调时,股市也同时大涨(个别情况除外),因为利率上调意味着经济的增长趋势;如果利率下调,其意味着经济的疲软,股市也随之下跌。利率与股价的关系已经有所改变,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力已在下降。相反,美国的货币政策调整经常要考虑股市走势的因素。如2001年3月20日美联储调整利率多少与股市的发展动向有关,尤其是考虑到调整前股市财富缩水对消费支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又如2001年4月18日,美联储在降息的公告中表示,持续下跌的股票价格、制造业疲软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景气是促使联储今日降息的主要原因。 三、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 传统的货币政策立足于保持币值稳定,多将商品和劳务的一般价格水平作为目标。但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股票价格的变动已经开始对一般价格水平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并直接关系着投资者的生活水平(在此意义上与商品价格的作用一样),因为股票价格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具有重大影响。一方面,股票价格的上升会改善企业、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从而通过财富渠道带来一般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膨胀,同时,股票价格的膨胀与消费品价格的膨胀一样会歪曲价格信号,误导实体经济的投资与决策,从而造成实体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不当。股票价格的快速攀升还可能会促进企业过度投资或促使投资者过分贷款投资股市,助长股市泡沫。从理论上说,股票价格的膨胀有可能造成一般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膨胀,因为财富效应会增加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刺激消费者花费他们的股票收益。即使在产品市场的买方条件下,股票价格的猛涨对商品和服务价格的膨胀没有什么影响,中央银行也仍然应该关注股票价格的膨胀。因为股票价格的膨胀与消费品价格的膨胀一样会歪曲价格信号,从而造成实体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不当。股票价格的快速攀升可能会促使公司过度投资或促使投资者过分贷款,因为他们可能在未来的资本收益上下赌注。股票价格膨胀的另一个巨大风险在于它的高度波动性。这种高度的波动性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起金融与经济的不稳定。历史的经验证明,股票市场持续的泡沫时间越长,它爆破的声音就越大,对实体经济的损害就越严重。另一方面,一旦股票价格剧跌,则会使企业和个人的财富大幅缩水,从而动摇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并大量减少投资和消费支出,同时,由于银行抵押品价值的缩水而使银行陷入财务危机之中,诱发信贷危机,这些情况在极端的情况下会引发严重的通货紧缩。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急剧下跌引起的通货紧缩才是真正可怕的通货紧缩。因为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剧跌意味着个人和企业财富的急剧减少,严重动摇人们的消费信心,减少消费支出。同时,由于银行抵押品价值的缩水而使银行陷入财务危机之中,这会引起整个社会的恐慌。因此,至少从理论上看,将一般物价水平作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不完全的。实践中,人们还发现,股票价格的过度上升往往出现在一般价格水平比较稳定的时期,股票价格与实体经济价格水平的背离往往使央行的货币政策处于两难局面。 四、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目前,被大多数国家金融当局采纳的主要是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数量理论,即货币供应量与名义收入成有规则的正比关系,比如,每年增长6%~7%,以保证经济在无通货膨胀下按自然率水平稳定增长。但随着货币流通速度变化、金融市场自由化与国际化、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收入型货币数量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日益下降,人们发现货币数量不再简单地与物价和收入呈比例关系,而是与经济体系中所有需货币媒介的交易(包括金融市场交易)有重要相关性。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市场化的经济中,货币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其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都越来越令人不满意。股票市场的发展使货币需求函数发生变化,使实际货币需求与货币政策的数量目标之间出现较大差异,而在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中,货币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仅仅考虑的是货币总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没有充分考虑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的需求,因而货币总量与一般价格水平间的关系并不能反映整个经济的全貌。从货币供给看,货币供给量是由央行、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共同决定的,而后三者对信用创造的影响在日益增强,而股票市场的发展状况也是影响这三者行为的重要方面。股票市场的发展改变了货币的供需,使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做法受到挑战。 五、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再贴现、准备金制度和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传统货币工具的三大法宝,这三个工具都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有效地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消费、投资乃至整个宏观经济。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深度与广度的扩大,股票市场成为银行信贷渠道以外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又一重要渠道,金融结构的变化使再贴现、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弱化,而公开市场操作则以其更富弹性、更具市场化而受到各国央行的青睐,因此,可以说股票市场的发展使公开市场操作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六、小结 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也对货币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尤其在货币政策传导,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等方面,然而对其影响的深度与广度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影响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我国的股票市场经历了十几年的浮浮沉沉,已经日益发展壮大,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被称作经济的“晴雨表”。作为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之一的货币政策,目前由于存在传统渠道弱化和传导机制不畅等问题,对经济的调控效果受到明显制约。随着股票市场的蓬勃发展及其与国民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货币政策的实施必然影响到股票市场的走势和发展。本文在对货币政策和股票市场作相关基本概念分析的基础上,从货币供应量、利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三个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就提高我国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提出了一些意见。 关键词: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机制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金融结构演变的一个突出趋势是以股票市场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得以持续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股票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股票市场对国际经济、国内经济的影响也迅速加大。作为现代市场金融经济的主要宏观调控手段,货币政策对于熨平经济波动、促进一国经济金融的良性持续平稳发展已举足重轻。当然,货币政策与经济金融的具体演进态势是相互作用、互为影响的,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对经济金融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反过来经济金融格局的演变也必定会作用于货币政策,引起货币供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乃至政策效果的变动,所以无论如何货币政策的制定都必须以现实的经济金融结构为前提和条件,否则货币政策可能将受到极大的制约甚至出现错误决策,从而对经济金融的发展造成巨大动荡。中国加入WTO之后,如何维持本国金融系统的稳定,以及如何提高国内金融系统配置货币资源的经济效率等问题的理论阐述和政策含义已经是国内经济理论界和政府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 一、基本理论解析 (一)货币政策相关理论解析 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和货币运行环境,并以此影响宏观经济变量的方针和政策总称。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的别称,它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构成部分,服从于总的经济政策的要求。 第一,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包含的首要内容,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与要求,它的确立与经济社会所发生的经济问题密切相关中介目标应具有可测性、可行性、相关性等条件,它是指为了达到最终目标,货币当局必须先掌握的一些指标,这些指标在一定时期内应达到一定数值。 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之一,通常有四大最终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它们的提出和确立是经济形势变化和经济政策转变的结果。对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各经济学派理论分歧颇大,远未取得一致意见,但实际操作机制中,西方货币当局主要以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第二,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货币当局用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和货币运行环境,并经由中介目标去逼近最终目标所借助的方法和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两大类: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前者指以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信用和货币状况的货币政策工具;后者指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某种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只影响某些特殊经济领域中的信用和货币状况的货币政策工具。西方国家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政策。通常采用的政策工具是公开市场业务,即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的活动。公开市场业务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几乎可以实现货币当局的任何中介目标,因此为许多经济学家所推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可贷资金的多少,对经济作用的威力巨大但弹性效果低下,故不常采用。贴现率政策使货币当局只能被动等待,不能主动出击,同时还会产生难以测度的告示效应,干扰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道义上的劝告、法定保证金比率、消费信用管制、房地产信用管制和利率最高限额等,它们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微弱且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弊端,因此许多也已逐步取消。 第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如何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最终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所谓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在西方主要分成凯思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 凯恩斯学派认为,从局部均衡观察,货币政策的作用首先是改变货币市场的均衡,然后改变利率,通过利率变动,改变实际生产领域的均衡,其基本传递过程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首先是引起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发生增减变动,然后引起货币供应量发生增减变动,这必然会引起市场利率的变动,进而引起投资发生增减变动,通过乘数效应,最终将影响到社会总支出和总收入的变化。 货币学派强调货币供应量变动将直接影响名义国民收入的变动,其基本传递过程为:中央银行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如在公开市场上购入证券,则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使商业银行贷款能力增强,于是利率降低,扩大投资和放款。利率降低,使金融资产价格上升,这就相对地降低了耐用消费品和房屋等真实资产的价格,从而增加了人们对这类真实资产的需求,使其价格上涨,并且会波及到其他的一些真实资产,这样循环下去,又增加了新的货币需求,使其社会的名义收入提高。 (二)股票市场相关理论解析 股票市场是指股票发行和买卖的场所,股票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市场中居于重要地位。股票市场分为股票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股票流通市场(二级市场),前者指发行人经证券承销商包销或代销,将未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以供交易的市场;后者指已发行的股票在投资者之间相互转移的市场。股票发行市场和股票流通市场的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第一,股票价格。股票市场的行为通过股票价格得以定量反映。股票价格是股票市场上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代表了股票市场的一切走势和行为特征。股票价格包括股票发行价格和股票交易价格。股票发行价格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将股票公开出售给特定或非特定投资者所采用的价格,通常由发行人依据股市行情及其他有关因素决定。它受发行人的收益状况、社会声誉、地理位置、股市供求状况、二级市场股价状况、政府政策等因素影响,常见的发行价格有面值发行和溢价发行两种。股票交易价格是指在股票交易市场上流通转让时的价格,它能够对货币政策做出直接的反应和变化。股票交易价格是股票的持有者(让渡者)和购买者(受让者)在股票交易市场中买卖股票时形成的股票成交价格,目的是完成股票交易过程,实现股票所有权的转移。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股票的价格也是由其内在的价值和外在的供求关系所决定。 第二,股票市场的作用。股票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产权交易、风险分散和公司治理的市场机制,对经济增长和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日益突出。股票市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为企业筹集资金,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更新,增加其市场化程度,促进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深化金融改革,改善宏观调控手段;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等。 二、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当中央银行变动货币政策时,就通过货币政策有关手段促使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水平波动,使流入股票市场的社会信贷资金、社会游资和储蓄分流资金相应增多或减少,从而引起股票市场规模和股票价格指数相应变化。股票价格决定于股票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主要是指货币政策对股价指数影响。从股票价值角度看,当松动性货币政策启动,社会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企业和居民所持有的货币资产总额相应增加。增加的货币数量打破了原先货币数量供求的均衡状态,导致货币资产短期内收益下降。由此,社会货币资产和实物资产价格比例引起变化,企业和居民负债和资产结构也要发生相应变化。就是说,随着人们手中货币数量的增加和货币收益率的下降,人们必然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实物资产,从而引起实物资产价格的随之上涨。股票价格是实物资产价格的缩影。确切的讲,股票价格体现代表着实物资本的价值,当实物资本价格因货币数量增加而上涨时,其价值的虚拟代表股票价格因其敏感度强,早就发生了变动;另一方面,从资金面角度看,任何货币政策的实施,在使社会货币总量变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股市中资金量。股市中增量资金的增加会改变股市供求关系,引起股价指数上涨。松动型货币政策一旦实施,既使是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倾向没有发生变化,人们的资产结构也保持不变,股市中的资金绝对量也会相应增加。这是因为,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按照原先股市资金与外围资金相同比例流进股市和其他领域。同样,紧缩型货币政策又以相同比例和方式减少着股市资金量。当然,不同的货币政策手段,或货币政策实施长短,对股市资金量影响特征会有区别。因此货币政策的实施可以同时改变股票内在价值和股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从而对股票价格也有明显的改变作用。(一)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第一,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股市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股票市场。如果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地减少,股票行情趋于下跌。同样,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增加,市场贴现利率上升,社会信用的收缩,证券市场的资金供应减少,使股票行情走势趋软;反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降低再贴现率,通常都会导致股票行情上扬。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有三种表现,一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可以促进生产,扶持物价水平,阻止商品利润的下降;使得对股票的需求增加,促进股票市场的繁荣。二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社会商品的价格上涨,股份公司的销售收入及利润相应增加,从而使得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股利会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使股票需求增加,从而股票价格也相应上涨。三是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加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带来的往往是虚假的市场繁荣,造成企业利润普遍上升的假象,保值意识使人们倾向于将货币投向贵重金属、不动产和短期债券上,股票需求量也会增加,从而使股票价格也相应增加。由此可见,货币供应量的增减是影响股价升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公开市场业务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反之就出售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当中央银行大量购进有价证券时,市场上货币供给量会增加,从而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企业投资规模扩大和居民消费增加,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将下跌。我国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的运作是直接以国债为操作对象的,这会直接影响到国债市场的供求变动和国债行市的波动,进而影响股票市场的行情变化。公开市场业务包括债券正回购和逆回购。正回购是指央行在向商业银行卖出债券的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约定的价格再买回上述债券的业务,其实质是央行用债券做抵押借入资金,目的是为了回笼货币;逆回购则与正回购相反,目的是为了投放货币。由于正回购和逆回购的操作会影响市场的货币供给量,往往对股市会产生一定影响。如2002年的6.24井喷行情后,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立刻由投放资金的逆回购转成回笼资金的正回购,长达半年,总计回笼资金2430亿元,其间行情一路下挫。可见公开市场业务的调控工具最先、最直接地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 (二)利率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利率并不是单向地通过商业银行和货币市场来传导其作用过程,它还会通过股票市场这一中介传导其对实质经济的调节作用。利率是股票市场的一个敏感指标,中央银行的每一次利率调整,甚至投资者对利率走势的预期或市场对利率变动的谣言都极易造成股票价格的波动。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的:首先,利率发生变化会使不同投资工具的收益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当中央银行降低利率时,持有债券所得到的收益相对于股票而言就会降低,那些债券持有者将卖掉债券转而投资股票,从而推动股票价格上涨,而股票价格的上涨必然会为企业的股票筹资活动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企业股票发行和筹资量的增加,企业的投资会相应扩大,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进而会带动社会投资、消费和收入的增长。相反,中央银行提高利率,则会导致股票价格下行,进而降低企业的股票市场筹资能力和实物投资积极性,在投资乘数的作用下,进一步引起社会收入、消费和投资规模的收缩。其次,利率的变化会对公司的利润产生影响。当利率提高以后,公司贷款成本提高,公司利润下降,这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从而降低股票价格。再者,对于投资者而言,利率的提高会给靠银行信贷进行股票抵押买卖或实行保证金买卖的短期股票交易带来较大影响,增大交易成本,引起股票需求下降,从而使股票价格下降。 股票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使储蓄分流成为可能,而利率下调则使储蓄分流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我国中央银行自1996年5月至2002年2月8次下调了存贷款利率,使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名义利率降为1.98%,扣除利息税后的收益率仅为1.584%。在预期股票价格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上涨的情况下,由于股票投资的预期收益率远远高于存款的报酬率,部分居民将一部分存款转化为股票和基金投资。 实践表明,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整极易造成股票价格的波动。从1996年至2002年,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和投资,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八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1996年5月1日,央行首次降息,上交所股市对这一利好做出了积极反应,步入持续上升的态势;1996年8月23日,央行实施第二次降息,企业一年期存款利率降低1.71个百分点,幅度之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受此消息刺激,股指屡创新高,并在当年年底冲上804的高点。1998年3月25日和7月1日,央行再次降息,虽然力度没前三次大,但对准备金利率做出大幅下调,下调幅度分别为2.34和1.71个百分点。1998年12月7日,央行第六次宣布降息,一年内三次降息的间隔之短,在我国银行利率调整史上也实属罕见。但降息当日,上交所股指从前番降息时的1316点下跌到1260点。2002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第八次宣布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上交所股指也于消息宣布后开市首日应声而涨。 (三)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指的是银行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它有两个利率,拆进利率表示银行愿意借款的利率;拆出利率表示银行愿意贷款的利率。一家银行的拆进(借款)实际上也是另一家银行的拆出(贷款)。同一家银行的拆进和拆出利率的利差就是银行的收益。 在20世纪初80年代开始的金融体制改革只能感,金融组织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通过“分立”和“扩容”两条途径,改变了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局面。各家专业银行和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客观上要求进行资金借贷,调剂余缺。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形式中央银行职能后,实行“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新的银行信贷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利用资金的行际差、时间差、地区差进行拆借。1986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专业银行之间可以相互拆借,同业拆借市场得以真正启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上海、武汉、广州等城市为中心的有形市场。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在经济过熟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拆借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违规现象,大量短期拆借资金被用于房地产投资,炒股票,或用于在开发区上项目,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延长拆借期限,哄抬拆借利率,干扰了金融宏观调控,扰乱了金融秩序,而且市场内存在系统分割和地区分割,降低了融资效率。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撤消了各商业银行及其分行开办的融资中心、资金市场等同业拆借中介机构。在此基础上,1996年1月3日借助于全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的电子交易系统和信息服务,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在上海建立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成立的融资中心停止自营业务,并逐渐淡出市场。此后,中国人民银行在增加入市主体、完善相关法规等方面积极推进同业拆借市场建设。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同业拆借市场成员的数量不断增多,类型更加广泛,资金供求趣同的矛盾有所缓和,交易规模日趋扩大。 银行同业拆借说明资金的流向和需求,当市场资金需求大的时候银行同业拆借的利率就会上涨,利率上涨将会导致股市看淡,但这都是技术上理论。对股市实质的影响并不大,要结合其他很多因素一起看,比如远期利率,或导致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上涨的真正因素或汇率等。单研究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意义不大,只能知道市场近期的资金需求情况和是留入还是留出,那对股市的影响也不直接的指导作用。 三、提高我国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对策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股市在转化储蓄、刺激消费、优化资源配置和传导货币政策,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功能将会逐渐显现出来。因此,积极借鉴国外已有的理论与成功经验,构筑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基础条件,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是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和货币政策实践中的重要内容。 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影响分析: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 摘要:伴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货币需求已不再相对稳定;货币供给结构和数量已发生变化;货币政策传导更趋复杂;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失去了稳定的联系;货币数量不再简单地与物价和收入呈比例关系。就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着重分析财富效应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得出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应关注股票市场发展,但不应完全依据股票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引言 中央银行要使货币政策的效用最大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必须完全充分地掌握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主导着金融体系,银行信用的成本和可得性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机制,但是,随着股票市场的深化和发展,银行体系在一国融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下降,股票市场作为融资渠道、资源配置和产权交易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增强,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更加复杂;另外,传统上大多数国家都把抑制通货膨胀即保持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稳定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最终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对经济增长日益重要并且与消费价格水平相关的资产市场价格股票价格是否纳入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中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激烈争论和中央银行的极大关注,这就使以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受到挑战;以及随着证券市场深度与广度的扩大,股票市场成为银行信贷渠道以外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又一重要渠道,从而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准备金制度和公开市场操作产生了影响;最后还包括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在下降。 二、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传导经历如下过程:当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将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的变化一方面通过影响银行的贷款扩张能力直接使企业和消费者增加支出从而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通过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引起货币供给的变化,从而引起金融市场利率以及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变化,进而影响支出和总需求。在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通道,银行信用的成本和可得性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机制。但随着股票市场的深化和发展,大企业以及原来主要依靠银行信贷才能获得资金的大量中小企业都能低成本地进入股市直接融资,银行信贷渠道传导货币政策主通道的地位将大打折扣,而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功能则日益突出。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传统的、教科书式论述的是凯恩斯的理论,即央行的政策调整先影响市场短期利率,再传导到长期利率,影响投资水平,进而影响实际经济。股票价格的上涨会通过财富效应影响消费,从而影响社会信用规模和实际经济活动。财富效应,根据生命周期模型,居民的消费支出由居民的毕生财富决定,人的毕生财富由人力资本、真实资本及金融财富组成,而金融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普通股;当股价上升时,金融财富增加,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情况下,居民的消费支出将增加,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当然股价的短期爆发性上扬,对消费者而言只是暂时性收入的变动,对消费的刺激作用较小。但如果股市的繁荣是长期而稳定的,居民的金融财富将持续增长,居民的消费支出将会增加。此外,长期稳定发展的股市还会改变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从而增加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而增加消费支出。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新经济的出现使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带动股市持续上涨、活跃,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利率对消费与投资需求的影响。一般地讲,升息会增加企业的利息成本而减少投资需求。但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使公司盈利和价格——收益比率上升,同时投资者从股市的回报率高于利息成本,这必然会削弱利率对消费和借债入市需求的影响。从这几年美国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操作结果来看,利率对股市价格的影响已有所改变,表现在:一方面利率对股市的影响在下降,另一方面股市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在加大。以前,美联储调息对股市影响很大,当利率上调,股市价格通常是大跌;当利率下调时,股市价格上涨。而近几年从美国联储利率调整的影响力来看,股市投资者是透过利率的变动来预期美国经济走势而非利率本身的含义,也就是说,当利率上调时,股市也同时大涨(个别情况除外),因为利率上调意味着经济的增长趋势;如果利率下调,其意味着经济的疲软,股市也随之下跌。利率与股价的关系已经有所改变,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力已在下降。相反,美国的货币政策调整经常要考虑股市走势的因素。如2001年3月20日美联储调整利率多少与股市的发展动向有关,尤其是考虑到调整前股市财富缩水对消费支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又如2001年4月18日,美联储在降息的公告中表示,持续下跌的股票价格、制造业疲软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景气是促使联储今日降息的主要原因。 三、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 传统的货币政策立足于保持币值稳定,多将商品和劳务的一般价格水平作为目标。但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股票价格的变动已经开始对一般价格水平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并直接关系着投资者的生活水平(在此意义上与商品价格的作用一样),因为股票价格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具有重大影响。一方面,股票价格的上升会改善企业、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从而通过财富渠道带来一般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膨胀,同时,股票价格的膨胀与消费品价格的膨胀一样会歪曲价格信号,误导实体经济的投资与决策,从而造成实体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不当。股票价格的快速攀升还可能会促进企业过度投资或促使投资者过分贷款投资股市,助长股市泡沫。从理论上说,股票价格的膨胀有可能造成一般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膨胀,因为财富效应会增加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刺激消费者花费他们的股票收益。即使在产品市场的买方条件下,股票价格的猛涨对商品和服务价格的膨胀没有什么影响,中央银行也仍然应该关注股票价格的膨胀。因为股票价格的膨胀与消费品价格的膨胀一样会歪曲价格信号,从而造成实体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不当。股票价格的快速攀升可能会促使公司过度投资或促使投资者过分贷款,因为他们可能在未来的资本收益上下赌注。股票价格膨胀的另一个巨大风险在于它的高度波动性。这种高度的波动性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起金融与经济的不稳定。历史的经验证明,股票市场持续的泡沫时间越长,它爆破的声音就越大,对实体经济的损害就越严重。另一方面,一旦股票价格剧跌,则会使企业和个人的财富大幅缩水,从而动摇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并大量减少投资和消费支出,同时,由于银行抵押品价值的缩水而使银行陷入财务危机之中,诱发信贷危机,这些情况在极端的情况下会引发严重的通货紧缩。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急剧下跌引起的通货紧缩才是真正可怕的通货紧缩。因为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剧跌意味着个人和企业财富的急剧减少,严重动摇人们的消费信心,减少消费支出。同时,由于银行抵押品价值的缩水而使银行陷入财务危机之中,这会引起整个社会的恐慌。因此,至少从理论上看,将一般物价水平作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不完全的。实践中,人们还发现,股票价格的过度上升往往出现在一般价格水平比较稳定的时期,股票价格与实体经济价格水平的背离往往使央行的货币政策处于两难局面。 四、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目前,被大多数国家金融当局采纳的主要是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数量理论,即货币供应量与名义收入成有规则的正比关系,比如,每年增长6%~7%,以保证经济在无通货膨胀下按自然率水平稳定增长。但随着货币流通速度变化、金融市场自由化与国际化、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收入型货币数量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日益下降,人们发现货币数量不再简单地与物价和收入呈比例关系,而是与经济体系中所有需货币媒介的交易(包括金融市场交易)有重要相关性。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市场化的经济中,货币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其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都越来越令人不满意。股票市场的发展使货币需求函数发生变化,使实际货币需求与货币政策的数量目标之间出现较大差异,而在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中,货币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仅仅考虑的是货币总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没有充分考虑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的需求,因而货币总量与一般价格水平间的关系并不能反映整个经济的全貌。从货币供给看,货币供给量是由央行、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共同决定的,而后三者对信用创造的影响在日益增强,而股票市场的发展状况也是影响这三者行为的重要方面。股票市场的发展改变了货币的供需,使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做法受到挑战。 五、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再贴现、准备金制度和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传统货币工具的三大法宝,这三个工具都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有效地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消费、投资乃至整个宏观经济。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深度与广度的扩大,股票市场成为银行信贷渠道以外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又一重要渠道,金融结构的变化使再贴现、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弱化,而公开市场操作则以其更富弹性、更具市场化而受到各国央行的青睐,因此,可以说股票市场的发展使公开市场操作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六、小结 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也对货币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尤其在货币政策传导,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等方面,然而对其影响的深度与广度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影响分析:探讨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文章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股票交易市场呈现新的发展态势,货币的需求也不是稳定不变的,货币的流通量以及供给结构也不断变化,货币政策也顺应市场需求而不断变化,实际的经济变量与货币的供应量不再有着稳定不变的联系,货币数量也不单纯的以收入与物价的关系而变更。本文就目前股票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就目前中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了相关阐释。 【关键词】 股票;发展;股票市场;货币政策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不断发展,货币政策逐渐成为产权交易、资源配置和风险定价的市场监督机制,并不断推动着经济的增长。同时,股票市场越来越成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不断深化了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我们还要注意到,股票市场的发展不仅对货币政策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它还会产生间接影响。虽然这种影响程度还不够深,但是在将来一定会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我们需要不断的了解和剖析股票市场的发展,这样有利于我们对货币政策的深入了解。 1 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1.1 股票市场发展影响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始终保持物价的稳定是我国实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我国的中央银行需要加强对货币流通量的控制,保持货币供给量的稳定,最终才能保持物价相对的稳定。当企业的潜在生产要素未被发现及充分利用时,可以适当增加货币投入,充分发挥潜在生产要素的作用,实现经济的不断增长。许多国家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得出,股票市场的发展对实现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般情况下,股票市场的发展规模越大,股票价格影响宏观经济的程度越深。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要加大对股票市场的重视力度,股票价格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动会对GDP、物价等产生深远影响。股票价格的变动是由很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导致的结果,价格的异常波动可能给金融市场及国家经济带来严重威胁,一定程度上阻碍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第一,股票价格的上涨,会促使劳务价格及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扬,劳务价格及商品价格的上扬又会促使生产企业不断扩大再生产。生产部门要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必定会投入大量资金,那么企业需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例如:银行贷款、发行股票或债券以及内部融资等等,容易给股票市场造成假象,从而导致股市泡沫;第二,股票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大幅下降,会给企业及居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他们将减少投资,消费能力也会进一步下降,使他们对股票市场大大的失去信心,进而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股票价格的下降,还会减少企业的资产价值,从而增加了逆向选择的风险,极其容易引发银行业的危机,可能诱发金融危机,这样一来后果就会比较严重了。 1.2 股票市场发展影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一直以来都是稳定货币供应量,其主要表现为M1和M2。目前,市场经济处于一个比较开放的平台,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相关性越来越难以把握,而且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也随之不断强化。 我国的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居民和企业的经济行为共同决定了我国的货币发行量,而且后三者在信用创造方面的价值越来越明显。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逐步削弱了其它控制因素的作用,金融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货币的供求关系,中央银行在货币总量的控制方面作用日益削弱,对经济的反映能力也下降了。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金融市场直接融资的现象不断普及,使得金融“脱媒”现象愈演愈烈。同时,目前的金融制度主要采取分业管理、分业经营的模式,证监会直接控制了企业直接融资的规模,中央银行对直接融资领域的货币量及货币供应量的变更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预测和把握。 (二)基础货币受证券市场的影响。由于证券市场吸引了大量流动货币,从而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实际增长无法与名义需求相符。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逐步影响了社会大众及金融机构对货币的需求量,进一步导致基础货币在社会公众及金融机构中的比重变化,阻碍了基础货币创造力的发挥,进一步加大了相关部门的调控难度。 (三)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制约货币的相关参数不断变化,并加剧了其不稳定性。货币市场进一步强化与资本市场的互动,能加强金融市场上资金的运作能力,同时银行的资金运用及来源也会相应的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货币乘数的变化,削弱了货币供应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加剧了货币参数的不确定性。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能否较好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乘数的稳定与否。[1] 2 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制胜法宝即准备金制度、开放市场业务以及再贴现,它们通过对商业银行融资成本的有效控制,能合理控制银行的信贷规模,最终逐步影响消费、投资以及宏观经济。目前,股票市场不断扩大了深度与广度,他们已逐渐成为影响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同时,金融结构的不断变化逐步削弱了再贴现以及存款准备金的作用,公开市场业务由于其更符合市场需求且具有较大的弹性,正逐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可。由此可见,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公开市场业务在货币政策业务中的作用。[2] 2.1 股票市场发展对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政策的影响 货币市场不断强化了与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互动,不断增加了社会公众在股票交易市场上的资金运作,增加了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资金流量,从而不断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股票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逐渐改变了社会的融资结构,所以中央银行不得不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实现货币参数的改变,同时扩张或者收缩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进一步强化商业银行对货币量的调节能力,而且金融机构可以逐步削弱对再贷款和再贴现的依赖程度。 2.2 股票市场发展对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 股票市场的进一步深化加快了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体化进程,从而为实现公开市场业务的良好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进一步拓宽了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范围,大大提高了公开操作的效率。中央银行不断调整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进行有价证券的买卖,实现基础货币的有效吞吐,优化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同时提高市场利率水平。股票市场的发展,可以实现利率的及时调整,而且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是相互联系的,所以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变量的变更对实体经济会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能逐步提升货币政策的强度和传导效率。[3] 3 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为一种货币政策传递过程,能通过相应的货币政策手段对经济变量进行控制,从而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3.1 股票市场的发展导致了全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出现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传统机制主要以银行信贷为主要渠道,即中央银行通过相应的政策变更,不断缩紧或放松银根,合理控制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规模和成本,对各经济主体的消费活动及生产活动产生深远影响,促进货币政策预定目标的实现。股票市场的出现以及发展,极大地改进了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金融机构对原有的机制进行创新,催生了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即“中央银行——市场——企业与社会公众”的产生和发展。在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下,证券市场逐渐以中介的地位出现,证券市场能及时反映中央银行的相关货币政策,并能实现金融价格的调整,调控社会公众和企业的消费行为及投资行为。新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传导效率高且政策效益好。随着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新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日益显著,正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导渠道被广泛运用。[4] 3.2 股票市场的发展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复杂化 两个互相关联的传导环节构成了完整的货币政策:(1)证券市场进行货币传导的过程;(2)证券市场将货币传导到实体经济的过程。首先,证券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加快了整个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从而增强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用。目前,金融公司、广大居民以及养老基金等正逐渐成为证券市场的重要导体。而且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发展,证券市场的一体化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外国投资者越来越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力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次,各经济变量在传导过程中的关系日趋复杂,货币政策在经济主体上的反应越来越不稳定,导致预期目标的改变,加剧了货币当局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管理难度。除此之外,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逐步改变了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使得其方式、功能及效率发生显著变化,削弱了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效性,致使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经济活动与中间目标脱节,加剧了货币政策的不可预测性。[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股票市场不断完善和进步,由此提升了其在金融市场的地位。目前,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股票市场的影响,所以货币政策必须不断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由此,我国在制定相关的货币政策时,对金融资产价格有一个全面具体的考核过程,不断提升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力度,并建立健全货币市场与证券市场的资金流动渠道,为货币政策的有效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浅谈医院景观设计 摘要:医院主要用于防病治病,为特定的人群提供服务,这决定了医院特殊的服务性质。医院服务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医院附属绿地景观设计的特殊性,它不仅包括城市绿地系统的普遍特征,还具有促进病人康复的特殊功能。本文以东阳市人民医院景观设计为例,介绍医院景观设计。 关键字:医院;景观设计;原则 前言 医院附属绿地的主要功能就是为病患者这一特殊的群体提供康复和休息的环境,在填补患者心理空缺的同时,满足不同文化、经济层次的需求。此外,其服务对象还包括医务人员、探视人员、家属陪同人员等,这3 类人对户外空间的需求及使用强度都有所不同,因此医院绿地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医院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场所,既是病人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场所,也是教学科研、职工生活的场所。因此,要从景观、康复保健、使用功能等方面考虑,满足医院的综合性功能,以求体现医院的整体功能性及不同类型空间的特殊性。 1.项目简介 东阳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939年,现为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国家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宜春学院医学院等6所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邵逸夫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上海胸科医院的协作医院,国际紧急救援网络医院。 医院景观设计面积为2068m2,其中一层广场及其周边面积为16700 m2,屋顶花园面积为3985m2。设计范围为正在建设的医疗综合大楼一层广场及周边,以及屋顶花园。场地现状以平地为主,南面紧临吴宁西路,为医院主入口;周边均属医院用地范围,环境优美,整洁有序,其中东面为病房大楼,南方为己急救中心和中心广场,北面为肿瘤中心,西侧为疾控综合楼。 2设计原则 2.1以人为本原则 花园设计要适合特殊使用者。如步道要考虑宽度、坡度,铺装要坚实、平坦,沿途设置牵引装置,供使用轮椅,医用推床和支架的人进行一些简易的运动,花床和花台要考虑设置高一些,病人不必要弯腰即可触及。 2.2无障碍原则 全园主要道路便捷无阻碍,不设台阶;场地平整,不作上升下沉变化,给患者一个平缓舒适的环境,方便病人休闲活动。 2.3维护简单原则 在医院这样的机构中,花园的维护要简单,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维护复杂的花园会让患者失去信心,可能对使用者,特别是那些身患重病的人产生消极的影响。 2.4视觉愉悦原则 视觉愉悦的花园可以调节情绪、振奋精神,如果不能引起患者的足够兴趣,就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压力。植物的形态、质感、季节变化和色彩多样化都可以提供视觉上的刺激。 2.5功能性原则 在花园设计中要考虑结合医院的整体功能分布和安排,要在满足医院的功能需要前提下进行花园设计。 2.6整体均衡原则 在医疗花园设计中建立整体平衡性很重要,不管是对称还是不对称,空间要稳定,有整体感,比例要合适。如果医疗花园坐落在高层建筑(如医院)的旁边,采用树木等元素,将大尺度的空间转换成与人体尺度适合的空间。 2.7空间多样性原则 提供不同类型的空间、活动场所、私密度,既有群体活动场所,又有可以让人独处的空间。将景观区域平滑、自然地从一个过渡到另一个,建立空间转换的序列。 2.8自然简洁原则 在设计医院花园时,尽量引入自然要素,简洁十分重要,保持空间简单容易被理解。 2.9安静原则 干扰噪声要控制到最低,医疗花园最好避开吵闹的街道和有机械噪声(如空调噪声)的地方,如果噪声不能避免,可以考虑用水声或风铃等声音来弥补。 3设计目标 3.1创造提供温馨、有序、安全的就医环境 创造一个温馨、有序、安全的就医环境。浓荫大树、空间变换、移步换景,具有多样的场景体验。让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得到全方位享受,能放松心情,充满生机和活力。 3.2突出医院独有的人文历史 设计要体现东阳市人民医院七十年文化传承的特色,充分展示其独有的人文历史以及医院济世救人的崇高精神和人文关怀。 3.3创造具有缓解心灵压力的康复花园 医院设置雕塑小品,既提高医院的文化氛围,也给就医病人提供一钟精神上的寄托,缓解心灵压力。 3.4创造独具特色的屋顶花园 医院的屋顶花园是休息活动的场所。通过营造空间与植物栽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休闲活动场所。 4.景点设计 4.1综合医疗大楼广场 医疗广场及建筑边设置花池,并栽植乔灌木,使得整个医院充满绿色、自然。铺装结合阴阳理论,以暖灰色调为主,形成温馨、整洁有序的就医环境。 在门诊入口东侧门边设置景石篆刻“仁爱”,体现医院的办院情怀。在大楼东侧设计常青广场,以健康常青为主题,满足休闲活动的功能(图1)。 图1门诊入口 医院设置神鹿喷泉和松鹤雕塑,寓意健康常驻,青春永恒。既提高了医院的文化氛围也缓解患者的心灵压力(图2)。 图2 神鹿喷泉 4.2肿瘤中心广场及周边 肿瘤中心广场延续前广场铺装,形成整洁有序的广场环境。广场在满足人流集散和交通组织的基础上,设置景观绿化及景观灯柱,提升广场形象。设计结合景观和地形布置停车位共55个,停车位采用植草砖铺设,经济并且环保。 4.3屋顶花园 在设计上结合建筑形式,以折线形组织景点与园路。根据人流集散与视线焦点,设计分为备餐和茶点平台、休闲亭廊、阳光草坪、活动平台等,形成阳光茶点、玉廊芳荫、百草拾趣清风竹影四个主题分区。满足休闲娱乐、茶点party、观景休息的功能。楼梯间结合环境设计,运用直线与斜线组合,采用木材、玻璃、钢材等材料,形成富有韵律和动感的楼梯间景观。在围栏边预留一段绿化带,于局部设计观景木平台,满足安全防护与观景功能。 5.绿化设计 5.1医疗综合大楼广场绿化设计 前广场采用适宜的种植密度,选用当地乡土大乔木树种(香樟、银杏、无患子等),增加部分落叶花色乔木(杜英、鸡爪槭等),结合灌木(栀子花、红继木、枸骨冬青、南天竹等)与花色地被植物形成一个四季长绿中带有季节变化的标识性景观。 建筑边缘设计花槽栽植灌木如桂花、石榴、茉莉、栀子花。 5.2肿瘤中心广场绿化设计 肿瘤中心广场边布置停车场,停车场区为规则式配置,采用适宜的种植密度,选用当地乡土大乔木树种(榉树、银杏、合欢等)形成一个四季常绿中带有季节变化的标识性景观。 5.3屋顶花园绿化设计 分区种植主要植物为桂花、杜鹃、紫竹,结合其他乔灌木组合。乔木选择抗风性比较好的浅根性小乔木(如红叶季、二乔玉兰、樱花、紫荆等),灌木地被选用如南天竹、红叶继木、金叶女贞、栀子花、红叶石楠、毛杜鹃等。沿屋顶女儿墙边预留一定距离的绿化隔离带,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6.结语 医院景观设计承担着改善医院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重任, 笔者通过对东阳市人民医院景观进行改造和设计, 改变了其原有单调、消极的空间和景观, 使得整个医院外环境绿树如茵、景观优雅、活动空间多样且充足,形成了既适合病人恢复健康又有利于医院职工生活的一流环境, 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医院景观改造设计提供借鉴。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浅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户外景观设计 【摘 要】中国医院经过几十年艰难曲折的建设之后,总体规模和现代化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看病难、住宅难的问题虽然初步缓解了些,但在当今高速城市化的浪潮中,这些问题仍然不可避免,甚至愈演愈烈。[1]因此,本人不遗余力数次奔波于身边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反复调研,在实地调研中,运用拍摄图像、绘图、观察、等多种方式全面又深入地了解该院户外景观的特点。通过本文加以简单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探讨,提出解决问题可供选择的建议,期望能对医院外部环境的设计有所帮助。 【关键词】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户外 景观设计 1 分析内容 1.1 医院周边地区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东临中国银行,与古彭广场、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相隔中山南路和淮海西路,南隔建国西路与徐州财富广场相望,西临欧洲商城相隔西安南路,而北隔淮海西路与徐州会堂毗邻,因此这里地处繁华的徐州市中心地带,可谓人口密集、交通发达、患者来源甚多,当然在当今我国市场经济充斥的社会中,由于竞争是在所难免的,甚至是愈加激烈,而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距此也不足二百米,因此它对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来说,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因为,这两家医院的医学技术、医疗设备等硬实力二一添作五,可谓旗鼓相当;显然可以这么说,真正决定这两家医院孰优孰劣的条件将是它们的户外景观做的如何,我认为,这两家医院户外景观设计的品质高低将会是决定最终患者“花落谁家”的真正原因。 1.2 功能流线(如图1) 医院复杂的流线一般有三类。第一类为各种人流包括:患者、患者家属、探视者、来访人员与医师、护士、职工及培训人员等;第二类为各种物流包括:食物、药品、器械、燃料与垃圾、污物、及尸体等;第三类为各种车辆包括:救护、消防、货车、出租、医护人员用车、病患私人用车及自行车。这三类人和物经常流动,对医院环境有重大影响,设计时应给予重点考虑。既要符合医院的整体的功能性要求,又要针对不同的功能要求给予分别的对待,采取不同的设计手法来实现特殊的空间要求。 该院使用者的主要活动是通过步行方式来进行的,步行环境的好坏与人们对医院的使用有很重要的关联。然而,该院的交通体系不是非常简单,存在较多的交叉路口或相似的路口转折环境,这样容易引起人的不安,而复杂的空间对于老年人尤其是记忆力偏差患者来说有很大的扰乱作用。 1.3 景观小品 一定的雕塑和小品往往有画龙点睛的效果,能够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向人们展示其独特的涵义,使患者感到愉悦与温馨。但是该院中的雕塑形式造型不够别致,同时视觉冲击和象征性意味的营造还不够强,对患者的心理不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其它环境小品如指示牌、垃圾桶以及公告板等胡乱布置导致医院整体环境被破坏,很不和谐。 1.4 建筑物(如图2) 现代医院的特点表现在医院各部门之间既相互隔离又相互联系的两个侧面。首先,临床医学趋向于不同器官的细致分科,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多学科、多维度的横向联系也越来越广泛,这与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大趋势是同步的,因此,现代医院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2] 当然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建筑设计也不例外。该院区占地面积33426.0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7037.46平方米。其中门诊楼建筑面积23430平方米,地下层1层,地上6-15层,结构是框架结构。门诊楼前留有广场设计,人、车、物流程分明,集散有序。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当初的设计意图显然已经有点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同时随着商业的发展,门诊建筑的外立面充斥着许多广告牌,这显然破坏了当初设计师的匠心,同时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其他配套建筑设施使用极不合理。 1.5 绿化和植被 良好的植物配置既能使空间功能要求得到满足,也能产生良好的美学效应。但是,该院的绿化和植物配置效果只能说差强人意。之所以这样说原因主要以下有两个:第一,该院植物配置能够产生较好的空间划分及引导效果,同时也满足一定的形式美感配置要求,但是乔、灌、草立体混交的比较少,群落层次感较弱;第二,主入口所选的树种侧柏虽然能吸附一定的灰尘和病毒,但是它给病人带来的心理影响却是负面的,它营造的氛围是严肃并令人敬畏的,这样就没有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考虑患者,导致阻碍病人的康复过程。 1.6 休闲设施和文化设施 园凳、园椅在本院中的使用频率较低,因为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需求,使用的石材较多。而我们随机抽查表明大部分患者更喜欢木质的椅子。当然,座椅的造型以及摆放应考虑到各个使用者交流和静养等不同的需求。桌角式的座椅可使双方在亲密距离内进行更加愉悦的交流;并排式使双方保持相同的视线方向,处于亲近距离中,具有相互依赖感和亲切感;对面式使双方处于个人距离之内,方便进行下棋等对面竞争活动。座椅设置在不同的周边环境中,特殊的地势、空间、气候、良好的景观朝向与视野等各方面都会给休憩者带来不同的体验。 1.7 医院主入口景观(如图3) 该院的主入口相当小,虽然在西边还有个次入口,但可以说主次入口从根本上来看没太大区别,因为它们不仅宽度相当,而且面积也差不多大。从我数次调研的过程中分析不难发现,主入口处空间太堵,来看病的患者的路线容易和人行道中的行人路线混杂在一起,相互干扰。 另外入口广场功能分区不够明确,导致车位杂乱停放,严重干扰了患者的步行流线,给患者看病难又添上了一堵墙,可谓难上加难。 此外,该院的主入口绿化水平十分低劣,颜色过于单调,就连个标志性地标也没有,而且垃圾污染十分严重,给来访患者的心理不能够带来安慰,甚至可能造成极大的恐惧感,从而影响患者病情康复的速度。 2 分析结果的简要陈述 2.1 对存在问题进行概述 通过对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数次调研,不难发现它所存在的问题比比皆是,但是最为重要同时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当属医院入口的空间设计手法的运用和医院整体的绿化水平的改善。 2.2 提出解决问题可供选择的建议 2.2.1 医院入口空间设计 心理学中的“初始效应”表明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的看法非常重要。医院的门诊部外部空间是病人踏入医院领域感受医院整体环境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所以在入口空间创造出亲切、纯朴、宜人的空间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在医院的门诊及入口空间的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入口的功能特征[3]。这些特征包括:标识性、导向性、展示性和礼仪性。 2.2.2 绿化树种的选择 大家都知道绿化在医院户外景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包括:①滞尘、降温、保湿、净化空气等作,用创造宜人的微气候环境;②调整和改善人的机体功能,辅助医疗的作用;③观赏、美化的作用;④限定各功能空间边界的作用;⑤吸收与反射声波减噪创造安静舒适的医疗环境。 因此我们在植物配置时要十分注意树种的选择。医院中的植物选择除了要考虑适地适树、耐修剪、适应性强等一般性的原则外,还要符合医院的特殊环境要求,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安全性、美观性及经济性。例如:① 选择安全树种。安全性要求医院绿化要选用病虫害少、无污染环境的脱落物、无刺激性气味、无飞絮的树种;其次是选择能够分泌杀菌素的树种,许多树木能分泌杀菌索,降低患者被感染的几率。这些树种主要有:云杉、侧柏、雪松、大叶黄杨、刺槐、广玉兰、木槿、女贞、悬铃木、石榴、枣树等及一些蔷薇属的植物,这些树种在生长期每天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硫,排出大量氧气,还能分泌大量杀菌素,能杀死白喉、肺结核、霍乱和痢疾等病原菌,避免交叉感染。②选择美观的树种。美观的树种包括树木的姿态优美、质感细腻以及叶色或花果有特殊变化树种和植物,通过不同的搭配组合形成不同特色的植物景观。尤其是在住院部的植物配置应有明显的季节性,使长期住院的病人能感到自然界的变化,强化人们对生命节奏与循环的认识。 3 结语 医院是每个人出生,生活,承受疾病,被治愈的地方。病人不是受损的生命机器,人类的疾病也不仅是生物学因素,医院在治愈肉体的同时还应给予人以人文关怀,它不仅体现在医护人员的对患者的关怀,还体现在医院建筑内部与外部医疗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因此,将医院的环境功能看作治疗手法的一个部分,紧紧抓住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以病人为中心”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营造一个人性化的医院户外景观具有重大的意义。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易地新建医院的环境景观设计 【摘 要】随着人们对就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的整体环境景观越来越成为易地新建医院建设的重点。环境优良并赋予人性化关怀的医院环境更利于患者情绪的稳定、愉悦和身体康复,这将使康复过程变得更为轻松且更易成功。本文以诸暨市人民医院为例,从医院环境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总体布局、绿化设计等方面论述了医院环境规划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新建医院 环境 景观设计 引 言 随着现代经济及医疗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部门管理者开始重视新建医院内的环境景观并开始付诸实践。在医疗卫生领域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追求和对医院设施、环境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医院的功能不再是单纯追求治疗疾病,还要通过病人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需求营造一个方便、安静、祥和、温馨的环境[1]。从患者的角度需要的是一个良好宽松的就诊环境;从医护人员的角度,需要的是一个方便的工作环境;从医院管理者的角度,他考虑的是花费有限的物质资源获得最大的回报以及对医院方便的管理;从陪护、探视人员的角度,需要的是一个简洁、清晰的探视环境[2]。下面,文章将阐述现代医院环境景观设计的原则,并以此为根据,对诸暨市人民医院易地新建项目的绿化景观设计做出详细的介绍。 1、项目概况 诸暨市人民医院为浙江省三级乙等医院,本项目作为易地新建,其新址地处诸暨市城西工业新城商务区内,占地面积148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8000平方米,设置床位1500张,与诸暨火车站隔路相望,交通环境极其便利。现状上,项目西临径二路,南接纬三路,东面与外环西路相邻,北面为一现状丘陵与越都路相隔。 2、规划设计原则 作为典型的易地新建医院,诸暨市人民医院的景观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原则: 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医院属于服务性行业,以人为本显得尤为重要,优美的医院环境是以人为本最直接的体现,提供良好的就医氛围,是医院为患者所做的分内之事。从医疗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好的就医环境可以给患者舒适的感觉,使之保持愉悦的心境,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其康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2.2生态性原则 医院作为一个局部生态环境组成部分,是一个特殊的医疗服务场所,它担负着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应努力创造一个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生态环境,以促进病人的身心健康,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在医院规划合理布局的情况下,恰当的绿化能起衬托和美化作用,并能改变医院小气候,增加空气含氧量、保持湿度、净化室外空气,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同时也为高新医疗技术在功能和效率方面提供完善的环境。 2.3文化特色性原则 景观设计上,需要充分挖掘本医院的历史传承文化及医疗特色文化,提炼浓缩医疗企业特点,营造具有医院独特性的景观和景观空间。诸如诸暨市人民医院,设计在重点区域设置能体现本医院历史传承及特色的景观雕塑及构筑物,使其具有景观特色性。 2.4艺术美观性原则 研究指出,优美的医院环境会给病人更多的信心与勇气,并挽留更多患者。现在医院环境对医疗作用还没有具体量化,但在很多的医疗研究中可知缤纷的色彩、多彩的景观、优美的户外环境确实对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冷色(浅蓝、淡绿、淡紫等)有安神作用,能使慢性病人情绪稳定;暖色(米黄、浅黄等)有刺激肾上腺、胸腺、甲状腺内分泌的作用,提高乳汁分泌,促进创伤愈合,兴奋精神等[3]。 2.5可达性原则 作为一些特殊的人群,患者的户外活动受到限制,很多时候只能在病房内观赏外面的景色。医院外环境的设计,要考虑这些病人的要求,尽量做到视线通透,即使在病房内也能观赏到不同的景观。能到户外活动的患者由于行动不便也多坐轮椅外出,医院景观中无障碍坡道的设计,使患者可以不靠他人通过自己的生理努力达到心理需求。诸暨市人民医院景观在设计上对无障碍设计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力求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内心独立的需求。 3、整体布局 诸暨市人民医院绿化景观设计在总体上可概括为一轴、一带、七区的结构。 一轴:即南北景观主轴,轴线起于主入口景观的大型水景雕塑,终于医院最北侧的景观山地。轴线上串起医院内主要的功能性建筑:门诊大楼及病房大楼。 一带:即医学文化景观走廊。位于诸暨市人民医院的西侧,与径二路相临的狭长型绿化带,绿化带中设置生态型景观停车场,停车场外围由密林围绕,使停车场隐蔽于绿化带中。并在绿化带中相对开阔处设置医学文化雕塑,由此点出诸暨市人民医院独有的特色文化。 七区:依据医院不同的区域功能定位,将整个医院院区划分为:主入口景观区、门诊大楼绿化景观区、病房区绿化景观区、传染病房绿化景观区、行政办公绿化景观区、后勤区绿化景观区、急诊病房绿化景观区。每个区内的绿化景观都有其各自的特色、职能及服务对象。 4、功能分区简介 4.1 主入口景观区 位于诸暨市人民医院新址的南侧,是医院景观设计的重点,是人们对医院第一印象的开始,在入口处设置特色涌泉水景作为视觉中心,涌泉从黑色花岗岩底座上涌出,水流层叠而下跌入地下,水景上散置花岗岩条石,水景后侧放置一光面花岗岩矮墙,上阳刻“诸暨市人民医院”,整个设计简约、大气,使之成为诸暨市人民医院的特有入口景观,也作为本医院的标志性景观。水景北面开辟一特色铺装广场,作为入口处人流的集散空间。水景及铺装场地景观周围草坪围绕,形成入口处通透的景观视线。 主入口水景的西侧设置一巨石,上刻“求精”二字,巨石的背面种植一胸径120CM的大香樟,并配以红豆杉林、马褂木林构成的背景林,形成强烈的入口视觉景观空间。门诊大厅的两侧则主要进行植物造景,选用大桂花、香抛、红豆杉、多头苏铁、造型小腊柱等营造出独特的门诊大楼的植物入口氛围。(图3-图4) 主入口是人、车出入的重要场所,应该有较大的广场面积满足集散功能,因而能设置的各类小品体积都不易过大。在整体上主入口区的植物景观做到简洁明快,大方自然。 5、绿化设计 诸暨市人民医院的植物选择除了要考虑适地适树、耐修剪、适应性强等一般性的原则外,还要符合医院的特殊环境要求,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安全性、美观性及经济性。 5.1 选择安全树种 安全性要求医院绿化要选用病虫害少、无污染环境的脱落物、无刺激性气味、无飞絮的树种;其次是选择能够分泌杀菌素的树种,许多树木能分泌杀菌素,降低患者被感染的几率。根据科学研究,具有杀灭细菌、真茵和原生动物能力的树种主要有:香抛、香樟、广玉兰、红豆杉、马褂木、乐昌含笑、深山含笑、胡柚、龙柏、黑松、雪松、盐肤木、大叶黄杨、核桃、桂花、合欢、刺槐、国槐、木槿、茉莉、山茶、悬铃木、石榴、枇杷、枸橘、杨树、垂柳、臭椿、红叶石楠、金森女贞及一些蔷薇属的植物,这些树种在生长期每天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硫,排出大量氧气,还能分泌大量杀菌素,能杀死肺结核、霍乱和痢疾等病原菌,避免交叉感染。 5.2 选择美观的树种 美观的树种包括树木的枝干、花、果实所呈现的观赏性,各种植物的观赏特性各不相同,通过不同的搭配组合形成不同特色的植物景观。尤其是在住院部的植物配置应有明显的季节性,使长期住院的病人能感到自然界的变化。常绿树与花灌木应保持一定的比例,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考虑季节的变化,选择那些在一年四季中不断变化开花的植物,可以强化人们对生命节奏与循环的认识。 结 语 在现今不断发展的医学领域,产生了新的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不仅有生理的作用,更与心理和社会等因素有关。良好的医院环境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机会。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浅谈园艺疗法在医院户外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摘 要:园艺疗法并不受限于“治疗”,事实上它是通过自然环境缓解自身压力,促进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循环来增加自身免疫力的一种疗法。它强调参与园艺活动的过程和活动本身的意义,是最终达到使病人恢复健康,使亚健康人变得健康,使健康人更健康的一种与自然“对话”、“交流”的日常活动。本文通过对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这个概念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提倡在医院户外景观设计中应更多关注特殊人群的需要,运用园艺疗法的理念和手段,建造出有利于病人康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观。 关键词:园艺疗法;医院户外景观;景观设计;应用 1 有关园艺疗法的概念 1.1 “园艺疗法”的定义 园艺疗法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集植物学、景观设计学、心理学、医学、哲学等多种学科于一体。对园艺疗法的解释通常采用美国园艺疗法协会的定义:园艺疗法是对有必要在其身体以及精神方面进行改善的人们,利用植物栽培与园艺操作活动,从其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进行调整更新的一种有效方法。事实上,随着园艺疗法概念的不断拓展,其对象不仅限于上述特定人群,也适用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因而从广义上来说,园艺疗法是指利用植物或者围绕植物开展各项活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精神焕发的一种手段,可适用于不同年龄。各种身体状况和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人。 1.2 “园艺疗法”的发展 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类的生存、健康和疾病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个思想和后来西方人所说的“园艺疗法”理念有相似之处。我们可以把园艺疗法的发展分为以下3个时期: 前期――以18~20世纪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主要是通过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此刻的主要对象是精神病患者。 中期――从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0年,作为对战后受伤军人的健康恢复的疗法,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另一种形式。人们对园艺疗法的解释和应用范围急速扩展。在大学中也出现了相关专业的设置。各种可能性在不断变动和发展。 后期――1970年至今,以英国的园艺疗法协会,美国的国家园艺治疗恢复理事会成立为标志,日本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并编制了园艺疗法现状调查报告书。 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当今社会,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园艺疗法已经超越了疗养、治病的范畴,成为让健康人更健康的标志。 2 园艺疗法的康复治疗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由于景观的形象具有直观的物态性、四维的时空性、全面的通感性,因此对大脑皮层和心理状态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它能够对患者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有助于身心疾病的恢复。 但是户外环境中含有直接对人的身体机能产生有益影响的因子,如新鲜空气、阳光、流水、散发有康复作用香味的植物等,似乎不宜称之为景观,这些因子能促进和调节免疫功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降低血压、对机体产生镇静作用。其次,心理学情景治疗理论认为,一个风景优美、清新幽静的疗养康复环境,对心理有平衡、放松、镇静与情景暗示的作用,同时还能陶冶情操。 3 本案设计说明 3.1 案例背景 (1)医院背景。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鲁南地区成立最早的公立医院。经过40多年的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成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职业病防治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2)基地概况。枣庄市位于山东南部,东与临沂市平邑县、费县和苍山县接壤,南与江苏省铜山县、邳州市为邻,西濒微山湖,北与济宁市的邹城市毗连。境内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呈东北向西南倾伏状。形成低山、丘陵、山前平原、河漫滩、沿湖洼地等多类型地貌特征。(3)气候条件。枣庄市处于中纬度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兼有南方温湿气候和北方干冷气候的特点,受自然地理环境、太阳辐射和季风的影响,具有光照好、积温高、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光、热、水、气等条件优越。 3.2 设计理念与主题 理念:本次设计着重利用原有场地的现状,在形式上把握住地形的变化特征,对大地进行了雕刻;在内容上把植物园式的自然景观引入到医院中,同时与日本的园艺疗法相结合,从多方面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促进患者的体力和精神状态的恢复。(如图1) 主题:抬高的绿床“对话自然 拥抱生命”――现代医院户外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 3.3 设计定位 我国医院经历了经济体制、医学模式和技术革命的3大变革。在这种大环境的驱动下,人们对医院的外部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对医院景观的设计也应注意满足对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学结国外的优秀案例,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努力为患者提供一个与外界接触的场所,排解他们在住院期间的心理孤独感,起到康复和增进健康的作用,同时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4 设计方法 设计的框架为:“一轴、两线、八区” 一轴:将医院主入口与医院后面主体景观连在一起的通透建筑走廊,构成一条完整的景观视觉轴线。 两线:一条是由医院住院大楼的次入口和整个医院的次入口之间形成的一条主要通道,为直线道路;另一条则是一条曲线将整个医院景观隔离带的各个区域串联起来。 八区:入口广场景墙和跌水区、中心庭院林荫花架过渡区、中心庭院池塘观荷休闲区、台地园艺种植区、木铺平台交流区、康健台地活动区、静心庭院静坐区、广阔草坪休闲活动区。(如图2、3、4、5) 5 细部设计 5.1 医院主入口的处理(如图6、7) 医院的门诊部外部空间是病人踏入医院领域感受医院整体环境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所以在入口空间创造出亲切、纯朴、宜人的空间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在医院的门诊及入口空间的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入口的功能特征,必须解决停车及大量的人流等交通问题。此外,仅仅考虑功能特征在医院户外景观设计中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考虑到患者的心理需求。本设计对于入口的处理,在形式上采用双手拥抱的姿势,拉近病人与医院的距离,从心理上减轻患者的恐惧症状;在内容上营造植物园的自然生态景观,从而让患者零距离的接触自然,拥抱自然,享受自然以便达到结合治疗并加快病人康复过程的效果。 5.2 医院中心庭院的处理 这是医院过渡空间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节点,首先由于走廊的通透以及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这就决定该处的景观价值。另外,由于这里是病人的住院地方,意味着病人可能较长时间地呆在这里,因此在这里能否提供赏心悦目的景观对于病人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显得更为重要。 规则式的弧形花架和不规则式的曲线形小池塘不仅为养伤的病人提供一处休息的地方,更是病人孤独和沮丧内心的心灵疗养院。 5.3 医院主体景观的处理 基于现状情况、保留了医院的部分单体建筑,同时也形成不同类型的具有私密性的幽静庭院和具有开放性的广阔空间,时开时合、时虚时实、虚实相映。