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园林绿化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 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城市规模以空前速度扩展,新城市也纷纷涌现我国是世界上城市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很快,城市人口迅猛增加城市作为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对城市环境保护不力和对城市园林绿化重视不够,致使城市生态环境在这一进程过程中受到极大的破坏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们渴望自然,要求建设“生态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起积极作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1 城市的环境问题 城市环境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因而每个人都希望居住在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爽、鸟语花香的地方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过渡膨胀,伴随而来的是垃圾、有害气体、噪音等的急剧产生或增多,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1.1 大气污染 目前,工矿企业、家庭炉灶、汽车、火车、飞机等产生大量的煤烟、粉尘、硫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使城市空气污浊,烟雾弥漫,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1.2 水体污染 随着城市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剧增,城市所排放的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城市地面径流,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大量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入河流,使河水水质和地下水水质变坏,尤其是饮用水水质下降,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1.3 环境噪声 随着城市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的飞速发展,城市噪声来源增多,噪声分贝增大一般来讲,噪声在50dB以下,环境是安静的,而各种车辆造成的噪声一般都在80dB以上,有的达到180dB以上,造成人们心理紧张以致耳聋。 1.4 热岛现象 城市下垫面是一个人造的下垫面,人为的建筑物面积占绝对优势,植被相对较少,消耗于蒸腾的热量少;城市上空污染物质多,产生了保温作用,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市区风速较弱,热量的水平输送少;同时城市下垫面的热容量也较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城市内部的气温常比其他地方高,而出现热岛现象热岛现象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常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2 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 2.1 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 绿地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对地球上氧气和二氧化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在城市环境中,由于人口的增加,氧气消耗大,二氧化碳浓度高,这种平衡更需要绿色植物来维持。 2.2 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城市绿地对城市工业和交通所排放的大量污染气体有阻挡、吸收、滞留和过滤的作用据有关专家测定,每1hm2加拿大杨平均每年可吸收大气二氧化硫46kg,每1hm2胡桃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34kg,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具有净化空气能力。 2.3 减弱噪声 植物的叶与枝条轻而柔软能吸收声波,宽阔高大且浓密的树丛可以减弱噪音5dB-10dB;乔灌草结构带30m宽可降低噪音3dB-5dB。 2.4 改善城市小气候 城市绿林在酷热的夏季,其枝叶形成浓郁覆地,直接遮挡来自太阳的辐射热而且也阻隔了来自地面、墙面和其他相邻物体的反射热同时, 城市绿化地段有强烈蒸散作用,它可消耗掉太阳辐射能量的60%-75%,因而能使城市气温显著降低,高温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在严寒多风的天气里,也能使温度降低较为缓和。 2.5 美化城市环境 城市园林绿化一般以乔灌草相结合配置这些花、草、树木不但具有显著的生态作用,而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布局合理、设计美观的城市绿地不仅可改善城市环境,而且可美化城市,使人赏心悦目一年四季五颜六色的花,千姿百态的造型,均可为城市增添几分自然美。 3 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城市环境质量逐渐恶化现实告诉人们自然界不可能无限度地承受侵害,人类再也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组织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即“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为需求发展的能力”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宣言,正式确立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战略———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协调不断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保证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提高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自然的发展则必须优先保持自然生态,使开发建设在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内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城市及城乡结合带自然资源的保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建设稳定的人工自然生态群落,不断提高城市绿地定额指标,更好地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4 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绿化事业较前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城市经济总量和决策者重视程度的不同,各地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多数中小城市经济相对欠发达和环境意识不高致使城市园林绿化投入不足,总体水平偏低。 4.1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规模发展不同步,现状绿地定额指标低 椐统计分析,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距国家规定的目前应达到的标准(人均公共绿地6.5m2以上,绿地覆盖率35%以上)还有一定差距而专家分析,城市植被覆盖率在35%以上时,才能对气候变化有较强的缓冲能力,所以,我国的绿化水平从总体上还不能满足城市生态要求。 4.2 绿地结构单纯,生物多样性体现不充分 绿地结构层次不丰富,绿量不足,人工植物群落景观单调如树种单一,乔木、灌木、草坪的比例搭配不恰当等。 4.3 存在一些不符合科学规律的倾向性问题 如重名贵品种轻一般品种,重人工造景轻自然景观,重草轻树还有的城市不顾城市规模,不顾绿化布局,在草坪与广场建设上片面追求面积越大越好;不顾当地地理环境特点,冷漠乡土树种,盲目引进外地树种等。 4.4 发展不平衡 各城市之间、城市的区与区之间,城市中心城区、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绿化的发展不平衡。 4.5 侵占绿地、滥伐林木的现象时有发生 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工程,使得成年树木被大量砍伐,还有些城市的规划绿地被挪作他用。 4.6 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首先是法制观念有待提高城市公用绿地被侵占、花草树木被攀折、草坪被踩压、景观遭毁坏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无人问津;其次是城市园林执法队伍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手段滞后,赏罚不明等等这些都是造成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目前落后于城市发展、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的主要原因。 5 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措施 5.1 提高认识是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国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力量薄弱,城市园林绿化基础差,居民绿化意识低下等,这些决定了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城市居民的绿化意识,增强自觉性与责任感《城市绿化条例》第3条明确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中的单位和有劳动力的公民,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或者其他绿化义务”这些规定,为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指明了方向和道路现在有不少城市开展“城市绿化年”、“建设园林城市”“城市绿化达标”等活动,使城市居民绿化意识迅速提高,把加速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作为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环境的自觉行动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中的合理定位应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 5.2 转变城市规划观念是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内涵已有了质的扩张,不仅是城市的点缀和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而且被历史性地赋予了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功能在城市规划工作中不应再向过去“见缝插绿”补窟窿和为应付规划用地指标将完全不能绿化的“废地”充实到绿地队伍中,而应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规划与整个城市发展建设规划协调起来,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人民生活发展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指导思想,以普遍绿化为基础,努力扩大绿地面积;规划时既要注重城市中心地带,也要扩展市郊外围,体现绿色环境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5.3 遵守生态学原则是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从生态学基础理论来研究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就是如何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功能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实现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从而推动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遵守生态学原则,要求在园林绿化时注意其以下特性:。 5.3.1 公共性 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要求在整个城市的地域上,包括城区、郊区、近郊区、远郊区,形成一个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发挥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为城市居民提供生产、工作、生活、学习环境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在总体上园林绿化是以植物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它所产生的净化空气、光合作用、调节气温、降温保湿、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避灾、美化环境、休息游憩、保护文物等综合功能,都属于非对抗性的,因为绿地或绿化带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具有同时供应使用价值的功能,在供应一个人使用的同时,还能供应其它许多人使用,而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场所,大家同等使用,获得同样的使用价值,满足同样的生存、享用等需求。 5.3.2 无界性 生态园林从客观上打破了城市园林绿化的狭隘小圈子、小范围的概念,在范围上远远超过局限于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传统观念,它还涉及到社会单位绿化、城市郊区森林、农田林网、桑园茶园和果园等所有能起到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绿色植物群落,实行城乡大环境一体化绿化建设,使绿化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的战略目标,形成“点、线、面、网、片”的生态园林体系,逐步向国土治理,使之“大地园林化”,使园林绿化建设成为人类环境工程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个体系。 5.3.3 协调性 生态园林绿化从微观的角度研究那些能起到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绿色植物群落,发挥园林绿化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如怎样利用植物净化城市大气、改善小气候,防尘、防风、减弱噪音,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护土壤、水系,保护自然景观;如何使绿色植物为居民创造安静、舒适、优美、有益健康的环境;如何使绿色植物能显示季相变化,把建筑衬托得更美观;如何使生态景观、建筑景观、文化景观既统一又富于变化等。 5.3.4 多层次性 城市中由于建筑面积大,可用于绿化面积少,如何在有限的绿化空间内,提高绿化的生态效益,是我们着力考虑和研究的问题多层次的绿化空间是一个出路,应引起绿化设计者的重视多层次的绿化,一是要注意植物材料的多样性,要乔、灌、花、草、藤相结合,乡土树种和外来引进树种相结合,落叶树与常青树相结合,喜光植物与耐阴植物相结合等,营造出多种类型植物混交的趋于自然的稳定的植物群落;二是要注意绿化空间结构多样性,除平面绿化外,还应大力发展立体绿化、楼顶绿化、阳台绿化等,向建筑索取绿色空间,将成为现代城市绿化的途径之一通过多层次绿化,形成一个绿色的网络空间,必将会大大提高叶面积指数,从而提高城市绿量,绿化的生态功能会在有限空间内达到明显增强。 5.4 以法治绿是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5.4.1 加强立法 除国家和各级政府要积极制定颁布有关城市绿化管理的法律法规外,还应广泛发动各单位、各部门和城市居民,制定各种园林绿化管理公约和管理办法,使城市园林管理有法可依。 5.4.2 严格执法 城市各级政府可与有关单位、部门、居民小区等签定绿化管理责任制和合同,并开展城市园林绿化达标评比竞赛活动,评选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可组织园林巡逻纠察队,加强对城市公共绿地的监督管理园林管理部门要与公安、林业、工商、城管、交通、建筑等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对毁坏城市园林绿化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总之,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一方面,站在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城市园林绿化事业 21世纪的城市,应该是高度园林化和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实现城市园林化、花园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浅谈 内容摘要 现代城市是一个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如何维持并促进其不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新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概念的解释以及对景观规划与生态规划之间关系的比较,阐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间的可协调性与一致性。 1.前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景观设计方法去指导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体系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空间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主要体现在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同时,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废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还需要其他 生态系统(如农田、海洋等)中处理消化。 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却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设施,并生产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造成城市物理环境的变化,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土壤板结等。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影响着人类自身,他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引发公害。 3.城市景观与空间设计的特点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包含有大量的物质构成因素和若干子系统,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是人们的主观意愿的物化表现,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的追求。城市景观空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人的主观意愿引导着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建成,并对已存环境施加影响力;城市景观与空间向人们传递着无限的信息,支持人们的活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 城市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的演化受到“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的影响,即在任何一个时间片段,人们都可以获得创造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各种物质要素;同样,任何一个正在营造的城市景观环境又不得不考虑时间的意义:“过去时”的历史延续,“现在时”的应用意义和“未来时”的理想追求。城市景观的本质是人们主观意愿的一种物质表达,反映了人们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正确合理的城市景观设计规划理念本质上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不矛盾,反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4. 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的关系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它的主题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它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已经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包括生命系统、环境系统,具有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活动与城市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城市环境规划作为宏观指导和协调部门利益、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战略部署,必须要具备生态观。只有具备了生态观,才能指导城市在今后的各项建设中向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建立高效、和谐的人居环境。近年来,景观规划在城市景观特色保护与城市环境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把它运用于建筑学、规划学中,开创了景观规划与环境设计的先例。其目标在于创造人类与他们的环境之间协调和谐的气氛,建立起土地开发利用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和谐的关系 4.1景观设计以生态效果为目的 景观作为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这种多重性价值判断是景观规划和管理的基础。其生态价值主要体现为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功能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变化,人工景观的创造是工业社会强大生产力的体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生;然而久居高楼如林、车声嘈杂、空气污染的城市之后,人们又企盼着亲近自然和返回自然,返朴归真成为时尚。 景观规划和设计总是以创建宜人景观为中心。景观的宜人性可理解为比较适于人类生存、体现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包括景观通达性、建筑经济性、生态稳定性、环境清洁度、空间拥挤度、景观优美度等内容,当前许多地方对于居民小区绿、静、美、安的要求即是这方面的通俗表达。景观也特别重视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如形状和大小、密度和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和层序……,如同它们所含有的物质和自然资源质量一样重要。如城市景观规划要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间格局,相对集中开敞空间,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增加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保护环境敏感区和推进绿色空间体系建设。 4.2生态规划设计是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 “规划设计”是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规划设计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自然与文化的纽带。参照Sim Van der Ryn 和Stuart Cown(1996)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规划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规划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规划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规划设计是一种与自然相作用和相协调的方式。生态规划设计为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简单地说,生态规划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它需要对设计途径给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衡量。对于每一个规划设计,我们需要问:它是有利于改善或恢复生命世界还是破坏生命世界,它是保护相关的生态结构和过程呢?还是有害于它们? 如果我们把景观规划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有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而景观规划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西蒙兹,2000)。那么,景观规划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规划设计,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核心。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景观规划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Minimum design),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Regenerative design,Lyle,1994),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其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Sustainable landscape,Thayer,1993)。 4.3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是相互融合的 城市的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它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而日益清晰,从社会主义运动先驱欧文的新和谐工业村,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20年代70~80年代兴起的生态城市 (eco-city,eco-community)以及可持续城市 (sustainable cities,sustainable communities)。这个梦想就是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让公园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5.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理 5.1 地方性原理。也就是说,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对于任何一个设计问题,设计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在什么地方?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自然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我们常常惊叹桃花源般的中国乡村布局及美不胜收的民居,实际上它们多半不是设计师创造的,而是居者在与场所的长期体验中,在对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与自然过程相和谐的当地人的创造性设计。遵循这一原理主要表现为: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适应场所自然过程,和使用当地材料 植物和建材。 5.2 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动物等)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等)。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对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采用保本取息的方式而不是杀鸡取卵的方式。 5.3 尊重自然,展现自然。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和水平线,都快成为抽象的名词了。如同自然过程在传统设计中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城市生活的支持系统也往往被遮隐。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发电厂及变电站都被作为丑陋的对象而有意识地加以掩藏。自然景观及过程以及城市生活支持系统结构与过程的消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自然景观及过程的消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因此,要让人人参与设计、关怀环境,必须重新显露自然过程,让城市居民重新感到雨后溪流的暴涨、地表径流汇于池塘;通过枝叶的摇动,感到自然风的存在;从花开花落,看到四季的变化;从自然的叶枯叶荣,看到自然的腐烂和降解过程。用Thayer 的话说,景观是一种显露生态的语言(1998)。 除了上述基本原理外,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还强调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参与设计过程。景观规划生态设计是人与自然的合作,也是人与人合作的过程。传统设计强调设计师的个人创造,认为设计是一个纯粹的、高雅的艺术过程。而现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则强调人人皆为设计师。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对其生活和末来作决策,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自己及其他人共同的未来。从每天上班出行的交通方式到选择家具、装修材料、水的使用、食物的选购、垃圾的处理甚至于包装袋的使用,都是一个生态的问题。因为它们都对整个社区和环境的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决策选择都应成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内容。所以,从本质上讲,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包含在每个人的一切日常行为之中。对专业设计人员来说,这意味着自己的设计必须走向大众,走向社会,溶大众的知识于设计之中。同时,使自己的生态设计理念和目标为大众所接受,从而成为人人的设计和人人的行为。 6.问题与讨论 现代城市生态型景观强调通过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来优化景观格局及过程,减轻热岛效应、水资源耗竭及水环境恶化、温室效应等环境影响。生态型景观是包括地理格局、水文过程、生物活力、人类影响和美学上的和谐程度在内的复合生态多维景观。现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一种整体论的学习、设计过程,旨在达到物理形态、生态功能和美学效果上的创新,遵循整合性、和谐性、流通性、活力、自净能力、安全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等科学原理。 然而,就国内目前的景观设计现状来说,无论是五一、十一的花坛,还是景观大道或是城市广场,也无论是郊野"自然公园"还是整治一新的市区水系;从普通的住宅绿地设计,到“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的建设,人们所看到的却是非生态的规划设计引导着不可持续的景观的创造(俞孔坚,吉庆萍,2000;俞孔坚,2001)。 未来城市环境建设要实现几个转变;一是从物理空间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活质量的需求。二是从污染治理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三是从城市绿化需求到生态服务功能需求。四是从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到面向过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要引进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道法天然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实现城市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 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景观生态的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摘 要】现代城市是一个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如何维持并促进其不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新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概念的解释以及对景观规划与生态规划之间关系的比较,阐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间的可协调性与一致性。 【关键词】城市景观;景观规划设计;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协调性 1. 前言 (1)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景观设计方法去指导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体系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空间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2.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主要体现在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同时,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废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还需要其他生态系统(如农田、海洋等)中处理消化。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却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设施,并生产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造成城市物理环境的变化,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土壤板结等。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影响着人类自身,他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引发公害。 3. 城市景观与空间设计的特点 (1)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包含有大量的物质构成因素和若干子系统,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是人们的主观意愿的物化表现,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的追求。城市景观空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人的主观意愿引导着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建成,并对已存环境施加影响力;城市景观与空间向人们传递着无限的信息,支持人们的活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 (2)城市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的演化受到“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的影响,即在任何一个时间片段,人们都可以获得创造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各种物质要素;同样,任何一个正在营造的城市景观环境又不得不考虑时间的意义:“过去时”的历史延续,“现在时”的应用意义和“未来时”的理想追求。城市景观的本质是人们主观意愿的一种物质表达,反映了人们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我们也可以说, 确合理的城市景观设计规划理念本质上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不矛盾,反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4. 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的关系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它的主题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它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已经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包括生命系统、环境系统,具有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活动与城市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城市环境规划作为宏观指导和协调部门利益、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战略部署,必须要具备生态观。只有具备了生态观,才能指导城市在今后的各项建设中向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建立高效、和谐的人居环境。近年来,景观规划在城市景观特色保护与城市环境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把它运用于建筑学、规划学中,开创了景观规划与环境设计的先例。其目标在于创造人类与他们的环境之间协调和谐的气氛,建立起土地开发利用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和谐的关系。 4.1 景观设计以生态效果为目的。 (1)景观作为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这种多重性价值判断是景观规划和管理的基础。其生态价值主要体现为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功能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变化,人工景观的创造是工业社会强大生产力的体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生;然而久居高楼如林、车声嘈杂、空气污染的城市之后,人们又企盼着亲近自然和返回自然,返朴归真成为时尚。 (2)景观规划和设计总是以创建宜人景观为中心。景观的宜人性可理解为比较适于人类生存、体现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包括景观通达性、建筑经济性、生态稳定性、环境清洁度、空间拥挤度、景观优美度等内容,当前许多地方对于居民小区绿、静、美、安的要求即是这方面的通俗表达。景观也特别重视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如形状和大小、密度和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和层序等等,如同它们所含有的物质和自然资源质量一样重要。如城市景观规划要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间格局,相对集中开敞空间,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增加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保护环境敏感区和推进绿色空间体系建设。 4.2 生态规划设计是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 (1)“规划设计”是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规划设计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自然与文化的纽带。参照sim van der ryn 和stuart cown(1996)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规划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规划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规划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2)生态规划设计是一种与自然相作用和相协调的方式。生态规划设计为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简单地说,生态规划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它需要对设计途径给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衡量。对于每一个规划设计,我们需要问:它是有利于改善或恢复生命世界还是破坏生命世界,它是保护相关的生态结构和过程呢?还是有害于它们? (3)如果我们把景观规划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有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而景观规划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西蒙兹,2000)。那么,景观规划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规划设计,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核心。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景观规划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minimum design),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 设计(regenerative design,lyle,1994),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其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 4.3 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是相互融合的。 城市的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它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而日益清晰,从社会主义运动先驱欧文的新和谐工业村,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20年代70~80年代兴起的生态城市 (eco-city,eco-community)以及可持续城市 (sustainable cities,sustainable communities)。这个梦想就是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让公园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5.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理 5.1 地方性原理。也就是说,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对于任何一个设计问题,设计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在什么地方?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自然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我们常常惊叹桃花源般的中国乡村布局及美不胜收的民居,实际上它们多半不是设计师创造的,而是居者在与场所的长期体验中,在对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与自然过程相和谐的当地人的创造性设计。遵循这一原理主要表现为: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适应场所自然过程,和使用当地材料 植物和建材。 5.2 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动物等)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等)。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对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采用保本取息的方式而不是杀鸡取卵的方式。 5.3 尊重自然,展现自然。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和水平线,都快成为抽象的名词了。如同自然过程在传统设计中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城市生活的支持系统也往往被遮隐。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发电厂及变电站都被作为丑陋的对象而有意识地加以掩藏。自然景观及过程以及城市生活支持系统结构与过程的消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自然景观及过程的消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因此,要让人人参与设计、关怀环境,必须重新显露自然过程,让城市居民重新感到雨后溪流的暴涨、地表径流汇于池塘;通过枝叶的摇动,感到自然风的存在;从花开花落,看到四季的变化;从自然的叶枯叶荣,看到自然的腐烂和降解过程。用thayer 的话说,景观是一种显露生态的语言。 5.4 除了上述基本原理外,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还强调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参与设计过程。景观规划生态设计是人与自然的合作,也是人与人合作的过程。传统设计强调设计师的个人创造,认为设计是一个纯粹的、高雅的艺术过程。而现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则强调人人皆为设计师。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对其生活和末来作决策,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自己及其他人共同的未来。从每天上班出行的交通方式到选择家具、装修材料、水的使用、食物的选购、垃圾的处理甚至于包装袋的使用,都是一个生态的问题。因为它们都对整个社区和环境的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决策选择都应成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内容。所以,从本质上讲,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包含在每个人的一切日常行为之中。对专业设计人员来说,这意味着自己的设计必须走向大众,走向社会,溶大众的知识于设计之中。同时,使自己的生态设计理念和目标为大众所接受,从而成为人人的设计和人人的行为。 6. 问题与讨论 (1)现代城市生态型景观强调通过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来优化景观格局及过程,减轻热岛效应、水资源耗竭及水环境恶化、温室效应等环境影响。景观是包括地理格局、水文过程、生物活力、人类影响和美学上的和谐程度在内的复合生态多维景观。现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一种整体论的学习、设计过程,旨在达到物理形态、生态功能和美学效果上的创新,遵循整合性、和谐性、流通性、活力、自净能力、安全性、多样性和可持续 性等科学原理。 (2)未来城市环境建设要实现几个转变;一是从物理空间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活质量的需求。二是从污染治理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三是从城市绿化需求到生态服务功能需求。四是从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到面向过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要引进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道法天然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实现城市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又有人陆续提出了“绿色生态城市”、“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等概念,但尚未形成公认或官方组织承认的统一标准。与园林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不同的是,绿色生态城市更注重人口、经济、环境、社会服务相协调。西方发达国家一些学者认为,建设一个绿色生态城市需要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时间。 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资源型城市石嘴山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石嘴山市是一个因煤而兴的典型的矿业型城市,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矿产开发及其产业发展,已成为 一、研究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可持续发展课题的紧迫性 (一)石嘴山市是西北地区一个因煤炭产业而兴的重要能源基地 石嘴山市地处宁夏北部,属内陆边远山区。2001年底全市总 人口 69.3万人,其中非 农业 人口39.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7.6%;国土面积445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7.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5%。可耕荒地6.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5%。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5亿元,第二产业29.5亿元,第三产业14亿元; 工业 总产值70.3亿元,工业销售产值 亿元,工业销售收入 亿元,工业利税总额 亿元。2001年煤炭产业总产值为13.7万元,占全市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7%;职工人数为40825人,占全市在岗职工总数人的30%。按照国际城市的职能划分,石嘴山市主导产业职工占职工的总数远远超过了15%,故石嘴山市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 石嘴山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广,储量大,主要种类有煤炭、硅石、石灰岩、粘土等。其中,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目前,煤炭探明储量25.12亿吨,保有储量21.07亿吨。石嘴山地区煤炭开采 历史 悠久,远在明清时期就已在汝箕沟地区进行煤炭开采,但由于生产条件原始落后,产量很低,并无什么规模。1949年,石嘴山地区煤炭产量只有1.75万吨。只有到1958年建立矿务局以后,采矿业才得以快速发展。随着矿区建设队伍的进入和生产能力的形成,煤炭产业渐成气候。依矿而兴、先矿后市。石嘴山于六十年代建市,近四十年来该市以煤炭生产为主线,已建立了完整的地面保障系统,包括 电力 和水的供应、设备的制造和维护、 运输 系统以及相应的 管理 系统,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随着煤炭产业的发展,石嘴山地区聚集起大量的煤炭职工和他们的家属,形成相当规模的生产区,围绕着煤炭产业及职工、家属的生活, 通信 、 交通 运输、 金融 、文教、卫生、商贸、餐饮等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了该区域的 政治 、经济、 文化 中心城市。该市在八十年代逐渐发展成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 石嘴山地区的煤种较为齐全,有无烟煤、气煤、焦煤、瘦煤、贫煤等。太西煤因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比电阻、高块煤率、高化学活性、高精煤回收率、高 机械 强度而闻名于世。多年来,石嘴山市的资源开采业构成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不但给国家建设提供了原材料、能源等基础产品,而且还提供了可观的利税,累计上交国家利税 亿元,仅2000年就上交国家利税 多亿元,此外,国家还拿走了原煤差价4000多亿元,太西煤出口创汇 亿美元,投入产出比是1比 。 从石嘴市的发展形成来看,煤炭产业是该区域的主导产业。煤炭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最高时期达到 %。在该市的发展形成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尽管有其他产业部门的先后出现,但煤炭产业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但由于煤炭资源开采 成本 不断增加、基地生态系统逐渐脆弱、加之国家能源的结构调整,引致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系统稳定性不断变差,从潜在的危机来看,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开采一点就少一点。一旦煤炭挖完了,或者接替资源不足,而新的主导产业又没有很好地培育和发展起来,那么资源的枯竭将容易造成产业衰败,进而导致城市的衰败,使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面临“矿竭城衰”的威胁。 (二)煤炭产业在石嘴山市已有由主导性优势产业沦为弱势产业的趋势 当今在 ,如太西集团是全国520家重点国有企业之一,在宁夏 经济 规模列第五位, 工业 增加值列全区第二位,是宁夏十大优势骨干企业之一。但表象上的辉煌难以掩盖潜在的危机, 市场 竞争日趋加剧,资源优势逐步减弱。在创造了50年的辉煌之后,将最终为煤所困。加之多年来企业办 社会 ,造成企业社会负担愈来愈重。集团内现有一万多待业青年,一万多退休职工,企业岗位冗员严重,设备闲置现象不断加重,各类矛盾将不断出现。 (三)煤炭产业一旦沦为弱势产业必然严重冲击石嘴山市的经济发展 煤炭产业是石嘴山市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起、发展和衰退都将深刻地影响整个系统的发展。煤炭产业对石嘴山市的影响并不在于具体形态的产品煤炭上,因为具体产品的需求很容易通过国内外市场来满足。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提供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地方上的 财政 收入、给 环境 造成污染等方面。煤炭产业在石嘴山市整个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决定着煤炭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系统中具有高关联度,煤炭产业的衰退必然给系统造成冲击。当煤炭产业占有主导地位时,这种衰退减少了对劳动力和第三产业的需求,并且减少了地方财政的收入。 人口 系统因就业机会减少而引起获取报酬的减少,也导致了对第三产业需要的下降。在这种双重影响下,对第三产业的有效需求明显下降,这将加剧第三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人口系统所得报酬的再次减少,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将迫使政府减少对城市基本设施建设的投入,减少对 教育 事业、卫生医疗、城市 公共 交通 等公用事业的投入,造成市民生活质量的下降。市民生活水平的降低可能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影响儿童和青少年接受良好的教育,影响该地区国民素质的提高。照此下去,很难设想后果将会怎样,但可以肯定将是灾难性的。 煤炭产业发生衰退时,就业机会减少,从而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是个共性问题,也是第一位的问题。石嘴山市煤炭企业职工的收入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是各行业中最高的。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矿工收入的增长幅度却成为全社会较低的行业之一。据 统计 ,很多煤炭企业矿工的月收入只有五六百元。矿工劳动条件十分艰苦,关节炎、矽肺病等职业病近年有上升趋势。突发的安全事故也主要发生在矿山。由于矿业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本要素投入,“洞老山空”是迟早的事。石嘴山市近百个矿山面临闭坑威胁,将直接影响到上万矿工和近10万家属的工作和生活。由于没有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矿山补偿基金”,企业难以转产,这部分矿山职工已形成社会最贫困的阶层,他们比其他贫困人口更艰难。大武口区朝阳办事处红旗居委会居民绝大多数是宁夏煤炭基建公司的职工或家属,我们在该居委会的822户居民中随机抽取30户,重点就家庭人口、就业状况、居民月人均收入及收入的主要来源、职工下岗情况、居民的住房情况等进行了 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这30户居民户均人口为3.53人,目前实际就业人口有19人,平均每两户就有一名失业下岗职工,被调查的居民中平均每月人均收入226元,其中人均收入在160元以下的居民家庭有4户,占被调查居民家庭的133%;人均收入在160元至250元的居民家庭有13户,占43.4%;人均收入在250-550元的居民家庭有6户,占20%;人均收入在350元以上的居民家庭有7户,占23.3%。居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是;有20%的居民靠工资,50%的居民靠退休金生活,还有20%靠处出打零工维持生活,另外还有10%的居民家庭靠下岗生活补贴金维持温饱。且据有关方面预测,随着部分煤炭企业的效益下滑或破产,石嘴山市矿区居民生活困难将进一步加重。矿工一旦失业,既不如综合性城市中的贫困人口有较多的谋生门路,又不如贫困农民还有一小块土地可以安身立命,极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无产者”。加之矿工和矿工家属人群分布集中,所以更容易影响社会稳定。 (四)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 据最新统计,全国现有矿业城镇426座。其中地级市79座,地级区盟7座;县级市100个,市属县级区25座;县城179座,建制镇36座。全国地县两级城市663座,矿业城市占了27%,全国未建市县级 行政 单位1682个,矿业县占了10.6%。在这426座矿业城镇中,处于成长期的84个,鼎盛期的291个,衰退期的51个。2000年,依托百年老矿东川铜矿建立起来的云南省东川市,由于资源枯竭,替代产业建设未能见效,不得不撤销了地级市建制,成为“矿竭城亡”的第一个实例。矿业开发既给城市带来了财富和物质资源,又因废石、废水、废气和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 地质 灾害给矿业城市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地质环境恶化、土地复垦任务艰巨则是许多矿业城市面临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我国城市化率由1949年的10.6%提高到1999年的31%,400多座矿山城镇的兴起可谓功不可没,这是矿业为我国城市化作出的特殊贡献。由于矿业城市多是在荒无人烟或人烟稀少的穷乡僻壤,都是在偏僻落后地区兴起的,其中很多又是老、少、边、穷地区。因此,矿业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经济格局,对于脱贫致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这些昔日的辉煌渐成 历史 ,如今的矿业、矿工、矿山和矿城,即“四矿”问题就像迟暮的英雄,正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四矿”问题直接涉及的城镇人口有1亿之多。有人将“三农”、“四矿”并称,颇为中肯。“四矿”问题如处置失当,不仅会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直接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高度重视和解决“四矿”问题,有着非常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的工矿城市中有一半以上的煤炭城市。这些煤炭城市大都是以煤炭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为支柱产业,煤炭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份额除少数几个城市外,一般都在20%~60%,煤炭工业职工及其家属占全市人口的比重也在30%~70%。因此,研究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普遍意义。 二、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石嘴山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是解决“矿竭”而不“城衰”的问题,说到底是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问题。以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为经济基础和重要驱动力的石嘴山市,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必须使资源在开发结束后,仍能维持当地人口的长期生存,这就要求石嘴山市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与城市建设协调,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利用资源,同时更要适时调整单一的产业结构,向多元经济发展,协调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构建良性城市系统,为长远发展提供条件。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验,结合石嘴山市的具体实际,我们认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必须树立开发与保护并举的观念 由于煤炭资源不可再生,煤炭资源开发要长远和眼前利益兼顾,规模适度。首先,要对重要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不是“有水快流”的问题,而是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正确处理好近期和远期的关系,保持一定的矿产资源储备,同时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以保证资源的合理、有序、永续利用。尤其是,在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利用的思想,不仅要对各种伴(共)生矿床和有用元素进行综合开发,而且要对资源开发和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副产品及废弃物,如煤矸石、矿井水、煤渣、煤层气和洗煤泥等,进行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变废为宝。其次,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全国 生态安全。必须以 人口 、资源和 环境 的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前提,既要考虑到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 (二)必须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任何城市 经济 体系中,自始至终是一个主导产业是不可能的,它必然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更替,原来的主导部门可能成为现在的辅助部门,矿业资源型城市更如此。如果矿业城市的主导产业衰退,新的替代产业尚未形成,出现主导产业“断档”局面,就会发生矿竭城衰的现象。因此,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于产业结构适时、有效的调整。 (三)必须变资源导向型战略为 市场 导向型战略 矿产开发不应是封闭的、单一的,而是开放的、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作为一种初级生产要素在地区 工业 发展中的作用正日趋减少,而人才、技术、 管理 、信息等高级要素的作用却越来越重要。因此,要想获得较快的发展,不仅要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还要改变过去那种对当地资源的高度依赖状况,从资源导向型战略逐步转变为市场导向型战略,即从“我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转变为“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必要时,还需要采取措施,积极引导消费市场。也就是说,“市场导向”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能把它简单 地理 解为“当前市场上缺什么我就发展什么”,或者“大家都发展什么我也发展什么”。石嘴山市在加快优势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开发步伐,积极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积极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变化需求,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由重点开发能源、矿产品资源转向对 农业 水土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由采掘、原 材料 为主的重工业化模式转向以加工农副产品为主的轻工业化模式,由政府对竞争性产业的 投资 转向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时,政府也要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开发资源,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基本服务并降低交易 成本 和投资风险,从而实现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双赢目标。逐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矿产业和制造业,才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四)必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城乡关系、 工农业关系和区内外关系,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系统 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共进。石嘴山市 农村 地区幅员辽阔, 但高质量的耕地少,土地盐碱地化严重,生产力水平低。长期以来, 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导的农村经济结构,受水土资源紧缺的严重制约,造成了大量劳动力剩余和经济的相对贫困化。城市超重化的资源产业格局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低,因而造成矿90%的能源、原材料调出区外,而60%的农副产品和日用品又从区外调入,结果是利益的双向外漏,人为地阻隔了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所固有的内在关联性。石嘴山市农业特别是近郊农业在功能上应服务于矿区,通过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既可满足城市的需要.又能增加农民收入。远郊区(县)是粮食生产、经果生产和 林业 发展的重点区域,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和基地十农户的途径,促进农业经营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同时、把小城须建设与农村主导产业、乡镇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带动农业经济的全而面发展,为城市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腹地环境。 石嘴山市地处西北内陆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除加强区内关联产业间的联合外,还可以依资自身特点和优势,加强区际问联合和经济合作。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利用能源和原材料的优势,与资源调入区或加工地区间垂直联合、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扩大矿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提高经济效益;二是着眼于互补性和规模效益。与同质资源区就近横向联合,共同克服限制因素和发挥资源优势,提高联合双方在全国地域分工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带动整体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五)必须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资源型城市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严重,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有些资源型城市则经历了先有企业,后有政府的发展过程,地方政权机构是随着资源的开采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形成了一种"大企业、小政府"的格局。由此在城市建设上形成壁垒分明的两块,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加工转化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相互争夺资源现象比较严重。这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格局,不仅直接制约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强化了政企不分,增加了企业办 社会 的负担,同时也削弱了政府的调控能力,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为了实现政企分开,调整和优化煤炭工业结构,提高国有煤炭企业竞争力,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1998年7月,国务院决定将原煤炭工业部直属和直接管理的94户国有重点煤矿下放到省级政府管理。对省级政府来说,这次改革无疑将有助于对各类煤矿的统筹安排,加强对煤炭行业的调控和管理。然而,在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来说,“条条”分割问题依然存在。政企不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有煤炭企业的改革仍将任重而道远。因此,为促进地区经济融合发展,当前必须尽快打破条块分割,按照统筹规划、发挥优势、合理分工、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起企业自主、条块一体、联合投资、共同受益的新机制,变各自为战为协同作战,变单体优势为整体优势,从而探索出一条矿城一体联动发展的新路子。在矿城一体联动发展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如煤矿企业与地方合资或合作联建生产企业;煤矿企业逐步将社会公益事业分离出来,移交地方统一经营管理,并在初期对地方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地方政府主动为国有大煤矿搞好服务。 三、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探索 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不能仰仗单一的优势资源,而是应发挥综合优势,适时进行优势再造和转换。 (一)促进煤炭产业技术进步以实现优势挖潜 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率低源于技术落后,据有关部门 统计 :国有煤矿的资源利用率是50%,县级煤矿的利用率是20-30%,大多小煤矿低于20%,大量可利用资源永远弃于地下,资源回收率仅30%。矿产资源每年损失1亿元。我国资源每年损失1亿元。1949年以来,国民经济生产总总值增长10位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40多倍。因此,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实现 机械 化综合采煤,开展煤层气化工作等,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煤炭产业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不仅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需要,而且这样做可以减少煤炭产业就业职工人数,从而缓解转型期间的就业压力。在目前状况下,煤炭职工的素质普遍较低,这就为转型期间对他们的培训和再就业带来相当大的困难。煤炭产业的技术进步将有利于提高职工素质,为煤炭职工在转型期间的再就业创造条件。 促使煤炭企业技术进步,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煤炭的洗选加工。目前,我国原煤入洗率只有24%左右,远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今后应逐步向100%的入洗率过渡。据估算,正常情况下,每入洗1吨煤可去除0.15~0.2吨煤矸石,还能去除50%~70%的天然硫。同时,每选洗1吨煤平均可盈利20元左右。因此,加强对煤炭的选洗加工,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加强对煤炭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在煤炭开采和转换的过程中,对排放的各种废弃物和副产品,如煤矸石、煤渣、洗煤泥、煤层气等,一定要进行综合利用。例如,根据煤矸石的不同特性,可用于填塌陷、铺路、制砖、生产水泥、供热、发电、生产化工产品等。这样既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第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三废"的治理。当前,要进一步加大环境管理和治理力度,坚决制止野蛮开采,制止"三废"乱排滥放,继续 抓好超标 工业 污染源限期达标工作,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布局不合理、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破坏资源的企业和项目,要坚决予以取缔、关停、淘汰、搬迁;第四,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 环境 污染。要搞好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清洁生产。当前,应该大力推广那些国内已经商业化或有条件商业化的清洁生产技术。如加强对矿井水的资源化处理和洗煤水的闭路循环使用;积极发展集中供热和煤气(液)化;推广先进的燃烧方式和烟气净化技术;建设煤泥热电厂或推广循环硫化床燃烧技术;抓紧水煤浆技术的推广和工业性实验;大力发展型煤,禁止散烧原煤;等等。 (二)进行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以实现优势替代 煤炭产业的转型是区域 社会 经济 系统发展长河中的一个过程,是由替代产业逐渐接续煤炭产业的过程。煤炭产业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由此而造成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波折、减缓、甚至于倒退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认真解决好煤炭产业的的结构调整和转型问题。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应建立既符合全国或大区劳动地域分工格局,又能充分发挥地区动态比较优势,而且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佳的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遵循这一目标,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坚持以下五个原则:一是非均衡性。煤炭城市的经济效益不佳,自我积累能力差,加上国家 投资 政策的改变,资金严重短缺。在这种形势下,要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必须集中力量发展关联效应大的主导产业,以此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二是稳定煤炭生产。煤炭城市是全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70%的能源来自煤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能源构成状况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九五”期间,煤炭年均增长速度计划为2.3%。因此,煤炭城市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必须以稳定煤炭生产为重要原则,这既是全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的需要;三是综合效益最大。煤炭城市经济效益低下、环境质量不佳、就业岗位少等诸多问题的存在,都与产业结构失衡密切相关。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应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做到三个效益的协调统一、整体最优;四是可持续发展。煤炭城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任何煤矿都必将经历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生命周期,以煤炭为单一支柱产业的产业结构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既要注重眼前经济发展,又要兼顾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城市与区域相结合。区域是城市的基础,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为区域提供物资和劳务服务的城市经济基本活动部分。因此,煤炭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将城市拥有的比较优势与区域的宏观背景加以综合考虑,不应脱离对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 地理 位置及今后产业空间布局总体战略的综合分析。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煤炭资源型城市要实现经济的全面振兴与现代化,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把城市经济发展建立在高度依赖自然资源之基础上的做法,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积极发展非资源型产业,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首先,对各种优势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在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除了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外,一般还具有多种多样的优势矿产资源。例如石嘴山市就除拥有丰富的煤以外,还拥有硅石、耐火粘土、陶瓷粘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分布面积广,也是优势资源,应大力开采利用。因此,对石嘴山市来说,除了搞好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外,还应搞好其他非煤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其次,延长产业链条,搞好精深加工增值。从国内外一些城市的经验看,对煤炭资源进行精深加工增值,主要有以下几种办法:一是建立坑口电站,发展煤电联营,促进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的加工转换;二是发展高耗能工业,如实行煤电铝一体化,变单项优势为整体优势;三是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煤化工工业,如提取甲醇、醋酐等化工原料,开发醋酸纤维素、醋酸乙烯、感光 材料 等高科技产品,以提高煤炭的加工利用率。石嘴山市在大力发展煤化工、碳素制品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四是积极开展对煤矸石、粉煤灰、煤层气等的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减少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第三,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对煤炭资源型城市来说,产业转型要立足资源优势、现实基础、区位优势、技术力量和投资来源等要素,通过资源配置和资产存量优化,使资产增量转移到效益较优的产业部门。煤炭产业转型可能想象用某个产业或一、两个项目就可以接续煤炭产业对系统的贡献,因此替代产业将是一个综合的方案。可以若干个骨干项目来带动系统经济的发展,围绕着这些骨干项目可以搞零配件加工、产品的深加工等中小项目,实现社会分工专业化。随着经济发展,带动 旅游 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利用煤炭产业所拥有的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第一产业。如亘元集团现有耕地1166公顷,各农场已有30-40年年的耕种 历史 ,具有一定的 农业 基础设施。着眼于煤炭替代产业的开发,亘元集团立足发展生态农业项目,确定了设施园艺产业建设项目、生态经济林建设项目、肉牛繁殖育肥项目、羊产业建设项目、生态林果业建设项目、生态农庄建设项目等六个重点建设项目。目前项目已全面启动,部分项目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解决了近2000多名人员的就业问题。转型所需资金应该多元化,由国家投一部分,由煤炭企业利用自有资金和贷款解决一部分,吸引区域内外的资金和外国资金,并鼓励煤炭企业职工自筹部分资金创办股份合作制企业或自办微型企业。 (三)实施绿色资源型城市战略以实现优势延伸 石嘴山市要集中力量建好大武口区,使 人口 向大武口区集中。要下气力绿化、美化大武口,并整治好石嘴山、石炭井等矿区环境。实施绿色资源型城市战略的主要任务是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力求布局合理,整齐美观;及时治理三废,保护土地、大气和水体;加强生态建设,搞好园林绿化;加强清洁卫生等市政 管理 。实施绿色资源型城市战略既需要城市政府负责,又需要开采企业出力。因为资源开采对城市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既需要矿产资源,又需要优良环境。这样就产生了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有些国家和地区采用关闲矿山到国外、境外去获取所需的资源。而我国则不一样,我们需要的资源量大,国际矿产品 市场 不可能满足我们的全部需要,我们也不可能用那么多的外汇去购买全部所需的矿产资源。何况我国还有相当的资源潜力。此外,从国家经济安全考虑,在世界风云突变的时候,完全依赖国外资源对我们也是很不利的。这就是说我们不能走停止资源开采来保护环境之路,而应实行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在保护中开采,在开采中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矿山生态恢复与治理是”十五”计划任务之一。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是以人为本、代表人民利益的具体体现,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城市品位、优化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为了实施绿色城市战略,石嘴山市就应及早作好城市环境保护的总体规划,在市政建设、环境卫生和城市绿化三方面进行部署。要运用经济的、 法律 的、 行政 的多种用段,制订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实行谁受益,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对于已经破坏了的土地和生态环境,与争取国家给予支持的同时,要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环保基金来进行土地复垦,搞好城市园林绿化,大力发展洁净煤等洁净能源技术,减少对城市的污染,对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汽车尾气等工 业废气和生产生活废水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创造一个整齐、清洁、优美的城市 环境 。对于资源开采企业来说,要把矿山建设成花园式矿山,实现坏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双赢目标。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是,洁净煤技术和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是我国煤炭 工业 顺应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选择。目前,洁净煤技术与设备的推广应用刚起步,由于环境治理不到位、不严格,洁净煤技术和设备在 市场 上推广有一定的难度。煤炭仍在陈旧的炉具设备里大量的直接燃烧,搞洁净煤技术还看不到效益,但这种状况不会长久。因为,在全球环保行动中,我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随 经济 发展的不断增加,日益引起国际广泛的关注,政府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将会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下,严格环境治理标准,将会继续加强环境治理力度和扩大治理范围,真正落实《环境法》。如果加大了环境污染的惩罚力度,或考虑征收环境税,能源用户就会将环境治理的费用计入 成本 ,经比较后再选择能源的种类和所要采用的技术与设备,煤炭用户就会增加对洁净煤设备的需求。因此,只有经济化的洁净煤技术才可能增加煤炭在能源市场上的竞争力。煤炭是石嘴山市的资源优势,确保并不断提升这一资源优势具有商品优势和产业优势,对全市的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开发与推广洁净煤技术方面石嘴山应有超前意识,要抓住国家调整能源结构和推行绿色环保行动的机遇,既造势、又乘势,力争使该项技术的开发与推广成为石嘴山在西部大开发大发展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凡是有煤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地赋存煤层气,是不可忽视的清洁能源。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而且有利于改善煤矿的安全条件,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石嘴山市应鼓励、引导、支持有条件的煤矿开展试点,积极引进先进的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改变煤矿只生产煤炭,产品单一化的状况,在产品结构上向优质化靠拢。 (四)研究“煤电联营”、“煤电高耗能联营”课题以实现优势互补 相对世界发达国家,我国的煤电转换比重过低。1997年的 统计 数据表明,美国的煤电转换比重为93.2%、德国为90.9%、英国为74.6%,我国则不足40.0%。为解决我国终端煤炭消费比重过大带来的环境、效率等一系列问题,就必须要持续不断地提高我国煤炭转换为 电力 的比重。煤炭是电力工业的主要燃料,煤炭工业作为电力工业的上游产业,面临着与其他资源型产业同样的问题,如石油与化工产业上、下游的共同发展问题,煤炭工业与电力工业上、下游的共同发展问题。 目前石嘴山市一般发展好的煤炭企业有其特殊的条件,如开采条件优越、生产成本低等。大多数煤炭企业在煤价下跌的市场竞争中,难以扩大生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煤炭企业长期以来单一的产业结构、企业的 社会 化问题得不到解决,总量过剩,市场混乱。为解决煤炭企业长期以来单一产业结构的弊病,煤电联营的探讨需要进一步深入。煤电联营,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国家进一步出台相关的政策,打破行业壁垒,加强行业之间的协调。新建煤矿应与电厂同时规划,建设坑口电站,成为同一个经济实体;已建煤矿可与电厂联营,成立集团。以电促煤,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以下游产品的利润扶持上游产业,可以加快煤炭企业走出困境的步伐,进一步促进国有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还可以解决煤炭 营销 市场混乱,煤炭行业自办小电厂存在的技术水平低、效率差、污染严重等问题,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扶持政策研究 资源型城市的兴衰固然受资源丰度和采掘程度制约,但与国家宏观 指导 是否得当和政策支持力度大小也有关。所以,为了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治久安,除了资源型城市本身要努力外,国家应对资源型城市实行特殊的扶持政策。 (一)尽快还煤炭企业以基础产业的本来面目 目前,矿业目前的窘境突出表现为其基础产业地位尚未得到真正确立,无论在国家产业分类上还是在 行政 管理 上均未被视为独立产业,从而导致无法制定一套统一的、符合矿业经济规律的制度和战略,在这方面,矿业甚至比 农业 更具危机。按我国统计习惯,矿业是与制造业、 建筑 业一同划为第二产业的。但从经济属性看,矿业应同农业一起划入第一产业,因为它们都是直接从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初次产业。从生产角度来看,矿业对下游产业的影响甚至要大于农业:全国能量供应的93%来自矿物能源,制造业原料的80%来源于矿产品。所以,在联合国制定的标准产业分类中,属于第一层次的有10种,其中第二位即为“矿业和采石业”,位于“农业”之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皆将矿业作为一个独立产业来对待。但由于矿业的基础产业地位得不到真正确立,国家对矿业索取过多,税赋不尽合理,导致矿业投入不足,资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相当长一个时期,国家通过对主要矿产品的垄断经营和矿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实行“资源无价,矿产品低价,深加工产品高价”的政策,矿业被过多地“抽血”。即使是现在,我国矿业还实行着增值税制度,这也很不合理。因为矿业不同于制造业,它和农业一样没有现代经营管理意义上的“上游产业”,即矿业生产没有“原料”,“矿业进项几乎为零”。所以,世界上多数国家均不对矿业实行增值税制度。基于以上原因,建议国家参照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方法,把矿业确定为一个独立的基础产业,建立能反映矿业经济发展状况的统计与考核指标体系,把矿业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纳入国家宏观决策之中。 (二)继续搞好煤炭工业的关井压产工作,建立矿山企业的反哺机制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补偿机制 由于受"有水快流"的影响,前些年我国乡镇集体和私人小煤窑迅猛发展,非法开采、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现象十分严重。1998年,我国6.4万个煤矿中达到规模产量的仅500多家,全国6.1万处各类小煤矿年产规模只有8000吨左右。在全国原煤产量中,有一半是小煤矿靠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开采出来的。而且这6.1万处小煤矿中有5.12万处属非法生产,产量达4.3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30%以上,造成煤炭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影响了煤炭工业的正常发展。为此,国务院决定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压减煤矿产量。1999年以来,煤炭行业关井压产、总量控制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截止到1999年10月,全国已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3.05万处,比原定计划指标2.58万处多关4700处,小煤矿煤炭产量共压缩了1.86亿吨;国有煤矿通过限产压库,煤炭产量也比上年减少了1亿吨。为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今后应继续坚持总量控制,实行合理开发,搞好煤炭工业的关井压产工作。然而,由于这次关井压产主要集中在中西部产煤大省(区),尤其是一些煤炭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过去曾经对国家作出过较大的贡献。因此,国家对这些城市煤炭工业关井压产后给予相应的援助政策,尤其是 财政 援助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国家应建立煤炭开采企业的反哺机制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补偿基金。在矿业销售收入中,特别要注重从处于高产期稳产期矿山实现的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暮年矿山的反哺基金,并在分级财政中增加资源型城市的留成比例建立补偿基金,用于衰退期矿山的转产补贴,为矿山闭坑转产与人员分流再就业和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补助与支持;对于面临资源枯竭的城市,要集中力量,实行特别扶持政策,培育非矿产业与促进城市转型。在财税政策上,建立对煤炭城市的反哺机制,如国家对煤炭城市的增值税、消费税,可以加大返还比例,力争返还率达到35%-40%;对煤炭城市中央企业所得税,实行中央、地 方共享;提高资源税征收比例,并全部用于矿业城市生态建设。同时,建议调整对煤炭城市的 财政 体制,减少上缴基数,实行上缴不递增政策。在 国债 项目安排上,建立专项资金用于煤炭城市基础设施和 环境 建设。 第二、国家在宏观 经济 政策上对矿业城市应有通盘考虑。国家要通过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 民族 地区加快发展。鉴于矿业城市在城市数量上的比重及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建议国家设立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委员会这样一个非常设机构,把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纳入到国家经济 社会 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统一规划,统筹运作。将矿业城市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纳入国家宏观决策,调整国家资源政策。国家在实施资产重组、呆帐核销、优化资本结构以及制定产业政策、 投资 政策时应适当向这类城市倾斜。 第三、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对国有煤矿的改造,全面落实扶持、改造、整顿、联合、提高的政策。尤其是要积极鼓励国有煤矿实行规模经营;鼓励国有重点煤矿之间进行联合;加强对国有煤矿的技术改造,实行正规开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给西部的矿业城市带来了 历史 性的机遇。但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还需要国家及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如要完成对石嘴山市矿区国土整治,采空区、陷落地、尾矿库治理及生态植被恢复;新区矿产资源勘探;政府接收国有企业举办的社会事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企业解困;粮食、商贸企业改制;矿业开发和新兴产业培植等主要项目,就必须需要国家增大对石嘴山市的转移支付力度。 (三)取消阻碍煤炭 工业 发展的建设基金,降低煤炭企业的税负,建立减轻煤炭企业负担的机制 1998年国有重点煤矿下放地方后,国务院决定.继续执行中央财政对国有重点煤矿的亏损补贴、增值税定额返还政策;对32户国有重点煤矿超亏占用 工商 银行 贷款,按照有关规定继续实行计息挂帐;继续执行对国有重点煤矿的转产贴息贷款政策。同时,企业下放后,所得税不再上缴中央财政,全额交给地方财政;企业利润不再上缴和划转,全部留给企业。这些政策将有利于国有重点煤矿逐步摆脱困境,增强企业活力和 市场 竞争力。然而,现行国家政策中也有一些阻碍了煤炭企业的发展。目前,煤炭工业是我国唯一没有建立发展基金的基础产业部门,而每年却要上缴几百亿元的各种基金和费用,不仅严重影响了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也造成了各地区煤矿的不平等竞争。1998年,国家仅从煤炭 运输 中征收的铁路建设基金就高达117亿元,其 型产业逐步向矿业城市转移,既实现了自身产业的升级,又解决了矿业城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第二、要支持煤炭城市发展新兴产业、接续产业,使之尽快成长为支柱产业。从 财政 和政策上重点支持大中型矿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并从宏观上对矿业城市的产业政策、 财政政策 、 投资 政策、社保政策和城市政策等多方面给予综合 指导 ,积极推动矿业城市的结构调整与城市转型。 第三、要建立矿山转产基金,以用于衰退期矿山的转产补贴。矿业城市在为国家 经济 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面临资源和财富的双重流失,生态 环境 的恶化, 人口 、就业等方面的压力等。建议国家研究出台针对矿业城市的特殊财政政策。例如:国家在新增 国债 中,单列一定额度支持矿业城市的基础设施、环保项目建设;今后每年给这类城市安排一部分城建专项债券,国家允许这类城市发行专门的城建福利彩券,动员民间财力支持城市建设;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以解决再就业问题。国家要根据不同矿区的资源赋存条件,设立专门用于老矿区结构调整的专项资金。加大对煤炭塌陷地复垦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并对复垦后恢复生产的给予相应的 税收 优惠。 第四、要积极鼓励"三废"利用,建立环境生态补偿基金。在 税制改革 以前,我国对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免征产品税。税制改革以后,开始全面征税。目前,连销售煤矸石和粉煤灰都要按规定交纳增值税。各种税费的增加,不仅影响了"三废"利用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城市环境保护的开展。为加强对"三废"的综合利用,建议中央对煤炭城市"三废"利用企业实行减免所得税和增值税政策,或者实行先征后返,返回的税收由城市政府统一 管理 ,专项用于环境治理和综合开发利用。同时,国家要对开展综合利用的企事业单位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鼓励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这些都需要建立生态补偿基金,给城市政府使用,这对新资源型城市或老资源型城市都十分必要。对新资源型城市由刚刚开发的矿业企业的税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对老资源型城市矿业企业没有这种能力的,由城市上级政府从收取的税收中解决。这是使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对搞好为矿业企业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第五、要建立土地复垦专项补助资金。专款用于土地复垦的规划、设计和对解决复垦、成效显著的单位或个人的补助、奖励。由于我国现行的《土地复垦规定》是1988年制定的,目前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规定现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有些则需要进行补充和完善。例如,单纯强调"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在实施中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因为煤炭塌陷地几乎都是煤矿尤其是国有重点煤矿造成的,而这些企业目前大多不景气,生产经营相当困难,因而无力对塌陷地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复垦。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同时确立"谁破坏、谁复垦"和"谁复垦、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事业单位、个人乃至外商和港澳台商,采取自行复垦、承包、拍卖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煤炭塌陷地的开发复垦。国家要加大对煤炭塌陷地复垦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并对复垦后恢复生产的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 第六、要争取建立国家、地方和企业按比例共同承担的稳定投资体系。在技术的开发上,要以 市场 经济的思路研究投资的新机制,特别是要在尽快完善投资软环境的前提下,吸引外资和沿海发达地区资金,从而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 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关于大城市城区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和文明观。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应摒弃传统的发展模式,持续发展思想和观念融于经济、社会活动和生活之中,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重大决策;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与生态、社会、科技发展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本文结合了大城市的几个基本特点。对探索大城市城区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建设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大城市城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系统价值观,它把人、经济、社会和自然所形成的系统看作一种持续的、渐变的演化过程。我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计划和实验,从而探索和建立代表不同经济类型、区域类型和资源类型的可持续发展平台,其中大城市城区型实验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 大城市在一个国家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历来是行政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可以说,城市化的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现代化、工业化、科技化和集约化和资源配置合理化的程度。因此,研究探索我国大城市城区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发展对策,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贯彻落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长远发展观念,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只有抓好经济建设,不断提升经济实力,才能为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大城市城区型实验区一般处在大城市的中心地带,辖区人口在百万左右,且在区域形态上全部是非农业的城市人口,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注重都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促进实验区经济建设得到长远发展。应根据大城市城区的特点,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发展重点,优化第二产业的结构,积极发展科技型企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围绕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符合不同功能定位要求的生态布局和规划,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为重点,对城市区域的建设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生态、宜居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推动节能降耗事业,构建环境友好体系 (一)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固废回收体系 大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和再资源化是一项复杂工程,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静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进一步健全传统固体废弃物的回收体系,配备专职回收人员实行上门服务,实施对家庭日常的废弃物进行归类分类的回收网络体系。其次,要探索和建立城市废旧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回收体系。要在区域内建立废旧家电回收试点及组建专业的回收队伍,并要多吸取国外先进管理体系,如日本的生产者责任制,采用“谁生产谁负责”的回收方式。再次,要完善城市有害固体废弃物回收体系。主要针对医疗卫生、工业化工等有害废弃物进行全程控制与治理。通过从源头加以控制减少,采用清洁生产来减少有害废弃物的产生,以及建立专门的安全处置场地用以处理这类有害废弃物,彻底消除乱堆、乱放、乱排现象。 (二)倡导低碳经济。构建建筑节能体系 高楼林立是大城市的一个标志。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商用办公楼,还是居民住房,都越来越向高空间发展。楼层越高,建筑用材、水泥用量就越大,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越大。大力开展城市建筑节能减排工作,是实现国家、省、市“十一五”节能减排的重要目标。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工程,引进和推广国外日益普及的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的新理念和新技术,引导房地产开发商设计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实施新建住宅、办公楼宇和公共建筑的节能规范。要推进巩固建筑节能改造,鼓励大型公共建筑使用分布式供能系统和太阳能利用设施,探索实施“低能耗、低排放”的建筑技术项目。大力建立节约型社区和生态型社区等节能示范项目,加强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三)宣扬节能减排,构建宜居环境体系 大城市的产业和能耗主要是以服务业为主。因此,要从服务业节能抓起,特别是大城市的商用楼宇,要开展单位建筑空间的能耗监测,提倡采用节能灯具、减少空调的使用率,采用节能、节水电器;大力宣传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理念,普及低碳能源技术知识,积极引导和鼓励公众向节约合适型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转变,培养节约型的生活习惯:还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鼓励居民使用太阳能、风能等节能设备;此外,还可开展低碳社区,鼓励居民家庭参与低碳家庭和节能家庭的创建,有效抑制家庭能耗水平逐渐上升的趋势。 三、加大社会事业投入。促进民生协调发展 大城市城区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应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构建完善社区医疗卫生体系,巩固深化办学体系等,探索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城区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运行机制。 (一)发展城市轨道,构建现代化公共交通体系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各大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与有限的城市资源承载力、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土地资源可提供的交通供给和环境容量与个体交通需求造成的停车难等矛盾也在不断加剧。机动车增长及交通堵塞造成的大气和噪音污染在城市污染中的比重日益上升,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目前,世界各国为解决交通拥堵、降低大气污染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途径之一就是发展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采用电力牵引,对大气几乎没有污染,噪声也很小,是十分清洁的公共交通工具。我国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在大城市建设轨道交通的重要性,“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鼓励条件成熟的城市要超前规划、适时建设。由于轨道交通的巨大客流、快速的周转效率,极大地缓解路面道路交通的紧张状况,也是解决城市交通行车难、停车难的一个好方式。 此外,鉴于大城市的空间有限,除积极发展地下工程和公共停车场等设施,应合理配置高架路面与地面相结合的现代化公交车体系:提倡采取“单双号私家车日”、“无车日”、“公共交通周”等节日:制定利益机制,如公交票价减价机制,促使更多人采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完善区域化卫生服务体系 “看病难,看病贵”是人口众多的大城市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因此。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城区型实验区应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入手,着眼于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最优选择性地配置资源、最佳组合地对接资源,进行区域规划和卫生资源调整,构建医疗机构、预防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分工、密切配合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 对社区卫生服务点的设立,应该合理布点,按一定服务人口标准设置,健全卫生社区中心管理机制,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功能,在预防、保健、上门服务等方面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并明确城区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标准。减轻居民医疗负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切断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在临床诊断、医疗服务过程中收费的直接关系,维护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的有效运行:对经济困难的群体实行医疗费用减免政策:还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构建均衡化素质教育体系 “上学难,上好学难”是人口众多,特别是外来人员众多的大城市中存在的另一个普遍问题。应该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办学为辅,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开拓小班环境下实现教师因材施教、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让包括残疾儿童和外来人员子女在内的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在相对均衡的条件下接受高标准、高质量的九年义务教育;针对外来人员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应为其开办“民工子弟学校”,通过“联盟办学”、“嫁接办学”等多种形式,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真正做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实现教育的优质化、平民化、均衡化;此外,还要积极开发、整合、利用好社区各类教育资源,打造社区教育的精品亮点,开展适应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人群需求的多元培训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素质;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这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问题,更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实施科技先导行动。促进科技创新建设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发展模式根本性转变,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需要科学技术有力支撑。 针对以服务业为主要产业的大城市城区型实验区的建设发展,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智能型、现代化的科技服务业:培育和引进符合城区发展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高新技术产业,通过采用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再生能源技术、先进制造业技术、环保技术等技术的示范、集成、整合,支撑实验区建设: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支持和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开发机制,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发展共性、集成技术,构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支撑体系:实施城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开展建筑和服务业节能,开展清洁生产;加大对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创造良好的引进人才的政策环境。为实验区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硬件和软件支撑:此外,还要注重加强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不断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以理论指导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浅论城市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 [摘 要]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提高城市竞争力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城市竞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由此可知,提高城市竞争力就能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从加强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创新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城市 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 城市文化差别是城市与城市之间最大的差别。城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个城市的个性与特色,加强城市竞争力有助于加强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便进行:中国历史悠久,在每个城市中都有代表其城市特色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因此,首先要加强对这些的保护,使得能够持续的保持住城市特有的空间格局、重要地形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格;其次,要加强城市历史文化的宣传,城市历史文化包括历史名人轶事、民间工艺、民俗风情等,对这些历史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充分认识其内涵,要把城市竞争中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活动来进行;再次,城市中最主要的主体——人的文化素质更需要提高,主要包括知识、风险意识、形象意识、技能、竞争意识等等。 二、加强城市创新可持续发展 城市只有不断进行学习和深造才能实现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城市实现自我适应和自我创新前提条件就是转变为“学习型城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主要途径就是鼓励自我超越、更新学习理念,实现学生的全员化和终身化。根据我国城市具体情况,建设学习型城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建立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在加强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完善网络,促进国民教育体系发展;第二,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各类“学习型”组织,要在机关、企业、社区家庭等建立机制灵活、方式多样的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实现知识在“学习型”组织之间无损耗流动,为“学习型城市”提供支撑;第三,建立知识数据库,并且实现知识共享。在城市中,图书馆、研究院都是知识传播的物质载体,因此,必须建立知识数据库,并且将其开放,实现共享,与此同时还要制度人员交流制度,使得对于“学习型城市”的需要,每个城市居民都能够与之相适应;第四,加强各种活动的开展,并且这些活动也与有关学科和城市居民密切相关,这样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创新;第五,使得举办的活动要有保障的进行。总而言之,不管“学习型城市”如何进行,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城市创新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城市发展的动力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工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能力也决定着工业化水平的高低,而与产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的就是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阶段,产业集聚带来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整个供应链上,企业都集中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对于专业化协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二,规模效益容易形成,并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性;第三,对于技术、管理知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培养与利用等的帮助是非常大的;第四,对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设施发展非常有利。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信用是保证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基础。在多变环境中具有信用的城市要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适应。在城市的各种要素中都不同程度上渗透着信用,并且进一步加固了城市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就是由信用的高低来决定。信用还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一般都是建立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之上,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在现实中,信用缺失的原因是很多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用缺失的内在原因是滞后的制度建设和超前变化的经济伦理;第二,信用缺失的直接推动力是成本效益的严重不对称;第三,信用缺失的普遍原因是企业经营的短视行为较严重。 城市营销能够为城市发展营造就有竞争优势的环境,从而能够使城市摆脱遇到的困境,进而使得城市朝着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向走去。城市营销影响经济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城市经营的企业家精神在城市营销中有所体现。城市营销力求将城市视为一个企业,将具体城市的各种资源,以企业家的思维,通过现代市场营销手段,向目标受众或目标客户宣传或出售。从实践来看,在国外,美国城市地方政府的管理者具有较多的企业家态度,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城市地方自治与税制的原因;但是从欧洲城市角度来看,与美国城市相比,没有那么多的地方权力,但是由于激烈的竞争使得他们必须对他们的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定位,尽可能的在各方面都具备吸引力;同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生存下去,城市的经营管理必须更有组织,并且还必须加之更多的商业观念,从而使得城市运营效率提高,最终使得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对于城市竞争力发展所遇的问题,城市营销可以给予解决。首先,在竞争经验的累积和成长的过程中,城市能够发掘城市营销的优势,并且学会城市营销应采用哪种方式进行发展;其次,城市营销是实现城市政策目标重要途径,城市管理者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营销策略来解决城市发展所遇的问题,从而使得提升竞争力和活跃地区经济的目标能够得以实现;再次,对于地方政府和目标群体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可以通过以市场为导向的城市经营来实现,从而有利于城市政府部门提高社会的总体投资利润率。第三,在城市竞争优势的形成中,城市营销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通过城市营销,城市可以根据其发展的远景目标与自身的资源限制,应用不同的营销策略来分别满足目标群体的需求与期望。 城市竞争力体现的是一个城市适应和发展的能力,城市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提高城市竞争力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浅析西藏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摘 要:围绕西藏 环境 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阐述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城市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论述了西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评价标准,并从政策制度、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模式以及发掘 民族 文化 四个层面,提出了实现西藏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 经济 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西藏 生态保护 城市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一、西藏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概况 1.区内 地理 环境现状与生态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青藏高原,地域辽阔(面积达122.84万km2,约占我国土地面积的1/8,仅次于新疆,位居全国第二)。 人口 242.7万,以藏族为主(占95%以上)。全区辖7个地(市)73个县(市、区)。[3]西藏高原风光旖旎,那里有湛蓝的天,清澈的水,清新的空气,悠久灿烂的藏民族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神秘的藏传佛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独具特色。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草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太阳能资源。西藏主要城镇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含量都很低,主要江河的水质都能达标,至今未出现过酸雨和放射性污染,这些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为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加快经济发展和 社会 进步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和条件,西藏已成为人们向往的圣地。然而,正是由于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区内86.1%的土地位于海拔4000m以上,受高寒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将很难恢复。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其成为关系能否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西藏解放后,由于起初人口较少,城市化和 工业 化水平低下以及国家的种种保护措施使得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持了较好的状况。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而言质量不高,且有退化的趋势。经过我们的研究分析西藏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有限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退化, 投资 严重短缺及环境意识淡薄产生的全部与局部,眼前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监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与西藏实际监管能力严重滞后的矛盾日益明显。所以只有切实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才能保证西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使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得以顺利实施。 2.西藏城市发展现状及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城市是社会产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西藏的城镇有着悠久的 历史 ,拉萨、日喀则、昌都、江孜等城镇均属历史古城,也曾显赫一时。但是,长期以来西藏封建农奴制度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去的城镇可以说没有基本的城市设施,加之生产力低下,人口少,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在西藏,现代意义的城镇是在和平解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先后四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特殊政策和有力措施,西藏的各项事业进入了一个发展较快的时期。80年代,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投资几亿元,大部分用于城市住房改造,城市扩建,市政建设, 公共 服务设施等基础建设。1984年,中央决定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四川、福建、广东等9省市为西藏援建43项工程,工程总投资4.8亿元,总 建筑 面积23.6万m2,一座座饭店、宾馆以及文化、 教育 、卫生、通讯、 交通 、生活等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使高原城镇的容貌焕然一新。1994年,中央召开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由中央和有关省市为西藏援建62项工程,总投资达23.8亿元。[1]目前,该项目已大部分建成并也投入使用。2003年又召开的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西藏未来经济的发展绘制了一张壮丽的蓝图,西藏城镇的发展也必将进入一种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 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城镇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2007年,青藏铁路将要建成通车,西藏总人口将达到250万到280万(含外来流动人口在内),尽管西藏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是西藏高原自然条恶劣,人类的生存空间有限,可利用的耕地仅占全区总面积的0.2%-0.3%,而且面临着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态势,人口的增加,必将引起人为地对西藏脆弱生态环境的掠夺与破坏。比如: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作为自治区的 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由原先不足20万人口,目前已增加到47.45万人,城市人口已达22.39万人(占47.19%),已达到了一定的城市化水平。[2]由于拉萨目前还没有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场及污水处理中心,人口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白色”污染物的增加,污水的横流。人类为了生存,非法地破坏自然资源的现象便会产生,诸如不合理的森林砍伐,非法盗猎野生动物,乱采乱挖自然矿藏等。如何在有限的生存空间中实现城市经济的快速、稳定、持续发展,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严峻课题。 二、西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自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现已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先进的城市发展观,它强调城市在增长的同时更注重城市质量的提高,包括城市的生态结构质量、环境质量、建筑 美学 质量以及精神文化氛围质量等方面,最终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西藏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应站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立足于当前城市发展的现状,着眼于城市发展的未来,而不应以今天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明天的环境质量降低和子孙生活水平降低的基础上为代价。 现代城市和城镇都是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西藏正面临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社会经济,缩小与内地差距,迎接新一轮西部开发的历史任务,因此尤其要重视中心城市和城镇的发展,使其具备应有的经济文化辐射中心的地位,从而切实带动全区的社会发展进步。这一城市的中心地位决定了必须要实现西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实现西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内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建设通过城市规划和设计,其最终目标是要使自然、城市经济、人类社会和谐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会促进城市社会的持续健康的运行。 再次,实现西藏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西藏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严格的讲,西藏的经济是比较典型的单一结构,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多元产业和专业化、集约化的社会经济运作。因而制约着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而区域内城市的发展会产生复杂的分工和交换关系,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工业和社会服务的发展与发达,需要城市的拉动。根据现实情况西藏要走发展新型工业化和服务业的道路必须重视中心城镇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最后,实现西藏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西藏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西藏早期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西藏要发展必须在客观上打破地域的界限,使各种生产要素在资源配置中自由合理的流动,积极的接受周边区域的有益经济辐射。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西藏只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才能促进自身区内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而西藏城市只有处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促进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资料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城市的企业才能够建立复杂多样的分工协作关系。随着西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发展的进一步完善,西藏城市的开放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我国发达地区城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2.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 城市生态经济效益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它是社会经济协 调规律的要求,是 人口 、资源、 环境 同步进行,均衡发展的结果。城市生态 经济 效益就是指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城市生态效益的统一。人们在 社会 劳动过程中既会产生有益的经济成果,同时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带来某种负面影响,产生生态效应。这两种效益是在劳动过程中同时产生的,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在同一认识高度,重新优化组合各种资源,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才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是城市生态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人口适度增长,合理利用资源,积极保护环境,这三者任何一项处理不好或者是三者不能协调发展,都不能使城市持续协调的发展。 三、实现西藏生态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提高全区可持续发展意识 西藏是我国西部的一片“净土”,由于特殊的高原气候环境,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生态保护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各级政府要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明确有关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制定有效环保优惠政策。由于 历史 原因和发展水平所致,西藏大多地区乡村干部群众 文化 水平较低,加上文化交流少,信息较闭塞,对科学技术和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差,加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和意义宣传不够,使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产生误解,甚至把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对立起来。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唤起更多的干部和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让群众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美好的家园,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效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动员社会一切有利条件,有能力的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共同参与生态保护事业,为维护西藏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出积极的贡献。 2.提高城市规划决策质量,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 在中央关心西藏,全国各地支援西藏的大好形势下,西藏城市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一座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城拔地而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城镇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局部的城市“高原反应”现象,产生了一系列城市问题。东部城市的发展模式是否适合西藏地区?如何解决这些前所未有的城市问题?我国东部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和发展方面的挑战,高速的经济发展再带来累累硕果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的恶化,生态破坏和资源的匮乏,许多大中城市和乡镇面临空气、水、垃圾、噪声污染等问题,以及土 地质 量下降,自然资源退化等现实。随着2007年青藏铁路通车,必将掀起西藏的新一轮的城市经济发展。面对现实,我们必须提高西藏城市规划质量,尽早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因此为了解决西藏城市的不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必须从“决策”源头控制污染和减少环境破坏,关键在于城市发展有关的制度安排和决策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由于决策失误引起重大环境污染的生态破坏的教训很多,比如“三江平原 农业 开发”导致的大规模湿地破坏;片面执行“以粮为纲”的方针,导致滥伐森林及由此引起的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上世纪80年代制定的支持乡镇企业政策。包括“十五小”企业对部分地区的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6]从东部城市发展的教训中表明,政策、规划和计划所产生的影响具有宏观性,累积性、长期潜在性等特点。如果在决策初期不注意决策的科学和质量,造成的后果往往难以弥补,只有在政策或计划层次上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才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原则应作为政策的核心和主体。 3.因地制宜,走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现代化的城市不仅需要有完善的城市功能,还需要有更加美好的生存空间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我国东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形成了城市发展中无限膨胀的城市人口与城市有限土地,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恶化之间日渐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内外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一种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 的必然选择。 生态城市规划着眼于“生态导向”的整体性规划,其实质是从生态学思想出发,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系统地进行规划,使城市向更加有序、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4]西藏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条件,该区域内城市的发展正处于起步或加速阶段,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城镇污染少, 管理 运行 成本 低和环境可塑性强的有利因素,按照“绿色城镇”理念促进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我们应该充分吸取国内外城市发展的教训,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的城市发展模式,避免部分发达地区出现的“大城市病”和“反城市化现象”,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因地制宜,首先建立合理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体系,城市的规划过程应合理协调自然、社会、经济等诸方面要求,实现城市调控和管理的高效运作。其次,把西藏城市,西部区域以及国家不同层次的规划相结合,使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第三,力求使城市空间体系和生态体系相结合,空间规划、生态规划及经济规划相结合,寻求最佳规划方案,以适应西藏城市的长远发展要求。 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关于煤炭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摘要:可持续发展与经济转型是煤炭资源型城市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本文针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存在的共同问题,从适度开发,兼并重组集约经营,渐进式多元化发展、依托优势,打造特色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五个方面阐述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 有关资料表明,煤炭资源按目前的开发利用速度计算,还可以利用200多年,以煤炭资源为主的煤炭资源城市,早晚都将面临资源枯竭问题。我国建国以后形成的煤炭资源城市有63所,有的已经资源枯竭,有的即将枯竭。国家发改委2009年3月5号公布确定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又有山东省枣庄市、安徽省淮北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辽宁抚顺等一批城市位列其中。不仅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资源趋于枯竭,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较低、自我发展能力较差、生态环境恶化、社会文化观念落后等问题。属于青壮年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也大多数主要依赖资源的开发,而且面临着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环境污染较严重等共性问题。因此,无论是从解决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还是从长远来看,解决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最终枯竭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都必须把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摆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实现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的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中等发达国家宏伟目标的客观要求。 要解决好煤炭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的问题,总体上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煤炭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纳入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也是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必须遵循的科学理论。根据这个科学理论,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此为指导,处理和解决好当前所面临的煤炭资源有限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要,产业结构单一与多样化发展滞后,煤炭资源利用率较低与煤矿布局不合理、集约化经营不够,煤炭资源型城市潜在优势发挥不足与缺少特色产业,矿区环境破坏最严重与生态保护矛盾大等诸多关系和问题。 要处理解决好煤炭资源型城市面临的这些矛盾和问题,重点遵循以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实行适度开发的战略 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消耗中约占75%左右,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消费的依赖性比较强,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发展风能、水能、太阳能等能源,降低煤炭、石油等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对于延长煤炭资源的可利用时间,保证国民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和子孙后代长远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国家层面上来说,要通过对我国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科学评估和论证,制定优化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发展战略,对煤炭实行适度开发。对一个省区和一个煤炭资源型城市来讲,也要加强对煤炭开发活动的科学论证和评估。在保证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对煤炭资源储量的大小,埋藏的深浅,品位的高低,开采强度和环保等问题进行科学论证,制定区域性和矿区合理开发的规划。把开采量限定在一个合适的水平上,通过实行适度开采战略,既能保证煤炭资源开发恰当的服务年限,保证经济和社会对煤炭资源的消费依赖,又可以为替代产业的发展赢得时间。煤炭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煤炭企业科学适度开发的指导,把矿区煤炭生产的科学接替规划制定作为对矿区领导集团考核的重要指标,与领导集团的政绩挂钩。防止煤矿企业在开采时,片面强调产量增长,不合理的加大开发强度,造成丢肥拣瘦的短期行为,忽视煤炭回收率的提高。 二、深入推进兼并重组、大力实行集约经营 在各矿区都不同程度存在资源利用率较低、环境坏破较严重、安全生产条件差的小矿,虽然从上世纪末以来,国家对煤炭企业实行了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的政策,使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的煤矿数量大大减少。掠夺性、毁灭性、破坏性开采的状况得到有效遏制,合法经营的小矿,通过兼并和资源整合,生产规模扩大,单井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有的省区煤矿生产布局不合理和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环境破坏大,安全生产无保障的小煤矿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以山西为例,到2007年底,矿井数量2840多,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还占70%,煤炭粗放开发的模式没从根本上进行改变。据测算,小煤矿资源回收率15%左右,仅相当于先进水平的四分之一,按小煤矿年产3 5亿吨计算,每一年仍然要浪费10亿吨左右的资源。除山西省以外,其他省、区还有一些矿区不同程度存在布局不合理和管理落后的小煤矿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一)要深化改革,深入进行煤炭资源的整合和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通过政府主导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实施煤炭企业“大进小退、优进劣退”,有计划的组织管理先进的大型煤矿兼并中小煤矿,关闭不符合条件的小煤矿,让优质煤炭企业做大做强,让资源浪费、管理落后的小煤矿退出,从而实现煤炭产业的升级,从体制上保证煤炭资源的高效回收和利用。 (二)实行集约经营管理战略。首先,要推进资源的集约化开发利用,国家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在有效保证煤炭资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重点考虑矿区的合理布局和重心的科学转移,相对提高煤矿资源开发的集中度;其次是扶持、鼓励发展大型矿业集团,提高煤矿企业的现代化综合管理水平及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能力,相对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和环境保护成本,提高企业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在煤炭资源型城市打造集约经营平台。山西晋城市在推进城市转型中,立足集约发展、优化布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市着力打造集约经营平台,规划建设了15个工业园,总面积达16.5万亩,累积投资5.39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园区为平台,加强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通过筑巢引凤吸引了包括台湾富士康、丹尼斯、香港豪德、华润、联盛、中海油、中石化、国投、中煤、华能、鲁能、雨润、保利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使园区的扩散和辐射效应显著提高:第四,在煤炭企业大力推行集约化经营模式。努力推进采煤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大力推行采掘机械化开采,科学布置采煤工作面,提高工作面单产水平。科学进行运输提升系统改造,大幅度提高运输提升能力,积极引进吸收先进的洗选设备和技术,提高洗选能力。结合煤矿实际,进行信息化改造,提升煤矿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为集约经营提供保障。 三、实行渐进式多元化发展 单纯依赖煤炭资源发展,产业结构单一,煤业独大,是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共同特 征和弊端。煤炭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未雨绸缪。从矿业开发开始,在发挥主导产业的同时就要制定和实施多元化的发展战略,青年和中年矿区更要把多元化发展摆到重要日程,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经济转型。培养新的产业支柱,在这方面,一些矿区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大力推行产业结构调整,由单一的煤炭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向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元的发展模式转变,实施“煤、焦、化、电、盐”一体化。一个以煤业为主,多个支柱产业逐步成长起来的格局初步形成。抚顺是著名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产煤已有百年历史,由于该市调整产业结构动手比较早,在可采资源逐步减少的同时,大力发展替代性产业,现在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电子、建材等重要产业支柱,形成了新的综合工业体系,成为辽中南的综合性重工业城市,顺利实现了经济的转型,其成功经验为其他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渐进式多元化发展,一方面要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另一方面要考虑到矿区和资源型城市自身的情况,可采取产业链延伸、新型产业植入,新主导产业扶持多种方法。产业链延伸就是要拉长煤炭产业链,发展深加工产业,从而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对那些资源储量大,开采成本比较低的矿区,这种转型方式优势明显。如山东济宁市在煤炭资源开发正处盛期时,利用其优势建设煤化工产业基地,利用煤炭资源的龙头带动作用,整合本市煤炭、企业等生产要素资源,围绕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三大产业链主攻“醇、苯、酸、烯”等产品的开发,逐步形成了煤化工产业群。新型产业植入就是对适合本地发展并有发展前景的产业,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新产业的建立和发展,这种“外生型”转型方式对于资源枯竭及开采成本比较高的资源型城市比较适合。新主导产业扶持是指煤炭资源型城市通过从现有产业中遴选出发展前景广阔,产业带动大的产业,大力给予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和必要的资金支持,这属于“内生型”转型方式。这种方式对那些除资源开采优势产业以外,其它产业发展具有明显优势的企业比较合适。 总之,渐进式产业多元发展,从矿区建设开始、资源型城市雏形阶段就要把多元化发展摆上日程。长计划短安排,在煤炭资源枯竭之前就形成可替代的产业和多元化格局。同时产业多元化还要根据资源型城市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四、依托优势,打造特色 煤炭资源城市要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十分重要,尤其是具有特色的新兴产业,对于顺利实现产业替代至关重要。特色专业打造应扬长避短,充分所发挥自己的传统优势、煤炭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等。实践证明,这是顺利实行产业替代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正确路线。 六盘水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他们未雨绸缪,依托优势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实施特色产业战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依托生物资源多样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依托地方特色食品加工资源,大力发展特色食品,培育出一批品牌。依托气候优势,打造中国“凉都”,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其旅游产业、食品加工产业和特色农业成为了新的经济支柱。 依托优势,打造特色产业,一是注意运用发散思维,全面审视和善于挖掘本市具有的优势资源。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非物质资源;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人文资源;既包括有形资源也包括无形资源;既包括硬资源也包括软资源;既包括已经开发的显现性资源也包括潜在隐形资源。在全面分析、审视的基础上,找出可以依托的优势,为特色资源开发奠定基础。二是在特色产业培育中要注意品牌打造。既要树立产业品牌意识,强化产业品牌打造理念,又要对品牌打造提前谋划,制定方案,分布实施。使产业品牌从一出生就实现优生优育,健康顺利成长。三是特色产业培育,要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要着力为打造产业品牌创建平台,为企业品牌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资金环境、舆论环境、社会环境,为产业品牌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绿色经济是以经济与发展环境相和谐为目的发展起来的新的经济形式,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有效保护资源,有利于人的健康和发展为特征的经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绿色经济发展已开始受到了全球各国的重视。煤炭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不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和生存为代价,因此,煤炭资源型城市要把绿色经济发展作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实现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持续发展与自然生态平衡相统一。为此,资源型城市和煤炭资源型企业都要把绿色发展作为一个战略,贯彻始终。 首先,要着力解决煤炭资源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把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重要的位置,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做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二要树立“城市矿山”开发的理念,发展循环经济。用创新思维开发“城市矿山”,变废为宝。“城市矿山”是指资源型城市中形成的废弃的煤矸石、发电厂形成的粉煤灰、排放的瓦斯、污水以及煤矿生产经营中废弃的各种废旧物资,实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通过煤矸石发电、粉煤灰造砖、矿井瓦斯利用、可燃气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等形成既保护环境又促进经济增长的新亮点。通过节能减排创造绿色财富。三是积极倡导绿色投资新模式。煤炭资源城市在招商引资、开发新的产业、投资新的项目中,不仅要把投资项目能否给区域发展带来丰厚回报作为衡量标准,还要把投资项目能否为经济带来好的环境作为项目选定的依据,坚持把新产业的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机统一起来。把投资项目的选择严格依照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三重标准进行全面衡量。使项目一出生就有利于保障和促进生态环境。同时要贯彻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的“三r”原则,从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积极吸引补链企业,使区域经济发展走循环经济的道路。把发展环保产业贯彻到煤炭资源型城市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始终。还应该重视绿色投资的科技含量和社会价值,尽可能以少量的资源获得更多的科技支持,取得更多的价值,使资源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体现绿色发展的生态性、融合性、协调性、配套性和技术性。四是要结合煤矿资源型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开采形成的地理和环境变化情况,实施生态城市建设工程。比如利用塌陷坑建立湿地公园发展观光渔业,利用废弃矿山建旅游景点,同时,因地制宜的实行园林化城市、宜居城市建设。为煤炭资源型城市人的发展和居住创造良好的环境。 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谈吉林省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摘要:吉林省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城市化发展在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吉林省城市化进程中主要存在着人口数量较大,城市数量较少,城市供给比较短缺;城市低端就业市场日趋紧张,城镇失业率逐年增长;水资源问题严重威胁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工业不强,产业不大等问题。吉林省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尽快将失地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城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构建吉林省大、中、小城市科学而合理布局的城镇化体系。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城镇建设 当今世界,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声音,城市化发展也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城市的繁荣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标志,是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城市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 一、吉林省实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作为我国东北部经济欠发达的农业省份及边疆民族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与我国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人口数量较大,城市数量较少,城市供给比较短缺 截至2008年底,吉林省常住人口为2734万,其中城镇人口占53·21%,城市化水平仅超出全国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2007年我国城市化率为45% ),与部分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如上海为85·76%、北京为75·6%、天津为60·09% ),城市化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全省共有城市28个,副省级城市1个,地级市仅有7个,比甘肃省(12个)、云南省(8个)还少,县级市有20个。而经济发达的广东省有城市44个,其中地级城市就有19个,县级城市也达23个。 (二)城市低端就业市场日趋紧张,城镇失业率逐年增长 2000年以来,吉林省人口的城镇化进程得到了较快发展。2000—2008年,吉林省城镇化水平上升了3·6个百分点, 8年内有120多万农民走进城市;到2008年底,全省城镇人口为1454万,城镇化率为53·21%。而城镇失业率却从2000年的3·7%上升到2006年的4·2%,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劳动力向省内城镇的转移。尽管到了2007年吉林省城镇失业率回落到3·9%,而且比当年的全国平均数低0·1个百分点,但与经济发达的广东省(2007年为2·5% )、江苏省(2007年为3·25% )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三)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威胁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目前吉林省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2007年吉林省水资源总量为346亿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1267立方米,仅仅为全国平均水平(2153立方米)的59%。而且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波动很大、保证率低的弊端。按国际标准来衡量,吉林省属于中度缺水地区。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9·7毫米,由东南山区向西北平原递减。其中辽源、松原属重度缺水区,长春、四平属极度缺水区。长春、四平、松原、白城四市同时还属于生态缺水区。另外在水资源方面还存在干旱加剧、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仅为28% )、工业和城市用水浪费严重等问题。 (四)工业不强,产业不大 吉林省的工业企业大的不多,小的又不强,行业集中度和关联度不够高。2007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仅有长春一汽、通钢、长春大成、中铁13局、吉粮和长春亚泰6家。 从产业结构层次水平来看, 2008年吉林省的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为14·3%,高于全国当年3个百分点,与经济发达省份之一———江苏省(当年第一产业比重为6·9% )相比,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还是比较高; 而2008年吉林省的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为47·7%,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491·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8·6%。其中轻工业增加值638·58亿元,增长27·0%; 重工业增加值1852·69亿元,增长16·0%。 此外,民营经济弱小也是导致吉林省城市化落后的重要因素。与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江苏省相比, 2007年江苏省个体私营经济累计登记注册户数超过270万户,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总额13621·7亿元。而2007年吉林省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为1158亿元,不到江苏省的1/10。 二、吉林省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对策 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5%,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65%。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城市建设中优化配置资源功能,积极调动企业在城市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科学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保持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科学而合理的城镇化体系结构。 为此,应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吉林省必须加快推进城市经济体制的创新,充分利用东北亚区位优势,通过对内、对外开放,广泛运用省内外经济资源,进一步壮大经济实力和城市功能。如长春市、吉林市和延吉市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大学城和开发区为支撑、加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柱、旅游业和生态农业为特色的科学城和生态园林城,从而提高城市首位度。 (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推动一批市场前景好、有一定基础的中小骨干企业,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中小企业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和龙头企业。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的链条式配套服务和专业化经营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以“雪球”效应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充分利用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基础条件,鼓励中小企业进入,共享资源、降低成本、优势互补,发挥企业集聚功能,突出县域特色,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的发展格局。 (三)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我国旧的户籍管理制度把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类,在享受国家政策时有很大区别。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过去的“二元制”户口政策已经对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形成制约和障碍。凡在城市或城镇有固定住所、稳定 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要鼓励他们把户口迁入城镇,在就业、经商、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与原城镇居民享受同等权利。最近已有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陕西12个省区取消了二元户籍制度,建议吉林省也尽快取消旧的户籍制度,以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 (四)尽快将失地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城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目前吉林省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阶段,这意味着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将被城市征用。经研究表明城市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1056平方公里,即158万亩,耕地减少615亩,由此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那么如何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已经成为目前吉林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应尽早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他们在城市化过程中有基本的保障,在感受党和政府温暖的同时,会更积极地融入到城市生活和工作中去。2007年城市经济发达的江苏省无锡市将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发展城市经济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征地时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0周岁的农民,可纳入政府保养范围,按月发放保养金,标准为229元。 (五)构建吉林省大、中、小城市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体系 在市场牵引和政策引导下,统一规划,将资本、技术、土地和水资源等要素科学地配置到城镇化进程之中,并且要鼓励大中城市对口支持小城镇建设。根据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设想,可以将吉林省的城镇化体系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大城市圈。指以长春市和吉林市的市区为中心,再由周围的卫星城市和卫星城镇构成的城市圈。 二是区域中心城市,即行政区划的中心城市和周边的城市结合而成的城市群。如通化—白山城市群、延吉—图们—珲春城市群等。三是小城镇。 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作为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是国家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长期以来,为国家紧急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发展中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探讨从国家财政政策的角度解决这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经过多年的发展,出现和积累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直接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产业结构高度单一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的建立一般都是某一地区先拥有了某种(或多种)自然资源,再有设立在该地区的资源型企业,这些企业迅速集中了大量的作业人员,然后再有设在该地区的城市和政府。因为这些资源型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获取所需要的资金收入,当地政府往往缺乏发展其他经济门类的动力。产业结构高度集中于改种自然资源的开发上,“靠山吃山”,长此以往造成了资源型城市高度单一的产业结构,经济收入高度依赖于资源型产业上。据统计,我国目前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及其加工业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30%以上,相当多城市超过50%,如大同市煤炭采选业和原料工业曾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造成资源开采一业独大,产业链条很短。而自然资源本身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最终会被耗尽,一旦“坐吃山空”,这些城市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 解放前我国国力赢弱,建国后国家为了尽快发展国民经济,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以“先生产后生活”、“先开发后治理”为工业生产的指导思想。在资源开采中更是采取“有水快流、涸泽而渔”的做法,思想上坚持“先生产后治理、重开发轻环保”。对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缺乏仔细的统筹考虑和规划安排。造成大部分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过量的滥采滥伐现象,没有经过规划、掠夺性、粗放型的滥采滥伐已经给当地带来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现在资源型城市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环境生态问题:空气质量恶劣,大气污染严重;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地面沉降,采煤区出现了大量的采煤沦陷区,地面坍塌,引发地质灾害;地下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水质污染,水位下降。河流干涸,农业灌溉、人畜饮水出现困难。 全国焦炭生产基地山西省介休市,2004年-2005年平均每月只有2天ⅱ级天气,几年来没有出现一天i级天气,空气中s02、n02、tsp(颗粒物)、pn10(可吸入物)严重超标,空气中悬浮硫、一氧化碳、笨等微粒含量最大时超过国家环保标准的10多倍,城市周边的植被、农作物和水源也遭到严重污染。一些地方的煤矸石山已发生多起坍塌和自燃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因采矿活动诱发的地面坍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2001年全国共造成地质灾害600余次,死亡。788人。东北三省原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沉陷区总面积990平方公里,受影响居民超过90万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长期过量采伐林、木,伊春的红松林被砍伐98%,小兴安岭等地生态功能急剧下降,蓄水固土抗风沙能力明显减弱。大庆由于开采石油造成森林覆盖率大幅下降,草原退化、盐碱化和沙化的面积已占总面积的84%。由于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一些资源型城市出现大范围地下漏斗。 (三)城市失业问题严重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从事资源开采的高度单一的产业结构,首先导致其用工需求的绝大部分只能是男性的矿工,城市中女性的就业比例就受到很大的局限。女性普遍工作难找,就业的性别比例失调。同时,如前所述,自然资源都有一个被开发殆尽的时候,产业单一的资源型城市一旦赖以开发的自然资源濒临枯竭,被开发殆尽,就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的需求萎缩,大量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我国早期发现并已经开采的资源由于长期的掠夺性开采,很多资源的剩余量已经有限。据统计,到2003年底,盘锦市辽河油田的原油开采已动用探明原油储量的77.1%,天然气则已动用了82.6%;大庆市占全国石油年总产量50%之多的大庆油田,剩余可采储量只剩下30%,预计到2020年年产量只能维持在2000万吨左右,开采成本也将大大提高;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已面临煤炭资源枯竭或大量关井的局面;我国最大的森林工业基地伊春,16个林业局中已有12个无木可采,可采的成熟林只剩下1.7%,可采木材不足500万立方米;吉林省多数煤矿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发建设的,开采时间长,煤炭产量这些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90年最高年产1556万吨,到目前年产不足800万吨,职工人均年产煤炭仅为60吨。抚顺、本溪、阜新、玉门等城市由于长期超强度开采,生存发展已经受到后备资源不足、资源枯竭的严重威胁。 资源型城市失业率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抚顺市2005年的统计失业率为31.12%。这些城市失业问题的严重不仅仅体现在女性的失业上,而在于资源枯竭导致的零就业家庭急剧增加,如2005年本溪市的零就业家庭就达到该市失业家庭的37.04%。失业人员多,在岗矿工的收入也普遍较低,全国政协组织的“四矿问题”专题调查表明,矿工收入处于各行业之末,年人均收入仅为最高收入的1/9。资源型城市贫困人口多,呈现出贫困聚集和代际传递等特点,造成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四)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基本上都位于我国的东北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普遍更为滞后。和全国其他地区的情况相似,同样存在着比较突出的二元结构,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较大。据国务院西部办的统计,2006年我国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449元,是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l/5。资源型城市中,资源工业是其经济支柱,农村经济相对得不到重视和发展,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同样不可轻视。大庆市2000年城市和农村人均收入分别为9090元和1093元,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高达8倍以上。2006年,该市各行业平均工资的统计中显示: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采矿业,达到35871元/人,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为6474元/人,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的比例为5.5:1,也反映出大庆市城乡明显的收入差距。因此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同时解决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五)人才相对匮乏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人才的总体情况比较匮乏,这主要是由于资源型城市自身的发展特点决定的。单一的资源开采形成的资源型城市,需要大量从事资源开采等比较简单体力劳动的矿工。这些矿工大多数是从农村招收过来的青壮劳力,他们中绝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就业面受到很大局限。虽然在资源型城市也有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但相对人数要少得多,且由于科技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与综合性城市相比较,这些管理和科技人员普遍存在知识老化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同时,单一的资源开采的产业结构同样造成人才当地就业面狭窄,少有用武之地,当地培养的人才又纷纷外流,外面的人才引进来就更加困难,形成严峻的恶性循环怪圈。再加上资源型城市不利的区位条件、交通的落后、信息的闭塞、工作条件的严酷、待遇的低下、生活条件的艰苦及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等,使当地的人才形势更加雪上加霜。如山西大同矿务局1997至2001年间共调出各类人才638人,而调入几乎为零。本溪市近几年来,每年送出大专以上大学生6000人以上,回到本溪工作的不到10%,大量的毕业生留到外地工作。此外,资源型城市自身的教育经费紧张,师资力量不足,教育基础薄弱,加上不少居民生活困难,无力负担高额的教育费用,辍学现象严重。资源型城市单一的产业结构引致单一的人才结构,单一的人才结构更进一步强化了单一的产业结构,如此往复恶性循环,构成了这些地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人力资源瓶颈,直接制约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二、支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 解决资源型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总体方向就是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培育接续替代产业,促进资源型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协调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在计划、财政、金融等各个领域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扶持力度。就财政支持而言,我国目前的财政政策在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还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中央财政支出中用于解决因资源开采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份额不足,而地方财政又捉襟见肘,寅吃卯粮,对解决遗留问题有心无力。现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补偿资源型城市历史欠账的稳定渠道保证,造成资源型城市长期缺乏合理补偿。现有资源税费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资源开采上缴的税费地方分成较少,国家与地方的利益关系未能理顺。此外,国家现有的财税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要求还不健全。针对资源型城市出现的问题,借鉴国外已经比较成功的做法,笔者从财政政策的选择上就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短期内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既存的主要问题,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转移支付力度,调整资源税费、增值税等相关收入政策。同时从长效机制上,财政政策上应专门针对资源型城市设立相应的预算稳定基金,以期比较好的解决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财政支出方面--进一步加大财政对资源型城市的转移支付力度 由于国家多年以来一直对资源型城市实行原材料低价政策以支持国家重工业的发展,形成工业制成品和资源初级产品之间的剪刀差,使资源型城市很少能有自身的积累。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地方经济普遍不发达,财政实力不强。如阜新市2004年本级财政只有5亿多元人民币,同年财政支出总额12亿多元人民币,收支缺口达7亿元,占当年支出总额的接近60%。面对资源枯竭给资源型城市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影响,仅仅依靠地方政府的财力,显然难以妥善解决好各种问题。因此,需要中央财政给予适当的转移支付。这实际上是国家对这些城市过去所作巨大贡献的一种合理补偿,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率和公平原则。 1.通过财政专项拨款、财政参股、财政贴息方式扶持资源枯竭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选择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一是延续现有资源产业寿命;二是增强地方经济实力;三是能有效解决失业和贫困等迫在眉睫的问题。考虑到资源型城市在参与国债项目遴选时,往往不具备竞争优势而难以入围,可在国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中专门安排一部分支出,用于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根据各自的经营领域,积极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金融服务。国家在进行生产力布局时也应适当向资源型城市倾斜。 2.加大扶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国家应该提高对采煤沉陷区的资金补助比例,增加对资源枯竭地区和城市下岗职工安置的专项资金补助,妥善解决中央煤炭企业下放前的历史遗留拖欠工资和安全生产欠账。 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社会保障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社会稳定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国家应保证对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支出的补助和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补助支出。同时积极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由政府提供转岗免费教育和培训,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解决资源型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保障资源枯竭企业平稳退出和社会安定。 3.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建立财政投融资体系,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解决资源型城市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先天不足的问题,促进其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必须通力协作,加大道路、通讯、环境、科、教、文、卫等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建设,以吸引外来投资、促进接续产业的企业进入和建立。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支农支出,帮助当地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支持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促进城乡产业对接,缩小城乡二元经济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4.加大对资源型城市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财政支持。资源型城市人才数量少、层次低,特别是掌握发展区域主导优势产业关键技术和高水平管理才能的关键人才严重缺乏。鉴于当地的财政现状,可由政府免费提供再就业培训,充分挖掘现有人才潜力;对于急需的人才,资源型城市在短期内难以培养出来,则要通过吸引现成的人才,可由省级政府专门设立扶持资源型城市的人才引进专项资金。资源型城市要在提高人才待遇的同时,改善人才成长的环境,使人才的价值得到体现,让人才积极主动地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财政收入方面--进一步调整相关资源税费的收入政策 调整相关资源税费的政策,主要遵循效率和公平原则,一方面切实减轻资源型城市的税费负担,增加当地的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要统筹考虑不同资源型城市各自的资源条件和负担水平,合理调节级差收入。 1.改革专门针对资源征收的资源税费。中国目前专门针对资源征收的资源税费主要由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和资源税等部分组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调整: 一是实行矿产资源补偿费率的弹性化。现行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率是比例费率,从始至终不变,而资源开采企业的经营具有周期性特点,不同时期的投入产出比是不一样的。在稳产期,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并不困难,但是到了衰退期,随着开采难度的增加。回采率降低,资源补偿费增加,使原本就深陷困境的企业雪上加霜。因此,应该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费率,以体现量能负担,保证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及时足额入库。 二是提高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地方留成比例。我国目前矿产资源补偿费实行中央与省、直辖市五五分成、中央与自治区四六分成的办法。随着我国很多资源大省都已进入资源衰退期,这些资源大省的经济实力普遍也不强,在支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负总责,分担相当部分的支出任务,财政支出的压力很大。因此,国家可以考虑在分成比例上适当上调省级政府的留成比例,缓解各省目前的财政压力,切实保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财力需要。 三是资源税的调整和改革。资源税的调整包括:调整资源税的征税范围,把森林资源纳入资源税的调整范围。如前所述,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已经在许多森林城市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对森林开采征收资源税,有利于保护环境;改革资源税的税率形式。目前资源税所采用的是定额税率,其缺点在于资源企业的资源税负担与企业的获利能力脱节,稳定增产期的企业获利能力强,资源税负水平相对就低,而对于已经处于濒临资源枯竭的企业,开采条件困难,获利能力差,资源税负相对就要高很多,更加不利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建议可以借鉴我国土地增值税的税率设计思路,将资源税改为累进税率,按照利润水平的高低设计不同的累进税率,并设立免征额规定,如可以规定利润率不到20%的免于征收资源税;同时调整资源税的税收优惠政策。现行的资源税只在资源的开采生产环节征收,其税收优惠政策也只能对资源开采企业发挥作用,改革可以考虑对资源回采率和选矿率达到一定标准的资源开采企业给予一定资源税税收减免,以激励资源开采企业自觉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开采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2.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完成增值税类型的转变。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实行对外购固定资产所负担的增值税只能列入成本而不能抵扣的政策,造成资本有机构成越高的企业,其增值税的税收负担就越重。资源型城市由于经济结构高度集中于资源开采,所购大型生产设备一般价值都很高,增值税的数额自然也相当可观。现行增值税不允许这些进项税额的抵扣直接增加了资源型企业的成本,相对于其他资本有机构成不高的企业,资源型企业的税负更加沉重,这显然与支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虽然国家在东北地区的相关行业进行了消费型增值税试点,但到现在还没有在全国其他地区全面推开。建议加快增值税全面转为消费型的改革,目前至少先保证在其他资源型城市尽快开展试点工作。同时可以借鉴国家在所得税上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的产品的相关政策,对关键性、节能效益显著且因价格等因素制约其推广应用的重大节能设备和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实行增值税的“即征即退”政策。 (三)预算体制方面--设立预算稳定基金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财政援助长效机制 资源型城市自身的发展特点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必须考虑经济转型以实现可持续和谐发展。因为资源开采都有走向衰退的时候,同时资源产品的市场价格也会受到资源储量、国内外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财政政策的长效机制上,针对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借鉴国外的做法,设立预算稳定基金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 1.国外的主要做法。国外不少国家或地区结合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在资源型城市设立了预算长期稳定基金,在基金的设置上大致上分为两大类型:(1)稳定基金,目的是保持政府预算的长期稳定,如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科威特、尼日利亚、挪威、智利和俄罗斯等设立了类似基金;(2)储蓄型后代基金,目的是保障子孙后代在将来资源枯竭以后“有饭吃”,如加拿大的艾伯塔省,美国的阿拉斯加,以及科威特、阿曼、巴布亚新几内亚等设立了类似基金。稳定基金和后代基金的目的都是为应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产品价格变化,保持所在国家或地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稳定。同时在很多情况下,这两类基金发挥的作用实际上又是混合、有交叉的。例如在基里巴斯,从1956年起设立收入平衡基金,作为一项后代信托基金,目的是为将来其磷酸盐矿床枯竭之后使用,同时也用于短期的政府预算稳定”。 2.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设立预算稳定基金的建议。在资源型城市设立预算稳定基金,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财政援助长效机制,在国外已经施行了几十年。实践证明,对缓解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波动具有较好的效果。总结国外相关国家和地区设立预算稳定基金的基本做法,将资源稳定增产期或者资源产品价格上升时期形成的“超额”收入(即盈余收入)以基金形式存储起来,不用于传统支出项目如补贴和社会福利,在资源枯竭或者资源产品市场价格下跌的情况下用于弥补政府预算收入不足。具体做法上,可以考虑在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设立资源型城市补偿专项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本地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补贴、人员培训、环境治理等。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一是由国家和地方共同出资,作为启动资金;二是从处于稳产增产期的资源型产业的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三是建立矿山环保与土地复垦保证金制度。落实“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政策。通过加大增产稳产期的资源型城市的资源税力度以及从重要资源产品(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涨价收入中提取必要份额等作为基金来源,主要用于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所需的建设,包括解决普遍存在的地面沉陷、固体废弃物堆放、水资源破坏等特殊生态治理问题,以及转型过程中的职工生活保障、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时,对于增产稳产期的资源型城市,应当未雨绸缪,设立地方预算稳定基金。从本地资源性收入中提取必要的部分作为地方财政稳定基金的来源,在资源枯竭时用于弥补地方财政收人不足,以及用于地方经济转型。 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浅谈吉林省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摘 要]吉林省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城市化发展在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吉林省城市化进程中主要存在着人口数量较大,城市数量较少,城市供给比较短缺;城市低端就业市场日趋紧张,城镇失业率逐年增长;水资源问题严重威胁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工业不强,产业不大等问题。吉林省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尽快将失地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城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构建吉林省大、中、小城市科学而合理布局的城镇化体系。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城镇建设 当今世界,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声音,城市化发展也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城市的繁荣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标志,是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城市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 一、吉林省实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作为我国东北部经济欠发达的农业省份及边疆民族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与我国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人口数量较大,城市数量较少,城市供给比较短缺 截至2008年底,吉林省常住人口为2734万,其中城镇人口占53·21%,城市化水平仅超出全国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2007年我国城市化率为45% ),与部分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如上海为85·76%、北京为75·6%、天津为60·09% ),城市化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全省共有城市28个,副省级城市1个,地级市仅有7个,比甘肃省(12个)、云南省(8个)还少,县级市有20个。而经济发达的广东省有城市44个,其中地级城市就有19个,县级城市也达23个。 (二)城市低端就业市场日趋紧张,城镇失业率逐年增长 2000年以来,吉林省人口的城镇化进程得到了较快发展。2000—2008年,吉林省城镇化水平上升了3·6个百分点, 8年内有120多万农民走进城市;到2008年底,全省城镇人口为1454万,城镇化率为53·21%。而城镇失业率却从2000年的3·7%上升到2006年的4·2%,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劳动力向省内城镇的转移。尽管到了2007年吉林省城镇失业率回落到3·9%,而且比当年的全国平均数低0·1个百分点,但与经济发达的广东省(2007年为2·5% )、江苏省(2007年为3·25% )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三)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威胁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目前吉林省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2007年吉林省水资源总量为346亿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1267立方米,仅仅为全国平均水平(2153立方米)的59%。而且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波动很大、保证率低的弊端。按国际标准来衡量,吉林省属于中度缺水地区。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9·7毫米,由东南山区向西北平原递减。其中辽源、松原属重度缺水区,长春、四平属极度缺水区。长春、四平、松原、白城四市同时还属于生态缺水区。另外在水资源方面还存在干旱加剧、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仅为28% )、工业和城市用水浪费严重等问题。 (四)工业不强,产业不大 吉林省的工业企业大的不多,小的又不强,行业集中度和关联度不够高。2007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仅有长春一汽、通钢、长春大成、中铁13局、吉粮和长春亚泰6家。 从产业结构层次水平来看, 2008年吉林省的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为14·3%,高于全国当年3个百分点,与经济发达省份之一———江苏省(当年第一产业比重为6·9% )相比,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还是比较高; 而2008年吉林省的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为47·7%,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491·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8·6%。其中轻工业增加值638·58亿元,增长27·0%; 重工业增加值1852·69亿元,增长16·0%。 此外,民营经济弱小也是导致吉林省城市化落后的重要因素。与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江苏省相比, 2007年江苏省个体私营经济累计登记注册户数超过270万户,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总额13621·7亿元。而2007年吉林省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为1158亿元,不到江苏省的1/10。 二、吉林省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对策 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5%,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65%。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城市建设中优化配置资源功能,积极调动企业在城市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科学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保持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科学而合理的城镇化体系结构。 为此,应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吉林省必须加快推进城市经济体制的创新,充分利用东北亚区位优势,通过对内、对外开放,广泛运用省内外经济资源,进一步壮大经济实力和城市功能。如长春市、吉林市和延吉市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大学城和开发区为支撑、加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柱、旅游业和生态农业为特色的科学城和生态园林城,从而提高城市首位度。 (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推动一批市场前景好、有一定基础的中小骨干企业,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中小企业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和龙头企业。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的链条式配套服务和专业化经营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以“雪球”效应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充分利用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基础条件,鼓励中小企业进入,共享资源、降低成本、优势互补,发挥企业集聚功能,突出县域特色,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的发展格局。 (三)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我国旧的户籍管理制度把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类,在享受国家政策时有很大区别。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过去的“二元制”户口政策已经对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形成制约和障碍。凡在城市或城镇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要鼓励他们把户口迁入城镇,在就业、经商、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与原城镇居民享受同等权利。最近已有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陕西12个省区取消了二元户籍制度,建议吉林省也尽快取消旧的户籍制度,以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 (四)尽快将失地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城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目前吉林省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阶段,这意味着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将被城市征用。经研究表明城市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1056平方公里,即158万亩,耕地减少615亩,由此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那么如何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已经成为目前吉林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应尽早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他们在城市化过程中有基本的保障,在感受党和政府温暖的同时,会更积极地融入到城市生活和工作中去。2007年城市经济发达的江苏省无锡市将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发展城市经济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征地时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0周岁的农民,可纳入政府保养范围,按月发放保养金,标准为229元。 (五)构建吉林省大、中、小城市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体系 在市场牵引和政策引导下,统一规划,将资本、技术、土地和水资源等要素科学地配置到城镇化进程之中,并且要鼓励大中城市对口支持小城镇建设。根据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设想,可以将吉林省的城镇化体系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大城市圈。指以长春市和吉林市的市区为中心,再由周围的卫星城市和卫星城镇构成的城市圈。 二是区域中心城市,即行政区划的中心城市和周边的城市结合而成的城市群。如通化—白山城市群、延吉—图们—珲春城市群等。三是小城镇。 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试论城市道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论文关健词】城市道路建设 管理问题 应对策略 发展目标 方向 【论文摘要】城市道路的建设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方便快捷的交通能推动城市建设快步进入新纪元,因此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管理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不论前期的设计工作,还是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都需良好的控制和管理. 城市道路的建设,包含较多专业内涵,诸如前期评估、道路的规划、道路设计、给排水的设计、路面结构设计以及管线的综合设计等。城市道路如同城市的骨架支撑着城市的发展,其建设水平与城市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均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必不可少。 1 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交通组织不尽合理 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道路资源,尤其是支路,造成主干道的交通负荷较大,路口通行困难。根据调查资料统计并推算而得,2001年上海中心区道路全日交通负荷为249万车公里,高峰小时内达25万车公里。其中支路负担28%,干道72%,车行道展开长度530km。上海中心城干道网在高峰小时的平均负荷度为0.86。cbd为0.97,可以断论,上海道路在总体上已经超负荷了。 1.2 现行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混行交通严重 我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现阶段我国城市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仍以自行车为主,次之为公交或步行,但是由于我国交通参与者的大多数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交通安全感与实际的交通安全状况偏差较大,造成了严重混乱的混行交通状态,恣意横过马路、骑车带人、逆行、闯红灯的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加剧了道路交通的拥堵状况。现行的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可以称做“区分职能,多头管理”。建设部、公安部分别负责城市内部的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公共交通运输、城市道路安全及交通秩序的维持。但是,行业管理外的税收、价格的制定、重大设施的建设还要与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国家计委等部门联系。加之管理方法、管理水平、程序等问题,对于正常的交通运输活动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1.3 路网布局不合理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的传统对现在社会生活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我国现有的城市大多是在封建社会城市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城市的结构、形态与道路系统均是历史上基本形成的,并且以往的城市规划管理仅仅重视城市的总体规划,对于规划的具体实施、操作准备的不足,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就出现了从总体上看城市道路密度是合理的,但是由于结构上的不合理,“环城快速路能上不能下”、“高速公路出口‘严’”等尴尬局面的出现。 1.4 交通设施配置与城市交通流量变化不匹配 1.4.1 红绿灯的设置 科学的红绿灯设置应符合绿波理论,即两个相邻路口间的相对相位差合理,就能一次性清理掉所有的车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拥堵的状况。 1.4.2 交通标志的设置 按规定主次干道路面上必须是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隔离,路面交通标牌、标志、标线齐全,交叉路口和危险地段要设置指路牌和安全警示牌。主干道上指路、指示标志、标线要清晰美观,导向箭头标线应前置。 2 城市交通发展应对策略 2.1 正确做出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调查 应调查、搜集的资料包括:交通小区划分及小区经济、土地利用资料、交通网络结构及道路几何要索资料、历史道路交通量及流向资料、居民出行特征资料、机动车出行特征资料、货物出行特征资料、现有文通管理设施及效果资料等。道路网究竟能承受多少机动车保有量,这是城市决策者需要掌握的问题。从影响路网容量的因素看,道路基础设施作为机动车交通的载体只是反映了硬件条件。除此之外,路网的承受能力与城市交通宏观政策和管理也具有密切关系。这方面牵涉到对私人机动车的使用和管理政策、对出租车发展的政策和对外来车辆的管理政策等等。还要对交通发展的进度做出正确评估从而合理地分配和使用道路资源。 2.2 制定科学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宏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目的是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影响、优化交通结构。优化城市文通结构的本质是优化城市道路资源的利用。它通过交通政策的引导来实现,而政策的实施需要强有力的保证体系。在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应重视发展的观念。只有通过发展,逐步实现城市和国家的现代化,问题方能解决。机动化汽车技术要发展,城市也要发展,要通过城市的发展,适应城市机动化进程和汽车技术的合理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和道路文通设施的建设资金给予必要的保证。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近期的发展建设不要为远期的发展制造障碍,不能只顾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垅效益,要为远期的发展留有余地。 2.3 加大立法执法力度并大力宣传交通法规。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交通管理经验告诉我们,要管理好城市道路交通,既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法规体系,并严格执行,又要使市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让人人都参与交通管理,才能把城市交通管理好。首先,成立城市交通对策委员会。研究协调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从供求方面采取措施,科学制定交通法规进行综合治理。其次,严加治理交通污染。集中力量科技攻关,消减汽车尾气。严禁汽车喇叭鸣放的规定要继续执行,公路两旁适当建立隔音墙或防音带。要求机动车辆缴纳环保费,加大绿化密度和力度,使道路两旁的树、草、花蔚然成观。再次,尽力制止和避免对城市交通规划管理的人为干扰,维护管理法规的严肃性。 3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问题的核心是要实现城市交通现代化。城市交通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施装备现代化,即城市交通设施技术水平要不断提高,既要发挥现有的实用技术,又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新技术,谋取综合效益。二是交通战略现代化,即政策措施要不断完善,既要合理调整交通供需与交通方式的协调配合,又要提高城市路网在整个城市活动的运输效率。先进的设施是硬件前提。正确的战略是软件保证,两者相辅相成。 总体目标应该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建设大城市现代他的多层次的综合交通体系。所谓综合交通体系,主要包括:①道路。具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网络系统,其面积率一般达20%左右,设有快、慢分道,专用的快速汽车干道、商业区内步行道、公交优先行车道,以及足够的停车场地。②车辆。具有性能良好的私人车辆,经过专门设计的各种专用车辆,便捷的公共汽、电车和出租车,以及必要的轨道捷运系统,各种车辆形成互补的群体,并具备耗能少,废气少,噪音小的性能,有较高舒适度,有专用的停车站点设施。③管理。有严谨的交通法规、客货运输管理规则、交通设施管理规范。 4 结束语 道路交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方便快捷的交通能推动城市建设快步进入新纪元;而道路拥挤、文通秩序混乱、居民出行所需时间过长、市内泊车场地不足、道路承载能力跟不上机动车增长偷求则严重制约着现代化的程度。因此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管理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下,顺利度过目前机动化起步阶段,才能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 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论构建绿色交通,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论文 关键词:快捷高效 城市 交通 持续 发展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口的膨胀和不断恶化的环境使 现代 交通系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有效地解决交通问题从而获得 科学 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是交通运输管理者们所必须研究的课题。 交通运输系统作为现代国民 经济 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合理控制生态环境污染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有效的交通系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综合考虑土地使用、城市规划和其他许多社会经济因素。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口的膨胀和不断恶化的环境使现代交通系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有效地解决交通问题从而获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是交通运输管理者们所必须研究的课题。 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高举 四、控制 交通 需求,促进城市可持续 发展 经济 发展必然刺激人们对私人汽车的消费愿望,利用一系列的政府行为和政策手段调控交通需求和实现平衡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可以通过静态的车辆配额系统与动态的 电子 道路收费系统两种主要方式对交通需求进行管制。车辆配额系统是通过限制车辆年增率和增加机车拥有人的负担,有效控制长期范围内车辆数量的增加,促使人们选择公交系统。电子道路收费系统是通过对用户实施电子收费来降低高峰时段交通拥挤。通过额外的收费,它使用户在不必要的时候避免进入控制区域以降低交通成本,从而达到减缓阻塞的目的。总而言之,车辆配额系统增加用户购车的固定成本,道路收费系统则增加使用车辆和道路的动态成本。通过两者的结合,有效地进行了对交通需求长期和短期、静态和动态的调控,有力保证了以公交系统为导向的交通发展战略的实施。 五、广泛开发应用智能交通系统 高服务水平的交通系统不仅依赖于合理的规划方案和适当的交通需求控制,同时也离不开动态的交通组织、管理技术和策略。智能交通系统正是一个利用 现代 计算 机和通讯技术对城市交通 网络 实施系统性、整体性管理和监控的有效途径。智能交通系统主要通过实施动态的组织管理策略并提供及时、全面的交通信息来引导交通流的合理分布,最终优化系统的运行效率,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因此,智能交通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发展方向。如可利用城市快速路监控信息系统在高速路边用电子公告板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及时的交通状况信息以避免用户进入过分繁忙或有事故发生的路段;利用车速信息系统使安装在出租汽车上的全球定位系统接受器获取不同道路上的平均行驶速度,以此了解区域内的整体交通状况;利用路口监测系统监控路口的运行状况,一旦有事故发生,交通控制中心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交通流量。最后通过整合交通管理系统把从以上系统中收集和处理的交通信息进行数据采集,提供给出行者,从而实现对都市交通系统的智能管理和调控,确保良好的交通服务水平。 实现 科学 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进步是人类永恒的目标,而在都市发展中贯彻绿色交通的理念正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合理的交通体系、健康的交通秩序和优质的交通服务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城市化和 工业 化在
时代金融论文:新金融时代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金融创新是金融深化的突破口,金融监管作为一种管制手段对金融创新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不同类型的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在“博弈”互动过程中,共同促进金融业发展。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监管金融产品货币市场互助基金济南出版社国家干预主义金融体系金融资产金融工具金融深化 我国已加入WTO。为了应对WTO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各市场主体只有继续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才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存在和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而金融业的竞争又是异常残酷的,因此各市场主体通过不断地金融创新来维持竞争力。频繁的创新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监管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也在不断地调整,本文拟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作初步的探讨。 一.金融创新的基本理论 1.概念 创新这一概念是本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首次提出的。熊彼特使用“创新”一词是用来定义将新产品、工艺、方法或制度引用到经济中去的第一次尝试。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些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但是金融创新真正成为金融领域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并成为研究的对象,则是80年代的事。虽然金融创新是一个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的概念,但直到目前为止,金融创新一词在学术界依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阿诺德˙希尔金(ArnoldHeertje)认为:创新,总的来说指所有种类的新的发展,金融创新则指改变了金融结构的金融工具的引入和运用(。显然,这个定义主要论及金融工具创新。大卫˙里维林(DavidLliewellyn)对金融创新如下定义:金融创新是指各种金融工具的运用,新的金融市场及提供金融服务方式的发展(。这个定义包括了金融创新的几个方面内容即工具的创新,市场的创新及服务的创新。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谈金融创新。他指出,金融领域存在许多潜在的利润,但在现行体制下和运用现行手段无法得到这个潜在利润,因此在金融领域必须进行改革,包括金融体制和金融手段方面的改革,这就叫金融创新(。在他看来金融创新显然应该包括金融体制创新,而且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创新。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人们对金融创新认识的深入,金融创新的定义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金融创新的外延,即金融创新的分类上。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所谓金融创新是指会引起金融领域结构性变化的新工具,新服务方式,新市场以及新体制。 2.理论基础 金融创新是以金融深化理论,理性预期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学范畴,下面就简单阐述一下有关的基本理论。 (1)金融深化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爱德华˙S˙肖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我国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从金融创新的角度将这种理论概括为三个方面(:金融先行论论。金融在所有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金融机制一方面会促使被抑制经济摆脱徘徊不前的局面,加速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如果金融领域本身被抑制或扭曲的话,则会阻碍和破坏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就必须实行金融先行的政策。金融深化理论在分析方法上,提出“财富的研究比货币的研究更为重要”的观点。在以往的经济研究和政策制订中以货币为中心。但金融深化理论认为,要研究经济,最重要的不是流量而是存量,只有研究财富的存量才能说明一个国家的实力,也才可能看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发展潜力。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它的金融资产量越大。金融资产的大小跟该国的国民收入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越高,经济发展越快。 据此,肖提出金融深化理论,要求放松金融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这与金融创新的要求正相适应,因此成了推动金融创新的重要理论依据。 (2)理性预期理论 理性预期学派是从货币学派分离出来的一个新兴经济学流派,最早提出理性预期思想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翰˙穆斯。70年代初,卢卡斯正式提出了理性预期理论。 理性预期理论的核心命题有两个:第一,人们在看到现实即将发生变化时倾向于从自身利益出发,作出合理的、明智的反应;第二,那些合理的明智的反应能够使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据此,政府的责任在于确立一种有利于公众进行理性预期的政策规则,减少经济的不确定性,强硬反对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力主经济自由主义,要求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反对金融管制,这与金融创新的要求正相吻合。 (3)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由凯恩斯于1923年在其《货币改革论》中首先提出,后经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发展而成。该理论认为,由于各国间存在利率差异,投资方为获得较高收益,就将其资金从利率低的国家转移到利率高的国家。如甲国的利率水平高于乙国,投资者就会把资金从乙国调往甲国,为避免汇率风险,投资者一般按远期汇率把在甲国的投资收益变为乙国货币,并将此收益与乙国投资所得收益进行比较,从而确立投资方向,两国间投资收益存在的差异导致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直到通过利率的调整,两国的投资收益相等时,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才会停止(。厉以宁先生指出,利率平价理论研究两国利率之间的差异,以及整个资本的流进流出和它的管制问题,都推动了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而其本身也成为国际金融创新的重要理论依据。 3.分类同一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出不同的类型划分。如果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结合起来考虑,从金融创新产生动因的角度来划分的话,可以将金融划分为两类:一种是为规避监管而进行的创新,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消极金融创新,另一种是因金融机构为提高自身竞争力而进行的创新,我们将它称之为积极金融创新。从金融创新的历史看,金融创新是“放松管制”要求的产物,因此,绝大多数金融创新都可归纳为消极金融创新,但我们不应忽略了积极金融创新,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竞争的压力,积极金融创新已越来越多的产生出来,区分积极金融创新与消极金融创新也有利于我们采取不同的监管制度,以充分利用金融创新的益处而尽量减少其弊端。 二、金融监管的基本理论 1、概念 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 2、理论基础 (1)从一般“市场失灵”理论角度看。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应当发挥政府这一“看得见的手”的作用。金融领域作为整个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在经济领域中,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①外部性问题。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前者如私人阳台上种植的花草对行为所产生的愉悦作用等,后者如大气污染等。对金融业而言,两种外部性可能都存在。②垄断。某些部门具有很强的由其技术决定的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其固定资本又具有很强的长期使用性和沉淀性,因而构成加入壁垒就自然垄断。金融业在本质活动上是规模经济的,因此就会表现追求超大规模,摆脱管理的特征。③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竞争的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作为交易的双方,对其交易信息的了解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金融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也存在着不对称现象,这将导致市场主体在最大限度的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即道德风险问题。 (2)从金融业的特征看。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存在着多方面的特殊性,使得金融监管尤为必要。①金融业是“公共性”产业。金融机构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资金来源于社会公众的储蓄,而资金的运用又是面向社会公众,因而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行为、业绩对社会公众产生直接的影响。②金融业(尤其是银行)是高负债行业。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其中任何一项风险都会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成败产生重大影响,但是金融机构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往往盲目扩张资产导致资产状况恶化。③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家银行或几家银行出现危机会迅速波及到其他银行形成整个金融业的危机,并危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上理论分析,我们可以说,金融创新是金融自由化的必然产物,而金融监管则是国家干预主义在金融业的逻辑延伸。经济发展史表明,绝对的自由化和绝对的政府干预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因此,当代大多数国家都采取“自由”与“干预”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至于是“自由”多一点还是“干预”多一点,则取决于各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经济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从理论根源上讲,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就象“自由”与“干预”一样,是动态的“博弈”过程,金融发展一方面需要金融创新作为动力,另一方面又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安全,以利于金融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就这样互相作用,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共同促进金融改革的深化。 三、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1.金融创新改变了金融监管运作的基础条件,客观上需要金融监管机构作出适当调整。 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使银行业与非银行金融业、金融业与非金融业、货币资产与金融资产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这必然使得金融监管机构的原有调节范围,方式和工具产生许多不适性和疏落,需要进行重新调整。“与金融创新的发展保持同步,已成为监管机构的一个主要挑战”(。 2.金融创新在推动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在总体上增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从而极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金融创新是将诸多风险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再包装,这种组合后的风险相对于传统金融业务显得更加复杂,使金融监管机构难以控制货币及信贷量。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执行复杂化,一旦风险触发,可能会导致金融体系的危机。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亚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繁衍使得金融市场更加捉摸不定,一些金融创新工具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和化解汇率、利率波动的风险,但在实际运用中投机性越来越强。年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和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的破产都是因为交易员从事金融期货炒作导致巨额亏损引发的。金融创新的高速发展给市场主体提供了巨额利润来源,因此常被一些冒进的金融机构滥用,也常被不法分子利用,给金融业带来混乱。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禁止金融创新,只能相应地调整我们的监管手段,加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 3.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监管主体的重叠与缺位并存(。 现行分业监管过程中,大都采取机构性监管,实行业务审批制。这样,当不同金融机构业务日益交叉时,一项新业务的推出通常需要经过多个部门长时间的协调才能完成。此外,有的新金融业务处于不同金融机构业务边缘,成为交叉性业务,如储蓄保险是一种既包括储蓄功能又包括保险功能的业务品种,对于这些金融创新,既可能导致监管重复,也可能出现监管缺位。 4.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监管制度出现重大创新。 如前所述,金融创新使传统监管制度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各国监管制度出现重大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①监管方式上,从机构监管过渡到功能监管。由于金融机构的全能化发展,传统的以机构为监管对象的方式便不再适应,而应以功能为基础进行监管。②监管标准上,从资本监管到全面性的风险。传统监管以资本充足率为标准,这种监管主要是针对信贷风险的,但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面临着其他各种风险,仅仅对信贷风险进行监管难以实现有效监管的目的。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种风险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各国及国际监管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③内部控制制度的加强。传统监管制度注重外部控制制度,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各国及国际监管机构对金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越来越给予高度重视。 四.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一般影响 1.积极方面 许多学者尤其是经济学家侧重于指出金融监管的消极影响,但实际上,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亦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学者指出,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产生和发展有保护作用,这一方面的监管可称之为保护性监管(。这种保护监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它可以减少交易的风险。在金融市场,交易商品的质量不能经常为所有交易当事人立即了解,确立监管框架,规定共同标准保持最低可信度,可能会减少交易的风险。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必要的监管制度,金融创新工具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阻碍。 (2)某种金融资产的市场组织本身就是公共机构,这样可以更好地公平地执行其职能,现在,大多数证券及期货交易场所采用会员制形式,它们不再作为一家私人公司来担负其市场职责。作为公共机构的市场组织不仅是监管制度的设计的组成部分,同时亦承担着重要的监管职责。 (3)监管可以减少损害新市场发展的过度竞争。这种联系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美国早期对证券发行与交易不加管制,结果出现了出售“蓝天”的投机现象,而对上市公司的不加管制更是导致了整个股票市场的崩溃,因而很多创新往往要求同时引入一个监管框架。 (4)监管本身对金融创新有刺激作用。例如,在美国,有许多对银行的特定管制,但却缺乏一个全面集中的公共机构,这种特殊结构构成了美国银行特殊的创新环境,否则,没有官方许可的创新便难以想象。 (5)监管的变化甚至可以导致创新的产生。外汇和资本管制的废除是导致银行选择海外发展和拓展国际业务的一个明显例证。还有,由于利率上限对银行存款的限制,在美国创立了货币市场互助基金。 2.消极方面 事实上,金融监管经常被用来解释金融创新的原因,甚至是主要的原因,哈林顿在谈到美国的金融创新时认为,美国的银行传统上受到很多限制,许多限制在其他地方并不存在,而现代技术使金融在形式上和地理上更容易变化,因此,在美国,新技术便难以避免地用于市场设计规避有关条例和限制跨州银行的管制的方式。事实上,国际市场的许多早期发展可以用美国银行想在国外从事在国内受到限制的业务来解释(。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几乎所有的金融监管都曾被解释为某种金融创新的理由,欧洲债券市场的发展,美国早期的金融创新工具——存款凭证都是很好的例子。 五、金融监管对消极金融创新的影响 金融监管是一个公益性的管制问题,它既有利于受监管的产业(金融业),又有利于不受监管的产业(非金融业),但这种公益性是就整体和宏观意义而言的,从单个或微观金融机构看,金融监管总是通过限制性的方式出现的,在特定条件下,金融制度和体系中的微观金融机构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和市场主体总是倾向于生产更多的“金融产品”,以求得更多的利润。受获利冲动的驱使,金融机构会通过创新的金融工具或经营方式以逃避监管,寻求新的盈利机会,扩大生存空间。这种“个人理性”行为规则在无约束的条件下就可能导致单纯市场调节的失败和金融体系的灾难性危机,即引起整体的“非理性”。其结果必然是:消极金融创新部分抵消了某些金融监管的预期效果,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种内容和结构的金融监管政策。金融监管的公益性决定了金融监管对消极金融创新必须采取积极抑制或规范的对策。否则,金融监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和理由。 六、金融监管对积极金融创新的影响 积极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和获利能力,而在现有的法律框架范围内,针对金融市场需求,主动进行的创新行为。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激烈竞争的压力迫使金融机构积极进行金融创新。通过金融创新,发展多种金融机构,形成大批互相竞争的市场主体;推出新的具有吸引力的金融资产,使市场工具多样化。只有市场主体和交易工具的发育成熟,才能有助于建立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对于积极金融创新,作为国家干预的金融监管应“消极”应对,尽可能地给金融机构创造更多地“自由”空间,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积极金融创新。但是应当注意,积极金融创新也存在产生风险的可能性。因此,金融监管机构不能完全放弃监管,任其为所欲为,无约束的“自由”是产生金融风险以至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正在进行市场经济构建的国家来说,金融创新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发展潜力巨大,在金融深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风险防范与金融创新的关系,既不能以风险为由抑制金融创新,也不能为创新而忽视风险防范,同时还要有效利用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功能。公务员之家 简言之,对消极金融创新应采取“积极”的监管措施,而对积极金融创新则应“消极”监管。 七、我国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应对 1.金融监管制度的制定要有前瞻性 金融监管政策措施要适应金融业未来发展和变化趋势。为了防止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金融监管当局在制定金融机构稳定性指标和有关措施时,要考虑未来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资产的可能变化等,此外,要建立金融监管的预警系统,加强对金融体系安全性的监测,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2.以鼓励积极金融创新,抑制消极金融创新为原则 3.模式的选择上,应由侧重于外部监管模式向既重视内部监管,也重视外部监管模式转变 从世界范围来看,金融监管无外乎三种类型:一种是侧重于外部监管的美国模式,其特点是金融监管主体可以站在超然的地位监管金融活动,避免部门本位主义,协调部门的立场和目标。二是侧重于内部监管的英国模式。其特点是政府除按必要的国家立法行事以外,较少干预金融活动,对金融业的日常监管主要由金融行业协会等组织来进行。三是侧重于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相结合的德国模式。金融创新具有复杂性及危机隐蔽性强的特点。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的弊端的反应往往较迟钝,而金融行业协会则反应灵敏,因此对金融创新的有效监管需要更多的依据赖于内部监管。内部监管是第一道“防火墙”,外部监管是第二道“安全网”。 总之,随着金融的日益深化,特别是金融创新和开放程度的加深,金融系统风险和个别风险的概率也会相应提高,因此,适时调整金融监管以适应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成为金融监管的迫切任务。金融监管机构应时时掌握创新动态,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时代金融论文:论网络时代金融安全 摘要: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金融运行模式,网络时代金融活动的特点在于其虚拟性、直接性、风险性和电子化。随着我国信息产业对金融发展支持力度不断加强,金融网络化已是大势所趋,但就目前来说,我国金融网络化程度低、问题多。改变这种现状的根本出路在于:硬件上要确保高质,并建立严密的计算机系统和相关健全的法律、法规;软件上要开发自己的保密、防病毒系统及增强金融工作者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意识,确保我国金融适应网络时代形势而健康发展。 在传统条件下,金融是指货币的制造、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在那种条件下,金融活动的监管易于操作,金融安全的表现比较直观,并且通过审计跟踪等手段,也能很好地实现金融安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网络的出现,使得整个世界成为“地球村”。与此同时,传统的金融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以电子货币、网络银行、电子商务为特征的新的金融营运体系的出现,给我们如何确保网络时代国家的金融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 20世纪90年代机构性和区域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和金融一体化趋势有重大关系。金融一体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国际贸易发展和生产一体化要求便利的跨国界服务,如资金融通和全球化资本自由流动;通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期权、期指等金融衍生工具和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为资本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技术条件。由于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缺乏对跨国界资本流动的有效约束和监督,特别是对金融科学管理工具和银行表外业务的管理,投机金融机构很容易利用保证金交易,集中大量资本蓄意攻击某个薄弱环节,从中攫取巨大利益。 一、网络时代的金融活动的基本特征 网络时代的金融电子化,能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与设备,提高金融活动的效率。新技术与金融业务相结合可以大大降低融资成本,据美国有关部门测算:同样一笔交易通过银行柜台交易成本为1.02美元,通过电话交易成本为54美分,文传成本为26美分,而通过互联网只需13美分。可见,网络在金融业务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总起来说其主要特征有: 1.虚拟性 网络时代的金融机构通常表现为没有建筑物,没有地址而只有网址,营业厅就是首页画面,所有交易都通过因特网进行,没有现实的纸币乃至金属货币,一切金融往来都是以数字化在网络上得以进行,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金融机构的运作成本,同时也使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降低,提高金融服务的速度与质量。 2.直接性 网络使得客户与金融机构的相互作用更为直接,它解除了传统条件下双方活动的时间、空间制约。另外,网络为资本的国际流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储蓄和投资会划拨变得更有效。需要大量投资的穷国已不再受制于缺乏资本,存款已不限于本国市场,而能在世界各地寻求投资机会。“由于投资者能把自己的有价证券更广泛地分散到各地,风险也随之多样化,使得化解金融风险的难度更大”。[1] 3.电子化 国际金融体系由全球各地的数十万部电脑显示器组成,它是第一个国际电子市场。电子货币是建立在计算机空间而不是地理空间上的全球性经济的一种表现形态。电子货币造成的管理方面的根本问题源自电子市场与政治地理之间的脱节。例如,控制货币供应量这个概念本身就假定地理能够提供确定市场范围的有关手段,它假定经济边界是有效的;货币的跨边界流动是可以监视和控制的;一个固定的地理区域内的货币总量是重要的。在数字化的世界经济中,所有这些假定都变得越来越成问题了。 4、风险性 电子货币和数字市场的日益重要性给中央政府对经济和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控制带来了难题。它们还会使国家市场和民族国家周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容易渗透。由于电子货币发行者的多元化(既有中央银行又有民间组织)使得对参与网络交易的行为具备潜在的更大的风险,必然使我们面临诸如在电子货币发行者破产、系统失灵或智能卡遗失的情况下如何保护客户的权益问题。另外,在网络经济中,舞弊和犯罪活动将变得更加隐蔽。 二、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网络化程度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加上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决定了我国的金融业也必将融入到世界经济中来。当前我国的证券交易基本实现了全国联网,网上炒股日益发展,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都建立了各地的局域网,其中中国银行已建立了以总行数据处理中心为核心辐射海内外的全辖网络化应用体系。这些新生事物给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方便了客户,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金融营运成本。但是,网络化的金融体系如其他一切事物一样是“方便往往与安全针锋相对”,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开放金融市场,但仅在当前的低级网络化进程中我们还是遇到了不少关系到金融安全的问题。比如,非法入侵金融机构的网络系统,攻击金融组织的数据库,通过网络盗取他人股票、金钱的行为也开始出现,利用职权之便,改动网络数据为己谋利。凡此种种行为都给金融监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使得国家的金融安全受到很大威胁。从整个世界金融体系来说,我国所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主要依靠从美国IBM等公司进口,由于美国对其他国家实行技术上的歧视性政策,而我国目前自己的加密技术和密钥管理技术及数字签名技术相对落后于金融电子化发展的需要,加之不断有报道指出从国外进口的软件技术都有明显的秘密通道,所有这些都成为网络时代金融安全的隐患。 三、面对网络时代为确保我国金融安全应采取的对策 随着金融服务网络化程度的提高乃至我国金融交流的国际化,金融安全问题必然成为国家经济安全中的最重要的内容。可以想象,在未来网络时代,任何人可以在网上自在漫游、查询、申请贷款,在实际交易中就有可能引来网络入侵者。不管是盗领还是更改电子资金资料,对于信用重于一切的银行都是极大的风险,而对于国家都是巨大的损失。 任何经济安全问题都能找到应对办法,但对现代金融市场的运转方式、运作技巧等,我国金融业还不太熟悉甚至不理解。亚洲金融危机充分显示了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在这方面的实力。应当说,这方面的较量是冷战后国家力量、国家意志博弈的重要体现,是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后者最具有优势的领域进行的较量,这种较量将持续相当长时间,直至与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真正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相始终。因此,现代高级金融人才的培养与经验的获得,对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基本做好人才和知识的准备之前,要把握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目前全球游资已达7万多亿美元,每天流动量达1万亿美元、每天金融交易中与实物经济有关的仅为2%,[2]在虚拟经济已大大脱离实物经济发展需要而存在的今天,我们应当在开放金融市场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对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金融商品、金融机构、金融经营方式说“不”的勇气和决心,在此基础上,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国家金融安全的意识 在未来网络时代,在我们与国外的金融交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差距势必长期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注意捍卫国家的金融安全。网络化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国家的概念,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东、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不会因网络化而消失,恰恰相反,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推行新经济政策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我们在目前不利的情况下,既要充分利用网络化给我们提供的机遇,又要高度警惕它对我们不利的一面。 2.确保金融机构信息体系的安全 据美国能源部和航天局估计,目前世界上已有120多个国家具备了发动信息战的能力,还有成千上万的电脑“黑客”可能对信息系统进行攻击。“1994年美国国防部特意组织一批‘黑客’对国防部的计算机系统攻击,结果在被‘黑客’攻击的8900台计算机中竟然有88%被‘黑客’掌握了控制权”[3]与美国相比,我国的信息系统显得脆弱得多。因此,在推进金融网络化的进程中,必须把确保我国金融系统的信息体系的安全尤其要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要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安全防御能力。具体地讲,必须建立完善的防护设备,这其中包括客户端的乱码处理技术、防火墙。以及保护交易中枢不被入侵的可信赖作业系统,使得从用户的电脑端开始,资料传送就受到层层保护。对所有金融数据进行加密传输,使用户经过多级认证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金融系统计算机设备要把防电脑病毒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建立严格的业务操作规程,尤其是要加强对金融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杜绝利用金融部门计算机系统进行与业务无关诸如玩电子游戏、修改相关数据等活动。定期彻底清除金融网络系统的安全隐患。在这个问题上更要强调开发研制我国自己的电子技术产品,在硬件设备上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金融网络化进程中掌握主动权。 3.提高摄取金融市场运行信息的准确度 在完善网络监管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对金融市场运行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掌握,从而更准确地化解金融活动的风险,平滑金融振荡,以实现减少金融波动的目的。因为,网络信息往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虚假信息经常充斥其间。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网络原始资料的判别整理,以尽可能地掌握更多、更准的信息,具体措施就是建立严格的网络金融的认证体系,扩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社会成员知道哪些网上银行符合网上金融经营的标准,从而保证网络金融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 4.建立电子资金转移的相关法律 可以针对目前网络金融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建立相关的法律,以规范网络金融参与者的行为。可以预见,随着网络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新问题、新情况必然层出不穷,只有能针对问题做到有法可依,才能为惩治网络金融犯罪提供坚实的前提条件。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网络时代金融安全日益成为我们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破坏的危害要远远大于呆账、烂账的危害,因为往往前者的打击力具有毁灭性,所以说,网络时代的金融安全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网络时代在向我们走来,然而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鲜花和蛋糕,更有与之伴生的沼泽和险滩。我们只有掌握了高超的驾驭技能,才能使网络金融活动更稳、更快地向前发展。 时代金融论文:浅议微商时代金融企业的营销方式 摘要:微商的出险,改变了当今社会市场营销的传播机制和方式,微商时代的话语权变革使人人皆为商家,这种变革对市场营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营销源头的多样性和传播高速度使营销的难度大大降低,要求金融企业在微商时代必须对微商的营销机制和特征有深刻的了解,做好微商时代的市场营销。 关键词:市场营销;金融企业;微商时代;公众号;传播机制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不断的普及,使得整个市场的商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个体化和多元化的变化趋势也愈发的明显。所谓的微商,就是以微信交流平台为基础,在朋友圈产品广告信息,吸引微信好友来关注和购买的一种营销模式。营销的入门要求较低,有手机即可完成,愈来愈多的人更是从传统的劳动做工中脱离出来,投身到微商运营中。 金融企业作为现代商业组织,客户群体分布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微信这种大众化、低门槛的媒介必然为金融企业的客户亲睐。因此,如何在这个微商时代下,做好市场营销,是各家金融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当前微商时代金融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完善微商时代的金融企业营销策略,以便企业在微商时代能够寻求更大的发展。 一、微商时代市的传播机制以及对金融企业营销的影响 (一)微商的传播机制 探讨微商时代金融企业的营销方式,必须熟悉微商的传播机制。微信这种传播形态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推动媒介技术变革的结果,是社会话语权日趋平等和民主的表现。微商的传播机制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1.准入门槛低 微商时代,大多数都通过朋友圈产品广告信息,而微信每条朋友圈的图限制在九张,字数也无法写太长,内容个性化强,无论草根群众还是社会精英,都能找到自己的话语平台,人人皆可为商家。 2.平_多元化 微信目前支持网页、客户端、手机APP等多种平台,打破传统媒体信息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企业随时随地可以信息,让客户随时随地可以接受信息。 3.信息及时性 由于平台多元化,尤其手机APP的广泛使用,使信息更加及时迅速,企业能第一时间推送信息、广告到大家的朋友圈,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给关注的人,实现精准投放式营销。 4.裂变式传播 微信建立了网状的互动关系模式,每个人既是信息接收者又是信息者,关注、评论和转发功能使信息的流通呈现分子裂变式的传播途径,从而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提高,扩散面也无限拓展。 (二)微商时代金融企业营销面临的影响 微商时代带来的是信息流通机制的变革,这种变革也给金融企业营销带来新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传播主体广泛导致管理不易 微商时代,其门槛准入较低,因此金融企业在利用微商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往往会出现分销群体纷杂,不利于管理的问题。而且人人都拥有信息渠道,实现了对企业的全民监督,任何疏忽和差错都可能被曝光,经微信放大,对企业运行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部分个体为了谋取暴利,擅自更换产品或利用虚假条款引诱消费者购买产品,从而降低了金融企业在市场的诚信度,还会使得其市场销售活动遭受影响。 2.传播快捷导致“扩音器”效应明显 微商裂变式的传播路径,能将企业的广告或者信息在短时间内扩散,无论信息真假,都能将问题放大,极有可能给社会公众造成错觉,从而对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生产经营造成巨大破坏。 3.宣传设置功能更突出 随着微商的迅速发展,愈来愈多的企业通过朋友圈不断地进行产品推广销售,企业的每一条信息都可能引起众多关注形成热门话题,而且微信公众号的推动也能带来强大的关注度。 由此可见,微商带来的信息流通机制变革使营销的方式更加多样,要求金融企业在日常营销中必须针对微商的传播特征采取适合的营销方式,确保企业营销良性运行。 二、完善微商时代金融企业的营销策略 (一)第一时间响应,加强互动性 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客户主要扮演的角色大多是被动接受企业的推广宣传。这种营销模式不仅单一、缺乏互动性,还会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产品购买主动性,而通过微商这一平台就能够借助信息交流功能来改变这一现状。微商时代,信息的便捷性和裂变式传播能使信息在瞬间扩散,从而引发群众效应。所以微商时代,金融企业的营销必须在第一时间,稍有迟疑就会失去先机。 第二,微商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客户对企业的信任程度高低,借助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客户不仅能够与企业进行直接的互动交流,还能够在企业的帮助下正确的选择适合自身的产品。此外,通过这种交流,企业也能够更为迅速准确的定位客户所需,更好的推广适合客户的产品。所以,这种即时信息交流平台,金融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以便加强与客户间的互动性,适应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 (二)效率传播,找准营销路线 微商时代信息的突发性和效率性要求金融企业的营销应对必须在短时间内启动,而且要切实有效,因此在微商渠道中传播效率对营销的成败有着决定性作用。金融企业通过微商渠道信息传播能够让更多的人去关注产品信息,所以应着重考虑的应该是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营销路线。当前,多数的金融企业并不能够真正地做到利用其自身的优势进行定位营销,只将微商作为一个信息的平台。如此不仅会降低宣传效果,还会导致关注度下降。金融企业若想留住客源、并不断挖掘新客源,就必须精准营销,要主动发声,抢占话语权,利用官方公众号权威信息与客户进行沟通。比如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广告信息投放,让客户能够更好的找到满意的产品,又或者是利用节假日来进行产品宣传,这也是大多数金融企业采用能够吸引客源的一种方法。 (三)系统化,科学营销 微商时代的金融企业营销,要求企业重视与客户的沟通,对客户关系足够重视,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营销系统。企业运营者在微信进行宣传推广时,应该科学营销,并建立自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的推广来帮助运营,这样也不易引起客户的厌恶心理。而对于朋友圈也可以通过吸引朋友或是网络好友的加入,进一步增添公众号的关注量。此外还应该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有规划的进行产品宣传,在推广时适当的加入热点话题,或是富有生趣的软文,避免广告植入过于明显、生硬,让关注者在接受宣传信息时还能够获得关于金融方面的小知识,既能加强宣传效果还能够协调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现代营销理念要求金融企业在日常运营中能够利用新手段、新程序营造良好的营销环境。在微商时代要善于利用微信与客户进行互动,听取客户的建议;通过公众号、朋友圈企业经营的相关信息,举办线上和线下的活动,增加企业透明度和知名度。 (四)坦诚应对,沟通营销 微商的营销核心实质上是一种沟通行为,坦诚应对是最基本的原则。微商时代,要求金融企业在与客户交流中必须放低身段,态度诚恳。也有一些金融企业在微商营销中能够做到第一时间信息,但往往对产品或者服务上的某些条款或合约含糊其辞,这种试图糊弄客户的做法最终会导致营销的失败。 微商时代,金融企业建立微信公众号不仅仅是有效的营销渠道,也是与客户交流的最佳媒介。官方公众号在面对客户时,要及时新产品信息,以免出现信息真空导致市场营销先机的丧失。企业官方微信要持续发声,同客户进行良性互动,企业的营销应该着重关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评论、分析,同时在微信上这些对企业有利的评论,掌握市场主动权。营销的官方信息要真诚,不能掩盖问题的产品信息,对于客户提出的难以确定的疑问要积极回应,对明显的谣言和同行的恶意攻击要有理有据的回击,以保持有效的营销。 三、结语 微商时代是一个营销媒介形态急剧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话语权、信息权革命时代。微商发展的最大优势便是拥有强大的互联网技术支撑,才能够在近年来迅猛发展。金融企业在面对微商渠道的崛起,要能够针对微信这种自媒体的传播特征采取营销措施,将企业与每一个客户、潜在客户摆在平等的位置上,提高微商渠道在企业整体渠道中的地位,不断完善其微商营销模式,找准企业的营销定位,尊重每个客户的话语权,把握营销时机,这样才能在微商渠道推动金融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创造良好的营销环境。 作者介:仲 文(1995-),女,汉族,辽宁沈阳人,在读本科大学生。 时代金融论文: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治理新挑战 [摘要]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如何对世界性的金融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理,成为了全世界都颇为关切的问题。虽然大部分的学者都承认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成因比较复杂,但是归根结底最主要的成因还是世界性的金融治理不完善。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金融治理;经济协调;金融体系 1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态势 11全球化仍是主要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除公司进出口贸易所带来的商品间的流通、贸易和资本流通外,双向投资和跨国经营也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机制作用。除了这些,向来奉行贸易垄断的发达国家,不断放开贸易政策,使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一日千里。在这一过程中各世界经济体和贸易同盟在全球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在金融危机后,从全球金融投资数据来看,各国对外贸易投资数额明显下降,但官方报道的对外投资流量下降幅度却远低于2000年后。2007年的国际直接投资流量是有相关数据统计以来最高的,有近两万亿美元,尽管在第二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却依旧有17万亿美元之多,仅次于2007年的数额。到了2009年,这一数据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然而仍保持在1万亿美元之上。并且这三年的国际直接投资中占比最多的均是跨国并购,而且占比相差无几,均在七成左右。这一下降状况与2000年美国所发生的由科技革新带来的新经济体制下出现的泡沫破灭有明显的不同。 12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结构大致保持原样没变 在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结构的矛盾化日益浮现,而西方发达国家在此经济结构中的经济行为也呈现出服务型和金融性的特征。在此情况下的发展中国家只得依赖出口物质商品,吸引投资以达到资本流通和世界贸易结构平衡。 13美元的经济霸主地位 以美国为主角的全球性金融体系中,它的本质是确定了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元作为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货币,其垄断了世界贸易中的各种资本、劳动和技术活动的价值衡量。正因为美元与黄金挂钩,与全球经济或直接或间接挂钩,因而导致了美国的经济危机后,美元霸权地位破灭。但事实上,美元在当前的经济体系中依然处于重要位置,且欧元短期内并不能取代美元的霸主地位。 2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所表现出来的新的特点 21政府直接干预 在金融危机发生后,遭受到波及的国家纷纷制订了相应的救市和援助计划。尤其是被波及到的欧美国家,政府甚至直接干预。例如政府主导经济救援,直接接管和帮助破产企业重组,此次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企业的大规模营救计划从侧面反映出私人垄断资本已经与国际金融融为一体,成为国民经济体系的主导。同时,西方各国均采取此援助计划也表明,在经济全球化中私人垄断资本的重要地位。 22国家资本加大走出国门力度 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家资本也开始加大走出国门的力度。在济危机后,各国不仅采取了本国政府主导的经济救援计划,还采取了联合救援,以刺激整体经济复苏。有着众多发达国家参与的20国集团(G20),在英国一次性刺激的资金就高达1万亿美元,而且还会在后期继续增加,并确保在2010年年末这一资金额超过6万亿美元。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资本已经开始了跨国流动。 23全球性的经济治理改革成为新常态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全球治理也需要做出新的调整变化。在经济危机后,各国对于金融治理的改革提议主要包括了金融货币体系、合作平台等。同时对金融体系监管的具体内容也涉及它的各个方面。这体现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金融治理改革的诉求。 3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金融治理面临的新挑战 31全球金融治理的概念 全球金融治理,指的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来对全球整个金融体系的高效运转实施科学合理的治理。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保障全球金融体系稳健运转的同时,促进世界金融的快速稳定前进。 32全球金融安全和金融流动性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跨境资本流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安全和金融流动性是国际金融治理面临的重要挑战。当前国际清算银行(BIS)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于世界范围内资本的流动均有着相当程度的监督,但是因为两者自身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它们在面临金融问题时,没有办法做出统一的反应。金融资本的大规模流动对于金融体系来说是有利有弊的,对于前者来说,它的流动可以刺激金融资源的合理分配;但是如果是在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出现大规模的金融资本流动的话,非常容易引起金融危机。 33国际储备及国际债务问题 在金融动荡、全球经济结构失衡的情况下,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各国为了寻求金融稳定开始尝试大量积累外汇储备。尤其在金融危机下,新兴经济体所遭受的金融震荡更大,为寻求金融稳定,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有的和其他经济体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定,有的积极参加本区域的金融一体化,有的在出现金融危机时求助IMF。尽管这些措施在应对和避免货币金融危机方面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但并不是真正有效的直接措施。尤其是大量的外汇储备,无疑会带来高额的机会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本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资源利用率问题。 34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问题 怎样才能使国际宏观政策发挥它最大的作用,进而大幅度地降低关键国际宏观政策的溢出效应,是后金融危机时期进行相应的国际金融治理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挑战之一。 当布雷顿森林体系尚存在时,由于各国都受到一定的制约,对于它们本身的经济政策来说,是比较容易调整的。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这个体系解散后,虽然说还有其他的一些约束,但是并没有这个体系存在时的约束强,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大幅下降。 2007年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很快地就波及全世界,当时美国本身应对危机的一些经济调控政策和我国为应对危机的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世界的大型经济体本身的宏观经济政策会对其他较小的经济体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它们之间的政策协调至关重要。G20是最重要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尽管它在2009年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刺激了相关国际的经济,但是总的来说,它的作用十分有限,而且可能沦为发达国家领导人做出虚假承诺的平台。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G20的潜能,使它真正地发挥作用,是当今世界各国在面临金融难题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在过去的2016年,美联储的加息和部分发达国家出现的负利率,再加上人民币汇率的变化等因素可以说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些问题也正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宏观政策调整问题的具体表现。 4结论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在研究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经济发展得最好的同时,也开始重点关注国际金融治理的相关问题。尽管金融危机为各国带来了灾难,但也正是因为金融危机,全球的金融状况也迎来了新的局面,同时与之相关的金融治理也开始面对新的挑战。在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下,金砖国家发展银行、亚投行等能够起到实质作用的举措开始展现给世人,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新兴经济主体要求提高它们本身的话语权,进而参与到改善全球金融治理结构中去的要求,使得新兴经济主体的主动性更强。面对全新的挑战,国际金融治理需要做出相应的应对。 时代金融论文:大数据时代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摘要: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大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领域内又应运而生了一次大的技术改革进而产生了大数据技术。伴随着各种互联网社交平台、电子商务、区域互联网、大容量存储器等先进科技技术的相继诞生,以音频、视频、图像、直播等电子数据材料为主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呈现出大爆炸性的发展增长态势,将传统的印刷技术远远的甩在了身后。以互联网为主要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被拓展到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形成了大数据的格局,大数据也以资源多、内容全面、结构独特的等优点慢慢地深入到了社会各界的各个领域内。大数据的这个迅猛发展形势引起了社各界学者的高度重视和研究兴趣。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金融业;发展方向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信息的兴起,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以快速计算机和电子数据资料大数据时代。这个以大数据为主要新特征的信息爆炸社会,数据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扩展开,大数据时代被这数据爆炸性增长之势催生出现,引起了一系列新生技术的出现。大数据时代下的金融业就是其中的一种产物。目前,大数据时代不再仅仅局限于大学科研教室里学者们研究的课题,而是不断地撞击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商界金融业颠覆性变革的影响。相比传统的金融业,大数据下的金融业受到了大数据地震性的冲击,从事金融业的金融机构不得不紧紧沿着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不断改革发展,否则就会被淘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 一、大数据在金融业中的应用 以万丈高度来俯视大数据在金融业中的应用是非常绚烂的,但是在这犹如烟花般绚烂的光芒落到脚踏实地的现实中,我们看到大数据在金融业中的应用就像沙滩上一粒粒细沙。由此看来,大数据在金融业中的应用就像在大海中捞起每一粒沙子一样,这就需要我们要有淘金的能力,能够能大数据的茫茫大海中成功的掏出具有实用价值的金融信息。 我们对大数据的应用只是运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只是局限在内部的数据做封闭式研发,这就是所谓的大材小用,就像被锁在鸟篓子里的鸟儿禁锢在那狭小的区域内,不能与广阔的天空相联系,是培育不出雄鹰般的应用。于是,大数据的应用都是在冲破传统意义上思维局限性,从一味的追求数据分析的结构化转型升级到非对称化的数据分析结构。将外部大天空区域内社交网络平台、互联网共享数据库等茫茫资料信息中过滤、提取到有用的数据,最终将获得的所需数据存储到内部自己设立的数据系统中做更深一步的研究分析。最终提炼出对自己相关金融业方面有使用价值的数据信息。在金融业中,大数据的应用不仅有利于金融相关机构从众多的数据中快速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资源,抓住金融客户的心理需求、业务方向,找到金融业务发展的价值地方,直到把相关的金融客户拿下。大数据的应用更有利于通过金融客户的描述数据信息分析预测到客户的最终目的行为,把它演练成金融业在社会中的实际业务,将数据的分析提炼作用提升了使用空间。 在不远的将来,大社会的环境下从根本上来看都是相互联系的、彼此依存、信息共享和统一标准的。所有那些封闭式自我数据只能形成孤立式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不适应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趋势。我们只有转换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前准备好,才能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大数据时代中金融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信息信用体系和数据库统一管理标准化,有了规矩才能将大数据这把双刃剑用好。 二、大数据时代下金融业发展的信息共享 大数据时代下的大数据是否足够“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更关注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大数据是否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化,我们是不是可以将这些搜索到的有用数据放在同一个开放式的平台中,利用好这个共享平台使大数据发挥其资源共享的优点,打破中国式大数据固步自封的状态。通过建立统一标准化的连接数据接口为基础来实现大数据在通用平台上的相互关联,假如没有这个统一标准化的连接数据接口的话,各个金融机构只是在自己业务范围内的极小专业空间领域内实现数据共享,这样势必就会造成大数据资源反复浪费的现象。以计算机为主要核心技术的互联网的开发和利用就需要建立起各个互联网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统一标准协议,这样才能为互联网应用到金融业中打好使用的基础。正是因为全球性质的信息共享的实现给金融业带来了无数的潜在客户,精明的金融业机构发现了这股发展力量,于是就出现了各类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金融机构。目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大数据时代悄然蔓延到了整个金融业,对传统的金融业发展已经造成了破坏,只有像政府机构和行政事业单位这些涉及涉密情况的单位为了保护国家和人们的利益,不全部对外开放数据资源的信息库,这种不对外开放的形式只对这种单位是有意义的,但对于金融业机构无论短期来看还是对长期的发展都不利于金融业社会化趋势,更不利于金融业服务于其他行业。由此看来,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已经在冲击金融行业的传统模式,目前很多政府机构和公用事业机构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原因,不开放数据资源共享,短期看这种不开放是有利于小家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化发展,不利于大家的利益。所以,推动大数据商业发展,普及大数据应用到金融业中就需要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金融业监管统一规范和金融业大数据统一使用连接的标准,因此来确保相关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的共享时的运营安全,实现金融业真正降低成本,从而根本的把利润回馈给金融客户,使金融业的发展做大做强。只要在社会化下有了大数据相互共享的标准,对于一些小的金融机构也可以从社会化的大数据中搜索到自己所需的数据,从而分析预测到所服务客户的心理需求和发展方向,并不是必须依附于大的金融机构;这样的过度标准也有利于新旧金融业模式的相互融合,方便金融机构对新老客户的管理;更有利于新形势下金融业大幅度的降低自己的企业成本,降低反复利用同一资源的现象,避免出现重复开发同样产品的风险,打破了传统金融业自身的缺点,使得金融业走出沼泽实现大跨步质的转变。 三、大数据时代下金融业行业的应用发展 我国传统的金融业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发展,对其本身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个发展的大好机遇,我们需要建立起有效地信用记录管理体系,为金融业大发展做好最基础的工作。最突出的就是在保险行业和银行这两大金融业,他们都是以个人过往的信用情况为基础来开展业务,这就需要建立起社会化的公共信用评价记录体系,里面存储着个人信用及时的跟踪记录情况,这样才能降低这两大金融机构的风险系数,大大提高大数据时代下金融业管理的效率化。无论从个人的信用信息还是金融企业信用信息的记录都是必不可少的,大数据时代下的金融业可以通过这些共享的可靠信息来判断要合作客户的真实情况,可以起到规范企业和客户的行为,能够降低彼此要担负的风险,减少这些不必要的成本开销,把节省下来的成本变成利润直接让利给客户,企业也从中得到了长期的发展伙伴,避免了被不良信用客户带来不良影响。 四、结论 通过全文的论述我们看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金融业的发展来说就是一把双利剑,我们要想用好这把锋利的双利剑就要定位好自己的发展方向。传统的数据在金融业中只是数据的单独利用,而现在大数据使这些数据不再相互独立的存在,它们通过互联网相互实现的平台信息化共享,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大数据下金融业要发展的稳健就要建立完善的引用评价体系和相关监督部门完善具体的监管平台体系,数据资源实现共享的同时个人及企业的社会化信用评价也实现共享,二者信息共享相互利用才能实现金融业的繁荣发展。大数据时代下的金融业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共享平台上发展具有巨大的创新潜能,能够创造出超出传统意义上金融业的社会化价值和无法预测的商业价值。 时代金融论文: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改革的制度创新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发展,经济实力也有所提升,金融行业的发展也备受关注,尤其在金融危机后,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已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对其进行创新和改革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以期能为我国金融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金融监管;改革;制度创新 0 引 言 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各个领域也在不断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在不断的发展中,我国在国际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均有不小的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依然对多个国家有着不良影响,尤其是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其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我国作为世界大国必然也会受到影响。如今美国已经积极做出了调整,并在金融监管方面做出了改革,而我国的金融监管方面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为了使我国尽快摆脱此种局面,加强对金融监管制度方面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 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完善的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 金融行业在发展中需要以相应的法律体系作支撑:一是为了维护其自身发展的利益;二是为了维护相应消费者的权益;三是为了规范金融行业的发展。然而纵观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其在法律体系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目前不具备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已存在的法律法规有漏洞,难以在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中发挥作用,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金融行业在发展中规模不断扩大,但其规章制度的应用范围却十分狭小;②相关法律法规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发挥作用,尤其是在衍生品方面;③相关监管制度的制定缺乏针对性,更缺乏前瞻性,难以适应我国金融行业今后的发展。 1.2 缺乏完善的宏观审慎性框架 宏观审慎在金融监管方面能够发挥出良好的作用,但我国缺乏此方面的建设,且已存在的审慎监管机构不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如,其在进行市场调查时过于片面,导致金融风险增加;同时其在风险控制方面的能力也不足,尤其是处于分业监管模式下时,此种情况更加明显。另外,在此方面也存在跨时间维度的问题,即其在逆周期监管方面缺乏执行力,而当非传统金融得以发展后,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会有所提升,导致整个金融监管工作的质量长期得不到提升。 1.3 分业监管模式下缺乏完善的监管协调机制 金融发展中金融监管体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金融监管体制整体的质量又决定于国家经济政治体制、金融业发展程度两个方面,因此,在判定金融监管体制是否合理时,可以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状作出分析,获得金融监管体制是否能够在当代金融发展中发挥作用。事实上我国在此方面已做出了规定,如,《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中已经有了明显的规定,其能够在监管机构与银行业之间起到调节作用,无论在金融共享方面,还是在金融监管法律、货币政策方面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方面依然存在缺陷,很多细致的问题仍然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 2 后危机时代美国金融O管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2.1 树立宏观审慎的监管理念 不难发现,传统的宏观审慎监管理念已难以适应后危机时代下金融发展的现状,对其进行创新和改革已成为势在必行的事情,美国在处理该方面事宜中有较为显著的成果,如,成立专门的金融监管委员会,宏观审慎监管是其主要的工作,具体可以分为:①防范金融危机;②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③调节各个金融监管机构,使金融发展能够趋于稳定。鉴于我国各方面的发展与美国不尽相同,在金融监管方面存在监管理念薄弱且落后的情况,因此,我国应积极树立宏观审慎的监管理念,并对我国金融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以其能起到有针对性的作用。 2.2 对金融衍生品实施审慎监管 美国一直奉行自由的理念,在金融发展方面也有体现,而此种理念也促进了美国金融的飞速发展,并在发展中衍生出了许多相关产品,此类产品进入金融市场后,虽然对金融市场产生了短暂影响,但美国将审慎监管贯穿到此方面后,很快解决了一些问题。如今我国金融在发展中也逐渐出现了衍生品,虽然目前在金融发展方面并没有产生过大影响,但鉴于已经有了金融危机的教训,为了避免或减少再次出现金融风险的情况,加强对其的监管十分必要。在此方面,我国应做到科学合理,通过法律监管使其在金融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同时,又不会对金融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2.3 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美国对金融消费者方面有着高度重视,并为其成立了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以便于更大程度地保证金融消费者的个人权益,这种情况不仅保证了人们的权益,也对金融机构起到了约束作用。相比而言,我国在此方面的建设并不完善,如,当消费者权益受损后,其自身缺乏维护权益的理念和能力,而这种情况也助长了不法金融机构的滋生。因此,今后我国应积极吸取美国的宝贵经验,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方面作出改变。 3 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改革制度创新的措施 3.1 更新金融监管理念 任何事物的发展均具有一定的理念,金融监管亦然,然而我国的金融金融监管理念已难以适应时展的步伐和要求,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必须要完成对金融监管理念的创新,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转变监管模式,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一直沿用规则监管,今后可以将其转化为目标监管;②法律监管下我国的金融监管过于重视机构监管,现在可以将其转化为功能监管;③如今金融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局部监管难以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也难以起到良好的监管作用,因此,可以将各个局部监管进行统一,使其实现全面监管。 3.2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与机制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尤其在金融行业的发展中,若没有完善的监管体制势必会对其的发展造成影响,甚至影响到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针对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情况而言,若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与机制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对相关的法律体系进行完善;②在审慎监管框架方面作出改变,使其能充分实现宏观审慎;③金融发展中往往会涉及多个领域,而全新的金融机构也在不断涌现,此种情况下必须要做好金融监管协调工作;④强化逆周期资本监管;⑤信用评价方面对金融监管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这方面进行完善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⑥如今影子银行迅速崛起,虽然在此方面国内、外并没有达成共识,但其发展也已在金融发展中起到了作用,因此也应对其实现监管。 3.3 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 为了保护我国金融消费者的个人权益,我国应建立其专门机构,并为之出台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使消费者能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也能使金融机构依法发展。另外,我国公民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相对较为薄弱,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可以利用媒体渠道,或其他渠道来加强相关方面的宣传,使消费者可以对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当其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迅速找到相关部门进行寻求帮助,而不是默默承受此项损失。 3.4 重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 创新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金融创新可以有效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还可以使金融发展与当代社会发展相融合,但在创新的过程中要考虑到金融监管方面的问题。可以说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其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增加金融风险,对金融监管方面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为了解决和避免此方面的问题,我国在进行金融创新时应做到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考虑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在衍生品方面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管,并成立相应的监督部门,指派专人负责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协调工作。 4 结 语 研究关于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改革制度创新方面的热菥哂惺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关系到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更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金融行业在不断的发展中虽然有了很大的突破,但随着社会理念的转变,金融危机的爆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金融监管体系和制度已经难以发挥其作用,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应针对金融监管改革方面注入更多心血,不仅就我国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和规划,也应积极借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经验。 时代金融论文:互联网时代金融业的发展格局分析 【摘 要】 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断普及的带动下,我国社会已经开始进入到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其中,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广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互联网时代下,金融产业的资金流动、信息传播以及资金的交流方式等都呈现出了全新的发展态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影响范围不断拓宽,我国金融业在未来社会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格局,已经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的重点研究内容。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金融产业;发展格局 一、前言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最早出现于21世纪初期,发展至今已经有近20年的时间。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提升。在支付宝、余额宝等在线资金支付手段被逐渐推广和普及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领导人开始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在金融产业发展过程中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金融产业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二、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之中,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融资以及资金服务组织。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最近几年时间里,信用卡以及小额贷款、网络在线借贷申请平台的应用和普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在线平台的应用和普及是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提升的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金融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但是由于我国当今社会发展阶段中,相关技术人员对互联网络技术在金融产业经营过程中应用的研究时间较短、实践经验尚浅,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弊端。贷款申请准入标准较低、金融行业规范性较差以及资金流通的监管力度有待大幅度提升等,都是互联网技术在金融产业中最突出和常见的问题。互联网技术使我国社会金融产业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更加便捷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资金的流动风险。我国金融产业在互联网时代当中的发展既迎来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 三、对互联网时代金融业发展的展望 1.金融产业的发展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首先,互联网技术应用在金融产业开设经营的各个环节,且不断深入的影响下,我国金融产业的发展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互联网现代化高科技的数字信息处理技术能够将金融产业中资金的交易、存储、管理以及支付等工作环节进行高效的统计和整理,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对服务客户进行精准的定位。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在充分了解客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之上,为其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专业化金融服务,最终实现客户对金融产业信赖度的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互联网在线金融管理平台还能将多个信息平台上的金融产品信息以及客户信息进行统一的整理,最大限度的降低在客户申贷信用以及借贷管理方面容易产生的金融风险。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和推广,为金融产业发展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强有力的前提保障。 2.金融产业的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其次,互联网高科技数字化的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完善我国金融产业的运营监管体系。在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之中,大部分金融产业相关工作人员在对资金以及借贷信息的管理方面,仍旧采用的是中国较为传统和落后的O管手段。较为低下的工作效率和监督力度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时展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未来社会的金融产业也将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运行监管体系。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将分类管理作为最终监管准则,将金融网络贷款的监管工作交由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全权负责,将网络保险申请与审批交由保险监督委员会负责。必要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采取特殊监管的管理方式,有针对性的监管特殊类型的金融业务。 3.进一步形成资产利率的市场化 最后,在互联网时展进程不断推进的带动下,我国金融产业的资产利率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断普及,网络理财产品种类的提升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业银行储蓄存款的数额。货币基金等网络在线支付的理财手段,为金融资产利率的市场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此基础之上,在互联网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带动和影响下所产生的新型理财手段,使金融产业理财市场中的竞争局势日益激烈。各大中小型金融企业为了能在市场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不断创新自身的经营管理理念。金融产业中,理财产品的创意性以及相应的社会经济收益都将得到显著的提升。 四、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影响范围已经逐渐深入到我国社会各个行业中。对互联网时代下我国社会金融业的发展格局进行分析和展望,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更加深入的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在金融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影响作用。只有树立更加正确的认知观念,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实现金融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时代金融论文: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探讨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金融监管改革再度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危机发源地美国对其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此后受危机波及影响最大的英国,以及在危机之中表现稳健的德国,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近年来,国内市场也开始反思当前的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缺陷。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政府均表明了推动金融监管改革的意向;2016年以来,一行三会等监管机构自身也在进行金融监管改革的研究。那么,为什么说当前的金融监管体系已经不适应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分立的现状是否应当有所改变?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方向又在何方?文章试图通过研究几个国家的金融监管制度和改革路径,来探讨值得中国借鉴的举措。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改革;国际实践 一、 引言 各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历程的发展脉络具有很大的共通性。在金融市场萌芽之初,以银行为主的金融市场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各国几乎都选择了由货币当局直接统筹银行监管的职责。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业态的出现催生了更多的监管需求,因而大部分国家单独成立了相应的机构进行监管,并将银行监管职责也从央行中分离出来,形成货币当局与金融监管机构分立的格局。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之间业务领域交叉、跨领域的金融创新出现,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监管、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以及金融机构的危机救助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央行在金融监管中的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彻底暴露。为了更好的应对风险促进金融体系的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多个发达经济体均对其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美国在“双重多头”监管的基础上成立单独的机构担负宏观审慎监管职责;英国从大一统的金融监管转向宏观和微观的“分业”监管;而德国得益于其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及监管部门的灵活应变,维持了经济的相对稳定,但也在危机之后对其监管体系进行了调整。鉴于各国发展脉络的共通性,本文试图梳理美、英、德三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及其改革路径,从中寻求值得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二、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历程 美国在近现代大致经历了三次较大规模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并以三个代表性的法律颁布为标志:一是1933年大萧条之后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初步确立“双重多头”的分业监管格局;二是1999年金融自由化浪潮之后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形成按照业务类型监管的伞形监管体制;三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颁布《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简称《DF法案》),加强美联储监管职责,强化金融稳定体制框架。 1933年大萧条之前,美国金融业遵循1913年《联邦储备法》,由美联储统一负责执行货币政策、监管银行业、建立全国支付清算系统、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而大萧条之后,1933年颁布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将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业务严格分离,分业经营体制建立的同时也相应形成了分业监管的体制,此时“双重多头”的金融监管体制已基本形成。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掀起金融自由化浪潮,美国也在此背景下放松了对金融机构综合经营的管制,逐渐扩展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颁布,允许管理和资本状况良好的银行控股公司转化为金融控股公司,开展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业务。相应的,美国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一些调整,规定由美联储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整体监管,其他相应的监管机构根据业务类型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形成以美联储牵头,各机构按照业务类型监管相应子公司的“伞形监管体制”。而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相继颁布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和《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从宏观审慎、微观审慎、监管框架、危机处理、消费者保护等几个方面,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全面的完善和修正,对原有的“多头”监管机构进行精简,赋予了美联储更大的监管职能。 事实上,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过程就是美联储不断扩权的过程:《1935年银行法》的颁布是对美联储的第一次扩权,将货币管理的绝大部分权力赋予了美联储,正式确立了美联储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此外,还规定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产的银行必须加入联储,实行存款保险制度。《1999金融现代化法案》是对美联储的第二次扩权,规定由美联储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整体监管,由此形成美联储牵头的伞状金融监管体系。金融危机之后《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和《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对美联储进行了第三次扩权,将系统重要性机构及金融基础设施的监管也纳入了美联储监管的范畴。在一系列的危机和金融监管改革之后,美联储的权力变得越来越大;但是,这样的扩权似乎未能阻止危机的发生,美联储也并未在不断扩权的过程中表现出对金融监管的巨大成功。 三、 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历程 英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在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多次变革,迄今为止较为重大的金融监管改革有三次:一是《1979年银行法》颁布之后,正式建立起分业监管的格局;二是1997年之后各监管机构合并成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FSA,三是危机之后FSA取消而成立新的金融监管机构。 20世纪70年代以前,英国奉行自律管理为主、监管为辅的自由主义金融体制;1973年~1975年,英国发生了证券公司和大量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危机,使英国政府意识到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并于1979年《银行法》正式授予英格兰银行金融监管权,此后逐步建立起分业监管的格局。1986年,撒切尔政府进行了波澜壮阔的私有化改革,同时也推动了大规模的金融自由化,大幅度减少金融监管,随之带来了英国的“金融大爆炸”和席卷全球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在此过程中,英国当时分业监管的金融体系暴露出诸多缺陷,尤其1991年国际商业信贷银行破产、1995年巴林银行破产等一系列事件,动摇了公众对分业监管体系的信心,因此,1997年,英国政府被迫提出了改革方案,剥离了英格兰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能,并将原有的9个监管机构合并为一个全能的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服务局(FSA)(黄志强,2012),负责对银行、证券和保险业进行统一全面的监管。此后,《2000年金融市场与服务法案》,确立了金融服务局对金融业统一监管的法律地位,进一步明确了金融服务局和被监管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宣告统一的混业监管框架的正式建立,形成了“财政部+央行+FSA监管”的“三方共治”的统一金融监管体系,并一直平稳运行至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英国成为受危机波及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09年起,英国再度启动了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2009年银行法》确立了英格兰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主导地位:英格兰银行下设金融政策委员会(FPC),负责宏观审慎监管;撤销FSA,设置审慎监管局(PRA)以及金融行为局(FCA),两者共同负责微观审慎监管。此外,改革明确了英格兰银行和财政部在危机应对中的职责分工,建立起了多层次监管协调机制。2013年,新《金融服务法》生效,这一标志性的事件宣告了英国新的金融监管框架正式建立(杨大勇,2015)。 四、 日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历程 日本对金融业的监管历史上相当严格。20世纪初,日本进行利率管制;20世纪20年代,分离金融、银行与信托分离;20世纪30年代,国内外金融市场分离;“二战”后,仿照美国建立自身的金融体系,进行分业经营,但同时给予特护的经济背景实施了统一监管;20世纪90年代之后,金融自由化进程叠加亚洲金融危机,金融体系动荡,这一阶段日本将借鉴的对象从美国向欧洲地区转变,仿效当时的英国建立了新的统一监管机制。 19世纪40年代,日本致力于扭转处于破产边缘的经济,优先发展符合“产业基准理论”的产业,重工业、化工业成为扶持重点。这些大企业的重组建设,都需要金融行业提供大量廉价的资金支持,银行在其中的地位提高。主银行制度逐步成型的同时,日本金融行业政府主导的特征也愈发明显。为了维持这种向部分行业倾斜资源的状态,日本对本国的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进入管制、利率管制和分业经营,并以事前保护性监管为特点。相应的,在金融监管方面,监管架构的设计也体现出高度的政治化特征:大藏省集编制财政预算、征税和金融监管三大职能为一体,在监管上可以说拥有包括立法和执法的绝对权力。在经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这一架构为当时资源不足的日本倾举国之力发展支柱产业、振兴战后经济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同时也存在比较明显的监管缺陷:单一集权式的监管机构在金融问题处理上不公开不透明,对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拖延处理,对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过度保护,缺乏惩罚机制,使得日本90年代金融机构丑闻和破产案例迭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受英国金融改革的影响,日本政府对国内的金融制度进行了彻底改革,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格局被彻底打破。先后通过的《金融体制改革法》和《银行控股公司法》,标志着银行控股公司获得了混业经营的权利,开始进入混业时代。直到2001年,日本几乎放开了所有金融子行业的相互准入政策。在监管架构上,1997年,《日本银行法》被重新修订,明确了央行独立制定货币政策以及重大金融决策的权利,并废除了政府对其的人事任命权。1998年,直属总理府的日本金融服务厅(FSA)设立,从此金融监管职能正式从大藏省分离出来,2000年后重组为日本金融厅,主要负责金融机构监管和应对金融危机。大藏省则负责金融政策和金融立法相关事务。 五、 德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历程 德国金融监管制度也大致经历过三次较大的变革:一是1962年从央行统一监管转变“银证保”三局分业监管;二是2002年“银证保”三局合并为联邦金融监管局,实行混业监管;三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单独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FSC)负责宏观审慎监管(肖筱林,2007)。 1962年之前,德国实行的是统一监管的金融框架,由德意志联邦银行同时承担货币政策执行和金融监管的职能。1962年《银行法》颁布,德国成立联邦银行监督局(BA-Kred),在央行的配合下对银行业进行监管,随后联邦保险监督局(BAV)和有价证券监督局(BAWe)也相继成立,形成了与我国类似的“银证保”三局分业监管的格局。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德国商业银行准许同时经营证券和保险业务,因而银监局实际上执行的是综合金融监管的职能。2002年,德国将三局合并成立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实行混业监管,且下设“银证保”三个专业部门,负责三方面业务的监管,同时设置三个交叉业务部门,专门负责处理交叉领域的问题。由BaFin与中央银行实施金融监管方面紧密合作,全面负责所有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以确保监管覆盖到整个金融系统(肖筱林、舒晓兵,2008)。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德国也未能独善其身,但相对于受到巨大负面冲击的英美等国来说,德国金融监管制度在极端风险事件中体现出来的稳定性,维持了德国国内的经济稳定,证明了其严格的价值。不过,即便其金融监管以谨慎和严格著称,危机之后,德国也对其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两次较大的调整:其一,2007年德国政府批准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管理层新架构的方案,并重新明确划分了BaFin和德意志联邦银行对银行业的监管职责范围;其二,2013年德国通过《金融稳定法》(Financial Stability Act),单独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Committee,FSC),以落实欧洲系统风险委员会(ESRB)在危机后对各国宏观审慎提出的要求。而改革还大大加强了央行在宏观审慎监管方面的作用,FSC的权限实际上置于央行的管理和指导之下,央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起决定性作用(张留禄、陈福根,2008)。由此可见,即便在这样能够抵挡金融危机冲击的稳定金融监管体系中,危机之后也在金融监管改革中提升了央行的重要性。 六、 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及启示 总结近年来各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历程,大部分国家都遵循本文开篇谈论到的发展脉络。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大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上述监管改革历程,各国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为背景建立了新的金融监管框架。总结危机之后,本文发现各国金融改革有以下特点: 其一,强调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的配合。上述美、英、德三国均在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强调了宏微观审慎监管的配合;其二,单独成立一个机构统筹原先的分业监管,负责宏观审慎监管并防范系统性风险。如英国的金融政策委员会(FPC)、美国的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德国的金融稳定委员会(FSC);其三,央行在金融监管中的地位得到提高。英国确定了英格兰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核心地位,并将FPC置于英格兰银行之下;美国赋予了美联储全面的系统性监管职能;德国也加强了央行在宏观审慎方面的作用,FSC受到央行的管理和指导。其四,强调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对金融消费者保护不足,因此英国和美国分别设立了金融行为局(FCA)和消费者保护局(CFPB),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其五,财政部介入到金融监管当中。英国、美国和德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中,财政部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可以借鉴的经验包括: 1. 金融监管改革过程不强制进行金融监管机构的变动。对于中国来说,改变当前“一行三会”的监管格局,无论是将三会合并为一会,还是将一行三会合并为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只要涉及机构的撤并,都将牵涉到大量的行政部门和人员的调整裁撤,增加改革成本的同时也将加大改革的阻力。而从国际经验来看,金融监管改革并不必然要求金融机构的撤并或其他变动,因此,金融监管机构的变动并非是必须的。只需借鉴美国的经验,明确各机构在监管框架中的职责和地位即可。 2. 提高央行在金融监管中的地位。央行主导金融风险防范,其他机构侧重行为监管。“超级央妈”几乎是必然的。央行作为货币当局所具备的宏观审慎监管优势以及其最后贷款人的身份,决定了其应当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在金融监管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在央行主导金融风险防范的前提下,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则侧重行为监管,即负责监控金融机构的日常行为,保证金融机构经营与运作的合法合规,防止市场出现过度竞争和垄断。 3. 财政的适当介入是必要的。在央行及监管机构进行金融监管和危机处置时,无论是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还是金融消费者进行救助,其动用公共资金的过程都需要财政部的介入,以保证动用公共资金的合法合规,保证金融监管的顺利进行。因此财政部也是金融监管体系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 4. 加强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为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除了对金融机构进行严格监管之外,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也是重要一环。目前,我国“一行三会”均有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但缺少更高层级的、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因此,应当借鉴上述美、英、德等国在危机之后对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举措,尽快推进保护我国金融消费者的立法进程,为金融消费者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时代金融论文:大数据时代金融业发展优势及方向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大量数据,进而将我们引入一个新的时代――大数据时代。作为一个与数据密切相关的行业,金融业在大数据时代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然而现有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金融机构亟需改变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而抓住时代机遇,赢得新一轮的竞争。 关键词:大数据 金融业 优势 发展方向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导致相关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海量数据将会为各大行业带来新一波技术红利。对于金融业这个对数据极度敏感的行业,数据运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够高效运用海量数据的金融机构,必定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迎来大数据时代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量数据正通过我们周围的设备不断产生,社交网络、在线购物、支付平台等等都在收集着数据。我们每天产生的数据量正在以指数级增长,2015年全球大数据储量达到8.61ZB,而今后十年,用于存储数据的全球服务器总量还将增长十倍。大数据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数量和品种于各行各业中产生,大数据时代迎面而来。 作为又一个充满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高科技前沿,大数据以其多源、海量、异构的特性冲击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领域,已然成为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信息技术领域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对大数据合理、有效地运用不仅会改变生产和消费的商业行为模式,同时也会引起信息数据在数量、频度和运用等方面的巨大变革。通过对大容量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发掘新的内容,创造出新的价值,带来“新知识”与“大发展”,大数据将开启一次崭新的、重大的时代转型。 二、大数据时代下金融业的优势 金融业作为一个与数据极度关联的行业,能够在当前环境中抓住机遇,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金融机构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实现自身竞争力。面对大数据时代,需要我们运用全新的逻辑与思维,以数据化的方法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运用大数据提升洞察力,拓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进而帮助金融机构识别趋势并利用这些数据来获得竞争优势,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就大数据时代而言,金融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这主要源于以下三点: (一)数据运用传统行业 金融业从最早的信用评级模型到后来的市场营销模型,直到现在的各类投资收益模型,近些年其对数据分析的实践操作经验将极大地辅助其向“大数据”分析跨越。 (二)相关人才集中行业 金融业作为一个信息密集型服务产业,其信息技术等部门拥有大量的IT技术开发与应用人才,并逐年增加对信息系统的投资力度,使得其对数据的挖掘、应用能力不断提升。 (三)数据收集多源行业 金融机构自身拥有大量结构化数据来源,如客户的账户信息、资金交易记录、证券交易记录等,与此同时还拥有网上银行交易记录、电商平台交易记录、证券投资收益曲线等非结构化数据。这些多维度的统计数据极大地便利了金融业对数据的挖掘,也体现出金融业强大的数据收集能力。 三、大数据时代下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大数据时代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将发生巨大改变,需要金融机构迎合时代浪潮,以谋求长远发展,从而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对于金融机构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本文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单一数据源向多数据源转变 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其数据来源大多为自身结构化的金融信息,如财务信息等,但在当前时代,金融机构的数据来源急速增长,引入投资者交易行为、客户评分、公共事业缴费记录等多方面、多维度的数据,从而可以更精确、更有效、更客观地进行分析评价。所以对于各金融机构而言,获取更多源、更强有效的关联数据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基础数据分析向复杂数据分析转变 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不同于之前简单的数据分析,它需要更复杂的统计技巧来获得准确的结果。金融机构目前对于结构化数据的利用率较低,面对非结构化数据则更缺乏基本的处理机制和系统化的挖掘方法,所以加快建立大数据分析体系,充分挖掘数据资源价值,创建大数据时代新的数据分析方法,这将成为未来金融机构的数据深研方向。 (三)群体营销模式向个体营销模式转变 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对客户在社交媒体、多媒体终端等渠道产生的各类非结构化信息进行解析,金融机构可以将每一个客户数据化,进而可以为客户构建崭新的360度数字画像,分析粒度由群体精细为个体,从而可以分析个体客户需求,并及时提供与之匹配的金融产品和个性化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四)传统决策模式向数据决策模式转变 大数据使得决策模式发生转变,由传统的“基础数据+经验”决策模式向“数据证据”决策模式转变。大数据更强调决策建立在牢固的证据基础上。传统的决策模式依赖于简单数据分析和高层管理经验,而大数据时代全量数据分析使得分析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决策支持性,所以金融机构未来的决策过程将会以数据为核心,围绕客观数据进行决策判断。 (五)传统风险评估向数据风险评估转变 大数据的运用使得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系统更加全面、客观。传统风险评估可能只是来源于对财务报表的研究,但是大数据时代下,金融机构可以利用企业的多角度关联数据进行参考评估,比如对于某家物流企业,银行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对其客户满意度、货物运输量、物流效率等方面进行了解,从而客观评价其经营状况。所以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股份制银行主动与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进行合作,进而以大数据思维建立起自己的新型风险评估体系。 四、结束语 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对于金融业而言,未来的发展势必聚焦在创新、复杂的业务方向,所以必须转变现有思维模式,重新审视自身核心竞争力,主动投身于互联网大数据,将大数据的收集与挖掘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资产,提高资源分配效率,从而使自身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 时代金融论文: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索 摘 要: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对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必须牢牢把握金融市场变化规律,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具备互联网工具的运用能力、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以及更强的沟通和创新能力。因此,本科院校在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相对滞后的大环境下,应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提高教师自主性、优化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实训教学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及移动通讯技术实现资金高效、便捷、安全融通的一种高效率新型金融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将传统的银行、保险、证券业务由金融机构专用内联网延伸到社会公用互联网,更进一步促进了金融创新的飞速发展。而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不仅包括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还包括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互联网基金、互联网消费金融、股权众筹融资、网络借贷以及互联网倒逼传统金融而形成的产业升级等方面。 金融学专业是一个与市场紧密相连、应用性极强的社会学科。毕业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必须牢牢把握金融市场变化规律,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的技术更新和产品创新的不断发展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为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及提高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本科院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如转变教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实践教学比例等,但收效甚微。随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人才缺口的矛盾日趋激化,目前,高校金融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应届毕业生在学历和能力上无优势 金融企业一般不重视基础人才培养和储备,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在短时间掌握所有必备技能,带来客户资源,创造岗位价值。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本科应届毕业生在技能掌握及资源方面远低于研究生和已有工作经验的低学历者,就业压力较大。 2.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严重滞后 本科生教学大纲的修改一般为5年,有的甚至时间更长。对于普通社会学科,这种改革或调整时间能够满足学科发展需要,但对于呈几何级数发展和变化的金融市场,这种调整速度远远滞后。并且普通高校一般教学管理严格,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安排课程,灵活性较低,难以适应金融市场变化需要。 3.传统实训教学形式单一僵化 目前,普通高校实训教学一般有两种形式:模拟操作和公司实习。模拟操作是利用软件进行模拟外汇交易、模拟炒股,仅为交易系统简单运用,基本不涉及互联网金融服务内容。而公司实习一般选择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实习内容一般为资料整理、产品面对面推销,很少涉及互联网金融和金融创新的内容。这种实训教学形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实践要求 由于高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环境的差异,本科生毕业时与真正社会需求必然存在一段距离。但毕业生必须具备适应工作岗位的基本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便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创造价值。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对金融学专业人才而言除金融学专业基础知识外,还提出了更高的实践要求。 1.互联网工具的运用能力 互联网金融的直接工具包括电脑、移动设备等互联网工具的运用。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必须能够熟练掌握包括网上证券交易、网络理财保险业务、网上银行、网络信息沟通等,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相关软件。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编程、投资建模等知识技能。 2.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可以挖掘企业运营环节中的各种潜在价值,提高运营效率,节约运营成本。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大数据为金融行业提供信息基础,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也使得动态的风险评估成为可能。因此,要求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具备深度数据挖掘能力,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信息筛选和分析能力。 3.更强的沟通和创新能力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从业人员与客户从面对面的直接沟通转变为网络平台的间接沟通,沟通形式的根本性转变要求从业者具备更强的沟通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自我推销能力和对客户的吸引力、通过已知信息对客户的风险及信用水平的判断力、对客户购买和投资欲望的激发力等等。另外,学生在毕业时需要打破传统金融思维模式,不仅具备对新事物获取和接受的能力,还需具备自主创新意识。 三、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在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相对滞后的大环境下,本科院校应该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整合现有资源,体现互联网金融特色。在人才培养中以提高学生互联网金融实践能力为目的,提高教师自主性,将课堂讲授、校内实践、校外拓展相结合,培养学生金融实践综合能力。 1.提高教师自主性 在本科教育的规范化发展的背景下,大部分高校要求任课教师严格按照已有教学大纲授课。这种授课方式对于变化创新速度较慢的诸如理工科、文学类专业来说能够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但对于金融学这类创新发展速度较快的专业来说则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因此,本科院校应该给予金融学专业任课教师较高的教学自主性。教师可以根据金融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飞速发展的金融市场。 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为提高本科毕业生互联网金融实践水平,本科院校应不断优化金融学基础课程。金融学基础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两部分。学科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统计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计算机基础与编程等课程;专业基础课包括金融学、金融市场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课程。基础课程的实训优化主要体现在对于每一门专业课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方面。比如,在数学和统计学中增加以网络为手段的数据搜集、整理及分析的内容,培养学生深度数据挖掘和信息筛选、处理的能力;在计算机基础与编程等相关课程中增加网络平台运用、投资建模,以及金融网络平台建设等相关内容,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在管理学中适当增加管理沟通内容,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在金融学中增加虚拟货币发行内容,提高学生对货币管理的认知;在金融市场学中增加金融产品设计、营销方案策划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证券投资和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中增加现有互联网金融产品投资及风险分析内容,提高学生风险评估能力;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增加典型银行互联网金融产品案例分析内容,也可由学生设计相应产品,初步培养学生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中的营销投资能力。 3.优化实践课程体系 专业实训课程优化包括校内实践课程优化和校外实习优化。校内实践课程优化可以从手段和内容两方面入手。从优化课程手段来看,可以从传统的实验室固定场所固定设备教学向实验室外非固定场所固定设备转变,借助手机移动设备终端,提高教学互动性。从优化内容来看,除了传统的模拟股票投资外,还应加入多种教学内容,如投资理财方案的设计。可以组织学生结合专业理论,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分别从银行、券商、贷款公司角度为个人、家庭、企业等设计投资理财与资金运用方案,强化计算机运用。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金融大赛,参加国内各类型金融模拟大赛,如模拟炒股、模拟期货、模拟外汇交易大赛,参加银行组织的金融产品创新大赛,提高学生实盘操作及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设计能力。校外实习优化主要从实习内容入手,学校加强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尽可能增加与互联网金融相关实习内容,增加学生互联网金融工作体验感。 时代金融论文:新金融时代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战略选择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服务外包已经成为金融机构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新金融”时代,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金融开放创新、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都对金融行业产生了深刻影响,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必须创新发展。分析了“新金融”时代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探讨了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新金融发展战略金融服务外包 一、新金融 所谓新金融,是以金融资产的获得、定价、交易和处置为核心、以混业一体化市场为载体,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挖掘、金融工程等技术手段和资产证券化、风险定价(利率/费率)市场化等现代金融革新手段运行的现代金融体制。 二、金融服务外包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金融服务外包》中指出:“金融服务外包是指金融机构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利用外包商(为公司集团内部的附属实体或公司集团的外部实体)来实施原由自身进行的业务活动”。服务外包的源动力在于将资源集中于相对优势领域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通过外包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强化核心竞争力,同时节约成本。此外,选择外包是金融机构转移风险的一种战略,金融机构可以与外包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从成本上降低项目的投资风险,并利用对方的优势资源缩短产品整个生产周期,降低由于技术或市场变化而造成的产品风险。 三、“新金融”时代金融服务外包发展趋势 (一)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在“新金融”时代,金融服务外包的经营模式、服务范围、提供手段等都围绕金融业的新需求而发生了改变,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必须完成由需求驱动型产业链模式向供给驱动型价值链模式的转变。从过去被银行需求推动,到现在主动研究银行变革趋势,有能力为银行业务流程创新提供咨询方案,从简单完成银行交办的工作事项,转变为以银行成本下降、服务质量提升、风险可控为项目交付标准,在服务过程中为银行的利润、品牌、口碑、美誉等间接创造价值。 (二)深耕垂直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 当前全球外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外包公司需适应金融机构服务个性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以求在竞争中凸现特色,赢得有利位置。一方面,金融机构迫切希望合作伙伴能够提供更符合自身需求的个性化外包服务,另外一方面,如今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环境越来越复杂、多样化,后台处理和销售支持部门不仅要面对变化多端的客户需求,而且还要保证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提升。这就要求外包公司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开发市场的差异化需求,采取更加灵活的服务方式,实施差异化竞争。 (三)新技术拓展了金融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大、物、云、移”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大大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改变了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结构,使得外包领域不断拓展、深化和创新,对原有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格局提出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大、物、云、移”等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也迎来了实现创新与突破的机会,依托新技术而生的金融智慧服务与一站式解决方案提升了效率,并带给了客户全新的体验,大大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借助云计算技术,外包服务提供商降低了服务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在大数据时代,对数据的驾驭能力是每个银行必备的核心能力,也将是未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在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处理等业务中金融服务外包公司还拥有较大的机会,从而帮助金融机构盘活内生资源,创造外部价值。这些创新服务都是金融服务外包有待开发的战略性新兴蓝海。 四、“新金融”时代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战略选择 (一)提供平台化金融服务 在服务外包市场发展的大趋势下,平台化既是发包方的需求,也是外包提供商的主要服务方式。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混业经营等都离不开互联网平台,而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金融服务外包的平台化服务提供了多种可能。在金融服务外包领域,位列国内前茅的深圳银雁金融配套服务有限公司的服务创新思维,不再单纯从单个银行出发,而是跳出某个部门,某家银行,从金融市场整条服务供应链、价值链的关系思考问题。银雁通过云计算和移动互联为核心的技术应用推动金融外包的平台化发展进程,从供应链、价值链扩展到金融外包服务产业网络和价值网络,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运营管控系统平台和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二)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伴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变革,金融服务外包的业务范围在不断扩大。中国金融业的快速成长为金融外包释放了大量后台服务,金融业前后台业务分离趋势为金融外包发展创造需求,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为金融外包发展创造条件,金融外包业务整体呈现由低端向高端、后台业务向前台业务、非核心业务向核心业务延伸拓展的趋势。 以银雁为例,由于多年来专注于银行等金融领域的服务外包业务,银雁有更广阔的视野来分析、研究银行在业务创新中的需求。围绕金融机构的产品特点、质量标准、技术水平和管理要求,深圳银雁不断开发金融外包产品服务,深入到银行等机构的前台、中台、后台各环节,既能设计并落地实现单个服务产品,也能够整合金融机构各部门或者业务流程上下游多样化的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凡是金融机构能想得到的服务外包需求,银雁都有相应的案例。 (三)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可以最大程度上为金融机构降低人力等成本以及发包方的管理协调成本,并提高金融机构的议价能力。因而,金融机构不再满足于供应商提供的某一项服务或一个产品,它们更倾向于寻找具有安全性、可信赖性和能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合作伙伴。外包公司着力提供金融外包集成服务的产品,为金融机构提供集金融后台建设、维护、更新和优化服务,集信息录入、数据分析、客户挖掘、市场销售等各业务链的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从而在长期合作中实现从简单的承接服务到金融服务外包专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外包公司逐渐成为金融机构可以快速便捷掌控运营数据和运营状态,流程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金融外包产品工厂。 时代金融论文: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时代金融学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的思考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诞生和发展改变了金融行业的原有格局,开启了金融业从传统借贷服务向综合理财服务的新时代,创新与融合成为金融业的主旋律。高等学校金融学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必须应对市场变化,顺应时代变迁,创新理念,加快教学改革步伐,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突破传统单一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方法,应用网络课堂、慕课等新型多媒体教学工具,明确培养目标,将课堂教学与金融行业实训相结合,着力培养既有金融学理论基础,同时熟悉金融市场环境和相关政策,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金融业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随着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中国金融业呈现出一幅百花齐放、群芳争艳的新局面,民资银行粉墨登场、利率市场化改革快速推进,存款保险制度破冰出炉,股票期权交易上市,等等,面对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挑战,传统金融企业必须应对这些改革带来的“颠覆性”冲击。与此同时,金融业的创新与融合的新形势也使金融人才培养与管理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高等院校的金融学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必须紧跟金融市场的变化,加快课程体系改革,着力培养适应互联网和大数据新时代需求的金融专业人才。 一、互联网金融新时代我国金融业发展特征 1.金融业务向网络化、电子化发展。2014年12月,我国第一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在深圳前海挂牌试营业。微众银行以“普惠金融”为目标、“个存小贷”为特色,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和普通民众。银行采取有别于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无营业网点和柜台,完全依托互联网为目标客户群各类金融业务提供服务,这是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同时,另外一家民营银行浙江网商银行也已经通过国家审批等待开业,其负责人近日透露,网商银行不经营现金业务,不设营业网点,“是一家纯网络银行”。这种模式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更便捷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民营银行的设立和全新的网络化经营方式,对传统金融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 2.金融业务全球化、国际化趋势明显加速。2014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了《中国银行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白皮书(2014)》,从中可以看到,我国金融业务的全球化、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数据显示,2014年境外企业进出口过程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比例超过15%的企业占比达26%,比2013年提升了10%,约有87%的境内企业和69%的境外企业打算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或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收付结算中的使用比例,分别较2013年的调查结果上升了110%和8%。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目前累计已经突破16万亿元,货物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的金额占同期海关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16%左右,人民币成为中国对外经贸投资往来的第二大支付结算货币。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发展,金融业务即将延伸到全球各个角落。 3.借助互联网平台,金融衍生工具迅速发展。以保证金和杠杆交易为特征的金融衍生品,一直伴随着金融业创新而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在全球金融市场上,每天成交的金融衍生工具合约金额高达数万亿美元。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据银监会统计,截止2014年,我国银行业的金融衍生产品数量达到两千余种,各家银行不断推出新的衍生产品适应客户投资需求。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投资产品组合更加便利化,金融衍生工具已经成为大众化的投资工具。 4.互联网金融发展为金融风险监管提出挑战。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高科技网络的完美结合,它通过整合在线交易的海量数据,对客户资信进行快捷化的审查,以电子支付方式完成信用消费、资金支付,让客户享受到便捷及时的金融服务。互联网实现了无地域、无时限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但由于网络技术的限制,网络安全对互联网金融提出了严峻挑战,增加了金融业风险,其中包括信息风险、交易风险、监管风险等,迫切需要金融行业及监管部门强化风险管理意识,规避系统风险。近几年,互联网理财产品呈现井喷式增长,但其本质是借助电商平台与基金公司合作,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仍然受利率和货币市场的影响,如果盲目追求高收益率,可能导致血本无归的投资风险。 二、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新时代,金融业改革发展一日千里,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市场从分业经营趋向混业经营,如平安集团已经构建了全方位的金融投资平台。金融业发展不仅需要从事金融研究和顶层设计的高级人才,同时还需要大量从事基层管理和实物操作的技术人才,因此,客观上要求我国高等学校金融学教学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进行及时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相适应。但在现实中,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却存在着较大的滞后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课程体系建设滞后,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1.课程体系设计理念不明确,培养目标没有准确定位。金融学的学科隶属于经济学还是管理学,这是我国学术界长期争论的话题,对金融学科发展定位不准确,就会影响金融学课程体系的设计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面各具侧重点,需要在教学进度设计时重点考虑,但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设计的目标尚未明确[1]。 2.教学内容方面,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内容比例不合理。我国金融学教学长期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两大核心课程体系,货币银行学课程体系往往注重宏观金融学方面的分析,以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为主干课程;而以国际金融为主干课程体系的教学,集中反映公司财务、企业融资、企业财务管理等微观方面的内容,课程设计主要围绕公司金融、以资产定价为核心的投资学等,更加偏重市场投资、企业资产管理,偏重微观金融的研究和教学。 (二)人才培养偏重理论教学,轻视应用能力培养 1.理论研究型人才还是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与金融业基层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往往没有明显区别,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目标,没有根据金融市场需求设计培养方案。造成高校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原因,一方面是金融业产品研发和基层管理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却存在高校的大批金融学毕业生难以按期就业。 2.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少主动参与意识,实践环节薄弱。金融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脱离实践应用价值的教学是舍本逐末,因此,金融学本科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侧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但是目前高校金融学教学普遍存在理论内容庞杂、教学方式以灌输式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缺乏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案例教学内容较少、讨论式或研究式教学学时偏少等问题,总体上缺失实践教学的设计与能力培养。 三、互联网金融新时代对金融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对现代经济生活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全球每个角落。金融业的新变化对金融人才知识和能力培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金融人才具备敏锐市场洞察力和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同时具备多学科综合应用和分析能力,能综合应用计算机、英语、法律工具,具备较好的计量经济学分析能力。 1.具备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知识。互联网金融市场瞬息万变,要求金融从业者系统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金融理论发展的脉络有较深入了解,对现代金融理论及应用有充分认识,能够对宏观金融政策进行理论解读,同时具备微观金融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运用金融理论分析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信贷市场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金融从业者要具备交叉性、跨市场风险监管的能力,具备把握系统性互联网金融产品风险检测的时机和能力。 2.具备敏锐的金融市场分析能力。大资管时代,金融机构展开了以金融理财为主导产品的市场竞争,需要金融从业者具备敏锐的市场分析能力。我国金融市场投资工具日益丰富,与此同时,金融投资和管理的风险难度也在不断增加,需要金融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要具备敏锐的市场判断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准确把握国家金融经济政策走向,必须把金融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锻炼自己对金融市场的直觉和敏感性,具有良好的金融市场的洞察能力,具备风险预警和检测能力,对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做好风险提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具有良好的金融服务意识。 3.富有创新精神和持续钻研,多学科综合应用能力。互联网金融是社会科学创新的产物,网络金融新时代意味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将会更加融为一体,金融与经济将会互相融合、互相促进,金融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将会更加普及,突破时空的限制。因此,要求培养的金融专业人才不可墨守成规,要具备创新精神,同时,要具备多学科综合应用的能力,能够将金融与统计学、数学、工程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互相交叉的边缘科学进行融合,这是互联网金融对金融行业从业者所具备的素养的基本要求。 4.具备基本的外语、计算机及法律应用技能。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迈向全球化、国际化的步伐加快。金融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要求金融人才熟悉国际金融理论惯例,具备熟练的外语技能和沟通能力的要求,同时,适应金融国际化要求,为金融市场电子化、信息化、工程化做准备;要求金融人才熟练运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编辑和大数据信息处理和计算。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尚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明显的法律盲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诸多问题,而互联网理财业务本身也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其过度扩张将引发一定的法律风险。这一现状需要金融人员具备保护投资人利益以及较强的法律自律意识。 5.具有扎实的金融数学和计量分析能力。金融学科的研究越来越借助数学和计量分析工具,因而定量分析在金融学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最近推出的金融期权交易工具,对数学模型的分析依赖性更强,创新金融衍生产品,防范金融风险,进行金融产品精算,等等,都离不开金融数学和金融计量工具。这些都要求从业人员熟练应用数学工具,具备分析实践能力,具备扎实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计量分析能力,这是现代金融业发展对专业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 四、互联网金融新时代金融学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的建议 1.改革教学内容,增加互联网金融业务及风险管理课程的内容。为了更好地把握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培养新形势下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升金融业管理水平,发展普惠金融,适应互联网金融信息更新和传播速度加快的需求,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无法适应快节凑的金融市场发展要求,必须加快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改变原来以银行货币信用为核心,货币、信用、银行为主体的货币银行学课程体系,增加以金融市场为主体,以货币经济、金融经济、金融工程为侧重点的内容,以及金融产品精算、风险偏好测量、金融政策演变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在尚未有成熟教材的情况下,用余额宝、P2P、众筹等经典案例分析互联网金融的营销模式及风险管理案例,通过分析我国第一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无网点、无需客户面对面的纯网络金融服务经营模式,让学生直观感受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和经营流程[2]。 2.改革教学方式,适度增加案例教学和研讨式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听课,很少主动参与到课程中与老师一起形成讨论和思考,这样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难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与教师互动交流。如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为教师在课程中增加案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先设定互联网金融的某一热点问题,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在课堂分享展示;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将经典案例结合教学内容分享给学生,案例与讨论结合,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需要教师下较大功夫搜集整理经典案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案例作为“导入式”或“总结式”,需要根据课程内容情景与案例的结合程度来设计,案例分析的情景及过程需要抓住案例内容的精华,不可断章取义,也不可花费太多时间讲解案情,要突出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可学性”和“内涵型”,以提高案例分析和讨论式教学的效果。 3.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着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金融业快速发展,需要研发型和高级管理的金融人才,但是基层管理和业务实践型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因此,确定了培养金融业基层管理和应用性业务人员的目标,就会在课程设计和培养方式方面有的放矢,如课程内容增加实训课程,校外参与金融企业实践,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政策及环境现状,有选择地储备从事金融业的能力和资质,重点培养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素质;针对一些互联网金融热点和银行理财产品的经营实践,可以聘请银行业的专业人员走进校门开展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动态及发展方向。[3] 4.对教材选择和考试制度进行创新改革,适应互联网金融对专业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高校很难及时将反映市场特色的教材与课程相结合。因此要加快课程设置和教材配置步伐,教学方案和进度应该及时调整,教材选择在尊重真实、客观、准确反映金融学特征和规律基础上,具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的效果。教材的难易程度和要求方面,既要继承发扬国外经典理论,让学生奠定坚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也要有分析中国金融热点和事务的内容,要将二者真正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指定主要教材和辅助教材,弥补一本教材难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缺陷。 创新考试方式,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要采用多种考试方式相结合,教师可以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完成情况等均作为期末成绩的组成部分。比如在金融理财课程考核中,教师将3名同学分成一个小组,一人扮演理财师,另两位扮演客户,要求就家庭理财中某一问题咨询理财师。这样的咨询过程用手机录制成视频节目,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项内容。学校应增加多种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环节,避免期末死记硬背,要综合考评使得考核结果更加公平合理,也突出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考核。 时代金融论文: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完善 摘 要: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正处于政府监管与市场化改革交接的时期,金融机制体制抗风险的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在面对大规模经济危机的能力和危机后金融体系愈合恢复能力较差。文章结合当前我国金融机制体制现状与经济情况,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建立的方向。笔者认为,完善监管组织体系,防范金融衍生风险,必须在建立健全对商业银与资本流动的角度去构建,减少央行与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非正常博弈。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研究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世界相继暴发了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等金融海啸,其烈度之强,对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且,金融危机不仅对金融体系产生不利的影响,更会对各国的金融监管组织与体系产生一定的破坏。当前我国,以银行为主的资本流通体系和银监、证监、保监会为主的金融监管体系承担了我国大部分金融监管组织责任,那么如何进行进一步的机制体制改革,才能充分发挥监管体系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 1 金融监管组织的职能与作用 金融监管组织指的是为了帮助国家实现既定的金融管理任务,而设立的可以对各金融机构施加一定指导作用的官方机构的总称。我国经济开放时间较晚,因此金融监管组织的建设方式和完善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在我国,主要是以银监会为主的监督组织建设。银监会在2003年成立之后,迅速接管了央行的部分监管职能,以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三会”分工的金融监管原则对金融行业进行监督与管理。 对于金融行业来讲,金融监管组织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创建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金融操作平台,促进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及时预见和防范金融危机,并在危机后利用自身的背景与引导力帮助金融市场的恢复与发展。国际上之前流行的金融监管组织以其自身的资本实力来进行背书,这无法支撑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而且,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金融监管缺位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对金融监管组织进行补充与改革,才能确保金融秩序的长期稳定。 2 后经济危机时期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金融监管组织的适用性法律不完善 根据凯恩斯的相关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存在政府或其他组织的监督与管理,因此金融监管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来保证其监督权威与地位。从金融组织的监管职能来看,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应该包括:金融机构组织方面的规范,如:金融监管组织的法律地位、性质、组织机构行驶等;金融监管职能方面的规范,如:金融机构门槛、审批流程、准入与退出机制、运行法则等;交易保护方面的法律。如:确保交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但是,我国虽然已经搭建起了金融监管组织的法律构架,但是在具体内容上还有很大的欠缺,有的内容甚至已经落后当前的金融发展局势。 2.2 市场化程度较低 当前我国三大金融监管组织(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督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行情的作用,但是由于该组织带有行政机构的色彩,因此在市场化的程度上,严重不足。在经历数次大的经济危机后,该机构最大的特点仍然是以行政手段来应对市场变化,缺乏灵活的市场调节手段。对于金融机构的准入、内部管理、资料监督、账目变化等,都缺少严格的监督,因此使得我国在后经济危机时代金融监督管理组织体系依旧存在较大的缺陷,难以迅速转入正轨。 2.3 缺少对消费者与投资者的保护 金融监管组织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监督部门,其主要运行任务是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换而言之,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金融投资者的利益。但是由于金融危机后,金融投资者与金融机构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规范、盈利能力差距较大等因素,使得金融平台稳定性较低,导致规则内的投资者利益保护较少。当前,我国的银行、证券、保险等综合金融经营模式发展趋势正逐步加快,之前的金融监管组织凭借类型划分监管对象的监管方式难以发挥作用,导致金融监管“真空区”的出现。极大地损害了部分投资者的利益。 3 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完善措施 3.1 完善法律法规 首先,完善各种与金融监督管理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理顺各种法律体系内部的矛盾,加强对经济学、金融学等专业的研究,制定符合经济规律的金融法律法规,增强组织的监管能力了,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如:金融机构破产、风险应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等,为金融监管组织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时增加法律保障。 3.2 建立健全金融监督管理组织体系 根据我国的国庆与金融发展程度,必须加快改革,度过金融监管组织市场化改革的深水期。明确组织目标,转变监管理念,提高监管效率,增强执行力度,从各部门协调配合的角度来提升监督管理组织的监管效率。 对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一方面,监管组织要把之前的防范措施向预警措施进行转变,保护我国的金融安全;另一方面,金融监管组织要从以往的政府权力部门向服务部门转变,努力实现由行政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的转变。 3.3 增加监督制约能力 在当前“一行三会”的监督管理组织基础上,我国金融管理部门应该成立一个类似于金融监管协调工作小组或者委员会之类的组织。 一方面,这个部门可以增加对尖锐监管组织的监督,促使其一直维持在一个高效管理的状态下;另一方面,该部门也可以协调市场新增金融服务项目与监管机构之间的矛盾,促进金融监管组织对新增金融业务的监督与管理。 3.4 对具体金融问题进行针对性改革 当前我国由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在金融行业内,还存在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如:影子银行问题、金融公司控股问题、保险制度、证券市场、地方政府融资等问题,都需要金融监管组织探索对策,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4 结 语 综上所述,对于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组织,需要解决身份与管理的双重问题。再次,笔者在经过深入分析后,认为只有建立健全一个集微观审慎、分业监管与宏观审慎、系统性风险监管的金融监管体系,正确处理实体金融与虚拟金融之间的关系,稳步提升金融监管创新程度,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强对金融危机风险预测,才能真正实现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完善。 时代金融论文:新金融时代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战略选择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服务外包已经成为金融机构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新金融”时代,在“大、物、云、移”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金融开放创新、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都对金融行业产生了深刻影响,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必须创新发展。本文分析了“新金融”时代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探讨了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新金融 金融服务外包 发展战略 一、新金融 所谓新金融,是以金融资产的获得、定价、交易和处置为核心、以混业一体化市场为载体,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挖掘、金融工程等技术手段和资产证券化、风险定价(利率/费率)市场化等现代金融革新手段运行的现代金融体制[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等重要决定,为中国金融改革指引了方向。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改革,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意味着金融业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新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正在强力重塑金融格局;银行业加大开放、利率逐步市场化,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无不成为当下“新金融”的重要标志。 随着金融竞争日趋激烈,金融机构开始竞相采取外包战略,面对“新金融”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为金融机构的合作伙伴,金融服务外包机构正积极需求提升竞争优势的战略。 二、金融服务外包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金融服务外包》中指出:“金融服务外包是指金融机构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利用外包商(为公司集团内部的附属实体或公司集团的外部实体)来实施原由自身进行的业务活动”[2]。服务外包的源动力在于将资源集中于相对优势领域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通过外包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强化核心竞争力,同时节约成本。此外,选择外包是金融机构转移风险的一种战略,金融机构可以与外包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从成本上降低项目的投资风险,并利用对方的优势资源缩短产品整个生产周期,降低由于技术或市场变化而造成的产品风险。 三、“新金融”时代金融服务外包发展趋势 (一)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从发展历史来看,金融服务外包经历了以准事务性外包业务为主的如存储记录、印刷、打印业务的成本驱动期,IT技术为主的金融业前后台分离的技术升级驱动期,以及离岸业务井喷的产业转移驱动期。被动地承接外包业务的时代已经过去,外包企业要主动向客户提供附加值更高的外包服务。在“新金融”时代,金融服务外包的经营模式、服务范围、提供手段等都围绕金融业的新需求而发生了改变,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必须完成由需求驱动型产业链模式向供给驱动型价值链模式的转变。从过去被银行需求推动,到现在主动研究银行变革趋势,有能力为银行业务流程创新提供咨询方案,从简单完成银行交办的工作事项,转变为以银行成本下降、服务质量提升、风险可控为项目交付标准,在服务过程中为银行的利润、品牌、口碑、美誉等间接创造价值。在业务种类上,外包企业开始从低端业务向更复杂、更核心、更高端业务发展。譬如除了能够提供金融软件系统的开发、运营、维护等IT业务以外,还可以帮助合作伙伴实现投资管理、核保理赔、基金定价等知识流程外包的功能。除此之外,金融外包企业还要对金融机构现有的服务和系统进行整体优化,与发包方共同开展产品设计研发、智能化服务和一站式解决方案等。 (二)深耕垂直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 当前全球外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外包公司需适应金融机构服务个性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以求在竞争中凸现特色,赢得有利位置。一方面,金融机构迫切希望合作伙伴能够提供更符合自身需求的个性化外包服务,另外一方面,如今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环境越来越复杂、多样化,后台处理和销售支持部门不仅要面对变化多端的客户需求,而且还要保证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提升。这就要求外包公司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开发市场的差异化需求,采取更加灵活的服务方式,实施差异化竞争。另一方面,要在某个领域做专做强,做“小池塘里的大鱼”,即通过深耕于相关行业的垂直市场,获取该领域内的尖端技术与服务能力,从而能为客户提供该领域内独一无二的专业技术与服务。 (三)新技术拓展了金融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大、物、云、移”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大大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改变了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结构,使得外包领域不断拓展、深化和创新,对原有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格局提出新的机遇与挑战。[3]在“大、物、云、移”等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也迎来了实现创新与突破的机会,依托新技术而生的金融智慧服务与一站式解决方案提升了效率,并带给了客户全新的体验,大大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借助云计算技术,外包服务提供商降低了服务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在大数据时代,对数据的驾驭能力是每个银行必备的核心能力,也将是未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在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处理等业务中金融服务外包公司还拥有较大的机会,从而帮助金融机构盘活内生资源,创造外部价值。这些创新服务都是金融服务外包有待开发的战略性新兴蓝海。 四、“新金融”时代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战略选择 (一)提供平台化金融服务 在服务外包市场发展的大趋势下,平台化既是发包方的需求,也是外包提供商的主要服务方式。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混业经营等都离不开互联网平台,而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金融服务外包的平台化服务提供了多种可能。在金融服务外包领域,位列国内前茅的深圳银雁金融配套服务有限公司的服务创新思维,不再单纯从单个银行出发,而是跳出某个部门,某家银行,从金融市场整条服务供应链、价值链的关系思考问题。银雁通过云计算和移动互联为核心的技术应用推动金融外包的平台化发展进程,从供应链、价值链扩展到金融外包服务产业网络和价值网络,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运营管控系统平台和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二)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伴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变革,金融服务外包的业务范围在不断扩大。中国金融业的快速成长为金融外包释放了大量后台服务,金融业前后台业务分离趋势为金融外包发展创造需求,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为金融外包发展创造条件,金融外包业务整体呈现由低端向高端、后台业务向前台业务、非核心业务向核心业务延伸拓展的趋势;金融国际化进程的加速,释放了大量的跨国金融企业外包市场,跨国金融企业的外包市场有待深层次挖掘;在金融混业经营的模式下,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服务对象也由传统的金融机构转向所有开展金融业务的企业,电子支付、财富管理咨询、金融社交等等都将成为其合作伙伴。总之,在新金融的发展和引导下,金融服务外包也将呈现以业务延伸扩大为核心的多元化发展态势。 以银雁为例,由于多年来专注于银行等金融领域的服务外包业务,银雁有更广阔的视野来分析、研究银行在业务创新中的需求。围绕金融机构的产品特点、质量标准、技术水平和管理要求,深圳银雁不断开发金融外包产品服务,深入到银行等机构的前台、中台、后台各环节,既能设计并落地实现单个服务产品,也能够整合金融机构各部门或者业务流程上下游多样化的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凡是金融机构能想得到的服务外包需求,银雁都有相应的案例 [4] 。 (三)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可以最大程度上为金融机构降低人力等成本以及发包方的管理协调成本,并提高金融机构的议价能力。因而,金融机构不再满足于供应商提供的某一项服务或一个产品,它们更倾向于寻找具有安全性、可信赖性和能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合作伙伴。外包公司着力提供金融外包集成服务的产品,为金融机构提供集金融后台建设、维护、更新和优化服务,集信息录入、数据分析、客户挖掘、市场销售等各业务链的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从而在长期合作中实现从简单的承接服务到金融服务外包专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外包公司逐渐成为金融机构可以快速便捷掌控运营数据和运营状态,流程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金融外包产品工厂。 时代金融论文:对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后援行业发展新机遇的思考 摘 要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中国金融界和IT界最热门的词汇之一,相关创新活动也很活跃。利率市场化也在同期加大力度推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等给传统银行金融机构带来了发展压力,同时,客观上也为金融后援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抓住机遇,金融后援行业将迎来新发展。本文探讨了金融后援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新机遇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指出了金融后援行业依托传统银行金融机构,共同组建独立法人资格的互联网银行的创新发展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后援 新机遇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网络化趋势也越发明显。“互联网金融”概念是在2012年被首次提出的,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谱系概念,涵盖因为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的影响,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和市场,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理解互联网金融需要充分的想象力,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已经十分明显,相关创新层出不穷,各类机构纷纷加入,除传统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之外,电子商务公司、IT公司、移动运营商等都非常活跃,模糊了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界限。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有深刻的背景。一是互联网对许多不需要物流的行业产生了影响。金融本身就是数字(在金融机构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比不大),与互联网有相同的数字基因,所有金融产品都可以看作数据组合,所有金融活动都可以看作是数据在互联网上移动,因而金融更容易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二是整个社会走向数字化。智能设备的应用,传感器的普及,全社会信息有9成可以被数字化,这就为大数据在金融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个人及企业的大部分信息都存放在互联网上,那么基于网上信息就能准确评估这些人和企业的信用资质及盈利前景。三是一些实体经济累积了大量数据和风险控制工具,可以用于金融活动,如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公司。四是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一些低效率或者扭曲因素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创造了空间。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给中国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明显的冲击和改变,也为金融后援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金融后援行业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金融业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前台与后台相互分离,分工不断细化而产生的服务外包行业。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为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的发展,将原本应由自身处理的某些事务或某些业务活动,委托给本机构以外的第三方进行处理,金融后援服务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知识流程外包(KPO)。中国金融后援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无论在政策限制、内部治理、信息安全、法律体系、产品及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金融机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4年,金融后援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6%,涌现出了大量的金融后援服务公司,如东软、文思信息、银联数据、华道数据、黄石捷德等,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及服务人才,积累了大量的金融行业客户群,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和业务特点。正因为金融后援行业有了20多年的发展,自身无论在技术,还是人才储备还是产品服务方面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才能在金融环境发生变革的互联网金融时代,抓住机遇,借势成长。 本文将主要讨论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后援行业公司应该更加发挥主动引领的作用,依托自身在人才,技术,产品上的储备和优势,加大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抓住机遇,联合银行金融机构组建互联网银行,从而实现自身从后台服务延伸至前台服务的发展战略。 一、传统银行面临的挑战 目前,中国传统银行金融机构面临很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逐步的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银行利差减少,利润下降。中国利率市场化步伐近三年来明显加大,目前存款利率已经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50%,距离最终放开只有一步之遥。二是互联网公司向金融行业渗透,带来了跨界整合压力和竞争压力。三是国家放开民营银行准入,存款保险制度出台,银行退出机制已是箭在弦上,众多小型金融机构数量增加,同行竞争压力加大。四是经济结构转型,未来的贷款客户就转向中小企业及个人客户,业务成本和风险进一步加大。 二、互联网银行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一方面,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使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没有时间去柜台办理业务;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交易能降低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越来越多的银行金融机构推出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或者直销银行服务。然而,现有的网络银行都仅仅是作为传统银行的一种渠道补充,不是独立法人机构,业务发展受到传统银行体制的束缚,无法发展壮大。 三、互联网银行亟须从传统银行业独立出来,变成真正的独立法人去自主经营 互联网银行就是一种依托互联网技术而生的新型金融机构。目前,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正在讨论放开银行股权投资的限制,鼓励中小银行设立独立法人机构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在我国监管机构明确了相关政策后,因银行科技部门人员流动性不强,金融后援行业的IT公司,可依托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与银行金融机构联合,强强联手,组建独立法人资质的互联网银行,从传统银行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在产品创新、客户服务创新、客户渠道拓展等方面大有可为。例如,与移动运营商合作,与商铺合作,与邮局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空间去开拓新客户,发展新业务。今后,互联网银行还可以率先开展保险、证券业务,突破银行,保险,证券之间的分业经营限制,使得金融业不断融合。使得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得银行服务。在未来,随着约束条件的改变,金融模式变革更多的是无网点服务,资金双方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可以直接匹配,产品定价、风险管理和信息处理,完全可以在每个人的手上来完成,不再需要传统银行等金融中介。 四、开展大数据分析业务,为互联网银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信息处理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核心是通过大数据替代传统的风险管理和风险定价。如果金融后援行业能抓住机遇,利用自己的IT技术优势,很好地将业务拓展到互联网银行,那么将迎来新的发展良机。互联网银行虽然为金融机构,但自成立起就具有很深的互联网烙印,一定会具有互联网注重社交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的基本特征。 社交网络化将使得人与人、人与机构之间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大量的利益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都掌握着部分的信息。单个利益相关者可能数据有限,但是通过社交网络建立的关系,各自掌握的信息就可以被汇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链条,这样就可以获得有效信息。由此,就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对这些关系数据进行筛选,以此确定参与人或机构的信用情况,风险状况,进一步形成对互联网银行开展业务有帮助的信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发展的时代,数据挖掘及数据关系分析,可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以客户为中心,数据的集中,数据的分析,数据的共享,能为客户提出丰富多彩的多样化产品,也为互联网银行发展壮大提供了新的支撑。 (作者单位为重庆金融后援服务有限公司)
房地产分析论文:分析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 摘 要: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另一个方面,随着经济形势以及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很多的房地产企业的自身的财务状况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本文将针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给出一定的对策的分析。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管理方法 房地产的开发在我国现在仍然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一个发展速度比较快并且发展的过程相对比较特殊的行业。现在由于房地产的市场出现了很大的变动性以及我国的房地产的企业的发展十分的迅速,在我国的房地产的市场中也逐渐的建立起了一整套的产业模式。 一 当前我国的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化的经济运行模式不断的发展以及我国在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带来的国外的行业的冲击,面对复杂的市场变化以及市场形势,我国的房地产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慢慢的变大。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收支的审批的手续以及手续的办理过程都相对不够规范,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造成了收支的标准的混乱的问题,往往都是按照一些相关的领导的个人意志的方向进行班里。这就使得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形式上的管理的问题。 其次,一些房地产企业在项目的规划的过程中虽然也进行了一定的建设的计划,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内部资金管理的科学性有问题,所以很多的时候就造成了其属下的子公司的资金不能够及时的到位的问题,也就无法对这些应该到账的款项进行合理的规划。 第三,我国的房地产的企业在资金的流量上相对比较大,是属于一种资金量比较大,金融风险比较高的行业,其所需要负担的税务额度也是比较大的,但是我国的很多的房地产企业对于相关的税务法律以及在会计上的建制还是相对比较欠缺的,这就是的其不能够合理的进行税收的规划,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就使得企业自身增加了不少的税务负担。 最后,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在企业的发展的过程中普遍的对于企业的工程决算比较重视,但是对于项目的决策不够重视,在企业的项目投资的过程中很大的程度上都是依靠项目本身的负责人的主观上的推断,这样的缺乏科学合理的市场分析的现象必然使得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干缩接受的项目缺乏一定的可行性的论证,无形中也就使得企业的战略意义降低了。 二 加强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创新探索 房地产企业由于其本身的生产经营的过程比较特殊,所涉及到的面是比较广的,并且其开发的周期相对比较长,投资的额度也比较大,所以在资金的回收的过程中是需要相当的时间的。 首先,要对房地产企业的资金进行统筹的管理工作。也就是说,在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统筹中,目前因为受到了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影响,这就是的其主要依靠的银行贷款的一个资金来源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 其次,由于房地产企业的全面的成本管理以及在控制的方面都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所以就必须加强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工作。 最后,由于房地产企业在具体的项目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比较多,这就需要企业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正确的控制和对待,带着一定的战略性的原则实现对于项目的过程的全面的分析和控制管理。在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加强财务风险的控制以及预警的工作。在工作中要积极的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针对财务的过程实施全方位的风险的规避和预警,从而建立起针对房地产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的预警和管理体制。 房地产分析论文: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分析 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分析 一、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与渠道分析 (一)房地产资金来源现状 房地产资金现在主要来自七个方面,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外商直接投资,自筹资金,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购房者的定金和预付款以及其它资金。1~11月,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占当期房地产开发全部资金来源的76.4%,其中直接国内贷款融资占所有资金来源的26.4%,与去年同期相比,国内贷款金额同比增长5.75%,利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0.12%,增幅很大。行业资金来源结构存在严重缺陷,银行贷款数量巨大。 (二)本期不同渠道融资金额变化 8月份以来,房地产投资的各种渠道中,自筹资金、定金及预付款、利用外资、外商直接投资和其他资金均呈现回落趋势,而国内贷款和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在10月止跌反弹,略有增长。 (三)现有七大融资方式剖析 受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都提高了对房地产行业贷款的要求,开发商通过其它渠道融资的需求大增,面对资金的瓶颈,现行解决的途径并不是很多。 1.国内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房地产开发商趋之若鹜的主要融资渠道。虽然央行121号文件规定,银行贷款现阶段从紧,对于项目开发程度和开发商自有资金的开门槛,将大多数开发商排除在门外。但是,对于企业而言,便捷,成本相对较低,财务杠杆作用大的银行贷款有着致命的诱惑,更何况,其还债压力大等缺点还可以通过调整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负债结构加以规避。同时,房地产信贷业务目前仍普遍被银行视为优质资产,商业银行的信贷热情丝毫未减。 2.信托项目融资: 信托是目前房地产业新兴的融资热点,从到,全国共发行房地产信托163只,融资额175.8亿元。信托资金的分量远不足以支撑行业的发展,之所以大受青睐,主要是它在串接多种金融工具方面独具优势:一可以引入海外基金,二可以充分国内的产业投资信托基金,三可以以固定回报的方式,以股权投资方式进入项目公司,四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将项目公司包装上市,五可以完成项目前期建设,使项目符合银行贷款条件,对融资渠道的整合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3.海外房产基金: 国外房地产基金看好以上海为主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摩根士丹利下属房地产投资基金rsref、荷兰国际房地产、瑞安集团、新加坡嘉德置地等纷纷出手。目前国际资本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基金上,借财务管理公司、投资公司等形式介入。海外基金虽然前景远大,但对于如饥似渴的中国房地产来说难解近渴,更何况,现行政策和法律的障碍以及国内企业动作的不规范和房地产市场的不透明,都造成了国际资本的进入。 4.国内产业基金: 毫无疑问,利润率相当丰厚的房地产市场对证券市场上现有的6000亿元的私募基金而言,吸引力是致命的,然而,有关产业基金法律的缺位,却难以让人无视风险的存在。目前这些资金也是借财务管理公司、投资公司等形式存在,自然,在具体运作上缺乏规范,留有隐患。 5.非上市股权融资: 土地储备丰富的没有资金,资金充备的拿不到地,强强联合似乎给房地产融资开辟崭新的渠道。然而,股权投资虽然可以充实自有资金,但一般房地产企业注册资金额较小,不会轻易出让控股地位,也不甘心将大部分开发利益拱手相让,只能眼巴巴的看一场城市运营商和专业房地产开发商等实力雄厚公司的并购秀。 6.上市融资: 上市是企业获取资金,实行资本运作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企业品牌提升的良好应。然而中国证监会的《关于进一步规范股票首次发行上市有关工作的通知》让大多数房地产公司只能望洋兴叹。新规则面前,真正有实力,守规矩的开发商方可顺利上市,然而在目前开发商数量过多、信用水平普遍低下的情况下,欲通过大规模的上市解决行业性的资金短缺,并不现实。 7.债券发行: 先不说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交投清淡,发行和持有的风险,因为根据《公司法》,发行债券主体要求严格,只有国有独资公司、上市公司、两个国有投资主体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才有发行资格,而且对企业资产负债率、资本金以及担保等都有严格限制,这同样注定了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对发行债券只能好梦难圆。 总而言之,房地产融资额度巨大,单纯依靠银行贷款或其他方式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需要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组合。同时,构建房地产证券公的法律体系,尽早出台《产业基金法》,完善现有的《公司法》和《证券法》,搭建房地产企业融资领域制度平台,才能有效支撑房地产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房地产企业融资新动态 1.与海外基金的合作: 海外的房地产基金一改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观望态度,投资的欲望转强。目前雷曼兄弟、德国房地产投资银行、英国grosvenor、美国凯雷、荷兰rodamco等海外基金正在变得非常积极。上海复地已与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投资约5000万美元建设“复地雅园”项目。顺驰中国控股公司和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宣布合资设立项目公司,投资房地产。由荷兰国际集团和北京首创集团在海外共同募集成立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基金”在京投资的“丽都水岸”项目正式进入市场。金地集团与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ⅳ(下称msref)、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项目公司,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出资55%。 2.筹备赴港上市: 赴港上市将使地产公司增加国际化的色彩,通过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来提升自身的运营能力,故继首创置业之后,上海复地也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顺驰与香港汇丰银行签订上市保荐人协议,也启动香港上市之旅。 广州富力地产、中山雅居乐集团均在港上市。北京soho中国、上海仲盛地产等内地知名地产商,均有意在条件成熟时到香港发行h股。内地首支地产信托基金越秀 城建在香港上市了,它的上市为地产融资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 3.土地资金强强联合: 从华润成功入主万科之后,房地产行业大开强强联合之风。soho中国和华远集团签订关于尚都项目合作的系列协议。双方采用股权合作的形式,soho中国负责二、三期开发,华远持负责一期销售。天津泰达集团全额认购万通地产增发的3.08亿股,拥有了万通地产27.8%的股权,成为万通地产的战略投资人。 国内十余家知名房企联手打造的行业连锁的组织——中城联盟的第一个实质性地产项目也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郑州联盟新城在郑州破土动工。 8.31之后,“收购兼并”也是一波刚息一波又起,合作开发似乎成了房地产行业有别于其它行业的特色之一。10月11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招商局地产在深圳蛇口签订协议,双方各自投资675万元分别取得45%的股权,联合开发位于天津西城区的占地342.81亩的住宅项目。 (五)房地产融资渠道再添新品 1.典当融资: 典当以其快速、短期、便捷的特性,成为中小开发商的融资渠道之一,利用手上包括不动产在内的不易变现资产来换取企业所急需的后续发展资金,典当行业作为银行信贷融资的拾遗补阙,已开始显现出其灵活便捷的特性,为房地产个人投资和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全新途径。 一些手中已经有新项目开工的发展商,由于前期资金尚未回笼,银行贷款又迟迟未到位,因此短期资金压力对地产来讲也很难度过。所以为此目的而走进典当行的地产企业也在增多。以上海为例,在华联、恒隆等典当行里,各企业都在融资。恒隆典当行日前就刚刚接受一笔房产整体项目的典当抵押融资,融资协议总额度达到万元。“土地典当”的方式也受到许多城市开发商的追捧。 2.外资银行贷款: 外资银行放开人民币业务为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新添又一渠道,但外资银行普遍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很不规范,存在风险较大,不会轻易开办房地产开发贷款业务,因此经营人民币业务对于缓解目前国内开发商融资困难的作用不大,同时外资银行对其贷款的审批和评估远比中资银行严格。 二、股权融资渠道选择与分析 (一)nasdaq上市融资 优点:如果上市融资成功则迅速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并解决企业发展的资本瓶颈; 难点:1)从已在nasdaq上市和准备上市的中国企业来看,均为处于行业上升阶段的高科技类公司,目前尚无中国的房地产公司在nasdaq首次公募发行上市的案例,海外投资者对该类公司的投资兴趣与估值预期难以判断,至少尚未形成市场热点。因此,若想通过ipo在nasdaq上市,应先与有关的投资银行和海外基金进行实际沟通,摸清自己的市场定位;2)若通过反向收购借壳在nasdaq上市,可暂时避开行业问题和投资者预期,但买壳上市法律风险较高,需支付一定成本,而后期进行增发融资难度并未减轻,仍会面临上述提到的各种问题。 分析判断:nasdaq上市融资成功收益最大,操作难度最高。 (二)香港上市 优点:1)如果ipo融资成功仍可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解决企业发展的资本瓶颈,转变身份;2)地产类的行业概念不会成为上市障碍; 缺点与难点:1)香港市场对国内地产类公司估值水平较低,融资额度被降低,成本提高;2)上市审查严格、监管力度均比国内市场高。 分析判断:从收益角度而言较为中庸,但从操作角度以及短期内给公司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看不失为一个选择。 (三)国内a股上市 优点:1)市盈率估值水平仍较海外市场高,融资成本低;2)股权分置办法已启动,发起人股的流通性问题基本解决;3)从案例看,6月,保利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获批。其后,金地集团(600383)的增发获通过;万科a(000002)和金融街(000402)的再融资申请皆获批准,a股市场对方地产企业融资需求持欢迎态度; 缺点:1)a股市场股票未来形势难以判断;2)审批严。 分析判断:上市收益较高,但短期内ipo不具有可操作性。 (四)私募基金 国际资本市场有大量资金,它们十分看好中国的高增长性和增长空间,非常乐意到中国来进行私募投资。战略私募是指通过非公共市场的手段定向引入具有战略价值的股权投资者,即战略投资者。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以帮助企业改善股东结构,同时建立起有利于上市的治理结构、监管体系、法律框架和财务制度。 其次,可以帮助企业比较好地解决员工激励问题,建立起有利于上市的员工激励制度。 第三,可以通过引入战略资本帮助企业迅速扩大规模,从而在未来上市的时候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追捧。 第四,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国际战略投资者)所具有的市场视野、产业运作经验和战略资源可以帮助企业更快地成长和成熟起来,也更有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协同效应,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企业的收入、成本结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最终带来企业业绩和股东价值的提升。 最后,比较而言,战略投资者更加着眼于未来市场的长期利益,而不像金融投资者那样往往寻求短期的投资回报。笔者一直认为,中国大多数企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其实不是资金的问题,而依次是产权结构、治理结构、运营机制以及产业运作经验的问题。战略性私募恰恰在这几个方面都能够为企业带来直接的助益。 私募的3种模式 *增资扩股:企业向引入的投资者增发新股,融资所得资金全部进入企业,有利于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兴业银行通过私募引入香港恒生银行、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公司以及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获取资金27亿元人民币; *老股东转让股权:由老股东向引入的投资者转让所持有的新东方股权(当然是高溢价),满足部分老股东变现的要求,融资所得资金归老股东所有;比如,易趣在去年3月由美国最大的电子商务股份公司ebay出了3000万美元买了30%的股份,今年又花1.5亿美元买了余下股份,前提是ceo邵亦波必须留在公司服务至少5年。 *增资和转让同时进行:可以两全其美。今年2月,当当网完成第三轮私募,老虎科技基金以1100万美元的代价入股,占到当当15.7%的股份。而idg等当当网的老股东也顺利套现350万美元,获利3倍以上。 在进行战略性私募的时候应该着重考虑以下几类目标投资者: 第一类是全球领先的产业巨头,它们既是我们标杆也是我们的一个潜在出口,同时它们的参与对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价值能够起到巨大的拉升作用。 第二类是亚洲或者港台地区急于或已经进入中国的同行,它们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 第三类是同自己有上下游关系的、或者虽然没有上下游关系但是在资源和业务上能够形成互补的境内外企业,从协[:请记住我站域名/]同效应和多元化发展的角度看,它们可能会对募集企业有相当大的兴趣。当然私募相对于公募市盈率较低,募股价格偏低,这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方毅,北外商学院客座教授,国内金融学院科班,澳洲新南威尔斯mba,就学著名经济学家董辅仍攻读博士。历任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商业银行总行信贷主任、行长;95年挂职地方,谓当时全国中央党校地厅级班最年轻的学员。96年赴香港出任中国海外财务公司总 经理,并担纲两家上市公司总裁,市值飙升近10倍,一时为资本市场热门。新千年赴美国继续深造,回来后出任中国西部最大证券公司主管国际业务的总裁。国内著名购并专家,一直在资本市场颇有作为。) 房地产分析论文:加强房地产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措施分析与探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房地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加之我国住宅政策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房地产市场,成就了一大批房地产企业。房地产企业产业链较长,投资周期长,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要在众多、激烈的房地产市场中发展,就必须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 水平。 1.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特点 1.1 周期长,筹资难 房地产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开发周期长、投资大,因此筹资的任务比较难。房地产企业往往不只开发一个项目,而且时间、地域等跨度大,进行项目决算等时间长。企业文化的建立、知识的积累、对相关数据的分析等决定着房地产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工作运转的高效性、准确的市场分析、项目的科学管理。 1.2 财务关系复杂,管理难 房屋购买者、材料供应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土地转让单位、被迁单位、承包单位、投资者、债权者等,财务关系比较复杂,而且还要与税务、工商、土地等多个部门协调,因此管理难度大。 1.3 形式多样 财务关系的复杂性使得财务形式具有多样性。但就购买房屋而论,有分期付款的,也有一次性现金支付的。在对外支出上,有承包商在建设完工程后进行一次性付款的,也有货到付款的原料供应。 2.加强房地产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措施 2.1 强化基础工作 财务管理得到加强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做好财会基础工作。小型房地产企业要有一名总会计师,行驶会计师职责,大中型房地产企业要建立总会计师责任制。要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这对大型房地产企业尤为重要。按照开发经营管理体制和核算体制适应的原则,给予不同地区开发经营单位相应的权利,以便其对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在企业内部建立岗位责任制,对审核、登记、报表的填制、帐薄、保管等要分工明确,安排专人负责各种核算工作。 2.2 提高人员素质 房地产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房地产企业的人员对相关的业务知识要了解,还要掌握成本控制、财务管理、工程管理等相应知识。为了提高人员的素质,提高其业务水平,掌握必要的财务管理技能和方法,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更趋合理,降低企业投资,节省企业资金,房地产企业要组织财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使其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应对出现的各种问题、情况。财务人员还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房地产企业财务方面的整体水平。 2.3 加快制度建设 国家有关单位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规则,房地产企业要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另外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制定企业自己的制度。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按照房地产企业经营活动及财务管理的特点,对从征地、搬迁、施工、商品房营销、物业管理等房地产经营全过程的财务管理制度主动积极的进行探索,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我国房地产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很多措施、制度不够完善,没有比较成熟的、能够直接借鉴或可用的财务管理体系和方法,所以,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借鉴成功企业的先进经验,学习国外房地产企业的管理方法,加快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速度。 2.4 对财务行为进行规范 房地产企业要从自身的开发能力和自己所服务市场的需求出发,对开发业务进行合理安排。企业的财务行为必须要符合相应的要求、规范,严格对投资开发项目的程序做好可行性研究。严格按照规定制度进行管理资金的运行。例如,对必要的固定资产进行购买时,一定要在自身资金做基础,有一定的还款能力;向购房者预收的买房资金,要在商品房开工后用在商品房的建设上,尤其是在开发小区时,要预先进行周密的计划,使收支平衡。 2.5 加强资金管理工作,提高利用率 财务管理的中心是资金管理。在使用资金的过程中,房地产企业要做好统筹安排工作,对资金进行合理调度和运用。房地产企业要建立相应的资金管理机构,以结算中心的形式进行资金的管理,使得使用的资金能够统筹安排。对资金进行合理调度后,能够使得货币的时间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使资金得到合理的应用。在进行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管理时,要将所有资金收支、货物的转移和发送等都记录填票,并对资金、货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并记录下来,定期或不定期的根据经济责任制进行清查,一旦发现有账目不实的要尽快找出原因,追究相应个人或组织的责任,避免出现财务问题,同时提高资金利用率。 3.结语 总之,房地产企业能够平稳运行的前提是有一套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和措施。通过了解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特点,财务一系列的措施、方法,加强房地产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就能很好的保障房地产企业的正常运行,加快房地产企业良好发展的步伐。 房地产分析论文:房地产投资财务分析论文 1993年到23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从1937.5亿元,增长至116.1亿元,1年间增长了4.2倍,平均每年增长17.96%,尽管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低约1.5个百分点,但却远远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长速度。24年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速度虽然逐月回落,但是1-5月同比增长仍达3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为26.1%。在新一轮的投资增长中,房地产业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在进入统计的19个行业中,房地产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仅次于制造业居第二位。 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着以下两种形势:一是全国各地商品房库存量高达近亿平方米,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拖欠民工工资、违规占地,暴力征地等现象仍时有发生,多数地区住宅价格与居民收入的比例关系失衡;二是投资高增长引发了自23年下半年以来的钢材、水泥、煤炭、电力等原材料和能源供应紧张,目前仍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认识、调控和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便成为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 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基本趋势 1. 资金向大企业集中 中国房地产大中型企业完成的投资额占大部分,而中小企业完成的投资额相对较少,同时这种相对集中的趋势仍在加强。21年,规模在5万元以上的开发企业完成的投资额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79.6%,22年这一比例上升到82.4%,绝对额达到6421.7亿元,而规模在5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完成的投资额总计1369.2亿元,占全部房地产投资的17.6%。在大中型企业中,以规模1-5亿元的企业完成的投资最多,占全部房地产投资的38%。 2. 所有制结构日益多元化 截至22年底,中国已经拥有各类房地产开发企业32618个,其中,国有企业515个,集体企业2488个,港、澳、台资企业2884个,外商投资企业177个。从企业数量上看,私人企业占64.9%居首位,国有企业占15.4%居第二位,港、澳、台资企业占8.8%居第三位,集体企业占7.6%居第四位,外商投资企业占3.3%居第五位。与1999年相比,国有和集体企业有明显减少,相应地私人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加,3年中国有企业个数减少了2355个,减幅为32%;集体企业减少了1639个,减幅为4%;私人企业增加了11229个,增长了113%。 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主要问题 1. 资金来源结构存在严重缺陷,银行贷款和经营性欠款数量巨大 1997年以来,房地产投资的各种资金渠道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债券、利用外资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均呈现回落趋势,最低点分别出现在23年和21年。而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则迅速上升。23年,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占当期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比例高达98.5%,3项总计12932.29亿元。24年1-5月,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占当期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比例上升到98.7%,而银行贷款和经营性欠款两项合计就达3772.13亿元,占全部资金来源的61.1%。 2. 资金投向结构不合理,经济适用房建设投入不足 1997-23年,住宅开发投资稳定增长,23年达到6782.41亿元,占当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的67.1%;虽然经济适用房的开发投资规模在各类住宅建设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是最低的,但是与我国的收入结构比,这一比例明显偏低。24年1-5月,在房地产和住宅开发投资增长分别高达32.%和32.2%的同时,经济适用房开发投资的增长只有9.1%。因此造成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有加剧之势。一些城市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供不应求,高档商品房却不同程度地空置积压。据统计,截至24年6月末,全国各地商品房空置面积高达9697万平方米,其中空置一年以上的商品房达5673万平方米,占空置商品房总面积的58.5%;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同比增加.2%。 房地产开发投融资体制面临挑战 1. 降低国内贷款和预售筹资比例带来的融资渠道相对收缩 长期以来,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和预售货款,企业自有资金在开发投资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这种依靠银行贷款和预售款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做法不仅没有受到质疑,反而成为一种通行的模式。但随着中国银行体制改革,房地产投融资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随着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出台的关于住宅开发贷款和住宅按揭贷款的限制性文件的进一步落实,各家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将更为慎重。另外,由于期房销售受到限制,依靠预售房款筹集开发资金的渠道也越来越狭窄了。上述变化表明,我国房地产投资体制正在发生变化,将扭转长期以来房地产开发过度依靠银行贷款和预售货款,从而加大金融风险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贷款难度加大,使开发商面临开发资金紧张和还贷的双重压力,不仅会迫使开发商调整价格策略,以维持企业的有效运转,同时也推动有关方面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上述制度性变化所产生的效果已经显现出来,据有关人士透露,目前已经有一些处境困难的小房地产公司,为了避免破产而积极寻找大企业收购。 2. 自筹资金比例居高不下,债券融资拓展缓慢 1997年以来,自筹资金占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总额的比例不断上升,23年占到当年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的28.6%,24年1-5月占比上升到31.1%。债券融资在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所占的份额一直很低,而且1997-21年一路下滑,22年虽然有较大反弹,但是23年却下降到1997年以来的最低点,绝对值为34万元,仅占当年资金来源总额的.26%,24年1-5月绝对值为23万元,占比仍是极低的,这与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阶段是不适应的,应当大力拓展债券融资的空间。24年伴随《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国家对于债券融资的态度会有实质性改变,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债券融资空间将会增大。 3.经营性欠款数量巨大,其中蕴藏的风险需要及时化解 统计表明,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性欠款自1997年以来一直处于上升中,1997年经营性欠款占当年资金来源总额的38.1%,到2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46.1%。由于24年以来各地清缴拖欠工程款的力度加大,加之有关部门对房屋预售做出了相对严格的规定,促使经营性欠款的比例有所下降,24年1-5月经营性欠款占下降到38.3%,比例仍偏高。经营性欠款的主要部分表现为待出售的房地产项目,但是由于价格原因,供给和需求在低水平上维持均衡,短期内似乎难以改变,因此及时降低这部分比例成为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内容。 4.房地产业应对国际、国内冲击的能力亟待提高 1997-21年我国房地产开发利用外资额持续走低,22年这一数字开始回升,24年1-5月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4%。结合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这预示着外商对中国房地产的投资有可能持续回升,并成为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重要力量,从而必然对我国的房地产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外资以何种形式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必须加以注意,以便妥为利用,并防范其负面影响。 种种迹象表明,近一段时间以来,流入中国的国际投机资本一部分存在银行,另一部分则进入到房地产市场,并已形成对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干扰。分析表明,我国几个主要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同境外资金的涌入有直接关系。因此说,防范国际资本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冲击已经成为我国必须面对的一种现实。尽管目前投机资本的相当数量只是进入房地产二级市场,但是其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仍不可轻视,尤其是\热钱的投机性给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带来的整体性风险必须加以防范。 除了境外资本的大量进入,国内游资对房地产的投机也值得关注,目前一些省份的游资有千亿元之巨,如何利用其有利的一面,防范其负面影响,也是有关各方不可忽视的问题。 结构性矛盾源于体制与制度的不完善 1. 体制弊端造成管理秩序混乱,成为房地产开发畸形发展的根源之一 首先,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有关管理部门政策、政令的颁布实施缺乏必要的征询程序,部门之间的长效对话协调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对于政策实施后可能引起的各种结果考虑不足,政策之间的连接不好,断档与冲突多有存在,结果造成一些政策出台后副作用过大,反而引起市场秩序混乱,许多地方甚至政策刚刚颁布就又不得不收回。凡此种种,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造成理性预期难以形成,引起市场秩序的混乱。 其次,政府不当参与和干预过多,使得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当前国内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相当比重是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绩工程,这些工程并不代表多少市场信号,反而对正常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造成挤压,扭曲了投资结构。加之操作中各种违规违纪现象的普遍存在,其危害远远超出了房地产行业。 再次,政府监管缺位,助长了开发商违规行为的蔓延。在政府干预过多现象存在的同时,还存在政府监管缺位的现象,应该加以监管和规范的行为得不到有效规范。例如,房地产开发、交易行为不规范问题,商品住宅建设中的质量问题,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系统不完善的问题。再比如,房地产开发中普遍存在的靠巨额银行贷款或变相集资开发楼盘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而国际上已有成功经验的房地产金融创新却得不到支持。 2. 法制不健全导致房地产开发行为失范 房地产开发必须有法可依,然而直到目前,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的法规还很不完善。这势必造成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甚至有法不依的混乱局面。 首先,涉及房地产开发、交易的法律规定少,体系不健全,且不够具体。历年出台的涉及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法律、法规,多为原则性规定,在执法过程中难以把握合理的尺度,客观上造成有关各方的无效博弈,增大了交易成本,并产生严重的不确定性,最终导致投资的市场配置失灵。不仅如此,有些亟需出台的法规尚未酝酿成熟,比如,由于我国关于财产税的法规不健全,使得持有财产不需要承担税负,长时间以来我国土地、建筑物等资源的呆滞状态与此有直接关系,客观上造成资源配置无效和严重浪费。 其次,身份歧视导致垄断,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政策法规带有明显的所有制歧视、地方保护主义色彩。例如,在许多地方由于有关政策的规定,外地房地产开发商无法以同等价格水平获得必要的土地,而本地一些开发商却可以凭借某些政策获得大量廉价土地,这种不公平破坏了市场经济要求公平竞争的原则,从而诱发许多违规、违法和腐败现象。 再次,对于诸如土地交易、资金投向缺乏明确合理的规范。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中普遍存在的非法侵占、征用土地的现象得不到有效治理,不仅对于合法开发土地资源、保护正当开发产生严重消极影响,而且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法律规定不合理。另外,对于开发商擅自改变投资方向的现象,法律缺乏相关的明确规定,造成监管不利。 3. 金融市场不完善降低了市场总体效率 (1) 金融市场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一个健康的房地产业,需要公平竞争的多元化主体存在,健全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是实现多元化利益主体公平竞争的基本平台。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根本指标是市场能够满足多层次主体多样化需求的程度。按照这一指标衡量,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远远不够,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与此并存的另一现象却是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居高不下,且并未因为金融抑制政策而有所改善,说明金融市场的体制建设存在重大缺陷。让各类企业都能享受到比较充分的金融服务,是今后房地产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基本方向。 (2) 金融创新滞后,金融产品缺乏。金融市场上的产品十分有限,几乎没有留给企业任何选择余地。从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看,渠道非常有限,最主要的就是股票市场和银行贷款。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这两个渠道并不畅通,尤其是股票市场。在这样的金融环境下,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不可能很高,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难以形成。 (3) 金融运行机制和市场参与规则的单一化,扼杀了竞争性融资的最后一条出路。相对灵活的金融运行机制和市场参与规则能够扩大金融服务的范围,提高市场的配置效率,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但是由于市场参与规则的不合理、简单化,使得这一调整机制也未建立。以资本市场为例,不同级别的市场在参与规则上应有所不同,但是我国的各类资本市场在参与规则上却高度雷同,造成不同的市场只是名称不同而已,与满足多层次主体需求的初衷形成鲜明反差。 (4) 市场的不完善为行政干预提供了依据,政府的调控作用似乎得到了发挥,但同时市场的效率损失得更大。在当前的市场体制下,各级政府仍然能够很容易地通过行政手段对投资实施干预,这本身已经说明市场还不完善,这样的状况,近期看似乎很有效,但与我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矛盾的。 完善房地产投资相关政策建议 1. 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是根本,行政手段须慎用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生长点,对国民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带动作用,如果政策过猛,调控力度过大,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抑制经济增长。因此政策力度选择应适当。此外,我国房地产开发的公平竞争环境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应当努力为房地产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完善市场功能,以期在实现调控目标同时兼收培育市场之功效。 总体而言,我国房地产开发的风险不在开发商的数量上,而在于不公平竞争上。目前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达到3万多个,有人担心这么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是造成房地产投资过热的人为因素,并呼吁加以清理。目前各地针对土地供应、“烂尾楼”出台了不少政策,但是其中相当部分带有明显的行政强制色彩,对市场的作用重视不够,一些地方明确提出“提高门槛”、“治理城市疤痕”等对策。其实关键在于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而不是强迫开发商服从政府意志,如果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性地推行某些政策主张,甚至采取所谓的提高门槛等歧视性政策,不仅无助于降低市场风险,反而加重市场的扭曲,导致更大的风险。可取的政策导向是化解结构性矛盾,增加市场的公 平性。具体而言,要让不同类型、不同经济实力的开发商接受同样的市场规则,而不应由政府部门依靠行政力量施以不同待遇,这样依靠市场竞争机制确立的资源配置才是有效的,也因此结构性矛盾会有所缓解;要置供给方与需求方于对等的地位,两者的均势地位是市场机制的基石,如果政府运用行政力量打破了这种均势,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就彻底被动摇了,市场的有效性也将无从实现。目前我国在上述两方面均存在较大的缺陷,应当尽快加以改善。 2. 近期主要目标是结构调整,以结构优化促进总量调整,控制空置面积继续增长,消化存量商品房 房地产业目前的金融风险不在规模上而在结构上。首先是资金使用的结构。很明显,直到目前我国广大城镇家庭的居住面积仍没有达到基本的标准,对房屋的购买欲望仍非常强烈,有购买力的需求也十分庞大。另一方面,空置一年以上的房屋在56万平方米以上,庞大的需求和供给由于价格因素而无法有效实现。其次是资金来源结构。房地产开发投资中,银行贷款和经营性欠款所占比例过高,23年两项合计占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总额的大约7%,24年1-5月,两项合计占比仍高达61.1%。有效地改善供需结构、资金结构,是近期调控房地产市场,降低风险的最有效的着力点。央行“121号”文件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传达了房地产产品结构调整的强烈信号。因此,应抓紧出台实际措施,消化存量商品房,控制空置面积继续增长,使房地产市场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3. 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规范管理力度,把好土地源头关 近年来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规范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表明了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从以往简单的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法制手段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效率。在此基础上,应更深切体会土地资源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实施更严格、高效的土地管理制度。对建设用地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完善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全面盘活土地资产,加快建立健全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和房地产业发展的土地产权制度。 4. 完善财产税制度,打击过度投机和资源浪费并存的痼疾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另一个深层次顽症是资源的无效配置,而这种无效配置的原因就在于占有资源不需要付出额外成本,因此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与此同时由于不需要付出额外成本便可以拥有财产,刺激了以投机为目的的财产集聚和沉淀,导致投机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两种现象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危害极大,必须加以改变。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经验和理论分析,适时改革和完善财产税制度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建议有关方面抓紧研究,及早出台可行的方案。 5. 差别化引导市场,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2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美元,这些都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购买力基础。随着需求结构的细化,房地产市场产品结构调整也应当跟上,不同城市、不同群体对住宅档次的需求差异也较大。一个健康的房地产业,需要公平竞争的多元化主体存在,健全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是实现多元化利益主体公平竞争的基本平台。与此相适应,应丰富金融产品品种,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6. 防范和化解风险并重,关注市场变化,提高预警能力 防范风险的根本原则是减少不确定性。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广泛搜集房地产市场信息,建立动态的统计、分析和监控体系,加强房地产的政策研究、市场研究和需求方面研究,提高风险预警能力。与此同时,对已经存在的风险,必须加以化解。当前的重点应当放在限制过度投机上,尤其是限制gsgj的违规投机炒作行为。应当认识到,限制投机就是保护合理消费,有助于房地产的长久发展。从长远看,加强市场的公开性、公正性、公平性,是防范和化解房地产业风险的根本出路。 房地产企业的网络营销之路 一、房地产顾客购买行为的特殊性 房地产作为商品具有其特殊性,如位置固定、生产周期长、非标准化、对环境和区位的要求程度高、价值高额等,并且房地产商品的价格比较高,一般来说,消费者在购买时都会进行较多的理性思考,因此房地产作为商品是一种理性商品。消费者在购买这种商品时会采取一些比较特殊的行为。一般来说购房者在购买房地产这种商品时要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1、确认需求水平,制定购房预算。购房者一般都有自己的目标商品,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和负担水平,在考虑可获得的各类贷款和借款等因素的基础上,来估算自己的实际购买能力,确定可能购买的房屋类型。 2、收集房地产商品信息。购房者一般在确定了购房意向以后,就将着手开始收集房地产商品信息。一般是通过以下几个渠道来获得:一是媒体广告,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广告等;二是亲友介绍;三是开发商或商邮寄发送的宣传资料;四是现场售楼处的资料及现场周边的广告;五是房地产交易会;六是通过互联网检索;七是通过其他渠道。 3、进行实地调查。购房者在选定了几个目标后,进行实地调查,以比较各个项目之间的优劣,以及房地产的各种资料,如产权情况、环境情况、物业情况、价格情况、配套设施、交通情况、户型、面积、工期、建筑质量、装修情况、朝向、通风、采光等因素。 4、签订认购书、房屋购买或租赁合同。购房者在确定了最终的购买目标后,将进入购房的实质操作过程。在此阶段,购房者要交付定金,提供自己的资信和收入证明,交付首期款,并办理金融贷款。 5、入住并体验。签订合同以后,开发商应严格地按照合同规定,按期提供房地产商品,购房者也会按期入住,在入住期间,购房者会对自己以前的决定进行验证,他会拿自己的居住感受跟供应商的说法相对照,这是整个购买过程的延续。 在这些过程中房地产提供商就可以在一定的环节和阶段采用网络技术手段进行,例如在市场调查、广告传播、营销组织管理、营销效果评价等过程,从而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改进传统营销的不足之处,并且将那些适合在网络上进行的一些管理过程和交易过程通过网络来进行,可以缩短交易过程、减少交易手续,节省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二、房地产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基本过程 房地产企业为了更好的应对其所面对的顾客的特殊性,就应该引入网络营销的理念,利用先进的技术为其顾客提供商品。具体来说房地产企业进行网络营销时应经历如下过程: (一)做好基础工作 为了很好的将网络优势与房地产营销过程结合起来,企业必须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1、建立企业局域网络应用系统,实现公司内部信息交流网络化。具体来讲,是建立公司自己的网站、主页及项目信息库,开发企业的MIS系 统,实现公司内部的信息共享。 2、积极应用现有网络技术平台的现有服务,如各个ICP服商和ISP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如各个房地产网站和综合型网站。由于他们具有各种专业的网络技术服务能力,能够发挥聚集效应,使得房地产企业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同等的服务。同时消费者也可以在一个网站上就可以查到更多的房地产信息,这大大提高了信息检索的全面性,降低搜索的时间。 (二)制定网络营销总体战略 房地产企业在制定网络营销战略时应考虑:网络营销目标;网络营销的管理部门和财务预算;网络营销方案的设计及执行;反馈信息的管理;保持企业网上形象的一致性等。一般而言,房地产企业应该结合自己的产品特点来确定合适的网络营销目标,网络营销目标制定要建立在充分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所定的目标来确定网络营销预算,在营销部门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或协调人员来进行营销信息的控制和客户管理。在此基础上,制定网络营销计划。网络营销计划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进行网络营销对本企业意味着什么;二是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网络营销;三是企业如何进行网络营销。一个企业在回答了以上的问题后,就可以着手进行网络营销战略计划的制定,以及组织和实施等工作了。 首先,要制定好市场营销总体战略,企业必须进行市场调研。利用网络进行市场调研具有一般媒体调查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是因为网络在市场调研方面具有信息的及时性和共享性,便捷和成本低,样本容量大等特点。利用网络进行市场调研,其基本过程与原来的市场调研并无多大的差别,同样也具有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的确定,调查问卷设计,调查数据结果整理分析,形成调查结果等过程。与传统的调查方法不同的是,利用网络进行市场调查,可以将调查问卷设计成电子表格的形式,由网页的浏览者或访问客户填写后提交,自动地存储在计算机的数据库里,调查结果直接存入电脑,免除了传统的调查问卷的人工输入数据的处理过程。而通过编写好一定的程序或利用现有的统计分析软件即可以自动的进行有效问卷的筛选,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调查结果。由于调查过程采取在线的方式,甚至可以超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省却了大量的人工劳动,调查成本大大降低。 其次,要制定好市场营销总体战略,企业还必须确定目标客户。在目标客户的定位问题上,运用网络提供的针对性强、筛选速度快、能够判断被调查者的来源地等技术手段可以迅速地应对市场的变化,甚至可以将市场细分到更小。针对某个特定年龄、某个特定社会阶层、某个特定职业、某个特定区域甚至某个特定家庭提供个性化极强的房地产产品。例如,专门针对22-27岁量身定做的单身公寓、针对广告人、自由职业者等设计的办公居住和二为一的单套居室住宅。 (三)确定网络营销基本策略 在具体的营销策略上,房地产企业也可以从网络技术上发现巨大的能量。 1.网页宣传策略 房地产企业或房地产项目的网页,可以涵盖项目书的全部内容,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地介绍项目的情况。一个完整的网页应该包括文字介绍、图片、声像等内容,具有信息检索、信息拷贝下载、信息在线打印、提问、转发、下载有关法律合同文书、在线预订等功能。例如:在介绍项目的网页中可以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某个房间一天24小时的光线变化情况,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可以36度地展示项目周边的实际情况。可以说,网页技术可以弥补纸媒介的不足,能够更加逼真的显示项目的真实情况,并且所提供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 2.网络公关策略 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阶段,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来开展网络公共关系:一是建立企业自己的平台或应用现有的网络平台企业消息;二是设立专门的制度,由专人负责网络公关,或拓展现有的公关人员的业务内容;三是利用网络无地域限制的特点,与各个门户综合型知名站点、房地产网站、新闻媒体、网络社区开展信息互换、共享服务;四是建立反馈意见处理制度,在了解顾客评价的基础上,改进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五是不定期的举行网络活动,激发访问者参与的积极性。公务员之家 3.网络广告策略 房地产企业的网络广告策略首先要明确企业网络广告的标。不同的目标对应的广告策略、广告设计和广告预算都不一样。其次,要确定广告的互动程度,即广告设计成是单向还是双向交流,一般而言,网络广告大部分为双向交流。最后要确定广告的形式和整体方式,企业常用的网络广告形式有网页、专业销售网、旗帜广告(Banner)、视觉广告(View)、三维动态广告、文字链接和电子邮件等。 对房地产企业而言,网络广告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可实现多种交流功能,例如查找、咨询、提出意见等,其针对性大大高于一般的传统媒体。同时,网络广告还具有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多种表达方式,可以传递丰富的信息。网络广告的成本低,效率高,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几乎可以影响到每一个有购买欲望的消费者。 三、房地产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好处 网络营销改变了传统营销中信息的“推送”(Push)方式,而提供了一种“牵引”(Pull)方式,网络上的消费者既可以是信息接受者,也可以是信息发送者,营销信息针对的消费者可以有很大的主动权,可以自主决定在什么时候浏览、到哪个网页去浏览、浏览什么内容的信息。另外,消费者如果对互联网上的房地产广告感兴趣,可以点击相关的内容,得到更加详细的资料,这样营销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房地产企业利用这种新型的营销方式可以获得如下的好处: 1.节省营销活动的费用 房地产企业在进行网络营销时如果采取建立互联网上的WEB站点方式,其成本主要包括设立站点的成本、网络服务器软硬件费用、网络使用费和日常维护费用(包括网页的设计和维护费用),这些与开设专门房地产销售店面的昂贵的租金、装饰费用等相比显得很不起眼。如果直接应用已有的房地产网络信息服务商(ICP),或利用网络服务提供商(ISP)租赁网页空间,则成本更为低廉,同时房地产企业在互联网上从事有关房地产营销活动,参与服务商提供的各种营销工具,也将大幅度降低房地产广告信息制作和成本。 2.提供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以网络为媒体的专事营销服务的计算机系统能实现24小时服务,3W(WORLD WIDE WEB)站点能够全天24小时,全年365天不知疲倦地持续工作,随时响应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球的消费者的要求,这给平时白日工作繁忙的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他们可以下班以后在家里连接互联网络,浏览房地产网站内容,了解房地产信息,选择自己 需要的房地产。 3.消费者可以互动地参与营销活动 在精心设计的网络站点上,消费者可以方便地把自己的意见及时反馈给营销者,可以在网页上留言,可以填写网页上的市场调查表格,进行购买要求登记。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在网页上得到他所需要的详细资料,同时,营销者也可以收到各个消费者的反馈信息,并相应地调整网上的营销行为,使网上的营销活动更有效。这种沟通是双向交互式的,在给予消费者有关房地产商品信息的同时,也回收了消费者的反馈信息。 4.利用多媒体的功能全面介绍房地产项目 与昙花一现的电视广告片段、小篇幅的报刊广告相比,房地产的网上营销可以做到立体式的全景信息展示,能更加充分生动地表现房地产的特质,作到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现在互联网的软件技术能集现有各种媒体的功能于一体,利用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表达形式来传递信息,甚至利用计算机虚拟技术让消费者能“身临其境”地体验自己所选房屋的大小、光线明暗、周围环境等。因此,精心构思和设计的3W站点会给每一位访问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记忆,激发每一个潜在的购房者的购买欲。 5.网络营销突破房地产营销的地域界限 由于房地产为不动产,具有地域的固定性,因此传统的房地产营销活动一般在房屋所在地进行,而今后商品房的出售,特别是高档别墅的出售,往往打破了地区的界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房销售对象不再局限于某些地区和某些部门,因此,房地产企业要想把自己建造的各类商品房让全国各地的,甚至境外的购房者都知道,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这种远程信息传递形式。通过详细地介绍商品房设计方案、装饰材料、设施功能、交通环境、价格、付款、购买方式等内容,到营销房地产的目的,及时连通国际市场,让原本地区性极强的房地产营销活动的空间拓展到全球范围,突破房地产营销活动的地域界限。这一点尤其有利于开发档次高、目光远大、营销定位目标高的房地产企业 四、房地产企业实施网络营销可能遇到的障碍 前面已经分析了网络营销的基本过程以及优点,下面将对目前房地产网络营销和网络交易中存在的一些障碍加以分析。 1、安全障碍 网络交易安全是制约着网络营销和网络交易发展的最大障碍。网络营销的安全障碍主要来源于网络的安全漏洞。网络技术最初设计时采用的是开放性的设计标准,所采用的TCP/IP协议最初是建立在可信环境之中,在局部范围内应用的,而后来的全球化推广却忽略了这一点,造成对网络安全方面的考虑不足,形成了安全隐患。虽然后来人们采用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但是效果甚微。 网络营销要在解决安全性问题的同时,还要解决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数据完整性,交易的不可抵赖性以及身份的可确认性等问题,这样才能保证网络交易活动的顺利完成。 2、交易制度和交易政策上的障碍 目前关于电子商务交易的法律法规,在理论上还落后于实践。一些网络交易的税费收取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需要尽快制订出一个符合网络营销发展规律的管理办法。同时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网络营销的管理、安全、保密、认证等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网络营销的发展。 3、法律障碍 世界各国至今还没有制订出有关互联网方面的完备的法律。传统上的贸易合同都采用书面合同的方式签订,或通过手写签名和印章来辨别。但在网络营销活动中,电子货币、电子签名会使与有形合同相关的法律很难再适用于网络交易,因此,网络合同的权利、义务和法律效力尚待进一步明确。 4、基础设施障碍 网络营销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企业网络化、商业网络化、金融电子化、以及政府电子化等。在大规模的商业网络、金融网络和政府网络形成之前,网络营销的发展空间是有限的。整体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快慢,影响着网络营销发展的步伐。 5、网络支付障碍 目前,国内的银行业务虽然在技术上已经实现了互联互通,但是在用户的利润分享和资源的使用调配等问题上,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方法。通常是一个消费者同时拥有各大银行的信用卡,却无法统一使用,本来应该是很方便的信用卡,反而不是很方便;而且国内的各个银行的网络应用平台与世界其他国家银行的不统一,更加不利于银行之间业务的互联。 6、消费习惯障碍 网络交易不直观,气味、光、风景等无法亲身体验。尤其是目前我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仍然是实地消费,这种多年来的消费习惯和购物心理已经根深蒂固,一时还无法逆转。培养和建立新的消费方式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7、信用障碍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个人信用体系,与此有关的法律法规也未制订。个人信用难于评估,而且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使网上交易的成功充满了疑问。此外,企业之间的信用体系也不完善,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用机制也不健全。 五、房地产企业网络营销的理想模式 在上述问题解决后,房地产企业就可以采用B2C的网络营销模式来开展网上营销业务,办理网络交易。房地产企业实施B2C网络营销的完全模式如图1所示: 图中各个步骤的具体内容是: 1、消费者在房地产网站(企业自建或房地产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查询房地产品信息。比较后,发出购买请求,并通过网络银行在线支付首付款。 2、网站把消费者支付信息发送到电子货币网关上加以验证。 3、网站在验证后向消费者发送支付首付款确认信息。 4、由支付网关将支付信息发送到房地产企业开户行。 5、企业开户行接到信息后向发卡行发出确认请求。 6、发卡行转帐到企业开户行。 7、消费者将必要的资料及贷款请求发送到提供房地产按揭贷款的银行。 8、提供按揭贷款的银行对资料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做出答复。 9、消费者将该答复信息反馈到网站,由网站将信息传递给房地产企业。 1、直接将该信息传递给房地产企业。 11、房地产企业与消费者共同到房屋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房屋交易手续12、房屋土地管理部门提供产权登记证书。13、房地产企业将产权证书信息传递给提供按揭的银行。14、按揭银行根据收到的证书及有关资料,向企业开户行转帐。 以上是理想的房地产网络营销的流程,消费者可以完全的通过网络,以在线的方式完成交易。在目前实际的经济生活中,由于存在有网络安全性、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消费习惯、网络信用以及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原因,距离这样的理想状态还很遥远。特别是我国消费者比较喜欢亲身体验,拥有“眼见为实”的消费习惯,使得房地产在线销售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可以积极的探索传统的房地产业务中哪些部分是可以利用网络来进行的,从而充分利用网络工具,促进房地产品的生产和交易。 总之,网络营销在我国任重而道远,房地产商品网络化经营的发展道路尤其复杂而艰辛。但是我们相信这个过程不会很久。现在,企业就应积极的调整经营思路,探索那些可以适合在网络上开展的业务;同时,政府要积极地加快相应的立法工作,建立统一的标准,促进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试论房地产市场失败的边界界定 西方学者在对市场缺陷的认识过程中不断深化和系统化,逐步形成了“市场失败”理论。所谓“市场失败”,首先是指市场机制运作未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其次是指市场运行虽然实现了帕累托效率,但未能满足其他的社会目标,也就是说在市场机制正常运作时出现的资源配置失效或其他不良后果。在市场失败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讲,通过非市场力量的作用(主要是政府干预),或者可以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的静态效率,获得帕累托改进,或者可以在不降低效率的前提下实现诸如改善收入分配等社会目标 。因此对房地产市场失败的边界加以界定,实质上是划清了政府进行理性干预的范围。 运用“市场失败”理论界定房地产市场上可能市场失灵的区域,及确定政府应该承担职能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房地产商品的严重信息不对称现象 在房地产市场中,商品房的成本和质量等信息在买卖双方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即买主和卖主对商品房情况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卖主比买主占有更多的有关商品房的质量、成本、权属关系等方面的信息。这就导致了卖主对价格的垄断和绝对的信息优势,而买主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被迫地接受价格和承担风险。以下将不对称信息归纳为三类: 1.1权属关系信息不对称 住宅商品具有空间固定性的特点,所谓住宅买卖只能是附着其上的各种权利的买卖,因此明晰产权是房地产买卖的重要前提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产权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特别是在旧的住房福利体制被打破,公房纷纷入市的背景下,住宅产权关系变化迅速,产权类型日趋复杂多样。在理论上,住宅产权可分为所有权利与限制性权利两方面。单从所有权利来看,又可分为完全所有权利和不完全所有权,后者包括住宅的福利性产权、有限产权、部分产权、共有产权(林增杰,1999)。具有什么样的产权才能上市流通,不同省份和地区出台不同的规定。此外,附属于所有权之上的限制性物权也纷繁复杂,如是否已被所有者典当、抵押、留置。作为一个外行的购买者不能轻易了解到该宗住宅具备的产权信息,这为房地产开发商或原所有者的qz行为埋下了伏笔。 1.2价格信息不对称 房地产价格不仅仅取决于征地成本、土建成本、地理位置,还取决于环境、区域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从而不同区域和地段里同等使用功能、同等规模、同样结构的房屋价格差异巨大。即使在同一个供给圈内,由于地理位置、建筑设计、建筑工艺、地质状况不同,价格个别性仍是最主要的特征。一般而言,购买者对所欲购买的房产成本及其同类物业的价格都不甚了解,使得房地产商哄抬房价牟取暴利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1.3质量信息不对称 西方学者(卡尔顿、佩罗夫,1998)认为商品可分为“搜寻”商品、“经验”商品、“信任”(credence)商品。如果消费者能在购买之前检查并确定产品质量,则该产品具有搜寻质量;如果消费者必须通过消费该产品以确定它的质量,该产品被称为具有经验质量;还有一些商品的质量即使在消费后也不能断定,达比和卡尼(Darby and Kami,1973)称之为“信任”商品,消费者对此类商品的判断必然依赖于商品提供者作出的良好工作保证。 住宅作为特殊商品同时具备以上三种特征。在购买阶段的查房过程中,隔音效果、地面平整性、设计工艺、门窗密实度等初级质量问题可以通过目测显现出来;而渗漏、地面起砂空鼓、房屋沉降引起的诸多中级质量问题只有消费过程中才能发现;在特殊事故场合,如火灾、地震中,建筑设计合理性、防火防震要求、混凝土标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高级质量问题才会露出马脚。购买者只是根据初级质量作出购买与否的决定,不免给建造商偷工减料提供了机会。简言之,质量显现的特征为其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条件。 不完全信息经济学认为,不对称信息主要从两方面降低了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一是信息成本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额外扣除。消费者要购买合意的商品房,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这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交通费和支付专业咨询人员的费用,于是产生了搜寻成本。二是容易形成不合理的决策。经济信息理论的基本原理认为,“有效率的信息安全程度”是当获得的“信息增量”所能带来的收益与为获取这一信息增量而付出的成本正相抵消时所实现的信息安全程度。因此在成本高于收益的情况下,去追求完全和对称的信息是不经济的。信息费用过高,使人们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会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匆忙决策,这样的决策不一定是最优的,而且还可能使大量有利有效的房地产交易无法实现。 因此,政府必须进行干预。相比于市场中分散的主体来说,政府无论是在信息量获取,还是在改变信息不对称状态方面,都有着更大的优势,可以发挥信息的规模效果。因此,政府的介入能够弥补市场的这一效率缺陷,包括向购房者同类房产的价格信息、审定建筑商的资质、对商品房的质量进行检测、提供权属关系变迁的档案等。 2外部性 所谓外部性,是指人们的经济行为有一部分的利益不能由自己享用,或有一部分成本不必自行负担。前者称为外部经济性或外部收益,后者称为外部不经济或外部成本。 土地利用中的外部性十分明显。合理的农地保护产生的良好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大部分体现不到农地保护和利用者身上,从而使市场调节下对农地的保护量小于社会最优量。从而导致城市土地或其他非农建设用地的增加,造成耕地数量锐减,对农业乃到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在完全的市场条件下也未由责任者负担责任,使得理性的人对农地的占用大于社会最优量。这样,城市土地的市场均衡量必然大于社会最优量,这就需要政府制定详细的用地计划,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逐年编制农转城市用地的数量,并在总额、用途上加以严格控制,对征地金额设定最低的界线。 房产生产过程的外部性主要表现为施工阶段产生的环境污染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和打桩做基础对周围地基承载力的危害。减少房产生产的外部性必须从提高施工技术上着眼,而技术水平的提升依赖于资金的支持,这必然间接提高住宅的建造成本。在广大建筑商技改资金不足的前提下,房产生产以周边居民的福利骤减为代价。庇古认为政府通过征税来矫正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促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趋于一致。在机械的自然寿命期间,当税收的净累积额超过改造更新施工机械设备的价值,理性的建筑商会积极推动技术进步。科斯主张,只要明晰产权,同样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污染权、危害权属于建筑商,建筑商会我行我素地生产他们认为最适宜的房屋数量。若两权属于周边居民,周边居民则有权要求赔偿。科斯思路在理论上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谈判引致的交易费用过高和受害人群范围的模糊性,这种方案不可能实施。 房产消费领域的外部性体现在示范效应上。凯恩斯消费函数假设每个人的消费只受自己的偏好、收入及商品价格的影响,而不受其他人消费的影响。杜森贝利认为这个假设不能回答消费者的偏好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应以偏好相互依赖假设来代替偏好独立假设,并以此为基础来解释消费的决定,则更符合实际。人的需求要通过消费不同数量与质量的商品来得到满足,处在现代社会里的人,通过不断接触高质量的商品使自己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并通过消费来维护自尊。自尊是通过人的社会地位表现出来的,而较多的社会地位则是通过较高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体现出来的。因此,一旦高收入集团的收入及消费水平被作为较高社会地位的象征,他们的消费方式便成为其他人追求的目标,这就是示范效应。住宅作为一种重要的消费资料,其示范效应极为强烈。一部分私营业主、外企管理人员等高收入者或者公款购房者购买高档别墅、高级公寓,成为收入稍低的阶层的效仿对象,这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开发商追逐超额利润,大量开发高档物业,造成畸形的住宅供给结构,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配置,中低档住宅相比于需求人群数量过少,间接推动其价格上涨;另一方面,高档住宅价格高涨造成虚幻的房地产市场繁荣,导致中低档住宅尾随价格上升。这可能是我国住宅价格与家庭年收入比例远高于同等生活水平的国家的主要原因。高收入者的购房行为造成房价在高价位持续徘徊,却让低收入者承受成本,因为低收入者住宅价格需求弹性远远大于高收入者,从这个意义看,低收入者的消费者剩余被剥夺得更多。这种外部性的解决应由政府出面,对高档物业课以重税,尔后作为安居工程的补充经费,达到社会公平的目的。 3垄断 垄断造成的市场失灵,针对地产市场而言,土地的有限性必然造成土地供给上的一定程度的垄断。特别当地价 上涨过快时,人们往往把土地当成保值和增值的手段,从而影响土地的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例如日本战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对城市用地需求量迅速增加,198年以“首都圈”为中心的城市地价达到了战前的9394倍。对此,日本一桥大学经济学教授野口悠纪雄认为,地价高涨并没有带来土地的高度利用,反而造成土地的低度利用:把土地作为资产来保有,为确保随时变卖,往往以空地或低度利用形式来保有,造成土地有效供给减少,从而使地价进一步上涨。其结果是“市区区域内残存着大量农地,就连已经被住宅化的土地,实际的容积率也不到城市计划所规定的容积率的一半”。日本的农业长期处于小规模和兼业化经营状态与人们把土地当成“增值手段”有关。 在1993年加强宏观调控以前,我国城市尤其是各类开发区中出现的疯狂的土地投机现象也说明,由于垄断的存在,仅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率配置,政府必须采取征收土地增值税等措施抑制土地垄断造成的投机行为。 4社会分配不公 即使市场机制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也不能解决社会目标问题。根据“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收入在各社会集团之间的分配与通过市场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是互不统属的两个问题。在埃奇沃斯方盒图上,通过市场均衡能够实现的帕累托最佳状态并不是一点而是一条线,即不论收入分配的结果如何,都能在契约曲线上找到一个适合于帕累托最佳状态的点。也就是说,市场不可能自动实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收入不均在住房消费领域表现为住房消费不均。但是,住房是人们的基本生活资料,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而且,住房又是一种价值高昂的商品,并非每个家庭都能承受。因此,政府有必要干预住房市场,帮助低收入家庭获得适当的住房。这决定我国的城镇住房体系首先必须发挥市场的作用,由市场来供应大多数居民的住房,同时政府直接供应一部分必要的社会保障住房作为辅助的手段。 关于市场失败的理论,为我们研究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扮演什么角色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其基点仍然是要为充分发挥市场效率机制的作用创造条件,而不是像旧的住房福利体制那样由政府去取代市场,毕竟市场机制是迄今发现的最为完善的资源配置制度。 房地产分析论文:对当前房地产案件中常见问题的调查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房地产市场已发展起来,房地产的买卖、租赁等行为日趋活跃,由此也产生了为数不少的房地产纠纷案件。此类案件现已构成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很大一部分。其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亦有多年以来未彻底解决的老问题。笔者结合审判实践,对其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做了调查分析,在此略抒己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房地产市场已发展起来,房地产的买卖、租赁等行为日趋活跃,由此也产生了为数不少的房地产纠纷案件。此类案件现已构成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很大一部分。其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亦有多年以来未彻底解决的老问题。笔者结合审判实践,对其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做了调查分析,在此略抒己见。 一、预售商品房按揭 按揭是英语"MORTGAGE"一词的粤语音译,是一种担保方式,指在楼宇建筑期内,商品房预购人将其与开发商(预售方)签订的《商品房预售合同》中预购人所应拥有的全部权益作为贷款的抵押物抵押给银行,同时商品房预售方作为贷款担保人,并保证银行为第一受益人,如预购人或担保人未能依约履行还款责任或担保义务时,银行即可取得预购人在《商品房预售合同》内的全部权益,以清偿其对银行的所有欠款。 预售商品房按揭是一种特殊的担保方式,银行为按揭权人,预购人为按揭人,担保人一般是销售商品房的开发商。预售商品房按揭与抵押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抵押。一般抵押权的标的是债务人提供的、其自己享有所有权或经营权的财产。而在商品房按揭期间,商品房实际上并不存在,按揭人无法取得所购商品房的所有权,他向按揭权人提供的担保是在将来某一时间取得楼宇的权利,它是一种期待性利益,而非以实体形式存在的楼宇。商品房按揭的出现将期待性利益引入抵押标的范畴,丰富了我国传统抵押标的理论的内容。 预售商品房按揭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预售商品房按揭是一种要式法律行为,应签订书面合同,并应到规定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2)预售商品房按揭是一种从合同,是为担保主债权得以实现而订立的; (3)预售商品房按揭合同是诺成性合同,合同一经成立即对三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4)预售商品房按揭是有偿合同。银行通揭业务收取贷款利息,除少数政策性无息贷款外,预售商品房按揭均系有偿合同。 预售商品房按揭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目前在我国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发展规模很大。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房地产市场资金紧张的状况,使普通百姓拥有商品房成为可能,同时也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了融资手段,增加了建房资金。但我国的房地产管理法对预售商品房按揭尚无规定,与目前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很不适应。审判人员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只能依据法理。而银行则大多制订一些标准式合同,购房者与发展商只有签约与否的选择,而没有就合同条款进行协商、修改的自由。这种状况极不利于预售商品房市场的健康发展,笔者试举二个案例说明之。 案例一:个人甲与乙公司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约定甲购买乙公司正在开发建设的商品房一套,价金为五十万元,甲应分五次交购房款二十五万元,余二十五万元房款办理银行按揭。合同签订后,甲如约履行支付了二十五万元购房款,要求乙交付房屋。乙公司称甲应在全部付清购房款后才能入住房屋。甲认为合同中约定余款由银行按揭提供,因而认为乙公司违约,起诉至法院。 此案双方当事人产生争议的根本原因是对按揭的性质认识不清。预售商品房按揭的当事人有三方:购房人、售房方和银行。按揭合同应当由三方当事人订立,而此案中甲与乙公司双方约定办理按揭,实际并未办理,因而按揭合同不能成立。鉴于双方对付款方式尚未约定明确,该商品房预售合同应认定为尚未成立,由此产生的损失由双方分担。由于乙公司为房地产开发商,对有关按揭的规定应当了解,合同未能成立其有一定过失,因此应承担主要责任。 案例二:甲与乙公司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约定甲购买乙公司开发的商品房一套,其中百分之四十房款由甲直接交纳,另百分之六十房款由甲向乙公司指定银行申请按揭贷款。甲按约定向乙公司交纳了百分之四十购房款。在办理银行按揭之前,银行通知停止办理按揭贷款,此后双方就如何付清购房余款协商不成。甲起诉至法院,请求解除购房合同、乙公司返还其购房款。 此案双方当事人对付款方式约定明确,且乙公司与银行之间已有关于办理按揭贷款的协议,但由于国家政策性调整,银行停止办理按揭,使双方当事人之间合同无法履行。此案应适用情事变更原则,解除合同,双方合理分担损失。 由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我国预售商品房按揭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都有待完备的立法来进行调整。建议立法部门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时,对此问题做出规定。 二、无效房屋租赁合同的认定及处理 房屋租赁,是指房屋所有权人或经营管理权人作为出租人将其房屋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由承权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房屋租赁是一种民事行为,它适用民法通则关于无效民事行为的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一)无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六)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除此之外,房屋租赁行为还应受一些特别法的约束,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等。根据《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六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得出租:(一)未依 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二)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三)共有房屋未取得共有权人同意的:(四)权属有争议的;(五)属于违法建筑的:(六)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七)已抵押,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八)不符合公安、环境、卫生等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九)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违反这些规定出租房屋的,一般也应认定为无效。 应当注意的是,房屋租赁对民事活动的当事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民事行为,对他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大影响,因而在审判中不宜轻易就认定合同无效。如果基本法律要件都具备,只是有一些细节不符合法律规定,可以责令当事人补正,而不宜认定为无效。如甲起诉乙拖欠房屋租金一案:乙租赁甲房屋,装修后经营饭店,经营期间拖欠甲两个月租金。甲起诉至法院,要求乙给付租金。法院经审查认为,甲、乙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未经房地产管理部门审查登记,因而为无效合同,判决乙将承租房屋返还甲。这一判决使甲,乙之间并无意解除的合同被迫不能履行,双方均遭受很大损失。而实际上法院只要责令甲乙双方办理房屋租赁登记手续,即可避免这样的结果。 房地产分析论文:分析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构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投资观念的改变,将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手段已经是非常普及的经济现象,甚至成为一些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出台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单独的一项准则来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才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这意味着企业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两种计量模式进行选择。 一、原准则(制度)对房地产的核算 在原准则(制度)中,除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将以销售为目的而持有的房屋建筑物作为存货核算外,其他企业通常情况下将自用或以投资为目的而拥有的房屋建筑物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并按照其预计使用年限提取折旧,将土地使用权计入无形资产并按期进行摊销。这样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忽略了市场因素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使得资产的价值失真。随着时间的推移,以投资为目的的房地产的价值可能不断增长,其市场价值经常会高出其账面原值,而且还可能高于其账面原值的数倍,而原准则(制度)的会计处理使得账面资产价值逐年递减,这与现实状况严重背离。(2)投资性房地产的获利方式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明显不同,其投资一般来说其金额大、周期长、流动性与变现能力较差,往往具有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的特点。所以将以投资为目的的房地产作为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的核算方法并不能反映作为投资目的的房地产的真实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反映企业房地产的实际构成情况及各类房地产对企业经营成果的贡献情况。 二、《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确认和计量,在后续计量时,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还是公允价值模式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一)成本模式 成本模式的后续计量,是指按照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使用年限等因素,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按期(月)计提折旧或摊销,并在期末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减值测试,投资性房地产存在减值迹象的,还应当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如果已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又得以恢复,不得转回。在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时,必须将投资性房地产分成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两类,建筑物的后续计量,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有关规定,土地使用权的后续计量,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 (二)公允价值模式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第一,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第二,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虽然规定了两种可供选择的模式,而且对与公允价值的计量限制得非常严格。但本人倾向于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规定企业可以在公允价值模式和成本模式中进行选择,并认为“从公允价值模式变更为成本模式不大可能导致更恰当的列报”,这就表明国际会计委员会也倾向于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 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分析 (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与成本计量模式的优缺点比较 1.公允价值计量与成本计量的优点 1.1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支持决策有用观。企业面临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有些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如果仍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就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从而误导报表的外部使用者,甚至做出错误决策。而公允价值能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能较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从而有利于使用者对企业做出正确的评价。 1.2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支持经济收益观。随着企业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经济收益和会计收益的对立日趋尖锐化。从发展态势上看,基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经济收益观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而传统的基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会计收益由于其应用范围的狭窄而逐渐失去了地位。 1.3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支持“配比原则”。历史成本法下计算损益时,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而成本、费用则按照历史成本计量,从而出现收益超分配、虚利实分的现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种现象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收入和成本费用均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经营成果是管理当局真正的经营业绩,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从而真实全面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1.4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面向未来。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所反映的经济事项主要是过去发生的行为对现在的影响和结果,对企业的预测性比较差。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会计模式,在对一些新的交易活动或事项进行核算时,为收益信息的全面与可靠提供了保障。 2.公允价值计量与成本计量的缺陷 2.1公允价值计量的市场约束不容易解决。公允价值的核心思想在于公平和自愿,这就要求市场的成熟和信息的绝对均衡,而事实上这种近乎绝对和理想化的环境是不存在的,公平和自愿也只是在一定市场条件下的相对结果。与此相对比,历史成本的应用似乎并不受到市场不完善的约束。 2.2公允价值计量在实践中难于应用。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等都是不确定的,在计量的操作上往往难度很大,甚至许多会计要素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参考的交易价格。在许多时候还主要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很大程度上存在主观性,然而这种主观判断的合理性和权威性往往容易遭到质疑。现值计量的复杂性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容易推行应用的重要难点,公允价值计量的数学模型构建往往是十分艰难的,在我国目前还不允许在大量假设的前提下使用公允价值估计技术,而历史成本的取得似乎要容易得多。 2.3公允 价值计量模式的可靠性受到严重质疑。相对于客观性、确定性和可验证性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虽然在财务报告中能提供更为相关的信息,但在可靠性质量要求上却不能完全保证。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1.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损益。对于投资性房地产来说,其利润计算是通过出租的租金、转让的收入与相应的成本、费用配比计算出来的。按原准则(制度)规定企业计算利润的租金收入和转让土地使用权收入都是按现行市价计量的,而计算利润的资产的成本、费用则是按历史成本计量的。这显然不符合权责发生制这一会计核算前提,即在计量属性上的不配比。而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其利润计算中的扣除项目——资产的成本也是以现行市价为基础确定的。这样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存在,即利润表中的利润计算口径是一致的,真实地反映了一定会计期间的损益状况。 2.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能较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也就是说,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投资者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对企业的资产增值信息更加透明,有利于企业在资本市场获得正确的定价,从而有利于再融资,获得资本市场的种种便利。从这个角度看,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来获得发展。 3.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企业的影响。由于近些年房地产持续上涨,使得房地产原始取得成本与其公允价值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但按原准则(制度)规定,企业仍在每年按一定比例对房地产提取折旧或摊销,一旦企业选择按公允价值计量,必然会使企业资产出现大幅增值;在房地产价格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按公允价值计量会使企业账面利润显着增加,企业的业绩和形象显着提高。 4.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企业所得税核算的影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2007年10月的《关于执行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80号)第三条规定:“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应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从而明确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的变动不作为税法上的应纳税所得,并允许按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计提折旧或摊销,即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基础为“初始成本-折旧摊销”。由此可见,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时,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存在着差异,因此,一方面在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需要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在纳税申报表中对应纳税所得额进行调整;另一方面,需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四条的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四、小结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会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能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帮助其做出正确的决策;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我国和国际通行的会计处理惯例又近了一步。当然,公允价值的运用必须依赖于发达的资本市场、完善的资产评估制度以及相关配套法规等,目前我国在公允价值的运用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指导、公允价值可靠性难以控制以及公允价值不易直接获取等等。但从发展的眼光看,按照国际会计惯例进行计量是必然的趋势,为了进一步改善公允价值的应用环境,提升公允价值的应用水平,推进我国会计计量模式与国际会计发展的接轨,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方面措施: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理论框架体系,减少内部发展阻力;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市场应用条件,减少外在市场阻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和守法意识,减少判断失误;建立专业公允价值评估机构、信息传递体系,降低交易成本;规范公司治理和内部监督机制,减少执行层面压力;建立外部审计机构监督,从外部规范企业行为。 房地产分析论文:分析房地产与当地消费相适应的定价策略 摘要:我国房地产定价的困境和定价的基本要素,论述了我国房地产定价陷入困境的根源和困境对我国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房地产定价的市场机制和调控体系,房地产收益的税收机制和分配体制,以及推动我国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和科学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房地产定价;跨境资本流动;科学发展 我国房地产如何定价?定价的环境和基本依据是什么?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跨境资本流动会对房地产定价产生什么影响?合理的房地产价格又是如何形成的?我国房地产定价是否出现了困境?如何才能找到摆脱困境的出路?我们认为这些都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所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一、我国房地产定价的困境和定价的依据 我国房地产供求从福利化、计划化转向商品化、市场化的过程中,房地产定价的困境就一直存在,特别是在房地产价格高企的时候尤为突出。由于住房涉及到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在我国,又由于房地产定价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了各个阶层或各个集团的利益,于是乎房地产定价就成了极其敏感的、政治色彩浓厚的社会大问题。与此相应,在我国现阶段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以政策博弈为导向,以定价博弈为核心的房地产定价的社会舆论。房地产定价社会舆论的形成既体现了人们对房地产价格的普遍关心和对居住条件改善的意愿,以及对国家房地产政策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同时又反映了部分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对房地产政策和房地产定价的过度聚焦。由此可能产生的误判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种群体性的、选择性的价值取向和对房地产政策的理解。 除了日益兴盛的社会舆论,还有在其后各大利益阶层和利益集团的强力影响,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人为因素作用的环境,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到我国的房地产定价上,由此形成了我国房地产定价的困境。其主要表现为,我国房地产定价社会舆论有脱离定价基本环境和偏离定价基本依据,受人为因素作用的倾向。在这里,我们先从我国房地产定价基本因素的讨论开始。 第一,在一般商品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和其他生活资料一样,都要在价值上得到体现,并具有特殊的价值规定。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房地产定价要受到商品经济内在规律,主要是供求规律和价值规律的制约。土地是大自然的“赐予物”,是具有自然力的综合体,其具有特殊的价值规定:一是土地的稀缺性,可供建造住宅用的土地的有限性;二是土地的差异性,即土地本身的级差性和固定性。具体土地定位之间要靠交通运输联系,这些特性都要在价值上得到表现。在任何商品经济条件下都存在由于土地差别带来的超额利润;不论是私有还是公有的土地所有权都要将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按利息率计算的地租的购买价格,表现为土地价格。以使用土地为条件的住宅(或商品房)所处位置的差别,土地上的住宅(或商品房)的价值规定也因此得到补充,从而住宅(或商品房)价格的构成也得到补充,即以使用土地为条件的住宅(或商品房)价格。 第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土地国有(或集体所有),房地产开发商或商品房购得者获得的只是土地的使用权,没有土地所有权。土地公有权在经济上借以实现的形式仍然是地租。在我国,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企业向土地公有权的代表一地方政府支付土地使用权的购置费用,即地租,以及各种税费;地方(或国家)政府应该把这部分收益作为发展地方(或国家)社会经济和社会事业之用,造福于全民。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经济开放使得其房地产定价具有了国际化的倾向,人们往往会把某国一地房地产的定价与异国相似的他地来进行比较,出现一种“看齐效应”。而且当一国经济金融高度化发展,房地产越来越表现出两种特性:一是消费性,和其他生活消费品一样,房屋用于解决人们居住;二是金融性,作为金融资产的一部分,不动产用于投资。这样,房地产成为人们组合投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房地产定价又具有了一般金融资产定价的属性。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跨境资本(或资金)的流动,在一国房地产市场上流动方向的切换、流动规模的扩张收缩、流动速度快慢直接影响着当地房地产价格的决定和变动。当跨境资本大规模地、快速地流向某房地产市场,它所代表的是对这一房地产的强劲需求,会推动该房地产价格迅速上升;当跨境资本大规模地、快速地撤离出某房地产市场,它所代表的是对这一房地产的强劲供给,会拉动该房地产价格迅速下降。跨境资本流动不仅会影响到房地产市场上价格的决定和变动;而且还会影响到一国财富的形成和财富的国际间转移。当然,国内资金流动也会产生上述的作用,所不同的只是在这个市场形成的财富转移暂时发生在国内。 在我国房地产定价上,已经逐渐形成一个开放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在这一环境下,房地产定价既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发挥土地公有制下的市场机制作用,遵循供求规律和价值规律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又要适应开放经济条件下,跨境资本流动对房地产定价和一国财富在国际转移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建立和完善我国房地产定价的市场机制和我国房地产定价的调控机制。充分发挥这些机制的作用来促进我国房地产的合理定价;促进对房地产开发经营收益的合理征税和房地产财政收益的合理分配;防范跨境资本对我国财富的投机性掠夺和促进国民财富不断增长;最终让我国民众都能住得上房,能住较好的房;让越来越多的人能买得起房,能买上好房。 二、我国房地产定价困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我国房地产定价出现困境,究其根源: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充分,特别是表现在房地产这一涉及到众多方面基本利益的市场尤其是这样;二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还不成熟,国民中的大多数人转为向市场要住房的时间也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三是我国还处在转轨经济中,人为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还会继续存在,特别是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四是在经济不断开放条件下,人们对跨境资本在一国房地产定价中的影响,以及国际资本对一国财富的投机性掠夺的现实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五是社会民众对在房地产开发经营领域中发生的官商勾结,贪污腐化,蚕食公有资产现象的深恶痛绝,把一种内心的痛恨和无奈发泄在房地产定价上。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房地产定价困境的存在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在长期中产生的不利影响: 第一,影响到我国居民居住条件的根本性改善 人为因素作用在短时间内有可能压低或拔高房地产的价格,造成房地产市场短期失衡,要么买超要么卖超,其结果受益的只可能是少数房地产开发经营者或是少数房地产购买者。但在长期中,不符合规律和常理的定价,一定会损害大多数的房地产买卖双方,不利于我国居民居住条件的根本性改善。特别是房地产价格大幅度波动,有可能引爆经济危机,使大多数人遭殃。 第二,影响到我国社会居住人口的合理流动和布局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尤其是特大城市及周边城市和地区经济高度发展,居住人口有不断集中的趋势;而中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居住人口也相对稀少。如果东部国际化大都市及周边大中城市的房地产定价被人为因素压低,甚至政府还出台刺激购房政策,这样就会起到人口流动的导向作用。最终可能会导致东部大城市拥挤不堪,城市问题积重难返,居民生活质量下降;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居民生活质量难以改善;并由此不断引起居住人口向东流。当在社会居住人口迁移中的行政手段逐渐被取消或失灵的情况下,住房费用贵贱对居住人口迁移的导向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效的。 第三,影响到我国房地产业的财政收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持续支持力度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一大成果就是把土地收归全民所有,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私有给极少数人带来巨大利益的条件,而为广大民众从土地上获得利益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广大人民不仅从土地上获得可居住的条件,而且还可从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所得收益和其他财政收益上分享社会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带来的福祉。人为因素干预往往会破坏房地产较准确、较合理的定价,滋生房地产开发经营上的官商勾结,贪污腐化,蚕食公有资产现象,会使房地产财政收益流失,无法实现收益最大化,最终影响到改善社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财政上的持续支持力度。 第四,影响到我国房地产业的良性发展 房地产较合理的定价和保持房地产价格的相对稳定是我国房地产行业良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本保证。房地产市场定价功能萎缩、价格波动剧烈,人为因素导致价格扭曲,定价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的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大起大落,必将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的、良性的发展。 第五,影响到我国国民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财富分配上的利益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价值洼地”,发掘投机机会的跨境资本就会伺机进入我国的各个市场。我国房地产市场定价如果脱离了全球经济环境,片面追求低定价,那么境外资本就可能伺机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进行投机性掠夺。其结果不仅引起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震荡,而且造成我国国民财富的流失。 第六,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公平和效率原则的实现 住房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资料,房地产合理定价能体现社会对房地产资源分配上的公平和效率,起到奖勤罚懒激励机制的作用,鼓励劳动大众通过辛勤、诚实的工作换取自己的生活条件。房地产定价不合理,可能使少数人享受了低价的住房条件,而使多数人支付高价才能得到住房条件;又可能使少数人获得多处或大量的住房条件,而使多数人难以得到基本的住房条件。这就完全有可能破坏社会公平和效率原则的实现,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地、稳定地科学发展和保持社会的和谐。 三、我国房地产定价摆脱困境的出路 我国房地产供求、定价已经步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就应该力排人为因素的干扰,让一个不断建立和完善的房地产定价的市场机制和调控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确保房地产合理定价,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波动,保持房地产价格相对稳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开发经营领域中存在的“权力寻租”、“垄断寻租”和其他巧取豪夺的现象,并防范跨境资本在我国房地产领域里进行掠夺性投机,让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对居住条件的需求。具体我们可以考虑: 第一,坚持我国住宅用地的可持续地、有限地供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定价中的作用 那种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加快加大批地力度,增加供地来降低城市房价,特别是大城市的房价”的观点值得商榷。我认为单纯地用增加城市土地供给来控制房价的思路和对策不可取。我国可用于建造居住房屋的土地,相对于不断增长的人口来说只会是越来越稀缺,其供给应该是一种适应人口不断增长能够持续提供的、有诸多限制条件的一种供给,从长期来看,其货币价格也会是持续上涨的。与此相应,建造在其上的住宅(或商品房)也是这样。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我国保经济增长的土地(其中不少是用于住宅建设的)和保土地资源(特别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根基)之间存在不断扩大的矛盾;与此同时,超大城市的人口居住密度在持续提高,居住环境难以改善。 所以,一是我国应该明确制定国家和地方长期住宅土地开发规划,有计划的、有限制的、匀速的增加土地供给,同时将一定期间内计划供给中的部分土地作为调节房地产价格波动的用地。用国家和地方的法规来加以对住宅用地的运用和监督。二是坚持国有土地使用权第三方拍卖制度,拍卖获得的购置费用收入应进入国家专项资金。按一定比例返回给地方的部分,应作为当地社会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专项用途资金。 第二,坚持我国住宅的市场化定价,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和供求机制的调节作用 那种认为合理的房价就是应该让“购房者能买得起房”,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提法在我国现阶段至少是不现实的。全球经济最发达的美国,有政客试图“让穷人买得上房”,再加上虚拟金融的助推,其结果是引爆了“次贷危机”。因此,房价要达到需求者都能买得起的愿望,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现流行的“世界惯用的房价收入的经典比例”,其在我国的适用性也值得商榷。孰不知:一是环境和条件不同,即使是再“经典”的这种比例也不能生搬硬套。具体地讲,一个人少地多的国家与另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一个高福利、高税收的“两高”的国家与另一个“两低”的国家,还有两国的房价构成和税收体制不同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这个比例高低。二是这个比例实际上是在成熟的房价定价机制发生作用后形成的,而不是产生在其前。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种种原因造成了对家庭收入难以测定的现状,因此很难计算准确的房价收入比,以此来预测住房的需求大多不“靠谱”。公务员之家 在我国现阶段唯有坚持房地产市场化定价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宏观调控有效性功能,经过一定时期才能形成较为合理的房价,到时也就可能得出我国国情的、较为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需求和其他生活资料一样,其变化与人均GDP高低存在着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我国在人均GDP还偏低的情况下,通过商品房市场购置自有住宅的家庭和个人只能是民众中的一部分,相当部分的家庭和个人要通过租房(住廉租房),或购买经济适用房来解决居住条件。随着人均GDP不断提高,自然就会有越来越多人能够购房或改善居住条件,这是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合乎逻辑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一个短时期中,用“齐步走”方式来完成。 第三,建立和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体系和机制,保持房地产价格的相对合理和稳定 我国房地产价格出现偏高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房地产开发经营者为了赢利最大化捂盘惜售或抬高房价造成的;这里也有市场供求短期内失衡的因素存在。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体系和机制来发挥作用,其中主要包括:(1)调控房地产收益的体系和机制。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税收政策,对房地产开发和经营活动中获得利润所得进行征税,使这个行业获得的平均利润所得与社会其他行业获得的平均利润所得保持一个相对合理比例,使房地产开发和经营者获得一个在较长时期中合理的、正常的平均利润所得。(2)调控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及价格的土地储备、使用的体系和机制。把规划用于住宅建设的土地中的部分用于调控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及价格的土地储备,要做到土地储备专用。各地要有专门的土地储备使用委员会,根据房地产市场供求及价格状况,来决定储备土地的投放,保持房地产价格相对稳定。 第四,建立和完善我国房地产收益的分配体系和机制,合理分配房地产收益 我国房地 产价格出现偏高现象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的利益冲动。在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开发建设热潮兴起下出现的资金“饥渴”与财政税收普遍“不足”的矛盾突出。土地出让收入以及从房地产开发经营中获得税费等收益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外收入的重要来源。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搞“土地财政”和“房地产收入”,其结果无形中起到了对当地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推波助澜作用。 因此,我们要建立和完善国家和地方在房地产收益上的分配体系和机制,合理分配房地产收益,并确定该收益必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及改善民生。其中的大部分应该用于建造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来满足老弱病残者和低收入家庭居住;用于改造城镇基础设施;以及用于动拆迁补偿等等。以实现居住条件上的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第五,建立和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调控体系,防范外资的投机性掠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跨境资本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渗透与日俱增。为此,我们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调控体系,防范外资的投机性掠夺,让我国房地产市场成为为国民造福的市场。跨境资本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渠道有些是显明的,有些是隐蔽的;意图有些是投资的;有些是投机的;时间有些是长期的;有些是短期的。我国的监测体系要能从进出入的渠道上,以及在房地产市场的流向、流量和流速上监测跨境资本的动向和能量,并能进行预警。我国的调控体系一是要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上,在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税费上能起到鼓励那些显明的、长期的房地产投资者;抑制那些隐蔽的、短期的房地产投机者作用。二是要用全国性的政策、法规和条例来约束各地政府为狭隘的地方利益竞相压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以吸引外资的急功近利的做法,防止具有投机性掠夺企图的外资获得可乘之机 房地产分析论文:房地产金融风险分析 一、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分类 1.信用风险。它是由于借款人(房地产开发企业或住宅消费者)无力偿还或不愿偿还,导致房地产贷款本息不能按时收回甚至无法收回的风险房地产企业收入来源缺乏稳定性,企业偿还能力没保障;而银行信用评级方法和贷款决策存在问题将面临信用风险,它可能是贷款前对借款人资信审查评估失误造成的,也可能是贷款发放后情况变化造成的房地产金融中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销售困难资金周转不灵或经营不善亏损严重甚至破产倒闭而无力还款,以及借款的住宅消费者失业收入减少意外支出增加死亡等原因导致无力还款。 2.流动性风险。它是由于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现金和随时能转换为现金的其他资产,以致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满足客户提取存款要求的风险房地产金融中的流动性风险。中国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增速过快,贷款比例失调,又存在经营管理能力较弱,资产质量恶化的状况,将面临流动性风险。一种是原发性的,即资产结构中的中长期贷款比重过高,现金和国库券等不足以应付提款需要,又缺乏及时融入现金的手段和渠道,导致流动性不足;另一种是继发性的,是由信用风险带动的流动性风险:房地产金融中人多以房地产作借款的抵押物,当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款时,贷款银行要处分抵押房地产从中求偿,如果卖不掉房地产而使银行缺乏现金来应付提款等需要,也会形成流动性风险。 3.资产负债结构风险。由于房地产资金融通中资产结构通常以中长期贷款为主,如果金融部门的负债结构中以活期存款为主,就可能形成流动性风险;如果负债结构中多一些公积金存款住房专项储蓄存款等来源较稳定的成分,结构风险就能缩小。 4.资产质量风险。如果贷款中质量差的贷款(逾期不还的无力偿还的和无法追索的等)较多,贷款银行就面临效益差的风险。房地产金融中的资产质量风险与借款人信用有关,与宏观经济形势有关,也与具体的贷款业务处理(如以什么方式作还款担保以房地产抵押时该房地产是否容易销售对抵押房地产的估价是否过高等)有关。 5.利率风险。如果存款利率上升,或者贷款利率下降,或存贷款利率同向变动但利率差缩小,都可能带来经营效益方面的风险。房地产资金融通,尤其是住宅金融的期限往往较长,在长时期中利率变化越频越大,利率风险也就更大。 6.通货膨胀风险。由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才是实际的利率,在名义利率不变时通货膨胀会使实际利率下降甚至可能为负数,就使银行面临风险固定利率下通货膨胀风险。 二、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现状 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中国申请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需要有几个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持有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件;具有稳定、合法的收入来源;抵押房产有房地产证,产权明晰、可上市流通;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虽然中国各银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个人信息档案,但是仍然存在许多欺诈风险,银行无法真正核实客户的真实信息情况。由于中国银行连续6次上调人民币利率,其中五年商业贷款利率提高到了7.7%,这使得一些客户提前偿还贷款,但是这也给银行带来了提前偿还贷款的风险。 2.房地产企业贷款风险。假按揭就是房地产企业贷款风险的典型。有些房地产商本身并无资金,但是会假借他人名义向银行申请巨额贷款。这样下去中国的不良按揭越来越多,银行收不回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假按揭是一个风险转嫁过程,开发商通过假按揭,提前收回成本,变现利润,把包袱和风险悉数丢给银行,自己进退自如,完全占据主动。由于房价估值越高,假按揭从银行套取的资金也就越多,开发商自然倾向于提高价格。假按揭会使一些不知情的消费者会受到伤害。消费者的贷款最终违约的话,将导致个人信用记录上会有不良记载,导致其个人信用的负面评价;假按揭还会导致银行房地产贷款资产质量的下降,将对银行经营产生极为严重的恶劣影响;假按揭将造成房地产市场虚假繁荣,严重危害住房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假按揭将滋生职务侵占、受贿等违法犯罪行为。 3.一些房地产商炒作使房地产市场过热。自从25年开始,全国大部分城市的房价涨幅较快,其中最为明显的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其房价超过了市民能够承受的范围。而这产生的泡沫将会直接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社会不稳定。 三、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防范 1.完善房地产信贷评估体系。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并日趋成熟,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但同时房地产也是最容易产生泡沫经济、引发金融风险的行业,因此,作为联系银行金融风险和房地产市场纽带的房地产抵押贷款评估体系的健全就显得极为重要。 (1)借鉴国外的评估理论和方法。中国由于在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上的滞后,在抵押评估实务中几乎都采用所谓保守原则下的市场评估,忽略了贷款对投资者现金流量引起的种种变化,缺乏科学依据,主观性大。 (2)对现有评估方法进行创新和完善。在中国由于抵押物评估和抵押物处置存在着脱钩的关系,因为一般规定抵押评估报告的有效期为一年,而在这一年当中房地产市场可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融资渠道多元化,打破单一渠道。 (1)建立房地产投资基金组织,使广大人民群众也能参加到房地产建设中。不再仅仅依靠大的房地产开发商,真正让人民管理自己。 (2)中国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鼓来励外国企业、资金加入到中国房地产这个大市场中。改变投资者主体的单一化,使市场主体更多元化、国际化。 3.项目管理与期限管理相融合。房地产项目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分类,是房地产项目的管理者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和使用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综合管理,实现生产要素在房地产项目上的优化配置,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在实际实施以及运作过程中,房地产项目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和不可移动等显着特点,可能会导致房地产项目管理风险。而贷款期限越长这种风险越大。因此,银行应缩短资金借贷的期限把风险降到最小。 4.高度重视房地产金融风险,增强防范意识。房地产企业要密切注意政府关于房地产政策的变动,要做到积极反应,积 极响应。适时调整房地产业务的经营方向与策略,促进住房自身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要认真进行开发项目的可行性评估,对市场需求有准确的了解。对于风险较大的开发项目要谨慎进入,仔细评估;对已有不良记录、抗风险能力差的小型开发企业、自有资金明显不足的项目不得介入。做到既要把握好的有前景的房地产项目,又要严防房地产泡沫积聚的潜在风险。要逐步建立以房地产金融为目标的经营管理模式,从规范操作、降低风险、保障运行出发,扩展房产经营业务范畴,有步骤地推进住房自身业务向多元化、标准化、优质化方向发展。 5.依法严格资金管理,推进企业资金良性发展。一要把好项目审批关。严格房产项目的收益评价和可行性评估,利润明显较低及售房压力较大的项目的坚决否定。二要严把项目设计论证关。在设计阶段,要聘请专业人才进行缜密的规划与设计。三要加大项目的风险管理。要对具体项目进行充分的战略研究,制订正确的、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可执行的项目目标计划。也要要建立一支有力的高素质的项目管理队伍。只有具备高素质的项目管理队伍,才能将上层系统的战略目标计划和复杂的工程技术方案同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6.加强银行业务的关注,建立以风险控制为中心的业务监管机制。首先,要建立起比较系统的房地产行业风险监控、评价、分析机制及报告制度。重点观察房地产价格走势,防范和及时规避区域性风险。其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查,及时了解与行业相关的信息。如果发现了可能影响房产经营的政策变化、土地政策调政、市场动向、市政建设、城市发展战略动向,应该及时地加以分析,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 房地产分析论文:对我国目前房地产经济管理现状的思考与分析 简单来说,房地产经济管理就是对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投资、融资等各项经济活动的管理,它包括了项目管理的各种管理制度、策略和方式等等。通过协调各部门对施工过程、经济关系等方面的管理,提高房地产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先导性产业房地产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房地产经济发展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手段提高其管理效率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我国目前房地产经济管理的现状思考 1.对经济管理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重视,国家在房地产经济管理的政策不够稳定和完善。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和项目不断的发展壮大,经济管理已经成为了一项具有很强系统性的任务,需要依靠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政策,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以提高其管理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然而就如今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对经济管理的认识不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对科学管理的重视,而一味的将扩大项目、提高房价、提高经济利润为目标,致使我国的房价不断的暴涨。据统计,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房价最贵的国家,在全世界房价最贵的十个城市中,我国就占据了六个,而北京、上海、深圳等更是名列前茅。这种不合理的房价上涨不仅加重国民生活的负担,也使得房地产行业经济发展正演变成一种泡沫式的发展模式,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而国家在房地产经济管理中所制定的法律政策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目前国家制定的在房地产经济管理的政策方面主要是以宏观调控为主、抑制房价过快增长、控制房屋供需平衡为主,然而这只是眼下的主要主要方式,对房地产经济管理的长期规划却没有相关指示,甚至在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上模糊不清,缺乏长远目光,还存在短期政策手段与长期规规划相违背的现象,严重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秩序,也给投机倒把者留下了漏洞。这些因素都为房地产产业的未来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2.房地产经济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强。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都加大了对房地产经济管理的制度建设和监督,房地产经济管理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然而整个房地产经济管理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存在着很多漏洞。一些企业组织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铤而走险,极力寻找法律的空子,经济管理的方式与国家制定的管理方针相违背。另一个方面,国家虽然制定了很多经济管理的政策方针,然而在这些政策方针的实施上却不够力度,加上一些制度是早年制定的,与眼下的经济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因素就导致了已建设的经济管理体系在实施上流于形式,妨碍了房地产经济的科学管理。 3.房地产经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经济管理制度是经济管理的前提条件和有效保证。制度的合理、有效与否直接决定了经济管理的效果。然而由于我国的房地产经济管理还处于一个初级的阶段,因此在经济管理的制度上还存在着诸多不规范和完善。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能涵盖整个房地产市场管理的法律,而我国的房地产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明显落后于我国房地产的发展速度。这样的就使房地产经济管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没有科学性,不利于提高管理水平,长此以往,更会对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造成恶性影响。 二、加强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的措施 1.加强相关人员对房地产经济管理的认识,明确管理目标,提高管理水平。这一点是指房地产企业和国家两个方面都要提高对房地产经济管理的认识,国家在规划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时候要做好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以解决目前房地产经济管理存在问题的同时使房地产经济发展从偏离的轨道上逐渐走向一条稳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房地产企业在经济房地产经济管理的时候也要从大局出发,不能只顾当前利益,而要配合和支持国家颁布的政策,使企业走向一个规范的发展之路。企业和国家要明确自身的目标,重视科学规范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使我国整个房地产行业走向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完善房地产经济管理的制度措施,经济管理是房地产企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新时期的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决定了企业项目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强化经济管理,完善经济管理制度,以更好地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实施。具体措施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确定经济管理的重点,确定经济管理的重点并加以着重控制,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风险;其次是要完善管理调节机制,受环境及各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种不期的问题,这就需要能因地制宜进行调整,但是这种调整不是根据个人意愿随意的调整,而是要根据企业的制度和营销战略目标为出发点,有一个完善的管理调节机制;第三是要健全信息交流、反馈机制,加强各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提出管理过程中存在或遇到的问题,并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以加强管理的跟踪和监督;最后是不断地完善和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新时期的市场竞争压力就要求经济管理方式要灵活应变,而不能将传统的管理模式生搬硬套,一成不变地作为管理规则。而是要不断的完善管理机制,创新手段。要充分地分析当前的形式,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房地产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同时也要求了房地产经济管理需要更高的水平。只有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结合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提高房地产经济管理水平,促进房地产经济的发展。 房地产分析论文:个人党性分析报告(总经济师版\房地产版\集团公司管理干部版) 我是一九九九年五月到集团公司工作的。在此之前,曾在局集体企业管理处、局多种经营管理处和局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工作。一九九九年五月调到集团公司任副总经济师,二OOO年六月任集团公司总经济师至今。按照分局党委"党性党风教育"的总体安排,经过第一阶段的系统学习,对过去的思想和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反思。现将九二年工作以来党风党性方面的问题自我剖析如下:一、存在的问题 1、理论学习方面的问题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自觉性差。过去一直认为自己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从小就受到党的教育和培养,从小学到大学就学习《政治经济学》、《资本论》和的有关著作,每天看的、听的都是党的文章和党的声音,用不着自己再有意识的学习马列、、邓小平和的原著。同时,自己又多次参加了铁道部和铁路局的"政治理论"学习班的学习。政治理论的功底可以了。所以,就放松了政治理论的学习,即使参加学习,也是应付差事,学习笔记写的不及时,遇到检查时就补笔记或抄别人的笔记。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差。自己在工作中,主要是按领导的旨意和自己的经验办,很少用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去指导工作和解决问题。认为那些只是理论,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三是对施工专业技术学习差。到集团公司工作后,曾经下过决心,要逐渐由外行变成内行。但是由于没有压力,而且对施工企业的一般知识也略知半解,随着工作的逐渐增多,自己也就放松了对施工企业专业技术的学习,再说,施工企业专业分工很细,从铁道工程、房屋建筑、桥涵和三电等,不知从何学起,有畏难情绪。错误的认为自己有个研究生的文凭就够了,能应付眼前的工作也就行了,不知不觉的产生了自满思想。 2、民主集中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自己在过去的工作中敢于说真话、说实话,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学生气十足,认为只要出发点好,该说就说该讲就讲,但是正是由此原因,得罪了一些人,甚至是领导,使自己走了一段弯路,吃了不少亏。所以,到集团公司后,好话坏话尽量少说,多栽花少挑刺,在各种会议中能不说就不说,能少讲就少讲,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很少提出。对在工作中有缺点的同志,也尽量少批评。好人思想严重。 3、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过去我一直认为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吃点喝点很正常,不会涉及党风问题,只要不往自己的兜里装钱就不会发生违纪问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和廉政建设,以至于有时到个别单位工作时有吃请现象,尽管自己不会喝酒,但如果自己不去,总觉得不好意思伤人家的面子,怕别人说我"整景",立场不坚定。 按照"三讲"教育中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进行对照,一是没有用公款装修住房;二是没有重大事项该报告的而没有报告;也没有接受礼物该登记而不登记;三是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爱人在铁路局建设处工作,女儿在地方的一所中学读书,在直系亲属中没有经商的。 4、在"__功"问题上认识有差距 我对李洪志的《__大法》知之甚少,过去总以为与自己没有关系,不听不看,不信不传就可以了,旗帜不鲜明,缺乏政治敏锐性。自从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__功痴迷者天安门自焚事件"后,才更加认识到李洪志和"__功"歪理邪说的反动本质以及对社会的严重危害。 5、在群众路线方面的问题 管理与改革是职工群众共同的工作,并直接影响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各项管理规定和改革措施应该"从群众里来,到群众里去",走群众路线,只有充分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才能管好企业。但是,我在设计和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改革措施时,注重企业利益多,考虑职工群众利益少,缺乏深入到职工群众中去,认真听取广大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6、在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 一是工作缩手缩脚,放不开。由于自己到集团公司时间不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清楚,没"弄"明白,生怕由于工作"碰"着谁,引起某人不快。 二是怕"种了别人田"。由于我分管的工作没有自己独立负责的部门,都是只负责某个部门工作的一部分,与集团公司的个别领导在工作上有交叉,怕自己由于工作的原因,与相关领导产生矛盾,因此,工作上避重就轻,得过且过,生怕"种了别人田,荒了自己地"。 三是工作有畏难情绪。根据分工我负责集体企业改制工作,但是,由于绝大部分集体企业经济效益不好,没有固定的经营项目,亏损企业多,有净资产的企业少,集体职工的养老金欠交、工资欠发、放长假的又很多,因此,改制工作困难非常多,所以自己对于集体企业改制,特别是"解除劳务合同"等项工作,由于国家没有明确的文件和规定,生怕干不好产生一系列后果,有畏难思想,工作进展较慢,总想要四平八稳,等一等,看一看再说,以使集团公司集体企业改制工作受到影响。 四是深入基层和施工现场少,调查研究不够。到集团公司工作以后,总以为自己不管施工生产,只要管好大事、搞好管理工作就可以了,去 不去施工现场无关紧要,因此,深入基层和施工现场态度不积极,没有领导的安排,自己就不主动下基层和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施工生产一线的职工的困难和要求,缺乏了解和调查研究。 五是责任心不强,缺乏对工作一抓到底的认真精神。对有些自己分管的工作,有布置和要求,但相关单位和部门贯彻落实的怎么样,自己缺乏一抓到底的扎实认真精神,以至于有些工作落实不到位,浮于表面。 房地产分析论文:分析房地产经济结构与房地产估价关系 一、引言 自21世纪初期,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改革在新的一波房地产投资热潮的推动下迅速升温,与房地产相关的产业也进入快速发展期,最典型的一个现象就是“展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全国各地,各类层出不穷的“房展会”、“住交会”风起云涌;有些大中城市,房展会从最初的一年一度发展到春秋两季,再发展到四季联展;郑州的房展会最热时,一年期间,大大小小开了七八次,在这种背景下,房价开始迅速窜升。 房地产估价real estate appraisal是指专业房地产估价人员,根据特定的估价目的,遵循公认的估价原则,按照严谨的估价程序,运用科学的估价方法,在对影响估价对象价值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的价值进行估算和判定的活动。房地产估价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把客观存在的房地产价格揭示、表达出来的过程。房地产经纪是指为委托人提供房地产信息和居间业务的经营活动,从事以上活动的机构即为经纪机构。两者同属于房地产交易中向相关当事人提供法律、法规、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服务的机构。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估价和经纪机构的合作主要发生在房地产投资开发及建设完成后的交易阶段,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两者在房地产交易这一阶段中各自的角色进行分析并对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如何更好的处理这种关系进行讨论。 二、案例分析 某房地产开发商将一套住宅物业售给某业主,自用该住宅物业两年后,该业主欲转让其所拥有的该住宅物业,并委托一经纪机构为其出售,经纪机构根据该业主所提供的关于该住宅物业的资料及希望的出售价格,对掌握的客户群资料进行查找并对欲购买该物业的买方进行直接联系,通过解释说明及现场勘察等方式使买方对该物业有较全面的了解,并组织或代表买卖双方进行协商对最终的成交价格达成一致。其后,买方购房需要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此时接受银行委托评估机构将要对该物业进行评估为银行贷款提供价值参考,通过现场勘察、有关资料查询并选用适当的评估方法,评估机构向银行提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估价值作为贷款的价值参考或依据。 上面这个案例简单的说明了房地产估价和房地产经纪机构在房地产交易中各自服务的环节、服务的对象及提供的具体服务。我们对该案例中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况再作进一步的补充。在开发商销售一手楼盘的阶段,经纪机构可能接受委托对整个楼盘的销售提供服务;该业主从开发商手中购买该住宅物业时,也可能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而银行也可能委托评估机构对该物业在该时点进行价格评估,作为贷款价值参考; 案例中的买卖双方可能在成交前或过程中委托评估机构对该物业进行评估,以作为交易参考;该业主可能委托经纪机构出租该物业,同时评估机构可能接受委托,对参考租金进行评估;在买方无法偿还贷款时,经纪可能被委托处置资产以偿还银行的债务,同时估价机构也可能被委托评估处置资产之参考价格。 由此看来,估价和经纪机构在房地产交易中无处不在,他们之间的合作也是环环相扣。 三、下面我们对评估及经纪机构在合作中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由于上述案例的普遍性,以下主要涉及出现在案例中的合作,而不涉及或较少涉及上述特殊情况中的合作): 1、交易双方对于成交价格和评估价格往往产生争议。在房地产交易活动中,经纪机构引导双方协商而促成的成交价格是交易双方实际达成交易的价格,是一个已完成的事实,这种价格通常随着交易者的心态、偏好,对市场的了解程度,讨价还价的能力等的不同而不同。而评估价格是评估人员对房地产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进行估算和评定的结果,不受以上各项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在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时,要向经纪机构充分的了解交易情况,分析不同的交易情况对评估价值所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从而对评估价值进行适当的修正。 2、成交价格和评估价格内涵不同。这种不同往往出现在不以交易参考为目的的评估中。在上述案例中,经纪机构所谈之成交价格包括该住宅物业本身以及附着的装修,在有些交易中还含有家私、家电等;而在以抵押为目的房地产评估中不考虑这种装修因素对估值的影响,在评估时应该将这一部分附加价值予以剔除。 在上述这两种情况出现时,经纪机构常常抱怨评估机构的评估价值不够客观,不能准确的反映市场,尤其是遭到客户的不满,甚至造成贷款达不到客户的要求进而导致交易无法进行。这主要是在合作中机构间缺乏沟通,对彼此业务缺乏深入的了解,知识脱钩,对客户的解释说明工作做得不够详尽和透彻。 3、提供参考案例的失实。当估价机构在对该物业进行评估时,需要对市场上同类物业的价格资料进行搜集、分析和修正,从而得出客观的评估价值。由于目前经纪机构基本为片区经营的模式,对片区内物业掌握大量的成交信息,评估机构往往会向经纪机构查询相关信息。经纪机构往往为了满足客户的贷款额度,提供虚假成交资料,误导估价人员,从而得出偏离市场行情的公开市场价格。 这一问题不仅仅为经纪机构单方面所造成,也因为评估机构没有能建立一个完善的不断更新的资料库,在短期内完成评估工作,缺乏市场信息而造成经纪机构对估价人员的误导。没能用专业的眼光对提供的资料进行有效筛选和修正。 四、在以上这种情况中出现了估价机构与经纪机构之间的不良合作,对交易当事人的利益造成不公正的影响,破坏了整个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对整个行业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对机构双方的长期效益产生不良影响。 以上这些问题,有些是机构双方缺乏彼此的了解和沟通,经纪机构对评估机构技术性的概念不能加以正确的理解并向客户提供客观的解释,有些是评估机构对于经纪机构在成交环节中所发生的交易情况不了解,而不能对成交价格和提供的案例做出专业的分析和判断,有些则是机构双方在对交易推动和促进中进行不良的合作,使交易当事人蒙受损失,这些都应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予以改进和杜绝。 针对这些问题,有关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都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下面笔者将从从业人员本身及机构本身提出一些建议: 1、加强机构间的沟通,彼此了解和熟悉对方的工作内容,要对客户提出的无论相关于房地产信息还是技术方面的问题都能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和说明; 2、估价机构要建立起数据库,而数据库的资料也要保持长期的不断更新,这项工作也非常需要经纪机构的配合,提供客观、准确的成交资料并对交易情况作出完善的说明; 3、机构本身对于员工日常工作的管理和职业道德培训。尽管我们有行业协会对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并且有行业规范对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但是估价及经纪机构是从业人员日常工作的场所并在自己的岗位上行使责任和享受权利。机构本身应该对自己的员工进行业务能力和职业操守的不断教育; 4、机构之间提供客户投诉渠道并予以及时的解决。房地产评估和经纪机构都属于第三产业,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是我们的宗旨。而我们的机构部门设置多为业务部门而没有或者很少设置售后服务部门或相关部门即客户投诉部门。 五、结语 综上诉说,由于我国目前房地 产估价房地产交易市场正日趋成熟,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日益提高,希望我们业内人士对于房地产估价及经纪机构之间的合作继续探索,不断完善,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让大家在阳光下放心交易。转贴 房地产分析论文:分析我国房地产建筑与国外发达国家建筑的异同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房地产建筑业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国外发达国家建筑业相比较而言,两者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别。本文笔者对我国房地产建筑与国外发达国家建筑的差别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提出了值得我们学习的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房地产建筑的经验。 一、我国房地产建筑与国外发达国家建筑的差别 1.1房地产建筑耗能方面 据国务院新闻办的调查统计,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至3倍以上。我国现有建筑430亿平方米,另外每年新增建筑16~20亿平方米左右,目前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能耗46.7%,其中包括建筑的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约30%,以及建材生产过程中的能耗16.7%。现在我国每年新建建筑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约430亿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超过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 1.2在房地产建筑技术装备素质方面 从建筑企业的技术装备素质来看,我国建筑企业同国外建筑企业相比则存在更大的差距。1996年来,我国最大的国际型建筑企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技术装备率为627美元/人,远远高于同年度国内建筑企业的平均装备率4154元/人,但也仅为美国福陆丹尼尔公司的1/84,日本大成公司的1/64。从国内建筑企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中,我国国有建筑企业技术装备率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低于港澳台独资企业,也仅为外商独资企业的55.30。近些年,虽然我国建筑业有了很大发展,但设备装备率提高并不大,而动力装备率还略有下降的趋势。 这说明了我国建筑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没有较大的差异,从总体上看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粗放式经营的行业。这种技术装备素质使得我国建筑企业不仅在国际建筑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就是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如果排除政策扶持,也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二、值得我们学习的国外发达国家房地产建筑的有益经验 2.1发达国家进行建筑节能的政策措施 发达国家从1973年能源危机时开始重视建筑节能,经过30多年的努力,新建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已经减少到原来的1/3~1/5,其中节能政策的作用功不可没。尽管各国制定节能政策的出发点不同,但采取的节能政策措施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共同点。 第一, 建立完善的建筑节能管理体制 节约能源一直是德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联邦层面由环境部负责,为了深入推进建筑节能,由联邦交通建设和住房部、环境部以及KFW银行共同出资成立了德国能源署(DENA)。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技术、政策、法规等多管齐下,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 第二,注重建筑节能立法 许多国家不仅制定了节能法,还专门制定了一系列建筑节能法规、标准等法律文件。美国1978年就制订了《能源政策法》,德国1976年实施生效了《关于新建筑物节能法》;而日本制定的建筑节能法则要求建筑业主能自主进行节能应用,规定以“热损失系数”作为判断建筑物节能性的标准。 第三,采取经济政策鼓励建筑节能 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筑节能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政府都有相应经济激励政策。如美国对新建节能建筑减税,凡在国际节能规范(IECC)标准基础上节能30%~50%以上的新建建筑,每套可以分别减免税1000美元和2000美元;欧盟则提出了包括开征能源税、税收减免、补贴和建立投资银行贷款等规范性的财税政策。 第四,加强节能与开发并重的科学研究 这主要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主要是建筑节能综合研究,建立“节能型”建筑体系;注重太阳能、地热等建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建设节能试点工程和样板建筑,如美国政府为取得制定节能政策的定量数据资料,由政府出面组织办公楼建筑和住宅建筑的节能型样板工程。 2.2国外发达国家深化房地产建筑产业的分工体,不断提高技术装备素质 欧美等国家的大型跨国建筑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和专利,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具有明显优势,资金实力、技术和管理水平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房地产建筑企业,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项目上形成垄断。发达国家建筑承包商已经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密集型项目上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项目渗透。分工体系深化的同时,建筑企业也在寻找着各自的定位。比如,瑞典的斯堪斯卡公司卖掉了在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子公司,将业务主要集中在“能够长期占据优势地位”的美国市场。另外,建筑企业在技术研发领域开始走向合作,并逐步形成了全球技术资源共事的新局面。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研发成本,寻找合作者共同分担,逐步将技术研发机构从母体脱离出来的同时,引入新的投资者,不断提高技术装备素质。另一方面,独立的研发机构为提高研发成果的效益,开始向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讲,这是国外发达国家建筑业内部分工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笔者的分析比较说明,我国的房地产建筑业与国外发达国家建筑业虽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房地产建筑只要结合我国房地产建筑的实际问题,注意学习国外先进的建筑技术、理念和政策措施,相信这些问题都能得以克服,不断促进我国房地产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房地产分析论文:分析影响房地产价格的经济因素 房地产价格的含义 房地产价格是和平地获得他人的房地产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货币或实物、无形资产和其他经济利益。在现今社会,房地产价格通常用货币来表示,但也可以用实物等非货币形式来偿付,例如,以房地产作价入股换取技术、设备等。从理论上讲,在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的增加会使房地产价格上升,需求量的减少会使房地产价格下降;在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的增加会使房地产价格下降,而供给量的减少又会使房地产价格上升。然而,在现实中,房地产价格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等,。综上,我国房地产价格受众多因素影响,与真实市场价格之间肯定有很大的偏差。本文主要从经济角度论述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 2 只要影响因素分析 除了建筑物本身与建筑物所处的地块,社会经济条件对房地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不是一时的,而是长期的,其至可以说是深远的。从实证科学研究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将某些经济数据与房地价格的变化联系起来分析。出于这些因素‘一般不会影响某一栋住宅或者某一地块上的住宅价格,而是对整个地区甚于一个国家的住宅价格都产生影响,所以这里的房价取社会总体的房价水平,也就是取平均的市场价格和租金。考虑到商场并不总是处于出清状态的,所以成交量和空置率有时也是将要考虑的重要指标。 —般来说,两栋建筑物价格的区别可以看成建筑物品质不同带来的结果。两个不同地块的房价的区别可以看成与区位相关的一系列品质楚别带来的结果。一个地区或者国家房价随时间序列的变化,可以看成是这里所讲的社会经济条件作用的结果。 求取房地产的平均价格或者租金看似简羊,交际非常复杂。我们经常会发现由计算的口径的个一样而对价格变化完全不同的评价。平均价格的计算口径由计算者的不同需要和获取数据的不同方法顺呈现出丰富多样。比如地方政府会以可供出租的公寓样本的的定期调查来确定市区租金的变化。物业公司会根据经验确定一个正常的物业空置率率的标准,米分析实际空置率与判断房地产的市场供求状况。银行可以借助购房贷款的数据来分析房地产交易状况等。有时候房地产分析师也用房地广价格指数来代替平均价格。 房地产经济分析用得最多的指标之一是房价或者租金价格的历史变动,不难发现,房价或者租金价格的变化与收入变化之间方密切的联系,达拉斯的房价下跌。利率变动对房价也有深刻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房价出现了普遍的上升起势,一舶认为,这是联邦储蓄银行在这一时期实行的利本政策的结果。 迪帕斯奎尔与惠顿认为,大都市房地产价格变动存在三项明显的特征。首先,房价与宏观经济关系相当紧密,宏观经济数据变动会影响房地广价格.同样房地产价格也反过来对宏观供求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 其次,一个地区的房地产业发展水平从短期看,由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本地区企业发展水平、市场竞争条件等因素决定,从长期看,人口和生活方式对此也有重要的影响。短期内,各个地区的房价往往同起同路,所以没有“套利”的机会比人们想象得要小。 最后,出于住宅的不可移动性和共他一些因素,房地产巾场对宏观经济变动的适应能力通常不强,房地产开发商缓慢的调整会导致暂时的平衡,由此会激发宏观经济周期性循环。 2.1经济发展状况 2.2居民收入 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增长对房地产、特别是住宅的价格有影响。通常,居民收入的真正增加, 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将随之提高,其居住与活动所需要的空间会扩大,从而会增加对房地产的需求,导致房地产价格上升。至于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程度,要看现有的收入水平及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所谓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消费变化,即新增加消费占新增加收入的比例。如果居民收入的增加是衣食都较困难的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虽然其边际消 费倾向较大,但其增加的收入大部分甚至全部会首先用于衣食等基本生活的改善,这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就不大。 如果居民收入的增加是中等收入者的收入增加,因为其边际消费倾向较大,且衣食等基本生活已有了较好的基础,其所增加的收入大部分甚至全部此时依消费顺序会用于提高居住水平,这自然会增加对居住房地产的需求,从而会促使居住房地产价格上升。 2.3 利率 利率的升降对房地产价格有较大影响。从房地产开发建设成本的角度来看,利率上升或下降会增加或降低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利息,从而使房地产价格上升或 下降。从房地产需求的角度来看,由于现行购买房地产、特别是购买商品住宅普遍要借助于贷款,所以利率特别是房地产抵押贷款利率的上升或下降会增加或减轻房地产购买者的贷款偿还负担,从而会减少或增加房地产需求,导致房地产价格下降或上升。从房地产价值是房地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的角度来看,由于房地产价值与折现率负相关,而折现率与利率正相关,所以利率上升或下降会使房地产价格下降或上升。综合来看,房地产价格与利率负相关:利率上升,房地产价格会下降;利率下降,房地产价格会上升(此句话为重要结论)。 房地产分析论文:分析链际竞争下的房地产企业供应链成本控制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在以往对链际竞争和房地产企业供应链成本研究的基础上,将链际竞争引入到房地产企业的供应链成本管理中。从房地产企业供应链成本构成的角度,分析了链际竞争对房地产企业供应链成本的影响,并构建了链际竞争下的房地产企业供应链成本控制模型。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供应链成本 供应链成本控制 链际竞争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以及顾客需求的多元化,竞争已不再简单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成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Nagurne(1999)等人首次提出了供应链网络的竞争模型,利用变分不等式构建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模型通过介绍供应链中的不同决策者的独立行为和竞争行为,得到了系统达到均衡的条件。Dong(2005)等人通过对多层供应链网络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多准则决策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的研究。房地产业为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也开始涉足供应链成本的研究。张丽、李明启(2004)提出在电子一体化和商务经济的今天,企业已经很难依靠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应将供应链管理引入房地产企业的供应链成本管理中。 链际竞争的概念 可以获取材料和服务的渠道有很多,其中由从事产品的设计、生产、加工、销售及后期使用维护等相关工作的商业实体构成的网络就是供应链经济。供应链经济是这些商业实体之间构成的供应链之间的生产力、竞争力以及市场地位的统一体,这些商业实体在供应链经济中以一个统一的整体发挥作用。因此,供应链经济就是由相互关联的供应链构成的一个网络,供应链经济中的供应链之间相互作用就形成了链际竞争。供应链之间相互竞争影响着供应链的成本,对于单独的一条供应链,我们可以通过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来控制供应链成本。然而,实际中的供应链往往是处于动态的相互作用中的,供应链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叫做竞合作用。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房地产企业的供应链长、经营管理复杂;房地产企业价值与信息的传递都是靠内部与外部的双向交换,呈星状发散;项目的投资决策、规划设计、材料采购、施工管理、营销、物业管理等过程是一种并行系统,开发商要考虑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因素;企业内部资源有限,企业一般仅保留最具优势的核心业务,而把其他非核心业务外包。这些特征都决定了房地产企业供应链的复杂性,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必然会对房地产企业的供应链成本产生影响。 链际竞争对房地产企业供应链成本的影响 供应链成本管理作为一种跨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其管理的范围延伸到了整个供应链上各个相关联企业的作业成本以及交易成本,从而达到优化和降低整个供应链总成本的目的。在分析房地产企业供应链成本时,可参照一般的制造企业,将房地产企业的供应链分为上游成本、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成本和下游成本。其中上游成本是保证项目建设的启动成本,包括土地开发成本、融资成本、勘察设计成本、招投标及谈判成本、材料采购成本、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及咨询成本等,上游成本所涉及的单位主要有政府、金融机构、设计单位、材料供应商、承建商、咨询机构等;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成本包括前期工程费、规划费、基础设施费、管理费用、经营费用、税金等;下游成本是指在销售及售后中所发生的成本,包括了销售成本、物业管理成本和客户服务成本,涉及的单位主要有销售机构、物业管理公司和客户。根据房地产企业的供应链成本分类,构建房地产企业供应链成本的构成模型(见图1)。 (一)链际竞争对房地产企业供应链上游成本的影响 房地产企业是围绕项目运营的,而项目对土地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供应链核心企业—房地产企业为了获取土地,彼此之间的相互竞争对土地价格会产生影响。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房地产企业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后盾。在房地产企业资本链上,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能力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房地产企业能否低价获得资本从而在供应链的竞争中取胜。项目建设前期,设计阶段耗费成本占总成本费用的10%-20%,对项目建设期成本控制的影响为20%-30%。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促使房地产企业越来越关注项目建设的前期,对项目的勘察设计成本投入越来越大。[论文网] 项目的建设期,从材料和人工方面来讲,与房地产企业相关联的上游供应商之间在进行产量竞争时会引起原材料及设备零部件的采购成本上升;位于多条供应链的焦点上的供应商,多家房地产企业都从这个供应商取得原材料和设备,供应商借机抬价或者是供应商为满足多个开发商的需求,不断的扩大产能,从而引起原材料和设备成本的变化。同时,房地产企业的上游供应商之间为了获取市场通过扩大产能进行产量竞争,导致企业对人工的需求越来越大,间接引起人工成本的增加。房地产企业选择材料供应商的过程中,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会增加招投标成本的投入以及谈判成本的产生。从工程建设的角度,在项目的建设期,房地产企业通过业务外包政策,将工程发包,承包单位的实力及承包单位的成本管理水平都会影响建安工程费用的高低,为了保证项目的有效实施,房地产企业必须对承包单位各方面的能力进行了解,运用监理制度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这些都会增加供应链成本。 房地产供应链上的咨询成本是指在咨询单位对建设项目进行成本概预算、结算及其它相关的咨询服务时产生的各项成本,主要体现为咨询费用。随着咨询市场的日益发展壮大和咨询价格的公开性,大大的缩减了房地产企业咨询环节的供应链成本。 (二)链际竞争对房地产企业核心成本的影响 房地产企业核心成本包括房地产企业自身管理成本和房地产企业支付的开发成本。房地产企业的自身管理成本是房地产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经营费用和税金;房地产企业支付的开 发成本是在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为完成工程项目所发生的非实体项目的费用。众多的房地产企业之间彼此竞争,会引起房地产企业核心成本的增长。 (三)链际竞争对房地产企业供应链下游成本的影响 在项目竣工投入使用阶段,链际竞争对房地产项目的销售成本、物业管理成本的影响较大,房地产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就选择较好的策划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作为合作伙伴,还要从服务及质量上赢得顾客的青睐,这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链际竞争的条件下,提高自身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房地产企业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不断地增加对高科技人才的投入,才能赢得市场。 链际竞争下房地产企业供应链成本控制模型和措施 (一)链际竞争下的房地产企业供应链成本控制模型 运用目标成本和作业成本相结合的方法,分为6个步骤:确定目标成本—目标成本分解—供应链作业层成本控制—供应链作业成本分析—供应链作业成本考核—供应链目标成本改善。 目标成本设定:首先是确定项目的方案,通过对项目的定位和规划设计,预测项目售价;其次参考标准数据库中公司的长期利润率,综合权衡项目的区位销售情况、现金流等情况确定项目的目标利润。 目标成本=目标售价-目标利润 目标成本分解:确定了目标成本后,对目标成本进行分解。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房地产企业必须协调各部门的做好供应链流程分解的工作,把房地产企业的供应链流程分解为紧密连接的作业链。在对房地产企业的供应链流程的分解过程中,要采取作业分解和粒度分解相结合的原则。依据历史数据,自上而下将目标值逐级分解为多层级的自作业目标成本值,位于供应链上的节点部门记录完成自己作业的作业和成本值,并对同质作业成本进行归集,形成作业中心。 根据目标成本的设定和供应链的流程建立房地产企业供应链控制模型(见图2),对归集的成本项∑Cijk(I,j,k=1,2……n)与目标成本Cij进行对比,发现偏差。 对造成成本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结成本动因,看其属于是资源动因还是作业动因,对其关联的供应链环节进行分析,考核房地产企业的供应链成本实施情况,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纠正,使其达到最优。 (二)链际竞争下的房地产企业供应链成本控制措施 对房地产企业供应链上游成本的控制。在项目开发前期,提前对土地价格进行合理的价格预测,采取策略性报价或者是通过支持政府的基础性建设,低价拿地。拿到土地后,在政府粗略规划的基础上,合理的提出意见,提高对土地的利用率以降低土地成本。为保证项目的运行,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融资渠道,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最多采用的还是银行贷款,与国际上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模式还有差距,应该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拓宽融资渠道,应对银行不断提高储备金等政策的影响。在项目设计阶段,房地产企业应该选用设计经验和施工经验丰富的企业作为供应链合作企业,采用设计监理和施工监理并存的制度,避免出现设计中盲目提高设计标准,影响后期的施工成本。 在施工阶段,为保证材料供应,与各供应商之间,可以通过实行供应商关系管理,一方面建立与供应商间的长期紧密合作,整合多方的资源和核心力量来开发更加广阔的市场,实现成本的双赢;位于供应链上的企业在适当增加人工成本的同时,可以运用新工艺、新施工方法,改善施工条件提高施工效率,从而转移人工成本。房地产企业应选择服务质量好、信誉好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销售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减少中间环节的供应链成本浪费。还要选择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建设工程总承包模式,从根本上解决设计和施工的不协调,缩短工期,减少供应链成本。 对房地产企业供应链核心成本的控制。目前我们国家在提倡发展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化可以帮助房地产企业大大的缩短工期,通过生产的批量化、标准化也可以提高施工的质量,避免返工、变更等一系列问题。大型的房地产企业可以率先进入,中小型的房地产企业可以结成联盟,向供应链上下延伸,获得资源优势,从根本上降低成本。此外,还应该加强房地产企业自身的管理,减少供应链核心企业内部的成本流失。 对房地产企业供应链下游成本的控制。通过构建先进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从而使消费者更加了解项目的情况。与客户之间,可以建立顾客关系管理系统,将现代技术与企业的销售、顾客服务紧密结合,提高房地产企业与客户的交易效率。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在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只有通过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利用,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才能更好的发展房地产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