为此,来这里逗留,不仅满足不同类型病人的需求,对于亚健康和健康的人群都是一处不错的选择。 5.4 医院内部水系的处理(如图8、9) 现状并没有水系,但是出于对医院病人的考虑,在主入口处设施了喷泉和跌水,作为动态的水景,它为医院增添了不少活力,为医院减少了些许沉闷和压抑。此外在医院的中心内庭院出设置了一处别出心裁的宁静河塘,因为此处并无活水,也就不得不靠长年累月的雨水收集,从而形成可观静态水景,于是此处的静与先前的动相互呼应,为病人提供了优美的康健场所。 5.5 生态设计 雨水收集:渗水材料的应用,建立更完整的生物链。 生态停车场;入口停车场的铺装材料采用透水砖,有利于排水,同时从透水砖内长出的绿草不仅柔化了硬质铺地,而且增加了绿化面积,提升了医院户外景观的品味。 6 结语――枣庄医院户外景观设计的启示 作为医院户外景观,与一般的花园景观又有什么不同呢?特别是在医疗方面,应该如何设计,才能提高疗效呢?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挑战。园艺疗法在我国城市园林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上明显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该医院的设计思路和应用形式虽然不是十分完美,但是我认为通过对我的概念设计方案的介绍,或多或少能提供些有益的借鉴。因此,我们还迫切需要园艺疗法的应用和普及。 当然,社会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在景观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结合利用我国丰富的植物品种资源,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是园林景观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医院外部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 医院中的园林景观有别于其他公园或者道路绿化,因为它的主要使用人群是病人等弱势群体,他们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更高,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上要更加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康复性景观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重点,经过多想研究表明,良好的植物景观和人性化的空间环境对患者的康复和医院工作人员压力的缓解具有显著的效果。文章从康复性景观的理念出发,针对综合性的医院的户外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对医院的景观节点、空间类型、景观要素等等设计手法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综合性医院的景观设计和改造提供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 康复性景观;综合性医院;外部环境 一、综述 1.综合性医院 综合性医院是指从事各病种诊疗的医院,可以分为门诊部或急诊部,住院部,行政管理及其它部门。景观的设计要依据不同的部门,结合其功能和发挥的作用的不同来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 2.综合性医院康复性景观设计分析 如上文提到,在综合性医院,根据功能和分区的不同,医院被分为了门诊部、住院部、行政管理等等部门,在景观设计上,不同的分区也有不同的特点。 2.1门诊部。门诊部(或者急诊部)作为医院的大门,人流最多,因此环境最嘈杂、热闹,也是急诊、门诊患者到达医院的第一个就诊部门,这就注定了门诊部要兼具作为诊疗部门以外,还要有一定的装饰、美观的作用。这样,不仅能够给病患良好的就诊环境,给他们以心理上的舒适感,也符合了现代医院越来越趋于所谓“市场化”的需求,良好的医疗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病患来医院就诊。具体的设计要求为:门诊部前坪必须有宽阔的停车场和硬质铺装的集散广场,作用是集散人流与车流。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植物绿化装饰,且植物配置应该以乔木为主,来打造一种舒朗、广阔的开放空间。另外,为了方便住院的患者,门诊部与住院部的距离不能太远。 2.2住院部。住院部是病人、医护人员和病人亲属出入最多的地方,为了方便患者有良好的休养环境,所以一般位于医院比较僻静的地方。自然而然景观设计应该以安静、自然式的园林为主。植物配置在选材上要尽量考虑病人的情绪,可以大量引用乡土树种和生命力很强的树木花草,让病人有一个安静、干净、清爽的休养环境,生命力强的植物又会给病人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在门诊部旁边也可以修建水池,水池以浅池为好,驳岸可尽量选择自然式,也可以配制乡土植物群落,形成天然的溪流式的驳岸。水池中可种植睡莲、莲花,养殖鸳鸯、天鹅等温和的动物,池边可种植垂柳、池杉、樱花等。池边还可以设置休闲座椅、廊亭等休憩的空间,这样植物与动物和谐搭配的环境,能够让患者有种融于自然中的感觉。总的来说,在住院部的景观设计,要营造出一种安静、舒心并且有安全感的修养环境。 2.3行政管理及其它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人群只要为医院的医护、管理人员及其家属。所以在景观设计的风格上可以参考庭院式的景观,来营造一种安静、私密性较高的空间。植物上除了种植有特点的本土植物,还可以种植例如木兰、桂花、栀子等芳香植物,还可以搭配樱花、桃等等观花植物。这样在视觉与嗅觉上都能够有非常好的效果,来达到愉悦身心的作用,为工作人员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休息的环境,起到舒缓疲劳的作用。 二.综合性医院康复性景观设计要素 1.植物 基于使用者及医院环境的特殊性,医院景观中使用的除了美化环境的功能,更应该强调其保健功能。充分挖掘具有良好杀菌健体作用的园林植物,对营造医院景观有重要意义。根据其功能,分为以下几种: 1.1视觉型植物。在人的五种感官中,视觉是摆在第一位的“刺激性”感官,视觉性植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绿色作为康复景观的主要色调,能够起到放松情绪,松弛患者紧张的神经的作用,另外,绿色代表的是生命、朝气、对高血压患者、烧伤患者的病情恢复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橙黄色代表阳光、积极,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对食欲不振的患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诸如此类的植物色彩特点,它们的花色、叶色变化非常丰富,可消除疲劳、增强体质。绿色、红色、橙黄色都属于暖色系的颜色,在医院的景观设计中,以暖色调为主的环境能够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舒缓患者紧张的情绪。可是在医院同样需要安静的小空间,在打造这种安静得小空间时,我们可以利用蓝色为主的冷色调装饰。这样暖色调与冷色调的景观相融合,能够给医院打造出既温暖但是又安静的休养环境。 1.2嗅觉型植物。利用嗅觉型植物散发出来的各种香气或其他挥发性物质如芳香油营造景观,人们吸入气味后达到心情舒畅、清心爽脑的效果;有些具有杀菌灭菌功效甚至其中某些成分对某些疾病有治疗作用,从而保健身心。 1.3听觉型植物。听觉型植物指的是在医院景观设计中能够创造出声景的植物。这类植物有例如芭蕉、七弦竹、朴树等等。雨滴打在芭蕉、荷叶上淅淅沥沥的声音,能够让人安静;微风吹拂过竹林的萧萧声音,能够安抚人烦躁的情绪,对心脏病患者非常有益;甚至强风刮过树叶的强烈拍打声,能够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 2.水体 水体在医院的景观中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水体的形式有镜面水池、喷泉、小瀑布、跌水、溪流、湖等,根据水体形式以及给人的不同感受,将水体分为静态水景与动态水景。 2.1静态水景。静态的水体适宜布置在安静的区域,使人安静祥和,安静的湖面或喷泉,池边种植高达乔木,搭配芳香类植物,能够安抚患者紧张、害怕的情绪,促进疾病的康复。 2.2动态水景。动态的水景给人活跃灵动的感觉。例如医院的公共休息空间设计的喷泉,结合音乐,能够给人欢快、积极的感觉,加强病人之间的交流,尤其对有心理疾病的患者的病情有极大的帮助,一改心里抑郁的病人以融入自然与社会的感受。 3.景观小品及设施 3.1景观小品。医院的许多景观小品,例如雕塑、景墙、座椅会雕刻古代的医疗故事传说或者本医院的文化,向人们展示悠久深远的医疗文化或者医院的精神文化,给患者安心,例如通过雕塑来展示中医的“望闻问切”。也有的雕塑和景墙会将本土的特色、文化融入进去,将本土居民的日常生活通过雕塑展现出来,给病人孤独的修养生活多一点生气。 3.2人性化设计。景观人性化设计在公园、住宅等区域现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医院,更是康复性景观的重要体现点。在医院,有部分病人在休养过程中需要借用到轮椅,无障碍坡道的设计不仅是建筑设计或者景观设计上的必要要求,更加体现医院对病人的人性关怀。 三.讨论 总之,在医院的园林景观中应以植物造景为主,除个别特定的环境外,减少硬质空间所占比例。尽可能利用多的空间创造出适宜的、舒适、安静的工作和疗养的环境。植物搭配上,要精心选择树种,因地制宜,也要运用好每种植物除了美化环境以外的其他功能,例如抗污染功能、净化空气功能、药用功能。另外,在中国,康复性景观设计还属于新鲜事物,人们对医疗园林的意识比较淡薄,自然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而医院作为康复性景观的主要载体区域,其景观更加应该得到更好的改造与优化,对现有的医院景观进行合理改造,总结经验,对拟建的医院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除此以外,还要增强群众的健康和环境意识,认同“景观”对疾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美好的康复性景观还是医院给予病人的最佳的人文主义的关怀,对病人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它是医疗人员给病人除治疗药物外最好的精神良药,它鼓励每一位病人勇敢的同病魔作斗争,顽强地生存。 作者:吴智婕 唐贤巩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医院户外空间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一医院户外园林景观的健康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院环境也有了新的要求,医院不再是单纯的治疗基地,而是逐渐演化为集治病与修养为一体的综合场所。医院内部的景观设计绝不仅仅是为了环境的美观,更重要的其实是基于景观基础上的辅助疗养作用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对患者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1.景观自然属性与医院之间的环境 跳跃医院是一种人工营造的专门用来治疗疾病的场所,患者到医院的目的是为了检查身体和进行相应的治疗,因此治病长期以来被视为是医院的根本目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医疗组织开始认识到用治病来概括医学的目的是不准确的,医院存在的目的不应该是治病,而是维护患者健康,这就将医院的性质进行了一个转变,而绿色景观的布置正是为了有益患者的身心健康。绿色景观可以和医院的单调氛围形成一种环境差,从而给患者更加愉悦的心情。比如,当住院患者从华西医院的病房内往外看时,可以观赏到自然的清水绿树,缓解患病期间的不佳心情。 2.医院户外空间布局形式提高互动性 医院的自然景观不仅可供观赏之用,更重要的意义是它能促使人们更多地参与到自然之中,呼吸新鲜的空气并适当运动。就如春天来临时人们总是喜欢外出踏青,久处医院的患者也希望在治疗之余能够到花园中散步,感受自然的气息,这一举动不仅可以舒缓心情,更能增加患者的活动量,促进身体机能的更快恢复。成都市华西医院在建院规划时,将医院腹地专门划定为医疗绿地,使得患者能够在就诊之余受自然气息感染,放松心情。可想而知,患者在高楼林立的环境下,走进绿化区域稍作停留或是散步,将会是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情,对健康有益无害。 3.景观植物产生大量负离子有益健康 现代研究已经表明,负离子这一物质能够与人类的皮肤和呼吸道发生反应,起到平衡新陈代谢和身体机能的作用。医院中充满了各种电子检测仪器,在给患者带来精密检测结果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都有一定的损害。此外,医院空气中还悬浮着大量的阳离子,对人的神经系统进行干扰,从而容易导致头晕目眩等症状。绿色自然景观的布置则正好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负离子,与医院空气中存在的电磁辐射和阳离子发生中和作用,从而缓解医护人员疲劳,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二医院户外景观规划原则 医院户外园林景观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在布置园林景观时,也需遵循一定的原则,以求实现最大的健康效益。 1.与自然生态相协调 《道德经》上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对自身的种种认识,最开始都是以自然为基础的,而每一地区的自然生态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征,若破坏生态来改造景观,则反而会适得其反。在华西医院的景观布局中,就充分考虑了成都市的生态特点,考虑到成都夏季湿热的气候,华西医院在第一和第三住院楼之间设计了常绿廊架,廊架周围还布置有小卖部、休闲茶座等,充分顾及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使得他们能在炎炎夏日之中,还能感受到清风徐来的款款凉意。 2.充分贴合病人的官能感受 医院户外景观的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通常是不同植物、不同结构之间的配合和转换,以给人营营造出最美的官能感受。华西医院就是基于这里理论,将医院绿地划分为入口功能园、景观功能园和核心景观园三个部分,其景观布置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景色逐步深化,给人的感官刺激也逐步增强,充分营造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此外,在具体的植物分配时,又结合了点线面三者合一以及孤植与群植相穿插的特点,位于绿地中心的生命广场有一颗硕大的黄葛树,枝干发达,树叶茂盛,是周围小环境圈中的一大亮点,且成为患者及家属避阳乘凉的好去处。 3.安全和疗养性能 考虑医院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其给人的环境美感,更重要的是要遵循安全和健康的原则,选择不易发生病虫害、不易引起过敏症状且气味怡人的植物,此外,还应考量植物的杀菌效果,尽可能地选择能够释放出杀菌素的植物如松柏、冷杉等,以杀灭容易附着的各种真菌、细菌,降低患者感染率。此外,就是植物的保健作用。在华西医院就专门建有大片的保健林,种植大的乔木,寓意丰富且集安全性、经济型和休闲性、保健性为一体,具有较大的观赏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户外园林景观的设计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环境美化,其基于景观基础上的辅助疗养作用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对患者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环境跳跃性、空间布局以及释放大量负离子等层面。因此,在进行医院户外景观规划时,要尊重自然生态原则,充分贴合病人的官能感受,并实现安全性和疗养性能的最大化。 作者:李颖 王方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庭院式空间在医院景观设计的应用 摘要:把庭院式空间设计手法融入到医院景观设计中,通过对医院庭院空间的功能进行分析,总结中国传统庭院空间的造园手法,分析医院的广场型庭院、游赏型庭院在空间分隔、空间渗透等方面空间设计手法,以期为使用者营造一个尺度宜人、安全感强的医院外部环境空间。 关键词:庭院式;医院景观;空间设计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庭院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空间形态,其文化精髓与情怀在中国传统造园理念中根深蒂固,它的空间围合形式和空间构成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国人的生活起居习惯。庭院空间所具有的内向、自然、安静的气质正好与医院的休养生息氛围相契合,小巧精致的庭院给人强烈的安全感与归属感,温馨舒适的氛围、尺度怡人的空间,让被病痛折磨的患者能得到极大的心理安抚,从而为患者的康复休养提供良好的基础。 1医院庭院空间的功能作用 1.1对自然的需要 医院是一个让人感到不安和紧张的特殊空间,给患者带来消极的心理作用,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康复理论指出:患者能通过欣赏自然景色有效缓解在医院产生的不良情绪,不管是患者或工作人员都可以在庭院中得到放松和安抚。庭院深受国人喜爱,因为庭院让人倍感安静、亲切与踏实,即便只是对它凝望,也会感觉放松,从而使患者由病痛的刺激转化为内心的平和,促进健康。通过庭院式空间的设计手法,在有限的医院绿地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使患者感受到无限的自然环境。 1.2对休息的需要 医院绿地的主要使用人群为患者、探访人员、工作人员,这3类人群在医院这样的特殊环境下,室内活动都是紧张与匆促的,心理压力巨大,他们都希望能有一个室外空间得到放松与休息、闭目养神、放空身心。庭院是一个围合的空间,在围合的基础上同时具有外向封闭、内向开放的二元性,这就形成了庭院作为休息空间的基础,这类空间相对静止宁静,可提供小规模的交往活动、休憩、交谈、思索等。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围合特性所具有的归属感、向心性等特性,结合人的心理、行为模式,营造让人愿意驻足交谈、休息、静坐、沉思的休息空间。 1.3具有心理暗示作用 研究表明,患者更喜欢自己所熟悉的、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因此在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的医院环境中,明确、正面的园林构图、雕塑、植物等可以抚慰患者的心理。如台湾的悲伤疗愈花园,则是以隐喻的元素与设计手法对悲伤进行有益的疏导,花园中有1条蜿蜒的河流、泪痕雕塑等传达悲伤的信息,强调悲伤的权利,经过洗涤、沉淀、过滤而迈向和解。类似这样的隐喻将情感与实物联系起来,使得心理可以通过媒介被认识,从而得到治愈。 2传统庭院空间的启示 2.1整体原则 在传统庭院中,各建筑单体与庭院是有机整体而非各自独立于其他之外,也就是说在设计中,庭院空间不是建筑物建成之后的附加空间,而是在设计之初将其作为存在的模型而与其他的空间进行组织[1],凸显庭院空间的场所精神。 2.2围合原则 围合是指空间运用适度的方式加以限定,从而使空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从围合的形态上可分为有形围合与无形围合,有形围合即是通过墙、顶等可见的物质手段进行界定;而无形围合则是让人在意识上对空间进行界定,这种空间模糊而含蓄,空间的渗透性较强[1]。空间的比例尺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围合因素,传统庭院空间正是以这种宜人的尺度展示其自身的空间魅力。 2.3路径原则 传统庭院讲究“曲径通幽”的含蓄与内敛,具体表现手法因地制宜,如可以在围合空间的界面再增加一个层次的界面,使其这个新增的空间成为环绕的对象;重新植入遮挡式通透的“墙体”,使空间层次增加;或者通过限制人从空间中部穿越,视线都是可见的,想要到达对面的空间只能环绕而行,以此让路径迂回曲折,空间层次丰富。 3医院庭院式空间的组织手法 3.1广场型庭院空间 这种类型的庭院一般位于建筑的前方,往往是医院的人流聚散中心,空间宽敞,尺度较大。如医院门口门诊大楼前的空间,此类空间的内外沟通性和开放性得到充分发展。医院入口及门诊大楼的广场型庭院空间是人群接触最多的场所,一般与城市街道相连,与医院入口紧密相接,因此首先要考虑便捷、安全的交通,然后为使用者提供休息设施,缓解其就医情绪、等待化验结果等以及医院的形象展示。设计要点:以开敞型空间为主,适当的分隔空间以增加其层次,如可分隔人流集散广场、休息区域以及道路等。在庭院中心区域应视线畅通,视线的尽端可对准建筑中轴线,在视线轴上可设置雕塑、景石等烘托医院的文化、理念,在建筑中轴线上布置小品来实现对景、框景等空间艺术手法;可采用休息坐凳、台阶或不同的地面铺装来对空间进行分隔,竖向围合不能过高,保证庭院的向心性;也可以利用树池、坐凳等园林小品连续有节奏的布置,创造一系列的连带空间构图,增加空间的韵律感;在该庭院的外围则可利用高大的植物对墙基、车行道或地下车库等进行视线屏障;在建筑檐下与庭院相接的位置,则应留出视线余地,并且使庭院该观赏面连续,活动与视线能穿过庭院,空间相互渗透。 3.2游赏型庭院空间 这类型的庭院空间一般由单体建筑物围合而成,尺度不大,空间比广场型庭院空间封闭,在住院部、医技楼等建筑都有可能存在这种类型的庭院。建筑的主要出入口不朝向这里,机动车不能进入,人流量小,庭院内部较安静,界面连续性强,气氛较自由、宽松。这种类型的庭院空间主要为住院部患者、探访人员、工作人员提供一处亲近自然、交往、静思的空间。设计要点:对空间进行分隔,形成小尺度的宜人空间,可利用树丛、廊架、小品、山石等分隔成不同交往类型的空间,在此庭院中,对空间的分隔要考虑不同人群的心理特征与需求。在庭院的某处要有1个较开敞的空间,形成“中心”,对其他空间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也满足小规模人群聚集的需求;在该“中心”空间周边分隔各个不同尺度、不同围合程度的小空间,通过路径对这些空间进行连接,避免单一的串联,以环绕、中部穿越或限制同行等增加游览的趣味性。游赏型庭院空间要避免围合各个独立的小空间,要注意空间的渗透。如侧界面上可以有较多的开口,立面剧烈变化,使活动和视线可以穿过,减弱空间的封闭感,或者通过底界面(绿化、铺装、水体等)向外部延伸,有时可以把建筑侧界面用玻璃幕墙,使庭院空间与建筑空间、外部空间发生联系和渗透,庭院空间与空间之间相互包含。整个庭院可以采用暗喻手法,使空间联系统一。此外,传统庭院空间所采用的对景、借景、框景都可以使空间相互渗透。患者或医护人员在这样相对独立的小空间中,但又不形成郁闭、堵塞的感觉,让空间拥有充足的内容和结构,能够占据大脑足够长的时间,使人集中注意力的状态能得到放松与休息[2]。在对医院庭院空间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依据医院外部环境的设计原则,如安全性、可达性、控制性等,患者在使用户外空间时拥有选择权,选择适合他们活动的环境,才有利于身体的康复[3]。因此,空间设计要避免繁琐、复杂,路径不能太过迂回,患者最好在庭院外部就能对庭院的整体方向有较好的感知,自主选择并顺利到达想要去的空间。 4结语 庭院,从语言文化角度来看,庭院文化蕴含着家庭的内涵与情感,舒适、美观、符合人文精神追求的空间是庭院的本质。医院空间的庭院化是景观人性化的具体表现,合理宜人的空间设计不仅能满足患者康复、休养、保健的需要,也注入了情感因素,柔化医院严肃、冷漠的氛围。庭院化医院景观是继园艺疗法、康复景观又一发展的趋势之一。 作者:谢小菲 单位:怀化学院 风景园林学院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有关医院外部景观设计思考及浅见 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相信生机勃勃的植物与优美宜人的花园对疾病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起源于僧院制度的东西方医院尽管在形式上大相径庭,却同样追求病体的治愈与精神的提升。然而,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医院管理者与设计者开始更多地关注购进先进医疗设备和构筑现代化的医疗建筑,以此来减少疾病的感染几率和提高医疗效率,花园等医院的外部景观则成为难得一见的便利设施。对于很多综合医院而言,虽然它们往往占据了城市的中心地段,享有便利的交通,却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与挑战:寸土寸金的经济压力、嘈杂的治疗环境、更高医疗质量的市场需求、吸引保留优秀员工的软性要求等。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只是简单地观赏特定形式的自然和花园景观就可以在5min,甚至更少的时间内明显改善患者的压力状况,而若在更长的时间内甚至还可以提高医疗效果,如减少止痛药的摄入量和减少住院期[1]。正如近代护理开创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所说的,人类可以利用自然的力量来治病。此外,有助于康复的、宜人的自然风光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高医院的品质形象。 1案例分析 江苏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人民医院),也称作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红十字医院,其前身是1936年成立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附设诊疗所。医院目前是江苏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担负着全省医疗、教学和科研3项中心任务。医院占地8.04万m2,现有建筑面积15.2万m2,其中医疗业务用房12.8万m2,医院设病床1850张,年门急诊量217万人次,年住院4.2万人次,年手术2.5万台次。 1.1区位环境分析 1.1.1区位。人民医院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的南部,靠近鼓楼、白下、玄武与建邺4个行政区的交接点。如果将繁华的市中心新街口、文化氛围浓厚的鼓楼广场周边和新城河西三地相连,医院正位于此三角区域的中间。与人民医院一样,多数综合医院都选择在较为靠近市区和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的位置建院。一些历史较长的医院,如鼓楼医院更是在城市扩张建设中被推到了城市的中心地区。素有“火炉”之称的南京是一个人口近千万的大型城市,“城市热岛”是气候的显著特征。炎热的天气不仅容易导致心肌缺血、脑供血不足等症状,而且易诱发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更有甚者可能诱发肺炎呼吸衰竭等[2]。医院既不能放弃良好的区位,又不能限制病人的康复活动,同时还要提供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因此设计精美的小花园等外部空间以丰富的景观和良好的生态条件,成为综合医院造景的首选。 1.1.2街道交通。人民医院位于广州路西段,坐北朝南,正对广州路。医院周围南北向道路分别有虎踞关、拉萨路和宁海路,院前交通岗多辆公交线路分别通向市中心、重要交通转乘点和河西新城。医院便利的交通和巨大的影响力使得该区域车水马龙,交通负担繁重。根据《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规定,综合医院宜选择交通方便,面临2条城市道路的基地。据调查,南京市的9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均交通方便、紧邻城市道路,然而这也意味着医院暴露于城市噪声中。据1995年对46个城市的监测,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等效声级范围为67.6~74.6dB(A),平均等效声级(长度加权)为71.5dB(A),而当噪声强度超过70dB(A)时,人们就会产生头昏、头痛、精神衰弱、高血压等病症[3]。由此可见,一方面医院周边的噪声需要遵循严格的等级限定,同时医院自身也应建造绿化带以减噪消声,为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提供安静的修养和工作空间。 1.2地形 与大多数医院不同,人民医院的地形并不平坦。医院所在位置的地形与邻近的清凉山公园的地形一脉相承,即位于清凉山的山麓上。由医院入口直到最北端,地形一路抬高,即使南端与街道也有10m左右的高差。对此,设计师利用一个螺旋上升的入口同时完成了克服内外高差和车辆分流的任务,使一部分车辆可以由广州路直接开进医院内部,也可以通过转盘的另一个方向进入地下停车场。综合医院的地形应该力求规整、无障碍,院内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以方便患者步行和车行需要。有时由于室内外存在较大的高差,可将坡道与阶梯并设,使老人方便选择,同时考虑到轮椅的使用,坡度不应大于1/12,即不超过4.5°,且应设置扶手[4]。 1.3交通组织 人民医院的交通状况并不乐观,出入口易拥堵。值得借鉴的是,医院特地为车辆开辟了入口和出口,并有专人导车。宽敞的院内道路使车辆可以无障碍行驶,各个建筑楼下均另设有地面停车场或停车位。此外,在门急诊楼的南边,还设有侧门及一个停车场,场中只停有几辆医用车辆和救护车,并不允许其他车辆停靠。由于院内仅有一个车辆出口,且与入口距离过近,因此每到就诊高峰,车辆就会在出口处及广州路上形成积压。除此之外,由于有些出入口较小,又是人车合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适当增加出入口,或将其扩大。值得一提的是,场地主轴上的各个建筑均用封闭式空中廊道相连,不仅有效节约了患者的时间与精力,为各种紧急状况提供了快速的无障碍通道,也从建筑内部淡化了地形的高差。 1.4绿化组织 国家要求各单位的绿化面积达到或超过占地面积的25%,这是单位绿化达标的基本要求。对于像人民医院这样建造在市区内的医院来说,真可谓“寸土寸金”,随着现代化医院的发展,建筑占地面积的扩张,有限的可绿化面积减少。人民医院通过各种垂直绿化,一方面柔化了地形留下的硬质断面,另一方面也丰富了院内景观。大片的竖向绿化成为医院绿化的一大亮点。设计者利用高差种植高大的常绿乔木,加强的高差为医院营造出安静的氛围。设计者还选用了迎春、云南黄馨等垂挂类植物以及攀爬类藤蔓,即使在秋冬季藤蔓的茎蔓也可以形成独特的美感。绿化是环境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绿化不但能净化空气、降低噪音,还能够柔化环境,丰富空间层次,疏解高密度环境压力,缓解城市生活的枯燥与单调[5]。综合医院一方面要加强竖向绿地的设计,另一方面更应加强细节的设计,而一些建筑边角的模纹花坛不仅缺少生态效益,而且让建筑更显臃肿。考察中遇见一处褐色的老建筑,建筑的阴角处种植有一株高大的白玉兰,白色的玉兰在建筑的衬托下更显洁白,而建筑在玉兰的映衬下逾显古朴。对于位于闹市区的医院来说,更应合理地结合建筑与景观,而非盲目追求绿地面积的大小。 1.5细节分析 1.5.1小花园。这处位于主病房楼后的小花园是医院内为数不多的几处精心设计的休憩场地之一。笔者考察时正有园艺匠人在此进行维护,可见此地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小花园恰好位于楼间通道与地面相交处,蓝色的通道玻璃与这里的郁郁葱葱交相呼应,更显幽静。枝叶交错的乔木、充足的座椅、卵石铺地以及必要的上下台阶,使这里既适合交流,又有利于健身康复(图1)。有限的资料证明,如果花园拥有葱郁的树木、花卉、水域(不湍急的)、和谐一致的自然旋律(鸟鸣、和风、水流)和野生动物(鸟类),它们似乎更能有效地缓解和改善压力,在Cooper-Marcus和Barnes研究的4所医院花园中,那些被提及最多的积极特质是自然的视觉要素,特别是树木、绿地、花卉和水体。被调查者认为这些自然要素与他们心情的平复有图1设计精美的小花园Fig.1Exquisitelydesignedgarden着巨大的关联[1]。此外,开放的、可达性强的和看上去安全的花园更容易受欢迎。此外,花园还应提供足够的共享空间和舒适的座椅。锻炼的病友、等待的家属同样需要交流、休息和欣赏风景,因此花园的每一处视角都应精心设计,如果说大尺度的项目用来定义空间,那么小尺度的空间则用来表现细部[6]。对于员工而言,有一个良好的花园视角也有利于缓解压力和提高工作效率。 1.5.2废弃的花园。与小花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年人病楼前一处原本规划优美现被改为地面停车场的花园,停靠的汽车已完全阻挡了原有的坐凳。为老年人特选的长寿树种松柏等也在藤蔓地被的滋生下显出颓败,花园另一角的长廊也成为杂物的存放处,其破败的景象对病人的心理具有强烈的副作用。由于车辆的普及,大部分综合医院的停车位都捉襟见肘。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深入研究城市停车问题,如美国、日本等对停车问题高度重视,还对此进行专项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以减少交通拥挤[7]。位于市区的综合医院应考虑建立用地量少的地下停车场、机械式立体车库,利用率高的公共停车场,或是生态效益好的花园式停车场。 1.6意见与建议 把艺术和基础设施与活动景观结合到一起,会牵扯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才能把所有的、未必符合逻辑的组成联系到一起[8],这就是“整合碎片”的理念。在这一总体原则指导下,对综合医院户外景观做出以下归纳与建议。 1.6.1与周边的断点与重接。虽然大多数综合医院位于市区交通繁华地段,但周边也有可利用的自然景观或文化景观。例如人民医院周围就分布着清凉山公园、乌龙潭公园这样环境优美的城市绿地,无论是借景、对景,就人民医院的地形和地理位置来说,都是可以实现的。此外,在种植设计的树种选择上也可以充分参考乌龙潭公园和清凉山公园,不仅能够把握当地适生树种,而且可在整体区域规划上构成绿地的联系与延续。 1.6.2与建筑的分离与补充。“每一株植物都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结构,它还是一种繁衍之道,一种取水的手段,一种采光的策略。”[8]景观应该是对建筑规划的补充与强调,好的景观设计应使建筑熠熠生辉。室外的景观细部与室内的细部相互作用和发生影响,以这种融洽的共生关系为设计基础和依据,使室内外形成良好的过渡,也使屋里的人能够随时放松心情、缓解压力[9]。 1.6.3多样化的缺失与弥补。对于大多数综合医院,住院人群由各种职业、年龄、身份的人群组成,患病的种类也有很大差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也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平淡的空间、单一的绿化已很难满足人们的精神要求[10]。设计师对景观一如既往的精心设计在场地中体现并成为一种线索,这种精心不在于种类的丰富或景观的复杂,而是对于视点、人体舒适度、光影、季节变化等的考究。 1.6.4人性关怀的欠缺与完善。克罗德•贝尔纳说过:生命不仅仅存在于肌体或外部环境中,而是同时存在于两者中[11]。正如医院所一贯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方针一般,院内景观也应充分考虑患者、探视者和工作者的需求,减少不必要的花坛与草地,开辟适合修养观赏的小场地。建筑的阳台、屋顶,甚至是通道的内部也可适当点缀,虽不至于移步换景,但也不会单调乏味。对于住院部,还可选择种植健生树种营造小型保健林,并点缀适当色叶树种,以明亮的颜色使人心情愉悦。此外,安全是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1.6.5景观的延续与维护。任何事物都永远处于变动之中,人也不例外,因此必须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在人类生命的不同阶段,寻找同一工程所蕴含的不同意义[9],景观的延续不仅是空间上的,也是时间上的,这需要院方雇佣专业的园林或园艺工匠来对景观做出实时的调整与改善。另一方面,废弃灯具等基础设施也应及时更换或修理,除了显眼的废弃物和垃圾,其他一些特质也会阻碍康复甚至加重病人的负担,如不和谐的城市或机械干扰声,显著的硬质景观、香烟的烟雾、喧闹的人群、可察觉的危险、含糊抽象的雕塑以及其他具有多种内涵的构筑物。在人民医院的调查中,有一些原先较为成功的设计却因使用率过低而荒芜,这样的绿地就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而只能成为绿地率中苍白的数字了。 2结语 对于医院而言,医疗的过程绝不应仅仅局限于建筑内、病房里,合理的景观对患者的康复、家属的心情和工作者的工作状态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民健康意识的增长,景观也会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儿童医院景观设计研究 1目前儿童医院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现状 1.1医院室内环境景观分析 目前儿童医院的住院部景观设置极度缺乏。室内的景观设计应营造出适合小患者居住、舒适宜人的效果。生硬的水磨石地面,规则的玻璃窗,基本的儿童扶手均没设置。目前儿童医院的景观环境设计都只局限于把医院当作疾病医治的场所,很少考虑患者的身心特征,即使一些装饰也只是肤浅的设计,没有关注到身心特点的贴心设计。 1.2医院户外景观分析 (1)软、硬铺地比例不合理。医院的硬质铺地面积远远大于软质地面,其中绿地禁止入内,直接导致儿童在人车混杂的道路危险玩耍,患者更无处活动。作者建议不仅要有绿地,还应该配置一定的软质铺地。(2)绿化景观没有体现儿童医院的特征。绿色景观是体现儿童医院服务性质的重要手段。绿化景观设计应满足儿童患者的需求,应修剪或组合成多种喜欢的图案,选择色彩鲜艳的植物,来吸引儿童注意力。 1.3目前儿童医院公共空间景观缺憾的原因 (1)公共活动景观设施方面。注重景观设施的形式,不重视实际效果。停留在二维空间上,为虚拟效果而忽视大环境,不适应患者具体情况,忽略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本质;重视景观设施功能,忽视患者的精神需求;建设重点不只放在功能和硬件设施,也应对患者的需求关注全面;毫无性格的设计,忽视医院特殊性,盲目抄袭和照搬设计案例,导致儿童医院大同小异,失去应具有的特点。 2建筑内部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策略 儿童年龄小,对所患疾病了解较浅。在感兴趣的环境下,注意力容易被转移。在好奇心方面,减少恐惧和不安;在装饰方面,使用卡通图,鲜艳色彩,符合儿童好动特点;氛围感观上,亲近温馨,易使患者配合治疗。室内色彩上,心理、生理是视觉对色彩的冲击,景观设计是产生视觉的第一反应药剂。视觉反映传输至大脑影响到情绪和行为,带来生理的不同反映。色彩的生理效应上,在设计中对色彩的搭配运用恰当,对病情起到相辅相成的功效。儿童病房主色调应选择淡雅的颜色,搭配灰颜色的家具、装饰物等,点缀一些绿色景观,避免大面积的单色给患者带来乏味之感。在候诊大厅和门诊大厅应大面积应用高明度、低彩度的调和色,使这个人流量最大、最集中、最嘈杂的地方获得协调基调,营造心平气和的氛围;狭长的公共导向空间,多考虑空间中的天花板、墙面和地面之间的颜色关系。大面积绿化植物景观本色的色调适宜室外,点缀景观可选择鲜艳的色彩,从而活跃空间感。灯光的设置,为了凸显柔和安静氛围,运用均匀的暖色灯光,加以部分射灯以及灯箱的小范围运用来点缀重要区域,形成对比增加空间的灵动性。LED装饰墙可以采用局部位置的装饰上,装饰墙面上给儿童提供追踪灯光的游戏,增加趣味空间,减轻压力。内部建筑材质,触觉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之一。儿童活动的公共区域中的、活动设施、家具和装饰品的材料使用上要慎重。最终目的是要使作品安全、美观并达到其功能性。色彩和形式变化要丰富,勿在家具上设计锐利的边角,地胶、木地板等,有利于儿童的安全。标识景观可以美化景观环境,对空间有引导作用。儿童医院的室内功能分区比较复杂,导致流动路线复杂,对医院环境陌生的患者摸不到头脑。最根本办法就是完善标识指示景观系统,设置在合理的位置上。小品景观是空间使用人群的关注点。在儿童医院这样特殊的空间里艺术一定要符合医院的特性和患儿的审美、使用倾向。公共座椅是公共环境景观设计中重要的元素。儿童医院的座椅特殊,要考虑到多种人群的使用,便于成人看护。选择坚固、耐用、不宜变形的材料,增强安全感。背景音乐景观的选择,可以缓解患者的病痛消除陪护人的焦躁。在儿童医院,音乐要舒缓,乐曲要柔和。采用轻音乐和钢琴曲,禁止节奏强烈的摇滚和流行音乐。音量不宜过大,可采用由弱渐强的播放形式,播放时间不宜过长。 3室外景观设计策略 3.1丰富绿色景观 在紧张的环境中可以多采用立体模式的绿化景观。例如在室内外可以多采用悬挂式的绿化景观,可以多利用屋顶、天井、室内等,形成屋顶花园、天井花园、室内花园等。景观品种的选择上,宜选择有一定观赏和实用价值花草树木,如:桉树、柏树、桂花、杜鹃等。 3.2趣味性的户外景观 在户外设计中可以考虑设置水体景观,水体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儿童喜欢在水体中嬉戏游玩,消减心理压力。水体要干净,喷速和流速不宜还快,水量不宜过大。在设计是水体景观周围应铺设防滑地砖,考虑到使用者的安全。在灯光照明景观,在设计中应当考虑景观中多重设计元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特定的景观效果,使人们主动参与,享受其中的乐趣。卡通形象拉近患儿和医院的距离,适当添加。户外公共设施,要考虑到儿童及看护人员不同的身心特点,设计出能够满足人们休息要求公共设备。材质宜选用防自然生态的材料以及亲和自然地材料,在结构上应尽量使设计结构简单安全耐用。医院是以小群体形式呆在户外,座椅应该能够尽可能多坐人,而在设计方面应多注意作品的造型和颜色设置。游乐设施的多样性。设计者要根据不同年龄及不同儿童的身心特点,有针对的设计游戏设施。设计的原则为安全性高,噪音小的游乐设施为宜,使用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利器材料,且每天消毒,以免儿童游戏中造成伤害。 本文作者:林楠于新宁工作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医院绿地景观设计初探 摘要:以“人性化”为设计理念,以景观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等理论作为指导,对淮北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绿地环境设计进行了探讨。从医院绿地的组成、功能、设计构成以及“人性化”的含义等切入,对各地块进行了详细、合理的景观设计,从空间设计、绿化设计、细部设计、色彩设计、材料设计以及地域特色等方面提出了将人性化的理念融入到每一处的设计中,以为后期对于人性化设计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医院;绿地;景观设计;人性化 1引言 医院绿地建设从绿化到美化再到康复绿地建设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如今医院的绿地建设比较注重绿地康复功能并局部引入了园艺疗法,从而营造出一个优雅安静的医院绿地环境,以利于人们治病防病,尽早恢复身心健康[1,2]。人性化医院绿地的引入,在增强医院医疗功能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增强医院的竞争力。通过对人性化理念下医院绿地景观设计的研究,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医院绿地的重视,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2研究区概况 淮北市人民医院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淮海西路66号,是淮北市唯一的一家市级综合性医院,淮北地区医疗、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的中心。医院先后被授予国家三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等,占地面积约51000 m2。该研究区是一个集对外形象展示、日常办公、病患日常活动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医院绿地景观规划项目。 3设计理念与主题 3.1“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人性化的含义也即为以人为本,医院是一个为患者提供治疗的场所,其绿地景观的服务对象依旧是人。综合医院面向的人群广,绿地设计要满足不同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3]。“天人感应”、“形神合一”是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合理的环境能够调节人的心态,对防病治病以及康复都有利[4]。医院绿地景观要有良好的交通组织、植物配置、休闲场所、多样空间等,改善患者心态情境,更好服务患者。绿地设计要体现“人性化”,从规划、设计、功能、细节上都要展现,例如合理种植树木、藤本及花灌木,交通路线便捷清晰,实用功能与美观功能并重,景观小品尺度适宜和无障碍设计等。 3.2设计主题 该研究区的设计主题是“圆・园・原・援”。 “圆”,是指以圆或圆弧为主要表现形式,来展示此次设计。“圆”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圆”象征着完整和美好,设计中圆的应用也是人性化的一种体现。设计中主要有圆形广场、圆形花架和一些圆弧形的道路等。 “园”,是指从园林的角度出发,结合医院的特征,将绿地设计成一个美丽的游园,愉悦患者的身心。另外,设计将该医院的绿地主要分成了4个园,结合前面提到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借助语言词汇的妙用来命名,分别取名为倚梅园、百草园、群芳园和绿波园。梅花是淮北的市花,为体现当地人文特征,单独设置了倚梅园来栽植梅花;百草园的取名源于“神农尝百草”,设置百草园种植一些药用植物,在就地取材的基础上能够增加药用常识;群芳园在住院部的楼顶,园中靠木栈道通行,周围栽植各种花木,这里是园艺种植园,对患者进行园艺疗法;绿波园是最大的一个区域,“绿波”既指绿水波痕又指绿色树叶如波浪,里面多种园林小品和植物,满足患者日常活动与享受大自然。 “原”,是指还原自然,以人为本,绿地设计中注重原生态。人类维持生命所需的一切都源于自然,只有尊重自然的设计才算得上是“人性化”的设计。在地形设计上,运用原有地形合理设计,因地制宜;在植物选择上,多选用淮北原有树种;在水体设计上,模仿自然的水域,有宽阔水面和蜿蜒溪流,以及做了湿地景观;在道路处理上,用到了大量的木栈道。 “援”,是指对生命的救援、援助,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人性化的医院绿地也能对患者的身心起到援助作用。首先,人性化的医院绿地环境能给患者带来好的心情,本身就是一种援助;其次,体育活动区的健身器材能够帮助患者的身体恢复。 4总体布局与分区 4.1布局构思 在门诊与辅助医疗建筑之间布置了倚梅园,梅花有五瓣,将该园分成5个区域,如图1所示,分别种植垂枝梅系、龙游梅系、直枝梅系、杏梅系和樱李梅系。梅花是淮北的市花,能够体现出地域特征。园中道路为蜿蜒曲线,设置较多的土坡用来障景。百草园位于门诊与传染病房之间,此园没有设置道路穿行,主要为植物群落的组合,在此区域种植一些药用植物和其它乔灌木用以隔离,植物群落的组合要符合人对于美的要求。 群芳园也是园艺种植园,在住院部的楼顶,通过圆形与弧线布置广场与木栈道,周围种植各种花木,进行园艺疗法,让患者体验种植和观赏的乐趣,园中有拉膜亭和花架驻足休息。屋顶花园的产生是由于医院建筑向高层化发展而出现的用以补充室外绿地的场所,体现了对人本能需求的尊重以及“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5]。 绿波园在主入口和住院部的西侧,里面有亭、花架、广场、木栈道、小桥、流水、湿地、山石以及各种乔灌木和花卉,各小品尺度适宜,集聚会、休息、赏景、散步等功能为一体,能体现出“寓原于园”的设计思想,也就是将原生态在园中有所体现(图2~图4)。 体育锻炼区在住院楼的西侧出入口,方便患者出门锻炼,又与休息区分开,互不干扰。四周也用植物进行围合,创造一个绿色、有氧的活动场所。考虑到患者锻炼后的休息,设置了一些木质座椅,避免因过多石材带来的“冰凉”感。 在主入口与门诊楼之间,设置了大面积的铺装和一个喷泉景墙水池与植物结合的景观,在辅助医疗楼和住院楼前也作了圆形铺装。设计中的广场、花架和游园道路等形态多为圆形或圆弧,体现了主题中“寓园于圆”的设计手法。 4.2景观功能分区 在人性化的理念下将医院绿地分为:人流集散区、静态活动区、动态活动区、滨水景观区、安静休息区和绿化种植区。 4.2.1人流集散区 人流集散区主要是指主入口广场和各区域入口及小型广场,综合考虑了人流量的大小,确保交通便利。 4.2.2静态活动区 静态活动区包括了倚梅园、群芳园(即屋顶花园)以及绿波园中大片绿地,这些是相对安静的路段,可以给患者提供散步等活动空间。 4.2.3动态活动区 动态活动区主要指住院楼西侧入口门前的体育活动区。这里主要提供了健身器材,供患者强健筋骨,在周围设置了一些座椅以供休息。 4.2.4滨水景观区 滨水景观区包括了远心亭、小桥、湿地和临水碎石铺装以及花畦。远心亭坐落在水边,在亭中休息时可以观赏岸边的山石和云南黄馨、夏季盛开的荷花以及周边众花木;“小桥流水人家”有着诗的韵味,小桥不仅在通行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还能给人以美感;小桥北侧的湿地景观也会引人驻足流连,湿地上方通着木栈道,水中栽植许多水生花卉,盛开时也是一景;碎石铺装本就有着一定美感,临水而设更能较多的欣赏水景;花畦中有着不同的花,与水中倒影相辉映更能让人陶醉。 4.2.5安静休息区 安静休息区主要是指群芳园尽头的拉膜亭和绿波园的圆形花架围成的区域。安静休息区是围绕着静来展现,同时还要考虑遮荫的要求。 5具体景观设计 5.1软质景观设计 软质景观主要包括水体景观和植物景观。 5.1.1水体 水体在景观设计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设计中,结合原生态的主题,运用了自然式的水体和生态驳岸处理。植物根据河岸线空间的走势,形成了一条自然的生态通道。出于人性化的理念和医院特殊的环境,不能栽植垂柳这种带有飞絮的植物,在岸边用了云南黄馨做绿化。水体周围布置了较多的园林小品,亭、小桥、山石、木栈道、生态湿地等都给人以回归自然的感觉。植物与水的结合能使环境变成富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同时也符合使用者的亲水心理[6]。 5.1.2植物 在人性化的理念下,设计中主要运用了淮北市的市树银杏和国槐以及一些其他常见树种,植物配置上注重了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搭配、阔叶树与针叶树的比例、乔灌草以及藤本的运用。在医院的植物配置上要注重治疗、保健以及精神安慰的作用[7]。医院的外围和行道树多运用了银杏和具有强杀菌力的香樟等,在进行植物群落布置时注重乔灌草的搭配以展现层次性,不仅满足了视觉上的美感还能在嗅觉上有所体现,给人以多重享受。 5.2硬质景观设计 设计中的硬质景观包括步行环境、景观设施、活动场所、车辆停放处4大部分。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铺装有着简约、自然、接地气的特点;小桥有一定的坡度,但坡度较小,设计中也考虑到了无障碍设计;水岸布置时,临水面设置了木栏杆防止落水;屋顶花园在考虑安全的基础上,在周围布置了一圈围栏;照明设施有路灯、草坪灯等。 6结语 在现代医院的规划设计中,绿地功能的重要性已变得日益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变得深入人心,将建筑与绿地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将人性化的理念植入设计,使医院的功能在生理及心理意义上得到更好的体现。当前医学环境追求与整体医学模式的相适应,寻求医疗技术与情感的平衡,所以在人性化的理念下进行医院绿地设计时,首先要以人为本,紧扣时代的脉搏,结合学术领域的研究现状,不断创新发展,实现更好、更美的“绿色医院”环境。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疗养型花园式医院景观设计探索与实践 【摘要】通过对中医院室外活动空间的需求以及其景观环境的特征的分析,提出现代医疗空间在设计上应遵循的设计原则,提出了打造一个充分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多重需求和体验要求的疗养型花园式景观的理念。文章结合广西柳州中医院东院景观设计进一步阐述为特殊“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行为、心理及精神支持的疗养型花园式医院景观设计方法。 【关键词】医院;疗养;花园;景观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环境的进步,国内医院建设迎来新的高潮。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根据中医院住院病人的年龄结构进行分析。40~59中年和80以上高龄住院病人构成比逐年增加,基于这些慢性病及亚健康人群、衰老人群等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中医院的服务功能更加凸显。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合理规划的花园景观,让优美的景观服务于这一特定的人群,营造疗养功能的花园式的医院景观显得尤为重要。 1.理念阐述 医院的环境作为一类特殊的功能空间,是由建筑、景观以及其中活动的人群所构成的整体,优美、健康、积极的环境能满足患者感官的愉悦,并能给患者带来积极的情绪,削减压力、放松身心,进而能够促使其康复。医院景观设计的核心应该是满足特定人群的特定需要,应以特殊使用者为中心,为其生理、心理及精神的恢复提供支持和满足。相对于其他场所的景观设计,疗养功能的花园式的医院景观之于患者的意义就更为重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手段,使景观空间蕴含着的总体特征和气氛能更好的满足患者的心理诉求,力求使患者在进入医院的那一刻起能始终保持平和、轻松、愉悦的心境,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医疗效果。1 2设计因子 疗养功能的花园式的医院景观,离不开合理的设计,总结出“康复性空间”、“色彩因子”、“环境因子”、“植物因子”是疗养型户外空间能否具备缓解压力特质重要的影响因子。这也是要设计出疗养功能的花园式的医院景观设计的关键所在。 2.1康复性空间 将医院户外空间环境设计成医院康复设施与医院休闲场所的综合体,成其成为具有多重功能的“医疗花园”。 面向医院人群开放,创造符合医院病患及康复者的特点,设置康复路径、廊架、百草园、喷泉、雕塑、花径、康复器械等设施。营造多功能的户外空间可放松人身心、促进康复的整体环境氛围,营造积极向上、轻松、优美的娱乐和休闲空间气氛。 2.2色彩因子 色彩的舒适与疲劳感是色彩刺激视觉生理和心理的综合反应。视觉刺激强烈的色彩往往使人疲劳,反之则容易使人舒适(胡彦清2011)。 注重植物的色彩及铺装色彩带来的不同的心理感受,针对性地应用于医院景观中。如冷色(浅蓝、淡绿、淡紫等)有安神作用,能使慢性病人情绪稳定;暖色(米黄、浅黄等)有刺激肾上腺、胸腺、甲状腺内分泌的作用,提高乳汁分泌,促进创伤愈合,兴奋精神等。 运用不同深浅与色彩倾向的绿色植物,进行和谐色彩组合,给人柔和宁静的感受。不同色彩的植物和群体植物景观带来不同的视觉剌激和不同的生理反应;良好的植物搭配会对人的心理产生有益的影响,如人体焦虑、愤怒和疲劳程度显著降低,人体活力水平升高。与黄色花和红色花相比,蓝色、白色和粉红色花能更有效地使人体放松,并降低焦虑、愤怒和疲劳度。绿色和紫色植物群落景观更能有助于人体放松以及缓解焦虑、愤怒和疲劳感,如观叶植物中的常春藤和鹅掌柴比绿萝、彩叶草、和花叶万年青等更能有效地帮助人们放松身体和降低焦虑、愤怒和疲劳程度。黄色秋叶植物景观在帮助人体放松,降低焦虑、愤怒和疲劳程度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2.3环境因子 一个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是风、光、气流都比较舒适宜人的环境,它可以促进病人的身心健康,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环境可以会给病人更多的信心与勇气,吸引更多患者进入户外空间。缤纷的色彩、多彩的景观、优美的户外环境确实对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医院是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环境场所,它组成复杂,科室繁多,患者尤其是门诊患者对于医院空间的位置、路径不清楚;要求医院的标识系统都要简明、连续、规律,规划路径要有序、易识别。规划合理的交通,这不仅体现了对患者的关怀,也有利于空间划分和人流物流规律有序。 尽量做到视线通透,即使在病房内也能观赏到不同的景观,这样也有利于吸引人群到户外去。能够到户外活动的患者由于行动不便也多坐轮椅外出,但他们都有需要被尊重、独立自主的心理特性。医院庭院中无障碍坡道的设计,使患者可以不靠他人通过自己努力达到目的地。让患者切身体会到医院对他们的关怀,让他们增加生活的信心。 功能空间具备专业分类的特征,依照病患类型不同开辟不同的户外空间。依照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营造空间,尤其注重儿童及老人的使用性。并保障其在户外活动的安全性,满足他们对户外空间的身心需要为最终目标。 2.4植物因子 在医院规划合理布局的情况下,恰当的绿化能起到衬托和美化作用,并能改善医院小气候,增加空气含氧量、保持湿度、净化空气。 保健型园林植物的应用,这类植物除构成优美的景观外、同时还对人的身心健康非常的有益。这类植物具有防病、缓解、抑制或治疗疾病的作用。根据目前的研究,保健植物的分类多是根据人类器官对保健植物所产生的不同心理、生理感受,分为视觉类、听觉类、嗅觉类、触觉类、味觉类五种类型。还可根据植物医疗功效分为杀菌抑菌类、调节神经类和辅助心血管类以及药用观赏植物、观赏型芳香植物等种类。 有些植物的气味具有很强的驱虫功效,有些植物的气味具有抗菌灭菌作用,有些植物的气味可以改善人的食欲、调节情绪,如松科、木兰科、忍冬科、桑 科、桃金娘科等许多植物散发的气体对结核菌有抑制作用。2 这些植物都可以在医院环境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3.设计解析 3.1景观规划 柳州市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柳州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之一。位于柳州市双拥路东侧,四面均与城市规划道路相邻,基地北侧为城市绿地,东侧隔城市道路与山体相望,生态环境优美。项目规划总用地而积73537. 05平米,场地内局部高差较大,场地外山地景观优美。 建筑为传统“合院”形式,场地独特的坡地生态环境,共同形成景观设计的良好基底。遵循最小土方量原则,对基地进行塑造,营造自然山水环境与适宜地形的台地和坡地花园。 根据场地特征,对基地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分为静湖生态区和康复疗养区、入口广场区、内庭院区域、屋顶康复花园区,可供医护人员及患者休憩与游玩。在场地北侧保留原有山体,起到隔离噪音和生态过滤的作用。 3.2景观功能区的分布: 3.3风格定位: 遵循建筑“简中式”的简洁明快风格及多功能的医疗建筑性格特征,园林设计充分结合自然,依托自然环境营造功能合理、健康舒适、优美的“简中式”环境空间意境。达到建筑、环境、人的完美和谐。通过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设计,营造中医特色文化氛围。宣传、教化、将中医文化发扬并传承下去。 3.4设计理念 针对医院的特殊人群营造景观氛围及功能要求,空间清晰明朗,开阔简洁,功能性较强,充满阳光感,适合患者使用。 区别于综合医院的中医文化、特点;在入口广场及其他休息等候区域展示中医文化。以中药百草等元素,展示中草药科普知识,给人们在休闲休憩的同时普及中草药常识。 在设计之初整体考虑设计美观适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控制成本,体现高科技、绿色生态元素。 植物设计采用比较自然的方式,运用安全性较高、具有保健功能的以及观赏型中草药植物,体现医院特有的中医文化和植物氛围,植物配置丰富多样,生机勃勃。 3.5景观设计 3.5.1流线合理的医院门诊及入口空间设计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前沿窗口,是接触病人最早、最多,并对大量病人进行诊断、治疗的场所,同时也是进行防治保健工作的地方。从使用角度来说,人流量最大的是医院门诊人流。人流时间的分布集中,受病发率季节性因素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影响,门诊人流在时间分布上出现不均衡性。如在一年中门诊高峰多出现在6,7,8月,在一周中每周一的人流最多,而且多集中在上午8--11时;3 人群类型多样,在门诊人流中,有病人,健康人;儿童,成年人;传染病人与非传染病人,在院停留时间为平均146分钟,其中医生直接诊断时间仅占滞留时间的7.5%一16.5%,等候时间占全程时间的2/3。4 基于以上的数据分析,医院主入口广场的设计是整个医院人流最为密集的区域,也是人流交叉的密集区,需要合理的规划车流,人流、开辟舒适的室外等候空间。明晰的交通流线、通畅的视线、较易识别的指示系统尤为重要。统一的空间序列,方块的绿地连接不同的功能场地,清晰明了的就诊路线,在有序的空间序列中使人们感到安全、舒适的,并设计足够的相互不干扰的室外等待休息区。 柳州夏季比较炎热,遮荫与降温非常重要,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设计形式。遮阳的长廊,开阔的主入口广场空间,视线通透,方向感明确,广场通过分割成块状的绿地,并种植广场树,每棵广场树为一个单元为病患提供休息等待的空间,形成多个互不干扰的活动圈。 3.5.2住院部周围空间环境---康复花园 住院部室外空间人的活动类型,以放松休息、散步或小憩、运动健身为主,主要的活动人群为住院的患者和少量医护人员。住院患者分类,以呼吸道、肠道、心血管、肿瘤居多,住院部外部空间的特点: 1. 良好的视觉,即在屋内就能观赏到良好的景观,窗前有景。 2. 良好的可达性,近距离就可以参与室外活动。 3. 康复训练的需要,必要的康复器械、周围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 4. 主要游线无障碍,而且有扶手等辅助运动设施。 5. 公共交流的区域,相互的交流促进病情的痊愈。 6. 不受外部干扰的私密的活动区,有利于静养。 7. 自信心的恢复,积极的环境空间对人情绪的调动起到关键的作用。 3.5.3静湖(平台、湿地、雕塑、景墙、湖心亭、丘园) 运用柳州多雨的特征,在整个区域中低洼的地带设置约1800平米的人工湖,可以调蓄雨水、减少径流;运用荷花、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软化湖边驳岸,增加意趣。同时也为医患人员提供了游憩的空间、也提升了整个片区的环境。湖面位于一期与二期建筑围合形成的绿地花园中心,运用水上平台相互连接,并设置湖心亭,形成整个景观的中心,与避雨方亭形成对景。蓝天、白云、碧湖、荷趣、鱼趣、小鸟、蝴蝶倒影,引人对美好生活的无尽的遐思。 3.5.4屋顶康复花园(花园、休息椅、阳光) 屋顶的利用改善了地面空间小的格局,可以把集约化利用的地面尽量的让位给车流,人流交通,将功能性的花园放到屋顶,是未来设计的趋势。 屋顶花园采用简单绿化的方式,以干净整齐的绿篱,组成简单图案,配合清逸的灌木,油油的、青翠的绿色给人无限的希望,约束的绿篱让人精神振奋,放松的同时勾起回复正常生活的欲望。 3.5.5内庭院(花园、休息椅、阳光) 庭院处于两建筑之间的围合空间,阴凉少阳,运用丛竹、细石砾、耐荫地被等打造成具有简单休憩地的观赏空间。 4 结语 通过对疗养型户外空间设计的探索,尊重病人的心理需求和使用功能,从物理环境到心理环境设计都应体现以“患者”为本的思想,疗养型医院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医院绿化,而是一个满足患者需求的活动和空间设计,并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景观营造,进而形成一个集医疗、康复、休闲、文化等多功能的健康服务中心,营造一个富有治愈能力的花园式医院景观环境。 疗养型花园式景观在我国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建立此类医院景观设计示范,对国内医院环境的提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升病患对于医院的整体评价,对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起到积极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医院户外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有很多医院的户外空间环境严重落伍,己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医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外部空间环境能有效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缓解压力,对促进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改善医院的户外空间环境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今后医院等医疗场所的户外景观规划设计应以建设生态的人性化医疗环境为方向。 关键词:医院户外空间景观设计 1 医院户外空间中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多数医院的户外空间环境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场所感薄弱,大多数医院的户外空间设计采用一般的绿地设计或大面积的硬质铺地,空间内可停留功能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2)户外空间规划不合理,布局混乱,局部景观见缝插针无计划。 (3)环境质量差,户外景观设计严重落伍,表现形式单一,植物配置守旧甚至不科学。 (4)道路交通拥挤,医院建筑的交通特点体现在人流量、车流量大,且伴随有较大的物流量,很多医院人车混杂拥挤,缺少有效的交通流线组织[1]。 (5)绿化率不达标,很多医院在有限的用地面积内盲目扩建,满足不了医院多绿化、多停车位的基本要求。 2 医院户外景观设计原则 医院的户外空间主要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疗养环境,让患者不论是从视觉还是心理都能获得舒适的感受。因此,在进行医院户外空间的规划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2.1舒适原则 医院是一个医护疗养场所,使用者中占最大比重的是患者,户外环境规划应以满足患者人群的需求为目标。各种景观要素的设置都应符合患者的心理和行为要求,使患者放松心情、身心舒适。 2.2生态原则 医院是一个特殊服务场所,担负着医疗救治的重大责任,因此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能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同时,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能带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合理的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更能改变医院小气候,对增加空气含氧量、保持湿度和净化室外空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美观原则 医学研究表明,缤纷的色彩和优美的户外环境对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冷色有安神作用,能使慢性病人情绪稳定,暖色有刺激肾上腺、胸腺和甲状腺内分泌的作用,提高乳汁分泌,促进创伤愈合,兴奋精神等[2]。 2.4可达原则 患者大多在生理上会有行动不便或体力不济的特点,很少有户外活动,很多时候只能在病房中观赏窗外的风景。医院户外空间的景观设计要考虑这些患者的需求,在设计时尽量做到从病房中也能观赏到外面不同的景色。有的患者会坐轮椅外出,医院应有无障碍坡道的设计,使患者或陪护人员都能轻松的出入。 3 医院户外空间整体性景观设计 3.1总体布局 医院由多个不同功能的部分组成,不同部分对环境的要求会有所不同。如入口区域与城市道路相连,设计时不仅与应城市气质相协调,也要凸现医院自身严肃认真和关爱生命的特质。门诊部人流较多,其景观不仅要有美化的作用,更应要有导向功能,起到疏导人流的作用。住院部是医护疗养的地方,周边的环境不仅要有观赏的功能,更要有能满足活动、休息、聊天需求的可停留空间。而其他部门的在布局合理的前提下,也应与建筑风格及周边环境相协调. 3.2植物配置 多样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创造优美的景观环境,更会带给患者一份身体的放松与心情的愉悦,有利于心理与身体的康复。植物的功能不仅只有这些,它还具有杀菌消毒、净化空气、降风除尘、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温、减少噪音的作用。科学家曾做过研究,有些树种如桉树、肉桂、柠檬等树体内含有芳香油,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侧柏、柏木、圆柏、欧洲柏、铅笔柏、雪松、盐肤木、大叶黄杨、七叶树、合欢、刺槐、紫薇、悬铃木、石楠、木槿、广玉兰、枇杷、火棘、麻叶绣球、女贞等具有杀灭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的能力。这样能减少病菌的传播和医院中的交叉感染,有效的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不过很多北方地区要渡过漫长的寒冬,绝大多数树木都会落叶休眠[3],所以应加强常绿树种的栽植,增加常绿树种的比例,可以改善冬季萧条的景观。医院这一特殊环境对植物的配置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尤其在有呼吸系统疾病科室的医院中不宜栽植有飞毛、特殊气味及花粉过敏的植物。 3.3道路设计 道路是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不可替代的功能性赋予了其重要的使命。设计中,对于坡度较大的地形,台阶应与无障碍设计相结合,以便于轮椅及老幼病弱者通过,同时道路应该分级别,不同功能的道路应有不同的宽度,以保证空间的合理利用和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上的满足。医院内还应该有合理的、不同大小的集散场地,尤其在门诊部、候诊处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地方,适宜的集散场地可以缓解患者与陪同人员的焦虑情绪。随着社会的发展,停车场地是任何场所内都必不可少的,从生态效益角度考虑,为减少停车场对绿地面积的占用,可考虑采用嵌草铺装的生态停车场,或设置地下停车场等方式。 3.4水体设计 象征着生命源泉的水,在医疗场所的景观设计中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不同状态的水体能带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静态的水池中鱼儿游弋和片片的睡莲会给人以平和宁静的感觉,而动态的喷泉、瀑布等则给人以活力和生命律动的感觉,水体的存在对平复患者情绪和传达积极态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如此,水体还能产生和挥发负氧离子,增加周围环境的湿度、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有很好的改善微环境的作用。 3.5景观小品设计 景观小品是重要的景观要素,如廊架、雕塑、座椅、景石、路灯、指示牌等。在医院景观中,造型积极向上的雕塑和励志的标语牌等都能对患者的康复起到良好的心理作用,为患者传递了信心和力量。座椅等休憩设施也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4],不同材质的座椅有不同的特点,如木质的园椅有很好的观赏性,石凳质朴耐用等,还有座椅的摆放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和人们的心理上的感受。 4 结语 良好的医院户外环境要求医院建设应从使用者的视觉、听觉、嗅觉及触觉的感受去设计,应体现舒适、健康并且生态,致力于打造集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功能为一体的健康服务中心[5],因此,在医院的环境设计中,无论是道路还绿地,都不应该停留在见缝插绿的无计划阶段,而是需要建设系统的户外景观体系。在医院景观设计中,最应该注重的就是人性化原则,患者是医院的主要服务对象,同时他们也是弱势群体,对于这类人群必须进行无障碍设计,并且要考虑不同人群的空间尺度。在铺装材料的选择上,尽量做到色彩柔和表面防滑。植物配置要尽量避免种植易使人过敏的植物。人们应该不断加强对医院户外空间的景观建设,本着以人为本和生态保护的原则,不断提升改进,使医院环境对患者的疗养和康复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浅析云浮市人民医院景观设计 摘要:文章本文从医院使用者对医院户外空间环境的需求出发,通过分析云浮市人民医院易地新建工程的总体构思及规划设计,阐明了在可知医院这一特定环境下,景观设计既要考虑美学原则,又要与医疗场所的环境条件相适应,同时在景观设计思想、原则、景点布置及植物设计上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的生态理念。 关键词:医院景观;云浮市人民医院;景观设计 引言 医院户外景观与人的行为需求相契合是医院景观研究的核心。患者来医院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治疗疾病,一些有活动能力或处于疗养期的患者,有到户外活动的需求,对其自身身体康复有一定作用[1]。此外,病人在医院中希望不免受到其他不良因素的干扰,而且相对于住院前,病人周围可供交流的人群明显减少,所以他们有强烈的到户外活动、与其他病人交流医院生活及养病经验并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的强烈愿望,和其他病人交流医院生活及养病经验,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对医护人员而言,一个可供病人们交流的户外空间[2],也是可以让他们联系彼此、减轻工作压力的纽带。创造适宜的医院户外景观是令人偷快的,并且有利于提高环境的文化品位和艺术特色。良好的环境不但能使人获得精神审美的满足,也能减轻人们的心里理的压力,增加他们对生活、生命的热爱程度。云浮市人民医院易地新建工程位于云浮市云城区罗沙村委分界村东南侧。地块西侧为分界村,东北侧为城市山体。地块交通便利,南侧为80 m环市东路(324国道),是联系云浮市区与周边县市的城市主要干道。针对场地已有优良的自然资源的现状,设计师尝试着在挖掘云浮的地域文化的同时,探索医院自身景观的特征,秉承生态性、艺术性的设计理念,力求将之打造成既能够秉承地域文化的特色性,又能够形成居住环境自身特征特色的花园式医院。 1设计构思与空间布局特点 1.1 设计构思 立意充分体现医院特色,满足医院使用者需求,超前规划,通过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造园文化经验,将当地文化艺术、与人文关怀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安静优雅的园林环境,以点带面,使整个医院户外景观达到既适合于病人恢复身体健康,又有利于医院干部职工居住的效果(图1)。 1.2 空间布局特点 1.2.1 主入口广场区――人工魅力感悟空间 主入口广场位于医院的正南方,是主要车流和人流的聚散场所。主体是由钢筋混凝土板构成,下层是停车场空间,因此不适宜栽种大型的乔木。同时依据心理学中的“初始效应”的原理,医院的入口空间是病人踏入医院领域感受医院整体环境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入口采用根据人车分流的流线组织原则,实现了人流和车流的安全性、秩序性。以喷泉水景为主体景观,结合曲水流觞韵律般的LED灯带,既营造了入口景观热烈的景观氛围,同时又体现了现代感。两侧用花坛围合成植物绿化空间,通过微地形的塑造,形成错落有致的生态植物群落,塑造了别致、宜人的入口景观(图2)。 1.2.2圆形广场景观区――私语小憩空间 圆形广场 位于医院的中部地区,北、西、南三面是建筑,东面对山,是医院比较大的一块集中绿地。平面构图采用螺旋的构图形式,整个场地紧密地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丰富了空间的层次,提高了场地的可利用率。中心的树池栽种大型落叶乔木,在平面个上竖向上都起到了控制整个空间的作用,也形成了一个隐蔽的交流休息环境。围绕树池设计了条石矮凳,条石矮凳选择亲切舒适的木材做饰面,同时在广场上放置可移动的桌凳,满足了不同使用者的不同活动需求。整个广场的铺装都采用了素雅、防滑材料、素雅的冷色调,如浅灰色的福建青花岗石和森林绿花岗石。在绿化设计上,栽种一些四季花灌木,渲染四时色彩,以大面积草坪为背景,强化绿化气氛和可观赏性。整个空间极具人情味,是人们交流、休闲的理想场所。 1.2.3 中心湖景观区――身心抒怀焦点景观空间 中心湖景观区是整个医院的核心景观区,设计非常重视人与人交流空间的营造。利用传统造园手法堆山理水,塑造山水交融的景观格局。东北角的喷水假山既可以阻挡两山之间的山风,同时延伸了中心湖的水景,扩大了湖区的景观空间。 通过一条流线型的观景廊道,把各景点有机串联起来,两侧花镜夹道,绿树成荫。岸边的养心亭极具岭南建筑特色,也是整个湖区的视觉交点焦点,从湖区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欣赏到养心亭的飘逸的风采。而且养心亭也是人们交流活动的主要场所。曲折的木栈道穿梭蜿蜒于繁茂的水生植物之中,野趣横生,曲径通幽,让人仿佛回到了山林郊野的世界,很好的地弱化了医院环境给人的压抑的感觉。 1.2.4 山体景观区――旷野情怀触探空间 山体景观区定义为医院后花园,广场主要以“五禽之戏”石雕为景观元素,结合草坪、景石、绿地以及原有的高低林带,组合成绿化、净化、美化、艺术化的后花园疗养环境。后花园原状山体景观资料良好,沿山体景观设置景亭、栈道、平台等景观元素还给和休憩的景观设施,形成绿化、生态、优美的医院室外环境,是患者休憩、和亲近自然与自然亲近、交流的场所,使患者健康、舒适、利于康复,也能使医疗人员减轻压力,放松心情,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1.2.5运动休闲景观区――融糅动静结合的空间 该区位于医院北侧,以运动以及和休憩为主的,动静分明的绿植景观空间。篮球场、羽毛球场及其他等的设置运动健身设施,为人们提供了运动健身的场所。富有童趣及关爱主义情愫的鹿雕塑与天然的石材共同形成自然、灵性的美感空间。 1.2.6 滨水景观区――亲水体验空间 沿水岸线设计了一个绿色的条带,在这条绿色的条带上点缀小的公共景观节点,如平台等,形成连续的、水陆交融的、具有现代岭南特色的水景景观游憩带,使整个河道呈现出一种不间断的、富于节奏的、连续的滨河景观风情。河底散置白色鹅卵石,即使是干涸的季节,也能呈现出一种旱汗溪的景观效果。在河道两侧设置了花箱,减弱了河壁单调生硬的感觉,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1.2.7 内庭院景观区――静思冥想空间 内庭院景观是整个医院设计的一个特色,内庭院空间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原则,是室外景观环境向室内渗透的一种表现手法,可在视觉上保持一种空间的联系。通过植物、景石、富有趣味的石雕的布置,形成意、休憩的庭院环境,抚慰患者的焦虑情绪,让心境心情放松(图3)。 2景观特质与运用手法 2.1实用与便捷兼并兼具: 便捷体现在就医的流行程流线上,表现在患者看病过程中。复杂的交通路线,交错的医院主体建筑会给病患和陪护人员带来极大不便,更加引起烦躁心理[3]。云浮医院主要人流由南侧主入口进入,通过院区东侧的主轴分流主门诊和各分科门诊就诊人流、 入院及探视人流、办公会议人流及清洁物品流线;为方便救护车顺利施救,设计急救快速通道,通过立体交通形成环路,流线清晰独立;污物流线靠近传染病区布置,与其他流线没有交叉重叠现象(图4)。 2.2 融入自然生态: 医院建筑造成的高楼风(聚风效应),、阴影问题,、热岛问题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医院的主要使用者――患者的身体状况异于普通人健康人。医院的户外环境若依旧是充斥着城市污浊的空气、污染、噪声、紧张的节奏等,不良的小环境,这将不仅给病人带来负面的身体影响,而且也从侧面降低整个医院的档次,竞争力下降[4]。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云浮医院营造了一个自然生态的空间场所,通不同的景观园区,如中心湖景区,、山体景观区,、滨水景观区等,利用以及植物、景石、湖景,雕塑等富有魅力的景观元素形成打造意休憩的生态庭院环境(图5、图6),展现不同的自然生态景观风情,舒缓减轻病患者因疾病治疗带来的痛苦,改善其疗养和就诊环境,同时给医护人员营造放松轻松心情的工作环境,使医院户外环境变成生态休闲型的后花园环境(图7)。 2.3 舒适宜人的尺度: 云浮医院的景观小品、无障碍设计的处理和选择都从严格遵照行为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原则,根据,考虑到患者特殊的需求,设计出适合患者活动的设施小品。,同时注意细节处理,不仅为整个环境的营造提供亮点,也能使得医院的使用者感受到真正的人性化。如在设计步道宽度、坡度时,参照了国家关于户外公共场所无障碍设计的相关要求;地面铺装的设计不仅做到要坚实、平坦,而且接缝处平滑无缝,以防轮椅,、车轮,、手杖嵌入而发生危险;同时在沿途设置牵引装置,供使用轮椅,、医用推床和支架的人进行一些简易地的运动,花床和花台的都设置都在比较高的位置,使病人可不必弯腰即可触及。 2.4功能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云浮医院不仅提供了令人愉悦的户外康复环境,。同时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同时,设计的具有不同美学特征的园林景观元素通过变化不同的美学特征元素,给人在带来丰富的视觉上产生丰富的艺术感享受,形成心理上对美好生活的产生情感触动,改善人的心理状况。如造就光线美,一个好的光环境,是舒适、亲切和动人的空间,能够吸引病患休憩闲适;质感美,通过材质的质感纹理变化,如细腻、光滑、粗糙、平整等,给观赏者优美特别不同的户外环境感受。 2.5融糅结合当地特色: 地域特色是一个地方的象征,和文化内涵的魅力所在,把当地独特元素融入到医院户外环境设计中,能给使用者带来宾至如归的感受。云浮医院景观设计中。通过对水景、石雕的运用,将云浮的“南江文化”,“石文化” “禅文化”糅合到园林景观中,不仅丰富了景观姿色色彩,同时也提升了整个医院整个户外景观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质。 43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应结合病人安全、环境保护、医院美化等要求,以采用本地树种为主,体现生物的多样性,考虑采光、通风、遮荫、防风等不同功能的需要而配置适当的植物[5]。在云浮医院植物景观设计中更多地使用暖色系的植物种类,既可以改变医院一贯冰冷的疗养环境,还可以舒缓病人休养的焦急焦虑情绪。植物配置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点: (1)选择安全树种要避免选用有刺的植物,避免选用、花粉有毒的植物,避免选用、有飞絮的植物。如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等。 (2)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为主,多植一些杀菌力强、具有观赏价值的花草树木。 (3)医院外围的绿地除应选择高大乔木作为防风植物外,还可多选用夏季开花的树木,多选用树形美观、,夏天遮阳、,耐修剪、,能抵抗病虫害、风灾及有害气体的树种。如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木槿Hibiscus syriacus等。 (4)少用或不用花粉较多的或本身产生较多粉粒的植物。 (5)尽量不选用带刺、带毒的植物,以保证病患者的安全。 5 4 结语 一个整洁美丽、温馨舒适的绿色就医环境,不仅能使患者大大受益,而且也可以展现医院的特色风貌。医院户外空间环境是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过程中每天都要体验的环境,也是病患生活、接受医治的环境氛围。它是患者、医护人员、病患家属直接感受和经历的户外空间,良好的户外空间的设计,有利于缓解病人的情绪,加快病人的康复,对医院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置身在其中的医护人员感到愉悦、积极,产生强烈的自豪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因此,医院环境的景观化,必将成为今后医院建设发展的一种趋势。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儿童医院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通过对国内儿童医院公共空间景观实地走访调查,分析公共空间景观中各组成要素,立足对病患、探访者、医护人员与它的关系研究,具体分析他们的需求和景观设计在现实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儿童医院;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1 目前儿童医院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现状 1.1 医院室内环境景观分析 目前儿童医院的住院部景观设置极度缺乏,而且现有的空间景观设计更没有考虑到小患者和儿童医院住院部的特殊情况。室内的景观设计应营造出适合小患者居住、舒适宜人的效果。生硬的水磨石地面,规则的玻璃窗,基本的儿童扶手均没设置。目前儿童医院的景观环境设计都只局限于把医院当作疾病医治的场所,很少考虑患者的身心特征,即使一些装饰也只是肤浅的设计,没有关注到身心特点的贴心设计。 1.2 医院户外景观分析 (1)软、硬铺地比例不合理。医院的硬质铺地面积远远大于软质地面,其中绿地禁止入内,直接导致儿童在人车混杂的道路危险玩耍,患者更无处活动。作者建议不仅要有绿地,还应该配置一定的软质铺地。 (2)绿化景观没有体现儿童医院的特征。绿色景观是体现儿童医院服务性质的重要手段。绿化景观设计应满足儿童患者的需求,应修剪或组合成多种喜欢的图案,选择色彩鲜艳的植物,来吸引儿童注意力。 1.3 目前儿童医院公共空间景观缺憾的原因 (1)公共活动景观设施方面。注重景观设施的形式,不重视实际效果。停留在二维空间上,为虚拟效果而忽视大环境,不适应患者具体情况,忽略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本质;重视景观设施功能,忽视患者的精神需求;建设重点不只放在功能和硬件设施,也应对患者的需求关注全面;毫无性格的设计,忽视医院特殊性,盲目抄袭和照搬设计案例,导致儿童医院大同小异,失去应具有的特点。 2 建筑内部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策略 2.1 细致入微的室内装饰景观 儿童年龄小,对所患疾病了解较浅。在感兴趣的环境下,注意力容易被转移。在好奇心方面,减少恐惧和不安;在装饰方面,使用卡通图,鲜艳色彩,符合儿童好动特点;氛围感观上,亲近温馨,易使患者配合治疗。室内色彩上,心理、生理是视觉对色彩的冲击,景观设计是产生视觉的第一反应药剂。视觉反映传输至大脑影响到情绪和行为,带来生理的不同反映。色彩的生理效应上,在设计中对色彩的搭配运用恰当,对病情起到相辅相成的功效。儿童病房主色调应选择淡雅的颜色,搭配灰颜色的家具、装饰物等,点缀一些绿色景观,避免大面积的单色给患者带来乏味之感。在候诊大厅和门诊大厅应大面积应用高明度、低彩度的调和色,使这个人流量最大、最集中、最嘈杂的地方获得协调基调,营造心平气和的氛围;狭长的公共导向空间,多考虑空间中的天花板、墙面和地面之间的颜色关系。大面积绿化植物景观本色的色调适宜室外,点缀景观可选择鲜艳的色彩,从而活跃空间感。灯光的设置,为了凸显柔和安静氛围,运用均匀的暖色灯光,加以部分射灯以及灯箱的小范围运用来点缀重要区域,形成对比增加空间的灵动性。LED装饰墙可以采用局部位置的装饰上,装饰墙面上给儿童提供追踪灯光的游戏,增加趣味空间,减轻压力。内部建筑材质,触觉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儿童活动的公共区域中的、活动设施、家具和装饰品的材料使用上要慎重。最终目的是要使作品安全、美观并达到其功能性。色彩和形式变化要丰富,勿在家具上设计锐利的边角,地胶、木地板等,有利于儿童的安全。 标识景观可以美化景观环境,对空间有引导作用。儿童医院的室内功能分区比较复杂,导致流动路线复杂,对医院环境陌生的患者摸不到头脑。最根本办法就是完善标识指示景观系统,设置在合理的位置上。 小品景观是空间使用人群的关注点。在儿童医院这样特殊的空间里艺术一定要符合医院的特性和患儿的审美、使用倾向。公共座椅是公共环境景观设计中重要的元素。儿童医院的座椅特殊,要考虑到多种人群的使用,便于成人看护。选择坚固、耐用、不宜变形的材料,增强安全感。背景音乐景观的选择,可以缓解患者的病痛消除陪护人的焦躁。在儿童医院,音乐要舒缓,乐曲要柔和。采用轻音乐和钢琴曲,禁止节奏强烈的摇滚和流行音乐。音量不宜过大,可采用由弱渐强的播放形式,播放时间不宜过长。 3 室外景观设计策略 3.1 丰富绿色景观 在紧张的环境中可以多采用立体模式的绿化景观。例如在室内外可以多采用悬挂式的绿化景观,可以多利用屋顶、天井、室内等,形成屋顶花园、天井花园、室内花园等。 景观品种的选择上,宜选择有一定观赏和实用价值花草树木,如:桉树、柏树、桂花、杜鹃等。 3.2 趣味性的户外景观 在户外设计中可以考虑设置水体景观,水体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儿童喜欢在水体中嬉戏游玩,消减心理压力。水体要干净,喷速和流速不宜还快,水量不宜过大。在设计是水体景观周围应铺设防滑地砖,考虑到使用者的安全。在灯光照明景观,在设计中应当考虑景观中多重设计元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特定的景观效果,使人们主动参与,享受其中的乐趣。卡通形象拉近患儿和医院的距离,适当添加。 户外公共设施,要考虑到儿童及看护人员不同的身心特点,设计出能够满足人们休息要求公共设备。材质宜选用防自然生态的材料以及亲和自然地材料,在结构上应尽量使设计结构简单安全耐用。 医院是以小群体形式呆在户外,座椅应该能够尽可能多坐人,而在设计方面应多注意作品的造型和颜色设置。 游乐设施的多样性。设计者要根据不同年龄及不同儿童的身心特点,有针对的设计游戏设施。设计的原则为安全性高,噪音小的游乐设施为宜,使用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利器材料,且每天消毒,以免儿童游戏中造成伤害。 医院景观设计论文:医疗花园——现代医院景观设计方向初探 摘要:本文从医疗花园的定义出发,介绍了医疗花园的分类及医疗花园设计的原则,并以南京市鼓楼医院仙林国际医院的景观设计为例,对不同种类的医疗花园在实际中的应用做出了阐述。 关键词:医疗花园 医院景观 医院的景观设计是医院总体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医疗康复氛围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医院环境设计,是医疗、康复功能的延续;优美的医院环境也是医院文化的突出体现。一个好的医院景观应该跳出纯休闲景观的范畴,而应成为具有一定辅助医疗康复功能的自然环境,成为一处医疗花园。 一、医疗花园的定义 所谓医疗花园,就是在医疗服务场所中导入景观与自然元素,让这些空间与环境软化,促使每位空间的使用者(医护人员、病患、照顾家属等)都能从中获益,进而改善或提升其健康状态。它虽不能治愈外伤,但可以减缓压力,帮助人们的身体达到更为和谐的状态;它能帮助病人实现理想的医疗条件,能为病人提供接受治疗的环境;它能为医护人员提供一方恬静的休憩场所,使其能够从繁重的工作中得到片刻的休息;同时它也能为病人和探视人员提供一个远离医院,更为放松的互动空间。 在美国,医疗花园也称之为康复花园。大约有20%的医院已建有康复花园,而且其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康复花园设计,已成为近30年来在美国兴起的一类园林设计。美国的芝加哥植物园学院首先创立了“康复花园设计”研究生课程,培训专门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风景园林师。[1] 二、医疗花园的分类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乔安妮(Joanne Westphal)教授根据医疗花园对病人所起作用的作用不同对其进行了分类,他将医疗花园分为5类: 1)医疗花园(Healing gardens):花园为病人提供消极或积极地恢复身体功能的机会,重点强调的是从生理、心理和精神3方面或其中一方面,重拾人整体的健康。 2)体验花园(Enabling gardens):花园强调病人(残障人士或老年人)生理上的需求以维持和提高他们的身体条件。通过积极的活动,循序渐进地保持和提高他们的身体状况,强调生命特定的阶段,借助有意义的反思和认知活动来改善精神面貌。 3)冥想花园(Meditative gardens):花园特别的设计在于能使病患个人或群体放松心情静静思考,提供精神集中的焦点,在思考过程中转向内观。在这里,精神和心理的恢复就身体状况来说更为重要。 4)复健花园(Rehabilitative gardens):花园的设计与患者的治疗方案相比目的是达到期望的医疗效果。主要关注身体上的康复,其次才是心理和情感的恢复。 5)疗养花园(Restorative gardens):花园设计的目的是缓解压力,使病人重获动态平衡,关注病人的心理和情感健康,使他们在压力后重新达到身心平衡。[2] 三、医疗花园的设计原则 针对使用者的特殊性要求,医疗花园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功能性原则 景观设计要适合医院环境中使用者的要求,如:铺装选材要求坚实、平坦,沿路设置一些牵引装置,在步道的宽度和坡度上要能满足使用轮椅和医用推床的人的需求,保证他们也能使用并可以进行一些简易的运动。设计抬高的花床和花台,病人不必弯腰即可触及。 2、通达性原则 花园的使用应简单、方便,直接寻路到位,内有环形园路系统和全园无障碍设计的考虑。 3、愉悦原则 植物形态、质感、季节变化和色彩可提供视觉上的刺激,小品的形式和主题应是明确和鼓舞人心的,起到调节情绪、振奋精神的作用。 4、空间多样性原则 花园里必须有开放的活动空间,创造交流机会,鼓励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交;同时也需要适宜独处的私密空间,以放松、冥想或进行私下交谈。 5、维护简单原则 花园要平和简洁,易于参与和维护。维护复杂的花园会让患者失去信心,对使用者,特别是身患重病的人产生消极影响。 6、安静的原则 干扰噪声要控制到最低,避开吵闹的街道、有机械噪声的地方,如果不能避免,可以考虑用水声或风铃声来弥补。 7、与自然相连的原则 能够带来绝佳治疗效果的花园必须要有茂盛的植物,还应欣赏到天光云影、水波潋滟,能够倾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这些和谐的自然景观提示患者生命不息。 四、医疗花园在现代医院景观设计的应用——以南京鼓楼医院仙林国际医院景观设计为例 在南京鼓楼医院仙林国际医院景观设计中,我们尝试着以医疗花园为景观设计理念,努力创造一处为所有使用者服务的、生态的、现代的医院景观环境。 1、项目背景 医院位于仙林大学城灵山风景区北侧,三面环山,内有西横山水库,自然环境优越,外围交通网络便捷。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由基本医疗区、康复疗养区和医学培训中心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2、现状条件分析 基地现状高差较大,部分山体植被受损,需要进行植被恢复;山上植被多为人工林,林相单一,缺乏层次和季相变化;基地内除西横山水库外,其余水体景观效果较差。因医院建设对山脚的开挖形成的裸岩急需防护处理;形成的长150余米高3-7米的挡土墙也需要进行美化处理。 3、总体设计 以“细胞”为景观符号,利用现状自然山水条件,沟通现有水系,形成“三山蕴两溪,一水映东林”的绿化景观格局。 4、功能分区 1)基本医疗区 位于基地的北部,景观设计以满足使用功能为主。主入口广场以规整的几何形线条,淡雅沉稳的石材铺地营造出现代、简洁、开放的环境特征,楼侧景观延续山坡的理念,处理与院内主路之间的关系,使建筑与周围的山体融合在一起。建筑内庭院景观以“春”、“夏”、“秋”、“冬”四季景观为主题,以常绿树种为主,搭配色叶及开花小乔木及灌木。医生在诊治的间隙,抬头望望窗外,能起到消除疲劳,缓解压力的作用。 2)康复疗养区 位于基地的西南侧,包括汇景湖和五感园两部分内容。我们着重在这一区域进行了医疗花园的设计尝试。 汇景湖由现状西横山水库改造而成,临湖设计了一处弧形风雨廊,在这里可以欣赏的天光云影、水波潋滟的自然美景。 五感园是设置在康复疗养区内的一系列医疗花园。通过刺激五感(视、听、嗅、触、味觉)来调节人的身体健康。 视觉园——有研究显示,绿色在人视野中占25%则能消除眼睛和心理疲劳,对人的精神和心理最适宜。[2]蓝色能让人的精力集中;红色能缓解压力。从康复中心到户外的第一个园子就是视觉园,榉树种植在细胞状抬升的种植池内,林下种植各色开花植物。这里还是一个适合举行小型聚会的场所,探视者与病人一起散步;工作人员在这里吃午餐或开小组会议,这里都是不错的选择。 听觉园——设置在疗养区的东侧,竹林中设计了几条砂石小径,小径旁是条状的石凳,石凳旁的铺地是青砖,通过两种材质的不同给有视觉残疾的人以提示。坐在这里可以聆听风儿吹过竹叶的沙沙声,不远处山涧的潺潺流水声,山林中的鸟鸣声,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 嗅觉园——设置在疗养区的西侧,选择种植花香、果香或叶香的植物和一些具有治疗功能的芳香植物进行组合配置,建设降血压、防治感冒、心情愉快等功能区域,患者可根据需要选择进入。 触觉园——设置在疗养区的西北侧,在抬升的细胞型花床上,均与地分布着一些木制栅格,每个栅格里种植着不同的植物。具有视力障碍的人可以顺着栅格的引导去触摸其中的植物。这些植物具有不同的质感,如绵毛水苏具有柔软的绒质叶片,玉簪宽大的叶片光滑、革质,并由明显的叶脉……有些植物还具有独特的气味,如迷迭香的浓郁,薄荷的清凉等,还能刺激人的嗅觉。在这里患者可以感知到植物的多样性,同时自然的气息也能让人的身心得到放松。 味觉园——设置在疗养区的西南角,种植一些能为人食用的品种、或是作为食品原料的品种,如茶、草莓等,可提供采摘区域,高度要考虑乘坐轮椅的人参与采摘活动的需求。 3)教育培训区 位于基地的西北侧,景观设计主要为来这里学习和工作的医护人员提供一处户外活动、交流的空间。 5)山林生态区 位于基地的东南侧,针对现状山体进行植被恢复,种植三角枫、枫香、黄连木等高大的色叶乔木,丰富山体的季相变化。利用现状截洪沟改造成卵石的叠水溪,将现状的谷地上满植二月兰,配置紫叶李,紫玉兰等开花小乔木,营造出一处紫色岩石园——冥想园。 五、结语 医疗花园不仅仅是一处景观,更是一个治疗的过程。作为景观设计师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及科学研究成果,将医疗花园在实践中推广运用,充分发挥其辅助医疗康复功能,使其成为现代医院景观设计新方向。
县文体局年终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届四次全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年动员大会和县统筹城乡一体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努力抓好文体局各项目标工作,经局党组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进展顺利。现将20__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业务目标 (一)、坚持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促进我县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年初,我局结合市、县两级下达的群众文化体育目标任务,制定了《20__年__县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安排意见》和《20__年__县文体局送文化、体育下乡工作计划》,保证平均每月都有1次(项)大型活动。截至11月上旬,我局积极组织或参与举办了“第二十二届元旦越野赛”、“元旦迎新广场文化活动(文艺演出、街头化装游行、坝坝电影)”、“迎春团拜会文艺演出、春节系列广场文化活动”、“元宵焰火晚会”、“社区秧歌腰鼓大赛暨万人踢踏闹新春广场文化活动”、“成都民俗文化节——望丛赛歌会”、“梦桐之夏——__县职工歌手大赛”、“‘魅力成都和谐社区’国庆健身腰鼓大赛,国庆文艺演出”、“美食系列文化活动(文艺演出、行进表演、民俗表演)”、“‘__县创卫复评大行动’启动式文化演出”、“‘创建和谐文明平安社区’启动式文艺演出”、“重阳文艺演出”、“庆五一节文化体育下乡文艺演出”“‘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战争胜利60周年’文艺演出”、“科技周宣传文艺演出”、“春节趣味体育活动”、“庆‘五一’全民健身登山比赛、门球比赛、首届职工羽毛球邀请赛”、“第二届‘镜湖园杯’乒乓球邀请赛”、“20__年__县全民健身周活动启动仪式”、“‘走进毛家湾,参与体育年’定向越野赛”等全县性大、中型群众文体活动20余次(项)以上,参与群众达35余万人(次)。 此外还积极组织开展送文化、体育下乡活动。为群众送去文艺演出20场,放映坝坝电影场1660场,映前宣传1586次,向镇村图书室和犀浦岷江小区捐赠各类图书1500余册;向农村群众赠送春联和书画作品2600幅;开展宣传、咨询、慰问、演讲、联欢会、广场大家唱、灯谜竞猜及其它各类广场文化活动共计30多场次,参与群众近10万人次。我们还积极争取成都艺术剧院到友爱扬雄广场送文化下乡演出。为安德、犀浦、唐昌、友爱镇安装价值15万元的全民健身路径。 (二)已完成包装并推介投资超过3000万元的文化旅游物流商贸等服务业项目10个以上。已完成项目推介书。 (三)结合旧城改造,全面完成影剧院的体制改革。电影公司因债权债务等遗留问题较多,现正在清理,改革相对滞后。 (四)协助新区体育文化中心的建设。 已向县上报送《文体局关于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基础文体设施建设目标方案》,并就体育文化中心建设的相关问题作了专门的请示上报政府。已经常务会同意体育文化中心选址和采取BOT方式投资建设。 (五)加大图书馆整改力度,增加馆藏和其它软硬件设施,通过三级图书馆验收。争创二级图书馆。 已投入资金35万元全面完成图书馆的整治,等待省、市的验收评定。 (六)协助完成高校配套经济园建设任务。协助完成沙西线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任务。 1、我局积极配合犀浦、红光政府完成高校配套经济园的建设规划。针对西华大学周边缺乏规划、乱搭乱建、占道经营、通道狭窄等安全隐患和不适应校园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专项整治,统筹规划,新建市场2个,解决了市场拥挤、通道不畅的问题;并举办了西华大学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业主法律法规培训,提高经营业主的法律意识,引导规范文化产业发展,实施规范化的长效管理。 2、按照规范、繁荣、管理与发展并重的 原则,强化高校周边的文化市场,目前已发展文化三产150余家,带动校园周边文化市场发展。 3、完成了沙西线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带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任务。并主动多次与沿线镇共同研究发展规划,已引进项目2个,完成租地等相关手续,现正加快建设。 二、重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加强对音像、娱乐、演出、网络文化市场的专项整治,举报案件的查处率达100,违法案件的查处率达95%以上。 1、狠抓经营户法律法规培训,增强守法经营意识。通过各种形式举办音像、娱乐、演出、网络等文化经营户法律法规培训7期,培训经营户达1100余人(次),印发《网吧经营业主须知》、《音像租赁、零售经营业主须知》以及《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租赁、零售)办理指南》等资料1500余份,增强了他们守法经营,文明服务意识。 2、坚持依法行政,严格管理。坚持日常稽查和专项整治相结合。我局先后组织开展了音像、娱乐、网吧、演出等专项整治行动和“扫黄打非”集中行动。重点整治网吧、音像和出版物市场。开展“春节期间消防安全检查”、“音像市场专项整治”、“保护未成年人行动”,“打击网吧超时经营行动”,“五一节前专项整治”、“西华大学校园周边无证歌厅专项整治”、“大学校园环境整治”、“校园周边的出版物市场整治”、“创文明城市整治文化市场的雷霆行动”、“国庆节专项整治”10次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稽查人员890人(次),检查2040家(次),限期整改110家,立案查处116家。收缴淫秽、盗版等违规音像制品50000余盘,非法迷信出版物等3000套册;率先在区县举行了违规音像制品现场大销毁行动。共接到举报40起,督办件15件,全部办结,办结率和查处率达100%。 (二)招商引资情况 截至11月上旬,引进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5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200万元。引进1个项目到成都现代工业港;引进2个项目已落户犀浦,正加紧建设,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三)协助完成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工作。 制定了《__县文体局开展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已及时报送县规服办)。同时我局主要领导已通过电视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使社文办和新闻出版科执法部门工作职责更加明确,质效意识更加强化,办事流程更加优化,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服务体系健全,绩效科学,服务优质高效,基层群众满意的目标。现正与市局衔接,就实施受理、办证对接的相关事宜。 (四)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抓好成都市重点镇的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1、主要抓好安德镇、犀浦镇、友爱镇等镇、村、社区的文化活动室建设。协调配合优先发展重点镇——安德镇做好镇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规划、功能布局等前期筹备工作,全镇村村都建立了文化室(图书室)。重点培育安德镇特色文化——老山歌演唱、川剧座唱等传统民间文化,协助省市文化部门做好到安德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结合“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社区”大型活动,在犀浦镇居民集中安置区岷江小区文化室赠送各类新图书近1000册,举办文艺演出5场,广场文化活动1次。为友爱镇送文艺演出2场,协助友爱镇搞好镇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规划,配合县上相关部门在农科村搞好美食节相关文化活动,包括文艺演出3场,开幕式化装游行及民俗文化活动。 2、在加强体育设施硬件建设方面:积极配合安德镇做好镇文化体育中心的建设规划、功能布局等前期筹备工作。在城区中心地带规划修建一个占地10亩,可同时容纳1000人的文化休闲广场。规划修建一座集文化、体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安装室内体育健身设施(5件以上)。在两路口九年制学校和安德九年制学校内修建环形运动场,在西华大学动漫学院内修建游泳场。友爱镇规划修建综合性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我局将根据重点镇规划建设,在加强体育设施硬件建设方面,积极争取成都市体育局的对口支持,并请市局领导到重点镇来调研。为安德镇安装全民健身路径2条,为友爱镇安装全民健身路径1条,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体育健身需求。 (五)完成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任务。 1、荣获成都市政府表彰为消防先进单位。 2、群众文化方面:两篇群众文化理论文章获“全国群众文化优秀理论文章评选”三等奖;成都首届京剧票友大赛获表演二等奖; 荣获“成都市第六届新创歌曲演唱会”创作二等奖、演唱二等奖;荣获成都市庆七一“保先”文艺调演一等奖、组织奖;荣获成都市先进社区荣誉称号。成都民俗文化节——望丛赛歌会获一、二、三等多个奖项。 3、体育方面: (1)成都市第一届健身腰鼓比赛荣获一等奖;成都市老年人乒乓球比赛,获团体亚军。 (2)积极配合教育局组队参加省、市体育竞赛,取得了好成绩。“成都市中学生排球比赛”,获第一名、第三名;“四川省中学生排球传统校、试点校、布点校排球比赛”,都分别获女子组第一名;“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排球预赛”,获体育道德风尚奖;成都市“体彩杯”排球比赛,获男子组第一名,女子组第三名;“成都市青少年航模比赛”,获一等奖;成都市第十五届青少年科创比赛,获一等奖;“走进毛家湾,参与体育年”定向越野赛,获得二等奖;成都市“红少年杯”排球比赛,获男子组第一名;成都市“花朗杯”跆拳道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四川省第一届中小学生跆拳道比赛,获1个冠军、2个第二、1个第三;成都市农村乡镇健身路径比赛,获女子组个人擂台赛第二名,并获健身路径比赛女子团体第三名;成都市“花郎杯”跆拳道比赛,获2个冠军、1个第二、2个第三;四川省“东方功夫杯”跆拳道比赛,获1个冠军、1个第二、2个第三;四川省排球比赛,获女子甲组第一名,女子乙组第一名;成都市小学生排球传统项目比赛,获女子组第一名、第二名;成都市中学生软式排球比赛,获得比赛的第一、二、三名;“成都市小学生排球比赛”,获男子组第一名;“成都市‘虹雨杯’跆拳道比赛”,获4个第一名,2个第二名,6个第三名。 三、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工作网络目标完成情况 (一)加强望丛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利用,积极配合完成望丛古蜀文化产业园建设的相关工作。望丛祠是四川唯一一处纪念古蜀国帝王的祠堂,是古蜀文化的重要品牌和代表。配合县委、县政府以望丛祠为核心全力打造望丛文化产业园,推动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完成《__县望丛古蜀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并汇编成册。 2、配合县上做好望丛产业园规划工作。已协助蓝地规划设计院完成了整个望丛产业园的概念性规划,协助北京王志刚工作室完成整个产业园区的策划。并就望丛祠核心区应该如何打造提出了书面意见,积极向省、市部门汇报,争取省市对产业园区的大力支持。 3、多次通过召开专家会、登门拜访等形式,广泛征取专家们的意见,集思广益,并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供领导决策。 4、主动出击,积极招商引资。积极包装推介产业园区8个子项目,全力促进成都望丛古蜀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并积极跟踪企业,争取入户园区。 (二)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加强文物执法工作,积极查处文物违法违规行为。 为进一步加大地下地面文物保护工作力度,成立了专门的文物执法队伍,平时加强对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学习,要求执法人员持证执法,严格依法办事。近三年共查处文物违法违规8次,如犀浦镇发生的贩卖假石刻文物事件、红光镇发生的哄抢宋墓出土文物事件等。文管所还加强《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发放文物法律、法规200册以上,举办了3次《文物保护法》宣传活动。通过强有力的文物执法和宣传,打击了部分文物违法行为,有效的增强了人们的文物保护法律意识。__县作为古蜀故都,地下古遗址、古墓葬特别丰富,近年来随着__县作为成都市西部新中心的建设,地下文物保护同经济建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市考古队的委托和指导下,加大了对全县基建工地地下文物监控、勘探、发掘工作,到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一套规范的工作程序。今年已完成了对西华大学扩建新校区、西南交大新校区、成都现代工业港蓝光科技等20处基建工地进行了勘探、发掘工作,避免了地下文物在建设中遭到破坏。 (三)全面完成__县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清理、登记、建档等藏品规范化管理工作,完成__县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共21处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 为配合国家关于文物藏品信息化管理工作,县博物馆在市文物处的指导下,完成了博物馆建馆20多年来首次文物藏品的电子建档建卡,分帐、总帐重新编制,现博物馆一级文物藏品8件,二级藏品9件,三级藏品856件,一般资料文物1746余件。县博物馆的文物藏品规范化管理工作在7月份召开的全市文物藏品电子文档的经验交流会上得到了领导肯定,并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我县地面文物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是__县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现已全面完成这21处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立保护标志、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建立档案等工作。 (四)围绕改造人居环境工作,组织文物方面的业务骨干,开展了一次沙西线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带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活动。 沙西线是我县近年开通的贯通全县北部的一条重要交通线,在这一线,历史文化资源特别丰富,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遗址、唐昌文庙等古迹名胜就分布在附近。为配合县委、县政府打造沙西线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带工作,我局组织抽调文物业务骨干4名,对沙西线沿线历史文化资源作一次详细的调查活动,目前已完成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政府,供政府打造沙西线旅游带提供重要。 (五)加强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扬雄墓保护利用工作,积极推动扬雄庐墓园的建设。 已向市文化局报送了《扬雄墓保护方案》,从地面文物保护角度积极争取市文化局对扬雄墓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的资金支持。已向县委宣传部报送《修复建设扬雄庐墓园》文化事业项目申报。积极配合友爱镇加大农科村的建设力度,特别注重农科村的文化内涵建设,把扬雄故里这一文化著名品牌同发展友爱农科村农家旅游结合起来,让“农家乐”旅游提档升级,派专人负责收集与扬雄有关的史料和资料,其中一部分资料已用于农科村的文化内涵充实。已向市文化局上报了《扬雄墓维护方案》,并两次邀请省市研究扬雄问题的专家到友爱镇就如何充实农科村文化内涵以及如何维修保护利用扬雄墓做实地考察和研讨。《扬雄墓维护方案》作批复意见,同友爱镇政府一道进行扬雄庐墓园的建设工作,近期扬雄墓的保护利用工作将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上宣”工作、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专项目标完成情况 (一)“上宣”工作。 1、健全“上宣”新闻信息报送制度,建立维持预警机制,做到 有情必报。 2、完成中央媒体刊物《科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国家级出版社) 刊登1篇《营造民俗文化与建立城市文化展示体系》。 3、完成市级媒体刊物和市级主管部门刊物18条。 (1)文化方面:在市级媒体刊物《成都群文》刊登3篇,如《又是一年端午 望丛祠内再闻歌》、《__县举办“梦桐之夏”职工歌手大赛》和《客酣山涛酒小记》;市文化局主编的《成都文化信息》和《每周要情》刊登5篇。如《__县“梦桐之夏”职工歌手大赛别开生面》、《__县举办歌舞娱乐法制培训班》等。 (2)体育方面:成都市体育局主编《市体育信息》刊登6篇,如《积极配合重点镇,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庆“五一”体育活动丰富多彩》、《__县举行中小学运动会》、《__县把青少年俱乐部活动周设在学校举行》、《举办裁判员培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圆满成功》、《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__县举行首届健身腰鼓培训班》; (3)新闻出版方面:成都市出版局主编的《出版物市场信息》刊登2篇,如《__县开元大书店》等。 (4)文物工作方面:市级媒体刊物《成都文物》刊登2篇。《__县安德出土两东汉摇钱树座考析》和《安南钱及其他》同时刊登在《成都文物》20__年第4期。此外经博物馆副馆长撰文由陕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雕塑陵墓全集》收入望丛祠石刻3件,为国家重点文化工程项目。 (二)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 1、草拟上报了《关于 __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到政府。国资局、体改办等相关部门稳妥推进体制改革,已同意影剧院的改革方案,完成资产评估、资产财产的清理移交和人事安置等工作。 2、电影公司因债务太多,且现有的房产无验收手续,改制相对滞缓。现正会同体改办研究稳妥的改革政策。三是积极包装推介望丛产业园区8个子项目,全力促进成都望丛古蜀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推介扬雄冢墓项目1个。同时配合现代工业港规划印务园区,积极跟踪2个大型印刷包装企业争取入户该园区。有1户与工业港签定意向协议。 (三)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在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四次全会、市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县委十一届四次全委等精神方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组织了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有学习安排和学习记录。 2、在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的宣传教育方面:一是利用重要纪念日、节庆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意见。会同离退局举办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专题文艺演出。以抗日歌曲和歌颂共产党的歌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举办抗战图片展,组织抗战片子在社区和体育场公演25场,此外还积极配合县委宣传部组织全县各机关单位人员观看了大型纪录片《为了胜利》。二是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免费为未成年人开放5万余人(次)。 3、宣传、弘扬与时代同步的城市精神方面: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有实施意见。如“元旦越野赛”、“迎新年街头行进表演及综合文艺演出”、“元宵节大型焰火晚会”、“‘镜湖园杯’乒乓球邀请赛”、“成都民俗文化节暨望丛赛歌会”、“庆‘七一’文艺演出”、秧歌、踢踏舞梦桐之夏职工卡拉OK赛、建文明社区,帮助失地农民再就业大型文艺演出等。 4、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督查研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及时报送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动态10条,采用5条。 5、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一是按照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要求,放映1660场坝坝电影遍及所有镇、村,映前宣传1586次,观众人数85450人(次)。二是配合建设局打造拥有浓厚古蜀历史内涵的特色街道1条(已报材料予建设局)。三是配合友爱镇打造文化特色镇,培育文化特色大院、文化特色农家乐。为友爱镇送文艺演出5场,协助友爱镇搞好镇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规划。 6、积极开展送文化、体育下乡。为群众送去文艺演出20余场,如成都艺术剧院到友爱扬雄广场送文化下乡演出;向镇村社区图书室捐赠各类图书1500册;向农村群众赠送春联和书画作品2600幅;开展宣传、咨询、慰问、演讲、联欢会、广场大家唱、灯谜竞猜及其它各类广场文化活动共计30多场次,参与群众近10万人次。为安德、唐昌、犀浦安装了4条全民健身路径;争取市体育局的支持,赠送3万元体育器材到学校。丰富了我县城乡人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加强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 7、加强形势政策教育方面: (1)按照《__县县委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形势教育的意见》(__宣发〔20__〕11号)的要求,我局及时制定了《文体局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工作计划安排》。坚持每周一政治学习制度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对职工形势政策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有学习记录。 (2)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我局结合《实施纲要》、“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等内容配合纪委、监察局进行反腐倡廉歌曲《“四大纪律、八项要求”》、《我们共产党员》的创作谱曲并组织演唱《我们共产党员》。二是唱响一首反腐倡廉歌曲。由我局创作并组织演出的男声二重唱《我们共产党员》荣获由成都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先教办、市文化局于20__年6月联合组织举办的“成都市庆‘七一’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文艺调演”一等奖、组织工作奖。之后又先后3次参加市县的演出。三是举办一场《清风颂》专题文艺演出。于20__年11月25日在红光镇红光广场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主办和县纪委、县政府、成都艺术剧院承办,文体局等相关部门协办联合组织举办“__县‘清风颂’反腐倡廉专题文艺演出。现正全力做准备。 五、存在问题 (一)新区体育文化中心的建设缓慢。 文化体育设施相当滞后,几乎没有任何设施,连最基本的“211”工程(一个田径场、一个游泳池、一个室内训练房、一个灯光球场)也仅有游泳池。其余的均在3年前拆除未建。且现仅有的硬件设施都是80年代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的培训、教学、宣传都不能积极有效的开展。特别是20__年争取文化部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因未建而要收走,且今后争取这类资金支持将更加困难。就目前__县文化体育设施情况在全市是倒数,在同环区县中是最差的。为此,恳请政府加快建设进度。 (二)农村电影放映经费紧张矛盾突出。建议县上继续大力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每年从县财政拨款10万元作为农村电影放映专款,由县电影公司到全县各镇放映。 (三)下达的“上宣”量化目标未全面完成,特别是新闻上稿率不高。 (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电影公司的改革因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而影响改革进度。 五、为确保各项目标全面完成的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再次细化和分解目标。 1、再次强化目标考评工作的领导,再次强调目标工作的重要性,坚定一把手负责制、分管的局长具体负责的目标管理领导机制,认真对照目标,逐一落实,查漏补缺,确保各项目标工作全面完成。 2、再次细化和分解目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 对照目标,再次细化分解,责任到人。查找差距,迎头赶上,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二)严格目标考评和内务的规范化管理,奖惩逗硬,做到加分有据,扣分有理。 (三)努力争创一流,确保各项目标全面完成,得满分和高分。 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爱岗敬业,奉献在岗,力争做到群众满意。 六、20__年工作思路 (一)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县委全委会精神统领全局工作,坚决贯彻并付诸实施,积极努力构建和谐__县。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内联外引,做大做强印刷出版业,争取外地实力强印刷企业落户印务园区。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加强重点镇建设。积极争取市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加大对安德、友爱镇的文体设施建设支持、扶持力度。 (四)认真履职到位,进一步强化文化市场和新闻出版市场监管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坚持开展“扫黄打非”,加强对音像、娱乐、演出、网络、印刷、书刊市场的专项整治,举报案件的查处率达100,违法案件的查处 率达95以上。 (五)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全县性大、中型文体活动,适时开展激情广场文化活动以及全面健身活动等,丰富城乡人民精神文化体育生活,推进三个文明建设。 (六)积极配合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改变文体设施现状,加快体育文化中心建设。 (七)、强化内部管理,奖惩逗硬。严格目标管理和内务的规范化管理,细化分解目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奖惩逗硬,确保各项目标的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争创一流的管理,争创一流的干部职工队伍。 (八)加强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 严格执行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 提高党的执行力,坚决做到顾大局、识大体,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九、完成县委、县政府临时交办的各项任务。 环保局年终工作总结 2014年,____市环保局以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为保障,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保障群众健康为目标,落实责任、强化执法,推动了环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____市城市空气质量共监测265天,空气质量达到II级(良)以上的天数为190天,占监测天数的71.7%;饮用水源地的23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三类标准,地表水(石城子水库)的31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三类标准,达标率100%,属未受污染的清洁水;____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值为53.2分贝,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为48.4分贝,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55分贝,声环境质量达标。 (二)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努力促进针对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综合监管机制的形成。坚持“五个优先”的原则,切实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防止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产生。截至2014年9月30日,共审批权限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262个,竣工环境保护验收70家,新建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达100%。 (三)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稳步推进。制定____市年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并积极推进各项减排措施的落实:一是加大重点企业工程减排力度。____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已全部完成,并投入试运行,该项目已正式申请自治区进行环保验收;新疆昕昊达矿业有限公司烟气脱硫项目已于9月26日开工建设,计划2015年7月30日完成治理工程。新疆腾翔镁制品有限公司污染整治项目兰炭生产全封闭工程已完成建设;焦炉烟气脱硫工程完工并完成系统运行调试,目前,正在进行环保竣工验收监测,待通过验收后正式投入运行;废水蒸氨脱酚工程总体完工,即将进行系统注水调试。二是加快完善南部循环经济产业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污水处理厂已于2014年3月下旬全面动工建设,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计划10月底完成项目建设,进行注水调试。____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场建设项目已于2014年9月中旬动工建设,预计将于2015年上半年完成建设投入运行。三是积极推进农业源减排进程。大泉湾乡养殖场、花园乡养殖小区2家农业源减排项目均已建设完成,减排支撑材料已上报至地区环保局审核。四是完成了____立翔合金开发有限公司、新疆美特镁业有限公司、____和顺煤制品有限公司、____市聚立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以及部分粘土砖厂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产能过剩的12家企业的关停,上述企业的减排支撑材料已上报自治区审核。 (四)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以2014年开展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为抓手,强化兵地联动、部门联动,提高环境执法威慑力,重点打击盗采铁砂、私采滥挖破坏戈壁生态、未批先建、未验先投、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截至2014年9月30日,全市各类环保专项行动中共单独或联合相关部门出动检查1421人次,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31起。并继续加大对环境信访案件的调查处理力度,全市共办理各类环境信访投诉案件355起,处理率达100%,结案率达到98%。 (五)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力度。启动二水厂、榆树沟水库和3个重点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防护工程建设,其中,二水厂、榆树沟水库、二堡镇、七角井镇4个饮用水源保护区防护工程已建设完毕,雅满苏镇饮用水源保护区防护工程年内完工。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现场监察,截至2014年9月30日,市环保局共计出动监察人员80余人次,对水源保护区的污染隐患进行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治。 (六)多措并举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一是启动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目前5家机动车尾气检测站项目建设已全部完工,进入计量认证阶段,并于年底启动机动车尾气排放环保检测工作,2015年全面实现机动车尾气排放环保标志管理;二是积极推进餐饮业“煤改气”工程,年内计划投资1425万元完成1560家餐饮经营场所的油烟污染治理和餐饮业炉灶煤改气工作,市食药局、市环保局已从2014年1月启动市区内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和餐饮业炉灶煤改气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577家餐饮经营场所的炉灶煤改气工作,54家餐饮经营场所安装完毕油烟净化装置。三是加大城市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开展部门联动执法,重点对各类工程施工现场、物料装卸场所进行规范化整治,2014年截至目前,累计对28个施工现场和物料装卸场所进行限期整改,并积极开展市区及周边区域随意焚烧垃圾、废旧塑料、橡胶轮胎、秸秆等环境违法行为集中整治,查处焚烧垃圾行为42起,有效遏制了随意焚烧垃圾和其他废弃物严重污染城市大气行为的发生;启动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的前期工作,开展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及分类处理项目的专题调研,计划于2015年全面启动实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有效解决“垃圾围城”特别是建筑垃圾围城的局面;四是启动退城入园工程。要求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重点污染企业退出城市,迁入相应的工业园区,启动了____双合碱业、雅矿球团、____桥梁厂等企业的迁建工作。 工作思路:2015年,____市环境保护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以及地委委员扩大会议、市委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针,以全面落实地区环境保护目标 责任书为主线,突出抓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城市大气污染防治两项重点工作;以新《环保法》颁布实施为契机,加大贯彻落实力度,不断强化环境保护执法监督管理,重点在____工业园区污染综合整治、查处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及区域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环发展,努力推动区域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总体目标: ——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力争城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占全年总天数达到75%以上;地表水质量控制在三类水质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控制在地下水环境质量三类水质标准以上;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控制在55分贝以内;辐射环境安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稳步提高。新、改、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到100%;当年竣工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 ——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达到预期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绩效控制在自治区和地区下达的指标以内,分别为:化学需氧量2.238kg/万元、氨氮0.328kg/万元、氮氧化物21.682kg/万元、二氧化硫31.798kg/万元。 一是继续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坚持“五个优先”的原则,切实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项目立项审批的前置条件,更加突出环保“第一审批权”,要求凡是新、改、扩建项目未经环保部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各相关部门不得办理立项审批手续和相关证照,银行不予贷款,严控低水平重复建设、“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等项目审批。严格杜绝未批先建、未验先投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建设项目未经环评审批或未落实“三同时”制度的一律不得投入生产,确保新建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达100%,从源头上控制新的污染源的产生。并尽快启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程监理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和规范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管理制度、环境监理市场化运作方式、环境监理机构准入相关管理办法以及环境监理队伍和技术规范体系。 二是着力推动减排工作开展。重点抓好新疆昕昊达矿业有限公司球团竖炉脱硫项目的实施,完成南部循环经济产业园污水处理厂的调试运营,并加快推进新疆雅满苏矿业有限公司铁合金厂、球团厂、____铁路桥梁厂等企业的“退城入园”工程进度,确保按计划完工。同时对已建成投运的减排项目加强监管,确保治理设施正常投运,按新排放标准达标排放,形成有效的减排量。 三是进一步加大____工业园区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强化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重点加大对园区内新疆昕昊达矿业有限公司、新疆腾翔镁制品有限公司以及14家石材厂等超标排污工业企业的治理力度,确保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在限期内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责令停产停业;并重点检查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依据污染源监督监测及自动在线监测结果,对存在擅自停用闲置治污设施和污染物超标排放的环境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对在建项目强化“三同时”执行情况检查力度,指导和督促企业认真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杜绝新的污染源的产生,防止先污染后治理。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____南部循环经济产业园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力争2015年上半年完成____工业园区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场建设项目,全面提升____工业园区污染综合防治能力。 四是多措并举推动____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全面改善。科学编制并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为提高各项污染治理措施针对性提供可靠的依据。继续做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提供决策依据。积极推进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2015年全面实现机动车尾气排放环保标志管理,限期淘汰超标排放的机动车。继续推进餐饮业“煤改气”工程,2015完成2600家餐饮经营场所的油烟污染治理和餐饮业炉灶煤改气工作,使餐饮业清洁能源使用普及率达到90%以上,油烟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加大城市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开展部门联动执法,重点对各类工程施工现场、物料装卸场所进行规范化整治,并积极开展市区及周边区域随意焚烧垃圾、废旧塑料、橡胶轮胎、秸秆等环境违法行为集中整治,有效遏制随意焚烧垃圾和其他废弃物严重污染城市大气行为的发生;严厉打击随意倾倒垃圾的行为,强化垃圾清运管理,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和棚户区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并全面启动实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有效解决“垃圾围城”特别是建筑垃圾围城的局面。 五是有效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联动执法,严厉打击“违法排污” 等环境违法行为。强化政府牵头、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联席会议,实现信息共享。发挥部门联动优势,加强环保、林业、公安、国土、水利、安监等相关部门以及兵团十三师相关部门在环保工作中的衔接配合,成立联合检查组,加大日常检查和执法力度,对“违法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形成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合力。 六是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与兵团的协调和沟通,使兵、地工业园区管理统一环保准入门槛、统一环保标准、统一环保要求、统一环保措施,建立兵、地环保工作的互检互查机制,加大对兵团二道湖工业园区和南部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污染整治力度;并推动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提高区域空气质量监测能力,重点加强细颗粒物、臭氧等空气质量监测,实现兵、地监测信息共享,促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的形成。 旅游业年终工作总结 旅游业是我省第三大支柱产业,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给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党中央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抵御金融风暴冲击的良好政策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领导下,我们从实际工作出发,围绕全省经济运行情况、面临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进行分析探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科学应对下,采取各项有效工作措施,使得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经受住了多重严峻考验,旅游产业恢复态势良好,现将20__年全省旅游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省旅游市场基本情况 (一)介绍旅游产业情况 今年,我省累计接待游客总数__*万人次,旅游总收入__*亿元,同比增长__*%,这其中共接待国内旅游者__*万人次,同比增长__*%,国内旅游收入__*亿元,共接待海外旅游者__*万人次,其中港澳台同胞__*人次,旅游外汇收入__*万美元。 1、港台旅游市场 台湾游客,1-11月份共接待__*万人次,同比增长高达__*%,保持我省最大的入境旅游市场地位。1-11月份香港游客数量激增,共接待__*万人次,同比增长高达__*%。港台游客占我省入境旅游者总数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__*%跃升到今年的__*%,提高了__*个百分点。 2、欧美旅游市场 今年以来欧洲市场保持稳定增长,美洲市场回暖,1-11月份累计接待欧洲游客__*万人次,同比增长__*%,其中法国游客__*万人次,同比增长__*%,英国游客__*万人次,同比增长__*%,德国游客__*万人次,同比增长__*%,俄罗斯游客__*万人次,同比增长__*%。1-11月份累计接待美洲游客__*万人次,同比增长__*%,其中美国游客__*万人次,同比增长__*%。 3、亚洲旅游市场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1-11月份亚洲各客源国发展情况不甚乐观,我省累计接待亚洲游客__*万人次,同比下降__*%。除日本游客略有增长为__*%外,绝大部分客源国接待人数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原最大客源国韩国游客同比下降__*%,所占海外市场比重由去年的__*%下降到今年的__*%。马来西亚游客同比下降__*%,泰国游客同比下降__*%。亚洲旅游市场所占海外市场比重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__*个百分点。 (二)指导精神 我省旅游产业在今年能取得稳中有升的好成绩,这和上级领导的工作指导是分不开的,今年,我们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做为精神指导,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到各项工作中去,团结一致,积极发扬党员优秀干部的工作精神。充分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旅游产业造成影响的严峻性,抢抓机遇,提振信心。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快速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个难得的机遇;为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作好了准备,具备了用好政策机遇的条件;同时全省干部群众精神状态好,谋事干事热情高,为抓住和用好机遇奠定了基础。提高企业的投资信心,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提高干部的工作信心。在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 (三)采取有效工作措施 1、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总需求的疲软和对我国旅游业带来的不利影响,省委省政府认为旅游业总体发展趋势不可能改变或逆转,但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依然强劲,我省旅游业对于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作用不可低估。旅游资源丰富是我省的优势,旅游业是富民产业。我省明确提出了旅游业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具体要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又再一次强调实施旅游振兴工程,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使旅游业成为现代服务业中的先导产业。省委省政府领导对于旅游业发展前景的精辟论述,极大地鼓舞了我省旅游从业人员恢复重建旅游业的信心和决心,是实现今年旅游产业开门红的关键。 2、为了使我省旅游业尽快恢复良好发展,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恢复振兴旅游业的意见》和《关于做大做强旅游企业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两个文件”第一次从加强政府投入、加大税收信贷支持、完善要素政策、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打造竞争优势、提供优化旅游公共服务六个方面,对于各级政府和部门加大旅游业的扶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切实解决了旅游恢复振兴中的关键问题,对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各地党政和省直各部门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以旅游业为先导调整产业结构,拉动内需的战略思想,纷纷将旅游业的恢复发展作为带动当地经济振兴的支点,落实政策,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加强宣传。 3、加强宣传工作,赢得广泛关注。为了重新赢得客源和市场,重树境内外旅游者来川旅游的信心,树立我省安全、舒适旅游目的地形象,政府有关部门人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比如在“全国旅游博览会”给我省旅游业做宣传,通过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公关形象,赢得各界人士广泛关注,从而使我省旅游业积聚了超强的人气。 二、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旅游市场呈现出总体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 (一)强化旅行社管理 20__年,省里进一步把旅行社的管理与市场开发有机结合。一是呼应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战略,组织市内外国际旅行社和通航港站,着力开发以韩国、台湾为重点的入境旅游,不断提高全省旅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二是对旅行社实行动态管理制度,优胜劣汰,扶优扶强,组织实施《旅行社服务质量等级评定考核办法》和《旅行社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同时,在上半年举办全省《旅行社条例》培训班。三是组织旅行社参加“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完成全省__*家旅行社业务年度检查工作,扶持旅行社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同时,开发旅游购物市场线路和风影名胜线路。 (二)抓住节日旅游契机,加强有效工作 省旅游部门加强节假日旅游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使我省在重大节假日期间旅游人数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端午期间,我省共接待游客__*万人次,比去年同期比增__%;收入为__*万元,从监测情况来看,除旅行社接待人数指标有所下降外,其他主要经营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反映出人们的出游方式正在实现从旅行社参团向自行(驾)出游方式的转变,端午期新罗区乡村游与民俗活动富有特色。一是洋畲农家乐,端午期间,来洋畲的游客不仅可以吃到味道纯真、营养丰富、绿色无污染的山野菜、土鸡土鸭及精心研制的农家菜品,住在卫生整洁、风情浓郁的农家小院,游历史悠久的千年池,还可体验农家耕种的乐趣。二是全区各乡镇积极参与端午龙舟比赛的大型民俗活动;吸引 了众多游人观看。 受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影响,今年“十一”长假,旅游市场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我省有关部门领导积极采取有效工作措施,保障了在今年“十一”长假,我省旅游客流出现“井喷”,旅游业各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长假过后,省假日办的统计数据显示,8天里全省共接待游客__*万人次,占全国游客量的__*%;实现旅游收入__*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同期收入的__*%,旅游收入和游客人数跃居全国前三强。 三、新的一年全省旅游市场开发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提振信心,解放思想,创造性开展工作。 在空前的金融危机面前,信心比黄金还重要。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劲不松、气不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增强在危机中发展的意识。党的十七大发出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时代最强音。近期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在市委市政府指导下,正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旅游行业要以此为契机,开展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讨论,重新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要积极探索解放思想的空间,增强忧患意识,克服狭隘视野,树立世界眼光,克服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要变危机意识为责任感,变忧患意识为进取心,不悲观自叹,要善于抓新机遇,学会在发展大格局中炼好自己的本领。 (二)用足政策,落实措施,力争平稳增长。 抓住一切有利因素,从热点领域、关键方面入手,千方百计撬动旅游消费市场。要顺应市民和游客旅游休闲需求,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扩大旅游消费规模和比重;要加大对重点市场的开发力度,提高市场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拓展思路,拓宽空间,打造新的增长点。 高端旅游是我们要紧紧扭住的抓手。高端旅游这一概念是我市首先提出的,是对中国旅游的一个有意义的概念,更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高端旅游是旅游业中具有“五高两低”的部分:高文化含量、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和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高端旅游是实现旅游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发展高端旅游,其本质是让旅游业价值提升,让旅游真正成为深圳的招牌和品牌。从根本上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 科技局年终工作总结 20__年,在上级科技管理部门的关心指导和__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__市科学技术局紧紧围绕坚持“三化”统筹,打造“五个亮点”的战略部署,以提升全市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线,强化工作推进落实,积极做好科技统计工作,为制定科学技术政策、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现将我局一年来科技统计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科技统计是制定科学技术政策、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的重要依据,是加强科技宏观管理和决策的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做好科技统计工作,为各级管理部门了解情况、制定调整政策、指导工作提供科学统计分析资料,同时为促进科技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础。因此,要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就不能忽视科技统计在科技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把此项工作做细、做准、做实,我们成立了科技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由党组一把手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成员之间做到了职责明确、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共完成各项科技统计工作。年初召开科技统计工作专题会议,认真总结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清理工作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为扎实开展科技统计工作奠定基础。 二、强化制度,完善机制。 为进一步提高科技统计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我局始终坚持按制度办事、按章理事,和完善制度为着眼点,制定并完善了科技统计工作管理规章、科技统计工作培训制度,同时制定了省级以上重大重大科技项目年报制度、科技成果年度统计制度、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年报制度,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季报制度,高新技术企业等统计年报制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月报制度、专利统计月报制度等,并适时进行了相关专项统计分析。 20__年完成了__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执行情况调查表、全省企业技术难题和需求征集表、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需求情况统计表等多项科技统计,并建立完善了科技统计数据库。 三、注重全面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一是加强我局科技人员统计知识培训。通过集中学习,定向培训等方式加大对在科技统计业务知识和提升服务态度等方面的培训,以达到“快”、“细”、“准”的要求。二是加强企业科技统计人员的培训。由于企业科技统计人员流动性大,经常给你更换统计人员,为做好科技统计工作,科技局每年召开科技统计培训会议,讲清科技统计报表的各项要求,并经常保持与企业的联系,把好统计报表的数据来源关。 四、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统计工作综合服务功能。 一是以活动为载体,加强科技统计工作。在全市开展科技大调研活动,了解企业发展科技需求,发放了企业科技需求登记表,并对回收的需求登记进行认真整理、分析,撰写了调研报告。二是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质量是科技统计的生命线,要坚持质量第一、实事求是、依法统计的原则,确保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统一性。三是切实发挥统计数据功能。为了充分发挥科技统计数据的作用,更好地为科技工作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统计报表出来后,及时总结,认真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撰写统计分析报告,每次的统计分析报告因选题新颖、内容充实、有理有据。每年的年报统计工作结束后,将统计资料及时整理归档,并建立专门统计数据库保存。确保科技统计数据能够正确、及时的为各级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通过对科技统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使科技统计不仅可以为科技管理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而且可以跟踪科技政策实施情况,向科技政策决策者反馈信息,对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有限责任公司年终工作总结 二三年对于“年轻”的物业公司来说是成长和壮大的一年, :请记住我站域名/主管局长的正确领导及相关处室的亲切关怀和鼎力支持下,以局十八届一次职代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以安全文明生产为基础,以“业主无抱怨、服务无缺憾、管理无盲点、工程无缺陷”为工作标准,通过积极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二三年我们在安全文明生产、提高服务质量、职工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内部改革脱胎换骨 队伍建设卓建成效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支素质高,作风过硬的干部职工队伍,任何先进的管理都难以实现,发展和壮大更是无从谈起。*物业公司组建之初,由于多年计划经济体制服务模式的影响,职工观念滞后,干部思想守旧。二三年是物业公司内部改革真刀真枪、卓建成效的一年,在年初我们利用全公司员工大会把物业公司当前所面临的严峻生存发展形势一一摆在职工面前,同时引导职工明确了*物业公司生存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让大家清楚,*物业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适应电力后勤体制改革,通过高标准的服务和管理,赢得业主的信任,紧紧把握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谋求长远发展;要么萎靡不振,不思进取,继续老守田园,最终被淘汰。通过深入细致的讨论和主题教育,使全公司上下树立起了忧患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在思想上实现了从“等、靠、要”向“干、创、闯”的转变,在观念上实现了从“为面子”向“为生存”的转变,在工作作风上实现了从“我是大国营”向“我是服务员”的转变,在行动上实现了从“老守田园”向“走向市场”的转变,干部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使企业步入了健康的发展轨道,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全公司形成了安定团结、上下一心、共求生存、共求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班子建设,筑牢拒腐防线 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集体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想保质保量完成全年的生产经营任务和带出一支过硬的物业队伍,抓好班子建设是关键,如何充分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带领职工战胜困难完成任务,这是年初摆在公司面前的首要难题,为此,我们坚持按照局党委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工作,凡是党委部署的工作任务都能较好完成,基本做到党政一心,遇事勤沟通,并及时深入基层了解职工的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一年来,我们除了建章立制,重点抓了班子的自身建设,制定了班子议事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党风廉政制度,民主谈心活动,班子成员互相支持,相互信任,团结一致,较好地完成了局党委的各项指标和行政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一年来,班子成员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角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防腐”免疫力。常念“紧箍咒”,早打“预防针”,浇注“防腐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通过经常性、多种形式的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使我们树立了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进一步认识到了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廉洁自律的必要性和违法违纪的危害性,增强了在新形势下拒腐防变的能力,积极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通过对班子成员的廉洁自律教育,使我们能够立正身形,放手工作,这为公司的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着眼优质服务新形象,建造物业管理大格局 为业主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是物业管理企业的首要任务。去年公司牢牢抓住服务这一主业,推出了“管理无死角、服务无缺憾、业主无怨言”的服务理念,以“带走业主的烦恼,留下物业的真诚”为服务指针,搞好物业的各项服务。 物业服务中的保安、保洁、维修等服务窗口的服务质量直接反映出物业的管理和形象,我们公司在规范服务项目的基础上,从规范员工的语言、仪表和形象入手,去年我公司与电工路派出所联合在社区内成立了社区保安大队,设立了社区警务室,强化了小区的治安管理,并且为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量身订做了保安服,在工作中公司要求窗口服务岗位员工上岗要统一服装、仪表整洁、举止大方,结合社区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制定了相应的岗位行为规范,确保了物业人在服务中的良好精神风貌。我们本着为职工服务、为职工着想的原则,继续开通紧急事故处理24小时报修电话,遵守承诺, 对自身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具体做到“三公开”,即公开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公开收费标准,公开经理联络电话。在工作中,如果谁家管道出了问题,就主动出面协调其他各住户给予配合与支持,暂时处理不了的向住户详细耐心地说明原因。对职工不懂的日常维护知识悉心传授,对职工不理解的有偿服务耐心讲解,对职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和改正,大大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 几年来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职工思想意识的转变,服务理念的更新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职工家属的认可,已使今天的*物业树立起了品牌效应,市红星别墅小区为了提高小区档次,加大售房力度,多次慕名前来诚聘*物业公司接管红星别墅小区。 *物业做为全市物业管理企业的排头兵,在去年十一月九日全市物业管理企业经验交流会上,介绍了在物业管理上的经验的做法,受到了朱玉林副市长的高度评价,并做出要求:*物业公司的管理经验和做法要在全市物业公司内宣传和推广。今年电业小区又获殊荣,被评为“全市十佳物业管理小区”光荣称号,省、市、区政法委及主管物业管理的领导先后到电业小区示察工作,对电业小区的物业管理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评价。 四、安全生产形式稳定 工程质量管理创优 安全生产可以说是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各项工作能得以顺利开展的首要保障。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的工作方针,把确保安全生产当作首要和重点问题来抓,利用每周四的生产例会,把安全意识时刻贯穿到每名职工的头脑之中,安全措施层层到位,通过全公司的共同努力,去年在生产工程、维修、服务等各岗位均未发生人身、设备轻伤及以上事故。综合市场、职工食堂、独身宿舍等服务网点及“三板厂”的安全防火工作也是我们全年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由于责任到位,防范措施得当,全年未发生火灾、火险事故。 交通安全是各项安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车辆管理上,我们认真执行出车单制度,要求每名司机做到“不见票、不动车”,严格控制长途用车,从管车、派车到驾车,严格遵守纪律,保证了全公司交通安全工作的稳定局面。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非生产改造工程为契机,树形象工程,由物业公司承览的局非产工程一次性通过验收,并已交付使用,这体现了全公司整体的实力,同时为公司今后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拓展产业化领域,潜心营建“半壁江山”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要想彻底从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方法中脱胎换骨,就应大胆去偿试。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工资指标拔离指数的逐年加大,光靠单一的物业管理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我们依托自身优势和局里的优惠政策,拓宽产业领域,帅先地进行了“物业办企业,企业养物业”的偿试,“三板”实体自组建几年业的发展,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种类不断推陈出新,其中彩色道板厂全年生产道板:19000平方米,为局内工程提供货源6000平方米,出售给市重点工程指挥部、市政公司、园林处、仁安公墓等单位共计:11000平方米;彩钢板厂全年安装彩钢屋面:18370平方米,工程总造价145万元;理石厂全年为局内各项工程提供、加工理石货源:5869平方米,“三板厂”的运作投产不仅大大降低了局内工程的造价,而且给物业公司创造了利润,减少了资金的倒流。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每一个发展和进步,都与局领导的关怀指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努力分不开的。但我们深知: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离业主的要求还有差距。新的一年,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将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管理无盲点、服务无缺憾、、业主无怨言”为工作指针,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励精图治,再谱新篇,为实现物业管理再攀新高而努力工作! 市现代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年终工作总结 年,是全球金融业次贷危机爆发的第三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在中央、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的推动下,我市经济克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了强有力的增长势头。市委政府在肯定“十一五”成果的同时确定了“十二五”规划的三大联动政策:“大交通、大产业、大城市”。对此,金融机构和包括担保公司在内的各类融资平台必将紧密围绕政府整体规划,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确保全市“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年,在市经委的直接领导和市金融办的指导下,公司全体员工上下一心,开拓进取,在起步的第一年取得优异业绩,融资担保额全年超过4亿元;在市委、政府的批准下,公司于今年4月成功合并巨星畜牧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从1亿元增加至1.1亿元;累计提取风险准备金达到1250万元,公司总资产超过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经不懈努力,公司信用等级成立时的aa-升级为aa+,是公司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的重要标志。公司的发展及业务量的增长,为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年总结: 一、融资担保总额超过4亿元,完成年初董事会制定的工作目标 截止年12月底,公司共计为我市各类企业及个人经营者提供各类融资担保105笔,金额4.14亿元,完成年4亿元目标任务的104%。 市现代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年1-12月各区县担保融资情况统计表(略) 二、公司成功合并巨星担保公司,资本实力继续壮大 年4月,经市委、政府批准,公司成功合并巨星畜牧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1亿元,为确保“十二五”各项目标的实现和公司自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继续保持和提高公司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我公司在成立至今,吸取了母公司——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管理经验,延续了母公司的制度体系,结合自身特色针对运作机制、业务流程,风险控制,行政、人力资源等五大制度体系出台了管理办法,并在工作中持续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始终坚持对员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使团队素质和运行管理能力得到稳步提高。经全体员工不懈努力,于今年12月被大华国信信用管理公司升级为aa+信用等级,资信等级跃升两个级别,这是公司整体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的重要标志,奠定了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四、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年,公司紧密围绕年初确定的“全面撒网、重点捕鱼”的银行合作方针,先后向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信银行、重庆银行、兴业银行等14家金融机构、10家信用社提交授信资料,并与商业银行、嘉州民富村镇银行、招商银行等5家银行及7家区县信用社签订了合作总协议、开展了业务合作。年有5家金融机构向我公司融资担保授信共计5.8亿元(信用社合作无需授信)。随着公司资本实力持续增强和信用等级的提升,各家金融机构也相继调高对公司担保基金的放大倍数,除一家8倍外,其余放大倍数均可达10倍,有3家金融机构的低风险业务放大倍数均可达20倍,大大提高了公司的资金利用率及融资担保能力。 年工作特点: 一、围绕整合担保市场,壮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战略,成功合并巨星畜牧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公司提出将市内涉农担保体系重新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壮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战略。通过多方努力,今年4月公司成功合并巨星畜牧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合并后的农业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由原来的1亿元增至1.1亿元,同时吸收并入了原巨星担保公司优秀的员工队伍。这次合并,不仅增强了公司资本实力,也提升了整个团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公司更好的为全市农业发展提供担保服务和资金支持。 二、创新思路,积极支持企业收购重组 井研蜀秀纺织公司是一家小型民营纺织企业,母公司于为其担保贷款300万元,解决了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由于业主思想保守,管理落后,企业经营效益较差,企业发展不理想。今年,公司得知四川康银纺织公司有意收购蜀秀公司,意识到这是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良好时机,立即作出积极姿态, 表示大力支持。在收购的关键时刻,办理担保贷款1100万元,不仅促成了这次收购,还及时解决了企业扩张后的资金需求。四川祥光农业科技公司是母公司大力支持的一家种植、加工红豆杉的涉农企业。该公司虽有红豆杉种植优势,但加工优势不明显,尤其是加工厂建成后,迟迟无法出产品,销售业绩为零。针对这一情况,我公司主动向其提出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建议,即可解决资金问题,又可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管理体制,该公司表示可以考虑。 三、持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 按照市政府“进一步关注‘三农’”的要求,公司将业务重点面向农村,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着力突破农业发展资金“瓶颈”,促进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哈哥集团、国荣公司、五旺公司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生产企业得到了公司的大力扶持,解决了资金困难,并逐步成为各区县的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 四、与市商业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为更好的促进银企合作,发挥担保公司的桥梁作用,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公司于年9月与市商业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的达成,确立了担保公司和商业银行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标志着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合作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更好的保障了资金安全,将风险防控措施提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司和商业银行必将携手共进,为共同推进融资市场发展贡献力量。 县年终工作总结 2013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3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顺应干群期盼,围绕“两大战略、三化方针”和“现代生态田园新____”目标,创新机制促发展,破解难题抓项目,转变方式强产业,完善保障惠民生,超额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经济发展实现新提升。围绕县人代会确定的“四个重点、四个推进年主题活动和五项重点提升工作”,创新“四个推进”和“创抢”机制,紧盯发展,聚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质变趋势。全年预计实现GDP15.8亿元,增长13.5%;完成投资22.1亿元,增长32%;地方财政收入7439万元,增长1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50元,增长14.2%;农民人均纯收入7687元,增长16.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9亿元,增长44.5%;争取资金8亿元。全年接待游客101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6.05亿元,同比增长25%和20%。 二、项目建设实现新提升。持续推进“上争外招强推优服”四大工程,开展“项目建设推进年”主题活动,创新招商、争资和项目建设新机制,促进项目建设和投资强度实现了新提升。 ——项目投资再创新高。按照高目标、高强度推进的要求,采取领导包抓协调、部门联动协调、会议专题协调等机制,安排500万元项目前期费、7个1000万元专项资金,全力推动100个重点项目建设,年度完成投资23亿元,同比增长45.6%,投资规模比上年翻了一番;纳入市级考核的时代广场、煜群蔬菜示范园、黄柏塬和青峰峡景区开发等1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亿元,同比增长55.1%;全县续建和新开工的50个重点项目中,夏都休闲中心、桃川绿圃果蔬示范园等8个项目建成投用,____乡村度假公园等36个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额和建设内容;50个前期项目中,____贝母、咀头食用菌园区等3个项目开工建设,10个项目完成前期工作并具备开工建设条件,37个项目完成规划编制、方案设计等工作。2013年,是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最大、投资强度最高、推进速度最快、建设质量最好的一年,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有力地支撑了____快速发展。 ——招商引资再创新高。立足资源和环境优势,围绕五大重点招商领域,开展“招商引资推进年”主题活动,坚持创造条件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友情招商,积极参与西洽会、民企进陕、央企进陕等重大招商活动,中港众和投资集团、西安恒康集团、龙源电力集团等40家知名企业先后来太考察,并成功举办首届招商引资银企座谈会,全年为重点企业和招商项目落实贷款1.13亿元,招商引资取得了显著成效,签订招商项目合同24个(亿元以上项目15个),实现合同、协议引资92.9亿元,到位资金12.9亿元,占市考任务的161%;县级13个单位超额完成招商任务、5个单位完成任务90%以上。时代广场综合体等27个续建项目进展顺利,煜群蔬菜加工园区、青峰峡、黄柏塬5A级景区开发等12个合同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0.38亿元;龙源风电、西安恒康城市综合体、秦岭药王茶示范园等17个签订合同项目正在推进前期工作。全年共召开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会21次、专题会16次,协调解决问题125个,高效率地协调推进、良好的服务环境,让客商进一步坚定了在____投资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招商引资总体呈现出大项目多、产业化项目多,落地快、开工快、建设快的强劲态势,为支撑____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争取资金再创新高。采取领导带头、部门和镇村共担任务的方式,抢抓机遇争资,全县争取各类资金8亿元,比上年增加 1亿元(争取中省资金6.7亿元,完成市考任务6.67亿元的100.4%),其中,争取财力性资金2.6亿元、项目建设类资金3.6亿元。全县超额完成争资任务的单位达到43个,超过1亿元的单位2个、超过5000万元的单位3个、超过20__万元的单位7个,全年争资实现了高目标,特别是结构更优化,财力性和专项资金较多,为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主导产业实现新提升。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产业提升推进年”主题活动,创新产业发展依靠招商引资推进机制,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实现了新提升。 ——农业产业实现了园区化转型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安排专项1000万元,争取资金2821万元,引资2.6亿元,大力扶持蔬菜园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建设和市场主体培育,有力地支撑农业产业实现了园区化转型发展。全年种植蔬菜10.6万亩,产量40万吨,产值3.6亿元;累计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蔬菜专业合作社45个,培训农民1.5万人次;依靠招商引资推进煜群蔬菜示范园等6个园区建设,其中桃川绿圃果蔬园区、咀头食用菌园区一期建成投用并跻身市级园区行列,绿农生态农业园区跻身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行列,特别是煜群蔬菜加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蔬菜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在全省率先推进蔬菜全程 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并首家引进蔬菜移栽机,突破了蔬菜机械化生产瓶颈;注重品牌打造,开发特定营销市场,推行订单化、标准化、有机化生产和质量追溯制度,9个品种获得有机蔬菜认证,____蔬菜走进71家超市、社区和机关,率先建成全省农校对接示范县和高校蔬菜供应基地。 ——休闲旅游业实现了市场化转型发展。以打造西部“慢城”为目标,安排专项1000万元,招商引资3.5亿元,强推休闲旅游业实现了市场化转型发展。引进北京万景、西部投资、湖北卓越三大集团开发建设三大5A景区,青峰峡景区主题酒店、黄柏塬景区商业步行街、停车场、产权式度假酒店等项目开工建设,景区建设主体实现了实质性转变;跟进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完成投资12.25亿元,实施生态休闲产业重点项目14个,雪岭休闲会所和鳌山书院建成投用;注重品牌打造,引进一流策划团队,完成虢川河休闲街区和南岸旅游度假新区规划初稿,并创新方式举办节庆活动,120个协会、2万余人参与,涉及招商引资、蔬菜节等5大类22项活动的“激情户外狂欢节”提升了____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年接待游客101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6.05亿元,同比增长25%和20%。 ——林特水产业实现了特色化转型发展。按照立体化、特色化、园区化发展思路,争取资金4590万元,支持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建基地、促加工,林特水产业实现了特色化转型发展。全年新发展果药8697亩,特色养殖15.7万头(尾),建成____山药谷中药饮片加工厂,发展百亩以上杂果示范园3个、水产养殖示范园2个,实现林特产值2.3亿元。大力开发特色产品,川陕哲罗鲑人工繁育成功,“丰郎牌”土蜂蜜荣获陕西省著名商标,药王茶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商贸服务业实现了功能化转型发展。紧扣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引资1.7亿元,强推商贸服务业实现了功能化转型发展。嘉蔚综合超市和聚旺、五环、嘉华、云岭4家快捷酒店建成投用,新建改造农家客栈206户,县城区新增床位1200张;全县首座商业综合体时代广场主体封顶,泰达商业综合体、滨河东路农贸综合体、科达皇家庄园、卓越旅游综合体等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钨钼制品、药王茶等特色产品实现外贸出口107.9万美元。 四、城乡建设实现新提升。围绕打造田园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加大投入力度,城乡建设实现了新提升。 城乡建设彰显魅力。按照建设休闲度假城市定位和“坡面红屋顶、墙面暖色调、墙裙文化石、门匾木质化”的总体格调,全面推进县城区风貌提升改造工程,改造楼体172栋15万平方米,旅游城市特色初步显现;投资1547万元,新增天然气用户541户,完成县城区集中供热二期工程,供热面积达到51万平方米,112个单位和2364户居民受益。创新出台农户进城进镇购房补助办法,叠加政策鼓励农村居民进城上楼,投资1.86亿元,建成保障性住房754套、农民集中安置小区5个20栋908套,3501名农村居民进城入镇,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0.6%。投资1854万元,实施17个重点村项目69个,建成五星村1个,四星村4个。 两项整治彰显特色。整合资金4129万元,持续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和绿化提升“两项工程”,清理“六堆”1.4万立方米,治理农田污染1000余亩,改造民居2506户,建成鹦鸽镇省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栽植各类苗木24万株,绿化面积619亩,完成森林围镇、围村14个, 打造景观节点30个,建成“三化一片林”示范村16个,美丽乡村彰显特色。 五、社会事业实现新提升。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顺应群众期盼,推进服务均等,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实现了新提升。 十件实事解民忧。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投资4.2亿元,完成安居保障、扶贫推进、卫生满意等十件实事。全年改造危房700户,“三无户”建房80户,建成廉租房318套,159户639名贫困群众入住新居;投资217万元,新建饮水工程9处,解决了2801人饮水困难;投资1962万元,治理水土流失9.6平方公里,新建改造基本口粮田和基本农田4000亩,新增灌溉面积1万亩,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社会事业惠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通过验收,省级教育强县已命名,对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重奖;县级公立幼儿园建成投用,全县招录优秀幼儿教师30名,招收幼儿257名,入园率达到95.6%,高考上线率位居全市山区县前列,本科录取317名。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招聘卫生医技人员25名,药品“三统一”和零差率销售全面落实。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更加健全,在全市率先建成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和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所。实现镇村文化站室、农家书屋全覆盖。成功举办全县第二届运动会,先后承办陕西省象棋公开赛和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等多项 体育赛事,8万余人次参与的“向幸福出发”健步走活动掀起了“健身运动推进年”新热潮。 民生保障更有力。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228万元,全县新增就业1223人,转移就业1.64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6亿元。在全县69个社会公共服务中心全面推行规范化服务,在上白云村探索开展“巾帼助老”服务试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8%,累计发放养老金2296万元,全年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2031.3万元、扶贫贴息贷款2200万元,实现脱贫3000人。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大力实施“户户见警”工程,平安建设“两率一度”连续六年全省领先,继续蝉联省级平安县和信访“三无”县。 六、队伍建设实现新提升。狠抓队伍建设,依托“万名群众评议服务岗”活动、“聚焦行风——百姓问政”电视专题节目等平台,倡导正风气,聚集正能量,创新“三转变”、“三提高”、“三敢抓”机制,着力解决“四不”问题,各级干部敢于担责、积极作为的拼搏意识,敢为人先、强推转型的创新意识,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大局意识明显增强,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作风建设等实现了新提升。充分发挥督查职能,创新挂牌督办、三色预警、一事一督办、一事一交办等督办机制,全年督查落实重要事项438件。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办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107件,代表、委员满意率97.2%。深化政府信息公开,“____”政务微博顺利开通,全年公开各类信息6039条,办理网民留言125条;强化审计监督作用,全年开展各类审计63个,规范资金4757万元,节约资金440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18万元。 人武、人口计生、科技、司法、工商、供销、粮食、金融、气象、质监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 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以及省市、县委全会精神,围绕“一个目标”、“两大战略”、“三化方针”,坚持“稳中求快、突破发展”的原则,继续突出紧盯发展、聚力产业、提升城镇、强推项目“四个重点”,持续深化招商引资、产业提升、城镇建设、健身运动“四个推进年”主题活动,全力打造主导产业、项目建设、新型城镇、生态环境、社会保障“五个升级版”,加快建设现代生态田园新____。 主要奋斗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和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00个,争取资金8亿元,城镇化率达到42%。 围绕以上思路和目标,2014年将全力打造“五个升级版”: 一、创新推进,聚力产业,打造发展支柱升级版 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坚持并创新“市场化、园区化、产业化”理念和产业发展依靠招商引资推进的机制,转变方式、优化布局,创新推进、聚力产业,着力打造发展支柱升级版。 园区引领,做强田园农业。继续安排财政专项1000万元,争取涉农专项1亿元,引资1.8亿元,实施涉农项目13个,努力构建“以园带片、规模集约”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年种植蔬菜10万亩,产量达到40万吨。加大政策扶持。进一步整合项目资金,拓宽农业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加大对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和品牌营销,加快将农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坚持园区引领。