跨国经营论文:企业跨国经营中的核心竞争力培育 内容摘要:跨国经营中企业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是每个跨国企业面临的课题。 本文提出了跨国企业应以提高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企业的制度创新、战略决策、组织管理以及市场营销、企业文化的整合培育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词:跨国经营 核心竞争力 随着入世的深入,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热潮不断升温,我国企业如何开展跨国经营、利用国际市场发展壮大自己,已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跨国经营中企业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是每个跨国企业不得不解决的课题。 企业跨国经营需要培育核心竞争力 跨国经营战略的全部内涵归结到一点,就是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特点是以提高企业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企业的制度创新、战略决策、组织管理以及市场营销、企业文化的整合才能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一)坚持制度创新,激发企业的竞争活力 制度创新是企业整个创新活动体系的基础,它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要主客体联动建立给企业造成动力和压力的体制和机制,使企业有一个培育竞争力的基础条件和成长环境。就市场竞争主体而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体制转换机制,激发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提高竞争力的内动力。 (二) 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建立企业发展目标 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现代企业应制定一个发展规划或战略,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利润定位、资源定位、技术定位、战略定位的整合。企业只有具备一个完善而科学的发展战略,并对企业发展战略随时组织实施、校正和管理,确保企业的发展战略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才能为企业培育核心竞争能力提供最基本的条件。把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作为一个构成要素来考核企业竞争能力的大小,在目前的考核指标构成中尚属一个创新。现代的企业不同于传统的企业,传统企业的发展依赖于机遇性和投机性,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具备发展的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三)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获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企业竞争能力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在核心竞争力的各种能力中,最根本、最关键的是具有领先技术且不断创新的核心产品,要具备强大的自主开发能力,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实力雄厚的企业品牌形象。而这些技术又必须具备独特性、不可仿造性,即异质性。如果核心竞争力不具备这种最起码的特点,就不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在企业内部资源中最能体现“核心”二字的应该是企业的核心技术,而企业今天的核心技术不等于是明天的核心技术,在异质的基础上求发展,从发展角度出发,通过不断地发展,企业的技术才能始终走在科学的前沿,成为企业的核心。 (四) 健全完善营销网络,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企业核心营销能力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根本。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实际是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体现在企业的“营销能力”方面,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必须通过市场配置才能体现。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常见方式是低价销售,但这种最为简单原始的营销策略很难构筑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反倾销日益严重的今天还容易遭受别国的反倾销起诉。只有将企业生产的合适产品以合适的价格及时的送到消费者手中,企业才可能在维持既有市场地位的同时,不断开拓出新的市场。因此独特的营销竞争力能够为企业巩固现有的市场份额,为企业开拓新的市场提供竞争优势,为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客源保障,化解各种潜在的威胁。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中谋求到竞争优势必须拥有自己的国际营销网络。 (五) 扩大企业规模优势,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地位 企业通过联合兼并,组建行业集团,扩大企业规模优势,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地位。企业在目前的无序市场竞争中应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只有具备这种规模优势,才能在企业跨国经营中具备竞争力。这种规模不是一种企业自己的生产规模,而是一种通过资本经营、品牌经营,所能控制的一种生产规模、市场规模、资本规模,即是现代意义上的规模。 (六) 培育塑造文化精神,打造企业竞争优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正日益成为体现企业竞争实力,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内在需求。可以说,文化竞争是市场竞争的载体,市场竞争是文化竞争的表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集中表现在文化竞争力这个层面上。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理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国际市场文化多元、宗教信仰各异、生活习惯不同,企业只有在不同的区域使用不同的国际化人才才可能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因此如何使这些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性人才在认同企业既有经营思想同时,又能创造性地融合当地文化习俗是企业确立跨国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 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而言就是核心生命力,它是企业综合实力的反映,这种综合实力包括了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企业的信用、信誉、形象、文化,无一不囊括于核心竞争力之中。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的终极目标应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也就是说价值的最大化是企业战略的最终目标。 我国跨国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遇到的问题 (一) 宏观方面的问题 1.体制、机制滞后。跨国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时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政府的鼓励和各个方面的支持。目前,我国跨国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时受到了现有经济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制约,有些机制甚至对于跨国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产生了阻碍。特别在税收制度问题上,我国的现行税制对跨国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有抑止作用。目前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主要是增值税和所得税,并不能有效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前期研究和开发的投入比较大,资本有机构成较高,但投资资本支付的增值税却得不到抵扣。同时,前期的研究开发成本不能计入当期成本,导致高新技术企业的增加值较大,这样需要交纳的税比较高。这样的税收政策实际上没有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各种原材料和能源等消耗,没有鼓励少投入多产出。另外,目前我国合资企业的所得税是“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而国产自主品牌的企业,从盈利之日起,就必须缴纳33%的所得税。这种税赋不公的状况,显然不利于国内跨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利于他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自主品牌产品。 2.行业集中度不高。企业要走向世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具备很强的资金、技术、人才力量。根据创新的企业规模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一个企业只有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具备创新能力。国内很多行业都没有达到一个成熟的市场应该具有的集中度。行业内企业规模大多很小,生产的产品竞争力很差,企业没有能力持续创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很难在国际竞争中获胜。 3.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国内企业之所以不愿意投入资金进行创新活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国内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政府对于侵权、仿冒的企业处罚很轻,有的紧紧是赔款了事。这就使得侵害其他企业的知识产权成本很低,因此有为数众多的小企业基本上靠仿冒生存。政府如果不加大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处罚力度,那企业就没有动力去创新,没有动力去打造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 (二) 微观方面的问题 1.企业对创新的投入不足。创新是现代企业动力的源泉,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我国的企业在生产中应用的新技术较少,而且大多数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的技术,自己研发的技术设备就更少了。国有企业的生产技术大都比较落后,即使是三资企业,引进的也大多是以机器设备为主的“硬”技术,以工艺流程、图纸、专利、专有技术为主的“软”技术比较少。由于自主创新的难度大、技术开发周期长、投入资金大,很多企业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创新中去,而是选择引进现成的技术,所以创新的动力不足。 2.知识产权成果和制度落后。技术专利和标准是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的标志,企业通过专利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从现状上看,我国的专利状况在整体上处于一个“低端”水平,企业很少意识到制定自己专利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虽然近年来国内对于知识产权越来越重视,但是和国外相比,无论从自有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是专利的申请上都有很大差距。我国在加快全面融入世界经济步伐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国际间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 3.企业内部缺少激励机制。 人才是科技创新过程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而激发人的创造性要靠科学的机制。在我国因科技创新缺乏激励机制,以致目前创新不足。国内科技企业特别是国有科技企业的科技人员一般没有分取股权的权利,所以留不住优秀的人才。除了期权激励外,目前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的风险过高,而这些风险没有其他相关方面来承担,导致创新信心和动力不足。 跨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策略选择 (一)加大r d投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要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在信息、知识和智力上的大胆投入和高新技术的推动,从而以雄厚的资金支出来支撑智力资源的占有。因此,必须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机制,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加速技术进步,提高创新能力。从战略的高度出发,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工艺升级,用科技创新提高自身综合实力。而政府应从资金、环境、政策、服务等方面加强对其的孵化与培育:给予融资方面的担保支持,不是直接资助,而是在信贷方面为企业向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担保;通过法律法规手段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减少行业进入壁垒,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构筑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针对当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人才缺乏等矛盾,依靠政府力量,强化中介服务功能。 (二)加快组织管理变革,建设组织管理体系 企业要加快制度改革的步伐,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建立有利于跨国经营的组织治理结构:企业的组织管理系统是指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和组织系统体现的对生产经营和研究开发活动进行组织、激励、控制的系统。其中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体系运行的基本依据,而企业的组织系统是管理体系运作的载体。管理体系是否合适,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企业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参与市场竞争,也包括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因此要适时进行组织创新,以配合技术创新的需要。只有拥有了基于全球市场的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跨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才能拥有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制度保障。 (三)探索全球化营销战略,推进企业品牌建设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化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企业能否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不仅要靠它能提供优良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众所公认的品牌。因此,创建品牌也是我国跨国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和战略重心。由于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主要是以模仿创新为其主要生产特征的,自主创新的品牌产品较少。随着我国与国际规则的全面接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加注重,这无疑对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产品的跨国企业构成了最直接的生存危机,因此我国跨国企业必须加强品牌建设意识,开发出自己的核心产品,可以通过对目标市场的细分,采用品牌的扩散和多品牌战略即率先拥有较强的品牌优势的企业,在其已取得名牌称号的产品周围,构建“卫星式”的多品牌系列,从而阻止国外跨国公司的进入。 (四)注重企业适度规模,构建跨国经营联盟 跨国企业不一定都得把规模做大、范围铺得很广,这主要看来自于企业自有的比较优势和企业的滚动发展能力。因此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必须把增强自身竞争优势放在首要位置。当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相比,我国的跨国企业实力还过于单薄,单凭自身既有资源开拓国际市场往往力不从心。因此,我国的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与世界跨国公司展开竞争,还必须充分发挥好本土联合优势,构建各种企业跨国经营联盟,这对于提高规模效益、扩大技术优势,从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产品成本的降低无疑起到巨大作用。跨国企业集团可在集团内实行垂直分工的专业化生产,调整和改变原有企业“小而全”的不合理结构,实现集团核心层、紧密层甚至在半紧密层之间的人流、财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合理流动,优化组合生产要素。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独特的文化优势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人员价值观和信念的体现,可以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已形成了一个既具时代特色又体现组织内在特点的企业文化。创建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激励”,即充分尊重员工的利益动机与创新意识,承认员工的创新成果,鼓励并支持员工进一步创新,使其自我价值能够不断得以体现;在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员工将其对利益的追求与创新冲动最终化为企业的一致行动,达到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双重实现,从而产生与企业荣辱与共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凝聚力。另外,还要抓好员工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这些也是培育企业文化的重要方面,通过这种方式企业才能逐步建立自身的企业文化,并使企业已建立起来的核心能力得以保持并不断拓展。 从现代管理的角度来看,特别是大的跨国企业仅靠产权、物资利益方面的纽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必须有文化、精神方面的纽带,以统一企业的理念。塑造企业文化需要企业全员的主动参与,全员既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又是企业文化的继承者,只有全员认可特有文化,才能激励全员为之奋斗,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跨国经营论文:从摩擦走向磨合——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观,是企业长期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经营精神和风格,包括一个企业独特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经营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民族文化的特色并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是民族历史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浓缩和凝结。这一方面意味着企业文化是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但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带来了无形的压力。 跨国公司是跨国体、跨民族、跨地域、跨政体的特殊企业,在某种意义上说,跨国公司就是跨国文化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决定着跨国经营的成败。跨国公司必须在异域文化环境中努力建设具有本国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树立共同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和行为模式等,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员工凝聚起来,共同实施公司的经营战略。 一、文化差异:“广州标致”之解体 目前,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或设厂。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有不少是由于跨文化的差异而导致企业管理的困惑。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建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包括跨国公司)中,有15%左右的企业预定寿命提前终止,其中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企业不稳定占主要成分。 美国学者曼姆在分析北京吉普的案例时也指出:中美双方发现文化差异比任何一方在合资企业开办之前预想的都大。由于文化差异导致合资失败的企业个案,影响较大的莫过于广州标致的解体。 广州标致是由广州汽车集团公司(控股46%)、法国标致汽车有限公司(控股22%,主要以技术入股)、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控股20%)、国际金融公司(控股8%)、法国巴黎国民银行(控股4%)合资经营的汽车生产企业。广州标致共有员工2000余人,由广州汽车制造厂和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共同管理。截止1997年8月,广州标致累计亏损10.5亿元人民币,实际年产量最高时才2.1万辆,未能达到国家产业政策所规定的年产15万辆的标准。同时,中法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分歧,合作无法继续。1997年9月,中法国签订协议,广州汽车工业集团与法国标致汽车公司终止合作。广州标致的解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汽车造型失误是关键因素,但合作后期由于文化的差异,双方目标不一致,未能及时更换车型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广州标致合资双方在企业文化建构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表层-物质文化的差异 物质作为种实物形态,在合资企业中为中外双方所共有,是企业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础。建设合乎企业自身文化特色的企业物质外壳是合资企业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外在因素。法国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现代化大生产管理方式移植到中国后,必须面对大量低水平的手工劳动操作。法方人员要从习惯于高技术、大规模生产的工作环境回落到较初级的汽车生产方式中。这需要一定的心理和文化适应期。 内层-行为文化的差异 广州标致采用了法国标致的组织机构设置,实行层级管理,强调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同时沿用法国标致的全套规章制度。但是,这套规章制度有很多地方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法方人员在许多情况下采取强制的方式要求中方人员贯彻实施其管理模式,这往往使中方被管理者对规章制度产生逆反心理,并在管理的空隙中尽可能地应用中国的管理方式,使制度化管理难以贯彻实施。 深层-精神文化的差异 企业精神是合资企业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合资企业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合资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结合体。广州标致建立12年来,中法双方的高层管理人员并没有致力于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塑造,没有意识到共同价值观的塑造可以减缓文化冲突,没有提炼出比较符合广州标致实际情况的企业精神,这就使中法双方未能齐心协力、统一行动。加之中法合资双方没有致力于协调投资目标期望的差异,导致许多决策出现意见分歧,使决策权共享这一合资企业的重要特征无法实现。 透过广州标致解体的全过程,可以看到表面上由各方资本、技术、人员、劳动有机组成的合资企业,其深层次的内涵则是文化的交汇、冲突与融合。更多的合资企业管理实践表明,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中外双方在交流与合作中常存在以下问题: 1、中外双方对各自的政治、经济、法律、尤其是社会文化环境缺乏足够的了解,文化敏感性差,双方往往依据自身的文化,对来自对方的信息做出分析和判断,从而产生了不少误解和冲突。 2、对对方的公司文化及管理方式缺乏了解,或完全照搬外方模式造成“水土不服”现象;或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造成“双重指挥系统”现象。 3、双方对合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的程度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文化适应能力、解决文化冲突的技能都差强人意,同时未能建立起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协调机制。 由于语言上的障碍,严重影响了双方的准确交流,加之翻译的水平还不尽如人意,因而造成了许多误解。 再者,由于高含蓄文化中(如中国、日本)许多信息的传递不是用明确的语言、文字或符号,而是通过肢体语言、上下文的联系、场景等进行的,这对于上述这些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难以妥善解决,一些合资企业最终走上了“离婚”或“解体”的不归路。即使像上海大众等这样一些成功的合资企业也往往是在经历了“炼狱”般的文化磨合后才走上坦途的。 可见,合资企业要获得健康发展,中外双方就必须重视彼此间的文化差异,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好文化差异问题。实践表明,合资企业表面、浅层次的文化融合比较容易,但深层次的文化融合则比较困难,这需要中外双方长期的努力。因此,中外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更要注重决策目标、共同价值观等深层次文化因素的沟通与融合。 二、文化冲突:深层诱因及负面影响 不同的群体、地域或国家的程序互有差异,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程序”是在多年的生活、工作、教育下形成的,具有不同的思维。可见,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价值观念、信仰、态度、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另一群体的显著特征。正是这种文化在群体上的差异性导致了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导致文化冲突的诱因主要有五种: 种族优越感 指认定一种族优越于其他种族,认为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较其他优越。如果一位跨国公司的管理者以此种观点对待东道国的人,他的行为将可能被当地人所记恨,也可能遭到抵制,引发冲突,造成管理失败。 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 管理是一种艺术,而非一种教条。精明的跨国公司的管理者不仅需要具备在本土管理公司的能力,更应具备在不同文化环境中从事综合管理的能力。如果片面以自我为中心,死守教条,不知变通,势必导致管理上的失败。 沟通误会 沟通是人际或群体之间交流和传递信息的过程。由于语言或非语言障碍的存在,人们对时空、习俗、价值观等的认识也有所不同,充分沟通往往有一定难度,容易产生沟通误会。例如:西班牙人想将百威啤酒(budwelser)翻译成“啤酒国王”,使用了“cerveza”这个词,可是啤酒(cerveza)在西班牙语中是一个阴性名词,因而翻译的结果是“啤酒女王”。 不同的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局部的、现象的和外在的认识。一个人独特的感性认识是在自己特殊文化背景中通过亲身经历获得并发展起来的,存在某种惯性,其变化不及环境变化的速度,一旦进入异域文化,这种惯性常常导致错误的估计和判断。 文化态度人的个性是基于一定的生理素质,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当管理者从一个文化域进入另一个文化域时,必然遇到与自己个性特征不完全相同的人群。能否正确理解受特定文化影响的员工的特点,就成为异域文化中管理者成功驾驭文化冲突的关键所在。 跨国公司的管理者在异域文化中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必将引发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对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文化冲突影响了跨国公司管理者与当地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甚至产生“非理性反应”。 管理是“管”与“理”的有机统一。如果跨国公司管理者不相信工人,只“管”他们,而不会“理”他们,就会造成管理者和职工关系的疏远和社会距离的增加,就会影响沟通,甚至造成沟通中断。管理者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这种文化冲突,对职工采取情绪化的或非理性的态度,职工也会采取非理性的行动,这样,误会越多,矛盾越深,对立与冲突就成为必然,后果不堪设想。 2、文化冲突导致跨国公司市场机会的损失和组织机构的低效率 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必然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而同一公司内部便会产生文化冲突。随着跨国公司经营区位和员工国籍的多元化,这种日益增多的文化冲突就会表现在公司的内部管理上和外部经营中。在内部管理上,人们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活目标和行为规范必然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大,增加组织协调的难度,甚至造成组织机构低效率运转。在外部经营中,由于文化冲突的存在,使跨国公司不能以积极和高效的组织形象去迎接市场竞争,往往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甚至丧失许多大好的市场机会。 3、文化冲突使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实施陷入困境 从一般的市场战略、资源战略向全球战略的转变,是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步骤。为保证全球战略的实施,跨国公司必须具有相当的规模,以全球性的组织机构和科学的管理体系作为载体。但是,目前大多数跨国公司普遍采取矩阵式的组织机构,由于文化冲突和缺乏集体意识,导致组织程序紊乱,信息阻塞,各部门职责不分,相互争夺地盘,海外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离心力加大,使得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难上加难,从而造成跨国公司结构复杂,运转不灵,反应迟钝,大大不利于全球战略的实施。 三、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与成功运营 跨国公司是一种跨文化的特殊企业,其管理必然就是一种跨文化管理。所谓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是指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事、物的管理,是研究在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利用企业的潜力和价值。据调查资料显示,约82%的跨国公司的失败是因为跨文化管理失败而导致的。目前约有1/3的著名跨国公司因为多元企业文化管理不善而面临内部关系紧张的状况。 跨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既表现为不同文化间的冲突或离散过程,又表现为不同文化间的交汇或融合。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其文化因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所谓“文化融合”,则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变化因素之间的相互结合、 相互吸收的过程。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作为文化交汇的两个方面,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两种文化交汇的过程中总是共存其中、相伴而行。因为异质工作团队的现实,使文化冲突和离散不可避免,而现实利益与目标的同向选择又使文化融合成为可能。通过有效的跨文化管理,降低企业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实现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双重适应,使文化适应走向经济融合,已成为跨国公司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解决组织跨文化冲突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 1、凌越 所谓凌越是指组织内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而扮演统治者的角色,组织内的决策及行为均受这种文化支配,而其他文化则被压制。该种方式的好处是能够在短时期内形成一种“统一”的组织文化,但其缺点是不利于博采众长,而且其他文化因遭到压抑而极易使其成员产生强烈的反感,最终加剧冲突。 2、折中 所谓折中是指不同文化间采取妥协与退让的方式,有意忽略回避文化差异,从而做到求同存异,以实现组织内的和谐与稳定,但这种和谐与稳定的背后往往潜伏着危机,只有当彼此之间文化差异很小时,才适应采用此法。 3、融合 所谓融合是指不同文化间在承认、重视彼此间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从而形成一种你我合一的全新的组织文化,这种统一的文化不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且极具“杂交”优势。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循环中如何建立新型的企业文化,避免文化冲突成为企业管理所面对的现实问题。 首先,中国的三资企业需要跨文化管理。一方面,建立在中国境内的三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必然要受到中国大环境的制约,它不但要遵守中国的有关法规、制度,而且其组织管理体制必须与中国的文化相适应;另一方面,三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具有双向性,其员工多来自中国本土,对来自国外的跨国公司的管理方式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中外双方的沟通可能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不同管理方式的融合也是长期的。但是,东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及融合将促使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走向多元化和全球化。其次,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也需要跨文化管理。随着中国企业在现代化的基础上越来越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企业也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市场。目前,我国已在境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企业。通过跨国投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国际市场,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中国企业如何在异域文化中实施沟通和合作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对中国企业而言,在跨国经营中实施跨文化管理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工作: 识别文化差异 由于文化冲突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必须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识别。根据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赫尔的观点,文化可以分为三个范畴: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和技术规范。正式规范是人的基本价值观,判别是非的标准,它能抵抗来自外部企图改变它的强制力量,因此正式规范引起的冲突往往不易改变;非正式规范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习俗等,由此引起的文化冲突可以通过较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克服;技术规范是指人们的知识、技术、经验等,它可以通过人们技术知识的学习而获得,很容易改变。由此看来不同规范的文化冲突所造成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程度和类型是不同的。跨国公司管理者首先要识别和区分文化差异,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进行跨文化培训 跨文化培训是为了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对文化的认识、文化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及冲突的处理、地区环境模拟等。这种培训的目的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减轻驻外经理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使之迅速适应当地环境并发挥正常作用; 促进当地员工对公司经营理念及习惯做法的理解; 维持组织内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 保持企业内信息流的畅通及决策过程的效率; 加强团队协作精神与公司的凝聚力。 不仅如此,跨文化培训与其他培训一样,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留住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这是因为公司花钱或提供培训,不仅是对业绩出色的员工的激励,而且也显示了公司对员工长期发展的诚意。 建立共同的经营观和公司文化 通过识别文化差异和进行跨文化培训,公司员工提高了对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在对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环境的要求和公司战略发展的原则要建立起公司的共同经营观和强有力的公司文化。这一点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减少文化冲突,使得每个员工能够把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同公司的经营业务和宗旨结合起来,也使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结合更为紧密,同时又能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增强跨国公司的文化变迁能力。 跨国经营论文:中国企业如何创造跨国经营竞争优势 内容提要:根据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详细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缺乏竞争优势的成因,提出了构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竞争优势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跨国经营,竞争优势 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角,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各国跨国公司的竞争。但是,作为中国经济主体的500强企业,绝大部分处于产品出口阶段,进行海外投资的极少,能够利用全球性资源跨国经营、进行全球性生产销售、具备全球性发展战略和组织管理的企业更少,与世界水平相差甚远。 要提高我国的国家竞争力,就必须积极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研究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竞争优势对培育中国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跨国经营与竞争优势 跨国经营和国际化经营是两个不同的企业经营学概念,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企业跨越国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一现象。 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母国企业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并以此为基础所展开的跨国界的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全球化的环境中,一个仅在国内配置生产要素的企业,面对许多在全球范围内调配生产要素的竞争企业,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跨国经营已成为企业成长的一般方式。企业面临的已经不是能否跨国经营的问题,而是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如何赢得优势的问题。 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首要战略问题就是:如何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即凭借什么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由于跨国经营比之于国内经营有更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需要更多的额外成本,因此,跨国经营企业必须通过各种优势的发挥,克服国际市场的分割性和不完全性,最终取得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 跨国经营竞争优势是指跨国公司(跨国经营企业)在跨国经营活动中相对于本国国内企业、东道国和第三国企业所具有的生产、营销、组织、技术(研究开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跨国经营优势必定有一个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一家原来没有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跨国经营学习和积累国际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优势。而原来具有某些经营优势的企业,随着国际经营环境的变化,其经营优势也会发生变迁。 跨国经营不仅是企业实现优势的活动,也是企业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寻求优势的活动。获得国外有利的经营条件从而增加自己的优势,实际上是各种类型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普遍存在的动因。中国企业不仅要关注获得跨国经营的条件,更要关注如何通过跨国经营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 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尝试性起步阶段、缓慢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经过20多年的发展,跨国经营已初具规模。到2002年6月底,我国在境外投资设立非金融类经营机构6758家,协议投资总额132亿美元,中方投资额近100亿美元。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有着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完全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背景和特点。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与其他国家企业相比,是在两个特殊条件下层开的: 1.作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属于后发展型的,在竞争优势等方面与传统跨国公司明显不同 (1)加入wto使中国企业按照wto的规则普遍享有各成员国提供的最惠国待遇,增加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许多国家对原有的国家垄断行业陆续放松管制,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2)国际贸易壁垒的重点正向技术壁垒转移。发展中国家因其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检验能力较低,明显处于不利地位。技术壁垒正以一种超乎关税壁垒的力量,阻挡着发展中国家大量的弱势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3)加入wto后,我国有关国际投资的政策性壁垒将逐步拆除,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必然被不同国家企业间的竞争所代替,国内企业将无法独享本国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投资环境等方面的优势都将由国内外企业分享,尤其是激烈的人才竞争。竞争环境更为公平,我国企业的资源优势将受到影响,竞争更为激烈。 (4)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期,“走出去”是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结构性的生产能力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如纺织品的生产能力已高出市场需求40%,彩电生产能力高出 60%,1996年空调生产厂家的开工率只有30%,洗衣机厂的开工率只有43.4%:电子产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已由 1995年的18.3%下降到1996年的15%,供不应求的产品已由14.4%下降到10%,供大于求的产品已由66.3%上升到75%。一批企业开始眼睛向外,到国际市场寻求出路。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等各有关部门及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来推动境外加工贸易的发展。根据外经贸部的统计,到1999年底,我国的境外加工贸易投资项目共有151个。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集中在轻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等行业。 2.中国是一种过渡经济体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都面临着逐渐转变职能,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问题 (1)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普遍具有为国内经济成长服务的倾向,这同我国跨国经营的主体是国有制企业有关。国家作为企业资产的所有者,不可能不用自己的利益追求来影响企业的决策,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其对外投资活动更直接地贯彻和体现了国家对外经济发展的战略意图。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并不仅仅限于谋求企业本身的个别优势,而是谋求我国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综合优势。 (2)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相当一部分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到2002年,520户国家重点企业改制面达到83.7%,一批国有大型企业相继在海外上市,得到国际资本市场和战略投资者的认可。但是,国有企业改革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远未得到根本解决,大部分企业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经营的主体,政企不能从根本上分开,行政干预因素较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产权界定不清晰,国有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尚未健全,使跨国经营的国有企业机制僵化,难以适应变化莫测的国际经营环境。 (3)国家政策导向不明,缺乏统一的管理。虽然原则上鼓励企业跨国经营,但是尚无对外投资的整体战略和明确的倾斜政策。《对外投资法》尚未出台。对境外投资企业的管理缺乏一个权威机构来统一协调,境外投资项目审批程序繁琐,多部门、多层次,限制很多,时间过长,通常一个项目审批需要4~6个月时间。 有关部门的问卷调查结果及其他资料显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只是处于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的初级阶段,投资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且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如服装和纺织、简单食品加工等,缺少名牌产品,较少的广告费用支出,并且大多数采用合资经营的形式等等,尚处于跨国经营后起者地位。 三、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的问题及其成因 虽然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有着广阔的空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中国企业普遍缺乏跨国经营的竞争优势却是不争的事实,具体表现在: 1.投资规模小,海外企业效益差 目前我国企业所进行的海外投资规模较小,近90%的海外投资项目在300万美元以下,技术水平及设备要求不高,基本上是投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器、机械、轻工和纺织服装等几个行业。现阶段尚不具备进行大规模海外投资的能力。 大多数海外企业仅是国内在外的窗口和接待站,经营业务很难展开。据不完全统计,海外企业中盈利的占 55%,其中多为非生产性企业:盈亏平衡的占28%,亏损企业占17%,以生产性企业居多。从上海市的情况看,到 1999年底,上海获正式批准的境外投资项目达545家,投资总额为4.27亿美元。但其整体效益为,大约2/3的海外企业步履维艰,甚至亏损。在国际市场上难与大型跨国公司相抗衡。 境外企业的效益不理想,这一方面由于在跨国经营的初期阶段,跨国经营时间短,缺少经验,企业内部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与我国政府的海外投资管制和外汇管理制度有直接关系。使得不少企业化整为零,采取先生存后发展的策略。 2.研发水平低、缺乏技术优势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1%~2%,即使是2002年中国电子百强企业,研究开发的投入平均也只占到3.8%。而“全球500强”美方上榜企业是5%~20%。现在,约有2/3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没有建立研发机构,新产品销售额的比重平均只有8%。这表明一个基本的事实:国内企业还远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直接结果就是,我国的对外投资多数为贸易加工型,产品也大多进入低端市场。 由于全球化和新经济的发展,使得传统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技术和制度创新能力的作用急剧增大,导致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竞争优势的减弱。 3.许多跨国经营成功的企业尚未建立起持久的竞争优势来源 我国大多数企业缺少跨国经营的经验,管理手段落后,高层次的跨国经营人才匮乏,受技术和资金的局限,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品牌优势。加之信息不灵和语言文化方面的障碍,使许多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步履维艰。此外,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缺乏制度化的管理系统平台。如许多企业领导人都有自己的远景,但是这些个人远景却没有转化为大家共同的远景进入组织的血液。 四、构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竞争优势的对策 考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可以发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企业可进行跨国经营的优势已经多元化,除技术和资金优势外,销售能力、区位因素、低成本生产、综合经营能力等价值链上的任何一个环节,均可以成为跨国经营的竞争优势来源。比如我国的海尔和海信,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初期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像大型跨国公司那样创造企业的全球价值网,其现实的选择就是根据企业已有的能力系统和外部环境选择价值链上的一两个关键环节,集中资源,建立相对竞争优势。海尔选择的关键环节,即市场销售和服务环节。而海信则将关键环节选在辅助活动的技术开发环节和基本活动的生产经营环节,以形成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生产出性能价格比极优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中国企业当务之急是加快内部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改造,建立健全公司治理、财务管理和内部监控,这是当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的前提条件。 1.建立母国的体制优势:尽快确定国家的对外投资模式 企业竞争优势的实现仅靠企业本身是无法完成的。竞争优势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它还是一个社会范畴的概念,它反映一个国家政治体制优势对经济运行规律的适应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母国优势对企业跨国经营的成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1)制定政策,帮助本国企业提高跨国经营的竞争能力;(2)与东道国谈判,为本国企业跨国经营争取比较好的待遇和条件。如法国电信、雷诺、威望迪等法国国有跨国公司,其优势是具有政府背景,可与东道国政府直接洽商,解决在当地所遇到的问题。为了体现法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法国政府对企业的海外投资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鼓励,支持它们与美、英等国的跨国公司争夺国际市场。在必要的时候,政府甚至挺身为本国企业做资信担保,大大加快了法国跨国公司的发展速度。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业绩同样得益于不断改善的宏观政策环境,但现行的对外投资管理体制中“部门多、手续繁、效率低、周期长”的无序状况使不少企业坐失良机。因此,(1)有必要加快制定和完善我国对外投资的法律规范,建立全国统一高效的对外投资管理机构,实施有关促进、保护、监管境外投资的政策措施,使企业能及时获取权威性政策咨询服务。(2)落实企业的跨国经营自主权,尽快使具备“走出去”条件的企业享有外贸、外经、外事审批权、资金融通等自主权,使企业得以在国际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3)财金政策的配套改革。通过税收、信贷和保险等手段鼓励跨国公司的发展。(4)政府应积极推进国家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建立良好的国家间的关系,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实践证明,良好的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民间文化的交流和认同往往为企业跨国经营敲开大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保护。 2.增强规模优势:跨国并购 (1)基于中国跨国经营企业的平均规模不大,应先在国内同一产业内形成内聚力强大的几个产业集团,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如企业之间的横向兼并与收购等,使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规模优势,尤其是跨国并购国外的中小企业,能拓展经营能力,以较小的代价获得对方的市场份额,了解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情况。通过兼并、收购、控股、中外合资等多种形式与国内外企业进行战略联盟,形成优势互补。例如,浙江万向集团生产的汽车万向节1984年由美国舍勒公司领进门,打进美国市场。在经历了“产品走出去”、“人员走出去”阶段,于1994年建立了万向美国公司,开始了“企业走出去”的历程。万向美国公司勇于创新,以“股权换市场、参股换市场、设备换市场、市场换市场、让利换市场”等多种形式,迄今已成功收购了英国as公司、美国舍勒公司、id公司、lt公司、qai公司和uai公司等8家海外公司。先后在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欧美7个国家设立、并购、参股了18家公司,构建了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营销网络。 (2)品牌的策略性收购是许多跨国公司在外国市场攻城掠地的有效途径。在进入他国市场时,应用品牌兼并的方法购买当地的知名品牌可以避开当地的种种心理和行业中的进入障碍,迂回进攻,最终占领市场并从对当地领导品牌的战略投资中获利。如新疆德隆,在美欧拥有3家企业和销售网络,其主导产品番茄酱产量已经占到了全球市场的 10%。 3.培育管理优势:战略与变革 (1)适当的跨国经营发展战略。根据国际经验,跨国公司的成长将经历跨国经营、多国化和全球化等主要阶段,企业应从长远发展的战略管理高度不断强化跨国经营战略意识,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市场进入战略和循序渐进的市场拓展战略。 企业应对自身的能力系统进行详细分析,充分考虑企业的各种资源的客观能力和企业文化、经营理念、领导者风格等主观能力,并结合企业所在行业的结构和特点,作出最优抉择,然后集中优势,选定全球目标市场,确定相应的战略。作为后发展型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必须注意“避实就虚”、“以速度抗击规模”,选择关键环节,争取形成相对竞争优势。tcl在国际市场推广自己品牌时采取了避实就虚的策略。李东生说,在欧美、日本这样比较成熟的市场,自己打品牌风险很大,胜算不大,tcl就以外包、oem、odm为主,来扩大市场份额,而在东南亚、中东、俄罗斯、东欧,就以推广自己的品牌为主。 (2)组织的灵活性。国际经验表明,从开始从事单一产品的出口贸易到最终成为一个著名的跨国公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期间企业不仅需要进行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型,而且需要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只有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企业在关键环节上形成的竞争优势才不能被模仿,企业优势才得以保持。如完善组织机构,增加组织结构调整的灵活性,建立信息网络,加强控制和绩效考核:与西方跨国公司在某些领域结成战略联盟等等。 4.提升技术优势:扬长避短 中国企业在适用技术上比较成熟,集中体现在家电、纺织、轻工、电讯设备制造等产业。低成本优势较为突出。虽然在附加值高的技术或资金密集型产业方面的竞争力尚处于劣势,但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行业已具高水平竞争力。在中国向海外的投资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制衣、鞋类和电器等行业。他们瞄准产品市场的低端,这些公司在这一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1)实施错位竞争,发挥适用技术和产品的优势。任何市场都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存在差异性。产品有不同技术层次的差异,同种产品也有质量,价格、花色品种等方面的差异。在竞争力相当有限的条件下,企业应实施错位竞争战略以开拓市场空间,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如应用产品差异化策略,以产品的差异化来开发企业的生存空间不失为一个低成本的方法,这种差异的机会在一个产业的发展中比比皆是,可以是价格的差异、性能的差异、销售渠道的差异等等。 (2)增强企业跨国经营的技术优势。虽然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技术优势主要是小规模、灵活性和劳动密集型的低成本技术优势,这在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跨国经营中是有效的,但仅靠这种技术优势很难实现规模化、全球化的战略目标。即使这种优势本身,也需要加强投入,继续保持和增强。另外,我国在中医、中药、餐饮等领域具有特有的技术优势。因此,企业应提高科研开发能力,尽快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把技术的商业化研究放在头等重要地位,并重视和逐步开展海外企业的r d活动,以进一步拓宽投资技术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比如同仁堂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摸索出一条以“品牌、技术投资为主,部分资金投资为辅”的跨国经营之路,发挥同仁堂优势,坚持特色发展,以绿色药品为切入点,扬长避短绕开壁垒。1999年,北京同仁堂股份公司控股70%在美国成立了北京同仁堂(美国)有限公司,现已有4个产品完成了美国fda的通关工作,并在美国各大超市开始销售。 (3)开拓小规模市场,不断开发这类市场所需的生产技术以获得竞争优势。 (4)在主要市场或技术先进地区建立研究设计中心。如华为在美国硅谷、达拉斯等地建立了研发中心。 5.挖掘区位优势:寻找国际市场的突破口 企业应根据所处的产业及自我的跨国经营发展战略来选择区位。一般地,原料开发利用型的产业区位在澳大利亚、拉美和非洲;成熟的加工制造业适宜选择非洲、东欧、中亚和东南亚,第三产业如金融、信息业,适宜选择美国、中西欧和东亚。 广东省对“走出去”企业的调查表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是设立贸易公司和科研开发机构的首选地,东南亚、非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则是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热点地区。 上海市经委在2000年底对该市企业海外投资的调研报告中提到,上海企业发展海外经济首先是开拓东南亚市场,主要集中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其次是开拓南非市场,在南非兴办了20多家生产加工企业,把上海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带出去,在当地组装和加工生产,销往南非和非洲南部市场。 据统计,目前中国在越南的投资项目达142个,合同投资金额达到2亿多美元,像tcl集团、新希望集团、江苏江动集团等,在越南市场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力帆从1999年进入越南摩托车市场,在2001年销售额达1.17亿美元。力帆、海信、华为、广州卷烟一厂等在发展中国家以较低的代价创出了名牌。海尔的跨国经营战略目标不是出口创汇,而是出口创牌,海尔的张瑞敏认为,美国、日本、西欧市场与我国市场的互补性强,如果我们“避实就虚”,低端产品高端市场走,就会找到生存空间。因此,海尔在市场开拓上先难后易,在发达国家打响品牌。 6.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加入跨国公司全球制造网 通过有策略地与有实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进入跨国公司全球制造网,作为网中的一个节点,可以分享、获得和利用更多的资源:利用网的接近资源的能力,实现自身的资源,利用网的学习能力,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利用网的技术转移机制,获得更多的先进技术:利用网的市场反应能力,提高市场意识和市场运作水平,利用网的本地化经营,培养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利用网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最终达到增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竞争优势的目的。如创维集团和格兰仕的oem(定牌生产),即外方的品牌+中国的制造能力,大大加快了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的步伐。 7.保持跨国经营竞争优势:本土化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各大跨国公司从90年代末,纷纷实施本土化战略。本土化战略最关键的因素有三个:高中级经理的当地化、研究与开发当地化、公司风格当地化。 海尔在海外发展的“三位一体本土化”模式,即设计、制造、营销都要在当地进行,通过当地融资、融智、融文化,实现创造本土化名牌的目标。在人力资源本土化方面,海尔的雇员上至经理下至普通员工没有一个中国人,主要依靠近400名全球聘用的“洋经理”运作其海外网络系统。 “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等独特的“海尔文化”已成为维系海尔海外员工的纽带。 8.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根源于其内部长期成长过程中所积累的核心知识和能力的差异。在当前的超强竞争时代,企业之间的对抗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竞争,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即在任一时刻,企业之间的竞争都是层次展开的。 在动态的环境下,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是一个由最深层的基于战略逻辑与远景的竞争优势、中间层的基于战略资产与核心能力层面的竞争优势、基于作业流程与价值链配置层面的竞争优势以及表层的基于最终产品与市场层面的竞争优势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支撑而构成的动态的层次体。 我们如果去看大多数500强公司的成长过程,会发现他们通过企业家的某种创造才能获得成功后,通常会采取三个步骤来获得持续的能力:(1)为企业树立一个长期的企业目标,为员工树立一个人性化的核心价值观。之所以需要核心价值观作为员工长期激励的动力,原因在于只有价值观才能提供超越时空的力量。(2)建立与比较竞争优势匹配的核心竞争力,在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建立企业扩张模式,而不是盲目扩张。比如sony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是精密技术的小型化能力,sony的业务扩张基本是围绕这一核心竞争能力建立起来的,比如麦当劳的核心竞争力是标准化的经营管理能力与在不同分店的食品递送能力,麦当劳在全球的扩张显然都是依赖这一能力建立的。(3)建立基于今天、明天和后天的三层业务链。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持续其强大的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能够同时考虑企业今天、明天和后天三个业务层面的发展机遇,即在第一层面发展和保有核心业务(今天的业务),在第二层面建立新业务(明天的业务),在第三层面选择企业长远发展的新生业务(后天的业务)。 跨国经营论文: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对策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已成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加入wto使民营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竞争,但同时,这无疑也是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一个绝好机遇。本文对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动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我国全面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新形势下,民营企业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其特点,揭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对促进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1.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发展迅速。我国拥有进出口自主权的民营企业,其跨国经营主要是通过产品的直接出口贸易来实现的,而大部分没有取得进出口自主权的民营企业则依附于一些专门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国有外贸公司来实现其出口贸易。此外,诸如许可证贸易、补偿贸易、契约合作生产、国际加工与装配贸易、工程承包等方式也逐渐在民营企业中日益盛行。中国外贸200强企业出口值有70%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至2004年底,上规模民营企业2119家,其中出口生产企业989家,占46.67%;在国外建厂的企业62家,占2.93%;在国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的企业47家,占2.22%。全年实现出口总额339.49亿美元,比2001年的86.20亿美元增长了70%多,年均增长达24%。目前,民营企业外向型经济已成为我国对外经贸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贸出口的重要增长点。但总体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还处于低端,主要依靠低廉的劳动力进行产品竞争,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大部分民营企业还处在跨国经营的初级阶段。根据企业跨国经营阶段理论(uppsala internationalization model),企业跨国经营应该被视为一个发展过程。该理论代表学者johanson和vahlne在对有代表性的制造公司海外运营过程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这些企业的海外运营战略都采取了基本相同的步骤,即最初的外国市场联系是从偶然的零星产品出口开始;随着出口活动的增加,母公司掌握了更多的海外市场信息和联系渠道,出口市场开始通过外国商而稳定下来;再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海外业务的扩大,母公司决定有必要在海外建立自己的产品销售子公司;最后当市场条件成熟以后,母公司开始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制造基地。上述过程被归纳为: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商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从事海外生产和制造四个阶段。johanson等人认为,这四个阶段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分别表示一个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卷入程度,或由浅入深的跨国经营程度。在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发展进程中,尽管也有一部分具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开始尝试用收购兼并、买壳上市等现代对外投资的形式进入海外市场,但这些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主要是为了拓展产品出口市场、发展对外贸易和利用比较优势来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而大多数民营企业还停留在以“边贸活动”为主体内容的进出口贸易和加工贸易上。所以说,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还处在跨国经营的初级阶段。 二、我国民营企业海外拓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企业自身方面。我国民营企业起步较晚,在社会偏见与政策准入等条件的约束下,多数还处于初创期,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总体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经营管理落后等方面的缺陷,使其进行跨国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风险要大于国有企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小,优质产品少,品牌效应低,核心竞争力弱。虽然中国在海外的总体投入不少,但真正称得上跨国公司的企业却为数不多,海外机构普遍“小、散、乱”,开拓当地市场的能力差。并且民营企业对科研开发的热心程度不高,其研发费用仅占产品销售收入的1-2%,而全球500强企业的研发费用占到了其产品销售收入5-20%。技术落后、研发水平低导致民营企业产品技术含量极低,这样的产品即使在国内市场都很难有竞争力,何况在变化多端、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而且民营企业很少创立自己的品牌,进军国际市场的常见方式是贴牌生产,缺少品牌效应,不仅使得企业利润率非常低,而且不利于树立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良好形象。 (2)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资金缺乏,融资渠道狭小。2002年对江苏民营企业的专项调查显示,45.1%的年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认为融资困难是企业发展的头号障碍,年收入500万元以下的民营企业认为获得金融机构贷款难的则高达86.5%。民营企业由于资金、规模等多种因素制约,往往不得不忍痛放弃千载难逢的国际市场发展机遇,即使历尽艰辛跨入国际市场,也难以持续经营发展。 (3)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落后,经营管理者素质较低。跨国经营需要的是具备国际经营技能、国际风险管理、跨国文化管理、国际法律体系、国际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知识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而我国民营企业采用血缘、亲缘或者地缘关系纽带式组织管理模式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不仅限制了企业人才的使用,也妨碍了企业主自身素质的持续提高。 2.国内环境方面。(1)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其跨国经营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的金融制度结构和相关政策的歧视性限制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和利用外资的范围和规模。在我国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出口信贷、买方贷款、卖方贷款、出口押汇等业务的服务对象一直只有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融资方面除了短期信贷以外,其他融资渠道对民营经济的开放度很低。诸如股票融资、债券融资、利用外资、政策性融资、产业基金、项目融资等融资方式并没有对民营经济开放,更不用说通过海外资本市场渠道进行融资了。不公正的所有制歧视使得民营企业很难获得应有的信贷、保险、担保等国际化经营所必需的金融服务支持。 (2)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缺乏应有的政策支持。我国的民营企业主要是集体和私营企业,长期以来其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都无法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资源分配一直是向大中型国有企业倾斜。因此,相对而言,中国的民营企业一直缺乏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再加上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落后,技术水平低,企业规模小,市场信息渠道不畅通,没有明显的区位与内部化优势,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3)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缺乏法律法规保障。我国至今没有制定诸如《民营企业基本法》、《海外投资法》、《海外投资保险法》、《跨国公司法》之类的规范与保护海外投资的基本法律以及有关保护民营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法律法规,在金融借贷、技术开发、人才引进、反不正当竞争、海外投资、海外投资保险、跨国经营等方面缺乏对民营企业的专门扶持和保护,这不利于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 (4)缺乏为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为跨国经营服务的信息和研究中心。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企业走出去多凭热情,缺乏对海外投资环境的深入考察和对境外市场的调研能力。因此,在跨国经营战略布局上缺乏长期的战略规划,导致许多失败的案例。缺乏国际市场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信息以及缺少提供跨国经营服务的中介机构是目前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一大障碍。 3.国际环境方面。从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产品结构来看,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与韩国、东盟、印度等国的出口产品存在严重的同构性。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低价促销的营销策略不仅压缩了自己的利润空间,而且容易引起国际贸易摩擦,常常招致东道国的反倾销起诉。而民营企业正是最近几年多起反倾销案的主角。并且国际市场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自然环境、文化习惯等方面都会存在巨大的差异性,等等,这些都是民营企业实现跨国经营所必须面对的。 三、发展对策 1.加强国家对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宏观调控和引导。政府应当尽早对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做出总体战略规划,并将其列入同期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加强对海外投资的统一领导、管理和协调,尽快结束海外投资的多头管理局面,可由中央政府委托相关部委共同组建全国性的专管机构,专司对外投资行政管理事务,负责制定海外投资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确定不同时期海外投资的规模、方式和重点,统一领导、管理和协调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的海外投资活动,为民营企业正确制定对外投资战略提供宏观决策依据。并通过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对我国的对外投资活动从宏观上加以引导。在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产业方面,应引导其投向有比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其跨国经营提供技术优势和管理机制优势。对于民营企业在对外投资区域选择、布局等方面,政府应根据我国的战略部署和各国的投资环境提供指导性意见,引导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选择。 2.政府要在金融政策方面予以必要的扶持。融资难是我国民营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一大瓶颈,政府应在金融政策上进行扶持,发展和完善对外投资在融资、保险等方面的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1)改革金融制度,提高银行系统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力度。首先,通过政府的金融政策创新,不断强化银行系统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贷款,拓宽国家进出口银行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服务的领域,放松利率管制,发展中小民营商业银行。其次,鼓励中资银行开展跨国经营。中资银行应该大力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银行跨国经营的成功经验,积极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融资提供服务。第三,大力培育、完善和发展股票、债券、票据和融资租赁市场。我们应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熟经验,制订一系列配套政策法规,建立健全我国的股票、债券、票据和融资租赁市场体系,积极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融资发展创造条件,拓宽民营企业融资发展渠道。第四,政府应赋予条件适合的跨国企业以必要的海内外融资权,并由国家给予必要的担保,鼓励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资,以扩大对外投资的金融实力。第五,加快组建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银企财团,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参与国际竞争。第六,应该允许跨国投资企业在境内和境外设立自己的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逐步强化其金融自我扶持功能,使之成为企业的金融核心。 (2)改革跨国投资项目的外汇管理制度。目前我国仍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可兑换。政府应当允许投资项目的外汇自由输出,对于创汇大户,银行应为其建立对外投资专用账户,使其可以自由地提取并用于跨国投资项目。另外,为了便于企业用实物资产、工业产权进行投资,应对非贸易性跨国投资项目的实物、技术投资部分实行免收保证金的鼓励性政策。 (3)设立对外投资基金,完善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信贷担保体系。对外投资基金是指由基金成员单位注入一笔原始资金并由基金成员单位委派专业人员组成跨国投资发展基金运作机构,进行具体的投资操作,将基金的各种组合投资获利部分对跨国投资活动进行参股。其好处是既可以分散投资者的风险,又可以做到小额资金的集中使用。从我国已经走出去的企业看,在跨国经营中会遇到诸如商业、汇率、政治等很多风险,由于其自身实力有限,很难独自承担这些风险。因此,政府应在政策上进行扶持,通过设立对外投资基金和国家政策性跨国信用信贷担保机构,鼓励对外投资保险的发展,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3.完善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目前,在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和对外投资方面,我国还存在着审批程序烦琐、时间损耗过长、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国家应迅速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基本法》、《海外投资法》、《跨国经营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赋予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完全的微观自主决策权,大幅度简化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投资审批程序,放松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外汇额度管制,确保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得到法律上的保障。同时加快《海外融资法》、《跨国公司法》、《海外投资保险法》等基本法律法规及配套实施细则的出台,使民营企业对外投资、融资和开展跨国经营拥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基础和保障体系。 4.建立健全为跨国经营服务的信息和研究中心、中介机构和风险防范系统。 (1)考虑到对外投资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抗御性,政府应尽快建立国家级的国际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和防范系统。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提供政治、汇率、罢工、法律、恐怖主义、战争等风险的预警服务,一旦发生风险,应发挥国家影响力,为陷于巨大国际市场风险中的民营企业提供一定政治、经济、法律、道义上的支持与援助。同时,加快与各国签订诸如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司法协助协定、经济合作协定、贸易投资协定、社会保险协定等政府间协定,多方位、多角度地保护和推动我国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 (2)鉴于多数民营企业缺乏了解和掌握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法律、经济等投资环境的跨国经营信息渠道,政府应建立具有高效的信息收集、加工及传输功能的全球性信息资料研究中心和信息服务网络系统,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比较全面、及时、准确、系统的国际市场环境资料和权威的咨询服务。与此同时,还应组建为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以及充分发挥商会和行业协会的信息渠道作用,为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提供投资地区及项目等相关信息和中介、指导与服务。 跨国经营论文:跨国经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 摘 要:自从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管理活动日益频繁,文章以跨国经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中心,在回顾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组织文化、战略定位、职能管理、资源配置等四个视角归纳了跨国经营中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出了以经营绩效为选择标准、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为制约要因的跨国人力资源管理的选择模型。 关键词:跨国经营;人力资源管理;海外子公司;走出去战略 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哪些不同的模式?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从企业的组织文化、战略定位、职能管理、资源配置等视角,归纳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模式,从企业经营绩效、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等方面探讨中国企业如何选择跨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一、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新问题 自从2000年中共中央正式确定“走出去”为我国一项开放战略、“十五”计划启动“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管理活动日益频繁。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8年底,中国85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2万家,非金融类境外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343亿美元,年末境外就业人数达102.6万人,其中外方雇员45.5万人;在此基础上,2009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的228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33亿美元,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已超过2200亿美元。另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在世界范围内遭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额有所下降的背景下,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却逆势而上,在全世界排名第13位,在所有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中排名第三位。金融危机导致汇率剧烈波动和国外资产价格下跌等原因为中国公司创造了走出去的机会。 实际上,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经营已经有十余年的经验,1996年海尔集团在印度尼西亚、金城集团在哥伦比亚开始投资、1997年万象集团在英国、华立集团在尼泊尔投资经营,成为第一批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近年来,以联想收购美国ibm家用电脑业务、tcl收购法国汤姆逊多媒体公司全球电视机业务、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为代表,大批中国企业开始大规模并购海外企业,跨国经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大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同时,大批中小企业也走出国门,开始了跨国经营之旅,经过多年的跨国经营实践,中国企业在海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时,面临着与国内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尤其是海外子公司的雇员绝大多数来自于东道国,如何在海外子公司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面临的新课题,总结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形成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选择适用的管理模式的一般规律,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关于跨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理论综述 跨国经营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主要涉及跨国经营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国内外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 1 跨国经营模式的研究。perlmutter(1969)提出了企业跨国经营epg三模式,后来发展为跨国经营的eprg模式,即本国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多中心主义(polycentricism)、地区中心主义(regiocentrism)和全球中心主义(geocentrism);近年来,schuler(1992)、dowling(1999)提出了战略性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框架模型,指出“外生”和“内生”因素影响着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形成,并围绕跨国经营模式开展了相关实证研究。 2 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关系研究。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跨国经营母子公司关系的研究成为西方跨国公司理论的重要分支。prahalad&doz(1987)提出了跨国经营的全球一体化和当地反应性(i—r)分析框架,batlett&ghoshall(1998)在这一框架基础上将企业分为多国企业、全球企业、国际企业和跨国企业四类,在这一研究领域,以morris etc.(2009)、edwards(2010)为代表,对海外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母公司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3 跨文化经营管理研究。hofstede(1980)提出了国家文化模型,用五个维度对50多个国家的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trompenaars(1993)用七个维度测量各国文化差异,围绕文化对经营管理的影响这一问题对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的一万五千人进行了调查,此后,以doucet etc.(2009)为代表,许多学者运用定量的方法比较不同文化下管理实践的特点。 4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围绕国际人力资源管理(ihrm)和战略国际人力资管理(sirm)有大量的研究,takeuchi(2009)等人的研究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绩效有相关关系,guest(2001)等运用了管理人员主观判断法来评价海外子公司的绩效,解决了问卷调查时难以获取企业财务数据的难题。 随着日本企业到海外直接投资的增多,关于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是否可以移植到国外的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安保(1988)通过对在美国的日本汽车、电机企业的调查,提出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在美国具有适用性;近年来,大前研一(2009)、古泽昌之(2009)等从不同侧面对跨国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研究,所总结的东方文化背景下的海外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由于大量外资企业涌入中国,中国学者关于跨国经营的研究主要是以在华外资企业为研究对象而展开的。赵景华(2002)通过对140多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进行的问卷调查,将海外子公司的初始战略角色划分为资源获取型、生产基地型、市场开拓型、利润重心型、知识提取型和风险分散型等6种不同类型陶向南和赵曙明(2003)通过对在华的51家跨国子公司调查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市场开放度的提高,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的本土化程度也在显著增强,但是都以总部接受的形式出现。朱晋伟(2006)通过对62家在华运行5年以上的外商独资企业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其人才本地化的现状和实施人才本地化战略的原因。薛求知(2007)从子公司的角度出发,按照子公司创造知识的能力以及所创造知识的可转移性两个维度,把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划分为知识的提供者、吸收者、深化者以及修改者等四个角色。鲁桐(2007)指出要提高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成功率,应注意把握跨国经营战略不同特性、恰当地选择目标市场、选择合适的进入方式以及使企业的组织结构与跨国经营战略相匹配这四个关键环节。但是,由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历史比较短,关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实证尚处于起步阶段。 关于跨国经营的人力资源管理,赵曙明(2002)以动态的眼光对美日韩德四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了多维度的比较,郑海航等(2002)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三维立体模式,陶向南等(2003)根据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分析框架,构建了子公司的战略角色以及绩效表现对子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配置的路径模型。拉尔松和赵纯均等(2009)以20多家我国知名跨国企业为典型案例展开了分析,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问题受到国内学者的瞩目。 国外学者积累了大量关于跨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但是,研究主要是以发达国家的跨国经营企业为研究对象,而针对在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本等方面比较优势相对较弱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其跨国经营的相关研究则少有涉及,尤其对中国跨国经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随着金砖四国在海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的研究将丰富跨国经营的理论。 在我国,虽然到目前为止,学者们主要关注在华外国子公司的研究,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海外直接投资,人们会越来越重视中国跨国经营企业海外子公司的发展问题。同时,关于对“走出去”企业研究的重点,将从跨国经营的动机、“走出去”的战略战术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研究,逐渐转向对“走出去”企业内部深层的组织管理问题的研究,这样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将成为一个重要领域。 三、跨国经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分类 传统的跨国经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以eprg模式为基础提出来的,这一分类方法不能完全概括跨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从上述文献研究中,我们发现可以从多角度对跨国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进行归类,对企业而言,组织文化、公司战略、职能管理、资源配置是基本分析单元,我们从这四个视角出发,归纳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1 组织文化视角——人力资源管理的跨文化特征模式。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对待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的组织活动方式是有差异的,可以从普遍主义对特定主义(universalism vs,particularism)、个人主义对共同主义(individualism vs,communitarianism)、情感内敛型对情感外露型(neutral vs.affective)、具体倾向对扩散倾向(specific vs,diffuse)、业绩型对属性型(achievement vs,ascription)、序列时间对同步时间(sequential vs,synchronous)、主观能动对外部影响(inner-directed l vs,outer-directed)等七个维度进行比较。 2 战略定位视角——海外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集权与分权模式。分析母公司在处理与海外子公司关系时,是以集权为主还是分权为主,从海外人力资源部门的地位、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控制标准的设定情况、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方式的采用情况、母公司对子公司偏离目标时调控的及时程度、宽严程度等方面进行考察。 3 职能管理视角——人力资源职能管理的全球一体化和当地反应性模式。在全球一体化和当地反应性(i-r)分析框架基础上,评价国内外研究跨国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倾向于母公司的做法、还是倾向东道国的做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包括录用和选择、培训和发展、业绩评价、晋升、薪酬、沟通等。 4 资源配置视角——海外子公司的人才来源模式。根据本国中心、多中心、全球中心的分类标准,分析海外子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母国、东道国、第三国等来源分布情况,对中国企业而言,有录用当地华人、留学生的倾向,所以应重点考察华裔有多少、是否存在“华人中心模式”。 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如何产生的、如何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根据schuler etc(1992)提出的战略性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框架模型和dowling(1999)提出的修正模型,我们得到如图1所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选择分析框架。我们的基本假设是: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可以决定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所选择管理模式恰当与否,又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绩效。我们可以通过已经实施跨国经营的企业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来证明这一假设;如果这一假设成立,我们可以通过经营绩效的好坏,来评判特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否适用,从而提出在一定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制约的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分析框架中,外生因素主要指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宏观要素,主要包括子公司所在的东道国、所属行业、在东道国与其他组织间网络关系等。内生因素指内部条件要素,主要包括母公司所有制性质、母公司跨国程度、母公司的规模、母公司的跨国经营的经验,股权经营方式、母公司的经营战略、海外子公司的规模、公司的组建模式、目标市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规模、海外子公司的成立时间等。衡量企业经营绩效最直接的方法是企业的财务指标,但是,在实证研究过程中,我们难以获取企业的财务数据,国内外的研究中一般采用管理人员主管判断法来评价海外子公司的业绩,主要从市场占有率的增长率,利润率,资产回报率、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来考察。同时,对不同管理模式在竞争力、全球化的效率、国际灵活性、世界范围的学习等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分析。以上内生因素、外生因素及企业的经营绩效各类指标,我们可以通过针对主管人员的调查获得相应数据。 五、案例分析 为了比较跨国经营企业海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决定因素,我们选取内生因素基本相同的两家知名企业进行分析,一家是海尔集团的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工厂(以下简称海尔工厂),一家是tcl集团的越南同奈省工厂(以下简称tcl工厂),母公司海尔集团和tcl集团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开展跨国经营的代表性企业。分析资料来源于访谈调查、企业的官方网站、研究性论文、新闻报道等,两家工厂的内生因素、外生因素、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经营绩效情况如表1所示。 从内生因素看,两家工厂都是由母公司独资经营,成立时间都是1999年,目标市场均是东道国,员工规模均少于1000人。两个工厂的母公司均有丰富的跨国经营经验,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先后实施了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2009年实现全球营业额1243亿元。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2002年收购了德国的施耐德、2003年收购了美国高威达、2004年并购重组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在中国、波兰、墨西哥、泰国、越南等国家拥有近20个制造加工基地,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名员,2009年tcl全球营业收入443亿元。 从外生因素看,海尔工厂生产电冰箱,tcl工厂生产彩色电视机,两者均属于家电行业。区别较大的是海尔工厂所在的美国是发达国家,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成熟,有丰富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劳动力成本高;而tcl工厂所在的越南是与中国毗邻的发展中国家,同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差异较小,劳动力成本低,但是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尚不成熟,企业需要的高级人才较为紧缺。另外从企业的经营绩效看,两个工厂均经历了建厂初期的亏损和近期扭亏为盈的过程。 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看,海尔工厂和tcl工厂大相径庭。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海尔工厂的经营层和员工均为当地人,尤其是最高经营层,海尔美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杰麦尔、负责海尔工厂事务的大卫·帕克斯均不是来自母公司;而tcl工厂的经营决策层是从母公司派遣的,第一、二、三任总经理分别是易春雨、邓伟文、王成,均来自母公司。在组织文化方面,两者都引入了母公司的文化,但是海尔工厂更多融合了东道国的管理文化;而tcl工厂更多采用了母国的文化。在战略定位方面,海尔工厂有更多的自主权、以分权为主;而tcl工厂经营管理层的流动性大,决策权集中于母公司,以集权为主。从职能管理视角看,在录用和选择、培训和发展、业绩评价、晋升、薪酬、沟通等方面,海尔工厂强调适应当地的法律和文化习惯,以当地反应性为主;tcl工厂强调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养,推行母公司的管理方法,是以全球一体化为主。 为什么海尔工厂和tcl工厂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模式呢?运用图1所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分析框架可以作如下解释:在内生变量和经营绩效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由于外生变量中“东道国”的不同,决定了管理模式的不同。从中我们可以推论:现阶段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如果在美国这样与中国文化差异大的发达国家开设工厂,人力资源管理更适合于本土化模式;在越南这样毗邻的发展中国家设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适合于母公司统一模式。 六、结束语 从上述理论分析我们看到,通过对跨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划分,可以明确不同类型企业海外管理模式的特点,借助于跨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分析框架,可以找出决定企业选择管理模式的关键因素,进而指导企业选择适用的管理模式。通过海尔工厂和tcl工厂的对比,说明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客观上存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根据东道国的不同,企业可以选择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分析框架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加以验证。 跨国经营论文:浅析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战略 【摘 要】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我国企业要想在全球性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走跨国经营的道路。文中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中国企业 跨国经营 问题 战略 跨国公司既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又是全球市场大舞台上的主要竞争者。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跨国企业的发展从无到有,至今已经初具规模。但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起步比较晚,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问题。 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2000年我国确立了实施“走出去”战略后,国内许多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寻找发展机遇。中石油、中石化、海尔、华为、联想、新希望等一批企业积极开展跨国经营,无论是国有企业外还是民营企业都积极拓展国际市场。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65.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3%,截止2007年底,中国近7000家境内投资主体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超过l万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1179.1亿美元。2007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48.4亿美元,同比增长40.9%,境外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379亿美元,境内投资主体通过境外企业实现的进出口额1189亿美元。2008年,我国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06.5亿美元,同比增长63.6%。截止2008年3月底,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1131亿美元,境外中资企业超过1.2万家。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1.宏观上 (1)缺乏总体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 主要表现在对海外直接投资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未建立统一、权威的专门管理机构,也未制定系统、稳定的海外投资促进法律法规体系。国家在总体上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政策上也没有形成成熟的导向机制。由于国家的宏观信息系统不完备,现有的海外投资项目多数是根据多种渠道得到的非系统化信息决定投资的,致使我国的海外投资项目无论在行业还是地区布局上,都没有统筹安排的主攻方向和目标,投资行为上表现出无序性,对外投资随意性大,造成海外重复投资,恶性竞争,影响我国境外投资的整体效益。 (2)政府各部门协调不力 我国政府对跨国企业的宏观管理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政策及措施。举办海外企业的现行做法是经计委、财政、经贸、外汇各部门的批准,各管一段,互相协调不力,项目审批程序复杂,职能交叉,导致效率降低,各部门、各级别的层层审批加大了项目的成本,没有有效的审批和管理制度,以致常常出现政令不一,企业无所适从,从而影响了企业海外发展的积极性。 2.微观上 (1)企业机制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环境 我国进行跨国经营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其处于半政府状态的企业机制,决定了国有企业在管理上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受地区、部门、行业的行政隶属关系所制约,再加上市场机制还不够成熟,企业还没有成为中国市场的主体。 (2)企业缺乏技术优势,产业结构仍停留在较低层次 我国的海外企业普遍缺少产品的技术优势,研发水平低,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总体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虽然跨国投资和经营的行业不断拓展,但低层次的格局仍未改变。 (3)缺乏高素质的跨国经营人才 企业国际化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力资源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成败。目前,中国海外企业的外派人员多以外语人才为主,这其实只是符合了企业海外发展的最低要求,而国内既懂外语又懂专业的高级人才目前还不多,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领导人才更少。 三、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战略 1.政府应加快改革管理体制 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市场我国政府应改革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跨国企业日常业务的行政干预,避免政府角色的越位、缺位与错位,应作为市场的组织者和监管者,加快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建立政府与企业新的协调配合关系,打破行政权力分割的局面,理顺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对产业结构、地区分布、投资规模等作出规划、指导和协调,使跨国经营活动纳入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 2.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跨国经营的企业要转换企业机制,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高效的决策系统,实施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政治可靠、业务过硬的经理团队。 3.寻求差异化优势,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差异化优势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可以是与产品相关的技术优势、研发创新优势,也可以是组织和管理技能优势,与市场相关的营销管理优势等。 4.打造产品本土化 我国企业应研究开发本土化,不仅要创出国际品牌,还要使品牌在跨国经营中“本土化”。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时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将研发中心设在所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把对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培养我国企业的品牌,培养当地消费者对我国企业核心产品的认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辟新业务和扩大市场份额。 5.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没有办法摆脱“低质量产品-低价竞销-遭遇反倾销或知识产权侵权”的梦魇。但企业在国内投资搞研发,往往事倍功半。到欧美发达国家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已成为部分企业获得成功的途径。 6.加快培养跨国经营所需的专门人才 我国发展跨国经营的关键是人才,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惯例和市场环境,又具有在海外从事经营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当务之急。要着力培养一批既懂外语,又懂法律;既善于管理,又通晓财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担当公司海外经营的管理和业务骨干。同时应制订严格的选择、任用、轮换、淘汰和退休制度,改革现行任期轮换制,对海外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任期,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业务性质和发展需要确定。 跨国经营论文:跨国经营中融合中外文化差异的跨文化管理 摘要:跨国经营企业的经营环境与员工构成的特殊性,决定了它要在两种管理文化、文明的基础上整合成一个企业的管理过程。因此,跨国经营企业必然会经历一个两种管理文化、文明整合成一个统一的企业文化的管理过程。该过程的开端,企业具有明显二元组织文化的特点,因此无法达成统一的管理过程,并极大地危害企业生存发展;随着实施有效的跨文化管理,逐渐使“二元”淡化,进而形成新的企业文化。在界定二元组织文化的基础上,从战略管理入手,以消除二元组织文化为目标,通过“战略认同—行为互动—制度创新”的跨文化管理模式,提出了有别于传统的新的跨文化管理界定,并探索了新的跨文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跨国经营;企业文化;二元组织文化;跨文化管理 一、跨国经营中二元组织文化的形成及其危害性 1.文化与企业文化是管理范畴。在中国“文化”一词产生时就是一个管理的范畴,“观文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是说,将一个人群的行为本质展示出来是为了“化成天下”,是用人的本质整合成组织行为并实现组织的整体生存、发展。与“文化”相对应的则是“文明”,“文明”是测量“文化”的尺度,它反映人的本质特征在“化成天下”时的历史发展水平或人类的进化水平。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组织的文化,是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观等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企业文化存在于组织活动背后,并对“化成”组织行为起着重要的本源作用,即通过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实现为员工的行为互动,也约束和规范着每个成员的组织行为。 2.跨国经营导致二元组织文化的形成。跨国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环境与员工构成,决定了它要在两种管理文化、文明的基础上整合成一个企业的管理过程。跨国经营企业的管理过程同一般的企业管理过程一样,都需要一个统一的管理体制和行为规范;需要一个统一的宗旨、信念、经营哲学;需要一个一元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管理范畴,它是通过其包涵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则“化成”企业员工的行为互动和组织行为。当不同本源的文化在某一企业组织内处于交遇状态时,它们通过各自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分别化成不同的行为互动,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管理过程。跨国经营企业中,当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分别按照他们本国文化和环境的经验来整合各自的行为时,企业内部就必然形成两种组织行为和二元的企业文化,而两种组织行为和二元的企业文化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企业管理过程。所以在跨国经营中,当两种本源文化和文明被人为地组合在一个组织中,不同的文化主体在行为互动中所遵循的不同的行为规则就必然形成组织文化的“二元组织文化”形态或“二元企业文化”。 3.二元组织文化对跨国经营的危害。企业跨国经营的开端,企业具有明显二元组织文化的特点,而二元企业文化必然无法使企业达成统一的管理过程。具体体现在: 二元组织文化的存在,使企业无法达成统一的战略。企业在跨国经营之前所形成的战略无法在跨国经营的新的环境中实施,这是由于企业现行的二元组织文化使员工无法在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形成共识,使企业丧失了共同的经营理念,因此既不能贯彻原来的经营宗旨,又不能达成新的统一的经营哲学。 二元组织文化的存在,导致员工失去了共同的经营宗旨,也就无法使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企业信念和准则;一旦企业失去了统一的信念和准则,也就无法“化成”企业的组织行为,无法凝聚员工的行为取向并实现员工的行为互动,无法整合出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发展方向。 二元组织文化的存在,形成企业事实上的两套信念和行为准则,必然导致员工无法共同遵守原来的规章制度,使企业的规章制度名存实亡。企业规章制度的破裂,其危害小时,也会造成企业的内耗增加,管理成本上升,管理效率降低;危害大时,甚至会使无序的组织行为发展为混乱,致使组织结构破裂、企业解体。 二、跨国经营消除二元文化的有效措施是跨文化管理 1.跨文化管理的界定。跨国经营中必须消除二元组织文化,在跨国企业中实行跨文化管理则是唯一有效的对策。中外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跨文化管理的概念。国外学者认为,跨文化管理比较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组织行为,并试图找出理解和改善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同事、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工作效率。它可以用来解释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组织中的行为,并指导人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一起工作。国内学者认为,跨文化是指具有两种及其以上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跨文化管理是指与企业有关的不同文化群体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在企业管理的各个职能、方面中加入对应文化整合措施,有效地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从而高效地实现企业管理。也有学者将跨文化管理定义为管理者在不同的文化里,有效地协同不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有效地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这些概念总体来说没有追寻到二元组织文化的本源文化,没有追寻到跨国企业中“矛盾和冲突”行为背后的文化要素,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消除员工的行为矛盾和冲突上,只是试图通过各种硬性的手段措施来消除员工之间(因文化差异而形成)的行为冲突,没从深入到文化本源进行跨文化管理。 鉴此,本文将跨文化管理界定为一个企业文化塑造和战略管理的过程,它并不是要消除两种截然不同的本源文化的客观差异,而是要在企业的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塑造的过程中形成一个新的企业文化,以取代企业跨国经营时形成的二元组织文化,使二元组织文化逐渐淡化和新企业文化不断成长的跨文化管理过程。 2.跨文化管理的实施。首先,实现跨文化管理要从企业跨国经营后的战略转型开始,新的跨国经营战略的形成必须以所有员工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为基础,逐渐形成蕴涵二元文化的经营哲学,进而树立起企业统一的使命、宗旨。一方面,价值观、道德观是提供员工行为动力、行为取向、约束和收敛员工行为的基础,通过寻找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并使全体员工达成最基本认同,才能使员工的行为互动形成最基本的组织行为;另一方面,价值观、道德观上的认同使得企业宗旨、使命、愿景逐渐形成,员工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在新企业文化的成长中,逐渐明确了企业存在的意义、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而树立起来的企业宗旨、使命、信念、准则不仅使员工逐渐淡化了二元本源文化的差异,而且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也逐渐形成了统一的组织行为规范。跨文化管理的第一步,正是在企业战略转型重塑企业文化的战略管理入手,首先使全体员工在经营哲学上达成共识和认同。第二,在战略管理的基础上,将已经达成的共识和认同不断实现为企业的组织行为。以员工的认同与共识为内在核心,以企业的组织结构为形式,让全体员工在共同的社会实践中将共识和认同从行为的背后淡出前台,并使之先成为员工行为互动的约定俗成,后成为员工行为互动的行为准则,最终使蕴含在员工头脑中的新文化转变成企业新的行为规范、新的形象和新的组织行为。上述过程中,一方面,企业的组织结构(通过岗位关系和组织行为联系)使员工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依照企业的宗旨、信念和准则(共识和认同)不断地进行着组织行为互动;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组织员工开展各种活动,包括文化、体育活动等,可以增加员工间更广泛文化空间的沟通交流,增加共识,拉进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形成更广泛文化空间的行为互动。第三,将稳定的组织行为中可以固化的约定俗成、行为准则,通过民主形式,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与规章制度。一旦约定俗成、行为准则被提炼成规范化、程序化的企业管理体制和制度,也就把企业的经营哲学变成了可以指导实践的经营程序、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管理体制的完善,不仅能够深化发展企业的经营哲学,也使企业的使命、宗旨和员工的经营理念、觉悟都随之得到了加强和完善。 跨文化管理实质上是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塑造的过程,因此也必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渐进过程。通过战略的转型,全体员工在新的战略目标和企业经营宗旨下达成认同、共识,塑造出新的企业文化内核;行为背后的文化的改变必将推动企业行为的整合,并形成新的员工行为互动和新的组织行为;新的行为准则及其组织行为,又将沉淀为企业新的规章制度;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则会进一步完善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这个“战略认同—行为互动—制度创新”的循环过程——跨文化管理模式,最终会使跨国经营企业摆脱二元文化的困扰,会使其二元文化在上述的循环中不断淡化、变小;而能够融合两种本源文化的新企业文化便随之生长壮大。 跨国经营论文: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入世和经济全球化,使我国企业面临的诸多问题日益暴露出来,主要是海外投资的立法滞后、海外投资管制和外汇管制不适应发展、跨国经营的信息不灵、国际知名品牌不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跨国经营 对外投资 国际竞争力 对策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产物,具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例如,投资规模小;外国市场进入方式以合资企业为主;海外经营集中在贸易领域;海外投资技术水平低;跨国经营的地理选择以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主等等。 跨国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投资决策不够谨慎。一方面表现在参与跨国经营的企业对国际市场投资的新环境不适应。一些投资决策者在对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等(宏观)环境和(合作者的)生产能力、资金筹措以及各种可能的风险等没有进行认真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就草率确定项目,造成立项不当,使企业先天不足。有的企业甚至仅凭官员意志办事,结果一些不符合经营条件的企业也设立了投资项目,结果导致项目受挫。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对海外投资的合作伙伴选择草率。 海外投资管制和外汇管制不适应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的需要。根据规定,中方境外投资在1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由外经贸部审批,凡需要向中央申请贷款(包括外汇、人民币)的项目,均由外经贸部审批,必要时会同国家计委审批。境外项目的审批程序比较繁琐。在外汇管制方面,我国对外汇的收入和支付实行较为严格的宏观管理制度。企业向境外投资之前,要先由外汇管理部门对投资外汇风险、投资回收计划等进行审查,此类审查结论和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投资项目的合同或其它证明境内投资者应汇出的外汇资金数额的文件,作为向外汇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和投资外汇资金汇出手续的必备材料。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投资结构不尽合理,集中表现在地区结构、产业结构和规模结构三个方面。在地区结构上,中国企业的跨国投资主要集中于港澳地区和美国、欧盟、日本等二十余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非贸易性投资就占了70%以上,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明显偏少,这对于中国开拓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实现市场的多元化是极为不利的;在产业结构上,中国的跨国投资过分偏重于对加工、制造等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严重偏少;在规模结构上,中国的跨国投资项目规模一般偏少,绝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仅占不到30%。 企业跨国经营存在融资难的问题。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可以获得的资金来源主要有银行融资、财政融资、证券融资、商业融资和国际融资等5类。但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我国跨国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中国从事海外创业活动的企业缺乏技术优势,创新能力不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缺乏后劲。 中国企业拥有的国际知名品牌不多,已有的名牌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现代商品市场在某种意义上是名牌产品争夺的市场,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调查表明,名牌在整个产品品牌中所占比例不足3%,但其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以上。在这方面,中国跨国公司距离很大,世界上按商标价值排在前50位的名牌产品中没有一个是中国产品。 对策及建议 成立国家海外投资管理委员会,研究制订跨国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跨国经营,归根结底是一个带有前瞻性、全局性和综合性的问题,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需要成立一个权威性的国家海外投资管理组织,其基本职能是负责对全国的跨国经营企业进行战略管理,即通过对国际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动趋势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制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跨国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并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适时加以调整和完善,从宏观上统一对跨国经营活动进行指挥、控制与协调。 在信贷、税收、外汇管理政策上制定优惠政策,简化经商人员的出国出境审批手续。应根据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境外投资项目行业指导目录。对国内生产能力明显过剩、能弥补国内紧缺的资源供应、战略资源开发、有良好的技术能力和明显比较优势的行业和企业,应给予优惠政策。简化经商人员的出国出境审批手续,对外派劳务仅由公安部门进行犯罪记录审查,免除政审程序。放宽对经商人员的出国管制,是中国企业和产业实现国际化的前提,也是必须得到满足的基本条件。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公司化改造,形成企业法人治理机制,是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制度性保证。现代企业的根本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保证企业所有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根本利益,使企业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近一段时间内,获取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的资源应是海外投资的主要战略选择。其中,获取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生产性资源(先天性资源)是现阶段海外投资必须考虑的投资重点,这主要包括在生产活动中日渐短缺的铁矿、石油、木材等资源。高精尖的技术(获得性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为稀缺的资源,同时又是21世纪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主要制高点。中国经济实力不强,科研投入有限,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此,中国海外资源性投资的另一个重点,应是寻求高新技术的资源。 坚持比较优势原则,提高产业和产品竞争能力。一是要遵守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劳动力资源较丰富,生产成本较低,具有较长期的价格竞争优势。其中,传统出口产品的出口依然是低层次的,在质量、款式、品种、营销手段等方面与国际水平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如果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竞争优势将更强。其次,劳动密集型产品种类丰富,可以得到持久的开发。二是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彻底改造和重组。中国应该放弃对大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保护和扶持,采取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办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处置,尽快实现跨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的产业重组,做到优胜劣汰,提高竞争能力。同时可以保留对少数本国基础较好又具有或接近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扶持,但必须严格限制范围和程度,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使其比较优势得到提高和充分发挥。 在技术方面,注重创新。虽然技术创新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市场的开拓和科技的新突破,但技术变动性使企业又能够在适当范围内加以改革,使之适合于当地条件,从而使技术本身得到发展和提高。这种技术的变动过程遵循一定的发展程序并且是不可逆转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创新的性质。 在企业组织结构的选择上,应充分体现灵活、创新的要求与特点,组织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并随战略目标的调整而变化。 在融资方面,加大对企业跨国经营的金融支持。首先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实行以银行为主导的产融结合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规范完善的资本市场制度,逐步向市场主导型的产融结合模式过渡。其次,大力发展国际产融结合的方式,为我国的产业资本寻找与国际金融资本结合的途径。国际融资是跨国公司非常重要的一条融资渠道,但现在我国国际金融资本在世界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还不足2%。因此,今后我国应重新调整利用外资战略,积极引入当今世界各种现代化的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合理选择并制定运用国际融资渠道的对策。一方面要更加完善对外借款融资方式的管理,如优化借款期限、品种结构和汇率结构等等;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和利用新的融资方式,大力发展如bot、tot和abs等项目融资方式。 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培养高素质的跨国经营人才。在人事上稳定海外企业干部队伍,实现一般管理人员当地化。首先应着力培养一批既懂外语,又懂法律;既善于管理,又通晓财务的复合型人才,并选派他们到海外企业工作。同时应制订严格的选择、任用、轮换、淘汰和退休制度,改革现行任期轮换制。对海外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任期,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业务性质和发展需要确定;对一般工作人员可实行轮换制,并由海外企业按当地法律签订聘任合同。 加强企业跨国经营的立法,提高法规的透明度。我国有关企业海外投资和经营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且缺乏透明度。各部门颁布的管理办法零散,且不配套,降低了管理效率。境外投资管理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在境外项目的审批、资金筹集、税收制度、外汇管理、财务管理、投资保险制度等方面,应增加法规的透明度。 跨国经营是经济全球化在其发生、发展中为解决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产生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置身于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为维护自身利益和取得“后发优势”而不得已举起的大旗,在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起来之前,不啻为一剂趋利避害的良方。一批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应当认真去考虑如何尽早实现跨国经营的问题,以便让自身立于不败之地。 跨国经营论文: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路径选择 摘要: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选择正确的跨国经营路径,对中国企业的长期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从中国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活动的内外部环境出发,分析中国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中国企业 国际商务 路径选择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将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带给企业,也同时要求企业面对开放的市场并接受更多的竞争。因此,从事国际化经营就成为企业生存乃至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近年来中国对外经济活动获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中国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有利条件 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经济处于上升阶段,市场需求旺盛,因而形成对中国产品的巨大需求,出口猛增。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大多数贸易伙伴国内的经济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日本1998年的增长率为负,欧盟国家的经济也呈低迷状态,但是美国的经济却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由于中国政府实行了刺激出口的政策,从而使得中国在世界经济低迷状态下依然实现了出口额的增长。进入21世纪,国际经济形势逐步回暖,来自国际市场的需求旺盛,中国企业出口再度猛增。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达到1154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商务部统计,2004年中国民营企业出口首次超千亿达到101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8.6%。这说明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了外贸领地,更多的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商务活动,进行跨国经营。 fdi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加。首先,入世后,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不断增加,2000年407亿美元,2001年486亿美元,2002年527亿美元和2003年535亿美元。2004年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再上一个台阶,突破600亿美元,达到606.3亿美元。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为中国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据多项调查,投资者信心指数排名中,中国均排名第一,而且60%以上的企业将中国作为海外研究开发投资的首选市场。其次,近几年来,伴随“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量不断扩大,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截至2004年底,中国已有2000多家内地企业在16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8299家企业,中方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近370亿美元。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领域也不断拓展,从初期的简单从事进出口贸易、航运和餐饮到现在拓展到生产加工制造、资源利用开发、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农业合作、研究开发等领域。同时,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层次也不断提升,初期对外投资主要是通过建点开办“窗口”,而现在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已发展为投资建厂带动国产设备材料出口、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创办工业园区和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和战略合作关系等多种方式。 企业全球化经营潜力巨大。改革开放以来甚至更早,中国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就已经走了出去,如改革开放之后一度兴起建立海外“窗口企业”,就是国际化早期的一个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中国企业国际化也逐渐多样化。目前中国约有6000家境外企业,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2004中国企业500强与美国《财富》杂志2004世界企业500强的有关资料对比可以看出,从营业收入比我国企业虽然相对于世界500强企业相对比较低,但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涉及的行业领域极为广泛,从制造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到餐饮、旅游、科技开发、咨询服务、以至贸易、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是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的,见表1。 中国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不利因素 与世界经济接轨使国内经济波动可能性增大。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2003年,中国每天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流量平均达到22亿美元,每天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平均达到1.5亿美元。通过这种生产要素大规模流动和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世界在影响中国,中国也在影响世界。基于这一大背景,中国经济及跨国经营的稳定,不仅取决于内部环境,而且受到外部环境的巨大影响。如国际商品市场(如石油等)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变动,会引起国际金融市场中外汇、股票、债券市场价格波动,甚至引起金融危机,同样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会反过来引起国际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而这两个市场的波动都会引起世界经济波动,从而引起各国经济与政策的变动,会影响中国的进出口、吸收外资、对外投资等,进而影响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 无形的壁垒限制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近年来,来自海外市场的反倾销、过高的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以及知识产权诉讼等方面的阻碍加大,已成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绕不开的壁垒。麦肯锡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海外收购有67%不成功。几乎中国企业的每一次海外并购,都会在东道国遭遇到政治方面的责难,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失败,就是对国际政治阻力的估计不足。而且中国是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共有25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86起。 国有企业改制不彻底,跨国经营缺乏应有的自主权。改革开放以来,旧体制对大型国有企业的束缚已逐渐减少,但基本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国有企业参与世界市场激烈竞争,尤其是企业功能不完全和行政部门对跨国企业及海外企业的经营活动限制和干预过多,使企业失去必不可少的经营自主权,这是目前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出现种种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也是影响今后中国跨国公司功能能否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路径选择 近年来,中国企业频频以“大买家”的身份亮相于国际市场。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中国最大的500家企业中,约有60%在2005年以前就已经有各种形式的海外经营活动。一些国际化程度较高公司,如联想、tcl、华为公司的海外营业额已经超过国内。 目前,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各方条件尚不完备,选择经营方式切忌盲目,要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状况,采取相应的“走出去”方式和策略。通常应以产品出口为先导,取得经验,了解市场,有了品牌知名度,熟悉经营环境后,再循序渐进,逐步开展合资、合作乃至独资、战略联盟、跨国并购等方式。经营方式的选择,关键要看市场情况。 品牌先行。实行名牌战略,比较适合在国内市场已经具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具有了一定的实力,资金雄厚,有国际经验的企业。可以通过到海外投资建厂,以自己的品牌来扩大产品的海外市场份额,如青岛的海尔集团等。 合资经营。同东道国举办合资合营企业,有利于减少中方资金投入,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可以利用东道国企业熟悉当地资源、市场条件、政府政策、法律,比较容易获得当地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持,有利于减少风险。 非股权安排。企业凭借在技术、工艺、产品、劳务各方面的优势,通过特许权协议、经营合同、销售合同、提供管理性劳务等参与东道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采取这种方式,往往受到发展中国家欢迎,中国企业可选择适当的非股权安排方式,机动灵活地进入国际市场。 建立独资企业。独资的好处是有经营自主权,可与母公司保持密切联系,有利于控制自己的技术和工艺,能充分发挥母公司的优势,也可以减少或避免因合作经营而产生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但它对管理的要求较高,风险较大,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中国企业应慎重采用的一种方式。 实施战略联盟。在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必须走战略联盟的发展道路。 实施战略联盟一般以契约协议的方式实现,常见的类型有研究开发战略联盟、生产制造联盟、联合销售战略联盟、合资企业战略联盟等。战略联盟的好处在于降低成本、减少竞争、分散风险、适应性强等。战略联盟比母子公司的关系要松散灵活,在联合的多个公司之间进行的交易,既有内部贸易的性质,又有外部贸易的特征,兼内外两家之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收购或兼并国外企业。跟国内企业收购一样,利于自己的资金优势和国外公司发达的营销网络,实行跨国经营,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尽快地推向国际市场。如浙江的民营企业万向集团,已收购兼并了16个国外企业,并涉足国外金融保险业,其产品万向节已打入欧美和非洲市场。 利用政府外援途径。每年我国政府都要援助一些落后国家,如南美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一些企业可以先通过提供无偿设备,然后逐渐打开该国市场。如深圳华为集团的通讯产品就是通过此途径打入了南非市场。 利用国际活动促销。可以利用国际上的一些比赛,作自己产品的广告,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自己的产品,直到家喻户晓,这样,自己的品牌就树立起来了,在该市场销售自己的产品就容易多了。例如,力帆摩托车就是用此方式打入了越南市场。 企业在确定目标市场,选择跨国经营与直接投资的优势区域时,应充分利用地缘文化、种族因素等优势,积极发展周边地区或临近地区的跨国经营,可以免除各种障碍,直接带动我国的技术、设备、劳动力、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转移,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跨国经营论文:跨国经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 摘 要:自从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管理活动日益频繁,文章以跨国经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中心,在回顾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组织文化、战略定位、职能管理、资源配置等四个视角归纳了跨国经营中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出了以经营绩效为选择标准、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为制约要因的跨国人力资源管理的选择模型。 关键词:跨国经营;人力资源管理;海外子公司;走出去战略 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哪些不同的模式?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从企业的组织文化、战略定位、职能管理、资源配置等视角,归纳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模式,从企业经营绩效、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等方面探讨中国企业如何选择跨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一、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新问题 自从2000年中共中央正式确定“走出去”为我国一项开放战略、“十五”计划启动“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管理活动日益频繁。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8年底,中国85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2万家,非金融类境外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343亿美元,年末境外就业人数达102.6万人,其中外方雇员45.5万人;在此基础上,2009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的228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33亿美元,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已超过2200亿美元。另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在世界范围内遭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额有所下降的背景下,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却逆势而上,在全世界排名第13位,在所有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中排名第三位。金融危机导致汇率剧烈波动和国外资产价格下跌等原因为中国公司创造了走出去的机会。 实际上,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经营已经有十余年的经验,1996年海尔集团在印度尼西亚、金城集团在哥伦比亚开始投资、1997年万象集团在英国、华立集团在尼泊尔投资经营,成为第一批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近年来,以联想收购美国ibm家用电脑业务、tcl收购法国汤姆逊多媒体公司全球电视机业务、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为代表,大批中国企业开始大规模并购海外企业,跨国经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大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同时,大批中小企业也走出国门,开始了跨国经营之旅,经过多年的跨国经营实践,中国企业在海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时,面临着与国内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尤其是海外子公司的雇员绝大多数来自于东道国,如何在海外子公司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面临的新课题,总结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形成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选择适用的管理模式的一般规律,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关于跨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理论综述 跨国经营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主要涉及跨国经营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国内外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 1 跨国经营模式的研究。perlmutter(1969)提出了企业跨国经营epg三模式,后来发展为跨国经营的eprg模式,即本国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多中心主义(polycentricism)、地区中心主义(regiocentrism)和全球中心主义(geocentrism);近年来,schuler(1992)、dowling(1999)提出了战略性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框架模型,指出“外生”和“内生”因素影响着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形成,并围绕跨国经营模式开展了相关实证研究。 2 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关系研究。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跨国经营母子公司关系的研究成为西方跨国公司理论的重要分支。prahalad&doz(1987)提出了跨国经营的全球一体化和当地反应性(i—r)分析框架,batlett&ghoshall(1998)在这一框架基础上将企业分为多国企业、全球企业、国际企业和跨国企业四类,在这一研究领域,以morris etc.(2009)、edwards(2010)为代表,对海外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母公司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3 跨文化经营管理研究。hofstede(1980)提出了国家文化模型,用五个维度对50多个国家的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trompenaars(1993)用七个维度测量各国文化差异,围绕文化对经营管理的影响这一问题对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的一万五千人进行了调查,此后,以doucet etc.(2009)为代表,许多学者运用定量的方法比较不同文化下管理实践的特点。 4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围绕国际人力资源管理(ihrm)和战略国际人力资管理(sirm)有大量的研究,takeuchi(2009)等人的研究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绩效有相关关系,guest(2001)等运用了管理人员主观判断法来评价海外子公司的绩效,解决了问卷调查时难以获取企业财务数据的难题。 随着日本企业到海外直接投资的增多,关于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是否可以移植到国外的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安保(1988)通过对在美国的日本汽车、电机企业的调查,提出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在美国具有适用性;近年来,大前研一(2009)、古泽昌之(2009)等从不同侧面对跨国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研究,所总结的东方文化背景下的海外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由于大量外资企业涌入中国,中国学者关于跨国经营的研究主要是以在华外资企业为研究对象而展开的。赵景华(2002)通过对140多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进行的问卷调查,将海外子公司的初始战略角色划分为资源获取型、生产基地型、市场开拓型、利润重心型、知识提取型和风险分散型等6种不同类型陶向南和赵曙明(2003)通过对在华的51家跨国子公司调查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市场开放度的提高,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的本土化程度也在显著增强,但是都以总部接受的形式出现。朱晋伟(2006)通过对62家在华运行5年以上的外商独资企业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其人才本地化的现状和实施人才本地化战略的原因。薛求知(2007)从子公司的角度出发,按照子公司创造知识的能力以及所创造知识的可转移性两个维度,把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划分为知识的提供者、吸收者、深化者以及修改者等四个角色。鲁桐(2007)指出要提高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成功率,应注意把握跨国经营战略不同特性、恰当地选择目标市场、选择合适的进入方式以及使企业的组织结构与跨国经营战略相匹配这四个关键环节。但是,由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历史比较短,关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实证尚处于起步阶段。 关于跨国经营的人力资源管理,赵曙明(2002)以动态的眼光对美日韩德四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了多维度的比较,郑海航等(2002)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三维立体模式,陶向南等(2003)根据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分析框架,构建了子公司的战略角色以及绩效表现对子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配置的路径模型。拉尔松和赵纯均等(2009)以20多家我国知名跨国企业为典型案例展开了分析,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问题受到国内学者的瞩目。 国外学者积累了大量关于跨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但是,研究主要是以发达国家的跨国经营企业为研究对象,而针对在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本等方面比较优势相对较弱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其跨国经营的相关研究则少有涉及,尤其对中国跨国经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随着金砖四国在海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的研究将丰富跨国经营的理论。 在我国,虽然到目前为止,学者们主要关注在华外国子公司的研究,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海外直接投资,人们会越来越重视中国跨国经营企业海外子公司的发展问题。同时,关于对“走出去”企业研究的重点,将从跨国经营的动机、“走出去”的战略战术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研究,逐渐转向对“走出去”企业内部深层的组织管理问题的研究,这样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将成为一个重要领域。 三、跨国经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分类 传统的跨国经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以eprg模式为基础提出来的,这一分类方法不能完全概括跨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从上述文献研究中,我们发现可以从多角度对跨国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进行归类,对企业而言,组织文化、公司战略、职能管理、资源配置是基本分析单元,我们从这四个视角出发,归纳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1 组织文化视角——人力资源管理的跨文化特征模式。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对待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的组织活动方式是有差异的,可以从普遍主义对特定主义(universalism vs,particularism)、个人主义对共同主义(individualism vs,communitarianism)、情感内敛型对情感外露型(neutral vs.affective)、具体倾向对扩散倾向(specific vs,diffuse)、业绩型对属性型(achievement vs,ascription)、序列时间对同步时间(sequential vs,synchronous)、主观能动对外部影响(inner-directed l vs,outer-directed)等七个维度进行比较。 2 战略定位视角——海外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集权与分权模式。分析母公司在处理与海外子公司关系时,是以集权为主还是分权为主,从海外人力资源部门的地位、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控制标准的设定情况、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方式的采用情况、母公司对子公司偏离目标时调控的及时程度、宽严程度等方面进行考察。 3 职能管理视角——人力资源职能管理的全球一体化和当地反应性模式。在全球一体化和当地反应性(i-r)分析框架基础上,评价国内外研究跨国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倾向于母公司的做法、还是倾向东道国的做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包括录用和选择、培训和发展、业绩评价、晋升、薪酬、沟通等。 4 资源配置视角——海外子公司的人才来源模式。根据本国中心、多中心、全球中心的分类标准,分析海外子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母国、东道国、第三国等来源分布情况,对中国企业而言,有录用当地华人、留学生的倾向,所以应重点考察华裔有多少、是否存在“华人中心模式”。 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如何产生的、如何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根据schuler etc(1992)提出的战略性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框架模型和dowling(1999)提出的修正模型,我们得到如图1所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选择分析框架。我们的基本假设是: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可以决定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所选择管理模式恰当与否,又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绩效。我们可以通过已经实施跨国经营的企业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来证明这一假设;如果这一假设成立,我们可以通过经营绩效的好坏,来评判特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否适用,从而提出在一定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制约的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分析框架中,外生因素主要指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宏观要素,主要包括子公司所在的东道国、所属行业、在东道国与其他组织间网络关系等。内生因素指内部条件要素,主要包括母公司所有制性质、母公司跨国程度、母公司的规模、母公司的跨国经营的经验,股权经营方式、母公司的经营战略、海外子公司的规模、公司的组建模式、目标市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规模、海外子公司的成立时间等。衡量企业经营绩效最直接的方法是企业的财务指标,但是,在实证研究过程中,我们难以获取企业的财务数据,国内外的研究中一般采用管理人员主管判断法来评价海外子公司的业绩,主要从市场占有率的增长率,利润率,资产回报率、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来考察。同时,对不同管理模式在竞争力、全球化的效率、国际灵活性、世界范围的学习等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分析。以上内生因素、外生因素及企业的经营绩效各类指标,我们可以通过针对主管人员的调查获得相应数据。 五、案例分析 为了比较跨国经营企业海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决定因素,我们选取内生因素基本相同的两家知名企业进行分析,一家是海尔集团的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工厂(以下简称海尔工厂),一家是tcl集团的越南同奈省工厂(以下简称tcl工厂),母公司海尔集团和tcl集团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开展跨国经营的代表性企业。分析资料来源于访谈调查、企业的官方网站、研究性论文、新闻报道等,两家工厂的内生因素、外生因素、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经营绩效情况如表1所示。 从内生因素看,两家工厂都是由母公司独资经营,成立时间都是1999年,目标市场均是东道国,员工规模均少于1000人。两个工厂的母公司均有丰富的跨国经营经验,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先后实施了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2009年实现全球营业额1243亿元。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2002年收购了德国的施耐德、2003年收购了美国高威达、2004年并购重组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在中国、波兰、墨西哥、泰国、越南等国家拥有近20个制造加工基地,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名员,2009年tcl全球营业收入443亿元。 从外生因素看,海尔工厂生产电冰箱,tcl工厂生产彩色电视机,两者均属于家电行业。区别较大的是海尔工厂所在的美国是发达国家,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成熟,有丰富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劳动力成本高;而tcl工厂所在的越南是与中国毗邻的发展中国家,同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差异较小,劳动力成本低,但是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尚不成熟,企业需要的高级人才较为紧缺。另外从企业的经营绩效看,两个工厂均经历了建厂初期的亏损和近期扭亏为盈的过程。 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看,海尔工厂和tcl工厂大相径庭。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海尔工厂的经营层和员工均为当地人,尤其是最高经营层,海尔美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杰麦尔、负责海尔工厂事务的大卫·帕克斯均不是来自母公司;而tcl工厂的经营决策层是从母公司派遣的,第一、二、三任总经理分别是易春雨、邓伟文、王成,均来自母公司。在组织文化方面,两者都引入了母公司的文化,但是海尔工厂更多融合了东道国的管理文化;而tcl工厂更多采用了母国的文化。在战略定位方面,海尔工厂有更多的自主权、以分权为主;而tcl工厂经营管理层的流动性大,决策权集中于母公司,以集权为主。从职能管理视角看,在录用和选择、培训和发展、业绩评价、晋升、薪酬、沟通等方面,海尔工厂强调适应当地的法律和文化习惯,以当地反应性为主;tcl工厂强调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养,推行母公司的管理方法,是以全球一体化为主。 为什么海尔工厂和tcl工厂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模式呢?运用图1所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分析框架可以作如下解释:在内生变量和经营绩效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由于外生变量中“东道国”的不同,决定了管理模式的不同。从中我们可以推论:现阶段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如果在美国这样与中国文化差异大的发达国家开设工厂,人力资源管理更适合于本土化模式;在越南这样毗邻的发展中国家设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适合于母公司统一模式。 六、结束语 从上述理论分析我们看到,通过对跨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划分,可以明确不同类型企业海外管理模式的特点,借助于跨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分析框架,可以找出决定企业选择管理模式的关键因素,进而指导企业选择适用的管理模式。通过海尔工厂和tcl工厂的对比,说明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客观上存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根据东道国的不同,企业可以选择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分析框架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加以验证。 跨国经营论文:论企业跨国经营中的知识管理 摘要:传统跨国经营理论体现出来的单向的阶梯性的以输出为主的知识管理模式已经过时了。事实上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竞争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全球经营所需要的知识并不偏于一隅,跨国公司必须学会识别分散在全球的知识,加以整合和创新,在此基础上创造出适合全球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市场上推广和销售。而这正是全球化经营战略的核心。 关键词:跨国公司,知识管理 20世纪末全球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新世纪跨国公司都把如何更好地全球化作为自己的经营战略。在全球化过程中,知识管理显得越来越为重要,以前跨国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往往只是按其本国需求而设计,然后到世界市场去销售,到现在跨国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却是全球知识管理的结果。比如,一个it企业提供的最新计算机产品其设计是在美国硅谷进行的,芯片是在韩国生产的,软件是在印度设计的,整机组装是在中国大陆进行的,营销活动则是在香港进行的。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在世界各地建立一套生产、分销和销售的有效网络并不能构筑其竞争优势。只有通过识别、整合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设计出符合全球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这才是跨国公司竞争优势之所在。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向世界学习来创新。 一、传统跨国经营理论中的知识管理模式 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西方较早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理论。垄断优势理论由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 h.hymer)于1960年提出,其中心观点为垄断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企业的垄断优势分为两类:一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技能、营销能力等所有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二是企业凭借规模巨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aymond vernon)于1966年提出,他主要从产品和技术垄断的角度分析了产生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认为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企业必须为占领国外市场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产品创新阶段,应首先在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小进行,因为在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以及国内市场容量上这些国家都具有优势地位,在产品成熟阶段,随着国外仿制品的出现,创新企业就应到海外设立子公司。西欧经济、技术水平和消费需求与美国比较相似,而生产成本低于美国,所以美国的企业首先投资于西欧。在产品的标准化阶段,创新企业的垄断优势逐渐消失,生产的相对优势已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和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的国家和地区,一般为发展中国家。 从上述两理论,我们可以看出知识管理模式为单向的知识输出,即跨国公司带着其在母国市场上获得的技术诀窍、管理技能以及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在东道国市场上进行制造、销售来充分利用这些经验。这样一方面跨国公司可以获得全球规模经济,另一方面由于母国市场和东道国市场间技术诀窍和管理知识间存在的差异跨国公司可以进行套利活动。跨国公司在进行跨国经营时既可以为其他的跨国公司顾客提供服务,又可以利用其能运用全球资源的能力对当地的竞争者施加压力。其知识管理模式可以用图1概括如下: 图1 传统跨国经营理论中的知识管理模式 由于以往跨国经营理论存在的某些局限性,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ohn h.dunning)在综合了各位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其核心是强调跨国公司从事国际生产要同时受到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是这三项优势整合的结果:所有权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的国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包括对无形资产的独占和企业经济规模两方面所产生的优势,或泛指任何能够不断带来未来收益的东西。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有能力将所有权优势在企业内部配置、转让和有效利用。区位优势是东道国具有的,指跨国公司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点和国别时,必须充分考虑东道国的生产要素优势。这种优势不仅包括东道国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而且包括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外贸和税收政策等,跨国公司总是把资金投向那些具有区位优势的国家和地区。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沦对于前面提到的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有一定的改进,即除了强调跨国公司拥有的垄断知识优势的转移,也强调利用东道国市场的知识和资源。跨国公司将生产制造及其他低价值的活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获得成本优势,而将高附加值的活动,如研究与开发、生产设计、营销、战略、融资等活动留在国内。从知识管理的角度,仍然只是一种稍加改良的单向知识输出模式,即在知识输出的过程中要和当地的知识和资源结合起来,适应当地化的需要。 这种单向阶梯性的以输出为主的知识管理模式在跨国公司中屡见不鲜。全球运动服饰的巨人耐克公司就是这样的例子。它的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的彼凡尔顿(beaverdon),是研究与开发、产品设计、品牌管理、质量控制系统、财务和其它相关职能的神经中枢。它在一些低成本区位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以契约的方式建立了稳定的生产网络,并在这些亚洲国家建立了质量控制和采购网络。同时它还在全球重要的市场建立了营销中心。其他跨国公司如西门子、宝洁、通用汽车等也是如此发展壮大的。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也在不断改进这种模式,并将这种模式发展到了极致。跨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学会了根据当地市场的差异调整产品、服务和管理系统,同时他们依然寻求保持全球一体化战略和运作的优势。“从全球着眼,从当地着手”这句口号正是最好的说明。然而无论这种模式有何改进,隐藏其中的一个逻辑是:全球化意味着用母国产生的产品、服务和优势去征服世界,然而这在知识经济时代已显得过时,“向世界学习”成为全球竞争的主旋律。 二、知识经济时代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新模式 1996年,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首次正式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这一新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认同。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都认识到知识对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所起的巨大作用。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工业经济社会里的战略资源是资本,而在知识经济则是知识和信息。知识经济改变了全球竞争的环境,并对传统跨国经营模式提出了挑战,一种新的全球知识管理模式呼之欲出。 (一)知识经济对传统跨国经营模式的挑战 1.知识经济大大改变了全球竞争的环境 (1)竞争优势的来源是建立在知识的识别、整合和创新基础上,而不是其它。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在现代经济中,知识正成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的财富”。这个说法毫不夸张。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规模经济和以此为基础的成本降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必须通过知识的积聚和创新来实现。代表美国新经济的微软公司、甲骨文公司等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超过了通用汽车、福特等老牌跨国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市值。因此,知识是长远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源泉。知道如何利用其知识优势的个人和组织将增大其产品在整个产出中的份额。(2)企业全球化经营所需要的知识来源不再偏于一隅,而是分布在世界各地。过去,跨国公司开展跨国经营时多半是将国内市场的生产、销售管理经验带到东道国的经营活动中去,并适当根据当地的情况加以修正。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使得世界真正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市场,若还是依赖跨国公司总部的做法已不能满足企业全球化经营的需要。其中最明显的迹象是企业间的技术联盟和合作的日益增多以及许多跨国公司将研发机构设置在靠近顾客的市场。(3)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运输成本的大大降低便利了商品、资本和信息的自由流动。美国管理学家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一书中谈到铁路和电报的出现是促成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样现代运输业和通讯业的发展也是促成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的革命要素。空中运输、电信和计算机的成本自1950年以来已大幅度下降,以计算机和电信业为例,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以及像电视会议和电子邮件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使得对范围广泛的经营活动的协调不仅更加可行,而且更加可靠和效率更高。运输成本由于集装箱的发明也大大降低了。这一切都使得商品、资本和信息在世界范围的自由流动更为方便、快捷和廉价,从而为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知识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知识经济对传统跨国经营中的知识管理模式的挑战 (1)全球的生产和销售网络并不能构成全球经营的竞争优势。一个有效的全球生产、分销和销售的网络是建立全球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全球化经营不能确保其有全球竞争优势。90年代初,百事可乐公司制定了一个将其国际软饮料收入增加两倍多的雄心勃勃的目标——从1990年的15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50亿美元。为实现这一目标,百事可乐公司发起了勇敢的冲锋。到90年代中期,该公司的经营遍及全球广大地区。不过这种全球扩张并没有转变为增长和赢利。实际上,到了1997年,百事可乐公司已经从诸如南非这样的一些主要市场上撤出,摆在面前的是国际饮料经营近10亿美元的亏损。此外,大部分产业中的主要竞争者都已知晓如何进行全球化经营,更有许多进行数字革命的公司已经在使用互联网迅速地为全世界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2)单一国内市场的需求不再是许多产业的主导力量。过去,跨国公司都是根据本国市场的需求来开发产品和服务,并将此产品和服务销售到世界各地。特别是美国市场由于其消费能力高、国内市场容量大往往成为新产品和服务的诞生地。但这决不意味着美国市场的需求就可以完全代表世界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多引导市场的需求出现在一些跨国公司经营网络的边缘市场。比如对移动电话的新需求更多地出现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如果跨国公司不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识别这些分散的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并且利用其全球知识管理的力量,则将会在竞争中败北。(3)跨国公司仅利用从母国市场上建立起来的垄断知识和诀窍已不能在全球竞争中取胜。基于母国市场上建立的垄断知识和技术诀窍不再能保证跨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胜出,因为可以令跨国公司超越竞争对手的技能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具有专长的专家手中。今天的获胜者必须能够懂得识别和获取分散在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能力和技术诀窍,并将它们整合,从而创造出世界一流的产品和服务。(4)有价值的知识通常是复杂的和棘手的,因此为知识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由于有价值的知识通常是细微的、复杂的和棘手的,这意味着它们可能深深地隐藏在远距离和不熟悉的环境当中,无疑为知识的识别、整理和积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比如了解总部设在世界另一端的顾客企业的内部运转,或者弄清楚先进计算机模拟技术和机器人在药品开发中的应用就是这样的例子。先进的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或许能为复杂知识的传递和互动提供便利,然而这并不能保证对复杂知识的理解。企业需要新的组织结构和运作过程来获取、解码、编码和整合利用这些复杂知识,并将其有效地传递给能有效应用这些知识的人。 (二)新的知识管理模式 由于传统跨国经营模式中的知识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知识管理模式。这种新的知识管理模式主要是从全球化的角度进行知识管理,而不是从母国出发。该管理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如图2所示: 图2 知识经济时代跨国经营的知识管理模式 虽然大部分的跨国公司还沉醉于过去的成功,已有不少企业正在运用新的知识管理模式取得了惊人的经营绩效。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就是一例。该公司是1987年由意大利的sgs微电子公司和法国的汤姆逊半导体合并而成的。在半导体业务上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大大落后于同在欧洲的其他牛导体公司,比如德国的西门子、荷兰的飞利浦公司,而日许多专家认为欧洲的半导体业务是没有前途的,因为欧洲的企业已在芯片竞争中丧失了优势,当时领先的竞争者是美国、日本及环太平洋的一些国家。对于欧洲的半导体生产商还不利的条件是其主要顾客市场并不在欧洲,而且半导体核心技术的发源地和制造专家遍布在美国的加利福利亚、日本的东京以及中国台北。然而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证明了怀疑者的担心是多余的,到2000年其销售额达到78亿美元,净利润超过 14亿美元,公司股票市值也超过了500亿美元。之所以取得如此不俗的经营业绩,可以说与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的知识管理模式密切相关。 当许多竞争对手将注意力集中在为专用设备设计和生产专门的电子元件,这些电子元件将被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用来执行一个特殊的命令,比如硬盘驱动控制(hdd),这往往需要多达十块芯片和 100多个电子元件才能解决问题。但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却能从全球知识管理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综合了美国加利福利亚的圣何塞、日本东京、芬兰的赫尔辛基对主要顾客的调查结果,由位于法国的格勒诺布尔、意大利米兰、印度诺达 (noida)、新加坡、美国德克萨斯州等地技术专家组成的开发团队共同攻克了这个难题,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即仅用三块芯片组取代了过去复杂的电路板才能进行硬盘驱动控制的问题,这样帮助顾客节省了空间和成本,产品一经推出就立刻受到好评。1996年第一次销售hdd芯片就创造了5000万美元的市场记录,并从美国公司那里夺取了 27%的市场份额,大大超过了从前的竞争对手。对于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来说,不仅把它的业务从起初的几百万美元销售额扩展到现在的几百亿美元,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全球知识的管理建立了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三)新的知识管理模式的优势 1.新的知识管理模式是真正的全球化战略 全球化战略不只是指在世界市场上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而且同时还要建设并维护跨国界的基础设施,并使一个企业的所有职能,包括研究与开发、采购、生产、后勤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以及金融财务国际化。所有这一切最终都是为了向全世界的顾客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使用新的知识管理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在所有的市场上参与竞争,因为它们不断地在全世界寻找任何可能的市场并从全球的角度来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即使是它们尚未涉足的领域也显示出潜在的优势和威胁。 20世纪90年代诺基亚公司通过开展全球知识管理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全球著名的移动电话公司,超过了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要知道美国是移动电话技术的发明国,而摩托罗拉公司也是最早大规模生产移动电话的公司之一。诺基亚公司80年代只是芬兰一家进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1992年才决定专注于移动通信领域。对于诺基亚而言,移动电话和蜂窝网络业务并非产生于芬兰然后向国外出口,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外生产和销售,这就意味着要在全球同步发展。诺基亚必须要向美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和全球营销技巧,向日本学习掌握顾客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心理,比如小型化和数据应用,同样它也要向东南亚国家学习低成本制造的管理技巧。芬兰的管理层被派遣到世界的关键区域,构成了整个公司知识共享的网络。正是通过对全球知识网络的有效管理,所以,诺基亚总是能从全球的角度考虑市场的需求,从gsm的发展到最早提出“把互联网装进每一个人的口袋里”到“移动电子商务”,诺基亚的概念和行为总是领先于竞争对手一步。摩托罗拉公司因为将其创新思路局限于美国,丧失了向数字移动电话和gsm标准转向的先机,从而被诺基亚抛在了后面。 2.新的知识管理模式有助于跨国公司重构核心竞争力 (1)全球知识管理是企业创造差异化战略和独特优势的新途径。现在太多企业的战略是雷同的,真正在产品绩效、服务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的突破来自于不同地理环境发展出的技术和能力的结合,其中有些可能还是来自于别的产业。通过全球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脱离原有地理界限和企业视野的局限性,最早发现顾客的新需求,找到技术创新的来源,从而生产出全球一流的产品和服务。此外,能够识别和整合来自多个地方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困难和成本高昂的,只有少数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公司才做得到。尽管其投入要比在一地开展经营要大得多,其回报当然也是惊人的。我们前面谈到的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和诺基亚公司就是很好的证明。(2)全球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开启全球顾客的潜在需求。许多新的顾客需求或者对已有产品的新用途可能都出现在母国市场以外的地方。企业除了在满足这些特殊地方需求时获取利润,更为可观的是将这些特殊的需求引用到全球的顾客市场中,从而创造更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3)全球知识管理也意味着具备迅速开展全球新业务的能力。一个企业能接近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知识和技能,了解母国其他市场的变化,这就说明企业具备了迅速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能力。通过整合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知识和技能,企业能很快从全球的研究、开发和经营中获取收益。 三、中国企业的全球知识管理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又向全球化迈进了一步。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打开了通向世界之门,又迎来了全球的竞争对手。然而只有融人世界经济的洪流,才有可能取得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因为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相互依赖。知识经济同样也是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在世界银行2001年10月31号的最新报告《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探索。针对中国的现实条件,世界银行对中国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提出了包括利用全球知识的六项建议。这充分说明由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可以在全球自由地流动,我们必须把握这个契机,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1.转变思维方式,将全球知识为我所用 对于中国大部分企业来说,通常的思维逻辑是希望以中国的市场获取别人的技术转让,而主动利用全球知识似乎是不可能的。这主要是我们的企业大都没有走出国门,对世界市场完全缺乏了解和认识。事实上运输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已使了解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和能力,只是视野的局限和思维方式的智障阻碍企业跨出这重要的一步。因此,转变思路,拓宽视野,真正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对待企业的知识和经营,就可以将全球知识为我所用,转变成企业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将全球知识管理纳入企业的战略 比较传统跨国经营中的单向阶梯性的知识转移模式和全球性知识管理模式,可以明显地发现在前者我们处于被动和不利的位置,而在后者我们和跨国公司处于相同的位置,只是在全球知识管理的三个层面跨国公司更具有经验。由此,中国的企业应将全球知识管理纳入企业的战略思考。 诚然,能拥有全球知识管理能力的企业要有一定规模和实力,但并不是只有世界500强的企业才具备。已经有一些中国企业成为全球知识管理的先行者。浙江的万向集团2001年9月份在美国收购了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vai公司,从而成功进入了世界汽车主要厂商的采购网络。这是中国汽车零配件厂商在国内难以做到的。海尔在美国和欧洲的子公司已经部分地实行了当地研究开发、当地生产和当地销售,比如为欧美人特制的酒柜就是很好的例子。这如果用传统的跨国经营理论是难以解释的。 跨国经营论文:浅议我国国有企业的跨国经营现状与发展战略 论文关键词:跨国公司 投资经营 投资战略 论文摘 要:本文以跨国公司与我国国有企业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为论述的主线,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认为,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必须进一步引进跨国公司投资,同时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更好地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引进跨国公司投资战略和我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战略。 一、引言 西方学者对跨国公司的研究是从国际投资开始的,然而,在世界经济史中,国际贸易的历史远比国际投资悠久,国际贸易的理论也比国际投资的理论成熟得多。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有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和被称为“赫—俄—萨模式”(h-o-s model)的要素禀赋理论等比较公认的权威学说,而在国际投资方面的研究则较为薄弱。西方学者通常运用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国际投资现象,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各自的运行机制有所不同,国际贸易理论难以对国际投资做出较为科学的解释。 二、我国国有企业跨国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海外经营中的问题主要是与企业的内部自身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相联系。这其中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海外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主要原因。 (一)产权制度不明晰 目前我国境外企业的管理方式主要实行的是承包经营制度。这本身是在当前我国对外投资管理经验相对缺乏,管理机制不完善情况下的权宜之计。但问题是这种承包性制度往往建立于并不明晰的产权制度之上,在产权、制度和体制方面的深层次的改革远未到位。 首先,按常理,境外企业的国有资产理应保值和增值,但从实际情况看,相当一部分境外企业的国有资产不仅没有增值,甚至连保值也未能做到。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漏洞,主要有:一些企业的国有资产以个人的名义在当地注册,造成产权关系不明确,给国有资产流失造成隐患。其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健全不仅存在于国内母公司,一些企业的境外子公司也沿袭了传统企业的经营机制。在该制度安排下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间的收益权与使用权划分没有得到合理且清晰的界定,进而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企业的管理机制尚未根本改变,国内企业可能过于强调了对海外公司的我国国有企业跨国经营问题研究管理与控制,而海外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与决策权力被大量剥夺;另一方面,对于海外企业的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与业务发展漠不关心,这也直接导致了许多海外企业缺乏国内母公司的相关支持而孤军奋战,海外业务的拓展活动显得后劲不足。同时国内母公司的这种态度在产权制度不明晰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境外企业管理中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甚至导致管理者设租、寻租与企业资产的海外流失。 (二)政企不分与所有者主体缺位 我国国有企业历来是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其关键问题就是政企不分与所有者缺位。应该说,国有企业的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之间是委托关系,这在产权制度上是相对明晰的。简单来讲就是,机构作为所有者是可以的,但实际操作中管理国有资产的是机构中实实在在的人,而这些人在事实上的责、权、利等方面与其所管理的国有资产并无百分之百的利害关系。这样来看实际上无论是国资委还是财政部充其量也只能还是国有资产的一个人而己,而相应的委托人即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方面仍然处于缺位的状况之中。 三、推动我国国有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 (一)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企业在一定的外部经济环境下,成功地进行国际生产与经营活动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企业能够更有效地从事设计、生产、销售产品和服务,其价格和非价格特性较国外竞争者更具有市场吸引力。我国国有企业必须提高国际竞争力,只有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更有效的开展对外贸易和海外投资。 (二)把软技术创新作为提高国有企业科技开发能力的突破口 把软技术作为技术创新的突破口是是因为: 第一,投资少,风险小。硬技术创新需要的投资较大,潜在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也较大,而软技术创新是对产品本体的延伸部分的创新,投资较少,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也相对较小。 第二,容易实现技术创新的目标。软技术创新从构思开发到具体实现都是以企业内部为主,只要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生产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的努力,就可以达到技术创新的目标。 (三)加大国有企业科技开发资源的投入力度 首先,加大国有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力度。科技开发是高投入、高风险活动,没有较大投入,很难进行创新。其次,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内部创新机制。最后,大力培养科技开发人才。科技开发是一个由知识技能的积累到创造性地应用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靠承载知识技能的各种人才来完成的。国有企业为了获得高水平的科技开发人才,一方面要值得投资自己培养,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有企业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有用武之地。 四、结论 我国国有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之一前,应强化我国国有企业自身素质,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克服自身劣势,认真地做好知识准备和相应的人才准备,要全面地熟悉和把握国际惯例以及东道国的政治经济、产业政策变化以及法律政策等。根据我国国有企业的核心实力来决定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开展海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明确投资方向。通盘考虑项目的条件和直接、间接效益,减少盲目行动,规避和减少风险。 跨国经营论文:浅析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绿色营销战略 论文关键词:跨国经营;绿色贸易;绿色营销 论文摘要:绿色营销符合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符合全球绿色消费兴起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企业在跨国经营和贸易中绕过东道国的绿色贸易壁垒,更有利于提高跨国企业在东道国的企业公民形象。跨国企业的绿色营销战略包括:绿色文化建设、绿色营销组合以及绿色企业形象的宣传和公关三个方面。 如何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必须解决的课题。绿色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巨大市场,使我国和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是我国追赶甚至超越发达国家的巨大契机。据统计,2005年全球绿色商品贸易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 574亿元。美国克里兰夫市场预测公司2004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国际绿色消费正以每年平均12% -15%的速度递增。目前,全球已出现一个由环保技术和服务业构成的庞大的绿色市场,并是世界经济贸易结构调整后的四大市场之一。做好跨国绿色营销不仅可以帮助我国企业赢得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可以避免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之类的非关税贸易壁垒。 一、绿色营销在跨国经营中的重要性 (一)绿色营销符合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社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如酸雨、土地沙漠化、全球气候变暖、地球臭氧层遭到破坏、对重要生态资源的过快掠夺等。在生态间题日益紧迫的今天,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如何在不牺牲环境的条件下持续、快速发展全球经济已经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点。绿色营销要求企业不仅承担促进经济发展的责任,而且担负起推动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的责任,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因此,绿色营销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效手段,无疑已成为现代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绿色营销符合绿色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 人们的消费观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追求健康的绿色消费。绿色消费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世人关注,绿色消费群体正在兴起。1998年世界环保组织的一项统计显示:67%的荷兰人和80%的德国人表示在购买商品时会考虑环境因素;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的环保形象影响了他们的购买倾向。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2000年的一项专项调查也显示:53. 8%的人愿意消费绿色产品;37. 9%的人表示购买过绿色食品、绿色建材或绿色家电等绿色产品。我国应该认清这一巨大的发展契机,顺利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三)绿色营销有利于绕过绿色壁垒 在国际贸易中,环境标志产品标准正在替代关税与配额壁垒,成为国际贸易中越来越重要的绿色壁垒。其内容有国际环保公约、国际环保法规标准、自愿性措施、加工生产方法标准和环保成本内在化等。在全球4 917种产品中,受绿色壁垒影响的3 746种产品的贸易额达47 320亿美元,其中直接受影响的达6 790亿美元。全球共计有137个进口国采用了绿色壁垒措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我国出口产品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 (四)绿色营销有利于提高跨国企业在东道国的企业公民形象 绿色营销使企业将自身的利益目标融人消费者和社会利益中,企业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不仅获取了利润,而且可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在社会各界中获得良好声誉,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因而,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既符合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也符合东道国政府发展经济的需要,同时兼顾了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当地环境。其结果理所当然是跨国企业赢得当地居民和政府的支持。 二、跨国经营中的绿色营销战略 (一)建立并完善绿色企业文化 绿色企业文化以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并将其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它是以发展企业清洁生产为基础、以开展生态营销为保证、以满足需求为动力,实现企业、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文化。利用绿色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激励力、导向力能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具体而言,跨国经营企业在建立绿色企业文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建立并完善企业绿色管理制度。在培育企业职工整体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二是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绿色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企业从招聘员工开始就应招聘对企业的绿色文化内核认同的人,并通过不断的培训,与奖金、晋升条件挂钩等措施,加强员工对绿色企业文化的认同,提高员工实施绿色文化的积极性。三是积极强化,持之以恒。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信条、口号、作风、习俗、礼仪等文化要素,是不断进行积极强化的产物。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也应遵循趋乐避苦,趋利避害这些人类行为的基本法则。 (二)制定高效的绿色营销组合战略 1.选择合适的绿色产品。跨国企业经营者通过情报信息网络广泛捕捉绿色资源信息、生产信息、技术信息、产品信息、消费信息、价格信息等,分析出国际绿色市场的变化动向,再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资源配置情况选择合适的绿色产品,为绿色技术和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2.绿色价格的制定。企业在制定绿色产品的价格时,应将生产开发绿色产品过程的环境成本内在化,在价格上反映资源和环境的价值,绿色产品价格应略高于一般同类产品的价格。如芬兰政府允许绿色产品的价格上扬30%;日本绿色产品的价格比一般产品高20%以上。 3.绿色促销。企业应利用促销宣传,建立起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渠道,可以通过举办绿色产品展销会、洽淡会的形式,来扩大绿色产品与消费者的接触面,通过有影响力的宣传媒介和公共活动,宣传企业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实际行动,树立良好的绿色企业形象。 4.绿色营销渠道的选择。企业应根据绿色产品的特殊性,选择不同的分销渠道,精心挑选有信誉、有良好公众形象、对绿色产品达成共识的商、批发商、零售商,提高销售渠道覆盖面。 5.绿色营销服务。企业应将绿色营销服务贯穿于整个销售过程,尤其是售后服务。既要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也要节约能源和资源,鼓励重复使用、回收利用和循环再生,减少污染和二次污染。 (三)作好绿色企业形象宣传和公关 1.积极参与绿色认证。积极参与绿色认证既是执行绿色企业文化的表现,又有利于形成绿色行业进人壁垒,更有利于避免绿色壁垒。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年正式颁布 is014000系列国际环境标准—国际贸易中的“绿色通行证”。“环境标志”正成为国内外贸易合作的重要内容,成为国际贸易的“通行证”。许多国家不仅将其视为保护环境的新举措,也将其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我国出口商品因无环境标志,每年损失约80亿美元。 2.建立并维护绿色企业形象系统。在企业内部,营造出一个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建立企业形象策划和研究机构,对绿色市场不断进行深人的调查和研究,制定各种绿色宣传和销售行动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培训,加大企业对环境保护和绿色营销方面的管理和监控;积极创造条件,申请取得相关贸易国或地区的环境标志,并积极争取获得is014000国际环保认证。对外,企业应大力推广企业特有的绿色产品,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公共媒体,向公众传播企业的绿色经营理念和绿色企业形象;同时积极参与与环境保护和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社会公益文化活动。 3.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环保组织和贸易组织的活动和谈判。通过活动公关、谈判和深人沟通,让世界了解我国企业的环保努力,扩大我国企业在一些国际环保立法和贸易立法中的影响。 跨国经营论文:企业跨国经营中知识管理 摘要:传统跨国经营理论体现出来的单向的阶梯性的以输出为主的知识管理模式已经过时了。事实上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竞争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全球经营所需要的知识并不偏于一隅,跨国公司必须学会识别分散在全球的知识,加以整合和创新,在此基础上创造出适合全球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市场上推广和销售。而这正是全球化经营战略的核心。 关键词:跨国公司,知识管理 20世纪末全球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新世纪跨国公司都把如何更好地全球化作为自己的经营战略。在全球化过程中,知识管理显得越来越为重要,以前跨国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往往只是按其本国需求而设计,然后到世界市场去销售,到现在跨国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却是全球知识管理的结果。比如,一个IT企业提供的最新计算机产品其设计是在美国硅谷进行的,芯片是在韩国生产的,软件是在印度设计的,整机组装是在中国大陆进行的,营销活动则是在香港进行的。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在世界各地建立一套生产、分销和销售的有效网络并不能构筑其竞争优势。只有通过识别、整合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设计出符合全球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这才是跨国公司竞争优势之所在。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向世界学习来创新。 一、传统跨国经营理论中的知识管理模式 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西方较早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理论。垄断优势理论由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H.Hymer)于1960年提出,其中心观点为垄断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企业的垄断优势分为两类:一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技能、营销能力等所有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二是企业凭借规模巨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aymondVernon)于1966年提出,他主要从产品和技术垄断的角度分析了产生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认为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企业必须为占领国外市场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产品创新阶段,应首先在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小进行,因为在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以及国内市场容量上这些国家都具有优势地位,在产品成熟阶段,随着国外仿制品的出现,创新企业就应到海外设立子公司。西欧经济、技术水平和消费需求与美国比较相似,而生产成本低于美国,所以美国的企业首先投资于西欧。在产品的标准化阶段,创新企业的垄断优势逐渐消失,生产的相对优势已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和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的国家和地区,一般为发展中国家。 从上述两理论,我们可以看出知识管理模式为单向的知识输出,即跨国公司带着其在母国市场上获得的技术诀窍、管理技能以及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在东道国市场上进行制造、销售来充分利用这些经验。这样一方面跨国公司可以获得全球规模经济,另一方面由于母国市场和东道国市场间技术诀窍和管理知识间存在的差异跨国公司可以进行套利活动。跨国公司在进行跨国经营时既可以为其他的跨国公司顾客提供服务,又可以利用其能运用全球资源的能力对当地的竞争者施加压力。其知识管理模式可以用图1概括如下: 图1传统跨国经营理论中的知识管理模式 由于以往跨国经营理论存在的某些局限性,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ohnH.Dunning)在综合了各位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其核心是强调跨国公司从事国际生产要同时受到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是这三项优势整合的结果:所有权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的国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包括对无形资产的独占和企业经济规模两方面所产生的优势,或泛指任何能够不断带来未来收益的东西。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有能力将所有权优势在企业内部配置、转让和有效利用。区位优势是东道国具有的,指跨国公司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点和国别时,必须充分考虑东道国的生产要素优势。这种优势不仅包括东道国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而且包括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外贸和税收政策等,跨国公司总是把资金投向那些具有区位优势的国家和地区。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沦对于前面提到的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有一定的改进,即除了强调跨国公司拥有的垄断知识优势的转移,也强调利用东道国市场的知识和资源。跨国公司将生产制造及其他低价值的活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获得成本优势,而将高附加值的活动,如研究与开发、生产设计、营销、战略、融资等活动留在国内。从知识管理的角度,仍然只是一种稍加改良的单向知识输出模式,即在知识输出的过程中要和当地的知识和资源结合起来,适应当地化的需要。 这种单向阶梯性的以输出为主的知识管理模式在跨国公司中屡见不鲜。全球运动服饰的巨人耐克公司就是这样的例子。它的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的彼凡尔顿(Beaverdon),是研究与开发、产品设计、品牌管理、质量控制系统、财务和其它相关职能的神经中枢。它在一些低成本区位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以契约的方式建立了稳定的生产网络,并在这些亚洲国家建立了质量控制和采购网络。同时它还在全球重要的市场建立了营销中心。其他跨国公司如西门子、宝洁、通用汽车等也是如此发展壮大的。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也在不断改进这种模式,并将这种模式发展到了极致。跨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学会了根据当地市场的差异调整产品、服务和管理系统,同时他们依然寻求保持全球一体化战略和运作的优势。“从全球着眼,从当地着手”这句口号正是最好的说明。然而无论这种模式有何改进,隐藏其中的一个逻辑是:全球化意味着用母国产生的产品、服务和优势去征服世界,然而这在知识经济时代已显得过时,“向世界学习”成为全球竞争的主旋律。 二、知识经济时代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新模式 1996年,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首次正式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这一新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认同。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都认识到知识对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所起的巨大作用。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工业经济社会里的战略资源是资本,而在知识经济则是知识和信息。知识经济改变了全球竞争的环境,并对传统跨国经营模式提出了挑战,一种新的全球知识管理模式呼之欲出。 (一)知识经济对传统跨国经营模式的挑战 1.知识经济大大改变了全球竞争的环境(1)竞争优势的来源是建立在知识的识别、整合和创新基础上,而不是其它。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在现代经济中,知识正成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的财富”。这个说法毫不夸张。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规模经济和以此为基础的成本降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必须通过知识的积聚和创新来实现。代表美国新经济的微软公司、甲骨文公司等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超过了通用汽车、福特等老牌跨国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市值。因此,知识是长远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源泉。知道如何利用其知识优势的个人和组织将增大其产品在整个产出中的份额。(2)企业全球化经营所需要的知识来源不再偏于一隅,而是分布在世界各地。过去,跨国公司开展跨国经营时多半是将国内市场的生产、销售管理经验带到东道国的经营活动中去,并适当根据当地的情况加以修正。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使得世界真正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市场,若还是依赖跨国公司总部的做法已不能满足企业全球化经营的需要。其中最明显的迹象是企业间的技术联盟和合作的日益增多以及许多跨国公司将研发机构设置在靠近顾客的市场。(3)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运输成本的大大降低便利了商品、资本和信息的自由流动。美国管理学家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一书中谈到铁路和电报的出现是促成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样现代运输业和通讯业的发展也是促成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的革命要素。空中运输、电信和计算机的成本自1950年以来已大幅度下降,以计算机和电信业为例,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以及像电视会议和电子邮件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使得对范围广泛的经营活动的协调不仅更加可行,而且更加可靠和效率更高。运输成本由于集装箱的发明也大大降低了。这一切都使得商品、资本和信息在世界范围的自由流动更为方便、快捷和廉价,从而为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知识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知识经济对传统跨国经营中的知识管理模式的挑战(1)全球的生产和销售网络并不能构成全球经营的竞争优势。一个有效的全球生产、分销和销售的网络是建立全球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全球化经营不能确保其有全球竞争优势。90年代初,百事可乐公司制定了一个将其国际软饮料收入增加两倍多的雄心勃勃的目标――从1990年的15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50亿美元。为实现这一目标,百事可乐公司发起了勇敢的冲锋。到90年代中期,该公司的经营遍及全球广大地区。不过这种全球扩张并没有转变为增长和赢利。实际上,到了1997年,百事可乐公司已经从诸如南非这样的一些主要市场上撤出,摆在面前的是国际饮料经营近10亿美元的亏损。此外,大部分产业中的主要竞争者都已知晓如何进行全球化经营,更有许多进行数字革命的公司已经在使用互联网迅速地为全世界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2)单一国内市场的需求不再是许多产业的主导力量。过去,跨国公司都是根据本国市场的需求来开发产品和服务,并将此产品和服务销售到世界各地。特别是美国市场由于其消费能力高、国内市场容量大往往成为新产品和服务的诞生地。但这决不意味着美国市场的需求就可以完全代表世界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多引导市场的需求出现在一些跨国公司经营网络的边缘市场。比如对移动电话的新需求更多地出现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如果跨国公司不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识别这些分散的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并且利用其全球知识管理的力量,则将会在竞争中败北。(3)跨国公司仅利用从母国市场上建立起来的垄断知识和诀窍已不能在全球竞争中取胜。基于母国市场上建立的垄断知识和技术诀窍不再能保证跨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胜出,因为可以令跨国公司超越竞争对手的技能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具有专长的专家手中。今天的获胜者必须能够懂得识别和获取分散在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能力和技术诀窍,并将它们整合,从而创造出世界一流的产品和服务。(4)有价值的知识通常是复杂的和棘手的,因此为知识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由于有价值的知识通常是细微的、复杂的和棘手的,这意味着它们可能深深地隐藏在远距离和不熟悉的环境当中,无疑为知识的识别、整理和积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比如了解总部设在世界另一端的顾客企业的内部运转,或者弄清楚先进计算机模拟技术和机器人在药品开发中的应用就是这样的例子。先进的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或许能为复杂知识的传递和互动提供便利,然而这并不能保证对复杂知识的理解。企业需要新的组织结构和运作过程来获取、解码、编码和整合利用这些复杂知识,并将其有效地传递给能有效应用这些知识的人。 (二)新的知识管理模式 由于传统跨国经营模式中的知识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知识管理模式。这种新的知识管理模式主要是从全球化的角度进行知识管理,而不是从母国出发。该管理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如图2所示: 图2知识经济时代跨国经营的知识管理模式 虽然大部分的跨国公司还沉醉于过去的成功,已有不少企业正在运用新的知识管理模式取得了惊人的经营绩效。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就是一例。该公司是1987年由意大利的SGS微电子公司和法国的汤姆逊半导体合并而成的。在半导体业务上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大大落后于同在欧洲的其他牛导体公司,比如德国的西门子、荷兰的飞利浦公司,而日许多专家认为欧洲的半导体业务是没有前途的,因为欧洲的企业已在芯片竞争中丧失了优势,当时领先的竞争者是美国、日本及环太平洋的一些国家。对于欧洲的半导体生产商还不利的条件是其主要顾客市场并不在欧洲,而且半导体核心技术的发源地和制造专家遍布在美国的加利福利亚、日本的东京以及中国台北。然而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证明了怀疑者的担心是多余的,到2000年其销售额达到78亿美元,净利润超过14亿美元,公司股票市值也超过了500亿美元。之所以取得如此不俗的经营业绩,可以说与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的知识管理模式密切相关。 当许多竞争对手将注意力集中在为专用设备设计和生产专门的电子元件,这些电子元件将被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用来执行一个特殊的命令,比如硬盘驱动控制(HDD),这往往需要多达十块芯片和100多个电子元件才能解决问题。但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却能从全球知识管理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综合了美国加利福利亚的圣何塞、日本东京、芬兰的赫尔辛基对主要顾客的调查结果,由位于法国的格勒诺布尔、意大利米兰、印度诺达(Noida)、新加坡、美国德克萨斯州等地技术专家组成的开发团队共同攻克了这个难题,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即仅用三块芯片组取代了过去复杂的电路板才能进行硬盘驱动控制的问题,这样帮助顾客节省了空间和成本,产品一经推出就立刻受到好评。1996年第一次销售HDD芯片就创造了5000万美元的市场记录,并从美国公司那里夺取了27%的市场份额,大大超过了从前的竞争对手。对于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来说,不仅把它的业务从起初的几百万美元销售额扩展到现在的几百亿美元,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全球知识的管理建立了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三)新的知识管理模式的优势 1.新的知识管理模式是真正的全球化战略全球化战略不只是指在世界市场上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而且同时还要建设并维护跨国界的基础设施,并使一个企业的所有职能,包括研究与开发、采购、生产、后勤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以及金融财务国际化。所有这一切最终都是为了向全世界的顾客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使用新的知识管理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在所有的市场上参与竞争,因为它们不断地在全世界寻找任何可能的市场并从全球的角度来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即使是它们尚未涉足的领域也显示出潜在的优势和威胁。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0世纪90年代诺基亚公司通过开展全球知识管理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全球著名的移动电话公司,超过了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要知道美国是移动电话技术的发明国,而摩托罗拉公司也是最早大规模生产移动电话的公司之一。诺基亚公司80年代只是芬兰一家进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1992年才决定专注于移动通信领域。对于诺基亚而言,移动电话和蜂窝网络业务并非产生于芬兰然后向国外出口,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外生产和销售,这就意味着要在全球同步发展。诺基亚必须要向美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和全球营销技巧,向日本学习掌握顾客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心理,比如小型化和数据应用,同样它也要向东南亚国家学习低成本制造的管理技巧。芬兰的管理层被派遣到世界的关键区域,构成了整个公司知识共享的网络。正是通过对全球知识网络的有效管理,所以,诺基亚总是能从全球的角度考虑市场的需求,从GSM的发展到最早提出“把互联网装进每一个人的口袋里”到“移动电子商务”,诺基亚的概念和行为总是领先于竞争对手一步。摩托罗拉公司因为将其创新思路局限于美国,丧失了向数字移动电话和GSM标准转向的先机,从而被诺基亚抛在了后面。 2.新的知识管理模式有助于跨国公司重构核心竞争力(1)全球知识管理是企业创造差异化战略和独特优势的新途径。现在太多企业的战略是雷同的,真正在产品绩效、服务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的突破来自于不同地理环境发展出的技术和能力的结合,其中有些可能还是来自于别的产业。通过全球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脱离原有地理界限和企业视野的局限性,最早发现顾客的新需求,找到技术创新的来源,从而生产出全球一流的产品和服务。此外,能够识别和整合来自多个地方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困难和成本高昂的,只有少数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公司才做得到。尽管其投入要比在一地开展经营要大得多,其回报当然也是惊人的。我们前面谈到的SGS-汤姆逊微电子集团和诺基亚公司就是很好的证明。(2)全球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开启全球顾客的潜在需求。许多新的顾客需求或者对已有产品的新用途可能都出现在母国市场以外的地方。企业除了在满足这些特殊地方需求时获取利润,更为可观的是将这些特殊的需求引用到全球的顾客市场中,从而创造更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3)全球知识管理也意味着具备迅速开展全球新业务的能力。一个企业能接近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知识和技能,了解母国其他市场的变化,这就说明企业具备了迅速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能力。通过整合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知识和技能,企业能很快从全球的研究、开发和经营中获取收益。 三、中国企业的全球知识管理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又向全球化迈进了一步。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打开了通向世界之门,又迎来了全球的竞争对手。然而只有融人世界经济的洪流,才有可能取得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因为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相互依赖。知识经济同样也是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在世界银行2001年10月31号的最新报告《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探索。针对中国的现实条件,世界银行对中国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提出了包括利用全球知识的六项建议。这充分说明由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可以在全球自由地流动,我们必须把握这个契机,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1.转变思维方式,将全球知识为我所用对于中国大部分企业来说,通常的思维逻辑是希望以中国的市场获取别人的技术转让,而主动利用全球知识似乎是不可能的。这主要是我们的企业大都没有走出国门,对世界市场完全缺乏了解和认识。事实上运输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已使了解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和能力,只是视野的局限和思维方式的智障阻碍企业跨出这重要的一步。因此,转变思路,拓宽视野,真正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对待企业的知识和经营,就可以将全球知识为我所用,转变成企业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将全球知识管理纳入企业的战略比较传统跨国经营中的单向阶梯性的知识转移模式和全球性知识管理模式,可以明显地发现在前者我们处于被动和不利的位置,而在后者我们和跨国公司处于相同的位置,只是在全球知识管理的三个层面跨国公司更具有经验。由此,中国的企业应将全球知识管理纳入企业的战略思考。 诚然,能拥有全球知识管理能力的企业要有一定规模和实力,但并不是只有世界500强的企业才具备。已经有一些中国企业成为全球知识管理的先行者。浙江的万向集团2001年9月份在美国收购了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VAI公司,从而成功进入了世界汽车主要厂商的采购网络。这是中国汽车零配件厂商在国内难以做到的。海尔在美国和欧洲的子公司已经部分地实行了当地研究开发、当地生产和当地销售,比如为欧美人特制的酒柜就是很好的例子。这如果用传统的跨国经营理论是难以解释的。 跨国经营论文:企业跨国经营文化准备 摘要:企业文化对中国企业在迈向跨国公司的重大转型过程中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从企业文化的哲学与理念体系的构建、企业跨文化的沟通与管理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企业在迈向跨国公司过程中文化准备的重要意义,认为企业中的文化因素走企业管理的核心因素,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企业的理念体系,中国企业应下大力气进行企业理念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同时有意识培养跨文化的经理人,增强员工的文化敏感力和文化适应性。 1跨国经营文化准备的两个重要方面 新的世纪,中国经济迎来了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这就是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一般而言,跨国经营是一个国家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事跨国经营将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世界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政府已明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全方位开展海外投资,中共“十五大”提出并确定了鼓励能够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方针。1998年主席在中共十五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在积极扩大出口的同时,要有领导有步骤地组织和支持一批有实力有优势的国有企业走出去,到国外,主要是到非洲、中亚、中东、中欧、南美等地投资办厂,从事境外加工贸易,扩大出口,实现成熟产业的国际转移”。 事实上,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中国不少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已经具备了开展海外投资的条件。据外经贸部统计,自1979年至1999年的20年间,中国已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793家贸易和非贸易型企业,协议投资总额约100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65亿美元。中国已被联合国评为新兴的海外投资国,中国有数家公司已经被联合国列入来自发展中国家最大的50家跨国公司行列。中国一批优秀企业,如海尔集团、上海广电、万向集团、杉杉集团、新希望、华为、科龙、格兰仕、森达、东方集团等,都已不同程度地走向跨国经营。 在讨论企业跨国经营文化准备的有关问题时,一般企业很容易想到文化冲突、跨文化沟通、文化变革等与跨文化沟通和管理相关的事项,但本人认为,企业文化与理念体系的构建是更加重要的一方面,它对企业在迈向跨国公司的重大转型过程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文化准备分为两个部分,一为企业文化的哲学与理念体系的构建,二为跨文化的沟通与管理,下面分别对这两方面作一探讨。 2构建适合的企业哲学与理念体系是事关企业跨国发展时期生死成败的核心问题 决定企业生死成败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的战略决策和内部管理,这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公理与常识之一。但文化因素对企业命运的重要意义许多企业界人士认识不够,不少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几句口号加一些职工文娱活动,不能没有,但意义不大;而国内学术界则对此缺乏切身体会。因此,对这一问题目前还有论述的必要。 2000年中期,笔者有幸与国内优秀的高科技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党委书记陈珠芳女士就企业文化的有关问题进行交流。言谈间,这位前华中理工大学教授说了一句令人印象至深的话――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企业的理念体系。 华为公司是中国少有的在电子信息领域技术与生产规模方面都达到世界级水平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更是少有的“在管理思想上有很多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管理哲学”的企业。其四万余字的《华为基本法》标志着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体系和基本经营政策体系的确立,也标志着其接班人确立原则与机制的确立,标志着华为公司由创业者个人色彩浓郁的企业家型管理向职业型管理的重大转变。 2000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实现销售额超过220亿元,管理员工16000余人,其中85%具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目前,华为在全球建立了40多个海外代表处,产品进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美国和印度设立了研究机构和生产基地。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公布的2000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排行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9亿元,在利润排行榜上超越联想、方正等知名企业居百强首位。 陈珠芳女士所言的“企业的理念体系”就是广义的企业文化,而“核心能力或称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这一概念源自80年代后期欧美学术界。当时,面对日本企业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美国不得不放下架子去研究日本。经过埋头研究与思索,他们发现日美管理的根本差异在于对管理因素的认识有所不同。美国管理过分强调技术、设备、方法、规章、组织结构、财务分析等这些“硬”的因素,而日本则比较注重诸如目标、宗旨、信念、人和、价值准则等这些“软”的因素。美国人发现这些差别后,又回过头研究美国经营成功的企业,发现美国的成功企业也同样注重这些“软”的因素。他们最终得出结论:这些“软”的因素,即企业中的理念体系和文化因素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因素,是企业管理成败的根本与关键因素。 因此,“核心能力”概念的提出其重要意义就在于明确了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因素,是企业管理成败的根本与关键因素,广义的企业文化――企业的理念体系即构成企业的核心能力。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在《管理学》中也将管理与文化明确地联系起来。他认为,管理不只是一门学科,还应是一种文化,有它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管理效率依赖于价值系统、管理哲学等文化变量。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文化因素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意义,二是文化因素中企业哲学和理念体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文化因素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意义,在公司创业初期,重要的是生存与扩张,是产品和市场,企业文化并不是一个必须探讨的问题,因为它不构成企业发展的重要变量。但当一个公司的规模扩展到相当程度,即它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已成为或即将成为一种“社会力量”的时候,文化的探讨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此时对企业文化的探讨既成为内部管理问题,也成为对外营销问题。对内而言,随着企业的扩大和员工的增加,企业领导者迫切需要一个发挥增强企业内聚力、形成企业思维以统一员工思想、确认工作评价标准、确认接班人标准等作用的企业自身价值体系――即企业的文化体系、理念体系;对外而言,此时随着企业在业务过程中触及的社会利益日益广泛复杂,人们已从文化的角度评价其合理性和利益的得失,企业文化中的使命与宗旨、服务精神、社会意义等因素凸现出来,文化又成为对外营销问题,部分企业甚至以自身的企业哲学作为营销主要述求点之一,使之成为企业形象的重要部分之一。 因此,世界许多成功的企业发展到跨国公司阶段时都已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管理文化”或“管理哲学”,并发展出一整套“企业理念体系”。如IBM公司“尊重个人、服务、追求卓越”企业哲学;日本松下的“自来水哲学”及由此而来的企业定位;美国麦当劳的“质量、服务、清洁、价值”的理念及由此而来的标准化操作体系和销售欢乐的营销特色;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构筑无界限的组织、成为所进入行业内数一数二企业”等独特理念体系。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企业文化因素中企业哲学与企业理念体系的区别。企业哲学是企业理念体系的纲领,而企业理念体系是企业哲学的具体细化,它既包括诸如目标、宗旨、信念、人和、价值准则等这些“软”的因素,也包括工作评价标准、操作要求标准、工作方法、组织构建原则等这些与企业实际运作直接相关的“硬”的因素。 如美国麦当劳公司的企业哲学可以简单表述为“质量、服务、清洁、价值”(QSC V),但其企业理念体系则十分复杂,包括厚达385页的《营运手册》(即《麦当劳手册》),包括“细心、关心、爱心”、“顾客永远第一”、“大胆、充满兴奋”、“立即动手”等七项基本政策,也包括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创造欢乐的就餐气氛、每晋升一级都必须接受的职业训练课程(共计有BCC、ACC、ACX、SIP、SWTP等多种)等管理方法,在此理念体系的指导、激励下,麦当劳井井有条地管理着全球超过15万家连锁店、200多万名员工,成为全球第一品牌。 又如在《财富》杂志近年组织的“全球最受推崇的公司”评选中连续数年名列榜首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其企业哲学可以简单表述为对下属企业要求“数一数二”、对内部管理要求“精简、速度和自信”,以构筑“无边界”的大型企业集团。但其企业理念体系则更加复杂,不仅包括其“通用电气价值观”,即痛恨官僚主义、开明、讲究速度、自信、高瞻远瞩、精力充沛、果敢地设定目标、视变化为机遇、适应全球化对领导人的要求等,还包括其全球化、服务和六个西格玛质量标准等三大增长措施、对领导人的4E品质(Energy、Energizer、Edge、Excute)要求以及对管理的三手段T(技术)、P(政治)、C(文化)的同等重视等。其中,仅六个西格玛质量标准就是一个颇为庞大系统的、规范化的工作方法,该方法规定了GE员工应如何工作,以使其产品与服务的满意率达到统计学中正态分布的“六个西格玛(即Z值所对应的面积)”。在正态表上,一个西格玛是68.27%,两个西格玛是95.45%,三个是99.73%,四个是99.9937%……六个西格玛与100%已差别很小,GE藉此活动基本消灭了公司每天在全球从事生产的每一产品、每一道工序和每一笔交易的缺陷和不足。至于其具体方法与操作,外界则难以详细了解。 有“20世纪最伟大的经理人”之称的韦尔奇认为企业文化与价值观是企业管理中最模糊的领域,也是迄今为止最具挑战性的一环,它关系到如何指导组织行为,有难以言传的价值和意义。每个组织都需要有价值观,精干的组织尤其必要,价值观的形成是长远的挑战。 朱?基总理曾于2000年5月组织中国20多家中央直属超级国企领导人赴GE设在美国克罗顿维尔的培训基地,接受杰克?韦尔奇及其管理团队为期两周的培训,以学习通用电气公司卓越的管理之道。 国内企业对文化因素重视不够的主要原因是混淆了企业文化中企业哲学与企业理念体系的区别,将企业文化等同为几句口号和一些职工文娱活动,以致许多人认为搞企业文化就是“玩虚的”,不实在,不能赚钱,没用;此外,还有一个现象是有相当多企业对于提出几句口号、整理几句价值观等文化活动还是颇为热衷,认为这就是重视企业文化,却忽略了扎实、艰巨的企业理念体系的构建。 事实上,企业理念、价值观等企业哲学实质已成为企业文化中的显性部分,主要发挥企业文化中的对外营销作用,社会大众较为容易接触并了解;而企业理念体系则是企业文化整体冰山海平面下的隐性部分,发挥着对内的管理、指引、协调等功能,是构成企业管理独特性的重要部分,其中有些管理方法和系统甚至是企业知识产权与KNOW-HOW的重要部分,外人一般难以详细了解与掌握。 综上所述,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企业的理念体系,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因素,是企业管理成败的根本与关键因素,处于跨国发展时期的企业,在注重企业规模与效益扩大的同时,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以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特别是加强与企业实际运作密切相关的企业理念体系的构建。否则,如果没有适合自身的“理念体系”、“管理文化”,或仅有几句口号,或者“理念体系”不符合企业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企业就难以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较易发生各种意外事件而崩溃,或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消亡。 3加强跨文化的研究与管理以适应企业跨国发展的需要 企业要跨国发展,除必须了解进入国家的市场及其运作规则外,还必须了解其社会文化、人际交往规则、企业管理模式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等。为此,我们需要对影响企业管理活动和管理模式的文化层面进行分析。 根据荷兰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史特德(Hofstede)的研究,对管理活动和管理模式有影响的文化层面主要有五个方面,它们是:①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②权力差距;③不确定性的规避;④阳刚与阴柔;⑤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它们分别表明人们对他人、对权威、对不确定性、对自我、对时间的价值观。 个人主义是指一个松散的社会结构,假定其中的人们都只关心自己和最亲密的家庭成员;而集体主义则是在一个紧密的社会结构中人们分为内部群体与外部群体,人们期望自己所在的那个内部群体照顾自己,而自己则对这个内部群体绝对忠诚。 权力距离是指“一个社会对组织机构中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情况所能接受的程度。”在权力距离大的文化中,下属对上司有强烈的依附性,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上司是开明专制君主,是仁慈的独裁者;在权力距离小的文化中,员工参与决策的程度较高,下属在其规定的职责范围内有相应的自主权。 所谓“不确定性的规避”,是指“一个社会对不确定和模糊态势所感到的威胁程度,试图保障职业安全,制订更为正式的规则,拒绝越轨的观点和行为,相信绝对忠诚和专业知识来规避上述态势。” 阳刚与阴柔是指:“社会中‘男性’价值观占优势的程度,即自信、追求金钱和物质、不关心别人、重视个人生活质量”;其反面则是“女性”价值占优势。 长期导向性、短期导向性表明一个民族对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价值观。具有长期导向的文化和社会主要面向未来,较注重对未来的考虑,对待事物以动态的观点去考察;注重节约、节俭和储备;做任何事均留有余地。短期导向性的文化与社会则面向过去与现在,着重眼前的利益,注重对传统的尊重,注重负担社会的责任;在管理上最重要的是此时的利润,上级对下级的考绩周期较短,要求立见功效,急功近利,不容拖延。 研究表明,中国的大陆、香港与台湾均属于“儒家文化圈”的范围,它们的文化层面和管理形态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很深,倾向于集体主义,保持了较大的权力距离;从不确定性规避方面看,台湾属中等,香港较低,大陆在由低向高的方面发展;从男性与女性价值观方面看,港台更倾向于男性价值观,而大陆则属于一种中性的、混合型的价值观。 美国和加拿大是高度实用主义的国家,强调利润最大化、组织效率和生产率。它们是个人主义化和行动导向的国家,对风险具有高度的忍耐性,具有低程度的不确定性规避的倾向。美国属于高成就需求型,强调个人的自我成就,重视民主领导方式,倾向于集体决策与参与,权力距离很小,男性化的指标是中等的,倾向于体贴人的、关系指向型的领导。 日本社会和企业高度重视集体主义,在权力距离方面,保持了一方面扩大、另一方又缩小的两种倾向;日本人具有高度的对不确定性进行规避的倾向;在男性化与女性化价值观方面,日本人保持了一个高度男性化的文化价值观。 欧洲的情况比较复杂,大体上可分为英国系、日尔曼系、近东系、北欧系、拉丁系等几种类型。 因此,中国企业在实施跨国发展的过程中,应详细了解拟进入国家的市场与文化情况,根据所在国家不同的文化层面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自身的管理措施与策略,具体建议见本文下一节。 此外,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母公司与分公司利益冲突、外国分公司负责人国籍选择等问题,根据帕穆特(Perlmutter)的著作,世界主要跨国企业都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跨国企业起步时属于“种族优越主义”阶段。企业赴海外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谋求母公司的利益,由公司所在的某国发号施令,指挥在外国文化下的分支机构如何行事。 (2)跨国企业进入愈来愈多的国家后,不能再以母国的利益为重,必须转向“多轴心主义”阶段。外国据点的营运重任愈来愈由当地管理阶层主导,他们比单纯的外国人更受到当地政府及文化的左右,但也能掌握母国公司的文化精髓。 (3)进入第三个阶段,公司开始“以地球为中心”(geocentric)阶段。也就是说,只要和企业成长及生存相关,都是从公司利益出发,任何国家(包括母国)的压力和其他国家一样,公司不会特别优先考虑。此时,经理成为公司的一员,他的国籍反而不被重视,任何人可以凭功绩在全球化企业中步步高升,不会因国籍而有不同待遇。新的企业文化诞生,经理人不再担负任何包袱,其中包括国家文化方面的包袱。 4关于文化准备的几点具体建议 (1)下大力气进行企业理念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由于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在企业理念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方面都仅处于万里长征的开始,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只是关于目标、宗旨、信念、人和、价值准则等这些“软”的因素,而在工作评价标准、操作要求标准、工作方法、组织构建原则等这些与企业实际运作直接相关的“硬”的因素方面,细化具体的东西较少,形之于文字且直接指导操作的,就更少。 在管理的诸多环节,中国许多企业仍处于粗放经营阶段,而跨国公司是一种高度组织性的超巨型企业,客观上需要有高度严密的管理,世界上跨国公司早发展国家已经积累了上百年的经验,具有成熟而不断创新的管理理念体系和规范化的管理技术。因此,要真正实现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目标,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还需付出艰辛的探索和努力。 (2)确定合适的国际化发展思路,确立“以地球为中心”的国际化经营理念,尽量缩短企业文化的成熟过程,在开始阶段尽量减少文化冲突。 具体措施包括:选择进入地区与国家时考虑文化因素,以香港为桥梁,或先与国外企业组建合资企业介入跨国企业经营等。 (3)有意识培养跨越文化的经理人,增强员工的文化敏感力和文化适应性,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如对方国家权力距离指数较低,则应选派民主型、关怀型领导;反之,则选派权威型领导。如对方国家不确定性回避指数高,进入该国后首要工作就是树立稳定、专业、规范的企业形象,并制订好各项规章制度;如对方国家不确定性回避指数低,则可以优先考虑市场机会等。 (4)积极引导企业内部的文化变革,适度降低权力距离指数,提高个人主义指数。“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企业文化只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必然具有社会文化的特征。因此,国内企业的内部文化往往具有“权力距离大、个人主义指数低、长期导向明显”等特征,在跨国经营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不仅需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还必须适当调整自己,使自身的企业文化特征具有足够的包容性与可塑性,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合作者和工作人员感到适应与亲切。 为此,中国企业应积极引导内部文化的变革,使之与国际主流文化趋同,适度降低权力距离指数,提高个人主义指数。具体措施包括:鼓励经理人员的参与式、协调式、平等交换式风格与系统有条理的工作作风,讲究实际,鼓励员工的不同意见,鼓励个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等。 (5)加强跨文化的沟通与管理方面的研究与培训,有意识地培养跨越文化的经理人,大力提倡、推广应用国际化工作语言,在公司内部形成学习与使用多种语言的风气,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员工的文化敏感力和文化适应性,以加快企业国际化的进程。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国的财务管理体系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期能够更好地适应各个单位的需求。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行政事业单位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与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还是存在较多的相似之处。加强单位的会计核算,强化财务管理水平,目的就是为了给单位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1)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中涵盖的职能部门种类较多,因而很多的部门在工作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实现对各部门的有效监管,必须有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就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而言,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急需改进。首先,没有建立健全内部的会计制度。因而部门的会计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阻碍。会计制度是开展会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很多行政企业虽然设立基本的会计制度,但是由于制定的会计制度比较薄弱,还不能适应现如今单位的会计核算需求,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财产清查制度、内部牵连制度等等,这些都是会计核算中十分基础的会计制度。其次,没有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会计人员在开展正常工作的时候,需要完善的审计制度作为依据,以此来保障会计工作的有序开展。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开展审计工作,可以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保证会计工作的高效性。但是现如今的行政事业单位比较缺乏完善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因而会计核算中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 (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拥有扎实的会计基础是会计工作人员开展会计工作的必备前提。现如今,从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来看,会计工作中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原始凭证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在处理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会接收很多的原始凭证,但是很多原始凭证的书写极其不规范,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有些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的审核比较马虎,并没有仔细查看,除了在内容的书写上存在不完整之外,还有很多的书写格式不规范。第二,记账凭证方面。记账凭证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进行记载的,如果原始凭证自身有问题,却没有审核出来,在后续记账凭证的记载中肯定会将问题暴露出来。或者是处理的不及时,以致很多描述不同业务的单据混在一起,最终统计在一张记账凭证上面,影响记账凭证的准确性。 (3)预算执行缺乏约束力和严肃性 行政单位在负责某些项目的时候,都会事先制定相应的预算执行方案,明确整个项目可能需要耗费的资金,以便做出更加完善的决策,对于后续项目的开展也是十分有帮助的,保障单位资金的最大化利用。但也仍然有很多的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这方面缺乏约束力和严肃性,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方案,但是具体实行的时候却总是没有成效。第一,有些单位的预算单位资金控制不严,很多参与控制预算资金的工作人员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利用工作的便利性,超支使用单位资金,甚至用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用公款给他人送礼等等,这些额外的消费严重增加了单位的支出,降低了单位的会议费、招待费、其他方面的预算,由此产生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第二,有些单位为了更好地使用现有的资金,会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资金使用方案。但是资金的使用方案却没有明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划分界限,给了那些怀有心机的人可乘之机。很多的工作人员利用项目资金来弥补基本经费的不足,因而之前准备用于项目方面的资金数额明显不足,没有做到专款专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监督制度,有利于保障单位财务工作的有序开展。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单位的发展。首先,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财务部门的工作员工各有分工,每个人对自己负责的部分负全责,责任到人,避免产生问题的时候责任追究不清楚。这样一来,员工在自身工作的时候也会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同事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共同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其次,严格按照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填制记账编号需要按照编号进行填写。原始凭证的取得和填制直接关系到后续的记账凭证的填写,由此对整个会计报表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加强原始凭证的审核力度。 此外,关于单位涉及到的各项会计核算,都要严格按照相应的会计制度执行。单位内部制定的财务监督制度,要将其落到实处。要有人起到表率的作用,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该制度的有效性。 (2)加强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项目所必须的,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管理,及时掌握单位的资金动态,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强化预算流程,对于预算的编制与审核,加强力度,严格按照设定的预算支出标准进行考核,考核通过才可以实行预算方案,未通过则需要重新制定或针对问题进行修改。其次,建立完善的预算支出标准。为了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区分开来,让每个模块的资金充分地应用到需要的地方。为了进一步强化项目资金的使用,可以根据单位的项目建立合适的项目资金库,对每一笔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准确记录,及时掌握资金动态。随着经验的累积,单位内部也可以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为后续预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个标准。 (3)提升会计人才的素养 会计人才是开展会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会计人才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他们日后在工作中的表现有密切的联系。提升会计核算水平,改善财务管理现状,必须以人才发展为关键,从而推动其他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首先,加强部门领导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让更多的部门员工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增添他们的工作动力。在单位内部营造一种重视财务工作的氛围,有助于财务部门的员工更好地开展工作。其次,对于财务部门员工的选用,必须要通过多层筛选,最终还要通过财务 主管的考核,保障会计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适应单位的需求和发展。此外,强化员工的培训,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又称预算会计,是指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运营为目标,为使用者提供事业单位委托责任的会计信息并作出经济和社会决策的一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为了执行事业任务保证业务活动的资金需要,一方面要向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单位按照核定的预算领取经费,另一方面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开支标准安排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各项专业业务和经营业务的各项支出,收支相抵为单位的结余。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对象是各类事业单位在单位预算和执行过程中的各项收入,支出和结余,以及事业单位在资金运营过程中形成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事业单位会计的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会计信息,使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事业单位会计是服务性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程序是确认,计量,记录和报表。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在事业单位会计的日常核算工作中存在着大量不规范,信息失真等严重问题。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存在局限性,不能满足需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虽能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资金流量,将本期全部现金作为本期的收入,但当期成本费用反应不真实,单位资产和负债反应不确切,不能如实的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负资产。在核算过程中经常存在每个年度内收支项目不必配的现象,使计算的结余不真实。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只能按照实际收到的拨款单据按照拨款金额计量购入的采购物资,如果采购跨年度,就不能真实地反映这项经济活动。一般情况下很多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不全,不真实规范,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监控,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资产核算不真实,从而导致了会计报告中半数的各项资产,基金,结余不实,由于会计信息不规范,导致财务管理随意性较大,有的单位会计核算没有按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核算,从而导致资产流失等问题的出现。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足。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重资金使用而不重财务管理的情况,会计核算缺少监督,许多单位内部未设立内审机构,已经建立内审机构的单位内审机构不能发挥作用,一些单位财务核算制度不科学不严谨,会计核算仅仅流于形式,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合理,业务交叉现象严重,人员分工不明确,会计只要求账务核算无误,与业务控制脱节,对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不了解,对业务部门缺少必要的财务控制和监督。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低,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即使有相应的制度也只是摆设,与此同时,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部门对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不及时,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监督不严格,对违规问题处罚力度不够,致使很多问题长期得不到改进。 3.会计基础工作不到位,账目混乱。由于各单位会计对会计制度理解不同和人为的控制支出,造成了对同样性质的账目核算方法不一致,导致有些单位专项资金未列入暂存款核算,某些收入类款项未作为收入入账而将其作为暂存款核算。在处理单位经济业务往来时由于单位报账员没有进行日常账务处理,而会计中心只提供月报表资料,使单位领导和报账员不能及时掌握本单位债权债务情况,记账的时候记账凭证写得过于简单,会计科目名称不规范,业务处理不及时,提供的情况不真实等等一应导致会计中心无法得知各单位资产的真实情况,这些不规范的操作使得单位账目混乱情况时有发生。 4.部门预算存在漏洞,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约束力。很多单位的部门预算编制在项目支出的细化程度,基本支出定额制定方面的科学性不够,部门预算不严谨,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时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在资金使用的时候支出控制不到位,超支现象严重,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时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没有区分开来,没有做到专款专用,专项资金使用时重拨款轻管理,对项目资金使用缺乏有效地监督。 二、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1.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这是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这些问题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很多人都不是会计类专业,大多数会计人员是从别的岗位转岗过来的,甚至由其他岗位的人兼职,有些会计人员连基本的从业证都没有,很多人对会计的基本业务根本就不熟悉,会计核算工作中就出现了很多基本的业务类的错误。 2.财政监督不力,这是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由于资金有限,财政人员的收入途径过少,因此大部分事业单位会计看银行存款花钱,不难看出会计核算出现问题很多都是事业单位的腐败问题,另外就是事业单位很少通过会计提供的资料分析资金的支出,因此作为会计本身也就难以关注资金的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 三、改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措施 1.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是导致各类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因此要改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首先就是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首先要进行职业培训和职业道德建设,由于大部分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不是会计类专业毕业,他们对会计工作根本就不精通或不了解,毫无疑问就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进行,因此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可以提高他们业务能力,对自身的工作进行深入的了解,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职业,其次要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建设,让他们明白会计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资金问题和单位的运营情况,因此,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可以有效的避免不负责任的情况和腐败,对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和避免财务工作混乱有很好的作用。 2.改革会计人员体制。由于很多会计人员不是财经类毕业生,很多人是由其他岗位转岗过来,甚至由其他岗位的人兼职,会计人员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如果体质不完善,管理起来存在很多的困难,因此首先要改变会计人员由其他岗位转岗甚至兼职的情况,直接由会计类专业人员担任会计核算的工作,其次会计核算工作要加强独立性,杜绝出现由别的岗位人员兼职的现象,并且要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做到财产管理制度公开化,会计信息真实化。 3.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如果说财务人员自身的问题是内因,那么监督不力就是外因,因此要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充分发挥 审计部门的作用,事业单位要想做好会计核算的工作需要审计部门的监督和配合,审计部门要经常对会计核算的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如果监督做到位,就可以限制会计核算中出现的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 4.规范会计核算方法和经费支出,明确经费开支标准。目前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无法核算上级单位和下级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的工作,因此针对这种问题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经费支出标准,只有通过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才能有效遏制各事业单位在财务使用上混乱的现象。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一套权责发生制度,健全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加强会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实行财务公开,确保资金使用通过有效的监督而达到合理的使用。 四、总结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影响了国家财产有效合理的使用,因此完善会计核算工作势在必行,我们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使财务工作制度化透明化,在实践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摸索和提高,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走向良好的轨道,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风险管理框架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经逐步在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得到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在实现了工资管理、往来账目等日常会计工作自动化的同时,不仅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降低了部分人为工作的不确定性,而且能够实现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增强了对财务工作的监控能力。因此,我国越来越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开始展开会计电算化项目。然而,一个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仅要看到其所带来的效益,还应该在项目实施之初考虑项目可能产生的风险,并通过对项目风险的把控,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作为还未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事业单位,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展,在开展中需要遵从什么样的管理步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避免什么样的风险才能保证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顺利实施则是财务管理人员所必须了解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项目风险是在项目管理活动或事件中消极的、项目管理人员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由于项目的一次性、创新性和独特性等特性,任何一个项目都是有风险。 目前,通用的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模型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即风险规划、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 (一)风险规划 风险规划主要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管理工作的整体计划和安排,是后续工作的基础。 (二)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即通过风险识别找出影响项目质量、进度、费用等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风险,然后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产生的影响进行估算,最后对风险度进行评价、排序。通过风险分析可以确定项目的关键风险、主要风险,以便项目管理者能够集中精力和资金对项目的风险进行应对。 (三)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指项目管理者采用多种措施和方法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目前,传统的风险应对的措施和方法包括: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自留等。 (四)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是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可能出现风险的监视,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重新规划、在此分析等。项目的风险管理不是一次性工作,通过风险监控将风险管理构成了闭环控制,更满足项目的实际实施环境。 以上四个部分中,风险的分析与应对是项目风险管理系统的核心。因此,本文就以风险分析与应对为基础对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管理框架进行探讨。 二、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管理框架 (一)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分析 1、风险识别 找到风险是风险分析和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风险识别虽然多采用定性分析,但却尤为重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中的风险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种类: 会计电算化实施中制度不健全的风险。制度建设是任何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如果内控制度薄弱,普通操作人员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就能对财务数据进行篡改,则必然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不仅使会计电算化不能得到高效、有序的使用,而且还可能导致作假舞弊等更大的潜在风险,给单位和个人造成巨大的损失。 会计电算化实施中软、硬件配置不当的风险。由于自主开发的成本过高,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各自从市场上购买会计软件并配置相应的硬件设备。这样,可能产生由于过分追求低成本,或项目组成员考虑问题不周全而购买了质量和后续服务都较弱的软、硬件产品,而造成很多重要财务功能无法实现,电算化目标无法达到等风险的发生;相反,如果忽视单位自身需求,而盲目追求软硬件产品的新、贵、全,则会导致购买的产品很多功能没有必要,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风险估计与评价 目前,传统的风险估计的方法包括:主观评分法、决策树法(Decision Tree Analysis)、层次分析法AHP (the Analytiwal Hierarchy Process)、模糊风险综合评价(Fuss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故障树分析法FTA(Fault Tree Analysis)和蒙托卡罗模拟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等,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对开展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 (二)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应对 根据项目风险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了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应对措施。 健全会计电算化的各项制度。包括资料管理制度,强调专人专管,确保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顺利开展;安全管理规范,确定不同使用人员的权限,避免财务数据的不正常浏览和篡改; 培训会计电算化的重要人才。包括本单位相关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的普及型培训;包括对电算化项目使用人员的专业化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人员电算化的意识、态度和实际操作技能。 合理配置会计电算化的软硬件环境。全面分析本单位的业务流程和发展的趋势,广泛调研省市内相关单位会计电算化使用情况,结合未来几年计算机及软件发展的可能,采取内部邀请招标的方式配置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的软硬件环境。 三、总结 项目的风险管理是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通过对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项目的风险管理框架的探析,能够为准备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成功实施并完成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中的缺陷和优化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具有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管理会计是在事业单位发展的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对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而言,管理会计的运用能全面而详尽地为他们提供单位的经营和管理信息数据,为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策略的制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管理会计制度的实施,又能参与到事业单位经营决策的制定中来,并且借助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手段让其经济效益得到可持续的增长。虽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全方位的利好,但是同时也使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更加复杂。这无疑对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提出了巨大的考验。 一、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中存在的缺陷 (一)管理会计缺乏实践 目前看来,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中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尽管管理会计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体系,但却很少有事业单位能成功地将其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去,致使管理会计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追根究底还是因为事业单位在思想上没有重视管理会计工作,让其沦为可有可无的闲职,当然不可能起到任何实效。而且很多时候事业单位都将管理会计与其它工作混为一谈,并没有将其作为权责独立的部门对待。如此一来,即使管理会计本身具备的优势再多,也没有条件让其显现出来,反而导致“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情况发生,让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效率受到负面影响。此外,管理会计本身的瓶颈问题也不容忽视。它的应用方式过于抽象和深奥,相关资料的收集也存在不小的难度,数据模型的实际操作对专业性要求极高……这些无疑都会增加管理会计在落实过程中的难度。 (二)管理与会计工作的融合有困难 虽然,落实管理会计制度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当事业单位领导者制定经营决策时,能给他们提供全面而详尽的管理信息。但是,管理会计工作,却并不是简单地将内部管理工作和会计工作加和起来就能完美实现的。管理会计工作实际上是,在综合考虑单位所面临的内外大环境的基础上,以完善的经济体制为支撑,对管理工作和会计工作进行深度融合,以求最终达到相得益彰的内部管理效果。但是,由于计划经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盛行已久,凭借几十年的改革政策很难彻底纠正这种老旧观念。因此,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在制定经营决策时也难免会受到计划经济观念的左右,而对管理会计这种新体制所提供的管理信息有所轻视。由此,这最终也会阻碍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普及和推广,大大降低管理会计在实际运用过程的效力。 (三)缺乏规范的管理会计体系 管理会计这一名称最早起源于19世纪早期,是企业管理层为了对企业内部进行计量而提出来的。而管理会计却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我国的企业管理中逐渐兴起。可想而知,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不论是在管理会计的理论支撑还是实践经验方面都仍然处于极度匮乏的局面。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战略在我国的全面落实,长期受计划经济桎梏的事业单位与私有企业相比,在各方面的改革与发展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距。事业单位对财务和成本会计信息的收集情况也相当的滞后,导致管理会计的优势作用无法发挥出来。而且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理论体系。而没有理论体制的指导,就很难对管理会计的内部发展规律进行准确而完整的把握,也就无法促进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和进一步推广。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事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不能及时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数据,导致事业单位的改革迟迟收不到成效,其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也都得不到提高。 二、加速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应用的方案 (一)让管理会计部门独立行使职权,提高其普及率 提高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的普及率,首先就要对管理会计工作足够重视。将管理会计作为权责独立的部门划分出来,并赋予其实权,确保管理会计能在内部管理中充分体现它的优势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指导下,真正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效率。其次,重视事业单位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收集与统计。在建立收付实现制度的基础上,及时掌握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的相关财务信息及数据,对单位的内部成本要严格控制好。并以事业单位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合理地对单位各方面进行理性评估,帮助领导者对单位形成全面、完整的认识,从而为单位未来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促进事业单位经济和竞争实力的增强。 此外,解决管理会计本身存在的瓶颈问题,首先要对其建立起正确的认识。不论是深奥的理论知识,抑或是专业化的数字模型,最终都是为了解决实际管理问题而设立的。如果不能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事业单位要设立专门机构来指导管理会计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地推动管理会计在实际的内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和发展。 (二)促成会计与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增强作用效力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在改革开放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果。对于一直处在计划经济影响下的事业单位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对会计工作的职能要求,也因此由单纯的信息支持逐渐向单位经营决策的提供转变,管理会计这一新的内部管理体制便应运而生了。在这种经济发展新形势下,为了能更好地为事业单位的领导者提供科学、全面的管理信息,必须要将单位的管理工作和会计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促使管理会计职能的深度融合。第一,为了确保管理会计部门所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作为管理会计人员,首要任务就是对事业单位的各项运营环节有所了解。这样才不会在管理信息的制定中出现遗漏和常识性错误。第二,开展计划分析工作时,管理会计人员也要付出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单位的不同活动中去。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以后制定管理决策时提供指导作用。第三,管理会计人员还应及时转变自己的会计观念。以新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工具,去寻求降低事业单位经营成本的最优方案。并全面地对单位经营成本的发生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导致成本数额差异的根源之所在,进而不断寻求能降低成本的最新方案。 (三)建立中国化的管理会计体系 1.建立规范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只有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起规范化的管理会计体系,才能及时把握单位内部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而更有效地推动管理会计在单位实践工作中的应用。要以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对成功案例进行完整的归纳和整理,并总结出其中蕴含的成功经验,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和依据。与此同时,还要将理论体系与管理会计的实践工作结合起来,最终形成完善的、中国化的管理会计理论。为新时代下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并根据管理会计理论,找出其中暗藏的客观发展规律,让其在事业单位经营体制的转变中能够更加符合发展需求,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 2.加快管理会计的指引体系建设 要基于国家对指引体系所做出的明确说明的基础上,通过基本、应用和案例3种指引过程,来界定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边界和框架。对其中可能涉及的框架类和结构类问题,例如:财务会计是否有必要纳入管理会计之中,并以讨论的形式最终确定好解决方案。然后,对事业单位管理体系建设是否可行,以及后续各阶段涉及的具体任务等,则可以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探讨解决。此外,在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当然也少不了对已有成功案例和国际惯例的借鉴。 3.构建全面化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一个完善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应该具备两方面职能。其一,基础职能,对所有事业单位的预算、预算和成本控制、决策管理和绩效评估,都能起监管作用;其二,特殊职能,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性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应起到管理单位项目和会计岗位的作用,并且还要具备额外的审计和报警职能。因此,对已经建立了功能完善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事业单位,要努力让管理会计的各项子系统与单位本身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促使其有效地发挥职能优势。并且要将不同子系统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一,实现事业单位内部数据的实时共享和互通。对尚未建立完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事业单位,则必须要加快对其改造升级的步伐,借助中介服务机构的技术力能完成对信息系统的评估与升级调试,争取早日在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促进事业单位更快更好地向信息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三、结语 按照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来看,管理会计的深入推广与应用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对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不能产生为难情绪,而应该针对性地提出能完美解决问题的完善对策,才能让管理会计在新的经济形势发展下完成华丽的转型,继续助推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首先,让管理会计部门独立行使职权,提高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普及率,帮助领导者对单位形成全面、完整的认识,从而为单位未来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促进事业单位经济和竞争实力的增强。其次,将单位的管理工作和会计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促使管理会计职能的深度融合,增强管理会计的作用效力。管理会计人员还应及时转变自己的会计观念。以新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工具,去寻求降低事业单位经营成本的最优方案。最后,要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全面的、中国化的管理会计体系。及时把握单位内部事物的发展规律,更有效地推动管理会计在单位实践工作中的应用。不断完善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努力让管理会计的各项子系统与单位本身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促使其有效地发挥职能优势,促进事业单位更快更好地向信息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几点探讨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已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一年来的实践表明,新制度在促进国有资产价值管理,推进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以及完善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披露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当前财政管理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就执行新制度实际操作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想法,和同行一起探讨。 1.概念范围的区分与实务的差异:在有关教科书的规范与定义,库存现金可以概括为单位为了满足经营过程中零星支付需要而保留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放在单位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现金,包括人民币现金和外币现金两部份。而备用金是指不设会计的报账单位为开展日常工作的需要或公司员工以现金、银行存款方式借用的用作零星开支、业务采购、公务出差等业务的款项;分为定额备用金和临时备用金。其概念上库存现金涵盖了备用金,备用金强调的是未能设会计账的单位或内部部门,这是无可置疑的,其定位也非常清楚地指明了库存现金为核算单位财务部门出纳人员所经管的那部份,借出去的备用金不计算在出纳人员经管的“库存现金”。然而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依此界定库存现金与备用金的范畴并清晰予以核算的很少!就本人参与核查的有关航道、水库、水利、国储、交通、公路等行业的财务核算套账及财务管理上,均未有相应的备用金落实制度,也未见与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相明确或衔接的备用金制度。 2.实务操作中的定位与重叠。在20__年新颁发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里,在“库存现金”科目的核算分录上仍按原来未有“备用金”制度的分录表述;其中,职工出差借款等与备用金的临时备用金的概念范畴相一致,且会计分录与“其它应收款--备用金”较吻合,是为定位与实务操作中的重叠。然在“其它应收款”中又明确了采用备用金制度的具体核算方式,明确了报销数不通过该科目予以核算!这就存在了,临时备用金部份的业务在实务操作分录上将不再按库存现金直接冲减“其它应收款”;同样,定额备用金的会计分录也将从原来的报销补足这一模式中统一为具有“收支两条线”年终收回借款。意即按原先的报销款直接冲减将成“违规”操作。 3.在出纳业务上,基于目前公务卡报销、工资、补贴、年终绩效等已由银行或网银发放这一模式,实际工作中在使用现金、填写“现金支票”时,银行往往要求用途直接填写“备用金”的要求,更进一步混淆了库存现金与备用金的界限,也让事业单位更不明确内部部门是否要实行备用金制度。尤其是同时具有机关、事业、编外(合同制)身份的综合服务型基层核算单位! 1.食堂方面。目前,在国家强调“大部制”,搞服务型基层集中办公的形势下,基层单位服务的点多了,人员增加了,后勤保障难度也增加了。如行政服务中心类(事业单位)经济发达城市有几千人的服务人员在一线办公,小的县务服务中心也有20多人在一线面对群众办公,午餐生活保障方面就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在新事业会计制度里并未明确是否允许设置食堂业务,而全部走社会化保障机制,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城市化里的市政、公路养护段(或班、站),面临着人少(10来人)、站多、线长的零散、难堪情况,没有单位愿意承接这样的保障业务;而让员工自行在外吃快餐,显然不合情理!如果由养护公司承担食堂,必然会造成单价合同或合同总价高于片区维(养)护市场的行情。因此,很多事业单位不得不考虑设置食堂的实际情况!是否能考虑在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2.报销数与库存现金科目的统一。在事业单位的会计实务中,对内部员工或部门周转金的借款往往未予以进一步的区分与辨别,基本上都是按库存现金借款的流程与操作实务做相应的会计分录,这样就易造成出纳流水账上的预借款金额与会计账的其他应收款不符,也易造成借出现金超范围使用的舞弊的发生!不利于发挥会计与出纳岗位不相容在内部控制制度防止舞弊的整体作用。 新事业会计制度要求基建账套应并入基本预算户里进行反映,这从分散的管理模式,进行一定的归并与反映,更进一步体现一个单位的全盘资金、资产的运作情况。但仍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1.预算户资金来源缺失,基建账套并入基本户账套,仅解决了资金使用情况的变动,对资金的来源渠道仍按原来方式从相关财政或专项资金直接拔付进基本建设户,特别是按年度预算编制的资金直接进基建户核算,这是一种预算户资金来源反映的缺失。 2.预算户资产转入时的虚增与转出时的虚减,从会计制度上看核算,当有基本建设内容进行改(扩)建时应将原基建的余值转出至基建套账进行核算,虽说从平衡表上反映是平衡的,对基本预算户来说却是 一种无源的虚减。同样,新建或完工的基建大数的并入也一样造成了基本预算户的虚增。3.基建户竣工决算时的债权债务清理,基本建设形成的固定资产往往都伴随着质量保证预留款、尾款结算等后续的债权债务问题,办理了竣工决算往往还留下了扫尾工程的核算问题;而在道路、市政、水利等客观存在的因素造成质量缺陷期跨年(如水库、航道、等)、扫尾工程长期(如渗漏、渗水等)存在的现象,更是使用竣工决算的编报后因质保等客观实际存在增加债权债务的清理难度,必然影响到并入数额的可靠性与真实性。 针对上述情况,个人认为可根据目前有效的预算事业单位(以区市为例)实际情况,在贯彻落实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同时,应根据本单位的职能业务性质,设置、形成具有与单位相符、贴近单位实务、体现单位特性的会计科目设置与核算内容。 目前,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大多会有基本预算户、公积金户两个账户,有承担基本建设时才能核准开立基本建设户。但实际上大多数事业单位拥有自己的办公楼、地等办公场所,存在着大量达到固定资产的认定未达到改建标准的改造情况,比如个别办公室(或楼层)装饰、小型职工食堂建设,或与装修土建同时进行的设备安装等。因而,个人认为: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借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允许一专户多专账的模式,建立“一主一付”或“一主多付”账户管理模式,以基本预算户为主,核算全部的资金进出与基本、主要的业务核算,建立多个类似基建专户进行相关专项资金核算,形成两级或三级的简单树形结构的账户管理模式,促使结余类科目更全面、真实、直观地反映实际资金的结余,也让专项专户资金核算归口,实现基本与专户的对接与转化。 1.规范现金借款业务,明确备用金管理。目前,在所见过的事业单位套账上,备用金制度几无所使用,也未按有关备用金管理制度予以区分业务做账,这与新会计制度的强调采用“备用金”制度的业务不相吻合,也与现行强调的机关事业单位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不相吻合;出纳业务执行“现金管理条例”(1998年至今)易出现漏洞,如1、临时“借款”后,使用到超现金结算范畴的业务;2、报销核算时未通过出纳流程,直接予以会计入账,导致会计、出纳内部控制制度效力的降低。也易导致“坐支现金”现象。因此,个人认为:应规范事业单位所有的借款业务,统一通过“备用金”科目,按备用金管理制度与预算管理有关制度执行,严格按“收支两条线”核算借款业务,使会计核算业务、与出纳现金流水业务相一致、匹配,达到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提升。 2.发挥“公务卡”作用,逐步用公卡取代现金的使用。做为财政政策的改革,增加财政支出的透明度是今后财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国各地县级事业单位(如接触过的____县、____县)以上大多已办公务卡,明确公务消费使用公务卡的法规,尽管在经济落后的西部贫困县域推行有难度,但在设区的地级市以上实行公务卡刷卡制度是没问题的,也是条件很成熟的业务,应该发挥公务卡在代表公务活动的使用频率,强调公务活动不得使用现金结算,更不应该让公务卡进入休眠!因此,个人认为:在新会计制度里应象“备用金”条款那样增加有关公务卡管理制度,明确公务卡使用范畴的界定,区分公务卡与转账结算业务处理方式。 针对备用金制度与库存现金的问题,套用预算管理的话就是“统一标准、不留活口”,建议对其他应收款业务中的借款业务一律采用长期备用金制度予以核算,做会计分录。不再做直接的对冲或冲减!这样,在审计时就可很直观地筛选出出纳日记账与会计分类账相符的实际借款数,避免出现现金日记账上借款流水一大串,会计分类账为“0”现象,也是实现会计与出纳相互监督有效途径。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长期以来,会计毕业论文相当一部分单位在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流于形式,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更是问题不少,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松弛的情况逐渐暴露,各种经济犯罪屡见不鲜。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相当薄弱,甚至根本没有。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淡漠。笔者作为一名国家审计人员,在每次审计项目开展前都要对被审单位(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情况进行审前调查,可几乎每次被审单位都要问什么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其制度的建立及健全!甚至有的领导误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会计人员的事,出了事更是以自己不懂会计业务为由,一切责任推给会计承担。 (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未建立或不健全。由于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欠缺,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未建立或不健全,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因领导重视不够,使制度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形同虚设,也给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如某区审计局在同级审过程中发现区财政局一专项资金出纳自2月至4月间,大量挪用财政资金共计215万元用于赌博。该出纳之所以能挪用财政资金成功是因为其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三套专项资金账的所有印鉴均由该出纳一人管理且该出纳在正常的岗位轮换近1年后仍不交出印鉴却无人催交。才造成该出纳内挪用现金100余万元无人知晓、短短四个月时间里疯狂提现44次达160万元之巨并能在一个月的时间内10次转移银行存款55万余元入私人账户而无人过问。 (三)人员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大多对会计人员的配备要求不高,会计人员普遍业务素质偏低,系统学习过专业技术的会计人员比较少。很大一部分人是“半路出家”或只是兼职会计,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故许多会计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只有片面的理解,认为所谓会计监督不过就是“照章办事”,就是“挑毛病”“、找别人的错”,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所以执行比较滞后。而有的会计人员则是因职业道德缺失,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错误的会计核算,有意钻制度的空子,以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达到其不法的目的等。 (四)内部控制制度监督检查不够、考核奖惩乏力。目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尚未建立内部审计制度,象财政、税务等系统虽有类似内审的机构,但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重视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缺乏赏罚有度的激励约束机制,造成人们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抱可有可无的态度,从无章可循到遵章不严,让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五)未建立配套的追究问责制。当内部会计制度的缺失、失效而造成经济损失时,多数只限于追究直接和主要责任人的责任,对相关人员影响不大,没有明确的追究问责制、无章可依。故此,人们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总达不到一个高度、没有休戚相关的意识、没有急迫感。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及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特别是强化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单位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内部会计控制在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范欺诈和舞弊行为等方面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要从上到下、从点到面增强单位全员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风险防范意识,充分认识其“防火墙”的风险防范作用。内部会计控制不是一堆堆的文件、手册、制度的简单组合,不仅仅是管理人员、内部审计的责任,而是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共同的责任,这样才能使人们从被动执行转化为主动参与,进而实现内部会计的有效控制。 (二)建立健全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单位内部行为。依照《会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有关要求,制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的根本目的不是在于消除一切风险,而在于控制所意识到的风险。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出发点是通过专门办法建立一套防范机制,而不是单纯靠会计人员的个人素质及工作经验或一般的财务管理办法等来保证会计资料和资产的安全完整。要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为从源头上治理贪污腐败、标本兼治中治本的一项制度安排,也使其适合当前的现实需要,以加强内部会计及与会计相关业务的控制,形成完善的内部牵制和监督制约机制达到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财产安全和防止舞弊行为的目的。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性,规范会计基础工作。4月16日,朱镕基总理在考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作出整顿和规范会计秩序“,不做假账”的指示。“不做假账”是每个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会计及相关人员在贯彻执行内部会计控制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在实际工作中,一是要对不符合条件但已在会计岗位上工作的,应进行培训,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二是要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三是应尽可能地坚持会计人员定期轮岗制度。会计岗位定期轮换制度,不仅让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还可以避免一人长期固定某一岗位养成散、慢的作风,懒、同时也能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及时纠正和发现会计人员的不法行为的发生。 (四)加强内部审计。在有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必须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建立独立于 财务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单位定期进行各项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财务制度健全、会计核算合规。并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审计业务素质、审计法规素质的培养及提高。同时加强跟踪落实审计决定、审计意见,真正做到通过内部审计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提高单位各项管理水平。(五)发挥财政与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设立内审机构,则应更加注重财政与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并完善相关的外部监督机制。财政部门是会计与内部控制工作的主要管理部门,应对有关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财政和审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检查,改变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的局面。有条件的单位可聘请中介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员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进行设计或评价。应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作用。 (六)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考评体系,强化责任追究制。《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对一些单位领导随意任用会计人员,或因个人意志导致内控失效的要予以追究责任。只有客观公正地给予考核评价、奖惩结合,才能激励和鞭策推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关部门及干部职工尽心尽责地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实践证明,建立并严格执行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管理,控制风险,发现、防止、纠正错误与舞弊行为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单位内部会计毕业论文会计控制建设问题,强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财产、防止舞弊,遏制和打击经济犯罪行为。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务审计的研究 事业单位中财务审核工作可以有效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随着我国政府对于事业单位的财政改革的重视,先后出台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为了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的改革提供依据,使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出现了新变化,本文将对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的侧重进行深入分析,以促进新事业单位的进一步改革。[1]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进和特征 (一)在体系上进行独立 事业单位与传统的行政单位不同,与市场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市场经济的特征。传统的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是与行政单位的会计制度合并在一起的,这势必会影响到事业单位改革的进行。因此,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要在体系上进行独立,实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独立性,改变传统的预算会计制度,实现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二)会计记账方法的变革 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记账主要通过收付的方法来进行的,这种方法是在严格的制度要求下进行的,没有明确财务的责任和义务,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与会计制度改革的要求相违背。因此,要采用权责发生制,通过财务账目、记账规则的制定,与发展的市场经济相适应。 (三)统一会计科目 传统的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分为自收自支、全额、差额等三套会计科目,这三套科目,有自身的独立性,也有一定的相融性。会影响到会计工作的效率。因此,新的会计制度摒弃了这三套会计科目,建立了一套会计科目,极大增强了会计科目的准确性,促进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展。[2] 二、新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重点 (一)注重把握行政性收费、资金缴拨等环节 在新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中行政性收费、罚没权限、资金缴拨等工作是财务审计工作中的重点,所以应该从这些环节中的收费票据的领取、使用、保管为突破口,对财务进行审查,抽查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情况,避免出现个别人员扣留企业资金的问题。 (二)做好财务审查、内控测试、风险评估的环节 事业单位与行政机构不同,各个单位具有不同的功能,工作人员的组成情况也不尽相同,编制情况也比较复杂。这个给事业单位的财务审查、内控测试、风险评估的环节带来巨大压力,也是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关键。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审核人员要充分了解事业单位的职能和人员编制情况,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收支管理的制度,并做好风险评估,减少财务管理的风险。 (三)重视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鉴证和审计意识的提高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内部领导人员并不能认识单位财务审核工作的重要意义,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鉴证和审计意识的不高,认为这二项工作并没有进行的必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使事业单位的很多部门并不是十分配合日常的审核工作。为了促进二者的实施,需要对财务审核工作的重要性进行积极的宣传,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控制鉴证和审计意识。[3] 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一)应该更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理念、改进审计手段和方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事业单位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应该不断更新事业单位制度下财务审计理念,结合时代的变化对事业单位的财务设计工作进行全新的认识,将财务审计工作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相结合,结合财务审计的特点,不断改进财务审计的手段和方法,将效益审计与项目审计有效联系在一起,对事业单位进行的工作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新的审计模式。 (二)建立财务审计的保障制度,提高财务审计的质量 对新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审计是财务审计机构最主要的工作职责,事业单位审计机关的财务审计质量对于接下的设计工作的开展十分必要。为了提高财务审计的质量需要建立财务审计保障制度,严格按照财务审计标准进行工作,促进审计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对财务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素质 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提高财务审计的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的关键,要根据相关政策定期对财务审计人员进行培训,使财务审计人员做到与时俱进,了解新的财务审计发展趋势。并为工作人员创造学习机会,保证财务审计的质量和效率。[4] 四、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项目越来越多,传统的审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式的需要,使得项目审计的质量变低。为了促进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发展,根据我国事业单位的特征,找出新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重点,以审计工作的重点为突破口,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财务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问题和措施 一 、会计集中核算的重要意义: 在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委派制,有二种形式:一种是委派会计人员到单位,另一种是会计集中核算,目前比较多采用第二种方式。从一些地区和单位进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试行情况来看,效果比较明显:一是从源头上控制了预算内资金乱支滥用、预算外收入体外循环和“小金库”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单位及其领导使用国家资金的随意性。二是减少了部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贪污腐败、挥霍浪费国家资金问题的发生,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三是强化了财政监督,促进了廉政建设。 通过实行统一的综合财政预算和奖金福利标准,平衡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严格了各项支出管理,各单位的每一项开支都必须经过核算中心及其会计人员的严格审核,不合理的开支不能报销,不合格的票据不能入账,有效杜绝了乱支滥用的现象,遏制了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方式强化了财政部门对单位财务收支的管理手段,变以前的突击财务检查为现在的日常管理,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寓财政管理、监督于服务之中。四是节约了人力资源,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对于企业会计核算比较简单,每个行政事业单位核算必然会增加人员的编制,不利于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同时大部分单位会计核算并不饱和,这样造成了人员的浪费和机构的臃肿。通过会计集中核算,对业务量较大、二级机构多的单位委派会计人员,对业务量较小的单位集中多个单位,由核算中心会计统一核算,不仅节约了人力资源、资金而且提高了会计核算水平,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因此这种核算形式更好地行使了各自职责,更好地对会计行为实施监督,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加强财政监督、强化预算约束、推动反腐倡廉都具有现实意义。 二、会计集中核算执行过程存在的财务问题: 会计集中核算形式是一种新的会计管理方式,是加强财务、财政资金管理的一项新举措,对强化资金监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遏制违纪违法行为等都有积极作用。但这种形式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特效药,在它的初始阶段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也必然存在其局限性和不够完善的地方。同时由于经济领域中有些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财务问题或现象。 (一)会计核算资料不完全准确现象。由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脱节,核算中心会计独立于单位,对各单位的具体业务和开支项目及资金来源、性质并不完全清楚,特别是单位的专项经费及往来款。同时由于部分报帐会计素质不高,从纳入核算的单位看,绝大多数报帐会计是由原来的出纳担任,他们对会计核算业务并不热悉,报帐时往往不能准确填写资金来源、性质、开支渠道。这二大因素直接制约着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往往造成会计账务处理不当,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二)核算单位财务管理出现弱化倾向。由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分离,致使单位理财积极性受挫,财务管理多出现弱化倾向。1、不利于单位及时全面地了解本部门财务状况。由于中心一个月只向单位报送一次报表,且于次月5日左右报送,并且报表数字相对浓缩、抽象。这对单位财务及时全面了解并掌握本部门财务状况极为不利。2、资产管理更为薄弱。会计核算进入中心以后,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无人重视,许多单位往往只重资金管理而轻物资管理,造成固定资产入帐不及时,特别是固定资产台帐与卡片经常不入帐,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随意性大,处置所得往往不入帐,或入工会小帐上,且不及时上报中心核销,造成帐面长期挂帐,帐实不符。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成为新的腐败之源。3、会计档案查阅不便。许多会计事务往往具有连续性,特别是一些合同的执行,单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查阅原始凭证的事情,由于会计凭证在中心统一保管,查阅时单位需要开具证明,而一些跨年度凭证还要到中心档案室查阅,由于不了解账务处理情况,又需通过中心核算会计前往查阅,这一切都给单位财务带来许多麻烦,对单位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真票据假业务事项的报假账现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不再负责做账,只负责报账。由于会计核算中心在会计核算的监管中,只能识别票据的真伪,不能识别经济业务事项的真伪。因此,真票据假业务事项现象可能在某些报账单位一定程度的存在。一些单位以住宿、会议、印刷、修理、运输、劳务费等合规票据列支送礼、超标准吃喝招待、滥发奖金,补贴、公款旅游、集资建房等不合规支出。 (四)账外设账或账外资产的违纪违规现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一些单位为保住小团体利益、保住过去已开口子的福利待遇、保证不合规收支有地方入账出账,而钻政策空子和管理漏洞,这样使违纪违规问题变得更加隐蔽,弄虚作假手法更趋多样化。一是设置账外账、小金库现象重新抬头。一些单位为逃避会计核算中心监管,搞两本账,一本账交由会计核算中心核算,多为合规合法支出;另一本账由单位核算,多为不合规、不合法支出。二是“上转下、明转暗、真转假”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单位由于怕露富、怕监管、怕不合规支出报不了账,在财务移交会计核算中心时,将部分财务活动转移到下属二、三级单位或工会、学会、协会等社团组织或自收自支经济实体,把下属单位作为生财、聚财的囤积地和违纪违规的避风港与防空洞。三是在财务移交会计核算中心时,部分单位财务与资金移交不彻底。表现为:交预算内的,不交预算外的;交明的,不交暗的;交结算户,不交储蓄户;交一级预算单位,不交二级预算单位等等。四是账外资产逐渐增多。由于会计核算中心管账不管物,单位管物不管账,一些资产形成后,单位只管有资产使用,不注重及时报会计核算中心做相应账务处理,尤其是基建及举债、捐赠、划拨形成的资产,有相当一部分形成了账外资产。 (五)存在单位财务内部牵制与监督机制弱化的现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财务外部监督得到加强,但单位财务内部牵制机制弱化现象令人担忧。单位财务交由会计核算中心核算后,单位取消了会计岗位,只设一名报账会计,因此,单位会计与出纳的牵制机制消失,单位财务的最知情人由会计出纳两人缩减为报账会计一人,个别时候报账会计实际上履行了会计出纳双重职责,这样就为报账会计作弊提供了便利。同时,单位内部监督机制也被弱化,过去单位财务既有会计出纳的相互牵制,也有单位内审和部门内审的内部监督,单位财务纳入会计核算中心后,这些牵制、监督职能不同程度地被弱化,单位财务知情面缩小,虽然会计核算中心在记账时,也履行了牵制和监督职能,但由于其置身单位外部,对单位经济业务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对有些问题难以把关。 三、加强会计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措施 针对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以上财务现象和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地方法规制度配套建设,为会计核算中心和其他监督部门履行监督职责提供法规制度依据;加强外部监督,充分发挥审计、纪检监察、财政、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能作用;还有加强会计核算中心自身建设,提高会计队伍素质。但是本人认为更主要应该加强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的财务管理工作,并提出以下加强会计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 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会计核算中心在业务运作的过程中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界定岗位职责,明确各会计人员具体分工。实行核算、稽核与资金会计工作相分离,提高会计专业化核算水平,保证会计核算中心业务正常、安全平稳地运行。内部管理制度方面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建立内部业务规范,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考评制度,实行科学规范管理。保证会计核算中心廉洁、高效、准确的为各单位正常工作服务。 (二)要明确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责 各单位照年初核定的单位经费收支预算和设备采购计划,实行单位审批,会计核算中心审核,收支直达,集中核算。进一步保证各单位经费合理、合规、合法使用。具体如下: 1、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责:根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有关规定,按照会计主体不变的原则,分户建帐,集中核算,正确合理地使用会计处理方法,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制度对报销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和不合理的凭证或支出项目及违反预算使用资金等情况,会计核算中心有权拒绝支付,保证资金合规、高效使用。 通过严格按帐务处理流程操作,强化事前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2、资金收入程序。各核算单位根据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审批的年度经费预算数,定期向财政部门申请,由财政部门将资金拨付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中心根据单位预算安排资金使用。 3、款项支付程序。各单位日常发生的小额支出部分,按备用金规定管理。购买性支出,会计核算中心依据单位用款申请,经审核批准后,将款项汇入采购中心或其他对方单位,因特别紧急支出,单位规定的备用金不足时,可提出申请,报会计核算中心批准,及时支付。对各单位人员工资,应严格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标准和有关政策,由人事劳动部门审核后,实行银行,工资直接支付到个人在银行开设的工资帐户。 4、会计报表编制报送。会计核算中心按报表报送日期,定期编制并向单位发送财务报告,以便单位领导及时了解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和资金结存情况,并接受财政、物价、审计等有关部门监督和检查。 5、会计档案管理。会计核算中心应规范会计档案管理。会计档案的归档、借阅、存放、销毁等,按国家有关规定程序办理,以保证会计档案安全、完整。 6、加强报帐会计的管理和培训。单位报帐会计具体负责各单位报帐资料的收集整理、会计信息的传递、备用金管理等工作,特别是保证有关财务资料完整和备用金的安全。报帐会计作为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具有经单位领导授权的财务管理职能,会计核算中心负责对单位报帐会计的业务培训和管理。 7、备用金的规定与管理。为保证各单位零星现金支出的需要,会计核算中心建立备用金制度。 备用金由各单位根据本单位2-3天的现金使用量提出申请,核算中心在单位正常预算范围内予以核定,备用金由报帐会计负责管理,只能用于本单位零星现金支出,购买性支出超过1000元限额原则上转帐。 8、银行帐户的开设和印鉴的管理。会计核算中心在一个总帐户下,以各单位为序号开设若干分帐户,保证各单位核算和管理上的需要,分帐户开户时的帐户名称仍为各单位法定名称。单位原有的财务专用章只限于内部财务管理,对外结算必须使用会计核算中心预留在银行的印鉴。 (三)明确各核算单位的职责 按照《会计法》要求,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责任主体仍是各预算单位,而不是会计核算中心。实行集中核算后经济活动主体、权利不变,经济业务活动及财务收支活动都由各单位自行决定。各单位必须对自己的经济活动是否合法,会计凭证的实际内容是否真实、合法负责。单位主要职责是: 1、各单位按业务量大小设置专职或兼职报帐会计,取消单位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开设的帐户。 2、各单位应准确、及时地编制综合财务预算(会计核算中心协助提供相关资料),预算一经批准,原则上不做调整。确需调整的,必须先行财政部门报告,待批准后方可执行。同时各单位应严格预算外资金管理,按规定及时、足额将收取的各类资金缴入财政专户。 3、各单位的资金结算和会计核算等业务虽然集中在中心办理,但单位工作正常运转所需资金的性质没有发生改变,即:预算资金支配权和使用权、财务管理权仍然在单位。 4、单位报帐会计在报帐时不得发生“坐支”现象,并且要按有关规定审核各种报销凭证和票据,保证凭证和票据合法、合规、合理。 5、单位各项支出必须履行正常的报批手续,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控制奖金、福利性补贴和招待费支出,确保资金合法、高效使用。 (四)强化管理与检查监督,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和水平 为防止造成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监督的脱节,在会计核算中心履行职责的情况下,要求各核算单位财务人员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除做好本单位的报账工作外,还要继续搞好经费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做好财务收支活动的分析、总结;根据会计信息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等财务管理工作。同时会计核算中心要注重同核算单位的联系,加强对账与盘点工作,切实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并且目前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项财政改革政策的出台,各核算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更需进一步加强。从这种意义上讲,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单位财务人员肩上的担子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各单位应强化财务管理,维护各项财经法规和财经政策,会计核算中心要加强《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其他规定的宣传,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地方法规制度配套建设,为会计核算中心和其他监督部门履行监督职责提供法规制度依据,通过加强外部监督,充分发挥审计、纪检监察、财政、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能作用,同时加强会计核算中心自身建设,提高会计队伍素质,提高财务监督和管理水平。只有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的能力,减少和避免会计集中核算的一些不良现象。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浅谈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应用 关键字:权责发生制 事业 应用 权责发生制是指这样一种会计确认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已经发生,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由目前实行的收付实现制改为权责发生制,已是一项十分紧迫和必要的课题,本文拟就其必要性和主要改革措施作一探讨。 一、事业单位现行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的弊端 1、不利于进行成本核算、提高效率和绩效考核。收付实现制以款项是否收付为标准入帐,当收益实现和收到款项时间不在同一期间时,会计记录便不能代表当期业务活动的真实结果,同理,当费用发生与支付不在同一期间时,会计记录也不能正确反映当期业务活动所支付的代价。因此,收付实现制不能公正、客观地核算成本和反映运营结果。 2、不能全面准确记录和反映单位的负债情况,不利于防范财务风险。收付实现制下的财务支出只包括现金实际支付的部分,不能反映那些当期虽已发生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债务,单位的负债和一些隐性债务不能得到反映,不利于防范未来的财务风险。 3、收支项目不配比,不能真实反映当年收支结余。收付实现制以现金收付为标准确认收入和支出,造成一些本期收益已经实现,但由于款项尚未收到以及实际已经开支,但款项尚未支付而不能列收列支,或者将应在几个会计期间列收列支的项目,在一个会计期间列收列支,造成项目之间不配比,无法真正反映当期收支结余,各期之间收支规模波动性很大。 4、不能真实反映对外投资业务。收付实现制在投资时作一项资产的增加和另一项资产的减少,到收回时才一次确认为收益,也不计提减值准备,无法反映各期的投资收益,有的长期投资在几年内只反映其成本,不能反映投资的真实情况,不利于加强投资管理,评价投资的效益。 5、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由于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净值,不能在费用和成本中反映资产的耗费,以至固定资产帐面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的固定资产状况。 6、会计报表信息不完整,项目列示不科学。比较严重的有:基本建设支出不在财务总帐中反映,而是单设基本建设帐,总帐上只是反映一个结转自筹基建数,在建工程的进展情况、投入情况无法知晓;另外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中同时反映收支项目,既不符合资产负债表作为静态报表,不应反映收支类科目的属性,又因重复列示而无意义等等。 二、改为权责发生制的思路和主要业务处理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改为权责发生制,就目前状况而言,不可能一蹴而就,应采用渐进式的改革,逐步推进。但是,我们必须以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对那些主要的、条件比较成熟的会计业务处理进行改革,使我国事业单位的权责发生制改革迈出实质性的步伐。现将一些主要会计业务的处理作如下建议: (一)收入的权责发生制处理 事业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包括劳务接受人应交未交的费用,应按提供劳务的期间,将实收和应收的款项均确认为应上缴专户的财政性资金(仍然不得确认为本单位的事业收入,但经批准可不上缴的除外),借:现金(银行存款)贷:应缴财政专户款,或者借:应收账款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贷方反映按照权责发生制应上缴财政专户的全部预算外资金,借方反映实际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余额反映应缴未缴的预算外资金。 (二)支出的权责发生制处理 对支出业务,应按权责发生制列为收益期间的支出,对于跨月、跨年支出应按收益期间,采用一定比例合理划分,进行分摊;对实际劳务已经发生,款项尚未支付或完全支付的事项,应当按照劳务或购货实际时间列报支出,借:事业支出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三) 对外投资的权责发生制处理 对外投资包括债权性投资和股权性投资,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投资成本和投资收益,不能在投资收回时一次性确认收益。如购买债券,利息的确认应当分月确认投资收益。股权性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参照企业会计制度确认投资收益或损失。确认利息收入时,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 贷:其他收入—利息。 (四)固定资产的权责发生制处理 对固定资产应按照权责发生制计提折旧(可采用使用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等),分月计提,列为支出,计入成本,而不是在购买时一次性列为支出,以全面、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耗费和净值。计提折旧时,借:事业支出—折旧 贷:累计折旧,并取消“固定基金”科目。 (五)部分改革会计报表,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1、在资产负债表中,取消“结转自筹基建”科目,增设“在建工程支出”科目,全面列示在建工程状况;取消收支类科目,并根据对具体会计业务的权责发生制改革,增设部分新的会计科目;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或有负债和重要事项进行披露。 2、将收入支出表改为“收益表”,详细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实现情况、费用耗费情况和单位经济活动的成果,并在表中列示“执收单位实际预算外收入数”和“执收单位实际上缴财政专户数”,以反映事业单位全年实际预算外收入和上缴数。 3、增设“收益分配表”年报,作为“收益表”的附表,反映会计年末单位对实现的净收益的分配和亏损的弥补情况。 4、增设“事业单位现金流量表”,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期间的现金流入、流出信息,评价单位本期收益质量和财务弹性,以及预测单位未来的现金流量。 总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对单位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全面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以及推进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评价其经营管理状况,将起到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对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的思考 「内容提要推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有利于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但在实践中也存在局限性和不够完善的地方。主要是会计中心工作模式缺陷;收支的分账管理和会计中心功能不全;会计中心与财政部门之间存在对接缺口等。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几点设想:巩固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成果,推动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的融合;构建新型的财政稽查监督体制,建立财政稽查、审计、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会计中心加快转变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完善内外监控制度,建立公开、高效、廉洁、务实的财政管理运行机制。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会计监督;国库集中收付;部门预算 会计集中核算是指政府成立会计中心,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同级机关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会计机构和会计岗位,以会计核算中心为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工作和实行会计监督,是会计委派制改革中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一种形式。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实行财政分配、单位包干、分散核算的制度。这种制度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其适应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就是为了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构筑公共财政框架、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奠定基础,建立公开、高效、廉洁、务实的财政管理运行机制。因此,全面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势在必行。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成效 如东县于2001年推行了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改革内容之一就是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在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等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为进一步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奠定了基础,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正逐渐得到了显现。 (一)规范了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纳入会计中心统一核算,中心选配业务素质较高的专职会计,并运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 (二)财政资金的调度趋于合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支出单位的财政资金集中在会计中心的单一账户上,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使资金调度更加灵活,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财政资金管理分散,各支出部门和单位多头开户、重复开户的混乱局面,杜绝了预算执行中克扣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等现象,有效地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 (三)加强了会计监督,减少了单位财务支出中可能发生的违规违法行为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纳入会计中心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所有支出都通过会计中心一个账户进出,进行会计统一核算,会计中心有权对各单位的支出事项和凭证进行合理性、合法性审查,对不符合政策、法规规定的支出和凭证可以要求有关单位纠正或补办手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单位在使用国家资金上的随意性,给贪污犯罪和挥霍浪费行为亮起了红灯。 (四)促进了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确保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会计中心接受支付申请的依据是单位的预算指标,没有预算指标或超预算指标的支付申请,会计中心有权予以拒绝,所有开支在单位审核的基础上再经会计中心审核入账,从而起到强化部门预算约束的作用,保证了各项开支符合会计制度和部门预算的要求。而政府采购资金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支付,资金直达供应商,减少了中间环节,杜绝了回扣等问题,加快了资金周转,既保证了专款专用,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在“收支两条线”管理方面,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撤消了所有银行账户,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罚没收入均直达国库,不得进入会计中心支出户,实现了收缴分离、罚缴分离。 二、会计集中核算的问题剖析 会计的集中核算是加强财务、财政资金管理的一项新举措,在它的初始阶段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也必然存在其局限性和不够完善的地方。首先对统管单位来讲,撤消会计机构后,忽视会计工作,财务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则受到影响;其次就会计中心而言,难以对统管单位实施全过程的会计监督,表现在支出的合理性难以控制,发票的真实性难以把握,收入游离于会计中心统管账的体外,加之会计中心只是强调财政资金规范运作,而忽略资产的管理,特别是在固定资产的后续控制上,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结果造成会计信息质量难以提高;再次财政部门由于长期重视财政资金分配过程,轻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问题未曾得到根本解决,在会计集中核算后,过分依赖会计中心导致财政管理弱化,监督力度不够。会计集中核算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认识上的错位 会计集中核算后一改过去的“单位批单位报”为“单位批中心报”。会计集中核算推行前,单位支出只要单位领导“一支笔”就可报销,集中核算后,单位领导签了字还须中心总会计审核后才能报销。亦有少部分单位领导对本单位财务支出接受会计中心的制约和监督,产生抵触情绪,有意放松甚至放弃财务管理。会计集中核算以后,一方面有些单位领导认为报账会计是打打杂、跑跑腿的,有无资格证、有无财务工作能力无关紧要,报账会计随意任命,导致报账会计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单位会计机构撤消后,有些单位对报账会计的待遇地位不予肯定,报账会计的工作积极性自然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模式上的缺陷 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中心一人管十多个单位的账,大厅式的工作模式,造成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失去了实地实时监督的优势,单位报账时,会计中心只能根据票据来判断,一是看单位报账发票的手续是否完备;二是看票据是否规范合法。只要手续完备,票据合法有效,不管反映的经济内容是否真实,都必须报销。会计中心整天忙于报账结账记账,无法顾及发票内容的真实性。会计监督职能难以真正实现。 (三)分账管理上的单一性 会计中心监管的重点应是单位的财务收支,而目前会计中心仅仅管了支出,对各单位的收入监管尚未介入。实行票款分离,按规定收费收入、返还资金直接缴入国库收入户,单位自己建立台账,与会计中心不发生任何关系,会计中心不作账务处理。这样就形成了收入票据在国库,支出等会计档案在会计中心,资产及明细账在单位的“板块”结构,单位会计资料的完整性被破坏。笔者所在的如东县地方财政较困难,一些单位的运转经费只能靠收费来解决,由于收支分账管理,在违规收费收取上无法控制,是否应收尽收,会计中心不得而知。会计中心监督成了“监管支出不监管收入”的“跛脚”监督。同时,会计中心目前只具备核算功能,而财产清查由单位实施,特别是固定资产,会计中心只核算一级总账科目,明细账仍由单位报账会计登记,财产物资仍由原单位进行管理。有些单位的固定资产明细账没有如实登记,账实不符,家底不清,账外资产流失现象也时有发生。致使中心的账与单位实物不符。经费使用部门只是强调财政资金规范运作,而忽略资产的管理,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控制,而会计中心的只核算不清查,必然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四)会计中心与财政部门对接上的缺口 专项资金是专门用于指定项目的资金,专项经费拨入时,有些单位混淆不清,会计中心又不得了解,造成单位挤占挪用,专项经费核算失真。财政部门重分配轻使用的陈旧管理理念,对有些专项资金管理不够严格,跟踪问效流于形式,使得会计中心在专项资金的监管中难以控制。形成专项资金“跑”“冒”“滴”“漏”,支出效率不高。会计中心主要负责大量的会计核算,并未直接参与财政部门内部职能机构工作,因此对财政部门的业务,对他们监督的政策变化,跟踪重点无法知晓,这样会计中心就没有能力和条件代替财政部门实施财政监督。而财政部门认为预算单位统进了会计中心,以为“一统就灵”,放松了财政监管,形成了新的监管死角。 三、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几点设想 会计集中核算是近几年来推行的会计制度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可循,如何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管理的需要,笔者提出如下几点设想: (一)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的融合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是财政部门当前公共财政改革的两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加强会计监督,有利于财政资金统一调度,降低财政资金的运行成本。由此可见,两项制度的改革主体和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改革相结合是完全可行的。而且会计集中核算的顺利实施和稳健运行,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打下了良好基础。会计集中核算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很有必要在机构设置上统一、规范,在职责功能上统一、健全,以简化办事程序,方便服务对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型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之后,所有预算单位的资金全部集中在国库,减少了大量的库外资金的无效、低效运作,使政府在调控宏观经济方面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通过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型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解决了国库、会计中心以及专业银行之间人为的频繁的资金划拨、结算和对账等问题。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型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将会大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尤其是所提供的月、季、年终决算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囊括资料的全面性及会计信息的可利用性,是勿庸置疑的,这样将有利于对单位收支情况的全面了解,并保证单位会计核算的完整性。实现收入税收化,支出预算化,账户国库化,了解全面化,核算完整化。 (二)构建新型的财政稽查监督机制,建立财政稽查、审计、资金绩效评价部门 新型的财政稽查部门通过加强财政监督,加大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违法乱纪行为档案,提高财政监督的威慑力;可以对经费支出的内容及时进行分析,找到相对比重较大的项目进行重点监控,特殊专项经费跟踪调查,实地实时监督;也可以通过上下年度之间的纵向比较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横向比较,查找经费支出的不合理成分,分析原因,加以纠正;还可以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作用将部门经费使用情况和管理建议等会计信息及时反馈给各部门。提高财务的透明度,让群众来监督,让社会来监督,形成监督合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财政部门引入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机制,应与以往单纯查账式的审计不同,绩效审计不仅要查清账目,而且应提出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有效性的具体建议。否则,绩效审计就会有当家理财“不善”的记录。 (三)继续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加快实行部门科学预算的进度 部门预算是一个涵盖各部门所有公共资金的完整预算,其预算编制以部门为单位,将各类不同性质的各项财政资金均统一反映在该部门的年度预算之中。部门预算的编制采用综合预算形式,统筹考虑部门和单位的各项资金,将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纳入政府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因此,要进一步推行预算管理改革,扩大部门预算的范围,制定科学、符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早编细编预算。通过提前编制预算,延长预算编制时间,使预算细化到各个部门及各个项目,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预算单位所有的财政支出都要严格按规定标准和相应的科目列入预算,预算一经审核批准,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都要严格按预算执行;财政部门要对各部门实行从预算编制、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并追踪问效,切实强化预算管理,为会计核算中心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延伸。 (四)会计中心转变职能,加强支出监督管理,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 目前会计中心日常主要的工作是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然而,如果将会计中心仅仅作为一个记账机构是远远不够的,更要着重预算执行信息的反馈和控制。通过核对各部门预算指标情况,可以严格控制各部门的用款进度,会计核算中心更强调对预算指标实行即时控制,杜绝超预算计划用款。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会计中心会计在收到预算单位支付申请后应确定是否可以支付(即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如何支付(即占用何指标、列支何科目),然后才可以通知银行付款。会计中心要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彻底扭转将会计中心视作单纯的核算机构的观念。地方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在发放奖金、补助等方面制定科学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财务开支标准,防止各单位各自为政,使会计核算中心在支出监督方面监督有标准,管理有依据,真正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加强廉政建设。还要处理好监督和服务的关系,做到服务与监督并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只有服务到位,才能监督到位,只有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才能提高监督水平。 (五)各统管单位切实重视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加强报账会计队伍建设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并不改变单位会计责任主体,并不减少各部门财务职能,而且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改革政策的出台,部门财务管理的职能还需更进一步加强。因此,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统管单位应更加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单位的报账会计应当持证上岗,有据实登记会计台账,定期与会计中心核对,对单位会计事项的合法性进行领导审批前的审核及说明,向会计中心报账并说明单位经济业务及票据的真实情况等职责。因此要加强报账会计队伍建设,提高报账会计整体素质是强化财务管理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而制定报账会计的道德规范,建立遵守职业道德的监督考核机制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报账会计总体素质的保证。财政部门及单位应切实抓紧报账会计的培训和教育,开展时间短、收效高、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加强《会计法》等国家各项财政法规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提高报账会计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知识,通过一系列制度,制约报账会计的工作行为,保证报账会计诚信为本,爱岗敬业,坚持准则,客观公正,使其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六)完善内外监控制度,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财政部门要严格界定固定资产范围,使会计中心能够统一固定资产入账口径;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审批制度;健全固定资产账务审核制度,严格规范预算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部分,账实相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预算单位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做到入账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保管账与实物一致;落实固定资产使用责任人制度。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主要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单位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严格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财政部门、会计中心通过定期全面清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 (七)健全完善会计法规体系,明确财政监督对象和法律责任主体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改革是在新修订的《会计法》开始执行之后产生发展起来的,因而《会计法》在修定时未能涉及到会计集中核算问题。法规部门根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出台相关的法规文件,就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合法性给予肯定,以便会计集中核算有法可依,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规范会计行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保障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规范运行。财政部门也要继续不断地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规章制度和运行细则,健全机构内控制度,以充分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监督与服务职能。应明确被核算单位是被监督的主体,明确具有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单位应该承担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但不免除会计中心监督不力的责任。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不仅仅是预算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而是对传统方法从观念到内容的根本改革,打破了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财政资金分配管理格局,也是落实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工作。实践证明,尽管目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完善,但在加强财政资金支出管理、改变会计核算方式、预算执行情况控制等方面都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我们应充分认识集中核算改革的重要性。明确会计中心作为预算执行机构的地位,以预算执行为主要任务,转变工作职能,理顺内外关系,尽快从以财政集中收付制为主要形式的会计核算中心改革向规范的国库集中收付制过渡。与此同时,积极推进预算编制改革,推行部门预算的细化预算,为国库集中收付制的实施打下基础,形成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研究 [摘 要]《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研究》是由交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交通部财务司主持、中国交通会计学会承担的交通部重点科研项目,2002年4月立项,合同编号2002-332-276-01。立项目的是研究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该课题成果于2002年底通过交通部科教司组织的专家评审,评审证书编号:交科软评字[2002]024号。 本项研究通过对当前我国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现状的深入调研及其存在问题的细致分析研究,本着“根据现行财会法律、法规和制度,结合交通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实际,按照‘系统研究、突出重点、体现特色、重在应用’的基本要求,研究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的基本架构及其配套办法,以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行为,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内部约束监督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交通事业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针对海事、救捞、航道、通信等各特殊行业的要求,建立一整套涵盖交通事业单位,具有可操作性的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为制定《交通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交通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促进交通事业单位财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宏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方案。 这一研究成果对促进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提高事业单位财会管理水平,加强财务控制和监督,确保交通事业顺利、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交通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会计核算 体系 办法 1.引言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中国加入WTO,我国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1996年和1997年《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其相关行业制度的实施,标志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改革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开始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接轨。1998年初开始,财政部正在积极进行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内的非盈利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建设工作,意味着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改革也将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对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改革发展势头迅猛的新形势下,交通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改革该如何进行,如何适应新形势下交通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交通主管部门和交通事业单位广大财会人员的关注点。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交通行业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工作也将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目前,交通部所属事业单位承担着水上安全监督管理、海上救助打捞、长江航道维护、水上公益性通讯等重要的社会公益性工作。除此以外,交通事业单位还对外提供一定的交通事业服务和经营性业务,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受交通事业工作特点的影响,交通事业单位在收支结构、收支管理、成本费用核算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殊性。在新形势下,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部属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适应交通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与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的需要,建立健全体现行业特点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对于强化事业单位的依法理财、创新和服务意识,提高单位财会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和入世后新的相关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就交通事业单位而言,缺乏体现行业特色的财务会计制度,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财务会计行为的规范化。根据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以及新世纪加强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有必要深入进行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适应交通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办法。 2.进行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研究的必要性 2.1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经从前苏联引进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并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对搞好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财政部相继颁发了《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关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若干规定》等一系列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法规和规章。 为了适应交通事业会计核算的需要,交通部也分别于1988年了《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和《公路养护单位成本核算办法》、1990年了《公路运输管理单位会计制度》等一系列具有明显交通行业特色的会计制度。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些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局限性,已无法适应事业改革和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需要。为此,财政部1996年起陆续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测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行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目前,财政部门正在积极起草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等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制度,事业单位的财会改革也将取得新的进展。 2.2现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局限性分析 1996年以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改革涉及的范围之广、涉及的层次之深、变化的内容之多,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变革;但也难以避免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新世纪的到来,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出台体现交通行业特色的财务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办法,已经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这将极有利于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健康和有序发展。 ???? 现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体系由三个层系构成:第一层次: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二层次:事业单位统一会计制度、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第三层次: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具体规定。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规定,一般事业单位直接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业特色突出的事业单位,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制定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财务管理办法。但事实上,由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比较原则,操作性较差,很少有单位能够直接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因而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不久,《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文物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育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农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文化事业单位财务制度》、《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测绘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国家物资储备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等行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相继出台,成为分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直接依据的规范。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的规定,财政部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定全国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特色突出的事业单位,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定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测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殊行业会计核算的特定要求。 相比较之下,具有交通行业特色的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却迟迟出不了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无法可依”的被动局面至今未能得到有效扭转。首先,一些交通事业单位(包括海事管理单位、航道航务管理单位等)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对收入、支出等项目的管理具有特殊的要求;其次,大多数交通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实施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要求按照企业财务制度中的相关规定来界定固定资产标准和分类,并需要进行业务成本核算与管理。显然,现行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满足不了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特定要求。出台具有行业特色、反映交通事业改革与发展、加强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要求的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已势在必行。 1998年初交通部曾经组织起草了《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等具有行业特色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但由于“交通与车辆税费改革”的推行,这些有特色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迟迟出不了台,难以真正发挥规范交通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行为的作用。 交通部也曾经于1997年制定了《交通部救捞单位会计核算办法》、《海(水)上安全监督局(港务监督、航标测量)财务管理办法》、《海(水)上安全监督局(港务监督、航标测量)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等交通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但第一没有获得财政部门批准;第二没有形成统一的交通部直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办法,因而交通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任务仍很繁重。 现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在体系上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做出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例如,现行财务制度允许事业单位通过计提修购基金来作为固定资产维修与更新的资金来源,也允许将固定资产购置和维修支出直接列支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这就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如果事业单位只计提修购基金而不使用;实际支付的固定资产维修费和固定资产购置费又直接列支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就有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出现失真。 现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出台以后,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一些新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出台,要求对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做出必要的修正和补充。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出台以及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的开展,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方法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2.3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需要,我国会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革。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在此形势下,有必要对将来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作出科学预测。 2.3.1会计模式上,实现国际化与国家化的结合。 2.3.2在职能作用上,实现会计从核算为主向预测决策为主的转化。 2.3.3在会计结构上,实现从二重结构向多元结构的转化。 2.3.4在理论研究上,开拓和强化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 2.3.5在会计行为上,实现规范与能动的统一 3.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改革的紧迫性及现实背景 3.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为交通行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经济环境和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得交通行业面临着来自国际上严峻的挑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交通事业单位将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 3.1.1财务方面 我国交通行业财务管理环境将变得更加复杂,不确定因素大大加大,财务管理目标、内容、范围、方式、方法都将发生变化;管理水平、决策水平迫切需要与变化了的情况相适应。为了缓解这一危机交通事业单位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围绕财务预算为前提作好事前预测和规划,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风险决策、弹性预算等手段,编制适合交通行业的财务计划,提高单位财务的控制和约束能力。 其次,建立新型的财务信息系统,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及时化,实现物流与财务信息流的相关统一。 第三,建立健全的财务监控机制 ,提高财务管理效益。建立有效的财务监控机制,应建立以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为中心的控制机制。 第四、必须加强对交通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学习世界多边贸易体系的新知识,做到灵活运用。 3.1.2会计方面 首先,应当正确对待会计的国内差异和国际化。 其次,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会计是为经济管理服务”这一重要的事实。 第三,交通部门应通过制订相应的法规和规章,加大会计信息的公开性、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同时交通事业单位也应当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规范要求来开展自身的财务会计管理活动。 第四,应当抓住入世的难得机遇积极稳妥地开放会计服务市场,提高我国会计行业的竞争力和整体水平。 第五,加入WTO 后我们应当在加大对财务会计一般理论研究力度的同时,注重对具有行业特色财务会计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利于促进包括交通行业在内的各行业财务会计改革事业的向前发展。 3.2目前世界正出现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的信用危机,会计真实性受到空前的挑战,事业单位也受到了冲击。 交通事业单位要加强会计信息真实性,客观性、透明度、公允性的监督和管理。具体来说: 3.2.1贯彻朱?基总理在考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强调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作假帐”的重要指示。 3.2.2交通事业单位应当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审计制度的作用。通过内部内控和外部审计的双管齐下,定能保证交通事业单位信息的真实性。 3.3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体系改革会对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的影响 事业单位会计是预算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底开始的以试编部门预算为标志的预算体制改革将是财政对几十年来实行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供应体制的彻底改革。随着预算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会计向非盈利经济组织会计靠拢,非盈利组织会计不仅包括事业单位,还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各种基金会等。 目前我国交通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交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零基预算;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自补,结余全留。但是财务预算管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3.3.1编制预算准备不充分。 3.3.2财务预算编制的方法简单。 3.3.3缺乏控制机制,预算约束力偏弱。 3.3.4没有以预算资金全貌为核算对象,产生了遗漏。 3.3.5交通事业单位的许多采购项目中,既有财政预算资金,又有其他资金,导致预算构成中价值流转和资金、实物流转的脱节。 3.4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与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的相对滞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截至2001年底为止,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69.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高速公路达到1.9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九五”期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总投资达10209亿元,目前“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已建成1.8万公里;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进一步加快,预计将在2010年末提前10年完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建设任务。“十五”期末我国将实现99.5%的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标。 建国以来,我国水运市场保持稳定健康发展,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正在形成,水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稳步提高。2001年港口及内河航道建设完成投资174亿元,比上年增加29.8%。其中沿海港口建设完成投资124亿元,增加54.2%;内河港口及航道建设完成投资5亿元,减少了7.5%。沿海港口建设中,部统一安排投资完成21.2亿元,地方安排投资完成5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5亿元。增长21.7%。沿海港口新增码头泊位2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2个,新增吞吐能力3749万吨。内河航运建设中,部统一安排投资完成19亿元,地方安排投资完成3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1亿元,增长20.6%。内河港口新增码头泊位59个,其中中级泊位14个,新增吞吐能力888万吨。新开内河航道367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132公里,四级及以下航道235公里;改善内河航道405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181公里,四级及以下航道224公里。 我国加入WTO后,中国港口将逐步纳入世界广大市场范围内,成为全球化航贸链中的有机节点。以上所有巨大成绩取得的同时,与之极不对称的是我国交通行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的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其弊端在今后将会凸显出来。交通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也对出台具有交通行业特色的财务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办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4.进行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进行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4.1有利于强化事业单位依法理财、创新、服务意识提高交通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水平和工作质量,以适应市场经济改革发展和入世后的相关要求。 4.2有利于进一步贯彻财务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强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对交通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 4.3有利于明确指导思想,建立切实可行、规范性与操作性较强的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满足部门预算管理的需要。 4.4建立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有利于解决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中的突出问题,加强交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 4.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交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也需要与国际接轨,本体系将努力适应交通行业国际化的趋势,努力做好与国际会计惯例中非盈利性经济组织财务会计规范接轨的业务和体制准备。 4.6建立和健全交通事业单位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就是从财会角度上提供经济效益中实现各项财务指标的信息,主要是反映事业单位业务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业务成果。 4.7要满足交通主管部门行业管理的需要,交通事业单位的财务评价指标不宜过多,避免重复繁琐,并做到相互配套,易于操作,便于考核;也利于主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汇总公布有关信息。 4.8通过交通行业财会网络,及时搜集、整理、分析、交通行业分类别的事业单位财会信息,为交通主管部门和交通事业单位把握财会信息动态,进行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4.9为规范交通事业单位的财会行为、改进内部管理提供参考标准。 4.10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新兴技术在交通行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使交通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促进了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 5.交通事业单位的业务特点以及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特殊要求 5.1交通事业单位的概念及其构成 我国的事业单位属于“非盈利性经济组织”的范畴。事业单位一般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但不具有社会生产职能和国家事务管理职能的、直接或间接地为上层建筑、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单位。 我国的事业单位中,国有事业单位占据主导地位。非国有事业单位一是所占比重很小;二是其单位性质尚需科学界定;三是我国目前尚未出台明确事业单位性质、任务、责权利关系以及内部组织形式等法律和法规。所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主要是针对国有事业单位的。 我国的事业单位包括经济建设事业单位、文化教育事业单位、科学卫生事业单位、社会福利救济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事业单位。交通事业单位一般包括具有行业特色的海事管理单位、航道航务管理单位、船舶检验单位、水上救捞单位、公路养护单位、收费还贷公路管理单位、公路运输管理单位等以及交通系统所属的科研、学校、医院、社团、新闻出版等事业单位。 目前,交通系统管辖范围内的交通事业单位一般有:海事管理单位、水上救捞单位、航道航务管理单位、船舶检验单位、运输管理单位、公路养护管理单位、收费还贷公路管理单位、新闻出版单位、交通科研单位、医疗单位、教学单位、社会团体单位等。其中,船舶检验单位、交通新闻出版单位等执行企业财务制度;科研单位、教学单位、社团组织等事业单位也具有明确的分行业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公路养护单位、公路运输管理单位、收费还贷公路管理单位等属于地方管理的交通事业单位,目前也正在研究制定《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对此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应当放在交通部直属的、具有明显交通行业特色的海事管理单位、水上救捞单位、航道航务管理单位等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方面。 5.2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任务 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5.2.1合理编制单位预算。 5.2.2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 5.2.3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利用效果。。 5.2.4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5.2.5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与控制。 5.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 与企业财务管理相比,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5.3.1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属于非盈利性经济组织。 5.3.2投资者对事业单位的投资不追求投资回收和投资回报。 5.3.3事业单位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5.3.4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资金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5.3.5事业单位的负债一般属于短期债务;事业单位不存在因“资不抵债”而破产清算的问题;不以其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 5.3.6由于事业单位一般债务很少,因而可以认为国有事业单位所拥有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 5.4交通事业单位的业务特点以及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特定要求 5.4.1海事管理单位 我国海事管理单位(交通部海事局及其所属单位)是具有海事执法与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由其业务特点所决定,海事管理单位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上具有以下特殊要求: 5.4.1.1海事执法实行“收支两条线”,具体涉及海事执法业务及分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征收与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核算、罚没款项的收缴与核算、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票据管理等核算问题。 5.4.1.2单标核算,包括航标的特性与分类管理、航标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等内容。 5.4.2水上救捞单位 水上救捞单位是我国专门从事海上救助打捞业务的非盈利性经济组织,担负着我国沿海水域海上救生、船舶财产救助、沉船沉物打捞清障、海上消防、海上溢油的应急清除和其他海上交通运输以及海洋资源开发活动的安全保障任务。同时,按照国家赋予的使命代表国家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双边海运协定等国际义务。水上救捞单位在沿海设有多个救助站点,常年派船昼夜值班待命。水上救捞业务的成本费用归集对象为船舶,并以规范的核算流程归集和计算有关成本费用。水上救捞单位的成本费用进一步划分为救助成本和待命成本,指救助、待命的直接耗费和按规定分摊到救助、待命作业的间接费用。 由其业务特点所决定,水上救捞单位在救捞成本费用的核算上具有以下特殊要求: 5.4.2.1作为事业单位,水上救捞单位需要分别核算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 5.4.2.2按照企业化管理的要求,水上救捞单位需要参照企业的做法进行成本核算; 5.4.2.3救捞单位的成本核算一般较为复杂:水上救捞单位主营业务有六大项,即要核算单项作业成本,又要区分事业和经营支出;救捞单项作业时间短,互相交叉。在一个月内同一船舶最少从事两种作业,所以船舶固定费用也要按作业时间分配计入相应的作业成本。 5.4.2.4在费用归集上,水上救捞单位下属救助站(船队)发生的管理费用全部计入事业支出;救捞局机关发生的管理费用三七开:30%分配计入经营支出,70%计入事业支出。 5.4.3航道管理单位 我国的航道管理单位进一步包括航标管理单位、航道测量单位、航道疏浚单位、船闸管理单位以及船舶交通管理单位等。 5.4.3.1各自的工作职责和业务特点如下: 5.4.3.1.1航标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对航标进行检查、修理和保养,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以保障过往船舶航行安全。航标管理单位工作对象相对固定,维护工作量稳定,消耗以人工支出、航标的备品备件、燃材料、船艇修理为主,维护总支出与维护工作量成正比。 5.4.3.1.2航道测量部门应定期对有关航道情况进行测量、出版航道图,为船舶航行安全提供保障。航道测量具有流动性特点,测量设备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设备价值较高,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测量费用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设备购置、器材材料消耗和燃油等等船舶费用。 5.4.3.1.3航道疏浚工作的目的旨在改善通航条件,保证航道畅通和航行安全。航道疏浚具有流动性特点,消耗具有分散性的特点,以燃油、器材材料等船舶的消耗为主,受航道状况影响,工作对象单件性强。 5.4.3.1.4船闸是为航运服务的,船闸管理包括运行和养护管理,其业务量(开启闸次)是由过闸的船舶航行量所决定的。船闸消耗以设备消耗为主,受航道情况影响,船闸本身也具有单件性的特点。 5.4.3.1.5船舶交通管理单位主要通过建立船舶交通管理(服务)系统(VTS),对水域中的船舶提供信息服务、助航服务和交通组织服务,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多种技术的综合,包括雷达、VHF通信与测向、环境、雷达应答器、无线电应答器。低照度电视、红外线设备等子系统。工作对象稳定,昼夜运行,消耗以高技术含量的器备件为主,受覆盖水域范围的影响,VTS本身具有单件性。该指标反映VTS运行的单位成本支出情况。VTS总支出包括为特定VTS支出的人员费用、器材耗费和其他运行费用。 5.4.3.2航道管理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具有以下特殊要求: 5.4.3.2.1注意划分公益性业务和非公益性业务; 5.4.3.2.2在预算管理方面,注意到公益性支出应由公共财政负担,否则其收支应当视同财政或规费性资金来享受税收政策;建立弹性预算,对非公益性和经营性的收支给予调节权利。事业基金是单位的节余形成的,可给予权限弥补支出。修购基金的计提与管理要与税收政策一致。专项项目可实行滚动预算,会计年度与水文年度的问题。 5.4.3.23在资产管理方面,应当注意同时具备公益与非公益性的资产可不办理非转经,但怎样与工商管理统一;应有一定的资产分类处置权限;应当加强对租赁资产的管理等问题;以及专用设备的分类要比照相关行业的问题。 5.4.3.2.4在资金管理方面,应当注意对期票实行专户管理。 5.4.3.2.5在成本费用管理方面,应当考虑到知识、技术成本管理问题;修购计提与折旧计提的确认,一般性修理与项目修理的确认,业务性维修与非业务维修的确认等问题;经营成本与非经营费用管理与确认。经营成本管理比照相关企业管理;业务性的人员经费与共用经费的确认等。 5.4.3.2.6在对外投资段利方面,应当注意非经转经是否属于对外投资,短期投资与事业基金可不一致。 5.4.3.3航道管理单位在会计核算方面具有以下特殊要求: 5.4.3.3.1在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方面,由于站点分散,汇总原始凭证多,可能要多记多贷;并需要注意电子档案归档后的密码管理事项。 5.4.3.3.2在收入的确认方面,应当注意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的区分以及经营收入与多种经营投资收入的区分;三峡公司和长航集团负担的公益性费用性质的确认;票据和应收账款在收付实现制下的收入确认等。 5.4.3.3.3在支出的确认方面,应当注意公益性与非公益性(经营)支出的划分与确认;事业支出中的修购支出与修购基金支出的区分与确认;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与事业支出和专用基金支出的细分等。 5.4.3.3.4在成本核算方面,应当注意经营性收支的成本核算项目与事业收支的核算项目不一致,报表编制转换;投资性支出贷款的归还可列成本,也可列修购基金或事业基金;以及守候费用的确认问题。 5.4.3.3.5在资产、负债与净资产的核算方面,应当注意房改支出在福利基金与住房基金中的调节使用以及在成本中列支的问题。 5.4.4交通通讯管理单位 邮电部和交通部于1985年邮部联字616号文《关于将交通部系统国际公众船舶电信业务的对外账务结算工作移交交通部管理的通知》,制定了交通部系统江海岸电台与邮电部所属邮电局(电信局)间处理国际公众船舶电信业务及结算办法,(1985)电通联字481号《关于颁发〈邮电、交通两部所属通信部门之间处理国内公众船舶电报业务及收入分摊、结算暂行办法〉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各自的职责范围,无论是国际间通信还是国内间通信其结算均会通过一个账务结算机构来实现。 国内海岸电台通信资费结算业务操作程序如下: 国内各海岸电台按月将国内外船舶经各岸台发生的通信业务量(电报、电话、传真等)及船舶资料报送到财务结算处,经计算机程序处理后,向相关船公司发送账单收取费用,之后账务结算机构按季度将收取的费用结付给相关岸台。 国外海事卫星地面站及海岸电台等账务机构结算操作程序如下: 国外海事卫星地面站和海岸电台按月将中国籍船舶经过国外各地面站及海岸电台所发生的通信费账务资料寄送至账务结算处,经过处理后将账单发送到相关国内船公司收取费用,然后按月向国外地面站和海岸电台等账务机构付款。 账务结算规范如下: 海事卫星电话、用户电报业务的资费由海事费(包括空间段费和岸台费)和陆线费(或国际报、话费)两部分组成。 交通部、邮电部两部间资费的结算如下: 5.4.4.1船——岸(国内各地),交通部分别付北京长途电话局、北京电报局陆线费; 5.4.4..2岸(国内各地)——船,北京长途电话局、北京电报局分别付交通部海事费; 5.4.4..3船——岸站——国际局——第三国或地区,交通部按邮电曜中规定的相关国家或地区的电话、用户电报的的价目分别付北京长途电话局、北京电报局; 5.4.4..4第三国或地区——国际局——我国岸站——船,北京长途电话局、北京电报局分别付交通部海事费; 5.4.4.5船——我国岸站——国际局——第三国岸站——船,交通部按国际的收费规定分别付北京长途电话局、北京电报局; 5.4.4.6船——第三国岸站——国际局——我国岸站——船,北京长途电话局、北京电报局分别付交通部海事费。 呆死账处理如下: 对因国内外用户某种原因收不到费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因本方收不到费而不付对方应得费用。两部间账务结算照常进行。 通信部门就要根据其业务特点客观地、谨慎地、合理准确地确认属于本部门的收入,由于账务结算机构结算的收付期不一致,给财务部门会计核算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是否考虑按季度根据收发的账单的差额,再按适当的应收账款的比例提取坏账后以此确认收入。账务结算期为6个月之内。 6.进行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研究的基本思路 进行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建立能够科学反映交通事业单位业务特点、适应交通事业改革与发展以及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要求的财务会计制度规范。 6.1制定交通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规范的依据和基本思路 制定交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范的法律、法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制定交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规范的法律、法规依据是《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均不能作为交通行业统一的财务管理办法或者会计核算办法。这是因为,在现行体制下,“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适用范围不包括地方交通事业单位——公路养护单位、收费还贷公路管理单位、公路运输管理单位等。对此还有必要制定出台“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公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如何协调“交通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规范”与“公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规范”的关系,还值得认真研究。 《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不仅需要反映行业特色,而且在规范内容上应当更细致、更具体一些,以提高规范的可操作性。 6.2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的要求和原则 进行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的研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 6.2.1系统研究,突出重点 6.2.2体现特色,重在应用 6.2.3统一性原则 包含四层含义:(1)做出“统一”规范是为了保证交通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2)针对所有交通事业单位;(3)统一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与国际会计规范接轨;(4)尽可能统一会计规范,缩小选择范围,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6.2.4体现可靠性原则 6.2.5制定的交通事业单位财会核算体系要体现中国特色的要求 我们研究交通行业财会核算体系一定不能盲目的照搬西方国家体系,一定要在本国交通行业发展的程度、水平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切实可行的交通事业单位财会核算体系。 6.3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的塑造 本课题研究需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什么是“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我们认为,“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应当由“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和“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两部分构成。 首先,建立“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体系的构成以及“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在体系中的定位。我们认为,“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应当由四个层次所构成:第一层次国家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作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二层次是《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作为共性规范;第三层次是《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作为执行主体;第四层次是交通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作为财务管理规范的重要补充。 其次,建立“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该体系的构成以及“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在体系中的定位。我们认为,“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也应当由四个层次所构成:第一层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作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二层次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作为共性规范;第三层次是《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作为执行主体;第四层次是交通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办法为会计核算规范的重要补充。 在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构成中,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属于各自体系中的执行主体,本研究应当以制定“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制定“两个办法”中,不能违背第一、二层次的规范要求;但可以根据交通事业单位业务特点以及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对特定的内容做出必要的界定、修正和补充。 由于“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重点解决的是对会计核算行为的规范,所以有关对交通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会计人员的规范、会计监督行为的规范等不应当包括在本体系的研究范畴内。 根据交通部财务司的要求,交通事业单位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长期实行的是“一级核算,二级管理”的会计核算体制。党的十四大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以及业务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交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制向分权管理的方向发展,基本形成了“分级核算、分级管理”的基本格局。我们认为,“分级核算、分级管理”较好地适应了当前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的需要,可以作为确定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制的基本模式。由于交通事业单位在业务规模、资产总量、区域分布、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单位经济管理水平等诸方面的情况差别很大,所以各交通事业单位有必要在“分级核算、分级管理”的前提下,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切实可行的单位内部会计核算管理体制。 6.4制定的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办法的基本思路 6.4.1确立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 应当注重做好以下工作:(1)明确“框架合理、反映完整、核算方便,便于分析,利于利用”的基本思路;(2)突出各类专业包括航道、通讯、救捞、海事等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特点,建立和完善想几乎配套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3)提出科学、合法、合理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4)注重在管理核算全过程中促进事业单位提高理财意识,树立好以下七个基本观念:市场竞争观念、开拓创新观念、经济效益观念、财务风险观念、自我积累观念、财务监督观念和依法理财观念。 6.4.2研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框架应包括以下八方面的内容:(1)核算管理体制;(2)预算管理;(3)资产管理;(4)资金管理;(5)成本费用管理;(6)对外投资及多种经营管理;(7)财务指标分析;(8)考核评价管理。根据上述分类研究,提出相应具体而又适用的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 6.4.3研究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要求。 设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框架重要内容应包括六个方面:(1)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2)收、支、结余以及成本费用核算;(3)资产、负债、净资产的核算;(4)会计核算特殊要求;(5)财务会计报告;(6)会计信息处理。根据上述分类研究,提出相应具体而又适用的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 6.4.4针对事业单位目前的现状,研究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如何适应预算管理体制的需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事业单位自我发展能力方面提出规范性意见和建议。 6.4.5根据行业主管部门职责的要求,研究制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及其相关管理办法的同时,应建立交通行业的信用体系。 6.5制定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所需解决的特定问题 为了科学反映交通事业单位业务特点、适应交通事业改革与发展以及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要求,在制定《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时需要研究解决好以下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特定问题: 6.5.1有关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问题。 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已经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有比较明确的要求和规范。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以及部门预算管理的实施,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中应当体现这方面的具体要求。 6.5.2交通事业单位的收入管理问题。 首先,事业单位的收入一般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国家关于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规定以及交通与车辆税费改革的实施,使得一些交通事业单位的收入形成了以财政补助收入为主的基本格局。这就对交通事业单位的收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在事业收入中,应当根据各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业务核算的特定要求,在海事管理单位事业收入中明确对“海事设施维护收入”、“港务监督业务收入”、“海岸电话业务收入”、“航标航测业务收入”、“综合管理收入”的管理和业务核算;在水上救捞单位事业收入中明确对从事水上救助遇险船舶、平台及其他水上漂浮物等所取得的收入的管理和业务核算;在航道航务管理单位事业收入中明确对“航道养护费收入”、“改标收入”、“测量收入”、“航校学费收入”、“川江小轮绞滩收入”等计划内项目收入的管理和业务核算;在交通通信管理单位事业收入中明确对“专网市话收入”、“专网长话收入”、“甚高频电话收入”、“电报收入、“通信工程收入”、“通信器材维修收入”、“出租电话收入”等公用性服务收入的管理和业务核算。 第三,在交通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活动中,存在着取得的收入为实物的现实问题。有必要对此做出财务与会计核算上的规范。经研究我们主张,如果事业单位通过开具收款收据取得实物,则需要以收款收据上的金额作为实物价值的依据;如果不需要开具收款收据,则可以参考同类物品的市场价格或者经评估确认其价值。会计处理建议如下: 如果收到的实物属于固定资产,可根据收入凭证上的金额或者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贷记“事业收入”科目;同时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如果收到的实物属于存货,可根据收入凭证上的金额或者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材料类科目,贷记“事业收入”科目。 6.5.3交通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的计提与管理问题。 交通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管理至少涉及以下四方面的具体问题: 6.5.3.1交通事业单位的修购基金是按照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的一定比率计提,还是根据交通事业单位收入构成的特点允许按照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的一定比率计提?考虑到制度的统一性要求,仍可以考虑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 6.5.3.2交通事业单位计提修购基金,是根据收入的条件、还是按照交通事业单位的业务特点采取模拟折旧的要求计提?我们认为,为了准确确定提供业务的成本水平,有必要采取模拟折旧和维修的方式提取修购基金。财务上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本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和维修的要求确定应当提取的修购基金总额;根据本单位应当提取的修购基金总额和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的预算数确定修购基金的计提比率。 6.5.3.3根据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要求,是否需要参照企业的做法提取职工福利费用?我们认为,由于大多数事业单位事实上已经在模拟企业管理的做法,按照工资总额的14%提取职工福利费,作为事业单位职工福利费开支和医疗费开支的资金来源,而且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所以在财务管理办法中应当对此予以肯定。但需要对职工福利费的具体开支做出进一步明确的规范(例如明确用于职工福利和职工医药费的部分分别占50%)。按照职工总额的14%提取职工福利费以后,就不应当再提取医疗基金;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事业单位所交纳的医疗保险费,也应当在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中开支。 6.5.3.4一些交通事业单位具有依法收取交通规费的职责。为了调动交通事业单位增加收入的积极性,能否按照超预算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职工福利基金?我们认为是必要的。在征得财政主管部门和交通财务管理部门同意后,有必要把这一思路写入财务管理办法中。 6.5.4交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界定和分类问题。 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交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一般事业单位的规定、还是根据企业化管理的特定需要参照企业的做法来界定固定资产标准并进行固定资产的分类? 6.5.5交通事业单位是否需要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问题。 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前,一些交通事业单位按照当时的财务会计规章施行了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新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不允许事业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但同意事业单位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作为固定资产维护与更新所需资金的一项来源。为了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保持一致,我们认为,原则上交通事业单位不应当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但考虑到一些交通事业单位在实践中一直采取了计提折旧的财务处理,并且一些事业单位正在向企业化管理方面转化,所以我们主张可以允许交通事业单位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计提修购基金中做出选择。如果根据交通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特定需要实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则修购基金可以不提,固定资产维修费用直接在支出中列支;或者根据固定资产更新和维修的需要提取修购基金。在制定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办法时,有必要对此做出明确规定。 6.5.6交通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与核算的问题。 虽然《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均确定了无形资产会计要素并明确了管理的要求,但就一般事业单位来说,无形资产实际上是不入账的,在取得的同时一次性计入了有关支出项目。交通事业单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这意味着无形资产按有效期限摊销比一次性计入支出更符合配比原则。对此,在交通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中对此需要做出明确的规定。 7.有关问题说明 7.1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在交通部财务司指导下,课题组本着“一个依据、两个前提、三个突出”的指导思想和“系统研究、突出重点、体现特色、重在应用”的基本要求,进行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的研究。 “一个依据”就是以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为经济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以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 “两个前提”即:一是坚持政企分开、分级管理的原则,遵照国家现行有关政策法规和已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基本要求为前提;二是根据现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体制,财务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办法应符合覆盖全行业的要求为前提,包括海事管理单位、水上救捞单位、交通通讯单位、航务航道管理单位等交通事业单位的各个方面。 “三个突出”即:一是突出课题研究的各过程,较好的贯彻调研现状、研究框架、专家咨询、组织研讨、撰写富有创新精神的课题报告等技术路线;二是突出管理办法体系要符合“简明实用、突出重点、系统规范、信息共享”的基本要求,在全面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好的经验和做法;三是突出依法理财,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心,要强化财务与会计监督机制。 7.2有关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分工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宗旨是:以反映行业特色、满足交通部直属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需要为主,以适应其他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需要为辅,来进行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问题的研究。研究的主要成果体现在《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上。对此,本研究报告的具体分工为: 7.2.1《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研究》主报告,主要反映进行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目的、意义、基本设想和基本思路,为制定《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奠定理论基础。 7.2.2《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作为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将为财政部会同交通部出台《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提供主要参考依据和蓝本。 7.2.3“交通事业单位分类别的专业性财务会计若干特殊规定的说明”和“行业主管部门宏观管理参考意见”作为本课题研究的重要补充。 7.3有关本研究成果的使用 本研究成果为交通部出台相关财务会计制度提供了参考依据和蓝本。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建议经财政部会同交通部审核同意后印发或由交通部自行印发实施,将为规范交通部直属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行为发挥重要的作用。 交通事业单位可根据各自内部管理的特定需要,在参照本课题研究形成的财务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办法的基础上,建立并逐步完善本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具体规定,为本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服务。 7.4应当继续深入交通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改革工作,努力提高交通事业单位财会队伍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通过提供财务会计信息为交通主管部门掌握行业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为调整行业政策、实施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确保所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对此,应当要求交通事业单位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7.4.1应当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及其他相关的财务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努力提高交通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还应当通过会计继续教育和其他有效手段,加深对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努力提高其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以适应交通行业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7.4.2在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台《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只不过是在交通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改革的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改革的任务仍很繁重。我们希望所出台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能够尽可能地细化和结合现实,以提高规范的可操作性;但要求靠两个制度(办法)来解决交通事业单位所有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并不现实。我们建议在本课题研究所形成的《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交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的基础上,利用举办交通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研修班的形式,多方听取各交通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对两个办法做出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保证本研究成果更加科学和规范,“两个办法”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对规范交通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行为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7.4.3应当进一步加强交通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保证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应当按照财政部印发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交通部“进一步建立健全交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发挥财会监督职能、防止资产流失”的要求,加快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形成完善的内部牵制和监督制约机制,防止舞弊行为,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 7.4.4加强交通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工作。社会主义会计诚信教育是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会计人员施加系统的社会主义会计诚信影响,促使会计人员形成社会主义会计诚信品质、履行会计诚信义务的活动。社会主义诚信教育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会计诚信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重要环节。 首先,诚信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重要保证。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而注册会计师、评估师行业正是通过充分履行经济鉴证职能,充当着市场经济运行的“润滑剂”。如果自身不讲诚信,最终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绊脚石。 其次,诚信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心内容和重要环节。一个不讲文化的行业必将是一个格调平庸的行业。因此,我们必须把会计诚信建设作为培养会计行业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来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再次,诚信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切实体现。从会计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责来看,我们所出具的业务报告,涉及到千千万万个经济主体的切身利益。丧失诚信,其后果是损害了大多数人的正当利益,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会计的发展最终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我们都需要把握会计诚信这把尺子,永远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 7.4.5应当进一步加强交通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保证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目前,由于体制、外部环境、内部管理、财会人员素质等诸方面原因所致,交通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松懈、控制弱化、会计监督不健全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所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所以应当按照财政部印发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交通部“进一步建立健全交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发挥财会监督职能、防止资产流失”的要求,加快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形成完善的内部牵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以堵塞漏洞, 消除隐患,保护财产安全,防止舞弊行为,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经济活动健康发展。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试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 摘 要 】试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属于2006年第4卷第2期栏目,主要讲述了摘要: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重要保证。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反映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国家预算情况的会计。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本文重点关注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 收入 支出 等内容,您可以在本页对试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进行讨论 【关键字】2006年第4卷第2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收入;支出;试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 全 文 】 摘要: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反映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国家预算情况的会计。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对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1 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1 执行单一会计制度不适应某些单位的实际情况 1999年财政部门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撤销预算外资金帐户,将预算内外资金纳入一套帐进行会计核算,执行一种单一的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或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然而一些单位既有行政经费,又有事业经费,单位执行单一的会计制度并不是十分合适。 1.2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不能准确反映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 由于省地级行业主管部门与县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往来增多,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发生业务时,运用会计科目混乱,不能正确反映其资金动向。 1.3 暂存款科目成了人为调节收支的大水库 行政单位的暂存款(事业单位为其他应付款)是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所属单位或本单位职工发生的待结算款项。《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第三十六条规定,行政单位应当加强对暂存款项的管理,不得将应当纳入单位收入管理的款项列入暂存款核算。然而许多单位经常有意无意地将暂存款科目当作一个大水库,除了预算拨入的经常性经费外,其他资金如专项经费、上级补助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捐赠收入等都可以随意地列入暂存款核算,有的甚至对暂存款科目不进行明细核算。其中原因,有的是帐务处理不规范,有的则是有意隐瞒收入和支出。 1.4 违背收付实现制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除了实行成本核算的部分事业单位外,会计处理应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然而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收到支出结算票据而款项未支付时就更作支出并以应付款挂帐,或者开出收入票。尚未收到现金就列作收入并以应收款挂帐。这种做法违背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收付实现制,导致单位虚增收入或虚增支出。 1.5 财政专户资金管理与核算很不规范 一是未正确理解预算外资金属于财政性资金的概念,由于预算外资金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一些单位观念上仍把预算外资金当作自有资金看待。二是核算科目不规范,有的设置了诸如“应缴收入”等会计制度没有的会计科目。 1.6 会计核算方法横向之间不可比 由于各单位会计对会计制度理解上的不同以及为了人为控制支出,造成各单位对同样性质的款项会计核算方法不尽一致。 1.7 费用列支标准横向之间不可比 为规范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行为,政府和财政部门制定了费用开支标准,供行政事业单位据以执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单位对经费支出标准的执行都作了变通,使得各单位之间的费用列支标准及职工福利待遇不可比。 2 影响行政事业单位正确进行会计核算的因素 2.1 财政监督管理不力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这种性质对其财务行为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1)看银行存款花钱“有钱不花,过期作废”的错误观念比较严重;(2)较少关注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2.2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直接来源于财经专业的很少,大多数会计人员是从其他岗位转岗而来或直接由其他岗位人员兼职。 3 改进建议 3.1 进一步深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 (1)实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是解决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一是快速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二是有效改善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有利于让会计人员能在没有羁绊的环境中依法行使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职能。三是有利于加速会计电算化步伐,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2)在科目体系中增加行政单位“上级补助收入”及“上缴上级支出”等科目。目前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无法核算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经费补助收入和下级单位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解决的办法有两种方法可以考虑:一是将这类收入和支出融入目前的会计科目体系当中,收入可以列入“其他收入”中核算,支出列入“日常公用支出”中核算,但这种方法很牵强。二是在行政单位会计科目体系中,增加上级补助收入和下级补助支出两个科目,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对应,这种方法可以清楚地核算和反映行政单位的这类收入和支出。 3.2 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力度 (1)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以贯彻实施《会计法》为契机,切实加强会计队伍的后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严格执行修改后的新《会计法》及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提高财会信息质量。(2)明确经费开支标准,规范经费支出渠道。建议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经费支出标准,在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执行,只有通过执行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才有可能遏制各单位在费用支出上互相攀比,滥发钱物的现象。(3)规范财政专户管理与核算。一是要规范收入管理。二是要规范支出管理。第一,在支出拨款上要注明用途,方便核算;第二,专户内部帐户之间不要划转,一切支出通过拨款途径解决。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浅谈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体系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变革,以及经济全球化,数字化的发展,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范围也日益扩大,现有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环境的需要,于是如何完善和发展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就成了当务之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是事业单位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资源,其对于事业单位自身以及国家的宏观调控,投资决策,监督与管理至关重要,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 宏观调控 投资决策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事业单位提供的反映事业单位某一特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书面文件。 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会计报表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 会计报表是以日常会计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按照一定的格式加以汇总、整理,用来总括地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文件。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财务情况说明书是为了解和评价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提供的书面资料。 事业单位除完成国家预算计划、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以外,其财务会计和核算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大部分事业单位除财政拨款外,还有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性收支业务,事业单位除了完成国家计划实现社会效益外,还有挖掘潜力为社会多作贡献的一个侧面,从而实现增收节支,改善自身的运营条件和职工待遇,体现资产保值增值和按劳分配的薪酬制度。 第二、事业单位虽然不提供物质产品直接生产,但向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具有服务性并产生服务价值,如科、教、文、卫等各种事业单位。这些部门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对第三产业的智力服务依赖就愈加显著。 第三、多主体,多形式办事业,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已成为事业发展的趋势;收入分为预算内、外两部分和经营收入,而事业支出难以区分预算内、预算外和经营性支出的情况尤显突出;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如国立高等院校、广播电视、报社、医院等),经费来源主要系自身的事业性收费,重大建设项目资金不足依赖信贷资金。其会计核算办法应当较多地运用企业核算办法,从而保障会计报告对利益相关者的有用性。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经济时代的变迁,现有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的不完整,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现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信息的不完整性。这是由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事业单位内外环境的变化,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大大增加,除了事业单位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还有政府、顾客、社会伙伴、社会公众等。 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由于在向使用者提供时通常不会报告与交易无关却于某方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因此对某方面信息的缺乏,即时不会影响与之相关的利益方,但是对事业单位日后的经营决策,其他使用者的使用有着消极影响,因此无法满足各利益方的需求。 第二、非实时性。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大多侧重历史数据的统计,因为是一种非实时性的记录,因此其时效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周期较长,时限过宽,年度报表要求年度末四个月报出,基于这样的信息所做的决策的可靠性也就大大降低。 第三、过分强调分析,忽略其他信息。正如我们所知道,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侧重于历史数据的总结,大多只是各种报表,数字的罗列,虽然经过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分析,但是这种基于历史成本的会计报告无法具有对未来发展决策状况的分析,缺乏预见性,无法预见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忽略其他重要信息的披露,这些信息一方面包括资产负债的分析,事业单位实际现金流量状况等财务信息,一方面也包括事业单位的社会声誉、社会责任,也就是说从现行报告上看,使用者无法通过这些方面的信息展示了解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这也是现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局限。 三、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完善 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着种种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金融创新,国际经济融合,给我们的经济环境带来了变化和风险,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面临着规范和完善的迫切形势。 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需要规范,为了使从根本上规范财务会计工作以及经济行为,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和完整,使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规范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提供不是会计人员个人行为,事业单位负责人也应该对其质量负责,双管齐下,才能杜绝不规范不合法的会计行为。 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还需进一步完善,由于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分析流于形式,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不够深入,因此应该完善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不仅是一个体系,更是一个创新的体系。 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体系,首先,应明确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定位于为国家、事业单位、债权人、公众提供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财务信息。 其次,完善现行的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创新深入的分析指标和方法,建立起适应新经济形势下比较通行的指标模版。 另外,完善财务会计报表中的信息披露,增加财务报表的批注,取消无用信息,增加有用信息,如无形资产的相关分析,企业风险等相关信息。 再者,尽可能缩短报表的提供期限和周期,及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保证所提供财务信息的及时性。 最后,除了通用的规范化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以外,增加专项报告,提供特殊指标和财务信息分析,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浅析交通运输业行业内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管理工作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认识到加强财务和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怎样去加强财务和会计管理工作,笔者试图通过分析交通运输业内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管理工作现状,结合十多年来的会计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交通运输业行业内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行政;财务和会计管理;管理工作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认识到加强财务和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交通运输业内行政、事业单位也不例外,把会计管理工作与加强财务管理同改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的行政、事业单位制度等结合起来,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工作逐步规范,水平稳步提高,也使会计工作在单位各项管理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近几年来,发生在交通系统的许多案例说明了交通运输业(包括行业内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内)财务与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笔者结合十多年来的会计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交通运输业内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几点看法,拟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一、交通运输业内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管理工作现状 交通运输业内行政、事业单位大部分都有行政执法的权力,担负着交通规费(非税收入)的征收,包括有公路养路费、通行费、航道养护费、船舶港务费、船舶检验费、运管费等,这些非税收入通过上解至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再把经费返回至交通部门作为这些单位的经费来源。而交通部门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点多、线长、面广,特别是基层单位人员少,这无疑就加大了财务和会计管理工作的难度。综合交通运输业内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管理工作有如下薄弱环节: (一)、行业内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因为内部管理松懈而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账目混乱,财产不实,数据失真; (二) 单位负责人会计法制观念淡薄,违法干预会计工作。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受单位负责人的指使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或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不顾一切地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他们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 (三)、行业内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造成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严重,会计档案资料散失; (四) 、非法转移、侵占国有资产、帐外设帐、偷逃税收、粉饰业绩; (五)、会计审计人员执法环境差,会计监督严重弱化,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薄弱,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甚至没有。 (六)有些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权,参与违法违纪活动,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程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本单位的管理和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存在上述问题,有的是单位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造成的,有的是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造成的,有的是单位有意违纪造成的。同时,也存在管理乏力,督促检查不够以及制度建设不规范,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切实采取措施,加强财务与会计管理工作尤其重要。 二、加强交通运输业内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通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提供会计信息,为经济管理和经济决策服务。因此,交通部门及其业内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正确、及时地反映和监督单位的资金运作情况,加强经济核算,对比收支,并运用财务数据和计算方法,按照《交通部行业财务指标管理办法》,计算、分析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为单位领导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1)首先就要明确会计机构和专职会计人员的设置,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以使单位的会计和会计监督不受其他业务部门的干扰,能够独立地行使其职能。 (2)单位负责人的思想意识、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因此,单位负责人必须提高法律法规意识,带头自觉遵守财会制度,不得以权压人,以权代法,拒不执行财会制度,要大力支持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3)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会计监督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费用报销制度、应收帐账和应付账款管理制度、资金调度控制制度、资产处置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等,以便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有章可依。并严格遵守《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及其他相关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按照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使会计控制和会计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二)加强管理, 增收节支 (1)交通部门的经费一般都非常紧张,而且还要挤出经费来搞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对有限的资金要加强管理,紧密围绕交通建设这个中心,广泛凝聚力量,把财务人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不断提高财会部门履行岗位职能水平,精打细算,为本单位的深化改革当好参谋,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的奋斗目标作出积极的贡献; (2)要求业内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严格遵守财经法规、规章和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各项规费收入与经费支出财务核算,各项规费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并要及时准确上解,要督促规费征收人员把行业内各项规费一分不少的收到位。要做到职业品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的内在统一,保证不出现违纪、违规现象,坚决杜绝做假帐现象,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各单位财务工作要严管理出效益,深入开展增收节支工作,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严格审批办公用品添置和机车使用费的支出,压缩接待费的支出,严格控制公费旅游现象,做到不该花的钱坚决不浪费,把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三)规范管理 加强核算 (1)加强业务指导,树立财务监督权威,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定,从严控制、核算行政管理费和专项经费的开支,确保开支不超标准、不发生赤字开支,保证收支平衡,库存现金不超限额,不坐支和挪用现金,不准用单位名义、银行户头或财产对外提供贷款担保,按规定设立银行账户,严禁私设小金库,搞帐外帐,做到公款不私存,保证资金安全,维护《会计法》的严肃性。 (2)严格遵守预算会计制度,按照《预算法》来编制好年度预算,搞好预算控制。预算会计制度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是国家财政和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规范。它包括《事业单位财务规则》(1996年10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1997年1月1日施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1997年5月28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1997年7月17日)、《行政单位会计制度》(1998年11月1日起施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1998年1月1日起施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2002年3月28日起施行)等。重点对事业支出与专项支出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按月按季考核,根据预算进度按月拨款,实行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强化监督办法,保证各项经费不超支、专项经费专款专用,杜绝挤占成本和挪作他用等违规现象发生。 (3)严格自有资金的使用管理,如:专项经费、专用基金的开支不超范围,节约使用;要实行单位“一支笔”制度,加大内部财务监管力度。 (4)严格执行财政部2000年4月7日的《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办法》,按照该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本单位的固定资产清查和流动资产清查制度,建立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帐卡,及时做好增减手续,做到帐帐相符、帐卡相符、帐物相符,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5)在年度终了的次年一至三月份就要认真清理上年度的全部会计档案,并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来整理、规档财务会计档案,不致使会计档案散落、遗失,或者和本年度的会计资料混淆。 (6)积极开展会计信息质量的自查自纠工作,结合交通部门规范化达标所标准要求,充分利用季度检查和财务决算汇编,针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立即进行整改,不断提升交通运输业内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管理工作水平。 (四)加强内部审计,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修订后的《会计法》要求明确对会计资料进行定期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内部审计对会计资料的监督、审查,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 (1)、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法人代表的离任审计、专项审计、审计调查、内控制度审计等。通过开展日常的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及时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督促各级管理人员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制度,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客观的会计核算,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同时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本单位的内部审计和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可以杜绝各级管理部门负责人滥用职权所造成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形成各部门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机制。 (2)、创新内审工作理念,转变内审监督方式。由“要我审计”向“我要审计”转变;由查错防弊向内部控制分析与评价转变;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由事后审计向事前防范为主转变,增强内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对重点业务、重点部位要重点审计,对普遍性、苗头性的问题和控制薄弱环节进行审计,对各级行政领导在决策、管理中关注的重要事项进行审计。 (五)加强学习 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当前,提高交通系统财会人员政治、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势在必行。 (1)、增强会计职业修养,树立崇高的会计职业理想。会计人员要正确认识会计职业的重要性,自觉增强职业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会计职业理想,自觉遵守和维护会计职业道德。 (2)、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策法规水平。会计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政策性强的工作,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加强会计法规、公司法、证券法、税收征管法的学习,不断提高政策法规水平和合理运用法律手段处理会计事务的能力,采用合理避税手段,以国家利益为重,在国家利益和单位的利益中找到平衡点。 (3)、着力提高财务会计人员自身学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要认真落实《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组织好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年检审工作、会计人员继续再教育工作,保证财务人员持证上岗,努力提高交通系统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技能水平。同时要自觉地搞好三个转移,一是财务会计人员要从单纯的核算向全面参与单位的决策转移,二是要从事后算账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及时分析方面转移,三是要从单纯的会计管理向全面的财务管理转移。为此,单位负责人要主动让财务人员介入交通事业的宏观管理,参与交通事业一线工作,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应大力推行财会电算化,积极探索财会管理方法,只有实现财会电算化,才可能把财会人员从繁重、重复、机械的记账、算账中解放出来,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加速会计信息的传递速度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本单位的财务管理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管理工作。 通过不断加强对财务会计工作的研究与交流,通过广大财会人员不懈的辛勤工作,树立崇高的会计职业道德,切实做到朱?基总理在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开幕式上演讲中所说的:要求所有会计审计人员必须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屈从和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不以职务之便谋取一己私利,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注重遵守各项财经法律法规和工作规范,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交通系统会计电算数据网络化、资源共享化,促进交通财务管理规范化、科技化、效率化,以达到加强交通运输业内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管理工作的目的,为全面完成各项交通工作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事业单位会计论文: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 【摘 要】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改革正加快步伐,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会计法》的规定,本文对按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编报的事业单位会计报告中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不完善的地方进行分析,并对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报告 完善 建国以来,我国的会计体系一直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企业会计体系,一是预算会计体系。预算会计体系中包括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两个分支。1997年5月和7月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规定该准则和制度于199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分类、会计要素、核算方式、记账基础、会计报表等方面都有质的突破,可以说是一次会计管理模式的变革,对于事业单位财会工作有重大影响。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改革正加快步伐,在日常经济核算中出现了许多新类型的业务。因此,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会计法》的规定,按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编报的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所反映出的单位财务状况存在着一定程度会计信息失真和不完善的地方。 一、事业单位会计报告中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不完善的地方的表现 1.固定资产的核算 现行会计制度中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原值,这样的核算方式有许多弊端:(1)价值背离,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净值随时间的推移相差越来越大。(2)虚增净资产,以账面原值核算固定基金虚增了净资产。(3)修购基金按收入而不是按固定资产的折旧提取,修购基金的提取数额取决于单位当期实现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的多少,造成自身收入实现较少的单位固定资产损耗无法真正得到补偿。(4)成本不完整,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折旧数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得到体现,从而人为地降低了取得相应收入的成本,虚增了盈余。 因此,对会计报表使用者容易产生误导,不利于报表使用者正确解读会计报表。 2.对外投资的核算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单位长期投资情况,企业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采取了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核算方法,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3.应收账款的核算 事业单位应收账款一般不计提坏账,当这些债权确定无法收回的时候,一般都采用直接转销法,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贷记“应收账款”等。但是确定这些债权无法收回往往是几年后的事情,因此在确定之前这些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逐年挂帐,虚夸了流动资产总额,容易误导报表使用者。 4.无形资产的核算 事业单位尤其是科研院所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重有形,轻无形”观念,缺乏对无形资产的认识,科研成果的产生耗损了单位的设备及人员费用,属于职务发明,但对无形资产管理的不足造成了无形资产的流失和浪费,无法准确反映总体经济资源水平,包括物资资源和非物资资源,不利于对整体资产的正确评估。 5.缺少现金流量报表 企业单位核算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核算的基础采用收付实现制,从这点看来,现金流量指标在事业单位发挥的作用大于企业单位,但是偏偏是企业单位编制现金流量表,而事业单位不编制该表。事业单位也需要掌握货币资金的运用和支付能力,防止出现资金紧缺。 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是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单位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笔者认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应在如下四个方面进行完善。 1.改进会计科目的核算 改进会计科目的核算方法,使会计报表的财务数据更能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实际,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下,增设“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项目,以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2.引入现金流量表 参考企业现金流量表准则的基本原理,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内部 报表——事业单位现金流量表,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期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整体情况,反映这些资金的变动原因。 3.加强对会计报表附注的说明 在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情况下,对现阶段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及不稳定的特殊信息进行披露,以便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对单位进行更为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4.强化财务报告审计 事业单位也可委托中介机构对年终财务报告进行审计,以现行财务制度和有关政策规定为依据,对重点指标进行政策性审核,对报告编制的正确性和真实性进行规范性审核,从而提高单位资金使用效率,堵塞日常工作中的漏洞、防止腐败、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借助信息化技术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逐步构建起动态化、科学化、信息化的财务管理体系成为每个企业关注的焦点所在。本文在理清大数据对财务管理所带来影响的基础上,分析财务管理转型的必要性,最后重点论述大数据时代下财务管理转型策略。 1大数据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不仅符合时展的趋势和要求,也是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重要法宝,具体来说,大数据对财务管理所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大多以人工为主,各项财务的审批与检查主要以人为媒介进行层层传递,其所经历的流程较为复杂、所耗时间较长、财务管理效率不高。同时,受财务信息收集工具的限制,财务人员很难凭一己之力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全面把控,收集信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财务人员很难将注意力集中于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和改进上,以财务数据信息为基础的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等工作的精确性有待考察。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等技术已经越发成熟,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平台优化企业经营管理的实例屡见不鲜。在大数据的支持下,财务管理人员收集信息的难度大大降低,其只需要通过已经建立好的各部门信息对接系统就可以实时把控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进展,对已经发生的财务数据信息进行动态化监管和收集。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大大降低,其可以将时间与精力放在后续更为重要的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等环节上面,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与水平。二是提高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和水平。随着市场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日益繁多,财务风险对企业所带来的潜在危害越来越大,做好财务风险的管理和规避是保证企业健康、持续运行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部门很难对企业经营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把握,其财务数据、风险因子等相关数据的收集往往存在很大的滞后性,与此相对应所制定出来的风险应急预案针对性、灵活性较差,财务风险管理阻碍重重。从风险发生前的规避来看,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财务部门的全面预算管理、风险应急方案制定等工作能够有序开展,为后续业务的进行提供指导,减少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危害。从业务经营过程来看,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对企业经营业务各环节的监控,各项风险因子能够被及时检测出来,将其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2财务管理转型必要性分析 任何管理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其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引入与时俱进的管理工具和手段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对于财务管理而言,由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向财务管理信息化转变的原因有两大点,首先,传统财务管理已经落后于企业的发展需要。很多企业,尤其是对信息化技术与手段要求较高的企业,如,物流企业,在快递分拣、物流信息更新、包裹配送的过程中信息化技术运用程度较高,如果财务管理还是原有的传统化模式,将关注点集中在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表的编制上,两者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财务管理很难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财务管理很难也不可能成为企业战略化管理的工具之一,为战略规划、决策提供市场、顾客、竞争对手的数据信息。其次,战略管理与财务管理相融合的需要。随着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市场中的参与者逐步增多,还没有人涉及的空白领域已经不复存在,产品同质化、服务相似化已成为十分常见的现象,市场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程度。这也就意味着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制定战略规划与蓝图的过程中所考虑的信息越来越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搜集到简洁、全面、清晰的数据成为影响领导者战略规划的重要前提。就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而言,其所搜集的信息较为片面化,覆盖面较为狭窄,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的关键领域和环节,对于企业外部的顾客反馈、供应商往来、公益组织评价等环节很少涉及,很难为领导者提供前瞻性、深刻性的信息支持。综上所述,应用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时展的潮流和趋势,企业要做的是积极拥抱该技术做好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型工作以更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是固步自封、停滞不前。 3大数据时代下财务管理转型策略分析 3.1做好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各单位之间的交流愈发便捷,各企业之间相互沟通、合作以共同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这也就意味着大数据时代下数据信息的糅合度大大提升,信息的复杂性、综合性较高。传统的财务管理数据收集主要针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方面,这与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多样化要求不符,企业在该背景下做好财务管理转型、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重视数据收集、整理的有效性。从数据收集来看,将信息收集的范围扩大化,由原来的仅关注内部财务信息扩展到内外部信息相结合上面,关注市场行情的变化、政策的调整、竞争对手的动向、顾客的满意度与购买行为等方面,借助大数据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从中得出企业需要的行业发展规律、顾客实际需要、市场发展趋势等情况,为财务管理的转型提供数据支持。从数据的整理来看,传统管理财务对信息的处理手段主要是通过编制财务报表的形式对收集起来的财务信息进行确认和整理,这种粗放式的整理方式很难实现信息的最大化利用,整理结果很难为上层领导的战略规划提供深入的信息指导。在大数据时代下,做好财务管理的转型工作需要重视数据信息的整理工作,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数据的有效归类和整理。首先,财务管理人员要通过建立好的较为有效的数据信息化系统将所收集到的企业内外部信息进行筛选,选择企业真正需要的信息;其次,将筛选好的数据信息按照一定的分类原则进行分类,并存储在企业构建的信息化数据库中;最后,借助专业化的分析软件将企业管理信息与财务信息进行整合,将财务信息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去。 3.2构建信息化监管平台与人才队伍 互联网时代在便利人们交往的同时也提高了财务管理的风险,做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必须要建立其信息化、科学化、动态化的监管平台,将转型过程中的风险因子控制在企业可以处理的范围之内。首先,对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适当增添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监控等模块,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处理和分析,通过这些原始数据及时发现影响企业内外部的因素,积极反应。其次,加快构建专门的风险防控信息系统,将企业招投标、采购、生产、运输等环节纳入风险防控的体系之中,实现企业经营流程的风险一体化管理。最后,通过云平台、内联网等系统实现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对接,扩大企业的横向交流渠道,提高企业内部信息的共享度和部门之间的沟通力度,形成部门联动的监管机制。做好上下级之间、财务部门与上级主管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数据对接工作,实现企业管理信息、财务信息、业务信息的以整合化,为企业后续的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财务管理的转型不仅对企业原有的管理工具提出了新的要求,其还需要构建一批新型的掌握基础计算机、数据库与专业财务管理知识的人才队伍。一方面,企业可通过专家讲座、讲师培训等形式,对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强调做好财务管理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员工学习基本计算机知识、新财务管理理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后续财务管理的转型提供人才支持;另一方面,企业可通过招聘的形式扩充自身的人才队伍,不同的招聘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如,校园招聘可为企业寻求初级的专业化员工,其招聘成本不高、招聘成功率较大,能进一步宣传企业;猎头公司能为企业寻找到专业技能良好的高层管理人才,但招聘成本较高。企业必须要在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招聘方式综合考察应聘人员的求职动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等方面,选择最合适的人员。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职业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之我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也是指导本专业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专业建设的成败。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科学性、实践性、有效性的特点,将教与学结合,讲与做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贯穿始终。电算化会计专业实践性比较强,它涉及会计专业知识、电算化软件实操技能、现代信息化系统管理理论及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维护技能等,需要多领域多学科的教育渗透,只有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教育教学设计,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职业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的特点,提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理念。 一、职业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 1.“手工”为主,“电算化”为辅。 目前,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初级会计电算化这门电算化的主干课程,在教学的其他方面涉及电算化的内容很少,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手工会计核算的层面上。分析主要原因,一是电算化会计核算的教学问题近些年才被重视起来。随着计算的普及,计算机会计核算软件的不断成熟壮大,人们才普遍认识到会计核算必然过渡到电算化时代。电算化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处在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这种状态下只能是将一两门电算化的主干课程加入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对电算化会计核算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而会计专业的其他主干课程税务会计、审计会计、财务会计等还是沿用现有的手工会计教材,在教学思路与模拟环节上都还停留在手工会计阶段。 2.理论学时较多,实践环节薄弱。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将理论知识有效的应用于实践,才能检验学生的能力水平;只有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才能提升学习整体实力水平。目前,职业院校电算化会计课程安排理论学时偏多,占到总学时的一半以上甚至达到三分之二,学生的主要精力用在了学习理论知识上。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尤其重要,因此,在三年的职业学校教育中,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水平上。 3.校内模拟较多,实战经验不足。 职业院校培养目标主要是岗位技能型人才,突出岗位的实操动手能力,强调学生的实操技能水平。学生只是参与校内模拟,任课老师通常都设置好了模拟环境,通过这种模拟情景教学,虽然可以有效掌握教师的教学内容与任务,提高学生一定的动手实操能力,但是,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学生往往缺乏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如软件操作环境的变动,企业采用的会计核算软件的变动等问题往往给学生实践造成一定的困惑。因此,职业院校教学设计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 二、职业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1.总体设计目标。 职校电算化会计专业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职业化、教学环境情境化、教学内容岗位化为指导目标。在课程标准制定上,结合专业特点与特色,理论教学与操作实践相结合,学生实操角色与会计岗位分工相结合。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培养模式:专业技能证、从业资格证、毕业证三证一体的全方位培养模式。采用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设立岗位认识实习、课程综合实训、岗位综合模拟、企业岗位实践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假期分散实习、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2.具体实施方案。 (1)精简基础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要突出基础性、实用性。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各专业都需要开设公共基础课,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语文、法律常识等,开设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走上工作岗位的基本社会技能。另一类是为将来的专业课程学习打基础的专业基础课,如会计学原理、财经应用文写作、点钞、传票翻打等。其中点钞、传票翻打是职业院校学生走上出纳、收银员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技能。只开设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精简基础课程的课时量,达到“学以致用、学以必用”的教学目的。 (2)强化电算化软件能力 电算化会计专业要求学生不仅掌握会计核算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广义的会计电算化并不仅仅指金蝶、用友等通用的财务软件,还包括一切可以用于电算化会计的软件工具。作为office办公套件的excel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财务核算领域,它以其功能强大、软件成本低、通用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手工会计的辅助核算。因此,在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学原理的基础上更应该加强电算化核算的技能,不仅要开设初级会计电算化的课程,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一门专业的财务工具软件,还要开设计算机软件相关的课程,如excel财务高级应用、access数据库应用等,扩展学生使用电算化软件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电算化软件的理解。 (3)电算化理念贯穿始终 电算化会计专业强调电算化财务软件应用贯穿始终。除了初、中级会计电算化课程与电算化软件密切联系,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审计会计等课程的教学也应当以电算化运行环境为教学实施对象,针对软件核算过程中出现的状况进行教学与实践。岗位综合模拟实训可以以常见的财务软件为依据进行手工与电算化的并行模拟操作实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手工与电算化会计的异同点,加深学生对软件模块功能的理解力。 (4)加强实操与实践性课程教学 会计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实操性,电算化会计又要求学生对软件操作熟练、熟悉直至灵活应用,因此,本专业教学要突出多实践少理论。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操演练,不仅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机房实操教学,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专业课教学在计算机实训机房内进行,而且对专业主干课程要进行学期末课程综合实训。学期末的课程综合实训,不仅能检验并巩固课程中间环节的掌握情况,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本门课程内容的融会贯通,帮助学生提高对课程知识的全局性认识。另外,在高年级课程教学中开展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分别模拟企业不同的工作岗位:基本会计、主管会计、出纳、固定资产会计、工资核算会计、往来管理会计等,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电算化软件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加强会计专业学生对信息化流程的综合理解力。 (5)促进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为导向,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一方面,校企合作能够提供学生认识实习及校外顶岗实习的机会,为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更快地进入企业岗位角色提供帮助。校企合作还可以有效促进企业会计专业人才走进校园开展实训辅导与讲座,拉近学生与社会岗位之间的认识距离。另一方面,电算化会计专业是一门集会计、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为一体的多学科综合性技能专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管理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使企业会计核算逐步走向信息化管理一体化进程,它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娴熟的信息技术运用技能。因此,电算化会计专任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密切关注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进程。校企合作可以促进职业院校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通过与财务软件公司及企业会计岗位人员的不断交流学习,了解并掌握岗位现状,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的专业教育能力水平。 总之,职业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和探讨,只要我们坚持职业院校教育理念,沿着职业教育现代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将培养岗位技能型高素质人才作为职业院校培养目标,就必将为职校教育事业开创新的篇章。 会计专业毕业:高速公路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及其意义 摘要:近几年信息化在企业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高速公路这种大型的工程建设企业,硕士论文信息化对于高速公路企业中会计的影响最大,使会计的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高速公路企业;信息化;会计 高速公路企业中会计的管理是企业行之有效的一种内部控制方法,在一个企业里会计的职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计在进行核算时,货币是其直接的操作对象,直接联系到企业的盈利与亏损,会计的财务核算能够正确的指导企业的经营方向以及经营策略的制定,高速公路是一项大的工程,其中的会计职能更加重要。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会计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是几十年前的形式了,目前的会计管理方式形成了一个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信息化工作模式。 一、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职能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中会计的职能主要包括高速公路经营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对于高速公路经营的核算主要是通过货币的运算,以及对结果进行统计、确认、分析、记录等步骤,最后对高速公路的经营情况做一个连续的系统的分析,通过在核算中发现的问题,来对高速公路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监督职能就是针对高速公路中的每个和经济活动有关的项目进行监督,确保工程能够按照计划预定的程序进行,对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些经济活动作出监督,保证其合法性和规范性。 二、高速公路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根据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水平可以把我国高速公路企业中会计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单机应用时期、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局域网单项应用时期、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内外流程一体化应用时期。 1. 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单机应用时期。 高速公路多是国内的大型工程,会计的早期管理时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高速公路企业为提高工作效率而进行的生产管理的电子化过程。这个阶段也可以说是电脑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在电脑的不断普及下,企业抓住了电脑能给企业的管理带来很大的便利,所以在公司的管理中就引入了计算机,其中会计领域深受益处,计算机的应用改变了会计行业的整体面貌,或者说计算机让会计的工作方式完全从一个形态进入了另一个形态,电子技术使会计的工作效率更高,并且结果更为准确,会计是企业的核心部分,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就是整个高速公路快速运转的推动剂,在更为快捷的财务预算系统下,高速公路的施工进程得到很快的提升。所以说这个时期可以说是高速公路会计信息化的初始阶段,虽然技术不成熟,但是却给高速公路的建设带来很大的帮助。 2. 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局域网单项应用时期。 对于高速公路的企业里,有着多个机构和部门,所管理的事物繁多,采购、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安全检查等等多个方面的管理都需要高速公路企业来承担,这样就为单机的电子会计系统提出了挑战,众多事宜已经不再是单机的会计模式就能够解决的问题,所以高速公路里会计就从单机电子信息系统向着局域网进行转型,这个时期中高速公路会计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的职责,而是一个由多人组成的系统的职责,整个信息网的系统中分工明确,每个会计负责不同的区域,最后再由总的会计对上述的各个部分进行整合结算。这样就完成了高速公路会计的由单机向局域网系统的转变。 3. 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内外流程一体化应用时期。 这个阶段的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管理的水平就非常高了,这个集成的信息化的系统中,能够对整个高速公路企业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密的核算和严格的监督。这个时期的会计信息化是不断按照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而发展来的,具有系统性、准确性、全面性、完善性的特点。这个时期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大型的智能化工具,可以自动的对高速公路中每个施工的环节进行把握,做出科学的预算,为企业找到最有效的施工设计方案。现在很多软件开发公司开发出了多个企业会计管理的软件,实用并且安全,这是高速公路企业得以更为快速发展的有效工具。 高速公路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在近几年已经非常的完善,然而随着高速公路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的改变,会计的信息化也会不断的升级,随着企业对会计的要求做出新的改变。 三、高速公路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1. 信息化在高速公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意义。 对于高速公路这种大型的工程建设,核算是企业良好运营的大事,尤其是工程成本的核算,整个高速公路的设计、建设、施工、护理等都是企业的经济活动,每个活动都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本,高速公路企业也是市场经济的实体,同样也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获得利润的最大化,科学的高速公路企业核算系统就为这种企业利益最大化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管理的信息化能够促进企业核算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成本核算、支出和收益核算永远都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也是企业能够得以继续正常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高速公路企业资金预算系统,这个工作过程正是会计的职能之所在,会计是高速公路企业中资金运算管理的直接参与者,这就需要会计有一个科学完整的财政预算管理体系,而信息化系统就为这个体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个平台使企业会计的管理核算工作更加的便捷,更加的方便,信息化的实现多是靠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固有的特点就是准确、快速也体现了出来。信息化对于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的意义一方面就是在核算模式的升级,计算机使整个企业的数据运算系统能够准确全面的进行,节省了人力,同时也节省了时间。 2. 信息化在高速公路企业会计监督中的意义。 监督是企业中会计的又一大职能,财政是企业运作的主要风向标,会计则是对风向标做出统计和计算的人,会计对高速公路工程流程中的每个细节做出统计计算,这种统计计算也可以说就是一种工程监督,会计会对工程资金细节问题进行综合整理,哪边出问题都可以反映在会计的统计计算结果中,尤其是像高速公路这种大型的工程中,有人会觉得工程大很难做到管理的全面,所以就会打工程的主意,这些都逃不过会计的法眼。信息化对于 -- 高速公路企业中会计的意义另一方面就在于监督管理上的便利。信息化不仅是一个完整的运算系统,更是一个科学的监控系统,能够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反映,在高速公路企业的监督管理中我们可以应用相关软件,对企业进行全程的检测,当会计的计算出现异常现象时,软件就能及时做出提醒,这样就不至于像以前一样,即使存在问题,被会计计算出来,但是由于没有科学的分析软件导致问题不能被发现,最后给企业带来危机时才被人们注意。信息化在会计的管理中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信息化对现代企业的意义重大,尤其是高速公路企业的会计经营管理这一方面,在给会计的管理带来准确便利的同时,还可以对整个市场的行情做出分析和判断,能够带给会计第一手的市场信息,这些都是现代企业所需要的。所以高速公路企业中会计的信息化管理有重大的意义。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试析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真账实做为载体,创新会计专业实训模式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会计专业的会计实训主要采用文字描述经济业务事项加仿真原始凭证和没有文字描述只有仿真原始凭证的两种实训模式,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通过这两种会计实训后,仍然无法准确识别真实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从而对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准确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因此,必须改革我国传统的会计专业会计实训模式,提高会计实训的效果。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真账实操为载体的“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模式,是会计专业会计实训模式的最好选择。 【论文关键词】会计实训;校企合作;真账实做 会计实训是会计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有效途径,是落实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有效方式。多年来,承担会计教学任务的各会计院校,对会计实训都十分重视,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的会计实训模式和方法,有的院校采取文字描述经济业务事项加仿真原始凭证的实训模式,让学生通过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加以实训;有的院校直接采用仿真原始凭证的实训模式,让学生通过原始凭证的识别、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加以实训。采取文字描述经济业务事项加仿真原始凭证的训练模式和没有文字描述只有仿真原始凭证的训练模式,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会计实训模式,我们称之为“文字描述实训模式和仿真原始凭证实训模式”。然而无论是文字描述实训模式还是仿真原始凭证实训模式,它们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因为,这两种实训模式与日常会计教学中文字叙述的会计业务事项非常接近,可以说学生只要会对文字叙述的经济业务事项编制会计分录,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完成会计模拟实训,学生不需要根据原始凭证来判断经济业务事项的前后联系,不需要太多的会计职业判断。然而,真实企业的会计工作只有反映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时的原始凭证,既没有文字描述也没有原始凭证的顺序排列。因此,我国目前的这两种会计实训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造成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仍难以适应真实企业的会计工作,尤其是难以辨别真实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所反映的内容,无法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准确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了提高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提升学生辨别真实企业经济业务事项原始凭证的能力,准确对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就必须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会计专业会计实训模式。 一、目前会计实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会计实训是会计专业学生在经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学习后,将会计实务知识引入课堂,采用真实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模拟会计实务操作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会计实训按照实训的科目划分,可分为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等;按照实训的项目划分,可分为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按照实训的难易程度划分,可分为简单会计实训和复杂会计实训;按照实训的表现形式划分,可分为文字描述实训模式和仿真原始凭证实训模式。 文字描述实训模式就是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来描述每项经济业务事项发生的时间、内容和金额等相关信息,同时列示出与文字描述经济业务事项相一致的原始凭证的实训模式。采用这种实训模式,学生可以根据文字描述的经济业务事项和相应的原始凭证进行相应的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和财务报表的编制。这种实训模式与日常会计教学中所讲述的内容相同,学生容易接受,能够使学生迅速熟悉会计实务操作的流程,但这种实训模式与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真实原始凭证有很大差距,这种实训模式只适合初学会计专业的学生。 仿真原始凭证实训模式就是在仿真原始凭证的前面或后面没有相应文字描述的经济业务事项只有仿真原始凭证的实训模式。与第一种实训模式相比,这种实训模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时所形成的原始凭证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原始凭证识别能力,但是这种实训模式与真实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因为,实际会计工作中反映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时的原始凭证,并不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因此,要想切实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会计专业学生根据真实原始凭证对经济业务事项所做出的职业判断能力,仅停留在目前的会计实训模式下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走出仅停留在课堂上、教室里搞会计实训的传统会计实训模式,将真实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搬进课堂,走进会计专业学生实训的第一现场,成为会计专业学生实训的第一手实训资料,才能真正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真账实做为载体,创新会计实训模式 为了实现会计实训与会计实务工作的直接对接,就必须深化校企合作,走校企合作之路,将真实企业所发生的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真实原始凭证搬入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训课堂,由校外会计实践专家亲自指导学生进行会计实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从而对企业真实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准确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到达预期的实训效果。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真账实操为载体,由校外会计实践专家亲自指导学生进行的会计实训,我们称之谓“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模式。这种新的实训模式与传统会计实训模式相比,它跳出了传统会计实训模式用文字描述经济业务事项或按一定照顺序排列原始凭证的圈子,学生实训接触的原始凭证就是将来从事会计实际工作时要接触到的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真实原始凭证,因此,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模式是会计专业学生实现会计实训与会计实务工作直接对接的最好会计实训模式,是对我国传统会计实训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模式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校企合作,真账实做会计实训必须建立在企业自愿,择优选择的基础上。由于企业所发生的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所反映的会计信息涉及各个单位的商业秘密,并不是任何单位都愿意公开本单位商业秘密的,因此,实行校企合作,真账实做会计实训必须建立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在选择校企合作单位时,应本着自愿、择优的原则,由各会计院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由企业提供本单位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时所取得或填制的原始凭证及相关会计资料,同时,各会计院校和参与会计实训的学生也应当保守提供会计资料企业的商业秘密,尽可能减少由于会计资料公开可能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了做到保护提供会计资料企业的商业秘密,保证所提供真实经济业务事项原始凭证等会计资料的安全、完整,各会计院校和参与会计实训的学生可以对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等相关会计资料进行复印或扫描、打印,并实行封闭管理,确保反映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等会计资料不泄露、不外传,从而减少提供真实经济业务事项原始凭证企业的后顾之忧。 2.校企合作,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所选择的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成为校企合作单位,各会计院校必须在深入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单位,比如可以选择工业、商业、物流、外贸、房地产、建筑施工、银行等各具特色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单位,使选择的校企合作单位与各会计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相适应。各会计院校也可以直接与从事会计记账的中介机构进行校企合作,由于会计记账机构着各式各样企业的会计记账业务,所的各式各样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可选择性和代表性。因此,在选择校企合作单位时,各会计院校可以考虑直接与会计记账机构进行合作。 3.校企合作,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所选择的企业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比如某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生产5个产品,5个产品的生产工艺,原材料耗费基本相同,只是产品的规格型号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只需选择2个或3个产品作为会计实训对象,没有必要将5个产品全部作为会计实训对象,也就是说,所选择真实企业的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应当有所取舍,避免重复,不能照搬照套,而是应选择一些不重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进行会计实训,所选择企业的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必须具有典型性。 4.校企合作,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所选取企业经济业务事项发生的时间应当具有连续性。目前的会计实训往往模拟一个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实训,学生实训后只知道如何进行“本月合计”,而对如何进行“上年结转”、“本年累计”、“结转下年”等会计账簿登记内容并不清楚。因此,在选择真实企业的真实经济业务事项所发生的原始凭证时,应当考虑时间上必须具有一定连续性。比如可以选择一个企业连续3个月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让学生进行连续实训,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如何进行“上年结转”、“本年累计”、“结转下年”等日常会计账簿登记,掌握会计的连续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必备的会计知识和技能,提高会计实训的效果。 5.校企合作,真账实做会计实训必须由校外会计实践专家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提高会计实训的专业性和针对性。目前的会计实训都是由各会计院校的老师在教室里指导学生进行的,而校企合作,真账实做会计实训应当由校外会计实践专家亲自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各会计院校的老师只能在实训中充当配角,帮助校外会计实践专家有效地组织会计实训教学,提高会计实训教学的水平和效果。同时各会计院校聘请的校外会计实践专家应当具备中级以上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或注册会计师等职业资格,具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熟悉本单位的业务流程和会计处理程序,具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能够胜任会计实训教学工作。 总之,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真账实做为载体的“真账实做”会计实训模式,是会计专业会计实训模式的最好选择。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会计专业大学生素质模型构建分析 【摘 要】 改变高校 会计 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主要是提升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可通过会计专业大学生专业素质模型的构建,从专业基础素质、专业应用素质、沟通与团队素质和适应与拓展素质四个方面来提升就业能力。文章提出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会计专业; 素质模型; 就业能力 一、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 2008年全球性的 金融 风暴爆发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变得更为困难,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术界自2002年以来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从政府、 企业 和个人三个主体来分析其原因和相应的对策,对于大学生个人的对策热点在于分析其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提升个人的就业能力。对于财务会计类大学生来说,提升其就业能力主要考虑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就业能力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模型。 (一)会计专业大学生的主要特点 1.会计专业大学生整体知识结构偏窄。高校重视 经济 管理类大学生专业的通用知识 教育 ,但体现为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专业知识结构偏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偏低。根据林志军等人的研究结果, 在具体课程设置方面,一方面,所有 会计 专业大学生应学习基础的人文社科和 自然 科学 基础知识,锻炼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训练其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会计专业院系应当扩大选修教学内容,一个专业除其主干课程以外,应允许会计专业大学生对课程选择、知识组合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要尽可能努力减少必修课,增多自选课程。在教学过程方面,任课教师应有意识引领、提倡学生锻炼全面培养各项专业基础能力,同时有意识地添加课本以外对增强学生能力有帮助的内容。 (二)通过校企合作机制来提升专业应用素质 会计专业专业 教育 应是校企合作的典范,校企合作机制是一种以培养会计专业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应用素质和提升就业能力为重点,合理利用学校和 企业 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习操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它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校企结合、定岗实践;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市场 经济 发展 对人才的需求。 首先,会计专业院系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要克服“以我为主”的运作模式,变从学校能力出发为从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广泛开展市场调查,掌握市场信息,在制订招生计划、确定专业结构和安排教学内容方面与市场接轨。其次,建立校外专家“智囊团”,聘请知名企业的老总或董事长、业内专家学者,参与对学校发展战略的咨询和研究,建立企、校、研合作机制,巩固校外实训基地;帮助制订各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修订和完善实施教学实习计划;建立广泛的人才供需网。最后,成熟的会计专业院系可以考虑校企联合办学,学校和企业建立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开设企业定向班,进行“订单式教育”。学校高级教师与企业专家、高级工程师共同执教,实行优势互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可通过直接安排到合作企业来增强学生的专业应用素质,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三)通过合理引导学生提升沟通与团队素质 一方面,高校的合理引导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和实训环节上。在教学模式上,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通过虚拟的实践场景来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训环节小组集中实训的方式锻炼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在此过程中要求指导老师通过合理分配小组任务并且要形成团队激励机制。另外,第三课堂的开辟,如团体辩论赛、班级 体育 比赛和模拟招聘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提升学生沟通能力与团队素质。 另一方面,社会和家庭的合理引导。社会环境和政策可以对会计专业大学生提升沟通和团队素质构成一定的动力。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如果没有一个相互信任、高效协作的团队,只凭借个人力量,即便个人能力再强、智慧再高、表现再完美,也很难以一己之力创造奇迹。家庭需要进行合理引导多让会计专业大学生融入社会,多与人交流,使其学会宽容、学会协作、学会做人。 (四)通过改革就业教育来提升适应与拓展素质 改革就业指导教育的核心是以职业规划理论来指导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会计专业大学生入校后应通过科学的指导主动定位自己,了解社会环境,确立职业目标,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与能力培养并不断评估修正目标,最终定位较为理想的职业。就业指导课程应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阶段即认知自我、认知社会、目标确立、实施策略及评估修正等内容。在提高适应环境能力方面,老师一方面要帮助会计专业大学生实现认知自我和自我定位;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环境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充分了解社会整体需求动向,充分认识社会环境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提升自我发展素质方面,老师需要帮助学生确立长远目标与具体目标,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另外,帮助学生评估修正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试析高职会计专业双语教学渐进式推进探索与实践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国际化人才需求与日俱增,本课程的改革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顺应时展而变化。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双语课程《西方会计》的前身是《会计英语》,2009年教学计划更改为《西方会计》,成为我校财经系各个专业的双语课程之一。本文对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双语课程《西方会计》,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的选用以及考核方法六大方面对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论文关键词:西方会计;双语课程;教学设计及实践 财经系生源主要来自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毕业后主要是在该地区从事财务会计的相关工作。作为高职学生,很多毕业生受英语能力的限制,毕业后会选择中资企业就业,对于外资企业望而却步。而双语课程的改革以及推进,将为我校学生叩响外资企业的大门奠定良好的基础。《西方会计》作为财经系双语课程之一,必将为我系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作出一定的贡献。 一、课程定位 作为双语课程,《西方会计》的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都随之发生变化。本课程是我院会计类专业培养财务核算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是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大学英语》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促进学生提高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提高涉外财务的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定位如下: (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涉外财务处理能力。 (二)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要求。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和会计实务的英语词汇、英语表达以及中西方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并具备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在实际会计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注重英语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熟悉专业英语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上岗能力,为毕业后实现零距离就业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能力目标: (一)具备财务岗位的专业英语听说能力,能对财务会计的基本业务进行必要的口头沟通,专业英语表述得体。 (二)具备会计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对财务会计的基本业务进行必要的书面沟通,能准确地理解和翻译专业术语。 (三)具备涉外会计的实务操作能力,能运用英语进行账务处理,能运用英语编制财务报表并进行报表分析。 (四)具备判断中西方会计准则差异的能力,能正确地对中西方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进行账务处理。 三、教学内容 《西方会计》以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相关规定为导向,选取了西方会计概论、会计循环、会计要素、会计报表及会计报表分析四大模块作为主要内容。选取的内容由易到难,遵循了财务会计的主要工作过程。 选取内容与学习资源建设中,遵循以下原则: (一)突出能力培养原则 本课程在“任务引领教学”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遵循模块式教学的设计思路,突出会计实践和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及使用英语处理西方会计相关工作的能力。 (二)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原则 本课程同时按照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设计相关理论知识部分,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辅助。英语作为一种背景能力,是学生进行涉外商务活动的工作语言,在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学生将来才能更好地从事涉外商务工作。因此,在理论教学中,注重案例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所采用的案例充分考虑工学结合的需求,采用了中西方典型的案例,便于学生对比学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创新性和技能型的人才,改革课堂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来,废除“满堂灌”的方法,《西方会计》教学组织总体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教学部分,注重案例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所采用的案例充分考虑工学结合的需求。课堂讲授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启发引导、讨论辩论、中西方会计处理对比分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重在应用。 实训教学倡导以项目任务的教学途径,主要通过分组讨论、汇报交流等方法进行。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完成一定的知识学习后,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有关西方会计业务的处理。该活动要求每组学生将完成的项目以模拟公司的形式汇报总结,需要以小组演讲或角色扮演等形式向同班同学及老师汇报,接受老师及同学就其报告内容的评价。这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改变了以往有些同学只是“抄作业”的敷衍态度。 (二)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充分积累课程资源,有效拓展课堂信息量,适当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努力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切实提高本课程的学习效果。 2、网络教学。网络课堂将为同学们提供简单、有效并且实用的理论知识,其中包括各大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科目的英语表述;相关的英文会计分录;西方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例如财务比率分析法等,让学生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处理涉外会计业务。 通过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沟通。目前《西方会计》的网络课程正在建设中,将于下学期投入使用。 五、教材的选择 《西方会计》教学团队的老师,根据高职学生特点,自编了双语教材《西方会计》。由孔韬,陈汉平担任主编,杨立艳,王祺担任副主编,该教材于2010年8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已经投入使用,受到学生的好评。 该教材是“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教学”为特点的高职高专系列教材之一,主要特点如下: (一)体现工学结合的理念。 (二)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 (三)基于工作过程,构建知识体系。 (四)通俗易懂,突出应用性。 六、考核方法 《西方会计》建立了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以专业应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考核体系,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包括平时布置的项目任务、课堂提问,出勤状况等都作为期末成绩鉴定的一部分,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过程考核包括:教师评价、个人自评、小组成员互评。 教师评价部分主要通过作业记录、课堂参与度、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占评价成绩的60%。个人自评和组内成员互相评价部分可以从纪律、参与情况、组内成员协调情况、工作态度、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占评价成绩的40%。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加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会计毕业论文资料库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实践教学, 需要转变教学观念, 构建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博士论文同时应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构建完整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关键词】高等教育; 实践教学; 质量保证 21世纪国力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 高级应用、创新复合型人才将在劳动力市场更受青睐。高校是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锻炼能力、锤炼素质的一个基地,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实践性, 在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我国不少高校长期以来对实践教学缺乏应有的认识和重视, 传统的、过时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一直被沿用, 不能适应新时期实践教学及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 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推行实践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 努力完善实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以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实践教学的经验, 探索建立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该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教学观念 要搞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工作, 首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课堂教学习惯于学生的被动接受性学习, 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 而忽略甚至轻视实践教学。目前, 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设置偏少, 实践教学一般仅占总学分(学时)的10% - 20% , 而国外高校一般为35% 左右; 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偏重共性教育、忽略个性发展,重理论教学、轻实践环节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可以说, 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 已经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学校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就必须转变观念, 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上下功夫.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新世纪高等教育“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目标要求的提出,实践教学在教学工作中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尤其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其它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 成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 我们应转变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 将实践教学从从属于理论教学服务的传统教学思路中转变出来, 重新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教学的检验、深化和延续, 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环节, 使实践教学为培养合格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服务, 确立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工作中的应有地位。目前, 我校会计学等专业正在逐步将实践课从理论课的辅助课程中独立出来, 单独设置实践课程、编写实践教学大纲、设计实践培养计划,各种实习实训课程的教材也在编写和完善的过程中, 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 这将有利于我校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进而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关键,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素质是实现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有些高等院校的教师主要来自本科院校, 没有专业实践的背景, 他们过去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去企业第一线参加专业技术的训练和提高, 由于缺乏工程技术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纸上谈兵; 指导实践的方法和组织实践教学环节的经验不足, 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建设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可采用两项措施: 一是有计划地安排和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 到厂矿企业、各种中介服务公司等承担实际工作任务, 增强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 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二是在实践教学的部分环节, 可以从校外聘请有专业技能、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来兼职作指导教师,一方面加强和充实了指导教师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提供了高校教师向技术人员学习提高的机会。 同时可以请专家学者来学校举办专题讲座, 使老师、学生获得更多了解相关专业发展动态的机会。如我校会计系曾请人大耿建新教授、南开大学周晓苏教授等为师生们做学术报告。他们的讲座把学生带到了一个更为广泛的专业领域, 所传授的前沿专业知识无疑会使学生在将来的实践工作中受益, 这对老师知识面的扩展也有帮助。经管学院还请来清华大学郝中军教授为我院教师作案例教学法的专题讲座, 对教师们有很大的启发。 三、加强实习基地、实验室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 学生到企业实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绝大多数的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 即使同意接受学生实习, 也只能作为参观性实习, 一般不提供让学生参加生产操作的条件。要想组织好实习实践这一教学环节, 使它不流于形式、有较强的生命力、学时利用充分并能够获得良好效果,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是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实习基地是否具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条件, 实习基地的各级领导是否配合学生的实习工作, 所提供的技术文件、资料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等, 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 从我校实际效果来看, 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无疑是一种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较先进的开放式合作模式。可就近选择那些条件先进、专业技术面广的企业、部门或科研 单位 作 为固 定的 校 外实 践基 地 ;实践基地一经确定, 应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要统一挂牌,以便提供教学服务, 便于监督和检查;对不具备要求的校外实践基地应及时进行调整。 为加强基地管理, 高等院校可制定和实施基地定位管理, 使高校实习教学基地不仅能很好地发挥各项功能作用, 同时还能使基地的管理工作真正达到科学化和规范化要求。我校会计系在近几年积极联系了校外一些企业的财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 提供了一些学生实习的工作岗位, 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真实的财务工作, 提高感性认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与这些实习基地打交道的过程中, 逐步积 累 了 一 些 加 强 实 习 基 地 建 设 的 经验, 如实习单位的考察, 双方有关权利、义务等合同的签订, 实习过程中学生参与机会的保证等。 在实验室的建设上要注重建设项目的科学性、实用性, 要有长远观点、创新精神及办学效益观点, 要充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减少重复购置, 把小而杂、多而乱的实验室调整为综合性实验室、实验中心。实验室建设需要一定资金作为保证, 一方面要加大学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入, 另一方面要挖掘自身潜力, 把有限的资金准确、合理、有效地利用。 四、实践教学管理文件的规范 与实践教学配套的规范、全面、合理、实用的教学文件是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践( 实习) 指导书、课 程 设计 和毕 业 设计( 论文) 任务书等。 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文件, 是组织教学、安排教学任务的根本依据, 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 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专业技能规范是制定实践教学大纲的基本依据, 根据人才培养规格中专业服务方向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及学科发展, 按学科体系提出系统的技能训练要求, 并规定必须完成或选择完成的内容。实践教学计划的制订, 应该依据社会的客观需要和学校的客观条件来确定、通过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和确实的数据来论证, 避免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带有太多的主观判断和随意性。 教学大纲是教学计划的具体体现,是以纲要的形式表现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大纲应对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目的要求、时间 安排 、教 学形式和手段、教学所需设施条件、考核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教学大纲是教学计划的细化, 它是每一项教学项目的质量标准, 也是衡量教师的工作质量标准和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的质量标准。一定要健全和完善教学大纲, 明确各个教学项目的质量标准, 否则, 失去部分教学质量的可控因素, 就会导致整个教学质量的模糊, 教学质量评估难以得出有效结论。 以指导书、任务书的形式规范学生的具体工作, 指导其学习。以试题库、考核办法来规范对学生的评价, 制定实践技能考核标准及办法, 通过严格的考核获得学分。以上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在我校会计系都已经较为完备, 在实施过程中将结合实际面临的问题逐步加以修改完善。 五、改革考核办法 实践教学由于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结构和要求不同, 同一专业不同年 级 的实践内容的覆盖面不同, 采用单一的考核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各种需求, 也不够科学和合理。因此, 在考核的形式到内容上, 都不应该忽略实践教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学生的实践基本技能、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慢慢形成和提高的, 因此要摒弃传统的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思想, 把实践过程重视起来, 因为实践过程中的每个细节规范比结果更有意义和价值。学生在每次实践中的表现都能在总成绩中得到反映, 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比一两次的实习报告结果或一次考试更准确, 对学生也更公平。 课程实践环节的成绩由课程实践指导教师负责评定, 实践环节成绩评定的依据包括: 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日常表现、效果, 实习体会与交流情况, 实践报告与实习日志的质量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水平, 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 结论 实践证明, 实践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建立, 以及实践教学管理的科学规范,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我校会计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 实际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明显增强, 在实习单位也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在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的情况下, 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培养创新人才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人才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 培养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浅谈会计专业学生诚信教育 在财会教学中,应该抓住会计教学阵地,对正在会计专业教育的学生渗透“不做假账,诚信为本”的教育,构筑德育工作的交叉网。那么,应怎样对财会专业学生诚信教育呢? (一)为学生分析诚信为是会计行业的“生命”?主要从二来说明:我国已加入wto,我国的会计准则将与国际接轨,与外国投资者打交道会更多,不讲诚信受罚会更重,经济损失会更大,也会的形象。外国会计行业也将市场,我国会计行业还呈失信严重的状况,会计市场即便再过十年,赶不上国际,还会拱手送给别人,会计从业人员将会面临失业的困境。分析让学生意识到会计人员讲求“诚信”长期利益和持续发展,放弃短期利益;为集体利而益牺牲个人利益,为整体利益而放弃局部利益,为利益而放弃利益。 (二)会计诚信的案例会计教学内容,将诚信贯穿于教学的。当置身于错综的经济环境中时,面对眼花缭乱的会计,应如何会计原则,书本并地告诉该怎么做,也不着标准答,一切都需要职业判断,很容易让意志和个人私欲凌驾于原则之上,从而错误的判断和选择。 在会计诚信的培养,传媒的披露所带来的震撼和比理论的灌输和说教更为,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师社会地将报纸、杂志一、网站所报道的新闻和案例教学内容的补充,来弥补教材的,将诚信教育贯穿于会计教学,多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比比皆是的信息,有性地指定和学生阅读某些财会的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学会如何拒绝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坚守诚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书本上的知识,也许五年十年之后就要更新,而时代的发言人,传媒所传递的信息毫无疑问是与时展同步的,点,是的会计教材永远无法企及的。的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地传媒来地获取知识,更新和扩展地知识面,才能地职业判断力,地诚实守。 (三)聘请企事业高层会计人员实例讲解,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 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的学科。从情况来看,在会计教学方法上,我国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活动的,而的会计教师上又是从学校走到学校,实践知识欠缺,有时显得说服力,应多聘请企业事业高层会计人员到学校来讲学,用亲身经历的实例对学生诚信教育,并要聘请法院的工作人员用的案例对学生法制教育,使学生牢固职业道德观念,能够在错综的经济环境下的职业判断,在金钱利益面前地把握,“常在河边走,坚决不湿鞋”。 总之,在会计专业课中诚信教育是每一位财会专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工作者对社会的诚信。财会专业教师应该自身素质,既要有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强烈的使命感,对的受教育者——明天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们循循善诱,帮助把握,健康地成长,原则、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依法纳税,高尚职业道德的接班人。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浅谈非会计专业学生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策略” 【摘 要】会计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必修课。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非会计专业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程度不足,相关的基础知识较为匮乏,而且本课程又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其独特的思考方式和专业术语让学生在接触伊始觉得枯燥无味很难入门。这就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好地讲述课本中所涉及的知识,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降低其学习难度就成为眼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函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探究 会计作为一种专业计量和核算技术,是经济活动的一种必要性语言。加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有所增加,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当前正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学好会计,用好会计是有切实的现实意义的。无论什么专业,其会计毕业论文范文结果必然融人这个经济型社会,懂财务知识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取向。 《基础会计》是高等院校中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由于该课程与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相比,思维方式有较大的差别,其内容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操作性,要求学生掌握一门不同于其他经济管理的专业方法,学生在初学本课程时,感觉难度很大,并且往往感到比较枯燥。 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中存在着更多的障碍,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多的挑战,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手段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和探讨,笔者就从事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的一些经验,对该课程的教学谈一些体会。 1.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1.1教学目标的设定 目前对于一位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将来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不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读懂会计信息要比能够加工会计信息更为有用,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运用会计信息来为他们的经济决策服务。因此,我们教学的目标也应相应设定为:使非会计专业的学生通过基础会计的学习,理解会计信息并能够据此进行分析并加以有效使用。更好的服务于其工作的领域。 1.2教学内容的设置 就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我们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1)着重整个会计流程的介绍 减少具体实务处理技能的训练。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让他们了解会计信息是如何产生的,清楚会计人员提供信息的工作程序,否则他们将无法理解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含义。我们应当看到:对于非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没有必要掌握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告的设计、编制等具体实际技能,因为如果有这方面的需要,他们可以依靠专业的会计人员。 (2)增加对会计信息分析的教学,提高学生对会计信息的理解能力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我们的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首先能准确理解会计所提供的信息的可靠程度、限制因素和外界环境,论文学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当然我们需要做的也是让学生了解财务分析的方法以及能够让他们对分析的结果加以理解和运用,而并非需要他们去具体完成一系列财务指标的计算或真正掌握一套完整的财务分析体系。 1.3教学手段的运用 因为受到教学课时、教学条件、教学模式习惯化的影响,目前许多非会计专业的授课教师在授课时,依然沿用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授课方式,并没有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改变。多数采用填鸭式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多是对教材及联系的讲解,虽然在大多数院校已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但内容依然以定义概念会计专业技能为主,习题记账等为辅,这就很难激起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和其本专业所学知识融汇在一起,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教学方法探究 2.1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由于培养人才的目标不同,应根据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社会需要的是懂财务会运用财务知识在自己工作领域的综合性经济管理类人才。非会计学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会计信息的能力。目前很多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在教材、教师等方面依然和会计专业的一样,这就使得目前很多高校的基础会计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和会计专业区分开来,没有形成适合其长远发展的教学目标。针对非会计专业的及人才培养目标,其教学目标应该为:把握会计学整体框架和工作内容,基本了解财务技能,能够理解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能够把会计知识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 2.2完善教学内容 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目标决定了他特有的教学特点,教学以理解和应用为主,应减少其财务具体处理技能的训练,结合非会计专业的特点,根据教学对象所需的会计基本技能来设计教学内容。将会计知识合理的运用到非会计专业中,从而达到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贯通,之所以在非会计专业开设基础会计的课程,也是因为所学的知识会在其工作的领域起到一定的作用。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各项经营决策的基础。非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应该以财务报表为核心,包括财务报表的产生和作用、理论基础、编制方法、审计、使用等。简单的说,不需要同学学会编制报表,而是要能看懂报表知道其来历和构成,能运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基于此应明确目标。制定合理的内容,合理分配课时,明确教学重点。根据需要可以增设会计学的选修课,如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税法、货币金融学等,非会计专业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 2.3在教学手段上增加案例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可以在原有的理论教学基础上增加实际的案例教学,或者说可以寓理论于实例中。特别是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例如学生的学费,每个学生都需要缴纳,也是他们最在乎的实例。站在财务的角度,是银行存款或现金和收入的同时增加。站在学生的角度是银行存款或现金的减少和支出的增加。这种实例会使学生感觉到财务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的密切联系,也更加有利于同学们更好的理解会计基本原理和方向。 对于一位初步接触会计知识的学生来说,案例教学无疑有不少优势,其一就是案例来源于实际生活,为学生所熟悉,从而可以帮助消除学生对一门新课程的陌生及紧张情绪:其二,案例教学相对于纯理论教学来说,更为有趣,一定程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案例教学有助于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可以通过对案例的讨论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毕业论文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案例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明白他们是可以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真正来运用他们所学到的会计知识的,因此他们学习的目的性也更为明确,学习也将更为有效。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我们只需要让他们掌握理解分析案例中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并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这些会计信息的技能。通过一系列的案列教学,增加了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乐趣。同时也可以邀请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具体流程的讲座,或是组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织学生参观学习,亦可以进行模拟教学,提高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知认识,结合学生实际,深入浅出,激发学习兴趣。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职业中专会计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 要:中职教学的落脚点是培养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的中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本文从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面分析了职业中专会计专业的现状和学生实习与就业时的困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改进措施,让职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有路、上岗有能。 关键词:校内模拟实习 公司制模拟实习 校企结合 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对于培养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本专科学生的高等院校来说,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大特点就是培养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的中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本文从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面分析了职业中专会计专业的现状和学生实习与就业时的困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改进措施,让职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有路、上岗有能。 一、职业中专会计专业的现状及其原因 时常会碰到自己已毕业的学生在商场里当导购员或其他无关本专业的工作,其中不乏在校时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这令作为会计老师的我非常困惑和不解。 1、职业中专会计专业的现状 一方面,学校教学结构和开设的科目不合理,“重理论,轻操作”。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的学习和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证方面,认为学生在毕业前只要考出会计证就万事大吉了,导致学生只有书本上的理论,而缺乏实践训练。校内的模拟实习和顶岗实习只是走走过场,不能让学生了解到今后从事的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实战性。 另一方面,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不仅要具有会计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还要对管理、审计和法律知识具备一定的了解。而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弱,独立处理业务能力差,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解决。用人单位对职校出来的会计专业的学生不放心,也不称心。 2、造成职业中专会计专业现状的原因 (1)教师队伍不专业。 很多教师自己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就是镜里看花,水中望月,没有真正到企业或公司去体验过实际的会计工作,在教学生时也只是纸上谈兵。有的即使毕业实习时参与了企业会计工作,但也只是做做出纳,简单地记记账,没有涉及到整个会计流程,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在会计实习过程中,往往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指导实习,有可能会和会计制度、会计规范发生冲突。 (2)学校会计模拟实验室的资源落后。 模拟实习这一实验教学手段模式单一、内容简单、方法落后,有的就是给学生几张凭证、账页,几套模拟业务,让学生机械地做分录、填凭证、登账簿。这些枯燥的工作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一些教科书中没有涉及的工作,比如如何与银行打交道、如何到税务局缴税和买发票、如何开具各种票据等,更是云里雾里。 二、职业中专会计专业的应对措施 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会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扎实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可引进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会计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来为校内的老师充电,更新他们的知识库,扩展他们的专业视野。可聘请有经验、理论知识过硬的会计人员担任辅导老师,教授学生一些会计技巧,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增强学生迅速适应社会的能力。 2、整合和改进学校的会计资源,建立全新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和实习体系。 应健全会计档案资料,购置各种凭证、账簿、报表等,同时创建软硬件齐全的会计实验室,使会计实验室和计算机机房一体化并配备多媒体教学。在实习的组织形式上,可创建公司制的模拟实验室:一般以四到五人为一组,分别扮演出纳、会计、制单、审核及主管等角色,有序协同完成相应的业务处理,并定期进行轮换,通过财会角色的扮演,让学生亲身经历财务工作全过程。除了教授学生基本的会计模拟流程外,可开设各种兴趣小组,比如会计电算化、点钞小组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职校会计专业的发展趋势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校外实习机会,可以尝试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学习我校和鲁泰纺织在服装和纺织方面的合作。比如和新星、银座等企业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使实习与就业结合起来,走见习与就业一体化道路,这样既可以解决毕业生就业时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又能消除私企老板对实习生不放心的顾虑,从而达到双赢。 总之,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市场,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是当务之急。这离不开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希望学校和企业能携起手来,共建一个和谐的就业新体系,达到校企共商、校企共建、校企共享、校企共赢的全新局面。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浅议中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职业素质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所谓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两个方面,就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工作岗位要求,重点要看其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同时还要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本文针对中职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能力培养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中职 会计教育 职业道德 会计能力 会计是一门传递信息报告主体经营活动与结果的技术,同时又会产生经济后果,影响到企业、政府、投资人和债权人等相关方面的利益。因此,在中职的会计教育中既要作为一门技术手段来传授给学生,又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这样才能为市场经济培养高职业素质的合格型人才。作为一名中职会计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让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一方面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另一方面培养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本人就会计教学工作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职业能力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和道德逻辑 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一要激发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感,二要培养学生形成解决会计职业道德冲突问题的思维方式,三要让学生了解当前各种会计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则规范。如何实现这几个目标呢?必须丰富教学内容,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会计教学始终。中职财会专业的教材侧重对基本专业知识的普及教学,许多涉及行业职业道德的知识并未深入介绍,学生一旦踏入社会面对复杂的会计事项应如何坚持会计原则,书本上没有答案,平时也未考虑过怎么做。因此,教师应结合社会实际在教学过程设计一些道德困境的案例,课堂形式应多以讨论为主,教师在课堂上不提供答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讨论使学生提前接触在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道德难题,学会如何思考,如何行动。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如何拒绝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如何坚守职业道德规范而不触犯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会计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白会计工作时时、处处涉及到执法守规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到自己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合法合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职业道德思维得到了发展,而且职业道德能力也获得了提高。 二 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 会计的职业能力就是从事会计工作岗位的各种能力的综合。首先要有过硬的会计专业能力,会计的专业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 1.会计业务核算能力和会计电算化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的重点首先是对上面两项基本专业技能操作的训练,应充分运用财会模拟实验室,组织学生模拟会计实践操作,模拟公司机构组织设置各职能科室,财务科内还分设若干个核算岗位。教师引导学生按各核算岗位扮演成主办会计的角色进行模拟实习,使学生对一个企业的会计组织和管理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基本了解,并使他们对各财务岗位的业务核算理解得更透彻。也可通过组织学生到工厂企业、金融机构等单位进行校外实习,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掌握并应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经过了一定程度的训练,毕业后能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 2.对数字的敏感力 会计工作主要是靠数字来完成的,而不同的数字又代表不同的经济业务及含义,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对数字要特别敏感,对见过的尤其是有价值的数字应在头脑中记下来,随用随取,这样对于做好会计工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会计的教学中特别是在珠算课中,要注重强化训练学生眼睛既要看数又要看珠,手既要拨珠又要写数,培养学生看数快、写数快、心算快的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对会计数据有一种自然的职业敏感和条件反射。 3.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沟通协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等职业能力 (1)良好的职业道德。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依法办事、客观公正、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职业素质。会计人员必须做到洁身自重,塑造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基础。在物质利诱面前能够做到不动心,这要靠多年的学习、锻炼,甚至是教训才能做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引用一些企业财务工作方面的正反面典型案例,结合会计证考试科目《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教材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学生认识其重要性。 (2)沟通协调能力。目前用人单位非常看重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上级的信任、下级的支持、同级的配合以及相关单位人员的协作。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接触面广,财会人员经常与银行、税务、工商、审计、财政、客户以及本单位的领导、职能部门和职工打交道,作为会计人员必须要协调处理好各层面的人际关系,这对工作的开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在教学中,要经常对学生灌输社交意识,学习社交知识和沟通技巧,并组织安排学生模拟财务外勤工作和财会法规知识竞答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沟通,学会组织协调,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社交能力与表达能力都能够得到普遍的提高。 (3)终身学习能力。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法则,是每一个人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一个人在学校获得的知识据统计只占一生所需知识的5%,绝大多数知识要在学校之外的环境中获得;再者社会变化急剧,知识老化加速,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拥有足够的知识,而需要终身学习,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教学中应经常有意识地灌输这方面的思想。 (4)环境适应能力。学生毕业步入社会,由于环境的改变,许多人都会感到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有的还形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影响。这就要求学生灵敏洞察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能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迅速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以适应现有的生存环境,积极地开展工作。 (5)计算机操作能力。随着数据资料传输网络化办公手段的应用,计算机操作已成为会计人员的一项基本能力,企业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掌握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应用技术及对计算机系统的简单维护技能。在中职会计专业这些课程必须开设,而且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 (6)财务管理与分析能力。任何一家企业,其发展的目标都是要将企业做好,做长久。而实现这个目标,影响因素有很多,但其核心是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即如何抓好企业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投放、资金退出等环节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财会人员,不仅要会记账、算账和报账,更重要的是应该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为领导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在财会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财务管理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利用《财务管理》、《审计基础》等课程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学习过的财务知识和决策方法多动脑、多分析、多讨论,通过对企业的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的分析,写出财务工作报告等多种手段来完成,以提高他们综合的财务分析能力。 总之,中职会计专业教育不仅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更应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为社会所用的合格人才。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会计专业课程中的教与学刍议 摘要:会计专业课程的教与学贯穿于整个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实践过程中。本文将高职院校教与学的活动开展从教学主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浅析,来表明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会计专业 教与学 主体 目标 内容 手段 评价 反思 0 引言 会计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商业语言和工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源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对会计发展的深远影响,促使会计实务处理要求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面临会计岗位工作重心的转变,会计人才知识结构的提升,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获取先进的会计理念、管理方法和业务技能,主要途径就是接受高等学校的正规会计专业教育,使之符合会计国际化的思想和社会需求。很显然,大学中会计专业课程的教与学就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并且始终贯穿于整个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实践过程中。 1 教学主体 如果说教育有逻辑起点的话,应该是教与学的活动及其关系。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教与学的活动和关系有着先后的逻辑顺序,正是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才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此处的人际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从教的角度看:是教师学术技能充分发挥的场域;从学的角度看:是学生首脑并用掌握知识的开端。说到会计教育,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仍然是贯彻“以教师为主动,学生为被动”的教育思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教学活动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来进行开展的,教师仍然注重强调课堂讲授,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书本上的知识,不能积极地思维,不会动手去操作,久而久之,就逐步形成理论与实践相背离,能力和素质也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那么首先要认识和了解会计是干什么的?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如何?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会计知识和业务能力?会计工作需要使用什么类型的工具(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等)。会计教育就是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不仅要服务于学生,更要关爱于学生。“教师与学生”是“教与学”活动中的行为主体,具体包含:“教给谁”、“谁来教”、“教什么”、“怎样教”。由教师在课堂上来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并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情景教学和互学互动,“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进一步落实“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由教师单纯注重“教学”向突出“导学”而转变,这样即让学生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以“主体”的身份来强化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同时让学生提早接触实践,发挥实验教学的成效。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应该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和学习规划,以此来确定自身在学习期满时有一个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走向社会后成为国家的栋梁。 2 教学目标 我国各高校在培养学生方面,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和自主权,但都是在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质量框架下提出自己的教学目标要求,向社会输送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凡开设有会计专业的综合性高校都会围绕专业知识的构建、学生智力的认知、核心技能的掌握、管理水平的提升、实务操作的能力等各方面来设计教学目标。 2.1 知识要求 相对于高职教育的会计专业来说,要求通过教学促使学生具有学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第一,具备扎实的职业基础知识: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写作、应用数学等;第二,掌握一定的职业核心知识:如财务管理实务、统计学基础、基础会计、中级会计、出纳实务、财务软件应用等;第三,熟悉职业拓展知识:如计算技术、涉外会计、酒店会计、银行会计、商业会计等。 2.2 能力要求 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首先要求具备相应地职业基础能力:如在校期间取得英语应用能力a级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证书;具有应用文和公文的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数学逻辑分析能力;其次要求拥有坚实的职业核心能力: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会计领域业务核算、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会计信息来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和控制现在的能力;能够胜任会计、会计电算化等经济管理工作,具有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如点钞、核算、记账、会计体书写等)。第三要求熟练职业拓展能力:具有一定的公关能力;具有一定的物流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熟练应用办公设备及进行日常使用和维护;熟悉各类财务软件的运用;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调研、策划能力。 2.3 素质要求 思想素质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身心素质要求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高职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拥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职业素质要求学生不仅要热爱会计专业,具有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有从事会计各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韧劲;有较强的协调与组织能力,并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共事的能力。 人文素质要求具有一定的礼仪和社交能力,具备一定的音乐、书画、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 3 教学内容 在新修订的会计专业培养计划中,专业基础课程有:经济数学、基础会计、统计基础、经济学基础、经济应用文写作等;专业技能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学原理、财务报表分析等;集中实践课程有:计算机技能培训与考证、出纳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会计模拟实训等。由此看来,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入门教育是基础也是关键,那么应该把它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教与学。 3.1 从认识和了解会计开始,重视入门教育 在社会大环境下,为解决经济生活中的诸多现象,需要运用怎样的会计知识,熟悉什么会计方法,以及学生选择会计专业后需要学习什么课程、掌握什么技能、完成什么学习任务,在校期间如何学习、如何选课、如何完成课程作业,如何获得学习援助等,都将成为学生特别关注的问题。当新生跨入学校的第一个学期,基础会计课程作为入门教育课程,首先要让学生对会计的概念、方法、记账、核算等都有一个感性认识和基本了解。从学生就业的角度来看,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的第一个专业岗位就是出纳,因此“出纳实训”同样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入门教育课程。通过“基础会计”课程的入门理论学习,伴随“出纳实训”课程的入门实际操作,对于日后毕业生胜任出纳工作,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3.2 会计专业知识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长期以来,会计专业的认知规律都是遵循层次化的,相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的传授和以及对学生的培养,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技能水平,基本上都是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深入、难度加深的教育理念。 如“财务会计”课程的安排,入校的第一个学期往往只是学习“基础会计”,这里包含了基础会计和基础会计实训两个部分,这门课程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会计要素、借贷记账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而奠定基础。 到第二个学期,就要学习“中级财务会计”,同时还要求有会计技能训练、会计仿真操作。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货币资金的核算方法、熟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业务处理、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熟练编制汇总会计凭证、登记各类总账和明细账、编制和分析会计报表;使用的文字教材以某一机械加工企业的经济活动为背景和对象,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完成会计专业技能训练,将枯燥的会计工作室场景化、直观化,犹如学生身临其境一个会计实体去感受会计实践活动,当然,这种仿真训练,可以在会计模拟实训室中来完成,即给学生提供一个身临会计岗位,当一回会计的亲身体验。 最后阶段还要学习“高级财务会计”,此时要求学生在连续学习了会计专业知识以后,应该进一步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核算、有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处理、资产减值核算、或有事项分析、债务重组、借款费用核算、外币业务、所得税计算、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等等。尤其到后一阶段,让学生更加熟练掌握财务会计的核算技巧,侧重教会学生思考和运用,并进行实践和研究。 3.3 课程内容注重于专业知识与技术方法相结合 在会计专业课程设计中,有一部分的课程是跨学科的有效融合,比如:“会计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会计电算化实训”,指导学生将财务报告的数据运用excel表格来完成,从中分析资产负债表的各个要素;还可利用计算机建立饼状图形来分析负债和权益结构,通过比较提出合理的、最优的融资决策建议;训练学生上机实践,使用规范的格式及熟练地计算机处理财务数据,巩固单项实训中掌握的各个模块操作技能并且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凭证打印、简便准确。 通过教与学,还可以把经济数学、统计学基础、审计学原理等课程与会计知识联系在一起传授给学生,不仅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模型在会计经济活动中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更是一种重要的工具,运用数学模型使学生对会计基本框架和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表格数据的连贯性和准确性,更加体现出数学和统计学是整个会计工作的计算基础。 3.4 会计课程科目设计与会计职业资格考试科目的衔接和协调 “双证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所接受。让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与自身学习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显然对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而言,是一种新的严峻挑战。当面临就业问题时,用人单位就会向毕业生提出“是否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者是“助理会计师职称证书”。相对会计岗位而言,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同时要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换句话说,其实也就是上岗证,如果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就好比驾驶员没有驾驶执照不能开车一样,就无法上岗从事会计工作。因此,许多高校在教学计划中就加入了要求学生毕业时一定要取得各专业从业资格证书,并且在课程科目上将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培训紧密衔接在一起,比如:课程学习“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与会计职业资格考试科目的重合,使学生既节约了学习时间,也可一科两用。课程科目和考试科目两者协调还加上一定的优惠条件,如毕业时凭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可以抵学分。 4 教学手段 会计课堂教学的方法应当从程序性和技术性的教学方法向概念性和问题式方法转变,强调会计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寻找答案以及如何掌握学习技巧,由此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技能操作贯穿起来,学会实践操作,举一反三。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首先可从感性认知着手,然后再由理性认知开始,最后到实践操作为止,完成整个教学阶段使学生从入门熟悉的过程。 4.1 当新生踏入大学的第一个学期,面对会计的基础知识教育,绝大部分同学(除开少数职业高中的对口会计专业学生)几乎对会计没有任何概念,这时教师可以带领大家到学校所在的财务部门参观考察,有条件的还可以到一些大型的公司参观。让学生对会计是从事什么工作?为什么要分成会计和出纳岗位?主要职责是什么?怎样进行实际操作?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是怎样由会计来进行反映和监督?有了这样一个感性的认识,可以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提升。 4.2 有了会计专业的感性认识,进入第二阶段的理论学习,学生自然就不会感到十分陌生。对于教师而言,应该牢牢把握会计专业知识的总体框架结构,注重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着重讲解各个章节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通过浓缩章节、归纳中心、案例分析、课堂提问、小组讨论、重点答疑、例题练习、课后作业等各种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脑动手、探讨分析、思考练习的各项能力。 4.3 在现代化教学中,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的教学工具,也是教师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师运用计算机制作ppt课件,通过课堂的幻灯演示,使课程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图表更加生动、表格计算直观、数据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课件展示可以鼓励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注意观察如何进行正确地填写各类表格,怎样掌握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 4.4 当进行会计单项或会计模拟实训时,教师要积极运用模拟教学法,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于一个会计实体核算的情境中。如教师把企业中的供产销各个主要生产经营部门的所有工艺流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凭证、表格、账簿、单据等都收集起来,让学生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运用这些实物,完成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的各个步骤,模拟会计实际工作,从企业筹资活动的开始,组织生产供应、产品生产、产品销售、资金回收等各个环节,首先审核原始凭证、再根据原始凭证填写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对账结账,最后是编制会计报表。整个经济活动过程要求学生准确核算收入、费用和利润,检查实际收支结余的数据是否与记账凭证上的数据相吻合,能否做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如果不符,是何原因?要求学生踊跃参与、积极思考、手脑并用、努力实践,正确使用会计体书写支票和凭证,牢牢掌握会计的基本操作方法,最终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融合。 5 教学评价 对于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评价,分为三种途径:第一是由学校教务处派出检查组分别对课程责任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学、期中、期末)进行抽查:从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教案等方面检查评分;第二是由全体学生对专业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考核评价:从着装、语言、板书、表述、教学态度、教书育人、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评价项目来为教师测评;第三是由行政部门为其教学工作打分;很显然,最后的总分应该就是三者的综合。另外,任课教师也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打分:如上课迟到、缺席、完成作业、期末考试等情况进行评价,一般而言,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占学生考核成绩的30%,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占70%,这样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宽松环境和有利条件,同时也健全了考试和考核机制。对于学生来说,修满学分不再仅仅局限于最后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而平时的表现计分也十分重要。 6 教学反思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仅仅讲授专业知识的整体框架以及重点、难点、知识点,其他时间用来侧重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自主获取资料分析问题、自主发现问题、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积极思考和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和探讨,并为终身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方法。 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与学”的活动情境;实施让学生承担完成主体角色来完成学习的任务;给学生享有与教师同等的动流表达的对话权利等。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学习”接受知识、灌输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来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这样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教与学的环境下,用陶行知先生的“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就要准备一桶水”的至理名言来鞭策教师的行为。教师也需要不断地从媒体、网络、广播、新闻、报刊、杂志中主动研究和探讨新的会计法规和新的会计准则,吸取新的知识、新的结构,更多地了解和阅读一些新的会计知识专题文献,将新的知识融会贯通,引导和启发学生陈述、议论、探讨、理解、更新、思考新的会计内容,以此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和雇用单位的满意程度。 在教与学的氛围里,教师不适当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态度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并诱导学生肤浅地学习,掌握的知识不牢固。相反,有效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态度、强烈的责任心、崇高的敬业精神,会鼓励学生深入地学习,喜欢这个专业,热爱这项职业,从而学习就有兴趣,思维就会敏捷、实践就有激情,工作就有成绩,能力就会提升,事业就会进取。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浅谈当前如何做好会计专业培训改革 【论文摘要】 会计专业培训要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专业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为我国会计教育组成部分的会计专业培训与知识经济的要求却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会计专业培训必须做相应改革。文章简要分析了我国会计专业培训的现状和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会计专业培训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论文关键词】会计;培训;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对我国会计职业的执业质量和会计培训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专业培训教学工作必须更新观念,顺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根据会计专业培训的特点,适时进行会计教学工作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探索培养适应新经济需求的会计人才的新途径。 一、会计专业培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缺乏针对性由于我国的会计专业培训教育一直以来大多都由普通高校举办,且教学师资等资源主要依赖普通高等教育的资源,会计专业培训也就自然承袭了普教的教学模式,然后缩减课时。教学计划即使修改也是委托普教的教师来代办,而对普教的教师而言,由于目前普教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以及学员基础差等因素,高职称和高水平的教师很少给参加会计培训的学员上课,他们并不了解这些学员的实际需求,不熟悉培训规律和学员学习特点,所以,制订的教学计划对学员而言,也就没有针对性。 (二)实践教学环境和形式单一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就大多数会计培训的实际情况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同时由于实验经费短缺,实训室软、硬件滞后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采用的许多资料是由教师自编的,无法保证实习实训需求。这种方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员解决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但毕竟与实际情况有一段距离。实训基地的建设也因为合作方收入与付出不等同等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原因,不愿成为会计培训的会计实训基地。培训班实训基地的严重缺乏,使得学员的专业实习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课程体系缺乏完整性 学员本身就是会计从业者或潜在的会计从业者,一个合格的、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加强职业素养的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重要环节和途径。目前会计专业培训学专业课程体系很少涉及与这方面相关的课程。而且,教师也往往忽视了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在相关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片面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未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其中,难以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四)会计模拟实验教材不够完善,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 现有的会计模拟实验教材大多是产品制造型工业企业会计的实验项目,而对其他行业的经济业务没有涉及,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员知识面的拓展。 会计模拟实验教材的项目还应进一步拓宽到其他类型的会计主体,如商业、金融业、行政事业单位等。 另外,会计实践教学应包括会计(含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三类学科的系列课程,还应包括手工操作和计算机操作两种方式。但从许多培训基地的模拟实验教学来看,真实体现模拟实验的课程只有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而涉及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收、金融等课程的实习项目还非常少,计算机操作也较少。 枯燥的理论教学以及理论不能与实践紧密的结合,导致学员被动地接受知识,所学的知识也做不到扎实和稳固。 (五)师资队伍流动性强,教学水平良莠不齐 师资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执行者,对教学效果有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会计专业培训教学师资力量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普教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但他们兼职成教教学,对会计培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相对了解较少。 编辑整理 二是在校就读的研究生,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和广博的知识,并能较好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易于与学员沟通,但他们缺乏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对教学规律的研究,责任心不强,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三是退休老教师,他们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责任心,但对现代成教思想知之甚少,对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不够熟悉,甚至不会使用,影响了会计培训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 二、提高会计专业培训质量的途径 (一)改革教学方式,推广会计案例教学,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会计培训应当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增加模拟内容的比重,以培养学员的实践操行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有利于提高学员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新型教学方法。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只有将其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学好。会计案例教学无疑是理论和实践性的契合点。 (二)围绕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合理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层次和培养水平。在课程设置上应本着能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拓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的原则,让学员学会怎样“做人、做事、做学问。”以因材施教为立足点,以“必须够用”为度,注重基础性、科学性、适用性以及各门课程的衔接性,适当增加人文教育及职业素养的课程门类和课时,减少专业必修课,拓宽专业基础,突出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应以学员实际工作岗位需要为中心,学员实际工作岗位需要什么,就讲授什么内容。教学内容应以实用性知识为主,强调针对性,争取做到学即能用,适当补充会计实务中新出现问题的研讨专题课和“诚信、敬业”等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着力培养学员的职业素养。 (三)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中的各种方法,它是在传统教学手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避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它是文字、声音、图像的结合,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发挥了教师和学员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时使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们必须扩大现代化教学的范围,提高现代化教学的质量。 (四)开展新会计知识讲座,完善师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众所周知,会计制度、会计法规更新快,会计知识也随之更新。作为会计专业教师应及时了解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积极参加新会计制度培训,更新知识。学校应根据会计制度的改革情况,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训师资队伍,开展有效地教研活动,同时组织骨干教师进行新会计制度讲座,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员,使学员了解到最新的会计知识及新会计制度的具体内容,学以致用,跟上会计改革的步伐。 会计专业论文范文:浅议高职会计专业电算会计技能的培养 摘要: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普及率大大提高,相关高职院校已将电算会计技能列为会计专业的核心技能。但是,该技能在教学实施中仍存在不少误区,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会计专业电算会计技能培养的核心内容与相应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电算会计技能 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 我国财政部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提出: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使得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新的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电算会计技能。 一、以就业为导向,正确确定电算会计技能的教学内容 我校于2006年对浙江省内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主要是我院会计专业历届毕业生及其所在企业的负责人;范围主要集中在绍兴、温州、台州、宁波、杭州五地,共走访企业60余所,收回调查问卷200余份。调查显示: 1、财务软件操作技能,是企业顺利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首要条件。 当被调查者被问到“为保障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进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哪些技能”时,各选项的选择比例分别为: “财务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以89.1%的比例,高居榜首。这说明软件操作能力作为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条件,其重要性得到了广大企业及财会人员的认同。 同时,通过统计被调查企业所采用的会计软件发现:用友、金蝶、速达、管家婆、新中大等软件在我省均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由于学生就业单位的不确定性,其软件操作能力应是对我国主流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以及对其他财务软件触类旁通的能力。因此,学校须将财务软件操作的一般规律教给学生,即至少应选择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财务软件进行对比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相应财务软件操作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对其他财务软件触类旁通。 2、手工会计过渡过到电算会计的系统实施能力十分重要 上述选项中“手工会计过渡过到电算会计的系统实施能力”以80.3%的比例排在第二位,说明对电算会计人员而言,这一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 此外,调查发现,在已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真正脱离手工记账的企业仅很少,绝大多数企业属于人机并存的记账状态。因此,我们还对企业中各子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可见,不同的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程度和范围都不一样,财务系统中的账务处理、工资、报表等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其他系统应用面相对较低。为什么会如此呢?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原因有二。其一,企业资金有限,只能在部分领域中实现会计电算化;其二,会计人员的能力有限,无法全面实施会计电算化,而这第二个原因是最主要的。这说明,会计人员的系统实施能力已经影响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另外,在尚未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有近95%的企业打算在将来实施会计电算化,这部分企业一旦开始实行电算化,他们亦将面临一个“系统实施”的问题。 综上所述,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若能掌握一定的系统实施能力,是非常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 3、计算机软硬件维护能力也比较重要。 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是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要工具。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对会计人员而言肯定是有益的。为此,我们设计了4个问题: 。①贵单位是否单独设置计算机技术人员岗位: 这说明,很多小企业因为自身资金实力问题,或者是考虑到工作量问题,并没有单独设置计算机岗位。这在计算机大量在财务工作中采用的今天,对会计人员是非常不利的。 ②企业对所作用的财务软件安装维护工作是否由软件销售公司负责? 此调查结果说明,企业的软件维护工作主要由软件销售公司负责,但是,一些细小的计算机问题(比如病毒攻击、设备连接等),不可能也不好意思直接找软件销售公司解决,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更会无端浪费企业的时间和精力。况且,目前一小部分企业仍在使用一些来历不明的财务软件(调查中发现,此类企业数量不少,但因涉及企业隐私无法确切统计其比例),这些企业在软件维护上存在的问题更多。此时,若财会人员自己能懂得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就能起到如虎添翼、锦上添花的作用。 ③电算会计操作人员是否有必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 该选项表明,电算会计操作人员具有想掌握一定计算机技术的愿望。 ④下列哪些计算机技术,你认为有必要掌握? 可见,除“一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文字录入、办公软件的操作”外(此内容各院校已开设相应课程),病毒维护、打印机等外部设备与电脑的连接、操作系统安装与维护、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技术、软件的安装与维护等技能均有超过1/3以上的人认为应该掌握。 学校若能针对此类内容,为会计专业学生量身定制一门计算机课程,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本人为此专门找到了12位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高职教师。他们认为,若能安排一门3学时/周的实践课程,学生掌握上述计算机技能是完全可行的。 二、以应用为主线,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我认为高职会计专业对电算会计技能的培养,至少要设三类课程(如下表)。 第一类为技能基础课,主要介绍一般会计信息系统(erp软件)的功能模块和数据联系以及一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学校可以设置计算机文化基础、会计信息系统两门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目前我国财务软件的系统划分和内部的数据联系,同时使其具备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计算机技能。 第二类为技能核心课程,主要介绍目前我国主流财务软件的具体操作方法,应重点选取两种软件(如用友和金蝶)进行比较教学,可将其分为财务系统应用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应用技术两门课程,使学生学习由浅入深,掌握财务软件应用的一般规律。 第三类为技能拓展课程,以学生自我实践为主。可以以综合实训的形式开展小企业erp系统实施训练。其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系统实施能力。同时开设计算机软硬件安装与维护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总之,电算会计岗位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岗位之一,学校对其技能的教学与安排一定要从岗位实际需要出发,突出传统的学科界限,真正做到按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唯此,才能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真正提高。