把设施农业园区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建园,着力抓好煜群蔬菜、绿农生态、咀头食用菌、桃川绿圃示范园等6个园区建设,特别是要加快煜群10万吨蔬菜加工及5万吨鲜销精品蔬菜生产线建设,力争年内新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各镇要紧盯农产品深加工、农业园区等重点领域招商,力争实现农业发展新突破。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加强病虫害防控,培育主导品牌,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支持西农大____试验站、航天集团等科研单位探索服务蔬菜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持续推进蔬菜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大力培育职业农民,充分发挥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深度支撑作用。完善营销网络。大力扶持米禾、绿农、秦绿等龙头企业,规范提升专业合作社,加大“____山”、“蓁绿”等品牌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农超(校、企、社)对接”,增强市场竞争力;引导煜群、黄菜花等公司、专业合作社实行保护价收购,发展订单蔬菜2万亩;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程,健全农技检验检测体系,加大投入品监督,确保“舌尖上安全”。 市场引领,做大休闲旅游业。坚持旅游景区建设依靠招商引资推进的机制,有步骤地引进企业建设景区。安排财政专项1000万元,招商引资10亿元,实施项目11个,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亿元。打造品牌景区。要加快推进三大集团建设3个5A景区的进度,既要着力解决黄柏塬、青峰峡景区建设中遇到的具体难题,切实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年内建成4A级景区,更要全力解决青峰山景区开工建设遇到的困难和制约问题,确保尽早开工建设;要通过招商引资推进药王谷、冻山等景区开发。景区开发建设要高起点谋划、高品位打造,要注重引进有实力、有新理念的企业参与景区开发。打造品牌服务。要优先完善县城区服务功能,科学布局建设全县旅游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姜眉 公路沿线5个旅游服务中心及县城旅游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完善以游客为本的服务体系;要尽快组建专业旅游服务队伍,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强化旅游管理,确保旅游安全。打造品牌营销。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方式,强化政企联合,加大旅游宣传和营销,创新打造独具____特色的“激情户外狂欢节”品牌;全面开展评等定星,深度开发特色养生菜品,力促农家乐经营规范化、服务优质化,打造独具____特色的餐饮服务品牌;突出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丰富产业发展内涵,加快咀头镇省级特色旅游名镇、黄柏塬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建设柴胡山、方才关等乡村旅游示范村3—5个,打造独具____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加工引领,做优林特水产业。坚持“建园区、促加工,扩规模、提效益”的思路,充分发挥林特水资源丰富、质优的优势,在饮用水产品加工、林特产品规模化园区和旅游产品开发上重点突破,促进园区建设和产品加工有机融合,年内新发展林特示范园5个,力促林特水产业提质增效。围绕板栗、山茱萸、杜仲等特色产品研发,引进陕西业祥公司等企业实施深加工项目,加快建设山茱萸酒庄,建成年处理350吨山茱萸加工生产线,打响____山珍林特食品品牌;启动实施北京鸿泰荣兴30万吨纯净水加工、陕西晁耀公司1.8万吨天然山泉水项目,引资建设高山垂钓基地和水产养殖休闲基地。 功能引领,做强商贸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是休闲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城市魅力与活力的重要窗口。招商引资5亿元,实施项目8个,继续强推商贸服务业发展。要加快时代广场综合体等续建工程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用;加快已签订合同的农贸综合体、泰达商业综合体、卓越旅游综合体、西安恒康休闲街区和城市综合体等8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继续改造一批快捷、商务酒店,并持续加大农家宾馆改造力度;继续对商贸服务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用政策吸引社会投资参与服务业发展,对品牌店予以补贴,加大力度再引进一批企业开发建设商务、快捷、星级酒店以及酒吧茶座、品牌旗舰店,不断提升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 二、招争并举,强推项目,打造投资建设升级版 抓发展关键在于抓项目。要创造条件招商、抢抓机遇争资,坚持招争并举、强推重点项目,着力打造投资建设升级版。 加大投资促建设。继续安排重点项目100个,年度投资26.2亿元(力争30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5个、新开工项目45个、前期项目40个。在60个续建和新开工项目中,产业化项目22个,年度投资15.5亿元;民生和社会保障项目13个,年度投资2.3亿元;基础设施项目17个,年度投资5.4亿元;农业项目8个,年度投资2.9亿元。要全面落实项目建设“五个一”机制,每个项目确定两名县级包抓领导,切实加大现场协调、专题推进力度,着力破解资金投入、环境保障等难题,确保黄柏塬景区开发、高性能钨钼棒丝材技改、县城风貌提升改造二期等15个续建项目加快建设;着力破解征地拆迁、手续办理等难题,确保龙源风电、姜眉公路县城过境段、泰达商业综合体等45个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并支持西安恒康现代农庄、虢川河休闲街区、林特产品加工等40个前期项目加快规划、设计、选址等各项前期工作,力促早落地、早开工,为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创造条件抓招商。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和招商重点,采取“三定”方式,坚持选商招商、以商招商,安排财政专项1000万元,力争实现到位资金15亿元,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和投资优势。要继续开展“招商引资推进年”主题活动,创新机制、破解难题,在全力加大黄柏塬、青峰峡景区和煜群园区等14个续建项目投资强度的同时,全力推进龙源风电、西安恒康现代农庄、卓越旅游综合体、秦岭纯净水厂、药王茶示范园等17个签约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上半年开工一批;冻山高山郊野公园、隆发城市广场、秦岭高山植物观光示范园等8个项目,要深度沟通、衔接,确保早日签订合同、早日落地;瑞麒集团花园式酒店、宁波百醇集团养生保健水开发等15个意向项目,要全面洽谈,力争再引进一批企业、签订一批项目合同。要严格落实招商引资“五个零”服务机制,全面推行服务制、环境保障责任制,继续对农业园区建设、旅游景区开发、商贸服务业等重大项目给予政策倾斜和重点扶持,努力实现投资和发展的双赢。 抢抓机遇争资金。要紧盯政策新动向,建立完善项目库,抢抓机遇争资金,确保全年争取资金达到8亿元以上。要积极抢抓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城镇化、农村工作会议等提出的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地区以及推进城镇化、国家强扩消费、拉动内需、产业转移、民生保障等方面一系列利好政策和有利机遇,精心谋划包装项目,积极衔接争取资金,力争在生态环境建设、城镇化、美丽乡村、大农业发展、扶贫开发、道路交通、民生和社会事业以及财力性转移支付等方面,继续采取领导带头、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参与、任务共担等方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再实现争资新突破,并要积极为招商引资项目创造条件,争取各级资金扶持。 三、城乡联动,统筹发展,打造新型城镇升级版 立足养生、运动、休闲城市定位,城乡联动,统筹发展,着力打造新型城镇升级版,力争城镇化率达到42%。 打造西部慢城。立足生态田园旅游度假城市和西部“慢城”目标,大力实施县城改造、市政功能提升等重点项目,着力打造“亲山近水、生态文明,功能完备、宜居宜业”的旅游城市。着力推进县城风貌提升改造二期工程,突出慢行系统、城市家俱、城市标识、导视系统、绿化亮化等重点,提升城市品位;完善虢川河休闲街区和南岸旅游度假新区规划,通过招商引资,适时启动建设;要坚持政府扶持与招商引资并举,强力引进企业建设城市综合体、商贸综合体、休闲街区等三产服务项目6个,增强服务承载能力;要加快城市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城市道路、集中供热等市政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建设田园镇村。推动农村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推进咀头镇、____河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围绕破解交通瓶颈,加快潘太公路改造、姜眉公路县城过境段和苏家沟至黄柏塬三级公路改造建设工程。实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农民进城集中安置小区工程,建设翠矶小区和方才关中心社区安置楼8栋,年内实现农民进城进镇20__人;加大黄柏塬镇供水排污系统、垃圾收集系统、街道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镇区服务功能;新建公租房334套、棚户区改造36套,切实解决困难家庭及农村居民住房难题。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施方才关、柴胡山等10个农村饮水及管网改造项目,加大塘口、奎星楼等4个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整合到村项目40个,新建晋星村10个;创新专项、行业、社会扶贫模式,加大参与式扶贫力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作用,加快实施七里川、瓦窑坡等12个整村推进项目,年内实现脱贫3000人。 四、治保并抓,再造优势,打造生态环境升级版 以创建国家生态县、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坚持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安排财政专项20__万元,重点推进环境整治和绿化提升“两项工程 ”,坚持治保并抓,再造发展优势,着力打造生态环境升级版。 推进绿化提升。坚持高起 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的原则,在扩张总量、打造景观、美化节点、提升品位上下功夫,着力彰显生态、田园、绿色、文化特色。重点围绕县境出入口、主干公路、重点村镇实施节点亮点打造,营造绿化林带,提升村庄门前花坛绿化档次;重点推进示范村镇建设,形成相对集中的生态环境特色片区,并实行项目化规划与实施、资金申报和拨付机制,强化资金和项目管理;同时加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完成封山育林2.1万亩、森林抚育2.2万亩,建成下白云、路平沟等“三化一片林”示范村5个。 推进环境整治。按照“面上扩大、区域突破,治保并抓、提升效果”的思路,以建设示范村镇为重点,投资1910万元,大力实施咀头、黄柏塬2个镇13个村省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达标排放,力争每个镇建成环境整治示范村2—3个;启动实施全县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在强推项目建设的同时,保护蓝天、白云和空气;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咀头、鹦鸽等5个镇国家级美丽乡镇创建步伐,启动方才关等16个村美丽乡村建设,营造生态田园格局;建立健全卫生保洁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国家卫生县城管理水平,确保省级生态县创建一举通过验收。 五、顺应民需,提升民生,打造社会保障升级版 改善民生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重任。要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应百姓期盼,全面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打造社会保障升级版。 健全保障体系。按照“巩固、创新、推进、提高”的要求,不断完善____社保模式,推进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向“群体全覆盖”转变,加快建立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实现“零距离”服务城乡居民。积极探索职工养老保险与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医保与养老保险统一收费机制,全面落实进城农民各项社保政策;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力度,依托产业、基地、企业搭建就业平台,年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000万元,转移输出劳动力1.5万人。 聚力提升民生。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率先建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投资1120万元,新建____中学教学楼。加大现有医技人员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培训,用政策吸引紧缺医技人才,高薪聘请高级专业人才,加快县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综合楼及县医院专业科室建设,推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创新人口与计生服务方式,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确保省级食品安全放心县通过验收。创新开展“健身运动推进年”活动,积极争取承办省市重大赛事,加快运动型城市建设,不断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和群众文体生活。 强化社会管理。积极推进信访制度改革,一线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把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制化轨道,实现依法终结。完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深入开展县级应急管理示范点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安全生产“三基”建设,突出重点领域和行业,持续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扎实开展“平安____”建设,加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力度,深入实施“三官一律”进村组、进社区、进工地活动和“户户见警”工程,创新网格化、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努力打造全省最安全县区。 办好十件实事。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着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优服务的原则,围绕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投资7.2亿元,实施城乡统筹、出行通达、消费便民等“十件实事”,细化任务分解,加大推进力度,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做到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群众。 全面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提升政府执行力。坚决执行县委各项重大部署,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以及各种形式的社会监督,不断提升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切实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全面落实重大决策听证、公示制度,健全完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风险评估机制;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做到抓铁有痕、言出必行、落实高效。 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发展凝聚力。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要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针对事关民生的难事、急事和基层、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紧抓不放、认真解决;持之以恒整治“四风”、深化“六治”活动,真正做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以良好的作风带政风、促行风、树新风。 深化廉政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要强化行政审批、招投标、土地出让、政府采购、重大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监督,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坚决防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创新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对重大决策部署、重大项目推进、重要政策法规实行重点督查、执法监查和专项检查,实施行政问责、问效和问廉。严格执行厉行节约条例、公务接待办法等各项规定,大兴勤俭节约之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强化队伍管理,提升发展推动力。一要在推进“三个转变”上下功夫,从转变思路、转变观念、转变作风上谋求新突破,以观念创新推动发展创新,以作风转变推动发展转型;二要在提高“三种能力”上下功夫,从统筹谋划、科学决策、高效执行上挖掘新潜力,最大限度激发工作激情和热情, 鼓励干部争做推进发展的表率;三要在增强“三种意识”上下功夫,注重培养责任意识、机遇意识、效率意识,进一步激发活力和干劲,建设一支敢担当、善创新、肯吃苦的干部队伍。 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发展创新力。要继续创新并完善“四个推进”和“创抢”机制,着力破解____发展方式转变难题和资金制约问题;要继续创新并完善招商引资、争取资金、项目建设、重点工作、队伍建设等机制,激发各级各部门比干劲、比落实、比贡献,形成良好的大比拼氛围。(编辑:华华) 市场监督管理分局某年年终工作总结 市场监督管理分局二==五年年终工作总结 根据市局党组====年总体工作思路,二==五年市场监督管理分局的工作思路是: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为契机,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素质;以开展职工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美化环境、抓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等活动为载体,欢迎光临 争创文明单位;以监管专业市场为中心,继续强化市场标准化管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深入贯彻落实《__市食品与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办法》,采取长远计划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经常性工作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工作措施推进市场监管模式改革。通过一年来分局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市场监督管理分局积极发挥党员先进性教育作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力以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各项工作都在稳步地推进。一、以市文明单位为基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年初,市场分局被__市文明委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并利用今年=月机构调整的有利时机,重新调整和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为今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年来,分局党支部组织建设工作与行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突出重点、体现特点、展示亮点”的原则,找准集贸市场这一突破口,确立了以市场主办单位为核心,稳步推进食品放心工程为工作亮点,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工作效率,进一步推进工商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当好市场运行裁判员,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可靠、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工商干部队伍。 二、以年检、验照工作为契机规范登记注册行为。 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严把市场准入关。通过年检、验照,加强对市场主体经营资格的审查,实现二次把关。 =、截止====年==月==日,实际验照====户(包括查无下落===户),完成==.=。全年歇业===户,新注册登记===户。 =、至==月,应检内资企业=户,至==月==日止,已检=户,年检率==。其中某省__金信实业有限公司因逾期未参加企业年检而被分局立案调查,并于====年=月==日吊销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加之==月办理注销登记=户,实际年检率已达===;。 =、至==月,应检私营企业==户,至==月=日止,已检==户,年检率==.==,另外=户(__市顺德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及分支机构)逾期未年检,分局已立案进行查处;==月==日止,已领出企业年检表正在办理年检手续的私营企业=户,至本月底,市场分局私营企业年检率可达===。 =、==月底以前,对城区==个、坝区=个、山区个市场主办单位的《市场登记证》进行了年检,年检率===。 全年收取个体管理费======.=元,市场管理费======元,会员费=====元。其中为==户残疾人经营户减免各种费用====元。 三、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加大经济违法案件的查处。 ====年,分局先后组织人员对辖区的个体工商户的无照经营情况、营业执照使用情况等市场主体行为进行集中检查,检查中,重点查处辖区内的无照经营、不亮照经营行为、投机倒把行为和各集贸市场短斤少两、掺杂使假、违章摆摊等违法行为,截止====年==月==日,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共办理经济违法案件===件,其中简易案件===件,立案案件==件,共收缴政府罚没款======.==元,没收无合法来源进口冻制品====公斤,没收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西服===套,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户,=件有质量问题的豆芽菜案已移交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件简易案件中,无照经营===件,违章摆摊===件,掺杂使假=件,短斤少两=件,逾期未参加个体验照=件,销售未经检疫羊肉案=件。共罚款======元。 ==件立案案件中,无照经营==件(涉及食品的案件==件,其它案件==件),短斤少两=件(鲜鱼=件,大米=件),走私贩私经销无合法来源进口商品(冻鸡爪、鸡肾、鸡翅)=件,把马肉当作牛肉卖的虚假宣传案件=件,逾期未参加企业年检的案件=件(其中对__顺德商贸有限公司的罚款====元正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中),擅自改变经营场所案件=件,推销劣质商品的投机倒把案件==件(病死猪=件,劣质电视机=件,有质量问题豆芽菜=件,销售注水羊肉案件=件),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件。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市场分局以监管集贸市场为契机,把重点和难点放到关系人民群众日常 生活的食品案件上,全年办理的案件中涉及食品安全的案件共有===件,占案件总数的==.=,有效推动了“放心食品”工程的顺利进行。 四、做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 (一)加强节日市场检查,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堵工作。 在节日期间,为了让消费者购买到放心、安全的食品,分局加大市场检查力度,“元旦、春节”期间检查禽类冻制品和活禽经营户===户,其中各禽类冻制品零售经营户能落实备案制,能提供进货凭证,但由于是从禽类冻制品批发商手中购进销售,产品无外包装,无法确认其产地,针对这一情况执法人员当场发出了《市场检查告知书》,要求限期整改;检查冷库=个,执法人员不顾寒冷深入冷库对库存的几百箱禽类冻制品进行了仔细检查,认真查看禽类冻制品的产地、保质期等,并与经营者提供的检疫证明进行核对,经检查查出了=户个体户库存的从巴西、美国、阿根廷、智利购进的禽类冻制品无进口商品报关单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检疫证明。执法人员依法当场封存了无合法进口手续的鸡肾、鸡爪进行立案调查,====年=月==日,调查终结,依法没收了该批冻制品====公斤。 ====年==月=日,一些国家又连续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并呈扩散蔓延态势,防控形式十分严峻,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市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精神,保持社会稳定,按照市局安排部署,分局组织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及相关《承诺书》,经局领导审批后并于当日下发各市场主办单位和各分局,以市局名义与各市场主办单位签订了《承诺书》==份;==月==日,分局制作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堵工作情况上报台帐》、《高致病性禽流感防堵工作巡查记录台帐》、《活禽及禽类制品进入市场备案登记表》和《市场消毒情况登记台帐》四个台帐,于当日下发各市场主办单位,要求各市场在做好市场消毒、掌握活禽来源渠道、备案登记活禽检疫情况、对禽类经营户进行备案管理的前提下实行防堵情况零报告制度,周一至周五向市场分局报告,周六至周日向=====值班室报告。 至====年==月==日,各分局已累计出动执法车辆==台次,出动执法人员===余人次,督促检查市场主办单位完善相关制度=次,督促市场主办单位与场内活禽、禽类制品经营户签订《承诺书》===份;检查=个乡镇==个市场,检查饭店、卤制品加工点等加工、储存场所==户并与其签订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责任书》,检查活禽摊点==余个,到目前为止,除西园市场、小河口市场无活禽销售外各市场经营秩序良好,未发现相关情况。 (二)以集贸市场管理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我局的“食品放心工程”。 ====年是某省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对全省食品放心工程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的一年,也是我市食品安全工作最严峻的一年,作为执法在一线又监管着全市流通领域的__市工商局,肩上的担子重了,作为监管全市集贸市场的基层分局,作为市局食品放心工程的牵头单位,市场分局感到责任大了。 第一步,以制度约束人。一年来,在市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分局班子的团结和分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分局按要求组织肉类、食用菌、水产及制品、奶粉、饮料、酒类、食用盐等质量问题的专项检查==次,报送报表、相关总结材料===份,从局领导到一般干部逐级签订《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书》==份,与城区==家市场主办单位签订了《__市商品交易市场食品安全责任书》,与各市场内的===多户食品经营户签订了《承诺书》,同时督促市场主办单位与市场内各经营户签订《责任书》。====年==月=日《__市食品与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市场分局以超市、批发户为重点对象,对奶粉、食用油、袋装大米、米制品、肉类及制品等食品进行重点备证、备案。要求经营者购进上述商品时,必须向对方索要食品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复印件,需经过检验、检疫才能销售的商品,还需提供检验、检疫证明复印件进行备证、备案登记。管区干部对各经营户的备证、备案情况每=个月核对一次,对材料不齐全的,限期提供,拒不提供的,责令停止销售。目前,此项工作已全面展开,分局确定了==户经营户进行重点备证、备案。 第二步,以市场整治规范人。一年来,市场分局不断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及时查处各种违法行为。至==月止,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出动执法车辆===辆次,共检查农贸市场==个,检查经营户====户次。在检查中,重点对三种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打击: 一是所售鲜鱼、大米短斤少两行为。今年=月、=月,市场分局对__城区农贸市场内的鲜鱼、大米经营户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对杆秤一秤多砣和磅秤更换铅心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同时对使用假币的违法行为已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全年共立案查处短斤少两案件=件、简易处罚=件,收缴政府罚没款====.==元。 二是无照经营鲜猪肉、推销注水肉、病害肉行为。====年=月下旬以来,随着某省省资阳市相继发生猪链球菌感染病例,分局以市局名义起草了《关于做好本地区“猪链球菌感染”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并加强了__市城区、坝区、山区集贸市场内经营猪肉及其制品、白条猪、活猪等摊点、餐馆、超市和门店的经营户,市区屠宰厂、定点屠宰点、冷库(冷冻厂)的检查力度,至==月==日,市场分局立案查处无照经营鲜猪肉和生猪贩运经营户==户,立案查处推销病死猪、牛经营户=户,共收缴政府罚没款=====元。 (三)其它临时性整治工作。 除以上集中整治外,_年,市场分局还开展了校园周边整治、种子市场专项整治、反假币专项检查、“扫黄”、“打非”工作、网吧、、打击虚假广告、商标侵权、合同欺诈、红盾护农、 消防安全等==类==多次专项检查工作,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出动执法车辆===台次,检查市场===个次,检查经营户====户次,报送并被采用相关《工商信息》、《工商简报》=期,撰写并被采用《工商之窗》=篇,完成新闻稿件=篇,其中国家级=篇,省级=篇,州级=篇。 五、以“三自教育”为目的,狠抓个私协管理工作。 (一)搞好协会建设。 搞好协会建设,新发展会员===户,停歇业会员===户,收取会员费元,为==位会员减免各种费用====元,慰问意外伤害会员==户,走访会员===户,接待并解答来信来访==人次,发放《信息简报》=期===份,《个私经济信息指导》==期近====份,《消费者杂志》==期===份,《中共某省省委、某省省人民政府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的宣传资料===份。 (二)落实“四.五”普法工作。 根据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人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计划》和我局“四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将新发展的===户个体会员集中到市局进行普法培训,并依托市场主办单位,以市场为中心,组织老会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参会人员共===人,培训学习的内容包括:《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某省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公司法》、《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经营者职业道德规范》。 六、存在的问题和明年工作安排。 (一)存在的问题。工商行政网址:====管理体制、机制、制度、队伍素质与新形式和任务的要求依然存在差距;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还任重道远,特别是在治本方面还需下大工夫; (二)明年工作打算。继续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抓好干部职工思想、业务、作风建设,实现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三个目标,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继续坚持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的方针,从切实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高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欺诈等违法经营行为,以巩固专项整治为目的,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继续加强对市场主体准入和经营行为的管理,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市场监督管理分局 _年十一月十六日 镇年终工作总结 2014年以来,____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继续以“一创双优”活动精神为指导,以实现“四个一”战略目标为动力,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按照“高标准、快节奏、强力度、超目标”的工作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务实重干,努力实现“三个确保”,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用创业和奉献在____镇的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年来,我镇始终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通过搞好协调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制定优惠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等方式,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外来客商来我镇投资兴办企业,经济建设稳步推进。2014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3亿元,增幅10%;预计农业总产值3.9亿元,增幅15%;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亿元,增幅18%;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亿元,增幅18%;预[:请记住我站域名/]计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62亿元,增幅20%;预计实现利润8.6亿元,增幅12%;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12153元,增幅15%,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完成2272万元。依托县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优势,招大引强,抓好了产业集聚区引进的各个重点项目的建设工作,投资建设了物华食品、金水路名利达钢材、金鹰家私、爱松美家、汇鑫彩印、方圆泡沫厂、玉都城市综合体、北欧小镇商业综合体等项目。今年全镇新签约项目3个,总投资2.4亿元,即投资7000元万元的原钢材市场北欧小镇商业综合体,投资1.1亿元的方圆泡沫厂年产6000T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项目和投资6000万元的玉都城市综合体项目,推动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____镇地处特殊的地理位置,服务城市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是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服务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涉及____镇的城建项目28个:孙庄高压线改迁、启明路建设、西环沟拆迁、火车站旧址开放、晓月路贯通、清华苑二期、明月水岸小区、固城路扩建等项目均按照台账节点完成工作任务;孙庄城中村改造工程工作也都在奋力前行。二是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了产业集聚区路网工程建设和污、雨水管网铺设,提高了产业集聚区基础承载能力。三是民生工程取得新进展。人民路小学、文化路幼儿园、____镇行知中学、脱胯医院扩建、诚睦路小学、妇幼保健院扩建、中医院扩建、人民医院扩建等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均按照台账节点完成工作任务;实施阎石庄、葛营、黄骆楼等5个村的安全饮水和天然气通气工程工程;建设闫石庄村等3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新立街、高庄等村硬化村内道路3.8公里。 (一)植树造林 今年春季,镇政府在106国道、叠翠路、金水路等道路两侧完成植树13.5万株。廊道、农田林网栽植杨树10.4万株;道路、村镇绿化栽植景观树2.6万株;葛营村栽植大红桃经济林165亩,共1.2万株;闫石庄华中怡景园林基地300亩,共栽植花木10万株。 (二)村容村貌和道路环境整治 以交通主干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重点,对姚庄、高庄、坑李家等8个村的村容村貌和国道、省道、城区主干道路进行了集中整治。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出动群众3100人次,出动铲车、抓钩机、翻斗车清理占道经营16处,拆除违章建筑42座,整治残垣断壁3200米,清运垃圾7000方,绿化提升5590平方米,涂白美化墙面89000平方米。为彻底改善村容村貌和道路环境,镇政府建立环境卫生工作长效机制,制定了定点收集、定人运送、定额费用、定管理员的“四定”制度。 (三)农田水利建设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今年投资21万元,新打配套机井17眼;投资18万元,集中清淤治理程园沟、四合楼沟、黄骆楼沟、西关沟2000余米,出土4.3万方,出动劳力340人次、大小机械6台套,极大改善程园、四合楼、西关等村农业生产条件,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015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0.015万亩,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加快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高庄、东关、北关等村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1250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50亩,日光温室32座,大中拱棚110余座;新建葛营养殖小区1个。 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稳定和谐”为主题,着力抓好 计划生育、民政救济、文化卫生等工作,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进步。(一)落实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保持人口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继续加强计生基础工作,树立优先优育新风尚,截至目前,我镇人口出生340人,出生率为1.32%,符合政策生育率95.5%,完成“四术”任务135例,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5%,其余各项指标均控制在目标值内。村组干部、村组育龄妇女小组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计生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群众生育观念发生转变,人口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做好民政救济工作,保障困难群众生产生活。认真搞好困难群众和农村低保困难补助的发放、复员军人定补、农村危房改造等惠民工作,切实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及住房问题。一年来,预计给困难群众发放医疗救助金49.2万元;预计农村低保和复员军人、优抚对象定补资金发放了118万元,棉衣棉被60套;开展了“慈善一日捐”活动,让各类灾民、农村贫困人口、计划生育贫困户、贫困党员等普遍感受到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 (三)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以文化中心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有人管、有人干、有事干、有钱干”“四有”文化建设,镇文化站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文化站点。全镇25个村全部配备了图书,每村2万余册,22个村配备了电脑,21个村安装了投影仪,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9%,形成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可喜局面 (四)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创建工作。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加强社会治安技防建设,配备了专门的巡逻车、10名巡逻队员,实行了平安建设四级精细化网格管理,设立一级网络1个(镇综治中心)、二级网络4个(四个管区)、三级网络25个(行政村)、基础网格130个(村民小组),巩固了市级综治工作先进乡镇的成果,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形势良好,社会稳定和谐。 (五)开创群众信访工作新局面。以“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严格执行领导包案责任制,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化解6起疑难信访案件。坚持将群众的信访活动导向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成立了镇、村、组三级联动的信息网络,研究制定了重点项目信访风险评估制度,畅通信访渠道,严格落实书记、镇长周一带头接访,其他工作日班子成员轮流接访,确保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一是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深入开展了一创双优活动、镇机关干部坚持周五开展“读讲”活动,建设学习型机关;建立健全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实行“一定两评三公开”工作法,把为民服务落到了实处,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普遍增强。二是抓好党员发展和党员管理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严把党员入口关,新发展党员21人,保证了党员质量。三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对党员干部宣传教育的力度,认真开展《廉政准则》、《农村基层干部廉政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的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和责任意识;狠抓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以公开促发展,以公开促廉洁,以公开促和谐,全面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高标准建设便民服务大厅,搭建现代化政务服务平台,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提高了机关服务效能,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 另外,我镇工青妇、武装等部门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县里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为全镇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贡献。 总之,今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距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全镇人民的期盼还有很多差距,下步工作中将加大力度、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气象局年终工作总结 __年,在市局党组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搞好气象服务工作和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文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总结如下: __气象灾害预警中心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__年年初该项目被列为市重点工程项目,区财政统筹资金2160万元全部落实到位,同时争取基准站土地款及我局水电等费用近500万元, 8月份完成了土地性质变更工作,10月中旬完成招标、监理工作,下旬完成近九百万元的高压杆线迁移工作,目前正积极协调各方面关系,做好项目开工建设前的准备工作,预计12月中旬前后开工建设。 在做好重大节日、中考、高考、夏收夏种及重大社会活动的气象保障工作的同时,今年共发书面气象服务材料107期,发送手机短信约10多万人次。其中农事天气气象服务11期,夏收夏种气象服务11期,汛期气象服务专报1期,秋收秋种专题气象服务10期,春耕春播气象服务5期,重要天气报告20期,台风天气专报2期、预警信号33期,专题气象服务12期、接收媒体采访10次,应急响应2次。 一是__年我局实现了全区21个乡镇自动气象站升级和建设工作,气象预警设施100%全覆盖。二是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农业气象监测系统。在刘老庄吉美生态园和码头台创园兴建了小气候观测站,开展大棚小气候对比观测,针对产业大户,建立“直通车”式气象服务模式。三是召开全区气象信息员大会,同时在全区各乡镇均组织了培训,进一步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四是完成“三农”专项建设方案,完成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做好刘老庄、码头、南陈集头堡村以及古寨友谊村气象为农服务示范点建设工作,与民政部门合作,完成我区星(文秘站:)光、双河、小营社区气象应急认证工作。四是做好气象服务预警平台的建设,通过企信通、飞信、显示屏、大喇叭、手机短信、气象微博等服务方式为地方政府、乡镇机关以及区农委、防指、交通等部门提供优质气象信息服务。以上成绩取得得到了区人大代表的一致好评。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资金安排用于__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工程建设,__年区政府积极支持我局气象事业发展,气象列户和政府购买气象服务经费稳中增长。 一是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定活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认真做好各个环节工作。二是认真对照“四风”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三是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转变工作作风,向社会公开承诺,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效能建设。四是做好建章立制,开展专项整治,圆满完成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工作。 挂钩帮扶南陈集镇头堡村,制定帮扶计划,协助发展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圆满完成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目标任务。同时按省文明办要求,与古寨村友谊村签定结对帮扶协议,制订了共建文明新村规划,完成四项共建任务。进一步巩固了“文明单位”成果。 (1)、在中国气象报发表稿件2篇;江苏省气象局门户网站60篇;新华日报1篇;接收电视台等媒体采访报道10次。 (2)、加强气象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 (3)做好支部学习、培训和党员发展对象工作。__年有1名同志转正,1名同志列入积极分子。 (4)加强人才培训、培养。2名同志参加防雷大专培训。 2015年工作目标及思路 1、做好__气象灾害预警中心重点项目建设,力争2015年下半年完成项目主体工程竣工验收。 2、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做好__气象服务品牌效应的创新工作。 3、落实全年工作目标职责,做好全局日常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 4、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完成单位相关建章立制和考核工作。 5、按双重计划财务体制要求,加大区政府对气象专项资金和三农资金的投入。 6、做好__-2015年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校工会年终工作总结 ____年,我校工会在上级教育工会和学校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开展工作,从实际出发,以提高教职工整体素质为重点,组织全校教职工团结进取、奋力开拓,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锐意进取,创新务实,加强学校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把学校工会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现将本年度工会工作总结如下: 学校的首要工作是教育教学,培养良好的教师队伍建设是主要职责。要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有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素质强的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工作,也是学校的灵魂所在。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我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我校工会于上学期和下学期分别进行了专题师德培训。上学期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作风建设的规定”;组织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并与教师签订师德承诺;推荐范小平老师事迹参加长沙市师德巡回演讲。下学期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最美乡村教师”视频;校长观看“最美乡村教师“心得分享。 工会还配合学校教导教研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的同时切实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我们除了组织教师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外,还组织所有教师学习了新课程教法,举办校园公开课、多媒体教学、新课程教法学习及应用等一系列的活动,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使年青教师迅速成长,为我校素质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建设者。学校工会一直关心职工生活,坚持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每年学校都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会前由学校党支部及工会列出教代会讨论的提案主题及要点,积极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工会在协助校行政进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同时,始终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参与学校的决策。在职工代表大会上,对学校试行的改革方案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保证实施效果。教代会充分发挥了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强了职工学习制度。 搞好教师队伍内部互帮互助工作,创建和谐队伍。结合学校的工作思路,平时积极做好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间的沟通工作;维护教师内部的团结和统一,发扬友爱精神,搞好互帮互助;平时深入职工群众,和职工打成一片,倾听大家的呼声,并积极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工作,真心实意为群众说话办事。我校工会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为教职工排忧解难,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我们坚持做好走访慰问工作,帮助困难职工和离退老职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遇到我校的教职工生病住院,校领导必前去看望,并送去慰问品,把关心送到教职工的心坎上。 为强健教师体魄,提高教师们的审美情趣,学校工会在开学初就制定了计划,开展健身俱乐部活动,天气不好就在学校做操、跳舞;天气晴朗就去岳麓山进行登山活动。组织教师进行踢毽子、跳绳比赛,激发了老师们的业余爱好。组织教师参加局工会女职工精彩生活周活动;组织进行“三八”妇女节“百花奖”颁奖典礼,组织参加了教职工乒乓球比赛和跳大绳比赛,组织单身教师参加了“相约中秋、为你而来”活动,组织退休教师开展重阳节活动等。 总之, ____年度,我校工会发扬了以前的优良传统,为教职工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很好地发挥了桥梁作用。学校工会今后将更加努力工作,使学校工会真正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知心朋友。
乡村振兴战略篇1 从一个积贫积弱的社会主义旧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城市建设在不断迈进,而农村则没有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阵地,它对于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就成为值得研究的一项课题。 1利用高校思想政治课开展乡村战略的可行性 首先,为乡村战略奠定良好的政治思想,高校思想政治课主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并且贯彻国家的政策方针,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充分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和历史性,从而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政治思想基础,而这些学生正式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所需要的人才。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其次,利用高校思想政治课为乡村振兴培养思想高尚,立场坚定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思想政治课以培养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为基础,从而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以此为基础,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树立为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价值观。而乡村振兴战略正是需要这种具有高尚人生观、世界观的人才。 2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 2.1培养大学生帮扶乡村发展的高尚情操 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帮扶农村振兴的高尚情操,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时,可以从我国的历史出发,学习每一阶段不同指导思想的来历,通过再现中国社会的历史变化,让学生树立深刻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国努力的动力,从而为振兴乡村奠定思想基础。 2.2加强与农村委员会的交流 村委会在乡村振兴这项工作中中发挥着领导人的作用,也是最了解农村实际情况的基层组织,积极加强与农村委员会的交流有利于了解农村的现状及实际出发,一方面,要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为乡村振兴培养政工人才,另一方面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从实际出发振兴乡村。 2.3引导和培养农村大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精神文化的宣传者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它对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学生和相比其他学生,更了解农村,更具有改变农村面貌的动力,因此,在农村大学生中培养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宣传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2.4培育具有乡村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乡村文化对于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的精神作用,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培育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可以利用高校思想政治开展有农村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培育学生扎根农村、建设农村的高尚品格。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 首先,从我国的历史出发,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从农村开始,长久以来,我国的农村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物质保障,现在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显著提高,这些都离不开农村的支持,因此,我们现阶段应该反哺农村,支持农村的发展,这是由我国的历史原因决定的。其次,从我国的社会主义的目标出发,我国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我国的城市和农村发展水平一致,纵观我国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城市水平不断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多,素质低,技术落后造成了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乡村振兴,我国提出了振兴乡村的发展战略。大学生作为建设祖国、促进祖国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渗透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乡村振兴战略只有被这些充满热血、饱含奋斗激情的学生深刻地理解并接受后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很好的完成。 4结束语 振兴乡村建设对于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才,贯彻国家政策方针的思想阵地,必须立足课堂从我国的历史出发,培养大学生帮扶农村的高尚情操,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加强与农村委员会的交流,促进乡村发展。 作者:田双双 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乡村振兴战略篇2 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的教育、经济、文化等相对落后,农村与城市的发展极度不平衡。农村的发展不仅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短板,更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着力点,农村的发展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之义。乡村振兴实践内容广泛,层次丰富,涉及多方面的利益,任务重大,所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集全社会之力共同推进。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国家大政方针宣传践行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思政教育自身鲜明的特点使其能够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独特的功能,高校思政教育应该在助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立足课堂阐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和现实逻辑 乡村振兴战略的缘由和意义只有被广泛接受和认可,才能得到切实的拥护,才能有较好的实施环境。思政课堂是创造这一环境的理想阵地,要充分利用思政课堂深入阐释乡村振兴战略的缘由和意义。第一,从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历程[1],农村为工业发展输血的国家政策,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性[2]等阐述乡村振兴战略是历史逻辑的必然。农村的落后有其重要的历史背景,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工业革命,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发生了城市化,工业革命和城市化使西方国家发生革命性突破。我国是一个依赖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国家。思想上的小农经济观念和农业生活方式的惯性作用加之当时的动荡时局,使我们没能搭上工业文明的顺风车。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发展经历了农村为工业发展输血的国家政策,农业为当时的国家的生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和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城市在这种历史原因的作用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当前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差距使得工业反哺农业非常重要。第二,从中国共产党人为最广大人民谋幸福的政治目标、均衡发展是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3]等方面阐述振兴农村战略的政治逻辑。我国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不协调的二元结构社会,使城市的发展机会高于农村发展的机会,直到今天,城乡人口的比例、工农产业结构的组合仍然是二元的,农村劳动力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仍有差距,这种不均衡的发展状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第三,从中国挖掘自身发展潜力,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国民整体素养等论述振兴农村战略的现实逻辑。城市和城市工业的发展较快,但是农村和农业的落后问题仍然影响我国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通过立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历程和建设历程,论述振兴农村战略色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和现实逻辑,让高校学生成为振兴农村战略的认同者和拥护者、倡导者、支持者。 二、培育农村发展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政工人才 农村基层的政工人才是农村振兴战略的直接实施者,优秀农村政工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与振兴农村战略实施效率直接相关。农村地区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各种群众关系更为复杂[3]。乡村振兴需要一大批政治素养高的优秀青年人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去,以青年人特有的青春与激情,良好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知识投入到乡村振兴的政治工作中去。开展思政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思政工作者自身的素质非常关键,思政工作者自身的建设至关重要,高校要切实担负起培养马克思主义政工人才的任务。高校的思政教育,要培养高校大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去剖析各种社会问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的政治素养。要以扎实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为基础,同时应用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尚情怀感染或熏陶高校学生,在高校学生心中种下为农村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种子。高校思政教育应鼓励学生投身到中国的农村建设中去,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一线就业或创业。 三、激发大学生帮扶乡村发展的高尚情怀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生力军,大学毕业生掌握前沿的科学知识[4]。乡村振兴战略能得到大学生广大群体帮扶,其实施就具有了强劲的动力。要使这种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就需要激发大学生群体扶弱济困的高尚情怀,激发大学生帮扶乡村发展的热情。要让当代大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国情,了解我国的发展战略和最终目标等。通过剖析乡村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长期以来二元结构的历史原因使乡村发展滞后,要认识到乡村对先进知识的渴求,对先进技术的渴望,乡村发展的迫切需求和乡村发展的短板瓶颈,乡村落后的现状等,同时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背景下,他们肩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让学生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有自发帮扶乡村发展的愿望,有自发地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意愿。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从多种渠道帮扶乡村的发展,必定会给乡村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提高乡村振兴的速度和质量。从历史角度激发大学生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情怀。中国的乡村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共产党人确立的革命路线是农村包围城市。在井冈山,中国革命的火种逐渐以燎原之势散播开来;在延安,中国革命思想传播到全国;在东北的崇山峻岭,中国革命力量蓬勃发展。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率领工人和农民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可歌可泣的战斗。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士兵绝大部分为农民子弟,农村人民的牺牲和奉献,让中华民族得以战胜日本侵略者。现在,农村的发展相对落后,农村需要国家的支持和投入,当代大学生应该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态度、创新务实的精神支持农村的发展。 四、引导和培养农村大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精神文化的宣传者 乡村振兴战略,一个最艰巨的任务是提升乡村的精神风貌。因乡村发展的历史因素、发展惯性、乡村文化传统等原因使局部残留的官僚主义、本位主义、小山头主义等在乡村地区相对更为突出。农村教育资源的相对缺乏使农村人对于知识分子较为尊重,农村大学生在乡村人眼中是知识分子,是社会栋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大学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政治素养扩大这种影响力和说服力,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针对农村建设的各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高校思政教育要引导农村大学生积极主动成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宣传者。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修养,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多方面系统的培训,让大学生成为乡村马克思主义精神文化最靓丽的风景,从而构建乡村新时代所需的精神风貌。 五、积极开展与农村村委会的交流,充分发挥农村马克思主义特色政治文化作用 农村村委会是农村最基本的组织,农村村委会工作方式和工作状态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绩效。高校思政工作者和教育者积极与农村村委会交流,通过座谈、宣讲、走访、实地指导等形式推进农村村委会的工作。通过与农村村委会的交流,详细了解当前广大农村居民的状态,了解他们的现实和迫切的需求,更好地针对实际状况制定出适合的工作形式。同时,针对农村居民群体的群体性特征,根据他们的实际学习和接收能力,制定更加适合的形式和内容,这就对高校思政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通过乡村宣讲的形式深入农村,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高校思政工作者还需要具有较高的视野、更为广泛的信息来源,及时输送乡村发展的有益信息,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 六、积极开展新时代背景下培育乡村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的研究新时代孕育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开展新时代乡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研究。需要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针对乡村文化的现状、乡村文化的特点、现存文化发展的困难等开展科学研究,探索不同乡村地区的文化发展之路,从而让乡村文化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通过乡村文化的研究,在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层面提出助推乡村发展的对策,从而避免乡村发展走弯路,引导乡村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发展。 作者:张瑞瑞 韩东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区域产业生态发展湖北工业大学 协同创新中心 乡村振兴战略篇3 一、通过课堂向高校学生阐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政治、现实逻辑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只有被广泛的认可与接受才能获得切实的拥护,建立良好的实施环境,而通过高校思政课堂这一阵地去阐释乡村振兴战略的缘由与意义正是创造这一理想条件的有效途径。首先,我国受小农经济观念、农村生活方式的惯性与动荡的时局影响,错过了工业文明的发展契机,国家的发展经历了农村为工业发展输血的时代,当时农村为国家、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与生产、生活必需品,城市在这一背景下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但目前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也提示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性。其次,由于历史因素我国形成了城乡之间具有不协调性的二元结构社会,城市的发展进程与发展机会远高于农村,行至今日,城乡人口的比例、工农产业的结构仍然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化,农村劳动力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仍有较大差距,这样不均衡发展的状态阻碍了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稳定。最后,尽管我国的城市与城市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农村与农业的落后问题依旧对我国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产生了较大的滞缓作用。通过上述三点的论述,可以促进高校学生对振兴农村战略的必然性、必要性产生深刻的认知,从而将其转化为振兴农村战略的认同者、倡导者、践行者与宣传者。 二、树立高校学生帮扶乡村发展的高尚节操 大学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劲动力,这是因为掌握着前沿科学知识的大学毕业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有生力量。如果要将这种力量最大限度地在帮扶农村中发光发热则需要充分激发大学生群体扶弱济困的高尚节操。首先,高校思政教育应让当代大学生了解我国的发展战略与最终目标,在此基础上剖析乡村的现状与解决策略,要让其认识到因二元结构带来的乡村发展落后现状以及乡村对先进知识、技术的渴求,同时还要让其深刻感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背景下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此外,还可从历史的角度激发大学生振兴乡村的情怀,例如中国共产党人确立的革命路线是农村包围城市;是延安将中国革命思想传播到了全国各地,是井冈山将中国革命的火种燎原散播;是众多农村子弟为抗日战争冒着风险和作出巨大牺牲才让中华民族得以战胜外敌,中国乡村是中国振兴崛起的摇篮。因此,我们要反哺乡村,为其发展与未来的建设谋取更大的福利。通过让学生理解上述社会现状及思想文化可以激发其帮扶乡村发展的自发意愿,为大学生帮扶乡村发展创建更多的机遇,以此来提升乡村振兴的速度与质量。 三、培养与引导农村高校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精神文化的倡导者 受历史因素、传统文化以及发展惯性的影响,乡村文化中还残存了部分本位主义、小山头主义以及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乡村的健康发展。因此提升乡村精神风貌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使得农村人对知识分子具有天然的尊重感,所以农村大学生在其间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与说服力。对此,高校思政教育要着重培养农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精神文化,让大学生积极主动的成为该理念的倡导者与宣传者。大学生则应加强针对农村建设和各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分利用自身的政治素养与专业知识来扩大对乡村的影响力,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为构建乡村新时代所需的精神风貌添砖加瓦。 四、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为建设强国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我国的改革发展具有深刻长远的意义。因此,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进展,通过高校思政教育培养农村大学生是一个必然的手段。为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开展新时代乡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来探索出不同乡村地区的文化发展之路,针对乡村文化的特点、现状、现存问题制定发展策略,从而为培养农村大学生人才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资料,从而避免乡村发展走弯路、走错路,让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邵晨曦.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逻辑和实施路径[J].现代化农业,2018(10):49-50. [2]李明.职业教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支撑研究[J].现代商业,2018(16):160-161. [3]文丰安.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之理性审视[J].重庆社会科学,2018(04):16-24. 作者:俞茜 邓丽娟 单位:上饶师范学院