商业文化论文:浅析晋商文化与山西传统商业建筑 摘要:以山西省尚存的部分传统商业建筑为研究对象,在对晋商文化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西传统商业建筑的前店后宅(坊)的平面格局、临街开敞的立面形态以及独特的地方性等特点。 关键词:山西;晋商文化;传统商业建筑 1引言 地处黄河流域与黄土地上的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资料统计,全国现存的70%地上文物在山西,这一方面说明了山西省的文物保留现状比较好,另一方面却也是山西省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反映。 晋商现象,在 4.1典型的北方风格 山西的传统商业建筑,如前所述,大多采用前店后坊(宅)的院落式布局,即前为店面,其后为管理部分或作坊,有的后部还有居住客房,与民居相似。每个市镇的建筑手法都非常统一,一气呵成。平遥,以其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身份保留着至今依然很少看到改动和添加痕迹的一座座商铺,祁县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它精美的建筑装饰风格,昌裕川茶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太谷的店铺则相对比较高大森严,而碛口因为其宜人的街道尺度,却又添了许多的人情味与亲切感,洪洞、襄汾虽然破坏较严重,但也给了我较深的印象。无论是在哪里,由于地处北方,它们的商业建筑都表现出典型的北方风格,布局方正,追求对称性,屋顶厚重,用材粗大,封闭感很强。在这一点上,南方的商业建筑由于水文化赋予了其独特灵性,使其空灵轻巧。这也是与山西商业建筑的强烈对比。而就院落比例来说,长宽比大约为2:1,较北京四合院狭长,这一方面是由于山西人稠地狭,又兼之利于防风防沙,另一方面却也能体现出山西人的保守与封闭。 4.2窑洞这种建筑形式的应用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由于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它也拥有西北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窑洞,以往的观点认为,窑洞是贫穷的象征,然而在明清时全国最富的地方,窑洞却也是商业建筑中的一种主要建筑形式。窑洞具有许多现代建筑所不具备的优越性,这里且不再赘述。我们看到,在山西,传统商业建筑大多为木构建筑和当地特有的窑洞建筑相结合的产物,很多二层的院落建筑往往是下层砖窑洞、上层木构。大多时候前店后坊(宅)的坊(宅)的主要建筑多为窑洞,有时候厢房也会为厢窑所取代。更有趣的是,在平遥的日升昌,居然有假窑的出现(图6),所谓假窑,就是在房的外面加一个窑脸,这多少也反映出了明清山西商人对窑洞这种建筑形式的喜爱。它也是对其优良特点的一种折射。 4.3建筑质量较高 作为明清全国金融中心,全国的首富们都在山西,这样很自然地其商业建筑的质量也会远高于其它地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其用材,装饰装修水平,建筑规模上看出。下层砖窑洞、上层木构的建筑往往会在砖窑洞前加一圈木构格廊,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想来和当时当地经济的富足有些关系。其次,作为商业建筑,它的世俗性决定必然要有许多繁杂的装饰。在商业建筑重视吸引顾客的方面,人们往往将店面的华丽程度与它所经营商品的效益联系起来。因为装饰装修水平往往象征着一家店铺的发达程度。明清的山西,作为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其商业建筑的装饰装修水平也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它的建筑技术、装饰技艺、雕刻技巧构思奇特,匠心独具,超凡脱俗,别具一格。建筑中随处可见精雕细刻的各种砖雕、木雕及石雕建筑艺术品(图7)。这些艺术品从屋檐、斗拱、吻兽到门窗、柱础、石鼓、佛龛、照壁……它们都体现着明清山西商人的经济地位与文化品位,体现着明清山西匠人的精湛技艺与审美水平。 总之,徜徉于山西老城镇大大小小的院落和密密匝匝的商业店铺之间,我们不禁会为其华美的建筑风格与丰富的建筑空间而感叹,同时也不免会为院落的破败与零乱而深感惋惜。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建筑师,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山西传统商业建筑的价值与意义,认识到它作为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它们。 商业文化论文:畅销书排行榜:文化表象下的商业产物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畅销书排行榜所发挥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它背后的文化性和商业性,由此对我国的畅铺书排行榜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 畅销书排行榜 文化性 商业性 不知从何时起,我国的图书市场迅速冒出数不胜数的畅销书排行榜,在书店或报刊媒介中随处可见各种畅销书排行榜。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畅销书排行榜正在对受众的文化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一份读者调查表明,对于图书排行榜上推荐的图书,只有大约12%的读者“不理会”,而绝大多数人或者买或者要看看。事实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畅销书排行榜只是出版社经营中所利用的一个工具,它在文化表象之中不可以避免地融入了商业因素,甚至于招致社会舆论的质疑。这也体现了畅销书排行榜在现代大众文化生产中的尴尬,即是文化产品,又是商业产物。畅销书排行榜在现代文化生产中到底扮演了怎样一个角色,它对出版社和其他媒介又起了怎样的作用,而对于普通的受众,又应当用何种态度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畅销书排行榜。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以畅销书排行榜为分析对象,分析其在现代大众文化生产以及媒介(主要是出版社)商业运作中的作用,以及它带来的各方面影响,从宏观上对畅销书排行榜的文化性和商业性进行分析,并试图给我国畅销书排行榜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畅销书排行榜概述 畅销书排行榜制度是伴随着现代资本主义文化大生产的兴起而产生的,在文化大生产中,文化产品被作为商品而大量生产。美国的畅销书制度诞生显著标志就是以销量为尺度对在销图书进行排行进而各种类型的“畅销书排行榜”。美国的畅销书排行榜起源于1895年《书商》杂志开启的“按需求数量排序的图书目录”,现在美国一些媒体因为富有个性和权威的“畅销书排行榜”而在媒介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和声誉,其中以《出版商周刊》和《纽约时报》定期的“畅销书排行榜”最有权威和代表性。而在欧洲比如英国和法国,由于文化观念的差异,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出现了类似排行榜的每周综览。 中国的畅销书排行榜是舶来品。中国大陆“畅销书排行榜”的出现大约在1994年前后,最早刊登排行榜的杂志是《中国图书评论》,从此以后,中国也引进了西方的畅销书排行榜制度。现在,以公布畅销书排行榜并且进行市场分析为业,最主要的专业机构有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等。开卷排行榜是1999年问世的。它被认为是中国目前最权威的畅销书榜。从“畅销书排行榜”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经历了从简单的资讯提供到多元的榜单模式和详细的文字分析的发展历程。 畅销书排行榜的兴起,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和商业现象,也与资本主义的文化大生产的兴起相契合。现在畅销书排行榜在大众媒体上可谓遍地开花,它成为引领读者购书,研究者获取资讯,出版社关注和衡量业绩的重要参考资料。畅销书排行榜也成为了出版社进行营销的新手段,在其文化表象下掩盖了浓重的商业气息。 二、畅销书排行榜的作用 1 影响出版社运作的重要因素 畅销书排行榜是西方媒介商业运作的产物,如今畅销书排行榜对于出版社来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有力的影响着出版机构的专业运作,主要包括:其一,影响选题,作为选题来源的重要信息,出版社在做选题策划时会把各类畅销书排行榜作为重点对象做深入分析,以确定选题或者作为调整选题结构的重要参考依据;其二,影响国外图书的版权引进,提供版权信息来源,研究者发现。国内出版社在引进国外图书时,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就是畅销书排行榜;其三,影响出版社对于作者的判断和选择,出版社在对排行榜做分析时会特别关注重要作者,那些频繁出现在排行榜中的作者有可能被打造成“品牌作家”加以强力推广;其四,影响未来图书市场的走向,出版社在探索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时会以排行榜的分析作为基础,以获知读者趣味的特征以及图书流行的趋向。畅销书排行榜就是以这样复杂的方式影响着整个出版业的运作。 由此可以看出,在当代出版社的运作中,畅销书排行榜已经成为不可忽略的一环。出版社在这里不仅是一个文化机构,更是一个商业机构。而出版物则完全成为商品,出版社利用畅销书排行榜这个有力的工具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 2 供求链上的控制因素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时代的到来,文化产品也被作为一种工业商品而被大量生产和复制,在以大批量生产、市场流通为基本特征的文化市场中,文化产品已经被完全彻底的商品化了。对于消费者,也就是文化产品的受众而言,如何在五花八门的、海量的产品之中挑选自己需要的商品,这就必须有特殊的方式引导受众选择商品。在这种情况下,畅销书排行榜就应运而生了。 畅销书排行榜旨在以数量化的直观形式,显示某些产品在庞杂的文化市场中的优势地位。畅销书排行榜的标准因涉及领域、追求目标等因素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但相同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就是主要以市场销售数量作为标准:如《纽约时报》排行榜是以数千家图书零售店以及为数万家其它零售点供货的图书批发公司提供的数据整理而成的。 这种具有固定模式的排行榜,较之于其他形式的推介媒介,比如专家点评等,对于受众的接受和理解有着更明显的优势。首先是畅销书排行榜的形式看上去具有高度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在于,畅销书排行榜以市场销售量为导向,评判主体是受众,而非媒介或者个别专家。其次畅销书排行榜具有清晰的一目了然的特点,受众在看到榜单时,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推荐的产品,形式上特别有利于受众的接受和理解。 要选择性地买书读书,读者有三种选择:从报纸等各类媒体中获取图书信息——到书店完成特定书籍购买行为;到书店转转买点书看——书店排行榜介绍——适合自己需求的图书——购买;书店——不看排行榜——逐一浏览——同类中选择——购买。很明显,前两者比后者要有针对性、目标明确得多,同时节约了大量时间。最主要的还在于,前两者实现购买行为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后者。从希望购书的读者意愿到希望读者购书的书店方意愿来说,前两者都能形成双赢的局面。事实上,也确实有很大一部分受众依靠着各类畅销书排行榜来进行买书看书的行为,排行榜似乎成了维系出版、销售方与受众之间公开性互动的惟一指标。因为惟一,更显其重要,也使其更加貌似权威。 由此看来,畅销书排行榜就相当于连接出版社与受众之间这条供求链条上的一个控制因素,对供求双方都起着影响。一方面这个排行榜影响着出版社的运作,另一方面也因其看起来“客观公正”而影响着受众的购买行为。而在这个供求链中加入这个控制因素,貌似就能使双方达到双赢的局面。 三、畅销书排行榜之探析 1 文化性与商业性的共存体 既然是对文化产品的推介,那么畅销书排行榜本身便具有了文化性的意义。所谓文化性是指畅销书排行榜本身是以受众对文化产品的评判为标准的,那么上榜的图书虽不能被称为是最好的图书。但却是被默认为受众所最喜爱的文化产品,就其文化性来讲,它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产品的排行榜”。这个排行榜应当是能够引导受众购买能满足其精神生活需求的文化产品的,精神生活的向导。 畅销书排行榜本身不具备任何商业性,它只不过是一个老老实实的数据。可是因为它所要面对的对象,可能是潜在的购书者,因此就有了其商业价值。客观上它也是试图向读者传达图书信息,从而起到指导图书消费的目的。毕竟绝大多数读者接触不到专业的图书报刊,无从得知大量的新书上架及何种书畅销等情况。畅销书排行榜的存在,源于我们越来越重视资讯发达、信息透明的时代精神,更源于国内出版业正在以滚雪球的速度走向市场,出版了大量的图书。事实上,现在的畅销书排行榜的背后存在着各利益方力量的角逐。出版方和销售方利用受众对排行榜的信任,以及他们的“从众”心理对所谓的畅销书进行炒作和营销往往收效最大,这点在行业内并非秘密。畅销书操盘高手金丽红曾投人区区以2000元就调动全国媒体制造出了中国一流的畅销书,就是因为她高度重视排行榜这个不会说话的“广告”。如何打造出上榜的畅销书,成为出版社所深谙的一套程序,畅销书的丰厚利润足以让其具有了投资的价值。 文化性与商业性是畅销书排行榜的两面性,在中国的媒介体制之下,这样的两面性使得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平衡很难把握。 2 中国式的排行榜 在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重新得到繁荣,到现在达到一个空前繁荣的程度。在文化领域中,由于移植了西方的模式,文化产品也开始以大批量的方式加以生产。因此,畅销书排行榜这种形式也被引进进来。畅销书排行榜在中国的出现意味着市场开始作为一个因素介入文化领域中。然而虽然移植了西方的模式,中国的畅销书排行榜却在这个国有一体化的媒介市场中发展了其中国特色。使其成为“中国式的排行榜”,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美国的《出版商周刊》、德国和法国等历史悠久的畅销书排行榜有着详细的分类,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分成几种,在小说和非小说两大类中区分一般纸皮书。大众市场纸皮书,精装书。畅销书榜虽然是一般图书,但也会涉及有限的其他类别,如宗教、科学小说、法律或自学自助的书。。而中国大陆的排行榜大多是不分类别的综合排序,即使进行分类,也很粗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畅销书排行榜在美国图书出版业界的作用非同一般,它代表和影响美国的阅读趋势,因此它的操作极其严谨。而在中国,因为商业利益的驱使,炒作畅销书的现象屡屡发生。据说在新书上市的第一个月里,出版方会自己掏银子组织大批员工,多次去关键性书城采购自己所出的书,因为书一旦爬上排行榜,电视、报刊等媒体每周的“书情”排行栏目就等于免费地给新书做广告。观察数周,如有起伏出版方就要故态重萌,直到新书流连在排行榜上。在排行榜操作规范不够成熟的中国大陆甚至出现了“排行榜就是排钱榜”的混乱局面。其中商业力量的渗透是最主要的因素,包括生产方面、传播方面等等,都有各种利益诉求。 另外还有一些因素影响着畅销书排行榜,有知情人士透露,畅销书排行榜除了要考虑销售之外,还有册数、档次、有关部门意见,最后才能公之于众。还有比如说短时间内集体购买对排行榜造成的偏差,以及南北阅读习惯差异造成的统计偏差,盗版现象严重存在等等原因,则更是不胜枚举。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市场经济下的文化市场尚不健全、不完善。在图书出版这一块,“有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就是在口头上谁都承认社会效益的首要地位,而实际考核出版单位时,又把经济指标放在首位,经济效益占70%,而社会效益只占30%,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这样的考核体制,怎么可能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呢”?的确,这样的考核体制不仅不能抑制出版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时的消极作用,反而在上面增加了一个砝码。 三、对我国畅销书排行榜发展的建议 鉴于中国大陆现在畅销书排行榜的混乱局面,以及它在媒介与大众文化生活中发挥的越来越大的作用,有必要对中国大陆的畅销书排行榜进行科学性和权威性的完善。西方的畅销书排行榜制度发展的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其自己的模式。并且严格的执行,才使得畅销书排行榜获得了受众的信任,成为反映国民阅读趋势的一个有力工具,真正实现了其在大众文化生活中的价值。我国可以对西方的制度进行借鉴和模仿,但在我国的国情之下,则更要以社会效益为第一,不能受经济效益的驱使而造假。 我国畅销书排行榜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其排除混乱和无序,使其真正走向健康、规范、公正、务实。为此,有关人士指出,排行榜的统计数字,一定要建立在客观、广泛和真实可信的基础上,反映市场实际状况,提供准确信息,使排行榜真正发挥其帮助受众引导的功能。 然而,由于畅销书排行榜所具备的文化性和商业性的特质,要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在其背后的多方力量的参与,使得它不可能具有百分之百的客观性。但是如果商业利益起了主导作用,那么这个排行榜就只是一个隐性的广告形式而已。如果某些部门要求的舆论导向意见起了主导作用。那么这个排行榜便成了主流媒体的替代物。这都有悖于排行榜的初衷。 畅销书排行榜毕竟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它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如何利用好这个工具,使媒介和受众得到双赢,也只能在运作过程中借鉴经验,进行扬弃,逐步完善其制度。如何保持畅销排行榜自身的客观性,又考虑到其背后各种力量的平衡,这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借鉴西方的模式固然是一种方法,但过分复制其模式却不可取也不可能。在中国体制下做出真正符合大众利益的“中国式排行榜”,是排行榜主办媒体应当思考的问题。 商业文化论文:文化产业的商业属性及商业模式 摘要:文化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文化对经济的介入。文化不仅具有要素的特性,其作为综合国力更具有软实力的特性。文化对于产业的介入方式一方面体现为文化与创意之间的辨证互动,另一方面体现为文化是文化产业的目的和手段以及价值评估的核心维度。文化产业的发展应逐步提高文化在产业中的比重,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国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文化资本 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结构形态具有一般产业所具备的商业属性,文化产业核心要素包括生产者、生产过程和产品。就其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生产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作为文化产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商业模式重要作用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就其最普通的意义来讲,商业模式是一种系统的设计,它是指一个企业在明确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企业自身、客户、合作伙伴或利益相关者以及资源、流程、渠道和能力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意图,同时也是实现价值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总体构造。由于文化产业兼具文化和商业双重属性,它所涉及的行业领域非常庞杂,再加上它所处的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不能简单地将单一的特定商业模式应用于文化产业的所有行业,也不能保证某一特定的模式在各种条件下都能产生优异的价值结果。 一、文化产业的商业属性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既指明了文化的精神、观念属性,又指明了其客观的物质本原;既分析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区别,又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和源泉,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保证。随着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日趋深入,经济中的文化含量、文化中的经济穿透力也在不断提高。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一方面是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对文化价值观念、人的行为方式、社会生活方式、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运行机制的影响越来越大,文化必须运用经济手段、引入经济要素,不断增强其自身实力;另一方面是人文精神和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目标、经济结构、生产管理方式及经济制度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越来越强,经济必须通过增加文化含量及发挥文化作用而不断提升内在价值。文化与经济互动,构成了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 (一) 作为商品的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是一种将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产品,这需要将内容的原创性与形式的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并依据经济规律,通过一定的商业模式的运行,最终作为商品提供给消费者。显然,这是一种利用文化资源和个人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商品经济的发展从生产方面表现为物质产品的丰富,它直接的后果就是带来了需求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物质产品效用的下降和文化产品效用的提高;物质产品的重要性相对降低,在消费方面表现为更加注重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进而成为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难以满足的。但是,只要环境不妨碍这些较高层次需求的出现,它们就能激励大多数人不断去追求。消费者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满足需要通过文化产品或者是产品中文化价值的消费来实现。文化产业与商业利润唇齿相依,这就决定了它不仅要严格地遵循市场逐利的原则,而且在创意上也会刻意迎合接受者的娱乐、消遣、宣泄功能等精神需求。法国社会学者布什亚说:“人会毫不犹豫地寻求自身幸福,偏爱那些最使他感到满足的物”。文化产品具有唤起人们联想愉快事物的能力,能够与人们有情感连结,产生心灵层次的共鸣,从而使消费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文化产品作为商品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符号价值的追求。一般而言,人们的消费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质需求的满足在消费中表现为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实用性;精神需求的消费更多地注重满足情感需求和自我表现。随着物质需求的逐渐饱和,商品作为符号的意义越来越得到重视,人们在商品社会会约定俗成地赋予商品某些符号意义,使商品的使用价值越来越淡化,而交换价值或炫耀价值越来越扩展或放大。文化产品本身兼具有整体性、多元化、个性化的思维象征,其符号意义较之一般商品尤其突出,当文化意象融入商品具体呈现后,造成显著的不可替代性,并透过外在表现的图像或是符号化,强烈地让消费者认知它的存在,产生文化的可辨性自我表达动机,促成消费者运用商品的符号意义去表达社会角色认同,以及表达消费者的自我形象。消费者也会藉由具有符号、文化象征意义的文化产品建立自我形象,表现自我风格。 根据物品满足需要的性质,可以将物品的效用分为功能效用和体验效用。功能效用使功利主义动机即实用的动机得到满足;体验效用使消费者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功能效用的大小是人们根据物品的客观特征和它的自然属性的绩效对物品的实用作用所做出的内省的、理性的、认知上的评价,体验效用的大小决定于人们对物品的情感认同或者体验过程的愉悦性的评价。文化产品可以向消费者提供在特定社会中作为品味与其所处的生活型态的对立结构或者身份层级差异的象征意义,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可以获得与自己的现实身份和生活方式迥然相异的独特体验,这种象征意义从强调物质功能为中心转移到强调人的欲望为中心,又转移到强调个人与小群体生活方式,最后转移到强调在整个社会形态中,物我一体的感觉,体验着物品带来的身份认同和彰显社会等级的快感。 (二)作为资本的文化产品 文化是一种资本形式,作为资本要素投入,通过与其它生产要素的有机配制,将提高产业投入要素的边际效用,从而带来效益的递增。传统经济学一般不把文化因素作为生产要素纳入到经济发展的模型中,因为文化因素无论从其本质,还是从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过程都存在一定的非理性。随着经济文化的一体化程度不断深化,学者们对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给出了新的解释,如社会学家科尔曼对文化因素的作用给出了经典的分析,认为文化因素对于有效地转化劳动、资本、自然这些物质资源以服务于人类的需求和欲望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从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的角度看,可以将文化因素视为一种“资本”,纳入经济发展的模型之中。 文化最早被视为资本,始于社会学之父孔德,在他的《社会政体体制》的第二章里提出了这一观点:当人类的产出高于消费时,一部分资本代代积累,并随时空转换为耐用性资本。孔德继承了人类学宽泛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将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相互交融,这就是“文化资本”观念的最初萌芽。[1]到了20世纪,经过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批判理论的复兴,“文化资本”又一次受到人文科学的青睐。布尔迪厄借用政治经济学术语“资本”,来揭示文化作为一种稀缺财富或资源的实质,在探讨教育再生产、文化消费、趣味和社会等级的多篇论文和著作中多次提出“文化资本”的观念,并不断完善和深化这一概念的批判张力。他认为文化积累、文化传承和文化的再生产等智性实践,同样被还原为一种具有符号特征和自主逻辑的利益行为,和其他实践类型一样具有“资本”和权力积累的维度。 在布尔迪厄的理论体系中,资本以四种基本形态存在: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和符号资本(symbolic capital)。其中“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形式:(1)主观形态,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存在;(2)客观形态,以文化商品的形态(图片、书籍、词典、工具和仪器等等)存在; (3)体制形态,如教育文凭,以文化资本的形式由权威机构授予,并成为一种具有保证性的资历认证。[2]第一种存在形式指的是文化作为思想资源、智力资源的形式直接渗透、融入到经济活动之中,以增加和体现文化附加值的形式将文化思想和智力智慧转变为经济价值。第二种指的是作为具体形式的文化产品,通过不断满足文化消费市场的多层次、多样性的需求,使文化产品成为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特殊商品,例如戏剧、影视、绘画、音乐、图书等直接进入市场,运用现代市场经济思想、市场经济运营方式、现代文化生产方式,使传统精神生产方式、体制等发生突破和改革,以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变。第三种指的是作为文化生产者的人才所具有的文化资质,包括他所具备的教育文凭、智力水平、创意才能以及科技手段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层面上的文化资源是所有形式中最具潜质的文化资本。 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能够转化为文化资本,只有进入现实公共文化生活和现实文化生产之中,文化资源才具有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必须经过创意策划、内容生产、产品定位、市场营销、消费体验等过程,依靠生产企业、策划公司、市场调研、咨询评估、服务网点、行业协会、传媒推荐等中介服务机构,将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最终变为文化消费和文化效益,从而拥有持续的开发价值和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资本”理论开启了对消费文化的研究,通过引入文化资本概念,可以使我们从社会学和经济学视角来思考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也可以在经济因素之外联系社会阶级或阶层的文化实践,从而对文化产业的性质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三)作为生产力的文化产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此后,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把人类“文明的果实”称作“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到晚年写作《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时,更明确提出了“两种生产力”的概念,即物质方面的生产力和精神方面的生产力[3]。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概念的提出,为文化产业的出现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它使人们认识到艺术生产不仅能够像精神生产那样重视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也能够像物质生产那样进行一种集约化、批量化生产,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追逐巨大的商业利润。虽然“艺术生产”不能完全代替文化生产,但其具有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的特点,对“文化生产”而言是通用的。 文化生产力就是创作和制造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并在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循环中不断得到实现和发展的能力。文化生产力具有双重属性。其一是商品属性:大多数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欣赏活动,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人们通过文化市场,运用货币交换,去获取文化产品的保有权和文化艺术的欣赏权,文化产品既然成为商品,也必定拥有了与实物商品类似的生产方式,以流水生产线和高度专业化分工为标志的高度集约化生产方式,成为文化产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文化生产者也是通过市场的货币交换,有相应的价格管理,成本核算、盈利亏损、再生产等范畴,这就是文化生产力所具有的商品属性。其二是精神属性:文化生产力又不简单地等同于物质生产力,因为文化产品作为精神生产的成果,除了具有商品属性之外,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第一,它是为着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第二,它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志、兴趣、情操,从而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艺术观。文化生产力的双重属性对应地引发出两种不同的效益追求。作为商品,要求注重经济效益,尽量地实现盈利;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则要求讲究社会效益,力求对社会、对民众以至对政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文化产业的出现是文化产品现代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的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生产主要以个人生产为主,效率低,产量低,文化产品的传播也主要以生产者和传播者自身作为产品的载体或媒介进行的,传播范围小、速度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观念、符号和意义载体的文化产品在生产和传播方面要求有着更快的速度和更广的范围。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物质产品效用的相对降低,使得人们有了对精神文化交流的更迫切的渴望,于是,打着科学技术印记的生产工具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文化产品生产领域,从活字印刷术、机械印刷,再到今天的电子印刷术,科学技术在文化产品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使文化产品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的文化需求,实现了文化自身的目的。 二、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具有商业属性的文化产品必然要按照一定的商业模式运作才能获得市场价值。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战略分析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它包括一个企业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产品的消费者目标群体、产品的生产、营销和管理的过程、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合作伙伴网络以及借以实现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一系列要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依靠引入商业模式来保持文化产业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是极其重要的。尽管商业模式是一种简化的商业逻辑,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其中一些主要的元素来描述这种逻辑,以了解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构成。 (一)价值主张 即文化企业通过其产品和服务所能向消费者提供的价值,价值主张明确了公司对消费者的实用意义,成功的商业模式要能提供独特的价值主张,有时候这个独特的价值可能是新的思想;而更多的时候它往往是产品和服务独特性的组合。这种组合要么可以向客户提供某种独特的价值;要么使得客户能用更低的价格获得同样的利益或者用同样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利益。企业要将自己的核心认同和价值观有效的传达给消费者,需要首先确立一个价值主张,企业的一切传播和营销活动必须围绕价值主张来进行。在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关键在于寻找不同于甚至于优越于同类产品的利益点,合理构建、妥善传递的价值主张可以对企业战略和业绩做出重大贡献,仅仅确立一个有效的价值主张还不够,企业必须能够展示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主张。制定合理的价值主张有助于公司抓住工作重点,集中精力向客户推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价值主张的确立,既能为公司的产品生产提供一盏指路明灯,又能为创造卓越业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消费者目标群体 即文化产品所针对的消费者群体。所谓目标群体一定具有某些共性,从而使文化企业能够针对这些共性创造价值,定义消费者群体的过程也被称为市场划分,它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动机、购买行为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来划分的,是基于“分众营销”的核心理念而设计的,也就是说是面向一个特定的、有清晰特征的人群制定战略,而这个人群恰恰是某些商品与品牌的主力或重度消费群。分众营销的核心要点是“精确”、“细分”、“实效”,它不试图占领所有的目标消费群体,不试图生产目标消费者需要的所有产品,不试图进入所有传统的产品渠道,不试图制定细分目标消费者所不能承受的价格,不试图用广泛撒网的传播促销方式让所有人知道。通过分众营销,一改以往那种大众化的营销方式,企业只使用特定目标群体最容易接受的术语、最方便的信息接受渠道、最易接受的广告传播方式以及最恰当的产品开发推广模式,通过提炼产品的差异化诉求,制定分众化价格,力求以最少的投入、最精确地命中目标群体,并因此来达成销售的稳定增长。 (三)分销渠道与合作伙伴网络 分销渠道即文化企业用来接触消费者的各种途径,它涉及到公司的分销策略和市场竞争力,合作伙伴网络即公司同其他公司之间为了有效地提供价值并完成其商业过程而形成的合作关系网络。由于多年生存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发达国家已经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形成了一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众多的文化产品经营机构。比如美国的影视业、图书出版业、音乐唱片业已经在全世界建立了庞大、细密的产品销售网络,美国的文化产品一经推出,就可以通过这些网络迅速扩展到全世界,送到每一个消费者面前。“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给公众的视听神经以持续的刺激,从而达到这样的目的:当娱乐产品投放市场时,他们已经在传播通道的另一端做好了欣赏的准备。”[4] 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同样非常重视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网络,这也是产业实力的综合体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下,随之而来的是国际化的物流态势,因为发达国家文化市场狭小,文化产业规模巨大,因此,文化产业集团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培养起了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对海外文化市场的争夺能力。以美国为例,美国文化产业最早都是以国内需求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伴随着国内竞争的加剧和市场平均利润的下降,美国文化产业为了能保证自身的生存和获取产业利润,就把文化产业延伸到海外文化市场,而且广泛采用业务外包的方式,与合作伙伴构建成多个专门业务模块的组合体:采购、制造、研究、销售、分销及其他等等,有的紧密捆绑,有的松散挂连——从全球角度对企业活动和生产的这些模块进行整合,大大拓展了产业的实力范围。 (四)价值配置与核心能力 即公司执行其商业模式所进行的资源和活动的配置以及所需的能力和资格。它包括企业所拥有的产品资源、资本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在生产、管理以及整个商业模式运行过程中的合理有效的配置。在这个配置过程中,由于每个企业所掌握的资源不同,配置的效果也就不同,锁定价值管理与持续能力资源和活动的配置是文化产业不可忽视的,这是商业操作能力的表现。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最主要的是创意人才的管理,因为在创意为主的文化产业中,创意人才是最有价值的资源。 资本的资源也非常重要。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反映在文化产业组织化、集约化经营的水平和规模上。美国文化产业集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融资体制,一些有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如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其背后都有金融资本的有力支撑,文化产业集团与金融集团间互相渗透、互相参股、控股,二者之间建立了稳定的伙伴关系。我国文化产业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规模小,另一方面,从企业的微观层面来看,中外文化企业之间资金实力的差距和获利能力上的差距也是巨大的,要缩小这一差距,就要逐步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基础、以银行信贷和民间资金为主体、以股市融资和境外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在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中,成本结构、盈利模式、管理构架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通常体现在商业模式的具体设计与运行过程中。 三、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设计及运行 一个商业模式是对一个企业如何行使其功能的描述,是对其主要活动的提纲挈领的概括,它描述了企业的产品、服务、客户市场以及业务流程,提供了有关企业如何组织以及创收和盈利的信息。商业模式的设计极为重要,是应该在项目启动之初就精心做好的,同时它也是一个随时间和环境变化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的战略层面的架构。有了商业模式后,执行层面的团队、经验、控制、调整也同样重要,因为模式是靠人想出来,并要人去运作实现。每一次商业模式的革新都能给公司带来一定时间内的竞争优势,随着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从一个方面转移到另一个方面,企业必须不断调整它的商业模式,一个企业的成败与否最终取决于它的商业设计是否符合了消费者的优先需求。 商业模式的设计必须以上述五大要素的某一至两个要素为核心,五大要素相互协同成为一个完善的价值创造系统。通常来说,商业模式的设计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确定公司或产品的价值目标 成功的商业模式所设定的价值目标一定是顾客价值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结合点,它要求一要针对目标顾客的需求偏好,二要为目标顾客创造价值,三要为企业创造价值。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传递是企业把产品和服务传递给目标客户的分销和传播活动,目的是便于目标客户方便地购买和了解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二)明确消费者目标群体 设计商业模式的时候,首先需要分析顾客需求,目的就是要为产品寻找能够比较容易呈现价值的顾客群。一般来说,企业赢利的难度并非在技术与产品端,而主要还是在顾客端。有时纵然是把握好企业顾客的一点点需求,也可能产生巨大的顾客价值。如果商业模式无法找到相对明确的顾客需求,是导致商业行为失败的首要原因,那么企业将会遭遇无法创造利润的潜在风险。 (三)构筑商业模式内部运作体系 商业模式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在于合理规划企业内部运作体系,就是将商业模式分解为业务单元和具体的流程,这是商业模式设计与完善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要素的合理配置:组织与机制、技术与装备、生产运作、资本运作、供应与物流、信息、人力资源等。这些内部运作活动可以清楚地规定企业内部运作的成本及其结构以及计划实现的利润目标。 (四)构筑商业模式外部运作体系 商业模式外部运作体系即企业向顾客供应产品和传递产品信息的渠道,是商业模式得以正常运作必不可少部分,这里设计的重点是分销渠道和合作伙伴网络。 (五)建立有效保护利润的制度屏障 这是指企业为防止竞争者掠夺本企业的目标客户,保护利润不流失而采取的战略控制手段。比较有效的制度屏障主要有建立行业标准、控制产业价值链、行业领导地位、独特的企业文化、良好的客户关系、品牌、版权、专利等。 有了上述各种要素的保证之后,商业模式就可以具体实施了。在实践的过程中,某些环节也许会因为市场的变化而发生故障,这就需要对商业模式的运行环境重新分析,改变组织结构、流程、思维和公司的信息系统等,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这个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转变程度的大小。商业模式是一种企业创造利润的思维方式,它有许多不同的原型,企业可以从中选择一种方式,也可以将多种模式组合在一起,企业的主导思维架构将是决定商业模式的主要因素。许多技术创新面对的是一种不确定性极高的未来环境,而市场信息也无法全盘取得,因此没有一个商业模式能确保未来利润一定会被实现,也没有所谓最佳的商业模式。在设计与执行商业模式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种弹性的心态,也就是说,商业模式的内涵需要因应环境变动,在设计时就应该留有一定的可变余地,运行时更应该顺势而变。 商业文化论文:浅论“商业嘘头”下的“文化说教”——电影《木乃伊3:龙帝之墓》所隐含的帝国主义文化策略 论文关键词:东方主义 幽灵 文化意识 爱国主义 论文摘要: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文化说教由来已久,罗伯·科恩(rob } cohen)导演的《木乃伊3:龙帝之墓》立足于东方主义思想基础,以温和的表象、基督教般的仁慈说教,用和中国文化套近乎的方式,不仅期望获得商业利润和票房价值,更是以上帝的名义对中国文化进行一场温和的西方主义“教育”。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误解和曲解,更是对中国文化进行的一种隐蔽侵略。 影视是时下最大众化的艺术,也是时下最普通、适用的文化导向工具。利用影视手段对中国实行文化侵略,对中国广大大学生进行误导和文化“说教”是西方国家惯用的伎俩。 尽管出于商业价值的考虑,好莱坞近几年一直试图和中国文化套近乎,在电影中增加了不少的“中国元素”:如用中国演员,采用中国场景等,用好莱坞理解的中国文化等策略,意图打开并占领中国影视市场。但是,“中国元素”不是好莱坞灵药,好莱坞近几年一直在试图跟中国文化套近乎,不可否认的是,像《功夫熊猫》这样的成功范例实在是少得可怜。《木乃伊3》也在用“中国元素”说事儿,但怎么看都像是个身穿旗袍的外国姑娘,“中国元素”浮光掠影,只是个商业嘘头而己。最重要的是,本剧明显存在“温和”的东方主义。之所以称为“温和”的东方主义,是因为该剧对中国人、中国文化等的误解较过去有些修正,出于商业的考虑,对中国文化实行了较为“温和”的态度,但对中国的所谓“东方”的误解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理由如下: 1.东方主义的主要内容 萨义德认为:东方主义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对有关东方的观点进行权威裁判,对东方进行描述、教授、殖民、统治等方式来处理东方的一种机制,视东方为“他者”,通过话语霸权建构一个完全是西方对立面的“东方”:缺乏理性、撩人色欲、暴政专制、异端邪教,由此证实西方文明是体现理性、道德、正义的优越文明,从而可堂皇对地东方实施殖民统治。简言之,东方主义是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西方在实施东方主义过程中遭到东方国家的强烈抵制,因此,实施东方主义的方式上有了较大变化,采取了较为“温和”、“仁慈”的方式,但是,其实质并没有改变。 2.“温和”地对待中国文化 好莱坞电影有着其特殊的强势地位,这种优势,首先就在于好莱坞工业得到了美国作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的背景支持。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美国不仅在全球市场经济中居于核心地位,政治军事力量也居于强势位置,而在全球化的交流中,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必然带来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文化的强势认同规则必然会有利于美国文化的输出。因而,在当今世界,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位置和影响事实上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美国的流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的流行趋势。而这正是好莱坞电影所承载的政治经济文化力量的优势。90年代以来,为了迎合民众的某些寻找“假象对手”的社会心理,美国电影中也常常有对中国政治、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有意识“敌意化”描写,如《西藏七年》、《昆亭》、《战争艺术》等,于是一些好莱坞公司遭到了中国政府的抵制。为了能够开拓中国电影市场,好莱坞公司也开始采用一些手段来迎合中国需要,如拍摄中国故事的电影《花木兰》增加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启用华人导演、演员和其他创作人员来联系中国观众的观赏情感,利用华人女性作为故事中介来调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等等。这些政治、文化上的策略与好莱坞成熟的国际化经济运作策略相结合,是好莱坞电影能够走向全球化的重要保证。包括中国电影公司在内,中国至今没有一家真正能够参与主流国际运作的电影企业,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基本没有国际化的经验和机制。本剧也是在其“亲和力”的实施下,呈现出温和的东方主义特点。其主要表现如下l1)中国元素增多;(2)中国场景增多;(3)有好莱坞“理解”的中国文化的展示;(4)有中国演员的参与。电影是大众化的艺术,有艺术性,也有商业性;没有商业利润,电影肯定难立足。因此,为了迎合观众,电影始终把观众和票房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假如添加中国元素,首先为一种商业利润的追求需要。但是,电影始终是艺术,是“三性”的统一体,即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思想性就是宣传教育性,其主要功能是对观众进行教育。思想性的目标是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为终极动机:内容上,它以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标准为自己主题立意和思想内涵的既定规范;形式上,特别注意采取用己被普遍认可的常规手段表现自己的“严肃”、“健康”的思想内容。本剧侧重对重大历史题材和历史人物的表现,体现了史诗性内容,并力图塑造高大完美的文化形象。 3.东方主义幽灵 剧本以比较隐蔽的方式,阐述了大片对中国的理解和“含蓄”地表达他们的东方主义思想。对中国观众,特别是大学生进行所谓“视觉教育”。 3. 1.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 该剧用格雷马斯在《结构主义语义学》中提出了产生世界影响的“语义方阵”二元对立分析模式,运用格雷马斯的语义方阵,来简化中国文化: 剧本里的基本要素是两种性别和文化。构成如下一个矩形: 这则“寓言”可说是从性别和文化出发,都可以看作是其中几个文化符码,分别代表着各自的文化内涵。这样的二元对立模式使我们更强烈地感受到了影片中的文化冲突,掌握影片的内涵。 作品把中国古文化归结为专制与反专制的结构模式。以李将军、紫媛等为代表的一方和以龙帝为代表的一方,为专制和反专制进行了长达2000年的战争。双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才结束这场战争,真可谓历经艰苦卓绝。一旦专制一方被消灭,另一方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理由,李将军等也就消失于无常之中,成为历史陈迹。对此,我有两点想法:一、把中国文化模式只看成是单纯的二元对立模式是否有失公允?二、这还暗含了另外的一个意思,那就是当中国文化消除了专制以后,将何去何从?这是个历史性的思考!导演接着为中国文化的下一步发展作出了自己的安排。 3. 2.千年等待、英雄外来 值得观众注意的是,片中紫媛和李娜都是千年守望者,是中国文化的圣女。她们都缺乏一个精神上的“父亲”,紫媛的精神父亲没出现过,而李娜的父亲也是完全缺席。她们守护木乃伊的2000年,就是战斗的2000年。传统中国文化肯定是男权文化,这和世界各地一样:但是,该剧中把中国男人完全缺席的叙事策略,就有意彻底否定中国传统的男权文化。或者说,传统男权为主的文化就是历史发展阻力和障碍,必须去掉。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尽管有其弊端,但全盘否定,绝对不是科学的文化观念。 接着,我们看看导演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的规划,那就是西方来的文化传播者,冒险家的儿子和冒险家夫妇等。从木质上说,这些冒险家是殖民者、掠夺者和西方文化的传播者—换句话,他们是东方主义的忠实执行者和西方殖民文化的传播者。罗伯·科恩以西方宗教的形式,将奥康纳及奥康纳太太两个老冒险家装扮为圣父、圣母,将他们的儿子一一狂热的年轻冒险家当成是圣子。他们父子三人担负起“摆渡”中国文化的大任,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承担起拯救中国文化的“崇高使命”!相对而言,中国就只剩下等待的女性,老一代中国女性在完成使命后离去。新一代只有一个走向,那就是等待……等待艾力克斯这样的“新圣人”来拯救,来爱,来抚慰。其结果是,中国文化只有在西方文化的“强奸”下才能有新的发展,这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一种公然污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裹读。 4.苍白的“爱情”寓言 西方文化基于基督文化,基督教对父母亲只有尊敬而没有爱,可见基督教是不注重爱的,有的话,也只是小爱、或有条件的爱而己。 上帝的爱才是大爱。圣经说:“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神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借着他得生,神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基督为了为他所拣选的人赎罪,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是他们得到永生,还有比这更大的爱吗?” 以下是《圣经》中的有关部分内容: 16. for god so loved the world that he gave his one andonly son, that whoever believes in him shall not perish but haveeternal life. 17. for god did not send his son into the world to condemnthe world, but to save the world through him. 19. this is the verdict: light has come into the world, butmen loved darkness instead of light because their deeds wereevil. 剧中的年轻冒险艾力克斯就是圣子,他的父母奥康纳夫妇就是圣父、圣母,奥康纳夫妇把自己的儿子“献给”了中国文化,“献给”中国姑娘就是对中国最大的爱,上帝的爱。因此,一个冒险家竟然成为中国女性的“丘比特”,真正的白马王子。在他的爱情感召下,李娜回到现实生活,回到世俗的现代生活。走进了真实的现实、现代生活。这无疑是一个政治寓言,一个披着仁爱的说教式的政治寓言。它似乎告诫观众:中国传统文化只有接受西方思想才是出路。同时。也体现了该剧在文化渗透方面表面温和的东方主义思想,是披上温和、仁慈面纱的文化同化。他们以高姿态在和中国对话,在“规范”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在“规范”着中国人的行为,他们就是上帝的化身。这种“崇高的”、“无私奉献”的爱情在本质上是苍白无力的。 暂时强势的西方文化应走出“自我”的优越感,扫除唯我独尊的霸权心态,敞开心胸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彼此尊重,肯定“他者”的另类主体性。建立非暴力且尊重生命的文化,建立真诚且相互容忍的文化,建立以公平的经济秩序为基础的团结文化,以及建立男女都可以参与并拥有平等权利的文化。唯此,才能赢得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的双赢乃至多赢局面。 商业文化论文: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论文 一、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依据时代特色与自身特点建立起来的,并经过社会实践检验的,具有独特特色的文化治理模式,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亦具备以下特征: (一)广泛性与系统性 罗长海在《企业文化学》中论述过:“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理解,有人认为就是企业对自身形象进行的设计及对外进行的形象推广与宣传,也有人认为就是企业自己创办一些报纸刊物,为员工提供一个文化园地……”其实,以上这些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都过于浅薄片面。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绝不是简单地将企业与文化进行嫁接,其内涵非常广泛,可以说,企业文化包罗了思想文化教育、体制制度构建、形象理念策划宣传等多方面内容。 (二)时代性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内容是依据时代特色建立的,具有时代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建立必然要以时下经济发展状况,人民思想状态及生活需求等等一系列时代特征为先导,因为其建立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提高该行自身的经营能力、内部管理能力及外部市场竞争力等等综合能力,要能够经受住当下市场的实践检验,如若所设定的企业文化内容不能与时下社会人民所需紧密结合,那么必将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三)独特性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具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与特色,这是由各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同的经营范围、经营管理体制、企业目标以及外部市场环境所决定的。所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都不能完全的照搬照抄,不然必会丧失其独特性,从而在市场中丧失人们对它的关注与兴趣,丧失市场竞争力。企业文化应是企业组织在继承传统文化知识精华,并依据时代特色与企业自身特点而形成的团体意识、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加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综合现今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及企业文化自身所具备的特征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的综合能力及市场竞争力有着非凡的意义。 (一)有助于完善管理机制 因企业文化自身所具备的广泛性与系统性特征,在加强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企业行为准则、企业职业精神、企业管理结构和文化结构等都会被逐渐明确和完善。那么当其拥有了规范的企业行为准则、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合理的管理结构和文化结构后,其企业的整体管理机制也会随之变得合理和完善。 (二)有助于增强内部凝聚力 现今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所给予的各种机会和条件,抓住时机;另一方面,企业也要通过自身的变革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一种向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性企业,其要想保持自身的勃勃生机,就更需要紧密跟随时展步伐,适应市场需求。可由于企业内部员工可能存在的不同年龄、不同价值观、不同思维模式等差异,就无可避免的会出现企业总目标与部门分目标、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不一致,从而导致目标上的分裂与冲突,最终影响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使效益受损。但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行内企业文化建设来统一职工价值观,规范职工行为准则,激发职工工作热情,从而有效增强整个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获取高收益。 (三)有助于提升外部形象,提高竞争力 对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客户是其利润的来源。客户对于商业银行的要求不外乎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因而只有不断对现有产品进行完善和升级,不断开发研制新的业务品种,同时在服务上提供更加全面周密,更加灵便高效的服务,才能巩固和扩大客户群体,赢得市场。而这一切策略的成功实施,都脱离不开人的因素,所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加强自身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对本行职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加强其专业操作技能,提升其综合服务素质,最终追求在客户群体中建立其良好的形象与口碑。因此,就业做到:首先,在加强自身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对本行职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从而加强其专业操作技能,提升其综合服务素质,最终追求在客户群体中建立其良好的形象与口碑。其次,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独特经营理念及企业形象的策划与宣传,通过塑造和宣传自己独有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让客户充分了解其企业特色,借此塑造银行良好的外部形象,发挥品牌效应,从而可有效提高本行的客户认可度与市场竞争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依据企业文化建设自身所具备的广泛性与系统性、时代性、独特性特征,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完善管理机制,增强内部凝聚力,提升外部形象,从而有助于提升银行的市场竞争力,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勃勃生机。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凡意义。 作者:孙龄同 王丰华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商业文化论文:商业银行特色企业文化论文 一、商业银行特色企业文化构建的因素 (一)企业文化的物质要素 商业银行特色企业文化的构建路不开物质这个基础环节,没有一定的“硬件”支撑,那么文化这个“软件”就没有发展的温床。企业物质文化要素主要指的是企业内部工作环境,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下才会有良好的工作心态、高效的工作效率、过硬的工作质量,结合工作环境进行物质文化建设是比较贴切的、也更能适应文化建设的需求。 (二)企业文化的精神要素 商业银行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要素包括价值观、理想追求等因素,具体体现为企业员工的工作方式、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对工作的热爱程度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环节。一个企业是否有良好的文化氛围主要靠员工身上的气质体现出来,银行工作是需要员工跟客户进行直接交流,员工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客户对这个银行的印象。好的文化建设会打造出好的员工,好的员工会在日常的工作中将企业的文化建设体现出来,并以此打动客户,而不是靠一些人拉关系或采用更低劣的方式,拉拢客户完成自己的业绩。 (三)企业文化的制度要素 任何措施的设计实行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商业银行特色企业文化的构建也不例外。银行特色企业文化构建的主体是人,人具有懒惰、自私的特性,一个良好的文化建设如果没有好的实施主体也是空谈,所以要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对人进行监督控制。制度要像法律或道德规范一样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进行相应的惩罚,既是保障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也是对员工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的提高。青岛银行东营分行在打造其特色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同样注意到了构建其企业文化的物质要素、精神要素、制度要素。一是加强“职工之家”建设。为员工办实事,体现实实在在的人文关怀。建设职工食堂、员工活动室,定期组织员工健康体检,切实增强了全行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二是提升员工执行力。组织开展了“日醒三问”和“行长荐书”等活动,鼓励员工善总结、勤思考、多谋划,培养员工的大局意识、职业素养。三是以制度约束人。相继开展“制度建设年”“,制度评价年”活动,规范细致每一项规定,让员工遵照执行。 二、商业银行特色企业文化构建的具体措施 (一)对工作环境进行整改 工作环境的整改是商业银行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主要包括客观环境改造和机器设备的配置两个方面。其中客观环境方面:与国有银行相比,商业银行的工作地点更要贴近普通百姓,为百姓开展银行业务提供便利。银行内部的工作条件要尽可能的人性化,大厅环境要舒适给人轻松的感觉。机器配置方面:比如打字、复印机等客户切实所需的机器设备的配置、互联网和电脑的配置等,有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让客户对银行产生好感,放心的把资金存到商业银行中,同时银行的工作人员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与人是分不开的,因为文化建设是人开展的,而作用的对象也是人,所以银行员工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依托。高素质的员工一是来源于选拔,二是来源于培养。在选拔阶段进行完毕后,需要重点进行文化建设的培养,保证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工作的创新性,工作态度的良好等方面。 (三)开展思想政治和文化活动 银行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多相同点:其中包括目标、对象、内容和手段等,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就是要员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远离腐败,围绕着银行经营工作的展开,充分发挥思政工作的沟通、导向作用,让员工自觉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赢得客户的信赖,在激烈的竞争中经受住考验。 (四)完善文化建设的制度 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就是要明确文化建设的过程、内容和相关的考评和奖惩机制。有了清晰的文化建设流程,就可以让员工清楚的知道该在哪个方面提高自己;有了考评和奖惩机制,便能调动大家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也更方便于管理,从而保证文化建设顺利开展。青岛银行东营分行在构建特色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一是培育创新文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当地居民”的市场定位,通过创新融资模式、抵押方式,全力助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支持了一大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以及中小微企业,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二是培育服务文化,扩大服务辐射半径。以“服务提升”为主线,推广“两头站立、五声服务、双手接递”三大标准服务,实施“技能练兵+持证上岗”两层考核模式,形成了“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网络,努力为客户提供“温馨加放心”的优质金融服务。三是培育关爱文化,打造高效业务团队。目前,分行共有员工107人,平均年龄28.53岁。其中研究生5人,本科生76人,占比达71.03%。长期以来,青岛银行东营分行坚持以人为本,大规模开展培训工作、岗位练兵关心员工,努力实现了员工企业共同成长。四是提高公益意识,增强社会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通过开展助学、助老、成立奖学金、捐赠阅览室等方式,使青岛银行东营分行的服务品牌在东营进一步得到认可。 三、结束语 城市商业银行要想进行长远的发展,扩大自己的影响、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必须进行特色企业文化的构建,不仅要在竞争日益残酷的今天站稳脚跟,还要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思考,通过不断提高银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城市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之路,开创一片新天地。 作者:王鹏华 单位: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分行 商业文化论文:大数据下商业银行企业文化挑战 一、大数据时代银行企业文化之构建 通信工具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异军突起,以及由此派生出的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大数据也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商业银行。首先,海量数据意味着决策制定将更加“集权化”,因此必须正视“集权化”与“以客为尊”的矛盾;其次,大数据与银行员工自身智慧的发挥产生矛盾;再次,如何利用大数据造福客户而不是迷失在数据的海洋里,亦成为题中之义。传统数据分析通常建立在关系模型基础之上,且多为面向结构化数据,用以分析的运营数据大都产生于自身信息系统。而在大数据时代,与之相伴的是持续激增的非结构化数据,相关技术将支持银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银行也在寻求新方法采集、整理、管理和分析数据。值得关注的是,驾驭大数据的能力已被证实为行业领军者的核心竞争力,譬如,美国第一田纳西银行使用大数据预测分析技术,为客户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实现了超过600%的投资回报率。与技术创新相对应,企业必须拥有与之匹配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驾驭新技术,激活企业活力,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近年来,关于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影响的研究得到了普遍的关注。美国兰德公司和麦肯锡公司对全球增长最快的30家公司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显示,其胜出的根本原因在于给企业文化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凭借企业文化的鼎新革故,使公司保持百年不衰。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认为,大力培育优秀金融文化,是实现由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关于文化的地位,唐双宁提出,如果把金融比喻为一棵大树,那么,业务是叶,管理是枝,体制是干,文化是根,而经济社会环境,则是它的土壤。远见卓识的银行家一致认为,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唯一没有办法复制的就是企业文化。当企业遇到重大经营困难时,对经营者来说最重要的根基是企业文化;在没有制度可遵循,没有现成经验可资借鉴时,企业文化可以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就像黑暗中的指路明灯。因此,大数据时代企业文化的变革显得格外重要,建立与大数据相融合的数据导向型文化迫在眉睫。 二、大数据时代银行企业文化的问题与挑战 纵观国内,在大数据时代,银行企业文化的构建还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第一,软弱的数据导向型企业文化会使大数据流于形式。企业文化的重建必须付诸实际行动,决不能只是漂亮的口号。第二,大多数银行还没有建立数据导向型文化。笔者通过观察发现,迅速行动是高效数据分析文化的一项显著特征,但这不仅是指银行简单地将数据收集在一起,而是利用分析结果,迅速进行决策。那些最擅于利用数据分析来引导决策的银行将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然而,目前大多数银行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立数据导向型文化的重要性,在这方面尚未行动或成效甚微。第三,企业文化与大数据战略存在冲突。主要表现在大数据与人的智慧的冲突。大数据虽然重要,分析数据的人也同样重要。计算机及云计算已强大到可以收集、汇总数以兆字节计的信息,从如何发现客户的消费偏好到计算某笔抵押贷款的风险系数等无所不能。虽然数据不会说谎,但如果人们主观上恶意使用数据也可能带来较大危害。殷鉴不远,美国一些银行的量化分析在2007年的金融危机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四,大数据对传统银行企业文化的冲击。大数据对传统银行企业文化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从局部影响变为全部冲击。与此前少量的数据或样本不同,大数据时代需要收集和使用大量数据,从而对银行企业文化形成全面冲击。二是人们抛弃对有条理和纯净数据的偏爱,转而愿意接受非结构的数据,并对少许不精确保持容忍。三是数据与企业文化从因果关系变为相关性。这代表着人们告别试图了解世界运转方式背后深层原因的态度,转向仅需了解现象之间的联系,从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方式。大数据正在改变人们生活、工作和思考方式,建立在强调因果关系基础上的世界观受到挑战。第五,大数据技术部门需要强化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合作。在大数据时代,企业进行数据分析的背景也发生了变化,包括数据规模,真实精确挖掘商业价值、实现快速分析响应等。为了帮助银行实现经营目标,大数据技术部门尤其需要加强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沟通合作。第六,大数据创新人才稀缺,催生新的用人文化。工具本身不可能产生价值,银行需要大量能够运用这些工具的人才,他们能够从庞大的数据中找到“金矿”,并将数据的价值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传达给决策者。大数据时代呼唤人才,需要新的用人文化,包括人才选拔、培养与使用机制。第七,银行风险管理的适应力有待提高。大数据的应用,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交易效率,但也改变了银行的风险特征,银行需要新的风险管理手段。例如,在风险数据收集方面,可多角度验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可信性。大数据将在银行风险管理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某位银行高管利用大数据见微知著发现端倪,成功预警了中国太阳能企业的信用风险,表现出了极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其预警时间比其他银行第一笔不良贷款提前一年以上。 三、构建与大数据相适应的银行企业文化 构建以大数据为导向的决策体系,需要进行重大的企业文化变革。首先,需突破传统价值观局限,建立新的企业价值观。中国古语有云“物久则废,器久则坏”,企业价值观概莫能外。但是,创新价值观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过一个传统价值观解冻、创新、深化的过程。大数据的导入,使传统企业价值观的改变变为现实。其次,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对大数据的驾驭能力。银行应重视并不断提升工作人员数据分析的能力,高管必须认真评估现有数据分析文化的可利用程度,做到有的放矢。再次,银行高管需以身作则,特别是涉及银行大数据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方面,全行上下要真学、真懂、真信,最后才能真用,四者缺一不可,这样才能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此外,应努力营造从业人员快乐的工作氛围。目前,银行正处于快速变革的关键阶段,先进的文化可以减少或消除业务上的摩擦与碰撞,使员工可以集中精力在工作上。银行高管应适时了解下属的工作状况及情绪波动情况,并且随时随地作出相应的调整。最后,利用企业文化支撑大数据应用。银行努力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流程,培养高度敬业的员工,可以大幅提升绩效;建立与战略一致的企业文化则能够获得更大回报。大数据时代,传统的企业文化亦处在变革的十字路口,银行只有把握时代脉搏,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持基业常青。 作者:邹珊珊 王衍行 单位: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业文化论文:民族文化旅游及商业开发模式探析 一、民族文化旅游及其资源的扩展 这里包含两个问题,即:一为民族文化和旅游相互交织如何带来经济效益;二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商业模式。现在很多地区的文化旅游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旅游,有更多新的元素加入进来,比如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湿地旅游等。新的旅游因素的注入,已然使旅游不是过去单一的浏览式旅游,过去传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是有限的,需要扩展,这些活的文化因素的注入使得旅游的开发模式有了新的变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扩展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有关。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扩展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领域。民族文化旅游的重点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随着国内旅游业的逐步升温,民族文化旅游可以衍变成以文化体验为主的动态性旅游。一个民族地区的最大卖点应该是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及深度文化故事,从而用以打动人、感染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还可成为增加民族文化旅游取得市场效应的手段之一。人们去民族地区旅游,消费的就是对民族文化的感知,感受文化、体验文化已然成为民族文化旅游的最高级形式。民族文化旅游要对以往的旅游观念进行更改,要突出动态性的经济与文化旅游之间的联系,要体现出体验与旅游的联系。因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旅游群体也发生变化,现在的教育者、企业人群、参会人员等都成为旅游主体。那么,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扩展,就需要注重通过构建大型旅游项目扩展旅游资源。项目引进是一方面,景观设计也很重要。有的民族地区的自然景观非常独特,它完全可以通过自然景观弥补硬件设施。另外,民族文化的体验需要深度开发。比如,1998年在贵州省建立了中国乃至在亚洲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它是一种保护民族文化,保护生态,使得人类与自然处于一种和谐发展关系的理念,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自然风光且文化多样的国家来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生态博物馆的“生态”当然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所在地居民以及向旅游参观者展示自身的文化,是对自然和民族文化进行整体性保护的一种新型博物馆形式。它将在某一特定自然环境下的活态文化为展示内容,将民族文化在原生地上予以展示,让参观者来此地真正感受到原生态文化。这是对传统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创新和改造的典型,由原来的观光旅游向体验和感受文化转型。 二、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商业模式的探讨 对于商业模式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Powell指出商业模式是开办有利可图的业务包括客户、供应商、渠道、资源和能力的总体构造。高闯、关鑫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基于价值链创新的企业价值活动;张向国、吴应良认为商业模式是通过整合产业链构筑起来的一种以顾客为核心的价值创造体系。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对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文化上的扩展及新内容的建设,这些建设可以包括举办民族文化产业链、会务展览、生态旅游等。当然,最重要的是民族地方的文化旅游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考虑商业模式的开发。 1.基于民族文化保护的商业开发模式 这是一种首先以保护为主的一种商业开发模式,要基于保护文化,使文化具有原真性,争取不改变原生态文化基础上而开发的一种商业模式。在民族地方可以以历史文化遗迹、民族工艺品、民俗风情、民族文化文物、古迹、民族村寨等为开发对象,主要的开发类型有各种博物馆,比如生态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各种民族文化遗存博物馆,遗址公园等,让游客感受民族文化,民族历史。这一类型的民族文化开发的商业模式要以保护民族文化为主。旅游对保护也有积极正面的影响,民族文化保护的好,旅游便有了好的资源;旅游发展好了,经济效益好了,可以为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提供更好的资金和物质保障。 2.民族文化旅游成为产业链的一部分内容 民族文化旅游包含的内容应该是广泛的,对产业链的延伸比如可以让游客在晚间还可以看一些演出,一些清吧、酒吧、歌厅等都可以是产业链的一部分。旅游产业和民族文化相结合,以产业相互融合为突破点,这样可以促进产业之间的融合和相互的发展。民族地区本身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资源可供利用,要运用本地民族文化资源,用一些新的文化创意进行建设,使文化创意贯穿在旅游产业中,做到旅游和文化相结合。对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内容即文化产品进行宣传,吸引顾客的眼球,把民族地区文化景点、文化产品都能做好做强,让游客能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深知民族文化,也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度和满足感。旅游和民族文化相结合,尽量充分发挥各种行业优势资源,实现高品质化的产业增长。要适时地制定出产业发展战略,并找专业人士进行精心策划,不断地推出文化产产品,从而使民族文化旅游成为产业增长的新契机。为了更好地推动民族文化旅游,就需要对文化产业做更好地分析、规划和扩展。通过文化产业规划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扩展,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产生。 3.主题公园与地产结合的形态 文化主题公园开发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以民族文化作为主题,采用现代科技和多种活动结合的方式,把娱乐、休闲和服务都串联起来融为一体的一种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主题公园应该是主要发挥的一个项目,目前,国内比较有名的迪斯尼乐园和港中旅集团的温泉及其地产模式,因为包含的是娱乐、酒店及旅行等内容的产业链,这种商业文化模式似乎可以给民族文化旅游一些借鉴。 4.专业化的形态 民族地区每年要有接纳大型会议的安排,要力争把会议服务及其产业链做到最优,酒店、餐饮、娱乐等都要高标准严要求。要求既要专业化,还要一体化,让来者深切体验到当地民族文化。还可以举办一些以某个论坛为主的专业化会展,比如车展、服装展、瓷器展、书展等,这种主题性质的活动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还可以获得一些广告赞助等在内的各种收入。 5.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 这种模式要与民族文化及相关产业相关联,具有一定鲜明的文化特征用以吸引外界,可以形成一个串联的集生产、交易、居住及休闲为一体的功能性园区。这需要投资耗大,用于对文化及产品的生产、发行及消费。比如东北的赫哲族,因为自己本身的民族文化,自然环境的优美,加之生产的民族产品吸引人,完全可以建立一个民族文化产业园区。政府也可以规划建设或大力支持并对民族文化园区进行有效管理与指导,把握好民族文化产生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引导文化园区有效合理地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上文所述,民族文化旅游的商业模式,最为主要的是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要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政府要支持民族文化旅游活动;二是要改变过去的旅游方式,把浏览式旅游改变为体验式旅游,迎合游客的精神需求;三是民族文化产品要符合市场的经营管理机制。 1.良好的生态环境 无论什么类型的产业发展,其商业模式的成功均需要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做支撑。民族文化旅游要想发展的好,要积极发展相关的产业配套设施,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都是民族文化旅游商业模式发展的基础。同时,政府还要给予一定的配套设施的支持,对一些公共服务设施要本着为民众服务的无盈利准则,给予关注与支持。政府对于一些民族文化资源,要认真保护和传承,对未来社会的文化传承机制要给予一定的氛围。政府还要完善文化产业相关的制度、政策及服务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外部发展环境,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能够有市场价值的体现。 2.改变传统旅游方式,迎合市场需求 商业模式的成功还需要积极迎合市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商业模式要创新,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将民族文化内涵融入到旅游开发中,两者结合创造出更新更好的价值。传统的旅游方式就是游览景点,民族文化旅游要突破以往的旅游方式,将游客的体验放置到民族文化旅游中来,让游客深刻体会到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融合到旅游的环节里,开发旅游产品、旅游活动、建设景观等。游客要体验民族文化风情,比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游客不再只是观看,而是深深融入参与到节庆活动中去。市场是讲究经济效益的,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时要突出民族风格,打造不同的民俗文化产品,立足文化创意,策划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吸纳更多的游客,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发挥社会效益。 3.实现产业价值 经济市场中,实现产业价值才是成功的最关键,这关系着产业的顺利发展。从民族文化旅游看,利用民族文化作为宣传打造文化旅游创意品牌,可以通过民俗文化活动宣传品牌,利用一些节庆活动,展示民俗文化风情,扩大民族文化品牌影响力,还可以依托当地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利用现在各种媒体,广播电视短信等扩大民族文化旅游的范围。这一切事民族文化旅游崛起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整合文化资源,发展好产业具体的经营和销售,但也要注意避免企业为了经济利益不择手段地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破坏。 作者:宋小飞 单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 商业文化论文:商业公共艺术环境设计的文化定位 一、淮南市八公山景区概述 八公山,历史悠久,又称北山、淝陵、紫金山。而“八公山”称谓来源于西汉淮南王刘安学道成仙的神话。西汉时,汉武帝的皇叔刘安被封为淮南王,八公山属淮南国。刘安广招天下贤士三千多人,其中最为刘安赏识的有八位: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被、雷被、伍被、晋昌,他八人被封为八公。刘安与此八人常在山上冶丹炼沙、著书立说、研究天象、编制历法,后来人把此山称为“八公山”。八公山是我国古代楚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不仅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还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故事。虽然年代久远,有些遗存已经荡然无存,但八公山仍然拥有许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如淮南虫古生物化石、淝水之战古战场、江淮著名私家园林———孙家花园以及古寺、古庵、古塔、古道观多处。深厚的文化渊源使这座名山的一山一石、一水一潭、一草一木都有历史魅力。 二、八公山景区现有的旅游资源 (一)自然景观资源八公山风景区自2001年以来,先后挂牌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八公山国家AAAA级旅游区。八公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由四十余座山峰叠嶂而成,方圆二百余平方公里,景色优美,风光秀丽。八公山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用八个字来概括:“林密、石奇、泉古、水秀”。这里有面积达十余平方公里的天然次生林,保护良好的植被,高大的乔木,繁多的树种,茂密的山林。在流水溶蚀、剥蚀、风化等作用下,裸露在外的石灰岩体呈“石林”状排列,绵延数平方公里,十分壮美,惹人注目。《水经注》及地方志记载八公山景区有洗云泉、岚香泉、泌月泉、玉露泉等名泉十余处,水面面积达数百亩的南塘湖像一粒洁净的明珠,镶嵌在群山中,八公山主峰———白鹗山,更是秀出群峰之上。境内发现的古代寒武系的须腕类、环节类古生物化石,测定其生命形态在7亿年前,国外权威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将其命名为“淮南虫”化石,被国际地质学界誉为“蓝色星球”上生命之源。 (二)人文景观资源八公山景区有着厚重的人文景观资源。在八公山发现的亚洲最早的类人猿牙齿化石,距今三百多万年,具有很好的教育及研究价值。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淮夷”人在此形成部落,春秋战国时期成为蔡楚文化的繁荣之地。八公山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著名的“淝水之战”,把“八公山”推上历史的舞台。从此“八公山”成为人们向往的胜地。早在2100多年前,汉淮南王刘安曾在八公山招贤纳士,著书立说,编纂了包容万象的千古名著———《淮南子》,刘安还在求仙炼丹的过程中制作出了豆腐,为世人留下了传统美食。八公山景色秀美,人杰地灵,历来为各派宗教人士所喜爱,因此道、佛、伊斯兰三教都在其间建造庙宇,祭拜神灵,例如著名的“白塔寺”。展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茅仙洞更是由三教轮流主持。八公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质文化、豆腐文化、历史文化构成了灿烂厚重的八公山人文景观资源。 (三)传统饮食资源传说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豆腐,使得八公山景区锦上添花。造型不一、秀色可餐的豆腐宴,吸引了世界各地慕名前来的游客们。另外,淮南牛肉汤是江豫皖一带家喻户晓的名小吃。 (四)工艺品资源历史上紫金石的名气很大,被誉为“千里长淮第一石”。八公山紫金石在北宋时期杜绾所著《云林石谱》中早有记载:“寿春府寿春县,紫金山石出土中,色紫,琢为砚,甚发墨,叩之有声。”紫金石在南宋时期就被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当成供石或雕刻成山水摆件,置于几案厅堂,或装点园林家居。据有关部门考查,在淮南凤台到寿县这一片山上地下紫金石储量大约有数十亿吨。古今中外赞赏有加的“紫金砚”工艺品就是来源于八公山的紫金石。 三、八公山景区的景观环境设计建议 有着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传统饮食资源、工艺品资源等丰富旅游资源的八公山景区每年吸引的游客数量并不多,2009年,景区黄金周旅游接待人数6.21万人次。同时期的天柱山接待游客9.7万人次。在旅游热的2012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八公山风景区接待游客仅13.45万人次。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却得不到游客的青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景区的景观环境设计不到位。 (一)八公山景区景观环境的目标与特色八公山风景名胜区的性质是以人文景观为主,保持并发挥山水风光特点,适合开展观光、历史教育、科研等活动的综合性低山山岳型省级风景名胜区。我们要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前提下,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景观特色。在风景名胜区功能上以八公山人文资源和山水、地质风光为依托,厚重的人文底蕴与独特的自然景观相交融,打造传统静态观赏型景观与现代美学、休闲动态型景观相结合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二)八公山现有的景观环境设计目前八公山主要有白塔寺、汉淮南王宫及附属设施(鸿烈书院、升仙台)、孙家花园、地质博物馆及生态园、传统文化街、生态度假区、南塘湖休闲度假区、回民风情苑、淝水之战遗址文化园、淝水之战影视基地、岚香湖度假区、黑山头生态景区、盆景园、奇石馆、淮河风情园、洗云泉、沁月泉、传统豆腐村、十八连珠寨、老君庙、南塘观光果园、乐涧套、丁山公园、美术家创作基地、石林、碑林、四季亭、吕夷简墓及吕氏寒窑、滑草等运动设施、卧龙湖景区等等景观,这些景观多数都是人文景观。在重点突出了本景区的人文景观的同时,忽略了自然景观的建设。随着人们对旅游知识的不断加深了解,相比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有着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往往更吸引人们前去观赏游玩。 (三)八公山景区的自然景观设计 1、石林景观设计八公山景区内的石林,出露面积约30万平方米,露出高度1.5米———5米。该区景观资源价值很高,是风景区资源精华所在,在采取重点保护的前提下,要适当开发这些山石景观的景观效应,引发游客的联想、移情、情感、意趣等心理反映。目前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发现,游客在石林里观赏山石的时候,引发的景观效应并不明显,由此可见,八公山风景区需要在依托石林景观的基础上,研究出吸引游客景观效应的方式。例如运用“大地艺术”把石林作为景观设计的主体,设计出具有景观效应的场所。又或设计出节假日石林探宝活动,达到动静结合的效果,进而吸引游客前往,使游客得到别具一格的旅游体验。 2、草本植物景观设计通过有关调查得知,除去人工种植的花草,八公山景区原有的草本植物有十一科33种之多。如禾本科:雀麦、短柄草、红尾翎、牛鞭草;莎草科:荆三棱、牛毛毡、碎米莎草;百合科:阔叶麦冬、牛尾菜;石蒜科:石蒜、水仙;鸢尾科:野鸢尾、鸢尾;蓼科:杠板归、酸模叶蓼、红蓼;石竹科:太子参、牛繁缕、蚤缀、王不留行;酢浆草科:红花酢浆草;葡萄科:野葡萄、爬山虎;菊科:苍耳、鬼针草、野菊、蒲公英;十字花科:荠菜、诸葛菜、羽衣甘蓝、拟南芥、白菜。草本植物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具有观赏价值。可以学习荷兰的“郁金香大地艺术”的景观设计手段,把这些草本植物合理分布种植起来,达到观赏的目的,进而提高景区的自然景观的吸引力。 3、树木景观设计八公山景区的森林是由152种树木形成的天然次生林,这片树林是皖北大地上一颗绿色明珠,春来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秋踏漫山红叶,如火如荼。再加上这几年市里规划到位,合理种植了梨树、桃树等既有经济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树木,更加增添了八公山景区的魅力。在树木景观设计上,要突出的是生态休闲旅游。人们在市里住久了,喜欢到周围呼吸新鲜空气,而八公山景区的天然次生林就是最好的天然氧吧。八公山的树木林相整齐、层次分明、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游客们身临其境,有回归大自然之感觉,是大家理想的森林旅游佳境。除了梨树、桃树等树木的景观设计之外,按照“适地适种”的原则还可以增加更多的果木,例如:批把树、柿子树、杏树、板栗树、核桃树、苹果树等等树木,花季吸引游客观赏,果季吸引游客采摘,打造观光游、文化游与生态游、休闲游相结合的旅游模式。 四、结束语 八公山景区景观环境设计中要以保护八公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真实性、独特性和完整性为前提,以美化自然景观和改善生态环境为设计宗旨,正确处理保护、利用风景资源和人、自然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景观环境设计要充分考虑长远利益、整体效益。例如,景观设计里需要种植果木,这需要在多方论证下才能进行。在果树种植位置上需要充分调研,在不破坏主景区森林树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现有资源,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 作者:应莉 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商业文化论文:商丘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 一、商丘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 (一)商文化 商丘是商部族的发祥地、华裔商人的起源地和中国第二个王朝商朝的建都地。《史记•殷本纪》上就有“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的记载。契后来成为了商人的祖先。在甲骨文中,“商”字上像鸟冠,下像穴居,意思是穴居的商人以玄鸟为图腾,并把商作为自己的族名。数百年后,契的六世孙王亥用牛拉着装载有货物的木车往来于其他部落,用货物换取他没有见过的东西,由此产生了商业。后来商汤推翻了夏朝,建立了第二个封建制王朝———商朝,最早的国都在亳,也就是现在的商丘。所以商丘又被称之为“三商之源,华商之都”。 (二)木兰文化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花木兰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她的忠孝、勇敢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她的身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妇女的种种美德,而这样一位女英雄正是出自商丘。 (三)老庄文化 庄子是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生活在两千年前的先秦时期,故里在商丘民权。他留给我们众多的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守株待兔等,并提出了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等重要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四)历史文物遗迹 商丘文物遗迹众多,有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有被称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有气势雄伟的西汉梁孝王汉墓群,还有明末四大才子之一侯方域的故居,等等。 二、商丘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 在市场经济时代,任何一种文化只有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时,才能够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和活力[1]。认真考察商丘的传统文化,并分析其蕴含的商业价值,既利于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促进商丘经济发展。商丘作为六朝古都,其商丘传统文化蕴含有多层面的商业价值。 (一)历史价值 商丘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有远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燧人氏、炎帝、颛顼和帝喾,更是商代最早的都城。从燧人氏钻木取火,摆脱了茹毛饮血时代,到炎帝创造了农耕文明,再到阏伯六世孙王亥的商时代,商丘见证了中华大地上一次又一次的文明变革,积累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文化价值 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影响最大的四大学派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而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庄子都是商丘人。墨子“兼爱、尚贤、节用、非攻”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不仅在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进步性,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庄子的“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又教育了生活在纷繁喧闹的都市的人们去淡泊名利,发现真我,感悟人生。正是这些重要的文化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商丘人民,使商丘具有了独特的品牌文化。 (三)旅游价值 商丘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40余处,其中坐落于睢阳区的商丘古城建于明正德六年,是中国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之一。它外圆内方的构造像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城内地势为龟背形,如今古城内街道仍保存着古代的建筑风貌;建于北宋时期的应天书院是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与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北宋四大书院;位于永城芒砀山的西汉梁王陵墓群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汉墓群,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使商丘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 (四)艺术价值 商丘的戏曲文化和民间舞蹈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梆子戏于乾隆年间传入商丘,受当地民俗民风、语言及乡土艺术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河南豫剧豫东调;“四平调”是商丘的地方戏,结合了评剧、京剧、梆子等剧种的曲调,以花鼓为主,曲调四平八稳;商丘的民间舞蹈如龙灯、高跷、舞狮、竹马、挑花篮等更多是由远古时期部落聚会、祭祀仪式沿袭下来的“肢体语言”,代代相传,在娱乐中又有历史的沉淀。不论是戏曲还是民间舞蹈都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它们浓厚的地方色彩展现了商丘独有的魅力。 三、商丘传统文化商业价值的发展策略 商丘作为六朝古都,是拥有五千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数千年的风雨洗礼后,留给了我们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广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带动地方经济,以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发展目标,是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着宣传商丘传统文化,发展商丘经济的宗旨,笔者对充分开发商丘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具有以下设想。 (一)弘扬“商”文化,让商丘走向世界 2004年5月,“中国商丘与商业起源研讨会”在商丘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族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等20多家学术单位的80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商丘,最终以考古实物和史料记载为支撑得出商丘是中国商族、商人商业和商文化起源地的结论,从此商丘被正式推崇为“三商之源,华商之都”,商文化成为商丘的标志。自2006年至今,商丘已成功举办过四届华商文化节,在2012的第四届华商文化节上成功签约项目216个,总投资413亿元,可见文化对地方经济的极大促进作用。我们需要趁着第四届华商文化节的春风,加大对“商文化”的宣传,使“商文化”成为商丘的名片;还可以通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有关“商文化”的宣传片,举办商业会议,发起寻找王亥后人的活动等,让“商文化”成为商丘的名片,让全世界的流着中华民族血液的商人知道商丘,来到商丘,让商丘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二)与地方高校联合,共创文化繁荣 商丘高校数量位居河南省第四位,有商丘师范学院、商丘学院等,拥有充沛的人才资源,这也是宣传商丘传统文化的有利资源。近年来,商丘的文化产业逐渐形成规模,主要以商丘演艺界团、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商丘豫剧团为主,但在现在网络、电视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仍需建立更多的、贴近人民生活的文化产业,这就需要与地方高校的新兴人才培养相结合。 1.与影视表演专业对接,成立商丘话剧团,编排一些关于火的起源、木兰从军、庄子寓言故事等剧目,并在全国巡演。一方面可以赢得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宣传商丘,让更多的人知道商丘和商丘的传统文化,还能促进当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2.与动画专业对接,打造关于商丘传统文化的动画片,在目前国内优秀动画片稀缺的情况下,这也是一项颇有前景的文化产业。 3.与计算机专业对接,组建游戏研发团队,将商丘历史上的部落争斗、商汤历史等融入游戏之中,使人在玩游戏的同时知道商丘,了解商丘。 (三)打造旅游经典,改造古城风貌 近年来商丘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对各个旅游点都进行了维护,道路通畅,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景点比较分散、没有成型的商业圈等,不能产生应有的经济效应。因此,需要重点推出品牌旅游点,而商丘古城就可以成为商丘的明星旅游区。现坐落于睢阳区的商丘古城,叠压着春秋时期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代应天府南京城等六座古城,是现存唯一的一座八卦城、水上城,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古城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南城门外的护城河,现在已开发成南湖风景区。南湖附近还有著名的应天书院和为纪念“安史之乱”中守睢阳殉难的张巡、许远等人而建的张巡祠。从南门进入古城,可以见到孔子曾经在此讲学的归德府文庙、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侯方域的故居壮悔堂以及清代富商穆炳坛家族的穆氏四合院。浏览这些集各个时期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商丘古城,领略时空交错的历史,这就是商丘古城的价值。但是从南门走到北门,把景点一一浏览完毕也就只需要半天的时间,说明古城除了这些传统文化之外还需要加入新的文化理念,对此笔者有以下构想。 1.迁出部分古城居民,打造景区完整性。目前的古城是集居住、商业、景区于一体的,作为景区来说,存在杂、乱、脏的问题,古城特色的建筑风格也没有完整地呈现。这就需要整顿古城景区,将部分居民迁出或迁至外围,以保证整个景区的完整性。 2.加入民俗表演,充分展现传统文化。在商丘的古城景区加入民俗表演或民俗活动,例如在侯方域的壮悔堂定时上演经典昆曲《桃花扇》等,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展现当地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能让游客更好地融入景区。 3.融入现代元素,开发南湖景区。美丽宽广的南湖湖水荡漾,坐在扁舟中可以观赏古城外围风貌。但除了划船、戏水、垂钓,还缺少一些现代的、时尚的适合年轻人的项目。笔者认为可以将南湖两侧打造成集娱乐、餐饮于一体的酒吧街,不仅能让游玩一天的游客放松休息,更能让人感受到现代与古代文化的冲撞,展现商丘古城独特的魅力。 四、结论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地方文化既是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和品牌,也是招商引资和发展旅游等产业的基础性条件。商丘传统文化包含了独特的历史、文化、人文、旅游和艺术价值,立足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现代商品经济的需要和大众精神的需求,打造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的经典项目和创意产品,让传统文化转变为生产力,推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是商丘发展的前景,应列入政府的重要决策。 作者:赵芊 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 商业文化论文:太极文化市场的商业开发和有效保护 作者:杜明明 单位:北京商贸学校 中国的太极既是一种武术运动,更是一种代表中国特有哲学表象的文化符号。当今,太极文化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无限广阔的商业价值,同时太极文化也将为中国提升自身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发挥重要作用。 1太极哲理 太极一词最初见于《周易•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所代表的是中国古人对宇宙万物本源的认识。它反映的是宇宙从无极的最初混沌状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又最终归为无极的发展变化过程。因此太极精神的核心即是中华文化内涵中发展变化与和谐统一的理念精髓。太极的符号,最初为“一”,意即天地万物,皆源出于此。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释说“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老子在《道德经》中谈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正是太极的最初意义。太极就是宇宙万物的本源状态,它表征的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即道。宋代大儒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指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周敦颐用“太极动而生阴阳”形象、准确而生动地抽象概括了事物运动及对立统一的永恒规律。庄子用“易以道阴阳”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宇宙现象存在变化的最高道理,即对立与统一。例如动静、刚柔、男女、天地、日月、黑白、昼夜、寒暑等都因出于同一本源“太极”。朱熹、王夫之等人则进一步将太极理论推向巅峰,明确其道的含义。朱熹认为“太极云者,合天地万物之理而一名之耳。以其无器与形,而天地万物之理,无不在是,故曰,无极而太极;以其具天地万物之理,而无器与形,故曰:太极本无极”。在朱熹看来,太极与无极是即对立又统一的无形无器之态。正所谓无极为太极,太极乃无极。宇宙的本源和常态即是对立与统一、变化与运动之恒态。太极构成了朱熹理学的核心。清代思想家王夫之则更加明确的指出“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 2太极文化 太极哲学反映的是中国先哲对宇宙自然核心问题的终极思考。这一理论以其独有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指导性对中华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以至于中国的儒、道、佛、法、医、术、兵、天文、历法等诸家学派皆从太极学说中汲取营养。从太极拳到周易五行,太极文化和其哲学思想早已大道无形,成为中华文明的精髓,并生根繁枝。历代思想家,如孔子、老庄、朱熹、王夫之等都以对太极思想的探讨作为其哲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孔子五十岁时学习《易经》,不由得发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感叹。中医理论中更是借鉴了辩证统一的太极原理。公元1739年,乾隆皇帝诏令太医院右院判吴谦主持编纂医学丛书《医宗金鉴》。书中明确阐述了“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未有宇宙气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气。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于是太极对立、统一和运动的思想被运用到中医理论实践中强调气理的重要性。 20世纪60至70年代,武术家李小龙(BruceeLee,1940-1973)先生以太极学说中对抗思想为基础,融汇东西方武术哲学,创立截拳道(JeetKuneDo)。李小龙先生将自己的武术思想核心高度概括为“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李小龙先生始终主张大道至简、无形无式、顺其自然的武术指导原则。他认为实战中应强调“务实”“、无形式”,凭本能的感触去应战。李小龙在教学时,经常喜欢以水作为比喻。他的名言“Bewater,myfriend”(中文译:朋友,如水一般吧),将上善若水的太极形态作为武学造诣追求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李小龙的武术哲学与中国的太极思想同根同源。李小龙先生是当代中华太极学说发展的集大成者之一。国外学者一直以来对中国的太极理论也颇为称赞。在中华文明传统辐射圈范围内的东亚地区,如同中国本土,太极思想早已在那里被普遍接受。例如,韩国以“太极虎”自称,国旗亦为太极图。其含义取太极阴阳之意,及乾、坤、坎、离四卦,寓意天地水火、父母男女,象征民族融合与发展。欧美学者也早就对太极学说推崇有加。根据研究考证,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GottfriedWilhelmLeibniz,1646-1716)正是由于受到太极八卦图的启发而发明了计算机原理二进制定理。莱布尼茨认为阴爻和阳爻正是其二进制中的0和1。为此他还撰文《二进制算术的解说》,并在论文中附加太极图。由是而观之,太极理论对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研究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意义非凡的影响。 3太极经济 目前太极文化现象的最佳载体当属太极拳武术运动。太极拳既是武术,也是一种健身术。它又有别于一般的武术运动,其蕴含深奥的哲理,因此也被称为哲拳。太极拳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它是众多武术家、哲学家和思想家的集体智慧结晶。 我国的太极拳运动发展总体来看经过了三个阶段。1956年以前为第一阶段。太极拳传播经过了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不同的流派。这期间的传播方式主要以民间私人传授为主。传统太极拳的主要流派有:原始太极拳、武当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南国太极拳、赵堡太极拳、八卦太极拳、忽雷太极拳、腾挪架太极拳、武靖李派太极拳、禅门太极拳等。1956年至结束为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以国家为主体开始对太极拳武术运动进行了有组织的整理和科学研究工作。1956年,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删繁去减,共选取24式,编成“简化太极拳”。期间,太极拳武术研究和推广受到严重破坏。1979年至今为第三阶段。1979年,国家体委又在杨式拳的基础上编成“48式简化太极拳”。2006年5月,太极拳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中国在内,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练习太极拳者已近3亿人。太极拳武术运动已成为一项规模空前的体育运动,这无疑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市场空间。然而,目前太极拳武术运动的市场开发工作与其他竞技类体育活动及跆拳道、空手道和瑜伽等健身运动相比却显得严重滞后。太极拳的商业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市场经营状况过于零乱,亟待有效整合。经过近30余年的发展,太极拳运动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但是,总体发展态势过于迟缓,市场开发力度不够。这一方面与太极拳推广的指导思想有关。现代太极拳更加强调养生性和健身目的,武术技击性被减弱。太极拳朝着养生健身的方向发展基本符合时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但是,这也造成众多渴望学习实战武术的爱好者尤其是青少年对太极拳学习的兴趣减弱。以至于长期以来人们将太极拳武术运动误解为“老人运动”。#p#分页标题#e# 因此在目标市场调研及市场细分方面,太极拳推广工作还应加大分类研究和宣传力度。另外一方面,由于太极拳既是武术运动,又蕴涵哲学思辨,因此练习难度较大。所以将太极拳的整理和简化工作深入进行下去就显得很有必要。总体来讲,应使太极拳运动实用性更全面、目的性更具体,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市场需求,进而形成有效的教学和评价体系。在太极拳的市场开发和产业经营方面,可以参考借鉴日本空手道和韩国跆拳道的成功经验。尤其是韩国的跆拳道,自1955年由韩国的崔泓熙将军创立以来,发展迅速。1961年9月韩国成立了唐手道协会,后更名为跆拳道协会。跆拳道被列为韩国全国运动会正式竞赛项目。 1966年3月22日国际跆拳道联盟成立,共9个国家参加。1973年5月,世界跆拳道联合会在首尔成立,有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加入。1975年世界跆联(韩国WTF)被国际体育联合会接纳为正式会员。1980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世界跆联。1988年,跆拳道在韩国汉城奥运会首次亮相。世界跆联特别技术委员会决定改进跆拳道技术以使其更加趋于实战。这极大增强了跆拳道运动的吸引力和可竞技性。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跆拳道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迄今为止,世界跆联会员国已达到160个,爱好者人数约7000万。跆拳道运动的成功运营值得深入研究和学习参考。当今世界各国都格外重视软实力的建设和作用。一个国家的实力可以概括为软、硬两种。“软实力”(Soft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JosephS.Nye,Jr.)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当今中国不仅面临着军事安全、领土安全和科技竞争等挑战,同样,文化安全和软实力对抗也不容忽视。目前各国都相继推出了代表本国特色的国家形象推广项目。例如,德国的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中国的孔子学院等。东亚韩国的世宗学院,日本的日语学习中心也积极参与竞争。韩国更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推出文化立国的口号。我国的第一家孔子学院于2004年在韩国首都首尔开立。截止2011年7月3日,全球范围内孔子学院数量已达到349个。但是,从目前的孔子学院发展情况来看,其质量远逊于其数量优势,其功能只是侧重于语言培训为主的文化交流。这一问题与孔子学院的立意和办学指导思想有关。与“孔子”这个文化符号相比,太极在弘扬中华文化和提升当代中国软实力方面则更显优势。当今针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批判和接受等诸多方面尚存在着严重的分歧。而太极作为文化现象则不存在类似的先天性问题。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区别于以中庸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太极理论揭示的是中华文化的最核心思想,所以它更具代表性和权威性,也蕴含着更深厚的时代底蕴和文化诉求,其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宇宙观和辩证唯物的方法论与当今中国及世界和平发展的主旋律相一致。因此,太极文化能够而且应该成为代表中国影响世界的重要软实力。将太极这一文化符号树立为中华形象的新品牌,在国家文化输出战略中引入同质竞争机制,必然会有利于提高中国软实力,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 4结语 在中国崛起的大时代背景下,作为一种主流文化现象,太极正凭借其所独有的商业和文化价值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太极代表着源于自然、回归自然的绿色宇宙观和人生观。太极揭示的是世界万物发展运动的核心问题。太极宣传的是中华民族渴望和平、追求进步的良好期盼。太极承载着中华崛起的文化使命。对太极这一文化市场的商业开发和有效保护,既符合市场价值规律,同时更关系到中华文明的繁荣和传承。 商业文化论文: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思考 摘要:企业文化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它是在一定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近几年,农村商业银行开始转型蜕变,其企业文化也面临着各种转型升级。虽然转型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农商行;企业文化;思考 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传承自农信社,企业文化是其发展的灵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统一银行员工思想和行为,促进农信社股份制转型以及提高核心竞争力都有至关重要作用。各农商行应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全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职工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银行、良好银行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了职工文化素养,丰富了职工精神生活,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农商行职工队伍的道德修养素质、业务技能素质和精神文化素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一批精明能干的员工队伍,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群体环境,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教育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能促使员工不断提高自身各项技能,引导职工干在岗位、学在岗位、练在岗位、奉献在岗位、成才在岗位,同时还促使企业不断加快培养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的步伐。2.建设企业文化是加强企业凝聚力的需要。企业的改革是为了增加活力,而增强活力主要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农商行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能帮员工认清企业前景和发展目标,了解只有企业兴旺发达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才能得到提高,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并有效地把全体员工的力量凝聚成一股合力。3.建设企业文化是加强企业整体协调功能的需要。通过建设企业文化,可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行为标准,以此来规范农商行员工的行为,保持和谐的气氛,全行一盘棋,力量不内耗,各部门各环节协调运行,增强企业的整体功能。4.建设企业文化是有效发挥激励职能的需要。农商行目前还处于改革发展阶段,内部激励机制尚不完善,激励方法也有待提高,加强并推行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激励员工,就会使员工产生满足感和自豪感,可以激发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二、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1.先天缺失问题。农村商业银行源起于信用社,它立足于“三农”,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企业文化有着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对现代管理文化吸收较晚,造成企业内部现代与传统的文化碰撞。此外,从农信社到农商行,企业经历多次管理者的变化,先后为农业银行、农改办、人民银行、省联社,业务范围、工作重点、经营目标等都有所调整,难以形成长期积淀的、浓郁的企业文化和体系。2.文化价值观和农商行的发展战略不相一致。建设企业文化无疑是为了企业能够更好、更持续的发展,但有些农商行的文化建设只是机械地照抄照搬,没有结合银行自身实际情况,不是在综合考虑银行发展战略、经营宗旨的基础上对核心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众加以提炼和挖掘。这样的企业文化必将无法为企业带来预想效果,缺少实践性也很难让员工认同并接受。3.企业文化推广不力。随着农商行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者也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重视,但仍存在重业务轻文化的现象。对业务指标要求严格,而对企业文化却多数停留在口头上,主要通过会议贯彻,形成以会议贯彻会议,文件贯彻文件的现象。企业对文化建设推广力度不够,加上员工本身工作主动性不高,对企业文化更是缺乏深刻的认识,直接影响了员工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落实。4.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员工是农商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金融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不少农商行却对“企业文化建设”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这个词语从领导口中听过,陌生是因为他们并没有觉得实际工作和企业文化有什么联系。企业文化建设只体现在纸上,却不能落到实处,很容易给员工造成疲惫心理,更不觉得企业文化与自己有什么关系,错误的认识必将为企业文化建设带来阻碍。 三、加强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建设的思考 1.加大企业文化传播和落实的力度。农村商业银行应增加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各种手段如宣传栏、会议等向员工灌输企业理念,增加员工对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认识。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关建议。企业文化应体现农业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和行业特点。农商行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和中小企业,服务三农是其不变的宗旨。因此,农商行的企业文化不仅要为全体员工所信奉,还要为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所承认和赞同。要把农商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常抓不懈,形成独特和成熟的企业文化,并产生“文化生产力”的效应。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要考虑商业银行的共性,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如发展经历、经营思想、发展战略等,充分考虑到各种企业和人的因素,将企业文化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融合到农村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全过程,从而保证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能够反映经营目标的要求,始终以经营行为为依据,并有助于经营成果的实现,处处体现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全面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社会形象,不断塑造农村商业银行特色的企业文化。3.不断培养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贯穿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真正认识到员工是农村商业银行最活跃、最积极、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活力的源泉。一是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积极创造条件,给予员工更多的重视、关心和理解,为员工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为每个员工提供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场所。二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尽快建立健全完善的竞争激励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良好内部竞争环境。把每名员工的责、权、利结合起来,实行切实有效岗位责任制,将责任、权利与员工的收益捆绑在一起,完善薪酬分配制度,不断健全包括薪酬分配、等级评定、产品计价和绩效评价等管理规定在内的薪酬制度体系,还要提升员工幸福指数,除了物质激励之外,通过荣誉激励、情感激励、榜样典型激励、领导行为激励等多种精神激励方法,让员工真正感受到在农商行工作舒适、自豪、快乐。三是要不断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相结合,员工应该普遍认识到,只有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了,个人才能政治上光荣,事业上进步,经济上受益,个人价值也才能在为农村商业银行努力工作中得到实现,因此,工作必须时刻以农村商业银行整体为重,个人服从集体,将自己的行为统一协调到全局上来。4.进一步完善职工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职工文化建设是农村商业银行党委、行长室、工会的共同职责,是推进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根本之举,是实现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农村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委、行长室、工会齐抓共管的职工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形成党委领导、行长室负责、工会推动、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并将职工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整体规划之中,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的活动载体与活动形式。5.不断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企业文化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应贯穿于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全过程。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落实到经营环境的各个环节,建立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系统,避免与业务经营脱钩。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内容之一,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形成、确立及贯彻执行,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特殊化,保证制度的科学化、定量化、规范化、系统化,使制度不失其可操作性的指导意义。 四、结束语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对农商行的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强大的内涵是其用之不竭的财富和智慧之源,是塑造农商行品牌、吸引贤才、吸引客户的有效途径。面对体制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农村商业银行要给予企业文化建设更多的重视,对企业文化要加强宣传,进行长期并完善的规划,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以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 作者:李宁宁 单位:河南新郑农村商业银行 商业文化论文:商业文化对品牌市场定位的影响 内容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我国商业的日渐繁荣,企业的营销也从注重商品本身转向与注重企业品牌本身的经营,侧面反映出企业对于自己品牌市场定位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一个企业的品牌市场定位对于其市场份额的稳定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企业的商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更是不可或缺,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所在,而且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活力,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且,通过研究发现商业文化与企业品牌市场定位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影响作用。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两者关系的探讨和研究能够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影响作用,以加深对企业商业文化以及企业品牌市场定位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商业文化品牌市场定位影响 一、商业文化的概念和内容 所谓的商业文化,是在商品交换开始出现的时候而出现的,属于社会文化现象之一。我国的社会主义商业文化是对我国古代商业文化的继承以及发展,它由商业企业管理学以及文化综合发展而来,当中同时也夹杂了心理学、伦理学以及社会学多门学科知识,是一门边缘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商业文化由“商业精神文化”、“商品文化”、“品牌、商号、商标文化”、“营销文化”、“商业伦理文化”、“商业环境文化”六个方面组成。第一,商业精神文化指的是企业或者个人在商业实践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境界、精神风貌以及价值观念。商业精神文化是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它可以通过企业的口号、规则或者信念来表现。它的意义体现在能够增强企业工作人员的团结精神以及智慧,增内容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我国商业的日渐繁荣,企业的营销也从注重商品本身转向与注重企业品牌本身的经营,侧面反映出企业对于自己品牌市场定位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一个企业的品牌市场定位对于其市场份额的稳定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企业的商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更是不可或缺,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所在,而且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活力,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且,通过研究发现商业文化与企业品牌市场定位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影响作用。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两者关系的探讨和研究能够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影响作用,以加深对企业商业文化以及企业品牌市场定位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关键词:商业文化品牌市场定位影响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二,商品文化指的是企业商品当中所表现或者含有的文化韵味。无论是通过商品的外观还是商品的名称来表现,还是通过商品的包装抑或商品的质量来表现其含有的文化韵味,都会给商品带来与众不同的文化气息。第三,品牌、商号以及商标文化是指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识。例如美好的色彩以及文字当中所寄寓和包含的美好象征以及愿望。第四,营销文化是指企业营销当中的营销意识以及商业哲学文化。更为具体来说就是企业营销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广告艺术、柜台艺术、橱窗艺术以及展销艺术等。营销当中这些方面做得完善,就会大大提高顾客对企业的良好印象。第五,商业伦理文化是指在一般的商业活动当中企业员工体现出来的对于客户的关心和责任心在商品之上。相对于商品来说,客户更为重要和值得尊重、关心。第六,商业环境文化可以分为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宏观上的商业环境的内容包含城市当中的商业设施和建筑以及社会上能够对企业的商业活动产生影响的环境氛围,另一方面从微观方面来说的商业环境指的是企业的门面设计水平、商品的价格以及展示合理程度以及企业的硬件设备所提供的服务质量等问题。当前,我国的商业文化正在走向健全和完善。先前僵硬的、机械的甚至是命令式的管理已经和当前企业的发展格格不入,现在的企业更需要的是以尊重员工、激励员工以及培养员工作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融洽的内部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发挥出其潜在的发展力量,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都十分的重视自身企业文化建设。然而,纵观全局,我国商业文化的发展脚步依然跟不上当前经济发展的速度。因为商业文化建设并非易事,其不仅涵盖了企业的群体意识和管理方式,还包括了企业的经营理念以及道德规范等各方面的内容。所以企业商业文化的建设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品牌市场定位概念及方法 (一)品牌市场定位的概念 本文所说的品牌市场定位并非单单指企业品牌的口号以及企业品牌的形象定位,在很大程度上还具体包括着企业对于企业价值和产品价值的建立所付出的奋斗。它是指在目标顾客心目当中寻求和确定最佳位置而设计产品和经营特色的活动。具有灵活性、主动性、竞争性、战略性、差异性以及心灵双向沟通的特点。实现步骤具体来说,首先需要企业将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市场,当作自己的目标市场;其次,企业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该目标市场当中的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量以及对于商品的期望值,另外,企业应该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工作能够发现自己的对手企业存在的危机以及薄弱之处;与此同时企业应对于自身的竞争力以及市场占有率进行预估,而且将自身与对手企业作比较,总结自身优势所在以及劣势所在;最后,依据企业品牌市场地位的具体因素,通过一系列的企业行动,例如促销活动、提升企业公众形象等,进行企业品牌市场定位,使得企业价值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品牌市场定位的方法 品牌市场定位的方法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方法:第一,依据企业商品品牌的属性以及利益进行定位,企业商品的消费者能够通过消费经历对该企业商品的属性以及其在消费过程当中的内心感受对企业商品进行定位。第二,依据企业商品品牌的档次进行定位,企业的商品能够通过跟其较为相似的商品进行类比或者比较,以此来对该商品进行定位,这种定位方式也会使得大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将我国的中关村定位为中国的硅谷,将上海定位为东方的巴黎。第三,依据企业商品的用途以及商品的功能进行定位,这种定位方法能够比较直观地将商品的作用呈献给消费者,例如加多宝凉茶定位成喝了不上火的凉茶。第四,依据企业商品的使用者进行定位,香奈儿5号定位成女人的香水、难忘的香水。金利来服装则定位成充满魅力的男人专属的服装。第五,依据企业商品的竞争进行定位,企业的商品能够通过与自身相关的商品竞争对比来定位,以便更容易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例如裂帛将自己品牌的服装定位成本真、释放、理想主义的表述,向内行走,不是时尚,喜欢边缘,神秘,原创,不仅仅是服饰,是文化,是态度,是勇气。重点在于其对自己的定位是“不是时尚”,这一点非常吸引大众的眼光。 三、商业文化对品牌市场定位的影响 商业文化和企业商品商业文化与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商业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对品牌市场定位产生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商业文化对于品牌市场定位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商业文化提升市场对品牌定位的认可度 现在竞争激烈的商业领域,企业商品的商业文化如果不能够带给市场以及消费者大的吸引力以及冲击力,那么该企业的商品也就很难吸引市场的目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失败。一个企业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能够给企业商品带来独特化的品牌市场定位,与其他同类产品相似却不相同,在共性的基础之上有自己的个性所在。商业文化能够使这种新颖的、独一无二的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更容易被市场以及消费者认可。因为众所周知,企业品牌的背后是企业商业文化,市场上各式各样的企业商品品牌市场定位的背后是不同的商业文化。商业文化如果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针对不同群体的消费者所拥有的共同的特点发掘当中的文化内涵,通过商业文化的营销,着重通过商业文化对外宣传企业商品的人文创意以及独特的审美视觉能够博得消费者的信赖以及对该企业商品加以信任,该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就会被市场以及消费者接受和认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的刺激消费者的兴趣所在,促进其购买行为的发生以及持续。 (二)商业文化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市场价值判断 商业文化是商品内在文化的外在展现,消费者通过对企业商品商业文化的了解能够更为全面和迅速地了解企业商品,如果在消费者接触商业文化的过程当中得到某种程度上面的情感共鸣以及内在文化价值吸引,那么消费者对该企业商品品牌的市场价值判断就会出现提高的倾向,从而也将进一步提高此种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相反地,如果消费者在对企业商业文化了解的过程当中感觉到了不适或者价值观念出现冲突就会对此种商品的市场价值判断出现偏低的现象,进而降低此种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很多企业都意识到这一特点,所以很多企业在对消费者进行宣传的时候往往通过一定的商业文化手段,在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情感价值进行调查和研究的前提下,选择能够影响消费者价值判断的商业文化进行商品市场宣传和营销,调动和引导消费者对该企业商品的市场价值给出更高的定位,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面提高了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对其发展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世界品牌当中通过商业文化来影响消费者对其品牌市场价值判断产生影响的例子非常常见,雪碧饮品以“服从你的渴望”为标语以及耐克运动鞋的商业文化“只管去做”,都采取了直接呼吁的方式引起消费者情感共鸣的的方式,《读者》的商业文化是选择《读者》也就选择了一类优秀文化,一种新的视线,一位人生好友,这种商业文化能够达到的目的可想而知,会给消费者对其的市场价值判断带来很大的影响作用。 (三)商业文化能够提升企业商品品牌市场定位 商业文化是企业商品文化内涵的体现,企业商品品牌通过商业文化能够传达出其所独具一格的魅力,展现企业商品品牌与众不同的品位以及内涵。企业商品的科学技术含量、人文道德理念、文化价值观念等都能够通过商业文化向市场以及消费者显现。这种显现会在无形当中将该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提到新的高度,能够通过一种平衡美感的形成,建立起市场大众的心智模式。不仅如此,还能够进一步引导社会市场的商品愿景以及启发市场的联想,这样就会让企业商品品牌市场定位在某种高度,这种高度有其固守的消费者群体,而这群消费者就会给企业商品品牌提供很好的市场需求方面的支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进一步的调整和发展,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就能够成为这个层次消费者的一种消费象征,让消费者能够在消费的同时感受到其包含的商业文化的内涵和品位。长期以往,商业文化对企业商品品牌市场定位的影响会根深蒂固,这种市场定位会形成市场共识,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无形的财富。例如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劳斯莱斯汽车将自己的品牌市场定位为“皇家贵族间的坐骑”,这也在社会上达成了共识,这与其商业文化所透露出来的高端文化以及贵族文化紧密相连。类似的例子非常多,例如劲霸男装的广告词“斗争!成就男人!”将自己的企业商品的品牌定位到固定群体奋斗的男人以及能够做出成绩的男人,索尼电子通讯设备以“永不步人后尘,披荆斩棘创无人问津的新领域”的商业文化提高自己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地位,现已经成为全球驰名的创新领先品牌。 (四)商业文化的不断发展带动和辅助品牌市场定位的改变 众所周知,商业文化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也在相应的发展当中。与之对应的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也需要随着市场的改变而不断地调整和改变。当然,除了这些原因,一些国家政策的变化或者社会环境的变化都会导致商业文化的更新换代。如果一家企业商品重新进行品牌市场定位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导致部分消费者的忠诚度下降甚至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市场定位错误而引发企业濒临破产的悲剧,李宁在奥运会后将自己品牌的目标人群定位到九零后网络一代,这种错误的定位就导致了当前李宁产品的节节败退。但是通过商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来带动和辅助品牌市场定位的时候就会大大降低原本的高风险系数。因为商业文化随着社会和市场的变动而及时的转变,通过其对市场和消费者进行新的文化内涵传输的前提下,让消费者感受到商业文化变化中自己所获利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市场和消费者会在无形当中对该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发生转变,起到循序渐进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的改变就会容易许多,也更易被市场和消费者接受,同时让企业获得巨大成功。七匹狼集团发展初期,只进行男装的专门生产,在其品牌获得市场认同的同时,七匹狼集团的经营范围扩展到了皮具、茶叶以及酒业等多个领域,成功地创建了“倡导男士族群新文化”的七匹狼品牌个性,在男性消费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四、基于商业文化的品牌市场定位策略 (一)品牌市场定位要根据商业文化核心价值展开 当前我国的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当中最大的缺失之一就是没有根据商业文化核心价值展开。众所周知,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与其在市场上的价值所在息息相关,而商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同样是企业商品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文化核心价值对于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个性化和独特化的识别十分有帮助。商业文化核心价值包含四个方面:一是诚信之道。诚信是人立世的标准,所谓诚信即是诚实守信,品牌市场定位依据不同质的商业文化展开就会取得不同的结果。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带给市场的影响依旧是人心惶惶。二是和合之道。平时所说的“和为贵”即倡导和睦与和谐的态度是商业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商业当中的恶性竞争会给社会以及市场带来很大的损失。三是仁恕之道。如果企业和市场当中各个流程和环节做到商业文化核心价值的仁恕之道,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就会常常出现,会让品牌市场定位在此指导下更为顺利地展开。四是美情之道。企业商品的包装、店面的布局以及营销的风格方式等都是商品品牌市场定位的侧面显现,对于消费者的服务展现美情之道,零距离服务、微笑服务以及贴切的售后服务都是其商业文化的体现。有些企业对此重视不足,盲目进行规模扩展和市场竞争,追赶潮流的同时忽视处理好商业文化与品牌市场定位的关系,可能会取得短暂的成功,但是这样的成功也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银沙”、“蒙妮莎”等服装品牌的失败案例就是证明。商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帮助其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支持与青睐是其不竭的动力,能够让企业具备更强劲的竞争力。 (二)在商业文化的基础上创建企业的品牌文化 纵观当下商业界的剧烈竞争,不仅仅是企业商品及其附加值服务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更是其企业商品所依附的体制竞争、管理竞争以及商业文化的竞争。企业商品的特有品牌要能够将企业先进的文化理念以及其内在融合的传统文化理念充分地体现出来,倘若有所欠缺,就会导致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缺乏生命力,难以取得后续的成功。与此同时,没有企业品牌文化的商业品牌由于欠缺文化品位,得到消费者和市场青睐的机会也会更小。由此可见在商业文化的基础之上创建企业的品牌文化,对于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至关重要。创建企业的品牌文化首先需要企业在市场和消费者当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例如品牌的名称以及商标的设计要与商业文化当中的文化内涵和典故融合到一起;其次其市场营内容要富含商业文化内涵,例如广告宣传的内容以及形式要建立在商业文化的基础之上,通过这种营销模式能够为该企业商品在市场上成功形成独特的营销文化;再次是进一步形成先进的文化理念。这种理念会引领整个企业走向更为宽广的市场。例如盼盼防盗门的市场经营口号“盼盼到家,安居乐业”被人津津乐道;建设银行的广告词“善建者行”富含哲理,提炼自老子《道德经》“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一句,这句话在结合其商业文化的同时,既弘扬了中国文化,又与建设银行的品牌结合到一起,将建设银行上升到一个更富有文化底蕴的品牌市场定位上,引起更多消费者的兴趣和注意力。 (三)将商业文化与传统民族文化融合而明确品牌市场定位 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主流商业文化都不同,但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家企业其商业文化如果和传统的民族文化相融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获得长足的文化保障,也为该企业商品品牌的市场定位增加了成功的砝码。因为一家吸收和借鉴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企业,会使其产品的附加值大大增加,从而使得商品在市场上面的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很多著名的企业也是深谙其道,将这个特点利用的很好。例如无锡的“红豆”服装品牌就是借鉴了唐朝的著名诗人王维的名作《红豆》,这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已经深入人心,“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所以“红豆”这个品牌所融合的传统文化色彩十分浓厚;山东省兰陵集团的郁金香酒则巧妙地采取了关于李白的典故和诗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得益于融合传统民族文化的市场定位,兰陵美酒广为流传。很多企业都采用了商业文化与传统民族文化融合,以此明确自己品牌市场定位,这种品牌市场定位的方式也让它们拥有了足够的传统文化保障,有了更多的机会代表民族走向世界。 结论 商业文化是以不断发展和更新的文化基点而更改变化的,商业文化能够对当前整个社会当中人们的消费文化观念以及消费理念都起到很大引导作用。也正是基于商业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面对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有控制的作用,所以企业商品品牌市场定位应该更多地从中获取信息,这关乎到整个企业商品的品牌市场定位的成功与否,商业文化对品牌市场定位的影响可见一斑。最好的方式就是品牌市场定位要根据商业文化核心价值展开、并在已经建立的商业文化基础上创建企业的品牌文化以及将商业文化与传统民族文化融合精确品牌市场定位等措施的开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商业文化对企业商品品牌定位的积极作用。但是,如何让商业文化更好地为品牌市场定位服务,让企业获得更大的成功,还需要在今后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牛文娜 单位:郑州财经学院 商业文化论文:城市商业形象文化创意论文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经济发展的先导,是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一座城市,是该区域聚集人群在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的表达诉求的完美体现,在当今社会强调一体化、多元化、个性化并行的时代,如何将城市与符合这座城市的文化实现完美的融合,早已经成为立市之本。为什么一个城市会演化为文化名城、为什么一个城市会发展为商业之都、为什么一个城市会拥有与众不同的魅力吸引众多粉丝的光顾,除了名山大川、历史古迹外,更为重要的正是这座城市的内涵—即社会文化所散发出的独特气息。但由于在一段时间内,我国对城市商业形象的认识还处于一种初级阶段,在定位上盲目效仿国际一线城市的发展轨迹,抛弃了本地区应有特色,丢失个性化准则,错过了最佳的成长阶段和发展机遇。同时,在各自已经形成的城市商业形象的持续性发展管理上,又缺乏系统性、科学性、预判性,往往是今年一套方案,明年全部推翻,又冒出一个全新的想法,没有系统的战略发展规划,造成很多城市的商业形象塑造各自为战,杂乱无章。“千城一面”的城市风格,雷同的商业语言表述,乏味的商圈规划设计成为我国大部分城市,特别是东北地区城市商业形象的诟病。城市商业形象,这个最能展示城市的外在形象和内涵实力的差异化竞争的成功利器,却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城市经营,形象先行;形象塑造,商业支持;商业内涵,文化铸就。”城市特色的商业形象就如同一张亮丽的名片,拥有一个符合自身特点的城市商业形象,往往对城市间综合实力的竞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令城市获得较为丰富的社会资源,吸引更多的投资目光,捕捉更多的发展机会,挖掘出潜在的经济增长要素,从而对城市影响力的大幅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形象作为城市形象的灵魂所在,它既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同时又为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坚实的保证。深厚的城市商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人们的经济行为、文化行为、道德行为和心理构成。商业形象既是商业文化的表层和风貌,也是中国商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现阶段针对城市商业形象重新塑造的研究,更多还是从商业、经济的传统角度进行探索,难免出现“就事论事”、思路狭隘、孤立片面的弊病,很难跳出原有思维理念的制约,以多元化态度、混感官模式进行研究。本项目针对我国城市商业形象发展状况,以文化创意角度为切入点,并结合已有理论和近年来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所做的该项目类型研究成果,力求探索一条符合我国社会特色、人文理念的城市商业形象重构之路。辽宁省很多城市本土文化特点突出,借助其历史符号塑造起鲜明了城市文化形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城市的商业形象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状态,或盲目发展模仿抄袭令自己变成其他城市的复制品,或停滞不前让自己始终停留在原有的已被淘汰的模式下艰难生存。对这些城市的商业形象重构研究不仅关系到东北地区的经济、政治的发展,甚至关乎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以辽宁地区重点城市作为对象研究其商业形象现状,将文化创意引入探索其发展规律,对于辐射至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21世纪是充满创造力的时代,文化创意产业被称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国家在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让文化的创造力充分释放。当前,国家与国家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已经由过去原有的硬件竞争,逐渐向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过渡,城市与城市之间原有的经济实力的较量已经逐渐演化成为文化实力的比拼,城市特色形象经营的主导方向已经开始向文化创意产业迅猛靠拢。一座城市所能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包括多方面,其中自身拥有的独特文化创意产业,是其它任何竞争城市都无法模仿的。而这种各不相同的文化产业特点,正是城市个异性的所在,也是城市所具有的真正综合实力较量的精髓所在。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创意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为本民族和地区的生存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对城市商业形象重构的研究中,文化创意应与其有着密切的关联。以精神文化作为构筑商业形象的灵魂,以制度文化作为强健商业形象的骨骼,以营销文化作为充实商业文化的血肉,以创意文化塑造商业形象的表层。同时建立商业形象经营的组织机构,构建商业形象经营的经济基础,构筑商业形象经营的核心精神,策划商业形象经营的传播战略。文化创意对在城市商业形象塑造的过程中,文化创意在其中所体现出的作用越来越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与当代城市商业形象重构之间已经相互依存,互相促进,文化创意使城市商业形象充满活力,保持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李茉茹肖剑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商业文化论文: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论文 一、当前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在改革开放后成立的经营货币和相关产品以及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企业。首先,它具备一般金融企业的特点,如作为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具有一定技能、一定数量的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进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地位等,同时其生产经营的目的是获取利润。其次,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企业,其还有一些一般企业所不具备的特殊特征。第一,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行业,就企业内部讲,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其员工技能操作流程的专业性和细致性,对其自身管理的规范性和系统性的要求,以及就企业外部讲,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其企业形象的稳健性与诚信性的要求都要远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第二,在现今经济发展日益高速化、全球化的趋势驱动下,各类股份制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也使得银行业的竞争变得日趋紧张与激烈。目前我国现有银行大致可分三类,国有银行;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如此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股份制商业银行能够存在下来,并且逐渐发展壮大,说明了它有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也是它能争取到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关键。 二、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依据时代特色与自身特点建立起来的,并经过社会实践检验的,具有独特特色的文化治理模式,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亦具备以下特征: (一)广泛性与系统性罗长海在《企业文化学》中论述过:“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理解,有人认为就是企业对自身形象进行的设计及对外进行的形象推广与宣传,也有人认为就是企业自己创办一些报纸刊物,为员工提供一个文化园地……”其实,以上这些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都过于浅薄片面。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绝不是简单地将企业与文化进行嫁接,其内涵非常广泛,可以说,企业文化包罗了思想文化教育、体制制度构建、形象理念策划宣传等多方面内容。 (二)时代性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内容是依据时代特色建立的,具有时代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建立必然要以时下经济发展状况,人民思想状态及生活需求等等一系列时代特征为先导,因为其建立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提高该行自身的经营能力、内部管理能力及外部市场竞争力等等综合能力,要能够经受住当下市场的实践检验,如若所设定的企业文化内容不能与时下社会人民所需紧密结合,那么必将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三)独特性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具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与特色,这是由各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同的经营范围、经营管理体制、企业目标以及外部市场环境所决定的。所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都不能完全的照搬照抄,不然必会丧失其独特性,从而在市场中丧失人们对它的关注与兴趣,丧失市场竞争力。企业文化应是企业组织在继承传统文化知识精华,并依据时代特色与企业自身特点而形成的团体意识、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三、加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综合现今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及企业文化自身所具备的特征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的综合能力及市场竞争力有着非凡的意义。 (一)有助于完善管理机制因企业文化自身所具备的广泛性与系统性特征,在加强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企业行为准则、企业职业精神、企业管理结构和文化结构等都会被逐渐明确和完善。那么当其拥有了规范的企业行为准则、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合理的管理结构和文化结构后,其企业的整体管理机制也会随之变得合理和完善。 (二)有助于增强内部凝聚力现今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所给予的各种机会和条件,抓住时机;另一方面,企业也要通过自身的变革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一种向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性企业,其要想保持自身的勃勃生机,就更需要紧密跟随时展步伐,适应市场需求。可由于企业内部员工可能存在的不同年龄、不同价值观、不同思维模式等差异,就无可避免的会出现企业总目标与部门分目标、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不一致,从而导致目标上的分裂与冲突,最终影响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使效益受损。但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行内企业文化建设来统一职工价值观,规范职工行为准则,激发职工工作热情,从而有效增强整个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获取高收益。 (三)有助于提升外部形象,提高竞争力对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客户是其利润的来源。客户对于商业银行的要求不外乎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因而只有不断对现有产品进行完善和升级,不断开发研制新的业务品种,同时在服务上提供更加全面周密,更加灵便高效的服务,才能巩固和扩大客户群体,赢得市场。而这一切策略的成功实施,都脱离不开人的因素,所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加强自身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对本行职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加强其专业操作技能,提升其综合服务素质,最终追求在客户群体中建立其良好的形象与口碑。因此,就业做到:首先,在加强自身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对本行职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从而加强其专业操作技能,提升其综合服务素质,最终追求在客户群体中建立其良好的形象与口碑。其次,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独特经营理念及企业形象的策划与宣传,通过塑造和宣传自己独有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让客户充分了解其企业特色,借此塑造银行良好的外部形象,发挥品牌效应,从而可有效提高本行的客户认可度与市场竞争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依据企业文化建设自身所具备的广泛性与系统性、时代性、独特性特征,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完善管理机制,增强内部凝聚力,提升外部形象,从而有助于提升银行的市场竞争力,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勃勃生机。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凡意义。 作者:孙龄同王丰华单位: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财务专业论文:论财务与会计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 [摘要]创业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界的一个新的热点话题,高等财务与会计教育也不例外。本文首先从高校、社会和学生个人三个角度阐述了加强对高校财务与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财务与会计专业引入创业教育的优势和机遇,探讨高校财务与会计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措施。 一、加强对高校财务与会计专业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实施高校财务与会计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高校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愈加严峻。财会职业是人才市场出现频率较高、供需量较大的职业之一。很多综合类院校、理工科院校不顾师资力量,纷纷增设财会专业,造成财务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因此,高校财务与会计专业应引入创业教育,让学生尽早做好择业与就业的心理准备,鼓励毕业生创业开办中小企业,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形成高校财务与会计专业学生进出通畅的双赢局面。 引入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长远任务。通过教育使学生在了解社会产业状况与前景的基础上了解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掌握基本从业、创业知识和技能需求的基础上,树立服务社会的职业理想与创业意识,使教育造就的高素质财会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社会的稳定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各种教育手段,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这是高校财会人才培养改革的要求。 (二)实施高校财务与会计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以适应时展的要求。而入世后给中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这需要更多的人投身于创业,才能将众多的投资机会转化成社会财富。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这些指示精神要求我们实施就业创业教育,使教育更好地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更主动地促进全社会就业形势的改善,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作出贡献。 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也表明: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美国,高校的创业活动已成为美国经济的直接驱动力。在创业热潮中,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引人注目,当代许多著名的美国大公司,几乎都是大学生创业者们利用风险投资创造出来的。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大学生创业上,中国的平均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在我国,发展中小企业同样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如果社会上形成了学生创业的气候,将会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创业,这有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并将有力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三)实施高校财务与会计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 创业素质是人的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接受创业教育,财会专业毕业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将会大大提高,他们不仅具备财会知识,而且有经济管理能力,这样可以让自己的就业融入到自己的创业活动中,使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拥有主动权,既可应聘就业,也可以走上创业之路。而一旦创业成功,那么对个人的发展将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既实现自身价值,又为社会创造财富。 二、财务与会计专业引入创业教育的优势和机遇 高校财务与会计专业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联系最密切,财务与会计专业教育在引入创业教育方面具有专业优势。该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创业和经营企业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创业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如何等措资金和进行资本积累;如何分析市场销路和成本核算;如何运用市场运行的法律法规及财务和税务的规则;如何进行商品销售,账款核算,货物盘点,记账,核算利润;如何进行有效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等。经济的发展要求会计与财务管理主要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经营实施管理。通过价值形式,把企业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都合理地加以规划与控制,达到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财产不断增加的目的。会计的触角,常常伸向企业经营的各个角落。由此可见,财务与会计知识是创业者必备的创业基础,各行各业只要有了懂财会、会管理、精核算的人才,创业行动就会少走弯路。 目前,我国具有良好的创业环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扶持和鼓励兴办个体私营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已颁布了《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资企业法》等法律,对个人投资办企业提供了法律保障,尤其是对设立非法人企业也没有明确注册资本金的要求,为普通人创业降低了门槛,提供了创业的法制通道。各地政府对大学生创业也提供了优惠政策。无论毕业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均有机会创业。 三、高校财务与会计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措施 (一)整合教学计划,将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 一是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增设《中小企业创业指导》课程,课程侧重于系统介绍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通过该课程,让学生了解现代创业的发展历程,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现状,成功创业者的创业成长经历及其特征;使学生了解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组建创业团队的重要性以及创业团队具备的特征,创业需要的环境和条件。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让学生了解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案,向每位学生印发《创业教育指南》,指南的内容应包括:创业教育的目的和措施、创业教育课程安排、创业教育途径和方法、创业教育指导小组的联系方式等。 二是将创业教育渗透到财务与会计专业课程和相关课程中,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整合和优化,使各课程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创业教育的各有机组成部分。使学生不仅懂得资金使用的规划、预测、控制、考核、评价等,而且学会规避风险的方法,市场分析的方法,经营管理的能力等,并能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方式应体现创业教育特色 先进的教学方式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一是运用模拟企业等新型教学方法,通过设置ERP实验课程,加强ERP实操,让学生分组练习,分别循环扮演企业中的不同角色,以增强学生对不同岗位职责的认识和掌握,加强学生职业经验的训练;二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演示教学和案例教学,将叙述讲解性与互动练习性结合起来,发挥互补效应和立体效应;利用电视录像及其他媒体,播放一些企业家报告会实况,实现身临其境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调动他们的潜能。 (三)整合第二、三课堂,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第二、三课堂的活动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载体。通过邀请一些中小企业创办成功人士现身说法,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开展一些模拟创业活动,如跳蚤市场与财会实务大赛、科技创业计划大赛等,激发财会学子的创业热情,同时使学生积累制定创业计划书的经验。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其他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积极的处事态度、正确的行为方式、严谨的工作作风、坚定的自信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协调控制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紧密性等心理品质。此外,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成立创业教育网络服务中心,建立财务与会计专业大学生创业网,为学生创业提供交流心得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四)注重创业实践,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全社会创业资源 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创业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业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可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还应积极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形成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种创业资源。因此,高校应主动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让学生参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会计咨询和服务等工作,训练他们的职业经验。与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等合作,共享信息与资源;成立创业者校友联合会,设立专门的创业风险基金,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延伸社会服务职能,成立立足于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管理咨询机构,密切与政府和企业的联系,开展财务管理、可行性分析、项目策划、市场调查等方面的咨询和策划服务,不断积累、丰富创业教育的案例。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关键所在。因而必须采取一切可行的办法造就一支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积极的探索精神、开阔的人生视野、扎实的创业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一是要鼓励教师开展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教师提供参加国际国内创新创业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的条件;二是选派有潜质的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创业教育水平;三是可以聘请一些有学术背景的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到创业基地任兼职教师,或作为创业教育的客座教授,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四是要建立宽松和谐的教育管理环境,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与教师“对话”,形成互动、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过程中不致于处于被动的状态,不易于形成自卑的性格和唯唯诺诺的处世态度,以利于学生今后的创业。 财务专业论文:关于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 【摘 要】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在分析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保证、三个结合、四个层次”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方案,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一、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首先,校内财务管理实践基础薄弱。大多数高校将专业建设的重点放在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等方面,而对实践教学的建设投入不够,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校内实践是在实验室中模拟财务管理工作程序和方法,使学生对工作环境具有直观的认识,并掌握部分理财实际操作技能。目前,全国开设会计专业的高校大多数都建立了会计实验室并开设了会计实验课,而建立专供财务管理专业使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并开设财务管理实验课的高校却很少。 其次,校外财务管理实践基地建设薄弱。建设财务管理实践基地,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环境,并掌握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但是,一些单位常以工作忙为借口不接收实习生,而且即使学生找到了实习单位,有的也不积极配合,使学生拿不到相关资料,达不到预期的实习目的。再加上近几年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增加,这也给高校安排实习单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有的几人甚至十多人在一个单位实习,影响了实习效果。因此,建立和巩固校外财务管理实践基地应引起高校足够的重视。 再次,教师的实践能力欠缺。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既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应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实践能力。而目前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绝大部分是过去从事会计教学和研究的教师,主要是因工作需要转为财务管理教学和研究。而且,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没有参加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对企业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财务问题认识不足,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 构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行为,保证实践教学时间,使实践教学内容更加全面,组织更加合理,教学效率更高,必须构建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四点:即一个目标,两个保证,三个结合,四个层次。 (一)一个目标 应用型本科教育既不是基于技能的职业型教育,也不是基于理论的研究型教育,而是培养介于技能应用型和研究型之间的应用型人才,即培养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务操作(应用)型为主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在培养规格中突出强实践、善实务、知工艺、能创新的要求。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必须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理论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它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意识、分析技能和反求能力,所以培养财务管理应用能力应作为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 (二)两个保证 首先,实践计划。这是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时间保证。实践计划是进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纲领”,也是在规定时间内对实践性教学作出的总体规划和程序安排。在具体制定时,应规定学生必须具有的实践技能与能力,明确规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标、任务,应按实践项目分层次地规定出实践教学内容、形式、操作程序、要求及考核办法等,并将其落实到各实践教学环节中;同时,在处理其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时,应采用理论先行、实践验证、重点提高能力的策略,使理论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实践教学中融会理论性,使实践教学融于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的全过程。 其次,实践教材。这是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物质保证。在制定实践计划的基础上,要编写与之相匹配的实践教材。在编写实践性教材时,要把其技术指导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放在首位,详细阐述学生该掌握的本专业的知识要点、实习目的、方法和作业。在实践环节设计上,要注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完整性,实现投资、筹资、营运资金、股利分配等资金运动过程的一体化;在实践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反映教学重点及资金运动过程的实际要求。总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材应该涵盖本专业核心课程的基本内容,实现层次性、整体性和有效性的和谐统一。 (三)三个结合 1.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要利用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环境更接近于生产实践,更接近于社会的特点。在传授专业知识,加强实践能力训练的同时,将能力和思想作风的培养融为一体,教书与育人结合在一起,从而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快速适应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变化的需求,反映现代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实际,使学生通过在校内外的实践,不仅得到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受到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教育,感受现代企业文化,这比纯理论的说教、灌输收到的效果要更为明显。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随着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发展,课内教学时数的缩减已成趋势。与此同时,必须更充分地利用课外时间,加大课外实践教学的分量,拓展个性化教育的空间,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包括以下几方面:(1)利用开放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综合实践训练”吸引学生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选做实验或自行设计实验。“开放式综合实践训练”克服了过去实验设计中存在的照搬书本知识,教师设定实验内容、学生照着做等弊端,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设计实验;实验内容由学生自己来选择。老师可开出多个实验项目,由教师定出目标和要求,让学生从中自由选择,要求的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做到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这样就真正使实验室成为知识运用、知识融合、知识创新的基地,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地。(2)对于一些因学时所限而未能设置课程设计环节的课程,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一定量的具有课程设计性质的大型作业,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这样做可以加强学用结合,也有利于实行个性化教育。(3)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选派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加以指导和管理;或安排学生参与教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培养其科研能力。 3.产学研相结合。要注重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的应用目的,尤其是对于专业课实践、模拟训练和毕业设计,应提倡选用来自于生产实践第一线的实用性课题或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课题。实习中的资料应尽可能采用真实案例,由学生在案例准备材料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通过独立思考,站在一个财务分析师的超然角度,独立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撰写分析报告,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四)四个层次 遵循知识的系统性与认识的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对整个实践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将其分为逐步递进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与公共基础课教学相对应,包括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训练、英语强化训练等,以培养学生获得基本的应用素质; 第二层次:与专业基础课教学相对应,设置了针对财务管理的每一个重要知识点的单项实验,使学生获得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 财务专业论文:关于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若干问题的探讨 【摘 要】 高职院校自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以来,对于该专业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及教材建设等问题仍存在困惑和争议。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能否健康 发展 的关键。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专业定位;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自1998年 教育 部正式批准财务管理被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以来,许多本科院校陆续开设了这一专业。但作为高职院校,开设这一专业的院校不多,时间也不长,对于该专业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及教材建设等问题仍存在困惑和争议。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关于专业定位 把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于管 理学 还是 经济 学,近年来争论颇多,莫衷一是。在国外,通常把这一专业设在管理学下的 金融 院(系);在我国,这一专业却往往在管理学和经济学之间摇摆,有的设在经济学下的金融院(系),但更多的是设在管理学下的 会计 院(系)。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则基本上设在会计系或经管系下。 在财务管理学尚未独立之前,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西方财务理论界认为,金融经济学由金融市场学、投资学和公司理财学三部分组成,从理论渊源上认定了财务管理属于金融学的一个分支。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财务管理学游离于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之中。在1992年11月《 企业 财务通则》前后,我国的企业还很少涉及财务问题。当时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财务管理与会计之间的关系认识也不清晰,更谈不上研究财务管理与金融学之间的关系,流行的依然是将财务管理纳入在会计之内的“大会计观”,财务管理 自然 只作为会计专业的一门课程,研究企业资金运动,为计划经济下的企业理财服务。1998年, 四、关于教学模式 (一)注重理论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是当前财务管理教学中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目前,一谈到高职 教育 ,特别强调的就是“压缩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教学”,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受此影响,有的教师为自己的理论深化有可能脱离实际而疑惑,也有的教师既无勇气详细地讲授财务管理理论,又无能力将理论融入实践,从而导致当前财务管理理论课堂讲授的徘徊与心虚状态。虽然高职教育的重点不在理论研究,但是绝对不能忽视理论教学而单纯地强调实践教学。理论对于实践而言,其作用就在于为实践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个框架、一个原理或一个思想。同时,理论教学还能为高职毕业生以后备考 会计 专业技术资格(中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实践教学 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一门实践的 艺术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建立了手工模拟实验室、财务软件实验机房,有的甚至还有erp实验中心,这些都是保证财务管理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但目前大部分实践教学的内容仍局限于财务会计,与 企业 财务管理实践活动差距太大。因此,学生在完成会计综合模拟实习外,还应走进企业进行实地见习或顶岗实习,进一步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实践教学中,可实行实验、实训和实习的方式,以此加深学生对财务管理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检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整合相关课程 财务管 理学 科体系具有极强的边缘性和交叉性,如何解决财务管理学与管理会计学和成本管理学交叉重复的问题,同样是极其重要的。由于管理会计学既无研究的特定对象,又同样是资金、成本的决策、计划和控制问题,因此,管理会计学就显得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将管理会计学中的资金时间价值、投资决策、存货决策、全面预算和责任会计等内容纳入财务管理学,其他内容(如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管理等)均可并入成本管理学。 五、关于教材建设 目前,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尚无一套自成体系、前后呼应的财务管理教材。现在使用的教材,大多是本科教材的翻版或是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考试 辅导教材的复印件,既面面俱到,又毫无特色。所以,为使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教材走上 科学 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要认真组织制订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教材建设目标。教材建设的原则就是既要有别于本科教材,又要充分体现财务管理课程的精髓。笔者认为,必须改变目前财务管理教材内容混杂的局面,将其一分为二,分别编写财务管理学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有条件的学校和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可酌情编写并讲解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教材可选用通俗易懂的“十一五”规划教材,财务管理案例教材也可选用较为全面介绍中外企业财务管理成败典型案例的、社会认可度较高的教材。 财务专业论文:财务信息化迈向高端专业型 引言:我国财务信息化工作走过了二十多年的风雨路程,如今财务信息化已经形成了政府大力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厂商竞争有序的一个民族软件支柱产业。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320多万家企事业单位先后部分或全部实施了财务信息化,有200多家厂商经营财务信息化相关业务,有720万财会人员参加了财务信息化操作培训。财务信息化工作的普及使企业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迈上了新台阶,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对财务信息化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从财务信息化的通用普及型阶段向高端专业型阶段转型。这个转型的历史根源是什么?企业需要怎样的财务软件以支持这一转型?这将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一、财务信息化的历史回顾 1、记帐型时期-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我国财务信息化记帐型时期。 1978年长春一汽首次将计算机与财务工作结合起来,标志着我国财务信息化工作的真正开始。80年代初期,不少单位已经在财务信息化领域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这一时期财务信息化工作的显著特征是用计算机进行帐务处理替代传统的手工记帐,因此这一时期可以称之为财务信息化的记帐型时期。由于计算机对财务数据计算速度快、准确性高,财务信息化将财务人员从复杂的记帐、算帐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传统的财务工作获得了一次真正飞越。但是这一时期的财务信息化仅仅是模仿手工记帐,其触角并未伸及各单位的业务核算,无法体现财务信息化在企业全面信息化的核心地位。这一时期财务软件的特征是:(1)功能主要为记帐和会计报表生成;(2)数据库主要是dbase等小数据库;(3)应用部门主要是会计部门;(4)软件的流程规范性差。 2、核算型时代-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是我国财务信息化核算型时代。 80年代初期,我国第一个商品化软件“先锋”问世,标志着我国财务信息化工作走向成熟,随后“用友”、“万能”等财务软件相继推出,使我国财务软件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不断旺盛的用户需求以及财务软件厂商的推动和政府部门的倡导,使我国财务信息化工作越来越朝纵深方向发展。1989年,财政部制定的《对会计核算软件的十条基本要求》,促使我国财务信息化工作规范性越来越强。软件厂商的商品化财务软件集合了广大用户的普遍需求,其功能大大加强,财务信息化已经由简单记帐朝业务核算方向发展。这一时期财务软件的显著特征是:(1)除越来越规范化的帐务处理外,财务软件已经在工资、固定资产、收付款、成本等业务核算方面功能性越来越强;(2)数据库除dbase外还包括了foxbase、foxpro等;(3)主要运行在dos操作系统上;(4)以单机应用为主;(5)仍然没有涉及会计核算以外的财务管理内容。 3、管理型时期-90年代中期至今,是我国财务信息化的管理型时期。 从90年代中期开始,企业引入国外mrpii管理思想蔚然成风,我国不少财务软件厂商开始按照mrpii的模式开发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1998年6月26日,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分会八家会员单位在奥林匹克饭店联合召开“全面进军企业管理软件领域”新闻会,从而吹响了我国财务软件厂商向企业管理软件领域全面进军的号角。向企业管理软件领域进军,简单的财务核算已经显得力不从心,老牌软件厂商“用友”和这一时期崛起的“金蝶”,都在“突破传统核算、迈向全面管理”方面作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一时期财务软件的特征是:(1)财务软件开始成为企业全面管理软件的一部分,与采购、销售、车间管理等管理领域有机结合;(2)数据库由access向sql server 逐步转移;(3)操作平台以windows 为主;(4)网络财务成为主要应用模式,(5)技术结构由f/s(文件/服务器)型向c/s(客户/服务器)型继而向b/s(浏览器/服务器)型转移;(6)这一时期的财务信息化仍然不能支持联机分析、电算化审计,同时不能真正做到海量数据管理和会计国际化的趋势。 二、传统财务信息化的特点 我国以前传统的财务软件,无论是记帐型、核算型还是管理型,本质上都属于通用普及型财务软件。由于我国财务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晚,我国企业的管理基础相对薄弱,使我国传统的财务软件具有一个显著特性,那就是“单一”,主要表现在: 1、功能单一 传统通用普及型财务软件由记帐型发展到核算型再发展到管理型,功能已经有了大幅提高,但在现代企业的管理需求面前仍然显得功能单一,基于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新型管理思想的财务管理得不到有效支持。财务软件能否保留和提供审计线索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关注焦点,人力资源会计、责任会计、绿色会计等许多领域的空白点等待填充。 2、技术架构单一 90年代末,财务软件由f/s技术架构转向c/s的技术架构,使财务软件技术有了一次大飞跃,internet技术的普及又使b/s技术架构的财务软件成为客户首选。但是无论是c/s架构还是b/s架构的财务软件,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例如:c/s架构安全性高但无法远程应用、b/s能广域应用却存在安全性和速度等问题。单一的技术架构难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存在。 3、基础数据库单一 我国财务信息化一直以来强调的是财务数据的电子化和财务处理程序的信息化,对于电子化之后的财务数据并未做精益分析,对财务处理工作也很少做历史性回顾。财务信息化满足的只是现时的财务数据管理和财务处理工作的要求,因此财务信息化选用的基础数据库大多是通用、价廉的sql server 、access等中小型数据库。基于这些数据库构建的财务信息系统并不能支持财务、特别是集团性财务在海量数据管理方面的要求。 4、操作平台单一 microsoft 的windows系统是近年来计算机个人用户和中小企业用户主要使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目前大部分财务软件都只能运行于microsoft windows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操作系统由于其界面美观、操作便捷等优点被广泛采用,但是却在速度、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不尽如意。仅仅只能运行于microsoft windows 操作系统的财务软件无法克服microsoft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原有缺点,也不便于财务数据在不同操作系统用户之间的交流,操作系统的单一性成为制约这类财务软件性能的重要瓶颈。 5、界面语种单一 我国企业的“内向性”使其在国际间的经济往来上缺乏经验,资金大部分来自国内、经营管理大部分在国内、人才大部分来自国内,导致财务信息系统只要符合中国的经济文化习惯即可。财务软件语种的单一性,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无法便捷地使用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数据,对我国企业国际间的经济往来带来障碍。 6、支持的会计制度单一 我国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长期以来面对的是处于同一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信息接收者,企业如果需要发送应用不同会计制度编制的凭证、帐簿、报表等财务信息,只有通过手工换算的形式来实现,无法做到在同一套财务电子数据内依照不同的会计制度生成不同的财务成果乃至比较财务报告。我国传统通用普及型财务软件对会计制度支持的单一性,无法满足企业和政府对会计信息多元性要求,使企业财务数据在不同会计制度下的比较分析非常困难。 三、财务信息化迈向高端专业型 为适应加入wto的要求,我国的财务信息化和财务软件应该具备国际通用功能。目前国内个别软件厂商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一直以技术见长的博科软件是这一方面的杰出代表。体现平朴务实风格、追求管理和谐境界的博科软件,其o9财务管理系统在几乎没有什么市场宣传行为的前提下即获得了不少高端客户的青睐,说明我国企业对高端专业型财务软件已经有明确需求。以目前国内成熟的财务软件为参照来分析,高端专业型财务软件与传统的通用普及型财务软件相比具有明显的“多元”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1、功能多元性:支持erp、crm、scm与电算化审计等 财务软件不是就财务而财务,而是整个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财务信息与erp、crm、scm、hr等方面的信息整合在一起,能够提供kpi(关键表现指数)信息和审计线索。高端专业型财务信息系统是全球一体化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反馈中心,是企业国际化营销、制造、人力资源配给的综合经济反映,是国际间财务监管有力支持工具。 2、技术结构多元性:c/s 与b/s共存 高端专业型财务软件将突破c/s和b/s的各自缺陷,以b/c/s的多元化技术结构建立混合应用模式的财务信息系统,兼顾系统在安全、灵活、开放、速度等各方面的技术要求。xml网络协议是技术结构多元性的基础,不久的将来,在国际化财务信息移动交换和海量数据处理的需求下,新兴的蓝牙技术和网格计算也将逐步运用到财务软件系统中去。 3、数据库多元性:大型数据库支持 db2数据库在电子商务应用上的卓越性能,以及真正的海量数据吞吐功能,成为高端专业型财务软件的首选数据库,同时oracle、sybase、informix等大型专用数据库被广泛应用。高端专业型财务软件,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数据库,而是可以任意挂接各类数据库。财务软件基础数据库的多元性功能,对已经建立了数据库系统的企业来说,不必为了构建财务信息系统而重新购买数据库,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财务软件的系统适配性,而且有效地保护了企业投资。 4、操作平台多元性:跨操作平台 财务数据的社会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因此财务软件能够支持多种操作平台,使不同操作平台下的人员能够方便地获取财务软件中的数据,已经成为财务软件用户的迫切需求。同时财务数据自身的重要性,也决定了财务信息系统在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有较高要求。高端专业型财务软件不但能够运行在windows操作平台下,还可以同时支持unix、linux、os/400等操作系统。操作平台的多元性不仅使财务软件突破速度、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的瓶颈,而且使财务信息的交换和利用非常便捷,满足了不同层次用户对财务信息系统的需求。 5、语言界面多元性:多语种支持 语言国际化是财务信息国际化最直接的体现,多国语言支持使不同语言背景下的财务信息系统使用者能够方便地进行沟通,特别是对于跨国性企业和国际间的合资企业来说,语言的多元性是面对wto的高端专业型财务软件必须具备的要素。高端专业型财务软件语言界面的多元性,不同于各种不同语种的软件版本,而是能够做到在同一版本的软件里多语种即时切换。 6、会计准则多元性:支持国际会计准则 为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经济一体化、资本国际化的要求,高端专业型财务软件能够支持多汇率、多币种核算,即能按照中国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生成“中式”财务报告,也能按照西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生成“西式”财务报告,甚至是中西混合式财务报告。财务软件支持多元性会计准则这一功能,有利于财务信息接收者立足于不同的会计环境,评价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 结语: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在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上面临着巨大变革,财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的承载体,也将随着企业管理的变革而变革。传统的通用普及型财务软件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管理精益化和国际化的需求,企业在构建财务信息系统时,那些高端专业型财务软件将成为首选。预计在2005年以前,中国的大部分大中型企业会将原有的财务信息系统升级为高端专业型财务信息系统。这一时刻的来临,将会促使我国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厂商面临重新洗牌的机会,一些抓住市场先机的软件厂商会迅速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界的佼佼者。 财务专业论文: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浅探 【摘要】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仍然存在很大差异。论文本文首先明确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进而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问题。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市场定位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自1998年被教育部列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以来,许多高校尤其是财经类大学,陆续开始招生,目前已经有几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向人才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各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进而导致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没有充分体现出财务管理的专业特色。因此,有必要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被人才市场接受,那么这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存在问题了。硕士论文 那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人才呢?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指导性教学方案中提出,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笔者认为,上述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过于抽象。结合目前人才市场对财经类大学生的需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可以定位为成为未来的工商企业的财务总监(cfo)、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师(cfa)以及金融部门的财务策划师(cfp),其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主要目标。 财务总监、财务分析师与财务策划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呢?虽然这三种职业服务于不同的单位和行业,但是都要求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以及资本市场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财务管理惯例。也就是说,虽然这三种职业的实务工作有很大不同,但是知识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以cfo的知识体系与业务技能来说,一位合格的cfo要有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资本运作(投融资)、内部控制、纳税筹划与财务分析。这些知识和技能也是cfa与cfp所必备的。这四个方面的知识要分别与相关的课程一一对应,而技能则主要通过案例教学与开展财务管理竞赛等手段来培养。有了清晰的人才市场定位,在制定或修改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等具体教学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要根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来安排专业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应当根据cfo、cfa和cfp需要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来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专业课程体系。 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现状与课程体系建设 自从1999年高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以来,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财经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这样财务管理专业就被打上会计学的烙印,课程设置以会计学系列课程为主,再加上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下面,与会计学专业并列,比如复旦大学设置财务金融系,招收财务管理专业学生。 培养模式和思路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上。笔者通过对上海财经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对比来研究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海财经大学的专业必修课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公司财务(上、下)、审计学、电算化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的专业必修课包括管理学导论、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财务分析、财务会计、金融市场、金融计量分析、投资学、国际财务管理、创业投资。从这两所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上海财经大学是在会计学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而复旦大学是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笔者吸收这两所大学设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经验,结合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提出财经类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建议(详见下页表)。 在表中,笔者将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两类:专业基础课是所有一级管理类学科专业的学生都必修的,课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学年;专业主干课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学年的上半年。医学论文 将选修课也分为两类:一类是类别选修课,是专业主干课的延伸或补充,为达到限选的目的,给出不多的可选项供学生选修;另一类是专业选修课,有较多的可选项,供不同兴趣的学生选修。 三、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不同的院校甚至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思路,存在较大争议。主要争议有:如何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区分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区别,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国际视野;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应该专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1.如何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包括公司理财或者财务管理、投资学、金融市场学三个部分。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公司理财,金融专业侧重于投资学和金融市场学。对于财经类大学来说,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往往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因此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在市场定位明确之后,还要设置比较灵活的教学计划,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培养未来的cfo而设置,但是考虑到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相近,可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部分主干课程,比如中级和高级财务会计、投资学等课程,为一部分喜欢会计学或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总之,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一方面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设置上。 2.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不少院校借鉴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经验,开设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财务管理原理课程与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很难泾渭分明,存在很多重复的部分。因此,笔者建议将财务管理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开设财务管理课程。另外,还要对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进行划分。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可以将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结合起来考虑,首先制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可以考虑以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财务成本管理课程中的财务管理内容为基础作为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关于财务管理课程的教材使用,建议采用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的译本。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又克服了学生的语言障碍,便于学生更多、更有效率地学习财务管理知识。国内翻译比较好的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主要有两本:一本是吴世农、沈艺峰等人翻译的《公司理财》(stephen a.ross等著);另一本是方曙红、范龙振等人翻译的《公司财务原理》(richard a.brealey等著)。由于这两本教材内容充实,足够一学年使用,所以可将其中与国内财务管理教材内容大致相同的部分,作为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剩下的内容作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在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鼓励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对照英文原版教材学习(机械工业出版社同时出版了这两本书的英文版本),培养学生直接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提高专业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意识地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些财务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如何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很重要。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时间比较短,缺少历史经验积累,教学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点力不从心。留学生论文再者,不同的财务主体,其财务活动有很大不同,强调在学校里培养出较强的实践能力也不太现实。因此,在教学中还是着重利用案例教学以及财务管理知识竞赛等手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习惯。 4.是否需要单独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针对现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重术轻道”问题,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毫无疑问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减少社会贪污舞弊、提高社会诚信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有教师建议开设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这门课程。 笔者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应当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教师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首先,任课教师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让学生耳目一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可对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准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其次,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这门课程中,可以对一些财务舞弊案例进行分析,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基于以上考虑和安排,笔者认为没有必要专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财务专业论文: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介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有9亿多的农民,因此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向来是国家和政府所重视和关心的问题,加快农业发展,维护农民利益是保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合作社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的最好形式,我国广阔的农业和农村为合作社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1]。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走上长久发展之路,必须重视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对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给予认真分析,并多方寻求解决措施,使得财务管理对合作社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1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从主观方面看,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从思想上给予高度的重视。从合作社的发展历史看,财务管理工作一直没有受到重视,这就限制了合作社的发展空间;合作社成员的财务管理意识比较淡薄,观念比较落后,对财务知识比较欠缺,意识不到规范会计核算监督和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正是由于主观思想上的忽视,才会导致客观行为上的很多漏洞。 1.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从客观方面看,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存在问题,财务管理制度制定不健全,执行不到位,没有内部控制制度,财务人员的配备和素质不健全,缺少必要的会计监督[2]。从筹集资金方面看,筹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从投资方面看,资产管理混乱,相应的制度不健全。目前,由于合作社发展的局限性,很少有对外投资活动。一些合作社的资产保管和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对固定资产和存货等缺乏有效控制,对财产物资的收发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从而不能保证做到账实相符,实物流转信息与账务流转信息不一致。从收益分配方面看,收益分配制度不健全,存在分配制度混乱的现象。 1.3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机制 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无章可循,监督控制机制不健全;或有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未形成完整的约束体系,从而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有的合作社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机制。另外,多数合作社成员财务知识比较匮乏,即使公开合作社财务状况,许多成员也看不懂,根本起不到监督作用。 2对策 2.1从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加强思想教育 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让合作社的社员都懂得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把财务管理工作当作合作社发展中的重要事情来抓;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普及财务会计知识教育工作,让合作社中从领导到社员都树立重视财务管理的思想,这主要就靠宣传教育。 2.2开拓新的资金渠道,弥补资金不足 一方面创新我国农业合作社股金筹集机制,增强其内部融资能力;另一方面,制定吸引外部资金投入的灵活机制,以提高合作社资金实力。利用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来提高合作社资金筹集能力。《合作社法》的颁布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得合作社的发展有法可依。利用政府为合作社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金融环境,并为其创造有效贷款担保机制,筹集来源于金融机构的资金,以提高资金实力[3]。 2.3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合作社应该按《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建立本单位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本着成本效益性原则明确内部岗位责任制,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实行钱、账、物分管,建立健全的经手、签收、审批程序,防止贪污、侵占、挪用合作社资金资产。同时,合作社应结合自身管理需要和业务特点建立会计核算体系设置账簿、会计科目和内部二级科目,便于会计信息的收集核算和会计监督。对于建立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发现的薄弱环节,要及时加以完善。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 2.4健全收益分配制度,国家和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一般合作社除了留取一定的积累外,合作社的收益分配包括利润返还、股金分红、股息支付三部分。社员作为惠顾者应该得到利润返还,作为投资者应该得到股金分红和股息。3种收益所占的比重可根据合作社的具体情况而定。国家和政府可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政策倾斜,可以视情况设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各级财政应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或从农业产业化资金中切出一块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财务专业论文:浅析对如何做好高校财务专业学生辅导教育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财务专业;学生;辅导教育;方法 论文摘要: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大学生作为高校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何教育和培养是事关国家社会的重要事情。大学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主要教育者和组织者,对其成才起着关键作用。青年教师要做好辅导员工作,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态度,提高自身素质,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胜任这一重要工作。文章针对财务专业学生的辅导教育进行思考,寻求正确的管理途径。 一、高校财务专业学生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增加,大多学生年龄较小,在社会环境影响下产生许多心里不平横和思想矛盾,主要表现在学习就业、思想道德和遵规守纪三个方面。对于学习财务专业的学生有其普遍性及特殊性。学习就业方面,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报考财务经济方面专业的学生逐年递增,由于就业压力增大,大部分学生本身录取分数偏低,致使学习动力不足,积极、主动性不高。思想道德方面,如今的大学生已经趋于90后,他们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成长,以自我为中心,个别道德水准不高,政治观念淡漠,利己主义观念强,缺乏集体主义观念。遵纪守法方面,一些学生缺乏法制和纪律观念,公然违反校园规章制度和国家法律。财务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对纪律法规认识不够深刻,易过于自我,触犯法规。因此财务专业学生管理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多途径,多渠道开展思想教育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作为大学辅导员必须探寻更好的管理方式。 二、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教育管理 作为大学辅导员,实则就是班主任,承担着沟通教与学,培养良好学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既需要奉献爱心、付出艰苦的劳动,又要探索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掌握育人的科学方法,以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现就如何做财务专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合理可行的方法。 (一)坚持正面教育和民主原则 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教育要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青年学生思想敏捷,好胜心强,具有求知欲望。他们的身心正处在发展阶段,是灌输正确理论的最佳时期,引导他们用学过的理论去辨别是非,常能引起极大的兴趣。财务是企业的命脉,对于财务专业的辅导员,如果不去注意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那么学生便容易受不良思想和错误观点的影响,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导向,在日后的工作中很容易犯经济错误,给企业和个人造成严重损失。因此,财务专业辅导员一定要时刻将正确的思想教育当做重中之重。民主性原则是指辅导员与学生在人格上一律平等,辅导员工作要体现民主作风,防止强迫命令,简单粗暴,动辄训斥学生。辅导员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做到爱护和尊重学生,而学生才会尊敬辅导员,支持辅导员工作,贯彻班集体决定和要求,从而才能使班级工作取得好的成效。 (二)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就是在管理的全过程中要重视人的突出地位和作用,把人提升到社会主体、主人翁的位置,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自觉性、主导性和创造性的作用。 面对多样化、个性化日益突出的管理对象,必须彻底抛弃把学生视为被动规制对象、“以我为主”的简单化管理思维,增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责任意识。要正确认识新时期学生间学习能力差异加大、学习目的多样化的事实,实施更富有弹性和超前性的教务管理。例如财务专业,根据每位学生的性格和兴趣取向不同,应当因材施教。学习钻研能力强的同学可以鼓励他们去考取cpa;而对于性格活跃,乐于从事企业财务的学生,也可以划分财务会计或是财务管理的针对性培养。辅导员应当拓宽与学生的沟通渠道,了解学生的所想所欲,体现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单纯地把他们看作是教育管理的客体,而是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改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教务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逐渐消除教学教务管理工作常出现的管理不到位和管理滞后的现象。 (三)学生就业筹划 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都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令人欣喜的同时,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能回避的问题,大学生是否能顺利就业,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关系到社会和经济的稳定,也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战略思想,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财经类学子面临此种情况尤有代表性。作为财务专业学生辅导员,应当做到早筹谋,早积粮,在学生初进大学校门,就制定就业筹划,大学学习期间就逐步为每一个学生建立明确的就业方向,使学生知道将来要做什么,需要什么,学习什么,及时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修订培养计划、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和择业心态,合理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 大学辅导员是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指路人,是他们认识到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明灯。对于年轻的辅导员来说,这项工作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不断思考,以适应时展对大学辅导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财务专业论文:把握地方特色 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日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相较于社会的需要,学校财务管理专业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从塔里木大学的地理位置、生源特点、就业趋势等出发,结合新疆经济的发展趋势,探索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打造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特色专业。 关键词:财务管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2008年,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那么如何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中国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其中绝大部分财务与会计没有实现分离,财务管理人员更多从事的是财务会计方面的基础工作;其次,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所具备的对企业资金需求的预测、筹措、投资、企业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等方面的能力,需要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根据财务管理本科学生的生源基础、知识水平和在校的受教育时间,这实现起来相当困难。最后,不同地域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也有所不同,为使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不同地方的高校应结合本校学生的就业状况制定自己的培养目标。 一、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塔里木大学地处偏远,学生生源、毕业生就业渠道以及周围经济环境都有明显不同于内地高校的特点,作为一个新设专业,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务必要考虑其地域特色,从而建立起符合学校特点、适应学生水平、满足社会需要的特色财务管理专业。 1.适应生源特点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塔里木大学地处偏远,其生源结构与疆外一些高校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若盲目照搬内地高校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必然出现排异效应。因此,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因材施教,本着“大众教育”方针,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一般的财务管理专业应用人才,从而使目标定位与其生源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如此方能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真正有益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2.适应就业趋势培养实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塔里木大学的生源以新疆考生为主,学生毕业后大多选择在新疆就业。据塔里木大学学生工作处统计,自2003年以来,毕业生留疆趋势日益明显,2003年有大约43%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南疆,2008年以后,这一比例则扩大到80%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分布在基层的各个团场,为此,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将其定位于主要从事比较复杂的财务管理实务工作,能够下得去、干得好,社会评价高、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实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3.2010年中央决定实施新一轮的对口援疆工作,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将为新疆和兵团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那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确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目前新疆和兵团中小企业财务与会计岗位划分不明确、财务管理水平不高。新疆和兵团中小企业必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期,在未来不断夯实管理基础、实现筹资渠道的多元化、严格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适度,拓展投资领域、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加强预算管理等。此外,这一战略机遇必将加速推进新疆企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财务管理人员将面临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要求将日趋提高。对此,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当前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适应时代要求,使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具有前瞻性,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会计和金融理论基础,熟悉财经法规,能够熟练应用管理信息化的理念和技能,将管理、会计和金融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工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应用性、创新性人才,具有较强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1.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地方特色、本位特色。从中国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来看,各高校都差不多,部分院校甚至照搬一些重点院校的课程体系,这是不尽合理的。须知不同的院校其生源特点有所不同,具体培养目标可能也有所区别。各高校特别是边远地区的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务必要考虑本校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去向,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程体系,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那么作为边远地区的高校,塔里木大学的生源质量、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等明显区别于疆外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重点关注。 2.各高校课程设置大都过分关注专业课,而忽视基础课的重要性,从而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项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复杂的管理工作,它不仅仅需要相关人员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对他们的文学修养、品德素质以及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设置课程时要对基础课给予适当的关注,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学生非专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塔里木大学的办学宗旨是为新疆地方和兵团输送人才,结合新疆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将来的发展前景,企事业单位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宽泛的知识面等,而这就需要通过相关的基础课程来培养。 三、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充分地发挥我校毕业生的专业特长,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充分考虑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上述问题,制定出适应自己的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1.公共基础课程。如前所述,开设公共基础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方面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汉语写作、数学逻辑思维、计算机操作及外语写作表达能力,从而为其后续学习以及将来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公共基础课主要应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大学英语、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技术基础、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等。 2.学科基础课程。财务管理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财务管理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计量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财政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审计学等,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基本内容,对培养学生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分析判断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的设置旨在通过系统的教授与指导,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财务管理人员应有的专业素质。专业方向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模块。必修课包括:高级财务管理、成本与管理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报表分析、证券投资学、战略与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税法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财务管理实践工作的基本能力。选修课包括:高级财务会计、电子商务、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保险学、预算会计、资产评估、经济应用文写作、会计信息系统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4.专业实践环节。相较于以上的文化理论课,专业实践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握,同时实践过程中企业现状一定程度的展示,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思考一些专业方向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专业问题,可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促使学生在下一步更加努力的学习。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根据自身具备的条件和周边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应地安排了校内和校外两种实习方式。校内实习主要以实验的方式体现,包括会计学原理实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即用友u8的系列操作应用)、审计软件的应用、企业经营决策模拟(即手工和电子erp沙盘模拟)实验、以及校内毕业实习等。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性质的特殊性,校外实习则主要由学生自主联系进行。通过校外实习,使学习亲身体验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认识书本知识与现实的一定差异,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综上所述,以上四个方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这样一个完整体系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特色专业的建设,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专业素质好、知识面广,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财务专业论文: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摘 要] 本文针对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思路: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具有层次性,包括总体目标、类别目标和校级目标;在课程体系设计时,构建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必须采取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财务管理; 本科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前身是理财学专业,它是从会计学科中独立并加以发展形成的一门年轻学科。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将“财务管理”列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本科专业,许多院校陆续开设了这一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各院校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仍然存在争议,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1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 培养目标不明确,不同类型高校培养目标差异小,缺乏特色。各高校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均过于概念化和抽象化,目标不明确,脱离高校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现状。 (2) 课程体系不科学。按照高等院校教育规律,有了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才有可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由于各高校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过于概念化、抽象化和无差异化,使得课程体系设置大同小异。由于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是从原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中分离出来的,在课程的设置上始终摆脱不了原专业的模板,体现不出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各相关课程或各相关课程群之间在内容上互不兼顾和承应,未能围绕专业方向要求进行统一协调和轻重相宜的合理安排,同一内容往往在不同课程中反复讲授,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被动而机械地接受书本知识,学习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各高校在教学计划中压缩基础课程,增加专业课程,从而对基础理论的学习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普遍存在专业课程繁多、基础课程太少的情况,致使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窄、工作适应性较差。 (3) 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与现时经济生活脱节,文理知识互不兼容;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极少采用;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具体表现为校内财务管理实践缺乏,校外财务管理实践环节薄弱,新的财务管理环节尚待开发,教师的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 可见,我国的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2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思路 2.1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是整个学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部分主要是归纳总结已有的对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观点,指出各种观点的特点和不足之处并重新定位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各高等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应具有3个层次:第一层是总体目标。它统领各类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一个高级目标和终级目标。它的实现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周期。第二层是类别目标。它体现了各类高等院校的特点,如财经类、理工类、综合类、农业类等院校的目标有所不同。第三层次是校级目标。这一层结合了各类高等院校自身的特色与优势而确立。作为统领类别目标和校级目标的总体目标应是最高层次的、适应面最广的、最能体现学科特色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应确立为“培养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相关各方的需求,具有以财务管理知识和能力为主体,同时具备经济、法律、金融等知识和能力,能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复合型专门人才”。该目标反映了几个方面的内容:适应发展需要,满足相关需求,体现财务管理学科特色。复合型专门人才包含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创新与务实兼备”要求,并同时也包含了“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要求。结合各类高等院校的特点,在总体目标的统领下,各类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类别目标突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财务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知识基础扎实,而且必须具有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如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等。另外,还要注重数学、英语、计算机、法律、写作能力、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和第二课堂的学习,如参加各种社团、知识竞赛以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因各类高等院校在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学科优势等方面各有不同,各高等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校级目标存在较大差异。校级目标既强调了财务管理目标的一般性,又突出了结合自身优势的特点。上述目标体系既有高层次的、广泛性的总体目标,又有特色化的、针对性的类别目标和校级目标。 2.2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构建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财务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提倡以能力为基础而不是以知识为基础,强调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对财务管理人才能力的培养,要符合高等院校教育“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要求。 课程体系应包括4个层次: (1) 公共基础课。使学生在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方面获得相应的基础知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公共基础课应该包括财经应用文写作,英语,高等数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心理学,体育等课程。 (2) 学科基础课。使学生获得本专业学科领域(主要是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打造宽厚的学科基础平台。在掌握相关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科基础课应该包括管理学、运筹学、现代经济学、运筹学、应用统计、国际贸易实务、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统计、税法与纳税筹划等课程。 (3) 专业课。任何一个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内容设计,本质上取决于该专业学科内容及其构成的特征。现代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及其构成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以公司财务为基本研究对象。虽然财务管理活动广泛地存在于一切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但其中以企业财务活动最为典型。在各种形式的企业组织中,又以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活动最为丰富多彩。所以,尽管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覆盖各类组织的财务活动,但公司财务是其重点。② 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及营运资金管理。现代财务管理学通常将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及利润分配决策列为三大财务决策,而营运资金管理亦称日常财务管理,则是任何企业在任何时候都无法摆脱的一项经常性的财务管理活动。③ 日益增多的派生内容,比较典型的有:企业购并财务、破产与重整财务、通货膨胀财务、跨国公司财务、中小企业财务及集团企业财务等。根据上述特征,目前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大致有4种方式: ① 按照财务管理主体的不同,设置财务管理学基础、企业财务管理、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宏观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和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等课程,其优点是主体鲜明,缺点是课程之间的教学工作量和难易程度差别大,不利于教学组织。② 按照资金运动的不同环节,设置财务管理学基础、企业筹资管理、企业投资管理、企业利润管理和财务管理专题(特殊业务的财务问题)等课程,其优点是内容集中,便于教学,缺点是系统性不强,且不能体现不同类型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③ 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设置财务管理学基础,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优点是层次感强,缺点是可能形成“大杂烩”。④ 按多元标准设置。各种设置方式各有利弊,不能要求以一种方式适应所有的需求,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原则应该是多层次立体模式,应强调用发展的眼光,注重该专业的前瞻性和国际性。 (4) 实践环节。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和实训。 2.3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体系的完善 要适应现代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变以传授知识为主为培养能力以为主。 (1) 在教学中应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即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在互动式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研究、角色扮演、课堂报告或演讲、小组协作、专题讨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从目前的情况看,案例研究法应用比较少。各高等院校在采用案例研究法时应注意:第一,选取高质量案例。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应该能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并能利用课本中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实际问题,能启发学生深入地思考,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 第二,设计高效的实施过程。首先,教师要组织好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要善于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特别是“与众不同”的思考,使学生成为讨论的主角;其次,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总结不是给出某个案例的标准答案,况且很多案例不一定有标准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讨论难点和重点,需要深入思考之处,并指出本次讨论的成功与不足。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案例报告的撰写,引导学生由口头表达上升为文字表达,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2) 加强实践教学。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永远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在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可以根据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特点,采用实验、实训、实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此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检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吸引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其中,促进教学相长。学校应该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如在银行、管理咨询公司、证券交易所等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学校和企业合作建设erp实验室;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学校邀请企业家、财务总监等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等。同时,学校要创造条件,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性的实践活动。 总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具有层次性,包括总体目标、类别目标和校级目标;在课程体系设计时,构建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强调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对财务管理人才能力的培养,要符合高等院校教育“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要适应现代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培养能力为主。 财务专业论文:浅析地方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论文摘要】与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的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相比,地方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无论在办学实力、师资力量还是生源质量等方面均不占优势,加之其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特色,导致地方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严峻。本文以地方工科院校的“地方特色”和“工科特色”为出发点,从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以及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地方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虽然各行各业都需要财务管理人员,但具体到实际工作之中,不同行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而且规模不断壮大。相对于综合性大学和各类财经类院校来说,地方工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无论在办学实力、师资力量、科研能力、生源质量还是在教学模式等方面都不占优势,加之这些地方工科院校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大多缺乏一个合理的市场定位,导致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与综合性大学大同小异。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制约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创新,而且还导致地方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缺乏特色,就业前景非常不容乐观。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地方工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必须进行重新定位,培养有特色的、具有竞争优势的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才能确保地方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生存与发展。 一、地方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何谓“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在1998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其内涵是一种教育思想和体现教育思想的教学运行方式,包括教育目标和培养方式,其外延是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活动运行机制和非教学培养途径等。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三个关键要素:一是目的要素:培养目标,是全部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结果的依据。二是内容要素:教育内容是为实现教育目标经选择而纳入教育活动过程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的总体,一般以课程的形式体现。三是方法要素:培养方式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掌握教育内容而采用的程序、方式和手段的总和。培养方式既包括教育活动的方法,也包括教育活动的程序。 为了揭示地方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笔者搜集了华东地区地方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式,并将其与这一地区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进行比较,发现地方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无法体现其“工科特色”与“地方特色” 财务管理专业是1998年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大类下的一门二级学科。从地方工科院校的发展历史来看,其学科发展重点集中在工科学科方面,财务管理专业大多是这些学校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和追求规模扩张的大背景下开设起来的。地方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主要是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掌握很好的操作和实践能力,能从事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中小企业等各类组织机构的财务管理和咨询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但大多地方工科院校在制定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大多忽视了学校的整体定位与办学特色及专业自身条件,一味盲目跟从其他高校的做法,致使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根本没有体现其“工科特色”和“地方特色”。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缺乏特色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主要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院校的师资条件及学生特点制定。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满足就业为导向,以金融学为理论基础,以会计学为商业语言,以管理学为工具或手段,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我国大多地方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没有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和办学优势,或者盲目跟风,模仿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或者将会计学科与金融学科的相关课程简单拼凑,或者是因人设课,而且大纲多强调对理论课的考察,对实践课的要求相对较弱。这种课程体系不仅没有反映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更没有体现出地方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3.培养方式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有其特殊性,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强调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协调发展。但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理论教学所占课时比重较大,课内实践教学课时不足。即使建立了相关实训模拟实验室,但由于实践教学软件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不高,实验室使用的软件版本滞后于企业实际使用的网络版操作系统,致使学生所学与企业实际操作相对滞后。再加上财务管理部门属于敏感部门,学生很难找到较对口的单位实习。结果,实践教学环节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只能掌握一些抽象化的概念和原理,实际操作能力较差。 二、地方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剖析 1.教育观念滞后,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 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否清晰准确,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办学较晚,加之地方工科院校长期以来受地方政府的扶持,在计划经济体制及“以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和制度影响下,这些高校大多缺乏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办学理念也不十分明晰,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缺乏认真、系统的分析和思考,导致人才培养缺乏合理的市场定位,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学校办学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严重脱节。 2.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从师资队伍看,地方工科院校在一定程度上主要原有的会计专业师资,或者是从其他相关管理学科上临时转过来的老师,具有金融学、投资学、理财学知识背景的老师所占比例偏少,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所占比例更少。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基本还是空白。加之目前,很多地方工科院校师资管理的激励导向和激励机制不合理,在唯科研论激励机制的驱动下,许多专业教师只专注于做科研,而教学只要做到学生不提意见就了事,再加上开新课的收益很少,导致教师既不愿改进和更新所教授的课程,更不愿意开设新的课程,只是维持现有的教学秩序正常运行而已。 3.实践环节经费投入不足,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科发展重点集中在工科学科方面,财务管理专业大多是学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和追求规模扩张的大背景下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获取经济效益开设的。相对于工科专业来说,财务管理专业普遍被认为是低成本高收益的投资,因此,许多工科院校都积极开办财务管理专业,但是一旦开设后,由于资金投入的力度远达不到所需的要求,结果只能购置水平较低的设备,导致相关实验室的建设水平不高,再加上地方工科院校在财务管理领域建立的实习基地普遍较少,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三、地方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1.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彰显“地方”特色与“工科”特色 地方工科院校是面向地方、面向市场办学的主体,具有地方性、工程应用性和大众性的办学特征。[2]由于其办学定位、资源优势、服务对象、招生对象、就业面向都在地方,因此,其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直接驱动力,既要准确把握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与地方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密切结合,又要了解行业和企业对财务人员的需求,坚持地方特色,体现地方特色,为本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 此外,建设富有特色的专业也是高校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地方工科院校在制定其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时应从人才市场细分和就业目标定位的视角出发,依托其工科背景,体现其工科特色,培养具有工科优势的复合性会计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构建以目标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地方工科院校本科教育是以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为导向的专业教育,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是为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或创业做准备的教育,它所关注的焦点,在于尽可能地提高受教育者适应当前与未来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创新性能力。为此,地方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拓展宽口径的商业知识和培养一个成功的财务人员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为目标,以课程整合、体系优化与学生整体知识结构设计为重点,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所在地区行业、产业和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知识,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科知识进行重组,实施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基础课程+金融投资课程+会计专业课程”三层次课程体系。与此同时,针对地方与行业发展需求、学生基础、兴趣与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教学的不同要求,设计弹性化的课程模块,并通过专业方向的二次分流实施分流培养,从而把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专业方向有机结合,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公共基础和学科专业基础,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目标更贴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增强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 3.以学生最优化发展为出发点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 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通过多样化培养方式来实现。首先,为适应现代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放弃课堂讲授和死记硬背为导向的传统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采用互动式教学,具体包括案例讨论、角色扮演、课堂报告或演讲、小组作业、专题报告等方式。互动式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其次,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为此,地方工科院校的领导一方面,应转变观念,增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加强金融及会计方面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接受系统训练,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与效果。另一方面,应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积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确保学生能通过校外实践和顶岗实习熟练掌握相应岗位的操作要求和操作技能,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财务专业论文: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如何提高学生的保险意识和运用保险手段处理企业风险的能力,成为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的重点。必须转变思路和角度,加强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改革研究,科学优化教学内容;积极强化能力培养;高度重视教学研究,提高保险学的教学水平,才能完成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改革;教学目标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保险意识、能够运用现代保险技术、掌握现代风险管理理念的财务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应当紧密结合财务管理人才对保险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进行科学设计,但目前保险学的教学单纯考虑自身的内容体系比较重,而与有针对性的教学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加强保险学教学改革研究非常必要。 一、科学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匹配的保险学知识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应当在遵循保险学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科学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知识体系,充分满足财务管理人才对保险知识的需求。 (一)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内容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科学。保险是风险管理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是企业或个人把自身的风险以交纳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嫁给保险人承担,当发生保险风险损失时,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经济补偿。保险虽然仅仅作为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手段之一,却表现出极大的社会保障功能,得到广泛应用。 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内容。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下非投机风险的发生发展规律、类型、本质特征、成本的形成和度量、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等都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使学生深入理僻风险管理的内涵,充分认识通过保险转移企业风险的重要意义。 (二)保险基础理论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 科学的理论是人们认识和指导实践的重要基础。在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中,加强保险基础理论的内容设计,对学生科学指导企业风险防范,提高风险管理中保险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理论分析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 保险理论随着保险实践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形成并得到快速发展,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作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保险经济学原理、保险功能理论、风险防范理论,掌握保险合同的法律规范要求,掌握保险运行的基本原则、应用范围及法律后果。达到能够运用保险理论与技术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行为。解决企业在保险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业务及法律问题,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险基础理论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核心内容。 (三)商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主干内容 商业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平台,对保持经济繁荣与健康发展、企业灾后重建、维持企业持续经营、保障员工福利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面临的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等已经成为束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通过制定保险计划,购买各类企业财产保险产品,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可以通过制定企业年金计划,为员工的生命、健康、意外伤害提供更高层次的人身保障,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优质人力资源的稳定。因此,商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重点和主干。 通过商业保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各类商业保险的产品特点,能够根据企业生产与财务状况,在企业风险评估基础上科学制定保险计划。选择优质的保险产品和保险公司,提高企业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 (四)社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企业运行中,存在着员工退休养老、医疗费开支、劳动力流动而产生的失业等风险,这些风险只能通过社会保险来解决。社会保险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可以改变劳动力对企业的依附关系,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地位平等。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同属于社会保障范畴,具有相同的业务和数理技术基础,都是社会安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保险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明确企业员工所享有的社会保险的权利和应尽的法律义务,企业应该如何遵守社会保险的法律规范,保证员工社会福利待遇的实现。社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 (五)保险企业经营与监管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保险经营具有负债性,保险产品是无形产品。财务管理人员在实施企业风险保险转移、制定员工福利计划时,必须了解保险企业的经营状况,了解保险企业台前幕后的各项业务及程序,了解国家如何对保险企业进行监督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通过保险途径管理风险的效果。提高运用保险手段管理风险的水平。所以,保险企业经营与监管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积极强化能力培养,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效果 掌握和运用保险知识。分析与解决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风险管理问题,提高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始终如一的教学目标,因此,能力培养在保险学教学中非常重要。 (一)通过保险案例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应该以案例教学为先导,综合运用保险、法律及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正确处理企业风险管理中出现的各种保险问题。例如。美国“9.11”恐怖风险与保险分析、达姆达轮火灾案、大连国际合作集团公司索赔案等。这些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涉及的法律问题比较复杂,通过解析让学生明晰法律规范,提高对保险知识的理解,加强专业知识的深化。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企业风险管理中错综复杂的保险法律案件能够找到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案例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案例教学要强调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案。找到理论依据。 (二)通过社会调查强化能力培养 社会调查是将社会关注的某一具体问题,通过让学生直接进入社会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完成任务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使能力得到提高。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主要是为了处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提高保险意识而设置。在确定社会调查项目时,要紧密结合企业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兴趣及程度进行选择。例如。在风险管理、财产保险、团体人身保险、社会保险等教学中,可以确立一些社会调查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如某企业保险情况调查、某企业保险方案策划、某企业员工福利策划等。在调查中深入企业,对有效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写出调查报告。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查报告的质量给出考核评价。 (三)通过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具体操作,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同化,巩固所掌握的知识,提高能力的转化率。 在企业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工程保险等实务教学中,实践教学将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首先。设定一个目标企业,学生可以到企业了解生产及财务状况、风险管理情况,排查企业风险隐患,制定企业风险防范与保险计划,企业办理投保事项。其次,模拟企业发生保险事故,学生代表企业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参加损失鉴定,理算保险赔款。再次,选择企业保险实务诉讼案例,建立模拟保险法庭,模拟代表企业参加法律诉讼。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资源,采用模拟实训和现场实习相结合、辅以比赛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保险学知识运用到企业风险管理之中,达到强化能力培养的目的。 (四)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强化能力培养 为了保证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设计与保险学教学目标相匹配的、信度和效度较高的、易于操作的考核评价方法。 财务管理专业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要求较高,保险学课程的教学考核评价要紧紧抓住能力培养这个关键要素。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在一定笔试基础考核外,增加企业保险案例分析、企业保险调查报告、企业投保索赔业务技能模拟操作等能力考核项目,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变一次性、终结性考试为全过程考核,减少学习的功利性,有效完成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高度重视教学研究,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水平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应该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充分考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需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综合性教学研究 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比较宽泛,学生的知识面广、发散性思维强。在保险学教学研究中,应当积极探索如何发挥学生的知识储备优势,注重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融合。 例如,在解释保险概念时,可以从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的不同角度进行阐述,从保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表现特征。揭示保险经济现象内在的规律性与矛盾的特殊性及与其他经济现象的普遍联系。在介绍损失补偿原则时,可以锁定某个目标企业,从风险管理、财务管理、法律规范等角度去分析损失补偿原则的内涵与财务效果,也可以进行计量和博弈分析等。通过多视角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力。 (二)注重发展性与前瞻性教学研究 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保险理论和实务不断发展与更新。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发展性和前瞻性教学研究是时代的要求。 例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责任保险与信用保险成为企业经营不可缺少的风险转移手段,其理论与实务发展速度快,自身的业务体系不断完善;员工福利计划是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内容,是我国企业将来必须面对的问题。是一种由雇主提供员工因死亡、生病、失能、退休或失业而失去生活所得的救助计划,包括社会保险、团体保险、健康保险计划和退休计划,企业实施了员工福利计划可以获得国家的税制优惠,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发展性与前瞻性教学研究高度体现了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知识价值。 (三)注重实用性教学研究 保险学是一门指导保险实践的应用科学,保险学课程必须注重实用性教学研究,应选择当前保险市场比较成熟、适应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保险内容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例如,保险合同与保险基本原则既是保险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保险学中实用性最强的内容,保险活动在遵循保险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订立保险合同来完成;企业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工程保险、团体人身保险等是工商企业风险管理最重要的险种。应用范围广,因此。这些内容应该作为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教学研究的重点。 财务专业论文:研究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改革 摘要: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如何提高学生的保险意识和运用保险手段处理企业风险的能力,成为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的重点。必须转变思路和角度,加强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改革研究,科学优化教学内容;积极强化能力培养;高度重视教学研究,提高保险学的教学水平,才能完成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改革;教学目标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保险意识、能够运用现代保险技术、掌握现代风险管理理念的财务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应当紧密结合财务管理人才对保险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进行科学设计,但目前保险学的教学单纯考虑自身的内容体系比较重,而与有针对性的教学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加强保险学教学改革研究非常必要。 一、科学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匹配的保险学知识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应当在遵循保险学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科学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知识体系,充分满足财务管理人才对保险知识的需求。 (一)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内容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科学。保险是风险管理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是企业或个人把自身的风险以交纳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嫁给保险人承担,当发生保险风险损失时,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经济补偿。保险虽然仅仅作为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手段之一,却表现出极大的社会保障功能,得到广泛应用。 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内容。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下非投机风险的发生发展规律、类型、本质特征、成本的形成和度量、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等都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使学生深入理僻风险管理的内涵,充分认识通过保险转移企业风险的重要意义。 (二)保险基础理论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 科学的理论是人们认识和指导实践的重要基础。在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中,加强保险基础理论的内容设计,对学生科学指导企业风险防范,提高风险管理中保险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理论分析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 保险理论随着保险实践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形成并得到快速发展,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作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保险经济学原理、保险功能理论、风险防范理论,掌握保险合同的法律规范要求,掌握保险运行的基本原则、应用范围及法律后果。达到能够运用保险理论与技术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行为。解决企业在保险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业务及法律问题,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险基础理论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核心内容。 (三)商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主干内容 商业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平台,对保持经济繁荣与健康发展、企业灾后重建、维持企业持续经营、保障员工福利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面临的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等已经成为束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通过制定保险计划,购买各类企业财产保险产品,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可以通过制定企业年金计划,为员工的生命、健康、意外伤害提供更高层次的人身保障,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优质人力资源的稳定。因此,商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重点和主干。 通过商业保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各类商业保险的产品特点,能够根据企业生产与财务状况,在企业风险评估基础上科学制定保险计划。选择优质的保险产品和保险公司,提高企业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 (四)社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企业运行中,存在着员工退休养老、医疗费开支、劳动力流动而产生的失业等风险,这些风险只能通过社会保险来解决。社会保险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可以改变劳动力对企业的依附关系,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地位平等。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同属于社会保障范畴,具有相同的业务和数理技术基础,都是社会安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保险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明确企业员工所享有的社会保险的权利和应尽的法律义务,企业应该如何遵守社会保险的法律规范,保证员工社会福利待遇的实现。社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 (五)保险企业经营与监管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保险经营具有负债性,保险产品是无形产品。财务管理人员在实施企业风险保险转移、制定 员工福利计划时,必须了解保险企业的经营状况,了解保险企业台前幕后的各项业务及程序,了解国家如何对保险企业进行监督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通过保险途径管理风险的效果。提高运用保险手段管理风险的水平。所以,保险企业经营与监管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积极强化能力培养,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效果 掌握和运用保险知识。分析与解决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风险管理问题,提高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始终如一的教学目标,因此,能力培养在保险学教学中非常重要。 (一)通过保险案例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应该以案例教学为先导,综合运用保险、法律及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正确处理企业风险管理中出现的各种保险问题。例如。美国“9.11”恐怖风险与保险分析、达姆达轮火灾案、大连国际合作集团公司索赔案等。这些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涉及的法律问题比较复杂,通过解析让学生明晰法律规范,提高对保险知识的理解,加强专业知识的深化。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企业风险管理中错综复杂的保险法律案件能够找到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案例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案例教学要强调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案。找到理论依据。 (二)通过社会调查强化能力培养 社会调查是将社会关注的某一具体问题,通过让学生直接进入社会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完成任务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使能力得到提高。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主要是为了处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提高保险意识而设置。在确定社会调查项目时,要紧密结合企业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兴趣及程度进行选择。例如。在风险管理、财产保险、团体人身保险、社会保险等教学中,可以确立一些社会调查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如某企业保险情况调查、某企业保险方案策划、某企业员工福利策划等。在调查中深入企业,对有效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写出调查报告。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查报告的质量给出考核评价。 (三)通过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具体操作,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同化,巩固所掌握的知识,提高能力的转化率。 在企业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工程保险等实务教学中,实践教学将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首先。设定一个目标企业,学生可以到企业了解生产及财务状况、风险管理情况,排查企业风险隐患,制定企业风险防范与保险计划,企业办理投保事项。其次,模拟企业发生保险事故,学生代表企业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参加损失鉴定,理算保险赔款。再次,选择企业保险实务诉讼案例,建立模拟保险法庭,模拟代表企业参加法律诉讼。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资源,采用模拟实训和现场实习相结合、辅以比赛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保险学知识运用到企业风险管理之中,达到强化能力培养的目的。 (四)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强化能力培养 为了保证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设计与保险学教学目标相匹配的、信度和效度较高的、易于操作的考核评价方法。 财务管理专业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要求较高,保险学课程的教学考核评价要紧紧抓住能力培养这个关键要素。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在一定笔试基础考核外,增加企业保险案例分析、企业保险调查报告、企业投保索赔业务技能模拟操作等能力考核项目,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变一次性、终结性考试为全过程考核,减少学习的功利性,有效完成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高度重视教学研究,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水平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应该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充分考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需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综合性教学研究 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比较宽泛,学生的知识面广、发散性思维强。在保险学教学研究中,应当积极探索如何发挥学生的知识储备优势,注重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融合。 例如,在解释保险概念时,可以从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的不同角度进行阐述,从保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表现特征。揭示保险经济现象内在的规律性与矛盾的特殊性及与其他经济现象的普遍联系。在介绍损失补偿原则时,可以锁定某个目标企业,从风险管理、财务管理、法律规范等角度去分析损失补偿原则的内涵与财务效果,也可以 进行计量和博弈分析等。通过多视角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力。 (二)注重发展性与前瞻性教学研究 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保险理论和实务不断发展与更新。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发展性和前瞻性教学研究是时代的要求。 例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责任保险与信用保险成为企业经营不可缺少的风险转移手段,其理论与实务发展速度快,自身的业务体系不断完善;员工福利计划是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内容,是我国企业将来必须面对的问题。是一种由雇主提供员工因死亡、生病、失能、退休或失业而失去生活所得的救助计划,包括社会保险、团体保险、健康保险计划和退休计划,企业实施了员工福利计划可以获得国家的税制优惠,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发展性与前瞻性教学研究高度体现了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知识价值。 (三)注重实用性教学研究 保险学是一门指导保险实践的应用科学,保险学课程必须注重实用性教学研究,应选择当前保险市场比较成熟、适应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保险内容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例如,保险合同与保险基本原则既是保险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保险学中实用性最强的内容,保险活动在遵循保险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订立保险合同来完成;企业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工程保险、团体人身保险等是工商企业风险管理最重要的险种。应用范围广,因此。这些内容应该作为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教学研究的重点。 财务专业论文:烟农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其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承担着组织生产、专业服务、多种经营、普惠社员的职能和角色,对合作社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同样是烟农合作社经营管理的必要保障,核算的精准,管理规范,直接关系到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烟农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规范 烟草行业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以来,以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为中心,烤烟生产基本实现“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的生产组织模式,烟农专业合作社已具有一定规模,但由于烟农专业合作社存在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经营管理水平有限等原因,使得财务管理风险凸显,如何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降低财务风险,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探讨烟农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对于维护广大烟农社员的利益,稳定烟草公司的生产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烟农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 (一)执行制度不严,管理水平不高 尽管合作社成立之时,根据有关法规,完善了财务制度,但实际财务管理并未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管理水平还亟待提升。在民主管理、社务公开、扶持补贴资金处置、盈余分配、成员账户运用等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瑕疵。表现为制度上墙多,公示上墙少。决策事项多,决策会议少。扶持补贴多,收支明细少。 (二)会计核算不规范,资产管理水平低 会计核算停流在“流水账”水平,会计科目使用不准确,报销审批手续不完善,相关经济业务发生后报账不及时,凭证资料入账依据不充分,会计档案资料不完整。资产账簿的设置不能充分反映资产的剩余价值、使用周期、使用地点、管理责任人等内容,同时合作社对财务人员的分工不明确,不进行定期盘点,资产管理存在账实不符、管护不到位、闲置率高的问题。 (三)争取税收优惠不到位,存在潜在法律风险 国家规定合作社向成员提供农资免征增值税;合作社与成员签订的产品销售合同,免征印花税;合作社销售成员的产品视同农户自产自销等税收优惠政策,但是由于一些地方税务部门对政策把握不到位,合作社自身积极争取力度不够,国家给予合作社的税收优惠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随着合作社业务量增加,服务项目多元,大额交易资金流通,在法律上存在潜在风险。 (四)社员账户应用不好,盈余分配依据不详细 社员账户是合作社记录成员参与组织交易、享受盈余分配的重要依据,是联结社员利益的纽带。目前合作社基本都建有“社员账户”,但部分合作社在筹集初期,缺乏相应制度建设和法规指导,以非现金方式入股的社员,初始出资(入股)额量化依据不充分,加之合作社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有限,无法真实反应盈余情况,合作社公积金和公益金量化到社员账户份额不准确,年终分配依据不充分,社员权益有被侵害的可能。 二、合作社财务管理原因分析 (一)烟农合作社性质特征限制 烟农合作社相较其他农民合作社,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业务核心工作是开展事关烟叶生产的综合服务,以服务社员为主。二是综合服务项目较多,社员在不同项目上存在不同交易量。三是不同业务项目成本构成不一,核算社员交易成本较复杂。四是合作社从事生产的社员可享受国家、行业、地方政府的相关扶持、补贴,收益来源较为复杂。 (二)人员素质不高限制 一是合作社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一些合作社财务管理由临时人员办理,本身业务素质不高,同时对合作社业务认识不够,会计处理上针对性不强,出现错误。二是合作社管理层财务素养不够,本身不懂,加之平时只关心合作社业务工作,在意的是如何扩大收益,对合作社财务事务管理参与过问不多。三是合作社监事作用弱化。监事会成员因不具有相关财务会计知识,对合作社年度业务报告和会计核算事项监督形同虚设。四是外部介入欠缺。烟农合作社出于成本控制考虑,没有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工作。 (三)外部环境的限制 一是政策解读少,意识不到位。由于地方有关部门宣传欠缺,合作社财务人员对国家出台的合作社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理解不够,对税收优惠政策和纳税申报程序不熟悉。相当一部分财务人员缺乏向税务机关办理免税申报和备案手续的概念。二是政府部门主动为引导不足。税务一些相关部门对合作社减免税收不积极、不作为,合作社多次碰壁无果而返。三是地方相关部门误解。由于烟草公司烟农合作社在引导组建、经营帮扶上做了很多工作,一些地方部门将烟农合作社相关工作划归烟草公司牵头,造成专业指导不足。 三、改进策略 (一)强化法律法规学习,提升政策把握能力 烟农合作社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等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各项内控管理制度工作。利用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多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财务会计知识教育工作,提升管理人员的财务素养。 (二)打造专业队伍,规范财务管理 完善组织机构,建立财务管理部门,设置专职会计与出纳岗位,聘任业务素质高,有一定财务工作经验且工作仔细、勤劳实干、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任职,并匹配相应的薪酬,以维持财会队伍的稳定性,同时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后续教育,更新财会知识,了解最新的政策,保证其上岗的资质。合作社还要对财会人员进行考核,将其工作情况与工资奖金挂钩,用以激发财会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及积极性。 (三)完善相关制度,做到有制可依 烟农专业合作社要以适应合作社当下业务需要为前提,不断修改和完善相关财务制度,夯实财务管理基础。严控财务项目审批,对管理费用,如差旅费、招待费、通讯费、交通费等核定定额,制定标准,健全经手、签收、审批程序,明确内部岗位责任制,严格控制。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分开资产的购置、验收、保管、使用、处置等五个环节的台账管理,形成内部牵制制度管理和台账登记责任管理。要完善盈余分配制度,合作社章程要应对盈余分配比例进行约定,分配方案必须经社会大会审议通过,重视对社员账户运用,使社员得到应有的利润返还和分红。要完善合作社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合作社理事长、专业队队长等工作人员的绩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更好的服务于合作社,同时在兼顾效率和公平前提下,确保其付出能够获得应有回报。 (四)落实民主管理,社务公开 严格执行合作社民主管理,接受监督的制度。财务相关事项必须采用直观,通俗易懂的方式,定期定点进行公布,接受社员的监督。监事会要履行职责,按时组织对财务的审计和检查,公开监事报告。合作社要主动申请外援,定期委托第三方开展财务审计,确保规范管理,经济行为真实合法。 作者:樊琴 单位:六盘水市烟草公司水城县分公司 财务专业论文: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 摘要:近年来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确立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合理课程体系、调整学科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等有效改革的构想。以期能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培养更多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改革构想 财务管理专业在高校设立的时间较短,因此所积累的建设经验有限。目前新形势下对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提出了新的挑战。而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现状堪忧,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不符合新时代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所以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想高校财务管理专业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就必须要认清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有效的改革策略。让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得到良好的发展,以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在高校教改的新形势下,其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却并不明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对人才的要求是综合性能力强的人才。但是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不突出,没有自身的特点,且没有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很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对培养培养的目标是“应会”、“应知”,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对其他相关知识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弱,应变能力差。 (二)教学内容滞后,课程体系不确定 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会涉及到一些会计知识和金融知识,导致了各大高校之间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侧重点各不相同。有的侧重财务会计,有的侧重金融投资。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独立的、系统的标准。其次还存在着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照搬照抄西方财务的内容和方法,并没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导致很多知识应用性不强。 (三)专业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 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金融专业等有一些内容上的相似,很多学校在设计课程时会把几个专业的课程内容重复到一起。如财务管理课程与会计专业课程相互重叠交叉。这种专业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利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优化。另一方面由于课时的增多,学生自学时间减少,重复出现的内容会减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降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比较落后。例如应当采用学时制,有的学校虽然采取学分制,但实际上就是学时制的翻版。教学模式仍然是“灌输式”、“填鸭式”等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等很少得到应用。其次,教学设备也比较落后,大多数教师都采取板书,多媒体教学和电化教学方法应用有限。以上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了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深入研究财务管理专业改革的策略,成为了研究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热点话题。 二、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改革构想 (一)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依据国家教育方针,高校教育特点以及新形势下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其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确立为:培养知识面宽,财务管理理论功底扎实,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并注重素质全面提高的综合型的、能够在工商、金融企业、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教学和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这个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涵盖了三个方面的特点:1、提倡素质教育;2、在就业导向上兼顾工作、教学和科研;3、在人才培养类型上注重培养高级专业的人才。 (二)设计合理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合理地设计财务管理专业狭义的主干课程。根据财务管理学科内容的构成及特征,对其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的设计。可以依据财务管理核心内容并且结合财务管理的理论、实践等进行设计。可以设计如下:财务管理理论知识、中级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和项目评估。这样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兼顾了理论知识,也涉及到实践部分。按照中级到高级逐渐训练学生的技能,加深知识,让学生逐渐掌握相关知识,符合了“从一般到具体,从基本到特殊”的原理。 (三)调整学科内容,避免重复交叉现象出现 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要有自己的独特点,侧重点。可以从资金的规划和控制入手,对学科内容进行调整。学科内容可以包括筹资、投资、分配和评价四个方面的内容。围绕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来作调整。对投资部分内容可以具体调整为短期资金投放和运用,长期资金的投放和运用等。研究财务管理专业学科内容的特点,完善其内容,避免与金融专业和会计专业的相关内容重复交叉。可以设置包括经营预算、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四)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可以寻找出新型的、适合其专业教学的方法,改变被动的格局。如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具体应用“问答式”、“讨论式”和“倒拉式”等来实现教学。2、案例教学法:选择典型的案例在课堂上展示,或者根据教学需要,围绕一两个问题,对财务管理具体业务作出调查,并客观描述,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3、实践性教学:积极开展校内财务管理相关的实践课,加强学生实践教学,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基础,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三、结语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只有直面问题,分析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现状,并根据现状,提出有效的改革策略,完善发展策略,才能推进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专业的综合型优秀人才。 作者:巩建信 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财务专业论文:财务管理专业金融理财思考 【摘要】 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财务管理本身的实践性、综合性以及时代性都比较强,社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财务管理专业进行金融理财方向教学开设的必要性,并从实际需要出发找到了一些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学校更好的进行课程开设,不断的提高财务管理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关键词】 财务管理;金融理财;必要性;策略 财务管理本身的实践性、时代性以及综合性都非常强,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学校在进行专业建设时也应该全面考虑到社会时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出更多综合能力强,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避免学生将来就业时收到能力和知识结构方面的限制,给学生更好就业和财务管理专业水平提高奠定良好基础。而在专业课程开设时,将金融理财添加到财务管理专业中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在财务管理专业中进行金融理财方向课程开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学科交融性给金融理财方向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就学科定位方面而言,很多国内学者都认为财务管理本身便是金融学的分支。还有些学者认为,金融学以及财务管理学二者的侧重点有一定的差别,但是也存在很多共同的研究对象,比如投资组合、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资本结构、风险管理以及投资项目管理。就这方面而言,金融学和财务管理学两个学科之间的交叉性非常强。 (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进步要求学校进行金融理财方向的开设 现在我国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特点包含了下面两点。首先,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时已经逐步的从以往的资金运营以及结算管理转变成为资金筹集、资金结算、资金运营、投资、风险等一些方面。其次,我国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时,有些方面还比较薄弱,比如收益分配、投资、筹资等。现在很多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还是进行资金管理,这种情况需要采取措施转变。导致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除了包含企业自身因素,还和我国教育有着直接关系,我国财务管理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时,还和市场经济需要存在一定的偏差。就企业财务管理实践而言,高校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改革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三)金融活动愈加活跃,金融理财方向开设能够满足对人才的需求 现在,我国金融行业已经逐步的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给我们日常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现在我国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想要培养更多的金融人才,首先企业应该进行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完善,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金融人才,并采取措施帮助其更好的发展,切实提高对高端金融人才的吸引力;其次,应该重视金融人才管理和资源开发机制的完善和健全,做好金融后备人才的建设,并根据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最后,进行金融人才服务平台的搭建,进行金融人才服务中心的设立,这样能够给金融人才的聚集以及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能够推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更好的进行 现在我国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时,内容大致相同,特色专业欠缺,专业方向定位还存一定的问题。比如课程结构合理性较差、课程本身的实践性和针对性较差、课程体系性和配套性存在一定缺陷和问题、培养出来的人才实践能力较差等。这便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专业发展方向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合理的调整规划,确保形成的课程体系真正符合时代需要。 二、在财务管理专业中进行金融理财方向开设的建议 (一)制定科学的思路 在财务管理专业中开设金融理财方向时,需要在保证基础课程和其它专科方向一致的情况下,采取科学的手段。首先应该在研究市场需要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应该进行课程理论体系的整合,确保其符合专业发展需要和人才成长需要;再次,需要完善学校的实践教学以及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切实提高学生本身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最后,应该完善教学辅助体系,从而更好的进行人才培养。 (二)在财务管理专业中进行金融理财方向开设的建议 1、根据市场需求,确保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符合市场需要 我国很多学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基础往往都是以往的财会专业,学校需要研究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式,进行创新建设力度的加大,而进行金融理财方向的开设本身便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开设目标是培养出更多的综合素养较强的人才,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社会市场发展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研究专业课程建设,确保课程理论体系能够凸显时代特征和实践联系紧密 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合理的利用各种资源,合理的创新理论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课程结构的优化。可以选择金融理财规划、金融市场学等一些课程,并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一些能够提高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课程,比如金融服务与营销、金融形势与政策、证券以及金融英语等。 3、确保时间教学模块构建合理 对于财务管理金融方向的学生而言,不但需要具备理论素养和品德素质,还需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也就是需要较为数量的掌握金融业务和现代财务的一些操作技能,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够从事投资、银行、证券、保险等方面的工作,教师需要根据需要合理的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一般情况下,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含了两种,首先是课程内的实验,其次则是集中实践性教学,也就是进行专业实训。想要做好实践教学,首先需要提高实践课程开展的有效性,开设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比如国际金融、保险理论与实务。期货与期权、证券投资学等;其次,在教学时可以创新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的改进,增加和实验有关的相关环节,弥补理论教学存在的不足,不断的完善学校的时间教学体系;最后,学校还应该根据当前金融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讲座的开展,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的趋势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学校应该进行金融实习基地的建立,帮助学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能力。 (三)做好教师队伍建设 想要培养能力更强的专业人才,便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随着社会发展,我校金融学科的教师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还很难满足金融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师资队伍的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教师本身的技能不足、实践经验也较差,这也给专业实践课程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制约,这便要求学校必须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应该将行业背景作为依托,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教师参与到实践中去,鼓励教师去证券公司、财务公司以及商业银行中兼职;其次,可以鼓励教师考取金融从业资格;再次,鼓励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去,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最后,重视校企合作,鼓励高素质的金融从业人员来学校兼职讲课。 结语: 财务管理专业开设金融理财方向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其开设能够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学校在课程开设时,不能盲目,必须全面考虑到社会发展和学生进步的需要,采取措施,切实做好课程建设,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作者:吴语涵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商学院 财务专业论文: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研究 摘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自2008年施行至今仍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引进平衡计分卡这个概念,使得在运行这个制度能立足于全局,更加完善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本文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现状和问题、平衡计分卡与它可行性和意义,最后给出建议。 关键词: BSC;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 1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现状 1.1会计部门和财务工作人员 1.1.1会计部门 会计部门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一个重要的财务部门。我国的合作社里的会计部门的要求是根据会计业务需求来设置会计账簿以及必要的会计人员。而那些没有这些条件的合作社也可以通过委托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或记账机构记账、核算,从而达到合作社的财务会计制度。但现实合作社中,大多数合作社选择的是委托记账机构或者农村经营管理机构记账,拥有自己独立的会计核算部门,却寥寥无几,更有些合作社甚至没有独立会计核算部门,也没有委托记账。 1.1.2财务工作人员 对于合作社财务工作人员的要求是具有综合会计素养的人员。对其最基础的规定是及时登记会计账簿来保证日常的会计核算。把两个或多个不相容岗位进行分离,即合作社的会计人员和出纳人员不能由一人担任,从而达到出纳不管账目工作,而合作社的会计不插手现金的目的。然而,大多数合作社的财务人员并不具有综合会计素养,财务人员学历大都处于大专以下的学历,有些财务会计人员是无证上岗,对于定期会计培训的财务人员更是寥寥无几,这些合作社财务工作人员是不符合制度规定的。 1.2会计账薄设置与会计核算情况 1.2.1会计账簿设置 会计账簿,对于日常生活来说是记录经济业务的簿籍;对于会计报表而言是编制其最根本的依据。一个比较完善的会计部门,其会计账簿应设置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各种必要的明细分类账。而大多数的合作社只有现金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账,很少合作社建立备查账。对于会计账簿设置还是很不齐全的。 1.2.2会计核算情况 对于合作社中的会计核算,制度规定了五大类的项目,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这五大类又具体分了37个会计科目,这些科目能够满足较小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社里简单的业务,能够为会计人员操作提供便利。但随着时代进步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会计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是这些科目不可以核算和解决的。 1.3内控制度与盈余分配情况 1.3.1内控制度 农民合作社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保证其资产安全完整以及合作社社员的利益。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要求合作社对借贷业务控制、对销售业务控制、对采购业务控制、对货币资金控制及存贷业务控制。然而,大多数合作社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甚至有些合作社还出现一些内控问题。这些问题说明合作社对内控问题还是不够重视。 1.3.2盈余分配 合作社通过盈余分配激励每一位社员,也通过这个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员加入其中,它是合作社分配制度的核心手段。对盈余分配顺序也做了详细的规定,他要求合作社中有可分配盈余时,应该先弥补上年度亏损,其次提取一定比例的盈余公积,再把计算应付盈余返还,这一计算额度是由社员和本社之间交易额决定的,且这种返还比例至少在60%以上。最后才能把剩余的盈余并且进行返还,这个是在扣除前两项分配之后的盈余部分。再把这剩下真正的盈余按照每个社员在整个合作社所占的份额进行分配到位。在合作社里,绝大多数的合作社采用按交易量分配与“按股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采用股金分配的合作社少之又少,很多合作社按交易额分配远远低于60%。 2BSC与农民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结合可行性及意义 2.1BSC理论简介 平衡计分卡的英文是“TheBalancedScoreCard”,简写为BSC。它作为企业战略执行的工具首先强调应当建立一个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的战略管理体系,在战略的指导下形成企业绩效评价总目标,根据总目标来细分企业战略目标,然后平衡记分卡把绩效评价总目标转化为四个方面来考核的绩效指标,分别为财务维度、顾客维度、核心内部流程维度和学习与成长维度。利用这个绩效评价体系来考核和奖惩企业内部各部门、个人目标,从而充分调动企业所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终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2.2BSC运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合理性分析 2.2.1平衡计分卡的价值取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相一致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的目的为了保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利益。这个过程中引入平衡计分卡是因为他们二者有相同的价值取向,这也是他们能够相依相存的核心。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的价值取向是与BSC理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相同的。这理论认为企业要为股东、债权人、企业内部人员、顾客、供应商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谋求福祉,而不仅仅为所有者谋利益。 2.2.2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为平衡计分卡提高了制度层面的保障 价值取向相同表明平衡计分卡能应用于农民合作社的重要前提,但这种价值还需要通过外在的制度形态相协调。我国为了合作社能够健康的发展对其进行许多政策指引,如2006年10月31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7年12月制定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以及各省也推出一系列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办法。这些制度实施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了制度依据,也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应用平衡计分卡有了制度层面的保障。 2.3BSC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结合意义 基于BSC理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而言,能够在原有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上进一步把合作社战略目标考虑进去,将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以及会计人员根据这一战略目标运用到财务会计制度中,提升财务人员创新能力分解他们到学习和成长维度中。平衡计分卡把战略放在中心位子,从战略高度将战略目标分解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目标,使得整个合作社每个成员都为这个目标努力,从而有利于战略目标实现。 3农民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改进建议 3.1加强BSC理论的宣传教育力度 平衡计分卡对于大多数合作社而言,它是一种先进的战略工具。这种工具能否有效的贯彻和实施有赖于对它的宣传和教育力度。通过大力宣传来减少运行中的阻碍,使得合作社的社员更加了解这个工具所带来的好处,以获得大家的认同。这一工具的实施还需要强有力的政府层支持,通过政府主管部门对平衡计分卡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基本特点以及它与之前工具的区别的介绍来提升社员对这个新概念的认识。 3.2完善农民合作社自身人才开发管理机制 人才是农民合作社能够更好发展的源泉。农民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改进基于BSC理论需要有一批素质高的人才做保证。基于BSC理论要求合作社的每个岗位都有与之相匹配的人才,从而提高财务会计管理体系,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效率。相对于大城市,农民合作社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所以我们需要国家出台一些政策鼓励他们能够进入农村,帮助农民合作社发展。农民合作社自身也要营造出一种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环境来吸引人才。合作社要对财会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要求财会人员定期接受会计知识培训,以保证他们与社会接轨,增强他们的管理水平,提高他们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制度操作。 3.3健全农民合作社内控制度和分配机制 合作社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从而降低组织成本,避免合作社经营的风险,提高合作社财务的效率。合作社应当建立合理的会计核算,把责权具体分配到人,防止投机行为发生,也避免合作社共有财产被私人占有,确保财产的安全与完整。其次,对收支都实行统一领导和集中管理。最后,合作社的会计和出纳必须有两人分别担任,从而把会计账务和库存现金分开进行管理,及时记录发生经济业务。合作社分配制度建立首先应当为每个成员都设立社员账户,其中包括成员入社时的出资额以及各方赠与和政府财政的补助,让社员的公积金和交易额都能清晰细化给每个社员。其次,合作社可以提取少部分的公积金来降低合作社经营风险,从而扩大合作社发展资本。最后,合作社应当先按照成员与合作社交易额的比例返还,然后按其返还总额必须大于可分配盈余的60%分配,从而把成员与合作社利益联系起来。 作者:徐文婷 单位:扬州大学商学院 财务专业论文:财务管理专业困境浅析 摘要: 伴随经济的日益发展,与经济相关的专业也应运而生且不断增多。财务管理与会计学就是众多相关专业中的两个。然而对于这两个专业的相似性,学术界也有过许多不同意见。面对众多的相似性,专业的发展势必受阻、面临困境。无论高考填报志愿还是考研都处于一种尴尬境地。 关键词: 财务管理;发展困境;专业特色;互联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与经济、金融相关的专业日益呈现火爆的局面。然而,一系列服务于经济、金融专业出现的背后,也不乏各个专业交集过于紧密的现象。就财务管理专业而言,1998年教育部正式设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在2012年教育部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财务管理属于管理学门类下的工商管理学科。同属于管理学门类,财务管理专业却有着会计学的深深烙印。 一、困境的原因所在 (一)会计学、财务管理傻傻分不清楚 高考结束,很多人关心的是志愿的填报,然而面对纷繁众多的专业将如何抉择则是一大难题。选择会计还是财务管理更是令人头疼的一件事。对财务管理的疑惑与不了解,总会抛出一连串的问题:财务管理专业是研究什么的?它与会计学有什么区别?毕业以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然而在学术界这个问题也是争论不一、尚未达成共识。凌婕、徐文佳曾撰文指出: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金融学太过相似,没有必要单独开设,应并入两者之中。陈四清则对此表示不同意:虽有相似,但也各有千秋。学术界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存亡与否尚有争议,孰是孰非暂不清楚。有人说财务管理与会计学区别不大,那么就有人质疑:既然区别不大何必开设两个专业,岂不是多此一举?也有人说这两个专业肯定有区别的,但具体有什么区别也是不清不楚的。只了解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会计学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记录、计量和报告;财务管理更多是针对资金的融资及使用的管理以及对未来的经济活动做出预测。必须承认二者侧重点是有所不同,可是仅凭着细微的差别就分成两个专业恐怕也是难以服众。最后,留给人们更多的是对于两者之间共性的思考。两个专业之间不明晰的界限,依然存在,学术界的争论也依旧没有停止。 (二)本科教育两者专业定位、核心课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会计学专业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处理现实中的会计工作。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金融、会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会计手工核算、资金筹集、财务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综上不难看出,不论会计学或财务管理专业都需要掌握管理、经济、会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对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明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能够分析当前市场经济运行变化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独立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繁杂的财务问题。再者,专业核心课程:《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高级会计学》、《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等等,两个专业都有涉猎,交叉学科较多。在一些普通高等学校这两个专业压根就没有区别,人才培养模式几乎相差无几,这种现象不是个别存在的。对比以上,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在内容安排上,两个专业都有太多的重合;无论是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是在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这两个专业都有过多的交集,两个专业的本质特征尚未明确。 (三)本科招生火爆,考研面临困境 纵观近几年研究生报录的状况,会计学研究生与财务管理研究生招生的数量有着天壤之别。除去全国财经类院校招收会计学硕士外,还有许多的综合性大学、科研院所也对会计学研究生有所青睐。相比之下,招收财务管理研究生的院校却寥寥无几,只有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少数院校目前招收财务管理研究生。而且,部分财务管理硕士点还是刚开设不久,正在一步步探索中前进,缺乏相匹配的经验及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本科阶段众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想继续深造却面临巨大难题。众多财务管理本科生考研选择受限,实属尴尬。无奈部分人只好跨专业考研,追寻继续深造的机会。全国会计学硕士点与财务管理硕士点数量相差岂止几倍!财务管理专业硕士点数量稀少的背后,反映的是一个专业的专业特色与理论研究的匮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存在缺陷、尚不完整。因此,才会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方面存在缺位与断档的现象。 二、几点拙见 (一)发掘专业特色,财务会计相分离 1.创造核心价值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新的竞争力量的不断加入,使得依靠会计学得以发展的财务管理专业面临巨大冲击。新的时代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充分发挥组织资金运动、协调财务关系的作用,突出在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方面的优势。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那么创造新的核心价值也就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围绕“创造核心价值”的主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贯彻“价值最大化”的思维理念,重视价值的作用,在理论与实践中发掘特色、突出重点。 2.保持专业特色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重新审视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创造核心价值,发展专业特色”这一思想,加强财务管理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不断促进财务管理专业内部催生出新的分支,使得财务管理形成一套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中级到高级的理论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彻底剥离会计学的外衣,保持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理论联系实际,发展网络财务 2015年7月4日经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此项举措增强各行各业的创新力量,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增加新的驱动力。财务管理也要抓住新的机遇,乘胜追击,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实现飞速发展。积极发展区别于传统财务软件的网络财务软件,大力发展网络财务,提高效率,实现资源互通共享。积极开创远程处理、信息共享、集中处理的财务管理新模式,增强企业快速反应和果断决策的应变能力。同时,在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下,除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外,更加注重培养运用互联网、利用新媒介的能力。 (三)“引进来,走出去” 新的经济形态下,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将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结合起来。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运行规律、发展方向,不断增强财务管理专业内生力量。将传统融资途径,融入新的时念,开创别样的筹资新渠道。时刻牢记我国的经济体制、会计制度、市场环境、有其特殊性,研究与教育要结合中国具体财务环境,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理论。同时,坚决摒弃全盘西化的错误思想。 三、结语 财务管理专业面临的困境亟待处理,但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它需要日趋完善的理论体系为保障,突出的专业特色为核心,相关部门的重视为牵引力,整个学术界同心同德,才能开创出财务管理的新方向。 作者:甘远勇 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微信营销策略论文: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在新媒体发展时代,微信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营销平台,正是因为虚拟社交的信息快速传播与共享,让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现实生活与虚拟网络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现阶段,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研究话题,企业或者个人主体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构建产品信息营销推广网络,发挥了微信的重要营销工具作用。微信营销属于以微信为基础的一种网络营销手段。通过研究和分析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策略,可以有效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支持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微信营销;策略 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应该关注构建起良好的网络营销环境,进一步提升微信营销策略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实现即时的客户需求与卖家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互动交流,实现个人消费欲望到个人消费行为的实际转化。微信营销之所以发展迅速,主要是因为微信营销拥有明显的自身优势条件,首先就是微信营销的支付手段可以实现即时支付,用户通过网银支付工具可以实现方便快捷的再现支付,同类型优势还有很多。 一、制约新媒体时代微信营销的因素分析 (一)微信营销平台运作存在的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微信营销平台的价值需要通过平台的运作实现,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微信营销平台的成熟度不足等原因,我国微信营销平台运作模式大多都在沿用着网页论坛等传统模式,尽管微信平台营销具有免费的优势,能够对人们起到良好的吸引力,但从现状来看,微信营销平台却并未实现网络支付工具的全面应用,支付流程相对繁琐;与此同时,企业微信营销平台市场发展也具有多方面的限制,微信营销渠道同企业线下商业网点的对接不畅直接弱化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凸显出了企业微信营销平台运作的问题。 (二)微信营销平台模式设计的问题 相比于传统的企业营销渠道来讲,企业的微信营销平台具有明显的优势,尽管如此,微信营销平台所构建的全新的营销渠道亦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企业传统的营销渠道,而企业传统的营销渠道又是关乎企业营销人员利益的源头,因此这种营销业绩归属权的争夺将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陷企业于进退两难之境;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在于,正是因为企业微信营销平台的模式设计,决定了企业对此的推进力度并不强,对于营销平台网络架构的规划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且无法从技术和理念上保证微信营销平台模式设计的与时俱进,从而制约企业的发展。 (三)微信营销平台服务质量的问题 微信营销平台的应用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对于消费者隐私信息的保护问题一度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重点。作为应用最广泛的社交类软件,微信很多功能具有内隐性,处于对个人隐私的重视,消费者对微信营销平台的服务也就存在着诸多的“不放心”因素;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在微信营销平台的推广过程中并不重视同消费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信息的输送过于主动,对于消费者的反馈却经常忽视,如此也就背离了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反而拉远了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二、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策略探析 (一)微信营销平台运作策略 微信平台的运作策略首先应该分析平台运作的实际情况,正是因为与目标客户联系和信任程度较低,所以需要在初期运行阶段提升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增加营销信息的及时性和沟通互动联系紧密性,还应该在不同时间阶段类型不同,同时较为吸引消费注意力的产品信息,赢得客户的关注,增加客户消费的积极性。但是还应该注意避免推送的营销信息不要过于频繁,避免引起消费用户的反感,避免消费用户产生抵触心理。 (二)微信营销模式设计策略 在进行微信营销模式设计策略制定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及时了解社会热点新闻,以社会新闻信息热点为客户兴趣激发点,从而提升用户的品牌信任程度,利用热点社会事件融合到微信营销设计策略中。还可以实践生活化的营销策略,重视客户群体的审美需要。应该确保消费用户收到的都是价值较高的微信信息,进而也可以巩固微信用户对营销平台的信任程度。 (三)微信营销客户服务策略 对于微信营销客户服务质量的提升,本文认为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企业应当充分正视新媒体时代客户信息的价值,由此提高对客户信息搜集的重视程度,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精准定位客户群体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确保推送的信息能够对此类客户产生价值;另一方面就是要提高对新媒体特征的利用率,此方面在于,企业应当在微信营销的过程中及时对消费者的意见给予反馈,使消费者真正感受到企业对自身的关注与关怀,同时针对客户群体开展满意度调查,以为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决策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媒体营销手段,在开展微信平台营销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和重视制约微信营销的因素,也就是平台的运作、营销模式设计以及客户服务等内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微信营销应对策略。深化平台营销活动开展水平和质量,通过研究和分析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策略,可以有效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支持作用。 微信营销策略论文:杜蕾斯的微信营销策略研究及分析 摘要:新媒体的普及让消费者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本文试图对杜蕾斯整体微信营销策略进行梳理,以发现其营销策略的可借鉴之处,以便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时,进行借鉴或指导。 关键词:微信杜蕾斯营销策划 一、引言 微信作为网络营销的重要平台之一,其订阅功能和朋友圈分享能力,外加海量用户触达能力,微信公众平台生来就是自然的营销平台。但是微信营销并非适合所有行业,也并非投入即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大多数企业仍处于摸索阶段,只有少数企业取得了相对的成功。作为微博营销的成功模版“杜蕾斯公司”,在微博上策划了比如“作业本怀孕”等众多经典案例,在微信营销时代,用了十盒产品随机抽取幸运儿的做法,一夜之间增长了几万粉丝,更是传说有专业“陪聊团”来经营微信公众号,杜蕾斯的成功十分有借鉴意义。所以,本文试图对杜蕾斯整体微信营销策略进行梳理,以发现其营销策略的可借鉴之处,以便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时,进行借鉴或指导。 二、微信与微信营销 (一)微信及其微信的用户 微信(Webchat)是腾讯公司在 2011 年推出的一个即时通讯系统,由于它的便利性以及廉价性,以及它可以在社交网络中进行资料的共享等优势,一经推出立即得到全国好评。根据2015年腾讯业绩报告显示,截止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 微信支付用户在2015年达到了4亿左右。微信用户的男女比例为1.8:1,男性用户约占了64%,用户整体以男性为主。年龄方面,微信用户平均年龄只有26岁,97%的用户在50岁以下,86%的用户在18-36岁之间。职业方面,企业职员、自由职业者、学生、事业单位员工这四类占据了80%的用户,此外,80%的中国高资产净值人群在使用微信。四分之一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5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这些都证明微信营销具有强大的潜力。 (二)微信的传播特征 微信公众平台的订阅功能和朋友圈分享能力,外加海量用户触达能力,让它生来就是营销平台。微信官方为了避免重蹈新浪微博的覆辙,对营销不仅不支持反而在打压。除了处处强调不是营销平台之外,还限制鼓励转发朋友圈等典型营销行为,更别说提供专门工具支持了。微信作为中国微信用户强大的社交工具,接近一半活跃用户拥有超过100位微信好友。微信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微信更加便捷,可以迅速进行一对一的互动,更加精准的进行营销。曾有媒体打比方“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微博100万个粉丝”。形象地说明了微信营销相对于微博、博客等媒体营销更为精准的特点。正是微信营销这种点对点的精准营销决定其能够以互动的形式将普通关系拉近成为紧密联系,进而产生较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了实现更精准的广告投放。微信设置了特殊的朋友圈广告系统,可以根据性别、年龄、爱好、地理位置等一些用户标签精准匹配,进行更精准的投放和管理,用算法为每位用户定制个性化广告,从而将广告骚扰度降到最低。 (三)微信营销的效果 根据2015微信运营报告显示,微信的消费支出中,娱乐占了 53%、公众平台占了 20%、购物占了 13%、出行占了 11%、餐饮只有2%。据统计,微信直接带动的生活消费规模已达到 110 亿元、其中娱乐消费时最大支出,规模为 58.91 亿元。关注比例方面,29% 的用户关注了自媒体、25% 的用户关注了认证媒体、20% 的用户没有关注任何公众号、18% 的用户关注了企业商家、而 6% 的用户则关注了营销推广类账号。可以说,公众号是微信的主要服务之一,近 80% 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企业和媒体的公众账号是用户主要关注的对象,比例高达 73%。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14年12月26日了《微信社会经济影响力研究报告》,该《报告》首次对微信在社会经济方面的价值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显示,微信在过去的一年中对信息消费的拉动达到952亿,对就业的拉动达到1007万人,为中小微企业以及政务民生的应用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杜蕾斯的微信营销体系现状分析 (一)杜蕾斯公司的产品以及盈利模式 杜蕾斯品牌为全球知名的两性健康品牌,是一个成立于 1929 年的老品牌,在微传播时代,将传统的品牌形象大胆移植到网络的土壤上,其借势营销、官微拟人化、与粉丝有效互动以及举办创意包装大赛等举措,不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更是受到了业界的肯定和追捧。 1. 搭载具备显著新闻价值的事件 在苹果召开2015年春季会,正式Apple Watch等系列产品后,杜蕾斯又迎来了借势营销最佳时机。苹果的会关注度一向很高,而杜蕾斯选取了iwatch的与人体的贴合性,借此搭载自己产品的特色,避免了广告色彩过于浓重,又可以借机吸引眼球,推广产品。2月22日元宵节,是中国人喜庆的节日,杜蕾斯发表了一篇“闹完元宵,闹春宵”,用朦胧隐晦的语言写了一篇关于产品和元宵契合的打油诗,当晚点击量高达4万多条。 2. 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直接展示产品及其核心实用功能 麦克卢汉曾说,媒介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志,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发展和运用,都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微信作为一个新的传播时代,将为营销带来很多变化。“微”相对于“宏”来说,具有“无孔不入”的特性。从普遍意义来讲“宏”传播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完整的结构性,其传播往往也是单向度的。而“微”传播则机动灵活,传播双向度,更能迎合大众,顺应传播发展规律。 (二)杜蕾斯的微信营销具体举措 1. 整合营销传播大于单纯社会化营销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同样改变了营销的方式,但社会化营销目前并无法取代传统营销,网络再真实也会隔着一层薄幕,网友走到线下与品牌亲密接触与纯粹在社交网络上的交流差别还是很大的,这就像两个网恋的网友,无论线上聊得多么火热,他们最终都需要走到现实中见面才会使感情更进一步。 在碎片化日趋严重的今天,仅仅一种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品牌传播的诉求,线上线下整合传播才是一种靠谱的传播方式,当然整合传播的意思并不是在各个媒体全部投入重金,而杜蕾斯在这点上做的很好。 2. 从广泛撒网到重点培养 以往对于大部分官微来说,他们的一大任务是增加粉丝,不管这些粉丝是从哪来的照单全收,因此僵尸粉、抽奖控成为了官微的常客,事实上他们对于官微的价值聊胜于无。真正有价值的粉丝应该是像朋友一样持续和自己交流的人。因此对于官微来说,你的任务不应该再是增加无用粉丝,你应该大喊一句“抽奖控滚出微博圈”或者“僵尸粉滚出微博圈”,你应该培养发展你的核心粉丝,这些核心愿意持续与你互动,愿意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站出来,当这些核心粉丝超过1000个的时候(1000铁杆粉丝理论),你的官微一定是充满活力的。杜蕾斯的“移动小酒馆”活动中之所以能吸引众多粉丝参与讲述自己的爱情故事,正是因为它培养了众多的核心粉丝。 四、结论 杜蕾斯品牌正因为运用了微信不同于微博地这些特质,加上基于情感模式的微信营销策略,才能在品牌营销战中脱颖而出。 微信营销策略论文: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策略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创新时代的来临,更多的传统企业从信息化走向互联网化。腾讯的微信平台已经获取了数亿级别的用户,构建了良好的微信用户应用和企业应用生态圈。本文阐述了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中的平台运作问题、营销模式设计及客户服务问题等问题,从各个角度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改进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微信营销;策略创新 互联网已经跨过了个人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时代,进入了混合的成熟期,关于互联网的应用层出不穷。各行各业都投身于“互联网+”的浪潮中,更多的传统企业从信息化走向互联网化。场景深、产品重、强关联、服务化是企业互联网应用的主要特性, 中小微企业进入互联网平台的最好的姿势是把握入口、借助平台,借助开放平台的力量百花齐放、优胜劣汰。借助公众平台,腾讯已经绕过企业互联网移动入口之争,获取了千万级别的企业用户,并且开始通过平台开放构建微信企业应用生态。腾讯的微信平台已经获取了数亿级别的用户,构建了良好的微信用户应用和企业应用生态圈。这给企业借助微信营销平台来实践其营销战略目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1.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盈利型营销模式在企业的微信营销平台建设中还普遍缺乏。在全新特质的微信平台上照搬传统营销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客户群体的流失。 其二,O2O市场方面存在相当多的障碍。不成熟的企业微信营销平台O2O 市场不利于将微信相关应用的线上人气汇聚效能与线下广阔的商机相结合,也不利于将潜在盈利优势通过企业微信营销平台转化为企业现实利润。 微信营销时代中的营销资源具有赢家通吃的特性,在微信市场中,大的公众号或信任特定账号能够聚集大量的用户群体,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从而将潜在的消费者市场资源转换为盈利资源。 2.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模式冲突问题 传统营销渠道与微信营销平台的渠道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企业在建构微信营销渠道时,会导致企业线上线下渠道间产生差异化营销目标的对抗,围绕同一目标客户群展开争夺,在目标市场营销定位及营销策略安排上产生冲突。为此,中小微企业在开展微信营销战略部署时,应当合理规划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区分目标人群,高效的开展差异化运营和营销工作。 3.新媒体时代的微信营销策略探析 借助自媒体、微营销、微电商的大发展,微信第三方服务平台如微盟、微店、有赞等异军突起,不计其数的商、服务商、营销者借助第三方平台提供的丰富功能,帮助企业商户搭建运营微信营销、服务平台。 标准化的模板产品只能满足微电商的入门需求,很难满足企业的深度个性化需求,有实力的营销商开始自研或外包定制,微信公众号营销模式和策略将向垂直化、定制化营销、服务化方向发展。 “垂直化”是指基于某个特定行业进行定向营销。针对行业细分领域做出小而美的产品和服务会有很大的生存空间和竞争优势。进入垂直行业的运营商需要有一定的行业背景,了解行业特性及运营模式,匹配行业特性的应用进行定向营销,从简单的“工具”转变为系统提升行业效率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实现“服务化”。 “定制化营销”是指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定制营销以满足企业需求。企业需求复杂多变,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需求千差万别,支持个性化定制的产品会有广阔的需求空间。例如微电商订单系统与ERP系统的对接,标准化的产品都很难满足不同商户的需求,因此个性化的定制需求异常强烈,利用开源的产品平台进行二次设计和营销可以提升营销效率和降低营销成本。 在企业信息化时代,绝大多数系统是私有化部署的,云计算的时代已经来临。企业互联网时代,即开即用、零维护的SAAS公有云应用能满足企业标准化的需求, PAAS/IAAS公有云上的应用满足企业非标准化的需求,涉及核心商业数据的应用则私有化部署,微信是连接公有云和私有云这两个平行世界最好的桥梁。 此外,微商们在社交电商上的探索,让我们看到除淘宝、京东之外的去中心化、去流量模式电商新模式外,也让我们看到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存在的可能:平台型组织。未来,平台型组织将打破传统企业的组织边界,替代现有的企业组织形态,组织变更也可能带来新的机会。 结论 基于微信开放平台构建的O2O生态闭环里,订阅号、服务号与企业号各司其职。订阅号进行营销,塑造品牌形象;服务号实现互动,增加客户黏性;企业号实现公司业务移动管理,企业主在微信上随时随地查阅店内经营数据,实现动态管理。新媒体时代,微信营销的营销模式和策略向垂直化、定制化营销、服务化方向发展,才能聚集用户群体,得到良好的营销解决方案。 微信营销策略论文:黄果树景区微信营销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微信的普及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旅游企业迎来了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微信营销。本文通过对黄果树景区微信营销的影响因素分析。找出目前黄果树景区微信营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的微信公众号,保持与外部的联系和信息的更新以及增加游客的关注度。让微信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给旅游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 关键词:黄果树景区;微信营销 一、黄果树景区开展微信营销的条件分析 (一)微信用户基数大 黄果树景区微信公众号是2015年12月29日才通过腾讯的企业微信认证,到目前黄果树微信公众号成立的时间也不长,公众账号的营销也才处于起步阶段。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人数为13.39亿。腾讯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前3季度,微信使用人数持续上涨并突破4亿,接近WhatsApp,截止2014年9月30日,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4.7亿,比2013年同期增长39%。检测数据显示,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微信的社交使用率增长了26%,排在所有社交平台的首位。[1]微信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庞大的用户群体,而且它是一款免费的软件,只收取流量费。微信是一个巨大的潜在销售市场,只要运用合理,就会使黄果树景区获得巨大的收益。 (二)运营成本低 在微信上注册一个公众号是免费的,而且推送信息也是免费的,只收取一定的流量费,如果连接WiFi使用,收费更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后台运行人员的费用也只是普通员工的工资。相对于传统广告模式的费用,可以大大节约黄果树景区的广告宣传费用,降低销售成本。推出的产品成本低,相应的价格也可以有更大的变动空间,也就加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带来更多的收益。 (三)精准营销 微信可以一对一发送信息,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推送不同的信息。也可以利用“查看附近的人这个功能”针对不同的地区发送相应的信息。这样既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也能扩大自己的客源,大力发展潜在客户群体。可以利用后台分析技术,对目标客户群体的关注点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开发受目标客户群体所喜爱的产品,达到以市场导向为基础的营销目的。 (四)信息推送快、效率高 微信作为一款及时通讯软件,它的每一条消息都是直接推送到用户的手机上,并且有铃声或震的动通知提醒,如果用户没打开消息看,会被标记为未读信息,直到查看之后才可以消除。这样就能保证所推送的信息100%的到达,这是其它软件所不具有的优势。 二、黄果树景区微信营销策略 (一)推出吸引年轻人的产品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关注黄果树景区微信公众号的游客年轻人、学生较多。这部分人群比较容易接受新奇的事物,但是消费水平不高。黄果树景区可以以低价策略推出参与性强、刺激的旅游产品,而不是单纯的观光旅游。注重增加游客的体验,比如漂流、数生步等组合在一起。参与的游客都能得到很好的体验,他们就会推荐身边的朋友购买,从而实现口碑营销,达到让客户替景区宣传的效果。 (二)建立健全的微信公众号 1、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微信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在旅游市场上属于初运营阶段,缺乏专业的相关知识和人才。黄果树景区高层管理者应该借助其他微信营销比较成功的企业来培训自己的员工,重金吸纳相关的专业人才或团队,需要个人或团队有一定的微信营销经验沉积,一定的网络见识,根据黄果树景区需要和个人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培训内容,便于建设一支自己的专业团队。有了人才的基础才能把微信营销模式运作起来。把线上线下(O2O)的营销方式共同开展,进入市场抢占相对的客源,才能使景区飞速发展,实现景区的经营目标。 2、公众号推送的内容要有吸引力。要有专业的人才去从事推送内容的编写,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可读性和趣味性,而且所写文字不宜过多。与信息相匹配的图片也应该多选一些黄果树景区风光较为漂亮的,让游客看起来非常美丽迷人,忍不住想去的冲动。也可以找一些较为有趣的图片、文字,提升关注黄果树景区微信公众号的客户或潜在顾客对公众号的黏性。 3、及时推送信息。黄果树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内容的时间也应该固定,选在人们下班吃完饭之后的这段时间是最佳的推送时间。因为此时大部分人经过一天辛苦的工作下班吃完饭后都会花一定的时间来查看微信上的未读信息,这段时间也是人们一天中最轻松惬意的时光。所以推送时间应选在下午6点左右。 4、交流与反馈。微信的本质是一款及时通讯软件,黄果树景区可以利用公众号加强与关注者的交流,使关注者感觉自己被重视。同时还应该开设投诉功能,接受顾客的建议,让景区公众号与关注者成为“朋友”。这样既可以吸引新顾客,也可以留下老顾客,对黄果树景区自身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推出优惠活动 黄果树景区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开展一些折扣促销活动。例如客户分享一次公众号的内容门票价格就减一元钱的活动,加大黄果树景区微信公众号的知名度和用户黏性,使黄果树公众号可以拥有大量的人气和粉丝。也可以通过建立“意见领袖”,让他帮助推广景区微信公众号。同时作为一名“意见领袖”所说的信息也容易让其他关注者认同,也能大大提升公众号粉丝的数量。这对景区经营管理者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公众号的粉丝越多,通过微信购买的客户也就越多,景区的经营状况也就越好,景区的战略目标也就越容易完成。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旅游景区运用微信营销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旅游企业微信营销现在正处于飞速发展期,然而高速发展下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微信信息的真实度,对游客承诺的完成度,与游客交流的及时性等问题。通过研究可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微信营销模式,有助于推动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微信营销策略论文:基于微信营销模式下的零售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文章在微信营销以及零售企业营销策略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微信营销的特点以及零售企业营销策略的类型,结合微信营销的趋势与挑战,提出了全流程、创新性、精准化、可持续四类零售企业的微信营销策略,为零售企业开展微信营销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微信营销;零售企业;营销策略 伴随着微信的兴起,微信营销成为零售企业的重要营销模式。微信营销在客户基数、互动性、精准度上都具备显著优势。基于此,零售企业掌握微信营销的特点以及微信营销的策略,借助微信开展有效营销,是零售企业实现更多经济效益的关键。 微信营销的研究工作则于近年逐步展开。叶静比较了微信营销和微博营销的异同,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黄毅分析了微信平台的属性,并提出挖掘精准用户、增加用户关注、提升营销转化率三种微信营销策略。党俊琦分析了微信营销的主要特点包括营销市场准确、信息投放有效、推广方式人性化,同时总结了微信营销的基本流程包括感染期、培植期、生效期三个重点阶段,并指出了微信营销的潜在风险。王易系统总结了微信各类功能背后的商业机会,总结了微信营销的步骤、方法、技巧、禁忌、营销效果的量化与评估等微信营销的重点内容。 一、微信营销及特点 (一)微信营销 微信营销,就是企业基于微信产品,通过文字、图像、视频、链接、二维码等载体,向用户或潜在用户推广公司的产品、品牌,并以此实现营销目的,将微信用户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用户的过程。微信营销的主要渠道,包括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等。 (二)微信营销的主要特点 第一,有别于电视广告、平面广告等营销载体,微信营销的内容能够直接传达给用户,并且迎合了用户的行为习惯。 第二,营销的形式具备灵活性和创新性。由于微信好友、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等产品类型多样,且相互交叉重叠,形成了微信的生态系统,使企业在营销渠道上具备多种选择。并且营销内容更加多样,可根据营销效果及时调整。 第三,微信营销能够做到企业对用户、位置对位置的精准营销。由于在微信中,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源和传播源,企业可基于微信用户数据,快速锁定目标用户。而微信的位置功能,又在地理位置上,拉近了企业与用户的距离。 第四,微信营销用户关系稳定,且营销成功概率更高。微信中的推广内容大多来自用户熟悉的群体或个人,且企业也更便于与用户建立联系,用户更能认同企业的产品与服务,相应地营销转化为实际购买行为的可能性也更高。 二、微信营销趋势与挑战 (一)微信营销发展趋势 受中国人口基数大和移动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的有利因素影响,微信营销面临着很好的发展环境。同时由于技术水平的提升,例如LBS技术的应用,微信功能的扩展也为微信营销带来新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微信营销呈现如下三点趋势: 第一,形式更加多样。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渠道之外,微信“摇一摇”、“扫一扫”、微信支付等功能,为零售企业制订营销方案提供多选择。 第二,用户导向更加明显。为吸引用户,在内容选择上,零售企业会更多选择符合群体特点、潮流热点的内容,营销的体验更加个性化。 第三,企业与用户的互动增强。企业吸引目标用户,培养潜在客户、维护现有用户等过程,都越来越多地通过互动的形式收获用户的反馈,以此建立稳定的联系。 (二)微信营销面临的挑战 首先,微信营销的受众群体增长较为缓慢,这是由微信基于熟人关系的特征决定的。因此,在零售企业与用户建立联系后,营销传播的范围是有限的,想要扩大受众群体、传播范围,微信营销存在不足。因此,如何持续增长用户,并增加用户黏性,是零售企业通过微信营销面临的一大挑战。 其次,微信营销的内容易被其他信息覆盖,影响传播和营销效果。移动互联网、微信中的信息是海量的,而用户花在阅读微信营销内容、与企业互动上的时间也呈现碎片化的特点。零售企业要做到吸引用户、培养用户、维护用户,内容的选择也是很大的挑战。 三、零售企业微信营销策略分析 (一)全流程营销策略 在全流程营销策略下,零售企业将目标用户使用微信、浏览信息、互动、购买、反馈的整个过程,均纳入整体营销策略的一部分,每个环节之间都紧密衔接,确保营销过程的流畅度和用户体验的完整性。同时全流程可扩展到生产等线下领域,实现线上与线下的结合,进一步稳定用户关系。 (二)创新性营销策略 移动互联网技术、微信技术水平的发展,为微信企业创新营销内容与形式提供了可能。企业运用新兴技术、时事热点等,制定创新性的营销方案,使营销内容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吸引并留住用户,也是达成营销目标的有效途径。 (三)精准化营销策略 精准化营销策略,就是针对用户特点,制定更加个性化、互动性更好的营销方案。微信的特点是企业能直接了解用户的特点、习惯、取向等信息,因此个性化的营销内容能够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而同时,也要更加注重用户的反馈,通过点击、语音、“摇一摇”等形式,与用户即时互动,加强和用户的情感联系。 (四)可持续营销策略 可持续性营销策略,就是企业不简单以用户的一次购买行为为目标,而是在稳定的关系基础上,通过品牌形象、服务质量的感染,让客户对企业的产品、品牌、文化等都提升认同度,在日常与用户的联系中,不完全以营销为目的,而是不断发现、挖掘客户的潜在价值,建立可持续的用户关系。 结论 零售企业策略中关系营销、体验营销、品牌营销等类型,都能与微信营销紧密结合。微信营销具备传达准确、互动性好、个性化程度高、用户稳定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有利的发展机遇。运用好全流程营销策略、创新性营销策略、精准化营销策略、可持续营销策略,零售企业能够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微信营销策略论文:健身俱乐部微信营销策略研究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大力支持体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伴随着全民健身的开展,走进健身俱乐部已经不再是追求时尚的生活方式,而是每个人追求健康生活的一种方式。健身俱乐部在巨大的市场面前只有做好自己的营销策略,争取得到更多的会员,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健身俱乐部更加有效的运行。文章主要针对健身俱乐部的微信营销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 健身俱乐部 微信营销 营销策略 众所周知,体育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支柱型的主导产业,为其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在申办冬奥会的契机之下,结合北京奥运会打下的良好基础,体育产业已经在我国呈现出了发展的好势头。健身行业顺理成章的承担起了振兴体育产业的重担。因此,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经济环境下,营销在健身俱乐部运营中占有重要地位,健身俱乐部营销水平的高低将决定健身企业的健康发展,甚至整个行业的良好运营。 健身俱乐部运用微信进行营销,是十分有必要的。微信拥有广大的用户,市场潜力巨大,同时由于其自身所拥有的特点,成为新时期企业营销的必然选择。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健身俱乐部营销成本的不断增加,健身俱乐部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营销在健身俱乐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的环境下,健身俱乐部也需开拓新的营销模式,积极利用微信展开营销,为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增添活力。通过对健身俱乐部微信营销策略的研究,使健身俱乐部在互联网化的今天能更好的达到营销目的,实现健身俱乐部的营销目标,使健身俱乐部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健身俱乐部的运行成本,扩大健身俱乐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打造健身俱乐部的自我品牌,为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提供支撑。 健身俱乐部属于服务型行业,因此,其提供的产品具有服务性的特征。健身俱乐部的营销管理就是要提供高效、优质的产品服务。而这种产品,就是把健身服务当作一种可以生产、消费、经营的商品。这就要求健身俱乐部的营销策略应该遵循商品的市场价值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来制定和执行健身俱乐部的营销策略。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 首先,可以通过健身俱乐部的营销专员进行市场营销推广。调查得知,目前国内健身俱乐部大都是采用人员直销,通过健身顾问或健身教练向会员介绍健身产品和健身服务项目来实现营销(一般中小型健身俱乐部的教练同时兼任健身顾问,而大型健身俱乐部是由专门营销人员来担任,营销和教学分开)。 其次,可以通过办理会员的方式进行营销推广。会员制营销推广主要以办理会员的方式来进行健身俱乐部的管理。即消费者以支付一定的费用,获取会员资格,并享受健身俱乐部提供的相应服务。这种价格和服务是优于非会员。而且,会员会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选择针对性的服务,建立个人健身档案,制订适合自我的健身计划。在工作人员对健身会员计划的跟踪、评估和反馈中,来检测健身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以便为健身会员提供更稳妥、更优质的健身指导服务。因此,健身俱乐部的微信营销策略也同样可以采取会员制的方式进行推广。 再次,可以通过各种富媒体的促销手段进行推广。健身俱乐部还可以采取富媒体的方式进行促销推广。即借助广告、报纸、表演、电视、发宣传单等各种方式,进行健身俱乐部营销的优惠打折、周年庆典减价、现场免费体验的方式进行微信营销的推广。 健身俱乐部采用微信营销的上述方式,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健身俱乐部营销方式固有的弊端也日益明显:健身俱乐部的营销陈本高,服务深度不够,宣传推广观念不强,营销队伍稳定性差等,因此,改进健身俱乐部的营销方式,适应新的环境,才能确保健身俱乐部运行的良好态势。健身俱乐部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就必须在营销理念、营销方式方面进行创新,确保自己成为健身行业中的龙头行业。而健身俱乐部使用微信营销策略能更好的帮助俱乐部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多数健身俱乐部都建立了微信平台积极进行微信营销,但由于微信营销发展较晚,健身俱乐部要取得良好的营销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俱乐部微信营销必将为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也能帮助健身俱乐部又好又快的运营,为健身行业增添新的活力,促进人们健康水平的提升。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第一,健身俱乐部应根据自身特点加强微信平台的建设,对俱乐部有效的宣传俱乐部和俱乐部的产品,要方便用户的操作,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增加用户的粘度。第二,健身俱乐部要充分认识应微信营销的重要性。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健身俱乐部的微信营销战略,设立微信营销团队,制定一整套营销策略,并将其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同时,要加强微信营销人才的培养,确保健身俱乐部的营销人员既能胜任传统的营销环境,同时,又能在新的微信营销环境下如鱼得水,为健身俱乐部的发展贡献力量;第三,加强对微信营销的管理,完善微信营销的各种机制,俱乐部应加强对微信营销的管理,建立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完整的客服机制,有效的运营机制,良好的微信内容机制等,使微信营销真正的为健身俱乐部的良好运营服务。 微信营销策略论文:莆田晚报微信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微信作为聊天工具,以其便利性、实用性一度取代风靡10年的腾讯QQ,它的风靡似乎是大势所趋。充满商业头脑的中国人将营销的触角伸向微信,基于微信庞大的用户群,利用微信朋友圈一对一的营销宣传,便利的语言、文字交流,在拥有超前经营理念的企业中掀起一股微信营销风潮。 关键词:莆田晚报;微信;社交网络 现如今微信营销在营销界已不是生僻词,像报业这样的服务型产业,与用户的交互程度在运营的过程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信息传播的途径多种多样,现在已经不再是20世纪初报业最发达的时代,互联网,微信、微博、手机APP等都成为信息传播的途径,报纸相对于这些途径而言,首先用户体验度不强,IU没有美感,无娱乐性,而且不顺应用户的生活习惯。 一、莆田晚报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现状 《莆田晚报》于2001年成立,成立之初,晚报将新闻焦点定位在政治、民生、军事、教育方面,具有党政性质的综合类报纸。腾讯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后,莆田晚报也推出了自己的公众微信:“莆田晚报新闻部(微信号:ptwbxwb)”。但在微信号运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新闻内容无特色,缺乏必要性 翻看莆田晚报微信新闻内容,可以看出,新闻立足莆田,贴近民生,大致分为“社会新闻”及“民生新闻”,先不说此类新闻的受众范围太小,而且这样的社会民生新闻大同小异,新闻内容多为复制粘贴在各大门户网站,各大社交网络反复传播,既然这些新闻哪儿都能看到,又为何独在你一家了解呢。 (二)缺少独家消息推送 莆田晚报作为一家新闻媒体,在运营微信平台时并没有发挥自身优势,走进人民生活挖掘第一手新闻资源,出现在微信平台上的新闻不接地气,相较于仙游那些事(微信号:xianyounaxieshi)莆田小鱼网(微信号:ptfish999)来说,新闻的可读性差。 (三)推送信息偏主流,不能抓住用户心理 从微信用户的角度出发,现阶段微信用户多为年轻人,他们接触面广,社交范围大,信息收集能力强,政治、经济、娱乐八卦等信息只要他们想了解便能通过各种渠道知晓,如果一家媒体仅仅单一地推送主流新闻,并且它并没有在人们心目中占据主流新闻第一传播者的地位,它将无人问津。 二、莆田晚报微信公众平台的受众分析 在推出一款产品时,产品的定位很重要,同时产品如何定位又是根据目标受众而决定的。只有分析莆田晚报微信平台的目标受众,平台才能有明确的设计方向,迎合受众的心理,在受众的心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平台受众定位 莆田晚报微信平台实际上是依附微信软件的“二级页面”它的潜在用户为所有微信注册用户,但是由于该平台特有的地域属性及功能属性就确定了它的真实潜在用户。 “施拉姆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受众参与传播就像是在自助餐厅用餐,在这种传播环境中媒体的作用就仅仅是为受众服务,提供尽可能让受众满意的饭菜(信息),至于受众想吃什么,要吃多少,吃还是不吃,全要看受众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媒体是无能为力的。”[1]没能在用户心中占据地位,那么你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二)受众心理分析 1.平台受众的接受需要 在信息碎片化的社会,信息的传播更加随意,短小新闻更为大众所接受,人们越来越不喜欢看长篇大论的新闻,新闻标题则成为新闻内容进入用户大脑的敲门砖,这也解释了各大网站、论坛中标题党大军的出现[2]。恰好微信公众平台就是这样一个媒介,首先入眼的是吸引眼球的标题,新闻内容则短小简单,高度概括,且依托手机屏,迎合了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2.平台受众的接受动机 受众接受莆田晚报平台的目的在于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得到理想中的利益。用户在作出购买或使用决策前往往经过深思熟虑,“趋利避害”是人们心理的准则,因此用户所作出的决定必定对其自身而言是正确的。 (三)受众行为分析 微信平台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它的发展依托互联网[3]。互联网是一个没有秘密的世界,各个信息都是公开的,它记录了每个用户的秘密,如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朋友圈等个人隐私,虽然在表面上互联网在提供服务时说明了隐私保护条例,而事实上各个软件运营商又怎会放弃获取情报的机会。 三、莆田晚报的微信营销策略 (一)培养活跃用户,拓宽信息采集渠道 传统纸业以往的新闻采集方式在当今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已经不适用[4]。“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了更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更实时、更透明的互动信息,尤其在一些突发事件现场,对资讯的实时与用户的及时获取具有十分重要与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微信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实时性的功效。微信的信息推送功能,明显不同于其他同类产品的传统点击功能,亦务实性地提升了媒体资讯的传播与到达效果。”[5] (二)接近民生的新闻内容 根据莆田市人民的生活习性,针对目标用户感兴趣的新闻版块,如餐饮、房产、突发事件等内容。分析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找到信息收集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让用户觉得在莆田新闻微信公众平台上可以找到自己喜欢而且感兴趣的新闻,并产生依赖,形成习惯。 (三)提供便民服务 莆田晚报的目标客户群比较清晰,仅为年轻的莆田市人民,从年龄层次来看,大多数用户正在成为或已经成为一个家庭的中坚力量,家庭的开支,如水费、电费、话费等,根据目标人群的生活习惯,在微信平台上提供此类开支的查询功能是最能表现微信价值的方式,简单快捷地提供用户所需要信息和暂时没想到的需求,既符合目标群体的心理也符合他们的需求。 微信营销策略论文:论海外代购的微信营销策略 [摘 要]近年来,由于微信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运用,网购也被广大群众所熟知与接受。微信平台海外代购凭借价格优势也逐渐发展起来,慢慢步入正轨。文章简要分析了海外代购的微信营销现状,以此希望对其有一个初步了解。然后对于现阶段微信商家海外代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以此根据海外代购与微信平台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海外代购的微信营销策略并分析了发展前景。 [关键词]海外代购;微信营销;广告宣传;主品策略 由于微信的使用者逐渐增多,微信平台则为海外代购提供了众多的客户,使得海外代购在微信平台上能够得以发展与进步。不过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使得发展速度受限。因此,海外代购的微信营销受到社会多方面的重视。 1 海外代购的微信营销现状 1.1 特征 代购通常情况下存在两种形式,其一是卖家提供商品代购,其二则是买家指定的商品代购。海外代购相对于其他购物方式而言,更加高效快捷。直接除却个人购物中面临的资金安全、外汇管制等问题,为客户省去了许多烦琐的海外购物程序。微信上提供的海外代购个性化增值服务不断被开发,已经有部分代购商可以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满足自己差异化要求。根据目前在微信上已经有过海外代购记录的客户情况进行分析,这些客户多数是步入了中高层收入群体,对于国际上的消费热流产品也比较了解,代购目的相对而言也较明确。 1.2 正品风险性 由于当前微信上针对产品打假方面的监督体系还不够完善,正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也就给许多虚假微信商以可乘之机,出现了许多在微信进行海外代购被骗的现象,亦或是购买产品质量有瑕疵,不属于正品。而且从代购商的货源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缺乏稳定性,也就给正品造成潜在的危险性。尽管许多的微商们都对诚信很重视,但海外代购还是存在较大的风险性,客户对此也比较不放心,特别是某些客户对于所购买的产品缺乏了解。正是由于正品货源稳定性较低,使得微信代购平台的商品种类不够充足。这样一来也就对客户的满意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1.3 货物接收时间待定 一般情况下,微信海外代购到货时间是7~10天,甚至是超过半个月。货物接收时间完全不能确定下来,对消费者购买欲望以及满意度造成影响。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代购商都是在收到客户的代购订单之后才开始采购商品的,而且正品货源又不太稳定。所以才造成微信商采购环节花费时间无法确定,消费者的货物接收时间也随之无法确定。 1.4 售后服务不到位 当前微信平台上关于海外代购这方面的售后服务,还没有比较系统而明确的规范性文件。这就使得其售后服务水平跟微信商自身素质水平有着很直接的联系,后者受到前者的影响比较大。而且代购商同货源之间的关系稳定性过低,代购商在海外采购过程中的身份也仅仅是个人消费者的身份。假如商品出现问题,代购商也很难有完善的处理方案。因此,这也是导致售后服务不到位的重要影响因素。 2 微信商家海外代购存在的问题 2.1 广告宣传存在虚假现象 现如今,智能手机基本上人手一部,并且网购已经被广大群众所熟知并接受,特别是20~40岁的群体已经成为网购的重要组成群体。一般比较简单而又比较适用的微信营销基本上借助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完成,省去了实体店成本中租金、人工费等部分投入。并且微信宣传的成本通常情况低到可以忽略不计。那些利用朋友圈进行截图或点赞、发链接之类的宣传手段推广的微商中,部分宣传存在虚假现象,商家诚信比较缺乏。 2.2 假货横行 从海外代购的产品类型来看,化妆品、奶粉以及奢侈品等商品占据的比例比较大。部分微商受到利益诱惑出现买假货的现象,让产品质量很难得到有力的保障。而针对某些定期更换包装的品牌,会受到许多买家的质疑。毕竟有部分卖家就是利用这个去销售假货的。有的微商家更是真、假货掺卖。那些假货商家伪造海外代购小票,再从国外邮寄回国内,拿到海外发货凭证与入境证明,更让客户难以分辨产品真假。 2.3 国际物流过慢、产品利润低 国际物流时间过长对许多消费者购买意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国际物流超过一个月都是很正常的情况,若实在不幸遭遇海关扣货,就更让货运时间延长,直接导致许多买家取消订货。但是商家这边却已经采购了货物,产品却没有卖出去,尽管买家支付了定金,但商家所遭遇的损失还是比较大。如此一来,也就使得代购商家出现一定范围的亏损现象,或者是利润太低的现象。 3 海外代购的微信营销策略 3.1 品牌策略 现阶段,海外代购的品牌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客户不同对其产品的需求也就有所不同,多元化的产品才能吸引住更多客户的目光。因此微信上众多品牌不仅给消费者提供了各种选择机会,还满足了不同客户群体对产品的个性需求。微商们在微信平台上实现海外代购品牌多元化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品牌形象的树立。比如,首先,微商们可以通过设置自己品牌的诚信文件,文件内容包含备案、经营资质、第三方认证等对客户具有说服力的资料。沟通已经购买过产品的老客户对海外代购服务、信用、产品质量等进行评价,进一步为微信代购商所代购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其次,微信商们需要积极建立并增强自己所代购品牌的认知度,以此才能快速吸引许多潜在客户,进一步提高销售额。因此,代购业务的推广期、成长期、品牌成熟期这三个阶段之中,要不断采取措施提升其知名度与美誉度。 3.2 产品策略 在微信平台上,对于许多代购商家来说,可以借助品类管理策略实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方便服务的目的。比如微商们在进行品类管理的过程之中,根据产品的相关性给产品分类,针对不同类别的产品进行管理。一站式和个性化购物方式这两方面都属于品类管理策略。前者可以经过分析客户需求的相关性,进而使销售目标扩大。后者可以在对已经代购过消费者的信息掌握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提供相应的代购服务。而所谓的产品特色策略,则是微信代购商们根据实际情况树立自身的个性特色。比如专门经营某一个国家或国外某一地区的产品,逐渐发展成专业代购。因此想要吸引更多客户,可以通过对品牌的划分来方便消费者更快对产品定位。代购产品在不断充实的同时,还要保证其产品广度与深度等方面不断扩展,让产品功效实现错落有致,以此满足更多需求的客户。 3.3 推广策略 微信商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的方式实现代购产品的推广。比如说,借助互联网的搜索工具,就可以达到推广代购网站的目的。比如说可以用搜索优化和关键词搜索的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据市场营销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选择那些比较有影响力的搜索引擎,以此才能更有利于使推广更加广泛化,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微信商们也可以选择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推广,利用朋友圈产品情况与代购网站链接等。或者把代购网站链接与阅读或转载量比较大的文章放在一起,让更多的人知道链接,这样也有利于吸纳新客户。 3.4 诚信策略,微信平台建立实名制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微信平台应该针对海外代购这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建立实名制内容,并且及时消费警示。比如说在代购交易过程中可以多一些有警示性作用的敏感字眼,对银行卡方面的漏洞加大修复力度,以此更好地防止消费者遭遇钓鱼网站。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基础上逐渐搜索微信实名制申请,建立起一套实名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微信商家身份认证、工商注册等,尽最大力度使微信违法违规行为从源头上得到有效控制。而且针对微信营销方面应该加大完善《广告法》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类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如此才能让海外代购在微信平台上杜绝更多虚假商品,保证商品的真实性。以此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提升对产品的满意度。一旦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度足够高,就极有可能变“消费者”为“推广者”,有利于消费者自愿主动的向身边之人推荐。在获得更多的新增客源的同时,也稳定了已购买过的客户群体。 4 海外代购的微信发展趋势 4.1 代购的制度化与个性化 国内的电子商务相比国外发达国家而言,起步比较晚,网络海外代购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使海外代购在微信平台的发展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让广大微信消费者利益得到有力的保障。随着未来海外代购在微信平台的发展趋势逐步迈入专业化,更多的微信代购商同海外零售商之间建立起相对比较长久的合作关系,使正品货源得到保障。产品种类的逐渐多样化,使得更多的微信代购商开始重视起形成自身代购的个性化与专业化,逐步引入独家合作伙伴,形成自己独有的优势。 4.2 代购双向发展模式 现阶段海外代购的微信客户多是以20~40岁内的年龄段为主,也就使得消费群体比较单一。随着网络代购被越来越多的年龄段的人所熟知并认可,以及针对经济更独立、更具有购买力的四十岁左右客户群体的需求,海外代购发展会逐渐倾向于线上、线下双向发展模式。不仅在微信平台上展示商品,还会在实体生活环境中设立其海外商品展示间,让网购信任度比较低的客户可以实地参观实际展示品,然后再在微信上确定购买。 4.3 代购专业微信服务平台与专业代购网站 为了推动海外代购在微信平台上的发展,针对服务方面的问题就必须加大关注力度。逐渐在微信平台上建立起一个信息咨询平台,用以解决消费者的各种代购问题,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稳定代购客源。并且随着其发展,微信平台上的私人代购商也会慢慢被专业的代购网站所淘汰,使海外代购更加专业化。 5 结 论 随着海外代购在微信平台上的发展逐渐成熟,将会逐步迈入规范化、合法化、制度化、个性化发展道路。并且随着其产品的不断推广与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购买的流程便捷快速,会促进越来越多的人在微信平台上进行海外代购。 微信营销策略论文:酒店行业微信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文章对酒店行业微信营销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酒店行业在微信营销中可能遇到微信营销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微信平台建设、完善微信营销体系、完成O2O闭环、注重客户关系管理、扩大微信传播受众的覆盖域及优化消息推送的内容和频率等对策建议,实现酒店的运营目标。 [关键词]微信;微信营销;酒店行业;策略研究 1引言 微信的出现为酒店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契机,微信作为一种便捷的交流沟通工具,同时具有很多实用性功能可服务于酒店的营销宣传推广。酒店行业可通过微信系统将信息传输的渠道有效地整合起来,将客户信息整理成为酒店的客户数据库,最大程度地发展自己的客户,降低酒店信息运营管理的成本,提升酒店的基础服务系统。 2酒店行业微信营销现状分析 21酒店行业微信营销模式 酒店行业已搭建了一套完整的在线预订系统、移动端官网APP和WAP网站,其有以下几种微信营销模式: ①自定义菜单。酒店行业微信客户端的菜单根据客户量身定制,简化消费者订房的程序,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同时增加酒店的微信订单量。②门店详情页。在酒店行业官网及微信客户端中每个门店都有自己单独的门店详情页,根据不同区域进行市场细分,适合用户的个性化消费观念。③入住前消息通知。客户入住酒店行业前酒店将相关的信息通过消息推送给客户;客户可登入酒店行业微信客户端预订客房,并在下完订单后即时收到关于酒店入住的图文信息。 22酒店行业的微信营销策略现状 ①“观点引导型”营销宣传策略。酒店行业邀请一些知名人士参与酒店的品牌宣传活动,利用“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及他们的言行会激发企业线上线下粉丝客户的消费欲望和需求。②“地毯式”营销推广策略。基于熟人之间的口碑宣传方式方便快捷,微信具有互动性强等实用性功能,适用于病毒式营销做品牌推广。同时微信与通信录和QQ的相互绑定以及基于LBS位置定位的“附近的人”等服务插件,无限地扩大了品牌宣传推广的范围。③图片、视频营销策略。酒店行业利用微信发送图片和视频的功能进行微信经营活动,及时将产品和服务的最新动态在合理的时间段用消息推送给客户。④微信网页导航站宣传推广策略。酒店行业依据微信导航站的公共账号渗透到关注用户群中,发展新客户。 3酒店行业微信营销存在的问题 31微信营销平台不完善 ①微信承接单位与酒店行业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微信官方不但要提供安全规范的API接入口,而且要开发更多实用性的功能。但现实是官方搭建的API接口不公开、不完善,此外部分功能效用不能完全开发出来。②消费者的权益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微信“朋友圈”营销主要是基于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易,没有相关的合同和协议,并不在消费者权益法保护的范围之内,如果出现关于利益的问题,消费者就无法以法律手段获取自身正常合法的利益。 32微信营销体系不健全 现有的微信营销体系不完善,正在进行微信营销的商家还需要自己摸索研究。此外,微信营销不是简单地注册微信公众号,而是需要详细合理的微信营销策划方案来支撑,并且还需建立专业的营销运营机构,打造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团队来运营和管理微信营销,避免头脑风暴和拍板决策。 33O2O电子商务模式不成熟 O2O电子商务模型就是线上消费带动线下进行双平台运营,该模型运用微信的实用性功能“二维码扫描”和附近的人”,结合微信会员卡来进行有效营销。如果缺乏对用户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没有将线上和线下的有效整合,那么就无法给客户带来应有的消费者体验。 34客户关系管理工作缺失 实际营销中,在依托微信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的时候,仍存在不足之处:①简单持续的向微信用户传输自己的信息动态,缺少适当的互动。②就微信注册用户的信息缺乏深度的采集和整理。③对微信注册用户提问的内容反馈度不足。在客户反馈的时候,经常得到的是系统自动生成的回复,缺乏人性化,影响客户的消费体验。 35微信传播群体的覆盖域小 ①微信是基于亲友建立起来的一个移动社交平台,交流的信息内容私密性限制其传播力。②微信用户一般使用智能手机移动客户端,没有在互联网的网页上进行,微信虽然也开发了网页版,但鲜有人用,因此宣传渠道不够宽。 36发送消息的内容及频率有待改善 微信营销时要根据客户的喜好进行目标人群的细分,提高推送消息的针对性和精准性。用户有自主选择权,但是微信发送的消息有强制抵达性,用户很多时候是被动的浏览。所以商家要慎重考虑推送信息的内容和频率,不要让客户感觉到自己被垃圾消息覆盖,引起反感,进而取消关注。 4酒店行业微信营销的对策建议 41加强微信平台建设 ①酒店行业要与微信官方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一方面,微信官方的服务提供商要尽可能地建立更多的API接口,进而形成成熟的API供给系统,加强平台对酒店行业的服务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微信版本升级时,要开发更多具有实用性的功能来服务于酒店行业的微信营销。②酒店行业加大对微信运营平台的监督和管理。一方面,酒店行业要策划管理好微信运营平台,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来处理消费者反馈的问题,更人性化的服务客户,优化客户服务体验。另一方面,酒店行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微信运营的关键,全程监督酒店服务过程,确保酒店的服务质量。 42完善微信营销体系 ①酒店行业应认真研究市场信息,深层次采集分析微信注册用户的数据,形成自己的客户数据库,决策部门根据客户数据库打造更适合酒店发展的微信营销策划方案和营销策略,增加微信营销的附加值。②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人才市场挖掘更多的微信营销人才,组建一个高素质、专业的微信营销团队,为微信营销运营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 43完成O2O闭环 所谓O2O闭环管理,就是将线上和线下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线上将产品和服务的动态信息以消息推送的方式传输给客户,引导消费者进行线下消费,营销运营、订单完成、支付成功、反馈关注构成一个良性闭环,使商务过程更加电子化和网络化。 ①酒店行业为客户提供舒适满意的客户体验。线上把握好消息推送的内容,在消息互动和反馈的环节,安排专人处理,形成人性化服务。线下微信运营中,向顾客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优化顾客的消费体验。②酒店行业要对自己线上和线下的资源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形成自己的客户数据库,针对目标人群进行有效市场细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44注重客户关系管理 所谓客户关系管理,就是企业正确有效地处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稳定顾客资源获取渠道的一个运营手段。 ①酒店行业要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管理的功能,把客户提供的有效信息依据市场细分理论进行归纳整理,针对不同喜好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达到个性化量身定制。②酒店行业要建立独立的客服部门和权益监督部门。及时处理和解决客户反馈的问题和信息,优化和调整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发展更多具有高忠诚度的客户,利用客户口碑营销进行宣传和推广品牌。 45扩大微信传播群体的覆盖域 ①酒店行业要有效运用地毯式推广策略、微信网页导航推广等营销推广方式,可以利用知名的微信导航站为营销切入口,大力宣传自己的品牌,占据市场空白点。②酒店行业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的二维码扫描功能,采取签到、打折、优惠的方式诱导客户订阅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从而发展自己的新客户。③酒店行业可以进行微信与微博双平台运行,以弥补微信的传播力不足的缺陷,将两个平台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 46优化消息推送的内容和频率 ①酒店行业在设计推送消息内容时,不要与同行业的内容同质化,通过对客户数据的分析,深度采集客户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和实用性。②推送消息内容的形式要丰富,利用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功能引起关注者的阅读兴趣。③酒店行业要适当控制推送信息的频率。及时更新自己产品和服务信息的最新动态,并合理调整消息推送的频率,在客户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5结论 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微信营销,一种全新的基于互联网的营销模式产生了。而移动微信营销将对各个行业的营销模式带来巨大的转变,微信市场必将成为时下电子商务市场的营销重点。 彭辉:论电子商务安全支付系统 微信营销策略论文:微信自媒体营销策略 自媒体这一概念源自美国著名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于2002年对其“新闻媒体3.0”概念的进一步定义。2003年7月,美国人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理斯对(自媒体)“We Media”下了一个较为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自媒体又被称之为“个人媒体”或是“公民媒体”,简单地说,就是指公民用以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从最早的MSN、QQ,到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都属于自媒体平台。 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1月推出的产品,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网页等媒介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等信息数据。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上线,这是微信的一个附带功能,任何个人或组织均可免费申请微信公众账号。获得账号后可通过后台编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信息,并群发给订阅该账号的用户。因此,每个微信公众账号都可看作是一个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自媒体。本文中,微信自媒体主要指的就是微信公众平台,这也是国内大多数学者的普遍看法。 一、微信自媒体营销发展现状 我国微信自媒体目前正处于发展成长阶段,大众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升温。微信自媒体是现在运用最广泛且运作成本也最低廉的自媒体平台之一,微信自媒体营销也是自媒体营销最具代表性的缩影。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说从创建初始就是为整合营销而服务的,它首先以其受众数量庞大的优势吸引了众多商家进行广告投放,进而以消费者购买为中心,不动声色地完成经济、科技、文学、新闻、娱乐、教育等各个方面的资源整合,构建一个巨大的信息网络,再借以这个网络来覆盖人群并吸引人群。它独创的商家与消费者直接互动的模式更是完全贴合了整合营销的理念,这让受众有了选择信息的自主性,也为商家提供了了解受众想法的确切途径。 至2015年,微信用户已突破6亿户,公众账号超过580万个,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长为一片肥沃的资源土壤,如何利用好其巨大的资源优势,是所有希望借助这一平台收获利益的自媒体人所密切关注的。目前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三种公众账号:服务号、订阅号和企业号。这三种公众号权限和功能各不相同,服务号每月只能群发四条信息,订阅号可每天群发一条信息,微信自媒体多数以订阅号为主。 (一)微信自媒体的创办者团队。微信自媒体的发展正在经历着从蜂拥而入到优胜劣汰,其创办者团队从职业精英到各种达人甚至是普通白领、居家主妇,当然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目前,优秀微信自媒体的创办者多为各个领域的精英人士,他们在做自媒体之前已经是各自领域内的佼佼者。如“逻辑思维”的罗振宇是资深媒体人,“鬼脚七”的文德曾是淘宝网搜索总监,“吴晓波频道”的吴晓波为国内著名财经专栏作家,“凯叔讲故事”的王凯是知名主持人,等等。 (二)微信自媒体的内容和题材。微信自媒体参与者众多,其内容来源和内容题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从内容来源上看主要有4种类型:一是文摘类,即主办者基本不创作内容,而是选择、摘录、推荐其他媒体的内容;二是原创类,即自媒体内容由主办者创作,部分原创类也会接受读者投稿;三是混合类,即既有原创内容也有转载内容;四是补充类,即在转载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说明,常见的有内容导读、读后感等。从内容题材来看,涉及有生活类、新闻类、时尚类、学习类、营销类等。 (三)微信自媒体营销主要方式。微信自媒体的发展正是基于微信自身强大的信息交流互动,通过其粉丝的关注、转载实现自媒体的口碑效应传播。微信自媒体的营销方式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是利用微信自身功能进行营销。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进行消息推送;利用签名档处的广告宣传;利用“漂流瓶”、“扫一扫”以及“附近的人”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第二种是广告模式。微信的公众账号在自媒体进行内容和广告投放,具体方式有这样几种:一是以图片的形式将广告放在文章的头、中或底部;二是利用微信公众账号的“查看原文”链接,直接将点击指向广告网页;三是少数微信公众号有软文或是植入的操作模式。 第三种是社群模式。自媒体的用户实际上是固定的社群,是一群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和相同价值观的群体。社群营销模式就是以社群用户为中心,展开一系列网状营销策略,然后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O2O会员互动和跨平台延伸产品形态等的营销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优质的内容是前提,如“逻辑思维”、“吴晓波频道”等,这种模式在目前微信自媒体营销中还是少数。 二、微信自媒体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一)推送消息内容水平低,同质化严重。对于媒介产品来说,突出个性、进行市场细分、寻求差异化经营无疑是制胜的必由之路。但是现在公众账号面临着低水平的同质化问题。内容上,复制别人的文章后稍加修改再或者直接转载原文成为公众账号推送的普遍方式;形式上,单一的图文组合的推送方式为大多数公众账号所采纳。没有自己的风格,缺乏独到的见解,毫无个性可言,久而久之,用户自然会减少关注。 (二)推送消息内容缺乏标签和分类。微信自媒体利用公众账号推送的内容大多以时间为顺序,如“往期回顾”、“历史消息”、“更多阅读”等。这几项是在微信公众账号推送中比较常见,但是其内容纷繁复杂,没有统一进行归类,更没有设置恰当的标签,当用户查找内容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尽管微信提供了一个强关系、强互动的平台,但制作精良的、便于查找的内容依然是吸引用户订阅的重要因素。 (三)用户细分不足,缺乏明确定位。微信自媒体本身仅仅是一个媒介,或者说工具,任何一个企业、团队或是个人想要利用这样的一个工具获得成功,必然不能忽视用户,因为用户才是根本。尤其是在今天被称之为“粉丝经济”的自媒体时代,更是如此。但是,大多数的微信自媒体没有明确的用户细分,不清楚自己的用户年龄、价值观、偏好、消费习惯等,自然无法有明确的定位。因此,推送的内容缺乏针对性,东拼西凑,没有自己的核心主题和观点,无法持续吸引用户关注,难以形成忠实粉丝,更不要提和粉丝的良好互动,也自然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久而久之,用户粘性下降,微信自媒体也自然就无法继续运营。 (四)营销手段单一。前文分析提到目前微信自媒体营销主要就是利用微信自身功能的营销作用以及传统媒体当中的广告模式。尽管这两种方式也是有效的,但是在微信公众号迅速增加、新的自媒体工具不断涌现的今天,如果不能持续地优化营销工具和手段,将很难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三、对微信自媒体营销的建议 (一)深耕细作,内容为王。想微信自媒体是一个功能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传播载体,其推送内容的质量对用户的订阅决策有了很大的影响。推送内容是为用户提供价值的直接手段,也是微信自媒体的产品和服务。个性、新奇、有深度是公众平台内容制作应该追求的目标。身处这个信息爆棚的时代,用户每天一打开微信,成千上万的推送内容就奔涌而来,但是对用户有用的、让用户感兴趣的内容依然稀缺。要想在众多的公众号中脱颖而出,就得严把质量关。此外,推送的内容形式要丰富化,要充分利用微信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功能,并对推送内容进行分类,设置便于用户查找的个性化标签,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有质量的内容是微信自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前提,没有质量的保证,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二)细分用户,精准定位。市场营销中的基础理论――目标市场营销(STP)在今天已经得到企业界的普遍认可。任何一个企业要取得成功,必然要对其服务的市场进行细分,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发展战略、环境等选择恰当的细分市场进入,提供有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追求差异、彰显个性,是微信用户的特点,统一化的产品和服务无法有效满足用户的需求,每位用户都希望能够享受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体验,但是微信自媒体平台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是天然的矛盾。微信自媒体在运营过程中,要进行用户细分,找到有相似价值的目标用户,一方面可以向用户推送有针对性的内容、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自己在相关领域的专业性,并利用其专业性增加粉丝之间的口碑传播,增加粉丝粘性,从而形成良好的粉丝经济模式;另一方面精准的用户定位也可为微信公众号赢来广告商的青睐,从而开拓经济来源。用户细分需要微信自媒体平台有数据的搜集、分析和处理能力。大数据时代,对有价值信息的深挖是取胜的关键,只有获得用户的信息,了解用户的偏好,才能有针对性地生产内容、进行推送。 (三)以用户为中心,创造极致用户体验。微信尽管被很多人划归为“新媒体”,但就其本质而言,其社交属性远远大于媒体属性,因此社交关系中产生的情感联系是微信自媒体的核心价值所在,一切运营活动的开展,都是建立在维系公众账号与用户情感联系的基础上的。以用户为中心,提升平台的社交互动效果是加强公众账号拥有者和用户情感联系的重要途径。 首先,充分考虑用户在平台使用中的舒适度,提升用户体验。不仅仅是在内容上深耕细作,优化分类,在营销策略方面也要时刻考虑用户体验。微信公众平台需要通过一定的广告商提供资金,广告商希望获得更多的关注,而用户则希望躲开广告商的狂轰滥炸,当公众号拥有者遇到诸如此类的矛盾时,要以用户为重,协调好商业利益和用户体验的关系。软文或是植入性的广告相较于硬性的广告链接就是比较有感情的方式。 其次,策划并开展有代表性的线上、线下以及跨平台的活动,加强与用户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形成社群营销模式,不断开发相关的后营销产品。前文所提到的“吴晓波频道”、“逻辑思维”、“凯叔讲故事”这几个都是在这方面运营得比较成功的案例。“吴晓波频道”和爱奇艺视频合作,推出微信杂志《M周刊》,在全国成立“吴晓波书友会”,驻有赞微商城进行课程、会员身份等的销售,与粉丝进行良好互动等等。可以说,“吴晓波频道”正围绕社群经济、组合型社区等进行者新奇的思维和实验。 四、结语 任何一个新的媒介出现以后,都会很快受到敏锐的企业家的青睐,很多人认为微信会开启一个移动电商的新时代,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微信自媒体营销的运作同样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境。只有以用户为中心,对内容精耕细作,进行用户细分和差异化经营,微信自媒体才能够和用户“一起愉快地玩耍”。 微信营销策略论文:浅析成人执业资格考前培训的微信营销策略 摘要:在电子商务昂首阔步进入移动互联网的今天, 微信营销已是企业营销战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微信营销优势分析的基础之上,针对培训行业中的成人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提出了具体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执业资格;培训;微信;营销策略 我国在很早就实施了严格的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具有一定学历、资历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考试和注册,取得相关的执业资格证书后,才能开展相关业务。然而参加执业考试者,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员,他们工作繁忙,工作地点遍布全国各地,虽然实践工作经验丰富,但如果不参加专业的考前培训,通过率会大打折扣。而对专业的培训机构而言,将每年相关的考试及培训信息传递给需要考试的人员,在现实中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利用传统的百度广告、短信群发、电话拜访等方式效果也越来越差强人意。 一、微信与微信营销 微信是腾讯公司为智能移动终端提供的一款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作为一种时尚的沟通交流工具,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信息来源与传媒载体。 微信营销是指以微信作为营销平台,向其目标客户传播产品信息,使客户了解企业产品或客户感兴趣的共同话题引发客户好感,最终达到营销的目的。 二、微信营销的优势 (一)营销成本低 目前微信的各大功能都是免费提供给用户,成本仅仅是一定的流量费。企业只要将需要推广的内容放到微信平台上就可以像被广泛接收和传播。 (二)客户定位准 企业可以借助微信精准定位等功能,把企业的营销信息准确地推送给目标客户并显著提高信息到达率,做到点对点精准化营销。 (三)企业和客户互动性强 微信带来了信息传递的多元化,不仅支持文字、表情符号和图片的发送,也支持语音对话和视频交流。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带着手机,企业和用户就能够彼此轻松地进行良好互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服务客户的效率,这是其他任何一种营销方式都无法实现的。 (四)方式生动形象易接受 传统营销方式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向消费者传递企业产品信息,具有明显的弊端。要么像报纸广告缺乏形象的视觉冲击,要么像电视广告,效果好费用高。微信营销有效地避免了传统营销方式中的弊端,将企业宣传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递给了消费者,同时它的营销费用也是极低的。 三、成人职业资格培训微信营销策略 微信是以人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社交平台,成人执业资格考前培训的基础也是以人为主体目标的客户。因此利用微信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成人执业资格考前培训中进行营销,就会得到比传统营销方式更为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可以应用一下方式: (一)主打公众平台,小号推加粉 企业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全方位展示企业的产品信息。针对执业资格考试的成人因平时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时时关注考试信息。培训机构可利用公众平台及时推送一系列与考试相关的信息,如教材信息、大纲变动、考试要求、该执业资格的考试政策、考试报名时间、准考证打印时间、成绩查询办法等这些对考生很重要的信息,提升客户对该公众号的关注度,解答客户疑问。此外,培训机构还可以将培训信息通过语音的方式推送给客户,如果客户回复语音中提示的关键字,则再给客户提供一些他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实现与客户的有效互动,提升客户对该平台的关注度。这一点企业可以借鉴“逻辑思维”的公众平台,该平台目前已有300多万粉丝,实现了良好的收益。最后,可以借助微信软件的手机号申请小号,利用小号继续加强朋友圈分享和附近好友来推送公众账户,加强公众平台的推广。 (二)加强客户管理与服务 培训机构应像经营品牌一样对待自己的公众账号。对所发送的信息做出整体规划和安排,准备好文字素材和图片素材。如果仅仅只推送本企业的相关信息,难免会让人觉得生硬,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客户反感,所以培训机构应在推送培训信息的同时,适当推送一些行业资讯、新闻热点、优惠活动等方面的内容。此外,对于粉丝的管理,可以针对新老学员推送不同的内容,设置要方便客户提问及回复。使客户在实际体验中获得良好的服务,这种人性化的服务受到客户认可,促使客户使用微信分享自己的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对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非常有效的。 (三)线上线下同步营销 线下活动能增加微信公众平台的信任度,是充分发挥微信营销优势的重要场所。培训机构可鼓励客户使用手机扫描企业二维码成为企业的粉丝,并采用会员制、点赞送培训等优惠方式来增加精准的目标客户,积累大批实际消费群体,对企业未来微信营销的顺利推广至关重要。 结语 目前微信已不仅仅只是一个聊天工具,更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微信程序的不断完善,很多眼光敏锐的商家已经着手微信功能的使用,将微信作为企业营销平台的延伸,充分利用微信做起了产品、企业宣传、挖掘客户,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媒体营销时代。但无论何种营销方式,培训企业只有以人为本,以客户为本,以满足客户利益为前提才是微信营销的发展之本。 微信营销策略论文:基于SWOT分析的微信朋友圈营销策略研究 摘 要:本论文主要阐述了微信朋友圈营销的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做了相关营销策略研究。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SWOT;营销策略 一、引言 截止2014年末,微信账户数达到5亿,微信朋友圈的使用者年龄一般介于18-55岁之间,以80、90后居多,该类人群普遍具有自主消费能力。由于朋友圈的普及及用户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在微信朋友圈推广及销售商品,而朋友圈的主要关联是亲人朋友,于是新一轮的熟人经济模式――微信朋友圈营销以爆炸式的姿态应运而生了。 朋友圈营销的销售方多为学生、家庭妇女、下岗职工及小微企业老板等,微信朋友圈营销的火爆带动了就业,拓宽了人际圈子,增加了收入,因此微信朋友圈的诞生是合乎市场规律并实际有益的,然而随着“质量门”、“售后门”等事件频发,微信朋友圈逐步被广告占领,由此也带来了诸多负面营销。为了保持微信朋友圈营销的良性发展,提高用户体验,本文旨在基于SWOT分析探究微信朋友圈营销策略研究,避免微信朋友圈彻底沦为生意圈。 二、微信朋友圈营销的SWOT分析 (一)优势(S) 1、成本低廉。微信用户只需使用手机号码即可注册微信账号,进入朋友圈进行营销。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微信朋友圈营销需要交纳相应税费,且通过微信这个平台进行商品展示就无需开设店面。微信营销使用者除支付运营商流量费以外没有任何费用,开设成本相当低廉。 2、方便快捷。微信用户只需1分钟就可以完成微信账号注册,接着对商品拍照,编辑文字即可进行朋友圈营销,耗时总长不超过5分钟。相比而言,传统营销需要先工商行政登记、开设店面、蹲守店铺,微信营销的便捷性显而易见。销售者可以随时随地商品信息,真正的将碎片时间合理的利用起来。消费者也不用专程为了买某样商品专门跑到相应的实体店面,只需向销售方询问详细信息,然后付款,等待对方发货即可。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下,微信朋友圈不得不说是顺应时展的。 3、增强信任。微信朋友圈大多数用户是认识的人,向亲人与朋友售卖相应商品,无疑提高了用户的信任感。同质同价的条件下,微信买方更倾向于购买朋友圈展示的商品,避免了在淘宝、京东等常见电商平台面对陌生人进行海量搜索。 (二)劣势(W) 1、产品种类偏少、分类不清。大多数的微信朋友圈销售者售卖的产品种类偏少,分类不清,和淘宝、京东店铺的产品体系化形成鲜明的对比。通常消费者购买朋友圈销售的商品基于被动营销,而朋友圈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时消费者就会通过其他渠道购买产品,这对微商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桎梏。 2、产品质量、售后问题频发。同普遍电子商务一样,微信朋友圈营销同样存在难以亲身接触产品的困难,加上通过物流配送,消费者拿到的货物有一定几率发生质量问题,而微信朋友圈没有专门的监管和评价体系,消费者遇到问题难以维权。 3、传播力度受限、难以形成规模化发展。由于用户自身人脉的限制,加上微信朋友圈联系人数量的上限限制,微信朋友圈销售方能面对的对象是有限的,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扩散方式,微商发展难以规模化,阻碍其后续发展。 (三)机会(O) 1、支付方式的快捷性和完善性。随着支付宝、微信红包的崛起,手机支付方式越发快捷、安全,消费者对于网络的依赖感和信任感逐步增强。因此,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手机支付,这为微信朋友圈营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日趋完善的物流配送方式。由于传统营销渠道成本高、辐射区域窄,相当数量的实体商家选择以线上营销为主,将线下实体店作为线下体验店。完善的物流配送方式为消费者大大的节约了购物时间。从时间成本看,微信朋友圈营销的大力发展是必然的结果。 (四)威胁(T) 1、法律和税收制度的逐步完善。目前微信朋友圈营销暂无明确的法律和税收制度,加之操作灵活,微信朋友圈营销发展很快。然而随着法律和税收制度的逐步完善,微信朋友圈营销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受限。 2、刷屏模式,用户不胜其烦。由于使用微信的一些商家并非专业营销人士,在商品展示上缺乏技巧,倾向采用刷屏模式。对此,用户不胜其烦,要么直接屏蔽、要不弃用微信。长此以往,微信朋友圈将成为生意圈的重灾区。 3、缺乏售后保障、监管机制。微信朋友圈营销往往只注重售前、而不注重售后。消费者遇到假冒伪劣产品时难以维权,也无法给其他潜在消费者以提示。 三、微信朋友圈营销策略 (一)技巧营销 1、图文并茂、控制频率。销售方在编辑产品展示内容时一定要注意严格控制字数、适当展示图片,万万不可开启刷屏模式,每天尽量在17:00以后发送推送信息,尽可能的保证让用户在休息的时间看到同时又不会引起其反感情绪。 2、微信朋友圈昵称和产品相结合。销售方进行朋友圈商品信息推送的时间往往不是购买者产生实际需求的时间,若销售方微信昵称难以记忆,当购买者有实际需求准备购买时却很难准确找到销售方,此时,销售方很有可能错失良机。如果销售方将微信昵称改为和产品相关的名字,则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搜索体验。比如一个叫李明的人在微信朋友圈销售大米,则微信昵称可改为米商李明。 3、内容联系实际,切合热点。若将商品信息推送仅仅当做广告来做,消费者也就仅仅当做广告浏览完标题就没有兴趣查阅详情。此时,如果将商品信息和当前热点结合起来,消费者在乐于查阅详情的同时也对商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直接的广告效果好很多。 (二)口碑营销 销售方的直接人脉是有限的,但间接人脉是无限的。据统计,发展一位新客户的成本是保留一个老客户的3倍至10倍,向新客户营销的成功率是15%,而向老客户营销的成功率是50%。因此,维系好与已有的客户的关系,从而发展新的客户显得尤为重要。将有限的资源发展为无限的商机即充分的运用了口碑营销。 (三)互动营销 微信朋友圈是通过点对点的营销方式进行的,如果一方只进行信息发送,另一方只进行信息接收,单向性的信息流动难以促进营销。如果卖方适当的加大互动营销,比如及时回复、私聊,开展营销活动,都会加大信息的双向性,保持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提升其购物体验。 四、总结 微信朋友圈作为一个自由灵活的购物平台,销售方在合理利用的同时注意避免“人情消费过度”现象,尽可能的开展技巧营销、口碑营销、互动营销,共同维护好这个广阔的平台、促进微信朋友圈营销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微信营销策略论文:中小企业微博微信营销策略思考 摘 要:随着互联网模式的不断创新,企业的营销也在不断突破传统的营销思维,借助互联网这一新兴潮流的营销路径来开展企业的营销,如企业微博营销和微信营销就是企业重要的两种互联网思维的营销方式。文章首先阐述了微博营销和微信营销的概念,并对这两种营销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采用微博和微信营销的现状,并从....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冀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营销方式的创新,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中小企业;微博营销;微信营销;营销策略 营销方式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生产的产品最终要推向市场,而市场份额的大小却决定着企业的经济利润水平。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很多存在着生产滞销的问题,也面临着如何采用新的营销方式来提升自身产品的销售路径。随着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兴起,中小企业也开始不断接触互联网销售模式,即微博营销和微信营销,希冀借助新兴的营销方式来促进自身产品的销售。互联网具有双面性,中小企业在运用这两种营销模式时也需要考虑其带来的风险。 一、微博微信营销的概念 微博营销和微信营销都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2009年,随着我国新浪微博的推出也开辟了我国国内产品的微博营销市场。截止至2013 年 8 月,我国微博用户账号总数已经达到12亿个。庞大的用户数量是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值得重视的一种营销路径。微博营销即过微博平台为商家、个人等创造价值而执行的一种营销方式。它涉及的范围包括认证、有效粉丝、话题、名博、开放平台、整体运营等。紧接着微博的推出,2010年腾讯企业推出了微信,微信是一种具有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功能的手机通讯软件,同为手机通讯软件,但是微信的功能比腾讯QQ的功能强大,每个企业可以有自己的一个微信公众号,在这个公众号上可以推出该企业的新产品预售告知和该产品的销售活动以及包括该企业的问卷调查、有奖问答等资讯。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我国已经有6亿微信用户,国内用户有5亿,国外用户约为1亿。 二、微博微信营销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企业微博营销具有传播速度快,内容虽然简单,但是表达意思独特以及方便与用户互动营销的特点。企业微信营销具有立体化、高速度、便捷性强和传播快速广泛性的特点。中小企业通过开展微博和微信营销有多方面的好处:一、为企业节约了昂贵的广告成本,产品的广告成本对企业来说是一笔高昂的支出,通过微博或者微信营销来推广企业的产品可以大大节约了企业的广告成本,现在很多用户都是微博微信用户,随着电子阅读越来越多,传统的广告或许对微博和微信用户的影响力度不大,但是微信微博上的企业营销会增加对这些用户阅读上的冲击与体验。二、实现了中小企业更好的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进一步拓展了中小企业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微博与微信营销都可以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与用户进行沟通,听取用户的需求和建议,通过新奇、别出心裁的微博与微信用语的营销,进一步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知名度,也进一步为中小企业产品的推广开阔了市场。通过粉丝之间的传递,让更多的用户来熟悉了解中小企业推出的新产品。三、通过微博和微信与用户不断的互动,不仅可以让自己的品牌和产品深入用户的内心,还进一步增强了企业与用户之间建立超越于买卖之间的关系。总之,中小企业开展企业的微博与微信营销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中小企业微博微信营销存在的问题 目前微博和微信营销虽然成为了很多中小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受多个方面的影响,中小企业采用微博和微信营销方式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微博微信发送的语言限制性大 任何一个电子公共载体的言论空间都会限制一些负面的违背社会发展的词语在上面,QQ空间如是,微博和微信更是严格。据北方一所做微博和微信语言研究的高校科研组,对微博微信语言的研究后发现,微博和微信的语言限制非常严格,包括连最经常使用的“点赞”、“集赞”,等这样子的话语现在在微信上发送都会受到相关的限制。 (二)微博与微信用户参与体验的机会少 虽然中小企业的微博和微信营销一般会推出一部分名额参与用户体验,但是在众多的微博与微信用户之间,这一比例非常非常小。很多人几乎每一次都申请了参与体验,但是竟然从来没有体验过,这对用户来讲,会失去了对该企业产品的忠诚度,也容易造成企业客户的流失。 四、中小企业微博微信营销策略分析 微博和微信营销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小企业也要充分抓住每一次的公众号的运营,充分为每一用户或者每一个粉丝服务,让自身的产品和品牌深入用户的内心,获得用户的青睐,才有助于进一步打开广阔的市场。 (一)加强对企业产品内容编辑的运营 我们知道,现在的公众号,是靠标题吸引眼球,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标题,哪一个企业的产品推出来的标题更吸引眼球,用户就会点击相应的链接。因而在企业对公众号的运营中要有标新立异的标题来吸引用户,在用户感兴趣的前提下不断对用户的阅读进行引导。比如一些商家的诸如:《就在今天,幸福盒子全球首发》这样子的字眼,用户就会比较好奇去看看,究竟是什么幸福盒子。《重磅内幕,XX地方9家食品加工点被查封》,这种标题关乎用户平常的生活起居,所以用户也会有较大的关注度。对于诸如这样子的标题一般用户则比较没有太大的兴趣:《五一来XX商圈看电影,吃喝玩乐购》,或者是《五一,让您的孩子奔跑起来》,因而在微博或者微信的营销上标题和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二)增强用户的体验,更好的促进用户交流 营销的主要对象就是用户,企业微博和微信营销最关键的还是要增强用户的体验,更好的促进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互动。争取做到微博和微信营销是一种亲民行为而不是扰民行为,不能让你的公众号觉得对用户是一种打扰,更多的是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多组织线上或者线下的用户体验活动,不断增强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让用户能深入的喜欢该企业的产品品牌,并能为该企业的产品进行推广至更多的用户。 (三)融合微博营销与微信营销方式 微博营销与微信营销不是相互对立的,它们更多时候是融为一体的,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两个载体的不同特点,结合它们各自的优势,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营销。例如,著名的爱婴岛产品,充分结合了微博营销和微信营销,不断拓展自身的产品,两面夹击,让自己的产品品牌传播的更为广泛,在企业的营销中通过结合微博营销的广泛性和微信营销的精确性可以让企业不断开阔自己的未来市场,让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作者单位: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微信营销策略论文:西安中旅微信广告营销策略研究 旅游微信作为当今一种新型而又时尚的传播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出游方式和人们的传统旅游观念。本文以西安中旅微信广告营销为研究对象,从多角度分析其旅游微信广告营销的现状和问题,结合旅游业的特点提出旅行社开展旅游微信广告营销的新思路。 一、引言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以多媒体信息通信为核心功能的免费移动应用,在其诞生后的短短两年间快速发展,截止2013 年 10 月微信的用户量已经超过了6 亿。据腾讯2014年2季度盈利报告中显示,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从2013年1季度的1.95亿,上升到了2014年2季度的4.38亿。微信已经成为目前最活跃的即时通讯工具,再加上 3G 技术的成熟、4G 网络的开始应用,使得微信广告营销成为一种潮流和最新的广告营销方式。 二、西安中旅旅游微信广告营销渠道 (一) LBS功能,发现潜在客户群 LBS+具有“查找附近的人”的功能,这个功能具有非常广阔的交流基础, 可以很好地挖掘潜在客户群。西安中旅2013年开通了正式的官方微信,目前微信用户总数近两万。西安中旅微信号XIAN-CTS每天在适当的时间性价比最高的旅游线路、旅游优惠活动、旅行社业务活动等。除此之外,西安中旅还适时一些旅游业界活动及会议的信息、留学移民信息,以及旅途中最实用的出行小贴士、天气信息、交通信息、机票打折情况等,基本涵盖了旅游的各方面能吸引用户关注的信息。 (二) 微信公众平台,做好口碑宣传 “朋友圈”新功能的加入,让微信的私密社交能力被激活,为分享式的口碑广告营销提供了最好的渠道。西安中旅微信不仅仅是销售旅游产品,同时也是旅行社品牌推广和舆情监测的最好工具。西安中旅微信关注人数约1/6都是通过朋 友圈获得的关注,用户通过微信把西安中旅上面的信息一个接一个传播开去,达到社会化媒体上最直接的口碑广告营销效果,其灵活性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加上4.0版本中的新功能“朋友圈”分享功能的开放,微信用户可以将手机应用、网站中的精彩内容快速分享到朋友圈中。 (三) O2O+“二维码扫描”,线上线下有效结合 西安中旅设定了自己品牌的二维码,用折扣和优惠来吸引用户关注,开拓O2O(Online To Offline)广告营销模式。二维码的广告营销模式主要吸引对产品感兴趣的用户,诱导其产生消费的行为,但是必须由用户主动扫描,基于此, 西安中旅适时发送一些特价旅游产品和相关优惠活动来吸引游客,增加游客对产品的兴趣,使其微信潜在客户在线上与西安中旅产生联系,在线下进行实际消费,打通线上和线下的关键入口。西安中旅这样的O2O线上关注、线下消费也在 其微信用户总量占据一定比例。 三、西安中旅微信广告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微信“关注用户的转化率低” 中旅微信旅游广告的回复数量较少、影响力偏弱,线上关注转化为线下实际购买旅游产品的游客不多,还不足以给旅行社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以2013年上半年为例,西安中旅通过微信公众号关注的游客报名出境旅游线路的仅有23人次,旅游净收益18400元。而2013年10月24号的德法意瑞12天旅游线路图文页阅读人数有效率仅为18%,回复帖子的人数微乎其微,旅游收益甚微。 (二)用户隐私安全问题 西安中旅统计出因微信受骗的用户占微信参与用户的1.5%,二维码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伴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硬件的普及,二维码技术更是成为了手机病毒、钓鱼网站传播的新渠道。如果没有规范的管理措施跟进,作为用户的身份与消费凭证的二维码,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就可以更轻松地进行网络诈骗以及在相关消费场所浑水摸鱼。 (三)用户参与体验的问题 在西安中旅旅游微信广告营销中,西安中旅会简单的要求用户参与活动,“请扫描二维码,或发短信到***”,这种简单直白的广告营销方式往往得不到大部分用户的认同。据统计得出,发送有明确优惠活动的线路是其他线路收益的3倍,移动互联网下的移动用户从一开始就需要的是无间隙的用户体验,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潜在用户将会拒绝参与。 四、西安中旅微信广告营销的策略分析 (一)让利微信用户,培养忠实顾客群 为了使微信虚拟的潜在用户群变成实际有购买力的忠实客户群,旅行社应该做到让利给微信用户,争取做到双赢。中旅可以借鉴嘀嘀打车这种广告营销模式,除了传统的降价、优惠等让利方式,还应该在旅游小贴士、旅游热点资讯、旅游目的地简介等方面进行创新,培育出属于自己的忠实粉丝和潜在顾客群。 (二)创新微信内容,把握推送频率 旅行社应当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发表最适合的旅游线路,每日推送最好一条。 在旅游旺季时,可以相应增加,但最多每天的推送量不能超过3条。旅游信息内容要吸引人,图文精美,使人即使打开一条一条浏览也不觉得浪费时间。 (三)解决安全隐患,维护客户隐私 旅行社的官方微信平台应该与客户保持紧密联系,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处理。此外,旅行社一定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耐心热心地进行一对一服务,保护客户隐私,提高客户微信体验,使每一位潜在顾客变成具有现实购买力的忠实粉丝。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微信营销策略论文:加油站微信营销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互联网通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地依赖微信、微博、QQ等手段。这些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不仅节约时间,而且解决空间距离的问题,可足不出户,便知晓“天下事”。在这种背景下,微信营销应运而生。微信营销是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营销模式的一种。是伴随着微信的火热而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微信不存在距离的限制,用户注册微信后,可与周围同样注册的“朋友”形成一种联系,订阅自己所需的信息,商家通过提供用户需要的信息,推广自己的产品,从而实现点对点的营销。 根据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中国成品油零售业务将在2004年彻底完全放开。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市场,中国成品油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多元竞争的年代。而作为成品油销售最前端的加油站被推到了市场的最前沿。如何提升加油站管理水平,提升服务水平,成为提高成品油销售市场份额的关键。加油站系统应该多措并举,在发扬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能否利用微信营销来丰富加油站的营销方案,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体验。具体的微信营销策略将进行以下阐述。 【关键词】加油站;微信营销;策略研究 一、加油站目前营销策略的不足 截止2014年底,中国石油在全国拥有加油站18680座,新疆有1721座。加油站的竞争形势相当激烈,但是,目前我公司加油站销售策略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不足: 1、营销策略粗放 营销方式比较单一,特色经营较少。普遍采取的就是靠价格优惠来吸引顾客,而这样可能会引起变动价格优惠所导致的恶性竞争。 2、服务差强人意 加油站的服务欠缺热情,服务是把双刃剑,好的服务会带给顾客良好的心理感受和消费体验。而加油站大多员工是临时工,受培训时间短,服务水平不高。对待顾客也只是表面化的微笑和程式化的礼貌用语,这不能使顾客真正感受到加油员工的热情。 3、非油品营销没有特色 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滞后,多元化服务人停留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而这些非油品一直处于微利状态,影响经营收入。非油品业务应往两方面发展:一方面是向车辆服务延伸,包括车辆清洗、维修以及保养;另一方面是向人员服务的延伸,包括便利店,餐饮休闲等。 这些不足对加油站营销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制约,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应该实施多种营销策略,以顾客为本,服务至上,应尽快满足顾客的加油业务需求和非油品业务的需求。 二、微信营销 腾讯微信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营销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说利用漂流瓶、查看附近的人、二维码扫描等微信功能建立并沉淀关系,利用开放平台、语音信息等功能内进行容推送,创意执行。或者直接在公众平台上打造品牌信息传递的生态链。 微信营销是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营销模式的一种创新,从而实现点对点的营销。微信营销主要体现在以安卓系统、苹果系统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中的移动客户端进行的区域定位营销,商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结合微信会员卡展示商家微官网微支付、微活动,已经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微信营销已成为继搜索引擎营销、微博营销后的又一热门网络营销方式。 三、加油站微信营销策略 现在许多行业都有成功的微信营销方案,那么加油站该如何进行微信营销策略呢?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微信营销策划方案: 1、 建立微信平台官方公众账号,建立微信平台公众账号之后,需要巧妙的完善加油站的信息,推送加油站的产品及服务,并将这个账号或二维码宣传给顾客,这样可以和顾客建立亲切友好的关系。 2、 在与微友的互动和对话中寻找利用市场,发现利于市场。为特定利于市场为潜在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其次,善于供助各种业务,将加油站的产品、服务的信息传送到潜在客户的大脑中,为加油站赢得竞争的优势,打造出优质的品牌服务。让我们的微信营销更加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3、 在微信品台进行营销活动,微信营销公众平台具有丰富的功能,操作简单,加油站想要运营的内容需要符合认证平台的需求,对于客户的个人信息要做好保密工作,对客户的需求要及时回复,并尽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4、将加油站的产品及服务内容介绍给顾客,并将产品的价格变化及时的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更新。加油站如若有关产品活动的信息及时推送给顾客,并鼓励顾客将该微信平台的信息分享至朋友圈,加强加油站的宣传力度,从而提高加油站的销售产量,增加利润。 5、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产品和业务以及服务内容。将油品业务与非油品业务分开展示,设置简单的的页面,能使顾客简单方便的操作。并且可以让顾客能够提前预约或在网上支付消费,大大的节约了顾客的时间,使流程简单化。 微信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强,可见度,影响力以及无边界传播等特质。微信平台的群发功能可以有效的将加油站拍的视频,制作的图片,或是宣传的文字群发到微信好友。加油站更是可以利于二维码的形式发送优惠信息,这是一个即经济又实惠,更有效的促销好模式。顾客主动为企业做宣传, 激发口啤效应,将产品和服务信息传播到互联网还有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四、微信营销优于传统营销 由于互联网、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微信营销也越来越普遍,为什么微信营销会发展的如此迅猛,比起传统的营销方式,微信营销又有哪些有点呢?下面将介绍微信营销带来的益处: 1、成本低廉:自从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这款手机聊天软件,微信的用户量就不断地在增加,而且该软件是免费的,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使用微信时所产生的上网流量是由网络运营商收取较低的流量费用。所以微信营销比起传统营销成本十分低廉。 2、营销方式多元化:微信营销不仅支持文字,更支持语音、以及混合文本编辑。普通的公众账号,可以群发文件,图片,语音三个类别的内容。而认证的账号,有更高的权限,能够推送漂流瓶,发送生动的视频和图片,拉近客户的距离,有利于加油站微信营销活动的展开。 3、营销方式人性化:微信营销基于微信的人性化设计,亲民而不扰民,顾客可以选择和接受,加油站微信公众账号的内容推送既可以主动推送,也可以把接收信息的权力交给客户,让客户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使得营销的过程更加的人性化。也提高了加油站的服务质量,让顾客享受多种服务。 4、高效率传送营销消息:众所周知,互联网传达消息迅速,十分及时。微信就是基于这一点,将每一条消息及时的发送给顾客,而且到达率为100%,客户就可以及时了解加油站的产品信息,方便消费。因此微信营销具有高效和高速的传达率。 5、节约时间:在传统营销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在加油站会排起长长的车队,客户们都在等待加油,这样浪费了顾客大量的时间。比起传统营销来说这个优点十分显著,利用微信营销,加油站可以不仅把自己产品、业务信息及时推送到微信公众平台,也可将加油站服务顾客的数量及时推送给客户,如若客户需要加油或者购买非油品业务,但情况并不十分紧急,便可先查询加油站的情况,在合适的时机去消费,不仅能够节约大量排队等待的时间,还可以方便快捷的享受服务。 由以上优点,微信营销方式解决了传统营销方式中所产生的问题和缺点,微信营销使得加油站的利益趋于最大化,在传统营销策略中结合微信策略,使加油站的营销策略更加完善,增加了加油站的竞争实力,有利于加油站未来的发展形势。 五、结语: 加油站的微信营销策略改变了加油站传统营销策略单一的形式,使营销策略多元化,用最少的成本赢取最大的利益。当然,一开始实施微信营销策略时,可能并不能迅速的给加油站带来巨大的利润,这需要一个沉淀的过程,但是微信营销策略的前景是十分明朗的。微信营销弥补了传统营销方式的不足,利用先进的技术,为加油站争取最大的利益,提高服务质量,方便了客户享受服务和消费,从而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
药品销售论文:中职学生药品销售职业素养研究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职生职业素养概念和初级药品购销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通过探讨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学生职业道德、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等职业素养培养的一些做法及成效,初步看到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相辅相成的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或可在中职学校全面推广在学科教育中如何渗透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借鉴,为中职学校教育和学生培养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化学教育;药品销售;职业素养;培养 一、职业素养概述 1.中职生职业素养概念界定 职业素养是指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从事职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和职业意识。根据《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与企业选择人才的要求,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三方面的发展目标又可划分为若干要素。职业技能分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要素;职业道德分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三要素;就业创业能力分为创新能力、心理素质、自我管理三要素。三方面的发展目标与要素,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就业的前提,掌握一门职业技能是就业的根本保证。中职学生要走向社会成功就业创业,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2.药品购销员职业素养 药品购销员不仅要严格遵守职业守则,如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质量为本,真诚守信;急人所难,救死扶伤;文明经商,服务热情,而且还应具备顾客服务、药品介绍、药品销售、药品陈列与保管等就业岗位能力。 二、在化学学科中渗透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职业素养的培养对中职学生极为重要。如果仅仅把职业素养当做一门课程进行教学,就会显得比较单调、枯燥,实际效果可能也会大打折扣。学生好比一棵棵幼苗,需要我们不断精心培育。“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果能在专业学科中渗透职业素养培养,既可以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又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起到相辅相成、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四年笔者学校药剂、中药两个专业近80%以上的毕业生在药品超市或药店就业,大多数从事药品购销员工作,从药品购销员的初级做起。所以,在教学中着重渗透药品购销职业素养教育有比较高的覆盖面和实际意义。 三、在化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培养 化学学科既是专业基础课,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课。科任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将对学生今后的培养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 1.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因此,在化学教学中重点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与奉献社会三个方面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一是从了解学情入手,渗透热爱专业教育。学生只有了解专业,了解企业文化,对专业感兴趣,才能热爱专业。第一节课时先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学生为何选择此专业,对专业课程设置、就业方向及其就业岗位能力要求了解多少。据了解,学生对以上几项内容的了解几乎为零,均是盲目地择校择专业,从众心理居多。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也很难热爱专业,进而树立要刻苦学习的决心。掌握学情后,要先对学生进行学前教育,如讲述专业特色、就业方向及其形势、岗位能力要求等。由此激励学生热爱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二是从严肃课堂管理入手,渗透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教育。学生不遵纪守法就无从遵守企业管理制度,不诚实守信就不能坚持以质量为本和热情服务顾客。养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是遵守职业守则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严肃课堂管理,教育学生从自觉遵守和维护课堂纪律,遵守各项校纪校规。渗透诚实守信教育,教育学生待人真诚,做事踏实,凡事能做到实事求是,守信守时,言行一致。把课堂管理与企业管理并同教育,在严肃课堂纪律管理的同时介绍企业管理制度与文化,如上课(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专心致志,努力完成老师(企业主管)安排的学习(工作)任务。课堂表现就是工作表现,如实记录学生每一堂课的考勤、学习表现和违纪行为,课后做思想教育并跟踪改过表现。经过每一堂课耐心细致的教育与严格管理,日积月累,逐渐改掉学生的不良习惯与行为。在实习阶段,学生也日臻养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三是从分组学习入手,渗透奉献社会、团结协作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上有较高觉悟,有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有满腔的热忱,为大家着想,助人为乐,有为社会奉献的心态,才能做到服务社会,急人所难,救死扶伤,文明经商,服务热情。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开展问题化教学。学生分组进行学习,让学生团结协助解决问题,从而强化和谐合作共事教育。提高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形成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 2.渗透就业创业能力教育 就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主要是指处理与周围的人和工作环境的关系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对学校所学课程和工作中具体运用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创业是指某个人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某种技术,利用或借用相应的平台,将其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和价值,并实现追求目标的过程。这要求创业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富有创造性思维。中职教育是“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过渡教育。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通过问题化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一是从课堂问题设计入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课堂问题设计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渗透在教学问题中设计,使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培养。如按章节以教材为主体组织教学资源,把教学目标、学习内容编成一系列组合问题。通过预设问题,使问题指向或引发思维的策略和方法。按一定比例筛选良构问题,消减劣构问题,使问题更符合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把问题与课程的教学内容相联系,引发学生的认知碰撞,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将筛选后的问题定位为低水平思维层次问题和高水平思维问题,从而把问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告知学生,使问题符合学生实际和不同阶段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能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喜悦,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要精心设计问题,并学生在分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解题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创新思维得到培养。例如,在物质的量一章的问题设计中,以问题:“我一口气能喝下6000万亿个水分子,另一个人一口气能喝36克水,你说,我们俩谁厉害?”引领整章的教学。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活跃,产生问题意识。二是从激发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入手,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多数中职学生来自于乡镇,多为高中落榜生,文化基础差,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自信心和竞争意识,不希望或害怕老师课堂提问。笔者运用问题化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中产生心理碰撞,锻炼自我;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规范言行,学会公共礼仪。同时,顾及全体学生,以点名回答与抢答相结合,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三是从组内角色轮换入手,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学中通过分组,学生轮流当组长,组织组员合作学习、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案,相互批改作业来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和团结协作能力,效果较佳。 3.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渗透职业技能教育 课堂教学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渗透技能教育,不仅可以教给学生职业知识,而且还可以教会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学内容侧重于教学生学会相关的专业技能。如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各种分析仪器的正确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与结果分析,能书写实验报告等;能看懂药物结构与性质、疗效及管理的关系,懂得如何贮存与保管药物。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和问题教学相结合,创设与学习、工作相关的真实情境和有关的任务,落实“做中学,做中教”。通过合作学习、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案与评价,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与情感。如用如下案例:苯妥英钠注射剂宜制成粉针,临用前用注射用水稀释后直接静脉推注,而不宜加入5%(体积分数)葡萄糖(pH3.2-5.5)输液中静滴,以防析出苯妥英沉淀,堵塞针头。设置问题一,苯妥英钠易溶于水,为什么宜制成固体粉针?问题二,为什么苯妥英钠注射液与5%(体积分数)葡萄糖输液混合会发生苯妥英沉淀?问题三,由苯妥英钠化学性质分析哪些盐类药物不宜与酸性药物配伍?为什么? 四、结果与思考 开学初,笔者经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初中化学基础比较薄弱,样本班有87%的学生中考成绩为C等级以下,有70%的学生未做过实验,只有2.2%会主动回答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数害怕或不希望老师提问。经过第一学期10周的培养后再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约75%的学生对设计问题感兴趣,生成新问题,能回答问题。有65%的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有75%的学生认为问题化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能较好提高职业素养。从以上结果看,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学生药品销售职业技能培养是可行的。对学生掌握化学专业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及培养一定的职业技能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其结果或可作为在其他学科中全面推行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借鉴作用。 作者:吴颖娇 单位:海南省海口市中医药学校 药品销售论文:药品销售工作意见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疗机构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和省卫生厅《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送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下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采购目录(暂行)〉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就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提出如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执行机构 全县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包括:中心卫生院、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的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 二、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执行时间 从2012年1月1日起全县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 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使用和考核要求 1.使用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要求。为《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采购目录(暂行)》内药品品种。其中,《农村基层补充药品》,暂作为镇卫生院的补充药品;《城市社区补充药品》(执行省医保药品目录“限定支付范围”的规定),暂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补充药品。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毒、麻、精、放及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管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实行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和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全部配备、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前提下,确需采购使用其他药品的,应按规定在省确定的补充药品范围内选用。 2.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考核要求。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允许采购使用我省补充药品的品种数量和销售额,占每月药品总数和总销售额比例≤20%。中心卫生院,允许采购使用我省补充药品的品种数量和销售额,占每月药品总数和总销售额比例≤30%。 中心卫生院、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按照规定配备基本药物。药房要达到规范化要求。门诊抗生素2联及以上联用处方百分比不超过20%。所有药品执行零差价销售。对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按每月规定统计药品总数,药品总销售额,对以上超过规定和不符合考核要求的按考核标准扣分,考核结果跟政府补助进行挂钩。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且执行零差率销售。药房达到规范化要求。门诊抗生素2联及以上联用处方百分比不超过20%。对以上超过规定和不符合考核要求的按考核标准扣分,考核结果跟政府补助进行挂钩。 四、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后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的采购方式 我县基本药物及补充药品由县组织统一集中招标药品配送企业,在省级最高采购限价内(含配送费),统一定价、统一配送到基层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实行基本药物及补充药品零差价销售。中心卫生院、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符合国家和省里相关政策规定的情况下,允许配备使用一定数量的补充药品,同样实行零差价销售 从2012年1月1日起任何基层医疗机构不得自行采购药品(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毒、麻、精、放及中药材中药饮片除外)。在县局药品配送企业招标工作未结束期间出现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不足的,由使用单位提出计划,报县卫生局同意后,使用单位可从其他镇卫生院调剂并按进价及时付款;县局药品配送企业招标工作完成后,首次采购由局招管办通知各单位提出采购计划,并按规定进行药品采购配送,之后按规定执行药品采购。 五、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后现有库存药品的处理 现有库存药品全部按进价销售,且不得高于国家指导价和省级最高采购限价。 1.现有库存药品属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的,其进价如不高省统一定价的,按进价销售;如进价高于省统一定价的,按省统一定价销售。 2.现有库存药品属非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的,其进价如不高于国家指导价和省级最高采购限价的,按进价销售;如进价高于国家指导价和省级最高采购限价的,按省统一定价销售。非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销售截止期为2012年1月31日,下剩部分由单位退还供应商或就地封存,听候处理。 六、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管理监督工作要求 1.做好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前的准备工作。各基层医疗机构于2011年12月31日前按上述要求调整药品销售价格,属手工收费的,将调整好的药价交药房人员、收款人员执行;对实行微机收费的,指定专人对收费软件中的药品价格进行调整。同时对实行零差率销售的药品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2.组织专人对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进行指导监督。各镇卫生院要组织专业人员成立药品零差率销售指导监督小组,明确指导监督职责,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对所辖区的卫生院、分院、村卫生室进行现场指导监督。县局按照局领导分工单位,适时对各医疗机构进行指导监督,局在各镇卫生院建立督导记录本,及时记录督导情况和督导时间,督导人对每次督导签名负责。县局招管办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使用与采购配送的日常监管工作。 3.认真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和临床基本药物应用指南、基本药物处方集等,成立药事管理组织,制定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办法和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基本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加强药品验收、储存、发放等环节管理,建立药品入库台账(国家基本药物和我省补充药品分列),严格执行验收、索证等制度,全面推进“规范药房”建设。严格执行零差率制度,及时将药品收入上缴县级国库支付中心。 4.对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不力的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试点办法及考核标准》、《省医疗机构药品购销不良行为处理暂行规定》、《省农民负担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药品销售论文:简论药品销售方式的制度更新 摘要:渠道联盟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建立渠道联盟能提高渠道效率,使渠道成员从中获取更多利润并保持竞争优势,渠道联盟正在成为渠道创新的方向。在药品营销渠道中,从制度层面进行创新的重点是要建立药品渠道联盟,不同渠道层次的成员应努力构建横向渠道联盟和纵向渠道联盟。 关键词:药品;营销渠道;渠道联盟 在中国的大部分药品营销渠道中,药品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是一种松散的合作关系,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每个渠道成员都追求自己的利润最大化,整个渠道效率低下。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药企业仅靠自身力量与竞争对手单打独斗已经很难取胜,因此,医药企业要通过制度的创新,与中间商的密切合作,形成渠道联盟,锻造供销价值链,以获得竞争优势。本文将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应用于药品营销渠道的研究中,对药品营销渠道的制度创新进行探讨。 一、渠道联盟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 新制度经济学发端于科斯,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认为,“企业与市场是经济组织制度的两极”。科斯引入交易成本作为分析工具,认为企业选择不同制度安排的基本依据是交易成本。企业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都有其运行的成本,企业存在内部管理成本,而市场则存在交易成本。如果利用市场方式协调组织间关系的交易成本大于利用一体化组织的内部管理成本时,为了减少交易成本,就会出现一体化的企业,反之,则倾向于市场这一制度安排。企业和市场这两种制度安排可以互相替代。 威廉姆森认为,企业进行不同制度安排的目的在于使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最小化,各种制度的安排与经济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他运用了交易成本这一分析工具,从非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这三个维度变量进行论证并发展了科斯的企业理论。他认为,市场的出现是不确定性小、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低的结果,而当这些变量均处于高水平时,企业成为了有效的协调方式。在市场与企业之间,还存在着一些中间组织形态。随后,拉森认为在市场和企业之间还存在着双边、多边和混合的中间组织的交易形式,提出了“三极制度框架”,即市场—网络组织—企业,并综合了斯密和钱德勒将市场与企业隐喻为“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观点,将网络组织称为“握手”,网络组织也随之成为企业间经济活动的一种制度安排。目前,关于网络组织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网络组织的含义比较广泛,包含了各组织间以合作关系构成的各种群体。其中,战略联盟是网络组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迈克尔·波特认为,“联盟是指企业之间进行长期合作,它超越了正常的市场交易但又未达到合并的程度。联盟的方式包括技术许可生产、供应协定、营销协定和合资企业。联盟无须扩大企业规模而可以扩展企业市场边界”。而渠道战略联盟就是制造商与中间商之间的一种合作形式,也属于协调组织之间经济活动的一种制度安排。 从渠道理论的发展来看,在经历了20世纪初以效率和效益为重心对渠道结构的研究,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权力和冲突为主对渠道行为的研究之后,以联盟为主题来研究渠道关系成为渠道理论研究的重点。西方营销学者们认为,由于营销渠道是一个联合体,各成员为实现自身的目标,存在着利益之争,渠道成员间合作常以失败而告终,为此渠道战略联盟等关系形式应运而生,建立渠道联盟能够解决渠道内和渠道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使各成员获得更多利润,增强他们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奥德森、顾莱惕、贝克尔和斯特恩为代表一些西方营销学家对渠道关系和渠道联盟进行了研究,其研究认为,企业应选择具有互补能力的企业作为建立联盟的对象,因为渠道成员能从联盟中获取更多利润并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所以不同渠道层次的成员应努力构建和增进渠道内的联盟,渠道联盟的实质是承诺和信任。渠道联盟正在成为渠道创新的方向。因此,本文认为,在药品营销渠道中,从制度层面进行创新主要是构建药品渠道联盟,企业可以建立横向渠道联盟和纵向渠道联盟。 二、建立药品渠道联盟 (一)构建横向渠道联盟 1.制药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盟。这种渠道联盟模式主要是制药企业之间通过资源互补与共享,建立“制造商联盟体”。各个制药厂各有其优劣势,所拥有的资源也各不相同,通过形成渠道联盟,可以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充分发挥每个制药厂的优势。制药企业之间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合作:一是共同采购。制药企业之间在采购药品生产设备、包装设备、药品原材料、包装材料、储藏设备等方面进行联合采购,这样可以增强与上游供应商讨价还价的力量,降低采购成本;二是联合研发新药。新药的开发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新产品失败的概率很高。而中国许多制药厂利润少,投入新药研发上的资金有限,通过联合开发新药,有助于减少一家企业单独开发新产品所承担的费用,还可以共同教育顾客,联合开发市场,共同承担投资风险,最主要的是从联盟伙伴处可以学到产品开发能力、市场营销运作能力等,为本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制药企业之间还可以共同使用仓库、运输工具等,实现资源共享。 2.药品中间商之间的横向联盟。该联盟模式是指药品中间商之间的战略联盟,它有助于药品批发商或零售商实现资源互补,获得规模效益,提高药品中间商的市场竞争能力。在美国的药品营销渠道参与者中,少而精的中间商具有规模效益,而中国的药品中间商规模小、数量多、效益差,已难以应付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间商向规模化发展成为了中国药品营销渠道的必然选择。通过联盟、兼并和重组等方式都可以获得规模效应,在这些方式中,渠道联盟具有独特的优势:(1)渠道联盟是厂商之间的合作,不涉及产权的转让或让渡,也就不存在兼并后企业内部的冲突问题,从而避免了兼并中内部矛盾对规模效应的影响。(2)不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通过联盟就可以从战略伙伴中获得自身缺少而又急需的资源,实现资源互补。(3)有利于中间商之间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各自发挥优势执行自身所擅长的渠道职能,促进中间商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分工协作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以避免药品中间商盲目扩大企业规模中出现的规模不经济的现象。总之,中间商之间的渠道联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国药品流通企业长期存在的“小、多、差”问题,以及“规模不经济”的难题,它有助于药品中间商实现规模经济,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二)构建纵向渠道联盟 1.制药企业主导下的纵向联盟。该联盟是制药企业主动与药品中间商或医疗机构缔结的渠道联盟。这种产销联盟有助于使各方实现共赢。首先,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在结成联盟后,药品厂商之间关系日益稳定,信任感增强,交易惯例化会导致交易成本的下降,从而节省了传统药品渠道中厂商之间讨价还价所产生的费用。其次,有助于降低库存成本。现代产销联盟往往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的,双方之间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信息共享,既能避免滞销或脱销情况的出现,也能使药品的库存量下降,从而降低库存成本。再次,可以及时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通过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和信息沟通,使厂商之间能协调其生产、经营活动,通过推出顾客所需的新药、厂商联合促销、药店合理的药品陈列展示和及时补货等,灵活地应对消费者需求变化,从而促进药品营销渠道的整体效益提高。 2.连锁药店主导下的纵向联盟。该联盟是连锁药店主动与制药企业建立的渠道联盟。在这种联盟中,连锁药店占据主导地位,与制药厂关系紧密,直接向制药厂统一采购药品后销售给消费者。以连锁药店为主的厂商联盟具有以下优势:(1)有利于提高药品营销渠道的效率。连锁药店成为了连接制药企业和消费者的桥梁,减少了药品流转的中间环节,缩短了药品渠道的长度,使药品在渠道中的流通时间缩短,加快药品的流通速度,从而提高了药品营销渠道效率。(2)连锁药店直接向制药企业采购药品,并以其品牌声誉为担保向顾客出售药品,这些都有助于保证药品质量和药品的安全性。在连锁药店主导下的纵向联盟中,连锁药店应加强与制药企业的协作,例如,厂商共同进行新药的研发,在新药的研发中,制药厂提供研发人员和技术,连锁药店负责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反馈,甚至于向制药厂提供一定的研发资金,以及新药上市后的促销工作。通过渠道联盟进行紧密的协作,双方扬长避短,各自发挥自身的核心专长,使整个药品营销渠道实现价值最大化。 药品销售论文:医改背景药品销售分析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培育企业的核心营销能力;拓展营销区域,进军农村市场;贴近百姓生活,进行基层社区推广;力塑良好的品牌形象,占领OTC市场;完善创新机制,明确创新方向;宏观政策调控,推动中医药发展等进行讲述,包括了核心营销能力的培育需要有良好的营销队伍、通畅的销售渠道、稳定的销售终端以及后续产品的跟进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今年国家推出了新医改政策,这对医药企业提出了新要求,原有的市场竞争格局将被打破,必然对医药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医药企业需要调整思路,开拓进取,培育企业的核心营销能力,通过发展农村市场,向社区延伸,大举进驻药房,加大创新力度等一系列举措,完善以往的营销思路,促进企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医改营销战略医药企业 近年来,老百姓普遍感觉到“看病难、看病贵”。同时,由于缺乏风险分担机制,大量的医疗费用需要个人直接支付。在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支出由1980年的21.2%上升到2000年的59%。自费医疗不但缺乏公平性,而且抗风险能力弱,使得许多人生病时面临费用障碍,这就使得人们收入的不平等转化为获得医疗服务的不平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加快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并最终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全面启动了新一轮的改革。 在新医改的框架内,对医药工商企业影响最大的三项政策分别是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而医药企业即将受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容量扩大、新型市场出现、购销模式优化、基层市场兴起、资源配置集中、创新方向明确”六个方面。 如何跟上改革的步伐,分享改革的成果,面对新一轮挑战,要求医药企业适当调整营销战略,将产品准确定位,积极开拓市场。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 1培育企业的核心营销能力 核心营销能力的培育需要有良好的营销队伍、通畅的销售渠道、稳定的销售终端以及后续产品的跟进。企业研发了新药且市场前景很好,但如果缺乏精良的销售队伍,要想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仍然是不可能的。建设销售队伍,是企业所有竞争决策得以最终落实的前提和基础,建立专业、高效的销售队伍是医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良好的销售终端能够大幅度增加企业产品的销售量,销售终端维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本企业产品销售的好坏。虽然你的产品不是最好的,但如果企业有一个好的销售终端那么它的销量一般是最高的,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2拓展营销区域,进军农村市场 医药市场也将向多元化发展,基层药品市场得以兴起原来以城市医院为主要市场的格局将发生变化,市场重心将加快速度向基层社区卫生机构、农村市场扩散。 医改后从产品流向看,农村正成为重要消费市场。但是由于农村地广人稀,致使流通成本加大。可启动区域市场联动机制,各企业应发挥在本地的优势,发展联合。在品种互相依靠,相互调剂,配送服务上相互支持,既竞争又合作,以期获得更高的效率和较低的流通成本,来改善利润状况。 3贴近百姓生活,进行基层社区推广 1)企业协助社区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2)利用会议营销,协助社区医院专业化培训管理;药企通过社区推广活动的开展,以面对面的接触方式,容易沟通与消费者之间的感情,强化口碑宣传的效果,使产品深入人心。3)争取纳入政府规划并加强与综合医院的合作。在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保障制度全面改革的背景下,医药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顺应国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趋势向社区卫生服务转型。社区卫生服务可以改善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解决卫生服务的供需不平衡问题,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也是国家卫生部门改的新生事物,要解决医药企业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和发展问题,必须真正树立起“以顾客为中心”的观念,围绕这一观念,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 4力塑良好的品牌形象,占领OTC市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交流,产品质量上的差距会越来越小,并且药品的成分含量也基本相同,药品经营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品牌是企业文化传播的最重要载体,企业文化最终体现到品牌的形象和内涵上,品牌营销时代已经到来,品牌形象如何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是极为重要的,也是最迫切的。医药分开是关系民生健康的大事。不但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根治“以药养医”的弊端的有效手段。它不仅让百姓受惠,而且会改变百姓的医药消费习惯。在新医改政策下,竞争走向理性,价格更趋明朗。谁占领OTC,谁得天下!药店的管理及营销模式将决定零售药店在行业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能否脱颖而出。 商企合作,药店直供的趋势越来越成气候,加强与拥有市场营销资源最丰富的品牌产品的企业合作,争取品牌产品在品牌药房的销售,实行强强联合。 环视全球最具实力的制药企业,无一是“无品牌”之辈。我国制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获取利润,就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品牌理念,并将其不断深化渗透,将培育品牌作为企业最为重要的发展策略。 5完善创新机制,明确创新方向 在我国40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中,对研发的投入不足销售额的5%(而西方国家为15%~25%),且大都投到“短平快”的仿制药上。新实施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已上市药品简单地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或增加新适应证,将不再作为新药注册审批,只能作为新剂型或新规格。国家进一步鼓励推动医药领域的自主创新与技术跟进。新药和科技含量高的药品将占据市场制高点。 预防为主的理念将引导药物开发。新医改把防病治病的工作重心前移,突出了预防为主的理念,将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医疗保障体系。这就要求医药行业尽力开发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的新药,要开发预防、保健等不同功能的药物,开发适合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患者使用、药物经济学评价优良的药物,开发中药创新药物。 6宏观政策调控,推动中医药发展 早在2007年初,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十六个部门就共同制定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7年国家实施了“中医中药中国行”工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将在此基础上,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科研院所的投入力度,完善科研设施,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药理药效方面进行发掘总结、升华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根据《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新医改形势,我认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工作,要遵循以下原则: 1)继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 2)现代化与国际化相互促进的原则 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不仅关系到每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将直接影响整个医药经济的发展。医药流通行业的竞争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产业环境、客户需求和价值链形态都处于动态的调整与变化中,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将药企带入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是值得我们不断研讨的课题。 药品销售论文:社区药品销售分析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零差率的概念;零差率的概况;零差率的成效;零差率存在的不足;对于完善零差率的一些看法等进行讲述,包括了药品零差率之后,受益最大的是医保机构和公费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有待完善、独家配送机制,缺少竞争,不利于配送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零差率政策引发药店撤药风波、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报销比例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我国自2006年以来全国各地区陆续推行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这一举措旨在压缩药品流通环节,取消药品加成,抑制虚高药价,让利于民。本文试列举目前零差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由此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零差率社区补偿机制配送 1零差率的概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使用的药品均要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常用药品按照政府集中采购确定的药品采购价格销售给老百姓,配送单位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不得有任何中间环节的加成。在药品采购价格整体降低的基础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取消了15%的药品批零差价,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采用政府打包采购的方式,压缩药品流通领域的中间环节,取消药品的批零差价,将药品价格降低,让利于百姓。这种做法叫做零差率。 2零差率的概况 北京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新性开展药品“零差率”的地区。在北京,从2006年12月25日起,全市2600多家社区医院的常用药正式开始实行“零差率”销售,312个品种、926个规格的药品由政府统一采购,统一按购入价出售,取消15%的加价率;2008年12月15日,北京市的零差率药品扩大到328品种(1024个品规);北京市基层零差率药品将比照国家公布的307种基本药物,从2008年的328种扩大到519种,预示着“零差率”药品的组成将会愈来愈丰富。 继北京之后,全国各地区陆续试行“零差率”。在上海,2008年10月1日,上海郊区农民在村卫生室就诊可享受基本药品按实际进价收费的优惠;从2008年12月28日开始,上海社区卫生机构将全部推行基本药品零差率,所涉及的药品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零差率”收费西(中)药目录》中的166种。天津市2009年4月1日推出了《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用药目录》,涵盖537种基本药品,与此同时同时在6个中心区和塘沽、汉沽、大港(城市部分)的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推行基本药物零差率制度。安徽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1月1日进入试点实施阶段,32个试点县(市、区)共有政府举办的7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6个服务站,390所建制乡镇卫生院和4799个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 特别是在09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之后,“零差率”的推行将成为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其回归公益性的突破口。 3零差率的成效 北京药品实行“零差率”后,社区医院的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达到了36.1%。[1]2007年底北京市卫生局的统计显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平均每次门急诊药费从原来的近百元降到现在的66.47元,省了近30%,一年下来,社区医院共向患者让利4.46亿元。现在,已经有四分之一的市民看病首选社区医院。2008年底,据初步统计,零差率药品政策实施以来,累计为群众让利7.68亿元。社区卫生机构门急诊总量占全市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由2006年的不足8%提高到2008年的28%多(2008年上半年同期数据对比),社区机构的单处方费用明显降低,社区机构的门诊人均医药费用为109.99元,是全市门诊人均医药费用的50%,是三级医院的1/3(2008年上半年同期数据对比)。社区卫生机构2008年上半年的公共卫生工作量已超过2006年的全年工作量。2009年北京仅丰台区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卫生所共采购零差率药品2.73亿元,销售零差率药品2.5亿元,涉及药品品种890个,降价幅度达36.11%,患者看病少花药费约9028万元。 天津市实行统一集中采购后,该市药价已经同比下降了10.28%,社区再减少15%的加成,药价就降低了近25%,据统计,天津市共有7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49个卫生服务站和154个乡镇卫生院。推行零差率6个月以来,已向老百姓让利接近1.2亿元。 安徽省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受益人口将超过2000万人。 4零差率存在的不足 4.1药品零差率之后,受益最大的是医保机构和公费医疗机构 由于医保人群和公费医疗人群的支付比重合计达到医药费的四分之三,在其他机制未有动摇的背景下,医保机构和公费医疗机构受益最多已成事实,医保和公疗患者只享受了15%~20%的让利。 4.2补偿机制有待完善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服务收入所占比例较大型医疗机构低,业务收入主要靠药品收入,以天津为例,在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费用支出的64%都是靠药品加成获得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相当于拿掉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入中的主要部分,如果补偿部分不能平衡其收入,将会造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法正常运行。现行的补偿机制是按照药品费用的比例(各地区不同)进行零差率补偿,这种补偿方式会使得定点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大开处方,增加药品费用总额,以取得更多补偿。 4.3独家配送机制,缺少竞争,不利于配送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 规定定的区域内只有一家配送企业拥有配送的权力,其他中标配送机构无权配送,此机制鼓励垄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配送服务的购买者,有接受的义务而无选择的权力。目前这一现状不符合市场竞争法则。 4.4零差率政策引发药店撤药风波 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在山东引发“撤药风波”,有60余家连锁药店的济南药店连锁巨头——漱玉平民大药房采购部对旗下门店下发部分基本药物紧急撤柜通知,近两成的基本药物下架。这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国内首起药店针对“零差率”政策的撤药事件。 5对于完善零差率的一些看法 (1)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报销比例。例如,基本医疗保险对于社区卫生服务药品的开销实行全额报销。使得老百姓成为零差率的最终也是最大的受益群体。 (2)逐步完善补偿机制 可探索按测定的人均费用和就诊人头进行药品差价补偿的方式,改变目前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停留在“卖药”的现状。 (3)配送引入竞争机制 根据零差价药品配送的经验,零差率药物配送引入竞争机制。相关业内人士提出:每区县或医疗机构对中标配送商的选择应不少于两家,每半年可以重新选择一次;医疗机构为选定的两家配送企业正常开户,使配送企业在充分的竞争中,提高配送服务质量,降低配送成本。全市选择3~5家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规模企业,负责全部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配送,发挥规模效益,加速流通产业的优化调整。 (4)关注“零差率”下药店的发展 在推广“零差率”政策的同时,也要注意关注零售药店的发展形式,提倡其转型寻求多元化经营模式。在北京,随着新医改政策逐渐落实,各大药店纷纷寻找到自己的突破口,“一切与健康相关的商品都应该经营,满足人们一站式购齐的需要”;另一家药品零售巨头金象大药房采取与品牌产品和厂家合作,深入参与产品的市场运作。零售药店采取新的发展模式,既可以保证国家政策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完成了自身在新的市场形式下的转型。 药品销售论文:论加强药品销售行业的内部控制 随着我国药品市场发展格局的变更,越来越多的药品企业由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连锁型发展模式,药品企业不仅大力扩展其市场份额,甚至提出了上市、发行有价证券的概念,这种发展战略导致我国药品企业内部的财务行为日趋复杂化。药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多以销售为主,由此可见,销售环节直接决定了药品企业的整体效益,所以,对药品企业销售环节进行严格化内部控制,十分关键且必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强化药品企业销售环节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并针对现阶段销售环节内部控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 对于我国药品企业而言,其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均以销售环节为主,某种程度上而言,销售环节的整体质量,会直接影响药品企业的市场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药品企业所生产的药品,只有经过销售处理,其所具备的各项价值才能得以充分体现。而随着我国药品市场格局的不断变更,药品企业的发展战略不断创新,与此同时,其内部财务行为越来越趋于复杂化,这给药品销售环节的内部控制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药品企业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强化其销售环节的内部控制力度,才能确保自身收获良好的销售效益,继而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实现良性发展。 加强药品企业销售环节的内部控制力度的必要性 销售是我国药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关键性环节。药品企业在开展销售工作的过程中,不仅会受到相关产品、销售渠道等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会计帐本变化的影响。例如,我国某药品企业,存在大量的外在应收账款,导致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潜存现金流短缺的风险,给其生产流程预埋了极大的隐患。当药品市场呈现为饱和状态,这种风险还可以有效压制,不会给该企业带来巨大的生产经营风险,而一旦药品市场需求量大幅度上涨,该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大力生产、销售药品,此时企业资金难以顺畅周转,生产流程受阻,将会严重损害该企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药品企业在日常销售过程中,不仅要对自身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还要对销售环节的内部问题进行综合考虑。药品企业销售行业的内部控制会直接影响药品企业的整体内部控制系统,因此,对于药品企业而言,销售行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至关重要,其要想在瞬息万变的药品市场格局中,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对销售行业的内部控制力度。药品企业的销售业务具有复杂多样性,例如,货币资金、票据、账款等,药品企业只有建立健全销售行业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统筹兼顾,和谐发展这些业务,进而给药品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利润。综上可知,销售行业内部控制系统是药品企业发展的核心点,药品企业只有不断加大销售行业的内部控制力度,才能为其实现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保障。 药品企业销售行业内部控制的不足之处 内部控制不具有独立性。现阶段,我国多数药品企业仍以财务部门管控销售行业,导致其销售行业不具备良好的简单化与高效性。加之药品企业没有建立健全财务控制制度,无法以其有效管控销售行业,导致销售过程中,内部控制矛盾逐渐凸显,药品企业无法收获良好的市场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内部控制流程不规范。药品企业的销售过程中,会设计多项业务,例如,编制单据凭证、收支货币资金等,所以,对药品企业而言,对其财务内部控制流程进行严格化规范,是其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根本保障。而由于我国药品企业多处于初步转型阶段,其相关流程并不具有良好的完善性与规范化,因此,销售过程中,并没有有效明确财务收支状况,导致企业难以顺利实现持续发展。 内部控制没有统筹审核与核算。当前,我国药品企业销售行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由于缺乏完善性,并没有 统筹和谐审核与核算,导致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相悖性,内部控制无法有效贯彻落实。我国药品企业在审核与核算过程中,仍延续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已难以满足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除此之外,药品企业销售行业的相关人员并没有形成较强的审核与核算意识,审核与核算过程中,没有良好的自主积极性。 没有严格管理其他业务收入。我国药品企业的财务人员并没有对自身职责形成明确的认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仅仅注重销售业务中的贷款管理内容,并没有严格管理其他业务的收入。进而导致药品企业销售行业的内部控制人员没有严格管控其他销售费用,例如,保险费用、包装费用、送货费用等。这不仅严重降低了其内部控制的准确性,还会导致该企业的财务报表出现账实不符的问题,损害药品企业的整体效益。 存在大量的呆账与坏账。社会的发展,促使市场格局不断变化,现阶段,各个行业领域均开始推行赊销机制。该机制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客户的销售服务满意度,还能有效提高企业的整体销售额。但与此同时,赊销机制也存在较大的实施风险,例如,给企业财务造成大量的呆账、坏账风险。例如,我国某药品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销售额,推行了赊销机制,导致该企业的货币资金大量外流,加之其无法及时对外流资金进行有效清欠处理,呆账、坏账越来越多,不仅致使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还严重损害了该企业的整体生产经营效益。 加强药品企业销售行业内部控制的策略 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机制。药品企业在应收款方面的管理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其资金周转状况、资金风险防范、资金使用效益以及投资者利益。现阶段,我国药品企业无法有效收账款的主要原因便是合同管理缺失。例如,销售完产品后,客户提出验后付款的条件,继而客户单方面推迟产品验收时间,导致药品企业无法及时回收货款等。面对这种情况,药品企业必须加大对合同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机制。签订产品销售合同过程中,药品企业要使用自身版本的合同,不仅要邀请相关法务人员、财务人员共同制定合同条款,还要邀请其他相关部门的人员。如果客户坚持自己提供合同版本,药品企业要认真检查合同条款,避免其存在不合理、隐含条款,在明确相关风险后,才能签订合同。除此之外,药品企业还要全面收集客户信息,通过分析、整合客户信息,按照客户的信用记录,对其进行信用等级划分,继而参考客户信用等级,制定相应的赊销期。如果是新客户,药品企业则要参考客户的相关背景信息,对其信用等级进行客观评估,进而制定赊销期。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药品企业要想对自身销售行业的内部控制进行有效强化,首要条件便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只有在规范制度的约束下,内部控制系统的应用能效才能得以全面发挥。药品企业要合理分离不相容职位,提高审批权、合同签订的独立性,分离应收款监督工作、应收款催收工作,明确内部控制人员的工作职责。现阶段,我国药品企业多以销售部分为主,销售人员担负着内部控制的主体职责,而财务人员仅负责监督工作。此种内部控制制度,极易诱发财务舞弊等风险。如果药品企业的账务混乱不明,相关人员难以有效管理应收账款,进而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药品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清晰化、准确化以及规范化要求账务信息。财务人员要严格管理账务以及应收账款,统筹和谐客户账务、销售账务、明细账以及应收总账款。除此之外,还要严格管理相应发票,定期对发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如果发现异常,则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建立健全坏账准备金制度。对于药品企业而言,赊销回款情况会直接影响其资金状况,因此,药品企业必须合理分析销售行业的资金回收情况,及时采取清欠措施。要药品企业应参考客户的信用等级,决定发放药品的数量,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财务出现呆账、坏账的情况。除此之外,药品企业还要建立健全坏账准备金制度。通过分析应收款账龄,提前准备坏账准备金,避免企业因资金回收不及时而出现资金周转不顺畅的情况,给企业预埋生产经营隐患。对于长期拖款的客户,药品企业则可以采取适宜的法律手段予以解决。最后,药品企业还要从内部控制入手,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严格考核相关人员的执业素质,提高其执业能力,降低货款无法及时清欠问题的发生概率。 加大员工教育与培训力度。销售人员的执业素养、道德素质会直接影响药品企业销售行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效果,因此,药品也必须加大的销售人员的道德教育与执业培训力度。药品企业可以开展岗前教育、执岗培训,提高销售人员的工作使命感与责任感,继而培养其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自我约束执业行为。现阶段,随着药品企业的发展格局日趋复杂,相关审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药品企业应设立相应审计培训机构,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适应能力以业务水平,使其成为符合企业现代化建设发展需求的双复合性人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药品企业要想在现今市场格局中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必须针对其销售行业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规范内部控制流程,并实施人才战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生产经营效益,取得良好的市场立足之本。 (作者单位:武汉联合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药品销售论文:论加强药品销售行业的内部控制 摘 要 在医疗领域行贿和受贿较为普遍的背景下,探讨与医药行业产品推销费用相关的内控问题,显得尤为必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国外制药企业先后进入中国医药市场,凭借其优秀的医药产品、先进的营销理念、合理的企业销售组织架构赢得了广大中国消费者的赞誉,并在医药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企业利润。国外制药企业的先进营销理念、合理的组织架构、科学规范的管理对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我国制药企业造成巨大冲击,同时也为我国制药企业进行企 业改组、转换营销观念、重新构建企业销售组织架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我国制药企业重新走出困境、适应市场经济提供了优秀的范例。此外,对中国制药企业向现代化管理进军的过程中,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本文以一家拥有多年历史药品销售公司为例,以较具代表性的产品信息介绍会报销费用为对象,对其内控制度的设计、内控制度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 药品销售 医药企业 内控制度设计 药品销售环节是医药企业最重要的环节,它决定资金流动的速度和企业的经营成果。因此,对销售收入的确认、应收账款信用体系的建立和销售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都对销售 节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某药品公司应收账款信用体系建立问题,简述了企业的自然概况和管理概况,概括了国内外信用管理体系的研究动态,对本设计的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在销售收如确认上,分别进行已实现的销售收入的确认和可实现的销售收入的确认。对销售内部控制制度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制度设计、销售与发货控制制度的设计、销售与收款业务会计核算控 制制度的设计、应收账款业务内部控制方法的设计、其他应收款业务内部控制方法的设计、预付业务内部控制方法的设计,方便于企业的管理。 一、药品销售通路的5种模式变迁 销售通路,是指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转移路径。药品的销售通路是指药品从生产厂家经过药品批发环节、零售环节最后到达患者手中的过程和路径,也就是药品的供应链构成,这个供应链由医药工业企业、医药批发企业、医药零售企业(含医院)三部份组成。新中国成立至今,药品的销售通路大致经历了5种模式的变迁。 1.计划配送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药品实行专销、统配,所有药厂生产的药品全部由国家设立的各级医药公司专销配送。从国家、省级医药公司,直至各县级的医药采购站,最后配送到医院或国营药店。 2.药贩子时代:自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后,商品经济得以充分发展,药品经营领域也逐渐开放。一拨具有敏锐市场嗅觉的人,纷纷加入药品经营行列,由于这一时期药品处于结构性紧缺阶段,药品贩卖几乎成了只赚不赔的生意,这一时代催生出了一批扛着麻袋数钱的“药贩子”,也催生出了安徽太和、广东普宁、新塘、湛江麻张等全国闻名的医药批发市场。 3.区域经销模式:随着药品供应日趋成熟,市场竞争加剧,药品的无序流通对药品生产厂家设定的价格体系具有极大的杀伤力。此时,生产厂家开始对药品的销售通路进行改革,最典型的就是“区域经销制”。 4.多头渠道模式:区域经销模式虽然风行一时,但其“画地为牢”的区域限制有违市场经济的流通原则。其一,随着连锁药店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众多诸如海王星辰、国大药房、一心堂等跨区域的连锁企业,各地的区域性经销商不能满足连锁企业的供应要求。其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在众多的医药批发企业中有诸如国药控股、九州通等企业脱颖而出,迅速掀起了全国性“跑马圈地”,随着经营布局的日趋完善,这些企业已不满足于做区域性,在下游渠道成员的倒逼之下,同时各药品生产企业亦为了借助这些超级大户的力量迅速布局全国市场,纷纷对渠道模式进行变革。 5.二元渠道模式:二元渠道模式的核心围绕着基本药物的配送来进行。在新医改政策体制下,药品流通领域面临重大变革。与前几次渠道变革不同的是,以往的改革基本由市场主导完成,本次变革却是在政策主导和推动下进行,药品生产企业不得不采取封闭的基本药物配送及开放的药品零售市场配送这种二元渠道结构。 二、药品价格形成及管理机制的变化 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推进药品价格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客观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生产经营成本变化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机制。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合理调整政府定价范围,改进药品定价方法,利用价格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上市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格从低定价制度,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推行在药品外包装上标示价格制度。严格控制药品流通环节差价率。对医院销售药品开展差别加价、收取药事服务费等试点,引导医院合理用药。健全医药价格监测体系,规范企业自主定价行为。探索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发挥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费用的制约作用。 虽然最终方案尚未确定,但是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机制将会发生如下的变化:如果药品价格形成和管理机制落实到位,将意味着四个时代的结束,即底价招商时代的结束,终端高比例回扣时代的结束,商业高毛利时代的结束和商业承担行业洗税主体时代的结束。近期广东省定调试行的“三控模式”(同时控制零售价、供货价和流通差率)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这很可能成为将来的药价管控主流思路,一旦在全国实施,会严重影响当前行业盛行的底价招商行为。 三、加强药品销售行业的内部控制 1.医药企业要责任明确招标组织机构。当前很多企业都成立了专门的招标机构,负责对各地招标的跟踪、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等工作,但是还有很多企业没有成立相应的机构或机构形同虚设,有些招标 部门只是负责资料的提供,对各地药品的招标价格都掌握不完全。建立招标组织机构的目的就是把招标工作从事后弥补变成事前控制,这样才能根据各地招标的变化情况而应变策略。医药企业要了解各地的招标动态,不仅要及时、准确地了解招标信息和相关程序,而且还要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确保公司的行为符合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和医药行业发展的整体要求。 2.加强依法运作意识,提高内部控制认识。加强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后续培训学习工作,加大力度开展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准则,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胜任能力。加强公司内部控制,优化业务和管理流程,持续规范运作,及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修订和完善公司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和内审人员的监督职能,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公司各项内控制度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加强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应全面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风险评估。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加强信息沟通体系的建设。建立信息沟通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信息及时沟通,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进一步完善控制监督的运行程序,加强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和财务的审计监督力度,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3.加强信息流动和沟通。信息与交流就是向企业内各级主管部门(人员)、其他相关人员,以及企业外的有关部门(人员)及时提供信息,通过信息交流,使企 业内部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知道其所承担的责任,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企业经营成本和社会监督成本的提高。要建立一个广泛而有 效的信息与交流系统,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有效的内控需要建立可靠的信息系统,涵盖公司的全部重要活动。有效的内控系统需要充分的和全面的内部财务、经营等方面的数据,以及关于外部市场与决策相关的事件和条件的信息。这些信息应当可靠、及时、可获,并能以前后一致的形式规范地提供使用。有效的内控系统需要有效的交流渠道,确保所有员工充分理解和坚持现行政策与程序,影响他们的职责,并确保其他的相关信息传达到应被传达到的人员。 4.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动。控制活动使企业保证控制目标有效落实。控制活动出现在整个企业内的各个阶层和各种职能部门,包括经营活动的复查、业务活动的批准和授权、责任分离、保证对资产记 录的接触和使用的安全、独立稽核等。一般而言,控制活动包括两个要素:政策和程序。政策规定应该做什么,程序则使政策产生效果,政策是程序的基础,无论是 什么样的政策,都应该前后一致加以执行。控制活动是针对关键控制点而制定的,因此,企业在制定控制活动时就要寻找并抓住关键控制点。企业一般根据其经营活动的五大循环即采购循环、销售 循环、付款循环、收款循环和理财循环等分别设计其控制活动。例如,企业的采购循环就应注意请购单、订购单、采购单等的授权与审批,要注意对采购的单价、质量、数量等的审核。 5.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评审与监督是经营管理部门对内控的管理监督、内审监察部门对内控的再监督与再评价活动的总称。要确保内部控制制 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被施以恰当的监督。监督评审可以是持续性的或分别单独的,也可以是两者结合起来的。主要应关注监督评审程序的合理性、对内控缺陷的报 告和对政策程序的调整等。在监督评审活动和缺陷的纠正方面应当遵循下述原则:对内控系统应当进行有效和全面的内部审计。内审要独立进行,配备称职和得力的人员,应得到适合的培训,内审作为内控系统监督评审的一部分,应当向董事会或其审计委员会直接报告工作。要不断地在日常工作中监督评审内控的总体效果。对主要风险的监督评审应当是公司日常活动的一部分。不论是经营层或是其他控制人员发现了内控的缺陷,都应当及时地向管理层报告,并使其得到果断处理。要树立全员控制意识,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预期控制目标,促进企业控制环境的建立,为改进内控制度提供建设性建议,实现组织预期达到的内控水平。 四、结束语 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中,药品销售行业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与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控制环境中的要素有价值观、组织机构、控制目标、员工能力、激励与诱导机制、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规章制度和人事政策等等。其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员工,既是内部控制的执行者,又是控制环节的被控制对象,其观念、素质和责任意识等都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要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要做好有明确的内部控制主体和控制目标,控制主体解决了由进行内部控制的问题,而控制目标则解决了为什么要进行控制的问题。只有在控制主体及其控制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实施有效控制。加快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真正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有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管理控制方法作为管理层对其他人的授权使用情况直接控制和整个公司活动实行监督的一种方法,包括很多内容,如制定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编制各项计划、业绩与计划考评、调查与纠正偏离期望值的差异等,这些方法对于不同规模和不同复杂程度的企业均十分重要。要具有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还需辅以积极的人事政策,要能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高素质、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的人才队伍,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方式和风格,培养全体员工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全员控制意识,从而形成一个特定的企业文化氛围。 药品销售论文:药品销售公司的涉税风险控制及其节税筹划思路 药品销售公司是位于药品流通渠道“中游”的企业,上对药品生产企业,下对药店和医院(两个主要出口),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鉴于其在药品流通渠道的重要位置,一些药品生产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就投资成立自己的药品销售公司,主营自己的产品,同时也兼营其他企业的产品――这属于“子弟兵”公司;看上其中的丰厚利润,其他行业的资金也注入医药市场,成立专业的药品(医药)销售公司,参与分销各个医药生产企业的各种药品――这属于无关联的“中间商”公司。由于利润丰厚,市场竞争惨烈,加之“走票”和“过票”业务盛行,公司内部管理混乱,税务监管乏力,不论是“子弟兵”公司,还是“中间商”公司,都存在一定的财税风险,一些经营者甚至“潜伏”着牢狱之灾――因为其中偷逃的税款足以被收监。 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我们对药品销售公司的涉税风险进行剖析,并提出治理建议与合法的节税筹划思路。 一、药品销售公司的涉税风险表现 药品销售公司的涉税风险主要存在于“进口”(上游)和“出口”(下游)两个环节,面对上游“进口”环节涉及增值税,面对下游“出口”环节涉及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而且都不是个小数。分述如下: (1)对上游要求生产企业高开增值税发票偷逃增值税 这多是无关联的“中间商”所为,目的是虚增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加大抵扣,偷逃因药品数倍加价带来的高额增值税。其基本操作是这样的:医药生产企业,把产品卖给“中间商”公司,“中间商”公司结账时就要求医药生产企业高开增值税发票,比方说把10万元的药品开成18万元,否则,结账就难了。医药生产企业得罪不起“中间商”公司,也只好言听计从,按要求开出18万元的发票,到“中间商”公司结账。超过实际交易额的8万元,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中间商”公司就按实际交易额10万元付款。这样,医药生产企业的账面就挂上了8万元的应收账款,并且永远收不回来,也不可能收回来,因为这笔账“名存实亡”;同时,医药生产企业还要按18万元收入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二是“中间商”公司按发票额18万元付款,多付的8万元让医药生产企业从其他渠道返回去。这样,医药生产企业仍要按18万元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同时还要承担串8万元现金出来的“任务”和风险。 因为药品的差价主要体现在中间环节,由此带来的增值税也比较大,为了逃避这个环节的税收,一些“子弟兵”公司也存在让上游“高开发票”的行为,目的是把税款转嫁到药品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如何“消化”,那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2)对下游要动用大量现金且偷逃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药品销售公司对下游的回扣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有的回扣高达百分之三、四十甚至五十,并且需要“真金白银”,这就需要大量的现钞(现金的狭义概念),而且还得是“税后”的(个人所得税税后)。这就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大量的现钞从哪里来?二是个人所得税如何缴纳?三是如何把回扣作为费用“合规”地在税前列支。这三个问题其实可以合并成一个问题:如何“串现”――弄到足够的现钞!只要弄到现钞,从桌子底下塞过去,就不存在什么个人所得税了;只要拿到发票,作为费用入账,企业所得税也就偷逃了。 一些药品销售公司“串现”的方法基本有二:一是“找票”,找些发票来冲账,把现钞弄出来(前几年就听说一些医药企业“找票”都找到青藏高原去了,真担心他们把那片天空污染了),甚至买一些假发票冲账――这就偷逃了企业所得税;但随着监管的完善和打击力度的加强,“找票”市场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且风险加大,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又探寻出第二种方法――“开票”,即通过“正规”手续(比如签订咨询合同等),多以咨询费等名义(不能是买东西,不然在会计处理上会增加资产)把钱汇到一些咨询公司,咨询公司扣除几个点的税费后,把现钞提出来返回药品销售公司――咨询公司开给药品销售公司的咨询发票记入税前,也偷逃了企业所得税;有些规模的医药企业干脆自己成立众多小公司(表面上一定与自己无关联),承担“串现”任务,来满足回扣的需求;为了“防范风险”,这些小公司“串现”额大到一定程度(连他们自己也担心害怕了),就自动消亡,他们再注册另一个小公司“接班”。这其中的风险已经超越了税法的范围(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章)。 二、药品销售公司的涉税风险控制建议和节税筹划思路 药品销售公司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我国医药市场的特征和竞争的不规则性所导致的。要完全解决之,前提是彻底解决医药市场不规范的问题,但这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所以药品销售公司目前要做的是:如何在不规则的医药市场中生存、发展和壮大,同时又要防范医药行业比较突出的税务风险。 我们对药品销售公司的基本建议是:自己少赚点,“破财免灾”,偷逃税款不能太过了,不然早晚会出事;同时要通过合法的途径来减轻税负――针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具体节税建议如下: (1)对于增值税,节税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充分利用减免税政策,二是取得合法的扣税凭证以获得税款抵扣。 利用减免税政策进行节税筹划,完全符合税法的立法精神和政府的意图。但是,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导向比较明确,一般公司很难符合条件。在药品市场,只有计划生育药品和用具以及艾滋病药品等减免增值税,一般企业“够不着”,所以,还要把节税重点放在进、销项税金上。 在“进口”一定要取得合法的扣税凭证,尤其是在不被一般企业注意的购买公用汽油、购买办公用品等方面,这些日常采购也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加抵扣。公司要在全体员工中普及索取进项发票的意识――只要是买东西,就要求对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加了进项税金,公司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增值税税负。 在“出口”方面,要比较“直接对医院销售”和“通过药店销售”的风险,在同等条件下,要选择连锁店作为销售渠道(可能不需要动用大量现钞);在销售确认方面要灵活采取不同的销售方式,医院回款期若有几个月,可采取分期收款的方式;药店有押批现象,也可统一按分期收款方式处理。这样可以递延税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现金流的压力。 若面向农村市场,也可以考虑其他销售渠道,比如委托基层供销社(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较多)来销售产品,减轻税负。 (2)在企业所得税方面,总体节税思路首先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上――比如从纳税人身份、设立地点、投资方向、新产品优惠等方面考虑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决定公司(尤其是成立新公司)行为。 其次要考虑公司的人员结构。我国税法鼓励公司接收、安置一定比例的特定人员――比如转业军人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免税费,要注意这些条文的应用(先把职工弄下岗,再聘任上岗等滥用优惠政策的做法不可取)。 第三要注意税收临界点。税法规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为小型微利企业,可以按20%的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财税[2009]133号《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这又降低了一半。若药品销售公司规模较小,一定要注意这个条款,争取享受10%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另外,在收支方面,要注意收入确认的时点并选择正确的计量方法――比如分期收款方法的应用;对支付的劳务费,扣除个人所得税即可合法入账――比如外聘专家的劳务费,扣除并缴纳个人所得税后支付,记入大账,就符合税法精神了(在其他税种方面,可以参见我们在《财会学习》介绍的相关节税方法)。 要减少涉税风险,必须拿出“成本”,这一点药品销售公司以及其他医药企业是一定要想明白的。国家的各行各业都在治理过程中(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肯定会有一些“过分”的企业被“逮住”――到那时可就什么都晚了或完了。 药品销售论文:药品销售模式探析 【摘要】 我国自2006年以来全国各地区陆续推行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这一举措旨在压缩药品流通环节,取消药品加成,抑制虚高药价,让利于民。 【关键词】 药品 销售 1.药品销售零差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使用的药品均要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常用药品按照政府集中采购确定的药品采购价格销售给老百姓,配送单位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不得有任何中间环节的加成。在药品采购价格整体降低的基础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取消了15%的药品批零差价,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采用政府打包采购的方式,压缩药品流通领域的中间环节,取消药品的批零差价,将药品价格降低,让利于百姓。这种做法叫做零差率。 2.药品销售零差率的实施情况 北京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新性开展药品“零差率”的地区。在北京,从2006年12月25日起,全市2600多家社区医院的常用药正式开始实行“零差率”销售,312个品种、926个规格的药品由政府统一采购,统一按购入价出售,取消15%的加价率;2008年12月15日,北京市的零差率药品扩大到328品种(1024个品规);北京市基层零差率药品将比照国家公布的307种基本药物,从2008年的328种扩大到519种,预示着“零差率”药品的组成将会愈来愈丰富。 继北京之后,全国各地区陆续试行“零差率”。在上海,2008年10月1日,上海郊区农民在村卫生室就诊可享受基本药品按实际进价收费的优惠;从2008年12月28日开始,上海社区卫生机构将全部推行基本药品零差率,所涉及的药品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零差率”收费西(中)药目录》中的166种。天津市2009年4月1日推出了《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用药目录》,涵盖537种基本药品,与此同时同时在6个中心区和塘沽、汉沽、大港(城市部分)的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推行基本药物零差率制度。安徽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1月1日进入试点实施阶段,32个试点县(市、区)共有政府举办的7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6个服务站,390所建制乡镇卫生院和4799个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 特别是在09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之后,“零差率”的推行将成为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其回归公益性的突破口。 3.药品销售零差率的效果 北京药品实行“零差率”后,社区医院的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达到了36.1%。[1] 2007年底北京市卫生局的统计显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平均每次门急诊药费从原来的近百元降到现在的66.47元,省了近30%,一年下来,社区医院共向患者让利4.46亿元。现在,已经有四分之一的市民看病首选社区医院。2008年底,据初步统计,零差率药品政策实施以来,累计为群众让利7.68亿元。社区卫生机构门急诊总量占全市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由2006年的不足8%提高到2008年的28%多(2008年上半年同期数据对比),社区机构的单处方费用明显降低,社区机构的门诊人均医药费用为109.99元,是全市门诊人均医药费用的50%,是三级医院的1/3(2008年上半年同期数据对比)。社区卫生机构2008年上半年的公共卫生工作量已超过2006年的全年工作量。2009年北京仅丰台区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卫生所共采购零差率药品2.73亿元,销售零差率药品2.5亿元,涉及药品品种890个,降价幅度达36.11%,患者看病少花药费约9028万元。 天津市实行统一集中采购后,该市药价已经同比下降了10.28%,社区再减少15%的加成,药价就降低了近25%,据统计,天津市共有7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49个卫生服务站和154个乡镇卫生院。推行零差率6个月以来,已向老百姓让利接近1.2亿元。 安徽省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受益人口将超过2000万人。 4.零差率销售存在的不足 4.1药品零差率之后,受益最大的是医保机构和公费医疗机构 由于医保人群和公费医疗人群的支付比重合计达到医药费的四分之三,在其他机制未有动摇的背景下,医保机构和公费医疗机构受益最多已成事实,医保和公疗患者只享受了15%~20%的让利。 4.2补偿机制有待完善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服务收入所占比例较大型医疗机构低,业务收入主要靠药品收入,以天津为例,在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费用支出的64%都是靠药品加成获得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相当于拿掉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入中的主要部分,如果补偿部分不能平衡其收入,将会造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法正常运行。现行的补偿机制是按照药品费用的比例(各地区不同)进行零差率补偿,这种补偿方式会使得定点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大开处方,增加药品费用总额,以取得更多补偿。 4.3独家配送机制,缺少竞争,不利于配送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 规定定的区域内只有一家配送企业拥有配送的权力,其他中标配送机构无权配送,此机制鼓励垄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配送服务的购买者,有接受的义务而无选择的权力。目前这一现状不符合市场竞争法则。 4.4零差率政策引发药店撤药风波 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在山东引发“撤药风波”, 有60余家连锁药店的济南药店连锁巨头――漱玉平民大药房采购部对旗下门店下发部分基本药物紧急撤柜通知,近两成的基本药物下架。这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国内首起药店针对“零差率”政策的撤药事件。 5.对于完善药品销售零差率的一些看法 5.1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报销比例。 例如,基本医疗保险对于社区卫生服务药品的开销实行全额报销。使得老百姓成为零差率的最终也是最大的受益群体。 5.2逐步完善补偿机制 可探索按测定的人均费用和就诊人头进行药品差价补偿的方式,改变目前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停留在“卖药”的现状。 5.3配送引入竞争机制 根据零差价药品配送的经验,零差率药物配送引入竞争机制。相关业内人士提出:每区县或医疗机构对中标配送商的选择应不少于两家,每半年可以重新选择一次;医疗机构为选定的两家配送企业正常开户,使配送企业在充分的竞争中,提高配送服务质量,降低配送成本。全市选择3~5家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规模企业,负责全部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配送,发挥规模效益,加速流通产业的优化调整。 5.4关注“零差率”下药店的发展 在推广“零差率”政策的同时,也要注意关注零售药店的发展形式,提倡其转型寻求多元化经营模式。在北京,随着新医改政策逐渐落实,各大药店纷纷寻找到自己的突破口,“一切与健康相关的商品都应该经营,满足人们一站式购齐的需要”;另一家药品零售巨头金象大药房采取与品牌产品和厂家合作,深入参与产品的市场运作。零售药店采取新的发展模式,既可以保证国家政策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完成了自身在新的市场形式下的转型。 (作者单位: 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新药特药分公司)
就业难论文:从两会浅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在春光明媚到处一片生机的时候,两会顺利在北京召开。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也认真收听、收看“两会”了相关报道,借此机会谈谈对“两会”的感想。 “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两会”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加以了解的,因为它次次会议、条条议案都是围绕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如何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社会更加和谐。它时刻关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用实际行动实践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治国理念。所以我们应该关注两会中的一些新政策,尤其是那些惠民政策和一些就业政策。 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就业” 这两个字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就业的部分中提到,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加强就业和创业培训,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创办小型企业。长久以来,青年创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本届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就如何有效发挥、整合现有资源,为青年创业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与条件而建言献策,青年企业家委员则把自己的创业经验介绍给越来越多的有志于创业的青年。 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 金融危机的到来,原本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一方面,近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这些应届毕业生急需要就业;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使人力资源供需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毕业生就业面临最冷“寒冬 二. 随着高考扩招力度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了新校区的规划和建设,学校招生数量也逐年增加。学生总数成直线上升,然而我们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却与之成不协调比例增长,使得很多大学生在学校享受不到应有的学习资源,最终成游离在校园的“真空地带”。很多老师想管也管不全,加之学生突然从高考的紧张状态释放到相对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没有一个合理的过渡过程,渐渐失去了自控、自律的能力。学生数量的激增、高校教学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加之缺乏有关部门积极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管,使当今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而适应社会的能力有所下降,造成今天毕业生“就业难”的危机自然是顺理成章的。 那么在这么多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大学生应当如何应对挑战呢?我认为: 1. 改变旧有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就业面,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2. “以创业促进就业”,对于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失为一个切实可行的好办法。国家若能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优惠政策,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定会有所帮助。 3. 提升自身“硬件”与“软件”。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自己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业能力。外在环境的变化,使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就业的艰难,进而通过各种手段提升自身“内功”,最终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难于上青天,而难在一种教育体制的变革和完善,难在一种就业观念的更新和转变,难在一种就业机会的创造和把握。期待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来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让大学生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从两会报告中,我们能得到很多启示,能让我们更快的成长,更清楚的了解国情,更好的关注未来。它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提升自我修养与能力,更要求我们了解国情,进而立足国情,立足自身现实,规划自身发展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仅应该关注两会,更应时时关心时局,倾听民意,跳出自己的生活圈子,站在一定高度看问题,力争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关注两会,让我们更全面深刻地了解到我国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多么普遍和繁杂;关注两会,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有多少人还在过着贫穷的生活举步维艰;关注两会,同样让我们明白,党和国家为了能够在国际上挺直脊梁,在国内给人民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努力;关注两会,让我们心中升腾起澎湃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储备资本。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就业难论文:我国大学生缘何就业难 请问各位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你们相不相信你们在媒体看到的解释基本上都是错的?有多少人相信今天的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没有人敢讲话了吧,因为我们需要针对这个话题进行反思。今天,我不是简单来告诉各位为什么,我希望我们未来的领袖们能够知道,我们应该具有逆向思维。 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竞争 我从制造业大国这个话题开始吧。我在这里清楚地告诉各位,中国不是制造业大国,真正的制造业大国是美国。你们可能觉得很奇怪:我们的广东地区、江浙地区和东北地区有多少制造业企业啊,怎么说中国不是制造业大国呢? 我清楚地告诉各位,今天的国际竞争已经不是企业的竞争,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一个全新的产业链的竞争时代。什么叫做产业链竞争?我以芭比娃娃为例吧,中国和美国之间去年针对芭比娃娃发生过贸易摩擦。美国政府对中国的出口玩具进行了诸多挑剔,什么含铅量过重啊等等。含铅量过重,所以要退货。可是大家想想,为什么要放这么多铅呢?不是你产品的设计的要我这么做的吗?大家再想一想,我们制造芭比娃娃过程当中,我们坏我们的环境,浪费我们的资源,剥削我们的劳动,结果是我们制造出价值1美元的芭比娃娃,但是最后在美国沃尔玛的零售价格是9.99美元(约10美元)。从1美元升值到10美元的过程当中,9美元的价值是从哪里来的?是谁创造的? 我们过去的讨论只是针对1美元做文章,包括产业设计等等,这都是忽视了产业链竞争的重大特点。我认为,产业链竞争是"6+1"的环节,"6"是6大软性环节:一是产品设计,二是原料采购,三是长途运输,四是订单处理,五是批发经营,六是零售;"1"是硬性环节:制造环节。这6大环节创造出了9美元的价值,这6大环节就是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能够创造出最多盈余的环节,但都不是我们中国企业所控制的,最有价值的6大环节基本上都掌控在欧美国家手中。 我们中国企业在国际分工时被分派到价值最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剥削劳动环节--制造环节。也就是说,当我们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剥削劳动创造出1美元血汗产品之后,我们就同时替美国制造出了9美元的价值。因此,中国越发展,美国越富裕。这就是产业链竞争的影响! 冷热并存的中国二元经济 各位同学,你们的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那么,这种国际分工、国际产业链的竞争和各位同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答案就在这里。我们国家以前大学生的比例严重低于欧美平均水平,于是进行大学合并和扩招,培养出更多大学生,并以为有更多大学生之后我们的经济就会更有质量、就会更高速地发展。但这个想法的前提就是个问题!美国为什么需要很多大学生,而中国培育出这么多优秀大学生却失业?一般媒体说是同学们水平不够、不够用功、专业不对口。可是我觉得媒体都说错了,"专业不对口"更是特别可笑,可笑得一塌糊涂! 我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当了很多年的教授,在美国也教过好几家大学,但我从来就没有看过哪个学校是专业对口的。那么,我们中国的大学生专业不对口有什么错呢?本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不对口,因为本科教育的本质目的是通才教育,专科教育才要求专业对口。说"专业不对口"本身是一个错误,完全扭曲了大学教育的本质。产业链跟大学生就业难有什么关系?关系太重要了,而且是唯一的,那就是在整条产业链"6+1"的环节里面,真正需要大学生的是"6"而不是"1"。真正需要大学生的是什么呢?产业链里面6大软环节。今天的中国的产业结构,是一个以"1"为主而不是以"6"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个产业结构是大学生失业问题的源头。我们中国的产业现状不足以支持这么多的大学生就业。美国需要很多大学生,因为它掌握的是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的"6"部分,它要通过大学生的通才教育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我们一直忽略、甚至不理解在国际产业的分工中我们国家是处于何种的劣势地位。所谓劣势,就是以制造业为主产生了诸多的后遗症。我们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不得不考研究生,研究生考过了又失业了,再考博士生,但博士生要做本科生的事情,不是很大的人才浪费吗?在国际产业链的分工中,我们已经失败了,我们被定位在价值最少的制造环节,这个制造环节的特征就是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剥削劳动力。而6大软环节既不剥削劳动,又不浪费资源,更不破坏环境,却能创造出9倍的价值。大学生在这6大软环节中才能学有所用和占据优势,才能替国家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以我们中国制造业而言,2006年还能达到5%的净利润回报,2007年是2%左右吧,2008年呢?可能是负的吧?我们制造业困难不是因为我们不勤劳,不是因为我们不努力,而是一开始我们就处在整个产业链结构中最没有价值的一部分。最近,政府推动了宏观调控政策,原因说是,中国经济过热。但我敢问各位企业家们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们,你们认为是经济过热吗?如果经济是过热的,为什么你们的日子这么难过呢?而且是一天比一天难过呢?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空前绝后的二元经济体制:不是完全萧条,也不是完全过热,是同时过热同时萧条。70%~80%的企业基本上是萧条的,剩下的20%~30%是过热的。与地方政府推动GDP有关的建设部门是过热的,比如高速公路、大桥。这个既热又冷的环境就是二元经济环境。而造成二元经环境的主因,对于过热的制造业而言,是由于产业链定位的错误;对于过热的部门而言,是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而造成的。可是宏观调控下,一再提高利率,一再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会使得过冷的更多民营企业处境雪上加霜。我去年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很多人是不信的,因为大家都认为是流动性过剩--我反对流动性过剩之说。我去年就说深圳房价飙涨是因为深圳的经济环境更糟糕了,预测深圳一定有企业大量倒闭。今年统计数据出来了,事实就是这样。是企业部门产业链定位的错误以及政府片面追求GDP造成的这种特殊的二元经济环境造成的,而不是流动性过剩问题。任何的宏观调控政策搞不好就只会使二元经济环境恶性化。因为一提高利率,就会使更多企业干不下去了,而拿起资金炒、楼炒股去。 就业难论文:“用工难”“就业难”问题解决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汉川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加上原有外来企业技改扩能和本地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全市企业用工需求增长较快,缺工高峰时期达2万人。与此同时,由于工人的期望值与现实工作的巨大差距又导致了求职者“就业难”问题凸显。致使汉川市一度出现“有事无人做”和“有人无事做”的错位现象。为了有效缓解全市企业“用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的问题,汉川市劳动就业局大胆探索,采取积极措施,有效解决了劳动力市场“两难怪圈”的问题。 一是强化宣传,加大就业信息的力度,拓宽供需渠道。第一是利用网络报刊媒体用工信息。通过汉川电视台开设的《就业广场》栏目、广播电台用工信息专栏和汉川就业信息网等现代化网络媒体资源及时企业招聘信息。目前全市所有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信息都可通过市劳动力市场在第一时间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零收费“的,使城乡各类求职人员都能够方便、快捷地了解最新用工消息,使“要上班,到汉川”的用工品牌进一步叫响。第二是散发企业用工信息宣传单。今年以来共发放企业用工宣传单共6万多份,在十月中旬秋季招聘会期间,发放各类宣传单数万份。第三是利用“公告”宣传。为了满足企业的用工需要和各类求职人员的求职需求,及时将企业的招工信息制成招工信息宣传板,在固定的宣传橱窗和电子显示屏上,供求职者详细了解企业情况和招聘信息。 二是举办招聘会,实现企业和求职者岗位对接,积极满足用工双方的需求。通过开展“春风行动”,举办专场招聘会,着力缓解“招工难”和“就业难”。2月22日,汉川市举行大型用工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服务,共有120家企业提供了纺织、缝纫、营销、文员、会计、管理等15600个用工岗位,共有18000人进场,当场达成用工意向7800人,其中返乡农民工1500人,特困人员200人,下岗职工160人,大中专毕业生20xx人。今年十月中旬,汉川市就业局又举办了“20xx年汉川市就业援助行动暨秋季劳动用工招聘会”,共有51家企业单位参加,提供各类就业岗位达6000多个,现场达成用工意向的人数就有1050人。同时,不断加强与周边县市劳务协作关系,积极引进劳动力资源,今年汉川市就业局专程带领30家回归企业参加孝感、孝昌、云梦等地的招聘会,共招得员工300多名,进一步缓解了劳动市场“两难”问题。 三是增加投入,健全基层劳动就业服务网络,为用工双方提供服务平台。一方面,着力加强了基层公共就服务平台建设。近两年来,市政府投入资金120万元,按平均每年乡镇2.6万元的标准在全市27个乡镇和16个社区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达标建设活动,给每个乡镇、社区配备电脑与城区中心劳动力市场联网运行,工作人员全部从乡镇企业服务中心聘用。每年还组织乡镇(社区)劳动保障专干进行为期一周的劳动就业政策培训班。同时在全市641个行政村聘请劳动保障协理员,把公共就业服务延伸到基层,使各项就业政策和用工信息能便捷传递到农户手中,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初步形成。另一方面,建立了完备的城乡劳动力资源库。汉川市劳动就业局抓住全国开展农业普查和人口普查的机遇,与市统计局联合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入户调查统计,把全市21.5万农户按一村一档、一户一卡的要求建立了完备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库。还及时制定了村、乡、市三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报表》报送制度,分级分类往上报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实行了动态管理,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打下基础。 四是开展劳务输入,引进外地劳动力资源,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民营企业用工短缺的燃眉之急,市劳动就业局按照汉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思路,外出开展劳务输入工作。他们在与贵州黔西、大方、织金三个县市建立劳务协作关系的基础上,去年又与巴东县达成了劳动力输入协作关系。巴东县作为汉川市对口支援劳务合作的对象,汉川市劳动保障部门千方百计做好移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他们还把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及时向协作县市传递,通过协作单位组织劳动力来汉川市就业。目前孝感、云梦、应城周边县市劳动力在汉川市就业的有20xx多人;天门、仙桃、云梦、应城周边县市劳动力在汉川市就业的就有500多人;四川、重庆和贵州、河南等地约有1000多人在汉川市民营企业就业。为了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他们还和企业一道,一起赴外地招聘员工。对于输入到汉川市民营企业上班的外地人员始终坚持上岗前培训,及时掌握输入人员的工作和思想状况,加强对输入人员的跟踪管理。目前他们帮助各类企业从外地引进到汉川就业的有近5000人。 五是开展技能培训,培育“自我造血”功能,提高求职者的素质。为彻底解决“用工难”,汉川市始终坚持走培训之路,力争培训求真效 果求实。20xx年培训中心共培训各类人员2022人,其中电脑培训8期400人,马口培训点电脑培训4期270人。组织开展电焊培训班两期45人,缝纫技术培训63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7期731人,创业培训3期281人,企业新招工人培训一期16人,退伍战士培训一期83人,组织公路局转岗人员133人参加培训。以上各类培训班均按照上级培训要求或培训方案,做到了培训时间到位、培训内容到位、培训程序到位、培训台帐到位、培训经费到位,使我局培训工作形成了培训对象有来源、培训纪律有保证、培训项目有特色的局面,实现了即服务了社会又发展了自己的双赢结果。 汉川劳动就业局始终坚持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为重点,科学设置培训内容。针对对家乡的企业环境和投资项目不太明确的返乡创业人士,举办专门的创业技能培训。使返乡创业人士了解了本市的优惠政策,明确了创业项目。此外,根据回归企业的具体需要,对所招聘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岗前培训,大大提高了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满足了企业生产需要。(徐勋伟) 就业难论文:浅谈大学生“就业难”与对策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珍品”了,就业难成为一个困扰广大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难题。本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进行分析,试图寻找大学生这个就业群体在应对就业时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对策 一、 当前的就业形势。 据教育部统计从2001年开始我国的高校毕业生数字正在以成倍速度不断攀升,然而,与这相对应的却是连年不断下滑的就业率,这一增一减的两条线很好的说明了一件不可避免的事——大学生的就业前景那个很是紧张。但是这样的紧张并不是因为“供大于求”而是因为大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度不够,对其技能的掌握不足,对其自身的价值认识有错误,据统计,有百分之六十的企业认为,应届大学生有绝大多数的人不能够很好地将其所学的知识运用出来,而我国的大学生在知识运用和适应那个能力这几方面仅是发达国家的六分之一,这对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一项很大的阻碍。因此,想要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争取到一份理想的职位,我国大大学生就应该随时紧跟时代的脚步,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了解更快的前沿知识,来补充我们的不足,尽量的减少我们的劣势。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低下、就业观念落后 第一,我国大学生的依赖性过强,创造能力不足。也许是我国传统观念的原因,家长总是把孩子护在手心里,尤其在近些年,每家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就更是不肯将孩子放飞。在很多的人才市场,还经常看见求职学生的身后跟着父母,跟有甚者就连跟用人单位的对话都是由父母代劳的,这就养成了学生的依赖性,阻碍了大学生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在孩子们的翅膀上绑上了绳子。还有,在这样高发展的社会中。创新能力是很关键的,若是一些从事信息技术发展的相关工作,创新力就是至关重要的了,但因为我国自古就有一种很不好的习惯,总是喜欢呆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那样最安全,殊不知,如不出去走走见见世面,怎会认识到这世界变化的有多快,人生在世,我们就应该勇于尝试新鲜的事物,这就需要我们有创新能力,我们要走出去,走到外面去才能开阔眼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 专业知识陈旧,适应能力弱。因为我国处于工业化过程中,在很多方面的科学和技术都较发达国家落后很多,且大学生在校期间把绝大多数的时间用于“享受”生活,没能真正掌握就业所必需的工作技能和技巧,这种种的原因导致了我国大学生知识的落后,而且,有很多的人不能很好的转换学校和职场之间的角色,在学校里以学生的角色生活,大事小情都有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可是在职场中我们却只能靠自己才可以争夺一席之地。在社会这个大职场中,我国大学生的适应能力相对国外稍逊一席,不能够很好的在不同角色之间转换,不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不能够勇敢的变现自己,在这样的社会中若不能有很好的适应能力,那么我们将失去很多的机会。 第三. 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虽然现在的就业形势很是紧张,但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还是存在着攀比的心理,总觉得在学校里不如自己的同学都找得到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为什么自己就不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呢?这样的心理就造成了待业的现象出现,还有的同学觉得自己是干大事的人,不屑于从底层做起,总是梦想着进入大城市,大公司或者是国家公务员的铁饭碗,却不能现实的想一想这些工作各帝都的竞争力是多么的激烈。单单就是国家公务员的考试来说就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据统计2007年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就已经是五十分之一的比例了,也就是说五十人里只有一个人可以通过,这已经大大超过了我国高考和研究生的招生比率。像这样的情况在我国毕业生中是经常出现的,所以,在毕业后我们都应有一个正确的观点,摆正自己的位子,放低自己的心态,给自己一个适应社会的时间。 三、大学生应对就业难的功略 (一) 学业才是基础。 职场如战场,要靠扎实的基本功和足够的知识占有量加上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巧,而这些东西都来自大学里对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考评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状况着实让人乐观不起来。上个世纪末的大学扩招,全国的高校的在 大学生大幅上升,但随之相应的教学条件和老师却没有与之匹配。加之,扩招带来的生源素质下降和减少大学课时量的教改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科研部占有量剧减。扩招之 ,大学本科的课时量是3600学时,教改后的课时量为2400课时。知识量的剧减使得就业所需的基础变得极为不牢。另外,由于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大的变革时期,社会处一个相对浮躁的状态,这样的社会开态对大学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有很多的大学生不知道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在学校里经常能听见这样的话“干些什么呢?”,这就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心声。从高中到大学的经历是非常艰难地,高三的埋头苦读是每一位大学生值得怀念且不想再尝试的日子,经过了那段黑暗的六月,就进入了大学,也许是听别人说大学是很美好的原因,进人大学后,很少有人再想去过那种熬夜苦读的日子,脑袋里想的全是电脑游戏,恋爱,睡觉等等,等等,就是没有在想有关学习的事情。 但是,人的许多技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中积累,逐渐形成的,学习是积累知识的过程,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只有能力才能出城一个人的成功。而现在的大学生出高校出来后不要说是专业技能,可能就来很简单的数理化都忘记了,这样又怎么能进入社会竞争呢? 从就业的角度来看,我们要针对职业来进行学业的培养,而这学业不仅是德智体美劳,还包括了学业特长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年的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这大学毕业后能有一个和心意的工作,所以我们大学生不能在大学里 “前功尽弃”,输掉所有的努力。 (二) 确定一个合适的职业理想。 什么是职业理想呢?有很多人认为就是自己喜欢的职业,其实不然,我们是应该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理想,这要和我们的整体能力来衡量, 而不只只是对未来的工作种类,工作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还有是在我们个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真正适合我们的职业理想。 有人说现实社会是很残酷的,大学毕业后能找到一份赚钱的工作就可以了,这话不假,在这样就业形势严峻的社会中,能找到一份可以填饱肚子的工作已经是不容易了,很少有人再去想什么就业理想了,而且,现实也理想往往是有矛盾的,很多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这职业,有的人索性就不就业,在家待业,等待着自己喜欢的职业的出现,有的人就随便找一份工作糊口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原因就在于大学生没有正确的认识现实与职业理想的关系。在大学毕业后,有很多的人会处在一种叫做“职业探索期”的时期,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在大学时期好好的规划未来的职业,那么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第一. 我们要认真的考虑一下我们这正适合的职位是什么,不要高估自己,脱离现实。职业必须因人而异,以个人的能力为依据,超出客观的理想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第二. 职场是一个很残酷的地方,这里没有太多的情意在里面,他与大学不同,我们要在职场中必须学会精明。 第三. 在职场中请不要有“宁缺毋滥”的想法。有很多的人觉得现在的职位不是自己事先想要的,就选择等待有适合自己的职位出现,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每个人都是一点一点想自己的理想值为靠近的,没有几个人能一下就上升到自己想要的职位,而我们可以在就业后主观地想自己的理想值为靠近,确定适合的理想职位一定要做好综合思考,不能盲目。 相信,大学生求职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在校期间将我们的学业搞好,无论是德智体美劳,还是创新和胆量,只要我们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未来的天空一句是我们的,它依旧是在等待着我们,自诩我们自己插好那翅膀,就可以遨游。 就业难论文: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引发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状况分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由就业难引发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得到广泛重视,文章分析了当夸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探究大学生就业压力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关键词:就业难;就业压力;大学生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突显的社会问题,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局势。这使得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不同来源的就业压力,就业压力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就业作为压力事件对当前我国大学生来说,是关乎其前途与命运的事件,造成其心理波动十分显著,很容易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 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回顾 就业压力就是人们在就业情景中许多内、外变量与个人因素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现象。林梅等人对大学生压力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就业压力源主要包括:学校名气不够,与其他高校相比没有竞争优势;毕业生多,就业岗位少;成绩不好,怕吃闭门羹;家在农村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相应的经济实力;父母对自己就业期望过高;所学专业不能对口;怀疑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周东斌等采用自编的就业压力量表,对425名四年级学生进行施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也发现了就业压力的六方面因素:竞争体验、生理情绪、变化体验、完美倾向、担忧体验、挫折体验。 总结有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对压力源的研究上。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源主要来自社会、家庭、个人、学校等几个方面。按照selye的观点,压力应该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性质,正性压力是一种愉快的满意的体验,可增强个体的心理警觉,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职业的发展,而我们要避免的是那些极端的令人心烦意乱的负性压力。可目前关于就业压力的研究关注的大多是压力的负面影响,很少考虑正性压力对大学生的影响。这样就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缺乏全面性,而且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大学生的帮助是有限的,也会造成大学生面对压力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因此,文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以及由它引发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 大学生就业压力影响 左春曼提出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主要表现在为努力学习择业自卑感、择业焦虑、怀疑心理、择业嫉妒、攀比心理、盲目从众心理、消极等待心理等。 在择业问题上,会有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一旦有机会工作却又不能舍弃考研,缺乏主见,寄希望于学校、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凭人脉四处奔波,依赖心理严重。对周围同学的嫉妒心理也是不可小视的一种压力源,一旦和自己条件相当的同学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可能引发心理恐惧、报复、挖苦、重伤等行为总是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因而把别人的成功归于外因,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将会造成很消极的影响。随着就业难的趋势逐渐加大,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从众,跟风考研、考公务员的现象屡见不鲜,一味的攀比使大学生越来越缺少正确设计生涯规划的能力。不难发现,目前大学生求职面很广,而对职业选择的自由性越大,择业心理压力便越重。毕业前夕过度焦虑的现象总不能避免,这种状况如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则会严重影响学生能力的发挥,给求职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就业压力对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我国,陈旭主张学业压力包括两大范畴,一是内源性压力源,如个体对学习活动的目标、需要,个体对学业活动的认识评价甚至期望等等;二是外源性压力源,学习和学业活动中任何超过学生应对资源的刺激或事件,都可能成为学业压力源。就业压力作为一种外界压力源作用于大学生,使大学生产生一种内在学习动机并且渴望通过充实自己的知识、技能、能力来增加自己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一定程度的就业压力能够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当这种积极极影响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缓解如今就业难的状况,为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此外,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的佼佼者,是社会发展不可多得的人力资源,倘若很好地利用这一资源,更能保障社会公平、减少歧视、激励女性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尽管就业压力作为大学生的首要压力在短时间内是不能消除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有效利用它。因此,大学生应该正视就业压力,使就业压力成为一种前进的动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就业难论文: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引发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状况分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由就业难引发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得到广泛重视,文章分析了当夸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探究大学生就业压力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关键词:就业难;就业压力;大学生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突显的社会问题,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局势。这使得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不同来源的就业压力,就业压力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就业作为压力事件对当前我国大学生来说,是关乎其前途与命运的事件,造成其心理波动十分显著,很容易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 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回顾 就业压力就是人们在就业情景中许多内、外变量与个人因素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现象。林梅等人对大学生压力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就业压力源主要包括:学校名气不够,与其他高校相比没有竞争优势;毕业生多,就业岗位少;成绩不好,怕吃闭门羹;家在农村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相应的经济实力;父母对自己就业期望过高;所学专业不能对口;怀疑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周东斌等采用自编的就业压力量表,对425名四年级学生进行施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也发现了就业压力的六方面因素:竞争体验、生理情绪、变化体验、完美倾向、担忧体验、挫折体验。 总结有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对压力源的研究上。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源主要来自社会、家庭、个人、学校等几个方面。按照selye的观点,压力应该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性质,正性压力是一种愉快的满意的体验,可增强个体的心理警觉,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职业的发展,而我们要避免的是那些极端的令人心烦意乱的负性压力。可目前关于就业压力的研究关注的大多是压力的负面影响,很少考虑正性压力对大学生的影响。这样就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缺乏全面性,而且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大学生的帮助是有限的,也会造成大学生面对压力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因此,文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以及由它引发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 大学生就业压力影响 左春曼提出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主要表现在为努力学习择业自卑感、择业焦虑、怀疑心理、择业嫉妒、攀比心理、盲目从众心理、消极等待心理等。 在择业问题上,会有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一旦有机会工作却又不能舍弃考研,缺乏主见,寄希望于学校、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凭人脉四处奔波,依赖心理严重。对周围同学的嫉妒心理也是不可小视的一种压力源,一旦和自己条件相当的同学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可能引发心理恐惧、报复、挖苦、重伤等行为总是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因而把别人的成功归于外因,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将会造成很消极的影响。随着就业难的趋势逐渐加大,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从众,跟风考研、考公务员的现象屡见不鲜,一味的攀比使大学生越来越缺少正确设计生涯规划的能力。不难发现,目前大学生求职面很广,而对职业选择的自由性越大,择业心理压力便越重。毕业前夕过度焦虑的现象总不能避免,这种状况如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则会严重影响学生能力的发挥,给求职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就业压力对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我国,陈旭主张学业压力包括两大范畴,一是内源性压力源,如个体对学习活动的目标、需要,个体对学业活动的认识评价甚至期望等等;二是外源性压力源,学习和学业活动中任何超过学生应对资源的刺激或事件,都可能成为学业压力源。就业压力作为一种外界压力源作用于大学生,使大学生产生一种内在学习动机并且渴望通过充实自己的知识、技能、能力来增加自己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一定程度的就业压力能够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当这种积极极影响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缓解如今就业难的状况,为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此外,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的佼佼者,是社会发展不可多得的人力资源,倘若很好地利用这一资源,更能保障社会公平、减少歧视、激励女性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尽管就业压力作为大学生的首要压力在短时间内是不能消除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有效利用它。因此,大学生应该正视就业压力,使就业压力成为一种前进的动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就业难论文:解决就业难和繁荣电子商务市场的有效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在校园内的广泛应用,高校校园电子商务获得了快速开展,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经商已成为大学生追捧的一种新时尚。据中国互联网2008年1月8日的调查报告称,2007年中国网民规模达到1.82亿,网民消费总规模近4000亿人民币;预计2008年网民数量可达2.44亿,网民消费总规模将继续高速攀升,达到5815亿;网络接入、网络购物和网络游戏已成为中国网民最大的开支项目;大学生用户是最大的群体,约占两成。因此,正确分析和合理引导大学生网上经商行为,既是培养学生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能力,又是繁荣电子商务市场、有效扩大内需的一项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网上经商兴起的原因 大学生网上经商的兴起,既有网络经商的优势、经济利益的诱导、就业压力的增大等原因,也有国家政策支持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 1.网上经商具有启动资金少、零库存等传统商铺所无法具备的优势 电子商务不需要经营者投入多少资金,只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场所和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可以投入到这个领域中来。不需要象传统方式经营店铺那样去租赁和装修店铺;也不需要囤积大量的商品,经营者只需用价格低廉的摄像头作为摄像工具,将商品的照片上传到网站供购买者选购,然后再根据购买者的需求来灵活地从商品供应商那里进货。由于不需要存货,经营者就可随时更换商品或改行做其他的生意,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 2.经济贫困和就业困难是促使大学生网上经商的主要原因 随着教育改革和观念的变化,高校贫困生比例越来越高,尤其是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约有一半以上属于贫困生群体,他们多数来自偏远的农村山区,家庭经济十分拮据,面对每年高达上万元的学习生活费用,许多家庭无能为力。虽然国家和学校为贫困生勤工助学提供了较为宽松的上岗条件,但所获报酬远远不能满足日常支出的需要。许多学生就希望通过网上经商来摆脱贫困,自行解决生计,减轻父母的负担。像比尔·盖茨、戴尔等成功人士的经商案例对我国大学生较大影响,许多学生提早‘下海’,就是希望能象他们一样自己开创一片天地,通过经商这一途径提前锻炼自己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为今后求职做好准备。许多学生往往窘于囊中羞涩,没有启动资金,而网上经商则为他们提供了最低的门槛,成为学生族创业的首选。 3.创业政策的支持和经商环境的改善是大学生网上经商的直接动因 为了鼓励高校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从2008年起,国家对应届毕业生做小生意、办小企业,3年内免缴各种行政性和事业性收费,如果创办小型微利企业,还按照20%的比例减征所得税;对于钱不够的人员,国家可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或提供创业培训服务。如杭州计划从2008年至2010年建立200家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实训大学生3万多人;上海专门为大学生创业设立了“天使基金”,对学生申报的创业计划进行评估后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支持资金;江苏设立了总额为4200万元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专项资金,支持大学生创业;温州大学创办大学生创业园,对学生从事it信息服务、艺术设计和综合服务等创业项目提供支持,学生开店还可冲抵学分。 网络平台的进一步开放为学生网上经商提供了机遇。2008年6月,世界闻名的电子商务网站易趣(ebay)在中国宣布,对所有买家终身免收店铺费,也不再收取商品登录费、店铺使用费等传统项目的费用;淘宝也曾承诺在一定时间内将对网上店铺给予免费开放。据计算机世界报2008年第33期报道,易趣网上大约有5000人以易趣的网上交易为惟一的收入来源;美国依赖ebay直接或间接就业的人大约有43万。面对每年约有20%大学生未能就业的事实,有着丰富网络知识和熟悉电子商务信息的大学生,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既有利润空间、又有政策保障的难得就业机会——网上经商。 二、我国大学生网上经商现象的发展 1.高校为大学生网上经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在西方发达国家,电子商务早已涉足校园,并且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电子商务本身起步较晚,加之诸多因素的制约,如物流配送、信息化程度、消费观念等,使得各高校的校园电子商务一直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多数高校把校园电子商务作为教学所需的教学平台,或作为教育、鼓励学生的创业教育试验课题来搞,校园商务网在实际应用上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2004年‘易趣杯”首届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和2005年“一拍杯”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的成功举办才引起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网上经商便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在此过程中高校凭借自身优势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先进的网络交易平台、成熟的网络维护技术支持和广阔的商品交易市场,使得我国大学生网上经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2.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成千上万大学生的加盟,将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进一步发展锦上添花。一是大学生群体容易相互影响,一个“网商”可能制造多个“买者”。无庸置疑,“网商”自己首先就是网上消费者;同时,以寝室为单位、宿舍为群体的“集群效应”,大大扩大了网络的影响力,使更多的大学生成为网上消费者。二是大学生“网商”能带动传统消费群体。每个大学生都是家庭中的“太阳”,对家庭的购买决策有很强的影响力。如果家里的孩子成了“网商”,其他家庭成员也非常有可能参与其中,从而使这些传统的消费群体从旁观到卷人,逐渐改变对电子商务的看法。大学生“网商”其实充当了电子商务免费宣传员的角色,这种影响力是深远的。三是推动电子商务服务商的发展和获利。“卖水者”永远是赢家,无论网土经商的竞争有多激烈,网上信用问题有多严重,为大学生“网商”提供摊位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获得了客户,他们精心培育了网上市场,一旦时机成熟,地盘稳固,就可以收“摊位费”了,即使不收摊位费,也可以通过交易佣金、广告费等其他方式获得收入。因此,大学生“网商”将是推动我国电子商务服务商的发展和获利的重要力量。 三、正确看待大学生网上经商行为 大学生在求学期间经商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就曾为大学生经商的利弊问题进行过广泛的讨论。但不论讨论的结果怎样,现实却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经商者的行列中去,他们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学业、事业获得“双丰收”,有的则“赔了夫人又折兵”……现在我们已经不能单纯地从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样简单的认定来讨论大学生网上经商这一社会现象,因为大学生经商已经不是简单的利弊问题了。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认为,大学生从事商业活动无可厚非,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适当从事商业活动能够较早融入社会,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经验。事实上,网上创业需要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每一次进货,是商务谈判的一种实践;商品推介与描述,是市场营销学的实践;进出账,是基本财务管理的实践;发货与售后服务,是人际交往与客户管理的实践。网上经商使大学生提高了技能,锻炼了综合能力,为就业增加了筹码。因此,对大学生经商是利是弊方面的争论已没有意义,而是要对这种已然存在的社会现象进行科学分析,提出一些积极的引导方法,对大学生商业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培训指导,帮助他们树立经商风险意识,掌握比较完备的经商技巧,提高避险能力,让他们在经商打拼的道路上一路走好。 不可否认,大学生网上经商创业行为对高校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带来了冲击,刻苦读书的学生可能不受欢迎,从而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的甚行。但也不可否认,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传统企事业单位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必然上升,引导大学生通过电子商务实践活动,成为企事业单位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比单纯鼓励大学生在网上自主创业,更有现实意义,也更能从根本上发挥电子商务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就业难论文: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窥探及应对之策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近几年来全国“两会”上的热点话题。在教育成本激增的今天,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影响教育和经济两个重要国民领域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来提出应对之策。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 对策 1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大学生就业问题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就渐露端倪,近几年成为突显的社会问题,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局势。从2003年至200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每年增加量超50万,而每年毕业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在70%左右,未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从2006年开始,未就业人数已经超过100万。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10万,就业形势紧张的现状似乎已很难避免。尤其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可能就是难上加难了。 目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普遍遇到三难,即落实用人单位难、专业对口难、正式上岗难。最近几年对外公布的初次就业率一直维持在70-75%之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影响到高校稳定、社会和谐和人力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等,而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有识之士的更多关注。 2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整个社会就业问题的缩影,很多国家都存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是中国目前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为了尽量满足更多人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势必会造成大学生人数增加,导致就业问题日益严峻。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创造不了如此多的就业机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学毕业生需求。 2.1 大学生就业遇上严峻的“大环境”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结构性矛盾影响就业状况。导致就业难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所导致的区域结构性矛盾。[1]大学生就业难处于“两难”境遇:一边是毕业生想去的地区和单位不要毕业生或毕业生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另一边经济发展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贫困山区及乡镇长期招收不到应届大学毕业生。二是国家就业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不很完善。用人指标、户口、档案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放弃既有机会,用人单位招不到人。三是就业竞争激烈,市场达超饱和。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然因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岗位数绝对减少,大学培养的学生不适应市场的需要等,使他们在求职择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2.2 大学生就业面临困惑的“小环境” 从“小环境”看,一方面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滞后于社会发展,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主动调整,往往依据自身师资条件等,专业设置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给结构失衡。同时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对于实用性强的技术岗位招聘,很多单位在通过与学生面试中反映,高校部分专业课程设置无法与单位实际需求相适应。再次,很多高校连续扩招后,教师工作量加大,整天忙于应付事务性的工作,没有时间补充新知识,缺乏职业生涯指导的专业研究。[2]另一方面,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方面盲目提高用人标准,条件要求也愈加苛刻,文凭已经不再是走向理想职业的唯一“通行证”,除了崇尚高学历,要求毕业生具有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多数应届毕业生往往不能够完全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为许多用人单位所“嫌弃”,不少招聘单位的广告明确地写明“只限男性”或“男士优先”,性别上存在歧视。再者,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很多都是“80后”的独生子女,而社会对“80后”这一代评价褒贬不一,用人单位认为“80后”大学生员工普遍存在着散漫、忠诚度低、责任心弱等缺点,使用人单位招聘时有所顾忌。 2.3 大学生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大学生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一方面,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等等;另一方面,过分看中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等,只把目标锁定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外企上。择业期望值普遍偏高,不肯放下架子,缺乏脚踏实地从基层开始干起的精神。二是自身素质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差距较大,部分毕业生“心比天高”,过高估计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但综合能力又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较差,缺乏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有些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还存在种种缺陷[3]。三是缺乏创业意识。传统的就业择业观制约了大学生成功就业,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等”、“靠”、“要”等思想,缺乏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意识。在面对当今市场巨大的创业平台,高校毕业生宁愿成为现有就业市场廉价的替代者与竞争者,也不愿意实现对自我的突破,不愿意走上创业之路。 3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 多管齐下,优化大学生的就业“大环境”和“小环境” 政府及社会应对大学生择业就业难应有所作为。第一,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增强吸纳能力,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第二,应扩大毕业生入伍、研究生招生比例,这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也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为未来国家竞争力储备力量。第三,鼓励经济相对优越的毕业生到发达国家深造学习,学成归国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第四,鼓励各类中小企业、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第五,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以下城市要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取消落户限制。第六,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在能人力资本交易中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用人单位要放低门槛,寻求真正可用之才。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在目前毕业生数量庞大的情况下,把录用人才的门槛抬得过高,本来是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岗位,却要聘用硕士生,甚至博士生。用人标准虚高,使得相当一部分人难找到工作,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因此,要动员用人单位改变用人观念,多注重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而不要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民企、私企单位,为规避缴纳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责任,不与就业者签订劳动合同,侵犯了就业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自己公共形象,进而造成大学生不愿意到这些单位就业,人为地促成了“就业难”。 高等院校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一方面,高校应根据整个经济环境来预测未来的人才需求状况,合理调整专业结构,确定招生的专业和规模。在课堂教学方面,高校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把从片面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转移到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轨道上来,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高校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从学生入学时起,高校就应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应职业课程的指导,逐步进行职业规划,并在大三、大四加大指导力度。 家庭要承担起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责任。首先,随时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注意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知道自己孩子的不足,并能及时给予指导,使孩子少走弯路,更快成长。其次,督促孩子毕业后尽快成功就业。再次,不要强求学生绝对专业对口就业。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学生喜欢,只要学生肯努力,不管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都能干出一番事业。最后,家长要转变就业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流动越来越普遍,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整个社会充满了竞争,现在没有一包到底的“铁饭碗”,单位都实行合同制。毕业生要靠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立足。 3.2 努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力 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降低期望值。一方面,大学生不能总是盯着“热门”职业。随着社会的变迁,旧的行业在不断消失,新的行业也不断产生。过去被人视为“低贱”的工作,反而更能锻炼人的本领,发挥个人的潜力。另一方面,树立多元化就业观,不能等到毕业时才决定是考研、出国还是工作。有的学生只是在找不到工作后才想到去考研,或是考研失败后转而去找工作,这些都是漫无目标的行为。只有早做准备,在大学期间才能形成一个明确的择业目标,才能够在毕业时不会感到迷茫。要强化机遇意识,牢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大学生在校期间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的根本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做人”的素质。有些大学生意识落后,只重视对学校所安排课程的学习,不注重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造成毕业时就业核心力低,不能达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大学生应成为“t”型人才,“竖”代表专业基础知识,而“横”则要求大学生通览各方面的知识。 大学毕业生强化创业意识。大学生应努力培养创业意识,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对改善目前就业难的局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毕业生创业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减轻就业压力,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高峰期,大学生创业不但可以改善毕业生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可以为社会上其他的待就业人员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达到创业带动就业的理想境界。然而创业带动就业需要来自社会、高校、学生个人几方面的努力才能完成。社会应该给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有效的法律法规保障制度;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个人应该具有勇于拼搏、大胆创新的精神。 就业难论文: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 要】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已有十余年,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电子商务由初期零星局部借助于互联网开展的商务活动逐步向纵深化迈入,呈现出明显的普及化趋势,然而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同时,却意外的出现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本文拟对高校电子商务学生就业难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 就业率 一、引言 2008年的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展非常迅速,交易规模突破千亿大关,达1281.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82.5%,人均网购金额超1600元,比上一年增加582元。网络购物已经广泛渗透至网络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电子商务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一波一波崛起。电子商务人才的社会需求表现为数量的扩大化、层次的丰富化和节奏的紧迫化。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这种需要,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然而市场上却出现了大量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据新华社报道,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率仅为20%,这不得不引人深思: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该何去何从?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去解决? 二、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电子商务培养模式多样化 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高校开始开办电子商务专业。早期开办电子商务专业主要有三类方向:第一类是外贸方向,主要注重国际电子商务的教育和人才的培养。这一方向对学生的英语要求很高,一般主要在外贸领域就业。第二类是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的技术方向,培养的是偏技术的电子商务人才。第三类是以经济管理为基础的管理方向,培养的是偏管理的电子商务人才。目前,第一类较少,大部分是偏技术或偏管理的培养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相当多的企业不知道招电子商务的学生究竟能做什么,因为培养模式的差异导致了结果的不确定性。所以他们干脆直接招收了外贸类专业、管理类专业、技术类专业毕业生,并把他们组织起来做电子商务。 2.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贪大求全 电子商务是一个综合类专业,其竞争优势就在于学生的综合性能力。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做到培养综合类人才很困难,许多的学校给电子商务开设了大量的课程。一种比较典型的情况是:专业课程当中,一半为商务管理类课程,一般为商务技术类课程。这种课程体系的设计,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的合理,而在实际中就是因为培养过程中没有重点,贪大求全,导致了电子商务的毕业生在社会上没有什么竞争力。因此电子商务本专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不太受欢迎,就业率一直偏低。 3.高校电子商务教育严重落后于实际,教学资源跟不上实际需要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实际发展非常迅速,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而高校的电子商务教育严重落后于实际。高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一方面缺乏大量具有电子商务实践经验的教师,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实验设备和实习、实训基地,导致理论知识和应用脱节,教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与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严重脱节。 4.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和高校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定位错位 目前中国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主要有两类:少数比较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和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素质、对高校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电子商务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必须是全面的、精通的,安置在哪一个节点都能发挥最大效用的,可是即使高校依据企业需求进行定位培养出合格的电子商务人才了,企业却又不敢用了,因为企业虽然很清楚岗位定的愈细、分工愈明确,带来的效益就会愈高,可是每个岗位只是发挥了这些高素质人才的很小一部分潜能,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三、解决电子商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对策探讨 1.准确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的成功运作需要各层次的人才,因此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分层次的,根据市场的需求,电子商务人才层次可分为应用层、策划层和管理层。如果把电子商务三个层次的人才按金字塔结构排列,管理层是塔尖,策划层是塔身,应用层是塔基,高职院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应该是塔基的应用层。这一层次的人才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力量,对这一层次人才的培养是不容忽视,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本校实际,在全面讲述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同时,把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细化为不同的方向,而不应该是一直以来所提倡的培养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博而全”的电子商务专业通才。 2.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根据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要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宽度和广度,涉及面要覆盖所有“电子商务化岗位”,但不要求理论知识体系的深度和精度,只需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以“够用”为原则。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要以“小方向,重特色”为原则,把专业培养目标细化为网站建设、网络营销、网上贸易和物流管理等互为依托、前后衔接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生态链。电子商务实务的完成并非依赖一己之力,而是强调多方协作,因此,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当中也应始终贯彻这一思想,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当能够满足电子商务专业高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需求,根据电子商务专业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找准自己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生态链中的位置。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建设大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多渠道引进掌握电子商务新技能、拥有电子商务新思想、关注并能准确判断电子商务发展新动向的高新技术人才。 (2)聘请行家到校任教。社会上不乏电子商务行业领军人物和电子商务业界践行代表,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他们到校任教或作为实践课指导老师,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中,他们意见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安排教师进修和交流。很多的组织和机构经常会举办一些电子商务专业或相关的培训和交流活动,高职院校应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与,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吸取先进经验、捕获有效信息,完善和修正本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短处和不足。 4.完善实训设施,抓实实训教学 (1)引进或自主开发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目前市场上有部分比较成熟的、高仿真的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比如德意数码、浙大科技等开发商推出的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系统),可以帮助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提高电子商务的实训技能,高校可以通过对其考察评估后出资引进,有实力的高校也可以结合实际需求选择自主研发。 (2)带领学生参与具体项目设计,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任务分解成单个项目,由教师指导,带领学生学习团队或小组,进行“项目驱动式”或“体验式”教学。比如,在网络贸易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解成网络营销组、贸易洽谈组、商品采购组、单证处理组、财务处理组、物流组、售后服务组,针对一笔订单,各小组各司其职,共同完成这笔业务,获得下一笔订单时各小组成员轮岗,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既熟悉了这一教学环节的电子商务业务流程,又掌握了实践技能,教学效果非常好。 (3)与企业合作,建立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或实训实验室,实现“工学结合”和“商学结合”。选择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建立实训教学项目,高职院校师生均可获益,比如淘宝公司推出的“淘宝创业实训基地”项目,高职院校只需很小的投入就可以建立起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而且淘宝公司免费提供规范实用的师资培训、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网络实训平台等资源,优秀学生还可以获得淘宝网实习、就业的机会。 (4)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免费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实商务流程。互联网络蕴含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成本极低甚至接近0成本,充分合理引导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利用这些资源也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和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技能。比如淘宝网、拍拍网等还有其他的一些论坛和虚拟社区,不仅能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训学习的平台,还可以作为他们自主创业的平台。 四、结束语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以技术创新推动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改造传统业务流程,促进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成为商务模式主导的趋势锐不可当,市场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高职院校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认真分析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求特征,结合高校自身专业特点,整合优势资源,借鉴先进经验,形成本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培养出适应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分析 摘要: 随着新型经济形式与结构的出现,对现有经济格局的不断冲击与挑战,农业经济管理则成了重要的话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逻辑分析法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并且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完善和创新具体路径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探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业经济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完善和创新。本文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作用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策略。 1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作用 打破了以往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条框,充分调动了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来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创新,形成一种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农业经济管理要想合理地展开创新,就需要在思想意识上得到解放,这样才能够摆脱以往束缚农业经济发展的条框,创造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也就意味了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过程中,思想意识上能够得到极大的解放。另一方面,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应该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创新,制定出有效的处理对策。在新的时期我们在展开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顺应时展的潮流,也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农业经济管理各方面的要求,这样才能够更加合理地处理我国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策略 2.1对农业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创新 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过于落后时一个重要原因。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管理创新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在知识、经济、信息、科技逐渐形成一体化的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农业经济还是十分的脆弱,政府有关部门对农业的科研工作不够重视,科研人员因为薪资待遇条件不好,对科研工作失去积极性,以及用于研发的设备过于老化等,追究这些问题的产生的根本原因都和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有关,因此,我们应该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创新,从而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以及加大对农业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才能顺应时展的潮流。 2.2对农业的科研管理手段进行创新 在对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应该从科研部门管理创新方面入手,主要是对农业科研部门管理的内容方面进行创新。首先,应该对科研部门的环境和资金管理进行创新,要拓展科研部门经费的来源途径,确保农业科研部门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持农业的发展。以往我国农业科研部门太过于依靠国家的补贴经费,但是事实证明仅仅依靠国家的补贴经费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科研部门应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开发出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新产品,再组织工作人员把新产品在市场中进行大力的推广,这样就能够为农业科研部门获取一些科研经费,有利于促进农业科研部门的良好发展。在确保科研经费充足的时候,还需要对科研部门的工作环境和研发设备进行改善,主要是指对恰当的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薪资待遇,从而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农业产生的研发中,以及对过于老化的研发设备进行更换,这样才有利于科研人员对新产生的研发。其次,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过程中还应该针对信息管理方面进行创新。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和工作中,农业信息管理也应该引入这些先进的网络技术,促进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以及高效化。 2.3对农业科研人员的管理进行创新 以往农业科研部门在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因为科研人员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和缺少相关经验等原因,使研发得到的新产品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不利于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专业能力,可以先把我国各个地区农业的科研人员组织起来,再从国外聘请一些专业能力较强的人士来对科研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更好水平的技术知识,也可以以活动的形式把我国各个地区农业科研人员中的精英组织起来进行交流,从而丰富他们的科研经验,这样科研人员在以后的研发工作中必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2.4对农业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创新 对农业经济管理理念创新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第一,树立良好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意识,使工作人员能够客观地对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全面的认识,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用创新的眼光去看待这些问题,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对策进行处理。第二,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在具有了良好的服务意识以后,才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该从对农业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对农业的科研管理手段进行创新;对农业科研人员的管理进行创新;以及对农业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创新这几个方面出发,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作者:许红杰 单位:松山区城子乡人民政府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分析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经济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如农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些都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但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仍然要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进一步的改善。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的主要任务也在不断地变化,新时期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任务,要达到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的就必须要对农业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科技化与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其实现离不开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含义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指的就是在农业领域积极引进并且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成果,更快捷更高效的实现各类农业信息与知识的全面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利用这些获取的信息与知识促进传统农业的迅速改造,有效的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及其管理决策水平,全面提高农业的各方面水平来确保农业的持续高效稳定发展的过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实现离不开市场与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对现代农业的各个领域和全部过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发展状况好坏将会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方面,贯彻农业的生产、经营以及研究全过程,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升级,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足 以往传统的农业在种植方面都会按照政府的安排进行种植,农民对农作物的市场需求都不了解,不懂得分析与选择,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种植作物,往往会造成盲目种植致使农作物滞销,造成农民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影响市场上农作物的合理种植,在一些农村地区,不仅是农民自身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认识不足地区领导人员也是如此,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步骤、体系建设都不了解,盲目利用计算机进行体系建设以为会用计算机上网就是实现了信息化,使得信息体系建设失败,此外农民的文化素质有限使得他们利用计算机了解市场信息的能力受到约束,农民只能种植自己长期以来种植的农作物,无法从事其他作物种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制约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除主观因素之外,还要客观因素制约人们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如设备不健全、缺乏专业知识、资金投入短缺等。 (二)缺乏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方面的专业人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人才随着需求的增加不断增加,信息化人才在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亦是如此,现阶段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农村地区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制约了农村地区信息化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化人才不够重视使得其待遇差专业化人才更加不愿驻扎农村地区,影响了农村地区的信息化体系建设。 (三)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健全 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实现离不开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支持,现阶段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地方政府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对网络知识更是缺乏,地区之间差异不断拉大,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健全成为了农村地区发展的瓶颈。 (四)农村信息资源开发不足 基层政府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联系不紧密,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交换,进而就不能建立健全的农业信息系统,对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不足使得农产品种植与市场脱节,对农村信息资源开发不足会使得信息采集途径狭窄、信息正确率低,出现基层信息孤立现象,此外还会造成农村信息来源单一,影响农民的选择,农业发展缓慢,不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一)科学规划与实施 根据最新搜集的信息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与规划,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制定合理的信息化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加快信息的流通与传递,各部门分工合作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关键,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科技的作用,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不断进行科技创新,解决农产品方面的技术难关,推动农村地区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农民素质的提高使得信息化建设得到重视,信息资源能够被充分利用,提高整个地区的技术水平,节约了一定的资源。 (三)加快网络体系建设 在农村各地区建立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利用,各个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利于网络体系的健全,提高了农村地区信息资源开发的可能性,农民与市场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种植农作物,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减少资源的浪费,带动整个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投入 要采取培训与管理等有效措施提高人员素质,建立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针对农业信息技术不断研究,确保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此外,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投入,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进行招标等手段引进外资,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影响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了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道路,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使得农业发展与市场需求联系紧密,农产品多样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 五、结束语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时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其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作者:孙长波 单位:白山市林业技工学校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摘要 农业是我国产业结构中的第一产业,虽然近年来农业所占的产业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依然无法动摇农业的第一产业的地位。民是国之根本,一个国家是否发达,从该国家的农业发展程度上就可以体现出来。现在全球已经进入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必将迎来改革,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已成为国际农业经济发展大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顺应国际大趋势已成为必然。 关键词 低碳经济;农业经济;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 1低碳经济时代的相关概念 1.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全球化环境之下的时代经济发展理念。低碳经济的内涵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经济发展指导理念,在该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各项技术,以及利用产业升级、开发新的替代能源等方式来尽可能降低一次能源的使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最终目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的双赢局面。 1.2低碳经济时代 低碳经济时代是指以低碳生活为理念,遵循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三低指标发展经济的一种经济模式。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向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就标志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2008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报告中,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前提下,低碳经济理念很快在世界传播开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一次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及高耗能对环境和社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开始倡导发展低碳经济,降低能耗,降低污染,顺应环保大潮流。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在此背景下也应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2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了只有当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农业发展方式才具备了转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我国工业快速发展时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间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已经由初期逐渐走向中期,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程度属于中期阶段,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备了可能性和必要性。我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经济发展上,我国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此外,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100美元,达到了中等国家收入水平,农业发展GDP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并且有专家学者指出:以我国民族文化保护程度及农业发展历史来看,我国也应顺应时代潮流,以低碳农业取代高碳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上述的种种先行条件都表明了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3.1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发展核心是基于生物界本身的理念,利用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在农业经济生产中形成完整的区域生态环境系统,达到系统平衡,遵循万物相生相克的理念,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率,使得农业生产活动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效益。高碳农业对于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是化肥农药的使用会导致土壤盐碱化、盐渍化等,而生态农业则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在农田系统中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利用自然规律来治理农田,结合科学技术去发展农业经济,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率,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1]。 3.2发展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的核心就是将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尽可能实现再利用,提高农业资源使用率。在农业经济生产活动中,很多农业资源都因为重复利用率低,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污染,循环农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增益减排的目标[2]。在传统农业经济活动中,许多农业资源的资源利用率都是较低的,很多可利用资源由于人们的疏忽导致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加大了农业投资和社会负担,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低碳农业,因为要想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发展循环农业。 3.3发展有机农业 在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为了提高产量,农夫们往往会选择使用化肥农药及含有生长激素的饲料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这样不仅提高农业经济的碳排放量,生产出来的农业产品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也存在一定的潜在性威胁,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而有机农业则是以有机农家肥及绿色饲料来对农作物和家禽进行栽培和饲养,避免了激素残留于农产品内,提高了农产品的安全率。因此,发展有机农业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3.4发展城市旅游休闲农业 城市旅游休闲农业是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一种有机结合,旅游也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而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发展城市旅游休闲农业是将一三产业有机结合的体现。发展城市旅游休闲农业能够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减轻农民的经济压力负担,使得农民能够发展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并且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做到城乡结合,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3.5利用科技力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应学会利用我国的科技优势,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农业经济发展中,通过有目的性、计划性地培养农民的种植技术,达到提高农副产品的增收目的外,还可以培育优良的农业品种,做到保证产量的同时能够保证质量,尽可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3]。此外,还可以利用科技技术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及时反馈农业市场信息,减小农业生产风险,降低农业生产能耗,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大琼 单位:四川省大竹县高穴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研究 摘要: 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普及,我国“互联网+农业”产业大肆兴起与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解析“互联网+”及“互联网+农业”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互联网+”视域下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的支持基础,并结合这些优势畅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的主要实践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农业经济;创新;支持基础;实践路径 1“互联网+”及“互联网+农业”内涵 “互联网+”主要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实现信息挖掘、技术升级、信息与技术充分应用的数字化技术。利用“互联网+”的辅助,可有效提高传统产业的整体生产力,增加国家财富。“互联网+农业”是在“互联网+”功能的基础上,将互联网技术贯彻落实到农产品计划、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环节中的产业。其中,“+”代表的不是互联网与农业的直接拼凑与组合,而是结合互联网通信技术,实现农业与互联网全面融合,进而促进农产品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使互联网为农业生产与运营提供有效支撑,全面推动农产品实现更新换代,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简单而言,“互联网+农业”,就是将传统农业产业链以互联网的方式转化成新型高效的农业经营方式,以进一步促进农业向新业态方向继续发展。当前,“互联网+农业”主要实行了三种相对有效的模式:①在生产领域,结合物联网技术,打造涵盖范围广的智慧农业模式,从而实现农产品生产的精确化,减少劳动力及农产品生产资料的浪费,提高农产品的时空分配效率,为农民、农业争取最大化的经营效益;②在流通领域,接入互联网,构建农业电商模式,使农产品流通由原来的线下单一渠道转化成线上线下共同流通的渠道,进而实现农产品的高效生产、高效销售;③在产业链方面,使互联网与农业实现深度融合,即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农业产业链中,使更多人的能够获取农产品信息,包括农产品生产技术信息、农产品市场销售信息等,并不断完善法律服务和融资服务,从而全面提升“互联网+农业”的竞争力。 2“互联网+”视域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基础 2.1农业生产愈加趋向规模化,农业发展需互联网支持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集约化生产利用局面形成。尤其是在土地流转机制进一步规范化后,我国农业生产与经营明显趋向规模化。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农业规模化还不够成熟,粗放管理现象严重。尤其是在资金周转、农资产品大批采购方面,缺乏有力的信息化管理。基于这个农业生产与发展现实,我国农业向前发展亟需取得互联网的支持。尽管我国已有部分农村地区开始构建生产资料电商,但其经营模式还不够完善,互联网支持力度明显不足。 2.2政策大力支持“互联网+”农业向前发展 我国中央机关曾在2015年的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向前发展,粮食与食品安全逐渐成为了生产发展的重点。同时,中央部门高度强调,必须要积极贯彻落实农业科技,使互联网农业转化成解决农业发展困境的主要方向。而后,相关部门为推动互联网农业落实,又提出了一些意见,明确提出各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涉农电商平台建设,使农村农产品能够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良好的农业服务,推动农村电商加快网上购销对接,进而全面降低农产品的物流运输成本。除此之外,我国相关部门还特地出台了清扫“互联网+农业”发展障碍的相关政策,为农产品实现互联网化提供了较良好的优势环境。直至今日,我国各地依旧高度倡导支持农村电商向前发展,使“互联网+农业”真正落实到农产品的实际生产与经营中,实现“互联网+农业”更上一层楼,并反过来助推农业经济向前进步。 2.3农村网络普及,农业产业互联网技术条件具备 近年来,随着网络迅速普及,农村居民家中几乎都配备了完善的基础信息设备。如当下,光纤、宽带进村,农村宽带提速工程全面开展等,就是在农村网络普及理念下执行的具体工作。其次,我国大部分农业经济产业都已开始贯彻落实云计算、遥感等互联网技术,农业经济已由原来的技术荒漠转变成了新兴技术“当家作主”,农业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再者,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工具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我国农业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融合速度,线上线下互通,共同推进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的趋势明显。而且据电信机构提供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已成为了网民增量最大的地带。随着未来互联网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普及,“互联网+农业”将拥有更坚实的实践基础。 3“互联网+”视域下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的主要实践路径 3.1结合互联网技术创新智慧农业 在“互联网+”视域下推动农业经济创新发展,首先要在现有“互联网农业”的基础上创新智慧农业。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举措:①将互联网及其技术落实到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施肥灌溉的效率,节约农业经济成本,并保护环境。如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功能,能够使农业经营的每个步骤,包括育种、栽培、灌溉、收割、加工等都实现数据精细化,进而提高农业经济创新效率;②利用物联网的功能加快农业经济的转型与升级。一方面,物联网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将农业经济信息采集、通信等集合为一体,使规模化农业经营者能够通过远程控制等方式管理农业生产、销售等事宜。另一方面,农业物联网体系实现了感知技术、GIS技术等技术的集成,有利于各地区农业机构的数据共享与农业数据智能化处理,大大提高了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效率;③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提高工业经济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如引进智能化节水灌溉系统,强化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加快农业智能装备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在农业物联网基础上构建符合畜禽生长实情的优化调控系统;建成集智能感知、传输等为一体的农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提高农产品的生产量与生产效率;打造专门监测农田水利、病虫害情况的智能信息化系统,提高农产品生产环境的监测能力。 3.2创建并完善农业电子商务 如果说创新智慧农业是农业经济创新的首要步骤,那么构建并完善农业电商则是最直接的创新表现。构建并完善农业电商,并不是帮助农民更好地买卖农产品,而是帮助农业经济更好地明确其消费导向。即市场需要什么,农业才生产什么;消费者需要多少,农业才生产多少。由此可见,创建与完善农业电商的最主要目的是转变农业经济的传统经营观念,使农业经济纳入互联网思维。据悉,目前,部分农村已开始构建农村电商生态体系,农产品网络交易愈加活跃。而且,部分农村地区也逐渐回归到市场端口,全面扩展网购市场,企图利用推广网购来提高农业经济的水平,使农村资源能够在市场上找到足够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除此之外,在创新农业经济过程中,还可设置具备中介性质的、专门解决用户低订单密度问题的“中转站”,使农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实现有效流通。通过这种设置,农产品销售速度还可适当加快,规避农产品买卖信息的不对称风险,提高农产品网络信息的利用率。 3.3借互联网重塑农业产业链 在“互联网”视域下推动农业经济创新发展,必须要先明确现代农业的关键———农业产业链。首先,毋庸置疑,借助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重新塑造农业产业链,能够解决传统农业产业链问题。如解决传统产业链中农产品生产与销售脱节问题、农产品销售的合同问题等。据悉,在传统农业产业链中,农产品买卖时,双方一般以口头协议为主,违约风险较大。但依托互联网构建的农业产业链则不同。它不仅为农产品买卖合同提供了良好社会信用监督环境,还能够通过搜索、索引等方式借用其他同行的电子交易条款制作纸质合同,实现农产品交易双方良好合作,规避不必要的买卖争执,提高农产品买卖效率。其次,借互联网重塑农业产业链,还要特别注重培育具有较强资金、技术实力的龙头企业,全面提高龙头企业农产品网络信息的利用率,增强龙头企业的信息专业化程度,进而推动龙头企业成长为一个竞争力强、影响广泛的企业。三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改造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优化生产过程,确保整个农业生产过程效率与质量能够同行;四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完善的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体系,形成相对较完整的农业产业链;五是在农业经济生态圈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农村电商,并使金融业务逐渐和农村经济相互挂钩,实现大数据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督,从而有效满足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的资金需求。 3.4构建农产品质量互联网追溯体系 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造农产品质量互联网追溯体系,是实现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看,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在互联网资源的基础上,整合数据资源,构建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农产品市场相互衔接的准入机制,扩大追溯范围;②结合无线射频识别、物联网等技术,打通农产品的“种子”到“舌尖”流程,实现信息互通,上下游质量追溯无缝对接;③以标签的方式记录农产品所有环节的数据,并尽可能让扫描终端全面读取农产品标签,包括农产品的生长区域、生产环境、质检报告等所有信息;④针对该互联网追溯体系存在的漏洞,制定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以确保农产品质量的追溯有法可依;⑤加大农产品质量互联网追溯体系作用的宣传,向消费者全面普及相关的质量安全知识。同时,若在农产品质量追溯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通报全社会,使农业各生产环节都能意识到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4结语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不管是二三产业,还是农业,其产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都离不开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支持。可以说,依托互联网而生的农业运营模式乃至农业经济融资方式,都将大大推动农业经济创新发展。因此,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坚持在“互联网+”视域下,构建农业经济发展创新机制。 作者:刘树磊 毕鹏 王欣兰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实证研究 摘要: 京津冀一体化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对京津冀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就河北农业经济而言,京津冀一体化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首先分析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现状,论述了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京津冀一体化;河北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实证研究 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区域经济竞争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制约因素的存在,使得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十分缓慢,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一)交通一体化发展现状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东北部地区交通枢纽,在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作用。[1]因此如何更好地促进当地交通的发展,不仅对京津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关系着整个东北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近年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硬件基础设施已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2014年京津冀公路里程共计达到21万公里,比上年增加0.56万公里,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3月成立了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共同规划以及投资建设京津冀城际铁路,体现了铁路建设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取得的重要成就。京津冀还形成了“一环六射”的运输通道,2020年,将形成一小时交通圈,极大地缩短各地的交通运输时间。京津冀地区交通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交通一体化发展必将极大加速河北省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规模。 (二)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现状 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推动科技创新的一体化发展对于整个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北京作为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力量雄厚,因此充分利用该地的人才等优势资源,协同带动津冀地方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有关资料统计,北京输出到津冀地区的相关技术合同在2014年就已经达到了3475项,其中成交总额约为83亿元,同比增长16.8%,同时京津冀地区共用大型科研仪器也是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的一个体现,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就有单位44家,474台(套)价值2.5亿元的仪器设备资源实现对外开放共享,汇集科技需求200余项、开放实验室21家,研发服务合同总额达4688.86万元,其中河北省作为北京科技主要共享单位,积极引进北京科技创新成果,对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共有的科学网络技术平台缺乏相应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部门间缺乏共享意识,不愿意将自己的科技成果在平台上共享,降低了平台的存在价值。同时由于地区间发展差异的存在,使得人才流动较为困难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河北省经济包括农业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河北省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高素质人才,阻碍了当地农业经济整体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三)产业协同发展一体化现状 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一体化发展,加快产业融合,积极推动区域产业合作,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北京搭建的产业合作平台就已经拥有40个左右,其中中关村在河北以及天津等地创立的企业合作机构达到了1500多个,产业协同发展取得重要进展。除此之外,京津冀在资源要素流动对接对流以及区域投资贸易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极大的推动了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同时京津冀产业协同一体化发展具有较强的优势,首先三地之间的交通不断的得到完善,为产业协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三地之间拥有较强的区位优势,有利于三地产业协同的发展。其次三地之间具有不同的资源优势,这就为三地产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比如北京地区拥有充分的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而河北地区拥有土地等资源优势,双方通过合作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二、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区域内联系不断加强,产业间协调合作力度不断加大,跨区域投资总额数量不断增加,科技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经济较为落后。如能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受益,将更好地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省粮食生产影响的分析 随着经济区域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河北省与京津两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交通便捷,运输成本大大降低,这就使得河北省农业粮食可以较为迅速地销售到京津地区,广阔的市场环境极大激发了河北省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信息一体化的发展,使得河北省对区域内农业经济的需求状况有一个更好的了解,能够及时把握农业市场的经济走向,调整相应的生产结构和生产规模,从而降低农民生产损失,提高农民应对市场的能力。从2005年到2014年,河北省农业总产值一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其中2009年到2010年增加值尤为巨大。农业总产值的不断增长,反映了河北省农业生产的不断加大,同时也侧面反映出京津冀一体化为河北省农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生产市场。[3] (二)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省农业科技影响的分析 随着京津冀科技创新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河北省农业科技水平在此机遇中也得到了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京津冀内部区域合作程度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北京以及天津等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不断向河北地区输出科技设备,提高了河北地区的科技水平,促进了其产业化发展程度的提高。由表2河北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图表可以看出,河北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从2006年到2013年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状态,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有了较大增长。除此之外,河北省还充分吸收北京等地的高知识人才,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不断壮大农业科技创新队伍。[4]在此基础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急速涌现,培育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粮食新品种,同时还有许多国家级科研成果。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有力地促进了河北省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省农业生产资金影响的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区域内部资金流动更加便捷,河北农业发展在资金方面也获得越来越多的机会。同时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背景下,河北省经济投资也将会吸引到更多的国内外投资人,从而不断增加农业资金的投入。2014年1月至11月,全省外商直接投资达到518962万美元,其中第一产业外商直接投资33242万美元,其中期末投产企业33个,新批合同项目个数为8个。[5]同时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对于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河北地区农业竞争力,地方政府会不断地加大农业资金投入,提高农业产出。2009年全省农林支出为253亿元,而到了2010年,则达到300多亿元,同比增长13%。河北省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多,在2005年达到了11142万元,2010年达到了8402万元。农业基础设施资金的投入显示了有关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 (四)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影响的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有利于加快区域内部产业融合,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2014年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已经达到了6666.1亿元,同比增长8.4%;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了64.2%,同比增长1.2%;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个数为688个,同比增长2.5%;龙头经营组织个数为1974个,同比增长7.5%。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扩展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竞争力水平,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给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河北省如何能够更好地抓住机遇,对接京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关系到整个河北省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6] (一)大力引进资金和人才,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 京津两地作为我国北方的主要经济中心以及环渤海地区的主要经济中心,在资金和人才等资源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投入以及相应的人才支持,只有充足的资金投入,才能够投入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才能够不断地扩大农业的生产规模,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总体产量。而只有高素质的人才对河北省农业发展的支持,才能够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不断改善农作物的品种,提高农产品产量,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因此,加大对河北省农业经济的资金和人才投入是改善河北省农业经济状况,促进河北省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下,区域之间要素流动更加便捷,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区域政府势必会在一些政策上给予河北省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河北省应该充分抓住机遇,主动引入外部资金,支持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主动引进优秀人才,给予优秀人才以优惠政策,提高农业经济人才队伍的建设。例如河北承德充分引进北京地区的资金,建立京承农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总投资额达200多亿元,惠及农户20余万户,给当地农业经济带来巨大改变。2015年4月,北京顺义和河北威县合作建立“威县•顺义产业园”,通过此次合作,河北威县将会大量引入北京顺义的技术、人才以及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同时顺义区企业的进驻,将会给河北威县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等带来极大影响,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成经济发展的保障 为了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农村经济的不断前进,维护社会稳定,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持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比如对农村粮食种植实行补贴;提供支持,促进农业土地流转;对粮食价格实行保护政策,保护农民利益;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水利环境,提高农民抗风险的能力;同时鼓励粮食生产,对粮食生产大县实行相应的奖励等,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在实施中央政策时候,出现政策落实不到位,地方政府不够重视等现象,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河北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要坚决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力度。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对农民生产的培训力度,让农民能够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农业生产。[7]同时地方政府还应该大力鼓励相关的农产品生产企业落户,不断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只有更好地落实政府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河北省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才能够相应地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例如在北京和张家口农业合作过程中,张家口的蔬菜产品大概占北京市场的40%,而北京市人民政府每年给予张家口的农业补贴也达到了2000万元左右,同时还向一些菜篮子工程的主要厂家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开发了各种支农合作项目。因此河北省政府需要及时落实好各项政策,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改良经济发展的路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市场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面向市场进行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市场竞争力,是农业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而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需要面向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生产结构进行调整。[8]京津冀一体化之后,区域信息更加流通,农业生产市场灵敏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市场化也有了很大发展。因此河北省地区应该充分利用机遇,不断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搞好农产品区域规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科学种植,降低生产成本。因地制宜,依托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扩大作物种类,提高农业经济收入来源。[9]2015年3月在北京举办了北京农业嘉年华,通过该活动,京津冀三地区的农业特色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同时通过该活动,让河北省更准确地把握了农业市场的需求,为调整农业结构做了很好的参考。 (四)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的布局 目前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发展下,还存在着三方各自只顾自己利益发展的情况。比如在资源等方面不愿意做出共享;在区域规划上只顾自己利益,一些规划难以达成共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区域一体化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河北农业获得外界资源支持的能力。[10]因此京津冀地区要建立好利益协调机制,充分协调和各方利益,促进区域合作的长远发展。加强各方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区域经济长远发展。例如随着京津冀协同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也在加速进行,对于广大市民来说,交通“一卡通”给他们带来的无疑是巨大的好处,如果实现了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市民只要持有一张卡就可以随时去到自己想要去的京津冀城市,但是目前河北省以及北京交通部门给出的答案是该项目未有实质性的推进。京津冀“一卡通”项目的实施困难,虽然有很大部分为技术原因,但是同时区域利益难以协调也占据了很大因素。“一卡通”在实行过程中将会涉及各方面的利益机制,比如北京地区公交公司、河北地区的公交公司等,如何更好地协调各区域机构之间的利益,是促进交通“一卡通”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四、结语 农业经济在河北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一直是当地政府所关注的问题。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给河北省农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河北省应该充分抓住机遇,利用好各种优势资源,最大程度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作者:来臣军 王磊 卢恩平 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经济生产园林设计分析 摘要 在20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如城市土地、环境等问题。发达国家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化问题,逐渐探索出一条园林模式农业的道路。园林模式农业使风景园林设计与农业工程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生产、生态、文化、美学的多重效益。本文论述了园林模式农业主要代表之一的观光农业的起源及其特点,阐述了发达国家园林农业发展的现状及类型,最后讲述了发达国家园林模式农业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旨在为中国发展园林模式农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发达国家;农业园林设计;园林模式农业;农业经济生产;观光农业 发达国家的现代园林模式农业的发展远远领先于中国,研究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农业可对中国的农业景观设计提供借鉴意义,为缓解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严重的城市化问题之间的矛盾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中国农业成功转型,让园林模式农业向生态、科学等方面发展,从而也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1园林模式农业的由来 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后,高度发达的城市化进程给城市带来了许多问题,如居住拥挤、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发达国家提出“田园城市”的新概念,形成了大量的主张以田园、乡村作为城市问题的出路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师和流派[1]。如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学派的思想对现代风景园林有很大的影响,主张“在城市中创造田园风光”。法国在发达国家城市农业景观园林中最具代表性。受法国传统园林的影响,城市园林设计与农业、园艺、园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色列著名的风景园林设计大师施罗墨•阿龙森在他的设计中非常重视环境与本土的农业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注重风景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效益,果林、麦田等农业特征元素成为体现本土农业文化的载体。发达国家园林模式农业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设计手法,都反映了设计师对农业的理解和认识[2]。发达国家园林农业是一种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农业模式,它兼具观赏、休憩、生产等功能。园林模式农业设计主要是依托农业景观,把树林、水渠、草地这些特殊的元素加入设计中,再加以一定的规划和艺术设计,使其具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美学效益。 2园林模式农业的内容与特征 园林模式农业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对于设计者来说,一方面开发出了得天独厚的旅游价值,另一方面,园林设计还必须具备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本土文化特色。作为农业园林设计与农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典型代表,观光农业也是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农业的主要形式。观光农业在发达国家又被称为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农业、观赏农业。虽然名称不同,也只是功能上有所区别,其本质是一样的,即农业园林设计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结合,它是以农业生产和旅游观光相结合为特征的。观光农业是高度城市化发展过程的结果,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 2.1观光农业的内容 2.1.1观光农业以农业活动为基础 观光农业是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景观,并与本土的文化特色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观光农业是从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为适应经济的发展逐渐转型,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形成的新兴产业。观光农业因其本身的特点,充分开发和提倡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产品,以减少城市污染产品的使用[4]。观光旅游是一种集生产、艺术和旅游体验于一体的农业经济模式,它主要是让游客欣赏到城市没有的自然风光和体验本土的农家活动。观光农业很好地把景观园林设计和农业经济生产相融合,设计师合理有效地营造了农业观光园的生态环境,使其具备生态效益,可以让游客体会到与城市不一样的生活环境。 2.1.2观光农业具有旅游业和传统农业的双重功能 观光农业是一种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农业园林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它具有农业生产与旅游的功能。对于农业来说,观光农业在农业产值的基础上附加了旅游产值,农业产值主要是为社会提供了一系列的物质型产品,如粮食、水产、花卉等。对于旅游业来说,它主要为社会提供一系列的精神、服务产品,与农业相结合,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旅游产业的内容和范围,让旅游业更加丰富多彩。 2.1.3观光农业与风景园林设计密切相关 风景园林设计在观光农业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观光农业的面积、地理位置,还是生态廊道以及城市绿地的规划,都离不开景观园林设计。农村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依托相关园林设计理论,从当地农村地域特征出发,对特有的植物、土地、水等自然元素进行规划设计,创造出具备美学、生态、艺术、经济等效益的农村观光园。 2.2观光农业的特点 2.2.1具备物质与精神生产功能 发达国家观光农业的本质是依托于农业生产本身的。根据农业生产的园林景观设计,生产功能依然是其基本功能。园林模式农业生产双重产品,如花卉、水果、水产品等,以及附带在农产品上的精神产品。观光农业的生产功能主要是体现在为旅游者提供农产品、农副产品等特色的物质产品上,还表现在游客体验休闲农事活动所产生的心灵愉悦的精神产品上。 2.2.2提供休闲、学习场所 观光农业为游客提供了自然清新、别具特色的农家休闲场所。发达国家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对于观光园设置了各种休闲娱乐设施,游客能够充分体验到农村的慢节奏、放松的生活环境,从而达到心情舒畅、修身养性的目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光和体验农业活动,直观地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可以有效地让游客认识和了解农业及农耕文化。游客亲身体验农事生产,可体验宁静朴实的乡村生活,更能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2.2.3具备文化传承的功能 观光农业的园林景观都是依托本土文化来进行规划设计的,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观光农业的发展使得本地特色的农耕文化、生活文化、民俗文化得到推广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 2.2.4内容广博 (1)资源的广泛性。发达国家观光农业的项目多设定在自然风光保存完整或者独具特色、物产丰富的乡村地区。因此观光景色丰富,资源良好,更加符合游客想要回到大自然的要求。 (2)形式的多样性。观光农业不仅仅包含了传统的农业观光游览,还往往提供操作、采摘、健身等特色活动。 (3)地域的差异性。不同的发达国家具有自己特色的观光农业,如荷兰的观光大棚。荷兰的观光大棚能够将荷兰的田园生活很好地融入到从城市来的游客身上,让他们直接和大地接触,亲自感受种植植物、采摘果实、赏花割菜的乐趣。荷兰的观光大棚是把农业旅游、农产品消费集合在一起,更有教育农园的模式。不同的发达国家由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丰富了观光农业的内容。 (4)活动的季节性。生产功能是观光农业的基本特征,各个季节的不同自然环境造成了观光产业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性。 2.2.5效益多元化 观光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产业,因此经济收益很广泛,有来自农业本身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也有来自旅游服务的经济收益,除此还有科研会展的收益,各产业相互补充,经营灵活。对于单一产业来说,观光产业的风险更小,收益更大,不同的开发层次满足了游客的不同需求,旅游市场广泛。 3发达国家园林模式农业的发展概况及类型 3.1发达国家园林模式农业的发展概况 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农业已经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早在19世纪,意大利就建立了全国农业和旅游协会,主要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城市居民在农村的生活体验。20世纪,欧洲的园林模式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园林模式农业始终是实用性和观赏性相结合的经济形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园林模式农业逐渐扩展到亚洲、美洲的部分国家。发达国家的观光农业主要经过了4个时期:萌芽时期、观光采摘阶段、度假阶段、租赁阶段。(1)萌芽阶段。发达国家并没有出现明确的观光农业产业,只是鼓励城市居民到农村中感受生活,在这个时期,园林规划设计并没有参与到农村观光经济中,游客主要是参观农业的生产过程。(2)观光采摘阶段。发达国家开始把经济的重心放在第三产业和城市化过程中日益严重的问题上,观光农业逐渐得到重视,对观光农业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萌芽时期的欣赏普通的农业生产景观,出现了具有明确观光职能的农业观光园区。设计者也开始对观光园的设计越来越重视,根据不同的农村特色和本土文化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观光园区。(3)度假阶段。在20世纪后期,发达国家的经济高度繁荣,游客的旅游需求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转变。观光园增加了大量的娱乐和学习设施,拓宽了观光农业的功能,如教育功能、社会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功能的增加要求园林设计师不仅仅要满足原先的观光采摘要求,更要满足游客在精神层次的需求。(4)租赁阶段。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观光、体验、度假相结合的成熟观光。租赁模式主要是发达国家把大的农场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分别租赁给游客,平日主要由农场主人照料。游客既体验了农村生产和生活的乐趣,包括采摘、种植、欣赏等,同时也增加了农村的经济收入。这种租赁形式要求园林设计者必须对农村景观和本土文化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3.2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农业的类型 3.2.1观光园区 观光园区类的这种园林模式农业一般建立在城市近郊农村。由于属于城市近郊,游客游览的时间主要以一两天为主。根据农村观光农业的主题不同,分为采摘、教育、科技主题。法国的普罗旺斯薰衣草庄园是全世界闻名的观光园区,被誉为“薰衣草故乡”该薰衣草庄园集薰衣草、向日葵、晨曦、爱情大风车、草坪等各种景色于一体,具有休闲、旅游、聚会、摄影等多种功能。 3.2.2休闲度假类 休闲度假类的观光农业的景色一般比较优美,观光园主要建立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园林设计在原有的地域和农业景观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并融入本地特色的文化元素。休闲度假类的观光园一般是半开放的形式,在观光园中不仅可以观赏到独特的农村风光,还能亲自体验采摘和种植的乐趣,游客还能在观光园中住宿和进行短时间的度假。休闲度假的观光农业,游客旅游时间多为一周左右。澳大利亚乡村葡萄酒庄园已成为澳大利亚本国及世界旅游市场的热门度假项目之一。澳大利亚的葡萄酒蜚声海内外,以口感好,酸甜适中,价格实惠著称。游客不仅因葡萄酒而来,也因其特色壮丽的葡萄种植园和庄园城堡的特色景观。葡萄酒庄园还围绕葡萄酒酿造开展了丰富的旅游活动,如葡萄采摘、葡萄酒品尝、参观葡萄酒酿制过程、参加酒艺培训学校等,完美地结合了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 3.2.3租赁自助类 租赁自助类观光农业的前提是有面积较大的农场,根据游客的需要把农场划分为若干小块,分别租赁给游客,主要用来种植花草、蔬菜、果树等。租赁自助类的观光园有利于让游客独立地体会农村生产和种植过程,体验农村乐趣。租赁自助类的观光农业的经营模式是以假期游客到农场作业,平时由农场主代管。这种类型的观光农业一般是建立在城市中或者城市近郊,游客的体验时间一般很长,多为数个月。由于租赁的观光园是由农场分为若干部分分别租给游客,各个部分都是独立的,要求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园林设计必须根据游客的喜好进行。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假日农庄坐落于锡耶纳和格罗塞托之间的MontecuccoWine地区,共有70hm2的土地,包括森林区、牧草区和穿插于两者之间的别墅群。假日农场的别墅是经过整体重建的,在保留了意大利托斯卡纳朴素的奢华的同时,每一间都针对客人的要求精心设计,让游客体会到家的温暖。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假日农庄可以完美地让游客与自然进行零距离接触。 3.2.4综合性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 景观园区的设计是依据当地乡村特有的景观,利用本地的民俗、文化建立起综合性的旅游景区,把农业生产、观光游览、度假休闲、农事体验等结合起来的综合性乡村旅游景区,规模一般较大,综合性强。这种大型的观光农业,园林设计时必须进行详细的规划,让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现今,欧洲的生态农业庄园是典型的综合性观光农业,它是集生产、旅游、生态于一体的绿色观光园。 4发达国家园林模式农业对经济发展生产的影响 发达国家的观光农业对国家的农业经济生产起到了巨大的积极影响,促使本国农业转型,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发达国家的城市生活水平,优化国家农业生产结构。园林模式农业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它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有效地缓解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观光农业优化了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它是一种把传统农业生产和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新兴产业,促进了国家的农业和旅游业快速、和谐地发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也是观光农业不可忽视的作用之一,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富余劳动力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如贫富差距扩大化、各种暴力行为等。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农业可有效提高城市的生活水平和调剂生活方式。园林模式农业的环保、高效的特征有别于传统农业。园林模式农业是把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经济效益不仅来自于农产品和农副产品,还来自于旅游业的精神消费,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随着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经济转型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发展园林模式农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园林模式农业丰富了发达国家的生产结构,从而让经济形态向利于生态平衡的方向发展,实现了经济、美学、生态和社会等效益的高度统一[5]。园林模式农业具有文化传播和传承的作用。园林模式农业以地方特色为主,主要将地方产品呈现给游客,把当地的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中,使其具备文化和经济等双重效益。观光农业为能够更好地把旅游产品呈现给人们,必须做得更好,更具观赏性。 作者:刘峻岩 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持续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显现。在我国经济中,农业经济是其核心组成要素,而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管理。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还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出发,采取可行的措施,优化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不断促进新时期农业的持续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策略;探讨 在国家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农业经济发展占据重要位置,能够折射出我国已有的综合国力,也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浪潮中,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管理都被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农业又是新时期农村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必须意识到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促进农业的综合发展。在此过程中,要全面而客观地分析农业的现状,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以此,不断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农业经济管理概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农业发展关乎我国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的稳定、和谐,必须把农业、农业经济放在核心位置。就农业经济管理而言,它是以国家制定的经方针政策、市场环境等为中心的管理活动。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全面分析当地的市场经济条件、市场环境,以国家制定的政策方针为基点,使农业经济发展目标明确化,优化信息化再生产过程、生产资料再生产过程的各要素,确保农业经济持续发展,逐渐走上“规范化、法制化、信息化”的道路。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生产化。 随着科技持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不同行业、领域中,和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对于农业经济管理来说,也需要满足时展的客观要求,灵活应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农业经济管理,使农业生产处于高效运转中,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自出台农业合作政策以来,农业经济合作不断发展,农业化机制不断完善。在一些大企业的作用下,逐渐实现了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2、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思维的转变。 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管理已成为核心内容,要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在新时代下,社会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想要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注重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质量。在此过程中,必须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思维与方法,优化农业增长方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二、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 1、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在新时代下,农业经济逐渐走上转型的道路,而农业经济管理逐渐融入到农村农业经济活动的不同环境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要优化已有的经济管理模式,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要遵循新时期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 2、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业的科技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下,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方法与管理方针。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向,优化传统农业经济结构,融入更多新的元素,促进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要采用深加工的方法,美化传统农产品包装,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促进农产品销售,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构建产业链。在此基础上,要运用各种科学技术,不断增加农业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提高农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在社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 3、注重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必须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地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够紧随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有效解决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相关工作人员意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具备必要的政治素质,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要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以此,强化他们的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意识,具备较高的综合知识能力素质,确保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健全已有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有效处理好他们之间的矛盾,能够兼顾各方面利益,需利用自身的服务与经济职能,加强农业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顺利流转。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还要从不同角度入手,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以定期、不定期的形式,进行村级资产清查,相关部门要做好农村离任干部的资管审计工作,加强各地区农业经济管理,使各地区的农业经济都能迈入崭新的阶段。 4、注重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与产业化发展 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必须注重它的信息化与产业化发展。政府部门要把农业放在重要位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注重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引进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优化队伍结构,引进各种先进的农业设备。在产业化、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要实施人才战略,巧妙地利用人才项目、招商引资等方法,把各种高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优化农业结构,注重科技创新,为农业经济管理注入更多的科技含量,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扩大各地区农业发展规模,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农村建设下,政府部门必须意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能够从不同角度入手,优化已有的管理制度,注重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其信息化、产业化等水平,在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同时,能够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率与质量,促进各地区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不断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更好地走向世界。 作者:史晓光 单位: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财政局索伦镇财政所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 农业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从古至今以来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直保持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农业经济也从以家庭为单位的纯体力劳动向以集体为单位的科技型经济发展。如何正确面对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解决,是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对策研究 一、引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又离不开农业的发展,我国一直将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稳定社会秩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析,长期停滞不前的农业经济向具有一定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即农业经济发展。按照这个定义来说,即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还比较快速,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小觑的。纵览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局势,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经济的大融合也迫使我国农业经济走上国际舞台。此外,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匮乏、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技术人员短缺等问题,也使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因此,正确面对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是实现我国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建设薄弱,现代化程度有待提高 我国是农业大国,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经过几千年的农耕发展,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种植经验和技术,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经验和技术相比于现代机械效率就显得十分低下。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就面临着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差的问题。例如与农作物息息相关的灌溉问题,由于农田的水利建设不到位,水渠的修建没有规划,有些地方还保持着用桶挑水的原始方法,缺乏现代化的灌溉设施;农耕机械单一,种植过程过分的依赖体力劳动,常见的播种、施肥、除草和收割,大部分时候依然由农民手动完成,与使用现代机械进行种植相比,效率十分低下。这种纯体力劳动的农业经济,在当今社会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和价值,其产量和质量只能满足自身家庭需求,无法形成产业化的种植规模,如此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只能停滞不前,谈不上发展可言。 2、农业知识缺乏,农民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相比于农村的种植业,新一代的年轻人更愿意到城市谋求发展,留下来继续耕作的就是一些老弱妇幼,这些人缺乏先进的农业知识和种植技术,往往沿用祖辈留下来的传统农耕模式,劳动力也显然不足。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农村的经济建设又最最缺乏人才的支持,长久以来,没有先进的农业种植思维和技术,我国的农业经济只能停滞不前,继续保持着产量较为低下、农产品质量不高、种类也较为单一的原始耕做方式,而没有新一代的年轻人来继承农耕,我国的农业经济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面临无人问津的危险。 3、农产品种类单一,产业化水平不高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多元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对农产品的种类也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但是一些农民长期在农村务农,不了解现代社会新的需求,目光较为短浅,仍然保持着小农经济的思想,种植种类单一,甚至好几代人都只种植固定的农产品,而不愿意尝试水产品、畜牧和花卉种植等经济效益更高的农产品,如果赶上洪涝灾害或者干旱,往往造成收益小于投入的亏本状况,更谈不上农业经济的发展了。这种单一的种植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降低了农作物的竞争力,没有给农民带来较好的收益。此外,大部分的农村依然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农产品的产量小;销售渠道仅仅是靠农民个人零售,销量也小;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出去的周期较长,这种非产业化的链条不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也不能激发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4、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农业生产环境不容乐观 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农用耕地被频繁征用,可种植农产品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在农耕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的农民缺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再加上企业的粗放型经营,大量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遭到破坏,引发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农作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得不到保证,农产品的生产率和质量就难以提高。种植过程中,农民为通过人为手段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催熟剂等,同样给水土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伤害。土地越贫瘠越使用化学物质,越使用,土地就越贫瘠,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我国对农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还不够完善,重金属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使我国的农产品在对外出口的道路上频频受阻,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重点建设水利,电力和道路,各级乡镇部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为农作物的基本生产和种植提供基本保障。对于农村建设的资金使用,上级部门务必加强监管,一个政策的执行往往比制定意义更加重大,资金落不到实处,不仅不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还助长了贪污受贿的歪风邪气。各级乡镇部门,应对每一笔基础建设的支出做好详细记录,通过正常渠道择优选择施工单位,上级部门对最终的成果进行验收评估,并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听取农民意见,积极做出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国家应大力扶持农用机械企业,从源头降低农民种植成本,并鼓励新技术的引进。农民购买农用机械时,应予以相应补贴,可以采取定点销售或者通过乡镇集体团购的形式来落实这项惠农政策。对于使用频率不高,价格较贵的农用机械,可以采取以村为单位,集体公用的形式解决。总之,要坚决改变以往完全依靠体力劳动种植的局面,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2、普及农业知识,提高农民技术水平 大部分农民都存在文化水平低下的问题,长期以来的种植仅仅依靠祖辈留下来的经验,没有系统的农业知识,国家应将提高农民专业种植技术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宣传广泛的农业知识的重要性。从国家层面来说,可以督促各电视台多多出品传授农业知识和种植技巧的电视节目,各出版社多多出版农业类书籍,并积极调控其价格,让农民买得起,买得放心;组织农业专家全国巡讲,深入农田和农民交流种植经验;鼓励大学生等有文化素质的人群回乡创业,积极引导,并予以资金支持,让愿意真正回到家乡致富的人有信心、有条件开拓新的农产品市场,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落实到乡镇层面,以村为单位,可以经常举办农产品种植经验交流座谈会,可以在村内或者村与村之间进行交流,把自己的优势发扬出去,把别人先进的种植技术引进过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农产品遭遇病虫害时,切不可不管不问,各乡镇领导要努力寻找原因,请农业专家协助解决,杜绝灾害的再次发生;经常举办农业技能比拼,收获时节可以视情况进行农产品质量产量评比,并予以优胜者适当奖励和表扬,鼓励大家的种植热情。总的来说,提高农民种植技术和文化水平,国家和各级乡镇都要做出努力,既要注重现有农民的文化素质,又要积极引导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回乡创业,双管齐下。 3、丰富农产品种类,逐步形成产业化链条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资源和气候条件存在差异,适宜种植的农产品种类也各不相同,各地区应当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农产品。另外,农业经济想要得到发展,就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结构实行优胜劣汰,没有竞争力的产品要在原有基础上积极改进。与此同时,要扭转农民不愿尝试新产品的思想,鼓励适合当地自然资源的水产品、畜牧业和花卉种植,聘请农业专家从选种到收获进行全程指导,让农民对新产品有尝试的信心和热情。另外,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改变当前以家庭为单位的模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可结合企业需求,开拓农产品销售途径,例如联系各大酒店提供农副产品,为各大乳制品厂商提供牛奶等,尽量避免仅仅依靠农民零售的低效率方式,依靠企业带动农产品的销售,销量上去了,农民尝试新产品的信心就有了,种植热情也就高涨了,只有农民有了热情,农产品才能从根本上焕发活力,我国的农业经济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4、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 国家应出台详细法规严格规范和监督农田的征用,避免为了一时的经济发展造成土地资源毁灭性的伤害,注重循环绿色农业的发展。可以实行土地流转与承包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这个过程需要详细的法律法规来监督指导,对流转标准,流转程序提出详细的要求,采取一切措施保护现有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各级乡镇要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资源回收重复利用工作,鼓励农民使用绿色环保肥料,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国家实施立法和行政措施,严厉打击有害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严格监督有害农药和催熟剂等的流通,对于靠近农田的生产企业,尤其需要对其环境资质进行审查,确保有一套完整环保的废水废气废渣处理设备,任何时候都不能以工业发展为理由污染农业环境。另外,我国应提高农产品的检测检验标准,只有标准提高了,才能督促农产品朝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帮助我国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不论是农业种植规模还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都是不可胜数的。但是我们并不是农业强国,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只有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落实政策法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经济停滞不前的问题。丰富农产品种类,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让更多的人看到农业种植的希望,并积极投身到农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只有这样,我国的农业经济才可能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罗一鸣 单位: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统计局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发达国家农业园林设计与农业经济生产结合 摘要: 在20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如城市土地、环境等问题。发达国家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化问题,逐渐探索出一条园林模式农业的道路。园林模式农业使风景园林设计与农业工程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生产、生态、文化、美学的多重效益。本文论述了园林模式农业主要代表之一的观光农业的起源及其特点,阐述了发达国家园林农业发展的现状及类型,最后讲述了发达国家园林模式农业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旨在为中国发展园林模式农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发达国家;农业园林设计;园林模式农业;农业经济生产;观光农业 发达国家的现代园林模式农业的发展远远领先于中国,研究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农业可对中国的农业景观设计提供借鉴意义,为缓解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严重的城市化问题之间的矛盾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中国农业成功转型,让园林模式农业向生态、科学等方面发展,从而也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1园林模式农业的由来 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后,高度发达的城市化进程给城市带来了许多问题,如居住拥挤、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发达国家提出“田园城市”的新概念,形成了大量的主张以田园、乡村作为城市问题的出路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师和流派[1]。如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学派的思想对现代风景园林有很大的影响,主张“在城市中创造田园风光”。法国在发达国家城市农业景观园林中最具代表性。受法国传统园林的影响,城市园林设计与农业、园艺、园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色列著名的风景园林设计大师施罗墨•阿龙森在他的设计中非常重视环境与本土的农业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注重风景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效益,果林、麦田等农业特征元素成为体现本土农业文化的载体。发达国家园林模式农业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设计手法,都反映了设计师对农业的理解和认识[2]。发达国家园林农业是一种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农业模式,它兼具观赏、休憩、生产等功能。园林模式农业设计主要是依托农业景观,把树林、水渠、草地这些特殊的元素加入设计中,再加以一定的规划和艺术设计,使其具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美学效益。 2园林模式农业的内容与特征 园林模式农业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对于设计者来说,一方面开发出了得天独厚的旅游价值,另一方面,园林设计还必须具备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本土文化特色。作为农业园林设计与农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典型代表,观光农业也是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农业的主要形式。观光农业在发达国家又被称为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农业、观赏农业。虽然名称不同,也只是功能上有所区别,其本质是一样的,即农业园林设计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结合,它是以农业生产和旅游观光相结合为特征的。观光农业是高度城市化发展过程的结果,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 2.1观光农业的内容 2.1.1观光农业以农业活动为基础 观光农业是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景观,并与本土的文化特色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观光农业是从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为适应经济的发展逐渐转型,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形成的新兴产业。观光农业因其本身的特点,充分开发和提倡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产品,以减少城市污染产品的使用[4]。观光旅游是一种集生产、艺术和旅游体验于一体的农业经济模式,它主要是让游客欣赏到城市没有的自然风光和体验本土的农家活动。观光农业很好地把景观园林设计和农业经济生产相融合,设计师合理有效地营造了农业观光园的生态环境,使其具备生态效益,可以让游客体会到与城市不一样的生活环境。 2.1.2观光农业具有旅游业和传统农业的双重功能 观光农业是一种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农业园林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它具有农业生产与旅游的功能。对于农业来说,观光农业在农业产值的基础上附加了旅游产值,农业产值主要是为社会提供了一系列的物质型产品,如粮食、水产、花卉等。对于旅游业来说,它主要为社会提供一系列的精神、服务产品,与农业相结合,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旅游产业的内容和范围,让旅游业更加丰富多彩。 2.1.3观光农业与风景园林设计密切相关 风景园林设计在观光农业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观光农业的面积、地理位置,还是生态廊道以及城市绿地的规划,都离不开景观园林设计。农村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依托相关园林设计理论,从当地农村地域特征出发,对特有的植物、土地、水等自然元素进行规划设计,创造出具备美学、生态、艺术、经济等效益的农村观光园。 2.2观光农业的特点 2.2.1具备物质与精神生产功能 发达国家观光农业的本质是依托于农业生产本身的。根据农业生产的园林景观设计,生产功能依然是其基本功能。园林模式农业生产双重产品,如花卉、水果、水产品等,以及附带在农产品上的精神产品。观光农业的生产功能主要是体现在为旅游者提供农产品、农副产品等特色的物质产品上,还表现在游客体验休闲农事活动所产生的心灵愉悦的精神产品上。 2.2.2提供休闲、学习场所 观光农业为游客提供了自然清新、别具特色的农家休闲场所。发达国家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对于观光园设置了各种休闲娱乐设施,游客能够充分体验到农村的慢节奏、放松的生活环境,从而达到心情舒畅、修身养性的目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光和体验农业活动,直观地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可以有效地让游客认识和了解农业及农耕文化。游客亲身体验农事生产,可体验宁静朴实的乡村生活,更能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2.2.3具备文化传承的功能 观光农业的园林景观都是依托本土文化来进行规划设计的,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观光农业的发展使得本地特色的农耕文化、生活文化、民俗文化得到推广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 2.2.4内容广博 (1)资源的广泛性。 发达国家观光农业的项目多设定在自然风光保存完整或者独具特色、物产丰富的乡村地区。因此观光景色丰富,资源良好,更加符合游客想要回到大自然的要求。 (2)形式的多样性。 观光农业不仅仅包含了传统的农业观光游览,还往往提供操作、采摘、健身等特色活动。 (3)地域的差异性。 不同的发达国家具有自己特色的观光农业,如荷兰的观光大棚。荷兰的观光大棚能够将荷兰的田园生活很好地融入到从城市来的游客身上,让他们直接和大地接触,亲自感受种植植物、采摘果实、赏花割菜的乐趣。荷兰的观光大棚是把农业旅游、农产品消费集合在一起,更有教育农园的模式。不同的发达国家由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丰富了观光农业的内容。 (4)活动的季节性。 生产功能是观光农业的基本特征,各个季节的不同自然环境造成了观光产业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性。 2.2.5效益多元化 观光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产业,因此经济收益很广泛,有来自农业本身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也有来自旅游服务的经济收益,除此还有科研会展的收益,各产业相互补充,经营灵活。对于单一产业来说,观光产业的风险更小,收益更大,不同的开发层次满足了游客的不同需求,旅游市场广泛。 3发达国家园林模式农业的发展概况及类型 3.1发达国家园林模式农业的发展概况 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农业已经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早在19世纪,意大利就建立了全国农业和旅游协会,主要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城市居民在农村的生活体验。20世纪,欧洲的园林模式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园林模式农业始终是实用性和观赏性相结合的经济形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园林模式农业逐渐扩展到亚洲、美洲的部分国家。发达国家的观光农业主要经过了4个时期:萌芽时期、观光采摘阶段、度假阶段、租赁阶段。 (1)萌芽阶段。 发达国家并没有出现明确的观光农业产业,只是鼓励城市居民到农村中感受生活,在这个时期,园林规划设计并没有参与到农村观光经济中,游客主要是参观农业的生产过程。 (2)观光采摘阶段。 发达国家开始把经济的重心放在第三产业和城市化过程中日益严重的问题上,观光农业逐渐得到重视,对观光农业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萌芽时期的欣赏普通的农业生产景观,出现了具有明确观光职能的农业观光园区。设计者也开始对观光园的设计越来越重视,根据不同的农村特色和本土文化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观光园区。 (3)度假阶段。 在20世纪后期,发达国家的经济高度繁荣,游客的旅游需求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转变。观光园增加了大量的娱乐和学习设施,拓宽了观光农业的功能,如教育功能、社会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功能的增加要求园林设计师不仅仅要满足原先的观光采摘要求,更要满足游客在精神层次的需求。 (4)租赁阶段。 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观光、体验、度假相结合的成熟观光。租赁模式主要是发达国家把大的农场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分别租赁给游客,平日主要由农场主人照料。游客既体验了农村生产和生活的乐趣,包括采摘、种植、欣赏等,同时也增加了农村的经济收入。这种租赁形式要求园林设计者必须对农村景观和本土文化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3.2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农业的类型 3.2.1观光园区 观光园区类的这种园林模式农业一般建立在城市近郊农村。由于属于城市近郊,游客游览的时间主要以一两天为主。根据农村观光农业的主题不同,分为采摘、教育、科技主题。法国的普罗旺斯薰衣草庄园是全世界闻名的观光园区,被誉为“薰衣草故乡”。该薰衣草庄园集薰衣草、向日葵、晨曦、爱情大风车、草坪等各种景色于一体,具有休闲、旅游、聚会、摄影等多种功能。 3.2.2休闲度假类 休闲度假类的观光农业的景色一般比较优美,观光园主要建立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园林设计在原有的地域和农业景观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并融入本地特色的文化元素。休闲度假类的观光园一般是半开放的形式,在观光园中不仅可以观赏到独特的农村风光,还能亲自体验采摘和种植的乐趣,游客还能在观光园中住宿和进行短时间的度假。休闲度假的观光农业,游客旅游时间多为一周左右。澳大利亚乡村葡萄酒庄园已成为澳大利亚本国及世界旅游市场的热门度假项目之一。澳大利亚的葡萄酒蜚声海内外,以口感好,酸甜适中,价格实惠著称。游客不仅因葡萄酒而来,也因其特色壮丽的葡萄种植园和庄园城堡的特色景观。葡萄酒庄园还围绕葡萄酒酿造开展了丰富的旅游活动,如葡萄采摘、葡萄酒品尝、参观葡萄酒酿制过程、参加酒艺培训学校等,完美地结合了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 3.2.3租赁自助类 租赁自助类观光农业的前提是有面积较大的农场,根据游客的需要把农场划分为若干小块,分别租赁给游客,主要用来种植花草、蔬菜、果树等。租赁自助类的观光园有利于让游客独立地体会农村生产和种植过程,体验农村乐趣。租赁自助类的观光农业的经营模式是以假期游客到农场作业,平时由农场主代管。这种类型的观光农业一般是建立在城市中或者城市近郊,游客的体验时间一般很长,多为数个月。由于租赁的观光园是由农场分为若干部分分别租给游客,各个部分都是独立的,要求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园林设计必须根据游客的喜好进行。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假日农庄坐落于锡耶纳和格罗塞托之间的MontecuccoWine地区,共有70hm2的土地,包括森林区、牧草区和穿插于两者之间的别墅群。假日农场的别墅是经过整体重建的,在保留了意大利托斯卡纳朴素的奢华的同时,每一间都针对客人的要求精心设计,让游客体会到家的温暖。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假日农庄可以完美地让游客与自然进行零距离接触。 3.2.4综合性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 景观园区的设计是依据当地乡村特有的景观,利用本地的民俗、文化建立起综合性的旅游景区,把农业生产、观光游览、度假休闲、农事体验等结合起来的综合性乡村旅游景区,规模一般较大,综合性强。这种大型的观光农业,园林设计时必须进行详细的规划,让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现今,欧洲的生态农业庄园是典型的综合性观光农业,它是集生产、旅游、生态于一体的绿色观光园。 4发达国家园林模式农业对经济发展生产的影响 发达国家的观光农业对国家的农业经济生产起到了巨大的积极影响,促使本国农业转型,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发达国家的城市生活水平,优化国家农业生产结构。园林模式农业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它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有效地缓解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观光农业优化了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它是一种把传统农业生产和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新兴产业,促进了国家的农业和旅游业快速、和谐地发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也是观光农业不可忽视的作用之一,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富余劳动力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如贫富差距扩大化、各种暴力行为等。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农业可有效提高城市的生活水平和调剂生活方式。园林模式农业的环保、高效的特征有别于传统农业。园林模式农业是把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经济效益不仅来自于农产品和农副产品,还来自于旅游业的精神消费,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随着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经济转型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发展园林模式农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园林模式农业丰富了发达国家的生产结构,从而让经济形态向利于生态平衡的方向发展,实现了经济、美学、生态和社会等效益的高度统一[5]。园林模式农业具有文化传播和传承的作用。园林模式农业以地方特色为主,主要将地方产品呈现给游客,把当地的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中,使其具备文化和经济等双重效益。观光农业为能够更好地把旅游产品呈现给人们,必须做得更好,更具观赏性。 作者:刘峻岩 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经济网络化理论思考 摘要: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步入网络信息时代,各种先进的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等原因,信息闭塞,对网络经济相对陌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实现网络信息化创新,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结合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阐述我国农业经济网络化改革的重要性,基于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阐述我国农业经济网络化的迫切性,并针对我国农业经济网络化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业经济;网络化;重要性;建议 21 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使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国地大物博,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村人口较多,然而相对于各大城市而言,农村的信息流通相对滞后,似乎网络时代与他们非常遥远,导致我国的传统农业并未像其他产业一样受益于网络技术。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资源、信息共享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网络化已经备受农业界与信息界的广泛关注与思考,以网络经济带动我国农业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一种必然选择,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以及市场信息流通,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具有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 决定我国农业经济必须重视网络化网络经济是将资源配置实现网络技术化,是集合电子计算机网络及其各种资源配置网络、现代通讯网络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并不同于农业经济以及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经济、“直接经济”“高速经济”,目前,网络经济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渗透到我国国民经济各产业中,对我国的传统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以及结构升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势必会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一)网络经济是高速经济网络经济 以现代高科技的光纤卫星通信、微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为主导和灵魂,信息流通、传播速度极快,且流通量较大,具有直接性和简捷性的特点。高速的信息流通加快了产品供求的变化节奏,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各行业只有不断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积极创新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这一特征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农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随着掌握市场的动态,不断调整农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将生产型农业转向创新型农业。 (二)网络经济是“直接经济” 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了经济组织结构的平面化,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分析等内容,使信息与市场同步,有利于为市场决策提供科学、可靠依据。同时交易者可通过网络技术直接交易,减少了中间商环节,使市场交易费用大大降低。因此,对于市场流通体制以及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的农民而言,有利于农产品市场的开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份额。 (三)网络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程度水平直接影响能源消耗,以信息化为依托的新型经济体制有利于减少能耗、减少污染,促进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可帮助解决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恶化以及资源短缺现象。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主要方向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四)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产生网络经济的基本,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应用也进一步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网络资源的开放共享性突破了地理、时间的束缚,使市场竞争者形成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竞争合作型”经济。基于这一特征,我国农业经济应充分利用国际分工,掌握国际市场信息,形成相对竞争优势。 二、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内部需求迫切需要网络化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农业结构不合理,且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这些新问题都迫切需要网络技术的应用。 (一)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经济结构问题是我国农业经济最突出的问题,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具有多样化,但仅就市场运行机制而言,主要是由于农村市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信息不流畅,导致农产品生产力过剩所致。因此,我国农业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利用网络信息找准市场,合理安排农副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通过网络技术可以构筑农产品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信息桥梁,以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提高经济效益需求 农业信息与其他产业市场信息相较而言,更具复杂性、分散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到市场供求信息、管理信息、气象信息、科技信息以及政策信息等多个领域,传统的信息手段想要获取、处理这些信息难度较大,经济成本较高,网络技术实现“信息高速公路”可准确、及时、安全、经济地广泛搜集信息,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同时还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效益较低,因此必须重视农业网络化发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高信息利用率,使生产决策尽量与市场贴近,提高生产决策的准确性,提高经济效益。 (三)增加农民收入要求 农产品具有生产周期长的特点,而农产品的市场变化较快,因此农民生产决策与市场供求变化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盲目性,增加了农产品生产以及交易的风险。我国农民的农产品生产近几年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供求信息匮乏所致,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导致农产品缺乏科技含量,农产品品质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由于农民的市场供求信息不畅,在生产过程中,只注重数量生产,但是产品结构以及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农产品与市场脱节。利用网络技术,可减少信息流通环节,直接联系市场交易双方,可降低交易费用,交易信息更加真实、准确、及时,可有效降低市场交易风险,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三、对我国农业经济网络化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农村地区网络经济的宣传力度,增强网络经济观念 目前,我国已明确提出应以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社会信息化为优先,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应作为推进社会信息化的主要产业。但目前我国广大农民以及农业科技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网络信息意识缺乏,导致农业并未普及应用各种信息设施。因此,首先我们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网络经济知识宣传,让农民走进网络信息世界,感受网络世界的神奇,对网络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意识到网络技术对于他们的切身利益以及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还应该加强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以及科技教育水平,这需要全社会总动员,凝聚力量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丰富办学形式,普及计算机知识,让农民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促进农村经济网络化的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农业网络技术应用硬件设施 网络技术应用的基础前提是具备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设备,近年来,我国相继建立了一批部委和地方信息中心以及信息网等信息基础设施,为我国农业信息交流和进一步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的计算机配置、网络建设以及信息获取、传递、加工等设施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国家政府应加大对现代化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为农业发展配置各种计算机网络硬件,同时应开发、设计科学、系统的农村经济网络系统,实现信息系统健全的社会化信息服务功能,达到资源共享,满足农业生产、经营的需求。考虑到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还没有设置宽带传输网络系统,县或县级以上单位可以设计网络信息中心,乡镇可以设置网络信息站,而乡村则设置网络信息分站,进而建立完善的网络服务体系。 四、总结 综上所述,以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和导向,带动农业跨越式发展是我国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加强农村地区的网络经济宣传,加强广大农民以及农业科技人员的网络经济意识,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经济网络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裴树峰 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经济农村金融发展分析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我国重要经济结构组成的农业领域,近年来也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不仅在农业生产力及生产效率方面,得到了急剧的提升,在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方面,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这在为社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增长,农业领域的金融发展模式也由此提出,研究农业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对于保障我国农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将就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进行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 农业经济增长;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 随着社会各领域建设事业的不断蓬勃发展,国家对农业、农村及农民“三农”问题也越来越为重视,我国自古以来以农业立国,农业在我国的国计民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也是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其他经济领域类似,农业金融发展模式,也逐渐纳入到农业经济的发展之中,然而由于世界各国关于农业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的研究很少,即使是如同美国这样的一个农业经济发达的国家,其对于农业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时间,至今也只有三十几年,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处于初始阶段,然而研究农业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大对其相关方面的研究,有着积极意义。下文将就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进行详细的探讨。 1、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探讨 1.1建立模型。 对于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的研究,本文从结构建模,研究其模型系数,来实现对其关系的探究,该模型所选取的经济数据是,自我国改革开放至2012年农村人均GDP值,以及农村经济开放程度指标,和农村金融发展指标等,由此建立VAR计量模型,该模型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的,同时其模型中的每个变量,均将其作为变量滞后值函数,予以建模,相比于以往的以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建模,该计量模型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1.2挑选指标。 在VAR模型中,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指标方面,可以选用农村金融相关比率,来予以替代,同时用RFIR表示,该值的计算公式是,将农村的总的金融资产,与农村总的GDP值相除,其所得到的值就是其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值,然而由于我国在农村金融资产方面,缺乏有效的统计,加之农村资本市场发展较为缓慢,因而在计算时,金融资产实际上可以用农村的存款及贷款额来替代,即农村贷款及存款余额,作为农村的总的金融资产;而在农村经济增长指标方面,则采用农村的人均GDP值代替。 1.3数据解释。 农产品进出口总和,指的是农产品的进口总额,加上其出口总额,而农村贷款总额指的是,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及国家银行贷款余额等的总和。为了确保数据的正确度,采用实证分析的手段对变量进行处理,其主要方法有基于回归残差的检验,以及基于回归系数的检验。由于VAR模型其在经济分析中,具有更优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因此为了确保变量的变动,可以采用考虑残差项序列的单位根检验手段,然后再借助因果检验法,来探究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 1.4协整检验。 VAR模型中,只有首先对其模型结构予以确定,才能确定其滞后阶级问题,此时,可以选用JB检验法来实现,我们能够知道其残差数列的稳定性较好。此外,协整检验结果表明,至少有一个协整向量,由此可以说明从改革开放到2012年,其各个变量间都是具有一定联系的农村金额发展水平,以及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提高的同时,农业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增长。 1.5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了协整检验方式,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其结果表明,从改革开放到2012年间,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具有一种长期稳定平衡的关系,即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的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我国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是,在农村经济改革方面,已经实施了几十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农村经济并没有得到质的飞跃,而在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方面,其改革尚处于初始阶段,农村金融改革,远远落后于农村经济改革,因此要想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快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并不断地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使农村金融的发展,向多变性及多元化方向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从而有效的促进农村资本的流动,提升其资本利用效率,进而与农业经济发展有效配合,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二是明确农村金融的市场主体性。要保障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降低农民资本流失数额,同时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机制的工作效率,以保障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有机协调,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大对农村资本支持。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贷款的投资力度,给予农村发展所需资本的经费支持,提升农村信贷的资本投资,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人均资本量,以确保农民拥有足够的资本用于经济活动,从而有效活跃农村资本市场,提升其经济活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有着紧密联系,农村金融发展能够有效的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加大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的相关研究,有着深远意义。 作者:张亚娥 单位:中共渭南市委党校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妇女在农村和农业发展中的贡献和作用正在逐步提高,这种趋势给农村和农业带来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应该运用完善农村女性教育体系,提高其文化素质;推广农业信息和科技服务,激发农村女性农业生产的潜力;对农村家庭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建立完善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等策略予以解决。 关键词: 劳动力女性化;农业经济;影响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农村劳动自农村走向城镇,从事非农职业。男性劳动力率先进入城镇,将家中农业生产留给妇女,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形成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情况。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农村经济、农业生产以及妇女自身的影响成为学术界争论的交点,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一种观点认为在农业生产中,妇女的贡献和作用较以前有所提高;一种观点是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发展经济有负面影响。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女性化的现状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农村劳动力逐步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我国各地都产生了农业女性化的发展趋势。按照我国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1986年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中,东部地区的妇女占36.4%,西部地区占13.6%,中部地区占20.8%。所以农村妇女向城镇转移的速度比较慢,而且越在贫困、边远地区转移的妇女劳动力越少,农村留守人员女性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由于贫困、边远地区的妇女文化水平较差,影响她们转移的能力。1990年妇女从事农、牧、渔、林的人数占从事农业生产总人数的52.4%,2000年为61.6%。2002年由全国妇联开展的妇女地位社会调查数据显示,在农业家庭中女性从事养殖、种植等农业劳动的人数占妇女总人数的82.1%,而男性占68.7%,女性高于男性17.4%。2006年妇联在甘肃、云南、四川、湖南、河南、江西、浙江、江苏、吉林、河北等十个省对万余名农村妇女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妇女参加农业生产的占总数的74.7%,妇女是生产生活的决策者,也是家务劳动的承担者。随着农村转移劳动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妇女在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男耕女织”逐渐转化成为“男工女耕”。农业劳动力女性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特征。农村劳动力进行非农转移,是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主要原因。在转移过程中,转移的农村女性数量比较少,转移的代价相对较大,因为土地制度、家务、生育、素质、性别、户籍等原因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女性难以彻底离开农村外出打工,而是被限制在农业生产上。所以我们要正视女性在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的贡献和作用,对于她们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在各有运用各种措施予以解决。 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农业经济具有的影响 (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发展农业经济的正面影响 第一、能在数量上满足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降低或避免因为劳动力缺乏而产生的耕地撂荒现象。第二、能够确保农民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基本供应,减轻市场所面临的压力。第三、它能够保障农民的生活与生产条件,进而减少因为非农转移而产生的社会和经济风险。第四、能够让妇女运用闲暇时间对庭院经济进行发展,并投入到第二、第三产业的活动中,以降低城市交通、就业、住房的压力和负担,另外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第五、它能让农村的孩子和老人得到帮助和照顾,对维持社会稳定和农村正常生活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六、它能够给农村妇女提供实践机会、经营管理机会、锻炼机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等,进而增强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并推动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 (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发展农业经济的负面影响 第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会降低农业劳动力结构所具有的文化水平。因为各种原因,农村男性的文化水平高于女性。我国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5周岁以上有1.8亿文盲,其中1.54亿为农村文盲,城镇有0.28亿文盲,城乡文盲数量比为1:9,农村女性文盲是我国文盲的主体。而且文化程度较高的女性农民中很多转移到城镇中工作。所以随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发展,会导致农业劳动力在整体文化结构方面有所下降,这是双重因素的减少,因为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文化水平比全国农业劳动力所具有的文化水平高。另外农村留守女性,不但要进行农业的管理和生产,还要教育子女、操持家务,让她们没有时间学习文化知识,造成其文化水平难以提高。第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会造成劳动力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降低。我国运行生产责任制后,生产决策、土地经营、技术选择等事情由户主决定,而农村家庭的户主基本是男性。从前农村女性很少有得到科学技术和管理技能的训练的机会和条件。就农业推广而言,以前女性很少参与推广工作,她们尽管广泛、大量的从事农业活动,但接受农业推广指导、培训、教育的一般都是男性。从调查结果看,女性通常只参与村社级培训活动,而参与县级培训的女性所占比例特别少。所以当会管理、懂技术、有能力的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后,会造成劳动力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降低。第三、传统农业生产结构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当丈夫外出打工而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时,留守女性就会面对劳动时间长,购买生产资料困难、天旱、劳动设施陈旧等问题,让农业女性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处于困境之中。第四、农村缺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系,对农村女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影响。现在农村社会保障能力差、水平较低,合作医疗的作用较小,重大疾病统筹体系还没有建立健全。造成家中老人生病时,加重农村女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三、应对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负面影响和提高农村经济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农村女性教育体系,提高其文化素质 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劳动者,所以要保证农业生产安全、稳定农业生产,就要增强农村留守女性的文化水平,改变和更新其陈旧的观念,以满足建设新农村、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在农村女性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是客观事实。我国现在文盲群体,留守的农村妇女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这不但体现在由于农民工进城而出现的城市流动性打工子弟和农村留守学龄儿童的教育上,还反映出农村女性教育条件落后、教学资金不完善、教学内容较少等问题。面对这些情况,政府要从公正政策的环节入手予以解决。例如农村技术推广站可以运用夜校等形式开展农业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活动,向广大农村女性劳动者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并开展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在增强她们农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减灾防灾的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运用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农业科技的教育和普及,进一步增强农村女性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知识水平。 (二)推广农业信息和科技服务,激发农村女性农业生产的潜力 我国农业生产中不论是农产品还是生产方式具有的科技含量都较少,需要大幅度提高。在农村地区开展有效率的、规模大的信息服务与技术推广是建设农村、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运用此方式为农村女性劳动力提供实用又灵活的生产服务,促进她们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技能,并让她们详细了解市场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情况,提高她们的经济意识,为调整农业结构,迈向国际化、现代化奠定基础。地方及中央政府要增强财政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以补偿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缺失。例如建立起科技下乡服务到农村的田间地头,发放科技资料,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并开展专项技术讲座,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农业技术和知识。政府可以鼓励和动员高校农业专业人才,组织“教授顾问团”、“博士下乡服务团”等,对农业管理、栽培经济作物进行指导,并增强她们抗灾和作业的能力。在劳动力女性化的环境下,女人在生产管理方面有困难时,就要运用信息、科技等要素所具有的潜力,以弥补缺憾,保证粮食安全、农业稳定与经济快速发展。 (三)对农村家庭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 为了解决家人外出务工产生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三层女性选择减少土地耕种面积,在这些女性中半数以上选择将土地交给其他人管理,两层人选择将土地出租出去,以获得租金或实物,具有不足一层人将土质差、距离远的土地撂荒不种。对农业生产类别进行调整的女性劳动力占总人数的三层左右,调整方式主要有:用单季稻代替双季稻、减少或增加水稻种植数量、减少或增加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减少或增加家禽或家畜的养殖数量等。农业女性劳动力对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的影响因素有两个。其一是丈夫打工提高家庭的收入,女性一人耕种土地比较困难,她们会选择减少土地耕种的面积。其二是农村家庭粮食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丈夫外出打工致使家庭降低口粮需求,女性会降低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经济作物的面积来提高家庭经济。例如甘蔗、柑桔、种桑养蚕等作物比较省力,可以分散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比较符合女性劳动力的特点,其收益性较好,很多女性劳动力会降低水稻种植面积,选择经济作物来解决劳动力少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家庭的经济收入。 (四)建立完善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减轻农业劳动力女性的负担 当劳动力参与率不断提高,农村女性的负担更加沉重,她们不但从事农业的管理和生产,还负责赡养老人。而岁月流转,让老人的抵抗力不断下降,生病特别是重大疾病,会增加农村女性的负担。现代政府重要的属性是公共性,政府要担负起建设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系的责任,在农村范围内积极推行现阶段能够实现的医疗体系,摆脱现在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没有后顾之忧、更加幸福。完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制能降低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负担,便于她们更好的参与农业生产,走好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每一步。 四、结束语 提高农业生产力、稳定农业地位是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必经途径和内在要求。我国已经体现出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趋势,成为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挑战。所以政府一定要正视农业劳动力女性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实践中要把性别意识引进到制定农村公共政策、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中,以达到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目标。 作者:王晓东 单位: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农业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从古至今以来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直保持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农业经济也从以家庭为单位的纯体力劳动向以集体为单位的科技型经济发展。如何正确面对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解决,是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对策研究 一、引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又离不开农业的发展,我国一直将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稳定社会秩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析,长期停滞不前的农业经济向具有一定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即农业经济发展。按照这个定义来说,即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还比较快速,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小觑的。纵览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局势,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经济的大融合也迫使我国农业经济走上国际舞台。此外,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匮乏、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技术人员短缺等问题,也使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因此,正确面对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是实现我国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建设薄弱,现代化程度有待提高 我国是农业大国,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经过几千年的农耕发展,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种植经验和技术,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经验和技术相比于现代机械效率就显得十分低下。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就面临着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差的问题。例如与农作物息息相关的灌溉问题,由于农田的水利建设不到位,水渠的修建没有规划,有些地方还保持着用桶挑水的原始方法,缺乏现代化的灌溉设施;农耕机械单一,种植过程过分的依赖体力劳动,常见的播种、施肥、除草和收割,大部分时候依然由农民手动完成,与使用现代机械进行种植相比,效率十分低下。这种纯体力劳动的农业经济,在当今社会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和价值,其产量和质量只能满足自身家庭需求,无法形成产业化的种植规模,如此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只能停滞不前,谈不上发展可言。 2、农业知识缺乏,农民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相比于农村的种植业,新一代的年轻人更愿意到城市谋求发展,留下来继续耕作的就是一些老弱妇幼,这些人缺乏先进的农业知识和种植技术,往往沿用祖辈留下来的传统农耕模式,劳动力也显然不足。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农村的经济建设又最最缺乏人才的支持,长久以来,没有先进的农业种植思维和技术,我国的农业经济只能停滞不前,继续保持着产量较为低下、农产品质量不高、种类也较为单一的原始耕做方式,而没有新一代的年轻人来继承农耕,我国的农业经济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面临无人问津的危险。 3、农产品种类单一,产业化水平不高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多元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对农产品的种类也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但是一些农民长期在农村务农,不了解现代社会新的需求,目光较为短浅,仍然保持着小农经济的思想,种植种类单一,甚至好几代人都只种植固定的农产品,而不愿意尝试水产品、畜牧和花卉种植等经济效益更高的农产品,如果赶上洪涝灾害或者干旱,往往造成收益小于投入的亏本状况,更谈不上农业经济的发展了。这种单一的种植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降低了农作物的竞争力,没有给农民带来较好的收益。此外,大部分的农村依然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农产品的产量小;销售渠道仅仅是靠农民个人零售,销量也小;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出去的周期较长,这种非产业化的链条不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也不能激发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4、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农业生产环境不容乐观 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农用耕地被频繁征用,可种植农产品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在农耕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的农民缺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再加上企业的粗放型经营,大量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遭到破坏,引发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农作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得不到保证,农产品的生产率和质量就难以提高。种植过程中,农民为通过人为手段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催熟剂等,同样给水土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伤害。土地越贫瘠越使用化学物质,越使用,土地就越贫瘠,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我国对农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还不够完善,重金属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使我国的农产品在对外出口的道路上频频受阻,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重点建设水利,电力和道路,各级乡镇部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为农作物的基本生产和种植提供基本保障。对于农村建设的资金使用,上级部门务必加强监管,一个政策的执行往往比制定意义更加重大,资金落不到实处,不仅不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还助长了贪污受贿的歪风邪气。各级乡镇部门,应对每一笔基础建设的支出做好详细记录,通过正常渠道择优选择施工单位,上级部门对最终的成果进行验收评估,并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听取农民意见,积极做出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国家应大力扶持农用机械企业,从源头降低农民种植成本,并鼓励新技术的引进。农民购买农用机械时,应予以相应补贴,可以采取定点销售或者通过乡镇集体团购的形式来落实这项惠农政策。对于使用频率不高,价格较贵的农用机械,可以采取以村为单位,集体公用的形式解决。总之,要坚决改变以往完全依靠体力劳动种植的局面,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2、普及农业知识,提高农民技术水平 大部分农民都存在文化水平低下的问题,长期以来的种植仅仅依靠祖辈留下来的经验,没有系统的农业知识,国家应将提高农民专业种植技术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宣传广泛的农业知识的重要性。从国家层面来说,可以督促各电视台多多出品传授农业知识和种植技巧的电视节目,各出版社多多出版农业类书籍,并积极调控其价格,让农民买得起,买得放心;组织农业专家全国巡讲,深入农田和农民交流种植经验;鼓励大学生等有文化素质的人群回乡创业,积极引导,并予以资金支持,让愿意真正回到家乡致富的人有信心、有条件开拓新的农产品市场,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落实到乡镇层面,以村为单位,可以经常举办农产品种植经验交流座谈会,可以在村内或者村与村之间进行交流,把自己的优势发扬出去,把别人先进的种植技术引进过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农产品遭遇病虫害时,切不可不管不问,各乡镇领导要努力寻找原因,请农业专家协助解决,杜绝灾害的再次发生;经常举办农业技能比拼,收获时节可以视情况进行农产品质量产量评比,并予以优胜者适当奖励和表扬,鼓励大家的种植热情。总的来说,提高农民种植技术和文化水平,国家和各级乡镇都要做出努力,既要注重现有农民的文化素质,又要积极引导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回乡创业,双管齐下。 3、丰富农产品种类,逐步形成产业化链条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资源和气候条件存在差异,适宜种植的农产品种类也各不相同,各地区应当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农产品。另外,农业经济想要得到发展,就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结构实行优胜劣汰,没有竞争力的产品要在原有基础上积极改进。与此同时,要扭转农民不愿尝试新产品的思想,鼓励适合当地自然资源的水产品、畜牧业和花卉种植,聘请农业专家从选种到收获进行全程指导,让农民对新产品有尝试的信心和热情。另外,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改变当前以家庭为单位的模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可结合企业需求,开拓农产品销售途径,例如联系各大酒店提供农副产品,为各大乳制品厂商提供牛奶等,尽量避免仅仅依靠农民零售的低效率方式,依靠企业带动农产品的销售,销量上去了,农民尝试新产品的信心就有了,种植热情也就高涨了,只有农民有了热情,农产品才能从根本上焕发活力,我国的农业经济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4、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 国家应出台详细法规严格规范和监督农田的征用,避免为了一时的经济发展造成土地资源毁灭性的伤害,注重循环绿色农业的发展。可以实行土地流转与承包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这个过程需要详细的法律法规来监督指导,对流转标准,流转程序提出详细的要求,采取一切措施保护现有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各级乡镇要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资源回收重复利用工作,鼓励农民使用绿色环保肥料,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国家实施立法和行政措施,严厉打击有害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严格监督有害农药和催熟剂等的流通,对于靠近农田的生产企业,尤其需要对其环境资质进行审查,确保有一套完整环保的废水废气废渣处理设备,任何时候都不能以工业发展为理由污染农业环境。另外,我国应提高农产品的检测检验标准,只有标准提高了,才能督促农产品朝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帮助我国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不论是农业种植规模还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都是不可胜数的。但是我们并不是农业强国,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只有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落实政策法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经济停滞不前的问题。丰富农产品种类,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让更多的人看到农业种植的希望,并积极投身到农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只有这样,我国的农业经济才可能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罗一鸣 单位: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统计局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新研究 摘要: 基于浙江省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发展现状,通过分析论证,提出了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若干条切实可行的促进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素;创新路径;浙江省 浙江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农业水平稳步提升。各种农业示范建设基地的落成,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机械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使浙江省农产品经济水平持续增长。但在提升农业经济的过程中,浙江省发展可持续农业经济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并且在浙江省实施“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计划后,促使现存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改革创新,以跟愈演愈烈的农业经济市场相适应。 1浙江省实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曾提出,21世纪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可持续农业。具体而言,可持续农业是保护自然环境、粮食供应充分和农业市场公平公正的有机结合,它最本质的要求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生产能力之间的协调,并且这种协调是建立在可持续性、共同性以及公平性的原则之上。可持续农业是一种环境与农业良性循环的发展方式。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极易造成使用水平大于资源承受水平的情况,如果不改变现状,平衡农业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会造成农业资源过度利用和自然环境被破坏的严重不良后果。就浙江省农业现状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在总体上改良基层农产品市场的结构,运用高水平技术建立更加合理的生产营销体系,从而减少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现象。 2制约浙江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2.1农业原始资源不足 浙江省人口众多,目前已达到5500万。人口数量非常巨大,而土地面积却只有10.55万km2,占全国的1.10%。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食品、供能、居住地等生活必备条件的需求大幅度提高。浙江省在快速发展城镇工业化的同时,却没有做好相应原始农业资源的保护措施,致使许多农田出现荒芜化现象。农业原始资源被污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给浙江省发展可持续农业及自然环境的保护,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与此同时,原本一些能给农业经济带来效益的成果也将被相应抵消。 2.2浙江省政府在农业上投入不足、技术水平不先进 尽管浙江省政府近年来在农业发展上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但是这部分支出占财政部门总支出的比例却仍然较低,这就意味着省政府在农业发展趋势上所投入的财力物力还远远不足。具体来说,浙江省农业高水平技术的应用落后于其他农业大省。另外,推广机制不健全,更新维护速度较慢,农业科研人才储备不足,研发资金供给不到位,这些都是导致浙江省农业经济无法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此之外,数量众多的农业从业人员知识文化水平和科学种植思想仍旧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从总体上看,农村人口的学历普遍为初、高中,有些落后地区的平均水平甚至只有小学,这直接导致了浙江省农民不能很好地接纳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从而影响其经营管理水平和科学种植能力。 2.3浙江省农业市场的体系不成熟、机制不完善 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农产品也改变了以往自产自销的模式,转变为规模化生产销售。面对规模化农产品产量急剧上升的情况,如果没有相应的市场培育与管理机制,势必会影响产品的对外销售,从而导致现有农产品的区域流通性和结构完整性出现过剩,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很难进行下去。就现在的情况而言,浙江省部分地区的农产品市场培育体系已经基本完善,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可以发挥区域辐射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更多的农业基地面临着生产销售体系不成熟、缺乏合理稳定的贸易渠道的局面。以上不良因素综合起来,造成了农产品市场机制这个“看不见的手”无法正常发挥对产业的干预能力,从而进一步导致农业经济市场不能得到健康良性的发展。 3浙江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促进农业市场体系完善 为使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带动农业周边产业,例如林业、牧业及渔业等产业的发展,大力健全农业市场经济体系,努力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质量。此外,省政府应当全力支持各县市区建立更多的综合性农产品交易中心,完善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的一条龙流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保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 3.2最大化优化资源配置 逐步改变之前运用的土地漫灌方式,使用新型的灌溉技术,并加强在农村城镇等农田多的地区进行推广。对于农作物病虫害以及农田杂草问题,改变以往施加农药的做法,转变为运用生态科学技术,例如使用“生物天敌”防治措施。出台相关政策,改善农村人口增长过快的现有局面,从而最大程度地减缓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3.3推动建立农业保护区 作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产业体系,农业需要人为的保护,而不能任其随意发展。农业的核心基础———农田,也是一种人工的生态系统,它的维护同样需要人来干预。所以推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保护区是至关重要的。借鉴西方农业发达国家的做法,我们需要建立保护区和示范区来规避市场竞争和自然灾害给农业带来的潜在风险。从此处可以看出,推动建立风险保障体系,包括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农产品储备准则和农业风险评估系统等,是极其有必要的。与此同时,必须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省农业厅需要联合科技部门进行及时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与风险预测,并准确地传达给农业工作者。这些都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措施和根本保证。 4结语 随着浙江省农业经济越来越发达,一系列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随之产生。浙江省政府和相关农业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视程度,积极探寻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方法,增加对其投入的财力物力,同时坚决贯彻执行农产品种植和销售的高水平标准,从而使浙江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更加健康稳定。 作者:刘克勰 陈晓菊 单位:宁波大学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探讨 摘要: 随着新型经济形式与结构的出现,对现有经济格局的不断冲击与挑战,农业经济管理则成了重要的话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逻辑分析法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并且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完善和创新具体路径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探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业经济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完善和创新。本文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作用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策略。 1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作用 打破了以往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条框,充分调动了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来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创新,形成一种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农业经济管理要想合理地展开创新,就需要在思想意识上得到解放,这样才能够摆脱以往束缚农业经济发展的条框,创造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也就意味了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过程中,思想意识上能够得到极大的解放。另一方面,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应该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创新,制定出有效的处理对策。在新的时期我们在展开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顺应时展的潮流,也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农业经济管理各方面的要求,这样才能够更加合理地处理我国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策略 2.1对农业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创新 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过于落后时一个重要原因。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管理创新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在知识、经济、信息、科技逐渐形成一体化的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农业经济还是十分的脆弱,政府有关部门对农业的科研工作不够重视,科研人员因为薪资待遇条件不好,对科研工作失去积极性,以及用于研发的设备过于老化等,追究这些问题的产生的根本原因都和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有关,因此,我们应该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创新,从而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以及加大对农业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才能顺应时展的潮流。 2.2对农业的科研管理手段进行创新 在对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应该从科研部门管理创新方面入手,主要是对农业科研部门管理的内容方面进行创新。首先,应该对科研部门的环境和资金管理进行创新,要拓展科研部门经费的来源途径,确保农业科研部门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持农业的发展。以往我国农业科研部门太过于依靠国家的补贴经费,但是事实证明仅仅依靠国家的补贴经费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科研部门应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开发出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新产品,再组织工作人员把新产品在市场中进行大力的推广,这样就能够为农业科研部门获取一些科研经费,有利于促进农业科研部门的良好发展。在确保科研经费充足的时候,还需要对科研部门的工作环境和研发设备进行改善,主要是指对恰当的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薪资待遇,从而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农业产生的研发中,以及对过于老化的研发设备进行更换,这样才有利于科研人员对新产生的研发。其次,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过程中还应该针对信息管理方面进行创新。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和工作中,农业信息管理也应该引入这些先进的网络技术,促进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以及高效化。 2.3对农业科研人员的管理进行创新 以往农业科研部门在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因为科研人员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和缺少相关经验等原因,使研发得到的新产品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不利于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专业能力,可以先把我国各个地区农业的科研人员组织起来,再从国外聘请一些专业能力较强的人士来对科研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更好水平的技术知识,也可以以活动的形式把我国各个地区农业科研人员中的精英组织起来进行交流,从而丰富他们的科研经验,这样科研人员在以后的研发工作中必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2.4对农业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创新 对农业经济管理理念创新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第一,树立良好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意识,使工作人员能够客观地对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全面的认识,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用创新的眼光去看待这些问题,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对策进行处理。第二,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在具有了良好的服务意识以后,才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该从对农业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对农业的科研管理手段进行创新;对农业科研人员的管理进行创新;以及对农业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创新这几个方面出发,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作者:许红杰 单位:松山区城子乡人民政府
电子银行论文: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电子商务市场的迅猛发展,对实体经济和传统商业模式产生了重大改变,特别是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形成了巨大挑战。如何把握电子商务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不断夯实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现状。 1、电子商务涵盖内容广泛。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电子商务以其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减少中间环节、低成本、高效率的运作方式,首先作用于商贸本身而后向生产和消费两极迅速扩散,形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理想的商贸捷径,并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流商业和贸易方式。 2、电子商务参与主体多元化。电子商务涵盖的范围很广,企业对企业、企业对消费者、消费者对消费者、企业对政府、业务流程等。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均可参与电子商务。 3、电子商务交易金额增长快速。截至2010年12月,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逾4.5万亿元,其中,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5131亿元,约占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未来两年我国网上零售市场年交易额有望突破10000亿元“大关”,约占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以上。2010年,我国B2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达9200家, B2C、C2C企业数已达15800家,无论是B2B企业电子商务,还是个人电子商务(B2C、C2C、团购、代购等),新模式、新平台、新特征等均层出不穷,电子商务的经济社会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刻。一批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的公司,如阿里巴巴等,成为世界领先的企业,网盛生意宝、焦点科技等上市公司也纷纷走出国门,探索国际市场。 4、电子商务支付平台形式多样。伴随我国电子商务的腾飞,非金融机构支付平台快速崛起,2010年,国内第三方支付金额达到10500亿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第三方支付企业数量达到320家,排名前8位的企业占据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余企业占7.8%。跑马圈地时代所形成的寡头垄断格局保持至今。支付宝仍占据半壁江山,占比48.9%;其次是财付通23.1%,“国家队”银联在线9%;网付通、快钱、环迅支付、易宝支付、首信易支付、网银在线紧随其后。随着国内互联网使用人数的增加,利用Internet进行网络购物并以银行卡付款的消费方式已日渐流行,市场份额也在迅速增长。 二、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挑战。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日趋完善的信用支付模式,使得第三方支付得以迅速普及,由于第三方支付使用信用担保模式,个人资金不是直接转到卖家账户,而是先保存在支付平台账户上,确认收货并同意支付时,才转到卖家,这一模式消除了人们对网络购物安全性的顾虑,比起直接刷卡消费显得更安全更可靠,因此更容易取得用户信任,这必然降低银行卡的交易量,进而影响银行卡业务的拓展,另外,实体店使用POS机等刷卡设备的手续费要比在线支付要高,商家更喜欢使用在线支付,以降低成本。第三方支付的存在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折换卡的进度,这是因为随着存折版网银功能的扩充,存折类客户也可以在网上购物,银行卡不再是必选项。 (二)第三方支付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在线支付形成竞争。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与商业银行的关系由最初的合作共赢,发展到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形成巨大挑战。商业银行一方面维持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以保持其在线支付业务的拓展,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在担忧越来越多选择银行直连的商户转投第三方支付。这是因为第三方支付具有直连模式所没有的优势,一是开发难度小,不需要对多家银行做重复开发,一次上线,所有银行即可识别,节省了小型电子商务公司的开发周期;二是手续费折扣越来越接近或低于银行收费标准,银行直连模式已不具备价格上的明显优势;三是第三方支付给予商户更为贴心的服务,凭借积累的用户资源和营销推广渠道(比如通过自身平台免费为商户提供广告)等增值服务以及产品服务的灵活性获得了大批商户的青睐;四是快捷支付的推出打破了网银的限制,一般网银系统仅仅局限于IE浏览器平台操作,对于不支持IE浏览器的系统平台,用户无法登录与网银建立资金结算通道,这也成为网银在移动远程支付应用上的最大障碍。而快捷支付则打破了这一屏障,可以为Firefox、Chrome等更多浏览器用户进行网上支付,同时也为手机支付业务的兴起提供了基础。 (三 ) 第三方支付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存贷汇等传统业务形成竞争。一是在第三方支付的模式中,第三方支付企业在收到买方货款后,通常需等买方收到货物、检验商品并确认后才会将货款转至卖方账户,中间的账期使得大量买家货款会在第三方支付企业账户上滞留。交易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沉淀资金规模日益庞大。按目前支付宝日交易额14亿元测算,考虑 到出项资金和进项资金之间的时间差,其沉淀资金每日至少100亿元。这仅仅是支付宝一家企业的沉淀资金规模,如果以支付宝目前47.1%的市场占有率计算,那么整个第三方支付行业日沉淀资金总额将至少为210亿元。显然,这些沉淀资金与金融机构的短期存款非常类似,而且第三方支付企业还不需要为这些资金支付利息。二是第三方支付公司还向客户提供担保。显然,第三方支付公司虽未取得金融牌照,但却不同程度涉及了银行存、贷、汇兑、支付的传统业务,一些企业甚至利用这些沉淀资金进行高风险投资或融资,已经对商业银行存、放、汇业务和新兴业务产生了多方面的替代和分流,例如,2010年,以阿里巴巴、网盛生意宝等上市公司为代表,中国第三方电子商务市场企业全年“网络融资”贷款规模首度突破“百亿大关”,达140亿元,由此可见,商业银行与其的竞争焦点不仅仅是电子支付领域手续费的比例问题,而是客户的全面争夺。 三、商业银行应对挑战,夯实市场竞争力的措施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金融业带来了冲击也带来了百年不遇机遇。商业银行应积极应对,深入挖掘电子商务市场高速发展过程中的机遇,抢得市场先机,夯实市场竞争力。 (一)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 电子商务的主体包括:买方、卖方、支付公司、银行、物流公司,要实现资金流和信息流在这五方之间自由流转,前题条件就是有关各方开通电子银行业务,包括企业网上银行和个人网上银行,开通网银后买卖双方才能获得网上支付的各项功能,如订单管理、安全认证等,支付公司、银行、物流公司才能在网上进行各项费用的实时清算,因此网上银行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和前题;另一方面,买方和卖方群体均来自于存量个人和企业网银客户,客户规模越大、优质客户占比越高对电子商务的支撑就越强。因此,要想做大做强电子商务,首先要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扩大企业和个人客户规模,优化客户结构,特别是注重在年轻群体中的渗透和普及,为电子商务提供强大的平台保障和雄厚的客户基础。 (二)加强渠道建设。电 子商务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进行的,只能用信用卡、智能信用卡、数字货币、网络货币等电子货币来支付,在国际上,非金融机构也发行电子货币并进行结算,如维萨和万事达国际信用卡组织发行的电子钱包也可以在因特网上支付,同时因特网以外还有许多新的金融支付工具已经并正在改变着银行和其他金融行业,而货币流通速度和资本流动性将会受到新支付工具的影响,同时,金融机构也存在非专业化的发展趋势,由传统银行垄断的支付领域正受到非银行机构的威胁,当它在因特网上支付时会加剧这种趋势,甚至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因此,商业银行应认真研究新支付工具的可行性,加强渠道建设,拓展支付手段,应对支付市场带来的冲击。 (三)加强合作,加强延伸。目前各家商业银行与支付宝联合推出支付宝联名卡,实现了银行账户和支付宝账户的绑定。工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60余家商业银行与支付宝达成了“卡通”产品的合作。通过此种联合发卡的措施,极大增强了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利益相关性。商业银行要逐渐形成前、中、后台的联动机制,树立电子银行业务大营销的经营理念,以各类优质客户为重点、以交叉营销为主要手段,积极推进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作为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不仅在传统的商业模式蕴藏着巨大商机,而且在电脑下乡、科技下乡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的推动下,农村的电子银行业务也同样会得到迅猛发展。农民们信任最大的还是银行,所以应该与农行、农信社合作,有效扩大农村市场份额。 (四)开拓第三方支付平台,重点突破B2B、B2C市场。 现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主要针对的是一些零售行业的支付,支付金额有限,但是对于大宗货物的款项支付来说并不具有优势。简单来说就是第三方支付还主要在C2C方面发展,实事上目前B2C商城用户增长率已经领先C2C平台,B2C市场正处于一个黄金拐点。随着物流、支付、网络环境以及消费习惯的全面成熟,国内B2C网购市场的全面繁荣时代正在来临。因此,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构建类似于第三方支付的平台,同时引入信用机制。并且适当扶持一些B2B、B2C行业类企业,增加自身的市场份额。 (五)为 第三方支付公司网商客户提供网络融资服务。未来电子商务平台,以网商的现金流数据、运营细节、供货情况等各种网络行为为基础的信贷金融产品的合作将是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合作的热点。关键还是如何将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小型网商与银行独有的特点和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大量的网商是中小企业客户集群。商业银行应为这些客户搭建网上金融平台,开发新兴的线上金融产品,如网络融资产品,中国工商银行易融通产品就是为这类客户开发的新产品,今后还应通过数据分析模型进一步挖掘广大网商的潜在优势,吸引优质客户到商业银行主页办理各项贷款、融资业务,最终满足线上客户的各类金融需求。 (六)利用网银渠道拓展政府政务便民缴费等领域。数据显示,在各个应用领域中,仅网络购物领域,网上支付用户使用率高于网上银行用户使用率,应用程度高于网上银行,网络游戏和网络彩票处于均势,使用率相当,而网上银行在生活缴费、网络炒股、信用卡还款等多个方面绝对领先网上支付,且使用率差距较大,而在第三方支付发力较大的电信缴费、航空客票、旅游酒店预定领域,虽使用率依然有所差距,但是差距明显缩小。网上银行支付手段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主渠道作用,可通过加强产品开发和营销,抢占一部分在线支付份额。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将跨行资金管理系统、银企互联、供应链金融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打包推介给重点客户,以增强产品竞争力及客户的粘合度。 (七)加强风险管理。电子商务系统架构在互联网这个公用平台之上,面临外部欺诈风险和信誉风险。对于电子商务欺诈风险,商业银行应向存量客户推广具有防欺诈功能的B2C交易接口,提升客户识别防范假订单的能力;对于欲申请批扣方式的商户要坚持审慎原则,严格把关;对于做为买方的个人客户要通过网点、媒体、网站等渠道进行安全教育,提高网上购物时的安全防范能力。与商业银行合作的特约网站如果有害信息,从事违法活动,也将危及商业银行声誉。因此应严格审查其经营资质,严把准入关,坚持定期检查,防范其利用商业银行在线支付接口从事违法活动 电子银行论文:对商业银行电子货币发行原理及产品构想 摘要:电子货币作为货币演进的最新形态,与传统货币相比,能够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电子货币取代传统的银行券和硬币作为主要的交易和支付工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性发展趋势。本文解析了商业银行电子货币发行原理,并就我国商业银行电子货币产品提出了新的想法。 关键词:电子货币;银行;金融 1发行原理 电子货币由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部分企业发行,本文只讨论商业银行的电子货币发行。电子货币的发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电子货币作为现金替代和预付费用发行,另一种是电子货币作为债权形式发行。 1.1发行作为现金替代和预付费的电子货币 商业银行在发行电子货币时,客户是用其在该银行的活期存款购买的,这符合目前商业银行的业务情况:以活期存款为依据申请电子货币——银行卡。该过程减少了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是其超额储备,而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的减少,或等额增加流通中现金,现金进入流通领域,或等额增加了另一家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现金作为存款流入另一家银行,因此,这种电子货币发行对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没有影响,也不会增减基础货币。如果客户用现金购买银行卡,商业银行把增加的活期存款存入央行的准备金账户,流通中现金减少,但基础货币并没有减少。 1.2作为债权形式发行的电子货币 商业银行通过预付费业务发行电子货币类似于代币券,商业银行没有从电子货币的发行中获得铸币税,也就没有发行任何货币,这时电子货币就不是真正的货币。商业银行还有一种发行电子货币的方式,就是通过增加债权的方式发行出去。但商业银行能否发行如此流通的电子货币?也就是说电子货币的结算是否可以不同步?第一,在用卡消费时,银行账户、商业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之间的资金划拨是同步的;第二,目前的银行发卡仅限于付费或代币功能,没有通过贷款和购买证券发行电子货币的业务。因此,这种理论上可能的电子货币在实际中不存在,其对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挑战只是虚拟的存在,而非现实的威胁。 1.3其他形式的电子货币信用化渠道 有些信用形式能替代央行现金在商业经济中流通,对央行的货币发行造成了替代。如商业银行不用现金支付购买资产,而是开具债务凭证,用债务凭证作为支付工具在市场流通,这种流通的债务凭证充当了货币的职能,银行则在开出这些债务凭证的同时发行了货币。再如,商业银行签发本票或者给贷款人开立支票,企业或个人用本票或支票通过不断的背书方式进行支付,这张本票或支票从银行开出,经过一系列的支付,最末的持票人到期到银行要求兑现,期间,这张本票或者支票的“发行”等同于货币,因为银行通过“发行”本票或支票发行了货币并获得了铸币税收入。 要指出的是,商业银行、企业发行货币和央行不同,央行发行的货币是法币,是不可兑换的货币——不能到央行去要求兑换等值黄金等,而商业银行发行的货币是可兑换货币,在流通一段时间,到期有人到商业银行要求兑换成法币——央行发行的现钞。因此,商业银行发行货币是阶段性的,但如果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包括银行体系中的所有商业银行“发行”本票或支票,则商业银行包括商业企业发行的货币对央行货币发行的影响是连续的;经济中市场化程度越高,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就越普遍,这样,商业银行的货币发行对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冲击就越大。设想由于技术进步和管制放松,商业银行等以信用为支撑,能够发行电子记账式本票和支票,假设这种本票和支票的期限足够长并且能够突破现有本票和支票的物理限制,可无限背书和随意分割,这样,该电子货币就可无限次进行支付,这种本票和支票便充当了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无限期作为支付等手段流通,它可完全替代央行发行的现钞在经济中流通,对央行垄断的货币发行权造成颠覆。所以,一切以银行或商业信用为基础、以电子技术为支撑,由商业银行或者商业企业发行的、可用来支付、流通的债权、债务工具都可能充当真正的电子货币,从而对央行垄断的货币发行权形成冲击,如果现代电子技术支持下的金融创新发展到这个阶段,央行货币发行的职能就要重新界定。这时对什么是货币也要重新界定,与之相联系的经济、金融活动的内涵和外延等一系列活动都应重新界定。 2商业银行电子货币产品 2.1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增加债权的方式发行电子货币 参照目前的电子货币和支付系统,可设计出如下的商业银行电子货币产品: 企业到商业银行注册账户,并留下书面凭证。商业银行以低于票面价值的价格(如2%)把加密的电子货币借贷给企业A。企业A凭借商业银行的电子货币到网络上向客商B购买虚拟物品,首先向商业银行提出申请,商业银行在接受A的请求后,进行验证,确认无误后,向客商B提出A的购买请求。客商B接受后,由商业银行对A的电子货币的密码进行修改,并把修改密码后加密的电子货币转移给客商B。如此类推,到最后,当用户N凭借商业银行的原始电子货币在线提出兑现请求后,商业银行要求企业A偿还债务。企业A除了偿还本金外,还要支付利息。这里只是其中一条发行链,当然商业银行还可以广发电子货币债券凭证,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铸币税即利息。 2.1.1防窜改的硬件设施 在一个单纯依靠算法而没有应用防窜改的硬件设施的电子货币系统中,如果要阻止客户2次消费一个货币是不可行的。因为客户可以在支付前备份它的计算机的全部状态,然后在支付结束后重新恢复他的计算机的状态,这在一个单纯的离线系统中只能发现客户2次消费结果而不能阻止违法行为。为有效阻止2次消费行为,应用防窜改的硬件设施是必要的。具有防窜改的硬件设施的电子货币的模型与一般离线电子货币模型不同之处在于有一个由银行提供给每个客户的,以防窜改的硬件设施形式存在的“监视者”增加在模型中。 由于客户充当监视者和银行的中间人,协议的构造必须保证:①没有监视者的同意,客户不能消费货币;②监视者不允许客户有多次消费行为;③客户隐藏所有监视者和银行之间交互的信息。 这些要求使银行即使得到监视者也不能跟踪客户的支付。尽管在这种模型中又加了一层保护,应用防窜改的硬件设施仍然不是防止2次消费的良方。因为这些设备不是真正防窜改的,它里面的内容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仍可被攻击者读取,而且离线电子货币是以双重模式工作,即高额交易在线确认,小额交易才离线确认,这已经将2次消费的损失进行了限制。因此,考虑到提供防窜改的硬件设施增加的成本和其有限的安全作用,这种技术已引起争议。 2.1.2密码技术 在电子货币的研究中,已应用到的密码技术主要有零知识证明、比特承诺、分割选择技术和盲签名技术。 (1)零知识证明。其思想是:证明人向验证人除了证明一个陈述是正确之外,不泄露任何信息,无论验证人采取任何攻击方法。在电子货币的研究中零知识证明尤为有用,如身份证明即一方向另一方证明知道他的密钥而不泄露密钥、知道某些信息的证明,如客户在支付时证明他知道货币的内部结构、加密消息的有效性证明等都要应用零知识证明。 (2)比特承诺。承诺方案是许多密码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甲方向乙方承诺一个比特串而不泄露它。在随后的一个时间,乙方打开这个比特串时,协议可以保证该值就是甲方承诺的比特串。 (3)分割选择技术。它是电子货币正确性的零知识证明的一个工具,流程是:在取款时,客户向银行提供2 n(n是安全参数)个嵌有客户身份信息的电子货币,银行随机选择n个揭示其内部结构,银行验证这 n个的正确性以后,对剩余的 n个进行盲签名;在支付时,商家应用上述方法去验证货币中隐含的客户的部分身份信息,使得2 次消费就暴露客户的身份。尽管该技术的应用保证了系统的安全,但过多的计算、存储和通信负荷影响了系统的有效实施。于是产生了针对它的单项技术,即客户为获得银行的签名,只提交一个电子货币,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应用该技术的系统具有同样的安全性,而且降低了计算、存储和通信负荷,从而增加有效性。 (4)盲签名技术。由Chaum引入的盲签名技术,主要是保护电子货币用户的隐私。与一般的签名方案相比,一个盲签名方案是一个签名者和签名接受者之间信息交互两方协议。它允许接收人得到一个消息的签名,而签名者却既不知消息又不知对消息的签名结果。目前已应用的方案有由Chaum提出的基于RSA签名的盲签名方案和由Okamoto提出基于Schnorr签名的盲签名方案。 2.2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行债务凭证换取企业股权、债券或基金 由于我国法律规定,不得以法币以外的货币或代币来进行交易,在此前提下,可设想发行债务凭证,并以此来交换企业股权、债券或基金。不过,由于投资股票、基金的风险较大,下面仅以债券为例说明: 商业银行发行债务凭证,公司A、B、C——向银行提出申请,以等面额的公司债券进行交换,A、B、C分别获得不同序列号的债务凭证。由于商业银行的债务凭证具有比公司债券更小的风险,可以与A、B、C——约定借贷期限和利息率。公司A获得商业银行债务凭证后,可用来向B购买原材料,A、B互换债务凭证。当到约定的期限后,商业银行凭借序列号向A、B、C——索取本金和利息。不过,这种商业银行债务凭证必须在签约的客户间流通,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如何扩大其应用范畴依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面对信息技术进步、金融国际化、传统银行业务衰退等国际性发展趋势,重新认识银行固有的结算、信用创造、资金中介等职能,重新检讨银行业务的发展方向,制定新的经营战略,是经营管理层当前的重要任务,否则,将会丧失发展机遇,其损失无可估量。 电子银行论文:论电子货币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 摘 要:电子货币作为货币演进的最新形态,与传统货币相比,能够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电子货币取代传统的银行券和硬币作为主要的交易和支付工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性发展趋势。电子货币除了具有货币的一些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其自身从发行到流通这一过程中的一些特有的属性。本文在解析电子货币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货币对传统银行业的挑战,并就电子货币对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应对电子货币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电子货币 银行 金融 一、电子货币相关概念解析 20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作为其支付工具的电子货币也随之产生和发展。电子货币的产生被称为是继中世纪法币对铸币取代以来,货币形式发生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并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应用与发展不仅会影响到电子商务的进行,而且会影响到全球的金融体系。 (一)电子货币的定义 电子货币就是由消费者(及相对的特约商户)占有的,存储在一定电子装置中,代表一定的货币价值的“储值”或“预付价值”的产品。具体而言,这里所讲的电子装置通常包括两种形态:以IC卡为媒质的智能卡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子货币载体。电子货币的货币价值以数字信息的方式存储在电子装置载体中,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储值卡、智能卡,以及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形态。电子货币不是纸质的,也不像电子资金划拨一样涉及到银行,这种新的货币形态可以离开银行的中介作用,在交易过程中不用同存款发生密切联系。就其现阶段而言还只是一种新的支付形式,还要以现有存款为基础。 (二)电子货币的特性 1、电子货币是以计算机技术手段为依托,通常以各类电子设备(如智能卡)及计算机存储器为价值载体的货币 电子货币主要有卡类和计算机两种载体。以卡类为载体的电子货币,卡中的芯片能够根据事先存储在里面的程序和外部销售终端或其他设备(如电子钱包)的指令存储和处理信息。借助特殊的设备和终端,卡中代表金钱的信息可以被识别,并且按照指令进行转移。而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电子货币进行交易时,需要借助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交易前要先下载或从发行人那里获得专门的软件,通过特殊的软件和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实现电子货币数额的计算和转移。这种强大的存储和处理能力是传统的提款卡所不具备的。提款卡主要是通过输入密码同中央数据库相联系,通过中央数据库增减相应的金额,卡本身不存在代表电子货币信息的增减。 2、电子货币是一种信息货币 电子货币说到底不过是观念化的货币信息,它实际上是由一组含有用户的身份、密码、金额、使用范围等内容的数据构成的特殊信息,因此也可以称其为数字货币。人们使用电子货币交易时,实际上交换的是相关信息,这些信息传输到开设这种业务的商家后,交易双方进行结算,要比现实银行系统的方式更省钱、更方便、更快捷。 3、电子货币价值传送的无纸化 电子货币是现实货币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虚拟化,是一种没有货币实体的货币。电子货币是在电子化技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无形货币。一般来说,电子货币的价值通过销售终端从消费者手里传送到货物销售商家手中,商家再回赎其手里的货币。商家将其手里持有的电子货币传送给电子货币发行人从其手里回赎货币,或者传送给银行,银行在其账户上借记相应金额,银行再通过清算机构同发行人进行结算。整个过程是无纸化的。所谓无纸化是与票据、信用卡相比较而言。而且,电子货币可以在各个持有者之间直接转移货币价值,不需要第三方如银行的介入,这也是电子货币同传统的提款卡和转账卡的本质区别。电子货币在这一点上,很类似于真正货币的功能。 4、电子货币是可以进行支付的准通货 电子货币能否被称为通货,关键在于电子货币能否独立地执行通货职能。就目前而言,电子货币可以起到支付和结算的作用,但电子货币只是蕴涵着可能执行货币职能的准货币。首先,电子货币缺少货币价格标准,因而无法单独衡量和表现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也无法具有价值保存手段而只有依附于现实货币价值尺度职能和价值储藏职能;其次,由于电子货币是以一定电子设备为载体—智能卡和计算机,其流通和使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设施条件及软件的支持。因此,尚不能真正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最后,尽管目前电子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执行支付手段,但是现有的各种电子货币中的大多数,并不能用于个人之间的直接支付,而且向特约商户支付时,商户一方还要从发行电子货币的银行或信用卡公司收取实体货币后,才算完成了对款项的回收,电子货币不能完全独立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可见现阶段的电子货币是以既有通货为基础的新的货币形态或是支付方式。 二、电子货币对传统银行业的挑战 伴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银行的主要功能由依赖于存、贷款数量的资金中介功能,向为顾客提供电子清算服务和信息服务功能的重心倾斜。在这一变化中,传统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信用创造等在法律上如何定位;二是如何保证电子货币的安全性,以及如何规避电子清算系统风险;三是银行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如何向信息化经营转变,与金融电子化趋势相适应。 (一)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 目前国际间对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这一金融监管的对象的认识尚存在较大分歧。欧洲大陆各国认同这样的观点,即电子货币的发行应该包含在金融机构的业务中,其发行主体应该属于金融监管的对象之一。1998年,欧盟委员会在欧盟理事会提交的指令草案中规定,发行电子货币的机构与传统意义上的“信用机构”享有同样的市场准入权利和相同的竞争条件。这体现在:第一即使电子货币发行机构无意从事传统信用机构所提供的全部金融服务,它依旧有权在整个欧盟成员国范围内自由从事经营活动;第二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只接受设立地成员国一国的管理和监督,这也使其在经营条件上与传统的信用机构完全相同。在美国和英国,占主导性的观点则是,若对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进行严格的监管和限制,会损害民间机构的技术开发和创造精神,把电子货币的发行限定于金融机构还为时过早,因为一些证券公司、特殊贷款公司、非银行支付供应商、信用机构也能提供电子货币服务。如果将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限定于中央银行,则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因为货币主权是中央银行独有的利益,它来自货币发行权,即能使市场参与者将其负债作为货币的权利,该利益反映在对生息资产通过以发行货币的方式进行无息或者低息融资的回报上。如果法定货币被私人电子货币所取代,这部分中央政府收入来源就会丧失或者减少。如果由中央银行以某种形式发行电子货币,不仅可以向消费者提供无风险的电子支付产品,还可以换回货币主权收益的损失。但这样做的代价很大,因为政府的介入会冲淡市场活力的发挥,抑制私营领域的发展,阻碍进一步的金融创新,而且高风险的新兴商务可能会浪费纳税人的钱财。从目前来看,各国只允许银行发行电子货币,从而有利于对其监管。 (二)银行的结算职能 随着小额结算方法的多样化,以及开放式网络结算服务使用者队伍的不断扩大,结算业务作为银行固有业务的地位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结算业务的提供者已超出银行范围。例如电信、 交通、旅游等行业发行的名目繁多的、储值性质的磁卡或IC卡,实际上已成为新形式的“结算帐户”。例如储值卡的发行公司,在销售卡时,即与购买者之间产生了借贷关系,这笔资金是在储值卡使用时逐步清算的。这种资金清算,与银行存款用作结算的作用相似。而且,如果这些行业能用更低的价格,通过电话、因特网,提供更贴近顾客需求的服务,那么在结算业务领域,银行将可能被其他行业夺去更多的机会。 另外,以往企业间交易的买卖双方,其资金授受都是通过银行中介进行的,银行可以从中收入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但是,随着金融EDI的应用,促进了货款的相互抵冲及企业间的差额结算,这对企业无疑有效地削减了手续费支出。同时,随着企业EDI应用的发展,这种结算方法必将在企业集团内部普及。其结果是,双方的交易信息不必通过银行即可相互交换,货款的抵冲也不必经过银行即可进行,银行不仅丧失了手续费的收入,而且无法掌握企业的资金流向。这对银行的结算职能及资金监督职能又是一个挑战。 (三)结算网络的国际竞争 电子货币、电子结算发展的结果,将为使用者跨越国境利用由外国经营者提供的结算服务创造了更多机会。特别是由于因特网的发展而形成了世界范围的通信网络,以电子货币进行的结算服务,已出现无国籍化的动向,国内金融机构与外国机构之间将处于直接竞争的环境。如何增强结算网络的国籍竞争力,已成为各国银行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同时,为了保护使用者利益,1997年5月,10国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会议(G10)下设的电子货币作业部的报告书中指出:关于跨越国境的电子货币及电子结算的使用,在法律、行政、司法等方面的管辖权问题是复杂的,并且某些方面可能是不明确的,即使是对国内的使用者,其保护措施和监督体制也不尽完善。因此,由外国主体发行的电子货币和提供的结算服务,目前应限定其范围。 三、电子货币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冲击及应对策略 我国已由中国人民银行为牵头单位,配合国家各主要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联合建设中国金融数据通信网和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充分利用金融系统电子化基础设施,加强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职能,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以逐步确立和完善我国支付清算体制,加快实现全国范围内银行卡跨行、异地支付业务授权及清算信息自动交换。目前,我国金融卡发卡量超过10300万张,全国金融卡信息交换中心和清算中心已建立,金融卫星网拥有646个卫星站,覆盖了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和700多个县,全国电子联行平均每天往来5万多笔,转汇金额平均每天达800——1000亿元,大大提高了转汇效率,缩短了资金在途时间,平均每天为企业减少利息开支500万元。金融卡的发行,使得消费群体、商业领域和银行之间形成了互相支持、简易方便、安全可靠、促进发展的紧密关系,非金融卡发卡量突破1亿张,广泛地应用于交通、水电、煤气、医疗卫生、安全保卫等方面。 (一)电子货币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冲击 1、对银行生存和经营的挑战 电子货币的普遍使用,使得网络银行的出现成为必然。就目前而言,网络银行有两类:一种是完全依赖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网络银行,另一类是指传统银行运用公共互联网,把网上银行业务作为银行零售业务柜台的延伸,达到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目的,并节省银行的经营成本的模式,完全意义上的网络银行即第一类网络银行。根据美国Booz Allen和Hamilton公司1996年4月公布的调查报告,网络银行经营成本仅相当于经营收入的15%——20%,而传统银行的经营成本占到了收入的60%,开办一个互联网银行所需的成本只有100万美元,还可用电子邮件等技术提供一种全新的真正的双向交流方式,而建立一个传统银行分支机构需要150万——200万美元,外加每年的附加经营费用35万——50万美元。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网络银行业务成本优势显着,对传统银行的经营已构成威胁。 2、对客户市场占有率的冲击 电子货币是通过电子网络发行并可在全球范围内流通的货币,这就使一国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权力被打破,于是世界上那些拥有先进技术和大量资本的机构和个人(如软件公司、电信业者、中介业者等)像商业银行一样都将发行和经营电子货币作为其主要业务。这种状况给商业银行进行信用创造的基础带来了严重冲击。如果其他公司发行了代表自己品牌的电子货币,那么这些公司就可能越过银行单独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其中包括向客户提供电子货币。电信、交通、旅游等行业发行的名目繁多的、储值性质的磁卡或IC卡,实际上已成为新形式的“结算账户”。例如储值卡的发行公司在销售卡时即与购买者之间产生了借贷关系,这笔资金是在储值卡使用时逐步清算的。这种资金清算与银行存款结算的作用相似,而且如果这些行业能用更低的价格,通过电话、因特网提供更贴近顾客需求的服务,那么在结算业务领域银行将可能被其他行业夺去更多的机会。 3、对银行经营方式的冲击 传统银行的销售渠道是分行及其广泛分布的营业网点,获取规模经济的途径是不断追加投资和多设网点,发展的基础是资金利差。随着电子货币的出现,其经营方式将受到极大的冲击。一方面电子货币的使用多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系统, 这就使仅有广泛分布的营业网点而没有便利的计算机服务网络的银行经营寸步难行;另一方面电子货币的多样性会无形中削弱银行信贷的规模,也将使得银行赖以发展的基础发生动摇。因此一些金融界有识之士指出,商业银行如果近几年内拿不出可行的电子货币,那么其他电子货币发行单位将抢占更大的市 场。这无疑对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二)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电子货币的策略 电子货币产品的开发对银行业务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目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步伐的加快,各家商业银行的竞争生存意识迅速加强,利用金融业务及工具创新来扩大市场份额的工作力度日益加大,各家商业银行都已意识到了电子货币市场所蕴藏的巨大商机,哪家银行在该领域领先一步,其就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1、加快金卡工程建设速度,开发以金卡为核心的表外业务品种 1993年国务院听取电子部关于实施电子货币工程(金卡工程)的总体方案,并于1994年成立了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标志着我国金卡工程的开始。我国金卡工程的应用目标是先从银行卡(信用卡、智能卡)起步,建立现代化的实用电子货币系统,具体而言就是建立和完善银行卡授权、结算、发卡、流通、服务体系,最终减少现金流通量,以电子货币(信用卡、智能卡)替代现金流通,与国际金融支付体系接轨。实施“金卡工程”发卡银行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通存通兑,可以实现银行电子化、网络化。 “金卡工程”最初的重点在于推广信用卡和其他银行卡的应用。这是由于我国网络环境相对欧美而言比较差,且我国的支付工具也相对比较落后,现金交易占了交易总金额的很大部分,支票和信用卡的使用仍处在起步阶段。因此,确定先发展银行卡为支付工具,再在此基础上发展智能卡。智能卡是银行卡发展的比较高级的形式尤其是智能IC卡。目前在我国12个金卡工程试点城市银行卡信息交换系统全面投入运行。1999年初,各商业银行卡发卡量达1亿多张,银行IC卡300多万张。我国IC卡产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IC卡在我国的生产、应用发展更是迅猛。目前已在金融、商贸、交通、电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旅游人口管理以及公共事业收费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初步成效。2002年我国IC卡发卡金融机构达55家,发卡量达3.8亿张。可以受理银行卡的饭店、商店、宾馆等特约商户约13万家,各金融机构装备的自动柜员机总计5万台,销售点终端机34万台,全国受理银行卡的电子化业务网点13万个,截止2002年交易总额为84532亿元。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世界平均增长的水平。我国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己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实施了电子货币(银行卡)工程。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种类较多,使用范围局限性较大,使用成本较高,尚不方便快捷。因此我国四大国有独资银行应加快信用卡合作开发步伐,将现在的四大信用卡合为一卡,增强信用卡的服务功能。一方面方便客户使用,另一方面可以使商业银行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同时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提供合作的条件。四大国有独资银行可率先统一表外业务创新的标准,开发以信用卡业务为核心的各种新型服务工具,随着金卡工程的实施推动我国电子货币的使用,同时加速电子货币创新步伐,用以抗击网络银行对其业务的可能冲击。 2、积极开发新工具,进行业务创新 一方面商业银行要积极扩展原来的银行业务如在柜台之外办理存款取款,开设个人理财账户如消费账户、投资账户、外汇交易账户等,以办理及个人消费信贷、教育投资信贷、投资组合工具等业务,积极与各大型商场、超市等电子货币使用频繁的单位联系,在以上单位设立POS机等,将银行、单位、政府、个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庞大的服务网络,以降低风险,增加收益,抵御电子货币带来的商业银行收益减少的危险;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积极进行网上银行业务的创新。随着以IP网络技术为主导的信息革命的深化,传统银行以存款、贷款和转帐结算为主的资金信用中介将逐渐弱化,因为新的在线电子支付的手段不断更新将不断削弱银行在结算方面降低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过程交易费用的比较优势,从而网上业务的重点将日益向为公司和个人提供理财咨询和金融增值服务方面转移,Internet网、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使传统银行在分支机构和结算体系方面的优势荡然无存。借助Internet网,总分行制商业银行能够在网上实时、快捷地提供个性化、互动性极强的金融服务,结算支付将逐渐成为廉价的、甚至在将来是免费的无偿金融服务,因为这是网上银行争夺客户和网上金融市场份额所内生的竞争机制的必然结果,网上银行将日益向网上证券交易、网上保险、网上拍卖和其他网上投资业务方面发展,网上银行在这些领域提供高附加值的金融信息增值服务,随着网上银行电子货币资金的相对充裕,网上投资理财技能将成为稀缺的信息资本,银行业与证券业将日益走向融合,关于投资咨询和理财的信息资本的运营效益将日益成为决定网上银行成败的关键。 3、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主要营销方式 电子货币的应运而生使商业银行之间和其他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对电子货币的流通总规模有重要的影响,从而商业银行的职能必须进行重大转型,商业银行之间将为争夺网上电子货币支付、结算上的市场份额而进行激烈的竞争,为此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地提高在线电子货币支付和结算的服务质量,甚至会导致这几项业务走向完全的免费,商业银行和其他在线金融服务企业争夺网上金融信息流的控制权更加激烈。网上商业银行争夺网上金融信息流的控制权在本质上就是争夺网上客户群,就是争夺网上金融市场份额。网上银行收回经营成本所依赖的经营收入和资本收人,将主要依赖网上广告收人、投资理财咨询服务收人和驰名品牌、商业银行的驰名网站门户的数字化品牌在股票市场增值。商业银行要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进行金融创新,提供与其需要相适应的电子货币类的金融服务。同时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如为强化消费者信心,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对在使用电子货币中遭受损失的客户给予一定的赔偿。商业银行要真正建立起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模式,使客户不管何时何地都可以享受银行提供的更安全、更便捷的服务,争取占有更多的顾客群。 4、建立完善的电子货币支付系统 安全性一直是电子货币使用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总体形势来看,为保证Internet下信用卡支付的安全性,VISA、Mastercard、Microsoft、Netscape和GTE等专门签订了Internet信用卡支付的安全电子交易协议,以期建立更加安全的Internet信用卡支付系统。 目前正在运行的无条件匿名电子支付系统和可记录的匿名电子现金支付系统能在相当程度上保证电子货币支付的安全性。但是由于网络安全技术的局限,目前人们对银行电子货币安全性的担忧并未减轻,任何经营电子银行业务和电子货币业务的机构都希望他们的帐户管理和风险管理系统能受到严格的控制,能够防止虚假电子货币在系统上进行交易。但事实上,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条信息途径的使用,系统的安全性越来越难以得到保证。计算机黑客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网络进入电子银行系统。安全性风险的防范越来越重要。对于电子货币业务,如果安全系统被破坏,则可能导致欺骗业务发生。而对于其他形式的电子银行业务,未经授权的闯入既可为银行带来直接损失,也可以产生其他问题。例如电脑黑客通过网络闯入电子银行业务系统,寻找使用客户的机密材料,使客户利益受损。而缺乏对系统的严密控制,外部的第三者闯入系统设置病毒,会给银行带来更大的损失。电子银行及电子货币既可能遭受外来者入侵,更容易受到内部职员的破坏。某些心术不正的职员可通过在暗中获得的数据进入客户的帐户窃取资金,而另外一些职员不经意的错误也可能对银行计算机系统的运行产生危害。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继续努力,建立真正完善和安全的电子货币支付系统,促进电子货币业务的发展。 电子银行论文:电子货币网络银行对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的影响 最近几年来,电子货泉、网络银行发展迅速,尽管学术界仍没有准确的界定其确实的含意,但其发展之迅速对于传统的银行模式提出了挑战。从中央银行的角度看,电子货泉、网络银行对于其货泉政策、职能、地位及作用均会发生深入的影响;如何有效地施行中央银行对于电子货泉以及网络银行的金融监管也刻不容缓。 1、电子货泉发展对于货泉政策的影响 电子货泉产品,主要被设计用来替换流通中的通货,而中央银行发行的用于流通的通货是整个货泉供给的1部份,因而对于流通中通货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货泉供给,影响最大的是狭义货泉M一。许多国家都将M一定义为:流通中的通货加活期存款。因为流通中的通货在M一中占的比重较大,因此电子货泉的替换作用会对于它发生较大影响,而其他层次的货泉供给,如M二以及M三,因为流通中的通货在其中所占比重较小,因此影响也较小。电子货泉对于M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范围;(二)中央银行对于商业银行所请求的筹备金范围;(三)传统上对于M一的定义。 在现代银行体制下,存款是通过对于基础货泉的再创造进程而发生的,货泉供给等于基础货泉量与货泉乘数之积。基础货泉等于流通中的通货加之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也就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筹备金数量。电子货泉对于流通中通货的替换作用会通过3个途径影响M一:(一)因为流通中的通货数量减少而影响M一;(二)通过扭转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筹备金数量而影响M一;(三)通过货泉乘数对于M一发生影响。 因为电子货泉的替换作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范围会缩小,中央银行1般通过公然市场业务调理货泉供应量,缩小的资产负债范围将会加大调理难度。 在货泉需求方面,流通中通货的减少加快了货泉的流通速度,依据货泉数量理论,电子货泉的替换作用使患上应用通货进行交易的次数减少,因此对于货泉的需求减少。而电子货泉在信誉创造方面的作用,又使患上对于货泉的需求处于不不乱状况,从而致使利率波动。依据凯恩斯货泉需求理论,货泉需求与利率直接相干,利率的波动反过来又致使货泉需求的不不乱。这样金融当局在应用货泉政策工具通过影响利率而施行货泉政策时,会因为上面的反作用而使利率的传导作用减弱。 电子货泉的发展会逐渐减弱人们对于流通中通货的需求,降低通货在广义货泉以及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使患上只盯住基础货泉的货泉政策效率不可防止地大打折扣。 商业银行作为直接货泉供给者,其进行创造存款货泉的存贷流动,提供货泉供给的数量,都树立在基础货泉这个基础上。基础货泉及其增减变化直接抉择着商业银行筹备金的增减,从而抉择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泉的能量,而电子货泉对于流通中通货的替换作用使患上这类能量减弱。电子货泉的发展不可防止地使传统的基础货泉结构以及内涵遭到冲击,如果电子货泉对于流通中的通货只是完整的替换作用,那末只需将电子货泉余额加入到基础货泉中,即基础货泉应由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筹备金、流通在银行体系以外的通货以及电子货泉余额3者形成。然而,因为目前发行电子货泉的机构可能不是中央银行,因而电子货泉尚无起到对于创造货泉发生作用的高能货泉的作用。同时因为电子货泉的信誉作用,也使患上它的创造货泉能力与传统的存款货泉创造能力不同。 电子货泉的发行,扩展了货泉供给主体,加大了货泉乘数,对于现实货泉供应量发生影响,使货泉供应在必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央银行的节制,从而使货泉供应愈来愈多地遭到经济体系内部因素的安排,和市场因素的安排。货泉供应内生性的增强,请求中央银行的货泉政策及货泉供给体系进行变革以及完美。 2、电子货泉与金融监管 目前金融监管的内容主要包含市场准入、市场运作进程以及市场退出。其中市场运作进程监管又包含资本足量性监管、活动性监管、业务规模监管、贷款风险监管、外汇风险监管、筹备金管理以及存款保险管理等几个方面。 电子货泉的发行使流通中的货泉需求减少,减少了金融当局的货泉发行数量,从而减少了金融当局的铸币收益。 电子货泉的活动性也一样影响电子货泉的发行范围以及余额。其发行的范围越大,可用于结算的余额就越多,但同时也请求有更多的传统货泉随时筹备赎回至关数量的电子货泉。这1点请求中央银行有足够的货泉贮备,以便应付可能呈现的人们对于某1电子货泉系统发生的信念危机。因而,电子货泉的发行以及流通对于中央银行的货泉政策提出了挑战,对于货泉当局的货泉供给调控能力提出了质疑。 中央银行不但应该有效节制电子货泉的发行数量,还必需对于电子货泉的发行主体以及电子货泉的种类进行必要的限制。目前,国外主要有下列几类发行机构:银行、受管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然而多数国家发行电子货泉的机构主要仍是信誉机构,这—点无比首要。咱们认为,在中央银行制订电子货泉的监管措施时,应该首先斟酌电子货泉发行机构的信誉等级,并依据其信誉等级抉择获取电子货泉发行资历、发行电子货泉的数量、种类以及业务规模。而电子货泉发行机构的信誉等级应该每一年进行核定,考查的指标可以选择资本金、已经发行电子货泉的数量及其余额,流通速度、外汇交易额、筹备金以及存款保险等内容。 另外,要对于发行电子货泉的机构,尤其是发行电子货泉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管理,必需将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进行平等的节制与监管,对于其发行的电子货泉余额请求在中央银行存有相应范围的筹备金,以便加强对于货泉供给的节制。固然,目前世界上发行电子货泉的大多数国家对于电子货泉的发行机构没有额外的筹备金请求,依然依照现有金融业的规则进行管理。但从风险节制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够将电子货泉以及传统货泉区别开来,分别制订各自的筹备金率,更有益于中央银行货泉政策的不乱。 为了实现对于电子货泉信誉创造功能的有效监控与测度,还应树立1套完备的监控体系,增添对于货泉需求和货泉流通速度的定量测度,以便节制货泉供求,使货泉政策患上以有效施行以及贯彻。 3、网络银行与金融监管 网络银行通过因特网或者其它公用网络与客户直接联络,进行各种资产、负债业务或者表外业务,它与传统意义上的银行不同。网络银行拥有利便、快捷、超出时空等特色,它所使用的运作工具更是有别于传统银行。与网络银行的发展相适应,电子货泉在其业务传递中盘踞了主要的地位。过去传统银行使用的票据以及单据等将全面电子化、改用电子货泉;所有银行业务文件以及办公文件也将完整电子化,采取数字签名、数字验证技术以及公共钥匙密码技术等;而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联络则直接使用数据通讯以及网络传递等方式。 网络银行的整个交易进程几近全体在网上完成,金融交易的“虚拟化”,使银行业务失去了时间以及地域的限制,交易对于象变患上难以明确,交易进程更为不透明。因为多种缘由,银行对于客户的了解常常是不够的,这也加大了贷款监测的难度。网络银行业务的展开,使习气于集中管理的金融监管当局以及监管轨制变患上难以适应这1新变化。尤其在对于网络银行业务规模的划分上,到底采取1个甚么样的标准以及尺度,显然是必需最早斟酌的问题。 通过计算机与网络,可以在瞬间将巨额资金从地球的这1端传送到地球的另外一端,大量资金的突发性转移无疑加重了金融市场的波动,而网络的快速传布特征,会使这类波动迅速蔓延,造成整个金融体系的不不乱。例如,大量资金短时间涌入某个国家,会造成该国汇率以及利率的大幅波动,造成该国本币的急剧升值或者贬值,乃至会影响该国的货泉信誉,造成该国金融市场的激烈波动。而这类波动会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造成整 个金融市场动荡,乃至全世界经济动荡,金融风险演化成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会造成社会经济的动荡与衰退。网络银行资金的大范围快速活动还将致使中央银行难以准确了解其资产的实际情况,造成信息不对于称,使风险集中,速度加快,风险情势更为多样化。显然,传统的金融稽核手腕尚没有无比合适网络银行金融监管的法子。 在网络银行眼前,现行金融监管体系中的现场监管将变患上苍白无力。网络银行金融服务的延伸,扩大了金融业务空间,也使金融监管的规模变患上更为广泛,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监管力度。网络银行主要通过大量无纸化操作进行交易,不但无凭证可查,而且1般都设有密码,使监管当局没法搜集到相干资料做进1步的稽核审查。同时,许多金融交易在网长进行,其电子记录可以不留任何痕迹地加以修改,使确认该笔交易的进程繁杂化,监管当局对于银行业务难以核对,造成监管数据不能准确反应银行实际经营情况。 因而,就稽核方式而言,在对于网络银行进行具体稽核时,报表稽核应该成为重中之重。而报表稽核的首要性以及效力性,使患上报表格式的统1化以及数据转换接口的标准化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因为过去整个金融系统的电子化建设计划不统1,各家银行的电子化水平良莠不齐,软硬件系统缺少必要的兼容性,非现场监督电脑体系网络化以及信息资源的同享程度很低,这些均在必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效力。同时因为稽核指标体系缺少层次性以及统1性,致使宏观以及微观监管指标比例呈现失调。所以,中央银行在对于网络银行制订相干的法律法规时,应该首先斟酌整个金融系统电子化建设的全面计划,树立统1以及规范的非现场监督体系,将报表格式标准化,并按银行会计数据管理规则树立科学的监控指标体系,从而到达非现场稽核以及报表稽核高效准确的目的。报表稽核的结果也可作为电子货泉发行机构的信誉评级根据。 与传统银行的信息表露不同,对于网络银行的信息表露请求应该更为严格,尤其要强调其信息表露的公然性。所谓信息表露是指网络银行及时向公家其经营流动以及财务状态的有关信息,优良的信息表露轨制可以促使投资者以及存款人对于其运作状态进行充沛的了解,影响他们的投资以及存款行动,以免可能酿成的被动。然而因为种种缘由,现有的银行信息表露内容以及方式还存在许多问题。跟着我国金融企业逐渐实现股分制,并终究步入上市公司的行列,对于于那些从事网络银行业务的上市金融机构,更应该遵循“公然、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准确地表露其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态。 除了上述技术操作方面的问题外,网络银行还面临下列几类风险,如法律风险、信誉风险、管理风险以及网络犯法风险 4、结论以及建议 依据上面的分析可以患上出下列结论:电子货泉的快速发展对于金融体系会发生巨大的影响,对于传统货泉政策体系发生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的,而电子货泉以及网络银行业务的展开对于金融监管的内容以及法子提出了挑战。 电子货泉的发生减少了原有系统的风险,使患上封锁以及孤立系统因为信息不完备而酿成的风险基本解除,但同时也派生出1些新的问题,技术的进步使患上风险更为难以测度以及节制。 新的电子支付系统发展的症结是要有总体计划,触及的部门也不但限于金融当局,咱们要将电子支付系统及电子商务触及到的有关法律、中央银行的货泉政策、监管内容法子、税收问题、电子货泉的发行体系的树立等统1计划,分步施行。 电子货泉、网络银行的发展应斟酌如下问题:由金融当局统1计划,严格管理;树立1套与之对于应的法律法规,以明确消费者、商家、银行以及清理机构的权力以及义务;在发展电子货泉的同时树立起对于电子货泉发行、流量、统计的监控体系及认证中心;对于电子货泉与货泉政策、货泉政策中介指标、货泉政策工具和其他相干的理论问题要深刻钻研,以化解可能的金融风险。 网络银行的金融监管应重点斟酌下列几方面的问题:将网络银行业务正式列入金融机构管理范畴,树立专门的网络银行准入轨制;完美现行法律,补充合用于网络银行业务的相干法律条文;加强网络银行的信息表露轨制,以便促使网络银行的经营者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制订网络银行的安全标准,树立安全认证体系;结合网络银行业务的特色,完美现行金融监管办法;加强国际间的网络银行监管合作;加强金融监管人员的计算机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以及水同等。 电子银行论文:银行电子商务与个人隐私权的保护 [摘要]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给银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使银行逐渐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但是随着银行电子商务不断发展,客户个人隐私的保护成为了银行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银行电子商务隐私权 随着网络信息平台的不断发展,银行使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收集,处理个人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使银行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但是其产生的诸多问题也接踵而来,其中就包括了个人隐私权的问题。 一、隐私权在银行电子商务中的重要地位 对于隐私权的定义,一般认为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隐私权的消极意义与积极意义。其中,前者强调!个人私生活事务不受公开干扰的权利;后者则强调个人资料的支配控制权,即赋予个人对其资料有权决定是否被他人收集、处理或利用的权利等。 在电子商务时代,网络隐私权问题主要是对个人资料的保护问题。网络的广泛运用加速了信息的流通,使整个经济模式、社会架构、行为方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隐私权变得更加财产权化,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个人资料所蕴涵的经济价值,在对于各种盈利活动的组织而言,数以万计的个人信息所组成的资料库无疑是盈利的有利条件。银行机构由于自身业务的性质,能够收集和储存大量的个人信息,特别是有关个人财产和经济信用方面的信息。随着银行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丰富的个人信息资源成为了银行的巨大财富。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银行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对其客户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客户的需求目的,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开拓,同时也可以推测出客户的信用程度,降低银行的风险,为银行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二、银行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个人隐私权保护所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为银行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它使银行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跨越时空界限,随时随地满足客户需求:提供新的服务品种,充分挖掘市场潜力,节省成本,加强竞争力。但是,电子商务业务不仅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也伴随着相应的风险。由于银行原因所导致的客户个人信息的泄漏, 会使客户个人隐私权受到威胁,这样不仅不能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还会使银行暴露于法律风险之中,其主要问题表现为: 1.银行内部对个人信息的不合理使用。消费者个人在向银行提供个人资料时,常常是为了进行网上支付或信用凭证之所需,而事实上,由于利益的诱惑和相关从业人员道德准则的欠缺,银行很可能存将其所收集到的资料用于合理用途之外的情况,包括将资料用于所声明目的之外的用途,不当泄漏资料,甚至出售资料给第三方等,从而侵害银行客户个人的隐私。 2.银行网络安全方面存在隐患。银行在金融领域占有着重要地位,因此银行安全的维护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网络安全。虽然许多银行在网络安全问题上采取了多种措施,然而,网络黑客,系统漏洞因素的存在,仍然困扰着各大银行。安全问题是电子支付中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电子交易各方的利益,网上交易所能带来的巨大机遇和丰厚利润对那些网络入侵的投机者来说是一种无形的诱惑,如果不能及时消除这些网络隐患,会给银行客户的重要信息带来巨大的风险。 3.银行电子商务业务的法律解决机制缺失。对于网络隐私权,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法律加以规定,涉及此问题的只有信息产业部2000年11月7日实施的《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其中规定了供者应当对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保密,未经上网用户同意,不得向他人泄露。这微薄的法律保护根本不足以维护公民个人的权益,同时对于银行机构更起不到应有的约束,管理作用。因此,对于银行电子商务方面的客户个人隐私泄漏问题,不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机制。 三、促进银行电子商务发展,加强个人隐私权保护 1.通过立法方式进行保护。目前我国的法律对隐私权还没有明确的规定,通常是通过追究侵犯名誉权责任的方式来保护隐私权。在如今的电子商务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将隐私权推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法律地位,通过立法来规定网络隐私权的具体内涵及权利救济,从根本上确定隐私权的法律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法律条文中应当确定保护个人信息的范围,信息收集、处理和处分程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规定。同时,对于银行电子商务的监管,更应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以硬性规定来约束银行机构,保护客户个人的隐私权。 2.通过银行业自律方式进行保护。银行业在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的同时,更应加强对个人隐私保护的自律性管理。自律性组织比政府更加熟悉金融业运作的具体实际情况,自律组织在执法检查,纪律监控方面比政府监管更具有灵活性和预防性,自律组织在监管方面的空间较大。同时,通过银行业自律方式进行保护,而非由政府机关介入调整,可以更加建立消费者对银行的信心。通过银行自律性管理的不断规范化,又可以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3.通过科技装置与技术保护个人隐私。银行应当在网络技术方面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消除网络安全隐患,包括采用P3P(Platformfor Privacy Preferences)架构,利用附加于浏览器的隐私权保护软件,对机密信息实施隐藏或加密保护,等等。这样,对于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在技术上可以提供很好的安全平台,使信息泄漏风险的发生率达到最小化。 4.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引导个人消费者。除立法规定,鼓励银行业自律管理,加强技术保护之外, 另一条有效,直接的保护方式则是教育网络使用者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以防止个人隐私被侵犯。包括:(1)不随意泄露个人资料。(2)了解银行保护个人隐私的政策及救济方式。(3)使用加密软件等等。 四、结束语 以电子商务为主体的网络经济是生产方式的一场深刻革命,将改变人类经济生活的面貌。银行业积极参与电子商务活动,并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一个完善的电子商务市场需要对隐私权进行有效的保护, 面我国的实际国情,我国银行业可以构建以法律规范为前提、银行自律为基础、社会监管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 监管框架,来促进银行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银行论文:银行业从电子商务参与者到组织者 安全感、信用度和成熟的支付体系,银行业所具有的这些优势恰是单纯的互联网最缺少,却又是完全的电子商务所必需的要素。因而,银行最合适担负互联网上各种资源的整合者。银行业不但应成为电子商务的踊跃介入者,更有前提成为电子商务的组织者 银行业是受信息化冲击以及影响程度最深、效果最显著的传统行业,其因循多年的经营、管理体系正因而产生着激烈的扭转。 仅就经营理念而言,现在的银行业正在实现由“产品中心”向“客户中心”的转变。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核心是“以量胜出”以及“产品驱动”。而在信息时期,客户瓜葛管理的首要性凸显,了解、分析、预测、引导乃至创造客户需求,才能“在适量的时候,用适量的方式,以适量的价格,向适量的客户提供适量的产品”,从而获取金融服务附加价值。 变革的本源 银行业变革的本源首先在于其内在的信息产业本色属性。银行业是1种从事契约、信息以及商业服务买卖与交流的服务行业,但不管是契约仍是商业服务的买卖与交流,都是通过信息的传递、买卖与交流实现的,从这1角度讲,银行业拥有信息产业的属性。 银行业变革的本源还在于面临的外部压力。其1,传统银行业的资金媒介作用遭到挑战。银行业是传统的间接融资中介机构,在社会经济中担负着资金融通的首要角色。而今天,银行业降低交易本钱的金融中介价值遭到来自IT产业、传统工商企业、直接融资机构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通过互联网这1新渠道,资金的供需双方可以低本钱、高效力地完成结合,对于传统银行业的依赖性有减小的趋势,银行所扮演的资金中间商的角色有弱化偏向。其2,传统银行业的支付功能优势也遭到了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发生了大量新型电子支付工具,与银行提供的支票、信誉卡等传统支付工具相比,新型电子支付工具更利便,本钱也更低廉。对于银行业来讲,新型电子支付工具自身其实不是严重的问题,严重的是最早掌握以及运用这种工具的其实不是银行,而是新兴的信息技术公司,它们应用这些电子支付工具,悄然进入了支付结算领域,严重要挟着商业银行耗巨资树立的票据清理系统及在该领域享有的专有权力。虽然目前这种电子支付工具的后台仍依赖于银行清理系统,然而银行本身的品牌势必遭到电子支付工具品牌的强烈冲击。 像恐龙那样灭亡? 信息经济对于银行业最深远的意义在于,其交易情势与银行业自身的经营模式实现了紧密的结合,给银行业开拓了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网络银行的应运而生,是网络技术与传统银行业的有机结合点。有关数据显示,在全世界网络业进入调剂阶段以后,网络银行业却依然维持着强劲以及延续的增长。依据朱比特媒体(Jupiter Media)的统计,美国银行业二00一年七月网络银行数据流量比1年前增长了七七.六%,而同期整个互联网的数据流量只增长了一九.八%。数据监测公司(Data monitor)预测,今后两年欧洲网络银行账户数量将每一年增添三四%,由二000年的一四三0万增添到二00三年的三四二0万。在美国以及欧洲,网络银行交易量已经占到整个零售银行业务量的五%到一0%,这个比例还在迅速增添。可以说网络银行是1场革命,如果银行业疏忽这1趋势,它就可能全面接收商业银行的资金媒介以及支付服务职能,传统的银行就真会如比尔·盖茨所说的“象恐龙1样消亡”那样。 咱们认为,传统银行业必需主动探索网络化发展道路,摒弃资金中介商的简单思路,强调金融服务供应者的身份,提供更多更好的增值服务,同时迅速掌握新型电子支付工具的利用,在网上支付中盘踞首要地位,施展资源整合者的踊跃作用。 要成为资源的整合者 探究互联网发展当前的1些误区可以发现:互联网高速、海量传输信息的作用被无穷夸张,而完成商务流动所必需的资金、信誉等症结要素却被疏忽。在理解“电子商务”这1概念时,“电子”凌驾于“商务”的核心本色之上,在技术与商务、管理的瓜葛上存在错位,缺少信息流与资金流、信誉等症结要素的有机结合。其实,互联网不是万能的,它只是高效力的信息转移渠道,如果缺少信誉、资金、物流、习气等完成商务流动的必要因素,单靠信息流传输是没法完成完全的交易流动的。另外咱们疏忽了互联网整合交易流程的凸起优势。在认识互联网的优势方面存在局限性以及片面性,常常只看到了其信息传输、交换的特色,而没有认识到互联网可以将交易流程串连起来,低本钱地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从而将1个个分离的交易行动组合成多主体、多目的、顺畅无阻的交易进程。今天,企业对于互联网的利用还停留在业务层面,而疏忽了整个企业组织结构、管理体系的调剂。管理是信息时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缺少管理理念的引导以及管理体系的保障,业务发展就没有久长的动力,企业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互联网经济面临模式转换以及质量晋升,其前程在于实现互联网信息传递功能以及信誉认证、资金转移、物质配送等形成电子商务的各种要素的紧密结合。其中必需的3大要素-信息、信誉、资金是扩散的,只有将各种资源紧密整合起来,将1个个独立的电子商务进程连接成有机总体,才能推进电子商务的进1步发展,这就在客观上需要1个资源整合者,而银行业具备患上天独厚的优势,最有前提担负资源整合者的症结角色。 其1,银行业所善于的资金支付功能在电子商务链中拥有承上起下作用。尽管国际上提供网上支付服务的除了了银行业,还有1些信息科技企业、工商企业等,但与之相比,银行数百年来承当社会支付中介职能的经验技术的累积以及支付网络的建设成绩,使其在网上支付方面拥有独到的优势。其2,银行业具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大动脉以及社会经济的资金中介、支付中介,具有广泛的客户基础,与全社会的各经济单元-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各类企业、家庭以及个人有着时常性的资金来往瓜葛。可以说,电子商务的介入者几近都是银行业的客户,这为银行业在网络经济中施展整合作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3,银行业拥有信用优势。电子商务犹如其它商务情势,常常需要借助某种信誉方式才患上以完成。而银行信誉无疑高于商业信誉,因此通过银行中介展开网上支付,最容易获得交易各方的信任以及支撑,使交易患以实现。其4,银行拥有信息优势。商情沟通是电子商务的第1环节,银行应用自己庞大的机构网络以及广泛的客户基础,掌握着商品、资金、资信等方面的丰厚信息,极大便利了交易各方的信息沟通。其5,电子商务与网络银行拥有同质性,2者有前提实现紧密的结合。信息经济的交易情势-电子商务的实现离不开畅通的信息流、货泉流以及物流,而信息时期的金融业的血脉内不断活动的,除了了传统的货泉流之外,也有大量的信息流,所以电子商务以及金融业在运作方式上有异曲同工的 地方,网络经济的交易情势与银行业自身的经营模式实现了紧密的结合。 银行业所具有的安全感、信用度和成熟的支付体系正适应了电子商务安全、高效的资金支付服务的需求,银行业所具有的优势恰是单纯的互联网最缺少的,却又是完全的电子商务所必需的要素。因而,银行是最合适担负在互联网上组合各种资源的首要职能的主体,银行的经营方式抉择着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的方式,银行能否充沛应用本身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延伸商务领域,已经成为抉择互联网发展方向以及前景的症结因素。 传统银行业寻觅新支点 在战略导向上,银行业必需整合与其它金融、非金融服务机构的瓜葛,争夺成为网络经济的服务业门户。 银行业曾经经尝试过两种发展模式:1是纯洁的网络银行,例如被加拿大皇家银行收购前的“安全第1”网络银行,因为产品以及服务方式的局限性,这类模式已经经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2是“外挂”式网络银行,把银行的各种业务移植到互联网上,走“水泥加鼠标”的多渠道业务发展道路。虽然目前大多数银行在施行网络化战略时都采取了这类方式,然而因为这类模式依然局限于对于银行本身资源的开发应用,而缺少对于其它社会资源整合以及与其它服务功能的融会,难以真正知足信息时期客户的需求,也限制着银行业本身的盈利与发展空间。 现在对于服务业的请求是整合以及协同,各类金融以及非金融服务机构应当以树立“服务门户”的情势同享资源、晋升效力。银行业不但应成为电子商务的踊跃介入者,更有前提成为电子商务的组织者,充沛应用本身在信用、信息方面的优势,充沛施展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支付结算功能,搭建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各种资源,将分离的各种相干交易进程结合为有机的总体。例如,银行业可以牵头树立网上“金融门户”,在互联网上表现为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网站,综合多家金融机构网上服务,与各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存在直接连接。它1方面对于众多金融服务进行打包加工,另外一方面搜集客户信息供成员机构同享。其树立以及经营是各类金融服务机构从冲突到协同的进程,也是完全的客户服务体系以及网上交易体系树立以及完美的进程。1些发达国家已经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迈出了组建网上金融门户的第1步。例如汇丰银行以及美林证券就共同组建了1家提供网上银行以及财务管理服务的公司-“美林汇丰”,其客户可以通过1个核心储蓄账户进行股票、债券、单位信托基金等投资,享受支票、借记卡、汇款、自动提款机等银行服务,并可以取得大量的市场信息。这1网站结合了两家机构在金融专业、立异服务、钻研开发、地舆散布和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已经经获得了初步胜利。银行业应充沛掌控网上支付工具这1优势,整合其他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以金融门户为发展方向,争夺盘踞网络经济的核心肠位。另外,银行业还应当把触角延伸到非金融服务领域。例如,通过与航空服务机构的合作,银行不但可以在机票销售中进行支付、结算,还可以整合保险、游览、住宿等后续服务功能,使之构成1个环环相扣的有机进程。 银行业担负资源整合者的角色,不但充沛知足客户需求,更首要的是为自己开拓了无穷的发展空间。为了胜任网络经济资源整合者的角色,银行业应全方位地依照信息经济的请求,踊跃展开再造工程。 在经营理念上,银行业要建立“大服务”以及“客户本位”的思想。所谓“大服务”理念是将1系列完全的服务流程全体集于1身,构成能够调用从上游到下游全线的网络以及施行能力-提供大服务的能力。可以预言,网络经济第2次高潮将由“大服务”推进,而未来网络经济的竞争也将在这1领域开展。 在业务体系上,银行业必需踊跃立异,完美服务方式,丰厚服务品种,晋升服务质量。立异是银行业的活气源泉,尤其在金融服务竞争日益剧烈、业内外竞争对于手虎视眈眈、市场份额屡遭腐蚀的网络经济时期,立异成为银行除了了安全、信用以外的另外一条生命线。仅把网络作为新的产品营销渠道不是网络银行的全体内涵,必需充沛应用技术发展、金融自由化、全世界化为银行业带来的新业务机会,不断开发服务品种。要以网络为业务发展平台,以银行服务为核心,构筑辐射金融乃至非金融服务领域的“金融超市”,为“E客户”提供“1站式”的全方位服务。 在营销体系上,银行业应当把传统营销渠道以及网络渠道紧密结合起来,走“多渠道并存”的道路。1方面,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以及个性化,那些技术含量高、设计繁杂的高层次服务产品必需依托银行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面对于面式的互动交换,而网络银行则善于于高效力、大批量地处理标准化业务,2者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充沛应用银行资源,全面知足客户需要。另外一方面,传统营销渠道累积了大量线下客户资源,发展“多渠道”营销方式,可以实现客户资源同享,不但可以应用网络化新服务手腕保护客户,还有助于提高网络银行的发展出发点。 在业务流程上,银行业应当依照整合电子商务交易流程的需要进行改造。因为完全的电子商务交易流程触及银行之外的供货商、信息平台和物流商等众多的介入者,触及企业、个人等不同的交易主体,银行业提供的交易系统应是高度开放的。因为电子商务拥有高效快捷的交易需求,银行业所提供的资金支付、信用保证等解决方案应当是简洁明快的。因为电子商务触及的环节环环相扣,银行业在提供相干服务时应保证进程畅通无阻。要到达这些请求,银行业必需全方位地改造业务流程以及交易体系。 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给我1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信息时期网络的发展以及运用赋与了传统银行业新的支点,为咱们打开了通向广阔未来的门户。“网络经济资源的整合者”是信息时期银行业发展的新思路。在朝着这1方向前进的进程中,充溢了变数。但是变化其实不可怕,变化孕育着但愿,因势而变该是1个不变的理念。 电子银行论文:电子商务时代下网络银行的探讨 [摘 要]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网络银行的诞生。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时代下网络银行的运作及其功能,并对电子商务时代下网络银行发展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子商务 网络银行 互联网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不断普及,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整个商务系统也发生了巨大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Internet进行新型的商务活动,这样就导致了电子商务的出现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网络银行的诞生与发展,1995年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建立,被一些观察家看作是网络银行开始诞生。 一、网络银行――电子商务送给银行的礼物 电子商务,就是通过因特网进行商务活动,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商业运营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包括网上广告、订货、付款、客户服务、市场分析等各项商业活动。这些商务活动的特点就是直接通过因特网参与商业活动,运用综合信息技术,以提高贸易伙伴间商业运作效率为目标,将交易过程中的数据和资料用电子方式传递和处理,进而使整个商业活动运作过程实时化、直接化,电子商务具有交易虚拟化、动作成本低、交易效率高和透明度高等显著优点。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网上物流、信息流、货币流三者的统一,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得首先解决货币流的畅通这一难点。银行作为支付结算的最终执行者,在电子商务中起着联系买卖双方的重要作用,但电子商务活动需要的是新型网上支付手段,它能使交易跨越地域与时空、实现安全、方便的实时的网上支付。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电了商务发展的基础条件,如果没有网上支付,电子商务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它就成了“虚拟商务”。因此,网络银行的诞生,既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电子商务时代下的网络银行的运作及其功能 电子商务离不开资金流,离不开网络银行服务。而银行业务的拓展、服务模式的转变也离不开电子商务技术的支持。在任何情况下,资金的支付、清算都是完成和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一环。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要求商家和消费者的开户银行提供资金支付支持,有效的实现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给银行带来了机遇,电子商务技术为突破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拓展和延伸银行的服务提供了有利的武器。它以优质、快捷、全面的服务为人们展现了未来银行的思维模式,成为金融发展的方向。网络银行的诞生使客户在不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只要使用一台个人电脑,通过因特网进入银行网站,就可以获得各项所需的服务,例如开户、销户、支付、转账、查询、汇款、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各项业务。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快捷地办理银行业务。 电子银行论文:浅谈我国银行业的电子化发展 【摘 要】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银行业而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水平将决定其生存能力。功能创新、网上生存和竞争已经成为未来商业银行的主要特征,代表着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银行电子化已经在我国银行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哪家银行电子化程度高,哪家银行就能在金融创新中捷足先登,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银行业;电子化;信息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银行业而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水平将决定其生存能力。我国银行从开始使用计算机以来,经过了从单机应用到城市综合网络;从储蓄、会计等传统业务应用到工资、代收代付公用事业费等中间业务应用;从同城通存通兑到异地通存通兑、电子汇划;从柜台服务到自助银行,银行电子化已经在我国银行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哪家银行电子化程度高,哪家银行就能在金融创新中捷足先登,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电子化是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推动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先进信息技术的采用,极大地提高了银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效率,促进了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的不断创新。传统的银行经营和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电子银行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了全新的“AAA”式服务,即以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任何方式(Anyhow)与客户交换信息和服务,突破了时间、空间和方式的限制,为客户提供每天24小时的全天候金融服务。金融电子化不仅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 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发展的方向”。电子银行是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银行一直担当金融中枢的角色,最有能力影响其他行业应用电子商务的进程和水平,银行应成为电子商务最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电子银行的优势,在于其便利、快捷,交易成本大大低于传统银行,而且网络技术可以很容易地进行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为网上银行拓展跨国业务提供了优越条件。我国银行业已越来越注重电子银行建设,目前国内几大商业银行相继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从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发展现状可以看出,电子银行已呈现井喷之势,以几何级数增长。2001年实现电子银行业务交易额1456亿元,占全行结算业务量的5%;2002年电子银行业务交易金额达到9683亿元,占全行结算业务量的8%;2003年电子银行业务交易金额达到2.18万亿元,占全行结算业务量的24.5%,累计实现业务笔数1.6亿,相当于410个实体营业网点的业务量。按每个实体网点需要30万元运营成本计算,可减少成本支出1.23亿元。截止2004年11月底,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交易额已达到3.86万亿元,共业务量已超过全行结算业务量的30%。 随着商业银行发展的需要,银行电子化也正向更深的层次发展,未来的银行应用系统明显地呈现以下三个发展趋势:数据趋等于集中、处理趋于统一、系统趋于开放。我国银行业面对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新形势,时刻关注着电子银行的发展,并把电子银行的规划和发展确定为深化改革转型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通过电子银行的建设,我们把前一段改革的成果连接起来,使各岗位和职能形成整体,为加强管理、提高效率、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 二、电子化大大促进了银行业生产力的提高 由电子技术与银行业相结合的现代银行经营模式表明,电子化大大促进了银行生产力的提高。 (一)拓宽服务领域 金融电子化能够融合银行、证券、保险业等分业经营的金融市场,减少各类金融业针对同样客户的劳动重复,拓宽金融业进行产品更新换代的空间。因此,银行业将从事全能金融业务,如存贷款、国际结算、财务顾问、证券经纪、信托保险、各种中间业务等。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引入,使银行界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开始时,是使用权银行的传统业务处理实现电子化,接着,大量新的自动银行服务项目应运而生。在银行电子化的基础上,银行又向广大客户提供了各种能增值的金融信息服务。银行的电子化,使银行同往来银行、企事业单位、商业部门、政府管理部门,以至每个家庭,都建立了紧密的有机联系,使银行的业务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二)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金融电子化建立虚拟化金融业市场,银行将不受营业网点的空间局限。只要网络和通讯能够到达的地方,都可以成为银行的市场范围,银行可以向客户提供全天候、大范围、跨地区、跨国界的交易服务,从而大幅度地提高银行的服务效率。银行除了向客户提供传统的金融业务服务,以及前述的新的自助银行劳务服务外,电子化银行还能从各种金融交易中提取各种有用的信息,向客户提供各种能增值的金融信息服务。这是现代银行的一个实质性的变化,是银行真正进入电子银行时代的标志。 (三)降低服务成本 传统的商业银行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去经营业务,而且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去建设网点,做广告宣传,而金融电子化使得客户的交易成为一种空间的交易,金融业的营业网点已从砖墙式建筑向ATM、POS、网络等系统转移,提高了金融业的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经计算,传统银行的经营成本占经营收入的60%,而电子银行的经营成本仅相当于经营收入的15%~20%,成本的降低也就意味着收益的增加。 三、银行业电子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存在问题 1.电子银行的安全问题。作为银行业务运行的平台,电子银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较高,其风险超出了传统意义上金融风险的概念,电子银行的风险不仅包括传统意义 上的金融风险,还包括技术风险等。同时,银行风险已不仅来源于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互动关系,很大程度与第三方行为有关。因此,提高电子银行的安全管理水平,是电子银行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2.相关法律问题。同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有两个十分突出的特性,它传递信息(包括契约)采用的是电子化方式;它模糊了国与国之间的自然疆界,其业务和客户随着互联网的延伸可达世界的任何角落。从理论上讲,国外客户使用银行服务的便利几乎同国内客户一样。这样,就向传统的基于自然疆界和纸质合约基础上的法律法规提出了挑战。 3.银行的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随着银行业务电子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原有的只能适应传统的手工操作和简单的电脑操作人员将逐渐被淘汰,因不适应日益发展的新业务、新技术的运用而导致的银行内部待业人员将不断增多。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在新业务中的广泛运用,应用软件开发所需的尖端人才将严重不足。银行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既懂银行业务又精通电子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二)解决措施 1.由于电子银行的安全和技术风险,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采用的信息技术的先进程度,系统的设计开发水平,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及其供应商的选择等,银行依靠传统的风险管理机制已很难识别、监测、控制和管理相关风险。同样,监管机构也难以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对电子银行的安全性进行准确评价和监控。因此,大部分国家都采用了依靠外部专业化机构定期对电子银行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的办法,提高对电子银行安全性和技术风险的管理和监管。 2.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建立完善电子银行业务法。首先要制定《电子银行法》。《电子银行法》作为电子银行市场发展的核心法律规范,应对电子银行的性质、监管、市场准入、业务范畴与标准、金融创新、法律责任、市场退出机制等做出明确规定,其次是《电子签名法》。电子签名的问题是目前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最大的盲点,因为关于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问题,一些国家现有法律尚未对其做出明确的规范。对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电子签名立法的成功经验,制定符合各国国情的《电子签名法》,再次是《电子资金划拨法》。在该法中主要规定有关客户与银行、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明确电子资金划拨的法律责任承担形式、损失赔偿的范围、禁止欺诈等。 3.加强对高级复合人才的培养。金融电子化需要一批既掌握计算机、通信等相关技术知识,又对金融知识和管理知识有造诣的高级人才,要吸引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敏锐的洞察力、顽强的斗志和敬业精神等全面素质的人才加入网络银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完善的激励机制必须与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挂起钩来,如建立利润工资含量制度,在工资奖金分配、职称晋升上体现区别对待的政策,再如实行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才年薪制,坚持效益优先、稳健经营的原则,坚持责任与利益相一致的原则,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机制,以促进银行整体效益的稳步持续增长。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在完善物质激励机制的同时,必须强化精神激励机制,通过党、团、政、工、妇等组织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还可通过评先进、劳模,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开展劳动竞赛等形式激励员工自觉敬业爱岗,为银行事业多作贡献。 电子银行论文:关于电子银行的风险与控制 因特网的呈现给银行提供了1个史无前例的超出现存国界的机遇,国际银行业的容貌由此产生了天翻地覆的革命性变化。愈来愈多的国际银行开始关注以及瞄准电子银行业务,并试图涉险进入以及占领电子商务的新领域。受网络技术变革、金融监管自由化以及不肯定的法律、规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电子银行业务给银行风险节制方面带来了挑战。 国际电子银行业务游戏规则的权威制订机构棗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电子银行小组(EBG)于二000年一0月了《银行监管人面临的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的白皮书。本文试图以此为参照物,探讨、分析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及其节制问题,以期对于我国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有所启迪。 1、风险分析 EBG将电子银行的基本风险划分为两大类:1类是电子银行发展带来的新风险,另外一类是电子银行自身拥有的传统性银行风险。 一、战略以及经营风险 战略以及经营风险是指经营决策过错、决策执行不当或者对于行业变化束手无策,对于银行的收益或者资本构成现实以及长远的影响。战略风险是银行展开电子银行业务时面临的最重大的风险之1。战略风险在属性上更为普遍以及宽泛。银行董事会以及执行管理层所采用的战略决策都会对于其他风险种类发生影响。如果银行战略的计划以及执行呈现无效或者不当,飞速的技术变革,剧烈的同业竞争以及该战略的性质都会暴露出银行的巨大风险。相似的,如果管理层采用1种过于小心的技术跟踪战略也将使银行在1个饱以及的市场或者迅速巩固的市场中没有涓滴的立足之地。 二、运风格险 运风格险是1种系统技术风险。因为电子银行对于技术的高度依赖性,使运风格险成为最重大的风险之1。运风格险来源于下列6个方面:1是技术框架的公道性。如果电子银行系统不能将多种业务系统进行适量的整合,那末银即将因为交易处理产生的过错而暴露出重大的运风格险问题。2是系统安全性。开放的电子递送渠道使银行暴露在新的安全风险之下,构成了新的安全风险问题。3是数据完全性。数据完全性是系统安全的1个首要组成部份。如果银行没有树立1个有效的节制程序,数据在传递以及接受进程中就可能产生遗失或者转换变形,造成数据不完全。4是系统的有效性。如果银行没有制订1个有效的运行延续性以及事故应急规划,系统的超负荷运行以及消耗就可能影响银行准确、可靠、1贯地提供适量配套的产品以及服务,引发潜伏的重大名誉风险。5是内部节制以及内部审计。如果银行不具备充沛到位的内部节制措施,并且这些节制措施不能患上到独立审计的话,那末银行就不能有效防范来自内外部的欺诈行动。6是业务外包。良多银行机构过于依赖少数几个外包商,这类对于少数外包商的集中依赖性可能会发生系统性影响。其次,良多技术外包商缺少银行环境中所请求的节制知识。再次,业务外包也能够引发与风险敞口相干的附加隐私权维护问题。 三、名誉风险 名誉风险是指负面的公家观点对于银行收益以及资本所发生的现实以及长远的影响。阻碍电子银行递送渠道有效性的任何负面发展均可能影响银行的名誉。提供1个能够支撑电子银行业的可依赖的网络能力是相当首要的。如果因特网银行业务运作不善;如果银行不能在1个1致的基础上提供可靠、准确而及时的电子银行服务;如果银行不能及时回复客户通过E桵AIL的查询,不能提供适量的信息表露或者是侵略了客户的隐私权,银行的名誉均可能招致负面影响。银行网址上的重大安全缺点会削弱客户或者市场对于银行提供适量的管理因特网交易能力的信念。 四、法律风险 电子银行业务发生的法律风险是另外一个需要关注的风险问题。目前,各国政府对于电子银行以及网上交易的法律法规多不清晰,有良多含混的地方,并且缺少专门规范电子银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各国现行的法律以及规制框架又存在许多冲突。通过因特网与客户发展瓜葛的1国银行可能其实不熟识另外一些国家特定的银行法律以及客户维护法律,由此增添了法律风险。 未经授权使用或者滥用在因特网上搜集到的数据是另外一种潜伏的法律风险来源。未患上到授权的个人能够对于银行以及外包商具有的客户“数据仓库”进行袭击或者渗入。比方,黑客或者其别人可能渗入到银行或者外包商的数据库里去,或者者树立他们自己的数据库,使用客户信息进行欺诈犯法流动。患上到授权的人员也可能蓄意地滥用数据,这些都会给银行带来法律风险。 五、信誉风险 信誉风险是指,因为债务人未能依照与银行所签合同条款或者商定行事,而对于银行收益或者资本酿成的风险。银行机构的信誉风险可以遭到电子银行业务的多方面影响。因特网递送渠道的使用可使银行尤其是小银行迅速扩大,而这会致使资产质量的提高,增添了内部节制风险。因特网的使用也扩大了银行的地域规模,超出了传统的经营地区,这也增添了对于当地市场动态以及风险了解的难度,必需核实区域外借款人的担保并完美担保存置权。此外,因特网也使患上银行难于鉴别1个潜伏客户的身份以及可托度。而客户的身份以及可托度是公道的信誉决策的必要组成部份。 六、活动性风险 活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在其所作许诺到期时,不承当难以接受的损失就没法实行这些许诺,从而对于银行收益或者资本酿成的风险。在因特网上,信息以及谣言的活动速度之快可以对于银行的活动性风险发生影响。 七、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金融市场需求变动而带来的风险。近来网上证券发行以及交易的发展对于银行市场风险发生的影响是扑朔迷离的。从市场观点看,1方面网上证券交易量的增添会致使动荡性增添,另外一方面也致使了活动性的增添。从单个银行的观点看,如果银行展开或者扩展由网上银行所带来的存款经纪、贷款销售或者证券化业务,他们就可能增添市场风险。 八、外汇风险 当1笔贷款或者贷款组合之外汇计价或者以借入外汇作为资金来源,外汇风险就会发生。如果银行接受了外国客户的存款或者开立了外币账户,银行就会见临外汇风险。因特网使银行有扩大业务地域规模的机会,展开电子银行业务带来的外汇风险程度就会比展开传统业务带来的风险程度大患上多。 2、风险节制 虽然与电子银行相干的上述基本风险种类其实不是新的,但这些风险发生的特定方式和影响程度对于于银行管理层以及监管人来讲却是全新的。与传统银行风险相比,电子银行所承当的风险将更为巨大。针对于上述电子银行风险,可斟酌采用下列节制策略: 一、树立优良的公司治理结构 由于优良的公司治理机制是银行做出正确战略的平台。银行要获得因特网战略以及经营的胜利,必需要有1个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龙其是需要1个健康的董事会。董事会犹如银行的大脑,大脑不健康,网上战略以及经营无从谈起。而这1点偏偏是我国特别是国有银行所缺少的。银行应该具备1种严密的分析程序来辨认、衡量、监督以及节制电子银行风险。对于电子银行风险的管理以及节制包括“计划施行衡量”等基本环节。在这些环节上,需要银行组织中的不同角色去完成。首先,风险计划由银行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应该对于会给银行风险管理发生重大影响的有关电子银行技术项目进行钻研、批准以及监督,并肯定有关技术以及产品是不是同银行战略目标相1致,是不是能知足市场需求,是不是能够保持该行的竞争能力以及赢利能力。其次,技术施行由经理层负责。这就请求经理层具备相干的技巧以有效评估电子银行技术以及产品为银行选择适合的组合,并确保选定的技术安装正确。再次,衡量以及监控风险由监督系统负责。监督系统应当具备相干技巧以有效辨认、衡量、监督以及节制触及电子银行的风险。董事会应该收到关于所用技术、所定风险及如何管理这些风险的按期讲演。作为设计程序的1个部份,电子银行系统中包括有效的质量保证以及审计程序。由审计人员对于电子银行技术以及产品进行独立评估有助于董事会以及高档管理层完成自己的责任。 二、设计以及执行与电子银行风险相适应的内部节制系统 电子银行扭转了传统银行的内部节制、岗位分工以及明晰的审计轨迹,使银行在经营以及审计方面都极其缺少专门的技术以及技巧。银行机构必需拥有充沛到位的节制措施,由独立的审计部门对于内部节制系统作按期的测试以及评估。电子银行内部节制系统的目标应包括:技术计划与战略目标的1致性;数据的可用性;数据的完全性;对于数据保密以及对于隐私的维护措施;管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电子银行内部节制系统的要素包含3方面:1是内部会计节制,用来保障以资金记录的资产及其可靠性。2是运营节制,用来保障业务目标的实现。3是管理节制,用来保障运营效力的执行政策与程序。这3个要素体现在下列3个层次:1是预防性节制;2是侦测节制;3是纠正节制。 三、保障电子银行系统安全的措施 EBG的调查表明,多数银行都把安全风险看做是与电子银行相干的1个主要风险。安全性始终是电子银行系统中的1个首要问题,而要使电子银行安全运作,还患上使用技术的法子来解决因技术带来的问题。保障电子银行系统安全可采用 防火墙、编码技术、授权证明人等技术措施。 四、重视电子银行系统的有效性以及延续可用性 除了了确保1个安全的展开电子银行业务的内部网络以外,制订有效的容量计划也是确保电子银行产品以及服务延续有效性的症结所在。为了有效地进行竞争,防止因为系统消耗引发的潜伏的重大名誉风险,展开电子银行服务的银行必需准确、可靠、1贯地提供适量配套的产品以及服务。这些因素表明,制订1个有效的运营延续性、防御及事故反映规划是极为首要的。而且,拜托外部开发系统的趋势也使银行有必要确保外部服务提供商的相似规划必需到位,并按期检测其有效性。 五、维持对于技术外包进行评估以及监控的能力 银行要按期对于其技术支撑来源进行从新评估,以肯定已经有的方案是不是继续合适其业务发展,是不是有足够的弹性来知足预期的将来需要。 六、名誉以及法律风险节制方面 为避免呈现可能致使银行名誉受损的负面情况,银行机构应该发展以及监督电子银行业务的运行标准。维护银行名誉的其他首要手腕还有按期审查以及测试经营延续性、抵抗以及事故反应规划和沟通战略。 七、其他的传统银行风险管理方面 银行应该履行公道的信誉保险政策、信誉监督以及管理行动准则。要依据电子银行业务量大小,加强对于客户存款以及贷款的活动性和变化情况的监控,同时也需要对于电子银行业务对于市场动荡性的影响效果进行监控 。 电子银行论文:商行电子银行改革思考 一、电子银行的概念 中国银监会2006年3月1日实施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对电子银行有明确的定义电子银行业务包括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展的银行业务,利用电话等声讯设备和电信网络开展的银行业务,利用移动电话和无线网络开展的银行业务,以及其他利用电子服务设备和网络,由客户通过自助服务方式完成金融交易的银行业务①。 二、电子银行的优势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网络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全球银行业面临信息化生存、综合化经营、资本化运、国际化发展四大趋势。其中,信息化需求位于首位,作为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渠道,和传统柜台业务相比,电子银行具有如下优势。 (一)电子银行业务的成本优势电子银行主要依靠因特网或其他公众电信网络来完成与客户的信息沟通和业务交易,减少了双方的交易成本。相对于传统的银行业务,电子银行具有天然的成本优势。 (二)电子银行的渠道优势从银行角度来讲,电子银行作为银行与客户沟通的桥梁,可以统一银行内部所有的业务数据,为客户提供一个清晰、完整的服务界面体现银行整体的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同时,电子银行可以实时地记录各类客户的交易信息及其反馈信息,理性地分析客户行为,预测市场走向,明确市场定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市场另外,在信息、群体通知方面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征。对于客户来说,电子银行业务具有方便快捷、操作实时性强、服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个性化服务等几大优势。 (三)电子银行的创新优势电子银行业务是一项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而不断更新的业务。电子银行的内涵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扩大,业务的范围也随之延伸。电子银行业务是一项服务产品。它的生产过程即是消费者的消费过程,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差别化又是电子银行创新能力的助推器。在经济发展快速,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是否具备创新能力是衡量一项业务是否能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的重要指标。 三、我国电子银行改革现状 近年来,各行的电子银行业务均得到加强,市场基础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对产品营销的推动力和牵引力不断增强。 (一)管理模式初步形成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电子银行的营销方式正逐步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化。为争夺市场份额,各行在管理模式上都有所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电子银行产品的营销工作。 (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目前,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在电子银行业务方面开发了各具特色的服务功能。例如,招商银行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系统可为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几十项专业服务,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电子银行服务推向市场。2008年以来,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商用,手机银行的到了进一步发展,奥运会期间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应。 (三)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都有较快发展,以网上银行为例,全国范围内,个人网银用户比例为19.9%。在10个经济发达城市中,2008年使用个人网上银行的用户比例达到44.9%,比2007年高出7.1%。而在企业用户市场,这一趋势则更为明显:2008年全国企业网银用户的比例达到42.8%;在2008年10个经济发达城市调查结果中,使用企业网上银行的用户比例继续增长,比2007年增长了10.3个百分点②。 (四)内部管理走向规范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各银行推行规范化管理,为电子银行从立项到产品上线运行全过程拟订规范化操作流程,保证了电子银行的安全和畅通。同时,内部风险防范上,各银行均注重加强管理,构筑坚实、牢固的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对电子银行的监控。 四、电子银行改革的前景如何和现存的问题 电子银行日益演变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信息枢纽和金融神经中枢。电子银行的发展不仅是银行业自身业务创新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不仅会对银行业的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机遇永远伴随着挑战,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改革也面临着许多问题。目前中国电子银行业存在着“不当的战略规划与管理”、“潜在的安全风险”、“尚待完善的资源整合”、“落后的产品开发理念”、“参差不齐的技术与管理标准”、“尚不完善的监管机制”、“来自外资银行的冲击”、“社会替代性存在”八大问题③。去除技术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制约着商业银行电子银行的发展。 (一)发展环境欠完善目前我国电子银行业务纵深和宽度都还有限,受国内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客户群体缺乏规模,现代支付体系不完善,信用评价机制不健全等国情的制约,电子银行经营范围有限,在一些地区尚不能起到替代分支机构的作用。在解决“排队难”等实质性问题上收效甚微。 (二)市场主体发展不健全除了少数国有大型银行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外,国内大多数中小银行的电子银行服务在其基础格局上发展,大多只满足存款、汇款、汇兑等业务,只是一个简单化的传统业务外挂。其技术手段停留在低层次,缺乏内涵,缺乏适合市场的特色,更难“以客户导向”了。一些银行对电子银行发展方向的认识模糊,仅把它当作扩大传统业务的手段,因而发展缓慢。 (三)监管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已经出台,电子银行市场准入的要求也开始规范化。然而,商业银行过去那种在技术上想方设法采取措施避开监管的行为还会出现,电子融的监管要纳入网络经济、电子商务整体管理框架中考虑,同时通过加强国际监管合作。 五、对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改革的建议 随着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和国内竞争的加剧,电子银行将是各家银行竞争的重要战场,国内商业银行在改革中尤其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我国电子银行发展的良好环境 1.大力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扩大电子银行的生存空间,电子商务与电子银行的发展空间取决于信息基础设施的规模的水平,信息终端以及信息知识的普及程度。 2.建立健全自身的网络安全系统。随着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必然出现很多金融业务创新,也必将涉及到现行金融管理体制和政策的空白点或禁区。此外,银行应尽快完善计算机和 通信网络的安全体系,不仅包括防范计算机犯罪、防病毒、防黑客,还应包括各类电脑识别系统的防护系统,防止自然灾害、恶意侵入,人为破坏、金融诈骗等各类因素。 (二)强化品牌意识,差异化服务目前,各行电子银行低端客户比重较大,面对这样的市场和客户群体,要采取效益领先和差异化相结合的发展战略,科学细分市场,锁定目标客户群,精心打造电子银行精品服务和特色服务。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对客户年龄结构、企业规模、分布区域、运营能力、行为偏好、个性化需求等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实行差异化服务,有针对性地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巩固原有客户,转化不良客户,挖掘潜在客户。在综合考虑价值度、贡献度、回报率和风险度的前提下,优先抓好重点区域、重点网点、重点客户的业务推动工作,以行业龙头和资金龙头为主攻方向,把资产质量高、信誉度好、发展水平高的大型企业集团优先发展为电子银行客户。利用产品技术优势和优质服务,优化客户结构,形成核心群体,以点带面推动电子银行全面发展。 (三)健全营销机制建立一支专业营销队伍,对不同客户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为高端客户提供VIP服务,为中端客户提供大众服务,为低端客户提供便民服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上门营销、媒体营销、交互式营销、广告营销等立体营销格局,不断丰富营销方式和手段,使电子银行深入人心。 (四)优化产品结构,整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大电子银行产品和功能的整合力度,将现金管理平台、企业在线银行等功能整合到现有电子银行中来,构建统一的在线服务系统,开发和推广电子银行地方特色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删繁就简,着力打造拳头产品,形成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标准化服务工程,采取打包推介和捆绑销售方式,建立畅通的营销渠道,进一步扩大电子银行规模,实现电子分销渠道的多功能发展,促进营业网点转型。设立电子银行自助服务区,配置互联网上网设备,让客户利用银行提供的电子银行平台直接办理业务,减少等待时间,逐步实现将大量低效及占用柜台资源多的业务向电子银行渠道分流。 电子银行论文:浅谈我国银行业的电子化发展 摘 要: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银行业而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水平将决定其生存能力。功能创新、网上生存和竞争已经成为未来商业银行的主要特征,代表着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银行电子化已经在我国银行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哪家银行电子化程度高,哪家银行就能在金融创新中捷足先登,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银行业;电子化;信息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银行业而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水平将决定其生存能力。我国银行从开始使用计算机以来,经过了从单机应用到城市综合网络;从储蓄、会计等传统业务应用到工资、代收代付公用事业费等中间业务应用;从同城通存通兑到异地通存通兑、电子汇划;从柜台服务到自助银行,银行电子化已经在我国银行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哪家银行电子化程度高,哪家银行就能在金融创新中捷足先登,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电子化是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推动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先进信息技术的采用,极大地提高了银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效率,促进了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的不断创新。传统的银行经营和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电子银行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了全新的“aaa”式服务,即以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任何方式(anyhow)与客户交换信息和服务,突破了时间、空间和方式的限制,为客户提供每天24小时的全天候金融服务。金融电子化不仅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 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发展的方向”。电子银行是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银行一直担当金融中枢的角色,最有能力影响其他行业应用电子商务的进程和水平,银行应成为电子商务最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电子银行的优势,在于其便利、快捷,交易成本大大低于传统银行,而且网络技术可以很容易地进行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为网上银行拓展跨国业务提供了优越条件。我国银行业已越来越注重电子银行建设,目前国内几大商业银行相继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从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发展现状可以看出,电子银行已呈现井喷之势,以几何级数增长。2001年实现电子银行业务交易额1456亿元,占全行结算业务量的5%;2002年电子银行业务交易金额达到9683亿元,占全行结算业务量的8%;2003年电子银行业务交易金额达到2.18万亿元,占全行结算业务量的24.5%,累计实现业务笔数1.6亿,相当于410个实体营业网点的业务量。按每个实体网点需要30万元运营成本计算,可减少成本支出1.23亿元。截止2004年11月底,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交易额已达到3.86万亿元,共业务量已超过全行结算业务量的30%。 随着商业银行发展的需要,银行电子化也正向更深的层次发展,未来的银行应用系统明显地呈现以下三个发展趋势:数据趋等于集中、处理趋于统一、系统趋于开放。我国银行业面对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新形势,时刻关注着电子银行的发展,并把电子银行的规划和发展确定为深化改革转型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通过电子银行的建设,我们把前一段改革的成果连接起来,使各岗位和职能形成整体,为加强管理、提高效率、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 二、电子化大大促进了银行业生产力的提高 由电子技术与银行业相结合的现代银行经营模式表明,电子化大大促进了银行生产力的提高。 (一)拓宽服务领域 金融电子化能够融合银行、证券、保险业等分业经营的金融市场,减少各类金融业针对同样客户的劳动重复,拓宽金融业进行产品更新换代的空间。因此,银行业将从事全能金融业务,如存贷款、国际结算、财务顾问、证券经纪、信托保险、各种中间业务等。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引入,使银行界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开始时,是使用权银行的传统业务处理实现电子化,接着,大量新的自动银行服务项目应运而生。在银行电子化的基础上,银行又向广大客户提供了各种能增值的金融信息服务。银行的电子化,使银行同往来银行、企事业单位、商业部门、政府管理部门,以至每个家庭,都建立了紧密的有机联系,使银行的业务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二)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金融电 子化建立虚拟化金融业市场,银行将不受营业网点的空间局限。只要网络和通讯能够到达的地方,都可以成为银行的市场范围,银行可以向客户提供全天候、大范围、跨地区、跨国界的交易服务,从而大幅度地提高银行的服务效率。银行除了向客户提供传统的金融业务服务,以及前述的新的自助银行劳务服务外,电子化银行还能从各种金融交易中提取各种有用的信息,向客户提供各种能增值的金融信息服务。这是现代银行的一个实质性的变化,是银行真正进入电子银行时代的标志。 (三)降低服务成本 传统的商业银行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去经营业务,而且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去建设网点,做广告宣传,而金融电子化使得客户的交易成为一种空间的交易,金融业的营业网点已从砖墙式建筑向atm、pos、网络等系统转移,提高了金融业的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经计算,传统银行的经营成本占经营收入的60%,而电子银行的经营成本仅相当于经营收入的15%~20%,成本的降低也就意味着收益的增加。 三、银行业电子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存在问题 1.电子银行的安全问题。作为银行业务运行的平台,电子银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较高,其风险超出了传统意义上金融风险的概念,电子银行的风险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金融风险,还包括技术风险等。同时,银行风险已不仅来源于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互动关系,很大程度与第三方行为有关。因此,提高电子银行的安全管理水平,是电子银行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2.相关法律问题。同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有两个十分突出的特性,它传递信息(包括契约)采用的是电子化方式;它模糊了国与国之间的自然疆界,其业务和客户随着互联网的延伸可达世界的任何角落。从理论上讲,国外客户使用银行服务的便利几乎同国内客户一样。这样,就向传统的基于自然疆界和纸质合约基础上的法律法规提出了挑战。 3.银行的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随着银行业务电子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原有的只能适应传统的手工操作和简单的电脑操作人员将逐渐被淘汰,因不适应日益发展的新业务、新技术的运用而导致的银行内部待业人员将不断增多。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在新业务中的广泛运用,应用软件开发所需的尖端人才将严重不足。银行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既懂银行业务又精通电子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二)解决措施 1.由于电子银行的安全和技术风险,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采用的信息技术的先进程度,系统的设计开发水平,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及其供应商的选择等,银行依靠传统的风险管理机制已很难识别、监测、控制和管理相关风险。同样,监管机构也难以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对电子银行的安全性进行准确评价和监控。因此,大部分国家都采用了依靠外部专业化机构定期对电子银行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的办法,提高对电子银行安全性和技术风险的管理和监管。 2.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建立完善电子银行业务法。首先要制定《电子银行法》。《电子银行法》作为电子银行市场发展的核心法律规范,应对电子银行的性质、监管、市场准入、业务范畴与标准、金融创新、法律责任、市场退出机制等做出明确规定,其次是《电子签名法》。电子签名的问题是目前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最大的盲点,因为关于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问题,一些国家现有法律尚未对其做出明确的规范。对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电子签名立法的成功经验,制定符合各国国情的《电子签名法》,再次是《电子资金划拨法》。在该法中主要规定有关客户与银行、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明确电子资金划拨的法律责任承担形式、损失赔偿的范围、禁止欺诈等。 3.加强对高级复合人才的培养。金融电子化需要一批既掌握计算机、通信等相关技术知识,又对金融知识和管理知识有造诣的高级人才,要吸引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敏锐的洞察力、顽强的斗志和敬业精神等全面素质的人才加入网络银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完善的激励机制必须与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挂起钩来,如建立利润工资含量制度,在工资奖金分配、职称晋升上体现区别对待的政策,再如实行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才年薪制,坚持效益优先、稳健经营的原则,坚持责任与利益相一致的原则,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机制,以促进银行整体效益的稳步持续增长。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在完善物质激励机制的同时,必须强化精神激励机制,通过党、团、政、工、妇等组织加 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还可通过评先进、劳模,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开展劳动竞赛等形式激励员工自觉敬业爱岗,为银行事业多作贡献。 电子银行论文:论对发展中国电子银行的思考 【 论文 关键词】: 电子 银行; 信用体系; 网络 安全 【论文摘要】:电子银行的 发展 已经是各个国家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在我国发展电子银行的原因和制约条件,并指出我国要克服各种障碍,促进电子银行的发展。 电子银行的发展已经是各个国家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发展电子银行的原因 1. 经济 社会的发展要求一种新的支付体系与其相适应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要求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告诉我们,经济领域一旦出现资源的不合理运用就会出现帕累托改进的空间。调剂资金余缺是银行的基本职能,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必将会出现规模更大的资金流,运用传统的货币支付体系将会产生各种资源的浪费,所以经济金融市场的顺利运行要求电子银行这一新的支付体系来满足更大的资金支付和转移。 2. 科学 技术的进步为电子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进入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以电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有了飞速发展。这就带动了网络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金融也提供了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无论是国际金融发展的趋势还是国内的金融市场开放方向,其趋势都将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更加全面、高效的金融服务平台,科学技术的进步正是为这一新的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各种基础金融服务结合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将会使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服务迅速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3. 国际金融发展的趋势是金融服务网络化,这一趋势促使 2. 城市 网络 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这里说的基础设施是指 发展 电子 银行必须的网络软件和硬件设施。 3. 网络安全是个大问题 金融 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电子银行网络化经营更加要求经营机构提起高度的重视。由于技术开发的特殊性,电子银行面临如 计算 机网络病毒、网上犯罪以及软件运行等风险。计算机病毒可能毁掉整个系统,网上黑客可能破坏网络,系统软件自身的不完善可能会引起系统故障,甚至导致系统崩溃。这些都严重威胁着电子银行的安全营运。如何确保交易安全,为个人保密,就成为电子银行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各家商业银行虽然都采取了一定的安全防范措施、制定了相应规定。但是在执行上普遍存在管理不严格的现象,如密码的保管和定期更换主机房的安全管理、灾难备份、病毒防范等等。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必将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电子银行论文:电子银行的风险与控制研究 摘要:因特网的出现给银行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超越现存国界的机遇,国际银行业的面貌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性变化。越来越多的国际银行开始关注和瞄准电子银行业务,并试图涉险进入和占领电子商务的新领域。受网络技术变革、金融监管自由化和不确定的法律、规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电子银行业务给银行风险控制方面带来了挑战。 关键词:电子银行;风险控制;国际银行;因特网 前言 国际电子银行业务游戏规则的权威制定机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电子银行小组(ebg)于2000年10月了《银行监管人面临的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的白皮书。本文试图以此为参照物,探讨、分析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及其控制问题,以期对我国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有所启发。 一、风险分析 ebg将电子银行的基本风险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子银行发展带来的新风险,另一类是电子银行本身具有的传统性银行风险。 1、战略和经营风险 战略和经营风险是指经营决策错误、决策执行不当或对行业变化束手无策,对银行的收益或资本形成现实和长远的影响。战略风险是银行开展电子银行业务时面临的最重大的风险之一。战略风险在属性上更加普遍和宽泛。银行董事会和执行管理层所采取的战略决策都会对其他风险种类产生影响。如果银行战略的规划和执行出现无效或不当,飞速的技术变革,激烈的同业竞争和该战略的性质都会暴露出银行的巨大风险。类似的,如果管理层采取一种过于谨慎的技术跟踪战略也将使银行在一个饱和的市场或迅速巩固的市场中没有丝毫的立足之地。 2、运作风险 运作风险是一种系统技术风险。由于电子银行对技术的高度依赖性,使运作风险成为最重大的风险之一。运作风险来源于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技术框架的合理性。如果电子银行系统不能将多种业务系统进行适当的整合,那么银行将由于交易处理发生的错误而暴露出重大的运作风险问题。二是系统安全性。开放的电子递送渠道使银行暴露在新的安全风险之下,形成了新的安全风险问题。三是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是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银行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控制程序,数据在传递和接受过程中就可能发生遗失或转换变形,造成数据不完整。四是系统的有效性。如果银行没有制定一个有效的运行持续性和事故应急计划,系统的超负荷运行和损耗就可能影响银行准确、可靠、一贯地提供适当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引起潜在的重大声誉风险。五是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如果银行不具备充分到位的内部控制措施,并且这些控制措施不能得到独立审计的话,那么银行就不能有效防范来自内外部的欺诈行为。六是业务外包。很多银行机构过于依赖少数几个外包商,这种对少数外包商的集中依赖性可能会产生系统性影响。其次,很多技术外包商缺乏银行环境中所要求的控制知识。再次,业务外包也可以引起与风险敞口相关的附加隐私权保护问题。 3、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负面的公众观点对银行收益和资本所产生的现实和长远的影响。阻碍电子银行递送渠道有效性的任何负面发展都可能影响银行的声誉。提供一个能够支持电子银行业的可依赖的网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因特网银行业务运作不善;如果银行不能在一个一致的基础上提供可靠、准确而及时的电子银行服务;如果银行不能及时回复客户通过e?ail的查询,不能提供适当的信息披露或是侵犯了客户的隐私权,银行的声誉都可能招致负面影响。银行网址上的重大安全缺陷会削弱客户或市场对银行提供适当的管理因特网交易能力的信心。 4、法律风险 电子银行业务产生的法律风险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风险问题。目前,各国政府对电子银行和网上交易的法律法规多不清晰,有很多含糊之处,并且缺乏专门规范电子银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各国现行的法律和规制框架又存在许多冲突。通过因特网与客户发展关系的一国银行可能并不熟悉另一些国家特定的银行法律和客户保护法律,由此增加了法律风险。 未经授权使用或滥用在因特网上收集到的数据是另一种潜在的法律风险来源。未得到授权的个人能够对银行和外包商拥有的客户“数据仓库”进行攻击或渗透。譬如,黑客或其他人可能渗透到银行或外包商的数据库里去,或者建立他们自己的数据库,使用客户信息进行欺诈犯罪活动。得到授权的人员也可能蓄意地滥用数据,这些都会给银行带来法律风险。 5、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未能按照与银行所签合同条款或约定行事,而对银行收益或资本造成的风险。银行机构的信用风险可以受到电子银行业务的多方面影响。因特网递送渠道的使用可以使银行特别是小银行迅速扩展,而这会导致资产质量的提高,增加了内部控制风险。因特网的使用也扩展了银行的地域范围,超越了传统的经营地区,这也增加了对当地市场动态和风险了解的难度,必须核实区域外借款人的担保并完善担保留置权。另外,因特网也使得银行难于鉴别一个潜在客户的身份和可信度。而客户的身份和可信度是合理的信用决策的必要组成部分。 6、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在其所作承诺到期时,不承担难以接受的损失就无法履行这些承诺,从而对银行收益或资本造成的风险。在因特网上,信息和谎言的流动速度之快可以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 7、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金融市场需求变动而带来的风险。近来网上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发展对银行市场风险产生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从市场观点看,一方面网上证券交易量的增加会导致动荡性增加,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流动性的增加。从单个银行的观点看,如果银行开展或扩大由网上银行所带来的存款经纪、贷款销售或证券化业务,他们就可能增加市场风险。 8、外汇风险 当一笔贷款或贷款组合以外汇计价或以借入外汇作为资金来源,外汇风险就会产生。如果银行接受了外国客户的存款或开立了外币账户,银行就会面临外汇风险。因特网使银行有扩展业务地域范围的机会,开展电子银行业务带来的外汇风险程度就会比开展传统业务带来的风险程度大得多。 二、风险控制 尽管与电子银行相关的上述基本风险种类并不是新的,但这些风险产生的特定方式以及影响程度对于银行管理层和监管人来说却是全新的。与传统银行风险相比,电子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将更加巨大。针对上述电子银行风险,可考虑采取以下控制策略: 1、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因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银行做出正确战略的平台。银行要取得因特网战略和经营的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龙其是需要一个健康的董事会。董事会如同银行的大脑,大脑不健康,网上战略和经营无从谈起。而这一点恰恰是我国尤其是国有银行所缺乏的。银行应当具备一种严密的分析程序来识别、衡量、监督和控制电子银行风险。对电子银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包含“规划实施衡量”等基本环节。在这些环节上,需要银行组织中的不同角色去完成。首先,风险规划由银行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应当对会给银行风险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有关电子银行技术项目进行研究、批准和监督,并确定有关技术和产品是否同银行战略目标相一致,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是否能够维持该行的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其次,技术实施由经理层负责。这就要求经理层具备相关的技能以有效评估电子银行技术和产品为银行选择合适的组合,并确保选定的技术安装正确。再次,衡量和监控风险由监督系统负责。监督系统应该具备相关技能以有效识别、衡量、监督和控制涉及电子银行的风险。董事会应当收到关于所用技术、所定风险及如何管理这些风险的定期报告。作为设计程序的一个部分,电子银行系统中包含有效的质量保证和审计程序。由审计人员对电子银行技术和产品进行独立评估有助于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完成自己的责任。 2、设计和执行与电子银行风险相适应的内部控制系统 电子银行改变了传统银行的内部控制、岗位分工和明晰的审计轨迹,使银行在经营和审计方面都极为缺乏专门的技术和技能。银行机构必须具有充分到位的控制措施,由独立的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系统作定期的测试和评估。电子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目标应包含:技术规划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数据的可用性;数据的完整性;对数据保密和对隐私的保护措施;管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电子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要素包括三方面:一是内部会计控制,用来保障以资金记录的资产及其可靠性。二是运营控制,用来保障业务目标的实现。三是管理控制,用来保障运营效率的执行政策与程序。这三个要素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一是预防性控制;二是侦测控制;三是纠正控制。 3、保障电子银行系统安全的措施 ebg的调查表明,多数银行都把安全风险看作是与电子银行相关的一个主要风险。安全性始终是电子银行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要使电子银行安全运作,还得使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因技术带来的问题。保障电子银行系统安全可采取 防火墙、编码技术、授权证明人等技术措施。 4、注重电子银行系统的有效性和持续可用性 除了确保一个安全的开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内部网络之外,制定有效的容量规划也是确保电子银行产品和服务持续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为了有效地进行竞争,避免由于系统损耗引起的潜在的重大声誉风险,开展电子银行服务的银行必须准确、可靠、一贯地提供适当配套的产品和服务。这些因素表明,制定一个有效的运营持续性、防御及事故反应计划是极其重要的。而且,委托外部开发系统的趋势也使银行有必要确保外部服务提供商的类似计划必须到位,并定期检测其有效性。 5、保持对技术外包进行评估和监控的能力 银行要定期对其技术支持来源进行重新评估,以确定已有的方案是否继续适合其业务发展,是否有足够的弹性来满足预期的将来需要。 6、声誉和法律风险控制方面 为防止出现可能导致银行声誉受损的负面情况,银行机构应当发展和监督电子银行业务的运行标准。保护银行声誉的其他重要手段还有定期审查和测试经营持续性、抵御和事故反映计划以及沟通战略。 7、其他的传统银行风险管理方面 银行应当实行合理的信用保险政策、信用监督和管理行为准则。要根据电子银行业务量大小,加强对客户存款和贷款的流动性以及变化情况的监控,同时也需要对电子银行业务对市场动荡性的影响效果进行监控 电子银行论文:风险视角下的电子银行论文 一、经营电子银行的风险 现阶段电子银行仍处于发展阶段,为降低不当管理导致电子银行服务受限制,并建立良好的创新及竞争环境,1999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设立了电子银行工作组(EBG),对电子银行领域内的监管事务进行重点研究。尽管传统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原则适用于电子银行业务活动,但因特网传送渠道的复杂特点表明这些原则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适应在线银行的各种业务活动及其引发的对风险管理的挑战。2001年,EBG发表了《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原则》,确定了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十四条基本原则,该原则是电子银行进行风险控制的重要参考。然而网络的普及改变了金融服务业提供服务的形式与渠道,信息网络的科技特质也使得银行业又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EBG通过对G10国家的银行业进行普查后,发现了可能影响银行风险的下列要素:一是银行与非银行业快速引进新金融商品与服务,使得电子金融服务产业的竞争白热化;二是计算机软硬件及通讯科技急速革新,促进交易速度大幅提升;三是银行管理者与员工缺乏对电子银行风险的专业知识;四是银行大多依靠第三方提供的服务来增进与非金融业者间之间的合作;五是在全球化架构下对科技的应用范畴、适应性及相互运用有极大的需求;六是在开放的网络空间下,由于对客户的授权与认证缺乏标准的商业处理程序,增加了欺诈等潜在犯罪行为;七是有关电子银行活动规范与现行法律的司法权及应用的不确定,导致法律及规范的模糊;八是客户数据储存、收集与分享所引发客户隐私权的议题,对银行可能产生潜在的审慎风险。面对现阶段网络发展对银行业提出的挑战,管理者需就目前电子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风险,重新评估传统银行风险管理准则。同时,管理者也需就电子银行采取新的规范及管理政策,以确保银行的安全与稳健经营。目前关于管理者在运用电子银行时需考虑的风险中,除了传统业务面临的策略风险、经营风险、声誉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汇率风险以外,还增加了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其主要原因是电子银行依赖现代网络技术及应用,同时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 二、对银行管理者影响及改革建议 1.影响 就银行管理者而言,电子银行风险增加的类型、潜在的重要性、以及对银行影响的程度是目前较新的议题。风险评估应随时应对,不论是以快速的科技创新支持电子银行,还是外部资源系统的增加,亦或是网络开放空间下使用新产品及服务,都需纳入风险管理程序中。银行管理者应有全面性风险评估程序,包括电子银行的风险评估、如何控制风险产生及监管风险等;同时积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以及时处理电子银行发展中涉及科技复杂的部分,不断适应市场的发展。 2.建议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银行必将成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现今电子银行的发展建议如下:一是随着电子商务在金融服务业的逐渐普及,金融服务业以科技为基础提供服务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客户群;二是银行业可结合市场发展研发新产品,为非银行企业提供全面性金融服务;第三是构建有效的科技架构。电子银行是整个科技系统与应用的整合,许多银行面临电子银行业务与目前业务系统的整合,传统业务系统与电子银行业务系统整合不良必将造成经营上的风险。另一方面,除了加大对电子银行业务的科技投入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减少风险:一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防范内部风险诸如电子银行业务流程上可能产生风险的漏洞,业务员违反流程和规则操作,业务员未充分告知风险,业务开办和交易行为超出该业务的风险程度,甚至违反国家法律,银行与客户建立的业务关系中权力义务模糊导致法律纠纷等。二是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针对电子银行业务风险影响波及广,扩散速度快等特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体系,做好风险事件的应急处理。三是加强对客户的安全教育,在客户注册电子银行后给予必要的培训和操作引导,确保客户能安全便捷地使用电子银行。四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开发电子银行业务保险市场,即对电子银行交易本身进行投保以减少风险。 三、结语 在金融创新与电子银行的融合过程中,通过对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各类风险的分析、评估并进行有效防控将会推进电子银行的稳步发展,不断增强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作者:徐鹏翔 彭灿辉 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外语学院 电子银行论文:电子银行品牌战略管理论文 1品牌战略是品牌成功的必由之路 1.1引领品牌优势,增强企企业竞争力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也是品牌优势的竞争。随着企业间竞争形态的改变,品牌的竞争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站在经济学的角度,人们需要的是优质的产品。在实际选择中,人们往往会依附于品牌在社会的地位及在消费者中极强的影响力来进行选择。因此,只有那些具有卓越品牌的产品,才有可能占有市场一定的份额。在此前提下,工商银行推出了自己一系列的电子银行产品,都是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进行打造,用科技的创新来满足社会不同的消费群体,因此,工商银行的产品具有一定的杀伤力,成为了客户群体中最为信赖的品牌。 1.2品牌战略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及观念的改变,一些个性化及高端差异化的产品逐渐被人们所青睐。工商银行就是利用人们的这一心理,向社会公众展示出自己仅属于自己的品牌标识及核心价值。使其产品充分体现出传统产品的差异,以较低的运营成本起到了迅速占领市场的目的。 1.3使用品牌战略可以企业提升服务水平 一个品牌想要获得公众的认可,就必须要提升其产品的客户满意度。一个好的品牌,无论是售前还是售后,其服务都是一流的。工商银行在推出自己的品牌之前,已经精心打造了一组快捷、完备的服务体系,来提升对用户的服务水平,以获得社会公众的更多认可。 2电子品牌战略在推广中的误区 2.1产品的功能特性既是品牌的核心价值 品牌的核心价值是战略的主体,是品牌特质的表现。工商银行在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后,却缺乏对品牌的准确定位,因此,很多客户以至于员工对其核心价值的概念都是模糊的。因而,在认识上产生了一定误区。 2.2品牌产品过度强调了自我价值,也忽略了市场需求 工商银行在推出自己的电子产品中,仍延续着传统经营思路,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自我意识及自我主体,而忽略了市场需求。在实际应用上,存在绑架及强迫消费理念,过分忽略了社会群体的需要。 2.3品牌的树立就是通过广告宣传策划来实现的 现阶段,由于广告的传播对品牌的影响很大,因而在企业管理层及人们的意识中,认为只要广告做的好,就一定能树立起品牌的强势形象。其实,品牌是企业核心价值的体现。它包括了产品的功能、营销水平等。在电子银行推广中,就需要对其产品的功能、营销及广告传播的策略以及服务等进行产品核心价值的体现,利用产品的核心价值作为营销的主体,让社会公众在大脑中对其产品产生认同。 3电子银行品牌管理策略 通过对以上误区的认识,笔者就电子银行品牌战略管理提出如下策略: 3.1要战略化推广品牌 工商银行要推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就需要坚持走战略化道路。以品牌的核心价值,建立所需的识别系统,以此建立品牌架构,以促进品牌的增值进而形成资产价值。目前,工商银行想要完成牌战略化,更好实施品牌的战略管理工作,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1)以核心价值为中心建立品牌识别系统工商银行应以目前的品牌为基础,对自己的核心价值进行准确定位。通过对自己品牌的分析及研究,来提炼自己的品牌价值,并以此为架构,已建立此识别系统。2)以品牌的力量来带动企业营销,以营销来策划企业的一切活动,树立企业品牌优势,强化品牌影响力,以提升品牌资产。3)科学管理以及经营自己的品牌,以品牌来提升服务,打造企业形象。并结合银行实际,制定符合现实情况的目标,为其品牌的创建明确一个发展方向。 3.2品牌的开发,要提倡人性化设计 银行在产品开发及产品设计上,要充满人性化理念,要以客户的需要为中心来设计并推出自己的产品,要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才会获得公众的满意度。 3.3品牌的营销要体现个性化 品牌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体现,不仅体现在与其他产品功能上区别,也体现在营销策略上的差异。这就需要工商银行必须对市场进行细分,以确定品牌的适用范围。并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以培养客户的忠诚度。 4结语 工商银行电子银行在实施战略管理中,不仅要求服务要标准化,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建设,以行业的一流标准来为用户提供一流的服务,才可以在众多的竞争者中,树立属于自己的优势品牌,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优势,创立自己的品牌资产,来巩固自己在竞争市场的强势地位。 作者:计佳飞 单位:浙江丽水学院
工程硕士论文: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价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 [摘 要]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最终体现在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体现工程硕士综合素质、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科学地评估是至关重要的,是保证和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并设计出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的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评估体系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 1 引 言 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从1984年试点工程类型研究生开始,已经从9个培养单位、10个工程领域、年招生1千多人,发展到2010年的241个培养单位、40个工程领域、年招生8万多人、在校生21万余人。在这种趋势下,如何保证我国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工程硕士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水平,这不仅有利于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长远发展。 对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估,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相关的探索研究,其中张士峰探讨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学位论文选题及论文指导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建立一套完备的评价准则和责任体系来评价工程硕士论文合格与否。王庆金等构建了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进行了评价。黄秋萍对影响工程硕士论文质量的因数进行了分析,提出需明确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审标准,完善评价体系。李庚建立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肖立山研究指出端正态度,制定科学标准,精确评分,公正评比,以评促进,加强监督,确保长效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工作实践的经验,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工作必须注重的环节。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学者关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理论探讨与指标体系建立两方面,而在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定量分析却为罕见。鉴于学者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估大多是定性评价的方式,专家评阅标准各不一致,导致论文评估时的主观性很强,论文的质量优劣难辨,缺少一定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同时,评审专家在评阅论文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下文选择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估。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目标准则体系层次间的非序列关系,有效地综合测度决策者的判断和比较。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作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能够使评估更合理,更符合客观实际,从而提高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判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在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参考标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的各指标进行定量化分析,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解决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问题。 2 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造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模型的构建是基于ahp以及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对该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理得出最终结果,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评价指标集 据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参考标准,建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按照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在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集: 步骤2:确定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可以通过ahp来确定。首先,构造判断矩阵。利用1~9比例标度,对在同一准则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评分,在xi与xj之间比较赋值,其中xij代表i指标对j指标的重要性。其次,计算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比较赋值,可以得到若干个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专家将其转化成一个综合判断矩阵,通过特征向量法来计算判断矩阵的排序向量,从而可以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如果构建的判断矩阵为a如下,求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并对这个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 最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由于各人偏好以及知识水平的差异,难以确保评价者对多因素评判的思想逻辑的一致性,因此为了保证层次单排序的可信性,需在得到λmax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 其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cr 0.1时,层次单排序的结果才认为是满意的,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元素的取值。 步骤3:确立一个评价等级集 根据实际情况及计算量大小,将指标评语分为若干个级别,建立评语等级: 步骤4:明确隶属关系并建立模糊矩阵 通过采用德尔斐法对各评估指标所隶属的评语等级进行考察,从第i个指标对第j个评语等级vj的隶属度rij,由此得出第i个因素u1的单因素评判集ri=(ri1,rr2,…,rin),那么m个单因素的评判集就构造出一个总的评价矩阵r: 3 实例分析 本文通过ahp和模糊综合评价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类论文)质量进行评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评价指标集 在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参考标准(研究类论文)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八个方面建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如下图所示。评价指标集u用向量形式表示为: 步骤2:确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本文中,作者邀请了多位工程硕士领域专家与教育专家给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评分。然后,利用加权算数平均综合向量法确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步骤3:确立一个评价等级集 依实际情况及计算量大小,本模型将待评价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等级分为5个级别,建立评语等级: 步骤4:明确隶属关系并建立模糊矩阵 文中以某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为例,采用比值法确定单因素的隶属度,即每一级所占的数目与该指标所有评价项目总数之比为该评价指标的隶属度,详细的评价情况如表2所示。由下可得到指标的隶属度为: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上述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属于(优,良,中,较差,差)的模糊隶属度为(0.1349,0.5044,0.3607,0,0),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求解的最大隶属原则,我们可以确定工程硕士论文质量评估的结论为良。 4 结 论 针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问题,本文提出ahp和模糊综合评价的论文质量评估模型,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量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评审专家在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中的片面性。同时,本文充分考虑了评估系统的模糊性,运用模糊评价对论文质量进行评估,能够真实的反映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水平,使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更加科学客观。该评估模型在实际运用中,可实现软件化,即用计算机编程对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从而达到简化操作,提高使用效率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此外,该评估模型在其余类型的论文质量评估中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工程硕士论文:土木工程硕士培养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986年,Glanzer认为,专业硕士学位培养以专业教育为主导,以终结性教育为主,以实践为导向。长期以来,高校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的倾向。土木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方面缺乏成熟的、科学的、规范化的培养模式,存在以下一些共性的问题: 1.社会认知缺乏。 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起步晚、时间短、规模较小。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一直在人们心目中占据重要位置,社会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遍缺乏认识。一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难度、录取分数线相对偏低,优秀学生报考缺乏积极性。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比较,学生和家长认为专业硕士研究生低人一等,学业含金量不足。二是社会对专业硕士研究生认可度不够明确。企事业用人单位一般认为,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相比没有什么强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比专业硕士研究生扎实,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知识、动手能力并不一定强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给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带来障碍。 2.课程独立缺乏。 实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以来,课程体系基本上沿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教材,没有形成分类、独立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两者大同小异,教材内容陈旧,教材与工程实践脱节,偏重理论讲学与计算,专业课授课内容不够直观,适用于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教材少见,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无优势、无特色、无创新,有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导师转型缺乏。 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基本上是学术型学位指导老师担任,局限在学校,缺乏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经历,没有实践工作经验,在专业知识方面能满足学生需求,但不能满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性和技能型教育的需求,不利于培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专业人才。 4.校企合作缺乏。 实践教学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当前,高校与合作企业联系不紧密,配合不默契。由于高校与企业联系不紧密,有的合作企业热情不高,学校缺乏高质量的实践依托平台,实践环节效果难以保证。 5.管理到位缺乏。 研究生管理包括校内和校外管理两部分。校内管理存在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制度执行不到位,质量评价监控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校外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一般不设专职研究生管理人员。 二、改革思路及对策 我国研究生教育已进入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目标正处在从培养学术型到应用型的转型期。2010年,国家将“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纳入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为此,在现有条件下,高校应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胆创新,构建符合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律和特点的培养模式。深化改革的思路和对策是: 1.正确引导,转变观念。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强调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社会和公众的认识度提高了,就会满腔热情地接纳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确定“宽口径、严要求、深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加大力度,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符合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培养机制,以优异的教育成果消除社会和公众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疑。 2.优化课程,分类培养。 创新型、应用型研究生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职业背景,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紧扣职业需要。现有教材偏重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适应的知识体系,注重实际不够,脱离实践,缺乏应用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除传授基础理论知识以外,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因此,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是关键,应与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有区别。 3.注重实践,建好基地。 高质量的工程实践是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美国是世界上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Julie等人认为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团队学习,只有在实践训练中才能真正取得成效。校内校外实验实践基地建设是一驾马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而且必须配合默契。首先,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在学校原有实验中心和检测中心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增添仪器设备,全天候开放,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教学实验的需要、着力培养认知和动手能力。其次,努力建设好校外实践基地。经过考察了解,认真协商,在友好合作、互利双赢的条件下,学院与湖南省六建公司、三建公司、湘潭市建筑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签订共建实践基地的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共同制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每年定期输送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基地实践学习,在校外导师的精心指导下,参与企业的工程实践和科研课题的研究,结合工程实践撰写毕业论文。学生毕业时,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安排毕业生到实践单位工作。用人单位对学生知根知底,乐于使用,学生也愿意到人熟地熟的单位就业。 4.导师转型,双向互动。 当前,高校教师基本上都是学术研究型的,指导专业硕士研究生缺乏实践工作经验。为此,高校应加强对学术型导师的培训,改变“学术至上”的教师考核方法,制定区别化的考核制度。要建立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到企业兼职、挂职锻炼制度,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导师学术创新水平和专业实践应用能力。此外,进一步完善校外导师聘任制度。充分调动校外导师的积极性,落实校企共建机制,为培养国家一流专业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5.双证通融,提升能力。 同欧美发达国家一样,我国在土木建筑领域实施执业工程师资格制度。土木建筑企业(包括设计、监理、检测等单位)为了资质达标、升级,需要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获得本领域各类执业资格证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执业工程师资格制度对高校土木建筑类专业的办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它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尤其是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能够相互通融的。在教学改革中,以行业的准入性和资质性为核心,将注册执业工程师考试所具备的知识体系、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有机地融入理论与教学过程中,进行注册执业工程师学识的基本训练,使学生牢固掌握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在完成学业获得学历学位证书的同时,又得到获取执业工程师资格证所需能力的培养,为尽早具备本专业的“上岗证”———国家注册执业工程师执业资格打下良好基础。 三、结语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以应用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专业教育。开展教育改革以来,我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已呈现蓬勃发展的积极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高质量、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但仍存在社会认知、课程设置、导师队伍转型、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缺陷。为实现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转型,本文试图从宣传教育入手,改变单一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实行校内校外导师双向互动,加大实验、实践基地建设,实行“双证通融”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不断改善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促进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为国家培养大批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高端人才。 作者:陈铖 刘望 刘忠 单位: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工程硕士论文:环境工程硕士培养效率提升研究 摘要: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是当前研究生培养效率提升的重点关注内容之一。以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为例,采用培养效率提升为目标,分析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规模效率及质量效率等存在问题,并积极思考改进的措施,提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养效率提升新思路,强化专业硕士特色培养,实现学位论文质量与专业技能提升相互促进,为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硕士;环境工程;研究与实践 专业硕士是相对于学术硕士而言的,当前专业硕士的培养对象主要是有一定的职业背景或者为非学术型岗位做准备的学生,定位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专业硕士教育最早出现在美国,我国的专业硕士培养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逐渐兴起;教育部和国务院统一部署展开试点探索工作,九十年代开始正式开始和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教育。然而,此时的招生对象主要面向具有一定的相关从业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培养模式也主要以非全日制的在职培养模式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增加研究生教育类型和模式,加快研究生培养步伐成为国家的教育战略目标,因此,教育部增加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并扩展到了多个领域。从此,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教育逐渐向全日制教育模式转变,招生对象也开始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并逐年增加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比例[2]。环境工程专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专业,也成为新增设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之一,而且越来越得到考生和招生单位的重视。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旨在培养服务于环保产业的应用型高端人才,对发展我国环保产业、提高国内环保技术和提升国际环保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招生单位和招生人数的增加,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教育质量和毕业生质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人才招聘单位的重视和广泛讨论[3-4]。本论文依托教育部“生物净化与转化”创新团队和浙江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中之重学科的建设,通过围绕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效率提升的新方法。 一、培养效率概念的解析 (一)效率及培养效率 效率,“效”即效果,一般是指行为对目标的效果;“率”指速率,行为达成目标的速率。马克思曾采用单位工作时间的产量来衡量生产效率。效率在经济学上的含义,萨缪尔森给出的定义是“经济在不减少一种物品生产的情况下,就不能增加另一种物品的生产时,它的运行便是有效率的”。效率在管理学上含义,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对于给定的输入,如果能获得更多的输出,则提高了效率。总之,经济学理论体系对效率的基本认识是一致的,即效率是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关系,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效用最大化。根据经济学的生产理论,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的效率是指高校人才培养系统在既定成本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量。它是保证现有技术水平下,生产者得到最大产出或投入最小成本的能力。而对于本论文中的人才培养效率就属于配置效率,即在现有社会资源和规定的培养时间内,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的成长及收益。 (二)培养规模效率 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来看,对教育成本投资也是一种生产性投资行为,可以计算投入产出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自2009年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全国具有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资格的培养单位日益增多,且招收名额也不断增加。2010年国家在2009年的基础上减少学术型硕士3.8万名,减少的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最终达到专业型:学术型=7:3[5]。一般来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投入包括人力(专任教师、行政及后勤人员等)、财力(国家财政拨款、企业投资、社会资助、科研收入、学生自费等)、物力(实验设备、固定资产等)等方面;而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产出包括硕士毕业生数量、研究生学术水平、研究生教学成果、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等。所以合理且平衡的投入产出比是提高培养规模效率的关键[6]。 (三)培养质量效率 对于全日制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较高的培养规模效率并不代表具有较高的培养质量效率,因为培养规模效率更多的是数据上的表征,而全日制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更多体现在培养质量效率上[7]。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单位的目的都是培养出掌握了坚实、系统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及现代化实验方法和技能,能从事应用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如果培养单位输入到社会的环境工程专业硕士不具有这些能力和素质,达不到社会的要求,那么这样的培养是没有效率的。所以随着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怎样保证研究生质量与数量的共同增长,在提高培养规模效率的同时也提高培养质量效率成为一个难题。 二、培养效率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于培养规模效率 由于我国高校尚未完全摆脱政府的依附地位,传统的计划体制依然存在,市场调节机制非常不完善,导致高校招生计划并不符合社会的人才需求,很多专业毕业生数量远大于社会的需求量。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随着近年来国家环境质量的下降,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各高校争相开设环境工程专业,并开始大规模招生。但是环保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市场等行情密切相关,导致对人才的需求跟不上招生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率。所以一般说来师生比越大培养质量越高,哈佛大学的师生比约为1:2,耶鲁大学的师生比约为1:3,在我国关于培养效率的师生比国务院规定的是不小于1:10,而事实上中国很多培养单位的师生比都没有达到这个标准[8]。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培养单位向社会输出的专业硕士人才都并未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要求。所以过于地强调投入产出比,偏重于培养规模效率,严重地影响了培养效率。 (二)培养质量效率不明显 目前全国已经有170余所高校等单位开始招收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在所有招收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高校等单位中,招生质量和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然而,在传统的学术型硕士培养理念下,大部分的专业硕士培养单位虽然对专业硕士的一些培养方式做了一些改革,但是培养理念未能转变,结果表现为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培养方案差别不大,并未能增强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在环境保护技术、技能和管理方面的实践能力[9]。另外,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误解和歧视,导致培养单位对专业硕士的招生和培养不够重视,也是造成环境工程专业硕士虽然生源逐年增加,但是培养观念跟不上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一般为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联合培养,这种模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在完成校内理论课之后在企业导师的引导下进行实践应用工作。但是这种模式在专业导师缺乏、高校重视学术的氛围下流为形式。目前高校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依然是理论课、做实验、写论文。这种培养模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科学研究的探索,但是实践阶段的缺乏使得专业硕士的培养失去了其本质意义[10]。就环境工程而言,理论、实验和实践三个环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理论是在理想状态下得出的结论,实验是除去了很多干扰因素后对理论的验证,而实践的复杂性使得其与理论和实验存在着巨大的脱节。同时配套设施不完善使得实践环节难以执行也是无法提高培养质量效率的重要的原因。目前高校名义上虽然有不少实践基地,但是只是建立了名义上的合作关系或者实践基地,并未形成真正的专业硕士实习培养方案,结果表现为实践基地的建设的形式化,无法真正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相关的实践机会。因此,培养单位招收计划的盲目性、对培养理念的误解、培养模式单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使得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质量效率在其培养规模效率提高的同时并未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培养效率提升的思考 (一)强化专业硕士特色培养 建立完善合理的市场调节机制,有助于加强教育活动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数量、规格和外部需求之间的一致性,从而提高教育系统的整体效率[11]。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向应当满足当代工业、企业以及社会对环境的要求,其掌握的环保技术、技能和管理理念应当满足环保产业的技术要求。传统的研究生培养只注重理论研究,往往对实践应用培养不足,因此,导师必须在这方面予以重视。研究生成果评定除了以学术论文作为评选的标准之外,可考虑工程应用经验、应用型研究成果等同时作为考核指标,特别是带有学校或者地方特色的培养,对学生的就业及成长具有较好的优势。以我校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生培养为例,我校针对浙江地方经济特色和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重点开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废水高级氧化、废气生物净化、污染物资源化等方向的产学研系统培养,使硕士生掌握一定的工程设计、设备调试和工艺开发的能力,并鼓励全日制专业硕士积极参与校外设计院或者环保企业的实习,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专业、课程规模培养效率提升 对于专业硕士而言,重要的是应用技术而不是科学研究,故课程设置的时候应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有所区别。例如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中可重点开设“环境工程CAD技术”、“环境影响评价”和“施工管理”等具有较强实践应用性的专业课程。对于一些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授课老师还可带领同学深入环保设施施工现场、污水处理厂或者企业现场等现场教学,并请企业资深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讲解,如有可能,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以此增加学生的现场观摩体验,加深印象,提高动手能力。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专业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这样既平衡了投入产出比,提升了专业、课程的规模培养效率,也会提高培养质量效率[12]。 (三)学位论文质量与专业技能提升相互促进 为了在提高专业硕士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位论文水平,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计划可以考虑学位论文与实践实习交叉完成。如首先,专业硕士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必须进实验室参与导师课题部分工作,了解各研究方向并与导师讨论确定学位论文需完成的内容,导师协助制定相应的完成计划,硕士生了解、掌握并展开初步研究;其次,在了解并熟悉学位论文需要完成内容以及实验环节基础上,去相关企业或事业单位实习与实践,熟悉实际技术应用工作开展所需的各项技能,并初步掌握时间、计划管理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培养规定时间内制定并完成相应任务的能力;再次,在实习实践一段时间后,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位论文。这样一方面可以在去企业实习实践时认真学习并培养相应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学习到的管理等知识用于后续学位论文完成,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与专业技能提升的相互促进。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可以是在一定的生产实践或者工程背景的基础上完成的具有应用性和创新性并解决了一定实践问题或技术问题的论文。如环保工程设计,也可以是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开发,是技术在某领域的推广与应用总结报告,甚至还可以考虑是某个项目的规划或者管理。当然,论文应该由导师把关,并通过学校和企业组成的专家组的答辩。将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的培养与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合作,特别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对专业硕士的培养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经济的结合,使人才的培养满足市场的需求。学校与环保企业共同制定研究生的培养计划,邀请学校师生深入企业内部,共同参与环保产业相关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工作,学校聘请企业的资深工程师作为兼职教授,为学生传授环保产业中的一些实际应用知识。学校的研发应用到企业生产当中,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再反馈给学校,学校与企业共同商讨应对策略或者改进措施。专业硕士有在企业实习的经验,企业从学校定向招收学校毕业的毕业生,如此,产学研之间形成了完美的合作关系。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又解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企业的主动参与性[13]。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工作是当今高校和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培养效率提升为目标,分析规模效率及质量效率等存在问题,并积极思考改进的措施,强化专业硕士特色培养,实现学位论文质量与专业技能提升相互促进,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工程硕士论文:材料工程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 一、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和普通学术型硕士相比,专业硕士的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显得较为薄弱,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都不是很理想,相当数量的科技论文只注重于现象、方法和概念的表述和总结,没有对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而且,不少论文由于与实践相脱离,缺少实验数据和结果,针对性不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模式不利于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 专业硕士要求毕业后能够承担生产、研发、技术服务等的一线工作,与传统的纯学术上的研究生教育相比,高校在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上更着重于联合企业生产研发的实践环节的培养。因此,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就要求增多实践实习类教学。以材料工程专业硕士为例,他们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工厂或企业中度过,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必然会减少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时间和能力。 2.高校对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课程重视不够 目前高校虽开设了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但课程主要讲解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及内容,学生只能学到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缺乏基础载体,对于给定的研究对象,用什么方法加以研究,还是无从知晓。而且,高校在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方面结合得还不够,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实践成果如实验数据等归纳整理到科技论文中去。 3.学生写作能力差,主动性不强 目前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写作水平较低,面对科技论文感到压力很大,往往带着强烈的排斥情绪去完成写作,更提不上主动地开展科学问题研究。不少研究生对科技论文、研究报告甚至毕业设计都采取应付的态度,缺乏创新思维和能力。学生还存在实践过程中不知如何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不能很好地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献等问题。 4.缺乏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活动 进行科技论文的创作,需要大量的写作经验和素材。科技论文写作活动的开展,如开放高水平科研平台资源,开展交叉学科学术交流,定期开展课题组科研报告,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和同学做学术交流等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能够锻炼学生快速有效地获取并分析科研资源和综合运用科研知识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但目前高校在这方面的培养主要停留在理论课程方面,缺乏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活动。 二、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其知识构成既要专业又要全面。加强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也有助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语言组织和总结归纳能力的提高。笔者从专业硕士的特点入手,针对这个新生的研究生群体探索和归纳了如下几点提高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举措: 1.提高高校对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视 首先,我国现有的针对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高校各级领导和老师应从制度上重视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采取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法,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管理和监督机制来保证论文写作质量。其次,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制,导师在提高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为此,各高校需要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打造优秀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增强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使命感,聘请具有丰富写作经验的老师授课。最后,高校应重视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教学,编写具有针对性的教材,建设国际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注重写作课程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2.优化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 传统的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主要在理论层面,对于专业硕士而言,可以通过结合写作理论课和写作实践课来达到优化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除了向学生讲解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内容、要求和创作思路外,还应做到:(1)向学生介绍和演示常用的论文检索方法。例如对材料工程硕士而言,要使学生学会利用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ISIWebofScience、EIVillage、Springer、Elsevier和Google学术搜索等检索资源查询文献。(2)向学生介绍不同研究方向的中英文专业词汇和关键词,以利于学生检索和阅读文献。(3)教会学生使用Excel、Origin等数据处理软件,现场演示,增加学生学习的好奇感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软件的实际操作。(4)举例说明写作过程,在学生心中确立参照,激发其写作的动力。(5)实时以作业强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进行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以撰写综述类论文的方式对学生的课程掌握程度进行考查。 3.建设科研平台、举办科研活动 科研平台和科研活动是提高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有力手段。为此,各高校应注重科研平台的建设,如开设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成立专项创新基金用于学生科技立项及科学研究,让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实验,以及通过校企结合和科研孵化搭建研究生科技创新平台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技论文写作条件。学生在各种科研平台的有力推动下可以将其科研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结合项目内容撰写科技论文。同时,高校应注重创造有利于学生科技发展的学术研讨氛围,利用科研活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强化研究生课外训练,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专题讲座,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科研竞赛等,使学生掌握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充实专业知识。此外,高校应完善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可设立科研基金对研究生科技论文等科研成果给予奖励,转化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4.联合实践教学与科技论文写作教学 科研实验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的开展能够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旨在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活动,把课内教学、课外科学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较快地承担起企业生产研发和技术服务等的实际一线工作,这就要求其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的比例要高于传统的研究生教学。针对专业硕士的这一特点,应强化学生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系统地构建联合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来提高专业硕士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容和实现方法。首先,需要学校重充分利用现有实践教学资源,结合国内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及时解决实践教学中暴露的问题,利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来推动研究生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其次,需要强化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增强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用科技论文的创作思维去进行科研实践活动,也能将实践中的收获运用到科技论文的创作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校目前和重庆理工大学联合培养有十六名材料工程硕士,学校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培养模式上实行校内和企业双导师制,已与华益机械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招商局铝业(重庆)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永红机械公司、成量集团有限公司、都江堰光明玻璃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协议。课程体系上,学校为突出专业硕士特色,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群,开设有材料成型、粉末冶金、微纳米材料与器件和薄膜材料四个研究方向。学校还实施专项基金,设立“材料工程研究生创新基金”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既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基于以上优势并通过研究生的写作课程教学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我校专业硕士近两年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科技论文十余篇,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在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专业硕士的创新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现阶段针对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需要在这方面不断地探索与创新,改变传统观念,推进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建立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作者:蒲勇 苏永要 肖巍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工程硕士论文: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改变方法 摘要: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招生考试僵化,生源质量差;课程教育落后,教学效果较差,学生无法全面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动态;缺乏创新性和自主性;只重视论文,缺乏实践,与社会脱节;开设安全工程的高校研究领域狭窄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做到综合性选拔人才,优化生源质量;理论与实践两手抓,提高综合素质;在发展本校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向其他安全工程涉及方向发展等改变。通过这些方法,不断优化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存在问题;改变方法 一、引言 安全工程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素质要求高的新兴学科,近几年来,我国对安全工作不断重视,社会对高素质的安全工程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开设安全工程学科的高校也越来越多。虽然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以来,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校研究生的人数15年内增长了将近10倍,2010年已达到153.8万人次[1],从总体上来说,研究生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但在安全工程领域,尤其是安全工程硕士及博士生教育方面,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各高校研究领域狭窄,学生自主创新性不强等原因,导致了在研究生培养教育等方面仍有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其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就业要求,因此,分析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缘由,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对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良好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比国外安全工程高素质人才教育落后将近半个世纪。同时,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方法基本上都沿袭了研究生教育发展初期采用的模式,随着国际化交流的不断增多,学术竞争的不断加剧,我们开始逐渐认识到我国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与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研究生之间的差距。无论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还是市场需求的角度,我国安全工程研究生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竞争需求,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入学标准单一化,安全工程研究生数量较多,生源质量较差。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仍旧沿用国家统一招生考试入学的方法,然而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存在很多弊端。首先,这种规定科目的考试方法使得许多学生仅仅注重考试需要的科目,对于其他与考试不相关但是重要的专业知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其次,这种单一的考试模式导致许多只善于考试的人通过考核,而这类人并不一定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反而使一部分科研能力强但有偏科现象存在的人没有办法进行研究生教育深造。同时,在部分院校中,尤其是安全工程师资力量较强的院校,往往会出现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远远超过其他专业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情况,这样就造成了招生生源良莠不齐。2、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落后。研究生课程教育是研究生培养中重要的一环,安全工程更是一个涉及面广,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高的专业,其对学生的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及与安全理论相关的知识掌握都提出了较高都要求。然而在我国大部分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院校中,研究生的课程教育依旧存在着以下几点弊端。第一:课程选择中的随意性和局限性,许多课程的选择是由导师的主观想法和科研兴趣而决定,缺乏系统的课程体系。第二:教学手段方法落后,填鸭式的知识传授法仍然是现在课程教学中的主流方法,这种继承式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真正兴趣,无法使学生了解到本专业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进展,教学效果往往较差。第三:缺乏完善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对于教学效果的考核只有单一的考试一种方法,难以真正的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全面掌握情况。3、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缺乏创新性和自主性。不同于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研究生而言,科学研究是其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任务,做好科研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对自身所在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发展趋势有良好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自己不断的阅读专业相关的最新论文,自主的去思考需要研究的问题和方向。然而就现在大多数院校而言,许多研究生所做的工作或项目仍然是导师规定好的题目,这就导致学生只注重于该课题相关的论文及知识,大大局限了学生的创新性和自主性。4、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缺乏实践,与社会脱节。就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而言,其偏重于理论知识,重点是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学术论文的发表,方便日后继续进行学术研究方面的工作,但安全工程作为一个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理论知识并不能使学生能够完全胜任工作后的需要,学生依旧需要较强的工作经验和现场实践。从近年来研究生就业情况来看,大部分研究生的就业方向没有选择继续进行学术研究相关的工作,而是从事工程实践,企业管理等,这些岗位对理论知识的需求并不是很高,取而代之的是实践经验方面的要求。然而大多数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论文的阅读与写作,进行实验等方面,很少有现场实践的机会,而学校片面的将数量作为单一的考核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研究生现场实践的机会。这就导致了研究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对工作后的帮助较小,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无法胜任相关工作,出现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2]。5、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院校研究领域较为狭窄。由于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开设时间较晚,虽然近几年以来,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数量快速增长,但是绝大多数院校都是在自身强势专业的基础上,以安全工程作为辅助或附属专业而衍生的,这就导致了安全工程专业院校研究领域较为狭窄,而进入该高校学习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自然而然的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局限。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该校安全工程主要研究方向为煤矿安全,虽然在其他方面,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等也有所涉猎,但是无论在师资力量,学生人数,发展时间方面,都远不如煤矿安全方向。这样的情况会导致该校毕业生在煤矿企业较为受欢迎,但是在其他行业,其综合实力不足的缺点也就暴露了出来。 三、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方向 1、考试与申请相结合,采用综合素质评定招生办法。美国的研究生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立体的体系,我们可以借鉴他们先进的方法,如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在招生方面的做法[3]。没有统一的入学招生考试,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在网上自主提交申请材料,学校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标准,通过审核申请材料来决定是否录取。而申请材料也包括多个方面,其中包括曾经发表过的论文或成果,推荐信,本科及本科之前取得的考试成绩,学历证书副本等多个方面。立足于我国国情,将考试与申请相结合,通过这种办法,学校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的杜绝只善于应试,在一年之内突击考试科目取得优异成绩,但是科研能力较弱,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同时,秉承宁缺毋滥的理念,严格控制招生人数,在报考学生中优中选优,有利于提高生源的质量。2、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通过核心课程加多种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中更多的加入互动,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和专业发展的把握程度。学生在学习专业必须的核心课程之外,学校鼓励学生自主选修多种多样的课程,并不必要限定在本专业之内。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综合知识的获取,了解其他行业的最新动态,并与自己专业的发展有机结合,从而更好的把握自身专业的动态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加入互动的手段,如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使学生动起手来,真正的参与到课程的教学中去,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3、以导师制为核心,同时加强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在研究生在读期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研究生的指路人,其对安全工程方面知识的掌握和丰富的经验对研究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要建立以导师制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但同时导师也不能对学生过分的束缚,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安排成长,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选择。对于研究生而言,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是其工作的中心,但完全按照导师安排的项目进行研究,会抑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该鼓励学生全方位的了解安全工程专业的相关动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充分的发挥学生自身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样做不但有利于避免研究生自主性的丧失,形成思维僵化;同时还可以多方向的研究本专业相关领域,有利于推动安全工程专业科研的持续发展。4、加强现场实践的机会和次数,做到实践与论文并重。论文是考核研究生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不应该作为唯一手段出现。为了使研究生适应社会的需要,避免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种现象的出现,就要不断的加强硕士研究生进行实践的机会和次数,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手抓。对安全工程的硕士研究生而言,应增加其在安监局,安全评价公司,化工企业,煤矿单位,建筑单位等与安全息息相关的企业的实习机会和次数,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对现场问题的处理能力,培养过硬的综合素质,从而能够适应多方面的社会需求。5、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应在加强以自身特色为主的安全工程专业实力同时,不断的向其他方向拓展,将本校安全工程专业打造成能为各行各业输出合格的安全工程人才的专业。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个人尚且如此,对于专业而言,更需要将自身发展为复合型的专业,从而能够输出更多合格的复合型人才。若培养出的安全工程硕士毕业生只能在某一特定的行业有较出色的发挥,而无法很好的满足其他行业的需要,那么该校安全工程的竞争力就会不断地下降。如一所院校若以煤矿安全为特色,在不断深化该特色专业的基础上,也要向建筑安全,消防,金属矿山,火灾预防等不同的方向不断发展,多方向齐头并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安全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安全工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要求又提升了一个档次。因此,认清在其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不断的改进教育方法,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这不仅仅是安全工程专业研究生为了适应社会需求而做出的变革,同时也是中国建设一流的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一流大学,提升自身素质的必要改变。 作者:王彩萍 魏子淇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程硕士论文: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探索 摘要:南华大学自2008年承担了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任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结合学校的学科特色和办学优势,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从核特色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制定、培养模式确定、教学方式改革以及培养过程质量控制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实践证明,南华大学的核特色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关措施是可行和成功的。 关键词:工程硕士;安全工程;核特色;培养模式;质量控制 0引言 工程硕士培养是我国面向企业生产第一线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重大举措。它通过提高我国工矿企业和工程部门在职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强企业实力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我国在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长期实践证明,这种“进校不离岗”的工程硕士培养方式,避免了传统的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固有的局限性,促进了企业与高校的联系,加快了我国高校从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转变步伐,深受委培单位领导和广大科技、管理工作者的欢迎[1-3]。南华大学于2006年首批获得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点,2007年开始招生,至今已经达8年之久。特别是2008年南华大学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达成为其下属的核厂矿企业培养一批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协议以来,已于2008年、2010年、2012年和2014年共招收学员138人,安全工程专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得到了实质性的壮大、人才培养特色得到彰显。近年来,南华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围绕如何结合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培养高素质的核特色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进行了努力探索和实践。 1发挥学科优势,建设核特色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培养平台 南华大学是具有鲜明核特色的学校,办学历史悠久,特别在核科学与技术、核燃料与核资源、医疗卫生、安全与环境保护等领域已形成较齐全的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依托于南华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近年来,为了培养高质量核特色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通过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等央企下属的企业、研究院所的深入交流和合作,打造了以邹树梁教授、丁德馨教授等博士生导师为方向带头人的导师队伍,建设了多个研究生科研与实践教学平台,包括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铀尾矿库退役治理技术中心”、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核设施应急安全技术与装备实验室”、两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生产运作与安全管理”和“核测控与核安全防护中心”、两个南华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铀矿通风与安全环保技术中心”和“AP1000建造安全技术中心”等。这些校企平台的建设,不仅为工程硕士培养提供了良好的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教学场所,而且也为学校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的企业、研究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 2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 硕士培养方案学科探索培养方案是培养目标达成的基本教学要求,是培养质量得以保证的依据[4-6]。由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的不同企业、科研院所有各自独特的安全生产任务及安全发展战略,从事安全技术和管理工作的职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同的人才培养规划及知识结构的要求。因此,南华大学在制定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采取多种方式同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以及下属的企业、研究院所进行交流,共同制定和修订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如:2010年和2012年,中核集团安全环保质量部原主任孙先荣和副主任费洪澄先后到我校调研究工程硕士培训班的工作,并就培养方案的修订提出了指导建议。同时,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骨干教师赴三门核电有限公司、中核韶关锦原铀业有限公司、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等企业实地考察,同以上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领导和一线员工就企业的生产特点和安全要求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了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经过多次校企协商和长期的实践,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得到了学员企业的认可。2014年11月,安全环保部主任张金涛在与第四期学员见面会时也对南华大学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肯定。(1)围绕总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多个研究方向和课程模块方便学员选择。南华大学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安全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具有工程应用研究、安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层次安全工程技术和安全管理人才。围绕这一总目标,设置了核安全、矿山安全、建筑安全、安全应急管理、安全监测与监控和信息安全等六个研究方向,并设置相应的课程组。为了确保每个研究方向的学员能达成培养目标,整个课程体系不仅包括国家工程硕士学位规定的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同时也设置了可供不同研究方向学员自由选择的非学位选修课,以及为非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学员学习和了解安全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本科专业补修课。课程教学内容基本是以面向工程实际应用为主,不仅有引导学员了解安全科学国际发展前沿的“安全工程前沿进展”课程,也有让学员系统掌握安全管理和系统安全分析先进方法的“现代安全管理学”和“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必修课程;还有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开设的“铀矿通风与辐射安全”、“安全监测与预警技术”、“职业卫生工程学”以及“核安全评价与应急救援”等非学位选修课程。目前,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满足了安全工程专业多学科综合、宽口径培养的人才要求。(2)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依据国家工程硕士培养的要求,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由学校负责学生的学位课程学习,课程实行学分制,学员应修满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低于18学分;专业实践为学员必修环节,由学员在企业完成,校外导师负责指导;学位论文是培养学员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去解决安全领域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学员取得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重要条件。学位论文工作主要由学员在企业完成。 3依据企业生产需求和学校教学规律,采用灵活的学习方式以适应“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模式 (1)实行弹性学制。由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工程硕士班学员都是企业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骨干,岗位工作任务较重,目前采用集中6个月左右的时间集中学习学位课程,其他时间在企业一边工作,一边完成工程硕士的相关培养环节,如开题报告、发表学位必须的期刊论文以及学位论文等。由于工作与学习矛盾突出,一些学员会因为工作任务繁忙或其它原因不能按时学习和完成学位论文,所以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目前,工程硕士的学制3年,学习期限2-5年,即最短可2年授予工程硕士学位,对于不能按时完成培养环节的学员,授予学位的时间可延长至5年。(2)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学员取得入学资格后,学位点将为每个学员指定一名硕士生导师负责学员的培养工作。根据学员选择的研究方向,由导师负责组织相关专业背景的专家成立指导小组(3~5人),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的执行采取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3)学位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制。根据实际需求,学位论文的指导采取双导师制,即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目前,学校已建立了健全的校内外双导师制,聘请学员所在单位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作为副导师联合指导。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4开展学术交流和专家专题讲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员的安全科学思维新方式和创新意识 考虑到学员均有较好的工程实践基础、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自学能力,工程硕士班在教学方法上更注重思维新方式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采用了课堂讲授与学术交流、专家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员离岗在校学习期间,学院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专家讲座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组学员开拓学习思路,帮助学员了解核行业和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新动态,引导学员学习。如组织学员按地矿、核电和科研院所等企业类别召开班内交流活动,组织学员与相关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开展班外交流活动,共同探讨企业安全生产新技术和管理的先进经验。同时,学院也邀请校内外相关安全专家为学员们进行学术讲座或报告,培养学员的安全科学思维新方式和创新意识,如邀请“核设施安全管理与可靠性技术分析”国防创新团队带头人邹树梁教授作了“核能发展现状与核安全”专题讲座、“铀矿冶生物技术”国防创新团队带头人丁德馨教授作了“铀矿开采中的辐射安全”专题讲座、湖南工学院管理学专家廖可兵教授作了“现代安全管理”专题讲座、中国工程院欧阳晓平院士作了“如何在科学研究中实现创新”的学术报告、中国核动力研究院设计所副所长余红星教授作了“压水堆严重事故研究及存在的几个问题”的学术报告、以及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的姚仁太研究员和范丹副研究员做了“大气扩散物理模拟技术与进展”的学术报告。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增强和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的了解,而且也帮助了学员了解核行业和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新动态,培养了学员的安全科学思维新方式和创新意识。 5加强和规范培养过程管理,严把培养过程的质量关 根据学校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协议要求,南华大学需要对学员完成两个不同类型的教育:入学前的GCT考试培训和入学后的学位教育。为了确保考试通过率和培养质量,加强和规范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1)强化工程硕士入学考试培训管理,确保录取率。中核集团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班学员均由企业推荐,学员的知识、年龄和应试能力差异较大。为了提高学员的GCT-ME成绩,根据中核集团公司与南华大学签订协议的要求,在GCT考前,中核集团公司将下属企业推荐的学员组织起来,集中来南华大学进行为期3个月左右的GCT考试考前辅导。为了能使学生们取得好的成绩,南华大学组织有经验的GCT培训教师上课,同时选派两名青年教师作为班主任,分别解决学生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通过系统全面地复习,提高和恢复了考学员的基础理论知识,他们能信心十足地迎接考试,不仅提高了联考成绩,而且也为以后的学位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自2008年招收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班,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和第三期共有138名学员经过考前GCT入学培训后参加了考试,共录取了132人,录取率为95.7%。(2)规范培养过程的管理机制,确保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针对“进校不离岗”的工程硕士学习方式,南华大学制定了《南华大学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对培养过程涉及的文献阅读、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评价、学术交流、实践环节、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等环节质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了确保各环节的培养质量,学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一是学院成立研究生工作领导小组,主管院长任组长,全面负责工程硕士培养管理工作,副组长由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担任,成员由安全工程系系主任、学院研究生管理秘书和硕士生导师代表组成,加强了学院对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领导。二是加大人员投入,每期硕士班不仅有学院研究生管理秘书专职负责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管理工作,而且还配备两名班主任,分别由安全工程系系主任和学院学生科科长担任,前者负责学员的学习指导,后者负责学员的在校思想动态和生活。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班级交流信息群,使相关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全体学员保持联络和沟通,保证培养计划和进展协调一致,使人才培养与企业的生产相得益彰。四是加强各过程质量的考核,严把学位论文答辩关。根据学校的研究生培养计划要求,学位点成立研究生导师为主体的考核小组开展开题报告评价和中期考核,要求学院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且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公开1篇(工作单位有保密要求的除外)或完成安全工程设计、科研课题或评价报告1份(经安全主管部门评审认定)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送审;所有学位论文通过外单位双盲送审后方可参加答辩。目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四期工程硕士班的138名学员都完成了学位课程的学习,全部满足学位课程32学分的要求。一大批学员结合企业实际生产问题,将自己读硕期间获得的新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工程实际,完成了学位论文并取得了工程硕士学位。经过学校的学习和企业的培养,学员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学员代表,如中核北方铀业有限公司的丁福龙总工程师、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的孙斌处长以及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的郑有恒处长等等。 6结语 南华大学作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省共建的核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成功的为中核集团公司开办了四期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班,累计培养学生138名,已毕业的学员中绝大多数已成为企业的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的骨干,有的已走上了领导工作的岗位,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南华大学的核特色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关措施是可行和成功的。今后,学校将围绕我国核企业安全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瞄准国家核能产业安全发展规划和国际化经营战略,在继续加强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人才培养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寻求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的人才培养合作领域,为我国核能产业的安全高效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复合型、应用型的安全工程技术人才。 作者:叶勇军 李向阳 刘迎云 将复量 郑平卫 单位: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工程硕士论文:学科交叉全日制化学工程硕士人才培养 摘要:基于化工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交叉融合发展的需求,通过研究与实践,重庆理工大学进行了以“学科交叉”全日制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现状,全日制化学工程领域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开展探索与实践,为西南地区全日制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化学工程领域;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 化学工程领域含基本无机与有机化工、石油化工与煤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材料化工、冶金化工、环境化工等工业行业。化工产业既是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又与信息、生物、材料、机械、计算机、资源、能源、海洋、航天、国防等高新技术领域相互渗透。同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化工产业的产品需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迫使传统化工产业积极开展产品研发和工程技术创新。产业的交叉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与此同时,也促进了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因此,以化工为基础的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中高端终端产品迫在眉睫。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以“多学科交叉工程领域”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为目标,搭建高校、企业的桥梁,是实现理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1“多学科交叉”化学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本着“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西南地区以及国家化工支柱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依托交叉发展的行业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法规意识,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合作意识,较强的工程技术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创新研发的能力,并能将“交叉学科”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有效应用于化工生产中的产品开发、工程设计、过程装备设计研发以及工艺技术改造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人才。 2重庆理工大学全日制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现状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我校化学工程学科在资源环境化工、精细化工、工业催化、化工装备与控制等领域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在资源与环境化工领域,针对重庆及西南地区特色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需求,建有“重庆市化工废水与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企业联合建有“重庆市光气衍生物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开展天然气资源精细化利用、化工产业废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和固废处理等领域的研究。在精细化工与工业催化领域,重点开展催化材料、纳米材料、能源材料等化工新材料方面的研究,与企业联合建有“重庆市化工本质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电子工业、能源化工、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等领域。在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领域,依托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和学校“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发展。在新型环保设备、新型分离过程设备、化工设备腐蚀与控制技术研发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与企业联合建有“重庆市防腐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上述学科领域里,由于长期与重庆化工产业界合作,已经形成了基础研究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因此,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已经实现了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格局,并开展了多学科交叉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通过化学工程与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环境工程、车辆工程、生物工程、控制工程等工程领域的交叉融合,立足于企业的发展和需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多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大综合工程性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3“多学科交叉”全日制化学工程领域课程体系构建 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总体上分为校内与校企联合的两阶段培养模式。校内培养阶段主要完成课程学习,校企联合培养阶段采取实践、学习研究、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按照由基础向专业方向发展的分模块化设置,主要包括基础模块、基本技能模板与工程交叉融合模板、以及与地区化工产业特点相结合的工程实践模块,如图1所示。在公共基础模块,除了设置公共的工程英语,政治和工程数学外,还增设了工程经管课程,培养工程管理人才。在学位基础课程中,针对化工企业在反应和分离等基础知识方面,开设了高等反应工程和分离工程,并开设了化工过程设计,以期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增设了知识产权和文献检索等课程,培养学生在科研成果方面的查询和写作能力。在工程交叉融合模板,立足于化工产业与机械工程、材料工程、车辆工程、控制工程、生物工程等方面的融合,每个模块都开设了3门课组课,比如化工与机械的结合,开设了过程原理与装备、压力容器的分析设计、高等化工流体力学等课组课。教学内容上突出化工理论与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案例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课堂研讨式教学和课程结合课内实验等教学模式。根据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课程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采取笔试、案例分析、小论文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突出学生的问题分析与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教学与学位论文主要在实践基地完成,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在具体的生产岗位轮岗和企业主要管理岗位见习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企业学习培养采取以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学校指导教师为辅的校企联合指导的方式,学生在“双导师”指导下,通过在企业参加实践活动获得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在企业完成论文选题和论文研究工作。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 4总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附加值的中高端化工产品的发展成为了发展方向,这需要机械,材料,控制工程等为支撑。同样,科技的发展也引领了产业的深度交叉融合,因此,在高层次的应用型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需要重新定位多学科交叉下全日制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行业和专业组织在培养标准制定、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师团队和联合培养基地,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推动学科交叉下全日制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作者:许俊强 郭芳 陈志 王耀琼 王敏 李军 全学军 单位: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工程硕士论文:化学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研究 摘要: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研究和实践,建立了基于化学工程视角的“2121”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即,建设校内和校外“两支”师资队伍、构建“一个”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特点的培养方案、打造校内实验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个”培养平台、建立“一个”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企业实际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关键词:化学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起步于1991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完善其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2009年全日制工程硕士开始招生。正是由于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在职工程硕士在培养方式、招生等方面有所区别、存在差异,因此,过去对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经验不能完全照搬到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上来,这就要求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但如何创新以及如何真正在具体的培养实践中体现出“创新”,是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1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的一种,旨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国内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至今,其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已较为完善,研究也比较深入。其中,对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导师制、论文标准、实践方式等方面。因此,尽管国内外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积极有益的研究成果。但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则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仍存在不少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培养目标形同虚设 培养目标是培养模式中的重要因素,也是理顺整个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思路的关键因素。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尽管与对应的工学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有较明确的文字表述差异,但在实际培养过程各环节却与工学硕士学位有极大的重合,并未表现出其培养目标所设定的差异所在,尤其是培养目标在反映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实践性特点方面存在不足。美国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尽管与对应的工学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没有很明确的文字表述差异,但在实际培养过程各环节中,无论是学制、学分、课程设置或是学位论文考核等各方面均表现出明显区别。 1.2培养过程缺乏实践性 培养过程是培养模式中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最关键因素。我国高校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在具体培养环节与原有的学术型工学硕士相比没有体现出明显差异,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明显不足。如,课程设置缺乏实践性课程,专业实践环节薄弱,指导教师工程实践意识淡薄等等。 1.3质量评价体系模糊不清 质量评价是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综合反映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水平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仍停留在对论文选题类型的探讨之中,至于学位论文考核的其他环节(学位论文的选题及形式、考核方式、评阅答辩等)则仍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2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为了解决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培养目标形同虚设、培养过程缺乏实践性、质量评价体系模糊不清等主要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基于化学工程视角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 2.1建设校内和校外“两支”师资队伍 为了更好地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特点展开教学与培养指导,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通过建设校内和校外“两支”师资队伍,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每位全日制工程硕士配备两名导师,校内导师为主且主要负责研究生的理论指导,校外导师为辅且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实践指导,校内外导师各负其责,共同商定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校内师资队伍。校内师资队伍主要来自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学位点硕士导师,具有工科背景,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结构合理。根据学校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每年选聘、培训2~3名校内导师。校内导师实行任期考核制度,每三年考核一次,考核合格者方可延续任职资格,考核不合格被取消导师资格。校外师资队伍。根据学校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校外导师每年由化工企业负责组织推荐,被推荐专家应是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学术功底深厚、主持省部级及以上应用研究项目或企业技术革新和改造项目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符合学校有关导师聘任条件,由学校负责认定导师资格,并聘任为全日制工程硕士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合作指导全日制工程硕士。校外导师应严格按照学校学位授予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等规章制度,履行导师职责。 2.2构建“一个”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特点的培养方案 为了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遵循“强化基础理论、突出实践与创新、着重综合素质”的原则,培养方案科学、合理。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要符合学校定位,具有学校特色。教学内容强调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论文课题应来源于企业,或有明确的生产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涉及化学工程领域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过程、新技术、新装备、新软件或新材料的研制、开发、放大、设计与优化。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也可以是某一个大项目中的子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与一定的创新性。 2.3打造校内实验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个”培养平台 为了更好地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机制,践行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特点的培养方案,通过打造校内实验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个”培养平台,形成有利于全日制工程硕士自我学习、工程实践、创新应用的环境和条件。校内实验平台。主要包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基础课(化学)示范实验室、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4-5]。校外实践基地。主要包括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7]、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8]、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基地等校外实践基地,是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2.4完善“一个”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企业实际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为了培养和提升化学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通过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工程实践采取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方式等,完善“一个”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企业实际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9]。实践课程设置。为了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实践课程主要有专业实践A(集中实践)、专业实践B(分段实践)。实践课程由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其中专业实践A以校内导师为主,专业实践B以校外导师为主。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基本实施了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自主学习与现场实习相结合“三结合”实践教学方法。逐步实施了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工程实践与创新训练相结合、工程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三结合”实践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校企优质教学资源,开展现场演示、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积极开展项目式、案例式、体验式等实践教学改革。工程实践基本要求。工程实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工程硕士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工程实践,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工程硕士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通过工程实践,使工程硕士熟悉本领域中的项目规划、产品研制、设备设计、工程强化、环境保护等某一或多个环节中的工程知识,并撰写总结报告。通过工程硕士在工程实践中的态度、表现、过程、实践内容和总结报告质量,对其工程实践课程成绩进行整体评价。工程实践采取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方式。在双导师指导下,工程硕士通过在企业参加工程实践活动,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发现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由校外导师、校内导师和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考核小组给出。 3结语 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研究和实践,建立了基于化学工程视角的“2121”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即,建设校内和校外“两支”师资队伍、构建“一个”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特点的培养方案、打造校内实验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个”培养平台、建立“一个”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企业实际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该研究将为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依据,为其他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借鉴,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作者:申少华 谢文林 曾坚贤 周智华 周虎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工程硕士论文:工业工程硕士课程体系问题与对策 摘要:通过对国内11所工业工程(IE)硕士培养高校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我国IE硕士课程体系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着课程设置区分度不大,专业特色不突出,课程之间联系不紧密,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从学位类型定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组织、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业工程硕士(IE硕士);课程体系;现状;问题;对策 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IE)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以及企业面临挑战的日益激烈,我国对高级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已呈现迅速上升趋势。然而实践表明,我国IE硕士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难以满足企业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IE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不完善。为解决该问题,构建有效的IE硕士课程体系十分重要〔1〕。根据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目前全国有113所学校共128个院系招收IE硕士,主要分布在机械工程类和经济管理类两类学院(分别占47%和53%),少数学校还同时在两类学院设立了IE硕士点(占12%),如大连理工大学。从学位类型上看,IE硕士包括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并且以专业型硕士为主(占87%),其中学术型硕士仅由机械工程类学院培养,而专业型硕士两类学院均可培养。这两类学院培养的IE硕士课程体系现状如何,有什么区别?学术型和专业型IE硕士的课程体系有哪些差异?现今这些课程体系存在哪些共性问题?如何改进?本文将通过对国内11所有代表性的IE硕士培养高校调查研究,对其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启示和建议。 一、我国IE硕士课程体系的现状 我们从国内113所IE硕士培养高校中选取了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11所学校(约占培养单位总数的10%)进行研究。样本中IE硕士点设在经济管理类学院的有7所,设在机械工程类学院的有7所,同时设在这两类学院的有3所;单独培养学术型硕士的学院有2所,单独培养专业型硕士的学院有9所,同时培养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的学院有3所,样本分布接近总体分布。通过查询样本学校的官方网站、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电话采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对这些学校的IE硕士课程体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目前我国IE硕士课程现状如下。 (一)课程类型和内容 IE硕士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四类,这与其他专业的硕士课程体系相似〔2〕。(为方便研究,笔者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对某些高校的IE硕士课程进行了整合。例如西安交大开设了学位必修课、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本文将其学位必修课归至公共基础课,学位课和必修课归至专业基础课。其他同理)其中,公共基础课一般可分为基本公共课、数学类和管理类课程三类。专业基础课一般分为数学类、管理类和机械类课程。专业选修课的门类广泛,一般包括管理、机械技术和计算机三类课程。必修环节可分为理论形式和实践形式两种。可见,各学院及各学位类型的IE硕士均开设自然辩证法、外语等基本公共课,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和管理类的选修课,而管理类的公共基础课仅在经济管理类学院和专业型IE硕士中开设。机械类的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计算机类的选修课仅在机械工程类学院开设,这与其学科特点密不可分。必修环节多采取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等理论形式,差异不明显;仅少数培养专业型IE硕士的单位采取实践形式的必修环节(样本中该比例为20%)。 (二)学分要求 对上述学校的IE硕士课程学分进行分析,可知公共基础课学分一般占25%以上,专业基础课学分等于或略高于公共基础课,二者之和一般占总学分的一半以上,可见各单位对二者的重视程度之高。在专业选修课方面,经济管理类学院和专业型硕士的学分要求偏低(分别较机械工程类学院和学术型硕士低8%和11%)。在必修环节方面,经济管理类学院和专业型硕士的学分要求相对较高(较机械工程类学院和学术型硕士均高4%)。分析其原因,经济管理类学院专业型硕士主要偏重解决企业实际管理问题,实践能力要求高,而必修环节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不足。 二、我国IE硕士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区分度不大,专业特色不突出 1.从横向方面比较,机械工程类和经济管理类学院的IE硕士课程设置没有凸显各自的学科特点。例如某机械工程类学院开设的IE硕士专业基础课包括“运筹学、管理学基础、生产系统设计、物流与供应链”等管理类课程,这与经济管理类学院的IE硕士课程相似,的确偏重管理技能的提高,但缺乏对机械工程领域深入研究的课程,未充分体现学科特点。 2.从纵向方面比较,各经济管理类学院之间,以及各机械工程类学院之间的IE硕士课程设置大同小异。例如,很多经济管理类学院都开设诸如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课程,区别仅在于这些课程分设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不同的范畴,课程所属类别不同而已,实质差别不大。 3.从学位类型角度看,学术型和专业型IE硕士的课程体系差异不大。特别是同时招收学术型和专业型IE硕士的学院,专业型IE硕士在课程选择、课程组织、必修环节等方面参照学术型硕士设置,未凸显其“培养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二)课程之间联系不紧密 很多课程过于独立,导致某些课程所讲授的知识和理论方法难以应用到其他课程中。例如IE硕士开设了运筹学、优化理论等基础课,但在其后的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课程中却不要求学生给相关问题建模,课程内容前后脱节,学生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课程结构比例失衡 如前所述,经济管理类学院、专业型IE硕士的选修课平均比例偏低。研究表明,美国著名大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中,选修课比重甚至超过了必修课,例如哈佛大学教育管理学研究生选修课比重高达60%〔3〕。台湾国立清华大学IE硕士选修课比例也超过了40%。专业选修课比例偏低将不利于学生拓展专业理论、扩大知识面,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化能力的提升。 三、我国IE硕士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议 1.准确定位学术型和专业型IE硕士,并据此设定相关课程。学术型IE硕士开设的课程应强调理论基础,涵盖机械技术、管理工程、数学等各类课程。而专业型IE硕士开设的课程应面向实际操作,管理类课程设定应较多。且专业型硕士对职业教育和业务提升有迫切需求,因此教学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案例讨论课比重应增大;同时要重视实践教学,可加大实验学时的比例,开设学生自主创新实验项目。 2.机械类学院和管理类学院应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进一步明确细化IE硕士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机械工程类学院应突出工程基础和管理技能,重点开设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并加设管理、计算机技术和工业工程相关知识。而经济管理类学院需要突出综合及部门经济管理能力,重点开设管理学、系统工程等课程。 3.突破学院、学位类型限制,完善课程结构。参照美国和台湾著名大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经济管理类学院、专业型IE硕士选修课学分应至少达到30%。选修课应结合各单位自身办学特色设定,可以是经济管理类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也可以是某一专业课程,科学方法论课程。 4.合理化IE硕士课程组织。一方面,应合理设置开课顺序,使各门课程前后衔接,前为后用。另一方面,各任课教师应加强沟通(可通过查阅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交流座谈等方式),并调整授课内容,使相关课程衔接更为紧密。 5.加强IE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专业型IE硕士教师,其师资队伍既应当有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的学术型教师,更要有充分把握职业发展需要和业务提升的实践型教师〔4〕。而目前专业型IE硕士教师很多是由学术型教师兼任的,亟待提高社会实践经验。各单位可与知名企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教师提高社会实践经验建立平台;也可通过与企业开展科研项目合作研究或到大型企业进修等方式来提高社会实践经验,从而满足专业型IE硕士培养的师资要求。 作者:杨华 单位: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工程硕士论文: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 【摘要】本文以XK大学为例,阐述了该校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管理工作方面的实践,探索了此类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调整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提升工程硕士科研实践能力;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搭建提升工程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切实落实工程硕士双导师制;建立工程硕士的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 【关键词】XK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一、问题缘起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突飞猛进地进行,社会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呈上升的趋势,而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对实践能力要求极强的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甚至制约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培养质量的提升。在此背景下,教育部于2009年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范围,据统计,2010年全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达到了11万名左右,占全年招生总数的24%,目标是到2015年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基本持平。作为一所以工科见长的教学研究型大学,XK大学早在1959年就开始招收5年制矿井建设专业本科生,1979年开始招收矿山建设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2001年获得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2008年已经完成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评估,发展历史悠久,专业学科完善,近年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在国家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数量和提升质量的背景下,对于具有一定研究生教育基础的地方省属重点发展的大学来说,既是一个转型性的挑战又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发展机遇,现以该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为例进行探索与分析。 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调整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提升工程硕士科研实践能力 (1)培养目标方面,明确提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具体要求是:培养从事建筑设计、结构工程设计、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市政工程设计、结构工程加固与检测、工程监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掌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技术知识,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及较强的协调能力;掌握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现代技术手段,同时具有较强的现场沟通能力;掌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相关管理知识,为从事工程建设项目的咨询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及工程实践应用能力,这与教指委制订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是一脉相承的。 (2)课程设置方面,在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突出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尽可能紧密结合企业和部门的实际需求。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实行学分制,所修的总学分要求不少于28学分,其中学位课18~19学分,必修课5学分,选修课5~7学分,以达到专业学位工程硕士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3)教材建设方面,科学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教材体系,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现有8门核心课程教材,教材突出基础理论、工程案例、领域前沿三者的有机结合,如:高等岩土力学、岩土塑性力学、岩土工程锚固技术与应用、结构鉴定与加固等课程,为配合教材改革建设,积极开拓案例教学,加强教学研讨,努力提高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水平。 2、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搭建提升工程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1)创造条件建设稳定的专业实践基地,主动联系具有较强工程研发与设计实力的企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共建专业实践基地,这样不仅能够长期为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提供工程实践环境条件,同时也能促进了校企联动。另外,规范已有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借鉴学科评估的相关内容,对已有的专业实践基地进行考察和评估,督促其改善基地环境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2)过程管理方面,在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手册中明确规定专业实践的时间为半年到一年。集中进行或分段安排,实践前制订专业实践计划,实践过程中解决有研究意义、有一定难度且主题明确的实际问题,同时深入企业,体验企业的文化和运作方式,如岩土方向的专业实践环节在企业或实践基地完成,因各实践基地进行的项目自然环境不同,测算的数据和结论也不尽相同,学生通过这样由浅入深,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系统培养,提高了认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也在科研方面,如:寒区岩土工程灾害发生机理、秦巴山区公路隧道围岩破坏机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3、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切实落实工程硕士双导师制 (1)为了健全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在研究生实践期间设立工程硕士与企业导师联系考核制度,要求以规定的时间和形式,保质保量提交实践成果,同时也督促校外导师切实参与进来。 (2)聘请校外高水平专家来校兼课,或以讲坛的形式讲授相关学科的前沿信息,以及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情况,拓宽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知识视野,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另外,学院从科研经费中分拨一部分设立优秀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实践报告专项基金,立项资助、遴选出适应需求且有创新价值的实践报告,激励其做出高水平的有创新、实践价值的成果。 4、建立工程硕士的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 (1)在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加大的背景下,积极与国外的专业相关科研高校建立联系,互通有无,通过学术讲座、报告交流等形式拓宽工程硕士的视野。 (2)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为我所用,逐步建立起国际化的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三、思考与展望 对于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是适应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的一种尝试,在重新审视和定位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期推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的深刻改革,使其在全球化浪潮中起到积极的先导性作用。 作者:张娜 陈隆梅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工程硕士论文: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思考 摘要:安全生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力开展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识。本文主要从人才培养的定位、模式与机制、方案与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实践教学环节几个方面对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安全生产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安全;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安全生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国务院把加强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作为安全生产十二项治本之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最近颁发的学科目录把安全科学与工程提升为了一级学科。因此,大力开展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识。安全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需要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安全生产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决定了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点的建设在人才培养定位上要有针对性;在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上要有创新性;在人才培养方案内容中突出模块化;在教学方法、手段和实践教学环节更需要加大培养力度。 一、人才培养的定位 安全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定位在“招生入口”与“就业出口”都需要体现出其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就业出口”也就是毕业生今后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决定了“招生入口”学生的基础专业条件。 (一)“就业出口”的针对性 省属高校人才培养主要针对地方经济建设。对于我省而言,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监察监管、高危行业生产和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存在较大的高层次人才缺口。特别是煤炭行业,在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的现实下,需要有大量具备煤炭生产技术基础理论和技能,并掌握了安全生产系统工程的高层次人才,充实到煤矿安全生产的监测监管、现场指挥一线。而我省目前尚无面向煤炭行业的安全工程专业领域专业硕士培养点。面对我国到2020年安全生产实现根本性好转的目标,无论是政府相关部门还是相关企业,都有较为长期的高层次人才需求。因此,在“就业出口”上,我们把人才培养定位在“针对高危行业,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培养具备主体生产技术基础理论和技能,并掌握安全生产系统工程的安全生产监测监管与生产技术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体现出对社会需求的针对性。 (二)“招生入口”的针对性 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的知识结构主要涉及到工学和管理学的内容,是一个学科交叉、复合型的专业。要保证有充足的优质的生源,对于应届生,需要注重考察学生的本科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因此,招生时,除了从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招收学生以外,更要侧重招收有行业主体专业学历,如采矿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当然,对于这两类不同的本科教育背景入口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应当采用相对应的培养方案,以完善其作为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的知识结构。社会考生中具有现场实践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是非常重要的优质生源。特别是在高危行业,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其在自己的技术岗位上或多或少都积淀了一些安全生产的基本理念和常识,再在专业硕士学习阶段加以系统学习和提高,容易成为优秀的安全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我校面向企业长期开展安全培训和安全知识更新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平台,重视这批生源的开发,加大宣传,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各种措施,吸纳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入学。 二、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机制 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规律来开展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具体到本专业而言,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结构,本校已经具备的实践基地的教学、研究条件和该专业的特殊性等,需在原有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和机制上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作为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发挥的主要作用,采取“1+1+1”学制的培养模式和“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以及由“联合培养”到“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的模式进行培养。 (一)“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 “双导师制”是指每位学生都配备学校、企业各1名指导教师。学校导师主要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校外实践基地导师主要负责现场业务指导、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审核工作。虽然校内外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对导师的基本素质的要求是一致的。对于校内导师,我校过去曾经对专业课教师要求必须至少在基层挂职锻炼一年以上,这个规定需要作为专业硕士校内导师任职条件之一;对于校外导师,需要的是让他们具备一定的教师技能,掌握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我校国家级安全技术培训中心面向企业开展的安全培训教师岗位培训,可对这些导师们开展这些内容的培训。 (二)“1+1+1”学制的培养模式 “1+1+1”学制的培养模式指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的学制为三年,学生在这三年分三个阶段完成学业。第一年在学校以基础理论为主,完成课堂教学所必须修完的学分,在这一年中,除公共必修课以外,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入口以及出口,给出多个学习方案,建立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为学生的第二个学习阶段打下基础。第二年在实践基地以实践基地挂职锻炼和实际操作为主。我院的实践基地主要分为安全生产监督监管机构和生产、经营企业两大类。在安全生产监督监管机构,学生可挂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岗位,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应用系统安全理论,对所辖企业或地区在开展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安全生产监督监管理论,再回归指导安全生产监督监管,创新方式,提升监督监管水平;在生产、经营企业,学生同样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安全生产的具体规划、设计、研究、应用和隐患排查,以点带面,总结提炼安全生产的系统理论,再回归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当然,如果条件和时间允许,学生最好在这两类实践基地都能得到锻炼学习的机会。 (三)由“联合培养”、到“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 独立由学院开展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调动企业与政府相关机构的积极性,让社会参与培养,既是凸显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也是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的最好模式。鉴于目前安全工程高层次人才的奇缺,我校的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应该乘势而行,与相关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紧密联系,采取联合培养的方式,办出特色。再逐步实现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从招生到教学计划的制定,再到就业,培养和造就安全生产监测监管和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真正需要的人才。 三、人才培养的方案与内容 人才培养的方案制定需满足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除我校采用的现行的教学基本方案外,为实现上述的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中,需要突出培养方案的模块化,即安全系统工程模块、安全监测监管模块和安全生产技术设计模块,以适应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安全系统工程模块 安全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结合工程学原理及有关专业知识来研究生产安全管理和工程的新学科。在本科教学中,已经对其基本的原理有所介绍。在专业硕士阶段,需要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优化理论、可靠性工程、人机工程、行为科学、工程心理学等对其加以提升。各模块可作为专业基础模块,提供给该专业的所有学生作为必修课学习。 (二)安全监测监管模块 安全监测监管模块主要以安全生产监督监管的应用为培养目的的教学模块。其中主要涉及到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行业规范、管理学等。该模块主要提供给以政府机构的相关部门为就业目标的学生必修。也可提供给到企业就业的学生选修。 (三)安全生产技术模块 安全生产技术模块主要以安全技术的应用为培养目的的教学模块。其中主要涉及到安全系统的设计、安全设施的设计、安全运行诊断、重大危险源辨识、抢险救灾等专业技术。由于涉及的行业较多,在本科阶段,学生对各行业的内容都只能有较为肤浅的学习,而在专业硕士阶段,需要就高危行业的安全技术加以重点突出,这也符合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的定位。该模块主要提供给以到企业为就业目标的学生必修,也可提供给以到政府机构的相关部门为就业目标的学生选修。 四、教学方法、手段和实践教学环节 安全工程是关系到“人命”的工程,需要每一位从业者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而这个专业又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个专业,无论在安全生产监督监管领域还是在安全生产的设计、指挥岗位上,都要求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并对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上给予充分的重视。 (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对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的教学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推崇的。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以“安全生产总工程师”的角色和学习主体的“学生”以“安全监察官员”或“安全监测监控工程师”的角色定位,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以更为接近实际的视角进入角色情境;“角色扮演”教学法需要有特定的模拟场景,这些场景包括课堂理论环境和实验教学环境。无论教室和实验室的环境设计和演示、实验设备都力求逼真。更能加深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达到教学目的。以实际案例充实课程内容最新的案例融入课堂,对联系生产实际,激发学生兴趣,进一步建立工程意识将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实践教学环节 按照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环节已经贯穿到了整个培养过程。但真正最能锻炼实践能力的环节,是在实践基地的锻炼和学习。我校建立的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和聘任的基地指导教师已经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专业硕士在基地的实习要区别于本科生的一般生产实习。要学习的是生产现场的安全设计和安全诊断以及管理技能;要提高的是隐患的辨别、应急事故的处理能力等。要真正得到锻炼,必须是“挂职”,才能获得更多的增长能力和水平的机会,获得更多的锻炼。 五、结束语 我校本科安全工程专业已经入选“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而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点的建设,将为我校进一步完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成为四川省安全生产人才培养基地,提供重要的支撑。我们需要不断进行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创新,并需要不断的总结和完善。努力提高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安全生产工程应用型人才。 作者:肖素光 隆泗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 工程硕士论文:高分子材料工程硕士创新实验能力培养 摘要: 结合国内外的工程硕士教学现状,通过分析国内工程硕士的课题研究方向和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存在脱轨现象、上理论课时间不足等问题,在借助于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导师制、灵活培养模式,确保创新实验能力培养的效果,为企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分子材料工程实践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通过对工程硕士创新实验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使工程硕士研究生在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积累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 关键词:工程硕士;创新实验能力;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一环,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一直都受到高度重视[1,2]。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高层次复合人才在传统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需求非常大,国家为了弥补学术型硕士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而工程硕士创新实验能力培养又成了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美国的工程类硕士教育起源,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二战后,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工程活动的涉及层面迅速拓宽,复杂性与日俱增,对工程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3]。其工程类硕士培养的最大特点就是面向专业实践应用而非学术研究,培养目标是未来设计和开发的工程师。美国自开展工程硕士教育以来,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多样性的培养模式[4]。在美国学校工程类硕士培养的模式主要为培养方式的不同,如本硕连读制、远程教育三年制等,但其课程标准与学位要求是统一的,都必须遵循美国工程技术鉴定委员会(ABET)和各专业学会(协会)提供的统一的专业认证标准[5]。英国的硕士学位教育分成两种类型[6]。一种是给予课程学习的硕士,称为MSC(MSCourse);另一种是基于研究工作的硕士,称为MSphil(MSphilosophy)。此外,还有一种类似我国工程硕士的研究工程师学位。英国工程教育是以让毕业生取得专业头衔(即专业资格)为主要目标。经过20多年的发展,英国的专业资格已经把学术资格和职业资格融为一体。严格的入门要求、多样化的候选资格,加上灵活的注册路线,保证了专业资格的质量。我国工程硕士教育从1984年提出,经历了从试点到奠定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阶段。自从奠定了人才培养模式后,工程硕士教育从9个培养单位、10个工程领域、年招生1千多人,发展到2004年的180个培养单位、38个工程领域、年招生3万多人、在校生10万余人。从发展的势头看,工程硕士教育充满着活力。为使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规范管理、稳步发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考核验收,已下发(1997)57号文批准全国70多所高校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如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总的来说,大多数高校都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7,8],以培养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为目标,经过多年发展经验[9],目前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相比国外,现在国内开设工程硕士培养点的高校数量在大幅度增加,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很多高校对工程硕士资格认证标准重视不够[10,11]。就目前高分子材料工程工程领域来说,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缺点是:没有将工程硕士的课题研究方向和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存在脱轨的问题,在定课题方向时,把企业摆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研究生研究的课题与生源单位生产技术不搭。学生在企业工作很忙,无法保证上理论课时间等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高分子材料加工硕士点拟逐步摸索出一种新型的双导师制、灵活培养模式。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资源平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本课题以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为样本进行研究,课题完成鉴定后推广到我校其它研究生专业。 2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拟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授课方式改革、学位论文形式改革、课题来源研究内容改革等进行研究,培养出在高分子材料工程领域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其主要研究内容。 2.1课程设置体系研究 由于工程硕士自身特点即能够来上课的时间很少,生产实际经验丰富。本项目改革是想在时间少的情况下,使学员学到更多的东西,并发挥各自的长处。在课程设置体系设置上改革以往只注重在理论教学,必修课多的特点(至少17学分)。根据学生所在生产岗位需要多增加一些选修课(原来是11学分)。并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2授课形式及方式研究 目前的工程硕士大多都在生产岗位作领导工作,工作很忙,集中上课存在的难度很大,本项目拟采取的办法:远程网络上课(视频和师生互动交流上课),即课件点播、在线答疑、在线辅导、同步和异步讨论、在线测试、专家讲座等方式。即用时下流行的BBS进行提问和沟通。 2.3学位论文形式改革 由于目前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形式比较单一,通常采用撰写“大论文”方式。依据此问题本次改革拟采取的办法为:学位论文形式: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 2.4课题来源研究内容改革研究 现在学生的课题大多源于校内导师课题,这与研究生所从事的专业严重脱节,针对这一问题本项目拟采取的办法:校企联合培养,针对企业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传统高校培养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校企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行业发展,构建适应新材料发展的以生产技术为导向的“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与生产“零距离”接轨的教材体系、基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需求的“零距离”素质拓展培养体系,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由此,我们将努力尝教授走进企业,老板走进校园,企业员工(学生)走进实验室的目的。 2.5导师管理改革 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攻读工程硕士学位者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由学校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硕士导师与工程单位选派的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联合指导。 3创新实验能力培养模式 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取决于其适应社会需求的程度,而如何深化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则是目前症结之所在。材料学院就这一问题采取了如下措施: (1)聚焦企业需求,创新工程硕士教育的办学理念随着工程硕士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不断更新工程硕士教育的办学理念,将以服务企业为宗旨贯穿于工程硕士培养之中,为企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对于校企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可以自带科研课题。即工程硕士可以带自己单位的科研课题,课题的完成可以利用学校和企业的现有实验条件完成。学校具有良好的实验教学基础条件和高水平教师,实验室开放运行,资源共享。 (2)量身定做相比于一般的研究生,工程硕士生的知识背景更具多样性,在培养过程中应力争实现“量身定做、量体裁衣”,针对不同的行业和学生,学生可以选择自己从事工作领域的课题。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需要,满足各领域工程建设和发展需要。如我们2011级有名学生来自于威海碳纤维厂,他做的课题是“PAN。 作者:武卫莉 刘喜军 贾宏葛 佟丽 程伟东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程硕士论文:区域经济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育研讨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需求 1.区域经济的特点 区域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类型。在工业化大生产、工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经济发展需要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较强的实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随着国家及地方不断提高对于地方高校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的重视,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已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天津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天津滨海新区作为重点经济区域被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标志着天津改革开放拥有了更高的起点,天津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工业重大项目的启动,有力地拉动了天津市的经济增长,形成了制造业高端化,服务业现代化的格局。2005到2011年这6年间,天津市经济增长率年均超过16%,其中滨海新区2011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1.8%,成为天津市经济增长的“龙头”。如今,滨海新区已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体,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区域经济特点。天津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天津市教育部直属与地方市属近20所高校提供的大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2010年,江苏省启动了优势学科群(平台)建设工程。苏州大学围绕“苏南经济模式”研究地方政府职能及制度创新,针对太湖蓝藻事件开展的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协调研究等,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大学优势学科群把政府、市场和大学这个“铁三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大学发展到当下的新特色。由此看出,区域经济的发展与高校发展密不可分。 2.区域经济对全日制专业型复合人才的需求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呈现动态化特点的,具有多样化特征。随着滨海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素质高端人才的需求量激增。从天津市颁布的城市总体规划可以看出,未来天津的经济以环渤海地区为中心,计划建设成为北方最大的国际港口物流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适宜居住的生态城市。天津经济的发展定位是成为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充分利用滨海新区的国家政策支持与滨海新区发达的水陆交通等地理优势,强势的工业基础和长期积累的科研优势,将天津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化制造产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基于天津的快速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滨海新区的制造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等行业,特别是研发机构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十分突出,其中对理工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紧贴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构建高等教育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运行机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离不开高校的培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全日制工程硕士人才的培养更是当务之急。目前,由于教育部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将原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脱产)招生改革为全日制,既保证了社会对专业学位的认可,又能及时为经济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培养模式服务区域经济现状 1.高校为区域经济服务意识存在偏差 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到了普及化发展阶段,作为普通高校而言,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为区域经济培养、提供各类高等人才是地方高校的首要任务和中心内容。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由最初的物质资源作为支撑点转变为以人才资源为主,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人才资源与技术创新成为关键,而人才资源是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的现状是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并没有与时俱进,相关专业没有面向区域经济的需求进行必要的调整,导致培养的人才无法很好的融入区域经济中为生产服务,甚至出现人才浪费的现象。此外,高校中有些知识分子热衷于孤芳自赏的研究课题,在服务区域经济的过程中放不下架子,没有实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全日制工程硕士成为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地方高校要与区域内企业通过产学研的合作方式,融入到企业的创新与技术改造进程中,以实际的企业需求指导培养具有实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全日制工程硕士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2.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特点设置培养方案 应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以滨海新区需求为导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滨海新区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要,认真分析国内外著名高校同类学科的课程设置,并根据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确定本学科研究生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研究生课程使用教材应为国内外先进教材,并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基本原则,讨论确定本学科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目前执行的培养方案缺乏针对区域内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中实际产生的问题的分析。因此,很多毕业生缺乏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很难适应毕业后所从事的实际生产工作。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类企业对理工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闭门造车”式的高等人才培养由于知识结构单一,脱离生产实际,因此,进入到社会无法适应经济需要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今的现代化企业更关注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仅仅具有单一专业知识的人才无法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3.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利用率低 现行体制下评价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水平高低主要以科研成果是否具有尖端性、高水平文章发表数量、国家级项目多少为标准,而缺乏对科研成果市场价值的重视,导致科研成果生产转化率较低。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社会、经济需要使其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企业的产品升级与技术改造是在强大的资金支持下完成的,所以企业对高端、先进的技术投入应用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以市场行为而言,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企业都会选择高新技术投资风险与最大经济效益的平衡点进行投资生产。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生产的过程中,相互之间的利益分配是非常敏感、关键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校企的合作关系,这使得建立互信关系以及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成为关键。高校与企业之间关系的建立需要经过长期的磨合,而实际情况却是校企之间存在着大量短暂的一次性合作方式,这使得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成为急需探索的课题。高校应利用好产学研合作平台,切实为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全日制工程硕士提供实践基地,使其参与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好适应企业的运行模式,锻炼实践能力。 三、基于服务区域经济基础上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模式展望(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 1.以办学特色(专业)为依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天津科技大学通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发酵工程,天津市重点学科一级学科7个,包括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设计学,其中涵盖了36个二级学科。日前,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显示,我校在此次学科评估工作中取得可喜成绩,三个一级学科位列全国前十名,传统优势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性跻身全国前三,彰显了我校的轻工特色和优势。我校秉承为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基本原则,在以上具有优势学科的平台上,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为滨海新区服务。天津科技大学的特色学科以轻工为主,与滨海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方向较为一致,这为天津科技大学服务滨海新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校科学研究紧紧围绕企业需求,积极地“走出去,请进来”与企业交流参与到企业的研发过程中。通过解决企业科研需要的同时,拓宽了高校教师的视野,增加了研究经费,使双方形成互补效应,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具有各自的专业特色,以办学特色为依托,以点带面的进行专业整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学科参与到区域经济发展中提高影响力的同时,使培养出的全日制工程硕士更加贴合经济发展实际适应发展的需要。 2.紧密联系区域企事业单位,输送行业高层次复合型急需人才 为了满足企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应通过构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与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互信机制,使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环节以解决企业实际科研问题为主线,同时,配合企业对人才标准的要求开展培养工作,以求为毕业生就业问题寻找一条可行之路。此外,地方高校应建立产学研合作体制,加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与生产企业的紧密联系,调动地方高校的科研力量参与企业研发的积极性,促使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提升转化为生产力,积极地参与区域经济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高端人才的需求,灵活的组织实施培养工作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校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以来,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比例逐年提高,2013年招生人数预计将达到工程硕士与学术型招生总人数的60%以上。从201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全日制工程硕士留在天津就业的人数达到了50%以上,预计2013年毕业生也将集中留在天津本地。根据以上情况,为培养工程硕士的专业实践能力,我校积极与本地企、事业单位接洽基地建设事宜,也推出了创新计划项目,为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搭建相应平台。 3.双导师培养制度 “双导师制”是指由校内导师和校外企业合作导师共同组成指导研究生的导师组负责制。校内导师主要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能力,提升研究生发展空间,引导其掌握学习方法,深入钻研某一领域难点,培养其专业能力。校外企业导师主要提升研究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操作能力,并发现其理论学习的不足,以不断适应实际工作的实践能力。“双导师制”指导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可以使研究生将校内的理论知识成果有效地、及时地应用于企业的科技开发,同时能及时反馈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真 正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有机结合,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4.成立专门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高校可成立专门机构,为高校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学科、专业提供可靠的科技信息服务,引导相关学科、专业瞄准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及企业创新技术需求的目标,制定明确的研究方向。此外,高校还可针对滨海新区重大项目科研工作和新技术开发,以及相关学科、专业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及时深入相关企业开展相应科研项目进行实践研究,同时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理论研究,二者相互结合促进高校或企业成果及时转化,快速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进程,提高产业化,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创新能力。地方高校要与企业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产学研共同发展关系,利用产学研平台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提供实践基地并为企业提供合格的全日制工程硕士毕业生提供交流平台。 四、结束语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形成的团队是营造良好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联合企业培养研究生,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紧密结合,在产学研合作的平台上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在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时立于不败之地。此外,还应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交流和合作,使企业积极参与到高等人才的培养中来,有利于扩大企业自身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储备,应对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 作者:梁珍淑李海芳梁候明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工程硕士论文:高师化学工程硕士培育实践与探微 1全日制化学工程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与创新 1.1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必须紧密配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受社会热捧的人才。特别是对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来说更是如此。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特点,把研究生关闭在校园里培养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异地培养,多地培养成为必然。必须把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主线贯穿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链”的各个环节。在招生环节,我们对全日制化学工程工程硕士的考生的面试采取了与科学学位考生不同的方式,把对考生的实践经验作为主要的面试内容,让考生感受到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许多考生面试后积极主动地到工厂企业锻炼,入学后带着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来学习,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培养环节,我们的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公共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专业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我们加大了公共课的比重,利用我校的有效资源,合理整合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计算机与管理类课程。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都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其中,理论课中包含实践知识,实践课中包含理论知识。在实践培养环节,我们建立了湖南化工研究院、湖南海利化工有限公司、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四达试剂有限公司等多个培养基地,实践条件得到了有力的保证。另外,鼓励研究生在学校组织的集中实践之外增加自主分散实践。在学位论文环节,我们要求化学工程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开题前认真查阅文献,尽量了解国内外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选择直接来源于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应用技术课题和现实问题的课题。同时,聘请企业的专家、学者参加开题报告会,对选题进行严格审定,多角度考虑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实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采用产品开发、工程或工艺设计、工程放大及新技术工程应用报告、典型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1.2突出课程教师和导师的主导地位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通过相关课程和案例的学习和研讨来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通过聘请企业专家来校担任课程教师,通过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加强课程教学。如研究生自主参与教学、由多位教师担任一门课程的“拼盘式”教学模式等等。在课程建设方面,学院加大了研究生教师编写适合我院工程硕士实践的教材或讲义的支持力度,加强了研究生精品课程的建设。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导师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导师最少两位,或多位导师,无论哪个培养环节都需要导师的指导与配合,校企导师分工配合,共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导师的选择上,我们把有横向课题,应用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选作化学工程工程硕士的导师和授课教师,把与培养基地联系较密切的老师选为校内导师,有利地促进了校企导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能及时准确掌握论文选题的进展情况等等。 1.3突出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主体地位 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宽广知识结构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或技术管理人才,能独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如何实现这个目标,除了学校为研究生营造合理的宽松的环境,搭建良好的学习实践平台外,只能靠研究生自己长期的积累和持续的训练,知识结构的改善,实践能力的提高,学位论文设计都需要独立完成,最终自我实现培养目标。 1.4重视工程硕士培养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 尽管化学工程工程硕士培养时间短,但我校研究生教育历史悠久,有完整的研究生管理文件,管理制度也较为健全。我校研究生处成立了专业学位培养科,负责工程硕士的宏观管理与控制,学位论文的质量标准由研究生处学位办负责管理与控制,化学化工学院成立了由科研副院长负责的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管理小组以及由院长、教授、领域带头人、企业专家组成的学位分委员会。 2全日制化学工程工程硕士培养的困境 2.1生源问题 就我们这两年的招生情况来看,生源问题非常严重,直接报考化学工程工程硕士的比例相当少,大多是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与我院同类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相比,化学工程工程硕士推免生只占其1/10。 2.2工程硕士学制问题 我校化学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学制为两年至三年的弹性学制,我们目前先按两年的计划安排课程学习、实践和学位论文,然后根据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安排论文答辩或适当延长学位论文的时间。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国家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学位标准还未广泛宣传执行之前,导师对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还是沿用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学位标准,而学校研究生处在办理各种证件时(如学生证、毕业证)都只体现两年学制,普遍反映两年的时间培养既要实践能力强保证充足的实践时间又按时完成高质量学位论文的人才导师压力相当大。为了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以免出现矮化工程硕士的现象,现在大多数工科院校都把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学制确定到了三年。 2.3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开放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不断的更新。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永恒的主题,目前我们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还主要借鉴科学学位的课程体系,需要政府、企业、高校、教师等多方面的热情参与。 3建议 3.1加强宣传力度,改变观念和教育理念 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而开设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类型,但无论是导师、研究生本人还是社会,对此都没有足够的认识,在我院关于“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的本质内涵与区别”的小型调查中,非常了解的导师只占9%,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导师各占36%,不太了解的导师还占18%。由于工程硕士的生源大都是调剂生,研究生本人也是不自愿接受工程硕士教育的,重学术轻专业的倾向普遍存在。因此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宣传媒体等都要发挥其作用。 3.2推进职业资格认证 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不仅是对从业人员接受职业教育和专业知识水平的考核,也是对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技术要求的导向,是高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是课程体系建设的指挥棒,方向标。推进职业资格认证,是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持续发展的得力助手。在这方面,教育硕士就比较规范,工程硕士可以借鉴其他专业学位的经验。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师、导师,要加强专门的工程硕士导师队伍建设,对新导师要及时培训,了解工程硕士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改革教学方式,要大力研究完善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等等都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关键。 3.4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高校间实践基地平台共享 随着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高校的实践基地平台会越来越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更多实践基地势在必行,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高校间实践基地平台共享,不仅可以缓减实践基地紧张的局面,还可以加强不同培养单位研究生之间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作者:李羽珍刘美玲宋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 工程硕士论文:高校工程硕士培育形式解析 一、地方高校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地方高校面向地方大中型企业,在机械工程领域已经招收了大量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一大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但在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培养条件差异化较大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一方面,相当于国内一流高校和各种强大资源,其硬件条件(如实验条件、经费支持、信息资源等)和软件环境(师资力量、管理体系、研究氛围、校企合作、公共关系等)处于相对劣势。但另一方面,与重点大学相比,地方高校更为重视工程硕士培养,在导师选聘、学生待遇、学习环境上或能提供更有优越的条件,且政策层面更加灵活。以某地方高校2009届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为例,共29人,学院在授课方式、生活学习条件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并为每位研究生配备双导师,研究生论文全部来源于企业生产实践。因此,地方高校工程硕士培养条件往往呈现很大的差异性。 2.生员质量参差不齐 (1)知识背景各异:由于机械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材料、机制、电气、测控、管理等诸多学科,生员专业差异性大、毕业院校也各自不同,因此该领域的生员背景知识差异较大。 (2)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工程硕士研究生大多来自地方大中型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一线及管理部门,具有极为丰富的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经验,但绝大部分人员离开高校较长时间,加之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精力学习本领域的前沿理论,存在一定知识陈旧现象,且英语、计算机等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 (3)学习积极性高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参加工程硕士学习的学员绝大多数都是是单位的技术骨干和中层管理干部,甚至有些担任重要的行政职务,往往很难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精力。 3.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协调一致 地方高校机械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高校、企业、研究生本人三方通力协作才能得以实现。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 (1)企业迫切需要学校培养出创新能力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为企业创造大量经济效益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往往很难将上述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培养方案并落实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 (2)大多高校在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受以往惯性影响,往往会倾向于更为重视研究生的理论及学术水准提升,未能有效与企业沟通,协调一致,从而难以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 (3)绝大多数学员都是抱着很强的求知欲来学习的,但是往往低估了学习过程的艰苦性,加之家庭、工作方面的影响,往往会降低自己的要求,演变成为仅仅为了毕业证和学位证而学习,把获得更高层次的学位而有利于自身发展作为学习目的。 4.过程管理不够建全和完善 工程硕士研究生往往是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承担着繁重的科研、生产、管理任务,而工程硕士培养过程又是“进校不离岗”,因此在硕士生培养阶段的学员往往在学习时间、学习地点、投入精力上会出现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冲突;此外,学习内容与学员自己的知识背景差距大,学习难度大;同时,导师往往在学校承担有其他教学科研任务,难以全身心投入。其次,在实际培养中往往沿用学术型培养模式,学院负责研究生的理论课教学、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工作,企业很少能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往往造成企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与研究生的培养脱节。另外,“双导师制”是针对工程硕士特点而实施的,但由于学员是在职学习,大部分时间在企业,学校导师往往很难像指导学术型研究生那样细致指导,企业导师则往往是业务骨干或高层管理人员,难以抽出有效时间进行科学指导,从而使得工程硕士指导过程出现空档。 5.评价标准难以把握 工程硕士培养是为工业企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内容侧重于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因此毕业论文中应强化解决工程问题的新思路、新设想、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而不一定要求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而校内指导老师往往沿袭以往惯例,重学术水平轻工程应用、重理论轻实践,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工程硕士论文质量仍需要进一步厘清,因此对工程硕士论文客观评价有一定难度。 二、提高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质量的探讨 针对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现状和区域内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师情、生情、校情,湖南科技大学在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培养体系,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针对省情、校情、生情,依照“突出实践能力”、“强化应用能力”、“提高综合能力”及“夯实基本素质”原则,学校、企业单位、学员(导师)三方面结合协商制订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在具体实践中,开学前邀请研究生院主管领导、企业专家、部分导师和学员代表进行沟通,根据生产、开发、制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经现场专家、导师的交流和学员的面谈后,学员可以结合自己从事的具体工作,选择合适的课程满足自身需要。 2.改革授课方式,强调灵活性和实用性 湖南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大都来源于本地大型工业企业,生产任务繁重,学员无法脱产学习。针对这一情况,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1)确立班主任责任制,每个班级配备1名硕士生导师为固定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和联系。(2)多时段集中授课。由班主任提前调研,确定合适授课时间,然后提前通知各位学员。对于因特殊情况未能参加授课的学生则利用周末、节假日进行单独补课。(3)现场授课。对于部分距离较远的学员,湖南科技大学采用教师现场授课。如学校多次组织相关教师到学生较为集中的企业等进行集中授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强化校企合作,深化“双导师制” 湖南科技大学针对“双导师制”进行了以下改进:(1)师生双向选择:入学前组织师生见面会,加强交流,保证学员、校内导师、现场导师研究方向的一致性。(2)重视论文开题。由学位分委员会统一组织、集中管理、集中审核、严格把关。 (3)加强中期考核。由校内导师和现场导师组成评议组,互相检查监督,保证论文质量。 4.加强管理,保证质量 为保证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湖南科技大学建立了研究生院、学院、导师三级管理体制,主要包括: (1)研究生院严把生源质量。在招生中全面考核学生理论水平、科研能力、综合素质,严把招生质量关。 (2)学院负责日常教学管理。课程教学是工程硕士教育的核心环节,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学方式上有效结合学员实际工作内容、突出个性,实行学分制和选修制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考核方式采取读书笔记、笔试、研究报告、综合分析等多种方式。 (3)导师负责督促研究生学习、培养过程。由专家组集中组织学生开题、期中检查,答辩过程由导师初审、预答辩、匿名评审等环节组成,确保研究生论文质量。 三、结语 工程硕士是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培养过程涉及企业、学员、学校三方,其管理过程更为复杂,只有努力实现地方高校、合作企业和研究生协同合作,对于培养过程各个具体环节分工协作、紧密配合才能有效提高工程硕士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学校放心、学员满意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作者:李会强 胡忠举 刘衍琼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小型企业管理论文:中小型企业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要:伴随着知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经济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持续激烈化,而时代特征突出了企业对于知识、信息等技术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增加的同时,也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中小型企业具有其存在的特性,因此时代的转变对于其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中小型企业必须转变其发展战略,重视其在管理上的问题,从而完善管理,实现企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管理;对策 伴随着知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经济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持续激烈化,而时代特征突出了企业对于知识、信息、人力等非物质资源的依赖性的逐渐增加,同时,也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中小型企业数量多,涉及方方面面的行业,为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贡献着绝对的力量。但受到自身规模及资金投入等方面的限制,其竞争优势并不明显,生存能力也相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有一定的劣势。尤其面临时代的变迁,中小型企业在管理上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虽然时代的转变对于其来说是一次机遇,但同样也是一次挑战。中小型企业必须转变其发展战略,重视其在管理上的问题,找准管理上的着重点,从而完善管理体制,实现企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中小型企业发展现状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们不能小视经济市场变化给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但同样不能忽视在当前中小型企业发展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正视所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一定的改正与优化,才可以使得他们保持一定的核心竞争能力,得以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人才储备机制不够完善。从员工层面来讲,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对于人才的招聘流程过于简单,在招聘时没有充分对于所需求人才进行专业能力及职业道德素养能力的考察,导致所用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力欠佳,并不能百分百胜任日常工作,同时企业受到资金及观念的限制,并不重视对企业员工的培训,而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也不完善。从管理者层面来讲,管理者是一个企业的领军人物,应当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与管理能力,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能力和较强的经验与素质,但事实中,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并非科班出身,对其所涉及的某一领域并没有充足而经验,往往一人说了算,缺乏民主化,管理意识与决策能力也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二)发展缓慢,不能很好的融入市场。随着经济时代的转变以及我国相继颁布的一些政治金融政策,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都能够很好的把握,并顺利转变自身企业发展战略角度,转变企业管理理念,使其适应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发展过于缓慢,不敢大胆的做出相应的决策,没有前瞻性思想,对于市场政策把握不够准确,因此不能很好的、快速的融入市场。 (三)忽视长远发展。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规划只着重于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长远的发展规划。这是造成企业“短命”的重要原因之一。只追求眼前利益,缺乏远见,不能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而又长久有效的规划,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就必然导致了企业在经济市场中存在的时间短暂。 (四)管理体制漏洞太多,陈旧缺乏创新。我国中小型企业在管理体制上的发展现状大多就是受到管理人才缺乏的限制,管理体制又多数是从其他的企业中照搬过来的,缺乏灵活性和有效性。而且,不能跟随市场变化不断的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使其根本发挥不了对企业的约束、管理能力。 (五)创新能力欠佳。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能力的优势来源,我国中小型企业在创新力发展这方面欠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资金投入受到限制,很多企业在科技研发、人员创新鼓励政策上的资金投入有限,不能很好的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其中,而且也没有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二则是因为企业的管理者对于创新的不重视,缺乏相应的创新理念,很难将创新很好的应用于企业的发展中去。 二、中小型企业管理的优化途径 (一)科学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重视人才在企业发展的核心地位。科学、合理的配置好人力资源,高效的管理好人才,才可以让人才更好的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以此提升企业价值。因此,针对我国中小型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限制企业管理的因素出发,本文作者认为,应当重点突出中小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程度,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首先是尊重员工,重视他们的价值,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主动关心、帮助有需要的员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这同样因为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努力及其潜能的开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是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以全面提升企业员工服务于工作的能力。培训的作用是激励员工不断的努力,良好有效的培训机制可以全面提升员工的工作素质与能力。 (二)完善管理体制,加快中小型企业的战略转型。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可以多向大型优秀的企业甚至是国外的企业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学习的基础之上,健全自己的管理体制,根据经济市场变化规律,立足于眼前,设置长远的发展目标,明确每个部门、每个人的责任,简化管理流程,使之更加合理、简单、有效,高效的加快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三)重视创新,加大企业资金的投入力度。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把握住创新,就等于把握住了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尤其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本来自身发展就受到种种问题的制约,如再在创新机制上落后于其他企业,则发展就步入一定的危机之中。本文作者认为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应当从理念、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及科学技术四个方面加大创新力度。理念创新,这要求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到创新所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与发展,转变观念,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组织结构创新,在为了弥补本企业在组织结构上的不足,大胆创新,去除繁冗的结构,以科学合理的结构更好的服务于企业。企业文化创新,是转变一个角度以更好的文化氛围吸引人才,服务于人才,良好的工作氛围能够得到员工的价值认同感,从而更加努力工作。科学技术研发方面的创新,主要是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视新技术的研发。 小型企业管理论文:试论我国中小型企业管理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解决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存在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迎接入世挑战,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现状;企业文化;信息化;改善途径和方法 1 中国现代中小企业管理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实现高效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大多数分布在地、(市)县,是地方经济和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提供了城镇就业机会。伴随着国家经济战略的不断调整,其总体数量和经营范围不断扩大。中小企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当前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的营运管理仍处于较混乱的阶段,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还不完善。许多民营企业家对市场经济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法律知识所知甚少。而知识的陈旧与结构的不合理,也是目前中小企业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用20年前学到的知识管理者21世纪的企业其结果可想而知。 当前怎样去创新、去改善企业的管理模式是我国中小企业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目前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的基本情况是缺乏现代科学管理知识,缺乏企业发展的战略思维和对人才的管理与培养。这些都很大程度上阻滞了企业发展的前进道路。 2 现代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融资困难 在我国许多中小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筹资渠道,但是总的来说,筹资渠道过于单一,融资难仍旧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较大困难。相比于发展较为成熟的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非常不稳定,由于缺乏较高的信任度,从银行获得信贷支持相当有限。银行会因为中小企业的经营业绩不稳、偿债能力不高、信息缺乏透明度而拒绝给中企业提供支持在国家的相关支持政策没有到位之前,中小企业的发展会因为融资能力较差而受到影响。 2.2 缺乏懂技术、会管理的高层经营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管理素质普遍不高,据了解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管理者在各企业中仅占一半,其中大部分管理者是以技术见长,真正具备经济、管理类学历人员的占极少数。还有企业职工队伍的素质普遍较差,据有关资料查询,我国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约8000万,其中初级工占80%,中级工不到20%,高级工仅占1%,而且很多人的技术水平尚未达到应知应会的标准。从总体上说,管理人员的意识比较单薄,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较差,很难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境有一个很好的应对方法。 2.3 设计组织结构不合理,各部门分工协作程度低 中小企业在设置组织机构时往往没有考虑很周到,并没有根据自身特点,按照不同管理幅度划分不同管理层次,设计不同的组织机构,只是很简便地设定组织机构,从而导致很多目标很难实现的现状。有些中小企业虽然设有内部管理制度,但不够全面,没有覆盖到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所以造成企业中各部门协调合作不好,从而阻碍了工作的进程。 2.4 管理方式落后,信息化水平低 中小企业由于缺乏管理人才和资金,导致管理较乱,在企业内部的各项不完善制度的管理下,导致企业在营运中不断出现问题。企业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团队,这将很大程度上阻碍企业发展的脚步。 3 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3.1 拓宽筹资渠道 中小企业要想拓宽筹资渠道是有难度的,但也不是无路可走。企业家眼睛可以向内收,企业税后利润进行分配后所形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作为企业的一个资金资源,即留有收益资金。企业家也可以作好向银行借款的工作,中小企业都要争取享受优惠贷款利率,企业向银行借款筹资可分为短期筹资和长期筹资,中小企业做筹资决策时,即在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两种方式之间权衡时,做何种选择主要取决于筹资的用途。总之,中小企业要发展,就要筹集资金。筹集资金要讲科学,作好预测,制订计划选择适宜的筹资渠道和方式,降低资金成本,规避财务风险,以创造更大的资金效益。 3.2 提高管理者素质,改善经营管理 一个企业发展好坏与这个企业的管理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如市场观念、用户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效益观念、战略观念等。与此相适应,就需要大批具有经营管理才干和经验的现代职业企业家,他不仅应具备革命化、知识化和专业化,而且还应有组织协调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决策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高管理者素质是改善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关键。提高管理者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既可以对现有管理者进行培训,也可采用民主选举或对外招聘。 3.3 引进人才、实现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从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突出的因素。因此,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和推动中小企业参与技术创新活动。构建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解决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困难。鼓励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在资金投人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对基础阶段和应用阶段的技术进行研发,提供中长期低款以及在财政、税收等方面支持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另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应积极引进人才,加强职工培训, 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小型企业管理论文:论我国中小型企业管理制度建设 【摘要】 企业要发展必须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任何外部环境的改善都不能取代企业内部管理。企业内部管理之要义在于内部管理的制度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保障,在企业运行过程中需要依据科学完整的管理制度,在制定决策的时候也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予以支持,制定科学的、完整的、可行的制度,并依照这种制度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确保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 一、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的局限性 1、中小企业管理制度落后 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但是国内的很多中小企业还存在相当比例的无制度或者制度落后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发展瓶颈,除了产品周期、技术因素等外,还有一个普遍制约的因素,那就是规章制度建设的缺失或者落后,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发展中的障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短板(木桶原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制度。一套适用的企业管理制度,完全可以让企业管理事半而功倍,有章可循,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企业快速发展,预防和控制企业的法律风险。 2、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不完整 随着企业的发展,很多企业管理制度需要即时修改完善增加,而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存在这种制度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更有甚者是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在企业出现了一些问题时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去指导和解决,其次表现在制度内容有漏洞,会造成企业“法律”空白,最后表现在制度的体系缺失,有企业管理制度,但是没有监督和考核制度。 3、中小企业有管理制度无执行 首先表现在制度摆在那里,但需要根据领导的态度来决定执行与否。这类制度本身质量不存在问题。人们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假定领导的好恶,并且用实践去小心求证。结果发现这样的制度执行到后来,大家办事都不依制度而依“惯例”。制度执行缺乏原动力,如无根之草,没有生命力。 其次表现在制度摆在那里,执行按一定的规律。这种制度基本上也没什么质量问题,主要是执行人的问题,谁被制度制裁了的叫做“撞枪眼上了”。这种制度在执行时常常表现出时间上分布的规律性,比如一段时间抓考勤、一段时间抓企业文化等等。这种制度的执行力不足,既有领导的问题,也有员工的问题。这类制度同样没有生命力。 最后表现在制度摆在那里,但人们视而不见,并不一定按制度办事。这种制度存在以下可能性,一是人们知晓制度的内容,但是制度的规定不如经验更有效。二是制度的规定显然比经验有效,但就是过于理论,执行起来难度过大。三是制度再常见不过,制度编写目的看似清楚,但到了关键流程环节总是模糊化,比如关键时刻出现“据有关规定办理”等简单的词句。 4、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科学性低 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既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又要考虑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很多中小企业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制定的制度没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管理制度虽然是以一个个文件单体的形式存在,但是从企业整体角度来看,管理制度的集合是一个内在有机联系的系统。这个系统基本可以划分为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内容体系两大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其中,管理制度内容体系是制度建设的本体系统,管理制度管理体系是制度建设的保障系统。所以,管理制度建设首先要从体系入手,一方面要强化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优化内容体系。 二、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原则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因此,一切违背《劳动法》确立的基本原则的内容都是无效的。此外,违背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其他法律的内容,也都是无效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企业实行奖惩制度,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对违反纪律的职工要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因此,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也要贯彻“以思想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不能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将其具体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2、坚持实用和民主的原则 企业管理制度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简单实用,否则制度就没有生命力;同时企业管理制度一定要征求企业员工的意见,要让员工了解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发动职工认真学习讨论,使得制度的产生于执行具有民主性,这有利于制度的制定、执行以及员工对制度的自觉遵守。 3、符合前瞻性原则 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既要满足企业现阶段的需要也要考虑企业的未来,不能目光短浅,还要考虑到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在不断出台或调整,对于国家新出台或调整了的法律、法规,企业要及时对照学习,发现本企业管理制度有与之不相适应的条款,要及时修订。同时,企业在修改管理制度时,也要充分发扬民主,使企业的管理制度更切合企业的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4、满足系统性和科学性原则 根据企业的现状,管理制度要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形成一部完整的制度体系,在制度体系下要分为监督体系、考核体系、管理体系三个分支,三者要紧密联系,互相制约,要避免顾此失彼,各种体系之间既有相关性又有制衡性,进而保证企业稳步平衡向前发展;管理制度要符合现代科学的管理理念,要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融入到企业管理制度中,让制度有根可循。 三、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方向 1、加强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20世纪20年代以后出现了行为科学。二战以来,管理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并形成了众多的学派。科学管理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对比较成熟,这些管理理论的发展为企业科学化管理提供了非常好的理论,企业要加强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为企业科学化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 2、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体系 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制度、不同的管理体系,首先要明确企业现在处在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挑战。 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一般会经历如下五个阶段:建立初期:“救火”,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发展中:“规范化”,完善与管理相关的各种制度,并培训实施;发展高阶:“理性化”,企业已能按照既有制度及流程自行运作;发展成熟阶段:“文化化”,企业形成自有的企业文化并根植每位员工的心中,并为公司的长期战略共同努力;发展自由阶段:“人性化”,企业超越理性的约束,更加注重“人性化”的管理。 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为自己的企业科学地构建一个管理体系,这个管理体系可以帮企业在方方面面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让企业良好运作。规章制度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从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再到基本适应的过程,这就需要对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对规章制度的管理需要进行系统的思考。从系统论角度来看,一个系统可以由外部环境、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微观系统组成。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等是规章制度的外部大环境;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管理控制模式和组织职能则构成了规章制度的外部小环境。 企业制度建设是各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公司各个部门和各层管理人员。因此,在宏观层面要做好规章制度的规划工作,规章制度的规划工作是公司层面的涉及全局性的一项工作,需要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统筹规划。而规划工作则要满足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兼顾企业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有系统的规划,推动企业整体规章制度的建设。 职能部门在规章制度的中观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个职能部门为行使职能管理,往往需要制定一系列各种关联的规章制度集合。这些部门需要定期对本职能领域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监督、评估和修订,不断完善其管理职能。因此,在中观管理层面,需要积极发挥职能部门的积极性。 在制度的微观管理层面,涉及到对具体一个制度的生命周期管理。制度的生命周期要经历申请立项、需求分析、起草、审核、颁布、实施、监督、评估、修订完善等阶段。制度生命周期管理就是要对构成制度生命过程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并实现制度生命的更新或延续。 3、完善规章制度内容体系 制度管理体系与内容体系相对应同样可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每个层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各层面之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对于内容体系的宏观层面,主要考虑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如何与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控制模式相匹配。不同发展战略和管理控制模式,意味着公司管理模式和管理重点是不同的,必然会体现在不一样的管理职能上,并最终落实的规章制度里面。例如对于战略管理型的管理控制模式,集团公司管理的重点是战略、财务、人力资源和投资等方面,制度建设必须要与管理重点相匹配,才能有效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 对于内容体系的中观层面,主要考虑构建支持企业各项职能管理的全套制度,并进行有效分类。对于某一项职能,需要建立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若干制度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制度集合,即制度树。因此,中观层面的制度内容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建立职能管理的制度树体系,力求做到不遗漏、不重叠。若干项职能制度集合组合在一起,就形成横向分类、纵向分级的制度内容体系架构。 对于内容体系的微观层面,主要是指构成制度内容体系的基本单位——单体规章制度。单体规章制度内容建设主要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从形式上对规章制度进行规范;二是从内容上对规章制度进行优化,使之更具有合理性和可执行性。形式可以从格式规范、结构清晰、文字准确等方面进行优化;内容可以从权责明确、内容完整、流程合理等方面进行优化。 小型企业管理论文:对小型企业管理制度的认识 摘要:当下社会行业竞争激烈,一些企业一味追求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竞争力,却忽视了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对企业命脉的影响。建设良好的管理制度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资本,因此建立并健全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是刻不容缓的。笔者就小型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分析,主要从小型企业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两方面进行探讨的。 关键词:管理制度;完善;落实 我国小型企业大部分属私营个体性质,集权现象严重,并且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仍延续落后的思想和方法,没有认识到良好的管理制度对企业内部的良好运行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从分析小型企业制度的问题,完善并落实企业管理制度两方面进行讨论的。 一、联系实际找出小型企业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小型企业管理制度不能让员工产生归属感 每个人都想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但大部分小型企业属私营个体性质,多以赚钱为主要目的,企业领导者采取集权制度,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而企业的效率直接与员工的工作效率挂钩。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员工很难体会到归属感,内部员工人心涣散,直接影响企业效率。那么这样的企业犹如一盘散沙,很难继续发展。[1] 2.小型企业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不够实用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大部分小型企业正处于发展初期状态,生产经营情况不佳,企业的责任人将企业运营重心放在生产经营方面而企业的管理制度没有受到重视。这些企业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以企业当前利益为重,不能考虑众多因素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其次,部分小型企业即使认识到管理制度完善的必然性,但大多照搬一些成功大企业的先进的管理制度却不结合切身实际,往往建立不合自身的管理制度,而自身人员职位的不固定性造成管理制度的不确定性,使管理制度很难执行。 3.小型企业管理制度缺乏创新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对于企业来说,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然而制度创新也是不可或缺的。企业井然有序的日常运作与管理制度是紧密相连的,而制度创新可以消除老制度的缺陷,使企业高效的运转。有关资料表明,我国部分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受陈旧的管理思想影响,忽略市场调研,不能及时了解市场变化,继而不能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使企业止步不前。由此,企业要懂得创新,引入先进的管理人员,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人员的素质。[2] 4.小型企业管理制度不能全面落实 企业中制度容易拟定,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落实情况欠佳。正是由于小型企业的特点即小型企业集权现象严重,人力资源不足,没有完备的落实部门,执行环境制约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全面落实管理制度相当困难。 二、完善并落实企业管理制度 小型企业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不够合理,因此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刻不容缓的。 1.完善小型企业的管理制度 (1)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能力 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有卓越的组织才能,果断的决策能力,高度的责任心,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了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首先,企业可以对高级管理层的管理者进行专业培训,使管理者接受一些先进的管理方式。通过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理论知识。其次,管理者有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后,就企业现状,整合出一套最适合企业自身的管理方案,将方案的管理思想下发到各个管理部门,并对下层部门的管理者进行公司内部培训,提高下层管理人员的素质修养水平。最后,企业管理者要有“终生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改善管理方案,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3] (2)提高管理者的创新能力 管理者要提高创新能力,一方面要做到具有对信息观念灵敏的能力。现在是信息的时代,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搞全面掌握当下信息动态,也就把握了经济发展的趋势,从而能正确的分析经济形势;另一方面,作为一位出色的管理者,还要具备高度的竞争意识。竞争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外部动力,有了竞争,管理者就不得不以战略目标出发,协调好内部关系是企业能够与外部竞争的必要条件。[2] (3)建立良好的管理环境 管理环境对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相当复杂,为了保证其高效运行,务必要建立良好的管理环境。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环境关系到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及落实,进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运营情况及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了建立良好的管理环境,管理者和员工都要做出努力。 从管理者来讲,管理者要对企业的管理环境引起高度重视,俗话说环境决定命运,虽然不是绝对的,但管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管理工作的好坏,所以说管理者要控制好企业的管理环境。而保证良好的管理环境的手段之一就是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归属感。而员工对企业归属感一定程度来讲依靠的是员工自身的主动性,但还有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管理者对员工的激励程度。管理者不能只是注重工作效率,要完善薪酬制度,奖励制度,福利制度等,只有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的福利及关怀,才能使员工变被动劳动为主动劳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 从员工来讲,员工要严格执行管理者制定好的管理制度,为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奠定基础。第一,要肯定自己,认识到自己对企业良好制度运行的重要性,认识良好的管理制度能为企业及个人带来的利益。第二,员工要严格执行上级派发下来的任务,服从上级命令。第三,各员工之间要处理好自己与其他员工的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组织观念,将自己视为组织中的一员,团结协作,为共同的目标提高企业绩效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2.落实小型企业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只能为企业提供一项策略,要想企业管理方面井然有序,务必要落实好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要做到一旦提出管理制度就要坚决执行,全面落实。发挥小型企业灵活性高的特点,培养员工的灵敏性,避免墨守陈规。 总之,小型企业的现状告诉我们建立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的迫切性。只有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增强管理人员责任心才能保证企业适应新时代的经济形势。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要完善落实管理制度,这样才能迫使企业持续高效发展。 小型企业管理论文:经济危机后中小型企业管理的反思 [摘 要]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中国中小企业,尤其是东南沿海的中小型企业损失惨重。对金融危机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反思,对中小型企业今后的管理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 关键词 ] 中小型企业 经济危机 企业管理对策 中小型企业的存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极为重要。根据2009年11月底的数据显示,中小企业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由此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但在经济危机中,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经济损失也是重大的。由于资金、规模、影响力等资源的有限,受到金融海啸冲击力越来越大,一些企业特别是外贸出口企业遇到了订单减少、资金紧张、利润减少、亏损增加等严重困难,有的甚至会因此而破产、倒闭。“中小企业倒闭潮” “民工返乡潮” “裁员企业名单” “不景气行业名单”等问题相继出现。客观来讲,在这次经济危机中,中国的经济损失并不大,甚至于国际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发达国家从经济危机中回复过来,“部分归功于中国经济的活力”。那究竟是什么因素,让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在经济危机中“很受伤”?今后又将如何面对?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 1.发展历史 我国对企业的界定先后经过几次调整。建国初期,曾按固定资产价值划分企业规模。1962年改为按人员标准对企业规模进行划分。1978年国家计委把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改为“综合生产能力”。1988年按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作了分别划分,划分的依据主要有以实物产量反映的生产能力和固定资产原值。1999年再次修改,将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将企业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4类。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0%和40%;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在我国1500亿美元左右的出口总额中,约60%来源于中小企业。按经济地带划分:东部地区是我国中小企业最为发达的地带,42%的小企业分布在这里,全国小企业工业总产值的66% 由这里产出。小企业的平均产值规模,东部是中部的2.5倍,是西部的3倍。按所有制结构划分:全国已形成多元化的结构。在小型企业总量中,个体和私营企业占到77.7%,集体企业占20.1%,国有企业占1.4%,三资企业占0.6%;而在产值上,集体企业占51%,个体、私营企业占23.3%,国有和三资企业各占13.1%。 2.现仅存在问题 真正追究起来,中小型企业的巨大损失,并不应完全归咎于经济危机。而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存在,使得中小型企业本身的问题暴露出来,并进一步加剧,重创企业本身。企业今后的良好发展,就必须正视和解决以下两大方面的问题: 第一,外部因素。 融资难。中小企业贷款难,一直就是国内中小企业的痼疾。贷款难实际是机制设计问题,而不只是受制于宏观调控的紧缩。企业融资有三根血管――股市、债市和银行,中国过去对于中小企业三根血管几乎都不通。银行贷款中只有一小部分流向中小企业。这就造成不差钱的中小企业要上资本市场、最缺钱的中小企业恰恰上不了市的尴尬局面。 税负重。涉及中小企业管理的机构多,各类检查繁杂,使得中小企业的税收和苛捐杂税负担过重。从中小企业全部负担看,各种杂费约占2/3,税收只占1/3。繁重的税务负担,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管理滞后。长期以来,我国虽然在修改《宪法》时承认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但是在法律保护上却没有体系性的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和法规。因此,常常导致政令不一,企业无所适从,从而进一步导致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缺乏全面掌握,更缺乏对中小企业进行宏观上的规划、引导、协调、监督和扶持。 第二,企业自身存在问题。 中小企业创新意识淡薄,技术创新力度小。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影响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存在着技术人才短缺问题。同时,由于知识参与分配难落实以及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机制,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远不如大企业,现有科技人员流失也日益严重。企业整体素质偏低、技术基础薄弱、专业人才匮乏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无力开展产品、工艺、设备的技术创新,难以适应市场的急剧变化与调整。 企业领导班子素质不高。随着企业发展壮大,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者素质总体上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另外,企业内部也存在着一言堂、财务管理混乱、职责不分的情况,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信息滞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结合地更加紧密,轻微的政策调整都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利益,中小型企业对这一方面没有清醒的认识,对于国际供需关系不敏感,往往错失商机或是应对不及时而出现损失。 人才流失严重。许多小企业的建立往往是家族、亲朋好友一起合作的结果。但是,当企业发展起来后,家族管理的缺点,就会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法律观念不强。目前中小型企业欠缺专业的经济法律人才,订立合同时漏洞很多,很容易被交易方钻空子。同时,也不能及时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货款拖欠、质量问题,往往给企业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二、问题解决途径 1.加强政策支持。既然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外因已经很明确,以政策形势进行倾斜和扶持是必须的。在这一方面,浙江的危机应对经验值得借鉴。在浙江中小企业成长的历程中,历任浙江省委、省政府都十分注意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把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作为党政工作的重要任务,积极推动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千方百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总体而言,全省中小企业发展逐月回暖,主要经济指标回升明显,尽管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但已基本走出最低谷。 2.企业练好内功 企业要抓紧技术创新。面对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客观规律和国内深化改革抑制通货膨账的客观背景,要解决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使企业发展迅速转移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境求得新的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为实现这一点,企业必须改变过去的生产经营观念,充分认识到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最可行的办法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吸收各方面科技力量参与技术创新。中小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更能使中小企业快速实现科技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企业要努力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第一,完善企业用人机制,努力做到“制度留人”。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其次要建立科学灵活的用工制度。为企业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锻炼机会,吸引和留住人才。第二,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特别要注重对年轻员工的培养。培训是企业给予人才的一种福利,一个不能提高人才的技能和观念,没有人才发展机会的企业是很难留住人才的。人力资源是高增值性资源,它能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补偿和发展。只要他们在企业工作的时间愈长,企业得到的回报就愈大。第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人才的主人翁意识。企业文化是一种凝聚力,用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美好前景来调动职工对本职工作的积极性;要注重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培育,着重于在职工中树立和企业“共存亡”的归属观念和团队意识,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第四,建立公正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用优厚的待遇挽留人才。 企业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到了以提高素质为主的时期,信息化在提高中小企业素质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相信在政府部门引导、IT厂商支持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下,走入信息化大门的中小企业必将大规模普及,IT应用也将日益深化。认识不到这一点,企业的发展必然陷入困难。 企业要加强品牌建设。这次经济危机中损失最重的就是加工业和制造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以出口为主的东南沿海加工和制造业中小型企业多数做的是贴牌生产,没有自己独立的品牌。实际上,品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力的保障,只要企业存在就需要做品牌。在经济危机中,那些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表现出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他们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仍然保持了上扬的发展态势。在目前不利的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应抓住品牌建设这一重点,努力改变企业的经营思路,加强自身实力,摆脱对贴牌订单的过大依赖性。 三、总结 事实上,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之路除了政府的各种政策扶植之外,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应当及时转变观念,加强管理,解决好内部问题,以战略性眼光重新审视市场,增强信心,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扩大市场。只有自立自强,企业才可能在危机中保存实力继续发展。同时,也应认识到经济危机的存在是必然的,即使是企业已经开始恢复,大环境的高失业率、高通胀与经济停滞或低增长仍旧同时存在,应当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小型企业管理论文:服务为本,协调管理――浅谈行政部门在小型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主要功能 摘要:现代小型企业中的行政部门应该综合有效地发挥其服务为本、协调、管理三大功能,适应企业发展需求,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关键词:行政管理;小型企业;服务;协调;管理 由于企业规模小,人员少,内部行政管理事务非常繁琐复杂,再加上小型企业出现权责不清的情况时,习惯把一些边缘性事务扔给公司的行政部门,所以小型企业的行政部门工作就显得更为复杂和琐碎了。因此行政部门应该在繁复琐碎事务中认定自身在企业中发挥的主要功能和作用,那就是以服务为根本,协调上级下属、员工之间、企业内外关系为核心,辅助老板进行管理的服务、协调、管理三大功能。 一、小型企业行政部门的基本工作职责和内容 1.工作职责。 小型企业行政部门的工作范围涉及到日常事务管理、外部沟通联络、人事管理以及企业形象建设和文化宣传等。 2.工作内容。 (1)、日常事务管理。 行政部门日常事务工作的好坏对企业是否能够顺畅运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如会务安排、前台岗位的管理、办公用品采购事务管理、零星修缮、部分固定资产、安保、卫生、环境、车辆的管理等。 除以上日常事务外,行政部门还要协助起草、修订公司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完善日常行政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2)对外联络和外部沟通。 行政部门在协调内部管理的同时,还要兼管企业对外联络事务,和相关政府部门、常年客户及长期合作伙伴保持良好的沟通。主要工作内容如企业证照年检及资质审核、企业外部事物办理、负责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负责与客户及合作伙伴的沟通、维护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等。 (3)人事管理。 由于企业规模小,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职责通常都划分至小企业的行政部门,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人事政策制定、招聘、录用及合同解除、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员工培训、外地员工落户或居住证办理、考勤及休假管理、工作纪律等。 (4)企业形象建设和文化宣传。 小型企业在建立和发展之初更应注重企业形象的树立,企业形象包括企业精神形象、企业环境形象以及企业员工形象。行政部门作为对外形象窗口,协助老板创建一系列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标准的规范和制度,并有效运用在日常管理中,加强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和约束力。具体工作内容如: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创造良好企业环境、制定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等。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表现之一,企业文化不但能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还能凝集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因此即便是小型企业,也应该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宣传,小型企业的行政部门在强调企业精神的同时,有时更是为企业在开拓市场上做好后援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建设和维护企业网站、宣传企业正面新闻、联络维护媒体关系、甄选加入同行业社会组织等。 二、行政部门在小型企业中发挥的主要功能 如上文所述,小型企业行政部门的事务繁琐复杂,有些事务甚至还很难形成操作流程和管理系统。因此,行政部门人员必须明确自身部门在企业中所起到的主要功能作用,顺应企业的发展方向,切实解决企业问题,才能更好地在企业中体现自身价值。 1.服务功能。 服务是企业设立行政部门的根本目的,小型企业设立行政部门主要是为公司发展和员工工作、生活等提供服务。每个老板都想把企业做大做强,收入和成本是老板紧抓的两大经营元素。许多小型企业老板觉得,业务收入靠一线销售员工,理所当然要十分重视,而行政部门恰恰是企业运营的成本,很容易被老板看作是企业的负赘。因此,行政人员必须认清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端正好工作态度,以服务企业为根本,想老板所想,把老板和员工从繁重、琐碎的行政事务和生活琐事中解脱出来,可以集中精力、轻装上阵,研究市场形势,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探讨企业的组织架构,任用企业的各种人才,实施企业的经营方针,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为了更好、更专业地为企业、老板、员工服务,小型企业的行政部门针对繁琐的事务有时也必须建立一套系统的服务流程,在切实有效的日常运用中健全和认真执行行政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以及一系列规范化表格、图表等,从而建立起行政部门的一套规范,让老板和员工在遇到日常工作问题时及时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法。除了建立相关服务流程之外,行政人员应在平时注意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虽然行政部门的奉献在企业运转中是默默无闻的,但行政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行政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工作分工,结合已经具备的高度服务意识,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当然,在遇到权责不明但又责无旁贷的工作时,也应有主动服务的意识。 2.协调功能。 协调是企业行政管理的核心。 小型企业的老板在规划公司战略或做出最终决策前,大多会召见行政部门主管,说明自己的目的、愿望或构想,希望通过行政部门的协调、沟通、施行,圆满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企业行政管理者绝不能简单地以传达领导的命令为目的,也不能盲目地以权压人,行政部门应该主动做好各方面的沟通,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做好协调,以老板目的为宗旨,从员工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平衡好两头的关系,用婉转、和谐的方式达成老板最初的愿望。 再如员工和员工之间关系的协调,有时也需要行政部门起到桥梁作用,如公司大型活动、市场推广、各类会议等事务中会出现两个或以上部门间或员工间的合作、衔接问题,除互相主动沟通外,有时候就会让公司的行政部门进行协调。行政部门通过了解具体情况、征求双方意见、做出客观分析、整理汇总制定出部门之间各个事项上的操作流程,协调解决两个部门、员工间的问题。 行政部门还要负责协调和优化企业外部关系。企业要享受政府扶持政策、得到客户的长期需求以及伙伴的长期合作等,除老板、业务员日常维系关系外,行政部门要在处理这些对外事务上注意两方的立场和利益,协调好多方关系,达到企业最初目的同时也要维护好企业良好的形象。 3.管理功能。 小型企业的行政部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以及协调好各方关系,管理功能也同时体现出来。行政部门的管理简单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 内部管理,企业行政部门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以及一系列规范化表格、图表既便于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需要,同时行政部门还应通过这些标准对企业运营、员工工作表现等进行督促和监管,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充分利用和合理调配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务、技术等资源,为企业开源节流、提高经济效益,加快企业的发展。 外部管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关关系管理。现在小企业的老板都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公关工作,行政部门作为企业对外的窗口,代表老板和企业的形象,也需制定针对分门别类对外关系的各种方案措施,加之有效地管理和施行。 三、综合发挥行政部门主要功能,有效提升小型企业管理效益 小型企业资源有限,行政部门应该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提高服务意识,综合发挥部门在企业中的主要功能,切实有效地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企业同时也要加强制度建设,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以良好的机制来激励,以完善的体制来管理,以协调的团队来谋求发展,提高行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而行政人员一旦认清了自身职责和树立起正面的工作态度之后,就会产生工作热情,就会更主动地工作,顺应小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 小型企业管理论文:会计在中小型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摘 要 会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不仅仅是对企业内部财务账目的结算与审核,满足投资者和管理层以及财务部门乃至社会对财务管理的了解与需求,更要帮助企业管理者对未来财务战略与方向进行预测、规划,进而决定企业未来财务分布。 关键词 会计 中小型企业 管理 众所周知,会计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在各个企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顶工作。不仅仅是对企业内部财务账目的结算与审核,满足投资者和管理层以及财务部门乃至社会对财务管理的了解与需求,更要帮助企业管理者对未来财务战略与方向进行预测,规划,进而决定企业未来财务分布。但是,在我国众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中会计工作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 一、管理模式僵硬 中小企I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通常为集权型经营。公司集权式经营可以统一财务战略,实现资金集中调配,统一调控。有助于财务专家进行统一的规划。但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企业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规模较小,通常缺乏内部审计部门或者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无法实现会计政策的确实落实。 二、忽视地位 一些企业没有真正认识到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不重视会计工作,造成会计部门的不健全和会计工作的杂乱无章。这使得会计在企业中的地位被忽视,造成会计信息不能完整、及时、真实地被记录。当前会计工作处于受单位负责人控制的地位,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各种目的,控制会计核算向非会计规范转变,大大削弱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扩大了会计信息差异。 三、意识淡薄 意识淡薄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企业所有者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由于企业规模较小,所有者通常是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以及收益者,因此通常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企业投资与运营,只注重临时账目,实现银货两讫,但很容易出现没有明确的账目,或者需要提交账目时临时寻找会计人员做出账目,忽视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也无法根据账目进行进一步的规划,这种现象在一方面是没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经营,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经营者的忽视,使社会不能对企业进行实况监督的同时也无法为企业自身提供合理账目以及未来资金分配依据。 二是会计人员的意识淡薄。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约束会计人员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因素和人为因素。社会因素包括法律法规等人人平等的法定政策,而人为因素则因人而异,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伦理规范、意识形态等。对于会计人员的意识淡泊现象而言,突出表现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这种现象的出现与社会环境有关,但主要还是当今社会会计人员及其服务对象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不够,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也缺乏认识,因此导致会计工作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有所偏差。 四、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当前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要求,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表现在: 随着着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但是由于会计市场人才众多,水涨船高,高水平的会计人才愿意选择更高端的企业,导致选择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人员会出现会计人员专业素养不够的现象.中小型企业有时不设置专业财务部门,会计岗位与会计制度普遍不够完善和会计人员通常是临时雇佣关系,而此时会计人员通常在无论是个人素质还是专业素养方面都不够专业,因此为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与账目的可参考性与会计信息准确性也有所欠缺。 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会计工作却有着真实的必要性,因为会计资料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工作也是企业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与效力的重要保证。在大多数人看来,会计工作就是记账、算账和会计报告,不具体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即使部分参与企业管理工作,也只是提供科学的财务意见,未必具有可靠性,其实,会计除以报表方式为其他管理人员提供公司经营信息外,也为公司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会计是企业预算执行的监督者,也是企业未来资金分布的决策者。 因此,会计作为企业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管理工具,不仅仅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与结果,在企业管理过程之中,也是对企业内部管理与未来投资与作用的重要途径,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工作重要性,不容置疑。 小型企业管理论文:中小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建设适合自己的MIS是推进企业信息化的主要方式。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在MIS的引入阶段、开发阶段、应用阶段存在的共性问题,并针对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中小型企业在引用、开发和应用MIS过程中能否有效地规避这些问题,对MIS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对企业能否真正实现内部管理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化 MIS开发 0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信息化的脚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促进着经济和社会快速均衡地发展。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以下简称MIS)在信息化的大势所趋下,逐渐成为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可以使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提高运营速度和管理效率,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打下坚实基础。MIS虽然已进入了很多企业中,但是由于开发理念、技术、人员等方面的种种原因,MIS利用率不高的情况占多数,在不同阶段体现出来的问题也不一样。本文主要分析共性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对策。 1企业MIS开发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1 引入阶段 1.1.1 主要问题引入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MIS的认识不充分。什么是MIS?企业使用MIS的目的是什么?是否真的有必要引入MIS ?这是每个企业在MIS开发前必须面对的第一个问题。虽然企业信息化建设在逐渐普及,但很多企业并未意识到其在决策和管理方面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有的企业认为MIS就是购置一些电脑办公这么简单;有的企业认为MIS只是加快业务处理速度;有的企业开发MIS只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检查或者迫于企业升级的要求;还有的企业则过于夸大MIS的作用,认为MIS是拯救企业的灵丹妙药,忽视了“人”的重要性。所以对MIS的认识不充分阻碍了企业MIS的发展。 1.1.2 对策分析在引入阶段,企业应该对员工尤其是高中层领导进行MIS理念的培训,让他们意识到建设MIS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使其认识到虽然MIS的目的是代替人来进行复杂的运算和海量信息的存储,但实际上MIS并不能替代人作为业务和管理主导这个层面的作用,我们在使用MIS之后要不断对系统进行完善,并正确地看待系统,才能发挥MIS的作用。企业领导者要时刻保持先进的观念,要有战略意识,即所谓的“意识决定行动”,企业的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事关各个部门的MIS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有些还关系到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所以企业领导者的扶持与配合是建立MIS,并使其在企业管理中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只有对MIS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思想上也高度重视了,那么通过企业各个部门的严密配合,符合企业需要的MIS才有可能顺利建成。意识到它的作用之后,最好是由企业的高层领导挂帅,中层各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配合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并将MIS 的开发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1.2 开发阶段 1.2.1 主要问题开发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企业自身的需求和新系统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够明确。企业对自身状况、自身需求,以及希望系统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系统涉及的部门,以及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状况等都最了解,但并没有把这些信息准确、及时地告知研发人员,使得所开发的MIS与企业的需求并不吻合。还有的企业对自身需求往往缺乏必要的认识和分析,造成了企业资金的浪费或者MIS规模不当等问题,这些都有违企业的初衷,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②选择开发商时缺乏调研,开发时参与性不够。企业MIS可以采用外包,也可以采用内部人员开发,现在大多数的企业都采用外包方案,即由软件开发商承担软件的开发及维护工作。外包往往使企业不重视调研,认为交给开发商就可以了,导致了后来软件不能很好地符合企业的需求。在一些案例中,有的企业马虎挑选软件开发商,没有认真选择有行业开发经验的开发商,也没有认真参与到后来的企业需求分析中,种种态度上的忽视是系统实施中问题的源头。③MIS规划期中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度不够。企业高中层管理者的参与是建设企业MIS的关键,只有他们才知道什么样的MIS对管理企业最有用。而很多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MIS的开发缺乏热情,将任务和责任完全委托给技术人员,催促开发进度或保证开发资金及时到位,严重地忽视了他们的全面参与是加快MIS开发、保证MIS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最重要的因素。④MIS建设中复合型人才的紧缺。MIS的开发与运行需要一批既懂计算机、又懂管理的专门人才,而目前我国还非常缺乏这类复合型人才。一般来讲,MIS开发人员大多毕业于计算机专业,对业务系统的运作机制了解不够,而且技术人员往往习惯于从技术角度去考察现实系统,缺乏用户至上的观念,在用户不能积极参与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从有限的知识中去推断业务的运行机制和对信息的需求,使得实现的系统与企业需要系统存在一些距离。 1.2.2 对策分析针对开发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如下:①企业MIS建设必须要结合它本身速配在行业的各个方面的因素,例如地理位置、管理模式、企业实力、人员素质,甚至企业的文化等等,来正确的定位本身的需求。继企业本身需求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然后进行MIS建设,做好方案的详细研究额设计以及论证的工作,最后明确详细的实施方案准则,这项工作要以企业的系统目标为中心。用词,企业在未作出MIS建设的时候,就应准确定位企业本身的需求以及所要满足的目标,只有将这项工作做好,才能未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清除障碍,打下坚实的基础。②每一个企业都要根据自身的环境,对于是否研发信息管理系统首先要进行适当的选择。假如选择外包,就需要认真选择外包商,最大程度上做到最优。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在日趋的推进以及理论体系的日渐成熟,对信息系统开发商来讲,企业也在逐步的提高对其的要求。当前,我国建立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制度,同时开展了有关的资质认证工作。企业能够依据本身的需求和开发商的资质等级来选择有实力的承建单位。假如,选择自身开发,则在企业内部,研发人员应与企业的有关部门做好沟通工作,并进行积极的配合,从而使每一个模块之间有更好的协调性。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有一个与自身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③让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认识到他们本身在MIS开发以及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性,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MIS的开发和运行过程中去。要努力转变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对MIS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MIS处理业务速度的加快会导致信息产生速度的加快和信息交流的加强,进而缩短决策时间,提高决策时效性,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④企业应该有重点地培养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现行开发MIS市场的需要;同时,企业可以在开发MIS的过程中,培养和造就这种复合型人才,把他们当作企业MIS开发的宝贵财富,企业领导在各个方面要关心,爱护这些人才,防止这些人才的外流。 1.3 应用阶段应用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MIS使用中用户观念的转变。MIS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人”的问题。MIS需要靠人来实施,而因为系统的实施会带来对员工观念的冲击、对已有工作流程的冲击、甚至与个人利益产生冲突,所以怎样才能让员工真正落实系统、使其产生预期的效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MIS系统虽然能够提高业务的运行速度,但同时也泯灭的人的个性,使员工的工作变得单调而乏味,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员工的抵触心理,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必将成为MIS发展的一大阻力。 因此,在应用阶段,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应该主动安排使用人员热情地参与到MIS的建设和运行中来,而不是任由他们拒绝或反抗这种变革,同时还应该积极安排使用人员不断地参加学习或培训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以适应MIS的发展。另外,MIS的建设人员在建设系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使用者可能的抵触心理,在系统构建过程中给予使用者适当的空间来体现使用者的创造性,满足使用者自我价值实现的要求,这一点可以通过在MIS系统中应用当前的信息化平台建立实时的绩效评估系统、即时通讯系统,甚至可以考虑建设MIS系统中的基于业务的休闲系统等,以缓解工作人员的枯燥情绪,提高工作效率。MIS使用人员也是MIS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使用人员珍惜MIS的应用,尊重MIS开发人员的劳动,才能完善和提高MIS的应用水平。 2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企业信息化成为各个企业必经的历程,但是在企业MIS的建设过程中应把“质量工程”放在首位,而不是盲目追随,造成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只有认清了MIS开发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采用有效的对策避免问题的出现,MIS才能在企业的管理中真正发挥其作用,体现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和效果的价值。 小型企业管理论文:中小型企业家具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摘 要:家具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中国的家具发展可以从新石器开始追溯。从1902年全国木器工厂和作坊及手艺人开始形成一定的行业规模。至今中国家具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意义上的规模和经营模式。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国人生活的经济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对于家具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家具的实用性,通过家具展现自己的审美,个性,品味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在选择家具时所考虑的因素。在市场需求不断改变的情况下,中小型家具企业也不得不面对改变经营模式,营销方法这样的问题。本文从目前中小型企业家具企业所面对的几个问题来探讨现今中小型家具企业可运用的企业管理模式。 关键词:家具企业;企业管理;管理模式 1.引言 家具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产品,中国的家具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到现在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特别是国有的大中型企业和外资企业,带动着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这其中中小型企业家具企业的力量[1]。据统计2013年全国家具行业总产值达到6,426.75亿元,比2012年同比增长14.3%。其中中小型企业家具企业的产值就占到80%。为我国家具行业做出的巨大的贡献,也是我国家具行业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如何让中小型企业家具企业更好发展对于我国家具行业是具有重要意义。 2.中小型企业家具企业现阶段的问题 2.1 融资难度大 相对大中型家具企业,中小家具企业无论是在技术创新、盈利水平,抗风险能力等方面都远远无法企及大企业,其中有一些中小型家具企业更是负债累累,这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自身考虑,必然会拒绝中小企业的贷款需要。 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倾向于以大企业的指标作为贷款参照,而多数中小企业难以达到发放贷款的条件,提高了中小企业贷款门槛,这必然加剧了中小型家具企业融资难的矛盾。 2.2中小型家具企业用工难度大 自2015年5月1日起,东莞的最低工资标准将再次提高至1510元/月。虽然最低工资标准一调再调,而尽管多数企业早已超过最低工资标准,但不少中小企业仍然面临普工难招的困扰,“用工荒”依然还是家居等传统制造企业非常头痛的事情,一些企业为了招到足够的工人,纷纷开出了比以往更为优厚的工资和待遇,但这种做法并没有改变实质性的问题。 中小型企业之所以不讨人喜欢,企业规模小,薪酬缺乏吸引力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是一些中小型家具企业的企业高层没有足够重视企业用工的问题。对企业员工的频繁流动习以为常,没有对居高不下的离职率进行足够的认识和改变。素质人才的稀缺,核心竞争力量始终得不到提高使得中国很多中小企业一直处于低效率生产、低水平运作的状态。 2.3中小型家具企业创新意识弱,创新条件差 前面提到中小型家具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让中小企业本身“拮据”生活现状再次遭遇加重,而资金短缺也成为了中小型家具企业技术创新的最主要的阻碍。没有足够的资金无法先进的技术设备,无法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无法开展科研合作,如此又谈何技术创新?并且一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薄弱,延续老一套的制作方法没有意识去开发新的技术。 3.中小型企业家具企业管理模式具体探讨 3.1建立区域企业联盟 随着市场的发展,品牌的观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价格战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价格战对于中小型企业家具企业只会带来恶性循环,最终让企业走进死胡同。中小型企业家具企业只有建立良好的区域企业联盟才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家具市场打出一片天地。融合各自企业的长处,共享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合作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品牌利于中小型企业家具企业的成长。 3.2由批量生产转变为规模化定制 规模化定制是试图将大批量生产的速度和成本与满足客户定制的个性化需求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生产模式。规模化定制又称为“一对一”定制。规模化不仅表现在销售人员对于顾客的服务上,也可以体现在企业据顾客要求制定出的产品上。规模化定制将体现出顾客对于家具的个性化要求,实现资源最大优化。由于市场对于产品的要求更新太快,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强,传统的中小型企业家具企业批量生产都会有存货积压,滞销等问题。规模化定制最显著的特征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的需求和订单拉动生产进行了产品的制造,改变了以往传统依靠市场预测的单纯性批量生产化方式[2]。 规模化定制既满足了产品个性化的需求又满足了大规模生产的高效性,将成为21世纪制造企业的主流生产模式,对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品升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3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现在一套家具已经不能满足一个家庭对于家具的需求。所以完善的售后服务是十分必要可行。帮助客人处理掉旧家具。企业可以从顾客那里回收旧家具,或者以旧换新,或者免费处理。在顾客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积累良好的口碑。对于回收的旧家具可以进行二次改造,节省资源。 企业应有一套完善的售后“责、权”鉴定制度,并严格执行,售后问题往往表现出来的就是管理问题。企业应对售后服务人员以及经销商进行严格培训,并模拟售后处置程序及可能出现的各种相关情况,引导客户解决问题,不让客户主导事情的发展,变被动为主动。以解决问题的“速度”为前提,把对立情绪消弥于萌芽状态中。 售后处理服务是营销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并不仅仅只是生产、物流方面的问题,它是建设和支撑整个营销体系的基础,涉及到品牌的信誉度、美誉度以及市场推广等多个环节尤其是中小家具企业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3.4建立多渠道的营销方法,实现信息数字化 现阶段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家具企业还是依靠家具市场和商场这样单一的销售模式让顾客来挑选我们。销售形式单一,使得中小型企业家具企业产品更新慢,资金回笼受到限制,技术无法得到更新,信息闭塞不能及时根据顾客的反馈做出相应的改善,售后服务不能很好的开展。中小型企业家具企业可以从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去寻找客户。利用网络及时掌握市场走向,抓住商机,发现客人的消费心理和需求。 中小型企业家具企业可以实行“实体店+网络商城”的营销模式,实现线上和线下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以此来转变消费者一定要去实体店选购的消费模式,培养消费者线上选择,线下体验的消费习惯。这样一方面中小型企业家具企业对于家具市场,商场的依赖的程度可以慢慢减缓,一方面可以给消费者更多的消费选择。然而如何做好突破网上消费局限完善线下体验和整合资源,完善售后服务是这一企业管理模式需要主要注重的问题。 3.5传统营销向绿色营销转变 随着环保观念的日渐深入人心,我国消费者在选择家具时已经不仅仅考虑家具的价格,更多的是开始关注家具是否环保,是否对自身健康危害,是否对环境是否造成威胁。在一项调查中显示,家具的环保健康因素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家具时考虑的第三大因素[3]。 要实现中小型企业家具企业向绿色营销的模式转变还存在以下五大难题:①材料回归自然。②设计需要更加人性化。③培养顾客绿色消费观念[4]。④运用互联网思维,大胆创新。⑤实行行业标准化。 4.结论 家具制造中小企业的前景相对而言还是较为安全的,但是国内市场的机遇不大,没有太多的发展空间。如果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应当对经济、人才培育等各方面给予恰当的支持,提高中小企业家具企业在生产要素方面的基本发展需要,从而增强市场的活力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小型企业管理论文:大数据分析在中小型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介绍了大数据的概念及应用前景,以熔炼过程中材质的化学成分对铸件裂纹焊补率的影响为研究课题,选择合适的挖掘软件进行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找出各个数据之间的关联,有效地解决数据孤岛问题。验证了大数据分析结果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参考和控制性作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可在中小企业管理中加以应用。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挖掘;信息孤岛 0 引言 大数据是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2008年的著作《大数据时代》中提出的概念,在维基百科中解释为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主要特点为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对于技术收益方,大数据的概念显得通俗易懂,体现在大数据并不在“大”,而在于“有用”、价值含量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无纸化办公、数字化管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包括技术质量、人力资源、财务、现场生产组织等均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基础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是独立的,伴随企业的发展形成了数据孤岛,导致宝贵的信息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如何以这些连续或者离散的基础数据为基本保障,进行数据挖掘,形成知识,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本文以铸造企业熔炼过程中材质的化学成分对铸件裂纹焊补率的影响为课题,对大数据进行研究,探讨大数据分析在中小型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 数据准备 1.1 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是根据确定的数据分析对象抽象出在数据分析中所需要的特征信息,然后选择合适的信息收集方法,将收集到的信息存入数据库。本文研究的是材质为ZG15Cr1Mo1V的铸钢件的裂纹焊补率与熔炼过程中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需要收集的信息包括在焊接过程控制系统中提取目标参数裂纹焊补率,在熔炼过程控制系统中提炼熔炼参数、熔炼过程中检测到的化学元素、熔点等。 1.2 数据集成 数据集成是把不同来源、格式、特点、性质的数据在逻辑上或物理上有机地集中,从而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数据共享。由于铸件号的唯一性,本文的结果参数和影响因子可以通过铸件号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数据集成。 1.3 数据规约 数据规约技术可以用来得到数据集的规约表示,它小得多,但仍然接近于保持原数据的完整性,并且规约后执行数据挖掘结果与规约前执行结果相同或几乎相同。由于本文使用的数据样本数量没有达到百万级别以上,因此没有必要做数据规约。 1.4 数据清理 数据库中的数据有一些是不完整的或者含噪声的,或者是不一致的,因此需要进行数据清理,将完整、正确、一致的数据信息存入数据仓库中。 本文在对数据集成完毕存入数据库后,对基础数据进行了修订和清理,将不符合的数据从数据仓库清理掉,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5 数据变换 通过平滑聚集,数据概化、规范化等方式将数据转换成适用于数据挖掘的形式。对于有些实数型数据,通过概念分层和数据的离散化来转换数据也是重要的一步。 本文所研究课题的目标是找出对裂纹焊补率有影响的关键化学元素,由于数据样本量不是很大,所以对结果裂纹焊补率结果进行了分类。按照中位数进行排列,在中位数以下的样本定义为低裂纹,中位数以上的样本定义为高裂纹。这样的定义避免过大或者过小的因子对整体结果的影响,也更有利于数据挖掘的分析。 2 数据挖掘 根据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信息,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应用统计分析、事例推理、决策树、规则推理、模糊集、甚至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方法处理信息,得出有用的分析信息。 2.1 工具选择 可以进行数据挖掘的软件有免费和付费两种。免费的主要有以下:①Weka:其支持几种经典的数据挖掘任务,显著的数据预处理,集群,分类,回归,虚拟化,以及功能选择。 ②JHepWork:其主要是用开源库来创建一个数据分析环境,并提供了丰富的用户接口来实现自己的挖掘算法。付费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SAS:是一个模块化、集成化的大型应用软件系统,可以处理大数据下的挖掘和统计,缺点是价格高。2)SPAS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相比于SAS价格较低,操作简单,但是功能没有SAS强大。3)SQL Server Business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是微软Sqlserver 数据库自身携带的关于商务智能的模块,能和数据库非常好的结合起来,提供了线性回归、贝叶斯算法、关联、逻辑回归等算法。本文的数据挖掘工具选择微软的商务智能平台。 2.2 挖掘算法确认 根据不同的目标确立不同的挖掘算法,本文研究课题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挖掘算法。 ①朴素贝叶斯算法。这是基于贝叶斯定理与特征条件独立假设的分类方法,它能检查所研究的实体的每个属性,从而确定该属性本身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想要预测的那个属性。 ②神经网络。Microsoft神经网络算法通过构造多层感知器网络创建分类和回归挖掘模型。当给定可预测属性的每个状态时,Microsoft神经网络算法可以计算输入属性的每个可能状态的概率。 ③逻辑回归。Microsoft逻辑回归算法是Microsoft神经网络算法的一种特殊形式。逻辑回归算法用于那些结果是“二选一”的情形的建模,如客户可能买或不买某种产品,一个人的病情可能会发展也可能不会发展等。 2.3 挖掘过程实施 如图1,在SQL Server Business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中创建一个Analysis services项目,配置好数据源和数据源视图,并创建对应的数据源。 结合挖掘算法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①W元素的含量是影响材质为ZG15Cr1Mo1V铸钢件的裂纹焊补率的贝叶斯关键因子。且当其含量 ②Nb元素的含量对铸件裂纹焊补率影响较大。经过预测,当Nb元素质量分数在0.003%-0.004%之间时,铸件裂纹焊补率比较低。 ③Ca 元素的含量也对铸件裂纹焊补率影响较大。数据挖掘预测当Ca元素的质量分数在0.002%-0.003%之间时,铸件裂纹焊补率比较低。 2.4 模式评估 模式评估是从商业角度,由行业专家来验证数据挖掘结果的正确性。经过对上述数据有效性的验证,技术部门对相关结论进行分析核实,得出上述结论具有参考和控制性的评估结果。 2.5 知识形成 将数据挖掘所得到的分析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用户,或作为新的知识存放在知识库中,供其他应用程序使用。将本文研究课题的实验结论提供给公司虚拟设计部门,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需要注意的是:数据挖掘过程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每一个步骤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都需要回到前面的步骤,重新调整并执行。本次实验针对贝叶斯关键因子W元素含量进行了验证,对铸件W元素含量小于0.007%的铸件且其余检测化学含量项目相似的6批铸件进行检测验证,发现除了1批铸件的的裂纹焊补率为1.34偏高外,其余铸件的焊补率均低于0.3,检验结果支持了W元素含量对于裂纹焊补率的影响。这使得在以后的熔炼工艺设计中,W元素的含量成为重点关注的项目。 3 整合业务流程 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对大数据的工作流程做了整合,具体流程如下: ①确立目标,明确要验证什么、发现什么; ②数据仓库的建立,将相关因子进行数据处理并放入数据库; ③根据目标确立挖掘算法; ④依据挖掘算法得出的结论,并进行理论和实验验证; ⑤将经过验证的结论形成知识。 4 结论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数据清理和模式变换是核心。研究初期,由于模式变换不到位,对挖掘得出的结论进行验证,得到不符合的结论,同时在研究过程中统计理论知识的欠缺,使整个模式评估花费的时间较多。这些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强相应知识的学习。 经过这次课题的研究,验证了大数据分析结果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参考和控制性作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可在中小企业管理中加以应用。 小型企业管理论文:论中小型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路径 摘要: 以管理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管理状况和发展趋势,得出管理创新不足是致使企业面临危机的根源的结论,罗列出我国各类中小型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制约因素,并为各类中小型企业找准适合自身实现管理创新的路径,以加快中小型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进程。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管理创新;创新方法 1我国中小型企业面临危机的根源是管理创新不足 1.1我国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危机 近几年的倒闭潮使员工人心惶惶,关于老板跑路,企业资不抵债而倒闭的新闻随处可见。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关于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话题一直没有离开过“倒闭”二字,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寿命问题一直是业界的热门话题。笔者将导致中小型企业面临危机的根源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其中管理创新是主要根源。 1.1.1外部环境 (1)竞争激烈。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高度发展,而高度发展必然带来高度竞争。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之下,中小型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在规模,产品,品牌等方面都不及大型企业,随时处于被击败的边缘。 (2)融资难。 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国有大型银行偏好于放贷给大型企业,这使中小企业很难在银行获得贷款。另一方面,银行放贷之后对中小企业要求十分苛刻,一旦发现企业存在问题,如产品销路不好或者经营不善等问题,银行则会立即收贷,这让中小企业非常无奈。再加上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缺乏信任,只要有一家银行收贷,其他银行包括民间债主也会一起收贷,高利贷无法偿还,资金链断裂,企业只能宣告破产。 1.1.2内部环境 (1)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 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大多以私营企业为主,企业结构不完善,组织过于简单化。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如当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等问题出现时,中小型企业则处于被动的地位,利润的下降将会使企业难以运作。 (2)企业缺乏长远战略。 我国中小型企业普遍缺乏科学长远的战略,企业一味地追逐短期利益,缺乏长远规划。企业在产品定位上目光较为短浅,在更新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技术、引进高科技方面较为被动。企业没有规范性的战略目标,就失去了方向,也很难聚集员工们的力量。 (3)企业缺乏科学管理。 我国许多中小型企业的管理模式是粗放式的,管理结构是紊乱的,缺乏科学性更没有前瞻性。管理是企业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它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掌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我国中小型企业缺乏科学管理,这将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发展生存。 根据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导致中小型企业破产的原因中,管理不当占到 70%-90%的比重。而人们一向重视的资金不足,经济萧条及其他原因仅占 10%-30%,由此可见,管理决定着企业的生存,我国中小型企业要想在市场升级换代中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对自身进行创新变革。 1.2我国中小型企业管理类型 1.2.1家族式管理 这类管理模式是我国中小型企业中最常见的,企业员工大多是核心领导人物的亲戚,核心领导人物通过亲情来对员工进行指挥,过多的个人情感因素增加了管理的随意性,同时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和扩大。麦肯锡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不到 15% 的中国家族式企业在第三代之后还能生存下去,原因便是企业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与管理机制。 1.2.2脱离基层的管理 这类企业有组织结构,有明确分工,有正规的员工守则,但却没有员工将管理制度付诸于行动,原因在于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完全没有基层员工参与规划,也没有听取员工们的真实想法,导致最终得出的管理制度是死板的,是不实用的。 1.2.3不切实际的管理 当中小型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时,管理者迫切的想快速发展成大型企业,于是便一味的模仿大型企业的管理模式。这种“东施效颦”的行为不仅摒弃了自己传统的管理模式,而且会让企业对新的管理模式出现无法适应的状态,最终难以发挥作用。显然,照搬别人的管理模式的方法是完全不可取的。 2管理创新的内涵与实质 结合前人的研究,笔者认为,管理不仅仅是指人力资源管理,更多的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管理的核心是协调,管理的目的在于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企业进行管理创新,首先,管理者需要摒弃旧的管理思维和方法,通过借鉴和学习创造出适合企业本身的新的思维方法,进行资源重新整合,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产值,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和持续发展。这一定义一方面强调了管理创新的功能,指出管理创新着眼于资源的整合,另一方面提出了管理创新的目的,即为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后,企业的效益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中小型企业管理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3.1企业制度紊乱 我国中小型企业在研究、生产、组织等各环节之间出现了协调性差、管理薄弱、随意性大、产权模糊的问题,其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有序完整的企业制度是一个企业成功的首要条件,这对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3.2企业观念陈旧 3.2.1管理者观念 管理者在企业的管理、生产及经营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的观念大多较陈旧,他们一方面不甘于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淘汰,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花精力花金钱投入管理创新改变企业的现状,最终企业将会败落在管理者这种纠结和死板的观念中。 3.2.2产品观念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新产品层出不穷。我国中小型企业在产品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地位,通常都是在等待大型企业做出行动之后,再进行模仿,推出新产品。显然,相似的产品在市场中,中小型企业必将会输给大型企业。 3.2.3人力资源观念 我国中小型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观念是落后的,大多数管理者认为没有必要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有的管理者则认为对企业员工进行了培训之后,员工会被其他企业挖走或者会要求更高的薪资报酬,从而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3.3企业缺乏战略 战略是指一系列或整套的决策或行动方式,它既是预先性的,又是反应性的。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环境里,企业需要建立战略,主动预测未来,而不是被动的对变化做出反应。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规模不大,企业对环境的应变能力比大型企业更敏捷,反应能力更快,适应能力更强,此时中小型企业应利用自身优势,建立战略以主动的预测未来。 3.4企业文化呆板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人文力量,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不竭的力量源泉。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发展的灵魂支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不单单只是指企业标志、企业口号,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精神。只有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才能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行为规范,从而产生良好的制度。我国中小型企业就是缺少这样的企业文化,所以难以聚合员工的力量进行管理创新。 4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我国各类中小企业大致有三种管理模式,企业进行改革和创新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笔者为我国中小型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搭配了不同的创新方法。 4.1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创新方法 4.1.1以制度创新为首要任务 这类企业最大的管理问题是企业组织结构紊乱,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必须规范化企业的职位级别,将亲情的影响降到最低,使企业组织结构由传统的一人独裁亲情指挥分散管理模式转向扁平式分散合作、产权明晰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 4.1.2以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为最终目的 这类企业会无形中将员工分为内部员工与外来员工,这种区别对待使外来员工对企业产生抵触情绪,最终离开企业。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企业规模的扩大,令企业流失了优秀的外来人才。所以企业应该建立一种新的企业文化,减少区别对待的现象,形成一种公平公正的企业文化,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4.2脱离基层的管理模式的创新方法 4.2.1以管理者观念创新为首要任务 “管理”这个工作看起来轻松,但实际上却贯通了企业的各种生产活动。进行管理着观念创新,首先,管理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管理企业。其次,管理者还需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提高应其对新环境和新问题的能力。 4.2.2以进行人力资源观念创新为重点 企业通过培训员工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让每位员工接受教育,提高员工自身素质,加深对企业的认知,深化与企业的感情,促进个人奋斗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以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效能。 4.3不切实际管理模式的创新方法 首先,我国中小型企业应该建立起明确的战略,佳能成功的奥秘就在于建立明确的战略。佳能公司一开始就明确了“击败施乐”的战略。他们依靠施乐的技术生产产品,获取市场营销经验,进入施乐力所不及的日本和欧洲市场,最终成为施乐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最终这个只有施乐1/10规模的佳能,取代了施乐称霸10年的地位,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复印机制造商。佳能的经历证明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往往是中小型企业变为大型企业的一个桥梁。 其次,企业应根据经济背景的变化而对战略进行不断的创新,发掘对手没有涉及的领域,加入创新元素,与竞争对手相区别,同时保证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与员工能以最大限度的适应新战略。 5总结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倒闭危机的根源是管理创新不足。企业在全球经济背景下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找准制约企业自身创新的因素,找到实现管理创新的路径,建立全面的管理创新体系,才能为中小型企业的持续发展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中国经济的腾飞才有希望,中国的明天才更美好。 小型企业管理论文:中小型企业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完善 作者简介:姚遥 (1980-),女,汉,北京人,中级工程师,工科学士,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曾宪峰(1986-),男,汉,河南南阳人,工科学士,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摘要:在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中,中小企业都占据着重要位置,为各国的经济发展作出着重要贡献。我国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在近些年来取得了重大突破,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为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改善经济结构、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市场竞争、农村现代化等多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和所具有的特点以及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构建方式和管理模式完善的策略。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模式;构建;约束机制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传统的旧观念和旧体制的约束,与西方中小型企业相比,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理念相对复杂和落后,企业在许多管理方法和制度上还存在着不少误区,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不相适应。尤其是在进入WTO之后,我国的大多中小企业都经历了重新洗牌,所以如何将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我国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相结合,建立起有效和系统的中小企业管理模式,是现代中小企业和相关部门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 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特点论述 (一)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基本情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是围绕两种形式在进行改革,一种是不涉及产权制度的改革,另一种是涉及产权制度的改革。所取得的成果来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有民营、国有民营在承包、租赁等基础上都得以发展,在我国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国有中小企业主要采用承包、租赁等形式,到九十年代初期,逐渐向公有民营、国有民营的方向发展。这种方式主要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分配、自筹资金、定额上交、自组人员等方式为基本内容,这样既吸收了个体企业和集体经营机制,又保持了租赁经营、承包等有效机制,让很多原本微利或亏损的企业转化为盈利的企业,成为利税的主要来源。二是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逐渐连锁化,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发展连锁经营模式,因而带动了中小企业组织形式的改造和改组,这些连锁店已经发展成为商品市场中新的增长点。三是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得到改革,中小企业主要采用兼并、出售、联合、转让、拍卖等形式来进行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的改造。在一个完整的市场资源配置中,中小企业的地位已经不可替代,中小企业拥有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是阻碍中小企业的发展因素也很多,而其中最多的阻碍因素则是企业管理者的不善管理因素,管理者不能从整体和企业发展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没有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定位,把企业自身在市场中的优势充分发挥,也没有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看待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市场变化,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管理上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就必须要更新观念,科学完善内部管理、细致分析外部市场,管理者只有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转变观念、改善管理方式,才能让企业走上更健康的发展之路。 (二)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特点论述 1.生产规模小 我国中小型企业因资信程度不高,资金的筹集相对困难,在产品生产中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在文化程度、技术含量、产品质量等方面与大型企业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但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企业生产技术含量也快速提升。 2.分布范围广,数量大 不管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中小企业都具备着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的中小企业中,制造业占整个行业的绝大部分比例,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也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在服务业、制造业、运输业、建筑业、农业等领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3.投资的主体多元化 中小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有所不同,它是既有劳动人民所属的集体企业,也有由国家投资建设的企业,甚至还有一些个体企业。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都不是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也只有少数能发展成为大型企业,更多的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所以中小企业有可能是个体投资、国家投资、企业投资等,它的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 4.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我们(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并处在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压力,而我国的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不高,资金短缺和用工压力较大,这些问题都决定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市场为国内市场,这些企业的服务能力和生产能力都只能适应国内的市场的需求。尽管这几年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中小企业能够向世界市场发展,但是由于企业自身的素质较低,很难适应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再加上体制方面的约束,我国的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企业技术发展缓慢,这也决定了中小企业的产品成本高、档次低,中小企业很难挤进国外市场,所以我国中小企业的生产服务主要是面向国内市场。 5.生产经营市场调节 在我国生产经营具备的外部条件下,在以往的计划经济时期,就提出了小、中、大企业同时发展的口号,但在实际中,国家还是比较侧重于对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投资建设,而没有足够重视中小企业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也导致中小企业没有能够获得足够的政府计划的保障。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中小企业只能在计划经济下的夹缝中生存,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大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小企业才得以迅速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中小型企业管理模式的弊端 (一)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意识不足 受到企业发展历史的影响,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专门针对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在很多管理上还不够规范,而企业领导人的管理观念也还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中小企业大部分都是以合伙经营、家庭经营等形式发展起来的,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可以说都不具备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管理经营模式。虽然在一些企业中,员工的生产技术过硬,但在企业管理上的意识和理念上相对落后,而企业的发展不能只依靠生产技术和销售手段,管理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未来。 (二)缺乏人性化管理 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带有一定的家族化特点,企业的许多重要环节,比如财务环节的工作基本是由与管理者有关系的人来进行担当,而这些人并不不一定都能胜任该岗位的工作,这样的做法对那些认真努力工作的人来说是不公平和缺乏人性化的。而且,现代的中小企业大部分都比较重视提升业绩和培养技术人员,而没有足够重视管理层面,常常忽略管理上的问题,对员工缺乏关心和了解,造成管理的不人性化。 (三)企业文化构建缺乏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主要靠的是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有了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有了顽强的生命力,进而才能促使企业长远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并没有能足够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也没有建立属于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同时更没有形成企业中的核心价值观,忽略了客户价值和社会价值,企业就因此失去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盲目跟风、抄袭其他公司管理方式 与国有企业或一些制度化程度高的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带有相对随意性,缺乏全面的规范化、程度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多是模仿国外企业的管理模式,甚至有的直接照搬国有企业或者其他的大型企业的管理方式,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也不管这样的管理模式或者跟风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到底适不适合自己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而管理却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途,这样不但不能带动企业正常快速的发展,而且会让企业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使其成为一个空壳没有实际内涵的企业。 (五)管理创新较为缺乏 在中小企业中,有很多都是已经习惯了旧的产品和旧的管理框架,这些中小企业不能做到及时创新,而是习惯性的依赖自身已有的管理模式,这个习惯已经形成了一种定性思维,企业自身没有想过要进行思想创新。中小企业一方面总是认为创新应该是国有企业或者大型企业的事情,只有这些大型企业才可以和有能力做到创新。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总是容易满足于现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企业管理永久的一贯制,没有新意,而且不思进取,这让企业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丧失了竞争力。 三、 中小型企业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中小企业发展初期的管理模式构建 一般情况下,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创业和发展初期,所需资金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家族网络或家庭财产积蓄,这样的企业资源是非常有限的,经营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在企业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融资困难、管理制度尚不完善时,很多客观原因都会限制到中小企业的发展。所以,在中小企业发展初期,应该尽量节约和稳定成本,减少经营风险,以此来保证和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且在建立初期,一般中小企业的人事财务权、企业所有权、管理决策权等都掌握在企业的管理者手中,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大都是依靠管理者的经验进行。所以想要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管理模式上必须要走集团化、现代化和规范化的道路,中小型企业在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可以进一步壮大时,会发现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这些弊端会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比如一个企业的所有结构单一,经营权和所有权都集中在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手中,这样不利于企业的合理决策,所以应该要建立科学的决策分层体系和决策机构,防止独裁式的决策机制。同时在中小企业中产权关系应要明晰,不能一味的用家族中的模式在分配上进行模糊,在成长期多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二)中小企业发展中期的管理模式构建 中期,中小企业到的生产规模和经营范围都有了一定的扩大,而企业管理者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不能及时控制到企业所有方面,但是为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够正常和顺利运行,让企业得到更高、更好的发展,管理者有必要将一些经营权分配给职业经理人,而管理者个人应该考虑企业的发展和监督。职业经理人的专业性强、经验丰富,能够将企业的发展和管理经营有效结合,找到科学的管理方法,使企业生产效率化,而且运用这些专业化的管理,让企业能够更好的向规模化发展。中小企业在中期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采用现代的管理模式和现代的家族管理模式,解决原来企业管理过程中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更好的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所以在中期建立一些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用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模式都是现代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过渡性的管理模式,这样也可以让中小企业顺利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三)中小企业成熟时期的管理模式构建 现代中小企业中的管理模式的特点主要是经营管理权和资本所有权相分离,所以现代中小企业应该要产权关系分明,出资者按照所投入企业的资产额度享有相应的收益、选择管理者、进行重大决策等方面的权利,而专业化的管理经营者应有照章纳税、依法经营、对出资者有资产保值的责任,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可以让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也是公司国际化、集团化的必经之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树立抢占战略的意识,不管是在生产经营上还是在管理策略上都需要良好的战略意识和长远的发展规划,这样才能确立和保障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并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让企业的发展基础更加牢靠和扎实,企业需要培养自身的创造能力,以便能够更加灵活的发展自己。比如日本的佳能公司的战略意图就非常清晰,因为一开始佳能就明白自己的战略目标是要击败施乐,所以,在其企业的发展初期,佳能就努力获得施乐的专利技术许可,如此依靠施乐的技术来生产和研发自己的产品,迅速获得市场经验,壮大了企业自身的力量,佳能就是这样用正确的战略一步一步的走到行业的领先位置。所以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不同的发展阶段来部署相应的发展战略,在成熟期时,要把企业中的技术、资金、人才优势进行合理发挥,并且要引进、创新、发挥和改进中小企业在市场中快速发展的经验。 四、 中小型企业管理模式的完善 (一)构建道德约束 建立社会评判的职业经理人标准,同时对职业经理人的道德规范要制定出严格的规范,这样通过约束管理者来衡量管理者。成立社会中介的评价机构,建立起可操作、透明度高的职业经理人评价系统和经营管理者的评价机制。建立起个人与群体的信用评价机制,建立起经营管理者和企业所有资产者的信用制度和披露制度。企业在进行用人选择时,要重点关注其历史档案记录,经营管理者和资产所有者都应该讲信用、重信用,不能只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 (二)构建法律法规约束 中小企业发展需要有健全的法律约束机制作为企业发展的保障,而我国目前没有相关完善的法律机制来保护企业的发展。在企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规范和制度也不够完善,还存在着一些盲区。所以只有建立健全法律约束机制,才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小企业良性发展,比如可以通过职业经理人制度,让经营管理者和企业资产所有者有章可循,让双方都受到制度的约束和保护,促进双方共同努力协作,避免他们运用一些非法手段来进行的不正当的竞争,让员工能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工作。同时建立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设立企业维护制度、强化制度机制,通过完善中小企业的法律保障,促进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 (三)构建长效激励机制 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建立主要是可以促进企业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调动经营管理者和资产所有者的积极性,形成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强大合力。在建立法律约束机制的同时,还要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做到约束与激励并重,形成企业和资产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和社会双赢的局面。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和绩效考评体系,建立股权、收入、期权结合的激励机制,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经营管理者在管理企业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企业共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是管理模式有效地实施的前提,而内部环境的建设主要是取决于管理者对企业环境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正确的处理家族成员和职业经理人的利益冲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客观分析行情和自身的条件,选择符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 结束语 发展、进化、创新本身就是企业在社会中存在和发展的永久主题,也是企业能否长久发展的根本导向,在现代中小企业处在的新经济时代里,只有依靠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不断丰富自身的企业文化和内涵,调整企业的核心能力,完善和构建新的管理体系才能让企业快速长远发展和稳步壮大。但现代中小企业中在管理制度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现代的管理者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找到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同时建立道德约束机制、法律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在此基础上,实行进一步的创新,才可以有效地保障中小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信息农业论文:关于户户通平台构建及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问题思考 论文关键词:户户通平台;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电话;互联网 论文摘要:科技信息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户户通平台)是以电话网、互联网、广电网、专家网和组织网五网融合为基础,以电话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电视机、收音机、农信机为载体,以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农业科学数据库和专家团队为支撑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系统。它以需求为目标、市场为导向,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对涉农政务、实用技术、社科知识、市场信息等科技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主要通过电话等应用终端曲线上网,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传播与咨询服务。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然面临着“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农业科技资源分散、条块分割严重,重复建设、封闭运行突出,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形成,信息瓶颈、梗阻现象相当普遍,涉农企业、合作组织、农民群众急需的科技经济信息无法及时获取和。以需求为目标、市场为导向,整合各类涉农科技资源构建的简便、快捷、经济、实用的户户通平台,其优势体现在: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涉农组织联动解决“三农”问题的协作能力,较好地解决农业科技服务与农村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和其他生产力要素充分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如何提高农村电话电视普及应用率问题;有利于科技信息在农村的适时传播和广泛应用,较好地解决农业科技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 1平台构建及科技传播过程 1.1平台系统体系 户户通平台主要以电话网、互联网和广电网为载体,通过语音、视频和网站提供信息的查询、、技术支持与协作,解决农业科技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其总体构架包括科技信息需求终端、科技信息处理平台、科技信息资源系统和科技资源协作网络等。 科技信息需求终端指户户通平台的受众对象或目标人群,主要包括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涉农企业、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等终端用户。科技信息处理平台指系统具备的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管理功能,包括数据库、用户、权限、角色管理和信息匹配等。科技信息资源系统指市级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系统,主要结合农村需求统一设计数据标准和人机界面,组织信息搜集、分析和加工。科技资源协作网络指农业与科技管理部门、委托机构、相关单位及专家网络。 1.2技术功能和传播过程 (1)技术路线。为了保证户户通平台低成木、高效率地运行,程序设计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运用智能体技术,通过专用服务器和特定软件实施电话网与互联网的有效连接,如利用系统语音合成软件使动态文字信息转换成电话可以识别的语音信息;利用系统上传下载软件使户户通信息数据库和互联网的相关信息互联互动;利用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动态信息静态化、静态信息号码化、复杂信息简单化;利用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使用户(电话)拨号进人户户通系统平台,查询互联网上的科技信息或把自己的信息到互联网上(称为电话曲线上网或电话间接上网)。在现有科技信息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建立户户通信息平台(外网)和工作平台(内网),使用统一热线电话号码或借助农村远程教育网,通过人工(或自动)接受与处理,构架用户与互联网之间的桥梁,通过各级专家团队的协作联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 (2)平台功能。户户通平台主要具有信息、资源共享、快速查询、用户接人、文字语音转换、远程培训、协作互动、服务管理、系统维护等功能。信息平台(外网)主要用于公众信息和用户供需信息的。工作平台(内网)作为科技服务资源库和科技系统网络调度平台,存放当地技术、人才、市场信息,以备加工、和应用。 (3)咨询流程。当用户通过电话或机顶盒电视咨询问题时,可根据户户通系统提示按键进人户户通信息数据库获取和科技信息。当咨询者认为信息数据库无法满足自己需求时,可根据系统提示进人户户通人工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将利用信息平台进行答复处理。如果用户提出的问题咨询服务中心坐席专家不能实时处理,则提交调度服务中心或市县互动服务平台,由相关专家借助三方通话予以解答,对于技术性比较强或必须现场处理的问题,调度服务中心将根据情况就近指派专家随户户通现场服务直通车实地解决。 (4)管理模式。户户通平台运行的成败取决于管理模式是否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前期以政府投人为主,逐渐转为市场化运作模式。以市场为主的管理模式需在实施过程中逐步探讨。当前主要采取以政府为依托、农业和科技部门为主体、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要求的管理模式。可以组建户户通调度服务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农业专家团队和科技协作组织。 2户户通平台的运作实践 蹼阳市在媒体宣传、热线咨询、网络传播、实地指导、教育培训和示范开发“六位一体”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基础上,结合多年开通17s(要技术)科技服务热线(160s17s, 1688s17s专家咨询和语音信箱相结合)的成功实践,2004年投资15万元引进神农智能电话查询系统,开发建成了科技信息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2005年蹼阳市科技信息户户通工程建设项目列人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7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其具体做法包括:①开发建设了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是一个集信息查询、信息、信息管理和呼叫联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由“五个一”构成,即一个户户通网管系统、一个户户通网站()、一条户户通热线9600175)、一支强大的专家团队和一组电话应用终端。②开发建设了科技信息专家数据库,作为科技信息的主要来源和平台建设的核心。③引进开发了虚拟电子邮件系统,可以支持农户利用电话接收、发送“电子邮件”。④开发建设了农业科技短信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农业技术、市场预测、市场行情、供求信息、务工信息和农家乐等点对点服务。⑤开发了科技信息供需甄别系统软件,可以把复杂信息简单化,解决农民甄别真假信息能力较弱的问题。⑥组建了一批综合性机动化的专家团队,利用户户通热线、现场服务直通车保证用户咨询问题的及时准确解答。⑦编制了户户通平台应用指南,解决了农民如何利用电话间接访问互联网的问题。⑧签订了符合市场规则的双赢合作协议,保证了户户通平台的持续运行和健康发展。⑨建立了市县乡三级高效协作体制,具备了组织开展联动协作服务能力。⑩建立了多媒体宣传推介机制,实现了农民、专家、媒体和户户通平台的良性互动。 由于户户通网络的科技信息丰富实用,专家服务权威热情,每天都有不少农民拔打户户通热线(9600175)来咨询各类科技信息。近年来,户户通平台咨询人数呈现出急剧增长趋势,有时一天超过50人次。 3户户通平台的成效分析和问题思考3.1应用成果 科学研究和运作实践表明:户户通平台运用于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主要可以取得以下三方面成果:①冲破传统农技推广观念和体制束缚,形成大农业、大科技联动工作格局,通过建立上下联动、协调运作机制,可以逐步实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六化”,即服务组织网络化、服务管理规范化、服务机构市场化、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利益共赢化和服务能力持续化;②遵循专业化市场化原则,符合现代农业科技传播的发展规律。平台的维护运行、信息的采集更新、团队的服务活动等都需要专业人才和资金支持,长期的运行必然要走专业化、市场化之路;③实行低成本启动运作,拓展户户通网络发展空间,既不收取信息服务费,也不收取技术服务费,甚至连专家现场技术服务的交通费都不收取,农民获取和科技经济信息的成本非常低、热情非常高,户户通平台在广大农村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3.2优势特点 案例实践、社会调查和数学统计表明:户户通平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既科学实用又快捷节省,主要优势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投资量小、覆盖面大。所有电话普及的乡村用户只要有一部电话,记住户户通热线电话号码,就可以通过平台查询、信息。②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传播内容涵盖涉农政务、市场供求、农业科技、工业科技、卫生科技和大众科技等农村科技信息,农民用普通电话即可间接上网交流。③人机结合,异地同步。系统自动应答、昼夜服务,可以通过专家体系异地同步地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服务。④解决困难,节省花费。用户不用电脑、不用宽带,不付信息费,不付专家费,可以大量节省获取和科技信息的成本。 3.3存在的问题 户户通平台的协作机制不够完善,人机互动效应需要进一步强化,专家信息库的先进性和本地化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系统应用查询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运行成本需要进一步降低,应用终端需要进一步拓展,媒体宣传需要进一步扩大。 3.4户户通平台的发展思考 (1)从户户通平台传播农村科技信息的过程看,应该运用现代科技传播理论,构建高效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体系,较好地做到以下三方面的结合:①网络平台的规划建设和协作体系的建立完善相结合。例如,在建成市级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规划建设县区乡镇户户通信息服务平台的同时,建立市、县、乡三级科技资源协作系统,做到电话曲线上网和专家实时服务的有机结合。②传统的科技传播经验和市场化运行机制相结合。例如,在吸取现场指导和技物结合等传统农技推广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引进市场经营理念,用电信运营商的电话资费分成弥补户户通平台维护和运行经费的不足,可以避免重建轻管或有建无管现象的发生。③科技信息传播方法的实用性和科技信息传播内容的先进性相结合。例如,户户通平台上网查询科技信息的方法简便易行、快捷节省,具有经过专家团队甄别、符合农村需求的科技经济信息数据库,能够奠定户户通平台的应用基础。 (2)从户户通平台传播农村科技信息的内容看,应该以农村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先进实用的科技信息数据库。不仅要解决好把科学知识和技术信息传播给一般社会公众的问题,还要解决好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搜索和甄别问题。科技传播的信息量和复杂度急剧增加,科技传播过程的不确定因素也日益剧增。户户通平台在选择相关信息时,要忽略不相关或者不先进、不实用、不准确、不科学的信息方面。另外,要充分发挥科技专家团队的作用,尽量减少农民选择应用科技信息时的盲目性,增强科技传播、信息传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使传播内容更加适应传播体制,传播方法更加适应农民需求。 (3)从户户通平台传播农村科技信息的效果看,应该更加符合中国农村科技传播的现实,既要解决或弥补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要解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技术信息棚架,以及农民急需的各种经济信息、技术服务无从获取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信息化指日可待,农民科技经济信息需求与日俱增,农村通讯事业长足发展,户户通平台的应用前景自然会更加广阔。 (4)户户通平台作为现代科学传播理论和农业科技传播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运用农村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范例,对转变中国农村传统生产经营观念、变革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以及推动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传播事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5)户户通平台不仅适用于农村社区科技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也适用于城市社区科技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不仅适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信息传播与交流,也适用于商业流通领域市场经济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可组织科研力量进行相关技术开发,使户户通平台在现代信息传播和交流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6)户户通平台作为新生事物,既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有其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过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由科技或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推动户户通工程建设。户户通平台传播的内容要丰富实用,传播的方法要科学完善,传播的体制要不断改革,传播的机制要不断创新,切实增强农业、科技共同体与政府、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互联互动。 信息农业论文: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可极大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分析了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并提出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必要性;对策 1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1.1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我国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绝对比例。在对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这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农民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1.2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1]。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hm2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因此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将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将会极大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并取得跨越式发展。 2对策 2.1把农业信息当作产业来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作一项产业来发展。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作产业来发展。因此,农业信息化建设绝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2]。在农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农业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得倍增效益,信息业可以通过对农业的信息软、硬件服务形成农业信息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政府要扶持,要给予优惠、引导,最终要按市场规律以企业运作方式来完成。 2.2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谈到现代化指标时,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待。信息化指数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该地区、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也就不能不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信息量、信息装备、信息主体水平、信息消费等组成[3]。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有较大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应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2.3利用农业信息系统,保障粮食购销市场安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想保障粮食安全,首先必须按市场规则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农业信息保障系统。这比常规只通过单一购粮的硬投入来保证粮食安全要实惠得多,是通过掌握市场规律、利用信息软手段来解决粮食风险“硬”问题的最佳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对全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都将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农业信息产业[4],对实现这样的风险预警信息系统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信息预警系统是对农业信息进行的深加工、分析和预测,不仅要从粮食品种、质量、产量、面积、价格等方面进行研究,还要从气象、灾害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形成新的信息产品,以保证粮食运行体制的安全。 信息农业论文:关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对于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来说,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信息化建设在促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阐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我们国家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问题;对策 农业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业的生产、供销、管理和相关服务提供高效的信息支持,从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信息运用水平,更好的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管理服务。信息技术广泛应在农业领域的广发应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信息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目前,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和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的建立。 1、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农业而言,及时的市场供需信息、科技信息、气候信息、病虫害信息及相关政策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及时准确的掌握这些信息有利有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有效途径。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者不仅要掌握国内农产品市场,更要在国际市场这个大平台上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及时了解和准确掌握国内外市场信息,从而更加合理和优化的配置农业资源。在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对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2)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农产品普遍具有的季节性、地域性、保鲜期短、安全标准较高等特点对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更好的发展农业,就要充分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有针对性的安排生产销售计划,可以避免因盲目种植和缺乏销路造成的农副产品消耗浪费,提高农产品市场的流通效率。 3)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农业信息是否通畅,农民能否及时准确的掌握种植信息,市场需求信息以及科学技术信息。农业信息化是帮助农民快速掌握农业信息的有效途径,能够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4)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农业整体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和经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的智能工具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的科技含量,通过农业信息平台的建立可以为农业各个环节提供技术支持。 5)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2、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2.1 取得的成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观念意识方面,政府、社会和农业生产经营者越来越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注和投入逐渐增多。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国家级农业基本数据库和农业服务应用系统,我国大部分省市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各地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逐步开始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技术应用方面,人工智能、多媒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农业发展中,在农业监测,农业预测,宏观调控和决策、自然灾害、病虫害预警和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2 存在的问题。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横向比较来看,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信息化的程度还不高,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及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民信息意识较淡薄。目前,我国农民的知识水平普遍比较低,认识能力有限,很多农民没有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发展及自身生产生活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在广大农村,由于受经济因素的制约,农民普遍认为信息化的成本较高,相对于购置电脑、使用网络,他们更倾向于成本较低的电视、报刊,杂志,使得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狭窄,信息滞后、不通畅,严重制约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2)政府对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表现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对广大农村,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资金,技术投入不足,很多地方电脑、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农业信息化的传播体系不完善。此外政府在相关立法和制度建设上明显滞后,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农业信息市场管理无法可依。 3)农业信息化体系尚不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限。从总体上看,各地农业信息化建设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在完整性和规范化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不够全面,缺乏针对性,农业信息服务项目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对农业市场供求信息传递不畅,缺乏权威性、可用性信息,以及中长期市场分析与预测的相关信息。 4)农业信息人才缺乏。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大批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精通农业生产经营的人才。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一方面,国家对农业信息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资金投入和引导力度也不够,另一方面,愿意致力于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人才也比较少。这些制约因素使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人才基础。 3、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大力提高农民文化水平,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政策扶持,经济支持等方式提高农民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农民信息化意识,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2)加大政府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增加政府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尽快协调各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同时加紧出台相关法律,完善相应制度,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3)不断推进农业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尽快形成协调统一,规范合理的农业信息系统,及时为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农业信息和技术支持。4)重视农业信息建设人才的培养,完善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动力。 4、结 论 农业信息化的程度制约着农业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发面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们相信,在政府、社会及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信息农业论文:浅析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培训 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加强农业信息 技术培训 农业现代化 农广校键 论文摘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要特别重视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培训,努力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宝应农广校成为主要的农业科技培训阵地。“十二五”期间让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 农业现代化要求运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武装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农业信息技术作为软支撑部分,通过收集、加工、传递应用各类信息,使硬支撑部分的潜力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将使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农业产业经营者更快得到新的知识,加速科学技术的应用速度,促进农业实用科学技术的全面推广和普及。农业信息化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技术培训和教育,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 一、农业信息技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1.农业信息技术加速了传统农业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管理 农业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中国土地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气象和生物性灾害频繁,农户规模小而且分散,再加上几千年传统的生产方式,因而呈现出生产的分散性,很低的可控性和稳定性。而先进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将有效地克服传统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行业弱势。将农业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a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相结合,大大加强了对影响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气象、生物灾变和生产状况的宏观监测和预警预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并能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 2.农业信息技术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落后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小农意识经营管理水平,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障碍。随着农业信息系统(gis)的建立、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信息网站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政策信息、技术信息、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以及气象信息,提供中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指导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建立农产品和农业服务贸易的快速交易通道,农民在网上洽谈,交易在网上实现,降低了农产品的销售成本。在网上获得农业生产订单,减少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农业生产者可以与不同产业结盟,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打造品牌,稳定市场占有量,并不断拓展新的市场。由此可见农业实现了信息化,就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可以说农业信息技术对整个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以及农村发展和农村文化生活产生了无法估量的积极影响,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技术之一,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2]。 二、农业信息技术培训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1.