铁路通信电源的管理与维护:铁路小站通信电源的管理与维护 摘要:随着铁路通信技术的发展,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高科技通信手段的应用,对铁路通信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整体性和全局性 专业化 集中监控 集中维护 通信电源是通信设备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保证整个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它可以被喻为“心脏”。如果通信电源发生故障,通信系统将全部中断,将会造成铁路行车中断,因此要求通信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极高。我们信阳车间管辖的小站有32个,这些通信机房多为无人值守,小站通信电源的管理和维护就尤其重要。 一、小站通信电源的特点及重要性 铁路小站通信电源的特点是:点多线长,通信设备用电量相对较小,电源设备一般情况下不会设专门的电源室,而是同其它通信设备同处一个机械室,为便于维护和管理一般采用小容量组合电源,就是将交流配电屏、直流配电屏、监控模块、整流模块、蓄电池组合在一个机架上。目前我们管内小站电源主要有两种,一个是京广线小站使用的中兴电源,另一个是宁西线小站使用的动力源电源。铁路小站通信电源负责供电的不仅有接入网ONU设备,还有数调网分系统设备、无线调度车站台设备,以及铁路非话业务设备,这些铁路专用通信设备是铁路行车正常组织及行车安全的保障,小站通信电源如果出现故障不仅中断通信网,还使整个车站专用通信设备瘫痪,直接威胁行车安全,因此小站通信电源的作用是整体性和全局性的。而小站通信机房多为无人值守机房,距离维护单位相对较远,高可靠性的设备和强大的环监系统是必须的。 二、小站通信电源的管理 1.小站电源的管理应被提到重要位置 电源设备与通信网中的其他设备(如交换、传输等)有较大的不同,本质上,电源设备是机电设备而非通信设备。正因为如此,在通信业中,它得不到充分的重视,无论是在组织机构、人员、资金还是管理上,都不能得到相应的保证。然而,必须看到,通信电源作为整个通信电信网的能量保证,它的作用是整体性和全局性的。虽然它不是通信网主流设备,但它却是通信网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设备。 2.加强小站通信电源管理的专业化 电源是电信网的心脏,各级领导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铁路专网装备水平逐步提高,电源也同样处在引进新设备,淘汰旧设备的时期, 因此,要维护和管理好现在的铁路专网,电源专业同其它专业一样存在着维护人员的素质、水平急待提高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1)加强日常及定期管理; 制定、完善各种规章制度。(2)积极参与新设备安装、调试开通,在施工中学习,在竣工验收中把关。(3)继续搞好技术练兵,加大培训力度。(4)引进电源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3.重视小站通信电源系统初期的设计、安装 小站电源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容量大小、地理位置、空间布置、未来发展,设备质量、工程勘察与设计、运行方式选择、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管理等各个相关环节。其中对于设备选择、方案设计、工程管理等环节尤其要加强重视和管理。 4.小站电源设备购置注意事项 在购置小站电源过程中,除考虑性价比外,还要考虑高可靠性稳定性、多种自动保护功能、 宽电压、良好的均流均衡性能、在线运行模式,要考虑是否严格按照 ISO-9000 质量保证体系组织生产,另外系统故障率、防雷和电涌措施、交直流配电一体化等都应是分析考虑配置 的重点。其中小站机房无人值守,小站交流电压波动较大等因素,对电源设备可靠性,宽电压的要求更高,要选用可靠性高的设备,合理配置备份设备。 5.实施集中监控、集中维护模式 电源集中监控的基本原则是把可靠性放在第一位。因此,要求监控系统本身的可靠性应高于被监控系统的可靠性。目前,监控系统以监为主、以控为辅。建立此模式有四大好处:(1)依靠监控平台进行电源空调设备的告警处理和障碍修理。(2)依靠监控系统收集大量的运行数据进行智能管理。(3)依靠监控平台对电源维护工作进行监控。(4)依靠监控平台检查无人值守流程是否正常运转。因此,实施监控管理的设备以智能化、自动化的新型设备为主,在新建通信设备选型时应考虑集中监控的实施,选用具有集中监控管理功能和标准接口的设备。对于老设备,不宜花费很大精力和物力对其进行大量的改造工作。就当前管内小站电源的情况看,存在一些隐患。一是部分设备老化,蓄电池容量不足;二是部分维护人员技术不熟练、误操作、责任心不够强、擅离职守等造成通信电源系统故障。实行集中监控后,对电源专业注入了很多新产品、新技术、智能化的系统能大大减少许多人为的事故。 三、小站通信电源的维护 1.为了尽量缩短设备的平均故障修复时间,要经常分析运行参数,预测故障的发生,并及时排除。 2.设备宜采用模块化、热插拔式,便于更换和维修。平时应建立起对电源故障的应急措施,保证可靠供电。要提高技术维护水平,大力推广集中维护体制。实施集中监控管理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化通信网的需要。随着通信设备的日益集成化、小型化,各种电源设备也要智能化、标准化,符合开放式通信协议。集中监控必须逐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三遥(遥信、遥测、遥控)点的设备要合理,决不是越多越好,否则其效果适得其反。 3.加强蓄电池维护。蓄电池作为不间断供电的保证,在整个电源系统中最为关键。蓄电池不但在交流系统或整流器出现问题时,保证不间断供电,而且还能在一路、二路电正常转换时提供保证。所以蓄电池是整个通信电源系统维护的关键。在通信电源系统的日常维护中,蓄电池的维护测试和诊治是十分烦琐而又必须十分细致的事。通信系统现在应用较为普遍的免维护密封式蓄电池,它的日常维护相对要简单得多。对电池维护时的事项如下:蓄电池出厂时已经初充电,不要将正负极短接, 在运输或保存过程中由于自放电会损失一部分容量,所以使用前应进行大充大放以补充电量;搬运蓄电池时要搬运电池底部,绝对不要在端子部用力;绝对不要打开排气阀;充电后若不立即使用,应尽量避免放置于高温环境,温度越高,自放电越大;长期保存后有时不经过几次循环充放电、容量不能充分恢复;放电时,周围温度应控制在-15℃--+45℃范围内;充放电装置必须选择恒压限流或具有下降特性的自动定电压装置,充电电压精度在±2%以内为 最好;不论是使用或不使用的蓄电池,都应定期(3 个月或 6 个月)进行充放电;清扫蓄电 池时应使用湿布,干布或化纤布有可能使蓄电池外壳裂开,造成漏夜或腐蚀着火;检查维护时应穿戴橡胶手套和胶皮鞋等保护用品;如果蓄电池组容量下降到额定容量的 60%以下时, 可视为寿命终止;在 UPS 等转换器上使用时,应安装电容器,以防止从转换器来的返还电 流流入电池。 4.合理安排维护时间。由于小站机房环境相对较差,密封不好,电源整流模块内部容易积灰,日常维护对此没有要求,时间一长影响模块散热,造成模块不能正常运行,如果倒换维护,管内几十个小站机房,每套电源3-4个模块,维护一遍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经过调查摸索,制定出可行的整治方案,抽出3-4名精干人员,组成整治小组,合理分工,很快完成了任务,消除了隐患。 5.及时调整。宁西线开通初期,小站通信电源交流输入一路、二路频繁切换,经常造成交流接触器损坏,经查是由于小站交流电压波动大造成的,我们及时同厂家联系,调宽设备正常电压波动范围,使问题得到解决 综上所述,在专用通信网的构成中,小站电源是它的“血脉”,是确保通信畅通的必要条件。只有从主观上足够重视,并创造良好的客观运行环境,做到管理专业化、制度化,设备、技术先进化,操作、维护现代化,才能保证小站通信电源系统和铁路专用通信系统的安全生产运行,确保铁道通信的可靠畅通,服务于铁路运输安全生产。 铁路通信电源的管理与维护:刍议铁路专网通信电源的使用与维护策略 摘要:铁路的专网通信电源作为铁路系统专网通信的重要部分,需要对电源系统进行定期的检修和日常的维护,只有这样才能让电源系统可以更加可靠、稳定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铁路线专网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文章根据实践中的维护情况和一些经验,阐述了铁路专网通信电源的使用和维护策略。 关键词:铁路专网;通信电源;使用与维护策略 通信用电源是铁路专用的通信系统中非常关键的部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定要首先保证正常的供电。大多的专网通信都有比较先进、可靠的电力电源的供电系统,其中包括免维护的蓄电池、开关整流的设备、应急的油机等等。这些都是关键性的设备,对于这些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的好坏,影响着电源系统其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出现故障的几率,还影响着铁路专用通信系统的平稳运行。 一、电源系统的要求 (一)要求可靠性高。电源系统在不能输出所规定的电流、且电压超出了正常波动的范围、杂音电压超出了允许的范围并且持续十秒以上,这些情况都是系统故障的判定信号。所以,我们要保证专网通信的电源系统的可靠性,选择可靠性强的高频开关的整流设备,利用模块化的或者热拔插式的结构,方便更换,还要进行设备备份的配置;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的选用两条不同的电力输入线路,并且安装自动倒换的设备装置。 (二)集中进行监控管理。进行集中的监控管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电源设备要标准化、智能化。在电源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进行遥测、遥信、远程的集中维护等等方法,系统还可以为维护人员发出寻呼信息。所以,集中监控式的管理还是非常有实用性和可靠性的。 二、通信电源的使用 电源系统在目前已经广泛的使用了高频开关的设备,智能化的程度已经很高,电池也已经采用了免维护的蓄电池,虽然这给用户带来了众多的便利,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之中,我们要更加的注意,保证其安全性。 (一)高频的开关电源其系统对于工作环境的温度要求很低,但是对于工作场所的清洁情况有一定的要求,因为潮湿和灰尘都会让主机的工作出现紊乱。蓄电池要求的使用温度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要在十五摄氏度到三十摄氏度之间,温度过低会降低电池容量,过高则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例如:一直持续进行高温使用的电池,其使用寿命可能只有设计使用寿命的一半,甚至更低。 (二)备用的发电机其输出的电压、频率、波形以及幅度等等都要符合电源系统的要求。其功率也要比开关电源的额定功率大,否则可能会造成设备的工作异常。 (三)组合的蓄电池存在电击危险,所以在进行改接和装卸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使用绝缘工具,保证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四)电压和电流都要符合规定要求,过高可能会使电池失水或者造成热失控;过小可能会让电池亏电,这样都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五)电池其循环寿命与放电的深度有关,放电越深,其循环使用寿命就会越短。例如:在检测容量或者检修时,放电通常保持在容量的30%到50%之间。 (六)避免大电流的电池充电和放电。电池大电流的充电会让电池极板出现变形膨胀,造成物质脱落,电池的内阻增高,温度也跟着提升,有可能会造成容量的下降,降低使用寿命。 (七)柴油机发电机组。四冲程的油机可以作为原动机的发电机组,这样比较经济可靠,其使用和维护也相对简单,适合大容量机组的一些要求,并且其性价比比较高,污染较小,噪音也很小,其施工时可以将机组的热量排放到室外,这样就能更好的保证机组的工作环境不会超过指标的要求。 三、通信电源的维护策略 (一)高频的开关电源在正常情况下,其主机主要是进行定期除尘和防尘的维护工作,维护的工作量是非常少的。在一些干燥的区域,灰尘很多,而灰尘会让器件的散热性能降低。我们要定期的对这些设备进行除尘工作,并且定期检查插接件和连接件有无接触不牢和松动的情况出现。 (二)因为整流器对于瞬间脉冲的干扰无法消除,所以整流以后的电压还是干扰脉冲。蓄电池可以用做直流电能的存储,蓄能电池的容量和等小点的容量大小是成正比的,所以,蓄电池的检修和维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蓄电池其工作都是浮充状态,所以每年最少要放电一次,放电之前还要对电池组均衡的进行充电。在放电的时候也要注意均衡,核对性的放电是发现和调整处理落后放电的电池,防治事故的发生。在平时,对每组电池要有8个以上的电池作为标示电池,而且要定期进行测量记录。在维护的时候,要检测和清洁电池两侧的温度和电压,还有连接处,电池的完好度,主机设备正常工作与否等等。 (三)在电源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要先找到原因,区分是电源系统还是负载,是电池组还是主机的问题。虽然主机有自动检测故障的功能,配件的更换很方便,但是对于故障点的维修还要进行大量的检测和分析。如果故障来之检测部分,那所显示的故障可能会出现错误。 (四)主机出现熔断器熔断、烧毁或者出现了击穿故障的时候,要找到原因,排除故障,之后才可以重新启动,不然有可能会出现相同的故障接连发生,维护的工作也要做好,这样可以减少故障发生的频率,还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不能因为是高科技设备,具备高智能和免维护的功能,就将本来应该进行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忽略。要在任何时候都做好预防工作,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四、结束语 铁路专网的通讯电源,其使用过程要规范,在日常工作时,要进行维护的检修,还要定期进行集中检查以及巡检。集中检查和巡检一定要做到制度化,进行定期的检修项目设定,并做好相应的记录等等,电源系统其日常维护以及集中检修。总而言之,只有重视了电源系统的日常的维护以及集中性的检修和巡检,才能保证电源系统更加可靠、更加稳定的进行,这样才能保证铁路专网的通信正常。 铁路通信电源的管理与维护:论铁路通信电源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摘 要】通信电源是通信设备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保证整个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文章在简要讨论铁路通信对电源系统要求的基础上,对铁路通信电源的正确使用和维护进行了探讨,对于做好铁路通信电源的使用和维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铁路通信;电源设备;使用;维护 引言 作为通信系统的“ 心脏” , 通信电源在通信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铁路通信电源运行的质量好坏, 直接关系到铁路通信系统的畅通。一旦出现故障, 不仅影响公务联络, 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列车运行, 造成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通信电源包含的内容广泛, 不仅包含48V 直流组合通信电源系统, 还包括DC/ DC 二次模块电源, UPS 不间断电源和通信用蓄电池等, 电源技术的发展也主要体现在这几个环节的发展之上。下面本文将对铁路通信电源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做个简单的探讨。 1 铁路通信对电源系统要求 1.1 实施集中监控管理 实施集中监控管理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种电源设备要做到智能化、标准化, 符合开放式通信协议。在电源系统发生障碍时, 通过遥信、遥测、远程集中维护等手段, 由系统向维护人员自动发出寻呼信息。因此,三遥点的设置要合理, 不是越多越好, 而是要以可靠性、实用性为基本原则, 宜简勿繁。 1.2 电源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若电源系统不能输出规定电流, 电压超出允许波动范围, 杂音电压高于允许值, 并持续10s以上, 均判定为系统故障。若交流系统中的电压、频率或波形畸变超出规定范围达60s以上, 则判定为故障。为此, 要保证通信电源系统的可靠性, 有条件的专网应尽量从2个不同的地方引入2路市电输入, 并设置自动倒换装置。要选用可靠性高的高频开关整流设备, 采用模块化、热插拔式结构以便于更换, 并合理配置设备备份。任何新技术、新设备未经充分验证、试运行前, 均不得进入供电系统。要大力推广分散式供电, 使用同一种直流电压的通信设备, 采用2个以上的独立供电系统, 这也是专网通信容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各种新业务不断引入的要求。为了尽量缩短设备的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除要经常分析运行参数, 预测故障发生的时间并及时排除外, 还要提高技术维护水平, 采用集中维护, 远程遥信、遥测维护等。 2 铁路通信电源的正确使用 电源系统目前广泛使用高频开关设备, 其智能化程度高, 电池也采用了免维护蓄电池, 这虽给用户带来了许多便利, 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以确保使用安全。 (1)在使用中要避免随意增加大功率的额外设备, 也不允许设备在满负载状态下长期运行。工作性质决定了电源系统几乎是在不间断状态下运行的, 增加大功率负载或在基本满载状态下工作, 都会造成整流模块出故障, 严重时将损坏变换器。 (2)由于组合蓄电池组输出电流很大, 存在电击危险, 因此装卸、改接导电联接条、输出线时应特别注意安全, 工具应采用绝缘措施, 特别是输出接点应有防触摸措施, 以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3)电池应避免大电流充放电。理论上充电时可以接受大电流, 但实际操作中应尽量避免, 否则会造成电池极板膨胀变形, 使得极板活性物质脱落, 电池内阻增大且温度升高, 严重时将造成容量下降, 寿命提前终止。 (4)防止电池短路或深度放电。因为电池的循环寿命和放电深度有关, 放电程度越深, 循环寿命越短。在容量试验或放电检修中, 通常放电达到容量的30% ~ 50% 就可以了。 (5)自备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波形、频率和幅度应满足电源系统对输入电压的要求。另外发电机的功率要大于开关电源设备的额定输入功率, 否则将会造成电源系统设备工作异常或损坏。 (6)高频开关电源系统对环境温度要求不高,在- 5℃ ~ 40℃ 都能正常工作, 但室内要求清洁、少尘, 因为灰尘和潮湿会引起主机工作紊乱。蓄电池对温度要求较高, 使用温度为15℃ ~ 30℃ 。温度太低, 会使蓄电池容量下降, 温度每下降1℃ 其容量下降1% 。如果长期在高温下使用, 温度每增高10℃ , 电池寿命会降低一半。 (7)不论是在浮充工作状态还是在放电检修测试状态, 都要保证电压、电流符合规定要求。电压或电流过高, 可能会造成电池的热失控或失水; 电压或电流过小, 会造成电池亏电, 这都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前者的影响更大。 3 铁路通信电源的维护 (1)高频开关电源设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 主机的维护工作量很少, 主要是防尘和定期除尘。特别是气候干燥的地区, 大量灰尘会造成器件散热不好。一般每季度应彻底清洁一次, 且在除尘时检查各连接件和插接件有无松动和接触不牢的情况。 (2)由于整流器对瞬时脉冲干扰不能消除, 因此整流后的电压仍存在干扰脉冲。蓄电池除有存储直流电能的功能外, 其等效电容量的大小与蓄能电池容量大小成正比。因此, 维护检修蓄电池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蓄电池的工作全部是在浮充状态, 因此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放电。放电前应对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 以达全组电池的均衡。放电过程中如有一只达到放电终止电压时, 应停止放电, 继续放电需排除落后电池后再放电。核对性放电不是追求放出容量的百分比, 而是关注并发现和处理落后电池。经对落后电池处理后, 再作核对性放电试验, 这样可防止事故, 以免放电中落后电池恶化为反极电池。平时每组电池至少应有8只电池作标示电池。为了解全电池组工作情况, 对标示电池应定期测量并做好记录。在日常维护中, 需经常清洁并检测电池两端电压、温度, 连接处有无松动腐蚀现象, 检测连接条压降; 电池外观是否完好, 有无外壳变形和渗漏; 极柱、安全阀周围是否有酸雾逸出; 主机设备是否正常等。当电池组中发现电压反极、压降大、压差大和酸雾泄漏的电池时, 应及时恢复和修复,对不能恢复和修复的电池要更换, 但不能把不同容量、不同性能、不同厂家的电池连在一起, 否则可能会给整组电池带来不利影响。对寿命已过期的电池组要及时更换, 以免影响到电源系统和设备主机。 (3)当电源系统出现故障时, 应先查明原因,分清是负载还是电源系统, 是主机还是电池组。虽说开关电源系统主机有故障自检功能, 更换配件很方便, 但要维修故障点仍需做大量的分析、检测工作。另外, 如自检部分发生故障, 显示的故障内容则可能有误。 (4)对主机出现击穿、熔断器熔断或烧毁器件的故障, 一定要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才能重新启动, 否则会接连发生相同的故障。维护工作做得好, 可以延长器件寿命并减少故障的发生, 不要因为高智能、免维护而忽略了本应进行的维护工作,预防在任何时候都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4 结语 铁路专网通信电源除了要进行日常的维护和检修外, 更要进行定期巡检和定期集中检修。可以按月度进行巡检, 季度和年度集中检修。巡检和集中检修要形成制度化, 设定检修项目、设计相应表格等。总之, 只有重视电源系统的日常维护和集中检修, 才能使电源系统更稳定、可靠的运行, 从而保障铁路专网通信的正常运行。 铁路通信电源的管理与维护:浅谈铁路通信电源的保养维护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铁路通信电源现状以及为铁路通信设备直接提供电力备用电源: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柴油发电机、不间断供电电源(USPS)设备的保养维护中须要注意的事项,并提出了相应的维护建议。 [关键词]通信电源;蓄电池;柴油发电机;UPS;设备保养维护 引言 铁路通信电源系统是铁路通信设备正常运行的心脏。它是构成各种通信手段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确保通信畅通、通信设备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通信设备发生故障是局部的,而通信电源的故障,影响面会更大。铁路通信系统的故障,不仅影响公务联络,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列车运行安全,造成国民经济甚至人员的重大损失。因此全面、及时、准确掌握铁路通信电源的工作状态和运行情况,按时及时保养维护,确保通信电源随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通信安全畅通。虽然铁路通信主要市电供电提供外供交流电,但自备电源为铁路通信安全做到万无一失。自备电源中直接为铁路通信提供电力的电池组、发电机、UPS维护保养,稳定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1 铁路通信电源现状 铁路通信电源是独立的供电系统,由外供交流供电系统和直流供电系统构成。通信电源设备和设施主要包括:交流市电引入线路、高低压局内变电站设备、柴油发电机组、不间断电源、蓄电池组、整流器、直流变换器和交流逆变设备、以及各种交直流配电设备,接地防雷设备以及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等设备和系统组成。为铁路通信网分枢纽、电源室、中间站通信机械室、传输室等通信设备提供电源,并保证整个铁路通信电源系统安全。 铁路通信电源的供交流电源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从铁路地区变、配电所、铁路专用专线电源、电力贯通线电源、自动闭塞电力线电源及地方电源接引的外供交流电源;其二是指自备发电电源。每个通信传输室配备1台固定发电机。中间站通信机械室每2~4个站配置1台机动式发电机组。 铁路通信电源的直流供电系统由整流设备、直流配电设备及蓄电池组组成。其供电方式采用直流集中供电连续浮充充制,将整流设备与蓄电池组不分昼夜地并取浮充供给通信设备直流电源,同时供给蓄电池组自放电的补充充电电流。采用这种供电制度、蓄电池组效率高,寿命长,可靠性强,是首选的供电方式。铁路直流供电基础电压48V。其他种类电压:如12V,-6V,-24V等。 2 备用直流电源(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的保养维护 蓄电池作为铁路通信的重要备用电源,其作用是不可替代,所以,蓄电池的正确使用与维护也是维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现在铁路现场使用最多的是阀控式密封蓄电池,其有体积小、重量轻、放电性能高、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已基本取代了其他类型的蓄电池。阀控蓄电池虽然维护量小,但并不是不需要维护。如不根据其特点科学维护与使用,很容易造成其使用寿命下降,甚至导致通信事故发生。 阀控蓄电池组在具体的维护与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蓄电池应工作在清洁、通风、干燥的环境并要配备有灭火器。周围无有机溶剂和腐蚀性气体。同时,也应避免空调或通风系统的通风口直接影响电池单体温度,造成电池电压不均匀。工作环境温度一般要求在摄氏15℃至30℃之间。浮充电压:在环境温度25℃情况下的正常的浮充电压为2.23V~2.25V/单体。温度补偿系数为:-3.5mV/℃。当电池浮充运行时,蓄电池单体电压不应低于2.18V,如单体电压低于2.18V,则需要进行均衡充电。均衡充电是一般采用恒压限流进行充电,充电电压按2.35V/单体(环境温度25℃)。温度补偿系数为:-5 mV/℃。均充频率—般为2月一次。出现两组同样的电池组充放电电流不同,单体压差大,除了电池本身的原因外,就是连线与极柱接触不良所致,所以新装电池必须半年内就紧固一次,而经过二次紧固的电池后期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松动现象。此外,也要注意定期对开关电源的电池管理参数进行检查,保证电池参数符合要求。 2.2 蓄电池在使用前如存放时间较长,必须进行补充充电。 2.3 每次例检时,用万用表检测电池单体浮充电压做好历史记录;检查电池外壳和联结件。必须保证电池组中每个电池的浮充端电压都处于正确的范围,若发现浮充电压偏高/低、外壳变形和联结件腐蚀时,应按说明书处理或向厂家提出处理。较高的浮充电压导致了电池腐蚀加快和失水,引起电池早期容量失效。因此,电池采用低浮充电压被认为是防止电池早期失效的途径之一。 2.4 蓄电池应每年做1次放电试验,放电额定容量的30%~40%,每3年做1次容量实验,使用6年后应每年1次,蓄电池放电期间应每小时测量1次端电压和放电电流。 2.5 经常检查极柱连接螺栓是否松动,清理电池上的灰尘,特别是极柱和连接条上的灰尘,防止电池漏电或接地。 3 备用交流电源(柴油发电机组)的保养维护 发电机组是通信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市电停电,蓄电池电量用尽时,由发电机组给负载提供交流电,它作为一种应急交流电源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做好发电机组的使用与维护,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是交流供电不中断的可靠保证。由于柴油发电机组具有质量可靠、性能稳定、操作简单、保养方便等优点,因此,目前铁路通信用发电机组一般多采用柴油发电机组。柴油发电机组的使用与维护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机组应保持清洁,按维护规程定期对机组进行保养检查,无漏油、漏水、漏气、漏电(简称四漏)现象。 3.2 要定期进行空载、加载试机。 3.3 对于有自启功能的发电机组,市电停电信号应接于低压配电设备的前端母排上,否则,如接于低压配电设备的输出空气开关上,油机开关在自动位置上,造成油机的频繁启动。 3.4 应定期对机组的连接件进行检查,机组上的部件应完好无损,接线牢靠,仪表齐全、指示准确,无螺丝松动,如有松动应及时紧固。 3.5 严格按维护规程对机组进行日常的保养;根据各地区气候及季节情况的变化,应选用适当标号的燃油和机油。 4 不间断供电电源(UP8)的保养维护 UPS电源在铁路通信中也使用较多,例如传输室一般都会配备UPS电源,它主要起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应急使用,防止由于电网突然断电而影响正常的工作;二是消除电网上的电涌、瞬间高低电压、频率偏移等电污染影响,起到改善电源质量的作用。 UPS电源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4.1 UPS电源线路应与市电线路分离。现在机房一般采用UPS电源集中供电的方式。在布UPS电源输出线路时应单独布线,而不应布于墙壁内。同时,UPS用电也应与办公用电分开。这样能有效防止人为因素造成UPS中断。 4.2 UPS匹配功率时,应留有余量,不应满负荷工作,一般为额定功率的80%。同时三相负载配置尽量均衡,防止偏载造成零线电流过大,UPS线路中不应带较大的感性负载,防止产生冲击,对UPS设备造成损害。 4.3 在UPS电源输出负载配置过程中,每一路输出负载至少应有三级空气开关的保护,这三级空气开关应合理配置,防止单点瓶颈的产生。 5 结束语 铁路通信电源除了要进行日常的维护和检修外,更要严格按照维护规则进行定期检查和定期集中检修。只有重视电源系统的日常保养维护,才能使电源系统更稳定,可靠的运行,防患于未然,从而保障高速铁路专网的正常运行。 铁路通信电源的管理与维护:浅谈铁路通信电源系统的施工及维护 [摘 要]高速铁路对通信系统的要求较高,而电源是确保通信系统运行可靠性关键设备之一,必须确保电源正常工作,保持通信稳定。为确保电源正常工作和提高使用寿命应当提高电源的施工质量和加强日常维护,本文就这两方面进行了具体的介绍。 [关键词]铁路 通信电源 施工 维护 一、铁路通信电源系统的施工 当今的各种通信设备都是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电路所构成,都需要稳定的直流电源才能工作。电源系统通常是由交直流电源柜、进出线电源开关、蓄电池(柜)架、和防雷接地装等构成。铁路通信电源系统的施工应注意以下方面: 1、铁路通信网分枢纽及以上通信设备均被列为一级负荷;分枢纽以下电源室和中间站通信机械室为二级负荷。一级负荷在供电时从两个不同的变电所各引一路或从不同的母线段引出两路供电。因此分枢纽及以上通信设备是由两路可靠交流电源供电的,分枢纽以下由一路可靠交流电源供电,当其附近有第二路交流电源时,可采用两路交流电源供电。 2、铁路通信白备发电电源一般采用油机发电机组,在采用油机发电组的时候,要注意保持电源的稳定性。若电源系统不能输出规定电流,电压超出允许波动范围,杂音电压高于允许值时间并持续lOs以上者均判定为系统故障。原交流系统中的电压、频率或波形畸变超出规定范围持续时间大于60S者均判定为故障。为此,要保证通信电源系统的可靠性,有条件的通信部门应尽量从两个不同的地方引入两路市电输入,并设置两路市电电能自动倒换装置;所用设备要选用可靠性高的高频开关整流设备,采用模块化、热插拔式结构以便于更换,并合理配置备份设备。任何新技术、新设备未经充分验证、试运行前均不得进入供电系统。供电方式要大力推广分散供电,使用同一种直流电压的通信设备采用两个以上的独立供电系统,这也是今后通信网络容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各种新业务引入的新要求。为了尽量缩短设备的平均故障修复时间,要经常分析运行参数,预测故障发生的时间并及时排除。还要提高技术维护水平,采用集中维护、远程遥信、遥测维护。 3、为了保证通信设备的不问断供电,设置自备发电机组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灾害造成的故障,其中断时间很难确定所以铁路通信站均要求配置自备发电机组,中间站通信机械室每2―4个站配置1台机动式发电机组,出现故障时,由通信工区携带至故障地点使用,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同时可减少蓄电池组的备用时间,从而降低蓄电池的容量。自备交流发电机组的容量,按满足通信设备用交流功率、直流电源的浮充功率、蓄电池组的充电功率、通信站主机房内应提供保证的用电功率。保证照明一般接实际情况计算、无资料时,除主机房的照明予以保证外,其余房屋的照明功率可按其30%~50%估算。 4、电源防雷 (1)双路贯通电源防雷 由对雷电脉冲频谱分析可知,雷电90%以上的能量都集中在100KHz以下,极易从工频电源系统中耦合进入。据统计60~70%的雷击事故发生在电源部分。IEC1312规定,对雷电的防护分四个梯度,交流从6KV~1.5KV,直流从500V~120V,根据设备的耐压及重要程度,来确定电源避雷器的级数和各级的限制电压,既防雷电过电流,又防雷电过电压。水电段的总配电箱输入端应该设置B级防雷在电务综合开关箱的输入端设置C级防雷可选择安装针对铁路电源设计的双路电源C级防雷箱TD-220C(单相)或TD-380C(三相),以防止雷电通过电源线进入内部设备而损坏电源屏。 (2)电源屏输出端防雷 对电源屏输出的每束电源进行纵横向防雷,每束电源根据电压伏值选配用三套BVB SLP 75VB或BVB SLP 275VB进行纵横向防雷。 (3)单相UPS电源防雷 对微机室的单相在线工频UPS电源应作雷电防护,在输入端安装二套BVB SLP275V/2对其进行纵向第三级电源防护(细保护)。当雷击发生时,避雷器能迅速联通,使电源线与地形成瞬态等电位,保证后端设备所受到的冲击低于其耐受水平,保护了参数稳压器与UPS设备的安全。对微机室的单相在线工频UPS电源应作雷电防护,在输入端安装二套BVB SLP275V/2对其进行纵向第三级电源防护(细保护)。当雷击发生时,避雷器能迅速联通,使电源线与地形成瞬态等电位,保证后端设备所受到的冲击低于其耐受水平,保护了参数稳压器与UPS设备的安全。 5、电源系统接地装置安装与引接 (1)在建筑物周围设接地装置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接地装置的水平接地体距建筑物外墙间距不小于1m,埋深不应小于0.7m。接地装置的垂直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其长度的2倍,并应均匀布置。 (2)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可采取下列降阻措施:接地体利用电镀技术,采用热熔焊剂焊接接地极和接地连线;埋深接地体;加降阻剂。 (3)接地装置的焊接采用搭接焊时,搭接处应做防腐处理。 (4)电源系统的下列部分均应接地:电源设备的基础型钢、金属框架、外露导电部分、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柜门;电缆线路的金属护套和屏蔽层,防护用金属管路、金属桥架;电源系统的各种防雷保安器。 (5)综合接地系统应设置供引接线接地引接的接地端子或接地母排;室外接地端子或接地母排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 (6)地线盘(箱)、接地铜排的安装:接地铜排端子分配符合设计要求;接地铜排和螺栓结合紧密、导电性能良好;地线盘(箱)、接地铜排与地网连接牢固、可靠。 (7)室内配线屏蔽接地,应采用一点接地;接地配线应分别从接地汇流排引接。 二、站通信电源的维护 蓄电池是通信电源系统中作为备用直流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通信系统负载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的任务,确保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使用中它与整流器并联工作,其作用有两个:在交流电停电时,自动向直流负载供电,保证供电连续不间断;当交流电正常供电时,它可以等效为一个充分大的电容器,滤掉整流器输出的各种谐波,保持直流电的纯度。蓄电池的容量越大,直流电的纯度越高。因此,蓄电池的稳定性和在放电过程中能提供给负载的实际容量对确保通信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证阀控铅酸蓄电池高效、稳定运行,应进行必要的日常维护及检测,其维护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蓄电池端电压;各连接处有无松动、腐蚀现象;电池壳体有无渗漏和变形;极柱及安全阀周围是否有酸雾酸液逸出;环境温度;定期对开关电源的电池管理参数进行检查,保证电池参数符合要求等。具体维护措施如下: 1、为了尽量缩短设备的平均故障修复时间,要经常分析运行参数,预测故障的发生,并及时排除。 2、设备宜采用模块化、热插拔式,便于更换和维修。平时应建立起对电源故障的应急措施,保证可靠供电。要提高技术维护水平,大力推广集中维护体制。实施集中监控管理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化通信网的需要。随着通信设备的日益集成化、小型化,各种电源设备也要智能化、标准化,符合开放式通信协议。集中监控必须逐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三遥(遥信、遥测、遥控)点的设备要合理,决不是越多越好,否则其效果适得其反。 3、蓄电池的浮冲电压需设置在53.5―53.8V之间,如果设置过高,则容易损坏蓄电池,设置过低则会使蓄电池处于缺电状态,会加快蓄电池的报废。此外,在使用的过程中,要避免电池过放电和大电流快速充电的现象。 4、通信机房的室内温度应长期保持在25℃以下阀控式密封铅酸免维护蓄电池对外界温度较为敏感,如果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同样会加速蓄电池的报废。蓄电池的全部接线柱必须涂抹凡士林加以保护,平时对蓄电池的使用维护,可以通过观察蓄电池的外表及形状来进行,如查看蓄电池有无变形、裂缝、漏液等异常现象。 5、合理安排维护时间。由于部分机房环境相对较差,密封不好,电源整流模块内部容易积灰,日常维护对此没有要求,时间一长影响模块散热,造成模块不能正常运行,如果倒换维护,管内几十个小站机房,每套电源3-4个模块,维护一遍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经过调查摸索,制定出可行的整治方案,抽出3-4名精干人员,组成整治小组,合理分工,很快完成了任务,消除了隐患。 铁路中间站通信电源是保证铁路专用通信设备良好运用的核心,因此从电源系统初期的设计、设备选择、安装到日常维护工作都必须重视,确保电源的安装质量及日常运行。
浅谈高层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学: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运用探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城市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土地资源变得十分紧张。为了节约城市居民用地资源,解决人们的生存环境问题,高层建筑的设计理念越来越被许多城市所采用,逐渐成为现代城市的标志。但是随着高层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本文在基于生态建筑学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生态建筑学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分析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为现代高层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生态建筑学;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虽然高层建筑有效的缓解了城市居民用地的紧张氛围,充分合理的利用了土地资源,但是高层建筑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和环境等的平衡。一方面,由于高层建筑所占空间的特殊性,在周边建筑的局部范围内,会对光照和空气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当高层建筑的高度达到一定高度时,会造成空气气流的变化,风速也会发生急剧变化,引起局部气候的改变。另一方面,高层建筑由于自身结构的多样性,例如,电梯、空调机组以及自然风等的作用会产生噪音,这种噪音在高层建筑之间传播会显得特别突出,严重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与此同时,高层建筑大多运用玻璃作为外墙的装饰,这种布局会产生大量的光污染,对人们的视觉造成影响。因此,将生态建筑学运用到高层建筑设计中,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开拓了高层建筑的设计的思路和视角。 一、生态建筑学概述 所谓生态建筑学,就是在生态学的基础上,将其与建筑学相结合,以自然生态结构为体系,来构建建筑的人工生态体系。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结构体系进行分析,并且将建筑、生态、现代科技等多方面的技术相融合,充分全面的对建筑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分析,最终把建筑与生态合为一体,构建一个环保、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让居民、生态环境和建筑三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建筑学的理念,不仅能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资源,有机的将自然生态战略运用到高层建筑设计中,而且还能创造一种健康、富有生气活力的居住氛围,有效的提高了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对于高层建筑,在建筑过程中,会消耗非常多的资源,很容易造成浪费,而且高层建筑对环境和生态稳定都有一定的影响,密集的高层建筑还会增加人们的心理压力等等。为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加入生态建筑学,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保护了自然生态结构体系,使得高层建筑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提高了居民居住环境的质量水平。 二.生态建筑学设计原则和目标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加入生态建筑学的设计理念,将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进行有机的结合,所以在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高层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相关的物质能量转化形式。下面将从生态建筑学设计的原则和设计的目标两方面对高层建筑的设计进行阐述,让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充分发挥其优势。 2.1 生态建筑学设计的原则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资源短缺的形势下,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设计的原则就是要注重资源的再生利用,即五个原则:Revalue再评价、Renew更新、reuse重复利用、reduce减少消耗和recycle循环利用。第一,Revalue是再评价、再思考的意思,即在高层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大多是从艺术的角度对高层建筑进行评价的,而完全没有考虑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所以在设计时,要对高层建筑采用发展的眼光进行再思考和评价,才能得到最佳的设计方案。第二,Renew是更新改造的意思,对于陈旧的高层建筑,在安全性满足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更新改造,实现废弃资源的重复利用,这样就能减少人力财力的浪费,而且还能保护生态环境。第三,reuse是重新利用和重新使用的意思,对于高层建筑,可以重新利用和回收那些剩余可用的资源,减少对自然的索取,争取最大程度的保持自然生态体系的平衡。第四,recycle是回收循环利用的意思,对于生态系统中一些稀有、紧缺和不可再生的资源,要对其进行回收,反复进行使用,或者进行再次加工进而再次使用,与此同时,也要注意使用的方式,以便增加材料资源的使用寿命,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 2.2 生态建筑学设计的目标 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污染废弃物,对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施工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将生态建筑学的设计理念引入到高层建筑设计中,充分发挥了其优势,因此,生态建筑学设计的目标就是要降低高层建筑中对资源的使用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尽可能的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并且要对有害有毒物质进行无害处理,保护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高高层建筑居民的生活环境,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体系的平衡。 三.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把握生态建筑学的设计目标和原则,为构建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而努力。下面对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其中的优势方面。 3.1舒适化的设计思路 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居住建筑的舒适性。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采用对人们的身体没有危害的建筑材料,尽量不适用具有挥发性的物质,同时要保证高层建筑室内的空气流通,建立防干扰的设备。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建筑周边的自然资源,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降低建筑设备的使用率,利用可再生资源,例如自然采光、通风等。 3.2 注重生态型高层建筑空间的组合设计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建筑空间之间的相互组合和搭配,例如,院落的设计、休闲场所的布局和建筑空间的经济成本等问题。在结合生态建筑学的理念后,还要进一步对高层建筑的能源消耗和舒适度等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由于高层建筑不同空间对温度、风景和采光的要求的不同,因此在设计时要从居住环境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此外,在建筑平面设计时,高层建筑的朝向主要以南北朝向为主,同时,要把楼梯、卫生间等空间布置在采光和通风较好的场所。最后,在空间组合设计时,要从整体上进行考虑,对于外部生态环境的结构要进行合理的优化,不能破坏其空间层次结构,要构建多方面的绿化系统。对高层建筑的局部环境进行净化,改善周边的气候环境,并且进行景观设计,把室外的绿色生态系统融入到高层建筑的内部,充分将自然与建筑相结合,让居民感受到自然的清新。 总结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建筑学的设计理念,不仅能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资源,有机的将自然生态战略运用到高层建筑设计中,而且还能创造一种健康、富有生气活力的居住氛围,有效的提高了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为现代高层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 浅谈高层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学: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 摘要:针对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论述。生态建筑设计,要以人为核心,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充分融合建筑环保节能理念,提升高层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注重实现生态环境和节能的一致性,采用生态表皮设计,以打造舒适的建筑环境。 关键词:生态建筑学;高层建筑设计;节能性;环保性 湖南省将森林覆盖率、绿色建筑覆盖率等生态环境指标,纳入到规划体系中,加大生态建筑建设力度。在构建可持续化发展城市形态时,严格保护生态资源,实现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有效连接。在环境保护方面,实施生态控制线规划,明确禁止开发区域与限制开发区域,因此对生态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生态建筑学概述 生态建筑学设计理念提倡节能效应与环保效应,将生态环境和建筑相互融合,利用自然生态理念与模式,开展高层建设设计,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科技与生态等的优势,融合各类因素,形成绿色、安全的人居环境。高层建筑建设资源消耗量较大,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也较大,引入生态建筑学,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确保高层建筑建设的效益。 2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最优原则 基于生态建筑学,开展高层建筑设计,坚持结构方案最优原则,需要做好全面的调查工作,明确建筑区域情况。以建筑选址为例,要明确地质条件,了解建筑区域的经纬度与气候条件等,以合理设计建筑朝向,进而保障自然通风技术与太阳能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要明确建筑区域周围的绿化情况,在前期规划设计时,做好后期规划设计,确保高层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2.2合理化原则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要注重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设计。为确保建筑设计的安全可靠,需要精确计算建筑结构参数,对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合理化、数字化处理。因为基于生态建筑学的高层建筑,多应用各类节能技术与材料等,设计人员若能将节能理念,有机的融合到高层建筑设计,做好建筑设计的把控,则能够实现绿色生态建筑设计[1]。2.3环境互动性原则基于生态建筑学,高层建筑设计要以人为核心,考虑到建筑使用者的需求,采取人性化设计,坚持舒适性与方便性,使得建筑能够更好的为使用者服务。设计人员可以充分的利用节能技术,实现环境与建筑友好相处。譬如:高层建筑水资源消耗量较大,若将污水全部排放,会造成水资源浪费,甚至会污染环境,因此要加强水资源回收利用,收集雨水和生活用水,利用处理技术,用作厕所冲水与景观水体。可以设置分质排水系统,例如图1所示,实现水循环利用。 3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3.1实现和周围生态环境的友好协调 开展高层建筑设计,实现和周围生态环境的友好协调,要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吸取环境资源,譬如:高层建筑采光设计,需要制定多种方案,做好方案评选,以确保建筑能够获得较多的光照,减少电能的使用;对于高层建筑空间格局以及朝向设计,增加通风面积,减少对空调的依赖程度,降低能源消耗。高层建筑自然通风形式,主要包括幕墙开窗、双层通风幕墙。其中幕墙窗开启方式主要包括固定窗、平行外推窗等。双层通风幕墙主要包括内循环、外循环、开放式双层幕墙。双层幕墙和传统幕墙相比,能够实现节能50%,可以达到较高的性能[2]。 3.2采用生态表皮设计 建筑表皮生态设计,指的是建筑外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面、楼板等,高层建筑外围护墙体能量消耗较大,可以占据整个建筑能源消耗的1/4左右,因此设计人员不仅要注重建筑装饰功能,还需要注重建筑表皮的支撑功能,从人的生理舒适度与辐射热等因素考虑,营造健康舒适的环境。譬如:某建筑表皮覆盖系统设计,采取了双层结构,包括隔热玻璃与多孔通风层,利用双层表皮,确保建筑内部气流保持正常,避免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外部空气可以通过建筑外皮进入到通风层,建筑内部设置控制板,来控制自然通风系统,形成缓冲气流,输送到建筑主体,以减弱外部风的影响,制造出自然风。 3.3融合舒适化理念 高层建筑是常见建筑物,人们对高层建筑物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对建筑结构与功能的要求较高。基于生态建筑学,开展高层建筑设计,需要合理选择原材料,避免使用有害材料,影响居住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做好质量把控,合理选择建筑原材料。在设计建筑空间时,需要做好空间组合的设计,确保空间生态性,保障辅助空间能够达到自然采光与通风的要求[3]。 3.4遵循生态建筑学设计原则 基于生态建筑学理念,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建筑设计的主要目标。在开展高层建筑设计时,需要遵循生态建筑学设计原则。坚持再评价、更新、重复利用、减少消耗、循环利用基本原则。建筑设计原则,提倡不仅要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与美观程度,还需要做好周围环境评价工作,包括城市气候与植被覆盖,以打造和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结构样式,实现高层建筑和自然环境的永续共存。譬如:某节能环保大厦,充分利用建设区域的水资源与地热资源优势,构建了水循环利用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同时采取分区设计的方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河水和地热资源,作为冷热源,提升建筑水源热泵系统的性能,除此之外,在屋顶还设置了光伏发电机组,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非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建筑的节能性与环保性。从建筑到室内外装修材料上都大量采用具有环保与高科技含量的可循环使用材料,如有机涂料、中空夹层玻璃等环保材料,大厦建成后将具有冬暖夏凉的效果。 4结束语 随着环境污染与能源日益短缺,高层建筑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在高层建筑设计时,需要加强对生态建筑学的运用,减少高层建筑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实现能源节约,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明 单位:郴州市城乡建设档案馆 浅谈高层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学: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重要性 摘要: 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为了城市建设发展更加的井然有序,同时也为了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更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使得高层建筑不断增多,但是由于材料和能源消耗大量的浪费,高层建筑建设导致生态环境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高层建筑的负面影响,对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高层建筑;影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学;应用;注意事项 生态建筑是以生态为基础的生态与建筑结合的产物,具体而言,是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从而使建筑与环境有机的结合。以下就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1高层建筑的负面影响 建筑工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们更好的居住,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高层建筑不断增多,但是高层建筑会给社会生态、人们的居住环境等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①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高层建筑内往往都伴随着高科技的运用,电梯、中央空调机组、风的作用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在局部空间中尤为明显,造成了高层建筑的噪音污染,影响着高层建筑的舒适度。同时,高层建筑外墙大多采用的玻璃幕墙,在太阳光、紫外线等光线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光污染,不仅会对行人的视觉产生干扰,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还会影响飞行动物,造成许多飞行动物撞击在建筑上。②对生态气候的影响。高层建筑高耸入云,密集而又狭窄的空间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在高空形成高速气流,气流的变化会对建筑周身的天气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在雨雪等天气状况不好的情况下,会对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多的不便,甚至会改变建筑物周边的气候。 2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主要表现为:①节能环保设计。有效的节约能源资源是高层建筑设计的目标之一,也是生态建筑学的基本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所选择的能源资源都是一些低能耗和可再生资源,大大降低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建筑物所在地的可用能源资源,比如在高层建筑设计时,将太阳能作为建筑主要的能源来源,并将其合理运用,不仅能够大大降低煤炭、电力资源的使用,还能充分利用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资源。但同时,过度的使用太阳能资源会带来一定的光污染,因此在利用太阳能资源时,还必须采用恰当的防护措施,如安装节能门窗、遮阳挡板等,这种设计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②舒服化设计。为了更好的体现生态建筑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在考虑到现有的空间条件下,要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不仅能够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还能达到室内通风情况良好的效果,促进空气的对流。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也应尽量避免采用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材料,为人们的居住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在高层建筑电梯上的选择,由于楼层太高,电梯是必须的,但是因此也带来了一定的噪音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态建筑学建议采用国内外研究的先进成果,设计时保证每层楼彼此独立旋转,采取格外的形状和碳素材料以减轻噪音带来的污染。③环境友好设计。高层建筑的出现会对周边的环境甚至是地区长期的气候带来一定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这就需要在生态建筑时,充分考虑到高层建筑与周边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外部环境进行空间上的合理设计,形成立体的合理的多层次美化体系,从而保证高层建筑周边的生态平衡。 3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应用的注意事项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应用的注意事项主要表现为:①结构平面布置的注意事项。在设计生态型的高层建筑物时,处于水平荷载的作用中结构侧移是制约建筑物最主要的因素。布置建筑物的平面时所遵循的原则例如形状、对称性等都影响着建筑自身具有的抗侧压力,不对称和不规则甚至是比较复杂的平面结构都会对建筑本省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布置结构平面时应该使建筑物功能作用得到满足后,还要将建筑物的抗侧压力尽量提高。②建筑物构造的注意事项。由于不同高层建筑物具有的功能和特性不一样,意味着其内部空间也不一样,再加之建筑物结构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不同构造的建筑物具有不一样的优点。比如悬挂这种结构,是一种允许主框架落地但是其他都可以不落地的结构,而巨型结构则是由大截面其斜、竖杆所构成的担负竖向力和水平的一种结构。③高层建筑节能的注意事项。a.节能会受到建筑的朝向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受到季节的印象,因此在设计生态型的高层建筑时要具体全面的将环境的因素给考虑在内,最好设计出来太阳高度角图,对不同的季节朝向不一样的太阳高度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在打开窗户时拥有的最大的采光面积那侧,让室内可以得到最多的太阳光线,使损失的热量可以有效减少,让室内的温度保持稳定。b.在建筑物的外表面最好使用节能材料,依据不一样用途的建筑物来选取最适合的材料,其中具体的材料主要有透气、遮光和吸声等材料。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人类营造健康的生态环境。但是高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是科学发展观在建筑领域的具体践行,因此对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长文 单位: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析: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当前,水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水利企业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在水利企业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本文作者分析了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利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战略发展眼光,水利企业人才管理配置不均衡,水利企业对于企业文化重视程度不够,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激励机制等。对如何加强水利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要加强人力资源创新研究,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要优化水利人才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等措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利于提升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水利企业科学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水利企业;人力资源;问题及对策 1.加强对水利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认识 人力资源是水利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水利企业进行竞争的最重要资源。水利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水利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使用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激励和控制活动。水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企业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而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了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等。通过企业实施科学的、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能够调动自身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更能够强化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使其自觉的为企业服务,将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最终真正的形成人才与企业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要切实做好和完善水利人力资源管理,提升水利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2.加强对我国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的认识 2.1水利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战略发展眼光。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制定发展目标时,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来进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要始终贯彻水利企业发展的战略,确保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的远见和效率。但是目前我国水利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还是以短期的利益为出发点进行管理和配置,很难做到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这点,可以说有时完全没用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即使水利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从事企业人员的招聘、调配、薪酬、激励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却不是以服务水利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前提,都是为管理而管理,这样既不能促进水利企业的发展,也无法促进个人能力的提高。另外,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和开发缺乏系统、持续的规划,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表现为对人力资源规划认识不全面;忽视人力资源规划的价值,未能预测潜在的人力资源过剩或不足;缺乏有效的晋升规划,增大替代成本;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快,规划滞后;补充规划不全面、调配规划不当、培训开发规划支持不够等。 2.2水利企业人才管理配置不均衡。比如,一般水利企业每年都要到高校招聘些毕业生充实自己的人力资源队伍,但是很多引进人才到了企业后一般很短的时间就会离开水利企业另谋生路,水利企业成了其他类型企业的“人才实习工厂”。结果是造成的局面每年都在招人,但每年都缺人。另一方面, 水利企业也存在着大量的闲散人员,有些甚至已经在其他企业上班了却还在国企挂名领钱,“把国企这个铁饭碗保住”。这些闲散人员不仅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每年还要给负担大量的社保费用,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2.3水利企业对于企业文化重视程度不够。可以说,企业文化具有很好的精神功能,这就需要水利企业用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形态来影响和感召广大员工,并最终使企业的文化转化为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目前水利企业往往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甚至根本没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即使有些水利企业逐渐开始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却往往强调的是企业文化为公司利益服务,而忽视企业文化中的人性成分,这必然对水利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2.4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激励机制。水利企业束缚人才体制缺乏激励竞争机制和流动性,物质激励和约束机制都不合理,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传统的集权体制下国有经济部门中,劳动力配置是一种单一的行政配置机制,劳动力一旦配置于某一具体企业、岗位便会沉淀下来,陷入“锁定状态”,并不能充分地体现个人的业绩和贡献,更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论是经营管理者,科技人员,还是其他的一般人员不仅在企业外部而且在内部也难以流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此,水利企业必须尽早建立一整套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薪酬体系。 3.加强对水利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 3.1要加强人力资源创新研究。在水利企业必须从操作层面向战略层面转变,建立和完善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的体制和机制。要通过市场手段形成合理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形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用人环境。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特点制定适合的人力资源规划。首先,建立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做好各个阶段人力资源的规划和需求预测,有效管理取得成本。其次,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努力将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文化融合与渗透,使企业与员工的发展互为依托,相互促进,有效管理替代成本。再次,完善岗位设置规划,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硬件要求和任职资格,从而做到所选人员从一开始就能适合企业内各岗位的需要,避免造成额外的费用 3.2要重视水利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说,员工创造性的发挥,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企业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为此,在水利企业,我们必须树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从思想上重视水利企业文化建设,真正使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进而转化为产业优势,为企业进步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从而确保水利企业集体效益的充分发挥。 3.3要优化水利人才资源配置。必须树立人才开发需要投入的观念,把人才建设与开发作为企业大事来抓;按照企业的实际和人才成本价值,最大限度地引进、培养、吸引、使用好人才;树立人才资源需要储备的观点,着眼于水利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增强水利企业发展后劲,正确把握好人才使用和人才培养的辩证关系,建立和完善水利企业各类后备人才队伍和内部竞争市场,进一步做好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把优秀人才放到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岗位上,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调整组织结构。 3.4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完善人才选拨评价机制。必须打破传统的用人观念,形成以人为本的用人观念,凭能力、政绩用人,营造良好的人才选拨氛围。全面的考核和公正的评价,有利于人力资源价值的自我定位,激发其成就感,责任心和事业心, 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尤其对于水利管理者来说,准确的考核评价更是促进合理竞争的重要手段。考核要避免采用一个模式和方法,克服机械化和程序化。考核要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员工,按岗位和职责提出不同的考核内容和指标,反映出不同员工的职位特点和专业特征.要明确在什么岗位,必须有什么职责;有什么职责,必须确定什么目标,使所定目标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岗位实绩的本质.达到人人有指标,个个有压力,充分调动各级各类员工努力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结语:总之,水利企业只有根据自身发展要求和实际情况,要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起科学的具有水利企业特色和适应市场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切实提升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析: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受行业自身专业性和特殊性影响,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制约着企业自身发展及员工个人能力的提高。应以人为本,增强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建立科学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及薪酬体系建设,优化企业人才资源配置、科学设置用人岗位,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从而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水利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考核 薪酬体系 岗位配置 培训机制 引言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组成因素。当前,人力资源已成为水利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和企业竞争中最重要的资源,水利企业要始终贯彻企业发展战略,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使每一位员工都能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充分体现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为员工自身发展创造机遇和平台,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但水利企业具有自身专业性和特殊性,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岗位人员较多,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配置仍注重短期利益,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和制约着企业自身发展及员工个人能力的提高等,因此必须认清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水利企业发展。 一、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意识,企业文化重视度不够 一个企业,要从思想、意识及价值观念等方面为企业员工创造一个文化氛围,通过企业文化的影响和感召充分体现出企业精神文明,利用文化思想转变员工的思想和日常行为习惯,使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相匹配,并根据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而实际上,水利企业人事部门只是一个单纯的管理部门,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对企业文化理解及重视度不够,过分强调企业文化的经济效益等,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低,存在着严重的因人设岗、因事设岗等现象,而且人才配置及开发缺乏长远发展目光,未充分发挥出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这不仅阻碍着水利企业的正常发展,且不利于企业个人的提升。 (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人才配置不合理 水利企业属于国有企业,受行业特点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也等同于行政管理体制,与其他企业相比,尤其在人才配置上存在严重的不合理、不均衡现象。尽管企业每年都在对外招聘新员工以充实企业人力资源,但最终能长久留用的人才少之又少,而且企业缺乏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企业员工个人发展空间被限制,致使大量人才流失;同时,企业内部因各种原因安插的闲散人员较多,企业经济负重较大,再加上企业新生力量注入不足,存在着企业员工老龄化、学历不高、专业能力不强等人力资源结构失衡现象,这也是企业人才配置缺乏合理性所致。 (三)缺乏行之有效的薪酬体系 受长期计划经济统治,水利企业还沿袭着传统集权体制国有经济部门下的劳动力配置观念,行政配置机制单一,人员配置在企业具体的某一岗位后便会沉淀下来,企业经营管理者、科技人员及其他的一般人员在企业外部或内部岗位不管是否适合即陷入“锁定状态”,而且很难再流动,这样就难以突出个人工作能力,也无法激发员工工作能动性和创新性。这种具有束缚性的人才管理体制及不合理的薪酬体系等致使企业缺乏激励竞争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所以要必须尽快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行之有效的薪酬体系。 (四)缺乏规范的绩效考核机制 规范、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机制能有效激发企业员工热情,有效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推进企业规范化发展。由于水利企业的特殊性,水利企业当前缺乏规范的绩效考核机制,考核体系缺乏科学合理性,指标量化程度低,开展的考核也只是走过场,达不到真正的激励目的。而且未形成与绩效考核一致的薪酬激励机制,与个人业绩挂钩的激励办法执行不到位,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很大程度上都是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是干与不干都一样,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更谈不上创造力的发挥。 (五)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水利企业内部人员管理仍存在着旧观念的制约,人才管理没有得到创新,还存在着重经济效益轻人才开发利用的思想问题,企业领导对人力资源管理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单调呆板,管压现象严重,员工的工作潜能通常被遏制或打压。在人才培养方面,近几年也不断强化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但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缺乏对学习培训的科学合理规划,遇到上级部门下发通知就盲目安排,而且培训课程内容老旧,缺乏新颖、创新,知识结构更新缓慢,缺乏丰富多样的培训方式,学习培训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员工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认识和觉悟。 二、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意识 市场经济竞争激烈,要想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并稳定发展,关键因素是加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及创新,因此,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水利部门要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意识,逐步完善人才聘用、选拔、配置及开发等机制建设,统筹协调各部门人力资源,将水利企业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进而转化为产业优势,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坚实的基础保障,充分发挥水利企业集体效益。而且企业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员工创造性能力的发挥,所以,水利企业各级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使员工发展规划与企业文化充分结合在一起,增强企业员工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潜能,凝聚企业核心力。 (二)建立科学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制度的竞争及其与管理水平的竞争,是新时期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现代化的水利企业应建立一个科学的、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全面综合收集并整理企业人力资源组成、分布等信息数据,并进行分类,然后确定企业需要引进、开发或培养哪方面的岗位人才。不断完善企业人力资源评价标准体系,对分散的企业员工评价信息进行及时有效回拢,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网络,确保信息渠道完善、通畅,为企业发掘人才、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并吸引留住人才,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健康良性发展。 (三)加强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及薪酬体系建设 建立公平、公正的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这是对企业员工工作成效、业绩贡献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进而将评价结果作为个人劳有所获的凭证,是企业员工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也是对企业人力资源整体水平进行衡量的有力凭证。当前,根据水利企业人力资源发展需要,应全面构建企业内部员工绩效考核体系,首先要打破传统用人观念,以人为本,建立人才选拔评价机制,将人员能力、业绩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标准,通过全面、公平、公正的考核,根据人员工作能力和政绩决定是否留用和提拔,形成良好的人才选用氛围,实现企业内部人员公平竞岗。同时,还要注重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建立,根据水利企业不同岗位特点制定多层次、多样化的考核手段和方式,确保每个岗位的考核结果均能反映出岗位人员的真实成绩。而且,建立完善的薪酬机制和激励机制,使之与考核机制相匹配,制定出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合理的薪酬水平,并按照员工岗位职责、风险、绩效考核成绩等进行合理分配薪资报酬,个人收入与个人贡献挂钩,充分体现出多劳多得的现象,由此拉大薪酬差距,营造一个工作上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局面;还要针对不同员工需求对优秀群体进行不同的物质、精神、目标等方面的多种形式的激励,释放员工激情活力,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为企业留住人才并充分利用人才的同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水利队伍,而且也可实现对企业人工成本作用的控制,激发员工先进继续发扬、落后追赶先进的自觉学习技术知识和提高业务水平的认识。 (四)优化企业人才资源配置,科学设置用人岗位 新形势下,水利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及体制,完成操作层面向战略层面的转变,不断优化企业内部人才配置,科学设置用人岗位,对人才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选用,实现内部人才流动及外部人才引进,最终实现水利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效益化。面对人力资源管理需求,水利企业要作出科学预算,通过人事招聘中介、媒体广告、网络宣传等多种招贤纳士渠道,向专业复合型人才抛出橄榄枝,大力引进外部人力资源,为企业广纳优秀人才,奠定企业发展必须的人力基础。同时,对企业内部现有人力资源进行有效整顿,不断开发和优化资源配置,做到因人设岗,人尽其才,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为实现人才合理流动,可根据员工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进行轮岗制度,这样就能强化员工整体素质,提高员工综合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位员工工作潜能。 (五)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本,人才是企业第一战略资源,因此要结合水利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树立正确的人才资源需要储备理念,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通过加强学习培训,合理开发利用人才资源,加强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才能科学使用人才,加强人才培养,正确引导员工创新和发掘自身才能的动力,充实水利企业内部各类储备人才队伍,增强水利企业发展后劲,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根据企业工作特点,了解掌握员工业务能力和学习能力,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员工培训和人才培养规划。一是加大在职员工的继续学习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二是制定长远人才培养机制,针对性的开展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工作,然后形成优秀带落后的互帮互助学习局面,实现整体队伍素质的提高;三是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实时跟进检查,及时督促员工积极参加学习培训,学习培训效果可通过开展培训考核来判定,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勇于创新,切实发挥培训应有的最大化效果,提高水利企业全体员工素质水平。 三、结语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要想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切实做好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健全企业人员招聘、岗位配置、绩效考核、薪酬激励机制等,以服务水利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前提,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完善改进,改革创新,确保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的远见和效率,实现水利企业的快速发展。 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析:形象学视野下我国水利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骊 摘要: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区别于其它企业的标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到来,一个企业要想加强自我的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形象建设,企业的实践者就是企业形象的符号。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放在企业形象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从而更好的代表企业形象。本文就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保障水利企业发展来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从而为我国水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水利施工企业;形象学;薪酬体系 符号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标识最突出的特点是易于识别,显示事物自身特征,标示事物间不同的意义、区别与归属。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模式”“中国制造”“中国元素”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评论最多的话题,形象成为时代最强音。国家是这样,企业更是如此。保护和重塑优秀企业形象,加大人力资源形象管理投资,重视人力资源形象管理,保障水利企业快速、稳步发展,有着时代意义。 1.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1] [2] 2. 发展水利行业的战略重要性 水利施工企业是指从事水利建筑商品或提供水利建筑劳务的企业,它通常包括水利建筑公司、水利建筑安装公司、水利机械化施工公司、水利工程公司及其它专业性建筑公司等。根据有关规定,国家对建筑企业实行资质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水利内涵不断丰富、功能逐步拓展、领域更加广泛,传统任务与新兴使命叠加,现实需要与长远需求交织,水利对全局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更加凸显。 2.1水利的战略地位 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水利的地位作出过经典论断和精辟阐述。早在1934年,同志就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中央明确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立足国情水情变化,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系统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 2.2发展水利的重要性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农业的命脉;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因此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3.我国水利施工企业现行人力资源管理障碍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将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在我国的水利施工企业现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却存在着诸多障碍。因而影响了我国水利施工企业高质量人力资源的供给,分析我国目前水利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障碍影响,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对改善目前水利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有所帮助。 3.1对水利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够重视 虽然水利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由单纯的福利工作,发展到人力资源招募、选择、训练、再到人际关系的培养、自我满足的激励。反映出人们日益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但是在水利施工企业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并没有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在首要的位置加以重视。[3] 企业的管理者更多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生产、销售等一些能够对企业利润产生直接影响的活动上。管理的本质就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对企业一切事物的管理归根到底都要从对人的管理开始。[4] 3.2员工企业形象代表意识被动 大多数水利施工企业中的员工都有这样的想法, 认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是组织和人力资源部门的事, 与自身无关,实际上, 员工是企业形象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是水利施工企业的形象员工职业生涯的开发、规划很大一部分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5]。我国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下,劳动者一旦被配置于某企业、行业或部门,就会沉淀下来,一定终身,缺乏竞争、缺乏流动、不能从整个企业出发,代表企业形象[6]。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加强企业形象人力资源管理。 4. 综合运用激励理论对我国水利施工企业员工企业形象人力资源管理 薪酬的本质在于激励,它是一把双刃剑,激励不足或者过度均不会取得理想的激励效果,而合理激励的“度”难以把握。如何发挥薪酬激励正能量历来是管理学界研究的难点,如何通过设计高效、合理的薪酬体系来激励员工成为企业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 20 世纪后,随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提出和发展,激励理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包括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强化型激励理论和综合激励理论等研究成果。内容型激励理论认识到需要是行为的动因,但它仅研究了“用什么激励”的问题,没有揭示需要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未解决“如何激励”的问题。过程型激励理论揭示了人从动机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强化型激励理论关注的是刺激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即行为结果对行为的反作用。以上三种类型的激励理论都过于片面,仅研究了人类行为模式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并不能够解释人类行为的整个动机模式。人的复杂性,注定不可能用一种理论来解释人类所有的动机模式,即使相对全面的综合激励模型也不能面面俱到。 4.1以公平理论确定 “给多少”,以期望理论明确“给什么”为基础的薪酬体系设计新理念 公平理论认为,人们不仅关注自身报酬的绝对值,还关注报酬的相对值,他们总是将自己的投入与产出的比值做横向或纵向的比较,比较的结果反过来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积极性。这里投入指为工作所作的努力,主要包括工作时间、教育程度、工作投入及其他无形损耗等,而产出指员工从组织中获得的任何形式的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晋升和认可等。依据公平理论来设计“给什么”、“给多少”,发挥薪酬体系的激励性,不仅要让能者多得,同时还可以降低员工的不满情绪。值得注意的是,公平并不意味着平均,追求公平需要避免走入平均主义的误区,公平讲究的是能者多得、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公平包括结果公平和程序公平。前者是指员工在投入后获得产出具有公正性,后者指产生这种结果的决策过程具有公正性。根据公平原则,薪酬体系应采用分层分类,所谓分层分类的薪酬体系,是指根据员工的职位类型和级别等的不同而采取的与其需求相适应的薪酬管理方式。我们在进行薪酬体系设计时,除了要保证设计的公平性外,还要注意引导员工的公平心理,使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 期望理论强调,一个人是否会采取某种行为取决于他对个人努力能否导致个人绩效、个人绩效能否导致组织奖励和组织奖励能否满足个人需要这三对关系的期望。组织奖励满足员工需要是期望理论的核心,也是激励员工的根本。 虽然人们的需要难以把握,但不外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五种。“ 给多少”固然要依据公平理论来设计,但不可否认,员工对几乎所有组织奖励都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如绩效提薪的幅度、奖金发放的比例等。如果薪酬体系的设置达不到员工的心理预期,势必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2以双因素理论和强化理论来确定“什么时间给”的薪酬体系设计新理念 双因素理论将使员工产生满意感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而将促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前者主要与工作本身有关( 如个人成长和晋升机会、责任感、认可和赞美等) ,后者主要和工作环境及条件相关( 薪金、职务、与同事关系等)。 激励因素可以产生满意; 保健因素可以避免产生不满意; 而没有激励因素,则没有满意但也没有不满意。根据双因素理论,员工只有在感到满意的时候才会采取积极的行为,在不满意的时候才会出现消极怠工的行为,而在没有满意也没有不满意( 阴影区域) 的情况下,虽然不会出现怠工行为,但也不会出现有利于组织的行为。实践中,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不是固定不变的,特定情况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在设计薪酬体系时,必须明确哪些因素使员工没有满意但是还没有产生不满意,哪些因素已经使员工产生了不满意。通过“什么时间给”尽量让员工在没有满意但还没有产生不满意的因素方面感到满意,使已经产生不满的因素不再增加并尽量减少员工的不满意[7]。 5.结论 运用形象学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分析水利的战略地位、发展水利的重要性,在分析我国水利施工企业现行人力资源管理障碍基础上,通过提出以公平理论确定 “给多少”,以期望理论明确“给什么”,以双因素理论和强化理论来确定“什么时间给”的综合运用激励理论的薪酬体系设计新理念,为我国水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措施。 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析:浅析如何全面构建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摘要】水利企业要想获得长期发展,离不开企业的资源,而其中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因而如何全面管理好水利企业的人力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从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入手,提出了要从水利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构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旨在促进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确保水利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水利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体制 可持续发展 前言 面临严峻形势的市场挑战和考验,切实抓好人力资源管理,是水利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水利企业为了推进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推动水利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取得新成效,就必须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其概括起来,应主要从五方面入手: 一、改革水利管理理念,促进管理理念现代化 我国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切实将人力资源提到重要战略地位。对此,要想适应水利企业改制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对于人力资源的工作就应选择最优秀的人才担任。在现代水利企业的经营实践中,对于人力资源的工作,应与战略性、基础性这两个层次上的管理相结合。首先,调整产业结构,对于我国水利建设规划和实施中的重大项目,要提前引进和培养人才,为企业储备高品质的人才,以适应现代性的水利人才工作要求。其次,应该更加关注如何开发人力资源,如何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如何对人力资源工作进行有效管理,以更好地建立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使人才优势成为水利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优化水利人才配置,促进人才管理高效化 基于现阶段各地水利的具体状况,优化人才配置可以说是现代化水利建设的目标。水利企业要想保障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就应当按照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人才选拔原则来选拔。首先,选拔领导干部上,水利企业要严格规范企业的选拔和管理程序,通过严格的检验拟任人选后,才可决定。其次,引进专业人才上,水利企业要严格按照水资源规划和业务发展的要求,预测未来人才需要,并明确界定大型专业招聘人才的方向。简单地说,就是将最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从而为水利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完善水利激励机制,以激发水利人才活力 水利企业要想开发、利用好人力资源,就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为此,采用何种激励机制,有效调动水利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具体而言,水利企业应在完善发展机制的基础上,将激励机制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环节结合起来,做到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首先,水利企业应该把绩效考核和岗位工资相结合,以此作为企业支付员工工资的统一标准。可以说,水利企业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全面实施,可以从根本上形成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能有效激发员工的活力和工作动力。其次,为了充分激发水利企业管理层干部的热情和创新活力,要对水利企业经营层及基层员工实行年薪制。总的来说,水利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真正建立起一整套适应员工需求的激励体系,使员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最终促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水利长效机制,促进运行机制规范化 可以说,深入推进我国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切实可行、科学考核、择优录取、能上能下、合理流动的人力资源管理长效机制是关键。首先要确立水利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通过文化导入、文化变革、文化巩固,建立起符合水利行业特点的长效运行机制;其次是在严格遵守机会平等、公开公平原则的基础上,使企业和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心理契约” ,在一方面有效推进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进入水利企业,以进一步加强水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最终促进水利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五、加强水利人员的培训教育,以适应现代化水利建设要求 水利企业应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不断加强管理层及基层员工的培训教育。首先,通过加强管理层的培训教育,使管理层的素质得到与时俱进的提高,为水利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其次,结合现代水利企业的特点,加强水利基层员工的培训教育,加大发掘员工潜能的力度,并建立一支高素质且适应现代化水利建设需要的水利队伍。也就是说,要建立起科学的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机制,把高技能水利人员的培养教育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活力和创造力,为水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以达到现代化水利建设要求。 六、结束语 总的来说,只有充分结合水利企业的特点,通过改革水利管理理念,优化水利人才配置,完善水利激励机制,建立水利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水利企业管理层及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素养,才能促使水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才能为水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从而使水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旅游资源与开发论文:茶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 摘要: 随着当前我国名山名水旅游、乡村生态旅游、红色区域旅游、现代农业旅游等特色旅游旳蓬勃发展,如何开发整合皖江茶文化资源,加快其旅游的步伐,促进茶业与旅游经济共同发展,是承接东西产业转移的重要问题。