加强信息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十二五”农业发展方向就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就宝应县来讲,农业现代化最大的“靠山”是科技信息,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低,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出路只有一条,必须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农业生产者在计算机操作、网络知识、农业信息采集上传技术和农业专家系统应用技术等高新技术培训,让更多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对先进农业技术及工具的采用,决定着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捕捉、分析与判断。农民不仅是农业的主体,更是农民增收的主体,只有培养出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能创业的现代职业农民,才能使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农广校是农民信息技术培训的重要阵地 宝应县农广校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一个重要渠道。2005年宝应县农广校实施了农业信息技能培训工程项目。累计培训学员3500人,培训对象从对农民的培训向农村干部、农村加工、流通、生产经营等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的领导、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延伸。宝应县农广校在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通过问卷调查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6份,涉及14个乡镇。从调查的学员分析看,90%以上的学员都掌握了农业信息技术,80%的学员,特别是村干部学员能用所学的农业信息技术和生产技能发家致富,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一大批学员成为当地发家致富的典型户。学员祁国银入学前种粮为主,零星张了5亩田藕,由于缺乏市场信息观念,藕难卖。通过两年培训学习后,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网络信息,发展了200亩藕田,而且带领全村发展荷藕产业,兴办了荷藕加工厂,系列藕制品出口国外。带动全村经济大幅上升。学员陆书咏,经营大棚蔬菜种植已经有很多年,通过培训后种植面积达150亩。一家日本公司为辣蓼的生产在网上寻找合作伙伴,陆书咏在网上看到这信息,立即和对方取得联系,经过多方的交流,双方就合作事宜达成了共识。目前,日方对宝应进行现场调研后,决定与陆书咏就辣蓼项目进行长期的合作,项目一期投资200万元,实施规模达300亩。像这样学以致用、致富的学员还很多。 3.农业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新路子 在终身教育已成必然趋势的新世纪,随着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必然是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要适应农民的广泛需求,农广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科技培训,实现各层次教育的连贯和沟通。采用更多为广大农民乐意接受,为广大农村干部和科技人员所欢迎的形式和载体。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利用网络教学,增强培训手段。如农广校借助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就是借科技之力传播科技之业的好形式,使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更为直接有效的服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信息农业论文:试论凉山州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及分析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凉山州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分析了凉山州农业信息化水平现状。 【论文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水平;波拉特法;凉山州 1引言 凉山彝族自治州幅员辽阔,资源富集,极具开发潜力与发展潜力,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农业作为凉山州的主要产业,因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的原因,仍然停留在较为传统的发展层面上。面对全球信息化的浪潮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如何利用农业信息化建设来进一步优化凉山州农业资源配置,进而推动凉山州农业和经济的整体发展;如何评价和测定凉山州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找出差距以及科学预测农业信息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当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此前,国内对凉山州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资源利用、民族文化开发等领域,对凉山州农业信息化建设及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研究近乎空白。而这恰好是当前和今后凉山州经济发展所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此,研究凉山州的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找出差距以及科学预测农业信息化未来的发展趋势无论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会给凉山州及四川省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长远的利益。 农业信息化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对其水平进行测度,完全可利用测度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方法。但由于现行国民经济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是面向物质经济的,信息和信息活动的贡献被分散在各产业部门和活动领域,没有独立的分项统计数据。因此,在此主要运用波拉特法,先找出农业中的第一、第二信息部门,然后再计算出农业第一、第二信息部门的产值以及农业信息部门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而测算出凉山州农业信息化的水平。 2基于波拉特法测度凉山州农业信息化水平 2.1农业第一信息部门产值的测算 首先,运用波拉特方法识别并选择出农业信息行业构成,接下来就是具体测算出农业第一信息部门的增加值。我国现有的统计资料对很多行业的具体产值和数据并没有独立列项分类统计,为此,要对农业第一信息部门中各行业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进行统计归纳,即认为农业第一信息部门中只有农林牧渔服务业完全属于农业,其他的像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及,播电影电视业和邮电通信业等不只是为农业服务,所以要计算它们所创造的gdp,就可以把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增加值完全归人到农业第一信息部门,而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邮电通信业为农业服务的那部分产值则要利用其总产值乘以一个相关系数。这个相关系数的确定主要依据农业总值(某一年)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这样就可以计算出2001—2005年凉山州农业第一信息部门的产值(见表1)。 2-2农业第二信息部门产值的测算 在测算第二信息部门产对,采用如下公式来计算 第二信息部门增加值=第二信息部门的信息劳动者收入+第二信息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值 =第二信息部门信息劳动者人数×(人均工资+人均固定资产折旧值) 式中:第二信息部门信息劳动者的收人为各行业平均工资与各信息职业的人数乘积之和。 根据《四川统计年鉴)(2001年),确定各信息职业的就业人数,即以2001年的就业人数为基准保持不变,从而计算出2001~2005年凉山州农业第二信息部门信息劳动者的收人(见表2和表3)。 接下来计算农业第二信息部门固定资产折旧,由于已经知道了农业第二信息部门信息劳动者的人数,在此,只需算出所测各年人均农业固定资产折旧。 由2005年《凉山彝族自治州统计年鉴》可知,2004年农业固定资产折旧为9060万元,2005年农业固定资产折旧为34051万元,2001、2002年和2003年的农业固定资产折旧资料无法查得,所以采用2004年的数据。在农业行业分布的职业者在业人数为1925300人,则可行2005年人均固定资产折旧为176.86元,2001~2004年人均固定资产折旧为47.06元。 农业第二信息部门的就业总人数为2063800人,由此可得农业第二信息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见表4。 至此,农业第二信息部门所创造的增加值即可由农业第二信息部门的信息劳动者收人和农业第二信息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值相加而得(见表5)。 2.3凉山州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结果 根据波拉特的“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法”,可以得出农业信息部门的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见表6), 这是反映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凉山州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3结论与讨论 根据信息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信息部门的增加值占gdp的l5%一25%,才是信息经济的起步阶段,参考这个标准可以初步估计出,凉山州农业信息化水平还没有达到欠发达的起步阶段,即使去除数据的误差,凉山州农业信息化水平也只能勉强处于起步阶段。 从2001~2005年凉山州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算结果来看,农业信息部门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较低。结构上,农业第一信息部门增加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较大,而农业第一信息部门中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邮电通信业、教育、科技活动的比重占得相对较小。农业信息化水平总体较低主要不在于农业第一信息部门,而是第二信息部门增加值比例过低,这也说明了社会信息化程度太低,各行业部门不重视信息手段和利用。因此,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发展第二信息部门,一方面可以提高第二信息部门的增加值,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信息和信息生产设备的需求,刺激第一信息部门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信息产业就业人数。 信息农业论文:淄博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 [摘要】农业信息化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淄博市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在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中政府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淄博市;农业信息化;对策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目前,农业信息化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的有力保证。山东省淄博市地处鲁中,城乡交错,交流频繁,工农业联系密切,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具备以城带乡的空间优势。另外农业产业基础良好,具备以工促农的产业优势。经过多年努力,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发展环境,但与有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快速稳健地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 一、淄博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淄博市农业信息化发展较为迅速,对淄博市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基础设施有了较快发展o农民家庭电话、彩电、计算机普及率,广播、电视、互联网农村人口覆盖率居全省前列。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固定电话78部,移动电话160部,彩电114台,家用计算机28台,接入互联网18台。农村宽带端口达到295.2万个,宽带用户达到19万户,全部行政村建立了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基本形成了贯通乡镇、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部分村、户的信息网络体系。 (二)农业信息系统开发成果逐步扩大,信息资源的利用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分别建立了农业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立了农产品市场价格、供求信息、科技信息、农村政策、农业气象等主要农业数据库,覆盖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多条信息采集和传输渠道已基本形成,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明显体现。 (三)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与完善,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农村信息员队伍。以农业行政部门为主体,多元化的立体农业信息服务工作体系逐步形成。全市所有有农业的乡镇全部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通过各种方式培训农村信息员队伍,提高了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的信息化水平。 (四)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信息服务水平有所提高。目前,各部门主要依靠电话、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络进行信息服务,尤其是电话和网络的应用日益广泛。包括“12316三农”服务热线、农业“专家咨询热线96288”、幸福农家“168”和各类涉农网站,积极为农民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农民的致富能力和增收机遇,得到农民好评。 二、淄博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淄博市农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力的组织领导,政策和财政的支持不足。大多数的农业信息都具有公共产品性质,要由政府提供才可能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与报告制度,才能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而目前,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组织、协调、规划等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对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和设施投入也不够充足,用于软件开发和网络维护的经费则严重短缺。 (二)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偏弱,网络条件差、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不高。虽然淄博市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总体质量仍不高;尽管农村居民家庭计算机数量增长迅速,但计算机的拥有量仍很低,配置也较差,用来上网的则更少。宽带网络与农户家庭的距离仍是制约当地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农业信息质量不高。衡量信息质量的标准,一看用户需求,二看时效,三是指导性。目前淄博市的农业信息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1)数据库建设和应用不够,缺乏相关应用软件。在农业应用数据库和软件开发上,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离农民的需求差距太大,如各种农业数据库的建立、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专家诊断系统和农业实用技术光盘制作等大多数为空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2)信息资源整合度不高。农业部门和涉农部门都拥有各自的信息资源,但因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资源建设盲目无序,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信息缺乏有效共享,且各主体的信息采集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同时,因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不能有效地整合形成合力,难以及时集成全面、系统、准确的信息,致使农户和农产品企业的信息查询使用困难。(3)信息源单调。不仅政府对农业信息公开得不够,农村信息站、农业协会组织、种植养殖大户等对农业信息的提供作用也未充分发挥,基层农民更没有积极提供上行信息。而且,信息采集以国内为主,对国际的农业信息涉足不多,未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农产品市场信息资源。(4)信息实用性差。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即信息来自文献的多,来自市场的少;宏观信息多,微观信息少;综合信息多,专业信息少;滞后信息多,超前预测性动态信息少。这其中,尤其缺乏分析和预测的信息,因不能较好地分析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状况,使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指导性差,阻碍了农民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目前,虽然涉农网站不少,但里面的信息大多是为政府部门自身管理需要服务的,针对农民的远远不够;有些网站的信息较为随意,信息的质量和精确度不高。这既增加了农民获取信息资源的难度,也使农民对网络信息的可靠性、权威性和利用价值产生质疑。而且,多数网站没有形成统一、简洁的信息检索平台,致使农民面对大量信息束手无策,难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5)信息服务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农民和涉农企业需要,服务手段缺乏,服务的方式方法也需要进一步探索。缺乏为市场、为农民服务的动力机制,信息服务对象、目标不明确,从而导致农业信息使用群体对于农业信息技术的运用程度和信息的获取及利用程度较低。 (四)农民使用信息的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信息传播渠道祁覆盖面窄。据调查,淄博市农民采用信息的来源渠道大体分为6类,即农业经合组织、广播电视、集市贸易、亲朋邻里、家庭成员从外地带回及互联网。其中,以农业经合组织作为农民采用信息的第一来源,占70.12%;其次是亲朋邻居,占17. 47%;第三是集市贸易,占7.78qc;第四是外地带回,占2.1%;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则分别占1. 6%和0.9010,居采用信息来源的后两位。当前大多数农民尚未形成从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和互联网主动获取信息的习惯,仍停留在从农业经合组织和亲朋邻居等被动接受信息的水平,利用信息能力依然很弱。同时,农村不同行业采用信息的来源也有较大差异。种植业第一信息来源是农业经合组织,其次是亲朋邻居,依次为外地带回、集市贸易、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络。而养殖业、外出打工者采用信息来源等与种植业采用信息来源则有明显差别。(2)分析市场信息的能力差。农民在决策时基本上还是按照直觉和经验来判断,信息利用率极低,对农业信息的分析辨别能力不高,造成生产的盲目性,导致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生产经营呈周期性波动,社会资源浪费巨大。 (五)市场化不够。发展农业信息化必须借助市场的力量,原因不光在于财政资金有隈,更重要的是,农业信息化本身也是一项市场行为,现代农业在农业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服务,这些环节通过市场运作会有效益产生。按市场方式运作,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找到农业信息化自身发展的持续动力,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农业信息化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信息服务提供商,包括设备制造业、软件业、系统集成、信息咨询业,以及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中介组织等各方面的参与,运用市场行为将调动它们的积极性。反过来,农业信息化的推进,也为市场各方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和应用空间。农村信息化建设要靠政府推动,同时也要借助市场的力量。目前,淄博市的农业信息化大部分项目仍依靠政府拨款,虽然近年来有些企业参与了农业信息化建设,但真正面向广大农村地区的服务项目很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信息化建设资金短缺、支持力薄、项目单一等问题。 三、淄博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时代要求,如何真正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针对农业信息化政策性强、涉及领域广泛的特点,采取综合性的对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大政策、财政和法律法规的支持。农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政策和资金上,政府部门有责任和义务保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围绕农业科研体制、投资结构、经费投入和实用技术研究进行政策调整,明确投资主体并保证基本投入;要在规范信息市场、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推广服务体系、引导和组织农民利用信息资源、加强农业信息化实用技术研究、开发各类农业应用软件、提高从业人员和广大农民的信息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应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法律、法规并注重立法、监督,依法保证信息质量真实性、有效性及知识产权等,维护农业信息化主体的权益并积极促进信息的共享。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o要想以信息化推动农业发展,首要的是突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多种形式推进信息服务。政府在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要起主导作用,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尽快扭转目前各电信营运商各建各的通道、恶性竞争、各单位和部门各自为阵分散投入的不利局面,尽快建设一个相对完备的信息网络体系,加快网络设施的更新换代。 (三)加强对农业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农业数据库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项目,受到发达国家政府、企业和国际经济组织的普遍重视。在数据库建设和应用软件开发上,除了要做好本市的农业数据库和应用软件开发外,也应注重对外市地和国际数据库的引进,以改进和发展当地的农业数据库和应用软件建设,及时了解和掌握外部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动态,推动数据库技术的进步。 (四)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与整合。一是在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规划框架下逐步构建数据平台和应用系统;二是在分散的数据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实施资源共享与整合,打破孤立信息平台之间的鸿沟,形成数据和应用两个层面的交流与协同,形成共享、丰富、流动畅通的农业信息资源体系。要强化涉农政府部门与产、学、研单位间的协作,在信息采集、加工、处理、传递、开发等方面合理分工,各自有侧重点,分专题收集信息,并对原始数据进行二次加工,通过统一的平台向社会提供全面、丰富、及时、便捷的信息。 (五)优化农业信息服务内容和功能,提高信息服务水平。要以解决农产品销售和生产科技等问题为重点,围绕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积极开展综合性、前瞻性、广泛有效的信息服务,把农民需要的政策、科技、市场等信息,通过各种信息网络,及时有效地送到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民手中,真正发挥信息化的巨大价值。一是围绕农业、农村和农民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切实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工作,要引导用户或组织专业人员开发利用信息资源量。二是切实加强信息分析、加工工作,进行深层次挖掘开发,保障农业信息网络能够提供大量经过筛选的、符合农民需求的有效的信息资源。三是要积极适应国际贸易体制,建立并运行好一个农业国际市场信息服务的系统,提供国际市场行情及走势分析、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贸易争端及其解决的思路与办法等。 (六)提高农民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淄博市看,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农民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不同的。要针对实际、分类处理,将农业技术推广、职业教育、科学普及等农村科技工作相结合,制订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通过宣传、授课、问题解答等多种手段和多种形式,提高农业信息化的普及教育的层次和水平。同时,要尽可能减少信息成本,提供参与平台,激发农民的信息需求,让农民真正参与信息传播、使用和评价,使农民通过利用信息逐步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七)积极推动与市场机制的结合。目前,淄博市的农业信息化仍处于早期阶段,政府更要注重推动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将政府的扶植措施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调动和鼓励高科技公司、社会中介组织、个人等参与的方式,吸引社会的资金参与到农村信息化建设,竞争性地参与到电子政务网络、数据库方面的建设与管理,努力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投融资体制和机制。久而久之,使社会各方尤其是农民自身的应用信息技术、发展农业信息化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成为市场的自觉行为。 信息农业论文:关于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将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含量及劳动生产率,为农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如何利用信息化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是现阶段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农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政府和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乡村两级信息化服务组织和培育农村信息化技术人才。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模式;目标 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还没有建立起利用农产品供求信息指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的信息系统。许多农产品生产出来后,由于信息不畅,产生滞销,造成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巨大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化系统,利用信息资源整合其他农业生产要素,以提高农业生产及流通领域的生产效率。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模式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用信息技术来装备农业,用信息资源来支持和服务农业,以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交易成本,最终达到用农业信息化来带动农业现代化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一)政府提供农业信息的模式 政府可通过其网站开辟专栏提供当地和全国乃至全球的农业信息;通过电视定期播放农业方面的科技节目;免费分发农业科技书刊及定期开办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班,等等。这需要政府建立多层次和多渠道的信息资源提供系统。并且政府需要农业科技专家来培训大量专业信息采集和人员。在农业信息搜集方面,政府不仅要充分搜集本地的农业相关信息,而且还要搜集和整理全国乃至全球的农业基本信息。因此,政府农业信息的社会化应是我国农业信息化的主要方式。 (二)企业提供农业信息的模式 由信息企业提供的农业信息产品具有私人产品特性,这些信息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特点,通过市场交换才能更有效率,而这些农业信息提供企业通过信息的市场化获得利润就成为必然。这包括信息企业经销采编软件、农村财务软件及专家智能软件。另外,企业还通过制作网站来提供专门化的农业信息。同时,在农产品市场上,农产品初级生产和深加工环节都需要一大批农业信息化企业,这些企业运作的是垄断性商业信息,包括技术机密信息、市场客户信息、财务信息、劳资信息及生产、交易等各环节的信息,这些信息都为农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起重要作用。 二、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农业信息化建设要以信息化来提高设施装备水平,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科技推广,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形成,以信息化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以信息化培养新型农民,使其达到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信息化的需要。 (一)农业信息化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要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必须从我国农村和农业的现状出发,使其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能解决小规模家庭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整合农业信息资源,研究有效的信息资源利用及开发形式和实施战略,解决好农村信息服务滞后问题,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第二,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问题,遵循市场经济和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规律,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投资政策,以农业信息需求为导向,以农业信息服务为目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农业信息网络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三,合理制定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完善农业信息化建设配套体系,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承担农业信息化的主体角色。 (二)健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项目,在信息化发展初期,如果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只靠服务所得很难维持。首先,可从国家对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农等资金中适当安排一定份额,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关部门的发展基金,也要向农业信息化项目倾斜。其次,国家应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健全多元投入机制、融资渠道。积极主动联合信息产业、通信管理等相关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多渠道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资金投入为主体,高校、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协会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再次,放宽信息产业的进入条件,加速信息部门的改革,降低农业信息网络的经营和使用成本。同时,各运营企业要大力开发适合农村需要、贴近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新业务,不断满足农村不同层次对信息通信和网络的需要。最后,应借鉴国外信息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和保障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金融政策上,银行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实行优先贷款、贴息或低息贷款政策,建立农业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创新风险基金。在税收政策上,对信息化建设项目所用进口物资的征税给予优惠;对自主开发、产业化条件成熟、市场广阔及技术领先、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采取减让或返还税收政策。在产业政策上,对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项目,给予政策支持。在技术政策上,把农业信息技术领域的重大研究和技术攻关项目纳入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规划中,并给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的政策扶持。 (三)实施农业信息化人才战略 要强化农业信息化培训,农业及有关部门应建立规范可行的培训制度,结合实际编写通俗易懂的信息化培训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在农村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以适应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采用脱产与在职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发展农业信息教育。不仅要加大对从事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的高校、研究所的投入,建立一批信息技术开发基地,而且要重视农业信息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再教育。完善农业信息化人才管理机制:一方面,加大对现行体制的改革力度,建立人才流动机制、竞争机制、利益分享机制、风险吸纳和分担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使用与流动。另一方面,通过住房、薪酬、职务等条件吸引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信息科技人才从事信息工作,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信息专家队伍,使其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四)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利用应遵循自主创新与比较借鉴的原则 要加快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利用。重点解决农业的精准施肥、节水灌溉、良种推荐、病虫害防治、栽培管理及各种适时的单项实用农业技术的普及。利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各种新技术与农业生态技术集成,把农民需要的政策、科技、市场等信息,通过各种途径送到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民手中,真正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性改造,搞好农业基础技术、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的研发利用。围绕增强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引导和推动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将科技创新优势、产品技术优势、市场营销优势与经营管理优势及企业家的社会资源优势等有效整合,是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理想模式。要扩大与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扩大农业信息产业的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吸引高科技人才。同时,还应推进各省间的技术交流。通过与国内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农业信息化应用理论研究和制度化建设、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提高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在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要结合各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各地农业的需要发展农业信息技术。 (五)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多层次服务体系 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应把规划摆在首位,贯彻联合共建、专通结合的原则,协调各主管部门间的关系,对信息服务业实行统一管理。为保障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健康、高效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应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一是制定配套法规、行业标准和有关实施细则,以加强对农业信息市场和农业信息业的统一管理,为我国农业信息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各级政府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农业信息业的发展。如,在投资方面实行低息或贴息贷款,在税收方面实行减免税政策,并享受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和进出口方面的优惠待遇,等等。三是政府要加大对法律、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地区规划应贯彻重点推进、协调发展的原则,发达地区应尽可能帮助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大、中城市要给广大农村多提供信息服务援助。同时,发挥行业协会对信息服务业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健全和完善农产品市场预警、市场监管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等应用系统。鼓励、引导、扶持集体与个人兴办农业信息企业,提高信息化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同时,深化农业信息机构体制改革,逐步开放国有农业信息机构,改变过分依赖行政机关的现状,使之面向市场并逐步成为农业信息市场活动的主体,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六)营造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农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领域和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更需要及时、准确的决策信息。因此,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农业信息化意识,全民参与,形成互动,使整个农业信息化体系连动、畅通有效运行。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受很多条件的制约,如思想观念滞后,对互联网和农技网等利用不够,缺少资金和复合型人才,信息推广服务不到位,法规不健全,等等。这些不利因素都不同程度地阻碍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因此,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其软环境。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及利用信息的自觉性,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普及与实施效果,进而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大信息化建设宣传力度,切实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培育并扩大农业信息需求群体,增强农民对农业信息的内在需求。政府应引导农业信息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等各方面力量,由他们向周边群众和农民传播农业信息,从而使整个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有效运行。这需要政府部门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第一,将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建设项目,加强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发挥扶植、规划和投资的作用,督促各级地方政府提供必要的帮助。第二,建立健全信息化的激励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设立科技工作奖和基金,并依据科研项目重要性和技术难度来分配科研资金,吸引一批优秀信息科技人才从事信息工作,提高信息人员的待遇。第三,健全农业信息化保障体系。在信息法规建设方面,应在“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的原则指导下,形成信息法律体系,以法制强化信息管理与安全。切实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安全和保密工作,维护农业生产者、管理者等农业信息化主体在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中的权益。 信息农业论文: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浅探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当代世界经济正由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卫星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农业信息化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追求的重要目标,特别是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等一些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可利用后发优势,享受世界现代工业和农业信息化带来的成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入研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律,掌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笔者在本文中以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所取得的成果为立足点,对如何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的建议进行了初浅的探讨。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现状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是起步晚、发展速度快,但问题依然突出。自1996年“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开始运行,到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网络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基础,初步建成具有较强技术支持功能的信息网络中心和国家农业核心网站,全国农业网站总数已达2200多个;农业部建立了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和国际农业生产贸易信息系统等,全国蔬菜市场经济信息服务系统运行良好;大部分省、市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建成了一些大型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农业专家系统等,县、乡级农业信息中心正逐步建立,全国已有7000多个乡镇建立了信息服务机构,占乡镇总数的18%。另外,我国广播电视和通讯业的迅猛发展,使农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和电话,部分乡村开通了因特网,为农民直接通过综合信息网络来获取农业生产和市场信息奠定了基础。但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与城市之间也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中央和地方偏重于城镇信息化建设投资,对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十分有限,不但造成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信息化网络和传播体系不健全,而且导致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不足、信息服务业落后和农村信息资源稀缺,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农村信息服务产业化水平低,信息进村入户难,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90%的信息资源尚未电子化,计算机设备的利用率和联网率仅为15%-20%,农村许多地区甚至没有利用计算机。 2、农业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滞后,政府没有很好发挥主导作用。 由于农业信息化立法和制度建设滞后问题,使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农业信息市场管理无法可依,不能实现农业信息收集、整理、筛选和传播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由于大量的农业信息具有公共物品性质,消费者“搭便车”心理及存在交易成本等特征,自发的信息市场难以使农业信息资源有效配置,需政府进行信息投入和对信息市场进行干预,并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农业信息服务。但目前我国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主导作用发挥不够,没有形成政府对农业信息服务组织的补贴、支持和有效监管机制,农业信息产品开发不足,许多农业信息产品没能及时得以推广应用,信息市场竞争无序。当前我国各地开发的农业数据库大都自定标准,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农业信息标准,互通互联性差,不适应网络化时代数据共享的需要。 3、农业信息资源没有有效开发利用,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 我国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目前尚处于较低发展阶段,大多属于单媒体产品,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和利用率低,农业信息的加工、分析、利用及农业信息市场的培育等发展缓慢,许多农村地区还没有完善的信息产品市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和信息服务手段落后,信息的渠道不畅,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少,信息接收方式落后。 4、农业信息人才匮乏。 我国对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投入少,培训机制不完善,农业信息人才缺乏,尤其是基层农业信息管理服务人员数量少和知识结构不合理,使农业信息专业库数据的建设和更新速度缓慢,农业数据库与农业信息系统等的开发总量不足。同时,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不少农民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资源利用的积极性和风险性不足,缺乏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使农业信息传播效率不高。农业生产的盲目性较大。 二、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具体表现 信息的统分和畅通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历程,也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逐步完善的过程。农业信息化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而起步,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而不断获得新的发展。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之后,农业部随即提出了《加强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并在全系统大力推进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拉动了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序幕。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在1996年、2004年信息发展的两个关键时期,先后两次召开全国性农业信息工作会议,对全国农业信息工作进行部署和推动。并于2001年开始实施十五农村市场信息行动计划。以中央出台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标志,我国农业信息工作已初步完成了基本框架的构造阶段,开始步入健全完善和提高阶段,正在实现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经过前10年的全国上下的顽强探索,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 1、组织体系逐步完善。 截至2004年底全国所有的省份、97%的地(市)、8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设有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67%的农业乡镇设有信息服务站;发展可向农民直接传递信息的农村信息员17万人。 2、网络平台初具规模。农业部建立的中国农业信息网具有较强支持服务功能,是著名的中国农业信息“批发市场”,构建了办公网络平台,开通了指挥调度卫星通信系统,初步建成了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20多个专业网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访问量在全球农业网站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2004年底,各省级农业部门、80%左右的地级和4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全国乡镇信息服务站中,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的约占80%。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正快速向中介组织、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乡村以及经纪人、种养大户延伸。 3、信息采集与资源开发渠道日趋完善。 通过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方式,建立了基本覆盖农业、市场、资源等重要内容的信息采集系统36条,省级农业部门大都建立了定期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会商会制度,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特别是农业部在2002年6月,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对小麦、玉米、稻谷、大豆、棉花、糖料、油料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进出口、价格、供求形势及世界农产品市场态势跟踪监测分析,每月监测预警报告,在调控农产品市场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信息覆盖面逐步扩大。 农业部建立了以“信息日历”为主要形式的信息工作制度,形成了部属中国农业信息网、农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农业节目、农村杂志社和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等媒体为主,各相关媒体参与的信息窗口;各地农业部门也都与有关媒体联合,开辟信息渠道,努力扩大信息服务范围。 5、电子政务凸显成效。在信息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遍推广应用,农业部门的调控引导、监管服务等政务工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农业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信息系统为申报单位提供了“一站式”服务;一些地方农业部门通过网络系统,实现了监管事项的办事程序、过程和结果的三公开。电子政务工作的开展,使农业部门行政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根据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和所取的得成果,笔者对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 1、重视和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政府必须重视此项工作,并充分发挥其组织领导的作用,从国家立法、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和管理协调等方面来促进农业信息的发展。首先,制定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农业信息化的中长期规划,并选定部分目标,重点突破,借鉴日本的经验,抓好信息市场的法制、法规建设,制定一系列制度性规则和运行性规则,约束市场各方面的行为,促进市场的有序发展,并注重依法保证信息质量的真实性、有效性及知识产权等,维护农业信息化主体的权益。其次,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农业信息系统的多项硬件建设,重点支持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和多种信息产品的研制开发、协作和服务,加强全国农业信息科学的学科建设,加强农业科研机构的建设等。同时注重多渠道增加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个人、外商投资农业信息化的建设。由各级政府组织协调涉农相关部门和企业制定信息设备投入、信息资源开发等规则,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和服务机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减少重复和浪费,实现农业信息的共享。 2、加快农业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首先,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信息网络起步晚,但发展较快,农业部“中国农业信息网”已有1000 多个地、县入网。中国农科院建立的“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也已经初具规模。然而我国的基础网络设施还存在着参差不齐、设备低下、宽带不足、网速慢的弊端,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建立集多个农业信息网络于一身的高速、宽带的全国性农业信息广域网络,由于这部分工作投资大、技术难度高,可采取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拨预算,专业公司招标承建的方式,较快地推进基干网络的建设。市级以上的农业部门可以有选择地组建有自己地域特色的农业信息网,如农业气象信息网、农业地理信息网等。并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吸收与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信息技术成果,积极参与全球农业信息共享,使每一个农户都对国内市场乃至世界市场行情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生产品种,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其次,充实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大批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但其数量和质量不足以形成农业信息产业。因此,在不断扩大现有数据库容量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的质量。并大力挖掘信息资源,把农业信息视野扩展到农业及相关的各个领域,以充实现有数据库的内容,逐步建立大型综合性数据库及专业特色数据库。与国际信息网络联网,为农民及时提供准确的国内外农产品生产、供给、需求、价格变动趋势的市场信息,减少农民进入市场的成本和风险,在农产品贸易中争取主动。再次,抓好农业科技信息网的建立。应借鉴日本的经验,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传递推广中的作用,农业科技资源大多掌握在各级政府主办的科技研究或普及机构的手中,而这些机构多靠政府预算维护,政府应使这些机构全部联网,并规定这些机构必须无偿地向农民提供各种技术信息,从水土保植或良种的推广作用,通过网络将技术服务送到农家。 3、增强全民的信息意识,充分发挥民间在提供市场信息方面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当今世界农业中已相当普及,农民靠信息引导进入市场,组织生产,政府靠信息进行宏观调控,制定农业政策,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但目前,我国广大农民、基层科技人员和政府部门的有关领导信息意识仍较淡薄,使本来就稀缺的信息资源得不到利用,这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极为不利,因此,要通过各种手段与媒体,宣传普及农业信息知识,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和自觉利用信息、依靠信息的积极性,将稀缺的信息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日本在市场信息提供方面,建立了一套民办为主,官方监督的体制,有效地解决了信息提供的准确性、及时性及全面性问题。我们应充分借鉴日本的经验,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规定各地的批发市场有义务及时地将每天的各种农产品销售及进货数量、价格上网公布。由于市场信息工作做得越好,它的交易量就可能越大,而且与农户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由民间提供的信息一般具有真实性和及时性,对整个农业生产能产生良好的指导作用。 4、注重培养人才,促进农村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确保农业信息进村入户 我国广大农村普遍缺资金、缺人才,个人拥有计算机的数量更是屈指可数,这就制约了农业信息网络作用的发挥,因此,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首先,为了促进计算机进入农户,有条件的地方,农户购买计算机,当地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助,而且,计算机公司应该开发容易使用的操作系统,从而扩大计算机的使用范围。其次,加快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各农业院校应建立农业信息专业,开设农业信息技术与管理课程,或者举办农业信息技术培训班,培训各种水平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有条件的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农业技术学校也应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及农业信息检索课;可以利用短期培训班等形式对农业科技人员、农业技术员和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进行培训;要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媒体优势,大力实施远程教育,以先进的信息科学知识和技术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再次,培训信息员。基层政府要培训乡镇、村信息部的信息员,每个乡镇应配备几名专职信息员,每个村都应根据需要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的信息员,让他们学会先进的种、养等农业生产技术,除了教农民农业技术以外,还应承担计算机的教学工作,从而促进农村计算机的普及,带动农民增效增收。 信息农业论文: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和“两会”的召开,表明了我国政府对 农业 发展的高度重视。在振兴东北老 工业 基地的过程中,作为产粮大省的吉林更不能放松对农业的支持和发展。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我们针对吉林农业信息化的现状作了一次问卷 调查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字】吉林 农业 信息化 当前以 计算机 技术、 通信 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已席卷全球。信息是财富,信息是资源,信息就是生产力已经成为 社会 的共识。现代信息技术也逐步地向农业渗透,农业信息化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同时也是促进 农村 经济 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吉林作为一个产粮大省,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作用更是不可忽视。但根据我们的抽样调查来看,吉林省农业信息化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 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认识 (一)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科技部在《关于农业信息化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农业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 管理 、农产品 营销 ,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获取处理、 传播 和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农业信息化既是一种信息形态,又是农业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是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信息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 (二)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背景 信息全球化及我国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大景。 从国际上看,西方国家的农业信息化已经十分发达,信息化在促进他们的农业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欧美国家农业信息已经全面实现了网络化,全程化和综合化,他们农业信息化技术已经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美国的农业信息化强度已经高于工业的81.6%,(我国的农业信息化低于工业的288.9%);在德国17万全业农户中有7.5万农户使用了计算机,有5.5万农户使用互联网;日本早在1994年底就已开发农业网络400多个,计算机在农业生产部门的普及率已达93%,日本政府正在实施一项意在21世纪使所有农民拥有微机的“绿色天国计划”。(曹洁,2003) 从国内来看,虽然我国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农业信息化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农业信息化起步于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1994年我国开始全面启动“金农工程”,为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金农工程的目的是加速和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立“农业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在“十五”期间,我国金农工程和农业信息化重点项目包括“农村 市场 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工程”“农业智能化信息管理与服务工程”“农业‘3s’应用工程”(3s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信息系统rs, 地理 信息系统gis)。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农业部为中心,连接31个省(市 区)农业厅的信息网络平台,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全国农业信息网络。截止到2000年12月31日,收录到国内涉农网站2200家,正常营业的1600多家,占70%,其中企业网站占到60%以上。网站所属行业和信息内容涉及到18个大类,127个子类,涵盖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各个方面。目前全国已经有29个省(市区)的农业厅在互联网上开通了网站,全国333个地(市)中已经有206个成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其中105个建立了局域网。在全国2800多个县里,42%的县农业局都建有信息服务机构,61%已经建立局域网。①我国已经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力量,发挥市场机制的潜在能力,带动农业科技及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强农业竞争力。 (三)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吉林省农业信息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吉林省地处内陆,与我国沿海地区相比,开放程度较差,信息获取方面处于劣势,不能及时敏感地应对国内外市场。沿海地区的农业信息化程度要比吉林省快的多,这使得吉林省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外部压力。吉林省在经济基础上也相对沿海地区较弱。农业又是吉林的一大经济支柱。如何在资金来源不足,项目支出又多的情况下又快又好的发展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发展是摆在吉林省面前的一大难题。而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根据已经签署的农业协议, 力的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吉林省 农村 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鼓励富余劳动力出外打工以获得劳务收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是劳动力的转移目前仍受农民自身能力和劳动力需求信息的制约。 农业 信息化的发展将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和劳动力需求信息,促使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升农村的就业结构。 2..吉林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可以提高吉林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巩固产粮大省的地位。 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农产品质量竞争力和客户信誉竞争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首先,从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来看,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可以快而准得向农民提供大量的国内外的 市场 信息,如市场供求状况,价格信息等。这有利于使农民认识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及时的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决定自己的生产,从而使自己的农产品能在一个较好的价格上售出,增强自己的价格竞争优势。 其次,从农产品的质量竞争力来看,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为农民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 管理 经验以及市场上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使农民能够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来武装自己,并及时的利用质量检测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农产品。这样就可以使农产品的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这无疑会大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竞争力。 再者,从农产品的客户信誉竞争力来看,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农民介绍信誉度高的客户,并充当交易中介,促成二者之间的交易活动。这种高信誉度的公开为客户赢得了可观的信誉租金。同时这也使其他信誉度低的企业感到压力,促使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这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农产品交易的客户信誉竞争力。 3.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吉林省是个产粮大省,全国商品粮的1/3都来自吉林。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力度是政府的重要任务。但由于加入了世贸组织,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不能单纯以保护价或有意的政策倾斜来维持,而应通过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来使农业具有自己保护自己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现代的农业信息化的支持。通过农业信息化来及时的掌握国内外的农业发展形势,提高有限的 财政 资源的使用效率,真正做到花小钱办大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说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二.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1.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目前吉林省在农业信息化发展方面已基本形成了“一网、一台、一报、一刊、一校”为主体的信息窗口。“一网”即吉林农网,能为农民及时的提供农业生产信息,并建立了专家咨询栏,为农民解答生产上的困难。“一台”即吉林乡村 电视 台,为农民兄弟提供了许多贴近生活的电视节目,其中“乡村季风”是最受农民喜欢的节目之一。虽然吉林省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农业报纸,但是吉林各大报纸如《长春日报》,《东亚经贸 新闻 》等都对农业问题给予关注,同时《农民日报》也成为农村各级政府必备的报纸。“一刊”指《吉林农业》杂志,它时时关注农业发展状况,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并为农民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的平台。“一校”指吉林农业大学以及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院,他们为吉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粮食品种。除此以外,现代的通讯工具也都参与了农业信息的。有条件的县市基本都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台,保证各乡镇之间都有互联网联系。如长春市农安县的26个乡镇全都建立了互联网,以保证信息的互通。吉林移动公司新近也开通了“数字农业”服务,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以及专家咨询。同时,传统的信息 传播 方式也没有退出 历史 舞台。科技队下乡、“明白纸”、板报、墙报、广播、喇叭等都依然是农业信息传递的主力军。吉林省扶余县把每年的正月二十二作为“科技节”,把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农资厂家、商家都请来,直接把科研成果技术和产品展示给农民看。目前“科技节”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每届参展单位200余家,参观农民超过十万人。(郑红维,2003)长春市2003年也成功举办了“农博会”,在更大规模上使农民受益,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农民的盛会”。 2.目前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仍存在着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方式落后。据问卷 调查 显示,72%的农民表示是通过电视广播获取信息的,8%的人是通过报刊杂志获取,而20%的人表示由于农忙根本无暇看电视报刊,只能凭经验耕种,无信息来源。对于互联网,信息台,移动电话服务,大部分农民表示从未接触过。 农民受正规培训的机会少。调查中50%的农民表示从未接受过乡镇或村里组织的任何培训,34.8%的农民接受过农技知识的培训,8.7%的农民接受过市场知识的培训,对于 法律 知识的 教育 ,调查中的农民表示没有接受过。 信息闭塞,不与外界沟通。在“农业经营上与周边地区互 通信 息吗”一题中,有54.5%的农民选择没有,只有22.7%的农户选择经常,但也只限于熟人或亲戚。但有57.2%的农民表示希望与周边地区互通信息,但苦于没有渠道,方式单一。 对政府的涉农政策知之甚少。调查中56%的农户不知道中央“一号文件”,有32%农户只是听说过,很了解的基本没有。对于农业税减免虽然有72%的农民知道,但对于具体的实施方法一无所知,都表示只有等村里的正式通知。农技站在为农民服务方面作用并不突出。调查中从农技站购买农 药 化肥的农户与从市场上购买的农户数比例相当,都是41.67%,而当农民在生产技术上遇到困难时,只有36%的农民愿意向农技站求助,找亲朋好友或化肥农药经销点帮忙的人居多。 (二)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作为信息需求方的农民处于信息获取的弱势地位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民经营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足,这直接给他们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由于信息不对称,他们在经营项目的选择上无所适从,只能是沿袭传统,维持原样;在农药化肥的购买上,经常吃亏上当,但也只能自吞苦果,自认倒霉;在农产品销售方面更是没有准确的价格信息,把握不住时机。在问及粮价上涨对他们收入的影响时,一位老农说:“涨是涨了,可咱不知道啊,等咱要卖时已经晚了。”可见,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农民的这种弱势地位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 传统的村屯界限划分,使农民信息交流受到限制。从历史来看,我国农业发展源远流长,但一直都是“一头牛,一把锄头,一双手”的经营模式,技术单一落后,而且都是在师徒、父子之间口耳相传。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把农民牢牢地固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长年的从事着“养在屋前屋后,卖在村前村后”的生产活动。除了走亲戚,他们一般很少出门。而且在问访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连片的村庄之间情形大多是相似的,即使出了村庄,到了别的村里也不会得到太多新的生产信息。这种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使农民长期的生活在所需信息少,所能用的信息更少的 环境 里,使他们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淡薄。这也使他们在面对国际国内大市场的环境时,获取信息的能力很弱。 农民自私的小农意识阻碍了他们相互间的信息交流。 我们在问访的过程中遇到一位中年妇女,她已经种了很多年的菜了,当问及是否与周边地区互通信息时,她说:“从来没有,有钱都自个儿挣,谁愿意让你和他们一块儿挣呢?他们不会告诉我,我有也不会和他们说。”由此可见,历史传统造就的小农意识使很多农户囿于自己的圈子里,心中只有眼前的个人利益。他们的观念使他们认为把农产品的信息与别人共享了,就会使自家产品的销 售受到影响。因而他们宁愿通过少得可怜的信息去生产经营,也不愿与别人共享信息,扩大自己的信息面。这种小农意识的存在使农民手中本来不多的信息显得更加的支离破碎,加剧了农民信息不对称的地位,不利于 农业 的长远发展。 农民 文化 程度低,获取现代信息的能力差。在问访的农户中,文盲占15.7%,小学文化占41.7%,初中文化占33.3%,高中文化占7.8%,大专以上的只有2%。可见, 农村 人口 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随学历的升高人数逐渐减少,而小学以下特别是文盲半文盲人口则随学历的降低而逐渐增高。农民文化程度低直接导致农民缺乏及时全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他们听不懂广播,看不懂报纸、书刊,更别说上网逛逛了。在问访中,有68.2%的农民不识字,无法阅读粮食种植方面的书籍。即使有的参加了农技培训,也大都听不懂讲课,无法与自己的生产联系起来。通过问访我们也发现,农民的文化程度不同使农民在生产中的表现也不一样。有高中文化的农民大都种菜,而且会应用温室大棚技术,对相关政策的了解也相对清楚;而没读书的农户大都一成不变的种苞米,靠天吃饭,甚至将种地称为“押宝”,无法掌控自己的生产。另外,农民的文化水平低,也使他们没有勇气走出去,害怕上当受骗,无法了解外面的世界,信息闭塞也就在所难免了。 农民收入少,难以支付高 成本 的信息费用。获取信息是需要成本的,而且越发达的信息获取途径所需要的信息成本越大。而对于农户来说,生产规模小,产量少,每年所收入的钱,用来供养子女念书尚且不够,更别说让他们拿出钱来支付方方面面的信息费用了。问访中一位妇女表示自家因为月租费的缘故至今仍没有安电话,村里还有许多像她一样的农户,安装闭路 电视 的更是少之又少。市郊的农村尚且如此,更何况偏远地区的农民呢?而且农村的许多服务费比城市高很多,乡村话费往往是城市的2—3倍。移动的数字农业信息服务,对于普通农户来讲更是可望而不可及了。再说上网,农村附近基本没有网吧,如果农民要上网,只能坐车去镇上,甚至县里,上网费加路费起码得7、8元钱。而农民如果要自己在家上网的话,首先电脑购置不起,对于年收入只有4000—5000元的农户来讲,让他们去买五千多元的电脑无异于天方夜谭。即使买得起电脑,在家用电话线上网,按市话0.3元/分算,一小时也得十几元的上网成本,这对于农户来说是很难承担的。另一方面,农村 交通 的不便利也限制了农民走出去获取信息。尤其是春运期间,票价的上涨更增加了农民的外出成本,降低了农民了解外部世界的可能性。 2.作为信息供给方的政府和 社会 为农民提供的信息有限,信息供给不足。 面向农民的媒体、栏目依旧很少,虽然现在吉林省已经形成 了“一网、一台、一报、一刊、一校”的“五个一”信息窗口,但仍然很难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问访中,农民反映对他们有帮助的电视栏目很少,虽然吉林乡村频道是为农民开的,但其大多数的节目是没有针对性的,尤其是电视剧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而且在农业信息方面,电视台和广播等都具有“普遍性”,有的农民反映,电视上说的信息并不是不好,但对他们是毫无用处的。比如,电视广播宣传种人参、养鹿等价钱好、收入多,但对于世代种苞米的农民来说,一没技术二没资金,也只能是听听罢了。另外纸质传媒的报刊杂志书籍虽然很多,但大都很书面化,专业性很强,没有针对农民特点编写、贴近农民需要的小册子。而且现在书价一直上涨,对于农民来说,去花高价买来本自己看不太懂的书,是十分不实际的。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 公共 图书馆 和书店大都设在城市里,距农民很远,这也增加了农民获取信息的成本。 政府在科技信息宣传方面力度不够,一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传统信息 传播 渠道的作用。在 调查 问访的几个村中,农民大都反映很少有科技宣传队下乡。在信息获取途径方面,问访的农户中没有一人是通过集市的宣传单获取的。在遇到技术困难时,农村科技站也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农民更愿意去问农产品销售点的人员和亲朋好友。传统的信息传播途径如大喇叭、科技明白纸、技术队等仍是目前农村信息传播的有效途径。政府对此的不重视,使本来就没有能力应用现代技术的农民获取的信息面儿更加狭窄。另一方面政府受资金的限制,在农业信息化的现代设备方面 投资 不够。农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要建立一个完善健全的农业信息系统并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这就使许多政府官员不愿投资于此,而把大多数的投资用于那些短期见效,收益快的项目,来塑造自己的“政绩工程”。没有足够资金的支持,完善的农业信息系统是很难建立的。 政府缺乏基层技术人才,在信息的整理方面缺乏实用性。在问访过程中,有位农民反映即使把电脑通到了村里,村里也找不出一人会使用。那些村干部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平时只负责发放通知,收取农业税费等在农业信息方面基本不管。另外,在县级及其以上的政府中缺乏既懂技术又懂农业的“两栖人才”,所以传递出的信息很多都缺乏实用性,与农民的实际离得太远,造成了信息流与物质流相分离的现象。 3.从信息化 市场 的大 环境 看,农业自身产业化程度低形不成对农业信息化的正常需求。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两者是互相依赖的。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意味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对市场信息的需求也会相应的扩大。但规模小,自给自足为主导时,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加大对信息技术的要求。目前吉林省许多农村仍以分块抓阄的方式来分地,问访的农户中人均耕地大都不到1亩,这种小规模经营形不成对农业信息的需求刺激,因而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也就缺少了前进的动力。 三.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及对策分析 (一)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目标方向 吉林省从总体上来看,农业 工业 的发展相当,农业稍落后于工业。目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开展的如火如荼,我们面临着农业信息化和工业现代化的双重任务。吉林省的农业信息化应充分利用信息化和现代化叠加时期的“叠加效应”,运用现代信息和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吉林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在农业生产、销售、分配、消费各方面基本实行 计算机 管理 ,实现网络信息化;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基本实现现代化;培养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懂农业又懂 经济 的人才队伍;逐步建立以全国互联网和国家农业数据库为依托,联系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农业信息网。 要达到以上目标,就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铺路” 即要加大投资力度,建立起完善的网络系统,大到省市网络信息平台的建立,小到农村电话电视的普及。这条路要一通到底,直通农户家门口,使农户能感受到信息高速公路带来的好处。 (2)“通车备货” 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并不只是设备信息化,也不是口头信息化,没车可跑的路是一条毫无用处的路。只有整合了大量的有用信息,扩大了信息资源,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加大软件开发力度,使信息化路上“车来车往”,才能真正发挥信息化的作用。 (3)培养队伍。有了车和路, 就需要有会驾车的人。这就需要一支素质较高的技术队伍在信息收集、整理、以及软件开发方面发挥作用。同时也要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使之能为自己开车。 (二)具体的对策分析 1.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中,政府起主导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失灵的领域一般是政府发挥作用或履行职责的领域。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投资额较大,建设周期长,受益面广的工程。其提供的信息都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性质,这就决定了政府必须要积极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并充分发挥支持和引导作用。 农业政策是典型的公共物品,政府是农业 政策的制定者。政府有义务和责任将 农业 政策的目标措施、政策走向及时的、不折不扣的、低 成本 的至 免费 的传递给所有农业生产者,让广大农民充分理解农业政策的实质。 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要做到“硬件”“软件”一起抓。一方面要保证充足的农业经费投入,搞好网络基础设施的延伸,努力作到将网络遍及乡镇,甚至让电脑入村;有效的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重视传统的农业信息 传播 方式,经常派农业科技队下乡甚至常驻 农村 。另一方面 要加强基层干部的 管理 ,提高他们的素质。政府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干部进行培训和监督,有条件的可以实行远程 教育 。只有有了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保证农业信息在上传下递过程中的完整和有效。 在信息整合方面,政府要发挥好协调作用。农业信息服务涉及面儿广,实施起来综合交叉性强,因而需要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整合各类资源,形成信息服务的合力。具体来讲,就是要在政府的协调下,整合农业、气象、农机、农业院校以及龙头企业之间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全面性,时效性,科学性及实用性。 另外,政府要加强立法。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来看,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发展都有完善的立法做保证。政府要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来抑制信息封锁、垄断,保护知识产权,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打击坑农害农的假信息。及时根据加入wto的新形势,修改不符合wto规则的政策法规。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开放,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证农业信息化发展有一个健康稳定的 市场 环境 。 政府还应加大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和农业教育的力度。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最终是为农民服务的。只有农民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有能力去享受农业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好处。政府要均衡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农村职业中学的数量,增加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尤其是在吉林农业税减免之后,更要通过转移支付来弥补乡镇中学经费的不足。同时要大力发展农业出版社,报刊社以及广播 电视 的涉农栏目,并对其农业内容进信管理和监督。积极兴办乡镇 图书馆 和村级报纸栏,供农民免费阅读;鼓励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展经常性的“三下乡”活动,直接为农民带去农业科技知识。 2.民间力量是推动农业信息化的中坚 现阶段农业信息化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经纪人,农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等介于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中间层。因为他们对农业信息化的认知和利用信息资源服务于其经营活动的可能性要比普通农户大得多,对信息的需求也较强烈。我们不仅仅要将他们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还应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启动民间 投资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从这些中间层入手,激发他们的活力,引导他们参与其中,进而带动普通农户,有效的解决农业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龙头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网站,融入农业信息系统,让企业网站成为 社会 了解企业的窗口和向社会推介的桥梁。政府要对企业网站的建设给于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同时龙头企业也要完善健全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这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农业合作组织、农资销售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可以在信息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他们和农户联系密切的优势。目前吉林省的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以农安县为例,农业 人口 有91.8万,而农业合作组织只有548个,参加的农民只有13万。进一步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吸收更多的农民加入,有利于将分散的农户集中到一起,便于信息的迅速传递,并降低了成本。同时农资销售公司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夜市举足轻重的。因为农资销售点一般离农民很近,而且与农民的生产息息相关,因而要提高农资销售点人员的素质,通过他们及时的向农民传达农业信息。 信息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将推动农业信息化进程。信息企业是通过经销采编发软件,如农村 财务 软件以及专家智能软件等来获得利润的企业组织。信息企业要尽量开发出本地化,多样化,专业化的农业多媒体信息产品,以适应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企业公司还可以尝试投资于涉农传播业。公司企业的投资既可以为公司带来收益,又可以为涉农传播业解决资金问题,使涉农传播业由计划机制转向市场机制,引入竞争,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3.农民作为信息资源的使用者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起主体作用。 农业信息化主要是为农民服务的,农民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农业信息化具有互动性,不但要使信息供给者不断的输出信息,而且也需要信息需求者及时的反馈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供需相长,共同发展。这就需要农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的素质,主动的获取农业信息,并敢于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改善农业生产。同时要积极的与周边地区搞好信息往来,要敢于走出去,善于引进来,将外面世界的先进经验为己所用。在生产经营上,农民要讲求联合,改变现有农业细碎化的经营方式,加强与合作组织及农业公司的合作,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扩大信息需求量,以刺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三)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所需注意的三个关系 1.要注意农业信息化与农村 经济 发展之间的关系。二者是相互促进的,不能顾此失彼,不能为造“面子工程”而盲目的追求信息化建设,而减少了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没有健全的农业基础设施作基础,农业信息化再发达也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2.要注意政府和非政府经济组织的关系。政府要变微观管理为宏观调控,对于农村经济组织的活动要给于政策上的 指导 ,而不能滥用职权,用强制的 行政 手段干预。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使之协调发展。 3.要协调好农业信息化与老 工业 基地建设之间的关系。美国著名 经济学 家斯蒂格利茨指出 信息农业论文:论韩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论文摘要:本文对韩国发展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加快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采集和开发利用水平,推进信息化村示范工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论文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发展 中国 韩国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主导作用 开发利用 信息采集 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农业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于2009年8月中下旬受韩国农林水产信息中心邀请,前往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韩国农林水产信息中心、首尔可乐洞农水产品批发市场和部分信息化村,考察了韩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情况。韩国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推进信息化村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等做法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一、韩国发展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做法 韩国的农业信息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实现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韩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韩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促进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韩国政府即制定了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组织机构建设,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和改造传统农业。一是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国家财力不断增强。韩国政府大幅度增加对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仅1986年一年就投资20亿美元用于通讯设施建设,占当年政府投资总额的7.7%。1989年信息通讯部制定并了通讯市场自由化的多项措施.鼓励私人企业和民营企业投资,大大促进了通讯基础设施(包括信息网络)的建设。农村的信息主干网由政府投资建设:从主干网到中心局的管道由韩国三大民营电信企业投资:从中心局到用户的网络,由民营电信企业建设,政府给予经费补助。目前,韩国所有农村都用上了宽带网.并已实现了全国各地随处上网。二是制定优惠措施扶持农业信息化工作。为方便和鼓励农民上网.韩国制定了优惠措施,农民白天上网的费用比城市便宜30%,晚上比城市便宜51%。并且将农林水产信息网免费提供给农民使用。政府还无偿帮助农民开办网站或主页.在网上销售自己种植的农产品。三是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培训。韩国政府建立了一套健全的农业信息技术培训体系。向所有愿意参加学习的农民提供免费培训。通过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开展演示教学,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四是加强农业信息公益性机构建设。韩国政府始终坚持农业信息化及农业信息服务的公益性原则,政府主导.各级组织和企业共同参与,形成了从中央、道、市郡、邑四级信息服务组织体系。中央一级的农林水产信息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院等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人员和项目建设、运行、维护等各项费用均由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经费保障充足。 (二)高度震视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开发利用 韩国政府于1991年成立了农业观测委员会,开始了农业信息监测工作(图1)。 1999年农村经济研究院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农业观测信息中心.下设蔬菜、水果和果菜、畜牧和谷物、农业信息化四个观测组,目前监测品种已扩展至5大类、29个细类。农业观测信息中心定期预测信息,在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指导农业生产、引导农产品购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韩国农业信息监测程序严谨,共分为五个步骤。一是制定监测品种计划。每年年初制定各品种监测工作计划.观测中心内部审查后报农林水产食品部.经部长审批后组织实施。二是信息调查。既通过农林水产食品部、统计局等相关部门收集生产和市场信息,也采用对样本农户、消费者和运销商户电话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信息。除了采用e—mail、sms(手机短信息)、电话网络调查等传统方式外,已开始应用卫星监测对水稻生长及灾害情况的信息进行采集。三是信息分析。利用分析模型对农、畜产品进行分析预测,形成内容翔实、分析准确的报告。分析报告经中央专家咨询会议审定后.以地方专家咨询会议的方式充分征求地方专家、农协、经营者等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修改完善。四是分析报告。韩国农业信息监测分为短期监测、中期监测及长期监测。短期监测主要是预测展望农、畜产品供求价格,预测成果以月报或季报的形式:中期监测主要是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动向的预测,预测结果以季报形式:长期监测主要通过召开一年一度的农业展望大会,对国内外农业经济的发展动向作5~10年的中长期展望,于每年1月下旬。韩国农业信息分析预测成果定期通过政府网站、e-mail、sms、报纸、杂志、电视媒体等多种途径对外公开。五是监测应用评价。分析报告l个月后,针对市场的实际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第二个年度工作计划。 农业观测委员会十分注重对外有关农产品播种面积、收成、消费、进出口、价格、库存等的监测结果,以抑制生产过剩、稳定农产品供求和价格,提高农民收入。农业观测委员会还可直接向有关社会团体交涉,发出警示,引导和协调产销自律活动。10多年来,农业监测工作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据统计,仅2007年一年通过农业监测工作就增加了经济效益1lxl06亿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66.69韩元,2010),占当年农业生产总额的1.1%。 (三)信息化村庄建设成效显著 韩国政府于2001年由农林水产食品部、信息通信部、行政自治部等部门组成信息化村企划团。开始进行信息化村项目建设。自2002年5月首批确定2o多个信息化村示范点以来.信息化村建设在全国迅速推开,截至2008年已建设了358个信息化村。信息化村建设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速互联网环境建设,铺设光缆,建设安装主机设备的机房,实现宽带网人户。二是建立乡村信息中心,实现与地方行政信息网的连接。三是构建农户网络使用环境,为农户配置电脑。四是成立由村民代表、信息化指导人员、信息中心管理人员组成的运营委员会,负责运营、管理村级信息中心和建设电子商务体验网。五是开展人才培训,培养农业信息化骨干和管理人员。 韩国的信息化村建设在统筹城乡网络基础,缩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据统计,信息化村的电脑普及率已达67.3%,比建设前增加46.3%,互联网入网率增加了约60%。通过开展电子商务交易,大大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和交易。2003年以来,通过信息化村庄网站(/economic/" 经济实力,促进了城乡地区的均衡发展。 二、韩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对中国推进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如何结合中国国情与发展基础,加速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韩国农业信息化与中国相比,基础好、起步早、成效显著,有不少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对中国农业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保证 韩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农业信息服务作为重要的公益性职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在推进农业信息化中发挥主导作用。 中国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政府必须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给予引导和扶持,加强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提高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水平。一是制定总体规划。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投资分散、重复建设的问题比较突出,应由农业部门牵头,尽快制定中国农业信息化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整体设计和科学指导,突出重点,加强统筹协调,推进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国家对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农等资金中,适当安排一定份额.专项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实施村村通、光纤进村、信息村等基础工程,通过在农村试点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强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支持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形成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投人格局。是加强农民培训。将农业信息化纳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的培训内容。通过进行网络基本知识、电子商务交易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认识网络、熟悉网络,掌握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农产品交易的本领.为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保证。四是加强农业信息化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结合乡镇机构、农技推广体系和事业单位改革.加强各级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建设.强化公益性服务职能,为农业信息化提供组织保障。充分保障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不断扩大服务的覆盖面,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综合效益。 (二)提高信息采集和开发利用水平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影响农产品市场运行的因素在增加,农产品市场波动越来越受到各方面关注。韩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开发利用,形成了一系列规范的程序和制度,保证了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当前中国农业信息采集渠道还不够宽.开发利用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必须以完善信息采集体系为基础.以提高分析预警水平为关键,以增强信息使用效果为目标,以搞好信息披露与工作为重点.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一是全面推进“金农”工程建设。以省级以上农业部门为重点,建设农业监测预警信息、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监管信息、农村市场与科技服务信息3个应用系统,开发整合国内、国际两类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一条从中央到地方的信息服务网络。二是加强信息采集工作。完善并拓宽信息采集渠道,丰富信息来源,优化信息采集手段,提高信息采集的网络化水平。三是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标准体系框架,建设一批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公用农业数据库,推动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和网络化。四是提高农业信息监测的准确性。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分析工作,构建并不断完善信息分析模型,提高分析人员素质和能力。提高农产品监测预警水平.增强信息的针对性、科学性、准确性,努力为决策提供依据。五是建立健全信息制度。开辟窗口.拓宽信息渠道,提高信息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人户的途径和办法,采取互联网与广播、电视、电话、农村信息员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使信息服务站点延伸到基层农村.使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送到基层农民手中。 (三)加强“信息化村示范工程”建设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抓手 中国的农业、农村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面对的是千变万化的市场行业和纷繁复杂的交易主体,没有信息就像在战场上没有情报。因此,农业部部门必须承担起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政策、技术、价格乃至国际市场变化走势等信息的责任。帮助农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找准方向、持续发展。应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结合信息网络快速向农村基层延伸的实际.借鉴韩国“要建新农村,先建信息村”的做法.启动实施信息化村示范工程。一是制定建设规划。由农业部门会同工业信息、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制定信息化村示范工程建设规划.明确建设思路、示范目标、具体保障措施和责任分工等。二是明确信息化村的建设内容。示范村应设立信息服务站(点),面向村民开展信息服务。通过整合面向农村农民的培训资源,在示范村培训村、组干部,使之能经常在线获取信息.成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员和引领村民利用信息致富的带头人。通过已培训的村干部,帮助辅导其他农民通过互联网获取服务信息。三是稳步推进信息化村建设。按照“先行试点一逐步扩大一全面推开”的思路,抓好信息化村试点.发挥以点带面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建设办法,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在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信息化村示范工程建设,加快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程。 信息农业论文:农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不足的成因及对策 原文作者:黄静静 【摘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这最终将形成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环境方面的因素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作为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行业,农业上市公司有责任和义务去披露企业的环境信息。而当今中国的农业上市公司关于环境信息的披露少之又少。披露不足的原因有多方面,如制度限制,意识限制和执行方面的困难。而“背农”现象的产生也多少限制了农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本文着重分析了造成农业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不足的原因并在以后披露的强制方面做出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农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企业社会责任 一、引言 (一)农业上市公司是否应该披露环境信息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特别是环境与资源问题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暴露出来。因此,企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评价便成为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农业上市公司具有一般公司的普遍特征,也应当披露与之相关的环境信息。但农业上市公司又有其行业的特殊性,当前农业生产中大量农药、化肥的投入污染了空气、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因此农业行业对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农业上市公司更有义务和责任去披露与企业相关的环境信息。正如在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科斯完善的外部(externality)中所说,农业存在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外部经济性大意是指自身的活动为其他的主体带来了利益,例如农业活动在对水资源的涵养和土壤的保护、植物和土壤有效固碳、有利于地域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有很积极的作用。而农业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在于它对水、空气、土壤等都可能造成损害,进而损害人体健康。 由此可以看出农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是必须的,只有及时充分的披露农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才能帮助利益相关者适当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尽可能少地以侵害环境为代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 据统计(截至2012年9月),目前深沪市农业类上市公司达260家。我国的农业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非农化”或者说“背农”现象普遍存在,一些本来属于农业板块的上市公司改变了行业属性,一些现在尚在农业板块的公司不断将存量或增量资金投向非农业产业。在我国,已有的研究成果基本集中于农业会计准则制定、生物资产计量属性选择及林木资产核算等方面,专门针对农业活动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很少见。 根据董淑兰、王永德(2012)对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评价研究:在农业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披露中,环境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整体水平比低.只有18.52%的农业上公司环境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比较高,表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保护环境意识淡薄。农业类上司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水平普遍较低,并且大部分农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意识十分淡薄,原因何在?应该怎么样促进特色农业类上市公司对环境信息的披露?这些都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 二、农业类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不足的原因 (一)制度层面 1.会计准则的限制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新的修订并未集中在一条或几条会计准则中,而是散布于多个具体准则或者其相应的应用指南里。而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责任中,仅仅《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中规定了固定资产处置费用计提及其对环境恢复的作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将环境污染的事项列入其中等。可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没有对特定领域的上市公司环境披露做出强制性规定,因此很多农业类上市公司并没有对环境信息披露给予应有的重视,大多根据准则规定披露公司的政府责任,而对于环境信息的披露十分少。 2.相关法规作用 很多企业处于自身利益保护的目的不愿意披露环境信息或者对环境信息披露持审慎态度。《会计法》规定如果企业对财务报告的信息造假,将对企业实施惩罚。而《刑法》也有关于企业对公众利益造成侵害,对财务信息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造假的惩罚规定。因此企业在披露企业相关方面的信息时,宁愿不披露,也不愿意披露会给企业带来损害的不利信息,即使是企业对环境有损害而企业并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承担相应责任时,企业也怯于编造假的信息而不敢披露环境信息。 (二)意识层面限制 除了法律、法规限制之外,企业意识层面的限制也为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带来了很大阻碍。例如,如果企业违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根据可靠性要求披露真实可靠的环境质量信息,那么及时性就难以得到遵循。如果企业遵循及时性要求,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披露环境信息,则这类信息的可靠性就没有那么高了。另外,大多数农业类企业没有意识到履行社会责任,披露环境信息的必要性为企业带来的长远好处,而由于怕损坏企业形象,不愿意主动披露环境质量信息。即使有些企业意识到环境信息质量披露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统一的环境会计核算的规范和披露形式,使得环境会计披露缺乏公信,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论文网] (三)执行层面限制 1.执行效率比较低下。因为历史原因以及发展速度慢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披露起步很晚,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披露仍然在探索之中,作为社会责任一部分的环境信息质量披露也没有范式指导,因此执行效率比较低下。 2.操作性困难。前文提过的“背农”现象在中国农业类上市公司十分普遍。农业类上市公司将资金圈到手后就变更募集资金的投向。农业属于低效产业,其经营业绩受自然环境、消费取向等众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投资回收期相对较长,抗风险能力也较弱。有些农业上市公司打着“农”字招牌上市,背离招股承诺,非农扩张现象明显。农业上市公司对于与农业息息相关的环境信息没有投入过多的关注,更不会主动披露企业的环境信息。 三、推进农业类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建议 加强对农业环境信息的披露对于保护环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农业外部性内部化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我国农业企业会计水平的现状,现阶段我国农业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改进完善: 第一,健全环境会计法律法规。 我国已颁布的关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不多。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要求的目前主要有国家环保总局的《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以及《环境保护法》、《关于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在这些法规中更没有关于农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强制性的相关规定,目前我国大多农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都是自愿性披露。 第二,加强政府监管部门监管力度。 为保证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环保部门与证券监督部门应加强合作,双方应联合组建工作小组,负责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督管理工作。增加政府监管部门的透明度和社会监管,使政府监管部门能履行自己的职责,使社会大众有效地监管相关部门。 第三,深入环境信息质量披露理论研究。 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使得我国在环境信息质量披露方面滞步不前,企业也因此能逃避承担自己的相关企业社会责任。环境会计理论研究者应当积极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完善我国的环境信息质量披露体系,使得我国立法者有依据立法,执法者有依据执法,企业有完备的理论指导。 总之,为了促进农业类上市公司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提高披露质量,我国相关立法者和监管者都应当发挥相应的作用,为健全我国环境会计,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努力。 信息农业论文: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刍议 摘要: 实现工业、农业现代化是国家党政的重要任务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的三大产业中,农产业所占的比例最大,但其信息技术含量却是三大产业中最低的。因此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农业产业化的建设,离不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大力支持。基于此,本文对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进行了相关的探究分析。 关键词: 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建议措施 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与改革过程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重大的经济战略目标。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是这一战略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农业现代化是社会经济建设及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实现我国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农业信息化与产业化概述 农业信息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及时有效的获取与农民生产相关的资讯,并经过一定的分析处理后传递到农民的手中。从而为农产品供、产、销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以及管理经营决策水平。此外,农业信息化也为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产业联结与管理提供了关键性的技术手段,对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农业信息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的资源、环境、生产、管理、农产品市场、农业行政法规以及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化。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化农业运营的一种模式,该模式主要以市场为导向,农户为基础,农村合作社以及中介组织作为连接市场与农户的纽带,通过龙头企业拉动,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产品供产销,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方式[1]。 2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问题 2.1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业宏观调控及生产管理系统缺乏完整性。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先决条件,但目前农村信息化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互通互联操作的比例偏低;二是农业信息化的标准水平偏低。农业信息化如果不能按照相关的标准要求执行,信息化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化程度低下以及信息化系统内部信息采集渠道存在不完整、不规范等问题,都会使农业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权威性大打折扣。此外,农业信息化内部系统所提供的资讯能真正让老百姓受用的比例少,为领导服务额占大多数,直观反映的信息多,对领导分析、决策以及农民生产经营有用的信息少;三是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中,信息网络建设水平不高,信息交流的方式落后,就使得农业信息、传递的速度缓慢,农业信息的时效性以及价值得不到保障;四是农村信息化整体意识不高,信息化人才匮乏,尤其缺少既懂现代信息化技术又懂农业科学技术这样的高级人才;五是信息技术产品以及服务产业化的水平低,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科研、教学和管理对信息的需求。 2.2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产规模与大市场的矛盾。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以个体生产方式为主,农户作为农产品的生产与经营者,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由于自身物质技术基础薄弱、经济能力有限、风险意识缺乏等方面的问题,是很难生存下去的。以单个农户为生产经营的模式,不能对市场情况进行准确的了解掌握,从而导致农业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样分散的生产方式无疑会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成本,是经济利益流失,最终为农业产业化的实现造成不利的影响。二是农产品通货紧缩与市场启动的矛盾。近年来,我国粮食的价格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虽然一些蔬菜的价格存在下跌的态势,但整体上来说,农产品的价格还是处于上涨态势。一些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农产品以及具有特色的农产品的标准化水平不是很高,因此就造成了市场内需严重不足、产业化经营难以形成规模等问题,最终导致市场启动困难,影响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三是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存在一定矛盾。一直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都不是使其发展成一国经济的支持产业,而是为了解决农产品的短缺问题。因此,农产品生产主要追求高产量,种植方式、科研攻关以及技术推广都围绕这高产量的目的进行,从而造成农产品生产重数量轻质量、重高产轻优质的情况。新的生产技术、成果很难再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推广应用,农产品的商业化程度偏低。四是农户科技文化素质水平不高与社会科技进步之间的矛盾。农明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认识不够,产品品牌意识与市场观念严重缺乏,农产品生产的创新能力缺乏,一般文化素养的人都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导致农村整体的文化素质水平低下。这一系列的现象与现代社会的科技素养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的要求是不切合的,会对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形成产生一定的阻碍。五是农户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一定的矛盾。农业产业化的实现离不开中间组织的纽带连接作用,但有些专业的农产品经营组织没有用心去经营,不重视自身的发展与建设,业务水平得不到提高,销售订单数量少,导致农产品的产销不协调,严重打击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给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不利的影响[2]。 3以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建议措施 3.1加大信息化促农业产业化的重视力度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业信息化促产业化的关注力度,要求相关的领导以及项目负责人要对农业信息化及其作用有着充分的认识与了解,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善于抓住机遇,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从而推动信息化促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规政策,使农业信息的准确性与权威性得到有力的保障。 3.2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 目前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与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应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利用政策上的优势,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资中来。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省、地、县、乡、村五级中建设相对完成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并加强适研发适用于农业产业化生产运营各环节的数据库,建立并完善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市场、农业科技、农业实用技术及科研成果等数据信息在内的各种类型数据库,并根据农业产业化的需要更新其内容。充分利用现有广播电视网络、电话网络和卫星传输网络等信息传播媒体,围绕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等方面,积极开展广泛的信息服务,把有效的政策、科技、市场等信息,通过各种途径送到农户手中,真正发挥信息资源的巨大价值。 3.3建立完善的适合农业产业化的信息服务体系 信息的共享、互通是现代信息化的显著特点,打破了传统部门、行业间信息封闭陈旧观念。要实现农业信息化,首先应建立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共享机制,并构建适合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体系。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服务机制,能够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提供完整、系统、有效、专业的信息资源。此外,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建立不同类型的信息化实验基地,开展有利于农业信息化推广的宣传活动与样板展示,以此来推进农业信息化促产业化的进程。 3.4加快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 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的缺乏,是阻碍现代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应加大对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对农业生产经营有一定的了解,培育这种复合性人才,是目前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求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农业科技人员以及农户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意识,学习并掌握先进的农业信息技术,用于指导生产和发展生产;二是要求对新一代农村青年进行科技、信息意识和基本知识培训,结合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职业教育、科学普及等工作,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3]。 4结束语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实现的重要前提,二者都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以信息化促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解决当前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及农业产业化实现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组织领导工作的同时,对农业信息化及产业化的建设在资金政策上提供大力支持,同时注重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广大农户应积极配合上级的领导工作,通过不断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推动农业信息化、产业化的实现。 作者:韩顺琼 任吉梅 单位:四川凉山州会东县鲹鱼河镇综合服务中心 四川凉山州会东县堵格镇综合服务中心 信息农业论文:农业机械信息技术应用 摘要: 电子信息技术以其自身所具备的诸多特点在各个领域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如航天、医疗、国防、工程建设、农业等等,随着该技术的应用,使这些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其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使农业机械的整体性能得到了全面提升。鉴于此,本文在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对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电子信息技术;特点;农业机械;应用 1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 电子信息技术是一项与信息时代相伴生的技术,计算机是该技术的主要载体,通信网络是该技术的传输媒介,它能够对各类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与传输,与其它科技相比,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其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现如今,在航空航天、医疗、交通、国防安全、工程建设、农业生产等多个领域中都有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该技术的应用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快捷性与高效性 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便是其中之一,从目前国内的总体情况上看,计算机已经大范围普及,计算机技术也随之得到了快速发展,它将多种先进的技术融于一身,如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处理与存储技术等,通过技术的融合,使其各自的优势获得了充分发挥,电子信息技术也在这一基础上具有了快捷性与高效性的应用特点。 1.2自动性与智能性 电子信息技术最为突出的应用优势在于其所具有的自动性和智能性,其中自动性体现在自动导航及自动存储等技术上,自动化的实现除了能够节省劳动力之外,还能提升效率,有助于成本的降低;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性特点则体现在智能传感器上,借助该设备能够对各种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利用通信网络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自动传送[1]。 1.3微型化与集成化 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推动下,相关的技术均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半导体技术,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给电子信息技术集成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微型化的应用特点则体现在传感器技术上,目前,在传感器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应用了大量新型的高端材料,由此使得设备的本体大幅度缩小,毫米级的微型传感器现已在很多领域当中获得了广泛应用[2]。除此之外,微型计算机在研发中应用了纳米技术,从而使计算机的体积显著减小,其应用范围则随之大幅度拓宽。 2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农业机械是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效率,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设备中的应用,可以使农机的性能获得全方位的提升,有助于促进机械设备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机械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电子信息技术有以下几种。 2.1人机接口的应用 人机接口技术具体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接口。无论是传统的农业机械设备还是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其操作都需要相关人员的控制作为配合,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仪表盘逐渐被技术更加先进、性能更加完善的电子监视仪所取代,所有的数据信息全部都可以通过智能化终端进行显示,这为操作者与农业机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给人机交互界面的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农业机械设备中应用人机接口技术后,人机的互动成为机械设备操作的基础,由此能够大幅度提升机械设备的性能,并使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得以全面发挥[3]。从目前的总体情况上看,人机接口技术在农业机械设备中的应用趋势为智能化显示终端,借助该终端可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这样一来,便可借助计算机对农业机械进行操作和控制,在具体应用中,可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要,对不同系统下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提取,同时还能实现对相关数据信息的自动存储与显示,由此给机械设备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了方便。 2.2CAN总线技术的应用 在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标准化与通用化的目标,可在设备操作平台上设置一个智能的显示终端,并根据机型确定终端型号,同时,利用光缆搭建通信线路。在具体的设计中,可对电子信息技术中的CAN总线技术进行应用,通过该技术可以实现串行结构的搭建及标准接口的设置。CAN总线的加入,可以使机械设备内部的电子控制单元与总控制器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同时,还能利用实时控制的特点,保证机械设备自动化操作的准确性。 2.3电子装备的应用 在农业机械设备中,电子装备技术常被应用于机械设备的内部,比较常见的有监控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拖拉机是现代化农业生产作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设备,以该设备为例,通过对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分布控制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拖拉机自身的智能化程度和自动化程度获得显著提升[4],同时电子控制单元的加入及网络通信协议的设置,使拖拉机真正成为了具有较高智能化水平的农业机械设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技术之所以能够在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其自身所具备的诸多应用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除了能够提升机械设备的性能之外,还能使机械设备的可操控性能获得大幅度提高,这对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振 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信息农业论文:农业机械电子信息技术浅论 摘要: 在当前的新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由此使得生产效率获得了大幅度提升。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为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必须不断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先进性,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给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途径。基于此点,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电子信息技术及其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新时期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设备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 电子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应用 1电子信息技术及其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意义 所谓的电子信息技术具体是指借助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处理、存储、传输的一项技术,它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计算机和网络的伴生技术。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以往有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也随之进一步拓宽,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科学技术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最快。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需要技术先进、性能完备的农业机械设备予以保证。将电子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农业机械当中,能够使农业机械原有的性能得到全方位的增强,由此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农业机械的生产作业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1]。从实际情况上看,当电子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融合之后,机械的技术性能可以获得全方面提升,由此可以实现农业机械作业过程中的监视、通信以及远程控制等功能,同时,还能借助相关信息的实时获取,对农业机械的生产作业过程进行精确操控,定位系统的应用,可实现农业机械作业田间导航,并使设备与指挥中心之间的无线通信得到了保障,为田间作业的科学管理决策提供了支撑。除此之外,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可以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接口,从而使机械设备的操作变得更加安全和方便,有助于劳动环境的改善。 2新时期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设备中的具体应用 在当前的新时期下,我国农业机械设备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全面展开,虽然与国外一些发达的国家相比,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有所欠缺,但随着相关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加之业内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使得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农机运行数据统计信息系统、可编程控制器(PLC)在播种上的应用等等[2],下面对此进行详细论述。 2.1农业播种机上PLC技术的应用 PLC是可编程控制器的缩写形式,它是电子信息技术中较具代表性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具体是指采用带有编程功能的存储器,通过数字或是模拟的形式进行相关指令的输入与输出,从而对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及其运行过程进行控制。PLC较为突出的优势在于功能强、性价比高、编程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能[3]。播种机是农业机械化生产作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机械设备之一,它以农作物的种子为对象,将其散播在地里田间,其类型主要取决于农作物的种类,常见的有玉米穴播机、牧草撒播机、水稻条播机等等。相关部门的调查统计数据结果显示,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约为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33.5%左右,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水稻种植大国之一。通过对国内水稻种植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水稻条播机的播量都不能与机械设备进行同步变化,由此导致了精密播种非常困难。将PLC技术应用到水稻条播机当中,能够根据预先编制好的程序对条播机的播量进行精确控制,其基本原理如下:借助PLC内部带有编程功能的存储器,执行相关的逻辑运算,通过指令的输入与输出,实现对条播机播种全过程的控制。PLC的硬件结构与微型计算机较为相似,其中主要包括以下部件: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CPU(中央处理器)、I/O扩展接口、电路等等。PLC在水稻条播机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播种量的实时检测,并能对条播机的走行速度进行准确控制,PLC能够自行判断播种量是否与装置的要求相符,当出现偏差,可对播种量进行自动调节,由此可以实现播种量与机械设备的同步性。 2.2数据统计信息系统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在对农业机械设备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管理时,可借助统计信息系统构建起一个相对完善的信息网络,该系统采用的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分层分布式结构体系,整个系统由三个层次组成,分别为数据服务层、业务应用层和管理层。数据服务层的主要作用是对农业机械设备的管理数据进行统一的处理,由此可以使各类异构数据源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一致性[4];业务应用层的功能是实现各类数据信息的集成汇总,借助Web对使用者所需的数据信息进行传输,通过该层能实现对农业机械设备统计数据任务的下达,并完成相关数据的汇总与分析;管理层则能对系统资源及所服务的组织进行管理,并在异构平台中进行各种服务的部署,该系统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新时期下,想要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完善农业机械的各方面性能,这一目标可以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予以实现。为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应当加大对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力度,除了应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之外,还应研发一些新的技术,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农业机械设备性能的提升服务。 作者:李金科 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信息农业论文:农业机械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尤其在农业机械管理领域,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可实现农业机械智能化、微机化、信息化管理,组织协调好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大幅度提升农业机械管理效率和机械利用率。本文从分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管理中的影响入手,对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 信息技术;农业机械管理;影响;实践 1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管理中的影响 随着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农业机械管理信息量和任务量随之增加,而在农业机械管理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业机械管理效率,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1有利于及时获取农业信息 农业技术人员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农业信息数据库,并将农业信息数据库与农业机械管理系统对接,有利于农业机械管理及时掌握所需信息。利用3S技术对土壤图、农业用地划分图、农田有效利用图、采样点位图进行信息化处理,将信息录入到农业信息数据库,而后传输到农业机械管理系统中,使管理系统获取土壤测试数据、肥力元素变化、田间试验数据等信息,为农业机械作业安排提供充足的依据[1]。 1.2有利于保证农业机械维修效率 在农业生产中,运行故障是农业机械使用的常见问题,这就需要定期对农业机械进行检测维修,降低机械故障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当前,大部分维修企业均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计算机控制系统和行业数据库,能够对农业机械故障进行准确检测,为故障维修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计算机控制系统还可以及时调配维修所需的机械配件,根据农业机械检测资料和检修记录,保证维修的准确性。 1.3有利于优化农业机械配置方案 在中大型农业机械管理中,运用GPS技术和GIS技术能够及时获取农业机械地理位置信息,将其传输至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可根据地理位置信息,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对农业机群作业方案进行优化,提高农业机械作业效率,为实现农业机械智能化管理奠定基础。 1.4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 在农业机械中通过设置模块化控制系统,可实现不同子控制系统的独立运行,对农业机械进行分布式采集控制。当农业机械运行中的某一模块出现故障,模块化控制系统会自动关闭故障模块,并对该故障模块进行诊断处理,无需使农业机械各系统全部停止运作,这样一来有利于保证农业机械利用率,降低故障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同时,在农业机械中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能够转变传统以继电器控制为主的控制方式,通过引入模拟量对农业机械开闭进行控制,大幅度提升了农业机械运作效率,实现开闭智能化控制。 2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2.1应用车载端计算机控制系统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车载端计算机控制系统,采用TCP/IP协议保证信息可靠传递,实现对农业机械的智能化、现代化管理。如,通过车载控制系统接收GPS卫星信号,对农业机械所在地理位置进行定位;通过车载控制系统监控农业机械运行状态,记录存储机械运行的相关信息,其中包括异常运行信息,为开展农业机械故障维修提供依据;通过车载控制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使监控中心能够全程监控机械运行状态,确保农业机械运行安全。 2.2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农业机械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收集、传输、加工、存储与农业机械相关的信息,实现对农业机械的信息化管理。农业机械管理信息系统要集成机械管理的各种职能,建立起多种管理子系统,采取结构化和模块化设计方法,并注意接口设置,使该系统能够与其他系统实现对接。同时,还要加强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避免因恶意攻击造成农业机械管理信息损坏或丢失。 2.3建立农业机械故障诊断服务平台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农业机械生产厂家、农业机械科研中心与维修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建立起农业机械故障诊断服务平台,转变传统必须深入到实地进行农业机械故障检测的工作方式,克服现场限制。农业机械故障诊断服务平台是一个协调运作的平台,充分整合三方资源,促使诊断数据资料在三方的共享,既可实现对农业机械故障的状态监测[3],也可实现对农业机械故障的远程诊断和控制,从而提供更加便捷的故障诊断服务。 2.4利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 农业机械管理可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对机械进行虚拟管理,通过建立虚拟现实管理系统对农业机械进行实战化、精确化管理,使机械管理效果达到最优化。同时,在农业机械管理中要引入先进的信息设备,如利用掌上电脑及时获取农业机械信息,为用户提供信息查询服务,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掌握农业机械相关信息,实现农业机械移动信息管理。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农业机械管理领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对农业机械信息的及时获取、准确处理和高效管理,为农业机械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还应积极建立农业机械管理信息系统,协调组织好农业机械化作业,通过实现农业机械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优化农业机械配置方案,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和维修效率,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服务。 作者:徐友 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信息农业论文:信息时代农业技术发展思路 摘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农业技术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先进,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三产业,已告别了仅靠简单农具耕种的时代,开始走上利用农业高新技术实现大规模专业化机器作业的道路。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相关资料的查询和参考,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入手,剖析了现今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在信息时代运用高新技术对农业产业进行升级。由于工作经验不足以及知识水平有限,没有挖掘更为深刻的东西,希望可以由此引起广大社会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注意,对农业技术在信息时代的运用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关键词: 信息时代;农业技术;发展;新思路 我国的农业资源总量位于各国农业发展的前列,但因我国有十几亿的人口数量,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农业身产技术只有在少数地区实现了现代化,大部分地区还处于传统的生产模式,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传统的农耕技术,整个农耕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还相差甚远,农业生产技术革新任重而道远[1]。 1农业生产专门化,建立专业化的农业格局 我国现在的农业发展格局表现出的是严重的不规整化模式,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不甚紧密,展望农业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的发达国家,其农业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中部与西部的平原地区其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而五大湖地区又以发展生产集约性的如需也为主,充分的利用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优势实行一种规模化经营的模式。这种模式便于把一种农业种类集中分布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同时某一种农作物集中生产,便于使用现代先进的农业机械化设备,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农产品的市场化经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要,对农业生产者也带来了一种便捷和优势[2]。 2紧跟时代潮流,运用高新农业技术手段 当今世界,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其生产手段都渐渐趋向于现代化技术,现代农业要想发展成为世界先进水平,必须紧跟时代潮流,运用高新农业技术手段,这样不仅能够简化生产程序,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农业生产的整个机械化过程。如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有全盘的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只需一人操作计算机,整个生产过程从整地、播种、浇水、施肥、除草、采摘等一系列程序变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这种现代化的操作模式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大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3]。 3发挥国家政策的作用,政府支持是催化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少人都选择弃农从商,人们对于农业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这是就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无论是在税收还是改正支持上都要给予最有力的条件,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给予农业生产者给予最大的鼓励和支持,对农业大规模生产户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例如基于一定的农业补贴金、先进农业机械的投入等等,这种社会力量的参与于资金投入机制,会尽可能的呼吁人们投身农业劳动建设,调动他们大力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从而为我国农业的友好又快发展奠定一定的资金基础。同时,资金投入的增加,也是促使农业产业升级的一种有效方式,毕竟,经济是一切投入的基础,利用经济手段尽可能的将资金转化成生产力,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有好又快发展[4]。 4保护环境是关键 农业发展固然重要,但我们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要在保护好环境的前提下再追求生产的效率,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良好的环境人类做其他的一切事情也都是无稽之谈,当然农业生产也不例外。因此在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必须把控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重视起来,同时也要注意生产过程中副产品的循环利用,比如秸秆还田等友好方式,建立一种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模式,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5]。 5小结 农业作为第三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对于人口数量居于世界首位的我国来说,农业是否能健康稳定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农业,人类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社会发展与经济飞跃,农业是一切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农业发展良好的前提下,工业和服务业等其他产业才能发展,所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战略思想和方针。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相关资料的查询和参考,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入手,剖析了现今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在信息时代运用高新技术对农业产业进行升级,但由于工作经验不足以及知识水平有限,没有挖掘更为深刻的东西,但希望可以由此引起广大社会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注意,对农业技术在信息时代的运用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同时也希望我国农业产业早日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在21世纪能顺应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在日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作者:李春波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发展和改革局 信息农业论文:农村经济农业信息化建设研讨 摘要: 本文详细分析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深入研究了农业信息在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科技飞速发展,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为了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不仅可以推进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可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等,进而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使农民在了解产业信息的过程中,提供了比较多的信息渠道,而且也可以让农民在第一时间详细了解市场变化。所以,农村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投入较多的信息化设备和仪器,就可以快速的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效率。因此,农村市场的竞争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了能够深入建设农业信息化,不仅让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很多,而且收入增加的速度也比较快,促进了农村向小康型社会发展,另外,农村经济能够进入到另外一个阶段,都是因为农村信息化不断的建设所带来的良好效果,也为农村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2.1加大力度宣传,指引农民应用信息 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而且在对于外来新兴的信息接受能力较差,如果想要让农民普遍应用农业信息化,就必须要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可以让农民真真正正的看得见、摸得着,让农民在应用的过程中,要能真实的感受到其所存在的真实效果。为了进一步对农民指导应用农业信息化,就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多多推行示范点,进而可以扩大宣传,最终可以大力的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应用。我们可以从当地农业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方面抓起,让他们起好带头作用。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举办培训班,进而重点培养农民对农业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方面的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应用能力。同时,在不断扩大宣传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鼓励农民通过网络或电话等向农业专家或者相关的农业信息化部门进行各种信息的咨询,可以让农民及时的掌握农产品的价格和其他农产品的相关信息,进而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还可以为农民提高农产品增加收入的作用。 2.2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由于我国农村服务体系目前还不是很完善,而且市场需求和生产之间完成不相等,导致了农产品出现滞销的状况,进而严重的打击了农民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要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农产品的市场信息,还可以指导农民不断的调整农产品的生产结构体系,最终成为我国农业信息化的重点工作内容。由于国外具有先进的农业种植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其先进经验,并尽快的建立和完善我们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给农民提供生产经营信息,进而可以最大限度的改善我国农业信息较为封闭的现象,而且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农业的风险,最后可以提高农产品的最大竞争力。同时,我们可以采用多样化的信息服务的模式,当地相关的政府部门或者相关的信息中介机构,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农业政策等,不仅可以更好的满足农民对农业信息的咨询、检索、农产品供求现状的信息等服务需求,而且为农民提供的相关农业信息都比较及时、准确。这对我国农民在增收和增效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农业信息化在农村市场经济中的途径 在农村的生产经营主体中,单个农户存在着小、比较散、低、弱等先天性自然因素。然而所形成的小生产和大市场已经严重脱节,从宏观角度来看,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农业竞争力也很差;从微观角度来看,农产品则表现的是比较难卖,农产品不断增加产量却不能让农民增加收入。因此,只有不断的向农民宣传农业信息化,让农民真实的感受到农业信息所带来的服务,进而使农民可以更加及时准确的获取相关的农产品信息,清楚的了解农产品的供求与需求、市场价格等信息,并准确的把握好商机,可以增加农民收入。随着我国农业国际化水平迅猛发展,从发展角度来看,又给农业信息化赋予了新的指导定位,最后可以让农业信息化发挥更大的活力。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不断的扩大宣传农业信息化、科学信息技术等信息,不仅可以让农民获取海量的农业信息、农产品生产信息、市场价格等方面信息,而且也可以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进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在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使农民必须要转变自己的生产经营理念,并结合相关的科学技术手段,使他们更加富有创造力和积极性,最终可以更好的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 作者:辜学东 单位:当阳市农业局 信息农业论文: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村经济发展 摘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来到了信息化的时代。城市的发展在不断加速,因此农业信息化建设就应该全面引入农村,使农村的经济发展不至于过分落后于城市,从而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收入。文章阐述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农村发展经济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就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农村经济发展;作用 一、引言 如今我国各地区的贫富差距仍然较大,一些农村可能还在温饱阶段,而我们的社会已经不满足于小康社会,已经逐步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型,这样发展的严重不均衡,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加落后。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农村。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民对于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农村实施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缩小贫富差距,而且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推动力。中国农业要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农业信息化的道路。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为了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农业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它不仅仅可以促进农业增效,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还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推进农村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有利于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 农业信息化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促使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方式的改变。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农民可以利用网络了解关于农业生产的各种信息与技术。农业信息扩大了农民的视野,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使他们不再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抵制消费,而是由注重物质文化生活的消费,向注重精神文化生活消费的转移。 (三)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现代信息化的时代,捕捉信息的渠道很多,信息化的建设就是信息来源的渠道之一,没有信息化的建设,到达农村的信息就是迟缓的、过时的,农民就无法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就无法掌握经济市场,和生产经营的主动权。如此农民就会丧失机遇,陷于被动,从而遭受经济损失。如果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就能快速抓住有价值的信息,为自己的农业生产创造条件。农业信息化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以及为他们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方法。 (四)有助于促进农民走进社会市场 以前农村的生产基本上是自产自销,没有与社会市场连接,缺乏市场信息观念。对于社会市场信息不灵通,导致价格制定不合理,造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大起大落。但是随着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民不再盲目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了管理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加快了农业的全面发展。 (五)有利于推动农村农业的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现在农业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农业信息化也被普遍运用于农业生产。农业信息技术的出现,带给了农民一种新的体验,这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使农民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技术培训和教育,弥补了原先农民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的缺乏。它促进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从而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之路。 三、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阻碍 (一)基础设施落后 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保证,完善的基本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我国一些农村经济发展之所以缓慢,就是因为基本物质条件太差,比如道路交通不完善,交通网络结构单一,水、电、通讯不健全等,这些都是导致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低下,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进入农村之前,不少地方的农民都是依靠传统的耕耘方式进行农业生产,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也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传统工具,农村的农业生产方式落后,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三)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作为我国资源的宝库,农村具有较强的潜在资源优势。但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资源的开发力度低,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因此造成了大量资源闲置、浪费,无法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从而无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村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低 我国农村普遍现象是农村较为封闭,导致外部资金无法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也难以引入,农村市场无法与外部市场接触,农村产生的经济难以推动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这些问题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而农业信息化的到来,解决了这些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从而加快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四、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农业信息化可以实现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在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我国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如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重点关注农村经济发展,所以农业信息化在农村的实施不可避免。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农业生产各方面的条件和机制都不够完善,而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逐渐缩小贫富差距,让农村的经济发展一步步走上正轨,改善农民生活,从而逐渐实现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二)农业信息化可以提高农民收入 我国的传统农业模式正在慢慢转向信息化农业模式。以往农村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落后,使得自然灾害容易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而农业信息化的引入,改善了农业就业结构。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农业信息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有效的避免了自然灾害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也就是在农业信息化的带动下,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了。另一方面,从整个社会来说,农业信息化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效率提高了,所得到的回报也就更多。农民收入的提高也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信息化减少了市场交易的风险。农业信息化结合了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方面,它连接了买卖市场,减少了流通环节,节约了交易费用,也避免了消费过程中的各种纠纷,从而提高了农民收入。二是促进了农业经营模式的改善。以前农民都是通过自身的经验来生产产品,经营管理也没有系统的方式。然而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向农民传输科学知识以及农业生产的相关信息,使他们的经营管理规范化,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加快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农业信息化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村信息落后的问题,信息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把农业生产技术传递给农民,使农业生产科技得到发展和推广。 (三)农业信息化可以发展农村的市场经济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成本高,投入大,效率低,科技含量低,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消费观念低下,相对落后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制约着农村市场的经济发展。农村生产的产品量大时,即使低于城市多倍的价格销售,仍然解决不了大量积压产品,农村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使得产品没有销路是农村市场经济难以发展的原因之一。我国在几十年的农村改革中,农村市场经济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让农民进一步了解了社会的需求,供求走势,价格行情等,有效促进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四)农业信息化可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信息化有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让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科技等方面逐渐拉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以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五、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途径 (一)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矛盾,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资金支持,农民对农业信息化难以信服,特别是一些思想封闭,技术落后的农村。没有政府扶持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就会像一盘散沙,没有企业化经营的管理人员,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划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农业信息化要真正地走进农村并被作用于农业生产等方面是很难的。 (二)需要培养农村信息人才,以此来推广农业信息化的应用 原本农民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他们因为农村的落后、种种因素和不利条件而无法接收良好的教育,这些原因使得农村人才匮乏,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农业信息化对农民生活有诸多的好处,农民无法把它运用到生产农业事业中,那么农业信息化只是一场空谈。所以培养农村信息人才极其重要,有了这些专业的信息人才,农业信息化才能发挥它最大作用,农民也才会因此而受益。培养农村信息人才不仅是为了传播农业信息化的功能,也是为了激励农民工提高信息意识,自觉的关注信息和利用信息,培养他们使用信息的习惯和调动他们依靠信息的积极性。 六、结语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实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但是只有坚定不移的走农业信息化的道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才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相信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下一定会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作者:张亚娥 单位:中共渭南市委党校 信息农业论文:信息技术农业推广对策研究 摘要: 信息技术的农业推广是让信息技术真正应用到生产中,成为生产力的必然措施,也是保证信息技术效能发挥的基础。但是,我国农业推广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推广体系存在断层情况,技术服务没有落实到位,服务对象不认可、不接受,农民素质不足等,影响了信息技术的普及。文章首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信息技术;农业推广;问题和对策 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我国农业正在向信息化、科学化发展。由于传统的生产比较落后,所以导致产量未能大幅度提升,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农业生产中,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受推广对象和推广体系等影响,导致信息技术推广面临着诸多阻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农民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度,使农户真正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生产,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信息技术在农业推广中潜藏的问题 1.1推广体系的断层问题导致技术服务没有落实到位 当前,信息技术在农业推广中潜藏着诸多问题。比如,推广体系断层,将导致计算服务没有落实到位。由于农业包含种植业、畜牧业及水产业,我国农业信息技术推广部门设置比较分散,造成推广体系断层,降低了信息技术推广效率。 1.2强制推广的形式引起了服务对象的反感 推广人员推广信息技术,其实是服务于广大农民,但在强制推广形式的影响下,引起了服务对象的反感[1]。比如,推广人员未能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选择最实用的信息技术进行推广。同时,以强制手段进行推广,没有尊重农民,从而导致信息技术推广有效性降低。 1.3服务方法单一影响了推广效果 信息技术在推广实践过程中,相关人员采取的服务方法单一,进而影响到信息技术的推广效果。推广人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网络和媒体等形式进行推广,然而这种形式并不一定适用农村,推广人员也没有深入农民群众中,从而造成农民未能有效地了解信息技术。 1.4农民素质影响了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数的70%,由于农民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对技术性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当推广人员进行信息技术推广时,农民接受信息技术能力较差,影响了信息技术的普及[2]。 1.5信息技术人员没有机会提升自己专业能力 信息技术的推广工作,要求信息技术人员具有一定专业能力,并掌握丰富的计算机知识,才能有利于农民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可是,信息技术人员没有机会提升自己专业能力,导致其信息技术推广具有局限性。 2对策和建议 2.1加深对于信息技术农业推广的内涵认识 信息技术要想得到良好的推广,必须加深农民和推广人员对信息技术推广内涵的认知。首先,推广人员需要深入农民群众中,与其近距离的交谈,讲述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通过耐心交谈,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其次,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推广部门的积极引导,将国家政策与信息技术的作用向推广部门下达,阐明信息技术向农业推广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信息技术推广力度。 2.2强化宣传工作,普及信息技术的重要程度 信息技术向农业推广,必须强化宣传工作,普及信息技术[3]。第一,利用媒体和网络的形式进行宣传,农民通过电视或农业信息网站了解信息技术及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其次,推广人员通过乡镇板报进行宣传,农民通过阅读基本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农业知识,从而为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提供便利条件;最后,建立信息技术推广基地,并为广大农民提供推广服务平台,从而有助于全面促进信息技术的推广。 2.3完善配套服务 促进信息技术向农业的推广,需要完善配套服务。乡镇为了促进信息技术的推广[4],改善农业生产,必须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对农村通信系统和设施进行改造,将网络引入到农村。推广人员要将大量的推广信息到农业信息网站上,农民通过网络实现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同时,通过广播、电视等途径可以接受和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不仅改善了农民获取信息技术的环境,而且通过为农民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从而有助于信息技术的推广。 2.4培养农民榜样 信息技术向农业推广过程中,推广人员一定要及时发现那些接受信息技术较快,且对发展农业有较大热情的农民,通过向其传授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出农民榜样,再向其它农民传播。同时,培养出来农民榜样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广信息技术,其它农民便更容易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从而实现信息技术推广的高效性。 3结束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为国家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大大提高产量。所以,推广人员一定要加大信息技术的推广,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克服实际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阻力。要采取有效措施,实施信息技术的有效推广,让信息技术尽快被农民所接受,加快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作者:周兴伟 单位: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信息农业论文:数字时代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利用 摘要 数字时代背景下,农业科技档案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信息资源,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是当下亟需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描述了数字时代背景下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其次对当前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最后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数字时代;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为推进我国农村发展,使农村跟上城市发展的节奏,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农业科技创新逐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数字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渐进入新阶段,农业科技档案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信息资源,在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中,相关部门对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提升农业科技档案相关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是当下亟需探讨的问题,对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开发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意义 农业科技档案是对农业科研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农业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其中包括农、林、牧、渔、水利、气象、土地等涉农各业在生产、经营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应归档保存的具有一定查阅价值的文字、声像、电子等资料。农业科技档案是一种特殊信息资源,其原始性特征使其在农业科研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是持续的,因而对其开发与利用也是持续的。数字时代背景下,为推进我国农村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逐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也逐渐进入了新阶段,农业科技档案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信息资源,在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中,相关部门对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为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就需要进一步拓展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益,将更多的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转化为科研成果,促进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1]31。 二、当前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问题如下。 1.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方法缺乏规范性。 随着我国对农业科技研发方面的重视,培养了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农业科技成果也不断增多。然而,对于这些农业科技成果的收集归档,却由于管理方法不够科学合理,导致相关部门对于农业科技档案的收集、鉴定、分类、编目、归档等工作存在程序、步骤不规范的问题。这使得农业科技档案的完整性受到影响,难以很好地进行查考利用[2]17。 2.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意识薄弱。 农业科技档案成果往往就是一些文字、数据、影像等资料,里面的内容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内容枯燥,专业以外的人员往往无法认识到其中价值。目前,一些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对于农业科技研究成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档案管理的专业意识薄弱,在整理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态度,导致一些科技项目档案资料不齐全,无法很好地体现科技项目的全过程和具体成果。甚至有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将在工作中积累的有价值的科技档案资料据为己有,不愿移交归档,致使部分档案资料流失。 3.档案信息服务水平低,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 数字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已逐渐渗入了各个领域,在档案管理方面,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档案管理服务企业都开始进行数字化改革,将内部保存的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使更多的用户能够通过网络查阅和下载,使一个信息资源能够同时给许多不同的人查阅。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信息服务水平相对低,没有跟上现实需求,农业科技档案的检索速度慢,且存在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此外,我国农业科技档案管理还存在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对于不同保密级别的农业科技档案没有进行区别对待,造成科技档案信息泄密事件时有发生[3]67。 4.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开发利用手段和方法落后。 我国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的不足不仅仅体现在管理和利用上,还体现在开发方面。目前,我国对于农业科技档案的信息采集主要还是人工采集,仅在编写目录时才用到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功能,档案的编研工作更是进行得较少,这非常不利于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 三、数字时代背景下加强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1.保证农业科技档案的质量和完整性。 农业科技档案的质量和完整性可以说是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物质基础。农业科研院所应严格依据《档案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保证农业科技档案的质量和完整性,做到“三纳入”。“三纳入”即要将农业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管理过程纳入农业科研的最初的工作计划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档案管理与布置科研任务同步,保证整个农业科研都做好记录和资料的保存;要将农业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管理过程纳入农业科研的工作程序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与检查科研活动进度同步,从而推进农业科技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等管理过程的规范化;要将农业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管理过程纳入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与科技人员考核奖惩同步,实现权责分明,有责可追,保证农业科技档案的质量,维护科技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4]91。 2.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素养。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的关键。而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的提升是多方面的。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强农业科技档案信息作用的宣传教育,让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认识到农业科技档案的重要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真正认识到自身所承载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对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视程度。其次,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技档案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科技档案业务知识储备,进一步了解自身的权责,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做好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保证农业科技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对于需要进行保密的农业科技档案,也要严格做好保密工作。与此同时,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还要熟悉农业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程序,抓住关键阶段、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与农业科研人员的互动性,做好农业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等工作,为农业科技档案的再利用做好准备。此外,相关部门还要顺应数字时代的需求,定期开展计算机应用的相关培训,提升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的统计工作,同时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打好基础。 3.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注重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 数字时代背景下,随着科技体制改革和科研手段的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科研工作呈现出了课题协作多样化、学术交流多元化、情报交流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这虽然促进了我国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的交流和科技成果推广,但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的难度。我国相关部门要理清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与保密的关系,对于鼓励推广的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信息技术,加强推广。对于要求严格保密的农业科技档案信息,严格依据《科学技术保密条例》《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做好保密工作,对于泄密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依法进行惩处。与此同时,我国相关部门也要调拨专业技术人员,构建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依据农业发展不同阶段对科技信息的不同层次的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密,实现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的推广与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步推进。 4.加强信息开发,提高服务水平。 明确服务方向,端正服务态度,数字时代背景下,农业科技档案工作要面向现代化,就必须树立信息观念、强化效益观念,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部门要彻底转变传统的重保管、轻利用的服务理念和被动的服务方式,主动与农业科研部门开展合作,深入农业科研一线,主动了解新时期的农业科研工作的现实需求,明确服务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方法,提升农业科技档案的信息服务效率,调整农业科技档案信息收集的重点内容,提升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的实用性[5]64。深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拓宽工作领域。在明确服务方向,端正服务态度的基础上,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部门要紧跟现实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深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动拓宽工作领域。首先,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部门要做好准备工作,跟随农科院的农业科研成果示范推广、科技下乡等活动进入一线,开展科技宣传、信息咨询等服务,一方面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的作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另一方面深入了解农业科研工作对于档案信息的实际需求。对于一些值得宣传的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可以通过各类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传播,实现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其次,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工作,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进行档案信息的深度加工,对一些重要的符合农业科研工作的现实需求的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同时结合现实需求,构建科技成果数据库、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数据库等专题数据库,编制农业科技档案检索工具,方便农业科研工作人员进行查询检索。此外,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部门还要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等处理,提升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系统性,使农业科研部门能够很好地了解当前我国的农业科研状况,避免一些课题产生重复性的问题,减少国家农业科研资源的浪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部门还要发挥农业科技学术交流的纽带功能,积极开办科技教育、信息交流等相关活动,这样一方面能够推进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的共享,促进各相关部门互通有无,促进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的开放和利用。另一方面还可以推进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拓宽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部门的资金来源,从而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改革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建立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反馈制度。通过反馈信息,总结农业科技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工作的经验教训,对于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改进,使我国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数字时代背景下,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方法缺乏规范性、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意识薄弱、档案信息服务水平低等相关问题,提出了保证农业科技档案的质量和完整性、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素养、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等对策建议。 作者:陈茜茜 单位:南通市农业科技档案馆 信息农业论文:信息技术农业推广问题与对策 摘要: 信息技术的农业推广是让信息技术真正应用到生产中,成为生产力的必然措施,也是保证信息技术效能发挥的基础。但是,我国农业推广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推广体系存在断层情况,技术服务没有落实到位,服务对象不认可、不接受,农民素质不足等,影响了信息技术的普及。文章首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信息技术;农业推广;问题和对策 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我国农业正在向信息化、科学化发展。由于传统的生产比较落后,所以导致产量未能大幅度提升,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农业生产中,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受推广对象和推广体系等影响,导致信息技术推广面临着诸多阻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农民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度,使农户真正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生产,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信息技术在农业推广中潜藏的问题 1.1推广体系的断层问题导致技术服务没有落实到位 当前,信息技术在农业推广中潜藏着诸多问题。比如,推广体系断层,将导致计算服务没有落实到位。由于农业包含种植业、畜牧业及水产业,我国农业信息技术推广部门设置比较分散,造成推广体系断层,降低了信息技术推广效率。 1.2强制推广的形式引起了服务对象的反感 推广人员推广信息技术,其实是服务于广大农民,但在强制推广形式的影响下,引起了服务对象的反感[1]。比如,推广人员未能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选择最实用的信息技术进行推广。同时,以强制手段进行推广,没有尊重农民,从而导致信息技术推广有效性降低。 1.3服务方法单一影响了推广效果 信息技术在推广实践过程中,相关人员采取的服务方法单一,进而影响到信息技术的推广效果。推广人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网络和媒体等形式进行推广,然而这种形式并不一定适用农村,推广人员也没有深入农民群众中,从而造成农民未能有效地了解信息技术。 1.4农民素质影响了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数的70%,由于农民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对技术性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当推广人员进行信息技术推广时,农民接受信息技术能力较差,影响了信息技术的普及[2]。 1.5信息技术人员没有机会提升自己专业能力 信息技术的推广工作,要求信息技术人员具有一定专业能力,并掌握丰富的计算机知识,才能有利于农民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可是,信息技术人员没有机会提升自己专业能力,导致其信息技术推广具有局限性。 2对策和建议 2.1加深对于信息技术农业推广的内涵认识 信息技术要想得到良好的推广,必须加深农民和推广人员对信息技术推广内涵的认知。首先,推广人员需要深入农民群众中,与其近距离的交谈,讲述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通过耐心交谈,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其次,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推广部门的积极引导,将国家政策与信息技术的作用向推广部门下达,阐明信息技术向农业推广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信息技术推广力度。 2.2强化宣传工作,普及信息技术的重要程度 信息技术向农业推广,必须强化宣传工作,普及信息技术[3]。第一,利用媒体和网络的形式进行宣传,农民通过电视或农业信息网站了解信息技术及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其次,推广人员通过乡镇板报进行宣传,农民通过阅读基本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农业知识,从而为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提供便利条件;最后,建立信息技术推广基地,并为广大农民提供推广服务平台,从而有助于全面促进信息技术的推广。 2.3完善配套服务 促进信息技术向农业的推广,需要完善配套服务。乡镇为了促进信息技术的推广[4],改善农业生产,必须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对农村通信系统和设施进行改造,将网络引入到农村。推广人员要将大量的推广信息到农业信息网站上,农民通过网络实现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同时,通过广播、电视等途径可以接受和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不仅改善了农民获取信息技术的环境,而且通过为农民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从而有助于信息技术的推广。 2.4培养农民榜样 信息技术向农业推广过程中,推广人员一定要及时发现那些接受信息技术较快,且对发展农业有较大热情的农民,通过向其传授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出农民榜样,再向其它农民传播。同时,培养出来农民榜样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广信息技术,其它农民便更容易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从而实现信息技术推广的高效性。 3结束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为国家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大大提高产量。所以,推广人员一定要加大信息技术的推广,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克服实际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阻力。要采取有效措施,实施信息技术的有效推广,让信息技术尽快被农民所接受,加快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作者:周兴伟 单位: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信息农业论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分析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经济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如农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些都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但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仍然要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进一步的改善。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的主要任务也在不断地变化,新时期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任务,要达到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的就必须要对农业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科技化与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其实现离不开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含义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指的就是在农业领域积极引进并且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成果,更快捷更高效的实现各类农业信息与知识的全面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利用这些获取的信息与知识促进传统农业的迅速改造,有效的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及其管理决策水平,全面提高农业的各方面水平来确保农业的持续高效稳定发展的过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实现离不开市场与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对现代农业的各个领域和全部过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发展状况好坏将会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方面,贯彻农业的生产、经营以及研究全过程,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升级,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足 以往传统的农业在种植方面都会按照政府的安排进行种植,农民对农作物的市场需求都不了解,不懂得分析与选择,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种植作物,往往会造成盲目种植致使农作物滞销,造成农民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影响市场上农作物的合理种植,在一些农村地区,不仅是农民自身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认识不足地区领导人员也是如此,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步骤、体系建设都不了解,盲目利用计算机进行体系建设以为会用计算机上网就是实现了信息化,使得信息体系建设失败,此外农民的文化素质有限使得他们利用计算机了解市场信息的能力受到约束,农民只能种植自己长期以来种植的农作物,无法从事其他作物种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制约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除主观因素之外,还要客观因素制约人们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如设备不健全、缺乏专业知识、资金投入短缺等。 (二)缺乏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方面的专业人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人才随着需求的增加不断增加,信息化人才在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亦是如此,现阶段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农村地区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制约了农村地区信息化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化人才不够重视使得其待遇差专业化人才更加不愿驻扎农村地区,影响了农村地区的信息化体系建设。 (三)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健全 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实现离不开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支持,现阶段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地方政府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对网络知识更是缺乏,地区之间差异不断拉大,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健全成为了农村地区发展的瓶颈。 (四)农村信息资源开发不足 基层政府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联系不紧密,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交换,进而就不能建立健全的农业信息系统,对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不足使得农产品种植与市场脱节,对农村信息资源开发不足会使得信息采集途径狭窄、信息正确率低,出现基层信息孤立现象,此外还会造成农村信息来源单一,影响农民的选择,农业发展缓慢,不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一)科学规划与实施 根据最新搜集的信息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与规划,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制定合理的信息化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加快信息的流通与传递,各部门分工合作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关键,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科技的作用,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不断进行科技创新,解决农产品方面的技术难关,推动农村地区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农民素质的提高使得信息化建设得到重视,信息资源能够被充分利用,提高整个地区的技术水平,节约了一定的资源。 (三)加快网络体系建设 在农村各地区建立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利用,各个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利于网络体系的健全,提高了农村地区信息资源开发的可能性,农民与市场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种植农作物,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减少资源的浪费,带动整个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投入 要采取培训与管理等有效措施提高人员素质,建立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针对农业信息技术不断研究,确保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此外,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投入,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进行招标等手段引进外资,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影响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了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道路,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使得农业发展与市场需求联系紧密,农产品多样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 五、结束语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时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其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作者:孙长波 单位:白山市林业技工学校
财务分析论文:关于构建科研机构财务分析体系的构想 摘要:财务分析是科研机构财务管理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建立科研机构财务分析体系的必要性和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构建了科研机构财务分析体系的基本设想。随着公共管理和公共财政的推行以及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尤其是课题制的推广。使科研机构的财务活动及其面临的财务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迫切需要财务管理方面的创新。构建科研机构财务分析体系,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1.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科研机构的财务分析一直是一个弱项。在现行《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中,仅设计了一些财务指标,缺乏系统的财务分析体系。有些人对科研单位的财务分析进行了一些探讨,但主要是针对如何执行现有财务制度的对策建议,尚未突破现有制度的约束,研究的思路尚未上升到理论层面,缺乏对科研机构财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财务分析指标、财务分析程序、评价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有些科研院所以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为导向,设计了一套绩效评价体系,相比相之下,有很大进步,但缺乏通用性。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一套科学、健全的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从而限制了科研机构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①财务管理的监控作用难以发挥。财务指标不完善,财务分析工作滞后,使管理者、出资者等利益主体难以及时、全面地掌握科研机构的财务资源状况、资产管理状况等财务信息。②限制了财务管理对单位内部收益分配的监控作用。在单位内部的收益分配上,由于缺乏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导致有些单位以账面收入为增发工资福利的考核指标,在收入尚未变现的情况下,实际上是以负债兑现。③财务管理对单位绩效的监控作用,制约了激励和约束作用的发挥。财务分析指标不完善,不利于考核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不利于考核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绩效。 2.建立科研机构财务分析体系的必要性 从本质上讲,财务分析是对经济组织的财务信息的加工、创造和再利用,它具有预测、评价、决策、查明问题原因的功能,其目的在于评价过去、掌握现实和预测未来。对于科研机构来说,探索和建立科学、系统的财务分析体系,是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强化主管部门财务监管的需要。 1)财务分析是财务报表的扩展和深化 财务分析不同于财务报表分析,二者在分析对象、分析范围和分析广泛上有显著不同。财务分析的对象是经济组织的财务活动(包括财务报表),报表分析的对象是依据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就范围看,财务分析涉及经济组织的一切财务活动,包括财务报表内外的信息,报表分析限于表内及相关信息,就分析方法看,报表分析的方法比较简单,多采用初级数学,而财务分析采用的方法比较复杂,包括数学、经济学、统计学等。 2)财务分析是单位绩效评价的基础。 绩效评价是对管理当局绩效的“标识”,但不能发现问题和成绩的原因,而财务分析是绩效的基础和深化,可以挖掘问题的成因,可以使绩效得以量化。依据财务分析进行的绩效评价不同于考核,考核的主观因素较多,而基于财务分析的绩效评价依据主要是客观性指标。 3)有利于完善科研机构的委托关系契约。 对于科研机构相关利益者来说,由于委托——关系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利益者如主管部门、单位出资者和债权人所掌握的信息少于人,需要对人披露的相关财务信息进行分析,以此判断人即科研机构管理当局履行契约的程度。 4)有利于掌握科研机构资源使用情况和评价服务能力。 科研机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事公益事业的能力离不开财务支持,单位运行中的问题最终可集中反映到财务上,财务分析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功能,通过财务分析,可使科研机构管理者和相关利益者及时掌握单位财务资源状况及持续从事公益事业的能力,发现单位运行中的问题及其原因,从而及时采取得力措施。 5)有利于加强主管部门对机构的财务监管。 通过对科研机构的财务分析,可及时、客观地向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充分有效的财务信息,使决策者及时了解和掌握各个科研机构的经济运行秩序、单位的财务管理情况,从而可及时、真实地考核科研机构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 3.构建科研机构财务分析体系的基本原则 1)区分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及其分析目的。 财务分析的基本目的是对科研机构一定期间的运营、财务效益、持续从事公益事业的能力等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对比分析,以查明其真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财务分析主体是指对经济组织进行财务分析的个人、组织等。不同的主体在同一经济组织中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因而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也不同,如投资者关注投入资源的使用,经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债权人关注还本付息能力等。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取决于自身的利益需求。不同的分析目的需要不同的信息,不同的信息需要不同的分析方法体系和指标体系。 对于科研机构而言,财务分析的主体可分为主管部门、科研机构管理者和社会相关利益者。主管部门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进行财务监管,关注投入资源的使用,经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管理者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社会相关利益者主要关注的是单位的运行是否符合其宗旨。因此,在建立财务分析体系时,应妥善解决这些问题。 2)科学设置财务分析指标。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应按照“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操作简便、信息客观”的原则制定,依据科研机构的业务性质,合理确定核心指标及各影响因素指标,根据不同分析目的,设置多层次指标体系,依据综合全面分析的要求,同时设置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2)合理选择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的方法体系包括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主要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不同类型的方法所用的耗费不同,所获得的财务指标评价也不同,为此,应以成本效益原则和指标重要性为依据,合理选择适用的财务方法,例如,对于单位整体业绩的评价,宜选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于单位某一方面的分析,宜选择比较分析法成比率分析法等。 4.构建科研机构财务分析体系的基本设想 经过改革,科研机构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企业性科研机构,非营利性机构和公立事业单位并存的格局,在公立事业单位中,既有准政府部门(执行部门政府职能),又有以从事商务活动并获取收入为营利组织,也有半企业性质的单位。更为重要的是,科研机构自身业务活动以科研为主,科研活动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和非直接营利性的特点,因此,财务分析体系的设计必须考虑这些特点。综上所述,构建科研机构财务分析体系的设想如下: 1)确立合理的财务分析程序和分析步骤。 财务分析的一般程序和步骤在理论上尚有争议,但通常认为,财务分析的一般程序应包括准备、实施、评价和报告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匀有相应的步骤。科研机构的财务分析程序和步骤包括确定分析对象、财务分析准备,实施财务分析、财务评价和财务分析报告等。 2)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框架。 财务分析框架的基本构成包括财务分析主体及分析 ! 财务分析目标应依据科研机构的总目标和财务管理目标确定。财务分析指标则依据财务分析的目标确定。组织性质不同,其核心指标不同,营利组织侧重利润等经济效益,非营利组织侧重组织宗旨的实现程度等。 3)选择科学的财务指标。 建立科研机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所选择的各项财务指标,应便于理解、易于操作,便于及时收集真实数据和计算,能全面、科学地反映单位的财务资源状况、绩效、管理水平等。不但要重视经济指标,还应重视社会责任、单位职能方面的指标。 4)合理确定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 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主要财务指标对比分析、分析结论、分析依据、分析方法、对科研机构的财务评价结论等。 财务分析论文:从证券公司实践看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及其改进 摘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证券公司面临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竞争环境、领域和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白热化。财务分析作为评价证券公司财务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现行财务报表、财务分析指标以及财务分析方法等存在的局限性,财务分析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帮助信息使用者有效的利用财务分析做出正确决策,本文就对影响证券公司财务分析发挥作用的各个角度进行一些探讨,并对财务分析存在的局限性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看法。 关键词:证券公司;财务分析;局限性;改进 一、证券公司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告及相关资料自身的局限性 1.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可比性有影响。现行会计准则并未严格限制同一经济业务前后各期的会计处理办法,证券公司根据需要可能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导致前后期间数据的可比性大大降低。如果证券公司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会计政策处理,那么不同的证券公司对同一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采用的方法就会不一样,证券公司之间的数据的可比性也会大大降低,这时财务对比分析就没有意义。 2.会计估计对财务报表数据质量有影响。有些数据在会计核算时往往需要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加以估计计量,例如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等,估计的数据难免主观对财务报表的结果产生影响。 (二)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计算各种财务指标来分析与评价公司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以反映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而在证券行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各项指标缺乏统一评判的标准。处于不同成长周期的公司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证券行业还是一个新兴行业,经营和监管只是在近几年才逐渐进入正轨,在财务比率分析中,缺少行业标准比率,这使得财务比率分析没有参考数据,无法衡量一个证券公司在本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同时也就不好得出分析结论。 (三)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比较分析法存在局限性。比较分析法极为注重比较。实际操作时比较的双方必须具备可比性才有意义:业务性质相同或相似、公司的经营规模较为接近和经营方式相近或相同。这些条件限制了比较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 2.比率分析法存在局限性。比率分析法是目前财务报表分析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它的局限性主要包括:第一,比率值要与某一标准比较方有意义,但这样的绝对标准受到样本数量、计算方法及异常情况的影响,尤其在证券行业内几乎很难找到这样的标准;第二,某些比率反映的是在特定时点上的状况,却无法揭示会计年度其他时点上的财务状况;第三,比率分析在进行同行业的横向比较时,会受到不同证券公司采用不同会计方法的干扰和影响,而公司内部进行纵向比较的可比性又会因在不同期间所选择的会计方法的变更而相应减弱。 3.趋势分析法的局限性。趋势分析法是与本公司不同时期指标相比,一般运用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比率进行财务分析,这比分析单个财务报表能了解更多的情况,特别是可以发现一个公司发展的趋势。但是趋势分析法也有其局限性:第一,趋势分析法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财务报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由于各种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方法的改变,会造成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四)财务分析人员的局限性 由于财务分析人员掌握财务分析理论、相关经济理论及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对财务分析结果的理解就有差异,也就不能透彻解释各项计算指标的经济涵义。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经验、日常接触面不同,导致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不同。工作经验丰富、日常工作中接触公司各项工作多的,就可以从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和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否则就可能仅仅局限于财务报表本身。财务分析人员的风险偏好不同,导致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会存在差异,比如有人认为只有高风险才有高收益,而有人认为稳妥一些保守些好。所以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利用相近或相同的财务分析指标,可能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 (五)财务分析缺乏预测性和前瞻性 财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公司财务资源和当前财务状况的信息,他们更希望了解能够对决策有用的、体现公司现在甚至是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测性信息,以便更好的规避风险,把握机会,做出对公司更为有利的经营决策。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侧重于对历史信息的反映,基本上是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的总结,只重视公司过去财务资源与现在财务状况信息的披露,却忽视了公司未来财务潜力和财务核心能力信息的披露以及对未来信息的反映,虽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缺乏预测性和前瞻性,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全部要求。 二、改进措施 (一)提高财务分析依据资料的质量 第一,证券公司要严格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尽可能地减少或甚至禁止同一类经济业务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减少人为操纵空间,使公司内的会计处理方法统一口径,更具可比性。第二,会计主管部门、行业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内会计处理方法的统一规范,降低各证券公司自行选择会计处理方法的空间,使证券公司间的会计处理方法口径更加统一,更具可比性。第三,目前的会计信息一方面表现于会计信息过量,另一方面公司和市场所需要的真正有效的信息却存在很大的缺口,这需要各证券公司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努力将会计信息与市场预测、行业竞争、薪酬福利等相结合,不断弥补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二)行业对比时要区分规模、成长周期等特点 首先,证券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还没有形成规范的行业标准,公司间的对比完全取决于各公司间财务和经营数据的比较,而公司规模、成长周期、主营业务品种等的差异,使得财务和经营指标的差异巨大,因此在进行行业对比的时候,要选择与本公司规模相近、成立时间差异不大、主营业务品种基本相似的公司进行对比分析,否则分析结果将不具有参考意义。其次,中国证券业协会财务委员会应组织加强对行业财务指标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探索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为各证券公司不断改善财务指标提供依据。 (三)对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的改进 第一,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定性 的判断,充分发挥人的丰富经验和量的精密计算两方面的作用,更好地反映真实情况,获得决策有用的信息。第二,坚持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我们所看到的信息资料,特别是财务报表资料一般是静态的反映过去的或历史的经营情况,而证券公司的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要进行动态分析,在了解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恰当预测未来有一定的帮助。第三,坚持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要全面地看问题,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只看到个别财务指标的高与低,就得出好与坏的结论。第四,建立全面分析和专题分析相结合的财务分析制度,力求做到每月或每季度一次详细分析,每半年或年度一次全面分析,出现重大问题或根据需要再作专题分析。让专题分析成为定期分析的有益补充。 (四)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分析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应加强财务分析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并使他们同时具备财务会计和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财务分析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应多一点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尽可能捕捉、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资料。同时要对公司未来财务潜力和财务核心能力的前瞻性预测,在分析中尽可能地立足当前,瞄准未来,以使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增强财务分析支持经营决策的预见性。 (五)把握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点进行深入分析 证券行业是高风险行业,财务分析时要紧紧把握主要风险点。重点关注以下事项:净资本及各项风险监控指标的状况;资产、负债的质量和结构;证券承销业务、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证券营销人员和经纪人的用工管理、展业管理、报酬支付等方面存在的法律、监管和税务风险;业务转型不确定性导致的财务风险,如短期与长期利益的协调问题,转型的投入产出分析科学性和真实性问题等。同时,要积极探索借助数量经济学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依托各证券公司初步建立的完整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实时统计和量化分析,提高风险分析的针对性、实时性,实现从事后分析向事中控制、事前预测的前瞻性方法转变。 财务分析论文:企业财务分析评价初探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市场体系日臻健全,被全面推向市场的企业日渐增多,企业行为要求日趋规范、科学,评价、分析企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其整体水平,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常见的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和常见的流(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以及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颁布的企业效绩评价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整体评价分析的要求,但存在不足。本文试图从应用企业效绩评价结果及评价指标应注意的问题出发,谈谈常见的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和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局限性和认识误区,并提出一些改进。完善的指标和方法,与大家探讨,求教大家。一、应用企业效绩评价结果及评价指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临界值指标的分析 企业效绩评价是对企业的财务效益赝产营运。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多因素的综合评价,因此,将评价结果用于具体项目或选择部分指标进行特定目标的评价时(比如用于信贷和拟投资项目的评价等),还要进行主要财务指标的研究分析和横向、纵向比较。例如,按照企业效绩评价的有关规定:当净资产为负值时,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积累率两项指标和初步评价得分均按0分计算;资产保值增值率、经营亏损挂账比率和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指标的单项修正系数均按1计算。这样由于系数和其它指标值的影响,企业效绩评价指标值仍可能较高。如果将这一评价结果应用于信贷和拟投资企业的评价,显然,不太合理,因为净资产出现负值,即资不抵债,按我国企业破产的有关规定,这种企业随时都有可能破产清算。 这个例子,一方面告诉我们:企业效绩评价是对企业财务分析的深化与升华,它虽然弥补了单纯财务指标难以得出综合结论的不足,但是,从企业效绩评价“标识”上,看不出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潜在问题以及问题的症结,因此,我们在应用评价结果时,还要对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在进行财务指标深入分析时,要特别注意一些处于临界值财务指标的分析。 此外,还应该注意非财务指标和非计量指标的临界值。非财务指标常见的有安全生产指标和环境保护指标,国家规定的最低要求就是其临界值。非计量指标有各种定义方法,企业效绩评价的八项非计量评议指标是较为全面的非计量指标体系,每项指标的差(e)级的标准值是其临界值。比如:“领导班子基本素质”评议指标的差(e)级的标准是“企业领导班子不够团结,主要领导不得力,或以权谋私,决策失误较多,企业效益滑坡,员工怨声很大”等。 当企业领导班子基本素质具备差(e)级的基本特征时,我们应该进一步加以分析。 (二)指标计算数据来源的分析 企业效绩评价是以财务指标为主要内容,以净资产收益率(即投资报酬率)为核;已指标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的评价,财务指标值的高低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好坏。我们知道,计算财务指标值的数据来自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又是根据应计制和历史成本原则确认的会计账册数据编制的。因此,我们在应用企业效绩评价结果和评价指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未进行资产评估调账的老企业。这类企业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尤其是资产项目以及由此计算的指标值与新办企业和近期经过评估调账的企业比较相差甚远,因此,对这类企业的财务指标计算值,应做进一步的分析。 2.未经独立审计机构审计调整的会计报表数据。这类企业由于未按国家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制度进行调整,其会计科目和对应会计科目的数据,缺乏可比性,由此计算出的指标值,也就缺乏可比性。 3.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等虚拟资产项目和高账龄应收账款、存货跌价和积压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等可能产生潜在的资产项目。对这两类资产项目,我们一般称之为不良资产。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既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也可能表明企业在过去几年因人为夸大利润而形成“资产泡沫”;如果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超过利润总额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说明企业当期的利润表数据有“水份”。 4.关联交易。通过对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分析,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判断企业的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关联企业,就应该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分析企业是否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与关联交易进行会计报表粉饰。如果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利润总额大大低于企业的利润总额,就可能意味母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包装注入”企业。 5、非主营业务利润。通过对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在企业利润总额的比例,分析和评价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特别是进行资产重组的企业。 6.现金流量。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的比较分析以判断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如果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利润,将意味着与已经确认利润相对应的资产可能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 (三)防外事项的分析 企业效绩评价的非计量评价指标是企业表外事项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应用时,不仅应该注意分析其对企业的影响,还应注意以下表外重大事项的分析,如下表:(略)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企业效绩评价的实质是国有资本金的效绩评价,它主要服务于企业监督。国有资本金管理及财务监督、领导班子考核、经营者收入分配等,体现的是国家所有者的职能。马克思曾说过:“在我们面前有两种权力,一种是财产权力;另一种是政治权力,即国家的权力”。两种权力派生出两种不同的职能,即国家的所有者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企业效绩评价体现的正是这种财产权力和国家的所有者职能,它为政治权力和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提供服务,并通过 其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企业效绩评价对控股和全资子公司的评价的适应条件和环境要好些,发挥的作用也就大些,而对于参股投资和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评价就要差些,发挥的作用也要小些,我们要注意这一点。 二、常见偿债能力分析评价指标的改进和完善 (一)流(速)动比率局限性的原因和改进方法 1.局限性的原因 ①这主要是由于会计信息数据提供者的利益关系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计算流(速)动比率的数据常常被扭曲。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的实质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由于各契约关系人之间存在着利害冲突,经济人的逐利本质和契约的不完备性、部分契约关系人便有动机和机会通过改变会计数据进行利润操纵,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计算流(速)比率的数据被扭曲。 信息经济学理论也告诉我们,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由于人总是比委托人拥有更多的信息,当这种信息是会计信息时,人便有动机进行利润操纵,将信息优势转化为利益优势,因此,存在通过某些会计处理和交易活动来美化企业财务指标的可能,即所谓粉饰效应。用于美化企业财务指标的这些会计处理和交易活动,也将导致计算流(速)动比率的数据被扭曲。 实际情况也是这样,笔者曾以1998年度被cpa出具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被cpa出具有说明意见的审计报告所涉及的问题为切入点,对a股公司的利润操纵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发现有利润操纵的现象不少,其中通过虚列应收帐款,少提准备、提前确认销售或将下一年度赊销提前列帐,少转销售成本增加存款金额等操纵利润方式为最多,其结果都将是导致计算流(速)比率的数据被扭曲,最终导致流(速)动比率的计算值被扭曲。 ②流(速)动比率不能量化地反映潜在的变现能力因素和短期债务。 流(速)动比率是通过流(速)动资产规模与流动负债规模之间的关系,来衡量企业资金流动性的大小,判断企业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转化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而实际上,由于计算流(速)动比率指标值的数据都是来自会计报表,有一些增加企业变现能力和短期债务负担的因素没有在报表的数据反映出来,会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有的甚至影响比较大。 增加企业变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银行已同意、企业未办理贷款手续的银行贷款限额,可以随时增加企业的现金,提高支付能力。这一数据不反映在报表中,必要时应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予以说明。 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由于某种原因,企业可能将一些长期资产很快出售变为现金,增加短期偿债能力。企业出售长期资产,一般情况下都是要经过慎重考虑的,企业应根据近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辩证关系,正确决定出售长期资产的问题。 偿债能力的信誉:如果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一贯很好,有~定的声誉,在短期偿债方面出现困难时,可以很快地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办法解决资金的短缺,提高短期偿债能力。这个增加变现能力的因素,取决于企业自身的信誉和当时的筹资环境。 增加企业短期债务的因素: 记录的或有负债:或有负债是有可能发生的债务,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这些或有负债并不作为负债登记入帐,也不在报表中反映。只有已办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作为附注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下端,其他的或有负债,包括售出产品可能发生的质量事赔偿、尚未解决的税额争议可能出现的不利后果、诉讼案件和经济纠纷案可能败诉并需赔偿等等,都没有在报表中反映。这些或有负债一旦成为事实上的负债,将会加大企业的偿债负担。 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企业有可能以自己的一些流动资产为他人提供担保,如为他人向金融机构借款提供担保,为他人购物担保或为他人履行有关经济责任提供担保等。这种担保有可能成为企业的负债,增加偿债负担。 2.改进方法 为弥补流(速)动比率的局限性,较为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建议改用以下三个指标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①超速动比率。用企业的超速动资产(货币资金十短期证券十应收票据十信誉高客户的应收款净额)来反映和衡量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计算公式如下:(略) 由于超速动比率的计算,除了扣除存货以外,还从流动资产中去掉其他一些可能与当前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如待摊费用)和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项目办信誉不高客户的应收款净额),因此,能够更好地评价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和偿债能力的大小。 ②负债现金流量比率。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是从现金流动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我们知道,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来源于现金流量表,年末(初)流动负债来源于资产负债表。由于有利润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所以利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指标,能充分体现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当期流动负债的偿还,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因此,用该指标评价企业偿债能力更为谨慎。 ③现金支付保障率:它是从动态角度衡量公司偿债能力发展变化的指标,反映公司在特定期间实际可动用现金资源能够满足当期现金支付的水平。其公式为: 本期可动用现金资源包括期初现金余额加本期预计现金流入额,本期预计的现金支付数即为预计的现金流出量。 现金支付保障率高,说明企业的现金资源能够满足支付的需要,如果该比率达100%,意味着可动用现金刚好能用于现金支付,按理说这是一种理想的保障水平,既吁保证现金支付需要,又可使保有现金的机会成本降至最低,如果该比率超过100%,意味着在保证支付所需后,企业还能保持一定的现金余额未满足预防性和投机性需求,但若超过幅度太大,就可能使保有现金的机会成本超过满足支付所带来的收益,不符合成本一效益原则;如果该比率低于100%,显然会削弱企业的正常支付能力,有可能引发支付危机,使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二)资产负债率评价偿债能力的认识误区和评价标准 1、认识误区 资产负债率作为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一般认为其值越低表明企业债务越少,自有资金越雄厚,财务状况越稳定,其偿债能力越强。其实,适当举债经营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规模的扩大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一些发展迅猛、势头强劲。前景广阔的企业在其能力范围内通过举债,取得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报酬率高的项目,从长远看对其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是十分有利的。相反,一些规模小、盈利能力差的企业,其资产负债率可能很低,但并不能说明其偿债能力强。因此,对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不光要看资产负债率,还要考察资产报酬率的大小。若其单位资产获利能力强,则具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也是允许的。但并非所有的项目一经投资就会立即有回报,尤其是报酬率高同时投资回收期长的项目,其获得的利润不能在当期得到反映,这便使资产报酬率也无法修正资产负债率所反映的情况。 2、评价标准 那么,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多大时,才算是合理呢?我们认为,主要取决于企业价值的大小。企业价值高一方面表明企业盈利水平高、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多、偿债资金多,另一方面也说明银行的信誉就高、获取银行的贷款可能性大、偿债能力强。 根据企业价值理论,企业价值等于不负债经营企业的价值加节税收益的现值减财务危机成本。如下图:(略) 债务利息支出是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企业的债息可以获得一定的节税优惠,其节税额的价值等于债务额乘所得税税率。 财务危机成本是由于企业增加债务比例而引起财务困难产生的成本。当企业负债增加时贷方由于企业财务风险加大,而往往要求很高的债息做为补偿,这种高息便成为一项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在极端的情况下,贷款人还有可能完全拒绝给予贷款,这样企业就不得不放弃那些本来应当接受的利润较高的项目,从而产生了机会成本。另外,企业现有的和潜在的客户还可能对企业继续经营的能力失去信心,则是财务危机成本的又一种形式。再有,如果企业在现金流动方面或者是清偿能力方面遇到问题,则会因为企业在财务上采取一些措施而发生一些法律费用或者会计费用。最后,如果 企业被迫进行最终的清算,企业的资产将可能以低于市价的水平出售,这种损失也是财务危机成本的一种形式。 企业的财务危机成本与其自身的负债比例虽然并不呈线性关系,但是实践证明,在负债达到一定比例后,企业的财务危机成本发牛的概率加大,相应地,企业的财务危机成本也便提高了。如图,在a1点的右段,财务危机成本随着负债量的增加急剧增加。 下面我们讨论资本结构中资产负债率为多少时,企业价值最大。设节税额和财务危机成本表示为资产负债率d的函数分别是f(d)和g(d),t为所得税税率。则由微积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由下式:(略) 也就是:g’(d)=t,确定的资产负债率d,企业价值最大。g’(d)是边际财务危机成本,所以根据边际财务危机成本等于所得税税率确定的资产负债率最佳。 三、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和完善 (一)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 1.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常见的计算公式有两种形式,一种分母是年末净资产,如:中国证监会规定的a股公司的年报和中报披露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是这种形式;另一种分母是年初净资产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如:1999的年财政部等四部委颁布的企业效绩评价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是这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分子都是当年的净利润。由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是当年的净利润,所以,分母用年初和年未净资产的平均值,同分子的当年利润进行比较更为合理,即用后一种形式的计算公式更为合理。 在利润分配中,现金股利影响年未净资产,从而影响净资产收益率,而股票股利由于不影响年末净资产,因此也就不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企业当年收益的指标,不应由于分配方案不同,计算值也不同。因此,把分母的年末净资产进一步改进为利润分配前的年未净资产,就更趋合理,改进后的公式为:(略) 2.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的一般意义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企业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内的全部资产总体的获利能力,计算公式为:(略) 企业总资产中的负债由债权人提供,债权人从企业(即债务人)获得利息收入,这笔利息收入相对应的是企业(即债务人)的利息支出;企业总资产中的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是股东的投资,股东从企业获得分红,该分红相对应的足企业的净利润,即税后利润,并不是利润总额。所以,把总资产报酬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改为净利润十利息支出,就更趋合理,改进后的计算公式为:(略) 考虑到其计算指标的会计数据是以应计制原则确认的,总资产报酬率并非一种收现的报酬,而作为债权人和股东,往往更注重现金回报的情况,也可以把计算公式的分子再作改进,其计算公式为:(略) 3、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同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该指标意在通过企业收益与支出的比较,评价企业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从耗费角度评价企业收益状况,以利于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支出,提高经营效益。我们知道,利润总额包括了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与成本费用不匹配的成本费用支出,因此,将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的分子,改为营业利润更为合理,按此思路改进的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一营业利润÷成本费用 (二)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是因为若企业的现金流量不足,现金周转不畅,现金调配不灵,将会影响企业的生成和发展,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常见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基本上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数据进行计算,给出评价的,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它们不能反映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存在着只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数”量,不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的缺陷和不足。 在我国企业的实践中,现金流入滞后于盈利确认的现象较为普遍、严重。笔者曾选择1998年年报和1999年中报两期a股公司会计报告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现金流入滞后盈利确认的约占样本总量的67%,约有一半的公司滞后量超过盈利量确认的三分之一。因此,在进行企业盈利能力评价和分析时,补充和增加评价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能力指标进行评价,显得十分必要。以下提供一些这方面的指标供参考选用。 1.经营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表示每一元主营业务收入能形成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收现能力。公式是: 经营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主营业务收入 一般来说,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销售款的回收速度越快,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越好,坏账损失的风险越小。1998年度,沪深两市a股公司该指标平均值为3.24%。 2、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实现的账面利润的关系,其公式为: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营业利润 该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实现的账面利润中流入现金的利润越多,企业营业利润的质量越高。因为只有真正收到的现金利润才是“实在”的利润而非“观念”的利润。 3.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投资收益比率。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投资收益比率反映企业从投资活动中获取的现金收益与账面投资收益的关系。其公式是: 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投资收益比率=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投资收益 该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实际获得现金的投资收益越高,通过该比率可以反映投资收益中变现收益的含量。 4.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表明每一元净利润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净利润的收现水平。其公式是: 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 一般来说,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刮润的实现程度越高,可供企业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增加量越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付现能力。1998年度,沪深两市a股公司的该指标平均值为84.12%。 5.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反映企业全部净利润中收回现金的利润是多少。其公式是: 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6.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表明每一元资产通过经营流动所能形成的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资产的经营收现水平。其公式是: 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经营流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值÷资产总额 一般来说,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高,它也是衡量企业资产的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1998年度,沪深两市a股公司的该指标平均值是2.22%。 财务分析论文:企业财务分析之结构分析法 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分析方法包括结构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可以帮助分析人员从总体上把握公司内部各项报表项目的比重是否合理;比率分析法,可以将纷繁复杂的财务数据,通过比率,简洁、直观地反映出来,并揭示潜在的问题;趋势分析法可以帮助财务分析者对公司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判断。 结构分析是在同一财务报表内部各项目之间进行比较,以某一关键项目的金额为100%,将其余项目与之相比,以显示各项目的相对地位,分析各项目的比重是否合理。以这种百分比表示的财务报表,也称为共同财务报表,对应于我们平时以绝对数额表示的财务报表。 1.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分析。 对于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分析有助于我们判断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是否合理。一个企业如果希望获得长期健康的发展,必须尽量优化其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并保持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的匹配。从第一方面来讲,企业首先必须确定一个既能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又能在不增加财务风险的前提下给企业带来尽可能多利润的流动资金水平。其次,需要从提高投资回报的角度,对企业投资情况进行分类比较,确定合理的比重和格局,包括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如研究开发、企业品牌等)和流动资产投资、直接投资(项目)和间接(证券)投资、产业投资和风险投资等。当然,对于这种合理性的判断必须依赖于企业与行业、历史等基准水平的对比。 在负债结构方面,企业管理的重点是负债的到期结构。由于预期的现金流量通常很难与债务的到期及数量保持协调一致,这就要求企业在允许现金流量波动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负债到期结构,保持充分的安全边际。企业应对长、短期负债的资本成本与其带来的潜在财务风险进行权衡,以确定长、短期负债,以及各种负债方式(比如银行贷款、商业信用、公司债等)的比例。不合理的债务结构将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威胁。 同时,企业还应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确定一个合适的资本比例结构,使负债水平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不能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提高负债固然可以使股东获得更多的财务杠杆利益,但一旦超过一定的临界点,过高的负债比率将会成为财务危机的前兆。 在实际的结构分析中,资产负债表一般以资产总额或权益总额为100%。但根据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侧面的不同,也可以灵活选用其他资产负债表科目。比如,如果要了解的是流动资产的结构,就应该采用流动资产总额作为分母。 2.利润表的结构分析 通常是以营业收入总额为共同基数,然后再求出表中各项目相对于共同基数的百分比,目的在于帮助了解企业有关销售利润率以及各项费用率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还可将前后几期的结构百分比报表汇集在一起,以判断企业盈利状况的发展趋势。 3.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 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结构的分析,信息使用者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现金流入量的具体来源和现金流出量的具体去向,从而有助于预测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并更好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进行判断。 薪金流量表的结构分析包括: (1)总体结构分析。即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和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占全部现金净流量的百分比,了解企业现金净流量的性质、来源与用途,及其对企业未来现金净流量的影响。在分析时,信息使用者应特别关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信息。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占全部现金净流量的百分比的分析,结合比较现金流量表进行长期趋势分析,信息使用者可以了解企业的各种经营决策和指导思想对企业经营成果及其质量的影响。借此,分析者还可以进一步或更准确地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股利支付能力。通常,如果在公司全部现金净流量中,经营性现金流量占的比重较大,说明公司净现金流量比较正常,否则,分析者应该引起高度的关注。 (2)各部分内部不同性质的项目占该部分现金净流量的百分比分析。通过这种结构分析,分析者可以更具体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战略,了解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活力能力、现金股利支付能力及其他现金流量情况。 尽管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均有助于我们料及莪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或业绩,但如果孤立的分析这些结构报表,可能会产生认识的偏颇。 财务分析论文:谈从证券公司实践看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及其改进 摘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证券公司面临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竞争环境、领域和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白热化。财务分析作为评价证券公司财务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现行财务报表、财务分析指标以及财务分析方法等存在的局限性,财务分析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帮助信息使用者有效的利用财务分析做出正确决策,本文就对影响证券公司财务分析发挥作用的各个角度进行一些探讨,并对财务分析存在的局限性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看法。 关键词:证券公司;财务分析;局限性;改进 一、证券公司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告及相关资料自身的局限性 1.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可比性有影响。现行会计准则并未严格限制同一经济业务前后各期的会计处理办法,证券公司根据需要可能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导致前后期间数据的可比性大大降低。如果证券公司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会计政策处理,那么不同的证券公司对同一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采用的方法就会不一样,证券公司之间的数据的可比性也会大大降低,这时财务对比分析就没有意义。会计估计对财务报表数据质量有影响。有些数据在会计核算时往往需要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加以估计计量,例如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等,估计的数据难免主观对财务报表的结果产生影响。 (二)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计算各种财务指标来分析与评价公司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以反映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而在证券行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各项指标缺乏统一评判的标准。处于不同成长周期的公司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证券行业还是一个新兴行业,经营和监管只是在近几年才逐渐进入正轨,在财务比率分析中,缺少行业标准比率,这使得财务比率分析没有参考数据,无法衡量一个证券公司在本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同时也就不好得出分析结论。 (三)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比较分析法存在局限性。比较分析法极为注重比较。实际操作时比较的双方必须具备可比性才有意义:业务性质相同或相似、公司的经营规模较为接近和经营方式相近或相同。这些条件限制了比较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比率分析法存在局限性。比率分析法是目前财务报表分析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它的局限性主要包括:第一,比率值要与某一标准比较方有意义,但这样的绝对标准受到样本数量、计算方法及异常情况的影响,尤其在证券行业内几乎很难找到这样的标准;第二,某些比率反映的是在特定时点上的状况,却无法揭示会计年度其他时点上的财务状况;第三,比率分析在进行同行业的横向比较时,会受到不同证券公司采用不同会计方法的干扰和影响,而公司内部进行纵向比较的可比性又会因在不同期间所选择的会计方法的变更而相应减弱。趋势分析法的局限性。趋势分析法是与本公司不同时期指标相比,一般运用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比率进行财务分析,这比分析单个财务报表能了解更多的情况,特别是可以发现一个公司发展的趋势。但是趋势分析法也有其局限性:第一,趋势分析法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财务报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由于各种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方法的改变,会造成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四)财务分析人员的局限性 由于财务分析人员掌握财务分析理论、相关经济理论及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对财务分析结果的理解就有差异,也就不能透彻解释各项计算指标的经济涵义。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经验、日常接触面不同,导致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不同。工作经验丰富、日常工作中接触公司各项工作多的,就可以从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和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否则就可能仅仅局限于财务报表本身。财务分析人员的风险偏好不同,导致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会存在差异,比如有人认为只有高风险才有高收益,而有人认为稳妥一些保守些好。所以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利用相近或相同的财务分析指标,可能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 (五)财务分析缺乏预测性和前瞻性 财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公司财务资源和当前财务状况的信息,他们更希望了解能够对决策有用的、体现公司现在甚至是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测性信息,以便更好的规避风险,把握机会,做出对公司更为有利的经营决策。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侧重于对历史信息的反映,基本上是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的总结,只重视公司过去财务资源与现在财务状况信息的披露,却忽视了公司未来财务潜力和财务核心能力信息的披露以及对未来信息的反映,虽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缺乏预测性和前瞻性,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全部要求。 二、改进措施 (一)提高财务分析依据资料的质量 第一,证券公司要严格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尽可能地减少或甚至禁止同一类经济业务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减少人为操纵空间,使公司内的会计处理方法统一口径,更具可比性。第二,会计主管部门、行业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内会计处理方法的统一规范,降低各证券公司自行选择会计处理方法的空间,使证券公司间的会计处理方法口径更加统一,更具可比性。第三,目前的会计信息一方面表现于会计信息过量,另一方面公司和市场所需要的真正有效的信息却存在很大的缺口,这需要各证券公司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努力将会计信息与市场预测、行业竞争、薪酬福利等相结合,不断弥补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二)行业对比时要区分规模、成长周期等特点 首先,证券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还没有形成规范的行业标准,公司间的对比完全取决于各公司间财务和经营数据的比较,而公司规模、成长周期、主营业务品种等的差异,使得财务和经营指标的差异巨大,因此在进行行业对比的时候,要选择与本公司规模相近、成立时间差异不大、主营业务品种基本相似的公司进行对比分析,否则分析结果将不具有参考意义。其次,中国证券业协会财务委员会应组织加强对行业财务指标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探索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为各证券公司不断改善财务指标提供依据。 (三)对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的改进 第一,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定性的判断,充分发挥人的丰富经验和量的精密计算两方面的作用,更好 地反映真实情况,获得决策有用的信息。第二,坚持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我们所看到的信息资料,特别是财务报表资料一般是静态的反映过去的或历史的经营情况,而证券公司的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要进行动态分析,在了解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恰当预测未来有一定的帮助。第三,坚持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要全面地看问题,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只看到个别财务指标的高与低,就得出好与坏的结论。第四,建立全面分析和专题分析相结合的财务分析制度,力求做到每月或每季度一次详细分析,每半年或年度一次全面分析,出现重大问题或根据需要再作专题分析。让专题分析成为定期分析的有益补充。 (四)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分析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应加强财务分析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并使他们同时具备财务会计和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财务分析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应多一点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尽可能捕捉、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资料。同时要对公司未来财务潜力和财务核心能力的前瞻性预测,在分析中尽可能地立足当前,瞄准未来,以使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增强财务分析支持经营决策的预见性。 (五)把握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点进行深入分析 证券行业是高风险行业,财务分析时要紧紧把握主要风险点。重点关注以下事项:净资本及各项风险监控指标的状况;资产、负债的质量和结构;证券承销业务、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证券营销人员和经纪人的用工管理、展业管理、报酬支付等方面存在的法律、监管和税务风险;业务转型不确定性导致的财务风险,如短期与长期利益的协调问题,转型的投入产出分析科学性和真实性问题等。同时,要积极探索借助数量经济学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依托各证券公司初步建立的完整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实时统计和量化分析,提高风险分析的针对性、实时性,实现从事后分析向事中控制、事前预测的前瞻性方法转变。 财务分析论文:搞好财务分析工作应把握的原则 论文关键词:企业财务 分析 原则 论文摘要: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同一财务分析指标往往有多种计算方法,从而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反映出不同的经济信息。作为企业财务报表使用者在分析企业会计信息时也应该持稳健态度。 1 财务分析的稳健性原则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核算处理上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者保持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因此,稳健性原则的本质是资本保持及以此为核心对企业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加以维护。 2 运用稳健性原则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保守的速动资产扣除了数额较大的预付帐款和其他流动资产。就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所列项目来看,这些其他流动资产包括其他货币资金,长期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不能用于交付的偿债基金,技改基金等,这些项目的会计数字,在流动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同时又难于随时变现以偿还债务。因此,衡量企业即时偿付能力更为稳健的指标是现金比率,它等于现金及存款再加现金当量与流动负债之比。 3 运用稳健性原则进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是资产负债率。公式:资产负债率=期末负债总额/期末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反映企业举债经营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对于不同产业,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标准,如农业不依靠贷款举债投入,因此这一指标通常在200左右,工业等第二产业一般在40—600之间,而第三产业则相对较活。作为投资者,只要企业资产报酬率大于负债成本率,负债多一点也无妨:经营者则希望有一个合理比率,因为过高会影响企业融资信誉,过低则影响企业生产扩展。 4 运用稳健性原则进行企业资产营运效率分析 4.1 应收帐款周转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赊销净收入/平均应收帐款余额 该指标是指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次数。目前我国企业应收帐款周转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平均应收帐款余额增长过快。在具体计算该指标时,分子赊销净额应为销售总额减去销售退货损失,分母应收帐款余额采用总价法核算时包括销售折扣,折让和坏帐准备。另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应收票据不包括在应收帐款余额中,原因是应收票据事先规定付款期限。但事实上应收票据也是由赊销产生,计算应收帐款余额时如不包括进去,会使相当一部分债权失去有效的风险管理。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平均应收帐款余额用简单平均法,对于季节性经营单位不一定合理,年末如为淡季,该比率也有可能较高,但并不能因此说明企业效益好。因此,分母平均应收帐款余额应采用年内平均法计算。 4.2 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该指标反映在一个会计期间存货周转次数,一般越高越好。存货包括产、供、销三个方面的库存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西方存货周转率指标是指商品存货周转率,即产品销售成本与平均商品存货之比。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与销售成本相对应的应是商品存货,存货上的问题主要反映在商品存货上。 4.3 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固定资产余额 该指标越大,表示固定资产周转效率越高。由于企业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一般在2/3以上,对这个指标的计算就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固定资产的核算关键表现在折旧方法的选取上,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普遍过长,折旧率偏低,企业折旧基金较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固定资产无形损耗增加,《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改变了单一的平均年限的折旧计算方法,规定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在内的四种折旧方法,使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有了一定的资金来源。 5 运用稳健性原则进行获利能力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营业收入确认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但由于“三角债”等原因使企业不能按时收回货款,导致利润虚盈,超前分配和无力垫税。参照西方财务会计做法,在完善相应监督机制前提下,应允许企业合理延缓某些营业收入的确认,推迟纳税时间或按一定比例合理确认收入。另外,企业的投资损益和营业外收支也是确认利润的关键。企业进行短期投资,购买各种有价证券,由于股市千变万化,若按购入成本计价,反映不出投资损益,因此应采用购入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对于企业长期投资,如果拥有实际控制权,则按“权益法”计算投资收益。当被投资企业出现亏损,应提取投资亏损准备金,相应减少长期投资金额。分析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 5.1 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末净资产×100%该指标实际反映企业所有者拥有资产实现收益的能力。企业净资产的主体是投资者,他们最关心企业净利润。企业债务利息作为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涉及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投资者通过股东大会影响经营决策者,使之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以期取得最佳的收益。因此,净资产收益指标集中体现了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指标。 5.2 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该指标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投入产出的效率。虽然说企业的成本资料涉及商业秘密,国家也不再要求企业呈报详细的成本报表,但笔者认为,企业某一项目或某-产品的成本费用总额并非商业秘密,完全可以向外公开,并不造成企业秘密泄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必然首先要使成本费用最小化,企业为降低成本,缩减费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必将提高企业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 5.3 每股盈利 每股盈利= (净利润一优先股股息)/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数 这个指标是西方财务分析中最重要的指标。 6 稳健性原则的实际运用情况分析 作为国际惯例的稳健性原则在我国财务会计改革过程中曾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的争议。企业应用稳健性原则可以防止资产过高估价,收益确定时过分乐观估计而造成决策失误,因此有利于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我国的财务会计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赋予企业一定的选择权和决策权,使企业会计核算有一定的弹性以减少市场经济条件下事实上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然而,从1993年我国“两则”正式采用稳健性原则以来,没有明确的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主观随意性影响了政策的稳定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过度稳健。我国企业在实施承包经营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行为短期化进行掠夺式生产,而稳健原则成为企业承包者隐瞒利润,逃漏税收的秘密武器。有些股份上市公司为了使自己股票价格上升,故意提高企业利润,这种行为本身就违背了稳健原则制定者的初衷。另一个是稳健不足问题。我国企业稳健原则实施范围仍显狭窄,离充分稳健原则还有一定差距。稳健性原则的运用牵涉到企业有关各方利益,突出地表现在企业公开披露会计信息质量上。因此,提供客观、真实和公允的财务会计信息是企业应用稳健性原则的目的。只有对基于稳健原则指导下编制的财务报表有充分的理解,广大投资者才能进行更为准确客观的财务分析并最终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财务分析论文: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作为预测的前提,财务分析同样也是过去经营活动的总结。把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用其能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可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对企业财务分析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拟就目前我国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财务分析 财务管理 方法 作用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反映的财务指标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以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财务分析则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化财务管理理念、财务分析程序、财务分析方法,对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根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而分为外部分析内容、内部分析内容,另可设置专题分析内容。具体来说,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有: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表等核算资料作为依据,采用专门的会计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风险和营运状况进行分析的财务活动。它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只要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1) 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是用资金进行反映的生产经营成果。 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从不同方面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资金周转情况和企业经营的稳定程度。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包括:分析其资本结构,资金使用效率和资产使用效率等。其中资金使用效率和资产使用效率分析构成该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它是财务状况分析的重点。常用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2)获利能力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是企业资金运动的直接目的与动力源泉,一般指企业从销售收入中能获取利润多少的能力。 盈利能力可反映出该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因此,企业的经营人员、投资者和债权人都非常重视和关心。获利能力分析常用指标:主营业务利润率、营业利润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等。 (3)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指借款人偿还债务的能力,可分为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指企业保证及时偿付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到期债务的可靠程度。其指标有固定支出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全部资本化比率和负债与EBITDA 比率等。短期偿债能力指企业支付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其指标有现金比率、营运资金、速动比率、流 动比率等。 (4)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是通过现金流量比率分析对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以及财务需求能力进行财务评价。常用指标有销售现金比率、现金债务比率、现金再投资比率和现金满足内部需要率等。 (5)投资报酬分析。 投资报酬指企业投入资本后所获得的回报。投资报酬分析常用的指标有资本金报酬率和股东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报酬率等。 (6)增长能力分析。 企业的成长性,是企业通过自身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和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其是投资者在选购股票进行长期投资时最为关注的问题。增长能力分析常用的指标有利润增长率、销售增长率、现金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和股利增长率等。 二、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1)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企业财务状况分析,可了解企业现金流量状况、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利于管理者及其相关人员客观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通过分析比较将可能影响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加以区分,划清责任界限,客观评价经营者的业绩,促进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更好提高。根据财务状况的分析结果可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及税金、利润的完成及上缴情况。近些年我国改革不断深入,政府对企业的管理也已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调控,因此,客观有效的财务分析数据对于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经济政策及判断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有重要作用。 (2)财务分析是为债权人、投资者提供正确信息以实施决策的工具企业的投资者可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获利和偿债能力,预测投资后的风险程度及收益水平,从而做出正确决策[4]。近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和发展的势头逐渐明显, 作为企业投资主体也逐渐多元化,债权人已不仅只局限在国家银行。此种情况下,各方面潜在的债权人和投资者在决策上就会考虑到企业的经营现状,他们的信贷和投资等决策就需要通过考察企业的财务状况,对其进行分析,之后作出决策。因此,财务分析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各类债权人和投资者所需信息的重要分析方法。[论文网 ] (3)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了解经营情况及方向、挖掘潜力、找出薄弱环节提供依据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管理、提供可靠资料,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对其成本利润的情况的了解, 及时发现企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对应措施,改善其经营管理模式,使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4)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财务分析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善于企业理财尤为重要。通过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挖掘潜力,找差距,多方面揭露矛盾,找出未被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有效整合,促进企业经营活动朝健康方向,按照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运行。 三、改进财务分析的措施。 (1)提高财务分析依据资料的质量。 第一,拓展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新准则的颁布实施,拓展了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但还够具体全面,要严格按照财会报告充分揭示的原则,对投资者有影响的财务信息要加以披露,地点要固定,时间要及时,信息要全面,不仅要披露确定性信息,还要披露不确 定信息;不仅要披露定量信息,还要披露定性信息;不仅要披露财务信息,还要披露非财务信息。人不仅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还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还要在企业财务报告中披露人力资源状况。 第二,提高财会报告时效性,缩短财务报告周期。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时效性越快越好,因此财会报告的时效性同样重要。 今年来计算机技术大范围普及,多数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已摆脱了手工操作,工作效率显着提高。因此,首先应该把财务报告的披露时间做修改;其次,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实现实时报告与定期报告并存,企业要及时的把相关的信息在自己的网站上, 用户可随时可以查找该企业的财务信息,选取有价值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效率和使用价值。 第三,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机制。 为确保企业提供的会计原始资料真实性,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可靠性和质量特征的要求,要采取必要措施来强化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首先,要从源头上杜绝制度性失真,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其次,加强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监管监督,对其违规执业人员及机构实施严格制裁,如罚款、暂停执业、吊销执业资格,并进行公告等,同时理顺委托关系,改由企业直接委托,由信息使用人直接委托并支付费用,使事务所自主执业,摆脱受被审单位的影响。 (2)努力完善健全财务指标体系。 改进现有财务分析的方法。要针对财务指标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一步健全财务指标体系,针对各行业见不同特点,可对不同行业建立不同指标体系,除要有财务指标,还要有非财务指标。而且针对该指标体系要有与其相适应的分析方法,可适当引入数学分析的方法,来解决目前分析方法简单的弊端,提高分析的效果。 (3)进一步加强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财务资料日益繁复,分析技术不断提高,要进一步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财务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要求财务分析人员不具备专业财务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其他不同行业的专业知识,有助于提高财务分析的效果;其次,要提高财务队伍的道德素质水平, 确保财务分析人员在工作中公正和客观的立场;最后,加强财务分析人员的监督监管,保证财务分析结果公正和客观。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企业的财务制度管理也趋于制度化规范化。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多重考验。财务分析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做好企业财务分析,可以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使企业长久保持竞争优势。 财务分析论文:论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十大问题 摘 要:因企业运行环境变化快,需求、目标导向和分析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多部门多层次人员参与等因素,导致有些企业存在不重视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找不准需求、定位不清、不指导未来、找不到标杆进行比较、不考虑风险、不计资金成本、不结合非财务指标、缺乏动态分析、不剖析整体十大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财会工作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职能,找准定位,服务企业发展战略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正确运用财务分析,科学精细化管理的过程。 关键词:财务分析;存在;问题 1 前言 企业财务分析是指企业根据信息使用的目的不同,从财务角度入手,比照目标和标杆指标,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专业分析,揭示活动结果与目标的差异,探求产生差异的驱动因素,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因企业运行环境变化快,需求、目标导向及分析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多部门多层次人员参与等因素,导致有些企业财务分析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十个常见的问题,希望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有所启发。 2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十个常见问题 问题一: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 目前, 我国仍处于经济转轨期。一方面, 由于市场和自身的原因, 有些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决策很少依靠财务信息支持, 造成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不足; 另一方面,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调整频繁, 为了跟上变化, 大部分企业的财会人员没能处理好企业会计核算反映调整与财会工作服务经营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学习新准则、新制度以及调整核算体系和会计信息系统上, 很少有时间进行财务分析, 从而也难以通过财务分析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产品。在会计核算按照国家强制提供的标准照章处理, 企业对财务分析的需求和供给都不足的情况下, 大部分企业仍存在重会计核算, 轻财务分析的现象。 问题二:找不准需求,不知为谁服务。 在现实中,有些企业财务人员因不了解或不全了解相关各方对财会工作的需求程度,导致其不清楚财会工作为谁服务,反映在财务分析上则表现为:不清楚应为谁提供财务分析产品,应该提供哪些产品。 这些企业的财务部门不习惯与业务单位进行对接,习惯以总部为据点运营,将本部门定位为居高临下的总部职能部门,不清楚财务分析的“客户”,不愿意为业务部门提供个性化的财务需求。财务分析一种模式走天下、只出一种财务分析产品,财务分析报告专业晦涩,让人看不懂。 问题三:定位不清,作用不明。 有些企业对财务分析的定位和作用认识不清,片面地重视企业财务分析,分析得很细,分析结果提示的问题也很到位,然而分析完后却到此为止,没有下文。他们错将财务分析当作战略执行分析的核心,而不是战略与战略行动方案。这样一来,导致财务分析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财务分析的作用似乎也越来越大,但企业仍在走老路,战略执行或偏离目标,或困难重重。 问题四:只检查过去,不指导未来。 受管理者控制性思维习惯的影响,有些企业习惯于对过去已完成、不变化、有结果的活动进行财务分析和检查,而不能够基于过去,结合当前,着眼未来进行分析和沟通。不服务于未来的财务分析,只会发现过去的问题和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 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上,这些企业的财务分析以内部的、静态的的信息为主材料,很少采用外部竞争者提供的动态环境信息,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无法为企业战略的动态调整提供指导和帮助,那么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是阳光大道还是荆棘丛丛就不得而知了。[论文网] 问题五:找不到标杆,不知优劣。 由于没有战略、或战略不清晰,或战略没有转化为可执行的标准,有些企业对外不清晰行业竞争情况,不找或找不到外部标杆,不分析或分析不出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看不到机遇与威胁。对内,缺乏走向战略目标的明确的行军路线和阶段目标,走到哪算哪,甚至不清楚企业走到了哪一阶段。 找不到外部标杆的结果是习惯于自我比较,习惯于与本企业的计划比,与过去同期比,是计划和过去存在问题还是当前存在问题,不得而知。没有正确的比较就没有真正动力,就不能找准正确的方向,找不准方向就不知企业存亡。 问题六:不考虑风险,或过于保守。 有些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决策不进行风险分析,过去运气比较好,胆子大,财务分析从不考虑或很少考虑风险,对分析结果不进行风险调整,把偶然的成功当成决策系统的必然成功,导致企业决策层夸大自身能力,喜欢冲击小概率事件,看不到前方万丈深渊,直到风险变损失时,企业已陷入万劫不复,难以重生的境地。 由于缺乏对风险的正确认识,有些企业惧怕风险,或缺乏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责任制度,要么视风险为洪水猛兽,要么但求无过,对存在风险的业务一律回避,满足于赚取微薄的利润,看不到风险中蕴藏的机会,错失发展良机,以致落后遭致淘汰。 问题七:不计资金成本,影响效率。 有些企业财大气粗,摊子很大,特别是一些垄断企业,项目分析与内部核算不计资金占用成本,企业内占用大量资金的业务单元明为贡献实为包袱。这类企业有时为了做大,并购了大量不计资金成本的微利企业,其结果是股东投资回报不断受到侵蚀而企业却浑然不知。这些企业虽长年盈利,净资产回报率却大大低于市场利率,占用股东和社会的大量资源低效运转。 问题八:重财务指标,轻非财务指标。 货币计量假设虽然为财会工作提供了处理企业信息的便利,但也容易使一些企业只重视结果而不顾过程。有些企业重财务指标分析,轻非财务指标分析;分析的过程是从大结果到小结果;只出数字结果,而不清楚数字内涵,始终找不到产生结果的驱动因素,更没有涉及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 以价值为管理基础的企业,倾向于降低成本和强化资产结构等较易达的的目标,常忽略外部众多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遗漏一些非货币性的外部战略性信息,对威胁与机遇的反应较慢;对内仅以财务指标评价,否决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业务。 问题九:习惯使用静态分析,缺乏动态分析。 有些企业习惯于用静态的思维、静态的企业发展战略、静态的市场环境、静态的生产经营计划和静态的员工需求与能力对企业进行静态的分析。这些企业很少关注外部和内部的变化,很少动态地去修正和完善企业的战略规划,很少调整行动方案。从而难以做到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 问题十:不解剖整体,个体分析不足。 有些大企业、大集团规模越做越大,财务越分析越来越宏观,出现了重视整体分析,轻视个体分析的一锅煮现象。他们没有像解剖麻雀一样对企业各分部中心、各业务流程、各作业单元分别进行财务分析,因此也就分析不出个体的战略贡献,从而难以挖掘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 力;对分部中心的分析不客观,不到位,就会造成低效率挤占战略单位和高效分部资源的现象,而企业整体资源配置的低效,最终将影响企业整体效益。 3 结语 大多数企业的财务分析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上述十大问题,而解决这十大问题的过程也将是企业财会工作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职能,找准定位,服务企业发展战略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正确运用财务分析,科学精细化管理的过程。 财务分析论文:人力资本经营的财务分析 [内容摘要]根据两权分离的变异和人力资本的质态特征,笔者在本文中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论,接着阐述了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的五大特点:保值增值基础的动态性、运作方式的特殊性、财务目标的变异性、财务对象和主体的差异性、收益分配方式的事前性,四大职能:组合人力资本、管理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人力资本、营运人力资本,和五个方面的内容:确定人力资本结构、筹资、投资、激励与约束设计、收益分配,并分析了人力资本财务论的分层结构。 源于两权分离,对应于所有者财务论,有学者提出了经营者财务论(汤谷良,1997)。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两权分离与早期的两权分离相比,又有了部分质的变异:就是经营管理者等开始以知识和技能拥有企业的产权,形成人力资本,从最初的资本家与企业家融为一体经企业家与资本家分离到最后企业家与“资本家”又融为一体(借用资本家一词,实际上是指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相融合),起点的融合以物质资本家为主,终点的融合以企业家即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主(方竹兰,1997)。这就使以人力资本身份出现的经营者的经营对象从物质资本扩展到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实物资本范畴(其关系如下图)。物质资本的经营者财务体系已较成熟,而人力资本的经营者财务尚待探索。鉴于此,笔者提出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论。 一、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的特点 物质资本是一种要素资本,发挥基础性作用,存在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而人力资本是一种能动性资本,在资本经营中发挥主导作用,具有边际效益递增的趋势,这二者具有质态上的差异: (1)人力资本以人为载体,人的生命周期限定了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时间,而物质资本没有时间上的限制; (2)人力资本具有能动性,而物质资本是一种要素性资本,发挥基础性作用,没有能动性; (3)人力资本自身价值具有不确定性,总体趋势是递增,而物质资本的价值相对较为稳定,其边际效益递减; (4)人力资本暗含有标准性,其标准因时因地而不同,而物质资本无此限制: (5)人力资本不具有抵押性,而物质资本具有可抵押性; (6)因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在行业间的流动具有不利性,而物质资本为谋求最大利益,可以在不同行业间自由流动。 这样,虽然同样站在经营者的角度,但二者却各有其自身的运行轨迹。与物质资本经营者财务相比,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有以下特点: (一)人力资本保值增值基础的动态性 经营者的首要目标就是保证资本保值增值,在此基础上求企业的发展壮大。然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此目标的表现形式上是有很大差异的,这源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质态差异性(如前所述)。物质资本投入企业后,作为经营者的法人财产,其保值增值的基础即物质资本的数额呈现“稳定性”。而人力资本投入企业后,虽然仍是经营者的法人财产,但由于人力资本自身的继续投入、干中学等,使其价值不断增大,也可能由于其自身的堕性等,使其内在的价值不断降低。当人力资本自身价值不断增大超过一定限度时,人力资本所有者则会要求物质资本所有者增大自己的产权额度;当人力资本自身价值不断减少时,物质资本所有者则会要求减少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产权额度,使人力资本价值的稳定性呈现出阶段性。这种阶段性就使作为经营者法人财产的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的基础呈现动态的变化性。 (二)人力资本运作方式上的特殊性 物质资本的经营,从本质上看,就是一种物质资产要素的组合。在早期的工业经济时代,是一种需求型市场,那么,这种要素组合经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占领市场来获取高额利润就有其发展的极大空间。随着社会进步,需求型市场经济外在环境发生了变化,转向了营销型市场经济,以致现在的资本运作型市场经济。这就使得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重要性开始被社会注意,于是给予其企业的所有权,以求发挥其所有的潜能。这时的企业经营,就是无能动性的物质的要素和有能动性的人的要素的组合经营,通过边际效益递增的人力资本和边际效益递减的物质资本的组合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这就使得经营人力资本的运作方式与物质资本相比有了大的变化,如不再强调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而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平等、给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有时甚至表现为符合人的本性而非理性的以示尊重人才的方式等。对人力资本的运作,重在求得其能动性的最佳发挥。 (三)财务目标的变异性 就物质资本经营者而言,遵循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而这个目标对作为企业所有者以外的主体而言就没有吸引力。随着20世纪80年代提出知识经济以来,对企业最大的影响之一就是经营理念的变化。现在最深入人心的经营理念就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而这个理念要靠科技投入的增加,尤其是有新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本来支撑。这样,赋与人力资本企业产权既是资本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也使得在人力资本的介入下,企业的经营目标开始发生变化,有学者提出企业目标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应该是全体签约人的共同剩余的最大化(刘汉民,刘世锦,2001)。也有学者提出企业财务目标是“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程宏伟,2001)。“从80年代至今,美国已有29个州修改了公司法,要求公司经理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服务,而不仅为股东(stockholders)服务。换言之,股东只是‘利益相关者’的一部分,而劳动者、债权人和共同体则为另一部分‘利益相关者’”(S.wallman)。对于企业的目标现在还没有形成一致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已经发生了变化。从现实可操作性看,笔者倾向于“全体签约人的共同剩余的最大化”。 (四)财务对象和主体的差异性 从财务对象上看,无论是物质资本还是人力资本,都属于法人财产,因而,从表象上看,无论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还是物质资本经营者财务,似乎其对象都是法人财产,但这个法人财产的组成发生了变化,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的对象是人力资本组成的法人财产,物质资本经营者财务的对象是物质资本组成的法人财产。从财务主体上看,其主体都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但两种情况下的经营管理者的地位和动机不一样。在物质资本经营者财务中,经营者受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激励与约束,以求其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一致,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营者的动力问题,而使经营者始终有自身效用最大的动机(干胜道,1995),使经营者和所有者的目标始终不能达到完全的协调一致。在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中,人力资本经营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同为企业的所有者,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力资本经营者的利益动力问题,从而使这两种所有者在劳动与资本地位平等、利益均衡增加之基础上易于达成一致的目标,从而较有效地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减少物质资本所有者的监督成本等。 (五)收益分配方式的事前性 在物资资本经营者财务中,对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分配是在既定的经营结果的基础上,并在假定物质资本同质性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利益分配模式来分配利益,这最终的根源仍在于物质资本的物质属性。这形成了一种“事后型”收益模式。而在人力资本所有者财务中,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分配是在事先的条件下,并假定人力资本不同质的基础上,设计体现经营者意图的一定的利益分配模式,以求最大限度的调动人力资本的能动性,求得企业经营成果的最大化,来最终实现各方所得利益的最大化,这最终的根源在于人力资本的能动性。这形成了一种“事前型”收益模式。 二、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的分层体系和经营者职能 (一)人力资本财务管理的分层结构 正如物质资本经营者财务管理存在分层性一样,作为法人财产权的人力资本财务管理由于其委托关系的分层性,仍然存在分层。这使得人力资本财务管理的职能由于人力资本的不同质性(人力资本存在的高、低级区别)和委托关系的层次性,呈现出不同的财务管理主体及相应的不同财务管理内容。这样,企业的整个人力资本财务管理活动就表现为如上表所示的四个决策层次。 在以上四个层次的财务管理分层中,随着人力资本自身层次由高到低的排列,其相应层次的人力资本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由高到低相应排列,而显示出与物质资本财务管理分层体系的不同性,其根源仍在于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质态的差异性。 (二)、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的职能 作为物质资本的经营者,他是直接承担资本增值职能的责任主体或法人产权主体,具有三方面的特征:(1)受资本所有者的委托,直接承担资本营运和增值的职能;(2)拥有对营运资本的直接支配权和处分权;(3)拥有对资本增值收益分配的直接决定权(赵旭亮,王明华,2000)。作为人力资本经营者,仍是如此,只是他经营的对象变为质态不同的人力资本。当然,在该文中阐述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的职能则侧重于人力资本,但可能不得不涉及物质资本。其主要职能包括: 1.组合人力资本。依据人力资本的质量和层次,人力资本可分为:一般人力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管理型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四类,其中企业家人力资本是最高层次(焦斌龙,2000)。组合人力资本,就要确定企业对各类、各层次人力资本的需求,有一个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这个结构模式因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而可能不同,其衡量的标准就是使企业效益持续最大化。当然,这要考虑非人力资本化的劳动者和物质资本的因素,人力资本结构只是服从企业整体目标的一个重要局部。这样,现有的资本结构因人力资本的介入就显得较为单薄,提出物质资本(包括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结构比(刘汉民,2001)就显得顺理成章。当然,人力资本的组合结构以及人力资本介入下的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标准还有待探索。从总的来说,在考虑物质资本的前提下,这种人力资本组合应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2.管理人力资本。确定企业所需的各层次、各类人力资本后,就要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引入所需的人力资本,这一般通过企业的各层次人力资本管理部门等进行。而管理人力资本的重点,就是使人尽其才,人岗定位科学,人所具有的才能与他所任职岗位相吻合。因此,人力资本经营者必须具有识别各类人力资本能力的能力,其目的是促进人力资本的进一步形成和增值。进一步形成的方式是教育式和实践式;增值的思路是:使企业对员工所知越用越多,使员工对企业所需知识越知越多,形成一种良好的用人机制,努力促成一种人力资本的良性循环。 3.激励与约束人力资本。这个职能要解决的是“让位子上的人不偷懒”、以及“如何使其努力工作”,“让不同位子上的人有干劲”。市场经济下对人的假设是有理性的经济人。为此,在考虑声誉机制等伦理因素的前提下,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具体包括收益结构的设计、收入数量的确定方式、收益形式的设计等,同时注意形成企业内部的约束机制,建立评价与淘汰体系。在一些优秀的企业中,普遍存在激烈的内部竞争、定期进行的绩效考核和反馈,以及对人员的优胜劣汰。现实的情况是必须改革我国现有的激励机制,尤其是对国有企业家的激励机制,通过改革,将其引导到最大化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方向上来,发挥人力资本的知识和技能,进而带动企业的发展。 4.进行人力资本营运。对于人力资本的营运,包括对人力资本营运战略策略的谋划,以及对于人力资本的筹集、运用、投放、积累、扩张、淘汰等,其目的就是为了人力资本的保值和增值。比如:人力资本流动是一个政策领域,人力资本经营者为之要设计人力资本流动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的运作,讨论决定谁被雇佣、提升、解雇或退休,以及这些决定以何种方式符合个人和公司的需要,并且明确这个过程由谁负责。这个过程也在塑造公司人力资本经营者的人力资本观,如日本一些公司使用的终身雇佣制等。 三、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的内容 由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在企业的运营中不是决然分开,因而,在阐述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管理的内容时,仍可能涉及它。由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质态差异,就总体而言,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管理的内容将是五大块:确定人力资本结构、筹资、投资、设计激励与约束机制和收益分配。 (一)确定人力资本结构 由于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将使现有的资本结构理论显得非常窘迫。对资本结构的构架,应在下面三个方面来考虑:人力资本、权益性物质资本、债务性物质资本以及每一方面内在的构成。对人力资本的考虑,还要考虑作为物质资本表现形态的普通劳动者。尤其是在知识经济中,人的因素比物的因素更为重要,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结构、人力资本内部结构的探索就显得极为重要,而这又直接涉及到筹资的结构、方式、规模和收益分配方面等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这里要特别注意确定的资本结构与筹资结构、资本经营结构的一致性以及内在的动态适应性。因而,笔者把人力资本结构列为独立的一部分内容。 (二)筹资方面 就企业而言,就是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筹集人力资本,也即人才。当然,针对人力资本自身的情况,其筹资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对企业而言的高级人力资本,则是物质资本所有者的人直接和人力资本“讨价还价”,如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经理等,而对于中低级人力资本,则是由企业管理当局根据所有者的要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聘用。对于中低级人力资本自身而言,则可能以单个形式与企业管理当局签约,也可能通过集体谈判的方式与企业签约。企业提高人力资本含量,乌尔里克认为其具体途径有:外部雇佣、内部培养、借用外脑、末位淘汰、维系人心。这是其一。其二,就是要筹集对进入企业的人力资本进行培训和开发的资金来源。其三,就是要进行对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的问题。“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使直接利用这些经济资源时无法采用事前全部讲清楚的合约模式”(周其仁,1996),这就使包含确定人力资本价值的合约呈现期间性,并且,这个价值的确定要借助市场机制来配套完成,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社会中介机构的介入。总之,围绕人力资本的引进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预测、分析人力资本的市场供给情况和企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情况;与人力资本引进相配套的物质资本的筹集措施;人力资本的价值评估和报酬的确定;人力资本的筹集成本和人力资本介入下的资本结构等。 (三)投资方面 针对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而言,从过程上讲投资包括对人力资本投资目标的确定、方案的规划、操作程序的设计、投资效益的分析等,其中投资收益的分析包括员工招聘投资收益分析、员工培训投资收益分析和人员内部流动投资分析。从方式上讲,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包括:人员招聘投资、人员培训投资、人员内部流动投资。从内容上讲,人力资本投资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析与评价;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的确认:由于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带来的对物质资本的投资、对企业整个资本结构的调整;对人力资本报酬的重新确定等。 (四)设计激励约束方面 物质资本的收益分配是“事后型”,而人力资本的收益分配是“事前型”,这根源在于人力资本的能动性。为此,就要在事前设计旨在极大限度调动人力资本能动性的激励约束模式。具体而言,就要根据企业的性质、所处的行业、企业的发展状况,人力资本的层次等,设计适合企业的激励约束模式,“激”要与“绩”相关,“束”要与“责”对应,激励的手段要以物质为主、兼顾精神方面,激励的目的要近期与远期结合。从财务方面考虑,主要在物质收益方面。 (五)收益分配方面 由于两权分离,人力资本具有双重角色,既是资本人格化主体,又是劳动的人格化主体。作为资本人格化主体,他拥有剩余价值索取权,参与企业剩余的分配;作为劳动人格化主体,他获取工资,取得固定收入。这里的收益分配根据事前的设计、事后的考核来进行。如果收益分配方式可选择,还要结合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意愿而定。另外,还要考虑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在企业剩余分配中的形式、比重和相应的模式以及随着人力资本价值的变化而带来剩余分配的变化,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与取得工资收入的比例协调等。 当然,对人力资本财务论的研究,特别是从所有者和经营者角度对其研究,无论对现有的财务分层理论、学科体系建设、中国入关的现实需要,还是对现行的公司治理研究,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财务分析论文:财务分析指标的修正探析 财务分析往往通过财务比率的计算来进行。财务比率指标是相关但不相同财务项目之间的对比所得,用来反映财务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可以反映出企业盈利。偿债、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的财务状况。它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也是上市公司对外财务信息披露的重要方面。财务指标所反映的财务信息对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等均是十分重要的信息,因此要求财务指标反映的信息必须客观准确,而财务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公式本身的科学、合理与否是影响财务信息准确性、科学性的重要方面。但是就目前财务指标计算的内容看,还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本文仅就部分财务指标本身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进行初步的探析,以利于财务指标体系的完善。 1.关于自有资金利润率。自有资金利润率也可以称为权益资金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权益净利润率等,该指标的作用是反映自有资金的获利情况。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自有资金利润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自有资金利润率=净利润÷期末净资产。 该指标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该指标有两种不同的计算公式和解释,那么到底该指标应该按期末净资产计算呢?还是按平均净资产计算呢?二是无论上述指标中的净资产按平均数计算还是按期末数计算均包括了本年增加的净利润和本年增加的所有者权益,这部分非本年投入的资金是否应包括在指标计算的内容之中呢?根据指标计算口径一致的原则,分子为时期数时,分母也应为时期数,这样指标计算的分子分母才能匹配。净利润是全年的发生额,属于时期数性质,因此在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时分母也应当为时期数,若分母采用期末净资产,显然违背了指标计算口径一致的原则。但是,该指标分母若按期末或平均数计算均包括了当期增加的净收益或当期增加的其他所有者权益,也就是说,当期增加的利润或所有者权益自己按自己的金额计算了收益率,显然不合适,因为有关收益率指标应当是反映当期投入资金所实现的收益,所以从投入和占用资金的角度看,似乎以期初的的净资产作为分母更合适。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误解,造成这一误解的原因是对占用资金的理解问题。大家知道,一定时期的净收益或增加的所有者权益是由每月实现或创造的净收益累计而形成的,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如1年中,l月份创造的净收益或增加的所有者权益显然1月份并未占用这部分资金(属于1月份增值的部分),2月份及以后月份的道理相同,也就是说企业占用的净资产不仅有年初的净资产还有年度中间逐月实现或增加的净资产,只有占用的时间不同而已。即1月份增加的净资产占用了11个月,2月份增加的净资产占用了10个月,以此类推,12月份增加的净资产当年并没有占用。因此,在计算权益净利率时其分母既不能按年初的金额计算,也不能按年末的金额计算,应按全年的平均数计算,只是计算平均数时不能简单地(年初数十年末数)÷2,而应当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平均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十(l月份增加的净资产×ll+ 2月份增加的净资产 ×10……+ 11月份增加的净资产×l+ 12月份增加的净资产×0)÷12,按照该平均数计算的平均净资产确定的净资产收益率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该指标的内涵。 2.关于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率是指净利润中股利所占的比重,公式为: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十每股净收益。 该指标存在两个问题。(l)该指标中的每股净收益按准则一号的规定有两种计算方法:加权平均和全面摊薄,那么股利支付率计算时到底按哪种方法处理呢,目前似乎没有统一的说法。由于每股股利是按“年末普通股份总数”计算的,所以在计算“股利支付率”时相应地其分母每股收益也应按“年末普通股份总数”计算,即按全面摊薄的方法计算。(2)股利支付率与留存收益之间的关系问题。留存收益是指净利润减去全部股利的余额,留存收益与净利润的比率称为留存盈利比率。将股利支付率与留存盈利比率的含义及公式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应有以下等式成立:股利支付率十留存盈利比率=l。这就涉及留存盈利的内涵问题,留存盈利是否包括法定公积金、公益金、任意公积金在内。按公式及定义本身来理解,留存盈利应该包括这些内容。但是这又与会计上一般意义的留存收益不相符,因为会计核算的留存收益是指未分配利润。留存盈利与留存收益之间是什么关系至少在目前我们所见到的资料中没有明确。同时不管留存盈利是否包括法定公积金、公益金、任意公积金在内,按该指标的计算公式计算的胜利支付率与利润分配的顺序是脱节的。按照(公司法)第177条的规定,股份公司净利润的分配顺序是:首先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然后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最后是分配股利。也就是说,在提取公积金以前可能存在用当年的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情况,那么即使留存盈利中包括公积金、公益金等,也可能出现股利支付率十留存盈利率不等于1的情况,即留存盈利不一定等于净利润减全部胜利。我认为比较准确的提法应当是股利支付率是股利占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记入可供分配利润的比例,计算公式为: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盈余,留存盈利比率=每股留存盈余。每股盈余,其中,每股盈余是指当年的净利润计入可供分配利润的金额。另外,留存盈利比率应当是当年末分配利润占每股盈余的比率更准确。 3.关于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所有者权益期末总额与期初总额的比值。公式为:资本保值增值率=所有者权益期末总额。所有者权益期初总额。一般说来,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说明所有者权益增加,小于1说明所有者权益损失产 该指标同样存在两个问题:(l)若保值增值率大于或等于1是否真正意味着所有者权益保值增值呢?保值增值的原意是指通过经营活动实现利润使资本保值或增值。但若按该指标的公式计算,可能会出现企业亏损而资本仍然保值或增值的情况。因为引起当期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原因除了实现利润而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存在未分配利润外,还有股票发行或配售溢价。法定资产重估、投资者增资等非利润因素。显然若非利润因素引起的资本公积等增加额等于亏损额,资本照样“保值”,若非利润因素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增加额大于亏损额,企业甚至会出现资本“增值”的情况,该指标的计算和考核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我认为在计算资本保值增值率时必须扣除非利润因素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这样才能真正反映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2)该指标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期末与期初所有者权益的对比,并没有反映资本的“值”保与增,因为该指标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若真正要反映资本的值的保与增,则应将所有者权益的期末数按考虑了通货膨胀的折现率折成现值后再与期初数比较,才能确切地反映所有者权益的保值与增值情况。考虑到全年都有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情况,在折现时可以简单按半年期限折现,即保值增值率二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的现值。所有者权益期初总额。其中,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的现值首先应扣除非利润因素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即:利润因素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增加额×(l+I)-0.5十期初所有者权益二期末所有者权益的现值,I为考虑了通货膨胀后的折现率,也可以将I调整为半年期的,相应地折现期按1年计算。 4.关于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部分再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一般流动资产减存货称为速动资产。公式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该指标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存货被扣除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存货变现能力差,流动性差,周转速度慢。但是企业流动资产中除了存货存在上述问题外,还有待摊费用等同样存在上述问题,但在计算该指标时并未明确提出要扣除。实际上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的流动性和变现性比存货资产更差。所以我认为在计算速动比率时应当按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待摊费用和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后的余额计算速动资产,然后计算速动比率,这样才不至于对该指标的理解造成误解,也使该指标反映的内容更确切,真正体现其作用。 财务比率分析涉及的指标很多,许多指标的内涵是明确的,但确有部分指标内容和内涵均有不明确或不合理之处。因此经过大家共同探讨后明确其内涵和内容是一项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的工作,本文仅就上述几个指标进行初步的分析,期望起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广泛研究,不断完善财务指标体系。 财务分析论文:浅探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从目前企业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入手,分别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三个方面对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对财务分析指标的改进和完善作原则性的提示。 一、偿债能力财务指标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企业及时、足额偿还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其主要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这些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这些比率在评价短期偿债能力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流动比率指标。流动比率是用以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它不能作为衡量企业短期变现能力的绝对标准。 一是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流动资产保证程度强,并不说明企业已有足够的偿债资金。所以,考察流动比率时,要视每一项流动资产的短期变现能力,设计一个变现系数,对企业的流动资产进行修正,这样才能得到客观、真实的流动比率。 二是计价基础的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该比率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可靠性。计算流动比率时(速动比率亦如此),分母中的短期负债较多采用到期值计价,而分子中的流动资产有的采用现值计价(如现金、银行存款),有的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如存货、短期投资),还有的采用未来价值计价(如应收账款)。计价基础不一致必然导致流动比率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可靠性下降。所以,流动资产的未来价值与短期负债的未来价值之比才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三是该比率只反映报告日的静态状况,具有较强的粉饰效应,因此要注意企业会计分析期前后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变动情况。流动资产中各要素所占比例的大小,对企业偿债能力有重要影响,流动性较差的项目所占比重越大,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就越差。而企业可以通过瞬时增加流动资产或减少流动负债等方法来粉饰其流动比率,人为操纵其大小,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 2.速动比率指标。速动比率是比流动比率更能反映流动负债偿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指标。该比率虽然弥补了流动比率的某些不足,却仍没有全面考虑速动资产的构成。速动资产尽管变现能力较强,但它并不等于企业的现时支付能力。当企业速动资产中含有大量不良应收账款时,或企业的短期股票投资套牢而转化为事实上的长期投资时,即使该比率大于1,也不能保证企业有很强的短期偿债能力。因此,该比率应与速动资产变现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及坏账准备率等相关指标结合起来分析。 3.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该比率只能反映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和企业举债经营的基本条件,不能反映企业债务本金的偿还能力。同时,企业偿还借款的本金和利息不是用利润支付,而是用流动资产来支付,所以使用这一比率进行分析时,不能说明企业是否有足够多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本息。另外,使用该指标时,还应注意非付现费用问题。从长期来看,企业必须拥有支付其所有费用的资金,但从短期来看,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待摊费用、递延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摊销等非付现费用,并不需要现金支付,只需从企业当期利润中扣除。因而,有些企业即使在利息保障倍数低于1的情况下,也能够偿还其债务利息。 二、营运能力财务指标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用以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其在实践中存在以下局限性:一是没有考虑应收账款的回收时间,不能准确地反映年度内收回账款的进程及均衡情况;二是当销售具有季节性,特别是当赊销业务量各年相差较悬殊时,该指标不能对跨年度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进行连续反映;三是不能及时提供应收账款周转率信息。该指标反映某一段时期的周转情况,只有在期末才能根据年销售额、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计算出来。 2.存货周转率指标。存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销售能力强弱、存货是否过量和资产是否具有较强流动性的一个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综合性指标。在实际运用中,存货计价方法对存货周转率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分析企业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的存货周转率时,应注意存货计价方法是否一致。另外,为了改善资产报酬率,企业管理层可能会希望降低存货水平和周转期,有时受人为因素影响,该指标不能准确地反映存货资产的运营效率。同时,在分析中不可忽视因存货水平过高或过低而造成的一些相关成本,如存货水平低会造成失去顾客信誉、销售机会及生产延后。 值得注意的是,存货水平高、存货周转率低,未必表明资产使用效率低。存货增加可能是经营策略的结果,如对因短缺可能造成未来供应中断而采取的谨慎性行为、预测未来物价上涨的投机行动、满足预计商品需求增加的行动等等。此外,对很多实施存货控制(如准时制JIT)、实现零库存的企业,在对其进行考核时,该比率将失去意义。 三、盈利能力财务指标分析 1.销售利润率指标。盈利能力分析中主要的分析指标是销售利润率指标。销售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与产品销售净收入的比值,其反映的是企业一定时期的获利能力。销售利润率虽能揭示某一特定时期的获利水平,但难以反映获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且该比率受企业筹资决策的影响。财务费用作为筹资成本在计算利润总额时须扣除。在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资本结构不同,财务费用水平也会不同,销售利润率就会有差异。同时,投资净收益是企业间相互参股、控股或其他投资形式所取得的利润,与销售利润率中的当期产品销售收入之间没有配比关系。同样,销售利润率指标之间以及营业外收支净额与当期产品销售收入之间也没有配比关系。因此,销售利润率指标不符合配比原则与可比性原则。 还需注意的是,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将很难区分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在实际经营中,有些企业的营业外收入甚至超过了主营业务收入。若仍以主营业务收入来计算销售利润率指标,则不能反映企业经营收入的全貌,也就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获利水平。 2.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资本保值增值率是考核经营者对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能力的指标。资本保值增值率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该指标除了受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还受企业利润分配政策的影响,同时也未考虑物价变动的影响;二是分子分母为两个不同时点上的数据,缺乏时间上的相关性,如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应将年初的净资产折算为年末时点上的价值(或年末净资产贴现为年初时点上的价值),再将其与年末(或年初)净资产进行比较;三是在经营期间由于投资者投入资本、企业接受捐赠、资本(股本)溢价以及资产升值的客观原因导致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的增加,并不是资本的增值,向投资者分配的当期利润也未包括在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未分配利润”项目中。所以,计算资本保值增值率时,应从期末净资产中扣除报告期因客观原因产生的增减额,再加上向投资者分配的当年利润。资本增值是经营者运用存量资产进行各项经营活动而产生的期初、期末净资产的差异,若企业出现亏损,则资本是不能保值的。 3.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公司股东向公司投入资本的报酬率,反映了公司净资产的增值情况。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年末净资产”项目中由于已经剔除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的数额,导致采取不同股利政策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口径存在差异;二是由于“年末净资产”项目中包括公司年度内增加的净资产,而这部分增加的净资产是在报告年度内逐步取得的,而公司对该部分新增净资产的使用自然是在取得以后,上述计算公式显然没有考虑到这部分净资产的使用时间,导致“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结果不尽合理。 对于修正和改进财务分析指标的工作,很多学者和实务工作者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讨。改进和完善现行财务指标体系,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深化会计制度改革、规范会计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财务分析论文:中小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研究 摘要:会计信息的复杂化,导致原有的财务报告分析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分析的需要。而且,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我们应该针对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的实际,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补充和完善。即最大限度地利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报表的初充指标所提供的信息。从而使会计报表分析更准确、更可靠,减少中小企业决策的不确定性,降低企业发展中的风险。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报告;现状;措施 一、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主要是指标分析。基本财务指标主要是根据三张会计报表为依据,通过比率分析达到分析报表的目的。其指标包括盈利比率、偿债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比率。反映中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通常使用的主要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销售期间费用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偿债能力分析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主要的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资产管理比率是用来衡量中小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的财务比率,主要包括营业周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现金流量分析有利于报表使用者正确评价中小企业的支付能力,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其中流动性分析是指将资产迅速转变为现金的能力,主要有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债务总额比。获取现金能力分析是指经营现金净流入和投入资源的比值,包括销售现金比率、每股营业现金流量、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财务弹性分析是指中小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包括现金满足投资比率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收益质量分析是指报告收益与中小企业业绩之间的相互关系;衡量收益质量的指标是现金营运指数。 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分析注重财务指标分析,极少提到审计报告和会计报表附注分析,这就给那些经营效益不好的单位管理者有机可乘。他们利用报表分析的不完善,大肆操纵利润,滥用关联方交易以及一些假销售手段等使本来亏损的中小企业变得利润丰富。所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体系必须扩展到审计报告分析、财务指标分析和会计报表附注分析。 二、完善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体系的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信息系统越来越复杂,原有的财务报告分析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分析的需要,再以以前的分析体系分析现有的财务报告,有时会出现很大的偏差,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所以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补充。 1.中小企业会计报表附注分析 (1)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分析。应收账款是指在中小企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流动资产,如果不实行科学的管理,就很容易形成陈年呆账、坏账给企中小企业造成损失。所以,中小企业必须在财务报告附注中列示应收账款的账龄及坏账政策,以便投资者准确判断中小企业的资产质量及财务状况。这样投资者可以分析应收款增加的原因、应收账款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按规定提取坏账准备。 (2)中小企业的存货分析。通过财务报告附注可以清楚地看出存货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如果原材料存货增加,而产成品存货减少或略有增加,说明该中小企业正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销售量较大,能产生较高毛利润;如果原材料存货减少,而产成品增加,说明该中小企业正处于衰退期,该产品正逐渐被新产品代替,或者这种产品生产过剩。这样的中小企业唯一的出路就是迅速转移新产品的生产。另外,通过财务报告附注还可了解到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情况,如果存货计提的减值准备大,表明可收回金额比成本低很多,存货很可能过时或毁损。 (3)中小企业的营业外收支分析。营业外收支是指与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支,属于非正常项目,在进行财务指标分析时,应注意是否排除这项非正常项目,这就得根据重要性原则,即相对于净利润的比例,比例较大即为重要,应排除。因为它是偶然性因素,不能长期给中小企业带来收益和损失,不排除就会影响分析结果。 (4)中小企业的关联方交易。会计准则规定,中小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应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交易的金额、定价政策、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关联交易披露最重要的是定价政策和交易金额。关联方为了操纵利润,经常通过关联方来达到某种目标的目的。 2.中小企业的补充财务指标分析 (1)中小企业的主营业务收现率。主营业务收现率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主营业务收入收现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此指标可以弥补销售现金比率的不足,当中小企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随业务量的增长销售现金比率一般都较低,但不是收益质量不够好,而是随业务量的增长,存货和应收项目自然增长的结果。该指标接近117%,说明中小企业产品销售形势看好,相对于购买者存在比较优势,或中小企业信用政策合理,催账工作得力,中小企业能够及时收回现金,保证生产经营顺畅周转,收益质量较高。反之,如果该指标较低,说明中小企业销售形势不佳,或可能存在不正常销售和舞弊的可能性,或信用政策制定不合理、收账不力、收益质量较差。尤其在分析该指标时,还应结合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应收账款及营业收入的变化越势,分析该指标在大于117%时,是否是由于中小企业近年来销售萎缩,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得到收回而形成的。 (2)中小企业的主营业务付现比。①主营业务付现比=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此指标可以反映中小企业现金支付能力,表明中小企业每发生1元的主营业务成本,实际支付的现金数额。如果该比率约为117%,说明主营业务成本基本是付现成本,中小企业没有因购货而形成对销货方的负债;如果比例大于117%,说明中小企业除了支付了当期主营业务成本以外,还偿付了前期拖欠的购货款,树立了良好的商业信用;如果比例远小于117%,说明存在赊购,对中小企业形成负债压力,可能会影响中小企业的商誉。②净收益营运指数。净收益营运指数,是指经营净收益与全部净收益的比值。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净收益营运指数可以评价一个公司的收益质量。非经营收益多,收益质量就差。因为非经营收益的持续性差,非经营收益主要来源是资产的处置和证券交易收益。资产处置不是中小企业的主要业务,不反映中小企业的核心能力。许多中小企业正是利用“资产置换”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通过证券交易获利靠的是运气。因此,非经营收益也是收益,但不能代表中小企业的收益“能力”。 (3)中小企业的审计报告分析。随着会计信息的复杂化,非专业人士利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对中小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按照《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应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和所审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资金变动情况,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发表意见。根据审计结论,注册会计师应出具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拒绝表示意见中的一种审计意见。 一是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是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表明被审计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遵循了会计准则及有关规定;会计报表反映的内容符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会计报表内容完整,表达清楚,无重要遗漏;报表项目的分类和编制方法符合规定要求,因而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无保留地表示满意,则会计报表使用者即可按照通常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进行。 二是如果审计意见是保留意见,则出具保留意见的原因(在审计报告的说明段)即成为会计报表使用者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分析报表时必须予以重点关注。 三是如果出具的是否定意见,则说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者资金变动情况已被严重歪曲,表明会计报表不可信,会计报表使用者提高警惕,减少与此单位发生更多的经济关系,因为风险太高。 四是如果出具的是拒绝表示意见,往往是由于某些限制而未对某些重要事项取得证据,没有完成取证工作,此财务报告的风险是非常大的,最好与此中小企业少发生经济关系。 财务分析论文:企业信息化项目财务分析探讨 摘要:信息已经成为企业的生产要素之一,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旨在根据企业信息化项目的特点,在项目效益和费用的识别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和评价信息化项目的经济效益,从而为企业信息化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项目财务分析;效益识别;费用识别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战略,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细胞,其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原国家经贸委曾联合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共同发起了“企业信息化工程”。但是,具体到企业,仍有不少企业的管理层对信息化的认识存在误区或意识淡漠。 企业管理的目标是生存、发展和获利。信息化项目的投资额往往与企业的规模有关,因此对任何企业而言,都将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企业的投资是为了获利,信息化项目也是如此。在进行信息化投资项目决策时,企业管理层显然不满足于诸如提高企业的效率、降低库存、减少延期交货、降低成本等定性的回答,而根据其他已实施信息化项目的企业的诸如库存降低30%、加班时间减少50%、采购成本降低5%等单个指标的定量值,也不能让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项目的效益有个整体认识。 因此,在说服管理层进行信息化项目投资,让管理层看到信息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益,增强对信息化的信心和决心,对信息化项目进行整体财务效益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反过来,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通过信息化项目的财务分析来决定信息化项目的投资范围和额度。 一般投资项目的财务分析需要测算出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根据净现金流量序列来计算各种财务指标,以评价投资项目的财务效益。但在信息化项目中,由于其产生的效益并不直接或并不主要是体现为销售收入的增加,而更多的是体现成本费用的节约,因此信息化项目现金流量的计算必须作出相应的变通处理,把因项目而节约的成本费用作为项目效益(现金流入),因项目投资而产生的费用作为项目费用。为统一口径,因项目实施而增加的销售收入须进行相应的折算。 一、项目效益识别 在进行信息化项目的效益识别时,应遵循谨慎性和有无原则。 谨慎性是要求对效益数据估计时不要过于乐观,调查人员应与财务等部门的人员密切配合,根据业务流程和费用类别进行深入分析,避免重复计算或漏算。 有无原则是要求只能考虑由于信息化项目实施而产生的效益,非因信息化项目实施的效益应剔除。如企业拟在未有产品销售的地区设立销售机构所带来的销售收入增加就不能简单地计算在内。五项目数据是指不实施信息化项目时,在现状数据基础上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预测出的数据序列。有项目数据是指实施信息化项目后的数据序列。有项目效益数据和五项目效益数据的差额,才能作为信息化项目带来的效益。由于进行有无项目数据序列的预测较为困难,在企业生产销售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将现状数据作为无项目数据来简化处理。 信息化项目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销售收入增加带来的效益。停工待料现象减少、减少延期交货、市场反应速度加快、产品设计水平提高、扩大客户群、采用电子商务等原因可以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除非此类效益有令人信服的依据和数据,否则在进行效益识别时出于谨慎性要求可不考虑在内。 增长的销售收入不能直接作为信息化项目效益,可以将增长的销售收入按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折算后作为信息化项目的效益。 2.减少资金占用带来的效益。 (1)降低库存。信息系统可以使企业通过各种计划即时了解对原材料的需求和产品的交付时间,即时安排采购和交付,从而大大降低库存。 (2)加速应收帐款的回收。对于应收帐款发生频繁数量很大的企业,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实时了解到企业的应收帐款的余额、到期时间、责任人等信息,从而即时安排和督促催收。笔者在国内某药品生产企业调研时了解到,该厂在实施了财务模块后,其应收帐款从2004年的几千笔骤降至2005年的数百笔。 估算出减少的资金占用也不能直接作为项目效益,还应进一步分析该部分资金的资金成本,测算出每年减少的成本费用支出作为项目的效益。 如果企业的流动资金多以贷款来解决,可采用贷款利率作为资金成本;如多为自有资金,则可考虑以机会成本(如银行存款利率、国债收益率或投资于其他项目可能获得的收益率中最高者)作为资金成本。 3.直接减少企业成本费用支出带来的效益。 (1)减少管理人员用工数量。由于采用计算机承担大量重复性的工作,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如从事统计、报表、仓库、沟通环节等可以由信息系统替代的岗位的用工数量会有明显下降。笔者2002年在江苏某纺织企业调研时了解到,在全集团范围内,业务流程重组后的管理人员可以从950人减少到600人左右。 (2)降低存货损失和成本。在库存降低后,可以减少相应的存货保管损失、降低保管费用,以及由于采购提前期的缩短将节省采购费用。 同时,也可以减少由于沟通不畅,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 (3)减少财务费用。对于每年财务收入和支出频繁的企业而言,由于收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财务费用相当惊人。笔者2005年在一家规模很大的装饰施工企业调研时了解到,该企业的年财务费用大约在400万元,其中有近60%是由于财务人员对业务的收支情况不能及时掌握而造成不合理资金安排所致。 目前,有些供应商为了鼓励企业在信用期内及早付款而给予一定的现金折扣,利用预先设置的模型,财务人员可以迅速判断是进行短期借款以享受折扣优惠,还是放弃享受折扣优惠。当然,对企业的应收帐款也可以采用模型来判断是否给子信用优惠。 此外,由于坏帐损失与应收帐款拖欠的时间长短有一定的关系,因此由于应收帐款的减少,也将同时减少坏帐损失。 (4)生产的自动控制与成本精确计算。对于拟实施生产自动化控制的企业,生产工人的数量可以大大减少。由于采用信息系统可以实现资金流与实物流的统一,精确计算成本,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原材料的浪费。 对于生产多品种、小批量且需根据客户要求进行投标的企业,迅速而精确的成本计算可以避免因营销部门不能即时了解成本变化,造成报价过低亏损、报价过高失去客户的现象。 (5)通讯费用降低。对于分支机构遍布全国的企业而言,分支机构间及与总部的通讯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采用现代的网络通讯技术构建自己的虚拟专网,可以大大节省该部分开支。同时,实行电话会议也可以节省人员往来的差旅费、招待费和会议等费用。 (6)物流成本的降低。对于大进大出的企业而言,尤其是商品零售企业,由商品生产者、第三方物流企业、商场、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可以有效降低企 业物流成本。 (7)视频监控减少的浪费和损失。采用视频监控,可以对商场、生产线、仓库、厂界等区域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减少因浪费、盗失等原因造成的损失。 二、项目费用识别 项目费用包括两方面:一是建设阶段的投资费用;二是运行阶段的成本费用。 成本费用又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总成本费用,指因本项目的实施,每年给企业增加的费用。二是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用来计算项目给企业贡献的利润总额,经营成本即付现成本,主要用于项目的现金流量分析。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新增信息化人员的年工资福利费和管理费用;(2)软硬件的维护费用;(3)新增的网络通信费;(4)硬件设备投资的折旧;(5)软件投资的摊销;(6)其他投资费用的摊销;(7)为进行信息化项目建设贷款产生的财务费用。 在估算维护费用时,要注意考虑软硬件供应商提供的免费服务期。 经营成本主要指上述1至3项内容。 三、销售税金及附加 一般情况下,以减少企业成本费用形式来产生效益的项目,对以流转税为主的销售税金及附加几乎没有影响。但当对企业销售增长有较大贡献的信息化项目,则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其计算公式为:销售税金及附加二新增的营业税+新增消费税+新增流转税x(城建税税率+教育附加费率)。 在经过信息化项目的效益和费用识别后,利用公式:项目利润总额二项目效益-项目总成本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可以估算出由于信息化项目的实施,为企业贡献的年利润总额。 四、计算期的确定 投资项目在财务分析评价时,应合理确定项目的计算期。项目计算期一般包括建设期和生产期。建设期的确定应考虑项目规模、项目性质、项目复杂程度、建设条件等因素。生产期的确定应根据多种因素综合确定,包括行业的特点、主要设备的经济寿命和折旧年限等。 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期主要跟企业拟实施信息化的范围和软件系统的复杂程度有关。而运行期由于信息化项目与行业特点关联度不大,因此主要取决于硬件设备的经济寿命,一般为5年~8年。如果评价中采用较长的运行期,应考虑在运行期中追加投资或通过加大每年的维护费用来解决。 在上述基础上,可根据需要模拟出企业信息化投资项目的全部投资和资本金现金流量表,进而计算出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等指标。 财务分析论文:财务分析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其外部所处的经营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有预见性地制定企业发展目标,并充分调到各种积极因素确保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管理方式。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愈加明显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我国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经济挑战,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就必须采取更具有战略意义的经营管理策略。财务分析作为了解企业过去经营状况、评价企业现实经营情况、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形势的重要手段,与企业战略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使财务分析的结论成为企业战略管理决策的有效依据,是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途径。企业经营者和财务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企业财务分析工作,推动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1 财务分析的含义及内容 财务分析,是指财务分析主体采用科学的统计和计算分析方法,通过对企业的各种财务数据、财务报表以及运营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企业在一定时期的各种经济关系、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判断,以便为财务决策、财务诊断、咨询、评估、监督、控制提供所需的财务信息。最初,财务分析出现在银行信贷领域,是银行家对贷款人个人的信用和偿还能力进行科学分析,以便确定是否批准借贷。而随着财务分析的逐步完善和发展,财务分析便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之中,并逐渐成为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财务分析的实质是财务分析主体对企业财务信息进一步进行加工和运用的过程,也是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企业管理层正确地进行经营管理和财务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重要经济活动。财务分析主要是针对企业偿债、资产营运和赢利能力、发展能力的评价,具体涉及销售分析、生产分析、生产要素分析、成本分析、成本预测分析、利润分析和财务状况分析等多个方面。 2 财务分析在企业战略发展中的作用 资本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占据核心的地位。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基础,其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在企业战略发展的目标下,财务分析要能够帮助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赢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把握,以便对外部市场信息作出快速反馈,及时调整战略计划,使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2.1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能够按时偿还债务的能力。企业偿债能力又可以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类:短期偿债能力,即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准,也是影响企业信誉的关键因素。在财务分析中,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主要反映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上面。长期偿债能力,即指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是衡量企业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现实经营策略是否科学,企业目标是否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标准。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相关的财务指标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带息负债率和利息费用保障倍数等。对于企业战略发展而言,短期偿债能力是企业战略发展的基础,长期偿债能力是企业战略发展的关键。经营者要掌握企业偿债能力的各项指标情况,并结合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及时处理相关问题,以保证企业经济正常有序的进行。 2.2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经营运行能力。营运能力能够有效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资金运用的状况、企业资金周转的速度等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能力。与企业营运能力相关的各项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2.3 企业赢利能力分析 赢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营运能力与赢利能力二者都能够反映企业现阶段的经营状况,但二者在财务分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营运能力侧重反映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能力,而赢利能力则更多地关注资本的赢利率。在财务分析中,与赢利能力相关的主要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成本费用占销售收入比率、资产净利率等。 2.4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也称企业的成长性,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财务分析进一步总结生产经营管理中成功的经验,对存在的问题应提出解决的策略和措施,以达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目的。与赢利能力相关的主要指标包括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等。 3 当前企业财务分析方面存在的不足 企业财务分析是反映经营管理状况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而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管理,对财务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企业财务分析仍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企业管理者改善经营管理质量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 3.1 综合性分析不足 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应建立在对企业财务状况全面综合的分析基础之上,财务分析应当尽可能的广泛和深入,要对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人力资产和非人力资产,企业内部经济情况和外部经济环境都作出全面的分析与把握。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的财务分析仍主要停留在货币领域,并以资金分析为主,偏重于有形资产、非人力资产、企业内部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对无形资产、人力资产和外部市场信息摄取不足,导致财务分析不够完善和全面,财务分析的结论质量不高。 3.2 分析逻辑性混乱 财务分析是一项逻辑性很强的财务管理行为,如果财务分析的逻辑体系混乱,则财务分析的结论就不可能是科学有效的。因此,财务人员要理顺财务分析体系各个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使之相对应、相关联、相匹配,如果只是照搬公式,逻辑关系含糊,推导过程不够科学,则财务分析的结果必然不具备可用性。 3.3 经济预见性不足 当前经济分析的预见性不足,仍忽视事前预测而关注事后总结。目前,绝大多数的企业财务分析只满足于传统的事后分析,对财务活动未来发展的事前分析和对财务分析执行过程中的事中分析重视严重不足,虽然事后的财务分析和总结也是十分必要的,但经济损失已经成为事实,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经济风险。因此,将财务分析的重心转移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已经成为必然。 4 改进财务分析的对策建议 相较于以往,财务分析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企业经营者要针对财务分析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4.1 提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重视财务分析是提高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前提。企业经营者和财务人员都应意识到财务分析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的重要意义,这是加强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保障。企业财务人员要全面地收集财务资料、严格财务标准、科学地使用财务分析方法,切实提高财务分析结果的质量,使财务分析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发挥更大的作用;企业经营者要对财务分析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为财务人员做好财务分析提供必要的条件,如要求企业各部门对财务分析工作给予积极的配合和支持,帮助财务人员熟悉企业经营范围和业务流程,等等。 4.2 提高财务分析所依据信息的质量 真实、及时、完整的会计信息是提高财务分析质量的重要基础。首先,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是财务分析工作中常见的现象,造成会计失真的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从源头上杜绝信息失真;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和管理,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其次,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在经济时代,时间就是效益,为了确保企业经营者能够对市场环境变化迅作出反应,就要保证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提高财务分析的时效性。最后,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要尽可能收集和整理会计信息,不仅要考察企业内部运营情况的经济资料,还要尽量掌握市场环境的经济资料,使企业财务分析建立在较为全面的基础之上。 4.3 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体系 科学的财务指标体系是提高财务分析质量的重要保障。国家审计部门和会计协会要发挥引领作用,组织专家以行业为单位制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规范财务报告方法和标准,引导企业按照财务分析体系对本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关注企业内外部经济因素的变化,综合运用财务分析方法,强化财务分析的预测功能。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分析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为了求得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所作的全局性、整体性、长远性的谋划及其相应的对策。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愈加激烈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企业必须要实施战略管理才能拥有更多的发展优势。财务分析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构成,是企业经营者制定发展决策,加强企业战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企业经营者要重视财务分析工作,才能及时、全面、充分地了解和分析企业财务运营状况,作出符合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环境的战略判断和决策,提升企业的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财务分析论文:我国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改进建议 【摘要】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使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局限性日益显现,据此分析产生的财务分析指标的效用很难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指出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所发展,就要重视企业的财务分析,建立建全适合现代经济需求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关键词】财务分析指标;局限性;途径;对策 一、我国财务分析指标的现行状况 我国财务分析指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 (一)偿债能力分析指标 偿债能力是指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企业偿债能力取决于两点:一是企业能够转化为偿债的资产的数量。这一数量越大,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二是企业资产的变现速度,变现速度越快,偿债能力越强。 (二)营运能力分析指标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所产生作用的大小【1】。营运能力的分析包括人力资源营运能力分析和生产资料营运能力的分析。 (三)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资金增值的能力,它通常体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与成本这两个因素。 (四)发展能力分析指标 发展能力是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包括企业规模的扩大、利润的增长、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待未来的发展趋势。一个企业的发展能力概括了该企业的盈利能力、管理效率和偿债能力,是企业实力的综合能力。 发展能力分析指标主要有: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和三年平均资本增长率。 二、我国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指标的数据于财务报表,因此,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将制约着财务分析指标。 (一)报表信息并未完全反映企业可以利用的经济资源 众所周知,列入报表的仅是可以利用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实际上,企业有许多经济资源在报表中或是受客观条件制约或是爱会计惯例的制约并未在报表中得以体现,报表仅仅反映了企业经济资源的一部分。 (二)企业的报表资料对未来决策的价值受到限制 受历史成本惯例的制约,财务报表只报告已发生或已执行的经济交易事项的信息,而不报告未发生或未执行的经济交易或事项的信息,缺少企业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因此企业的报表资料对未来决策的价值受到限制。历史成本惯例使会计信息在通货膨胀面前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坚持历史成本惯例,将不同时点的货币数据简单相加,会使信息使用者不知晓他所面对的会计信息的实际含义,也就很难对其现在和未来的经济决策有实质性参考价值。 (三)企业会计政策运用上有差异使企业自身的历史与未来对比、企业与企业间的对比没有现实的意义 由于会计政策的差异问题的存在,企业在不同会计年度间采用不同会计方法以及不同企业以不同会计方法为基础形成的信息具有极大的不可比性。 (四)会计信息的人为操纵使会计信息失真,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 不诚信行为的存在使企业对外形成财务报告之前,往往对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财务状况以及对信息的编号进行仔细分析与研究,进而粉饰报表,以达到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期望。其结果,使信息使用者所看到的报表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不一样,误导了信息使用者作出错误决策。 三、完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途径与对策 (一)增加非财务分析指标 从国内外目前的理论和实践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除定量指标和定性说明企业背景及各种预测的资料外,还应增加以下几种非财务分析指标: 1.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反映企业市场营销方面的经营业绩,表明在同类产品中企业产品的占有份额。企业产品占有份额高,市场占有率就高,说明企业的市场营销做得好,产品受消费者所喜爱,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比较高,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处于主动地位。调查表明,市场占有率在众多的非财务性评价指标中雄居榜首。 2.产品品质:产品品质是指产品的质量水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产品在生产阶段符合企业制造标准所表现出的品质;另一方面是指产品在售后阶段符合客户要求而表现出的品质。它可以通过废品率和顾客退货率这两个计量指标加以综合反映。 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在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方面的能力。企业管理重心正由实物资本转向技术、知识、人才等无形资本,因此在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时应该关注企业的诸如市场价值,品牌价值,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等非财务性指标。 (二)充分利用现金流量信息,注重现金流动负债比 企业的现金流量特别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偿还债务最直接的保证。如果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越过流动负债,表明企业即使不动用其他资产,仅以当期产生的现金流量就能够满足偿还债务的需要,因此,在分析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时,既要看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指标,更应关注现金流动负债比【3】。现金流动负债比等于年经营现金净流量除以年末流动负债。该指标是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实际偿债能力进行考察。由于有利润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所以利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指标能充分体现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当期流动负债的偿还,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由于现金是偿付债务的最主要手段,若缺少现金,可能会使企业因无法偿付债务而被迫宣告破产清算。从这个意义上讲,该指标比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更为严格,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三)充实部分财务指标内容,提高财务分析指标的准确程度 1.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指标公式中分母的净资产中,实收资本(股本)反映的是账面价值而非市场价值。一般地,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后,账面价值与其市场价值数额相差很大,因此根据两种不同的价值计算出来的净资产收益率自然也会相差甚远。由于市场价值反映现时价值,账面价值仅仅是历史数据,所以根据账面价值计算出来的净资产收益率不能真实地反映出股东资本的现时收益率,而根据市场价值计算出来的净资产收益率更能真实地衡量出股东资本现时的使用效益【5】。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随着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相互分割的市场正在走向世界一体化,以交易价格为基础的传统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不再是唯一可靠的信息源,公允价值的逐步形成及其具有的客观性已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承认和运用。因此,净资产用市场价值代替账面价值,真正地衡量出股东资本现时的使用效益,对股东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意义更为重要。 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一定时期的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分子销售成本不能正确反映一定时期存货总周转额,因为并不是所有存货流转时都用销售成本核算。主要表现在:企业销售原材料;债务重组过程中用原材料抵债;在建工程领用产品;用存货进行非货币性交易换入其他资产;企业存货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将存货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将存货捐赠等。以上业务都涉及存货的流转,但不增加存货周转总额。可见以销售成本作为存货的流转总额,常常会导致流转额低估,从而低估存货的周转速度。虽然原材料的销售、用原材料投资、在建军工程领用存货、非货币性交易、以及存货抵债等到不属于企业的主营业务,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非常灵活,此类业务在企业时有发生。存货的周转速度加快,而存货周转率指标却不能做出正确反映,会影响管理者对存货使用效率的判断,使之不能准确制定存货的储备额,严重的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6】。因此,在计算存货周转总额时,把销售成本中不能包含的周转额加以汇总,并计算销售成本与汇总额的和,作为存货周转总额。 3.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总资产中的对外投资形成投资收益,不能形成主营业务收入,因此,总资产中的对外投资与主营业务收入并无直接关系,应把它从总资产中剔除。另外,企业的营业总资产不仅会带来主营业务收入,而且会带来其他业务收入,应予以加上。这样分子为营业收入净额,分母为扣除投资后的营业总资产,计算出的结果更为准确。 (四)增加净利润现金含量指标,以反映净收益的质量 通常讲,每股净利(税后利润/总股本)和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净资产)是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常用指标。每股净利指标只是表明股本的获利能力,它未能反映出企业其他资本项目如资本公积等的获利能力。衡量企业总体获利能力的指标应首推净资产收益率,它直接反映了所有者权益的单位净利。但无论是每股净利,还是净资产收益率,都只是从数量上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而净利润现金含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指标,则是从质量方面对企业和获利能力作进一步的说明。由于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企业收入中,大多包含应收账款等债权资产,如果这些资产的质量不高,难以如期变现,势必导致企业净利润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如果这些资产是企业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人为形成的,那么由此而产生的净利润对投资者来说是“陷井”而不是“陷饼”。净利润现金含量比率反映了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中有多少是有现金保证的,可用以衡量企业收益的质量。该比率大于1,则说明企业销售回款情况良好,收益质量高;若该比率小于1,甚至出现负数,则在判断企业获利能力时,必须慎而又慎。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一、企业生产中造成员工不安全的因素 1.违规操作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每个人都喜欢舒适安逸的环境,不愿意去改变,不喜欢太麻烦的事,喜欢走捷径。在工作中一旦形成某种习惯,下意识的不愿意去改变,觉得一旦改变,操作起来麻烦,成效也不一定好。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会出现这种状况,经常会有员工故意地忽视某一道工序,喜欢走捷径,初次尝试后,发现并无不妥,就会长此以往,最终这种恶习还会传染给他人,影响了企业整个生产的安全。安全事故未发生并不代表生产就一定安全。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必须树立安全意识,不要因为长期未发生事故,就认定生产环境相当安全,从而在生产中懒散怠慢。这就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2.管理不当 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本质原因是管理失误。安全隐患的产生是事物的不安全与企业管理的失误共同造成的,除客观的不安全因素外,主观上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因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时,不要简单地认为是人为操作失误,把过失都归结于操作员工,同时要考虑到企业的制度、管理等问题。事故的发生并不固定在操作的某一道程序,某一个岗位上。工作时间的长短与是否发生事故不成正比,或者说没有太大的关系。管理者的素质也是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之一。目前,企业管理一直实行传统的经验管理,管理者很少考虑未发生的问题,往往把时间花在解决已发生事件上面,这种事后检查工作,对安全事故无法起到预防作用。在实际生产操作中,事故一般都是发生在生产现场,生产现场的情况具有多变性,所以无法杜绝问题的发生,不安全因素不固定,解决了发生的问题,又会有新的问题。在生产过程中,累积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并不适用所有的情况,若强行按经验主义办事,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对生产安全的管理,重点是做好预防工作,而不是把重心放在事后处理。 二、以人为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核心思想的意义 1.以人为本是加强员工管理的要求 以人为本,加强对员工的管理,主要措施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能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在企业内部应形成一种“重视安全,远离危险”的集体意识。每个员工都应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这样企业在生产中才能有效减少事故发生。 2.以人为本是企业发展的要求 企业要更好地完成生产任务,就必须确保企业环境的稳定、安全。员工违规操作、疏忽大意等情况一直存在,这些都是安全事故的“导火线”,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损失将不可估量,扰乱企业的正常运营,还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安全生产,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创造安全的生产环境,确保企业的生产任务顺利完成。 3.以人为本是企业现实的要求 从目前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看,违规违章指挥操作对生产安全的威胁较大,尤其是在煤炭企业,其自然条件相对来说较艰苦,但9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操作不当造成的。经过调查分析发现,员工违规操作是因为自觉意识不强,不重视企业的各项生产规章制度,未正确认识到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行安全生产的培训,确保企业顺利发展。 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 1.提高员工的素质 员工素质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和职业技能,员工的精神文化水平与企业的整体素质息息相关。企业的每个员工来自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接受不同的教育,所以员工的素质必然参差不齐。成长过程的差别,导致每个员工的个人能力不同。企业不仅在招聘时要坚持招高素质人才,同时还要重视对员工素质的培养。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员工的高素质也能体现企业的高素质。企业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不仅要提高其素质,还要培养其集体荣誉感,使其意识到自己也是企业的一份子。企业的壮大与发展离不开员工,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培训,进行户外拓展训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员工自主学习。企业应坚持做一个学习型企业,与时俱进。在培养员工素质时,应把员工培养成学习型员工,鼓励员工努力学习、独立思考、不断创新,在工作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员工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不断提高企业的创造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2.建立考核制度 企业管理重点在于考核制度的建立。建立一个科学、健全、有效的考核制度,才能有效的管理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若考核制度设置有缺陷,则会降低员工的积极性,最终使企业的生产效率下降。考核制度必须确保绝对公平,并且必须设置激励这一项,所有的工作标准必须仔细列出,设置合适的奖惩机制。制度并不由管理者单方面制定,要让企业的员工共同参与,进行公开的讨论,让每个员工都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制度的制定是双向选择、互相商量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制定制度后严格执行,尤其是在奖惩制度方面,更应公开公正,加强员工对企业的信赖感。为了保障每个员工的利益,企业应制定相关业绩考核制度,以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业绩考核与每个员工都有关,所以考核制度应多听取每个员工的建议。不断完善业绩考核制度,把按劳分配制度与绩效结合起来,让制度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员工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丰收。企业管理者应不断完善企业的竞争机制,实现员工内部的良性竞争,制定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考核制度,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稳健快速发展。 3.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措施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化管理的章程,是以搞好安全生产、工业卫生、保障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健康为前提的,规范了人们的安全行为、生产技术、设备技术。企业应在遵循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标准,是安全生产工作秩序的依据。实现劳动者与经营者之间、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生产过程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关系,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使得企业在安全生产的行为和过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了保障法定制度和措施得以严格贯彻执行,必须做到对安全生产有高度的重视,合理的措施,有效的消除和控制危害,积极的采用先进技术和设计,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对危害的识别能力,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强化高质量的安全学习,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严格落实检查制度,即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制度、查整改、查落实,安全检查可分为定期检查、连续检查、突击检查、特种检查等。要牢固树立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做到在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上严格细致、处理事故上严肃认真。企业严格认真切实地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和措施,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益、降低风险,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 作者:张永祥 单位:天津市双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问题分析 一、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在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出现了阻碍正常生产,危害建筑和施工工作者安全的问题。笔者通过自身在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经验总结如下几点: (一)建筑企业没有科学的生产程序。从目前情况看来,建筑企业较为缺乏安全生产程序,尤其是一些小的建筑企业。我国明确有法律条文规定,建筑企业生产前必须向当地生产有关部门提交生产申请,并且得到当地主管部门生产批准后方可进行开工。然而较多建筑企业并不能确保该规定的基层落实,往往出现了没有按照规定,没有科学的工作程序就施工的现象。与此同时,出现了部分企业开工前期准备工作滞后,开工后才办理相应手续的情况,这就直接影响了当地相关部门的有力监管。 (二)生产工期缩短,安全生产费用投入较少。有的企业为了减小生产周期,减少生产费用,盲目地缩短生产工期,直接造成了生产压力。有了生产压力后,必然会导致工作人员加班加点生产,直接造成建筑工作者工作时长增加,建筑生产器械高负压生产,容易出现建筑工作者注意力不集中,器械损坏等问题,间接给建筑安全带来隐患。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建筑企业市场份额较大,工程量巨大,可能会要求施工单位垫付部分施工资金。一旦给施工单位生产压力,极易造成施工单位不按照生产标准进行施工,施工资金的断缺直接影响了施工质量,是产生安全生产隐患的一大原因。 (三)施工单位安全意识薄弱,缺乏相应的安全生产制度。由于一部分企业过度追求经济效益,没有意识到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性,把企业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对安全生产存在侥幸心理。殊不知,一旦忽略了建筑的安全生产,造成的损失不是经济效益方面而已,往往还有可能对施工企业的信誉造成影响,其后果不是经济效益就能简单弥补的了。由此可见,施工企业管理工作者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当然,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有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科学落实。笔者从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获悉,部分施工企业管理工作者空有安全生产意识,并不能把安全生产意识科学地落实到实际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中,容易造成安全生产管理的不同步。 (四)生产安全隐患来源管理不充分。所谓生产安全隐患来源,指的是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重点部分。从笔者的工作经验看来,生产安全隐患主要来源于建筑器械以及由于建设需要的深坑等等。这些危险来源往往是由于施工企业抄袭套用其他企业的施工方案,导致不能正确地使用器械,出现方案与实际施工不符合等问题。当然,这些隐患有可能是施工不规范造成的,比如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没有科学合理地进行验收,就有可能出现安全隐患。 (五)施工从业人员生产技能低下。施工工作人员是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基层工作人员,犹如一个花园的修剪工,他们的综合生产技能直接影响了建筑的整体。由于当前很多企业一线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他们未经科学的技能培训,施工技能低下,安全生产意识较低,从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二、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建筑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从安全责任的角度出发,杜绝出现施工单位垫付施工款项的现象的出现。从实际生产需要出发,不能一味地追求生产进度,保证施工工作者的正常工作和休息时间。强化企业管理层的安全责任意识,让所有人都主动地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来。与此同时,保证合理地施工程序的落实,避免出现先施工而后申请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奖罚分明。安全生产离不开一个全面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上文笔者提到,部分管理工作者仅仅是有了安全生产意识,但是并没有把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到实际的规章制度中。这要求我们建立健全科学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障安全生产模式的推进。加大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确保安全保障设施的投入,提高施工工作者的安全系数。当然,对于建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法行为,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惩罚,违法的必须移交当地公安部门。对于那些工作积极,能够在胜任本职工作的职工,给予必要的奖励,促进建设人员的积极性。 (三)全面提高施工工作人员工作技能。提高施工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需要施工企业在招纳人才的时候进行一定程度的考核,对于那些没有科学工作技能的农民工等,必须等待培训考核成功后方可持证上岗。当然,为提高安全系数,必须对施工工作者进行定期的考核,加强重要器械操作者(如起重机司机、司索工、手脚架工等)的重点培训,因为他们操作着大部分安全隐患来源,保证高质量的施工是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部分。 三、结语 总的来说,安全生产对建筑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对于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进行了阐述。并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提出了加强安全责任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奖罚分明;提高管理工作者、施工工作者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施工工作者的工作技能等对策。这要求我们不断从实际生产需要出发,探索出更加完善的安全生产方案,为我国建筑业发展奉献自己的谋略。 作者:张汉雄 苏浩杰 单位:杭州元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1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必要性 1.1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越发严峻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资源需求的越来越大,很多煤化工企业都进行了大型煤化工装置的购进,从而加快企业的生产速度。但是,伴随着更多的经济效益而来的是更大的危险性。煤化工装置的大型化发展,为煤化工企业带来了潜在的危险性。而一旦发生爆炸等安全事故,就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进而给企业和社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此外,面对着不断开发出来的新技术、新材料,煤化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显然还不能适应。所以近年来,煤化工企业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使得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越发严峻。因此,对于煤化工企业来说,有必要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加强。 1.2国家、社会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提高 在煤化工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况下,国家和社会都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政府在2010年颁布了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执行更加严格的标准。另一方面,近年来,社会各界人士与媒体都关注起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问题,进而使煤化工企业不得不面临着来自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所以,随着国家、社会对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提高,企业也应该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加强。 1.3安全生产管理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积极作用 在煤化工企业生产煤化工产品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高温高压、负压深冷等多种严酷且复杂的工艺工程的运用。所以,在煤化工企业的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安全因素。一方面,煤化工企业需要加工、处理和运输一些易燃、易爆、有毒和强腐蚀性的化学品。另一方面,煤化工企业使用的加工工艺较为复杂,所以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再者,煤化工企业的生产将产生一些废物,所以有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加强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可以使这些安全生产问题得到控制,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煤化工企业有必要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加强。 2煤化工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就目前来看,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显然是造成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一些煤化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真正意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是一味重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表面工作。而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并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直接导致了员工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漠视。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员工违规操作、加班加点的现象长期存在,进而导致了煤化工企业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2管理责任未能落实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需要人员去落实,进而使安全生产管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想要使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落实,就要使管理的责任得到落实。但是就现阶段而言,很多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显然没有落实。一方面,一些企业只进行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却没有安排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成为了一种口号,并没有具体的人员去展开具体的工作。另一方面,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之后,一些企业并没有去追求事故产生的责任人,也没有进行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的调查,而是一味急于恢复生产工作,进而为企业的生产管理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3管理水平落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煤化工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但是,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显然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导致了落后的管理水平无法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高,无法胜任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而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好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则流动在各个大型企业之间,无法真正的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一些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设备和设施比较落后,无法进行新型的生产设备的管理。再者,一些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和规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得到更新,所以无法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提供指导。 2.4资金投入不足 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相比,煤化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只有少量的资金投入。而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不仅不能进行人才的培训,也无法进行新的安全设施的购买,从而无法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3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3.1树立安全文化 为了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企业首先要进行安全文化的树立。因为,安全文化的树立,可以使企业的全体员工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进而使企业全体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一方面,企业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对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与教育的力度。具体来说,就是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努力做到使安全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企业要将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工作落实,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演练,进而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3.2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想要进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加强,还需要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责任人身上。因为,在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责任之后,就能够更好的完成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一方面,企业要进行安全生产制度的完善,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将责任制度层层落实下来。另一方面,企业要进行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机构的建立,从而保证责任人的责任能够在监督管理之下得到落实。再者,企业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生产管理。而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就要在第一时间进行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和责任的判断,并追究责任人的管理责任。因为只有这样,管理人员才能吸取工作中的教训,进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完成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3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为了进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加强,企业要积极的寻求方法进行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企业要进行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建设。首先,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待遇来进行优秀的管理人才的吸纳,从而提升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企业要定期进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从而使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再者,企业还要进行专业援救人员的培养,进而使安全生产事故得以及时的处理。另一方面,企业要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和技术的更新,从而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此外,企业还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预防工作,进而使企业生产的安全隐患得以消除。 4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煤化工企业来说,想要保证企业能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要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而从本文的研究来看,煤化工企业想要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加强,就要在安全文化树立的同时,使安全管理责任得到落实。此外,企业还需要通过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加大安全投入等方法来全面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完善。因此,本文对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进行的探讨,对于促进煤化工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陈华涛 单位:神华新疆吐鲁番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中小型食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1中小型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部分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管理整体上已有很大改观,开始重视引入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厂区和车间的环境建设也可基本满足食品安全管理的要求。然而,由于食品生产过程比较复杂,现有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多注重抓生产和销售,因此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还是薄弱环节。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外界污染因素和内在微生物代谢或毒素引起的。外界因素主要包括原料生产环境、加工条件、加工环境、仓储管理和人为操作等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内在因素则是由食品原料性质导致的,如微生物繁殖或代谢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内源酶的表达引起的品质下降等。因此,要保障食品安全,则必须对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外界因素和内在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和防范。我国现有中小型企业在食品安全生产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仍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加工条件差,自动化程度低 加工过程是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要在加工过程中有效保障食品的安全,则必须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安全管理:①对食品加工设备和装置的安全管理。食品的加工离不开加工工具或机械装备,它们是与食品直接接触最多的外在因素,因此加工设备的卫生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食品的安全。2013年的恒天然奶粉原料检出肉毒杆菌事件正是因为对管道清理不彻底引起的。②对加工环境的安全管理。加工环境是指生产车间内的整体生产环境,包括车间的通风条件、排水条件、整体卫生条件等,良好的加工环境可以有效避免产生食品安全问题。③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监控。要保障食品的安全生产,就需要对整个加工过程进行有效地安全监控,建立食品质量追溯系统,规避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在食品加工生产中的手工操作较多,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加工设备和加工车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整体条件相对落后。问题主要有:①在加工设备和装置方面,某些加工设备较为落后,有的生产设备和加工工具已出现了锈蚀,这为食品的安全生产带来较大的隐患。②在加工环境方面,一些企业车间天花板或地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车间设计上多处存在卫生死角,通风条件差,车间排水不畅、地面有积水,非加工材料外露且极易脱落飞散至车间各处而造成食品污染;在环境维护上未对环境空气进行微生物检测,未进行日常食品接触表面的涂抹测试以及空气沉降菌检测等,这些较差的加工环境给食品生产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和问题。③在生产过程的监控方面,目前多数中小型企业仍未实现自动化生产,工厂内生产食品安全的监控基本靠人工,某些关键数据的记录仍为手工记录,这对食品安全情况的准确判断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1.2企业监控设施建设不完善,缺少对样品的基本检测能力 品质监控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判断产品安全性和品质稳定性的唯一方式。通过品质监控,可以避免因食品原料、包装等问题或生产加工、运输、储存过程中存在的食品安全危害。而要实现对产品品质的有效监控,则需具备以下条件:①成立品控部门。品控就是对产品品质和安全的控制,主要负责原料把控、生产加工、产品制成、成品检测到成品入库以及售后质量的跟踪。②建立在线监控点。对某些影响产品生产的关键点实现在线监控,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由于中小型食品企业投入资金相对较少,在品质控制相关部门、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和技术瓶颈。调研的多数食品企业基本不设品质监控部门或在线监控系统,缺少对产品品质的安全检测和监控。即使一些企业建有产品品质控制实验室,但也因为检测设备价格昂贵或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缺失而使企业对食品的检测能力几乎为零,如某些食品生产企业甚至连大肠菌群这样基础的指标检测能力都没有。有研究表明,企业对其产品品质的控制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身的规模及其组织。而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因此其对产品品质的控制往往没有特别重视,进而容易产生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1.3企业管理不规范,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良好的管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食品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由于包装、储藏、运输等设施落后和管理不善,也容易造成食品的二次污染,使食品生产产生较大的隐患。要在管理方面有效保障食品的安全,则需要对车间管理、仓储管理、物流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分别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机制。①仓储管理:包括对加工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和其他物资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应该针对每种物资的不同性质和储藏要求进行分类储藏和管理,防止因储藏不当而产生交叉污染。②车间管理:包括产品生产时的原料、辅料和其他物资的位置管理,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与外界的流通情况管理等。③物流管理:是指原料、配料、半成品和成品在运输过程中按各自的物流条件进行运输,以防止出现安全问题。如冷冻食品则需要采用冷链运输等。④消防安全管理:即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对消防安全方面的有效管理和实施。调研发现,由于缺乏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中小型食品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和安全生产隐患。比如,在仓储管理方面,多数中小型企业将不同的加工原料、半成品、成品和个人物品混乱放置,未进行严格分区,极易造成产品的交叉污染;在车间管理方面,设备清洁剂等化学用品随处摆放,未设置固定区域、防护及标识;在物流管理方面,物流通道对外门随时敞开,车间与外界联通,极易造成交叉污染;在消防安全生产方面,制冷机房内随意放置保温箱板,车间内插座随意安装,部分消防器材缺失,生产车间的消防通道或消防栓被遮挡等等,这些安全生产隐患的存在很可能为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1.4专业技术人员缺失,安全意识淡薄,整体水平低下 专业技术人员是体现一个企业加工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有效保障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从业人员的素质及专业水平能获得较大的提升,则食品安全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地解决。要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需要配备以下类型的专业技术人员:①工艺生产人员:主要负责在生产车间对产品进行加工生产;②化验分析员:主要负责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测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和检测,保障食品的安全;③生产工程师:主要负责对生产设备进行调试和管理,保障车间生产的良好运行。调研发现,从现有员工来看,多数中小型食品企业仅配备了生产人员,而且多数生产人员并非专业技术出身,仅通过简单的培训就立即上岗。并且现有的生产人员文化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识也十分淡薄。例如在生产时工作服穿戴不规范、佩戴首饰、使用非食品专用刀具等。另一方面,化验分析员和生产工程师在多数食品企业中严重不足。未配备化验分析员,则无法对原料或成品中的基本指标进行检测,没有这些基本检测数据,也就无法证明产品是否安全;生产工程师的缺失,则不能对生产设备进行有效地维护和管理,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只能选择停产,进而可能会对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 1.5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到位,管理制度有待提高 为保证食品安全生产,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和完善了关于食品企业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2013)》等。政府也在不断加大检查和监管力度,以通过法律手段有效保障食品安全。而企业生产过程中,如果按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执行和管理,则基本可以有效保障食品安全,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然而在调研中发现,中小型企业对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整体素质水平较低,主要是企业对员工的教育不足,从业人员不熟悉国家相关食品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少企业在生产中并未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执行。多数企业对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认识不够深刻,理解有待加强。企业内部基本没有建立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未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消化吸收,以转化形成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这种对食品安全生产的认识和管理意识淡薄问题,导致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进而使生产可能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2中小型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对策 从上述问题中可以发现,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存在对食品生产的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及其他物资安全管理不足,对可直接接触食品和影响食品安全的加工设备、生产车间等安全防控不够,缺少专业技术检测部门和专人技术人员,对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标准执行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其资金有限造成的。多数中小型企业缺少足够的资金去实施系统的食品安全管理。这也使得绝大部分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难以从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控机制和系统。因此,要保障中小型食品企业的食品生产安全,必须借助于外部资源的力量,通过政府的职能干预手段,实现政府与企业共同建立与完善安全生产和管理体系,保证中小型食品企业的安全生产。如建立安全检测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聘请专家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以提升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水平等。 作者:徐婧婷 王云华 沈楠 赵杰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大学淮北实验站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国内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1电力生产现状及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 1.1安全生产管理远未实现标准化、正规化、常态化。 对于各大电力集团来说,安全生产管理一直是企业经营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远未实现标准化、正规化和常态化。 1.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重心不明,观念陈旧。 现阶段很多电力企业对电力安全生产缺乏清晰的认识,认为安全生产的实现仅仅停留在动员大会、岗前培训、奖惩制度等方面,其实安全生产还体现在管理理念、全局观系统观等方面,同时在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对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很多电力企业都存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重心不明,观念陈旧的问题,无法及时地根据周围的环境调整企业的管理方法和侧重点,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自身发展。 2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2.1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压力。 随着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再加上市场化转变的影响,我国电力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很多电力企业都会选择走节约成本、减员高效的发展道路,或多或少都会选择减少安全投入;同时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对电力的需求会越来越高,使得很多电力企业都处于长期高负荷运行状态,很难保证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保养和检修,因此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压力使得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更加艰难。 2.2安全职责不明确。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安全职责不明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虽然每个电力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安全生产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落实安全生产职责的企业并不多,而且效果也并不明显,很多电力企业制定安全生产制度都是走个形式,只是象征性地做一些一般性和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再加上相关的领导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难以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二是在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对生产各环节中存在的显性和隐性问题缺乏独立分析的能力,如此不仅没有办法找到相关的事故责任人,也无法从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三是一线人员没有真正理解电力安全生产的含义,对电力安全生产的认识还停留在被动记忆的阶段。 2.3管理方式老旧,缺乏现代化观念。 很多电力企业都存在重视大规模、高要求生产的安全管理,忽视其他较小项目的安全管理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企业的领导人没有与时俱进,采取的管理方式依然是计划经济下的旧式动员大会与运动化管理,这种老旧的管理方法,由于缺乏现代化管理理念,不适用于现代电力企业的发展。 2.4安全管理人员良莠不齐,缺乏对隐患的识别力。 很多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这些工作人员在业务素质、知识水平和责任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员工面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或隐患缺乏识别力,无法进行有效的预测和判断,只有等到事故发生之后,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2.5现场标准化不健全,经常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其主要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三个方面。比如有些工作是需要停电的,但是有工作人员在没有停电的情况下就开始工作,最终导致人身触电死亡事故等。 3促进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3.1在企业中自上而下地树立“安全至上”的思想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也面临着很多的机遇和挑战,由于电力产业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国家、社会的进步和稳定都与电力产业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直接的关系,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国电力企业需要在企业中自上而下地树立“安全至上”思想意识,使企业的每个员工都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而把搞好安全生产作为确保生命安全、提高生存质量、保障家庭幸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自觉行动。 3.2安全生产管理要以人为本。 在当代社会的用人单位中,不管是现代化的企业,还是政府职能部门、事业单位等,都坚持“以人为本”,它已经成为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最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在电力企业亦是如此。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以人为本,如此可以推进企业现代化进程。具体方法如下:首先,相关领导层不能有特权,必须和普通员工一样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同时相关领导人还应该坚持走基层、走现场,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基层员工的所思所想,对于基层员工反映的各项问题予以重视,采取妥善的措施进行解决,使职员更加没有后顾之忧地工作。其次,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由于员工操作中的每一次失误都可能对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尽量减轻职工的心理负担,最大程度地改善和美化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 3.3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职责。 要想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职责,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统一的、可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体系,对安全生产进行整体化管理;二是为了避免发生事故后相互推诿,必须统一安全职责和行政职责,保证制定的生产计划和安全技术具有统一性和连贯性;三是把安全责任逐级逐层进行细化,落实到个人,实现安全生产的逐级管理;四是企业定期举行生产事故学习教育培训,鼓励全体员工进行学习和探讨,最大限度地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 3.4加强监督力度。 在实际的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即使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也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也无法真正杜绝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因为生产中的风险总是在所难免的。这时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与奖惩机制,加强监督力度。安全监督具体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动态监督,另一方面则是静态监督。动态监督主要是指对各项可变环节的监督,即生产计划与安全计划的实现程度、职工在生产操作过程中的各项准备与实行工作的监督、安全设备与措施的展开与实行等。静态监督指的是对各项硬指标的监督,即安全工器具的维护与摆放是否符合规定、各职工对规程的遵守情况、安全管理机制是否得以实行、设备维护是否符合标准等。 3.5开展多层次、全面化安全培训工作。 岗前培训是各大电力企业在职工上岗前的一个必要环节,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但是由于培训方式老旧、培训内容枯燥,培训的效果并不好,因此有必要改变传统的安全培训机制,开展多层次、全面化的安全培训工作,找到一条可行性强且教育力度大的培训方式。由于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是每个在职员工都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因此传统的强制性安全教育不能丢弃,但应该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入贴合实际、易于理解、教育性强的内容,比如实例分析、规程制定过程等,同时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常规性的安全培训,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应该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工种进行培训。 4总结 虽然现在是我国电力改革的关键时期,各大电力集团在转型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是只要电力企业能够在企业中树立“安全至上”的思想意识,安全生产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职责,同时加大监督力度,开展多层次、全面化的安全培训工作,就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电力生产事故的出现。 作者:李海利 单位:国网冀北迁西县供电公司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焦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一、焦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在前面我们已经大概的了解了一下焦化企业的生产工作环境,也就知道在这样的企业中进行生产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在这里,我们就焦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这一问题进行适当的分析。 1.焦化设备的安全管理 焦化设备是生产相关焦化产品的必不可少的专业机器设备,所以在设备的安全管理这一方面,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员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保证机器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转。 (1)购买机器设备的安全管理 在购买相关的机器设备时,我们需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来确定需要购买的机器设备。如果没有经过提前的估计与预算,那么买进的设备很有可能不符合或者没有达到自己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所需要的相关配置。这样一来企业不仅在产品的质量上难以保证,还很有可能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如果长期在这样的一个生产环境中持续工作,工人们很有可能承受不了工作压力而消极怠工。这样的后果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在进行设备购买时,我们需要根据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由相关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数据做出相关的判断,依照他们所得出的结论进行相应设备的买入。 (2)使用机器设备的安全管理 在设备投入使用时,我们也不应忽视安全问题的预防与检测。众所周知,任何事物一旦进行使用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一些磨损,刚开始这些磨损对产品的影响不会很大;但是如果我们对其视而不见,不对机器设备进行有效的维修保养与安全管理,那么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一定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为了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在对投入使用的机器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方面,我们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企业需要培养相应的人员对机器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在制定的机器设备维修与保养的安全计划期间,需要保证有足够的机器设备可以维持正常的工作生产,不能为了保养维修机器而进行大范围的停工。这样的做法不仅得不偿失,还会给企业造成不小的困扰,让竞争对手抢得有利机会,使自己的企业陷于困境。最重要的一点,我们需要记住并不是机器设备一旦进行保养就可以长期进行使用。任何产品都是有其自身的使用寿命,如果不顾规律强制使用已经不能继续工作的机器设备,不仅在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上达不到相应的行业标准,更有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这样的后果是十分惨重的。 2.焦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分配 在焦化企业进行生产最重要的便是安全问题。为此,除了贯彻全方位安全管理的相关政策,最重要的就是进行安全管理的责任分配,保证人人都有安全意识,最大限度降低生产中的安全隐患,保证人们的安全。企业需要抽出一个特定的时间对工人们进行安全教育,让工人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企业再进行相关的安全责任分配就可以更好的让大家接受而不是以往的各种推脱拒绝。在对相关的安全负责人进行培训时,需要让他们了解到他们的职责是什么,安全问题并非儿戏,需要他们打起精神认真对待。他们需要在工人们进行企业产品生产时进行安全隐患的发现与排除,要在第一时间里发现问题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二、结语 “安全生产责任大于天”这几乎是每个企业在生产车间都可以看到的一幅标语,但是如何真正的贯彻下去还是需要相关负责人进行相应的思考。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为了卖出产品与获得利润,更重要的还是工作人员的身心安全:只有保证生产人员是在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中,才可以让他们没有顾虑的进行产品的生产与加工,最大限度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与此同时,还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只有真正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企业才可以进行更为长远的发展。 作者:龙旭佳 单位:邯郸金华焦化有限公司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煤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1.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式落后 煤化工企业存在生产设施落后、陈旧的实际问题,这为煤化工生产埋下了潜在的安全威胁,给煤化工企业带来安全隐患。煤化工企业没有对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思想和机制的体现,特别是没有对煤化工企业生产的风险评估,这会使各类安全问题得不到解决,容易酝酿出重大的安全事故。 1.2企业员工安全素质不高 相当一部分煤化工企业长期雇佣临时工来降低劳动成本,这些人大多都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作为指导,这些都是造成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漏洞,进而导致煤化工企业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2煤化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2.1建立起重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共识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是对“人”的尊重,是煤化工企业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集中代表,在现代社会里,人是一切管理的根本,也是管理的根本目标。在现代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煤化工企业应该更加注重人的安全,这也是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所在。因此,在煤化工企业的范围内必须建立起重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观念,要通过煤化工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的建立,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认知加以强化,使每位煤化工企业的人员都能主动实践和配合现代安全生产管理,这样才能从意识上和认知上实现对人的关心和尊重,通过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更好地凝聚煤化工企业全体人员的共识,为煤化工企业经济、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安全和管理的基础支撑。 2.2加强对人员的现代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强调每个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认为安全隐患存在于每个人的意识和具体操作之中,因此,必须加强对全体人员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在培训中强化安全意识的养成教育,要结合煤化工企业的生产实际和风险分析,将安全意识全面地落实到生产和管理的细节之中。现代安全生产教育中丰富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使教育工作更能贴近煤化工生产的实际,这样有利于企业员工的认可,同时也有助于安全行为的养成和建立。现代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要具有动态性,要以各种手段来进行,通过更为生动和结合实际的手段来提高现代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的生命力。同时要在现代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中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意识,将“要我做到安全”转变为“我要做到安全”,这样就可以更为主动地、积极地预防煤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类安全隐患和风险。 2.3做好煤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风险评估工作是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安全风险评估,就可以实现对煤化工企业安全问题的事先控制,进而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要结合煤化工行业的特点聘请有经验、有资质的人员对企业生产进行全面、细致、系统地评估,进而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来制定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主动防护和积极治理的方案,进而确保煤化工企业生产的安全进行,真正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点和实质落实到企业的各方面,重点与细节之中,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成效。 3结语 煤化工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要对安全有敬畏的态度,这样才能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法律发展的基础上,将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落到实处,在煤化工生产中实现现代安全管理理念,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在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中煤炭化工企业应该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从细节上降低不安全因素的产生,从关键上抵制不安全行为,这样才能在系统上和操作上达到对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达到整个煤化工行业生产的整体性安全。 作者:姜洪生 单元:中煤黑龙江煤炭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1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1生产管理水平落后 一些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大规模的生产产品,但却忽视了产品质量,尽管生产效率上来了,但由于质量不过关使生产效率受到重创。还有一些企业没有建立科学的生产管理流程,无论是采购管理流程还是客户订单评审流程以及生产线管理流程都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还没有形成一套形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导致生产管理始终处于“打乱仗”的状态。比如对生产线的管理,由于产品多种多样,必须采取不同的生产线管理,但一些企业为了方便往往采取统一的流水线动作,影响企业运行。 1.2质量控制不够到位 质量是现代企业的生命。企业生产管理必须高度重视质量控制,通过质量检验来确保产品质量。但很多企业不注重产品质量控制,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不够完善,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而被退回的问题屡见不鲜。还有一些企业尽管十分重视产品质量管理和控制,但由于质量检验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不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主观上造成了产品质量不过关。 2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改进措施 2.1完善生产管理机构 改进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首先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转型发展以及遇到重大制约瓶颈的企业来说,完善生产管理组织机构显得更为重要。完善企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首先必须按照“精兵简政”的原则,聚消、精简和合并不必要或者功能重叠的部门,优化组织体系,强化部门职能,建立联系制度。牢固树立“精益生产”理念,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分布,将人力资源用在“刀刃上”,实现人力资源的效利用,提升生产管理效率。完善生产管理组织机构,还必须建立现代企业生产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决策层、管理层、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就企业生产管理计划以及一些突出问题进行研究落实,强化企业生产管理的“协同性”。 2.2完善生产管理流程 制度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而要落实好制度就必须完善工作流程。改进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生产管理流程,着力提升企业生产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突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大力加强采购、订单评审、库存清理、生产线、质量检验等流程建设,比如对于质量检验管理,应当建立原材料采购流程来保证原材料的可靠性,建立生产环节检验流程来确保质量检验到位,真正通过建立规范化的生产管理流程,保证企业生产管理落到实处。完善生产管理流程,还必须根据品种、质量、价格、时间、服务等企业竞争力“五大要素”来完善企业生产管理流程,将“五大要素”渗透到企业生产管理各个方面,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流程的科学性。 2.3完善生产管理机制 健全和完善的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机制,是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执行力”、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生产管理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因而现代企业应当建立一套形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切实将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流程、管理规范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让全体员工遵照执行。建立企业生产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对于落实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部门和员工应当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那些破坏管理制度并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给予必要的惩处。把提升员工素质作为加强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通过提高员工素质来强化生产管理水平。全力打造一流的企业生产管理队伍,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员工公认的生产管理队伍。 3结束语 总之,生产管理是企业运行的重要基础,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才能实现企业生产的有效管理,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实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代企业应当从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遵循市场规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改进和创新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推进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步入科学、持续、健康发展轨道,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吴伟 范少华 单位: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1人本管理思想、内容及在管理中的运用 1.1人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1.1.1现代管理,是指在一定环境下,管理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方法,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等进行控制的过程。在任何管理活动中,人是管理的决定因素。因此任何管理都要从人的本性和人的需要出发,把提高人的素质,处理人的关系,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放在中心地位,把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发展人作为管理的最终目的,这就是管理的人本特征。管理的这一特征要求任何管理活动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牢固树立人本观念,坚持人本原则。管理的人本观念包括四层涵义: 1.1.1.1人是生产的首要因素,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因此任何管理中都要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根本手段。 1.1.1.2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最高追求目标,因此任何管理必须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管理的目的和追求的最高目标,作为管理绩效的评判标准。 1.1.1.3人的存在是多样性的,因此管理活动中要树立多样性、整体性的人本观念。 1.1.1.4管理人本观念的“人”是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 1.2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 1.2.1以人为核心的人本管理,包括人、环境、文化三项基本因素: 1.2.1.1人的因素。在任意管理活动中,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管理活动的客体,各种管理活动紧密依存,相互联系形成管理关系,管理关系实质是人的关系。 1.2.1.2管理环境的因素。管理环境是各种物质环境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环境综合而形成。主要包括环境的类型、环境因素的作用、公共关系的影响与作用等内容。 1.2.1.3文化的因素。管理文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现代管理文化的构成,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人际关系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次的精神文化。二是文化的功能。即管理文化的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功能等作用。三是价值观。即人在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关于客观现实的基本信念奉行的行为方式。 1.3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1.3.1人本管理的基本理论逻辑推导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是管理的最高目标,而人的心理、动机、能力和行为是可以塑造影响和改变的,管理环境、文化及价值的变化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同时,作为管理主体和客体的人之间是有相关性、其目标是可以协调的。 1.3.2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1.3.2.1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 1.3.2.1.1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是人本观念应树立的基本观念。所谓人的因素第一,就是在观察任何事物,处理任何事情,解决任何问题时,都把人的因素看成首要因素,关键因素,决定性因素,既不是重物不重人,更不是见物不见人。 1.3.2.1.2树立 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必须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人才是人的因素之中的栋梁之材,是人的因素中最有活力,最具创造力,凝聚力和带动力的因素。 1.3.2.2以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目标的观念 1.3.2.2.1以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为管理追求目标的观念是管理的人本观念的实质内容,也是高层次的人本观念。传统的人本观念,只是把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手段,这是一种低层次的人本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已成为人本观念核心理念,成为一切管理活动出发点和落脚点。 1.3.2.3重视人的精神,价值观和政治思想工作的作用 1.3.2.3.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精神追求、价值观的实现和思想政治因素在管理体制中的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重视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升人的素质和层次,形成良好的共同价值观和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唯其如此,才能实现管理目标。 1.3.2.4以激励为主的管理方式 1.3.2.4.1激励主要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在期望目标前进的活动过程。人的需要是人普遍存在的自然本性,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树立人本观念,必须研究人的需要和如何满足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达到管理目标,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管理体制,不同民族文化条件下,人的需要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为此,实施激励为主的管理方式应当根据不同的管理目标和管理环境针对性进行。 1.3.2.5构建人本管理的机制 1.3.2.5.1有效进行人本管理,关键在于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形成自觉地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为此应建立包括动力机制,压力机制,约束机制,保证机制,环境影响机制等内容在内的管理机制。 2安全生产是关系人类生命、健康和财产的重大事项。当人类文明进入21世纪之际,安全生产面临空前严峻的压力与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全球范围重特大恶性事故频频发生,更是突现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和复杂性。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护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这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和重视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更应当注重安全生产,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既是国家性质和党的宗旨决定的,也是新时期学习、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学生从事行业安全管理十余载,深知“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由于安全生产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复杂,尽管全社会各方面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和巨大投入,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成效却并不十分显著,各类重特大事故仍然时常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因此研究和解决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成效的问题,已是全社会的当务之急。笔者就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中,树立人本观念谈谈自己肤浅认识 3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人本原则 3.1安全生产及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3.1.1安全生产概念及主要特点 3.1.1.1安全生产是指的生产过程中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安全生产实质是保护人权:人的生存权、健康权和财产权等。生产劳动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劳动者自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是人类基本的需要之一。因此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安全生产涉及诸多行业,范围极宽,既包括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矿山、农林等各行业,也包括人身、财产等各属性,几乎囊括了社会各方面,因此,安全生产既具有极端重要性,也具有复杂性、艰巨性、综合性等特点。 3.2安全生产管理及其主要任务 3.2.1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在一定环境下,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在一定环境下,管理者对管理对象实施影响和进行控制的过程构成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广义上讲,安全生产管理至少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3.2.1.1预测人类生产活动中各个领域里存在危险,进一步采取措施,使人类不受到危害和伤害; 3.2.1.2制订并落实各种法律、法规、规程、规定和办法、措施,消除危害因素; 3.2.2.3教育人们去认识、发现、分析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害、防止发生事故; 3.2.2.4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及时、正确处理事故,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总结吸取事故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3安全生产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必然性 3.3.1一般而言,任何领域的管理活动都要树立人本观念,任何管理过程也自始至终树立人本观念,因此管理的人本观念具有一般规律指导意义,由于安全生产管理的特殊性,其管理活动尤其必须坚持人本原则,这是因为: 3.3.1.1安全生产管理以人的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为直接目标凸现出人本管理关心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 3.3.1.2在安全生产管理客体要素中,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作为管理对象客体的人,其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的发挥,对安全生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影响。 3.3.1.3作为安全生产管理主体的人,在管理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具体而言,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素质直接关系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是决定安全生产管理成败的首要因素。 3.3.1.4安全生产管理是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领域和方面,管理关系份繁复杂,但是在众多管理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安全管理关系。正确处理其关系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4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树立和施行人本原则的途径与方法 4.1高扬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思想和观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4.1.1建国以来,我国一贯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安全生产管理自身的原因,我国安全生产状况并不乐观。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某些消极因素影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呈现逾发严峻和局部恶化的形势。据统计全国每年安全生产事故损失达千亿以上。特别是近年类似“南丹事件”,“大连空难”,“北京网吧火灾”等系列恶性事件,不仅损失巨大,而且严重损害了中国国际形象,教训十分深刻,发人深省。究其原因,其中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上,人本原则的缺位是重要因素之一。在安全管理中突出表现为:一是“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就事论事”等随处可见。对安全生产认识一般化,缺乏对安全生产人本特征的理论探讨和深度认识。二是安全检查生产重要性上认识与投入的反差强烈。一方面大家都一般性地“颂扬”安全生产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安全生产实际投入微不足道,实质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异化”。三是“亡羊补牢”现象盛行。很多单位、部门的安全生产投入极其吝啬,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却不得不花巨大代价“善后”。一些领导,非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终结,才能唤醒他们对安全生产“人本原则”的认识。四是广大安全生产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人本精神的缺乏构成我国安全生产最大隐患。处于安全管理客体地位的从业人员缺乏认知保护自身权力的自觉性,使得安全管理的人本原则的推行困难重重。安全生产管理必须高扬人本原则,这是由安全生产本质属性决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本原则的确立,最关键的是真正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这是因为: 4.1.1.1“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倡导的是安全即人的基本权力,是第一位的因素,如果人的生存权都不乎存在,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安全优先的原则,实质上是把人作为管理的首要因素考虑,只有确立了“安全第一”的原则,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效益、发展、稳定、安全之间的关系。 4.1.1.2“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倡导的是谋事在先,防患于未然。一是强调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人能够通过尊重科学,探索发现规律,防范事故,实现保障安全的管理目标。二是强调人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是实现管理目标的根本手段。 4.2在安全生产管理循环过程中始终贯穿人本原则 4.2.1管理的过程是决策、计划、实施、监督、评价等不断循环的过程,同时也是各项管理职能作用实现的过程。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贯穿人本原则的实质,就是在各个管理层面人本原则如何体现的问题。 4.2.1.1在决策过程中坚持人本原则第一的原则。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是管理的核心。安全生产管理各层次决策中,人本原则应是第一原则。即以保护人的健康、生命、财产等权力为最优先考虑,体现“安全第一”的基本功方针,体现人文关怀。实践中,要坚决反对“安全生产是政绩工程”,“安全让位于经济效益”,“安全生产目标从属于其他目标”,“安全生产久议不决”等决策思想和作法。安全生产决策中,只有把人当作人对待,把人作为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人对待,才能真正贯穿人本原则。 4.2.1.2在计划职能中体现安全生产管理人本原则 4.2.1.2.1计划实际上就是预先确定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和谁做的一种程序,在计划中体现安全管理人本原则。一是计划要“以人为中心”,通过人的关系筹事、物、财等管理要素的关系,着力解决实践中安全监理机构不到位人员及其经费、装备不落实的现象。二是充分激发和调动管理对象,主动关心安全、重视安全、保障安全的自觉性,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要彻底改变目前安全生产管理严重的“猫鼠对立关系”,“一方喊断气,另一方不来气”等消极现象。三是要十分注重协调安全检查生产管理中的各种关系,形成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格局。安全检查生产涉及面广,必须十分注重抓住人与人之间关系这一主线,协调好方方面面关系。四是充分运用激励手段,调动主体与客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特别注重发挥安全生产一线管理人员和直接从业人员的智慧与积极性。 4.2.1.3在监督过程中注重安全生产人本原则的贯通监督是对管理运行过程中各项具体活动所实行的检查审核、监督督导防患促进的管理活动。安全生产管理人本原则的贯通主要把握两点:一是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围绕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二是监督要体现对人的尊重、关心。在安全管理实践中要克服安全检查为检查而检查的形式主义倾向和安全生产舆论、大众社会监督弱化的现象。 4.2.1.4在评价过程中体现安全生产人本原则的要求 4.2.1.4.1管理的评价过程,是汲取经验和教训,推动另一个管理循环发展的过程。安全生产管理评价职能一要在总结的基础上,有利于提高人素质,实现管理的良性循环;二要侧重对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的教育与激励。目前,要注意克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考核评比形式化、笼统化、泛化等现象。 4.3建设全社会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 4.3.1所谓安全生产文化,就是安全价值观、经验、道德、理想、传统、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的复合体,是安全观念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安全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人,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安全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份,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也具有国际性、共性等特征。 4.3.2安全文化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原因和社会背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安全文化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学生认为,我国的安全文化建设十分落后,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抓好: 4.3.2.1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灵魂。亚洲,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是事故高发地区,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仅发道路交通事故为例,2002年,美国机动车2.1亿辆,死亡46000人,中国2140万辆,死亡11万人。我国车辆占全世界1.9,死亡人数却高达15,绝对数是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中国各类事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人的忽视和对生命的漠视,安全保障“不是不能为,而是不为”。相当部份典型恶性事件莫不如此。因此,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安全强势群体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是安全文化建设主题思想。 4.3.2.2唤醒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 4.3.2.2.1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透过科学的和理智的观点,将安全第一的概念变为人们生活的习惯,进而将安全意识渗透到潜意之中,使人们思维、行动中,不自觉地将安全变成习惯,时刻以安全第一为原则决策和行动。统计分明表明: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已出现第四次事故高峰。在导致事故高发的机制、管理、技术、环境等诸因素中,人的问题是首要的原因。仅两份事故原因中,人为失误高达70以上。因此,安全生产管理并非某种制度、某一规范、某种管理方法就能彻底解决的,安全生产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是人的安全文化问题,安全意识的唤醒,要突出教育的贡献。要从学校、家庭、单位、企业等各种环节,从幼儿、少年、青年,直至老年各时期针对性教育。 4.3.2.3广泛开展全社会大型安全文化运动 4.3.2.3.1安全文化运动的实质是普及安全知识和提升安全意识。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党和政府应当组建相应机构,制定有关规则,动用主流媒体长期坚持。二是构建全社会事故防范信息系统,比如通过设置类似警务110之类的公开电话,接受全社会范围各类重特大事故隐患的举报、投诉等。三是在社会公共场所,公众聚集地,装置大型电子荧幕,设置专门节目,宣传安全知识,解剖典型安全等,让公众时时、处处感受安全文化。 4.4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4.4.1人本管理作为一种哲学观念和管理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有效进行人本管理,关键在于构建完整的管理机制。安全生产人本管理机制包括以下机制: 4.4.1.1力量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和压力机制。安全生产动力机制在于建立起各单位、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公民个体在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的驱使下,自觉保证安全生产。笔者大胆设想,比如在企业税收中根据行业属性和安全等级征收安全税,又比如在机动车和驾驶员法定保险条款中加大对无事故车辆和驾驶员保费的返还比例等思路,形成广泛的安全生产利益激励机制和实施办法。在压力机制方面,要健全安全事故责任的事前追究和事后追究双重制度。要特别建立单位、部门、企业、业主等主要负责人的问责制。要使各方面在安全目标责任的压力之下,明确目标,积极落实措施,履行职责。我国安全生产动力的缺省和压力机制的扭曲问题同样严重存在。 4.4.1.2责任机制,主要应当包括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两方面。责任机制实质是构建一个庞大的安全职责系统,明确各单位、部门、行业,各安全人在保障安全生产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应履行的职责、任务,让每个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保证时时、事事、处处有人对事故隐患和事故负责。责任机制也是安全生产力量机制的进一步延伸和具体化。目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安全责任空洞,好像人人都有责任,但人人都不负责任,责任的细化和落实很不到位。二是责任的追究没有完全遵循因果关系,而是按照领导的批示或抓“替罪羊”的办法,随意性大,说服性、教育性不强,不利责任制的真正到位。三是几乎全部是事后责任追究,极少事前后惩治。 4.4.1.3约束机制,主要是在科学分析、研究安全生产规律、总结经验基础上建立健全制度、规则、规程,使行为人有章可循,按部就班,现行安全生产制度是比较健全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现有制度的落实,现有制度对参与安全生产各方面人的约束。 4.4.1.4保证机制,主要是指从法律、法规、制度等体系的层面,确保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思想、政策、措施、方法等贯彻落实。这方面,尤其需要从法律层面上解决安全生产管理体制问题,严格意义上讲,现行安全生产法虽然有原则提法,但是从1998年至2002年四年间,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在修补中变化了四次之多却仍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现行体制中多次管理、权责不清、部门协同差,各自寻求“经济权”等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安全管理效率。更有甚者,个别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五方面出于某种利益,以高压方式管理安全,以安全为借口,肆意剥夺企业和个人的基本权利,而另一方面,当无利可图时,就万般推诿和逃避责任,置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于不顾,鉴于以上情况,重新站在一个战略高度上确立适应我国转型期的安全体制,制定责权利更明确、更具体、更具操作性的法规政策和制度,这是对人民健康、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当务之急。 结论:安全生产管理必须高扬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安全生产管理每个环节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措施。 内容提要:安全生产是人类社会21世纪人类共同关注和重视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更应当注重安全生产,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既是国家性质和党的宗旨决定的,也是学习、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安全生产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复杂,尽管全社会各方面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和巨大投入,安全生产管理的成效却并不十分显著。因此研究和解决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成效的问题,已是全社会的当务之急。本文试图通过人本管理思想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运用的探讨,寻求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成效的另类思维。文章共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人本管理的主要思想、内容;第二部分是关于人本管理思想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电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一、电信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电信企业属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建设,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既担负着国家通信的重要职责,又承担着普遍服务的责任和义务。这一点直接决定了电信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这是由电信企业的职能决定的。电信企业既担负着国家通信的重要职责,又承担着普遍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既是构成国家信息化的基础,又是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信企业的安全就是整个国家和整个社会的安全! 其次,电信企业的安全是全面保证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电信企业是国家信息传递的中枢,国家信息安全以及金融,保险等部门的生产经营无不都依赖和依托于电信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再次,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是电信企业自身生产经营和发展的根本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有稳定安全的生产环境,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最后,全面落实电信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不仅是对企业,对员工的一种责任,更是对国家,对社会的一种义务。 二、电信企业安全生产的特征 电信企业安全生产主要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多样性。影响电信企业安全生产的因素复杂,安全隐患事故更是多种多样,既有通常所说的消防安全,又有由通信网络、通信设备等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 (二)、连带性。电信企业全程全网作业的特点表明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需要全网的协同配合,每一个电信企业都是这一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安全事故的出现,无疑会对这一网络中的其他企业形成连带影响,进而影响到全网的安全和效率。 (三)广义性。电信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安全生产含义的广泛性。电信企业的安全既包含一般意义上的消防安全因素,又包含有通信网络安全以及企业保密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四)经济性。电信企业的资产是国家的资产,努力使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的目标是电信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电信企业的特殊职能和特殊地位赋予了其开展安全生产的的特殊意义,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企业、对国家、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电信企业安全生产的落实 (一)、电信企业安全生产,抓制度落实是根本。 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的意义,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的安全意识。宏观上要加强对国家安全法,保密法,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和落实,微观上要认真执行企业制定的相关安全生产规程和业务操作流程,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落实制度必严,违反制度必究”,做到令行禁止。二是要将这些制度和措施落实贯彻到企业生产活动中去,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纳入企业管理的议事日程,使企业安全生产与企业的经营工作同布置,同安排,同落实。三是按照“管理自主,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要求,与企业相关责任人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使企业安全生产权责明确,层层落实和层层管理。六是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将企业安全生产与个人绩效考核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企业员工对企业安全生产高度重视,使之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享其利,负其责。 (二)、电信企业安全生产,抓教育培训是途径。 隔行如隔山。企业安全生产的落实有赖于员工安全素质的提高。一是加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员工保密教育,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观念,二是加强对员工消防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对企业员工进行消防知识,消防安全、消防器材、消防自救等方面系统的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技能。三要加强对消防安全单位的联系和交流,聘请他们对企业的安全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努力健全企业安全工作监督预警机制。四要利用局务公开宣传栏,自办小报等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安全工作的宣传和引导,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案例分析讲解、参观教育等方式来促进企业落实安全工作。 (三)电信企业安全生产,抓队伍建设是关键。 一是根据企业实际组建一支素质过硬的企业业余消防队,按照“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严格要求,平时加强安全训练和实战演习,使企业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二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应多听听企业员工群众对企业安全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开展“我为安全献一策”的活动,集思广益,让全员参预企业安全生产,举行安全生产可行性建议竞赛活动,对有突出贡献的给予一定奖励,三是要在企业内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切忌走过场,走形式,虚张声势,通过树立安全生产典型事迹,巧妙运用榜样的表率作用的感染力量来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入。 (四)、电信企业安全生产,抓硬件设施建设是基础。 一是努力加强消防设备和消防器材的配备,在企业的重要部门和重要地点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二是加强对企业消防设备和消防器材的预检预修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消除。三是建立企业自动安全报警系统和企业安全集中监控中心,以科技的力量来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四是建立企业安全预警系统和应急方案,做到防患于未然,力争把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四、总结 电信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是事关企业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电信企业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上来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把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纳入企业管理的议事日程,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与企业的经营工作做到同布置、同安排、同落实,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保驾护航!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问题及对策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事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例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出台了《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入开展了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了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工作,严格了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追究等等。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与小康社会的目标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各类安全事故高发,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所致,而人为原因与管理又有着直接的联系,它不仅涉及到企业,而且还延伸到各级政府及管理职能部门。因此,这些问题无疑与安全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企业安全生产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一直十分严峻,突出表现为伤亡事故多发,死亡人数居高不下。据统计资料分析,最近几年,全国各类事故每年死亡人数都在10万人以上,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每年死亡人数15000人以上。形势严峻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职业危害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约有50多万个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达2500万人以上。以粉尘危害为例,目前全国尘肺病患者约1万人。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有些企业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甚至放弃安全生产管理,致使一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薄弱,规章制度松驰,有的企业根本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存在大量事故隐患。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目前仅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欠帐就高达40多亿元。从业人员在这样没有安全生产保障又十分恶劣和危险的条件下作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思想上不重视安全生产 在市场经济刚刚起步阶段,企业主要负责人(或者说是企业法人代表,行政一把手)对安全生产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企业主要负责人思想上并不重视安全生产,主要表现有:一是部分企业老板“要自己的钱,不要别人的命”,违法生产经营或者知法犯法,导致事故不断,死伤众多;二是有些企业由于产品对路,适应市场的需要,效益较好,再加上多年没有发生大的事故,对安全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安全无关紧要;三是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安全生产不重视,工作不到位,熟视无睹,疏于监管,组织的安全大检查,走马观花。如每年年终组织的安全责任考核验收,可操作性差,流于形式,容易给企业负责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安全管理就这么简单,不用创新与投入,就能获得地方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由此可以看出,企业负责人往往只要经济效益和“票子”忽视甚至不要安全生产,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严重侵犯人权的违法行为,没有意识到它所产生的法律后果。 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需要进一步落实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的作用是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负责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它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织保证。但是,很多企业并未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对有关管理人员按照规定进行培训。我们都知道,安全工作既是一项管理工作,同时又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所涉及的内容和领域非常广泛。另外,企业机构合并、人员裁减,企业安全管理部门首当其冲,导致安全管理人员流失严重。 3、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缺乏安全生产保障 企业安排适当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他安全生产投入,对于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达到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要求非常重要。目前,部分企业建设项目未执行“三同时”审批制度,未进行安全评价和安全论证,留下事故隐患;没有按规定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有的企业采用比价采购的办法,降低成本,导致采购的劳保用品质量低劣;没有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从业人员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无法获得医疗救治、职业康复和经济补偿,有的企业出了工伤事故不进行工伤鉴定,不享受工伤待遇,更严重的是造成工伤或疑似职业病就解除劳动合同。很多企业缺乏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设备、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直到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使用的是落后工艺、落后设备,安全条件极差,粉尘、噪音超标严重,通风不符合要求,照明很差或不足,从业人员在这样没有安全生产保障的条件下作业,导致了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居高不下。 4、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低,缺乏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我国劳动者文化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受教育阶段缺乏安全培训,参加工作又缺乏安全教育,并且大部分劳动者还是考虑如何赚钱养家糊口的问题,希望多挣一些钱来改善家庭的经济生活而忽视了平安即是福的简单道理。另外,生产安全事故(包括职业病)的发生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发生在进城的民工身上,他们从农村的环境一下转换到陌生的工业环境,精神处于紧张状态;有些民工(特别是生产忙时招来的季节工)未经培训就上岗,甚至从事一些特种作业或者危险作业,缺乏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违章作业,如工业气瓶在无防震圈、防护帽的情况下,猛摔猛碰,野蛮操作;车工操作时违章戴手套,不戴防护眼镜比比皆是;更严重的是无证人员从事行车、叉车、喷漆、电焊、电工等特种作业。二是很多劳动者缺乏安全知识和意识,认为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没有必要,往往不按规定佩戴或者不能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由此引发的人身伤亡和职业病时有发生。 5、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各级、各类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负的责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企业搞好安全生产,保证其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很多企业存在一种错误观点,认为安全责任制是安全部门的事,是安全管理人员的事,与其他部门和人员没有多大关系;有的企业对安全工作“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出了事故再要”的现象,不出事故,安全部门提出的安全问题也被忙碌的生产所冲淡,引不起领导足够的重视。很多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能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及时修订,检查时拿出的规章制度都是十几前计划经济时代制订的,早已不适应现在企业发展的需要了。有的企业事故隐患整改不力,每次检查时提出的问题,不能认真进行整改,又没有制订有效防范措施,导致事故不断发生。很多企业对外进行承包或租凭,而部分承包单位和个人又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相应的资质。如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有毒有害作业人员无安全防护用品,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等。 三、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对策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实现安全生产必须全方位、全员和全过程做好工作。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安全工作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由传统的安全管理向需求管理上转变,由落后的“事后调查”向“超前预防”管理转变。 1、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 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其原因大多是因为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有关技术规程、规范等人为原因造成的,如生产经营活动的作业场所不符合保证安全生产规定,设备、设施、工具、器材不符合安全标准、存在缺陷,未按规定配备安全防护用品,未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职工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劳动组织不合理,管理人员违章指挥,职工违章冒险作业等。因此,企业应通过广播、报刊和网站等各种舆论工具,进一步加大对《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的宣传力度,然后通过执法检查,抓好其各条款的落实工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后,进行调查时,才发现存在很多问题。 2、加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必须要由企业“一把手”挂帅领导,统筹协调,负全面责任。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必须依法履行自己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做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可以安排副职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熟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积极参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培训班,做到依法持证上岗。通过培训,让各级领导干部逐步掌握要求设置的安全技术规程,提高安全素质,杜绝违章指挥,并在企业安全生产决策和投入中表现出决断能力,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其工作效率。另外,对普通职工进行有效的安全生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要狠抓班组安全建设、三级安全教育、岗位变换教育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教育,坚持全员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3、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高设备设施本质安全性 我国已建立了安全生产的市场准入制度,企业必须具备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要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要设立专门的帐户或者科目,专款专用,不得随意挪用安全生产投入资金,并且要定期召开有关安全生产的的会议,听取有关职能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汇报,对反映的安全问题,认真组织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企业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管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对超过使用期限的劳动防护用品,企业必须及时更新。在工伤事故中,因为设备本身不安全导致的工伤事故不在少数,应定期对设备的传动部分、各种安全装置进行检修。购买新设备时,必须同时购买与其配套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要做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企业要经常组织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或者事故隐患,指定专人负责,并在人、财、物上予以保证,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4、改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减少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企业职工的劳动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相距甚远,而劳动环境的好坏,是导致伤亡发生与否的因素之一,改善劳动条件,不但可以减少伤亡事故,大大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增加企业凝聚力,从而增加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要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甚至国际劳工标准的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使劳动者健康、舒适、愉悦地工作,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5、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构筑政府和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桥梁 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许多工作,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需要由具有相关的专门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来完成。很多企业缺少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希望能从社会上的有关中介机构聘请到所需要的专业人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而有些企业配备安全生产专门机构和人员会造成经济不合理,可以与中介机构签订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合同的形式,由中介机构为其提供专业化的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同时,政府也可以组织中介机构的专业人员或者企业安全专家进行安全检查或诊断,掌握企业安全管理状况。 6、认真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活动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作为一种系统化、程序化、同时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其管理思想机制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其管理思想最能体现“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又具有可操作性和规范性的特点,要求企业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在企业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达到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的目的,也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消除国际贸易壁垒和改善我国企业在职业安全健康领域的国际形象。 安全生产是一项艰巨、长期、复杂的工作,“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都不能有麻痹思想,企业要警钟长鸣,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力争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状况的根本好转,保障人民更好、更快地建设和实现“安全小康”社会。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摘要:笔者长期在基层监管机构从事安全生产监管,经常到企业开展安全检查、执法工作。本文立足于企业安全管理情况的调查,分析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企业实现安全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安全第一”是我国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针,也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企业发展的前提是安全、健康。因此,无论企业还是政府,抓好安全生产尤为重要。企业安全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力度加大,安全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突显出来。 一、正确认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安全生产就是在保障工人生命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的前提下,企业所进行的生产过程。从这个概念里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有三个:人、物和环境。尽管企业、单位的性质不同,生产经营的情况不同,但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都是相同的。在这三个要素里,由人实施监督管理,操作机械,选择、改善、控制环境,因此人是其中最能动的、最重要的因素。安全生产管理就是消除生产过程中一切影响人的健康和安全的不利因素,进而保障正常的生产运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对象是影响安全生产的三个因素:人、物和环境。监督管理的范围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只有全面正确地理解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对象和范围,才能找准安全生产管理的着力点。 二、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足随着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关注,企业负责人对安全工作比以往重视了。但事实上,有的“领导重视”是出于对责任追究的担心,害怕企业出现安全事故会追究自己的法律责任,并非出于对“安全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他们认为,只要自己的话讲到了,工作要求提到了,如果再出现安全事故,自己似乎就无责可追了。 2.“三同时”缺位、“生产优先于安全”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地方为了引进外资和项目,不惜在安全监管上让步:建设项目“三同时”可以不做,消防设施建设可以不搞审核、验收,导致企业在建设项目“三同时”方面缺位,出现了“生产经营优先于安全”的不正常现象。有些被招来的项目,在被安全监管部门查处后,动不动就找上级领导告状,以投资环境不好为由抵制安全监管和查处,而领导为了“安商”,有时会暗示监管部门“网开一面”。这种情况,势必加剧企业负责人对安全工作不重视、不落实的局面。 3.企业“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落实不到位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三项岗位”(即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人员应当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从目前企业参加培训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少数企业强调生产忙、挤不出时间参加培训;二是个别企业认为安全培训属长线工程,对培训活动积极性不高,大多被动应付;三是部分企业属于民营性质,特种作业人员流动性大,不愿意多派人参加培训。 4.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到位大部分企业存在只重视生产设施建设,不重视安全设施建设的问题,致使安全设施建设不能满足企业防范事故的需要。有的企业安全投入没有计划,不使用标准产品,不请有资质的单位施工,不搞竣工验收,不注重平时的维护,有的安全设施形同虚设。 5.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氛围不浓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也明确了安全职责,但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方面,没有深入地、系统地开展。另外,企业在安全生产宣传方面的力度比较小,导致了“安盲”的出现,有的人正因为对安全常识的无知而失去生命。 (二)解决对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多途径,多层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实施。加强和改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认识是根本,企业负责人重视是关键企业负责人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重视,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切实承担起“一岗双责”的责任,把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与其它工作同步计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考核。 2.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覆盖全面,贯穿生产全过程,不留死角,不留漏洞,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 (1)健全组织机构,构建安全管理组织网络,成立企业一把手任组长,各级管理人员任成员的安全领导小组,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覆盖全面的安全管理网络; (2)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在制度落实中,既要持之以恒,又要严肃认真。 3.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企业的安全理念、安全文化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起着先导性的重要作用。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宣传教育的內容要全面,对主要的安全生产法规、重点的安全管理制度、规程应全覆盖,不遗漏;宣传教育的形式人性、多样化,让人乐于接受、便于接受,努力达到好的效果;教育培训的对象应多层次、全员化,并涵盖企业的“三项岗位”人员。 4.加大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企业要将安全生产投入纳入年度工作预算,制定安全投入计划并实施。同时,结合企业应急救援的实际需求,加大急救救援物资储备和投入,提高企业应急救援水平。 5.加强安全制度建设,突出安全文化创建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新要求,企业要不断完善安全制度建设,定期识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新变化,并将法规要求转化为企业内部制度规定。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的作用,组织多形式、多渠道的安全文化宣传,使广大职工“懂安全、会安全”。 三、结语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应有之义。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提高企业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和体系管理,突出安全文化创建,真正将“安全第一”的原则永驻企业经营管理之中。 作者:常茂 单位:蚌埠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浅谈建筑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简析建筑行业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 【摘要】在建筑行业中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有利于减少资源上的浪费,增强各个项目之间的有效合作。文章对建筑行业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确定了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成为当代建筑企业应当共同思考的问题。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很多企业已经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植入到企业的管理中,但此种管理方式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范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认知到绿色管理的重要性,改变管理的模式,使行业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一、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一) 材料获取威胁环境健康 由于建筑企业的规模较大,其在进行施工时占用了大量的农田和土地,降低了当地的耕地面积,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另外,建筑企业在获取施工材料时,通常要通过采砂和开矿来完成,易造成资源上的浪费,过量的开采还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影响资源的重建。 (二) 噪声污染影响人们生活 由于建筑行业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使用到大型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行时产生了巨大的声响,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有些建筑企业为了完成施工任务,不分昼夜的进行施工,引起了大量的社会矛盾。 (三) 施工生产导致环境污染 建筑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向空气中释放大量灰尘和悬浮颗粒,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建筑活动所释放的二氧化硫等气体会破坏臭氧层的结构,引起温室效应。研究表明,在我国十大严重污染的城市中,有半数以上城市的环境问题是由于发展城市建设所引起的,城市发展的速度已经不及城市污染的速度。 二、 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方法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符合现代生产要求的管理模式,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积极的意义。建筑企业必须认清自身的不足之处,加深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解,开展绿色施工,减少不良施工因素对环境的破坏。 (一) 开展绿色施工 建设行业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能源和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尽量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所在地区空气污染的程度。在施工开始之前,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环境展开详细的调查,制定出符合当地环境要求的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加深其对环境保护、绿色施工等概念的了解。做好施工场地的节水节电工作,降低环境压力。在施工中要尽量使用预制构件,提高施工材料的重复利用率,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研究表明,采取绿色施工的方式能够降低城市污染的程度,显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如我国香港地区多年来一直坚持绿色施工的理念。香港地区地少人多,土地资源十分短缺。该地区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都会秉承绿色施工的理念,将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整齐的摆放,使空间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香港地区在进行施工建筑时,很少出现尘土飞扬的现象。我国其他地区应当效仿香港地区的施工方式,加强对绿色施工理念的了解,减少因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二) 合理选择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选择是施工中的关键步骤,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不仅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也能够使工程满足建筑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要求。在选择施工材料时,首先施工单位要做好市场的调研工作,选择信用度较高的供应商,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降低运输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对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进行综合评定,确保施工材料的应用价值。其次,管理者应该建立评估竞争机制,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料展开评估,确定其是否符合绿色施工的标准。设置淘汰标准,将不符合施工标准的建筑材料淘汰出去。即使施工材料满足绿色施工的标准,也要定期对材料进行复核,保证各个施工阶段能够合理的衔接。另外,施工企业还要做好材料的替补工作,如果供应商无法提供合格的施工材料,企业要及时更换其他的供应商,以保证施工能够正常进行。最后,管理人员要设立专门的材料监督小组,对原材料的使用进行全程监督,保证施工材料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 做好绿色回收工作 在当前的建筑行业施工中,当建筑物达到使用年限时,一般要对其做报废处理。而绿色供应链管理强调施工材料的回收利用,以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因此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时,要固守两个原则,一是合理的利用施工材料,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二是要对无法利用的资源进行妥善的处理,降低报废处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材料的使用上,施工人员要详细了解材料的性质,掌握其使用方法。在废弃材料的处理上,要争取将材料进行二次利用,使建筑材料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材料显示,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意识到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如欧洲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有85%的钢铁炉渣被回收利用,且大部分用于民用建筑。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已经有97%的钢铁炉渣被用作水利工程和道路工程的建设,节约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我国的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开展的较晚,现在仍处于发展阶段。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市场要求,我国的建筑行业必须认识到绿色回收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资源二次利用率,使建筑行业的发展满足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要求。 结语 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应用于建筑行业的施工管理中,能够减少资源上的浪费,增强建筑行业各个项目之间的有效合作。由于建筑施工所涉及的范围较大,所使用的施工原料较多,其造成的土地浪费和噪声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建筑行业必须对这种现象进行冷静的分析,改变管理制度。开展绿色施工、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做好绿色回收工作,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真正的付诸实施。 浅谈建筑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建筑业的应用研究 摘要: 本文具体分析了绿色供应链的涵义,建筑业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实证分析阐明绿色供应链在建筑业应用现状,总结了绿色供应链推广发展需要的环境支持系统。 关键词: 建筑业;绿色供应链;环境支持系统 0 引言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载体,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过多的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其造成的后果已远远超出了环境的负荷能力;雾霾、沙尘等环境问题随之而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可持续发展,正逐步成为政府、老百姓所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建筑业企业应用价值链理论,往往是站在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考虑能源和材料的节约;并未真正站在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去考量规划设计、工程施工、运营方案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面对严峻的环境压力,将绿色建筑理论和供应链理论相结合,是保持建筑业可续续发展的最有效手段。 1 绿色供应链的涵义 绿色供应链这个概念最早产生于制造业。近年来,绿色供应链已经应用于建筑业,绿色建筑供应链是一种在整个建筑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以绿色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等相关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所有参与方、使用方,其目的是从项目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勘察设计、招标、项目实施、项目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直至项目运营维护和最终的拆除报废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 2 建筑业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 2.1 绿色环保理念 企业要把绿色写入企业愿景,明确绿色战略方向。业主方企业的大力支持是实现整个建设过程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但是由于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因此,企业在决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应仔细分析自身的状况,要从承载能力和实际出发,明确认识实施目标。 2.2 绿色规划 首先应该确立总体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目标,主要包括尽量保护现有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减少建筑能耗,降低短期的开发成本和长期的运营成本,确保建筑产品价值增值。在项目的规划选址阶段,应符合各地区总体发展规划,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同时对建筑的朝向、采光、绿化率、交通环境、水资源管理和环境整合、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有效利用等方面的规划都要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注重其可行性。 2.3 绿色设计 建筑设计上应着力改善建筑形体、改变建筑结构、增加可使用空间,使其达到LEED的指标,尽可能在保证经济技术可行的条件下,采用低能耗、高效率的设备系统,降低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特别是运营时期的能源损耗。为业主和使用者提供高质量、低维护及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使得业主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产品的价值增值。 2.4 绿色采购 采用大量选用低能耗绿色材料。目前,绿色材料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绿色材料的研发仍处于不断发展中,绿色材料不仅要求材料无污染,还要要求其生产过程无污染;同时选用高效率低污染的施工机械,以提高环境经济绩效。 2.5 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改进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尽可能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力争实现“四节一环保”目标。①应该尽量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不断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施工用水(尽可能利用雨水、二次用水)、用电和施工噪音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注重施工工艺的细化,减少不必要的建筑废料的产生。②垃圾回收管理是再生资源的重要方面。应该在施工现场设置一些经过特别设计的废料箱或斜槽,用于收集可再生垃圾。还应注重建材生产废料、建材包装废料、拆除废弃物等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尽可能进行绿色精装修以缓解每户单独装修带来的额外资源损失和不定时的噪音污染。 2.6 绿色运营和维护 建筑产品绿色运营使用和维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场馆、公路、机场和大型写字楼、民用住宅等建筑的后期运营管理和维护工作更为复杂。专业的物业公司应该构建绿色运营维护管理平台,加强对节能、节水、绿化及环境监管力度,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2.7 绿色报废 建筑物拆除报废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而这些建筑垃圾通常都是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剔凿的砖石、混凝土碎块、废钢丝、装饰废料、废电线和各种预埋件和金属配件,其中大多材料都可以重新再回收利用,比如废金属可以重新回炉,经过再加工制造成各种型材;废砖、石、混凝土经过粉碎可以代替砂,用于搅拌砌筑砂浆等等。对于需要拆除报废的建筑物,我们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能够利用的一定要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二是无法再利用的建筑垃圾和废弃物要妥善处理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3 绿色供应链管理发展现状――实例应用 该项目工程位于青岛市崂山区,占地面积68000m2,容积率为1.5,绿化率达42%,所有户型为精装户型;该项目于2013年7月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在业主方需求的带动下,通过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全过程,伴随整条绿色供应链专业职能分工和相互协作,以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为媒介拉动整条价值链实现增值。 3.1 绿色规划、绿色设计 ①该小区规划倡导绿色出行理念,倡导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出行模式,该项目规划的交通线路流畅合理,规划的主要出入口距离搭乘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②对该项目进行日照、采光、通风等专项计算机模拟分析以确保该项目的室内外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要求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及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根据建筑日照要求和对光的需求量在园林绿化规划时合理搭配低丛灌木和高大乔木。为保证房间通风质量,本工程户型设计时力求所有户型所有房间全部带窗,保证通透,并在客厅、卧室设有气流控制阀,保证冬季通风效果。③本小区的非机动车道路铺设渗透性透水砖,透水砖下铺设由碎石、砂组成的反滤层,通过透水砖的孔隙吸收雨水;增加雨水的自然渗透,补给地下水资源。本项目透水地面的面积为2857.32m2,室外地面总面积为7143.3m2,透水地面面积比为40.02%。 3.2 绿色采购 ①本工程所有户型为精装户型,且小区组团设有中水处理系统,卫生间多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型虹吸式排水坐便器、感应水龙头等。一年运营数据显示,本小区的节水率可以达到30%以上,非传统水源的利用率也超过了25%。②本工程外墙保温采用挤塑聚苯板厚度30mm,挤塑聚苯板导热系数0.03,是外墙保温材料中性能比较好的材料,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达到0.86W/(m2K)。本工程外窗采用断热铝合金低辐射中空玻璃窗(6+12A+6)传热系数达到3.0W/(m2K),玻璃遮阳系数0.57,气密性为6级,水密性3级,可见光透射比0.40。其各项指标均满足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范的各项要求。 3.3 绿色施工 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购置数台废渣粉碎机,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经过分类、剔除后,把标准砂与建筑垃圾碎屑按照1:1比例拌合,制作强度可达5MPa的抹灰砂浆。该项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建筑垃圾的外运工作负担,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回收再利用建筑垃圾约300吨左右,节省垃圾清理费和材料费(砂)约合18000元,扣除购置的粉碎设备折旧,净收益约合13000元。 3.4 绿色营销 在我国房地产销售中,消费者长久以来注重最多的因素往往是价格、区位、配套设施、户型等;对建筑节能的认知度不高。近年来,随着政府、新闻媒介的大力宣传,大众对环境和节能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消费群体对于“绿色”、“节能”的接受程度亦不断提升,借此契机企业通过公关、宣传策略,突出强调绿色节能建筑标识,强调建筑节能与家庭日常支出之间的密切关系。 3.5 绿色运营 该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采用科学的节能管理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垃圾回收、分类、清理制度,小区每个住宅楼下设有3~4个密闭的垃圾容器,由清洁工人专人负责生活垃圾袋装存放外运,防止居民无序倾倒而造成的二次污染。小区的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92%以上。 小区采用公共区域和泛光照明采用自动照明控制系统,实现根据工作季节,作息时间,照度变化对照明系统进行自动管理;定时开关各种照明设备,达到最佳节能效果。 4 建筑业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环境支持系统 4.1 政策、法律支持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来规范建设过程中相关行为,使建筑节能步入法律化轨道。同时,对于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给予如财政、税收政策等相应政策扶持,鼓励业主自觉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纳入设计、施工过程中,形成自上而下的强烈推动力。 4.2 科学、合理、完善理论体系的支持 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上,我国是相对欠缺的,由于我国有关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起步较晚,仍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因而缺乏成熟的程序、规范和典型的成功案例作为参考,间接造成了建筑企业对于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风险没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对于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结果缺乏信心的现象。应结合我国建筑业现状,加深建筑业绿色供应链具体可行的方法和理论研究,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用于具体建设工作的指导,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高效运行。 4.3 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和先进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 ①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手段。高效的生产、施工技术和污染预控、处理技术是建筑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保证,而生产技术落后,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成本偏高就成为我国建筑领域相关企业自主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最大瓶颈。②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首先,企业可以借助信息网络、数据库技术迅速及时了解和把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政府相关部门颁布实施的各项政策,以及各承包商的资质、信誉情况(如是否存在被降级、挂黄牌等信息)。其次,企业应加快推进建筑业材料设备采购网络化进程,通过数据库进行材料设备的快速浏览、比对、采购,可以有效控制绿色材料、设备的进货渠道,保证材料设备质量。再次,可以尝试推广绿色营销的发展,例如网上房展、虚拟看房等。当然,这些上述技术的广泛推广时需要政府部门制定有效措施,对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 4.4 文化背景的支持 从宏观而言,全球范围内已经刮起了一场声势浩荡的绿色风暴。我国各个行业都大力倡导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再加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这些条件都为绿色供应链管理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从微观而言,对于供应链内部的建设过程参与各方,应该意识到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所付出的额外成本小于社会和企业所得到的长期效益,即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项目及整个企业的价值增值,符合价值管理理念。 5 结束语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应用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想要得到广泛的应用仍需要建筑业整体认知水平的提升,政策的导向的支持,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克服成本问题瓶颈的方法及高效生产和先进信息技术支撑的改进,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浅谈建筑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 中国建筑施工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公众意识、法律和环境标准的改进推动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发展。本文根据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及其特点,结合环境管理标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做出了理论探讨。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 0 引言 近几年国内外政治环境、技术自然环境、经济人口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变化,国内建筑企业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尤其是面临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增加对基础建设的投入,如何拉动内需的良好局面,建筑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环境的前提下保证企业的价值利润最大化,绿色供应链已成为建筑企业发展战略重要的因素。中国建筑企业与同类企业中比较发达的国家比较,有管理体制、法律体系、运行机制、市场竞争能力的差距。本文重点分析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实施情况,通过基于绿色供应链理论的绩效评价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1 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特征分析 建筑企业是合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从事建筑业务和商品生产和经营、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具体来说,建筑公司是从事铁路、公路、隧道、桥梁、水坝、码头、机场、体育场馆、住房(如工厂、影剧院、宾馆、医院、商店、学校和住房等)和其他土木工程建设活动,在电力、通信路线、石油、天然气、供水、排水、供热及其他类型的管路系统和机械设备,在内外装修及装饰设计、施工和安装活动,从事对建筑物内、外装修和装饰的设计、施工和安装活动的企业。它通常包括建筑公司、建筑安装公司、机械化施工公司、工程处和其他专业施工公司。根据工程特点,建筑企业有不同的名称,如工程局、处、建筑公司、工程公司、市政公司、房屋维修公司、建筑安装公司、机械施工公司、基础设施公司、装饰公司等,建筑公司是其总称。目前,绿色供应链的研究分散,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一直没有统一的绿色供应链的概念。一般认为,绿色供应链是一个融合了现代管理模式的环保思想,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考虑到原料收购、产品设计和制造、销售及运输的全过程,到使用和回收,通过绿色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手段,实现产品生命周期中环境负面效应是微乎其微。从社会和企业来看,引进绿色环保理念,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和消费,废物回收到通过生态设计来分析整个供应链,通过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来实现供应链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使其和谐统一,实现供应链的最低能源消耗和环境的负面影响,以达到最佳的系统环境的环境管理。可见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形成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所有的过程,从原材料的选择到最终产品的销售。主要包括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生产、绿色包装和运输、绿色营销和绿色回收7个环节的选择。 2 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内涵 供应链绩效评价是指反映供应链的目标,对整个供应链尤其是核心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事前、事中、事后分析和评估。通过综合性能从整体考虑不同的绿色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角度看绿色供应链的评价,分析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的评价指标,反映的是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性能,以评估整体性能,而且操作为每个成员企业和性能,成员企业之间的整体利益分配,从而建立绿色供应链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不仅分析最大限度的整体供应链的绩效,而且要深入了解每个企业成员的利润。 实施绿色供应链,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的决策问题,不能片面检查决定,从绿色供应链管理角度全面、客观地考核和绩效评估,需要建立一个规范的、科学的、具有实用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一个要求指标体系应能充分体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绩效,满足绿色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监管者、政府部门等)之间的所有方面,以评估和了解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的性能。此外,指标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考虑财务指标和供应链的非财务指标相结合。 3 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任何评价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评价体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就需要设计一个客观、全面、全方位反映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本文采用理论创新、科学设计、实验调查、反复选择、运用试验、反复论证方法进行指标的选取。具体来说,首先进行科学论证,运用多学科知识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紧接着进行问卷调查,向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绩效评价的因素的看法得到初步的指标体系;最后试用这个初步的指标体系,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这种方法运用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考虑的相关人员的实际经验,比较合理,构建的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指标体系如表1。 4 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流程 模糊数学综合分析法是利用模糊集理论的评估方法。采用模糊联系合成的原则、多项因素,判断事物的评级状态下的综合评价方法。模糊评价方法,不仅可以评估和评价对象的整体分数的大小进行排序,但也可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的模糊评估值设置为评估对象的水平。这种传统的数学方法的包含统一的客户服务的结果。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主成分分析,是考察多个变量间相关性一种多元统计方法,研究如何通过少数几个主成分来揭示多个变量间的内部结构,即从原始变量中导出少数几个主成分,使它们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变量的信息,且彼此间互不相关.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根据提出的模糊层次和主成分分析法的思路,作者建立模糊层次—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模型。 4.1 原始数据收集 由于所选指标体系主观性比较强,很难直接收集到数据,所以本文采用了专家打分的方法对各企业的各指标进行评分。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搜集待评价的企业的各项具体资料,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总结后分别交由专家组审阅。然后专家对企业各项指标独立打分。每项指标分为四个等级:优、良、中、差,其中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所对应的分值分别为4、3、2、1。每个专家打分的结果权重相同。由公式表达如下: Am=a11 a12 a13 a14a21 a22 a23 a24┊ ┊ ┊ ┊ai1 ai2 ai3 ai4(1) Am为第m家企业的打分结果;ai1表示第i个指标得优的票数;ai2表示第个i指标得良的票数;ai3表示第i个指标得中的票数;ai4表示第i个指标得差的票数。 b=(4 3 2 1)T(2) lm=b·Am(3) X=(l1 l2 … ln)T(4) 4.2 对二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该级指标的综合值 ①企业相应的设施及工作能力A1=(x1,x2,x3,x4);企业管理层管理能力及工作人员素质A2=(x5,x6,…,x12);企业产生的文化A3=(x13,x14,x15)。②分别对A1,A2,A3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求出各自的综合评价值f1,f2,f3。 4.3 对一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求出综合值 令F=(f1,f2,f3),对F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求出一级指标的综 合值及总体综合值U。 U=(u1,u2,…,un)T(5) 则u1,u2,…,un为第n个建筑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最终结果。 5 结束语 绿色供应链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从而实现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使用到报废的整个绿色流程,绿色供应链管理要做好,以确保并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研究和标准化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参照提供一些建议,旨在开发能够满足他们的施工企业的资源,并且更有针对性的绩效指标体系,从而为全面、客观地评估绿色供应链整体绩效服务,推动行业的健康绿色供应链的发展,使从源头上就开始让整个供应链的废物处理成为示范典型,以利于协调和控制,体现环保性来构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协调优化的目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绿色供应链的延伸和内涵正在日益增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绿色供应链如何创新转型,绿色供应链的变化对建筑企业的负面影响应如何界定和预防;进一步的绿色供应链理论和实践中,如何利用绿色供应链的角度来解释企业的核心能力理论和组成,并确定企业的价值;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化对建筑业绿色供应链的影响及对策。中国建筑企业的信息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对信息的了解,需要加以改进,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仍远远未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因此,信息技术供应商尤其是开发和制造信息技术产品公司应该结合中国的国情,提供多样化的、先进适用技术的企业和个人需求提供产品,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乡村振兴战略,是对关系国计民生的“三农”这一根本问题进行系统研判之后提出来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繁荣的重大决策,而且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大发展的重要内容,还与深入推进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有重要关联,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农村电商作为一种新的商业运营模式,随着农村互联网覆盖率和相关硬件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农产品上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充分对接,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新载体。虽然当下电商助农、商贸兴农效果显著,但人才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多地出现农民电商经营意识与实践技能有待提高、农村电商运营服务人才引进与留存难、高职院校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产教融合落实不到位、缺乏农村电商人才社会培训长效机制等“难培、难引、难留”的人才问题。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文章在明确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政府引导,校、企共担,行业赋能”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和实施路径,助力农村电商发展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一、明确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对象,精准培养目标 所谓乡村人才,即一切能够在乡村这一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大施所能的人都属于乡村人才。如果做进一步解读,乡村人才大致分为五大类:一是经营型人才;二是生产型人才;三是技能型人才;四是专业型人才;五是服务型人才。在对乡村人才的解读中,电商从业者属于第五类人才,即服务型人才。而服务型人才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基本的农村电商从业知识,而且要有经营管理、创新创业等能力,更要有持之以恒、攻坚克难、长期扎根农村的韧性和情怀。聚焦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根据从事农村电商的人员情况和人才需求,具体包括本地农户、基层干部、返乡新农人和高校学生四类主要群体。 (一)本地农民强意识 本地农民主要包括老人、妇女、儿童等,还包括本地农产品经营者,他们学历层次较低,融入电商发展意愿有待提高,因此,主要是开展农村电商政策和基本知识普及培训。通过各种政策的引导和宣传,激发村民内生动力;通过组织农村电商受益者或创业成功的邻里,进行经验分享,破除旧观念,让他们看到从农村电商中获取的切实利益,增强其从事农村电商的决心。 (二)基层干部懂技术农村电商政策的落实要靠基层干部大力推动,因为他们是农村电商的宣传者、组织者、引导者。除了要进行文件学习,更要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电商技能,这样才能在实践指导中“接地气、出实效”,而不是拿其他地区成功案例盲目复制、跟风。实践中,可以组织各县区首先对一线村干部、党员村民、驻村第一书记等进行全面轮训,同时对他们结合农村电子商务的优势、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普及性的培训,增强他们推进农村电商的主动性。当下,直播电商助农如火如荼,政府干部直播带货成功范例屡见不鲜,干部要积极学习直播技术,为本地农产品代言,转变乡村治理方式,为形成特色产业聚集效应出力。 (三)“新农人”善运营 电子商务行业受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数字技术影响大,新技术、新规范、新营销模式不断出现,知识技能更新速度快。光有从事农村电商的积极性还不行,针对这些技术上的关键点要重点培育那些理解力强、善经营、有主动意愿的新农人。例如:将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回乡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企业家等“新农人”作为主要培训对象,通过网店管理、新媒体运营、数据分析等管理运营知识的培训和各项激励、补贴政策,吸引他们主动回流到农村,成为“有技术、善运营”的带头致富能手,推以示范带动、孵化复制等途径,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实现农村电商产业水平的提升和深层次变革。 (四)高校学生有情怀 职业教育肩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在提升当地农村电商经营管理水平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作用显著。虽然很多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而实际上大部分对口专业毕业生并没有将从事农村电商作为就业首选。因此,需要以“紧跟行业发展、专注岗位需求”为教学定位,进行教学改革,实施产教融合,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培养岗位技能,更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在整个教学中要通过全过程育人各要素的有效衔接,厚植“三农”情怀,促使学生毕业后能积极主动投身农村电商的服务当中,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将个人理想的实现与促进当地发展相融合。 二、政府加强引导,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政策 (一)制定农民参与电商培训的鼓励性政策 针对农村电商从业者队伍学历层次较低、积极性不高、初级农产品附加值低等行业特点,鼓励性政策要引导更多村民参与政府或企业组织的电商培训,使更多的村民了解电子商务,并逐步掌握一些相关的技能。 (二)以县域为单位制定细化的电商人才引进政策 确保政策能够准确落地。因为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部分省市一级的政策由于不够细化,导致一些电商人才到乡村之后不能准确依照政策落实,引起电商人才的流失,同时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可以在创业补贴、金融服务、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在用水、用电、用地等方面给予扶持,以鼓励优秀的电商人才、大学生、农民工等回乡创业。 (三)制定有关培训的配套软硬件支撑性政策 对于一些需要乡镇政策支持的公益性电商培训活动,不可避免会产生经济开销,所以需要相关经济政策的支持,以维持培训活动正常、持续举办。 (四)制定当地企业和电商平台开展电商培训的鼓励性政策 电商人才的培训仅仅依靠政府很难实现全县域的覆盖,还需要借助当地企业以及电商平台的力量,共同构建一个覆盖面广、培训操作规范、培训方式灵活的电商人才培养体系。 (五)制定促进企业、高校、县域合作的政策 一方面,帮助高校搭建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这一方式给学生一个了解乡村的渠道和机会,促使更多学生留在乡村发展,缓解乡村电商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六)打造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基地,建立长效培训机制 在政府引导下,融合高校、企业、行业组织合力打造符合本地农产品经营特点的农村电子人才培养基地,实现聚合效应,并建立对电商人才培养质量的考评机制,将参与各方纳入其中,形成有效闭环。 三、校企实施深度产教融合,精准对接农村电商人才需求 (一)基于OBE理念实施教学改革,围绕工作过程重构教学内容 产教融合要先从课程教学改革开始。OBE(OutcomeBasedEducation),即成果导向教育,由美国学者斯派蒂在1981年提出。强调学生综合实际能力的培养,要求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应从企业需求出发,围绕预期学习成果,重新构建学习内容,反向设计教学过程,实施真实性评价,以确保学生完成学习后能真正获取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电子商务领域的迅速发展对该领域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不断提出新需求,而OBE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理念刚好与电商领域人才需求契合。 1.优化育人路径,创新教学策略。课程中由校企合作单位真实任务导入,根据任务驱动的教学主线和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企业参与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划分为不同的任务单元,并将每个阶段细分为不同的任务。以产教融合企业岗位任务为教学工作的主线,将知识和技能融入实践任务的操作流程中,达到“以线串点”的效果,解决专业课程讲授内容与企业所需脱节的问题。 2.教学融入企业文化,营造企业真实氛围。通过建立校内企业实训基地,营造企业真实氛围,组建“校内教师+校企合作负责人”的结构化师资团队,严格按照企业制度学习工作。如:通过在《管理学》等课程中,导入对合作企业的介绍、企业文化的讲解,带学生参观实训中心,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在1-4学期安排学生在产教融合中心进行课程实训,增强学生对合作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为后续顶岗实习构建育人场境。3.因需因岗设置课程,校企共编活页式教材。加大产教融合的深度,校企共同交流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岗位需要,合作开发一批新课程,并编写相应的活页式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的核心技能需要。鼓励实训指导教师和企业派驻的培训主管共同来编写贴近职业实际,符合岗位要求的《实训任务指导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能够有章可循,缓解实习压力,真正在学习、实训、实习当中,实现校企共担,能力递进。 (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考核对接职业标准 要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而传统以理论考试分数作为评价依据的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整体素养的发展,不符合“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创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也要实现从“单一”到“多元”的创新。“多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社会参与,特别是要有对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核。在专业课程考核中,对学生学习结果引入多方评价机制,结合同学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导师评价,综合评价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中的表现,多方评价使学生学习的结果评价更为客观,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精准对接1+X“网店运营推广”“网络直播营销”等证书的内容要求,从实训项目的设置到考核评价,实现无缝融合,提升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就业创业奠定基础。同时,学生在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增加对团队协作、责任担当、主动创新等方面的考核元素,引导他们树立利用电子商务技能积极投身社会发展、乡村振兴的社会责任感,实现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建立校企师资培训交流机制,实施有效激励措施 1.让专业教师“走出去”,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电子商务专业是融计算机科学、数据挖掘、商务贸易、市场营销学、新媒体运用等各种专业学科课程相互融合的学科,并且更新速度很快。派遣一些教师到合作企业中进行观摩或者上岗实战,使专业教师“走出去”,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将教师参加培训、在企业挂职、指导实训基地实习等因素与工作量计算、职称评聘、奖优评先等方面挂钩,提高教师主动“走出去”的积极性,并将学生顶岗实习服务社会的工作绩效、企业意见反馈与校内专业教师的奖励性津贴挂钩。另外,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将指导效果、产学研转化、产教融合基地取得的社会效益等纳入对教师的考核中,形成绩效的联动机制。 2.建立企业职业导师制,优化高校师资结构。高校要建立起专业水准、业务水平双高的教师队伍,并且具有教育创新意识,可以通过合同制、派遣制等多种人才聘用模式,积极邀请专业相关公司的高新技术人才和高管走进课堂,走进校企合作基地。这样能够使学生跟企业导师及时互动,交流自身对电子商务的看法,及时了解行业新动向,并且把市场、公司创新创业的实例搬入教学课堂中,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得到专业上的启迪。企业导师也能在学校提升实训理论水平,就行业发展与学校师资进行深度交流,教学相长。同时,针对校企合作基地派驻的企业主管要制定详细的考核、奖励机制,将学校的意见反馈、学生的满意度和流失率以及产教融合基地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等因素,都融入考核奖励机制当中,这样才能使企业派驻主管的工作结果量化,工作更有目标性。 四、行业搭建农村电商人才服务平台,形成长效支持机制 (一)联通供需,建立职业技能培训认证中心 在“放管服效”政府的转型背景下,各级政府大力组织农村电商培训,但由于对培训对象需求和层次把握不足,在培训方案、时间、师资上随意性较强,不能使受训者拥有精准和系统的技能体系,且培训效果难以衡量。电商协会可依托自身优势,对会员企业和高校进行调研,收集分析数据,协助政府制订有效方案,使教育培养和企业所需真正匹配,满足农村电商人才对高质量学历和继续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提高人才的实用性。电子商务行业协会通过依托会员企业管理运营的专业团队和高校理实一体的教师资源,以现有实训硬件为基础,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共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中心。引入符合职业标准、行业所需的相关职业技能认证证书,对学生、教师、企业员工、新农人等社会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不断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特色或涉农电商岗位现实需求,优化农村电商人才培训项目,开展定制化技能培训,实现资源共享,多方共赢。 (二)整合资源,开展精准指导服务 1.推动培训由任务型向服务型转变。电商协会可以利用高校的师资优势,成立宣讲团对有意愿从事农村电商的人员开展实操指导,实现技术培训下乡。在指导方式上,可以结合劳作忙闲时间,采取灵活多样的“线上+线下”的形式,并根据村民具体需求,进行农产品定位、网店运营、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物流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精准指导。这种灵活、精准的陪伴式指导,能够满足本地农民对电商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让培训效益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协同企业制订培养计划,助力产业转型。只有利用电商服务平台,形成产业聚集,提升经济效益,才能真正提高农民参与电商的积极性,吸引“新农人”主动回流。电商协会可以协同当地政府,吸引大型电商企业来本地打造符合当地发展的“助农育农”计划,可使“新农人”通过对口培训、破解瓶颈,真正成为这些计划的受益者,提高参与积极性,这样产生回流农村的内生动力才是持久的。 3.搭建平台,建立农村电商协同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电商协会通过搭建平台,牵头当地政府、电商企业与高校建立农村电商协同就业创业中心,或者协调在高校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开办“农村电商振兴双创班”“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等,致力于将高校学生的培养和社会再就业人员的创业培训,通过农村电商协同创业中心的平台联通,形成培训带动培养、培养反哺培训的机制。这样一方面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另一方面通过订单化的培养,对企业文化和乡村文化的认可度更高,更能留得住人才。 (三)形成闭环,构建第三方长效评价机制 行业协会作为关键的社会力量,不仅在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起到协调整合资源的作用,更要承担起对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的作用,督导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知识和技能达到行业要求。由第三方行业协会建立的评估机制和出具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报告更具有客观性。行业协会首先能够精准掌握企业用人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其次,能向高校反馈,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使校企共育人才做到无缝对接;再次,使培养的人才统筹匹配企业用人资源,实现人岗相宜;最后,协助政府对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督导和评价,形成良性循环的人才培养闭环。在建立评价机制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提高从业人员参与培养、培训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是关键,要使“培”与“评”结合。可以尝试探索建立农民培训与乡土人才评价有机衔接机制,实现农民培训与培训业绩积分挂钩,给获得相应积分的高素质“持证农民”建立职称认证评价体系。根据不同职称等级给予创业优惠政策的扶持或不同政策待遇,提高技能认证的“含金量”和吸引力,以此建立电商人才继续学习的动力机制,实现农村电商人才职业化培养的长效路径。 作者:尤影