经调查研究,文章特提出:挖掘徽茶文化与佛禅文化资源,打造茶旅新品牌;整合二山一湖茶文化旅游路线,拓宽旅游渠道;筑建皖江茶文化旅游长廊工程等三大发展战略,以期推动皖江茶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皖江地区;茶文化旅游;挖掘整合 皖江是指安徽省沿长江两岸的约八百里区域,该地位于我国长江经济带中游,现已被国务院确定为承接东西部产业转移示范区。自“神农尝百草,遇茶而解之”的记载以来,我国已有五千多年茶文化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隋唐时期,皖江一带的寿州、舒州就是我国名茶主茶产区。当时的名茶就有黄芽、嫩蕊、蒸青团等[1]。尤其是诗人杜牧在池州任刺史时,不但写下了千古绝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而且还留下“携茶腊月游金碧”的诗篇。八百里皖江自古至今,茶史悠久,名茶荟萃,茶文化内涵丰厚,潜藏着巨大经济与社会效益,期待着开发利用。 1皖江茶文化资源与旅游业剖析 1.1当前旅游现状分析因受当前国内外旅游大环境影响,近年来皖江旅游业发展很快,已经初步形成了五大板块。第一板块为名山名水风光游,主要是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太平湖、巢湖等地湖光山色生态游。第二板块为古民居及民俗游,主要是由皖南古民居、牯牛降古村落、绩溪胡氏宗祠以及当地各式各样的独特徽派古建筑及民俗游。第三板块为佛教、道教文化游,主要由九华山、天柱山、齐云山、齐山、迎江寺、赭山、太白楼等地的佛教寺庙及道教道观等佛、道文化游。第四板块为红色旅游,主要由皖南泾县新四军军部,沿江枞阳县中线渡江指挥部,皖西大别山红色根据地,皖中抗日和解放战场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游。第五板块为农耕文化与茶文化旅游,主要由乡村文化游、田园风光游、现代农业游、茶文化旅游等。目前,这五大旅游板块,已经支撑着整个皖江地区的旅游业。2011年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一个新兴经济区,旅游业总收入为1129亿元,占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的60%,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旅游业是皖江地区经济支柱产业[2]。 1.2茶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安徽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曾强调:“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体验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乡村旅游、森林旅游等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近些年来,随着规划的贯彻落实,安徽省乡村文化旅游得到了深度发展,形成了以立足人文、兼具自然、传统为先、不忘现代、特色为本、稳步推进、教育为重、服务“三农”可持续发展态势以及上下联动,多措并举,互利共赢的良好势头[3]。然而,安徽省茶文化旅游,尤其是皖江地区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各地大多受短期利益驱动,只注重打造自家旅游景点,忽略了区域整体开发和形象塑造[4],故而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悠久茶文化传承、发展、弘扬力度不大,尤其是一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没有得到很好利用,未产生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应。第二,茶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很好挖掘与开发,其亮点没有很好展现。第三,皖江茶文化旅游长廊建设滞后,主要景点尚未开发、开放,形成旅游效应。第四,茶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建设以及软硬件配套设施跟不上。事实表明,这些问题已严重困扰着皖江茶文化旅游发展,必须尽快解决。 2皖江茶文化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 2.1茶文化资源特色及皖江茶文化我国是世界茶叶的原产地,茶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茶文化资源构成了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并显示出强盛势头。茶文化旅游是建立在悠久文化历史的基础上,结合优美的生态环境及特色民风、民俗的旅游活动,涵盖了观光、体验、购物等多种旅游功能,是集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方式,从而使旅游业从观山看水的自然状态走向了精神世界中深化自我、陶冶自我的理想状态[5]。至此,当前以茶文化内容为背景的旅游项目开发不断涌现,我国许多茶叶产区都不同程度地利用当地的茶资源优势建设起各种旅游项目。如云南省的千年原始古茶园旅游,浙江省西湖龙井茶区旅游,福建省武夷山生态茶园旅游等都悄然兴起,尤其是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游受到国内外游客好评。作为源远流长、名茶荟萃、资源丰富的皖江茶文化其特色表现为:其一,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史料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古皖江地区就盛产茶叶,素有“江南茶乡”之称。唐代皖江各州、县都产茶,不但陆羽《茶经》中有许多记述,而且大诗人杜牧还留下了“携茶腊月游金碧”的美好诗句。到了宋、明、清朝代,宣州“瑞草魁”、池州“嫩蕊”、舒州“兰花”等茶都作为贡茶进献朝廷。尤其是池州东至县尧渡街,还是世界三大高山茶之一“祁门红茶”的发源地,这一切为皖江的悠久茶文化奠定了基础。其二,佛禅一味旳独特茶文化。皖南的九华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九华山的佛禅文化和独特的佛禅茶艺是由我国鉴真和尚传入日本的,从而使今天日本的“茶道、茶艺”享誉全球,为此九华山佛禅茶艺是世界“茶道”发源地,佛禅文化也是世界茶文化源泉。其三,精湛茶技、茶艺。九华佛茶的制作工艺,在唐代就传到日本,是日本制茶技术的鼻祖。此外,黄山毛峰茶、祁门红茶、太平猴魁茶等制作技艺,均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四,独特人文生态茶文化。皖南古茶园,池州九华山佛禅茶园,石台牯牛降原始茶园,安庆的天柱山生态茶园,宣城的宣郎广现代万亩茶园等旅游景点,具有生态游、乡村游、休闲度假游、森林绿色游综合特点,是观光、休闲、养生为一体的最佳场所。综上所述,晥江茶文化这四大特点不但在我国独树一格,而且在全球也极为少见,是一个巨大旅游宝藏,期待挖掘开发。 2.2皖江茶文化整合与开发对旅游影响研究当前随着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与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环境的优美和安全。茶文化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茶文化在其演变发展过程中,始终蕴含着一种真、善、美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追求与向往的一种享受,她给旅游者带来了愉悦和幸福[6]。茶文化旅游,是为旅游者提供一种体现茶文化特征的产品和服务,可以给人们提供一种崇高的精神与物质享受。整合茶文化资源,开发茶文化旅游,不但可以延长茶产业链,拓展茶叶经济,而且还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促进旅游业发展[7]。进入新世纪后,茶的价值得到了全新开发,不吸烟、少饮酒、多喝茶,正成为全世界公认的一种健康之道,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新世纪的健康生活主流方式。从生态、健康、科学方面对茶叶资源的深层开发是茶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的需要,它满足了体验时代旅游者的需求。此外,这种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购物休闲于一体的旅游方式,能产生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并给茶业和旅游业的同步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由此表明,皖江茶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犮,会对其总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皖江茶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其开发符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的新潮流,与此同时,皖江旅游业的经济发展也必将提升皖江城市带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商品价值、服务价值和品牌价值,同时对促进茶区新农村建设,茶农增收,茶企增效,茶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3皖江茶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及建设工程 3.1发展战略与思路 3.1.1发展战略与技术路线针对皖江地区当前茶文化旅游现状以及国内外的经验,现特提出以下发展战略技术路线:皖江茶文化资源整合开发宗教与茶文化探究茶道与茶俗文化整合传播茶马古道探寻茶歌、茶舞、茶戏文化挖掘茶区生态观光体验名优茶技艺传承弘扬皖江茶文化旅游长廊建设皖江茶文化旅游经济发展茶文化经济与社会效益形成。 3.1.2旅游资源发展思路及产品推介皖江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茶文化产品众多,为了优中选精,分析研究认为应按以下发展思路重点推介:茶禅文化、茶区生态风光、茶技茶艺、名优茶及特色产品等16种旅游产品(如图1)。 3.2发展皖江茶文化旅游及建设工程研究 3.2.1挖掘茶文化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徽茶文化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相传“神农尝百草,遇茶而解之”的故事,就发生在古江淮一带。自秦汉以来,徽茶文化一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精髄,不断发展弘扬。此外,佛禅文化又是徽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为此挖掘开发皖江茶文化资源一定要将佛教文化与茶文化这两大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及亮点展示,积极打造茶旅文化品牌。如九华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九华佛茶、九华毛峰是我国著名历史名茶,在打造宣传茶文化旅游项目时,应打“九华牌”,将这两个品牌与产品同时推介,以便广大观光旅游者在朝圣九华山时,一并观光九华山原始古代茶园,体验传统制茶技艺,品尝九华佛茶和九华毛峰的独特品质风味,由此带动当地旅游业和茶业共同发展。此外,通过对皖江茶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及品牌打造,让游客深刻体验到博大精深的徽文化与佛禅茶文化以及“礼让、友谊、亲和”的情感,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和茶文化旅游价值[8]。 3.2.2整合重组二山一湖与皖西南茶文化旅游路线二山一湖旅游是安徽省旅游业拳头产品,在国内外有极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皖江茶文化旅游又是一项新兴旅游产业,所以在发展这二个旅游产品时,应进行整合重组,打破区域、辖区、行业界限,实现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出成果,统一产生效益,共同发展战略。此外,还应重视二山一湖旅游路线整合:将皖江茶文化旅游纳入二山一湖游主渠道,并且增设皖南茶马古道探寻游和皖西茶文化生态游这二条旅游新路线。将皖南茶马古道探寻游与九华山、牯牛降、仙寓山以及二山一湖等各地景点贯通连成一片,并增添沿途一些乡村游、民俗游、茶区生态游等新内容,这样不仅提升了皖江茶文化旅游质量,而且还推动安徽全省旅游业发展。关于皖西茶文化旅游,以天柱山为起点至大别山终点,沿途不但能观光几十个景点,品味20多个名优茶,而且还可参观一些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整合皖西茶文化旅游,既展示了当地茶区美好风光和千年古茶道,又增添了皖西红色文化旅游,其作用是提升了旅游文化内涵,提高了旅游档次,带动了茶旅发展。 3.2.3筑建皖江茶文化旅游长廊工程八百里皖江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的一段中下游主流江道,其沿途风景如画,文化底蕴深厚,名优茶荟萃,景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是一个亟待开发的旅游经济宝库。2014年6月11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工作。会议指出,发挥黄金水道独特优势,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新时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内对外开放相结合、推动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重大战略举措。 该项工程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形成直接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涉及近6亿人的发展新动力,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缩小东中西差距;又能优化经济结构,形成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互动,打造新的经济支撑带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合作新平台。国家关于长江经济带打造,为八百里皖江茶文化旅游长廊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关于旅游长廊路线建设,应以八百里皖江为景点,以徽文化与茶文化为互补,建设一条茶文化旅游新干线。具体建设内容如下:第一,建设茶文化生态基地及养生休闲观光园。将长江两岸的皖南茶区、九华山茶区、天柱山茶区、宣郎广茶区等重点主产区建设成生态观光基地,以其优美的湖光山色茶园风光吸引旅游者。把分布在皖南、皖西的牯牛降茶园、仙寓山茶园、天柱山茶园,打造成千米高山养生休闲观光园。因为这些茶园,不但因山高空气新鲜是优佳的天然氧吧,而且生长在这些高山的茶树,树势高大,叶花优美,令人心旷神怡,精神焕发。由此通过生态观光园的打造,把国内外消费者吸引到此地,休闲、养生、观光、旅游消费。第二,构建茶马古道与中西茶文化交流中心。疏通皖江南岸的茶马古道、贵池秋浦河,长江古代水运茶道、青阳古徽茶道,修复古代的关口、驿站、码头、渡口、石路古道,吸引中外茶文化爱好者来此考古、探险、考察、怀旧、游玩。此外,将沿江的秋浦茶艺馆、池州茶博院、九华佛茶艺馆、徽茶博物馆建成中外茶文化交流中心。通过馆藏的大量古今中外茶具与非物质文化技艺、产品展示、观摩以及精粹茶道和茶艺表演,加强中外茶文化交流,促进茶文化旅游发展。第三,重塑八百里皖江茶文化旅游风光。首先搞好皖江名优茶产地游项目,建设好九华佛茶、天柱剑毫茶、汀溪兰香茶、金山时雨茶、敬亭绿雪茶、黄山毛峰茶、祁门红茶等名优茶精品旅游基地,使广大旅游者有一个良好的采茶、制茶、品茶、购茶体验场所,让其充分体会“东方树叶”的无穷魅力。其次,拓展禅茶一味文化旅游项目,近年来位于皖江境内的天柱山、迎江寺、齐山、九华山、赭山、太白楼等寺庙,每年都有几百万游客、香客涌入,尤其是韩国、日本、东南亚香客众多,为此通过禅茶一味文化旅游项目拓展,挖掘茶文化与佛文化资源,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皖江茶文化旅游。与此同时,筑建好八百里皖江风光与茶文化旅游长廊工程,将沿江的太湖、潜山、东至、贵池、石台、青阳、铜陵、泾县、旌德、绩溪、宣城、郎溪、广德等区县各地名胜古迹、山水风光与其茶文化共筑建成一条旅游长廊,并且完善软硬件与网络配套设施,使其形成一个活跃的旅游经济带,促进茶文化旅游发展。综上所述,皖江茶文化旅游长廊建设,不但可加快安徽旅游业与茶业发展,而且还可拉动沿江几十个区、县的运输业、物流业、饮食业、农产品加工业、建筑业、通讯业等行业共同发展,必定会产生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作者:汪辉进 陈慧芳 单位: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池州市社科联 旅游资源与开发论文: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开发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旅游业也得到了空前发展,同样,旅游业的壮大也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山西省是一个历史较为悠久的省份,拥有多个民族,这样也就使其拥有多个民俗文化资源。现代社会属于市场经济,竞争较为激烈,山西省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发展自己,成为现阶段应重要研究课题,以便进一步推动山西民俗文化发展。 一、山西民俗文化概况 (一)经济文化。山西刺绣具有代表性,其题材较为新颖,绣工也十分精巧,其中所蕴含的山西特色更为浓郁,从中能够感受到山西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如二龙戏珠等被人们描绘的淋漓尽致[1]。不仅如此,在山西人民的生活中还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玩具,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透过玩具不仅能看到人民的乡土情感,还能看到人们对浪漫主义特色的渲染。我国是饮食文化较为发达,来自于山西的饮食更是让不少人驻足,山西人民喜爱面食,不仅有小麦粉,还有荞面、豆面等多种面粉,尤其是这些面粉制作而成的刀削面与拉面更是深受各地人们爱戴。此外,山西省特有的大院文化也是吸引众多游人的关键。如著名的乔家大院一直是在吸引着众多游人的目光。 (二)历史文化。因山西险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古往今来兵家必争之地,是首都北京重要的外围省份,很多历史人物都在此留下赫赫战功,如卫青、张辽等人,他们的精神一直在影响着中国文化与山西文化[2]。同时,历史上的山西不仅有汉族文化还有一定的游牧民族文化,两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今天的山西民俗文化,尤其是辽西文化十分突出,至今在山西省送留有很多寺庙,直到今天,从这些建筑中依然能够看到辽金人民的生活景象与他们独特的民族品质[3]。晋商文化一度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山西历史的骄傲,特别是在经济十分受重视的今天,很多人都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效益而努力,因此山西政府部门应根据现代人的心理,做一些与晋商有关的文化宣传,让很多人到此来学习与研究晋商的经商思想,领悟更多的生财之路,这样也有利于发展山西经济。 (三)娱乐文化。山西有很多娱乐设施可供人们游玩,其中锣鼓文化被称为中国第一鼓,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山西有数十种鼓,无论哪种锣鼓当地人们都能将其很好的运用,并形成了独有的锣鼓文化。社火也是山西娱乐文化中的一种,每次的社火活动都异常热闹,这在生活节奏较快的今天更是难以一见,经常使人流连忘返,它也是山西省重点的娱乐文化[4]。山西民歌更是备受世人喜爱,很多民歌只要用心倾听都会给人带来催人泪下的感受,如《走西口》等民歌,体现了山西生活的艰辛的同时,也寄托了山西人民美好的愿望,唱尽了山西人民的酸甜苦辣。此外,在山西省还有很多神话传说一直在影响着人民生活,如神农尝百草、伏羲教会人民渔猎、轩辕制造农具等都对山西人民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这些民俗特点都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因此,政府部门应注重这些内容的应用,使其成为发展山西经济的重要力量。 二、分析山西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 山西民俗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如果能将其合理发展与利用,就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在国际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很多外国游客也来到中国学习、旅游,极大的带动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很多外国友人都希望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古老中国文化特点;对于国内游客来说,他们主要是想了解山西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与自己有哪些区别,这时山西省应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特点,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5]。同时,开发与利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还能有利于山西转变旅游方式,使游览山西的游客不再局限于游览观光,而是注重将娱乐购物、宗教膜拜,这样一来也提升了人们的观赏旅游价值。尤其是山西美食更能吸引游客,大力宣传当地的土特产和各种工艺品,以此来吸引更多人多次到山西旅游。此外,发展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能为山西省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山西地区地形复杂,贫困地区很多,政府部门可以适当的将旅游面积扩大到偏远地区,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条件,游客还能从中体现到原生态、质朴的山西生活。 三、创新开发与利用山西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的主要方式 晋商文化一直是山西省吸引游人的关键,因此,应将其作为发展旅游的重点,这样就能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这样一来,人们在欣赏当地文化景观的同时也能从中了解晋商壮大的原因,从而真正的将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结合在一起,将推动山西旅游业发展,人们也会更加了解山西过去的繁荣。 (一)构建可持续发展观念,重视环境开发与保护。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一直提倡的重要观念,只有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当地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壮大,为山西省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为做好这一工作,山西省相关工作人员应请专业人士为其进行评估,合理规划与发展旅游业,限制游客数量,保证不会出现游客数量异常致使当地文化环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同时增长。此外,政府部门还应通过媒体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与民俗文化保护意识[6]。 (二)注重应用文化底蕴,形成特色旅游品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区开注重旅游业的发展,但在开发与利用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时应避免将其沦为模式化与类型化,应注重融入文化底蕴,给游人带来营造不同格调,形成特色旅游品牌。如山西独有的民间节庆、生活方式等[7]。注重民俗特征的体现,尽量为游客创设一种鲜活的、真实的文化生活。如山西寒食节就能成为典型代表。同时,山西省古建筑较多,因此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开创古建筑旅游,让人们体会别样风情的古建筑游。其次,还可以尽情展现晋商文化特色,以乔家大院与平遥古城为代表,充分向世人展现晋商的发展历程,通过平遥古城也能让更多人看到当年山西省的繁荣景象。由于山西已经举办过类似的活动,所以应进一步发展该旅游特色。山西省为发展旅游事业所做出的各种业绩不容否定,但近年来在开发与利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雷同化现象较为严重,因此,需要在发展的同时注重民俗特点,抓住游人爱民俗的特点多举办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 (三)重视区域特色宣传,扩大山西民族旅游在世界上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宣传,因此,山西省政府应通过媒体向世人介绍山西特色,吸引观众来此旅游。如同贵州省一样通过一句“走遍神州大地,醉美多彩贵州”,再加上带有贵州特色的旅游景点,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都希望能到贵州一睹美景。山西也在央视投放了广告,一句“晋善晋美”引发了国人的联想,不可否认,这个广告给山西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为了进一步发展山西旅游业,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山西省文化与民俗[8]。如著名诗人王之涣曾作诗《等鹳雀楼》,应抓住这一点大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吸引更多人到鹳雀楼中观赏景色。 (四)规划旅游发展,重视当地居民的加入。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多省份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政府部门应鼓励当地居民投入到旅游事业中,多为游客提供具有山西民俗特色的文化与活动。在突出产业特征的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控制好游客数量,做好治安维护,使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并时刻了解旅游市场状况,在合适的时机增加民俗资源,壮大旅游产业,同时注重点、线、面的逐步发展,切忌急功近利。此外,为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还应构建相对应的设施,充分体现民俗特点,尤其是山西人民淳朴的生活品质,为游人营造原汁原味的山西生活。 四、结论 民俗文化是发展特色旅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一定具有它独特的地方,才能吸引更多人专门为它而来,这样才能带动经济效益增长。在可持续发展受到重视的今天,山西在开发与利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应注重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实现长期发展。因此,山西应注重发展民俗文化,以便将山西发展为旅游大省。 作者:成文浩 单位:宁夏大学人事处 旅游资源与开发论文: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思索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 摘要:在我国的旅游开发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对旅游资源重开发、轻保护。作者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只有走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发展道路,旅游业才有生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有些地方甚至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因此,许多地方都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掀起了旅游资源开发的热潮。但在以往的旅游开发中,有些地方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对旅游资源重开发、轻保护,甚至有的只顾开发、不管保护,使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看到旅游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开发中对资源造成破坏、对环境构成威胁等负面影响,积极寻求保护性开发措施,坚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促进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只有走有效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发展道路,旅游业才有生命力。丰富多彩的自然、文化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一切,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同样,旅游业的合理发展也有助于改善产业结构,改变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的方式,减轻经济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增强人民珍惜和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一、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旅游环境观 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文中指出:“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面利益,要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旅游业离开了优美的环境便无法发展,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利用应该相辅相成。所以,我们在发展旅游业时,要立足长远,克服短期行为,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健康发展。要树立对旅游资源的忧患意识,要清醒地看到人类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已十分严重,大气污染,森林植被面积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日趋扩大;淡水资源危机,江河湖海污染日趋严重;有毒化学品污染有增无减;生物多样化日益减少等等。大自然允许我们失误的区间已所剩无几,回旋余地已十分有限,要以如履薄冰的心态,积极、谨慎地做好旅游环境资源的保护工作,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利用的方针。 二、加强法制、法规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保护人文和风景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增强法制意识。虽然我国《旅游法》尚未出台,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公路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旅游开发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要严格贯彻执行。比如,任何旅游景点的开发,必须要先修路,路的设计应考虑旅游资源的保护;路渣极其他建设垃圾的处理,必须按《公路法》的要求,符合环境标准。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在空气、水源、噪声等多项技术标准中,对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保护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旅游法规和规划,科学开发,依法管理,严禁“三无”(即无规划、无计划、无设计),“三乱”(指乱分地、乱寻址、乱建造)建设。另外,各地要根据实际需要,出台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法规。完善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高效运作的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机制,建立支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保证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以政府为主导,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形成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组织保障体系和良好伙伴关系。 三、做好科学规划,进行合理有序开发 旅游开发必须与环境保护相一致。尽管很多旅游地的开发是打着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旗号,但在运营中实际上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环。所以,开发时必须进行详细的环境评价,在环境评价的指导思想上,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切切实实搞好环评。不能为了上项目,把环境评价作为幌子、走过场,要制定科学的规划。规划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环保与开发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在,有的景点,砍掉大树种草坪、炸毁山景盖宾馆,不仅严重破坏了旅游的长远资源,而且从现实角度看,也影响了景观的和谐,搞成了不伦不类的东西,降低了景点的品位。同时,在景点开发中,一定要坚持整体规划在先,开发经费不足,可以分阶段开发。切忌胸中无全局,开发无布局,从孤立的小景点看,还有点味道,但从整体布局看,可能是一个败笔。不但花了冤枉钱,而且会形成整个开发规划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另外,在自然景观为主的地方,要尽可能地少建人文景观。自然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我们切不可为后辈留下太多的遗憾。还有,景点开发的建筑材料也要尽可能使用环保产品,注意各种资源的节约。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各级政府在大力发展作为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的旅游业时,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负有主要责任,因此要把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合理利用、有效保护落实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实践中,成为检验当地旅游业成绩得失的主要指标。 四、加强管理和监督,积极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一个生态系统处在自然状态下,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一旦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人的影响便削弱了这种能力,所以要进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旅游开发与保护离不开政府主导,所以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旅游开发的管理,特别是那些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景区,更要加强监督。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措施,并要付诸实际行动中,体现在每个具体项目和运行环节上。管理者自身要坚持带头遵守,同时,要不断建立健全游客在旅游中应遵守的规范,使其有章可循。促其旅游行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有利于环境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和文化保护。 五、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进行考察时,都是把有没有保护措施,有没有公众参与保护的意识放在首位。应加强开展全社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宣传与教育,加强科普工作,加强对游客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旅游,其内涵博大精深,上包括天文,下包括地理;前浓缩历史,后展现未来。既是我们丰富的教科书,又是培养我们情操和体魄的广阔天地。由于旅游者文化层次不同,欣赏品位各异。要使每一旅游者,在每一次旅游中都有健康的收获,当然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作为旅游的管理者必须先提高自身素质。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去引领各界人士认识旅游的内涵,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启发大家,自觉地把旅游和保护密切相连,提高旅游者、旅游管理者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逐步形成文明旅游、科学旅游、健康旅游的社会氛围。 六、推出生态旅游产品,提倡绿色环保游 在旅游开发中,要贯彻生态意识,积极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环保旅游和各种新型旅游产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如餐饮结合本地特产,以地域产品特别是当地的绿色食品为主。住宿设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地方特色。景区内尽可能限制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而以较原始的交通工具为主,如步行、马车、自行车及利用自然能(风力、水力等)交通工具,既体现生态旅游活动的自然特色,又可以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购物方面提倡购买不影响当地自然的土特产品。在对土特产品的开发上,首先也要树立环境保护观念,不能把应保护的资源作为特产而出售。对违反者,要坚决打击和取缔,更不能搞地方保护主义。同时,对旅游产品的开发也要有计划性,不能竭泽而渔。 总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一项关系子孙万代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建立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促进这项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与开发论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论文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一、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与景点布局 珠海作为全国唯一以整座城市命名的国家级的风景旅游区正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大开发,也就是旅游环境容量的大扩容。对此,我们应如何确定扩容的方向、内容、层次、深度,以达到既有内涵的提升,又有外延的扩展?在扩容的过程中又要注意哪些问题?本人认为,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特色性原则。特色即差异性。鲜明的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会有注意力。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要注意旅游景点之间的差别性,体现人无我有的特色。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实质就是要寻找、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不仅应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时,还应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和发展,绝对要避免在开发后的旅游资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坏。 (二)共生性原则。就是这一旅游项目与另一旅游项目之间是共生的。旅游项目是外部性很强的项目,有正向和负向外部性之分。所谓正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容的、互补的、协调的,看了这一景点之后,有一种再去游览另一景点的渴望。所谓负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克的、类同的,而不是呈现合作形态。旅游资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共生性现象,而且不同的旅游项目,其共生现象是不同的。如展览馆与宾馆、商场、交通设施、自然景点、人造景点相互之间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各种旅游景点在某一小区域内的协调。 (三)网络化原则。旅游业是一个扩大化了的网络,是自然网络。在珠海旅游业的发展问题上,我们经常强调要有大珠三角的观念,要发挥珠三角各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实际上,如果某地有独特性的旅游亮点,即使人为阻止也是不行的,游客还是会千里迢迢去游览,会千方百计解决道路不畅、住宿饮食不便等问题。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我们的旅游景点有没有形成亮点,有没有形成网络,各地的旅游景点在大区域范围内有没有产生互补效应。从珠海的旅游实际情况看,存在着以下三个网络。 首先是小网络,即中心城区旅游景点的大扩容。我们要考虑景点之间的共生性,要强调内涵的挖掘,包括实施市区西部和东部的旅游大开发,重点开发建设唐家湾古村镇文化旅游景区(包括原唐家旧镇、共乐园、淇澳白石街、金鼎会同村等,珠海国际赛车、珍珠乐园等旅游资源也有待于整合)、现代教育科技文化旅游景区(包括大学园区、南方软件园、科技创新海岸等)和南湾旅游新区(包括南屏科技工业园工业游、北山杨氏大宗祠、湾仔花卉公园、海鲜干货市场购物游等)、横琴特色旅游区。 其次是中网络。也就是“两区一岛”,即斗门区、金湾区和东区海岛的旅游开发。斗门区的白藤湖旅游区已经配套成熟;御温泉也已名扬海内外;黄杨山-金台寺旅游区正在完善之中;生态农业游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挖掘。金湾区虽然成立时间短,但旅游开发也呈现良好势头。亚马逊热带风情园起步看好;平沙温泉由于香港中旅注资改造气势恢弘;飞沙滩也渐渐游人如过江之鲫;长达30千米的珠港大道不但串联起一个个新的工业园区,也将串联起一个个新的旅游区……但目前整个大西区的旅游线路安排还是单向的,没有形成环线。我们应将珠港大道、湖心路、黄杨大道构成的“U”字形结构变为“O”字形结构,使之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小的闭环,将湖光山色、寺庙温泉、港口海滩等山水景观和文化景观、城市景观串联起来,而后向外辐射。东区海岛开发还需加大力度。从目前已开发的东奥岛、桂山岛、万山岛和外伶仃岛看,基础设施不足、水电供应、交通、污染等问题有待解决,旅游项目的开发尚待挖掘,动植物资源保护有待加强。特别是要乘港珠澳大桥的契机,加强与香港、澳门合作,形成珠江口海域特色旅游环线。 第三是大网络,就是整个大珠三角旅游资源的连线成网。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别人的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把本地资源与外地资源进行整合,取长补短。广深珠和粤港澳的旅游资源是完全可以整合的。今年初推出的广深珠万人美食游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以上观之,要实现旅游景点的特色性、共生性和网络化,自身的核心景点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但目前我们许多旅游景点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这关键在于景点扩容的思路、设计理念和开发主体上存在着问题。从设计理念上讲,自然资源的开发,不仅要求有独特性,同时还要强调资源开发上的文化内涵。俗话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对景区也是这样,景不在大,有文化内涵则荣,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就会昌盛。小尺度的自然景点开发如果没有文化,就会失去内涵,就不会令人流连忘返。有些旅游景点建设的低水平,主要是表现在这一方面。就文化景观而言,主题公园是最容易重复的。为什么会是开发水平太低,而且互补性不强呢?关键是许多主题公园的文化原型没有对路。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幻想文化(游乐园)之间都存在互补性,有些是延伸,有些是转换,有些是对比,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没有处理好,景点规划就难以落到实处。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 珠海旅游景点另一扩容方向,应该是由城市走向乡村,这是符合人类回归自然大趋势的。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要处理好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四种模式;而发展生态旅游则应注意三大问题。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模式选择 1、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消极的,已是被实践所否认的。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文物部门的职责,而不是地方政府目的,特别不是旅游业的目的。 2、为开发而开发。这是盲目的,是小农意识。就像农民在水乡养猪、河里养点鱼一样,养大了卖出去,取得个人利益,而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则全都不管。还有的地方把非常好的景观地带搞成墓地,能卖出去收点钱就行,根本不考虑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毁了聚宝盆去讨饭。 3、为保护而开发。如果这个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发的。白藤湖地带,既有沼泽地,又不完全是湿地,带有天然与人工池塘相结合在一起的特征。在珠海城区存在这样的一块地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这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完全可以统一,这在整个中国城市中也是难以找出第二个来的。白藤湖水乡这样的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如果被破坏了,是无法恢复的。对于这样的旅游资源,不能由一家企业进行垄断开发,必须是政府进行垄断,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分片分期进行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可分成三类:一是完全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二是政府与企业进行垄断性开发。像威尼斯一样,将白藤湖水乡内的道路、桥梁由企业为主体兴建。小游船的经营权则由政府垄断,拍卖给企业经营。三是完全由政府为主体开发。如城区中的古村落的改造、水体的保护等。重要的旅游资源应取后两种开发模式。 4、为开发而保护。如石溪山的石刻、高栏岛的摩崖石刻等,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到保护。可以选择在政府严格规划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有些项目规划好以后,可以将项目30年的经营权公开拍卖,国有资产就可以实现最大化,而且是一次性收入。上述石刻和东区海岛等项目的开发经营权,如进行公开拍卖,就可卖到很高的价钱,而后由业主们自行招商,精心策划开发。这就是政府对项目的所有权垄断,经营权放开。 项目经营权进行公开拍卖时,要设立谁最具有开发能力,谁设计的开发方案最好这两个标的。第一个标的由拍卖评定,第二个标的由专家组投票评定。把这两个标的统一起来,最后确定开发单位。 如为开发而保护,就要停止“石头经济”、“泥沙经济”、高山蔬菜、木材加工的发展,把郁郁葱葱的山头搞成癞痢头,那是对自然资源的极大破坏。这些低层次的开发、破坏性的开发,必须停止,要进行结构性调整。 (二)开发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发展生态旅游是珠海的重头戏。珠海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这是我们最大的资源,而且与广州、深圳和香港、澳门是互补的。在发展生态旅游问题上,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原生的、和谐的生态系统。在我国旅游景点的开发上,要补上这一课。在西方国家有一门大地景观学的学科,强调将整个自然大地看成为一个宏观层次的景观,而不是微观层次的一个院落。而我国通常是把自然景观神化,带有一些神秘的文化色彩。所以在景观中,必须是人与自然、文化与生态和谐共处的状态。 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应该受到良好保护的。生态资源与一般的资源是不同的,是不可再生的,不可逆的。无论是山林,还是水体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保护的对象是什么?谁来保护?保护的目的和动力是什么?这三者必须要搞清楚。否则,生态资源就不可能得到永续利用。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要强调当地群众的参与性和收益性。只有当地群众的参与,才能把破坏资源的力量转变为保护资源的力量、建设性的力量。群众参与存在着直接性,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利益主体,确定了利益主体,资源的开发保护就比较容易进行。同时还存在着协调性,当地群众参与所开发的生态旅游,是原汁原味的,这一人文与当地的生态是协调的,是互补的。只有当地群众参与,让他们获得了利益,才能让他们体会到资源的价值,自觉地进行保护。过去许多景区乱砍乱伐,禁而不止,最后政府出一点资金,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护山队,允许他们在景区划定的地点开设小店做些土特产和旅游品的生意,结果破坏的力量转变为保护的力量,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收益。印尼在巴厘岛的奴萨杜阿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中十分注重这一点,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生态旅游主要存在着四个功能:即旅游功能、保护功能、促进经济增长功能或是扶贫功能、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功能。所以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上综合效益很高,我们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 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而城市是最有深度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好的留客性,是注意力经济与集聚性经济的结合体。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能把人们留下来的载体,非城市莫属。风景区内的溶洞即使再漂亮,也不可能把游客留住在洞里,但城市可以达到这一效果。对此,我们的认识远远不够。 (一)旅游城镇的类型。作为一个城市,应有独特性的自然风貌,有活跃的经济活力,有集中的旅游设施,而且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越繁荣的购物环境,同时又有便利的交通和居住条件、发达的科技信息。江南水乡名镇周庄,过去遭到了人为破坏,现在认识到了这是旅游资源,把它恢复起来,结果成了宝贝,每年的旅游门票收入几百万元。门票收入的5倍就是旅游总收入。像兰溪的诸葛村,原来是比较破落的村庄,经修复以后,每年的旅游门票收入也达到300万元,成为村级经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都是在城镇建设中注意到旅游业的发展所起的效果。按城市旅游资源的特性来划分,珠海的城镇可以分为三类; 1、资源驱动型。自然与文化资源有独特性,如金湾区、香洲区的唐家湾镇、东区海岛等可划为这一类。 2、经济驱动型。主要为购物流通,如斗门城区、前山城区、湾仔镇等是典型的经济驱动型。 3、都市综合型。既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又有广泛的经济文化的景点。如香洲主城区。 这些城镇的建设应分门别类,都要摸清本地的资源。如横琴的蚝、湾仔的花、白藤湖的粉藕、斗门的荔枝、重壳蟹等独具特色的资源,要找出其历史痕迹,挖掘其文化内涵,编写成动人的故事篇章,推陈出新,这样就可以成为一个个很好的旅游资源。 (二)开发利用城镇旅游资源的方略 1、确立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想。如果没有一体化的战略思想,城镇建设就会出现千镇一面。只有注意挖掘自己的优势,才能体现出各自城镇建设的特色。根据统计资料,珠海市前年接待境外游客的数量已超过杭州。我们为什么会超过杭州呢?就是因为我们在城市建设中,确立了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成为这两者完美结合的典范。我们把旅游归结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有局限性的,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系统:第一是直接系统。如旅游项目、旅游主体、旅游资源、媒体和旅游服务等,这些是直接为旅游服务的。第二是介入系统。如交通运输、机场、码头、铁路等,解决外部的可达性。包括通讯、金融保险、商业等都是旅游业的组成部分。第三是支持系统。如城市景观、房地产、文化设施、医疗保健、安全保卫等。旅游业的发展,离开了这三个系统,就不可能形成一体化的战略。 2、确立硬件建设一体化的意识。目前,我们这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在硬件建设上往往是各自为政,各管各的。典型的如江海防洪堤建设,没有一点旅游景观的意识。市区河道的整治,也搞成了一条排水沟,仅仅做成一项水利工程,而留下了许多景观和生态上的遗憾。实施硬件建设的一体化,首先要突出特色意识。要通过城市的硬件建设,形成注意力,产生与众不同的景观,这些景观之间的组合,就是独特的城市景观。这方面天津有成功的经验,如将已变成臭水沟的护城河改造成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休闲观光皆相宜的旅游景观——环城公园。第二是环境意识。大连提出了“出门就是花园”、“处处是景观”,城市向园林化方向发展,居住小区向旅游景区演进,就像新加坡那样,这就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和注意力。第三是文化意识。倡导多种形式办剧院、博物馆,修缮历史街区、村落、文物古迹,一定要注意城市建设的艺术性,要精益求精,推行文化精致主义。第四是可识别性。一个城市,要在宏观的尺度上给人以一种独特的感觉。为什么许多游客愿到云南的丽江去游览参观?上海市原市长徐匡迪到了丽江以后,就提出上海不再搞老城复建了。为什么?因为丽江利用民居的结构完全展示了古城独特的风貌,形成了异于其他城市的肌理,给人以另类城市的感觉。所以丽江古城对中外游客的聚集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非常强。而其他许多城市,老百姓的民居、城市住宅都是千城一面,是雷同的,中断了自身的历史文脉的延续,也就丧失了自己的风格,从而也丧失了自己的地位。 3、确立突出地方资源特色的思路。在我国城市中,缺水的城市占大多数,水景资源更是稀缺,而珠海富有海江湖河、溪流和湿地,水景资源极为丰富。如果我们把这些水景观资源充分发掘出来,利用起来,那珠海就是独一无二的。珠海难以与国内其他城市比硬件设施建设的规模。在文化建设中珠海要形成浪漫、休闲、优雅、精致的情调,要区别于其他城市。所以,城市建设要围绕自己的特色进行创造,包括民居都要体现岭南水乡的风格,亚热带风情,形成新式粤派建筑特色,既有中国岭南建筑古朴庄重、典雅精致的韵味,又广泛吸取国外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突出现代建筑清新明快、色彩鲜明、气势恢弘的风采。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塑造市民内在的文化素质,展示珠海独有的精神风貌。每一个城市,都有其历史文化的积淀,这也是一种有深度有内涵的旅游资源。对珠海而言,主要是“特区精神”的外在化,要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为什么能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去旅游?就是因为当地的文素质特别好,使得人们非常愿意到那里去。 ——严格城市管理特别是城市交通管理。城市交通一定要有便利性,可达性,保证安全畅通。 ——保障城市的安全有序。西北旅游资源中遇到的问题,就在于当地的治安环境。 ——热情好客,培育地区信用。如游客到了珠海,购买的旅游品应没有赝品。就像在香港购买黄金饰品,都同时附有成分比例的标签,哪一家商品只要欺瞒顾客一次,香港旅游协会就会取消其经营黄金饰品的资格,管理非常严厉,所以在香港购买黄金装饰品,完全是货真价实的。而如果是珠海也能做到这一点,成为一个童叟无欺、诚信卓著的城市,就会成为一个很大的卖点。 ——成功举办各种旅游节。江西推出“四时连八节”很值得学习。珠海也要造就季季有节,月月都有高潮的旅游气氛。各个区镇的旅游活动都要注意质量,相互之间都要有内容和时间上的关联性和互补性。 ——要大力开拓会展业。珠海完全有能力、有资源、有潜力去发展会展业。我们要从办好珠海国际航展、国际赛车做起,从办好“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大会”做起。 ——提升城市的文化活动。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高雅与通俗相结合。高雅的文化活动,有一台戏可以做,那就是继续办好“珠海国际电影文化节”。还有常年都有二十多个剧组在珠海拍戏,珠海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很好的影视基地。丽江把纳西古乐捣鼓得如此的热,成为丽江旅游的必游项目,而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一国两制的交汇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又喷发生机活力的美丽的热带海滨旅游城市,没有一台自己的拿手好戏,这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通俗文化,就是南方杂技、广场文化、民间歌舞等,也是一台好戏。深圳华侨城的这台戏就非常好,有震撼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法国巴黎的红磨房,也是到巴黎的许多游客必看的。 ——要有整洁的市容市貌。像新加坡、澳门等旅游城市,城市建筑一般是三年粉刷一次,使城市面貌始终保持清新整洁。城市绿化、街道铺装、灯饰、广告牌也要与城市整体格调相谐调。比如商业步行街就可与澳门接轨,有鹅卵石铺装成彩色图案,给游客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挖掘和改进传统名菜。近十年来,清淡可口的粤菜已为珠海广大的移民们所接受。而移民们又带来了各自的家乡菜和洋菜式,可谓南北交汇,东西融通,精彩纷呈。但要真正形成本地区民俗食风,成为游客们趋之若骛的美食天堂还需要全市各界共同进一步努力。近年来,组织的几界珠海美食风情节,评选出的珠海名菜、珠海名小吃,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要优化景点的管理。对同类的有可比性的景点,就要搞最佳、最差景点的评比,由游客和市民投票,建立一个机制,促进其加强和改善管理。 同世界上其他旅游城市一样,不断地举办国际活动,创新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景点,必将为珠海的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四、旅游开发与体制创新 旅游业实际上是一种人力资本密集型的经济,是创意经济。谁的创意好,谁就能发展。珠海旅游业之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徘徊不前,发展较缓慢,就是因为把目标、过程、主体混淆在一起。对旅游业的发展,我们确定了许多目标,但实施过程不清楚,发展主体不落实。如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几界政府就已提出,但没有人去研究产品的开发过程,由谁来开发产品也没有搞清楚,结果是空喊了十多年,痛失了许多机遇。传统思维与经济转型的不协调,就出现了这些问题。 从另一方面来讲,同样的旅游资源,由谁来开发,以什么样的机制来开发,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同样一块玉石原料,由高手来雕刻,就可能成为价值连城的精品;如由泥水匠来雕刻,就会糟蹋了这一块玉。斗门温泉的几次开发实在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御温泉”的火爆成功就是因为客商的灵活机制所致。所以,机制不一样,效果完全不同。同样的服务设施,同样的员工队伍,谁来经营,用什么机制来经营,效果也完全不一样。“梅溪牌坊”只投入几百万元资金进行开发,而且搞得很成功。而如果由国有单位去搞的话,起码要一千几百万元。如某景点为国有单位,门票价格是由物价局定的,几十元一张门票,不管旅游旺季与淡季,不分早上与晚上,也不论市民与外地游客,谁都不能改变。这是什么机制?能适应市场吗?如果采取承包或出让的办法,经营者早就会根据市场形势实行浮动价格,自我调节了。 同样的景点,谁来建设,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经常强调,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但为什么总是不可避免呢?因为造成重复建设的,往往都是财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投资的,投资以后,能否收回投资,投资是否对路,没有人来负责;没有经过科学认真的可行性论证,也没有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变化了的情势及时进行调整。 要转换旅游资源开发的旧机制,必须实行开发权的拍卖、产权和经营权的转让、承包租赁制和名店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大胆推开,公开操作。如名店的委托经营,我们的一些饭店宾馆,一旦委托境外的著名管理集团经营管理,接待水平马上就会提高,而且世界范围内的连锁经营,也带来了客源的增加。珠海这几年国有资本从流通领域退出就很有效,旅游饭店宾馆也不例外。 从一个时期以来的实际情况看,旅游管理体制比工业体制还保守。因此,在体制转换的过程中,首先要防止封闭操作。那种肥水不流外人田,搞封闭改革,不仅会因为低水平和资金不足而对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造成浪费甚至破坏,同时在时间上也会丧失发展机遇。其次,要防止没有约束条件的破坏性开发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权的拍卖,一方面要公开论价,另一方面要对其提出的开发方案进行专家论证,要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公开竞争择优确定开发单位。同时,要防止守株待兔的意识。要扩大对外招商,范围越大,引进的开发者水平越高,带来的资金越雄厚,开发项目的档次和质量也会越高。要防止自建自用的倾向,把旅游项目搞成部门的小金库,搞点创收。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观念。 旅游资源与开发论文:试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当前,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限的资源面临着旅游市场迅速扩张的巨大压力。而重复建设和盲目粗放式开发更加重了资源供需失衡;资源开发从人文景观资源转向自然生态资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成为一对难解的矛盾;城市建设与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因“两张皮”而导致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态资源的浪费;旅游经济高速增长与僵化陈旧体制并存,开发机制有待转换,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并以珠海市为例来探讨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一、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与景点布局 珠海作为全国唯一以整座城市命名的国家级的风景旅游区正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大开发,也就是旅游环境容量的大扩容。对此,我们应如何确定扩容的方向、内容、层次、深度,以达到既有内涵的提升,又有外延的扩展?在扩容的过程中又要注意哪些问题?本人认为,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特色性原则。特色即差异性。鲜明的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会有注意力。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要注意旅游景点之间的差别性,体现人无我有的特色。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实质就是要寻找、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不仅应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时,还应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和发展,绝对要避免在开发后的旅游资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坏。 (二)共生性原则。就是这一旅游项目与另一旅游项目之间是共生的。旅游项目是外部性很强的项目,有正向和负向外部性之分。所谓正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容的、互补的、协调的,看了这一景点之后,有一种再去游览另一景点的渴望。所谓负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克的、类同的,而不是呈现合作形态。旅游资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共生性现象,而且不同的旅游项目,其共生现象是不同的。如展览馆与宾馆、商场、交通设施、自然景点、人造景点相互之间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各种旅游景点在某一小区域内的协调。 (三)网络化原则。旅游业是一个扩大化了的网络,是自然网络。在珠海旅游业的发展问题上,我们经常强调要有大珠三角的观念,要发挥珠三角各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实际上,如果某地有独特性的旅游亮点,即使人为阻止也是不行的,游客还是会千里迢迢去游览,会千方百计解决道路不畅、住宿饮食不便等问题。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我们的旅游景点有没有形成亮点,有没有形成网络,各地的旅游景点在大区域范围内有没有产生互补效应。从珠海的旅游实际情况看,存在着以下三个网络。 首先是小网络,即中心城区旅游景点的大扩容。我们要考虑景点之间的共生性,要强调内涵的挖掘,包括实施市区西部和东部的旅游大开发,重点开发建设唐家湾古村镇文化旅游景区(包括原唐家旧镇、共乐园、淇澳白石街、金鼎会同村等,珠海国际赛车、珍珠乐园等旅游资源也有待于整合)、现代教育科技文化旅游景区(包括大学园区、南方软件园、科技创新海岸等)和南湾旅游新区(包括南屏科技工业园工业游、北山杨氏大宗祠、湾仔花卉公园、海鲜干货市场购物游等)、横琴特色旅游区。 其次是中网络。也就是“两区一岛”,即斗门区、金湾区和东区海岛的旅游开发。斗门区的白藤湖旅游区已经配套成熟;御温泉也已名扬海内外;黄杨山-金台寺旅游区正在完善之中;生态农业游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挖掘。金湾区虽然成立时间短,但旅游开发也呈现良好势头。亚马逊热带风情园起步看好;平沙温泉由于香港中旅注资改造气势恢弘;飞沙滩也渐渐游人如过江之鲫;长达30千米的珠港大道不但串联起一个个新的工业园区,也将串联起一个个新的旅游区……但目前整个大西区的旅游线路安排还是单向的,没有形成环线。我们应将珠港大道、湖心路、黄杨大道构成的“U”字形结构变为“O”字形结构,使之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小的闭环,将湖光山色、寺庙温泉、港口海滩等山水景观和文化景观、城市景观串联起来,而后向外辐射。东区海岛开发还需加大力度。从目前已开发的东奥岛、桂山岛、万山岛和外伶仃岛看,基础设施不足、水电供应、交通、污染等问题有待解决,旅游项目的开发尚待挖掘,动植物资源保护有待加强。特别是要乘港珠澳大桥的契机,加强与香港、澳门合作,形成珠江口海域特色旅游环线。 第三是大网络,就是整个大珠三角旅游资源的连线成网。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别人的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把本地资源与外地资源进行整合,取长补短。广深珠和粤港澳的旅游资源是完全可以整合的。今年初推出的广深珠万人美食游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以上观之,要实现旅游景点的特色性、共生性和网络化,自身的核心景点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但目前我们许多旅游景点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这关键在于景点扩容的思路、设计理念和开发主体上存在着问题。从设计理念上讲,自然资源的开发,不仅要求有独特性,同时还要强调资源开发上的文化内涵。俗话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对景区也是这样,景不在大,有文化内涵则荣,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就会昌盛。小尺度的自然景点开发如果没有文化,就会失去内涵,就不会令人流连忘返。有些旅游景点建设的低水平,主要是表现在这一方面。就文化景观而言,主题公园是最容易重复的。为什么会是开发水平太低,而且互补性不强呢?关键是许多主题公园的文化原型没有对路。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幻想文化(游乐园)之间都存在互补性,有些是延伸,有些是转换,有些是对比,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没有处理好,景点规划就难以落到实处。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 珠海旅游景点另一扩容方向,应该是由城市走向乡村,这是符合人类回归自然大趋势的。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要处理好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四种模式;而发展生态旅游则应注意三大问题。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模式选择 1、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消极的,已是被实践所否认的。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文物部门的职责,而不是地方政府目的,特别不是旅游业的目的。 2、为开发而开发。这是盲目的,是小农意识。就像农民在水乡养猪、河里养点鱼一样,养大了卖出去,取得个人利益,而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则全都不管。还有的地方把非常好的景观地带搞成墓地,能卖出去收点钱就行,根本不考虑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毁了聚宝盆去讨饭。 3、为保护而开发。如果这个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发的。白藤湖地带,既有沼泽地,又不完全是湿地,带有天然与人工池塘相结合在一起的特征。在珠海城区存在这样的一块地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这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完全可以统一,这在整个中国城市中也是难以找出第二个来的。白藤湖水乡这样的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如果被破坏了,是无法恢复的。对于这样的旅游资源,不能由一家企业进行垄断开发,必须是政府进行垄断,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分片分期进行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可分成三类:一是完全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二是政府与企业进行垄断性开发。像威尼斯一样,将白藤湖水乡内的道路、桥梁由企业为主体兴建。小游船的经营权则由政府垄断,拍卖给企业经营。三是完全由政府为主体开发。如城区中的古村落的改造、水体的保护等。重要的旅游资源应取后两种开发模式。 4、为开发而保护。如石溪山的石刻、高栏岛的摩崖石刻等,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到保护。可以选择在政府严格规划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有些项目规划好以后,可以将项目30年的经营权公开拍卖,国有资产就可以实现最大化,而且是一次性收入。上述石刻和东区海岛等项目的开发经营权,如进行公开拍卖,就可卖到很高的价钱,而后由业主们自行招商,精心策划开发。这就是政府对项目的所有权垄断,经营权放开。 项目经营权进行公开拍卖时,要设立谁最具有开发能力,谁设计的开发方案最好这两个标的。第一个标的由拍卖评定,第二个标的由专家组投票评定。把这两个标的统一起来,最后确定开发单位。 如为开发而保护,就要停止“石头经济”、“泥沙经济”、高山蔬菜、木材加工的发展,把郁郁葱葱的山头搞成癞痢头,那是对自然资源的极大破坏。这些低层次的开发、破坏性的开发,必须停止,要进行结构性调整。 (二)开发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发展生态旅游是珠海的重头戏。珠海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这是我们最大的资源,而且与广州、深圳和香港、澳门是互补的。在发展生态旅游问题上,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原生的、和谐的生态系统。在我国旅游景点的开发上,要补上这一课。在西方国家有一门大地景观学的学科,强调将整个自然大地看成为一个宏观层次的景观,而不是微观层次的一个院落。而我国通常是把自然景观神化,带有一些神秘的文化色彩。所以在景观中,必须是人与自然、文化与生态和谐共处的状态。 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应该受到良好保护的。生态资源与一般的资源是不同的,是不可再生的,不可逆的。无论是山林,还是水体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保护的对象是什么?谁来保护?保护的目的和动力是什么?这三者必须要搞清楚。否则,生态资源就不可能得到永续利用。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要强调当地群众的参与性和收益性。只有当地群众的参与,才能把破坏资源的力量转变为保护资源的力量、建设性的力量。群众参与存在着直接性,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利益主体,确定了利益主体,资源的开发保护就比较容易进行。同时还存在着协调性,当地群众参与所开发的生态旅游,是原汁原味的,这一人文与当地的生态是协调的,是互补的。只有当地群众参与,让他们获得了利益,才能让他们体会到资源的价值,自觉地进行保护。过去许多景区乱砍乱伐,禁而不止,最后政府出一点资金,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护山队,允许他们在景区划定的地点开设小店做些土特产和旅游品的生意,结果破坏的力量转变为保护的力量,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收益。印尼在巴厘岛的奴萨杜阿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中十分注重这一点,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生态旅游主要存在着四个功能:即旅游功能、保护功能、促进经济增长功能或是扶贫功能、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功能。所以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上综合效益很高,我们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 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而城市是最有深度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好的留客性,是注意力经济与集聚性经济的结合体。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能把人们留下来的载体,非城市莫属。风景区内的溶洞即使再漂亮,也不可能把游客留住在洞里,但城市可以达到这一效果。对此,我们的认识远远不够。 (一)旅游城镇的类型。作为一个城市,应有独特性的自然风貌,有活跃的经济活力,有集中的旅游设施,而且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越繁荣的购物环境,同时又有便利的交通和居住条件、发达的科技信息。江南水乡名镇周庄,过去遭到了人为破坏,现在认识到了这是旅游资源,把它恢复起来,结果成了宝贝,每年的旅游门票收入几百万元。门票收入的5倍就是旅游总收入。像兰溪的诸葛村,原来是比较破落的村庄,经修复以后,每年的旅游门票收入也达到300万元,成为村级经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都是在城镇建设中注意到旅游业的发展所起的效果。按城市旅游资源的特性来划分,珠海的城镇可以分为三类; 1、资源驱动型。自然与文化资源有独特性,如金湾区、香洲区的唐家湾镇、东区海岛等可划为这一类。 2、经济驱动型。主要为购物流通,如斗门城区、前山城区、湾仔镇等是典型的经济驱动型。 3、都市综合型。既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又有广泛的经济文化的景点。如香洲主城区。 这些城镇的建设应分门别类,都要摸清本地的资源。如横琴的蚝、湾仔的花、白藤湖的粉藕、斗门的荔枝、重壳蟹等独具特色的资源,要找出其历史痕迹,挖掘其文化内涵,编写成动人的故事篇章,推陈出新,这样就可以成为一个个很好的旅游资源。 (二)开发利用城镇旅游资源的方略 1、确立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想。如果没有一体化的战略思想,城镇建设就会出现千镇一面。只有注意挖掘自己的优势,才能体现出各自城镇建设的特色。根据统计资料,珠海市前年接待境外游客的数量已超过杭州。我们为什么会超过杭州呢?就是因为我们在城市建设中,确立了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成为这两者完美结合的典范。我们把旅游归结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有局限性的,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系统:第一是直接系统。如旅游项目、旅游主体、旅游资源、媒体和旅游服务等,这些是直接为旅游服务的。第二是介入系统。如交通运输、机场、码头、铁路等,解决外部的可达性。包括通讯、金融保险、商业等都是旅游业的组成部分。第三是支持系统。如城市景观、房地产、文化设施、医疗保健、安全保卫等。旅游业的发展,离开了这三个系统,就不可能形成一体化的战略。 2、确立硬件建设一体化的意识。目前,我们这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在硬件建设上往往是各自为政,各管各的。典型的如江海防洪堤建设,没有一点旅游景观的意识。市区河道的整治,也搞成了一条排水沟,仅仅做成一项水利工程,而留下了许多景观和生态上的遗憾。实施硬件建设的一体化,首先要突出特色意识。要通过城市的硬件建设,形成注意力,产生与众不同的景观,这些景观之间的组合,就是独特的城市景观。这方面天津有成功的经验,如将已变成臭水沟的护城河改造成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休闲观光皆相宜的旅游景观——环城公园。第二是环境意识。大连提出了“出门就是花园”、“处处是景观”,城市向园林化方向发展,居住小区向旅游景区演进,就像新加坡那样,这就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和注意力。第三是文化意识。倡导多种形式办剧院、博物馆,修缮历史街区、村落、文物古迹,一定要注意城市建设的艺术性,要精益求精,推行文化精致主义。第四是可识别性。一个城市,要在宏观的尺度上给人以一种独特的感觉。为什么许多游客愿到云南的丽江去游览参观?上海市原市长徐匡迪到了丽江以后,就提出上海不再搞老城复建了。为什么?因为丽江利用民居的结构完全展示了古城独特的风貌,形成了异于其他城市的肌理,给人以另类城市的感觉。所以丽江古城对中外游客的聚集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非常强。而其他许多城市,老百姓的民居、城市住宅都是千城一面,是雷同的,中断了自身的历史文脉的延续,也就丧失了自己的风格,从而也丧失了自己的地位。 3、确立突出地方资源特色的思路。在我国城市中,缺水的城市占大多数,水景资源更是稀缺,而珠海富有海江湖河、溪流和湿地,水景资源极为丰富。如果我们把这些水景观资源充分发掘出来,利用起来,那珠海就是独一无二的。珠海难以与国内其他城市比硬件设施建设的规模。在文化建设中珠海要形成浪漫、休闲、优雅、精致的情调,要区别于其他城市。所以,城市建设要围绕自己的特色进行创造,包括民居都要体现岭南水乡的风格,亚热带风情,形成新式粤派建筑特色,既有中国岭南建筑古朴庄重、典雅精致的韵味,又广泛吸取国外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突出现代建筑清新明快、色彩鲜明、气势恢弘的风采。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塑造市民内在的文化素质,展示珠海独有的精神风貌。每一个城市,都有其历史文化的积淀,这也是一种有深度有内涵的旅游资源。对珠海而言,主要是“特区精神”的外在化,要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为什么能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去旅游?就是因为当地的文素质特别好,使得人们非常愿意到那里去。 ——严格城市管理特别是城市交通管理。城市交通一定要有便利性,可达性,保证安全畅通。 ——保障城市的安全有序。西北旅游资源中遇到的问题,就在于当地的治安环境。 ——热情好客,培育地区信用。如游客到了珠海,购买的旅游品应没有赝品。就像在香港购买黄金饰品,都同时附有成分比例的标签,哪一家商品只要欺瞒顾客一次,香港旅游协会就会取消其经营黄金饰品的资格,管理非常严厉,所以在香港购买黄金装饰品,完全是货真价实的。而如果是珠海也能做到这一点,成为一个童叟无欺、诚信卓著的城市,就会成为一个很大的卖点。 ——成功举办各种旅游节。江西推出“四时连八节”很值得学习。珠海也要造就季季有节,月月都有高潮的旅游气氛。各个区镇的旅游活动都要注意质量,相互之间都要有内容和时间上的关联性和互补性。 ——要大力开拓会展业。珠海完全有能力、有资源、有潜力去发展会展业。我们要从办好珠海国际航展、国际赛车做起,从办好“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大会”做起。 ——提升城市的文化活动。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高雅与通俗相结合。高雅的文化活动,有一台戏可以做,那就是继续办好“珠海国际电影文化节”。还有常年都有二十多个剧组在珠海拍戏,珠海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很好的影视基地。丽江把纳西古乐捣鼓得如此的热,成为丽江旅游的必游项目,而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一国两制的交汇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又喷发生机活力的美丽的热带海滨旅游城市,没有一台自己的拿手好戏,这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通俗文化,就是南方杂技、广场文化、民间歌舞等,也是一台好戏。深圳华侨城的这台戏就非常好,有震撼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法国巴黎的红磨房,也是到巴黎的许多游客必看的。 ——要有整洁的市容市貌。像新加坡、澳门等旅游城市,城市建筑一般是三年粉刷一次,使城市面貌始终保持清新整洁。城市绿化、街道铺装、灯饰、广告牌也要与城市整体格调相谐调。比如商业步行街就可与澳门接轨,有鹅卵石铺装成彩色图案,给游客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挖掘和改进传统名菜。近十年来,清淡可口的粤菜已为珠海广大的移民们所接受。而移民们又带来了各自的家乡菜和洋菜式,可谓南北交汇,东西融通,精彩纷呈。但要真正形成本地区民俗食风,成为游客们趋之若骛的美食天堂还需要全市各界共同进一步努力。近年来,组织的几界珠海美食风情节,评选出的珠海名菜、珠海名小吃,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要优化景点的管理。对同类的有可比性的景点,就要搞最佳、最差景点的评比,由游客和市民投票,建立一个机制,促进其加强和改善管理。 同世界上其他旅游城市一样,不断地举办国际活动,创新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景点,必将为珠海的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四、旅游开发与体制创新 旅游业实际上是一种人力资本密集型的经济,是创意经济。谁的创意好,谁就能发展。珠海旅游业之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徘徊不前,发展较缓慢,就是因为把目标、过程、主体混淆在一起。对旅游业的发展,我们确定了许多目标,但实施过程不清楚,发展主体不落实。如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几界政府就已提出,但没有人去研究产品的开发过程,由谁来开发产品也没有搞清楚,结果是空喊了十多年,痛失了许多机遇。传统思维与经济转型的不协调,就出现了这些问题。 从另一方面来讲,同样的旅游资源,由谁来开发,以什么样的机制来开发,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同样一块玉石原料,由高手来雕刻,就可能成为价值连城的精品;如由泥水匠来雕刻,就会糟蹋了这一块玉。斗门温泉的几次开发实在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御温泉”的火爆成功就是因为客商的灵活机制所致。所以,机制不一样,效果完全不同。同样的服务设施,同样的员工队伍,谁来经营,用什么机制来经营,效果也完全不一样。“梅溪牌坊”只投入几百万元资金进行开发,而且搞得很成功。而如果由国有单位去搞的话,起码要一千几百万元。如某景点为国有单位,门票价格是由物价局定的,几十元一张门票,不管旅游旺季与淡季,不分早上与晚上,也不论市民与外地游客,谁都不能改变。这是什么机制?能适应市场吗?如果采取承包或出让的办法,经营者早就会根据市场形势实行浮动价格,自我调节了。 同样的景点,谁来建设,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经常强调,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但为什么总是不可避免呢?因为造成重复建设的,往往都是财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投资的,投资以后,能否收回投资,投资是否对路,没有人来负责;没有经过科学认真的可行性论证,也没有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变化了的情势及时进行调整。 要转换旅游资源开发的旧机制,必须实行开发权的拍卖、产权和经营权的转让、承包租赁制和名店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大胆推开,公开操作。如名店的委托经营,我们的一些饭店宾馆,一旦委托境外的著名管理集团经营管理,接待水平马上就会提高,而且世界范围内的连锁经营,也带来了客源的增加。珠海这几年国有资本从流通领域退出就很有效,旅游饭店宾馆也不例外。 从一个时期以来的实际情况看,旅游管理体制比工业体制还保守。因此,在体制转换的过程中,首先要防止封闭操作。那种肥水不流外人田,搞封闭改革,不仅会因为低水平和资金不足而对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造成浪费甚至破坏,同时在时间上也会丧失发展机遇。其次,要防止没有约束条件的破坏性开发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权的拍卖,一方面要公开论价,另一方面要对其提出的开发方案进行专家论证,要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公开竞争择优确定开发单位。同时,要防止守株待兔的意识。要扩大对外招商,范围越大,引进的开发者水平越高,带来的资金越雄厚,开发项目的档次和质量也会越高。要防止自建自用的倾向,把旅游项目搞成部门的小金库,搞点创收。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观念。 旅游资源与开发论文:楼观台道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开发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有两大根源,即道文化和儒文化,道文化较之儒文化要早些。道文化是上古文化与中古文化的衔接点和转折点,它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将研究自然与研究人类社会自身的紧密结合上。儒学文化重在研究人类社会自身的和谐问题上,其积极入世的研究态度及其实用性使其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之一。道文化的及其深奥及内容涵盖的博大精神使知者甚少,学知者潦潦。作为道文化发祥地楼观台更使之成为一个文化名词,知之者神往,不知者却不,其声名与影响尚不如其变异的道教圣地武当山和五台山,着实令人扼腕。故本文拟就道文化的弘扬及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方面谈些粗浅看法,愿与广大同仁商榷。 关键词 道文化 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 经济社会 一、道文化与楼观台 1.道文化通俗说 古往今来,无数学者都在对道德、五千言进行解读,试图把握我国正中古文化的源头,执牛耳以成其犬,但言词简约,博大精神的道文化的精髓又有谁能说得清楚,说得透彻呢?笔者认为,道文化的精妙恰恰在于它强调了一“简”字,由真索道,道归于其气。对于包罗万象的道文化,我们可将其简化为三大内容。其一,是探究世界的本源《道德经》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象,”即世间万事万物源于“道”,那么,道是什么呢?又有言曰:“道之为道,惟恍惟惚,”即“道”就是“恍惚”;那么,“恍惚”又是什么呢?又认为,禾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就是说,世界的本源是“无”,道是无形、无声、无象、无臭的气,气聚则为天地万物之物象,气散则为“无”,为“道”。为“无”则说明老子承认物质的客观存在性,为“道”则固无法说清世界的发端而终归于唯心主义。当然这主要是时代和科技发展的局限性所致,但他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确属难能可贵。 其二是《道德经》的精华,辩证法思想。“高下相倾,长短相形,声音相和,形影相随……”,事物间的对立与转化关系跃然纸上,虽不能看到对立事物转化所需的条件,但能看到这种转化已难能可贵了。这种思想对后世多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讲究君子的自修与自省,以涂图缓进的哲学观与修身养性的道德观念源于此吧。 其三是积极入世的“无为”思想。针对当时社会的混乱现象,身为史官,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的老子甚为震动,他毅然驾青牛西游,寻求潜心研究学问,解决社会问题的最佳场所,西行至风光施丽之楼观台而驻足,深思熟虑,呕心沥血而留下人类思想史上光华四溢,历久弥坚之道德五千言。对于纷争混乱的社会现象,他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伟大治国理念,提出统治者要克制自己的贪欲,尽可能少地剥削和骚拢老百姓,使老百姓能顺其自然生活下去的治国理念;又提出统治者要积极努力为老百姓创造“鸡犬之声相闻,民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存环境与条件,实质是宽民薄赋的治国思想,也更是长治久安的治国策。“无为而无不为”这种积极地入世哲学对我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历久而愈见其卓。 2.道文化归属地之争 上个世纪,我国启动了举世属目的“三峡工程”,发掘出一座古墓,其中有老子《道德经》作为随葬品。据此,湖北省考古工作者推测该墓为老子墓,并认为道文化并非发源于楼观台,而是在老子的故乡湖北省。一时间,学术界争论地沸沸扬扬,但由于缺乏有力证据,此事终不了了之。近年来,河南省曹操墓造假事件,更搅得学术界动荡不安,究其原因,无非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古代名人的墓葬及随葬品等东西的发现和发掘,如果进行合理利用则足以拉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道文化的旅游资源问题思索 1.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若干年前,震惊全国的“羊年岁首大惨案”使楼观台一下子“名扬全国”,自此,闻仙沟索桥事故使楼观台旅游业元气大伤。现在,乘楼观道文化被纳入曲江文化圈之东风,我们更应抓住机遇,将楼观道文化的旅游业休闲作为一个产业做大做强,使传统道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经济文化密切结合。 反思楼观台道文化及以前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存在着几点不足。