中国林业产业论文:浅析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 1 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直接影响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林业产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对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所以为了保证经济建设的发展,就要能够保证不间断的资源供应,这就需要对林业产业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只是注重对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森林的保护,过分的乱砍滥伐,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当林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之后,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严重的影响到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都是自然界向人类进行的报复。所以在对林业产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不要一味的索取,还要注意对森林的保护和补偿。 林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为林业建设做的好,植被保护就到位,良好的植被能够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林业建设在生态环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植被能够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对于洪涝灾害有很好的调节和控制能力,林业带的建立,防止沙尘暴的出现,并且森林的含水性比较高,对土壤的蓄积能力强。同时森林有很强的空气净化能力,在城市中的绿化带,是有效的噪声隔离带,并且对于城市中的废气有很好的吸收能力,在净化了城市的空气的同时,还美化了城市的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还加剧了生物危机,大量的物种濒临灭绝的状态,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森林面积的减少致使温室效应的加剧,全球面临气温上升的险境。这其中的每一项因素的变化都和森林的植被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国家加大了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力度,对于林业发展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且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执行。但是在总体来讲,我国在林业方面的生态建设还是破坏要相对大于治理,所以说对我国的林业发展来说,这将是一项非常严峻的课题。 20世纪末,随着国家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相继启动,我国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局部乃至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开始好转。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的调整发展生态建设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森林生态基础还十分脆弱,生态建设的速度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不相协调,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仍呈上升趋势,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极端性天气增多等主要原因: 1.1 我国森林资源底子薄,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林分蓄积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5%左右;分布不均,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工区和东北地区,西部森林资源极度匮乏;经营水平低,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树种单一,林木过量采伐现象依然存在。 1.2 人口、经济调整增长带来对森林资源的高需求,森林资源与社会需求之间的 仍相当尖锐,带来森林资源的巨大消耗。 1.3 林业投入长期不足。近年启动的国家林业六大生态工程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国债资金,国家财政资金所占比重不高,生态建设投入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1.4 林业行业各项改革滞后于其他行业,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不顺,影响社会资源向林业行业集中,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1.5 我国主要林区90%为山区,森林生态区位重要的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问题还没有完全协调好。中国林业尚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的主要矛盾,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生态建设成为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 2 发展林业产业必须正确处理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 和谐社会一方面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在资源的承载力之内;另一方面,要求在资源可持续的基础上,达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换言之,既要做到林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要参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面既包含要不断发展林业产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林产品的需求,又包含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及社会对生态的需求。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作为林业整体中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的因果关系。 2.1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矛盾与制约 在发展林业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是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和精力与收到的回报之间出现了利益矛盾,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的不完全体现方面。在对林业付出劳动之后,在短时间内可以看到产出的经济效益,这是人们能够亲眼目睹的,也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但是由林业建设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经营管理才能够发挥出来的,并且一般来讲生态效益都是无形的,有些是人们感受不到的,所以在这两方面出现了矛盾。 2.2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依存与促进 在发展林业产业建设的过程中,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二者之间是互相对立的,同时又是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因为要想发挥林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产出木材来获取经济报酬,那么木材的缺失就会影响到生态建设,但是如果一味的强调生态建设,全面的发挥林业的生态效益,那么对于林业的运行又是一项极大的负担,是不现实的做法。所以说应该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在不影响到互相利益的基础上,求同存异。 无论是发展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还是创造生态效益,都是需要以森林为基础的,所以说这是二者的共同点。在经济效益方面来讲,木材的数量和质量是发展的基础,而对于林业生态效益来讲,森林的覆盖率和森林健康是基础。 森林资源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在森林体系中,有庞大的生物链,是发展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在这个生物链中,要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以使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有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可以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净化空气,防风固沙,降低噪音,绿化环境等等,都是森林生态系统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如果森林的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那么森林系统将进入恶性循环,森林的数量和质量将会有所下降,由此影响到森林经济效益的产出。所以良好的林业生态系统是保证林业经济效益的基础。 实现林业经济价值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木材和林业副产品的销售,那么就需要有一个长远稳定的林业发展体系来保证木材的数量以及副产品的加工链。在实现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如果过度的乱砍滥伐,破坏了林业的生物链,影响到林业的健康发展,那么不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同时也造成了木材的供应出现中断,后劲发展不足的现象,无法实现持续不断的木材和副产品的供应。所以说在发挥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兼顾林业生态效益,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够达到双赢的效果,最终实现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中国林业产业论文:依托森林资源优势促进林业产业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所形成的共识,也是人们对未来文明形态认识的升华。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基础性产业,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加快其发展。加快林业资源的集约化、产业化进程,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到林业建设中来。要深度挖掘林业所潜藏的经济效益,加速发展以速生丰产林为主的原料木材提供、干鲜水果加工基地。围绕林业建设大力发展相关服务体系,如种子苗木、森林绿化公司,形成相辅相成的发展整体,为社会谋利,为人民创收。 1、从实际出发,加快林业产业化建设 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将林业资源的产业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不可盲目求成,需从实际出发,按国家规定的生态发展指标进行,进一步寻找林业发展的突破口。在发展林业的同时,应结合林业资源自身的特点、当地的经济、基础设施等,开展相关结构的建设,如种苗、绿化、木材企业,人力物力的调配,以及产品的输出等。此外,综合各方面因素实施绿化工程规划及建设,努力打造全方位一体化的生态保护系统。依据国家的林业规划相关指标,结合当地的现状考虑,发现林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不足,如基础绿化设施落后、产业制度缺陷,以及林业经济分布不均等。要借助于全方位、高品质的综合服务体系,真正构建和谐的生态文明和生活环境,努力促进林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相辅相成,最终走向林业产业化的大道。此外,要进一步扩大优质林木资源的规模,如速生丰产林、特色经济林及薪炭林等,利用好市场及资源上的优势,努力满足社会多元化发展及人们对林木产品多元化的要求,使林业产业化获得更快发展,创造更大效益。 2、因地制宜,打造支柱产业 因地制宜,打造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利用林业劳务密集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鼓励参与林业建设。走专业化道路,扩大社会地区就业,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地区特点及市场效益,重点发展种苗花卉、干鲜果物、草物药材及特种畜禽养殖等,要努力挖掘林业产品的加工深度和深层价值,促使其发挥更大经济效益,保障林业产业化链的平稳快速发展。坚持立足本地现状,发挥其自身特色优势,由小到大,滚动发展;在管理上,实行“政府扶持,统一管理,分户使用,自由发展”的原则,保障其在健康的环境下自由发展。将公司、基地、农户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外延与内部相结合,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林区养殖要走划分一块地域集约饲养与以家庭为单位、农户发挥各自优势饲养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发展森林特种产品,精深加工,打造特色品牌。在林区森林原料充足的前提下,提供优质肥料,扩大林区食材及养殖的规模,推动林区经济发展。增加林区品种,促进食物链更完整,深度管理,精细加工,形成管理完整、规模庞大、效益客观、科技创新的林区经济结构,使其真正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3、挖掘朝阳产业,建立生态旅游区 依托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以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准则,开展一整套的旅游服务项目,挖掘朝阳产业,为林业支柱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其更好发展。坚持合理开发、规范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依托当地独特的人文气息、气候环境、物种资源,大踏步地发展当地旅游业,打造生态旅游区,在不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首先,做好宣传,重点是当地人文气息及生态环境的渲染,努力普及科学知识,为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必要的条件;其次,以当地的自然资源为中心,发挥其独特之处,宣传其内在之美,激发人们前往参观的渴望;最后,多开展相关旅游活动,如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游览,丰富游客的旅游内容,增添旅游过程的趣味性,提供更好更全的观览体验,这无疑会提升当地旅游的知名度及体验价值,挖掘出更好的旅游业效益。 4、深入研究和开展生物产业化经济 生物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产业,其科技含量高、蕴藏的经济效益庞大,成为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中反复争夺的制高点。生物产业和生物制药等已成为新时代的“钻石产业”,其价值不可估量,而我国在这方面还不够先进。生物量的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繁殖速度等是对其进行开发的重要依据,同时,完好的生态环境是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基本保证,应注重保护。基于此,在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过程中,应采取严格措施,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保证生物产品能够经受市场经济的考研。生物资源的开发是一项细致而重大的工程,需相关林业工作人员进行严密的分析与规划,经历充足的准备后方能实施。从长远来看,加快开发生物资源、促进产业升级是适应市场发展潮流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5、总结 站在国家经济的宏观战略角度而言,加速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与我国林业发展的要求想一直。要实现林业产业化道路的科学性、前瞻性,必须坚持产业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维护相一致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长远规划,拒绝盲目开发的短浅做法,使的我们能够持久地利用好丰富的森林资源。同时,加快从发展商品林到发展林业产业的转型,构建完整的森林资源利用及服务体系,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精细加工,更好地利用森林资源,从而在残酷的国际竞争环境下立足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要发展林业产业,必须站在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制定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适应市场经济的,具有科学性及前瞻性的新道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坚持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同时进行,合理、科学、高效地利用宝贵的森林资源,维持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努力实现以商品林的大发展带动林业产业的大发展,林业产业的发展带动林业旅游的发展,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建立一条完善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林业资源开发体系,走出一条生态环保、高效创新的林业产业化道路。 中国林业产业论文:对绵竹市林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绵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幅员面积1 245.3 km2。境内河流均属长江上游支流沱江水系,是成都平原、盆周山地和川西高原的过渡区域,西北为崇山峻岭、东南为平畴沃野。全市林业用地面积657.9 km2,占幅员面积的52.8%,蓄积量480万m3;其中商品材蓄积215万m3;森林覆盖率49.5%。根据2009年绵竹市统计年报,林业产值9 708万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4亿元)的0.78%。随着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完成,2011年绵竹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绵竹、文化绵竹、幸福绵竹、富强绵竹”的建市目标,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骨干,林业应该也能够在“四个绵竹”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林业把生态做优,把产业做大做强,不断提高林业产业收入的绝对值和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促进林农增收致富。 1 以四川省林业产业发展布局为指导,谋划绵竹市林业产业发展 要把绵竹市的产业发展融入全省林业产业发展布局中,四川省依据自然资源、生态区位、经济社会及林业发展等情况,将全省分为川西平原区、盆中丘陵区、川东北山区、川南山地丘陵区、川西南山区和川西高山高原区,绵竹市规划在川东北山区。四川省关于川东北山区发展思路:重点建设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以嘉陵江流域水源涵养为核心的防护林体系,积极发展特色干果、木本药材、茶叶、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按照这个思路,绵竹市要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需要发展的林业产业。绵竹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便捷的交通条件、与大中城市临近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森林资源给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多年来,绵竹市对林业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看产业仍不强,除生态旅游业发展稍好外,其余产业发展都较滞后。没有龙头企业,没有品牌产品,林下种养殖零散。 要改变这种现状,使林业产业有一个大的发展,需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因时制宜、制订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先期发展的重点。根据绵竹地区实际,生态旅游业和林产工业应作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林业产业的发展[1-2]。 2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形成绵竹生态旅游品牌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与环境、资源等矛盾加剧,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全社会正在大力弘扬森林文化,繁荣生态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3]。人们越来越渴望生态优美、空气清新的自然环境,回归自然成为新的潮流。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精神上的享受。近年来,我国居民外出旅游人数不断增加,而生态旅游者增幅最大。据相关资料介绍,世界旅游业收入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而生态旅游的增长速度却达到了20%~30%。四川省从2003年起,生态旅游收入一年一个新台阶,从2003年生态旅游收入4亿元飞跃到2009年直接收入171.5亿元,年均增长达600%,增速远远超过世界生态旅游的增速,中间还受到2008年汶川地震的影响。另外,2009年生态旅游还带动社会收入835亿元。 绵竹市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地质奇观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便捷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震后旅游设施的恢复重建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而邻近成都、绵阳和德阳等大中城市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客源市场。绵竹市现有云湖国家森林公园、沿山旅游观光带等生态旅游景区,这些景区已成为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灾后重建的一些景区已开始接待游人。通过政策、项目资金的进一步扶持和生态旅游品牌的精心打造,绵竹地区的生态旅游业必将有一个大发展。 3 加大林业工业的发展,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3.1 提高森林质量,为林产工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森林巨大的综合效益还远没有被人们所开发和利用。全市森林资源总量不少,但森林资源质量不高。低产林、稀疏残次林比重大;中幼林抚育及时跟上造成林木利用率低下和森林质量下降;从树种结构来看,针叶林比重大,阔叶林比重小,树种、林龄结构不合理;林木种苗、森林经营科技含量不高,山地利用率不高;从多年实践看,纯林造林降低了森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受损严重,而针阔混交林受损较小。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科学培育森林的力度,为木材加工业发展提供更好的资源保证。 森林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除木质资源外,还有果用经济林、森林药材、食用菌等森林食品,这些都是非常好的非木质林业资源,要发挥森林的综合效能,使森林资源多样性潜力得到更好挖掘,就得抓好这些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及利用[4]。目前,除木材加工外,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森林食品、森林药材和生物制药已成为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绵竹市要更有效地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就需要抓好林产工业的发展,以林产工业促进森林资源科学经营。事实证明,发展林产工业对林区种养殖业的发展有极强的带动作用,而要发展好林产工业,又需要有充足的森林资源作为支撑。因此,充分利用林地资源,科学的经营森林,提高森林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3.2 培育林产工业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 绵竹市山区资源丰富,除木材外,还有丰富的森林蔬菜、森林果品、森林药材、食用菌、苗木花卉等,周边县(市)、区的山区也有这些资源,具备林产工业发展的资源条件。然而全市现有林业产业规模小,起点低,结构不合理,缺乏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林业经济实力不强,对自身特色产业没有深入挖掘,诸如此类原因大大制约了林业产业进一步发展。要使绵竹林业产业更上一层楼,需要有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 企业产品生产规模大,名气大,带动性就大,才能在产销链上良性发展。当前绵竹市的林业企业面对自身的发展和周围的竞争,亟需形成自己的特色拳头产品,做好产品的策划、包装、宣传,在竞争中赢得先机,通过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把企业做大、做强,这样就可以形成一批为其服务的配套企业和产业基地,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林农增收。绵竹市在木材加工、制药和森林食品加工方面已有一定基础,通过重点培育,这些领域会有龙头企业产生。 4 以科技作为支撑,加快林业产业基地建设 林业产业基地是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基地,根据绵竹市的立地条件可以培育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特色经济林、生物质能源和中药材。成都平原有多个大型的木材加工企业,需要大量的木材,发展工业原料林基地是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的重点。由于干果便于储存,所以发展以核桃、银杏干果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不仅是林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方向。中药材和生物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至于发展方向、如何发展要结合绵竹市林业产业规划来确定。 建设好林业产业基地,需要有好的种源,通过科学经营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不论是种源筛选、培育,还是规模化栽植、生长过程管理,都离不开科技支撑。好的种源是优质、丰产的基础;按技术要求栽植,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成活率、保存率,有助于植株茁壮成长;科学经营管理对预防病虫害发生、提高单产具有重要作用。基地建设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按植物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抓好发展对象的培育、管理。 中国林业产业论文:林业产业的发展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影响 中国林业沿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的主要矛盾,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生态建设是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林业生态工程概述 1、内涵 林业生态工程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它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进而形成一种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 2、特点 从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林业生态工程的核心就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根据生态理论,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通过工程措施即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所进行的林业生态建设。此工程旨在坚持土地资源优化组合的原则,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全面保护和科学经营现有森林,合理调整森林的分布格局和功能结构,来充分发挥森林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生态功能。 3、内容 林业生态工程包括以下内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不同区域山丘区环境、资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点,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整地与造林方法,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以山系、水网、流域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林复合、农田林网、河岸道路防护、灾害地植被恢复、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二、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直接影响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1、我国森林资源底子薄,表现在问题不足,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林分蓄积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5%左右;分布不均,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工区和东北地区,西部森林资源极度匮乏;经营水平低,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树种单一,林木过量采伐现象依然存在。 2、人口、经济调整增长带来对森林资源的高需求,森林资源与社会需求之间的 仍相当尖锐,带来森林资源的巨大消耗。 3、林业投入长期不足。近年启动的国家林业六大生态工程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国债资金,国家财政资金所占比重不高,生态建设投入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4、林业行业各项改革滞后于其他行业,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不顺,影响社会资源向林业行业集中,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5、我国主要林区90%为山区,森林生态区位重要的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问题还没有完全协调好。中国林业尚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的主要矛盾,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生态建设成为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 三、发展林业产业必须正确处理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 和谐社会一方面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在木资源的承载力之内;另一方面,要求在资源可持续的基础上,达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换言之,既要做到林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要参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面既包含要不断发展林业产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林产品的需求,又包含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滞社会对生态的需求。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作为林业整体中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的因果关系。 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如何认识和协调两者关系的问题。而且,随着人们对森林功能多样性认识的深化和对森林不同效益的追求,对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之间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完善。生态和产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矛盾与制约。 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制约的关系,这种矛盾与制约关系主要是由人们在林业生产过程中,不同利益取向和与劳动者自身利益关系不同造成的。在林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中,投入和耗费一定的劳动,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可能是负效益),但这两种效益被劳动者感觉到的时间先后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发展林业产业主要产出体现的是经济效益,劳动者的获得是直接可见,与劳动者之间是眼前的局部的直接利益关系;而生态建设主要产出的是生态效益,生态效益的体现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是不容易被立即感觉到的。 2、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依存与促进。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之间不仅存在着矛盾与制约的关系,更主要的是依存与促进的关系,这种依存和的关系同样与人们对森林、林业产业及林业生态的认识和利益取向有直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两者统一以森林为基础。林业生态建设的任务就是要恢复森林植被,增加森林的数量,提高森林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离开森林也就无所谓林业生态建设;而林业产业的发展是以森林资源为前提的,没有森林资源,就没有林业产业,更谈不上发展,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林业生态建设是林业产业为发展的基础。这种基础关系是由森林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决定的。森林是陆地上生态系统中生物量最大、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完善的生态系统。森林的主体植被是木本植物,森林植被及其覆被下的其他生物和各种环境因子共同形成森林群落。森林是木材及其林副产品等 工业原料的基地,是动物的栖息场所,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是一个巨大的“绿色水库”,在净化空气、防治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有“环境卫士”之称,是天然的“过滤器”,森林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林业产业发展,说到底是在认识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内在的运动规律,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改善和利用森林资源,把森林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结构实行最佳组合。 林业产业与生态建设的辩证统一。按照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林业产业和生态建设的实质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两者结合的结果就是生态经济学讲的生态经济效益。在林业社会化生产中,如果把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结合救民于水火,提高经济效益与提高生态效益相结合,即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就能使二者相得益彰,既林业产业的发展,又可在产业调整发展中保护和建设林业生态,达到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目的。 中国林业产业论文:国有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 对策随着我国林业6大工程的相继实施,林业已全面开始了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这是中国林业的最新实践。实施6大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推进5大转变,是新世纪中国林业建设的新思路、新突破、新局面、新举措,我国林业逐步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国有林场的主要任务也发生了转变,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木材采伐和发展多种经营,转变到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上来。绝大多数国有林场停止了商品性采伐,以造林、营林、护林为己任,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持续增长。中国林业当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是国家建设的薄弱环节,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低下,林区社会发育程度不高,人的思想观念陈旧,林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远远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需要,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发展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正逐步成为林业的主要矛盾。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国家林业政策的调整,使国有林业产业的发展和生存出现了新的困难。林业产业的主要经济来源中断了。国有林场的发展步入了低谷,由于没有形成合理的第二产业,其他业务收入又较少,林木禁伐政策的出台,使林场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资金都没有保障,虽然有的地方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但无异于杯水车薪,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有些林场也成立了一些经济实体,但由于经验不足,管理落后,许多都是负债经营,难以创收。由于林场条件差、待遇低,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职工普遍文化程度较低,阻碍了林场科技的推广应用,也影响着林场的发展和兴旺。人员超编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人浮于事,纪律涣散,严重影响林场效益的发挥和提高。国有林场建场时由于历史原因,当时签定的协议不太完善,漏洞较大。随着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周边群众以边界不清为由,与林场争抢林地,而且愈演愈烈。一些地方政府过于强调稳定,害怕群众上访,对群众侵占林地现象姑息、迁就,造成国有林地流失严重。 针对我国林业当前的实际情况,实现“五年初见成效,十年大见成效”的目标,国家林业局审时度势,高展远瞻,确定用较短的时间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使林业建设的步伐上一个新的台阶、新阶段,实现林业建设速度的跨越、技术的跨越、观念的跨越和阶段的跨越。实现林业产业的多功能利用,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从体制、经济、人事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各级政府要重视、支持国有林场改革,加强对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的领导。在实际工作中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界定林场发展方向,进行分类经营 具体到各个林场,可以根据每个林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经营。对于立地条件较差、生长环境恶劣、对生态影响较大、毁坏后不易恢复的林分,可以划定为公益林,财政每年拨给一定的生态补偿基金,用于林木的管护和生产。 2 明确场村边界,严厉打击毁坏林地林木的行为 地方政府应把林业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应充分认识到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3 要大力宣传林业政策和贯彻森林法,坚决杜绝违规征占用林地现象 对于场村边界,地方政府应主动牵头,协调有关单位和群众,重新明确。 4 建立场长负责制,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国有林场实行的是企业化管理,就要按企业的模式管理和运作,必须全面推行场长负责制,确立场长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中心地位。要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和组织管理制度,人员管理上要打破干部、工人界限,优化组合,全方位实行聘任制。充分调动职工的责任感,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5 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第二产业 有林场领导班子要彻底抛弃“等、靠、要”的思想,集思广益、开拓思路,积极寻找出路和办法。在搞好营林的同时,立足自身优势,利用林场的自然条件,大力开展多种经营,改变过去单一营林生产的格局。建立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采用入股、引进外资等方式,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开源创收。单位创办的经济实体应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要根据市场需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和经营管理。 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即: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满足新世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的新需求为目标,坚定不移地把林业建设的重点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以六大工程为载体带动林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在发展的进程中全力推进林业的历史性转变。这种历史性转变,是新世纪中国林业的基本走向,是新世纪中国林业建设道路的转变,以推动我国林业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林业产业论文:构建林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研究 论文 关健词:产业化 体系 构造 论文摘要:通过对林业产业化经营特征的认识与分析,确定构建林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原则;以巴彦县林业区域为对象,探讨林业产业化经营系统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思路;提出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对策。 林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 经济 效益为中心,对林业产业建设确定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 企业 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林、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系,实现多业并举,立体开发,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走可持续 发展 之路。 实现林业产业化经营,构建林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巴彦县林业区域林业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林业产业化经营的原则以及巴彦县林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构件和发展对策。 1林业产业化经营特征及推进意义 1.1基本特征 1.1.1建设主题多元化。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林业产业化形成社区林业发展共有权属类型。 1.1.2体系构建市场化。不断开发产品和提高产品档次,不断培育和拓宽产品市场,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动态发展体系。 1.1.3资源利用立体化。在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深度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是资源效益利用的立体化,在产业建设中,保护环亮,改善生态环境,也是林业产业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1.1.4产业布局区域化。在产业建设中,从本地资源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特点的项目,发展自身独具特色的优势产品,培植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 1.1.5运行管理一体化。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司法人制度,发育市场、培植龙头、基地建设和社会化服务同步发展,一体化经营管理。 1.1.6基地建设规模化。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采取联合与合作的方式,使分散的生产经营单位联合协作,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实力的产业群体。 1.2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 首先,可以促进林业经济建设的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林业资源和山区地域的优化配置;其次,能够把国有林业和山区农户及各种经济实体的分散经营组织起来,降低林产品交易成本和费用,又能避免盲目开发生产造成的资源浪费;再次,可以促进林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第四,能为广大林区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有利于林区的社会安定和区域经济发展。 2构建林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原则 实施林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市场行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经济建设模式,因此,构建林业产业化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2.1因地制宜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的原则 一方面具有优势资源条件的产业或产品就会有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就能获更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出发,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与当地资源环境协调,才能促进资源有效配置。 2.2经济效益分配社会公正的原则 消除不同行业和产业部门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经济成分之间在经济利益分配上的不公正现象,调整好龙头企业与基地、生产企业与经销组织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3努力提高科技含量的原则 先进的管理方式参与 现代 企业的经营,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科技的先导作用,产品的出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将在林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实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4始终坚持永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原则 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天然林资源放在第一位,把坚持永续利用作为总的出发点,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生产力不断提高,资源开发利用范围不断扩展,对生态、社会和人民有所益处,使人民和社会对我们的事业予以关注,间接获得公众和社会的支持。 3林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构建 在充分利用资源,发展主导产业,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实现多业并举,立体开发;以多种经济体制并存、多种经济方式并举,拓展林业产业化建设渠道,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政策为动力、构建林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就巴彦县林业产业化经营实际情况看,产业化体系的构建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3.1商品林产业化经营体系的构建 巴彦县国有林业森林资源,黑山林场在面积、蓄积上占主导地位,黑山林场被列为全省较少的商品型林场,在巴彦县林业 经济 发展 和产业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说,虽然巴彦县是半林区资源总量匾乏县,但从地域和资源优势上看,商品林产业化应该是国有林业产业化建设的主体。其重要类型有:速生、丰产、优质、珍贵大径材培育类型,营造速生丰产林。 3.2生产林产业化经营体系的构建 巴彦县目前生态林产业经营体系的重点在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湿。在退耕还林树种选择上,不以优质、高产为主要目的,以优良的生态条件,优越的资源环境为前提,招商引资,合资融资,发展生态环境产业,以生态环境的改善获得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3.3兼融林产业经营体系的构建 从目前林业森林资源培育目标林分上的分类,兼融林是主要目标培育林分。 从巴彦县的实际情况看,浅山区地形变化的差异性,导致环境的多样性,为本县兼融林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3.1东部、中部林区,在商品林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为兼融林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大发展的空间。 3.3.1.1发展各种富有经济价值的木本食用油植物,如核桃、山杏、棒子等。 3.3.1.2利用林间环境条件发展森林药材,如五味子、刺五加、串地龙的培育、繁殖、保护、收获,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3.3.1.3在商品林生产中,利用林地植被保护树种和采伐剩余物,发展食用菌原料林的培育,如毛赤杨、树叉、锻树桩的合理利用。 3.3.1.4利用择伐迹地保留母树多,树冠营养面积大,开花结实多,发展养蜂业,提供蜂王浆、蜂蜜等蜂产品。 3.3.1.5利用林地中改造后的生态环境,建设林蛙养殖繁育、梅花鹿养殖训育场等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基地。 3.3.2中、西部丘陵及其波状岗地,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合理选择造林林种,多林种配套,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奠定基础。如纸材林、药材林、果树林的培育,在产品形成规模生产时,发展加工产业,对有条件的项目,自己上马生产;不具备条件的,实行合作经营。 3.3.3南部、北部、西部沿江沿河流域,在实施退耕还草、退耕还湿的工程中,利用湿地资源,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开展精深加工,生产特色产品,创绿色品牌,出拳头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 3.3.4利用本地 自然 风光、森林景观、民俗风情、 历史 文物、名胜古迹,发展森林 旅游 业。 4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4.1规范行使政府的职能作用 4.2形成全民办林业的社会产业体系 由于林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由各部门、各行业、各团体,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下,在财政、 金融 、税收、信贷等方面采取扶持措施,并为产业化经营单位提供咨询服务,沟通流通渠道,培养产品市场,实现贸、工、林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 4.3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实行“三权分离”,放活经营权,允许拍卖、转让、租赁、承包等多种经营形式存在,形成新的经营机制和发展动力,促进林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构建。 4.4实施系统推进的发展战略 林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包括商品林业产业化经营、生态林产业化经营、多功能林业产业化经营三个分系统,在每一个产业链中,必须培植龙头 企业 ,带动产业子系统或分系统的基地建设。优化产业经营组织机构,使之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和应变能力,保证林业产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 中国林业产业论文:探索讨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 1.1内涵 林业生态工程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它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进而形成一种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 1.2特点 从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林业生态工程的核心就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根据生态理论,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通过工程措施即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所进行的林业生态建设。此工程旨在坚持土地资源优化组合的原则,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全面保护和科学经营现有森林,合理调整森林的分布格局和功能结构,来充分发挥森林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生态功能。 1.3内容 林业生态工程包括以下内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不同区域山丘区环境、资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点,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整地与造林方法,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以山系、水网、流域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林复合、农田林网、河岸道路防护、灾害地植被恢复、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2.发展林业产业必须正确处理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 和谐社会一方面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在木资源的承载力之内;另一方面,要求在资源可持续的基础上,达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换言之,既要做到林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要参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面既包含要不断发展林业产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林产品的需求,又包含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滞社会对生态的需求。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作为林业整体中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的因果关系。 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如何认识和协调两者关系的问题。而且,随着人们对森林功能多样性认识的深化和对森林不同效益的追求,对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之间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完善。生态和产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1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矛盾与制约 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制约的关系,这种矛盾与制约关系主要是由人们在林业生产过程中,不同利益取向和与劳动者自身利益关系不同造成的。在林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中,投入和耗费一定的劳动,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可能是负效益),但这两种效益被劳动者感觉到的时间先后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发展林业产业主要产出体现的是经济效益,劳动者的获得是直接可见,与劳动者之间是眼前的局部的直接利益关系;而生态建设主要产出的是生态效益,生态效益的体现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是不容易被立即感觉到的。 2.2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依存与促进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之间不仅存在着矛盾与制约的关系,更主要的是依存与促进的关系,这种依存和的关系同样与人们对森林、林业产业及林业生态的认识和利益取向有直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两者统一以森林为基础。林业生态建设的任务就是要恢复森林植被,增加森林的数量,提高森林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离开森林也就无所谓林业生态建设;而林业产业的发展是以森林资源为前提的,没有森林资源,就没有林业产业,更谈不上发展,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林业生态建设是林业产业为发展的基础。这种基础关系是由森林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决定的。森林是陆地上生态系统中生物量最大、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完善的生态系统。森林的主体植被是木本植物,森林植被及其覆被下的其他生物和各种环境因子共同形成森林群落。森林是木材及其林副产品等 工业原料的基地,是动物的栖息场所,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是一个巨大的“绿色水库”,在净化空气、防治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有“环境卫士”之称,是天然的“过滤器”,森林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林业产业发展,说到底是在认识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内在的运动规律,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改善和利用森林资源,把森林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结构实行最佳组合。 林业产业与生态建设的辩证统一。按照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林业产业和生态建设的实质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两者结合的结果就是生态经济学讲的生态经济效益。在林业社会化生产中,如果把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结合救民于水火,提高经济效益与提高生态效益相结合,即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就能使二者相得益彰,既林业产业的发展,又可在产业调整发展中保护和建设林业生态,达到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目的。 3.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发展思路 3.1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一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地吸引社会力量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引导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投资、共同建设林业生态工程;二要在税收、信贷、服务等方面实行倾斜,对一些重大项目应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或税收优惠等方面支持;三要进一步提高地方公益林补偿标准,扩大公益林补偿面积,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向林业生态建设投资。 3.2突出重点,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 第一,大力加强丘陵岗地植被恢复工程、沿海防护林,突出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林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等;第二,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风沙源治理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提高建设水平,确保建设质量;第三,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城乡结合部要大力发展环城绿化带、郊野公园、隔离林带,农村牧区要重点构筑村庄绿化、农田林网和发展庭院林业。 3.3科技引导,强化工程的技术含量 第一,要重点开展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植被恢复技术,并加快低质低效林改造,做好国家森林抚育试点;第二,围绕林业良种壮苗选育、中幼林抚育、速生丰产林建设、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等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第三,侧重种群选择及种群匹配工程,并考虑种群之间在生长时间、节律上的搭配,生态工程的工程措施应侧重生态环境重建中必须采取的技术。 中国林业产业论文:创新林业经营机制提高林业产业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高科技产品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快乐。但也给人类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党在“十七大”就提出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主席在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要统一思想,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林业发展可以为保护气候变化发挥重要的作用。因而,创新林业经营机制提高林业产业发展,是立国利民的基本建设工程。 1.我国林业分类经营的意义 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保护和发展了林业产业,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都十分重视林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是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贯彻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关于林业建设方针的重要举措。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目的意义是实现林业多种功能的必然选择。人类对林业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林业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就是将一部分森林划出来作为生态公益林,为国家提供生态服务和社会服务;将另一部分森林划分为商品林,生产木材及林产品,为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经济服务。这样才能保护了林业生态平衡,又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也是林业发展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二是建设“生态省”战略部署的重要保证。建设“生态省”,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是地方政府的重大决策,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造福当代、利于后人 惠及世界的宏大工程。在这个伟大的工程中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 我省森林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分布不均,存在着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虽然我省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也是我国的林业资源之一的省份,但在我省自然灾害时发,生态建设的任务还比较繁重。而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和间接减排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需要从根本上增加林地面积,提高森林保有量,增强森林植被的固碳功能,减缓气候变化。林业要发展,必须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必须有林地作保障。目前,我省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327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2053万公顷,需要通过编制规划,把现有的林地依法固定下来,搞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才能统筹安排好生态建设和木材及林产品生产用地,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2.林业分类经营的现状 我国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后,一是能对生态公益林实施以保护为主的经营管理措施,把商品林推向市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经营管理商品林,从而使林业的经营方向明确,目标既定,布局合理,经营措施配套,能真正建立起适应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二是能有利建立和完善促进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建设的法律、政策体系。三是林业分类经营能彻底摆脱传统林业经营体制和管理机制的束缚,有利于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的进程。四是林业分类经营能够明确职责,强化责任。五是林业分类经营能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提高商品林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六是林业的社会地位会进一步提高。林业分类经营后,林业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林业在优化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所起的基础作用和主导地位更加明显。 3.创新林业经营机制的经营管理模式 在林业发展的建设中, 要创新林业经营发展机制,依靠市场配置林业资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给予大力的扶持,在组织上建立和完善制度化,投入资金坚持人工林培育的激励政策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措施,吸引国内外资金进入林业行业兴办产业,鼓励各种社会界人士投资发展林业企业,尤其是要加强育林工作。是我国的林业资源得以保护,是子孙万代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林业资源,这是利国利民的基业工程。因此,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构建以非公有制林业为主体的多元化商品的林业经营机制,共赢互利形成跨国林业的合作和生产。是我国的商品林的生产中,不仅要促进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也要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多种形式参与经营,大力提倡 活立木交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林业不紧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生态需求已经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因此,加快建设森林资源评估机构,促进林木合理流转,充分调动经营者投资开发林业的积极性。二是彻底创新林木采伐指标限额问题和税收政策问题。对营造人工林的投资人应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真正做到“谁造谁有、谁经营谁收益”,逐步放开商品林的采伐限额,商品林的成熟期、采伐方式要根据经营者的经营目的确定,同时保持林业政策的延续性,让投资者吃上定心丸。 4.林业分类经营创新措施 4.1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 森林分类经营不仅是林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建设期长,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因此,要建立和完善责、权、利,人、财、物,产、供、销相配套的林业管理机构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成功的重要保证。 4.2机制创新推进林业分类经营的进程 首先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彻底改变由政府包办林业建设的局面,鼓励我国公民、外国投资者、企事单位和机关团体投资林业建设,积极支持股份制兴办合作林场、果园、茶园、苗圃以及家庭小林场、小果园、小苗圃建设,地方政府要落实民用林业资金的投入,给与优惠的政策,统一税收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为各种林业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5.结语 在林业发展中,要创新林业经营机制提高林业产业效益,就要实现林业经营的垮越发展,利用科技创新将林业生产力的潜能释放出来,才能使林业生产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提高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力争在林业地区尽快地以造林技术、森林病虫害防治、良种选育、林木及林产品深加工技术等不同的经营机制,通过科技人员的努力奋斗,提高林业产业效益,开创林业科技带动林业发展的新局面。 中国林业产业论文:分析镇安林业产业发展困境及措施 镇安县位于陕西南部秦岭土石山区,属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气候温暖,林业资源丰富。为加快镇安县林业产业的发展,针对该县实际情况,决定在山上做文章,制定了一系列围绕“山”字的指导性方针和政策,以利于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林种、林龄组成不合理 全县现有林种中,除1949年以来累计保存的人工林68056hm2外,其余占总数77.90%的是破坏以后恢复起来的以栎类为主的天然次生林,现有用林49401hm2。其中,幼龄林占48.5%,中龄林占41.8%,成熟林占0.14%,近成熟林占9.5%。 1.2低产林多 全县有蓄积的林地共231314hm2,活立木蓄积共8869056m3,由于林相差,不但蓄积少,而且出材率也低,平均仅28.2m3/hm2。全县经济林22057.8hm2,面积最大的板栗,挂果面积3.37万hm2,平均单产307.5kg/hm2,且70%以上为低产林。 1.3林业生产技术力量不足,经费欠缺 全县林业用地290472hm2,现有林业技术人员仅133名,每人平均负责面积高达2184hm2,极不适应生产的需要,有许多迫在眉睫的事情而无力经办。经费不足,特别是用材林经费严重不足,是镇安县当前林业建设中又一突出的问题。实践证明,一味“向钱看”单一抓经济林,并对经济林采取高补助的办法,势必排挤了用材林,结果造成林种比例失调,林种树种单一,生态恶化,降低了森林各方面的防护性能。 1.4市场营销和产品深加工机制不完善 没有龙头企业,形不成完整的产业链,容易出现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了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和产业效益的正常发挥。 1.5管理粗放 用材林和经济林木的综合科管都比较粗放,病虫每年造成的损失在20%以上,施肥跟不上,单株产量低,经济效益差。 1.6经济林品种混杂,良莠不齐,良种所占比例低镇安县虽属核桃、板栗、油茶、茶叶、生漆适生区,种质资源丰富,但是大部分树种跟不上国内国际市场品种化发展方向的步伐,符合外贸出口的产品太少。 1.7密度过大,产量低用材林密度过大,未进行抚育间伐,也忽视了次生林抚育改造。经济林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多属群众自发栽植,密度过大,随着树体的增长,影响了树冠的扩张和通风透光,加重了病虫危害,结果部位少而且逐年外移,直接影响了产量和收入。 2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2.1加大宣传力度,走信息产业化开发之路结合镇安县实际情况,首要问题是解决认识问题,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把林业开发产业工作真正提高到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建设山川秀美生态农业的战略高度,进而转变观念促进发展。通过各种媒体宣传镇安林业特色,让投资者来镇安投资办厂,扩大产品销路。 2.2增加科技投入,走质量、效益开发之路 2.2.1突出重点,狠抓基地建设。培养后备资源,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经营,结合流域治理工程,生态治理、退耕还林工程,采取工程规划,狠抓集中连片工程和良种建园工程,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坚持科学整地,用良种壮苗精心栽植,及时管理,确保基地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2.2.2面向市场,狠抓良种建设。首先从优化品种结构入手,今后建园必须采用良种建园,加大嫁接改造力度,大力推广良种,确定适宜发展的最佳品种,创立有镇安特色的品牌产品。 2.2.3效益当先,狠抓综合科管 各级政府一定要把林业综合科管工作作为一件主要工作拿在手上,确定领导,制定硬件目标,严格考核。加强次生林的抚育改造、人工林抚育间伐、封山育林以及对经济林的“垦复、除草、施肥、修剪、防病虫”等综合科管,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2.3积极内引外联,走市场经济开发之路 首先必须使分散式、单一化生产向规模式、多层次、市场化方向转化,大力发展林、工、贸一体化的“龙头企业”,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连农户,形成产、加、销于一体的新型产业格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本地产品的知名度,创立国内外市场的镇安品牌。 2.4科技领先,走科技开发之路 加强林业科技人员和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组织林业科技和管理人员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专业有关方针、政策技术,学习林业先进科学技术,提高技术和管理能力,达到既会管理又能科学开发利用林业资源的合格人才,走科技开发之路。 2.5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之路 建立健全群众性的护林组织,在主要林区,恢复半脱产护林员建制,严格履行林木采伐审批制度,凭采伐证采伐,凭运输证运输,把森林消耗量控制在生长量以内。根据该县实际情况多在“山”字上下功夫,从而达到森林资源“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目的。 中国林业产业论文:浅析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 摘要:中国林业沿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的主要矛盾,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生态建设是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就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直接影响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世纪之交的1998年,一场持续百天的全国性特大洪水,冲毁了无数良田、家园,洪峰频率之密、洪水流量之大、流域范围之广,百年罕见。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2.3亿人,死亡人数3000人,各地估报的直接经济损失2484亿元。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发生10余次扬沙、浮尘和沙尘暴天气,造成部分地区机场关闭、交通中断,其频率之高、来势之猛、影响范围之大,不断刷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沙尘暴和沙尘灾害纪录。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叫人不得不联想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 大洪水的背后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尘暴的背后是沙漠化、荒漠化;气候变化背后是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加和自然灾害的频发。事实上,中国的生态危机远不止此,当前全世界普遍存在的沙漠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物种灭绝、温室效应加剧等六大生态危机,每七一样都与森林的植被破坏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后的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由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以木材生产为主一直是中国林业的首要任务。中国林业的状况产出多于投入,中国生态的状况破坏大于治理,总体形势十分严峻。 20世纪末,随着国家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相继启动,我国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局部乃至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开始好转。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的调整发展生态建设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森林生态基础还十分脆弱,生态建设的速度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不相协调,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仍呈上升趋势,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极端性天气增多等主要原因: 1、我国森林资源底子薄,表现在问题不足,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林分蓄积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5%左右;分布不均,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工区和东北地区,西部森林资源极度匮乏;经营水平低,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树种单一,林木过量采伐现象依然存在。 2、人口、经济调整增长带来对森林资源的高需求,森林资源与社会需求之间的 仍相当尖锐,带来森林资源的巨大消耗。 3、林业投入长期不足。近年启动的国家林业六大生态工程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国债资金,国家财政资金所占比重不高,生态建设投入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4、林业行业各项改革滞后于其他行业,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不顺,影响社会资源向林业行业集中,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5、我国主要林区90%为山区,森林生态区位重要的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问题还没有完全协调好。中国林业尚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的主要矛盾,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生态建设成为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 二、发展林业产业必须正确处理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 和谐社会一方面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在木资源的承载力之内;另一方面,要求在资源可持续的基础上,达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换言之,既要做到林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要参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面既包含要不断发展林业产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林产品的需求,又包含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滞社会对生态的需求。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作为林业整体中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的因果关系。 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如何认识和协调两者关系的问题。而且,随着人们对森林功能多样性认识的深化和对森林不同效益的追求,对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之间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完善。生态和产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矛盾与制约。 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制约的关系,这种矛盾与制约关系主要是由人们在林业生产过程中,不同利益取向和与劳动者自身利益关系不同造成的。在林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中,投入和耗费一定的劳动,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可能是负效益),但这两种效益被劳动者感觉到的时间先后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发展林业产业主要产出体现的是经济效益,劳动者的获得是直接可见,与劳动者之间是眼前的局部的直接利益关系;而生态建设主要产出的是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的体现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是不容易被立即感觉到的。 2、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依存与促进。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之间不仅存在着矛盾与制约的关系,更主要的是依存与促进的关系,这种依存和的关系同样与人们对森林、林业产业及林业生态的认识和利益取向有直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两者统一以森林为基础。林业生态建设的任务就是要恢复森林植被,增加森林的数量,提高森林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离开森林也就无所谓林业生态建设;而林业产业的发展是以森林资源为前提的,没有森林资源,就没有林业产业,更谈不上发展,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林业生态建设是林业产业为发展的基础。这种基础关系是由森林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决定的。森林是陆地上生态系统中生物量最大、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完善的生态系统。森林的主体植被是木本植物,森林植被及其覆被下的其他生物和各种环境因子共同形成森林群落。森林是木材及其林副产品等 工业原料的基地,是动物的栖息场所,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是一个巨大的“绿色水库”,在净化空气、防治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有“环境卫士”之称,是天然的“过滤器”,森林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林业产业发展,说到底是在认识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内在的运动规律,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改善和利用森林资源,把森林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结构实行最佳组合。 林业产业与生态建设的辩证统一。按照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林业产业和生态建设的实质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两者结合的结果就是生态经济学讲的生态经济效益。在林业社会化生产中,如果把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结合救民于水火,提高经济效益与提高生态效益相结合,即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就能使二者相得益彰,既林业产业的发展,又可在产业调整发展中保护和建设林业生态,达到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目的。 论文网在线: 中国林业产业论文: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研究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林业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在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产品输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建设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工作重点,这就要求在林业工作中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综合各方面因素全面管理与控制。 一、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 设中存在问题 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林业产业系统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林业资源的发展和森林资源的持续供给,同时林业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造林、营林工作的进行,为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的增长提供了保证,但是就目前的林业工作现状而言,两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这主要是由于在林业工作中两大体系之间的利益主体和取向不同,造成了工作目标和工作效果的截然不同。在林业工作中,政府为了短期内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大了对林业的投入力度,实施了以造林为主的生态林业工程,同时农民为了增加自己的经济效益和生活来源,也开始重视各种经济林的种植,使生长缓慢收益周期长的以木质材料为主的林业生产受到人们的排挤,也忽略了林业的生态效益。这两种林业体系分裂的做法导致的生态破坏情况是极为严重的,且这种林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也是不可持续的。 在上个世纪末,一场持续百天的全国性特大洪水造成了无数家园和田地的损毁,洪水水量之大、范围之广百年难得一遇。全国多数地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2.3亿人,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更是惊人。与此同时,由沙尘暴带来的影响也是造成目前生态问题的重要项目之一。 大洪水的背后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尘暴的背后是沙漠化、荒漠化;而沙尘暴和气候变暖则是由于气候变幻和自然灾害的贫乏发生。总而言之,造成这种问题出现的根本还是在于林业的过渡砍伐,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与生态失衡,致使各种生态危机不断涌现。新中国成立后的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由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以木材生产为主一直是中国林业的首要任务。中国林业的状况产出多于投入,中国生态的状况破坏大于治理,总体形势十分严峻。 二、林业问题产生原因 20世纪末,随着国家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相继启动,我国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局部乃至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开始好转。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的调整发展生态建设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森林生态基础还十分脆弱,生态建设的速度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不相协调,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仍呈上升趋势,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极端性天气增多等主要原因: 1、我国森林资源底子薄,表现在问题不足,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林分蓄积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5%左右;分布不均,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工区和东北地区,西部森林资源极度匮乏;经营水平低,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树种单一,林木过量采伐现象依然存在。 2、人口、经济调整增长带来对森林资源的高需求,森林资源与社会需求之间的 仍相当尖锐,带来森林资源的巨大消耗。 3、林业投入长期不足。近年启动的国家林业六大生态工程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国债资金,国家财政资金所占比重不高,生态建设投入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4、林业行业各项改革滞后于其他行业,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不顺,影响社会资源向林业行业集中,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5、我国主要林区90%为山区,森林生态区位重要的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问题还没有完全协调好。中国林业尚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的主要矛盾,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生态建设成为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 三、发展林业产业必须正确处理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 生态林业的发展建设一方面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在木资源的承载力之内;另一方面,要求在资源可持续的基础上,达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换言之,既要做到林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要参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面既包含要不断发展林业产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林产品的需求,又包含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滞社会对生态的需求。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作为林业整体中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的因果关系。 1、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矛盾与制约。 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制约的关系,这种矛盾与制约关系主要是由人们在林业生产过程中,不同利益取向和与劳动者自身利益关系不同造成的。在林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中,投入和耗费一定的劳动,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可能是负效益),但这两种效益被劳动者感觉到的时间先后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发展林业产业主要产出体现的是经济效益,劳动者的获得是直接可见,与劳动者之间是眼前的局部的直接利益关系;而生态建设主要产出的是生态效益,生态效益的体现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是不容易被立即感觉到的。 2、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的依存与促进。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之间不仅存在着矛盾与制约的关系,更主要的是依存与促进的关系,这种依存和的关系同样与人们对森林、林业产业及林业生态的认识和利益取向有直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两者统一以森林为基础。林业生态建设的任务就是要恢复森林植被,增加森林的数量,提高森林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离开森林也就无所谓林业生态建设;而林业产业的发展是以森林资源为前提的,没有森林资源,就没有林业产业,更谈不上发展,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四、结束语 林业产业与生态建设是辩证统一的,按照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林业产业和生态建设的实质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两者结合的结果就是生态经济学讲的生态经济效益。在林业社会化生产中,如果把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结合,提高经济效益与提高生态效益相结合,即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就能使二者相得益彰,既保障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又可在产业调整发展中保护和建设林业生态,达到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目的。 中国林业产业论文:推动福建林业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一、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标任务 林业产业是以培育、加工、利用森林资源为主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既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又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林业产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省林业产业还存在不少问题: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苗木花卉总体生产经营规模偏小,生产方式、营销方式落后,专业性人才紧缺,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特色优势产品较少;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少,林产品加工水平低;林产品省场体系不健全。林业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和潜力还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破除传统的林业经营观念,遵循“林业资源、环境和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林业思想和理念,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从实际出发,强力推进林业产业的发展,为我省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森林生态城建设等各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增添强劲的动力,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 因此,福建省林业产业发展要争取基本建成特色和优势突出、结构和布局合理、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的林业产业体系。 二、打造支柱产业,构建福建林业产业体系 1、发展人造板制造业。以龙头产业为主,加快技术改造,推进木材深度开发利用,做好旋切片和木片加工基地建设,建设木材产业集群。加快调整产品结构,严格控制发展纤维板,大力发展胶合板,重点发展定向刨花板等。应用涂饰、浸渍、印刷、压贴、喷涂等方法,对人造板进行二次加工,延长人造板产业链,以增加附加值,提高使用性能,拓宽应用领域。 2、发展家具制造产业。要抓住国外和发达地区家具制造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木制家具、装饰材料生产,延长产业链,实现林产品加工多次增值。。 3、发展野生食品产业。一是建设森林食品、林下药材等林副产品加工业。要适应人们崇尚“自然”、“绿色”的消费需求趋势,高度重视发展森林蔬菜、林下药材、食用菌等林副产品加工业。运用现代新技术大力开发以绿色食品、保健食品、长寿食品为主体的森林食品,满足人们对林副产品的消费需求。二是野生动物养殖利用产业。把野生动物养殖利用作为一个产业发展,要将目前零星分散的小规模驯养进一步发展壮大,提升科技含量,提升开发能力,使之成为野生动物繁育、驯养、利用的示范和技术培训基地,培养一批繁育、养殖能手,扩大养殖规模,逐步形成基地和产业。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 4、发展苗木花卉产业。要充分利用我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漳州花卉的品牌,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三大产业。一是苗木花卉基地产业化建设。提升基地生产档次,壮大生产规模,快速发展苗木产业集群。 5、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充分发挥我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加强森林旅游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加快旅游品牌及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强林业部门与旅游等其他部门的联系和协作,把森林生态旅游同田园山水风光游、休闲游等各种旅游活动结合起来,逐步建成吃、住、行、游、购、娱六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发展环各省区周边生态旅游,把森林公园和各类森林生态园建设成生态旅游基地、休闲度假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体育健身基地。 三、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升级 1、优化林种结构,加快发展原料林基地。为适应我省苗木花卉迅速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我省区位优势和气候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大力推进苗木花卉生产和营造丰产用材林。各县区应根据省场需求,从当地实际出发,适当规划布局,逐步实现商品林建设基地化。 2、优化林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开发新产品。加快发展具有我省特色的林产品,特别要发展林板深加工,配套建设相应的深加工生产大型家具制造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制造工艺,生产中、高档产品,开发新产品,不断满足人们对林产品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要抓住家具制造业转移的良机,大力发展适合国内、外省场需求的中高档家具产品,大力开拓国际省场。发挥品牌效应,巩固扩大其在国内、外省场的份额。 3、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是我省今后一个时期林业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对已经形成的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要继续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力度,着重培育一批通过iso标准认证的企业,推进我省林产品逐步走向国际省场,参与国际林产品省场竞争。组建一批大型林产企业集团,模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松散型联营模式,即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指导和带动本行业有关企业进行生产和加工,统一质量,统一销售价格;可以是股份制经营模式,即由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经营范围的企业、农村山林承包户等,通过出资或提供原料等形式参股;也可以是大企业经营模式,即通过大企业收购小企业或对农户加工的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统一品牌,统一出售。通过组建大型林产企业集团,形成省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良性互动新格局,不断提高我省林产品和林产企业的省场竞争力。 四、深化林业体制改革,转变林业产业发展方式 1、继续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尽快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和与国际省场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参与省场竞争。企业可以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参股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可以向境内外投资者出售股权、选择合作伙伴、优化资源配置,增加企业发展活力。组建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林业企业集团。尽快转制改造一批国有企业,培育壮大一批骨干森工企业,扶持发展一批新型森工企业。 2、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产业。鼓励各种社会主体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参股等形式参与国有森工企业改革。鼓励各种投资主体跨地域、跨所有制、跨行业参与林业产业开发。积极引导非公有制林产企业之间实行强强联合,或者有实力的大中型非公有制林产企业兼并、收购小型林产企业等多种发展模式,把非公有制林业产业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阶段。要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引进外资,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促进非公有制林业产业的发展,切实解决非公有制林业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要切实解决好民营企业技术力量不足,开发能力低,内部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要继续调整和完善林业产业政策,减轻税赋,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减轻非公有制林产企业的不合理负担。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消除体制性障碍。非公有制林业企业的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优化非公有制林业产业发展的软环境。 3、加快商品经营型国有林场的产业发展。为加快我省林板一体化产业以及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国有林场和有山场的乡镇要充分发挥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合作进程,建设上规模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为林板一体化提供原料,为林场自身林产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创造条件。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制等多种形式,促进宜林荒地和疏残次林地适度向项目业主流转,建设原料林基地,发展大型林产加工企业,实行集约化经营。 4、积极培育和发展林产品流通省场,建设比较完善的林产品流通体系。要从实际出发,切实做好规划,有条件的县区要建设林产品流通中心,不具备建设流通中心的,可建设若干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具、木竹、装饰材料、人造板等专业省场,把建设大型林产品流通中心与建设林产品专业省场结合起来。组建不同形式的林产品流通企业,构建以民营流通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服务功能比较齐全的林产品流通体系,促进林产品流通。要通过省内培养、省外引进等多种方式,培养和引进林产品流通人才,满足流通体系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五、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林业产业国际化 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必须进一步扩大林业产业的对外开放,改善招商引资机制,加强服务,创造更自由、便利的投资和贸易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我省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引进和吸纳国内外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促进林业产业和林产品的升级换代。鼓励外商嫁接改造现有林产企业,扩大外商投资林业产业的规模。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外向型林产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适应国际省场的需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投入。争取重点企业多渠道融通资金上实现突破。争取国家对林业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大型产品基地等方面的投入。争取我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列入国家、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范围。 六、坚持科学发展观,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林业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要加强林业产业的技术创新,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逐步实现产业化。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制定科技推广计划,以推进林业产业化建设为切入点,筛选一批技术成熟、适用面广、见效快、效益好的林业科技成果,通过组装配套和优势集成,加以重点推广。建立一批林业科技园区和科技示范点,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强化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推广网络尤其是龙头企业的骨干、示范作用,建立覆盖全省的林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宣传、培训、咨询、服务网络体系。鼓励林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以及科技人员到林业产业生产第一线开展科技承包、技术咨询和创办林业科技型企业。对重点林业产业项目实行总工程师技术负责制。对在林业科研、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单位与科技人员给予奖励。 要加大林业产业科研投入,培育林业产业科研人才。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的科技项目,努力引进省内、外科技项目。创新林业科技投融资体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林业科技投入体系,鼓励企业、外商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林业科技事业,多渠道增加对林业产业科技事业的投入。加强林业产业人才培养,实施引才、引智工程,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林业产业建设研发人才。具备了一定条件的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科研所、新产品开发中心,企业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新产品开发研制基金,增加科技投入。坚持在发展林业产业项目、科技项目中培养人才,做到上一批项目,出一批成果,育一批人才。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林业产业领导人才、企业家人才、科技人才、营销人才,为实现林业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中国林业产业论文:浅析高等林业职业教育与林业产业化 论文 摘要:为解决林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适应林业产业化对人才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文章提出了通过职教集团拓展服务平台、高等林业职业 教育 与林业产业化衔接、深化与林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 合作等有效服务途径,达到高等林业职业教育与林业产业化企业“共赢”。 论文关键词:林业;职业教育;产业化;职教集团;对接 林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效益(生态、 经济 )为中心,以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产业为基础,正确确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分区、分类生产,协同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形成上连基地、下连市场的由结构合理、多条产业链组成的产业体系。国家林业局关于大力 发展 林业职业教育的意见(林人发【2007】76号)是大力发展林业职业教育,落实 科学 发展观,实施科教兴林和人才强林战略,促进林业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提高林业建设者整体素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一、发展高等林业职业教育是林业产业化企业发展的要求和坚强柱石 (一)湖南林业产业化现状 林业产业已经发育成为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大产业。到2008年底,湖南省全省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86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58.47%。有林地面积达到1.48亿亩,森林覆盖率53.67%,活立木蓄积量3.23亿立方米,油茶林2000万亩,年产茶油8.9万吨,毛竹1068万亩,立竹15.35亿根,国有林场177个,经营面积1163万亩,森林公园63个,国有苗圃97个,经营面积5.89万亩,均位居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林业产业化系统,2008年湖南省林产 工业 总产值为319.76亿元。林产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为:人造板429万立方米,木竹浆纸116万吨,木竹地板(含强化地板)1442万平方米,松香等林产化学产品2.8万吨,林药加工产品3.94万吨,森林食品加工30万吨。 总的来看,湖南林业产业发展的形势是好的,但是与时代的要求差距很大。从横向比较,相邻省区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东南沿海省区发展更快。从省内来看,林业产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还不够大,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还不够高,与林业的基础地位极不相适应。其突出问题是:(1)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不快。产业结构中,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55:27:18。一产业比重大,二、三产业比重小。主要用材树种结构上,松、竹、杨、优良阔叶树种供需偏紧,而传统树种杉木相对过剩。经济林品种上,低产品种多,高效品种少;一般品种多,名特优新品种少;鲜果多,干果少;人造板、木浆造纸、家具制造、松香加工等主导产品发展滞后。(2)投入不足。由于缺乏对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的必要扶持,不少企业靠原始资本缓慢积累,规模小,缺乏技术改造能力,产品多年一贯制。全省规模以上的大型林产加工企业只有8家,家庭作坊式的较多。全省林产品中,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称号的仅4个。 (3)政策不配套。一方面,人工商品林采伐限额政策、木材和林产品运输政策等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法律 法规滞后;另一方面,有些现有政策还未落实‘特别是中央林业决定和我省贯彻意见规定的多种优惠政策兑现较少。(4)对农户带动能力不强。湖南山地面积大,但农民从林业生产中获得纯收入仅28.44元,仅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无法带动广大的农民致富。 (二)湖南林业产业化需要高技能人才 (1)林业产业化需要掌握 现代 林业生产技术与操作,能运用现代林业生产工具从事林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的林业生产者。实现林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林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林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安全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林业生产者。(2)林业产业化需要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林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林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而林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林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林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3)林业产业化需要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林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林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体化经营,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林业生产,增加林农的收入。(4)林业产业化需要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拉长产业链条的农产品加工者。实施林业产业化,要使林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林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而这些都需要高等林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三)高等林业职业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是林业产业化企业发展的坚强柱石 湖南林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林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林业相配套的林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市场信息相对闭塞,林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林农,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湖南林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林业产业化企业已经成为应用科技领域的新热点,亟待拥有一大批有理论、有文化、懂技术、肯奉献的新一代知识型技术工人。而高等林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正是顺应这样的 历史 潮流。 二、高等林业职业 教育 与林业产业化对接 (一)依托职教集团,深层 发展 高职林业“工学结合”,适应林业产业化 企业 需要 以湖南省唯一一所林业类高职院校——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坚持了以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为前提,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突破口,以专业调整与教材建设为抓手,以服务和谐礼会为宗旨,取得了阶段性效果。 湖南省首家农林类职业教育集团,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将充分发挥涉农专业、师资、科研、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为林业生态、林业产业以及生态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 农村 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集团以项目为载体,深化“工学结合”,推进产业对接,推进实验实训资源共享共用、教师互派与培训、合作申报科研课题、教材开发与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认证和技术推广、组织体现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的新课程开发等11个方面的内容。 林业职教集团以专业和人才培养为纽带,以校企“双赢”为基本准则,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集群体优势及各自特色之长,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信息汇聚、人才互补、 科学 研究与资源整合功能,出现了很好的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了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湖南环境生物职院与林业产业化企业在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试点与普及、课程设置、顶岗实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其主要目的是想破解“工学结合”在实践层面上所遇到的诸多难题,以增强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就业能力培养的力度。该院在积极改革与探索“工学结合”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发挥职教集团优势,实现林业高职院校与企业双赢 1.降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促进校企多边、多向、集团式合作 林业职教集团的组建,有利于降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促进校企多边、多向、集团式合作,使校企合作的方式由个别学校与个别企业之间双边合作变成职教集团与多个企业多边、多向、集团式合作,这可大大降低单个学校与单个企业单独签约合作所需要的交易成本。另外,企业与职教集团的合作由于有职教集团整体实力和信誉作保障,可以大大增强校企合作的可靠性。因为在职教集团内部建立起了统一的行为规范和协调机制,所以一旦集团个别成员与企业在合作中发生矛盾或分歧,职教集团可以出面予以协调,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合作的协调成本和监督成本,及时化解合作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 2.发挥校企人才互补功能,促进人才提升与共享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就业市场,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并组织他们到企业去锻炼;而企业是用人单位,有用人的需求,同时也需要有教师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以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工学结合”决定了由企业与学校联合组成的职教集团具有很强的人才互补性。如何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人才互补功能,对于提高校企双方人员的素质,促进校企双方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三、创新高等林业职业教育服务模式,为林业产业化提供科技支撑 在林业产业化的进程中,由政府主导,加强院校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为服务区域 经济 与行业发展,建设“生态湖南”,培养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劳动者,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是我们对接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的最佳选择。发展品牌林业是促进传统林业向 现代 林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是优化林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林业增效、林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利用职教集团的师资和设备积极开展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工就业培训,近3年来衡阳农林职教集团培训花卉、种苗、组培、果蔬栽培、食用菌栽培等专业技术人员900余人次,职业资格证培训3000多人。特别是“松木乡高效大棚草莓技术培训班”效果突出,已成为衡阳市石鼓区松木乡农村经济的新亮点,2008年配合衡阳市林业局、农开办、移发局开展的两期“优质西瓜栽培技术培训班”,培训500余人,其中200多人已成为种植专业户或示范户,在衡阳市周边形成了以西瓜种植为主的特色农业,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2008年该职教集团和衡山县政府签订院县合作协议,并将“衡山农业科技示范园”交由集团经营,目前职教集团已对园区经营做出了整体规划,以油茶苗木培育为突破口,兼顾果蔬花卉产业,3到5年打造湖南省内一流的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园、高科技产业孵化基地。另外蛇类、牲猪、三黄鸡养殖,油茶、毛竹、藤茶、象牙笋栽培及加工利用等一系列合作项目正逐步应用于实践,将丰富园艺产品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对于普遍关注、影响较大的技术难题,职教集团组织班子,集中精力和力量集体解决。如2008年特大冰灾,给湖南林业带来了重大的损失,为了尽可能减少农业化产业企业损失和尽快恢复生产,职教集团积极配合湖南省林业厅选派精干专家到衡阳、郴州、邵阳、常德、益阳、岳阳等地区开展抗冰救灾工作。职教集团l0多名专家深入各地市灾区实地调研、现场指导受灾群众开展减灾自救工作,对林地清理、林木修剪、综合利用、病虫预防等救灾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指导。为了使灾情损失降到最小,职教集团还与湖南省林业厅、衡阳市林业局等部门合作印发《湖南林业科技救灾实用技术手册》、《衡阳市农村移民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等系列专题资料10000多册,并在相关地市开展了专题培训,培训2000多人次。在减少林业化产业损失、预防次生灾害和生产自救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林业产业论文:福建林业产业发展思考 一、福建林业和林业产业概况 福建发展林业条件优越。我省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9.7℃),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504.2毫米),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十分适合林木生长,自然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林分综合生长率达8.66%,明显高于全国林分林木平均生长率4.47%。且区位优势明显,是林业对台合作交流的前沿平台。二是福建生态环境优良。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4290万亩,占林地30.8%。自然保护区85处(国家级10处、省级22处,市县级53处)、保护小区3300处,保护面积占陆域面积6.8%。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28个、省级128个。据专家评估全省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超过7000亿元(不包括沿海防护林);全省森林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全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7.8%。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评比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是全国生态环境、空气质量均为优的省份。三是福建森林资源丰富。全省林业用地1.37亿亩、占土地总面积75.3%,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有林地面积1.15亿亩,森林覆盖率达63.1%、居全国第一,其中竹林1490万亩、居全国第一;森林蓄积量4.84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七,其中人工林蓄积量1.9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一。木本植物1943种、陆生野生动物828种,均占全国1/3。四是福建林改全国率先。2002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6年又率先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有效调动了广大林农和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了林业发展活力,初步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和“国家得绿,林农得利”目标,成为全国林改的一面旗帜。五是福建林业产业发达。年产商品木材近600万立方米、毛竹2亿多根,人造板、松香、活性炭等主要林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85家、境内外上市林业企业15家。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13枚、省级名牌产品156个,省著名商标92枚。2011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256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涉林人口约占农民总数的四分之三,涉林收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11年农民人均涉林收入2082元、增加365元,约为全省农民增收贡献5个百分点。截止至2012年福建省在境内外上市的林业企业已达17家,是全国林业上市公司最多的省份;今年来,有9家林业企业入选2012年至2013年度福建省百家重点工业企业名单,新增“中国驰名商标”6枚、“福建名牌产品”55个。 1.福建林业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木材:2010年全省木材生产完成1455.4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51.7万立方米。2012年1-5月全省累计完成人造板498.8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64%;木地板233.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96%。木质家具完成771.43万件,比上年增长23.65%;纸浆16.17万吨,比上年降低9.6%;机制纸及纸板249.29万吨,比上年增长9.33%。 2.出口增速保持良好 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新市场开拓,林产品出口仍保持平稳增长,但较去年同期增幅放缓。2012年1-5月累计实现出货值77.35亿元,比上年增长19%。5月份完成出货值15.74亿元,比上年增长3.6%。 3.林业经济效益增长平稳 2012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累计完成964.68亿元,比上年增长27.8%;累计完成销售产值938.85亿元,比上年增长27.7%;产销率97.32%。 二、我省林业产业存在问题 1、林业政策设计没有充分考虑林业产业发展问题 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天然林的木材采伐量下降,这对林业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就目前实施的林业政策来看,除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以产业发展为主外,其余五大工程都是生态建设,这些工程的实施都有一定的时间期限,无偿的财政资金也有一定额度,工程期满后,财政是否还能保证项目和人员所需经费难以确定。所以,从现在起,就必须考虑林区工人和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生计问题,必须注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注重生态的林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林业;而不注重产业的林业,是缺乏活力、没有后劲、没有希望,也没有地位的林业。没有林业产业的发展,生态建设难以为继,没有林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的成果也难以巩固。限于资金、资源、技术、市场、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最可能的选择是依托林区和林木资源,发展林业产业,包括林下种养殖业、林产工业、生态旅游业等。林业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木材加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进而缓解人口、经济增长对森林资源消耗的压力,支持生态建设。 2、林业投融资政策不健全,投入资金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林业发展缺乏资金投入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林业投资以政府投资和社会公益性投资为主,市场引导的产业发展性投资只是辅助部分。随着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向前发 展,林业建设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其中,发展和保护资金严重短缺,极大地制约了林业事业的持续发展。 三、发展我省林业产业对策思考 1、要健全林业产业政策,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当为林业重点工程区的替代产业、主导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政策支持,通过替代产业的壮大,实现林业产业向非林产业转移。在搞活大中型企业的同时放开小企业,大力调整林区资源利用结构和林业经济结构。国有林区应当尽快建立新的产业体系,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局面。可以鼓励林区林业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开展野生动物养殖、生态旅游和花卉盆景种植等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林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2、要为林业产业劳动力转移提供政策支持 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天保工程中的富余分流下岗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同时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分流职工的转岗培训,促使下岗、转岗人员实现再就业。要为林业劳动力转移到林区外就业提供政策支持,以便减少人类生活对森林的依赖,促进森林保护。 3、要健全林业产业投融资政策 首先,确立公共财政投资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使政府投资林业法定化,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投资范围,完善政府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第二,继续实行林业治沙贴息贷款政策、积极推进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吸引低成本保险基金的介入、加大对造林投资主体的信贷扶持;第三,拓宽林业建设的社会资金渠道,广泛地向社会筹资,建立生态效益受益者补偿受损者政策;第四,建立森林生态服务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改革国家公益林建设体制和运行机制,培育森林生态效益交易市场实现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自我积累;第五,为完善社会资金投入林业提供政策保障,必须制定林业优惠政策和林业税费减免政策。同时,改革育林基金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森林、林木和林地转让市场。 4、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 最近,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联合了《关于加快发展森林旅游的意见》,提出今后将加强战略合作,共同把发展森林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实现兴林富民战略支撑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意见》指出,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为主要依托的森林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推动我国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中显示出强劲动力。在《意见》中还提出了我国森林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了加快发展森林旅游的政策和保障措施。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法规、标准,推动地方性法规制定,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将森林旅游发展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争取将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林业基本建设中央投资计划,扩大林业信贷对森林旅游的扶持,积极推进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这个意见的出台,明确了我省发展林业产业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发展森林旅游业,这也同时是一个新兴环保的产业,是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 5、积极发展林业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 目前林产工业企业许多在做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这是在市场竞争压力下企业发展的一种积极选择,例如人造板企业向上下游、木地板企业向整体家居的拓展。东方不亮西方亮,多元化的优势可分散经营风险,品牌有延展空间,销售终端有互补优势,消费者有一揽子解决的方便。但问题是拓展的目标与资源是否匹配,如企业家的驾驭能力,各个层次人力资源的招揽和使用,企业的融资能力,设备、技术、物流等条件以及运营的经验,新品类终端产品售后服务能力的建设等,甚至要考虑到新 项目建设和试产期老项目的营业收入能否支撑企业,其经营现金流能否满足扩张愿望在总量和时间上平衡。 6、大力发展林业高科技产业 林业高新技术的特点决定了林业风险投资相对于一般风险投资不仅投入多,而且风险更大,收益也更加可观。投入多是由于林业高新技术的研发周期特别长、涉及的因素也特别多,为此,世界各国都力图使林业研发经费保持较高水平。林业发达国家往往更高,风险更大。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对林业高新技术研发的影响特别大,而且林业高新技术产品还要承受更大的市场风险。但是,林业高新技术一旦研发成功,产品为市场所接受,其效益十分可观。因此,要加大对林业科技尤其是高新技术的投入“ 尽快建立起一个新的林业科技投融资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渠道筹集林业科研经费。应建立和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打通为林业和其他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融资的渠道,为风险投资机制顺利运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比如,政府可以和金融机构及其他定向募集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出资,建立专门为林业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服务的担保基金,以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流向林业高新技术产业;采取相应措施,细化产权交易单位,允许个人投资者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程度上的介入;充分利用产权交易市场和技术交易市场的现有条件,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的产权交易,降低进入林业风险投资的最低保证金水平;简化各种手续(给林业风险投资者适当的经济补贴,由政府直接出面或委托建立有政府背景的中介机构,对其他中介机构亦应给予一定的扶持;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条例,规范风险投资者的行为。 中国林业产业论文:海原县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1、经过十几年工作经验,在实践中总结,我认为海原县林业产业发展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传统落后的林业观念束缚着人们对现代林业的认识。 现代林业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生态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为前提,实现林业资源、环境和产业协调发展。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度统一的林业,与传统的林业有着本质的差别,传统的林业产业一直把林业作为经济产业来发展,为社会提供的只是有形的林产品物质,人们对林业的认识只存在着林木。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则是一个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综合系统,是惟一具有公益事业与基础产业双重性质的产业。我们要从“传统林业”的“木材利用”观念中解放出来,转向“生态利用”,逐渐实施“生态林业”的经营利用制度。 1.2林业产业的科技含量低下。 传统林业产业经营理念严重影响着现代林业产业科技含量的提升,当前全区林业发展的方式基本上还属于粗放型、外延式的,集约化程度较低,林产品生产加工量少,精深加工少,低值产品多,附加值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牌拳头产品没有,总体处于农户型、分散型经营状况。加工企业少,质量偏低,龙头企业没有。经济林培育科技转化率低,往往只是借鉴外地生产经验,产量、质量靠“天”因素较多。人工林以乡土树种为主导,是否需要更换品种考虑的少,花卉苗木的发展依靠外地经营者种植和外运来。林业科技创新意识不强,单凭自己的经验来发展林业产业。 1.3林业经营管理政策有待完善。 处在由传统林业产业向现代林业产业转变的过度时期,势必将在体制、政策、法规上作重大调整,林业经营机制、国有林业改制等都尚未有真正可操作性的政策,全区18个国有林场问题很多,其中不少是涉及到林场职工安置问题、养老问题等等,这不是一个林业部门能解决的问题,涉及到政府、财政、社保等各部门,对此没有一个明确的协调机制,只靠林业部门从中协调。 2、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发展林业产业化必须以现代林业的理论为指导,转变传统林业轻生态、重经济的观念,重点抓住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协调的三维系统,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2.1加快完善林业政策,改革创新林业产业经营机制。 现代林业的转轨发展阶段,特别在林业产业经营的利益分配上,要在充分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采取更为灵活的政策,实施增资增效为目的利益的分配机制,培育扶持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带动农户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制度谋求共同发展。利用丰厚的民资,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林业建设,予以财税、金融、信贷方面的政策优惠,延长其贷款期限,降低利率,对于参与公益林建设的企业,政府要予以一定的财政补贴;对确属投入荒山造林的贷款债务,政府应作公益事业投资解决;调动有经济实力的行政、事业单位参与林业建设,达到全社会办林业的效果。国营林场实施分区经营,分类经营,政府完善保障体系,交足林场职工的养老保险,优先为林场职工创造再就业条件,为国有林场的发展创造符合市场经济的管理机制和合理的林业经营机制。 2.2转变林业经营观念,积极开发生态经济产业。 从海原县林业产业结构的分布特点,从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来看,二、三、一的林业产业结构模式比较合理,但长远来看,这种结构会发生一定变化,特别是全林业产业中强项产业木加工行业,现有80%以上的木材为外调,全区现有的林木资源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展,林木资源将严重匮乏,反过来又影响木加工的强项产业,因此,我们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基础上,优 化提高一产,巩固加强二产,加速发展三产。在经济林的培育上,重视高标准、高质量的特产林、速生丰产林的培育和优化,提高林地产出率。积极鼓励企业发展“定单林业”,消除林农不敢培育速生丰产林的心理顾虑。同时我们也要改变部门林业的观念,逐步建立全民参与“社会林业”的新概念,使社会各阶层和人民群众自觉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通过政策和投入,有效引导群众参与林业的经营活动,发展乡村经济,增加群众的收入,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 2.3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精品产品。 传统的林业,纯粹以粗放型、外延式的经营方式为主,产品质量差,效益低,完全不能满足现代人们不断发展的生活需求,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加大科技改革的步伐,提高科技的转化率,以提高效益为重点,转变林业产业经营机制,变粗放型为集约型,由初级产品向高级产品转化,由产品单一向多样化转变,由资源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变;发展基地型、企业型林业产业,扩展枸杞、杏、梨、沙棘等生产基础,多样化、精品化地加工林特产品;积极联系科研机构和院校,进行科技“联姻”,改良我区传统林产品品种,改进林产品加工工艺。 2.4加强舆论宣传,充分认识林业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作为基础产业林业,不仅给人类社会带来丰富的物质需求,而且一直充当着交通、建筑建材的角色;作为生态公益产业,起着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的积极作用,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充分认识其在相当部分农村经济中支柱型的地位,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各种鼓励措施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林业建设,动员、组织林业系统外的政府、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参与林业建设,起到全民参与,全社会办林业的效果。
新经济学论文:产权新经济学制度 摘要简要论述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由此引出产权研究,并着重论述了产权研究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与我国国企改革相联系,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探讨我国国企的产权改革要如何进行及如何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1简述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被认为在许多方面对新古典经济学有重要的发展,掀起了一场经济学的革命,甚至它的开创者科斯称其为“本来就应该是的那种经济学”。 从交易费用这一基本概念出发,新制度经济学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发展了几个重要的分支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以科斯、阿尔钦、威廉姆森、诺思、德姆塞茨和张五常为主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意识到主流经济学在分析问题时,暗含假设的严重缺陷和错误,指出无摩擦交易、完备的信息和明确界定产权的假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现实的。新制度经济学派以此为契机和出发点,存在交易成本、产权非清晰界定和信息不完备情况下的经济现象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从而把制度分析与主流经济学结合起来,强调制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孕育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制度分析和制度变迁框架。科斯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他首先意识到了在经济生活中交易成本的存在和产权界定的重要性,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科斯的《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是其代表作,后人在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出了科斯定理。德姆塞茨和阿尔钦则循着科斯的思路创立和发展了产权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产权的安排和效率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它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诺思和戴维斯在产权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影响下,通过对经济史的研究,发现并总结出了近现代经济增长的制度原因以及制度变迁的规律,即制度变迁理论,该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2产权研究 研究产权制度更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一个经济体中的产权安排如何构成这个经济体中的产权制度,即基本的经济制度。国家与个人、市场与企业,其产权安排如何,是以私有产权为主还是以公共产权为主,产权关系是清晰还是模糊,产权界定成本,产权受到法律保障程度,政府与产权的关系如何,产权制度更替的方式又怎么样。总之,落脚点是哪一种产权制度安排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潜能之发挥。那么什么叫产权?按照阿尔钦的定义,“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实施的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值得注意的是,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产权,它不是指一般的物质实体,而是指由人们对物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用来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受益,如何受损,以及他们之间如何进行补偿的规则。因而,产权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预期。 科斯认为:“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权利的一种安排会比其他安排产生更多的支出。但是,除非这是法律制度确认的权利调整,否则通过转移和合并达到同样后果的市场费用如此之高,以至于最佳权利配置和由此而来的更高产出将永远无法实现。”这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从这一思想出发,人们开始探讨不同类型的产权安排对于经济效率的影响。一般而言,可以将产权分为三种类型:私有产权;国有产权;共(公)有产权。德姆塞茨曾指出:“共有产权是指共同体所有成员共同行使的权利。共有产权意味着共同体否认国家或私人去干涉共同体内的任何人行使其权利。私有产权则意味着社会承认所有者的权利,并拒绝其他人行使该权利。国有产权意味着国家可以在权利的使用中排除个人因素,而按政治程序来使用国有财产。”从这三种类型的产权安排出发,研究者们区分了它们之间的效率差异。从经济学意义来讲,一种产权结构是否有效率,主要视它是否能为在它支配下的人们提供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在共有产权下,由于共同体内的每一成员都有权平均分享共同体所具有的权利,如果对他使用共有权利的监察和谈判成本不为零,他在最大化地追求个人价值时,由此所产生的成本就有可能有部分让共同体内的其他成员来承担。且一个共有权利的所有者也无法排斥其他人来分享他努力的果实,所有成员要达成一个最优行动的谈判成本也可能非常之高,因而,共有产权导致了很大的外部性,出现“搭便车”行为。在国有产权下,由于产权是由国家所选择的人来行使,作为权利的使用者,由于他对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最后成果的分配都不具有充分的权能,就使他对经济绩效和其他成员的监督的激励减低,而国家要对这些人进行充分监察的费用又极其高昂,再加上行使国家权力的实体往往为了追求其政治利益而偏离利润最大化动机,因而它在选择其人时也具有从政治利益而非经济利益考虑的倾向,因而国有产权下的外部性也是很大的,当然“人风险”问题就自然产生了。相比之下,在私有产权下,私产所有者在做出一项行动决策时,他就会考虑未来的收益和成本倾向,并选择他认为能使他的私有权利的现期值最大化的方式,来做出使用资源的安排,而且他们为获取收益所产生的成本也只能由他个人来承担,因此,在共有产权和国有产权下的许多外部性在私有产权下就被内在化了,从而产生了更有效利用资源的激励。如果能够把产权界定清楚,那么提高效率是必然的,这样可以克服很多外部性。就我国国企来讲,由于产权问题引起的非效率是严重的。因此,必须对国企产权进行改革,提高国企效率。我国特殊的国情,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引用产权理论,而必须结合我国国情,有的放矢。 3我国国企产权改革 “产权”是当代西方经济理论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产权改革是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借鉴西方产权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我国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尤其是对我国国企改革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我国国企改革的理论建议和政策主张。张维迎认为: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企业摆脱困难的先决条件。同时他还认为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民营化改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私有产权能够形成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和经营者选择机制,从而形成优于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张五常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唯一出路是私有化。还有其他支持国企进行产权改革的学者都认为国企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因为产权不清晰引起的。要使国企有活力,必须彻底进行产权改革。他们普遍认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国有产权制度的创新,使传统的国有企业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以往国有企业的改革始终围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效果总是不明显,其原因就是国有产权关系不顺、政企不分,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进行国有产权制度的创新,其基本目标是:产权清晰、产权结构合理以及产权自由流动,使之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而且,20多年改革实践也证明,绕开产权谈改革是行不通的,没有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和产权制度的变革,其他一切改革都是无效的。我国20多年来的改革都是围绕着产权进行着,只是程度不同,认识不同和政策不同。 但是产权改革并不是简单的、空泛的、一味的放权,放权并不能使我国国企短期内就能起死回生。我们在进行产权改革的同时必须明确产权改革的真正含义。我国的产权改革还必须和我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切不可照搬照抄。产权制度包括产权界定、产权交易和产权保护等内容,如果产权改革仅注重产权的重新界定而忽略了其他相应的制度建设,那么必然事倍功半,无法达到设想的改革目标。当前进行的国企产权改革就严重存在这种问题,一味注重产权界定,在明晰产权的同时并没有想到如何去保护国有企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其实,事实上产权是明晰的,就是国家所有。但是,这种明晰的产权该有一个怎样的具体主体来体现国家对整体国有资产“所有”这个权力,这还不明晰,以及这种明晰的产权该有一个怎样的制度来对其进行保护,让其在该有效的制度保护下保值、增值也还不明确。同时,国家一直没有理清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之间的关系,因此人问题一直是一个致命问题。笔者认为这些也是当前改革的重点所在。产权改革是必要的,但是产权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产权改革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革不应该是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方向。政府应以维护公正、公平的市场规则为宗旨,消除包括行政垄断在内的各种垄断,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这样,才不会使产权改革产生扭曲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为国有企业,也为民营企业营造健康的外部治理环境。现阶段我国进行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必须是全方位、多元化的。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国有资产改革的重要思路: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提出的政府机构精简草案,对经济职能部门做了重大调整,具体体现了这一改革思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必然会从制度上极大地推进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调整与制度变革,表现在四个层面上:一是产权结构多元化。通过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传统集体企业改制,以及不同所有制经济、不同投资主体的相互渗透,使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成为企业普遍的财产组织形式。二是产权主体独立化。无论国有、集体和私有财产,都应有清晰的产权边界和独立行使权利的产权主体,并共同受到法律的保护。三是产权运作资本化。各种金融资本、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包括人力资本的产权,都可作为经营性的资本要素来运行。四是交易市场化。企业改组、联合、并购等都将通过资本市场和其他市场化的产权交易方式来实现。市场成为真正影响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 新经济学论文:新经济学货币 世纪的今天,经济的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网络的产业化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经济增长的要素结构。在包括凯恩斯和萨缪尔森等人的传统的主流经济学看来,四个衡量宏观经济的指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是不能同时达到的。但是,在今天时兴的新经济中不可能变为了可能。而在现代中央银行都将这四个目标列入基本的货币政策目标中。这也使得央行的职能和运做方式需要进行变革,以适应现代经济的"新"。 而本文重在探求新经济中货币政策是否还象过去几十年中经济学家解释的那么有效,进而探询如何运用货币政策能起到应有的效果,而不是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并从美国的经验中探寻中国货币政策改革的方向。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究竟什么是所谓的"新经济",新经济一词是从美国泊来的,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但又实实在在地在美国出现,而且迅速席卷世界。归纳起来,我觉得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以数字化信息技术和因特网为标志的技术变革在全球化拓展; 知识创新的商业模式——建立在个人信誉基础上的风险投资制度已经成熟,被投资者所认可; 互联网的普及速度超过了以往过去的任何发明,它以其开发性、可扩展性和互动性,迅速成为了客户需求的新平台,成为了一个新标准; 服务业替代制造业主宰产业发展; 全球化的各种规则开始建立,降低了要素流动的摩擦; 资本市场是这一创新时代的最重要的引擎,是结构调整最有效的工具,而工业社会中集中控制资源进行结构调整的方式已经过时; 在新经济中,公司正在走上收益递增的轨道。这些新经济的趋势性特征涉及到技术、商业模式、客户标准、产业、规则和金融工具,它们综合贡献给了经济增长,构成经济增长的新要素,这些新要素正在改变着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从而构成了所谓的“新经济”。 而从传统经济学来看,经济的发展是有周期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周期是主体随即错误的结果,所以政府在货币政策上不宜干预过多。而新凯恩斯主义则认为,经济周期是外部冲击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所以货币政策对于克服危机,使经济步入良性循环是大有裨益的。后凯恩斯主义认为周期的发展是政治压力的结果,所以在货币政策上趋向于比新凯恩斯主义更自由的方式。 那么,作为具体的运行,我觉得美国的货币政策是的趋向不是明显的偏向于一种派别的,而是一种综合各种观点杂糅的体系。在强有力的实现对经济的预期良性运行的控制的同时,尽量采取比较含蓄的,市场化方式。这种理念在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就在最近(12月5日),格林斯潘正式表示,对经济部分失去发展表示忧虑。并认为美国经济发展步伐放缓是能源价格大幅上升,使企业能源成本上升近40%,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无法使企业的损失在市场中得到弥补。而应该警惕可能出现的由金融资产缩水导致的家庭和企业的支出疲软。广大投资者一直以来担心美国经济趋向硬着陆,格氏此番抚藉言语正中他们的下怀。美国经济减缓的速度出乎意料,去年的技术股泡沫显然已破灭。正如格林斯潘所指出的,对近期任何经济数据都不应该大惊小怪,异乎寻常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正是必要的。几年来,需求一直超过供应。美联储为了缓解劳动力市场的紧张形势,防止通胀上升,1999年中期来已将利率提至6.5%,累计加息幅度达1.75%。格林斯潘似乎认为随着股价下降,金融市场趋紧抑制了消费者支出,经济正走上软着陆的轨道。一段并不清晰的话语刚出,萎靡的纳指马上大涨274点,创下近三十年的单日最大涨幅。 而且我们也曾经看到,格林斯潘在过去的美国所谓的新经济的高速列车行进中不时的用针尖刺破将要被吹涨的气球——通货膨胀的虚假繁荣。而我觉得他的行为正好暗合了萨缪尔森的用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原理与加速度原理对经济周期的假设——萨氏以为在边际消费趋向和加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经济总是上下波动。那么,一旦边际消费发生改变,经济的良性轨迹就极可能被改变。所以格林斯潘一直采取防微杜渐的方式警告人们,什么时候有通胀的危险。而他又不肯明示,是担心"软着陆"变成"硬着陆"。我个人认为仅凭这一点格林斯潘便称得上是金融监管的超一流人才。何以见得?君不见八十年代的日本虽然经济正是如日中天,但是日本政府也意识到虚假繁荣背后的通货膨胀的威胁将在未来严重的侵害日本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可是就在日本煞费苦心的挤干了泡沫以后,再施行零利率也无法拉升经济的起飞。而我们中国在经历了八十年代末期的高速增长中"通胀猛于虎"的通苦以后,在九十年代初,经济的过热中,施行了紧缩银根的政策,其后虽然成功的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但是现今的通货紧缩中,货币政策实行却收效甚微。今天的解释也各不相同,但我觉得与那时的过紧是有联系的。 而在今年,繁荣了十年的美国新经济也遇到了极大的危机。我们观察美国经济的视角一般有三个:一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金融政策;二是明年的消费趋势;三是明年的投资趋势。而美联储在12月19日宣布维持现有利率不变。而很多经济学都认为利率下调是在所难免的,为什么联储没有行动呢?央行不愿意改变多年来谨慎的多看少动原则,他们要观察多年的高投入,生产率增长及股市走强是否发生了逆向转变并形成恶性循环。不过美联储也承认新经济的威胁已经由通胀变为疲软。而消费趋势离不开收入的预期,我们知道在宏观经济学中有带动消费的财富效应。从九十年代以来,美国每年因股票和房产升值而使家庭财富平均每年上升2.26万亿美圆。而储蓄率在99年降至可支配收入的2.2%,大大低于长期的7%左右的水平。而在2000年,美国国民的股票收入几乎为零或负增长,而今年初对于股市的高预期造成家庭贷款消费的上升,预期的不理性将使明年的消费减少。还有就是投资,自96年以来,信息技术与通信行业吸纳了大量的资金也使劳动生产率上升。新经济的低通胀高增长也要主要归功于资金支持——特别是在风险投资制度下的融资途径下的电信与高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而从目前来看,这些行业投资已经近于饱和。 所以,新经济毕竟没有超越过去的工业革命,电气时代中所固有的经济周期的制约。高利率,利润下降,消费需求的收缩都是周期性的,少一点震荡,快一点复苏就是货币政策大有可为的地方了。经济减速的迹象撒下如此之多的阴影,这一事实仅仅提高了人们对通胀的预期。也已有人担心格林斯潘讲话可能导致以下一种循环:由于投资者认为明年初会减息,导致股价上扬。但必须指出的是,降息的前提是消费者支出的下降。问题在于,如果股市反弹过高,消费支出仍将强劲,如此,就不会降息,甚至可能得加息。这样今天的货币政策到明天就完全相反了。 尽管美联储可能调控美国经济,使之软着陆,投资者同时也明白美联储任务的难度之大。历史经验显示,事实上央行是鲜难做到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处于增长减缓中的经济比繁荣强劲的经济更不堪经受外部冲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经济增长减速会使各种经济、金融失衡状况暴露无疑。随着增长减速,原先那种以为利润会永远增长、股价会一直上升,因此可以入不敷出的消费将显然是极不明智的。同时,悲观情绪也可能过度。今后的风险在于,美国的实际高投入、大幅提高生产率、企业利润增长、股市走强等一系列良性循环会变为恶性循环。出现这种情况,美联储就需要采取减息措施,但不是在此之前采取措施。 但是面对新经济的新,联邦储备委员会也没有什么可以认为是肯定行之有效的方式。连格林斯潘也在10月上旬美国银行家协会成立125周年的纪念大会发表的演讲中认为,技术进步的飞速发展已经导致美国现有的许多银行监管条例显得十分陈旧和过时。 同时,他呼吁发达国家应该紧密合作,修订各国现存的银行监管条例以适应在新经济中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的各项金融交易活动。但是,格林斯潘也没有提出如何修订银行法规的建议。他只是强调,目前的银行监管部门在实行监管行动时更多地依靠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自律性,运用条规开展监管活动效果大不如前。 尽管如此,格林斯潘仍指出,“从银行业发展的历史角度看,加强对银行的监督管理应该始终作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这是银行发展历史过程中,我们获得的一条千真万确的关键的经验和教训。”格林斯潘对去年出台的银行业监管改革法案大加赞美,并指出这是“通向未来变化道路上的一面开路旗帜而已”。他还认为,全球所有的银行监管部门都会发现现有规定条例的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格林斯潘的估计,将来监管部门会将注意力从考虑银行的债务比例转向发现银行是否有违规经营行为。格林斯潘认为,目前世界正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之中,要求监管部门能够不断调整以适应新变化。同时,随着新经济浪潮的席卷全球,金融系统变化的日新月异,要求监管部门必须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当准确的反应和行动,否则经济形势将向一个完全相反的方向演变。正是这种情况,要求银行监管条例适应新时代的变化,进行必要的改革而不至于落伍。 在看了美国新经济的"剪不断,理还乱"后,再想想咋们亚洲和中国,其实发展水平还低了许多,如何借鉴美国的经验,吸取教训,将使我们少走许多弯路。 当年,就在美国新经济快速成长的时期,亚洲却出现了经济危机,这意味着东亚的以产量为目标的“集中干预型”资源配置方式的失灵,传统产能大规模过剩。中国则在工业化还未完成的时候,又赶上了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政府还有很多集中配置资源的要求,如西部大开发。在这方面,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与人力,从货币政策来看,既有贷款的优惠,也有大量的特别国债;另一方面又要面对知识时代提出的创新问题。在这种局势下,中国的调整必须与国际调整的趋势相一致。中国的各种产业从汽车到住房,实际上连基础设施都有产能过剩问题,而现在中国政府除了集中配置基础设施外,已经没有其他可集中配置的方向,因此集中资源突破产业瓶颈的老办法在现时条件下已无处着力,是改变配置资源方式的时候了——应把核心放在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高层次功能,大力刺激民间创新的动力上,比如减免知识型创新企业所得税等类的措施更是不可少。政府的作用还要在有利于新经济成长的软环境建设方面加强,以求有更多的知识创新企业在本地区成长,带动经济从旧到新的转变。 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推动技术变革和产业重组的最重要的引擎,中国一方面要实现工业化,承接生产力的转移;另一方面要面向新的技术创新时代,积极改变国内集中配置资源的方式,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中国1999和2000年初资本市场中股市的两次快速攀升都与大规模的资源重新配置有关,资本市场对互联网做出了最积极的反映,这也体现了中国资本市场开始在调整着中国的产业结构。当然,这也与借鉴美国新经济中的明显的财富效应的政府行为有关系。但是,由于没有二板市场,中国资本市场的创新空间非常有限;由于大量非流通股的存在,利用投行进行并购调整结构的手段也就不足,如无法在资本市场上迫使一些低效率企业退出产能等,从而使得结构调整缓慢。 新经济的概念是与网络化和全球化联系在一起的,这意味着新经济将带来更先进的交易设备和交易手段,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金融产业在这个大趋势下必须要面对新的挑战。一方面,为了在新的形势下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必须给金融产业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新经济大大增加了金融产业的风险,进行风险管理又要求我们中国政府加强对金融产业的监管。事实上,在这两个目标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矛盾的。我觉得这对于我国来说尚有一定的优势——集计划与市场于一体的货币政策或许会比较有效。 新经济下金融产业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各大证券交易所的合并,纽约、日本和香港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联合体和纳斯达克市场的迅猛发展代表了这一趋势。对于那些未参加联合体的证券交易所来说,肯加入其中的肯定是一些经营绩效不好的企业,这就会造成这些市场中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因此,它们也会努力加入到合并的行列中,现在拉美很多国家的交易所也正在考虑合并的前景。我们国家也在积极策划沪市和深市的合并计划。 我个人以为中国政府在策略上很多地方都考虑周全,可是实效却未必很好。例如,货币政策上收效甚微的原因不仅仅在于许多人认为的单纯模仿美国,而在于中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状况复杂。按理说,中国拉动内需的财政政策就需要减少税收,但是税收少了,国企改革怎么办?社会安定如何解决呢?而利率一降再降也没有拉动需求,就在于收入预期不高。对于此,中国股市的政策市连连上升,以财富效应拉动需求,但是效果也不理想。一级市场常常冻结大量资金,而二级市场又往往是庄家搏杀散户的地方,君不见十年股市,多少违规大事,多少诸如苏三山,琼民瑶的"地雷"让散户撞上,而碰到管金生这样的嗜好赌博的大机构者,创造"三.二七"事件,也只好自认倒霉了。不过我们也欣喜的看到中国股市正向理性投资的方向转变。所以面对新经济,考虑这么多的货币政策取向都不是根本的关键,关键在于从制度上创新,改变我国经济结构,改变如经济学家杨小凯所提及的缺乏制度改革的"后发劣势"。 新经济学论文:浅析新经济学的国企改革 摘要:文章论述了产权研究的内容,并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国企的产权改革要如何进行及如何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 关键词:产权研究;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一、研究产权制度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按照阿尔钦的定义,“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实施的一种经济品的使用权利”。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产权,它是指由人们对物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用来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获益和受损,以及他们之间如何进行补偿的规则。因而,产权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一个人形成与他人进行交易时的预期。 科斯认为:“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权利的一种安排会比其他安排产生更多的支出。但是,除非这是法律制度确认的权利调整,否则通过转移和合并达到同样后果的市场费用如此之高,以至于最佳权利配置和由此而来的更高产出将永远无法实现。”这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由此,人们开始探讨不同类型的产权安排对于经济效率的影响。通常产权分为三种类型:私有产权、国有产权、共有产权。德姆塞茨曾指出:“共有产权是指共同体所有成员共同行使的权利。共有产权意味着共同体否认国家或私人去干涉共同体内的任何人行使其权利。私有产权则意味着社会承认所有者的权利,并拒绝其他人行使该权利。国有产权意味着国家可以在权利的使用中排除个人因素,而按政治程序来使用国有财产。”从这三种类型的产权安排出发,研究者们区分了它们之间的效率差异。 从经济学意义来讲,一种产权结构是否有效率,主要看它是否能为在它支配下的人们提供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在共有产权下,由于共同体内的每一成员都有权平均分享共同体所具有的权利,如果对他使用共有权利的监察和谈判成本不为零,他在最大化地追求个人价值时,由此所产生的成本就有可能有部分让共同体内的其他成员来承担。且一个共有权利的所有者也无法排斥其他人来分享他努力的果实,因而,共有产权导致了许多“搭便车”行为。在国有产权下,由于产权是由国家所选择的人来行使,作为权利的使用者,由于其对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最后成果的分配都不具有充分的权能,就使其对经济绩效和其他成员监督的激励降低,而国家要对这些人进行充分监察的费用又极高,再加上行使国家权力的实体往往为了追求其政治利益而偏离利润最大化动机,因而它在选择其人时也是从政治利益而非经济利益进行考虑,因而国有产权下产生的外部性是很大的,当然“人风险”问题就自然而然产生了。相比之下,在私有产权下,私产所有者在做出一项行动决策时,就会考虑未来的收益和成本问题,并选择其认为能使私有权利的现期值最大化的方式,来做出具体的安排,而且他们为获取收益所产生的成本由其个人来承担,因此,国有产权下的许多外部性在私有产权下就被内在化了,从而激励对资源的更充分有效利用。如果能够把产权界定清楚,不但能克服很多外部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针对我国国企来讲,由于产权问题引起的低效率是很严重的。因此,必须对国企产权进行改革,提高国企效率。然而我国特殊的国情,又要求我们结合实际国情,有的放矢地进行国企改革。 二、我国国企产权改革 “产权”是当代西方经济理论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产权改革是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借鉴西方产权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我国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尤其是对我国国企改革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我国国企改革的理论建议和政策主张。他们普遍认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国有产权制度的创新,使传统的国有企业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产权改革并不是简单地、一味地放权,放权并不能使我国国企短期内起死回生。我们在进行产权改革的同时必须明确产权改革的真正含义。我国的产权改革必须同我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当前进行的国企产权改革存在着注重产权的重新界定而忽略产权交易和产权保护等内容的严重问题,只注重产权界定,在明晰产权的同时并没有想到如何去保护国有企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其实,事实上产权是明晰的,就是国家所有。但是,这种明晰的产权该有一个怎样的具体主体来体现国家对整体国有资产“所有”,还不明确,以及这种明确的产权该有什么制度来对其进行保护,让其在有效的制度保护下保值、增值也不确定。产权改革是必要的,但是产权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的所有问题。我国进行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必须是全方位、多元化的。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国有资产改革的重要思路: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必然会从制度上极大地推进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调整与制度变革,表现在四个层面上:一是产权结构多元化。通过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传统集体企业改制,以及不同所有制经济、不同投资主体的相互渗透,使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成为企业普遍的财产组织形式。二是产权主体独立化。无论国有、集体和私有财产,都应有清晰的产权边界和独立行使权利的产权主体,并共同受到法律的保护。三是产权运作资本化。各种金融资本、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包括人力资本的产权,都可作为经营性的资本要素来运行。四是交易市场化。企业改组、联合、并购等都将通过资本市场和其他市场化的产权交易方式来实现。市场成为真正影响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 相信在产权结构多元化、产权主体独立化、产权运作资本化的进程中,我国国企产权改革必将探索出更为适应我国具体国情的产权改革道路。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推动力。 新经济学论文:跨区域银行设计新经济学的角度 摘要:2009年银监会下调城商行异地市场准入政策,从而加速了中小银行的跨区域经营热潮。中小银行跨区域经营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如何生存、发展、壮大是中小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设计组织结构以保证发展是跨区域发展的中小银行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入手,提出中小银行在跨区域经营的组织架构中,既要实现垂直向下的部门一体化,也必须相应提高分支机构的管理边界,从而减少内部摩擦和交易费用,提升效率;通过比较当前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分析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适合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组织架构与管控模式。 关键词:中小银行;组织结构;交易费用理论 跨区域经营的中小银行①是指中小银行突破自身所处城市所辖行政区域的限制,实现跨行政区域的经营发展,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本省范围内不同城市间设立分支机构,另一种是跨省(区)、直辖市间的发展。2006年,监管部门《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为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提供了制度依据。2009年监管部门调整了市场准入政策,放宽和简化机构设立。银监会也提出中小银行发展的四个方向,即成为全国性银行、区域性银行、社区银行以及专业化银行,这为有条件的中小银行提供了明确的发展路径。因此跨区域经营已经成为中小银行发展的主流模式。至2009年底,实现跨省经营和省内跨区域经营的城商行数量为42家,占城商行总数量的29%。其中,实现跨省经营的城商行数量为32家,占总数量的22%②。 中小银行跨区域经营面临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如何生存、发展、壮大是中小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如何调整设计组织结构以保证发展又是所有中小银行必须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针对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过程中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比较主流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最后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营效率的角度,提出适合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组织结构。 一、组织结构研究的新视角:交易费用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最早由Coase(1937)在《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交易费用是指运用市场价格机制的成本,它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发现贴现价格以获得精确的市场信息的成本,以及在市场交易中,交易人之间谈判、讨价还价和履行合同的成本。Coase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因此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Coase还进一步分析了市场与企业的边界问题,他认为企业的规模会扩张至企业的内部管理组织成本与外部交易成本的均衡点,即“企业的扩大必须达到这一点,即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完成这笔交易所需的成本,或者等于由另一个企业家来组织这笔交易的成本。” Williamson(1985)在Coase的基础上,将交易费用理论进一步发展。他认为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一种交易,所有的交易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契约(contract),并且人是有限理性③(boundedrationality)和机会主义④。一项交易由市场组织好还是由科层组织好,取决于交易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的综合考虑。其他条件不变时,资产专用性⑤程度越高,市场节约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的优势就越不明显,因此交易就越适合由科层⑥来组织;反之则反是;处于两者之间的交易就适合由混合形式(hybrid)来组织。而科层能够取代市场,是因为其能有效降低交易费用。与市场制度相比,内部交易者通过机会主义倾向以牺牲企业的整体利益来满足私利的能力被削弱,机会主义的动机也因之削弱;与内部组织相关的各种活动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审核;内部组织拥有处理争端或纠纷的优势;内部组织还可以从各个方面减轻信息不对称的影响。Williamson进一步在《市场与层级组织》一书中,将组织结构分为U型、M型和H型三大类,与U型结构相比,M型结构实施了更多的向下分权,与H型结构相比,M型结构实施了更多的中央调控,他认为从U型H型M型⑦的演变过程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组织变革。 二、中小银行的组织架构及其跨区域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银行组织结构变革实质上是针对业务模式转变的自我调整,美国银行业的组织结构变化代表了银行业的发展轨迹,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最初银行业务相对单一,主要依靠存款推动,存款规模对于商业银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而规模优势的效应使得银行不断扩大经营网络,最终对业务规模的追求使得总分行制出现;上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金融脱媒,以及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银行的业务模式从以规模为中心转向以服务客户为中心,组织架构也由规模为导向的总分行制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事业部制转变;客户金融需求的多样化引起金融需求的不断深化,从而使银行的产品开发和金融方案设计重要性突显,因此以产品为中心的事业部制出现;进入90年代以后,全球一体化使银行业务全球化,原有的客户事业部和产品事业部下管理半径太大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因此将地区事业部和客户产品事业部有机结合,矩阵式管理架构出现。 反观国内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大致遵循了上述的变化轨迹:总分行制事业部制矩阵式。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一般意义上的总分行制,目前只有民生银行采用完全意义上的事业部制架构,其余的商业银行只在部分新兴市场业务或产品领域,如信用卡、投资银行、私人银行等采用事业部制;真正意义上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在国内商业银行还处于摸索阶段。 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普遍采用的是总分支行组织管理架构,只是在某些部门的设置上采用了事业部制,以及个别业务领域采用了矩阵式的管理手段。自从2005年上海银行设立异地分行以来,中小银行在异地开设分支机构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发展模式,但是随着异地开设分支机构数量的增加以及管理半径的逐渐加大,使得总分行间的管理复杂性呈几何级数增长,众多中小商业银行实行总行集权的总分行管控模式,但随着业务不断发展以及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这一集权式的管控模式面临着如下挑战: (一)统一评审机构导致风险认定存在歧议 许多中小银行只在总行层面设立独立的风险评审机构,实施项目集中评审制,异地分支机构的项目必须由这一评估机构统一处理。原本这一设计的目的在于对异地分支机构的有效风险控制,防止分支机构出现道德风险以及项目的逆向选择,但却无法保证远离企业所在地的评审机构对异地项目风险状况的准确掌握。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评估机构无法准确掌握异地分支机构的贷款项目风险,最终造成分支机构的项目难以通过,业务拓展难度加大;另一方面使得业务领域的开拓出现了逆向选择,即中小企业经营的特殊性,使得远离该企业所在地的评估部门无法把握其风险,因此中小商业银行极力推行的中小企业业务无法顺利开展,分支机构更多地将目标锁定为大中型企业。因而,采用这一组织设计的中小银行跨区域经营中,经常出现分支机构与评审机构的矛盾,增加了内部交易费用;同时也使得银行的中小企业开发战略无法获得推行。 (二)集权式管理使得分支机构业务发展受阻 在跨区域经营中,由总行充当战略规划中心,对于分行的业务发展实施规划指导职能。国内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域不平衡的特点,不同区域的经济特点不尽相同,对身处其中的商业银行产生必然的直接影响。总行出于统一考核、计划指标等因素,对所有的分支机构采用统一的业务发展规划,结果造成业务开展难度大、成本高,创造的效益不理想,员工积极性下降;另一方面,没有充分利用分行的信息优势,削弱了分支机构开展业务的灵活适应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分支机构提出针对当地市场特征的业务计划,又难以获得总行的认同,需要寻求各种内部沟通渠道加以解决,如有些中小银行的分支机构,会定期派项目负责人前往总部进行沟通,这事实上增加了银行总分行间的沟通成本;除此之外,由于实行集权式管理,当市场出现变动或机会时,分支机构需要向总行层层报批,难以及时做出反应,耽误了市场时机,使得效率下降。 (三)业务条线化管理造成条块分割、内耗严重 有些中小银行实行业务条线化管理,以加强总行对分支机构业务发展的控制,但是分支机构规模相对较小,在市场竞争中并不占优势,需要依靠整合分行的资源,才能具备与大型银行相抗衡的能力,这是当前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环境,是不可回避的劣势。若中小商业银行过于强化业务条线化管理职能,不仅会削弱分行资源整合的力度,导致目标模糊、条块分割、组织内耗严重,难以发挥后发优势,同时也不利于加大分行的市场开拓力度和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客户要求 中小银行在未实施跨区域经营时,主要采用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职能型架构,但不同行业客户或不同类型企业客户的需求也千变万化,难以用统一的标准予以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化和多元化要求银行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化和差异化的服务,要求中小商业银行在跨区域中必须要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内部分工专业化”的组织架构,以应对区域差别化带来的挑战。而中小银行的总部机构虽然初步建立市场营销管理体系,但对分行市场营销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支持力量仍然比较薄弱,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无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应对分行市场营销中出现的问题。 三、小结 当前中小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跨区域经营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是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既保持对异地分支机构的有效管控,同时保证其快速发展壮大,又使得总分行机构间沟通顺畅、决策效率高,在这二者之间取得平衡,成为考验这些中小商业银行经营智慧的一个试金石。 新经济学论文:新贸易理论改制新经济学 摘要新贸易理论考虑了技术乃至制度对一国国际贸易的影响,但是其终究是以发达国家的经济情况作为出发点的。技术和制度因素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新贸易理论技术制度WTO后发优势 1新贸易理论对技术的探讨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基本上都属于静态分析,即假定一国的要素禀赋、技术水平与消费偏好等变量固定不变。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结构变化,经济学家开始用新的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贸易结构,形成了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代表者之一克鲁格曼,首先脱离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用高度抽象但近似弗龙和赫崎的模型,假定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生产新产品的国家获得福利,利润率提高,资本向获利高的地方(发达国家)流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差距加大。一旦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一部分得到技术的国家用低成本劳动创造较高的收益,资本因此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流动,改善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缩小了差距。但是,模型所说的资本向创新技术国家还是向转移技术国家流动是不确定的。这个模型只能说明技术创新可能给双方都带来收益,但如何确定趋势,没有进一步研究或说明,不足以说明后发展国家一定能够或在什么约束下能够受益或赶上产品创新的国家。其次,克鲁格曼从李嘉图模型开始,假定每个国家之间的要素不同———技术含量不同,各自在市场中有自己的地位。技术领先国家开放贸易,后发展国家“赶超”上来,消除了“技术优先”者保持其技术领先的程度。新贸易理论中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虽然给发展中国家的后来居上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但是,除了少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外,许多国家在技术、教育、管理方面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如印度),却没有对改变产品和产业结构产生明显影响。 那么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际的技术进行学习和消化以求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并不是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在当今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过程中享受到技术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呢? 也许产品周期贸易理论能给我们做出一定的解释。这种理论指出,发达国家开发创新产品首先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后者在进口这些产品并逐渐占有这些产品的生产,而发达国家继续开发并生产更新的产品,周而复始。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发展中国家技术的模仿对自身比较优势的形成和产业结构的提升上的作用是明显的,但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更容易注意到技术过时的速度较快,从而减少对学习活动的投资。技术模仿在短期内的经济增长反而会强化技术模仿的惰性。更进一步,发达国家促进创新的政策反过来将阻碍发展中国家的赶超过程。 此时,制度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比较优势形成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制度因素的重要性 2.1发展中国家的制度特征 虽然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有许多,如各种生产要素的禀赋和积累,但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有再多的生产要素及其积累的国家都有可能是低产出与低经济福利的国家,从而使其在国际贸易往来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 G·阿尔蒙特、P·鲍尔在研究20世纪的政治制度发展中发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政治力量的强弱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社会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政治力量的作用越是弱小;而社会经济越不发达的国家,其政治力量的作用越是强大。因此,发展中国家想要发展经济,在国际贸易中提升自己的比较优势,必须进行制度上的改革,以避免制度性的贫困。 2.2技术与制度之争 关于技术和制度哪一个因素能更好的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贸易获益,经济学界历来有争论。在中国,杨小凯、林毅夫关于技术模仿与制度模仿的争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实质上,他们双方观点的交锋点是发展中国家要取得贸易上的比较优势,应该走技术模仿道路还是制度模仿道路。 杨小凯制度模仿论的主要观点是,以技术模仿代替制度模仿是发展中国家的“后发劣势”,且认为在进行较为容易的技术模仿之前,要先完成较难的制度模仿。林毅夫技术模仿论的主要观点是,作为后发优势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的技术模仿,是后发国后来居上的主要依据,后发国通过技术模仿,促进生产要素的积累(特别是资本积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最终达成经济发展,上层建筑必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动而发展。 我们认识到,所有的观点都直接或者是间接的指出了制度在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里我们并不关注技术还是制度谁更重要,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制度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发展国际贸易中地位如何,即制度到底怎样影响着技术的形成,又如何促成后发优势及比较优势的生成。 2.3制度外生及其优势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表明,就整体而言,先发国家由于没有先例和经验可循,其制度变迁方式以制度创新为主,多为内生的,而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大可以结合切身实际情况,大量借鉴先发国在制度变迁中的经验教训,其制度的生成多为外生的。但是这种制度生成方式并不是全盘的复制先发国的制度,也不排斥必要的制度创新。 我们将发展中国家,即后发国在制度上模仿发达国家的这种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合法的“搭便车”现象。这种制度上的搭便车由于制度本身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而存在着巨大的有益的能动作用,体现在这种制度模仿不仅能成为发展中国家制度变迁的巨大推动力量,同时又不会阻碍发达国家的制度创新。不同于技术模仿的是,发达国家往往愿意帮助和鼓励这种制度模仿的生成,以形成制度上的规模效应,从而有效的减少不同制度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摩擦,从而减少交易的成本,提高贸易利润。 2.4发展中国家的制度模仿 加入WTO正是中国对WTO规则制度的模仿过程。WTO首先属于一种多变贸易体制。而所谓贸易体制,就是国与国之间彼此发展经贸联系的某种制度性安排。而WTO这个贸易体制完全是由各成员之间达成的一系列多变协议,既赋予各成员参与全球贸易及贸易规则制订的权利,又赋予各成员国政府相应的义务。中国加入WTO,就是要履行其成员国义务,争取其成员国权利,前提就是承认并接受它的制度安排,在统一的制度框架内与其他国家发生贸易往来。这么做无疑是有好处的。 3制度模仿的方式问题 无疑,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推进国际贸易,必然要对制度进行改革。因为是后发国,因而可以借鉴制度的规模效应考虑制度改革的方向。事实上,这种制度上的改革更多的是一种制度上的模仿。而我们需要探讨的是,这样的模仿究竟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呢?其进行的方式对一国的贸易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又是如何呢? 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的变迁是受众多因素共同影响和制约的过程。因而成功的制度变迁往往是渐进的、摸索的,那种激进的、认为制度可以决定一切而盲目的陷入主观主义和制度决定论的观点往往最终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休克疗法”在俄罗斯的失败正是很好的例证。 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为了实现对于发达国家的赶超,人为地扶持众多违背本国比较优势的产业。而为了支撑这些不具备自身能力的产业,政府就必须制订各种管制措施对经济体系进行强有力地干预:政府对管制措施的设计服从于一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可以想象,这种制度上的不合理安排只会继续在长期内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产业结构不易优化,缩小经济发展的空间,恶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 中国渐进式的制度改革初期,只知道以往计划经济的道路不能再走了,但仍然不知道改革究竟往何处去,走的是与先发国相似的制度创新的路子,改革的代价是巨大的。如今,在全球化的开放条件下,制度的变迁不再是一个缓慢的、自发演进的过程,中国加入WTO等强制性的制度模仿过程正好说明制度模仿也可以是渐进和激进交织的过程。甚至还有学者提出,入世意味着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终结。 应该说,不论是激进式的制度模仿还是渐进式的制度模仿,终究还是一种方式,并不是目的。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旦条件成熟,采取快速的制度模仿也是可能的。正如中国的改革开放的道路,不仅仅有技术后发优势的发挥,也包括制度后发优势的发挥,当然还包括资本、劳动、经济结构等多方面的后发优势的积累和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制度模仿发挥了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在贸易上,不仅仅形成了市场交易规则和市场价格机制,对外贸易战略也从极端的内向型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开放的贸易自由化战略;不仅仅在企业内部逐渐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人们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及民主和法治意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都为改革开放、贸易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只有制度上的不断完善,才能促使对外贸易的氛围不断完善,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升级才能有强有力的保障。 4综述 总之,我们认为,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发展中国家必须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仅仅在技术上不断地学习创新,更要在制度的借鉴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上取长补短,这样的“追赶”才能后来居上。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这和全盘的西化是决然不同的。 入世使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结合,受国际通行惯例的制约更加明显,这既是我国技术学习、制度改革的压力,也是动力。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技术和制度的学习和借鉴是全方位的、大规模的,但是它们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只是手段和过程。 技术和制度的学习模仿并不排斥创新,它们的发展有利于贸易的进步,反之,贸易的发展促进技术的交流和制度的完善。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在整体的宏观上做出有利于技术和制度从模仿到创新的战略安排。例如完善促进知识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制度基础,构建不同层面的促进知识积累、技术进步与创新的运行机制。合理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将私人成本、社会成本和私人利益、社会利益相一致,最大化社会的共同利益,进而使创新活动成为内在的持续的过程。 新经济学论文:国企产权改制新经济学简析 摘要简要论述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由此引出产权研究,并着重论述了产权研究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与我国国企改革相联系,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探讨我国国企的产权改革要如何进行及如何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1简述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被认为在许多方面对新古典经济学有重要的发展,掀起了一场经济学的革命,甚至它的开创者科斯称其为“本来就应该是的那种经济学”。 从交易费用这一基本概念出发,新制度经济学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发展了几个重要的分支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以科斯、阿尔钦、威廉姆森、诺思、德姆塞茨和张五常为主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意识到主流经济学在分析问题时,暗含假设的严重缺陷和错误,指出无摩擦交易、完备的信息和明确界定产权的假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现实的。新制度经济学派以此为契机和出发点,存在交易成本、产权非清晰界定和信息不完备情况下的经济现象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从而把制度分析与主流经济学结合起来,强调制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孕育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制度分析和制度变迁框架。科斯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他首先意识到了在经济生活中交易成本的存在和产权界定的重要性,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科斯的《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是其代表作,后人在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出了科斯定理。德姆塞茨和阿尔钦则循着科斯的思路创立和发展了产权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产权的安排和效率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它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诺思和戴维斯在产权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影响下,通过对经济史的研究,发现并总结出了近现代经济增长的制度原因以及制度变迁的规律,即制度变迁理论,该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2产权研究 研究产权制度更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一个经济体中的产权安排如何构成这个经济体中的产权制度,即基本的经济制度。国家与个人、市场与企业,其产权安排如何,是以私有产权为主还是以公共产权为主,产权关系是清晰还是模糊,产权界定成本,产权受到法律保障程度,政府与产权的关系如何,产权制度更替的方式又怎么样。总之,落脚点是哪一种产权制度安排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潜能之发挥。那么什么叫产权?按照阿尔钦的定义,“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实施的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值得注意的是,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产权,它不是指一般的物质实体,而是指由人们对物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用来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受益,如何受损,以及他们之间如何进行补偿的规则。因而,产权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预期。 科斯认为:“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权利的一种安排会比其他安排产生更多的支出。但是,除非这是法律制度确认的权利调整,否则通过转移和合并达到同样后果的市场费用如此之高,以至于最佳权利配置和由此而来的更高产出将永远无法实现。”这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从这一思想出发,人们开始探讨不同类型的产权安排对于经济效率的影响。一般而言,可以将产权分为三种类型:私有产权;国有产权;共(公)有产权。德姆塞茨曾指出:“共有产权是指共同体所有成员共同行使的权利。共有产权意味着共同体否认国家或私人去干涉共同体内的任何人行使其权利。私有产权则意味着社会承认所有者的权利,并拒绝其他人行使该权利。国有产权意味着国家可以在权利的使用中排除个人因素,而按政治程序来使用国有财产。”从这三种类型的产权安排出发,研究者们区分了它们之间的效率差异。从经济学意义来讲,一种产权结构是否有效率,主要视它是否能为在它支配下的人们提供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在共有产权下,由于共同体内的每一成员都有权平均分享共同体所具有的权利,如果对他使用共有权利的监察和谈判成本不为零,他在最大化地追求个人价值时,由此所产生的成本就有可能有部分让共同体内的其他成员来承担。且一个共有权利的所有者也无法排斥其他人来分享他努力的果实,所有成员要达成一个最优行动的谈判成本也可能非常之高,因而,共有产权导致了很大的外部性,出现“搭便车”行为。在国有产权下,由于产权是由国家所选择的人来行使,作为权利的使用者,由于他对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最后成果的分配都不具有充分的权能,就使他对经济绩效和其他成员的监督的激励减低,而国家要对这些人进行充分监察的费用又极其高昂,再加上行使国家权力的实体往往为了追求其政治利益而偏离利润最大化动机,因而它在选择其人时也具有从政治利益而非经济利益考虑的倾向,因而国有产权下的外部性也是很大的,当然“人风险”问题就自然产生了。相比之下,在私有产权下,私产所有者在做出一项行动决策时,他就会考虑未来的收益和成本倾向,并选择他认为能使他的私有权利的现期值最大化的方式,来做出使用资源的安排,而且他们为获取收益所产生的成本也只能由他个人来承担,因此,在共有产权和国有产权下的许多外部性在私有产权下就被内在化了,从而产生了更有效利用资源的激励。如果能够把产权界定清楚,那么提高效率是必然的,这样可以克服很多外部性。就我国国企来讲,由于产权问题引起的非效率是严重的。因此,必须对国企产权进行改革,提高国企效率。我国特殊的国情,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引用产权理论,而必须结合我国国情,有的放矢。 3我国国企产权改革 “产权”是当代西方经济理论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产权改革是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借鉴西方产权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我国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尤其是对我国国企改革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我国国企改革的理论建议和政策主张。张维迎认为: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企业摆脱困难的先决条件。同时他还认为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民营化改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私有产权能够形成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和经营者选择机制,从而形成优于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张五常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唯一出路是私有化。还有其他支持国企进行产权改革的学者都认为国企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因为产权不清晰引起的。要使国企有活力,必须彻底进行产权改革。他们普遍认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国有产权制度的创新,使传统的国有企业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以往国有企业的改革始终围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效果总是不明显,其原因就是国有产权关系不顺、政企不分,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进行国有产权制度的创新,其基本目标是:产权清晰、产权结构合理以及产权自由流动,使之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而且,20多年改革实践也证明,绕开产权谈改革是行不通的,没有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和产权制度的变革,其他一切改革都是无效的。我国20多年来的改革都是围绕着产权进行着,只是程度不同,认识不同和政策不同。 但是产权改革并不是简单的、空泛的、一味的放权,放权并不能使我国国企短期内就能起死回生。我们在进行产权改革的同时必须明确产权改革的真正含义。我国的产权改革还必须和我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切不可照搬照抄。产权制度包括产权界定、产权交易和产权保护等内容,如果产权改革仅注重产权的重新界定而忽略了其他相应的制度建设,那么必然事倍功半,无法达到设想的改革目标。当前进行的国企产权改革就严重存在这种问题,一味注重产权界定,在明晰产权的同时并没有想到如何去保护国有企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其实,事实上产权是明晰的,就是国家所有。但是,这种明晰的产权该有一个怎样的具体主体来体现国家对整体国有资产“所有”这个权力,这还不明晰,以及这种明晰的产权该有一个怎样的制度来对其进行保护,让其在该有效的制度保护下保值、增值也还不明确。同时,国家一直没有理清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之间的关系,因此人问题一直是一个致命问题。笔者认为这些也是当前改革的重点所在。产权改革是必要的,但是产权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产权改革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革不应该是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方向。政府应以维护公正、公平的市场规则为宗旨,消除包括行政垄断在内的各种垄断,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这样,才不会使产权改革产生扭曲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为国有企业,也为民营企业营造健康的外部治理环境。现阶段我国进行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必须是全方位、多元化的。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国有资产改革的重要思路: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提出的政府机构精简草案,对经济职能部门做了重大调整,具体体现了这一改革思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必然会从制度上极大地推进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调整与制度变革,表现在四个层面上:一是产权结构多元化。通过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传统集体企业改制,以及不同所有制经济、不同投资主体的相互渗透,使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成为企业普遍的财产组织形式。二是产权主体独立化。无论国有、集体和私有财产,都应有清晰的产权边界和独立行使权利的产权主体,并共同受到法律的保护。三是产权运作资本化。各种金融资本、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包括人力资本的产权,都可作为经营性的资本要素来运行。四是交易市场化。企业改组、联合、并购等都将通过资本市场和其他市场化的产权交易方式来实现。市场成为真正影响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 新经济学论文:经济学下社会主义新经济的断裂与融合 一、社会主义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起源 没有学说会凭空出现,经济学的产生都依托于一定的历史环境,通过对前人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整合而得出的,而社会主义经济作为和我国政治高度结合的经济制度,其来源除了我们熟知的马克思主义外还有现代经济学。 1.1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起源 社会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延伸,在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同时结合了中国的特色,让广大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们拥有了改变生活的武器。社会主义经济是发展的经济,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济中的精髓,随着时代进步的同时也揭示了资产主义社会的不公平性,社会主义经济更多的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的前沿性,所以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能看到更多劳动价值理论,甚至是商品的双重性,也正是这两类理论让社会主义经济和现代经济完全的站在对立面。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主要是借鉴苏联的经验,但是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就将我国的主要力量集中到提高生产力上,所以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包含了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经济系统,但依旧以马克斯主义为主导的政治体系服务,我国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不冲突,苏联的解体就是因为太过于信仰计划经济,为了不走苏联的老路,我们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统一协调并没有问题。 1.2现代经济学的起源 现代经济学起源久远,学派众多,在发达国家存有大量此类的文献及报告,本文涉及的经济学是发达国家的主流经济学,以私有制经济为切入点,如宏观及微观经济学原理,垄断理论,包括关于此类的著作,如《国富论》《就业、利息和货币》《经济学原理》,现代经济学认为私有制才人类理想社会中最适宜的制度,亚当•斯密是世界上公认的现代经济学之父,他通过对资本主义世界进行高度总结,并提出了一套新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微观经济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市场的利益最大化,但是微观经济学并不能解释日后的经济危机,此时凯恩斯则提出政府干预市场,即宏观调控和微观经济合二为一,这种混合的模式就是现代经济学的特色,它虽然调和了各个经济学派之间的矛盾,但是也另经济上的滞涨问题只停留在表面。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断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均起源于古典经济学原理,但经过后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却成为了两种差别巨大的研究成果,导致这些分裂的主要原因除了经济政治文化外还和其立场及研究方向,理论来源等有关。 2.1阶级立场及研究方向不同 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一直紧密相连,马克思主义经济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时发现了社会中的根本矛盾,而西方社会因为担心此类学说会影响到自己的未来,竭力打压此类学说,并通过大量辩护,以证明自己才是最优的社会制度。可以这么说,马克思主义经济更在乎人的发展,而现代经济学更注重资源分配。政治经济研究的对象决定了此类学科的阶级性,当人们的阶级立场不同,那么经济利益也不会相同,对社会的看法自然也会不同,所以不同的阶级不可能用相同的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参考,对其进行分析并得出了现代经济是人类社会过渡的这一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端和其局限性,从这两点看社会主义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完全对立。 2.2理论来源与理论基础的不同 二者均起源于古典经济学说,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二者分道扬镳,各自开创一片天地,社会主义经济更注重唯物主义辩证,而现代经济学则试图证明自身存在的合理性,是伴随人类而生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经济代表的唯物主义是一个科学的世界观,是唯物主义的最高级,是揭示人类世界运行一般规律的理论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则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这类理论是总结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以及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而得出的,批判的接受了古典主义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其理论基础也来自于上述原因。同时社会主义更注重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将生产这一行为赋予其独有的地位,跟资源分配同等的地位。现代经济学其理论来源自丰富的文献,现代经济学更偏向于向世界证明其合理性,未来性以及稳定性,西方学者们试图利用大量的文献资料来证明现代经济学是人类唯一的发展路径,而且他们将古代的封建制度和君主制度看成是不完整的资本主义制度,而将社会主义提倡的人性视为异端。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多种多样,多个学派之间研究侧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亚当•斯密一直致力于研究国家财富的积累,而马歇尔则注意消费和需求,凯恩斯则将现代经济由微观经济引向宏观调控,在经济研究者眼中经济所研究的并不是个人而是如何分配资源。 2.3分析的研究的方法不同 社会主义经济学中更多的谈及整个人类社会,而现代经济学更多的是在研究如何分配资源。从理论经济学来讲经济学的某一部分并不具有社会阶级意识形态,它是一切经济学的基础,但是将经济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后就出现了分歧。这其中社会主义经济是一个科学体系,唯物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辩证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经济利用大量的分析数据建立起自己的基础,从数量分析,案例分析,统计数据分析中得到数据,并根据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进行经济验算。而现代经济是哲学的类的科学,其以实证为基础,更注重逻辑,以前人的经验,逻辑为研究方法,现代经济更加抽象,更注重某一领域的问题,西方的学者们不针对群体,而是注意个体的资源分配,现代现代经济学主要是通过将亚当•斯密的理论分化,弱化,取其中的某一部分进行研究和分析,来建立现在的经济模型。 2.4发达国家主义经济在我国断裂的原因 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在我国断裂最大的原因是我国对经济学的理解暂时停留在表面,大部分只从表面上去理解,从而对现代经济学产生排斥心理,同时在我国人们对经济的理解超越了客观,但是生产力却没有跟上人们的认知水平,人们对发达国家经济制度极度排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奉则造成了我国经济短时间停滞,而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发达国家经济制度的重视也超越了我国现有的资本累计水平,这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建设,盲目的推崇和盲目的排斥都不适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这也是为何我国的学者要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和发达国家经济制度融合找出一套适合中国发展的经济理论体系的原因。 三、社会主义经济和现代经济融合的原因 社会主义经济和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根本均是事物的发展和运行,都试图解释规律和变化,同时二者的起源相同都是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发展,而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受到了现代经济学的熏陶,辩证的继承了其中的精髓。我国在提出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尤其是我国提出了市场经济后,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经济进行了反思,开始将别国的经济制度资源配比融入到社会主义经济中去,及满足人与物质需求,在满足人与人的需求,这样就相当于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这也说明,理论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和不断发挥作用与社会相适应。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经济的高增长没有带来高就业。一般而言,一定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长也是一定的,然而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却不是很明显,我们应将视野放宽,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现代经济学中有关就业理论研究的成果,解决就业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社会主义新经济学的特点 我国的特色主义经济是现代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延伸,它具有发达国家的经济特色,也有“社会主义”这一亮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跟我国的政治制度紧密相连,而为了发展这一特殊的经济制度,在体现出社会主义经济人性化光芒的同时,利用现代经济制度带动企业的活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经济发展和现代经济制度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但是我国近几年所凸显的弊端也和现代经济学有关,真正的社会主义经济,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丰腴,也不仅是精神上的丰腴,不是要求民众去信仰,而是让民众及使没有信仰也能利用现有的资源让自己过上富足的生活,是一个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耕者有其田,游子能归家的大同社会。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必然要融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和现代经济中的精华,让这二者更好的去诠释我们社会中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是一种注重研究总和的经济,是以全体为标准来衡量价值的经济理论,而发达国家的经济则注重个人价值,机制调配,社会主义经济则是将二者融合,利用马克思主义经济来分析社会的长期发展趋势,而现代经济制度则能成为成为分析工具,二者相辅相成,互补性十足。社会主义经济其本质是一个对话类的文明,这也说明了社会主义文明是一种开放的经济制度,它不是封闭类的,它将宏观调控和微观经济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它不仅着眼于现在,它将人们的长远利益和局部利益统筹兼顾,它更多的思考着全体人类,不是某个人,而是一个集体,它强调分配主义,坚持按劳分配,合理的拉开人们贫富差距,促进工作效率和产出,促进人们的共同富裕,和现代经济制度一样,中国所采用的社会主义经济不仅仅是依靠着马克思主义经济,还有中国千年不断的文明,中国是一个延绵千年的国家,而社会主义经济则将中国文明从水火中救了出来,生生不息的经济和延绵不断的政治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特色,唯有建设一个均富的国家才能促进我国的政治经济不断发展,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构成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框架。 五、结语 社会主义经济学不是自然科学,而是有阶级性的社会科学,在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要注意现代经济学中有价值的部分,对这部分进行分析批判和借鉴,一边借鉴其来丰富我国的经济,另一边则吸取和借鉴现代经济学曾出现过的错误,借鉴的本意是以史为镜,是批判的接受,以此来以长取短,这样才能正确的吸收现代经济学中的精华,并以此来发展属于我国的经济理论,从现代经济经济的不足看到我国经济的不足,避免我们发生同类错误。 作者:许巍 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新经济学论文:互联网时代下新经济学探讨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创新了传统经济的营销模式、营销策略、交易模式及宣传模式等,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改革,也为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了许多高新科技,互联网就是其中一种。互联网在近几年间发展迅速,当代经济也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由于互联网的种种优点,其已被运用到各行各业中,行业中的交易方式、经济活动都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及发展,从而活跃了我国当代经济市场。本文就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当代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并且对经济的发展也作为思考,分析了当代经济的发展趋势,以满足目前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形态。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新经济学;发展思考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创新了传统经济的营销模式、营销策略、交易模式及宣传模式等,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改革,也为我国企业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要看清方向,深入研究如何能够突破互联网为企业带来的挑战,把握互联网为企业带来的机遇,从而创新出全新的企业发展理念,使互联网时代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下对经济发展的变化 1.创新了传统的销售模式 我国传统的经济交易模式使用的实体店销售,销售的物品较为集中,实体店重视的是店面的装修和物品的品牌形象。实体店每天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顾客,老板对店面的宣传主要有三个途径,其一,就是成本较高的报纸宣传及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宣传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投入资金较高,但是效果也是最为明显的;其二,就是通过制造店面广告及海报等形式对店中的商品进行宣传,这种宣传模式有局限性,那么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其三,顾客与顾客之间的传播,这种相比前两种具有实用性,它是以产品的质量及店员的服务质量为基础的,与客户的意识有较大的关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就创新了这种营销模式,扩大了商品销售的范围,并且没有局限性,顾客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等的限制挑选商品并且进行交易,还可以对多个商品及商家进行选择,销售方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周到的服务,提升顾客的满意度。互联网时代也创新了传统的宣传模式,可以使用微信、网站、微博等多种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其成本少,效果良好,使企业中商品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及销售。 2.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在传统的经济中,企业只是对商品的生产、定价及销售重视,在此过程中的每个阶段,企业内部都要进行协调,运用自身的资源使企业可持续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品的更新也越来越快,顾客以不满足传统的消费模式及消费欲望,这也就要求企业要对产品的生产进行创新。另外在目前的互联网时代中,产品的销售大多以网店为主,商家及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聊天工具进行沟通、交流和交易,这就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节约了商家的成本,使消费者可以更好的进行购物,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3.提高了行业的竞争力在传统的经济中,企业只注重内部的合作,要求企业经济组织集中化。在互联网时代中,重视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互相合作,经济组织离散化。在商业合作中,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这样可以调集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物资及信息等,是降低商业活动的成本,提高商业活动的利润。通过以上描述可以了解到,在互联网时代下,经济发展的核心可以得到实现,完成商品的交易及实现商品的价值,使我国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下对经济带来的挑战 1.协调全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问题 目前在全国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方面还存在地域差异,东部地区的发展形势较好,西部地区的发展形势较弱。所以当代互联网下的经济发展,要规划全面,根据不同的产业进行推进。另外互联网时代下的经济发展要依靠当地政府及政策的支持,当地政府应该大力宣传和推广人民创业,并且对创业及就业给予支持,使企业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以解决。 2.电商企业及物流企业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互联网产业的集聚模式正处于初步阶段,比如类似58同城及拓维信息的一些互联网企业,但是并没有国际化的领导企业,并且这些企业有一半都在深圳及北京等一线城市中,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远大的发展目标,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产业优势,使互联网产业都可以实现全面发展。另外,不少传统企业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正在找融合点,各企业在线上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线下,但是还是缺少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品牌。由于地域的差别,微商分布在不同地区,但是一些中小企业或者农村没有正确的电商认知,并且没有专业的电商人才,这就使得这些地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省份。 三、互联网时代下对经济带来的机遇 1.创新传统的经济局面 相对于某些西方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是较为缓慢的,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个人贷款问题及贷款高利息等问题,这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结构,解决这些问题只靠银行是远远不够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我国政府及领导的监督和管理下,在金融方面已经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包括融资渠道、信贷资金及降低贷款高利息等问题,创新了我国传统的经济局面及结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创新我国产业的发展模式 目前,互联网的发展迅速,互联网的智能控制系统、新型传感器及自动化生产线再一次创新了产业的传统生产模式,使其逐渐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趋势发展。在此基础上,互联网技术还创新了传统工业的设计理念及销售模式,虽然对整个生产链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是基于此也实现了生产链的创新及完善。从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方面,都利用了互联网技术,目前我国产业的发展也随着时代进步而进步,促进了我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此过程中也衍生出了全新的产业服务形态,并且创新了产业群,扩大了生产型的服务业务。比如一些柔性化的“互联网给+制造业”,创新了传统的制造模式及融资渠道,在企业服务、发展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从目前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将来还会有智能化工厂及企业不断出现,智能制造将会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潮流。总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及机遇。 3.提高了我国经济实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活力,使我国经济进入了全新的发展形势中。根据经济发展理论,发展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时候,要想能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附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有足够的资源,互联网也突破了传统经济发展问题,使这些资源可以得到合理运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 四、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对人民的生活、社会发展、国家的进步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互联网时代创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对于我国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所以就要好好把握这个机遇,突破挑战,为我国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作者:罗可夫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 新经济学论文:十二五的新经济学理论思考 财政赤字——华盛顿共识是否适合中国 十二五规划在国内国际经济形势非常复杂的大背景下开始实施。目前在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日益严重,消费品价格不断上涨;在国外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消除,部分国家又陷入经济严重衰退的泥潭之中。中国的经济布局从何处着手。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形势整体良好,目前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部分学者甚至借用新自由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的观点,认为轻微的通货膨胀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有利无害,中国治理通货膨胀具有成熟的经验,面对目前暂时的价格上涨趋势,决策者不能谈虎色变。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忧心忡忡,他们认为如果不尽快治理通货膨胀,中国的经济将很快陷入到恶性循环之中——价格的不稳定会导致疯狂的投机性购买,而投机性购买会进一步助长通货膨胀,当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阶段,货币失去国家信誉之后,整个国家将会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 从表面上来看,这场关于通货膨胀的争论是学术之争,或者说是经济对策分析中产生的分歧。但从本质上来说,它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理论缺陷。 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实行的是稳健财政政策,“量入为出”是政府编制财政预算的基本原则。各级政府在编制财政预算的时候,必须首先考虑收支平衡的问题,决不允许出现财政赤字。然而,到了上个世纪的90年代,由于“华盛顿共识”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社会转型国家尝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试图通过增加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的规模,拉动经济的增长。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发展一度陷入停滞状态,为了重振经济中央政府实施了分税制改革,大幅度提高中央政府汲取财政收入的能力,大幅度地削减地方政府提取财政收入的能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比例严重失衡。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维持基本的财政开支,千方百计地通过土地经营、城市经营攫取财富。中央政府为了支持大型工程项目,轰举借债,结果导致中央财政预算出现了庞泰的赤字。为了说服全国人大代表接受赤字财政预算,国务院负责人不得不反复重申,中央政府财政赤字是暂时性的,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中央政府将不断地减少财政赤字,重新实行平衡的财政预算。可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中国的财政一直是“赤字财政”。财政赤字非但没有减少的迹象,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财政赤字的增加就意味着中央政府支出的增加,也意味着中央政府债务的增加。中央政府增加的债务主要来自于银行的借款,而中央银行与财政之间的关系看似相对分离的关系,实际上是紧密的关系。中央银行作为债权人,不得不通过发行钞票弥补亏空。而中央政府推出的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庞大财政计划,则进一步增加了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压力。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的增加,必然导致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加剧。所以,国内实行的赤字财政预算,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从国际因素来看,我国实行特殊的外汇管制政策,外贸企业收取的外汇必须存人中国人民银行,而中国人民银行收取外汇之后,必须释放大量的人民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内市场人民币的流通量,从而使通货膨胀更加严重。 —些学者指出,通货膨胀问题是一个货币问题。但是,在笔者看来,中国的货币问题只是表象,而根源则是中国的财政政策和外汇管制措施。中国实施赤字财政政策,目的是为了增强中央政府财政宏观调控能力,但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由于货币信号出现了问题。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越来越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中央政府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但由于通货膨胀加剧,人们宁愿抢购商品房,也不愿意相信中央政府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由于消费品价格不断上涨,市场主体宁愿囤积居奇,也不愿意增加消费品供应,平抑市场物价。 打个比方,中央政府通过增加货币的发行量,试图直接调控市场经济,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基本信号是价格,货币发行量越多、流通的速度越快,价格上涨的速度也就越快。当中央政府大量发行货币,试图提高自身宏观调控能力的时候,市场已经作出了非常灵敏的反应,市场主体通过购买实物资产,抵消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损失。 预期性定价——市场主体的应对之策 不仅如此,在生产流通环节,市场主体发现价格正处于上升的通道,于是,他们在制定价格的时候,采取了一种非常特殊的“预期性定价”策略——在制定价格时一步到位,通过大幅度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减少由于通货膨胀所带来的预期损失。这种“预期性定价”不仅加快了中国通货膨胀的速度,而且导致市场经济的基本信号彻底失灵。生产流通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只能根据传统的经验加上通货膨胀的预期因素制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这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特殊的定价策略,使得中国的通货膨胀几乎达到失控的状态,消费品的价格指数上涨已经超出了普通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整个社会怨声载道。根据有关统计,2006年消费品价格指数控制在3%,2008年控制在4.8%,2009年控制在4%。2010年的预期目标控制在3%,但按照目前的势头,2010年消费品价格指数可能要超过4%,甚至有可能超过5%。 在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对资源的占有和控制将会成为未来投资者的主要投资目标。按照弗里德曼的观点,轻微的通货膨胀比如把通货膨胀控制在3%左右,可以鼓励人们消费,从而刺激生产,拉动经济的增长。这种通货膨胀无害论,曾经一度被中国经济学者奉为经典。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发展的历史来看,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的确出现了通货膨胀上升的势头。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通货膨胀高达5%左右。但是,这些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市场经济的“国际外部性”——通过向国外输出通货膨胀压力,有效地解决了国内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美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一度出现通货膨胀的压力,美国货币发行量的增加,导致国内的消费品价格上涨,但是,美国政府采取非常特殊的贸易政策,那就是通过增加进口,大幅度地抑制国内消费品市场的价格,然后将通货膨胀造成的后果转嫁到消费品出口国。美国当前就是采用这样的通货膨胀政策,在太规模发行美元货币的同时,通过提升外贸增长速度,保持国内消费品价格的基本稳定,把国内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压力巧妙地转嫁给发展中国家。 但是,中国缺乏这样的国际贸易条件。中国的人民币不是国际通行的货币,中国的外贸出口政策受制于西方国家,因此,西方国家可以通过外贸输出国内的通货膨胀,而中国正好相反,只能通过贸易输入通货膨胀。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大量发行美元货币,国内消费品价格基本稳定,而中国千方百计地抑制通货膨胀,国内消费品价格却不断上涨的原因所在。 对付通货膨胀,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减少货币的发行量。但是,减少货币的发行量直接受到损害的恰恰是那些中小投资者和普通老百姓。货币发行量的减少就意味着他们的融资成本增加,货币发行量的减少也意味着交易成本的提高。普通老百姓手中持有的货币可能因为通货膨胀的压力减少而相对保值,但货币发行量的减少则有可能会使他们的就业乃至生活面临新的压力——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资源处于流动的状态,但是,在抑制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资源流动的速度会相对放缓,普通消费者的机会成本相对减少,就业和生活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可以这样说,在抑制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最先受到损害的可能恰恰是中小投资者和普通消费者,他们将不得不勒紧裤腰带度过这个严寒的冬天。这是中国当前宏观调控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因此,在分析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时候,决策者必须充分意识到,此次所面临的问题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所面临的问题迥然不同。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属于典型的“匮乏型”通货膨胀,在整个社会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导致购买力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的增长;而现在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属于典型的“剩余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调控不当,有可能会导致财富分配严重失衡,部分消费者陷入绝境。 因此,必须重新审视我国的财政政策,对赤字财政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很有必要。西方国家的赤字财政政策,是建立在信用经济基础之上的,信用经济不仅强调消费信用,而且强调政府信用,政府实施赤字财政政策,实际上是政府信用的具体表现。政府通过发行国债,鼓励超前消费,不仅可以兑现政治承诺,取悦于选民,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的增长。但是,中国的经济是典型的储蓄经济。中国人强调量入为出,强调平衡的财政观念。如果盲目的东施效颦,推行赤字财政政策,在整个社会信用严重不足,政府权力不受管制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导致国家经济彻底失控。 储蓄经济学与信用经济学的区别就在于,储蓄经济学是一种稳健的经济学,它强调政府必须对居民负责,对居民的存款负责。居民将自己的收入存入银行,银行用稳健的投资理念,引导自己的投资行为。政府的信用表现在公共财政政策方面,就是要实行平衡的财政预算,决不能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的增长。但多少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由于我国实施赤字财政预算政策,通过大举借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结果导致政府财政信用彻底崩盘。不仅如此,政府为了刺激经济,通过征收银行存款的利息税,拼命地驱赶普通居民在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果导致整个国家货币流通量急剧增加。 在货币的发行量和流通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在快速增加,但是,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却没有提高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这种“货币化”增长,不仅导致许多领域出现了严重的泡沫,而且更主要的是,由于政府信用彻底破产,结果导致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越来越难以达到预期的效用。土地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在我国土地国家所有,土地的有偿转让,使得土地的货币化交易很快形成。在土地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政府通过土地出让获取了大量的财政收入,房地产开发商通过炒作土地价格,获得了巨额财富,可是,普通消费者作为国有土地的主人,却不得不承受房价上涨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可以这样说,房地产市场的货币化,使得中国的财富分配彻底失衡,社会矛盾空前严重。正是看到这一点,中央政府不断出台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试图以房地产宏观调控来解决我国资源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中央政府出台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结果导致房地产市场成为引发社会经济问题的导火索。 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新的理论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是中国改革开放最为辉煌的十年。自下而上的自发性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财政包干体制,有效地约束了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权,在经济条件相对宽松的情况下,各行各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期到90年代的末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生了逆转,自上而下的改革,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分配结构,恶化了地方财政状况,而且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导致中央财政不断扩张。赤字财政政策的实施,改变了几千年中国人的财富观念,也改变了中国财富的分配结构。大型国有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海外上市,使得中国人长期积累的资源几乎在顷刻间成为他人的财富。更令人感到痛心的是,当我们奉行自由的市场经济政策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世界上从来都没有自由的市场经济,也没有完全开放的贸易体制。从表面上看中国享受着庞大的贸易顺差带来的货币富裕,可是,在波诡云谲的世界金融市场中国却不得不承受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货币贬值所带来的空前压力。这是一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经济发展思路,也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所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华盛顿共识无处不在。所谓自由的市场经济,既包括完全开放的贸易市场,也包括相对自由的金融政策。华盛顿共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经济发展的乌托邦,但很不幸的是,一些中国政府决策者既是营造乌托邦的梦想家,同时也是华盛顿共识的实践者。相对开放的经济体制与相对封闭的行政管理体制,构成了中国社会的基本面貌。正是这种特殊的社会结构,使得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空前的难题。现在,我们必须追问的是,自由的市场经济究竟呈现怎样的形态,对政府权力的有效管制是否属于自由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一方面寄希望于建立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可是另一方面当经济面临重大问题的时候,又希望政府出面力挽狂澜。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时候,必然会动用公共财政资源,而政府权力的不受节制不但会导致市场经济信号彻底失真,而且更主要的是,由于政府在公共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改变了市场资源配置结构,从而使整个社会分配体制更加不稳定。西方国家所奉行的信用经济学理论,催生了一大批经济政策,包括赤字财政政策。中国一方面采用储蓄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却长期实行赤字财政,这就必然导致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居民的储蓄存款越来越不值钱。这种以损害中下层普通居民的利益为代价的改革,能够长期持续下去吗。 现在社会各界面对政府捉摸不定的财政金融政策,正在寻求自救的良策。所谓“预期性定价策略”,只不过是生产经营者减少政策成本所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真正的原因还在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从根本上来说,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不仅仅是一个刺激经济的政策,它同时还是一个兼顾公平的社会收入分配政策。假如仅仅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速度的需要,而大量发行货币,通过增加财政支出促进经济的增长,那么,这样的宏观调控政策必然会导致整个国家的经济陷入到“悲惨性”增长的恶性循环之中——经济发展速度越快,整个国家经济失衡现象就越严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的财政与中国的金融之间存在着“直通车”——财政与金融之间的关系是左边口袋与右边口袋之间的关系,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就意味着中央银行发行更多的钞票,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必然会导致居民的购买力下降。所以,每一次宏观调控都会使普通居民付出惨重的代价。西方国家财政与金融之间关系,是一种相互分离、互相制约的关系。政府发行国债,敦促金融机构购买,金融机构必须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控制货币的发行量。当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超量发行货币购买美国国债,已经在美国国内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美国一些经济学家直言不讳地指出,美联储主席不懂经济,不懂货币,只懂得增加货币的发行量。这说明在美国由于特殊的金融监管体制,使得美联储在货币发行的问题上,不能只听命于美国政府,还必须考虑到金融市场的需求,考虑到本国投资者的利益需要。这种相互制衡的财政金融体制,既可以确保美国的联邦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时候有所收敛,不能滥用“宽松的财政政策”,又可以保证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配合美国联邦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投资者的利益,不能无节制地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这样说,美国的分权制衡体制体现在宏观调控之中,就表现为美国财政部和美国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将美国国内的经济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财政金融体制,它确保美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同时又给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中国的财政与金融之间的关系过于密切,以至于在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时候,金融管理机构与财政管理机构不存在任何的压力,他们既不需要对投资者负责,同时也不需要对国家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负责。正是这种特殊的财政金融管理体制,使得中国宏观调控始终处于一种令人担心的状态。人们不知道宏观调控将会给经济带来怎样的灾难,也不知道宏观调控将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分析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和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在经过严密的论证之后,回答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我们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坚持数千年来形成的量入为出财政观念,还是大胆吸收借鉴西方国家的信用经济理论,积极推行赤字财政政策,不断扩张政府财政信用,以政府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 第二,储蓄经济学理论是否过时,在增加居民财产收入的过程中,是否应当鼓励居民适量储蓄,建立稳定的家庭收入结构。 第三,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化是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否应当把公共资源集中在工业部门,通过优先培育大型城市,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具体到生产要素配置领域,中国的工资增长是否已经出现“刘易斯拐点”,中国是否会出现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大幅度转移劳动力的长期阶段。政府在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究竟是应该向城市倾斜还是应该向中小城镇特别是农村倾斜。换句话说,我们是通过鼓励农民进城,实现中国的城市化,还是通过“造城”,实现中国的城镇化。 第四,中国的分税制改革是否应该加快步伐。现有的分税制结构是否应该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第五,中国的货币政策与中国的财政政策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政府在宏观调控过程中是应该优先利用现有的货币资源,还是通过发行钞票解决政府投入资金问题。金融监管部门如何将超量发行的货币及时回笼,在不伤及无辜居民的情况下,尽快地控制通货膨胀。 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或许能够形成中国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当一些经济学者不承认在西方经济学之外还有其他经济学的时候,包括印度学者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开始思考社会转型时期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理论问题。他们以自己的理论指导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实践,以发达国家的改革实践丰富经济学的理论。这种关注现实的经济学发展思路,值得中国的经济学界认真反省。 崇洋媚外不会产生有价值的经济学理论,妄自菲薄不可能产生具有创新性的经济学观点。中国的经济学家一定要挺起胸膛,扪心自问,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自己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新经济学论文:新经济学下教育模式的对比 一、中日法学教育模式概观 (一)办学体制 中国目前法学教育体系最为复杂和混乱,多层次(从专科到博士)、多机构(从普通高校到法官学院、检察官学院、司法行政学院、电大、党校以及民办高校)、多渠道(正规的普通教育与非正规的成人教育并存)、多性质(公办与民办并存)、多导向(普通教育、专业学位教育、在职培训)[1]。 中国法学教育以公办高校为主,多种办学形式并存。民办高校为数不少,但无真正意义上的私立高校,大部分依附公立高校以二级学院形式存在。 日本法学教育体系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主要教育资源投入占主体地位的全日制本科生培养,教育机构与渠道主要集中在普通高校的正规教育。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衔接,法学院系负责素质教育,法科大学院连接国家司法研修所负责职业教育。官办大学、私立大学二元体制并存,各有千秋,互成均势。 (二)管理体制 中国高校办学自主权不大,从招生、课程设置、培养方案都受到一定限制,管理机构庞杂,泛行政化。条件不足的高校唯有墨守成规,只求保住办学权,条件较好的高校则在现有体制内小修小补,无力作根本变革。 日本实行国家指导下的大学自治制度,高校的设置认可由国家依法掌握,大学设置标准和教育质量评价由民间机构负责[2]。各高校在学制、课程、招生方面享有很大的自主权,且管理机构简化,教授治校原则落到实处。 二、模式演进中的知识传承 知识通过社会内部不断的试错过程而务实演化,知识演化有赖于环境的稳定。人类知识的演化大部分不能归功于突发性的重大创新或革命,而应归功于广泛而渐进的适应性变革。知识分散并保留在千千万万人脑中,知识的传承需要环境的大体延续,有关法学的非可言传知识对制度环境要求则更高[3]。 中国近代法学教育肇始于清末,纵观近现代法学教育发展史,可谓三部曲:清末民初大泛滥,建国初期大萧条,改革开放。清末民初法学教育泛滥,质量低下,后经民国整顿,形成官办公校、优质私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各校应时而变,先后学习风格迥异的大陆法系(尤以学习日本为甚)、英美法系的教育模式,一时出现了“南东吴,北朝阳”的私立法科名校。建国初期,全面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改造、清除旧司法人员重建司法队伍,引进苏联模式,又经院系调整,以政法教育代替法学教育,直至以政治运动取代政法教育[4],中国一度进入法律虚无时代。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改革开放后法学教育犹如民初大泛滥:公立高校大上快上法学专业,知识基础几乎一穷二白,私立高校几经涤荡,肢解消失殆尽,大学自治精神难以复归。知识赖以传承的制度环境不复存在,头脑中内含法学知识的法律人被扫地出门,法律职业共同体无从形成,有关法学教育的非可言传知识从此断绝。法学一跃为“显学”却割裂历史、缺失灵魂。 日本法学教育模式历经缓慢演进。日本私立法教育源远流长,其不但引发近代教育的产生而且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私立法校既是自由民权运动的载体,饱含强烈的在野精神,又是日本法治近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引领时代潮流[5]。日本私学甫一开始便有强烈的独立性、民间性、自治性的品格与灵魂,虽经政府政策统合,屡次整备,但未经大起大落故能顽强生存,独立精神弦歌不绝,知识基因得以延续传承。日本早先的私立法律学校发展成今天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如明治法律学校为明治大学前身、东京专门学校为早稻田大学前身,英吉利法律学校为中央大学前身),其学习、整合、继受外国法的传统一直未曾中断,对西方法学教育模式兼收并蓄,既引进英美的学徒制,又吸收了欧陆的合理主义理论教育方式[6],形成法学争鸣。 日本法律共同体亦在不断变迁中逐步形成。既有启蒙思想家、在野的自由民权者举办私校,又有在职法务官僚举办官学,两大阵地交相传播法律思想与精神,法律知识得以扩散、传承。 三、模式运行中的内外制度 内在制度是群体内随经验演化的规则,外在制度是外在设计出来并依靠政治行动自上而下强加于社会的规则。制度一般都包含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内在制度的惩罚一般是分权化的、自发的社会反馈,而外在制度的执行一般通过正式的、有组织的机制[3]。实践中,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灵活转换,外部制度能为内部制度演化提供保护与支持职能。 中国外部制度设计者对法学教育模式的设计主观性强,长官意识浓烈,而国家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因专家委员临时性、分散性、从属性故而影响有限。当局设计的制度追求广覆盖大一统,从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模式都整齐划一,导致千校一面甚至千生一面,完全忽略大学分层带来教育多元化、培养目标多元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元化以及国家和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多方面、分层次、多功能[7]。又因缺失正式的、有组织的惩罚,外部制度得不到有力执行。尤为严重的是,上层管理者无法关注到基层有益的内在制度,不能将其及时转化为可推广的外在制度,加之外部制度供给缺位,不能很好地保护、培育、支持、补充内在制度。 中国内部制度因历史断层频繁,外部制度保持压制态势,长期缺乏渐进演化的环境,内部制度一直未能成型。各高校竭力迎合上层统一设置的条条框框,未办法学专业者冲刺最低门槛,谋求办学权,已办者瞄准官方评估最低标准,但求合格过关。各高校法学专业坐享人口红利,暂无招生压力,跑马圈地,无需竞争,相互间也未构筑学习、竞争机制。加之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长期分离,司法实务界与法学教育界各自为政,现实法制与理论研究缺乏相互交流与促进[8]。法学教育界行业自律、自治制度及第三方约束机制无从形成。 日本外部制度一直比较宽松。1879年明治政府《教育令》实行教育行政权地方自治,自由主义政策使私立法学教育得以建立并壮大发展。即使政府统合将其纳入国家体制内,仍以财政、政策手段引导为主,不唯强制。至1918《大学令》实行国立、私立大学平等政策,二战后经美国的全面改造,在确立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法制体系同时,保留了私法领域内的日本法律传统,日本的法学教育体系一直未受根本性的外部制度冲击。 日本法学教育传统不断发展演变,主管当局也不苛求规范化、统一化,内部制度得以多向度演化,形成培养目标、学生特质、学校传统三大差异。第一,各大学基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定位和思考,纷纷开展差异化发展策略,重于培养法曹者有之,重于培养政府官僚者亦有之。第二,日本法科大学生在选修课程方面远比中国更为丰富和自由,造就了其迥异的问题意识与批判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法科大学生是自己塑造自己[9]。第三,高校间差异源远流长,历史积淀形成的独特传统已深入学校体制、师生内心,坚持和维护传统差异的观念根深蒂固,且有内在制度予以保证。 坚持差异与传统须经得起竞争,日本温和宽缓的内外政策也蕴涵效仿与竞争机制,其逐渐演化成行业自律、自治制度——正式化内在规则(formalisedinteralrules),即教育共同体内在地创造大量制度,由第三方以有组织的方式在中间执行。目前日本法学界有几大法科学院认证评估机构,其中日辩联法务研究财团和大学标准协会较有影响,第三方机构对法科学院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师资数量与能力、考试状况、成绩评定等作出评估,结果客观公正,一批质量不合格、甚至不符合设置标准的大学法学院名单向社会毫不隐讳公布,促其整改甚至迫其退出[10]。日本私学双雄之一的庆应义塾大学也曾被评定为整改措施很不充分,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责令其重新整改。 新经济学论文:电信的新经济学综述 1高端市场和大众市场 传统经营者都千方百计把有钱人的腰包当作主要市场目标,因为赚富人的钱更容易。于是就有了专门为少数有钱人建造的总统套房和几百万元的高级轿车。 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这种高端市场策略在许多领域越来越遇到麻烦。因为物质资源是有限的,资源不可能沿着物质生产的直线模式无限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市场从短缺经济进入了全面过剩,经济萧条可能是未来社会长期的表现形式。当高端消费者的物质需求获得满足以后,社会生产力还要不要继续发展?朝哪个方向发展?这是有远见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网络产业领域,从高端市场向大众市场的转变趋势更加明显。根据网络经济法则,网络的使用价值与用户的平方成正比。根据信息流通规则,如果一个信息网络只有少数有钱人使用,谈何信息流量?有差异才产生信息流通的势能。在电信发展史上,已经有过不少采用高端市场战略而失败的教训。像可视电话、“铱星”系统和新加坡的CDMA等等,仅靠少量高端用户难以支撑一个必须覆盖全国甚至全球的网络,其结果是要么公司破产,要么把新建的网络全部拆除! 2资源稀缺和欲望无限 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资源稀缺、欲望无限前提下的理论体系,基础资源是钢铁和能源。网络经济的基础资源是沙子(硅)和信息,资源不再稀缺,欲望也不再无限。网络服务的成本构成与价值实现形式正在给传统理论带来严重的挑战。 虽然早就有人提出过生产的根本目的不是为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而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但是直到20世纪末,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才使人类真正意识到过去的“康壮大道”已经不能再走下去了。 经济实践证明,未来社会不是物欲无限膨胀的社会。因为人类的理性迟早会认识到,传统经济的病根主要在于金融资本盲目投资生产大量物质产品,反过来遭受资源耗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双双恶化的严重报复。人类最终只能依靠网络生产力对物质资源的代替效应,以更低廉的社会成本直接投资全民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 3经济个人主义和网络协同精神 市场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在200年前就提出一个悖论:人类在追求私人目标时,会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操纵下,实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和增进社会福利。也就是相信人类的本性是自私的,但市场规律又天然具有一种平衡约束力,使每个利己的经营者和消费者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后被西方经济学称作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这个最优状态在整个西方经济实践中并不存在,传统市场经济在多数情况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完全依靠市场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情形具有“几乎可以说是奇迹般的偶然性”。假如经济生活中仅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话,那末自由竞争结果更多的是低效率。前美国总统顾问斯蒂格利兹指出:“市场原教旨主义认为,市场本身会带来有效而公平的结果,华盛顿将这些观点奉为神明。其实,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之所以看不见,原因是它根本就不存在⋯⋯市场的确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但是取消一切管制,市场同样无法运行”。 199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纳什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人们在非合作博弈中的平衡状态。最后的结论是,在人们的相互交往过程中,每个行为主体的完全利己主义决策结果肯定是低效率的。它实际上证明了亚当?斯密200年前提出的每个人自私自利就可以实现公共福利最大化的假设的不可实现性。 随着网络技术进步和信息的日益透明,摆脱这种困扰的机会终于来临。人们在多次交往或者重复博弈后发现,遵循平等合作规则要比通过欺诈获得少数几次不义之财更有利。一个新的经济学观点正在形成,那就是:乐意给予者自己将获得最多,只有为他人谋利益,自己才能获得合理利益。 与过去不同的是,网络创造了平等、协作的刚性气氛,网络协同精神受到青睐。也就是说,在网络环境中,唯利是图者越来越没有市场,损人利己者会很快得到报复。只有持平等合作态度,并为他人提供了有用价值者才能得到合理的回报。 4利润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一直是传统经济教科书的一条刚性定律。“企业目标就是创造超额利润”,“办企业就是要为股东赚钱”等口号也被写进我国许多企业家们的施政纲领。在这样的理论氛围和经营模式中,企业家最关心的是年度利润指标,所谓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导致企业短视。甚至不顾本企业实际条件,看到人家干什么赚钱就要干什么。当一种业务利润下降,就盲目转向另一种业务。 从近期的产业实践来看,往往越是急于获取高额利润,越是离利润更远。为了赚取更多利润,经营者很可能降低产品和服务质量,为了赚取更多利润,经营者很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甚至制造信息不对称),在价格上大做文章。结果,国内外有许多企业由刚成立时的超额利润,到若干年后走向亏损和破产,就是因为沿袭传统经济的企业目标,急功近利而陷入困境。 随着信息越来越透明,社会越来越进步,现代企业目标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股份制的初期阶段,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就是要赚取利润,利润率越高,越能吸引股东们的进一步投资。在中期阶段,股东越来越多,董事会成为实际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主要是由一些经营专家组成,这些经营专家最关心的是企业品牌和企业业绩,股票升值还是贬值。股票持有者也希望股票升值而不是利润分红。发展到第三阶段,一个重要标志是股权继续分散,监事会成为企业的实际最高权力机构。监事会的首要责任是约束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并在不污染环境、不危害社会的情况下得到合理的经济回报。 网络经济一个重要规律是梅特卡夫法则,就是网络价值与网络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换句话说,就是网络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财务收益。所以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要首先认识到微利时代的到来,进而还要以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的首要目标,合理利润只是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自然结果。 5收益递减和收益递增 传统经济受资源、能源和交易费用的约束,单位生产成本总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同时一个消费者占有实物财富越多,每增加单位财富对他的使用价值也会下降,从而形成收益递减效应。网络经济较少受资源、能源和交易费用约束,单位服务成本总是随着服务量的增加而下降。同时,一个人占有的信息越多,每增加一条信息对他的有用性才越大,因而形成收益递增效应。收益递增会造成某些小企业快速无边界扩张,形成新的集中垄断,比如微软公司、英特公司。在新经济领域,垄断可以看作是收益递增规律的逻辑性结果,但它又是破坏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官僚主义和企业内部非效率性的罪魁祸首。因此各国在产业实践中一方面实行政策性管制,一方面培育竞争对手以限制这种垄断的力量,以寡头形式实现有效竞争。现在看来,过于分散的小企业和过度集中的大企业都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网络时代的最后赢家是大型、分布、具有专业化优势的企业集团。 6数字鸿沟和网络均富 由于网络经济具备一种正反馈效应,也就是先期占有网络资源者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后进入者则难以立足从中获利。换一个角度,一个人已经获得了大量信息,再增加一条信息对他产生的价值概率就高,相反,一个不掌握任何信息近乎白痴的人,给他一条重要信息也毫无价值。也就是更容易造成新的贫富悬殊。 另一方面,许多落后国家和地区,因为优先发展网络产业,利用信息均富效应,很快缩短了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据联合国在落后国家的调查,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高级网络服务在边远贫困地区的价值远比大城市高,那里的居民在特定情况下愿意支付高于城市的通信价格。当大运营商们对广大农村电信市场还不屑一顾的时候,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已经看到这里孕育着重要的潜在市场。 从自然属性看,工业商品在于内部性和独占性,信息服务在于外部性和共享性。也就是说,信息价值与价格(趋于成本)取向是相背离的。所以总体上讲,工业经济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网络经济更能促进共同富裕。目前出现数字鸿沟的主要问题在于按照传统市场经济规则使价格与价值脱节,要想使农村的潜在市场变成显在市场,社会尚缺少一种为穷人服务也有利可图的制度安排和机制。 各国的普遍做法是建立普遍服务基金制度,以专项基金方式贴补边远地区网络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过高部分,也就是形成一种服务穷人也不吃亏的制度安排。 我国近期实行大运营商包干村村通电话的普遍服务办法可能是个立竿见影的政策,但是从长远看电信普遍服务不仅是村村通电话,而是先进电信与信息服务的全面覆盖和“家家通”。除了传统电话之外,还要包括网上教育,网上医疗,网上交易,网上政府。只有将先进的信息服务向占80%人口的广大农村渗透,才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打造一种电信与信息普遍服务的激励机制,可能是政府一项更重要的责任。 各国政府重视普遍服务的另一个深层原因还在于网络产业的新经济属性。工业产品可以定位于少数人消费的市场,而网络服务必须定位大众市场。未来的赢家一定属于那些能够变潜在的大众市场为显在市场的企业集团。所以说,除了普遍服务基金制度之外,一个有远见的网络企业家应该积极开拓大众市场,主动承担普遍服务的责任。 新经济学论文:电信服务的新经济学诠释 1高端市场和大众市场 传统经营者都千方百计把有钱人的腰包当作主要市场目标,因为赚富人的钱更容易。于是就有了专门为少数有钱人建造的总统套房和几百万元的高级轿车。 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这种高端市场策略在许多领域越来越遇到麻烦。因为物质资源是有限的,资源不可能沿着物质生产的直线模式无限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市场从短缺经济进入了全面过剩,经济萧条可能是未来社会长期的表现形式。当高端消费者的物质需求获得满足以后,社会生产力还要不要继续发展?朝哪个方向发展?这是有远见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网络产业领域,从高端市场向大众市场的转变趋势更加明显。根据网络经济法则,网络的使用价值与用户的平方成正比。根据信息流通规则,如果一个信息网络只有少数有钱人使用,谈何信息流量?有差异才产生信息流通的势能。在电信发展史上,已经有过不少采用高端市场战略而失败的教训。像可视电话、“铱星”系统和新加坡的CDMA等等,仅靠少量高端用户难以支撑一个必须覆盖全国甚至全球的网络,其结果是要么公司破产,要么把新建的网络全部拆除! 2资源稀缺和欲望无限 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资源稀缺、欲望无限前提下的理论体系,基础资源是钢铁和能源。网络经济的基础资源是沙子(硅)和信息,资源不再稀缺,欲望也不再无限。网络服务的成本构成与价值实现形式正在给传统理论带来严重的挑战。 虽然早就有人提出过生产的根本目的不是为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而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但是直到20世纪末,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才使人类真正意识到过去的“康壮大道”已经不能再走下去了。 经济实践证明,未来社会不是物欲无限膨胀的社会。因为人类的理性迟早会认识到,传统经济的病根主要在于金融资本盲目投资生产大量物质产品,反过来遭受资源耗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双双恶化的严重报复。人类最终只能依靠网络生产力对物质资源的代替效应,以更低廉的社会成本直接投资全民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 3经济个人主义和网络协同精神 市场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在200年前就提出一个悖论:人类在追求私人目标时,会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操纵下,实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和增进社会福利。也就是相信人类的本性是自私的,但市场规律又天然具有一种平衡约束力,使每个利己的经营者和消费者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后被西方经济学称作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这个最优状态在整个西方经济实践中并不存在,传统市场经济在多数情况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完全依靠市场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情形具有“几乎可以说是奇迹般的偶然性”。假如经济生活中仅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话,那末自由竞争结果更多的是低效率。前美国总统顾问斯蒂格利兹指出:“市场原教旨主义认为,市场本身会带来有效而公平的结果,华盛顿将这些观点奉为神明。其实,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之所以看不见,原因是它根本就不存在⋯⋯市场的确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但是取消一切管制,市场同样无法运行”。 199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纳什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人们在非合作博弈中的平衡状态。最后的结论是,在人们的相互交往过程中,每个行为主体的完全利己主义决策结果肯定是低效率的。它实际上证明了亚当?斯密200年前提出的每个人自私自利就可以实现公共福利最大化的假设的不可实现性。 随着网络技术进步和信息的日益透明,摆脱这种困扰的机会终于来临。人们在多次交往或者重复博弈后发现,遵循平等合作规则要比通过欺诈获得少数几次不义之财更有利。一个新的经济学观点正在形成,那就是:乐意给予者自己将获得最多,只有为他人谋利益,自己才能获得合理利益。 与过去不同的是,网络创造了平等、协作的刚性气氛,网络协同精神受到青睐。也就是说,在网络环境中,唯利是图者越来越没有市场,损人利己者会很快得到报复。只有持平等合作态度,并为他人提供了有用价值者才能得到合理的回报。 4利润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一直是传统经济教科书的一条刚性定律。“企业目标就是创造超额利润”,“办企业就是要为股东赚钱”等口号也被写进我国许多企业家们的施政纲领。在这样的理论氛围和经营模式中,企业家最关心的是年度利润指标,所谓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导致企业短视。甚至不顾本企业实际条件,看到人家干什么赚钱就要干什么。当一种业务利润下降,就盲目转向另一种业务。 从近期的产业实践来看,往往越是急于获取高额利润,越是离利润更远。为了赚取更多利润,经营者很可能降低产品和服务质量,为了赚取更多利润,经营者很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甚至制造信息不对称),在价格上大做文章。结果,国内外有许多企业由刚成立时的超额利润,到若干年后走向亏损和破产,就是因为沿袭传统经济的企业目标,急功近利而陷入困境。 随着信息越来越透明,社会越来越进步,现代企业目标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股份制的初期阶段,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就是要赚取利润,利润率越高,越能吸引股东们的进一步投资。在中期阶段,股东越来越多,董事会成为实际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主要是由一些经营专家组成,这些经营专家最关心的是企业品牌和企业业绩,股票升值还是贬值。股票持有者也希望股票升值而不是利润分红。发展到第三阶段,一个重要标志是股权继续分散,监事会成为企业的实际最高权力机构。监事会的首要责任是约束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并在不污染环境、不危害社会的情况下得到合理的经济回报。 网络经济一个重要规律是梅特卡夫法则,就是网络价值与网络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换句话说,就是网络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财务收益。所以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要首先认识到微利时代的到来,进而还要以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的首要目标,合理利润只是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自然结果。 5收益递减和收益递增 传统经济受资源、能源和交易费用的约束,单位生产成本总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同时一个消费者占有实物财富越多,每增加单位财富对他的使用价值也会下降,从而形成收益递减效应。网络经济较少受资源、能源和交易费用约束,单位服务成本总是随着服务量的增加而下降。同时,一个人占有的信息越多,每增加一条信息对他的有用性才越大,因而形成收益递增效应。收益递增会造成某些小企业快速无边界扩张,形成新的集中垄断,比如微软公司、英特公司。在新经济领域,垄断可以看作是收益递增规律的逻辑性结果,但它又是破坏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官僚主义和企业内部非效率性的罪魁祸首。因此各国在产业实践中一方面实行政策性管制,一方面培育竞争对手以限制这种垄断的力量,以寡头形式实现有效竞争。现在看来,过于分散的小企业和过度集中的大企业都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网络时代的最后赢家是大型、分布、具有专业化优势的企业集团。 6数字鸿沟和网络均富 由于网络经济具备一种正反馈效应,也就是先期占有网络资源者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后进入者则难以立足从中获利。换一个角度,一个人已经获得了大量信息,再增加一条信息对他产生的价值概率就高,相反,一个不掌握任何信息近乎白痴的人,给他一条重要信息也毫无价值。也就是更容易造成新的贫富悬殊。 另一方面,许多落后国家和地区,因为优先发展网络产业,利用信息均富效应,很快缩短了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据联合国在落后国家的调查,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高级网络服务在边远贫困地区的价值远比大城市高,那里的居民在特定情况下愿意支付高于城市的通信价格。当大运营商们对广大农村电信市场还不屑一顾的时候,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已经看到这里孕育着重要的潜在市场。 从自然属性看,工业商品在于内部性和独占性,信息服务在于外部性和共享性。也就是说,信息价值与价格(趋于成本)取向是相背离的。所以总体上讲,工业经济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网络经济更能促进共同富裕。目前出现数字鸿沟的主要问题在于按照传统市场经济规则使价格与价值脱节,要想使农村的潜在市场变成显在市场,社会尚缺少一种为穷人服务也有利可图的制度安排和机制。 各国的普遍做法是建立普遍服务基金制度,以专项基金方式贴补边远地区网络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过高部分,也就是形成一种服务穷人也不吃亏的制度安排。 我国近期实行大运营商包干村村通电话的普遍服务办法可能是个立竿见影的政策,但是从长远看电信普遍服务不仅是村村通电话,而是先进电信与信息服务的全面覆盖和“家家通”。除了传统电话之外,还要包括网上教育,网上医疗,网上交易,网上政府。只有将先进的信息服务向占80%人口的广大农村渗透,才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打造一种电信与信息普遍服务的激励机制,可能是政府一项更重要的责任。 各国政府重视普遍服务的另一个深层原因还在于网络产业的新经济属性。工业产品可以定位于少数人消费的市场,而网络服务必须定位大众市场。未来的赢家一定属于那些能够变潜在的大众市场为显在市场的企业集团。所以说,除了普遍服务基金制度之外,一个有远见的网络企业家应该积极开拓大众市场,主动承担普遍服务的责任。
经济管理论文:分析公路经济管理措施 一、加强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性 (一)更好的保护公众出行利益 从高速公路自身的特点来看,它有着公益性、网络性和外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完全具备就说明了高速公路时一种准公共产品。所谓的准公共产品是指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两种特性的产品。我国高速公路具有排他性,是由于它的收费是采取全封闭的收费方式;我国高速公路具有非竞争性,是由于是因为只要运输的货物量是标准范围之内的,或者是能够全额满足交通量的需求的,那么对于这一条高速公路的消费,在拥挤的情况下,这个消费是具有共享性的。所以,我国高速公路是一种标准的准公共产品,加强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建设可以保障公众出行利益的需要。 (二)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 在我国,高速公路和公路都同属于国家的资产,就这一特点就表明了在我国建立高速公路的经济管理体制主要是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从现今的情况来看,我国的高速公路尽管存在着多个投资主体,高速公路的管理形态也各有差异,经营管理的主体也是不同的,但是无论这些方面存在着蝉翼,公里资产所有权都是属于国家的,高速公路作为公路中的重要部分,其资产所有权同样属于国家所有。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应该严格遵照法律有效管理高速公路这部分国有资产,去维护好高速公路设施的完整性,并要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性,这是政府部门应尽的权利和义务。 二、改善高速公路经济管理的几点有效方法 (一)利用法律改善经济管理 1.首先在立法方面。我国的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一切以遵守法律规定为基础和前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速公路经济管理相对宽松,这是因为发达国家拥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保障机制,虽然与国外发达国家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相比较,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并不是那么落后,但是在高速公路的管理方面却是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要改变这种滞后的状况,要从改善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的立法工作出发,缩小差距。2.其次在执法方面。我国高速公路的一直存在着执法问题,具体表现在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中,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一问题,可改善高速公路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具体的做法是明确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的职责,与此同时,要统一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成立专门的管理模式。 (二)采用经济与行政手段 高速公路具有的公共性、非营利性和不可替代性、起始投资大、规模较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经营风险大等特点,这就导致了一般的企业不敢进行投资。当缺少企业投资时,政府的压力就相当大,需要发挥其作用,对市场进行干预,动员其它企业涉足高速公路的建设,为公众提供更好的交通服务,甚至政府可以赋予某特定企业对于高速公路相关的一些垄断经营权。1.政府药严格控制高速公路的经营主体,主体主要是一些具有非营利性特点的特许经营机构,一般企业是不能享受这种特许权的,而是在政府参与和指导下的,它的经营授权也不是以盈利为目的。2.政府和高速公路特许经营企业之间要严格按照规定签订的合同,对于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应该进行明确的划分,并且对于其经营期限也应该进行合理的规定。 (三)有效控制和管理高速公路建设的成本 1.改善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成本预算 管理高速公路施工项目所包含的成本费用的预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预算成本,在工程施工之前需要编制好工程的施工预算,对项目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二是计划成本,计划成本是指根据有关资料进行的,由项目部经理预算的计划成本,涉及的科目主要有人工费成本控制计划、机械设备成本控制计划、管理费用成本控制计划、材料成本控制计划、和突发情况下的工程费用成本控制计划。 2.改善工程施工成本费用的控制 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是按照原先的计划对施工进度和各方面进行安排,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突发事件的发生会对施工成本造成一定影响,这就需要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岗位和职工就要依据目标成本对生产活动中的实际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如人工消耗费用、现场管理费用和生产资料费用的控制等内容,从而实现成本计划和降低成本。 结束语: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同样的,高速公路的快发发展也能够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此,我国相关部门和单位都应该加强对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视,它作为国家的重要和巨大工程,加强对其经济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从高速公路经济管理的体制和措施方面进行了浅析,希望能够为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多做贡献。 经济管理论文:中医院经济管理经验汇报材料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搞好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更好的提供积累资金,不断提高医院两大效益的增长,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院本着积极稳妥,稳步推进的原则,积极推行人事、分配、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深化医院体制改革,在改革中求生存促发展。 为了增强医院的生机和活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近几年,我院结合自身实际把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作为突破口。 一是在人事管理方面。首先根据人事部门的有关精神,建立健全了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按照德、勤、职、能四个方面,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进行严格考核,根据考评结果实行末位淘汰制,一旦落聘,限期自谋岗位,逾期将给予院内待岗或转岗处理,真正做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其次,对全院的中层干部实行了聘任制,任期为两年,到期经考评合格后,再进行新一轮的续聘,不合格者将被解聘,彻底打破了终身制观念,增强了职工的紧迫感和竞争意识。 二是在分配制度方面。我们按照“按劳分配、优劳优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合理拉开差距,最大限度的激发职工的内在潜力。在工资分配上,实行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制。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临床一线岗位和优秀高级术人员倾斜的绩效工资制。同时,还将科室工作人员的工资总额捆在一起,根据完成核定的工作指标情况,通过院科两级核算,由科室自主发放,从而破除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更好的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三是积极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首先我们在科学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将卫生保洁工作承包给保洁公司,医院与其签订保洁合同,明确清洁卫生的目标、要求、工作范围和费用,制定了监督机制及奖惩措施,从而减少了管理的环节,提高了保洁质量。其次对物业科实行了院内社会化,人员编制属医院,经济上与医院半脱钩,工资由医院负担一半,另一半根据个人的工作量实行计量工资,极大的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积极性,待条件成熟后逐步脱离医院,达到完全社会化的目的。 二、加强成本核算,增收节支。 近年来,我院牢固树立成本核算意识,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增加收入,降低消耗,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制定了严格的物质管理制度和报废制度。加强内审工作,严格控制各项支出,实行支出“院长一支笔”签字制度,使全院职工节支即为增收的意识明显增强。二是对伙房、小卖部、印刷品及所有土建工程公开招标,明标暗投,由律师和公证员现场监督,增加了透明度。三是在经济管理上实行“以支定收”,采取院科两级核算,两级管理,两次分配,超劳分配与科室经济效益、个人绩效挂钩,实现独立核算、多劳多得。四是对科室所需物资报物资科统一做计划,经院长批准后,统一购买。采购前充分了解市场行情,采购质量好、价格低廉的物资,以达到降低成本,杜绝了盲目采购、吃“回扣”等不良现象。五是实行大型医疗设备监控,杜绝了少收、漏收,避免了资源浪费。 三、加强收费管理,强化自我约束。 近几年,我院始终化大力气解决“看病贵”的问题,首先,我们加强了对药品收支两条线的管理,严格按照医院财务制度,正确核算药品收[文秘站-www,,找范文请到文秘站网]入和支出,降低了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坚持低进低出的原则,杜绝抬高药价,做到让利于民。其次,在对住院病人实行一日清单制基础上,又投资50多万元建立了微机管理系统,方便了患者对费用的查询,做到了让患者明白消费。三是严格执行国家、省的有关物价政策,规范收费标准,通过公示牌、滚动屏等形式对各种药品和医疗收费价格进行了公示。四是为强化自我约束机制,我院在社会上聘请了34名社会监督员,并设立了举报箱和监督电话,公开接受社会和患者的监督。通过内外监督,使我院的收费管理工作进一步得到规范,从而维护了患者的权益,也得到了社会认可。 经济管理论文:论新时期医院经济管理创新 引言 医院运用经济手段,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指导、组织、计划与实施,开展经济核算和经济分析,合理使用财力、物力、人力,尽可能以最少的劳动耗费获得最大的医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是医院经济管理。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社区、农村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工作环节比较薄弱,区域和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医疗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资源配置不合理。医院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不完善,药品的生产流通环节秩序不规范,医患矛盾较为突出。要达到医院和谐发展的目的,必须要有综合科学性管理意识,现代化医院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进行现代化医院建设,保障医院内外环境的协调发展。强化及完善医院管理,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有着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理念 医院现代经济管理理念提出了医院现代经济发展,医院决策层的能力、理念、素质和视野决定了医院经济的走向和发展。现代医院经济管理处在变革不定中,是伴随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关于选择的哲学,医院如何把握经济规律,顺应体制趋势,医院的领导核心层要有变革创新力,具有前瞻性思维、适应性思维和超前的经济管理理念,有效地对医院现代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规划,全面革新管理,找准市场定位,发挥特有优势,这样才能规避风险,抓住机遇,领导市场潮流等。在实施医院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树立人本理念、法制理念、风险理念、成本效益理念、服务理念、市场理念等,对各项经济工作进行决策,实现对医院经济管理的调节、导向和控制,实现整体最优化,最终实现现代医院经济管理目标。 二、重视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管理 患者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基本要求是有效、安全、及时的医疗。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没有优质的服务和质量保障,也难以巩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为了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全体医院人员有强烈的质量意识,通过改革和创新,建立严格的医疗质量监控系统和规章制度。制定出合理的医疗护理质量标准、诊疗技术规范、入院标准等,在日常管理中明确规范这些标准,并作为医院现代经济管理的依据,来实现“医疗低成本、医院合理投入、医院合理收益、病人低消费”的新思路。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就医过程中的服务要求及细节更加人性化和复杂,医院要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深化改革,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到医疗服务的全过程。 三、加强医院财务管理 医院经济管理最关键和最重要的部分是医院财务管理,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医院的经济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一项业务性、法规性和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作。本质是根据资金运动的规律和特点,依照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合理处理相应的财务关系,有效安排医院的资金运动,在医院的医疗服务活动中财务管理起着导向、启动、控制的作用,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财务管理的功能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体现:为经营活动的资金、保证医院服务活动和医院筹集资金需要;降低医疗经营成本和服务成本,增收节支,合理组织收入;医院的经营决策的参考,预测医院的经营和财务活动;通过对经营活动和医疗活动的分析和检查,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找出差距,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四、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促进医院经济管理 随着日益显着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越来越重视信息化的建设,它几乎应用、渗透于整个经济社会。医院经济管理工作项目甚多,较繁杂,因此提高现代医院管理实用性和科学性,需要运用信息化建设辅助管理。实现医院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提供实用、快捷、方便的平台,从而提升了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对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医院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推进信息化建设。 五、积极开拓医疗市场和领域 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医院才能发展与盈利,这就需要医院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创新,优化产业结构。首先,完善和改进整体的医疗设备,改善就诊条件,进行科技创新;其次,积极开拓医疗领域和市场,提高医院自我调节的能力。在服务领域里 ,医院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服务空间,以满足社会各层次的服务、保健、医疗需求。 六、抓好医院人力资源建设 医院发展的根本动力人力资源的建设,是医院持续发展的基础,体现了医院竞争力的核心。医院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加强人才资源建设,其重要受到了医院的广泛重视。为此,一是对高技术的人才加强重视程度。医院的人力资源主体是医生,医院在业内占有的地位以及患者对医院的信赖程度受医生医疗技术的直接影响。要支持和鼓励他们的研究项目,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并最终实现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二是完善奖惩体制,建立医院激励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责任心和爱心,以便更好地服务患者,同时取得患者的信赖,提高医院的形象和信任度。 医院经济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在新形势下医院现代经济管理树立“高效、低耗、优质”的理念。新医改要求用较低的费用,提供相对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医院应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之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有效的经济管理措施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 经济管理论文:房地产经济管理的现状 引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但房地产市场过热,房价高居不下普通百姓购房压力增大;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国内房地产经济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我国房地产价格指数在2008年出现短暂下跌过后,即再次上涨。2010年中央出重拳遏制房地产价格上涨,到目前为止,虽然销售量有所萎缩,但价格依然保持坚挺。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房地产业快速崛起并成为我国经济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在改善民众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其他产业的带动发展,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在我国,因其特殊的国情背景,房 ,! 一、房地产经济管理的现状 国内的房地产企业单位一般都在一定程度建立了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在基本业务管理方面算是有章可循,但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经济管理存在许多误解,这就使得企业经济管理相对薄弱,经济业务的随意性变大,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企业在这方面比较混乱。首先是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秩序混乱,会计监督流于形式,单位负责人违法干预会计工作,扰乱单位会计工作。其次,法人内部监督机构作用不明显,在实际工作中,董事会、监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作用。再次,法律意识薄弱,部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有法不依,投机取巧,执法不严,姑息将就,拉人情给面子的现象普遍,管理松弛,造成了一系列经济犯罪。企业经营层以及普通员工的素质不高,人力资源政策不健全。 二、房地产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管理目标都在于尽快实现房地产市场供需的总体平衡。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实现居者有其屋。然而对于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认识不到位。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在房地产市场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和长期的规划上还不是很清晰.甚至存在片面性和错误的认识.导致政策目标的短期性严重,缺乏前瞻性。同时,政策目标的模糊不清.短期的政策手段和中长期规划思路不一致,甚至出现相违背的现象。政策的不连续性和科学性合理性的欠缺。造成房地产整个行业随着政策的变动而出现上下波动,不仅扰乱房地产市场的正常运行。同时政策存在的漏洞也给投机者带来可趁之机,干扰市场秩序。如经济适用房政策、房地产税收政策、住房产业政策等都是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思路不清、目标模糊的有力说明。再者,我国政府对房地产经济管理处于被动的位置,忙于具体的事务管理和救火中,缺乏长期规划,事后调控居多,造成“一放就乱。一放就涨.越管理越升温”局面的出现。 1.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健全 从世界各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的经验来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障房地产市场良性运行的先决条件。在我国。由于房地产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始阶段。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有待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应是一个从最初的开发、建设、交易到后期管理的完整体系,但是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部覆盖整个房地产市场管理法。我国房地产市场法律法规的建设进程明显落后于当前我国房地产高速发展的需求,导致法律真空现象越来越多。其次,我国目前主要还是依靠行政权威对房地产经济进行管理.很大一部分文件都是以国务院名义牵头颁发的,或是以国家部委办的名义的,如国11条、新国四条等,缺乏法律的严肃性、稳定性和普遍适用性特点。即使在特定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已初步建立,但与此相配套的条例、实施细则不完备,造成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土地交易上政令不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陷人恶性循环中。加上已有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使得法律应有效力大打折扣。 2.机制不完善,管理流于形式 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已跨过了多个年头。房地产成为我国政府经济管理中的重点和焦点。特别是近几年,政府对房地产的管理可谓重拳出击,政策短时间里密集推行。但效果不佳,许多政策与规定只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执行不到位,甚至不乏失真、变形。部分政策可操作性不强,存在争议。实施细则在制定颁布远远跟不上实施原则的制定颁布。我国相关经济管理的措施落实大部分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房地产两级监督、管理、调控职责、范围未划分清晰和明确定位.导致我国房地产行业政策的出台都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非合作博弈。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过渡阶段,房地产业高收益与低成本的特点使其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地方财政重要来源,也成为地方政府推高地价、拉高房价的原动力。公权力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合作,极易导致内部交易、权钱交易.导致宏观经济管理操作明显存在失误现象。房地产市场中官商结合的链条若无真正打破,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国家宏观政策也注定流于形式,难发挥有效作用。加上,在房地产市场中最为关键的金融、企业、土地、地方政府等多个环节上在日常运行中各自为政.协调不足,各自决策,决策相互脱节 ,也导致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流于形式。 三、房地产经济管理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一般都需经历一定的发展阶段和经验的积累。当前。实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正常运行,需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房地产法律法规.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房地产法律体系,实现房地产市场运行的规范化和房地产经济管理行为的合理化和合法化。首先,应以法律来有效制约政府的经济管理作用的发挥,避免影响更大的扰乱。同时以法律切实保障我国房地产综合、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继续完善《土地管理法》、《建筑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尽快出台各相关的实施细则,促成《房地产法》的出台,将房地产开发建设管理、交易管理、中介服务管理及相关的后期服务管理等各个方面完全纳入法律规范体系,提高我国房地产行业相关规范政策的层次性、稳定性和严肃性.使我国房地产市场经济管理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单纯依靠简单的行政命令调控难以有效解决。改革房地产管理体制是解决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不良局面的有效途径。要正确认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在市场经济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调整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正视市场失灵的存在,但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自身调节功能的基础,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适当、适度的干预,最终建立起有利于房地产业发展的合理、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为促进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和社会环境。 经济管理论文:分析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与创新改革 1当前背景下经管工作的具体特点 在当前的背景之中,单位的经管活动也出现了非常显着的变动性,其关键的体现在如下的三个层次之中。 1.1单位经管活动是一项非常全面的管控活动 当前背景之中单位的经管活动是将价值模式当成是前提的,对单位的总的运作活动开展的全方位的管控,是当前管控的最关键事项。当前单位可以积极的分析和管控运作以及生产活动,进而带动利润增加。 1.2经管活动和单位的各项管控活动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 当前背景之下,单位的全部管控内容都牵扯到对单位资金的使用和调节,经管和单位的各项管控活动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此时就牵扯到单位的全部的下属机构和工作者,由于经管的优劣和个体的收入以及单位的发展等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因此必须形成积极的管控氛围,才可以获取非常优秀的管控效益,进而才能够将单位的各项管控方法落实好。 1.3经管活动中的财会要素体现了单位的运作活动 单位负责人的决定对于单位的经管活动来讲,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单位的生产运作情形是由各个时期的财务指标体现的。单位的管控工作者要结合相关的指标来指引单位的管控目标,进而调节生产科技和销售方法,此时不但能够确保单位设定的管控目的得以落实,同时还能够提升单位的综合水平。 2当前背景中提升管控创新的方法 2.1确保经管思想发展 不论是何种单位的管控工作,更新思想都是非常关键的。在当前的背景中,单位的经管活动力,不断的变革工作者的思想,尤其是高层的经管思想是必须的,要创造出优秀的管控氛围。在确保管控理念变化的时候,要引入战略思想和危机管控思想,以此来确保负责人可以在设定管控目标的时候,生成总体意识和管控意识。我们都知道,当前单位的经管活动有着干扰区域宽,牵扯要素多的特点,因此单位要在落实管控思想的时候,关注其管控措施和技术的发展。 2.2变革单位的运作方法 单位经管创新的一个关键要素是对单位的运作方法创新,单位要变革过去的组织模式,变革之前的运作思想,使用合理的组织体系,设置全新的组织体系,切实变革单位的管控幅度。创新企业的经营策略主要包括创新企业的经营联盟和品牌。而对于品牌的革新是说单位变革之前的代人生产的模式创造自身的牌子,经由此类措施来提升行业的信誉度,提升单位的附加效益,进而获取份额。对单位的运作思想进行创新,必然会为单位争取市场,增加利润,切实的提升单位的效益。 2.3设置有效的财务支出约束机制 单位要不断的发展像是工作者的职务责任体系,经费管控体系等全方位的管控体系,强化车辆的使用力度等的管控工作,企加强邮资费、电话费、办公费等单项的管理制度。此时就可以确保活动有切实依据,在单位自身设置非常合理的制约体系,不过要关注的是,在落实的时候要切实的结合制度来开展工作,以此来节省费用,应对不利现象,进而提升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性特点。而且,要做好预算细化活动,设置预算体系,此时就能够提升单位的财会管控的预算水平。所有的单位都要结合自身的具体状态,不断的调节定额内容,认真的分析预算的落实状态。同时,单位设置财产物资登记盘存制度,单位可以结合其具体的状态,选择年末、每季、每月等时间段来进行实地盘存,同时对最终核算的结果进行处理。或是设置单位自身的计划价格体系,单位在进货的时候,按照定额模式来开展工作,或是使用价格体系,在月末的时候对其分摊。 2.4切实提升对单位的预算管控活动的认知能力 第一,要积极的设置有序的预算管控体系,其是单位所有的收支能够得以落实的关键前提。第二,要切实的意识到设置有序的预算管控体,合乎国家相关法规规定,防止出现条例层次的问题,对于强化廉政建设力度,更加积极的合乎单位的管控氛围有着非常显着的意义。第三,要切实的意识到设置精准综合的预算管控体系,对于单位认识风险,评估问题的意义。第四,要结合问题开展处理工作,积极的应对存在的各种不利现象和问题。 3结束语 在当前的背景之下,必须使用合理的方法来强化单位的经管创新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单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之中获取发展,才可以确保单位的利润最优,确保单位的发展顺畅。才能够让企业面临残酷的经济危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无所畏惧,才能够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保持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经济管理论文:农村经济管理现况及方法 一、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由于缺乏相应健全的配套法律法规,农业经济管理部门不能有效的实现对农民负担监管,无法合理解决土地合同纠纷,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干部队伍不稳定乡镇农经站干部经常调换随意,而人员调换后的空岗往往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导致很多农经站共组无法安心工作,很多经济管理工作无法正常的发展。村级办公经费不够充足农村中很大部分村庄处于负债运转的状态,有的村不能给干部及时发放工资,影响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的村甚至借款办公,陷入了恶性循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没有任何行政事业性收费,完全靠财政供养。由于乡镇村庄的财力有限,导致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运转艰难,有些工作甚至无法开展。 二、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对策 1.充分认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直接关系整个社会大局的稳定,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各级部门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并抓好相关的经济管理。切实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政策,在依法、自愿和有偿原则指导下,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引导和管理,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对于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一定要加强监督管理,稳定农民情绪,防范农村经济出现混乱。要明确审计监督工作是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职责性。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农村经济管理的应有职能。 2.加强农经管理队伍和机构建设 各地要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农经工作体系,配齐乡镇站所工作人员,确保每个乡镇都有专人承担农经管理工作;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能及时专业的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打造一支业务水平高、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过硬的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保持农业管理工作队伍的稳定。各个乡镇的农业经济管理队伍要合理定编定岗定员,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同时还要将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而各级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机构和部门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行政管理、监督以及执法职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3.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只有带领农民致富,农民才会信任农村经济管理机构和部门。各地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应根据农村当地的具体情况,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调整农业结构和模式。在确保基本农田耕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的基础上,鼓励农民种植多种有效经济作物,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加工,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从而增加农民的信心,促进社会和谐和进步。 4.增加投入,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经费 虽然近些年来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投入,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经费还是偏紧。一方面是低标准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土地流转的财政扶持,一方面是村级办公经费的短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要保持正常的运作异常艰难。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关系到事关农村经济运行的安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应保证农民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充足经费预算。 5.化解村级债务,确保充足的村级办公经费 要化解村级债务,首先要求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和财力补助。在农村义务教育、大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农村社会公共事业方面,建议国家能实施一些政策来化解村级债务。此外,对于现有的债务,可以通过精简机构、资产盘活、纠错减债等方式来化解和减少。与此同时,还要防止新债的产生。这就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的财政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村集体借款审批制度,坚决杜绝各种超越经济承受能力的公益事业或举债工程。 经济管理论文:分析增强社会经济管理 加强完善社会经济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社会经济管理体系,完善经济管理机制是保证经济管理工作科学开展的重要内容“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经济管理目标,保证经济管理的顺利实施,全面的掌握经济管理目标的实际动向,协调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主体间的权责关系,建立健全社会经济管理的体系,科学的、规范的统一部署,加强各项工作间的联系,提高社会经济管理研究的水平,保持经济管理的稳步前行与创新意识相结合,以完善的体制约束和规避经济管理中不协调的因素,提高加强经济管理的意识,完善经济管理的机制,以规范的制度促进社会经济管理的发展。加强社会经济管理中的经验积累。 加强社会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利国利民的的措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情况日益增多,加强社会经济管理中的经验积累,有助于合理的化解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不断的积累经验也是一种学习和总结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参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经过探索和实践,提高了对社会管理中人人参与的主动性,增强了各企业、行业间的责任意识,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经验,总结社会经济管理的根本规律,从中找到新阶段社会经济管理的有效思路方法。不断的积累经验,勇于创新是社会经济管理发展的有力措施。 加强社会经济管理的质量、实效。加强社会经济管理的质量,在于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在研究中,要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要求进行工作。要坚持全方位研究、深入研究、创新研究,要严把好对经济管理研究成果的质量关;要讲求实效,。在经济管理研究中,要注重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在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创新和提高,而不是一切都从头开始研究。在研究中,要基本理论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兼顾,侧重于应用研究,把研究重点放在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服务上。加强社会经济管理的科学水平。新阶段的社会经济管理与传统的经济管理有较多的不同,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经济管理模式。 新阶段的社会经济管理特点必然要遵循新阶段社会发展的特点。加强经济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来督促社会经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加快培养新阶段社会经济管理人才,以现代科学的方法,提高社会经济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对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创新,建立与社会经济管理发展相配套的现代化科技水平。以长远性经济发展为目标,科学的规划,社会经济管理工作,以科学促发展,以管理带效益,实现有新阶段特点的科学的社会经济管理的的稳步发展。 建立健全社会经济管理体制,改善社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情况,必须对社会管理基本理论、社会管理存在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立足中国国情,借鉴世界上一切有益的社会管理经验,提出加强和创新我国社会管理的思路与对策,为党和政府完善社会体制、制定社会政策,推进社会管理,提供科学决策的参考依据。 经济管理论文:分析经济管理创新模式 一、我国的企业经济管理问题 1.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我国现代化企业对自身管理制度的建设和管理体系的完善不够重视。尽管很多企业已经着手建立了一定的经济管理体系和制度,但漏洞百出、出现明显的误区。企业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到位,在实际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缺乏相应的执行力度,导致经济管理制度的实施性不足。2.人力资源管理有漏洞。由于企业没有完善的激励约束制度,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没有鼓励与约束的环境下,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信赖感大大降低,积极性普遍流失。长此以往,企业人员出现大幅度的调动和变换,导致企业正常的生产任务受到影响。员工工作热情、工作素养和职业道德的缺失,对企业的外在形象和文化品牌的建设带来不好的影响。3.空缺的管理部门。我国的经济管理还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很多原因的影响导致了我国经济管理的滞后,特别是企业对危机处理意识和对机遇的把握上没有一个系统的指导。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的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管理部门的结构不够完善,很多的管理工作都是企业决策者直接进行的,导致了管理过于集中,无法发挥群众的作用,导致管理工程主观性强,失去了客观性。监督管理部门在企业的发展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监督部门,那么企业的发展过程将会受到很多的问题的制约。因此,管理控制权的下放对于企业的监督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应该加强完善管理部门。 二、创新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案 1.树立以人为本科学的管理理念。企业要在社会发展观的角度上看问题,把以人为本的这一概念引入到企业管理当中,才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只有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只有把员工的利益重视起来,才能促进员工的职能发挥,才能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企业管理人员要对每一位员工进行深度的了解,解决他们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了解他们对工作的意见和公司管理的看法,让他们有一种主人翁的心态。但是企业还必须重视在对其进行人文关怀的同时,也要明确公司的规范制度,不能一味的感情管理,也要进行理性的分析。除此之外,企业在管理中要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文化水平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让员工具有统一的企业精神,用科学合理的企业文化打动员工,提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性的工作团队,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所以,企业在管理中必须重视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加强企业的凝聚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2.制定创新的经济管理制度。在经济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制度的创新是基础。在完善经济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创新相应的管理制度,这才是新时展的要求。针对社会的市场体系,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使企业形成强大的经济团体。从制度上创新,改革各项管理体系,满足社会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创新的经济制度调整企业内部所有不合理的资源配置,使企业产品得到优化。另外,不难发现,制定创新的经济管理制度,有利于建立健全市场内部的组织结构,同时有利于产品的开发利用。所谓的创新策略是以全体成员参与的全面监督体制为基础,不断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当然,制定制度时要考虑到其适应性,只有制度得到广大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快速适应,才产生其所存在的经济效益。3.加强企业的内部监控工作。(1)加强对企业各部门的调控。企业的内部控制是经济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以财务为依靠的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相应地,需要对财务部门做出改变,使财务管理向着全面化的发展趋势发展下去。(2)完善企业监督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一定的财务内部监控工作,对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建立对财会控制为核心,实行内控机制,提高财务等各部门的认真、负责的态度,避免各种不合规章制度的行为发生。4.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通过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其所有环节都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不断来提高生产管理与经营服务的高效和发展,以此增加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信息化技术是实现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基本保证,是当代社会化生产高速发展的首要条件之一。建设能有效降低成本和加快技术的革新,帮组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以及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来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前企业信息化实现的标志之一就是对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其是企业检验整个企业工率和其产业链在市场的竞争力的重要浮标。实现企业信息化,既是社会改革的需求也是企业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企业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的改革不断地深入,绝大部分企业管理范式正在向创新管理方面迈进。为在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站稳脚步,企业必须变革管理方式,加强管理信息化创新方面的建设是未来必然的选择和出路。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之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完善监督体制。只有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创新型的经济管理方式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只有运用创新的经济管理制度,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经济管理论文:基于房地产经济管理的若干问题研究 1、前言 自从对住房货币化进行了改革,使得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并且在2004年上升指数已经达到了高峰。尽管出现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房地产价格指数在2008年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之后又出现了上涨。在2010年,我国政府采取措施遏制了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 截止到现在,尽管房屋的销售量减少,但是,房价却没有明显下降。 虽然我国房地产行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结构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其中,结构性因素是长期发展的结构,主要由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政策性因素主要由政府调控行为失当、金融政策、住房保障政策等的影响。 2、房地产经济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 2.1房地产业调控行为失当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其主要表现在土地使用权、经营权、经营形式等的垄断。开发商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经济利益,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压缩住房供需数量,拉大供需差距,从而使房价持续上涨。 房价的构成主要包含土地成本、开发费用、开发利润等方面。除此之外,政府在拍卖土地时,也可以从中获利,并且还可以从各种税收方面获得利益,土地和税费就占房价的40%。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企业和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各个行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利用城市优势来不断的壮大自己,然而,这些都增加了住房的需求,城市土地的价值逐渐凸显出来。从深一层次方面看,城市已经成为了政府巨大的投资资源。 在国内有些地区,土地的直接税收和间接税收达到地方预算收入的40%,然而土地出让金收入占政府预算收入的60%。出现“土地财政”直接和土地出让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如今,土地通过买断的形式使用,使得地方政府从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地方政府完全没有考虑到后果,这样的掠夺式的开发将直接阻碍到房地产的行业的发展。 2.2宏观金融政策调控失当 由于企业低利润或者是负利润状况的出现,使社会上很多闲置资金存到银行的机会越来越大。同时,我国现如今的资本市场并不完善,存在很大的风险,再加上受实体经济的影响,经济市场发展的速度得到了控制。但是,实体经济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远低于房地产的投资,如果将这些资本都投入到产生巨大经济利益的房地产市场,那么将是和真实的消费者争抢房源,从而变相的抬高了房价,使原来人民的商品房转变为了资本房,这也成为了很多资本商家投机的基地。近年来,由于房地产实际的供给和弄虚作假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导致了房价完全脱离了真实的价值,使房地产泡沫形式开始膨胀,同时这又加剧了供需矛盾。 2.3缺少相关的国家住房保障政策 国家的住房保障政策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但是,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政策缺乏可操作性,缺乏法律的约束,结果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再加上保障性住房大多数建设在偏远的郊区,尽管价格比较便宜,但是,由于缺少基础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例如:交通费用,给中低收入的群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3、加强房地产经济管理的有效措施 3.1科学规划建筑用地 当前,大多数人认为“城市经营”就是我们所说的“炒地皮”,各级地方政府只利用土地出租和转让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有些房地产的开发商通过短期向外出租直接获得利益,例如:商品住宅;有些是长期向外出租来获利,例如:大型商场等。然而,在什么样的位置建设什么样的房子等问题我们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和谐城市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3.2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作用 根据目前房地产投资的速度和房市情况,从房市周期论的角度看,目前,当前我国房地产投资正处于一个繁荣时期,房地产市场还处在一个比较有利的上升阶段。但是,从目前的房市状况来看,近几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引导下,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进行调整,然而,所谓的调整指的并不是楼市崩溃进行的调整,而是指导房地产进入另一个比较成熟的稳定发展时期,并且出现了很多性价比优越的产品,促进市场走向成熟化。 3.3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效控制地价 现如今,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对GDP增长有巨大的带动作用,经济增长所决定的居民住房能力要依靠经济发展创造的市场需求。其原因主要为房地产行业是土地和金融相结合在一起的特殊产业,其中土地是严重缺乏供给弹性的因素,然而,金融在理论上可以无限供给,而且流动性较大。如果房地产行业深入投资因素,那么就会在短时间内形成经济泡沫,一旦市场资金出现突然中断,将会直接导致泡沫经济快速崩溃,同时也必然会给相关产业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影响和破坏。由此看来,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效控制地价,才能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顺利的发展下去。 4、结束语 总体说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房地产行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房地产行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房地产经济管理,科学规划建筑用地、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作用、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效控制地价,才能进一步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顺利、有序的发展下去。 经济管理论文:怎么强化医院财务经济管理 在医院的财务经济管理活动中,财务管理是最为重要的管理工作。医院财务经济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医院综合性价值的管理方式的好坏,因为在医院的财务活动中,能将医院的任何财政上的变化清晰的进行反映。所以,为了促进医院能在竞争市场中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应该全面了解医院的管理内容,并对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有效的财务经济管理策略,保证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一、医院财务管理内容 1.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首要内容就是成本核算,其实也就是制定项目成本,对医院的整体支出费用进行间接的控制。开展成本核算即是让医院的全体员工都树立起成本观念,并强化自身的成本意识,所以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的时候具有一定程度的困难性。制定定额成本以及实行成本费用包干是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为了使医院整体成本得到控制,从根本上提高经济绩效,还可以制定并执行支出费用超出预定金额进行惩罚,节约成本有所奖励的策略。 2.根据医院的相关资料以及收支情况,要随时对医院的收支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测,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开支。也就是对医院进行财务预测和计划,这是医院财务管理内容中相当关键的环节,要保证医院能得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就应该通过财务的预测和计划控制收支不平衡情况的出现。 3.在医院财务管理内容中,为了降低投资的风险,以及避免因为不合理的项目投资造成成本的浪费,医院项目的投资无论大小,都应该对投资项目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以此来降低投资的损失,确保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4.医院的经济运行与市场经济是息息相关的,市场已经成为了医疗资源基本配置的主体。新形势下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就是如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分配。提高资金使用率,防止资产流失,使资产保值、增值。医院管理目标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医院要立足于市场,要求生存的同时也要求发展。 二、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在当前的医院财务管理中,几乎都没有对医院的资金实行集中管理,这是由于医院在资金运作方面不是由医院总部统一进行的,且存在着异地经营的非法人分支机构。另外,医院的资金90%以上都是来自于医疗服务收入、药品进销收益,然而医院的一些授权审批制度建立不完善,或者执行力度不够,致使医院内部经费控制失效,使得医院的经营管理出现很大的风险,出现收支不平衡的现象发生,也就不能满足医院持续健康的发展。 2.医院的固定资产在旧财务制度中规定,在进行会计审算的时候,要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来计算固定资产修购基金,这种规定就会使固定资产在账面价值保持入账时的购买面值。但是,固定资产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磨损和耗费,时间越长这些价值磨损和耗费就会越大,就会将固定资产的账面支架低于购买时的价值,而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报表上的固定资产反应的就不是当前的实际价值,对资产价值有所虚增,就会给报表使用者造成误导。 3.当前,在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很大一部分医院都存在着预算编制呈现片面性的问题,在预算管理项目中,没有将应付账款、负债等资产,还有库存物资等计算进去,仅是注重收支预算,这样一来,就会使经费的投用方向出现纰漏,不能全面的进行预算。另外还有医院预算管理不合格的问题,这就出现经费的控制不能按照预算制定的项目来进行,且没有较高的执行率,就会致使经费的预算制定以及预算执行不一致。 4.在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很多分管财务管理方面的院领导都是出身于医学专业,而财务管理这一工作则要求财务管理人员据有较高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以使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而分管财务的院领导,本身就具有较多的基本工作,还有相关的研究业务,以至于对财务管理方面过问较少。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些出身于医学专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对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都有所欠缺,就不能将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规范,也不能很好的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也不能有效完善医院内部控制机制在管理层面的作用。 三、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 1.为了建立预算编制、审核、执行以及分析、考核等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国家要对医院实施“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等预算管理方法。这就需要医院按照规定程序的预算方案落实到相关的执行部门以及具体的项目中去,有效提高预算的执行效率,并对执行进度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校正;另外,医院强化财务管理监督,就要将预算和财务管理责任进行根本落实,以此来提高预算执行效率。还需要医院实施标准化的预算编制和审核制度,将在医院的活动中所出现的收入和支出都算进预算管理中。要严格遵循收支平衡的预算原则,进行预算编制和审核。对各项目的预算管理,要结合医院内部和市场上的经济环境进行合理的预测,以此来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严肃性以及灵活性。 2.健全医院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这就应该对医院的收支管理进行规范,加强对医院收支的核算和控制。首先,对医院的收支分类,要按照收入的来源以及支出的方向进行准确分类。其中,医院的收入来源包括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医院的支出包括医疗支出、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同时,医院还应该加强成本的管理,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合理的制定,并将医院的运营管理和成本控制进行最大限度的结合。另外,还要严格按照成本核算基础,利用量本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来对医院各类成本的变化进行切实的了解,并制定出相关的标准成本,对支出费用进行有力的控制,从根本上提高 成本管理效率,并增强医院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在医院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医院很有必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财务评价体系。建立财务评价体系,应该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有效的结合,以长远目标与眼前目标的结合为建立原则。为了保证医院各管理职能部门能切实履行经济职责,应该对财务活动进行分析、监督和评价。另外,为了使财务管理活动能够客观真实的将医院的各项经济管理活动进行反映,医院要对经营成果、财务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坚持以医院的长期发展为战略目标,从根本上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能较好的接受上级管理部门对财政的审计和监督,以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4.对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也是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措施。因为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财务工作质量。所以应该拓宽财务管理人员在相关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并加强经济管理知识培训,让财务管理人员能树立坚持专业知识学习的观念意识,能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满足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需求。 经济管理论文:完善农村经济管理的策略 一、现阶段农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经管理工作责权不匹配,开展工作难度大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包括农村财务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监督管理和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四个方面的管理职能。管理工作覆盖面广,涉及方面较多,管理层级分工不够明确,致使上传下达失真。部分工作人员不够重视农经管理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也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同时,政府不重视,领导不关心的现状也使农经管理工作在实际运行中不能做到责权对等。 2.农经管理工作经费不稳定,组织运转艰难 农经管理工作属政府部门,但除去国家财政收入,并无其他收入来源。而农经管理工作又常涉及到农村公共事业的支出。因此在没有任何行政事业性收入的情况下,要维持部门正常有效地运作是有很大困难的。 3.村级债务沉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村级债务支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税费改革后,村级财力下降,许多农村经济收入入不敷出,不但不能偿还陈债,甚至有的还出现新债,二是农村义务教育、维护社会稳定、河道治理、农田水利建设以及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财政支出。村里没有能力拿出资金偿还债务,更没有能力拿出资金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二、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对策 1.提高上级政府对农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在党和政府日常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摆正姿态,正确认识到农经管理的意义,并且为其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切实加强领导并抓好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就是土地了,在目前我国土地承包制度变化不大的环境下,许多新的问题厄待解决。为防止农村经济发生混乱,农村经济管理部门任务艰巨。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发挥其作用,担负起监督审计的责任。这也是农经管理的主要职责。政府部门也应该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足够重视,并有所行动。 2.完善农经管理法律制度,保证职能高效行使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经常会有一些政策性非常强的行政执法工作,比如,农村财务审计、土地纠纷调解、农民负担监管等工作。虽然有些法律法规对这些问题都有涉及,但是,专门针对农经管理的配套法规却较少。这也导致农经管理人员执起法来困难重重、无章可循。所以,要想保证农经管理部门能够高效地行使权力、执行工作,制定相应的农经部门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3.建设农经管理队伍,提高工作效率 农村经济管理部门面向农村,是与基层人员直接接触的部门,工作职能多,任务繁重,若是管理队伍现状与管理工作本身之间不协调的话,将会极大地影响部门工作的开展。所以,加强农经工作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对各乡镇站所需的各类工作人员要重点培养,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维持农经队伍稳定也至关重要,保证农经队伍成员都能够积极地对待工作。从各个方面对农经队伍的整体能力进行强化,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农经队伍。 4.强化农村财务管理,保证工作经费充足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农经管理工作中的重点,虽然近年来各级财政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始终不足。因此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农经工作事关“四个确保”。在农村经济运行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方面以及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监督新机制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推行农村财务民主管理,强化审计职能。改革财务管理模式,积极推行农村会计委托制。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确保集体财产安全和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与开发。重点建设农村财会队伍,着力培训一批懂业务、爱岗敬业的农经人员队伍,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 5.加强经济监督管理,化解债务危机 通过精简组织机构、资产盘活、蹲息降债、纠错减债等方式化解现有债务。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监督管理,建立村集体借款审批制度。国家在一些大的利民工程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财力补助。这些措施均有利于化解村级债务。 总之,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是我国现阶段和将来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我国经济才能更还更快的发展,早日实现共同富裕。但农经问题的解决并不容易,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国家政府及人民的共同努力,正确的方针,还有不断地创新与尝试才能正确对待好这个问题。让我们期待和祝福我们的农村经济早日走出困境,实现真正的繁荣与富强! 经济管理论文: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模型 一、循环经济概念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Spaceship Economy)理论,但最先明确提出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的却是英国环境经济学家戴维·皮尔斯。20世纪90年代末,循环经济概念和理论开始进入中国并开始广为使用,国内学者在对循环经济概念进行界定时,由于其各自立场和认知的差别,所给出的定义的侧重点也不相同。清华大学法学院环境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明远将循环经济的概念界定如下: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而言的,是建立在生态学规律之上的一种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特别是物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避免、减少、再利用、资源化、热回收、无害化处置作为处理废弃物的先后次序,构造上高度接近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闭路循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解决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2002年之前为理念倡导阶段,2003—2005年为国家决策阶段,2006年至今为全面试点示范阶段。循环经济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变革,其观念已经在企业、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深入人心,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同时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走的是试点示范模式,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区域发展生态工业园,社会走循环型社会的模式,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虽然中国循环经济在实践探索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对所处工业发展特定阶段认知不清 循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盲目进行跨越式发展,盲目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为循环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没有认清工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就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不可能用高新技术产业来代替传统产业,因为经济主体需求增长最快的是重化工产业,是传统产业,因此只能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那么跨越式发展要用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来实现经济增长,而不是跨越产业结构发展的特殊阶段。 2.认识不深入,一刀切,把循环经济泛化 对循环经济内涵外延的理解片面不准,或将循环经济简单化为废弃物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与污染防治,或把循环经济外延无限扩大,等同可持续发展概念。没有从区域产业系统大的层面,从国家安全和长远竞争力高度去理解把握。 3.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相应监督体系 中国现有的循环经济立法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必要的监督体系,国家扶持和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未建立,相关配套标准政策也不健全,一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未能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和供求关系,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部分产业政策也在不少方面制约其发展。 4.技术支撑乏力 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研究为基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大技术的研发比较滞后,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少有突破,先进适用的循环技术推广明显乏力。 5.消费领域发展滞后 现阶段,社会对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但在消费领域却存在很多问题。许多消费文化、价值观念都带有很强的物质享乐主义和不可持续消费的特征,各种资源能源浪费现象司空见惯。 三、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研究 1.明确发展阶段,发展有中国特色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的概念是从国外舶来的,但其提出的背景不同。中国的循环经济是在资源短缺瓶颈和环境日益恶化的条件下提出的,然而在是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经历了长时间的环境治理阶段,为适应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的高层次要求。片面理解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理解简单化或者泛化都与中国资源高度短缺、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的现状相悖,不仅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而且在实践中不具备可操作性。 笔者认为,一定要明确各自发展阶段的不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首先,不能照搬工业发达国家在循环经济、循环社会的观念和做法,避免走极端主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应当按照现今工业发展的特殊阶段实行有针对性的发展,应该是一种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和减量化技术节约资源、减轻污染负荷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 2.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及其监督体系 首先,要构建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的立法体系是推进循环经济的法制保障,没有法律强力支撑,很难提高资源利用价值。立法体系可以参照日本,从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项法三个层面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 其次,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监督管理体系。对循环经济工作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监督,通过提出各种形式的意见和建议使循环经济工作不断持续改进、完善提高。尤其是依法加强对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引导企业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意识,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将发展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工作紧密结合,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逐步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控 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对企业废物排放和处置的监督管理,降低排放强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供有力政策保障 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利用市场机制,以市场为驱动力,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自发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企业自觉节能的机制,使企业自觉“循环”起来。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成本和价格是摆在面前的两大鸿沟,因此,在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当前还没有市场竞争上的优势,这就需要国家政策扶持。这就决定了在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在相当一个时期内都将是政策性产业,需要适宜的政策培育环境,才能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形成循环经济自身的良性循环。 因此应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政策,强化政策激励措施:包括建立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制定实施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投融资扶持政策以及相应的价格、收费和押金制度,并对科技创新给予财政支持。 4.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关注静脉行业 技术创新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技术基础,为循环经济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中国应该通过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使中国循环经济有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通过对经济系统的物流和能流分析,设计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路径,建设高新技术生态园,降低生产和消费两大领域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要关注静脉产业,一定要鼓励技术创新,否则会带来更多的污染,与循环经济的初衷背离,因此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来规范静脉产业发展。 5.倡导全民参与,生产和消费双管齐下 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两个领域,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完整意义的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其向生态化方向转型,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在消费领域主要是发展绿色消费和改变生活方式及行为,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 。因此应倡导全面参与,使循环经济在生产和消费领域齐头并进。 四、结论 循环经济是解决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资源短缺、环境日益恶化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化。通过研究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推进循环经济稳步发展,是解决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资源、环境和经济问题的重要途径。 经济管理论文: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方法思考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的日新月异。统计学作为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通过探索数量的规律性来认识社会的方法科学,在各行各业、尤其是在经济管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统计思维,提高学习兴趣 由于统计学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往往在没学统计之前,学生已经用自己的思维定式认为统计学是一门与数字打交道的课程,既枯燥又抽象。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对于经济、管理专业这样文理兼收的学生来说,首先是“怕”字当头,从而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学起来自然吃力。因此,培养统计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是学好、用好统计学的首要条件。 1、消除怕字,拉近与统计学的距离。要打破学生所认为的统计学即是一门数学课的思维定式,在绪论中把数学与统计学的联系与区别讲清楚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两者的区别:数学研究的是抽象的数量规律,而统计学研究的是实际现象的数量规律;数学家可以坐在屋里研究数字规律。而统计工作者则必须深入实际收集数据,并与具体的问题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归纳才能得出结论。比如,经济、管理专业都关心的市场,要想了解市场,必须进行市场调查,对市场调查取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认识市场,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教师还可以在讲完绪论后,让学生自由发言:找找生活中或你理解的统计,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拉近学生与统计学的距离,消除学生怕学统计学的心理。 2、培养统计思维,强调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统计学是一门通过现象的数量方面认识现象本质的学科,要与数字、计算打交道,学生觉得枯燥和乏味是难免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传输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统计理念,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正确使用统计工具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统计对事物的认识,不是凭主观臆断,不是想当然,而是建立在对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数量进行观察和分析,重视数量的研究,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可以增强认识事物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使决策的正确性大大提高。反之,统计数据来自于实践,因此在定量分析的同时不能脱离定性分析,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渗透这些理念,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去做对某一道题,而是学会了如何思考、如何正确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3、激发学习兴趣,考虑统计学的应用背景。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来说,开设统计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种正确地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规律的理论、方法,解决的是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要求教师明确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专业及应用背景组织教学,要时刻关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善于使用统计方法分析这些问题。对于概念公式的掌握,强调理解和应用,有的放矢,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的适应性和应用性。 二、改进教学方法,合理采用先进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教与学中,基本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模式,导致了学生的被动学习习惯:习惯于死记概念,硬套公式,学生掌握的知识只局限于应付考试,并没有真正理解消化,加之所学的课程之间缺乏衔接,往往在实际问题面前茫然不知所措。因此,统计教学的改革应立足于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应考虑其专业特点,把握社会经济动态及实际应用组织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脉搏,培养具备一定统计理论知识、技能,能在社会发展变化中活学活用、不断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1、注重教与学的交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与学的交流,将严肃的“讲授式”与生动活泼的“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结合使用。教师讲授基本知识时,要强调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结合自己的专业去思考,发表独特的见解,展开讨论,教师进行指导并解疑。教学相长,教师要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教学中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此外,统计学作为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还要考虑到整个学科知识链的衔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注意与基础课、专业课的渗透与过渡,对于有重复内容的课程,各科教师之间要一起讨论,对重复的内容整体协调,强调知识的整体优化,使整个知识链节奏明快,节省时间,学生了解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过渡,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增强专业综合能力。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培养学生的统计技能、实践能力是统计教育的目的,统计工作是一项群体活动,组织工作复杂,学生的组织能力将在日后工作中接受考验。但因在高校教学计划调整中整体课时缩减,统计学课时也一减再减,课时少,学生多,组织难成为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实践能力的障碍。教师面对客观现实,灵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统计教学中通过采用案例教学及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并在教学工作中逐步落实。实施案例教学,是对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可以营造实践的条件和环境。案例的搜集最好选择统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实例,每个统计应用实例都应简要地描述公司背景及该统计方法应用的情况,真实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现象联系起来。针对课时少、学生多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及认识实习环节,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可以将案例及有关资料事先发给学生,学生自组团队,利用课余时间针对案例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分析,教师上课时,安排每一个团队派一个代表在固定时间内讲述自己团队的分析过程及结果,团队成员可以做补充发言,教师做最后 总结分析,同时针对各团队的发言情况,结合团队成员的参与程度,给每一位同学打出平时成绩。在教学中适当地采用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对案例有一个熟悉消化的过程,节省了课堂上的时间,大大丰富了学生的信息量,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增强了团队精神,使其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发挥,使素质教育不再成为空谈。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各专业知识实习的环节,进行一次统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用统计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习专业知识做铺垫,也为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正确使用统计方法打下扎实的基础。 3、注重现代先进技术的合理使用,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科技的发展为统计学的教学和应用带来了快捷和方便,主要体现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统计软件的应用,在统计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公式、枯燥的数字变得直观生动,可以在课堂上使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资料,可以展示复杂的图表,将图表的制作过程演示给学生,加深了学生的感官认识,也节省了板书时间;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使用文字、图表、色彩、声音、动画等形式传输教学内容,不但可以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的使用要考虑到其合理性:若课件制作得太花哨,可能会误导学生的注意力,过于关注图像的丰富多彩;而课件制作得文字太多,过于呆板,则又成了变相的“填鸭式”,学生只顾记笔记,缺乏思考理解。因此,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把握尺度,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每一节课的时间,合理编排讲课内容,做到严肃活泼、有主有次,形成交流互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统计软件有许多,如Excel、SAS、SPSS等,并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在统计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掌握统计软件,使数据处理变得快速简单,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对于非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Excel统计软件是最基本的要求,结合案例教学学会用Excel创建表格,制作图表,可以学习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通过学生上机环节的练习,提高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 三、追求教学的艺术性,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修养 统计学课程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起着主导作用。统计学是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面对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需要统计学教师不断拓展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既要精通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又要具备经济管理学知识,注重理论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要关注实践,投身实践;关注国内外统计学学术动态,将新的知识及时地融入到教学当中,与时俱进,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学博者为师”,教师高深的学术造诣、敏捷的思维方式、广博的知识面、勤于学习、敢于创新的精神直接影响着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课技巧:一方面要学习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注意教与学的交流和反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课堂上流露的疑惑信息,抓住机会,引发讨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把握课堂节奏,营造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其次,教师还要注重语言艺术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准确简练,语气语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有充分准备,还有即兴发挥,以及教师的神情语言、行为语言等无不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产生影响。此外,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人生观、价值观、风度气质、自身形象、甚至穿着打扮等都会给学生留下印象。“德高者为范”,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才能更好地将素质教育贯穿在言传身教中。 总之,经济管理专业的统计学教学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作为组织者,应注意其应用背景,涉及的领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整体优化,发挥主导作用,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开拓创新,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经济管理论文:论强化公共经济管理对民生关系影响 一、公共经济管理影响民生的核心作用 优质的公共经济管理,对体现社会公平、改善民生、维护公民权益能够发挥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社会健康成熟发展的显着特征在于,不仅可以实现公共需求的优化提升,还可以做好产品与服务的合理分配。新时期,公共经济发展中全覆盖、优质共享、民生改善的实践目标逐步被重视,以政府组织为核心,全面提供优质公共产品、优化公共服务已经成为核心任务。 发展公共经济可有效满足民生需求,其内涵以及范畴伴随社会发展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持续拓宽,由传统生存需求,逐步丰富至劳动保障、卫生服务、教育管理等综合需求层面,令改善民生逐步变为当前保护民众利益,实现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根本。政府开展公共经济管理阶段中,需要承担优质服务、提供产品、统筹财政支出等重要职能,契合民生需要。因此应由从多层面入手,制定科学有效的服务管理策略,方能真正改善民生,满足大众需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持续发展。 二、公共经济管理对民生的影响 (一)公共产品服务可全面满足民生需求 改革开放进程的持续深入,令民众不再仅仅满足于生存水平的提升,更注重教育、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核心需求。而公共经济管理中提供的公共产品服务则较难跟上需求的扩充步伐速率。基于教育、保障服务与医疗事业呈现的外部产品特征,虽然部分内容可以通过私人经济实现,但最为核心有效的供应方仍旧为政府机构。因此,只有政府全面服务社会,优化公共产品管理,方能真正满足大众需求,改善民生。 (二)公共经济职能可推进公平发展 改善民生,并非是部分人群受益,而应是大群体、甚至是整体群众的受益,是全社会生活水平的优化提升,即体现良好的公平性。为此只有借助政府力量,做好市场资源的优化协调,方能实现优化民生。 (三)公共支出能优化市场调节 公共产品的全面供应,需要政府机构提供合理的补助管理模式。由效率以及公平的角度来讲,较为契合的是,政府组织可通过间接生产,扮演好掌舵人的角色,借助市场秩序的有效管控协调,采用有效的支出预算管理规划,对经济实现刺激影响,进而营造公平有序的公共产品管理供应环境,吸引多方参与实践活动,进而通过良好的公共支出模式,实现市场的优化调节。 (四)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实现法治化公共经济管理 为优化改善民生,公共财政制度应予以全面完善。当前显着的民生问题在于供应有限,因此应优化调节财政支出体系结构,有效缩减非公共性投入支出,使服务投资向着公共服务的模式发展,并将重点制定为公共教育服务、社会与医疗保障服务,扩充公共投入至民生范畴领域之中,全面给予公共产品服务以有效的支持,方能优化改善民生,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为完善制度保障,应持续丰富公共事务,合理应对逐步复杂多元的公共问题。政府机构也应持续优化公共经济的实践管理效率,合理应用法律工具,实现公共经济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完善法规体系,组织开展规范的公共经济实践活动,将法律体系引入其中,做好公共经济实践与权责职能的明确规范,令公共经济真正的依法、守法,实现预期目标,在制度层面上全面保障民生利益。 三、强化公共经济管理,优化改善民生 为全面改善民生,保障公民利益,公共经济管理还应明确同改善民生的核心联系,并基于改善民生的核心诉求实现优化调节。政府机构应合理转变工作职能,健全公共服务模式,优化公共服务管理。政府应承担起必要的满足民众公共需求的核心职能,将公共资源有效的倾斜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层面,进而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持续优化与民生的良好改善。 同时,还应提升公共政策的合理公平性,实现科学决策,引入民主化管理,完善群众积极参与制定并监督决策的科学管理制度。应通过全面调研、综合评估、合理决策、有效执行、优化监督管理,通过政策保障推进社会各类资源的合理公平应用与分配。 财权向中央集成、事权下放的管理模式,将令保障事业、服务管理以及公共产品服务较多得由地方政府部门担负。基于其财政能力的限定,以及融资渠道的有限,会对公共事务产生不良影响,降低公共产品服务的整体质量与可靠性。为此,应有效提升民生工程的实效性,通过有效划分、明确权责,做好中央和地方的公共经济良好协调、优质社会管理,承担必要的权责,方能提升公共经济管理水平。再者,为维护大众合法权益,应注重群众诉求表达,拓展政务公开。应在进行公共利益管理以及事务决策制定阶段中,广泛征求民众意见,创建有效的公众表达诉求、传达信息的良好制度,发挥媒体桥梁作用,丰富舆论渠道。民生决策管理中,应真正令大众全面参与,通过开放研讨,明确各方利益需要,全面改善民生,实现科学发展。 四、结语 总之,强化公共经济管理非常重要。我们只有明确公共经济发展同改善民生的客观关系,研究民生经济的重要影响作用,方能真正地体现民意,服务大众,提升公共经济核心水平,实现共赢发展。 经济管理论文:对企业经济管理不足与措施探索 企业内部管理职责划分不够具体准确,在大多数企业中,企业管理的重点是产品生产和企业经营,对企业的经济管理不够重视,同时,企业的制度中又存在着很多不适用的情况,因此,各管理岗位之间缺乏有效合理的责任划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内部管理的混乱,打击了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了职能部门的管理效率。不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我国现有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目标实现的有力保障,它的整个实施过程却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很多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够严谨,存在许多漏洞,没能针对各种突发情况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导致经济管理制度缺乏可操作性,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脱节严重。有的则是因为各部门的责权利分工不明确,很多部门忽视自己的职能,敷衍了事。同时由于当前企业发展速度太快,出现了制度更新跟不上企业发展需要的情况,因此,在当前情况下,许多企业的管理制度并不适用。 粗放的经济管理方式由于很长时间以来,我国企业采用的都是粗放式的经济管理模式,过于注重规模的扩大,然而,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以及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粗放式的经济管理方式必须得到转变,实现由粗放式向集约型管理方式的转变,对企业经济管理方式做出调整,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很多企业却忽视了企业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偏弱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核心问题,在当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四个问题:第一,人员流动性大。企业中的很多员工尤其是新招入的员工缺乏企业忠诚度,很多工作不到一年就从企业离开,对企业各项工作的进度和质量都有较大影响。第二,企业缺乏对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由于现有企业的员工流动性很大,担心自己的培训时白做功或者是为其它企业培训员工,因此企业员工的培训资金投入不足,员工素质难以得到综合提高。第三,企业内部用人机制不够规范,真正的用人方式不是按能定岗,有能力的人得不到提拔任用,因此,企业内部人员的凝聚力不强。第四,企业内部缺乏一个科学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使员工缺乏公平性。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以上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稳定。 同时企业要在这些先进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改组完善现有的企业组织机构,明确组织内部各经营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从而为企业管理方式奠定组织保障,并为企业经济管理疏通内部信息传播通道,从而确保经济管理的顺利运行。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方式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离不开完善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为了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机制的标准化,必须完善现有的经济管理制度,将经济管理的内容和范围纳入到企业经济管理领域之中,并按照一定的程序实施。通过流程的标准化实现程序的规范化。并要确保相应的流程和标准与我国的法律法规不相冲突,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遵循以上经济管理制度的同时,企业要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准确把握住企业的发展方向,提高自身经营管理的有效性;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通过采用整合营销方式,拓宽市场空间,减少可控费用。通过实施以上的经济管理方式,最终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根本,也是企业价值的源泉,在当前知识经济环境下,知识在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中所占贡献越来越大,因此,企业应不断加大相关投入,通过持续不断的员工培训、人才选拔与考核等方式,提高人力管理的成效,增加企业的知识含量。并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一套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从而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人尽其才。 经济管理论文:浅谈乡村经济管理服务价值 2011年12月27至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要求,2012年要力争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民收入再攀新高、农村民生继续改善。按照这个要求,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的服务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总结乡镇街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中体会到,新时期、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应发挥好以下三方面服务作用。 1 服务村级财务管理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和仲裁、集体资产与财务、农民负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经济统计、农民负担监管等,这些都是服务村级财务管理的具体体现。 1.1 认真做好“三资”委托服务工作 “三资”委托服务工作扎实有效,就可以防止各行政村集体资产的流失,提升村集体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做到“三资”服务工作不走样。几年来,我们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坚持主动深入各村走访指导,同时,加强业务学习,做到指导不走样,严格工作程序。如对村集体做到账清、财清、物清及债权、债务清等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并登记造册、建立台账,一目了然。 二是制定“三资”服务工作规章制度。通过培训和推行,形成常态制度化管理机制,如制定《资金管理制度》、《资金代管流程》、《“三资”服务工作手册》等。从入账、检查、审计等方面实现一条龙服务,规范“三资”服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三资”服务工作达到“群众满意、集体受益”的工作目标。 1.2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资产,离开了土地,农民的生存和增收致富都将成为空话。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就是要在服务中把好土地资产关。笔者认为,在城镇化进程中,通过土地流转,进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从而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是明确土地流转工作责任。乡镇街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严格把关,乡镇街党委政府将土地流转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二是制定科学的土地流转流程。无论是农民经营土地的确权发证,还是土地流转合同、证书、台账等都必须规范合法,并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第一要素。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模式下推进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腰包真正鼓起来。 2 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自愿组合,创造、发展起来的农民自己的组织。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农民组织,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被党中央列为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组织形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2.1 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民办,民管,民受益”,但相当一部分组织者和骨干人员素质不高,不懂相关法规和财务管理。因此,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对他们应加强培训,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宣传教育,主要解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章程》、《科普法》及国家实施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还要进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培训,指导他们依法办会、合法经营。梅河口市目前有近3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用积极的态度培育、扶持、发展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农业部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已于2010年就把发展专业合作社列为农村重要工作之一。通过我们的培训服务,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规范管理、有序发展、农民增收。 2.2 服务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管理 在培育、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服务他们的财务管理。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章程》规定,指导他们制定《财务管理制度》,设计工作制度展示板,建立财务账目,社员、会员账户,交易分配记录等制度及工作流程,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建设中规范运行,长足发展。如做到规章制度齐全、产权名册清晰、各项记录完整及时等。 3 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总理在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穿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一项重大任务”。他还强调指出:“要长期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到农村”。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责无旁贷。 3.1 管好用好村集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 农村集体基础设施投入资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国家逐年加大 财政对村集体基础建设的投入;二是地方财政逐年加大对村集体、基础建设的投入;三是村集体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资金投入。此外,还有一部分社会慈善机构、企商人士的捐赠赞助资金等。这些资金在管理上要注意量入而出,注意物美价廉,注意对贪污挪用的监管,以保证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好、造价合理、农民群众满意。同时,还要统筹谋划农民利益与村集体经济积累的关系,创造和谐的村集体基础设施建设氛围。 3.2 强化、完善村级财务内部管理制度 村级财务管理,历来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解决的问题。通过财务管理,取消不合理开支,确保村干部的廉洁自律,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 一是强化、完善村级财务内部管理制度。应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如强化、完善村账乡管制度;强化、完善村级会计报账制度等,在财务操作、核算、监管、审计方面做到规范化。 二是坚持实行村级财务公开、民主理账、民主决策和收支审批制度。 三是加强领导。村级财务管理应作为乡镇街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职时期农村工作重要考核内容,乡镇街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是第一责任人。 四是加强村组干部财务管理培训和法制观念培训,提高他们遵纪守法素质和为人民服务自觉性。 综上所述,充分发挥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的服务作用,就能做好农村财务工作,促进农村社会和农村经济就会稳定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经济管理论文:浅谈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 浅谈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明确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等要求。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正快速融入世界经济,政府职能转变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不仅中央政府的职能需要进行根本性的转变,特别是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必然性政府行为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的主体要素,哪里政府行为规范,投资成本低,办事效率高,服务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反之,政府行为不规范,不能依法行政,不进行制度创新,在激烈的环境竞争中就会落败,也无法实现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政府行为中最主要的就是政府管理行为、服务行为和收入支出行为,但不论是政府管理、服务还是收入支出行为,目前都存在着一定的异化,即缺位、越位或错位,新形势要求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要尽快转变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特别是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要做到到位、适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县级政府职能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县级政府必须在实践中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才能取得领导市场经济的主动权。当前,县级政府职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仍然存在着很多不相适应的方面。一是市场经济观念转变不到位。在县级政府,有些同志尽管口头上讲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行动上却或多或少地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轨道上。一方面要求政企分开,另一方面还对企业进行不适当的干预;一方面讲要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自负盈亏,另一方面却仍用老办法,热衷于向上级要项目要资金,坐在那里“等靠要”;一方面讲要按市场经济的法则指挥生产,另一方面却沿用老办法催耕催种或向企业摊派等。二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县级政府职能的转变关键在于三个方面:政企分开、还权于企业和搞好服务。现在一些领导干部仍喜欢运用手中权力从人、财、物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干预,造成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关系理不顺,政府部门舍不得放权,企业不敢用权。一些企业既想摆脱政府部门过多的干预,又想躺在政府的怀抱里“等靠要”,企业缺乏生机活力。县级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在农业上的表现是一些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政府撒手不管,农民想种啥就种啥。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种很肤浅的认识。三是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现在强调政企分开,一些企业法人事实上成为企业财产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由于产权不明和监督机制不全,对企业财产支配和生产经营的监督权力随着自主权的下放和行政干预的减少,企业法人在经济运作中的权力越来越强化,导致经营权侵害所有权,这种关系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造成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分配不合理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企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不协调,制约县级国有企业的发展。有相当部分县级企业亏损,处境困难。在农村,由于“统”与“分”关系处理不当,重分轻统,土地切块分户承包经营对实行规模生产带来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加上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这种局限性越来越约束规模型社会化市场经济的发展。此外,一些县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上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思想作风上存在脱离实际,说多干少,不敢负责,短期行为,弄虚作假,贪图安逸等问题。在工作方法上习惯于行政命令,搞群众运动,指导工作一刀切,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思维单一僵化,习惯于按老办法行事。一讲贯彻上级精神就马上想到开大会、传达文件;一讲重视就想到出席会议的人规格高、人数多、规模大;一讲加强就想到要扩充编制,增加机构和人员;一讲抓落实,就想到搞检查评比、统计数字报表等等。这些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方向和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是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任务和具体内容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深化。党的十六大提出,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这次《决定》提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已经由过去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逐步转向主要从事宏观调控,组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监督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就县级政府而言,转变经济管理职能的落脚点应放在依法行政和搞好服务方面。依法行使经济管理权《行政许可法》已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正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对政府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等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就经济管理而言,应注重抓好以下几项制度建设。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产权是经济体制改革绕不过去的问题。如何实现基本经济制度与现代产权制度的有机结合,是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关键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这就要求把现代产权制度结合到基本经济制度中去,从而使公有制和其他所有制经济都能按照现代产权制度来运作,包括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运营和产权保护。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就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这样做,不是削弱或否定基本经济制度,而是有利于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按照这样一种改革思路,不仅企业的财产关系将明晰化,而且整个社会的财产关系也将出现明晰化趋势;不仅公有财产权将得到保护,而且私有财产权也将得到保护;不仅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而且也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从定兴县强力水泥、医药公司、华建机械等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实践看,要把国有企业推上市场经济的轨道,出路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一个“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体制。只有明确界定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及其责任,才能保证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使企业 充满生机活力。建立放宽民营资本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微观经济基础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据统计,到20__年底,全国私营企业300万家,注册资金3.5万亿元。全国个体工商户2300万户,从业者4600万人。加上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约占城镇就业人员总数的三成,创造的增加值约占整个GDP的1/3。现在,民营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为了使这一微观经济基础进一步得到强化,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应充分认识到非公经济在当前市场经济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理念,并且“必须毫不动摇”。第二,在政策上,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除涉及国家安全及必须由国家垄断的行业外,其他领域都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清除各种歧视性规定,使其在诸如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以及进出口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在政策支持、经济信息、融资等方面给予更多、更快捷的服务,加大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积极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等领域,在贷款、土地使用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定兴县在旧城改造项目中放开手脚,大胆引进民间资本参与开发建设,有效缓解了政府投入不足而无力开展建设的问题,现开发商投资兴建的新兴街已经初具规模,彻底改变了旧城区脏乱差、经济滞后的面貌,收到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实践来看,应尽快制定市场准入的标准和操作办法,以便有所遵循,促进民间资本的涌入,加快发展步伐。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做好政府对企业的有效监督,这是企业公平竞争所必需的,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失去有效的监督,就会助长企业权力的膨胀,导致企业经营权越轨,侵害所有权的利益,滋生不正当竞争行为。要转变政府对企业的微观管理模式,把政府从企业获取的利益主要放在依法纳税上,只要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政府就不要过多干涉其生产经营。在监督的同时,还要全力抓好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查处与工农业生产和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假冒伪劣商品,做好对粮油、生产资料等重要物资的价格监测和跟踪,稳定商品价格,打击囤积居奇、制假售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牟取暴利的不法行为,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机制和环境抓好统筹规划。加强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是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任务和途径。这就要求县级政府要总揽市场经济大局,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县经济发展思路、规划,包括长、中、近期发展规划,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和实施办法,有效地动员全县人民为实现目标奋斗。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特别是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入,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与以往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交织在一起,使我们面临很多新的重大课题。只有加强对影响经济全局的重大问题的研究,正确判断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趋势,才能从统筹城乡、统筹地区、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相和谐、统筹国内经济与对外开放的高度,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符合县情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展的重大战略、基本任务和产业政策,把经济增长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使县域经济能够在较长时期保持快速健康增长,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定兴县本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工作的原则,立足“人缘、地缘、业缘”实际,结合中央、省、市有关政策,组织计划、统计等有关部门,聘请专家学者,深入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论证,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远规划,并针对优势产业现状,制定出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及汽车产业规划等,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确保了经济建设平稳有序进行。抓好全方位服务。政府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首先是强化服务观念,政府及行政机关的义务就是全力维护纳税人的权利,即“纳税人权利中心观”,维护纳税人的自然权利和法律权利;要树立优化服务的发展观,将服务融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全过程,实现服务与发展的良性互动。其次是建立顺畅、高效的服务运行机制,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改革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流程,以强化公共服务为目的,重新配置整合服务资源。三是建立服务承诺机制,通过行政机关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满意度。四是建立服务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建立起由行政监督、社会公众监督、舆论监督、中介组织监督等内外部组成的监督主体,确保及时掌握服务状况、监督服务计划的正确执行和及时改善服务状况。定兴县在扶持民营经济方面,通过强化服务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作用,在对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的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协调上级和社会各界加大对长城、大迪、天马、华鑫等30家重点企业给予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走出去”,寻求发展机遇,开拓市场,引进项目,为企业搭建双向开放、招商引资的平台,一大批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具有一定品牌优势的民营企业成为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抓好发展环境。县级政府要实现对市场经济的权威性领导,要抓好软硬两个环境的优化。一方面,抓好行政环境建设。通过建设良好的服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社会诚信度等软环境,着力营造“亲商、安商、尊商、富商”氛围。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满意的服务是党的宗旨决定的,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主建设进程的加快,行政相对人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和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要切实负担起提供治安、教育、交通、国防外交、医疗、 环保、民政社保等公共服务职责,保证为行政相对人提供全程配套到位的服务。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搞好勤政廉政建设,要做到不批条子,不认条子,一切按规矩去办,提高办事透明度,反对权钱交易,以良好的形象树立县级政府领导经济建设的权威。政府的实体管理和程序管理都必须公开、透明,特别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事项,除涉及国家机密、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以外,都应向社会公开,给行政相对人以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特别是要加强政策法规的透明度,包括对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建立统一有效的政策信息网络,做到政策法规信息的及时、及时宣传、及时更新。行政管理的手段要以便捷、多元化为标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联络方式,如邮寄、电话、传真、网络等,实现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审批、许可、确认、给付的管理高效。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要遵循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把层级审批改为一级审批,把多部门分别审批改为整体联动审批,把多次审批改为一次审批,并提供规范的标准化流程。另一方面,要抓好基础设施硬环境的改善。本着“规划超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原则,加快城区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对外吸引力。搞好水、电、路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地建设行政区、文体活动区、商住区、工业区、商贸区,把县城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型城市格局,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条件。抓好人力资源。坚持以人为本、人才、科技兴企战略,在全社会唱响“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经济要提速、人才是动力”的主旋律,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和先进管理制度,改革和优化选任激励约束机制,造就一大批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和要求的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制定极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高薪聘请人才,并在投资创业、子女入学、住房等方面提供便利。放宽对人才流动的限制,利用人才市场,建立人才信息制度,制定各类人才资源供求指导目录,并实现网上,促进人才供求对接,特别是对“两高一急”人才,开辟“绿色通道”,打破限制,特事特办,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选拔经营、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人才,把一批年富力强,懂经营、懂管理、讲奉献的优秀人才推向企业管理的重要岗位,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实现科技创新,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潜能,提高经济效益。抓好科学决策。完善政府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正确决策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和大量的信息,为了避免决策的失误,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逐步形成一套适合县情又与时俱进的制度和程序,并使之规范化,防止民主决策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利用互联网、热线电话、市民接待日等方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建立各类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等组织,随时为政府出谋划策。 经济管理论文:谈经济管理类统计学教学改革创新 统计是一门通用的基础课程,现已成为众多管理类学科不可缺少的实用型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就统计创新谈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教育亟待改革的几个问题。 一、统计学教材体系的创新是提高统计教学质量的根本 (一)统计学教材应更加注重新统计方法的介绍以及统计应用 作为经济管理类的各个专业,开设统计学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供数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经济管理专业统计学教材的创新,应以统计思想为主线,以统计案例为依托,以介绍方法应用为目的,以应用统计软件技术为手段,突出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同时不要忽视统计概念的准确性及统计术语的标准性,注意处理好统计学与其他课程内容相重复的问题。 (二)统计学教材内容应与统计软件有机结合 统计软件的应用使分析从繁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它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相对简单轻松、由枯燥变得趣味盎然。统计学教材中适当地介绍一些统计软件的应用是相当必要的,在讲解立体或案例过程中同时应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EXCEL基础上进一步介绍SPSS统计分析软件。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统计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统计学教师应注重学生统计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统计学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关键。 (一)教师有机合专业知识讲授统计分析方法 目前统计教学存在着统计教学与相关专业内容严重脱节的问题。统计学教师在讲授统计理论、统计思想与方法时缺乏针对性,脱离实际的设例教学模式,没有结合专业实际的案例教学方式。学生学习了统计课程之后,在遇到专业问题时不知如何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解决问题,不会利用统计学的方法与技术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推断与预测。这种状况与统计学的教学目的相悖。 (二)教师有机结合统计软件与统计学教学 为了推动统计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应强化统计软件在统计教学中的应用。现在的教学安排中统计学没有上机操作的要求,有些统计学老师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统计软件的操作方法的传授,还有些老师由于发现学生知识结构对掌握统计软件有一定难度,学习统计软件有畏难情绪,就不介绍统计软件,使得统计软件的应用成为统计教学中的瓶颈问题。这种现状与市场对统计的需求相悖。 (三)教师应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讲授统计方法时应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注重统计方法在其他各个专业学科中的应用,这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1.启发式教学,学会按照个体与总体、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双向互动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象、快捷地接受知识,发挥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构建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是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为元素的教学体系。利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一定知识基础,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找到统计学的方法和实际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三、通过考核方式的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统计学的考核应围绕理论知识和综合应用这两部分内容而展开。 (一)通过笔试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 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概念、作用、种类、特点、原则和程序等,要注意把理论知识尽量转化实际问题去测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程度。 (二)重视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 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设置,考核的方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分阶段进行。 1.撰写调查报告 统计调查是经常性工作,它可以反映事物的真实情况。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中,应安排学生结合本专业开展一定的调查研究,让他们亲身感受调查工作,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去考核他们,这样会比单纯说教方式更好。 2.案例分析 在教学中可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以分析报告的形式表明自己的观点。案例分析主要考核学生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计算机操作 统计学教学还要求学生会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开展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统计电算化教学,课堂教学通过计算机演示,结合每一阶段的特点适时安排学生上机操作,如绘制统计图表、计算统计指标、统计软件的使用等,并把它作为检验学生统计应用能力的重要方面纳入综合考核中。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这就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统计学教学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素质,以达到统计教学的培养目标。 经济管理论文: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探析 【内容提要】农民收入增速近年的连续下滑,使一度有所缩小的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再度扩大之势,这必然拉大城乡全面发展差距,并直接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实现。本文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做了探讨,并就这一问题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收入差距、二元结构、城市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但差距逐渐拉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20__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3.24∶1。要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必然要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彻底改变现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近几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不是因为城镇居民收入过高,而是因为农民收入太低。对全面实现小康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本文主要通过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轨迹,对这一问题作深层剖析。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分析 2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1985年达到历史最低点,为1.8:1,1994年达到顶峰,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6:1,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小于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20__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1,20__年继续扩大到3.11:1,20__年扩大到3.24:1,呈持续扩大态势。 根据曾国安的五等分统计法来看,最贫困的20%的人口占有全部收入的5.5%(而同期美国为4.27%),最低的40%的人口收入比重为15.4%,最高的10%的人口收入比重为30.9%,最高的20%的人口收入比重为47.5%(而同期美国为44.6%),10万亿元存款中20%的富人占有80%的份额。基尼系数1995年为0.455(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平均水平,0.3~0.4之间为中等不平均状态,0.4以上则为差距悬殊状态)。和其他国家相应阶段相比,我国的贫富差距太大(主要是城乡差距过大),而且产生了所谓“富的更富,穷的更穷”的马汰效应。 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分别于1988年、1995年、20__年展开三次全国范围的住户调查,在最近完成的调查报告中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一个先上升后扩大的过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个人收入概念计算,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20__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几乎是农村居民的三倍。但这个结论,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的差别。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涵盖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如果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医疗、教育、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费救济等等)考虑进去,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四倍、五倍,甚至是六倍。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深层原因 现阶段农民面临的生产和发展的压力比以往明显加大,收入增长缓慢。这里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农村内部诸多规律性因素的作用。 (一)历史沿革、资源禀赋及发展阶段的原因。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特征非常明显。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不同的发展政策以及城乡居民的不平等待遇,加重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通过“剪刀差”政策手段把一部分农村财富转移到城市,抽走了农村发展所必需的积累资金。通过强制降低农产品价格从农业中获取剩余以加快工业化的发展,是本世纪20年代前苏联经济学家普里奥布拉辛斯基提出的一项经济政策。这项政策通过扶持发展工业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强整体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发挥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国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贫穷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很适用,是我国长期采取的一项经济政策。其本质是国民收入的一种再分配,将农业部门创造的部分国民收入转移到工业部门,以促进工业发展。改革前,为完成重工业跨越式发展从而实现工业化,国家完全垄断国内贸易,通过对农产品征税,降低农产品价格,获得大量利税为城市工业化投资。1952—1986年,国家通过价格“剪刀差”从农业中抽走了5823.74亿巨额资金,加上农业税1044.38亿元,34年间,国家从农业中抽走了6868.12亿元资金。这些从农业部门转移来的资源,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剪刀差”被废除,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 2、二元经济体制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50年代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套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的理论基础是所有制的不同。城市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农村以集体所有制为主,城镇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农村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几十年来逐渐固化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两个经济单元,两种发展水平”的格局;作为二元经济体制象征的二元户籍制,是维护城乡利益格局的一项基本制度,它使城乡居民在身份待遇上存在一系列严重差别,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1、经济层面。在所有制、流通、交换、税赋、收入分配、价格补贴等方面,在向城市重工业倾斜后,为使城市尽早实现现代化,又向城市全面倾斜;2、社会层面。城市人享有的文化教育、 劳动保护、就业帮助、交通通讯、医疗卫生、福利补贴、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及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等,对绝大部分农民来说可望不可及,土地是农民唯一的生活与生存保障;3、就业层面。政府对具有城镇户口的待业者给予众多就业机会,确保城市居民最大限度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比城市更为突出,但户籍制在很大程度上(尤其是改革前)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和不公平竞争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竞争的结果导致不同劳动者或生产要素拥有者之间的收入差别。此外,在改革和体制变迁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我国采取了渐进改革的方式,在体制转轨中出现了双重体制并存的局面,再加上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使得经济改革或体制变迁中发生了许多无序的问题,集中到寻租和设租行为、内部人控制、垄断、腐败等方面,成为形成收入差距,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二)原有体制的政策惯性及部分宏观政策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相当程度上同原有体制下的“政策惯性”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是原有体制下的一种政策产物。农产品的低价收购政策、限制农民进城政策、对农民的税收政策、对农民的税外负担政策、对城市居民的福利补贴政策,都是原有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以来,这些政策有所松动和改变,但离根本性改变尚有距离。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的一些宏观政策也拉大了收入差距:一是城市化方向明显走偏,它不是将增加就业和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作为主要目标,而是将大量资金、土地等资源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方面,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二是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给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带来的机会不平等。依靠国债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对大中城市关注过多,对小城镇和农村关注不够。三是金融政策安排不当。“嫌贫爱富”的金融政策向城市偏斜,使农民贷款无门,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发展机会和增收空间。 (三)社会保障乏力、教育机会不均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保障的功能在于它通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的运作,缩小居民间收人差距,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面太窄,只有城市职工享受,而农民却很少享受。这种在享受社会保险方面的不均等性,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此外,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一项重要因素。现实社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未受过教育或受过很少教育的成员。我国目前教育投资明显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由于本身收入水平不高,因此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不多,而教育投资的不足又会进一步加剧城乡之间以及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四)现实因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外部环境看,主要是:1、我国正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在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磨合适应过程;2、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进口增加,国内价格下降,一定时期内会对农民收入带来影响;3、社会对农业的服务体系、对农民利益的保护机制没有充分建立起来;4、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对农民重视不够;5、我国城市化滞后。从农村内部看,主要是:1、近年不少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而生产资料成本逐年递增;2、受人多地少之困,难以开展规模经营,生产环境和基础设施落后,人均农业劳动收入很低;3、农业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民得不到好处;4、农民额外负担过重;5、基层政府和乡村利用计生罚款增加财政,使人口问题和贫困问题都得到加剧。三、关于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同等收入水平上的其他国家(钱纳里“标准结构”中的样本国家)还要大,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政府采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策的必要性。 (一)发展经济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经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和消除贫困,保证社会政治稳定。因此,要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紧紧扭住不放”。收入分配中的许多问题是同转型期的复杂性联结在一起的,许多不正常收入乃至非法收入同转型期的种种无序状态有关。只有深化改革,只有经济发展了,“馅饼”做大了,城市化进程加快了,才能为公平分配和减轻贫困打下牢固的物质基础。 (二)改革政策取向,向农民提供平等的国民待遇。要从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给予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国民待遇,逐步建立农民主体的利益表达机制。一是给予农民承包土地占有、使用、收益、转让和处置的完整权益,让农民有一份土地资产,使农民有财产权利的基础;二是要保障农民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要有充分的财产、教育,文化、政治权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三是改革户籍制度,现阶段“一国两策、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内涵,仍在城乡居民自由迁移、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构成障碍性因素,因此,彻底改革户籍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当务之急是给农民自由迁移的权利,城乡之间要实现人口和劳动力无障碍迁移和流动,让农民有发展和增加收入的机会。四是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的农村最低社会救济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政府反贫困的工作力度,满足农村贫困群众多层次的救济需要。 (三)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制定公正的分配规则。 首先,政府通过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内资金和信贷资金用于农业的比重,一方面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产出水平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环境。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大型农业机械的购置、土地改良、兴建水利等;二是提供市场信息服务;三是支持农民组织发展。此外,政府一般服务支持还包括对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建设的大量投入支持。在增加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同时,要鼓励和引导农村集体、乡镇企业和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扩大劳动积累。要积极吸引外资从事农业开发和建设。 其次,实现按劳动投入的数量、质量,按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等生产要素来进行的初次分配。农民对国民收入的投入贡献很大,而国家对农业的补贴较少。长期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利于农民,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基本原因。近几年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有所加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已经开始并继续朝着有利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方向调整。但国民收入分配不利于农业和农民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发挥政府在收入分配上的有效调节功能,使国民收入分配适当向农业和农民倾斜,建立新型的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机制,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又一根本举措。
旅游经济论文:扬人文资源优势做旅游经济文章 我镇南接姜堰城郊,北连古镇溱潼,是泰州、姜堰到溱湖风景区的必经之地。这里是世界珍稀保护动物麋鹿的故乡和最后的野生消失点,有建于唐代的太平桥和被列入航空标志的参天银杏,又是清代“一门五都督、三科两状元”名噪一时的刘氏状元的诞生地。为此,我们把发展思路定格为水乡生态旅游镇,从放大人文优势效应角度出发,围绕“状元”品牌,“麋鹿”金牌做好开发文章,让人文资源这种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和对外招商资本。一、多渠道挖掘,突出体现一个“全”字 由明到清,桥头的豪门旺族—刘氏家族先后有数十人中为举人、进士,5人官任都督,2人为武状元,高官、名流煊赫乡里五百年之久。特别是同胞弟兄同为武状元在中国科举史上实为罕见,堪称绝代双骄。因此,有诗赞誉“一门五都督、三科两状元”、“青黎高照无双阁,皇榜连标第一家”。由此可见,研究刘家的兴衰沉落,开发刘家的人文资源有着极高的史学价值和前景看好的旅游经济价值。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前几年,我们已经会同市政协文史工委一道对刘状元有关史料进行了搜集整理。在此基础上,市文史委还编印了《刘氏兄弟状元世家》、《刘状元捉拿扫帚星》等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梳理,有关刘氏状元的人文资源有以下三个方面:①目前可以开发的景点主要14处,它们分别是状元衣胞住址、养马厅、栓马屋、土地庙、状元府址、廒屋垛(屯粮处)、溜马场、武书房、关帝庙、马路、红牌沟、黑牌沟、刘家洼饮马池、状元墓地;②现存的遗址文物有状元府遗址、状元盔甲、弓箭袋、大刀、练功石、石鼓、栓马石、红木床(状元床)、诰封圣旨五件、刘氏家族(族谱)、《刘状元捉拿扫帚星》唱本、府址水井2口(其中一淡一咸);③流传的轶事传闻有:刘状元捉拿扫帚星、刘国庆御前殿试、刘公府异母神童、高员外爱才提亲、刀挑碌碡、刘氏与丁楚玉、土地神跪拜、刘状元改道、关帝庙征前许愿、宝烛、住客栈拿妖捉怪、选葬地、刘国庆病逝。下一步,我们还从保护和利用现有的人文资源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对人文资源工作的领导,成立镇人文资源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人文资源工作办公室,明确专人具体负责人文资源的搜集、开发和保护工作,尽可能地搜集更多、更全、更详实的历史资料。确保人文资源得到充分的挖掘,合理的开发利用。 二、高起点规划,突出体现一个“武”字 刘氏状元因武闻名,以武著称,在民闻特别是在东南沿海一带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至今仍有不少老百姓对传说《刘状元捉拿扫帚星》乐不津道,因此,这为我们打造状元品牌,叫响状元品种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市场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发资源,我们将聘请相关专家担任旅游产业开发顾问,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由专业院校按照高起点规划,分年度实施的原则,对恢复状元府原貌进行修编规划。整个修编规划,在以明清史料为依据,以英武、勇猛为魂,力求再现昔日刘氏家族的辉煌的基础上,与产品开发延伸结合。一是与武警或体协联合创办形式独有的武校,进一步拉长产品开发产业链,不仅有利于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的实用型人才。二是把旅游与实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策应风景区的开发,主动与溱湖大道沟通连接,在状元府东侧、溱湖大道西侧兴建一个休闲健身俱乐部,其中分设状元射击场、状元健身房、状元溜冰场,进一步做大状元品牌。三是与发展经济开发旅游产品结合起来。一方面把现有的状元茶项目做大,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力求利用旅游推动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围绕状元的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性,有目的地开工状元酒、状元鸭、状元服饰、状元兵器等相关的旅游产品,把武状元精神发扬光大。 三、市场化运作,突出体现一个“活”字 开发状元府,做大状元品牌,需要一大笔资金投入,鉴于桥头实际,仅仅依靠自身财力十分困难,因此,我们将采取多条腿走路的办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一是在景点开发上。一方面,对现有的人文资源进行保护,把现存的刘状元遗物与当地农户签订保护协议,同时加强对民用建筑的控制,减少日后规划建设时拆迁难度和费用。另一方面,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分步实施14个景点。二是在资金筹措上。我们采取两手抓的办法,一方面积极申报重点三产发展项目,争取上级的支持和扶持,同时争取专项资金贷款。另一方面,积极走以资源招商的路子,形式上允许独资、合资、参股或者出让项目经营权;方法上灵活多样,可以整体承包经营也可分项承包经营,或者先运作后规范;条件上不受限制,只要有投入都可以协商合作。三是在市场炒作上。要想做响旅游品牌,必须加强对外的宣传推介。为此,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做好推介文章。即加强与旅游公司的联手合作,主动与相关著名旅游公司接轨,请他们出面帮助宣传推介自己的旅游项目,借他们的优势,克服自己先天不足的困难。加强与艺术影视界和企业界的联手合作,以状元史料为题材,创作状元题材的影视作品,通过大众传媒提高状元知名度,扩大状元对外影响,增加状元品牌叫座率。加强与武术界的联手合作,力争把状元武校办成武术人才培训基地,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定期武术或中华武术研讨联谊会,走借力造势,借梯登楼的路子,全方位扩大对外影响。四是在利益分享上。总的原则是让投资者受益,根据投资额的构成比例大小和资金渠道,确定利益分享办法,可以按股分红,也可以一次性出让经营权,还可以买断经营。其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推介门槛,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个人参与加盟开发状元旅游项目,为致富的方百姓大开方便之门。 以上仅仅是我镇开发状元府的初步设想,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有代进一步完善,但是开发状元府势在必行。今后我们将围绕发展思路,强力推进,强势打造状元品牌,积极走资源产业招商路子,为发展地方经济拓宽思路,拓 展平台创造条件。 旅游经济论文:经济转型期乡镇旅游发展问题 1河北省环京津农村游发展的战略意义及发展现状和前景 1.1发展河北省环京津农村旅游的战略意义因河北省环京津带地区承担着为京津地区阻挡风沙、净化水质和供给水源的任务,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资源开发受到限制,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环京、津100km的贫困带。在不改变当地继续作为京津生态保护屏障的前提下,逐步转变当前传统单一的种植业开发模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发高附加值的新型农业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当地经济成为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国内外诸多实践证明,农村旅游则是当前农村经济中最具附加值的产业之一。河北省大力发展环京津带农村旅游能够充分挖掘当地农业资源的价值和作用,把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和其独特的民俗文化以及区位优势等无形资产转化为合理的经济收入,并产生立体式的乘数联动效应:可以使环京津贫困带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在不离乡土的情况下就业;可以使当地特色农产品减少流通环节而直接面向都市消费者;可以推进当地包括旅游、饮食、住宿、购物第三产业发展;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加速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因此,顺应经济转型的时展潮流,通过政府规划和扶持,运用现代手段和技术,大力发展环京津带农村旅游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2河北省环京津农村旅游现状及发展前景经济发展规律和发达国家实践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业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2011年我国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而一项最新的假日监测数据也表明,70%城镇居民选择乡村作为出游目的地,尤其是在当前房、车发展受限,股市不景气的情况下,农村旅游日益成为都市居民休闲消费的重要选择。河北省农村旅游也因而得到飞速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河北省开展乡村旅游的乡镇达300多个,1400多个村落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就业30余万人,年接待人数4000万人次,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1]。在河北省农村旅游市场中,据京津两小时车程的包括廊坊、保定、张家口等7个市所辖的57个县(市)的河北环京津带农村旅游具有具有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统计数据显示,北京2011年人均GDP达到1.2447万美元,天津市达到1.3391万美元,两地均接近富裕国家地区水平,拥有较高收入水平的客源市场和效益优势。环京津带是河北省旅游资源富集区,有坝缘山地、森林草原、天漠和沙漠草场等特色资源,还有凉爽的避暑气候、清新的空气、优质的雪场和良好的温泉资源等,除此之外有传承并保存下来的地域乡土文化,如红色革命遗迹、历史文物古迹、农村民俗风情等,为河北省发展环京津乡村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河北省环京津带农村游发展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2.1经营特色和市场定位存在偏差河北省环京津农村游主要面向京津的现代都市人群,提供都市人休闲、度假。农村旅游的特色就在“农家”和“休闲”。但现实中,众多行为却体现了其在定位上的明显偏差。往往“农味不浓”,一些农村旅游项目盲目追求城市化、现代化,模仿城市餐厅或娱乐城的经营内容和经营方式,淡化了农村游的特点。片面强调规模而忽视自身经营特色,将京津大都市游客重新置身于喧嚣的都市环境,无法满足京津都市游客对农村旅游越来越高的品牌化、多样化、内涵化、人性化消费需求。 2.2经营产品同质化严重河北省环京津农村旅游缺乏河北省乡土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的支撑,产品同质化严重,特色品牌项目较少,没有与京津形成错位发展。从功能上讲,主要以观光、餐饮、住宿为主;从类型上看只是局限于爬山、打牌、钓鱼、按摩、温泉、滑雪等单调的娱乐项目;乡村文化展示方面也只是对常见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器具进行展示,没有体验性旅游内容。缺乏农家旅游的独特魅力特色,旅游开发项目低档次、重复性,同质化现象严重。依靠“低质低价”路线、小规模经营,同时受到京津竞争性压抑和区域性屏蔽。京津本地农村游由于同城效应和交通优势以及较为完善的旅游配套服务,使之在类似旅游项目的选择中成为京津游客的首选市场。最终使得同类产品竞争中京津地区对河北省农村游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效应,对其发展构成了较大的生存压力。 2.3大旅游理念缺乏河北省环京津带包括环京津57个旅游重点县(市)。由于受到地方政府管理各自为政及知识结构、经营管理能力、传统小农意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村旅游景点孤立发展,整合意识、品牌意识淡漠,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不注重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品牌形象不突出,资源与资金没有在有限的范围内形成合力,总体上尚未形成河北省农村旅游自身的产品特色,建成的精品较少,产品品质不高、特色不突出、规模体量小、建设水平低、功能设施差等问题普遍存在,致使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2.4基础与服务设施及旅游环境建设薄弱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与京津优越的交通条件相比,存在路面窄、弯道多、路况差、易堵车等问题,公共交通不发达,缺少集约化的旅游集散及咨询中心,旅游公路沿途的休闲服务设施配套不足,目前远没有达到旅游交通的“舒适、快速、顺畅”的要求。河北环京津地区农村游接待村镇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也较为薄弱,如电力供应的紧张、自来水供应的不足以及垃圾及时清理的困难等,其规模难以扩大到游客需求的水平。河北环京津的一些县城和旅游景区“脏、乱、差”的面貌也急需进一步改观。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有限,也是河北省环京津农村旅游所在地的共同特点。 2.5组织管理水平不高河北环京津带农村游具有明显的家庭管理的特点。一些农村游开业、停业还很随意,经营的随意性和招待客人的不周直接影响了人们农村游休闲的层次和情趣。由于缺乏权威、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部分农村旅游开发管理较为混乱,小范围内 产业要素重复配置,创新项目少,形成了市场开发重复、产品单一的现象,在游客数量增长有限的情况下,造成导致拉客、抢客、宰客现象的发生,恶化了行业竞争环境。经营户在经营管理上缺乏管理方面的技能,由于农村生活状况相对封闭、经济落后,很难吸引外地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发展。 2.6营销手段和品牌建设落后旅游营销渠道在旅游市场开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北省环京津带农村旅游景区无论是政府旅游主管部门主导的营销,还是农户主导的营销,一般都过于迷信“回头客”和口碑宣传,仍存在着“先等当地旅游发展起来,再拿钱来宣传促销旅游”的落后观念。所采用的促销方式大多为广告、人员推销等,而且力度不大,有少数经营者在互联网上设立了宣传网页,取得了一定的营销效果,但由于网页的知名度有限,再加上信息量少、功能简单等原因,还无法对乡村旅游形成强有力的支撑。目前,河北省环京津带农村旅游品牌的塑造及推广不足,大部分农业旅游景区(点)普遍知名度不高,缺少品牌营销意识,从而使得河北省环京津带农村旅游产业缺乏应有的竞争优势。 3经济转型时期河北省环京津农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变观光型、同质化产品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河北省环京津带农村旅游面对的主要是京津市场,在旅游资源上京津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应强化与京津休闲旅游同源异质的互补功能。同质化的资源需要差异化的产品,类同化的市场需要错位化的经营。既要积极与京津进行实质性合作,整体策划,互利共赢,更要在环京津农村旅游精品的设置上扬长避短,打造产品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开发培育能够代表河北农村旅游形象的标志性产品。充分发挥环京津农村地域内蓝(海滨海岛)、绿(自然生态)、红(革命圣地)、白(冰雪)、黄(皇家文化)5大特色农村旅游优势资源,联合打造海洋、避暑、草原、温泉、冰雪、运动、皇家、狩猎8个旅游特色资源,这些资源就是河北面对京津的差异化资源,实现和京津的错位发展,塑造独特的竞争力。另外河北省环京津带各县市,还应当结合当地区位和资源,积极培育新型业态,开发不同消费时段和不同消费内容的农村旅游系列产品,推动其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根据距京津地理位置距京津地理位置和双休日、“黄金周”、寒暑假、带薪假期等不同时段设计开发农村度假旅游产品[2]。例如在京津冀城乡结合部可以建设商务会议型农村旅游区,也可以根据地位优势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在京津城市近郊,建设休闲娱乐型农村旅游,在保持现有的棋牌、歌舞、体育、垂钓等常规休闲娱乐活的基础上,拓展以河北乡村特有的民俗文化、农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型旅游;开发各类型主题农业游乐园,设计供游客参观游览、进行参与性活动的游乐型旅游,改变目前旅游产品以静态观赏田园风光为主,设置情境让旅游者感受农家人和农家生产、生活的乐趣,获得全新的农村旅游体验;丰富以当地农村绿色、特色食品为主的特色农产和风味小吃等美食品尝旅游活动;开展农业文化考察、特色农业考察、农业技术培训农业知识学习等农村研修性旅游活动;借鉴海南、云南发展经验,加快环京津带农村养老旅游项目开发,促进当前的“银发旅游”向养老休闲型转型升级[3]。 3.2变门票经济为综合经济全面提升目前河北环京津农村旅游总体上处于观光型阶段,以门票经济为主,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的层次、档次还不够高,旅游产品单一,缺乏整合联动,远不能提供吃、住、行和游、购、娱等一站式的体验。应该围绕京津游客高层次、多元化农村旅游消费需求,充分发挥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的作用,系统谋划大旅游产业发展,把农村旅游与生态农业、度假、娱乐、商务等活动结合起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放大旅游产业的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积极开发旅游衍生产品和服务,提高附加值。寻找当地农村土特产品、饮食、文化新的增长点,把音乐、影视动漫、重大体育赛事等都可以作为旅游产业经济增长点。易县清西陵摇滚音乐节、张北草原音乐节、河北动漫节等都是将文化产业与旅游紧密结合获取社会和经济效益的范例。另外,也可以开发和利用河北环京津带特有的区位优势和山水资源,引进或合作承办大型会展活动,以会展经济带动旅游消费功能的提升,逐步实现农村旅游产业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 3.3变初级的粗放服务为现代化标准化服务河北省环京津农村游的服务要有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做到让游客吃得开心、住得舒适、游得便捷。为此应尽快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改善交通道路基础设施,提升旅游咨询服务,建立旅游标识系统,加强旅游安全救援等设施;进一步推进农村旅游标准化建设,推行GB/T19000质量管理认证体系。在景区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方面,推广GB/T24000环境管理认证标准。建立涵盖酒店、餐饮、娱乐、交通、旅行服务等完善的服务标准化体系,切实提高农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构建环京津带农村旅游诚信体系,建立和实施旅游企业的诚信评价制度,利用媒体和群众监督,规范农村旅游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建立有效市场监督制度,严格落实环京津旅游市场监督的属地管理原则。对非法经营、非法旅游小广告、社会旅馆非法揽客和购物商店的欺客宰客行以及游区内各类餐饮和纪念品质量问题等,属地的农村旅游管理部门应会同公安、工商、质量监督、卫生管理等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治理,完善旅游市场秩序。 3.4 变单一的景区发展为拉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模式河北省环京津带的57个市县区要积极开展跨地域、跨行业、跨景区的合作,谋求市场合力,做大做强河北农村旅游的品牌。切实发挥河北省政府在培育市场主体、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环境和整体宣传促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应进一步发展创新乡村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加快市场化运营步伐,有效整合环京津区域的旅游资源,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促销和统一保护,避免区域内低端无序的不良恶性竞争。努力形成河北省区域内资源共享、产品互补、配置合理、区域分工明确的局面,进一步实现河北环京津农村旅游的“无障碍”化,提高旅游产品的整体竞争力,发展大旅游,进而带动河北省局部经济的发展。 3.5变传统单一的营销宣传模式为现代化营销手段进一步整合现有的各种传播渠道,开展多种多样的营销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广告或形象片的宣传,以举办重大文化节庆活动为载体,借助举办各种农村旅游推介会、交易会、农产品博览和展销会等[4],重点宣传河北省农村旅游的突出特色,打造整体品牌形象。加快建设旅游电子商务网络,建立以“数字旅游”为平台的宣传促销和日常管理系统。提高农村游经营者的网络营销水平,通过网络宣传,推动旅游产品网上销售。建立农村旅游电子商务环境,实现网上结算。依靠专业网络公司技术支持,依托行业协会规范管理,形成政府倡导和组织,企业参与,银行介入,以网络公司为构架,由行业协会来推动的现代的旅游信息化组织模式。 3.6变开发掠夺式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式逐步转变环京津带农村旅游经济增长方式,重视农村旅游的环境保护,从对农村资源的浅层掠夺性开发转向资源的深度利用,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强化环京津带农村的环境保护、资源保护、景观保护建设,保障和修复农村生态环境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稳定性。坚持“保护优先、永续利用”的方针,在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合理开发、和谐发展的前提下,正确协调环京津农村旅游中游客与自然的关系、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系。通过“传统的资源,现代的市场;传统的文化,现代的解读”,为河北省环京津带农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5],推动河北省环京津带新农村建设及和谐发展。 旅游经济论文:对国内旅游经济绩效研究阶段特点的理论 从当前国内对旅游经济、绩效的评价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大都是在引用和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研究方法和思路,并套用了相关的主流的实证模型,定量为辅,定性研究居多。从评价的范围看大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宏观层面的经济效应上,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对旅游业自身绩效的关注也很少。由于旅游业是一个牵涉面很宽泛,涉及部门诸多的综合性产业,其中离不开大量数据的支持,而这些数据很难获得,因此旅游经济的定量研究很困难。从现有文献的总结说来,大致按照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的不同倾向,本文总结了当前国内旅游经济和绩效评价的研究内容,对国内旅游经济绩效研究阶段及其特点进行述评。 一、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 在这一阶段,国内主要是集中对旅游经济的定性分析探讨,研究的成果很少,缺乏足够的准确数据,大都是靠研究人员的主观经验判断,所取得的成果也相对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 二、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90年代末) 这一阶段对该主题的研究步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丰硕,在研究方法上也开始较多的使用定量方法,通过搜集相关的数据,采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学方法实证分析研究旅游经济和绩效的评价,与简单的定性研究相比,大大提高了成果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保继刚、楚义芳(1999)是国内第一个全面分析评价旅游经济这个主题的学者,为该主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参考价值,他们运用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国际旅游的创汇效应、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及旅游产出乘数进行了初步的估算。陆林(1996)、潘景胜等(1998)都是通过选取国内的某一城市或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相关数据讨论了旅游经济的相关情况,其中陆林使用了季节差异分析、旅游者消费水平比较分析和投入产出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黄山的旅游经济状况,而潘景胜则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旅游业进行了类别细分,同时运用了专业化指数和结构变化指数研究了上海国际旅游效益问题。李江帆等(2001)认为旅游给予当地的总收入并非总产值,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的中间消耗,将此部分消耗扣除后的增加值之和才是国内生产总值。因而旅游总收入并不等同于国内总产值,两者不具有可比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们还从第三产业中与旅游密切关联的五个部门中,把其增加值按照一定的比例剔除旅游者消费的部分,纳入旅游增加值中,并由此得出了旅游消费的剥离系数这一概念。然后运用该系数估算了19个省市的旅游增加数值,定量分析了旅游对GDP的贡献。之后,又选取了广东省作为实例,计算其旅游业的中间投入比例、分配比例、就业系数、价格波动指标、中间需求率等。 三、提升阶段(2000—现在) 这一时期,学者们的研究也愈加深入,逐步开始使用较为复杂、更加完善的数学模型,并开始对国外的相关成果进行评价,发现其不足,采纳其优点,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段时期的关注点在于整体上评价和把握区域旅游业的经济绩效。宋子千等(2000)通过对相关行业的重新划分,单独细分出旅游相关行业、基本行业和间接相关行业等,并提出了产业和行业增加值的概念,通过合理构建完备的评价指标来评估旅游业的经济地位,他认为旅游业产值的增加对GDP产生了积极的贡献,并可以运用旅游生产总值来评估某地区旅游发展对GDP的贡献,也可以看出旅游产值的增值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薄湘平和薛晶晶(2001)采用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对中国旅游业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资源并不是影响旅游业绩效的关键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旅游资源赋存对旅游业绩效的贡献度更大。张帆等(2003)以秦皇岛为实例,深入研究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的贡献度,通过使用投入产出模型和TSA的相关研究方法从对经济总量的贡献、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和提供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计算当地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鲁明勇等(2005)在以旅游基本部门为基础的前提下,运用投入产出的关联分析法,结合TSA,合理构建了旅游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全面、系统和科学地展示了旅游业对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游达明和许斐(2003)采用旅游收入、旅游就业人数、旅游投资效果系数、旅游利润回收率等指标,提出了区域旅游经济效益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薄湘平和杨帆(2006)从产出角度出发,构建区域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我国31个省市作为区域研究单元,对我国2004年省际旅游业的经济绩效进行了评价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区域旅游业经济绩效的整体水平偏低,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两级分化较为严重。各区域在旅游经济规模、旅游经营水平及盈利水平上差异较大,从而决定各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目标、方向,途径也各不相同。陈海波等(2006)选取了江苏这一实例,研究了该区域接待游客人数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为了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使用了面板数据模型,通过构建合理的模型,选取合适的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江苏各个地级市中游客每递增一万人对旅游收入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通过聚类分析指出苏州、无锡、南京和泰州属于第一类,即游客数量的增加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旅游收入。王凤(2007)对我国典型旅游上市公司的绩效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旅游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资本化率与公司绩效呈稳定的显着正相关关系,但过高的财务杠杆水平却包含着巨大的财务风险,理应积极开拓多种提高业绩的路径。陆相林(2007)应用DEA方法中C2R模型,选取相关指标,从效率和规模收益两个方面对山东省17地市旅游发展进行评价,根据分析结果把这17个地市划分4类,针对不同类型提出相应的对策。徐晓娜,翁钢民(2007)运用SOM神经网络模型对我国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进行聚类,选取7个反映旅游需求发展情况的特征指标,将39个城市聚为6大类,最后分析了6个类型各自的旅游需求特征及其区域差异。生延超,钟志平(2009)借鉴 物理学耦合度函数,构建了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湖南省为例对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郭金海,韩雪,罗浩等(2009)通过经济空间差异分析方法ESDA技术,对1997-2007年我国省域入境旅游经济的时空演化格局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发现:①省域总体空间差异缓慢扩大;②至2007年我国省域入境旅游经济已形成“三阶梯、两顶峰”的空间发展格局;③省域间明显表现为一种“先进带动后进”的发展模式;④各阶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由于主导作用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发展趋势。朱承亮,岳宏志,严汉平等(2009)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2000~2006年我国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旅游产业效率呈现出一种稳步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偏低,全国均值仅为0.632,可见在现有技术进步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我国区域旅游产业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同时指出我国旅游产业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且在全国平均效率水平之上,而中部地区又略高于西部地区且均在全国平均效率水平以下,但从变异系数来看这种区域差异正在逐步缩小。 从上述国内旅游经济绩效研究阶段特点来看,总体上相关研究呈现从偏重定性分析到注重定量分析,从研究方法单一到多种方法全面开花的趋势。研究内容也逐渐从相对空泛的宏观研究转变为比较深入的针对专门问题而进行的微观机理分析,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与我国区域旅游逐渐兴盛的发展轨迹相吻合。 旅游经济论文: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研究 [论文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 旅游 一体化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各地旅游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联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关中—天水经济区在旅游资源、经济基础、交通设施、产业政策等基础条件方面具备比较优势,为区域内旅游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可能性。关天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应从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共同打造精品线路,构建无障碍旅游区,建立共享信息市场,实现区域旅游整体促销,鼓励区内各地市民互访等方面展开。 关中—天水经济区范围包括陕西省的西安、咸阳、渭南、铜川、宝鸡、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市所辖行政区域,总面积7.98万平方公里。该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设施比较完善,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导下,在经济区内培育一体化旅游市场,实现区域无障碍旅游是其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背景及理论基础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提出的背景 1、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共同体联合组织”成立。2008年8月,由天水市旅游局发起,经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和天水等六市旅游局共同协商,就关中—天水经济区六市间建立旅游友好合作关系事宜达成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六城市间成立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共同体联合组织”,西安市旅游局为常设执行主席方。这一组织的成立,使关天旅游一体化发展问题被提上议程。 2、《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出台。200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发改西部[2009]500号,以下简称《关天规划》)正式出台,标志着关天经济区的发展上升到全国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层面。《关天规划》明确要求:加强精品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提升旅游资源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旅游管理机制创新,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把经济区建设成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为了贯彻落实《关天规划》提出的这一产业政策,经济区内各大旅游城市展开联合行动。 3、西安、天水两市签署战略合作和旅游合作协议。2009年9月,西安市政府和天水市政府正式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两市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和《旅游合作协议》。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市将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开展交流与合作,构筑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旅游合作协议》的主题是:着力打造西安—宝鸡—天水丝绸之路旅游走廊,力争开通两市旅游专列,逐步推进区域内无障碍旅游,积极探索两地旅游一票制。 (二)关中—天水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1、不平衡增长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1958年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的。赫希曼认为,发展道路是一条“不均衡的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首先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进行投资,可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增长论主张集中有限的资金,扶持具有较强产业关联度的产业部门。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资源状况来看,必须用有限的资源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而旅游业就是这样的产业。旅游业具有较大的综合关联效应,其发展不仅可以带动与之相关联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事业、住宿业、房地产业的提升,而且可以推动与之相关联的铁路运输、餐饮、航空运输、批发和零售等产业的发展。 2、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1955),后经布代维尔(法)、弗里德曼(美)、缪尔达尔(瑞典)等人丰富和发展。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实施平衡发展只不过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推动空间经济极化发展。建设增长极的根本目的在于释放极点能量,以带动外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内,通过旅游一体化的发展,以西安作为增长极,通过区域之间的合作,释放核心区西安的经济能量,从而带动区内其他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3、“点—轴”开发理论。完整提出“点一轴系统”理论的是我国着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先生。该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客体在区域内总是处于相互作用之中,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社会经济要素在“点”上积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点”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各级中心城市,是区域内重点发展的对象。“轴”指由交通、通信和能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对附近区域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而轴线上集中的社会经济设施通过物质流和信息流对附近区域有扩散作用。“点—轴系统”理论是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已经在我国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中广泛应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区域旅游开发同样具有非常 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4、核心—边缘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由弗里德曼(美)在1966年提出。弗里德曼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由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核心区域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边缘区域组成,核心与边缘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核心居于统治地位,边缘在发展上依赖于核心,但这种空间结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区域的空间关系会不断调整,经济的区域空间结构不断变化,最终达到区域空间一体化。从关天经济区的实际来看,西安依靠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航空、铁路等交通条件及其在陕西省的重要政治地位,成为区域内旅游发展的核心城市,周围的咸阳、渭南、宝鸡、天水等城市为西安旅游业发展的边缘区域,表现为一个典型的“核心—边缘”模式。 二、关天经济区旅游一体化的合作基础 (一)旅游资源基础 关天经济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等类型,既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又有差异性和互补性。众多的资源类型为旅游一体化整合、提高整体吸引力提供了基础,而其中最具优势的资源集中于历史人文方面,是国内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富集区。旅游资源中的文化要素包括伏羲女娲、炎帝、黄帝等中国始祖文化,大地湾、北首岭、梁带村、半坡等原始遗迹文化,周秦汉唐等中国盛世文化,麦积山、法门寺、大雁塔、楼观台、龙门洞等宗教文化,以及关山、秦岭、渭河等山水文化。关天旅游一体化发展可以根据区域文化特征,在产品及线路设计、形象塑造、营销宣传等方面,从大区域整体文化入手,形成独具特色的整体性旅游形象。 (二)社会经济基础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继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之后我国西部第三个国家级经济区,是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各地在经济发展上各有所长。西安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铜川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石灰石、油页岩资源储量大;宝鸡工业基础雄厚,是西部工业重镇,装备制造业优势突出,重型汽车、数控机床、精密磨床、电子仪器仪表、石油钻采设备、铁路桥梁及钛材等60多个产品销量居全国或世界同行业前列;咸阳被誉为“中国第一帝都”,拥有深厚的传统医学文化积淀,历史上名医药师荟萃,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医学文化遗产,素有“医药保健城”的美称;渭南是陕西“粮仓”、“棉库”,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是陕西最大的果品冷藏群和全国最大的果汁生产基地,也是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杨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而今已成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997),突出的农业优势使其被誉为中国“农科城”;天水有“陇上小江南”之称,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的区域工业体系,天水也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之一,发展种植业和农林产品深加工业前景广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上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为整个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三)交通设施基础 便捷的交通条件是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关天经济区交通设施良好,贯通东西的陇海铁路是这一区域的铁路交通动脉,随着宝天高速的开通,高速公路也横贯这一地区。目前关中地区已经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畅达的交通网络,基本实现了区域内部通道和对外交通干线网络化。特别是西宝、郑西高铁的开通和对高速公路的改造,以及各重点旅游景区线路的完善,使经济区的旅游交通更为通畅。根据《关天规划》方案,关天经济区下一步将继续大力发展公路及铁路交通,扩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新建宝鸡机场,迁建天水机场。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所有县(市、区)通高等级公路,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两环三横四纵六辐射”高速公路网络。 (四)产业政策导向 国家在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旅游业是经济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陕西是我国现代旅游发展最早的区域之一,而关中地区的旅游发展一直是陕西人文旅游的核心。随着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关中地区各地都出台了支持旅游发展的产业政策。西安市以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主线,通过放宽旅游市场准入、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等保障措施,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第一主导产业;渭南市发改委深入市内各景区景点调查研究,学习借鉴旅游产业发达地区的经验,结合渭南实际,提出了《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咸阳与西安合作建立“大长安国际古都旅游圈”,以提高自身旅游价值;宝鸡市在2009年初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并成立文化旅游发展的专门委员会,提出了一系列与旅游有关的招商引资项目;天水市通过制定高标准旅游规划、加强营销宣传力度、加大对旅游的投资来确保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并且主动与关中地区各城市联系,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经济合作共同体。地方政府种种积极的产业政策成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促进关天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共同打造精品线路 关天经济区内各城市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较强,要想充分发挥其旅游资源优势,区内各方必须用“大旅游、大发展”的思想指导旅游一体化发展,共同编制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打造统一的关天经济区旅游品牌,树立关天经济区旅游的整体形象。在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时,既充分体现各自的特色又能整合共同的优势,既有特色项目又不会产生近距离的替代产品,借对方的资源优势来弥补自己的资源缺陷,共同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线路,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完善差异化的旅游产品体系,构建互补的旅游产品群,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 (二)构建关中—天水无障碍旅游区 无障碍旅游是各旅游区为了消除区域壁垒,达到区域间旅游经济合作,旅游资源、产品、市场和信息的共享,实现旅游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新型的区域旅游合作形式。构建关天无障碍旅游区需做到以下几点。实现游客在关天经济区旅游过程完全无障碍,在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都能达到同城旅游的效果;允许经济区内其他城市的旅行社在自己的区域内开设分支机构,鼓励优秀旅游企业跨城市连锁经营;逐步取消关天经济区内的国内旅游地陪制、跨城市旅行 社组团及其他旅游壁垒和进入障碍;在交通上,要突破行政区域界线,优化区域交通网络,实现区域内主要景点、景区之间的高可达性,从而真正实现无障碍旅游和区域旅游的—体化。 (三)建立经济区共享信息市场 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行为决策是否有利于双方合作的展开,依赖于各合作方信息的对称性。因此,为了使区域旅游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各城市之间经济政策和相关措施要尽可能公开,以增加区域旅游合作的可预测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相互信息封锁而导致的合作风险。各地应加快建设区域信息化交流网,加强与国家以及国际相一致的电子商务规则标准和法规等方面的建设;建立区域信息交流协作机制,加强区域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内公共主干信息传送网、卫星传送网、信息应用系统的联通;联合出台电子政务信息和信用体系信息的共享方案,尽快建立跨省区、覆盖整个区域的旅游信息平台,保证游客在异地可直接了解到区域内任何一地的住宿、旅游产品等方面的信息,使各旅游城市互为旅游客源地、互为旅游接待地,通过高效的信息平台,做到旅游信息共享,实现多方互利共赢。 (四)实现经济区旅游整体促销 要加强关天经济区内各城市之间的交流,推动各市旅游共同发展。以提升区域旅游形象为目的,建立政府、企业联合的宣传促销机制,把一些品位度较高的旅游景点进行打包宣传促销。各市应积极组团参加对方城市主办的线路推介会、旅游文化节、旅游论坛等活动,相互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在可能的情况下,联合组团参加国内、国际旅游展览会,共同编印旅游地图、旅游指南、旅游画册,制作旅游光碟,合力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积极利用政府信息网和旅游网,实现各市旅游网站友情链接,不定期区域旅游协作信息;对区域内各城市间旅游宣传片进行置换播出,让本市市民能够了解区域内其他城市最新的旅游资讯,激发市民旅游动机,实现客源互动;实现旅行社、星级饭店、景区、交通等宣传促销互动,使旅游线路推介宣传品进大堂、宣传音像品进客房、旅游工艺品和土特产进商场、菜肴风味小吃进餐厅;在本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设立区域旅游宣传咨询专柜,在星级酒店互相摆放对方城市的旅游宣传资料,扩大旅游宣传促销的覆盖面。 (五)鼓励区内各地市民互访 为积极营造关天经济区旅游快速发展的氛围,尽快形成“中国国家地理中心之旅”(首届关—天经济区各市旅游局长座淡会中提出,2010)的热潮,区内各大城市应共同实施市民互访旅游计划,即在政府的主导下,指定专业旅行社,通过工会、妇联、教育、老龄委、共青团等组织和部门以及街办、社区,组织行业职工、学生、老年人和市民,开展以两市互为旅游目的地的各种奖励游、疗休养游、修学游、夕阳红游、休闲游等形式多样的市民互访旅游计划,以此引领旅游导向、实现旅游互动;在政府主导下,由旅游、文物、交通等部门与旅游企业携手,以优惠价格、优良产品、优质服务,互推惠及民生的旅游产品,以此激发民众的旅游动机、刺激旅游消费 旅游经济论文:印度尼西亚经济的新支柱:旅游业 印尼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海洋,火山与湖泊等自然景观,遍布各地的名山古刹,以及多姿多采的民间文化,使印尼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有着许多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长处和优势。印尼旅游业起步较晚,但7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迅速,外国游客和旅游外汇收入与年递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为商业、酒店业以及旅游商品的生产带来了生机,而且解决了大批社会闲散人员的就业问题。旅游业已成为印尼国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 一、迅速崛起的旅游业 1976年印尼接待外国游客40万人,1979年上升到50.1万人,1981年为60万人,1982年为59.2万人。在1983~1989年期间,赴印尼旅游的外国旅游者人数以年均15.6%的速度增长,印尼接待的外国游客人数由1983年的64.4万人增加到1987年的106万人(首次突破百万大关)、1988年的130.1万人和1989年的162万人。旅游业直接创汇也由1983年的4.4亿美元上升到1988年的10.6亿美元和1989年的12.8亿美元。进入90年代以后,印尼旅游业继续呈现勃勃生机。1990年印尼接待外国游客217万人,旅游外汇收入18.9亿美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33.9%和47.3%。1991年印尼政府举办“1991年印尼旅游观光年”,欢迎世界各地游客到印尼观光旅游,结果当年到印尼旅游的外国游客达到250万人,外汇收入25.2亿美元,首次超过橡胶业,成为仅次于石油天然气、纺织成衣和胶合板业的第四大创汇行行业。1992年和1993年,印尼吸引外国游客分别为320万人和340万人,外汇收入进一步上升至32.7亿美元和36.4亿美元。1994年到印尼观光的外国游客突破400万人大关,超过政府原定的390万人目标,外汇收入46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17.8%。1994年12月31日,苏哈托总统宣布1995年为“印尼共和国独立半世纪之年”,旨在进一步提高印尼观光旅游业的吸引力,使更多的外国游客到印尼观光。预计1995年印尼将吸引外国游客450万人。据印尼旅游与邮电部长预测,在1999年以前,旅游业很有可能取代油气、纺织和胶合板业而成为印尼赚取外汇最多的行业。到印尼旅游的国外游客主要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和澳大利亚。国外游客在印尼的停留时间平均为12天,超过大多数亚洲国家。每个外国游客在印尼的消费是逐年提高的,1990年每个外国游客在印尼的平均消费额为966.81美元,平均每天81.79美元;1994年每个外国游客的平均消费额提高到1194.43美元,平均每天115.63美元。 二、政府的政策措施 印尼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得益于自然、地理条件和文化传统,而且更多地得益于政府为发展旅游业而采取的有效的政策措施: 1.简化手续 1983年4月印尼政府作出关于东盟、欧洲共同体28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逗留2个月以内的,进入印尼可免签证的决定。到1993年底为止,印尼政府已先后宣布对45个国家的游客免办签证,这些免签证的游客占印尼接待外国游客总数的90%以上。 2.成立专门机构,将旅游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并对旅游业投入巨额资金 印尼从1969年开始重视发展旅游业,成立了旅游、邮政和电讯部,下设专门负责旅游业的旅游局;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印尼把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正式列入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此后,印尼政府制订的几个五年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都对旅游业的各项发展指标作了具体的规定。1990年10月,印尼颁布了《旅游法》。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印尼政府每年都拨出大量资金发展旅游业。政府对旅游部门的投资,1992年为13亿美元,1993年和1994年分别为5.52亿美元和4.05亿美元。政府还鼓励私人投资旅游业,加速旅游设施的建设。 3.积极发展国际航空事业 从1984年开始,印尼国营鹰记航空公司开辟了国际航线,目前该公司已同世界上的28个城市有定期的航班往来业务。此外,印尼还允许28家外国航空公司开通至印尼的航线,为了更多地吸引外国游客,印尼1989年宣布开放雅加达的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棉兰的婆罗尼西国际机场、巴厘的乌拉莱国际机场和万鸦佬的萨姆拉杜朗宜国际机场。 4.兴建旅游宾馆,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印尼政府最近几年对旅游业的投资主要用于兴建旅游宾馆。印尼目前共有623家国际标准的宾馆酒店,其中29家为五星级,51家为四星级,客房总数57389间。据预测,到2005年,印尼必须再兴建14万间客房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需要。印尼已在全国建立35所旅游学院、60所旅游中等专科学校以及30多个旅游和饭店员工培训中心,旨在为旅游部门输送合格的人才,提高服务质量。 5.与周边邻国开展旅游合作 印尼已同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达成协议,共同投资5.7亿美元,将三国沿海地区开发成国际旅游度假胜地,建成“东方加勒比旅游区”。印尼还与泰国和马来西亚的旅游机构协商,建立具有协调功能的常设旅游联盟机构,以加强三国旅游业之间的相互合作、联合促用和共同开发。印尼还与缅甸签订了旅游合作协定,准备帮助缅甸培训高层次 旅游管理人才和服务人员,进而推动两国的旅游合作。 三、发展趋势 印尼虽已跻身于世界20大旅游强国的行列,但仍远远落后于其东盟邻国—泰国和新加坡,即使与马来西亚相比也有不少差距。由于印尼国内对石油需求日益增加,很有可能在2000年停止出口石油,印尼纺织品出口则已面临中国、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以及欧美各国贸易配额的限制,胶合板的出口增长速度也已开始下降。因此,旅游业在印尼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重要。为此,印尼政府提出今后开拓旅游业的几项新举措:加强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民众的旅游意总值;增建旅游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增设新的旅游项目,发展会议旅游和海洋旅游;加强旅游专业化,等等,以推动印尼旅游业再上新台阶。 在加强对外宣传方面,印尼政府准备在海外设立更多的办事机构。目前已在新加坡、东京、法兰克福、悉尼、洛杉矶等地设立了印尼旅游促销中心,今后拟在荷兰、法国、加拿大也设立类似机构。印尼还准备利用各种机会,推出各种形式的旅游观光活动,政府继1991年举办“印尼观光年”之后,又于1992年1月发起一场为期10年的“欢迎到印尼旅游”的运动。作为该活动的一部分,印尼1995年在日惹主办了国际旅游文化会议,在泗水举办世界帆船比赛大会,并全年在欧洲举办印尼文化活动。同时,印尼还计划派出更多的艺术代表团出国访问演出,在国外举办文化艺术展,宣传印尼旅游业的魅力。 印尼政府已意识到发展“会议旅游”的重要性,并将此作为推动今后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为此,政府为到印尼举行的国际性地区会议提供现代化的会议场所、配套的先进通讯设备、训练有素的服务人员、便捷的交通等,并为与会者安排丰富多彩的会间节目及会后娱乐。90年代以来,印尼政府先后在雅加达举办了“1990年印尼旅游展览会”“1991年贸易与旅游展览会”和“亚太旅游协会论坛”,在万隆举办了“亚洲旅游业讨论会”,在巴厘举办了“亚太旅游协会第40届年会”以及“世界旅行社代表大会”等。1993年,印尼作为东道主承办了世界旅游组织第10届大会和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199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次非正式首脑会议在印尼的茂物举行。据统计,1993年在印尼共召开了642个国际会议,与会者共计12万余人。1994年印尼共接待了有14万多人参加的753个国际会议。这些会议不仅为印尼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而且大大提高了印尼的国际知名度。现在印尼政府正致力于兴建国际会议中心,并计划将雅加达、棉兰、万隆、三宝垄、日惹、泗水、登巴刹和乌云潘当等八座城市逐渐发展成为会议旅游中心。 印尼政府希望到“六五”计划结束时的1999年,到印尼的外来观光客增加到600万人,2000年上升到700万人,到2005年进一步增加到1100万人,届时印尼可能超过泰国,成为东南亚地区接待外国游客最多的国家。 旅游经济论文:刍议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 【摘要】 在旅游业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经济产业部门乃至经济支柱产业的今天,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理想的形式,已在我国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成为许多地方和部门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开发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形式,将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对于避免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近二十年来,国内外的业内人士、学者们定义了生态旅游,并研究指出必须依照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资源长期培育生态旅游,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倡导生态旅游的观念。本文在原有的生态旅游研究基础上对其定义进一步地探讨,并对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加以分析。 【关键词】生态旅游 定义 经济意义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再定义 "生态旅游" (ecotourism) 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Ceballos-Lascurain(1996)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游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赏的景物不应受到破坏。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Hetzer认为所谓"生态上的旅游"应具备四个内涵:环境冲击最小化(minimum environmental impacts)、尊重当地文化并将冲击最小化(minimum cultural impacts)、给予当地最大经济利益的支持(maximum economic benefits to host country)、以及游客满意最大化(maximum recreation satisfaction)(Miller, 1993)。 Ziffer(1989)从当地社会参与出发,认为生态旅游隐含了地方社区参与观光发展的模式,目的在于使得地方旅游的发展合乎地方的需要,使社区能适当地行销、设定旅游规范与产业经营规范,以及合理取得财务来源,用以支持提升社区的资源与环境品质。 世界银行环境保护署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山 禾,2004) 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山 禾,2004)是:"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是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国际上近年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情景中,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致词中指出的"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肩负着三个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经济方面要刺激经济活力、减少贫困;社会方面要为最弱势人群创造就业岗位;环境方面要为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必要的财力。生态旅游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为这三个重要的目标齐心协力的工作。"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经由国外传入我国并逐渐被接受,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在过去的十年中,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大量文献和资料都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讨、特征的描述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很多的专家和学者根据中国国情,赋予"生态旅游"概念以中国特色(马聪玲,2002)。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如"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 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展开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旅游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到大自然中去的,将自然环境教育和解释寓于其中的,受到生态上可持续管理的旅游。"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暂行办法》中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目前,生态旅游一词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其概念的定义仍存在很大争议,有的定义仍沿续绿色旅游和自然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旅游产品。而新的观点则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可分为三个范畴: 一、 从旅游发展战略上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这一定义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生态旅游核心概念,把生态旅游看作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功能的旅游是生态旅游。 二、 基于旅游主体行为对生态旅游定义。这一概念倾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为生态旅游核心内容,将生态旅游做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如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类型。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相对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 从旅游资源价值观的角度定义生态旅游。这一定义强调旅游管理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资源价值观,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观。 总之,生态旅游定义应包涵两个基本内容:首先,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第二,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中国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上形成了两个热点:一个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判断和注意问题的研究,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 二、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探讨 从以上生态旅游的定义中我们发现,旅游资源与景观环境,人文资源紧密相关。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地理学者 Kirk(1951) 即指出:在被人类感知之时,环境被赋予了形状、内聚力与意义的整体,一旦意义被赋予后,便会代代相传(Johnston,1986)。近期研究指出,在旅游景观的概念里,除了早期Carl O. Sauer (1925) 所关注的物质面向之外,尚存在其它不同异义,例如象征(symbolic) 或美学面向等隐喻的景观概念陆续被学者们提出。他们对于文化在景观描绘及意义赋予上所扮演的角色以不同的定位,并对于文化和意识形态而具有选择性对景观观赏行为作出分析。景观是人类周遭可见的实体环境,也是一种可以提供人类利用的资源,因此它提供的利用功能就成为人类保护它的理由,生态旅游理念的提出就具有其特有的经济意义。 (一) 生态旅游是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保护。作为一种资源从架构上进行分析,旅游景观不仅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且遭到破坏就无法复原,具有不可逆性。不论是人口、科技、交通工具的发展,还是经济全球化使得旅游的"加速增长",或随成长而来的并发症(冲击),地球上有限资源所受的压力日增,大量消费的结果,使旅游资源日益趋于匮乏。从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物质循环是地球循环系统中的一部份。由于地球的岩石圈所含的物质惰性最大,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对人为物理变化最具抗拒性,换句话说,旅游景观的改变具有持久性,因此也就使它具有非再生性资源的性质。 (二) 生态旅游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品质的不断需求。马斯洛(Maslow,1968;1971)提出的人类需求层级中,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 (Self-actualization),以及求知、求美的需求。无疑的这是真善美的境界。旅游活动包括在大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欣赏以及在文化环境中,对人文景观的欣赏。从这种活动中不仅获得适当的身心运动和锻炼体魄,使身体更加健康;更因为活动中的静态休闲活动以及净化心灵满足人们生理上及心理上的需求,获得的各种感受 (feeling),而使他感觉幸福(Sense of well-being),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自尊的情怀,以及对精神上的追求。这些都是人类经验(experience)的有益面,强烈的使人获得满足感,强烈的使人感到幸福,使人快乐。除了这些身心所获得的感受之外,同时也获得知识、记忆、价值、态度、信仰、感动、欲望、情调等内心的成长。这些感受的获得正是情意教学的目标,也正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行追求的成果。再者,旅游资源所提供自然实习是大众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好教材与教学环境,也是对书本教材的有益补充。最后,由于从事旅游活动的增加,人们对于生态旅游和环境品质重要性的普遍了解,人类要求清新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源,以及减少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破坏的诉求。由此可见,人类的生活需要生态旅游进行调剂,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求,人类情愿花钱去获得更好的旅游质量。总之,不管时代多么进步、工商业多么发达,人类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是不可能降低的。 (三) 生态旅游是对历史资源的传承和延续。当我们在西方文明的侵袭下慢慢失去民族传统特点的时候,属于我们的旅游资源也渐渐地消失,如果我们不能以生态旅游的理念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那么民族的文化也就真的没落了!旅游资源是经由中华民族祖先的血汗、智能以及梦想改造而成的,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相当的重要的遗产。从旅游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个历史阶段的痕迹,这些痕迹使我们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象征意义和潜作用力,生态旅游也后世子孙留下最好的宝贵财富。 (四) 生态旅游的社会生态价值链。大自然是一切科学发展的泉源,提供科学研究的环境。无论是生物科学﹑自然科学﹑或是工程科学都可从自然中找出法则。同时,旅游资源提供了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场所。由于无限制地不当开发及大型的人类社会活动,因此生态旅游将有助于集水资源保护、生物的保护、人文形态的保护﹑历史与古迹的保护﹑原始环境的保护﹑游览观光资源的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的保护等。可以避免许多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灾害,而成为安定的自然环境。 (五) 生态旅游的经济影响体现为三个方面:直接、间接和交叉影响。直接影响反映在单个旅游者会由于生态旅游环境和行为支出增加,而间接影响体现为提高其它的旅游 消费行为,交叉影响是生态旅游带来的诸如"口碑效应"等潜在影响。生态旅游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观能够不断地促进区域的经济活动,通过经济利益的再分配过程可以使社会分工达到合理化,扩大社会就业机会。正如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秘书长艾杜阿尔多·佩德罗斯在第二届国际生态旅游论坛(2004)上指出的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旅游经济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就业方面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尤为显着。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总裁让-克劳德·鲍姆加腾认为,私有企业进行生态旅游开发除盈利外,还要保护环境,取得社区的支持。同时,厄瓜多尔学者奥斯瓦尔多·马吉奥研究得出一颗50年古树发挥生产氧气、清理污染、保持水土流失、为动物构建家园等作用,其价值为19万美元的结论。可见,生态旅游构筑的价值链不仅仅是现实经济意义上的,也是潜在的,长期的(聂晓民,2004)。 三、结论 研究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的目的所在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们人类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资源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和人文的物质;环境则是资源的状态;而旅游生态就是在旅游过程中人与自然界中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观就是资源的持续利用。通过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应该维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要求维护生态平衡。人类不可能不发展,生态不可能不改变。生态平衡既然不可能恢复,只有树立生态动态平衡维护观才是科学的,才能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服务。 当我们追溯历史,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是基于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人类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尽管人类开始懂得理解自然,亲近自然,明白自然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但更加应该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现在,我们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应该回报自然,在原生态保存完好的景区景点,应采取开发单一旅游线路、不要过多地搞人工建筑、限制游客数量、规定活动范围等方法来尽可能地减少发展旅游业给当地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遵循自然法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在开发资源、增加当地收入中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旅游经济论文:体验经济下旅游者需求转变和消费决策层次分析 一、当今我国旅游者需求分析 (一)传统旅游者与当代旅游者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由服务型经济模式向体验型经济模式转变,当今旅游者的出游心态、出游行为与出游目的都与传统旅游者有所不同,而旅游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态度,也逐渐开始向体验产品和体验服务方向转移(邵炎,2012)。传统旅游者与当代旅游者的特点对比,详见表1。 当代旅游者相对于传统旅游者对野外活动更具自主性和积极性,注重在野外游玩过程中的自身体验,地方特色对当代旅游者较之传统旅游者更具吸引力。总体上来看,当代旅游者已经由不成熟向成熟逐渐转变,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者出行独立化;对旅游消费品的选择需求个性化;对旅游路线不再局限,偏向于随性出游;对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旅游景点能够细心观察游览;在旅游过程中开始亲身参与,且懂得保护景点(贾丽霞等,2012)。 (二)当代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转变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广大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升带动了我国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2011年,我国旅游产业较之往年有明显复苏迹象,全年旅游收入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全年接待入境游客1、35亿人次,同比增长1、24%,全年入境旅游收入484、64亿美元,同比增长5、78%;国内旅游人数26、4亿人次,收入1、9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和21%;旅游业总收入2、2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8%(王海莉,2012)。从数据上可以看到,旅游产业在我国市场不仅巨大,且发展速度快。如何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爱好,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当代旅游者的思想逐渐开放,旅游独立化、个性化、自由化成为几大新特点,人们对于旅游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基本的改变,旅游者不再只是以到达旅游终点为目的,旅游途中的体验和经历也成为他们关注的重要部分。 消费结构改变:传统旅游者在旅游途中较注重物质需求,而当代旅游者较之于他们,更多的倾向于体验情感,对于旅游产品能否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更加重视。传统旅游者旅游只是单纯为了在景点留下足迹,这是与当代旅游者最大的不同,当代旅游者更多的注重在旅游过程中对本身情感的释放(曹杨等,2011)。所以当今旅游产业要想继续拓展旅游市场,其旅游产品不应仅仅局限于保质保量的原则,应将产品与旅游者紧密联系,充分考虑当代旅游者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化追求,满足旅游者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对旅游产品的各种审美标准。 消费内容改变:传统旅游者喜欢组团旅游,较为大众化;而当代旅游者更喜欢一个人单独旅行,追求自由与个性。由于旅游业发展速度快,导致很多旅游工作者来不及对旅游产品重新规划,不能满足当代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和消费欲望,这是很多旅游景点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江杉等,2011)。当代旅游者的体验经验以及对景点的认知度较之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对旅游产品的审美眼光也有了质的改变,普通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再满足他们对消费品的体验需求,自然不能引起他们的消费欲望。近几年的旅游消费者开始倾向于年轻化、独立化以及个性化,很多旅游景点开发的旅游项目诸如探险、极限运动、美食旅游、景点一日游等,满足了大部分当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体验需求(张玉香,2011)。 消费方式转变:传统旅游者倾向于随大众旅游,所以在旅游途中进行消费的时候,大部分旅游者都会有一种被动接受消费的心态。当代旅游者更喜欢主动参与,随自己的喜好和情感需求去消费。在体验经济背景下,旅游产业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当代旅游者作为旅游产业的消费主体,充分考虑了个人的个性化需求、精神需求以及物质需求。这种情况下旅游产业应当更积极主动的迎合旅游者的意愿,满足他们在旅游途中主动参与体验的欲望,实现他们对自我情感释放和自我价值肯定的最终旅游目的。 (三)体验经济背景下旅游的特征 1、旅游消费情感化。人类的需求,可将其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人类经过几千年的文明进化,在生理上的需求和安全上的需求基本已经得到满足(许建,2010)。依据我国的经济发展特色,对于人们在情感和归属上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小康阶段。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富裕阶段。有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超过80%,虽然还未达到富裕阶段,不过由于多元化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我国消费者在消费思想和观念上都能够跟国际接轨,所以在这一阶段,消费者在考虑情感需求的同时也逐渐开始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2、旅游消费个性化。每一个旅游者都不属于相同的消费层次,这就需要旅游产业对旅游者的需求提供多层次性。现在的旅游群体已经由传统的中年化向年轻化转变,旅游消费主体的转移也直接导致了旅游产品的结构特点发生改变,当代旅游者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制定旅游路线,旅游过程也不再像传统旅游者那样固定的旅游模式,自由化、多元化、个性化以及体验化是当代旅游者旅游中的主要追求。 3、旅游消费参与化。经济模式由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过度,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自然也有所转变。作为旅游者以往只是被动跟随,而当代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显然主动性更强,能够自主规划参与,且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旅游行程变得丰富多彩。很多当代旅游者会主动参与对各种消费产品的生产环节甚至设计环节,当旅游者自己文秘站:成为产品生产者,价值创造者后,实现自我价值的感觉会油然而生,这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阶段,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结果的一个缩影。现在旅游者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旅游过程的各种互动项目中,不仅正面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使旅游者的身体得到锻炼。 旅游经济论文:弘扬海洋文化 发展旅游经济 21世纪将是海洋经济时代,而海洋旅游业则是前景广阔的海洋产业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海洋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主要的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旅游的主流。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发达国家,海洋旅游业产值一般都占到整个旅游业产值的2/3左右。在我市,随着八仙过海口、海洋极地世界、蓬莱水城保护开发等景区(点)的相继投入使用和动工,海洋旅游业也已占据了蓬莱旅游业的主导地位。如何进一步弘扬我市悠久的海洋历史文化,发展现代海洋文化,丰富海洋旅游资源,促进整个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海洋文化的概念 海洋文化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有关海洋文化的定义也多达几十上百种,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有的认为:海洋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是人类拥有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人认为:海洋文化是一种泛文化意义和文化现象,是海洋生态环境所提供的对人们生活、生产、价值观念、性格、习俗的物质的精神的总体文化现象和表现。西方学者认为:古希腊及地中海的文化就是典型的海洋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头等等。 当代海洋文化学科建设的积极倡导者,青岛海洋大学教授曲金良在其《海洋文化概论》中表述:“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和体系,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和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方式”。 海洋文化是相对于大陆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商业文化。海洋文化在任何时代都代表了当时的一种先进文化,其显著特点就是开放、开拓和进取。它是千百年来沿海人民顶狂风、战恶浪、不畏艰险、勇于拼搏、敢于冒险的精神的结晶。 二、我国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发展情况及相互关系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大陆文化,也创造了辉煌的海洋文化。早自秦汉时期,我国就已开辟了与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的海上交通和贸易往来。 然而,由于根深蒂固的重陆轻海思想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再加上近代列强的侵略以及其他各种原因,近几百年来,中国的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衰落了。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才真正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我们党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首先惠及包括我市在内的东部沿海地区,使得这些地区的海洋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海洋文化得以逐步发扬光大。改革开放为弘扬海洋文化提供了机遇和动力,反过来,先进的海洋文化又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也正是改革开放,才使得我国海洋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使得海洋文化得以重新振兴,从而在提高海洋意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使海洋事业得以快速发展。2003年5月19日由国务院印发施行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奋斗目标,为我国海洋经济今后一个时期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的伟大战略任务。要想把中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必须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必须有坚强的经济基础,也必须弘扬先进的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是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都是以濒临海洋为前提,以海上交通运输和商品贸易等为基础的。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是共生共荣、相辅相成、互相融合、相互促进的。海洋经济是海洋文化的基础。没有海洋经济,就不会产生海洋文化;没有海洋文化的繁荣,也就没有海洋经济的发展。只有大力弘扬海洋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才能促进海洋经济的繁荣,带动海洋产业和沿海各涉海行业的发展;海洋经济发展了,反过来又会促进海洋文化的繁荣,二者相辅相承。 三、我市海洋文化的主要特征 我市的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海洋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淀深厚的海洋历史文化 研究蓬莱的海洋历史文化,不能不研究古老的登州海道和独具特色的港口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蓬莱的航海活动就已兴起。地近辽东、中贯群岛、补给方便、航行安全,这些适应古代航船逐程推进航行的有利条件,使古老的登州海道闻名于世。春秋战国时期之后,登州古港一直是历代王朝开展海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便捷通道。齐桓公在此大兴鱼盐贸易,秦皇汉武在此寻仙求药,汉代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在此发轫,日本遣唐使在此整备转航。作为中国古代南北海运交通的重要枢纽,登州古港曾与扬州、泉州、明州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通商口岸”,享誉海内外。港盛城兴,登州古港的繁盛直接拉动了蓬莱的兴起,登州蓬莱被长期作为州、府所在地,成为胶东半岛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时间长达千年之久。 蓬莱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有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甲午抗日将领宋庆、晚清名医张伯龙、民族实业家丛良弼、一代枭雄吴佩孚、爱国将领于学忠、现代教育家杨振声等等。蓬莱有众多名人遗迹,朱处约、袁可立、戚继光王世贞以及冯玉祥、董必武等著名人士都曾留下诗文篇章。宋代诗人苏轼曾在蓬莱任过五日登州知府,写下了“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的著名诗篇《海市诗》。 (二) 浩气长存的海洋军事文化 北宋中期,登州古港的军事建设得到了不断加强。宋庆历二年(1042年),登州军民实施了大规模的港口改建工程,在登州古港入海口处筑沙堤以护战船,在港口东西两侧建寨城以安军营,建成了一个在古代难得的海防军事要塞,名曰“刀鱼寨”。以此为标志,登州蓬莱变成了北方最著名的海防要塞,登州古港的港口性质也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自然港变成了人工港,繁华的商贸港口变成了威严的军事重地。“刀鱼寨”的海防建设不仅体现在港口建设上,同时也体现于常备水军的建设上,登州水师是北宋时期京东地区唯一的水师。明洪武九年(1376年),在“刀鱼寨”的基础上环筑土城,增设军事设施,名曰“备倭城”,俗称蓬莱水城,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明代伟大的军事家、杰出的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曾在此操练水师,人称“戚家军”,为以后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独具魅力的海洋旅游文化 蓬莱拥有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蓝天、碧海、金沙以及离蓬莱近在咫尺的长山列岛,构成了蓬莱独特的滨海旅游资源。境内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景区蓬莱阁和蓬莱水城、亚洲展示面积最大的海洋极地世界、拥有我国最大的海上园林和最长的海上长廊的八仙过海景区、在建的妈祖文化艺术公园以及与蓬莱隔海相望并一起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海上仙岛”长山列岛等,构成了蓬莱丰富的海岛、海洋旅游文化资源。自2000年以来,蓬莱市连续成功举办了5届“和平颂”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盛典,同时还成功举办了全国帆板赛、沙滩手球赛等体育比赛,以及1988年、2005年两次海市蜃楼的全程拍摄和电视连续剧《八仙过海》的拍摄等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蓬莱的海洋文化内涵,开拓了发展海洋文化的新领域。 (四)多姿多彩的海洋民俗文化 蓬莱的海洋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渔灯节”。“渔灯节”是流行于山后初家、山后陈家、山后李家、山后顾家等渔村的节日,节期为每年的正月十三和正月十四。“渔灯节”是渔民的狂欢节日,规模最大的属山后初家和芦洋村。届时,渔民纷纷给龙王庙送灯、上供,祈求出海平安和渔业丰收。建国后龙王庙渐废,改为设供祭船、送渔灯、放鞭炮,近年又同时举行娱乐活动,场面壮观、热闹,吸引远近众多的游人前往参观,充分展示了蓬莱海洋民间民俗文化的魅力。此外,蓬莱的民间艺术渔民号子、大秧歌、剪纸以及蓬莱的饮食文化和土特产品等也都极富海洋文化特色。 四、我市海洋旅游经济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市海洋旅游经济的发展情况 旅游业是蓬莱的传统产业和主导产业,是蓬莱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增长点。2004年,旅游直接收入达到1.2亿元,综合收入达到15亿元,对地方财税贡献率超过30%。随着2004年9月亚洲展示面积最大的蓬莱海洋极地世界正式开业,我市海洋旅游经济收入已经达到了全市旅游直接收入的一半以上,占据了旅游业的半壁江山。无论是从经济收入方面,还是从对蓬莱旅游业的拉动发展方面,可以说,海洋旅游在我市的旅游业中已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方面,近两年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2003年,拥有我国最大的海上园林、最大的海上奇石林、最长的海上游廊、最高的海上楼阁的八仙过海口景区投入运营;2004年,拥有世界最大的展示圆柱缸、亚洲最大的热带雨林馆、国内最大的鲨鱼馆和海龟馆、亚洲展示面积最大的海洋极地世界投入运营;投资5亿元、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军港——蓬莱水城明代古军港保护性修复工程目前正在顺利进行,预计2006底可全部完工并对外开放;国电聂家沙滩室内海水浴场项目开发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之中,预计2006年底投入运营。随着以上项目的逐步投入使用,以不同历史时期的海洋文化为题材的海洋旅游项目极大地丰富了我市的海洋文化内涵,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旅游业的整体快速发展。 (二)目前我市发展海洋旅游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海洋旅游项目不够丰富,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 目前,我市的海洋旅游项目主要有蓬莱水城、海洋极地世界、八仙过海口等景区(点),以及部分海上观光和沙滩休闲娱乐等一些小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市的海洋文化内涵,促进了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海洋旅游经济要想达到一定的规模,仅靠这几个项目是不够的,在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向海岸景观要效益,向海岛景观要效益,向海上景观要效益,向海底景观要效益,全方位、立体化地利用好各种海洋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创造海洋旅游经济的规模效益。 2、对庙岛群岛的海岛景观资源未能充分利用,与长岛在旅游业发展方面的合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海岛景观资源是海洋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虽有丰富的海岸景观、海滨山岳景观、海洋历史文化景观等海洋旅游资源,但唯独缺少吸引力很强的海岛景观资源。长岛在中国版图上称为庙岛群岛(古称沙门岛),共由32个岛屿组成,总面积56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46公里,享有“中国的夏威夷”之美誉。这里一岛有一岛之奇,一景有一景之丽,因海蚀地貌形成的各种奇礁异石,古朴清幽,玲珑剔透。而其丰富的海岛景观资源正是蓬莱旅游资源中所欠缺的。如何进一步加强同长岛的合作,利用好长岛的岛屿景观,丰富我们蓬莱的海洋旅游资源,形成旅游经济的双赢,是需要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与研究的课题。 3、海洋旅游淡季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如何做到“淡季有活动、旺季有高潮”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研究 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存在较大差别,这种差别强烈地吸引着久居大陆和城市的人们,纷纷走近大海,分享大海带来的无穷乐趣。蓬莱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海洋资源、纷繁的神话传说、优美的山海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等旅游资源,每年吸引大约二百万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但由于北方地区气候等方面的原因,这二百万游客大多集中在4-10月份的旅游旺季,而在其它月份的旅游淡季游客数量相对较少。如何解决旅游淡旺季问题,做到“淡季有活动、旺季有高潮”,使我们蓬莱的海洋旅游资源在淡季对游客同样具有吸引力,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加强研究。 五、加快我市海洋旅游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探讨 (一)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全力打造海洋旅游精品 1、以游艇俱乐部为核心,推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 (1)游艇业的发展现状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世界游艇年消费额高达400亿美元,如果加上相关的维修、管理、娱乐等费用,全球每年的游艇经济收入将超过500亿美元。全球发达国家平均每171人就拥有一艘游艇,挪威、新西兰等地更高达每8人拥有一艘,就连内陆国家瑞士也达到每69人拥有一艘。中国虽然海岸线总长3.2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但游艇俱乐部的数量却寥寥无几。在造船上,中国已占领5%的国际市场,但游艇产业却几乎是一片空白,每年游艇出口仅有1700多万美元。 据统计数据表明,在当今世界船舶市场上,游艇工业在国际上有着巨大的市场份额。仅休闲豪华游艇一项,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每年的销售总额基本上保持在1600亿元上下,而最近几年更是上升至2000亿元左右,加上游艇配件和水上运动器材,年贸易额基本上达到3000多亿元,甚至超过商船和远洋发达国家的销售总额。因此,从未来发展来看,中国游艇业发展的潜在市场空间非常巨大。 (2)我市游艇业已具备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条件 从发展游艇娱乐业的条件来看,我市已具备了发展的物质条件和消费群体基础。蓬莱是全国著名的海滨度假旅游胜地,海岸线长65公里,与由30多个岛屿组成的庙岛群岛相距仅6.6海里,海岸景观和海岛景观资源丰富,为游艇娱乐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蓬莱市2004年人均GDP水平已达到30000元(3628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9649元。同时,蓬莱也汇集了相当规模的外商投资群体、企业成功人士和每年约二百万左右的游客,这更为我市海洋旅游业的大发展、游艇消费步入到中产阶段家庭提供了消费群体基础。可以说,目前我市发展游艇娱乐业的时机已经较为成熟。 (3)以游艇俱乐部为核心,开发系列海洋旅游产品 A、观海旅游产品。蓬莱海域风光秀丽,景色怡人。南望可看到“仙阁凌空”的蓬莱阁、怪石嶙峋的田横山、山峦叠障小泰山,北望可看到群岛罗列的庙岛群岛,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虚无缥缈、亦真亦幻的海市蜃楼。在开发上可以“游艇俱乐部”的形式向俱乐部成员推广专门设计的旅游线路产品,向国内外游客宣传各种形式的观海旅游。 B、海洋体育竞技旅游。蓬莱沿海海岸线漫长、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海洋体育竞技旅游条件优越。可以发展海钓、游泳、帆船、帆板、摩托艇、冲浪、滑水、划船、水上飞机和沙滩足球、沙滩排球等运动。游艇俱乐部会员一般为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在长期的商场、官场生涯中,培养了一种敢于正视挑战的冒险精神,而海上体育竞技活动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刺激性和娱乐性特点,正符合了游艇会俱乐部会员的消费品味。并且,海洋体育竞技旅游符合国际旅游潮流,海上体育赛事具有轰动效应。可利用游艇俱乐部会员的名声、资源,迅速提升游艇俱乐部的知名度,使游艇消费更深入到普通消费者的心中,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同时还能够迅速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塑造蓬莱海洋旅游的品牌效应。因此,应优先将其开发成为蓬莱海洋旅游的拳头产品。 C、海洋夜生活。旅游夜生活是当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游艇俱乐部会员生活中的一块重要空间。开发海洋夜生活文化旅游,除了在游艇俱乐部建造和完善具有现代气息的舞厅、卡拉OK厅、高档夜总会以外,还应从蓬莱特色出发,开展具有海洋特色的夜生活文化旅游产品,营造一种蕴涵着丰富海洋文化内涵的夜生活氛围。 D、海洋渔业旅游。蓬莱海洋渔业旅游业的开发,可以开展参与性旅游。一方面,可以游艇俱乐部为核心,举行各种形式的钓鱼、钓蟹等活动,另一方面,也可让游人随船出海,开展垂钓和养殖旅游等活动。还可以兴办海洋渔业展览馆,陈列各时期的渔船、渔具等实物模型,使游客全面了解蓬莱海洋渔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E、海洋食文化旅游产品。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海味特色的食文化应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蓬莱海域盛产鲍鱼、对虾、海参等各种海珍品,用这些海产品制作出具有蓬莱地方风味的海鲜佳肴,还有驰名中外的加吉鱼,更是蓬莱的传统拳头水产品。“食”是旅游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目的不仅为大饱口福,更重要的是体会异国、异地的风情与文化。 F、以游艇俱乐部为核心,开展各种形式的品牌宣传活动。可以游艇俱乐部为核心,组织“游艇俱乐部发展与海洋旅游业开发国际研讨会”和“国际游艇拉力赛”等各种形式的品牌宣传活动。发挥蓬莱市游艇业的消费带动作用,为沿海地区游艇业的发展塑造良好的形象作用,将游艇俱乐部精心打造成蓬莱海洋旅游的一张名片,吸引海内外的游客在蓬莱享受全方位的海洋旅游服务,并为在蓬莱的成功人士和外商提供集休闲运动、办公、商务、联谊于一身的高档次的游艇消费活动,使游艇俱乐部成为一个成功人士业务交往的俱乐部,事业发展的平台。 2、开发水下潜艇观光旅游项目 海上蓬莱的秀美景色早已为世人所目睹,海底蓬莱是什么样呢?水下潜艇观光无疑对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据 新浪网六月十九日报道,我国首艘民用全潜式观光潜艇在大连完工并通过国际论证,而这艘被誉为“水下豪华客机”的民用观光潜艇造价仅为200万美元,远远低于国外同类潜艇,但其安全系数与在陆地几乎无异,技术性能优越。观光潜艇的国产化为乘坐潜艇观赏蓬莱海底的神秘景色提供了充分的可行条件。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国内只有海南三亚有一艘自芬兰引进的全潜观光艇,每位游客水下观光50分钟,收费近300元。我市如果能抢抓机遇开展水下潜艇观光旅游,必将成为胶东半岛乃至北方地区的又一个旅游热点项目。 3、以蓬莱水城为依托,建立海上影视基地 蓬莱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民间风情浓郁、神话传说纷繁、滨海特色鲜明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蓬莱阁、蓬莱水城、戚继光故里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百个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资源丰富。登州古港曾与扬州、泉州、明州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通商口岸”,享誉海内外。北宋中期,蓬莱变成了北方最著名的海防要塞,登州古港也由繁华的商贸港口变成了威严的军事重地,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目前,投资5亿元的蓬莱水城明代古军港保护性开发修复工程正在顺利进行,预计2006年底可完工并对外开放。工程完工后,蓬莱水城将重现明代古军港的原貌。以蓬莱水城为依托,结合蓬莱阁、戚继光故里、八仙过海口以及蓬莱和长岛海域的海洋景观资源,把旅游文化与影视文化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海上影视基地具有优越的条件。基地可以影视拍摄和旅游观光为主要功能。既可以拍摄以古代港口商贸和海洋军事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可以拍摄反映现代海洋文化的影视作品。游客除了可以在片场看到明星拍戏外,影视基地还可以不定期地举行明星与影迷的见面会,让游客"零距离"接触明星。观影视拍摄,邀明星合影,请明星签名,与明星互动,以明星的名人效应来宣传蓬莱,推动蓬莱旅游业的加速发展。 (二)加强与长岛的合作,充分利用庙岛群岛的海岛景观丰富我市的海洋旅游资源 长期以来,长岛与蓬莱在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尤其在旅游业方面,长岛对蓬莱的依存度较高。由于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原因,长岛与外界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蓬莱。蓬莱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与长岛的海岛景观资源呈互补关系。蓬长双方应该在旅游业的发展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特别是在对长岛的岛屿资源开发方面,更应该开展深入、有力的合作。蓬莱可以借助长岛的岛屿资源开发丰富自己的海洋旅游资源,长岛也可以借助蓬莱巨大的旅游市场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形成旅游经济的双赢局面。 (三)划分淡旺季重点促销区域,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工作针对性 蓬莱具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既有适合夏季海洋旅游的海岸和海岛自然景观资源,又有适合冬季海洋旅游的室内人文海洋景观资源,如海洋极地世界和在建的聂家沙滩室内海水浴场等。在旅游促销方面,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划分区域、突出重点进行宣传。如旅游旺季可以内陆地区为宣传重点,让久居内陆的人们亲身体会大海带来的无穷的乐趣;旅游淡季可以沿海地区为宣传重点,让常年生活在海边的人们体验到冬季在海水中嬉戏的享受和观赏海洋极地动物带来的乐趣,做到“淡季有活动、旺季有高潮、年年有创新”,有效地解决淡旺季海洋旅游旅客严重失衡的问题。 旅游经济论文:简述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论文关键词:旅游产业 区域经济 相关产业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产业的特性,认为旅游产业是后发展地区最具比较优势、具有率先实现对外开放和跨越式发展条件的产业。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经济性的产业,具有关联度大,综合性强,能极大推动经济的增长,我们需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树立发展旅游产业的观点。最后,作者指出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必须注意旅游产业的发展的落脚点、盲目扩大景区产业规模以及旅游产业小圈子等方面问题。 一、旅游产业是后发展地区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 贫困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世界许多国家都十分关注并提出了不少解决此问题的对策与措施。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贫困落后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但同时也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落后地区应该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而放弃机会成本较大的产业重点发展,西部的农牧业和采掘、原料工业长期以来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其存在的基础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大,而这一部分成本既没有从经济的角度进行量化考核,也没有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环境保护的考察。现在看来,其实际的机会成本是非常高昂的,不具备继续作为先导产业的条件。 西部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具有独特性,旅游产业是西部真正的优势之所在。从自然旅游资源来看,目前西部12 省区拥有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占全国总数的35 %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占总数的34 % ,国家森林公园占总数的18 %;从人文旅游资源来看,西部12 省区拥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占全国总数的32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总数的28 %。同时,西部还是我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有特色,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旅游业本身以及它带动的相关行业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从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而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提供一个适当的结合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通过开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开发特点鲜明、品位较高的旅游产品,而且能够通过旅游开发及旅游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摆脱以往部分地区因贫穷而破坏生态,越破坏越贫穷的恶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旅游产业具有率先实现对外开放的产业优势 旅游经济本身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一个地区独特的旅游产品可以吸引大量的境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从而使旅游业一步成为对外开放的外向型产业,这不像其它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那样需要较长的整体水平提高过程。旅游产业总体上看不是高技术产业,对人才、技术的要求也低于其它高创汇产业,只要其旅游产品具有特色,对外知名度高,吸引力、竞争力就强,就可能使其国际旅游在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尚不高时能得以快速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自身也需要对外开放。这是因为,一个地区发展旅游尤其是国际旅游,必然要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水准的旅游接待设施,如宾馆、餐馆等,这些设施,一开始就必须按国际旅游的通用标准进行建设,与国际接轨;这些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一开始就引进外资和外国的管理方式与模式,促进了与国际的接轨,从而使得旅游产业成为了不少地区率先对外开放并推动地区对外开放整体步伐加快的先遣队。旅游业的发展等于向外国人开了一个窗口,比较全面地展示该地区的面貌促进外国人对该地区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对外国人需求和国际惯例的了解并对各相关要素加以改进,促使旅游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旅游区的投资环境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改善,加快其对外开放的力度与步伐: 首先,旅游业建设发展的蓬勃兴起,可以并且在很多地方己经带动了欠发达旅游地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及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为旅游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如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也为外来投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实际上,贫困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同时也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这些地区往往存在着基础设施差,进不来、出不去等问题,从而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自中央确定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的支持,尤其是对旅游业等产业的支持,其中发行国债的相当一部分将投入到对西部地区旅游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这是西部旅游地区难得的发展机遇。 其次,从旅游业的微观组成部分一一旅游企业的发展来说,也会对旅游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中,旅游企业率先走向国际市场,领风气之先,引进外资、人才和境外先进的经营方式,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引进各类旅游企业,通过这些企业先进而规范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将对旅游地区当地政府部门和当地企业的管理和运作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从而促使旅游地区总体投资环境的改善。 再次,旅游业的发展可改善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旅游地的地区形象和城市形象。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绿化工程、退耕还林等同时进行,协调发展,它不但可使以往的山川更秀丽,也带来接待地环境形象的根本改变,绿化档次越来越高,环境也越来越好。这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是个极大的推动。 最后,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对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方面的要求,也有对良好的旅游环境和社会风气等软环境的要求。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地区还需要通过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旅游经营服务者、旅游接待地居民文明礼貌,旅游环境整洁优美,旅游活动健康高雅,这样便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同时也为旅游地区的总体投资软环境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尤其是国际旅游的发展,能够带动旅游地区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和创新,使旅游地区在观念上进行超前思维和创新思维,这对推动地区的对外开放,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旅游在引来人流的同时,还会引来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例如被国际风筝协会推选为"世界风筝之都"的山东潍坊,过去只是一个手工业小城,自美国西雅图风筝协会主席赴潍坊旅游从而引发了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以来,不但吸引了大量游客,利用外资也硕果累累,第五届风筝节总成交额达10·66 亿元。 三、旅游产业是具备跨越式发展条件的产业 有关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从摩尔根的人类文化论到马克思、恩格思的历史唯物论,都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生产工具。在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的阶段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但是,我们通过以下对旅游业本质、内涵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旅游业最具条件超越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这并不违背上述理论和原则。 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与通常工业生产产品所需要的要素不同,对生产工具的要求与工业产品生产也有较大不同,旅游业不需要生产的厂房,不需要对所生产产品的粗加工和深加工,不需要相应的机器和工业产品生产完成后必须的物流配送体系,旅游业所需要的只是在旅游产品形成后为游客消费(参观、欣赏) 这些产品时提供服务的劳动者,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可由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人力资源培训来解决。旅游业所需要的资源与工业生产所需要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也不相同,更注重资源的整体组合,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各项重要的组成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就直接成为旅游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业更加需要管理和服务要素,不光是为调整旅游业的中间环节(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企业) ,更重要的是对旅游消费者多样化的、不断提高的需求能做到更好地满足。由此可见,旅游业所需的生产要素与以往各种产业所需的生产要素有所不同,这说明旅游业发展本身具有的特性与人类生产力发展阶段,与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性、阶段性可以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超越本国、本地区生产力发展的阶段。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对旅游业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必须加以有效整合,提高要素的发展水平。 四、旅游产业能够通过自身的加速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在促进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己是一个无可争辩、无法逃避的事实。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己进人到后工业化时代,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点己转向以低成本、低消耗、低环境破坏为特点的绿色经济和以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为特点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太空技术为主的高科技经济,也就是着力于生态社会、知识社会的发展,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在紧跟世界发展趋势,致力于追赶甚至某些领域的超越。但是,对于广大的不发达地区尤其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非常落后,它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实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由贫困向温饱的转变。而实现这个转变,面临的将是项目如何选、资金人才哪里来、市场哪里找等一系列对于他们而言非常艰难的"哥德巴赫猜想"以及对生态可能造成的严重破坏。那么,对于那些旅游资源富集的欠发达的非工业地区,能否找到一条捷径绕开工业文明的道路而直接跨越到生态社会、知识社会呢? 答案是肯定的,捷径之一就是发展相对而言投资较少、招商较易、市场风险较小,同时又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产业的旅游业。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发展阶段和发展前景来看,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是具有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可能性的产业。我们知道,我国西部地区一些省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现在基本上还处在农业社会阶段,刚刚进人工业化初期,如果按照传统的思路就是工业化一步一步发展,但很难有超越。所以,必须以也完全可以以新的观念进行发展创新,大胆地提出并努力推进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使这些省的总体经济发展实现一个跨越,从工业化发展初期直接跨越到生态社会、知识社会。 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且还可以使贫困地区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水平而率先实现人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如果说国际旅游可引起旅游客源国的财富向旅游目的地国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使财富进行再分配,那么,国内旅游则能把国内财富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转移,使国内财富在地区间进行再分配。一般地说,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外出旅游的人数较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外出旅游的人数较少,当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足以吸引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前往旅游时,这些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消费对当地的旅游生产显然是种外来的刺激。这种刺激,不仅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是个促进,而且由于旅游业的联带性,对当地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也是个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兴办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一业兴而百业旺,可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缩小自己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近年来,中国一些整体经济发展基础较差、水平较低而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老、少、边、穷地区(即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穷困地区) ,走向旅游脱贫、旅游致富之路,就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如贵州省紧靠黄果树景区的黄果树村,1992 年全村人均吃粮200 市斤,人均年收人130 元,随着黄果树景区的开发,许多农民投身其中,到1998 年全村人均吃粮400 市斤,人均年收入增至2000 元,一步由贫困迈入了小康,黄果树村也因此而实现了贫困地区经济的率先跨越。 旅游作为一个产业,不仅可以"治穷",一个景点富一个县,一个景点富一个村,一片景点富一个镇;而且可以"治愚",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在四川阿坝州旅游景区开发初期,游客去后,老百姓都不好意思去卖东西,卖的时候也不会讨价还价。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头脑灵活的当地百姓,不仅习惯了做买卖,而且逐渐由生疏变得嫡熟。可见,旅游给阿坝州老百姓带来的,并不只是金钱收入,更具有意义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烙守了几辈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其实并不难理解。旅游业必然带来地区的开放,随着游客而来的是新的信息、观念和文化,在碰撞、交流与融合中,人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思想会更加解放,也会因此走向更加文明。"治穷"是经济效益, "治愚"是社会效益,旅游产业将"治穷"与"治愚",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五、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既然旅游是一个经济性的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关联度大、综合性强,能极大地带动和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财政增收、老百姓致富,因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中,首先要注意一开始就把旅游当作一种产业来抓,树立起发展旅游所需要的产业观念。 一是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具有综合性,一业举百业兴,同时又具有依托性,百业托才能举一业。综合性和依托性决定了抓旅游产业发展就是抓结构调整、产业联动、投资环境改善、城市管理及知名度提高,实质是抓了持续发展。因此,一定要站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经济跨越式发展培育支柱产业的全局高度,来看待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要为它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百业托其一业,使其迅速发展壮大,培育为支柱产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其一业举百业兴的带动效应。为此,必须充分认识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和阶段,如旅游产业功能的阶段、旅游发展模式的阶段、旅游产业投入产出的发展阶段、旅游业增长速度的阶段等,按不同阶段的不同规律性要求做好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其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从而既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二者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二是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走集约化经营之路。要把区域旅游发展的落脚点放到旅游的产业化发展上,放到使其做大做强带动区城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实现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尚处于高速增长的粗放化经营阶段,管理方式也是粗放化的,就产业本身来讲还处于出售资源的阶段,即把景区景点当成了旅游业的全部,没有"加工"增值,没有把旅游业涉及的食、住、行、游、购、娱充分连接、带动起来。为此,应着力把这些相关要素发展起来,增加游客的人均停留时间,增加游客的人均消费文出,从而大幅度提高旅游总收入,实现旅游收入主要靠门票收入的粗放型增长向旅游产业总收入的集约型增长转变。 1. 景区景点只是旅游发展的载体而不旅游发展的全部,要把旅游发展的落脚点放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上,促进产业联动从而形成产业链。这样才能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而不仅是景区效益、门票效益,才能形成辐射、扩散效应,才能使旅游资源大县、旅游资源大市、浪游资源大省变为旅游经济强县、旅游经济强市、旅游经济强省。 2. 不要盲目扩大景区的产业规模。要协调好城市建设与景区建设的关系,依托城市服务设施,增强城市产业功能,防止脱离城市己有设施、功能而景区重复另搞一套,从而"热"了景区"冷"了城市。要把景区接待区的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通过旅游的带动,不断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切实避免景区"城市化"的趋向。 3. 出旅游点的小圈子,形成旅游点、旅游线、旅游板块、旅游中心城市的区域结构,促进区域旅游的综合发展,从而最终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旅游经济论文:刍议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 【摘要】 在旅游业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经济产业部门乃至经济支柱产业的今天,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理想的形式,已在我国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成为许多地方和部门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开发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形式,将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对于避免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近二十年来,国内外的业内人士、学者们定义了生态旅游,并研究指出必须依照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资源长期培育生态旅游,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倡导生态旅游的观念。本文在原有的生态旅游研究基础上对其定义进一步地探讨,并对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加以分析。 【关键词】生态旅游 定义 经济意义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再定义 "生态旅游" (ecotourism) 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Ceballos-Lascurain(1996)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游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赏的景物不应受到破坏。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Hetzer认为所谓"生态上的旅游"应具备四个内涵:环境冲击最小化(minimum environmental impacts)、尊重当地文化并将冲击最小化(minimum cultural impacts)、给予当地最大经济利益的支持(maximum economic benefits to host country)、以及游客满意最大化(maximum recreation satisfaction)(Miller, 1993)。 Ziffer(1989)从当地社会参与出发,认为生态旅游隐含了地方社区参与观光发展的模式,目的在于使得地方旅游的发展合乎地方的需要,使社区能适当地行销、设定旅游规范与产业经营规范,以及合理取得财务来源,用以支持提升社区的资源与环境品质。 世界银行环境保护署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山 禾,2004) 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山 禾,2004)是:"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是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国际上近年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情景中,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致词中指出的"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肩负着三个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经济方面要刺激经济活力、减少贫困;社会方面要为最弱势人群创造就业岗位;环境方面要为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必要的财力。生态旅游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为这三个重要的目标齐心协力的工作。"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经由国外传入我国并逐渐被接受,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在过去的十年中,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大量文献和资料都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讨、特征的描述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很多的专家和学者根据中国国情,赋予"生态旅游"概念以中国特色(马聪玲,2002)。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如"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展开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旅游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到大自然中去的,将自然环境教育和解释寓于其中的,受到生态上可持续管理的旅游。"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暂行办法》中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目前,生态旅游一词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其概念的定义仍存在很大争议,有的定义仍沿续绿色旅游和自然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旅游产品。而新的观点则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可分为三个范畴: 一、 从旅游发展战略上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这一定义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生态旅游核心概念,把生态旅游看作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功能的旅游是生态旅游。 二、 基于旅游主体行为对生态旅游定义。这一概念倾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为生态旅游核心内容,将生态旅游做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如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类型。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相对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 从旅游资源价值观的角度定义生态旅游。这一定义强调旅游管理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资源价值观,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观。 总之,生态旅游定义应包涵两个基本内容:首先,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第二,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中国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上形成了两个热点:一个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判断和注意问题的研究,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 二、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探讨 从以上生态旅游的定义中我们发现,旅游资源与景观环境,人文资源紧密相关。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地理学者 Kirk(1951) 即指出:在被人类感知之时,环境被赋予了形状、内聚力与意义的整体,一旦意义被赋予后,便会代代相传(Johnston,1986)。近期研究指出,在旅游景观的概念里,除了早期Carl O. Sauer (1925) 所关注的物质面向之外,尚存在其它不同异义,例如象征(symbolic) 或美学面向等隐喻的景观概念陆续被学者们提出。他们对于文化在景观描绘及意义赋予上所扮演的角色以不同的定位,并对于文化和意识形态而具有选择性对景观观赏行为作出分析。景观是人类周遭可见的实体环境,也是一种可以提供人类利用的资源,因此它提供的利用功能就成为人类保护它的理由,生态旅游理念的提出就具有其特有的经济意义。 (一) 生态旅游是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保护。作为一种资源从架构上进行分析,旅游景观不仅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且遭到破坏就无法复原,具有不可逆性。不论是人口、科技、交通工具的发展,还是经济全球化使得旅游的"加速增长",或随成长而来的并发症(冲击),地球上有限资源所受的压力日增,大量消费的结果,使旅游资源日益趋于匮乏。从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物质循环是地球循环系统中的一部份。由于地球的岩石圈所含的物质惰性最大,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对人为物理变化最具抗拒性,换句话说,旅游景观的改变具有持久性,因此也就使它具有非再生性资源的性质。 (二) 生态旅游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品质的不断需求。马斯洛(Maslow,1968;1971)提出的人类需求层级中,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 (Self-actualization),以及求知、求美的需求。无疑的这是真善美的境界。旅游活动包括在大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欣赏以及在文化环境中,对人文景观的欣赏。从这种活动中不仅获得适当的身心运动和锻炼体魄,使身体更加健康;更因为活动中的静态休闲活动以及净化心灵满足人们生理上及心理上的需求,获得的各种感受 (feeling),而使他感觉幸福(Sense of well-being),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自尊的情怀,以及对精神上的追求。这些都是人类经验(experience)的有益面,强烈的使人获得满足感,强烈的使人感到幸福,使人快乐。除了这些身心所获得的感受之外,同时也获得知识、记忆、价值、态度、信仰、感动、欲望、情调等内心的成长。这些感受的获得正是情意教学的目标,也正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行追求的成果。再者,旅游资源所提供自然实习是大众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好教材与教学环境,也是对书本教材的有益补充。最后,由于从事旅游活动的增加,人们对于生态旅游和环境品质重要性的普遍了解,人类要求清新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源,以及减少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破坏的诉求。由此可见,人类的生活需要生态旅游进行调剂,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求,人类情愿花钱去获得更好的旅游质量。总之,不管时代多么进步、工商业多么发达,人类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是不可能降低的。 (三) 生态旅游是对历史资源的传承和延续。当我们在西方文明的侵袭下慢慢失去民族传统特点的时候,属于我们的旅游资源也渐渐地消失,如果我们不能以生态旅游的理念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那么民族的文化也就真的没落了!旅游资源是经由中华民族祖先的血汗、智能以及梦想改造而成的,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相当的重要的遗产。从旅游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个历史阶段的痕迹,这些痕迹使我们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象征意义和潜作用力,生态旅游也后世子孙留下最好的宝贵财富。 (四) 生态旅游的社会生态价值链。大自然是一切科学发展的泉源,提供科学研究的环境。无论是生物科学?自然科学?或是工程科学都可从自然中找出法则。同时,旅游资源提供了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场所。由于无限制地不当开发及大型的人类社会活动,因此生态旅游将有助于集水资源保护、生物的保护、人文形态的保护?历史与古迹的保护?原始环境的保护?游览观光资源的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的保护等。可以避免许多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灾害,而成为安定的自然环境。 (五) 生态旅游的经济影响体现为三个方面:直接、间接和交叉影响。直接影响反映在单个旅游者会由于生态旅游环境和行为支出增加,而间接影响体现为提高其它的旅游消费行为,交叉影响是生态旅游带来的诸如"口碑效应"等潜在影响。生态旅游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观能够不断地促进区域的经济活动,通过经济利益的再分配过程可以使社会分工达到合理化,扩大社会就业机会。正如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秘书长艾杜阿尔多·佩德罗斯在第二届国际生态旅游论坛(2004)上指出的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旅游经济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就业方面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尤为显著。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总裁让-克劳德·鲍姆加腾认为,私有企业进行生态旅游开发除盈利外,还要保护环境,取得社区的支持。同时,厄瓜多尔学者奥斯瓦尔多·马吉奥研究得出一颗50年古树发挥生产氧气、清理污染、保持水土流失、为动物构建家园等作用,其价值为19万美元的结论。可见,生态旅游构筑的价值链不仅仅是现实经济意义上的,也是潜在的,长期的(聂晓民,2004)。 三、结论 研究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的目的所在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们人类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资源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和人文的物质;环境则是资源的状态;而旅游生态就是在旅游过程中人与自然界中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观就是资源的持续利用。通过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应该维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要求维护生态平衡。人类不可能不发展,生态不可能不改变。生态平衡既然不可能恢复,只有树立生态动态平衡维护观才是科学的,才能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服务。 当我们追溯历史,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是基于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人类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尽管人类开始懂得理解自然,亲近自然,明白自然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但更加应该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现在,我们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应该回报自然,在原生态保存完好的景区景点,应采取开发单一旅游线路、不要过多地搞人工建筑、限制游客数量、规定活动范围等方法来尽可能地减少发展旅游业给当地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遵循自然法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在开发资源、增加当地收入中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旅游经济论文:浅谈青岛市旅游经济优劣分析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 青岛市 旅游需求 旅游供给 [论文摘要] 本文以旅游经济的供求机制作为切入点,结合青岛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青岛市旅游经济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在2008年,青岛市迎来奥运会的同时也迎来旅游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青岛的旅游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崂山风景区的尝试性开拓、即墨温泉的开发、沿海一线风景区的改良以及城市容貌的改进,都给青岛的旅游经济带来了勃勃生机。近年来,青岛的旅游业始终以平稳的步伐向前发展,2002年,青岛市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50.52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10%,而到了2006年,青岛市旅游业更是持续快速增长,接待海内外游客2886.45万人次,增长14.7%;旅游总收入达325.2亿元人民币,增长百分之26.7%。旅游业收入在青岛的GDP中占据了极大比重,且仍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给青岛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无穷动力。但与先进城市相比,青岛的旅游经济还存在不少差距,其自身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旅游经济的供求机制理论 旅游经济学中采用旅游需求与供给均衡的分析方法是最常用的。本文将对旅游经济的供求机制理论做简要阐述: 旅游需求产生的最基本决定变量包括旅游支付能力、充足的余暇时间和旅游动机。在这三个变量同时得到满足的时候,旅游需求就表现为现实旅游需求。要增强旅游需求的有效性,也应当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旅游需求需要有更多、更长、更集中的余暇时间。自我国实行周五工作制及三个黄金周假期后,国内旅游的蓬勃发展的现实表明,有充足集中的余暇时间对旅游需求的市场化十分重要。其次,要增强居民的旅游支付能力,这需要政府在收入分配制度上进行改革。以上提到的两点,旅游从业者依靠其自身根本无法实现,使得这两个因素成为外生变量而无法掌控。然而旅游动机却可以通过旅游从业者在旅游供给上的努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 旅游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价格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具体包括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等。发展旅游产业必须有与旅游需求相适应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核心依托是旅游景点的开发。而不同类型的旅游景点会形成不同的旅游体验;即便是相同的旅游景点,不同知识架构和审美背景的旅游者也会形成不同的旅游体验和评价。因此,旅游景点的开发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意满足不同的游客对旅游景点的不同要求。旅游交通是出行的前提,一方面游客更愿意到容易到达的地方度过自己的闲暇时间,另一方面,良好的交通条件使得游客不必将时间浪费在路上,同时提高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住宿设施包括饭店、旅馆和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家庭旅馆等。住宿设施的数量以及舒适程度和价位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旅游供给的有效性。 通过对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内含层次分析,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需求和供给都能进入旅游经济循环,有些不良的旅游供给不但不能促进旅游需求的实现,而且可能搅乱旅游供给市场,抑制旅游需求的形成。要想使旅游经济能够有一个持续、有效、快速地增长,必须保证旅游供给增量的有效性,推动旅游供给存量的有效化。 二、青岛旅游经济的供给及优劣势分析 本文提到了旅游需求是一个外生变量,其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游客具有相应动机才能使得旅游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增加,而旅游从业者无法直接决定其增加与否。然而,从业者可以通过完善旅游供给间接影响旅游需求,从而带来旅游经济的增长。我们结合青岛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着重从旅游供给上分析青岛旅游经济的优劣势: 1.青岛旅游产品的供给。青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后天培养的一系列人文旅游资源成为青岛发展旅游经济的优势力量。2002年、2003年及2004年,青岛市重点旅游项目投入资金分别达到30亿元、34亿元和33亿元。2003年4月,海尔集团、青岛啤酒博物馆、青岛港、华东葡萄酒酿酒有限公司一次性通过国家旅游局专家组进行的示范评审,获得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称号。仅2004年,青岛市的4家工业旅游示范点就接待海内外游客53.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854万元。工业旅游已经成为青岛大旅游格局中的独特一翼。同时,2003年至2006年,青岛还“生产”出了度假旅游、观光旅游、海洋旅游、节庆会展旅游、体育健身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7大系列产品。正是旅游产品的日益丰富,使青岛的旅游品位得到提升。据有关统计研究表明,2006年,海内外游客在青岛的平均停留天数已达到3.5天,比2005年整整多出一天半。近两年来青岛市推出新旅游景区(点)22个,从而使青岛市旅游景区(点)总量达到88处。一系列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都极大地促进了青岛旅游业的发展。 但是在旅游产品的供给上青岛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主要表现在: (1)缺乏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品牌。富有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是体现旅游特色的最好凭证。从青岛旅游商品发展的历程来看,居多的是日用品和一次性消费品。 (2)青岛市的旅游环境不理想。首先,青岛的夜生活不发达。在冬季往往七八点钟街上就少有人来往,一些商店也早早关门,在春夏的旅游旺季,一些主要景点营业时间仅维持到八点,通宵休闲可供游客游玩的旅游景点屈指可数。其次,个别景区服务态度差,欺诈游客的现象屡有发生。饮食、旅行社、近郊游等行业每年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欺诈顾客的现象,2007年5月1日执法人员仅在一个景点就抓获30多起“黑照相”事件。这一系列与青岛美丽风景不符的现象必然会阻碍青岛旅游经济更快的发展。 2.青岛市旅游交通。近年来,青岛的交通设施也在不断完善。青岛公路交通十分发达,已建成济青、胶州湾、西流、双流、潍莱、栖莱、青银等7条高速公路,成为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拥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最长的城市。2004年4月“新”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启用,青岛与韩国之间国际旅游新航线开辟,2004年崂山风景区太清大通路段改造及太清至八水河步行栈道等工程建成,随着全市主要道路的通畅,青岛交通也带动了青岛旅游经济的增长。 然而,青岛的交通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的,其主要症结在于: (1)夜晚的城市交通并不完善。青岛的公交车在20∶30左右基本上就不再发车,有少部分公交线路营运的22∶30,在此之后路上很难遇到公交车。而出租车在夜晚收费比日间更贵,这就使得一部分低收入游客丧失。 (2)交通要道环境美化力度不够。流亭机场作为青岛惟一的民航机场,其所在的城阳区周边环境并不理想,不是煤炭场地,就是破旧的老楼,从机场驶往市区的必经的李沧区,环境更是脏乱差,不仅绿化上与市南区存在差距,就连最基本的城市市容的整洁都不能保证。这给青岛的旅游经济带来很坏的影响。 3.青岛的住宿设施。应当说青岛的住宿设施已日趋完善。现在,青岛拥有包括香格里拉、颐中皇冠大酒店、海景花园大酒店、丽晶大酒店在内的近百家星级酒店,可以向国内外的中高层的消费者提供充足的住宿服务。此外,青岛还拥有以农家宴为主要经营方式的家庭旅馆,既可以满足一些游客渴望接近大自然的需求,又可以缓解旅游高峰期游客入住困难的问题,极大地拉动青岛旅游经济的供给。 三、青岛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文提到的青岛旅游经济供给中存在诸多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相应的对策建议: 1.规范旅游市场运行秩序。当前规范旅游市场运行秩序应着力抓好三个重点:一是加快建立旅游投诉联动网络,完善由旅游、公安、工商、物价、交通、城管等有关部门组成的旅游综合执法体系,健全执法监督、社会监督、义务监督、舆论监督“四位统一”监督网络,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治理。二是建立和健全导游计分制度、导游劳动报酬制度、旅游行业佣金收受制度、导游服务机构市场化等四个机制,大力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三是加强旅游市场跟踪调研,切实解决旅行社、旅游饭店、景区景点存在的诸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工具不足等现实困难和突出问题。 2.大力开发郊区旅游。青岛市区的开发已经没有更大的空间,然而像莱西、平度、即墨、胶南这些郊区仍然有很多有文化底蕴或风景优美的景区可以开发,从而形成青岛大旅游的格局,而不是旅游一线的一个中间站点。 3.开发形式多样的旅游纪念品。青岛在开发旅游纪念产品方面有很大欠缺,旅游从业者应当开拓思维,充分结合青岛山、水等各项特色,不断开发真正具有青岛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提高纪念品档次,注重纪念品的质量,并不断完善购物环境,从各个方面调动游客购买产品的积极性,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4.丰富青岛夜生活文化。其重点在于适度的延长主要旅游景点的开放时间,延长一些大型购物中心的营业时间。 5.加强铁路沿线、机场到市区沿线的美化工作。要给外地旅客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这两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若要青岛投入巨资,改造铁路沿线、机场到市区沿线,操作上并不现实,但是可以考虑将景致不错的地方空出来,让外地的旅客欣赏,在有碍观瞻的地方,树起5米高的广告牌,让旅客们看到的是形象生动的广告。如此,既可以给外地游客一个美好的形象,又可以宣传青岛企业和产品;既促进了青岛旅游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广告业的发展。 旅游经济论文:浅谈经济落后地区学生对红色旅游的认知和意向行为特征研究——以永州为例 论文关键词:经济落后地区;红色旅游;认知;意向行为 论文摘要:基于调查得知,经济落后地区学生对红色旅游的认知和意向行为特征表现为:知晓率低,主要的了解渠道是电视;学生外出进行红色旅游主要受到景点服务质量、讲解水平和知名度的影响,在红色旅游方式友情彰显,喜欢和同学朋友一起,其外出旅游时间集中在寒暑假期,以增长见识和放松休闲为主要目的,消费水平低,但其意愿消费比实际消费高,有一定的拓展空间,在下次红色旅游景点选择上,以韶山和长沙的相关景点为主。据此,提出相应的营销对策。 一 研究背景 潜在旅游者行为特征研究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国外对其的研究始于20世纪6o年代,主要以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为基础来探讨旅游者本身的属性,重视理论意义,1967—1969年英国地理学家罗杰斯(H·B·Rodgers)主持了第一次试验性全国游憩调查,获得了有意义的旅游流规律资料;随后1978年,波兰学者A·Szwichtenberg采用问卷方式对旅游者进行调查,找到了相应的旅游行为特征。80年代后的研究注重指导性和实用性,并将心理学内容引入进来,主要侧重于对旅游需求模型和旅游流形成机制的探讨,如Shih(1986)提出了价值与生活方式的概念,他认为感知和形象是目的地选择的决定因素,Joseffink和AlfredKobsa(2002)基于潜在旅游者的行为和特征,提出了一个个性化的服务模式。 从国内情况来看,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针对客源地居民的行为特征进行的研究:保继刚早在1987年以行为科学为指导揭示了北京市居民的旅游动机、动力、决策、偏好等方面的特征,其后他还对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对宾馆选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吴必虎对中国城市居民关于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4条基本规律;许春晓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长沙居民周边休闲旅游和出游特征;王家骏研究了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及旅游决策行为,得出了两点推导结论。其二是潜在游客类型或旅游形式入手探讨其潜在市场的规律:李丽梅、保继刚(2000)研究了中山大学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吴峰山(2005)调查了山西体育旅游潜在客源市场并提出发展对策。 我国学者对红色旅游的研究成果颇多,大量集中对红色旅游基本问题的研究基于红色旅游资源,提出发展对策,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红色旅游的区域合作问题讨论热烈,以红色旅游客源市场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相对较少。 无可否认,学生是红色旅游的主体对象,然而,从研究内容来看,目前却难以找到研究学生红色旅游的行为特征的相关文献,针对落后地区学生红色旅游行为特征的研究更是鲜见,因此,对其的探讨将是红色旅游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从时间来看,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后,迄今红色旅游发展已逾三年,今年正好处于纲要的中期阶段,在这个时候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对红色旅游的发展作一个回顾性的评价,意义重大。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端,五岭北麓,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改革开放以来,永州经济发展同全国虽亦步亦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整体水平仍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和周边先进地区,而且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可能”,因此,将其作为经济落后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子2007年4月对永州市九中、永州市三中、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及湖南科技学院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涉及初中、高中、大专及本科层次,共发放问卷640份,回收580份,回收率90.6%,剔除非永州籍问卷及其它无效问卷,共整理出有效问卷488份,有效率为84.1%。问卷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为人13统计基本资料,二为对红色旅游的认知、消费、评价等行为特征资料,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其中有关红色旅游的意向行为特征等问题以多选为主。 基础数据经SPSS13.0软件处理。共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对背景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出永州学生的人171特征;第二步,采用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针对学生对红色旅游的知晓状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第三步,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对永州学生的意向行为特征进行阐述。卡方检验是用于检验两个名义变量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的统计分析方法。P值表示检验的显著程度,P值越小,说明显著程度越高,本次卡方检验中所设定的显著程度为0.05。 三 数据分析结果 (一)背号数据分析 统计表明:男女比例分别为41.6%和58.4%;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5%,来自城镇学生的占24%,其他占1%;初中生10.o4%,高中生26.7%,中专生19.67%,高职生15.4%,大学生27.66%;家庭人均年收入在200元以下占3.29%,200—500元占3.48%,500—1000元占11.89%,1O01—2000元占8.2%,2001—3000元占7.79%,3001—5000元占8%,5000元以上占14.34%,不知道的占43.03%。以上数据男女、年龄、学历背景结构合理,来自农村的学生多、家庭年收入较低,均符合永州目前以农业为主、农村人13居多的客观情况,调查数据真实可靠。 (二)学生对红色旅游认知研究 1.了解程度分析。调查对象中,了解红色旅游的占45.8%、不了解的占54.2%。数据说明,不了解红色旅游的比了解红色旅游的学生更多,红色旅游宣传的效果堪忧。作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显著度为0.05下,将性别、学历和户籍来源分别对红色旅游了解程度作卡方检验,检验值列入表1。 表1显示,仅学历和户籍来源地的P值小于0、05,即统计上认为,性别在红色旅游的了解上无显著差异,不同学历或户籍来源的学生对红色旅游的了解呈现显著差异,分析卡方检验的统计量得出,初中、中专和高职学生对红色旅游的了解的实际频数大于期望频数,而高中和本科层次的实际频数小于期望频数;来自城镇的学生比其它户籍来源的学生更了解红色旅游。 2.信息来源渠道分析。通过电视来了解红色旅游知识的比例最高,达到了60.1%。其它媒介按选择比例高低依次为他人介绍(17%)、网络(12.1%)、广播(5.8%)、杂志(2.7%)、报纸(2.2%)。 进一步经交叉分析得出,虽然学生获取红色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但在次要渠道的选择上有较为明显的分异:性别上表现为女学生更偏向于他人介绍和报纸;学历上表现为高巾和大学生偏向于报纸和广播媒介,初中生、中专和高职学生则偏向于他人介绍,高中生主要通过网络途径;从户籍来源来看,来自农村的学生对红色旅游的了解渠道集中于电视,其它的媒介选择频率很小。 (三)学生红色旅游市场的意向行为特征分析 1.影响红色旅游出行因子的均值比较分析。影响红色旅游出行的因子共设计10个,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法,其中1分~没有影响,2分~有点影响,3分~一般,4分~很重要,5分~特别重要。经均值计算后按大小顺序将有关数据列入表2 一般而言,里克特量表1~5等级评分在1~2.4之问表示反对,2.5~3.4之间表示中立,3.5~5之间表示赞同。从表2可以看出,永州学生进行红色旅游最为重视的是服务质量、讲解水平和知名度,其余因子均处于中立。 2.红色旅游目的和旅游方式的特征分析。受测对象中,了解异地文化和休闲成为了学生红色旅游的主要目的,分别占47.6%和42.8%,这与学生处于受教育阶段渴望知识、紧张学习之余想放松这一现实情况比较吻合。 在旅游方式的选择上,成为首选方式的是和同学朋友一起外出旅游,占了57.1%,其次才是选择和父母亲戚一起(32.9%),最后是自己单独出游(10%),旅游方式的选择表现为友情彰显。 3.消费行为特征分析。将学生的红色旅游实际花费与意愿花费的数据经统计后列入表3,可以看出,学生的实际花费和意愿花费水平都较低,且选择频数按花费的多少顺序依次减少,说明学生无收入来源,对待旅游花费持慎重态度;再比较学生的实际花费和意愿花费可知,在100元以上的消费空间里,学生的意愿花费要高于实际消费,这说明,永州红色旅游学生市场的花费有拓展的可能。 4.旅游时空特征分析。有72%永州学生在红色旅游出游时间上选择寒暑假期,26%的人选择五一、十黄金周旅游,仅0.8%和1.2%的人选择了双休周一和周一到五外出,永州学生能理性地避开旅游高峰期,大量集中选择寒暑假外出进行红色旅游,而极少选择学习时间外出,这一方面表现出学生有要充实假期生活的愿望,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永州学生以学习为重的心态。 在下一次出行的红色旅游景区的选择上,韶山以70.7%的选择频率遥遥领先,紧跟其后的是长沙的红色旅游景区,这说明景点的知名度对学生的影响较大,省会长沙对学生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 四 结论 学生对红色旅游认知特征可表述为:第一、了解程度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不了解”;第二、学生了解红色旅游的主要渠道是电视。说明尽管红色旅游曾经一度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茶地宣传,但在经济落后地区的效果却不理想,因此,要达到中央和政府的对红色旅游发展的要求,加强宣传是当务之急。经过卡方检验和交叉分析发现,学历和户籍来源地对学生了解红色旅游有显著影响,高中与本科学历的学生对红色旅游了解的实际频数小于期望频数,来自农村的学生知晓率相对较低,因此在实践中,除了继续强化电视的宣传功能外,通过报纸和广播加强高中与本科学历层次的红色旅游的宣传和教育,采用报纸或老师介绍等方式提高农村学生的知晓率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学生对红色旅游所表现的意向行为特征可总结为:第一、学生外出进行红色旅游主要受到服务质量、讲解水平和知名度的影响;第二、学生红色旅游出旅游时间集中在寒暑假期,偏向于采取和同学朋友一起的旅游方式,以增长见识和放松休闲为主要目的;第三、旅游消费水平低;第四、在下一次红色旅游景区的选择上,以韶山和长沙的相关景点为主。因此可以推测,在永州学生的心中,韶山和长沙的红色旅游景点的服务质量、讲解水平和知名度相对较高,各旅游企业可以考虑在寒暑假时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前往这些旅游目的地,选择水平较高的讲解员进行讲解。鉴于景点的知名度影响永州学生的出行,红色旅游的意愿消费较实际消费高,红色旅游从理论上应该有一定的拓展空间,因此,应注意加强本地红色旅游的宣传,提高知名度,培养高素质的红色旅游从业人员,为本地红色旅游发展打下基础。 本研究的目的是全面展现永州学生红色旅游的认知和意向行为特征,重在“是什么”,对“为什么”等问题未能深入探讨,需要另文阐述。未来还应对永州学生红色旅游认知和意向行为特征做时间序列上的动态研究,揭示其历史演变规律。
浅谈冶金建材工业发展策略:冶金建材工业发展策略分析 本文作者:陈振华 1钢铁工业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1992年钢产量超过800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1994年钢产量超过9000万吨(为9153万吨),跃居世界第二位。据发展规划至2000年,我国钢产量将达1~1.2亿吨,可能居世界首位,发展前景很好。但是,我国钢铁工业在前进中问题也不少。郭廷杰在文章中,分析了当前钢铁工业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产品品种、质量还不能满足需要;企业劳动生产率低、消耗高、缺乏竞争力,能源供应仍是薄弱环节,节能任务艰巨。作者认为造成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偏小(年产100万吨以上钢铁企业产量仅占总量的62.7%),设备容量小(1990年全国县以上钢铁企业,高炉平均炉容103米”,电炉4.43吨,转炉23.27吨,约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企业组织结构不完善,部分企业仍使用二次化铁炼钢(1991年达870万吨),并为严重浪费资源的小高炉和土法炼焦提供了市场,企业机构庞大、臃肿,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改善。文章对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市场机制,向经济规模和集约化经营发展,以大钢厂为核心组建冶金集团公司,主辅分离,发展第三产业等建议。纪贵东在文章中分析了我国钢铁工业劳动生产率状况〔2〕。指出:1992年全国钢铁企业职工298万人,年产钢8000万吨,人均26.8吨,大体相当于日本的1/25,美国的1/15。国内最好企业(宝钢)达人均200吨,但比日本新日铁687吨/人•年,韩国浦项657吨/人•年,仍低得多。作者认为劳动生产率低的原因:技术装备水平低,企业生产结构不合理,辅助生产及后勤服务庞大,企业组织管理机构重叠低效,职工素质不高,就业压力大。就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出应从提高装备水平、改革用工制度、强化现代管理、提高职工素质、分离辅助作业和后勤服务、发展第三产业等方面深化改革。 郭廷杰还就我国钢铁工业节能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我国1990年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为977公斤标煤(其中宝钢为810,首钢为875),而同年日本全国吨钢可比能耗为629公斤标煤。文章按主要生产工序分析了节能措施和潜力。如采用大容量节能型焦炉、干法熄焦、余热调湿加煤,采用超碱度烧结矿和酸性球团矿相配合的节能型炉窑和大型设备;采用精料、高压炉顶、余压发电、富氧喷吹等高炉节能措施;淘汰平炉、发展直流电弧炉、转炉复吹、炉气回收和铁水预处理;大力发展连铸;发展热装、直接轧制、连续轧制及节能型加热炉,等等。作者在此基础上对我国2000年钢铁工业能耗作了预测,如高炉、转炉联合企业产钢占70%,电炉钢占30%,全国大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可降至640公斤标煤,略低于日本水平。文章还就近年钢铁工业节能途径和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科学管理和科技节能,大力推广结构节能(压缩二次化铁炼钢和平炉炼钢,取代土焦等),扩大企业规模,鼓励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等。 郑硕生就钢铁企业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综述了信息与工程咨询、技术进步和企业文化作为钢铁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指出信息是企业竞争获胜的重要因素,工程咨询是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程序化的重要保证。技术进步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要制定鼓励技术进步的政策、加强考核、保证必要的科技投入,确定技术进步的战略重点(扩大品种、提高质量、节能环保、综合利用以及高起点的技术改造),技术选择的原则应包括基础技术原则(材料、能源、信息)、主导技术原则(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与经济合理性原则。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思想指导下形成的管理方式,其实质是重视人,重视职工的意识和观念,激发其进取和创造精神,要鼓励职工形成企业的价值观,发挥领导模范行为的作用,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并不断根据形势发展创新企业文化。 2有色金属工业 1994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继续发展,全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375.2万吨,比上年提高7.5%,由于市场行情看好,整个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宋永高就我国铝工业发展战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我国铝土矿资源并不丰富,世界人均4.45吨,而我国人均仅1.45吨,按目前开采水平我国铝土矿资源可开采130年(世界200年以上),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如人均耗铝由0.6公斤提高到下世纪中期的3.5公斤,则只可开采50~60年,应重视资源保护和节约。关于铝工业发展原料选择问题,认为将是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并重,指导思想应是效益原则,国内企业面临激烈竞争。关于铝工业布局问题,作者认为利用国外铝土矿生产氧化铭比进口氧化铝合算,故氧化铝基地除国内靠近资源建设外,必将在东部沿海建设,以处理进口矿和其它铝资源,电解铝厂布局应考虑原料、电力和市场,利用国产氧化铝的电解铝厂应重点在中部和西部,利用进口原料则应布局在东部,并随着东部能源(核能)条件改善和靠近市场,东部将会发展迅速,随着铝制品由为国防服务转向民用为主,铝加工业由“三线”向沿海转移趋势将会继续存在。总之,铝工业布局东移将是必然趋势。蒋绪斌在文章中〔6〕,对原苏联铝工业作了全面介绍,原苏联是世界铝生产大国,1989年生产氧化铝350万吨,原铝238万吨,产大于销66.5万吨,对国际铝市场影响很大。原苏联解体后,一方面大量抛售铝,以缓解国内经济困难,另一方面铝工业面临成本上升、装备老化、供销渠道(原各加盟共和国之间)受阻等问题。作者认为对我国的启示是: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搞好铝电结合,发挥规模效益,加强与原苏联各国的铝业合作。丁立言在文章中〔了〕,介绍了发达国家再生铝情况,指出80年代以来,由于再生铝能耗仅占原铝生产的5%,普遍重视再生铝的回收,再生铝在原铝中的比重,1980年为21%,1987年为27%,1992年达36.7%,其中日本达98.74%,意大利、美国、墨西哥等均超过50%。 万臻新就我国铜工业发展问题作了分析〔8〕。文章指出:我国铜工业发展较快,铜产量由1952年的1.05万吨,发展到1990年的50多万吨,年平均增长7%。但我国铜消费增长更快,长期以来我国铜自给率在50%~60%,据预测至2000年我国铜消费量可达125~185万吨,供需矛盾还将扩大。我国铜工业发展艰难,探明尚未利用的铜资源丰度不够,建设条件不好;现有铜矿山困难重重,难以在40万t/a含铜量基础上有大的发展;废杂铜回收利用不力。作者提出:发展铜工业首先必须立足于国内,重视原料工业建设,鉴于铜矿山建设还贷期长(15~20年),国家应加大投资比重,实施优惠政策,并在建设方针上深化改革,积极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一般可节省投资和缩短建设周期30%,作好废杂铜的回收与利用,我国再生铜产量约占25%~30%,国外可达60%~70%;充分利用国外资金和资源,以进口铜精矿为主,适当进口铜废料、精铜和铜材,满足国内需要。曹异生就当前铜熔炼建设过热问题提出异议〔9〕。文章指出:1991年我国粗铜生产能力42。71万吨,当年产粗铜38.46万吨,达实际能力90%,但1992年起,铜熔炼厂建设掀起高潮,据调查已开工扩建和新建19家(新增能力26.51万吨),即将开工建设的14家(新增能力35.9万吨),设想准备建设的还有9家(可新增能力69.3万吨),如全部建成粗铜生产能力将达173万吨,为现有能力的4倍,生产能力将居世界首位。文章对建设铜熔炼厂基本条件(主要是原料)进行了分析、经详细计算,国内至2000年矿山铜含量生产能力仅46万吨,产量水平40万吨左右;由于我国铜白给率仅64%,长期靠进口弥补(至1991年已系计进口550万吨),通过详细分析,认为至2000年我们可争取到的进口铜精矿含铜约为10~15万t/a,据此,至2000年国内可供熔炼的铜含量为50~55万吨,考虑留有余地,国内铜熔炼能力最多只需增加20~30万吨。作者认为,对当前盲目建设铜熔炼厂应十分慎重,并建议重点抓老厂技术改造,限制小铜厂发展,否则会造成极大浪费。 曹异生对我国铅锌工业现状作了介绍,并预测了发展前景。我国铅锌工业发展较快,累计投资40亿元,形成年产铅45万吨、锌70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世界重要铅锌生产大国(1992年铅居世界第三位,锌居第口位)。过去我国铅锌产量尚不够国内需要,但从1986年起已自给有余,1992年产量为消费量的比例:锌137.5%,铅132.1%,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文章从消费领域分析着手,采用回归分析法和弹性系数法,预测至2000年和2010年我国铅锌需求量分别为35万吨(铅)、85万吨(锌)和50万吨、120万吨。作者指出:我国铅锌工业发展有喜有忧,90年代铅锌将会有较大发展,但面临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需要努力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建议重点开发锌高铅低资源,适应市场需要,抓紧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提高技术经济指标,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促进铅锌产品出口。 李恩生就锡工业生产与消费等发表专文。文章介绍了我国锡资源丰富,至1991年保有表内金属储量373.6万吨,以脉锡矿为主。近年来世界锡产量略有减少,1991和1992年世界精锡年产量在20万吨徘徊,国际精锡消费呈持平状态(1991年为22.14万吨)。我国1991年精矿含锡和精锡产量名列世界第一和第二位,1992年产量分别为4.58和3.96万吨,国内消费目前约为1.5万吨(预测至2000年可达2.55万吨),锡工业存在主要问题是:砂矿资源消失、老企业资源枯竭、资源破坏严重、技改资金不足、产品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不高。近年来国际锡贸易量在13~13.6万吨之间,国际锡生产国协会(我国已加入)限额我国精锡出口不超过1.5万吨(实际超过),但1991年我国进口马口铁耗汇(26632万美元)超过出口锡产品创汇(14042万美元)。文章就我国“复关”后锡工业形势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锡工业产品价格优势已逐渐消失,精锡成本按公布外汇牌价折算已超出国际锡价现货价,竞争力不强,加之世界锡消费变动不大,我们增加锡出口,只会带来锡价下跌,创汇并未同步增加。文章最后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控制精锡产量,至2000年前总量应控制在4一4.5万吨(出口按1.5万吨);测算脉矿含锡小于0.5%、砂锡矿含锡小于0.18%的资源暂缓开采,国内锡冶炼能力仅发挥60%,不宜再新建锡冶炼厂;改革产品结构,争取多出口锡制品;加强老矿山外围勘探,提高综合回收水平,优先开发富矿;开展多种经营,扩宽经营渠道,弥补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足。 3云南冶金工业 1994年云南冶金工业取得好成绩,钢产量超过130万吨,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2万余吨,提前实现“八五”规划目标,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姚天佑在1994年全省冶金工作会议上,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提出了发展规划,布署了1994年工作。报告指出:云南1993年产量与1980年相比,钢增长1.28倍、生铁增长2.07倍、十种有色金属增长3.55倍,并在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安全环保、科技进步、经济效益等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报告提出了云南冶金工业发展规划:指导思想是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优势,加快云南冶金工业发展,钢铁工业达到产品数量基本自给,有色金属要加速优势资源开发,拓展深度加工,为国家多作贡献,规划目标是至2000年,钢产量230万吨,生铁200万吨、钢材180万吨、锰矿石60万吨、十种有色金属50万吨(地方33万吨)、有色加工材6万吨、实现利税20亿元(地方16亿元),发展布局上,全省形成十个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报告并对1994年工作做了布署。龚振华从资源、基础、外部条件(能源交通)、市场、环保、资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t个方面,论述云南冶金工业可以发展成为省的支柱产业之一,按规划实现,至2000年工业总产值可达110亿元,实现省政府提出超百亿元的目标〔‘3〕。1994年8月,冶金部部长刘淇、副部长王汝林,同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副省长李嘉庭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就加快云南冶金工业发展进行了商谈,冶金部表示积极支持云南钢铁工业发展,重点建设昆钢,并可选择一、二个条件好的铁厂,建成30~50万吨能力钢铁企业,支持云南建成我国的富锰矿基地,冶金部协助列入计划,支持云南建成国家级黄金基地,争取引进技术和资金加快矿山建设,积极支持云南与周边国家合作开发矿业。云南省政府表示,把云南冶金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建设决心不变,已定的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不变;已给企业的优惠政策不变;云南冶金工业管理体制不变。 关于云南钢铁工业发展,龚振华在文章中简介了云南钢铁工业现状,全省1993年有县以上钢铁企业44个(大型企业仅昆钢一家),6.5万职工,固定资产18.1亿元,产钢114万吨、铁153万吨,钢材109万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矿山滞后、装备老化、小型企业多且基础差、区域不平衡,品种、质量、数量还不能满足省内需要。文章提出云南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是:在一段时间继续以数量增长为主,然后分层次推行结构优化;为实现2000年全省规划目标,其发展方针,一是依托昆钢,确保2000年实现20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合理布局,滇中、滇西、滇东北和滇南都能利用当地资源,立足。 当地市场,发展地方钢铁工业,优化结构,鼓励和支持新技术发展,特别是电炉短流程和最终型连铸技术;协调发展,大、中、小企业,省、地、县企业,国有、集体、合资企业,都要发挥各自优势,扬长避短。陈启忠就调整钢铁工业产业结构,加快云南钢铁工业发展发表文章〔,幻。文章指出,即使按省规划实现,至2000年云南钢材供应尚缺口80万吨左右,云南钢铁工业必须上一个新台阶。文章在分析了国内外钢铁工业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后,提出了云南钢铁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利用云南电力优势,发展短流程炼钢工艺;技术装备必须高起点,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以超高功率电炉和炉外精炼为特征的,短流程连铸连轧的新型钢铁企业,向产品多元化发展,发展中宽热轧带钢、不锈钢、硅钢系列产品;有计划地发展直接还原铁、锻热压块、金属化球团、脱碳粒铁等炼钢新原料,多渠道集资,发展钢铁工业。最后就钢铁市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开发的产品方案,特别对特钢产品市场及外延产品开发提出了建议。任廷孝在全省地县骨干炼铁厂会议讲话中,对全省小高炉炼铁发展状况、科技进步、综合利用、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云南地县炼铁企业的发展指导思想、经营方针、矿山及焦炭基地建设、技术改造方向等提出了若干意见。傅先良从云南锰矿资源特征、锰铁高炉熔炼的优点等分析,提出云南发展高炉锰铁的建议。 关于云南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问题,姚天佑在报告中提出,2000年前发挥现有及新建骨干企业作用,形成滇中铝铜铅及材料、滇东北铅锌锗及材料、滇南锡及铅锌铜镍、滇西南铅锌银、滇东南锌锡锑、滇酉北铅锌及锡、滇东10万t/a电铝及铅锌硅、哀牢山国家黄金生产等八个生产基地。杨炜、刘星等发表调研报告,针对个旧地区以锡为主的支柱产业面临的困难,即结构悬殊及产品附加值低,锡资源减少及市场竞争加剧,老企业包袱重等,提出开发巨大霞石资源,生产氧化铝、钾碱产品和水泥,作为今后主要接替产业,同时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开发铜、锌资源,以及发展轻化工业等。焦苏华从分析云南铝工业现状出发,提出应优先发展云南铝加工工业的论点〔2。〕。文章认为,发展铝冶炼存在高能耗、环境污染、原料靠外进口等问题,提出铝冶炼发展速度要有所控制。而铝加工工业在云南经济发展中有广阔前景和潜在市场,发展铝箔为云南“两烟”工业配套,包装铝箔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铝型材有广阔的潜在市场,并可开发印刷用PS板及电气用铝材等。文章在剖析云南铝加工工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铝加工企业集团、建立铝加工技术研究中心、加快人才培养、加强技术改造步伐、改革管理体制等建议。此外,赵惠英和杨涌分别就云南玉溪地区和兰坪县铜资源开发发表了看法〔?‘,2忿〕。文章对资源情况、开采现状及问题、发展铜生产建议等作了论述。林万儒就文山州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发表文章。介绍了文山州本富的有色金属资源,分析了矿产资源损失的方向和原因,提出合理开采、充分回收、综合利用的意见。 4金属市场回顾与展望 1994年由于日本、欧州、独联体钢生产下降,至上半年钢产量比1993年下降1.9%,8月份开始回升,9月份起日本开始增产,使全年钢产量预计为71640万吨,略比1993年(72630万吨)减少约900万吨。但1994年西方经济继续复苏,全年钢消费量估计增加3.9乡命因此,1994年世界钢材价格虽有所波动,且地区不一,但总体上价格有所上升。国际钢价自1993年n月跌入低谷后,至1994年中期约上涨2%~5%。一季度美、德、法线材逐步提价,二季度欧州型钢、远东钢坯、亚洲板材等均提价5%以.上,三季度日本对中国出口的板材、轧材、带钢均要求提价10~20美元/t,其中无缝管达20%~30%。年终由于中国进口钢材减少,远东地区钢材价格有所回落(特别是线材和小型材)。我国钢材一直供不应求,1993年共进口钢材3034万吨,其中12月分达454万吨,1994年上半年进口势头不减,1~5月共进口820万吨,估计全年可达1800万吨。进口钢材严重冲击了国内钢铁工业,1994年9月份国务院发出完善钢材进口管理的通知,加之国内钢材价格下跌,进口已无利可图,进口势头才减缓。我国钢材价格,主要受需求而不是受成本所影响〔24〕,由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不断扩大,造成钢材供应偏紧。自1992年3月价格放开,实行市场价格后,国内钢材价一路攀升,1992年价格上涨一倍,1993年上半年又上涨30%,国内钢材价格已高出进口钢材平均价的30%~40%,改变了国产钢材价长期低于国际市场价的状况,从而刺激了钢材的大量进口,加之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紧缩银根,压缩基建规模,国内钢材出现供过于求,使钢材价格受到很大冲击,1993年下半年平均价格下降25%。1994年受进口钢材冲击,价格一直起不来,年中国内各钢厂钢材大量积压,销售价已跌至成本价(2850~3000元/t)边沿或以下,加之贷款拖欠严重,钢铁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好。至年底尚无明显好转。 1993年世界有色金属市场一直不景气,出现较为严重的供过于求。产量增长趋缓(约0.22%),消费增长有限并存在地区差别,但贸易非常活跃,投机气氛增强;价格在大起大落中趋于下滑,但是1994年世界有色金属市场将明显好于1993年〔25〕。据预测,1994年西方七个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将增长2.2%~2.4%(1993年为1.1%),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较高的增畏速度(5.5%~6.5%),从而促进了有色金属的消费和生产。据预测报道:1994年全球产钾量1102.5万吨,铜消费量1132.5万吨(19岛年为1095万吨),全球铅产量443万吨,消费量达463万吨,全球锌产量预计为544万吨,比1993年下降0.8%,消费量预计为567万吨,增幅3.2%,全球锡产量预计为11•7万吨,比1993年下降8.6%,西方国家铝产量预计为1445万吨,低于1993年的1512万吨,而实际消费量为1574万吨,增幅3.1%,西方国家镍产量为57万吨,而实际消费量预计为67.7万吨。以上可见,1994年主要有色金属产量低于消费量,因此,促使有色金属价格全面上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几个时期主要有色金属价格见表1。特别是锑价戏剧性大涨,由3月的1719美元/t,至6月达3150~3300美元/t,9月更达到5360~5500美元/t。国内有色金属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与钢材价格下跌相反,一路攀升。上海金属交易所(SHME)和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SME)1994年四个季度铜铝成交价见表2。其它金属也均逐步上升,锑价由年初的8000、10000元/t,最高升至45000~50000元/t。 1995年金属市场预测,有关报道均较乐观,主要是西方国家经济继续恢复,预测国民生产总值将增长3.9%;东欧及独联体经济也将停止继续衰退,加上发展中国家继续以较快速度发展,1995年钢材及有色金属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价格将进一步_L涨。 1995年世界钢产量将有较大幅度增长,世界钢消费量将达7.17亿吨,接近最高的1989年,钢材消费量达6.5亿吨。过去20年钢材消费平均年增长2%,今后可能达2.8%。1995年钢铁产品价格将会缓慢增高。首先因为原料价格上涨,世界主要铁矿石出口国1995年粉矿价格将上涨5.8%~9.3%,球团矿将提高售价12%一20%,废钢价格也将上涨,必将促使钢材价格上涨。据已见报道,日本六大钢铁公司宣布1995年出口钢材平均_L涨10%。由于热轧、冷轧、镀锌钢板需求看好(欧州增5%,日本增7%),1995年价格可能提高40~100美元/t,德国、乌克兰等国也将提高线材销价(德国拟提高80马克/t)。1995年国内钢材市场情况是:社会需求将平稳增长,需求总量将达1亿吨,国内生产能力充足,预计钢材产量8800万吨,比1994年增10%,并有增产条件;钢材进口将继续回落,国际钢材价格上升和1994年国内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将有利于钢材出口而不利于进口,预计全年进口钢材会在1200万吨以下,且主要是国内短缺品种,价格将稳中有升,随着进口钢材减少,库存消化,预计国内钢材将由供大于求逐步向供求平衡方向发展,促使价格合理回升,由于国际钢材价格看好,国内钢材价格还有进一步趋于坚挺和上升的可能。 1995年世界有色金属需求形势看好,估计西方国家在经济衰退后的两年里,金属需求增长率达10%~15%。据预测:全球铜产量将达1157.5万吨,增长5%,铜消费量将达1165万吨,增长2.9%;铅产量456万吨,消费量475万吨,锌产量为550万吨,增长1.1%,消费量为587万吨,增长3.5%,锡产量为12.05万吨,增幅1.9%,西方国家镍产量为58万吨,需求量为69.3万吨(有文章分析全球消费量超过90万吨);西方国家铝产量将降至1433万吨,而消费量将达1631万吨,增幅3.6%。各主要金属的消费量将超过生产量,由于原料短缺,库存减少,故将促使价格上涨。据有关预测,1995年有色金属价格为:铜2755~3000美元/t,铝1563~1800美元/t,锌1065~1100美元/t,铝646~700美元/t,镍6550~5000美元/t,锡5908~7000美元/t,均比1994年年平均价有较大幅度提高。国内有色金属生产将进一步发展,除铜需进口外,其余金属均可满足需要,并将增加出口。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价格已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国际市场价格直接影响国内价格,故1995年国内有色金属价格必呈上涨趋势。同时,由于国内有色金属冶炼能力偏大,而原料(矿山)生产能力严重不足,1995年必将出现原料大战,抬高原料价格,以及外部条件(能源、运输提价)影响,生产成本也将上升,推动价格上涨。此外,本刊1994年还发表了电子工业引线框架材料、铜线杆等市场分析专文,以及国内外铝市场综合评述等,不一一叙述。 浅谈冶金建材工业发展策略:冶金建材工业色彩赏析 本文作者:李庆福 色彩是客观存在,人类无时无刻不与色彩发生密切关系。色彩最善于赋于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感受,因而是人类美化环境、美化生活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作为建筑色彩来说,不仅在建筑艺术领域中是举足轻重的一个方面,而且在体现建筑功能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民用建筑是这样,工业建筑也是这样。尤其是就建筑功能而言,工业建筑的色彩设计比民用建筑更为重要,涉及的内容更为广泛。因为第一,处理好工厂建筑的色彩设计,提高其建筑效果,不仅可创造舒适的作业环境,使生产人员得以美的感受,而且可以从精神功能方面启迪工人爱厂如家,提高其劳动积极性。显然,这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措施。第二,可利用建筑色彩的功能,向生产人员提供视觉上的警告和辫识的信号,防止生产事故,保障安全生产。第三,处理好厂房内部的色彩设计,可改善工人的视力作业条件,提高操作的准确性,这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的重要保证。第四,好的建筑色彩设计,可使人们精神舒畅、心情愉快,这在心理作用和精神功能方面,能够降低生产人员的疲劳强度,增进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劳动出勤率。近些年来,国外在工业建筑设计中,极为重视人类工程学的研究,而建筑色彩设计,正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受到普遍的重视。目前,色彩在现代化的工厂建设中,正在被广泛地运用,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现仅就冶金工厂的建筑色彩设计,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必须彻底改变灰黑污浊的面貌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界对工业建筑的色彩设计是不重视的,尤其是冶金工厂的建筑色彩,更是无人问津,因而造成厂区建筑色彩单调、一片灰黑的状况。即使在建设初期厂房内部喷刷了白灰,但由于年久无人管理,早已沽满污垢,也变成灰黑的颜色了。这样的生产环境,不仅严重危害着工人们的健康,而且给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是巨大的。因此,今后的冶金工厂建筑设计,必须彻底扭转这种违反科学的局面。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宝山钢铁厂,在建筑色彩设计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令人欣慰的先例,把人们印象中又黑又脏的冶金工厂,建设成了一座绚丽多彩的现代化工厂。该厂的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视建筑色彩的处理。一开始就在建筑设计统一技术条件中,对建筑色彩设计作出了明确规定:将全厂区的厂房建筑按其生产属性划分为五个色彩区,规定每个色彩区的主要厂房建筑,均采用同一基调的建筑色彩;并对全厂的辅助建筑物的建筑色彩,也分别作出了统一的规定,其具体色彩规定,详见表1和表2。由表1、表2可见,宝钢的建筑色彩是丰富多彩的,并且按功能分区做不同的建筑色彩处理,既有变化、对比,又有协调统一,体现了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的全新风貌。 二、厂区内建筑物的外部色彩设计 建筑物外部色彩的设计,应根据其周围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建筑物本身的性质、功能、体形、规模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统盘考虑,这是建筑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对于冶金工厂来说,其厂区内建筑物的外部色彩应如何具体处理?笔者认为,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整个厂区的建筑外部色彩,在色相的选择上应避开红色、金黄色等过热的色相。因为冶金工厂的工人,在全部生产过程中,都是与火红的铁水、熔渣、钢水、热钢锭钢坯等打交道,一是高温烘烤,二是火光刺眼,如果建筑色彩也处理为热色、火色,则必然会导致内外夹攻、火上加火、热中增热的局面,从而加剧生产者心理上的灼热感和疲劳感。因此,整个厂区建筑物的外部色彩,都应选取偏冷或中性的色相,如淡绿、淡蓝、浅灰绿、浅蓝绿以及浅咖啡、银灰等等。这样,工人在上下班时,行走在厂区会有轻快、凉爽、舒适之感。 2.在色彩的彩度选择上,应以低彩度、力求淡雅为原则。这一方面是由于淡雅色彩的建筑物容易与其周围的绿化环境相协调;另一方面,由于冶金工厂的生产特点是劳动繁重、精力高度集中,火光刺眼、噪声较大,工人们在心理上总是希求一个轻快、安静、凉爽的环境。而清淡、雅致和恬静的建筑色彩,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清心悦目的环境,使人们得以轻松、愉快,这对确保工人的健康和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均可起到较大的作用。而高彩度、过艳的色彩,只能加剧人们心理上的紧张、烦乱之感,使人们的疲劳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另外,对于地处南方的冶金工厂来说,低彩度淡雅的室外色彩,对于反射太阳辐射热,改善厂房室内热环境,也是极为有利的。 3.如前所述,整个厂区建筑物的外部色彩,虽均应以偏冷一些的色彩或中性色彩为基调,并力求协调统一,但在协调统一中还应求得变化、对比。因为有变化、对比的色彩才有生气,才能活泼、动人。那末,如_何求得变化、对比了第一,可以像宝钢那样,按不同的功能进行分区,如炼铁区、炼钢区、轧钢区、机修区等等。对不同区域的厂房建筑,采取不同的外部色彩,而各区域的建筑色彩之间,又要互相有联系、差异不过大。这样,就会使全厂区的建筑色彩既有联系、协调,又有变化、对比。第二,在同一个色彩区域内,也应在协调、统一的色彩基调中,求得变化和对比。比如对于区域内部形体小的办公和生活福利建筑,可以选取明度高、色相偏暖、彩度稍艳一些的建筑色彩。这样就可以与形体高大、色彩偏冷的厂房建筑形成对比的效果。而且,办公、生活福利建筑物就会像建筑小品的作用一样,对厂区的建筑色彩起到点缀、润色和补充的作用。另外,对厂区内的烟囱等高大构筑物,均涂以红白相间等醒目色彩,这一方面可丰富厂区的空间色彩,更重要的是为航空飞行提供信号,以确保安全。还有,对厂区内不同功能的管线(如煤气管、氧气管、油管、水管等等),分别涂以不同的色彩,这样既可取得色彩变化、对比的效果,又对操作者识别各种管道,以及保养和安全等方面,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第三,对每一座单体厂房建筑物来说,除了大面积的统一色调,如淡绿、浅蓝、银-灰等色之外,还应配以其它色调的线条,如在檐口、栏杆、勒脚和门窗等处,以求得变化、对比的艺术效果,避免出现色彩单调、呆板的弊端。但是,在运用变化、对比的处理手法的同时,须往意两个问题:一是配色的运用要适宜,不能喧宾夺主,而要烘托、陪衬,突出主题,为基调服务。也就是说,整个区域内点缀、对比的色彩不能过多、过杂,以免冲击了基调,导致杂乱无章的局面。对于单体厂房建筑来说,色彩对比时要注意对比色与基调色的面积比例,对比色的面积要显著的小一些。特别是用艳色作为对比色时,其面积比例更要严格控制,否则可能造成眩目刺眼的后果。二是色彩的对比不宜过强,因为过分强烈的色彩对比,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引起人们心机跳动和情绪不安。 三、厂房内部色彩设计 厂房内部的色彩设计,以处理好环境色、设备色和聚焦色为主要内容。 1.环境色 所谓环境色,是指围绕着生产机械设备的建筑空间色彩,亦称为背景色。厂房内部环境色的设计选择,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厂房的生产性质、工艺布置、设备状况、室内温度以及采光通风要求等等。对于冶金工厂来说,绝大多数为热车间,生产都是围绕着熔融或赤热的钢铁展开的。因此,其内部环境色宜采用沉静的冷色调,以缓和生产工人心理上的紧张、灼热之感,并恢复视力的疲劳。即利用建筑色彩的功能来改变室内气氛、创造室内良好环境。另外,厂房内部环境色也应以选择低彩度,力求淡雅为原则。一方面是因为过艳和.过杂的色彩,会导致生产者心情烦燥不安、精力分散、视力模糊不清,并加剧疲劳感;另一方面,过艳的环境色会削弱甚至破坏聚焦色的信号功能效果,给安全生产带来危害。利用色彩处理的反射效果来改善厂房的室内照度,也是内部环境色设计中应遵守的原则之一。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厂房内墙面、天棚面等大面积色彩,也是以采用明度较高的浅淡色彩为好。 2.设备色 厂房内的生产设备,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视力集中的部位,因此其色彩的选择首先应考虑如何减少眼睛视力疲劳这个因素;同时又要确保其色调能与加工部件明显的区分开来,避免混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特别是对于机械加工性质的车间来说尤为重要。具体做法如下:第一,设备色应比厂房内部的环境色稍深一些。这样,在浅淡的背景色衬托下,使设备更为醒目。第二,应选取沉静、有利于视力保护的色调,如苹果绿、灰绿、蓝绿等,以使生产者得以清心悦目的感受。第三,不应采用高光泽的色调,以避免由于镜面反光作用而导致眩光。 3.聚焦色 所谓聚焦色,包括两个方面的概念。其一是指警告标志色而言,即为了确保安全,用最明亮、最醒目的色彩来标志和描绘所有危险性部位,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的警告,或指引人们注意安全出人口及疏散的路线等等。如车间上部开行的吊车、地面上行驶的运输工具、有触电、爆炸、火灾、毒气等等危险性的部位,以及危险障碍物、未加围栏的坑洞、有危险灾害的机械设备、太平门等等。聚焦色的第二个概念是指识别标志色而言。即为了便于保养维修和抢救生产事故,将电缆和各种不同用途的管道均涂以具有明显识别性和诱目性的色彩,为工作人员寻觅和识别复杂的管线系统创造有利条件,以避免因识别错误造成生产事故。 在设计中,应根据色彩的诱目性、认识性和可读性的特点来选择厂房内部的聚焦色。一般来说,彩度浓的红色、黄色、橙色以及红白相间、黑黄相间等色彩的明视度高、醒目效果好。所以警告标志色,如火警、危险、停止、注意等等,均选用这些色彩。绿色、蓝色也有一定的醒目效果,但不及前者。 国外有些国家专门制订了工业安全颜色和管道识别规范,对工厂聚焦色的选择予以法律性的规定,全国统一,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色彩的诱目性、认识性和可读性受其背景色(即内部环境色)的影响较大、当背景色和标志色的色调比较接近时,则标志色的诱目性、认识性和可读性将被破坏,甚至完全丧失标志作用。因此,鉴于人们习惯于用红、黄、橙等高彩度的热色相作为聚焦信号色,所以为了提高这些色彩的诱目性、认识性和可读性的效果,厂房内部的环境色以处理为低彩度、淡雅的冷色调为好。 另外,在处理厂房内部粗大管道的识别标志色时,要注意强烈的大面积标志色彩可能干扰工人对工作的全神贯注,引起精神分散,甚至会导致操作质量低劣和生产事故,同时也会造成工人视觉疲劳。因此,对于粗大管道的识别标志色不宜满涂,可采取涂带状色、环状色或在局部位置、关键位置涂标志色等等措施。这样,既可达到识别目的,又避免了因大面积艳色所带来的弊病。 总之,厂房内部色彩的设计,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且在选择环境色、设备色和聚焦色时,要注意处理好其相互之间的衬托关系,以便更好地发挥建筑色彩的功能,达到美化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生产事故,以及增进工人健康水平等目的。 当代世界,正处于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的技术革命时代。冶金建筑设计也必将跟上时代步伐,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不仅会体现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方面,而且将体现在重视人类工程学的开发,进入以协调人一机一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中心的新的设计领域,其中建筑色彩设计将是主要内容之一。因此重视建筑色彩设计是时代赋予建筑师的使命,是建筑设计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 浅谈冶金建材工业发展策略:现场总线在冶金建材工业中的运用 本文作者:房启超李培松斯可克单位:江苏淮钢集团有限公司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经过多年的论证和争论,国际电工委员会在标准IEC61158中,最终采纳了多种现场总线于一体的折中方案,看起来是把最终选择推给了用户,但从技术角度看这种选择并非是无章可循的。通过对不同现场总线技术特点的深入分析后,我们认为选用哪种现场总线技术的主要依据是:应用对象的类型和现场设备的种类。本文首先分析冶金工业自动控制及现场设备的特点和基金会现场总线(FF)的特点及优点,然后介绍基金会现场总线在冶金工业应用的实例。 1冶金工业自动控制的特点 冶金工业虽然属于流程工业,但它的控制内容却是热工过程控制(典型的如加热炉)和运动逻辑控制(典型的如轧钢)的混合,其中许多还带有批控制的特性(如转炉炼钢等)。冶金工业的现场设备既有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变送器和调节阀等热工仪表,也有位置编码器、调速电机这类机械量测量和运动逻辑控制设备等。冶金工业热工过程控制系统中回路控制所占比例通常不大,而采集检测占大部分。冶金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大部分属非易燃爆炸性质,少数需防爆的(如煤气)也可划归I类防爆区从而可使用隔爆技术。因此每条总线上可挂较多设备(如16台),有节省90%电缆的明显效果。 冶金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仍存在许多不易测量的参数和不易控制的过程,所以软测量(即间接测量)和先进的控制策略(如专家系统)等也是非常需要的。冶金工业环境较恶劣,主要是温度、粉尘、振动和电磁干扰等,需要现场设备有较强的环境承受能力。 从经济角度看,冶金工业属于大规模工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设备投资巨大,物流、资金流规模巨大,使其有经济实力使用高档次的自动控制设备。市场竞争的压力也使其不得不提高其自动控制水平,它们已经或正要实现从检测到企业管理各层次、全系统的信息化和自动化。但是,市场竞争又使得利润趋于微薄,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不得不降低自动控制设备的档次,其自动化水平往往还停留在基本检测和必要的单机控制。 2基金会现场总线(FF)的特点和优点 基金会现场总线的低速总线H1直接联接到现场设备(变送器,阀门等),支持传统的两线制供电和本质安全。高速总线HSE用于大量的H1总线链接桥路或与集中的控制器联接,与DCS控制总线有些类似。与其它现场总线一样,FF是全数字化的通信总线。FF现场总线采用设备描述技术和互可操作测试,使其开放性和互可操作性最好,不同公司的产品可做到像4~20mA设备一样即接即用。 与其它现场总线不同的是,FF-H1现场总线将控制分散到总线上的现场设备中,从而分散了控制风险,弱化甚至取消了集中的控制器,减少了系统硬件数量。目前FF支持的现场设备以热工过程仪表为主,例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浓度、酸碱度等变送器和调节阀。FF不排斥远程I/O设备,对于简单的信号采集来说,这仍然是最经济的选择。FF不排斥PLC,它把逻辑控制器仅看成一台智能现场设备。与复杂、低速的热工回路控制不同,简单快速的逻辑控制并不需要控制彻底分散,所以PLC还是相对集中的控制器。FF也不排斥PLC常用的总线,如Modbus等,对那些与H1总线无关的信息,可直接通过它们和上位机通信;对PLC中与H1总线有关的信息则通过接口卡和其它现场总线设备交换信息。 由于控制被分散到现场设备中,系统由有控制功能的智能设备垒砌而成,系统规模的变化主要在于智能设备的数量不同而无其它本质区别。这类系统的一个特点是:在小系统上被证明的功能,可以简单地推广到大系统上,而且系统规模越大,其优越性越突出。 现场总线技术是从控制室向现场设备的一次大变革,使现场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它带来的主要优点是:(1)来自现场设备的信息量增加几十倍,这些信息除用于控制以外,大量的用于维护、诊断和管理。控制系统从传统的I/O卡扩展到现场设备。许多原来要到现场完成的工作如校线、诊断、调试可方便地在控制室操作站上完成,原来需要停电的维护现在可在运行中进行。许多原来要手工完成的管理文档现在都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和保存。(2)节省大量电缆(50%~90%),节省盘柜、硬件设备、控制室面积及相应的施工工作量,这是既先进又节省的技术。(3)硬件设备的简化,控制功能的分散,包括现场设备在内的实时自诊断技术都导致了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提高,而数字化又必然导致控制系统的精确度和鲁棒性的提高。 对于现场总线技术的优点,往往仅仅被简单地理解为/节省电缆0,实际上只有在我们尝试到充分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后,才会发现节省电缆只不过是现场总线技术的表面和非首要的优点而已。 现举例说明如下。 图1是典型的基金会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框图。此系统集成了仪表控制(彻底分散),电气逻辑控制(适度分散),信号采集(集中或远程I/O就地),先进控制和企业管理,即所谓EIC一体化,管控一体化。以一大型现代化高炉为例,它可分为炉顶、槽下配料、炉身、水渣、循环水、热风炉、制煤粉、喷煤粉、余压发电等部分,共使用约380台压力、流量、液位变送器,约100个控制阀门,数千个采集和逻辑信号。现场到控制室平均距离约250m。可以这样来粗略估算,对于380台变送器,100个阀门,只要用(380+100)/16=30根H1现场总线,而不是通常的480根电缆,节省450根,节约的长度为450@250=112500(m)。其余上千个开关量信号和温度信号则由分布在各现场的约20台PLC或远程I/O就近连接控制,而它们仅由2根冗余的Modbus总线与系统通信,估计节省60%的电缆。更重要的优越性是系统可通过现场总线直接、在线地管理、诊断和维护那些智能现场设备。将冶金工业自动控制的特点与基金会现场总线(FF)的特点和优点对比,可以说基金会现场总线(FF)在冶金工业应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3基金会现场总线在冶金工业的应用实例 例1:煤气混合控制中高炉、焦炉煤气通过混合调节达到压力和热值的稳定。为防爆采用本质安全系统,硬件连接如图2所示。一条H1现场总线共挂11台现场总线仪表,由3个安全栅进行限能隔离以保安全。所有控制计算都在现场总线仪表中完成,包括气体流量温压补偿、压力流量串级调节和热值修正配比调节。下装在现场总线仪表中的软件功能块的连接如图3所示。高炉煤气温度输入AI-t1、压力输入AI-p1和流量输入AI-f1经ARTH-1进行温度压力补偿后到PID-1功能块中进行副环调节,其设定值来自流量分配计算功能块ARTH-3,它的输入是来自混合煤气压力输入AI-p3经PID-3主环调节和热值调节PID-4的结果。当混合煤气压力波动时,同时调节高炉焦炉煤气的阀门开度,以维持压力稳定。而混合煤气热值波动时,则改变高炉、焦炉煤气的阀门开度的比例,以维持热值稳定。各虚线方框为现场总线仪表,方框内圆圈表示内装的软件功能块,功能块间的联线表示通过现场总线通信的信号连接。 例2:某6000m3制氧机(含提氩)成功地实现现场总线控制。 其系统为双操作站冗余,4条H1总线共挂32台现场总线仪表,完成出空冷塔空气压力控制;空冷塔液位控制;下塔液空液位控制;液氨蒸发器出水温度串级控制;空透出口压力防喘振调节;1#增压机出口压力控制;2#增压机出口压力控制;出冷箱污氮压力控制;粗氩液化器氩侧压力控制;粗氩液化器氮侧压力控制;纯氩塔上部压力控制;纯氩塔下部压力控制;纯氩泵出口压力控制;纯氩冷凝器液氮液位控制;粗氩冷凝器液空液位控制;粗氩塔下部液氩液位控制;纯氩塔蒸发器液氩液位控制;纯氩塔阻力控制;粗氩流量控制。还有15个手动遥控回路,共34个控制输出,另外还有85个模拟输入和77点温度输入,101个DI,62个DO,逻辑控制由一台PLC完成。本系统还通过DDE与其它系统成功地实现了信息交换。 浅谈冶金建材工业发展策略:冶金建材工业结构整改分析 本文作者:孙振岳陈连金单位:浙江省冶金(有色)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 1前言 冶金工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原材料基础工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但是,浙江省冶金工业总体上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消耗高、效益差,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相当严峻。因此,在目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处于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关键时刻,适时对全省冶金工业进行结构调整,以摆脱困境,提高经济效益,进而促进浙江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意义。这里就浙江省冶金工业的结构调整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2浙江省冶金工业实施战略性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1浙江省冶金工业概况 浙江省冶金工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经过“八五”、“九五”期间的结构调整,形成了包括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耐火材料制品业、冶金碳素制品业、金属丝绳及其制品业等8大门类的工业体系。全省共有冶金企业1270家,从业人数14.04万人,其中县办以卜企业127家,从亚人数8.46万人,大中型企业48家,被列人浙江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培育企业8家,系统内国有企业68家。1997年底,全省已具有年产钢158万认钢材180万t、生铁83万t、焦炭63万t、有色金属19万t(其中铜•12.5万t、铝3.8万t、铅l万t、锌2万t)、有色金属加工材50万t(其中铜材加工40万t、铝材加下10万t)、铁合金14.6万t,以及钢丝、钢丝绳、钢绞线6.9万t、黑色有一色矿山采选309万t的生产能力。据浙江省统计局提供的资料,1998年全省黑色、有色冶炼压延加工企业为338家(国有工业企业和年销售收人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不包括矿山、金属制品、耐火材料、冶金机械企业),工业总产值167.n亿元,销售总收人167.95亿元。全省产钢量为166.6万t,成品钢材258万t,生铁为91.5万t,铁矿石156万t,十种有色金属达10.82万t,生产铜材34.7万t,铝材8.7万:,实现利润总额4.14亿元,工业增加值(现价)32.8亿元。至今已初步形成黑色冶炼与压延加工以杭州钢铁集团公司为主、铜冶炼和加工以宁波地区和绍兴地区为主、焊管以浙江金洲集团为主、不锈钢管棒以浙江久立集团和温州地区为主、耐火材料以湖州地区为卞的区域经济结构,但在这些区域经济中除杭州钢铁集团公司等少数企业外,仍然存在着企业规模偏小、低水平重复建设、工艺装备陈旧以及初级产品占主导等结构性问题。 2.2“八五”、“九五”期间结构调整上所做的工作 2.2.1”八五”期间结构调整工作 “八五”期间,浙江省冶金工业依照“打基础、上水平、增效益”的指导思想,国有企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39亿元。首先,一批工艺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优化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如杭州钢铁集团公司的焦化二期工程、焦化热电站工程、6000m3小制氧机、5万二户煤气柜、3号连铸机工程、110Kv变电站、中轧改造,绍兴轧钢厂650热轧开坯项目,杭州万胜钢缆集团公司的铝锌合金镀层钢绞线,浙江漓铁集团公司的选可改造,温州冶炼厂锌技改工程,浙江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电解铝工程等。还有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年产25万t的小型连轧生产线,绍兴钢铁总厂70t电炉工程等致力于开辟以连铸生产为中心、带动炼钢和轧钢的新土艺项目在“九五”初期相继建成投产,为全省冶金行业结构调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其次,“八五”期间,全省冶金行业组织结构调整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原省冶金工业总公司与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合并组建了浙江冶金集团)浙江漓铁集团公司、浙江天工矿业集团公司、嘉兴钢铁集团公司、东风莹石集团公司、浙江建德铜矿集团公司、浙江姚冶集团股份公司、杭州万胜钢缆集团公司等一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也先后成立。其他冶金企业也积极推进内部“丁制”改革,在“精干主体、分离辅助”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探索符合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2.2.2”九五”期间结构调整工作 “九五”期间,全省冶金行业在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和国内市场总量过剩、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的严峻形势下,生产经营运行能够基本保持平稳过渡,得益于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九五”前三年全行业国有企业在结构调整方面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81亿元。首先,企业装备水平有所改善,工艺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主要建设项目有: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小型连轧工程、80、超高功率电炉工程、220KV输变电工程、热带轧机改造、3号烧结机改造、二号制氧机改造及高速线材工程前期工作,绍钢70t电炉改造及配套,浙江漓铁集团二期工程,绍兴平水铜矿二期工程等;杭州钢铁集团、遂昌钢铁厂、宁波钢铁总厂相继实现了小型连铸,提高了炼钢连铸比,嘉兴钢铁集团棒材生产线和绍兴轧钢厂线材生产线也相继实现了“一火成材”工艺;嘉兴东方钢帘线有限公司年产l万t汽车子午线轮胎钢帘线工程(一期)、嘉兴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年产3万t精密冷轧薄板生产线、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年产8万t(一期)高精度冷轧不锈钢薄板生产线也相继建成投产。这些项目起到了优化生产工艺、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其次,产品结构调整也迈出了较大的步伐,普通钢材比例有所下降,合金比有所提高。如宁波兴业集团着力发展拳头产品—高精度铜板带,杭州万胜钢缆集团开发生产55%铝锌合金镀层钢丝及钢绞线、5%铝锌稀土层钢丝及钢绞线二个新产品,绍兴第三铜材厂开发的C2720黄铜带列人1998年国家重点新产品。通过加大技改投人力度,产品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企业的产品质量档次和经济效益日益提高,市场竟争力进一步加强。再次,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组织结构调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尤其是“杭钢股份”的顺利组建及上市,对全省冶金工业的资产重组、结构调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学•邯钢活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不断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围绕成本管理,进一步降低消耗。“九五”前三年全行业企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八五”末有了明显改善,先后培育了一批部、省、地市名牌产品和星级企业,多家企业通过了I阳9000质量体系认证。 2.3浙江省冶金工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钢铁工业 自1996年钢产量突破一亿吨以后,我国钢铁工业进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由以数量为主的“规模扩张”阶段进人“结构调整”阶段,钢铁工业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结构调整和优化上,转移到品种、质量、效益上。而浙江省钢铁工业的结构尽管在“八五”、“九五”期间进行了一些调整,但还不够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仍制约着全省钢铁工业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几个方面:一是产品结构尚不合理,仍以生产普通钢材为主(1998年普钢为111.4万吨、优质合金钢为55.2万吨),常规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初级产品仍占主导地位,新产品、短缺产品生产能力不足,支柱产业急需的特殊产品还不能生产;二是工艺结构不尽合理,工艺装备陈旧,不少企业还是靠落后的设备唱主角,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全省50多座5t以下的小电炉及几十架横列式轧机,已不符合口前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属于必须淘汰的设备;三是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偏小,离散度大,低水平重复建设不断,大量资本沉淀,不良资产得不到及时置换,抗风险能力弱,尚未形成以大型优强企业为核心带动众多中小型专业化生产企业的生产体制和产品开发体制。 2.3.2有色工业 从有色行业来看,在产品结构方面与钢铁企业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常规产品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严重下跌,造成了全省有色行业效益低下,资金紧张,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当然浙江省的有色加工业也有它的特色和强项,一些具有优势的非国有一企业在唱主角,产品在国内占有一定的市场,特别是铜材约占国内市场的四分之一。 2.3.3矿山企业 从矿一山企业来看,资源枯竭的状况相当严峻,浙江省大部分矿山都是五六十年代建成的,经过三四十年的开采,资源已处于枯竭状态,加上“八五”期间地矿部门提交的地质储量极少,按目前的生产规模最多只能维持几年。必须加大新矿体勘探力度,寻找新的矿山资源,否则矿山企业必将无矿可采,陷人困境。综上所述,加快浙江省冶金工业的结构调整已势在必行。 3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 3.1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我们认为,浙江省冶金工业结构调整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要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三改一加强”。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加速产品结构、工艺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尽可能满足社会总需求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所需关键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以“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为主体,以先进工艺技术改造老企业,淘汰落后的工艺装备,提高产品质量,大力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搞好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品的专业化分工;提高决策管理水平,要按照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确定投资方向,投资决策要实行“效益否决”;全面提高全省冶金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全省冶金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2结构调整的重点 3.2.1钢铁工业实行总量控制 根据国家经贸委要求,钢铁工业将实行总量控制。重点控制对一象是:污染严重、能源消耗高、产品质量差的“五小”等落后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连续三年以上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和生产线;严重供大于求的产品;年产50万t以上的国有重点大中型企业。要坚决制止重复建设,3年内不再批准新建炼钢、炼铁、轧钢项目。已经停产的企业和生产线不得恢复生产,其设备就地淘汰不得转移。据此,必须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坚决制止重复建设;要加强对生产许可证和钢材市场的管理,积极配合国家冶金上业局、技术监督部门,把已发放的77份热轧带肋钢筋产品生产许可证压缩30%一40%,以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对“以产顶进”钢材则给予优惠政策及扶持。 3.2,.2工艺技术装备结构调整 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落后工艺装备已成为制约钢铁工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其结构的调整是钢铁工业调整的核心。近期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推进以连铸为中心的技术进步,抓好现有连铸机的挖潜与高效化改造,提高设备利用率,促进工业技术及装备的整体优化和升级。二是坚决按照国家经贸委、冶金工业局的要求,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环保能源、质量政策等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加强生产许可证的管理和整顿钢材交易市场等手段,限期淘汰污染严重、能耗高、产品质量差的“五小”企业,刘列入国家产业政策淘汰目录的要加快淘汰,削减工艺、技术、设备落后的生产能力。5t以下的小电炉,无环保设施,1998年冶炼电耗超过630kw•h/t钢,1999年要停产;5一10t小电炉,在2002年前淘汰,而对于无环保设施,冶炼电耗超过省定最高限额(630kw.h/t钢)要提前关停淘汰;1999年小电炉钢产量争取再压缩10万t;同时严格控制新增生产能力,坚决制止重复建设。省、市有关部门要积极给予配合和支持,使全省冶金工业结构调整得以顺利实施。三是强化以提高产品质量和节能降耗为中心的工艺配套改革和监控技术,把节能与环保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全行业要充分重视和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加大科技开发的力度,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行小方坯连铸工艺、轧钢一火成材工艺、高炉喷煤粉、交交变频等成熟的先进技术,进一步节能降耗,搞好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重点抓好一批结构调整项目,如杭州钢铁集团公司80t电炉达产达效,淘汰3座5:小电炉,高速线材工程,连铸机高效化改造,烧结机改造和中型轧钢扩大品种改造及热带分厂热装热送改造;浙江久立集团公司年产4000t工业用中、大口径不锈钢焊管项目;浙江星鹏铜材集团年产3O0()t高效节能内螺纹铜管项目;温州宏源铜业公司年产1万t宽幅高精度铜带项目;浙江兴业集团公司“三环”牌铜板带名牌产品的扩产;以及浙江漓铁集团公司矿I匕二期工程、绍兴平水铜矿矿山二期工程、遂昌金矿二期上程等。 3.2.3产品结构调整 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是要基本满足国内市场对冶金产品品种和质量的多层次需求,特别是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关键冶金产品(如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片、冷轧不锈钢板、机械用钢、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新型合金材料、高性能高精度硬质合金、新型刹车材料等),要立足国内解决,实现“以产顶进”。主要措施: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工艺装备进行技术改造和配套,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以及大J一不愿生产,而小)一又不能生产且有一定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二要加强技术开发,搞好科研攻关和引进技术软件,在投资少、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上下功夫。三要寻求机会,利用浙江省港口的优势引进外资,合作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项目,实现“以产顶进”。 3.2.4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在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快企业组织结构的改革步伐,要以现有企业改造为重点,盘活存量资产,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充分重视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通过所有制结构和资本结构的调整来实现产业的跨越,盘活存量,跳出原有产品和工艺的老圈子,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体制上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引入非国有经济和外地经济参与我省冶金国有企业的改组,大胆进行资本结构多样化的实践。通过联合、兼并和资产重组,组建较大的集团公司,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达到壮大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同时,对产品无销路、亏损严重、扭万无望、不能如期偿还债务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 3.2_5培育和发展 “五个一批”重点骨干冶金企业全省冶金行业目前有8家企业被列为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这项工作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服务功能,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以冶金工业总量控制为契机,把行业整体结构调整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要自觉地承担重任,在行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各市、县财政也要视财力可能,对省冶金“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在技改资金和贴息资金中给予重点支持,为这些企业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通过培育和发展“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带动整个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的调整,发展规模经济。 3.2.6加强冶金行业的管理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及省政府、国家冶金工业局、国家有色局等有关部门对冶金行业的要求,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论证、切实编制全省冶金行业整体结构调整的实施计划和“十五”规划。要加强行业主管部门与有关市、县政府的联系,做好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大力推进冶金行业整体结构的调整。 3.2.7深入学邯钢降成本,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全省冶金企业要将学邯钢活动推向更深的层次,推行管理、科技进步、技术改造等全过程成本管理,建立扭亏责任制,加大激励和约束力度,切切实实地做好扭亏增盈工作。认真贯彻《浙江省冶金有色工业质量振兴计划》,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创品牌,增强全民质量意识,努力塑造全省冶金产品的良好形象。同时要进一步做好分离辅助、减人增效工作,将分离辅助和实施再就业工作结合起来,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4结语 1)浙江省是全国的经济大省之一,而作为原材料工业的冶金工业其结构不合理,滞后于总体工业水平,与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有碍于全省经济发展,浙江省冶金工业结构性调整已迫在眉睫。 2)面对国内外冶金工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相关工业对冶金产品的品种和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浙江省的冶金行业如不迅速行动起来,抓住机遇,坚决淘汰那些落后的装备和生产工艺,调整产品结构,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逐步萎缩C 3)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全国大市场逐渐形成的情况下,要做好冶金工业结构调整这篇文章,除了需要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外,还需要政府部门制订相关的政策和扶持措施以及给予大力的支持。
铁路运输专业毕业论文:公益性运输铁路运输论文 一、中国铁路运输效益的影响因素 (一)铁路运价 运价是影响铁路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关键性因素。国家物价局在实施调价政策的时候把基本运价和基金统一称作铁路运价。一直以来,中国铁路运输的价格政策要求全国统一运价,主要是以取得成本收益为目的,降低人们的出行成本。铁路运价长期以来受国家管制。铁路运价的制定和调整主要是一种政府行为,这种运价机制显然不符合铁路运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存在的问题是,运价不是根据市场信息来决定,而是由政府部门制定,这样的运价形成就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阻碍了铁路在运输市场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自由竞争。中国现在施行的铁路运价体系是50年代以平均成本为基础形成的。当时固定资产估价偏低,基本折旧率也很低,而且国家实行的是低运价政策,以此为基础的铁路运价很难完全补偿铁路运输的全部成本。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几次大幅度提高铁路运价,但是国家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铁路运价机制并没有改变。因为铁路运价起点低,铁路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经济效益水平也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 (二)公益性运输 所谓铁路公益性运输,是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对特定人群、特定物资和特定列车承担的低于运输价格的运输行为。铁路公益性运输是计划经济遗留下的问题,是铁路政企不分的产物。根据中国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有九项公益性特征非常明显的铁路运输方式可界定为公益性运输:公益性铁路建设并交付运营的项目,支农物资的运输,抢险、救灾物资的运输,市郊旅客运输,伤残军人、学生的运输,军运客运,铁路支线运输,军运物资的运输,特定物资的运输(指出口煤炭减免基金)。以上公益性运输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近几年公益性运输给中国铁路企业所造成的损失额呈现递增态势。 二、提高铁路运输效益的建议 (一)放松铁路运价管制 国家可以分阶段逐步放松管制,先允许铁路部门在某些时段、对某些运输产品、某些区域实施部分市场机制方式的经营手段,采取价格自由变动来调节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关系。铁路的运输价格应该实施“价格歧视”,因为中国的范围太大,应该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水平,不应该采取统一的价格。定价应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运输功能和机制,能够实现均衡运输状态,最大化利用相应的运输能力。特别是,铁路企业在制定的价格水平上应发挥铁路运输与其他行业的公平竞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福利。也可以按照民航的方式,利用折扣或者弹性的定价方式。 (二)对公益性运输给予补贴 前面己经提到,国家按照企业性质对铁路运输行业的管理进行相应的监督,应该形成以相关指标来衡量铁路行业盈亏的评价体系。要依据体制上的相关要求,用制度来规范企业的评价标准,对自身的业务进行不依赖于其他因素的计算和考核,自己来承担风险,自身具有相应的剩余索取权,这样才‘能具有激励机制所能产生的运营动力。同时也要加大运输的体制变革与改进,把铁路运输行业市场化,让它们独立地承担不可预期的情况,也就是说让它们有剩余索取权与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和挑战力。 三、总结 本文认为应该由国家来给予补贴,主要给出两条建议作为参考:以税收抵扣方式进行补贴。可以把铁路运输企业进行的公益性运输工作量以及由此生成的费用金额,算作该企业的正常营业收入,这里暂时称为抵扣额。在铁路运输企业应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时,把应付金额减去抵扣额,这样就变相减轻了铁路运输企业的经济负担,操作简单,而且减少了资金的流动。相应的铁路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有所提高。再者,可采用国家财政清算方式进行补贴。这种方式要求国家把公益性运输所生成的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根据实际发生的金额实行等额补偿原则对铁路运输企业给予税后经济补偿。对于已经发生的国家尚未补贴的公益性运输费用,国家也应该交由专门部门进行清算,据实对铁路运输企业给予补偿。 作者:张瑜单位:上海铁路局杭州机务段 铁路运输专业毕业论文:景气灯号系统铁路运输论文 一、建立景气灯号系统的目的及意义 1.有助于对区域铁路运输市场运行态势的整体把握,以便平衡运输市场的供需矛盾,加强运力配置和运输组织,做好全程物流服务资源整合。 2.有助于把握区域铁路运输市场变化、波动及平稳发展规律,以便同步乃至超前对市场周期的实际波动进行宏观调整,在市场周期波动发生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 3.有助于对区域铁路运输市场进行科学预测判断,采取对策,当出现过热增长时,及时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可避免铁路发展大起大落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二、建立景气灯号系统的基本思路 首先确定对区域铁路运输市场发展变化状况反映敏感的一组监测指标,然后运用适当的处理方法统一指标的可比性,并参照交通信号灯管制系统的方法,将每项指标划分成不同状态的景气区间,通过用不同的灯号(“红”、“黄”、“绿”、“浅蓝”、“蓝”)把不同状态的景气区间显示出来;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方法将所有监测指标综合起来,得到一个反映整体性的综合景气评价值,并参照交通信号灯管制系统的方法,将这一综合景气评价值划分成不同状态的景气区间,再用不同的灯号加以显示,便于人们直观地了解和掌握铁路运输市场景气变化动态。 1.景气指标选择 由于铁路运输市场景气灯号系统,是建立在从多个角度、不同方面反映其运行状况的一系列指标基础之上的,因此,所选择的监测指标应遵照以下原则: (1)经济上的重要性:是指该指标在反映区域经济发展与铁路运输市场景气高度相关,即在景气即将发生或刚刚发生变动时,它们就能表现出变动的征兆或特征。 (2)统计上的完整性:是指该指标应具有完整的月度统计资料,且这些资料能从相关部门的统计报表中取得。 (3)监测上的及时性和稳定性:监测上的及时性是该指标能按月进行监测,其统计数据能定期、及时地出来,并且统计口径、统计方法稳定、统计数据具有很好的可比性,以保证对区域铁路运输市场的景气动向及时、准确地做出预警预报。 (4)波动的周期性和一致性:铁路运输市场是具有波动性的,其周期性和一致性是指相应的指标具有周期性变化特征,并且其波动与总体景气波动基本一致,具有较稳定的波峰、波谷对应关系。 2.景气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指标选择原则,以及区域铁路运输行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铁路运输统计指标为基础,选择以下指标组成景气监测指标体系: (1)运输量指标:旅客运输量、货物运输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 (2)货车和机车运用指标:装车数、卸车数、货车日产量、机车日产量。 (3)旅客列车运行指标:旅客列车出发正点率、旅客列车运行正点率。 (4)大宗商品产量:黑货(指煤、石油、焦炭、金属矿石、钢铁及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石、水泥等货物)产量、白货(指除“黑货”以外的各类货物,包括集装箱运输的货物统称为“白货”,如饮食品及烟草制品、纺织品、纸及文教用品、医药品等。)产量、黑货库存量、白货库存量。 (5)经济增长指标:地区生产总值、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铁路运输收入。 (6)安全指标:行车重大、大事故件数。 3.建立景气监测灯号系统 第一步,对各监测指标进行预处理。将经过选择的每个指标的月度数据序列(一般应保证取到足够多月份的数据,例如10年左右的月度值)进行适当处理,如生成与上年同期比的速度、与上月环比的速度等。第二步,划分每项监测指标景气状况判断区间。将每项指标月度值(增幅)划分为五类状况,第一类为“过热”,第二类为“偏热”,第三类为“正常”,第四类为“偏冷”,第五类为“过冷”。确定各类状态的界限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综合专家们的意见进行分类,例如对铁路货运量来说,综合专家们意见后的结果可能是:月同比增长速度在15%以上属于“过热”,低于3%属于“过冷”等;二是对将过去历年的数据进行分类,然后规定出各类状况所占的百分比,例如可规定中间60%的月份为正常状况,偏高的10%的月份属于“过热”状况,偏低的10%的为“过冷”状况等,当然,这些百分位的确定也是要根据过去历年的实际数据并综合专家们的意见。对每项指标划分出的五类状况,分别用“红灯”、“黄灯”、“绿灯”、“浅蓝灯”、“蓝灯”表示,当被监测的指标数据超过某一灯界时就分别亮出相应的信号灯。同时,每一种信号还赋予不同的分数,如红灯5分,黄灯4分,绿灯3分,浅蓝灯2分,蓝灯1分,五种灯号分别对应该项指标所处的状态。第三步,将各项指标得分汇总计算综合景气分值。将所有监测指标的“得分”相加(必要时可对各项指标赋予不同的权数),即可得到综合景气分值。每月将M个指标所得的信号分值合计得到综合分值。第四步,划分铁路运输市场景气状况判断区间。通过综合景气分值的界限值(灯界)来判断当月的景气信号应亮哪一种灯。对综合景气分值界限值的确定一般是根据过去多年的实际数据,先确定出各类状态的百分比,再换算成相对应的分数段。第五步,根据综合景气灯号判断运输市场景气状况,为决策者提供形象、直观的理论依据。 作者:石利单位:上海铁路局合肥货运中心 铁路运输专业毕业论文:财务风险铁路运输论文 一、铁路运输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功能 财务风险管理的功能包括: 1.识别财务风险。风险的识别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识别的内容主要包括:铁路运输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面临哪些风险,这些风险之间的关联度如何,哪几种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比较大。 2.衡量财务风险。就是运用概率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特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财务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测定和评估。 3.控制财务风险和财务损失。就是铁路运输企业在损失发生前,采取各种措施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或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限度内;在损失发生后,采取转移、分散风险等手段将风险损失降至最低。企业应当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二、当前铁路运输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 形式在市场经济体系中,铁路运输企业具有行业特点,其财务风险也具有特殊性。 1.筹资风险:铁路大规模建设、运输设备技术改造、保障安全生产等,带来了巨额的资金需求,必须采取各种措施筹措庞大的资金,这虽然与国家宏观政策密切相关,但还本付息和成本增长的压力,也使铁路运输企业财务风险陡然加大。 2.投资风险:主观臆断型的投资决策未能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缺乏严密准确的市场预测和科学的投资可行性研究,审核把关流于形式化,造成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投资管理严重滞后,投资项目效益低下,有的甚至损失巨大。 3.经营风险:主要的风险,一是个别专用线和铁路延伸至大型厂矿出现的取送车收费项目上,有的企业存在迟交或不交作业费的现象;二是在铁路货车进入装卸作业的地方企业后产生的货车使用费,有的企业存在长期拖欠作业费的现象;形成了铁路运输企业资金回收风险。 三、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主要建议 针对财务风险的现状,铁路运输企业要树立风险意识,积极采取措施,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管理制度,并保持有效的落实,确保企业的财务风险最低。 1.以人为本,抓住控制财务风险的关健。提高财会人员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和业务素质,是构建防范财务风险的长效控制机制的前提。政治上,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财经政策、法规制度的学习,增强财会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树立起高度的敬业精神和正确的政绩观;道德上,通过组织会计人员培训学习、加强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起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观和廉洁自律的人生观;业务上,通过加强业务培训、继续教育和岗位锻炼,增强财会人员的工作技能,培育扎实有效的过硬本领,铸就防范财务风险的坚实防线。 2.健全机制,筑牢控制财务风险的基础。在财务风险机制的建设中,必须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来考虑。事前控制重在项目决策时,通过集体研究等制度,对财务风险的存在及其原因的客观分析,制定出留有余地的管理措施,以保证意外风险发生时能有效地应对;事中控制重在过程执行时,通过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利用会计处理和财务分析方法来防范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发生,随时调整财务活动,控制偏差并制定出新措施;事后控制重在评价考核时。无论是否出现风险,都应及时总结风险管理的经验,评价财务活动,为指导未来财务管理行为、规范风险管理措施提拱依据。 3.把握重点,解决企业财务风险的难点问题。 3.1积极研究创新融资手段,拓宽融资渠道,筹措资金,控制筹资风险。铁路运输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铁路基本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和大修理都需要大量资金。这对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新形势,一方面要理顺投融资的外部环境,争取各方面的政策优惠,另一方面要优化融资理财的内部环境,逐渐扩大融资途径,采取合资建路规模、铁路企业股改上市融资等吸收外部权益性资本的方式,实现持续融资、滚动发展,减少铁路运输企业财务风险。 3.2控制投资和违规违纪形成的风险。控制违规违纪形成的风险是日常控制财务风险的重点内容。应从两方面人手,一是提高决策者的素质,减少主观上的违纪行为,二是杜绝“一言堂”现象,实行民主管理,只有做到不唯个别领导意志或小集团利益而决策,让一切权力都能在阳光下组织,在集体研究后实施,在有效的监督下运行,在信息反馈后能够及时趋利除弊地进行调整,才能减少由于违规违纪而形成的风险。 3.3减少运输进款收入迟交风险。严格执行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规章制度,宣传有关取送车收费和货车使用费的收取政策,并加大清欠力度。 4.坚持不懈,确保控制财务风险的制度落实到位。 4.1将思想认识落实到位。要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明确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做到警钟常鸣。 4.2将督促检查落实到位。各级领导、财务主管要把财务风险防范的督促检查纳人议事日程,定期、不定期听取汇报,抽查、监督执行情况。 4.3实行风险抵押管理办法。铁路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推行的风险抵押办法可以引入财务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实行类似的制度将管理者、财务人员纳入共同承担风险责任的范畴内,做到责、权、利三位一体,从整体上全面控制风险。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始终,各级财务管理人员要发挥财务风险管理职能,把风险管理提高到企业管理的突出位置,充分识别财务风险,深入研究财务风险,积极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以保证铁路运输企业获得安全稳定长期的经济效益,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 作者:王国娟单位:锦州车务段 铁路运输专业毕业论文:预算管理铁路运输论文 1在铁路运输企业推行财务集约化管理的优势 1.1推行财务集约化管理,有利于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内部资金整合,对企业资金支付推行集中支付与结算,由铁总、路局统一调配内部资金,有利于优化企业筹、融资渠道,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总体资金存储量和贷款额度,有效地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防范资金风险,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1.2推行集约化管理,有利于提高铁路运输企业整体经济效益通过财务集约化管理,有利于铁总(原铁道部)对路局或路局对站段财务直接调控,增强地域与组织间的财务协作和财务协同,优化预算编制程序,依托信息化平台,有利于实现铁路运输企业内部资金流、业务流、信息流三者实时统一,改变以往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增强上级对下级的实时调控,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1.3推行财务集约化管理,有利于防范经营风险,实现铁路运输企业发展战略众所周知,财务资源是企业发展的主要资源,铁路运输企业推行财务集约化管理后,可以统筹运作资本,合理调配财务资源,有效地发挥企业的规模优势。通过财务5.0财务信息系统,规范了会计信息口径,统一信息标准和组织体系,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透明,对关键控制点实时把控,防范风险的发生,更有利于发展战略的实现。 2铁路运输企业推行财务集约化管理的现状与不足 2.1会计信息相对滞后铁路运输企业点多、线长、覆盖范围广,管理幅度宽、跨度大,对会计信息及时性、准确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就目前从铁路形势上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不足:①局属各运输站段会计质量有待提高,尤其实行货改以来,有部分单位的财务人员从辅业分流回来,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对运输主业的会计信息系统相对生疏;②由于会计管理战线拉得太长,很难及时、准确地给财务决策提供有用数据。 2.2预算管控能力严重不足,使预算流于形式铁路运输企业由于体制的原因,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起步相对较晚,始于20世纪初,虽然目前初见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基层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存在曲解,上下级之间以及各业务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同,过分强调预算的编制,而忽视了预算的执行与控制,对预算的考核缺乏强有力的惩罚与激励措施,导致预算流于形式。总的来说,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还需进一步的加强。 2.3资本投资效益低下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铁路运输企业前几年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采取较为粗放的财务管理方式,为了需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盲目投资、乱铺摊子现象严重,插手于煤焦油、电石、房地产、广告、旅游等十几种行业,由于管理人员成本意识淡薄和对所涉猎的行业不熟悉,根本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最终导致资本效益低下,有很多属于无效投资。如今铁路面临转制,背负的东西太多,给转制带来难度。 2.4财务风险分散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点多、线长,再加上多元化经营战略格局,造成企业业务分布广、下属运输站段、子公司多,这使得铁路运输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几率也比较大。铁路运输企业目前还没有建成完善的财务评价体系和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很难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全面防范和有效管控。 3对铁路运输企业现行的财务集约化管理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3.1统一财务集中管理体系目前,铁路运输企业主业采用的财会5.0信息系统,为实施集约化管理提供了信息平台,统一了会计核算口径、规范了业务处理流程,运输主业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上已初见成效,而对于其所属的多经企业,由于主辅分离,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不同,加上各个子公司所处的环境、生产经营条件不同,很难形成统一的财会信息系统。转制后,为了使总公司真实地了解全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应将财会5.0在全路范围内普及,使集团上下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和处理方法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提高总公司对下属路局、公司的控制力,有利于对下属公司的生产经营进行指导,优化资源配置。 3.2推行预算的集约化控制在铁路运输企业中,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铁路运输企业未来经营规划的重要手段,并且在铁路运输企业中推行已取得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增强全面预算的管控力度,发挥预算优化资源配置的功效,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根据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事权与财权相分离的原则,应采用“二上二下”的预算编制流程,将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以及跟踪制度,预算调整和滚动预算制度以及预算考核检查制度,从而实现全面预算的集约化控制,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3.3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资金集中管理是目前国内外大型集团普遍采用的资金管理模式。在发挥资金规模优势、防范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铁路运输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采用结算中心模式来集中管理资金,将下属运输站段、分公司、子公司资金集中在铁道部(目前铁路总公司)、铁路局来统一调配、运营资金,有效地保障了资金的安全,对铁路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但是资金结算中心隶属与财务处,作为职能机构,缺乏独立性,在资金管理上只有执行权而无决策权,过分强调资金的集中,忽视了集中后的管理,随着铁路的转制,其弊端逐渐显现,应需求建立一种适应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资金管理不应仅仅停留在过去资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更应将业务拓展到多元企业筹资、投资、资金运作等方面。资金集中管理是财务集约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完善资金集中管理体系,建立适合铁路发展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才能有效地推动财务集约化管理的进程。 4结束语 财务集约化管理是依托信息平台加强财务管理为根本,以资源集中管理为手段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在铁路运输企业中推行财务集约化管理,不仅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经营现状,而且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财务风险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广铁路职工共同努力为之奋斗。 作者:檀红春单位:呼和浩特铁路局 铁路运输专业毕业论文:新会计准则下的铁路运输论文 1铁路运输企业在执行新准则中的有利条件 1.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铁路运输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要求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过硬,岗位职责明确,工作流程顺畅清晰,会计核算真实合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手续完备,登记准确,财务报告及时准确、内容丰富,会计档案整洁、完整,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基础台帐完备,各项制度体系相互衔接、相互协调,财务工作高效、有序,并以制度的形式予以规范。经过长期实践,铁路运输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扎实,为执行新准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保证。 1.2新准则已执行多年更趋完善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开始执行到今年,已经8年了,在各类企业执行的过程提出了很多问题,准则也在不断修订、完善,可理解性增强了,可操作性难度降低了,降低了铁路运输企业执行新准则的难度。同时,很多企业在执行新准则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铁路运输企业借鉴,实现由企业会计制度向会计准则的顺利过渡。 2铁路运输企业执行新准则面临的问题 2.1对执行新准则的认识不到位铁路运输企业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来讲,是一件大事,但对于一些业务部门看来,这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各自的业务不相关,这与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有关。一直以来,铁路运输企业都存在重生产、轻管理的思想,一切都得为安全生产让路,对财务管理工作没有足够的理解、配合和支持,认为财务人员就是报销、发工资,没有生产部门重要。这种观念无形中对执行新准则形成障碍,增加了执行的难度。再者部分基层会计人员认为执行新准则是上级财务部门的事,在思想上不积极、不主动。 2.2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不足新会计准则引入了新的会计理念,会计核算方法也与现行铁路运输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大相径庭,这对铁路运输企业的会计人员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新准则要求会计人员要在准确理解准则的基础上,拥有更强大职业判断能力,而铁路运输企业实行三级管理模式,从总公司、各铁路局到基层站段,会计人员众多。在年龄结构上,有50后的老会计,也有90后的小会计;在专业知识结构上,有财会博士也有财会中专生,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而且现有的会计人员已经习惯了规定详细的会计制度,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很少有自由空间,对新事物缺乏新准则要求具备的专业判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新准则的执行效果。 2.3执行新准所需的信息缺乏有效的平台和系统支持新会计准则中的经济事项的计量很多使用公允价值,准则中阐述公允价值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在现实中,我们知道股票当日的收盘价是其公允价值,但不是所有的资产或负债具有股票这样容易获得的公允价值的信息平台,如何确定其公允价值?在目前情况下,还没有一个专门的信息平台和系统能象证券交易系统,可以提供会计计量所需的公允价值信息,这给企业的核算带来困难,增加了操作难度。 2.4会计工作难度加大,工作量加大新会计准则更为复杂,工作量也更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推翻原有的会计科目体系,按照新准则的规定重新建立新的会计科目体系,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第二,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对所有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这权益进行重新分类、确认和计量,并编制初期资产负债表。在编制初期资产负债表时,要对长期股权投资、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的预计负债、资产负债的帐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以及对持有的金融资产重新划分而进行追溯调整。首份年度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上年度按照企业会计准列报的比较信息,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发生变更的,应当对上年度比较数据按照新准则的列报要求进行调整。对铁路运输企业来说,该项工作的工作量相当大。第三,新会计准则中的很多事项要求设置备查簿,这也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 3解决问题的对策 3.1转变观念,完善执行新准则的各项配套工作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生产经营管理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在现代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中地位极其重要。铁路运输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转变观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号召全员参与,明确分工,加强协作,支持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顺利执行新会计准则,确保财务工作正常、有序运转。 3.2加强会计人员执业培训,提高专业水准在颁布实施新准则后,铁路运输企业也曾组织会计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但是参加培训人员范围小,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不全面,不深入。因为企业本身也没有执行新准则,学完后不能应用于实际工作,所以这些培训也没有真正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仅仅完成了继续教育的任务。新准则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运输企业执行新准则在即,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水平。一是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通过案例剖析的技能学习,并联系理论知识,提高会计人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深入培训,让会计人员了解实施新准则的背景和目的,自觉接受新准则,结合企业具体操作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解释说明,使会计人员真正领悟并掌握。 作者:许红霞单位:兰州铁路局 铁路运输专业毕业论文:会计核算下的铁路运输论文 一、新会计准则下铁路运输企业会计核算的新变化 1.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最大亮点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所谓的公允价值,是指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条件下和自愿情况下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较其它价值计量属性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即可比性、预测性、及时性、决策相关性。 2.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评估资产价值,判断资产是否减值,对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合理数额的资产减值准备。评估内容具体包括固定资产、存货、长期投资及无形资产等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该项准则实施以来,有效遏制了部分铁路运输企业随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行为,减少了有意利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空间的可能性。 3.剔除了后进先出的存货发出计价法。在存货发出计价上,新会计准则仅保留了先进先出、加权平均两种方法,剔除了后进先出法,这就有效减少了企业有意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来操纵利润空间的机会。比如,很多铁路运输企业都存有钢轨、煤炭等货物,这类货物价格正处于上涨阶段,如果采用后进先出法计量,则将更早形成的成本留在企业存货中,将低价格货物入账,导致低估存货公允价值,降低铁路运输企业的档期利润,减少企业应交所得税。 4.增加了政府补助核算内容。铁路运输企业属于特殊企业,政府补贴是普通现象。新会计准则将政府补贴分为与资产相关的及与收益相关的两部分。与资产相关的补贴确认为递延收益,在资产使用年限内摊销;与收益相关的补贴确认为当期损益,这一做法直接增加了企业当期利润。 5.强调了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点多线长”的运营特点,大多实行铁路局、铁路分局和基层站段三级会计核算方式,或二级会计核算方式,合并财务报表是常见现象。加之,铁路运输企业有很多跨行业、跨专业的投资项目,新会计准则要求将基层站段财务账目及除运输业务之外项目的财务账目都纳入总财务报表中,也包括债务情况,这对合并财务报表利润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铁路运输企业的会计核算问题分析 《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内容有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收支与成本费用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等。具体到不同领域企业,核算内容的具体明细也有不同的差别。铁路运输企业不同于其它领域企业,会计核算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存货核算、运输收入核算及运输成本核算等方面。 1.存货核算。存货是企业为保持生产经营活动持续运作而储存的各种实物物资,需不断购入、耗用及储备。铁路运输企业的存货,根据其在运输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分为燃料、材料、车辆配件及低值易耗品等。燃料在运输企业中所占比例较大,有机务段的机车用煤、机务段内燃机用柴油,一般借记“主管业务成本合运输支出”账户,贷记“燃料”账户,用单独账户进行核算;线上料是材料中的核心内容,多采用直供料方式,账单直接交送运输处,材料直接运达基层站段并验收入库,所以要设置“一般材料”、“线上料”账户;车辆配件通常不会一次消耗掉,维修后还可继续使用,所以应单独设置“车辆配件”账户进行核算。总的来看,为精确核算存货的增减变动及结余情况,应当单独设置“原材料”账户,下设“燃料”、“一般材料”、“线上料”、“车辆配件”账户。同时,还要设置“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以核算存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 2.运输收入进款核算。铁路运输企业的运输收入进款由销售收入、铁路建设基金及各种代收款构成。会计核算一般采用“双挂钩”、“现收现支”的计算方法,每项收入的会计核算公式各不相同。至于基层站段的运输收入款项计算,通常按照其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及其质量来确定。在具体的运输收入进款核算中,多由铁路分局根据基层站段运输收入进款报表进行汇总核算,再由铁路局根据各铁路分局的核算报表编制运输收入总表。铁路分局根据站段运输收入进款报表进行汇总核算时:要根据收方记录登记运输收入进款,借记“运输进款”,贷记“应缴运输收入”、“其他应交款-铁路建设基金”、“应收账款-迟交运杂费”;要根据支方记录冲减运输进款,借记“应缴运输收入”、“应收账款-迟交运杂费”,贷记“运输进款”。铁路局进行运输收入会计核算时:要根据各铁路分局运输收入进款编制运输收入总表,借记“下级欠缴运输进款”,贷记“应缴运输收入”、“其他应交款”;根据各铁路分局汇缴的运输收入进款,借记“其他货币资金-分局汇缴中途款”,贷记“下级欠缴运输进款”。值得注意的是,当实际收到收账通知后,要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货币资金-分局汇缴途中款”。 3.运输成本核算。运输成本是铁路运输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工资、燃料费、材料费、电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及其他费用等要素内容,按经济用途划分可归类为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成本支出核算应遵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应由本期(月、季、年)负担的支出都要纳入本期运输成本核算范围之内。由于铁路运输企业采用分级会计核算制,所以运输成本核算要由基层站段、铁路分局、铁路局自下而上的逐级完成,最终汇总计算出运输总成本。在具体的运输成本核算中,应根据运输成本的构成要素内容进行核算。核算内容有工资、燃料费、材料费、电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及其他费用。其中,固定资产折旧费所占的比例较大,要根据《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的规定计提折旧支出。在具体核算处理中要设“主营业务成本”等账户,下面以成本构成要素为据设置“工资”、“燃料费”、“材料费”等账户,借方登记运营成本的实际发生数。 三、新会计准则下铁路运输企业会计核算采用的对策 新会计准则的全面实行对铁路运输企业的会计核算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积极应对新变化,保障会计核算质量,准确反映铁路运输企业的财务情况,应采用以下对策。第一,要求会计人员深入了解学习新会计准则,紧跟会计准则变化趋势;第二,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核算监督;第三,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调整现有的会计科目,适应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第四,优化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构建与新会计准则要求相符的数字化财务数据库,以改善会会计信息系统的稳定性。 四、结语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业持续而稳定发展,以及新会计准则的颁布,铁路运输企业的会计核算愈加谨慎,期望通过会计核算明确揭示铁路运输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为其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铁路运输企业针对新会计准则带来了新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能够适应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规范会计科目,这对整个铁路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 作者:崔海燕单位:沈阳铁路局沈阳审计室 铁路运输专业毕业论文:安全管理铁路运输论文 1概述 目前,我国铁路系统正处在黄金发展时期,尤其高铁建设,正在高效有序进行,运输经营成效显著。铁路运输系统在综合运输体系里占有重要地位。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家运输系统的中坚力量,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对于铁路运输来说,安全是最大的问题,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发生行车中断,甚至车毁人亡,不仅会造成重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还会带来不可估量的间接损失,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 2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特点 铁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影响着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铁路运输系统是一个综合体系,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都有其自身特殊性,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涉及面众多,导致铁路运输安全问题具有动态性、系统性、复杂性、艰巨性等特点。 1)动态性: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一直处于变动状态之中,不可预测事件、意外情况以及非正常因素时有发生,给运输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2)系统性:铁路运输涉及铁路专业技术系统的人员、设备、环境、组织等各个方面,还包括生产运输的各个环节,需要用系统的观点加以分析处理; 3)复杂性:铁路系统基本处于野外,属于全天候、开放性作业,信息控制、传输、接收都受到制约,控制人员与操作人员分离,既有内部人员素质的主观影响,还要受设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 4)艰巨性: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很快,路网规模快速扩充,新技术新装备广泛应用,使得铁路运输问题复杂度不断提高,安全事故风险加剧,因此,铁路运输安全面临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问题越来越严峻。 3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铁路运输发生过多起安全事故,仅重大事故及大事故就达300多起,表明我国铁路运输安全问题存在较大风险,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人员组织方面、设备方面、环境方面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等。 1)人员组织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导性和创造性以及组织方式对铁路运输安全起着关键作用,铁路运输系统人员的思想素质,技术业务水平,生理、心理素质,团队的配合和组织方式都是铁路运输系统中最活跃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由于人员组织因素导致有关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技术水平不高,从而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工作容易发生失误。主要表现在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方法比较单一、考核制度不够严格、组织作用不够突出等方面。 2)设备方面。设备质量的好坏、运行状况是否平稳是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质量良好的设备以及设备运行状况的稳定不仅是运输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运输安全的关键保证。随着铁路的高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广泛应用,更新换代较快,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整体关联性高,涉及面广,配置零散,运行时间连续,监控难度大,故障发生频繁,处理时间紧迫。加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保养维修不够及时,设备不足,都影响铁路运输安全。 3)环境方面。铁路运输环境包括运输系统内部作业环境和通过组织管理所营造的运输系统的内部社会环境以及运输系统外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铁路运输环境是组织和管理铁路运输的空间环境,是机车行驶的基础,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 4)管理方面。长久以来,安全管理观念相对陈旧,管理往往是局部的、静止的,管理的机制弱化,目标不够明确、重心发生偏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够完善,安全检查和考核制度不够有效,安全监督制度不够健全,这些管理上存在的诸多漏洞和疏忽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4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建议 1)提高管理及作业人员综合素质。劳动者作为整个运输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对铁路运输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了保证铁路运输安全进行,最重要的就是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生产责任心,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思想。其次,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从技术水平,思想政治等各个方面进行测评,达到上岗标准后,方可上岗作业。最后,要制定严格生产纪律,专人负责检查,整顿工作作风并严肃工作纪律,禁止思想上松懈,行动上疏忽。 2)提高线路、机车等相关设备的质量。先进可靠的铁路运输设备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基础。保证安全技术所需资金的有效使用,重点放在铁道线路、机车、信号传输等关键设备上。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同时加快自主研发国产新设备,把科学技术作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关键突破口。建立健全日常的保养维修制度,确保日常保养维护设备的合理有效运行。具有相应的应急抢险救援设施,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可以迅速开展救援行动。 3)确保铁路运输环境的良好。铁路运输终究离不开环境的支持,为了确保作业人员高效安全工作,要营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劳动操作的环境,改善作业环境。在应对自然环境方面,要全天候全方位监测天气及自然气候,做好大风、强降雨、暴雪、雾霾等恶劣天气的应对准备,对泥石流、塌方、地震等自然灾害做好预警预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预控措施,防患于未然。 4)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由于环境复杂多变、参与人数众多、安全生产难度大,因此,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规范铁路运输生产,对于确保运输生产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逐级确定安全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制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把内在约束和外在监督有机的统一起来。实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进行经常性和特殊性的安全教育,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 5结语 铁路运输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安全,铁路运输的安全状况反映铁路运输企业的人员素质、设备质量、管理水平以及社会秩序的状况,是铁路运输质量综合水平的重要表现。相关人员应该认真对待,做好预防和解决,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作者:陈春莉张志虎单位:呼和浩特铁路局调度所 铁路运输专业毕业论文:营改增财务管理下的铁路运输论文 一、相关概述 在2011年年底,国家财政部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出台了相关税收改革通知,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的部分现代服务业以及交通运输业中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收改革试点。在此次试点中,基于铁路运输企业尚不具备试点条件,没有被纳入到试点范围之中,但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收体制改革必然会进一步扩大,增值税最终替代营业税也是我国未来税收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铁路运输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也是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运输企业实施“营改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推动国民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推动各个行业之间的税负均衡,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产业分工,切实推动铁路运输行业投资,推动发展。铁路运输企业实施“营改增”之后,相关运输企业能够作为一般纳税人享受到设备购置中的进项税抵扣,对于推动铁路运输企业更新设备和技术改造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铁路运输企业实施“营改增”,也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增值税制度,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强化铁路运输企业参与现代服务业的合作以及竞争中,从长远来看,有利于铁路运输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铁路运输企业“营改增”税收改革中财务管理受到的影响分析 铁路运输企业实施“营改增”税收改革,势必会对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一系列影响,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铁路运输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对于铁路运输企业来讲,全网联运是其生产经营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铁路运输企业的相关运输营业收入会全额上交到总公司,铁路总公司再对确认的收入统一清算,并将其作为企业的营业收入。在当前会计准则下,企业损益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会计科目所核算的是铁路运输企业包含有营业税的含税收入额,但是在实施“营改增”之后,主营业务收入这一会计科目所核算的讲师不再包含增值税的税后收入额,在这种情况下,铁路运输企业的营业收入将会将大幅度地下降,这将会进一步影响到铁路运输企业在多个方面的清算,如工资总额等。以此同时,在费用方面也会产生影响。依靠对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偏少,而且铁路运输企业的房屋以及运输线路等占有固定资产的较大比重,在现行的税收政策下这些固定资产的购置费用中的进行税额是不能够进行抵扣的,这势必会造成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偏高。总的来讲,在现行的税收管理制度下铁路运输企业实施“营改增”会增加其纳税负担,降低企业原有的经济效益。其次,对铁路运输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铁路运输企业在实施“营改增”税收改革之后,其会计核算、企业会计报表列报等多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围绕“营改增”,结合总公司的要求和实际管理需要,合理增设增值税相关的会计科目,例如沿袭原有的营业税缴纳途径,由总公司汇总缴纳铁路运输企业的主营业务增值税,并进一步增设相应的各个会计核算单位之间的往来清算会计明细科目等。不仅如此,税制改革也会对财务报表列报产生影响,铁路运输企业需要对原有的会计核算以及税务处理进行科学梳理,理顺铁路运输企业会计核算流程。再次,对铁路运输企业的票据管理产生影响。在实施“营改增”之后,铁路运输企业都会进一步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铁路运输企业对于自身客户所开具的货票或者客票都将使用增值税票。相比较与原先的营业税普通发票,增值税发票在管理上要求非常严格,无论是在开票、管理还是使用上都有严格的管理要求,对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伪造、虚开以及非法出售、违规使用都作了严格的处罚措施。正是基于此,铁路运输企业在实施“营改增”之后,其票据管理会更为严格。 三、铁路运输企业有效应对“营改增”改革的建议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密切结合行业特点和管理需要,针对“营改增”税收体制改革采取针对性的建议措施,尽量减少“营改增”对于铁路运输企业的不利影响,切实保障“营改增”税收体制改革在铁路运输企业的顺利实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首先,积极争取和有效利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密切跟税务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力争将当前铁路运输企业实际生产中投入资本最大的线路资产购置相关过程中所承担的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额进一步纳入到进项税的抵扣范围之中,减轻铁路运输企业的纳税负担。另一方面,铁路运输企业应当积极争取国家相关补贴。在前期试点“营改增”税收体制改革的地区中,对于税制转换期限内按照新的税收政策缴纳企业增值税相比较与原先的税收规定所计算出的营业额的确是有所增加的试点企业,国家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此来确保相关的试点企业能够平稳渡过税改期,保障税收改革企业以及试点行业的纳税负担基本上不会增加。正是基于此,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围绕“营改增”税收改革试点及时跟税务部门、各级政府进行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财政性资金补贴和政策优惠,切实确保铁路运输企业在“营改增”税收改革中降低纳税负担。 其次,进一步完善自身管理,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方案。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密切结合“营改增”税收体制改革,结合实际对现有的企业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主动适应“营改增”变化,结合铁路运输企业“营改增”分析,应当对企业原先的清算办法、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收入管理规章制度、会计核算办法以及预算编制办法等进行一系列针对性的修订和完善,有效适应“营改增”的税收改革需要。同时,铁路运输企业还应当尽快完善未来经营策划方案。在实行“营改增”的纳税改革之后,铁路运输企业原有的会计管理体制必然会发生重大变化,正是基于此,铁路运输企业各级财务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做好相关准备,对企业原有的经营规划以及整体预算进行合理调整,最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纳税负担、增加企业的资金流量,为铁路运输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再次,进行技能培训,提高提高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提升管理效率以及管理效益。对于铁路运输企业来讲,“营改增”税收改革尽管名义上只是税种变化,但是从实质上讲“营改增”涉及的面非常广泛,牵扯的会计科目较多,对于铁路运输企业的整个会计核算系统都会产生影响,正是基于此,相应的会计核算要求也会比较高,需要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职业判断能力。从这个角度上讲,铁路运输企业要想积极适应“营改增”税收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影响,有效降低纳税负担就必须强化对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税收、财务管理专业技能的培训,切实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专业素质,为铁路运输企业“营改增”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作者:徐红艳单位:济南铁路局济南工务机械段 铁路运输专业毕业论文:成本控制管理铁路运输论文 一、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作用分析 (一)成本控制管理是确保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关键手段成本控制管理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的成本分析、控制与考核体系,同时通过降低耗费、合理融资、优化资金结构以及资源配置等措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成本控制管理是新时期铁路运输企业运营发展的新要求当前铁路运输企业经营发展所面临的市场形势以及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铁路运输企业经营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铁路运输企业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就必须做好内控,对管理体系进行优化,重点完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达到节支增效的目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分析 (一)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铁路运输企业长期以来作为公益性与基础性较强的国营企业,企业经营目标不明确,未能体现经济效益原则,因此还没有建立完善适应现代市场形势的企业管理制度,尤其是成本控制协调管理机制不完善,成为企业管理的“软肋”。 (二)成本预算控制管理效果较差成本预算管理作为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成本控制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现阶段我国企业成本预算管理过程中,由于成本分析不完善、预算编制不合理、执行力度较差,因此造成了成本预算管理无法取得实际效果。 (三)成本控制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当前在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内部各职能部门未能积极参与到成本控制管理中的重要原因就是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造成的,由于未能建立一套与铁路运输企业实际情况相符的考核机制,导致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积极性较差。 三、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完善措施研究 (一)建立完善的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机制首先,铁路运输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指标控制体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合理的对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方式进行规划。其次,应进一步完善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制度,结合铁路运输企业的实际管理特点,综合考虑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影响因素,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完善成本控制管理机制的建设。 (二)强化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对于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首先应对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支出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按照成本分析报表编制完善的铁路运输企业预算管理计划。其次,应按照成本预算管理计划制定成本预算指标,将成本预算控制管理工作细化、量化并将预算管理任务分解到企业的不同管理部门。第三,应针对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预算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的分析与信息反馈,通过增强预算的执行力,确保成本预算计划得到有效的落实实施。通过全面成本预算管理作为手段,确保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按照相应的规划有序实施。 (三)实现成本控制管理的全员参与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并不仅仅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任务,成本控制效果的实现需要铁路运输企业内部的全员参与。铁路运输企业应将成本控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导理念,并强化对成本控制工作的宣传,由企业的财务部门作为成本管理的主导,以采购、运输、维护以及管理部门作为关键参与部门,通过各部门的积极配合,确保铁路运输企业成本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四)完善财务分析,做好成本控制管理的监督考核在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中,应及时做好财务分析工作,通过财务分析数据及时、动态的掌握企业的财务成本控制管理效果,按照财务成本控制管理的实际情况对成本控制管理措施进行调整。其次,将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作为铁路运输企业内部职能部门与工作岗位绩效考核的指标,并适当的增加权重,通过强化监督考核,确保铁路运输企业的各项成本控制管理措施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四、结束语 随着铁路运输行业经营权的不断放开,铁路运输企业经营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铁路运输企业应以此为契机,以成本管理为重点,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调整优化,以降低成本投入增加利润受益,实现铁路运输企业的平稳顺利过渡转型,为铁路运输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作者:蒲旭章单位:山东高速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岚山管理处 铁路运输专业毕业论文:铁路运输收入管理论文 1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概述 做好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意义做好铁路收入管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做好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可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铁路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口众多,每天的铁路流动量非常的大,尤其是铁路货物运输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要占据国民经济的很大比重,铁路运输收入能够大大打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同时借助铁路运输收入,可以增强铁路运输设备的更新与完善,进而发挥交通运输在资源中的优化配置功能,为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做出应有的贡献。其次铁路运输收入是支撑铁路部门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铁路部门的日常运作离不开较大资金的支持,比如铁路员工的工资、福利,铁路运输设备的维修、保养,铁路工程的修建等都离不开铁路运输收入的支持,通过铁路运输收入可以为铁路部门带来巨大的金钱收入,而且运输收入也是铁路部门的主要收入来源,如果没有铁路运输收入的支持,铁路企业的正常运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做好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铁路运输财务管理人才缺失基于传统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模式的粗放化管理,铁路部门的财务管理人员只是负责简单的财务工作,而没有足够的收入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意识与能力,随着铁路企业化运作模式的发展,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也要朝着经济利益最大化方向发展,但是根据当前铁路部门的财务人员队伍质量分析,现有的财务人员无论是在业务能力上还是思想意识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需要,导致铁路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具体体现在:一是部分铁路企业还没有摆脱传统政府管理体制模式,没有意识到铁路运输市场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没有根据市场化发展趋势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铁路运输财务管理制度;二是基于铁路部门巨大的业务量,铁路运输财务管理部门的员工工作量非常大,但是他们的薪酬待遇等却没有相应的提高,甚至有些铁路运输部门也没有实现绩效工资制度,仍然沿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结果造成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影响他们的业务素质的提高;三是铁路运输部门领导与财务管理人员之间的职责没有明确的岗位分工,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要受到领导的直接干预,最终影响财务人员的工作态度。 2.2对铁路收入管理的认识不全面当前铁路运输企业对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认识还不全面,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铁路运输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没有意识到运输收入管理绩效的考核,铁路运输企业在运输管理中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是习惯性的以传统管理模式去从事一些运输管理业务,比如铁路运输企业在管理中进行的装卸车、排空车以及周转量等都是为了完成相应的指标。而不是站在盈利的空间上。二是一些铁路企业为了私利,他们不愿意完成较多的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也就是说铁路运输企业担心运输收入的增加会给企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铁路运输企业运输收入的增加会影响企业的政绩考核。三是铁路运输企业在收入管理中缺乏大局意识,我国铁路客运收入实施的列车担当局所有,比如从北京发往包头的火车客运票收入归北京铁路局所有,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对外局担当的列车,他们就会采取限售、不售,结果造成当局列车出现客运不满的现象,进而影响铁路运输的整体经济效益。再者相近的铁路段之间为了争夺货运资源,他们会采取恶性竞争的方式。 3提高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具体对策 3.1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自从铁路实施政企分离后,铁路运输企业面对市场竞争、传统观念转变的双重压力,铁路运输企业依托政府宏观手段进行经营的形式已经不复存在,因此铁路运输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从提高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角度入手,因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影响与决定了铁路运输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一是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人员作为铁路运输企业员工的一员,其必须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敢于担当;二是要增强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铁路运输政企分离,铁路运输企业就要接受市场的激烈竞争,对此铁路运输企业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技能之外,还要具有创新意识,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敢于打破传统的运输收入管理工作。 3.2提升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水平要想提升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水平,首要就是提高运输收入管理力度,使运输输入管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一是抓好运输收入基础工作,铁路运输企业要积极宣传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作用,提高铁路员工运输收入管理的意识,树立员工积极为铁路企业收入管理做贡献的意识;二是要建立明确的岗位工作制度,对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工作带来经济效益与做出贡献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影响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则要给予必要的惩罚;三是加强对运输收入管理过程的监管。基于铁路运输实施企业化管理的发展趋势,铁路运输企业要加强对收入管理过程的监管力度,具体而言就是对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全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做好运输收入的预算管理、会计核算、票据管理等各项工作。 3.3根据运输市场需求变化开展营销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经济效益的提高最终需要依靠市场客户终端提供的业务获取利润,因此铁路运输收入必须要以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制定私人化的服务体系:一是在铁路运输销售中要始终坚持“客货齐抓、大小并举”的经营理念,要积极争取较大的客货资源,同时对于小批量的货运资源也要形成足够的重视;二是提高铁路运输新产品的推广,铁路运输企业要积极推广与宣传运输新产品,利用新产品优势吸引客户,比如铁路运输部门要拓宽运输工具与模式,并且在市场营销中宣传新产品的优势,鼓励客户选择新产品;三是铁路运输企业要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收入管理,要借助现代互联网优势,打造电子运输商务,创新铁路运输企业收入管理模式。 3.4提高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铁路交通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比如通过计算机信息集中平台,可以对全国的客运资源进行统一调配,避免出现资源的过浪费,通过借助信息现代技术也可以避免出现“人情”托运,影响铁路交通运输收入。 作者:汪伟民单位:河南汤台铁路有限公司 铁路运输专业毕业论文:营改增影响下的铁路运输论文 一、铁路运输业的特点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最大众化的交通工具,铁路运输在整个运输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现代运输体系中的中流砥柱,拉动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生产经营特点与其他交通运输业相比,铁路运输由于运输能力及单车装载量大,价格较低,环保,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小等特点,在运输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占据了优势。再加上运输列车几乎可以不受商品种类、重量和容积的限制,使它几乎能承运任何商品,而这些都是其他陆路运输和航空运输方式所不能比拟的。铁路运输业覆盖全国,运输网络完善,适合于中、长距离运输,目前很多货物尤其是远距离大宗商品的运输基本上都实行全国联运,铁路运输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目前铁路运输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实行集中调度统一指挥,多个铁路运输企业密切协同完成,因此“营改增”试点不适合在部分地区先实行,而是在全国进行试点时才能进行。 2.管理体制特点虽然我国铁路运输业管理体制改革已启动,但铁路运输经营主体仍然比较集中,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实行集中调度统一指挥,分支机构层次多且分布广,民营公司较少,上市公司也较少。 3.税负特点与其他行业相比,铁路运输企业财务核算较复杂,企业的营业收入由铁路总公司统一清算确认。“营改增”之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铁路运输业属于营业税税目,铁路运输企业以其全部运营收入,即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营业额,按3%的税率计算缴纳营业税。由于营业税是对收入全额进行征税,不能抵扣成本和费用中所含的已纳税额,从而造成重复征税,加重纳税人负担,不利于纳税人在公平税负的基础上展开竞争。重复征税还会导致企业分工粗,效率低下,同时由于营业税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很多企业对技术研发、设备更新方面投入不足,不利于节能减耗,环境保护,更不利于铁路运输行业的整体发展。 二、“营改增”对铁路运输业的影响 1.消除重复征税增值税和营业税均属于流转税,并且都是间接税,最终税负均由消费者承担。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营业税对商品销售额全额征税,商品每经过一个销售环节,就会被征收一次营业税,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越多,征税的次数就越多,税负也越重,商品的税收负担会随着生产销售的增多而增长。而增值税仅对每个销售环节的增值部分征税,并且在具体操作中采用发票抵扣的办法,非常巧妙地避免了这种重复征税。因此此次“营改增”消除了铁路运输业税收中重复征税的问题,对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发展动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2.税率变化较大根据“营改增”相关政策,从2014年1月1日起铁路运输业纳入“营改增”试点后,与其他交通运输业一样,适用11%的增值税税率。从税率变化来看,一般纳税人由原来适用3%的营业税税率调整为11%的增值税税率,税率增幅比较大,达到8%。此次“营改增”试点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营业税重复征税的问题,但纳税人的税负却因税率增加而增加了不少。“营改增”后企业虽然可以将购置固定资产和燃油、修理费所含的进项税进行抵扣,但对过去购置的固定资产、人力成本、房屋租金等成本却不能进行抵扣,而可抵扣进项税的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却并不高,因此税基在没有太大变化的基础上,税率却提高了很多,使得一些企业的税负有所增加。 3.激发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更新短期内,由于发生在“营改增”之前的固定资产投资无法享受进项税额抵扣,而且固定资产虽然抵扣数额较大,但使用周期比较长,企业并不会频繁对运输设备等固定资产进行更新,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可抵扣进项税额较少,导致税负会有所增加,进而影响公司净利润。但从长期考虑,目前,我国铁路运输业处于结构调整和加大投入的重要时期,增值税实行进项抵扣的特点,决定了“营改增”对处于扩张期的企业更加有利,铁路运输企业购置机器设备、运输工具、水电消耗等可抵扣进项税额,将激发促进这些企业的设备更新,这将产生鼓励增加投入、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有力促进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总体而言,即便铁路运输企业短期内会受税率增加的负面影响,税负有所增加,但从消除重复征税以及促进设备的更新换代来看,对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4.2014上半年铁路运输业“营改增”试点运行情况从新纳入“营改增”试点的铁路运输业征税情况来看,2014年上半年1356户纳税人累计实现改征增值税218亿元,与缴纳营业税相比减税7亿元。由此可见,虽然受税率增加和可抵扣项较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营改增”消除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效果正在显现。 三、铁路运输企业应对“营改增”的应对措施 1.修订规章制度,调整经营规划,积极适应“营改增”企业内部政策合理、财务制度规范可以有效提升“营改增”工作的进度,有利于实现铁路运输企业“营改增”的安全着陆。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对经营规划、预算编制、收入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合理调整,在合同签订、设备购置、会计核算等具体环节中考虑“营改增”的因素,根据企业特点建立涉及增值税的流程方案,以适应新的税制改革,减少企业税负、增加资金流量。 2.增强税收筹划,优化财务战略“营改增”后,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企业特点,用好政策红利,有针对性地对本企业税收筹划战略进行调整,促进自身发展。比如,可以在进项税额抵扣方面多做考虑,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这不仅能够增加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减少需缴纳的增值税,减轻企业负担,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加企业收入。另外,企业还可以尝试将部分服务外包给其他企业,一方面延长增值税抵扣链条,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抵消税率增加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增强市场细分和分工协作,促进不同产业融合发展。 3.加强企业财务人员培训,提升税务管理水平“营改增”的实施使铁路运输企业整个会计核算体系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税务核算要求提高,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企业内部各级财务部门应该做好准备,加强财务人员税改理论和实务方面的培训,使财务人员迅速了解“营改增”政策及对本单位带来的影响,并及时检查企业的财税软件,确认财税管理系统是否应进行更新以适应开具增值税发票以及增值税申报程序的新要求。在会计实务中对增值税票据开具、取得、保管、增值税会计核算等工作熟悉掌握,规范设置会计账簿,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提升税务管理水平。 四、总结 总而言之,“营改增”对消除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推动行业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铁路运输企业应积极适应“营改增”的变化,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税收筹划,合理节税,促进自身发展。 作者:包乌日汉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铁路运输专业毕业论文:煤炭铁路运输计算机管理论文 1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的构建要求 1)计算机系统构建的要求。对于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应首选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客户/服务器结构(Client/Serve结构),这款计算机系统结构以其独特的优势深受计算机行业公司及人士的推崇和看重。在设计和构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时应着重考虑系统的开放性和可靠性等特征,除此之外,操作系统必须具备处理数据及提供远程的查询服务的功能,以保证运输业务的顺利开展。计算机的服务端和客户端的操作系统的选择也应当合理、可靠。客户端的操作系统一般选择的是Microsoft公司研发的Windows95/98/2000的系统,服务端的操作系统一般选择的也是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NT4.0中文版的系统,即ServieePaek6、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4.0,选用同一公司的系统,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证系统之间的兼容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协议的选择要尽可能符合国际的标准,一般由广域协议、局域协议及各种路由协议组成。 2)计算机网络模型构建的要求。煤炭铁路运输业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的构建,需要构建合乎规范的网络模型。为了保证信息网络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信息网络模型的完整性,一般应用托肯建模的建模方法对煤炭运输管理过程进行模型的虚拟和建立。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的逐渐普及和应用,TWPN即工作流网络在煤炭企业的HR(Humanresource)即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中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工作流网络的应用不但可以作为模型来有效的处理企业信息,采用转移集合的方式对煤炭企业所进行的企业活动的控制过程和数据信息反馈进行建模,对于煤炭企业的工作规划与进展的引导作用立竿见影,因此为了实现模型的可控性及合理性等重要功能的体现,对于计算机网络模型的构建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负责。 3)数据库及功能模板的构建及设计要求。煤炭铁路运输的货源数据库是由各个装、卸车站的货源数据的采集点与分局网联合组成的,货源数据库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并存放托运人递交的要车申请及相关办理信息,包括托运车及托运货物的类别、去向、货物的重量及总量等信息。货源数据库的信息采集要求每个信息点所采集及上交的信息准确、无误且要按时上交,以保证运输数据的及时处理及运输工作的管理。 一般情况下,数据库的构建内容主要包括:①货源信息及记录表。货源信息表是数据库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控制点的信息以及图幅管理过程可控的基础性环节;②原始信息及数据记录表。它是实现外业信息有效管理的信息储存表,主要记录的是煤炭的发送量及货车的路途周转时间等信息,便于以后相关信息的查询与管理;③管理人员信息表。它主要用于煤炭铁路运输业管理及工作人员基本信息的存储,以便于人员的管理和工作的调度及安排;④数字化图像信息表。它主要用于储存计算机实际应用过程中对图幅信息的编辑及调整,及时的存储图像信息,对于突发状况的处理及分析具有非常大的价值。 在功能模板的构建与设计环节中,一般步骤来为:①矿区调研;②概念模型抽取;③测量模型建立;④数值计算;⑤结果检验。功能模块的设计简单来讲就是把设计样板构建成实物框架的过程,如上步骤所示,进行一个矿区环境的调研和摸索,并建立相应的理论上的模型,再经过计算机软件的处理和仿真试验完成功能模块的构建,使矿山测量的图幅管理实现数字化的目标。 2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1)实现线路计算、展点及制表过程一体化。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技术应用到煤炭铁路运输业中,可以突破传统的管理方式的局限,实现线路计算、展点及制表过程的一体化。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便于运输数据的处理,而且还有利于避免人为造成的结果失误,最大的特点在于它能够实现整个运输过程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比如自动计算、自动储存等,并能直接打印,使得线路数据计算、运输点坐标计算、数据信息表格制备一体化的完成。 2)实现数据的高效率管理,界面可视,便于操作。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运输过程中的图形数据及其他数据信息的高效率管理,在图幅管理的自动化过程中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可以实现运输过程的全程监控,切实的反应路况、货物的运输状况等。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达到系统界面可视的效果,且便于操作,进一步提高了煤炭铁路运输业的管理效率。 3)实现铁路运输管理模式的转变,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引用,在大的信息环境的作用下,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综合利用人力资源,有助于实现管理精益求精,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除此之外,新技术的投入和应用也可以极大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对于构建一个健全的铁路运输的管理体系具有显著的作用,以实现促进煤炭运输业获得极大发展的长远目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的应用对于煤炭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是促进煤炭产业的发展与时代接轨的重要途径。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我们仍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对于系统的构建、模型的设计等重要环节应予以特别的关注和重视,实现计算机技术与煤炭业发展的有效结合,促进煤炭铁路运输业的不断发展。 作者:曾茂林单位: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路运输处 铁路运输专业毕业论文:企业专用铁路运输论文 一、企业专用铁路运输的概述 1.企业专用铁路的运输原则。企业专用铁路的存在是为了保障企业更好的生产、运作。因此,在作业方式、运输目的等方面与国家铁路有很大的差异性。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布局上的差异性,企业专用铁路是以生产工艺为原则进行布局的,主要是装卸货物为主,在作业方式上采用平面推送调车的方法。其二,运输组织上的差异性,大部分企业专用铁路的运输组织是以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为目的,调车作业以“一卸二装三排”为原则,并结合其他车辆和运输设备提高企业内部运输效率。 2.企业专用铁路的运输流程。企业专用铁路的运作流程具体分为到达、卸车、装车、编组等多个过程。而运输流程则是物流和车流之间的协调。在货物运输的过程中,货物主要分为装货和卸货两种,但是,货物运输与车辆结合后,便形成了相互关联的几种状态,其中包括:装卸、正装、运输、待发、储存、分送、待排等。企业专用铁路的运输流程是一种有序的过程,根据不同的状况对应不同应对或改变。 二、企业专用铁路运输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专用铁路运输的目的在与保障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企业专用铁路运输与国铁在作业方式、运输目的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性。但企业中工作人员对企业专用铁路运输的标准操作、运输特点一知半解,许多车站管理、工作人员由于为接受专业化的培训和教育导致专业素质不足,从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生各种问题。 1.企业专用铁路设备老旧,无法适应企业发展需求。企业车站管理人员不了解专用铁路运输的特点,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许多缺点,不重视铁路运输的组织工作。同时,由于环境、企业经济等原因的影响,一些企业专用铁路的站台、线路年久失修、内部设备老旧等问题渐渐浮现。企业逐渐发展中,货物日益增多、产品升级等给企业专用铁路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落后的企业专用铁路已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导致运输效率低下,拖垮企业生产效率。 2.企业专用铁路缺乏管理机制,导致现场管理混乱。大部分企业都为建立完善的专用铁路运输组织管理机制,导致现场管理混乱,车辆卫生差、未及时取拉车辆占用线路、超载、未按照规定的方式装车等问题时常发生。另外,考核监督机制的缺失,难以约束员工的不规范操作和控制,难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 3.作业制度的缺失,导致作业开展不顺利。在私企中通常不会建立明确的作业制度,比如:交接工作检查制度、岗位承包制、货位使用制度、车辆停放制度等等。由于这些规章制度的缺失,导致专用铁路运输作用中的各种流程不能很好的实施。在货物装卸、员工管理、作业实施、车辆卫生等部分的实际执行中都出现了各种问题。 4.企业专用铁路未设置专属管理部门,岗位管理混乱。一些企业都为设置专属部门负责专用铁路的运输和管理,致使专用铁路的岗位设置极不明确,在运输中也存在混岗现象。而车站部门的岗位、职位也不明确。采用多部门的同时管理,造成管理混乱、岗位设置模糊等状况,不仅不利于企业专用铁路的管理,而且拖垮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5.人员老化问题凸显,专业素质急需提高。在国铁中各项工种都有明确的年龄限制,但在企业专用铁路中则未有明确的岗位年龄限定,人员老化为企业专用铁路的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在装卸人员上,企业通产是雇佣的临时人员,他们对铁路运输工作不熟悉,也未接受过正轨的培训、对具体的装载标准不了解、工作责任心不强、专业素质不足等等,给企业的车站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 三、企业专用铁路运输组织管理的优化 1.更新设备,提高车站的运输组织力度。在实际的作用中,应根据每种工作的特点,装备各种作业设备,从装置上提高员工工作安全系数以及工作效率。在人员合作作业中应规范的分化出各个岗位的工作范畴,实施责任制,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在工作交接部分,应加以完善该部分的交接制度,现场管理秩序等等。设置专门的人员对车内卫生、车位、货区等进行不定时检查,同时根据不同工作的工作特点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工作意识。 2.划分工作范畴,完善各项管理机制。企业可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企业专用铁路进行管理。在分析每个岗位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各个岗位的人员数量,确保每个岗位上有足够的人员。并建立岗位考核机制、岗位负责制、激励机制等等。通过划分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保障各项工作得以高效、顺利的实施。通过建立考核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意识,建立岗位负责划分明确的工作范畴,建立激励机制的构建,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注意各项制度的执行效果,跟进制度的落实工作。 3.实施运输岗位的标准化建设,规范与管理岗位操作。由于企业专用铁路运输的工作人员并非专业出身,在实际的操作中难免出现各种不规范操作。企业可在开展培训活动的基础上实施运输岗位的标准化建设。在员工交接工作的检查中,可建立评比制度,工作表现好的员工可给予一定的奖励。存在超载、不按规定停放、工作效率低下的员工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尤其在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的装载和停放中,车站应重视监督,不定期的进行各种检查工作。 4.组织员工培训活动优化人员配置,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在组织管理中,首当其中的便是提升专用铁路员工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并理解组织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正常运作生产的重要意义。加强员工关于铁路安全法律的认识,让员工了解到运输组织管理的意义何在。企业专用铁路运输需要各个方面的合作作业,因此,员工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才能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但创建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需要接受专业的铁路技术培训,学习时间通常为2~3个月,考核通过后,便可获得岗位证书。企业专用铁路通过自主培养技术员工,从而优化人员配置,提高铁路的运输效率和质量。企业开展员工的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岗位知识培训的活动,有利于安全、高效率作业政策的实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工作责任心,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作者:董明单位: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大同站 铁路运输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服务铁路运输论文 一、改变运输方式 1.1方便旅客乘车,减少换乘由于中国经济相对来说还是不发达,好多南方人去北方打工,春运民工返乡过年,学生放假回家等原因,致使中国流动人口基数大,大部分的人乘坐火车需要在大城市中转换乘,他们携带的行李比较多,这给这部分“特殊群体”带来极大的不方便,现在以北京地区为例,中途需要在北京站和北京西站换乘,北京站和北京西站相距大约9公里,乘公交车大约40分钟,打车费用40元左右。倘若旅客能在车站内换乘,这给旅客节约时间和费用,方案一:比如北京站和北行西站之间换乘通过地下运输方式,东北方向和京沪、京包、京承、丰沙方向列车改由北京西站始发,中途停靠北京站,京九和京广方向的列车改成北京站始发中途停北京西站,减少旅客换乘给北京市公共交通事业减缓压力,有效地分担公路的客流,同时增加客运进款。方案二:由于铁路每年都淘汰一些绿皮车体,提高车体利用效率开行北京站和北京西站之间通勤列车票价拟定于单程2元,开行时间每10分钟一趟,或者视客流情况增减列车对数,早高峰和晚高峰可以缓解北京市的交通压力。其他的的城市之间也可以效仿。有效的缓解公路压力,增加了铁路运能和收入,极大地方便旅客。 1.2.由于节假日客流激增,铁路运能不足,旅客提前购票还是难买车票,铁路部门能否在图定的列车尤其是快速旅客列车加挂车辆,首先缓解旅客购票难的问题,以缓解车内的拥挤度,拥堵缓解也是变相的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1.3.创建铁路客货运多式联运业务,做到门到门的服务。 1.3.1比如实行“铁路—公交”模式,成立铁路公交分公司,旅客出站以后由铁路部门免费把旅客运送到相应的公交枢纽站,此项费用可以由铁路车票一并结算,同时增加了铁路部门的收入。 1.3.2铁路的货运部门也应该创建“铁路—海运”模式,能否效仿T201(北京西—三亚)次旅客列车运行方式,列车到达海口站时,通过轮渡,船舶载着了车体到达三亚站,倘若货车也采取该模式,中间可以减少一次装卸作业,避免因装卸问题货物发生损坏现象。 二、优化铁路内部作业程序 1.旅客乘车过程中,应当减少查验车票次数,进站查,上车查,车内查,出站还查,给旅客造成极大的不满,是否可以采取加强车站进站乘车车票重点查验,进而可以取消车门和车内查票,简化作业程序,同时方便了旅客,节约了旅客进站乘车时间。 2.能否在客流大的地方,比如学校,商场等地增设自动售票机,方便旅客购票,减少旅客去车站排队购票的现象。 三、实现多元化经营,让旅客感觉到“占便宜” 1.为经常乘坐列车的旅客办理铁路购票会员卡,持卡人可以持会员卡购买打折车票,旅客购票用于积分,积分达到一定分数可以免费生成VIP会员,以后该旅客乘坐列车时,车票可以显示VIP会员,客运乘务人员就会对该旅客实行VIP服务。VIP会员可以免费到铁路疗养院疗养或者免费参观铁路博物馆,这样可以拉动铁路旅游等经济产业。打开市场经济,增加铁路非运输企业的收入。 2.为扭转有的夕发朝至列车餐车经营亏损,是否可以比照航空公司做到购买软卧赠送早餐的服务,购买硬卧车票免费赠送矿泉水以及一些小吃等业务。把该项成本加入到车票当中。这样可以给旅客带来了满足的心理。同时也会提高铁路客运在国民心中地位,也变相的增加了餐营的上收入。 3.在餐车吃饭的旅客在生日当天能否像在饭店吃饭一样,餐车给过生日的旅客(凭身份证)免费赠送一碗长寿面,用这样的方式给旅客传递祝福。 四、改善服务设备设施 1变相的改变改善车辆设备设施,也是提高服务的一项途径,改善硬卧车辆上铺的高度的问题。硬卧车上铺旅客休息的时候感觉十分不舒服,上铺的旅客根本无法坐立。 2.列车在即将到站的过程中车体左右晃动,摇摆不稳,可以在电茶炉沥水格放置海绵垫,防止热水外溅烫伤旅客。 3.能否在列车内安置网络自动取票机器,方便需要中转换乘的旅客取票和帮助旅客查询列车的到开始刻。 五、优化内部人员结构,提高服务技能 1.加大对窗口人员培训,由于现在的客运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文化素养不高,现在的旅客对服务质量要求特别高,语言上稍有不适,就会引起旅客的不满意,所以适当的开设客运人员培训服务语言,服务礼仪和简单的英语,由于现在的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很多,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倘若优质的直达车和特快旅客列车是否能配备一名英语随车翻译,此翻译也可以由列车广播人员代替。 2.在列车办公席公布当班车长的联系方式,车站在车票售票大厅和候车室公布值班员的联系方式,货运站在货厅公布值班领到的联系方式,更倘若有旅客在乘车过程中对客运服务由不满意的地方,可以直接找到责任者的领导,及时化解旅客与承运人的主要矛盾,极大地减少12306责任投诉。 六、创建特殊的服务方法 1.预约小红帽:可提前联系列车工作人员,方便旅客出站。 2.预约轮椅及120救护车:遇行动不便及突发疾病旅客。 3.用在对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的座位处悬挂中国结的方式,提示乘务人员随时对重点旅客给予关注,本车厢乘务员做到重点旅客跟随服务。 作者:宋清水单位:北京铁路局北京客运段 铁路运输专业毕业论文:营改增视野下的铁路运输论文 一、“营改增”对铁路运输企业的影响 1.税负“不减反增” 在之前实行“营改增”的各试点企业中,出现的税负“不减反增”现象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业及有形动产租赁业。这两个行业增值税率分别为11%、17%,比较“营改增”实施前后的税率变化,交通运输业上升了8%,有形动产租赁业上升了12%,属于各参与“营改增”行业的增长幅度之首,因此税率的上调对税负的大小起决定性影响。铁路运输企业就是大型的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后税率的调整与先前试行的交通运输业一致,因此,改革后也会出现税负增加的现象。铁路上市公司是铁路优质资产的整合,盈利能力强,报表数据容易取得,相对铁路总公司规模较小,因此,我们先来分析“营改增”对三大铁路上市公司的影响。预计因为税率增加导致大秦铁路年利润减少11.2%,广深铁路年利润减少16.1%,铁龙物流年利润减少5%。该三大铁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说明税负在“营改增”政策影响下“不减反增”。照此推断税负“不减反增”现象预计也将会反映在所有铁路运输企业。 2.涉税财务管理发生变化 (1)由于营业税不存在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相关收入可以直接入账,其成本相应按照发生额全部入账,应交营业税的计税基础为收入额或收支差额。 但是“营改增”之后,无论收入成本的确认金额还是记账方法均发生很大变化。一方面:收入需要按照相应增值税税率减销项税额进行确认,成本也要扣除进项税额予以列支。另外:销项税额及进项税额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和“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核算,当期的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差。 (2)“营改增”后,由于税种的变化,发票由原来的营业税发票改为增值税发票。 发票性质的改变给发票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值税发票管理要求区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只能开具普通发票,这点与缴纳营业税时相似。一般纳税人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对不同的客户应严格按照税务规定开具不同发票。由于涉及税收抵扣问题,发票不规范使用会导致企业面临税务风险甚至法律风险。 二、税负“不减反增”的具体原因 1.增值税税率过高 铁路运输企业原适用的营业税率为运输收入的3%,“营改增”后铁路运输服务适用11%税率,其中提供的快递服务,就其交通运输部分适用11%税率,就其收派服务适用6%税率。增值税税率提高幅度过大,是企业税负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 2.营运期间资产投入偏低 铁路企业营运期间的人工成本投入相对较多,列车、钢轨、站点等固定资产投入规模较少。一方面人工成本无进项发票,另外一方面购进资产的进项发票又较少,因此进项税额远低于销项税额,引起税负增加。3.固定资产更新金额大、周期长铁路运输企业与其他行业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营运中并不产生新的产品,而是依据现有的基础设施通过对运输对象空间位置的转移为客户提供服务。因此,铁路运输企业需要的基础性固定资产的投入非常大,日常维护用材料、人工成本与固定资产的投入相比非常小。铁路运输企业从2008年的“跨越式发展”至今,高速铁路已经遍布我国绝大部分主要城市。“高铁时代”的固定资产大规模集中投入阶段已接近尾声,而大型运输设备的折旧年限一般为30年,现阶段,投入需求收窄,将会使企业没有足够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三、应对措施 1.鉴于企业在营改增后产生的税负增加现象,尽快建立与完善财政补偿机制,对因税改原因增加税负的企业给予补贴。 根据以往经验,针对税负增加的趋势,各个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过渡期政策,北京出台了超值返还政策,上海推出简易增收、财政扶持等政策,以不同方式给予政府补贴。笔者认为铁路公司也可向地方政府争取此类政策补贴。该措施对于增进企业税负公平、提高试点企业积极性意义重大,在落实这些政策时,提供补贴的政府应该简化手续,保证补贴资金及时、准确到账。 2.调整增值税税率水平及结构,促使行业税负优化。 目前,铁路的货运价格只占航空、陆运价格的3.3%和26.4%,客运也远低于航空、陆运票价,导致盈利空间较小。铁路运输纳入“营改增”范围后,由于税负增加,就更加降低了其盈利能力。中国铁路建设要继续向前发展,完成铁路建设计划、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实现的铁路市场化运营,必须对税率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为铁路运输服务的工业产业和商业产业也应降低税率,减轻税负;同时,铁路运输企业也应顺应市场发展需要,适当上调货运、客运等各项价格。 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为应对“营改增”的税制改革,企业设置专门的职能机构,职责分明地做出各种安排,设计流程和临时方法制度,调动企业所有相关人员,汲取新知识并将其贯彻到销售、采购、会计核算、计税缴税等业务细节中去。 4.劳务外包。 人员工资、附加费、福利费等在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构成中占非常大的比例,而且这些都是构成企业增值额的部分,“营改增”后都需要按照高税率上缴增值税。为了减轻税负,在保证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可以将部分工作交给资质良好的专业公司来打理,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企业专业化形象,可以节约成本,而且还可以对进项税额抵扣。 作者:王敬玲单位:济南铁路物资总公司
商务旅游论文:武汉发展商务旅游的SWOT分析 【摘 要】商务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分支在空间上是与城市的经济体高度相关的,它正以其庞大的经济规模和迅猛的发展吸引来自学界、产业界乃至城市运营商的高度关注。武汉作为中国中部最大的都市应抓住机遇,结合自身优势发展商务旅游。本文基于武汉商务旅游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武汉发展商务旅游的环境进行了分析, 指出武汉发展商务旅游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建议武汉应抓住国家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全国区域发展新增长极的机遇,理念上重视发展商务旅游,落实建立专业机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夯实发展商务旅游的基础;寻求并创造发展机会;制定营销策略,积极开拓市场。 【关键词】武汉;商务旅游;SWOT分析;对策 近年来,商务旅游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全球商务旅游者在国际旅游业中所占的比重已接近旅游者总数的1/3,商务旅游将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业之一① 。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在未来的五年时间里,要进一步加快构建沿京广、沿京九和沿长江中游经济带,促进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加强与周边城市群的对接和联系;武汉作为“中四角”的中心城市,其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意义。武汉正在尝试抓住机遇,再其旅游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武汉国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打造武汉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商务会展型和都市休闲型城市,中部地区旅游中心城市,成为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中部地区旅游集散地和文明出游的旅游客源地。 1 武汉发展商务旅游的意义 “商务旅游是指所有因职业原因进行的旅行。”也有观点认为商务旅游是“商人以及凡是基于专业动机异地旅行和在某地停留的活动。”[2]中国旅游研究院杨彦锋指出:商务旅游除了政府部门及企业的差旅活动之外,还包括会议、展览、节事、奖励旅游等板块,从具体形式上来说,包括各种类型的会议、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奖励旅行、文化体育、科技交流活动。③从商务旅游的发展趋势来看,全球商务旅游活动较为频繁,商务旅游市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发展商务旅游,既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发展现代旅游的必然要求。武汉发展商务旅游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带动武汉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现代商务旅游者所具有的消费档次较高、服务质量要求高、购物能力强等特征,武汉发展商务旅游必然给武汉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不仅仅能够促进本区域的商务旅游发展,同时也会带动区域综合收入包括旅游收入的大幅提高。 1.2 推动武汉的旅游产品的升级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旅游产品都会经历一个由观光旅游的低端产品向休闲、度假、商务旅游的高端产品过渡和发展的过程,这也是区域旅游产品结构升级的体现。② 对于武汉来说,武汉缺乏拳头旅游产品,景点的吸引力不够。因此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武汉旅游将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成为旅游目的地、旅游中心城的战略目标。商务旅游的发展将丰富武汉旅游产品,调整旅游产品结构,使武汉旅游业发展向战略目标迈进。 1.3 促进武汉的旅游经济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 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会议、会展和大型商业性活动只有非常强的联动效应,如果考虑旅游乘数作用的话,对城市经济的贡献将是巨大的。发展商务旅游将带动武汉旅游业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武汉经济的腾飞。 1.4 优化武汉的区域形象扩大知名度 发展商务旅游要求武汉市进一步对市容环境、基础配套、市民素质和城市功能等进一步改善,要承办会议、会展、奖励和大型商业性和体育活动等旅游活动必然要求武汉的城市建设水平不断地提高,如:城市内外交通的改善等。优良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有利于旅游的发展,彼此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城市地位,增强城市吸引力提升城市旅游形象。 1.5 平衡武汉旅游业的发展时机 商务旅游受气候和季节因素的影响较小。商务旅游跟其他性质的旅游不太一样,它更多的是带有工作性质的,商务出游者为了完成公司交给的业务,不会受到气候季节的因素,在特定的时间内必须出发到事先确定的目的地进行商务活动,因此商务旅游的发展能够在淡旺季时平衡旅游业的发展,平衡武汉的经济发展,在淡季时能够弥补其他旅游性质的旅游活动不频繁而带来的经济缺陷。 1.6 可带动武汉周边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 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会间接的影响到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在武汉“8+1”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四角”的联动发展背景下,以武汉为依托城市,带动整个湖北省和甚至华中区的旅游业和经济,从而实现中部崛起,达到“建设国家旅游中心城市,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的目标。 2 武汉发展商务旅游的SWOT分析 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这个大环境下,旅游业的发展也日益加快,商务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也得到了发展。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华中地区的核心发展基地,引来了很多先进单位和企业,各企业单位之间频繁的贸易往来,必然带动了商务旅游在武汉的发展。商务旅游者来到武汉,一方面为了完成公司交给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则是享受商务旅游,他们在这期间,不仅进行商务上的洽谈,还会在业余时间进行购物消费,这将会促进武汉商务旅游经济的发展。 武汉作为华中地区一个占有重要地理位置的城市,在发展商务旅游业中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同时也有一些不利的因素来制约着武汉商务旅游的发展,下面就武汉发展商务旅游的优势和劣势简单的谈一下武汉商务旅游的发展。 1)优势(Strength) (1)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 武汉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资源类型多种多样,这些旅游资源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了武汉独特得天独厚的商务旅游发展优势。 (2)稳定的经济政治科技环境 武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它的地理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集中了大量可被利用的资源,发展速度迅猛,经济实力逐渐增强,成为中国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武汉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科教文化实力雄厚,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方面都是遥遥领先的。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旅游电子商务的兴起,旅游网络推广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就为旅游销售的途径增添了机遇,人们更多的选择在网上浏览旅游线路,选择自己心仪的产品,这就为武汉旅游以及商务旅游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3)便利快捷的外部交通系统 武汉是中国高铁客运专线网主枢纽,中国四大铁路枢纽、六大铁路客运中心、四大机车检修基地之一。武汉是华中地区航空中心,现有定期通航点76个,可直飞巴黎、东京、大阪、首尔、新加坡、曼谷、胡志明市等20个国际城市。武汉将投资建成天河机场第三期,此外,武汉第二机场也将在江夏开建。武汉是中国内河的重要港口,是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交通部定点的水铁联运主枢纽港。武汉还是我国内河通往沿海、近洋最大的启运港和到达港,武汉至上海洋山港“江海直达”航线是长江中上游地区首条通江达海的优质航线,阳逻港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的长江沿线港口。同时,截止2011年年末,武汉拥有公路通车里程13103.2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2775.49公里,高速公路617.40公里。公路路网密度163.20公里/百平方公里;316、318、106、107国道以及16条省道在此交汇。 由此可见武汉已经构建了相对便捷的国内外交通系统,为武汉接待大型商务会展旅游提供了交通条件。 (4)较先进的会议中心和展览设施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集展览、会议、车场、信息交流、商贸洽谈、室内外广场、购物中心和外商服务中心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可为客户提供商务、通讯、装饰、餐饮、休闲、娱乐、旅游、停车、运输、仓储、办公等配套服务,是武汉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商贸活动及信息交流中心,更是举办国际国内各类展览、会议、活动及接待外宾的理想场所。 (5)现代化的通讯设施 信息的传递畅通及时对于信息时代的城市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武汉现已拥有相对先进的通讯网络设施,并且以后还将建成更加先进的现代化电子信息系统,这无疑为商务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劣势(Weakness) (1)硬件设施仍需提高 商务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产生的往返交通费用和酒店住宿餐饮费用都不是由个人支出,同时商务旅游者是代表企业来进行商业活动的,为了能够提升企业形象,他们大都会选择档次比较高的酒店。然而武汉的高档星级酒店虽然有一些,但是远远不能满足旅游者所需要的服务标准,缺乏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服务质量和信息化管理水平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提高。 (2)缺乏商务旅游的服务管理人才 商务旅游的服务管理人才缺乏必要的管理技术和服务技巧。和国外一些商务旅游以及会展业相对发达的城市相对比,武汉还缺乏一些专门的组织来培养商务旅游的服务管理人才,在旅游商务者进行旅游活动时,相关的商务旅游服务者不能提供较高质量的服务,管理层不能及时对服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这些都会导致商务旅游者对服务质量的怀疑,影响商务旅游的发展。 (3)需要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 世界各国都已建立起了与旅游相关的专门组织机构,比如旅游会议局,商务人才培训机构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发展旅游以及商务旅游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促进商务旅游的发展营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加强作用,是促进商务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到目前为止,武汉尚未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还没有专门宣传商务旅游的机构,这些必定对武汉商务旅游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力。 (4)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和相应的法规政策 武汉商务旅游的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必须为以后武汉商务旅游的发展做出一个长远有计划的战略,但是武汉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对这个长远规划进行监督和实施。这些对于商务旅游在武汉的发展都是会有很大的影响,照目前情况来看,只有对商务旅游在武汉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对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个预判并且及时的做好相应的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5)商务旅游的旅游产品研究开发相对滞后 武汉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在长期的开发利用之中,旅游产品的开发大都集中于观光旅游产品上,商务旅游产品的开发则相对滞后。即使商务旅游者可以选择购买观光旅游产品,但是对于多次来武汉的商务旅游者来说,他们自身可能更需要商务旅游产品,更需要有购买代表性的,形式多样的,能够体现武汉人文精神和商务发展水平的旅游产品。 3)机遇与挑战(Opportunity Threats)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是支撑商务会展旅游的源动力。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中部崛起和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将带来源源不断的商务客流。建设中部金融中心和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必定为武汉商务旅游的带来稳定的发展。 同时,武汉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其中有生态旅游资源:九峰山森林公园,东湖风景区,黄陂木兰景区,武汉野生动物园等。著名的红色革命旅游资源:武昌起义革命纪念馆旧址红楼,民国时期红色革命遗址等。还有闻名中外的宗教旅游景点:汉阳的归元寺,宝通寺,长春道观等。武汉还具有独特的人文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如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湖北省博物馆,首义广场等,这些都为武汉发展商务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同时武汉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地铁的开通,以及武广高铁的开通,都为武汉市的旅游创造了各方面的条件,方便外来人员来武汉旅游观光,这些国际国内大的优势背景,都是武汉发展商务旅游一个有利的形势条件,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充分的发挥和利用优势,加强武汉发展商务旅游的力度,整改相关部门的内部组织机构,培养优秀的服务管理人才,为发展武汉商务旅游奠定良好的基础。 国内各大城市的竞争,都会给武汉的商务旅游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发展“8+1”旅游圈也是对武汉商务旅游的一个巨大挑战。品牌意识不够明显,旅游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还要考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打造旅游品牌,同时旅游行业任然存在欺骗的行为,交通方面也要进一步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需求多样化,对于商务旅游形式要有一定的创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武汉发展商务旅游是具有非常好的先天条件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经济日益增长的发展环境,这些都为商务旅游在武汉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在发展武汉商务旅游中存在的一些阻力,硬件设施需要更加的完善,服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专业机构对于长期发展商务旅游的一个规划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商务旅游在武汉的发展,我们既要看到商务旅游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对策来迎接发展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挑战。 3 武汉市发展商务旅游的策略 针对于武汉发展商务旅游存在的优劣势,我们首先要很好的利用武汉发展商务旅游的优势,为商务旅游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更应该看清武汉发展商务旅游的劣势,认真的分析并且做好相应的措施对策,来促进武汉商务旅游的发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总结归纳了武汉市发展商务旅游的策略: 3.1 完善机构职能提供政策支持 武汉商务旅游专门组织,对武汉商务旅游的发展进行统一的部署,从而达到资源上的优化配置。但是可能还存在分工不明确,各部门职能不够完善等问题,我们要完善专门机构的职能,为武汉商务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保障。而另一方面则是要制定鼓励武汉商务旅游发展的政策,以促进商务旅游更快更好的发展。 3.2 加强商务商务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 首先为了更好的发展商务旅游,要通过改造和新建的方式,增加商务型酒店或者商务客房的数量来满足商务旅游者的需求,让他们更好的享受到商务旅游服务。同时一定规模的修建高质量的现代化会展中心也是武汉发展商务旅游的必要选择,它象征着商务旅游的发展水平,能够体现一个城市商务发展的程度。 3.3 培养专门商务旅游人才 与其他城市相比,武汉发展商务旅游并不缺乏消费市场,而是缺乏了具有足够经验以及有高超服务技巧的商务旅游服务人才。因此,武汉除了要加强对商务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把有潜力的商务旅游人才送出去进行专业的指导培训,另一方面,有必要还可以聘请海外专门的管理人才来让国内的员工进行交流学习。 3.4 实现旅游产品的多样化 为了更好的适应商务旅游发展趋势,应该设计类型多样的旅游产品和物美价廉的价格组合来适应不同层次商务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商务旅游市场需求的复杂性,尤其是对个性化服务有较高要求。我们不能只提供单一的商务旅游产品,而是要在市场细分基础上,提供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组合,以适应不同商务旅游者的要求。 同时,可尝试将文娱观光、购物旅游、红色旅游等各类休闲项目加以综合,形成和商务旅游相结合的旅游休闲产品,从而创造出现代武汉新产品。着重突出休闲娱乐功能,打造精品城区,营造优质环境,提高人文品味,不仅为外地到来的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也为本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也要突出商务功能,整合各类可利用的资源,大力的发展商务交流和现代化服务业,不断的创新利用,加强区域经济的实力。 3.5 加强商务旅游产品营销 1)开展个性化营销 首先针对商务旅游者消费能力水平较高这一显著特点,在为他们提供服务时应该选择档次较高,能够代表地区特色的产品和具有本土文化气息的服务,以充分满足商务旅游者的需求。另外国在经营商务旅游的过程中,往往会参与到客户商务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针对客户需求为客户进行的商务活动提出计划建议,解答商务旅游者的咨询,甚至提供一些其他的服务。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能够为企业节省商务活动成本,另一方面又能拓展商务旅游企业服务范围,扩大业务范围,从而能够确定与企业间的长期合作关系。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经营销售模式,促进商务旅游的发展。 2)打造武汉商务旅游品牌 在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品牌是一个旅游企业甚至一个城市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旅游企业服务质量,旅游产品品质的象征。照目前武汉发展商务旅游市场形势来看,还未能形成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而国际商务旅游的品牌形象正在不断扩大并发挥影响。我们应该学习借鉴国际商务旅游的发展模式,从省会城市的定义要求出发,突出特色,明确分工,以日益增多的出境旅游为支撑,大力发展扩大武汉商务旅游市场。争取树立武汉商务旅游品牌。 3)积极开展旅游产品促销 在一个城市发展商务旅游的过程中,旅游产品促销对于一个城市商务旅游市场的开发具有非常大的带动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广。要积极灵活的运用销售中的各种途径技能,例如广告、网络推广等销售方式,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要推广的旅游产品,从而提升旅游产品的营销额度,并且制定针对主要的客源国和长期合作客户进行营销与宣传推广,积极组织商务旅游活动。 总之,武汉在发展商务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并且有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因此,必须抓住“8+1”旅游圈的重大机遇,提高武汉商务旅游的知名度,打造武汉商务旅游品牌形象,加强对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开拓创造新的市场发展机会,及时运用各种相应策略来开拓武汉的商务旅游市场,加快武汉商务旅游发展进程。 商务旅游论文:浅议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旅游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 要 本文介绍了苏州工业园区在我国率先成为“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后商务旅游在本区域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未来可能面对的机遇及挑战以及本区域商务旅游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商务旅游 苏州工业园区 机遇 挑战 商务旅游是以包含政务、商务、文化等在内的广义商贸活动为主要目的,在主要活动行程基础上与会务、展览、考察、观光、购物、饮食、娱乐、养生、度假等活动相结合的一种商务增值旅游形式,是商务旅游者购买旅游、服务和商品的综合消费过程。2010年4月28日,苏州工业园区率先获得全国首个“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称号并举行授牌仪式,示范区域覆盖苏州工业园区内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范围。 一、商务旅游的特点 商务旅游较于其他旅游有其自身特点,首先,商务旅游的消费水平高于一般观光休闲旅游。其次,商务旅游对经济有广泛的拉动作用。目前,我国旅游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超过4%,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此外,根据旅游经济理论,旅游业能够增加国民收入、赚取外汇、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多元化贡献。第三,商务旅游与区域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成正相关。旅游业相较于其他行业,对相关配套设施如交通、住宿、娱乐、人文环境等如交通、住宿、娱乐、人文环境等有很高要求。第四,商务旅游较少受季节气候制约,较其他旅游更具稳定性。第五,商务旅游具有较高重复性。 二、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旅游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主要有三个方面:1.园区商务旅游宏观环境良好。苏州工业园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宏观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为活跃的商务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共有79家落户苏州工业园区,投资项目125个、投资额过亿美元项目101个、10亿美元以上项目6个。工业科技的强势发展,带动了各类商务活动的蓬勃展开。园区内综合保税区、国际科技园、中新生态科技城、创意产业园、创意泵站、沙湖动漫园等不仅是先进的工业科技载体平台,也同时是丰富的商务旅游产品。近年来,园区举办了第26界金鸡百花奖颁奖典礼、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环金鸡湖马拉松赛、沃尔沃高尔夫公开赛等众多颇具影响力的活动。并随着园区经济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对商务旅游发展的要求。 2.政府大力支持打造。目前苏州工业园区主要旅游景点包括金鸡湖景区、李公堤国际风情水街、圆融广场、音乐喷泉、水幕电影、摩天轮主题公园、白塘生态公园等,大部分为免费景点。成为“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后,苏州工业园区正通过打造金鸡湖5A级景区、构建完善商务旅游一站式平台,并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作为下一阶段目标。 3.客源市场前景广阔。该区域地处我国商贸往来最频繁的沪宁线上,吸引着众多商务旅游者;全国性和地区性的会议、展览与日俱增。据万方数据统计,每年仅全国性学术会议就在一千个以上,区域性学术会议更是不计其数,会议市场发展十分迅速。 同时也存在两个挑战:1.商务旅游经验缺乏。我国大多数旅行社提供的是其在自身资源约束下独自设计的一系列旅游产品,具有非定制化特点。而商务旅游则须对客户提供商务旅游咨询服务,在客户的要求下提供量身定做的旅游产品,定制化是其主要特点,而传统旅行社提供的产品从理念和经验上都有所欠缺。 2.企事业单位对商务旅游开支控管趋严。随着企业商务旅游开支急增,企业越来越需要寻求能够提供专业服务和范围广泛的旅游咨询服务机构,使商务旅游达到较高的成本效益。目前许较多企业均设有差旅制度,精细化管理已从民企扩大到政府部门,通过企业差旅管理控管财务已是大势所趋。 三、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旅游市场的战略选择 1.重视“个性化”需求。随着市场的进步,个性化旅游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商务旅游市场以团队客户居多,针对商务旅游者消费能力较强,对价格不敏感,及消费结构较集中的特点,旅行社可提供一些档次相对偏高,但服务上极具特色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同时须注意文化差异,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游客提供差异化、具有本土文化气息的商务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充分满足游客的需求,从深度上提升区域商务旅游开发和接待的水准。 2.前期介入企业的差旅方案。商务旅游市场的市场营销有别于一般旅游产品。商务旅游的购买者是企业,而消费者是员工,购消分离的属性决定了商务旅游市场开发的深层次目标并不在于代订机票、预订客房等初级服务,而要进入企业管理层面,通过研究企业的差旅管理政策来提出建议,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管理流程,协助企业进行集团化采购并有效地控制成本,充当企业的战略伙伴和差旅顾问,其中营销关键在于拿出适合企业的差旅方案。 3.培育定位准确的特色产品。要重视自身定位和产品定位,做到:围绕本地旅游资源优势,找准当地特色,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挖掘客户,逐步形成自己的客户群;完善优化产品,巩固自己的市场份额;重点提供高质量产品,逐步形成品牌。国内商务旅游还是发展中的市场,空间很大,在纵向上应避免与其它区域的直接竞争,对于国内一般商务市场、政务市场、学术市场和其它市场的特点,应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准确层次定位,有针对性的设计出适销对路的商务旅游产品。 4.培育区域龙头企业。及时培育区域商务旅游市场的领袖型企业,通过这些企业整合商务旅游的上下游资源;也可采用合资方式,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形成合作双方的优势互补。国外大型旅行社具有自己成熟的商务旅游运作模式,以及国内旅游企业最为缺乏的资源――专业人才,两者相互结合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建立起适合国内发展的业务框架。 商务旅游论文:国际商务旅游活动中对中国式餐饮的需求解读 【摘要】食品安全是国际商务旅游人士最基本的需求,由于目前中国式餐饮的食品安全问题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在中国就餐时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心理需求非常强烈。中国餐饮业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注意食材产地、餐厅环境、餐具及食品加工卫生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在接待服务中要努力满足国外游客的国际社交需要,尊重其国际礼仪和风俗;提供舒适的用餐环境,树立良好食品形象,满足其审美需求以及相对更高层次的需求,使之感受到在中国用餐是一种享受,以吸引和留住客源,增加餐饮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国际商务;旅游活动;中国式餐饮;需求解读 一、重中之重――国际商务旅游人士的食品安全需要 首先,国外旅游商务人士一般会对中国式餐饮或餐厅中国风俗环境布置感到新奇、喜欢。但是,“食品安全”乃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最基本需求。目前,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在中国式餐饮中希望卫生干净心理需求特别强烈的,包括餐厅环境卫生、食材产地可靠、食品加工卫生、餐具卫生等方面,进人中国式餐厅时他们就会紧张地观察和判断各方面状况。无论身份地位都逃脱不了“病从口入”厄运,都不希望在中国用餐发生食物中毒,带来极大伤害和痛苦。中国式餐饮的卫生食品安全主要体现在:一是环境:中国式餐饮良好环境卫生会给人安全愉快舒适的感觉,提供给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就餐应幽静高雅,整洁雅静、灯光柔和、陈设讲究、空气清新,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才能放心品尝特色风味美食。二是餐具:中国式餐饮一般是公共用餐场所,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来自世界各地,中国式餐饮须配备消毒设备、可供周转餐具、桌布等提供用餐安全。三是食品:食品卫生是防止病从口入重要环节,不论中国式餐饮档次高低、就餐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共同心态就是希望能吃到新鲜卫生食品。中国式餐饮食材选购要新鲜,不允许使用添加剂、农药残留和劣质假冒食品,中式拌凉要严格消毒处理制作,谨防生、熟、荤、素菜交叉污染。食品和饮料要禁止供应过期食品、严控产地。四是从业人员:中国式餐厅员工要严格遵守中式餐饮制定卫生条例,服装整洁,接触食品前定要洗手,定期体检等等。 二、国际旅游商务人士中国式餐饮活动中社交与尊重需要 本人在万达索菲特的经历:中式餐厅几位国外旅游商务人士落座后开始点菜,并不时向服务员征询意见,用好长时间,服务员应国外旅游商务人士要求所推荐的中国式餐饮拿手菜和时令菜国外旅游商务人士们却一个都没点,依旧再问这问那。服务员说:“几位第一次来我们中式餐厅可能对菜肴品种特色不太了解,不急慢慢挑。”几位国外旅游商务人士选好久终于点好菜,却没等服务员转身离去又改变注意,要求换几个菜,等服务员再次转身离去,国外旅游商务人士们又改变了注意,要求换几个菜。最后那些国外旅游商务人士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服务员依然微笑道:“没关系,您们得到满意服务是我的责任和义务”。笑脸、语言,使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深受感动。国际社交也是归属与爱的需求,包括社会交往、从属于某一个组织、得到承认、友爱等需要。来中国式餐饮都是希望受到欢迎尊重,中国俗语:“宁喝顺心汤,不吃受气饭”。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在中式餐厅不能得到尊重,再好的美食美器美景也会淡然无味。引领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入座时要观察顾客特征,因人而异。国外遵从“女士优先”的理念,对女性宾客更要倍加尊重。当国外旅游商务人士自尊心得到满足会感激我们的悉心照顾和尊重,愿意宣传并再次品尝中国式餐饮。外宾希望结识知心中国朋友共享他乡乐趣,希望“他乡遇故知”见到本国朋友,遇到有趣的人交流。介绍菜品、上菜和配菜注重技巧外,也要尊重国外旅游商务人士风俗和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要求外事人员熟悉相关知识。商务宴会国外商务人士非常愿意去领袖人物和知名人士下榻酒店举办,中国式餐厅需要有“故事”“历史”和显示特色专用中国式餐厅和宴会厅,配以高标准、高消费美味佳肴、餐具及细致周到策划。 三、国外旅游商务人士中国式餐饮异国情调的审美需求 用餐环境是为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提供优质中国式餐饮基础,满足国外旅游商务人士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重要条件。中国式餐饮从环境布局和家具摆设及中国式色彩选择等方面入手,酒楼通常通过自然与人工装饰艺术手法,使餐厅内外环境舒适美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国式餐厅的环境和布局设计考虑功能特点,根据中国式餐饮空间分布,合理功能区域划分。餐桌、餐椅款式尺寸和选择须充分考虑中国式餐饮主题风格,须保持与中国式餐饮整体格调统一。中国式餐饮灯光色彩设计须考虑色彩与国外旅游商务人士食文化关系,中国式餐饮一般以红黄暖色调为主,营造温暖热情的欢乐喜庆的中国式氛围,满足国外旅游商务人士热情、兴奋心理需求,据中国式餐饮情调配中国字画、壁画、地毯装饰,衬托中国式餐饮花开富贵。现代感进餐氛围配备异域风情人物油画以突出民族和地域风格,摆放绿植花卉。整个中国式餐厅不仅装饰陈设融为一体,而且具有现代感。背景音乐对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对消费购买行为有直接影响。合适音乐可以帮助制造良好的进餐氛围。当然背景音乐应该根据酒店中国式餐饮的主题风格来选择,如:中国式餐饮可采用《春江花月夜》等背景音乐,茶室选择慢节奏音乐延长停留时间促其发生更多消费,如盲目播放音乐会让中国式用餐环境无法让人忍受,甚至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了解客人喜好和风格选择为他们安排符合其音乐品味背景音乐。中国式餐饮特殊原因会存各种烹饪气味,味道混一起会让外宾非常不舒服,影响进餐情绪。做好通风和温度调节工作,中国式餐饮适宜温度在18~22摄氏度,温度太高会让人觉得闷热,温度过低会让人觉得寒冷,嗅觉感受降低影响食欲。菜肴味道对国外旅游商务人士食欲有着直接影响,湿度要控制50%~60%,保证保持嗅觉灵敏度和对菜肴正确评价。不同中国式餐饮经营菜式是不同的,烹制法也不相同。为减少气味混合,将不同中国式餐饮放在不同的楼层利于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寻找,不会因所有中国式餐饮都在一起而弄混乱,影响就餐情绪。此外,在树立食品形象方面要突出中国式餐饮的艺术性,强烈趣味性和游戏性。中国式餐饮以色、香、味、形、器、名俱佳、烹饪法有焖、烧、溜、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煸、砂锅、拔丝等,菜肴名称雾里看花、浮想联翩,许多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慕名“一饱口福”,以满足其心理期望。树立形象还主要包括:一是美好色泽和优美造型:中国菜常以名寓意,注重造型,利用烹饪中精湛切、雕、摆、制、烹等技艺,餐桌展现造型优美菜品艺术,宛如一盘立体画无声诗优美乐曲,中国菜讲究色泽且注意色彩的对比和协调而形成强烈“色彩美效应”。中国式餐饮除传承或者创建特色菜品,还要考虑目标顾客对菜肴的口味进行适当的改良。二是合理收费:中国式餐饮在保证菜肴质量,收费也要合理。价格是否适当直接关系与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切身利益,影响到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心理承受能力。哄高价格会让外宾对中国式餐饮的经营和声誉有恶劣影响,如果过低也会觉得菜品质量会有问题。定价上重要让国外旅游商务人士觉得“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三是服务技巧:应从接待服务的开始就显示出主动热情,使其处于较愉快状态之中,并利用情绪对国外旅游商务人士行为的影响作用,协调国外旅游商务人士与各方面的人际交往,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服务人员还要切实体会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心理需求。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消费时服务人员介绍食品的名称及相关知识与典故,如每道菜名寓意、来历、典故或传说,营养价值、用料与烹制方法等,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既获生理满足,又得到精神上轻松恬静的情趣。如:饮“文君酒”时会联想到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故事;喝“杜康酒”会吟诵曹孟德的《短歌行》;自然别有一番情趣,强化食者文化享受。国际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就餐总是想要更多的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四是提供个性化服务:在中国式餐饮的经营和发展中,除了为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提供必要的常规性服务,也要有针对性的推荐一些适合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心理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即个性化服务。它要根据个体以及特殊中国式餐饮消费者群体的特点、要求,提供相应的优质服务,使其在接受服务时产生舒适的精神心理效应。个性化服务要求更为细致的主动服务、灵活服务以及超常服务。个性化服务是中国式餐饮经营管理关键,以人为本把工作重点放在满足国外旅游商务人士的需求上,让他们感受到在中国式餐饮用餐是一种享受,也是吸引客源,留住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增加竞争力的保证。 四、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更高层次的需求的展望 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可以通过旅游行为充分展现个人的风采、魅力、能力、智慧、身份、地位等等,来中国经商或者到曾住成功人士酒店房间是取得成功与成就象征,追求个人价值和潜力的体现,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在中国想了解中国历史习俗,来调整自我体验,满足自我实现需求。尊重国外旅游商务人士国际礼仪和习俗,国外旅游商务人士的自尊心很容易得到满足,国外旅游商务人士感到中国的活力和热情是因为自己受到尊重而体验。 商务旅游论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我国商务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商务旅游市场是旅游市场中发展最快的一部分,有着巨大的利润发展空间。虽然商务旅游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但其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却不容忽视,在我国旅游市场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商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经营者高强度地开发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从而导致了环境污染和旅游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如何解决旅游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项世界性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商务旅游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商务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循环经济理论引入到商务旅游领域,试图探索出一种循环型商务旅游新模式,以期提高旅游资源的效率,减轻旅游资源负荷,促进商务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商务旅游 循环经济 协调发展 生态旅游产品 绿色营销 商务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至今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目前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其近年来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来分析,商务旅游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越来越成为全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发展商务旅游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迅速发展,促使我国的商务旅游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融入到世界商务旅游发展的潮流当中,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中赖以生存的一个主要市场,商务旅游在我国旅游市场和旅游发展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能源和城市生态危机也随之而来,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能源的无节制滥用,导致一些能源、资源的枯竭或者正濒临枯竭,给我国商务旅游的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如何使商务旅游在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快速发展是我国旅游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学者们必须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与我国商务旅游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比较,国内有关商务旅游理论的研究却显得相对滞后,几乎没有学者从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的角度对商务旅游进行探讨。目前对于商务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外延等还存在较大分歧,相关研究文章不但数量有限,而且很分散、重复程度较高、理论研究不深人。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选择商务旅游作为研究重点,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出发点,试图运用市场营销学、旅游服务营销学、城市学、生态学等理论对商务旅游的理论模式和实践类型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对我国商务旅游的研究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促使国内学者更加深入的研究,把握市场变化趋势,统筹规划,构建我国商务旅游发展的优化模式。 一、商务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一)商务旅游的概念 商务旅游是新兴的旅游项目,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目前学者们对商务旅游的研究主要采取定性描述的方法,较多地关注于应用方面的探讨,因此,关于商务旅游的定义说法众多,至今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英国的名誉教授伊恩・麦克尼科尔(Iain・McNicoll)从旅游经济学角度在其综合报告《英国旅游卫星账户中有关“商务旅游”的处理意见》中将商务旅游定义为“商务旅游是一种与访问有关的个体消费,这种参观访问符合商务旅行出差的标准”。勃・戴维森(Rob Davidson)从旅游动机角度进行定义:“商务旅游涉及的是那些因为工作关系而旅行的人们,因此是最古老的旅游类型之一。人类从早期就开始了出于商务目的的旅行”。 通过对上述概念的研究,笔者试图将商务旅游定义如下:商务旅游是指商务人士在商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旅游消费行为。既包括传统的个人或者公司的公务、商贸旅游,也包括新兴的行业会展、奖励旅游以及大型商业性活动。 (二)商务旅游的特点 1.逗留时间长、人均消费高 据统计,来中国的海外商务游客的人均消费比观光客多31美元,高出23%。来中国的海外商务旅游者在华停留超过15天的达10%;而观光客停留15天以上的仅有5.8%,国内游客也呈现同样的特征。商务游客一般不受余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限制,旅游时间即工作时间,其各项费用基本上是由组织或公司支出,标准较高,所以商务客人在住宿、通讯、宴请、饮食、交通等方面都较为讲究。行则头等仓、公务仓,住则五、四星酒店,出入高档餐馆、宴请客户联络感情等,其人均花费、人均日花费均高于其他目的旅游者,并且其消费范围多集中在大、中城市。 2.目的地选择非自主性 与休闲旅游者相比,大部分商务旅游者不是自己选择旅游目的地,而是工作需要或由他人决定,商务旅游者不是自己花钱而是由公司买单。因此,商务旅游者一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商务旅游目的地,而是根据公务需要和公司的业务需要来选定目的地。 3.受季节变化影响小、重游率高 由于自然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和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具有周期性规律,一般旅游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例如,每年的“五一”、“十一”为休闲旅游黄金周,而商务旅游一般是为了工作需要,而公司的工作一般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因此,商务旅游受季节、天气变化的影响较小。商务旅游且重游率高,以海外商务旅游为例,4次以上来华者高达72,1%,首次访华的观光客中,商务游客只占9.8%。从实际中看,商务旅游者是出于特定的业务目的外出旅行,他们多属于重游客、再访客,这是由其工作的性质及来访的目的所决定的。 二、循环经济的含义: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是物质闭环流动性(closing materials)经济、物资循环(resources circulate)经济的简称,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一线性流程,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使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在物质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在这个意义上,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六、我国商务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循环经济观念 在以往的商务旅游开发战略与规划中,一般强调的是物质设施的规划,而对旅游开发涉及的人的因素,尤其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协调重视不够,导致在开发中出现利益冲突,尤其是社区居民与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冲突,限制了商务旅游的开展,从商务旅游开发的长远的综合目的来看,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对人本身的关注列入实现商务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范畴。在商务旅游中要实现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和谐,除了社区参与规划过程外,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也至关重要,国际知名的旅游社会影响分析学家墨菲(Murphy)认为,如果社区得到有关旅游更充分的信息,这个产业将会更受欢迎。在商务旅游规划中,要建立一个能够充分交流沟通各方信息的公共平台,从而提高沟通效率,减少因信息不通或者不对称而引起的冲突。 (二)政府与企业高效结合的组织形式 1.政府主导,构建商务旅游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一,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商务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加强政府服务和产业配套两项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场馆建设,改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强化国际商务旅游产业“国际化、系统化、高端化”三大特色。 第二,建立健全完善领导管理机构。通过对优秀商务旅游城市的发展经验的总结,我国国家旅游局早在1993年就成立了国际会议展览奖励旅游部,开始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自己的会议、展览、奖励旅游数据库。二是同各个专业组织建立联系,签署合作协议。为了大力发展商务旅游,政府部门应该尽快成立相应的专门机构,或帮助专门的官民合办的协会来协调解决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障碍。 2.发展商务旅游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第一,大力发展专业的商务旅游经营企业。商务旅游的供给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涉及不同类型的旅游,如会议旅游、展览旅游、奖励旅游等,每一类型的旅游所需要的服务都不同,因此需要大量专业的商务旅游企业为不同类型的商务旅游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第二,提高现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商务旅游是一块大蛋糕,许多企业都盯住这一块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人世后,旅游企业同时又面临着国外品牌的冲击,如酒店业,国外的酒店集团在高端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外资旅行社现在刚进入,竞争力显现不出来,但是它们实力雄厚、经验丰厚,有着广大的国外客源。就现状来看,商务旅游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谋得生存之地,就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提高现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3.建立评估机制 商务旅游大力开展是否遵循循环经济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和资源的节约,是否能保障预期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估机制。第一,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完善行政执法监督评估机制。实行资源、环境稽查制度,依法强化控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违法开发利用的手段,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效果。第二,建立环境评估机制。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评估,是对人类任何经济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并提出减少影响,是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 商务旅游论文:出境商务旅游行为理论研究 摘要:商务旅游行为广义上是说商务人士在一次旅游的过程中,以商务为目的,在商务的过程中,在商务的目的地周边的一个空间移动、游玩活动及与之相关的生活行为,包括从商务活动的地点到居住的目的地以及周边的活动区域,以及在目的地旅游内容和在此段时间内的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行为。 关键词:出境;商务旅游行为;理论 1.引言 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我国旅游业也繁荣发展,让世界为之侧目,这让我国在旅游行业的国际地位迈上了很高的台阶,成为国际旅游行业中拥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成为世界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加上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不容小觑,国内旅游业因此上升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位置,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阅读了相关国家旅游经济发展政策、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以及我国出境旅游商务团的析等文献资料,随着我国的不断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逐渐成为旅游出境的大国。2012年出境人数达到8000多万人次,且出游的商务旅游者的人数也是逐年递增,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旅游市场增长最快的旅游客源和目的国。但是我们对境外商务活动中的旅游的行为方面的研究很少。 因为出境商务旅客的较强的消费能力,也就存在着巨大的出境商务旅游市场,那么对于研究这些特殊的商务旅游者的行为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商务旅游者。 2.国外文献综述 一些国外的学者从心理学、行为学、决策学等角度对旅游者的消费行为进行一些研究。 Chris Ryan 对造成不同的地区的旅游者行为的推拉因素进行利润分析研究。 而Juergen 运用期待价值理论研究分析了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揭示了旅游者的动机和期望的关系。 Cees Goossens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旅游动机理论的驱动行为以及驱动力,Kristen 在其模型中运用了结构方程,并且证实旅游动机影响了旅游者消费的属性。 3.国内文献 中国学者屠如骥是最早期对旅游行为方面的研究,其调查研究了外国的旅游者对以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感知行为。经过多年的的发展,学科背景多样化的专家对旅游行为研究的层次也逐渐深化。从旅游者的旅游决策、旅游心理、旅游空间行为、旅游消费行为、细分市场行为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刘纯、张宏梅在对长江流域居住的城市居民的旅游动机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运用人口统计特征作为参照,调查分析的方法得出长江流域城市居民的旅游动机的一些显著的差异。尹郑刚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旅游态度,并把其划分价值判断、认同程度、自身参与旅游活动的态度以及对旅游花费的态度 4 个大的方面。邱扶东将旅游动机划分为观光动机、文化交流动机等6类动机。陆林以黄山为例,对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行为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的意见。 马耀峰等以对外国游客所作的问卷调查为基础,提出了服务感知的框架的模式和量化表等。黄艺农等从两个维度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程圩运用多元统计技术手段分析游客对旅游地的形象的感知能力,研究了外国的旅游者的性格特点、期望值等旅游者态度的诸多影响因素, 并且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找到外国旅游者态度形成的原因和心理规律。 总结分析 商务旅游者出国的目的是商务考察,在考察中学习放松以及开拓视野。商务旅游中的行为是在考察过程中的产生的,商务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偏好会直接影响商务旅游者旅游决策过程的意向。 大量研究表明旅游者在决定是否出游时产生的旅游的决策分析以及心理因素,以及旅游者的旅游心理和旅游决策风险的产生缘由,得到影响旅游心理和决策的因子,从大量的研究中得到了旅游者决策行为模型。 在现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商务旅游行为的发展使我们必须将互联网与旅游行为结合,以促进中国旅游行为的网络现代化的发展,现在很多专家对中国商务出境旅游的消费行运用了多元分析的方法,运用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使用模糊分析对出境商务旅游者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从而得到影响满意度的关键的指标因素。针对商务旅游市场的发,大多数主要从专业化的分工在商务旅行服务的发展中的体现这一角度着手,分析了商务旅行市场上扮演了不同角色的服务商的专业化问题:比如企业在细分市场中的角色选择、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商务旅行市场的服务不断细化和深化,从城市如何发展商务旅游这一角度开始研究,更深入的进行了一些对比分析,比如金融危机等会给出境商旅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做了一些分析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需求将会更加的旺盛,其主要动力是需求因素、供给因素不断增加,资源条件日益成熟,从而学界对出境商务旅游中的行为研究会更加的深入。(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 商务旅游论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 摘要:近年来,电子商务推荐系统趋于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能够在信息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的旅游线路设计。在具体的推荐系统设计中需要处理好实时性与精度这对矛盾,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运用关联规则算法,获得各个景点之间的关联关系,能够实现较为理想的旅游线路推荐效果。 关键词:数据挖掘;电子商务推荐系统;旅游线路;关联规则 0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市场也日益火爆。面对众多的旅游景点,怎样进行选择,不断困扰着计划出行的游者。目前,一些旅游企业在规划旅游线路时,主要是采用主题旅游线路设计、超市型旅游线路设计、运筹学方法旅游线路设计以及市场导向的旅游线路设计。这些旅游线路设计,并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在具体实施中会暴露出一些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挖掘等技术在电子商务推荐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为旅游线路设计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1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的整体构架 在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在具体应用中主要涉及三种关键性的技术:数据挖掘算法应用技术、原始数据处理技术、模式库建立与表示技术。在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中,推荐的实时性与精度是一对矛盾。目前的一些推荐技术为了确保实时性,往往会牺牲推荐的精度。鉴于此,本研究设计了一个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关联规则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此系统的设计基于B/S结构,其具体结构图见图1。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的整体结构由两部分组成:离线部分与在线部分。离线部分主要是由WEB挖掘与数据预处理组成,是模型获取阶段,具体包括总体使用特征获取与数据预处理。总体使用特征指的是数据挖掘算法产生的规则或知识,并以某种形式在媒质中存储,能够为在线部分提供必要的支撑,因此离线部分是在线部分的支撑部分。系统中的在线部分是动态的实时过程,是推荐引擎的实现。离线部分与在线部分有着基本一致的处理过程,两个部分相互作用,推荐系统能够确保给用户呈现的推荐具有合理性与实时性。因为离线部分与在线部分实现了分离,所以可以极大的增加了数据量,提高了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的实时响应速度和推荐服务的伸缩能力。 2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的模块分析 2.1 离线模块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的离线模块,能够为推荐引擎工作提供支持,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预处理和模式分解,此模块的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在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中,每个环节均要从相应数据库中检索所需的数据,例如模式数据库、用户登记数据库以及景点信息数据库等。离线模块中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负责操作、维护与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实际上,数据库管理系统处于数据库和在线推荐应用的中间层,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采用市场上通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在数据挖掘的过程中,数据预处理是不可或缺的阶段,由于初始数据多半是含有噪声的、不完整的,数据有着多种多样的格式,在实际的系统应用中就需要抽取有用的数据,将初始数据转化为推荐系统中数据挖掘算法可以识别的格式。因此,就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WEB进行的数据预处理具体包括数据清洗、会话识别等,对结构数据预内容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为后续的数据挖掘提供有效的数据源。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的关键环节是模式分解,模式分解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生成推荐系统所需的模式。WEB服务器日志与相应的数据库是模式分解的基础,模式分析器通过分析WEB服务器日志数据,获取相关信息,分析相关数据库,找到选择景点时,景点之间存在的关联相似模式。因为模式分析器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和时间,所以将此部分放入离线模块中,让系统定期地自动运行,更新模式数据库。 2.2 在线模块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的在线模块,能够为用户提供在线浏览推荐服务,此部分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旅游线路推荐系统的水平与推广应用效果。在线模块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 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在线模块的关联规则挖掘模块通过利用清理、转换和加载工具,从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并生产标准数据,以进行深入挖掘。关联规则挖掘的实现,需要应用到Apriori算法,将挖掘的关联规则写入到规则库当中。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在线模块的推荐模块能够利用WEB为访问系统的用户直接提供服务,其能够记录用户访问过的旅游站点,生成相关的数据,体现了ARTRMS智能化的优点。关联规则模块处理访问记录,并将结果反馈至推荐模块,最后系统以一定的形式将数据处理结果推荐给用户,从而实现旅游线路推荐的目的。 3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的工作流程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数据收集和预处理,建立用户行为模式和用户档案,分析客户档案形成规则库,线路推荐。 首先,数据收集和预处理。用户登录系统后进行注册,系统生成注册信息表。推荐系统采用两种方式收集用户的数据:一是,用户的旅游站点浏览记录;二是,用户的反馈信息与相关意见。在进行数据清洗、转换与集成后,将数据录入到挖掘库中,为数据挖掘关联规则提供所需的数据。通常情况下,关联规则的挖掘数据是以景点项编码、交易编码为特点的数据。在数据预处理时,需要进行数据转换,完成项目集与交易集之间的转换。其次,建立用户行为模式和用户档案。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可以按照既定的景点范围生成景点线路数据库,具体包括景点信息表(包括名称、编号、价格等信息)和线路类别表(包括名称、编号、类别等信息);还可以根据用户的特点生成用户信息表、用户交易表以及用户选择趋向表等(包括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收入、职业、景点喜好等信息)。第三,分析客户档案形成规则库。最后,线路推荐。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中,设计合理的推荐算法,根据已经生成的规则库列出以用户为导向的旅游线路推荐。 4 结语 综上所诉,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多景点的旅游线路参考,设计出一条合理的、满足用户需求的旅游线路。数据挖掘算法应用技术、原始数据处理技术、模式库建立与表示技术,是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的关键技术。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商务旅游线路推荐系统主要包括了离线模块和在线模块,着两个部分相互协作,通过一定的运行规则和流程,为用户生成有针对性的旅游线路推荐。 商务旅游论文:入境商务旅游者对酒店提供金融服务的满意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不仅依靠城市的国际化程度、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更重要的是为金融人士提供完善且高效的金融服务并塑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通过对入境商务旅游者的问卷调查,研究其对上海各大酒店提供的金融服务的满意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上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入境商务旅游者;金融服务;满意程度;影响因素 引言 上海一直都致力于将自身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要将上海打造成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国家政策的支持、畅通的交通网络、城市的国际化程度等,更重要的是上海能否为入境商务人士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塑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本文通过建立入境商务人士满意程度影响因素模型,以上海四星级以上酒店商务住客为研究对象,在多元因子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金融信息、金融环境、金融参与等影响因素与商务游客满意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计算了其影响程度,得出了有关结论。 一、研究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方法 本文的数据主要是以酒店为端口,通过对入境商务旅游者的问卷调查获得的,反映了整个上海金融服务的情况。本研究采用现场深入访谈和结构性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原始资料,运用SPSS12.0对所得数据进行各项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问卷的语言为英文。笔者于2010年年初进行了预调查,发放问卷20份,并与部分被访者进行深入交谈,在此基础上对问卷中开放式问题的比例进行了调整,对语义表达不清的地方和有关指标进行了修正和填补。在预调查结束后选取了上海六家较有代表性的四星及五星级酒店,通过在酒店房间内放置问卷的方式进行实地调研。在此过程中,我们也通过宾馆相关人员的反馈,不断对问卷题目的设计进行修改,以提高准确率和回收率。在2010年2月至12月期间,共回收问卷320份,其中有效问卷210份,有效数据问卷180份,有效问卷率为56.25%。 (一)问卷设计 本文将问卷的内容分为三部分: (1)样本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学历、职位、目的等;(2)满意度的评定;(3)与金融服务相关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在统计分析中,某些变量所代表的指标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独立地发生作用的,而是相互影响的。本文先通过降维技术求出少量几个公共因子,使它们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变量的信息,且彼此不相关。然后根据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确定每个因子的影响力,即重要程度。最后在检定商务旅游者满意程度的影响因子与整体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时,使用了多重回归分析的方法。 二、模型设定及实证分析过程 (一)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及旅游特征说明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人口统计学特征及旅游特征见表1。通过问卷收集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商务旅游特别是涉金融的商务旅游人数在样本总数中占比例较高。这一点与我们的预期设计相符。在被调查者中,男性的比例高于女性,这也符合大多数国家的金融人士男士居多的现状。在上海平均滞留时间约为3—5天,主要由中层经理及高层经理构成。 (二)影响商务旅游者满意程度的因子分析及问卷的信度 通过对问卷的梳理,本文共形成有效变量11个。首先对11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检验的P值都小于0.05,说明原始变量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需要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萃取方法提取公因子,并使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旋转,以使公因子有较满意的解释。按照常用的特征大于1的标准,共萃取出 3个公因子,分别是“信息充裕性”(获取金融信息渠道的畅通性及金融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参与方便性”(金融活动参与度)、“环境舒适性”(上海金融生活环境指数)。 表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为了检验因子分析效果,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了内在信度分析,各个因子的内部信赖度克朗巴赫系数分别为0.753、0.845和0.702,皆在0.7以上,本研究结果应属可信。 (三)商务旅游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酒店提供金融服务评价因子的差异性检定 本研究以入境商务旅游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酒店提供金融服务评价因子进行t检验与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性别、职业、职位高低、旅游目的等变量下,金融服务评价因子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性别方面,入境女性商务旅游者对金融服务的评价均高于男性商务旅游者。特别是在信息充裕因子(p=0.021)和环境舒适因子(p=0.016)上,男女存在显著的差异。究其原因是,女性比较容易适应新的环境,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而男性相对理性化、模式化,因此,评价较低。其中,也包括女性本身的期望值比男性要低。 在年龄变量中,参与便捷因子(p=0.007)存在着显著性差异。45岁以下青壮年人群对参与便捷因子的评价低于老年人群。其主要原因是,青壮年人群更多地讲究时效、追求信息的及时更新,对各类业务及各类系统的操作也十分熟悉,目的性强。而老年人群普遍职位较高,处事比较稳妥,讲究大局观,同时也有各类助手帮其在需要的时候处理业务。 在是否来过的变量中,参与便捷因子和环境舒适因子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来过几次的商务旅游者的认同度普遍高于第一次来的旅游者。主要原因在于来过的旅游者熟悉了整个环境,在第一次拜访的过程中熟悉了各类信息渠道及操作流程,并根据现实情况改变了自身的期望值。 (四)商务旅游者对酒店提供金融服务总体评价影响因子的回归分析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酒店金融服务对商务旅游者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根据以上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利用SPSS12.0中的多元回归分析构建回归模型,以问卷中商务旅游者对酒店金融服务总体评价为因变量,以3个因子为自变量,采用多元回归中的一般线性多重回归,建立回归模型。 商务旅游论文: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商务旅游人才培养对策 摘要:目前,商务旅游高等教育成为旅游学科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如何培养胜任职业要求的商务旅游人才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课题。为此,在构建商务旅游人才胜任力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构造胜任型教学体系、突出隐性特质培养和拓展国际化视野的商务旅游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胜任力 商务旅游 人才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商务旅游,是指旅行者基于公务或商务目的,以参加会议、展览会、文体活动、处理机构事务以及享受旅游奖励等为依托而引发的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活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商务旅游开始进入我国。目前,国内商务旅游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据亚洲商务旅游市场预测,到2020年,中国很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务旅游目的地。 伴随商务旅游活动的增多,我国的商务旅游高等教育也逐渐发展,并成为旅游学科建设中的重点内容。然而,我国商务旅游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错位,毕业生就业难与业界求贤若渴并存、供需两高但成交不高的矛盾突出。为此,从胜任力角度来探索商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既有利于创新商务旅游教学理论和方法,促进旅游学科建设;又有利于培养切合商务旅游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促进商务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商务旅游人才胜任力模型构建 胜任力最早是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的,他将胜任力表述为“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此后,国内外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对胜任力的理解。Spencer,Mc Clelland Spencer对胜任力的表述更为完整,即胜任力是指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知识或技能等能够可靠测量并能把高绩效员工与一般绩效员工区分出来的任何个体特征。 商务旅游人才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商务活动策划和运营管理人才;第二类,外语和旅游人才。由于商务活动越来越多地跨越国界和文化界限,需要翻译和旅游接待人才;第三类,辅助性人才,包括广告、法律咨询、物流、宣传、设计和搭建等方面的人才。 借鉴胜任力相关理论及模型,基于对部分商务旅游企业的调查和各层次商务旅游人才的访谈,结合商务旅游企业实际需求和商务旅游高等教育特点,梳理出专业知识族、职业技能族、元能力族和个性特质族等四个方面的商务旅游人才胜任力要素(表1)。 (一)专业知识族 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商务旅游方面的知识,如会议旅游、展览旅游、商务差旅、特殊活动旅游、奖励旅游、培训和教育旅游策划与运营管理的理论、要素和基本流程等;二是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商法学等;三是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如旅游文化学、跨文化交际学、展台设计等。 (二)职业技能族 职业技能族主要包括商务旅游市场调研、策划各类商务旅游活动、制定商务旅游计划、商务旅游的组织和营销、商务旅游现场服务与管理、商务旅游客户关系管理、商务旅游文案写作、商务谈判技能、信息技术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元能力族 主要包括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商务旅游项目的运营管理牵涉面广,需要通过精心的组织和团队密切合作来完成。商务旅游是服务性产业,常常要与客户打交道,需要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此外,商务旅游活动策划和设计强调创意,要求相关专业人员具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个性特质族 主要包括诚实守信、责任心、成就欲、主动性、自信心、毅力等。上述潜在的个体特质和动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商务旅游人才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工作绩效。 三、商务旅游人才胜任力培养策略 (一)构造“胜任型”教学体系 面对商务旅游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业界需求“错位”的现实,应倡导宽口径、模块化、实践性教学。第一,宽口径教学。商务旅游的综合性非常强。学生需要掌握并能运用商务、旅游、经济、管理、心理学、法律、外语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具有较高分析和解决商务旅游管理与政策的实际技能。因此必须搭建好商务旅游的基础平台,课程设置必须兼顾专业性和复合性特点,既突出重点、强化专业基础,又统筹谋划、拓展专业领域。第二,模块化教学。即在平台课程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和方向的模块课程,立足本校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点,侧重培养学生在相关产业中某一环节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实践性教学。即要求学校教学必须跳出传统思维的束缚,培养基于商务旅游人才需求的“学校—学生—企业”一体化教学理念,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兼比例适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实验室、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 (二)突出“隐性特质”培养 不易观察和评价的一些深层次的隐形特质,即鉴别性胜任力,能够将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区别开来。所以应通过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隐性特质。第一,坚持以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教学核心。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使知识传授与技能示范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团队学习相结合、体验式学习与传授式学习相结合,着重健全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二,实行项目启动、任务驱动型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申报、参与相关项目,单门课程采用任务引领型考核办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2011年希望工程激励行动项目、部分学校专门设立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第三,丰富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一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锻造人格的活动,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和发展。通过学术讲座、社团活动、各类竞赛等第二课堂的训练,可以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拓展“国际化”视野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商务旅游越来越呈现跨国、跨文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商务旅游人才的培养方法和模式也应顺势而动,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是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与国外商务旅游办得较好的院校进行合作,争取与境外学校开展本科生的“2+2”项目或者是“3+1”项目的合作。二是开展优秀教师互访。国内教师可到国外知名大学进修、短期实训以及参与国际商务旅游项目运作,国外教师或企业管理人员亦可担任我方兼职教师。三是开展相关合作研究。国内外双方可以就商务旅游人才培养和商务旅游发展中的诸多重大课题进行共同研究,举办相关国际学术会议,共同促进商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商务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商务旅游论文:浅谈我国商务旅游 [摘 要] 商务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近几年来是发展最快的旅游项目之一。通过分析商务旅游的特点、市场前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使国内旅游企业能充分认识到商务旅游的发展空间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而提高我国商务旅游整体服务能力,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商务旅游 ;旅游业 ;旅游项目 近年来,商务旅游成为发展最快的旅游项目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商务旅游收入占到全部旅游收入的12%。从其规模和发展看,已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商务旅游的特点 商务旅游较于其他旅游,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商务旅游的消费水平高于一般的观光休闲旅游,这主要是出资方的原因。其次,商务旅游对经济有广泛的拉动作用。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的贡献是多元化的,按照旅游经济理论,旅游业能够增加国民收入、赚取外汇、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目前,我国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4%,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据有关数据显示,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的贡献率超过40%。第三,商务旅游与区域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成正相关。旅游业相较于其他行业,对相关配套设施等有很高要求。如交通、住宿、娱乐、人文环境等。第四,商务旅游较少受季节气候的制约,商务旅游较其他旅游更具稳定性。第五,商务旅游很多具有重复性。 二、我国商务旅游的发展状况 商务旅游的这几大特点,促使各国大力发展商务旅游。在我国,宏观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为商务活动的活跃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的旅游业正在日新月异地变化,而商务旅游作为旅游高端市场日趋显现出优势和潜力,正成为一块利润丰厚的蛋糕,且极具成长性。据专家预测,如果全国4000万商务人士按每人每年平均出行三次计算,全年商务旅游总量可达1.2亿人次左右。国家旅游局2003年的一份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国际商务旅游支出超过357亿元,占亚洲商务旅游市场的17%,目前我国因公出境包括公务和商务考察的人数已占出国人数的53.3%;我国国内商务旅游支出则高达1700亿美元,约占国内整个旅游市场的30.5%,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据国家旅游局公布,从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结构分析,商务及会议旅游共占39.9%,已接近或超过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的商务旅游发展潜力及速度极为惊人。据目前的发展态势看,有望在5年后翻一番,成为世界第三大商务旅游市场。 三、我国商务旅游存在的问题 商务旅游发展空间是广阔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商务旅游实现又好又快的良性发展。首先,我国的商务旅游还处在市场形成期,专业性匮乏。从市场周期的角度对国内商务旅游市场分析,可以发现这一市场正处于市场发育期。在这个时期市场被分割成为无数个小的区域市场,已进入者和潜在的进入者数量很多,并且没有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企业,该市场暂时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并且,作为旅游市场中的独立细分市场,商务旅游市场发展速度很快,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状态的市场规模。这一市场的相应规则还没有成型,还远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其次,企业的商务旅游意识淡薄。我国旅游企业还不能真正区分商务旅游和常规旅游的服务项目,商务旅行往往最后都会演变成常规旅游。企业与旅行社协作意识单薄。 四、我国商务旅游发展的建议 首先,应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商务旅游发展。商务旅游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不仅需要成熟、专业的旅游公司来运作,还需要相关政策及基础设施和一些相匹配的旅游资源等来支撑,这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其次,完善相应的服务体系,使商务旅游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链。旅行社要有为顾客提供专业化差旅服务的配套设施,面对迅速发展的商旅市场,以及国外旅行社强有力的竞争威胁,旅行社要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在产品策略上,尽量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在价格策略上。旅行社为商旅客户提供专业的差旅管理方案,合理安排资金使用计划。在渠道策略上,旅行社要尽量采取直接销售渠道,减少分销层次,降低销售费用和成本,才能更正确地把握顾客需求。在促销策略上,旅行社可以网络促销为主,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网络广告和旅游网站,向顾客传递和展示符合其个性化需求的信息,并且更准确地了解顾客需求,实现 (三)独立经营 除上述两种形式外,还存在部分旅行社独立经营自驾游的形式,如对于实力较强的旅行社,除了设计线路、提供旅游单品等服务外,还增加新的针对于汽车旅行、汽车消费乃至汽车文化的服务内容。对于规模较小的旅行社则从短线入手,结合周边游设计较为可行的短线旅游产品。如2009年国庆期间,海南各旅行社纷纷推出以乡村生态游为特色的岛内短线旅游产品,供岛内居民自驾出游。 五、结论与启示 虽然目前我国自驾游开发中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如自驾游爱好者的“自由需求”和旅行社的“统筹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矛盾;自驾游产品的经营需要耗费旅行社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自驾游旅游者对旅行社经营自驾游的认同感不强等导致了旅行社对自驾游的介入作用不是很大,但是由于旅行社在对于各地旅游资源的控制和对大型活动的掌控能力,包括宾馆的预定、行程的安排、景点的合理设计和时间控制等方面具有非常独到的优势,因此旅行社在自驾游市场上还存在很大的潜力。未来旅行社的工作应该是因地制宜,探索更为合理的模式来介入自驾游旅游产品的开发。
浅谈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当前国内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1.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持轻视态度 虽然很多企业都开展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但是由于部分企业决策人员及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只是由传统的人工操作转变到会计电算化,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着错误认识。事实上,作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核心,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能够涉及企业生产组织形式、企业资金运作、企业经营模式、管理理念等多方面内容。[1]因此,有关管理人员应当对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重新认识。 2.企业财务管理软件更新不及时,软件较为落后 财务管理软件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企业财务管理软件应当将企业的管理理念与企业文化融于一体。虽然,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发了自身的企业财务管理软件,但由于开发企业资金缺乏、技术上的不足等因素,导致大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软件仅仅用在核算、做账等工作上,而资金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方面功能的软件却是少之又少,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同时,一套软件用到老也是目前很多企业存在的问题,企业软件更新不及时,随着企业的发展,此类功能单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将逐渐被淘汰。 3.财务信息化管理人才的缺失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因此,现在国内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引用,但是,由于很多企业对财务管理部门的认识性有很大不足,导致企业不愿意为财务管理部门聘请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人才稀缺,企业缺乏懂信息化管理又懂财务的人才,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频频。 4.多数企业缺乏财务管理基础能力 这些企业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第一,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资金十分散乱;第二,企业多个部门中大量数据多次重复,造成了企业财务管理数据的浪费,导致工作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第三,有些企业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做假账,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第四,企业没有实现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分散的财务管理体制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十分混乱。 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对策 1.企业应当建立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信息流程 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某个业务有很多信息入口,而由于财务管理人员录入信息时效率低下,导致信息重复或者部队称现象。因此,企业应当建立起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信息流程,业务实践一旦发生,能够根据信息规则生成会计凭证,同时,数据库里也存储了结果。[2]企业哪个部门想要输出和使用这个结果,都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来输出。这样不仅使得数据的准确性大大提升,还能够有效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使财务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得以提升。 2.企业需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首先得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只有建立起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够使企业会计的责任和义务得以明确,才能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财务管理工作予以制约、监督,使会计的信息质量得以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力度。 3.大力培养和引进财务信息化建设人才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要推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在培养现有人才的前提下,聘用、引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高端人才。要定时开展培训、讲座等活动,培养财务人员财务软件和相关知识,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员工积极进行技术、知识层面上的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3]要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与专业素质。4.完善企业管理信息化安全体系作为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很好的保障企业所有工作、业务的进行。因此,为了保障企业的所有活动,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根据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来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目标与方案,建立起完善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安全体系。[4]与此同时,还要对方案的可行性做论证,保证方案能够顺利实施,保障系统建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虽然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中的问题也是十分突出的,管理体系、管理流程、人员素质等都成为了造成问题的重要因素。作为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重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了解其重要性,要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规划。通过网络通信技术、软件技术等新型化技术来实现企业信息化系统,推动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作者:刘学 单位:西安邮区中心局 浅谈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1企业资金信息化组建过程中出现的病症 在公司刚刚建立的初期以及发展过程当中,可能只是要一些相关的会计人员就能够完成日常的财务方面的信息。但是伴随着公司的不断成长,规模不断壮大,接触的工作越来越难以简单的完成,公司的财会方面就被要求不断提高和升级,相关的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工作任务越来越大。庞大的数据库都必须被及时地进行统计,相关业务方面也变得越来越紧密,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在不断地限制公司对于业务开拓和发展。 1.1财会管理的信息化 由于资金调控管理信息化的中心地位确立得不够清晰,很多的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对信息系统的重点建设,一些公司对于财会信息化的理解还只是用简单的计算机技术替换人工计算的时期,觉得财会电算化即是资金调控信息化的理想状态,对于完成当代信息化时代的企业需求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并没有意识到资金调控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公司内部管理信息化的中心业务。 1.2信息的不真实、信息的不集中,都给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造成了困难 当代公司对于管理方面的核心理念就是对于信息的统计和处理。公司内部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确切的信息集合及处理结果并且利用这些信息来进行调控物流,资金分配等一系列相关的工作。但是,在当代中国,还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企业内部出现信息很大程度上的模糊不清,不对称和不集中,并未完成对信息的充分处理和使用,对于信息的采用,使用方法和程度都各不相同。可能是因为顾及自己的利益,有关的部门并不愿意将自己掌握的信息第一时间地交给相关的信息采集人员,故意造成信息孤立的现象。除此之外,因为对应的计算机软件不能一致,就不能进行一致的数据编码处理,以至于形成了数据的利用率偏低和整体的整合应用程度很低。公司内部不同的业务之间的信息不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分享和传递,造成了数据在企业内部中没有预期的集合和调控,呈现出包含资金信息在其中的不同业务部门的信息按照不同的方向进行分割,造成各种大小不一的数据小岛。数据的失真,将会对公司内部管理人员的决策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困扰。 1.3以前的财会处理过程出现了部分丢失 在传统的财会系统的构架当中,财会信息均以集合数据的格式不断存放在信息库体系当中,不能够明确地表现出财会方面的有关业务的真实面目;除此之外,集中整合的数据信息通常会在业务数据之后,数据的滞留停滞既降低了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也下降了其有关性,导致公司方面不能够直接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对整个生产运营方面进行及时的监管控制。在电子计算机技术被广大工作领域应用之后,很多相关部门的财会工作人员便开始主动地把电子计算机技术引用到自己所在的工作领域,并且充分发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便捷性能,使工作变得更加简便。然而,由于传统的财会系统的捆绑,并不能够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发挥到其应该有的优势,仅仅是进行简单的学习和直接应用的过程。 2推动企业财会管理信息化组建的方法 公司的财会管理信息化不单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工作,而且是相对来说更加艰巨的社会课题。相关的国家政府部门从加强国内公司的中心竞争能力,加快推动公司参加国际之间的合作,推动信息化系统的组建及相关方面的专门款项推出并且为完成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组建奠定一个优良的基础,我们还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2.1升级公司作业的过程,完成财务管理与作业的系统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公司不但要适当地进行计划以及应用自己的各种合理资源,而且还必须要把运营环境的方方面面资源精密地联系起来,对作业过程进行调整和改革,使其变得更加的优化,完成生产运营的精致化、集中化、节约化。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让财务方面的工作互相联系出现了希望的曙光,财会方面的工作过程当中进行的信息收集,其信息的载体是初始的证明,信息起源的唯一性以及互联网信息的实时分享,确保了财会体系可以及时地表现出经济动向,变财会计算后为事中调控,使公司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集中。 2.2组建以资金调控为主要工作任务的资金管理信息体系 经由电子计算机的互联网方法,建立最佳适用于自己公司的状况的财务调控体系,针对资金运动的整个流程进行实时跟进以及整理上报,让管理作业的涉及面变得更加宽广。经由在财务方面的预测来统一调控如何运用分配资金,灵活运用资金,加快资金的运转,以此来增加企业的利益。 2.3调控财会监管,提升财会管理水平 进行全方位的预测开销方面的管理,推行责任成本调控条例,对于当前公司预算条例没有任何时效的情况下,联系现实组建完善不同的预测系统,精细预测体系,合理性地挑选预测计算指标。经由组建内部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体系以及应用一致的财会软件,进行系统编译并且存入预测信息当中,及时地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调控和管理,并把之后的财会监管变为事前和事中的监管调控,让财会方面的调控变得更加及时,有效提升公司财会的管理水准。成立责任成本中心,推行责任成本调控条例。责任成本中心仅仅对成本消耗负责,并依此为标准经由财会数据信息管理体系对于责任中心进行及时的调控,最终汇成考核的结果,编写书面报告以及根据成绩的差异对工作人员进行奖惩。并且鼓励员工将技术与实际工作有效的相结合,更好地为企业做出服务。 3结语 结合以上的论述分析,在现如今的信息爆炸的经济全球化时代,财会调控和管理信息化是当代企业管理者在管理公司时候最值得注意的方面。无论什么组织,什么企业,都应该在财会调控信息化管理上面做出一定的投入,使相关部门的管理方面获得优势,进而使数据处理为特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获得竞争优势。 作者:郑洪波 单位:大庆石化公司财务处 浅谈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探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传统手工做账和核算的工作量,快速录入财务数据,有利于加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随着当前网络与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需要一个更健全、更完善的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为一体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1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地位认识不强 许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投入中缺乏重点。部分企业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停留在IT技术替代手工操作的层次上,认为实现会计电算化就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对现代化管理的需求了解不充分,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保障。 1.2信息化标准不统一,信息数据无法实现共享 信息化标准不统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企业总部和分公司之间的标准有差异,内部会计信息无法有效传达;第二,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银行、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标准不统一,加上部分企业缺乏硬件设施,导致数据资料不能及时收集和传递,给企业决策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1.3缺乏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一些软实力,而人才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的开发和培养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当前,企业纷纷引进各类技术人员,包括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人员、生产经营方面的专家以及技术研发人员等,但却忽略了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一些企业内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或是没有专门的知识素养,又或是裙带关系,他们的财务管理观念和能力都比较落后,远不能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2加快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2.1优化业务流程,实现财会业务一体化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企业不仅要合理规划和运用自身各项资源,还要将经营环境各方面的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优化重组业务流程,实现生产经营的精细化、集约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财会业务的协同发展成为可能,财务会计从整个业务流程中采集数据,其数据载体是原始凭证,数据来源的唯一性和网络数据的实时共享性,能有效保证财务系统实时反映经济活动,变会计事后核算为事中控制,使整个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集成。 2.2培养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高端人才 要想改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复合型人才的现状,就必须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企业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注重对其专业知识和相关软件的培训,财务管理人员之间也可相互交流经验,共同学习、进步。要严格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开展爱岗敬业精神的教育活动,提高其综合素质,也可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在实践中锻炼人才。企业还应建立人员培训制度,并贯彻落实到企业管理全过程,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2.3将软件技术运用到企业管理中 企业引进先进软件有很多途径。一方面,企业可通过聘用高级顾问的方式引进国外成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这有利于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先进软件。此外,软件公司和各企业要建立良好、密切的合作关系,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开发不同的软件。这均可有效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2.4建立财务预警系统,防范风险在财务信息系统中建立与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各关键控制点,确定风险警示点,并实时控制这些点,一旦超标立即报警或停止授权,及时化解风险,提高企业财务运营的安全性和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2.5构建合理的企业财务部门业绩评价体系 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管理者的意识十分重要,尤其是财务管理者。因此,要深入分析企业财务部门财务信息的准备成本以及财务信息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对信息的收集、处理情况,构建合理的业绩评级体系。这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 2.6加大企业的资金投放力度 企业每年都会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合理规划资金投入的分配才能保证企业正常有序运行。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大对其的资金投入。同时,要有效利用资金加强财务软硬件建设,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 2.7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明确会计工作的责任与义务,必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可有效监督和制约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作者:任粉荣 单位:铜川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浅谈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校园一卡通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一、“校园一卡通”的功能 一卡通系统是一种多功能应用管理系统,其系统能对持卡者的校内身份进行认证,并提供金融服务功能。“校园一卡通”的基础信息衔接至校内相关应用系统中,以实现对卡内数据及信息的统一认证与共享,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及提供服务。“校园一卡通”系统主要有五大功能:第一,消费功能。将一定金额充值至卡内,在学校内消费网点,通过刷卡来进行消费,如就餐、打水等,快捷方便;第二,身份识别功能。在“校园一卡通”上,都会有持卡人的姓名、相片、编号等用于身份识别的基本信息,能通过电子识别,快速识别个人身份,便于注册、借书、考勤等各项活动;第三,银行功能。一卡通将校园卡与银行卡衔接起来,以卡内扣收、自助圈存等方式,实现学费扣收、转账等银行部分功能;第四,内部结算功能。一卡通内记录着持卡者的消费状况,能为财务、商务及持卡者提供对账核算的详细清单;第五,自主查询功能。一卡通的持有者可在校内相关查询设备或系统上,进行各类资金转账及消费信息的查询,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二、“校园一卡通”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一)提升学校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在高校以往财务管理上,财务信息与其他部门信息通常是相互孤立的,信息共享与交换层次较浅,极易出现各部门信息不一致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机构复杂、人员量大、数据统计渠道多且统计标准不统一,致使高校财务管理难度大,管理效率不高。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实施,符合教育部门相关规定,不仅能提高信息录入效率,还能提高财务信息管理质量,在保障财务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校内各部门信息的共享,提高校园信息的利用率,有助于提升学校财务管理水平。 (二)规范高校经济秩序 长期以来,高校所采取的财务管理模式中,并没有建立与之相应的财务系管支持体系,造成财务管理混乱,并出现私设“金库”、挪用公款、收款私吞等问题,严重扰乱了财务管理的有序运行。而校园一卡通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能改变这一现状,通过一卡通所具备的电子支付功能,直接将各类缴费金额转入到相应的财务账户中去,免去了中间现金收取环节,能有效防止经办人员从中谋取私利,从根源上解决了财务管理人员缴费不上交、私设“小金库”问题。同时,通过校园卡,将各服务机构的收费详情记录到财务信息系统内,便于对各服务机构的监管,规范校内各服务机构的收费行为,实现收费项目与收费行为的透明化,能及时查处收费中存在的违规、不合法行为,规范高校的积极秩序。 (三)改进财务管理方式 通过一卡通,将大量复杂的财务数据直接传输计算机,实现了对校内财务的实时管理。当前,高校虽然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学生学杂费的收缴、划扣,但其未能实现与银行系统的衔接,致使相关人员及学生无法及时查明各项缴费信息,并且由于财务数据需频繁通过移动介质进行传输,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也极易出现操作失误状况。校园一卡通的运用,解决了高校存在的上述问题,让学生的缴费流程变得更加便捷。校内财务处通过发送收费指令至银行,在认证成功后,银行就可在银行卡账户中自动进行代扣,同时将相关代扣信息直接发送给财务部门,大幅度减轻的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不仅降低了校内财务管理成本,还有效提升了缴费效率。此外,校园一卡通具备小额支付功能,在消费时只需刷卡并能轻松付费,携带、使用都极为方便。校园卡支付,通过网络及消费机,便能对交易金额进行汇总,免去了现金支付找零、上缴结算等流程,减轻了收费部门的工作负担。 (四)强化对后勤的财务监管 在高校内,将各类经费及有偿服务资金收入纳入校园一卡通体系中,通过一卡通进行统一管理与运作,能让校内财务部门及时掌握校内收费详情及资金运转状况。其中,后勤服务的大部分资金也被记录到一卡通中,为财务部门对后勤服务的监管提供准确、有效的参考依据,规范后勤服务的运行行为。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竞争机制下的后勤服务,其经营服务工作基本由社会中的经营实体承包,使用一卡通记录下其收费信息,有助于相关部门及时了解其经营的实际状况,确保对经营实体所收取资产占用费的合理、准确。 校园一卡通在高校的应用,转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实现了对校内各有偿服务部门账户资金的统一管理。并且,通过校园一卡通,将银行卡内资金存储于一卡通内,无论持卡者是否进行消费,其资金都会从个人账户转入高校账户系统内,可供校方用于资金周转,进而降低筹资成本,从实质上而言强化了高校对资金的调控能力。 三、“校园一卡通”在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整体规划,全面协调问题 当前,在很多高校内,校园一卡通都是作为饭卡使用,学校及相关财务管理部门并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由校内各机构结合自身需求,自主购买衔接软件,连通校园一卡通,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管,其应用大多较为随意,致使一卡通应用极不规范,各类状况发生较为频繁,并且习惯于对问题进行相互推托。 (二)功能扩展问题 校园一卡通虽然具备识别、查询、消费等基础功能,但并未进行其它功能的开发,特别是在银行功能方面,一卡通所能使用的银行功能十分有限,致使校园内仍存在大量现金流动,相关人员需要耗费大量精力进行一卡通的充值、办置,无暇对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也缺乏对相关机构及财务管理部门的沟通,各部门在一卡通运行中的职责混淆,阻碍了一卡通优越性的发挥,难以让其更好地服务于校内广大师生。 (三)一卡通的安全稳定问题 在校园一卡通运行与管理中,需要应用到网络技术与财务技术。但在实际中,高校内许多财务人员及网络技术人员并不能同时掌握财务与信息技术两方面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准确进行处理。另外,在后勤有偿服务机构终端操作方面,部分人员职业素养较低,在没有严格监管的情况下,未按规定进行权限的设定,操作极为随意,极易造成一卡通系统运行中网络不稳定、消费数据丢失、消费重复上传等问题。 (四)一卡通资金清算问题 在大部分高校内,通常将财务管理的重心放在对人工操作数据的核对及入账方面,而忽视了对系统处理数据及需调整账务的审核,特别是在一些因系统终端故障而形成的传输错误问题,未能对其作出及时的处理,致使系统内存在信息漏洞及入账严重滞后的问题,降低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无法为校内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参考。 四、完善“校园一卡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策略 (一)整体规划、逐步完善 转变校领导的管理观念,强化其对校园一卡通作用及功能的认知,明确各部门职责,结合校内实际情况,对运行系统做出整体规划。在校园一卡通功能开发上,先研发必备功能,再进行功能的扩展。其中,重点开发银行功能,通过与银行的联网运行,增强一卡通的实用功能。 (二)规范一卡通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素质 高校应结合校园一卡通运行管理特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一卡通运行及管理流程,加强内部控制,确保一卡通系统运行的稳定、安全。同时,定期组织对相关人员的法律知识及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养,确保人员符合网络条件下的财务管理要求。 (三)加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 在高校一卡通系统设计方面,为了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安全,应尽可能选择安全性较强软件,并安装相关的杀毒软件,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在资金安全方面,加强日常财务管理,及时进行往来资金的入账及核对,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四)引进个性化一卡通 高校在资金清算方面,主要由银行或一卡通中心进行清算。相比于银行清算,一卡通清算能让高校更好地掌握资金管理主动权,让资金效益得到最大发挥。因此,高校在采取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结合自身财务管理及清算需求,引进个性化校园一卡通,以增强一卡通的实用性。 作者:黄婷 浅谈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探 一、财务信息化管理 1.财务信息化的特点 财务信息化是新的科学技术与财务管理相互融合的产物,但它又具有自己本身独特的特点,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现代信息化的手段和有关模式,把当代的财务管理思想融入其中,从而进行信息搜集、制作、使用的过程。二是通过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对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重新构建,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够相互融合,实现信息共享,有利于企业决策者对财务资源信息能够透彻了解,从而制定决策,正确把握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三是运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把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充分运用到企业业务处理过程中,并能够对企业业务结构进行有序组合,找出最佳的经营模式和方案,还可以对微小企业、网上银行、科幻企业等新型管理模式支持。 2.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信息处理的过程表现主要是财务报表,并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财务管理系统中的各方面内容,如财务报表的各种信息等,经过财务预算系统、财务统计系统、资源分配系统等进行全面的、有序的对财务管理信息实行分类、整合,从而达到对财务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目的。 二、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 1.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综合素质的人才 从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的供电企业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电算化的进程发展很快,国家和企业各部门也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型人才投入了许多资金。对我国供电系统的许多人也进行了系统的培训,这些会计人员很快成了供电企业的中坚力量。 2.配套的基础设施,管理信息化已经成型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供电系统的改革也不断深入,尤其是供电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已经给供电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现在供电系统已经在全国铺设光纤占全国总覆盖率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一些较小的地方也逐渐得到普及,这样,非常完善的基础配置,给供电企业的信息化带来了强有力的生命力,也为供电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慢、信息化程度低 很多供电企业虽然已经把比较先进的财务计算软件应用到财务管理之中,可是,由于财务人才缺乏,一些会计人员操作能力低下,业务能力不高,根本不能对数据资源进行分析,也不能合理地使用财务计算软件的有关功能。由于缺乏一些专业化人才,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综合型系统存在的问题不能够很好的解决,也很难对企业的信息化进行进一步开放和利用,而且消耗资源大,成本高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并且,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应用率低下,管理的规模却很大,由于人才缺乏的特点,注定着只能把资源浓缩在一些小公司里面,从而出现管理不到位,使用率也非常低下。 4.财务管理信息化硬件设备投资大 由于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和发展较慢,但投资量大,主要是因为供电系统的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专门设置了信息技术管理部门,可以更好地对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完善,也能及时解决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决,对供电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为以信息化部门为中心的财务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供电企业对财务信息化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1.某些供电企业对财务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 虽然供电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得到许多企业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但是,也有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供电企业财务信息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这些企业基础设施滞后,没有足够的投资,即使投入运营,在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更谈不上有经验了。显然,这些企业管理者只是把财务信息化的管理定位子传统理念上,而没有深入了解,也不明白信息化系统对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所起的作用的巨大程度,严重阻碍了供电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发展。 2.企业缺少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高端人员 供电信息化管理要求必须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所以,企业里面的供电信息化管理部门,必须要有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尤其是计算机方面的专门人才和经营方面的人才,所以,必须加强高端技术人员的引进或培养,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能够稳步发展。 3.没有统一的信息化软件,资源共享效率低下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在我国制定并通过的一致的标准没有得到全面落实,许多企业还出现重复建设、开发分散,应用不合理的现象。由于各个企业在使用信息化软件时没有一致性,并且各个企业之间供电信息化管理水平高低不同,所以,资源共享不能很好的体现,这样,企业不能够很好的在财务管理方面解决出现的问题,在企业和下属公司之间的信息也得不到共享,也不能很好的处理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矛盾,使企业管理出现阻碍,也使很多企业因为信息不能共享而成为也够独立的信息系统。 4.以计算机作为基础,会计作为方向的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许多企业都已经使用了计算机,从而使计算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这不但使财务工作人员的负担减轻,可是,财务核算主要在最后进行,因此,计算机只能作为财务管理的基础使用,根本不能形成系统的管理模式。但是,财务管理工作要对各个环节问题进行细致分析,才能做出决断。因此,财务管理信息化要以管理为基础,以形成信息化管理系统为目的的过程。 四、推进我国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1.发挥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主导作用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财务信息化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且已经展示出巨大的优势。所以,要科学的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尤其是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使企业逐渐形成信息化网络,特别要适合供电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系统,使财务信息化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2.注重供电财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供电财务信息化管理在完善基础设备的基础上,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也尤其重要。它不仅可以促进企业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他们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管理方法都有积极地推进作用。总之,加强与完善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正视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有效促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让供电企业发展的更美好。 作者:马世统
城市型农业论文:资源型城市新型农业发展论文 1淮南矿区农业生产条件评价 1.1地貌情况。 地形地貌决定农业发展面积,淮南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北主要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适合农业发展,淮河以南多为丘陵地带。 1.2发展布局。 淮南城市发展布局具有明显的特点,即总面积广却分散,众多煤矿企业分割城市,严重制约城市集约型发展,但这确是新型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多个小城镇由市中心带动起来,会起到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循环效果。 1.3水资源较为充足。 水源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淮南却成为了促进因素,据统计,淮南市年降水量达到10亿立方米左右,同时淮河上游具有大量来水。 1.4拥有良好的现代农业基础。 2009年,淮南市印发《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和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并着力打造都市农业“一圈三区”新模式,即主城区都市农业圈、潘凤采煤沉陷地都市农业区、凤台加工服务型都市农业区和毛集休闲观光都市农业区。 2面临问题分析 淮南市煤炭资源丰富,被称为“建在金库上的城市”,但是经过多年粗放型发展,资源匮乏,带来一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2.1塌陷区面积大。 淮南煤炭资源开采几乎都是井工开采,煤炭开采之后会形成大量采空区,随着采空区自然充填,地表会形成大面积的塌陷区,进而造成积水和沉陷湖等,导致生态坏境的破坏,众多的塌陷区也分割了耕地面积。 2.2土壤质量下降。 由于长期排矸开采,各煤矿均有大量矸石山,矸石经受雨水冲刷,有害有毒物质流经土壤,同时采空区的塌陷造成水土大量流失,进一步造成农业生态物质元素钠磷钾不平衡。 3解决途径探究 农业的发展根本问题是土地,而类似淮南这类资源型城市发展带来的最大问题正是土地破坏,因此,充填开采和土地复垦是重中之重。 3.1充填开采。 利用井下采空区处置煤矸石的充填采煤技术,既可以减少煤矿固体废弃物排放、又可以减轻开采沉陷灾害、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是实现煤矿绿色开采的理想途径和关键技术之一。充填开采可以实现地面沉陷的微变形和保障建(构)筑物安全;改变大量矸石升井占地堆放并污染环境、地表塌陷破坏环境和“三下”呆滞资源浪费的多重被动局面。对于新型农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3.2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 由于采空区塌陷,导致地表土壤性质差异较大,针对不同情况,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复垦措施,以保证土壤生产力的恢复。针对尚未稳定的塌陷区,积水深度和塌陷区域在动态变化,根据变化规律,在湖底进行水产养殖,已经形成的稳定边坡发展水产作物;针对塌陷稳定但盆底较浅的塌陷区,可以采取人工造田,同时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模式;针对已稳定深层塌陷区,可采用水产养殖与加工相结合的综合模式。此外,可以在矿区周围进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将矿井塌陷区建设为人工湖,围绕修建人工游乐园,同时可将废弃矿井加入游乐项目中,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4结论 本文针对淮南矿区塌陷区等不同实际生态情况,因地制宜规划发展,实现资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生态产业化的升级和创新。淮南市拥有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将塌陷区改造发展新型农业,不仅可以实现科学系统化的产业结构,同时能够提高就业机会,增加当地收入,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坚持政府引导、项目带动、科学调整、技术依托的模式,必将促进淮南矿区新型农业的快速发展,为当地创造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给类似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汪颖 袁媛 单位: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城市型农业论文:发展现代农业振兴经济型城市建设分析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阜新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阜新经济转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阜新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加快发展阜新现代农业的改进建议;结语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农村土壤、河流污染少,无疫病区、阜新宜牧草场广阔,农民有从事畜牧业的传统习惯、丰富的土地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阜新经济转型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阜新市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取得的初步成果综观、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初具规模阜新市现已引进和培育、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总产值增幅较大、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专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成倍增长、经济转型试点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项目立项审批难由于阜新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缺乏金融资本的有效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建立、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应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应以民营为主、现代农业必须发展绿色经济、重视软硬环境建设、打造知名品牌努力打造几个知名品牌、重视生态建设把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进一步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先用之于民,再取之于民”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通过实际调查,在分析阜新经济转型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以及总结阜新发展现代农业成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阜新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了理性思考,提出了促进阜新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经济转型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 1阜新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北邻科尔沁沙地,东接辽河平原,西靠热河山地,为辽河与大凌河流域上中游浅山丘陵区域。土地总面积10316万hm2,其中耕地面积3716万hm2,林地面积约30167万hm2,草场面积约7万hm2;丘陵山地占58%,风沙地占8%,平原占23%。总人口193万,其中农业人口108万。阜新地区人均耕地约0137hm2,农村人均耕地超过014hm2,为全国人均耕地的4倍。农村土壤、河流污染少,无疫病区。该地区属于北温带亚温带亚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集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温年平均在711℃~716℃,活动积温337716℃,年日照时数282617h,是辽宁省日照时数最好的地区。正常年份年降水量在45520mm,大水面蒸发量1789mm,无霜期154d左右。阜新宜牧草场广阔,农民有从事畜牧业的传统习惯,发展畜牧业有着较好的基础。粮食年产量15亿kg左右,其中70%以上为玉米,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20亿kg,大部分可用做饲料,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阜新拥有健全的种畜繁育体系,原种猪场、关山种羊场、阜新种牛场在全国种畜同行业中占有重要位置。丰富的土地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使得阜新经济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阜新经济转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阜新经济转型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2001年12月8日,国务院将阜新市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历经4年的转型实践,阜新市经济转型思路渐渐清晰,即坚持“自力更生,龙头牵动,科技支撑,以民营为主,市场运作”的方针,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构筑“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经济格局,变单一经济结构为多元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经济转型的重点方向,把发展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作为主导接续替代产业。同时培养玻璃、电子、橡胶、氟化工业等一批支柱产业。经济转型的最终目标是走出以煤为主的黑色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建设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绿色经济,建立起阜新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是着重发展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进阜新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建设一批绿色农业产品生产基地,走“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都市市场和国际市场=高附加值生态农业”的道路,努力建成为辽宁省和全国的现代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2、阜新市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取得的初步成果综观4年实践,“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渐渐清晰,农业产业化的雏形已初步显现。农业也不再局限于第一产业,而是三种产业的搭接和融合,努力寻求一个链条式的综合式产业。阜新市大力发展了高科技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以及与农业相适应的农产品加工业,由种养业向现代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延伸,建设了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园区和农业专业小区;大力发展了以优质牧草为主的饲料作物种植业,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3、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初具规模阜新市现已引进和培育70多家龙头企业,包括河南双汇、内蒙伊利、上海大江、草原兴发、东阿阿胶等国内有知名度的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生猪、肉鸡、乳品、肉羊、白鹅、肉兔、杂粮、食用菌、牧草、花卉等14个农业产业化链条,已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肉食品加工基地和食用菌加工出口企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条、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1217%上升到2005年的26%,总量居阜新市第二位,基本完成了培育农产品加工业第一阶段的布局,初步构筑起接续主导产业框架[2]。 4、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总产值增幅较大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99年的265103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700531万元,增幅达264125%,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4156%,增幅较大。农业(小农业)比重由1999年的6816%下降到2005年的4710%,下降幅度2116%;林业比重由1999年的211%上升到2005年的417%,增幅达12318%;牧业比重由1999年的2819%上升到4714%,增幅达6410%。4年来,林业和牧业呈现较快增长趋势,畜牧业迅猛发展,种植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21213特色种植业迅速崛起经济转型给阜新市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突出表现在以高油大豆、专用玉米、杂粮、食用菌、花卉、专用马铃薯、红干椒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业迅速崛起。阜新市发展特色农业的一个特点是打造绿色品牌,截至目前,阜新市已有4户企业、4个产品、约423313hm2基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16户企业、35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①。特色种植业中,杂粮发展尤其突出。在转型中诞生的香香食品集团、五彩杂粮公司、化石戈谷业有限公司等杂粮加工龙头企业,采取公司与农户签订单的形式组织杂粮生产,使杂粮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2005年种植的约4113hm2杂粮中,为上述龙头企业配套的生产基地就超过约0167hm2。龙头企业的引导和牵动,使小米乳、绿豆乳、红豆乳为代表的阜新市杂粮产品以独特的风味迅速打开了市场。 5、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专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继 2001年国家批准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后,阜新市又相继建立了29个专业小区。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已成立14家农产品加工重点企业和10个研发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专业小区配套设施相继完成。 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成倍增长仅在2003年的农村投资中,除国家和地方财政用于电网改造、水利、道路等基础性投资外,分布在乡镇的企业、基地和农户共完成7亿元的投资,是2002年的215倍,2001年的313倍。213阜新市发展现代农业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转型4年来,阜新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面临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很多 7、经济转型试点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阜新市作为国家确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国家和辽宁省的支持多是针对具体项目,多是一事一议,缺乏一种长期有效的机制和统一的政策扶持。阜新市在财政、税收、信贷、土地、社保等方面与其他城市没有特殊之处,在招商引资方面不具备优势,没有形成政策洼地效应[3]。 21312项目立项审批难由于阜新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小,规划上报规模不大,与国家开设的专项项目对路少,很难进入国家计划,在项目争取上处于劣势,争取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扶持项目很难。同时,国家为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实行了最严格的土地政策,停止新批建设用地指标,许多转型项目因用地审批问题而搁浅,土地问题已成为阜新市招商引资的瓶颈。 8、缺乏金融资本的有效支持,项目资金筹措难由于经济发展滞后,阜新地方财政紧张,配套能力较弱,对一些重点项目很难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不利于引进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阜新市是信贷贷差地区,许多信贷资金靠拆借筹措,不良贷款率较高。除4家国有商业银行外,只有1家地方城市银行———阜新市商业银行,在4家国有银行中,工行、建行审贷权已经收到省行,阜新市行只有报送权,没有审批权,经济转型缺乏金融资本的有效支持。 9、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建立调查问卷显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渴望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盼望尽快建立市场信息反馈体系,能获得正确市场导向;盼望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盼望建立权威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使产品符合国际标准;盼望政府不越位,不要强迫命令;盼望健全生产资料市场的法制监管。 3阜新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 阜新市转型4年来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如何在阜新这样一个资源枯竭、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尽快转变,农业发展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进行理性思考。 1)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就必须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整合农业资源。 2)发展现代农业应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打造特色产业链。人们对农产品加工食品的消费逐年增加,农产品加工业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当今的国际农业竞争,不再是单个产品、单个生产企业的竞争,而是包括农产品质量、品牌、价格和经营成本、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综合竞争。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是对农业资源实行纵向整合、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3)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应以民营为主,依靠科技支撑。民营为主是解决经济发展资金困难的有效途径。在转型投入上,坚持以民营为主,地方政府应为民营经济提供便利,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向一、二产业延伸,促进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按照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公务员之家 4)现代农业必须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济不仅是世界潮流,也符合阜新市情,是阜新市经济转型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所在。要以发展绿色经济为主旋律,阜新市要力争建设成中国一流的绿色食品基地。绿色不仅包括绿色食品,还包括生态、环境、政府服务、人文和消费。 4加快发展阜新现代农业的改进建议 国家应尽快建立对阜新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长期有效机制和统一政策扶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扶持项目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最终使直接投资项目转变到政策扶持项目。例如,对阜新规模较大的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国家可以通过国债资金予以扶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承包农业园区或养殖小区的下岗职工和农户,由农业发展银行提供贷款支持;对利用矿区复垦地为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而创造的企业,应少征或通过行政划拨方式免征土地出让金和相关费用等。地方政府及其行政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是转型成败的关键,高素质和富有感召力的政府团队对经济转型具有重要作用。阜新市各级政府应积极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建设服务型政府,清理地方性法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标准化、公开化平台,开展一站式服务。 411重视软硬环境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政府应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和服务软环境,树立环境经济理念,用市场手段经营好城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优化投资环境,努力打造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城市品牌。对各类投资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对重大项目建立绿色通道,努力建设良好的政务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和舆论环境。其次,尽快建立健全包括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气象服务、政策和法律服务以及市场营销在内的相应机制。 412打造知名品牌努力打造几个知名品牌,以知名品牌宣传阜新新形象,以阜新新形象带动知名品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政府应重点扶持象福龙生物科技、比牛哥乳业、田园实业等管理科学、有发展潜力的本地企业,通过辽宁省和全国范围内新闻媒体宣传这些品牌,在打造出全国知名品牌的同时宣传阜新转型中的新形象,打造城市品牌。这样既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同时也有利于招商引。413重视生态建设把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水利、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放在首位,搞好外引水源和域内水源项目建设,抓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和节水灌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 414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努力提高就业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整劳动力供给结构,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供给需求,增强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能力,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水平。同时,要在农业内部进一步挖掘就业潜力,提高农业内部的吸纳能力,扩大、实现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充分就业。 415进一步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一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二是加快建设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三是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系;四是加快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输业,强化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的产业对接,推进贸工农、产加销专业化经营一体化;五是加快建设农业生态保护体系。 416“先用之于民,再取之于民”既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型的重点方向,政府就应加大对相关企业和农民的扶持力度,实行“先用之于民,再取之于民”的政策。在扶持中,政府应注意多采用市场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应鼓励银行降低贷款门槛、提供优惠利率、延长还贷时间,考虑给予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贷款补贴或者提供政策性贷款,帮助解决资金问题。 5结语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需要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优势进行分析,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龙头牵动、科技支撑、民营为主,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如何实现资源枯竭城市振兴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难题,探索一条符合阜新市实际情况的资源枯竭城市的成功转型之路,不仅实现阜新可持续发展,而且将为中国118座资源城市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这对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平稳实现渐进式制度变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城市型农业论文: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基于当下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农业发展的热潮,文章对都市农业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梳理,着重分析北京市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北京市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都市农业 ;房山区 一、城市化与都市农业的关系 (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都市农业形成的直接原因 在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农业和农村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其后来的推进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客观条件。在工业化、城市化步入中等发展水平以后,就应该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所获得的资源和收益反哺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都市农业是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农业产业形态,都市农业产生于城市化进程中,并服务和依赖于城市化建设与发展(周春江,2011;田玉敏,2010)。 都市农业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城市的经济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服务于城市,城市也反哺于它;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有一定的改善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生活作用;科学化生产管理和先进农业技术对于其推动作用明显;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高度集约化,增加了抵抗自然灾害和不稳定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冲击。 (二)发展都市农业是解决城市化问题的客观要求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必然带来一些伴生问题。城市中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居住条件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成为了普遍现象。城市人口密度大,空间宝贵,居民生活节奏紧张,对于农产品有着极大需求量,因此都市农业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这种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农产品的供应上,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高要求使得都市农业在生态和旅游方面的贡献日益凸显(宁超乔,2006;金国峰,2004)。正是这种巨大的需求缺口,迫使都市农业在补充城市功能方面必须做出更大的调整和更重要的贡献,这也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决定的都市农业必须全方位、高标准的发展。 (三)发展都市农业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迅猛发展,乡村经济相对滞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高,且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在农村地区,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出现大量剩余的劳动力,农产品结构性过剩情况严重,农民只增产不增收。为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发展都市农业及其产业化的推进已经迫在眉睫,主要原因有如下两点。 1. 通过发展都市农业,能够促使农业具有与工业相同的交通、信息、电力等基础设施,并且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有力地促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侯满平,2006)。 2. 都市农业作为城市与乡村联动的最佳结合点,能便利地利用城市资本集聚科技成果,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空间利用能力,缩小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之间的差距,同时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由此看来,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农业的发展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有着特殊作用和特殊地位的都市农业势必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快速发展,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房山区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一)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2011年,房山区高标准农田面积不断扩大,在全区42.11万亩的可耕地面积中,有25万亩就是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58.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能达到75%,超过国家平均水平。 (二)房山区粮食种植日益规模化 2011年,房山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5.2万吨,种粮农户为寻求更高效益,彼此融合,进行规模化生产,已有201户种粮大户的种植规模达30亩以上,总承包面积18000亩。 (三)设施农业效益最为突出 2012年上半年,房山区已发展20581亩设施农业,同比增加1065亩,增长7.4%。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12年上半年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其生产总值逐年增长迅速。但是,由于2012年7月21日发生特大暴雨灾害,使房山区都市农业下半年蒙受损失,特别是观光休闲农业受其影响严重,业绩大幅度下滑,民俗旅游、观光休闲农业这一年仅实现收入2.6亿元,与2011年相比下降13.3%。 由此可见,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该产业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抗风险能力较差,亟需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以实现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突破性飞跃。 三、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问题 (一)城市化发展水平较落后 近几年,虽然房山区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受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发展水平的限制,与北京其他区县相比,还有不少差距。2011年,房山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综合实现程度达到80.94%,在北京各远郊区县中处于第四位,落后于排名前三的平谷84.64%,门头沟81.18%和怀柔81.11%。2012年,房山区的综合排名在全市十六个区县中处于第十位。从监测结果看,房山区尚未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其城市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耕地资源、水资源匮乏 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山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复种指数不断下降,粮食和经济作物总产量明显降低,不利于都市农业发展,特别对种植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冲击。 在水资源方面,房山区人均水资源量为1200立方米,但人均可用水资源量仅258立方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由于连年干旱,房山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紧缺,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三)主导产业扶持力度欠缺 房山区的产业结构已初步形成“二三一”的产业格局,但是整个产业依然缺乏规模培育,科学技术含量过少,可持续性不足,三个产业分配依然不合理等特点,导致主导作用不突出,进而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和都市农业的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民俗旅游产业还缺乏规模整合、规范和档次的提升,缺乏科学化管理和经营,与真正意义上的主导产业还存有一定差距。房山的主导产业没有作为主打产业进行整合、扶持,也没有起到“火车头”的作用,其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进行整合调整。 (四)观光农业综合服务落后 当前,房山的观光农业园区发展迅速,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房山观光园区布局零星分散,大多数园区规模较小,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由于园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宣传力度不足,缺乏科学指导,使得园区的社会知名度较低,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 (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房山在北京属于农业大区,山区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65.7%,但是复杂多样的地质状况,严重阻碍全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约都市农业发展。房山区基础设施滞后主要表现在道路和水利设施两个方面。在交通道路方面,城区道路缺乏合理规划,不同等级道路之间错综复杂,衔接不合理,不能很好地发挥整体协同效应,整个路网形态混乱,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城区中覆盖率较低,直接阻碍了农产品的流通。在水利设施方面,供水设施老化,全区供水不足,排水系统落后,不能满足全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刘伟,2009)。 四、加快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房山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中耕地资源短缺,为此应建立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机制,认真组织开展房山区土地利用普查评价工作,评估现有可利用土地,对其开发和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对可供开发利用土地、低效利用土地和闲置土地的数据信息进行详细统计(刘伟,2009)。在土地市场供应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利用这一点,房山区在建立土地管理动态维护机制的基础上,可以对都市农业用地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和供给,保障土地的高效利用率,避免无规划建设和无目的开发的情况发生。 (二)促进主导产业升级,打造农业示范区 首先,对于已经有一定规模的食用菌产业,应大力推进房山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引进先进技术,集中资源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打造食用菌产业链,将食用菌作为房山特色品牌产品推向全国,争取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食用菌高端产业示范基地。 其次,建设现代都市型养殖业体系。养殖业一直是房山区的优势产业之一,发展都市农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生态优势和品牌产业优势,通过强化养殖业支撑保障体系,加强养殖基地建设,提升房山养殖业知名度,建立生态循环系统等各项工程措施。此外,房山区要建立一套运行良好、功能完善的现代都市型养殖体系,引进科学技术积极改良所养殖的畜禽品种,改变传统的饲养管理方式,改革对畜产品的经营流通手段,进行规范的经营管理,推动房山养殖业不断趋于规模化、专业化,使房山区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养殖产业大县。 (三)做好观光农业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绿色产业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房山区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休闲产业,特别是重点发展林果、花卉和生态休闲农业。房山区要实现特色观光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考虑其所处地理位置和城镇居民对观光农业的消费需求(王占锋,2010)。在房山周边地区,居民通常对休闲度假及城镇旅游具有较高的需求,所以在周边地区应该重点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园和风光型农业园。而在房山区中心集镇地区,具有农庄特色,发展农庄经济也是该区域的建设重点,所以在中心集镇地区,大多以建设休闲农庄为主,突出发展农庄式的农业休闲园区。房山区发展观光农业,不能仅注重其休闲娱乐功能,还应该着眼于农业生产,引进农业高科技品种,拓展园区功能,使观光园区成为娱乐性、科学性和文化性并存的高级休闲农业园区。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集聚农业发展力 在道路交通方面,房山区充分利用北京市建设轨道交通的机会,对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实行有效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发挥每一寸土地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区内路网,加强与城市中心交通联系,方便农产品运输。 在水利灌溉设施方面,着眼房山区水资源匮乏的现状,要特别重视灌溉用水计量的精细化管理,在保证全区农产品品质的基础上,采取各种节水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农业用水量,实现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针对农业节水灌溉,房山区正加大力度实现智能化管理,争取对全区农业用水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应对农业自然灾害方面,重点强化公共安全设施的建设,还要特别强调防灾减灾工作的落实,在规划中注重对防灾场地的预留建设,保证有充足的空间应对突发状况;建立完善的减灾应急体系,尤其是对墒情、旱情和水情的应对,建立自动监测网络,提高农业抗旱防涝能力,增强农业的减灾水平。 (五)构筑科技支撑体系,推动规模化经营 根据房山区的农业产业发展及定位,房山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功能是利用首都北京的人才、科技、信息等优势,研发或引进房山农业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先进、适用技术,创建房山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房山农产品品牌。同时积极主动寻求农业技术的国际交流合作,努力跟进国外农业技术发展新趋势,全面提升房山农业科技化水平。 房山区政府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支撑未来本地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的重点:一是以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为核心力量,积极构建种源产业生产体系;二是以现代工业技术为依托,构筑农业装备产业;三是以科研院校的人才和技术为依托,构筑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城市型农业论文:人类理想型城市农业一体化方略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新型的理想化养老城市伴随理想的一体化农业,以期指导新城市内外建筑布局、农业布局和农业发展。坚持永续最佳生态原则,系统全面优化设计,生产优质绿色食品,并创造保持其必不可少的土壤养分最佳生态状态;农业各产业均以农场形式组织生产;农业教学科研农场三者一体化,务农人员培训持证上岗,按岗位操作规程从事务农工作;各农场按新城市需求订单进行生产。高科技尽可能地在农业上应用,全面实现理想新城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理想新城;一体化;优化;永续生态;顶层设计 1 理想城内农业总体规划――战略规划 高楼农业:食用菌、种菜、养鸡(下蛋期鸡、1000只/千人)、养猪(100头/千人)、养牛(高产期牛、20头/千人)等,种菜区与睡眠区相邻相通。人需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蔬菜正相反。菜园的富氧空气输向人用、“人用”后的富二氧化碳空气再返输给蔬菜,实现人呼吸与蔬菜呼吸“互惠”。采用植物声频发生器促进植物生长和灭虫。 1.1 新城内与城外农业一体布局DD统筹规划 城市内农业:高楼农业、池塘河养鱼、果树。 城市外:高楼养牛养猪养鸡等(适者进城)、果树、种植需量大的农作物,如土豆、大白菜、花生、地瓜、甜玉米等。 规划需考虑的关键要素:固体肥料、液肥(粪水)、饲料、农机、污水处理、循环利用、土壤养分保持与实时检测、无公害农药、病虫防治、气候、地质、水源、人工增雨驱雨、道路、桥梁、储藏、运输、车辆…… 1.2 新城内外水务规划DD科学处理 A雨水-河流:城市内雨水流入河和鱼塘。 B饮洗水:无污染的水库或地下水经二级超滤成为无菌的饮洗水、游泳水。 C中水-鱼塘:洗涤水和游泳池水经一级超滤后(中水)直接用于冲厕、余水进入区内鱼塘(户外游泳池)和区外大鱼塘、其浓水排入冲厕污水管道; D冲厕水:多区集中处理,一级超滤水排入区外鱼塘或河流或浇地,浓水排污水道; E污水道-城外处理站:冲厕超滤浓水再科学处理后(除臭分解油)供浇地、干粪便发酵后制造有机肥供高楼种菜。 F有油污的涮锅洗碗水给猪和鸡饮用。无油污的冲碗水同冲厕水处理。 1.3 城市食物消耗与农业生产一体化DD订单生产 新城人口总数是固定的,每天消耗食物也就相对固定,这样就可以订制农副产品需求计划,农业生产管理部门按订单计划生产,做到农业产出与消耗平衡,杜绝每类食物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必须做到不浪费人力物力和土地。这一目标的实现,始于顶层设计。 1.4 农场与农学农研一体化DD统一管理 目前,德国农业全面实现了机械化,不需要太多的人工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更不愁销路。政府完善保险制度,使医疗、退休、工伤等保险覆盖到每个农民,从而做到老有所养,无后顾之忧。所以,在德国,想当农民十分困难,每位农民都必须参加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在德国大学,农业专业名额特别少,每10-15个申请人中才有一个被幸运录取;农民是德国最惬意的职业,是社会中最富的人群,就业率特别高,只要能毕业,就几乎不会有失业的问题。 理想城农业充分体现高度组织化、高度现代化,每个工位都有其岗位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务农人员要求高技术、高技能、高素质,持证上岗。这样就使得农业教学机构和农业科研机构与农场、具体务农人员一体化,相当于现代国际大企业的培训部门和研发部门。每位务农人员都要学习园艺、农学、土壤、环境、畜牧、饲料、饲养、防治病等专业全面基础知识,这样,每个人可以在“知识和智慧”指导下工作。 主城区外端为从事农业工作人员居住生活区。退休之后可自愿选择居住在城内其它地方。饮食、住宿、医疗保障同城区老人和学生一样。 2 农业各产业一体化DD统一安排 2.1 有机物循环利用与工厂化无害化制肥一体化DD永续生态 遵循生态规律,创造最佳的生态环境DD耕地土壤养分维持稳定最佳状态,是生产优质绿色食品必不可少的条件。加强建设土壤退化防治与障碍因子消减技术、土壤培肥与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养分精准管理与高效利用技术和新型肥料创制。 废物利用与生态保护一体化。城市污水处理与农业用水一体化。 植物吸收土壤中一些元素而生长,畜禽吃了植物和人吃了蔬果肉蛋奶,吸收有益营养成份,排泄废物,通过科技手段,将这些废物变成有机肥料返回土壤,实现人与农业大循环。 中央7台报道,湖北省鄂州谢柞豹1996年开始高楼养猪,猪粪养鱼。 中国农村“地靠粪养,苗靠粪长”的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施用有机肥料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和植物生长的作用。施用有机肥料既增加了许多有机胶体,同时借助微生物的作用把许多有机物也分解转化成有机胶体,这就大大增加了土壤吸附表面,并且产生许多胶粘物质,使土壤颗粒胶结起来变成稳定的团粒结构,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和透气的性能,以及调节土壤温度的能力。所以尽可能地科学地施用有机肥。 有机肥原料有鸡鸭等禽类粪便、猪牛羊马等畜类粪便和人粪便;秸秆、树枝树叶、豆粕、棉粕、果壳、酒糟、醋糟、木薯渣、糖渣、糠醛渣等废弃物;屠宰场杂物等;人餐厨垃圾等;河道和下水道淤泥。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量农作物特别需要的氮、磷等元素。 利用它们加工生产成有机肥,必须采用工厂化无害化科学方法。规划时,有机肥厂靠近各养鸡场、养猪场、养牛场等养殖场。 值得一提的是,奶牛每天都产生大量粪尿,并有大量冲洗废水,通过污水处理,有形固体可制成颗粒有机肥,污水制成肥液。乳品加工厂每天会产生大量洗刷罐废水,同样可以分离出固形物、含氮磷的水和符合排放标准的净化水。 城市生活用水分为饮用洗物优净水、冲厕中水两大类;洗物水可以经过超滤处理变成中水,用于冲厕;冲厕污水经处理后,干物质变成固体有机肥,污水变成液肥,收集于湖塘,湖塘兼有水库功能,养鱼、浇花浇地、畜禽饮用、冲洗地面。 多级循环利用十分重要。例如,牛粪用于制造有机肥(俗语称为牛鲜花)、沼气、再生燃料、生态蜂窝煤等。可实施“牛粪便-蝇蛆-鸡-猪-鱼-肥-草-牛”循环利用链条模式,即利用有机牛粪繁殖蝇蛆或蚯蚓,可作为鸡的高蛋白质饲料,鸡粪发酵后可喂猪,猪粪处理后喂鱼,鱼塘淤泥制成有机肥料,促进蔬菜牧草庄稼生长,用作牛饲料。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所有元素利用与循环,才可确保实现生态环境优化,人类与植物、动物、自然和谐共生。 2.2 鲜奶是万食之王DD突出牛业 人吃各种食物,最终进入人体内的基本营养成分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盗浚如水、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解后的小分子物。 中国俗语说“金水银水不如奶水”,因牛奶营养成分齐全又均衡、尤其含有活性免疫物质和多肽激素、容易消化吸收、食用方便,是最“接近完美的食品”,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可谓是“万食之王”、“白色血液”、“人类的保姆”,越来越受到各国民众的青睐。乳制品已成为很多国家人的当家食品。世界每年人均饮奶量达90千克,发达国家超过270千克,而中国只有零头,很多中国人一生没喝过牛奶。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谈到二战后欧洲重建问题时曾说过“没有什么投资比得上向儿童提供牛奶更重要!”。日本政府在二战后更是提出了“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使得战后一代人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改善。美国政府通过“三杯奶”运动,解决了国民钙营养的问题。印度,政府继旨在发展现代农业、解决国民吃饭问题的“绿色革命”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发起了“白色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饲养奶牛和提高牛奶产量,实现增加国民营养、改善国民体质的愿望。200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再次提议,将每年的6月1日定为牛奶日。由此,一些具有农业战略思想的学者认为“牛业是农业半壁江山”。 事实证明,世界上每一个长寿的国家、每一个健康的民族都与牛奶的人均占有量息息相关。乳品消费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之一,众多国家都已把增加国民牛奶的消费量作为改善国民营养、增强国民体质的重要举措之一。综之可说,没有好牛奶不算好生活。 3、农业发展与高科技发展一体化 3.1 成熟技术全面应用 很多方面科技的进步都与农业现代化紧密相连,诸如“克隆组培”工厂、农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物联网应用技术、立体种植、人行路上空间生长结果、自动化播种流水线、电动汽车运输、绿色环保农药、基因育种、低成本高效大棚、人工增雨驱雨、卫星遥感、卫星定位农机械、高产食用菌、无土栽培、少土栽培、缓释肥料、电子灭虫、果味玉米、果味黄瓜等。 加强农业电脑软件开发,如种植软件、饲养软件、管控软件等,通过互联网传输研究中心、管控中心。 3.2 量子技术应用 众所周知,我们所见的有形物质结构是分子、原子、质子、电子等,电子以光速不停旋转,电与磁是一体两面,电子运动就产生了微弱磁场,或称为复合电磁波,有人称为量子(量子有多层概念)。每一种粒子都会发出共有一样的复合电磁波,如粒子是生物体就称为生物波。波,都具有共振特性。 3.2.1 具有检测土壤养分手机 20多年前,美国一位发明家根据波这个特性制造出了给人体体检的量子检测仪。其工作原理:先用仪器捕获各种各样生物波,将众多波编码制成数据库,检测时,选定项目,电脑程序让仪器发射相应波,如与检测棒测到的波发生共振,电脑程序可得出半定量结果,基于互联网,成了具有体检功能的手机[3],此款手机目前在调试软件。 如果捕获土壤、肥料中诸多生物波制成数据库,就成了土壤肥料检测仪DD探棒(托盘)接触样品,电脑就会自动检测,目前电脑处理能力,几秒钟就可以检测一项指标。并可通过互联网实时传到监控中心,专家们根据检测结果,实施补肥、补水等措施。同理,还可以建各类植物和各种禽畜正常生理体检项目和疾病生物波数据库。 3.2.2 量子技术培育新品种 俄籍华人姜堪政1959年开始生物场导(量子技术)实验研究,1978-1993年从事动植物以及人体生物导实验,发现小麦的生物微波能促进玉米分蘖生长增产,陆续研发出具有甜瓜味等多种水果味的黄瓜,采用该方法可以产生花生味向日葵籽等很多新品种,能适应人们多口味需求,这些新品具有传代性[4]。 城市型农业论文: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基于当下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农业发展的热潮,文章对都市农业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梳理,着重分析北京市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北京市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都市农业 ;房山区 一、城市化与都市农业的关系 (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都市农业形成的直接原因 在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农业和农村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其后来的推进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客观条件。在工业化、城市化步入中等发展水平以后,就应该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所获得的资源和收益反哺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都市农业是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农业产业形态,都市农业产生于城市化进程中,并服务和依赖于城市化建设与发展(周春江,2011;田玉敏,2010)。 都市农业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城市的经济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服务于城市,城市也反哺于它;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有一定的改善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生活作用;科学化生产管理和先进农业技术对于其推动作用明显;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高度集约化,增加了抵抗自然灾害和不稳定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冲击。 (二)发展都市农业是解决城市化问题的客观要求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必然带来一些伴生问题。城市中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居住条件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成为了普遍现象。城市人口密度大,空间宝贵,居民生活节奏紧张,对于农产品有着极大需求量,因此都市农业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这种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农产品的供应上,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高要求使得都市农业在生态和旅游方面的贡献日益凸显(宁超乔,2006;金国峰,2004)。正是这种巨大的需求缺口,迫使都市农业在补充城市功能方面必须做出更大的调整和更重要的贡献,这也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决定的都市农业必须全方位、高标准的发展。 (三)发展都市农业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迅猛发展,乡村经济相对滞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高,且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在农村地区,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出现大量剩余的劳动力,农产品结构性过剩情况严重,农民只增产不增收。为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发展都市农业及其产业化的推进已经迫在眉睫,主要原因有如下两点。 1. 通过发展都市农业,能够促使农业具有与工业相同的交通、信息、电力等基础设施,并且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有力地促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侯满平,2006)。 2. 都市农业作为城市与乡村联动的最佳结合点,能便利地利用城市资本集聚科技成果,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空间利用能力,缩小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之间的差距,同时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由此看来,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农业的发展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有着特殊作用和特殊地位的都市农业势必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快速发展,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房山区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一)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2011年,房山区高标准农田面积不断扩大,在全区42.11万亩的可耕地面积中,有25万亩就是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58.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能达到75%,超过国家平均水平。 (二)房山区粮食种植日益规模化 2011年,房山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5.2万吨,种粮农户为寻求更高效益,彼此融合,进行规模化生产,已有201户种粮大户的种植规模达30亩以上,总承包面积18000亩。具体情况见表1。 (三)设施农业效益最为突出 2012年上半年,房山区已发展20581亩设施农业,同比增加1065亩,增长7.4%。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12年上半年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其生产总值逐年增长迅速。但是,由于2012年7月21日发生特大暴雨灾害,使房山区都市农业下半年蒙受损失,特别是观光休闲农业受其影响严重,业绩大幅度下滑,民俗旅游、观光休闲农业这一年仅实现收入2.6亿元,与2011年相比下降13.3%。 由此可见,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该产业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抗风险能力较差,亟需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以实现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突破性飞跃。 三、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问题 (一)城市化发展水平较落后 近几年,虽然房山区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受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发展水平的限制,与北京其他区县相比,还有不少差距。2011年,房山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综合实现程度达到80.94%,在北京各远郊区县中处于第四位,落后于排名前三的平谷84.64%,门头沟81.18%和怀柔81.11%。2012年,房山区的综合排名在全市十六个区县中处于第十位。从监测结果看,房山区尚未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其城市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耕地资源、水资源匮乏 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山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复种指数不断下降,粮食和经济作物总产量明显降低,不利于都市农业发展,特别对种植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冲击。 在水资源方面,房山区人均水资源量为1200立方米,但人均可用水资源量仅258立方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由于连年干旱,房山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紧缺,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三)主导产业扶持力度欠缺 房山区的产业结构已初步形成“二三一”的产业格局,但是整个产业依然缺乏规模培育,科学技术含量过少,可持续性不足,三个产业分配依然不合理等特点,导致主导作用不突出,进而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和都市农业的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民俗旅游产业还缺乏规模整合、规范和档次的提升,缺乏科学化管理和经营,与真正意义上的主导产业还存有一定差距。房山的主导产业没有作为主打产业进行整合、扶持,也没有起到“火车头”的作用,其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进行整合调整。 (四)观光农业综合服务落后 当前,房山的观光农业园区发展迅速,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房山观光园区布局零星分散,大多数园区规模较小,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由于园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宣传力度不足,缺乏科学指导,使得园区的社会知名度较低,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 (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房山在北京属于农业大区,山区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65.7%,但是复杂多样的地质状况,严重阻碍全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约都市农业发展。房山区基础设施滞后主要表现在道路和水利设施两个方面。在交通道路方面,城区道路缺乏合理规划,不同等级道路之间错综复杂,衔接不合理,不能很好地发挥整体协同效应,整个路网形态混乱,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城区中覆盖率较低,直接阻碍了农产品的流通。在水利设施方面,供水设施老化,全区供水不足,排水系统落后,不能满足全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刘伟,2009)。 四、加快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房山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房山区都市农业发展中耕地资源短缺,为此应建立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机制,认真组织开展房山区土地利用普查评价工作,评估现有可利用土地,对其开发和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对可供开发利用土地、低效利用土地和闲置土地的数据信息进行详细统计(刘伟,2009)。在土地市场供应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利用这一点,房山区在建立土地管理动态维护机制的基础上,可以对都市农业用地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和供给,保障土地的高效利用率,避免无规划建设和无目的开发的情况发生。 (二)促进主导产业升级,打造农业示范区 首先,对于已经有一定规模的食用菌产业,应大力推进房山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引进先进技术,集中资源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打造食用菌产业链,将食用菌作为房山特色品牌产品推向全国,争取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食用菌高端产业示范基地。 其次,建设现代都市型养殖业体系。养殖业一直是房山区的优势产业之一,发展都市农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生态优势和品牌产业优势,通过强化养殖业支撑保障体系,加强养殖基地建设,提升房山养殖业知名度,建立生态循环系统等各项工程措施。此外,房山区要建立一套运行良好、功能完善的现代都市型养殖体系,引进科学技术积极改良所养殖的畜禽品种,改变传统的饲养管理方式,改革对畜产品的经营流通手段,进行规范的经营管理,推动房山养殖业不断趋于规模化、专业化,使房山区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养殖产业大县。 (三)做好观光农业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绿色产业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房山区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休闲产业,特别是重点发展林果、花卉和生态休闲农业。房山区要实现特色观光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考虑其所处地理位置和城镇居民对观光农业的消费需求(王占锋,2010)。在房山周边地区,居民通常对休闲度假及城镇旅游具有较高的需求,所以在周边地区应该重点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园和风光型农业园。而在房山区中心集镇地区,具有农庄特色,发展农庄经济也是该区域的建设重点,所以在中心集镇地区,大多以建设休闲农庄为主,突出发展农庄式的农业休闲园区。房山区发展观光农业,不能仅注重其休闲娱乐功能,还应该着眼于农业生产,引进农业高科技品种,拓展园区功能,使观光园区成为娱乐性、科学性和文化性并存的高级休闲农业园区。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集聚农业发展力 在道路交通方面,房山区充分利用北京市建设轨道交通的机会,对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实行有效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发挥每一寸土地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区内路网,加强与城市中心交通联系,方便农产品运输。 在水利灌溉设施方面,着眼房山区水资源匮乏的现状,要特别重视灌溉用水计量的精细化管理,在保证全区农产品品质的基础上,采取各种节水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农业用水量,实现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针对农业节水灌溉,房山区正加大力度实现智能化管理,争取对全区农业用水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应对农业自然灾害方面,重点强化公共安全设施的建设,还要特别强调防灾减灾工作的落实,在规划中注重对防灾场地的预留建设,保证有充足的空间应对突发状况;建立完善的减灾应急体系,尤其是对墒情、旱情和水情的应对,建立自动监测网络,提高农业抗旱防涝能力,增强农业的减灾水平。 (五)构筑科技支撑体系,推动规模化经营 根据房山区的农业产业发展及定位,房山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功能是利用首都北京的人才、科技、信息等优势,研发或引进房山农业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先进、适用技术,创建房山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房山农产品品牌。同时积极主动寻求农业技术的国际交流合作,努力跟进国外农业技术发展新趋势,全面提升房山农业科技化水平。 房山区政府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支撑未来本地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的重点:一是以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为核心力量,积极构建种源产业生产体系;二是以现代工业技术为依托,构筑农业装备产业;三是以科研院校的人才和技术为依托,构筑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城市型农业论文:资源型城市发展现代农业路径探索 【摘 要】发展特色农业,是农业自然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实施农业由弱变强的战略决策,也是农业实现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最佳选择。本文迁安市为例,通过转变发展思路,探索出适合当地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突围之路。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发展特色农业,是农业自然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实施农业由弱变强的战略决策,也是农业实现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最佳选择。作为资源型重化工业城市,迁安在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中,坚持把“一产抓特色”作为加快科学发展的战略任务,按“旅游串线农业建点”的思路,积极探索发展现代农业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突围之路。先后涌现了55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惠及全市10多万农户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2011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和瓜果采摘等农业综合收入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698元,同比增长15.9%。2011年迁安被国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也是河北省内唯一一家。 一、升华思路:在城市转型中找准农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 作为一个依矿而兴、依钢而起的典型资源型城市,迁安自“七五”以来依靠资源优势实现了较快发展,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但在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历届市委、市政府班子费尽了脑筋,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但由于缺乏治本之策,该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土地资源的日益减少、矿业资源的日渐枯竭,以及国内一些资源枯竭城市发展的困境,让迁安深切认识到要想实现科学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不能离开农业谈转型。为此,迁安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实施“四五”转型攻坚计划,建设“魅力钢城、绿色迁安”的目标,把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服务产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 “两翼” 的战略构想。就是在传统产业优势和城乡建设优势的基础之上,主动引入创意思维,使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与休闲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大力发展现代特色休闲农业,将迁安创建成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区”。一系列思路目标的提出,在全市上下引起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迅速成为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强大动力。 二、明析举措:在产业攻坚中创新农业科学发展的崭新局面 (一)规划先行,构建科学合理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布局 按照“旅游串线农业建点”的思路,在《迁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迁安市城乡统筹规划》、《迁安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迁安市旅游总体规划》基础上,聘请湖南省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中心专家高起点、高标准科学编制了《迁安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依托市域三大主体功能区和四条绿道,将全市划分为发展以传统农业体验、农业生态景观、高科技农业示范等为主的中部南部都市农业休闲观赏区、发展以设施蔬菜、特色果品、规模养殖、农产品加工、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为主的东部北部高效农业旅游体验区和发展以矿山改造、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地质公园文化为主的西部生态农业地质文化景观区等“三个特色区”;以四条绿道周边区域为重点“顺藤结瓜”建设新三抚路沿线的物华京东水果采摘带、滦河沿岸的诗意滦河湿地景观带、万太路沿线的神韵迁安地质文化带、建彭路沿线的锦绣田园高效农业带等“四个休闲产业带”。通过四条绿道建设,实现特色景区、景点和农业生态园、采摘园的有机串联,以绿道为藤、景区为瓜,顺藤结瓜,将绿道建成游客观光消费之道、市民休闲健身之道、农民增收致富之道。 (二)政府引导,促进现代休闲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奖补办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施意见》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扶持奖励办法》,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扶持现代农业发展,并专门设立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项基金。近年来,迁安每年实际投入农业的资金都在2亿元以,在这种引导和鼓励下,全市民营企业家踊跃响应,九江公司、正元集团、联旺集团等纷纷“出招”,投向休闲农业及相关产业的资金近20亿元,也吸引了香港赛伯莱船运有限公司、香港融信华创公司、北京伊萨德投资公司、中粮集团等战略投资者也纷至沓来。投资20亿元的长城国家公园、5.4亿元的红峪口10里旅游画廊等一批休闲旅游项目已经落地,塔寺峪旅游开发、挂云山度假区、山叶口旅游开发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几年来,依托绿道的带动引领,先后建设了红峪口、大龙王庙、成山等16个集农事体验、采摘、观光、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白羊峪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瑞阳生态大观园、龙泽谷葡萄农庄等8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投资20亿元正元国际养生文化村、1亿元的九江农场等一大批休闲农业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在统一规划指导下“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已经形成了集聚发展的态势。 (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 坚持特色发展理念,在建设中特别重视在农业休闲项目中挖掘、培育、提炼各自特色,以点带面,促进全市现代休闲农业实现特色发展。一是挖掘区域特色。充分利用区域特色优势资源办好休闲农业项目,让休闲服务体现区域特色,如在北部长城沿线依托长城资源、立足燕山丘陵地貌、良好生态和古朴的民风,以“绿道藤上结金瓜”模式长城沿线红峪口、白羊峪、冷口、徐流口等山村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体验农家风情”为重点的民俗农家乐项目,形成的具有独特魅力的长城山野休闲农业产业带,其中白羊峪长城旅游景区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二是培育产业特色。以村或一个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带为基础,发挥优势产业特色,有序推进休闲农业生态园建设,与优势农业产业相互促进发展,培育出休闲农业产业特色。如以龙泽谷生态农业科技园为基础,通过项目与周边3000多亩的葡萄种植基地有机联,形成一个集葡萄种植、葡萄酒的生产制作、葡萄文化鉴赏、生态旅游、高端会议为一体的以葡萄为特色的现代葡萄酒农业生态庄园。三是提炼服务特色。不断扩大休闲农业服务功能,实现服务内容由常规化向多样化转变,服务形式由提供式向互动式转变,更多的策划出如贯头山酒业酿酒、弘业地毯手工织毯、李姑店手工抄纸等一批有地方风俗特色的休闲、娱乐、体验等服务项目,更多的提炼出内容丰富、别具特色、游客参与性强的地方品牌服务项目,实现特色化经营。 (四)依靠科技,为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进步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一是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依托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县市级现代农业特邀院士工作站,加强了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河北、北京等华北五省市农科院合作,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步伐,累计引进示范创新成果、新技术440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8%。二是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延伸农技推广网络。全市按照“六有”、“四统一”要求投资2800万元,建设了8个区域技术推广综合站。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加快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全市农业企业取得有机食品标识28个,绿色食品标识15个。注册正式商标24个,其中中国名牌1个,河北优质产品2个,省名优农产品28个,辐射带动全市30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四是提高农民素质。通过采用科技培训、专家讲学、农技电波等多种方式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培养现代农业经营者。几年来,已累计培训农民20万人次,从业人员中初中以上比重达到80.5%,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比重达到83%。 三、创新机制:在现代化进程中凝聚农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优化发展现代休闲农业软环境 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坚持以“四五”转型攻坚的宏伟目标统一思想,以科学的考评激发干劲,以健全的机制引领方向,在全市唱响了“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干事创业导向。根据三大主体功能区分类考评,将农业和生态旅游型作为单独一个类型,探索建立有利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资源配置机制、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互补性。 (二)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切实解决好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用地、用电等实际问题。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目前,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918公里,道路密度为241.6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了“七横八纵”的综合交通道路网体系,各景区均可乘公交快速到达。目前,投资6000万元的,30公里森林生态绿道和47公里长城山野绿道正在加快建设,年内将全部建成。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成立了迁安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游客接待中心也正在加紧建设,建立健全了旅游接待制度,完善了相关设备设施,为游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三)规范市场管理 为确保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安全有序,健全了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成立了成立休闲农业协会,出台《迁安市休闲农业星级划分及评定标准》。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强化卫生管理。提同时,通过举办“旅游服务技能培训班”、“餐饮、客房服务培训班”、“农家乐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对全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培训人数达到万余人次,培训率达80%以上,促进了全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服务品质的全面提升。 (四)作好品牌宣传推介 以举办成山金秋采摘节、石梯子沟观花节和杨各庄民俗文化节等各类休闲农业旅游节庆活动为载体,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推介平台,做好“以节促旅、以会促旅”文章,不断增强了迁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 城市型农业论文:新兴能源型城市发展现代农业的探索 【摘 要】本文以甘肃庆阳市为例,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提出在转型发展中给农业以合理地位,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以农业科技进步为支撑,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能源型城市;发展;现代农业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素称“陇东”。历史上的庆阳是我国旱作农业的重要发源地,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曾被誉为“陇东粮仓”。“十一五”时期,甘肃省根据全国发展大局、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特别是庆阳煤炭石油资源丰富的实际(见注释),确定把庆阳建设成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甘肃省新的经济增长极。这样庆阳市转型发展的历史课题就鲜明的提了出来。如何在转型发展中处理好建设能源工业基地和推动现代农业的关系?庆阳的初步探索可以概括为:在转型发展中给农业以合理地位,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以农业科技进步为支撑,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 转型发展、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农业怎么办?庆阳市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最忌瞎折腾,农民最怕政策摇摆。为了在发展能源工业的起步阶段就考虑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问题,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富民与兴市的双赢,庆阳市在深入开发“红、黑、绿、黄”四大资源优势产业时,就给农业以科学、合理的地位、定位。在建设国家级大型能源化工和西电东送基地的同时,依托庆阳丰富的“绿色资源”即绿色农产品和子午岭生态旅游资源,努力把庆阳建设成绿色农产品加工出口创汇基地,使之成为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规模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和白瓜子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基地,争取农产品加工出口始终位居甘肃省第一。以此构筑起庆阳转型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产业体系,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中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远学近比,高起点谋划 为了避免走传统能源型城市那种资源开发城市兴盛,资源衰竭城市衰败的老路,庆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全市经济社会要“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就是要在全省各市州率先、中远期要在陕甘宁周边城市、西部城市中率先;创新发展就是要借鉴类似地区开发建设的经验教训,避免走错路、走老路;和谐发展就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兼顾各方方面,实现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统一。绿色发展就是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实现多方利益的共赢。不仅要使庆阳市成为全省“两翼齐飞”之“东翼”的核心区域,还要按照陕甘宁区域经济圈中心城市和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将我庆阳市建设成为绿色能源之都和西部经济强市。 (二)高起点开发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甘肃省对庆阳市的定位决定了庆阳率先腾飞必须依赖能源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尽管石油、煤炭是黑色的,但我们坚持用绿色的理念、循环经济的方式开发利用它。庆阳市不仅坚持引进大型央企开发资源,提高石油产能,形成强有力的煤炭生产能力,提高资源就地加工转化升值的能力;还要求各级政府着眼绿色发展,叩门招商,吸引中石油、华能、中电、中铝等大型国企进入庆阳参与资源开发,使其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领头羊。 (三)按照现代农业理念,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 农业是庆阳市传统的优势产业,坚持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手段谋划、改造、发展农业,不断夯实“三农”工作的基础。按照“川变白、塬变红、山变绿”的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全力实施紫花苜蓿、肉牛、肉绒羊、生猪、全膜玉米、瓜菜、苹果等“七个百万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促进特色农产品向规模型、质量型、效益型、区域特色性转变。坚持农业综合开发,坚持用产业化的手段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引进、培养一批大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畜产品品牌,使庆阳农业真正成为绿色的、有竞争力的农业。 (四)坚持工业反哺农业方针,加大支农力度 坚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伴随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庆阳财政状况逐年好转。2011年,庆阳市财政大口径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5.2亿元,小口径收入完成4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8%、47.7%,财政运行实现了平稳快速增长。随着财力增加,“十一五”时期支农支出年均增幅40.54%。2011年仅市财政就安排三个7000万元,支持粮食增收、农村公路建设、水利与生态建设。同时积极引导协调社会资金、信贷资金向农村流动,形成了中央和省上项目投资加力、市县乡政府扶持加强、社会力量广泛投入、农民积极增加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二、突出农业基本建设 近年来,庆阳市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农业基本建设的主要抓手,在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和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使农业基础有了很大改善。 (一)全力改善农业的基础条件 农业综合开发充分利用项目综合、资金综合、措施综合的三大优势,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综合配套,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综合运用水利、农业、林业、科技四大措施,大力建设方田林网化、道路砂石化、灌溉节水化、耕作机械化、种植区域化的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基地,显著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仅近两年来,全市就完成改造中低产田面积6.99万亩,项目区新打(维修)机井57眼,新打小电井480眼,新建蓄水窖120眼,架设输变电线路35公里,埋设管道214公里,完成节灌850亩,营造防护林3470亩,修筑机耕路310公里,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和新品种37项(次),完成技术培训2.6万人(次)。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坚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围绕特色产业搞开发,围绕做大龙头企业搞开发,仅近两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共完成产业化经营项目19个,扶持了一批具有规模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不断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并不断推广新品种应用、双垄沟播、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等新技术,购置了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形成了技术和市场、专家和农民有机结合的科技合力,初步走出了一条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农民科技水平提升的开发之路。 (三)增强现代农业资金保障 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地方财政资金配套,同时吸引银行贷款、农民自筹和其他资金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力度。近两年庆阳市共完成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14643.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完成5600万元,地方配套完成2373万元,自筹资金完成5006.6万元,银行贷款完成1664万元。通过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有效发挥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进一步扩大了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规模,从而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突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带动作用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近些年庆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了良好态势。 (一)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新建、改建、扩建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性高涨,新建企业投资规模大、建设标准高、科技含量高。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到234家,上半年新建农产品加工企业11家,改建、扩建农产品加工企业26家,计划总投资17.44亿元,已完成投资5.37亿元。全市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3家,市级龙头企业68家。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涵盖了全市草畜、苹果、瓜菜三大主导产业,有92户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销售收入8.66亿元,带动20.63万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843个,创建省级示范社30个,市级示范社50个。仅去年上半年,新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7个,其中示范性合作社13个,涉及种植业、养殖业、科技服务等多个领域。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带动下,全市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达50.17万亩,较上年增加13.53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成长壮大,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大大提高了农户生产、销售行为的可预测性和有序性,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农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制定完成绿色食品地方标准29项,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点49个。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33个,产品认证34个;绿色食品产地认证14个,产品19个;有机食品产地认证3个,产品12个。“庆阳苹果”等6个农产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登记;“早胜牛”、“陇东黑山羊”、“庆阳苹果”3个农产品证明商标成功注册。“维思特”杏制品、“古象”奶粉等11个农产品荣获甘肃省名牌产品,“新一代”等21个品牌获甘肃省著名商标;“维思特”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我市农产品申请注册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全市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明显提升,品牌效应逐步凸显。 四、突出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庆阳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预期目标、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全市各级农牧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完成时限和要求,使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保障地推进。 (一)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紧紧围绕“草畜、果品、瓜菜”三大产业开发,依托庆阳市农科院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源头储备和技术创新,组织实施了陇东地区日光温室棚型结构对比、瓜菜新品种引选、高原夏菜品种试验示范、黄花菜种质资源征集及特晚熟品种选育、胡麻新品种引选、小麦原原种扩繁与基地建设、冷季型草坪草引选等农业科研项目23个。 积极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计划,全市引进推广名优特瓜菜、特种芽苗菜、特种玉米新品种、立体穴盘基质育苗、有机无土栽培、膜下滴渗灌、膜面集雨、多层覆盖、全膜覆土穴播、纳米生物技术等农业新品种新技术53项(次),经过试验示范,筛选出了一批优质、高效主导品种,形成了一批综合配套适用技术,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 (二)创新农技推广方式 在深入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市委一号文件明确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全市按照“明确职能、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基本思路,按乡镇设置农业技术推广站,确保公益性职能有效履行。全市依托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能力建设项目,加强乡镇农技站业务用户、仪器设备、交通工具等基础条件建设,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得到效提升。 (三)深入开展农民培训 围绕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结合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全市农业科研、推广单位及农民培训机构的技术人员,综合运用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咨询、发放资料等多种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仅去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3.6万人次。依托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市、县农广校,以农村种养专业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植保员、防疫员、沼气工等人员为重点对象,完成阳光工程项目示范性培训4196人。全市各级农广校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通过送教下乡,采取进村办班、半农半读等多种形式,完成中专、中专后继续教育151人。 对我们庆阳市而言,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适应转型跨越发展需要,在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的背景下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我们的探索只是初步的,需要继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在工业反哺农业方面力度不大,贫困人口占比比较大。在农业综合开发也存在一些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如农业基础建设薄弱,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益低下;种植结构单一,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生产力落后,土地产出率不高等。在农业产业化方面,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不少的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区新建、改扩建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企业数量少,投资规模小,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入驻企业不集中,带动效应不明显。二是龙头不强。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过2000万的仅33户,过亿元的仅5户。龙头企业量少质弱,“龙头”作用发挥不充分。绝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是链条不长。绝大部分农产品领域尚未形成从生产到加工、包装、储运到销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龙头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绝大多数是以分拣、包装为主的初级加工,产业链条短,同质化生产现象突出,产品的附加值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四是机制不优等等。 城市型农业论文:盐城市新型农业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近年来,盐城市农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平台效能不高、信息资源整合不到位、信息化技术应用发展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强力推进服务体系、平台、信息资源、智能农业、营销平台的建设等对策,力争2018年全市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97%。 关键词 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现状;问题;对策;江苏盐城 农业信息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1-2]。盐城市提出到2018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明确了21项发展目标任务,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2018年前要达到97%,而目前全市只有76%,与目标值仍有较大差距。为此,笔者系统分析了盐城市新型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提升盐城市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的对策。 1 盐城市新型农业信息服务现状 近年来,盐城市认真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打造新型信息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构建了“四电一报”(即电视、电台、电话、电脑、报纸)新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了“让农民天天能看到电视、让农民处处能听到电台、让农民时时能找到电话、让农民随时能点到网络、让农民随时能读到报刊”的服务目标,有力地提升了全市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但总体看来,目前全市农业信息化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着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的提升。 2 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服务体系仍不健全 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中只有东台、大丰、阜宁等3个县(市)有单独的事业编制性质的农业信息中心,其他县(区)还未成立专门的农业信息中心,只是与其他科室合署办公,而且专职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偏少。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点比例不高,即使有标准也不高,普遍达不到“六有”(有信息服务站牌子、有上网设备、有热线电话、有农业信息大联播乡镇二级网站、有信息栏、有服务制度)的标准。 2.2 信息化人才十分缺乏 目前农业信息网络人才十分缺乏,从市、县层面来看,缺少既懂农业、又懂计算机网络的复合型人才,导致农业信息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从乡镇层面来看,虽然部分地区配备了农业信息员,但多以兼职为主,除了信息收集、报送工作外,还有很多其他工作要做,导致其精力不足,难以保证农业信息服务的工作质量。 2.3 信息服务平台效能不高 虽然近几年打造了一批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但从总体来看,平台的利用率不高,服务覆盖面不广泛,效能偏低。如《盐城农业信息网》等农业网站信息更新速度不快,点击率不高。三农服务热线 “12316”公众认知度有限,拨打率不足。村级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刚开始示范,“一点通”视频终端数量偏少,信息服务范围有限。网上营销平台缺乏,通过网络销售的农产品比重不到3%。 2.4 信息资源整合不到位 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化程度低,指标体系不健全,采集点不足,覆盖面不够。纵向上,市、县、乡、村4级未能真正形成信息资源的有效互通与共享;横向上,农业部门与物价、统计等部门也缺乏正常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渠道,信息采集、的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3-4]。 2.5 信息技术应用发展滞后 农业信息化工作重点仍处于信息的收集和上,而忽视了信息技术如“3S”(RS、GIS、GPS)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智能决策系统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通过实施江苏省农业信息化全覆盖工程项目,盐城市虽建成了一些信息技术应用示范点,但数量少,覆盖范围不广,仅是“星星之火”,未形成“燎原之势”,需进一步加强示范推广。 3 对策 今后几年,应围绕当前农业信息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紧扣农业现代化工程的目标要求,以江苏省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项目为抓手,主攻健全体系、平台、信息资源、智能农业、网上销售、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建设,力争2018年实现新型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97%的目标。 3.1 主攻服务体系建设,在健全信息工作队伍上求突破 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体系队伍是基础,人员素质是关键。要搞好信息化服务工作,必须强化体系队伍建设。一是加快组织体系建设。借助农技推广体系、事业单位改革契机,建立健全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十二五”末,县级要全面成立专门的农业信息中心,乡镇要完善提高信息服务站点,要求全部达到“六有“标准。二是加快人才队伍组建。引进、选拔一批既懂计算机网络、又懂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信息化工作队伍中来,不断提高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三是加快技能素质培训。组织信息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对基层信息服务人员在信息采集编辑、上网查询、智能农业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增强信息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感。 3.2 主攻平台建设,在拓展信息传播渠道上求突破 在巩固提高“四电一报”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全力打造新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销,不断扩大信息服务覆盖率。一是重点打造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改版升级《盐城农业信息网》,解决栏目不全、版面不新、功能不强等问题,增强信息的集散力和用户的凝聚力,打造苏北领先、全省一流的农业门户网站。加快建设《江苏啤麦网》《华东蔬菜网》等农业特色网站,不断推进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二是重点打造“12316”热线咨询平台。借助江苏省农业信息全覆盖工程项目的实施,加快建设东台、大丰、盐都、建湖4个县(市、区)“12316”三农热线工作站,实现全市范围内“三农”热线信息服务全覆盖。同时,加强与盐城移动公司的合作,全面建设“12316”移动农业信息专家平台,实现专家与农民面对面视频交流,提高服务质量与效果。三是重点打造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按照“1处固定场所、1套信息设备、1名信息员、1套管理制度、1套长效机制”要求,加快建设村村“一点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2011年,射阳县已在全省率先建成并开通运行。在此基础上,今年将再建亭湖、滨海、大丰3个村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示范县。2012年后1~2年内其余5个县(市、区)也将陆续开工建设,届时将真正实现全市范围内为农信息服务“村村通”。 3.3 主攻信息资源建设,在提升信息服务效率上求突破 信息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而信息资源是这一加速器的重要粒子。必须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全力推进信息收集工作。一是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完善市、县、乡、村信息互通机制,强化与物价、统计、气象等部门的横向联合,整合信息资源,拓宽采集渠道,丰富信息来源,提高信息采集的网络化、标准化水平。二是强化网络内容保障。完善《盐城农业信息网》等农业网站的网络信息更新机制,健全信息采集队伍,大力采集政务信息、市场、技术信息上网,加快农业网站内容更新速度,提高农业网站为农信息服务水平。三是推进数据库建设。积极统筹农业系统内部各部门的力量,重点建设“农产品品牌及加工数据库”、“农业环境和灾害监测数据库”、“农业地理信息数据库”、“农产品品种数据库”、“农作物实用技术数据库”、“畜禽养殖技术数据库”等6大数据库系统,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为农业生产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谋助手作用。 3.4 主攻智能农业建设,在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上求突破 积极顺应物联网发展趋势,加快“3S”、自动控制等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步伐,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一是重点建设远程监测指挥系统。联合盐城移动公司,建设全市农业生产远程视频监控和指挥中心,监测点将覆盖全市各县(市、区)重点乡镇,实时掌握全市各地农产品生长发育、农业自然灾害、植物病虫害等动态信息,为及时、科学指导农业工作提供现代化手段。从县级层面来讲,2012年阜宁县和响水县将建成县级农业远程监控指挥中心,今后几年,其余各县(市、区)也将逐步建设该系统,不断提升全市电子政务水平。二是重点建设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2011年,盐城市在全省率先建成了集政府监管、基地追溯、企业诚信、信息查询于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引入政府部门、检测机构、企业基地等应用试点用户100个以上,基本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可控制、信息可查询、产品可溯源、问题可追溯等功能。2012年,重点建设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二期工程,扩大监测示范用户,改造升级平台功能,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三是重点建设“数字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借助“数字盐城”地理信息平台,联合国土部门,以高效农业为切入点,建成“数字高效设施园艺”、“数字休闲观光农业”、“数字土壤”、“数字畜禽养殖”等数字农业平台,及时农业地理信息,推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3.5 主攻营销平台建设,在增加农产品网络销售率上求突破 网络销售是农产品销售的新型业态,也是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销售方式。但盐城市农产品网络销售比例偏低,必须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力争到2018年网上销售比重达到40%。一是积极打造盐城市农产品营销网。建成集产品广告、交易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网上营销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拓展盐城市农产品营销范围,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引导创建网上营销店。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在淘宝网、江苏农业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等网站上建立优质农产品营销店铺,不断提高盐城市农产品网上销售比例。三是巩固提高农产品网上交易会。在2011年成功举办盐城市首届农产品网上交易会的基础上,组织和引导更多的企业到网上交易会进行展示展销活动,力争把盐城市网上农产品交易会办成全省规模最大、名牌最响、效益最好的网上交易会。 城市型农业论文:依托城市型观光农业发展思路 摘要:文章研究的重点就是关于现代都市中发展生态农业的一系列探索,对都市生态农业的内涵、以及建设都市生态农业的基本途径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生态农业;观光季节性;可持续发展 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交叉型产业。近年来,我国的中心城市观光农业相继开发了许多观光农业项目,有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一、郊区观光农业项目发展现状 城市边缘区是指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以土地的城市和乡村利用方式相混合为典型特征,人口和社会特征具有城乡过渡性质的一个独特地域。在这一地域,城乡之间的相互影响大,城乡用地犬牙交错,乡村用地逐渐被城市线网分割,土地利用、人口和社会特征在传统村镇基础上出现城市化趋向。 以城市为依托、服务于城市,城市经济实力雄厚,科技力量强大,不但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实力,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关注生态性、强调生产性、突出观光性、重视生活性,这是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改善和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观光农业的基本功能。 二、科学开发城市观光农业的建议 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是当前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收的有效举措,是促进乡镇企业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应积极从以下方面抓紧抓好: (一)项目论证需要从多角度入手 观光农业项目的开发具有不同于一般项目的特点,它需要从更广泛的角度去综合论证,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地区农业资源基础的分析。即农业、资源基础、自然景观系列、乡村民俗的可展示性。以山东寿光为例,其观光农业的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处于前列的,在投资建设观光农业旅游景点时也能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缺山少水就依靠自己的蔬菜种植技术做大旅游,菜博会为这个从前默默无闻的县城带来了国内国际知名度;生态观光农业使其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市场定位分析。从目前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观光农业首先是城市居民的“后花园”,其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在城市的居民,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然、传统、休闲的场所。 (3)区位选择分析。城市边缘区农业地带应为首选,这些区域有着独特的地域性和明显的发展优势。通过发展城市边缘区、城市近郊区,带动交通便利、农业基础较好的区域发展观光农业。 (二)观光农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观光农业的基础是农业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和生态的合理性。因此,观光农业的发展要保证旅游与生态农业的协调,对植根于符合自然生态的生态农业和传统农村民俗文化必须加以保护并得到充分体现: (1)必须立足现有基础进行开发,严格控制滥用耕地。 (2)必须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和特色。 (3)避免对环境和景观的破坏,如在旅游景点内设立不当的建筑等。 (4)控制“农业观光园”周边的工业以及城市化等对景点的不利影响。 (三)政府要积极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理顺管理体制 (1)全面规划,确保重点。对都市农业的发展要在全市郊区或一个区域内全面规划,选准重要项目,集中资金,重点开发。对开发项目要注意整体规划,分步推进,使都市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具有丰富内容,才能有经常性的吸引力。 (2)理顺管理体制,加强规划和创建管理、服务体系。在旅游开发区要防止出现管理体制混乱,政出多门的现象,要分清责任,各司其职。政府有关部门应做好观光农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建立一些咨询服务机构,加强对观光农业发展的调查研究与总结,以建立农业政策信息服务体系。此外,还应制定一些优惠扶持政策,如引资、税收优惠等。 三、都市生态农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都市生态农业的建设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是新世纪的巨大工程,要想使生态农业走向科学化、合理化,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矛盾,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绝不是一年两年的时间就可以达成的,它需要的是世世代代的努力,所以,建设都市生态农业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造福的是子孙万代。 (一)更新观念,树立新型农业环保道德 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也不同于现代农业,他需要的是一个全新的农业道德体系的支撑,加强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并且要把农业环境道德观放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去,认真对待,积极贯彻,规范各种社会行为。 (二) 转换机制,提高农业环保工作效能 第一步先建立生态农业决策系统,生态农业机构最好要有多个部门参与,而且要明确工作的职能和性质,将常规的农业生产管理改为生态农业建设管理。接下来还要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生态富民家园,并在开展生态镇和生态农业的工作中累计成功的经验。最后对国家实施的各种关于建设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等要严格执行,落实农业环保各项措施。 (三)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增强生态农业的发展后劲 既要抓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也要抓龙头型企业建设,按照专业化的生产要求,根据就地生产、近地加工的原则,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品牌效应。除此之外还要开展国家交流与合作,吸取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落实我国的现状,然后积极招商引资,借助外部资金和人才的力量开发建设项目。 城市型农业论文:资源型城市农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 摘要:通过对大冶市实地调研考察,分析了大冶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问题,根据大冶市农业主要产值数据(2004-2008)及相关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农业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模型。论证了大冶市发展现代农业应以农产品加工和畜禽业为主导产业,建立健全农业产业的组织形式,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全面发展,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农业主导产业;大冶市 1 引言 要进一步推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正确选择和培育农业主导产业是重要前提。由于农业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特征与资源禀赋特征,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不同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及经济状况的差异而出现不同层次的新问题。因此,各地区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与其经济发展及资源状况相适应的农业主导产业,才能保障农业产业化具备丰富的经济与资源基础,得到长足发展并进一步促进农业其他产业甚至其他国民经济一级产业的较好发展。 大冶市依托长江,背靠武汉,北连黄石,南毗九江,西邻咸宁,成为承接长江开发带和大中城市辐射的交汇点,从自然地理条件来看,大冶市地形以平畈、丘陵、山地为主,其中丘陵地带占全市面积67%,平畈地带占全市面积15%,具备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大冶市气候特征属于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平均降雨量1 507.3mm,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雨量,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大冶市总面积1 566hm2,其中耕地面积5.015万hm2,园地面积2.259万hm2,林地面积3.63万hm2,水域面积1.467万hm2,拥有小型水库114座,总库容量1.54亿m3,有较灌溉面积3.32万hm2,丰富的水土资源、为农业牧副渔提供了先决条件。 早在大冶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全国资源枯竭城市之前的2005年,大冶市政府就意识到了农业产业化对经济转型的重要影响,并将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大冶市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的重大政策。2007年10月,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意见》,大冶市政府确定了农业产业化的目标,即力图将大冶市建设成三个“大县”和两个“示范县”,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大冶市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方向,通过农业产业链的完善、产业集群的形成及龙头企业的引进与培育,在经济转型时期发展新农村取得了初步成果,使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产品通过产业化实现价值,使得农业产业化生产关系更为规范,确保和协调了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大冶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以畜禽养殖加工、水产休闲养殖、花卉苗木、优质粮油等为四大主导产业。以养殖和加工为主的农产企业,生态环保,资源浪费程度极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冶市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乡镇企业重要的一部分,是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的重要载体,是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目前大冶市规模以上产品加工企业共327家,完成年销售收入1 567 895万元、利税22 983万元,吸纳就业4万人,极大地促进了大冶市经济发展与转型。 2 大冶农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 农业主导产业对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影响。那么,本文依据(2004-2008年)大冶市农业各主要产业指标值数据,并参照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或理论模型,论证大冶市选择发展农业主导产业促进经济转型产生的影响力及作用力。 2.1 指标选取及理论依据 (1)以经济学家钱纳里和库兹涅次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观点,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转化,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这里将社会发展的因素总结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方面,以此来分析主导产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对于三级指标的选取,这里主要从主导产业的特点及社会发展对主导产业的要求等方面加以考虑。主导产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指的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生产增长能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与影响。 (3)主导产业的生态效益主要反映产业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或改善程度,包括森林、水土资源的利用与破坏、人口承载等。 (4)主导产业的社会效益主要指产业对社会民生问题的解决与改善程度,这里根据以上原则选取就业增长率和人均收入增长来解释这一问题。 2.2 样本选择及研究方法 2.2.1 样本选择 自转型以来,大冶市致力于发展新型产业以摆脱其资源依赖,并于2008年《湖北大冶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提出大冶市将“重点扶持农业中的粮食种植,畜禽业,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基地的建成,”据此选取大冶市农业中的6个产业部门进行分析,其中各数据来源于《大冶市统计年鉴》(2004~2008),《湖北省统计年鉴》(2004~2008)及2008年、2009年大冶统计白皮书,与大冶市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2.2 研究方法 应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主导产业发展的潜在变量作为评价体系的二级指标,它既可归类于三级指标,构成合理、层次性的指标体系,也可解决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同时,通过因子分析得到有实际解释意义的公共因子。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变量的主观权重,分析系统中各因素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确定上下层次元素的隶属关系,然后对同一层次各元素关系上一层次的重要性进行比较,构成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内元素权重确定。一般情况下采用9级标准来反映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表1)。 注:元素i与j的重要性介于ay=zn-1与ay=zn+1之间时,其标度值zn(n=1,2,3,4) 该方法主要通过判断矩阵导出排序权重,使权重在定性的基础上得以量化。 2.3 产业评价指标及定量计算 2.3.1 理论模式的建立 根据大冶市产业发展现状及各产业部门的发展特点,选择三级评价指标包括有需求收入弹性系数x1,生产增长率系数x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x3,就业增长率系数x4,产业人员收入增长系数x5,能源消耗系数x6,排污强度x7,土地利用率x8,产业专业化率x9,产业影响力x10,产业内人均产值系数x11,人口承载力x12,森林覆盖率x13。 根据综合分析及试验,选择提取3个主因子,表2是特征值及各主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 从表2中可看出,从13个原变量中产生了3个主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85.925%。 表3为因子载荷矩阵,显示每个因子主要由哪些变量提供信息。由表3可看到,第1因子主要与需求收入弹性、产业专业化、产业影响力、生产增长率、人均产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因素正相关,更多地是反映社会发展的经济效益;第2因子主要与土地利用率、森林覆盖率、能源消耗率、人口承载、排污强度等因素正相关,更多的是反映社会发展的生态效益;第3因子主要与就业增长率、从业人员的人均收入增长系数正相关,是反映社会发展的社会民生效益。 根据表3中各变量的特征,确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大冶市产业结构评价的二级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图1)。 2.3.2 指标权重确定 主要通过判断矩阵导出排序权重,使权重在定性基础上得以量化,具体计算如下图2。 在对矩阵作出一致性检验并计算出一致性率后,即可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如表4。 得出以上数据结论后,最后计算各项产业的综合得分情况,如表5所示。 表5中所得出的结论,给出了大冶市农业各产业在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数值,以上数据是大冶市农业各产业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等各方面竞争力的数据表现形成。在表5中可以看到,各大产业中,最具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是畜禽业,其需求收入弹性值为2.082 1;而最具生产增长能力的产业则是农产品加工业,其生产增长率值为0.738 8。 2.3.3 分析结果 综合以上表中数据结果,将各产业指标值与各指标权重进行复合计算,得出评价模型: Fj=Wi Rij。(1) 其中,Fj为某地区的j产业各项指标的综合得分,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Rij为j产业下,i项指标的具体值。本文中,主要涉及到6个农业产业,因此,其中n=6。 将指标权重与数值代入模型(1)中,得出各项产业的综合得分及排名如表6。 从表6中可以得出,大冶市农业发展各产业根据其综合得分排名,依次为畜牧业(1.398 1)、农产品加工业(1.327 4)、粮食种植业(1.287 9)、水产业(1.207 3)、蔬菜种植业(1.116 7)和林业(0.879 2)。大冶市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根据以上综合得分进行选择与扶持。 主导产业的选择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需要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情况和经济发展条件作出调整与改进。对于大冶市农业主导产业的选择,除了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以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比结果,作出选择与决策以外,还需要根据城市转型程度和经济发展状况及时作出调整,以更好地促进大冶市的经济转型。 3 理论建议 目前,大冶市在发展农业主导产业过程中,要进一步健全农业产业化组织,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主体要素的发展。 (1)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使其发展壮大。大冶市市级财政要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措施,通过财政倾斜、逐步抬升劲牌公司、福润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支持具有资源优势的龙头企业:如水产品加工、稻 加工和蔬菜加工等公司进行资源整合,同时还要培育后备发展力量。 (2)培育具有资源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畜禽养殖,水产品、优质水稻和花卉苗木等4大优势产业,重点推行标准化生产,扶持建设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基地。 (3)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逐步完善。完善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发展,信息传递,生产资料供给等相关链条,大力加强中间组织建设,健全农县产业化组织形式,构建一体化经营体系等措施进行促进农业产业顺利发展并推动城市最终转型。 城市型农业论文:资源枯竭型城市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 【摘要】 文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以辽宁阜新为例,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总结了阜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经验借鉴。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农业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阜新是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故有“煤电之城”、“共和国的发电机”的美誉。然而,随着煤炭资源的日趋枯竭,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经济与环境发展问题也日益突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农业部首批循环农业示范市”,阜新被赋予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结合经济转型,阜新将建设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第三产业和循环型社会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资源型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 1、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农业循环经济是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为特征,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经济活动,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农业循环经济的原则。农业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行为原则。减量化原则――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投入量和废弃物排放量。主要形式是“九节一减”,即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节粮与减人。再利用原则――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对各类农产品及其副产品、有机废弃物进行系列开发、反复加工、深度加工,不断增值,延伸产业链。再循环原则――农业废弃物实现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循环利用,重新变成可利用的资源。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经济转型的需要。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70%以上的城市。随着资源枯竭,资源产业萎缩。在这种情况下,要大力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循环经济,培育接续替代产业,进而破解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难题。 2001年12月,阜新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2007年11月6日,国家正式确定阜新为循环经济试点市。同年,农业部确立阜新为首批循环农业示范市。阜新地区人均耕地5.6亩,农村人均耕地超过6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为辽宁省人均耕地之首,是辽宁乃至东北重要的粮食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业是阜新经济转型中打造的三大产业基地之一。阜新农产品加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转型前12.7%上升到27.3%,成为继煤、电之后的重要接续产业。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过程中,需要以龙头企业与农业园区为载体,坚持农业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原则,实现农产品、畜禽产品、林产品深加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由此可见,农业循环经济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需要,同时也为其发展带来了契机。 2、保护生态的需要。目前,农业发展中除了受到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等资源瓶颈的制约,还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化肥、农药、农膜过多使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滞后,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白色污染”等。因此,要发展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为特征的农业循环经济,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阜新是内蒙古高原和辽河平原的中间过渡带,属于辽宁西北部的低山丘陵区。地处亚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于资源性缺水城市,水资源相对短缺,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退化。阜新农业生产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长期滥施和偏施农药化肥、地膜回收不力、用水浪费所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坚持“九节一减”的减量化原则,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增施有机肥、控制化肥用量、优化肥料结构,减少高毒农药使用量和薄膜残留量。由此可见,农业循环经济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同时也为其发展提出了要求。 3、改善民生的需要。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和根本,“三农”问题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阜新总人口1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8万人,百万农民致富增收是关系民生、“三农”问题的大事。阜新已建立起以农作物秸秆、林产品、农产品、畜产品为资源的四大循环经济体系。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等10多个循环经济链条运行良好,带来可观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通过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业园区等农业循环经济载体的培植,“四位一体”生态户的推广,“彰武五峰模式”的典型带动,在安置农村劳力、带动农户致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由此可见,农业循环经济是改善民生的需要,同时也为其发展提出了目标。 三、阜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 2001年被确定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以来,阜新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01年的22.1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34.4亿元。其中,农业(小农业)比重由2001年的44.6%下降到2009年的40.0%,林业比重由2001年的3.9%上升到2009年的8.3%,畜牧业比重始终位居首位。2007年阜新被确定为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市以来,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中不断涌现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模式。 1、“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四位一体”,是辽宁省首创的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综合工程。该工程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有机组合,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取得能流、物流和社会诸方面的综合效益。“四位一体”以其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农产品无污染、无公害,节水、节能等特点,在辽宁农村发挥了重大作用。 随着阜新市猪、牛、羊、禽等畜牧业的发展,阜新通过发动农户建“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的办法,使畜禽粪便得到处理,减少粪便对环境的污染,使农户用上清洁的能源。阜新市“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从1990年开始,2009年全市累计建设生态模式户4.5万户,年综合处理畜禽粪便约72万吨,年产沼气900万立方米,年增收节支超亿元,被评为辽宁省农村能源建设先进市。 2、秸秆综合利用模式。阜新粮食年产量15亿公斤左右,其中70%以上为玉米,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20亿公斤。2009年,阜新市农作物秸秆青(黄)贮6.5万窖,秸秆气化站6处,大中型沼气池45座,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40%以上。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一是农作物秸秆通过青(黄)贮、氨化饲料化,发展草食畜牧业;二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食用菌;三是农业机械粉碎后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四是农作物秸秆通过气化炉裂解产生可燃气体供给农户。 3、种养加复合模式。阜新市彰武县五峰镇,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特点和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条件与经验,创造出一个适于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五峰模式”。一是五峰镇扩大甜玉米种植面积,为辽宁金禾实业有限公司的保鲜玉米深加工项目提供原料,打造了甜玉米种植―保鲜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二是发展黄牛饲养,为福元公司屠宰、初加工肉牛提供牛源,为清河门皮革加工基地提供牛皮原料,打造了肉牛饲养―肉牛屠宰加工产业链条;三是实现农业和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打造了甜玉米种植―秸秆青贮―肉牛饲养产业链条;四是实现清洁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打造了养牛―牛粪―沼气―照明(燃料)、沼肥产业链条。 4、林下种养模式。阜新在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同时,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实施了林下种养。由最初的林粮、林草等常规模式,逐渐开发出了林药、林菌、林烟、林下养殖等20多个高效、高产和高附加值的发展模式。涌现出如阜蒙县太平乡林烟模式、王府镇林瓜间种、海州区林菌间种、彰武县林下养鹅等一批产业典型。2009年,阜新林下经济开发实现产值8.5亿元,农民增收由最初的200多元提高到630元。 5、农业园区模式。阜新经济转型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突破口,以农业园区为载体,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较高科技含量和多层次的园区发展格局。以双汇等加工企业为龙头,建立养殖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发展链条;建成了沿101公路、阜沈公路、阜锦公路、阜锦高速公路布局的线状园区带,各类农业园区和小区达322个;建成了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龙头沿城市外环布局的环状园区带,经济转型农业园区达20个,设施农业小区达55个、各类种养棚舍达5400栋。阜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被批准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及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同时,阜新与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建成了奶牛、杂粮、食用菌、蔬菜、林业等10个产业研发中心,引进推广新品种112个、新技术18项。 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必须要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长效发展。 1、加大宣传,转变观念。无论是农业增效还是农民增收,农户参与都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由于农户农业循环经济的观念意识缺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要转变农户的思想观念,强化农业循环经济意识,引导和教育农民积极参与。根据农村的特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标语、宣传车、村务公开栏、科技入户、典型示范工程等途径,开展多层次、多样式的宣传,将农业循环经济新理念有效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营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2、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农业循环经济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需要具备一定农业知识和技术的农民。然而,我国农业生产者文化素质不高。因此,需要“政府、市场、企业”多方协同,加大培训投入,建立农民技能培训网络,引导农民参与培训。发挥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使农户得到科学用药、合理施肥、保护性耕作、立体种植和间作套种、生态畜禽养殖、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地节水技术等应有的技术指导。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更好地适应农业循环经济的需要。 3、确保多渠道资金投入。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与农民收入的波动性,农村信用环境欠佳,使得资金问题成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瓶颈。因此,需要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政府财政、银行信贷、社会资本投入力度。争取国家、省级的农业投入,加大市(县)本地财力的投入。推动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增加信贷投入,重点支持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畜牧养殖、生态建设。鼓励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型企业等投资主体参与农业循环经济项目。 4、发挥政府管理与服务职能。政府应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基层政府的职责范围之内,把资源和环境作为硬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应加强组织领导,进行规划引导。阜新已率先成立了“农业循环经济领导小组”,编制了《阜新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管理办法(暂行)》、《阜新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阜新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应采取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对环境污染、农药超标、化肥过度使用的可采取限制性政策,对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沼气工程的给予鼓励性政策。 城市型农业论文:发展城市型现代农业的融资思路 摘要:城市型现代农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农业,城市型现代农业的建立,需要资金的强有力支持,拓宽融资思路,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建立新的筹资方式,是解决现代城市型农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融资渠道;工商资本;信用社改制 城市型现代农业是依托城市,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为目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形态更高的农业。城市型现代农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农业,城市型现代农业的建立,需要资金的强有力支持,特别是农业自然条件较差,农业基础建设比较薄弱的地区,建立城市型的现代农业,就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如何解决融资问题,便成为发展城市现代农业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当前,大多数地区农业投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农户的投入、政府的财政和各专项支农资金的投入、信贷投入。由于各种原因,上述三种渠道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为此,必须拓宽融资思路,通过对正规金融、政府财政和民间资本的整合,通过体制创新和政策创新,建立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和筹集资金的方式,解决现代型城市农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一、以土地流转为主要形式的融资方案 从我国沿海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农业投资的回报率并不一定比工业低。例如,根据对浙江省的调查,其农业收益率一般在20%或者更高,基本接近、甚至超过工业的收益率。正是由于农业有着较高的投资收益,才吸引了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开发。吸引工商资本参与地方城市型现代农业的建设,要以土地的流转为前提。具体做法可以有如下几种选择: (一)成立农地开发公司,通过农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实现农地经营权的集中 成立农地开发有限公司,一方面将不想种地但又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的农户的土地,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有偿转让集中起来,另一方面将已经脱离农业生产并在非农产业就业甚至在城镇定居的农民的承包地,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租让或有偿转让集中起来,统一进行管理并出租给愿意从事农业开发的工商企业。 农地开发有限公司可以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村或乡镇范围内的农地开发有限公司,其主体由村或者乡镇范围内的经济组织构成。这种公司可以是隶属于村或者乡镇政府的经济组织,也可以是不受村或者乡镇政府管辖的独立经济组织。第二种是直接由工商资本自己成立的农地开发有限公司。农户土地经营权向这两种公司的集中,可以采取间接出让的办法,即农户将承包土地的经营使用权作价,间接出让给乡村农地开发有限公司;也可以将承包土地的经营使用权作价,直接出让给工商资本自己成立的农地开发有限公司。 在现实中,出让土地经营使用权的农户,是选择间接出让土地经营使用权的方式还是选择直接出让经营使用权的方式,主要看哪种方式更有利于保护出让农地的农户利益。从出让方即农户的角度考虑,直接出让的方式更能保护农户的利益。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土地经营权出让方与受让方可以直接面对面地协商制定受让价格,提高整个受让过程的透明度。而采用间接受让的方式,由于增加了一道中间环节,即出让土地经营使用权的农户与农地开发有限公司之间的土地受让过程中,农户面对的不是工商资本而是一个中介组织。这样一来,农户土地经营使用权受让收益中的一部分将流向中介组织。受此影响,中介组织与农户的关系就有可能演变为利益对立的关系,反映在具体的受让过程中就是,中介组织会尽可能地压低受让价格和抬高向工商资本的出让价格,从中谋取更多利益。 但是,从受让的角度考虑,工商资本如果采用一对一,即逐一向农户谈判、签约的方式获得土地的经营使用权,将大大增加谈判费用和成本。因此,出于节约费用成本的考虑,工商资本宁愿选择间接的方式取得土地的受让。转让农地经营使用权方式的选择是市场行为,应尊重市场的选择,而不应进行行政干预,更不能体现政府的意志。 (二)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形式直接与工商资本结合 除了直接和间接出让土地的经营使用权外,市场经济还为其他形式的土地经营使用权的集中创造了条件。例如,农户可采用以土地经营使用权入股的形式,直接与工商资本结合,参与城市型现代农业的开发和建设,例如与工商资本一起成立现代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与第一种融资形式不同,在这里,出让土地经营使用权的农户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他们可以直接介入公司的生产,并按照股份有限公司的章程行使自己的权力和履行自己的义务。例如,股东有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表决权,有权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股东从企业获得的收益是土地的逐年分红收益,而不是出让土地经营使用权的一次性收入。采用这种形式,既可以充分发挥股东的生产积极性,也可以减轻工商资本购买土地经营使用权的资金支付压力。这里需要提出注意的问题是:第一,入股土地的股份作价要合理,否则农民不会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转让土地的经营使用权。第二,坚持按照股份公司的规章制度办事,尤其要根据制度的安排,进行正常的股份分红和保护股东的权益。否则,土地经营权的集中就会因缺少基础而不具有可持续性。 (三)村或乡镇公共土地的经营使用权直接出让给工商资本 公共土地从产权性质来看,均属村镇所有,没有承包到户,所有权和经营使用权结构比较简单,便于流转。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从事农业开发,包括养殖业、林业、休闲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 总之,在进行土地流转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其中最突出和重要的是,要尽量避免依靠政府动员和行政手段实现土地经营使用权的集中,更要避免一些村庄或乡镇行政组织,借土地经营使用权集中和进行流转的时机牟取私利,或者损害农民的利益。 二、推进信用社改制和建立以小额信贷为基础的融资方案 从农村信用社获取贷款,是发展城市型现代农业融资的一条重要渠道。 目前,农村信用社向农户发放的小额信贷,是从国外引进并经过在国内农村地区充分实践后,被证明是有效支持农业和农户经济发展的一种金融服务形式,特别是在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它做到了信贷资金直接进村入户,使发放贷款的对象更明确,针对性更强,在地方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从地方还是从全国农村的金融发展来看,信用社是农村地区主要的支农金融机构,信用社开展的小额信贷金融业务,是真正有效支农的金融业务。因此,深化信用社改革,依托信用社的小额信贷支农金融服务,通过对小额信贷制度的不断深化和创新,可以建立推动地方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融资平台。具体做法如下: (一)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 地方农村信用社要想实现增资扩容和壮大资金实力,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和办法。农村信用社是目前农村地区,尤其是乡镇以下农村地区惟一向农业和农民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尽管农村信用社为地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但不能因此而忽略其自身存在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得到彻底解决。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第一,可以通过股份制改造,吸收民间和社会资本,实现其增资和壮大资金实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第二,不仅可以避免地方民间资本流出地方,而且还可以吸纳大量的外地资金,为地方发展服务。第三,可以在中央和省市级政府的支持下,改善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状况,提高资产的优良率和自有资本的充足率。而在多种改革形式中,将信用社改制为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二)调整小额信贷金融服务的投向和规模 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各个地方的发展情况看,小额信贷在实践中都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形式,仍然需要在当前和今后的金融发展中继续坚持。对于地方来说,将小额信贷金融服务与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结合起来的关键,是要根据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相应地调整小额信贷金融服务的投向和规模。具体做法:一是小额信贷的投放要向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倾斜,例如向设施农业和养殖业、休闲观光农业、园艺农业倾斜,重点满足这些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要在资金投放的规模上,适当放宽数量限制。现代农业是资金密集的农业,对资金的需求数量要大大超过传统的种植业。如果仍然坚持小额信贷的资金投放标准,即每笔一般在2000元左右的话,很难满足现代农业项目建设的需要。因此,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适当将每笔小额信贷的资金投放规模提高,同时扩大和推广联保贷款,以适应种植业以外的农业发展对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提高的标准视地方的发展需要来定。 三、创建农村开发投资基金 地方政府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专门建立了财政担保基金,旨在解决农户由于缺少贷款抵押而面临的贷款难问题。应该说,财政担保基金的建立,对于缓解当前普遍存在的农业贷款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财政担保基金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第一,如果财政担保基金担保的农业项目失败,金融风险就会转变成财政风险,直接威胁到政府的运转。第二,财政担保基金担保的农业项目,大多数是规模比较大的项目,而对于规模经营比较小的现代农业生产项目则很少能够照顾到,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满足绝大多数中小农业开发项目的需要。第三,财政担保基金主要由财政资金构成,不允许有其他资金进入,也不允许与民间资金结合。在地方财政实力比较弱的情况下,财政用于建立担保资金的投入将是有限的,而且,在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方面并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 鉴于财政基金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建议地方政府在现有财政担保基金的基础上,将这部分资金从财政中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农村开发投资基金,并吸收民间资金入股。农村开发投资基金的主要金融活动有两个:一是对城市型现代农业的融资项目进行担保,从而使这些项目能够从农村金融机构那里获得需要的资金;二是对农业和农村的生产项目直接进行投资,用投资获取的利润来确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四、几点建议 发展城市型现代农业的融资方案和实施,不仅涉及到像土地流转这样政策性很强的问题,而且也涉及到民间金融浮出水面和农村信用社改制等深化改革的问题。因此,融资方案的制定者不仅要在战略上对包括土地和金融政策在内的农村发展政策有深入的认识,有灵活运用政策的高超技巧,有对现行体制进行改革和突破的胆略和雄心,更有建立适应未来经济发展政策和体制框架的远见卓识,而且要在战术上制定出有利于当地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 政策和措施。为此,我们建议: (一)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创造条件吸引工商资本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进行深层次开发,对于建立地方城市型现代农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第一,与小农相比,工商资本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再融资的能力,可以满足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进行规模生产和开发,并取得规模经营收益。第二,工商资本,尤其是科技型的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从事开发生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的过程,有利于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改造和提升农业的综合竞争力。第三,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进行开发,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所需要的资金,而且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将工业化生产的管理方式引进农业生产领域,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进行全过程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管理效率。第四,城市型现代农业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副食品和观光、休闲服务的农业,其生产活动始终与最终消费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解决农业生产者进入商品市场难和渠道不畅产生的风险问题。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进行深层次开发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要能够进入土地市场进行流动。因此,地方城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要首先解决土地要素流动性差的问题,要在体制和政策创新的基础上,推动和发展土地要素的流动,在土地要素的流动中,完成现代农业对传统农业的替代。根据新的土地承包法,在非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高比重、农民收入中来自工资性收入占较高比重且恩格尔系数比较低的农村地区,应在体制和政策创新的基础上,鼓励土地经营权的有偿转让,鼓励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以便在土地流动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二)加快农村信用社转制步伐 在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中,通过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区域性的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吸收大量民间资本入股,达到扩充资本和壮大金融实力的目的。农村信用社向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制,目的主要是解决当前信用社产权不清、经营机制不顺和资本不足、不能有效支持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后,其运行机制和运行目标都将发生变化。商业性金融机构要更好地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就必须在大的发展环境方面进行制度、政策和金融产品方面的创新。例如,通过建立必要的金融服务制度,规定其金融投放总量中有多少百分比的资金必须用于现代农业的建设;或者在其资金投放总量中,有多少百分比的资金必须用于小额信贷金融服务,支持现代农业发展。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其对现代农业提供金融服务,如根据服务现代农业的实际情况,给予支农信贷财政贴息和专项补助等;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引导流出农业和农村的资金回流农业和农村。 (三)加紧对建立民间中小金融机构的可行性论证和筹建的前期准备工作 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深化的进程来看,国有金融机构独家垄断的格局必将打破,多种所有制和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会共同出现在同一个金融市场,并通过相互之间的补充,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央行已经明确表示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某种制度创新,允许民间资本通过参股国有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甚至在符合商业银行法的基础上组建私人中小型商业银行的途径,允许民间资本浮出水面,给予其合法开展金融活动的空间。有些地方是否存在有组织的民间金融机构或者“地下钱庄”,不能给予一个肯定的回答,但是,从大量民间资本存在这一现象,可以肯定许多地方存在大量的民间借贷行为。如果没有这些民间借贷在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地方的民营经济也不会发展到今天。一方面存在大量的民间资本,另一方面存在大量资金需求,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并赋予其合法经营的纽带,就是金融创新。因此,地方政府应该从现在起就要高度重视民间金融的发展动向,摸清民间金融的基本情况,紧跟国家金融改革的方向,有重点地培养金融方面的一些专门人才,并对地方金融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有重点地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的借贷行为,为日后时机成熟时建立民营和私营中小型商业银行创造条件。 城市型农业论文:生态旅游农业是推进资源型城市农业产业化的可行选择 生态旅游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性产业。这种新兴产业外向型强、关联度高、增长快、拉动广,是符合现代产业发展趋势的朝阳产业,对发挥资源型城市资源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巨大的现实推动作用。随着国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生态旅游农业在资源型城市农业产业化上大有可为。 一、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打破资源型城市农业基础束缚的有效途径 受资源开采理念和技术手段限制,资源型城市开发往往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对耕地、草原、植被的破坏尤为严重,这些因素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农业经济不可能走常规发展道路,必须在精细化、集约化发展上谋求新的突破。生态旅游农业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景观的深层次开发与旅游业延伸交叉,寓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可有效提高农业科技普惠率和农副产品商品率,且其所创造的良好环境、农村特有的民俗文化等无形产品转化成比较可观的旅游经济收入,可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最大化地创造财富。 二、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发挥资源型城市农业比较优势的理智选择 依托资源开发和产业集聚,资源型城市往往成为区域的中心城市或副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市民人均收入较高,消费拉动力较强,这为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市场空间和充足的社会开发资金。同时,资源型城市农业属于城郊型农业,大多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科技水平,交通、水电等配套设施较为完备,这也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改善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生态旅游农业是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渗透,不仅可衍生出丰富的农产品,而且具备休闲娱乐、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及美化环境等综合效用。由于产业本身倡导绿色化、环保化,使其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由于过分施用化肥、农药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充分发挥其维持生态平衡、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协调人与自然体系的功能,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推进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方式 生态旅游农业能够促进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加工业、建筑业等相应产业发展,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生态旅游农业强调生产性、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和商品性的融合,在生态旅游农业推广过程中,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不仅可以使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得到改善,大幅度增加产品附加值,而且通过示范培训,能够普遍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培养造就具有一定科技水平、能基本运用现代技术、了解社会信息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笔者认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应主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科学规划,优化生态旅游农业布局。要坚持高起点规划,按照“旅游开发、规划先行”的工作思路,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合理开发、体现特色、有效利用、科学保护”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编制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生态农业功能区。要突出规划的科学性,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符合资源型城市本地可持续发展综合规划的基本框架。要突出规划的整体性和长效性,严格按规划建设。同时,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优化生态资源为开发前提,尽量保持原生态,避免对生态环境的二次破坏。 二是突出生态功能,彰显生态旅游农业特色。特色是生态旅游农业的魅力所在,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竞争力。要遵循“差异产生效益”的发展原则,树立“民俗文化就是资源、特色品牌就是客源”的理念,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色”,利用当地特有的农业资源优势、特殊的农业文化底蕴、特别的农业产业景观,精心做好“吃、住、行、游、娱、购”六篇文章,走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的综合配套开发之路。要注重体现休闲性和参与性,重点发展集疗养度假、观光赏鱼、采摘垂钓等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建立乡村休闲民俗农庄,让游人住农家屋、品农家菜、干农家活、采农家果,充分享受乡村风情和民俗文化。 三是突出科技含量,打造生态旅游农业精品。生态旅游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要求经营者要富有科学文化知识,精通农业技能,善于经营和创新。在实际工作中,要强化科技引导牵动作用,加大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发力度,实现农业与科技双向拉动。要以“立足城市自然资源、汇聚现代农林科技、展示未来自然田园”为主题,着力打造一批高科技精品观光农业园区,使农业科技与休闲观光有机结合起来,为科研工作提供农业高科技研究场所,充分展示农业科技新成果,满足游客休闲娱乐、开阔眼界、学习参观的需求,满足农业启蒙教育、科学知识普及、亲体农耕活动的需求。 四是突出扶持培育,壮大生态旅游农业规模。政府支持和引导是资源型城市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重要支撑。要建立完善“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着力培育重点基地和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优势产业规模,尽快形成生态旅游产业带和产业链。政府每年应安排若干建设用地,解决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必需土地问题;金融机构应逐步把休闲观光农业区建设纳入信贷支农项目,在贷款要件、贷款利率上给予一定倾斜。同时,要制定民营资本参与生态旅游农业建设的优惠政策,鼓励其以协作、参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建设,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 五是突出营销推介,叫响生态旅游农业品牌。营销是观光农业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是提高生态旅游农业品牌知名度、争夺客源市场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加强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打响特色牌、生态牌、旅游牌,以高品质、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增强吸引力、提高竞争力。要努力拓宽对外宣传领域和渠道,通过农事节庆、节会等活动,增强对外宣传实际效果,进一步提升本地生态旅游农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叫响生态旅游农业品牌。 城市型农业论文: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两型农业”的禀赋分析 [摘要]发展长株潭“两型农业”具有重要意义。要积极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的现代农业建设进程,需要了解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代农业的禀赋和基础条件。本文从生态环境保护、现代农业基础、综合经济实力、科技人才基础、体制机制基础等五个方面分析了长株潭“两型农业”发展的禀赋。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 两型农业 禀赋 一、问题的提出 “两型农业”是“两型社会”的外延,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建立“两型农业”,就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和生态损耗强度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效保护、改善环境为内容,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长株潭要率先发展“两型农业”,需要明确禀赋要素,发挥“两型农业”建设的有利条件。 早期关于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大都认为,丰裕的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潜在财富,可以便利地被转化为资本,丰裕的自然资源为经济起飞提供了很好的支持。Habakkuk(1962)、wright(1990)、David(1997)、De Ferrantietal(2002)等认为,自然资源的丰裕使美国获得了更高的生产率。Gylfa-SOn Thorvaldur(2001)发现,挪威因成功管理了丰裕的自然资源而实现了经济繁荣。不过,Auty(1993)第一次提出了“资源诅咒”(即丰裕的资源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和“荷兰病”概念。Sachs Warner(1995,1997,2001)对“资源诅咒”假说进行开创性的实证检验。本文拟对从基础要素和高级要素两个层面来探讨“两型农业”的禀赋,为推动长株潭地区乃至全国“两型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农业”建设的禀赋分析 1、长株潭城市群建设“雨型农业”的基础要素分析 (1)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是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载体 发展两型农业必须提升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节约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得到推广和普及,进一步增强了长株潭环境的承载能力。一方面减轻了农业对资源的需求压力,另一方面治理以前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环境新的破坏。 第一,长株潭城市群区位和资源禀赋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丰富优质的自然资源保障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有了一个稳定的基础;反之,资源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系统。自然资源影响产业时空布局。长株潭城市群水光热生物资源是丰富的,具备发展两型产业的自然条件。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适宜于发展农业。长沙农副产品较为丰富萁中宁乡猪、浏阳黑山羊、浏阳金桔等享誉中外。长株潭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069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4.7%,具备较强的环境承载能力。 第二,两型农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已上报国务院,2008年关闭、停产、退出污染企业594家;国土资源部批复了株洲35平方公里重金属污染耕地的处置方案;长沙在大河西先导区实施了“大部制”改革,开展了首批排污权交易试点;湘潭市规模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已从2007年全省第10位上升到了第2位。 (2)现代农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经验和现实基础 第一,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业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长株潭地区农业生产水平优于全省平均水平,粮食、生猪产量占全省20%以上。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产品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生猪生产为龙头,集产前种苗供应、产中饲料、兽药、疫苗供应到产后猪肉贮运加工、皮革制造、副产品利用及猪粪生产复合肥为一体的生产体系。 第二,农业结构调整有新的突破。现代农业的形态不断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如长沙的四大产业带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34%。畜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42%提高44%。据统计,2008年,仅长沙市就有各类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农家乐、度假村、休闲垂钓基地300余处,闲观光农业收入超过亿元。其经营收^占农村经济的比重逐年攀升。工厂化农业已经初具规模。工厂化种养殖面积在不断增加,产值也增长迅速。 第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农产品市场广阔和农产品流通顺畅。农副产品资源较为丰富为长株潭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长株潭形成肉食品加工产业带。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农产品销售网络不断拓展。长沙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造、新建“农家店”938家,建设村级农资服务站1450个,全市农资统销分购、集中配送、连锁经营的新型农资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建成。 第四,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提高。农业机械逐年增加,先进适用农机具逐步普及(见表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见表2)。2007年长株潭旱涝保收面积达403.12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达126.17千公顷。 (3)长株潭城市群的综合经济实力是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长株潭城市群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投资和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外贸进出口稳定增势,财政收入持续增收,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作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综合实力显著,发展优势突出,聚散功能强劲,为长株潭两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第一,经济实力和增长潜力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农业”发展。近年来,长株潭经济具有显著的综合实力和较强的增长潜力。从增长方面来看,2004―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5年GDP增长速度分别为14.7%,14.0%,14.1%,15.7%,14.5%,年均增长14.6%,比全省年均12.6%的增速快了2个百分点;比全国年均10.82%的增速快了3.7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长株潭经济增长潜力巨大,目具有互补性。 第二,产业基础和结构优化有利于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农业”发展。产业基础雄厚,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的分工有着明显的互补性。2008年长株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562.99亿元,占全省43.8%。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08年长株潭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8.21:52.49:39.30(同期全省为18.01:44.19:39.00),因此,可以说,长株潭结构高级化水平较高,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保持对国民经济的有力支撑。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初见成效,具有建立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产业基础。在三次产业中,符合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高新企业古有较大比重,而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长株潭集中了全省大部分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五大行业增加值过百亿。“十五”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39.2亿元,占全省总量的61.7%。 第三,消费能力强,具备两型产业发展的基础。截至2007年。长株潭城市化水 平为50.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9%。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品质好、有利于健康的绿色食品,肉蛋奶、精品水果、蔬菜以及无公害食品在人们的食物结构中所占的比例逐渐提高。两型农业可以为城市提供新鲜、卫生、无污染的农产品,满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要。消费升级和绿色消费品的基本理念已经形成,也有这样的现实需求。从消费来带动投资,带动经济发展,带动“两型社会”的建设是有非常重要的现实需求基础。 第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升高。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流动,到城市落户、经商、办企业。长株潭城镇化率为81.40%,高于全省58.61%的平均水平。长株潭地区招商引资、进出口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明显成效,开放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三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占全省的60%以上,三市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80%左右。 2、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农业”的先进要素分析 (1)长株潭城市群强大的科教、智力资源是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支撑 第一,智力资源储备充足,能够不断运用到农业中来。长株潭拥有密集的科教和智力资源。聚集了全省90%以上的科研人员和80%以上的科技成果,不少科研成果达到了世界水平。在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促进经济增长、科技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处于领先位置。长株潭拥有59所高校,9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两院院士达45人,有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49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科教和智力资源可以为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和科研人才。同时还可以开发农业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也可以将工业的科技运用到农业上,促进长株潭“两型农业”的发展。 第二,科教实力雄厚,具有发展两型农业的科教条件。其一,长株潭农业科技研发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湖南农业科学院就有13个研究所(中心),以及3个国家级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各龙头企业科技资源储备丰富、人才资源雄厚。金健米业、亚华种业、隆平高科等企业还启动了“博士后流动站”。其二,农业科技服务能力迅速提高。目前,仅长沙市就有农技推广服务机构242家。科技助农直通车工程和“双百”星火科技富民工程,每年培训农民30万人次,推广农业技术150项左右,推广新品种200个以上。其三、农业科技的领先研发与快速推广不断促进长株潭农业科技进步,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高于湖南省其他地区。在2007年各市州科技进步总得分排名中,长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分列1至3位。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各市州支出总和的70.6%,地方政府科技拨款占63.2%,R D经费支出占76.6%,大中型工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56.5%,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55.9%。随着科技环境不断改善,人才制度更加灵活有效,吸引优秀科技人才能力越发突出,科技资源的洼地效应将更加凸显。 (2)体制机制创新是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制度保障 第一,创新城乡统筹体制。发展长株潭“两型农业”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城乡差距过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在长株潭实施创新城乡统筹体制,有利于去除造成城乡差距的根源。通过城乡统筹工程,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大力促进农村人口转移,着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显得非常迫切。 第二,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创新是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保障。例如,株洲启动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集体土地流转等试点;湘潭开展了基础设施建设债券融资、土地征转分离等试点,已经实现了长株潭1300万居民共享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长株潭城市群实施以交通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工程,已经形成了长株潭海陆空交通网的集散畅通。 第三,其他方面的制度创新。长株潭实施了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为“两型农业”发展提供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金融服务和支撑体系。湖湘文化的底蕴深厚,也具有发展两型产业的文化基础。比如,长株潭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很具备这样的优势,湖南人非常有“敢于担当、敢于天下先”的精髓。 三、结论与政策 1、结论 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中发展两型农业,具有优越的基础要素优势和部分先进要素的条件,但是这些基本要素只能提供脆弱的、转瞬即逝的发展能力,而且不能禁受要素成本、贸易和政策等方面的波动。为防止静态效率变成动态无效率,需要进一步发挥先进要素的作用。创造先进要素应当成为长株潭发展两型农业的首要任务。 2、政策建议 要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农业”建设,应做好以下几点:充分发挥长株潭城市群的工业优势,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充分发挥长株潭城市群的科教资源优势,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紧紧抓住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紧紧抓住“两型社会”改革的历史性机遇,突出建成一批农业的重大基础和产业发展项目;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化相结合,继续生态环境保护,突出“两型农业”项目,瞄准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对内对外合作步伐。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高校科研管理方式的创新途径 摘要:我国高校不断发展,校内的科研管理逐渐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科技不断发展,传统的科研管理方式不能与时代相适应。因此,高校需要将转变观念,创新科研管理平台,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完善高校科研管理方式。基于此,本文就高校科研管理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更多创新科研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方式创新;途径 科技发展对高校科研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高校科研管理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高校科研管理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例如科研项目投入、科研转出以及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等,这些都与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要有完善的科研管理方式才能应对。但是就目前的高校科研管理方式来看,其内部存在一些不足。为此,下文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一些建议。 一、高校科研管理现状 1.科研人员队伍不集中 从我国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来看,科研管理体制与高校人事管理体制之间缺乏科研队伍整合的手段和相关的凝聚机制。在普通高校中,本科生加上研究生学生数量较多,但是与之相关的科研人员比较分散,而且在高校之间、学院之间的科研合作交流机会较少,科研队伍整合困难。也就是说,在高校各个学科之间开展交叉研究不容易实现。该种问题主要表现为科研课题零散,科研创新潜力不能发挥。 2.科研成果市场引导机制不完善 我国高校中科研机构的管理方式为分散式管理,科研机构在不同学科和不同院系中没有直接的联系。在这样的基础上,高校不能组建出优秀的科研团队,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在一些前沿课题上的研究。另外,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高校科研机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一些科研成果缺乏一定的市场信心引导,导致很多高校的科研成果只能处于市场鉴定环节,不能发挥出市场价值,因此也就导致科研成果没有创新力。 二、创新我国高校科研管理方式的策略 1.创造创新环境,更新陈旧理念 高等学校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基地,高校科研发展带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而对于高校科研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研究上的创新。高校是人才与知识成果产生的重点地方,负责为人才提供相应的科研环境,激发其对科技的敏感性。在高校要创造创新的科研环境,需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是制度环境。要想实现科研管理创新,需要以科学发展规律为依据,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对科研政绩不去盲目追求,在科技研究中保持一个长久的发展观念,对于短期利益不片面追逐,并且倡导自由意志探索,实现高校科研工作者能够在大环境中悉心研究。第二是条件环境。科研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当面对项目资金不足的状况时,高校可以对科研项目进行支持,保证科研工作者能够顺利开展科研工作。第三是学术环境。高校中科研成果的创新来源于学术之间的交流与各国院校之间的学术交叉,因此,高校需要为各项科研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实现科研人员思想上的交流。 2.科研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 青年科研人才是高校科研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要不断加强科研人才的专业业务培训,使其提升业务创新能力。第一,实现青年科研人员的继续学习,为其学习提供先进的条件,帮助他们实现有计划的出国学术学习,将青年科研人员推送到实力比较强的高等院校中深造,同时需要在高校中开展短期的科技培训,及时补充新知识;第二,为青年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提供机会,例如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国际学术团体活动,在学术交流中开阔视野,活跃科研思路;第三,鼓励青年科研人员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对科研人员委以重任,帮助他们在真实的科技研究中成长并实现自身价值。 3.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 科研管理的理念、制度的落实关键在于科研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力度。在普通高校中,科研创新的主体部分是教师,教师在高校科研管理中担负着科技服务社会的重任,因此,教师在实际的科研管理中要真正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对科研动向进行总体把握。科研管理的实际就是一种社会性服务,而科研创新的实际目标就是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并在社会中实现经济效益。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除了一些客观因素之外,还与高校中整个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密切相关。优秀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能够对政府各级部门出台的发展规划进行落实,并且对高校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在相关项目质量申报方面作用突出。科研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敬业精神,还需要有一种求实创新的工作态度。高校在科研管理中只有做出科学的决策加上科学的管理,才能对高校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实现科研目标。综上所述,科技发展促进高校科研管理方式创新。因此,要想实现高校科研管理的方式创新,就要对其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制约科研管理方式进步的核心因素,提出创新科研管理的方式,在高校中创造创新环境,更新科研理念,建立科研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全面实现高校科研管理方式的创新。 作者:陈天丽 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有形建筑市场监督管理方式创新 一、有形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不公平竞争 有形建筑市场建设完成之后,招投标工作都应该在这个市场中进行,然而,由于不公平竞争的存在,导致很多的招投标活动分散经营,最终影响到了一些有实力的交易服务机构的发展。另外,各个部门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十分注重本部门的利益,这样就会导致监督管理工作的分散,从而影响了监督管理的质量。 (二)资源闲置的现象比较严重 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在组建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样才能保证设备、设施、办公用房的建设完善,然而对于一些冬季比较寒冷的地区来说,建筑工程建设存在着淡季和旺季之分,当处于淡季时,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就会被闲置起来,从而导致资源、人才等出现浪费的现象。 (三)交易服务收费标准不统一 对于不同地区的有形建筑市场来说,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是不相同的,而且服务收费标准也不统一,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有形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方式不完善造成的。由于疏于管理,就会出现胡乱收费的现象,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阻碍有形建筑市场的发展。 二、有形建筑市场监督管理方式创新的措施 (一)建立新型的有形建筑市场运作模式 在传统的有形建筑市场中,运作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这使得监督管理的效果受到了很大的阻碍,由此,对运作模式进行了改变。在新型的有形建筑市场运作模式中,仅设置一个机构,这样就减少了工作人员;在一个城市中,仅设置一个有形建筑市场,从而更加方便的进行监督和管理,提升监督管理的效果,规范有形建筑市场的发展;对于淡季和旺季资源闲置的问题,实行互补的发展模式;监督管理部门要制定规范的交易服务收费标准,尽量的使各地都达到统一。另外,监督管理部门在对有形建筑市场进行监督管理时,要坚持行业监督及法律监督相统一。 (二)强化有形建筑市场运行的行政监管与法律监管 我国的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于此,我国的有形建筑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必须开展强有力的管理。在有形建筑市场运作的过程中,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利用职能加强管理,这样才能使投资者的权益受到良好的保障,同时,项目的经济效益也会得到维护,因此,政府必须要加大市场监管的力度,发挥行政监管的职能。政府的管理属于宏观管理,有形建筑市场自身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比如纪检部门、监察部门等,在过去,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处于被动的状态,现在,监督管理部门要主动的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将工作的重心变为事前控制,另外,对于招投标工作,还要加强对现场的法律监督,这样才能保证招投标工作的质量。 (三)提高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 在对有形建筑市场开展监督管理工作时,方式的创新离不开工作人员的素质,只有具备较高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工作人员,才会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创新性的发展。有形建筑市场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提高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比如培训、讲座等,通过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可以有效地实现监督管理方式的创新,并且保证有形建筑市场健康发展,同时,为各类工程建设交易提供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交易服务平台。 三、结论 对于国家来说,有形建筑市场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是符合国家市场规范运作的政策的,而且还可以促进国家廉政建设的发展。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有形建筑市场的规范发展,有利于为工程建设提供一个公平的交易平台。不过,有形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还存在着问题,影响了作用的发挥,因此,对监督管理方式进行了创新,并制定了配套的管理措施,从而有效地的加强了对有形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保证了有形建筑市场的规范发展,规范了建筑行业的招投标行为。 作者:客雪梅 单位:绥化市明水县建筑工程管理处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协作性的公共管理方式创新 在组织网络时代,协作性公共管理(collaborativemanagement)是公共行政的新兴领域。协作性公共管理不仅局限于传统的“中心—边缘”社会治理,政府间的协作也被赋予更多新内涵,协作既存在于强调政府层级的纵向环境中,也存在于参与者是地方并代表社区内多种利益的横向环境里。[1] 一、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理论叙事 追溯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渊源,罗伯特•阿格拉诺夫和迈克尔•麦圭尔认为协作性管理理论演变脉络主要有三种:古典的管理范式协作机制、网络管理和美国“合作的联邦主义”。但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可从反思传统公共行政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政府治理理论系谱尤其是整体性治理的协调观,并上升到网络管理的高度来探讨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理论演变脉络。 (一)反思传统公共行政 古典的管理范式协作机制建立在通过等级制度、一系列严格的命令以及分散的组织实体内部的管理来进行的协调之上(Manadell1988)。阿格拉诺夫和麦圭尔指出,协作性的公共管理处在从传统官僚体制的概念到后官僚体制的范式转变的前沿,传统官僚体制强调对工作的金字塔型的控制以及使工作最大限度地专业化,而在后官僚体制范式中,建立在市场式的训诫之上的新的交易形式取代了外部的监督。[2]巴顿引用州际协议实践经验来反思传统公共行政,他指出,州际协议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科层控制,它提供一种州政府间的“权力共享”(sharedpower)的途径。[3]新公共管理运动要求政府和公共机构将公民当作客户来积极回应,要求公共服务机构具有效率和效能。但埃瑞•维戈达(EranVigoda)质疑这种回应性忽视将公民看作伙伴关系并开展有效协作。 因为回应是对公民需要的被动、单向的反应,而协作则代表一种更为积极的、两方或多方的双向参与活动。协作代表着一种价值观,每一位参与者都不是纯粹的仆人或主人,而是公共事务舞台上的参与者。[4]当前流行的新公共服务机制构建,越来越注重解决除效率、效能外的社会福利和公共物品的公平配置等主流民主行政价值,越来越注重由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以及公民组成的各种不同参与者之间的社会协作。协作性公共管理战略的提出,正是顺应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趋势,对“科层制”和“回应性”等传统公共行政理念的挑战和超越。 (二)整体性治理的协作观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应对政府治理上出现的“碎片化治理”(fragmen-tationofgovernance)困境,西方主要国家掀起整体政府(wholeofgovernment)改革运动,旨在通过横向和纵向协调的思想与行动以实现预期利益。[5]在整体治理理念中,协作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希克斯曾于2004年将整体性治理分为协调、整合和相互渗入(increasingclosenessandmutualinvolvement)三个阶段:协调阶段指向于政策议题纳入考虑、政策对话、联合性政策规划与制定;整合阶段则注重联合性执行,并构建无缝隙规划(fullyseamlessprogrammes);相互渗入阶段通过深入合作,逐渐走向策略联盟、同盟或合并。[6]从希克斯的整体性治理阶段观可见,在整体性治理过程中协调处于非常核心的位置,事实上整合阶段也以协调为主,即“实际行政或执行时的协调”。笔者认为,希克斯的整合性治理中的协调观,和阿格拉诺夫和麦圭尔认为美国“合作的联邦主义”作为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理论来源的观点是相符合的。阿格拉诺夫和麦圭尔甚至认为,美国“合作的联邦主义”及随后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政府间关系与管理,在联邦矩阵内运行,可能是最持久的协作性问题解决模型。[7]因此,协作性公共管理和整体性治理中的协调实则内容差异并不大,作为整体性治理中的根本治理机制和深层协作内核,是实现“碎片化治理”的重要解决之道,更是实现政府治理工作逐步走向整合和策略联盟的重要路径。 (三)网络化治理与政府协作 作为政府治理系谱创新模式和整体政府的大范畴之一,网络化治理(Govern-mentbyNetwork)被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认为是公共部门管理的最新形态,他们指出,网络化治理象征着世界上改变公共部门形态的第三方政府、协同政府、数字化革命和公民选择等四种有影响的发展趋势正在合流,将第三方政府高水平的公私合作特性与协同政府充沛的网络管理能力结合起来,然后再利用技术将网络连接在一起,并在服务运行方案中给予公民更多的选择权。[8]周志忍认为,“网络化治理”和“跨部门协作”(Cross-agencyCollaboration)同属于整体性政府的大概念之内,而合作的“跨界性”是整体政府的核心特征之一,跨界又有多种表现形式:同级政府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不同政策领域之间、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9] 尽管存在整体性治理或网络化治理孰为最新理论的不同见解,但笔者认为,就地方政府协作性公共管理而言,网络化治理更有利于突出地方政府的深层次协作形态,因为在数字化信息时代,网络化治理更多地表现在公共行政机构借助于网络平台开展公共服务。整体性政府的提出,是理论和形式上更加形象和完备,但在实质和内容上则需要网络化治理来涵盖和实施,而无论是整体性政府或网络化治理,其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或监督环节,无一不涉及到协作性公共管理。因此,笔者认为协作是公共管理的魂,是突破传统公共行政桎梏,打造整体政府实现公共服务网络化的灵魂。 二、协作性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协作性管理” 指横向与纵向协作活动的相互重叠活动的统称,公共政策制定与行政的横向环境,包括由非政府组织、私营机构和区域地方政府所掌握的地区间的资源;在纵向管理中,城市政府在州和联邦政府的政策与管制框架内运作,同时有权使用可以利用的资源。[10] 根据西方学者的观点,协作性公共管理主要内容如下: (一)协作结构类型。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私人构成的协作性关系构成,是中外学者研究协作性管理的重点。Agranoff认为有四种协作结构:信息网络、发展型网络、向外拓展型网络和行动网络。[11]奥兰•扬在世界公共事务治理体制中区分为四类协作体制:管理体制、程序体制、项目体制和开发体制。[12]阿格拉诺夫和麦圭尔认为协作性管理类型主要有:Cityville(基于辖区的管理)、NothingHill(节制的)、Vertville(自上而下的)、BargainCity(接受捐赠的)、Centerville(保守的管理)以及Richburb(满足管理)等。[13]这六种类型的本质是强调地方与来自不同政府(部门)等多种组织共同采取战略行动。对基于辖区的城市来说,“多重裂缝”的机制是改善治理的一个机会,而不是对政治过程复杂性的一种简单描绘。[14] (二)协作性管理活动。协作性管理活动所涉及的面比较广,西方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Kicker和Koppenjan将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解为三个活动关系:干预现有的关系、重构关系以及通过建立共识和共同解决问题来深化合作的条件。[15]Agranoff和McGuire提出取代传统公共行政中POSCORD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四个阶段:即激活(activation)、定位(framing)、动员(mobilizing)、综合(syn-thesizing)。[16]阿格拉诺夫和麦圭尔主要关注城市中组织间链条的范围和复杂性,从纵向链条、横向链条、合伙人和活动间的链条三种层面指出,纵向事务的管理主要是关于例行的、日常的基础问题的解决(Agranoff,1986,1-2);考察横向的协作性管理的是多维度的(ProvanandMil-ward,1995);许多城市与合伙人战略性地接触,在协作链条的构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17] (三)政府协作政策。由于认识、权力和资源碎片导致的公共治理危机,相伴而来的是政策制定与碎片化。针对信息封闭和政策制定与执行“山头现象”等政策碎片化情况,麦斯•普朗克学派认为政策网络是协调的理想制度框架。该学派认为,政策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分化的环境,科层的协调已经失灵。在政策网络中,公、私行动者形成网络来交换彼此互赖的资源,以现实共同的利益。[18]网络作为协作结构最紧密的协作组织形式,协作政策制定和执行必然成为协作性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阿格拉诺夫和麦圭尔从运行特征的角度来描述协作政策工具:直接供应、规劝,命令、补助和内生工具,并通过计算推断,内生工具使用与协作相关,规劝工具使用(在更低的程度上,命令)与低度协作相关。他们指出,对所有的纵向和横向的活动类型来说,城市所采取的规劝工具越多,协作水平就越低。[19] 三、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博弈均衡分析 在协作过程框架中,纵横两向的协作都伴随着各方利益的博弈,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都有表现。综合文献资料,笔者将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博弈均衡过程归结为三个阶段:首先经过谈判阶段,包括正式的讨价还价和非正式的意见交流。讨价还价实则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在各参与方讨价还价过程中,由于存在非信息对称问题,讨价还价往往是一种动态博弈过程,直至达到协作性契约。[20]第二阶段是协作机制建设,成本分摊是这一阶段的重要考量因素。奥利佛•威廉姆斯认为,由于契约具有不完整性,通过交易成本一体化能达到完全契约产生的结果,即降低成本和产权分配导致效率。[21]科斯定理Ⅲ指出,当交易费用大于零时,产权的清晰界定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改进效率。因此交易成本的降低还需要通过产权结构调整来进行。第三阶段是资源配置阶段,主要考量收益分摊。在合作博弈中集体理性的实现以个体理性的满足为条件。[22]因此,政府协作问题是如何在不违背个性理性的条件实现集体理性,即通过均衡的分配方案,实现集体的利益最大化。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总结中西方学者对协作性公共管理的观点,笔者有三点体会: 一是公共行政学者对公共行政最新范式的探讨从未停止过。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提出,一度被国内比较多学者认为是对新公共管理的扬弃。但治理理论尤其是整体性治理的出现,被认为是融合公共服务理论的更高层次。尽管孰为最新范式未有定论,但整体性治理提出的协同政府等理念确实是公共行政的发展趋式。 二是协作性公共管理并不介入最新的公共行政范式之争,而是贯穿于公共行政和治理理论等理论范式发展过程中的整体环节。无论是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服务,还是整体治理理论,都无法离开协作链条的衔接。 三是政策博弈视角是研究协作性公共管理的有效方法。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研究涉及府际关系尤其是合作关系,研究对象包括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民等关系编织而成的社会公共网络,各类网络关系的利益出发点并不一致,利益的差别必然导致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差异,需要相应的制度进行协调和规制。 基于利益、行为和制度的逻辑来研究协作性公共管理,实则是一种政策博弈思维,有利于从全局掌握协作性公共管理的本质,有利于寻求整体性治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协作网络政策。展望协作性公共管理的未来发展,笔者认为有三个趋势:首先,未来协作性公共管理的模式,更趋向于网络协作模式发展。政府网络协作模式的构建,不仅要考虑融合纵横协作的公共行政实践,还要考虑打破科层制的桎梏,更要为协调更多的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而引入网络化治理,因此网络式协作性公共行政更加能体现整体性治理的思维,更能使各方提供的公共服务协调一致。其次,协作应更加注重利益协调和资源配置,尽量从规避人们的风险偏好、理性和经济等人性角度出发,建立包括谈判协调机制、协作信用监督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等长效协作管理机制,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为协作性公共行政的开展奠定制度基础。 最后,协作性公共行政思维应体现在具体的协调控制范畴。协作不仅仅是一个战略性的概念,而要成为一种可执行的计划方案,如何更好地操作在协作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协作不能完全游离于政府整体协同的体系之外,协作应充分体现公共服务精神,而协作的成效最终由协作评价机制来认定。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民办高校的档案管理方式创新 自九十年代初期特别是进入了21世纪后,民办高职院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民办高职由建立之初只单纯追求招生人数,注重办学规模,逐渐向提高办学质量、创造品牌特色专业而过渡。同样民办高职的档案管理也经历了由当初不太重视到逐步重视,并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而迈进的过程。 一、民办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过去 民办高职档案管理是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档案管理和一些公办院校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档案管理起步晚,人员少,基础薄弱。建院之初,“有无充足的生源?能否招到一定办学规模的学生和教育、教学质量成了民办高校的二条生命线”[1]。学校工作的重点当仁不让地放在扩大招生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上。由于投入少、教职员工少而精,在当时能够满足日常的教学工作已属不易,也就无暇顾及档案的收集和管理。一些日常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书档案、教学活动环节中形成的教学档案(包括学籍档案、新生录检表),以及一些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工程档案都分散保管在相关人员的手中。由于民办院校人才流动比较频繁,造成了需要保管的材料不齐,需存档的资料时间流失,档案管理基本无从谈起。 2.档案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质量较差。由于建院之初人员少,管理人员一般要身兼几职,也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一般负责收集、保管自己工作中形成的材料,由于工作繁锁、档案管理意识相对比较淡薄,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质量并不十分重视,经常造成已组卷的档案没有严格按档案管理的要求规范操作,经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把一些文件归集在一起就算是学校的档案了,从而出现了无章可循、无规范可言的局面,更谈不上档案管理的质量了。 二“、迎评”工作为档案工作带来良机 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估,不仅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而且也是学校教职员工增强档案意识,推动档案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一个良好契机。从评估的实际情况看,专家通过查阅与评估指标密切相关的各项工作的原始档案来获取学校在教学、专业建设等方面的信息,了解学校各方面发展的情况,籍此对学校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做出综合评价。而全面系统完整的评估材料是学校教学评估的依据和基础,是专家做出客观、公正评价必不可少的支撑。为此各校在迎评过程中,都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对已有材料进行梳理、整合,同时按评分指标要求编写相关材料。其间不仅调用了大量的原始档案资料,同时也产生了一批评估材料。通过这次评估,教职工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有了一个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在迎评工作展开过程中,发现了以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例如学院在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中形成的教师的优秀论文、获得的各类荣誉,教师编纂著作、编写的实训材料等这些评估工作中强有力的佐证材料,由于以前没有足够重视,有部分没有归档。因而在材料组织过程中,常常需要问当事人借用复印,部分材料由于人员调离而缺少,从而给迎评工作增添了一定的工作量。通过迎评工作,使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从而专门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及措施;同样也使各部门管理人员领略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各部门对照考核指标和学院档案归档范围的要求,对本部门档案归档的范围重新作了规范和明确,为学院档案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铺平了道路。 三、加强民办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学校档案反映和记录了学院建设、发展、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历史过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档案馆作为学校长期保存和提供利用档案史料的部门,在学校事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②。学校的档案不仅记载着学院的昨天、反映发展的今天,而且为学院的明天的利用提供有力保障,做好民办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刻不容缓。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明确职责,规范管理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和基础性的工作,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档案工作的内容、性质及档案利用产生的效用,提高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在工作过程中自觉增强档案管理的意识。要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领导重视是不可缺少的前提。我院在院长的重视和支持下,建立了综合档案室,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了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建立并健全了档案管理网络,即由主管副院长担任总负责人,专职档案员负责学院档案管理,各处、室兼职档案员负责本部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明确各级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把档案管理和学院的日常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制定了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各级档案管理人员按章办事,认真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检查、归档工作,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得以贯彻执行。 2.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档案室设施建设是档案管理的物质基础,合格的库房设施是档案保管的有力保障。学院为综合档案室配备了计算机、扫描仪、刻录仪、空调机和去湿机等设备,在硬件上基本满足了档案管理的要求。同时引进了“南大之星”档案管理软件,在全院范围内建立了档案管理电子化管理平台,以网络的方式加以连接,由计算机完成档案的检索、统计工作,并逐步做到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同时归档。对于学院重大活动中产生的声像资料,通过网络及时上传档案管理系统,(或定期刻制光盘,移交档案室)。档案管理方式由传统的手工管理逐步向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方式而转变。借阅者在授权范围内,足不出户,通过网络便能快捷地查阅一些档案的电子文稿,调阅相关活动的照片,档案资源得以共享。“利用计算机管理档案,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利用者快速、准确、便捷地提供信息”[3]。从而提升了档案服务的质量,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3.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时效性也越来越强。要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拥有一批作风好、业务水平高的高素质人才是必备条件。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员队伍,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认真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而且应能够适应时展的要求,加强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熟练处理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信息时代的日新月异,给我们带了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墨守成规、裹足不前已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边学边用,学以致用,立足本职,善做有心人,用创新思维方式克服工作中的各种难题,只有这样,才使档案管理工作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才能在学校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管理是一门学问,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工作。如何使档案管理在整个管理机制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档案管理工作得到大家的认可支持和积极参与,需要我们每个档案工作者动脑筋、想办法、勤探索、勇实践。只要做到领导重视和支持,人人关心、齐参与,软、硬件设施跟上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我,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法治视野下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 摘要: 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的权利对社会上发生的各类事物进行管理,也可以指代企事业单位内的管理工作,其属于系统性工作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基础。传统的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单一性、封闭性等诸多缺点,因此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本文即是对法治视野下的行政管理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了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并阐述了法治视野下创新的行政管理方法,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行政管理;法治视野;问题;创新 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有效促进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的发展而开展的政府管理工作。随着21世纪新浪潮、新思想对我国社会的冲击,导致现代行政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提升行政机关的管理职能和效率。 一、行政管理的概述 从广义的角度出发,行政管理泛指一切社会组织、团队对其运行当中的各项事务的管理活动,其中也包括国家对社会的管理活动,例如行政执法、立法等;而从狭义的角度出发,则主要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上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因此行政管理也被称为公共行政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行政管理工作内容逐渐多样化,工作难度也在增加,所消耗的人力资源和资金不断提升,给各国的领导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当前我国行政管理模式当中的问题 1.管理方法单一。 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方法相对单一性突出,被管理者均是在强制的体制下接受被动的管理,而当这项工作出现新的问题时,管理部门则无法有效向被管理者进行反馈,也就无法使行政管理更好地开展。而行政管理主要作用仅体现在约束上,而这种约束力会导致行政管理创新能力的下降,大多数管理者均习惯了这种强制约束的管理模式,导致工作开展缺乏活力,能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政府在社会群体当中的形象。 2.管理成本较高。 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还具有单向性的特点,社会当中的群众均处于被动管理状态下,长期应用后会导致群众思想反弹,对行政管理法规产生抵触心理,使得这类法规在实施过程中更加的困难。而这种情况也就从侧面影响了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在花费大量资金后体现的效果较差,也大大提升了相对管理成本。而政府在为提升管理效果而进一步投入资金后,就会产生社会税款的浪费,使群众的抵触心理更加严重,进一步削减行政管理效率,导致政府所处位置更加尴尬。 3.创新动力不足。 我国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施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在开展行政管理时强制性的特征十分突出,因此很多行政管理者均对强制执行产生了一定的习惯性,而对社会群体被动性接受管理也认为是理所应当,没有给社会群体提供意见和想法的机会,导致民众参与行政管理的积极性丧失,或者说根本没有参与的机会。因此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不仅对政府部门创新意识具有较大的抑制影响,同时也磨灭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而缺乏创新意识就使得行政管理工作无法满足现代日益复杂的行政事务需求,当遇到紧急问题时,政府的也就无法更好地顺应民意开展管理工作,引发各类民怨问题。 三、法治视野下我国行政管理方法的创新 1.开拓管理方法。 为了有效地对新时代进行适应,行政管理机关必须摒弃以往对于强制性管理模式的依赖,做到真正为群众着想的科学化管理方法,有效改善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关系。政府机关应增加民众意见反馈渠道,切实了解民众的所需、所求,并以此作为基础改进传统的管理模式。因此也就要求管理者能够“走下去”、“低下身”地听取群众的呼声,切实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管理工作的当中。在开展工作时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走过场,应切实落实每项工作的内容,使群众能够感受到政府的关爱,进而从被动接受管理转变为主动接受管理,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建立和谐社会。 2.提高管理效率。 对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模式进行有效创新,在满足国民需求和法律的基础上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行政管理机关应从社会当中招聘更多的管理型人才,并进一步将私有企业的管理理念融入到行政管理工作当中,对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汇总,并做到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使群众能了解自己所缴纳的税款被应用在哪些方面。另外,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群众不同时期的需求,应进一步制定多元化的管理模式,针对不同地区的群众应采取不同的行政管理手段,对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均需要尊重和保护,使得个性化需求融入到行政管理工作当中,进一步开拓管理者的视野。 3.法制有序化管理。 行政管理工作在创新过程中并不是无序的状态,而是呈现一种有序且可控的状态。在党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当中主席提出了“依法行政”的概念,突出了法律在行政管理工作当中的意义。因此,应该针对于行政管理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案,而该法案当中不仅要对行政部分所拥有的权利进行说明,同时还必须对社会群体或人民群众所能拥有的权利进行阐述。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要求每一位执法人员均需要按照法规开展工作,不得在非特殊情况下以强制手段对群众的利益进行侵害,采用弹性执法模式,使行政管理工作更加的人性化。弹性执法主要指的是传统的管制型行政执法向服务型行政执法的转变,增加群众对执法人员的信任,才能够有效提高其配合程度,尽量减少执法过程中双方产生的摩擦。同时,执法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必须就被执法对象说触犯的法律条款进行说明,不得在未标明具体违法行为的前提下强制执法,有效提升执法人员的形象。严格杜绝暴力执法行为的产生,对行政机关参与暴力执法的人员给予严厉的惩处。 四、结语 行政管理工作的本质应该是公共服务活动,因此应该尽量降低执法过程中的强制性行为,进一步增强执法的人性化和法律依据,改善执法双方人员的关系。 作者:林辰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银行经营管理方式创新改革探究 摘要:文章对十多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反思,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应遵循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规律,重塑科学、现代的经营管理模式,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 关键词: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反思 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一方面,“在夹缝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业务和分支机构在东南沿海迅速扩张,在一些地区甚至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从而促进了在全国范围内新的银行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本着作为银行改革“试点”的初衷,这些银行也不同程度地在建立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历史地看,在这一过程中,这些商业银行对于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的经济、金融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在打破市场的条块分割,推动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增加新的融资渠道,推动银行竞争性市场的形成,促进金融创新和银行服务水准的提高;建立按市场机制调控金融的市场传导基础;形成有利于增强银行竞争力的激励机制等诸多方面,确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也毋庸讳言,商业银行的改革不可能脱离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没有作为“合格的”市场主体的企业,没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的成熟构建,就不可能有所谓“规范的”商业银行。因此,这些建立并发展于体制转轨时期的商业银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这一时期的强烈印记。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1.缺少明确、科学的战略规划 从10多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大都以短期内自我扩张迅速“做大做强”为主要经营指导思想,同时却缺乏明确的银行定位及长期战略构想。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些年来,仅仅通过自我扩张,即在很短的时间内跻身于世界前500家大银行的行列,规模扩张速度惊人,快的平均增长70%以上,最慢也近50%。与此同时,在经营方针、产业定位、业务定位、功能定位及与之相应的信贷政策;在收益与风险、近期与远期平衡机制的建设;在以新技术为基础的、符合现代管理理念的管理架构的建设;在构建系统竞争力的整体营销机制的建设等长期战略规划的诸多方面,却十分粗疏甚至模糊不清,乃至于造成商业银行之间在市场、客户、业务功能、产品服务等方面同构化倾向严重,竞争异常残酷,风险隐患巨大且难以有效监管和调控。 2.缺乏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股份制商业银行构建系统竞争力的能力大都十分薄弱,往往主要依赖于对业务的所谓目标考核机制,通过层层分解,对各项业务进行推动。结果催生了一种以客户资源“个人化”为特征,急功近利、单兵作战的营销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强调银行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现金管理、综合服务等有利于降低客户经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满足客户需要的服务争取客户,而是强调通过员工个人能够为银行带来的“资源”来扩大业务;不是强调通过整个银行专业化的团队提供高效、高质的专业化组合服务来赢得市场,而是强调通过员工个人“复合型”的服务技能来争取客户。在这种营销模式下,银行经营上的竞争,逐步“简化”成了通过不断加大的所谓“激励”,对拥有“客户资源”的员工个人争夺的竞争,从而形成了一种系统竞争力不断“淡化”,银行员工个体“竞争力”不断“强化”的经营模式。 3.内控管理的方式过于陈旧 脱胎于传统银行管理模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实行的仍主要是以比较粗疏的岗位分工为基础,通过制订制度颁布制度检查执行对违反制度行为处罚纠正这样一种方式来进行内控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形成的工作状态是:虽然有制度及违反制度的处罚规定,但大量是否执行制度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岗位员工手中;管理层和员工面对的管理或业务操作领域跨度过大,不仅专业能力受到限制,且管理和操作也过于粗疏;各岗位的员工需要面对的“内控”制度繁多且还在不断修订和增加之中,使之往往难以全面、准确、有效地掌握,经验的积累为此显得十分突出。由于上述原因,加上员工流动频繁,管理层不得不日益增加培训、检查的频度和强度,并对违规处罚不断加码。这样一种“内控”管理的工作状态,其所造成的结果是:普通员工和管理层虽不得不面对超负荷的工作压力疲于奔命,内部控制水平却难有根本性的提高,而工作的效率乃至整个银行运行的效率却不断下降,进而系统竞争力也不断受到削弱,整个银行最终不得不日益依赖于对员工不断加强的“道德教育”。 由于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存在上述问题,相当一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形成了因发展过快且无序,案件频发、控制力与发展不相适应而产生大量不良资产,为了解决这些不良资产,又不得不通过进一步“加快发展”以“稀释”这些不良资产,而“加快发展”又导致更大的风险这样一种怪异的发展轨迹,从而使得金融杠杆对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的有效性受到很大影响,支撑经济高效运作的金融基础亦受到削弱。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模式上产生的这些问题,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包括本身体制问题、市场体系问题等等,限于篇幅,在此暂且不表,仅就下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略做剖析。 从客观原因分析,这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建立时的产业基础有关。综观西方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跨国商业银行大都曾经历了从最初主要为区域中小客户和个人客户提供贸易融资或“自偿性”融资服务,到逐步参与大型制造业及投资项目的融资服务,再到工业资本逐步与银行资本紧密结合,形成以明确的产业支柱为基础的“全国性”乃至“跨国性”银行兼并和业务扩张的过程。虽然嗣后在经济、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在一些国家又经历了一个适度分离的过程,但是商业银行大都仍继续维系着与业已形成的传统产业支柱的紧密关系。由于这种关系,基于其产业支柱的特点,商业银行进而又出现一些功能性分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十分明确的战略管理模式。由此可知,商业银行对产业支柱的依托,对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财务基础、经营特征、专业水准、战略管理乃至经营管理模式,实际上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决定性意义。有鉴于此,对照我国,近年来组建的商业银行,除招商银行外,从建立之初,即面临内无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外有几大银行超大规模强势竞争,生存缺乏基本保证的恶劣局面。在这种局面下,这些商业银行若要生存,除了单纯地以尽快“做大”为主要目标且主要通过对员工的强力激励来实现这一目标外,别无他途。因此,正是这种生存困境造就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以维持生存为基本出发点的指导思想及由此形成的有严重缺陷的经营模式。事实上,以全国性交通系统为强力产业支撑组建的招商银行,尽管始于南海边陲的蛇口,却以初具系统竞争力的经营模式迅速发展起来并领先于其他商业银行,或可为此提供国内银行发展的历史佐证。反观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往往从建行初始就一直试图建立自身的产业支柱却始终无法如愿,恰恰就是因为这些银行未能从资本形态上获得工业资本的强力支撑,“省略”了金融资本这个商业银行历史发展必经阶段的结果。 从主观原因分析,我们知道提高银行竞争力需要有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却不知道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来源于专业化的精细分工,反而要求员工成为“复合型”人才;我们知道提高竞争力需要提高银行运行效率,却不知道提高效率必须以更精细的专业化分工结合对新技术的有效运用为依托,反而在权限的“放”与“收”之间徘徊;我们知道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必须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却不知道现代内控是建立在更为精细的分工并将业务流程的内控要求计算机化的基础之上的,反而在不断增加制度和不断提高对员工道德素质要求之间苦苦挣扎,乃至于最终将全面控制员工八小时内外的言行并辅之以日益严厉的处罚,作为“内控”的主要诉求。由此,期望重点依靠制度管理的“制度管人”的良好初衷,由于认识上的肤浅及基于此的管理构架的缺陷,最终却蜕变成了更多地依靠人的主观条件管理的“人管制度”的主观要求。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必须在新一轮改革中重塑科学、现代的经营管理模式 1.遵循银行发展的历史规律,考虑引进工业资本,以使股份制商业银行取得产业支柱的强力支撑 由前述可知,引进工业资本,以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对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容营造一种良性的经营管理模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现实条件看,如果说在以往转轨时期一些支柱性产业仍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框架之内,相关条件尚不够成熟的话,那么经过近十多年的改革,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代表的石油产业,以宝钢、鞍钢为代表的钢铁产业,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为代表的通讯产业,以联想、海尔、TCL为代表的电子产业,等等,企业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且具有相当大的实力,已完全有条件成为商业银行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而要真正促成银行这种产业支柱的形成,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融合并形成所谓“金融资本”,将是一个无法跨越的历史阶段。 通过这种资本的融合,一方面,商业银行以资本为纽带,可以较为顺利地获得产业支撑,按资本构成形成不同的产业支柱,进而解决银行的后顾之忧,银行有条件将重点和精力从确保生存,转到构建新的科学、现代的经营管理模式上来,同时商业银行也可以借此解决目前存在的行业专才严重不足,对行业变化导致的风险缺乏掌控能力的困境,大大提高自身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资本融合,工业资本则不仅可能获得更有力的金融基础的支撑,而且也有可能大大改善金融服务的条件,提升资金的使用效能。总之,通过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优势互补,整个经济、金融运行的质量和效率,都有可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当然,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这种融合,也会产生一些可能的弊端,引起一些专业人士的忧虑。如:工业资本的介入可能会影响商业银行做出非专业化的决定;银行决策层无法得到丰富的银行专业经验的支撑;过于紧密的业务关系可能导致风险难以控制,等等。但笔者以为,任何有利的改革举措,都难以避免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这是其一;其二,由于这种资本融合在国际上曾有广泛经验,完全可为我借鉴,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法规界定和监管制约进行控制;其三,工业资本的进入并不会妨碍商业银行按照监管要求聘用专业团队对商业银行进行专业经营。总之,权衡利弊,像目前这样跳过商业银行历史发展必经的阶段,同时又希望以当前形势的要求来改造现有商业银行的做法,可能遇到的问题会更大。因此,以为商业银行建立产业支柱为目的引进工业资本,对于重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模式,应当是当前新一轮银行改革的一个关键性的战略选择。 2.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依托,以更为精细化的分工为基础,重塑商业银行的内控模式 认真观察一下外资银行的经营管理,可以发现,即便是在一些不成熟、不发达的市场,包括在中国的市场上,这些银行雇佣的也是当地雇员,且对员工也并无8小时之外的监管要求,其基层行却很少有案件或严重的违规发生。与我国的商业银行对照,为何同样的人进了外资银行就变得循规蹈矩?盖在于外资银行建立在精细化分工和全方位计算机管理及操作系统之上的管理模式,使基层的员工很难作案或有重大的违规。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现代银行管理不仅要建立在不准员工违规的主观规定上,更要创造使员工无法违规的客观条件。 电子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上的运用,对于商业银行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从电子计算机的功能上看,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至少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有助于实现整个银行系统即时的信息共享;第二,有助于银行大大提高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第三,有助于银行更有效地监督和控制操作及其他风险;第四,有助于银行为客户开展组合式服务或“一站式”服务,并为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从西方的情况看,伴随着现代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商业银行,其内部根据风险控制和专业化经营的要求,业务分工日益精细化,成为电子计算机大规模引入的重要管理基础。正是在此基础上,西方商业银行设计了以中央会计系统为核心的综合业务操作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反观我国的商业银行,电子计算机的引入,基本是在十分陈旧的业务操作框架中逐步推进的。从以计算机取代算盘,到计算机复制手工操作流程,到形成计算机单项业务的操作系统,到分行一级的综合业务系统,再到总行一级的综合系统,其间由于对计算机和通讯可靠性的疑虑问题、系统兼容性问题、功能不全问题、流程缺陷问题等等,走了许多弯路,且不断重复建设,耗费巨大。而在这一推进过程中,由于业务和技术专业人员互相之间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沟通困难,并未对业务操作和技术从前述四个方面的角度进行重新整合,而是仅局限于相互的迁就,进而使得整个经营管理框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造。由此可知,若要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框架进行改造,使之能够将新技术的引进效能充分提升,首先需要立足于对整个银行业务操作和管理系统的整合,对所有业务的流程进行重新疏理,明确其中需要相互制约及专业分工的各个环节,并在此基础上厘清岗位设置。然后需要将所有各项相关的制度规定,分解成各个岗位的操作要求与岗位标准,由此形成基本的需求,结合计算机的特点,通过充分沟通,从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功能的角度出发编制相关程序,最终在全行形成一种通过技术达到相互制约和专业化管理目的的新的经营管理框架。毫无疑问,这项工作工程浩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综合性人才的统筹协调及高度敬业的专业人才的协同努力,决非是一项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只要真正有清楚的思路,以一定的实力为支撑,有效组织,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现有的基础上是能够完成这项工作的,也是必须作出努力的。因为无论如何引进战略投资者,企图以此轻易地依靠外资实现这种改造,由于这种系统对于任何一家商业银行而言均关乎“核心商业机密”,因此是不可能的。新晨 3.以新的经营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自上而下的专业化培训、技术评价和考核体系 系统的构造一方面是对流程和岗位设置的疏理和细化;另一方面也是对岗位操作标准的明确。在明确岗位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转移价格的理论,就有可能对所有或大部分岗位进行定量的考核。与此同时,由于岗位标准和职责更为明确,对员工的评价标准也将更为清晰。通过建立系统的专业培训、评价和考核体系,也就有可能不断推进各个岗位的专业化水准的提升和深化。在此条件下,由于员工需要处理的业务领域大大缩减,通过计算机系统已设置好的提示,也无需在处理业务时过多地做出或然性的决定,员工的努力方向明确、单一,错误概率大大降低,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则可大大提高。这不仅能够使得整个银行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幅提高,而且将由此形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的客观基础。 概言之,当我们对商业银行的改造有一个新的、更为明确的认识并建立明确的产业支撑之后,我们就有可能在这一新的指导思想下,建立更为清晰的战略管理框架,同时通过重构银行各项业务的流程和岗位分工,并将经营管理的各项要求建立在大规模电子计算机系统之上,再造整个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届时,建立商业银行的“合规文化”也好,规范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也好,明确商业银行的市场、产业、客户和功能定位也好,都将不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主观愿望,而是将真正获得了一种内部的客观基础。当然,从整个宏观金融系统的运行看,仅仅有作为市场主体的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模式的合理构建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经营环境——市场系统的建设,倾注更大的精力。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浅析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 行政管理方式为政府行政单位为履行自身的社会管理职能而采取的行政行政管理手段,其会随着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国情的变化而随之发生改变,社会、经济以及政治都会成为其形成的影响因素。而在对其研究的过程中不难发现,社会背景也会对行政管理方式产生影响,使其发生变化,依法治国一直是我国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在法治视野背景下对行政管理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使其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创新管理形式,才能使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管理工作满足当代社会民众的根本需求,提升党政公信形象,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法治视野下我国行政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的发展需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事业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同时以人为本、依法治国等基本社会管理理念被不断的推广和深入,并加增加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存在的诸多弊端日益凸显,滞后的管理方式已经制约了政府社会职能的发挥,影响了其在现代社会的科学持续发展。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中,方式较为单一,很多政府行政单位在进行管理时普遍采用强制约束的工作方法,容易造成管理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矛盾,很多工作缺乏群众的配合难以落实到位,难以实现良好的行政管理效果。同时单一的管理方式,使得工作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时没有多样的工作方法,潜在工作意识中的惯性心理和惰性心理普遍存在,行政管理的发展进程受到阻碍。另外,在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限制下,社会群众的主观想法难以有效表达,向政府进行意见反馈之时会遇到很多的阻碍,及时反馈了相关的个人意见,而由于人微言轻,其个人意见也难以得到重视,使得相关的制度完善受到限制,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满意度难以得到提升。(二)行政管理方式难以满足法治化的社会发展需求。法治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为法律已经成为社会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社会的管理中已经体现了法律的管理职能,而且在其管制下的民众能够资源这种管理约束状态,在法治化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行政管理,行政管理部门需要以法律最为工作开展的依据,相关工作人员的自身行为需要符合法律的要求,在工作形式、工作目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依据等多方面都必须为法律允许的行为,杜绝法律禁止的行为。而行政管理部门却为了避免出现自身的违规行为,而采用规避行为,在行政管理方面便是不作为,难以发挥行政管理单位的管理职能,这些不合理的行政管理方式不能满足法治化社会的需要。现代的行政管理方式需要结合实际的社会需求对其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 二、法治视野下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方法 (一)行政管理方式中管制约束方式向服务方式的转化。在法治视野下对行政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改革已经成为必然的需求,而若要创新之后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落实并行之有效,便必须对管理对象加以明确,对管理方式加以思考,保证管理方式能够迎合管理对象的需求。传统行政管理方式中以政府行政单位为主导思想、以权力为管理手段的方式已经体现出诸多的弊端,政府职能单位已经逐渐向服务型转变,而其行政管理方式向服务方式的转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行政管理以“为人民服务”为开展工作的指导理念,在其行政管理进程中以服务性为工作方式改革和创新的引导方向,以管理对象即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工作开展的重点,拉近政府行政单位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距离,行政管理工作获得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便于相关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二)行政管理方式由单向管理途径向管理双方的协调管理方式转化。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中,管理对象处于被动接受管理和约束的状态,社会公众的主观意愿没有被重视,公众缺乏主动参与行政管理的意愿。而在法治化的视野下,社会公众享有知情权和参与权,行政管理过程的公开化和开放化管理模式逐渐得到推广,社会公众形成与行政管理单位之间沟通和协调的途径,使得管理双方在开展相关的工作时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沟通关系,社会公众对行政管理工作的参与性逐渐增强,同时对于行政管理决策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逐渐提升,减少行政管理双方因行政管理内容而产生的矛盾。(三)行政管理方式由单一方式向多元管理方式转化。以管理对象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的行政管理方式,会感受到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公众对管理方式的需求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而行政管理方式的多元化工作方式也成为实际的需要。在法治化事业下将行政管理方式向多元化管理方式进行转化,使得行政管理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灵活可操作性都大幅提升,将多元化的行政管理方式融入到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了符合时代要求的行政管理手段,大幅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四)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性体现。行政管理方式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需要将其管理思想以及方式都进行创新和改革,需要逐渐在实际的工作中,将原有的强制性管理约束模式进行大胆突破,并创新发展满足法治化进程需求的管理方式,使其管理方式的思路和内容都能够发生创新性的改变,并能够保证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有效的落实,实现行政管理方式的有效作用。[2] 三、法治视野下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的作用体现 (一)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能够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社会主义社会是由民主和法治两个部分构成的,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发展能够使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进行完善,实现法治视野下进行行政管理工作可以有法可依,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时将依法治国、为人民服务等基本的政府工作管理理念得到落实实际的政府管理工作中,强化了社会民众的主体地位,同时避免了以权谋私、官僚主义等不良行政行为的发生,进而影响政府行政单位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党政形象,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能够使社会公众的民主权力得到实现,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二)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能够有效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的科学发展,目前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企业是进行市场经济生产和经营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能够改变传统的强制管理状态,将行政单位的服务性质发挥和体现出来,逐渐改变对市场机制和市场主体进行市场经济经营活动的强制干预行为,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理念下将行政管理方法进行创新改变,使得企业在进行市场经济下有较为宽松的经营氛围,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促进其实现经济制度的完善。(三)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有利于实现我国未来社会的宏伟建设目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成为未来阶段我国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本战略目标,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民众被动的管理状态被彻底改变,政府行政单位构建多样的沟通渠道实现与社会公众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和反馈,民众对于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有效的被相关部门及时采纳,并在工作中对相关薄弱环节加以完善,能够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避免管理工作双方出现沟通障碍,能够有效的提高相关工作部门的工作效率,完善党政形象,提高其社会公信力,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3] 四、结语 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将社会公众的民主意识与切身利益置于政府行政单位开展工作的首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根本服务宗旨,有助于相关行政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增强简化了行政管理工作的操作流程,将政府职能有效的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实现行政管理方式向服务方式、协调管理方式以及多元管理方式的转化,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同时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进而有助于我国在未来阶段宏伟发展目标的实现。 作者:黄晶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大学校园格子铺”营销管理方式创新性探讨 摘要:随着“大学校园格子铺”的兴起,一种新型校园营销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格子铺”的出现解决了传统零售营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研究引入第三方监督管理机制,即格子铺所有者雇专人监督交易过程,包括营销、运营、安全等服务,将格子铺的中介作用最大化。包括助力格主经营及维护顾客权益,完善格子铺中介方与格主之间的联络与协调管理。本项目以第三方服务的性质为切入点,探究一种为其运行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的第三方营销管理模式。 关键字:格子铺;营销;管理方式;创新 一、大学校园格子铺及传统管理模式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商业模式不断出现,以“校园格子铺”为代表的新型校园营销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完善。“格子铺”作为一种新型寄售模式,解决了传统零售营销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营销售等诸多问题随之产生。比如格子铺中商品种类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根据调查,大部分格主进货渠道相同,因而出现了“千店一面”的现象;其次店主责任心不强,经营不力,不关心经营业绩状况,对顾客的咨询置若罔闻,使得顾客对店铺的满意度降低;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售后服务不到位,顾客难以维权以及店主和格主之间出现相互推诿,概不负责的现象。学校周围格子铺经营目的基本如下:通过网络交易为满足网友要求在格子中展销产品,实体店店主通过格子铺来扩大商品影响力,或通过租赁格子获得创业经验。然而,大部分格主经营意识不足,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管理,导致销售业绩不断下降,商品滞销现象时有发生。综上所述,大学校园格子铺传统模式亟待改善,只有寻求一种新的销售管理模式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二、“大学校园格子铺”创新型营销及运营模式探究 大学校园格子铺具有面向在校大学生、以格子租赁为主要营销模式,同时兼有二手物品寄卖和信息的特征,其核心和表现形式是第三方服务发展的结果。对于格主,出售商品及获取利润是主要目的,因此第三方中介服务商考虑发展以互联网线上交易平台与线下实体店经营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并以配套快递速送服务,处理交易纠纷,管理租期租金为主的店铺日常运营模式为切入点进行改进和创新。 (一)构建格子铺线上互联网和实体店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基于对格子铺的深入探究,其根本目的是为顾客和格主提供更便捷的交流平台,使格主有更多机会展示产品的个性化设计,同时为买方提供优质服务。针对目前大学校园格子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连接格主与顾客的中介方应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从管理及运营两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1.互联网模式。考虑到实体店发展空间的局限性,店内商品种类难以得到充分展示也不便于顾客及时了解商品信息,格子铺中介方考虑将互联网在线交易方式应用于其实际营销过程中以提高商品展示和销售空间。同C2C销售模式类似,格主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可及时推送商品及销售进展信息,及时补货、调货,新产品;同时买方获得商品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多样化。例如通过河北金融学院“金院小Q”微信服务平台,格主借助该平台推送商品变动信息以方便同学们浏览,或通过河北金融学院官方APP直接发送购物链接等。格主和顾客均可通过学号注册直接登录以上平台,在保障销售安全的情况下保证了账号的唯一性。在营销方式方面,格子铺第三方在原有销售策略上加以完善。以往的格子铺大多进货渠道零散,低价交易,售后服务不到位,在交易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关于产品质量的纠纷。通过将格子铺第三方的中介作用最大化,营销方式会得到创新性改进。将校园格子铺与微商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即“线上订货,线下拿货”;其次,打破产品质量低下的现状,和有质量保证的格主进行签约,从而保证交易过程的顺利进行。 2.实体店模式。作为长期存在的格子铺营销模式,实体店优于互联网之处在于顾客可在见到实体商品之后决定是否购买。实体店保证持续经营的前提是加强创新管理,减少商品同质化现象。作为中介方应全方位观察商品类型及各类商品销售情况,持续更新并保证商品多样性,做好推介服务,避免“一潭死水”的现象,才能保证客源充足。第三方在监督管理这一环节应雇专人对库存、账务、对账等具有安全隐患的环节加强管理。针对管理方式,以往的格子铺经常出现顾客拿货后不付款的现象,针对此点,格子铺中介商应引入第三方监督管理机制,雇佣专人对商品销售过程包括营销、运营、安全等服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此外,以往的格子铺没有具体的地域限制,客源分散,顾客群体不集中,因此经营格子铺的店主在选址时应将其定位于大学校园或大学城内以保障充足的客源。此外,第三方监管机制可进一步提高格子铺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还有助于形成协调有致的装修风格,吸引更多顾客。 (二)选择第三方运营服务 1.管理及营销创新突破———第三方服务。第三方服务是指由独立存在的专业服务商,以第三方的角色为客户提供系列的专业性服务的过程,其依靠专业化的管理已成为未来物业管理的发展方向。第三方中介商独立于供求双方,具有专业化、契约性和增值性的特点。 2.格主创新运营模式。运营服务是指供应商或传统企业以合同方式,委托第三方电子商务运营服务商为其提供信息服务、店铺运营、营销推广、品牌建设等电子商务服务。 (三)创新格子铺运营方式助力格主经营 大学生校园格子铺创新型营销模式在传统销售模式基础上将运营服务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有效管理租金租期,改进和完善格主销售方式。1.助力格主运营。主要包括售前提案、个性化格子铺装修、线上线下产品推广及寻找客源等方面。针对售前提案及个性化格子风格装修,会使铺内格子的风格和属性均不同,在售卖前店主应针对彼此差异和个性优势提供相关装修建议和创新点帮助格主销售商品;针对产品的宣传推广,应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与售前提案不同,售前提案是概括的建议性纸质或口头方案,而线上线下产品推广则是格子铺创新网络销售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格子铺中介商通过微信平台或官方APP帮助格主进行产品推广,以达到产品宣传的效果,帮助格主扩大客源,增加产品销量。 2.管理租期租金。大学校园格子铺主要面向在校大学生,但由于格主身份不同所以租期时长不定。例如大一新生一般会进行2年左右的长期投资,大二、大三的同学则租期不定,集中在一年以内甚至更短,而对于大四毕业生,租期时长多为几个月至一年。因此,对于不同租期时长的格主,格子铺中介商应设不同的收费标准。 (四)为顾客搭建安全的购物平台,维护顾客权益 商业竞争日益激烈,格子铺为吸引更多顾客的青睐,除了具有完备的营业模式,更应为顾客提供安全放心的购物平台,因此店主必须保障顾客消费安全,维护顾客权益。 1.快递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子商务业迅猛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电子商务市场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快递业的兴起,使其成为整个物流行业中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格子铺”作为第三方购物服务平台设定了网络及实体购物两种形式。针对网络订单,店主与快递公司签署协议,由其提供快递配送服务,必要时店主也可安排速送小组送货上门。按照顾客的消费额度收取不同价位的货物派送费用。方案一:购物金额达一定标准可享受免费送货上门服务,若额度过小只需缴纳部分费用;方案二:按照购物额度的百分比进行收费。由于格子铺店主只是为格主和顾客交易提供服务的中介商,因此邮递期间产生的费用将由顾客与格主协议承担。 2.人工质检。为保证顾客购买到高质量的商品,同时避免劣质商品入铺,在格主入驻格子铺时,作为起主要监督责任的第三方中介商应建立食品及其他物品安全保障体系,严格检验商品质量,包括商品质量是否合格、评估商品价格是否合理、检验食品是否过期变质等,从而为消费者购物安全提供保障。 3.交易纠纷。交易纠纷分为商品纠纷、物流纠纷和服务纠纷。格子铺中介商应从预防未发生和处理已发生的纠纷两方面进行考虑。(1)预防商品纠纷,店主应保证商品质量、正规包装,包装物上注明实体店电话及详细地址方便顾客联系和咨询;准备充足货物和包装用品、确认物流方式和买家收货地址、及时发货;注明商品详细信息,如规格、尺寸、价格、材料及用途等,同时保证在线客服的服务质量。(2)处理已发生的商品纠纷,例如顾客收到劣质甚至已损坏商品时,店主应与格主和邮寄方联系,向顾客致歉并予以补发或赔偿;当出现顾客长时间未收到货物等物流纠纷时,店主应联系物流公司并及时安排发货;当客服人员回复消息不及时或服务态度不好等时,店主应与物流公司洽谈或考虑更换物流公司。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的逐步细分,第三方服务正在飞速发展。从最早运用于物流运输业到为各行各业所接受,第三方服务已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而“校园格子铺”正是在传统实体店经营的基础上,以低成本、低风险的绝对优势赢得了大学生的青睐。格子铺店主作为第三方中介商,以合同为载体为格主和消费者提供专业的双向服务,将中介作用最大化,同时也将服务质量最优化,为从事服务行业的企业提供新型营销管理模式。“大学校园格子铺”作为面向大学生的线上线下同城交易平台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必将走得更远。 作者:张煜佳 李梦玲 李伟岑 魏丽娟 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创新分析 摘要:新形势背景下,政府机关行政建设已经成为政府机关部门发展的一个重要事项,机关行政管理主要是指机关单位行使国家权利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其是政府机关行政工作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因此应当充分重视机关行政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对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予以合理创新。本文主要针对机关行政管理予以概述,深入分析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创新原则,探讨创新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创新策略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发展承接了新的历史任务,在这一背景下对机关行政管理工作有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机关行政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机关工作人员管理、工作制度与秩序管理、会议管理、文档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以及办公环境管理等一系列方面,每一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对于机关行政管理均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应当做好机关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确保机关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除此之外,为了做好机关行政管理工作,应当对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进行合理创新,在此基础上提升机关行政管理整体水平,确保机关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机关行政管理概述 机关行政管理,实质上就是机关单位行使国家权利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各项机关行政工作是否能够合理完成。同时,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工作中的日常事务、所需物资以及各项设施均牵涉到行政管理,因此需要中分机关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机关行政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机关工作人员管理 通过管理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提升其在工作过程中的责任心、积极性,使机关工作人员能够认清自身的职责所在,并按照相关规定完成自身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 2.工作制度、秩序管理 制定合理的工作秩序、制度,使机关行政工作人员能够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确保机关行政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于提升机关行政工作效率、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会议管理 会议作为机关行政工作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合理的会议有利于机关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若是会议的次数过多,则会影响机关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对会议予以科学管理。 4.文档管理 文档管理主要是对公务档案、文书予以管理,使公务档案、文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机关工作。 5.财务管理 机关单位的行政事务处理离不开行政经费,所以机关行政管理需要充分重视财务管理,对于物力资源与财力应当予以合理分配,在合理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做到节约资金成本。 6.后勤管理 后勤机构及管理人员是机关单位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因此需要机关行政管理人员重视后勤管理工作。 7.办公环境管理 办公环境对机关单位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情绪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应当重视办公环境管理,为机关工作人员创造并提供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对办公室面积、办公物品以及装修风格进行合理规划设计。 二、创新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的基本原则分析 权力导向是机关行政管理传统方法的一个主要特征,其主要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产生的,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方式。因此,在这一新形势背景下,应当转变机关行政管理方式,将其由权力导向向规则导向转变,创新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创新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法治原则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良好的趋势,而社会法制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因此创新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必须遵循法治原则,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创新,正确处理法律法规与政府机关政策的关系,对依法执政机制予以进一步完善。 2.灵活原则 由于政府机关十分重视权力的归属、集中,有些时候会忽略了机关行政权力的合理使用,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政府机关执政条件、环境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政府机关在执政过程中应当立足于国家大局对自身权力予以行使,不仅要重视统治职能,还应当重视管理职能,使各个职能灵活变通。 3.开放原则 机关行政管理应当根据形势变化而作出相关的调整,在确保党的执政地位不受到动摇的基础上,对新形势背景下的社会职能予以承担。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应当由封闭向开放逐步转变,政府机关应当在合适的时机与非机关政府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实现两者之间的合理互动,以一个开放的姿态进行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创新。 三、创新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的形式分析 1.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 政府机关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时候,对于社会事务、经济事务的处理,通常选取行政许可方式,将重点放在机关单位的证书发放、审查批准等多个方面。现阶段,为了更好地顺应新形势的发展,必须对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对机关行政作风予以进一步改进,提升机关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使机关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政府机关的办公效率与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便捷服务。 2.由无限型向有限型转变 由于传统观念对一部分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不良影响,导致这些机关工作人员错误地认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具备的权力无限大,不会受到任何的制约,甚至认为政府机关是无所不能的。但是,政府机关所具备的职能是有限定范围的,其并不具备决定一切的权力,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政府机关权力下放,其具备的职权范围更加有限。因此,为了顺应新形势的发展,政府机关应当由无限型向有限型转变。 3.由权力型向责任型转变 政府机关具备一定的权力,而在权力的背后也担负着相应的责任,因此政府机关在行使自身权力的同时,也要履行自身的职责。在社会法制化发展的新形势背景下,政府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事,充分尊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享有的发言权、知情权,在行政管理方面保持透明性、公开性,由权力型向责任型转变。 四、创新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的策略分析 1.重视行政服务性进程的推进 行政服务作为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创新中的一个重要事项,应当进一步对行政服务性进程予以推进。首先,应当制定与行政服务相适应的问责机制与法规,对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服务的责任、低位予以明确;其次,应当建立一个健全的行政服务机构,并对行政服务建设方式进行合理创新,对行政管理体系予以进一步完善,在此基础上使行政体制改革发展得以推进。 2.重视政务信息时效性 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选取合法形式,对政务信息予以公布,而公布的政务信息必须要具备时效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政务信息的价值。因此,首先应当制定并实施一个合理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依靠发言人将公共服务信息、政务信息及时传达给公众,还要建立一个健全、透明的政务机制。其次,的政务信息应当保持多样性,主要在于不同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扩大政务信息的范围,还有利于政务信息公开进程的进一步推进。 3.加大电子化平台的建设力度 从机关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来看,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应当随着机关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作出相应的变化,需要建立一个创新性平台,进一步加大行政管理电子化建设力度,保持行政管理的先进性、现代化。首先,电子化行政管理平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政务信息的共享速度,有利于各个部门在绩效方面的有机评比,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其次,电子化行政管理平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政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对于行政管理业务结构具有优化功效,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第三,电子化行政管理平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行政服务能力,通过对政务信息资源予以合理配置,对不同的公共服务手段进行合理整合,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制度。第四,电子化行政管理平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政务监督管理制度的合理制定,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电子化平台及时、全面地了解政务管理信息,并在第一时间进行评议、反馈,使公共服务与行政管理的统筹协作得以实现。 4.重视行政管理体制的公开性、透明性 为了避免机关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滥用职权状况,应当充分重视行政管理体制的透明度、公开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行政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首先,应当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政务评议制度,并对其予以大力推广,积极组织人民群众评议已经公开的政务内容,对政务内容的有效性、真实性等一系列方面予以评议,然后在政务考核、监督范畴内纳入政务评议,制定一个健全的评议制度,同时加大这一评议制度的推广力度。其次,应当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政务监督、考核制度,并建立专业的政务监督、考核机构,对不同部门所具备的责任予以明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健全的政务监督、考核机制与问责机制。新形势背景下,创新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法治原则、灵活原则以及开放原则,对机关予以合理转变,由权力型向责任型转变,由无限型向有限型转变,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同时,应当重视行政管理体制的公开性、透明性,充分重视并推进行政管理电子化平台的构建,提升政务信息时效性,在此基础上对机关行政管理方式方法进行合理创新。 作者:廖继超 单位:四川省委党校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我国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 摘要:本次研究的主题是探讨我国行政管理方式的主要内容,希望在法制视野的角度下思考未来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本次研究从了解我国的行政管理工作体系的基本概况入手,针对我国传统模式下的行政管理体系进行分析,掌握其工作特征及工作存在的缺失问题。针对我国传统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提供科学的建议和对策优化与完善我国的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进行法制角度的管理方式创新,以此满足未来我国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法制视野;我国;行政管理;方式创新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系概述 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指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采取行政权益的模式进行社会相关事务的管理,在社会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展现出其不断完善的进步意识,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呈现出传统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以科学的方式进行行政管理工作体系的革新与优化。行政工作需要针对我国社会的文化和经济等生活元素进行管理,在实际的工作执行过程当中也面临很多困难与挑战。 二、我国传统行政管理体系特征 1.关注人的主体意识较弱。传统的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存在管理理念上的缺失,对于以人为主体的理念认识不清,导致实际的管理工作出现了偏差,影响了管理工作的质量。传统的管理工作意识侧重于强制性的管理,而忽视了服务性质的政务工作本质,对于行政工作的权利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造成了矛盾的工作认识,阻碍了行政管理工作的良好发展趋势。强制的管理方式让社会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的相关部门认识存在严重的不良影响,阻碍了民众与政府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2.单一的行政管理体系阻碍其发展。单一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受到强制管理工作模式的影响和干预,导致其发展成为缺失灵活性的工作变现。这种单一的管理方法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会造成阻碍,影响实际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和方法对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需求造成了影响,不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导致人们出现了逆反的思想。在实际的管理工作过程中也能够发现,专职的工作人员受到单一的模式影响出现懒惰的工作态度,影响实际的工作质量。 3.工作效率低下导致成本上升。单一的工作模式和传统的工作思想都导致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和影响,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不能取得民众的配合,因而导致行政执法的资本投入不断的攀升。由于对民众的强制管理造成了民众的不良情绪,反抗的思维越是明显,行政执法的管理越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而实际的工作效率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出现了下降的情况,还增加了工作的成本投入。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精力都投入到与民众沟通的方面,自然会造成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问题。 4.强制方式的行政管理影响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对于行政管理工作体系的公众形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种恶劣的形象导致行政执法的实际工作质量呈现出不断下滑的局面。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对于民众的情绪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抵触的情绪影响了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程度,进而造成民众不配合行政执法的情况屡见不鲜,严重影响政府的工作号召力,阻碍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法制视野下我国行政管理方式创新 1.革新传统行政管理意识。随着我国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各行各业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希望能够在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坚持构建一个法治的行政管理社会体系,促进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取得良好的沟通和进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启示,重视收集世界先进国家的相关信息,能够保证我国社会文明体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因此,重视革新传统的行政管理意识,对未来工作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发展的关键性思想转变,可以支持社会发展的众多需求。 2.革新传统单一化的行政管理模式。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对于当下我国社会的发展来说具有阻碍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源于其管理的方式过于单一,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无从适应。重视在新的社会体系背景下进行管理方式的改革,重视以创新的思维进行管理方式的转变,打破传统管理方式管理单一的僵局,能够促进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并且能够满足行业进步的众多需求,成为行政管理体制革新的突破口。从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角度进行思考,在长期的工作环境中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反思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需要革新单一化的管理模式。 3.创新开展多元化行政管理方式。创新多元化的行政管理模式,是在法制角度下进行工作理念思考的重要举措,也是发展与完善我国行政管理体系的重要途径。在传统行政管理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工作质量的探讨,重视对长期工作中经验的积累和反馈,不难发现实际存在的恶性循环问题,采取有序的方式进行管理,尊重民众的意愿,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进行行政管理工作模式的革新,以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未来的行政管理工作,促进科学化的工作模式不断的深入到当下的社会管理工作相关事宜当中,以期取得良好的成绩。 4.构建有序化的法制行政管理体系。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并非是无序发展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内容当中却存在某些无序的表现和失误。根据我国社会提出的改革要求,进行行政管理的法制约束,主要就是为了突出法制社会的管理理念,深入影响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思维和意识,通过营造有序性的法制管理模式,为行业的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建立一个良好的法制工作氛围,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指导力量积极的为人民服务。依法治国的理念引导行政管理的工作体系不断的完善,坚持以和谐发展作为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 四、结语 本次研究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工作内容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因此也具备了强烈的革新意识。关注到传统行政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以人为本的关注意识比较薄弱的问题,再从整体的管理体系模式单一角度进行分析,降低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作的成本投入,强制的管理方式影响了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以法制的角度进行思考,希望能够优化和完善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此技术上进行管理方式的多元化拓展,保证法制理念的不断深入影响,积极的为人民服务,实现整体工作质量的提升,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工作的成本投入。 作者:祁珮琳 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企业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 摘要: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我国已基本形成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也形成了庞大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文章论述了加强企业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现实意义,通过比对地方经办机构、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不同的管理方式,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寻企业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 关键词:企业管理;社会保险;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方式;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既是经办社会保险业务的记载,也是稽核社会保险经办工作是否依法合规的重要载体。作为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加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是加强社会保险管理和提高服务水平的具体体现。 1加强企业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现实意义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是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社会保险权益的原始凭证,贯穿于社会保险参保登记、保险费征集缴纳、保险待遇核准发放、稽核考量等社会保险业务全过程,是对参保单位和参保人权益的真实记录,是确定参保人员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要求各地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办理社会保险业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专业性文字材料、电子文档、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资料,按照档案方式严格加强管理、集中保存。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强调了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十八大报告也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企业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也要做到全覆盖,实现便捷高效服务、均等机会、信息化管理等”。经办管理的内容亦非常广泛,包括社会保险政策制度的实施、社会保险关系的建立和权益记录、社保基金的征缴和管理、社保信息查询和服务网络布局等,都将成为改进民生、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这些举措的落实到位都与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密切相关。另外,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规范,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涉及人员范围增多,参保资料也日益增多。企业社会保险管理肩负重要的社会责任,不仅负责社会保险政策的贯彻落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甚至对于参保人的保险诉求负有宣传、解释、协调的职责。这些工作的开展必须依靠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 2企业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企业社会保险业务资料种类多,目前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没有建立信息化系统,部门之间没有建立起信息共享的平台,少数职能部门信息化应用相对滞后,造成部门资源很难及时共享,影响了相关部门配合协作的效率,甚至造成有些工作环节脱节。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数量日益巨增和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纸质档案传统检索、服务手段落后同现代化管理需求多样化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等,无一不需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来解决。 2.2业务资料归档不及时以及多头管理的现象 社会保险费的管理涉及部门多且管理部门较多,由于部门之间配合协作的效率不高,相关岗位职责不清,在经办过程中,经常出现业务档案归档不及时、未分类保存、资料不全等情况。具体来说,主要是工作中将业务重点放在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缴、上解、支付与发放上,对形成的业务档案材料收集、整理不够重视,导致材料收集不及时,手续不齐全,不符合归档要求。另外,对于形成时间久远的材料,缺乏统一的管理,甚至造成丢失。 2.3重要资料随意保存、丢失的情况屡见不鲜 由于社会保险业务涉及面广、人数众多、政策性强、利用率高,增加了管理难度。重要资料随意保存、丢失的情况导致参保人无法核实个人保险待遇,最终诉诸法律,给企业和参保人都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笔者所在企业在某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工作中,由于部分参保人原始社会保险资料的缺失,滞后了补缴工作,部分参保人甚至不能开展补缴工作,影响了职工的养老待遇。因为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一定范围里职工不满情绪增加,同企业之间的矛盾增加。 2.4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人员管理专业素质缺乏 作为社会保险业务经办人员,除了掌握业务技能和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外,一些文秘学、情报学、计算机等相关的学科知识也是处理业务的基本能力。而当前,由于社会保险行业的迅猛发展,大量从事保险工作人员都是兼职人员,缺乏社会保险业务的管理经验和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多数工作都是疲于应付,综合素质仍有待提高。有些社会保险业务是基层交流上来的“转行”人员,工作者事业心不强,业务上不能精益求精,欠缺奉献意识与敬业精神,缺乏知识更新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3企业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创新策略 随着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规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以及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服务性功能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结合实际操作中的经验,探索提出四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策略: 3.1加快业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是信息社会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业务档案工作在信息社会赖以生存的条件之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使之尽快融入信息社会,就必须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人社、税务、就业、银行等相关部门数据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将社会保险费参保、核定、征收、缴费等业务数据化、管理信息化和服务网络化,使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和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对接,减少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加速实用、通用软件的研制,加快业务档案信息数字化处理步伐,最终实现业务档案管理的全程信息化。并持续推进企业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逐渐建立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多种介质相互转换和备份的有效途径,逐步变手工编制归档目录为自动编制归档目录,变手工检索为电子检索,变人工统计利用为信息化统计利用,变传统的适用于手工检索案卷级管理为更适用于信息化的文件级管理,将纸质档案过渡到数字档案或二者共存的模式。 3.2加强社会保险各级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 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业务进行培训、交流、沟通,使各管理部门能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社会保险相关知识,提高业务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鉴于企业下属各单位分布较散、相互距离较远,资料传递存在丢失、责任划分不明等安全风险,可按照管理权限进行两级管理。企业层面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由机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管理,具体包括企业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社会保险缴费及地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准的保险费、待遇申报等资料;各基层单位层面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由各单位进行管理,具体包括本单位职工个人资料、本单位社会保险相关申报资料及公司核准的材料。企业和基层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明确、责任清晰。 3.3推进业务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建档 进一步改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提供利用等管理方式、交接流转形式等。机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业务档案的归档范围、管理要求、管理制度、保管期限等做统一规定,建立个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统一档案外观,统一档案盒、背脊标签、归档封皮、目录记录及档案的专门存放场所等,把基本养老、基本医疗、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等账户手册统一归入档案,与其他待遇资料一并按照年度进行归档,资料齐全、一目了然,方便职工查询,使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统一美观,也保证了职工内部调转时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一致性,利于管理,推进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标准化建设进程。基层单位作为直接管理部门,按照档案形成途径进行及时、全面归档。及时对参保人岗位变动、退休、死亡等身份变更等变化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进行收集归档,定期上交资料,确保资料的完整。 3.4充分利用社会保险业务档案 提高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业务工作水平,通过科学运用促进业务档案的管理,把企业和个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上由死信息变成活数据,努力把档案作为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逐步构建起各地档案信息平台,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为企业科学评价社会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和未来趋势,制定有效的社会保险政策、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便于对社会保险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改进提高,真正提高资料、数据安全系数和利用效率,落实好社会保险这项惠民工程。 作者:付彧 李廷园 沈沉 单位: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商业银行管理方式的创新 一、商业银行发展概况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性的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企业的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都比较特殊。商业银行既要兼顾其社会责任以及公众服务,还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以“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并对自身资源进行合理充分的利用,以提供适合市场经济要求以及符合银行发展规律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很多国外银行看到了中国这一规模大、需求大的市场,纷纷进驻,这就加剧了中国市场竞争,同时也势必会挤占部分市场份额。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就必须创新管理方式,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二、创新商业银行管理方式的建议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制度建设是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内容,创新的管理制度能够对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商业银行的管理制度不仅包括企业的领导机制、决策的方式、还包括各种管理制度和一些没有明文规定的规则。通过兼并重组与整合,逐步成为金融控股公司,达到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我国,通过组建金融控股公司达到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创新,是目前很多商业银行的共同选择。同时,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经营结构,来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的调整,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中,从市场需求到管理决策需要经过众多中间环节。这不利于对市场动态及时作出反应,对于商业银行的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因而,要根据现有的状况对管理模式进行调整。首先,在组织体系的涉及上,应该按照总、分、支的层次进行架构设置。分行处于支行和总行之间,对总行决策的执行和支行的监督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分行的管理模式和格局设置要严格按照商业银行的发展要求进行。其次,对于同一地区,尤其是同一城市的分行机构设置,应该尽量实行扁平化模式,尽量减少管理层次。第三,在总行和分行的领导与指挥下,支行设置应该科学合理,根据所处的地区、环境等不同,设置不同的管理级别。一方面给予支行一定的自主经营权,另一方面也要对其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 (二)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和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决定了银行必须动态、连续、全面的跟踪客户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建立一套监测、控制、反馈和调节信贷风险的管理机制。建立灵活的银行风险的监测与预警系统,有利于增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水平,能够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对信贷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测。设定科学有效的预警信号,有利于前瞻性的发现客户潜在的风险,对有问题的贷款及时的发出报警信号,并通过风险预警反应机制,在更高层次、更及时的时间内采取更及时、更有效的风险化解措施,最大限度的维护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三)提高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 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关键在加强金融创新和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能力有待增强,盈利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有所发展,但与国外同行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2009年除中国银行外,其他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均未超过25%,有的城商行例如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均未超过10%。这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还需进一步改善收入结构,提高财务可持续能力,进一步减小对利差收入的依赖。因此,商业银行要进行创新。首先,在互联网金融的带动下,加强信息化管理。商业银行既要实现经营理念的转变,又要顾及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准确地制定和实现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其次,商业银行要进行业务和服务的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规则变现的日益突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优质的服务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商业银行有必要进行业务品种和服务的创新,以加强金融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三、总结 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对商业银行来说已经变成了一项不可推卸的任务。我国商业银行以政府应积极做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并建立有效的激励体制、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等方面,从而对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作者:张悦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略析现代酒店管理方式创新 一、酒店管理的新思维模式 (一)坚持以员工为本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要坚持满足员工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实行人性化管理。做到以员工为本。酒店要在工作制度上进行人性化管理,对员工有公正、公平的业绩考核,奖惩时有理有据有人性,保证员工的切身利益,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酒店要留住优秀的人才,就要为员工提供各种提高素质的培训,帮助员工成长,根据员工的业绩表现,及时调整薪金,鼓励员工为酒店一心一意地工作。对员工的困难及时解决。这样保证员工的利益,关系员工,员工才能积极的工作。例如,女性员工有产假工资补贴;为单身员工举办单身俱乐部活动。 (二)酒店服务要体现个性化酒店的个性化服务是该酒店吸引顾客的关键因素,是酒店长期发展的品牌。所以每个酒店要对自己的服务定位,根据自己的客户需求,对酒店的房间布局和装饰,包括对服务人员的要求都需要具有特色,这样才能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这样不仅可以使酒店的知名度得到提升,而且通过顾客的口碑达到宣传效果。比如: (1)服务不仅要体现民俗文化,还需要考虑到游客旅游的心态,为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时,也要体现其服务的细致和温馨,这样不仅给顾客留下好印象,再来旅游时也会选择自己酒店,并且提高酒店的知名度,让顾客给朋友宣传酒店,让他的朋友旅游时也选择这家酒店。 (2)可以在节假日期间推出优惠活动,给顾客价格和服务上的双重享受,从而激发顾客对酒店的选择。 (3)大型的酒店,主要客户是商务谈判的客户和政府官员,酒店的装饰和设计就不能显得小气,而要体现大气势,大文化的特征,服务人员要端庄典雅,服务要周到体贴。如果酒店主要接待的是游客,酒店的装饰就应该具有地方风俗特色。 (三)加强品牌竞争未来饭店之间的竞争将更多地表现为饭店品牌的竞争。是否拥有著名的饭店品牌,将直接决定着饭店的生存与发展。加强品牌建设,实施品牌经营,创造卓越的饭店品牌,是我国饭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本。中国饭店大都缺乏品牌。即使像广州的白天鹅宾馆、南京的金陵饭店等著名饭店,若与国际品牌相比,无论在经营规模,市场占有额,市场全球化程度、品牌知名度、品牌价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饭店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建著名的国际饭店品牌已刻不容缓。 创建自己的品牌战略,首先要练好内功,保证饭店服务的品质,提高饭店品牌的美誉度,必须实施服务创新,培养忠诚顾客,提高客人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凡是提供给客人享用的都必须是安全有效的;凡是饭店的员工,见到客人都必须是亲切礼貌的。其次要加快集团化进程,企业规模化既是量的扩张,又是质的提高,饭店要提高知名度,创造品牌,就必须实施规模经营,走集团化的道路。 (四)行政管理制度对酒店企业的长远发展作用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要加强酒店企业员工的参与。酒店企业要积极引入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当前酒店企业在管理方法上陈旧僵化,一味地关注酒店企业的行政命令和各种酒店企业行政规章制度,行政官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行政效率低下。酒店企业行政管理要注重管理方法的有效性,采取适合的措施以提高酒店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行政效率。定期评价业绩,择优使用行政管理人才。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采取积极措施不断强化酒店企业行政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思考 1.人才是酒店集团化的实施者,也是酒店最为重要的资产。提高服务意思,增强服务技能是酒店发展的重中之重。 2.新形势下,企业只有从探索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加强服务质量管理,才能安心发展,不至被淘汰。 作者:孙逸单位:辽宁锦州渤海大学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医疗安全管理方式的创新探索 强化安全规范保证医疗管理水平 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是各项医疗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基础,是医院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通过健全和完善各项医疗工作制度,筑起一道严密的质量、安全防线,使医务人员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医院整体管理状态和服务水平能得到显著提高[8]。因此,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管理水平,主要从制度执行、绩效实施和手术监控三方面,我院积极探索与实践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全员遵循,落实有力近年来,围绕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修订了全院《医疗制度汇编》,使医疗工作的每个环节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开展了主干医疗制度学习考核,全面强化了全院医务人员的制度观念和安全意识;落实了医疗质量检查讲评制度,做到年有总结分析,季有讲评通报,月有点评反馈,周有实时监测,实现了医疗质量的动态监控、系统分析、适时反馈和持续改进;开展了系列医疗质量评比活动,如病历书写质量讲评、处方点评、医护技能比武等,提高了医疗实践工作质量。绩效考核全面实施,成效明显为促进人才价值实现,我院形成一套以绩效为主导的激励机制,制定了新的绩效管理办法,引进更为科学、客观的绩效考核理念,以最大绩效为目的,引进病例分型理念(CD型率),改变了过去以处罚为主、过程为主、效益为主的管理思路,转变为以激励为主处罚为辅,结果为主过程为辅,效率为主效益为辅的心模式,并建立一套考核指标体系,包括临床、医技、麻醉三大模块和七个亚模块,对科室进行动态监控与季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评,极大地调动了全院人员的积极性,经济效益明显[9]。手术管理全程监控,规范有效针对我院外科专科医院的特点,为了强化手术安全管理,努力做到:严格医务人员的准人管理,制定下发了《手术准入制度》,对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进行准入管理;严格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制定下发了《临床技术管理规范》,规范了对二类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和三类临床技术的申请严格把关;实施“手术分级管理”,将各种类型的手术按照难度大小进行分类,严格控制各类患者的手术适应症;加强“手术环节管理”,如对于易发生“二进宫”手术的病例,术前必须由科室组织全科术前讨论,对病情做出全面诊断,术中必须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程,避免手术中的疏漏,术后必须及时做好动态监控,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注重思维创新改进医疗管理方法 围绕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特点规律与现实需要,我们加大管理创新力度,积极主动地探索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新方法和新举措,在重点、难点、热点上增强了医院在安全管理上破解难题能力。选准重点,开展“缺陷分析”及时查找、分析及改进缺陷,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对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我院选取医疗纠纷和高并发症手术等病例进行缺陷分析。比如,2008年先后发生8例ERCP治疗严重并发症,医院立即组织院内专家一起分析讨论,寻找根源,在讨论中对治疗适应症形成共识。此后3年ERCP严重并发症仅发生1例,取得良好效果。2010年,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高的情况,开展了专题分析研讨会,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在以后的手术中也达到了降低并发症的目的。瞄准难点,开展“课题研究”医疗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平台。2010年,为探索医疗风险管理的规律,我院向申康中心申报了以“基于病例分型理论的医疗安全预警与控制信息管理平台构建研究”为题的课题研究。试图运用病例分型理论,分析医疗安全现状,明确影响医疗安全的危险因子;通过专家咨询和比较统计分析,确定医疗安全标准规范;最后构建医疗安全预警与控制信息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对医疗纠纷苗头的采集分析和自动提醒,尽早采取措施,达到降低医疗风险的目的。把准热点,开展“专项调研”就我院自身而言,“医疗不良欠费”、“二进宫”手术等都是医院当前医疗安全管理的热点问题[11]。为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院内涵建设,我们针对“二进宫”手术进行了5年的回顾性统计调查分析,探讨了“二进宫”手术发生的手术类型、原因和特点,开展了针对性管理,并取得良好效果,二次手术发生率明显下降。最近我们还对“医疗不良欠费”开展专项调研,通过统计分析,寻找“医疗不良欠费”发生的原因,并果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了医院医疗风险,减少了医院损失。 本文作者:樊震林涂平安杨晶程传苗工作单位: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创新项目管理方式提升电力管理水平 传统管理模式设施包括财务部门、采购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来实现项目目标;但在项目实际运行中,通常会产生部门之间的摩擦,须耗费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协调,而这又会增加项目运行成本,最后导致效力下降,影响利润水平。而项目管理,它是指在资源约束下,通过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来实现或者超过项目事先设定的需求或者愿望。不同部门之间,由于同一项目组成一个团队,项目经理是项目团队的领导者,任务是领导团队成员准时、优质的完成项目的最终任务。因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者既是项目的执行者,同时又是项目的需求确定、项目遴选、项目实施进度全过程的设计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时间、成本、质量、风险、采购、人力等资源进行全方位监控。如何将项目管理法融入电力工程项目中,一直是实践者探讨的热点。 1电力工程管理中常用管理模式 近年来,电力公司导入源于建造工程领域的EPC、CM等管理模式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1.1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DBB管理模式DBB管理模式是世界上最为通用的模式,应用于金融工程、项目咨询管理等广泛领域,如世行、亚行贷款项目以及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项目。该管理模式最突出的优点是项目必须按照设计招标建造的先后顺序进行,之后上一个阶段完成后另一个阶段来开始进行。它的具有通用性强、应用面广、规避风险和减少投资成本等优点,不足之处是项目周期长、管理费用高、容易出现项目纠纷等。 1.2建筑工程管理方式———CM管理模式CM管理模式中项目委托人必须在项目开始雇佣经验丰富的咨询人(CM经理)负责项目设计和施工的管理。他打破了DBB管理模式中固定的项目实施顺序,委托人和受托人的项目经历和工程组成联合小组,共同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项目工程分项工程设计完成后可立即对外招标,因此,它有周期短、费用省、风险小、收益快等优点,不足之处是承包费用较高。 1.3项目承包模式———PMC管理模式PMC管理模式是指项目委托人聘请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对工程项目进行管过程或分阶段的管理和服务。在PMC管理模式,承包商参与程度和职责范围不同,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该管理模式有三大特点:一是项目主体工程和重点任务委托给PMC承包商;二是项目管理水平相对稳定,能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升,形成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团队;三是优化项目程序,降低项目成本。 1.4设计、采购、建造模式———EPC管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美国创新了EPC模式,该模式在工程承包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适合于工厂、发电厂、石油开发和基础设施等工程。在EPC管理模式中委托方的主要任务是对竣工的项目进行验收,承包商承担了工程大部分风险。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委托方委托项目管理公司作为代表,对项目工程的设计、采用到施工进行全面管理。 2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工程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低下。我国电力工程管理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占20.5%,初中文化程度占57.8%,高中文化程度占15.5%,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占6.2%。文化素质低下的直接后果是效益意识淡薄,间接后果是短期内无法接受新技术、新管理方式;导致投资观念淡薄,成本核算和管理知识无法更新,项目实施进程缓慢,组织协调性差,以致无法按照既定要求和目标完成工程所规定的任务。②工程施工进展控制小力度弱。在整个业务管理流程中,供用电技术工程公司是关键。从电力上下游公司讲,供用电技术工程公司是龙头;从各公司之间的协调性讲,供用电技术工程公司又发挥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在公司内部与用户电力工程有关的部门有业务部、工程管理部和财务部。财务部负责各用户收取技术咨询费、工程款,向施工单位拨付工程款和向供应商拨付材料款和设备款,作用十分明确。其余部门则在电力工程进展的各个阶段分别担当各自的职责,这就出现部门间多次的交接,交接多了会影响到电力工程施工的进展。③工程实施中仍然存在违规操作。在上程施上结束,进行验收后,应组织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决算,并经审核后,统一向用户收取工程余款和向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商支付余款。但是再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往往就存在着问题与违规操作。此外,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试图阻挠工程监理人员工作,子项目中工程监理徒有形式。 3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对策 尽管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创新的管理模式应该一分为二的看,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如何根据实践创新出一套与实践相吻合的管理模式,笔者根据长期实践观察和创新实践中出现相关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①在项目管理中导入比较法。每个项目工程实施的内外环境存在差异,如果按照某种固定模式进行项目管理,除了降低工程实施进度外,而且还会提高工程施工费用和降低管理效率。因此,必须结合项目环境,因地制宜灵活地选择项目管理模式。这就要求采用比较法,将项目管理模式应用于项目管理模拟过程中,比较分析各种项目管理模式的优缺点,按照成本原则和效益效益原则择优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②在项目管理中融合工程监理。尽管在电力工程管理制度中,要求监理参与,对项目工程进行监控。从电力工程施工工程中,部分缓解监理监控徒有虚名、有名无实。如设计环节的管理,施工阶段的投资,项目进度控制,合同管理等。此外,有些项目管理人员还试图阻挠工程监理人员开展工作。工程监理进入电力项目工程全过程,除了监理所承担的分内工作外,还帮助项目管理人员识别项目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对项目施工进行技术指导。将工程监理转化为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升项目工程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因此,在实践工作中,项目管理人员必须以合同、组织等多元化手段支持监理工作,将监理工作制度落到试图,实现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有效融合。③界定项目管理边界,提升项目管理过程的可控性。项目管理通过上级对下级的适当授权才使得项目正常运行。项目相关部门在授权范围内形式权利才会有效,如果出现权利真空,项目将出现管理盲区,如果权利重叠,将会出现部门纠纷或者摩擦,这都将会影响项目实施进度和效率。此外,界定项目管理边界,有利于管理部门尽早发展问题,有效地进行项目控制。④提高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水平和劳务人员素质水平是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础。在国内外工程实施期间,为年轻、技术职称低、学历程度低下的管理人员、技术员工等提供锻炼的机会。同时技术培训和激励机制挂钩,加大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推进人才工程,以利于各类人才成长。⑤建立和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上作程序。完善现有工程标准化指标,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中结合定性和定量指标,以此强化管理意识。创新现有项目管理体系,在项目体系创新过程中,以质量为纲,以效益为本。同时,完善标准化指标和创新项目管理模式过程中,积极与国际接轨。⑥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使用现代化管理软件提高管理效率。科技创新目的是整合既定资源而提高效率。 目前国际上适合项目管理的软件较多,它们将进度、资源、资源限量和资源平衡很好地结合起来,基于要完成的工程量或工作量并结合施工承包商的人材机资源而制定出来的定量的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科学规划项目实施进度,规避了过去经验性结论导致的工程进程模糊等。在实际的工程管理中现代化管理软件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但需要指出的是,任何计算机系统和应用软件,都仅仅是一种工具,都是需要通过人来使用才能发挥其作用的,否则,即使计算机再先进,软件功能再强,也只能是一种摆设。 4结语 提升电力工程管理水平贯穿电力发展历程长河,这将决定了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历史性。如何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水平,需要贯彻思想“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因此,研究实践、分析实践和总结实践是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源泉。