其一是硬件设施不足;主要是落后的交通很难将附近几个景点连接在一起,景区内文仙沟等处交通更是狭窄而险峻,难以满足旅客要求;其二是景区自身地理地形的局限,景区内几处散景点没有连接在一起;腹地吞吐量狭小,且水资源较少,略显灵气不足,若能聚水而成溪,成潭,岂不更好;虽钟灵毓秀,却无华山之险,黄山之气,峨眉之巍,故更应大力营建特色之处,尤其是大打道文化游之张牌。其三是旅游设施缺乏兼顾性;如周至县有60多万人口,周至县唯一可无险而一日游得盛境唯有楼观台,但较贵的门票将许多家庭双休游挡在门外,若能在固定日期对本县人凭身份证实行半价,定会增加实际旅游收入,这样灵活价格有许多地方优点;将纯旅游景点转化为旅游、休闲、娱乐、知识相结合的四位一体模式,则更赋吸引力。 2.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 第一、关于门票。作为景区收入的门票,可尝试实行多元化收取制,既增加了人气,实际上又可增加收入,如双休日对持有本县身份证者半价,12岁以下少年半价;对持有学生证的各地学生半价;对于大学历史专业、古汉语文学专业大学生实行半价;尝试道文化展示区内楼观台与财神庙故里一票制;寒暑假期间对所有持学生证的学生实行半价,这样,既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又可使本县群众渴望多在楼观休闲愿望得以实现,既增加了旅游收入,有宣传弘扬了道文化,一举两得。 第二,硬件设施添置。随道文化展示区的推进,在景区的道路若能多辟一条,且坡势稍缓最好,并能使总景区内各景点连为一片,用电瓶车免费接送旅客,以减少游客在道路上的耗时量,满足游客全面了解景区的需求。添置中高档旅游休闲接待店面,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需求,且经营态度必须坚持诚信为本,无欺。五丈塬本是一土塬而已,因诸葛亮衣冠冢而闻名,其中所建八卦阵图成为许多游客的至爱,看谁能在最短时间走出该阵颇具吸引力;我们何不将全真教的北斗七星剑阵变为一固定迷阵,以供游客娱乐赏玩,这肯定很有吸引力。 第三,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全国各景区都有极富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出售,如日照,北戴河的海螺工艺品,珍珠项链,珊瑚树;八达岭的长城小石礁;武当山的太极剑等不胜枚举。我们如能抓住道文化这一主题开发纪念品,定受游客青昧,如我们可以以轻金属或塑料制成太极图形象,即可健身,又可当玩具;还可利用楼观台竹子,有计划地采伐做成笛或箫,身上可选道德经之经典句段添上;还可制作大小各异的各种材质的老子像或老子头像不倒翁,并书道德经之经典名句,如此等等,即宣扬了道文化,又成为自然宣传以扩大旅游业发展的有力手段,也更能彰显钟灵毓秀的楼观台文化游的浓厚氛围。 第四,杂果林建设。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秦岭北麓有利的地理地形和气候,发展桃、苹果、柿子、栗子,杏等水果林,还可发展板栗,毛栗,核桃等硬果林,由游客自行采摘,享受亲手采摘之乐趣,当然还可发展品种丰富的无公害菜园,与集贤所建的“一分田”工程相呼应,充分吸引城市市民来楼观休闲。这样就可以充分集旅游、休闲、娱乐、体验、学习道文化于一体,使我县依托楼观台的威名,财神故里的福祉,带动周边地区文化、生态综合旅游事业的大踏步发展,届时,“金周至”将重新崛起,扬威华夏,同时可为我县经济社会的腾飞注入强力助推剂。 旅游资源与开发论文:衡阳旅游资源中音乐元素的开发与利用 摘 要:音乐元素与旅游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其本土特色的民间音乐在其旅游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开发与利用衡阳的特色音乐元素从而促进衡阳旅游业的发展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衡阳;旅游;音乐元素 衡阳,位于湖南省的东南部,因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而闻名于世。改革开放的二十年,衡阳依据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就近些年的旅游项目来看,衡阳主要注重于风光旅游、古迹参观、名人探寻等,文化层面广,却独独缺少了音乐这一重要领域的开发和利用。旅游业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音乐在“娱”的这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开发和利用衡阳旅游资源中的音乐元素就尤为重要了。 一、衡阳音乐元素普查 衡阳有着丰富的音乐储备。早在公元1274年,文天祥路经衡阳,就曾写有《衡州上元记》,详细记载了他所见到的衡阳人民在正月十五“为百戏之舞”的盛况。 (一)戏曲 在戏曲方面,衡阳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湘剧、祁剧、花鼓戏。 衡阳湘剧,民间称为“衡州班子”或“衡州大戏班子”,亦称为“衡阳汉调”,是湖南省特色浓郁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流行地区广,涉及到整个湘南东部,包括衡阳市、郴州市和衡阳、衡山、衡东、耒阳、常宁、安仁、炎陵、茶陵、攸县、永兴、桂东、宜章、汝城、桂阳、郴县等县市,甚至曾流行到江西永新和广东乐昌等地。衡阳湘剧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从剧目的长短来划分,则有连台本戏6个,整本戏113个,散折戏465个。连台本戏,演唱时用大鼓大锣伴奏,因而又称“大鼓戏”。主要剧目有《目连传》、《封神传》、《岳飞传》、《西游记》、《混元、盒》等。整本戏或称正本戏,著名的有五大本高腔和昆腔混合演唱的剧目,即:“青、红、绿、白、黄”。青,即《青梅会》,表现刘备、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红,即《红梅阁》,演李慧娘的故事;绿,即《绿袍相》,演刘湛与徐月娘的故事;白,即《白兔记》,演刘智远的故事;黄,即《黄金印》,演苏秦六国封相的故事;散折戏或称单折戏,为戏班常演的精彩折子戏。主要剧目有《醉打山门》、《昭君和番》、《佳期拷红》、《打鼓骂曹》、《思凡》、《描容上京》、《雁门提潘》《八戒闹庄》、《杨滚教枪》、《攀良起解》等。 祁剧是古老剧种,旧称祁阳班子,民国初年称“祁阳戏”,清末又名“楚南戏”,因形成、发展于湖南祁阳而得名。明朝初年,弋阳等戏曲声腔流入这肥沃的土地。弋阳腔与祁阳的民歌小调、祭祀歌舞相融合,形成了高腔系统。明万历年间,祁阳一带的戏曲,又吸收了昆腔音乐和昆腔剧目。清康熙后,祁剧先后融汇微调、汉调和秦腔,形成了弹腔。随着不断的融合与吸收,祁剧的声腔、剧目、表演艺术日益丰富,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弹腔为主体的多声腔的湖南地方大戏剧种。祁剧传统剧目据统计有大小戏893本,其中百分之八十为弹腔剧目。高、昆整本戏《目连传》、《精忠传》、《观音戏》、《夫子戏》四大部,称为祁剧“正高”、“正昆”代表剧目,其他属于明清传奇的高腔、昆腔戏,则被称为“耍高”、“耍昆”。“耍高”剧目有《琵琶记》、《金印记》、《投笔记》、《一品忠》等;“耍昆”剧目有《鹿台饮宴》、《卸甲封王》、《别母乱箭》、《藏舟刺梁》、《劝农赏花》等。弹腔戏大多搬演《三国》、《水浒》、《杨家将》等历史故事,以及部分神话传说和公案戏。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传统剧目有《昭君出塞》、《牛皋毁旨》、《闹严府》、《泗水拿刚》;创作的现代戏有《黄公略》和已摄制成影片的《送粮》等。 衡阳花鼓戏起源于清顺治年间,由原衡山的“采茶调”和衡阳的“车马灯”等民间歌舞发展而成。因声腔语言相近,流传地方相通,故统称“衡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以小旦、小生、小丑“三小”见长,是群众最喜欢的剧种之一。以后,逐步流传于湖南省内的其他地区。1983年编修的《中国戏剧一湖南卷》中,将流行在湘南各地的花鼓戏统称为“衡州花鼓戏”。 (二)乐器 衡阳非常有特色的乐器为渔鼓、简板。渔鼓用竹筒制作,简长65厘米~100厘米,鼓面直径13厘米~14厘米,一端蒙以猪皮、羊皮或油膜(猪膀胱膜)而成。演奏时,左手竖抱渔鼓,右手击拍鼓面。简板用竹片制作,长45厘米~65厘米。宽1。7厘米~2厘米,一端向外弯曲,两根为一副。演奏时用左手夹击发音。与渔鼓一起为“渔鼓”、“道情”伴奏。湖南祁东地区的渔鼓则有所不同,她取消了简板,而是在左手中指上绑上一块小板(多为玉石或硬质塑料材质)在怀抱渔鼓的同时击打鼓身,同样达到了简板所起到的效果。 (三)民歌 衡山山歌久负盛名。衡山,五岳独秀,山地,主体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及衡阳、衡山县境内,其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群峰起伏,绵延数百里。因其特定的地理位置,致使这里的山歌成为湘中南一带最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形式。衡山山歌整体风格明快、爽朗,曲调高亢、自由流畅。湖南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何继光的高腔就是在此学习的,他演唱的“八百里洞庭美如画”、“挑担茶叶上北京”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至今仍广为传唱。但在何继光去世后,他所演唱的高腔几乎无人能及。其实,在当地,能唱那么高声部的人大有人在。衡山山歌歌词内容丰富,人们在田间做事、烧火做饭、谈情说爱、休闲娱乐等都有山歌为伴。语言虽然通俗直白,但却有寓意在其中。比如“高山打石落深潭,交情容易脱情难”,“吃了饭,下河玩,跌了一个金簪在深潭,老者哥哥捡了就退给我,哪个少年哥哥捡了就送人情,罗裙底下定恩情”。目前所能见到的衡山山歌曲谱和音响资料,大部分是1980年,在文化部关于收集整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的号召下,由衡阳市文化馆的同志们下乡采风收集到的,被收编在《湖南衡阳地区民间歌曲集》(油印本)中。 除了以上所介绍音乐门类外,另外还有许多地方小戏如地花鼓、木偶戏、皮影戏、鬼脸戏、丝弦、小调、莲花剧、打连厢、打钱鞭、布围戏、独角戏以及瑶族谈笑戏等。 二、衡阳旅游业中音乐元素的开发与利用 (一)培养有音乐素养的从业人员 已经从事或将要从事导游行业的人员,应该加强与艺术院校和艺术团体的联系、学习与合作,特别要把培养当地民族民间音乐素质列入培训的内容,力求培养出具备音乐素养的高素质导游。 (二)文艺演出 衡阳有湘剧团、祁剧团等文艺团体,应转变观念,将音乐戏曲的表演视线投向旅游市场,当地的音乐院校也要加强本土音乐的教学,并将学生的实习与实践的舞台转移至旅游业这一社会性的舞台。另外可以邀请一些著名的歌唱家和表演艺术家共同展现地域民风民情。 旅游资源与开发论文:文化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与开发局限 摘要:重庆渝东南酉阳县后溪镇民族文化品牌开发的资源优势明显,其区域开发的局限性也明显。如果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品牌开发的认识自觉性并有效推进市场运作,不但能够持续后溪文化旅游在渝东南的区位优势,而且将会推动区域民俗文化的生态保护与市场开发实现双赢。 关键词: 后溪镇;文化旅游;民族文化品牌开发;区位优势;局限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龚滩、龙潭等古镇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品牌开发有声有色,早已见诸国内网络、报端;大酉洞“桃花源”AAAA景区的成功申报,让人们更加看重酉阳县境内、酉水流域的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及其市场开发价值。近年后溪古镇符合生态文明观的全面保护与合理开发,已逐渐拉开序幕。在我们看来,酉阳后溪文化旅游的民族文化品牌开发资源优势明显,其区域开发的局限性也引人注意。 一、后溪文化旅游资源品牌开发的区位优势 后溪古镇位于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化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历史上后溪被视为“蛮夷之地,化外之区”,古称酉溪,早在3000多年前初民即在此居住,成为武陵山巴人后裔的重要聚居地,酉水流域土家族民族文化的核心地区之一。唐代典籍出现有关后溪的文字记载,迄今已有1500多年。自明代末期“赶苗拓业”以后,土家族田、彭、白三大姓居住酉溪。到有清1735年实行“改土归流”国家政策后,汉族百姓在中央政府号召下,也从江西移民到后溪垦殖、定居。“外来”先进的汉族农耕文化,强力刺激、推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后溪的酉水码头,那时实际成为湖广进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枢纽。一度千船停靠,万商云集,十分兴旺。后溪坐落于武陵酉水“山水间”,相对封闭的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内,船运之外其他交通形式数千年没有得到真正开发,高山峻岭之间,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富矿”的区位优势明显,在以下多个方面,显示出有别于渝东南其他少数民族县的地域特色: 首先是民歌资源:酉阳民歌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后溪民歌其实是酉阳民歌的核心构成部分之一。后溪土家族民间音乐资源丰富,山歌传统历史悠久。后溪抬岩石歌、打夯歌亦很丰富,歌词内容生活化,想唱什么就唱什么,十分随意,与劳动生活场面结合紧密。后溪酉水的船工号子作为川江号子的一个重要支系,地方特色浓郁;木叶歌更是本地民歌的特色品种;还有有哭嫁歌、薅草锣鼓等多种民歌类型均有地域特点。 其次在民俗信仰文化资源方面:后溪土家人的民间信仰历史传承久远,形成于中原大融合之前,有浓厚的南方巫文化特色。如游冥观花――“游冥”,意在巫师到阴朝地府看灵魂是否漂泊,飘荡何处;“观花”巫师登仙看花树,查看树上是否有虫吃树叶,树根是否稳当(生死祸福、灾难、病、痛等);丧葬习俗原滋原味的打绕棺“穿花”程式(请师、启灵、穿花、散花、迎灯等五个连续程序),历史文化价值独特;“做道场”习俗,由来以久,有规定的程式;“还傩愿”,则是后溪土家人集戏剧、娱乐、信神为一体的古老地方民俗,其历史传承更为悠久。还有非常独特的牛菩萨(敬牛神)习俗,与其地域文化的历史形成过程关联,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蕴及其特别的民俗研究价值。 后溪土家人的节庆习俗多姿多彩,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既有汉族地区不同的土家族民俗内涵,又有武陵酉水地域文化的特别个性。颇有地方特色俗称“鬼节”的月半节,则是当地土家人尤其重视的,至今被后溪乡民看重沿袭。 又次是民间文艺资源:最有地区影响的是摆手舞,2002年国家文化部授予酉阳县“摆手舞之乡”称号,2008年,“酉阳摆手舞”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酉阳摆手舞”的发源地就在后溪,这已是学界共识。后溪现存土家族摆手舞堂,在整个武陵山区和渝东南,都是最古老的文化遗存。后溪跳花灯也有地区影响,后溪花灯的历史比较悠久,同在渝东南,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秀山花灯不同而有地域个性。跳灯的仪式成分不重,似乎已经嬗变为,本地百姓春节期间自娱自乐的民间狂欢形式之一。另外,还有舞狮、舞龙、彩龙船等多种受汉族影响的民间文艺活动类型,其鲜明的土家民俗文化内涵却倍受学者们的重视。 其他方面,民族民间工艺有土家族特色的棒棒烟杆、“柚子龟”、石木雕刻、土纸等四绝。豆腐酉水鱼、油茶汤、油粑粑、老腊肉等,则体现后溪土家饮食千年传承中形成的酉水文化特点。后溪长潭河湾土家山寨“干栏式”民居保存完好,土家服饰文化、语言文化遗存丰富。尤其是土家族口语在后溪民间的幸运保存,显得特别珍贵。另外,后溪长期封闭号称“小桂林”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使之成为两百年来武陵山农民抗暴活动的中心地区,涌现出白夫人、彭象乾等民族英雄,邹杰、刘杨、杜相皋、田品山、白树庭等民主革命斗士,后溪人文历史增添的这道名人风景线,丰富了后溪传统的文化资源。后溪土家族民俗文化内蕴深厚、悠久的历史传统,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的潜在品牌开发价值,引起研究者的强烈兴趣[1]。 二、后溪民族文化品牌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后溪土家族民族文化资源品牌开发“富矿”的优势,能够顺利地转化为区域文化产业优势吗?具体说,能够为后溪文化旅游开发做出实质性贡献吗?带着这个问题,“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开发的调查与研究”项目组,在后溪镇镇长的安排下,组织当地多位知名人士和社会贤达,召开“后溪土家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专题座谈会”,并在会后专程前往“酉阳最美土家山寨”――后溪长潭河湾山寨调研,在民族文化品牌化过程规律的认识上,基本认同如下的理论识见: “民族文化品牌化的过程,是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过程。一方面,民族文化品牌化通过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特色文化)的应用,调动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信任感、自豪感和认同感,形成一种无形资产,推动一个综合的经济体系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和有形资产。另一方面,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前提下,进行规模化的经济运作和开发,反过来会促使民族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传承、弘扬和发展。”[1] 在我们看来,后溪民族文化品牌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后溪镇产业发展规划仅停留在汇报总结类的定性文本形式上,县政府的旅游产业规划没有后溪具体细分的产业规划落实,后溪民族文化资源品牌开发问题,很可能成为一句应景的口号,或者以一份纸质文本的报告形式被当成例行公文保存,这是后溪民族文化品牌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后溪社会经济发展提速很快,座谈会上镇政府发给我们的《后溪镇概述》打印资料,特别提到这方面的变化,但在介绍后溪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数字之后,只有一句话提及文化产业问题:“利用后溪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招天下客商发展后溪的旅游产业。”作为政府行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当然会涉及旅游产业规划。但关于后溪镇旅游产业具体规划的询问,部门负责人很直率地说,“没有力量搞,想做也做不出来。”镇政府各部门的工作履行责任分工制,文化专干说,他一个人文化方面事情之外,还有计生、扶贫等六七种工作要参与,时间、精力首先就顾不过来;何况旅游产业规划是很专业的,有积极性也因为不真懂,做不了;关键是,产业规划就是一个文件,有了如何派上用场?副镇长接待项目组一行人时,反复强调“镇上的旅游规划”后溪承担不了的说法,座谈会上与会者的议论,对此也是明确认同的。规划需要市场眼光,需要经济头脑,从《品牌学》的认识角度看,后溪镇旅游市场细分在酉阳县旅游市场开发的总策划中,应有全盘考虑,似乎就是酉阳县旅游局的规划责任;但旅游市场的实际落实,最后还是后溪的责任,镇政府应设有对应处理专门问题的相关职能部门,并委派专人负责管理,以适应后溪文化旅游品牌开发、市场细分的当下紧迫需要。所以,归根结底,这还是体制上用人机制出现的实际难题。事在人为,镇里解决不了,建议县里帮助统筹安排。 其次,后溪地域特色鲜明的土家族民族文化资源,在酉水河石堤水库(秀山境内)建成蓄水之后,提供了文化旅游综合开发的新条件,新可能;后溪长潭河湾土家山村被评选为酉阳“全县最美土家山寨”,给进一步的文化旅游品牌开发奠定了认识基础,但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还看不到其中的转型路径,文化资源品牌开发仍然停留在局部规划设计的文本范畴内,与后溪民族文化资源品牌开发的市场衔接存在脱节。 “前往后溪的旅游客源主要是县旅游局组织的,散客所占比例很小”,“游客很少自己主动选择这个景点”,后溪镇副镇长给项目组介绍旅游市场景气指数的时候,多次强调这个情况,也与项目组现场调查的事实相符。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后溪旅游设施、景观条件与市场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有以下三个方面: 1.旅馆服务水平还在一般的“农家乐”经营习惯与卫生标准层次。古镇街道狭小,居民临街随意搭建的耳房,把街道弄得更逼仄;道路年经失修,凹凸不平,还间有垃圾,旅游者不会产生好心情。古镇民居建筑式样比较杂,公共社区类场所风格明朗,其余皆各行其事。要成为重庆主城区和国内旅客留得住、玩得舒服的地方,后溪镇旅游设施硬件建设的功夫就要用够。一般的“农家乐”服务与卫生标准,难以扩大现代观念的文化旅游市场。游客住不下来,就只好匆忙逛一趟“了愿”,“跑马观花”的心态游后溪,只能看到后溪历史文化传统精粹的皮毛,后溪民族文化资源知名度的正面提升,因此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2.专供后溪旅游的交通工具还不配套,没有从游客角度设计安排。前往后溪旅游景点的交通工具只有一种,乘汽船游长潭及其沿酉水浏览各处的景观,其他陆上景观只有凭两条腿。后溪号称小桂林,爬山是后溪旅游的重要活动形式,年轻游客可能好一点,上年纪的游客只有干瞪眼。完善的后溪旅游精品线路,必须有形成网络的道路规划提供保证,水上行船与陆上乘车相互相成,缺一不可。 另外,改革开放以后,河湾外出打工者不少,随着收入的增加,砖混结构的民居新建不少,在土家族传统木质民居的山寨建筑中特别刺目。河湾土家山寨作为后溪民族文化资源品牌开发的示范景点,土家族民居资源的全面保护(包括文化空间)是基础,在这个前提下,凡是影响山寨景观视觉因素的存在,都应当考虑拆除而异地修建。 3.河湾土家山寨的旅游资源开发才开始,资源保护是基础,更是前提,资金的严重短缺已经影响到保护、开发的力度和进度。河湾土家山寨由下寨、中寨和上寨组成,坐落在长潭河湾一块开阔的巨大扇面坡地上,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作为旅游景点的开发,开始按照规划目标逐步进行,当下从道路、游客接待点、码头、参观路径安排等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酉阳县政协2008年4月提出《河湾山寨民俗旅游发展规划》,项目组同年8月考察时规划实施的进展并不大,镇干部都说资金没有解决好而成为“瓶颈”。 值得欣慰的是,后溪土家族民族文化品牌开发2009年上半年开始有了重大进展,项目组去年调研之后,酉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后溪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开发的相关工作,今年初的县人代会已通过后溪三年文化旅游整体开发规划,弥补了过去河湾山寨局部规划开发的不足。千年古镇、百年古寨、十里长廊的旅游景观及旅游环线规划,形成后溪整体联片开发的清晰路线,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河湾土家山寨的品牌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十里长廊”是后溪沿酉水两岸的绿化工程,已投资上百万,以果树为主,形成绿化带,从而保证河湾山寨开发更高级别品牌目标的建设需要。 旅游资源与开发论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制衡机制失衡与政府规制优化 摘 要: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发生的种种矛盾,归根到底是相关利益者之间利益的冲突,为此政府必须建立平衡各方利益的制衡机制。我国制衡机制的失衡,突出表现为:企业的制衡力过于强大,原居民、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制衡力过于微弱。制衡机制失衡必然导致利益分配失衡,强势方获得超额利润。建议从三方面优化规制:重构政府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与制度,严格执行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审批权”;健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法规,编制并严格执行旅游规划,提高依法规制的合法性、科学性与严肃性;推进相关利益者制衡机制建设,对旅游资源实行全民监督管理。 关键词: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 相关利益者; 制衡机制; 政府规制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发生的种种矛盾,归根到底是相关利益者之间利益的冲突。在中国现实生活中,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相关的利益方主要有以下六方:地方政府、投资与经营方(以下简称旅游企业)、原居民、旅游者、旅游从业者、社会组织。这六方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的利益趋向有同更有异,利益诉求力更是有强有弱,矛盾冲突就在所难免。因此在这样一个利益相关系统中,就必须建立平衡各方利益的机制,我们称这种机制为制衡机制,而相关利益各方的利益诉求力就是其所拥有的制衡力。本文旨在探讨上述六方的制衡力冲突与政府在制衡机制中的规制作用优化。 一、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诉求差异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矛盾,任何一种形式的旅游开发对于旅游资源的原真态都是破坏。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天然的耦合关系,一方面,旅游资源只有通过一定程度的开发,才能实现其应有的各种价值,也才能为旅游资源的保护提供必不可少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另一方面,旅游资源只有保护好了,才能永葆旅游魅力,为旅游开发提供最基本的资源条件。理想的境界当然是旅游资源的低度开发与高度保护相结合,但我国实际运作中偏偏多是旅游资源的高度开发与低度保护,以致许多风景区出现商业化、园林化、城镇化现象,许多人文景点出现表演化、移植化、时尚化趋势。这些“乱象”的出现,归根到底,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制衡失效有关。试分析如下: 其一,政府方。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我国旅游资源都归地方政府管理,故本文只论及地方政府。政府是公众权益的法定人,在上述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制衡体系中,地方政府无疑居于核心位置,发挥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地方政府,一方面必须履行政府职能,超越各方利益,根据各项保护性法律法规去保护各种旅游资源;必须指出,这种保护也是地方政府规避行政风险的一种手段,毕竟哪个地方政府也不愿意承担资源保护不力的责任。但另一方面,政府存在经济人行为,即地方政府从部门或官员自身利益出发,争相获取对资源的处置权[1],无论是取得经济、社会收益还是获取政绩收益,其过程都可能诱导对旅游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因此,地方政府既有保护的压力,也有开发的追求。问题是,在现行政绩考核制度中,市级以下畸重经济GDP而忽视绿色GDP,于是招商引资、产值、税收成为决策的重点,就难免出现管理天平的失衡,偏向投资方,偏向旅游资源的高强度开发。景区开发中被新闻媒体曝光的重大环境事件,几乎都有政府官员或明或暗的支持,如张家界百龙天梯事件。 其二,旅游企业方。新时期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起初都是地方政府,黄山、泰山等都是由政府投资与管理,然而国有单位“要牌子、定班子、找银子、抢位子、做老子”只能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现在旅游资源开发的投资来源已经主要是社会资金,而各类景区景点(包括政府管辖的)多数已经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企业的本性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势必高强度开发旅游资源,如建设索道、宾馆、别墅以增加旅游收入,同时降低旅游资源保护投入,以减少经营成本。至于那些租赁景区的企业,以短期行为疯狂逐利更是普遍现象。 其三,原居民方。旅游资源不管是属于国家的(如黄山),还是属于集体的、个人的(如皖南古村落),最希望保护好这些资源的是所在地的原居民,因为他们祖祖辈辈生活于这方水土,这些老天爷、老祖宗留下的旅游资源是他们的骄傲。尽管这些地方多数是穷山僻壤,原居民也希望借旅游大潮改善生活,所以多数觉醒者会适应形势变化,支持政府与企业变旅游资源为旅游产品,自己也积极融入到旅游开发过程中,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但他们更强烈要求保护旅游资源,并且要求旅游收益尽量少外溢。事实上,各种开发模式下原居民的收益分配相差悬殊,还有一些人几乎没有收益。所以,总还有一些思维单纯、以守护者自诩的原居民对于旅游开发持反对立场,采取各种方式抵制旅游者。据我们前几年对黄山202位市民的调查,“您对黄山市发展旅游业总的态度”选项,有171人赞成,7人反对,24人无所谓;“您对旅游者的态度”选项,有106人欢迎,14人反感,82人无所谓[2]。 其四,旅游者方。企业开发旅游资源的目的是吸引旅游者,在中国旅游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后,旅游者的需求更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推动力。理性的旅游者是比较成熟的旅游者,在满足自身基本需求的同时,关注对旅游资源的保护状况,支持对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而冲动的旅游者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没有明确的认识,为满足自身舒适而过分要求交通的便捷、宾馆的豪华、餐饮的丰盛,这为某些景区提供了高强度开发的理由,如黄山的山上近年就建成了4家四星级宾馆。在旅游先行发达国家,理性的旅游者越来越多,正是他们提倡了生态旅游、步行旅游、无垃圾旅游。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关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反对盲目的上规模、上档次式的过度开发,这是可喜的现象,也是必然的趋势。 其五,旅游从业人员方。旅游从业人员包括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与普通员工,他们的意识与利益决定着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走向。强权社会决定了旅游企事业的强权性质,企事业的决策权集中在少数上层领导乃至个别领导人的手中,他们是单位逐利意愿的代表,关注旅游资源的开发普遍甚于保护。广大企事业员工,一无权力,没处说话;二文化素养偏低,环保意识不强;三以“打工仔”自居,公民意识淡薄;所以多数人也希望提高资源开发水平,因为开发水平直接决定了服务人员的经济收入、工作环境以及社会地位。 其六,社会组织方。从西方看,社会组织是促进旅游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绿色环境保护组织代表着知识的先知、社会的公益,他们声势浩大,具有干预媒体舆论与政党选情的能量,成为公民社会里民众集体表达环境保护意愿的重要组织。在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数量不多,影响力不大,但绿色环境保护组织已经开始对旅游开发提供专业性的保护评价,旅游行业组织也在为旅游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开发提供智力支持。 综上所述,相关利益者各方内部与之间存在着利益需求的差异,这必然导致其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立场、态度、行动也出现强烈反差,兹列表显示于下。 二、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相关利益者的制衡机制失衡 如表1所示,相关利益者各方利益需求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制衡机制,以协调各方利益,保障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相互协调,沿着健康、高效、可持续的轨道前进。但在当今中国,各方所拥有的利益诉求渠道有多少宽窄之别,更有人权财物信息多少之分,故而各方实际拥有的 制衡力也有强弱之异,这就造成了制衡机制的失衡,进而造成利益的失衡,试分析如下。 各方拥有的制衡力主要体现于利益诉求渠道与人、权、财、物、信息等实力。其中,利益诉求渠道包括人大、政府、法院、政协、民众组织、社会组织、新闻媒体、网络、社会舆论等;权则包括立法权、行政权、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参与权、(剩余所得)分配权等;而利益诉求渠道的多少宽窄又受制于人、权、财、物、信息等实力强弱。各方制衡力差异见表2。 细察表2,有几点值得深思: 第一,在当今中国,相关利益者所拥有的制衡力与人数多少无关,因为没有公众票决机制,也没有公众论坛,所以旅游资源保护意识最为强烈、最希望旅游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居民,人数虽多但利益诉求渠道不畅,与各项权力几乎“绝缘”,这是一种可悲的非正常局面,是造成制衡机制失衡的重要原因。人大与政府应该从法律、体制与组织上支持原居民健全旅游开发的参与权、管理权与分配权。 第二,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普通员工)作为企业决策的执行者,拥有的制衡力最小。当他们身处随时可能“炒鱿鱼”的境地,确实难有多大的作为。但从全球角度看,广大员工在建设绿色企业、发展绿色旅游、保护绿色环境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企业也必将朝这个方向发展。 第三,旅游者远离旅游目的地,他们的体验感受与环保呼声难以直接作用于目的地的政府、企业与舆论,故而其所拥有的制衡力也不大。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新闻业的发达,旅游者可能借助这些新型平台将意愿凝聚成旅游市场产品购买的选择动向,从而影响目的地的旅游开发。 第四,相关社会组织,由于他们与政界、商界、学界、新闻界等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关系,所以利益诉求渠道比较通畅,但是由于在我国这些组织自身缺乏财力支撑,外部又缺乏法律、政界、社会的支持,相反受到“上面”的管制特别多,所以“软骨”与“贫血”严重,普遍独立行动性不强,为民抗争性更弱,尚难以发挥社会良知、民意代表、环保先锋的作用。当然,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这种局面肯定会大有改观。 第五,企业实力雄厚,利益诉求渠道全面通畅,其财力、物力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政府官员、社会组织、新闻媒体以至社会舆论,他们又直接掌握着旅游资源的经营管理权与分配权,所以属于制衡体系中的强势方,有能力“摆平”各种不利局面,几乎足以主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如上节所述,企业家的逐利冲动与原居民、社会公众的利益大有出入,这种“主宰”地位使得他们能够以破坏资源为代价,获得短期的超额利润。显然,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第六,政府本该是制止企业短期逐利行为的决定力量,它也拥有这种制衡力,但是如果“经济人”角色占了上风,那么它就可能放弃监管责职,从招商引资环节起,就向企业的过度开发一路亮绿灯。现实生活中,凡是制衡机制失衡,造成旅游资源破坏,其主要原因就是政府有关部门没有严格依法行政,履行环境保护天职。 第七,制衡机制失衡必然导致利益分配失衡,强势方将获得超额利润,如京黟旅游开发总公司1997年租赁经营世界文化遗产单位――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宏村,按照最初与县政府达成的协议,京黟旅游开发总公司将门票收入4%交给镇政府,1%交给村委会,当地居民只获得每人每年15元补贴;后由于居民强烈抵制,2001年才对原协议进行修改,将门票收入8%交给村民,3.4%交给镇政府,1%交给村委会[3]。企业利润之高由此可见。 第八,综上所述,制衡机制失衡的典型表征是企业的制衡力过于强大,而原居民的制衡力过于微弱。造成这种失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没有充分发挥法定的监管作用,适当地平衡各方的制衡力与利益分配;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社会组织参与和影响旅游决策迄今为止只是理论上的假设,缺乏制度上的保障。当前,改变制衡机制失衡,进而改变利益分配失衡的关键是优先政府规制,详见下述。 三、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政府规制优化 地方政府对于旅游资源的管理,一般来说,不直接参与建设项目的投资与建设,而是依据法律、法规,依据本地制定的规划、政策,制度,对于旅游企业的建设项目与经营活动进行规范化审批、监督、制约,其管理的重点不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而是落实保护第一方针,即确实保障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种政府管理方式是政府运用国家法律与行政强制权干预企业经营决策,以实现社会公共福利的最大化,被海内外学术界称之为“政府规制”(government regulation)。凡是民主社会,政府的职能都具有双重性,既有为社会民众的服务性,又有依法管制各利益群体与个人行为的规制性。上文所述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种种“乱象”,暴露了政府规制中的工作重心“错位”――过于重视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漠视过度开发对于旅游资源的破坏;还暴露了政府规制中的利益“失衡”――过于照顾企业利益,损伤了原居民、旅游者的利益。为此必须提倡政府推行下列规制的优化。 第一,重构政府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与制度。 我国旅游管理大体上经历了公益性管理向经营性管理的转型[4],正是在这个转型中,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空前放大,旅游开发的范围、规模与档次也随之加速提升,进入所谓大投入、大产出、大旅游新阶段;正是在这个产业大提升过程中,旅游投资商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青睐,被奉为上宾,授予荣誉市民称号,封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原因是他们的投资,不但刺激了地方经济的繁荣,而且有助于官员出政绩,升位置;也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投资商的话语权在我国史无前例地扩大,企业的利益被不合理地“照顾”,以致形成上文所述利益失衡局面。因此,旅游管理体系的重构,首先要明确政府对旅游资源规制的“定位”――超越部门与个人利益,代表国家与人民,依法管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重点是保护。其次,严格行使旅游资源规制中的“审批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景区、景点被租赁,出现了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无论所有权与经营权如何分配,对旅游资源的处置权的“所有”将最终决定对旅游资源“使用”[5]。旅游资源不可移动、不可再生、易受损的特殊性决定了对这类资源的处置权的“所有”必须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这种“审批”实际上意味着政府才拥有最后的“处置权”。这是政府依法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手段。目前审批环节中,弊端之一是多头管理,审批繁多。结果反而职责不清,有利时各方争管,有难时各方推诿。如许多旅游景区,自然与人文资源分属旅游、建设、园林、宗教、文物、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管理,对于旅游开发项目,许多部门都拥有审批权,多头审批不但降低了管理效率,而且给开发商留下了钻空子的可能。弊端之二是审批主体缺位,审批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现在旅游开发项目的审批程序与普通建设项目一样,立项权归发改委,土地权归土地局,建设许可权归建委,而对旅游资源开发最懂行的旅游局、对旅游资源保护最懂行的环保局反而没有审批权。故鉴于旅游开发项目的特殊性,应该适当增加审批部门与内容。本文定稿时见中国政府网2009年8月21日报道,国务院已经公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注:见:http:∥/zwgk/2009-08/21/.),规定:编制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作出科学评估,以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切中时弊的重大举措。弊端之三是自设土政策,降低审批标准。这在贫穷落后地区旅游开发初期尤为严重。如湖南武陵源,在旅游开发初期,资金相对于土地来说是稀缺资源,因此,对于土地使用的审批较为宽松,出现了“谁投资、谁占有、谁使用”的现象[6],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与保护,以致出现后来的“张家界黄牌警告”事件。弊端之四是屈从长官意志,审批走过场。现在重大旅游投资项目,几乎都是党政第一把手直接掌控,投资方为了得到最大的利益,会在谈判时提出种种超越法律法规许可的资源开发要求,如在景区核心保护区建大量高级别墅、在小岛上建高层度假型宾馆,并且以招商单位负责帮助办理一切审批手续为投资前提,结果面对地方首长的重点工程,有些部门不但违规盖章,而且还会到上级主管部门请求通融放行。 第二,健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法规,编制并严格执行旅游规划,提高依法规制的合法性、科学性与严肃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旅游资源管理办法》是我国地方政府管理旅游资源的主要法律法规依据,鉴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地方人大与政府就有必要制定补充性的法规,以保护本地特有的高品位旅游资源,如安徽省出台了《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四川省颁布了《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山东省实施了《泰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黑龙江省制定了《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这些地方性法规细化了保护内容与措施,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健全。 旅游规划是指导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按照《旅游规划通则》规定,旅游发展规划主要任务的归结点就是“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而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保护开发利用的关系,提出合理的措施”;而旅游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并确定旅游资源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提出旅游区近期建设规划,进行重点项目策划”。可见正确运用规划的武器对于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科学保护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旅游规划还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原因之一是规划编制背离上述宗旨,短期功利目的导致规划变形走样,丧失其客观、严谨、科学、有效原则。如有的县乡政府以招商引资为规划目标,结果过分夸大域内资源评价,肆意提高资源开发力度,规划项目过多过高过大,以至有湖就规划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有城就规划上国际会议中心,严重脱离实际;还有的县乡政府编制规划就是为了申请国债、旅游发展资金、扶贫资金等,结果难免胡编开发项目,并且尽量夸大申报项目的经济效益。原因之二是主要领导对旅游规划的法定性、严肃性、战略性认识不足,有的地方换一个主要领导就编一套规划,甚至哪怕是自己提交人大正式通过的规划文本,任内也可随时随意更改,因此旅游发展规划先行,依据规划规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等,自然流于空言,难见实效。 第三,推进相关利益者制衡机制建设,对旅游资源实行全民监督管理。 我们认为,推进相关利益者制衡机制建设是政府加强规制的重要工作,因为只有各方利益相对平衡,政府规制才能顺利实行,创造出以和谐旅游为标志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制衡各方利益既是政府规制的目的,也是政府进行规制的手段,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制衡机制失衡现象,首先,各级政府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提高对利益制衡机制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的认识,推进与维护各方利益平衡,特别是要自觉抑制自身的“经济人”冲动。其次,政府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制度规范旅游企业的旅游开发活动,既要保障企业合理的投资收益,也要制止他们过度的、破坏性的旅游开发,引导他们自觉美化与优化旅游区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再次,大力提升原居民参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层次。这种居民参与,国外文献习称为community participation(社区参与),或resident participation(居民参与),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根据我们对徽州古村落的旅游考察,原居民(local residents)的参与程度有下列3个发展层次: 初级层次参与的主要特点是:(1) 多为居民的自发行为,居民参与的动机多以个人赢利为主,对于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尚不明确;(2) 居民参与对旅游业的影响多集中于微观领域。 提高层次参与的主要特点是:(1) 居民参与的动机仍多以解决就业、增加收入为主,但他们开始部分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2) 对旅游业的影响不仅限于微观领域,也涉及到宏观层面。 高级层次参与的特点是:(1) 居民参与旅游业不以个人赢利为主要目的,而是更多地关注社会整体利益,开始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旅游业中,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较明确,“民主意识强”是这一层次居民参与的重要特点;(2) 政府和管理部门对居民有了系统和规范的管理,有较健全的法律法规保证居民参与当地的重大决策,有畅通的渠道和方式保证政府和投资商与居民沟通、听取居民的意见;(3) 居民对当地旅游业未来宏观的发展方向和方式有了更多的发言机会,居民参与对旅游业的影响也从微观领域更多地向宏观领域扩展[7]。我们认为,地方政府应该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推动居民的参与向高级层次发展,让他们得以参与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开发决策、旅游资源的保护等。这种高级层次的参与有助于解决当地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影响相矛盾的问题,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和民主思想,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建立全覆盖的社会反馈机制,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行全民监督管理。旅游资源不但是地方的财富,而且是全国、全人类的财富,政府对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规制应当倾听各方利益诉求,为此有必要建立全覆盖的社会反馈机制,这种机制可以被认为是旅游1.0系统――单纯的社会渠道反馈: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民众组织、社会团体、决策咨询、信访上访、新闻媒体等。事实上,单纯的社会反馈渠道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因此,我们建议积极构建旅游2.0系统。旅游2.0系统是一个既包含上述社会反馈渠道,又包括市场主体反馈渠道,使得政府规制方关注旅游者的反馈,并且将观测范围扩大到市场投资主体、社区、旅游从业人员和社会组织,构建一个以政府为中心的拓扑型蛛网结构;旅游2.0系统又是一个信息系统,政府是信息集中处理部门,承担着对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一系列问题的整体考量。这里有必要强调一点,全民监督管理包括对政府规制行为的监督。政府规制是利益相关体系制衡的主导力量,而由于政府经济人现象的存在和旅游资源保护的巨大正外部性[8],这种规制就可能偏离正确的轨道,因此完全有必要加强对政府的监督管理。各级政府一方面应当接受党委、人大、政协等党政体系的监督,另一方面还应当接受民众、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的监督。 旅游资源与开发论文:文化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与开发局限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龚滩、龙潭等古镇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品牌开发有声有色,早已见诸国内网络、报端;大酉洞“桃花源”AAAA景区的成功申报,让人们更加看重酉阳县境内、酉水流域的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及其市场开发价值。近年后溪古镇符合生态文明观的全面保护与合理开发,已逐渐拉开序幕。在我们看来,酉阳后溪文化旅游的民族文化品牌开发资源优势明显,其区域开发的局限性也引人注意。 一、后溪文化旅游资源品牌开发的区位优势 后溪古镇位于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化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历史上后溪被视为“蛮夷之地,化外之区”,古称酉溪,早在3000多年前初民即在此居住,成为武陵山巴人后裔的重要聚居地,酉水流域土家族民族文化的核心地区之一。唐代典籍出现有关后溪的文字记载,迄今已有1500多年。自明代末期“赶苗拓业”以后,土家族田、彭、白三大姓居住酉溪。到有清1735年实行“改土归流”国家政策后,汉族百姓在中央政府号召下,也从江西移民到后溪垦殖、定居。“外来”先进的汉族农耕文化,强力刺激、推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后溪的酉水码头,那时实际成为湖广进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枢纽。一度千船停靠,万商云集,十分兴旺。后溪坐落于武陵酉水“山水间”,相对封闭的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内,船运之外其他交通形式数千年没有得到真正开发,高山峻岭之间,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富矿”的区位优势明显,在以下多个方面,显示出有别于渝东南其他少数民族县的地域特色: 首先是民歌资源:酉阳民歌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后溪民歌其实是酉阳民歌的核心构成部分之一。后溪土家族民间音乐资源丰富,山歌传统历史悠久。后溪抬岩石歌、打夯歌亦很丰富,歌词内容生活化,想唱什么就唱什么,十分随意,与劳动生活场面结合紧密。后溪酉水的船工号子作为川江号子的一个重要支系,地方特色浓郁;木叶歌更是本地民歌的特色品种;还有有哭嫁歌、薅草锣鼓等多种民歌类型均有地域特点。 其次在民俗信仰文化资源方面:后溪土家人的民间信仰历史传承久远,形成于中原大融合之前,有浓厚的南方巫文化特色。如游冥观花――“游冥”,意在巫师到阴朝地府看灵魂是否漂泊,飘荡何处;“观花”巫师登仙看花树,查看树上是否有虫吃树叶,树根是否稳当(生死祸福、灾难、病、痛等);丧葬习俗原滋原味的打绕棺“穿花”程式(请师、启灵、穿花、散花、迎灯等五个连续程序),历史文化价值独特;“做道场”习俗,由来以久,有规定的程式;“还傩愿”,则是后溪土家人集戏剧、娱乐、信神为一体的古老地方民俗,其历史传承更为悠久。还有非常独特的牛菩萨(敬牛神)习俗,与其地域文化的历史形成过程关联,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蕴及其特别的民俗研究价值。 后溪土家人的节庆习俗多姿多彩,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既有汉族地区不同的土家族民俗内涵,又有武陵酉水地域文化的特别个性。颇有地方特色俗称“鬼节”的月半节,则是当地土家人尤其重视的,至今被后溪乡民看重沿袭。 又次是民间文艺资源:最有地区影响的是摆手舞,2002年国家文化部授予酉阳县“摆手舞之乡”称号,2008年,“酉阳摆手舞”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酉阳摆手舞”的发源地就在后溪,这已是学界共识。后溪现存土家族摆手舞堂,在整个武陵山区和渝东南,都是最古老的文化遗存。后溪跳花灯也有地区影响,后溪花灯的历史比较悠久,同在渝东南,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秀山花灯不同而有地域个性。跳灯的仪式成分不重,似乎已经嬗变为,本地百姓春节期间自娱自乐的民间狂欢形式之一。另外,还有舞狮、舞龙、彩龙船等多种受汉族影响的民间文艺活动类型,其鲜明的土家民俗文化内涵却倍受学者们的重视。 其他方面,民族民间工艺有土家族特色的棒棒烟杆、“柚子龟”、石木雕刻、土纸等四绝。豆腐酉水鱼、油茶汤、油粑粑、老腊肉等,则体现后溪土家饮食千年传承中形成的酉水文化特点。后溪长潭河湾土家山寨“干栏式”民居保存完好,土家服饰文化、语言文化遗存丰富。尤其是土家族口语在后溪民间的幸运保存,显得特别珍贵。另外,后溪长期封闭号称“小桂林”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使之成为两百年来武陵山农民抗暴活动的中心地区,涌现出白夫人、彭象乾等民族英雄,邹杰、刘杨、杜相皋、田品山、白树庭等民主革命斗士,后溪人文历史增添的这道名人风景线,丰富了后溪传统的文化资源。后溪土家族民俗文化内蕴深厚、悠久的历史传统,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的潜在品牌开发价值,引起研究者的强烈兴趣。 二、后溪民族文化品牌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后溪土家族民族文化资源品牌开发“富矿”的优势,能够顺利地转化为区域文化产业优势吗?具体说,能够为后溪文化旅游开发做出实质性贡献吗?带着这个问题,“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开发的调查与研究”项目组,在后溪镇镇长的安排下,组织当地多位知名人士和社会贤达,召开“后溪土家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专题座谈会”,并在会后专程前往“酉阳最美土家山寨”――后溪长潭河湾山寨调研,在民族文化品牌化过程规律的认识上,基本认同如下的理论识见: “民族文化品牌化的过程,是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过程。一方面,民族文化品牌化通过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特色文化)的应用,调动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信任感、自豪感和认同感,形成一种无形资产,推动一个综合的经济体系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和有形资产。另一方面,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前提下,进行规模化的经济运作和开发,反过来会促使民族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传承、弘扬和发展。”在我们看来,后溪民族文化品牌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后溪镇产业发展规划仅停留在汇报总结类的定性文本形式上,县政府的旅游产业规划没有后溪具体细分的产业规划落实,后溪民族文化资源品牌开发问题,很可能成为一句应景的口号,或者以一份纸质文本的报告形式被当成例行公文保存,这是后溪民族文化品牌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后溪社会经济发展提速很快,座谈会上镇政府发给我们的《后溪镇概述》打印资料,特别提到这方面的变化,但在介绍后溪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数字之后,只有一句话提及文化产业问题:“利用后溪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招天下客商发展后溪的旅游产业。”作为政府行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当然会涉及旅游产业规划。但关于后溪镇旅游产业具体规划的询问,部门负责人很直率地说,“没有力量搞,想做也做不出来。”镇政府各部门的工作履行责任分工制,文化专干说,他一个人文化方面事情之外,还有计生、扶贫等六七种工作要参与,时间、精力首先就顾不过来;何况旅游产业规划是很专业的,有积极性也因为不真懂,做不了;关键是,产业规划就是一个文件,有了如何派上用场?副镇长接待项目组一行人时,反复强调“镇上的旅游规划”后溪承担不了的说法,座谈会上与会者的议论,对此也是明确认同的。规划需要市场眼光,需要经济头脑,从《品牌学》的认识角度看,后溪镇旅游市场细分在酉阳县旅游市场开发的总策划中,应有全盘考虑,似乎就是酉阳县旅游局的规划责任;但旅游市场的实际落实,最后还是后溪的责任,镇政府应设有对应处理专门问题的相关职能部门,并委派专人负责管理,以适应后溪文化旅游品牌开发、市场细分的当下紧迫需要。所以,归根结底,这还是体制上用人机制出现的实际难题。事在人为,镇里解决不了,建议县里帮助统筹安排。 其次,后溪地域特色鲜明的土家族民族文化资源,在酉水河石堤水库(秀山境内)建成蓄水之后,提供了文化旅游综合开发的新条件,新可能;后溪长潭河湾土家山村被评选为酉阳“全县最美土家山寨”,给进一步的文化旅游品牌开发奠定了认识基础,但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还看不到其中的转型路径,文化资源品牌开发仍然停留在局部规划设计的文本范畴内,与后溪民族文化资源品牌开发的市场衔接存在脱节。 “前往后溪的旅游客源主要是县旅游局组织的,散客所占比例很小”,“游客很少自己主动选择这个景点”,后溪镇副镇长给项目组介绍旅游市场景气指数的时候,多次强调这个情况,也与项目组现场调查的事实相符。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后溪旅游设施、景观条件与市场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有以下三个方面: 1.旅馆服务水平还在一般的“农家乐”经营习惯与卫生标准层次。古镇街道狭小,居民临街随意搭建的耳房,把街道弄得更逼仄;道路年经失修,凹凸不平,还间有垃圾,旅游者不会产生好心情。古镇民居建筑式样比较杂,公共社区类场所风格明朗,其余皆各行其事。要成为重庆主城区和国内旅客留得住、玩得舒服的地方,后溪镇旅游设施硬件建设的功夫就要用够。一般的“农家乐”服务与卫生标准,难以扩大现代观念的文化旅游市场。游客住不下来,就只好匆忙逛一趟“了愿”,“跑马观花”的心态游后溪,只能看到后溪历史文化传统精粹的皮毛,后溪民族文化资源知名度的正面提升,因此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2.专供后溪旅游的交通工具还不配套,没有从游客角度设计安排。前往后溪旅游景点的交通工具只有一种,乘汽船游长潭及其沿酉水浏览各处的景观,其他陆上景观只有凭两条腿。后溪号称小桂林,爬山是后溪旅游的重要活动形式,年轻游客可能好一点,上年纪的游客只有干瞪眼。完善的后溪旅游精品线路,必须有形成网络的道路规划提供保证,水上行船与陆上乘车相互相成,缺一不可。 另外,改革开放以后,河湾外出打工者不少,随着收入的增加,砖混结构的民居新建不少,在土家族传统木质民居的山寨建筑中特别刺目。河湾土家山寨作为后溪民族文化资源品牌开发的示范景点,土家族民居资源的全面保护(包括文化空间)是基础,在这个前提下,凡是影响山寨景观视觉因素的存在,都应当考虑拆除而异地修建。 3.河湾土家山寨的旅游资源开发才开始,资源保护是基础,更是前提,资金的严重短缺已经影响到保护、开发的力度和进度。河湾土家山寨由下寨、中寨和上寨组成,坐落在长潭河湾一块开阔的巨大扇面坡地上,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作为旅游景点的开发,开始按照规划目标逐步进行,当下从道路、游客接待点、码头、参观路径安排等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酉阳县政协2008年4月提出《河湾山寨民俗旅游发展规划》,项目组同年8月考察时规划实施的进展并不大,镇干部都说资金没有解决好而成为“瓶颈”。 值得欣慰的是,后溪土家族民族文化品牌开发2009年上半年开始有了重大进展,项目组去年调研之后,酉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后溪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开发的相关工作,今年初的县人代会已通过后溪三年文化旅游整体开发规划,弥补了过去河湾山寨局部规划开发的不足。千年古镇、百年古寨、十里长廊的旅游景观及旅游环线规划,形成后溪整体联片开发的清晰路线,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河湾土家山寨的品牌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十里长廊”是后溪沿酉水两岸的绿化工程,已投资上百万,以果树为主,形成绿化带,从而保证河湾山寨开发更高级别品牌目标的建设需要。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电影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东北电影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电影主题衍生产品在电影产业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建立并完善后电影产业结构,挖掘电影文化旅游资源,是保持电影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正处在黄金时期且高速发展的影视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如何适应互联网形势下的电影产业链“新常态”,将东北地域文化融入电影产业链中,是东北电影产业人共同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电影产业链;东北地域文化;影视文化传播;互联网+;可持续发展 一、电影产业链与后电影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电影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经历了近百年的中国电影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业已形成的电影产业链在带来超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扮演着文化传播的重要角色。但由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加之我国电影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导致了观众整体需求与投资回报不稳定、持续盈利困难之间的矛盾,影响了电影产业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将电影产品打造成可持续消费产品,适应互联网冲击下的电影产业“新常态”,完善后电影产业市场开发,探索一条电影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成了全球电影产业浪潮下中国电影人的重要课题。 电影产业链具有系统、完整的结构。它包含策划、制作、发行、放映、衍生产品研发等几大体系,需要由很多相关行业:包括电影集团、电影制片厂、影视制作相关公司、电影发行机构、电影院线等通力合作完成。电影产业不仅是电影产品的生产、制作、院线推广、放映,还包括随片广告、音像制品的生产与发行,电视、互联网媒介的授权播放,电影主题衍生的电脑游戏、服装、玩具的生产与销售,以及主题公园的建设等一系列后电影产业的运营。除了电影票房收入外,所有和电影内容相关的产品及其收益,我们称之为后电影产业。从电影产业高度发达的美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后电影产业的总体产值一般为电影票房的4~5倍。随着电影投资、宣传和发行成本的持续增长,仅依靠院线收入已不能满足电影成本的回收和再生产。优秀的电影产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电影院里,更大的商业价值体现在电影衍生产品,即后电影产业中。以迪士尼公司为例,它的产品王国颇具规模,2013年消费者产品营业额高达356亿美元,利润为111亿美元,高额的利润达到了迪士尼电影电视娱乐部利润的180%,成为产业重要的一环。[1]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业,在生产形式和传播方式上都打上了“工业化文化”的烙印,拷贝复制的生产模式更体现了其工业化创制和市场化运作的特质。好莱坞电影产品收入构成为二八定律,即20%来自于票房,80%来自于非银幕营销。因此,大力开发后电影产业产品,完善电影产业结构,将电影产品打造成可持续消费产品,形成持续性盈利模式,明确电影产业中的文化内涵,才能保证电影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二、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电影 (一)东北地域文化概述 东北地区今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处中国版图东北角,自古以来就泛称东北,而明朝开始又俗称“关东”。约自晚清时,又出现“东省”“东三省”等称谓。历史上不同时期对东北行政区域的划分不一,名称也有些许差别。[2] 地域文化,在我国指在特定地区范围内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的文化表现形态。[3]因此,东北地域文化又称东北文化,指的是“东北人民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体系,其中包含了由物质与精神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东北区域特征。”东北文化包涵了整个东北当地的文化现象,它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范畴,包含历史与意识形态的内容,具有独特的社会时代感与历史存在感。东北地域文化是一种多元历史文化,它的构成与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多样性、生产模式改革的相对滞后性、不同民族文化主导地位的变更等,众多因素给东北人民的文化创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成就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文化特征。电影人对传统文化的呈现源自于对其成长环境地域文化的热爱。东北电影的文化印记并非扑面而来,而是缓缓地流淌在诸如英雄历史情节、乡村爱情故事和边陲民族风光里。 (二)东北电影发展历程 1945年抗战胜利后,我党为建立自己的电影生产基地,派刘健民、赵东黎进入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满映”),并于1945年10月1日建立东北电影公司。1946年5月23日,东北电影公司迁往合江省兴山市(今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影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胆识,用勤劳的双手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基地,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迁回长春,1955年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99年组建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长影完成文化体制改革,2005年我国首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公园长影世纪城开园,2008年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揭幕,2014年长影老厂区改造工程竣工,同年长影海南“环球100”项目正式启动。多年来长影拍摄了大量的优秀影片,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而六七十年代,黑龙江和辽宁两省也相继成立了自己的制片厂。[4] 东北电影一直在寻找振兴电影文化产业的新基点,并渐渐明确了以电影为主题、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的电影制作模式。在60多年的艺术实践过程中,东北电影表现出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情,用艺术的手段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现实生活,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矛盾,塑造了深入人心的银幕形象,推出了《》《冰山上的来客》《英雄儿女》《上甘岭》等一大批题材广阔、民族风格浓郁和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优秀影片。又如《人到中年》《花园街五号》《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影片,歌颂了在社会大变革阶段为改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英们。随着时代的发展,东北电影开始着眼于普通人的生活,并慢慢加入了地域文化的元素。《她从雾中来》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为我们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印记;《过年》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感,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北方农村在改革开放大潮冲击下受到的影响;《男妇女主任》生动地展现了东北农村的生活状态,以浓郁的乡土气息感染观众;《九香》和《喜莲》中的女主人公则是新时代东北农民勤劳智慧的典型代表。东北电影不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更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蒋筑英》《大禹的传人》《留村查看》《炮兵少校》等影片用工笔画般细腻的手法,呈现了当代北方人民纯洁美丽的心灵世界。 (三)影视文化传播 传播致效的最终决定者与评判者是受众,东北电影所呈现的东北地域文化所传达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能否被广大受众认同,从而兼顾市场和文化两方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自身的接受状态。赵本山自导自演的《刘老根》《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连续创下了春节档电视剧的收视奇迹,[6]而其都是以东北乡村题材为背景的,这也为东北电影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东北电影中充溢着东北的地域文化符号,蕴涵着东北的人文历史,承载着介绍东北自然特点、描绘东北人民性格的历史使命。东北特有的风土人情、建筑风格、文化艺术等都会在电影背景中给予体现。同时,东北人的性格、情感以及独有的精神面貌等也能够在人物塑造中渐渐显露。从这个层面上讲,东北电影在创作中,从剧本创意到场景选择再到演员表演都显得尤为重要。当电影创作经过艺术表达上升到文化层面的时候,它则肩负起地域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依托地域文化内涵,继承并传播优秀地域文化特色,创造更高的经济与文化效益,这是保证电影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互联网+电影 电影发行是电影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电影制作方或发行公司与电影放映单位之间的关系。而数字电影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电影传播模式中点到点的形式,是电影发行乃至整个电影产业链的革命性变革。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两会上提出关于“互联网+”的概念,“粉丝经济”“O2O”等互联网思维不断跨界,“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应运而生,对传统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一场以“互联网+”为特征的生态链式整合模式也正在电影产业中悄然拉开帷幕。 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总票房中,电商平台贡献达到了25%左右,到了2014年更是达到了40%。由此可见,互联网与电影产业的结合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这一年来互联网力量集体进军电影市场,加速了电影产业结构的变化速度,调整了互联网和电影产业的融合结构。如众筹、大数据、在线售票、社交网络、视频网站等互联网商业模式在电影行业中的应用,对中国电影工作体系的完善和成熟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深受用户欢迎。其特点是能够为用户带来相应的价格优惠、电影周边产品赠送、影片主题活动参与等,使售票变得更加主动。不仅如此,还增加了约看,赠票,分享等社交功能,让互联网和电影文化进一步深入结合。 近两年,互联网三大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在电影行业攻城略地,将有可能改变目前电影产业已形成的市场格局。BAT依托自身优势,资源整合,涵盖了电影产业从制作、发行、营销、放映、衍生品开发等各个环节,重塑着电影产业链。互联网企业来做电影,它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和数据,在筹措资金方面也显示出了传统电影融资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在“互联网+电影”概念兴起之后,互联网原来的产品生产流通模式和渠道也会被引入到传统影视行业。市场定位与观众需求是维持电影产品规模化、可预期、连续地生产的前提。随着传统电影业之外的机构企业、创作者和资本纷纷投入电影制造,传统电影工业的秩序和观念正在发生着颠覆性的创新,同时提升了电影本身的想象空间。在影视行业发生巨变的前提下,“用户中心制”是传统行业人必然要学会的新思想。 目前,众多电影发行公司都在从传统的地面发行模式逐步向互联网发行模式转变,虽然正处在其发展的探索阶段,但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和影响力不容小觑。互联网电影票务快捷、低价的两大特性深受电影观众推崇,相比较于传统线下发行的方式,已经受到互联网的迅猛冲击。从未来趋势看,“互联网+”的平台化生态链条将会贯穿到电影产业的整个商业模式之中。在业务开展前端,依托网络数据,在内容开发、制作、投资等环节做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互联网线下发行双渠道进入用户的应用场景,从而形成一个生态闭环。未来,互联网企业将充分开放其拥有的互联网资源,“互联网+电影”模式将成为电影产业的新常态。 四、结语 目前,东北地域文化与电影产业的整合正处在初级阶段,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地域文化影视作品生产运营模式,电影产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票房,互联网资源利用度较低,电影上映后市场开发以及电影衍生产品的推广力度不够,可持续发展模式有待加强。依托东北地域文化能够建立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商业电影模式,同时还能宣扬东北地方文化,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电影品牌。东北电影产业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互联网扩展资源的整合利用,是东北电影产业结构完善的有效途径,也将成为东北电影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电影的可持续发展分析:农村电影放映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新农村的建设在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农村电影院线是一种扎根乡下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随着农村电影院线与电影农村放映队伍的不断扩大,如何做好电影在农村的放映管理工作,走一条电影农村放映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一个亟需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农村电影放映的发展现状出发,结合以往开展工作的经验,简要论述了如何保持农村电影放映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影放映;农村;可持续发展;精神文化;管理工作 一、前言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满足农民群众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农村电影放映站是提高农民群众的精神文明素养,传播文化的重要方式,管理好农村放映站的放映工作,保证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保证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做好电影在农村的放映管理工作,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挥出农村电影放映院线应有的作用,为此国家实行了“农村电影2131工程”大力支持农村电放映事业。但是由于网络,有线电视在农村的逐渐普及,其他文化娱乐活动的兴起,农村电影的放映工作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农村电影的转型,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 二、农村电影放映管理的发展现状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电影事业以来,电影行业迅速发展,各级政府也对电影事业进行了相当大的投入。十一五期间,农村电影事业获得的扶持资金高达25亿元,以本单位为例,本单位是由中央财政部,广电部,发改委扶持下成立的公益性放映单位,2007年之后所有胶片电影均转为数字电影,放映电影覆盖444个自然村,年度放映电影628场,涉及区域有广场,社区,部队,学校,敬老院等地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何进行高效的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促进农村电影放映的可持续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农村电影放映管理工作的目标 农村电影放映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群众受惠”。可以知道农村电影放映的最终目标是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这是因为农村电影放映的服务对象是农民。政府购买是农村电影放映的保障方式。而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务工人员激增,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活动的需求也在提高,因此在文化方面的消费能力也在提高。因此可以通过市场运作和企业经营来保证农村电影放映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来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四、如何实现农村电影放映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证农村电影放映管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普及党的方针政策来吸引农民群众外,也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相应的升级转型。 (1)推进农村电影发行放映体制转型 最近几年近,国家正在对农村电影放映体制进行改革深化。为了更好的推进此项工作,并使其顺利开展,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引入相关的竞争机制,通过竞争的方式互相促进,使得电影发行放映体制的相关改革工作有序进行,切实落实改革政策,还要结合实际来进行。现今,农村电影的放映工作基本由一些年龄较大的乡镇放映员来担任,这样已经不能适应电影技术的发展速度,不能满足电影放映的相关工作对技术人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落实相关的改革措施,并推进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确保“2131”工程电影下乡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2)农村放映质量改革 现在,由于农村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农村电影放映仍旧以露天放映为主,还远达不到城市电影院室内放映的条件,极易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因而限制了观影人数的进一步发展。并且现阶段放映设备的光源在露天放映的条件下,并不得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视觉要求,更无法达到良好电影放映效果的条件。因此,要提高农村电影的放映质量,需要更新放映设备,增加对农村电影放映的资金投入,并且需要对相关放映人员进行相关培训。这样不但可以培养或者引进相关的高科技人才,并且可以购入适应农村放映条件的放映设备,以最终达到提高农村电影放映质量的目的。 (3)改善农村放映场所扩大服务范围 随着城市电影院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的露天影院已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因此要改善农村电影的放映场所,这样,可以吸引人们支持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开展,更能够扩大电影对农村生活的影响,保证农村电影放映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借助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之机,改善农村电影相关的放映场所,逐步实现室内放映。并且农村电影放映的服务对象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农民,而应该是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群,因此可以扩大农村电影的服务对象至乡镇学校,社区,厂矿,部队,敬老院等,使农村电影放映服务覆盖到社会各个角落。 五、结语 农村电影的发展肩负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因此要贯彻党中央及广电总局对农村电影工作的要求,结合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农村电影业的发展,保证农村电影放映的可持续发展。 电影的可持续发展分析:知青电影商业化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摘要]传统的知青电影承载着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和乌托邦式的精神渊源,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政治功利性。与传统知青电影政治化倾向不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知青电影在体制、观念和创作上都带有明显的商业化特征,具体表现为明星偶像的引入、制造“卖点”和非主流倾向。只有以艺术性为本位,使电影的教育认识功能、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有机统一,达到和谐的状态,知青电影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知青电影;商业化;明星制;非主流 一、知青电影从政治性到商业性 众所周知,传统的知青电影是符合历史真实、以宏大历史叙事来反映时代主题的,它承载着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和乌托邦式的精神渊源,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政治功利性,这是与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语境分不开的。中国当代前期电影受到政治直接的、强烈的干预和影响,体现为以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为主,故事编排完全符合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美学观念和民族审美习惯。电影风格相对单一,电影语言较为贫乏。在政治中心的文化语境里,中国电影考虑的不是是否卖座和商业回报等商业问题,亦不是如何表现生活的艺术问题,而是政治/意识形态问题。知青电影作为电影创作题材的一类,必然也表现为政治化倾向明显,无商业化倾向。1983年,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知青电影《我们的田野》,影片再现了一代知青的理想、追求和他们的迷惘以及对人生和历史的种种思考。影片始终没有脱离主流意识形态的束缚,“”期间,五个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北京中学生来到黑龙江垦荒兵团,他们在这里洒下青春和汗水,多年后,考上大学返城的陈希南,毅然放弃城里生活,重返北大荒。影片虽然发出了“没有任何一代青年的信仰和青春遭受过我们这样的巨大摧残”的呼声,但人物最后重返北大荒的选择,无疑具有某种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倾向性。可以说,《我们的田野》是早期政治化知青电影的代表,它具有20世纪80年代知青电影的重要特征,极具激扬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气质,人物形象具有明显的英雄品格和理想操守,这些品格和操守在影片中得到肯定和颂扬。《我们的田野》始终贯穿着“温暖”的情绪,没有太多的沉重感,现实的残酷被有意弱化,以此达到肯定当时中国社会和人民精神风貌的创作目的。这是其政治化倾向的显著表现。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社会文化开始了大众化转型,娱乐性是其主要特征。中国电影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也呈现日渐商品化的趋向。作为中国电影的一脉———知青电影也正完成着从政治性到商业性的过渡。 二、知青电影商业化表现 (一)明星偶像的引入 不可否认,偶像效应是影视作品成功的一大因素,明星偶像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大众观众中起着不可小视的导向作用,这是大众文化生成和传播的必然和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知青电影无一例外地起用了或年轻、在国际上获过奖,或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明星偶像作为主要演员,《巴尔扎克和小裁缝》由周迅、陈坤和刘烨主演,《美人草》由舒淇和刘烨主演,《青红》由高圆圆主演,《双驴记》由文章主演,《太阳照常升起》由姜文、黄秋生、陈冲等影响力尤强的老牌明星出演。大量起用或年轻、在国际上获过奖,或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员,这是减少异域观众心理接受障碍的有效方式,但抛开角色和演技等因素的主观考虑,抛开影片的主题艺术方面的考虑,这种选择无疑带有明显的国际化和商业化意味。电影进入21世纪,明星、明星制已逐渐成为电影产业中的两个重要因素。以印度电影为例,印度电影汲取了美国好莱坞和欧洲等国的经验,形成了一套本土化的明星制运营方式,加之印度向来盛产俊男美女,故明星在印度电影中的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印度有自己的“超级巨星”,通过“超级巨星”,电影的商业价值和娱乐价值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合。可以说,从第一位电影明星产生开始,明星就成为一种鲜活的新元素进入电影产业,这不仅改变了电影产业的体制,还改变了电影的运行和营销宣传手段,明星凭借“偶像”作用,增加了电影的商业价值,“明星”已成为本土电影进军国际市场的名片。电影是用画面来说话的,它需要以吸引受众眼球为先导,这就要求调动一切手段对影片进行视觉包装。明星偶像的引入,是吸引观众眼球的有效方式,是电影获得更高商业回报的有效手段,亦是知青电影商业化的最显著表现。 (二)制造“卖点” 通常,艺术电影是以立意和表现的别具一格来实现创作者个人化艺术追求的。而商业电影本意并不在突出强调“个人化”,为了保证更多的观众能够理解影片意图,它尽量提供一些非常基本的精神内涵,这些基本的精神内涵又往往与人们潜意识中原始的精神需求相联系,如生命体验、心灵慰藉、感官享受、本能释放等,①也即公众话语中的“卖点”。制造“卖点”是电影迎合受众心理的典型策略,这是电影商业化的又一集中表现。知青电影的发展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部分,它本能地融入了这一特点,《天浴》里秀秀的全裸背影,几段被“奸污”的片段;《美人草》和《巴尔扎克和小裁缝》都具有的三角恋模式,《巴尔扎克和小裁缝》中性的诱惑与偷尝禁果;《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偷情、性压抑等。这些无疑成了影片的“卖点”,满足了观众对性的心理及生理本能的窥视欲望。商业电影为了满足观众的本能欲望,需要借助感官层次的刺激,这是性和暴力之所以成为商业电影永恒主题的主要原因。但为了获得社会“常识系统”的认可,商业电影必须对感官层次进行道德包装,这样,观众才能既享受窥视和破坏带来的快感,又没有道德负罪感。②在知青电影叙事中,我们看到的性、暴力和破坏都是在故事情节中自然渗透的。《天浴》中秀秀用出卖身体的方式换得回城的机会,多次被奸污蹂躏使得秀秀的悲剧触目惊心,花一样的生命遭遇如此践踏,这是时代之于秀秀的悲剧。这里,性和暴力等本能欲望在一定程度上被“控诉历史”所遮蔽,商业电影于此获得了“常识系统”的认可。在《巴尔扎克和小裁缝》中,文明和知识的启发和召唤,给小山村带来了性开放和性诱惑,于此知青罗明和山村姑娘小裁缝偷尝禁果,影片所表达的是知青给一个封闭的山村带来的文化震撼和精神资源,充满了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这里的“文明”和“知识”无疑也是一种道德包装。与上述电影相比,《太阳照常升起》是特别的,它由四个独立成章而又相互联系的故事组成,其中贯穿着为爱疯狂、偷情、通奸的故事情节,表现了某种形而上的意蕴———在充斥着性压抑的特殊时代,命运充满了癫狂的变数。知青电影表现的是知青故事,反映的是知识青年在特殊时代里的人生际遇。由题材特点所决定,知青电影大多和青春、热血、激情、残忍有关。在反映这些主题的过程中,如何制造“卖点”,既迎合受众心理又能获得社会常识系统的认可,这是商业化知青电影创作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三)非主流倾向 主流知青电影是指在某一时期受到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所形成的、被大众认可和接纳、符合主流“规范”的知青题材电影样式。相对于主流的传统知青电影,那些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甚或悖逆了主流的规范、突破主流传统知青电影的常态、非主流因素大大进入而形成的非常态、变态的知青电影样式即称为非主流知青电影。从第五代导演群体开始,中国知青电影即进入了多元开放的非主流时代,在题材选择、拍摄角度、表现手法上表现出和主流知青电影的对立、反叛和颠覆。具体表现为主题被高度削减、情节的不确定、反对塑造典型人物和英雄人物。非主流知青电影以轻松、无深刻历史意义、无深层指涉的荒诞形态存在,让观众毫无负担地沉浸在世俗狂欢中,历史感和历史使命感消失殆尽。③2007年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运用了荒诞主义和黑色幽默的表现方法,他用四个既独立成篇又互为悬念的故事述说了人的欲望和命运。影片没有连续清晰的故事脉络,也无一以贯之的主干人物,疯狂的女人、风骚的女医生、偷情的小队长、性压抑的知青,人性的诸种可能在这里被放大。影片中知青的故事和命运也已经不再是表现的重要主题,命运的不确定和癫狂变数成为影片要表现的主要内容。改自王松小说《双驴记》的《走着瞧》亦采用了黑色幽默及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故事讲述了北高村的知青马杰与两头驴的故事。当了村饲养员的马杰,遇到了两匹“地主驴”的后代———黑六和黑七。作为种驴,黑六不耕地、不拉车,吃香喝辣、妻妾成群,这让伙食比驴还差的光棍马杰极为不满,继而展开了人嫉妒驴、驴报复人的故事。影片离奇荒诞,现实、幻觉交织混杂,构筑了与主流知青文学迥然相异的叙事风格。在非主流知青电影中,历史意义和时代色彩皆被淡化,知青题材中敏感、尖锐的问题也被弱化,影片给人带来的多为轻松感和宣泄感。去除了意识形态负载的知青电影更易于为人们接受,娱乐性质的凸显迎合了知青电影的商业化趋向。非主流知青电影创作者有着明显的叙事自觉,他们有意解构主流知青电影的叙事形态。主流知青电影所彰显的青春与血泪非但不是他们关注的中心,反而成了他们颠覆、消解和反讽的对象。这里,知青题材的严肃性大打折扣,“知青”只作为表现荒诞世界的背景出现,它本身已不具备任何意义指向。 三、知青电影商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性 电影作为一种社会上层建筑,其社会功能是电影观念的核心问题。概括来说,电影功能主要有教育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事实上,在一部成功的影片中,这三种功能应该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一味强调某种功能而忽视其他功能,势必顾此失彼,影响影片的整体表达效果。知青电影作为特定历史背景的产物,其价值在于可以揭示出人们对历史的态度及一个时代对另一个时代的影响。无论怎样,我们觉得知青电影的认识功能不应该被抹杀。但社会在发展,人们认识和反映历史的角度在变化,“知青”作为影片的故事背景,其历史意义和时代色彩也在影片中被弱化,如上文提到的《美人草》《巴尔扎克和小裁缝》《走着瞧》和《太阳照常升起》,电影故事的核心都倾向于爱情、友情、困惑等人类普遍情感,知青电影更多展示的是个体经历而非时代特点。电影是一种商品,为了体现其商业价值,起用明星偶像,制造“卖点”,突出影片的轻松宣泄功能无可厚非。但需要强调的是,每个观众都是社会个体,都有自己的常识系统,都有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一味地谄媚观众,势必也会受到观众的冷落。要知道,电影不仅是商品,它更是一门艺术,无论怎样商业化,它的本质是一种审美艺术形式。追求一定的艺术审美水准,是电影必不可少的努力方向。只有以艺术性为本位,使电影的教育认识功能、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有机统一,达到和谐的状态,知青电影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可持续发展。四、结语在中国总体的社会变革和体制转换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文化逐步进入了大众文化时代。知青电影的商业化既是这一背景的产物,也是这一历史的见证。知青电影多数改编自知青小说,由于小说与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差异,在改编过程中必然考虑商业因素,所以无论是《天浴》《走着瞧》还是《太阳照常升起》,对小说原著的改动都是很大的,是非优劣,褒贬不一。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忽略当下文化语境这一大因素,如何做到在原著“镣铐”和商业化规约中自由“舞蹈”,使知青电影真正成为人们想看、爱看且好看、更值得一看的艺术,这是题中要义。 作者:王莉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电影的可持续发展分析:寻求电视电影可持续发展战略 摘要:中国电视电影走过了八年。八年间拍摄的影片已达900部。数字煌煌,成就煌煌,电视电影已蔚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电视电影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编剧、年轻的导演,推出了一部又一部属于自己的标志性作品。打开电视看电影,已成为亿万观众的收视习惯。电视电影适时地产生了自己的艺术宣言和艺术纲领,柳城先生的《电视电影三字经》即是集大成者。这一切,标志着中国的电视电影走向成熟,走向绚烂。 盛世危言:电视电影八年和面对的严峻挑战面对如此风光的电视电影,我愿发一盛世危言。我以为,电视电影将面对巨大的挑战。一面是多媒体的强势挤压,那就是网络电影和新媒体电影、流媒体电影,将抢占电视电影的生存发展空间。我预计不出5年,这些多媒体电影将铺天盖地。另一面是大银幕电影经过市场历练和自身调试之后,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将与电视电影争夺观众争夺生存天地。预应这些巨大的挑战和挤压,我们再反思电视电影的今天,它的不足和软肋,更使我们的忧患意识有了现实性。我们有精品力作,但是没有形成强势,我们有比较丰富的样式和风格,但是没有形成风格群落,没有形成成熟的类型化的艺术格局。由此看来,一个话题的确立就显得十分必要:那就是应该寻找电视电影可持续发展战略。 应战预案:可持续发展之美学主张对挑战的应战,从来是文化发展的动力。理论上清醒,实践上方能主动。寻找并确立电视电影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是当务之急。电视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看来应该包含着以下几个内容:第一,鲜明美学主张;第二,强化品牌意识;第三,科学编辑系统;第四,扩大文学后援;第五,整合资源配置。 第一,鲜明美学主张。美学主张首先体现在题材层面上。表现什么生活,彰显什么人物,是文化立场的印证。我们选什么,怎样选择,是我们的文化背景和中国国情决定的。科学发展观的构筑,和谐社会的战略布局,都在一点上重复,那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百姓命运,关注百姓的生活,这被提到了执政第一要务的高度。基于这样一点,在电视电影的题材层面上,我们应该做到在各种题材中,以现实题材为主;在现实题材中,以平民题材为主;我们要书写百姓、书写大众、书写草根。今天应该重提人民性的话题,人民性确实被淡忘已久了。现在的作品礼赞白领的太多了,那是一种贵族化倾向。我们不应以中产阶级自居、自傲,应多一些平民情怀。不应抱着一种贵族和精英的姿态居高临下,俯视平民俯视众生。我们应坚守为大众的方向和立场。 在题旨层面,要清醒我们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我们既可以说置身于主流文化的环境,也可以说置身于世俗文化的环境,更可以说我们进入了一种泛娱乐化时代的环境。打开电视,我们有主流作品,有主流文化,有主流话语,但是没有形成强势;形成强势的是万民选秀,助民狂欢,天天过年,这类综艺节目形成收视狂潮。而剧类作品,则是世俗风情大行其道。我们不反对世俗情怀,我们正视公众有享受快乐的权利,但有学者称,人民也有格调低下的权利,我却质疑。美国传媒大王默多克说过一句话“我们的趣味降低一点点,读者就会蜂拥而至”,这句话有片面的真理性。关键是降低的度,降低多了为恶俗,降低少了为媚俗,降低多少为准确,这是至关重要的。考察剧类作品,我们发现其中虽有英雄形象,虽张扬英雄主义,但没有形成强势;形成强势的是市民情绪。可谓英雄退位小市民登场。小市民的世俗欲望,小市民的世俗情感,小市民的世俗性格,在电视剧类作品中成为时尚。重欲望,轻责任;重自己,轻他人,成为私人化写作的主要内容,而私人化书写又被时尚评论家奉为上佳境界。小市民情怀不等于平民情怀,平民情怀则为百姓情怀。 有鉴于此,我们在题旨层面上可否应有这样几个方面:关注民生,关注民情,既要为民解压找乐,更要为民代言请命。题材层面重提人民性,在题旨层面上要关注民生、关注民情。我们可以用快乐的作品,给观众带来欢愉;用人文关怀给观众带来心灵慰藉;但,更应反映平民大众的愿望和理想,关注他们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为民写作,为民立言,才是上佳境界。为什么《天狗》被视为艺术珍品,因为我们珍视《天狗》的思想力量,反过来,我们考察电视电影,我们缺少《天狗》的思想锋芒。同样,我们珍视电视电影《村官过大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 这部作品从村官过大年切入,既带出当下农村一片祥和喜庆气氛,又带出剧中雪乡村村长和他的农民在市场经济拼搏中的困顿。这个问题具有典型意义和尖锐的当下性。此剧不走歌舞升平路线,而走表现农民如何学会在市场中打拼、学会办大农业的现实主义路线。电视电影也应该擦拭锋芒亮出刀锋,批判社会种种伪善和不公。我们需要英雄情怀和英雄气概,以此来构筑民主与法制。所以,我们在题旨层面上应该把平民情怀和英雄情怀并举,人文关怀与主流意识关怀并举,精英化与人民性并举,娱乐化与郑重性并举。既有主流化又有多样化。 在样式层面上,我认为应提倡个性化与类型化并举,系列组合与单篇力作并举。我们要有样式群落和风格群落。我们已有《法官老张轶事》系列,有《名将》系列、《陆小凤》系列,也有《水浒人物》系列,确保电视电影收视的强势。同时我们也需要像《飞》、《小火车》、《天籁》、《城市上空的鸟》和《雪狼》这样一些充满前卫意识、探索精神,具有独特的艺术品质和艺术个性的作品,以丰富我们的风格和样式。 我们倚重表达层面,是因为我们尊重艺术本质和艺术规律。止于题材好题旨好,而轻艺术表达,这是题材决定论。过往的教训太沉重,不可遗忘。对于文化市场而言,不管何种题材的作品,好看是硬道理;其余皆为妄言。先被吸引后被教化,这是规律。我们注重艺术表达,就该注重艺术手段。 当下电影电视在艺术表现上构成对文本最大杀伤力的是虚假,伪真实,伪生活,伪情感。在艺术上打假,我们就该在表达层面上尊重生活,追求生活质感显得尤为重要。不要把作品中的生活打磨得太光滑,必须追求生活实感和质感。要有矛盾冲突的时代质量,不应沉迷于杯水风波和脂粉气息。既不要矫饰生活,也不要伪造生活。电视电影创作者,不能因其小而轻视它。我以为,沙龙写作是当前创作中一种文化瘟疫,单凭想象写不出生活实感。我们既要现实主义表达,也要另类表达。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表达,何种叙事策略,关键点是我们要审美,不要审丑,要真实,不要矫饰;要反映生活本质,不要满足于罗列生活现象。一些表现无聊男女的无聊作品应该杜绝,不要表现无聊人生、无聊情趣。有一些年轻人的作品,习惯于审丑,以审丑来张扬艺术个性。在张扬个性的时候,过多地欣赏自己,或者把“愤青”的东西融入到作品当中,明明北京有很多好的东西,偏拍厕所等私密的东西,拍上海也拍一些负面的东西,以为这就是美。有嗜丑嗜脏之好,有嗜恶嗜俗之好,这是伪现实主义,是猥琐的自然主义。目前创作当中确实有一些自然主义的倾向值得警醒。我们要追求人性的复杂和人性的深度,但是不要人性的卑琐,不要把审丑当做艺术理想。我们要追求崇高的艺术理想。 可持续发展的品牌牵引和推进力量在众多媒体作品争夺电子媒体播映空间与时间的态势下,要保持电视电影的强势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品牌牵引,不断提升自己的公信力和竞争力;同时还要有科学的编辑系统;扩大文学后援;整合电影频道的资源配置;形成巨大的推进力量和推动机制。 要强化电视电影的品牌意识。品牌效应和公信力是它的艺术品质和思想品质的恒定保证和不断提升。为什么一提主旋律作品,作者便赧然不敢承认其为“主旋律”。谈“主旋律”作品则理不直气不壮,何以然?因为主旋律作品公信力下降。这是创作者自身造成的,不是观众酿成的。 我们强调品牌意识就是为了提升电视电影的公信力。品牌效应是有标志性的,它有次第出现的作为代言、作为标志的作品,我们要用力打造构成品牌的作品,无论是系列作品也好,还是单篇佳作也好。品牌要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坚守质量才能创造品牌,不坚守质量品牌是空话。 科学编辑系统,这里的“科学”是动名词。我们公认电影文学是电视电影的龙头,是第一生产力。而这第一生产力的第一,龙头的龙头,便是编辑曾被尊为仅次于上帝的人,因为他给别人铺红地毯,助别人成名而隐身幕后。电视电影对编辑应给予深深的礼赞。电影文学编辑新时期以来活跃于各电影厂的文学部,如今,电影频道的文学编辑为硕果仅存者,成为文化遗址。如果检视电视电影走到今天,八年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成为文化气象,首功应该归功于电影频道的编辑系统。 强调科学编辑系统,是使编辑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在编辑系统中,首先应该强化策划,变被动为主动,不要等米下锅、守株待兔,来一个《天籁》有一个《天籁》,来一个《飞》有一个《飞》,来一个《中国桥》有一个《中国桥》,将策划转化为文学创意,转化为创意项目,形成总体布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观众的需求,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还要根据总体艺术格局的需求,选择策划项目,然后邀请编剧创作。策划意识是科学编辑系统的第一要务。电影频道的电视电影已有很大影响,吸引一大批创作者和制作人参与其间。这是因为投产的作品能确保投资人的回收,并有不菲的利润空间。拍电视电影渐呈趋之若鹜之势,然而,相当一些中小文化公司却视为畏途,他们觉得立项太难,时间太长。我们可否科学规范编辑系统,规范一审工作日多长时间,二审多长时间,三审多长时间,科学规范工作日,而且要公示化。每一道创作程序既保质量又定时限。质量是前提。运营透明化,程序合理化。 扩大文学后援。强化扩大文学后援,是为了强化电视电影的第一生产力。电影频道的电视电影部门是组织者,文学后援是实践者。后援越多越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越大。无论是科学编辑系统还是扩大文学后援,都是为了强化文学力量,强化电视电影的启动平台。扩大文学后援的第一点,积极借用当代文学成果,寻找当代文学名篇佳作,团结大批有实力有生活有才情的中青年作家。关注他们的作品,关注他们的创作动势,以丰饶电视电影的文学沃土。 基于此,建议电影频道签约一批剧作家。给编剧提供深入生活的便利和经费,从生活中发现和确立创作项目;给编剧提供观摩优秀影片的机会;适度提高稿酬标准。既注重团结知名作者,也注重培养新锐作者。 整合资源配置。电影频道可否调动各种传媒手段,形成媒介强势,力推名篇佳作,使之成为电视电影品牌的文化代言。应该革新电视电影的播出方式。电视电影的播出应栏目化,以此强化类型意识。如推出喜剧系列,悲情系列,青春系列,言情系列,史诗系列,都市系列,乡土系列,武打系列,关东系列,海派系列,西部系列,岭南系列,等等,将类型规模化,将风格规模化,将样式也规模化,强势出场。 电影频道节目中应该把播出格局与影院放映一体化,纳入自己的战略布局当中,以此来带动全国其他的电视电影,推进中国数字电影的整体进程。 电视电影越过了八年。第一个八年,电视电影蔚成文化现象,下一个八年,期盼电视电影能够蔚成文化奇观。我对电视电影的前景持热情的乐观态度。
高校民族舞教学篇1 一、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和舞蹈事业的双发展,多数高校都形成了较为科学和稳定的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也培养出了大量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俱佳的优秀舞蹈人才。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是从客观环境来看,近年来,伴随着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的加大,有更多的民族民间舞涌现出来。大学生数量的增多,也从客观上形成了激烈的竞争环境。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是很难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从教学实际来看,教学中仍然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教师进行示范,学生进行模仿,整个过程中学生既没有创新的意识,也缺少创新的机会。从舞蹈表演效果来看,多数学生的表演都是相似的,且缺少个性化表现;从学生个人发展来看,这种创新能力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从客观方面来说,传统教学中,更侧重学生舞蹈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包含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鲜有关注。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师生均没有形成创新的意识。在主观方面而言,则是学校、教师和学生,没有充分做到与时俱进,未能意识到创新能力对专业学习和今后发展的重要性,而且缺少创新的路径和方法。所以创新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制约民族民间舞专业发展的瓶颈,理应成为下一步专业发展中急需突破的新课题。 二、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一)树立正确认识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以教师和学生对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的认识为前提的,即师生应该真正明白为什么要创新,其价值和意义何在。首先,从民族民间舞本体来说,各类民族民间舞之所以能够历经千年的发展后传承至今,从本质上来说正是创新的结果。不同时期的创作者和表演者,都不断对其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形成当代民族民间舞特有的风格和内涵。反之,如果某一种民族民间舞从诞生之初,便一直是一成不变的形式和内容,那么其传承必定会出现断层甚至消亡。所以当代人不仅是民族民间舞的继承者,更是开拓者,只有当代人勇于创新,才能为后人留下更为丰硕的成果,实现这门艺术的永续传承。其次,从客观现实需要来看,与其他专业一样,民族民间舞专业的学生也同样面临着就业难、发展难的问题。经过系统训练后,多数学生都能掌握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实践技能,但这仅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标准,时代和社会所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舞蹈人才。举例来说,某一个地区的民族民间舞具有地方特色,需要对其进行整合,并以全新的形式对外推广。如果学生仅仅会模仿,显然是难以适应这项工作的。反之,如果在校期间经常参与一些创新活动,则具备了相应的经验,可以满怀信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着深刻必要性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真正认识到其价值和意义,将其作为一个教学重点,这对于专业建设和学生个人发展来说均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二)尊重艺术规律 民族民间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中的奇珍,不仅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而且有着独特的形式和内容。所以无论是何种创新,都必须以遵循民族民间舞的基本艺术规律为基础,否则便是一种伪创新,也自然没有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在表演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重神似。在中国的绘画、戏曲等多类艺术中,都讲求神似重于形似。在民族民间舞表演中,抓住了“神”,也就抓住了“魂”。所以不仅要注重动作的运用和展现,更要展示出作品的气质和风貌。第二是求意境。意境是中国美学的特有内容,而舞蹈又是艺术意境的典型。所以在民族民间舞表演中,要做到“意在舞之先、中、外”。意在舞之先,是指通过作品的分析和体验,做好相应的准备。意在舞之中,是指一招一式都要内外相应,都要饱含情感和韵味。意在舞之外,是指舞尽而意不止,耐人寻味。第三是要洗练。作为一门表演性艺术,民族民间舞表演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凝练、集中和概括,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第四是善夸张。民族民间舞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加工和提炼,所以要在动作上适当夸张,让内心的情感得到强化和美化。第五是讲身韵。很多学生虽然在认真地跳每一个动作,但是却给人不协调、不连贯的感觉,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树立起身韵意识,整个表演缺少生命的气息,所以要加强动律、节律和韵律方面的训练。第六是贵含蓄。与西方人喜欢直抒胸臆不同,中国人更讲求含蓄。这种含蓄性可以让观众更加投入,并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想象力,给观众营造出一个意蕴悠长的空间,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以上六个方面,是民族民间舞表演的基本特点,任何形式的创新,都要以尊重这些基本特点和规律为前提。 (三)丰富实践经历 实践性是舞蹈艺术的基本属性,也唯有通过实践,才能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结合当下教学实际来看,在实践上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实践数量不足,一个是实践类型单一。实践数量不足表现为学生很少有登台表演的机会,更多的是以日常练习为主,导致在演出中经常出现紧张、焦虑等状况,既没有创新的意识,也没有创新的平台。实践类型单一是指登台表演便是唯一的实践形式,没有认识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要对以上两个不足予以全面的完善。首先,在实践数量方面,要开设专门的实践课程,学生一方面要学习表演学、舞蹈美学等理论知识,一方面则要广泛投入到各种舞台实践中。如教学汇报演出、校内文艺晚会、校外公益演出等,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表现予以全程的跟踪和指导,并予以及时评价。其次,在实践类型方面,除了舞台表演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全面参与到舞蹈编导、田野采风、课题研究等多项活动中来,并全部放手让学生来完成。学生在得到多项锻炼的同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萌发创新意识,并及时将其付诸实践,获得良好的创新效果。 (四)扩展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决定性影响。长期以来,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内容体系,可以充分保证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但与此同时,时代和社会也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不断对舞蹈人才提出新的要求,民族民间舞教学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导致人才培养和现实需要的脱节。所以要将一些新的内容引入到教学中来。以舞蹈类非遗为例,近年来,伴随着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一些全新的民族民间舞,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绝佳载体。对此可以成立专门的课题组,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对新涌现出的民族民间舞进行系统的研究,包含其起源发展、流传地域、艺术风格、动作特点等,然后对现有的作品进行加工和丰富,形成新作品后对外推广。积极参与各类文艺演出或舞蹈大赛,使之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条件成熟后,还可以编写校本教材,建设学校的精品课程。这种教学内容的扩展,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创新机会,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五)革新教学模式 口传身授是传统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模式,教师先进行示范,然后讲解动作要领,学生再进行模仿,虽然可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但是整个过程却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只能接受教师的安排,其创新思维也自然难以得到有效激发。所以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关键环节,要将更多科学的模式及时运用于教学中。以受到普遍好评的微课为例,在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要学习的内容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给学生以自主探索的空间,鼓励他们通过学习资料和网络对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而且可以随时与教师进行交流。最终的学习成果同样可以通过网络予以呈现。这种教学模式与学生真实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更加贴近,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又如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在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下,成立以教师命名的舞蹈工作室,工作室不仅面向学校,承担某项课题的研究,参与校内演出等,更要面向社会,主动承接社会上的一些演出任务,旨在让学生得到丰富的实践锻炼,并敢于将自己的一些创意想法及时应用于实践中,让整个实践过程闪耀着创新的光芒。综上所述,近年来,高校民族民间舞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成为这门艺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但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审视可以发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未得到充分重视,使表演难以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风格,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突破这个瓶颈后,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必将迈上新的台阶。本文也正是基于此目的,就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进行了研究,希望在今后的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广大师生都能够树立起创新意识,为这门古老艺术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在提升自我和加强专业建设的同时,体现出当代人对民族民间舞发展作出的特殊贡献。 作者:王永燕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舞蹈学院 高校民族舞教学篇2 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将民族文化作为重要内容,实现高校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提升高校舞蹈教学的文化内涵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高校在舞蹈教学开展过程中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注重舞蹈教学,不重视学生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需求,因此,有必要从宏观层面对高校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的融合制订相应政策;从微观层面对高校舞蹈教学的模式进行重新设计,将民族文化内容融入其中,进一步提升高校舞蹈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和完整性[1]。 一、高校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舞蹈的历史发展脉络来看,早期的舞蹈都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最初,舞蹈多用于祭祀和祈福,随着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舞蹈的内涵和内容不断扩展,原来简单的舞蹈逐渐发展为能被普通大众接受和喜爱的艺术形式,因此,舞蹈与民族文化具有天然联系。当前,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高校舞蹈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很多都来源于独特的民族舞蹈,借鉴自民族文化,同时,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创造和加工,也能使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创新。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民族文化对舞蹈教学产生的深刻影响,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自觉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一)舞蹈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具有天然联系,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民族文化特性,能够提升高校舞蹈教学质量。首先,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引入民族文化元素能进一步丰富高校舞蹈教学内容,提升高校舞蹈教学文化内涵和品质,这对实现高校舞蹈教学目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其次,高校舞蹈教学融入民族文化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开阔学生文化视野。民族舞蹈代表着民族文化,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融入民族舞蹈,实际上也就是借鉴了民族文化元素,这种做法可以使高校学生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感受少数民族文化魅力,了解民族舞蹈背后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背景,进而对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在此基础之上,学生也会强化文化传承责任意识,主动担负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 (二)民族舞蹈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教育资源 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因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舞蹈文化角度看,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舞蹈文化的内涵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其本质和底蕴并没有发生改变,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民族舞蹈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通过对民族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总结出民族舞蹈的特点和规律,并将民族舞蹈文化作为重要的舞蹈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创作,让学生在民族舞蹈学习过程中认识其背后的文化背景,让学生知道民族舞蹈文化的来源和出处,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民族舞蹈文化所包含的生态环境内涵、审美特征和历史特色,进而自觉地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三)高校舞蹈教学具有显著的文化生态特征 高校舞蹈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传承和继承民族文化。从传承角度看,高校舞蹈教学除了有现代舞和西方舞教学以外,还有民族舞教学,民族舞教学必然会接触和学习民族文化,这也说明高校舞蹈教学具有显著的文化生态特征,舞蹈的文化生态特征并不是短期形成的,而是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舞蹈内容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也是文化生态的体现。从内隐性角度看,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不可能直接将民族文化的丰富特征和内涵讲解出来,而是要通过隐喻的舞蹈动作或编排的内容,隐性传递和传播民族文化,相应地,高校舞蹈教学就具有了显著的内隐性的文化生态特征[2]。 (四)创作式教学有助于实现民族文化传承 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对舞蹈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鼓励学生根据舞蹈背后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生态背景有意识地进行创作,让学生将自己学到的民族文化知识和理论运用到实际的舞蹈创作之中。这样既能够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也能够让学生把民族文化学以致用。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将某些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内容运用于民族舞蹈动作的编创之中,通过多种形式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属性。高校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对舞蹈文化进行主动探究,主动对比民族舞蹈与现代舞蹈的异同,进而联系到民族文化层面,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高校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具体路径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引入民族文化,能进一步丰富高校舞蹈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情怀,因此,在新时期,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舞蹈教学作为载体,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要结合舞蹈教学的具体特点开发融合载体,丰富高校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创新高校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融合的形式,提升高校舞蹈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让高校舞蹈人才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主体。 (一)开发融合载体 第一,丰富民族舞蹈教学教材。高校舞蹈教学要充分认识民族舞蹈在舞蹈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结合民族舞蹈教学实际编选教材,将民族舞蹈教学作为高校舞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高校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对高校舞蹈教学的促进作用。高校在民族舞蹈教学教材编写过程中要聘请专家、学者,选派优秀教师,组成民族舞蹈教学教材编写小组。教材编选既要从学生成长规律和文化诉求的角度出发,也要契合当前高校舞蹈教学实际,不断优化民族舞蹈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要广泛收集民族舞蹈资料,不断丰富民族舞蹈教材内容,进一步提升民族舞蹈教学教材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为高校舞蹈教学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一套优秀的教材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同时,也能加深广大学生对民族舞蹈艺术的理解,使学生看到民族舞蹈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并有意识地对民族文化内容进行吸收和学习,成为民族文化传承主体[3]。第二,科学设置民族舞蹈课程。高校在民族舞蹈课程设置上既要打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也要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民族舞蹈课程设置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并对民族舞蹈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民族舞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程安排上要遵循先理论后实践的原则,先让学生对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知识进行系统学习,让学生有民族文化概念,在此基础之上,再让学生对民族舞蹈进行编排和创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民族舞蹈课程推进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对民族舞蹈进行探究和学习。第三,保留民族舞蹈的民族文化属性。民族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一个民族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核心文化要素,因此,高校在开展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保留民族舞蹈的民族特点和内容。比如,蒙古舞蹈的豪迈大气,维吾尔民族舞蹈的热情奔放,都是民族舞蹈的显著特点,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给予民族舞蹈充分的尊重,让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理解舞蹈背后的民族文化,并主动对民族文化进行学习、借鉴和吸收。 (二)丰富融合内容 第一,在舞蹈教学中融入民族精神。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现有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民族舞蹈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具体诉求,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学习民族舞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正确掌握民族舞蹈的表演技巧,引导学生领会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第二,丰富舞蹈教学课程编排内容。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舞蹈作品让学生进行探究,要将舞蹈创编、舞蹈剧目改编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开拓学生的思维,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舞蹈教学的有机结合。高校舞蹈教学引入民族文化并不是千篇一律地迎合学生需求,而是要让学生从民族文化内涵的学习入手,把握民族文化的特点和要素,并将其融入舞蹈创作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第三,在舞蹈教学中融入新时代的相关元素。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将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新时代元素融入高校舞蹈教学之中。高校要充分认识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舞蹈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充分认识民族文化对高校舞蹈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既要让学生掌握全面的技术,也要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艺和文化修养,将学生培养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三)创新融合形式 第一,展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高校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不同民族的舞蹈特点和文化特征。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更加积极的表达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给学生进行二次舞蹈创作以更大的发挥空间。另一方面,教师要对民族舞蹈进行系统分析,不断提升高校舞蹈教学质量,在实践中实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意识的传承和发扬[4]。第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高校舞蹈教学。当前,很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都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手段,例如,教师在进行维吾尔族舞蹈的教学时,可以通过播放现场视频的形式,展现维吾尔族舞蹈蕴含的文化内容,激发学生对维吾尔族舞蹈文化的探究热情,使学生在掌握维吾尔族舞蹈要领的同时,从维吾尔族生长的自然环境、民族特征和文化习俗等角度出发,深刻领悟维吾尔族的民族文化,并将自己创造的维吾尔族作品通过视频的方式传播出去。第三,强化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舞蹈艺术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高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的设置。一方面,高校可以自主开办各类文化艺术节,展现不同民族的舞蹈特色,通过学生的自主创造,让学生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高校要与不同地区的博物馆、科技馆和艺术馆联系,将其作为培养高校舞蹈人才的重要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博物馆和艺术馆的交流学习过程中,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并将所学到的文化知识和理论运用到舞蹈学习之中。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和文化欣赏能力,同时也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5]。总之,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高校应将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作为重要内容,让学生在民族舞蹈学习过程中深刻领会民族文化的价值和作用,主动将民族文化内化于心,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民族自信心。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将民族文化运用到舞蹈创作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高校要注重舞蹈教学与民族文化的载体融合、内容融合和形式融合,进一步提升舞蹈教学效果。 作者:何艺斐 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高校民族舞教学篇3 一、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高校民族民间舞蹈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艺术形式,教师既要有相应的理论知识支撑,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教学部分。实践教学能够对学生的理论学习效果进行检验,若只依靠课堂当中的技巧训练、动作学习,通常很难达到表演要求。学生必须要在实践当中磨练自我,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与此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地接受观众检验,以提高自身的舞台表现力。但就实际教学现状来看,高校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舞台实践。学校为学生创造的舞台表演机会十分有限,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让学生在训练室完成舞蹈表演,加之高校对于民族民间舞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舞蹈教学质量大大降低,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1]。其次,舞蹈是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舞者的肢体动作能够将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由此可见,舞蹈是肢体动作和主观情感的结合。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民族人民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能够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精神风貌以及社会历史进行反映,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性格特征和民俗风情。在当前的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忽视对学生艺术情感的培养,过度注重基本功训练和舞蹈技巧学习,并且教师经常将注意力放在学生动作是否到位、规范和标准上,很少会关注学生的眼神、表情等细节表达。长此以往,学生在舞蹈表演过程中会出现肢体配合度低、表情僵硬、双眼无神等问题,不能充分展现舞蹈作品精神,同时也弱化了舞蹈表演魅力,不利于学生舞蹈专业水平的提升[2]。最后,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民族民间舞蹈其实是对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生活和劳动的凝练,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表达了独特的丰富情感。在对民族民间舞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对舞蹈背后的文化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表演过程中将舞蹈内涵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但在当前的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都缺乏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的了解,因而很难将舞蹈精髓传递给学生。很多教师都只对舞蹈特色和外在形式进行研究。导致学生在进行民族民间舞表演过程中出现有形无神的问题,无法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3]。 二、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改革的基本目标 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必须要以舞蹈特征为目标,通过再现民族民间舞蹈特征,提高学生舞蹈动作的启发性、灵活性以及创造性。首先就是要凸显民族民间舞蹈的启发性。舞蹈动作的形成往往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繁琐的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掌握舞蹈动作的内在联系进行启发,对学生在学习舞蹈过程中的启发性思维进行培养,并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维融入到相应的舞蹈动作当中,提高学生的舞蹈综合素养[4]。其次,要能够凸显民族民间舞蹈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舞蹈课堂学习当中,与此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以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调动其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轻松愉悦的舞蹈教学氛围,通过舞蹈动作拓展学生学习思维,通过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此外,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的灵活性进行体现,还能对舞蹈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巩固,使学生能够结合相关舞蹈动作进行即兴改编和表演,将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动作融合在一起,系统化地提高学生对于舞蹈动作的应用和掌握能力。最后,要凸显民族民间舞蹈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最终达到提高其舞蹈艺术表现力的目的。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当中,也出现了很多与现代文化不相符的内容,教师在对这些舞蹈动作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就是将那些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舞蹈动作剔除,但要注意必须要保留舞蹈动作的民族特色,之后再让学生融入自己的情感以及自己对舞蹈文化的理解,实现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再创造,赋予其全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这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很有帮助[5]。 三、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加深学生对舞蹈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较强,能够将不同民族的文化信仰、风土人情、精神风貌等反映出来,具有十分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底蕴。因此,在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对舞蹈背后的民族文化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让舞蹈表演更有灵魂。鉴于上述情况,高校在开展民族民间舞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的舞蹈技巧、舞蹈动作进行关注,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舞蹈文化内涵进行研究,使学生能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风格特征有所认识。就实际教学现状来看,虽然很多高校在开展民族民间舞教学过程中,都强化了对于舞蹈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但大多是以灌输形式为主,这样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舞蹈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深入、不全面的问题十分普遍,因而很难将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为了改变上述状况,教师可以尝试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共同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探讨[6]。例如,在对藏族舞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对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习俗文化、风土人情等进行了解,并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在一起,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为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和高效性,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结合藏族舞蹈特征展开提问,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进行检验。例如,很多藏族舞蹈动作都以关节为主要发力点,这样的舞蹈往往能够带来强大的韵律感和颤动感。那么藏族人民在舞蹈过程中为什么会习惯用关节发力呢?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们就会争先恐后地进行知识分享。例如,有的学生会说藏族人民的生活环境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人们经常需要背负各种生活生产物资,在这一过程中势必要依靠关节力量。因此,藏族人民在舞蹈过程中也会习惯性地用关节发力。这样既能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又能加强学生对于藏族舞蹈文化背景知识及特征的了解,为藏族舞蹈表演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强化情感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渗透 现阶段,很多高校在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于情感的渗透,导致学生在进行舞蹈表演时双眼无神、动作僵化,难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与此同时,在实践教学当中,很多教师都会采取口传身授的方式,简而言之就是对舞蹈动作进行分解,再亲自示范和口头讲解。长此以往,学生很难领悟到舞蹈精髓。民族民间舞蹈通常比较考验学生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必须要尝试创新教学模式,将情感更好地融入舞蹈动作中。不同的民族文化与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精神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很多舞蹈动作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必须要结合这一特征,在课堂上对舞蹈动作进行最大限度还原,以提高教学质量。以傣族舞为例,其舞蹈风格十分独特,情绪内敛含蓄,舞蹈姿态的雕塑感较强。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傣族舞的图片或视频,以强化学生的视觉感受,加深学生对于傣族舞蹈的认知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对傣族舞蹈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舞蹈动作学习中,并融入自身情感。其次,教师还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使其能够认真投入地学习舞蹈动作。最后,教师还要通过精神共鸣引导学生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融入傣族舞蹈中。一般情况下,由于学生对于傣族人文风俗、精神风貌等了解较少,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傣族人民日常生活的短视频,以加深学生对于傣族人民精神意蕴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在傣族舞蹈当中融入情感。 (三)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内容进行合理 安排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教材为核心,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使舞蹈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入手,从而加深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和了解。例如,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教材为基础,将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融入其中,强化学生对于舞蹈发展的认知,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舞蹈要领的同时进行改编创作,实现教学创新。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当中的不同民族民间舞蹈分类,开展对比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民间舞蹈之间的相似点和差异,加深学生对各种舞蹈文化价值和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于舞蹈动作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程度的日益加深,教师在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度地向学生介绍国外舞蹈文化,并引导学生对国内外舞蹈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进行对比,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了解民族民间舞蹈。 (四)采取多元化舞蹈教学模式 高校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鉴于上述情况,广大教师必须要强化对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和影响,调动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在教学当中,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舞蹈文化知识进行掌握。教师可以尝试应用小组合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模式。例如,在对傣族孔雀舞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其重难点在于通过手指、手腕动作将孔雀舞的风情展现出来,要求动作柔软而有力量。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由各小组同学共同对舞蹈动作重难点进行探讨,成员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围绕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展开探究。针对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必须要强化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首先要加深学生对舞蹈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其次要强化情感在舞蹈动作当中的融入,最后还要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质量,为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蔡璨.高校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8,38(05):202. [2]彭偲晗.地方应用型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问题探析[J].大众文艺,2021,(09):171-172. [3]柴瑜.论河南省普通高校舞蹈学专业民族民间舞教学改革与创新[J].艺术评鉴,2017,(15):75-77. [4]李妮娜.地方高校舞蹈表演专业〈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改革设想[J].歌海,2013,(02):116-118. [5]刘妍.普通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06):113-118. 作者:郑岩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中职汽修人才培养篇1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面经济的提升,汽车成为较为常见的一种出行工具,在汽车日益增加的局势下,汽修专业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基于此,中职院校结合时代的需求在校开设了汽修专业,为社会输出高质量汽修人才,一则可以满足大量中职生就业,二则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为提升人才的应用型技能,部分高职院校尝试利用现代学徒制度来加强人才的培训力度。但是在实践教学中,现代学徒制度实行起来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现代学徒制度的教化功能,应对现存问题展开分析,并结合问题探究出应对策略。 2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汽修专业中构建的意义 关于现代学徒制度,是中职院校在部分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惯用教学制度,即院校与企业构建长效合作机制,采用理论与实践兼并的教学模式来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推进学生实践技能的发展[1]。与此同时,将现代学徒制融入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实践中,既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还能在实践中加强学生的主观体验感,学生在实践中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还能进一步感受学校之外的教育,感受两种教学文化的异同。学生在院校内接受的主要是理论知识的教育,大部分中职院校也创建了相关专业的实践基地,但是学生较多,实践场地有限,学生的实践课程难以有效落实,而利用现代学徒制度实施教学,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学生在企业接受的主要是实践学习,在企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实践技能将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持续提升。如此一来,在院校与企业的双重教育中,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都得到了发展,综合能力也会进一步提升。同时,学生在企业学习过程中,各方面表现较好,符合企业的招聘要求,学生则可以与企业签订合同,在接受完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可以直接步入该企业工作,如此一来,学生的就业就会得到解决,而就业正是中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核心目标。 3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汽修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3.1安排专业指导教师 一般来讲,按照中职院校的育人要求,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中,至少要安排三名教师完成育人工作[2]。对于中职生而言,教师的指导极为重要,因此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尽可能实现多元化培养,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师的数量并不绝对,具体需要结合专业的需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配方案。以汽修专业为例,这三名教师主要是专业课程教学教师,企业的实践指导教师,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教师,这三名教师的教育侧重点各有不一,分别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职业生涯规划,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技能的综合发展。 3.2校企合作界定育人方案 校企合作教育是中职院校教学固有的一种文化特色,院校与企业的教育方向各有不一,相互合作完成教育是提高中职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时,校方与企业积极展开调研,明确市场的需求,并依附于学生的实际能力共同制定育人目标,力求将学生打造成当前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3]。对于学生就业而言,企业的教育更胜一筹,因为对于汽修专业而言,实践技能远高于理论知识,理论只是辅助理解实践程序,因此为了学生的就业率,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必须推崇,发扬各自教育优势,共同培养学生,相互协作输出专业汽修人才,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3签订第三方人才培养协议 三方人才培养协议需要院校方、企业方、学生个体共同商议,无异议的情况下在互相监督中签订协议,院校方可以划分为三个层级,即高层领导、中层领导、专业教师。院校高层领导与企业高层领导相互商议,主要处理校企合作期间的重大型问题;中层领导负责培养协议的执行以及各项管理工作;专业教师与企业指导专员主要负责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并在培养过程中为学生规划就业。三方协议的签订对于三者之间都有一定的帮助,在院校方的见证下,学生多了实践机会,企业方虽然肩负了学生的实践培养教育,但是学生也在企业实践中付出了劳动,对于学生而言,有足够的的舞台展示自己[4]。 4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汽修专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4.1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强 现代学徒制度是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专门制定的一项育人制度,对于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具有较强的辅助性。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企业中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在实践平台验证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保障。但是当前存在较为显著的一个问题就是部分学生难以适应现代学徒制度,这一点或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认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就应该坐在课堂学习,抑或者在院校内部构建的实训基地进行实践[5]。在现代学徒制度下,学生应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步入企业实践,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在这样的学习平台上,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难以接受,或者说适应不了这一教育制度。据教师反馈,部分学生到了企业学习期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尤其是在新环境中,感觉心理压力也在无形中不断增加。学生这样的心理状态对于现代学徒制度的有效执行是不利的,也会进一步降低校企合作育人的实效性。 4.2授课人员自身存在不足 在现代学徒制度执行中,企业要与院校密切合作,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力求为社会输出专业性人才。院校的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内容,而企业的培养职责是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然而在当前现代学徒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较为显著一个问题就是授课人员自身存在不足,此处的授课人员包括教师与企业指导人员。在现代学徒制度下,汽修专业中学生的录取原则是与汽修企业一同制定的,确保可以在接受教育中更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6]。但是教师与企业指导人员在培养学生中都存在自身不足的情况,如院校教师常年都在研究教材,对于教材中的知识可以倒背如流,传递给学生的理论知识较为权威,学生学到这些理论知识在口头表达中可以获得相关人员的认可。由于教师长期在校内授课,对于实践方面的技能掌握尚且不足,同时对于新时代的各项实践技能掌握并不全面,在实践教育方面稍显不足;而企业指导人员恰好相反,这些授课人员一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汽修方面技术过硬,但是唯一不足的就是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充分,难以将大部分情况通过术语讲出,学生难以领悟其中原理,学起来相对困难。因此,授课人员自身不足问题是现代学徒制度执行中最显著的问题。 4.3院校教学资源或有局限 在现代学徒制度执行过程中,院校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较为显著,在企业与学校的共同协助背景下,学校的教学资源需求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而教材资源的局限性极大阻碍了现代学徒制度的有效落实。关于当前部分中职院校教育资源的局限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学设备尚不完善。为推动现代学徒制度在院校内部有效进行,教学设备是当前中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部分中职院校由于经济紧张,难以在教学设备予以投资,导致教学设备问题一直难以有效改善。而这一问题就成了阻碍现代学徒制度执行下去的首要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也在设备的影响中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院校提供的教学场所单一,不利于学生全面学习[7]。汽修专业实践性较强,教学并不止于课堂,还需要院校结合教学内容构建更多的教学场所,用于满足学生的各项实践技能培训。但是当前部分中职院校在教学场所方面,并没有做到额外修建,或是由于专业较多,院校场地有限,难以开发空间构建更多的教学场所,抑或是由于院校资金有限,难以在教学场所中投资精力财力人力,致使教学场所单一。 5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汽修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5.1辅助学生适应现代学徒制度 在现代学徒制度下,学校应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充分发挥各自教学优势,共同培养学生,在相互合作教育中实现育人目标,为学生出校门之后更好的就业提供基础。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院校应引导学生明确现代学徒制的含义,明确其教学价值,遵循院校的育人计划,在学校积极与教师配合,在企业与指导人员配合,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尝试适应这一育人制度。在加强学生主观意识的同时,院校还应进一步辅助学生适应现代学徒制度,具体可以从下述三方面对学生展开帮助:第一,将院校内部汽修专业的学生聚集起来,班主任明确告知学生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功能,将其内涵价值一一传递给学生,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明确这一教育机制。在座谈会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是建立的一个平等的对话关系,因此学生在听讲中遇到任何问题班主任应耐心解答,一一解决学生的质疑,避免学生出现不理解的情况对于这一制度产生不认可的心理。第二,院校可以尝试邀请企业技术指导人员来校讲解相关知识,讲解当前社会对于汽修人才的需求,讲解学生步入岗位之后做什么,也可以将一些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抑或者当前汽修行业的发展前景等,在讲解的过程中,与班主任相互合作讲解,引导学生在进一步了解现代学徒制度对于后期步入岗位工作的重要性。在企业专业人员的讲解中,学生对于步入企业的兴趣也会进一步提升,至少也能降低对于企业实践的恐惧感。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成立学习小组,小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激励,通过小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将小组视为一个团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绩考核,用成绩评比来鼓励小组内每一个学生相互进步。在学习理论与学习实践技能的同时,学生都可以将小组作为一种情感寄托,组员之间相互鼓励,相互讲述一些实践中的趣事,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在谈笑风生中降低实践恐惧,进而适应现代学徒制度。 5.2提高授课人员专业能力 上述提到教师教育和企业指导人员教育各有不足,这一现状极大影响了学生的相关技能学习,为提高现代学徒制教化功能,改善这一现状是必然趋势。而提高授课人员的专业能力就是核心话题,结合汽修专业教学特点,提高授课人员的专业能力可以从下述两方面进行:第一,在信息化背景下,院校专业教师可以和企业内部指导人员加大交互力度,构建单向交流平台,在平台中相互分享知识,相互对方的特长[8]。教师向专业指导人员讲述一些理论知识,专业人员可以向教师讲述一些实践操作程序,也可以讲一些当前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等内容。同时,院校应构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积极组织举办各项活动,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弥补各自教学中的不足,在相互学习中实现互补。第二,为了落实育人目标,教师作为教育中的执行者,首先自身应充分了解现代学徒制度的内涵价值,只有自己足够领悟,才能将其有效传达给学生,贯穿于学生的知识教育中,同时还要辅助企业指导人员明确其中内涵。中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指导人员参加培训会,让这些指导人员亲身感悟学徒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亲身感悟中进一步理解现代学徒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5.3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空间 教学资源的不充足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阻碍现代学徒制度的有效实施,因此解决教学资源是当前亟待完善的首要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中职院校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下述两点展开:第一,中职院校在经营过程中,可以尝试资金规划,尽可能预留设备改善的资金,为学生的教学环境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假设资金在分配过后依然处于不充盈的阶段,中职院校可以尝试与合作企业沟通,可以换一种合作模式,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企业的支持。总而言之,在教育过程中,教学设备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现代学徒制度下,拓展教学资源已经是迫在眉睫,只有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将学生培养成才,才能确保学生走出校门满足社会发展要求[9]。第二,以汽修专业为例,除了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汽修的实践技能不能忽略,在企业学习期间,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而在院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技能也要进行培养,这就意味着院校应为学生创建相应的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提供足够的空间,只有在校内引导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才能确保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期间有足够的基础,也能明确企业指导人员的各项操作程序。 6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学徒制度的实施下,中职汽修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部分问题干扰这一制度的有效执行,为了推动现代学徒制度的发展,笔者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问题进一步指出了指导策略,希望对于中职院校汽修专业教学效率的提升有所帮助。 作者:张元志 单位:山东省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中职汽修人才培养篇2 中职汽修专业旨在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汽修人才,是技能型、实践型人才的主要培养阵地。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职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极强的时代不适应性,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传统学徒制和现代学校教育结合的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模式,在提高中职汽修专业教育质量、推动人才素质提高、实现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均能够发挥出极佳的效果,中职学校方面应对其加以关注。 1.在中职汽修专业中应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1)能够帮助中职汽修专业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能够为受教育者提供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的专业性的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使受教育者的各方素质尽可能的契合职业岗位所需。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汽车制造企业、维修企业直接参与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可以基于自身的实际需求对人才进行量身定制,有利于提高中职汽修专业教育的针对性,进而促成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能够有效的提高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效率。在传统的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割裂,学生没有实践理论知识的平台,不利于理论联系实践,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了到企业学习实践的机会,真实的实践环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身的不足,针对性的提高自身,有利于提高中职教育的实效性。 (3)有利于校企资源共享。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汽修相关的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校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知识生产力,有利于构建双方共赢格局,进而推动校企资源共享,提升资源的利用价值。 2.在中职汽修专业中应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当前阶段,中职汽修专业中应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教师素质不达标、教学体系不科学、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等,中职学校方面应正视问题,积极设计策略解决问题。在应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时,应注重如下几点: (1)完善校企合作方案。在制定校企合作方案时,学校方面需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学习和岗位实践条件,要全面了解企业的资质以及企业的实际需求,要从企业需求角度出发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教育。与此同时,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和企业需要充分的考虑自身的合作和分工,企业方面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必须保证预先设计科学的实践方式,以保证学生实践的质量。 (2)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效解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知识教育和理论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学校方面应该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有效方式,要通过构建典型工作任务、开发一体化课程、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等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既要重视学生基础性知识的培养、满足学生实践所需,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中职汽修专业的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教育技能,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养,要能够对学生的实践予以及时的、科学的指导。正因为此,学校方面应该加大对教育者的教育培养力度,一方面要鼓励教育者努力提高自身的学历文凭,一方面要鼓励教育者深入企业内部兼职,要使得教育者有参与岗位实践活动的机会,有在岗位实践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平台,如此才能够保证教育者素质契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所需。 (4)完善管理考核机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的教育考核机制与传统的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因而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存在较强的不适应性,学校方面应该充分认识到上述情况,积极创建科学完善的现代学徒制下的学生考核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监督作用,明确双方的责权,促使双方能够在汽修人才培养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鞭策,促使学生成为具备较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优质“汽修人”。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是中职汽修专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解决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也推动了中职汽修专业发展,具备极强的现实意义。由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应用过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使得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效力难以发挥到极致。学校方面需要正确认识教育发展的趋势,积极采取措施发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以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作者:王质凡 单位: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 中职汽修人才培养篇3 前言 近几年本地区私家车保有量呈井喷式增长,汽车行业岗位缺口很大,且多数为售后维修岗。笔者所在学校与汽车4S店展开合作,采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所需岗位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以此来改善本地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笔者所列举的是学生在顶岗实习前的最后一门专业课《汽车维护》,也是最接近岗位实际的一门课,融合了所有专业课的知识技能。课程内容整合了《汽车使用与维护》(邱伟明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二五”规划立项教材)和企业培训资料的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即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课程由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实施。 1项目选择 本项目选择的内容是《汽车售前检测》实施的阶段在买车伊始,对于整个课程非常重要。若客户在汽车使用初期遇到质量问题很可能会引起纠纷,后续维护过程也会变得复杂。为了对客户负责以及保障企业自身的利益,从事该岗位的人员需要经过正规培训才能正式上岗。学生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学习本项目,既完成学校规定的学时,又完成了企业的岗前培训,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岗位工作,极大节约了成本,保证了企业的用工需求。 2实施过程 课程实施过程是教师基于学生真实的知识、技能水平,进行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活动[1]。在真实的任务驱动下,学生能够真确地认知课程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出学习动机。 2.1制度保障 在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大背景下,学校积极响应并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与本地大型汽车4S店开展校企合作,探索出了一套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教学模式。汽修教研组与企业培训部门根据本专业的课程特点,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制定了校企联动的教学方案。 2.2硬件设施 学校拥有汽车实训工厂一座,内有汽车维修工位四个,四轮定位工位一个,发动机、变速器拆装工位多个,零部件展示台若干,省赛指定型号汽车多台,配套维修工具、保养设备齐全,另有多媒体理实一体化教室两间。 2.3软件设施 课程选自省教育厅推荐的汽修专业核心课程目录,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岗位实际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企业教师全程参与教学,并根据本课程的综合成绩选出优秀学生,推荐到企业参加实习和培训。教学对象为中职三年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该专业学生不喜欢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但是思维活跃,动手操作能力强。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师生关系融洽。他们对本课程很感兴趣,课堂学习氛围很浓,并且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笔者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置了相应的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确立了本次课的重点,结合学情确定了教学难点。在本项目中,笔者使用任务驱动、情境教学、自主探究、梯队分组的教学策略。通过资源平台进行任务派单,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对实际岗位工作的观摩,配合任务书加以引导,形成情感上的认知,动作上的模仿。基于“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对新知识的掌握“跳一跳,够得到”。以“学生的主体性”为准则,巧妙设计微调研题目,鼓励、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知识的传授从“灌输式”转向“启发式”。学生自主学习仿真软件,借助电子资料尝试解决问题,通过模拟操作对检测流程加强记忆,为实操打下基础[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明确,实训中“以品定岗”“以强带弱”,共同完成任务,锻炼了学生协调沟通的能力,实现了教学的差异化。 2.4教学过程 本项目课堂的基本环节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 2.4.1课前 教师和企业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共同制定授课计划,根据学情确定教学重难点。企业教师根据岗位要求确定实训操作规范。教师将微调研题目、微课、配套习题发布到资源平台,根据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新学习知识的理解设置企业观摩任务书,以小组为单位发放。通过微调研、微课以及网络学习平台,实现“知识学习自主化”“理论知识感性化”。 2.4.2课中 企业教师通知学生分批次进入4S店车间观看技师操作。企业教师针对操作流程及要点进行讲解,并与学生交流,解答学生疑问。在学生观摩期间,教师与学生共同观看,随时与学生交流,并用摄像机记录技师的操作流程。学时观看操作,填写观摩任务书[3]。各小组通过采访、资料查阅、企业观摩等方式对汽车售前检测的含义、内容、重要性等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依次在课堂上展示。教师设置小组任务,各小组根据上一任务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去企业观摩的情景,讨论制定任务流程图。学生在讨论绘制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小组讨论完成后画出流程图,拍照上交至平台进行展示。学生分组操作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检测。并且通过软件模拟修改自己的流程图。教师请全班得分最高的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感受。教师设置售前检测流程的步骤磁贴、工具磁贴等,要求每小组在自己的黑板区域内快速摆出正确的步骤以及每一步骤所需要的工具磁贴。学生讨论、摆放完成后到座位上做教师现场布置的题目,当场完成。教师根据磁贴摆放的情况以及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针对性地讲解学生的易错部分。各小组按照实训要求对教学用车独立进行检测。每组通过岗位分工(操作员、协作员、记录员和信息员),让动手能力最强的学生先做,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观看,用平板记录过程。结束后学生“轮岗”操作,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指导动手能力弱的学生继续操作。学生操作期间,教师和企业教师巡回指导或者看视频监控,遇到违反安全操作的问题及时叫停,进行集中讲解。操作结束后,各小组将视频上传至平台,交换视频给其他小组找错纠正,各小组领到其他小组的视频后讨论并指出其中的不规范部分,轮流上台汇报(四轮操作,四轮汇报)。企业教师点评各小组操作是否规范,对表现好的小组提出表扬和奖励。 2.4.3课后 教师发布作业以及下一项目的预习任务,根据项目准备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的评价进行综合评分。学生可登录平台查看得分,以及本课程各项目的表现情况。项目结束后,教师借助数据分析,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全班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且能与前期项目进行比较,便于课后开展教学反思和分析。学生查看分数以便调整学习状态和针对性学习。 3总结 在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写进了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关键是培养什么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本课程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笔者学校如何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专业培养目标、本地区实际结合学情探索出的一套可行的教学模式。课程通过真实的项目引导,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力求还原真实的岗位体验,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本项目的教学,打破了常规课堂教学的束缚,可在企业教学,真正做到了“教学做合一”;与企业深度合作,提高了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新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调研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运用合理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梯队式”实操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找到做老师的感觉,更有成就感,动手能力弱的学生能够很好地补短,避免了以往只看不做的情况产生。 参考文献 [1]李荣锦.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J].时代汽车,2020(13):64-65. [2]徐槟.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汽修专业的实施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20(17):114-116. [3]陈波.中职汽修课堂实施信息化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0(20):118-119. 作者:陈灏 单位:江苏省姜堰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