交通工程论文:谈交通运输工程规划设计与布置 1设计要点分析 1.1规划设计重难点 (1)有轨运输站场的设计是1560平台整体规划的一个重难点,它是整个交通系统能否形成运输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即要注意轨道线路及道岔的合理布局,又要考虑其与混凝土拌和楼、材料运转站台等周边布置的相互协调,还要考虑与无轨运输方式的配合,并预留有合理的发展余地,以适应运量高峰期时的需求。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规划:①对1560平台、1#、2#施工支洞等交通要道进行统一规划,对洞内外无轨运输、有轨运输进行合理布置,构建两个相对独立又协调统一的运输子系统,使得列车运行调度通畅,即可环向运行,又可按标段分别从1#、2#施工支洞进出。②1560平台车站按各标段向洞内运料强度设计,只允许进料列车到站作业,且作业时间初期不大于40min,高峰期不大于16min,因而轨道线路设计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加速车辆周转,并且各线路之间要能实现在平台内相互连接。③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整个有轨运输的轨道、道岔、信号设备等硬件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2)1560平台场地狭小、空间有限,但功能需求全面且综合性强,相关设施的规划布局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各种交通工具之间的有序衔接和综合交通体系的运营效率[1]。因而如何有效利用空间、合理构建布局,从功能上加强各交通方式间的相互衔接,成为规划设计的又一重难点。规划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①为满足工程施工的混凝土供应,拌和楼需具备无轨罐车和有轨罐车同时接料的功能。②拌和楼下的轨道布设应同时具备有轨列车材料装卸、混凝土罐车接装拌和料、车辆待装停放和机车车辆列检的条件。③为满足交通工具之间的有序衔接,平台内需设置有轨、无轨平交道口,为有轨和无轨车辆混合运行提供保障。④为方便材料的周转及存放,材料库房的选址应同时满足有轨车辆和无轨车辆运输材料的方便。 1.2有轨运输设计要点 (1)1#、2#施工支洞内均布置两条股道,可实现双向通车。从而,有轨运输与1560平台组成一个环形双线的线路。(2)考虑到施工期间行车计划的实时性较强,轨道和道岔布置充分遵循行车组织机动灵活的原则。有轨运输站场区共布置6股轨道,①、②股道为混凝土运输线,③、④股道为停车、检修线,⑤股道为行车线。其中①、②、③股道可直接进入1#拌和楼,③、④、⑤股道可直接进入2#拌和楼。⑥股道为材料运输线,通过道岔与⑤股道连接。所有股道均可向右不折返地进入1#施工支洞,向左不折返地进入2#施工支洞,各股道之间可实现在平台内相互连接。由1#、2#施工支洞出来的机车车辆均可通过交叉渡线和道岔不折返地进入任何股道。(3)为了解决2#施工支洞进口与高线公路夹角过小,有轨车辆难以直接进入2#施工支洞的问题,在2#施工支洞口处增设一处轨道交通洞,城门洞型,长45m,洞内设双股轨道。(4)由于使用的单位较多,有轨运输量大,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计算机联锁信号系统和无线移动调度通信系统。 1.3其他设施设计要点 (1)高线混凝土系统设两座拌和楼,分别用于有轨和无轨运输混凝土。(2)为便于现场协调、管理,平台内需设置一座现场办公区。由于场地有限,通过充分利用地上空间,将办公区架空布置在4股平行轨道顶部,采用钢结构跨线高架平台,现场办公设施布置在高架平台之上。(3)平台规划范围内共设有轨、无轨平交道口6处,每处平交道口均设置预警装置,为有轨车辆和无轨车辆联合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2规划布置方案 2.1跨线办公楼 由于空间有限,通过充分利用地下、地面、地上的不同标高层空间,改善和优化整体空间结构。办公楼采用高架跨线,底层架空,下设有轨运输线四条,扩大基础设置在轨道线间。办公楼总计规划办公室80间,设计为四层钢框架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承重构件为钢梁、钢柱,墙体为200厚水泥空心砖,楼板为压型钢板组合楼板。轨道运输系统(1)轨道结构:钢轨采用43kg/m钢轨,轨距900mm,道岔采用6号单开道岔和交叉渡线道岔,道岔区采用木岔枕,岔枕采用Ⅱ类油枕;区间轨道按木枕整体道床设计,道床混凝土现浇,扣件采用70型扣板式扣件。(2)整个轨道信号采用计算机联锁系统,联锁系统的人机界面由两台操作表示机构成,显示屏上显示1560平台全貌,所有道岔、信号灯和轨道占用情况一目了然。操作表示机由CAN总线连接至两台联锁机,负责所有的信号处理和逻辑联锁。(3)无线移动调度通信系统采用900MHz自集群通信系统,整个系统由调度管理中心台,对讲机、车台和隧道无线转发机组成。对讲机、车台和中心台之间可以任意完成群呼、组呼和点呼。高线混凝土系统高线混凝土设两座拌和楼,并配套设置试验养护室和外加剂房,采用砖混双层结构,下部为养护室和外加剂房,上部为办公区。拌和楼底下各有一股轨道通过,其中1#拌和楼以有轨运输混凝土为主,2#拌和楼以无轨运输混凝土为主。物资运转站点物资材料运转站台为施工物资无轨运输向洞内有轨运输的中转站,并具备一定的存储能力。平台内设两处物资材料运转站台,紧邻高线公路与轨道布置。跨越材料运输线和存料场布设跨度13m的16t龙门吊,用于吊装设备和周转材料。库房材料仓库用于储存机械零配件、小型工具及日常消耗材料,布置在高线公路与轨道之间。集中制浆站两个自动化集中制浆站均架空布置在轨道之上,架空高度确保有轨车辆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其制浆能力可达24m3/h,储灰能力1500t,为四条引水隧洞堵水、固结、回填灌浆提供浆液保障。公共停车场为方便接送上下班施工人员,在跨线办公楼前设置公共停车场一处,面积为170m2。给排水、排污、供电、照明等配套设施给水选用生活 消防合用给水系统,沿管道设阀门井、水表井及消火栓;排水系统设排水沟和集水井,场内主排水沟通过横向排水沟与边沟相接;排污系统由明敷埋地管道、化粪池和检查井组成;供电采用一台800kVA箱式变压器进行;照明系统采用路灯和高杆灯照明相结合,外侧公路采用路灯照明,站场中心区采用高30m高杆灯照明。 2.2交通组织优化 进行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建设,站区的规划不仅要解决内部存在的交通压力,更要通过良好的交通组织,理顺站区周边的交通流线[2]。由于东引1#、2#支洞施工单位多、车辆多、交通情况复杂,容易造成堵车等交通安全问题,为确保交通安全畅通,提高运输效率和减少行车干扰,无轨运输实行交通管制,1#施工支洞设置单向单车道,为进洞通道,许进不许出;2#施工支洞设置双向双车道,为进洞或出洞通道,可进可出。有轨运输采用两个相对独立的运输子系统:1#施工支洞铺设双股股道,主要为1#、2#引水隧洞有轨运输服务,可进(左股道)可出(右股道),并设一组交叉渡线实现双方向行车;2#施工支洞铺设双股轨道,主要为排水洞、3#引水隧洞有轨运输服务,可进(左股道)可出(右股道),并增设两组交叉渡线实现双方向行车。 3结束语 1560平台系统是一个集房屋建筑、有轨、无轨运输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场内道路及相关配套设施于一体的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交通运输站场,是工程施工中物流、调度、监控、指挥、协调的基地。由于场地狭小,设计难度偏大,本文通过充分利用空间、合理构建布局、优化交通组织等方式对1560平台进行了规划设计与布置探讨,平台建成运营之后,设计功能基本实现,满足了多家单位协同施工的需求,确保了施工期间通畅的有轨及无轨运输条件,为类似工程中综合性交通运输工程的建设提供了规划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交通工程论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大部分是在地下操作,由于地质的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新的安全问题和技术问题,如果其施工不当,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地质变化问题,对周边的环境安全造成威胁,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因此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安全,我国主要的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已建立了工程监测预警体系,并加以实施。工程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有利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建设,实现工程的安全化管理。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的内容进行了如下分析。 1.浅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的内容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工程监测要全面掌握整个工程的变化,迅速及时的评价工程的安全状态,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工程监测的对象主要是工程周边环境、周围地质和工程支护结构体系三大类。工程监测周边环境主要包括对建筑物、地下管线、市政桥梁、地表和市政道路的监测,其中建筑物是必须监测的,要确保建筑物无沉降、倾斜和裂缝,以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质量。工程监测支护结构体系主要包括明挖法及竖井施工支护结构、盾构法隧道结构和矿山法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监测。在此项监测中,要监测初期支护竖井井壁净空收敛、支撑立柱沉降和倾斜等情况,盾构法隧道结构中管片衬砌拱顶沉降情况,矿山法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顶沉降、净空收敛、底板隆起、中柱沉降等情况。工程监测周围地质主要是对岩土体、地下水监测,尤其是对地下水位的监测[1]。 2.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 2.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分级 依据国家对可以预警的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预警级别的划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城市探索出了适合当地的工程监测预警体系。例如,北京、上海把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级别作为工程监测预警。香港利用预警值、告警值和管理值作为工程监测预警。目前,在大多数的城市则是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管理的特点、成熟做法、风险等级、安全状况和发展趋势,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由小到大可分为四级、三级、二级和一级,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红色为最高警级[2]。 2.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分类 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证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监测综合预警、监测数据预警和工程监测预警。第一,监测综合预警。监测综合预警是通过全面分析某个监测项目的位置分布、预警等级情况和监测数据预警点数量之后再进行的预警。监测综合预警在某种意义上可谓是真正的监测预警,因为它能够很好的反应因监测数据超标而造成的工程监测项目的不安全程度大小,也可防止因监测数据预警点多,而无法掌控工程安全性的现象发生,避免给工程施工造成麻烦。第二,监测数据预警。监测数据预警主要是在某监测项目某监测点的实测数据超过了预先给定的预警值的情况下发出预警。监测数据预警只是因监测数据超标而发出的单一数据预警,是工程监测所有预警的基础,对监测项目或监测对象的安全状况不能全面的反应。第三,工程监测预警。工程监测预警是指在根据监测综合预警以及巡视预警得到的结果,来预测与判定工程监测对象或项目或是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预警级别。 工程监测预警与监测综合预警、监测数据预警相比较而言,它是一种意义完整、真正考虑工程危险状态和工程安全隐患的预警,同时它也是建立在各种检测数据和巡视信息基础上以确保工程安全和周边环境安全为目的的工程预警。工程监测预警的管理主要是对监测预警的红、橙、黄和蓝色四警级的管理,监测预警的红、橙、黄和蓝色四警级是实现工程预警管理策略的主要依据。确定工程监测预警的等级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监测项目的预警类别、预警等级、预警数量与工程风险等。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实际施工中,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施工经验,通过综合分析所得预警的数据、现场会商和专家论证之后再综合判定其工程预警级别。 3.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的管理 3.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管理模式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体系中,工程监测预警实施的是三级分层管理模式,即建设管理层、现场监管层和监测预警实施层。建设管理层主要包括建设主管部门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建设单位;现场监管层主要包括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委托的现场工程安全咨询机构;监测预警实施层主要包括土建施工单位、监测单位等。三者之间互相监督,有利于各个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体系的完善[3]。 3.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管理内容以及流程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方面,工程监测预警的管理内容主要有预警信息上报、响应、处置和消警等内容。第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信息的上报、响应及处置。预警信息的报送根据不同的预警级别,送达的时间、速度和单位均不一样。红色预警必须第一时间上报到建设主管部门和工程相关参建方单位负责人,其余的则酌情而定:蓝色监测预警报送的时间是确定时起一天内,报送到施工、第三方监测和设计单位;黄色监测预警报送的时间是确定时起四小时内,报送到施工、第三方监测、设计和建设单位业主代表;橙色监测预警报送的时间是确定时起一小时内报送,报送到施工、第三方监测、设计和建设单位。相关单位在接到预警信息之后要根据警情加强监测、巡视和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消除警情。第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的消警。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确定在预警期间工程自身或环境风险的事故没有发生,并且已结束监测预警处置的情况下没有发生次灾害,可申请消警,然后由监理或工程安全咨询机构对其进行评定决定能否消警。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监测预警消警时,应坚持谨慎可靠的原则,对于无法判定的监测预警不允许消警。消警以后,对于工程的监测指标和监测安全状态仍要继续跟踪[4]。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监测预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根据工程监测预警内容,可以将其分为监测数据预警、监测综合预警和工程监测预警三类,其中监测数据预警是所有预警的基础,工程监测预警是真正考虑工程安全状态的预警。工程监测预警的管理主要是三级管理模式即建设管理层、现场监管层和监测预警实施层,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预警信息的上报、响应、处置和消警。 交通工程论文:我国目前交通工程的现状与管理措施 交通工程是关系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工程设施,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因此交通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合理性的特征,只有具有了建设规模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后,才能使建设出来的交通符合社会的发展。 1交通工程的概念及特点 1.1交通工程的概念 交通工程就是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工程建设。 1.2交通工程的特点 1.2.1规模合理性。交通工程是关系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工程设施,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因此交通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合理性的特征,只有具有了建设规模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后,才能使建设出来的交通符合社会的发展。 1.2.2 系统性。公路工程交通设施标准体系涉及的范围很大,交通是全人类共同使用的公共资源,交通的建设程度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说交通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多个社会层次的系统工程,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只有把社会的各个系统调动起来才能实现交通工程的最终目的。 1.2.3 配套性。配套性主要是指交通工程系统的标准,除了在本系统内相互配套以外,还须与公路沿线设施的其他标准配套,如监控、通信、收费等系统与管理机构、房建设计等标准的配套,已有系统功能的发挥。 2我国交通工程的现状 2.1 交通流理论研究 交通流理论是用物理与数学的定理、方法,定量地描述交通流特性,是交通工程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对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具有指导作用。国内对交通流理论的研究,没有从纯数学、物理学 角度入手,而是结合具体交通 问题开展工作,取得 了一些成果。 东南大学用穿插理论研究环形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同济大学用冲突点法研究十字路一口的通行能力。交通部公路研究所结合路口信号控制,建立了交通平滑离散模型。北京工业大学在研究灯管路口通行能力的过程中,研究了路口直行车队的车辆跟驰模型、路口自行车行驶状态的流体力学模型与通行能力计算公式。近年来,研究了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开发了高速公路交通仿真程序。 2.2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交通规划是研究在一定土地使用条件下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应的平衡关系。我国过去编制交通规划,实际上是拟定道路网规划,且以定性分析为主。自引进 了交通工程学以后,编制交通规划,名符其实的是拟定包括场站在 内的各种交通方式的综合交通规划,且以大量占有数据的定量分析 为主。自80年代初开始,应用美国50年代提出的UTPS,先后对天津、徐州、上海、北京等30多个城市进行了大规模居民出行调查,编制交通规划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做某些修改、 标定参数、编写计算程序。值得一提的是东南大学对非平衡交通分配模型做了有益的改进,并提出了动态多通路交通分配模型。北京工业大学对交通预测提出多角度预测理论与方法,提高了中、长期预测的可信度。 与此同时,北京工业大学开辟了交通枢纽规划新领域,提出了客运枢纽规划原理与选址方法 货运枢纽规划原理与选址方法。西安公路学院提出了用总量控制法编制公路网规划。 2.3道路交通系统安全理论研究 交通安全是涉及人身生命和国民经济损失的重要问题,一直受到各部门的重视。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自1979年成立以来,把道路交通安全做为自己恒定的研究方向。多年来,他们以人的因素为主体,综合分析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条件,用路者的条件,车辆条件和交通环境等诸多因素,揭示了一些产生交通事故的机理和规律。所见到的成果有 交通安全灰色评价方法道路交通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特性研究危险路段的判定与改善交通工程心理学多角度预测交通事故的方法等。 2.4交通系统分析与交通管理技术 在交通管理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使交通渠化、交通 管理需双向控制的思想,并明确提出交通综合治理的口号。渠化是变无序交通为有序交通的一种技术双向控制是指在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交通设施的功能的同时,兼控交通需求,否则交通管理无法奏效交通综合治理是指运用系统工程、交通工程的理论科学地治理交通。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工作。 2.4.1 自1979年起,在全国公路上建立 了11 262个间隙式交通调查点和183个连续式交通调查站。系统地观测公路交通量、车速、交通组成等数据。在上海、北京、哈尔滨、福州几个城市盯街道上建立交通观测站,监测城市道路的交通变化规律。 2.4.2 制定了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规范修订了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2.4.3 在大中城市和高速公路上,广泛应用标志、标线等交通管理技术。北京、深圳等城市采用了交通 区域控制。 2.4.4 北京、深圳等城市采用了交通区域控制。 2.4.5 在交通管理部门,推广了计算机交通事故管理系统。 2.5 交通设施设计理论与方法 道路是最主要的交通设施,如何使道路符合行车规律,如何使道路 满足用路者的旅行需求,如何使道路勘测设计自动化,一向是广大道路交通工程人员追求的目标。 “ 七五 ” 期间,国家做为重点攻关课题研究了公路设计CAD,取得了一批成果。目前,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院和 部分省市交通设计院,以及有关院校都有公路设CAD软件,可用计算机从事道路设计。 在设计理论方面,北京工业大学提出了道路线形设计新理论。旧理论以满足汽车行驶要求为出发点,静止地分析 问题,孤立地设计新理论是以满足用路者的出行需求为出发点,动态的分析问题,强调协调设计。 3交通工程的管理措施 3.1 利用科技手段促进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 首先,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依据。其次,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分析更加快捷、准确。另外,学习使用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2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加强监管力度 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公路养护管理养护工程要建立竞争机制,要求养护人员要有竞争意识,具备全方位养护能力,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政府要快组织制定相应的运营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养护作业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 3.3建立完善的交通工程监督制度 不断的更新交通工程管理的理念。要使新的管理方式更加有效,可以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其工作方式和办事程序改变,增强各个环节的连接。充分利用现有的管理经验及信息技术的互动,将交通工程市场监督好,提高其管理水平。 4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设事业将蓬勃发展,同时国家鼓励各种形式的外商投资进入交通建设领域。交通部将加大工程管理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使我国的交通工程建设成为高速、科学的现代化城市交通。 交通工程论文:论概述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与管理 1 安全设施的分类与作用 交通安全设施对于在道路中保障行车安全、减轻安全事故风险,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安全设施系统应具有交通管理、安全防护、交通诱导、等多种功能。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信号灯、交通标志、路面标线、护栏、隔离栅、照明设备、视线诱导标、防眩设施等。 1.1 护栏 按其在公路中的横向位置,可分为路侧护栏和中央分隔带护栏,再就是设置于桥梁上的护栏。护栏的作用是防止失控车辆越出路外或碰撞路侧构造物或防止失控车辆穿越中央分隔带闯入对向车道并保护中央分隔带内的构造物。从护栏的结构来看,主要分为混凝土护栏、波形梁护栏和缆索护栏。由于波形梁护栏的防撞性能、变形特点、养护成本和美观性等因素,在我国路侧护栏和中央分隔带护栏较多采用波形梁护栏的型式。 1.2 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是为了维护公路结构、保持公路安全畅通不可缺少的公路交通管理和安全设施,对公路使用者来说具有指路、警告、禁止或者传达指示情报的功能。根据其功能可分为指路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和指示标志。交通标志从支撑型式上可分为单柱式、双柱式、单悬臂式、双悬臂式、门架式和附着式。 1.3 交通标线 交通标线是为公路使用者提供出行诱导和信息服务的,可作为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的补充,也可单独使用。 1.4 隔离栅 隔离栅的作用是阻止人、畜进入公路或其他禁入区域,防止非法侵占公路用地。隔离栅从结构型式上分为刺铁丝隔离栅和焊接网隔离栅,其立柱也分为钢立柱和混凝土立柱。 1.5 防眩设施 防眩设施既要有效地遮挡对向车辆前照灯的眩光,同时也应满足横向通视好、能看到斜前方,对驾驶员心理影响小。防眩设施在型式上主要分为防眩网和防眩板。 1.6 轮廓标 轮廓标是由其反射器呈现的视线诱导效果而起到指示作用,根据安装位置可分为附着式和柱式2种。 1.7 活动护栏 活动护栏是设置在中央分隔带开口处便于特种车辆在紧急情况下通行和一侧道路施工封闭时临时开启放行的活动设施。其特点是正常情况下具有隔离性能,在临时开放时能快速、灵活的移动。活动护栏国内采用较多的型式是插拔式、伸缩式和填充式3种。 2 安全设施各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控制要点 2.1 波形梁护栏 波形梁护栏的施工主要是在路侧和中央分隔带,护栏立柱的施工方法采用打入法和埋设法。两种方法各有其优越性,也各有其适用场合,打入法适合于土质路段,埋设法适合于石质路段和桥头位置。从施工角度考虑,打入法比较优越、方便,所用设备简单、投入少,而从日后养护角度考虑,则埋设法合理。 以打入法为例,其方法如下。 (1)测量定位 测量定位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很关键的工序,立柱间距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挂板的速度和质量,测量人员要认真熟悉施工图纸,纵向以桥梁、中央开口带等为基准,横向以路缘石为基准进行放样,确保测量定位准确。 (2)打入立柱 打入立柱时,施工人员一定要按定好的位置把立柱准确打入,边打边调整垂直度并注意高度。现场质检人员要重点检查其高度和垂直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立柱,要及时进行调整。 (3)挂板 立柱打完后,对于具备挂板条件的路段要及时挂板,挂完板后调整线形,拧紧螺栓。 2.2 交通标志 (1)测量定位与基础开挖 标志的测量定位要以里程桩和路缘石为基准,遇到特殊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当位置确定后,要按照图纸给定的尺寸开挖基坑,基坑挖好后要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才能进行下一工序。根据经验,基坑一次不能挖的太多,要根据浇筑进度安排,否则遇到下雨天会造成塌陷。 (2)支模浇筑 基坑挖好验收合格后,应尽快支模浇筑。支模前应先将绑扎好的钢筋笼及预埋件放入基坑内牢固定位,不能预先绑扎的钢筋笼应在基坑内现场绑扎,上述工作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此项工作一定要控制好连接法兰盘的位置和标高,并做好螺栓的包封,防止损坏。 (3)立柱挂标志板 基础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安装立柱并挂板,对于单柱式标志可以先把板提前安装到立柱上,然后再把柱安装到基础上。对于大的标志,只能是先安装立柱再挂板。安装时要注意立柱的垂直度及板面与路面纵向夹角,同时要掌握好标志侧边缘与路肩的水平距离、下边缘与地面的垂直距离。 2.3 交通标线 (1)测量定位 根据图纸以中央带路缘石或路侧路缘石为基准放样打水线,保持横向线间距,纵向线和空的尺寸,出入口标线及局部导流线要注意放样的线形顺畅。 (2)清扫刷底漆把要划线的路面清扫干净并刷上底漆。 (3)划制标线底漆干燥后,用划线车将熔化好的涂料(热熔反光型)划制道路面上。划线时要注意料的温度,料温过高会使玻璃珠下沉,料温过低会使玻璃珠粘接不好易脱落,这样都会影响反光效果。要根据涂料的使用说明和当时气温及时调整料温。 3 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管理措施 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施工和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不可抗的因素和路基、面工程等的影响,施工和管理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必须全盘考虑,科学管理。 3.1 建立安全机构: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小组,由工程的项目经理带头,在每个施工队设立安全管理负责人,责任到人控制好每一作业组和安全员的工作。 3.2 健全规章制度: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条例,对于不利于安全的行为进行控制。建立安全施工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建立安全施工培训制度,各个部门作业人员在施工前进行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和取得相关施工许可证件后,才能入场施工。对于普通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工种变更安全和转场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普及教育,重点学习《安全操作规范》,并将这些教育的效果落实到位,及时进行监督和调整。 3.3 安全预防:提前进行事故预防,保证人员和材料都能处于安全状态。发现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及时提醒并制止;检查材料的安全性,发现问题及时修补或更换材料;对场内的安全设施严格按相关规范进行安全布设,如当作业区处于左侧车道时,将施工标志牌立于右侧路肩,并将相关的交通标志摆设或设立在作业区的前面适宜处,提前告知道路使用者前方正在施工的信息;在夜间施工时,应及时增补夜间照明和频闪灯等警示作用的设备。 3.4 控制成本: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具有周期性长、复杂等特点,本身耗费的成本巨大,进行科学的成本管理相当重要。 4 交通工程安全设施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1 交通标志施工要点:标志工程的特点是布点分散,结构复杂,类型众多。施工前应特别注意需要到现场结合图纸进行实地踏勘,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应重点关注标志桩号、版面设计内容与实际是否相符,标志设置后有无视线干扰,设置位置处有无高压线(会影响吊车工作),标志基础预留预埋情况(特别是附着在桥梁上的预留基础),线外路网指路标志情况等。 4.2隔离栅施工要点:1)隔离栅设置在公路地界处,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为保证放样的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位置冲突,宜事先由土建单位用全站仪放出公路用地界,然后再进行隔离栅的定位。2)隔离栅既是高速公路与外界的分界线,又是与外界的连接线,故应保持与外界环境相协调。3)在隔离栅安装前,应进行地形处理,将隔离栅附近地面适当整平,将杂物、杂草等清除干净,并整平、夯实。对地形起伏地段,要将地面修整成一定坡度的斜面,将隔离栅顺坡设置。 结束语: 总之,交通工程安全设施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公路经济效益、保障行驶安全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因此,要根据工程特点、难点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实施专业化的工程管理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和顺利投入使用的基本保证,通过本文描述了我对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与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如有不足,望请指正。 交通工程论文:关于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规模, 交通工程的招投标活动也随之活跃起来。尽管交通主管部门采用种种措施来规范交通工程建设市场,然而由于市场开放程度空前、工程项目繁多、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等等因素, 仍然没有彻底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的几点问题进行了反思,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交通工程;市场招投标;思考 一、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的重要作用 (一)可以有效保证工程质量 在交通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招投标时,严格履行相关的规定,切实遵守相关程序,能够有效保证工程质量。招标的基本特点就是公开、公正、公平,通常情况下,在经过激烈的竞争以及严格的审之后,我们能够筛选到真正符合要求的参建单位与供应商。一般情况下,招投标的透明性可以比较效地避免黑幕交易以及****行为,最终也可以确保工程项目质量。 (二)以合理价格获得最佳工程项目 公开集中竞标能够让大量的投标人充分开展竞争,在满足项目基本要求的前提情况下,可以让招标人能,以合理价格获得最佳工程项目,确保投资的合理使用以及节约资金,在最大程度上维护投资人的利益。 (三)增强竞争意识 招投标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参与投标单位与供应商的竞争性,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增加科技投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来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招投标走形式,存在不正当交易 有些单位不愿意招标或想方设法规避招标,有的项目从招标程序上看,从招标到开标都能按规定操作,表面上投标单位谁最终评分值高,谁就中标,看不出任何破绽,然而其中却隐藏这“明招暗定”的现象。既要得到工程,又要把得到的工程看似合法化,只有在私下活动,最终在招标中自然中标。虚假招标是以内定中标人的方式,实施形式上“合法”而实际上却违法的招标行为,包括“领导指令交易”、“权钱交易”、“关系交易”、控制评标(评分标准、评审过程、评委人选、实施差别待遇等)。对包括按法律规定采取必须的招标方式确立合同关系的项目,有的将项目化整为零,分别与多家承包人进行关系和金钱交易;有的直接就与施工企业单独谈判或者议标缔约;有的作为某一合同的补充合同与合作方达成利益共享的默契等。 (二)程序不规范 参与招投标的各类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出于各自的利益的不同,参与招投标的各个单位或部门往往采取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在招投标过程中常常避开规范的运作规程,进行各种暗箱操作。 1.招标单位在招标前已确定了中标人,就会运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将这一意图贯穿于整个招标过程。比如:招标单位其实已经就确定了一家意向单位,于是招标方就根据意向单位的企业特点、报价及施工技术方案、获奖情况等要素,设置一系列有利于意向单位中标的评标办法、评标指标。 2.投标单位为了能中标而赚取利润,会用尽各种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投标单位为了使自己“合法中标”,就私下串通几个投标单位为其“陪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方之间“陪标”。这些陪标单位要么将标书制作的很粗糙、要么根本就不按照招标书的要求进行编写、要么就是连投标资质都达不到,甚至做出明显开标后是废标的资料等等情况。自然地,这些投标单位很随意地就被淘汰。 3.同时,招标人在选择招标机构时也是煞费苦心,那些不听话的,不能充分贯彻执行招标人意图的的招标机构肯定不能选用,这样的话,招标为了不得罪招标人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不得不为实现招标单位的愿望,投其所好,充分理解和贯彻招标单位的想法; (三)地区或者行业垄断 根据笔者的经验,部分地方对外宣称是公开招标投标,但是部分招标单位考虑到评标困难较多(尤其是在参与单位较多时),往往只会选择几家自己熟悉的单位参加投标活动,例如本行业的单位、本地区的单位或者特殊关系单位等等,甚至出现了某几家单位“轮流坐庄”的奇怪招投标现象。 (四)招标单位长期无偿占用投标单位资金 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单位通常会用投标保证金的名义对投标单位收取较大数额的押金,并约定在投标结束之后归还给投标单位。但是招标活动时间较长,程序复杂,往往导致招标单位长期无偿占用投标单位资金,特别是些BOT项目,业主往往是按投标保证金的最上限收取,无形中增加了投标单位的资金负担。 (五)评标不公正 在招投标过程中,评标不公正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评标办法要求技术标的比例高于50%,但是因为技术标的评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因此,曾经出现过部分评标小组暗中操纵评分,一致给某个投标单位高分或低分,使其得标或者失标。 (六)挂靠现象普遍 我国建设市场管理的规范化与法制化提高了施工单位的投标资格,因此,部分施工队伍为了中标常常会挂靠高一级施工企业;部分没有施工资质的施工队挂靠具有施工资质的企业。挂靠问题常常导致中标项目的施工质量低劣,一旦出现问题,被挂靠单位和挂靠大内之间相互推诿责任,严重影响问题的解决进度。 三、完善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存的主要对策 (一)重视教育,构建自律机制 首先,强化相关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把思想道德意识转化为持久且坚定的信念,并在工作中认真践行。其次,构建自律机制,组织相关人员尤其是干部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尤其是强化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普法宣传,利用法律的威慑力和自身的约束力构建自律机制。 (二)完善制度,创新监督方式 由于人们的思想道德觉悟还不可能达到高度自觉的境界,加之现有的制度和规定本身还不够完善,使一些意志不够坚定的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偏离正确的轨道,从而使得国家的法规和制度难以贯彻落实,给违法、投机分子以可乘之机。因此,不仅要建立一套有效保证招投标制度落实的管理机制,而且要从根本上改革和创新监督机制和制度,以斩断****滋生的根源,达到源头治理的效果。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与司法部门建立共同预防职务犯罪的联合协调制度,发挥检察部门的监督职能。二是成立招投标监督小组。从建设项目的立项报批、勘查 设计到招投标资格预审、编制标底、开标评标、定标,实施全过程监督,并详细规定监督人员的职能及行使职能的特殊权力。三是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纪检监察派驻制。 (三)规范招标,构建约束机制 在整个招投标过程当中,必须严格保证资格预审、评审细则符合相关要求以及评分标准的保密、评标的公正合理。具体而言,首先,确保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下实施资格预审,评分细则、评分标准;其次,保证评标场所、编标地点地临时选定以及评标人员的临时抽选。最后,禁止携带任何通讯器材进入封闭场所;禁止编制标底的工作人员、招标评标的工作人员与投标人或者投标中介人员进行私自、单独地接触;禁止未经允许把封闭场所内的任何资料私自带出场外。 交通工程论文:交通工程与环保绿色交通的思考及实施对策 1、交通工程现状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道路通车里程和交通车辆也逐年增加,尤其科技进步、信息化畅通、人口的发展、私家车与日俱增、客车超员、货车超载、拥挤,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人们带来了出行的困难,更有甚者,造成交通事故屡屡不断,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因此,交通工程已成为人们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其中交通拥挤就是一个极其突出的问题,于是就有了扩大路网面积这个随之而来的解决方法。路网面积的拓宽,大大占用了空地面积,减少了人们可利用空间。又加速了道路的早期破坏而达不到正常使用年限,从而增加了国家用于道路的大修和建设资金。 1.1道路标准达不到规范要求。我国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大多数为双向四车道,现在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亟待加宽改造。 1.1.1对路线交叉公路通往市(县)级以上城市或其它重要政治、经济中心的主要公路和通往重要工矿区、港口、机场、车站和游览胜地等的主要公路相交时,应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 1.1.2对直行交通量较大的公路相交叉时,在不考虑交通转换或地形条件适宜时,宜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 1.1.3对市县级以下公路间的交叉时,在不考虑交通转换或地形条件适宜时,宜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事实上,绝大多数相应等级的公路都没有达到以上要求。规范规定:一级公路仅在对通行能力影响不大的局部路段,可修建少量平面交叉。但应设置完善的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设施;二级(相当于)公路应尽量减少平面交叉:中央分隔带断口,一般情况下以每2公里设一处为宜。这些指标很多地方没达到,平交道口比比皆是,有的只隔几百米.甚至几十米。这一问题,不但影响车辆的运行速度,而且带来严重的事故隐患。 1.2沿线设施不健全。沿线设施特别是安全设施,对交通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规范中规定一级公路中间带必须连续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和必要的防眩设施;桥梁与高路堤段必须设置路侧护栏。笔者发现绝大多数相应路段没有设置,即便有,交通标志标线也年久失修或者倾倒地面。如果不健全或设置不当,其危害可想而知。我国大多数省市的交通标志是由交通部门设计、施工,而由交警部门使用管理,所以在一些设置方案上往往出现矛盾,往往因双方的出发点不一样而引起意见不一致,影响标志标线的正确运用,造成事故隐患。1.3驾驶人员素质低。长期以来,社会上总会有一些驾驶员,有的没有经过正规培训,驾驶技术低,对交通规则不熟悉,遇到紧急情况往往不能正确处理。为了取证,有的人请上一餐饭局甚至花钱买来驾驶本,有的出租车司机受利益趋动,空车时在路上慢逛,寻找客源,随意停车、掉头。拉上客后超速行驶、抢道、占道时有发生。加之部分农用车也上路跑运输致发生不该有的事故发生。 1.4拆迁不到位。新建公路的选线原则是近村不进村,尽量避开输电、油、气等管线,尽可能减少与大型建筑物的冲突。但旧路和城市道路拓宽改建.引起拆迁是不可避免的。较难解决的是个体户建筑物,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力下,拆一半,留一半等着钱拿到手着再拆下一半。 过去搞拆迁,由国家或省市级政府下达统一的补偿标准,具体执行时一般按红头文件往下推行,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拆迁工作也市场化了。2001年11月1日国家新实施的《房屋拆迂管理条例》中规定:拆迁的货币补偿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评出的价格要达到被拆迁户的满意才能执行。现在公路建设资金的方式一般是高速公路、收费路由业主统一办理,其它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公路,国家出主体工程费,拆迁占地由地方解决。但受地方资金不足的影响,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往往出现所谓钉子户,就是不拆。这样就出现了路面局部变窄,视线或能见度不够等不安全因素。 2、交通工程与环境保护。 无论在城市、还是工矿甚至乡村,交通涉及到了多方面的环境污染,车辆的噪声污染就是一个严峻的问题。随着车辆的增加,为了满足其出行的需要,交通道路得到了增多,但是也给人们带来的苦恼的噪音污染问题,这就难以避免交通工程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 2.1交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2.1.1造成环境污染有两个“敌人”: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主要有两方面的来源:一是车辆噪音污染和城市交通建设施工所带来的噪音污染。前者是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请提高,出行工具不断现代化,造成车辆数目大幅度增长。后者是由于居民越来越大的交通出行需求和日益拥挤的交通出行不便所致。城市、工矿、道路网越来越频繁的加快建设,导致交通建设施工噪音越来越大、污染越来越浓、越来越频繁。这种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1.2路网的进一步建设,也使城市中的居民生活用地的进一步减少,这也是交通工程对环境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1.3在城市以外的交通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多和环境的冲突。城市外环境是一个相较城市环境更加自然的环境体。因此也更容易受到人为影响。所以,在道路,铁路,桥梁、工矿建设上,城市外环境面临着更多的破坏。野外生态环境遭到的破坏,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3、绿色交通 随着日趋高峰的交通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和污染,绿色交通的概念应运而出。绿色交通是为了降低交通拥挤,降低污染,促进社会公平,节省建设资金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系统。通过这些理念达到和谐、有机统一: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 2.1绿色交通是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概念,即减轻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其本质是建立维持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以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以最少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交通效率、效益、效能和效果。 2.2通过绿色交通思想,可以进行实施城市、工矿、乡村交通建设中噪音减少的相应举措,划分施工时间,控制施工噪音分贝,降低噪音污染。对于车辆噪音污染,尽量把路网规划远离居民区集中的地方。对于车辆尾气的排放,进行限制标准测试。 2.3尽可能合理规划用地,给居民创造一 个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2.4对于城市外交通建设,在可能条件下采取高架措施,利用绿色交通的概念,尽可能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做到保持生物和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可以对改善环境有一个相对有效的帮助,也可以尽可能的避免交通工程建设给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交通工程论文:降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工程造价措施的探讨 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北京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地铁,是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最早的城市。目前,我国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城市大约有30座,其中北京市规划的轨道交通线路总长有865km;天津市规划的轨道交通线路总长有564km;上海市规划的轨道交通线路有972km;广州规划的轨道交通线路有728km;南京规划的轨道交通线路有543km。我国其他大中型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也处于不断的增加当中。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大中型城市迫切需要修建城市轨道交通来缓解城市越来越多大的交通压力,同时因为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方便、快捷、环保”的优点,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2、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内外众多城市交通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城市轨道交通不但能够极大地缓解巨大的城市交通压力,还能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但从2000年起,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工程造价过高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已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相关建设企业的高度重视。 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建成了3条地铁线,平均造价高达5~7亿元/km,相比之下,我国的劳动力和建筑材料价格都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要低的多,但是我国的轨道交通工程造价却要比其他国家和地区高很多。 迫于城市交通的巨大压力,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急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但因为轨道交通工程造价太高,就形成了这些城市想建设轨道交通但又负担不起成本过高的局面。据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城市蓝皮书》显示,我国有34座城市的人口在百万以上,其中有11座城市人口在200万以上,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34座,其中超过2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11座,规划一共需修建2200km轨道交通线路,如果交通线路按每公里花费5.5亿人民币的造价估算的话,一共就需要12100亿元工程建设资金,由于我国目前的财政收入总量有限,工程建设投资主体过于单一,各方面的建设资金不能得到及时的回转,我国根本无法长期承受和支持如此巨大的资金花费,所以说,造价过高已成为阻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一个主要问题。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的结构分析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普遍过高的情况,通过对国内外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认真分析,研究出了城市交通工程造价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土建工程(包括拆迁工程、建筑设计、前期工程等)造价约占50%~55%;技术生产设备的购置、安装及保修费用约占50%(机车车辆占13%~17%、轨道占2%~7%、车辆段停车场占5%~6%、通信信号占10%~12%、牵引供电占7%~10%、其他占1%~4%)。从中不难看出,工程造价主要花费在土建工程和技术设备方面,所以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的主要手段就是降低土建工程费用、提高技术设备生产水平,即通过施工前对建设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确定其规模的大小,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优化施工方法结构,提高建筑设备的利用效率,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降低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造价的目的。 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已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造价进行综合分析,可知轨道交通工程造价过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预测客流量偏高、列车编组偏长、机电设备利用不科学、技术装备水平落后、车站建设空间过大及车站比较密集等,这些都是直接导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过高的主要因素。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行车密度,对此可以提高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水平,尽量缩短行车间隔,实行小编组高密度,缩短列车的编制长度,减小车站的占用空间,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降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工程造价的主要措施 1、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网的规划,充分利用交通资源 (1)城市轨道交通路线都集中于城市中商业发达地区和人口密集地区,有时候不得不拆迁其他建筑物来建设轨道交通工程,而昂贵的拆迁费用也给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比如拆迁北京地铁复八线平均花费接近1.0亿元/km,占工程总造价的16%,明显偏高。所以一定要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路线的规划工程,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线路走向、车站、路口、建筑物、以及车辆段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合理安排交通路线与这些因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城市发展相融合,把建设造价控制在城市财力情况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减少不必要的拆迁,避免重复建设等极度浪费的投入,形成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良好互动。 (2)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时,要合理设计停车场的布置,注重主变电所与控制中心等重要资源对城市交通线路的共享,根据人流量的多少和运营功能的要求来设置车辆段和停车场,确保交通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增加造价。因此,要以整个轨道交通路线网为基础,合理制定与建设能力相当的建设标准,并完善交通联络线,使多条交通线路能够协调共享车辆段和停车场等资源,还要对车辆运营检测设施进行统一的编制,减少车辆段规模,以达到充分利用交通资源、节省整体造价的目的。 合理制定建设标准,严格控制建设规模 (1)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的基础是做好客流预测、控制建设规模,它对确定工程规模、工程造价和技术标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目前地铁设计中经常采用的预测方法是四阶段法,这种方法理论上虽然比较成熟,但对于某个具体项目进行预测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要根据整个轨道交通线路网络建设的实际情况对预测结果进行合理的修正。从目前的设计标准来看,高峰断面客流对工程建设规模的影响较大,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网络的逐步完善及换乘点的增加,每条交通线路的客流预测值都要高于实际的高峰断面流量值。因此在设计轨道交通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远期的高峰断面流量预测值,使预测的客流量与实际流量基本吻合,使车站的规模、间距和车辆的编 组长度符合客流的实际需要,尽量减小轨道交通建设规模,降低工程造价。 (2)由于地铁线路区间断面要比车站断面小很多,地铁车站的平均工程量大约是区间地铁工程量的10倍,所以,地铁车站的造价往往高出线路区间的造价很多,因此,降低地铁工程造价的关键就是控制好地铁站的建设规模。车站的功能并不是让旅客停留休息的,而是供旅客集散的场所,所以它应该具有简洁、方便旅客进出的特点。建设单位应正确考虑车站的主体功能,减少车站的商业和社会服务功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标准,控制好车站的建设规模,降低工程造价。 3、加大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发力度 (1)前些年,受我国科技发展的限制,我国主要通过进口来购置地铁技术设备,价格非常昂贵。大量的建设工程实践表明,过分追求国际先进水平,大量采用国外的技术设备,不仅极大地增高了工程造价,还增加了建成后的运营成本。对此,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加大轨道交通技术设备的自主研发力度,自己设计生产出实用的技术设备,把设备国产化率保持在最高水平,就可大大降低轨道交通工程造价。 (2)根据我国研发技术的实际情况,不能过快地追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的现代化,运营初期,客流量会逐步的增长,如果过快地追求技术设备的现代化,不但会增加造价成本,还会出现设备维修频率增加、运营初期功能过剩的不足。比如有些城市要求地铁设置环控门,而设置环控门对列车控制和车辆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应地提高了造价,性能价格比不高。目前,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国家,设有环控门的地铁也不普遍,对此可以缓建或不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虽然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且运行费用高,但其社会效益非常好,在缓解城市巨大的交通拥挤压力以及城市之间的旅客运输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的轨道交通网结构还不是很完善,但可开发空间非常大。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网的规划结构,制定合适的建设标准,严格控制住建设规模,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设备的国产化率,从根本上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轨道交通建设还要遵循“量力而行、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原则,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质量和数量,使其在我国的城市交通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交通工程论文: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交通工程基础设施项目不断的增多,交通工程的建设规模也逐年增大对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加强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是交通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加强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呢? 一、交通工程的主要特征 交通工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1、交通建设工程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部分工程跨行政区域、涉及专业多、原材料多、结构形式多样、工艺工序复杂、常常交叉施工、地质条件多样、工程难题较多等特点。 2、交通工程具有显着的天然的垄断特性和公共属性。其天然垄断性体现在使用方的出行必须依赖于相关的交通工程;其公共属性体现在当地的所有群众都是潜在的使用者,而且使用者具有个体不确定性的特点。 3、交通工程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产品,其卖方(生产方)由《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0]第279号)(以下简称“条例”)第一章第三条所规定的“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的五大责任主体组成;买方是使用该交通工程产品的人民群众。当前交通工程产品的支付方式主要有:1)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审定的收费年限许可;2)车辆年费转移支付;3)全部或部分财政性资金等,则其产品价格是相对固定的。 由于买方的个体不确定性,买方事实上不具备产品的议价能力和工程质量的产品验收所需的专业判断能力,同时考虑到交通工程产品的天然垄断性和公共属性,相关政府主管部门事实上同时扮演了“买方代表”和“裁判员”的双重角色。 二、加强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策略 1、大力推行现代工程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督水平,推进精品工程建设 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工程建设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细化”五化要求,大力推行现代工程管理,着力加强特大桥梁和特长隧道工程、高填深挖段高边坡、特殊地质路段等关键工程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措施;二是充分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提高质量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信息采集和管理、远程监控等方面迈出新的步伐,突出以信息化引领质量监督现代化,进一步提高对质量安全形势的分析研判能力,继续实行分片区挂钩负责制、差别化管理、明查暗访、隐患约谈等监查手段和监管机制,强化监督抽检,不断提高对质量安全工作指导水平;三是坚持典型引路和精细管理两手抓,全面推行施工要精、监理要严,管理要科学的精品工程建设理念,确定一些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或标段为精品典型示范工程,通过召开创精品工程质量管理现场会着力推广精细化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措施和精细化管理手段,通过在全省开展抓典型、树样板、创精品工作,以点带面,促使我省高速公路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稳步提升,涌现出一批精品工程。 2、明确监督工作重点在交通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参建各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监督检查。看看体系是否完整和健全。加强工程现场基本管理,加大对监理、施工及实验检测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现场履约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根据要求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建立信誉档案,对从业人员的无序流动进行有序管理。 要严把工程监理工作关,抓好监理工程师及驻地旁站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进度及投资管理工作的控制能力,监理人员的工作做得到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与坏,因此监督监理工作是监督工作最首要的任务。 对关键工序、重点部位、隐蔽工程的质量监督检查为重点,有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工程实体、工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通病问题,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专项及监督抽查活动。 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哥哥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实行“三检”制。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施工单位质监部门专项质检员验收,然后经监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监人员没有签字,监理人员要拒绝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持续加强平安文明工地建设,努力构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安全发展理念,严格目标考核,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在各从业单位、管理单位中建立自上而下、相互制衡的目标考核制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问责制,创新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健全和完善安全投入、监管机制,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能力; 二是扎实推进桥隧工程风险评估制度、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现场带班制度、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以及施工安全检查评价和“平安文明工地”考核评价工作,促进各从业单位建立安全隐患排查管理台账和高墩大跨桥梁的安全生产动态考核台账,构建隐患全面排查、桥梁和隧道重点动态考核的安全隐患监控体系; 三是建立预警机制,强化事先预防。建立项目、单位、现场全方位的安全预警机制,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单位、建立保障措施、开展预警演练,提高防范突发事件的能力。四是强化宣传 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夯实安全基础。充分利用广播、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类媒体,开展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在全行业努力营造“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舆论氛围。 4、加强试验检测行业管理,进一步提高数据真实性,严厉打击造假行为 试验检测管理的工作重心从市场培育转到规范与培育并重、更加重视规范上来,按照加强监管、提升素质、进退有序的思路,切实解决好市场秩序乱、能力水平低的问题,努力构建布局合理、竞争有序、运行高效的试验检测管理新格局。严厉打击数据造假、编造报告的违规行为,切实提高试验检测数据真实性,切实发挥好试验检测在质量安全管理中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 交通工程论文: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全过程的集成化管理 摘要: 在轨道交通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研究和探讨代建制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对于进一步降低和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收益,加快我国现行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培育、完善和发展我国代建制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轨道交通;工程造价;集成化 一、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涵 1.1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涵义 工程全过程是指建设工程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覆盖建设工程项目策划决策及建设实施的各个阶段,包括策划决策阶段的项目策划、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项目融资方案分析、项目不确定性分析;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方案比选、概预算编制;招投标阶段的标段划分、承发包模式及合同形式的选择、标底编制;施工阶段的工程计量与结算、工程变更控制、索赔管理;竣工验收阶段的竣工结算与决算等。 全过程造价管理哪,是对工程进行全程造价管理,以达到控制工程投资的目的。同时,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具有不确定性工作,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不可预见的事项发生,因此,需要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系统计划与控封贡少。 1.2全过程造价管理阶段的划分 根据工程的实施进度及管理内容和侧重点的不同,可将建设工程的阶段划分为策划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审核阶段。建设工程项目始于策划决策阶段的项目策划。在项目策划基础上,建设工程需要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投资估算,通过编制估算文件对拟建工程所需投资预先测算和确定。从费用构成来看,估算内容包括从筹建、施工直至竣工投产所需的全部费用。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在项目投资决策立项后,控制建设工程总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阶段。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建设工期、工程质量、施工和使用安全、环保水平等,直接决定施工成本的投入。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采用方案竞选的方式优选设计方案、通过设计招标选择合适的设计单位、推行限额设计动态跟踪控制造价等。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很多环节,每个环节都对工程造价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招投标阶段形成的招标公告、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工程标底或招标控制价、投标书、中标通知书以及合同等,都是工程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依据。做好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对于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施工阶段是实现建设工程价值的主要阶段,也是资金投入量最大的阶段。在施工阶段,由于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变更、索赔、工程计量方式的差别以及工程实施中各种不可预见因素的存在,使该阶段造价管理难度加大,容易产生各种纠纷,因此,,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对于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工程达到竣工条件进行验收,是项目实施阶段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建设成果进入生产使用阶段的标志。所有建设工程项目都要及时组织验收,进行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与竣工决算。竣工验收阶段是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最后阶段,有效控制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对建设工程造价最终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代建制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代建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全过程造价管理主要是指轨道交通工程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且本文在讨论过全程造价管理的同时,将同时考虑到各个阶段的全要素造价管理,实现工程造价的全过程与全要素的集成化管理[v8]。全要素造价管理是指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要素进行的全面综合管理。除建设工程自身建造成本外,工期、质量、安全及环保等目标的实现,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进而对工程造价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打破仅考虑建造成本的传统做法,将工期成本、质量成本、安全成本及环境成本纳入造价管理体系中,对于合理缩短工期、提高质量水平、保证建设及使用安全、提高环境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代建制下全过程与全要素集成化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下: 2.1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对建设工程最终成本的影响仅次于策划决策阶段。作为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虽然费用一般只占工程总投资的2%-4%,但本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达35%-75%。在设计阶段,并不只是由业主和设计单位来管理工程造价,除政府和行业协会外,造价咨询单位也是重要的管理主体。造价咨询单位通过为业主提供造价咨询服务,加强业主与设计单位的沟通与交流,并进一步建立设计与施工间的桥梁。当实施建设工程总承包时,工程总承包单位也是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由于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安全和环境等目标的实现,因此,各方管理主体应贯彻全过程造价管理思想,优化设计方案,初步制定各项技术、经济措施,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在最适宜的水平。 2.2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是确定建设工程承包价格、形成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主要阶段。招标阶段的标段划分、承发包模式及合同形式的选择、标底的编制或招标控制价的确定、投标报价的确定、合同价的确定都是建设工程市场价格形成的主要过程。在招投标阶段做好工程造价管理,能够为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招投标阶段,各有关主体均参与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无论是业主方的招标公告、投标单位编制的投标文件,还是评标标准,都应充分反映出对造价、工期、质量、安全、环境等全要素造价管理的内容,政府制定的招投标管理办法也应明确对这方面的具体要求。 2.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建设工程实体的形成阶段,也是建设工程费用发生的主要阶段;是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安 全、环保等目标实现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实现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的过程。其中,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查、设计变更与索赔、工程计量与结算等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在这一阶段,各有关主体都有各自的工程造价管理任务,承包单位是建设工程的具体实施者,其施工方案应包含确保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安全、环境等目标实现的各项措施,并严格实施。业主方通过设计单位和监理、咨询单位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其中,设计单位主要对设计变更进行严格控制,监理、咨询单位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工程计量与结算进行严格审查与管理。 三、代建制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管理的约束机制 3.1约束机制的内涵 按经济学和管理学定义,“约束是指对被约束对象的行为加以规范,使其符合一定的方向,并将其限制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作为一种反向激励,是指政府投资单位为了克服委托关系中代建单位的机会主义或与其他单位进行串谋等问题,对代建单位进行有效监督,运用法律、制度和道德等多种手段抑制代建单位纯粹追求自身利益,激励代建单位努力工作。在发挥代建单位积极性方面,激励和约束制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激励制度离不开约束制度,没有约束制度的激励措施就好像没有监督的权利,会引发代建单位纯粹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投资单位的利益;同样,约束制度也离不开激励制度,离开了激励制度的约束措施就会缺乏动力,直接后果就是降低甚至丧失造价管理的效率。所以,激励制度与约束制度应双管齐下、互相协调配合,使代建单位的行为选择与政府投资单位的利益最大化达成一致。但激励制度与约束制度必须适度,约束过度则激励不足,而激励过度必然约束不足,如果两者都过度则必然会消耗过多成本,应将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维持在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 3.2代建制下造价管理约束机制的基本内容 (1)约束机制的构建原则 代建制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管理的约束机制原则主要包括: 1)依法监督原则。应严格依法执行合同权利义务的约定、市场机制的建立,行政府监管机构应认真履职责和界定清晰监管方式、公众的监管渠道以及人大的监督程序等。 2)过程控制原则。对代建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该实行全过程的监管。即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直至竣工验收的所有阶段这一全过程。 3)独立公正原则。严格杜绝“同体监管”,保证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使监管机构不受利益驱使和干扰影响。 4)注重效率原则。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共享监督信息,互相协调配合,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和新闻媒体的力量。 5)责任追究原则。任何参与方应为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当而承担责任,保证权责对等,严格执行问责制。在代建制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约束机制主要解决代建单位对工程的操作规范问题。由于工程规范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外部约束的配套,又需要代建单位内部约束的完善,因此,本节拟从外部约束和内部约束两方面来建立全方位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代建中造价管理的约束机制体系,以有效防止代建单位不正当行为的发生,从而有效地进行造价管理。 (2)外部约束机制 外部约束机制来自代建单位的外部,控制和监督是其核心,主要包括政府投资单位的法律约束和监督约束。各约束方式的主要内容如下: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具有高度资产专用性的公共产品,为规范工程建设管理行为,保障政府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制定了((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等法规及政策,从制度上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代建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作为政府投资工程的一种管理方式,必然应该遵守上述法律法规对代建参与各方行为的约束,否则将受到惩罚。因此,代建双方的法律约束机制即为这种借助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威慑力来规范代建双方行为的约束力,该机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是其它约束措施有效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 交通工程论文:论我国目前交通工程的现状与管理措施 交通工程是关系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工程设施,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因此交通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合理性的特征,只有具有了建设规模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后,才能使建设出来的交通符合社会的发展。 1交通工程的概念及特点 1.1交通工程的概念 交通工程就是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工程建设。 1.2交通工程的特点 1.2.1规模合理性。交通工程是关系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工程设施,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因此交通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合理性的特征,只有具有了建设规模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后,才能使建设出来的交通符合社会的发展。 1.2.2 系统性。公路工程交通设施标准体系涉及的范围很大,交通是全人类共同使用的公共资源,交通的建设程度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说交通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多个社会层次的系统工程,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只有把社会的各个系统调动起来才能实现交通工程的最终目的。 1.2.3 配套性。配套性主要是指交通工程系统的标准,除了在本系统内相互配套以外,还须与公路沿线设施的其他标准配套,如监控、通信、收费等系统与管理机构、房建设计等标准的配套,已有系统功能的发挥。 2我国交通工程的现状 2.1 交通流理论研究 交通流理论是用物理与数学的定理、方法,定量地描述交通流特性,是交通工程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对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具有指导作用。国内对交通流理论的研究,没有从纯数学、物理学 角度入手,而是结合具体交通 问题开展工作,取得 了一些成果。 东南大学用穿插理论研究环形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同济大学用冲突点法研究十字路一口的通行能力。交通部公路研究所结合路口信号控制,建立了交通平滑离散模型。北京工业大学在研究灯管路口通行能力的过程中,研究了路口直行车队的车辆跟驰模型、路口自行车行驶状态的流体力学模型与通行能力计算公式。近年来,研究了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开发了高速公路交通仿真程序。 2.2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交通规划是研究在一定土地使用条件下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应的平衡关系。我国过去编制交通规划,实际上是拟定道路网规划,且以定性分析为主。自引进 了交通工程学以后,编制交通规划,名符其实的是拟定包括场站在 内的各种交通方式的综合交通规划,且以大量占有数据的定量分析 为主。自80年代初开始,应用美国50年代提出的UTPS,先后对天津、徐州、上海、北京等30多个城市进行了大规模居民出行调查,编制交通规划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做某些修改、 标定参数、编写计算程序。值得一提的是东南大学对非平衡交通分配模型做了有益的改进,并提出了动态多通路交通分配模型。北京工业大学对交通预测提出多角度预测理论与方法,提高了中、长期预测的可信度。 与此同时,北京工业大学开辟了交通枢纽规划新领域,提出了客运枢纽规划原理与选址方法 货运枢纽规划原理与选址方法。西安公路学院提出了用总量控制法编制公路网规划。 2.3道路交通系统安全理论研究 交通安全是涉及人身生命和国民经济损失的重要问题,一直受到各部门的重视。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自1979年成立以来,把道路交通安全做为自己恒定的研究方向。多年来,他们以人的因素为主体,综合分析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条件,用路者的条件,车辆条件和交通环境等诸多因素,揭示了一些产生交通事故的机理和规律。所见到的成果有 交通安全灰色评价方法道路交通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特性研究危险路段的判定与改善交通工程心理学多角度预测交通事故的方法等。 2.4交通系统分析与交通管理技术 在交通管理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使交通渠化、交通 管理需双向控制的思想,并明确提出交通综合治理的口号。渠化是变无序交通为有序交通的一种技术双向控制是指在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交通设施的功能的同时,兼控交通需求,否则交通管理无法奏效交通综合治理是指运用系统工程、交通工程的理论科学地治理交通。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工作。 2.4.1 自1979年起,在全国公路上建立 了11 262个间隙式交通调查点和183个连续式交通调查站。系统地观测公路交通量、车速、交通组成等数据。在上海、北京、哈尔滨、福州几个城市盯街道上建立交通观测站,监测城市道路的交通变化规律。 2.4.2 制定了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规范修订了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2.4.3 在大中城市和高速公路上,广泛应用标志、标线等交通管理技术。北京、深圳等城市采用了交通 区域控制。 2.4.4 北京、深圳等城市采用了交通区域控制。 2.4.5 在交通管理部门, 推广了计算机交通事故管理系统。 2.5 交通设施设计理论与方法 道路是最主要的交通设施,如何使道路符合行车规律,如何使道路 满足用路者的旅行需求,如何使道路勘测设计自动化,一向是广大道路交通工程人员追求的目标。 “ 七五 ” 期间,国家做为重点攻关课题研究了公路设计CAD,取得了一批成果。目前,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院和 部分省市交通设计院,以及有关院校都有公路设CAD软件,可用计算机从事道路设计。 在设计理论方面,北京工业大学提出了道路线形设计新理论。旧理论以满足汽车行驶要求为出发点,静止地分析 问题,孤立地设计新理论是以满足用路者的出行需求为出发点,动态的分析问题,强调协调设计。 3交通工程的管理措施 3.1 利用科技手段促进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 首先,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依据。其次,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分析更加快捷、准确。另外,学习使用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2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加强监管力度 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公路养护管理养护工程要建立竞争机制,要求养护人员要有竞争意识,具备全方位养护能力,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政府要快组织制定相应的运营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养护作业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 3.3建立完善的交通工程监督制度 不断的更新交通工程管理的理念。要使新的管理方式更加有效,可以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其工作方式和办事程序改变,增强各个环节的连接。充分利用现有的管理经验及信息技术的互动,将交通工程市场监督好,提高其管理水平。 4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设事业将蓬勃发展,同时国家鼓励各种形式的外商投资进入交通建设领域。交通部将加大工程管理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使我国的交通工程建设成为高速、科学的现代化城市交通。 交通工程论文:交通工程试验检测现状与解决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仅建筑规模日趋扩大,而且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了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就需要对建设工程进行工程监理工作,而试验检测不仅是工程监理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控制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试验检测工作不仅是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是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的有效手段,还是控制工程质量的很重要的技术保证。 我国交通工程试验检测现状 试验检测工作不仅是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还在交通工程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随着交通基础建设工程的蓬勃发展,我国的试验检测机构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目前全国拥有综合甲级以及专项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80多家,具有乙级资质和丙级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有1000多家,各种从业人员数十万人。当前我国正处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期,“十一五”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交通工程建设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交通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快高速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的建设工作,因而试验检测工作还有很大的发展进步空间,我国的试验检测体制需要不断创新。但在目前的试验检测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例如交通工程人才不足,试验检测持证人员严重不足,而专业内的领军人物、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更是不足。与此同时,试验检测市场还存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等问题,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1] 我国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3.1试验检测人员的数量、质量不足 我国近几年来虽然培养了大量的试验检测人员,但是并非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从事试验检测工作,许多试验检测人员或者从事管理性的工作,或者从事其他岗位的工作。此外,试验检测人员还存在总体人员素质不高的情况,具有高等学历和高等职称的高素质人才不多,许多试验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不强,有一部分试验检测人员刚从学校毕业,没有实践经验,很难完成试验检测工作。 3.2试验检测市场管理体制落后 我国目前现行的试验检测市场管理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不相适应。试验检测机构的内部管理机制不仅缺乏活力,而且运行机制老化,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发展规律办事,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不相适应。而且试验检测人员缺乏相应的服务意识,缺乏相应的市场竞争意识,此外,试验检测机构没有独立性,其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作质量经常受到内部和外部财务、商务或其他方面的压力,试验检测结果受到干扰,不具有公正性。 3.3封闭落后的试验检测信息与先进高效的信息化管理要求不相适应 全省各个试验检测机构之间缺少相应的信息沟通渠道,而且也没有建立现代化的信息传输系统,相应的管理部门不能随时随地的掌握各个试验检测机构的及时信息、试验检测的数据以及现场的工程质量的动态,与此相对的,各个试验检测机构也不能及时了解政府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法律、法规以及试验检测标准、规范的更新信息,各个检测单位之间的资源不能进行共享。[2] 3.4我国现有的试验检测机构与交通工程试验检测规模不相适应 虽然我国目前拥有足够规模的交通工程试验检测机构,但有一部分实验室处于半瘫痪状态,这主要指的是一些施工单位的中心实验室和一些地方单位的小型实验室,这些实验室进行综合检测的能力相对比较弱,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日益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需要。 解决交通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4.1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目前,我国各地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尤其是试验检测人员不仅人员不足,而且素质也比较低,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没有专业素质较高的高水平的质检人员队伍,交通工程的质量就很难得到提高。为此,要加强对试验检测人员的培训工作,全面整体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素质,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首先是继续加强对试验检测人员的业务上岗技能培训;其次是对对于已经从事试验检测工作的人员要进行后续教育,例如与交通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试验检测规定的学习,对试验检测新标准、新规范的学习等等;最后,对于从事特殊的试验检测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在实际的试验检测工作中,要进行严格的质量自检,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和质量监督工作。此外,还要加强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4.2各级部门领导加强重视,加强监管力度 各级部门的领导要对试验检测工作高度重视,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试验检测网络,加强对试验检测机构的指导工作,对于大型试验检测设备的购买和布局提出全局性的指导性的意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工作人员和试验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的配置。还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质量检查机构和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为提高我国交通工程质量提供充实的保障。此外,还要进一步明确省市各级质量监督机构对试验检测工作的管理职责和检查职能,在行政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方式。各个试验检测机构还要强化自身内部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的试验检测质量管理体系,还要坚持“质量第一,数据为准”的工作方针。试验检测机构在开展试验检测工作时,要严格按照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在工作中要坚持原则,工作人员不能徇私情,尽量不要受到行政干预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坚持公正的工作立场,实事求是的对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科学、合理的评价,要充分体现试验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4.3加强试验检测机构之间的试验比对工作 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交通工程的质量。针对在试验检测工作中出现的某些测量和检验仪器设备不适用于国家现行质量标准的状况,各个试验检测实验室之间要加强互相之间的比对试验。在进行实验室比对试验时,由一个组织单位准备相应的基准试样,然后再将基准试样分发给各个参与单位,按照已经给定的试验操作指标进行操作试验。然后将实验的结果送交组织单位进行 统计分析,最后确定各个试验检测机构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进行比对试验,可以对试验检测机构的试验环境、试验操作人员的操作熟练水平以及试验的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综合的检查,比对试验是衡量试验检测机构技术水平高低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更能确定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能够保障试验检验工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现行交通工程试验检测工作还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正视。在当今时代,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因而,作为控制工程质量的一种有效措施,作为检验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的唯一有效手段,试验检测工作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如何开展试验检测工作,如何利用试验检测提高工程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要想解决交通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仅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完善的试验检测管理体系,还需要加强对试验检测工作的监督,促使试验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交通工程论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前言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作为解决城市交通堵塞的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专业性要求极强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如何有效地对轨道交通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成为了现今的研究课题。 二、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已经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状概述 1965年北京开始建设全国第一条地铁线路,至今,全国已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沈阳、成都、武汉、西安、重庆、深圳、苏州、杭州等13个城市相继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超过30座城市正在建设、筹建或规划轨道交通线路。至2020年全国规划地铁总里程将达6100km。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城市需要一个与其现代化生活相适应的交通体系,要形成一个与城市发展布局高度协调的综合交通格局。各大城市迫切需要修建轨道交通以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而轨道交通又以其具有“能力大、快捷、安全和环保”等优点,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2.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国内外的实际情况看,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快速、节能、舒适、占地少等特点,对解决城市公共交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且社会效益大。但从2002年起,工程造价过高的问题已引起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的高度重视,审批项目明显放缓,造价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由于轨道交通造价过高,形成了多地城市发展轨道交通,但在经济上负担不起的局面。目前我国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122座,其中超过200万人口的大城市近40座,计划至2015年前后规划建设96条轨道交通线路,建设线路总长2500多km,按照每公里造价近6亿元人民币估算,需要建设资金超1.5万亿元。这对我国目前仍处于财政收入总量有限,各方面建设资金缺口很大的状况来说,是难以承受和长期支持的。可以说,不解决轨道交通的造价问题,把工程造价降下来,轨道交通建设大规模的可持续发展就很难实现。 三、轨道交通建设控制造价的原则 1.采用适当的设计标准 轨道交通工程应采用适当的设计标准,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讲究经济实用、安全可靠。设计质量的高低,设备的选型,材料的选用都对工程造价产生直接的影响。一定要把工程建设设计概算降下来,而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可分阶段实施,不必一步到位,防止出现功能过剩,同时也加大了设备维修工作量。 2.建设规划要详细周全 轨道交通规划应纳入并服务于城市的建设发展规划和相应的交通规划,要与城市地面交通配合,还需与公路、铁路、民航等大交通协调。工程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和沿线土地的开发利用,这样既有利于建设资金的筹措,又有利于带动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同时还可以组织稳定的客流,提高后期的运营收入。 3.设备的国产化程度要提高 根据国内外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造价分析,一般情况下,设备的购置和安装占总造价的45%~50%。因此,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程度的高低对工程造价具有极大的影响。我国早期轨道交通工程的设备多以进口为主,造价很高。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通信设备国内完全可以解决,信号系统也可由国内厂家与国外合作生产加以解决,牵引供电,95%以上的装备都能达到国产化,中国南车、北车的研发技术对整车的制造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随着国产化设备利用率的提高,工程造价降低了约1/3。采用国产化设备,可以大幅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运行成本,还可以为轨道交通设备生产行业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4.推行合理的造价控制方式 建立全国统一的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和配套定额,全面推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预算定额-(GCG103-2008)》,限额设计,尝试新的计价体系。推行公开、公平、合理的招投标体制,都能有效控制轨道交通工程造价。 四、影响造价的因素 据建设工程流程划分,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工程实施阶段各有影响造价的不同因素。 1.项目决策阶段的主要因素有建设标准的确定、线路敷设方式及用地规划及融资成本等。 2.设计阶段的主要因素有采用的建设和技术标准、征地拆迁赔偿标准、土建工程规模、机电设备选型及设计费用等。 3.工程实施阶段的主要因素有招标概算的确定、工程建设管理费、征地拆迁及管理费、工程变更设计、材料设备费及运杂费等。 五、控制造价可采取的措施 1.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必须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做好近、远期规划。在规划线网的基础上,对批准立项建设的具体轨道交通线路走向、车站分布等进行勘察设计,避免在没有线网规划的情况下,匆忙开展新线建设。 采用适宜的建设和技术标准,控制工程建设规模 做好客流预测是开展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基础,设计中通常采用“四阶段法”进行客流预测。该预测方法虽然理论上较为成熟,但针对具体项目预测的客流量,还应结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情况进行合理修正,使预测的客流量基本接近实际,便于确定宜采用的建设和技术标准,在满足近、远期发展要求的条件下,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有效控制工程投资。 3.提高设计质量是降低投资的关键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影响久远。其设计过程通常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及施工图 设计,应保证各设计阶段概预算的合理性 (一)选择最适宜的敷设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的敷设方式通常包括高架线、地面线和地下线3种。不同的敷设方式其工程建设费用差别很大。地面、高架、地下土建工程造价比约为:1:1.8:2.5。线路敷设必须结合城市建设及发展规划、区域功能、路网规划等诸方面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佳的敷设方式。 (二)选择最佳线路平面位置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成后要改建或扩建较困难,因此,其路网规划、车站及其出入口的设置,必须着眼长远、力求科学合理。车站位置的确定,首先应满足最大客流要求,并充分考虑与城市各类建筑相协调、相结合,再以此为基础做好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位置的确定,要保证既能满足客运交通增长的需要,又能符合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减少拆除、迁移和影响既有建筑及地下管线等。 (三)确定最佳线路的纵断面 在选择、确定线路纵断面方案时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情况,施工难易程度,沿线地形、管线资料,并结合城市长远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因素,予以综合确定。设计时,不但要认真做好纵断面的选线,还要增加横断面的选线设计。对不同地段要进行深入的技术经济比较,确保线路纵断面的设计质量。 (四)确定最佳的工程施工方法 地下结构设计宜采用信息化设计法,建立严格的监控量测制度,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力求施工简便、经济合理,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合理选择车站围护结构形式,区间合理采用明挖法、矿山法、盾构法等施工。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因其作业环境特殊,设计要求极高,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因此,要做好轨道交通的控制造价的难度也较大,需要参建各方在决策规划和工程实施等阶段,吸取国内外已有轨道交通城市的经验,统一思想、加强协调,充分运用科学的现代化项目管理方法,方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交通工程论文:分析我国目前交通工程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距离逐渐拉近了,而生活距离的拉近就需要具有良好的交通作为最基本的条件,可以说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完善,交通情况也不断地得到发展,由过去简单单条交通发展到立体式的交通并且逐步实现了交通体系与交通管理自动化,为交通工程的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交通工程配套性科学技术视频监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交通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强,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交通工程的建设速度,把我国的交通工程建设成为高速、科学的现代化城市交通,我们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把我国的交通工程设施建设成为交通体系与交通自动化管理的有机结合。 1 交通工程的概念及特点 1.1 交通工程的概念 交通工程就是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工程建设。 1.2 交通工程的特点 1.2.1 规模合理性。交通工程是关系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工程设施,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因此交通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合理性的特征,只有具有了建设规模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后,才能使建设出来的交通符合社会的发展。 1.2.2 系统性。公路工程交通设施标准体系涉及的范围很大,交通是全人类共同使用的公共资源,交通的建设程度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说交通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多个社会层次的系统工程,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只有把社会的各个系统调动起来才能实现交通工程的最终目的。 1.2.3 配套性。配套性主要是指交通工程系统的标准,除了在本系统内相互配套以外,还须与公路沿线设施的其他标准配套,如监控、通信、收费等系统与管理机构、房建设计等标准的配套,已有系统功能的发挥。 2 我国交通工程的现状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从古代我国就发明了马车,而且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世界上第一条最长的横贯欧亚大陆的交通干线。所以,我国古代的交通工程是闻名于世的。但是随着种种的原因我国的交通工程落后于西方发达的国家,交通工程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1930年美国成立交通工程师协会,标志着交通工程学科的诞生。初期主要探讨有关减少交通阻塞、保障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等问题,而交通工程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晚,1980年上海市才率先在国内成立了交通工程学会,1981年中国交通工程学会成立。 虽然我国对公路交通工程的研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对交通工程的规划、管理、设计、工程、制造、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具有了一定的实力:交通安全设施方面已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制造、施工规范;在高速公路监控、通信、收费系统与实施方面,对控制方式、收费制式、设备的布置、管理的软件及少量硬件设备的开发等已经达到了实用阶段,但是我国的交通工程还存在许多的不走之处,主要表现在: 2.1 由于我国的交通工程相对起步晚,在交通工程设计及施工上没有相对严格的标准。在交通工程的设计初始就未对现场地势进行认真勘测,易出现设计脱离现场实际的现象。 在按设计图纸施工完成后,才发现其弊端,而必须对其重新变更施工,就会相应的增加工程量而且在部分工程中发现,交通工程的设计标准完全与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直接影响到将来的交通工程的使用价值。 2.2 在交通工程的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不科学的弊端。交通工程是全人类共同使用的公共资源,它的使用状况是关系到所有人的安全的,但是我国的交通工程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交通工程的经营部门与管理部门不能协作统一,致使交通不能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例如,高速公路经营部门目前正在建设一套主要用于收费、养护、路政工作的电子监控设备,但是由于归属部门不统一,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而设施的重复建设也会造成国家资金的浪费。 2.3 交通工程设施没有与先进的技术手段相结合。交通设施是保证交通畅通安全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只要具有了良好的交通设施就会保证交通的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交通设施建设相结合,但是我国的交通设施就没有与科学技术很好的相联系,其主要表现在:首先,交通设施没有充分利用视频监控设施。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就会对交通情况进行时时检测、快速控制、排障、诱导等措施来减少交通的违法行为。其次,子共享资源在交通设施中应用较少。电子信息共享功能可以避免因有雾、雪、冰、雨等恶劣天气或发生交通堵塞排队等情况时,不知前方多少公里发生什么情况及如何应对的弊端,为交通的参与者及时提供正确的信息来保证交通的畅通。最后,交通设施缺少与不规范。虽然我国近几年的交通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交通的通行能力也提高了,种类也扩大了,但是我国的交通设施的设计及使用还有许多的不足,一是限速标志少且不规范。二是限速标志缺乏针对性,例如,在大型桥梁、陡坡、弯道等复杂路况下,缺少警告性限速或禁令性限速标志,形成安全隐患节点。 3 交通工程的改进措施 可以说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交通工程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且交通的参与者的积极性也不断地得到提高,就拿我国的公路建设速度来说,我国的公路建设总长度逐年地不断增加,而且国家也不断加大对交通设施资金、技术的投入比例,在我国的交通工程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看到我国的交通工程的弊端,从而进行有效的改正。 3.1 交通工程应该具有广泛性、配套性、协调性的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标准体系。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标准体系是一具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我们在进行交通工程建设的时候要根据广泛性、配套性、协调性的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标准体系来进 行建设,我们只要把握住这种交通工程设施的标准体系,使交通工程从静态的交通安全设施到动态的监控技术,使交通工程的建设标准与国家国际的标准相一致。我们要严格按照这个标准体系进行交通工程设施的施工及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交通工程的使用价值。 3.2 交通工程应该具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目标,是解决当前我国的交通不畅的主要手段之一。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是交通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在进行交通工程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当前的经济状况和人口比例进行建设,并且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情况和地质地貌,并且要把长远的目标放在首位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大规模地不假思索进行交通工程建设。 3.3 大力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与交通工程的联系,使交通工程应用先进的技术。我们要改变我们以往的单靠人力资源的作业模式,我们要积极地吸引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于交通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建立无缝隙电子监控、检测、摄录及信息传输系统,完善电子情报板等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完善交通工程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交通管理科技化、智能化、规范化是提高交通工程的效率,强化管控力度的硬件基础。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交通工程设施不断地完善,它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发展我国的交通质量,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我国交通工程的发展。 交通工程论文: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工程的投资控制浅析 【论文关键词】城市轨道 交通建设 投资控制 【论文摘要】本文概述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发展情况和建设内容,简要说明前期工程的内容、特点和投资情况,着重分析前期工程投资控制的现状,并据此提出若干解决对策,达到前期工程费用合理可控的投资目标。 1 引言 1.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概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中型城市的交通状态日趋严峻,车辆堵塞已经成为城市的发展瓶颈,由此引发了能源损耗、大气污染和效率低下等各类社会经济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了化解上述城市症状,各个城市积极探索解决之道,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因其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而占据一席之地。经过多年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经形成以地铁作为主导,轻轨作为辅助,单轨、直线机电、磁悬浮等进行补充,而多种类型并存的交通体系。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有效化解城市交通堵塞,引导区域发展和客流流向,受到各个大中城市的极力推崇。目前,全国已有30余个城市正在建设或者筹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规划新建总里程近2500公里,总投资达上万亿元。除北京、上海、深圳等老牌地铁城市外,苏州、无锡、宁波、南昌、昆明、南宁、石家庄、大连、青岛等城市也加入了地铁俱乐部之中。 1.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由于专业繁多、技术复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工作难度相对较大。究其建设施工而言,主要阶段及其工作内容包括前期工程、土建工程、机电工程、设备工程、轨道工程、装修工程、绿化工程等;并在所有工程最终完工之后,全线进行联合调试、试运行和试运营等。 从上述建设施工阶段能够看出,前期工程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始发站,只有前期工程完成具备条件之后,才能进行最重要的土建工程施工。土建工程完工之后,方可提供机电工程施工条件和设备工程安装界面,为后续的轨道工程、装修工程等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2 前期工程简述 2.1 前期工程内容 前期工程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名词概念目前并无清晰的定义,更多源于工程建设之中约定俗成的说法。前期工程的功用主要为后续土建工程创造施工条件和工作界面,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顺利建设。 前期工程的具体内容随着城市和线路的差异而略有不同,但其核心内容相对统一,一般包括:建(构)筑物保护、管线保护、管线拆除、管线改移、临时用地及地上物拆除、交通导改、临电接口、临水引入、商业补偿等工程或事务。 2.2 前期工程特点 与房屋建筑或者市政工程的前期内容相比,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规模较大,通常长约20至40公里,多为地下和高架工程,穿越多个行政区域,在城市中呈带状蜿蜒布设。鉴于上述情况,其前期工程的特点如下: 一是涉及专业繁多,情况极其复杂。常见专业如:道路交通、房屋建筑、桥梁通道、河道湖泊、铁路、高速公路、给水、雨污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有线电视、广播、园林绿化等。 二是随同线路走向呈现带状分步,跨越多级行政辖区,如区政府、街道办、居委会等。由于各级政府指导方针和工作力度不一,前期工程的协调统一的难度极大,致使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速度不一,有的区段施工热火朝天,有的区段则是寸步难行,从而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进展。 三是涉及众多权属、管理和使用单位,致使前期工作进展缓慢,难度倍增。如B市前期工程粗略统计即有20余家权属和使用单位,如园林局、交通局、自来水公司、污水厂、电信公司、有线电视公司、铁路局、公路局、河湖处、公园、收费停车场、公交公司、燃气公司、热力公司等不一而足。 四是多为地下工程,施工拆改难度极大,由此波及的周围居民数量较多。前期工程的施工方案需要慎重对待,保证科学合理,并在施工期间尽力减少环境影响和妥善处理居民关系,创造和谐的施工局面。 五是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工期影响极大。有的线路因为前期工程没有打开局面,一拖再拖,轻松影响工期数月甚至半年之久,为轨道交通项目如期竣工造成非常大的压力。 2.3 前期工程投资 前期工程包括数十项工作内容,每项工作的费用均是价值不菲,少则数百万元多则几千万元,整条线路的前期合计费用更是非常高昂。综合分析多条线路的投资情况,前期工程投资所占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的比重为10%左右。 如B市地铁9号线长约16.5公里,全线基本属于地下线路,建设周期约为5年,静态投资约为110亿元;动态投资约为128亿元。其前期工程包括临时用地和地上物拆除、交通导改、市政道路破复、空洞勘测、管线改移、既有建筑物加固、既有线及既有管线加固、商业补偿、河道改移等,总体费用约为16亿元,约占动态投资的 12.5% 。 3 前期工程投资控制现状 3.1 行业垄断保护,进入机制僵硬 在现有建设管理模式之下,前期工程涉及的专业多为垄断性行业,如电力行业、燃气行业、园林绿化、热力行业、交通导改、自来水公司、雨污水厂等。上述行业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经济考虑,通常成立了自有或下属的施工队伍,由其负责本行业的专业工程的施工和维修养护等。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沿线施工时,不可避免地触及上述前期专业需要进行拆除或者改移等。由于行业的垄断保护,导致外围的施工单位进入机制僵硬。同时,内部的施工单位将会想方设法阻止外围单位进入,如设立行业许可证,强行上岗培训、设置验收障碍,拒绝接收管理等,致使外围单位即使勉强进来施工也会无法验收使用,从而造成工期延误和项目投资浪费。 3.2 权属指定承包,价格谈判困难 前期工程的发包承包模式杂乱无序,基本处于无人监管状态。部分行业的权属单位尚能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在行业内组织招标投标工作并确定中标人;更多的权属单位则为无论投资大小均是直接指定承包单位,由其统一负责前期专业工程的拆除改移等。 鉴于权属单位及其下设施工单位的强势介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前期工程价格几乎缺乏有效的谈判定价制度。一个前期工程,多由建设单位向权属单位报请处理方案,并在多方协调之后方能通过,然后再由权属下设施工单位自由报价。由于建设单位处于弱势,价格谈判非常困难,往往虚有其表,无法有效地降低前期工程的投资成本。 3.3 缺乏统一标准,清单组价随意 前期工程由于专业众多,加之各个专业和各权属单位之间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如工程量清单编制依据不同,工程量计算规则或者列项不同,费用或费率标准不同,定额依据不同等,造成工程量清单编制和组价工作的随意性较大,无法达到标准化的投资控制目标。 如同为管线的同等规模检查井,有的专业按“座”统一列项,按照建筑工程定额组价计算;有的专业则是分为几个分部分项工程(土方、混凝土、钢筋)等分别列项,按照市政工程定额组价计算。从列项、数量和组价计算过程分析,不同专业同一项目的精度和组价的合理性可见差异,部分同类项目的最终价格竟然相差数倍,严重影响了前期工程的投资精确性。 3.4 设计施工一体,扩大前期费用 依据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前期工程情况分析,设计和施工往往由一家行业内部的单位统一负责实施。设计施工一体化本意在于进行设计优化降低施工成本,然而由于行业的垄断属性,此举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前期工程的投资费用。 由于前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均由一家单位或者具有关联关系的单位实施,在缺乏有效监督和控制的情况下,设计单位通过提高项目建设标准、增加措施项目或者随意修改设计图纸数据等,以使施工单位获得了不当的超额利润,致使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蒙受了不必要的投资损失。 3.5 过程支付失控,结算存在问题 前期工程由于相对土建工程而言,其费用金额相比较小,从而其计量和支付过程的监督和审查相对较弱。此外,由于权属单位的默认或者支持,下设的施工单位往往在关键环节挟持建设单位,要求拨付多少款项之后方能继续施工,从而造成计量和支付过程失控。 前期工程的结算同样存在大量的问题,一是结算资料混乱,各项报告和证据之间缺少有效的支持关系;二是工程数量的计算数据胡乱编制,虚报水份巨大;三是设计变更没有依据,没有发包人或监理人的许可,设计图纸可以随意修改;四是现场洽商单杂乱无章,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整理归档,普遍缺乏当事人的签字或者日期,或者事后补签;五是一些结算资料事后补充,与现场情况不符,经不起推敲;六是索赔理由无法成立,索赔程序和时效处理不符合同约定。 4 前期工程投资控制对策 4.1 打破行业垄断,加强市场竞争 前期工程应当参考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的管理模式,打破行业垄断,消除进入壁垒,如此方可引入行业之外的强大施工队伍,促进行业技术水平和施工水平的提高,淘汰技术落后或者实施成本高的工艺工法,从而保证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打破行业垄断,进入的施工单位数量大增,将会进一步地加强行业内的市场竞争,届时前期工程的投资控制将会变得合理可行 4.2 引入投标机制,价格合理可行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3号)第七条规定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必须进行招标:(一)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四)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第(一)、(二)、(三)项规定的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前期工程,每个专业动辄数百万元,即使不足200万元,但因满足第(四)项3000万元的要求,依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组织招标投标工作。通过引入投标机制,施工单位通过一定范围的竞争,报价将更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合同履行时将更具有生命力。 4.3 编制前期定额,统一费用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单位,为能统一各条线路的前期工作费用标准,促进同一时期的同类项目的价格基本相当,可以组织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前期工程实施单位编制企业定额,纳入各类前期专业,分门别类地编制定额细目。 同理,建设单位可以根据工程经验和其他费用标准,组织人员测算各类前期专业的费用项目,如不同情况下的措施费用(夜间施工费用、二次搬运费用、设备进出场费用、成品保护费用等等),特殊的机械台班费用,材料消耗水平,以及各类专业的造价指标等,便于宏观控制前期工程的投资合理性。 4.4 规范设计施工,强调履约检查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推行设计施工一体化,前期工程无疑具备良好的实施条件,应当紧跟时代步伐,研究相应的管理方案,从而从制度上规范设计和施工一体化的行为。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程的各方参建单位均应加强履约检查,按照约定处理合同事宜。施工单位应当遵循合同约定,依据一定的程序提请设计变更、索赔、调整合同价格等,即要追逐企业利润,也应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4.5 加强结算审查,配合审计稽察 前期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做好日常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避免事后补签,同时建立各项资料台账,保证结算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前期工程的结算资料审查工作,对于不满足规范标准的报告资料不能放行,对于不满足合同约定的前期工程费用不能批准,切实做好前期工程的结算审查,尽力压缩结算中的虚报水份,保证前期工程投资的真实、科学、合理等。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由于关系重大,各级审计和稽察工作随同项目建设同期进行。前期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主动配合审计和稽察机构,对前期费用的计量、支付、结算等过程中的情况进行解释澄清,并应按照审计和稽察结果清算前期工程投资费用。 5 结论 前期工程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重要环节,所占投资费用的比例相对较高。为了有效控制前期工程的投资费用,解决目前杂乱无序的状况,需要建设行政部门、权属单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通过打破行业垄断,引入招标投标机制,编制前期定额和费用标准,规范设计施工行为,加强结算审查等系列措施,逐步达到前期工程费用合理可控的投资目标。 交通工程论文:开展交通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 在交通建设项目审计过程,我们经常发现工程竣工决算超概(预)算的现象,超概(预)算的主要原因是工程变更多,而变更常常较大幅度地超出原设计和审计人员的逻辑分析,审计人员怀疑有虚假变更,但变更手续有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签字,审计人员对于护坡、边沟、交通工程等一些可视工程量的真实性可以根据实地测量进行审核,但对于隐蔽工程变更的真实性、必要性就很难审核,因为无法取得充分和准确的审计证据。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了对交通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实时的跟踪审计。这里所说的跟踪审计不是一般的意义上的全过程审计(开工前财务收支审计、建设期间的财务收支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也不是指对审计决定(意见)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的后续审计。而是由出资人(代表国家出资的单位)派出审计组(或社会审计组织)到施工现场对工程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所进行的工程建设(施工预算、施工组织、现场施工、工程计量、工程计价、工程变更和变更单价、工程结算、财务收支等)全过程进行实时的跟踪审计监督。 一、 跟踪审计试点情况 我们先后对长潭高速公路路面改造工程、株洲航电枢纽工程、长沙霞 凝港二期工程等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试点,其中长潭高速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已审计完毕,其余的跟踪审计项目仍在进行过程中。现将长潭高速公路路面改造工程跟踪审计的情况介绍如下: 湖南省长沙至湘潭高速公路为京珠高速公路的一段,起于长沙市区东北牛角冲互通,止于湘潭马家河,主线全长44.76公里,为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120km/h,路基宽度27.5m,路面宽度24m,路面类型为水泥砼路面。该路始建于1994年7月,1996年12月建成通车。 长潭高速公路通车以后交通流量很快就超过了原设计的流量,且大吨位车辆快速速增长,货运车辆普遍严重超载,导致道路病害严重,由此引起行车速度降低、通行能力下降、交通事故发生率增加,以及养护成本上升。对此,我厅经组织专家论证和报经省政府批准,决定对长潭高速公路路面进行改造,并委托社会审计组织对该项目的工程结算进行了跟踪审计试点。 长潭高速公路路面改造工程结算跟踪审计的范围为沥青路面加铺、路基防护、桥涵加固、路面防排水处理、交通工程、旧路处治、附属工程等。该路面改造工程结算(建安部份)最终核定为350,337,620元,通过对工程施工预算、工程变更、计量支付和工程结算全过程跟踪审计,共核减40,350,645元。具体分步审核结果如下: 1、施工阶段预算审核: 该工程的几个主要合同(1、2、3、4标)价格都是通过招标确定的,审计是工程已开工近2个月时才进场,因此,只对后续工程预算进行了审核,预算合计送审金额11,063,108元,审定金额为9,572,008元,核减金额1,491,101元。 2、 施工阶段变更令审核: 该项目变更令合计送审金额100,094,605元,审定金额为65,773,864元,核减金额34,320,742元。 3、 施工阶段计量支付及结算审核: 该项目计量支付及结算合计送审金额354,876,422元,审定金额为350,337,620元,核减金额4,538,802元。其中: ① 建安工程计量支付合计送审金额352,941,047元,审定金额348,461,165元,核减金额4,479,882元。 ② 交通维护工程计量支付合计送审金额1,935,375元,审定金额为1,876,455元,核减金额58,920元。 在该项目跟踪审计中,我们将管理审计的理论运用到项目管理中。审 计组对该项目实施过程中计划工程预算成本、已完工程预算成本、已完工程实际成本三大关键指标实行动态控制,及时分析、预测出现预算超支和计划滞后的情况,从而加强了建设项目事前预测评价和事中控制。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审计过程中,我们督促建设单位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计量支付程序,坚持先审计后付款和“一支笔”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审计组对每一个隐蔽工程和每一道工序都要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到现场进行检查验收,对每笔计量支付和变更工程的单价和数量都要实行严格审查,从而确保了工程成本的合法、真实和准确,有效地控制了工程投资。 该项目概算总投资为42216万元,竣工决算反映的工程造价为378,054,670.69元,节约投资44,105,329.31元。 该项目计划工期为一年,2003年5月29日开工,2003年11月29日恢复通车,2003年12月28日完成扫尾工程,实际工期7个月,比计划工期提前5个月竣工。工程质量经湖南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站检验评定为“优良工程”。 从实施的效果来看,这次跟踪审计比普通的事后审计具有明鲜的优越性。审计组通过现场的实时监督和对计量相关资料的严格审查,确保了工程计量和计价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特别是有效地防止了隐蔽工程上的虚假变更和高估冒算等问题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工程审计的质量,并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在控制工程造价,促进工程建设管理和廉政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长潭高速公路的跟踪审计的经验,得到了厅领导的充分肯定,李安厅长指示,今后所有在建或新建的重点建设工程都要实行跟踪审计。为此,我们制定了《湖南省交通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使交通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制度成为一种长效机制。 二、 主要作法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与支持是搞好跟踪审计的重要前提 跟踪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方法,对此,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一开始都多少感到有些迷感和不解,会提出种种理由拒绝、阻扰审计工作。有的提出交通部合同范本中没有审计签字程序,有的提出概算中没有审计费预算,还有的认为会影响工程进度等等。长潭高速公路改造工程跟踪审计进点时就遇到过上述类似问题。为此,我厅分管工程建设的詹新华副厅长在一次现场办公会议上明确指示,开展跟踪审计是厅党组的决定,是加强造价控制的新举措,各方面必须积极配合。正是由于厅党组和主管厅领导强有力的支持,该项审计试点工作终得以顺利开展。 (二)加强审计前培训和宣教,提高全体工程建设者的认识是搞好跟踪审计的重要保证 跟踪审计工作是一项新生事物,建设单位、监理、承包商都不熟悉。因此,在对某项目进行跟踪审计之前,有必要组织各参建单位的负责人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讲解培训内容主要是《审计法》关于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的规定、《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审计署2003年3号令)、交通部《交通建设项目审计实施办法》(交审发〔2000〕64号)和《关于加强交通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的通知》(交审发〔2001〕62号)等,上述这些法律法规都对跟踪审计作了明确规定。通过培训和宣讲,使广大参建人员认识到跟踪审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投资控制,更加公正、合理、准确地对工程造价进行鉴证,这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同时,通过审计认定后,建设单位可以大胆地计量支付,相应的加快了工程结算速度,确保了施工单位合法的工程款的及时收回和民工工资的支付,这样促进了工程进度的加快,对施工单位提高效益也是有利的。长潭高速公路改造工程跟踪审计就是很好的证明。 至于审计费用问题,虽然交通部交公路发[1996]612号文《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中没有明确审计费这一项目内容,但在国家财政部关于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规定中,待摊投资允许开支“审计费用”,按物价部门的收费政策计算,高速公路投资较大,审计基数和核减额也会较大。因此,我们认为,就是按物价部门现行的标准计算审计费,也可以满足社会审计组织完成跟踪审计任务的。而对于业主来说,支付的审计费相对于节约工程造价来说是完全合算和必要的。 (三)实行审计项目招标制度,是确保审计质量的重要措施 在目前行政审计人员普遍较少的情况下,为了做好跟踪审计工作,更多的时候是要借助社会审计组织的力量。如何选择好的审计队伍,确保其依法依规、公正廉洁地实施审计同样成为搞好这项工作的重要环节和课题。为此,我们制定了《湖南省交通审计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和《湖南省交通审计项目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把工程审计招标的起点定为概算超过1亿元或审计费估算价超20万元的审计项目。通过招标选定社会审计组织,由出资人(代表国家出资的单位)委托其实施跟踪审计。 为规范审计行为,加强审计本身的监督,我们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明确,社会审计组织审计人员泄露秘密、以权谋私、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损害出资人利益,影响工程造价和质量,委托单位应将情况通报其行业管理协会和资质资信登记部门,并列入“黑名单”通报全省交通系统,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可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凡列入“黑名单”的社会审计组织五年内不得进入我省交通系统从事审计业务。同时规定,社会审计组织对签署的鉴定意见和提交的审计报告必须承担审计责任。审计结果与国家审计等监督机关复核结果存在差异时,社会审计组织应无条件出面作解释工作。如果因社会审计组织的过失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社会审计组织应依法予以赔偿。 (四)跟踪审计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顺利完成任务的重要手段 审计工作的深度、广度、时间直接牵涉到审计成本的大小,这也是必须综合考虑的。如果面面俱到,则审计成本较大,审计力量也恐不及。因此,在审计合同(协议)书中,应明确跟踪审计工作的范围、重点和时间安排。从我们实施的情况来看,路面表层以下的隐蔽工程和变更工程应是审计工作的重点,每个施工现场应派两人以上的审计人员全过程实时跟踪,而路面表层以上的可视工程次之,可只在计量时进行审计。审计组不必参加质量验收工作,但要查阅质量检验资料,只对合格和合格以上的工程进行计量。也不参加工程招投标,但可以审查标底、评标报告等有关资料,对招投标的过程和结果的合法性、有效性有权发表意见。 (五)做好审计结果沟通和协调工作,是按好跟踪审计的重要环节 在跟踪审计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审计组与建设单位、监理方、施工承包商之间的不同意见,若协调不好,就影响工作。 我们的做法是,由出资人单位(审计委托单位)负责监督、指导和协调跟踪审计工作。对于建设单位、监理方、施工承包商之间协商不成的一般问题,由出资人单位(审计委托单位)审计部门负责人负责协调,重大问题和涉及宏观管理方面的问题由出资人单位(审计委托单位)主管领导召集审计、工程管理、计划、财务等部门开会研究解决。 (六)建立严格的审计程序,是搞好跟踪审计质量的重要保证 跟踪审计程序非常重要,跟踪审计应遵循监督而不替代管理职责的原则,坚持在建设单位内部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再监督。我们开展跟踪审计是按下列程序进行的: 1、审计组(含社会审计组,下同)进点前应制定审计方案,明确审计范围、内容、方式、程序、审计组人员分工及审计质量控制办法、并考察施工地点,确定工作驻点。 2、审计组进点后应独立租用方便到现场监督的工作驻地,并自备交通工具,以旁站、巡查、测量、试验等方法对工程施工量进行全过程现场审计监督。 3、凡监理处对承包商(供应商)进行计量验收时,必须通知审计组同往;验收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计组四方在验收单上签字。 监理单位对承包商(供应商)进行质量验收时,不必通知审计组;审计组只查阅质量检验证书,承认合格工程以上等级的计量。 4、审计组收到建设单位签字的承包商计量支付申请后,专业造价工程师应逐项审核,提出核定数量和价款。若申报数量与审计现场验收记录不符或计价不准确时,专业造价工程师可修改计量支付文件,并编制审计签证单(审计记录),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审计人员三方在签证单上签章认可。 5、审计组负责人只在最后审核无误的计量支付文件上签章。该计量支付文件报建设单位主管领导签字后交建设单位财务部门办理资金支付手续。 6、发生工程变更设计时,若需新定工程结算单价,先由施工单位申报,监理签证,工程管理部门审查后再交审计组审定。建设单位根据审计组审定的单价作为变更工程单价。 7、审计组对已完工的合同规定建设内容的单项工程应出具单项工程结算审核报告。建设单位在留足质保金的前提下,根据审核报告办理工程价款结算。 8、建设中期审计组应向派出(委托)单位出具一至两次投资控制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 9、全部工程基本完工且符合竣工验收条件时,审计组应出具全部工程建安投资部份的工程结算审核报告和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报告。 10、审计签证单或审计报告在征求被审单位意见时,一般采用当面交换意见、当面签字确认的方法,如果当面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应采用书面交换意见的方法进一步协商;被审单位收到征求意见函后必须在十个法定工作日内反馈意见,未反馈意见的视同默认;审计组对被审单位反馈的意见应认真研究,认为反馈意见正确的要相应修改审计签证单或审计报告,认为反馈意见不正确的可以签署审计意见或出具审计报告,但应在附注中说明此事。 11、审计派出(委托)单位根据审计组出具的审计报告下达审计意见。委托单位如发现审计组出具的审计报告明显存在不合法、不公正、不完整或报告形式不规范等问题,应要求其纠正。审计组应认真纠正并对纠正后的审核报告负责。 三、跟踪审计比一般事后审计的优点 (一)跟踪审计与事后审计最大的区别在审计人员能及时地对隐蔽工程进行现场审计,确保了审计对路面表层以下工程真实性与准确性的监督,大大提高了交通建设项目的审计质量。 (二)由于变更工程的单价由审计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审定,确保了变更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准确、合理、合法,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变更工程的造价。 (三)有利于监理工作。试点项目的监理单位认为,在现场验收工作中增加一层监督,使监理单位领导对基层监理人员的工作感到放心一些。以前对工程造价实行事后审计,监理处工作人员在工程完工后还要向审计组作较长时间的解释工作。实行跟踪审计,工程完、审计也完,有利于监理人员及时投入新的工作。 (四)有利于维护竞争有序的交通建设市场。目前,有的交通建设项目中标价只相当于标底的60-70%,理论上肯定会要亏本。为什么有的施工单位敢于以低价投标,主要指望并且实际上只有通过工程变更才能赚到钱。这对于其他一些施工企业明显是不公平的,所以,在自由竞价投标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中实行跟踪审计,对变更工程的计量与计价增加了一个监督环节,这不仅对节约投资和廉政建设工作大有益处,而且也抑制了低价抢标的现象。 (五)由于事后审计对隐蔽工程结算存在的疑点只能先询问(质疑)建设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建设单位因为已经签字认可,肯定对自己的行为要作种种解释和辩护,审计本来是审计施工单位的工程结算变成了与建设单位扯皮,跟踪审计可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 (六)跟踪审计不仅能及时纠正工程预算、工程结算和变更等影响工 程造价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审计组认真、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廉洁自律的道德风范和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建立起的威信,制止和防范工程计量、计价的虚报与冒算,从长远意义看,这才是跟踪审计为出资人的投资控制作出的最大贡献。 (七)跟踪审计是将管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环保审计等新的审计理论和方法运用到交通建设项目中,有利于提高交通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 四、目前跟踪审计面临的困难 虽然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第二十三条明确对“财政性资金投入较大或者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建设项目可以对其前期准备、建设实施和竣工投产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但没有可操作的具体审计准则,其他工程管理法规中又没有相应的规定,实际开展实时跟踪审计的项目很少,导致工程管理部门和各参建单位一时难以接受,所以开展此项工作遇到的阻力和困难较多。如果要全面推行跟踪审计,国家政策上应当进一步加以倡导,审计署要制定跟踪审计的具体准则,交通部在交通建设项目合同范本中增加跟踪审计的相关条款,在交通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中增加基本审计服务费预算的规定。只有这样,此项工作的才能全面顺利地开展起来,真正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控制工程造价,促进工程建设管理和廉政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交通工程论文:试论高等学校交通工程类专业英语教学 论文关键词:交通工程 专业英语 能力培养 论文摘要:从我国各个高等院校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中,已显露出逐步重视专业英语教学、重视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培养的趋势。交通工程专业英语必须结合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我国的交通工程相关工作部门培养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人才。 目前许多大学本科院校普遍重视基础英语学习,专业英语教学比较薄弱。在教育部在2001年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力争在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要达到所开课程的5%-10%的推动下,各所大学本科院校都积极开展外语教学建设,推出一些双语教学课程。从我国各个高等院校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中,已显露出逐步重视专业英语教学、重视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培养的趋势。结合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则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应置于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加入世界相关组织和参与国际交流的大形势下,为我国的交通工程相关工作部门培养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人才。 一、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师要求 既然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是以英语讲解交通工程专业知识,那么,对教师的要求就与普通英语和普通交通工程专业课对教师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区别。目前国内对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师没有任何任职资格标准。所以,学校在选拔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师时,产生良莠不齐现象。虽然,教学大纲中要求专业英语课应由专业教师担任,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校是由专业教师担任,多数学校则是由一般英语教师担任。一般英语教师很少精通专业知识,对教材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背景知识很难讲深讲透。概括地说,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的交通工程专业理论功底,其次必须具有运用英语进行交通工程专业课教学的能力。这也是对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第一、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交通工程专业知识和专业课程教学的经验,了解交通工程专业的最新发展态,并且在本专业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或独到的见解。 第二、教师必须在英语语言上具备比较高的水平,即能够驾轻就熟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通工程专业知识的听、说、读、写,或者说,受过严格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训练。这是从事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最起码的条件。一句话,教师必须有条件在授课过程中自如地使用英语进行全程教学。 第三、如果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师具有在英语语言国家学习或从事研究的经历,在教学中现身说法,通过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则可以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做到融会贯通、左右逢源、事半功倍。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独立从事专业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二、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材要求 专业英语课程对内容和教材的要求就不能局限于用英语念原文,中文翻译意思,中文讲解难点,这样就很难与专业课程区分开了。 第一、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应该说是越新越好,内容力争追赶国内外最新的专业知识和前沿热点。鉴于此,我认为,大学本科生的专业英语教材可以考虑选用国外同专业大一或大二的基础课教材,而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教材可以考虑选用国外同专业大四或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教材。 第二、大学本科生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还应该兼顾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基础知识与前沿热点的关系,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锻炼出一种能够终生受用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在原文教科书或著作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本学科发展的动态、新的学说、方法和理论。 第三、如果有可能,教育部可以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各个专业的专业外语教学指导纲要,以便于各个高校做好专业外语教学工作。 三、交通工程专业英语学生的要求 有些学校过于强调国家四、六级英语考试的通过率,对交通工程专业英语学习成果没有硬指标要求,并且课时安排越来越少,个别学院甚至将其安排成选修课。高层教学管理层面上的目标不明确,导致制度和措施上的不重视,大大挫败了学生的积极性。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养成了过分依赖教师和课本的学习习惯,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和交通工程专业英语课堂的实际需求在上文中已有所表述,交通工程专业英语课堂必须是一种较之传统课堂更活泼、更互动、更实用、更专业,对学生更有吸引力的课堂。这样的交通工程专业英语课堂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新的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一方面要从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材的选择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交通工程专业的业英语教学应该是选择原版英语教材,聘用在英语语言国家留学的教师进行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采用双向传递方式,变单纯由教师讲授的“一言堂”为和谐交际式的“多言堂”。从教学效果的角度说,不应简单地看教师在课堂上说了多少或说多少遍,更应当看重学生用英语表达了多少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交通工程论文:试析交通工程预防难点之探究 论文摘要 交通工程因工期长、工程量大,面临诸多预防难点,把预防职务犯罪融入交通系统各个环节之中,不断增强预防职务犯罪的针对性、有效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交通领域职务犯罪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文认为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重大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构建重大工程“嵌入式”专项预防制度,有效解决了专业性强、施工期长、风险环节多等预防难点,推动重大工程廉洁运转。 论文关键词 交通工程 嵌入式 专项预防 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不仅能够起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和减少职务犯罪。交通工程因工期长、工程量大,面临诸多预防难点,把预防职务犯罪融入交通系统各个环节之中,不断增强预防职务犯罪的针对性、有效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交通领域职务犯罪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应着力构建重大工程“嵌入式”专项预防制度,有效解决交通工程专业性强、施工期长、风险环节多等预防难点,推动重大工程廉洁运转。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展开预防: 一、运用科技手段实施监管 一是集聚监管资源。结合项目特点,项目实施勤政廉政约谈制度,参建单位承诺项目农民工工资、质量与安全及廉政保证制度。对于项目建设规模大、标段多的工程,明确项目举报途径,规定每月固定日期,项目施工单位对监理组、指挥部进行书面评价,避免其他网络反映。建立健全“政府监督、法人管理、企业自检、社会监理”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在引进中介检测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率先取消业主代表、采取远程评标、推行廉政约谈的基础上,突出构建“制度+科技”的质量监管体系。二是突出现场监管。全面落实工程标后监管,加强合同管理,严格履约考核;同时,强化科技手段运用,建设工程管理平台,助力项目信息交流,安装现场可视系统。统一安装脸谱识别系统,确保现场施工、监理单位管理和技术力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强化一线排查。严格隐蔽工程的检查和见证取样送样制度,充分利用第三方检测技术力量,加强现场施工检查力度,各单位工程到位检查率、功能性试验到位检查率达100%,强化工程质量要素管理,加强对人员配备、机械到位和物资材料供应的管理监督。四是构建包保体系。强化从业单位诚信体系建设,强化质量责任追究落实,及时查处资质挂靠、弄虚作假、违法分包等严重不良行为。严厉查处现场履约能力差、质量控制不力的单位,构筑工程质量监管的包保体系,打造高效精品工程。全面实施交通工程交竣工廉洁性评估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延伸和创新交通运输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通过“零容忍”实现“零风险”。 二、紧扣重点环节进行监督 原有的预防机制和预防方式,重在现场检查和宣讲教育,无法透过现象发现深层次存在的问题,预防效果不太理想。“嵌入式”监督机制重在对易发职务犯罪突出节点的监督,通过把握突出节点,完善事前监督体系,让重要管理岗位的干部干成事,不出事。一是专家嵌入施工现场进行工程质量监督。从审计、工程质量监督、住建等行业选调16名专业人员,组建“廉政之路”预防监督员队伍,不定期随机抽取预防监督员实地查看施工现场,抽查工程项目资料,从施工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资金使用等角度提出意见,并就“质量、工期、安全”等问题对项目负责人进行提问,项目负责人现场进行解答。注重抓早抓小,对于发生的细微问题及时处理,将可能发生的渎职、失职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以“零容忍”的态度实现“零查处”的目标。共开展活动11次,提出意见35条,促进监督单位及时反馈并整改。二是预防人员嵌入关键结点进行信息掌控。检察院预防干警及时收集工程建设单位曾建工程、资金支付、押金管理、项目经理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建立数据库,通过发放反馈问答卷、工地随机调查、电话询问等方式对工程情况进行监督,了解预防工作的开展情况。在工地设立廉政举报箱,对重点人员进行风险谈话,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共收集基本信息10条,发放问答卷600余份,开展调查4次。三是检察长挂钩重点工程进行定项预防。将院领导定向联系重大工程项目专项预防和重大工程“嵌入式”监督机制有机结合,通过检察机关院领导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嵌入式”监督机制工作的开展。8名院领导全部挂钩重大工程,及时了解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运转情况,查找工程建设管理中制度上的漏洞,梳理其可能引发职务犯罪的风险源点。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预防对策建议,督促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职务犯罪风险防控。 三、围绕工程质量开展预防 通过逐步推进“嵌入式”监督机制,加强各重要环节的监控,实现减少、避免工程质量事故,形成重大工程管理人员不想贪、不能贪的良好环境,推进全市工程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严格规范流程,强化信息备案。工程项目启动后,施工方必须严格按照流程的要求,在各个关键接点时期内将信息报送预防部门备案,并对信息真实性负责。预防部门共接收廉政合同备案42份,收集工程变更性信息3条,排查风险源点5个,预防部门根据工程建设情况,明确预防工作重点,制定一定时期内的预防工作计划,建立台账资料,并根据备案的信息部署下一步专项预防工作。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作配合。重点工程专项预防涉及部门和行业众多,必须明确责任、分工协作,才能形成预防合力。通过联防联控座谈会和联席会议的形式,在工程建设初期,明确各方预防责任,签订《廉洁工作责任书》,施工方保证工程质量,承诺不向相关人员行贿,建设方和监理方保证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并预缴廉政保证金,各方保证配合支持开展预防工作。三是抓住关键环节,强化预防成效。紧紧抓住重大工程建设中易发腐败的关键接点,集中预防力量,深入分析研究职务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对可能存在风险隐患的问题,及时启动预防调查机制,运用预防建议的方式,帮助建设单位堵漏建制,防范职务犯罪发生。去年以来,共开展预防调查8次,通过务实深入的预防工作,使重点工程建设的各方切实感受到预防工作的成效。 四、运用多种形式实施防控 检察人员将建立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库和参建企业档案,详细记录工程信息,深入防范职务犯罪,对全过程实行常态化监控,同时开展案例分析、廉政约谈、现场学习等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一是运用行贿查询,做好资格准入。建议工程承包方在审核承包商、供应商工程资质过程中,通过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审核其诚信资质,预防职务犯罪和商业贿赂,共接受相关查询500余次。二是深入案发单位,做好警示教育。联合交通、住建等建设管理单位,依托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将项目实施各重点环节纳入监督,掌握项目实施情况,管理工程设计、施工等环节,降低腐败风险。组织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参加看守所警示教育;先后在涉农领域、国土系统召开案例剖析会,协助案发单位研究预防职务犯罪长效机制。三是运用多种形式,做好廉政教育。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志愿者工作团、检察长宣讲团宣讲,加强法律政策的宣传、解释和教育,帮助理清一些认识误区和是非界限,共开展宣讲活动15场次,受教育单位20多家,受教育人员2000余人。在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前,发放预防职务犯罪宣传资料,“一封廉政信”;编撰以廉政格言、典型案例为内容的廉政刊物,定期向工作人员发放;深入建设工地、建设办公场所举办预防职务犯罪知识巡展。 最后,笔者认为,重大工程“嵌入式”监督还需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实践证明职务犯罪高发频发的领域在重点工程。交通工程建设由于资金流量大,建设周期长,参建人员多,全过程充满诱惑,需要管理人员时刻绷紧质量、安全、廉洁三根弦,需要加强个人思想防范意识,对外来诱惑通过内心防线抵制,克服补偿心理、从众心理、侥幸心理等职务犯罪易发心理,筑牢不敢腐的底线意识,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二是制度上着力严密防范。首先是制度设计,结合交通工程特点,继续在工程招投标、工程变更、标后管理等方面借鉴相关经验,堵塞可能发生职务犯罪的一切漏洞。其次是分权制度,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再次是监督制度,任何一项制度执行时需要有相应的监督制度,失去监督的制度必然滋生腐败,是最可怕的。最后是公开制度,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三是管理上力求科学精细。交通工程涉及高额投资,在项目管理时,抓住工程招投标、规划设计、原材料控制、工程质量管理等关键环节,开展嵌入式专项预防,细化预防内容和措施,确保工程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四是预防上注重抓早抓小。对重点工程开展职务犯罪专项预防工作,最好手段是以“零容忍”的态度实现“零查处”的目标。对于发生的细微问题及时处理,将可能发生的渎职、失职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交通工程论文:关于交通工程本科专业特色探讨 论文关键词:交通工程 专业特色 就业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交通工程专业发展状况的探讨、各院校交通工程专业特色及学科优势的总结,阐述交通工程专业特色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就业提出如何实现该专业特色发展的思路。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激烈化,专业特色成为了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交通工程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所有其他学科一样,都面临着毕业生就业困难的考验。深入探讨专业特色,能确立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有效激发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开拓精神,达到最终提升专业素质的作用;同时对专业特色的研究也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利于专业的不断完善以及与社会发展和需要的紧密结合。 二、专业特色内涵 所谓特色,《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色彩、风格”。可以说,特色就是区别于其他事物或者优于其他事物的表征。所谓专业特色,就是一个专业的建设,在某一方面或整体的实力、声誉明显区别或者优于其他单位的表现。就内涵而言,专业特色至少涉及了三个层面:一是知名度;二是相对优势的实力;三是相对稳定的特色模式。创建专业特色,就是立足校情、发扬优势,创建出该专业的一个或多个不同于其他院校,或优于其他院校在该领域的实力、声誉的表征的总和。形象地说,就是其在交通工程某一发展方向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三、交通工程专业特色发展的必要性 交通工程专业是伴随着汽车工业和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汽车运输的发展,车辆行驶速度提高,车流量增大,导致交通秩序混乱,交通阻塞、交通事故频繁等现象。为了研究、解决交通中出现的新问题,产生了交通工程学,并逐渐形成一整套体系,包括交通特性、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交通安全与环境等内容[1]。 在我国,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交通工程学从无到有,已经在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交通监控、交通安全等领域得到较大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目前,我国交通工程方面已经建立学术和研究机构培养专业人才,已经初步形成并逐渐完善了城市交通规划和公路网规划理论,研制开发了交通管理与交通控制技术,充分发展并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将现代新理论、新技术与交通工程理论相结合,发展和完善了交通工程专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高速发达、交通负担却很沉重的城市里,如何正确进行交通预测和规划,搞好交通管理和控制,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与国际接轨的交通工程技术标准体系,最终实现城市交通现代化,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急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利用交通工程专业中的交通规划、交通工程建设和管理、交通管理、交通工程设计等知识可有效地疏解交通困扰的问题,为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帮助,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现代化工具[2]。在未来的许多年内,交通工程专业的发展必将在国民经济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从事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需求的数量将是剧增的,因此交通工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是光明的;但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由于不断扩招,本科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这直接导致了就业竞争激烈的局面。如何在就业竞争中突显本专业的竞争优势,是目前我们对专业特色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交通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它所包括的学习内容多,涉及面广,这既是此专业的一个优势,又是此专业必须突破的一个瓶颈。目前在我国,开设交通工程专业的高校并不多,全国只有63家,而且侧重点也各有不同。但通过调查交通工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从事的并不是本专业工作,他们与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事同样工作,工作中未突出其专业特色,因此研究专业特色具有创新性和必要性,而将专业特色的研究应用于教学中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四、交通工程本科专业特色发展的探讨 1.交通工程专业与相关专业相比的专业特色国家教育部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进行的最新调整中,将交通运输类中原“交通运输”、“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道路交通管理工程”三个专业归纳为新的“交通运输专业”;原“交通工程”、“总图设计与运输工程”和“道路交通防治工程”三个专业归类为新的“交通工程”专业;并确定“交通运输”与“交通工程”互为相近专业[3]。通过对湖南省内开设有交通运输类专业的高校进行调查分析,交通运输偏重于交通运输组织、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管理;交通工程偏重于交通系统规划、交通控制与管理以及智能交通信息技术,均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发展方向。除此之外,交通工程与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在基础课程的设置及专业发展方向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由于交通工程研究的内容广泛,几乎涉及道路交通的各个方面,并不断外延至很多其它方面的学科,主要有:汽车工程、运输工程、人类工程、道路工程、交通规划学、环境工程、自动控制、应用数学、电子计算机等,同时它还与多种学科相互渗透。于是,在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中,便会出现同一工作性质的部门容纳了多个专业的毕业生在从事同一种工作,作为交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如何在行业中突出自己的优势,这便需要我们在本科学习当中突出专业特色的培养,不但要求学生涉猎多方面的知识,更提倡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点,侧重培养某方面的素质,包括该方面扎实的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2.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交通工程专业特色交通工程专业包括信息技术、运输技术设备、组织管理学以及其它工程技术的内容。因此,培养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必须采用厚基础和不同专业化方向的培养模式。只有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再辅以专门化的方向,才能增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事实上,要充分发扬交通工程的专业特色,就要充分拓宽其专业适应面。只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才能达到厚基础宽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对国内知名院校进行广泛的专业建设与发展调研,在深入湖南交通运输领域的相关单位和科研院所进行详细的人才需求方向及能力调查,在收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本学科专业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得出一个结论便是各个学院正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发展特色,确定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交通和城市交通对交通规划、管理、控制及安全设施、设计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培养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施工、交通控制系统开发、交通管理与组织以及交通安全分析的宽专业的交通工程技术人才。该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上体现了以下特点: (1)专业建设积极主动地适应了社会经济结构和交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趋势,人才培养直接面向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 (2)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课程建设要反映出交通运输领域对该专业的共同要求,从而构建专业知识平台,真正从大交通上拓宽专业面,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面。 3.不同学校交通工程专业的特色 目前国内开设交通工程专业的学校将专业培养方向与学校的专业特色及优势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并根据其所在地域特点,利用区位优势促进交通工程专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发展方式有如下三类: (1)依托土木工程学科,以城市的发展为契机进行专业建设。此类学校交通工程专业主要依托城市的优势区位及地区交通迅速发展的机遇,根据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利用土木工程学科的教学平台,培养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城市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工程管理、信号控制方面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2)依托道路工程专业,以全国公路网的建设为机遇促进专业发展。此类学校交通工程专业以国家道路网畅通计划的政策为导向,以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为特色,培养具备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交通工程设计及施工与管理等方面知识及相关研究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3)依托汽车机电专业的优势,以人、车、路的发展为动力进行专业建设。此类学校交通工程专业为了适应当代交通科学的发展,通过学科交叉与渗透,在交通流理论和交通网络流理论中引入大量有关环境、安全、信息、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培养了公路与城市道路的交通规划、安全管理控制及道路规划与设计方面的人才[4]。 各学校通过注重构建专业平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达到扩大学生宽口径就业的目的,同时也增强了该专业就业的竞争优势;而专业培养方向更是以专业就业预测和规划为依据,符合社会和交通结构的发展趋势,也促进了各校交通工程专业的特色发展。 4.不同学校交通工程专业的特色 我国城市公路交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发展的基础上,本世纪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公路主骨架及其交通支持保障系统的实施工程已全面展开,交通工程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面临严重短缺,这为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生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就业市场。 城市、公路交通不论是对整个国家,还是对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以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多功能城市道路、交通控制与管理基础设施为代表的现代化道路建设工程,有别于我国传统的道路建设,现有道路工程专业技术队伍面临知识结构的更新,并对培养道路工程建设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道路工程设施设计、道路工程施工及监理方面是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的就业方向。在保证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框架的基础上,突出此方向就业的个性发挥很重要,应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牢固掌握与道路施工建设有关的知识;进行相关的试验操作,提高自己对知识的感官认知和实际应用能力;参加施工单位实习,在实际工作中找差距、求锻炼,积极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生在道路施工建设中能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他们不仅能参与道路设计与施工,还能将交通设施设计、交通安全等方面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有利于道路建设质量的提升。 先进国家道路交通的发展趋势表明,城市道路以及区域公路网的规划与建设,将永远滞后于汽车数量增加对道路空间的需求,随着现代化进程,交通事故、交通堵塞将愈演愈烈。运用先进计算机技术、信息通讯技术于交通控制与管理,致力发展智能化交通体系是解决交通需求问题的最佳切入点,也是我国交通行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随着交通现代化、智能化进程,交通工程专业的就业比例将在今后逐年增大,这也势必对本科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应该关注城市交通发展的新动态;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和运用;参与教师在交通规划与控制方面的课题,对当前的交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此方面的科技立项,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性和创新性。 有关统计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类物资流通量急剧膨胀,物流产业持续以每年20 %的速度迅速增长,并保持上升趋势。现代化交通系统是现代物流系统的基础和保障,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对当今交通系统技术的完善、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交通与物流相互之间有机地促进与渗透,交通物流管理方面也将为交通工程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就业选择。虽然有了市场的需要,但作为毕业生应该在学校做好充分的准备,这需要学校与学生共同努力发展本专业的特色。作为校方应该设置具有自身师资特色的课程,并且积极建设各类实验室,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作为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基础知识,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加强某方面的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竞争力,发扬自己的专业特色。 五、结语 研究交通工程专业特色的现实意义是,一方面能促进交通工程专业的教学特色和实践模式特色的形成与发展,专业特色须依托于该校的师资优势、特色教学和特色实践模式;由于两者是相互作用的,研究其专业特色,将其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能有效地推动该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专业特色形成后,能推进该专业的建设,有利于形成特色鲜明、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生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更具有就业优势。 交通工程论文:浅析高等学校交通工程类专业英语教学 摘要:从我国各个高等院校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中,已显露出逐步重视专业英语教学、重视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培养的趋势。交通工程专业英语必须结合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我国的交通工程相关工作部门培养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人才。 关键词:交通工程 专业英语 能力培养 目前许多大学本科院校普遍重视基础英语学习,专业英语教学比较薄弱。在教育部在2001年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力争在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要达到所开课程的5%-10%的推动下,各所大学本科院校都积极开展外语教学建设,推出一些双语教学课程。从我国各个高等院校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中,已显露出逐步重视专业英语教学、重视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培养的趋势。结合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则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应置于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加入世界相关组织和参与国际交流的大形势下,为我国的交通工程相关工作部门培养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人才。 一、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师要求 既然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是以英语讲解交通工程专业知识,那么,对教师的要求就与普通英语和普通交通工程专业课对教师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区别。目前国内对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师没有任何任职资格标准。所以,学校在选拔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师时,产生良莠不齐现象。虽然,教学大纲中要求专业英语课应由专业教师担任,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校是由专业教师担任,多数学校则是由一般英语教师担任。一般英语教师很少精通专业知识,对教材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背景知识很难讲深讲透。概括地说,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的交通工程专业理论功底,其次必须具有运用英语进行交通工程专业课教学的能力。这也是对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第一、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交通工程专业知识和专业课程教学的经验,了解交通工程专业的最新发展态,并且在本专业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或独到的见解。 第二、教师必须在英语语言上具备比较高的水平,即能够驾轻就熟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通工程专业知识的听、说、读、写,或者说,受过严格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训练。这是从事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最起码的条件。一句话,教师必须有条件在授课过程中自如地使用英语进行全程教学。 第三、如果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师具有在英语语言国家学习或从事研究的经历,在教学中现身说法,通过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则可以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做到融会贯通、左右逢源、事半功倍。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独立从事专业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二、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材要求 专业英语课程对内容和教材的要求就不能局限于用英语念原文,中文翻译意思,中文讲解难点,这样就很难与专业课程区分开了。 第一、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应该说是越新越好,内容力争追赶国内外最新的专业知识和前沿热点。鉴于此,我认为,大学本科生的专业英语教材可以考虑选用国外同专业大一或大二的基础课教材,而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教材可以考虑选用国外同专业大四或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教材。 第二、大学本科生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还应该兼顾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基础知识与前沿热点的关系,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锻炼出一种能够终生受用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在原文教科书或著作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本学科发展的动态、新的学说、方法和理论。 第三、如果有可能,教育部可以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各个专业的专业外语教学指导纲要,以便于各个高校做好专业外语教学工作。 三、交通工程专业英语学生的要求 有些学校过于强调国家四、六级英语考试的通过率,对交通工程专业英语学习成果没有硬指标要求,并且课时安排越来越少,个别学院甚至将其安排成选修课。高层教学管理层面上的目标不明确,导致制度和措施上的不重视,大大挫败了学生的积极性。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养成了过分依赖教师和课本的学习习惯,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和交通工程专业英语课堂的实际需求在上文中已有所表述,交通工程专业英语课堂必须是一种较之传统课堂更活泼、更互动、更实用、更专业,对学生更有吸引力的课堂。这样的交通工程专业英语课堂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新的交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一方面要从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材的 选择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交通工程专业的业英语教学应该是选择原版英语教材,聘用在英语语言国家留学的教师进行交通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采用双向传递方式,变单纯由教师讲授的“一言堂”为和谐交际式的“多言堂”。从教学效果的角度说,不应简单地看教师在课堂上说了多少或说多少遍,更应当看重学生用英语表达了多少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交通工程论文:交通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探究 摘要:在交通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管理,其中财务工作作为交通工程项目的重要管理内容,对交通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效益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在交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交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要做好工程内部预算的编制及审查工作,完善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建设等。 关键词:交通工程 财务管理 现状 策略 0 引言 公路施工企业作为靠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来获取效益的部门,在新的时期对公路施工企业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世界经济的变革以及我国公路行业的变化,产生了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生存环境,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怎样加强交通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1 交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现状 1.1 交通工程项目的收入确认 根据财务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公路施工企业要在得到监理确认,由业主签发的工程计量支付证书时确认收入。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因为监理确认的计量支付证书,多数情况下不能够定时的获取,而且支付证书上的计量收入数很多时候不能准确的反映出工程的实际工作量,从而造成了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以后收入确认不准确,与已经使用的成本不搭配,使得交通工程项目的报表不能够反映出当期的实际损益,影响了交通工程成本分析与决策的执行。 1.2 交通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与控制 分包工程成本的核算和控制。企业在交通工程项目中标以后,把工程交给项目部进行管理,通过项目部将工程分解后,交到企业内部的各支施工队伍以及外部协作的施工单位。项目部在做出这些成本核算的时候,根据内部各个施工队与外部协作施工单位的单项工程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定期的进行各种费用支出的汇报,然后由项目部进行最后的汇总。机械费用的核算和控制。根据项目的机械台班汇总表给出的实际台班数及运输单的汇总数,结合各合同或内部制定的台班与运输单价,计算出当期实际发生的机械费。期末,将实际发生的机械费用与计划成本相比较,找出差异原因及可控成本点。 施工所用材料费的核算与控制。在材料入场以后,由材料部门做好收料单的填制,定期做好材料单的汇总以及材料入库单等工作。在及时的进行发票开具的情况下,根据入库单、发票、由财务部门做好及时入账工作;在发票开具不及时的时候,月底,由材料部门根据合同单价计算并编制入库单,送交财务部门入账,借记原材料,贷记应付账款一估价入库,下月初,用红字做相同分录冲减。 人工成本的核算和控制。财务部门根据用工合同及各单位上报的人员考勤计算出当月的人工费预提入账,实际结算时冲回预提费,人工费的控制的目的是,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条件下,加强施工单位工资总额的有效管理。落实定员定编,精简机构,最大程度上降低非生产人员数量;全面推进施工技术变革,不断提高施工的科学化水平。 1.3 交通工程项目部成本考核 当前,企业对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大多数是工程技术方面的,很少有企业会进行财务内容的准备;考核工程项目的经营效绩,也按照工程的质量、绝对利润数或收入利润率,较少对一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否到位作出全面的考虑。这样就造成了部分标价高的交通工程,在考核的时候产生了很大的优势,造成了企业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考核不够科学,影响了施工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交通项目工程中标或者投标之前,施工企业要到工程项目所在地去仔细的考察当地的人工费用价格、施工材料价格等等。 1.4 交通工程施工企业合同办理和执行 当前交通工程施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招投标制度还不够完善,企业为了达到中标的目的,而竞相压低价格,以实现低价中标;公路施工企业决策管理层一些领导人和现场作业管理层负责人缺少较强的合同管理意识,谈判签订施工合同时缺少财务部门的参与;没有仔细阅读与施工单位签署的施工合同就开始施工,使得施工的过程中频繁的返工、待工或出现超合同建设的情况,导致经济纠纷甚至诉讼的产生,给单位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2 提高交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效果的策略 2.1 做好交通工程项目内部预算 为了降低成本支出,提高利润收入,公路施工企业需要做好经济核算工作,具体而言,首先合理的制定工程预算,其次,做好预算的审查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公路施工企业不再通过等、要的方式包揽工程,现在全国普遍实行的是项目招标的方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施工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倘若公路施工企业不重视预算的编制与审查工作,财务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企业将会进一步增加成本支出,降低利润,企业的生存将会更加艰难。由此可见,合理的编制预算是公路施工企业盈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2.2 提高施工合同管理的力度 合同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公路施工企业管理财务的关键工作之一,这是因为公路施工工程需要巨额支出,并且在质量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购买各种各样的材料,租借相应的机械设备,以上购买以及租借任务都需要通过签订合同,才能顺利的完成。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合同双方需要对其条款内容进行仔细研究,具体的规定双方需承担的义务与责任,从而保证了合同双方的协作关系,其中,对于需要附加量化清单的内容不能出现任何错误,在签订的时候不能马虎、草率,防止出现疏漏,为以后的合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签订合同以后,必须严格根据合同条款进行操作。有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签订合同只能对自己造成一定的束缚,从而影响了工程的施工效率,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只有签订合同,才能在交易的过程中,保证公平合理,可以有效的防止单方面随意抬高价格或增加数量的问题,减少了纠纷现象的发生。只有合理的签订合同,才能有效的进行财务管理工作。 2.3 定期对项目部责任成本落实做出检查 工程中标后,为了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公路施工企业不能等到整个工程完成后再进行成本核算,而应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必要的检查,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纠正问题,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是项目部的实际开支情况与预算计划是否存在差异。二是施工材料的具体采购与消耗工作,比如,采购材料是否根据计划执行,是否有领导为了自身利益,盲目购入材料;材料出入库的相关手续是否完整,防止手续不全造成的账目虚假现象的产生。三是分包工程的清算工作。 2.4 完善交通工程项目的内部财务控制 为了保证公路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在企业内部制定一套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务工作依据制度有序进行。与此同时企业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及时的发现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存在的不足,并作出及时的改正和补救,加大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提高每位职工的财务管理意识,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更好的发挥财务监督管理作用。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基于电信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研究 1、财务精细化管理内涵 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就要借助优质手段令管控内容持续深化、管理领域不断延伸,进而令财务管理渗透至电信企业运营生产的各个层面,全面提升企业总体发展水平。财务管理的精细化需要针对各个工作岗位、各项具体业务创建适应性工作流程与实践规范,令财务工作渗透至各个经营发展领域,通过财务监管职能的科学 履行,形成零死角管理,挖掘财务实践活动内涵的核心价值。精细化财务管理具体涵盖手段及内容的全面细化。其中内容体现为财务管控合理转变成全面分析形式,体现管理控制的深入细致及科学针对性,通过基础信息数据的全面剖析,明确企业复杂经营管理活动的核心本质。管理手段精细化则为财务管控应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确保管理的科学推进。其主体目标为令企业管理经营成本有效下降,令其经济收益全面提升。财务管理的精细化体现了战略化思想,由微观层面注重长远利益目标的实现,从内向型管理信息体系逐步向外向型发展转变,注重电信企业发展提升同环境变更的同步一致性,进而实现优化效益目标。同时财务管理精细化需要基于企业价值管控核心思想,在履行必要职能的基础上,涵盖运营阶段中各项层级环节的统筹管控,其基于价值核心创建联盟体系,并将提升顾客价值视为管控导向,实现共享利益科学目标。 2、电信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科学必要性 电信企业财务管理对其资金运作决策、管控规划极为重要,是企业科学发展的核心关键。精细化财务管理可辅助运营单位创建优质内部经济系统环境,促进各单位协同工作。因此我们应树立细化、细致的工作态度,为企业发展经营供给必要的完整详实财务数据,令其成为企业发展管理的价值参考。同时精细化电信企业财务管理还可通过制定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降低财务风险可能,强化电信企业风险管控水平,令其投入成本合理有效,资源配置全面优化,并拓展服务管控范畴,实现持续、优质、健康的全面发展。另外,电信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可令财务工作人员明确生产管理工艺流程,令企业经营管控体系更加清晰梳理,并确保电信企业整体发展目标的良好实现。 3、电信企业开展精细化财务管理有效途径 3、1促进观念更新,科学开展集中财务管理 电信企业为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应秉承大财务理念,将财务工作渗透至各个实践环节之中,参照实际状况令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更加细化,通过有效分解而后实施良好整合,基于科学管控体制做好协调配合。同时应赋予电信企业财务单位规划、资金管控、财务管理、法律规范等各项职能,由管理范畴、工作内容及实践手段入手,实施精细化管控。应确保令财务管理工作深入至电信单位各个经营生产发展领域,为其提供准确详实的财务数据信息,促进财务管理同业务管理经营的一致协同发展。另外,精细化财务管理需要财务工作人员投入更多精力至数据研究分析之中,进而为预算及成本管理做足充分的准备。为实现这一目标,电信企业应强化财务工作信息化硬件设备物资的投入,完善财务系统软件平台的实践工作培训,基于模块实现企业整体信息化工作模式,创建流程管控与决策支持财务工作体系,保障资讯信息的科学、完善、真实、独立,促进财务工作流程同实践业务的有效对接。另外,为巩固电信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我们应树立集中管控思想,基于企业战略转型目标,加快财务工作体制发展更新、全面改革,在进行财务一本帐实践阶段中,强化集中财务管控力度。应科学履行与完善省级对市级部门的两条线收支管控,令电信企业资金分成收入经费、成本以及建设项目工程费用等管理形式。另外电信企业成本经费与建设项目资金应实现预算拨付,做好总量统筹管控,实现一体化的电信企业财务工作进程。电信企业应借鉴他类行业优质现代化管控体制,实施集团财务控制管理制度的全面优化,做好各级地市的有效职能分配。在基于电信企业自身发展状况的同时,应做好稳扎稳打、实事求是开展集中财务管控,可令市级单位总体核算职能科学上划,会计核算工作应一致由核算中心实施,并依据费用种类做好核算优质分工,各类同种类费用应做到统一入账,并实现合理的政策制定、科学的执行以及培训管理的有效集中。可借助影像体系、邮政寄递等良好方式做好凭证上传及高效审核管理,进而进一步优化电信企业财务信息整体质量水平。 3、2开展实时财务管控,强化资金管理 电信企业要想获取长足进步,应准确及时获取财务信息研究分析结论。基于电信行业快速转变发展环境,令各类丰富多变的拆分、重组、上市愈演愈烈,令长期在垄断发展环境下建设的电信行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发展竞争与投资方对盈利发展的广泛期许下 形成的巨大发展压力。电信单位一般面向具备海量级的客户群提供服务,其产品种类丰富多样、收费形式变化万千,采集数据工作较为复杂且相对滞后。同时还应全面考量其资费套餐捆绑等因素影响。基于市场激烈竞争发展,电信单位持续推出新型服务业务以及名目繁多各类优惠促销活动、丰富资费套餐扩充市? ⑽突В钇湔寮品压芾矸瘛⒂? 收款项管控与收益评价管理变得更为复杂。不仅需要电信单位全面引入现代化信息管控体系开展高效财务管理,同时应树立实时管控理念,开展精细化资金管理。即完善货币资金、存货经费以及应收各类预付款项资金的管控。应基于现金龙头完善资金管理,科学利用现代银行体系平台,利用网络银行、电话银行及短信平台,保证电信企业科学管控各项资金,不仅应协调各类资金应用的科学有序,还应促进资金沉淀相关成本的良好节约。另外应科学选择电信企业理财工具,令闲置资金体现最大化应用效益目标。对于短期现金应用投放,应选择风险管理收益由低到高的有效理财手段工具,涵盖活期与协议存款以及国债、投资股票及基金收益等。再者应合理利用贸易结算手段与融资工具,科学选择衍生金融产品,提升外汇增值相关收益。电信企业还应有效开展运营资金优质管控,降低风险影响,通过优质筹资促进融资成本的有效下降。 3、3财务人员应以身作则,开展精细化管理 为优化精细化财务管理,电信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应强 化现代化管控技能与方式的学习,电信单位应更新传统用人、管理制度层面的弊端,促进财务单位实施深层次优化改造。另外应促进财务组织系统优化完善,基于财务、出纳以及会计管理岗位之上,设置电算化、财务分析、编制预算等工作岗位。对于电信企业财务管理,应优化调控岗位管理方式,令纵横交错矩阵管理系统深入至业务单元之中,采用精细化管控、核算、分析,保证财务管理各项精细化要求的全面落实。再者,应促进电信企业理清财务工作体系,优化管控界面的梳理,明确实践流程,细化各业务层面的管控方法制定与管理细则编制,并将精细化财务管理落实到位。再者,电信单位应全面宣传财务精细化管理必要性,由思想层面强化员工提升精细化意识、优化综合素质,营造精细化管控环境,进而通过绩效管控、奖惩考核管理,提升财务精细化管控水平。 4、结语 总之,电信企业开展精细化财务管理极为重要,我们只有树立精细化管控理念、明晰工作内涵及科学必要性,更新观念、推进集中财务管控、开展实时财务工作、强化资金管理,才能真正提升财务工作水平,实现综合效益目标并朝着健康、优质方向持续发展。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关于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的思考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着收入规模小、可用财力不足、收支矛盾突出、监管体制薄弱等诸多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__财政健康运行,我结合个人的工作岗位和日常工作中的所学、所思提出一些意见供参考。 一、我县财政的基本现状 一是我县财政收支规模偏小,综合实力不强,财政收入三年连续呈现负增长,支出虽然逐年增长,但增幅较小,无论是支出增速,还是支出规模,与市内的其他县、市、区都存在一定差距。2012年全县财政全口径收入29,590万元,财政支出98,519万元;2013年全县财政全口径收入26,809万元,财政支出103,432万元;2014年全县财政全口径收入26,520万元,财政支出113,355万元。二是新的税收政策将极大影响我县财政收入。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大型水电企业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10号)文的规定,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的水力发电站销售自产电力产品超过8%税率的增值税部分要执行即征即退,按照这一政策,我县从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通过即征即退方式退库的__电站发电环节的增值税约2.3亿元,影响我县的地方财力近4000万元。三是我县新的支柱税源尚未形成,财税增收的根基不牢,财政收入缺乏有力的财源支撑,纳税大户少,地方工业对财政的支撑作用和贡献率不明显,发展后劲不足,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压力大;四是国家许多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以及取消和停征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将对财政收入增长产生一定影响。五是预算仍存在较大风险。根据我县税源和上级财力补助政策情况分析测算,全县每年的可用财力缺口都还比较大。 一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条例的必然要求。中央八项规定提出:“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二是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必然要求。《条例》规定:“坚持总量控制,科学设定相关标准,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总额,加强厉行节约绩效考评”;“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工作特点,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水平,制定分地区的公务活动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加强相关开支标准之间的衔接,建立开支标准调整机制,定期根据有关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调整相关开支标准,增强开支标准的协调性、规范性、科学性”;三是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__政发(2015)18号】的必然要求。《意见》提出:“要按照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创新预算管理方式,提高预算管理绩效…….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防范财政风险,实现有效监督,提高资金效益”;“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按规定将以前年度一般预算、部门预算、专项转移支付结转资金,收回统筹使用” 1.强化财源聚集、提升保障能力。税源始终是财税工作的基础,加大财源聚集的力度、做大财源的总量是当务之急、首要任务。一要加大征管力度。要切实强化收入征管,应收尽收。要认真开展税源结构、纳税对象、征管范围变化的分析和研究,确定征管重点,拓展纳税空间。要不断健全完善社会综合治税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严厉打击偷税、欠税、骗税行为,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做到以查促管、以查促收。要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科学规范非税收入管理行为,充分挖掘非税收入潜力。二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在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上,各乡镇、各部门要抢抓政策机遇,千方百计动脑筋、想办法,主动出击,积极主动到对应的上级部门汇报和反映情况,全力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扶持。三要强化对单位资产和收费的管理。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单位经营性资产的经营行为并及时将耽误的资产经营收入和各种规费收入及时全额入库。 2.强化支出进度、提升支出效益。要健全资金管理制度,规范拨付办法,严格按照“先有项目、后有预算、再有支出”的程序,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各乡镇、各部门要精心做好计划安排,加强衔接沟通,加快项目进度,管好用好预算指标,尽快把财政资金支付到位。要将所有财政资金纳入集中支付范围,对有条件的项目实行“直通车”拨付,减少中间环节,保证资金及时到位。 3.强化资金监管、提升廉洁意识。要严格资金的使用管理,要在建制度、抓规范、强监管上狠下功夫,要把监督检查贯穿于财政资金运行各个环节,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和专项资金使用监督,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变结果监督为过程监督。要加大对涉农惠农资金、财政专项资金、民生资金的检查力度,坚决查处挤占、挪用、浪费等行为。 4.强化预算约束、提升预算绩效。要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公开预算执行信息,增强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我县人代会通过的预算安排支出,加强预算编制和管理,严格按政策规定编制完全的部门预算。要坚持厉行节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贯彻落实公务接待和公务出差管理规定。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预算的刚性约束,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切实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性。 5.强化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当前我县各级各部门的财 政财务管理人员总体的管理水平还有待加强,部份管理人员的理论基础、操作技能和责任心都有欠缺,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我县财政财务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教育他们牢固树立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意识,努力提高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为加强财政财务管理提供人才支撑。一是每一位财政财务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认真踏实做事;二是各单位领导要支持单位财务人员大胆依法依规开展工作,要为他们提供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财政法规和财务制度开展工作,工作中坚持按“快、细、实、严”的要求,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尽心尽责,不折不扣地履行好职责;三要进一步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要根据财政财务工作不断改革、发展的形势及时加以培训,让他们及时掌握新的知识。要强化财政财务管理人员廉洁从政的教育,建立一支为民、奉献、务实、高效、廉洁的队伍。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分析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论文关键词:管理会计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论文摘 要:管理会计作为新兴的会计分支,在我国起步较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管理会计作为企业提高效率、增加收益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大中型企业的青睐和采用。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主体,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管理会计的运用方面还较为落后。本文结合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中小企业中运用管理会计的具体建议。 中小企业现在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小企业在自身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显现,因此探寻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妥善的解决办法, 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1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1.1 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可以及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时加以纠正,进而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 1.2 有效的财务管理有利于降低企业筹资成本 筹资对企业顺利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企业筹资的渠道很多,如何选择合理的筹资渠道,有效降低筹资成本,都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密切相关。 1.3 有效的财务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投资收益率 财务管理在投资决策和执行阶段作用很大,决策阶段财务管理可帮助找到好的投资项目;执行阶段搞好财务管理可以实施有效的监督,保证投资的预期收益得以实现。 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2.1 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大多不精通财务管理,投资决策经常出于个人主观判断,缺乏财务理念。很多中小企业的技术部和销售部建设往往高于财务部,忽视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2.2 财务制度不健全 中小企业大多属于家族式经营,没有设置健全的财务管理组织机构,没有内部控制制度,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缺乏财务管理和必要的会计监督,制度的不健全定然要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这必然为以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留下隐患。 2.3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我国中小企业中,在任用财务人员时任人唯亲的现象普遍存在,财务人员不是领导的近亲就是好友,他们很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财务知识培训,只能进行简单的财务记录和资金收取。财务人员素质的偏低,必然导致财务管理的混乱。 2.4 会计信息失真,企业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不外乎三种:一是亲朋借贷,适用于初始创业阶段;二是向银行借贷;三是到资本市场融资。中小企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其提供给社会的财务信息很难取信于人,这就使中小企业从银行渠道融资受到很大限制,到资本市场融资更是无从谈起,资本的短缺是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普遍面临的重要难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3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中运用的方法和观点 管理会计是新兴的会计分支,目前在我国中小企业广泛应用的方法和观点如下。 3.1 作业成本法 该方法是从成本发生的经济原因(表现为特定的经济活动或作业)来认识成本。通过作业来确认生产费用,再依据产品确认其耗用的作业,从而实现了以作业为中心的成本计量目标。 3.2 目标成本法 该方法是以同行业或竞争性的产品价格作为新产品售价的上限;根据期望的产品销售数量,决定利润目标;以预计的具有竞争性的售价减去目标利润,确定产品生产的目标成本;运用“成本筑入”的思想,在成品产出的同时,将成本一并“筑入”。新产品的目标成本一旦确定,就应当为以后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建立各自相关的目标成本,各部门都要为其目标成本承担相应的责任。 3.3 培植永久性的企业文化 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按现代企业管理观点,企业价值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力资产的价值,包括职员安全与发展需要满足而作出最佳工作;二是生产价值,表现为质量、服务和生产率的高水平;三是财务价值,通过销售、支出、市场份额、股东权益、股票价格等表现。企业在增加人的价值和生产价值方面表现出色,自然会得到财务价值的回报。企业追求价值,必须借助于一个有效的价值测量系统,这个系统就是管理会计。由此可见,企业实现价值离不开管理会计的价值计量。而实现价值最大化,则有赖于塑造相应的企业文化,使价值观念深入全体职员之心。为此,中小企业必须注重培植企业文化。 4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4.1 管理会计的方法和理念要求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中小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层次,把财务管理人员置于管理者地位。在财务人员的任用上,要培养、引进、选拔高素质的人才,敢于让家族外人才担任财务管理岗位,不能任人唯亲。 4.2 管理会计所倡导的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各有特点和优势,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如果强调产品生产前各阶段(特别是产品设计阶段)对目标制定及实施的影响,就应采用目标成 本法;如果从成本发生的经济原因角度认识成本,宜采用目标成本法,通过提高作业效率和减少不必要、无效率的作业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3 中小企业要以财务会计为基础,拓宽管理会计所需资料、信息的来源渠道 中小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时,应该以财务会计为基础,努力拓宽管理会计所需资料、信息的来源渠道,规范财务会计信息的提供,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真实、有效,使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能够直接应用到管理会计中,为中小企业投、融资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 4.4 实现会计电算化 计算机在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管理会计发展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逐步建立存货管理、财务分析、资源配置以及本量利预测等计算机软件系统,是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由于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和实践都有待完善,中小企业自身的弱点也使管理会计很难尽快得到应用,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帮助中小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水平,促进中小企业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思路 【摘 要】 传统财务管理要适应新形势,必须有新的发展思路。其发展思路可概括为:改变原有的财务管理观念;强化知识资产管理;使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化;建立网络财务管理模式;实施财务再造策略等。 【关键词】 现代企业; 财务管理; 财务再造 一、财务管理观念的更新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环境。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卫星通讯等新技术的创新,改变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再局限于本企业、本地区,而要加强对世界经济形势变动的分析,及时掌握和了解相关的各类信息。企业财务管理必须进行相应变革,最关键的是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要全面更新。企业要以全新的理财观念和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观念进行理财。要有以人为本的观念(要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积极发挥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信息观念(要利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及时、全面、准确、迅速地获取信息以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无形资产观念(加强对企业商誉、专利等无形资产的管理)、风险理财观念(增强风险意识)、知识化理财观念(加强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应用)、知识资本观念(要重视对知识资本的管理)、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观念(企业要顺应知识和技术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企业之间竞争的“双赢”)。 二、财务管理效率的最优化 在具体的生产领域,企业财务管理效果的最优化具体表现在注重“三效”的提高上,即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注重经济效果的好坏、注重经济效益的高低。企业同时要具备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意识。在管理意识上,要具有整体化,即有效益意识、战略意识、市场意识、改革意识、竞争意识、开发意识、时间意识、人才意识、科技意识、质量意识、名牌意识。 三、财务管理对象要素的转变 企业财务管理对象要以有形生产要素为主转向以无形生产要素为主。传统的管理主要是对劳动力和物化劳动(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等有形生产要素的管理,随着社会财富生产过程和结果的科技含量的增大,科技知识等无形生产要素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举足轻重,从而知识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成为重要的管理课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人价值和作用超过资本的价值和作用,知识生产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任何企业都必须重视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迅速将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四、财务管理风险的规避 在新世纪里,规避风险和获取收益是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同时考虑的两大方面。企业对知识的重视和利用、一项新技术的获得、一个新产品的开发,无疑能给企业带来高收益。但高收益是和高风险相伴而生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高收益低风险的项目是不存在的。因此,企业财务管理要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规避。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关键在于: (一)提高企业财务实力 拥有雄厚的财务实力是防范风险的根本,提高企业的财务实力可以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而企业财务实力的改善主要应依靠生产经营、投资、筹资等多方面的综合战略安排来实现。 (二)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对财务风险有敏感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及时、准确发现和估计潜在的风险,能熟练运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知识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在运用这些理论方法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时,能对具体环境、方法的切合性及某些条件进行合理假设和估计。 (三)建立科学有用的财务预测和风险监控机制 企业财务预测是对未来融资需求的估计。准确的财务预测对于防范财务风险有重要作用。企业可以通过财务预测了解自己的财务需求,可以提前安排融资计划,并根据融资计划,安排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从而可以把投资和筹资相联系,避免由于两者脱节而造成现金周转困难。同时,建立风险监控机制,使企业具备风险自动预警机制,能对事件的发展状态、发展过程进行有效监测,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以及时对可能发生的或已发生的与预期不符的变化进行反映和修正,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五、财务管理中心体系的建立 企业财务管理要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一切以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为目的。要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和统计信息相结合的电算化管理,将企业生产情况与财务情况及时、客观地反映出来,并深入分析,寻找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堵塞漏洞,提高效益,加强成本管理,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高的收益。总之,要使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覆盖企业经营的全方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新要求,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财务管理变革的要求。 六、财务报告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财务报表,是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主的报告模式。财务人员通过这三张报表,对企业的资产状况、已获收益、资金营运等财务信息进行确认、表述和披露,只能定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予以反映与监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信息的使用者不但要了解企业过去的财务信息,更需了解企业未来的以及非财务方面的信息,尤其是对知识和技术给企业创造的未来收益更为关注。为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新需求,传统财务报告模式应进行相应调整。 (一)增设无形资产等重要项目的报表 无形资产是今后财务报告披露的重点,它包括各类无形资产的数量与成本、科技含量、预期收益及使用年限等内容。另外,还需增加非财务信息,包括企业经营业绩及其前瞻性与背景方面的信息。这些项目所提供的信息,均是信息使用者判断企业未来收益多少与承担风险大小的重要依据。 (二)增设 人力资源信息表 通过编制人力资源信息表,披露企业人力资源的结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技术创新能力、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人力资源收益、成本、费用等方面的信息。 (三)披露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 企业要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消耗资源创造财富的同时,保护好环境,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披露企业有关资源消耗、土地利用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信息,了解该企业应为其行为负多大的社会责任,让信息使用者更正确地认识企业。 七、实施财务再造策略 管理专家迈克尔·哈默倡导的再造思想,流行于欧美各国的企业界,正成为一种最新的管理趋势。哈默把再造工程定义为:“对企业过程的根本性的再思考和重新设计,从而使成本、质量、服务和反应速度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关键指标获得巨大的改善。”在企业管理不断创新的今天,“企业财务再造策略”应成为企业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财务管理策略。企业财务再造策略要求从零开始,用集体智慧,将企业财务系统所能达到的理想功能一一列出,再经过综合评价,从中筛选出最关键、最基本的系统功能,并将其优化组合成企业财务运行的新系统。这样,既可更明确财务部门各环节的权责利,又可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使每个员工都处于自主管理状态,让顾客导向的观念在整个财务流程中得到体现,以发挥群体优势。财务再造策略包括:财务流程的再造、财务人员的再造、融资机制再造、投资机制再造、收益分配机制再造等内容。这一策略的实施,使企业财务资源重新优化配置,更好地使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适应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从而改善企业的财务职能,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浅析等 第一,一套制度总管。镇农经站与财经所合并后建立起农村财务核算中心,实行村账镇管,委托财政部门记账。在制度建设上主要制定有《农村财务管理实施办法》、《记账核算程序和制度》、《收入程序和制度》、《支出程序和制度》、《“一事一议”筹集资金管理使用制度》等,并制定了农村财务核算中心工作流程图,确定了代[!]理记账人员岗位职责,理顺了镇记账与村财务报账的财务关系,为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 第二,一个流程运行。凡村级实现的各项收入、财政部门核拨的转移支付资金,以及上级下拨的各类专项资金,一律缴纳或拨付到农村财务核算中心在信用社开设的专户上,实行专户管理,从根本上解决村级财政资金体外循环、坐收坐支及其它违纪违规问题。对村级正常运行的资金,如村组干部工资发放、订阅报刊等开支,一律通过“一本通”或收款方提供的银行账户直达单位或个人账户;对用于公益性建设或其他项目的必要支出,先由村委会提出用款申请,然后报经财经所审批,通过县国库集中收付局或镇信用社直达收款单位与个人账户,确保专款专用,进而遏制截留挪用、乱支乱补或举债办事的行为发生。 第三,一份预算管全年。为帮助村级组织理好财,用好财,增强财务收支计划与增收节支意识,每年年初,分村编制财务收支计划,计划包括五保供养经费统筹、村组干部工资与干部补助、订阅报刊费用及公益建设开支等。执行计划时,按收入进度拨付,按村级可用财力办理业务,年终进行总决算,实现村村预算平衡目标并保证工资兑现得到保障。 第四,一种信誉理财。镇财经所建立农村财务核算中心之后,仍然坚持村级组织核算主题不变、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变、村级债权债务清偿权不变的原则,尊重村级组织享有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决策权,做到代管而不越权,而不包揽,处理好与村级组织委托和的业务关系,保障村级资金能够随时缴进来与拨付出去,以诚信赢得基层干群的支持与信任。 第五,一副监管重担系在肩。财政干部在行使记账的同时,积极履行财政监督与财务审计职责,确保村级财政资金在保证五保供养、村组干部工资发放、正常办公支出与应急支出、公益事业发展的前提下运行,为防止村级组织出现新增债务、招待费开支、截留挪用及不合理开支。财政干部在履行财政监管职责的同时,积极配合上级纪检、监察及检查机关查处村组干部违反财经纪律案件,将财政监督与财务审计融于服务之中,促使村级组织依法理财,节约财力,提高效益。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维护和农村社会的稳定。2005年1月1日起,新《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已在全国范围内施行。新《制度》针对目前村级财务混乱的现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和规定,对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推进村集体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许多财务人员在理解收入和支出的核算原则上采用权责发生制时存在误区。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对权责发生制在现实中的应用进行思考。 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在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中,经济业务的发生和货币的收支是不完全一致的,即存在着现金流动与经济活动的分离,由此而产生两个确定和记录会计要素的标准,一个标准是权责发生制;另一个标准则是收付实现制。因此,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互关联。 (一)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亦称应计基础,是指以实质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凡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因此,权责发生制属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解决收入和费用何时予以确认及确认多少的问题。在权责发生制下,应归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仅包括本期实际收到的收入和实际支出的费用,也包括下期收到的收入和支付的费用,或包括在上期已经取得的收入和付出的费用。所以,在会计期末要确定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必须根据账簿记录按照归属原则进行调整。(二)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确认基础。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在现金收付基础上,凡在本期实际以现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反之,凡本期还没有以现款收到的收入和没有以现款支付的费用,即使它归属于本期,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因此,在处理经济业务时不考虑预收收人、预付费用、以及应计收入和应计费用的问题,会计期末也不需要进行账项调整。 (三)两种核算基础的评价及应用范围一是权责发生制的评价及应用范围。该方法认为,只要交易发生即使没有收到款也可确认为收入;凡当期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或开票,都视为当期费用,任何预期费用包括各种税收都确认为当期费用。所以,它是从本质上对收入或费用加以确定,具有真正的经济含义。其优点在于:收入和费用在同一时期是匹配的,很容易做出准确的损益表,能更加真实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同时,权责发生制使管理层了解所有的财务变化,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更正。权责发生制在反映其财务状况时也存在其局限性:在损益表上看来经营很好、效率很高的村集体,在资产负债表上却可能没有相应的变现资金而陷入财务困境。一般情况下,只有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才采用权责发生制。二是收付实现制的评价及应用范围。该方法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即现金收支行为在其发生的期间全部记作收入和费用,而不考虑与现金收支行为相连的经济业务实质上是否发生。该核算方法比较简单,收付实现制提供的信息有其优越性:用收付实现制确定村集体经济 组织的收入、费用及利润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收付实现制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实际拥有的现金,而村集体能否按期偿还债务、支付利息、年终分红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集体所实际拥有的现金。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是长期投资的决策目标。投资者注重现金的实际流入或流出,只有投资期限内现金总流入量超过现金流出量,投资方案才是能够被接受的。其局限性在于:收付实现制所描述的只是收入的收取行为或费用的支出行为已发生,它只是表面形式上的确认,并没有收入或费用的真正经济含义,难以全面反映单位的资产负债状况,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按照这种方法计算的盈亏不准确,对各 期收益和费用水平的反映不合理。因此,收付实现制不适合核算经营性收支业务,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收支业务的核算则可采用收付实现制。 村集体经济组织除了是一个经济实体,具有经营性功能外,还具有行政、事业的职能,这一特点使得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在农村会计核算中共同存在、相互补充。财务人员在根据具体的会计事项和特定的环境、条件选择较为合理的核算基础时,需要把握的一个原则是: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种收入和支出的核算,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遵循权责发生制,其他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 二、权责发生制的实际应用 (一)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是属于可以抵偿当年支出,纳入当年收益分配的收入,包括经营收入、发包与上交收入、农业税附加返还收入、补助收入及其他收入。一般情况下,经营性收入包括: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等,以及部分其他收入(如利息收入)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其他收入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但更多的情况是,由于种种原因(如承包人无故拖欠或破产或其他原因)导致村集体无法按期收到款,许多村财务人员在这种情况下不挂账。这样不仅违背了权责发生制,还可能使村集体蒙受损失。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收到,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处理。在确认收入的同时,按债务人(即欠款人)设明细在“应收款”账户中反映。这样做既合理确认了收入,又可提醒村集体尚有钱未收回,促使村集体积极追款,避免受损,确实收不回来,再按要求转作坏账。因此,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收而未收的各种经营性往来款项应遵循权责发生制来核算。 (二)村集体经济组织支出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一旦运作,必定会有支出。从会计的角度讲,支出可分为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前者如经营支出、管理费用,后者如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支出。也有人认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支出包括:经营支出,管理费和其他支出;集体资产支出则是指应由该集体经济组织负担的各种资产性支出。一般来说,经营性支出以及部分其他支出(如利息支出、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其它支出(如招待费、办公费、会议费、补助五保户支出、修缮费、报刊费等)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多数的情况是:当年一次性付出了购买固定资产的全部金额,而固定资产要在以后发挥作用,如果将购买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支出一次性计人当期成本是不合理的,会虚减当期利润,同时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由于没有计提折旧,账面上也虚增了固定资产的价值。因此,应按其预计使用年限将其价值分期摊入成本费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分期摊入的成本就可理解为是分期计提的折旧额。累计的折旧额不仅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还可以提示村集体有计划地安排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仅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和配比原则,更是以权责发生制核算为基础。同样,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当期应付而未付的各种经营性往来款项;即使当期未支付,也应在当期挂账,遵循权责发生制来核算,合理计算当期损益。 在实际工作中,农村财务支出是多项的、复杂的,财务人员可灵活把握,只要合情理合法规,能够正确计算村集体的收益,不存在虚增或虚减当期利润,这样的会计处理就是恰当的。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谈财务管理对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现金的循环和周转,它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投资、筹资和股利的决策,企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金活动贯穿始终的,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投入、产出、消费和所得等四个方面比较全面反映出来的,管好用好资金,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尤其重要。 一、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提高现金流量周转效率 企业存货资金闲置现象较为普遍,如何能够把这部分呆滞资金灵活运用起来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财务部门针对物资设备各部门的储备资金占用过大,积压物资较为严重的问题,每年必须集中一个月份进行调查摸底,提出积压清单,明确处理物资和处理积压的审批手续,办理报废或变卖成为货币资金,对库存物资,财务部门对每个仓库都下达库存资金定额,超过或降低部分按银行同期利率奖罚。 二、加强往来账目清理工作,减少费用支出 对应收账款及其他应付款的管理,首先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清欠工作,对一般欠款户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催还,对重点户列出账目清单,集中清欠,如清欠工作遇到困难应立即上报上级领导,经讨论研究采取相应整治措施,严禁资金流失。其次,对清欠遇到的困难要积极动脑去积极寻找债务链,采用实物抵债法或多家抹账方式找到解脱债务链途径,避免或减少坏账的发生,必要时,可通过诉讼程序来挽回损失。对于货款回收问题,要确定一套清欠工作奖惩机制,提高销售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应收账款恢复其流动性,减少贷款极其利息。 企业的资金使用大部分用于购进材料与设备上,因此,原材料的价格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的高低,因此合理采用采购资金,降低采购费用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在采购部门设立比价采购小组,采购组长由采购业务部门主管担任,明确采购小组的职责、权限及采购程序。比价小组要对采购的物资向供应商询价、压价,列表比较,筛选后选择供应商,并把确定的供应商及其报价填在申请表上,证明询价工作已经完毕,等待企业价格管理办公室的审批,企业的价格管理办公室(价管办)直接受公司董事会的直接领导,全面负责企业的价格管理工作,由比价小组呈报“物资采购价格审批单”,价管办人员进行继续询价、压价,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网上调查和信息收集等,确实做到货比三家,核实无误后下批价格审批单,将比价工作落到实处。如果是大宗货物、批量货物要采用竞价招标方式进行,这种采购方式往往能大大降低了企业采购成本。在购进货物的运输上,在合同签订时要求采购员原则上采用铁路运输方式,如有特殊要求,需报批价管办审批。 三、加强生产管理、产成品资金管理 企业财务部门必须熟悉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与生产部门一起制订合理的制品计划,并作为对分厂考核的一项内容,并与生产、技术部门一起研究生产物流的合理性,要合理布局,尽可能缩短工艺流程,使在制品降低到最低程度,生产部门要按单件小批生产,用以销代产的原则严格控制资金的占用,避免在产品资金占用过长而增加资金的投入量。同时,要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减少废品损失,减少或避免资金的积压和浪费。对产成品资金要加强管理,对产成品库存量应制定统一标准,一旦超过标准,及时分析原因,对产品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四、调整资本结构,加强企业借款合同管理 虽然国家为支持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推行了系列债转股措施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也改善了企业生产条件及资金结构,但企业仍然有较高的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的存在,其数目仍然很大,资产负债率约占70%,根据标准财务比率和国际上用来测算工业化国家企业债务与资本金合理比率的经验,以自有资本占50%—60%,负债占40%—50%是比较合理的,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达到资产负债率60%以内,在现有负债总量前提下,向社会发行募集股份,以求增加资本金及企业持续经营、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减少负债是比较困难的,但在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的利息支出上每年利息费用支出很多,财务人员应积极采取相应政策下的倒贷措施,尽早还旧贷,贷新贷。这几年来,国家一降再降贷款利率,使还旧贷,贷新贷后减少一定的贷款利息,减少财务费用支出,使资金真正的“活”起来,相对提高经济效益。 五、积极利用国家现有政策、优惠政策,加快资金周转 国家鼓励企业出口时,也给予出口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出口退税是企业一项存利,财务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与税务部门联系,汇报出口情况,当年出关的货物尽快办理核销单,争取 当年出关当年退税,既增加经济收入又提高资金的流动性。 六、严格控制管理费用,节约资金 财务人员应吸取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先进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其中,最重要一点是使费用与个人利益挂钩。这样,各单位、部门就能够转变观念,制定出合理的出差方式及路线。将工资、资金与办公费用是否超标挂钩,也可以节约大量资金。 七、财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 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核心地位,必然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及新政策,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素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与发展,财务人员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财务人员应在管好、用好资金上多下功夫。一方面,企业为了扩大再生长面临着资金紧张,另一方面,社会上还存在着大量游资,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在资本市场上尽可能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风险为企业筹集最多的资金。 另外,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及时反映资金的流向和存量情况,充分发挥资金调度作用。 总之,企业要牢固树立财务管理的观念,重视资金的管理,讲求资金的使用效果,让每位职工都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企业领导者应重视财务管理,懂得财物管理,抓财务管理,把有限的资金合理地用到生产中去,实现企业资金运动的良性循环,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健康发展。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高校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应用的探讨 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不难看出,其仍旧包含较多缺陷问题,首先制度层面存在不足,即所有者缺位。高校经费所有者始终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之下,国有资产由高校实施调控管理。其次,由于高校经费的应用以及投入欠缺更为严格细致的管理规划,导致资产管理以及管控监督呈现出一定的缺失问题,由于高校不以盈利为发展目标,也不核算有关成本,因此体现了明显的财务弹性,无法激发其真正的财务管理工作职能。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无论从资源、规模、师资上均持续壮大,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持续完善,使高校更加快速的融入到市场之中。由于高校从事的经济活动不断丰富多样,因此面临了更高的财务风险,这样一来使得财务工作体制需要应对更大的挑战与考验。为此,高校对管理会计以及财务分析更加重视,制定了统一标准,然而该类指标却没能囊括具体的高校发展规模、取得效益以及更新速度等内容。另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机制存在一定的不健全性,校长负责制体制之下,财政分配权利由少数人掌握,没能构成对应性的经济责任,无法发挥其核心作用,令审批支出权的过程中无法对具体的后果以及收入全面考量,与具体经济活动相违背。 二、高校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应用对策 1.高校投资决策中管理会计应用 投资决策涵盖两个层面因素,即货币时间价值以及投资风险价值。高校应将上述两个价值合理应用至管理会计之中,便于更好的完成决策研究,衡量风险以及报酬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净现金流量、回收期以及报酬率等标准进行评估分析,并借助多元化策略,有效进行资金分配,形成最优质的投资组合,实现分散风险,提升效益的综合目标。 高校预设投资项目首先应树立长远规划,依照具体的投资环境,把握最合理的时机。而评价则应联合有关部门以及财务部门共同开展,制定决策需要经过校领导与有关单位的共同审批,当讨论通过后,财务部门要积极进行资金的筹措,并对具体的进度、成本与质量做好监督管控,确保投资依照预算合理执行。 2.高校预算管理中管理会计应用 高校财务预算包含收入以及支出预算两类,前者涵盖从事教学、科研与他类活动获取的非偿还资金,例如财政补贴、教育事业经费与经营收入等。而支出预算则包含经营性支出、基建支出、事业性以及附属性支出。为此,高校应进一步强化预算管控,进行科学筹集、有效分配应用资金,提升总体应用效率。管理会计应做好全面预算的合理编制,以年度工作计划以及整体规划为核心,遵循相关原则,通过零基预算以及绩效预算等方式,细化研究,从具体的数据资料之中提炼重要内容,总结经验、找到真正的差距所在,进而为后续的财务预算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预算过程中应全面将收入以及支出等事项囊括到预算内,针对学校具体发展状况、各个部门、院系资金资源做好配置,明确规定重点项目、成本经费的使用标准。应通过科学方式进行追加论证,确保公平合理的使用资金,预防不良浪费现象。另外,管理会计执行预算阶段中,应对遇到的各类变化因素进行重点考量,预留一定的使用经费,预防出现资金周转不良的问题。 3.高校战略管理会计应用 顾名思义,战略管理会计即是使管理会计以及战略管理工作有效融合,这样一来使得管理会计核算应用范畴持续拓宽,更加重视市场竞争,需要以战略眼光审视市场、判定产品信息以及行业状况,并为企业战略发展进行服务。高校经营发展中应用战略管理会计将为财务管理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突破单一会计工作的限定,并高度重视外部发展环境以及竞争对象。战略管理会计需要以全面的视角分析高校外界环境,并为其提供突破自身财会工作内容的重要信息。该类信息更加广泛,因此对于高校明确财务管理方针、做好资金配置体现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更多的非财务信息针对高校的持久发展发挥了关键影响,比如就业率、人才聘用单位满意率、用人要求等对高校生源形成重要影响,关系到高校未来的发展。为此战略管理会计应积极为高校提供有用的非财务信息,令管理会计有效的由以往财务会计工作中脱离出来。同时,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真正的留住人才,激发管理会计核心潜能价值,推动高校财务工作更上一层楼。 三、结语 总之,新时期教育行业竞争更加激烈,高校为赢取主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针对存在的不足问题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合理激发管理会计潜能价值,明确有效的应用方案,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提升整体工作水平,扩大高校影响力,提升认可度,进而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信息时代高校电算化财务管理人员 [摘要]信息经济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结构,打破了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教育管理工作对会计的要求日益提高,相应的会计信息量随之增加,传统的高校会计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21世纪高校财会人员所担负着的核算、反映、监督高校管理的职能作用。因此,在现代高校财务中,计算机操作代替传统的会计操作,对会计信息系统实行电算化管理,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高校财会人员作为高校管理中间环节的重要角色,除了应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及时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开拓专业视野,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迎接信息时代的诸多挑战。 [关键词]:信息时代 高校电算化 财会管理人员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开始逐步进入我国的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由于计算机处理财务数据的能力强、速度快,对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我们跨入21世纪之际,由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化、数据化、知识化已成为高校财务的主旋律。网络时代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也打破了传统高校的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因此,信息时代的高校会计人员想要更好的迎接信息时代的高校财会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信息系统与会计的联系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帐、算帐、报帐的过程,它的出现是会计技术手段上的一次“革命”。会计电算化的到来,把广大会计管理人员从那种日夜埋头于抄写、计算、整理、汇总、核对等繁重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使财务人员得以腾出精力,逐渐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型”,从而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促进了财务工作的正规化和规范化,使其健康有序的蓬勃发展,为整个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手工会计系统的纸张、笔墨、算盘已被电子计算机所替代,但会计规则,并没有因使用计算机而改变。因此,有人将此时的电算化会计系统称之为“手工会计系统的仿真”。近期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由会计电算化进一步跨越到会计信息化阶段。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将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等多方面均进行全面发展,进而据以建立满足现代高校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 二、高校财会人员如何适应现代高校的电算化会计要求 会计人员只有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将整个核算过程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使用计算机对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和程序等,进行具体判断和正确选择,从而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高校实际情况。电算化时期的财务人员除了必须懂得一些常规的计算机知识,如输入、拷贝、打印之外,还必须结合财务岗位的工作特点,熟练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和简单维护。综观目前的高校财务管理,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并有一定英文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实在太少,这是推行会计电算化的一大障碍。会计人员如果只懂会计没有电脑知识,就不可能提出很好的财务管理构想去实现会计电算化;只有既熟悉财务,又具备一定电脑知识的会计专长人员,才能设计出优秀的财务管理方案,让程序设计者开发适用软件,使电算化发挥最大效能。再者,财务人员如具备一定电脑常识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操作错误,降低差错风险,从而保证会计数据安全。为此,高校财务管理要做好复合型人才的培训工作,让现职会计人员掌握电脑知识,为实现电算化提供有利条件。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互联网信息量中有93%是以英文形式,常见的网而设计及程序也都以英文为基础。英语作为语言体系中的支撑语言在一日千里的网络时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曾经在我身边发生这样一件事情:一名资深会计在使用计算机进行业务处理时,不小心触动某一键位,导致出现蓝色屏幕。尽管显示屏上有英文提示:Repeat enter to recovery(敲击回车键即恢复原状)。由于不懂英文,这名老会计大呼有病毒而束手无策,引起一场不必要的慌乱。在会计信息实行电算化管理的今天,一名合格的财务人员如果在英语方面有所欠缺,就不能娴熟掌握计算机操作知识,也不能对财务软件进行常规的使用和简单维护,计算机在财务工作中就难以起到中枢作用。除此之外,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还要有先进的管理水平和优良的服务意识,做到快速、高效、周到全面,以赢得使用单位和广大师生的满意。在实际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要做到科学计划,加强管理,以满足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 三、信息时代的高校电算化财务人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性、创造性很强,与其他系统比较,有很大的特殊性,它处理的信息量大,数据要求准确可靠、保存期长,需要严格监控;同时,会计数据要求严格、保密性强,属管理部门的敏感资料。因而,会计电算化对财务管理及财务人员均有特别的要求。 (一)会计处理方法制度化 会计电算化系统繁复而涉及面广,不宜经常修改,这就要求会计核算的方法、程序实行制度化。如果会计处理方法更改频繁,一则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二则影响电脑系统正常动作,容易发生差错。 如果不慎修改出错,就会导致系统损坏,影响正常会计工作,因此,无制度的变更,一般不要随意更改会计核算方法,以保持会计业务环境相对稳定,保证电算化系统正常运作。 (二)加强监督和管理,保证信息安全 实现会计电算化,必须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由于计算机数据高度集中,高度依赖电脑,且受电脑病毒入侵、人为操作失误、机器故障、非法毁损等因素影响,数据很容易被破坏,因此,会计电算化必须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一方面制定各种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风险控制,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加强对员工的信息安全教育,严禁未经受权人员上机操作;不能连接与业务无关的终端,禁止与互连网连接;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安装“防火墙”,严防电脑病毒入侵,防止人为非法破坏数据。实践证明,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信息安全的最好保障。 (三)实行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 随着计算机在财务工作中的普遍应用,就要求对计算机产生的各种内容数据、报表等会计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大,同时也为了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不发生错误、丢失、泄密等事故,所以就要求有严格的内部控制,而这些会计信息也只有在严格的内部控制下才能保证其内容的准确可靠和安全无误,才能预防和减小计算机犯罪的可能性,可见建立一套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容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管理的电算化改革是高校体制改革的正态发展,是高校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转变,有利于高校财务管理的健康发展,更能系统地反映高校经济活动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是可行且必要的。电算化时期的高校财务人员任重道远,应时时反省自身,提高自身,不断更新和拓宽专业知识,从而适应现代高校管理的改革之路。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高校财务管理的新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摘要: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六项应对对策。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新问题解决对策 市场经济已把高校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充满激烈竞争和挑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高校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就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这必然要求大量的资金及高效的资源配置,这也正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如果一个学校资金紧缺,甚至正常的教学秩序都不能维持,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只能说是水中捞月、缘木求鱼。因此高校管理必须确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高校改革必须以财务管理改革为重点。 一、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一)高校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冲击 当前,财政投入仍是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此外,学费收入、科研收入、校办产业获得的收益,以及社会各方捐资助学收入等多方面筹集的事业资金也是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虽然财政投入仍然是我国高校资金的主要来源途径,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资金来源客观上要求多元化,而我国高校目前主要依靠财政投入资金。因此,必须改革现行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以适应高校资金来源多元化趋势的要求。 (二)完全学分制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冲击 完全学分制强调学生毕业时所需的最低学分数,允许学生提前或延期毕业。这使得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准确把握高校在校生的规模。完全学分制下,学生是按所选的学分的数量进行交费。这种付费方式在增加学校安排年度预算难度的同时,也可能造成学校生均成本的上升。实施完全学分制给学校的学费收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有部分学费收入要推迟入账,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只能靠银行贷款来解决学校所需的资金,这样就增加了学校的资金成本。此外,完全学分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选课,选择上课教师,安排学习进程,而学生大多希望选择校内的名师授课,普通的教师面临着下课的尴尬境地,这样可能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增加学校人员支出。 (三)后勤社会化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冲击 1999年12月国务院转发的教育部等6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要求,从2000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至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这对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特别是财务管理体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如何理顺各种财务关系,规范会计核算,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探索建立既适应高校未来发展需要,又符合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的财务管理模式,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一项紧迫的任务。因为只有改革当前财务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后勤集团模式。只有这种模式才能提高竞争力,实现高校后勤集团的高效运行。 (四)银行贷款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冲击 银行贷款是高校筹集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它与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一样形成了高校的资金来源。但是,银行贷款与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的性质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银行贷款是学校的借入款项,其实质是一种负债,到期必须还本付息。因此,高校在利用银行贷款筹资时,必须考虑贷款的资金成本和偿债风险。 (五)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制度性缺陷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国家知名大学)的显着特点是“所有者缺位”。它的出资人———国家(有的为捐款人)是高校净资产名义上的所有者,但国家不要求偿还其所提供的资产,也不要求获取经济上的利益。这样,高校会计不实行成本核算,不计算损益及盈余分配,财务管理弹性相当大,高校校长和中层干部手中都有签字权,极易发生以权谋私。由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可知,如何协调企业财务活动所涉及的不同利益主体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尤为突出。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直接反映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对所有者来讲,经营者所得的利益,正是其所放弃的利益。对于高校来讲,国家对其投资,但并不对其财务进行管理,造成所有者缺位,资源缺乏有效的配置与管理。 二、解决高校财务管理新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办学模式,实现高校所有制的多种形式 实践表明,在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投资中,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在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即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不应替代本应由民间资金力量行使的高等教育 投资权利与义务,应当允许公立与私立并举、非营利法人和营利法人共存的办学格局的存在。在明确产权、权利、责任、义务的条件下,高校的所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总之,高校要由以往“政府主导办学”模式中的零责任或负很少责任向高校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责任或领导者负大部分责任的模式转化。高校领导模式的这种转变,将导致高校的办学思想和观念、高校领导人的产生方式和标准、高校领导体制的结构和组织形式、高校领导人的权力及责任范围、高校领导人的权力行使及负责任的方式等一系列内容的变化,从而使高校的活动能够更加贴近高教活动的本质和宗旨。 (二)制定激励政策,积极支持筹资形式多元化 随着各高校内部办学形式多样化和筹资形式多元化活动的展开,高校各部门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是高校办学体制的方向,财务部门要配合制定一些激励政策给予积极支持。既要认真宣传国家财经法律和有关经济政策,使各种形式的办学创收活动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又要帮助创收部门树立理财思想,同时也要做好一切服务工作,提供一切方便。在分配制度上要打破过去平均主义思想,要拉开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分配距离,创收与不创收不能一个样,效益好与效益差不能一个样。从而调动全校广大教职工参与各项办学创收活动的积极性,筹集办学经费以增强学校办学整体财力。 (三)制定合理的收费依据和收费方式 完全学分制增加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时间弹性,任何教学时限的延长都意味着教学成本的增加。从配比原则的角度讲,学生应对那些不可避免成本进行相应的分担。学生就读于不同院校、不同专业,毕业后的收益会有所不同,就读于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的学生的预期收益较高,其在校期间的培养成本也相应增高,学生对成本的分摊额也应较大,因此,完全学分制下学生学费应由专业基础费用和学生选课费用两部分构成。专业基础费用是学生必须缴纳的基本费用,选课费用是根据学生所选课程的学分数和学分单价计算的费用。同一门课程的学分单价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之间应不存在差异。高校在学生收费方面可以采取按年预收,学生毕业前,按学生所学学分总数清算,多退少补。 (四)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搞好后勤服务业 高校可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放开手让后勤集团闯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如法国高校的后勤服务业社会化程度很高,不仅学生食堂、宿舍,就连图书馆和一些体育中心、文体中心,甚至就业指导中心都不是学校的,只有这样才能引入竞争体制,促进服务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这样高校可以专心致志搞教学和科研,后勤服务业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搞服务,两者互相协作,各尽所职,促进高校的长远发展。 (五)控制贷款规模,确保高校财务安全 财政拨款是高校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多数高校习惯于无偿使用资金,对银行贷款资金的有偿性认识不足,缺乏资金成本概念和财务风险意识。高校在利用银行贷款时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合理确定贷款规模和贷款期限。高校收入减去支出为本年度现金结余量,考虑到资金周转因素,年度用于还贷的资金数量为年现金结余量的50%,这是高校本年度的最大信贷额度;贷款的期限=高校根据发展的需要确定的贷款规模÷最近几年年度平均最大信贷额度。按照谨慎性原则的要求,高校应该尽可能少地测算收入,尽可能多地测算支出,以确保高校财务安全。 (六)适应时展,适时运用高科技的财务应用软件 随着计算机科技和财务信息管理水平的提高,高校财务管理软件越来越成为高校财务核算、管理的重要工具。优秀的财务软件可以大大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优化管理资源、从而实现规范的、科学的管理。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财务管理系统国际化研究 国内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全面发展实现了信息化,内部建立了局域网,外部与互联网相连,硬件环境相当完善。软件方面,国内各大财务软件公司已开发了多套财务管理系统,ERP也已是各公司主推的产品,企业也已实施。但它们基本上是基于国内的财务制度,功能上还不够完整,还未得到国际认可,没有达到国际化的要求。例如世界银行对中国电力系统的多项贷款项目中均附加相应的软贷款项目,要求开发符合国际化会计的财务管理系统。在中国加入WTO后,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如何适应国际化发展要求,更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作者在会计电算化和企业信息化方面的研究体会,从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来分析企业符合国际惯例的财务管理系统应具备功能的设计方法。 二、财务管理系统国际化的功能分析 控制和集成整个企业的财务信息对于企业战略决策是非常基本的要求。现有财务管理系统中已包括财务会计功能,但国际化后应予加强,使之可以集中跟踪财务会计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跨国公司的多家子公司,并以多种语言和多种货币以及多套会计科目体系所表示。国际化财务管理系统应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特别在总帐、应收/应付帐款、资产会计、资金管理等方面予以加强。 管理会计提供内部成本所要求的种种功能。现有财务管理系统中也含本功能。但在管理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核算、产品成本控制、成本对象控制、实际成本核算、获得能力分析应进一步完善,以满足国际化需要。 国际化财务管理系统不仅要加强以上功能,还应引入目前国内财务管理系统尚不具备或不完备的功能概念。 (一)投资管理方面 投资是当前企业的重要经济活动,如何进行投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国际化财务管理系统的投资管理应支持对整个企业集团的投资计划和预算,包括从策划到结算的整个投资过程。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功能模块: 1.企业预算管理。投资管理模块可以应用任何条件定义投资计划结构,可以分配特定的投资工具到投资计划结构的若干结点。可以了解最新的投资信息,如可利用的预算,计划成本以及由于内部和外部活动已经发生的实际成本。投资计划可以帮助分配预算,监控投资计划,避免预算超支。 2.拨款申请管理。投资管理提供各种有效工具,可以从最初阶段计划和管理资本开销项目。在资本开销过程的初始阶段,可以以拨款申请方式输入资本开销项目申请。可以定义评估和批准程序,在此过程中可以帮助维护拨款申请状态的详细历史记录。当拨款申请被批准实施时,所有相关数据均可传递到投资工具,为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目的,可以按不同形式拨款申请输入成本和收入详细计划数值。 ①本文为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1JJY2123) 3.投资工具管理。根据其复杂程度,需要具体监控的投资工具,既可以用费用订单来表示,也可以以项目来表示,这些费用订单或项目提供了实际执行资本投资的手段。即它们起收集各种主要和次要成本对象的作用,用以计算费用和利息,管理预付款和承诺资金。如将投资工具用于在建工程,投资工具就可以充分利用必要的资产会计功能。投资结算应既非常灵活又几乎是完全自动的,这种结算方法可以确保内部会计和外部会计的完全集成性,并一直提供最新的数值。 4.自动结算固定资本管理。投资管理认同投资工具在资产会计方面的重要性,可以自动区分需要资产化而未资产化的所有成本,从而将正确部分记入在建工程的借方。根据不同会计需要,可以应用不同的资产化规则来分解这种投资成本。对投资计划成本,在投资计划完成阶段,投资工具可以逐项结算并转入模块对所有有关采购和生产成本系统交易都能提供准确的来龙去脉。 5.折旧预测管理。投资管理总是根据现行价值来预测资产负债表和进行成本规划。拨款申请和投资工具的计划折旧值可转入现行费用成本计划。无论何时这些计划数据被更新,应会重新计算出折旧值。 (二)企业监控方面 企业监控可以在不断实现内部增长和投资目标的同时来优化股东价值。目前财务管理系统的企业监控是不完备的,国际化系统应包括决策信息系统,经营策划,合并和利润中心会计等功能模块。 1.决策信息系统。决策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实时综合了解企业管理所必需的关键信息,除了定量处理之外,还应支持对自动出现在所有报表中定性信息的管理。根据关键业绩指数和平衡记分卡也可以生成集团报表。数据采集功能可以很容易地从其他应用模块,其他商务应用系统和外部数据源来传递数据。 2.经营规划模块。经营规划是制订高水平企业规划的工具。它可以灵活表示客户特定部分计划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损益关系,资产负债表和资产周转计划。经营规划还支持基于用户自定义计划模型进行经营规划模拟。 3.合并模块。合并提供法定和管理合并所要求的报表。它对外部会计和内部会计提供不同的合并视图,以既符合中国会计准则,又符合国际会计标准的并行报表功能。不管有多少数量的合并单位和不管公司架构多么复杂,使用方便的状态监示器可确保始终可以观察同一公司级别上所采取和计划的合并步骤,整个合并是完全自动化的。按一下相关按钮就可以进行数据传递,单位间数据删除和投资合并等,并借助 于大量报表工具对有关信息进行评估。 4.利润中心功能模块。利润中心功能用来分析内部责任中心的获利能力。公司的组织架构是以利润中心结构来表示的,其中利润中心是最小的责任单位。同利润有关的所有财务会计模块、管理会计模块、物料管理模块、资产管理模块以及销售分销模块中的业务事项都能在利润中心中反映出来。为评估内部事项自理的获利能力,可以自动地应用内部转让价来确定一个利润中心自另一个利润中心提供货品和服务的价格。从利润中心角度看,这些内部事项处理影响到利润,所以它们也会被包含在获利分析中。其结果是,不管物品是内部销售还是外部销售,每个利润中心都可以比较准确地告诉它在物品利润贡献中占有的份额。 还有一种可能是通过利润中心来有选择分析资产负债项目,并利用它们来计算各种比率,例如投资回报率。 利润中心计划是整个企业计划的一部分,它尤其强调企业计划的集成方面。其中应用模块中的计划可以在利润中心会计中被合并,扩展和修改。除了允许评估实际价格之外,转让价使不同利润中心之间内部货品移动的收入计划成为可能。通过它,信息系统可以分析与利润中心有关的过帐,可以运行一些标准报表和生成为特殊分析目的客户化报表。利润中心功能可以为适合的管理和控制部门提供获利信息。 (三)企业理财方面 企业理财是目前财务管理系统不具备的概念,但是它可使企业获得重大竞争优势,且可通过有效管理短、中、长期付款流来减少经营风险。实际运营中,会大量涉及各种资金作业,如短期为银行帐户余额的监控和集中,中期为应收和应付款计划与预测,以及长期为对采购和销售业务的观察等,所有这些都强调不同分部信息的集成性。在企业理财活动中将这些运营部门同已实现的和已计划的投资联系起来,且浏览系统业务处理情况,对企业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它应主要包括以下功能需求: 1.现金管理功能。现金管理可以分析指定期间的财务事项。为财务预算目的,现金管理也可以识别和记录将来的发展情况。现金管理中,付款事项处理按照现金持有、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进行归类。现金管理模块提供资金来源和占用信息,从而确保按时进行付款清算。现金管理还能够监视和控制输入和输出资金周转,且可以为管理短期资金市场投资和借贷提供必要的数据,评估时间期间,可以区分现金状况,清算预测以及中期和长期财务预算。在银行帐户管理中,电子银行和控制功能为管理和评估银行帐户提供支持。 此外,清算预测功能可以同财务会计和采购及销售业务中的预期付款流集成起来,以形成中长期清算概貌。现金状况和清算预测一般也适用于外汇持有和期望的外汇项目管理。 2.企业理财管理功能。利用当前清算和风险分析中获取的信息,在企业理财活动中的财务工具形式实施具体决策之前,可以将资金和资本市场上流行的条件考虑在内。企业理财管理应具备管理财务交易和状况功能,从贸易直到将数据传递到财务会计。企业理财管理还应支持灵活报表和评估结构以分析财务交易、状况和有价证券。 为短期清算和风险管理目的,可利用资金市场或外汇交易来平衡清算中存在的汇率问题或避免货币风险。此外,在中长期方面,还可以应用证券和贷款工具。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帮助有效管理利率和货币风险。有许多功能可以用在金融贸易方面,如记录财务交易,行使股东权力,进行评估和计算价格(如可选项价格计算器)。在后台办公处理中,可输入处理各种交易(比如帐户分配和付款细节)所必需的额外数据且产生自动确认。状况管理功能(比如证券户头转帐或有关证券方面公司行动)在后台办公领域也得到支持。总帐可以在会计领域得到更新。除了计价和应价/延期方法之外,它还具备灵活的付款处理功能。 3.贷款管理。贷款管理可以有效地输入和管理贷款,根据设计,它通过将典型的业务流程自动化来方便货款管理。从对有兴趣借款方贷款出价的生成,到作出决定时合同的起草,以及整个附属担保管理到传递信息至财务会计,所有阶段支持简化处理活动。由于可以灵活地决定贷款条件,它甚至能够处理最复杂的利息和偿还条件。当进入到起草标准合同时,可以借用大多数预设条件模板和贷款参照模式。 状况管理功能可以编辑现有的合同。合同数据更新很方便以考虑合同的变化情况和非计划交易情况,且能够自动生成新的合同价格以及必要的信函。 可以具备许多工具支持贷款会计核算,如手工和自动借款人数,轻帐过帐,结算工作和状况评估。除了明细帐管理之外,贷款管理还可方便客户欠款科目管理,从而提供同财务会计的接口以确保传递相关的过帐信息。还有,因为贷款管理同企业理财是集成在一起的,可以即时知道贷款对清算或利率风险的影响。 4.市场风险管理。在企业理财管理中,市场风险管理在确保公司的竞争力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流程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反馈环路,包括数据收集,风险测度,分析和模拟,以及动态金融工具计划,此流程同其他企业理财和公司职能机构是紧密关联的。其管理过程的复杂性及其相关作用关系需要强有力的工具来支持。 市场风险管理起一种带监控和管理功能的集成化中央控制台作用。访问现行和未来资金周转情况,以及己经处理的财务交易信息是绝对必要的,结果是公司诸如采购或销售等各部门资金周转情况的现金管理部件形成了市场管理的基础。为风险管理目的,公司所有运营部门的资金周转情况都能了解到。进而所有在企业理财方面管理的财务事项处理都能够同运营部门产生的资金周转情况一起进行评估。 它还具备各种手段来分析和评估利率和货币风险。市场到市场,有效比率和有效收益计算多是基于最新市场数据来进行的。这些数据是通过数据馈入、上载、以及通过财务事项处理或状况来获取的。通过模拟市场数据来确定风险结构。利用模拟的事项处理,可以测度和比较替代性交易策略的影响。根据统计概率,风险价值分析可以确定财务状况的潜在风险。 三、结束语 以上功能分析,是本人通过对国内外财务管理系统的多年研究产生的认识,并归纳出中国加入WTO后,财务管理系统满足国际化需要所应具备的功能需求和应具备的基本功能。目前国内软件公司开发的财务管理系统仅具备部分功能,国际上也仅有部分大公司开发的财务管理系统基本具备各项功能。希望本文能给财务管理系统的开发提出发展方向,以满足财务管理系统国际化网络时代财务管理的需要。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论有中国特色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五大特征——兼评以利润、企业价值或效益、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诸观点 近些年来,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论著发表了不少,但众说不一,未能形成共识。这种对目标理论认识上的不统一,很难对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予以正确指导,甚至还有可能误导企业走入歧途。为了防止这种不良后果产生,有必要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和现实目标的选择作深入探讨。 一、有中国特色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近些年来所发表的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论著的学习,感到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似乎进入了一个误区,以致至今未能提出一个科学的可供大家共同使用的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客观评价标准。而要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上达成共识,就必须寻求一个能够客观评价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优劣的科学评价标准。这个科学而又客观的评价标准的确定,笔者认为,应该从目标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方面入手进行研究。依据目标管理基本理论和我国推行目标管理的经验,所谓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从事财务管理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对企业财务活动实行目标管理是一种先进而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和现代激励机制。它的核心是企业财务主管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作为管理企业整个财务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使企业的一切财务管理行为和活动都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作为行动指南,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开始于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实施以目标作为指针,工作完成以目标来评价考核。对企业财务活动实施目标管理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在企业中建立一个目标激励机制,以此来调动组成企业的各经济利益主体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其树立起完成目标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激励其为自觉完成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而共同奋斗;二是建立一个目标约束机制,以此来完善企业的经济责任制,对企业内部各经济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予以约束,使之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要求和企业的整体利益;三是在企业的内部实行民主理财,用以确认广大职工群众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完善企业的监督机制,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既然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伴随财务目标管理而产生,而且为企业的财务目标管理而服务的,那么所提出(或确定)的财务管理目标能否适应财务目标管理的基本要求,能否达到财务目标管理的三个目的,就是评价该目标是否正确的科学评价标准。依据目标管理确定目标的基本理论和我国国有企业推行目标管理的基本经验,笔者认为,既能够适应财务目标管理的基本要求,又能够达到财务目标管理的三个目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具备如下五个特征。 1.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性 所谓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性是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所谓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论著中有这样的表述:“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也有高度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看来,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本质上是相同的。我们之所以强调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因为在经济社会中,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主要是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但这种规律在不同性质的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却有很大的差异。资本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它就必然维护资本家的利益,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基础,它就必须维护全体人民的利益。在这二者存在很大差异的情况下,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我国企业,当然应使它的财务目标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只有这样,财务管理目标才能有现实意义,才能得以顺利实现,也才具有中国特色。 2.具有统一性 所谓统一性是指作为社会主义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能使制约企业发展、与目标有关的主要矛盾达到高度的统一。该特征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框定在企业范围内。在企业范围内制约企业发展而又与目标密切关联的主要矛盾有如下三个:构成企业的各经济利益主体的各自经济目标之间的矛盾、收益和风险的矛盾以及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我们知道,企业是由所有者(股东)、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群众三个经济利益主体组合而成的经济联合体,他们各自带着不同的经济利益目标来创办企业:企业的所有者追求红利和资本增值、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则追求自身的经济收入。既然如此,在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中,这三个不同利益主体的经济目标必须予以体现,并且应使这三个相互矛盾的目标达到统一。而能够使之三者达成统一的惟一途径,就是在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时,要明确各自的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组成部分,在制定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具体目标时,要由这三个经济利益主体的代表进行充分协商。通过协商能够使之达成统一的基础就是企业发展和互相让利,并使各自目标达到满意。在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中,明确体现组成企业的这三个经济利益主体的目标是目标管理建立激励机制的需要,它是形成企业向心力、凝聚力,使企业具有活力的基本条件。在企业经营中经常存在着收益和风险的矛盾、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科学的目标管理应该使这个矛盾达到高度的统一。统一的办法是企业在赚取收益时要不忘风险,同时要正确处理风险;在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矛盾时,目前利益应服从长远利益。这两个矛盾都与财务管理相关,在命名和确定企业财务目标时,要使目标能够体现这两个矛盾已达到统一,这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科学性的主要标志。 3.货币性 所谓货币性是指所命名或确定的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指标,必须能够以货币度量。大家知道,企业财务管理是运用经济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它的研究对象是企业财产物资的价值形态——资金,反映经济价值必须能以货币度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有货币性是它区别于企业内其他不同性质管理目标的显著特征。 4.明晰性 所谓明晰性是指所命名或确定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概念清楚、措词准确、内容明确。在财务管理目标中,企业所确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理财工作的奋斗方向,是落实企业经济责任的条件和手段,是检查考核企业经济责任执行情况的标准。只有目标具有明晰性,才可使目标管理方向明确,便于分解落实,有利于目标完成和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总之,目标具有明晰性是目标具有可操作性的前提。 5.可控性 目标具有可控性是目标管理对目标确定的基本要求。本质地讲,目标管理是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的一种最为有效的管理形式。企业经济责任制是一种以经济责任为核心,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从经济责任制角度来看,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质上是在明确规定企业财务管理的责任。如果所明确的财务管理责任与企业理财人员的工作无关或关系不紧密,企业的理财人员经过努力对其无法控制,那么,这种经济责任将无法落实,也不可能完成。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就形同虚设,严重者还会挫伤企业理财人员的积极性。目标不具有可控性是目标管理的大忌。可控性的另一个内容就是将所确定的量化指标可以按照工作的性质和业务的职责在所属范围内 进行分解落实,以形成所属部分的可控指标。 除此而外,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所确定的具体定量性的财务指标还应具有先进性特征。具体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先进性,能起到对广大职工群众和相关经济利益主体的鼓动性作用,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企业的内在潜力。 上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具备的五大基本特征,是分别从五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它们的互相补充,可成为一个完整的比较科学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评价标准。一般来说,所命名或确定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只有同时具备这五大特征,才能说它是科学的,如果它缺少某一、两个特征,其科学性将会大打折扣。 二、对几个有代表性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观点的评价 下面我们运用所概括的中国特色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具备的五个基本特征,对当前几个有代表性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观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试进行评价。 1.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主张把利润最大化作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人数不少,该观点主要产生于粉碎“”以后。该观点的提出,在当时对于批驳“”否定利润挂帅和奖金挂帅的错误行为,在微观经济领域的拨乱反正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它对把企业从抓阶级斗争为纲引导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具有促进作用。从目标管理角度看,它也符合货币性、可控性特征。但是,它没有明确企业赚取利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干什么,这就与目标应具有的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性、统一性和明晰性三个特征不太相符。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体现不出这三个特征,就不利于建立企业的内部利益的制衡机制,目标的激励鼓动作用也不会明显,这是该目标的重大缺陷。后来我国实行利润承包制的国有企业所出现的大面积亏损也证实了这一点。由于该目标缺少统一特征,所以它未能正确处理收益和风险的矛盾、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结果企业出现了严重的短期行为。现在看来,把利润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不太恰当的。 2.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主张把经济效益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也不乏其人。所谓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产出和投入的比例关系,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典型指标是企业的总资产利润率。将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较,它的最大优点是剔除了企业规模因素,能够直接了解企业的获利水平。但是它同样具有与科学目标应具备的前三个特征不太相符的缺点,所以它并不能克服利润最大化目标所存在的致命弱点。 3.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 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和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观点受到严重挑战时,有的就借用西方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即股东财富最大化来作为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在股份制或公司制企业,用股东最大化目标替代利润最大化或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确实有利于克服企业的严重短期行为,有利于正确处理企业的收益和风险的关系、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因为,要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就必须要求企业持续发展,企业收益持续上升,股价稳中有升,唯有如此,股东财富才能达到最大;而要实现这一点,企业就必须正确处理收益和风险的关系、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由于该目标可用每股收益、股利支付率等定量性指标来表示,所以它具有货币性、明晰性、可控性特征。但是该目标也存在重大缺陷。首先它的适用范围很窄,非公司制、股份制企业不能使用。最主要的还是它有违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性和统一性两个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要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该目标只追求股东一方的财富最大化,这就不利于充分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不利于建立企业内部的利益制衡机制。可以预料,如果把它作为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很难使企业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很难激发企业广大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由此看来,将该目标作为资本主义企业的目标很合适,但作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目标还是有问题的。 4.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近几年来,有些学者为了克服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忽略经营者、企业职工利益目标的片面性,提出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取而代之。该目标乍一听起来很有道理,似乎实现了企业价值最大,就能满足企业各方面相关经济利益主体的目标需要,但仔细分析起来,它的缺点更多。首先,它有违明晰性特征,企业价值这个概念很不准确,可以作多种解释:从性质上看,企业价值有企业经济价值、企业社会价值、企业人文价值之分;从时间上看,企业价值有过去价值、现在价值和未来价值之别。这里所讲的企业价值究竟指的是哪种企业价值并不十分清楚。其次,它没有明确企业财务管理最终的目标究竟是干什么,这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也不太相符。第三,它未能把组成企业的各经济利益主体的目标明确表示出来,这也有违统一性特征。第四,该目标很难实行分解,不能把它落实到各经济责任单位、个人。第五,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很多,好多外部因素是企业财务部门无法控制的,这也有违可控性特征。由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存在上述五大缺陷,所以它不适合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笔者认为,把它作为企业的一种经营理念还可以。 5.企业财务管理终极目标 为了克服以上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的各种缺点,结合中国国情,笔者在1995年《理论与现代化》第一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论企业目标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文章。在该文中,笔者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定义为“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市场竞争为导向,力求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所有者(股东)财富和职工人均收入最大化。”笔者认为,该目标完全符合有中国特色财务管理目标应具备的五大特征,因此,将它作为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比较科学的。首先,它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性。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的经常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社会由企业来组成,企业由所有者、经营者和广大职工来组成,各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若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三个经济利益主体的需要,社会主义的基本生产目的就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企业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使组成企业的各个经济利益主体都富起来。可见,该目标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其次,它符合统一性特征。它直接明确企业的目标由企业所有者(股东)目标、经营者目标和职工的目标来组成,主张三个利益主体通过协商使各自的目标统一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之下。第三,它符合货币性特征,均可用货币量化,便于分解。第四,它符合明晰性特征,概念清楚,表达准确,不容易产生疑义。第五,它符合可控性特征,如果将所有者(股东)财富量化,可用每股收益、股利支付来表示,所有者财富和人均收入指标都是财务管理可控的指标。由于企业财务管理终极目标完全符合中国特色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五大特征,所以将它作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比较恰当的。不仅如此,如果把它作为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还可以有效地建立企业内部的利益制衡机制,解决企业目标与国家目标的统一问题。对于解决我国企业存在的隐性收入问题也会有所帮助。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高校财务管理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问题初探 【摘要】 高校财务管理电算化系统的运用和普及,使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由此也出现了新问题。本文分析了财务管理电算化的发展给内部控制带来的新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加强财务管理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对策,以确保财务管理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 随着高校的跨越式发展以及计算机、Internet技术广泛应用于高校财务工作使学校财务工作进入以账务处理、收费管理以及预算控制等为核心的综合管理阶段,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建立一套符合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体系,重点由过去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的双重控制,使一切数据的处理都处于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之中,以保证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良好、平稳运行,已成为必然要求。 一、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加强高校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是高校财务管理特性的内在要求 会计电算化是一种会计与计算机处理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因其处理的性能高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单靠外界的监督,不能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处理的准确,它自身必须有强大的排除错误和抗干扰的能力,即由内部控制来实现自我保护。高校会计电算化最大的特点:一是改变了传统的会计数据处理手段,达到数据及信息及时、完整、准确;二是使会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三是便于日常管理查询。 高校财务管理具有不同于一般财务管理的特质,表现在:一是涉及面广。高校在教学科研、生产开发、服务等业务活动中,都与财务部门有联系,都要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二是综合性强。高校通过财务管理,运用价值形式把各项经济来源如预算内、外资金及其支出、使用效益,加以综合反映。三是敏感性高。在高校一切业务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培养不同层次学生平均耗费的多少;科研成果的等次和项目的多少;社会服务收益的大小等都将不同程度地反映在高校财务上。高校财务管理的特性,要求加强高校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很有必要。 (二)高校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财务信息化的日益深入,传统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的方法和制度受到了挑战。从近几年高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来看,迫切需要加强内部控制,而内部控制又应具有以下特点: 1. 内部控制的范围更加广泛 随着高校会计电算化深层次的发展,会计部门的人员组成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理人员。财务数据和信息以网页存储和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原来的许多核算过程在计算机及网络中自动完成,诸如:学生网上缴费,网上银行对账,网上财务信息查询及各种电子单据等。因此,必须扩大内部控制的范围,即在加强对人员控制的同时,建立系统的人与机器相结合的严密的内部控制机制。保证会计系统对高校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和可靠。 2. 会计内部控制的方式更加多元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和财务的业务处理方法、各类会计凭证和报表的生成方式、会计信息的储存方式和储存媒介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先使用的每项交易必备的各种凭证、单据被部分地取消了,原来在核算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必要的核对、审核等工作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磁性介质上,因此,内部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控制相结合,使控制过程贯穿于计算机处理过程之中。 3. 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度要求更高 计算机信息转化为数字存储在磁、光介质上的存储方式及电子数据本身具有可复制性决定了对电子数据的窃取、非法修改可做到不留痕迹;计算机系统下的记账、分析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均在计算机程序控制之下自动进行, 一旦由人工进行审核并输入到计算机中的原始数据发生错误,计算机无法识别。因此造成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准确与否,依赖于原始数据输入的准确性。 4. 内部控制重点的转移 据“不相容职责必须分离”的原则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及一些关键控制点因电算化而发生一定的改变,从而使得控制的重点变为电算化系统本身和电算化后仍不相容职责上。会计电算化后控制的手段由人工控制转变为人机控制。控制的形式由分散控制转变为相对集中控制。会计电算化后控制的基本目标仍是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 5. 缺乏有效的内部牵制制度 实行会计工作的电算化之后,传统的会计分工模式将被打破,产生许多新的岗位,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手工记账方式下的各种互相牵制手续都被合并到一起由计算机统一执行,会计人员可以既输入数据,又输出报送数据,也有条件对数据进行修改,加大了出现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某些问题在较长时间不能及时发现、处理。 6. 授权与批准制度控制不完善 授权批准控制是指高校涉及会计相关工作的各级人员必须在规定的范围、权限内完成有关的经济业务事项。它规定了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实行会计电算化后,新增的信息化岗位,如系统维护人员、数据管理员等,都工作于财务信息数据的底层, 未经授权的人员都完全有条件绕过授权与批准浏览全部高度集中的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重要的数据等操作,这对授权与批准的执行产生新的威胁。 7. 内部控制的方法更加复杂 随着院校合并后高校规模的扩大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校区间完整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使数据处理速度大大提高,不同人员、部门之间数据处理的相互合作、信息共享不再受到空间范围的限制,同时也给财务系统的安全带来严重的挑战。一是大量的会计信息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进行传输,使一些非善意的访问者有了可乘之机。计算机病毒也给会计电算化系统带来巨大的风险。有效地防止非法入侵会计信息系统和防治计算机病毒对高校财务正常、安全、高效的运行是至关重要的。这些使内部控制的程序和方法较之以前更加复杂。 二、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对策 要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正确反映高校经济活动,必须在加强对人员管理的同时,重点加强对计算机和网络的控制,建立科学、系统的人与机器相结合的内部控制机制。具体内部控制可分为总体控制、管理控制和应用控制等三个方面。 (一)总体控制 总体控制是对整个电算化会计系统进行的控制。总体控制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每项计算机应用的成 败。加强总体控制包括组织控制、开发与操作控制、硬件控制、文件与维护控制等。 1. 组织控制 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在于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即业务处理和业务记录的分离。包括计算机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分离,即业务授权、执行、记录和资料保管予以分离;在电算化系统中的不相容职务主要是系统管理员、系统维护人员、电算化操作人员和电子档案管理人员。要使这些有关人员在数据处理中的越权活动难以进行 ,以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和差错的出现 ,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 2. 系统开发与操作控制 系统开发控制主要是对软件程序的编制工作进行控制,以保证系统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同时具有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的功能。操作控制的目的在于通过标准的计算机操作来避免和减少错误,主要方法:一是密码控制。即对程序代码进行加密;二是识别控制。对用户、终端、程序等做出标识;三是建立日记文件 ,系统自动生成操作者使用会计计算机系统的时间和所作的工作,保留下使用者的踪迹。 3. 系统文件控制和工作环境控制 系统文件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准、系统设计资料、程序的流程图、数据结构形式文件、系统说明书和操作手册等。必须设专人保管这些财务管理电算化系统资料。对于磁性文件不仅要防止被任意调用和篡改 ,而且要注意防止高温、潮湿、灰尘、强磁和折叠等。工作环境控制主要包括制定计算机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硬件检查与维修制度,供电系统要采用不间断电源,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二)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是指高校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加强和完善对电算化系统涉及的各个部门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 1. 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 财务管理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改进了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也需要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全面提高会计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尤其要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要大力加强培训力度,而且要分对象进行不同的培训。通过培训,培养出复合型人才,为高校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创造条件。 2. 安全可靠软件的选用 目前,专门针对高校的财务软件很多,财务软件公司在完善财务功能上投入较多,而对数据的保密问题却没有过多研究。即使是所谓的加密,也只是考虑防盗版,加强了软件系统自身的保护,而对用户数据的保密性、安全性涉及不多。因此在财务软件的选用或开发过程中,必须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增加财务软件的限制能力。在财务软件的使用过程中也要及时进行升级。 3. 上机管理及病毒的防治 要建立健全系统的上机管理措施,应包括轮流值班制度、上机记录制度、完善的操作手册等。同时应建立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一是采用正版的、基于服务器的网络杀毒软件进行实时监控;二是外来软件和传输的数据必须进行病毒检查;三是建立防火墙;四是要尽力专机专用,专人专用, 不得在装有电算化系统的计算机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操作如网上聊天、玩游戏等,更不能允许无关人员使用计算机。 4. 数据备份和档案管理。 高校应建立起完善的档案制度。一个合理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一般有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完善的资料借用和归还手续、完善的标签和索引方法、安全可靠的档案保管设备等。做好数据每日备份,最好还要有周备份、月备份。而且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纸质档案和其他介质档案双重保管。为防止档案被破坏,高校应制订出一旦档案被破坏的事件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恢复手段。高校使用的会计软件也应具有一旦系统崩溃等及时恢复到最近状态的功能。 5. 强化对系统的审计 在财务管理电算化系统中,内部审计除进行常规的审计外,还要对系统进行各环节的审查,防止存在漏洞。一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认输入资料是否正确完整,计算机处理过程是否符合要求;二是审查电算化系统内的数据与业务发生时的原始形式、系统数据与书面资料是否一致;三是检查数据的存贮和保存方式是否安全;四是对于复杂的电算化系统的审计,必要时还需聘请专业的计算机人员参与。 (三)应用控制 应用控制是对会计计算机系统中具体的数据处理功能的控制。是为适应各种会计行业的特殊要求,而建立的能预防、检测和更正错误的控制措施。 1. 数据输入控制 在手工方式下,日记账、明细账、总账之间的相互稽核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凭证数据的错误,会计电算化系统下,这种稽核关系已不存在,对凭证正确性的控制就成为关键。在假设原始凭证正确的条件下,在会计计算机程序设计时应设置凭证编号控制、辅助信息控制、金额控制、科目使用控制、内部转账控制、凭证复核控制等控制点对会计凭证的正确性做出严密的控制,符合内部控制完整性、正确性的要求。 2. 数据处理控制 财务管理电算化系统中的数据处理,就是将凭证数据转化为账表数据的过程。这部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的工作,必须对其程序设计和计算公式进行控制。数据处理控制分为有效性控制和文件控制。有效性控制包括数字的核对、对字段、记录的长度检查、代码和数值有效范围的检查、记录总数的检查等。文件检查包括检查文件长度、检查文件的标识、检查文件是否被病毒感染。 3. 输出控制 数据输出数据控制,一般应检查输出数据是否与输入数据相一致、输出数据是否完整,数据的发送对象、份数应有明确的规定,要建立标准化的报告编号、收发、保管工作等。一是数据处理结果输出的控制。这类控制主要是对会计账簿、报表和其它各种报表的控制。可采取人工检验输出报表的准确性及输出报表的分发与保管的控制。二是控制信息输入的控制。处理控制中计算机完成的各种控制程序的反馈信息。 通过多年的实践,高校财务管理电算化系统比手工核算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但只有建立起适应高校财务管理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解决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促进高校财务管理电算化系统的运用向更深层次发展,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浅析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 摘要: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都是在吸收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二者既有一些相同点,也有很不同点。本文就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相同点、不同点作一简要的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说明二者相互吸收有助于促进各自的发展,进而对财务管理的学科属性作一探讨。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一、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相同点 财政部在全国注册会计指定参考书中提出,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这一定义突出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如何获取、如何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 国内的专家学者在引进西方管理会计之后,积极探讨结合我国的国情,给管理会计作了比较明确的定义。有的认为,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适应企业内部管理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的需要而产生,把会计与管理结合起来,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它既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手段,又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有的则认为管理会计是“西方学者把管理和会计这两个主题巧妙地融汇在一起,以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根本目的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新兴学科”。两种定义都认为管理会计是管理和会计的精巧结合,目的都是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从以上定义的比较中不难看出,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二者具有相同的管理属性,其基本作用都是为企业管理服务,满足企业营运发展的需要除这一根本共性外,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还有如下共同点:从管理理论、方法体系以及管理过程看,二者都是按照计划、决策、执行与控制这一顺序进行的;二者都以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为信息分析来源,在此基础上进行计划、决策与控制;二者在管理中产生的报告文本、数据资料等文字载体均不具法律效力,对外一般不承担法律责任;二者都主要是根据企业运作的现实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积极规划未来,着眼于企业的未来发展。 二、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不同点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发展至今,二者的不同点也很明显。最根本的区别是,财务管理主要管理资金,考虑的重点是如何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资金,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资金。财务管理是连接企业与外部环境的重要纽带,它与金融市场的运行密切相关。可以说,成功的财务管理是高度关注金融市场现状及其动态趋势这一前提下,考虑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从而为自身寻求宽松的资金运作空间,并达到企业价值或者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管理活动。管理会计则是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系统,考虑的对象不仅是资金如何高效地物化,还考虑物化后的资源在经营管理中如何以最佳效率进行配置。而且,管理的对象还包括人,它通过责任会计、业绩评价与控制会计实现对人的成功管理;通过有效的激励安排,达到人、岗位、财物的高效搭配,从而达到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目的。 三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不同点可对比如下 不同点 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 面临的环境 以环境变化为背景,密切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变化 以大的社会经济环境稳定为前提,主要着眼于企业生产的直接经营环境 主要理念 时间价值,风险理论 成本—效益分析,经济模型,数理分析 研究侧重点 资金的获取和有效作用 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计划、预算、决策、业绩评价与控制 研究对象 物,主要是资金/,!/运动 物,也通过责任会计、业绩评价会计激励人 调整的关系 处理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核算主体 整个企业 可以是整个企业,也可以是部门、小组甚至是个人,可以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也可以针对某一种环节 研 究范围 内外部管理并重 主要是内部管理,或者是某些具体事项 时间要求 一般要求定期编制资金计划和定额 没有固定的时间需求,根据需要确定三、二者各自优势的相互吸收 财务管理中的时间价值观念是一种以较低程度体现机会成本的分析方法,它引入了经济学中关于成本利润的思考,对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重大意义。财务管理中的风险观念考虑了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对管理会计中的定量分析提出了灵活性的要求,对预算的编制、决策的选定有指导意义,在业绩评价会计、责任会计中也可以加以有效运用。机会成本概念、风险观念在管理会计中的运用,符合企业由粗放型经营管理向集约型经营管理转变的需要。 管理会计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吸收了管理学、数学、运筹学、系统学、信息论、控制论的众多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与方法同样可以为财务管理所消化吸收。其中,有关的数学分析方法、经济计量模型有助于财务管理的进一步量化。此外,管理会计所吸收的委托理论、激励理论可以指导财务管理活动,对经济实践中的财务管理行为与绩效评价有启发作用,值得借鉴和吸收。 四、对财务管理学科属性的探讨 从学科角度讲,财务管理跟管理会计不同,它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不是从属会计学科的子学科。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职能不同于财务会计,应无异议。目前,会计理论界已经在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两大分支上取得了共识,但财务管理的学科属性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财务管理的内容和基本职能看,笔者认为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应属企业理财的范畴,企业理财学是财务管理的学科归宿。企业理财的主要职责是合理、高效地聚财、用财、生财、财务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也大致是这样。企业理财学是有关企业聚财、用财、生财等管理活动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因此,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及方法是企业理财学的组成内容,其学科归宿是企业理财学。 那么,在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日益紧密结合的经济发展趋势下,企业理财学具有什么特点,其未来学科地位怎样呢?应该说,理财学的研究内容基本决定了它的科学特色。理财学的研究内容基本决定了它的学科特色。理财的对象是资金的获取、资金的物化以及企业财物的货币化,它跟金融市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且,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前提下,企业必须注重理财,在金融市场上以最低的成本筹集资金,或者用本身的闲置资金进行投资,或者通过金融市场抵补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从而更好地培植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理财人员需要有扎实的金融理论功底,需要根据国家的金融政策对企业的筹资、投资等作出迅速的调整。这些都要求企业对面临的各种外部或内部金融风险有比较准确的预测,对金融市场上的具体操作也有很高的要求。这在生产管理向资产管理、资本营运转化日益明显、资产证券化要求不断提高的趋势下显得愈益重要。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提高,经济国际化尤其是金融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企业理财与金融的关系会更加密切。顺应这一必然趋势,企业理财学将不断得到发展,有可能成为管理与金融紧密有机结合的重要科学。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浅论建筑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风险及规避 一、建筑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风险 1.投标阶段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竞争较为激烈,存在较多不规范操作的陋习,部分企业为了在项目投标上占有优势,其标价往往压得较低,不断缩小利润空间。还有就是部分企业自身投标预测存在错误,在方案决策上存在较大的漏洞问题或资金预算错误,这些都会影响到项目工程的施工利润,给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巨大的风险问题。另外,建筑业主出于资金与施工质量保障等层面的考量,一般要求施工企业先期垫付一定的施工资金,同时还要求交付一定的履约、工程质量等保证金。在这些财务压力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稍有不慎都会导致亏损问题的出现,甚至部分项目在中标承接后,其亏损已经属于必然问题,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巨大的风险问题。 2.施工过程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往往需要把相关项目进行分包或选择相关协作单位。这时,如果相关分包单位与协作单位无法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导致工程延期、机械设备消耗过大以及施工质量无法满足要求等问题出现时,往往会导致实际效益和预期收益出现较大的差距。另外,部分企业的成本控制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损耗与维修费以及管理费等无法全面预算控制,导致施工成本超出预算范围,使施工企业的亏损问题较为严重。而企业在财务核算工作上,对于合法票据归集不全、账务操作处理失误等问题也造成流转环节的增加,使企业的纳税调整增加,不利于企业税收有效筹划。 3.工程竣工过程 在建筑工程上,无法根据项目预期完成竣工验收办理、竣工决算编制等问题时,都会导致建筑工程财务结算工作严重滞后,进而无法按照合同及时收回项目结算尾款,使企业的资金贷款利息无故提升。同时由于项目保修根据竣工交付开始算起,如果无法按时办理竣工验收时,将会延长项目保修时间,进而有可能增加工程保修费用,提高企业成本的支出,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巨大的潜在性风险问题。 二、建筑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的相关规避措施 1.加强投标的财务有效管理工作 一般情况下,企业能否在项目投标上脱颖而出,关键是看其投标方案的编制是否合理,标价是否在项目业主计划承受范围内。因此,施工企业在进行投标工作前,要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预算预测,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标价。而在投标方案中,对于整个项目的施工组织方案、施工成本、材料选购与应用、调度生产以及工期计划等要详细列举。然后财务部门在掌握标价与相关计划方案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制定出资金预算方案与成本费用开支管理计划,针对不同时期与项目计算出实际施工成本,使人、材、机等成本费用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上,真实反映出项目的盈亏情况。另外,还要做好财务资料的记录与保持入档工作,为项目的税务稽查与会计审计等工作提供一手资料。 2.加强法律法规的运用 法律法规作为市场规范前提条件,企业在进行项目施工时,一定要熟练掌握有关内容,为自身的利益提供重要保障。例如,对于分包项目与协作项目,企业与各单位要做好合同的签署工作,明确双方的责任与权力,避免后期纠纷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问题。另外,企业与其他公司或单位存在经济业务活动时,财务人员要充分考虑相关业务与我国法律法规体系的关系,其中如果存在优惠政策时,要强化利用,不断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 3.加强财务核算管理工作 对于整个工程项目,要强化会计主体的全面统一工作,要求协作单位执行报账制。在我国《建筑法》中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除了个别专业可以分包外,项目主体工程在中标后,不能再进行转包与分包,而相关专业项目分包的工程价款要保持在工程总价款的30%以下。因此,在财务核算工作上,一定要以中标企业为主体,以各个项目为单位,要求协作单位或分包单位做好及时报账工作,从而对外统一公布会计信息,避免违规问题的出现。 对于每一项目的施工,一定要及时收集整理会计信息与资料,在整个项目接近竣工阶段时,要根据所签署合同的竣工验收标准整理相关财务信息。在完成全面核算的前提下,要及时交付施工企业与业主审批,避免竣工延期问题出现的同时,还能及时收回工程尾款,切实保障自身的经济利益。 4.加强内部人员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在工程项目施工工作上,相关人员技能与素质直接关系到工程能否顺利进行与风险问题的概率。例如,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工程项目资金的筹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核算审计以及纳税等都属于其工作范围,在实际工作上,其是否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处理直接影响到财务风险概率的出现。因此在实际工作上,企业在进行项目施工前,要针对相关项目进行培训工作,让每一个财会人员掌握知识岗位标准要求。 5.审时度势、谨慎投资 工程建设公司财务高风险的特征要求遵循谨慎性原则,审时度势,只有这样才能在风云变化的经济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而在实际工作上,企业管理层要具备长远的眼光与决策能力,通过对自身优势与劣势的把握,把握市场动态,让自身的项目施工拥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并要勇于创新、开拓经营,在谨慎与创新有效结合下,在稳定中求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经营规模。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财务管理风险的认识与积极规避属于整个施工经验层面的战略性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项目利润。因此,在实际工作上,相关施工企业一定要提高重视力度,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现有针对性的把握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做好及时的规避工作。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浅论施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在建筑领域逐渐发展起来一批大型国有施工企业集团公司如中建集团、中冶集团等,在国内、国际建筑业市场上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适应企业做大做强的客观需要,急切要求建立和现代经济相吻合的财务管理模式以促进企业发展壮大。进而产生了与施工企业集团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采用各分子公司、项目部逐级上报的管理模式 对于一个施工企业集团来说,工程项目业务量大,数量多,工程内容包罗万象,施工地点远近不同,有省内的,也有省外的,甚至国外;工期纵横交错,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对企业来说,资金流动性大,出入频繁,因此,资金的运作管理尤为重要。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强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财务控制,使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政策能有效地贯彻执行,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因此,用何种模式成了集团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集团二级分子公司多、项目部多,而施工地点不集中,为防止财务管理分散,人员难以控制,贯彻企业财务制度的不彻底,形成各二级公司、项目部各自为政,失控。因此集团对每个二级公司总会计师、项目部主管会计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有效的形成分散与集中、粗放与集约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能很好地解决企业财务总部与二级公司、项目部财务独立核算之间的分散与集中二者之间的问题,能最大限度地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二、制定适合企业集团发展的财务会计管理规章制度 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财税政策,实现公司及下属各内部单位在会计科目使用、经济业务处理、财务报告编制等方面的规范统一,明确真实、完整地提供更有价值、更快捷的会计信息,公司应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本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管理理念,组织业务骨干,编写符合公司经营特点的制度及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的配套制度,规范和统一公司及所属单位的会计核算,为公司财务人员提供一本会计核算及工作指南,例如中冶集团为财务人员配发了《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会计制度》。 三、制定与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管理模式 施工企业是一个以工程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营单位,按照企业财务控制管理要求,财务体制在操作上应引用以工程成本为中心的财务模式。在科学经营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以企业项目利润目标为导向,细化成本管理措施,告别过去那种粗放的甚至是虚无的成本管理工作,树立集约化的管理理念,落实科学而规范的成本工作。 1、公司成本管理核算部门应该在每一工程项目开工之前,简便可行,节约成本。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了解当地的经济、文化及项目环境,方便可行的施工方案,预出项目的操作成本、项目费用,制定出项目利润率。 2、项目部根据公司成本管理核算部门所测算的成本总额,按照“分级编制、逐级汇总”,“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原则进行。 3、各项目部及下属各单位在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成本与公司成本管理核算部门预算的成本,提交公司领导批准,公司成本管理核算部门根据讨论结果进行调整,几经平衡、调整后,最终与公司经营目标达成一致,形成公司的财务预算报公司董事会审批。 4、建立施工成本责任制,对成本进行细化,落实到班、组、个人,进行成本考核,建立成本考核及奖罚制度,同时对成本的超支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此,公司应对预算的执行的情况采用双轨制进行记录,即对每一笔的财务支出均能在系统及财务软件系统中同时记录。为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的“过程管理”。 四、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有效防范资金风险 合同是一切业务发生的纽带,驾驭业务的全过程。合同的签订不应以单位某个人而决断,而要集体参与决策。因此财务部门应参与合同的制定、监督合同的执行、工程竣工的验收。首先,施工单位项目多,工程分散、工程量变化大,涉及面广,合同种类多种多样,有人工费包干的,有总价包干的,有按实际工作量结算等合同。因此财务人员要掌握工程内容,熟悉工程环境,掌握市场信息。其次,合同的签订必须经财务部门审核。主要审核合同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是否按规定和批复的范围、内容办理支出;项目的实施进度与资金的使用是否一致,项目完成后项目单位是否组织验收,资金使用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防范资金的风险,控制合同的违约和违规。 五、注重财务、税收筹划成效 任何施工单位既面临企业责任也面临社会责任,这种双面性,促使企业在企业管理方面,特别是企业要注重财务 计划、税务筹划相结合。 在工作中既要全盘考虑效益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又要为国家创造价值即社会贡献,为职工交纳养老保险、交纳各种税款。施工单位如果仅仅存在单个项目而言,税收筹划是简单不过的,因为施工项目涉及到的税种仅有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附加费、合同印花税以及代扣的个人所得税、劳务费,但是当施工单位有多个项目,并且项目不在一起,跨地区、跨省,甚至跨国,税收涉及到的不纯粹是税种的问题,还有税率、税收的清算汇缴、纳税地区分配等等,这些有关财税问题要充分做好事前规划、事中监控和检查、事后核算和总结,充分考虑到现金流的问题,同时掌握国家税收政策,更好地合理避税,为企业工程项目赢得现金,能使工程项目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 六、实行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 施工单位涉及到的工程项目多达几个甚至几十个,有的施工企业往往以项目设置项目经理部为一个内部独立的核算单位,全面领管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其中就包括财权。施工单位的集团公司财务总部对其项目财务的一切工作基本交由一个会计全面进行核算与监督,而施工单位任命的项目经理却有着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的一切大权。从现实意义来说这种操作模式只能使企业运营低效益化,同时在财务操作上来说违反了财务制度,没有实施财务操作的规范化,从而使工程项目的财务人员疲于奔命,出力不讨好。项目会计人员既要遵守集团公司财务规章制度,又要应付项目经理,而由一个会计人员全面操作是得不偿失,是控制不了整个项目的开支,在过程中是无法完成使命,何况很多施工单位根本不派出驻地会计,而是定期理理账,这种财务管理方式只能是有形式没有实质,如何谈起财务总部的全面管理。财务经理更是无法掌握财务动态及落实财税政策,谈何财务管理工作以及财务分析。这种模式无法使企业做强做大,甚至有可能使企业因资金链的断裂,而濒临绝境。 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集团公司实行资金集中管控,资金的收入支出由集团全面控制的模式,也就是在资金支付上,严格集中统一管理,严格资金付款审批,所有工程项目的资金进入集团资金管理部门的网银中心,所有项目支付通过集团资金管理部门进行核付,集团财务部直接向项目部委派会计人员建立项目财务分析平台,按月制定资金分配计划,报集团分管领导签字后,送交资金管理部门核定批准,之后到资金结算中心进行支付。同时,工程项目配备一个出纳员,配合委派主管会计进行集中报账。这种操作模式可以每日对资金收支进行监控,随时掌握资金动态,做到量入为出,及时编制月报、季报、年报资金收支情况表,实行弹性预算,保持安全资金存量。充分运用集团资金结算中心统一账户,打好资金进出时间差,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保障工程建设和生产开支用资金。同时,财务总部通过这种模式能使财务支出的合法性、合规性,避免了项目经理部财务各自为政的局面,使财务操作更规范更合理,使财务与税务紧密相关,简化了程序,重要的是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益和效率。 七、做好财务基础工作,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严格执行财政部等5部委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坚持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及效果相平衡的原则,着重从三个方面强化薄弱环节。一是加强存货管理,制定《存货管理办法》,健全完善收发及保管流程,根据生产需要工程项目部库存限额,建立完备的管理台账,及时盘活闲置物资。二是加强工程物资材料验收管理,制定《工程材料供应管理办法》,强化工程材料质量验收反馈责任制。理顺细化验收反馈程序,接纳整改反馈意见,确保工程材料物资质优价廉。三是加强工程结算制度管理工作,针对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源头上抓起,理顺流程,分清职责,为全面提升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供制保障。 八、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观念。发挥财务管理作用 在企业的发展中,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并将这种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公司广大财会人员的世界观、价值观中,引导他们树立良好行为、认同公司发展宗旨,自觉以先进企业文化指导自己的财务工作,调动每个财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做大做强做好财务工作,认真执行好《会计法》以及单位内部的各项内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履行好会计职能。因此,树立良好的财务管理观念,是财务管理工作重中之重。 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努力做到管理出效益,并让企业每位职工都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首先,要认清事情的本质,考虑到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财务也是如此,既要考虑财务管理可操作性,又要顾及管理成本问题。其次,财务管理需要得到其它相关部门的有效配合,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语 现代企业必须树立先进的财务管理观念,重视资金的管理,真正把资金视为维护企业的生命线,讲求资金的使用效果。同时,企业领导者应重视财务管理,懂得财务管理,抓财务管理,把有限的资金合理地用到生产中去,发挥集团资金的整体优势,降低资金成本,实现企业资金运动的良性循环,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使企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农业创新论文: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高瞻远瞩,统筹农村改革发展全局,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的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决定》强调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为新时期农业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把《决定》要求落到实处。 一、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注重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指导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均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措施,渗透到农业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从长远和根本上讲,解决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要靠科学技术,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要依靠科技进步。我们必须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意义与重要作用。 纵观农业发展的历史,技术变革和科技进步始终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从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到现代农业,每一个阶段无不以技术变革为动力、以技术进步为标志;农业机械、农药、化肥、灌溉、良种等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带动了世界范围内农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世界各国均把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举措。从农业生产要素角度来看,国际上农业发展方式大致分三类:一是美国、俄罗斯等人少地多的国家,大力发展以机械技术为依托的劳动力替代技术,走劳动力节约的发展道路;二是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的国家,大力发展资源替代技术,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弥补土地的不足,走资源节约的道路;三是英国、德国等人地比例中等的国家,既用机械替代劳动力,也用生物、化学技术弥补土地的不足,走综合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道路。无论哪种发展形式,各国无一例外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战略,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现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平均达到70%%以上。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有重视农业科技的优良传统,很早就发明了精耕细作、合理施肥等技术,这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农业农村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我国农业科技取得辉煌成就。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科技推广和服务机制不断创新,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的能力显著增强;前沿和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成果,许多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农业农村科技转化和推广明显加快,农村基层科技活力明显增强;农业资源利用、生态保护、防灾减灾技术研究开发成效显著。成功研制了一季单产1400公斤的玉米超高产技术和亩产800公斤的二期超级稻,亩产900公斤的三期超级稻育种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杂交水稻累计推广60多亿亩,增产6000多亿公斤;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已超过棉花总面积的90%%;通过国家星火计划的实施,把超过15万项先进适用技术引入了广大农村,加快了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和农民增收致富。通过30年来的发展,我国已进入世界农业科技大国行列,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十五”期间达到48%%,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民生改善,为实现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为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今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科技发展潮流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正在深刻改变农业的面貌。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渗透,将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源头;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的突破和应用,将深刻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设施农业技术、装备和食品制造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将推动农业产业化跃上新水平;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全面兴起和普遍应用,将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和生态压力;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创新,将不断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总体来看,科技进步和创新不仅能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而且能发挥引领作用,基础研究的新发现、前沿技术的新突破,必将为农业农村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当前,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挑战和问题,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耕地大量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国际粮食供求矛盾突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要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和问题,必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应用,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延长农业产业链,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在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环境、社区服务等方面提供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先进实用技术及产品,普及科学知识,改进农村生产生活习惯。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趋势,也是我国农业发展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科技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长足发展,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在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一支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学历和专业布局较为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已初步建立,一大批涉及不同学科的科研基地初步建成。农业科研布局不断完善,针对农业领域的国家科技计划由单一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发展成面向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示范等多层面、多层次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和环境明显改善,农业科研机构活力空前提高,企业对农业科技投入的热情日益高涨,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日益迫切。随着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不断增长,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实力的增强,为新时期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刻,进入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任务十分繁重,时间非常紧迫。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农业农村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全面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需求。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抵御自然灾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村民生,需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自我增收能力,需要加速科技培训和科学普及。 面对如此迫切的科技需求,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需要,支撑和引领能力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一是科研投入不足。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远低于1%%的国际平均水平。二是创新能力不强。知识产权意识亟待提高,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三是城乡科技要素统筹配置有待加强。城乡科技发展差距较大,农村科技资源缺乏且较为分散,基层科技发展难以满足需求。四是农村科技人才短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亟待提高,一线科技力量特别是农技推广力量薄弱,市场机制在农村科技服务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总体来看,新时期农业农村科技具有坚实的基础,拥有巨大的需求,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在发展思路上,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以科技促进农村改革发展为主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村民生改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必须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第一要务。要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持续提高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和发展能力,把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心,切实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体现科技发展为了人,落实科技发展依靠人,突出科技发展培养人,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要让广大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使农民得到实惠,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以科技服务“三农”为核心,在加强农业生产和产业科技的同时加快农村民生科技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农村产业、农村民生各个方面科技的全面发展。要引导科技资源向农业农村转移,加快农村基层科技进步,实现城乡科技的协调发展。要在发展农业科技的同时切实加强农村科技队伍建设和科研基地建设,实现农业农村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统筹城乡科技创新和区域科技创新。要统筹兼顾好研究开发和应用服务,有效处理好支撑和引领的关系,突出需求导向,加强农业科技集成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统筹好政府和市场两个机制的作用,既要强化政府引导和支持,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三、当前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 新时期,依靠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责任十分重大,任务十分艰巨,时间十分紧迫。必须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科技支持。 (一)加强农业科技攻关,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效支撑 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着力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与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相衔接,大力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强丰产栽培、农田改造等技术的集成,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总产水平,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力推进良种培育、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进一步提高农业单产和效益。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的要求,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机械和装备设施。攻克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运保鲜、产后减损、清洁安全生产等关键技术,加快林业、水利、气象、食品产业及农用工业等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展农业领域和功能,促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是当前农业科技的薄弱环节,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加速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等科技成果的应用,提高农村科技成果转化率。对优良品种、丰产栽培、节水灌溉、测土施肥等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灵的先进适宜技术,进行大面积应用,促进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加快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广泛应用,推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技术发展,重点开发信息采集、精准作业和管理信息、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技术,健全农业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加快科技成果和信息在广大农村的扩散、传播。继续办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有农场等在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中的示范作用。加强技术集成推广,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区域带动性的特色支柱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加强与改善民生相关的技术开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坚持立足当前和面向长远相结合,突出解决农民最迫切、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科技问题。加强“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技术的集成和应用,为确保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支撑。加强低成本医疗器械和药物、饮水安全等关键技术的开发,保障农民健康。加强农村住宅、生产生活废弃物处理和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的开发,推广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加快城镇发展技术在 农村社区发展中的应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条件。加强农村科学技术普及,推进科技下乡,引导农民创业,扩大农民就业,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四)加强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发挥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着力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加强农业基础理论、重要过程和重要作用机理等研究,优先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抢占国际农业高技术领域的制高点。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科技专项。切实加强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应用,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在新品种培育、新型农药和新型肥料开发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把提高资源利用率、拓展资源范围作为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加快资源保护利用、农业节水、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开发,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 (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人才培养,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既要重视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培养,又要重视创新团队的建设;既要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又要重视农技推广服务人员的培养;既要重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又要注重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浩浩荡荡的农村科技人才大军。要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 四、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为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落实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任务营造良好环境。 (一)加强城乡科技统筹,推动形成优化资源配置的长效机制 统筹城乡科技发展,形成城乡科技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合力。搭建政策和技术平台,建立健全城乡科技要素优化配置的长效机制,引导城市科技要素和资源更多地向农业农村转移、集聚,将技术、人才和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植入农村。加强对基层科技进步工作的指导和评价,切实增强农村基层科技发展活力,推进科技富民强县。加大科技扶贫力度。 (二)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营造支持农业科技进步的良好政策环境 在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切实保障政府投入,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在农村科技应用服务环节,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两个机制的作用。开辟多种渠道,扩大投入规模,使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根据农业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优化农业科技投入结构。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科技要素带动金融要素向现代农业集聚,以金融资金支持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落实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不断完善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政策体系。 (三)深化改革,创新农业科技的体制和机制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支持,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公益服务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两个机制的作用,加快发展和完善科技特派员、星火科技12396(农技110)、农业专家大院等新型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着力加强农业农村一线的科技力量。 (四)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制定、完善激励科技人员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强乡土科技人才培养,形成一支总量足、留得住、用得上、结构合理的农业农村科技人才队伍。支持县(市)和农村社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现代农业物流和经营信息平台、城乡统筹信息平台的发展,为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技术支撑。支持农村科技设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的建设,不断改善农业农村科研条件。建立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提供全方位的资源信息与实物共享服务。支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提高农村科技中介服务能力。加快农村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切实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 (五)坚持大联合、大协作,共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健全联合协调机制,加强科技、农业、林业、水利、环保、建设、卫生、气象等部门的协作,充分发挥各派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的作用,发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组织和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形成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资源往一处集成的合力,不断完善全社会共同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良好局面。 农业创新论文:农业技术推广创新途径 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紧迫性 首先,市场化机制的推进。改革的深化,加快了我国农业迈向市场的节奏。越来越多的农副产品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和支配;一般性农产品供应相对过剩,而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则供应紧缺。其次,推广体系的滞后性。进入新世纪以来,既有的农业推广体系暴露出了一[:请记住我站域名/]些亟待问题:农业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科技转化能力有待增强;农业推广的社会化服务范围有待扩大。再次,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营养价值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然而,我国的农业科技转化能力却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部科技司的统计表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30%-40%,而与发达国家多的70%-80%却相差甚远。最后,农民对科技的迫切需求。随着市场机制的深化,农民需要面向市场;市场中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热销,使广大农民清晰的认识到了农业科技的重要性,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 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问题 2.1人员素质能力的提升 这里所指的人员不仅包含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者,还包括接受、应用农业技术的普通农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层次,而农民的专业水平高低则最终决定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2.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 当前,国内农业技术推广的模式是:以农科院、农业高等院校等为重点的研究单位研发农业技术,各级农业部门、技术推广机构负责组织、推广农业技术的工作。从农业技术创新到成果推广却相应的要经历4-6年的周期。 2.3管理与服务机制的转变 尽管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倡导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然而各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服务机构在实际的农技推广工作中,仍旧过多的履行其管理职能,忽视农民诉求,导致农技推广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4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内部管理强化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作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体系的基础,他们的工作直接关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却是管理松懈:人员专业能力层次不齐,工作考核评价制度不严密,奖励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3如何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3.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 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技推广工作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增效;采取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的技术推广宣传手段,激发农民对学、用农业科技的兴趣;改变行政管理型的农推模式,积极引导与农户签订技术承包合同,实现风险共担;努力提高农民采纳农推部门建议、使用农推技术的积极性。 3.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手段 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努力使农业新技术简便易行。由于小农思想的存在,新技术出现后,绝大多数农户不愿承担风险;对于新技术持观望态度。所以,农机推广部门要努力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通过鲜实的例证,引导农户采用增产效果好、收效高的农业技术项目;用事实教育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生产观念,树立科技致富思想,切实为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发展服务。 3.3创新专业素质教育 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通过采取专业能力培训、到农业院校进修等手段,努力提高农推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要面向农户,加强农户技术培训,定期开展农业技术讲座,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户讲解技术知识;对于文化水平不一的农民,要分层次、讲步骤地开展实用性强的农业技术能力培训;另外,要根据地区实际条件,发放通俗易懂的农业技术手册,给农民赠送相关的农业技术书籍,着力提升农民的专业素质。 3.4创新服务理念 在农技推广工作中,工作人员要更新服务观念,注重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的服务,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和专长,使农民在农技推广中得到实惠。在产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为农民提供准确的生产信息和技术;在产中,要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在产后,要想农户之所想,积极参与农产品的收购、加工、销售,努力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3.5创新体系建设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制的良性运行,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农推工作。因此,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敢于创新,要努力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改革以往的推广模式;努力尝试在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新技术开发、技术推广与经营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4展望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我们确立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思想,为我们推进和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构画了美好蓝图。在全国广大农技推广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逐渐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格局的多元化、手段现代化、服务专业化、行为规范化。 农业创新论文:农业教育体制创新的分析 引言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高度关注和深入探讨的热点问题。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形势的深刻变化,党中央相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等一系列战略目标和任务,这为农业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许多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仍有完善的空间,主要表现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教育教学进一步改革面临着观念性、资源性、制度性障碍[2];创新创业教育未真正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相适应;忽视学生主体性和多样化的要求,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缺乏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配套的系统研究;管理中行政化色彩仍然较浓,行政推动多,师生主动参与少,创新创业活动多流于表面形式[3]。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结合河南农业大学近十年来的实践,对构建具有农业高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与同行交流,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思路 (一)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及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的改革,而且还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创新。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丰富,与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主,对人的发展的总体把握,更侧重于创新思维的开发;创业教育更注重如何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以提升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主,创业的成败取决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这一复合词更便于准确表达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特征。2011年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在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形成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是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种模式[4]。这是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全新阐述。基于整体的、动态的视域,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具有纵横维度“十字”型特征[5]。从纵向维度看,创新创业教育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到毕业,在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目标,选择恰当的培养方式和途径,进行全程性教育。根据年级、专业的不同确立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目标与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细分培养,增强可操作性。从横向维度看,创新创业教育则应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进行系统教育,建立起一种学校与社会之间双向参与、相互促进的体制和机制。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包括创新创业知识、技能、品质等;教育形式上需要各种知识的整合,不仅通过课堂传授知识与能力,还需要学校与社会、家庭等方面的积极配合,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形成系统的多样化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框架笔者结合河南农业大学的实践,从教育理念、构建要素和运作体系三个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基本框架建设的构思与途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体双翼,两段双强,四分双需”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一体双翼,即以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为主线,围绕第一课堂这一主体,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一系列的改革;强化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双翼”,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通道,把本科生课外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之中,促进教学与科研结合、产学研结合、实习与创业就业结合。两段双强,即依据教学规律,根据专业教学特点,科学调整低年级和高年级“两段”时空,确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基本理论学习,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训练。四分双需,即在三年级下学期或四年级,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多样化课程模块,完善辅修专业、双学位、转专业、推免生、顶岗实习等弹性制度,以及选拔学生进入“村官”专业或“创业学院”等,对学生进行细分培养,以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同时,着力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撑和制度保障。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内容 (一)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集中体现。农业高校应以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对培养人才的要求,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训练并举,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举,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并举的原则,以 受教育者为中心和以社会需要为指向,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思路应根据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加强特色专业、优势学科建设;调整教学计划内总学时,优化课程设置,增加教师和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加强实践环节,拓展科研训练、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的空间,将课外科研训练、科技创新活动等纳入常态化管理。同时,应完善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的教学运行机制、制度和措施,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提供保障。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该校从1999年始先后五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精理论、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分段培养、模块组合、打通基础、因材施教、理实并重、三点支撑、四分双需”的人才培养模式[6]3。新方案的实施,进一步凸显了该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在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得到教育部专家的肯定。 (二)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实质上是各种教育理念不断融合的过程。纵观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源动力。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该校的主要做法:一是以大讨论推进教学不断改革。2002年以来,学校坚持每年举行专题研讨会,围绕教育教学重大问题深入研讨,提高思想观念和认识,确立了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不同时期的改革重点。二是优化课程设置,建立“三同二优”的课程体系[7]。公共课改革针对以往偏重于课堂讲授的弊端,将教学过程分为讲授、自学、讨论、社会调查等环节,采用了观看录像和撰写报告的形式,并增设通识教育类课程。专业课改革以核心课程为切入点,每一个专业均明确了10门左右的核心课程,并明确了课程学时和课程建设标准,进一步突出了专业教育特色。选修课按照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综合素质三类进行模块化设置,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三是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先后建设了24个校级教学团队,培育了56名省校级教学名师;开展了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教学观摩等系列活动,系以及教研室的教研活动实现制度化,有力地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四是以省校级教研立项课题为载体,对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问题立项研究。“十一五”期间,省级、校级立项教研课题达百余项。 (三)加强实践环节的创新教育实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针对农业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河南农业大学从1999年开始,围绕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构建起了四个环节为一体的“四元结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得到加强。主要做法如下:一是从修订实践教学大纲切入,整合优化实验项目,吸收学科新知识、新内容;注重课程间有机衔接和新方法、新手段的引入,增加基础训练性、综合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规范实习实训环节,强化教学与科研和农业生产实践结合;实施实验室全面开放制度,给学生科研训练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6]3-4。二是加强毕业论文环节,对论文选题、指导教师、毕业实习、答辩与成绩评定提出明确要求,规范毕业论文工作的流程及过程指导,开展优秀论文和指导教师评选等。三是将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活动制度化,以“大学生实验创新计划”、“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文化艺术节”三类活动制度化为切入点,延伸课堂教学空间。近六年,该校每年参加科研训练计划、创业大赛、科技作品竞赛、科技文化节活动的学生达到8600人次,在河南省和全国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学校连续被团中央授予“高校优秀组织奖”。同时,结合农业高校特点,建立农业科技“110”热线、青年志愿者科技服务网站,选派高年级优秀学生到基层农村挂职科技副村长,组织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利用寒暑假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8]。学校连续19年被、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四)着力完善就业与创业教育体系农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应坚持实习与创业结合、就业与创业结合,应把学会学习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抓,并把它贯彻到学生的四年学习生活中[9]。河南农业大学近几年来,坚持从新生入校就开始进行“学农、爱农”的思想教育,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是参观百年农大校史馆和中原农业文明博物馆。在导师制的基础上,农学院启动了“指路明灯”教授导航活动,针对低年级学生,每周安排一名教授值班,与学生面对面互动交流,帮助大学生找准人生坐标,全方位传道授业解惑。该校每年举办“百名教授?百场报告”、知名校友报告会、企业家课堂等系列报告活动,形成了素质教育的“品牌”。同时,该校注重就业与创业教育结合,制定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十项举措”,设置面向全体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就业指导课程,开设“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提高班”,每年举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选拔学生创业优秀项目入驻创业园进行培育和孵化。多年来,本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考研率30%左右,毕业生考取基层公务员以及被录用参加服务西部、服务贫困县、“三支一扶”工作的人数连续多年稳居全省高校第一。2010年,该校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为河南省的唯一高校代表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 (五)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创新。因此,必须 按照体系建设目标和任务,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各方面资源,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保障体系。河南农业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方面,近十年来每年投入约1000万元进行实验室建设,建立了16个国家级、省级和校院级教学实验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拓展校外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与地方和企业联合建立了83个创新创业基地、创业园区、实习实训基地、科研分中心和合作基地等;2009年 成立“河南省农村发展与管理学院”,设立“村官”专业,并在全省建立了数十个大学生村官乡村工作站,成为探索培养全日制“村官”的基地。在管理体制上,该校全面实施了校内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实行“院为主体、权责明晰、一级核算、两级管理”,使行政管理重心下移,激发了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各院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活动,使创新创业教育覆盖面达到90%以上。在机构设置上,2010年创建了河南省创业学院,成立了学校创业园,设立了校院二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统一管理;同时,每年设立100万元的创新创业基金,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扶持。在教学质量控制上,建立了校院两级督导制度、三听一评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等。2010年,实施“创新争优计划”,设立了学院教学改革创新创优综合奖,以及核心课程优质奖、实践教学组织优质奖、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等单项奖。 农业创新论文: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组织创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一、我国农业的“四低一高”和农业产业化政策的提出 (一)我国农业的“四低一高” 我国农业商品化程度低,许多地区的农民家庭仍然停留在自给半自给的小农经济状态,这种状况是制约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据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我国各地农村居民人均销售农产品现金收入的水平存在着巨大差异。以1995年为例,农民家庭销售农产品现金收入水平最高的省份是黑龙江,人均达到1514元,最低的是西藏、青海,人均分别只有139元和188元。前者几乎是后者的10倍。全国大部分省区(18个)的农民家庭人均销售农产品现金收入只有400~700元,还有相当一部分省区(9个)的人均销售农产品现金收入在400元以下,而人均销售农产品现金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省区只有3个。 如果把农村居民家庭销售农产品现金收入与其农业总收入之比,作为农业商品化程度的一个近似指标,那么可以看到,全国平均农业商品化水平还不到4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达到16个,其中商品化水平低于30%的省区有4个。由于农业的商品化水平低,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最终进入市场交换获取现金的数量少,因此农民收入难以提高。 与此相仿,我国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低,也是影响农民收入,特别是影响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表3是国家物价局有关玉米、苹果和橘子三种产品1995年和1996年不同产地销售价格的统计数字。数字显示,当年玉米的产地价格,最高为北京的每50公斤77.08元,最低为黑龙江的每50公斤32.53元,两者相差45元。也就是说,每公斤玉米的价格相差接近1元。而苹果的地区价差更为惊人,最高是江苏的每50公斤596.36元,最低是山西的每50公斤49.47元。也就是说,前者每公斤价格超过10元,而后者每公斤价格不足1元。再看橘子的地区差价,最高是广东的每50公斤237.93元,平均每公斤4.76元;最低是四川的每50公斤34.95元,平均每公斤只有0.70元。上述数字表明,由于市场一体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使得主产地的农产品价格大大低于非主产地的价格,严重影响了主产地农民的收入。 我国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也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美国农业部20__年出版的《农业实况》(FactBook20__)一书反映,目前美国人的食品消费支出中,有80%是用于农产品产后的集散、批零销售、运输、加工、广告、包装、餐饮服务等费用。在整个90年代消费者增加的食品支出中,约有92%是增加在农产品产后各种营销服务费用上。因此,延长产业链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环节。据我国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的一份报告反映,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一般达到9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的比重为3∶1到4∶1,而我国农产品加工率迄今为止只有40%到50%,其中,二次以上的深加工只有2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只有0.8∶1。我国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不仅减少了农产品附加值,也相对减少了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由于初级农产品大部分属于生活消费必需品,其消费的收入弹性比较低,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逐步提高,而食品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对初级农产品的需求并不随着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因而导致部分初级农产品在低消费水平下的供大于求,价格下滑,进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一种不利的交易地位,这是导致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又一重要原因。农民作为一个初级产品提供群体,其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的特点,使之在市场谈判中总是处于一种不利的交易地位。通过农民合作组织来改善农民的交易地位,通过合作社的纵向一体化经营把农产品加工增值利润保留在农民自己手里,这是被许多发达国家经验所证明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但是,我国农村自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以来,农户生产规模小、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已经成为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主要瓶颈。据农业部合作指导司估计,我国目前共有各种农民合作组织约15万个,参加各种合作组织的农户仅占全国农户总数的2.5%左右。这与一些发达国家80%以上的农户都是合作社社员,每个农户平均要参加4~5个合作社的情况相比,有着天壤之别。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不仅成为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瓶颈,而且农民在市场上处于一种被动接受交易商定价的地位,使他们的收入只能维持在简单再生产的水平。所以,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农业产业化政策的提出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最早是由山东省潍坊市于1993年初提出来的。当时,针对全国农产品市场不断出现买难卖难,农业经济效益难以提高的局面,山东省潍坊市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并对农业产业化作出了24个字的解释,即“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当年7月,《农民日报》对潍坊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进行了首次报道。 1995年12月,《人民日报》对潍坊的农业产业化经验进行了大篇幅报道,并配发长篇社论。按照《人民日报》社论的解释,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从此以后,农业产业化的提法开始流行,并得到中央的肯定和重视。 20__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企业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同年11月,农业部等8部委召开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20__年元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__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和引导。” 按照中央的精神和部署,中央 财政、金融等部门和各级政府都加强了对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的支持力度。仅在20__年,中央财政就安排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8亿元,国债技改贴息项目中安排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项目22个,项目总投资31亿元;农业银行安排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贷款227亿元,并将资产超过亿元的1000多家龙头企业纳入农行的重点支持范围。 与此同时,各地也纷纷通过力量整合,把各方面筹集的支农资金、扶贫资金、国债资金、专项贷款等,集中用于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其中,仅四川省就安排了3429万元财政扶持资金,重点用于产业化项目招商和贴息。江苏省采取多元化投入的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其中财政投入11亿元,金融机构贷款112亿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8亿元,城乡法人投资34亿元,个人投资75.6亿元,引入外资11亿美元,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一)农业产业化的组织类型和利益结合关系 根据各地的报道和有关案例综合分析,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类型大体可以分为五种模式,即:“市场+农户”、“基地+农户”、“公司(龙头企业)+农户”、“协会(合作社)+农户”、“中介+农户”。 1.“市场+农户”模式及其利益结合关系 “市场+农户”模式中的“市场”,并非一般所指的广义市场,而是指具体从事商品交换的场地,是狭义上的市场。这种市场一般是由产地或集散地的农村社区集体利用其公用土地建立起来的场地设施,目的是利用市场集散商品的效应,为当地村民提供一个农产品销售场所,也为村组集体建立一个出租摊位和收取管理费的创收窗口。在这种模式中,农户与市场之间通常不存在固定的产品产销合约关系,农户只是作为各自独立的客户参与市场交易活动,市场带给当地农户的经济效益主要源自市场的客户集聚效应带来的较低交易成本。 2.“基地+农户”模式及其利益结合关系 “基地+农户”模式中的基地,又有三种类型。 一种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的商品生产基地。这种基地,往往伴有强制性的生产和定购任务,国家指定部门通过农村社区自治组织,与农户之间签有生产、定购协议,通常对农户生产的有关农产品实行保证价收购。 另一种是公司、龙头企业建立的基地。这种基地又有两种经营方式。第一种是雇工经营方式,即公司或龙头企业自己建立基地,雇用当地农民从事生产。按照这种经营方式,农民主要是通过在基地打工获取劳务收入。第二种是“反租倒包”经营方式,即公司或龙头企业通过租用农户的承包土地建立生产基地,再通过发包的方式让部分农户按照公司或龙头企业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按照这种经营方式,原来的土地承包户一般可以获得不低于自己耕种收入的租金报酬。新承包户可以获得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基础上的承包收入。 还有一种是公司或龙头企业通过村组社区或直接通过与农户签约建立的基地。这种基地,通常由公司或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种苗、种畜、种禽、饲料、肥料、农药、病虫害防治服务,对产成品实行合同或订单收购,事后结算。按照这种方式,农户通常能够提高专业化生产技能,获得较稳定的产中服务和产品销售收入。 3.“公司+农户”模式及其利益结合关系 “公司+农户”模式中的公司,按照龙头企业资产属性的不同,大体上有5种类型,即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私人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和国有、集体、私人、外资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公司与农户的利益结合方式,按其制度安排的不同,大体上有4种类型:一种是“互惠契约”关系,一种是“出资参股”关系,一种是“市场交易”关系,还有一种是如前所述的“租地-雇工经营”或“土地反租倒包”关系。 其中,所谓“互惠契约”关系,就是上面所说的,公司与农户之间直接签订互惠契约,规定公司向农户提供关键性生产资料和产中服务,承诺产后回收部分或全部产品,有的还规定公司给与某种价格保证,农户则要严格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生产,并保证按要求向公司提供全部或规定数量的合格产品。 所谓“出资参股”,往往是在建立前述互惠关系的基础上,公司再吸收农户参股,使农户成为公司的小股东,年终从公司获取小额分红。 所谓“市场交易关系”,通常是公司通过社区乡、村、组集体组织农民建立生产基地,但公司与农户之间没有任何契约承诺,一切交易活动都按市场规则进行。最后两种关系,实际上就是前面所说的公司办基地的模式。 4.“协会+农户”模式及其利益结合关系 协会和合作社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组织。 前者是一种非企业团体,通常是由基层政府中的农业技术部门(所谓“七站八所”)、农村技术员、能人以及一些公司、企业组建起来,以从事技术推广和交流、为农民培训专业化生产技能为初衷,后来逐渐发展到提供专用生产资料、从事农产品销售的中介服务等经营活动。由于协会的组织方式比较松散,因此一般情况下,协会主要靠收取培训费、教材费、从事专用生产资料经营和收取产品销售中介费等来创收。农户则主要通过学习专业技能和发展某些特色农产品生产来增加收入。 合作社是一种企业组织,目前国内的多数合作社是由地方政府、社区集体、原供销合作社组建起来的,也有一部分是从专业协会发展而来,还有少数是由一些合作社倡导者、国际组织以及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合作社与专业协会的最大区别在于,合作社本身是一个商业经营机构,它的主要宗旨就是为其社员加工、销售农产品,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产品交易中,从事中介活动的协会,处于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地位,而从事生产、商品经营活动的合作社,在农产品交易中属于交易双方的当事人之一。它与其他公司、企业的区别在于,合作社出资人的主体是通过合作社进行交易的农产品生产者,合作社是他们的自我服务企业。农户参加合作社除了可以共同加工、销售农产品,共同购买生产资料以外,通常还能从合作社得到股金分红和交易利润返还(惠顾额返还),这样就把一部分农产品产后增值利润留在了农民手里。 5.“中介+农户”模式及其利益结合关系 所谓“中介”,主要是指那些为交易双方提供居间服务的个人和经营组织。目前,在国内农产品市场上,为农产品交易双方提供居间服务的中介,主要是一些熟悉销售渠道、掌握较多客户资源的专业大户和运销大户。他们往往在从事自有产品销售的基础上,组织周围村民的货源,联系外地客户,帮助双方达成交易,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中介费,有的还为双方提供库存、运输服务。这种模式,对那些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地区来说,起到了疏通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当地农业商品化生产发展的作用,降低了从事专业化生产的农户所面临的市场进入门槛,减少了自销风险带来的损失,相对稳定了他们的收入。 (二)农业产业化的总体发展状况及其对农民收入 的影响 根据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统计,截至20__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9万多个,比20__年增长41%,带动农户总数达7000万户,占到全国农户总数的30%。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有372家,平均每家的固定资产为2.5亿元,平均销售收入为7.1亿元,平均带动农户7.6万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839家,其他龙头企业2万多家,形成了以国家级龙头企业为核心,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数万个小型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群。与此同时,20__年全国采取协议收购方式的农产品订单所覆盖种植业面积达到3.27亿亩,约占当年全国农业播种总面积的14%,其中近一半是由龙头企业下达的。 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究竟给农民收入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迄今为止,并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详细的农户调查,所有的仅仅是一些典型案例调查、一些龙头企业的汇报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经验总结材料,所列举的农户增收情况不足为据。因此,这里我们只能从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和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的情况,来间接反映农民收入情况的改善。 表5显示,与1995年相比,20__年全国的农业商品化程度有了显著提高,1995年全国农业商品化平均水平只有44%,到20__年已经提高到48.76%。其中青海、甘肃、湖南、西藏的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较快,但也有部分省区不升反降,其中安徽、广东、江西、贵州、四川的下降幅度较大。根据计算,各地农村居民销售农产品现金收入的离差系数,1995年为0.58,20__年扩大到0.69,说明各地农村居民在销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差距进一步扩大。 表7显示,玉米、苹果和橘子三种农产品的市场地区差价也有了明显缩小,其中玉米的地区价格离差系数,1995年是0.24,20__年下降到0.11;苹果的地区价格离差系数,1995年是3.04,20__年下降到0.17。这说明,上述农产品的市场一体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当然,由于国家物价部门的统计数据各年度取样不同,致使有关数字的可比性不足,尤其是苹果的价格取样,1995年江苏的价格水平达到每50公斤596元,而20__年的数字空缺,使得前后两组离差系数的可比性大大降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江苏的苹果价格在1997年已经降到每50公斤49.48元,即使把20__年江苏苹果的价格浮动范围估计为1997年水平上浮100%,全国各主产地的价格离差系数也只有0.35,大大低于1995年水平。这种情况还可以用橘子的情况加以佐证。1995年,全国5个样本省橘子价格的离差系数是1.66,而20__年全国5个样本省橘子价格的离差系数是1.33,两者相比,说明国内橘子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全国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无疑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有着明显的作用。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迅速发展,农产品加工、营销链条延长,对于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业商品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也有着无可辩驳的正面作用。但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带来的农产品增值效益,大部分被龙头企业截留,较少惠及农产品生产者,这仍然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民组织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尽管在过去几年里,全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龙头企业的数量和农户的覆盖面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对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估计不能太乐观。 首先,据有关方面调查统计,截至20__年,在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中,龙头企业带动型约占41%,合作组织带动型约占33%,专业市场带动型约占12%,其他类型约占14%。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方式是以龙头企业带动为主。虽然从1996年以来的发展趋势看,龙头企业带动型比例有所下降,合作组织带动型比例有所上升,但总的格局并没有发生转折性改变。 其次,从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利益结合关系看,截至20__年,采取签订合同契约方式的比例约占49%,采取合作制方式的约占14%,采取股份合作制方式的约占13%,采取其他结合方式的约占24%。由此可见,大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结合方式是比较松散的契约合同型,而非出资入股型。虽然从1996年以来的发展趋势看,采取合同契约方式的比例有所下降,采取合作制方式和股份合作制方式的比例有所上升,但总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具有转折意义的改变。而且在合同契约方式中,实行保证价和市场保护价的比例都有较大幅度下降。 上述数字表明,在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龙头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农民组织和分散的农业生产者处于依从地位,这种状况难以保障广大农民的增收利益。这一判断从一些案例资料中也可以得到佐证。 据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的一份交流材料介绍,全国最大的500家龙头企业之一,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养鸡户,1999年共获利1.7亿元,平均每户可达14000多元。但这一数字来源于龙头企业自己的估计,是否确实可靠,由于缺乏具体的农户成本、收益统计调查,因此难以做出客观判断。按照公司自己的材料介绍,他们实行的收益分配方法是:公司年利润的40%用于职工工资分配,40%用于股票分红,10%用于职工福利开支。在股票分红中,8%用于现金分红,32%只增值不分红。又根据我们过去所做的一个案例调查,温氏集团的股本结构是:参与创业的四大家族所持股份在集团股份中所占比例高达70%,职工股不足30%,养鸡农户基本没有参股。因此,在这样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型的产业化模式中,农民的得益仅限于公司为其设定的成本与收购价格的差价,而这个差价是公司事先计算好的,农户并没有选择权。实际上,这个差价也就是除去物质成本以后,农户养鸡的劳务收入,并没有额外的盈利。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增收主要是源于依附龙头企业以后,随着商品性生产规模的扩大所增加的劳务收入,而不是分享产业链延长后的增值利润。 然而,在市场决定一切的前提下,这种依附于龙头企业的商品性生产规模扩大带给农民的增收效益,是否能够持久稳定,仍是一个疑问。近年来,各地农民和龙头企业之间的毁约事件时有所闻,这就说明“公司+农户”关系的不稳定。 与之相对照的一个案例,是浙江省温岭市箬横西瓜合作社。这个合作社成立于20__年7月,主要经营西瓜种植和销售,兼营农药、化肥和塑料薄膜。目前全社拥有正式社员129户,在6个省建立西瓜生产基地6个,总面积13100亩,联结农户总数8200户,在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带动温岭市沿海8万亩西瓜产业带的形成,20__年8月被农业部列为全国试点。这个合作社的产权结构和收益分配原则是:按照社员的西瓜生产规模和产品交售量设置股权,合作社经营成本按股(也即按交售量)分摊,所得利润在提取一定公共积累和风险基金以后,按交易额比例返还。20__年,合作社销售总收入3650万元,除去生产、销售成本,利润净值392万,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和风险基金共计29万元,向社员返利363万元。返还社员的利润占到利润总额的92%。尽管合作社的利润返还措施还没有惠及所有联结农户,但至少是合作社内部的所有社员共同分享了销售利润,这种情况,显然比“公司+农户”带给农民的单纯的产品销售收益更大、更可靠。 又如笔者在陕西省洛川县调查的一个龙头企业伊天公司,这是一家日本人独立投资的浓缩苹果汁生产企业。这个企业投资总额1.2亿元人民币,其中设备投资690万美元(相当于5700多万元人民币),企业有白领员工30多人,长期工人40多人,季节工人40多人,投产以后,年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浓缩苹果汁。假定这个企业的全部投资都是固定资产,并假定其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是15年,那么在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每公斤浓缩苹果汁的折旧成本仅为0.4元左右。假定企业职工的平均月薪为20__元,年平均雇用人员为100人,那么在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每公斤浓缩苹果汁的人工成本仅为0.12元。按照这个企业的技术常规,每6公斤苹果可以出1公斤浓缩汁,每公斤榨汁原料苹果(疏浚果、青果、落果、残次果)的收购价为0.24元,也就是说每公斤浓缩苹果汁的原料成本为1.44元,加上 电力、用水等成本,估计每公斤浓缩苹果汁的消耗成本不会超过2元,总成本在2.5元左右,而每桶糖度为70°的浓缩苹果汁出厂价是690美元/270公斤,约合每公斤20元。如果进一步把浓缩汁稀释为饮用果汁(糖度为12°),那么商业价值还要翻6倍。根据上述简单计算可以得知,在“公司+农户”的模式下,虽然公司给农户带来了长期稳定的收入,甚至是额外收入(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果园的疏浚果、青果、落果、残次果可占到总产量的1/3左右,而这部分果品基本不能形成收入),但更多的巨额利润则落入了龙头企业的腰包。如果这个企业是农民自己投资的合作社企业,企业利润按社员交易额返还,那么农民的增收效果就不是每公斤原料苹果1角、2角,而是每公斤好几元。这也足以解释为什么在西方国家,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是农民自己的合作社企业。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组织创新中,政府政策应更多地倾向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而不是“公司+农户”模式。只有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才能更稳定可靠地提高农业商品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创新论文:农业教育体制创新分析 引言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高度关注和深入探讨的热点问题。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形势的深刻变化,党中央相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等一系列战略目标和任务,这为农业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许多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仍有完善的空间,主要表现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教育教学进一步改革面临着观念性、资源性、制度性障碍[2];创新创业教育未真正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相适应;忽视学生主体性和多样化的要求,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缺乏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配套的系统研究;管理中行政化色彩仍然较浓,行政推动多,师生主动参与少,创新创业活动多流于表面形式[3]。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结合河南农业大学近十年来的实践,对构建具有农业高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与同行交流,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思路 (一)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及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的改革,而且还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创新。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丰富,与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主,对人的发展的总体把握,更侧重于创新思维的开发;创业教育更注重如何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以提升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主,创业的成败取决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这一复合词更便于准确表达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特征。2011年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在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形成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是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种模式[4]。这是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全新阐述。基于整体的、动态的视域,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具有纵横维度“十字”型特征[5]。从纵向维度看,创新创业教育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到毕业,在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目标,选择恰当的培养方式和途径,进行全程性教育。根据年级、专业的不同确立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目标与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细分培养,增强可操作性。从横向维度看,创新创业教育则应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进行系统教育,建立起一种学校与社会之间双向参与、相互促进的体制和机制。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包括创新创业知识、技能、品质等;教育形式上需要各种知识的整合,不仅通过课堂传授知识与能力,还需要学校与社会、家庭等方面的积极配合,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形成系统的多样化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框架笔者结合河南农业大学的实践,从教育理念、构建要素和运作体系三个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基本框架建设的构思与途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体双翼,两段双强,四分双需”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一体双翼,即以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为主线,围绕第一课堂这一主体,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一系列的改革;强化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双翼”,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通道,把本科生课外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之中,促进教学与科研结合、产学研结合、实习与创业就业结合。两段双强,即依据教学规律,根据专业教学特点,科学调整低年级和高年级“两段”时空,确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基本理论学习,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训练。四分双需,即在三年级下学期或四年级,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多样化课程模块,完善辅修专业、双学位、转专业、推免生、顶岗实习等弹性制度,以及选拔学生进入“村官”专业或“创业学院”等,对学生进行细分培养,以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同时,着力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撑和制度保障。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内容 (一)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集中体现。农业高校应以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对培养人才的要求,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训练并举,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举,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并举的原则,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和以社会需要为指向,不断完善人 才培养方案。主要思路应根据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加强特色专业、优势学科建设;调整教学计划内总学时,优化课程设置,增加教师和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加强实践环节,拓展科研训练、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的空间,将课外科研训练、科技创新活动等纳入常态化管理。同时,应完善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的教学运行机制、制度和措施,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提供保障。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该校从1999年始先后五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精理论、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分段培养、模块组合、打通基础、因材施教、理实并重、三点支撑、四分双需”的人才培养模式[6]3。新方案的实施,进一步凸显了该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在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得到教育部专家的肯定。 (二)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实质上是各种教育理念不断融合的过程。纵观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源动力。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该校的主要做法:一是以大讨论推进教学不断改革。2002年以来,学校坚持每年举行专题研讨会,围绕教育教学重大问题深入研讨,提高思想观念和认识,确立了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不同时期的改革重点。二是优化课程设置,建立“三同二优”的课程体系[7]。公共课改革针对以往偏重于课堂讲授的弊端,将教学过程分为讲授、自学、讨论、社会调查等环节,采用了观看录像和撰写报告的形式,并增设通识教育类课程。专业课改革以核心课程为切入点,每一个专业均明确了10门左右的核心课程,并明确了课程学时和课程建设标准,进一步突出了专业教育特色。选修课按照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综合素质三类进行模块化设置,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三是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先后建设了24个校级教学团队,培育了56名省校级教学名师;开展了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教学观摩等系列活动,系以及教研室的教研活动实现制度化,有力地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四是以省校级教研立项课题为载体,对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问题立项研究。“十一五”期间,省级、校级立项教研课题达百余项。 (三)加强实践环节的创新教育实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针对农业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河南农业大学从1999年开始,围绕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构建起了四个环节为一体的“四元结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得到加强。主要做法如下:一是从修订实践教学大纲切入,整合优化实验项目,吸收学科新知识、新内容;注重课程间有机衔接和新方法、新手段的引入,增加基础训练性、综合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规范实习实训环节,强化教学与科研和农业生产实践结合;实施实验室全面开放制度,给学生科研训练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6]3-4。二是加强毕业论文环节,对论文选题、指导教师、毕业实习、答辩与成绩评定提出明确要求,规范毕业论文工作的流程及过程指导,开展优秀论文和指导教师评选等。三是将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活动制度化,以“大学生实验创新计划”、“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文化艺术节”三类活动制度化为切入点,延伸课堂教学空间。近六年,该校每年参加科研训练计划、创业大赛、科技作品竞赛、科技文化节活动的学生达到8600人次,在河南省和全国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学校连续被团中央授予“高校优秀组织奖”。同时,结合农业高校特点,建立农业科技“110”热线、青年志愿者科技服务网站,选派高年级优秀学生到基层农村挂职科技副村长,组织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利用寒暑假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8]。学校连续19年被、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四)着力完善就业与创业教育体系农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应坚持实习与创业结合、就业与创业结合,应把学会学习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抓,并把它贯彻到学生的四年学习生活中[9]。河南农业大学近几年来,坚持从新生入校就开始进行“学农、爱农”的思想教育,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是参观百年农大校史馆和中原农业文明博物馆。在导师制的基础上,农学院启动了“指路明灯”教授导航活动,针对低年级学生,每周安排一名教授值班,与学生面对面互动交流,帮助大学生找准人生坐标,全方位传道授业解惑。该校每年举办“百名教授?百场报告”、知名校友报告会、企业家课堂等系列报告活动,形成了素质教育的“品牌”。同时,该校注重就业与创业教育结合,制定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十项举措”,设置面向全体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就业指导课程,开设“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提高班”,每年举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选拔学生创业优秀项目入驻创业园进行培育和孵化。多年来,本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考研率30%左右,毕业生考取基层公务员以及被录用参加服务西部、服务贫困县、“三支一扶”工作的人数连续多年稳居全省高校第一。2010年,该校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为河南省的唯一高校代表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 (五)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创新。因此,必须按照体系建设目标和任务,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各方面资源,完善创新创业教 育的支撑保障体系。河南农业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方面,近十年来每年投入约1000万元进行实验室建设,建立了16个国家级、省级和校院级教学实验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拓展校外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与地方和企业联合建立了83个创新创业基地、创业园区、实习实训基地、科研分中心和合作基地等;2009年成立“河南省农村发展与管理学院”,设立“村官”专业,并在全省建立了数十个大学生村官乡村工作站,成为探索培养全日制“村官”的基地。在管理体制上,该校全面实施了校内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实行“院为主体、权责明晰、一级核算、两级管理”,使行政管理重心下移,激发了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各院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活动,使创新创业教育覆盖面达到90%以上。在机构设置上,2010年创建了河南省创业学院,成立了学校创业园,设立了校院二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统一管理;同时,每年设立100万元的创新创业基金,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扶持。在教学质量控制上,建立了校院两级督导制度、三听一评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等。2010年,实施“创新争优计划”,设立了学院教学改革创新创优综合奖,以及核心课程优质奖、实践教学组织优质奖、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等单项奖。 农业创新论文:增强农业机械创新研究 一、全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目标 1998年全国农机总值2318亿元。农机总动力4.4亿千瓦,比1997年增5.3%,大中小型拖拉机1177万台,比1997年增5.4%,主要作业项目的机械化水平有较大提高,机耕62%,机播种24%,机收15%,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正在逐步改变。目前部分省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快,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40%以上。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农业部根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业发展目标和方针,提出从现在起到2010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努力达到以下几个目标:———在装备水平上,确保农机总动力不低于3.3%的速度持续增长,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它农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的增长应基本满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需求,并逐步向更高的水平迈进。———在机械化水平上,耕地、播栽、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0%、60%和40%,使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粮食增长和农业总产值的贡献份额达到20%。———在区域布局上,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经济发达地区要走在前面,加快发展步伐,特别是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应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其它地区结合农业结构调整,也要使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一个新的提高。 二、经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现状 据统计,多数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用20~30年便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从50年代到70年代,先后实现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产业、畜牧业、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等全面全过程机械化。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岛国,人均耕地0.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1980年全面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水稻生产全过程(种植、收获、干燥与加工)机械化,机耕98%,机种91%,机收95%。 三、台湾省农业机械化状况 台湾山地丘陵占75%,自然气候地理条件与福建相似。从50年代中期引进日本手扶拖拉机后,着手发展农机化事业,用20年时间实现了农、林、渔、牧、副业全面机械化。以下是台湾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情况:台湾对农机化十分重视,把它列为台湾地区12项重要建设之一,从1970年起实施“设置农业机械化基金,促进农业全面机械化”四年计划。至85年共筹措52亿台币,用于农机科研、新农机开发、农户购机补助、农机人员培训等,台湾农业大学农机系和台湾农机研究所,每人每年从政府可获得农机科技经费约折人民币20万元。 四、福建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技术创新现状 1998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值47.1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818.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3%,大中小型拖拉机15.5万台,与上年持平。主要作业项目的机械化水平很低,机耕32.44%,机种0.018%,机收0.018%,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目前农机化水平仅相当于台湾1970年的水平。当前,我省部分地区围绕科教兴农战略,正在实施农业节本增效示范工程,粮食自给示范工程项目。如连江、晋江、长乐等地开展机械栽植、联合收割机技术推广试验示范工程;建瓯市是农业部“九五”期间建设的100个节本增效示范县之一,实施示范推广机械化化肥深施,节种和精少量播种10万亩;福清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工程项目已列入国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项目,资金100万已到位,国家引进办投10万美元用于引进消化台湾水稻栽培技术与装备。这些示范工程建设成功,将带动全省,提高我省农业机械化水平。我省从事农机创新工作有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福建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及省拖集团等。多年来,我省农机科技工作者,坚持为农机化事业努力地工作,研制开发了手扶驱动圆盘犁(获机械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农友5型耕整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农友-90型微型组合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获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发明三等奖),田间直脱收获机(获国家发明专利),农用运输车(获省新产品三等奖),抛秧机,饲料加工机械,石材加工设备,粮食加工设备,水泵系列产品,食用菌栽培与加工设备等等农业机械,为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提供技术和机械装备。但是,由于对农机科技创新、农机产品开发生产培训推广扶持政策弱,农机创新手段落后,农机创新缺少资金,试验设备陈旧,农机企业无力开发农机新产品,农机产品的技术水平与产品结构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求,严重制约了我省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五、加强农机科技创新工作的建议 《福建省现代化农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主要环节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50%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认为我省农业机械创新工作重点是:研究开发适用我省丘陵、山区、平原的工厂化育秧、机械化种植、收获与烘干的技术与装备,节水灌溉技术与装备,化肥深施、农作物保护技术与装备,农副产品、水产品保鲜、深加工、储运技术与装备,种子生产、加工技术与装备,城镇垃圾与废弃物无害处理及高效有机肥生产技术与装备,蔬菜工厂化栽培技术与装备,乡镇企业所需新技术与装备等等。面对我省农业机械创新工作艰苦任务,建议如下: 1.扶持省农机化研究所。农机化科研属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事业,对省农机化研究所应视同省农科院,继续给予政策、资金的扶持,使之建成为我省农业现代化装备研究中心和农业机械化工程研究中心。 2.改善农机科技创新工作条件。农机科技创新工作因气候条件、地区差异、农艺要求、生产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开发推广难度大,周期长,工作条件差,自身效益低。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方针时,应稳住从事农机创新的科技人员,确保农机科技攻关人员的科研经费和基本工作条件。 3.加强农机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是办好福建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二是从实际出发,促进农机科技人员的分流,搞好农机科技队伍的结构调整;三是引进人才,研制开发重点项目,可从台湾省或日本引进农机科技人才;四是有计划选派中青年农机科技人员到国外研学。 4.优化农机行业结构,调整农机产品结构。从政策上引导和促进农机企业 研制开发生产实用、先进、成套农机新产品。 5.增加农机创新投资。建立以拨款为主,科技贷款、企业和社会投入等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机创新投入体制,建立农机科研、新产品开发和推广基金。 6.制定和实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所需的农业机械创新工作规划。 农业创新论文:当代农业市场建设的创新 我国农业已进人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由数量制约为主转变成由质量和品种制约为主,农业发展由主要受资源制约为主,转变成主要受市场需求制约为主,农产品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人,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这一新的形势下,财政支持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应当是:充分利用农业优势资源,发展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产品,促进农民收人持续稳定增长。 一、管理创新,狠抓市场体系建设的着力点 财政部门应从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人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以股份制合作、专项补助、资金配套和贷款贴息等有效形式,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农村集体经济积累和农民增加对优势农产品生产的投人,吸纳社会闲置资金、外资等投人优势农产品生产,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财政支农投人机制,使农业的增长向提高投资功效,低消耗、多产出、高效益的状态转变。 二、服务创新,找准市场体系建设的切入点 一是着力兴建农产品产业园区,使农产品生产和管理达 到区域性园田式标准,提高产出率,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具体做法上要“围绕龙头建基地,连片开发扩基地,突出特色强基地”,并采取资金、技术、政策“三位一体”倾斜基地村。同时遵循地区分工的要求,把农产品生产基地布局在最佳区域内,做到自然适宜、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二是着力发展龙头企业,加粗延长农业产业链,强化带动效益。充分挖掘龙头企业的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服务基地和开拓市场等综合潜力,并通过发展龙头企业把农民和农产品带进国内外市场。同时,加大对优势产区市场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在优势农产品的集中产区,选择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直接扶持或贴息贷款的办法,集中资金扶持一批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组建各类优势农产品行业协会,发挥其在产销衔接、技术服务和协调价格等方面的作用。扶持农民专业协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促进优势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优势互补”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切实起到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是加大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的扶持力度。在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有重点地建设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化的产地批发市场。 三、科技创新,占据市场体系建设的制高点 一是以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为目标,围绕引进新品种和推广新技术加强农村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民自身技术能力,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的空间和渠道。二是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创造符合要求的科研和生产环境,以技术权威机构为依托,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三是广辟资金渠道,增加农村科技教育投人,进行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提高其生产技能。四是积极推广“公司+科技+农户”经营模式。以公司为龙头,以高科技为手段,精心实施好农业品种、品质、技术等更新工程,推动传统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标准化农业转变。从而使农户的土地资源、公司的效益和科技的成果共同结合,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财富效应。 农业创新论文: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领导创新思维的创建 一、创新领导思维,拓宽农业发展思路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当地领导谋划农业的思维方式有着必然的关系。绥化市委领导敢于打破传统的从农业出发思考农业的思维定势,提出了“从农业起跳,把农业和工业统筹发展,用工业化理念规范农业、用市场化思维发展农村,用城镇化手段转移农民,用外向化模式打造新的工业格局”的发展方略。 粮食、畜牧、农产品加工是绥化市的主导产业。绥化市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绿色、特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打响“寒地黑土”这个大品牌。提高规模化生产能力和水平,提升农产品标准化水平。2008年全市高产高效水稻、玉米面积比上年增加294万亩,优质粮、特色经济作物分别发展到2100万亩、252万亩,畜牧标准化生产小区、专业养殖大户各发展到197个、70394户,奶牛、肉牛、羊、生猪和家禽存栏量分别达到29.6万头、103万头、172.7万只、3756.7万只、300万头。同时,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健康安全养殖面积分别达到80万亩和67万亩,绿色食品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无公害食品面积实现全覆盖,全市共转移劳动力82.6万人,完成引导性培训7万人,技能性培训2.6万人。增强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使绥化市农业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之路。 二、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绥化市各级领导以工业化思维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及增长方式,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农民组织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使农业产业化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一)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 绥化市委各级领导审时度势,确立了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略。在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新思路下,出现了一批农产品加工的大龙头——青冈龙凤,肇东中粮酒精、成福食品,明水格林淀粉,望奎北大荒肉业,安达龙鹅加工,兰西亚麻城……仅3年时间,全市就引进新建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8户;带动全市800万亩耕地、38.4万户农民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改扩新建龙头企业,到2008年全市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已发展到了37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31家,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了“企业+协会(合作社、经纪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在工业带动下,种植和养殖业则成了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通过龙头企业对粮食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绥化市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仅规模以上工业就实现利税12.7亿元。目前该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占到工业经济总量的49.7%。2007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6.6亿元,招商引资特别是引进国内知名企业集团进驻绥化,重新构筑了以食品为主导,以医药、化工、纺织、机械为支撑的“1+4”现代工业体系。加工业的振兴不仅破解了农业难题,也使一直困扰农民的卖粮难问题得到了解决。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181元,是2000年的1.6倍。 (二)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绥化市把农业基地建设视为工业化链条上的“节点”,视为工业生产的一个车间,按企业和市场需求去生产优质粮食和畜禽产品,提高农业经济的运行质量。 绥化市处于寒地黑土的核心区,拥有“中国奶牛之乡”、“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中国绿色水稻之乡”等称号。2007年,绥化市按工业加工需求规划整合了水稻、大豆、玉米等等10大优质原料基地,提高了基地专业化经营水平。全市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与基地签订的订单面积达到836万亩,带动畜牧业生产基地生产奶牛、肉牛、生猪、禽类等6788万头(只),全市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了65.5万户。 (三)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绥化市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体,突出发展“寒地黑土”特色农业,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2006年底,绥化市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协会参照国家绿色食品标准以及欧盟的标准,制定了42种主要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的标准。2007年,在全市培养1.6万户农业标准化示范户,制订“寒地黑土”农业地方标准40项,新建2个市级和10个县级“寒地黑土”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绥化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把农业标准化作为发展现代化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实施农业规模化经营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008年肇东市根据《黑龙江省千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50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2008~2012年,共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200个、小区100个。其中,年存栏150头的奶牛场170个,年存栏500头的规模化奶牛场20个,年存栏800头以上的规模化奶牛场10个。到2012年,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到80%,基本实现由分散饲养向集约养殖的转变。 绥化市种植业不断趋于规模化。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以及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集中连片实现规模化种植。绥棱县克音河乡部落村农业生产互助协会共连片种植高油大豆1500亩,从春种到秋收,可节省成本5.9万元,每户可多增收1100多元,同时可节约50个劳动力,仅此每户可增收近7000元。 三、绥化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一)农业产业化本质上是现代农业制度的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生产经营过于分散,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大规模生产,机械化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农业与其他各业的发展都要放在这个大背景下统筹协调。农业生产经营要素要在更大范围内优化组合,科学规范的管理,才能提升农业竞争力,占有更大的市场分额。绥化市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协会(合作社、经纪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以家庭经营为基本单位组成的现代农业合作制。这种新的经济制度既保留了家庭承包制的利益机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能更好的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生产,是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经济制度。 绥化市的农业产业化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农业产业化规模还需不断扩大,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产业链还需进一步拉长,使每一种农作物都能最大限度的加以利用,减少废弃 物,实现农业产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方式与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的要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多样化提出了新要求,追求品牌、绿色、有机、无公害,而且也要求农业的功能多样化。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是很难满足这些需求的,现代农业生产者必须具有商人的经营之道,把农业作为一个商品,根据市场的需求加以经营,以品牌、包装、宣传等等商业手段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的生产经营必须以市场为核心和导向,以农业合作组织的形式使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将工商企业的经营之道嫁接于传统农业。通过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有机配合与协作,既可以降低市场风险,达到各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又便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以及实行标准化的管理,提升农户及相关的农业产业链、产业体系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实现双赢或多赢的效果。绥化市对农业实施的市场化经营策略,正是适应了这一发展需要。 (三)科技创新与绿色环保是现代农业产业化的支撑体系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科技、绿色、环保、有机之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成为农业产业的第一“车间”,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农作物的高质、丰产,取决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科技投入和科学管理。绥化市大力推行无公害农作物种植,实行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实行无公害农产品全面积覆盖。依靠科技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绥化市在农业科技人才方面比较短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弱,自主创新成果很少,这也成为限制绥化市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业创新论文: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思路 1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支撑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天津在农业新品种选育、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研发、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取得科技成果500多项,在黄瓜和花椰菜等蔬菜育种、西甜瓜育种、杂交粳稻和专用小麦育种、生猪育种、动物克隆、转基因农产品检测、全幅玉米收获机研发以及农产品保鲜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全国领先的成果,共获得市级以上各种科技奖励93项,保持了天津在蔬菜、作物育种领域的优势地位,实现了农业收获机械创新的突破。先后组织2541位专业技术人员实施了150项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共引进推广新品种1021个、新技术195项,建立科技示范户9321户,取得社会经济效益38亿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4%。 2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提出了更加紧迫的需求 2.1打造都市现代农业高地必须依靠科技的引领 按照天津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确定的构筑“高端产业、自主创新、生态宜居”三个高地的奋斗目标,《天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天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目标是打造“三个高地、两个基地”,即打造现代农业高地、自主创新高地、生态宜居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现代农业高地和自主创新高地,要求天津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发挥已有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完善产业技术体系,做大做强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提升优势产业科技发展水平,提升都市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业发展。 2.2优质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依靠科技的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农产品消费安全、农产品贸易安全、农产品市场秩序的重大问题。保障总量平衡、品种多样、安全可靠和营养丰富的农产品供给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通过选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攻克一批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技术,构建一套完善的优质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体系、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技术体系和可追溯体系,建立规模化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可有效提高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能力和持续供给能力。 2.3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支撑 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的新情况下,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天津土地和水资源严重稀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2,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5。“十二五”时期,天津农村城镇化率将达到75%,将步入快速工业化、城市化阶段,一方面人增地减趋势难以逆转,另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农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域污染急需得到有效遏制,资源环境约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强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十分迫切。 2.4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必须依靠科技的助推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科技水平,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随着天津农村“三区”联动建设进一步加快,大批年纪轻、有知识的农村劳动力将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致使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现出结构性下降,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发展以设施化、科技化、生态化、标准化、产业化、外向化为代表的都市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加大对农业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努力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使农民通过采用新品种、应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转化新成果等实现增收致富。 3强化天津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途径与任务 天津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然而,面对都市现代农业的紧迫需求,天津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仍存在重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尚不完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急需加大等问题。“十二五”时期,天津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支撑引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3.1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夯实基础条件平台 3.1.1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扶持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搞好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核心区、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加快天津市渤海水产研究所、设施农业技术工程中心、盐碱地绿化技术研究中心、非常规饲料研究中心、转基因棉花技术工程中心、国家蔬菜中心黄瓜分中心的实施建设,积极筹建天津农学院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农场、动物兽药与疫苗技术工程中心、葡萄技术工程中心、食用菌技术工程中心、观赏鱼技术工程中心;新建一批部、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市级龙头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1.2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平台加快建设滨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滨海茶淀葡萄科技园区、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滨海耐盐碱植物科技园区、滨海杨家泊水产科技园区、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滨海敖绿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科技型企业,把农业科技园区建成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平台。3.1.3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平台围绕设施农业提升工程,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养殖业示范园区和区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内建设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围绕蔬菜、种猪、奶牛、淡水鱼、海珍品、花卉、转基因棉等优势苗种基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完善市、区两级农民教育培训实训基地建设。3.1.4农业科技合作平台深化与“三院两校”的科技合作机制,重点建设滨海盐碱地生物治理、农产品加工、海水养殖、淡水养殖及中日食味水稻、中日农村环境资源、循环经济等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机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研究院等单位的合作,并逐渐深化合作内容,推进与台湾地区、加拿大的科技合作 。 3.2完善关键技术体系,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3.2.1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一是重点巩固动植物育种、农产品保鲜等已有优势领域,实现做大做强,保持技术上处于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地位,引领支撑产业发展;二是重点提升动物营养与饲料、盐碱地绿化等潜在优势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是重点培育设施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生态环境、农产品深加工等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技术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2.2推进资源整合,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一是完善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的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形成不同区域和不同专家联合攻关的新格局。二是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研究探索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创新团队的对接机制,形成统筹规划、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协同攻关的发展局面。 3.3壮大提升三支队伍,增强人才保障能力 3.3.1培育农业科研领军人才依托国家和天津市各类科技计划,建设若干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鼓励采取联合攻关或合作研究等方式,拓宽研究视野,提升团队创新能力;支持各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岗位专家参加国内外专业学术活动,提高研究水平和影响力。3.3.2提升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建成天津市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采取学历教育、专业进修、专项技术培训以及经营管理培训等多种形式,形成系统的培训体系。鼓励区县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任职,充实乡镇一线技术力量,稳定基层技术人员队伍。借鉴“村官计划”,开展“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充实基层农技人员队伍。3.3.3壮大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天津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作用,突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农村生产型人才、农村经营型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积极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有效服务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3.4完善技术推广机制,创新科技服务体系 3.4.1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按照“整合资源、注重实效、填平补齐”的原则,建立健全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全面改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服务条件,建立相对稳定的试验示范基地,配置必备的办公、检测设备及通讯、交通工具,对公益性技术推广机构依法给予人员、工作经费保障,健全管理机制,完善运行机制,发挥服务功能,确保农技推广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能。3.4.2构建新型联合协作推广机制积极支持和引导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依托产学研联合,探索推进“专家+企业+农户”、“龙头企业+民营研发机构+农户”等多种类型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效率。3.4.3建立供需对接的科技推广机制调整转变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观念、内容和方式,以尊重农民的意愿为基础,由科研成果有效推广为目的转向满足产业急需技术问题为目的,由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政令传达方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服务方式,围绕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由传统的单一提供产中技术服务拓展到产前的信息、农资、种子服务以及产后的加工、销售、运输和储藏服务,由单项技术推广拓展到集成化产业综合技术体系推广。 农业创新论文:创新农业培训形式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大力培育知识型农民,实现农业生产由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各地农业部门在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中,针对劳动力素质低、经费不足、培训难度大等状况,找准切入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培训机制、组织形式、培训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主要成效 1.1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实用人才 农业科技培训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技术明白人、发家致富带头人和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人。 1.2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与产业优化,促进了农民增收 通过创新农业科技培训形式、加快农业科技进村入户进程,提高了农民合理配置有限资源的能力和生产水平,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进了农业特色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3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通过对农民开展市场营销、农产品加工等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文化层次,丰富了其知识,使农民学到了致富的本领,促进农民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1.4转变思想观念,推动了农村文明进步 农民经过培训后,不仅提高了科技文化水平,转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还陶冶了农民的情操,在农村治理“脏、乱、差”,“弘扬传统美德,倡树社会新风,争做文明公民”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面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没有农民这个主体的现代化、知识化,要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只能是空谈。要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在农业科技培训上,必须抓好“三个对象”,突出“四个重点”,创建“五个机制”,做好“六项工作”。 2.1抓好“三个对象” 在深化农民科技培训过程中,要抓好“三个对象”培训。一是抓好村、组干部的培训。村组干部是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对村组干部的培训工作,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动员村组干部参加农广校学历教育及农函大专培训,全面提高村组干部科技文化素质。二是抓好存量农民的培训。对存量农民,要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提升他们在种植、养殖业方面的科技水平。三是抓好增量农民的培训。重点面向初高中毕业回乡务农青年,抓好新增劳动力培训,增强其自谋职业的本领。 2.2突出“四个重点” 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农民向工人的转变,今后,农民培训必须突出四个重点:一是突出职业性和专业性。要根据农民的自愿,量身定做培训教材,师资送教上门,使农民接受所需专业培训,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二是突出实用性和操作性。要注重实际,强化实践性教学,增强培训的直观性和操作性,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三是突出针对性和系统性。让多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成为授课骨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切实解决农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四是突出制度性和规范性。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实行学籍管理,进行严格考核、跟踪管理。 2.3创建“五个机制” 一是创建农业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围绕服务型、配套型、智能型、产业型四种形式和贴近农民实际技术的需求,进一步发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使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落脚点真正落在为“三农”搞好科技服务上,真正为农民科技培训搭建一个社会化服务平台。二是创建各级各类培训资源的准入机制。鼓励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参与农业技术与劳动技能岗位培训,为加快农业科技和职能岗位培训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社会环境,建立健全农民培训的教学支撑体系。三是创建以技术支撑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需要,整合和优化农业科技资源,围绕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加强关键技术攻关,集成可利用的优势科技资源、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同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扶持力度,做到“农民点菜、专家掌勺、政府买单”,确保农村科技培训不收农民一分钱。四是创建科技人员与种养大户挂钩的培训跟踪管理机制。在实施科技培训过程中,要组织协调培训单位有关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对培训对象实行跟踪服务,了解培训效果和存在的不足,改进培训工作方式、方法。五是创建和完善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县、乡党委、政府要制定一些有利于农民参加培训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优惠政策,如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优先承包项目、有偿资金援助、生产资料、物资贴息贷款等扶持优惠政策。用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2.4做好“六项工作” 以科技入户为载体,深入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积极探索科技入户的有效模式,认真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制定并落实扶持和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科技入户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得快捷通道;以提升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能力为基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聘有真才实学、热爱农民科技培训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并建立农民科技培训师资库,实行县乡联网,有关乡(镇)可以根据农民需求,随时与有关单位联系,调出师资库里的师资进行培训;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大力培养高层次农村实用人才,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依 托,以科技入户为手段,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民增强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生态家园、增产增收致富的能力;以围绕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为目标,积极开展农村能源职业技能培训;以农民转产转岗就业为目标,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城镇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对需要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依托专业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要和用人单位的技能要求,开展公共知识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其他产业、岗位和城镇合理有序转移。 农业创新论文: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初探 完善客户营销机制,实施多层次全方位营销模式 农业科技贷款业务专业性强,涉及行业领域多,农业科技成果认定与信息渠道相对单一,单纯依靠基层行开展客户营销难度较大。因此,要努力改变以基层行为主、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方式,首先由省级分行开展全面客户资源调查,由传统等客上门向主动营销转变,通过上门走访科技、农机等省直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贷款项目征询活动等,系统掌握农业科技成果认定体系及客户资源情况,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推荐、银行独立审贷、多方联合监管”的政、产、学、研、金合作模式,主动协调各级农业科技主管部门、科研单位,促请其定期或不定期推荐优质农业科技项目,确定营销重点,指导基层行开展营销。应建立内部项目会商机制,对相关部门推荐项目,由分管行领导召集前后台相关部门进行联合会审,同意支持的项目纳入项目库专项管理,并按照成熟适用、发展前景、市场需求、资源分布等情况进行分类排队,确定营销次序。对列入国家农业科技重大专项、各级党政高度关注的大型优质项目,对战略性客户和黄金客户、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应采取高端营销、上下联动模式,确保营销效果。对暂不具备农发行贷款条件但确有发展潜力的客户,要实施跟踪,帮助客户逐步完善贷款条件,努力提高政策性金融服务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应积极营销新客户、新项目,保持一定规模的后备梯队,实行分阶段、分批次择优支持,实现农业科技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 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建立完善有特色的风险管控模式 (一)推动信贷产品创新。1.根据农业科技创新各阶段特点设置信贷品种。如将农业科技贷款细分为农业科技研发贷款、农业科技推广贷款、农业科技转化贷款等,分别制定准入标准和管理措施。要针对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不同生命周期科技企业特点与需求,提供个性化综合性金融服务。2.根据农业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需求特点“量身定做”信贷产品。对于融资规模较大、项目较多的农业科技企业,探索银团贷款的风险分担机制,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有效降低单个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对处于产业集群或产业链中的中小型农业科技企业,探索联保联贷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二)实行分类管理。对于一般农业科技贷款、以财政补贴作为全部偿贷来源的农业科技贷款进行分类管理。对借款人承担农业科技项目、由财政补贴作为全部偿贷来源的农业科技贷款,可将全部财政补贴收入作为借款人(包括项目)自身综合性收益进行评估,可采取财政补贴收益权质押贷款方式。(三)创新风险防控措施。1.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探索以股权、专利权、商标权、着作权等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完善林权抵押、大型农机具抵押以及应收账款质押措施,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全方位的增信融资。2.强化外部风险缓释措施。建立投融资合作模式,积极推动农业科技贷款资金与相关涉农产业发展基金、涉农金融租赁、涉农融资担保等业务的对接。建立农业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协调政府设立农业科技项目风险补偿基金,专门用于补偿农业科技企业投资风险和银行信贷风险,形成政府、银行、企业以及中介机构多元参与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探索与涉农保险的合作机制,发挥保险在农业科技推广及产业化中的保障及风险分担作用。3.强化贷款管理措施。坚持将有效防控风险作为农业科技贷款业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严格把好贷款准入关,防止“带病入门”。加强信贷资金用途的审核,确保专款专用。加强贷款运行监测分析,定期开展贷款后评价,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农业科技贷款业务稳健发展,良性循环。 优化业务流程,建立完善农业科技贷款业务经营模式 应按照差异化和弹性原则要求,结合不同客户、不同产品的实际状况,对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客户选择、业务营销、客户评级、授信评价、信贷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等不同业务环节流程进行差异化设计,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贷款业务流程。既要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标准和要求,又要保持一定的弹性和灵活度,确保通过业务流程的优化,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全面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在客户评级模式上,要适应农业科技贷款由商业性贷款变为政策指导性贷款的调整,评级授信和办贷流程相应按照新的分类标准进行操作,更应关注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特殊性,实施差异化管理。在服务模式上,坚持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根据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监管要求的灵活的差别化定价机制。针对部分农业科技产业项目周期特点和风险特征,可根据项目周期的资金需求和现金流分布状况,科学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根据农业科技企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适时调整贷款利率,实行不同阶段、不同幅度的浮动,对效益好、信誉高的农业科技企业,贷款利率可适当优惠。适当实行人力资源倾斜,强化个性化的信贷支持与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一站式”服务,在推进信贷制度和流程建设中切实做到“四个同步”,即科技企业营销与授信预调查同步进行、授信调查与贷款审查同步进行、前期授信检查与当期授信调查同步进行、信用评估与额度核定审批同步进行。应积极引进专业科技金融信用甄别和风险定价技术,鼓励探索完善外部评审制度并共享科技专家库,启动科技专家随机参与科技企业决策评审工作机制,切实优化办贷流程,提高办贷质量。 完善政策措施,为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提供保障 建议建立完善督导机制,将这些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政策措施,引导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有效整合农业相关科技资源 。积极探索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的有效衔接机制。应将目前政府财政无偿支持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资金作为贴息资金,农发行配套发放贷款,将农发行贷款与财政支农资金结合使用,通过政府科技成果转化计划,以及大力推广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等为载体,实现农业政策性贷款与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衔接和优势互补。既扩大了支持范围,加强了支持力度,又有助于财政支农资金切实发挥引导作用,充分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另外建立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探索财政资金的金融化运用。农发行在内部风险控制由专人跟踪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取一定比例的损失准备金。政府应建立农业科技创新风险补贴专项资金,对农发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所产生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补贴,避免风险过度集中。在其他方面,可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建立农业科技企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商业性金融机构应制定符合农业科技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办法,按照市场原则,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 农业创新论文:精细农业”发展与工程技术创新 摘 要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外“精细农业”实践的主要目标及其技术思想的内涵。着重围绕其主要支持技术发展,讨论了有关工程技术创新及推动我国开展试验研究的问题。目前国外对这一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主要仍集中在基于GPS和GIS技术应用的作物生产系统精细管理方面,因此本文提出用“精细农作”的译名来表达当前研究目标的内涵,希望引起学术界的讨论。进入21世纪,基于知识和信息的“精细农作”技术思想,必将扩展到大农业经营的各个领域,推动传统农业生产的信息化与知识化,即进一步发展到设施园艺、工厂化养殖、农产品精细加工及农业系统精细经营管理方面,逐步形成一个基于农业生物科学、电子信息技术及工程装备为主导的“精细农业”技术体系,为建立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系统服务。 关键词:精细农业 精细农作 GPS和GIS 工程技术创新 引 言 近两年来,我国科技界在研究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关于国外“精细农业”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新闻媒体陆续有了一些报导,科技部在筛选“面向21世纪解决16亿人口食物安全的关键技术”项目、组织S - 863农业高技术领域发展计划研究以及农业部948引进项目立项中,也受到了重视。有的单位已开展了有关研究和试验示范工程准备工作, 加强了和国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联系,国内学术交流也开始活跃。国外有关产业界开始向我国推荐其技术产品,密切关注中国走向21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中这一巨大的潜在技术市场。可以预言:“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试验示范及其相关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将在世纪之交成为推进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信息技术革命为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开拓新的前沿科技应用研究领域中,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起跑线拉近了距离,时间上的差距在缩小。在某些重要领域实现技术发展上的跨越,将是机遇性的挑战。主席1998.9在安徽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基因育种工程、电子信息互联网络、卫星地面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我们必需有紧迫感,尽快迎头赶上”。“精细农业”技术体系是? ┭А⑴┮倒こ獭⒌缱佑胄畔⒖萍嫉榷嘀盅Э浦兜淖樽凹桑溆τ醚芯糠⒄贡亟慌苯用嫦蚺┮瞪哂τ梅竦牡缱有畔⒏咝录际酰纾何佬嵌ㄎ幌低场⒌乩硇畔⑾低场⒁8屑际醯呐┮涤τ茫慌镄畔⒖焖俨杉瞧鳌⑴锔鳌⑼练使芾怼⑴┮├谩⑽廴究刂频仁视眉际鹾团┮倒こ套氨讣捌洳祷际醯难芯坑肟ⅲ酝贫夜谥逗托畔⒌拇撑┮迪执哂猩钤兜恼铰孕砸庖濉?nbsp;“精细农业”,即国际上已趋于共识的“Precision Agriculture”或“Precision Farming”学术名词的中译。国内科技界及媒体报导中目前尚有各种不同的译法和对其内涵的理解。实际上,目前国外关于Precision Farming的研究,基本上仍是集中于利用3S空间信息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技术(DSS)为基础的面向大田作物生产的精细农作技术,即基于信息和先进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农田“精耕细作”技术。因此,作者认为采用“精细农作”译名来表达当前这一技术思想的内涵可能更为确切。“精细农作”是直接面向农业生产者服务的技术,这一技术体系的早期研究与实践,在发达国家始于八十年代初期从事作物栽培、土壤肥力、作物病虫草害管理的农学家在进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栽培管理、测土配方施肥与植保专家? 低秤τ醚芯坑胧导薪徊浇沂镜呐锬谛∏魑锊亢蜕せ肪程跫拿飨允笨詹钜煨裕佣岢龆宰魑镌耘喙芾硎凳┒ㄎ弧葱璞淞客度耄虺啤按Ψ脚鳌倍⒄蛊鹄吹模辉谂┮倒こ塘煊颍云呤甏衅谖⒌缱蛹际跹杆偈涤没贫呐┮祷底氨傅幕缫惶寤⒅悄芑嗫丶际酰镄畔⒅悄芑杉氪砑际跹芯康姆⒄梗由习耸甏鞣⒋锕叶耘┮稻斜匦杓婀伺┮瞪Α⒆试础⒒肪澄侍獾墓惴汗厍泻陀行Ю门┮低度搿⒔谠汲杀尽⑻岣吲┮道蟆⑻岣吲┎肥谐【赫图跎倩肪澈蠊钠惹行枨螅熬概鳌奔际跆逑档男纬勺急噶颂跫:M逭秸驡PS技术的民用化,使得它在许多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也推动了“精细农作”技术体系的广泛实践。使得近20年来,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作物科学、农艺学、土壤学、植保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和智能化农业装备与田间信息采集技术、系统优化决策支持技术等,在GPS、GIS空间信息科技支持下组装集成起来,形成和完善了一个新的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和开展了试验实践。迄今支持“精细农作”示范应用的基本技术手段已逐步研究开发出来,在示范应用中预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近五、六年来,已有数千计的研究成果,实验报告见诸于国际学术会议或学术刊? 铮幻磕甓季侔熳ㄌ狻肮示概┮笛跹刑只帷焙陀泄刈氨讣际醪氛故净幔辉谕蛭仙柚糜卸喔鲎ㄌ馔罚梢约笆辈檠接泄匮芯糠⒄剐畔ⅲ幻馈⒂ⅰ摹⒓拥裙恍笱枇⒘恕熬概┮怠毖芯恐行模枇擞泄夭┦俊⑺妒垦芯糠较蚣芭嘌悼纬蹋蝗铡⒑裙昀匆鸭涌炜寡芯抗ぷ鳎⒌玫搅苏棵藕拖喙仄笠档拇罅χС帧9噬隙哉庖患际跆逑档姆⒄骨绷坝τ们熬坝辛斯惴旱墓彩叮晌兰椭环⒄古┮蹈咝录际跤τ醚芯康闹匾翁狻?/P “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内涵及其主要支持技术: “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核心,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作”。正是信息技术革命为这一技术思想的实践,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千百年来的作物生产,都是以地区或田块为基础,在区域或田块的尺度上,把耕地看作是具有作物均匀生长条件的对象进行管理,如利用统一的耕作、播种、灌溉、施肥、喷药等农艺措施,满足于获得区域、农场或田块的平均产量的认识水平,很少顾及对农田的盲目投入及过量施肥施药造成的环境后果。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也是在区域尺度上进行品种选择、土肥监测,通过地区试验积累的适于当地的栽培管理措施向农户推荐使用。实际上,即使在同一农田内,地表上、下影响作物生长条件和产量的明显时空分布差异性,包括农田内作物病、虫、草害总是先以斑块形式在小区发生,再逐步按时空变化蔓延的特性,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几世纪前,农民把土地划分为小田块来耕作经营,正是受到对作物生长环境和产量空间变异的感性知识的影响。我国农民几千年来在小块土地上经过劳动密集的投入和积累的丰富生产管理经验而形成的“传统精耕细作”技术,也可以在小块农田内达到很好的经济产量,只是没有现代科学方法的定量研究和现代工程手段的支持来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力。本世纪初期,科学家就研究报告过作物产量和田间土壤特性,如N、P、K、pH、SOM含量等在田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1929年,Illinois大学C.M. Linsley和F.C.Bauer 发表文章劝告农户应绘制自己田区内的土壤酸度分布图和按小区需求使用石灰的建议。之后,一直都有关于农田土壤和收获量空间变异性研究的报导。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在农田中实施土壤肥力、植保和作物生产定位管理(Site Specific Crop Manag ement)的技术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著名厂商先后向市场提供了装有空间定位和产量传感器的现代谷物联合收获机,已可以在收获过程中自动生成以12-15m2为单元组成的农田小区产量分布图。多年的试验实践表明,田区内小区平均产量的最大差异可以超过100%。由于作物生产还受到气候变异的影响,经连续多年对同一田区积累的数据表明,同一小区年际间的产量差异性也可能是十分明显的。田区内产量上述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性,显示了农田资源利用存在的巨大潜力。现代农学技术与电子信? ⒓际醯姆⒄梗炕袢≌庑跋熳魑锷ひ蛩丶白钪帐粘傻目占洳钜煨孕畔ⅲ凳谥逗拖执萍嫉姆植际降骺兀锏教锴谧试辞绷Φ木饫煤突袢【】赡芨叩木貌砍晌赡堋M?是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示意图。其实施过程可描述为:带定位系统和产量传感器的联合收获机每秒自动采集田间定位及对应小区平均产量数据 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作物产量分布图 根据田间地形、地貌、土壤肥力、墒情等参数的空间数据分布图,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投入、产出模拟模型,作物管理专家知识库等建立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并在决策者的参与下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 根据处方图采用不同方法与手段或相应的处方农业机械按小区实施目标投入和精细农作管理。上述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在许多发达国家的试验和应用表明,可以显著节约投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受到农户的欢迎。“精细农作”是基于田间小区农作条件的空间差异性,为实现优化作物生产系统的目标而提出的。但工程支持技术的开发研究,对实现这一技术思想起着关键的作用。如:农田信息采集与处方农作的空间定位,需依靠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需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未来大量地理空间数据的更新,需要遥感技术(RS) 的支持;作物产量计量与小区产量图的生成需要能按秒记录收获机累计产量和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智能型收获机械,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产量图自动生成技术;田区空间变量信息的快速实时采集,需要研究基于新原理的传感技术与信号处理技术;按小区实施自动处方农作、调控目标投入需要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制定科学的农作处方需要计算机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支持;作为一个能协调运作的智能化系统需要有高效的信息集成以及有关信息传输、标准化技术的研究等等。 迄今“精细农业”在发达国家也不过五、六年的应用试验历史,部分支持技术手段还不十分成熟,有待不断研究完善,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精细农作”应用实践可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围绕提高生产、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技术组装方式,逐步提高作物生产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其中,获取农田小区产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信息是实践精细农作的基础。有了小区产量分布图,农户既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分析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选择经济适用的对策,在现实可行条件下采取适当措施实施调控;也可以根据技术经济发展的条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或智能化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调控。建立一个完整的精细农作技术体系,需要有多种技术知识和先进技术装备的集成支持 3. “精细农作”技术发展与工程技术创新 3.1 3S技术农业应用研究: “精细农作”中的定位信息采集与处方农作实施,需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已经建成投入运行的有美国GPS系统和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美国GPS系统包括在离地球约20,000 km 高空近似圆形轨道上运行的24颗地球卫星,其轨道参数和时钟,由设于世界各大洲的五个地面监测站和设于其本土的一个地面控制站进行监测和控制。使得在近地旷野的GPS接收机在昼夜任何时间、任何气象条件下最少能接受到4颗以上卫星的信号,通过测量每一卫星发出的信号到达接收机的传输时间,即可计算出接收机所在的地理空间位置。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可使微弱的卫星信号为便携式或掌上型接收机的小型天线所接收。这是一个功能强大、对任何人、在全球任何地方都可以免费享用的空间信息资源。尽管美国政府对其GPS系统施加了“选择可用性政策”(SA)的影响和卫星信号在空间传输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累积误差,但技术上可通过差分误差校正方式及信息处理技术使通用接收机的动态3维定位精度容易达到米级或分米级,测量型GPS接收机动态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要求。近几年来,GPS产业技术发展迅速,若干大公司迅速涉足农业领域,提供了用于农田测量、定位信息采集和与智能化农业机械配套的DGPS产品。这类产品通常均具有12个可选择的卫星信号接收通道、动态条件下每秒能自动提供一个3维定位数据,动态定位精度一般可达分米和米级,并具有与计算机和农机智能监控装置的通用标准接口。如美国Trimble 公司Ag132 12 通道GPS接收机,可接收信标台的地区性差分校正信号免费服务或获得由近地卫星转发的广域差分收费校正信号服务,提供可靠的分米级定位和0.1米/小时的速度测量精度。系统可用于农田面积和周边测量、引导田间变量信息定位采集、作物产量小区定位计量、变量作业农业机械实施定位处方施肥、播种、喷药、灌溉和提供农业机械田间导航信息等。配置这一系统需要考虑本地区可能提供的差分信号现有条件,或在缺乏上述服务条件下购置两台Ag132 和配套通信电台建立独立的自用差分GPS系统,另还可配置必要的专用可选件如:基站附件、导航附件、背负式田间信息采集附件、掌上型计算机及必要的联接信号电缆等。Ashtect 公司的Ag Navigator结构设计有些不同,但功能大体相当。DGPS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近几年来各国提供局域差分信号免费服务的信标站迅速建设起来,至1996年末,美国这类信标站的地区覆盖范围已接近国土的2/3。信标站差分信号服务半径约计300 km。我国在东南沿海原交通部也建立了近2 0个这类信标站。以近地卫星作为星载GPS广域差分信号服务系统在今后几年内也可望在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建立。在竞争中谋求信息高新技术产品市场的商业利益,将是今后GPS技术发展竞争的总趋势。今年3月30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在白宫新闻会上,宣布开放GPS卫星的L2频道并进一步开放L3频道民用服务,这将大大有利于进一步改善GPS卫星服务的精度和可靠性,使用户获得性能价格比更好的精确定位、定时技术服务。GPS用户系统外观结构简单,小型化,操作方便,但技术含量高。现有国外农机厂商配套的GPS产品,大多采用OEM方式引进关键部件进行二次开发后嵌入于农业机械应用系统中,可使性能价格比显著改 善。DGPS作为农业空间信息管理的基础设施,一旦建立起来,即不但可服务于“精细农作”,也可用于农村规划、土地测量、资源管理、环境监测、作业调度中的定位服务,其农业应用技术开发的前景广阔。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用于存储、分析、处理和表达地理空间信息的计算机软件平台,技术上已经成熟。它在“精细农作”技术体系中主要用于建立农田土地管理,土壤数据、自然条件、作物苗情、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趋势、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的空间信息数据库和进行空间信息的地理统计处理、图形转换与表达等,为分? 霾钜煨院褪凳┑骺靥峁Ψ叫畔ⅰK扇胱魑镌耘喙芾砀ㄖ霾咧С窒低常胱魑锷芾碛氤な圃げ饽D饽P汀⑼度氩龇治瞿D饽P秃椭悄芑髯蚁低骋黄穑⒃诰霾哒叩牟斡胂赂莶康目占洳钜煨裕治鲈颉⒆鞒稣锒稀⑻岢隹蒲ТΨ剑涫档紾IS支持下形成的田间作物管理处方图,指导科学的调控操作。由于农业活动涉及广阔的地理空间和各种管理信息都有明显的空间随机分布特征,GIS在农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形成农业空间信息地理图形时,采样密度、采样成本与信息处理的方法如何能更准确反映参数的空间分布,仍然是尚待深入研究的课题。由于商用GIS系统的功能一般都照顾到各种类型用户的需要,针对农业资源信息管理和精细农业实践的需要和农村用户的特点,开发基于GIS设计规范的简单实用、易于向基层农村用户推广、界面友好的田间地理信息系统(FIS)已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值得我国农业工程师进行创新研究。遥感(RS)技术是未来精细农作技术体系中获得田间数据的重要来源。它可以提供大量的田间时空变化信息。近30多年来,RS技术在大面积作物产量预测,农情宏观预报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卫星遥感数据目前尚达不到必要的空间分辨率和提供满足农作需要的实时性,目前还未用于作物生产的精细管理。然而,遥感技术领域积累起来的农田和作物多光谱图象信息处理及成像技术、传感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需求密切相关。RS获得的时间序列图象,可显示出由于农田土壤和作物特性的空间反射光谱变异性,提供农田作物生长的时空变异性的信息,在一季节中不同时间采集的图象,可用于确定作物长势和条件的变化。基于遥感产业界对“精细农作”的商业兴趣,一系列的地球观测卫星将在近几年内发射,到2005年,将有超过40个这类卫星提供服务。大部分这类卫星采集的全色图象,空间分辩率将达1~3米,多光谱图象分辩率预计可达3~15米,扫视区6~30km。由于采用卫星遥感比航空摄影的成本将低一半以上,卫星遥感技术可预期在近3~5年内,在“精细农作”技术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农业工程师应该涉足这一领域,了解有关的知识,参与应用研究,现在的RS软件已可装载在PC机上使用,性能价格比已可为普通用户所接受。 3.2 收获机械产量计量与产量分布图生成技术 作物产量是许多因素综合影响形成的结果和评价种植管理水平的基础。“精细农作”技术思想也正是从获得田间小区产量的差异性信息出发,分析原因,指导管理决策。在“精细农业”研究发展中,虽然也有关于甜菜、土豆、甘蔗、牧草、棉花、水果等收获机械产量计量及产量分布图自动生成的试验研究成果,但迄今已商品化的产品仍集中于谷类作物收获机械方面。据报导,美国目前约有20个制造商供应谷物联合收获机产量计量系统,1997年底,全国使用这一技术的联合收获机约17,000台,其中约有一半带GPS定位系统可支持产量分布图自动生成。一个主要生产厂商宣称,至2001年其生产的90%谷物联合收获机将装备产量监视器。迄今已进入商品化的这类产品主要是基于冲击式-力传感技术(如美国John Deree和Case IH)、容积式光电计量技术(如英国RDS产品)和γ射线流量传感技术(如Massey Ferguson产品)等。在谷物流量自动传感过程中,还可同时测量净粮含水量,在小区产量分布图基础上结合定位处方投入的成本分析直接显示小区经济效益分布图(Gross Margin Variability Map)。“精细农作”体系中的产量图自动生成技术,需要解决如下的科学技术问题: 流量传感器的计量精度、稳定性、通用性、标定简便性的进一步改善; 产量计量中同时获得收获机的实际割幅和前进速度信息; 生成产量分布图需要的空间分辨率不大于收获机械工作幅宽的DGPS定位系统; 针对不同收获机械建立谷物由割台至流量测量点的谷物运移过程模型,以校正产量分布信息的动态误差; 研究采集的定位数据和产量数据编码格式与快速存储传输方式。这些数据通常都是存储在软盘或IC智能卡中,能一次存储至少一个作业班内的全部数据,然后再传入PC机进行处理和生成产量分布图; 开发PC上进行产量分布图生成的软件,含文件结构、数据结构、误差校正、数据图形化、显示方式等; 上述技术都还需要继续完善。研究适于不同国家的农业机械装备、种植特点、适于不同作物和更为精确的上述各环节的智能化技术,仍然是农业工程师面临的挑战。谷物联合收获机电子装置,包括谷物产量自动计量和产量图自动生成技术,是当代农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也应是我国农机装备机电一体化、信息化研究的优先发展方向之一。对于改善易地收获、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机作业信息化意识,促进作物生产科学管理,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应是世纪之交我国农机技术创新的重要课题。 3.3 田间变量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 快速、有效采集和描述影响作物生长环境的空间变量信息,是实践“精细农作”的重要基础。优先需予考虑的主要是土壤含水量、肥力、SOM、土壤压实、耕作层深度和作物病、虫、草害及作物苗情分布信息采集等。目前田间信息快速采集技术的研究仍大大落后于支持精细农作的其它技术发展,已成为国际上众多单位攻关研究的重要课题。现有的土壤信息采集方法是基于定点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耗资费时、空间尺度大、难于较精细地描述这些信息的空间变异性。技术创新的方向是研究开发可快速操作,有利于提高采样密度,测量精度能满足实际生产要求的新传感技术和进一步改善空间分布信息的定量描述与近似处理方法。部分参数将可用扫描方式通过安装于作业机械上的传感器连续采集和进一步自动生成空间信息分布图。已经取得实用化或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成果,如:土壤含水量测量将在TDR成熟技术基础上,在开发经济实用的基于驻波比、频域法原理、近红外技术的快速测量仪方面拓宽研究领域。土壤主要肥力因素(N、P、K)测量仪器开发方面,基于传统化学分析技术基础上的快速肥力分析仪,目前国内已有实用化产品投入使用,其稳定性、操作性和测量精度虽然尚待改进,但对农田主要肥力因素的快速近似测量具有实用价值;一? 只诮焱饧际跬ü浣右睹娣瓷涔馄滋匦越信锏史柿λ娇焖倨拦酪瞧饕言谑匝槭褂茫胍8屑际醯呐┮涤τ妹芮邢喙兀梢韵嗷ソ杓喙丶际跹芯砍晒灰恢只诶胱友癯⌒в骞埽↖SFET)集成元件的土壤主要矿物元素含量测量技术的研究在国外已取得进展,将是值得关注的技术突破性研究方向。土壤耕作层深度对评价土壤持水能力和指导定位处方耕作,确定播种深度、施肥用量密切相关,在美、加、澳等已经开发出不接触式、基于电磁场测量土壤电导率用于评价土层深度分布图的仪器已试验使用,可对指导定位处方深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关于SOM传感器,早在数年前已有报导,通过 NIR原理研制的可用于田间在线测量的多光谱SOM测量仪已有商品化产品。在作物生长有关变量信息的采集方面,田间杂草识别是“精细农业”支持技术中引起广泛关注的领域。在杂草识别的光谱响应特性方面已有许多研究成果及参考数据可供借鉴。其它田间作物变量传感与空间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将围绕新的物理原理与数学方法的应用,如多光谱识别、NIR视角技术、图象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方法(ANN、Fuzzy 系统分析、ES应用)、状态空间分析、小波分析、卡尔曼滤波方法等。在实践“精细农作”方面,开发基于新的物? 碓淼慕瓶焖傩畔⒉杉际跤敫纳瓶占涞乩硇畔⒋矸椒ǎ匀皇强萍脊ぷ髡呙媪俚募杈奕挝瘛?/P 3.4 智能型处方农作机械 七十年代中期微电子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工业化国家的农业机械进入到一个以迅速融合电子技术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新时期。农业机械的设计中,广泛引入了微电子监控技术用于作业工况监测和控制。八十年代后期起,其监控系统又迅速趋向智能化,由单元控制发展到分布式控制,由单机作业系统向与管理决策系统集成的方向发展。这新一代农业机械装备技术的发展,与过去十多年来基于信息技术的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迅速发展,都是近五年来“精细农作”技术得以进入日益广泛试验实践的重要条件。虽然,迄今支持“精细农作”的若干主要农机装备,除了如前述带产量图自动生成的谷物收获机以外,实施按处方图进行农田投入调控的智能化农业机械, 如安装有DGPS定位系统及处方图读入装置的,可自动选择作物品种(二选一)、可按处方图调节播量和播深的谷物精密播种机;可自动选择调控两种化肥配比的自动定位施肥机和自控喷药机;可分别控制喷水量的定位喷灌机均已有商品化产品,并在继续完善。拖拉机驾驶室已安装智能化显示器,在一个LED显示屏上,可随意调用各种图形化可视界面, 监控机器各部分的工况和显示处方作业和导航信息。现代带有多处理器的智能型农业机械,已经引用了工业部门中采? 玫目刂破骶植客芟呒际酰–AN),相互间采用光缆传输信息,建立了工业化设计标准。我国当今农业机械技术水平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落后了不止20年,需要在某些领域推动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开发适于我国国情的先进技术。“精细农作”的示范试验研究有可能成为农业机械装备领域应用信息高新技术实现技术创新的切入点。 3.5 系统集成技术 “精细农业”技术体系是一个集成系统,它涉及到多种学科知识的支持,需要学习应用不同子系统已经形成的硬、软件设计规范、标准、数据格式与通信协议,应用已有的单项技术成果,研究建立某些支持技术的新标准。近几年来,国外研究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些进行“精细农业”技术体系集成组装的经验。我国科技工作者要研究这方面的进展,参与国际交流。作为工程师,要善于根据工程项目的整体目标,既能从具体技术角度去思考和研究问题,具有不断突破现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观念与模式的创新意识;又能注意进行项目目标的整体评估,协调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可行性的综合优化目标,提出推动技术进步的试验实践方案。 问题与思考 迄今,国际上关于“精细农业”的研究仍处于发展的幼年时期,支持技术产品也尚待不断深化研究。其革命性的意义是提出了一种经营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思想并付诸于实践,发展前景已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共识。1998.1美国副总统戈尔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以1米分辩率的“数字地球”的概念,在地理信息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它为认识世界科技进步对未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提出了全新的观念。“精细农业”的实践将在下一世纪开发“数字地球”的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中,全面实践这一新技术体系的路程还很遥远。但启动这一新技术的示范与实践研究,将有利与推动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知识化与信息化进程,改变传统技术思想,追踪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农用先进支持技术产品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在“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实践中,也将可开发出一系列适用新技术产品,为支持当前的“科技兴农”服务。在发展研究中,个人认为需要重视如下问题: 4.1 加强对国际有关研究发展信息和经验的研究。九十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单位已经积累了一大批示范试验数据与支持技术产品开发研究成果。可以采取引进技术思想与部分装备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找准切入点,注重其支持技术产品的国产化及产业化开发。“精细农作”的技术思想在国际科技界共识的基础上有其特定的涵义,即认识农田内小区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性,实施定位处方农作。它是适应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高的作物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提出的,在我国可先在规模化农场和农业高新技术综合开发试验区,力求在农田小区的尺度上进行研究与实践。我国广大农村农田经营规模小,生产手段仍较落后,实现广域的农田精细经营尚需有较长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区可先以村片、农田的尺度上对精细农作的技术思想进行示范试验研究,并应结合农业技术推广性试验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创新中,开拓出新的服务领域。这样,既可以使我国的研究实践与国际上的研究发展趋势相接轨,又可以探索形成具有国情特色、有利于在农村推广的先进农作技术体系。 4.2 在“精细农作”试验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注意组装一批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单项适用先进技术支持当前的“科技兴农”。如:GPS、GIS技术用于农田管理、节水灌溉、环境监测的实用技术;面向农业生产者应用的电子仪器、实用监控设备;农业装备信息化技术;精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快速实用监测技术;智能化农业生产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推广及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先进装备技术与工具的开发等。 4.3 迄今国外进行的精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的实践,实际上是面向大田作物生产的精细农作(Precision Farming)系统。实现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农业产业系统精细经营的技术思想,应该扩展到种、养、加,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过程,即过渡到建立“精细农业”的技术体系。实际上,“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早在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已优先在发达国家奶牛场根据奶牛产奶量定量配料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近十多年来,全自动化设施园艺业的发展和养殖业中动物生长预测模型与配料、环境调控自动化系统的结合,农产品产后储藏、保鲜、加工为达到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过程中,都已吸收了电子信息科技前沿的成就。“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尤应在设施园艺,集约养殖,农产品品质优选、加工增值产业中先付诸实践与推广,这对我国目前处于传统农业的结构性调整时期和开始重视强调实现农业增产方式的转变中,依靠先进技术装备和农业精细经营技术的支持,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4 在试验研究中加强多部门、多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协同攻关.发展学术讨论交流,加强国际合作,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在高等农业工程院系的学科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中,要逐步创造条件开设有关GPS、GIS、RS应用课程,加强必要的实验研究设施与课程建设等。 中国农业大学“精细农业研究中心“近二年多来已经启动了有关研究工作,内容涉及DGPS、GIS农业应用,田间信息采集传感技术,智能型农业机械监控技术,精细农作技术的系统集成与发展战略研究。与国外有关研究中心和企业界已建立了比较广泛的联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信息,我们愿意与国内有关单位、企业发展合作,共同为推动我国农业工程技术创新与“精细农业”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示范与实践作出贡献。 农业创新论文:分析国外加入TPP谈判与农业创新 一、市场透明化和便利化 TPP要求农产品进行自由化贸易的前提是必须符合原产地规则。TPP对原产地鉴定进行详细的规定。对于农业这种相对较为弱势的产业而言,更需要明确是否为原产地,以防出现造假现象。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推进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环节的透明化。如此一来,成员国对于彼此之间农产品的总量等情况都十分了解,很好地避免从其他国家购买再伪造为本国农产品的情况出现。农业市场实现透明化,也会促进各成员国更好地明晰市场需求,从而调整农业结构,更好地实现携手并进。所谓便利化,就是农产品流入市场的过程更加简化便利。这就需要各国相关部门的共同合作,简化通关手续,提高工作效率,使农产品流通更为便利。 二、日本加入TPP谈判对日本农业的影响 (一)消极影响 日本对农业一直持闭关自守的态度。因为日本农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农业保护政策。TPP为贯彻自由化贸易方针,对各国的弱势产业也一视同仁,不允许例外。[2]这就堵死了日本希望农业获得特殊待遇之路。因此,对于加入TTP,日本国内或其他国家都认为会对日本现有农业造成巨大打击,会使日本农业衰退。首先,废除所有关税壁垒和各种非关税壁垒后,国外廉价的农产品将会大量涌入日本,直接冲击其国内农产品的市场。日本长期以来稳定的农产品流通,将会被彻底打破。其次,由于农产品市场份额被抢夺,日本本土农产品会出现滞销状态,直接影响到农户和农协的切身利益。最后,农业的“外溢效益”较为突出,因此在农业发展受阻的情况下,与农业相关联的许多产业(如农资供应产业等)也会遭受重创。TPP对农业的影响不是单一的,其牵涉范围广,各产业之间息息相关,容易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为明晰加入TPP的得失,农林水产省进行了预估。日本加入TPP后,如果在不采取任何应对措施的情况下,废除不包含林产品和水产品的19种主要农产品关税,将会导致进口总量扩增,从而使得本国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的GDP下降1.6%,下降的经济总额为7.9万亿日元,其中单就农业生产而言,其生产总值将会下降4.1万亿日元。[3]农林水产省将日本农业、林业、渔业看做一个整体经济来预估。该预估的前提是,只单一废除关税基础上,并不取消其他非关税壁垒。如此情况下,日本加入TPP,将会为其农林水产部门这个经济整体带来3.2万亿日元的利润,同时该经济整体还会损失约计3万亿日元。总之,该预估方法显示出加入TPP后农林水产部门会获利2000亿日元。[4]由于加入TPP,日本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就业岗位将减少,这也就意味着有340万人面临随时失业的风险,而日本的粮食供给率也会在现有基础上下降26%。[5]预估的结果显然会引起农户和农协对加入TPP的不满,而农户手里又握有大量选票,出于对政治利益的考虑,参选人都表现出对农业的保护姿态。安倍政派,为防止流失农业领域的选票,在进行就职演说时,也强调会在TPP谈判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农业利益。为此目的,相关政府机构还专门成立TPP谈判中旨在争取农业方面特例的机构。最终,提出日本要保留5种至关重要的农产品的关税方案。此外,日本决定修改部分领域(如畜牧业)的相关政策制度,尽快出台具体方案以便于调整结构,应对加入TPP所带来的冲击。农业市场的抢夺,关键在于其质量和价格,其中价格更具优势。日本通过提高生产率和劳动效率来削减成本,降低农产品价格。农户作为小农经济个体,看中的是收益。为稳住农户,不因TPP的冲击而恐慌,首要目标就是增加农户收入。因此,日本制定农业发展方案,如强制规定一些机关如学校,使用本土农产品,或者发展六次产业化,保障农户的收入只增不减。 (二)积极影响 日本加入TPP势必会对农业造成很大的冲击,但是否就一定会是毁灭性的冲击,还是值得考量的。学者们主要担忧本国农产品关税的取消,会致使本国农产品失去“庇护”。日本加入TPP必然会对其保守的农业保护政策和农业经营方式带来冲击。事情具有两面性,在农业遭受冲击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机遇,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日本通过加入TPP可以巩固与美国的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多边贸易化,重整日本经济,使其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因此,加入TPP,日本农业的发展前景也将会是一片光明。 1.加快农业改革进程日本人多地少,粮食自给率低是必然的。日本加入TPP,将会刺激其加快农业改革进程。日本的农业改革关键在于其农业结构的调整。农协一直把持农业的发展,限制农户种植结构,妨碍其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农协作为保守派,也较为满足于农业发展的现状。而TPP的刺激会促使农协意识到农业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具有政治影响力的农协来领导和推进农业改革的进程,是最为有效的方式。日本的农业保护政策也是农业改革的一大阻力,农业有强大的政府作为后盾,并不会自主地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不思进取”现象的出现。加入TPP要求农业废除贸易壁垒,农业渐渐没有后盾的扶持,农户就会自发自愿地进行改革。除此之外,外因的刺激,可以迫使本国的利益团体作出让步,逐步改变农业保守型保护政策,扫除全国农业改革中的部分障碍。 2.扩大农业市场日本加入TPP的重要目的就是扩大贸易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对农业而言,市场的扩大也意味着其农产品流通市场更加广阔。日本农产品的10个主要出口国中,TPP成员国有4个,分别为美国、澳大利亚、越南、新加坡。其中日本农产品对各国的出口额方面,美国排第二位,越南排在第七位、新加坡为第八位,澳大利亚为第九位。加入TPP就意味着日本可以出口更多的农林水产品到这4个国家,其农产品贸易出口额将增多,农产品贸易市场扩大,更多的农产品可以进入国际农业市场。日本从2008年到2012年连续5年的农林水产品贸易都是逆差,逆差额分别为8.20万亿日元、6.22万亿日元、6.63万亿日元、7.61万亿日元、7.47万亿日元。在加入TPP后其贸易有望转为顺差,以促进日本贸易平衡发展。 3.便于农产品的进口日本仅为39%的粮食自给率,决定着日本必须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农产品。因为日本农业的保护政策,日本大米自给率维持在95%左右。因此日本基本不需要进口大米,主要是进口玉米、大豆、小麦、干果及水果、油菜、林产品等。日本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有10个。其中TPP成员国就有5个,分别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马来西亚,其中美国对日农产品出口额占日本农产品总进口额的比例为19.4%,加拿大为6.5%,澳大利亚为6.1%。[6]由此可知,日本加入TPP对于其农产品的进口极其有利。通过加入TPP日本进口农产品将更加方便,也将享受到更多的成员国优惠待遇。 三、日本农业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一)加入TPP谈判后日本农业凸显的问题 1.农协垄断农业发展,与TPP“完全市场竞争要求”背道而驰农协是日本农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是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机构。农协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各环节,产前,为农户提供各种农资;产中,给予各种技术帮助;产后,为农户提供农产品销售的相关服务。农协还提供各种农村金融支持,为 农户解决各种问题,提高农户的种粮积极性。这为日本农业的组织化、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后盾。简而言之,农协是政府与农户沟通交流的桥梁,是农产品生产与流通销售的中间机构。农协在农业的方方面面都充当着中介的角色。然而,日本农协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业发展受到限制。首先,因为农协的强大影响力,农户会按照农协的要求,进行农产品生产。如此一来,农户就丧失了部分自主选择种植结构的权利。如农协通过调控大米的种植面积,掌控日本大米的销售价格。其次,农户从农协之手购买各类农资,农协可能从中抬高农资价格,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成本。农协也就间接影响农产品价格。再次,农协帮助销售农产品时,还会对农户收取类似“中介费”的一些费用,这些附加费用最后也转嫁至农产品的实际销售价格中。除此之外,农协参与形成的“铁三角”关系,干涉政府农业政策,迫使政府在农业保护政策方面不断妥协,[7]如成功阻止农产品关税的下调。由此可知,农协实际上是间接或直接地对农业发展进行垄断。而日本农协的过度干预与垄断农业生产各环节,阻碍农产品市场的完全竞争,这与TPP对农业市场开放性要求背道而驰。 2.农产品被过度保护,难达TPP“100%自由化贸易”的要求(1)农产品的关税保护日本农业发展迅猛,其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但是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日本粮食自给率十分低。1998年,日本的综合粮食自给率(以热量为标准)为40%。[8]到2012年日本的综合粮食自给率为39%,而其他TPP成员国如加拿大的粮食自给率为223%,澳大利亚综合粮食自给率为187%,美国为130%。[9]因此日本为保障粮食安全,一直都十分重视对农业的保护。日本大米的自给率自1998年到2010年基本保持在95%左右,其中用于直接食用的大米自给率为100%。[8]日本主要是通过关税壁垒保护本国大米供给率,如表1所示,日本大米关税为778%。农业是一国之本,为此各国都通过各种政策、法律、财政等手段实施保护。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农业保护倾向更为突出,各国纷纷设置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农业发展。在WTO多边谈判中,日本为保护其农业,就一直对打开农业之门的问题采取消极抵抗的策略。从2011年农林水产省统计的各国农产品平均关税中看出,日本的平均关税高于除韩国以外的众多国家。特别是远远高于TPP成员国,如日本的关税平均值比美国高18.3%(参见表2)。[10]日本的农产品关税的差别很大,诸如对玉米、大豆等的关税为0,蔬菜类的关税为3%~9%。[11]而表1中的各种农产品其关税均超过200%,对大米的关税居然高达778%。[12]其关税差别如此之大,也间接反映出日本农业结构发展的不合理已经成为其农业均衡发展的障碍。在TPP谈判之中,日本也未对农产品关税保护作出完全让步。在马来西亚进行的谈判之中,日本同意免除大部分农产品关税,但是对于大米、小麦、蔗糖、猪牛肉、乳制品等5类关键性农产品的关税不肯妥协免除。(2)农产品的各种财政补贴早在1984年,日本对农业的补贴就占农业总生产资本的40%左右,再加上对农业发展的各种低息信贷补贴,政府的财政补贴占农业总资本的一半。同时为保障农产品价格,稳定农户收入,日本极为重视农业保险。对不同农产品实施不同的保险措施,对水稻等重要粮食作物实施强制保险,2013年日本政府对农业共济保险的投入高达515.88亿日元。[13]长期以来,为鼓励农业生产,提高自给率,政府对农业补贴巨大。农业总补贴超过农业收入,农户一半多收入来源于农业补贴。农业补贴主要是对生产资料、基础设施、农机具以及农产品价格的补贴。其中农产品价格补贴主要是对农产品价格保护。一是,强制管理农产品价格。政府对主要粮食(如大米)设定最低收购价;对其他初级农产品(如肉类)限定价格范围。二是,政府干预农产品市场价格。政府设立农产品收购与售卖机构。在农产品市场价格较低时,买入农产品,以保障农产品价格稳定,保障农户收入。在农产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就卖出农产品,以控制过度通货膨胀。三是,政府对农产品售价的直接补贴。对于低于政府限定价格的农产品,给予差价补贴,以确保农户收益。为应对WTO对农业的影响,日本充分利用黄箱政策和绿箱政策寻求庇护。1997年通过这两项政策,补贴额约计220亿美元,其他涉农总额约为271亿美元。这些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就是农户。日本为保障大米的自给自足,对大米种植农户给予巨额补贴:2000年大米种植农户3/5的收入源于政府补贴。对于蔬菜价格的稳定,政府主要采取对生产商的补贴措施,不同蔬菜实施不同补助金。2001年的蔬菜补助金比1993年增加了213亿日元。[14]由此导致日本农户过度依赖政府补贴,这极大阻碍了日本农业的独立发展,使得其抵抗风险能力差,在自由贸易中竞争力较低。综上所述,日本农业的过度保护,致使其农业处于弱势地位。导致日本农产品无法进行完全市场竞争、无法与TPP成员国的农产品抗衡,无法进行100%的自由化贸易。日本农业的过度保护是日本同其他各国进行TPP谈判的一大阻力,也是加入TPP谈判对日本农业产生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 3.农业改革进程缓慢,日本农业市场发展与TPP规范大相径庭日本农业改革进程缓慢是由于内外因素所综合导致的。外来诱因主要是:日本对中国、韩国的农产品出口额占其总额的比重逐渐增加。2000年,日本的总出口额中有47%是出口至美国以及欧盟,出口至中国和韩国的总量仅为12%~13%。通过10年的发展,到2010年,日本出口到中国和韩国的总份额已经超过美国和欧美的总份额,其中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比例为26.7%,而对中国和韩国的出口比例已经增加至27.5%。[15]2012年日本农林水产物出口的地域中,处于第一位的是中国香港,出口金额为986亿日元;美国居第二位,约计688亿日元;中国大陆排在第四位,出口总金额为406亿日元;韩国处于第五位,出口额为350亿日元。[6]由此可知,日本的农产品出口转向中国、韩国。由表2可知,日本的农产品关税低于韩国,而比中国高出一些,因此与中、韩发展贸易,并不会突出其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弊端与闭关锁国性,日本也就不会加快对农业的改革。内因则主要是日本各利益集团为谋取自身利益,而在一定程度上阻挠农业改革的推进。农业改革的推进会对现有的农业市场形成冲击,农户的直接经济收益将受到影响。而农户占有相当大一部分的选票,为谋求这些选民的支持,利益集团会尽量保护农业发展,维持农业现状,不会轻易冒险进行改革。由于内外因的作用,日本农业改革止步不前。而要保障日本农业在加入TPP后能长远发展,就必须推动农业改革。通过改变农业现状,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得日本农业尽快适应TPP对农业市场开放性的要求。因此,日本农业改革进程缓慢,是致使其不能符合TPP对农业市场要求的根本原因。 (二)加入TPP后日本农业的改革方向 1.缓和国内矛盾,促进农业接纳TPP日本虽然已经正式加入TPP谈判,但是其国内的反对呼声仍旧存在,而且大部分都是持观望态度。2011年进行的民意调查中,有52.7%支持加入TPP,剩下47.3%持反对或中立态度。[16]若TPP谈判结果未能满足反对团体的最低期望值,可能导致国内政策推行的障碍。“攘外必先安内”,日本国内应增加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缓和人们对于TPP的抵触,逐渐安抚各界的不安情绪。虽然日本国内反对TPP的团体势力较大,曾多次引导 游行集会。但日本政府应和各反对团体的代表进行洽谈,双方都互让一步,达成共同意见,一起制定对策,以便在谈判中尽可能维护日本农业利益。面对社会各界吸纳各种应对TPP冲击国内农业的措施建议,让农户及其利益团体,切身参与。由农协统一各种想法,真正从农户角度出发,制定应对方案。只有日本国内对于TPP有全面认知,并为日本农业找到出路,才有可能使TPP在农业中的推行畅通无阻。[17] 2.提升日本农产品质量,走高端品路线日本对其农产品质量要求严苛,专员监管农产品质量,市场里所有农产品均可溯源。对于农产品的分级包装要求严格,限制粗糙的初级农产品进入市场,确保消费者买到自己需要的农产品。有专门机构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要求农户详细记录生产过程中农作物的种植日期、化肥农药使用量与使用时间,最后将生产记录与购买各生产资料情况作对比,看数据是否全部吻合,并将这些记录公示给消费者。除此之外,日本也积极发展绿色农业,认为只有连续3年及以上没有使用过化肥农药的农产品才能称为有机食物。由此可知,日本农产品绝对是高品质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这是日本农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一大优势。为此,日本应好好加以利用,走高端农产品的路线。全面发展各种绿色农业、生产有机农产品,迎合人们追求高端生活品质的需要。许多学者诸如山下一仁、山田久等认为,日本大米一直以来都拥有好名声,具有高品质,因此即使其价格高昂,仍有可发展的市场空间。要应对TPP对农业的冲击,关键就是为农业寻求广阔的市场。日本可以通过提升其农产品的质量,做好宣传包装,专攻高端路线,将来在国际市场中也必然会有立足之地。 3.改革农业政策,逐步实现自由竞争日本农业总体来看处于一种衰退的状态。1960年日本粮食自给率为73%,发展至今其自给率呈现下降趋势,至2012年粮食自给率仅为39%。[18]且日本农业人口老龄化严重,许多农户年龄都在65岁以上。到目前为止,日本放弃的耕地面积总共有39万公顷。加入TPP凸显了日本农业发展的诸多弊端。因此,日本必须推进农业改革,调整产业结构。TPP允许各国有10年左右的时间来适应调整,最终实现自由化贸易。日本应在这段时期内,逐步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慢慢减少对农产品直接补贴。农协也要放手权力,让农户可以自由选择种植结构,不硬性规定水稻种植面积,不再通过抬高米价获取利益。农户也应逐步独立起来,不能过度依赖于政府补贴来保证其收入。促进农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在于农户本身。日本专职农业工作者高龄化现象严重,应该制定政策引导年轻农业工作者回归土地。通过年轻人大胆的创造力谋求农业改革的成功之路。另外,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提高日本土地的规模化生产。日本是典型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国,因此可以通过规模化生产经营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成本,从而降低日本农产品价格,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扩大优势。 4.发展六次产业化,保障农户收益作为理性的经济人,看中的都是直接利益。日本加入TPP影响的就是农业利益,直接来讲就是农户和农协的利益。加入TPP后,日本农产品缺少政府相关补贴,农户的收益会直线减少。要保障农户的经济收入,使其愿意继续农业种植,不至于荒废耕地,关键就是要让农户看到效益。为此,鼓励发展六次化产业,促进农业发展,从而保障农户收入的整体稳定。农协作为重要的利益团体,应引导农户发展六次化产业,提升农业的经济附加值。在此过程中,农协也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和巩固社会影响力。TPP限制日本对农业给予补贴,但是通过发展六次产业化,政府可以通过对该产业的各种扶持来间接保护日本农业。 农业创新论文:农业科研单位会计模式的创新 会计是对经济的反映和监督,并服务于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之下的经济主体。会计模式是会计实践的标准的、定型化的形式。本文从科研单位的知识经济与会计的关系入手,旨在分析农业科研单位传统会计模式遇到的挑战,从会计目标、会计计量、会计报表、会计教育四个方面提出创新会计模式的几点初浅看法。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会计模式 一、科研单位的知识经济与会计 农业科研单位的经济多数是建立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及使用上的经济。会计是对经济的反映和监督,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总是服务于处于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之下的经济主体。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为经济主体实现其目标服务。而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总是受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的约束下所进行的经济行为。因此,会计必须适应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并为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服务。农业科研单位的会计模式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必须构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会计模式。这样会计才能反过来促进科研单位知识经济的增长。 二、农业科研单位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模式的挑战 1、对会计目标模式的挑战。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会计目标的理论主要有两大学派:决策有用学派和受托责任学派,决策有用学派面向过去,强调可靠性,而受托责任学派面向未来,强调相关性。农业科研单位会计目标属于决策有用型即为会计目标主体制定经济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信息的占有是组成财富的重要部分。因此,传统的会计目标主体范围应拓宽,应涵盖知识、信息、资产的所有者。 2、对会计计量模式的挑战。传统会计计量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丰富程度和质量高低关系直接影响农业科研单位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是否能够获胜。在传统会计中,无形资产的计量范围过小,只包括专利权、土地使用权、商标、商誉、专有技术等;同时,无形资产的计量基础是以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的内容、范围应扩大,会计计量基础也受到冲击与挑战。 3、对会计报表模式的挑战。传统会计报表是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三大财务报表为主干的模式,主要对单位已经拥有的资产、已获收益、资金营运等财务信息进行确认、表述和披露。这些过去的信息对农业科研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而言,他们更想了解科研成果未来的、非财务信息,因此,必须对传统会计报表进行变革。 4、对会计管理模式的挑战。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人员参与科研决策愈来愈显得十分重要,而科研单位现形的管理模式很多是,财务人员中对财政拨入经费负责,对横向科研管理经费只是代管,科研经费的使用由科研项目负责人说了算,缺乏成本意识,加上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在经费使用上很随意,造成科研经费监督弱化。因此,通过会计核算及时反映和控制科研经费的使用,合理分配资金是农业科研单位必须对传统会计管理模式新的挑战。 三、改进现行农业科研单位会计模式创新的思考 1、会计思维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整个时代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会计领域也必须具有创新的观念。首先要对财务管理的目标要有一个重新认识。作为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应定在保证单位价值的最大化上的同时还要围绕新时期的办院方针和保证获取科研成果和科研人才的最大化上,从而提高单位的综合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二是要以科研为核心改造现行的会计系统。目前,针对科研项目没有单独的会计系统,课题经费往往是通过“合同预收款”核算,无法直接从会计核算过程中发现科研项目立项、开发、最终实现科技转化的过程,通过会计模式的调整,确立新的以科研项目为基础的会计系统可以将传统的会计模式下许多难以计量的科研项目加以合理的计量、入帐,做到从帐面上直接反映每笔科研项目从申报到项目结束的收入和支出及未来的前景。 2、会计核算创新。随着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首要资本,科研单位的无形资产比例与重要性日益提高,而无形资产会计滞后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必须突破传统会计模式的束缚,提高无形资产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创新无形资产会计。同时,随着无形资产主导地位的增强,其内容急剧扩大,包括人力资产、知识产权资产、组织管理资产、市场资产等。范围扩大后的无形资产的计量模式应根据无形资产的特征选用新的计量方法、采用多重计量手段。可考虑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主,同时提供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信息和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信息。 3、会计报表创新。农业科研单位的核心是开发研究知识产品,为人类造福。知识产品经济要求把人力资源信息作为会计报告的重要内容。借助于人力资源会计科目,人力资源会计可以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核算体系。在资产负债表中,人力资源的有关数据可列示在损益项下,增设“人力资源投资净增额”;另外,在所得税、留存收益下也应当分别列示。在收益表中,人力资源的有关数据可列示在损益项下,增设“人力资源投资净增减额”。同时,在表外增加对非财务信息如背景信息、经营业绩信息的披露。 4、会计管理创新。农业科研单位往往是有项目就意味着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研项目的大小、数量都 直接影响到科研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实践工作中应将会计管理创新重点放在科研项目的立项、研发和转化的管理上。要制定出有利于单位的发展和有利于争课题和争项目的激励制度;要建立严格的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和支出审批制度,杜绝越权批款;要建立健全预算制度,谨防项目经费流失和浪费。其次,要注重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会计队伍,加强科研项目的核算。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规范、扎实的财务会计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软件设计和操作等一系列新技术和知识,还要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要能够运用现行的会计制度,合理的进行农业科研单位会计核算,要既符合会计制度,又具备科研单位的特色,特别是注重对科研成果的预期效益进行合理预测及批露,对科研项目风险及时进行帐务处理。
石油化工节能论文:分析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 论文关键词:石油化工泵 节能技术 应用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全球工业化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石油化工泵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型号统一等需要,导致不少机泵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工作效能,“杀鸡用牛刀”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石油化工泵电能、功效的浪费。因此,本文通过详细介绍石油化工泵的具体应用,探讨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真正做到节能减排,合理应用。 一、我国石油资源的现状以及石油化工泵节能的根本原因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突破节能关键技术,实现降低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战略目标。石油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量资源。 但是我国石油等能量资源依靠国外进口的程度已经高达百分之四十七,不仅严重影响到了我国能源的安全,而且对于全面落实产业结构调整,节约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国策提出了挑战。 作为石油化工等领域必不可少的基础设备,机泵的节能技术的先进与否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石油化工等能源的开发和成本结算。由于常年为了适应生产弹性的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大多数的机泵经常会出现“杀鸡用牛刀”,“小马拉大车”的情况。导致不少机泵的工业效能没有得到合理的配制和发挥,经常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加大力度探讨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啊,已经成为我们发展石油化工等重工业的必然趋势。 二、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 1、输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 为了适应生产操作的弹性要求和真正做到节能减排,维护数据质量的良好局面,加大能源统计分析力度,严格按照有关的技术指标的规定,积极的收集、整理、上报相关数据,增强技术指标统计工作的指导作用。方便更加深入的进行耗能原因的分析以及探讨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的结构原理,切实做到节能减排,提高能效的根本目标。 输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的关键是做到出口节流、进口节流、旁路调节以及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实施是否需要切割叶轮外径,减少叶轮数量、更换叶轮大小。 首先,由于应用输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不适于调节要求太大的机泵,特别是具有陡降扬程性能曲线的机泵。所以出口节流成为机泵最常见、最简单的调节方法。通过关小出口阀的方式来增加管线系统损失,减少工作流量。但是阀门的开度一般不能够小于百分之五十,否则将会出现泵过大的情况。 其次,尽量避免进口节流比出口节流扬程少的情况发生,因为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引起输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抽空,会随时损坏机泵的轴承。因此,我们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利用对串联运行的第二台机泵的进口,吸入压力较大的裕量。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多级泵因为轴力的突然改变而引起的零部件的损坏,更能够节省能源,发挥机泵的最大效益。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旁路调节,即在机泵的出口管线旁设立另外一条管线,使部分液体返回泵的进口或者吸液罐。这样就可以保障实际泵送量比需要量大,不至于出现因为低于最小流量而产生的液体过热、气蚀和震动。 除了上述的几个基本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根据流量或者扬程超过需要量的3%——5%时,切割叶轮外径,降低其流量。但是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叶轮切割时候,一定要注意叶轮是否是原型叶轮,如果之前因为某种原因,已经对叶轮进行了切割,那么再次进行切割时一定要注意切割量的掌握情况。避免叶轮外径和导叶内经间隙过大的情况发生;多级泵不能在进口处拆除叶轮,否则会出现因为阻力增加而导致的气蚀现象。因此在多级泵的流量或者压力调节较大的情况发生时,可以在排除端减少叶轮的数量并加定距套,保证机泵的正常运转。 2、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泵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通过应用变频调速节能技术,我们可以更好的控制风机、泵类的负载量,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换句话来讲,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因此,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首先,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化肥装置渣油进料泵中的应用。以A-GA101渣油进料泵为例,该设备是将减压渣油原料输送到汽化炉,并合成氨装置的重要设备。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采用控制出口阀门的方法进行控制,即利用差压变送器检测系统的流量信号送至PID调节器,并通过PID调节器来控制出口调节阀的开度和输出控制信号,从而保持机泵流量的稳定。通过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泵中的应用,我们不仅解决了源系统中节流量较大、浪费大量电能、控制度低、电机噪声较大的问题,而且由于变频技术的改造,机泵投入运行之后,操作工艺控制的更加平稳,变频器的调节程度更加精准,不仅使系统控制的精准度达到了优化标准,而且节约了渣油进料泵的电源能量。 其次,积极实践渣浆泵的多段调速变频技术。在平时的生产环节中,尾矿泵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尾矿泵一般都是流水连续作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尾矿系统的耗电量一般会比较大,因此,积极实践渣浆泵的多段调速变频技术是提高尾矿泵运行效率,实现自动化的重要保障。例如,某公司在利用花费装置检修的时候,针对3台渣油进料泵进行了变频优化节能改造。在经过调速变频技术之后,工艺控制水平逐步平稳,系统控制精准度也大幅度提高,不仅减少了以前机泵控制系统的有关滞后现象,更使得机泵的运行压力日趋平稳,工艺运行指标也得到了优化。 石油化工节能论文:探析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 论文关键词:石油化工泵 节能技术 应用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全球工业化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石油化工泵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型号统一等需要,导致不少机泵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工作效能,“杀鸡用牛刀”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石油化工泵电能、功效的浪费。因此,本文通过详细介绍石油化工泵的具体应用,探讨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真正做到节能减排,合理应用。 一、我国石油资源的现状以及石油化工泵节能的根本原因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突破节能关键技术,实现降低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战略目标。石油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量资源。 但是我国石油等能量资源依靠国外进口的程度已经高达百分之四十七,不仅严重影响到了我国能源的安全,而且对于全面落实产业结构调整,节约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国策提出了挑战。 作为石油化工等领域必不可少的基础设备,机泵的节能技术的先进与否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石油化工等能源的开发和成本结算。由于常年为了适应生产弹性的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大多数的机泵经常会出现“杀鸡用牛刀”,“小马拉大车”的情况。导致不少机泵的工业效能没有得到合理的配制和发挥,经常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加大力度探讨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啊,已经成为我们发展石油化工等重工业的必然趋势。 二、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 1、输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 为了适应生产操作的弹性要求和真正做到节能减排,维护数据质量的良好局面,加大能源统计分析力度,严格按照有关的技术指标的规定,积极的收集、整理、上报相关数据,增强技术指标统计工作的指导作用。方便更加深入的进行耗能原因的分析以及探讨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的结构原理,切实做到节能减排,提高能效的根本目标。 输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的关键是做到出口节流、进口节流、旁路调节以及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实施是否需要切割叶轮外径,减少叶轮数量、更换叶轮大小。 首先,由于应用输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不适于调节要求太大的机泵,特别是具有陡降扬程性能曲线的机泵。所以出口节流成为机泵最常见、最简单的调节方法。通过关小出口阀的方式来增加管线系统损失,减少工作流量。但是阀门的开度一般不能够小于百分之五十,否则将会出现泵过大的情况。 其次,尽量避免进口节流比出口节流扬程少的情况发生,因为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引起输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抽空,会随时损坏机泵的轴承。因此,我们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利用对串联运行的第二台机泵的进口,吸入压力较大的裕量。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多级泵因为轴力的突然改变而引起的零部件的损坏,更能够节省能源,发挥机泵的最大效益。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旁路调节,即在机泵的出口管线旁设立另外一条管线,使部分液体返回泵的进口或者吸液罐。这样就可以保障实际泵送量比需要量大,不至于出现因为低于最小流量而产生的液体过热、气蚀和震动。 除了上述的几个基本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根据流量或者扬程超过需要量的3%——5%时,切割叶轮外径,降低其流量。但是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叶轮切割时候,一定要注意叶轮是否是原型叶轮,如果之前因为某种原因,已经对叶轮进行了切割,那么再次进行切割时一定要注意切割量的掌握情况。避免叶轮外径和导叶内经间隙过大的情况发生;多级泵不能在进口处拆除叶轮,否则会出现因为阻力增加而导致的气蚀现象。因此在多级泵的流量或者压力调节较大的情况发生时,可以在排除端减少叶轮的数量并加定距套,保证机泵的正常运转。 2、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泵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通过应用变频调速节能技术,我们可以更好的控制风机、泵类的负载量,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换句话来讲,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因此,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首先,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化肥装置渣油进料泵中的应用。以A-GA101渣油进料泵为例,该设备是将减压渣油原料输送到汽化炉,并合成氨装置的重要设备。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采用控制出口阀门的方法进行控制,即利用差压变送器检测系统的流量信号送至PID调节器,并通过PID调节器来控制出口调节阀的开度和输出控制信号,从而保持机泵流量的稳定。通过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泵中的应用,我们不仅解决了源系统中节流量较大、浪费大量电能、控制度低、电机噪声较大的问题,而且由于变频技术的改造,机泵投入运行之后,操作工艺控制的更加平稳,变频器的调节程度更加精准,不仅使系统控制的精准度达到了优化标准,而且节约了渣油进料泵的电源能量。 其次,积极实践渣浆泵的多段调速变频技术。在平时的生产环节中,尾矿泵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尾矿泵一般都是流水连续作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尾矿系统的耗电量一般会比较大,因此,积极实践渣浆泵的多段调速变频技术是提高尾矿泵运行效率,实现自动化的重要保障。例如,某公司在利用花费装置检修的时候,针对3台渣油进料泵进行了变频优化节能改造。在经过调速变频技术之后,工艺控制水平逐步平稳,系统控制精准度也大幅度提高,不仅减少了以前机泵控制系统的有关滞后现象,更使得机泵的运行压力日趋平稳,工艺运行指标也得到了优化。 石油化工节能论文:石油化工工程电气节能技术应用 摘要: 我国的经济一直处在努力的发展之中,经济的进步会带动科技的进一步研究,电气能源的消耗在我国的能源总消耗上也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也能对国家资源进行保护,防止资源的不合理浪费。我国利用先进的技术在电气节能这方面进行研发和创新,以及将技术运用到石油化工工程上,对我国的石油化工工程也起到了很好的帮助。本文旨在向人们介绍电气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电气节能技术的功能和作用,使人们对电气节能技术进一步理解,对它在石油化工工程设计这方面应用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 电气节能;技术;石油化工工程;设计;应用;发展 电气节能技术,是指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电气这一资源进行节约,既能达到节约国家资源的效果,还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双向收益。能源是我国21世纪的新型动力,它带动着中国整体可以正常运行,能源的浪费也会带来污染的问题,所以就需要我国在节能这方面进行开发,而电气节能就是其中之一。 1电气节能技术的内容分析 电气节能技术的使用无论是对个别企业,还是对于我国的经济事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我们予以重视。电气节能技术共分为电力节能系统、照明节能系统、电子设备节能这三个部分。如果是在石油化工工程这方面的应用,那么电力节能系统就是这三者的核心主导,当然照明节能系统和电子设备节能也是不容忽视的。 1.1电气节能技术的作用 (1)电气节能技术可以节省我国的能源,降低能源的消耗,为我国创造更大的效益;(2)电气节能技术可以保护环境,为我国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奠定了基础;(3)电气节能技术可以起到照明、取暖的功能,也带来了更多的方便;(4)电气节能技术可以对空调系统实施相应的设计,使空调用电得到降低。 1.2电气节能技术面临的问题 (1)技术方面:我国的电气节能技术虽与以前比较得到了提高,但总体来说还是不太发达,我国目前的电气节能技术还是不能满足社会上广大人民群众或各个企业的需求,技术没有想象的那么发达,也有可能会造成使用过程中其它问题的出现,会影响正常的应用;(2)政策方面:我国还是没有相应的法律和规范,对这一方面进行约束,任其自由的生长,所以会出现电气节能技术的设计不到位这样的问题。总体来说,我国的电气节能技术会给人们的生活、企业的发展带来好处,但随之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加大对电气节能技术的创新和开发,在这一过程中努力解决出现的种种问题,争取问题得到全面的解决。 2电气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工程的应用 石油化工工程是我国的重要工程,对它的设计更要小心谨慎,电气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工程的应用主要分为这几个层次:电力系统的节能、稳定电压节能、照明节能系统和电子设备节能,这些在石油化工工程设计上都有应用,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2.1电气节能系统 在电力系统节能上,主要是从变压器的选择、系统功率的提高、线路功率的耗损减少和高次谐波的降低这四个方面考虑。(1)变压器的选择。石油化工工程的设计需要使用大量的变压器,而且变压器也是最普遍使用的电力设备,所以对于变压器的选择需要找对型号,要根据变压器的负载率进行有效地选择,而且,为达到很好的效益,变压器就要选择国家新近开发的、具有高效节能的产品。(2)系统功率的提高。通过系统功率的提高来降低电路的损耗,这样能源的利用率也会得到更大的提高,功率因素一般分为自然提高和人工补偿这两种,二者在应用上也是有区别的。(3)线路功率的损耗减少。石油化工工程设计是一个大的工程和项目,有很多的设备和线路,如果重新设计线路,减少长度,合理地处理线路的粗细,也有助于线路损耗的概率大大降低。(4)高次谐波的降低。石油化工工程设计的系统中存在高次谐波,很容易产生对功率的损耗,也会对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降低高次谐波,也有助于石油化工工程设计更加完善。 2.2稳定电压节能 如果电压稳定到额定电压的阶段,这样对石油化工工程的供电效率会得到显著提高。电压不稳定,也会对石油化工工程的设计造成一些影响。对于石油化工工程设计的供电,如果电压超过了额定电压的范围,会造成空载电流超前提高,这样也就造成了能源的不合理浪费,但如果对于供电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则会产生高程度的负载电流,会造成线路损坏的可能性增加,同样会造成能源浪费,所以说,最适宜的用电电压就是在额定电压的情况下,这样效率也会增高。 2.3照明节能系统 我国的存在电压的偏差,所以过高的电压使用在照明设备中会产生过高的热量,也会损害照明设备的正常运转。所以,如果在选择照明设备时,挑中一些寿命长,消耗能源少的系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节能的作用。 2.4电子设备节能 在石油化工工程的设计中,电子设备涵盖范围比较广泛,包括打印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节能,在电子设备不需要的时候,工作人员就要养成随手关闭这些电子设备的习惯,如果使用时,也可以尽量把设备设置成省电的状态,就像打印机这样,如果不使用时,可以直接关掉电源,这样就会节省很多的能源。 综上所述,能源是我国工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推动着我国工业事业的更快发展,电气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工程设计这方面显得尤为重要。面临能源紧张的现今,电气节能是我国必须重视的,所以,我国对电气节能技术要努力专研,提高科技含量,争取为石油化工工程带来更大的利益,有助于我国经济的进步。 作者:徐汉青 单位: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节能论文: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论文 1我国石油资源的现状以及石油化工泵节能的基本缘由 作为石油化工等范畴必不可少的根底设备,机泵的节能技术的先进与否曾经严重影响到了石油化工等能源的开发和本钱结算。由于终年为了顺应消费弹性的请求,石油化工企业大多数的机泵经常会呈现“杀鸡用牛刀”,“小马拉大车”的状况。招致不少机泵的工业效能没有得到合理的配制和发挥,经常形成不用要的糜费。因而,加鼎力度讨论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啊,曾经成为我们开展石油化工等重工业的必然趋向。 2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 2.1保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 为了顺应消费操作的弹性请求和真正做到节能减排,维护数据质量的良好场面,加大能源统计剖析力度,严厉依照有关的技术指标的规则,积极的搜集、整理、上报相关数据,加强技术指标统计工作的指导作用。便当愈加深化的停止耗能缘由的剖析以及讨论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的构造原理,实在做到节能减排,进步能效的基本目的。保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的关键是做到出口节流、进口节流、旁路调理以及依据详细状况,详细剖析和施行能否需求切割叶轮外径,减少叶轮数量、改换叶轮大小。首先,由于应用保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不适于调理请求太大的机泵,特别是具有陡降扬程性能曲线的机泵。所以出口节流成为机泵最常见、最简单的调理办法。经过关小出口阀的方式来增加管线系统损失,减少工作流量。但是阀门的开度普通不可以小于百分之五十,否则将会呈现泵过大的状况。其次,尽量防止进口节流比出口节流扬程少的状况发作,由于这种状况极有可能惹起保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抽空,会随时损坏机泵的轴承。因而,我们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应用对串联运转的第二台机泵的进口,吸入压力较大的裕量。这样不只可以防止多级泵由于轴力的忽然改动而惹起的零部件的损坏,更可以俭省能源,发挥机泵的最大效益。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够经过旁路调理,即在机泵的出口管线旁设立另外一条管线,使局部液体返回泵的进口或者吸液罐。这样就能够保证实践泵送量比需求量大,不至于呈现由于低于最小流量而产生的液体过热、气蚀和震动。除了上述的几个根本办法以外,我们还能够经过依据流量或者扬程超越需求量的3%——5%时,切割叶轮外径,降低其流量。但是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叶轮切割时分,一定要留意叶轮能否是原型叶轮,假如之前由于某种缘由,曾经对叶轮停止了切割,那么再次停止切割时一定要留意切割量的控制状况。防止叶轮外径和导叶内经间隙过大的状况发作;多级泵不能在进口处撤除叶轮,否则会呈现由于阻力增加而招致的气蚀现象。因而在多级泵的流量或者压力调理较大的状况发作时,能够在扫除端减少叶轮的数量并加定距套,保证机泵的正常运转。 2.2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泵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过应用变频调速节能技术,我们能够更好的控制风机、泵类的负载量,进而到达节能减排的目的,换句话来讲,变频调速节能技术曾经成为各个行业开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因而,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等多个范畴得到了最普遍的应用。 1)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沈兴线输油泵中的应用。 以100AYGⅡ67×10D多级离心泵为例,该设备是将原油输送至加热炉后外输沿线下站,是保障沈兴线正常运行的重要设备。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经过采用控制出口阀门的办法停止控制,即应用差压变送器检测系统的流量信号送至PID调理器,并经过PID调理器来控制电源频率和输出控制信号,从而保持机泵流量的稳定。经过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泵中的应用,我们不只处理了源系统中节流量较大、糜费大量电能、控制度低、电机噪声较大的问题,而且由于变频技术的改造,机泵投入运转之后,操作工艺控制的愈加平稳,变频器的调理水平愈加精准,不只使系统控制的精准度到达了优化规范,而且节约了渣油进料泵的电源能量。 2)积极理论输油泵的多段调速变频技术。 在平常的消费环节中,输油泵是输油平稳的重要组成局部,输油泵普通都是昼夜连续作业,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输油系统的耗电量普通会比较大,因而,积极讨论输油泵的多段调速变频技术是进步管线连续运转效率,完成自动化的重要保证。例如,某公司在安装检修时间,针对3台输油泵停止了变频优化节能改造。在经过调速变频技术之后,工艺控制程度逐渐平稳,系统控制精准度也大幅度进步,不只减少了以前机泵控制系统的有关滞后现象,更使得机泵的运转压力日趋平稳,工艺运转指标也得到了优化。 作者:王楚媛 单位:中油辽河油田公司质量节能管理部 石油化工节能论文:石油化工企业绿色节能技术论文 一、绿色环保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应用 1.化学反应的绿色化 化学反应的绿色化是指在相关的制备和反应过程中做到“零排放”。而传统意义上的“零排放”是指反应物经过催化作用以及一系列的反应完全转化成为所需的物质,从而实现百分之百的转化率。其实这样一种概念是十分难达到的,尽管已经有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手段达到了近乎“零排放”的标准和要求,但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化率为百分之百还是存在着困难的。近些年来随着相关学者的研究不断深入,许多新的技术也应运而生,将传统意义上的“零排放”转变了概念,意为在尽量满足较高的转化率的情况下,将得到的副产物也直接经过下一反应步骤并转化成为环境友好的物质进行排出或是进一步加以利用。这种新型的转化思想也将原本无用或是对环境存在着威胁和污染的物质“变废为宝”,让副产物成为能够被人们所利用的原料物质。这类技术的研发不仅仅是改善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还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能源,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绿色环保、节约能源的技术手段。 2.产品的绿色化 之所以要强调化工产品的绿色化,是因为石油化工类的产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实在是太普遍了,不得不承认的是石油化工类的产品的的确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给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和优越,但相对于这些有利之处来说,其对于我们生活环境的污染也是不容小觑的。比如,我们生活中最普遍的洗涤用品,过去我们常用的洗衣粉中都是含磷的,而这些含磷的洗衣粉在溶于水之后随着生活污水一同被排到江河湖海中,造成了赤潮,给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因此,近些年来人们逐渐对此问题开始重视起来,研发了不含磷的洗涤剂,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还有许多常见的石油化工类污染就每天在我们身边发生,比如汽车使用的汽油以及柴油。由于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汽油和柴油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我国对于汽车能源的开发上也格外关注,低硫低碳、环境友好的配方和技术逐步成熟起来;另外,我国还在不断开发太阳能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等等,另外,对于交通工具的能源上,我们国家还大力推崇使用电能的汽车。 二、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应用 最初,人们为了追求高效率的生产以及最大程度上提升经济效益,不断研发一些节能技术,而近些年来,由于能源枯竭的问题日益严重起来,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和学者们都投身于节能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不仅仅是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更重要的是能够节约能源,实现人类经济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在石油化工行业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节能技术为变频调节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中,耗费能源最大的就是电动机,包括泵类以及风机等等。因此,想实现石油化工企业的节能化应该从根本上减少电动机的耗能。而变频调节技术正是针对于电动机的一种有效的技能技术改革。变频调节技术的根本原理是通过控制方案与实际负荷相互之间的匹配,在控制的过程中实现阀门阻力的降低,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以此来实现对于泵类以及风机的科学化、节能化控制。这种控制技术可以根据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需要,按照生产要求以及计算选型,并且全面参考产品方案的调整以及原料的调整,科学地控制各项指标和参数,降低企业的电能耗费以及设备磨损等等方面的耗费,实现成本上的节约以及能源上的节约,不论对于企业自身长远地发展还是对于能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的。 三、结语 近些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化以及能源枯竭的威胁,人们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绿色节能技术也越来越重视。目前,针对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改善的方法有许多,包括对于原料的绿色化、反应过程的绿色化以及产品的绿色化等等,另外,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能源的节约也有许多先进技术,本文以变频调节技术为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还有更多的发展空间等待着开发和研究。 作者:轩烨 赤俊祥 单位:天津普莱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节能论文:石油化工废水处理节能技术论文 1石油化工废水处理初期的技术方法 1.1浮油隔断技术 石油化工产生的废水成分复杂,在其表面也会有漂浮着许多颗粒性污垢,会产生较多的生物薄膜,这些杂物上面往往携带着很多的浮油,由于浮油的密度相对较小,因而这些杂物就漂浮在水面,将水和空气隔绝,水中需要氧气的生物就无法得以生存,分解能力便大幅度降低,对水的自净作用产生不利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浮油隔断技术便应运而生,在石油化工废水初步处理中,就使污水通过隔油池,将表面漂浮的物质除去,对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一般对于隔油池的选用采用有斜面的隔油池,在斜面上的水流速度快,不会使浮油聚积在一块,浮油处理的效果较为理想,采用此方法可以将废水中的含油量降到10%以内。 1.2悬浮物粘附技术 经过隔油池的废水得到有效的处理,但是在废水中还是含有许许多多的浮化油和浮油,在处理中还需要运用到悬浮物粘附技术,该技术的采用将进一步强化废水中悬浮浮油的处理。详细的操作就是使用分散的、体积小的气泡,来将水中的悬浮物吸附到废水表面,再对悬浮物予以处理,将乳化油等浮油与水进行有效的分离。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采取涡凹这种粘附悬浮物的基础,在新疆以及内蒙古等地运用的较多,此类方法操作非常简便,有显著的粘附效果,其对乳化油、浮油和硫化物均有较强的粘附作用,有助于污水的进一步处理及净化。 1.3吸附技术 吸附技术的原理是运用活性炭等多孔物质将废水中的杂志吸附到表面,以此达到对废水中有害物质的清除目的,但是在处理成本上,活性炭的成本相对比较大,与此同时,对于使用过的活性炭的处理问题,如果没有与之相应的处理往往会引发二次污染,对于此类方法处理过的废水尚且具有较大的硬度,只能够对颗粒性的杂质加以处理。 1.4分离膜状物技术 分离膜状物的技术的使用也是非常广泛的,它的显著优点是可以有效处理废水中的离子以及微生物,还可以实现对工业废水的颜色和味道的处理,因而对废水的处理就变得更加深入了。同时,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此类方法可以采用自动化处理,设备的体积小,缺点就是这种技术性非常高的产品需要企业有大量的资金及人力投入,因此,其实际运用就会由此受到一定的限制。此外,在废水量比较大的企业通常很少采用上述方法,因该技术的处理废水量小,这便在效率上难以避免的存在一系列缺陷及不足。 2现代的石油化工废水处理节能技术措施 2.1絮凝技术 在石油化工废水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就是絮凝技术,就是向石油化工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化学物质,可以使石油化工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物质聚积成体积较大的物质,从而沉淀下来,这样使得废水的净化变得非常容易了,通常使用此方法是和悬浮物粘附技术搭配使用,就有很好的效果,采用多样化的絮凝物质,有针对性的使用。现金使用的絮凝物质是从微生物中提取出来的,这种絮凝物有很好的运用市场,絮凝技术在有害物质的降解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污染也比较少,所以说絮凝技术的使用是石油化工污水处理中既环保有高效的方法。它的缺点就是在微生物提取过程中,操作方法比较复杂,是需要很高的科学技术做支撑的。 2.2氧化技术 氧化技术主要有光催化氧化法、湿式氧化法和臭氧氧化法,对于成分不同的石油化工废水要选择合适的氧化技术,使处理的效果达到最优、最经济、最安全。首先,光催化氧化法是将光辐射和氧气和双氧水等氧化剂有效的结合,使处理污水有更好的效果。在现在的生产中使用的有以太阳光为光源,以TiO2、ZnO等为催化剂,这种方法处理含有21种有机污染物的水,其主要产物是CO2,并不会出现二次污染的问题。现阶段,一种新的方法正处于研究阶段,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二价铁和双氧水做氧化剂,运用紫外光,这样就使双氧水加快了产生氢氧根的速度,提高了氧化效率,这项技术的成熟使用还需要一段时间。其次,湿式氧化法分为催化湿式氧化法和湿式空气氧化法,催化湿式氧化法是将有机物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分解成为CO2、水和氮气的过程,不产生有害的物质,这个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时间短,提高了转化效率。湿式空气氧化法是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液相氧化的过程,这种技术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物,常用于处理有毒有害的、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最后,臭氧氧化法运用也比较广泛,主要是因其处理过程并非会产生污泥和二次污染,但是其受限制的是投资费用相当高,处理的流量小。氧化完成后废水中的有机物被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大部分为氧化中间产物。在工程实际中,常常将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技术结合使用,在深度处理中被经常用到。 2.3多效蒸发废水回用技术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一般生产环氧丙烷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氯化钙,这种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大,而且还会对生产设备产生腐蚀,企业生产中会有很大的损失。目前的处理方法是加入没有被污染的水,再添加化学试剂对废水中的氯化钙进行稀释,根据工程经验,一般废水和新水的比例在1:1.5,处理后的废水含盐量高,不能再次利用。为了提高废水的利用,多效蒸发废水回用技术就产生了,国内大型石化企业建成了这项技术,就是将环氧丙烷废水中的氯化钙进行浓缩,一般达到75%~80%,加工的成品还可以销售,这项技术可以对冷凝水进行回收使用,提高了废水的利用率,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3结语 总之,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污水处理已经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一大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以及企业均纷纷加大了投资力度,旨在最大限度的减轻石油工业废水对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国内的大型企业,近年来已经建成了智能化、高科技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可有效除去废水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进而满足水资源循环使用的要求。所以,提高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不断的创新技术手段,以促进工业废水合理的回收利用,推动社会的有序及和谐发展。 作者:张金莲 单位:天津兴科环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节能论文:化学工程及石油化工节能的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所需消耗掉的能源总量日渐增多,资源紧张现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最为关键的一项问题。尽管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已探明的能源储量十分可观,种类也相对较为丰富,但是鉴于我国人口规模的庞大,人均资源占有量极为稀少。为了应对日渐短缺的能源紧张问题,就开展有关的化学工程与石油化工节能研究便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该文将就化学工程与石油化工节能展开相关的探究工作,并为我国在能源节约方面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化学工程;石油化工;节能 不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石油化工当中,均必须要依赖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当中的提纯与分离技术是生产阶段最为关键的一项技术策略,其对于整体石油化工生产工作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作用。若要想确保能够顺利完成对整体石油化工生产就必须要对质量传递及化学反应要有一定的了解,以及应用到相关的换热设备、流体传送设备,以便能够更好地开展节能工作。据此,下文将就上述原理与设备展开具体分析,以期能够实现对石油化工生产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1节能原理 1.1质量传递与节能 石油化工的分离主要是以精馏方式为主,这同时也是质量传递的关键所在。依据热力学原理可了解到,完全差异化的物流混合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为,有着明显的不可逆性;相反的,若要将混合物分离为各种构成成本完全不同的产品之时,便要耗损掉一部分的外部能量。在蒸馏阶段物质位于不同相间的转移是处在温度与压力均保持恒定的状态下所实施的,相转移阶段的推动力量为化学势,其在应对相变以及化学改变之时作用价值巨大。在精馏处理阶段,蒸汽采用特定压力降通过精馏塔是导致不可逆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次为再沸器与冷凝器各自通过特定温度变化差异加入以及将热量转移,更为关键的一方面原因是气体与液体的两相接触亦或是在发生混合之后由于远远未能够满足于相平衡从而导致精馏阶段的不可逆性明显升高。因而,减小流体流动所出现的压力降,降低在热传导阶段的温差值,降低质量传递使得浓度差,都能够确保精馏阶段的功耗大大降低,促使被耗损的功耗大幅度降低。 1.2化学反应与节能 在化学反应阶段当中也会受到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和化学反应等原理的支配。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平衡性是存在密切相关性的,具体可由反应速率将化学平衡导出,然而却不能反推。因而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相较于反应热力学是更加底层的一项核心基础。热力学纯粹是给出了化学反应的一种可能性,要达到这样一种可能性还需要能够由更高的动力学角度来探讨化学反应速率与有关影响因素。在化学反应阶段,绝大部分状况下均会同时出现热量放出亦或是吸入现象。怎样能够高效化地应用或供应反应热量将是在化学反应阶段实现节能最为关键的一方面内容。针对吸热反应,应当尽可能科学化地进行热量供应。吸热反应温度也应将其最大程度地减小,以便于能够更好地应用过程剩余热量抑或是采取汽轮机抽气予以热量供应,降低对高品质燃料的损耗。针对放热反应现象,便需要尽可能确保对反应热的科学化应用。放热反应温度必须要在允许的范围内达到最大值,以期能够确保所回收到的热量有着较高的品质。化学反应设备是开展化学反应最为关键的部分,在绝大多数的反应阶段当中往往都会同时存在有流体流动、热传导、质量传递等流程,其中每一项流程均会不同程度地产生一定的阻力,且还要耗损一定的能量。因此,对反应装置予以适当的改进,降低阻力,便可实现对能量耗损的有效减小。 2节能设备 2.1换热设备节能 这一设备最终重要的一项功能即为实现对热量的高效化传导,并且在热量传导之时有可能还会因为传热方式仍存有一定的缺陷而造成热量丢失。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便应当就热量传导过程之中的温度差予以适当的优化协调,促使温度能够始终处在较为稳定的状况之下。热量传导还存在有顺流、逆流、交差流以及混合流等多种形式,特别是在逆流阶段所出现的温差变化是最为明显的,在顺流阶段所出现的温度变化是最不显著的。因而,为了尽可能地增强热量传导效应,还应尽可能地选用逆流传热形式,并借此来实现对热量损耗的降低。提高换热设备换热面积,促使其热传导效应能够尽可能增强。革新传导设备结构,并借此来提高单位体积内的传热面积,进而促使换热器工作效率能够尽可能地得以提升。若可选用部分直径相对偏小的传送管道,还可将管道采取密切排列的方式,采用形状适当的翅片管来提高热传导面积,增强热传导效率。要想提升热传导能量最有效的方式途径即为增强热传导系数,这同时也是在热传导设备节能研究领域最为关键的一项内容。而对于热传导效率的提升就必须要新增一部分的冷热流体以及和管壁间的换热系数,尤其是针对换热性能相对不足的那一部分,可将其管道壁垒的表面设置为粗糙结构,以期能够实现对底层流体热传导效率的影响。此外,还可在管道内新增部分插件,引导其转动同时生成一部分的热量。 2.2流体传送设备节能 2.2.1泵节能 在流体流动或者是在传输阶段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和传输管道内壁产生撞击摩擦,从而便会造成部分能量转换成了热能,致使能源耗损量大大提高。依据能量守恒定律来就流动情况展开分析,需针对流体的流动速度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从而尽可能地降低管道当中的额外阀门零件,若有需要还可适当新增一些减阻剂来减小流体耗损能量。另外,还可选用更高质量同时效率也更高的泵,来促使流体当中所通过的零部件其表面能够更加光滑,降低摩擦系数并最终实现对流体能量耗损的全面降低。 2.2.2压缩机节能 在生产石油化工之时,除过离心式压缩机外常常还会应用到复式压缩设备,尽管此两种压缩设备在原理以及节能的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然而其在实施压缩之时,均可促使有效能受损。导致这一问题现象出现的关键因素是由于采取了非等温压缩处理方式。因此,若要确保压缩设备能够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便需要对压缩设备的结构予以调整,促使其转变为多级别压缩,在传输下级过程内逐渐冷却,从而也便能够最大程度地促使压缩设备接近于等温压缩,可较为高效的降低能量损失,极大地降低额外的能量浪费。 2.2.3离心式压缩机节能 这一种类型的设备在运行过程当中出现能量损失的环节主要为流动、冲击、轮阻等环节。若要促使这一设备能够达到更为优异的节能效果,便需转变其操作方式及设计方案。具体包括:利用对吸入过程压力的提升,来减小在吸入过程内所出现的热能,降低叶轮阻力,转变叶轮及叶片角度,以促使其能量耗损可得以显著减小。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当今世界能源危机问题的日渐严重,资源短缺问题不断凸显,节能技术的重要性也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节能技术有着多种形式与类型,每一种节能技术也都有着其最为显著的优势特点,科学应用好有关的节能技术,尽最大努力减小能源耗损将是未来在能源应用领域最为重要的一项研究内容。石油化工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其完全枯竭只是时间长短问题,对此就必须要在这一方面大力加强有关的研究工作,由每一个环节来降低浪费,以期最终能够实现对经济成本的节约。 作者:孙英河 单位:德宝路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节能论文:石油化工加热炉群的余热回收节能技术创新 目前,炼化装置不断大型化,集群化,为节省占地,减小投资,加热炉常集中布置,采用联合余热回收系统回收烟气余热,这样做虽节省了空间,降低了投资,但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以免影响各炉的正常工作。某炼化公司芳烃厂二甲苯车间8500单元有二甲苯塔再沸炉(8501A/B)设计介质热负荷76.4MW,设计热效率90%;择形歧化加热炉(5501)设计介质热负荷5.02MW,设计热效率61%;、甲苯塔再沸炉(5502)设计介质热负荷30.5MW,设计热效率80%;进料加热炉(7501A/B)实际热负荷在5.5~16.5MW之间,设计热效率不会高于90%。炉群采用一套联合余热回收系统并采用纯热管空气预热器,实际排烟温度 150℃。 1加热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8501A/B加热炉对流段排管不足 8501A/B加热炉对流段介质入口温度280~300℃,烟气出口温度约460℃,介质和烟气温差在160~180℃;对新设计的加热炉,碳钢管材的炉管和介质换热温差一般控制在30~50℃是比较经济合理的。目前8501A/B炉的换热温差明显偏大。同时对流出口烟气温度过高,也给后续的余热回收系统操作带来困难。 1.2加热炉出口烟道进炉顶水平联合烟道布置不合理 加热炉出口烟道进炉顶水平联合烟道布置不合理,在保证加热炉燃烧器正常燃烧的前提下,造成加热炉操作过程中辐射顶负压和炉膛烟气氧含量难以控制,并且其中一台加热炉的操作波动会引起其他加热炉炉膛压力的波动。炉顶压力低,炉体看火门、防爆门、长明灯、看火孔、弯头箱等处漏风量大,漏进炉内的空气不参与燃烧,相当于将空气加热到排烟温度排放,直接造成加热炉热效率下降;漏风还导致实际烟气量比理论烟气量大,影响余热回收系统预热器的操作。 炉顶压力高,设计负压操作的加热炉可能形成炉内正压,给加热炉的操作带来安全隐患。炉膛烟气氧含量过高,说明未参与燃料燃烧的空气量多,造成加热炉实际操作热效率下降。炉膛烟气氧含量过低,无法保证燃料的完全燃烧,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使加热炉操作时燃料消耗增加,致使加热炉热效率降低。 1.3加热炉余热回收系统预热器① 空气预热器直接使用热管预热器不合适。目前8501炉群混合烟气温度在375~400℃之间,根据我公司的经验及综合多个炼厂实际操作经验教训,热烟气温度高于300℃不适合直接使用热管空气预热器。8500#炉群混合烟气375~400℃这么高的烟气温度很容易造成预热器的热管失效,而一旦热管开始失效将形成恶性循环:烟气温度高热管失效加热炉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增加烟气进预热器温度升高热管失效。②热管预热器热管采用立式不合理。热管烟气侧结构有环形翅片,立式布置的热管其翅片是水平的,不利于烟气中的灰尘靠自重清除,未能合理利用烟气自清灰能力。 1.4加热炉群余热回收系统鼓风机出口风道布置不合理 加热炉群余热回收系统鼓风机出口风道布置不合理,两台鼓风机并联布置,但风机布置不对称,且风机空气出口流形不合理,两台风机同时操作时调节困难,空气出口压力不稳定。 2数据整理分析 2.1数据整理 整理出的数据如表1所示。 2.2数据分析 目前进预热器混合烟气温度在375/400℃,这么高的温度如果直接进行余热回收,假如环境温度按20℃计算,烟气和空气间换热温差40℃,则换热后空气温度不能超过335~360℃计算,空气温升在315~340℃之间,漏风量按15%反算烟气温降:Δt=238-258℃,排烟温度最低不能低于135~145℃,这还没有考虑空气内漏、烟气内循环的影响。 如果考虑空气内漏和烟气内循环影响因素,实际排烟温度不会低于150℃。而空气内漏和烟气内循环是不可避免的。炉群的实际热效率 86%。芳烃厂燃料非常干净,燃料硫含量小于5PPm,具备进一步降低排烟温度的条件;加热炉改造工程必须考虑改造后装置操作的适应性,并且冬季和夏季环境温度相差40℃以上,必须设置一定的调节手段,控制排烟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根据核算结果,最大操作负荷和原设计负荷基本吻合,本装置改造以原设计负荷为准比较合适;要想进一步提高热效率,必须增加主要介质吸热量;我公司控制钢水热管预热器的使用范围是:烟气温度280~180℃,特殊工况下最高使用温度不超过300℃,中温热管或高温热管,根据我们了解的目前国内实际使用情况,不推荐使用。 3改造目标 解决BA8501A/B加热炉对流段取热不足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加热炉热效率创造条件;解决加热炉余热回收系统操作寿命短,长周期操作效率低下问题,提高加热炉长周期实际操作热效率,减少燃料消耗;解决加热炉余热回收系统鼓风机操作不稳定问题。 4改造方案 4.18501A/B对流段增加介质排管 由于8501A/B炉对流出口烟气温度偏高,致使炉群混和后烟气温度在375℃以上,给后续的空气预热器设计带来困难。采用扰流子预热器取热,一程扰流子不够,两程设计困难。因此只能加高对流段,根据需要增加合理的主介质对流排管。根据8501A/B加热炉的结构,在不改变原结构的前提下,在对流顶新增加一段对流段,用来加热主介质。由于主介质为液相,排管内外气—液的换热系数比空气预热器气—气换热系数大,换热效果也更加经济。并且用较高温位的烟气直接加热主介质不会降低烟气品味,加热炉的操作运行更加合理,并且真正的减少燃料消耗。初步估算增加一段对流段后,出对流烟气温度能降低到360℃以下,炉群混和烟气温度在334℃左右。完全可以采用一程扰流子保护段回收烟气余热并对热管预热器进行保护。确保加热炉及配套的余热回收系统长周期高效率操作。 4.2加热炉出口烟道 加热炉出口烟道进炉顶水平联合烟道布置不合理。现有烟道情况使得远离水平烟道烟气出口的加热炉排烟烟气可能对靠近水平烟道烟气出口位置的加热炉排烟形成封堵。造成靠近烟囱位置的加热炉排烟不畅,炉膛压力波动,炉膛压力及烟气氧含量调整不便,无法将加热炉内辐射顶负压及烟气氧含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甚至造成火嘴熄火的危险。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加热炉排烟进入水平烟道的角度由垂直进入修改为顺烟气流向倾斜30°~45°汇入,使烟气流动顺畅。 4.3余热回收部分 ①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利用原热管预热器框架,在热管预热器前部增加高温保护段。因烟气进入预热器温度偏高,而现有缺少高温保护的热管预热器,预期寿命在3~6个月。之后换热效果开始急剧恶化,不能保证加热炉的长周期高效率操作。所以必须在现有热管预热器前部增加高温保护段。 ②调整热烟道。调整热烟道下行角度,使烟气流动合理,降低烟道中的烟气流动阻力损失。利用原热烟道做支撑,改变热烟气出口流向,使热烟气从上面直接进入新增的预热器高温保护段。 ③调整5501热烟道。原加热炉5501烟气汇入5502对流段,炉5501缺乏调整手段,无法调整炉顶负压,建议增加烟道调节挡板,方便炉5501的操作。 ④调整鼓风机出口风道。现场鼓风机出口风道布置不合理,改造后保持鼓风机位置不动,根据需要调整鼓风机出口风道,空气直接向上流动进入热管空气预热器,使空气流动更加顺畅,解决目前操作中鼓风机存在的问题。 ⑤鼓风机控制方案调整两台鼓风机单独操作都能满足加热炉燃烧供风要求,但如果采用一开一备,实际过程操作中运行鼓风机发生故障时,临时启动另外一台鼓风机在时间上来说是来不及的。建议采用两台鼓风机同时供风,每台鼓风机供风50%的运行模式。这样其中一台鼓风机发生故障时才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另外一台鼓风机满负荷运行。 ⑥现场旁通风道偏大,重新设计旁通风道,使之结构更合理,操作调节方便。如果旁通风道过大,相关的密封调节挡板及其执行机构也大,不仅占地,而且挡板密封调节不便,容易泄漏。空气泄漏后不经过预热器直接进入主风道。使实际经过预热器的空气量偏小,影响空气预热器换热效果。 ⑦调整预热器冷烟出口烟道。目前预热器冷烟出口烟道结构复杂,烟气流动过程中弯多弯陡弯急,烟气流动阻力大。克服阻力就需要消耗电力,造成加热炉的实际操作能耗加大。根据现场实际,增加预热器高温保护段后,适当调整冷烟道结构,使之达到节能降耗目的。 5改造效果 目前,该系统已按此方案进行了改造投用一年多,改造后炉群热效率一直保持在91%以上。且各炉的各项指标均在合理范围之内,操作也更加简单平稳。改造带来的经济效益,正常工况下燃料消耗减少467Nm3/h,按每年开工8000h计算,节约燃料气4170t/a。按燃料气3000元/t计算,每年燃料节约费用约1251万元。改造总投资工程费用800万元,8个月即回收了全部投资。 石油化工节能论文:化学工程与石油化工节能 1压缩机的节能 将气体从低压压缩到所需要的高压需要压缩机,常见的“乙烯三机”(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和乙烯压缩机)就属于大型离心式压缩机,是乙烯装置的耗能大户。除了离心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也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尽管离心式压缩机和往复式压缩机因工作原理不同节能方式存在差异,但从有效能分析的观点看,压缩过程的有效能损失主要是非等温压缩的不可逆性引起的。因此,压缩机节能的关键是改变压缩机的结构,采用多级压缩,级间冷却,使整个压缩过程向等温压缩过程趋近,减少有效能损失。例如,乙烯裂解气压缩机通常设计成四段或五段。离心式压缩机的能量损失方式有流动损失、冲击损失、轮阻损失和漏气损失等,对离心式压缩机的操作与设计改进是增产节能的主要措施之一。例如:提高吸入压力,降低吸入温度,增加流量,提高转速;增加叶轮扩压器的通流宽度,降低叶轮轮阻损失,改变叶轮叶片和扩压器叶片的几何安装角度等。对于往复式压缩机,通过减小压缩过程的不可逆性实现节能的主要方法有:合理的选择压缩比,增加压缩机段数,提高吸入压力,降低出口压力,降低压缩机入口气体的温度,减小段间阻力降,尽量取消压缩机前后不必要的阀件和弯头等。 2热量传递与节能 热量传递过程可以分为导热传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三种基本方式,它们有各自不同的传热规律,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传热通常是几种传热方式的组合。强化传热的目的就是力求使换热器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积传递的热量尽可能的多。从传热基本方程Q=KFΔT可以看出,增大传热量Q可以通过增大传热温差ΔT、扩大传热面积F和提高传热系数K三种途径来实现。(1)优化平均传热温差。在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的流动方式有四种,即顺流、逆流、交叉流、混合流。在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相同时,逆流的平均传热温差ΔT最大,顺流时ΔT最小,因此,为增加传热量应尽可能采用逆流或接近于逆流的传热方式。增加冷热流体的平均传热温差T虽然可以强化传热,但同时也增加了传热过程的不可逆性,增加了传热过程的损失,因此,通过权衡,优化冷热流体的平均传热温差T是节能必须进行的工作。(2)扩大换热面积。增大传热面积以强化传热,并不是简单地通过增大设备体积来扩大传热面积,而是通过传热面结构的改进来增大单位体积内的传热面,从而使得换热器高效而紧凑。如采用小直径的管子,并实行密集布管,采用各种形状的翅片管来增加传热面积。一些新型的紧凑式换热器,如板式换热器和板翅式换热器,同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单位体积内可布置的换热面积要大得多。对于高温、高压工况一般都采用简单的扩展表面,如普通翅片管、销钉管、鳍片管,虽然它们扩展的程度不如板式结构高,但效果仍然是显著的。(3)提高传热系数K。提高传热系数是增加传热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强化传热研究工作的重点内容。提高传热系数的方法重点是提高冷热流体与管壁之间的换热系数。尤其要提高管子两侧中换热较差一侧的换热系数,以取得较好的强化传热效果。强化对流传热的措施有[7]:表面粗糙化,提高壁面的表面粗糙度以影响湍流粘性底层的传热;表面加扰动单元,如表面为引发涡流而引入的小翅;管道中加入插件以引发转动;用水射流冷却热表面等。上述各独立措施通常可以组合使用,以取得更好的强化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强化传热的所有措施总要以较高的压力损失和驱动功率为代价。因此,把传热和驱动功率统一到过程的不可逆性上来评价强化传热过程的效果,才能使各种技术具有可比性。 3质量传递与节能 精馏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分离过程,也一个重要的质量传递过程。根据热力学基本原理可知,不同物流的混合是自发的不可逆过程;反之,要把混合物分离成不同组成的产品时,必须消耗某些形式的外界功或热能。精馏过程中物质在不同相间的转移是在恒温和恒压下进行的,相转移过程的推动力是化学势,化学势在处理相变和化学变化时具有重要意义。精馏过程中,蒸汽以一定压力降通过精馏塔是产生不可逆因素的原因之一。其次是再沸器和冷凝器分别以一定的温差加入和移走热量,更重要的原因是气液两相相互接触或混合时因未达到相平衡而使精馏过程的不可逆程度增大。因此,降低流体流动所产生的压力降,减小传热过程中的温度差,减小传质过程中的浓度差即化学势差,均能使精馏过程中的功耗降低。使损失的减少。精馏塔通常可以采用以下节能措施:(1)在精馏塔的操作方面,应尽可能减小回流比,预热进料,减小再沸器的负荷;应充分利用塔釜液余热,减小再沸器与冷凝器的温差,并通过防垢除垢减小传热热阻等。(2)在精馏塔的结构方面,应尽量采用新型塔盘或新型填料以减少塔的压降。在石油化工生产中,过去板式塔多为泡罩塔,填料塔多用拉西环、鲍尔环。随着塔设备技术的发展,老式的塔板和填料逐渐被淘汰。浮阀、筛板、旋流塔板、波纹穿流塔板被采用。在填料上则选用较先进的阶梯环、扁环、矩鞍形金属环和孔板波纹、格栅等新型填料,为提高产量、减少能耗、安全生产和稳定操作创造了条件。此外,采用设置中间冷凝器和中间再沸器的方法减少塔的有效能损失,这样可以降低塔的操作费用,但却增加了塔的设备折旧费用。 4化学反应与节能 化学反应过程同时受动量传递过程、热量传递过程、质量传递过程以及化学反应的规律支配。化学反应的平衡问题和速率问题是互相关联的,可以从反应速率导出化学平衡,但却不能从化学平衡导出反应速率,因此化学反应动力学比化学反应热力学更为基础。热力学仅是给出了化学反应的可能性,要实现这种可能性还必须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化学反应进行时,大多数情况下都伴有热量的吸入或放出。如何有效地供给或利用反应热是化学反应过程节能的重要方面。对于吸热反应,应合理供热。吸热反应的温度应尽可能低,以便采用过程余热或汽轮机抽汽供热,节省高品质的燃料。对于放热反应,应合理利用反应热。放热反应的温度应尽可能高,以回收较高的品质的热量。例如,利用乙烯装置裂解气急冷锅炉产生的8~14MPa的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可使每吨乙烯消耗的电力由2000~3000kW/h降到50~l00kW/h,大大提高了乙烯装置的经济性。不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均应尽量减少惰性稀释组分。因为对吸热反应,惰性组分要多吸收外加热量;而对放热反应,要多消耗反应热。化学反应器是进行化学反应的重要设备。绝大多数反应过程都伴随有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等过程,每种过程都有阻力,都需要消耗能量。所以,改进反应装置,减少阻力,就可降低能耗。 反应设备的选型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1)反应器内要有良好的传质和传热条件;(2)建立合适的浓度、温度分布体系;(3)对于强放热或吸热反应要保证足够的传热速度和可靠的热稳定性;(4)根据操作温度、压力和介质的耐腐蚀性能,要求设备具有材料稳定、型式好、结构可靠、机械强度高、耐腐蚀能力强等特点。例如,凯洛格(Kellogg)公司为减少合成氨催化剂床层压力降、提高单程转化率以及简化设备结构,开发了激冷型卧式反应器。催化剂呈水平板状,反应气体垂直通过催剂床层,反应器压力损失明显下降。文献较为全面、系统地讨论了各种化学反应器,特别是新型化学反应器在节能降耗中的作用。催化剂的选取则是另一个决定物耗和能耗水平的关键因素。由阿勒尼乌斯(Arrhenius)方程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成正比,与反应活化能成反比,与指前因子,即碰撞因子成正比。所以,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至关重要。例如,意大利蒙特爱迪生公司与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公司共同开发的丙烯聚合反应高效催化剂,与以前采用的齐格勒(Ziegler)型催化剂相比,生产强度提高了7~10倍,并省掉了脱灰工序,原料、蒸汽、电力等消耗均显著下降。 5结语 本文重点讨论了传递过程原理以及化学反应工程与石油化工节能的关系。特别是从减小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和化学反应过程的不可逆性,减小过程的有用功损失,减小过程的有效能损失出发,探讨了反应设备、分离设备、换热设备和流体输送设备的节能途径和改进设备设计的方法。根据化学工程的基本理论所获得的节能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节能效果也各不相同,但最终的评价则取决于经济效益。多数情况下,采用节能技术均会减少操作费用,但设备费用可能会增加,所以最大限度节能不一定是最经济的。此外,节能措施还往往使操作变得复杂,要求较高的控制水平,这是在应用节能技术时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必须综合权衡,优选最佳方案。 作者:刘维康魏寿彭郭彦杨树林单位: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北京化工大学 石油化工节能论文: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分析 摘要:石油化工泵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型号统一等基本需求,很多机泵基本效能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使石油化工泵在电能、功效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浪费。为此,本文针对石油化工泵的具体运用进行浅述,同时对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进行论述。 关键词: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原因分析 1目前我国石油资源状况和石油化工泵节能的原因分析 石油作为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亦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能量资源。机泵作为石油化工领域中重要基础设备,其节能技术水平的高低将对我国石油化工等能源的进一步开发及成本结算的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此,应增加对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的深入探究。 2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 输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分析如下。为能够更好地适应操作弹性准求、真正实现节能减排、维护数据质量的良好局面,则需不断地加大对能源数据的统计分析力度,严格遵循相关技术指标中的具体规定,积极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及上报工作,不断增强技术指标统计工作的指导性作用,以便于对具体的耗能原因作出系统性的浅析,同时对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结构原理进行研究,真正的达到节能减排、促使节能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出口节流、进口节流、旁路调节是输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的关键所在,同时需要根据实际状况,对于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实施是否需切割叶轮外径,以尽可能地缩减叶轮的实际数量,并且需对叶轮的大小进行更换处理。第一,因运用输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与调节要求过大的机泵不吻合,尤其是具备化工泵扬程性能曲线的机泵,为此,出口节流是机泵中最为多见的一种调节方式。通过将出口阀关小的方法来增加管线系统损失,将工作流量缩减到最小的程度。但是,阀门的开度通常不可低于50%,否则便会有泵过大的现象发生。第二,尽可能地避免进口节流比出口节流扬程少的状况出现。由于此现象很有可能会引起输送泵过剩扬程控制技术会随时对机泵的轴承造成损坏。为此,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选择的方法是利用对串联运行的第二台机泵的进口,吸入大压力的裕量,如此不但可避免多级泵由于轴力的突然改变造成的零部件损坏,更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第三,我们通过旁路调节,在机泵的出口管线旁设置另一条管线,使得一部分液体返回泵的进口,以此便能够真正地保障泵送量的实际需求量,以免由于流量过小引起液体温度过高、震动等情况的发生。除此之外,我们可按照实际流量或扬程超出需求量的3%~5%的情况下,切割叶轮外径,可促使实际流量得到明显的减少。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叶轮切割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叶轮是否属于原型叶轮,若前期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对叶轮进行了切割,那么再次切割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时刻注意切割量的有效性掌握,防止叶轮外径与导叶内经之间出现间隙过大的现象。多级泵不可在进口的位置进行叶轮的拆除,以免出现因阻力的增多而造成有气蚀现象的发生。为此,在多级泵流量、压力调节过大状况出现的时候,可在排除断缩减叶轮的使用数量,与此同时增加定距套,从而确保机泵在正常的状态下顺利运行。 3化工泵中变频调速节能技术的运用 伴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得到了广泛性的运用,我们能够实现对风机、泵类负载量的科学合理性掌控,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最终目的。变频调度节能技术现已成为节能的有效措施。 3.1变频调速技术基本原理 (1)变频调速基本原理。变频设备是通过对电机定子供电频率的大小来实现改变转动速度的,从而促使电压与频率的比例产生相应的变化,即:工频电源精整流器变化成恒定的直流电压,同时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源。(2)变频调速节电基本原理。变频调速节能是从阀门调节的角度进行分析的,采用变频调速设备的基础上,开启全部的阀门,通过改变电机电源频率的方式更改电机运转的速率。通过流体力学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转速n与流量Q的一次方成正比的关系;转速n与风压H的平方成正比例的关系;转速n与功率P的立方成正比。在具体流量Q转换成特定流量50%的状况下,电频调速运用过程中电机功率损耗可达到0.125P;而利用阀门对流量进行掌控其电机损耗功率可达0.7P。(3)控制方式的选择。①单回路控制。单回路控制形式转变成变频调速掌控,这种方式是非常简洁的,是对控制系统调节设备输送信号进行科学掌控的方式,通过由最初的送往控制转化为送往变频设备的控制。但是,传统固有的控制阀、副线阀、后手阀一定要全部打开,这样才能够通过对电机转速的科学有效掌控实现合理控制泵流量的目的。②双回路控制。通常,双回路控制为主控制回路的一种方式,目的是为了能够促使所需流量达到有效控制。而另一种回路控制为副回路控制,发挥着对机泵分流与保护的有效作用。在这一基本现状下,能够将主回路以单回路控制的方式来作出相关的设计,同时将前后手阀、控制阀全部关闭。(4)变频调速器的显著优势。①质量轻、小体积、操作方便,能够根据具体需求对其进行有效性的掌控。②将变频设备的输入端口和电源连接在一起,电机进线与输出端口连接在一起。③电机可促使速度得到明显地降低,实现在线启动,启动过程中电流是非常低的,通常是额定电流的1.7倍,这种情况下给整个电网设备会造成巨大的冲击。④变频调速器具有过电压、瞬间停电、过电流、短路等多种保护功能。⑤随着泵出口位置压力的逐渐降低,下游操作压力会发生缩减的现象,这种情况下需把所有的调节阀全部开启。在没有任何磨损现象发生的情况下,设备的维护工作会得到不断地减少。 3.2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化工泵中的运用 (1)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在化肥装置渣油进料泵中投入使用。此设备是把减压渣油原料输送至整个汽化炉内,是氨装置合成的主要设备。此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采用控制出口阀门的方式来进行掌控的。利用的是差压变送器检测系统的流量信号输送到PID调节器中,同时通过PID调节器对出口调节阀的开度与输出控制信号进行系统性的掌控,从而确保机泵流量处于稳定的一种状态。石油化工泵当中变频调度节能技术的有效运用,不但成功解决了源系统中巨大流量、电能浪费及控制度过低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可通过对变频技术的科学合理性改造、机泵投入正常运作,其操作工艺控制逐渐趋于稳定化的运行状态,变频器的调节程度变得更加准确,不但促使系统控制精准系数不断地增高,同时节省了渣油进料泵的电源能量。(2)积极实践渣浆泵的多段调速变频技术。日常生产过程当中,尾矿泵是确保生产安全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尾矿泵属于流水连续性作业,实际生产作业当中,尾矿系统的电能损耗量通常是非常大的。为此,积极实践渣浆泵的多段调速变频技术可促使尾矿泵的整体运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明显提高,确保自动化的顺利实现。 4我国石油化工业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我国石油化工业节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将更好地推动石化工业的不断进步,并在极大限度上促使我国跻身于世界先进石油化工国家领先水平。2009年末,我国原油加工能力第一次高出400Mt/a,排名于世界领先地位。乙烯生产能力达到10.25Mt/a,稳居世界第二的水平。需要指出的是,石油化工业为一种高损耗的传统行业,其中,能源损耗数量远超过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在石油化工节能技术方面的持续性投入,对聚丙烯、乙烯裂解炉等成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有效地推动性作用。在许多企业中,石油化工节能技术获得了大范围的运用,其中包含:创建能量平衡方法、有效能平衡等方式对原料的路线进行合理性的更改,从而将能源利用率得到显著性的提高。随着变频电机、热点联产、向热联合装置等先进节能降耗技术的投入使用,进一步促使我国的石油化工节能降耗水准得到了明显地提高。(1)工艺技术的改进。可采用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催化剂等,对现有化工泵设备进行进一步的改良。(2)低温能源回收利用技术。其中涵盖有热泵技术、使用低温热作为热源的吸收制冷技术、低温热发电技术等。(3)热电联产技术。(4)气代油、焦代油技术。主要是将燃料油换成水煤浆,对目前的燃油锅炉系统进行科学地改造,从而逐渐将重油、轻油全部取代。 5结语 在现代化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油气资源逐渐紧张,我国石油化工企业需进一步加快节能技术研发步伐,逐渐降低能源损耗量。 作者:何立根 单位:鄂尔多斯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石油化工节能论文: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探讨 摘要:泵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通过实现对于石油化工泵设备的节能设计,可以有效降低整个石油化工生产的成本。本文就将在研究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的基本特点、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寻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以利有效控制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成本,提升石油化工生产效益。 关键词: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优化方式 随着各种新型石油化工泵的出现,其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近几年来,随着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完善,给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新型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在改善石油化工泵使用性能的基础上,控制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成本,进而保证了石油化工泵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整体使用效果。基于此,本文将对石油化工泵的节能技术进探索研究工作。 1引进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的意义 石油化工泵在石油化工生产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引进相应的节能技术,不仅可以保证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还可以在优化石油化工泵的运行参数的基础上,有效的降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能耗,降低石油化工生产成本。具体的来说,在石油化工泵的应用过程中,通过添加灵敏的传感器部件,可以高效进行对石油化工泵的参数控制。与此同时,基于传感器技术的具体运行原理,可以智能、高效的进行对石油化工泵的开度调节,并经过信息处理元件,及时有效的获取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运行信息,进而保证整个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智能高效完成。通过引进高科技的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可以帮助石油化工泵更加精确的进行石油化工工艺参数控制,并对石油化工运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工艺参数进行智能化控制,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高效率、高精确度完成。与此同时,由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都处于高温、高压的工作状态,对于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具体的来说,石油化工泵都处于复杂的化工工艺条件之下,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很容易导致石油化工泵出现偏差问题,进而导致石油化工泵的正常功用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就需要对现有的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进行更新设计,让石油化工泵所使用的材料、引用的智能控制设备能够满足石油化工工作环境,并设定智能化的运行参数,保证石油化工泵的稳定、高效运行。 2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概述 在进行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研究过程中,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引进专门的化工泵保护材料、智能化的传感器控制体系。具体的来说,专门的化工泵保护材料部分,主要指的是对石油化工生产的工艺条件参数进行调查,并从特种材料、零部件表层设计进行节能优化设计,防止可能出现的石油化工泵泄漏情况,保证整个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在另一个角度,石油化工泵的智能化控制元件的设计,是从收集到的石油化工泵的工艺条件信息入手,智能化的控制石油化工泵的开度,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石油化工泵上的传感器部位进行化工生产条件的感应,并从DCS系统上的智能化反馈石油化工泵的具体状态,进而控制石油化工泵的开度,完成对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控制。与此同时,经过一定的石油化工泵内部的传感器进行有效控制,利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分析石油化工泵的工作运行状态,进而快速的进行对石油化工泵的状态调节,满足当前工艺条件下的工作需要,保证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高效完成。 3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措施探析 首先,在进行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措施研究过程中,使用对现有的石油化工泵传感器部分进行优化设计,并为之所配套的DCS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快速有效的对石油化工泵的运行参数的进行获取,然后对石油化工泵的具体参数进行分析,拿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技术措施,保证整个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高效完成。第二,要充分考虑石油化工生产工艺条件的复杂性,并对石油化工泵的损耗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在石油化工泵的轴承部分、石油化工泵的外部密封部分进行重点的保护设计,保证石油化工泵的正常运行。第三,在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应用规划过程中,还要充分的考虑到对石油化工泵在石油化工生产应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在上文中,已经介绍到石油化工泵的工作条件,因此,就需要结合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石油化工泵的保养维护,保证石油化工泵的生产效率,进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石油化工生产运行的过程中,离不开对先进的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的追求。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定期分析石油化工泵的生产工艺条件,并注重到对先进智能控制的引进,以此为基础综合性的进行后续的石油化工泵节能技术研究。 作者:林长健 单位:抚顺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石油化工节能论文:浅议石油化工生产中节能管理 与欧美等石油化工行业技术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总能源利用效率低约10-1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效率仅为30%左右。例如:在石油利用效率方面,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升高一千美元需要消耗石油0.26工,约为日本的2.3倍、美国的1倍,印度的0.2倍。同时,在国内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产业体制、资源约束、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节能工作的有效开展。由于我国对于石油化工生产节能工艺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某些先进的节能工艺仅适用于大规模的石油化工企业,对于中小型企业节能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还不够完善,一些节能监管部门也存在职能不到位、力量薄弱等一些现实问题,最终造成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不够绿色、节能,不能够满足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同时,在石油化工企业节能工作的基础管理方面,定额、计量、监测与统计等相对薄弱,在石油化工生产工艺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缺憾,进而造成节能工作不能够从生产源头进行控制,同样不利于全员节能意识的培养。除了上述问题以外,由于石油化工生产对于节能管理不够重视,自身对于生产工艺节能管理的研究不够深入,最终导致石油化工生产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的现象。如没有对化工生产中所产生余热进行有效回收,并未对化工生产废水中的化学品进行综合沉淀并利用、对于催化剂的过度应用等等,均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化工生产中节能管理的措施 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中,余热回收是不容忽视的关键节能技术之一。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余热主要来原于各种化学反应的放热现象,例如:高温生产工艺产生的热物流;乙烯裂解炉出口物料经催化裂化反形成的烧焦烟气;燃气轮机排放的尾气;大型蒸气锅炉、工艺加热炉等排放的烟气等等。在国内现阶段的石油化工生产中,余热多数被直接排放至大气中,不但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而且加剧了区域的环境污染。因此,在石油化工企业生产中,必须加强余热的回收与利用,将余热转化为动能投入到生。事实上,对于石油化工产业节能管理的根本在于对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的研究,其主要体现于生产过程工艺控制,包括催化反应的管理、系统节能的管理、综合利用能源的工艺设计等等。如今,国内的一些研究机构对于石油化工生产工艺优化的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进展,如一些企业通过改变催化剂的形状,减少异相催化反应时固体催化剂对流体的阻力。如国外某公司研制的一种球形的氨合成催化剂,与不规则形状的催化剂相比,流体阻力可减小50%,由此也就降低了流体赢服阻力的动力消耗,从而达到了节能的目的。此外,控制石油化工生产的排放,对工业“三废”进行能源计量、监控,并且对其进行循环吸收并且加以利用,同样能够得到石油化工生产节能的要求。 综上,对于石油化工生产节能的研究对于石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本文仅简单论述了石油化工生产中节能管理的问题,并提出了化工生产中节能管理的措施。笔者认为,就目前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情况来分析,如何优化石油化工生产工艺、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率、深度挖掘石油化工生产的潜在效能才是石油化工生产技能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作者:胡建工作单位:中石油大庆炼化公司聚合物一厂丙烯酰胺一车间 石油化工节能论文:浅析电气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为了适应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必要健全石油化工工程设计体系,该文就电气节能技术展开分析,旨在优化石油化工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电气系统能源消耗状况的分析,实现系统节能模块、照明系统节能模块、电子设备节能模块等的协调,满足现阶段石油化工工程设计的要求,实现企业整体投入资本的控制,确保企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性运作。 关键词:电气节能技术;石油化工;工程设计;电气能耗;电气系统 一、石油化工工程的节能发展趋势 能源是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对电力能源的优化应用,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性运作,电力能源关乎社会的稳定性及国家的安全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能源消耗量不断提升,我国是世界能源生产大国,也是能源消耗大国,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社会大众对能源消耗状况、生态环保状况等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其对能源利用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顺应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趋势,必须健全能源管理体系,进行新型能源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实现化工企业能源消耗模块的控制,实现企业整体能源利用率的优化,避免出现能源浪费问题,培养相关人员的节能管理意识,促进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稳定性发展,实现工程设计整体电气节能效益的增强。 二、电气节能技术概念 为了适应我国现阶段电气节能技术工作的要求,实现电子设备节能模块、照明系统节能模块、电子系统节能模块等的协调是必要的。在石油化工工作中,电气设备扮演着重要的工程应用地位,电力系统的节能工作是我国电气节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也需要实现电子设备环节、照明系统环节等的节能控制。 在电气节能工作中,其需要遵循以下的工作原则,需要满足生产设备的基本功能性,提升生产设备的工作效率,确保其可靠性及稳定性的提升。这需要提升设备的整体生产技术性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能耗水平的降低,提升工程的整体运作效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遵循经济性的原则,进行设备节能及投资回收期的分析,落实好相关的节能技术措施,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的有效结合。 三、电气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策略 1.在电气节能技术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从变压器选型环节、系统功率因素环节、线路功率损耗环节、高次谐波环节等展开分析。变压器是电气系统的常见电气设备,在石化企业日常工作中,一系列的变压器被投入使用,整体来看,这些变压器的电能总量消耗巨大,在变压器的选择过程中,需要根据变压器的负载率进行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负载率处于40%~60%时,可以有效降低变压器的额定负载,从而实现其损耗率的有效控制。在变压器的选择过程中,为了将负载率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必须进行变压器节能方案的应用,进行新型、高效型、节能型变压器的选择,实现企业生产模块能源消耗的有效控制。 2.为了提升企业的运作效益,必须进行系统功率因数的控制。这需要提升系统的功率因数,从而提升能源的整体利用率,通过对这个环节的控制,有利于降低电力成本、生产成本,实现线路电压的降低,实现设备整体利用率的增强,从而确保石油化工企业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在用电设备应用过程中,其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工作的,无论是电动机,还是配电变压器等设备都需要进行交变磁场的建立,从而进行能量的转换及传递,在这个过程中,交变磁场的建立需要电功率即无功功率。在这个过程中,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的比值。 功率因数是对电源输出视在功率利用率的反映,功率因数在0到1之间,当电气系统功率因数趋向1时,电路的无功功率降低,这说明视在功率的利用率不断提升,从而增强系统电能的输送功率,通过对功率因素的提升,实现电路损耗的降低。在功率因数优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方式有人工补偿方式及自然提高方式。通过对电动机选型模块、变压器模块、电动机模块等的优化,可以避免出现电机的空载运行状况,有利于提升设备的功率因数。通过对并联电容器补偿模式、同步电动机补充模式、动态无功功率补偿模式的应用,也有利于提升石油化工工程的系统电能输送率。 3.实践证明,通过对线路功率损耗状况的控制,有利于提升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效益。在这个过程中,凡是电流经过电阻的介质均会产生能量消耗,石油化工体系是一个复杂性的工程,其内部涉及各类种类的线路及设备,通过对线路功率损耗的控制,有利于提升电气节能的整体应用效益,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进行电气线路走向的合理性设计,进行线路长度的减少,进行线路粗细的合理性选择,实现线路损耗模块的优化。 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正弦波会出现一定的畸变状况,畸变程度越大,其具备越大的高次谐波能量,基波的分量也就越小。电网电压模块、电流基波模块等是电动机正常运行的基础,系统中的电压、高次谐波电流会导致额外无功损耗的增大,由于大量过电流、过电压等的产生,不利于提升系统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为了进行电网高次谐波问题的解决,必须进行无源滤波技术的应用,该系统由滤波器、电力电子设备、电子控制设备等构成通过对系统工作模块的探测,进行畸变波形的抵消,实现标准性正弦波的输出。 4.为了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进行系统供电率的提升是必要的,从而实现电压节能的稳定,进行电压运作模式的优化,避免出现电压不稳定的状况。为了确保供电模块的有效性,必须进行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环境的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额定电压小于供电电压,就会导致过高空载电流的产生,从而不利于能源成本的控制。如果额定电压大于供电电压,就会导致较大负载电流的产生,导致线损率的提升,从而出现一系列的能源浪费状况,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进行供电电压的合理性选择。 通过对照明系统节能性的提升,有利于增强石油化工工作的整体应用效益,这需要进行能源消耗低的电磁感应灯、LED灯、节能灯等的选择,这些类型的节能灯具备较小的能耗成本,其整体使用寿命长。在照明系统工作过程中,过高的电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状况,从而不利于照明设备寿命的提升。为了进行系统回路电压的有效性控制,必须进行照明系统节能方案的优化,实现设备使用寿命的提升。 在石化企业工作模块中,电子设备节能体系主要包括计算机节能模块、PID控制节能模块、打印机节能模块等。为了提升系统的整体节能性,工作人员必须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养成随手关闭计算机显示器的习惯。在系统操作过程中,需要将操作模式尽量设置为省电模式,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需要在不使用时选择待机或者关系。在PID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低功率模块的选择。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改革,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进行电气能源消耗状况的控制,降低我国能源总消耗成本,实现对国家资源的保护。 结语 为了适应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必须进行能源节能减排方案的优化,整体来看,电气节能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实现系统各个电气节能环节的分析及应用,从而实现电气能源整体消耗成本的控制,确保石化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强,满足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石油化工节能论文:电气节能技术在石油化工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新疆科汇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气化行业也有了较为迅猛的发展。早在十八世纪时期开始,英格m地区就出现了三次大的工业革命,这三次大的工业革命的发展使世界电气行业开始出现,随后快速发展,电气化行业之前被用在瓦特蒸汽机的改良上,以及爱迪生的电灯等科技革命的发展上。而二十一世纪以来,电气化技术逐渐往节能方面发展,同时又被应用在石油化工工程设计中,给石油化工工程设计方面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条件,不论是在能源的节约利用问题上,还是在安全问题的措施制定上,同时还提高了工程中的生产率,可以说电气化节能技术使石油化工工程的发展迈开了新的一步,从而达到新的高度。使国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得到了有效的助力。 关键词: 节能灯;节能设备;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稳定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们生活居于中上等水平,总体上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小康水平,人们在衣、食、住、行、用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衣着方面,人们从改革开放以前穿的色彩单调的衣服,到现在街道上橱窗里五彩缤纷的各式各样的衣服;在吃食方面,从抗日战争时期吃的窝窝头,苦糠菜,到现在各式各样的外国大餐,快餐等,人民实现了从吃得饱到吃的好的历史性跨越;在住房方面,人们从以前的茅草屋、土房、瓦房到现在高楼大厦,摩天大楼等建筑;在出行交通媒介方面,人们从牛车发展到人人拥有小汽车;在人们所用物品方面,出现了节能灯,电冰箱,电视机等新世纪的科技产物,这些都是电气技术所带给我们人类社会的便利条件。其中节能灯的使用是电气技术节能化的结果,这为我们国家节省了较多的资源。而近几年来,电气节能技术被应用在石油化工工程设计中,这无疑是一件造福人类的事情。 一、电气节能技术占据主要地位 如何做到节约资源目前是人类社会所最关注的问题。我国现在的治国宗旨是:努力实现全面奔小康,同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会经济类型。节省资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贡献。“节能灯都是小气鬼”。现在社会科技中,节能灯的发明是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发明,节能灯的全面推广与发展为我国电力事业方面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并且使节约的资源更大化的应用到其他领域。太阳能的开发也是电气节能技术表现的结果,现在好多人会在房屋顶层铺满太阳能电池板,这样转化的电能可以供自己家里的电力使用,节省了电力资源这方面的开销问题,同时把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供自己正常使用外的电能上交给国家电力管理部门,还能获得一定的国家补助资金。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新的电气节能技术的发明,这些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利益和生活便利。所以说,电气节能技术地位不可估量。 二、电气节能方面问题严峻 众所周知,我国现在的电气节能方面主要是为电气化行业的人才提供就业岗位,而对于电气化行业的人员来说,并没有人曾经系统的学过节能灯的设计与发明。而让他们在节能灯这一方面发挥作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毕竟没有专业的指导设计知识,要在这一方面发挥作用,无疑要多走很多“弯路”,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资源。另一方面,没有专门的设计人才,在节能灯设计的安全系统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这样容易诱发一些不安全的事件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损失。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关注这一点,进行有效监督。除此之外,在针对电气节能产业方面研究的事情上有关研究机构还存在资源短缺,资金短缺问题,这些都无疑给研究工作的进度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干扰,希望国家有关机构能够及时处理这一问题,使得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三、石油化工技术方面存在问题 石油化工工程技术方面存在很大的技术问题。其中如何解决石油化工工程技术中出现的资源最大化问题。石油化工产业需要大量的石油和煤矿等一次能源,这些一次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如果不能有所节制地使用,必定在将来的某一天造成资源匮乏,那么到时候没有资源可以利用,石油化工产业必将走向关厂倒闭的地步。所以,必须寻找到一种可以节约能源的新型科技技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种新型的科技技术就是电气节能技术。另一方面,石油化工工程技术产业所存在的风险也是相当大的,这主要是由于石油化工工程技术这一方面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因为石油化工工程这一化工技术所利用的能源物体都是可燃的,极具危险性的能源。常常能够因为一点小火星就能引发一场爆炸事故,这种事故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出现在经济利益的减少倒贴上,而且会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的危害,这种危害是致命性的,必须被给予高度重视。这便要求石油化工工程技术产业寻找到可以检测,保证安全设施的新型科技DD电气节能技术,简单的来说就是“电气技术”。 四、电气节能和石油化工紧密相连 石油化工工程技术在电气设备和供电设备方面,要依靠电气节能技术。电气节能技术可以使石油化工工程技术向节约型经济方面发展,可以可以使石油化工产业的投资者获得一定的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电气方面通过改进供电设备实现节约电力化能源的消耗使用率,这样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做到了对于能源节约问题的保障。另一方面,石油化工工程技术的安全问题也是一个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对于石油化工工程这一领域所出现的危害问题带来的影响是极具震撼力的。所以,在使用电气设备技术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安全问题,及早做好准备,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要知道在石油化工工程这一方面发生问题不仅仅是严重的暴力事故,同时会使我国的电力系统瘫痪,给我国经济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电气化有关管理部门必须要定期去石油化工厂进行电气设备的检测与维修,以保证供电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五、电气节能技术应用于石油化工产业 将电气节能技术和石油化工工程技术产业有效结合起来是一个合作双赢的企业项目。首先电气节能技术有了用武之地,这样可以使电气节能技术领域的管理部门带来一些经济上的大好回报,同时也检测了电气化节能的持效性。其次,对于石油化工工程技术产业的有关管理部门来说,也带来了经济利益。通过电气节能技术手段的利用,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给石油化工工程产业带来的输送利息升高了,同时新技术的使用代替了原有的人力劳动资源,节约了人力劳动所要支出的费用,压低了生产成本,再加上电气节能技术在设备安全检测方面更加精准了,给职工人员们带来了很大的安全保护,所以电气节能技术对于石油化工工程技术来说,不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所以,总体上来说,石油化工工程技术中的有关于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方面的问题离不开电气节能技术,必须要依附于电气节能技术。同时希望电气节能技术在有关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进行一定的改革措施,改良电气节能技术方面有关人才的技术分配问题,要术业有专攻,为电气节能技术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匹配与之相对应的产业化人才。将电气节能技术与石油化工工程设计技术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贡献。 石油化工节能论文:石油化工企业电气的主要节能方法探讨 【摘要】: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电气节能是一项较为重要的技术应用,因为电气节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能够有效的节约国家的资源,同时也对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随着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对电气节能技术的探究具有重要的课题研究意义,下面我们就开始进行探究工作。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电气;节能方法 【引言】: 石油能源是新世纪发展的重要能源,它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作业过程中,能源消耗是一大关键性的问题,在全球环保、低碳、节能意识增强的条件下,石油化工企业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对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电气能耗状况进行改进和优化,要对石油化工企业的电力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提升石油化工企业中的电气节能应用技术,推动石油化工行业的节能、环保趋势化应用。 在全球经济环境日益环保、节能和绿色的倡导之下,我国的能源发展也遵循“节能优先,效率为本”的发展理念,将石油化工生产作业中的电气能耗进行系统分析,并将电气节能技术和措施作为企业节能的重大战略目标,根据石油化工企业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原则和途径,对电气节能工作进行节能降耗的实际应用。 1、电气节能技术应用于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原则把握 电气节能技术应用于石油化工企业,要关注以下原则:其一,根据石油化工企业电气设备的功能,进行运行参数指标与节能技术相统一的节能技术应用,在确保设备性能的前提下进行节能降耗技术应用。其二,电气节能技术措施要注重经济实用的成本预算,要兼顾节能技术投资与成本费用的回收,实现电气节能技术的增值性应用。其三,电气节能技术还要体现先进性的原则。其四,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还要体现技术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统一与协调,要在与环境相符的条件下,实施电气节能技术应用。其五,进行老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应用新型节能的设备。 2、电气节能未来所面临的挑战 电气节能技术虽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是就未来的发展来看,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在电气节能技术方面没有与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因此,电气节能技术在出现一些问题后,得不到法律的保障,另外由于法律的缺乏,也就不能有效的实现有法可依。总的说来,电气节能技术能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是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加大对电气节能技术的探究与钻研具有重要的意义。 3、石油化工企业电气的主要节能方法 3.1电气节能系统设计方案 就石油化工企业日常的生产作业来说,要想做好电气节能设计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对石油化工企业内部的电力设备进行改造,可以采用数字化的电量采集方式,构建一个智能化的电气能量监控平台,从而实现对电气能量的精细化管理;二要在石油化工企业的作业中,在低压配电室中安装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装置,以此来减少谐波的污染。 3.2选择合适的变压器 变压器在石油化工企业中是一种重要的电压切换设备。而在输配电领域又会产生较大的能耗,在电气节能工作中,要选择合适型号的变压器,同时也要考虑到变压器的负载率,尽量使其保证在40%到60%之间,实现最佳状态的节能效果。 3.3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 在石油化工企业,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无功的消耗,但是有效的电气节能,可以通过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因数的方式来实现,这样一来可以减少石油化工企业的一些无功传输,改善电压传输的质量。另外,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车间可以安装一些补偿装置,对电力系统中的功率因数进行人工补偿,从而达到电气节能的效果。 3.4减少线路功率的损耗 在石油化工企业中,需要使用的设备和线路有很多,因此在设计线路的时候,就要对线路进行处理,合理处理线路的长短和粗细,这样一来有助于降低线路在使用过程中损耗。 3.5稳定电压条件 就石油化工企业而言,如果能保证电压处在稳定并且达到额定电压的数值,就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内部供电的效率。由于电压的不稳定性,并且一旦电压超过了额定电压的范围,将会加大电流,导致能源浪费的现象发生。同样供电电压在额定电压的范围内,也就是小于额定电压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一种高程度的负载电流,导致线路损坏以及能源浪费的现象发生。因此我们说电压稳定在额定电压阶段下,才会有效的提高用电效率。 3.6电气节能在照明系统中的应用 在石油化工企业,照明系统的节能技术也是一项有效的应用。由于我国在电压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所以当电压过高时,照明设备将产生较高的热量,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影照明设备的正常运转。这就给我们以警戒:在石油化工企业内部,挑选照明设备的过程中,尽量选择一些寿命较长、能源消耗较少的系统。例如节能灯具、电磁感应灯、LED灯具都是照明节能的良好选择,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应用他们可以较好的控制回路电压,从而有效的实现石油化工企业的节能效果。 3.7电动机装置的节能技术 作为石油化工终端耗电设备之一的电动机装置,是电能消耗较大的环节,因而关注石油化工企业电机系统的节能技术应用,是重点工程之一。为了实现对电动机系统的节能技术应用,首先要对电动机的类型进行合理的选择,要大力改进旧式的淘汰式设施,推广和普及高效节能的电动机,还要合理选取电动机的容量,保证电动机设备的80%负载运行率为最佳。同时,还要大力推广和普及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性能,为了保证石油化工作业生产的平稳和安全,可以投入变频调速器进行能量控制,不仅减少了生产噪音,而且对电动机有稳定的过流、过载等保护性功能,延长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结束语 文章对电气节能在石油化工企业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能够继续加大对石油化工企业的投入,促进石油化工企业发展,同时加强对石油化工企业电气节能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因为在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电气节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大对它的研究,将有效的促进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从而有效的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电子商务中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电子商务数据挖掘论文 1数据挖掘过程 在电子商务进行应用的数据挖掘技术的实现过程大致要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部分对需要挖掘的数据信息的准备阶段,第二部分对数据信息的挖掘阶段,第三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对数据挖掘的结果进行解释与评价. 1.1数据信息的准备准备部分又可以分成数据的选取、数据信息的预处理.对数据进行选取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操作对象进行确定,即是对目标数据进行确定,所谓的目标数据是在经过对用户的需要进行细致分析之后,对最有可能得到有利用价值的信息的那些从数据库中抽取出来的数据.获取到这些数据以后需要进行预处理,主要包含数据的去噪、计算缺值数据的推导、数据类型的转换,数据类型转换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把连续型数据转化成离散数据,以方便进行符号的归纳. 1.2挖掘过程数据信息的挖掘阶段是在上一步的基础之上,即在目标数据已经确定,并且已经完成了初始化的基础之上,需要确定数据挖掘的目的与挖掘的类型.在对挖掘任务的目标确定之后,要根据数据挖掘的知识类型选取合适的数据挖掘方法,最终完成数据挖掘具体操作即采用特定的数据挖掘方法从数据仓库中抽取所需的挖掘目标. 1.3挖掘结果的解释和评价数据挖掘的结果的解释和评价是在完成数据挖掘阶段之后对发现的知识,进行评估,对于冗余或者无关的知识要进行删除;对于获得的知识不符合用户的要求的要进行重新的挖掘.与此同时,因为数据挖掘需要面临用户,所以,在得到目标知识以后还需要对所挖掘的知识附加相关解释,来用一种便于用户理解的方式供用户使用.综上所述,整个数据信息的挖掘在实际情况下是一个不断地循环与反复的过程,所以要对所挖掘出来的知识不断求精和深化,最终要获得用户所需要的结果. 2电子商务中数据挖掘的特点 由于电子商务自身的某些独特的特点,同其他的应用于普通商业领域中的数据挖掘相比,应用于电子商务的数据挖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应用于电子商务的数据挖掘的最终目的主要表现在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管理方面,电子商务利用因特网的技术能够使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处理变得更加方便.所以,其主要的功能是怎样使企业采用这些频繁的交流信息,快速的掌握客户的趋向、改善与客户交流情况或者获取交流方向等;(2)电子商务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系统,其自身累积的数据信息会存放在电子商务数据库内,用户可以比较便捷地得到这些信息,所以对于电子商务的数据挖掘的数据信息的准备阶段的相关工作就变得相对容易;(3)电子商务领域的数据挖掘的主要目标一般是使电子商务系统得到有效的改进.例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页面、把用户比较感兴趣的信息展现在网站首页或得到哪一些商品比较受到客户的欢迎等. 3电子商务中的数据挖掘运用 首先要讲的是关联规则在电子商务中的运用,利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来讲,从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否方面进行解释,所谓的关联规则法在大量的事件发生或者不发生的条件下,对这些事件中的任意两个或者多个事件提取出来,通过一定的统计分析算法,最终确定两个或者多个事件的发生与否是否存在着某种关系,而这种可能存在的管理,我们称之为关联规则.列举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是在一个超市里面,店家把小孩的尿布同啤酒放到了一起,来供购买者进行购买,结果是二者的销量都提升了一倍,其实这就是因为二者之间有着某种潜在联系,店家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发现的这个规则,并对这一关联规则进行了实际的运用,从中得到了益处.同样在电子商务中通过数据挖掘得到关联规则,有着类似的意义.其次在电子商务中数据挖掘聚类分析方法的应用.在大量数据仓库中,数据与数据之间,往往会有某些性质的类型相似,同样也会有某些性质或者特点相异,我们把这些性质或者特点称为观察指标,聚类分析就是对于某一个特点指标而言,把指标相差不多的数据划分为同一个类型,若相差较大则要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这种操作的主要意义就是将具有某种特定的相似特性的客户或者数据分成一个类.在电子商务活动中,这一方法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市场细分的工作之中.分类分析系统的建立以生物的遗传算法为基础,属于其中的自学习的一种,它一般会包含三个子系统,第一个是以串规则为基础的并行生成子系统、第二个是规则评价子系统.第三个是遗传算法子系统.分类分析可以说是电子商务中运用到数据挖掘最多的一种挖掘方式.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其能够形成一种预测模型能够对一些营销方式或者其他的一些商业措施做出正确的预测. 4数据挖掘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更高效的利用企业现有资源以及开发新资源是当代企业发展的关键.电子商务通过采用数据挖掘的技术,能够更加及时和正确的获得企业当前所有资源的具体使用情况,而且通过数据挖掘的技术可以分析以往的各种企业数据,比如说企业财务数据、企业库存数据或者企业交易数据,能够较为及时的发现企业资源过度消耗的主要问题所在,或者能够得到各种商务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来为企业领导进行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根据[6].另外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人们不断推崇“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这一趋势下,如何正确快速的分析和了解客户的需求已成为企业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一大课题.通过把数据挖掘应用到电子商务之中,能够使企业最准确的分析客户资源并最有效的利用企业客户资源,通过对已有客户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形成潜在客户资源的预测模型.除此之外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利用数据挖掘可以解决另外一个严重影响了商业正常秩序的重要问题.即当前时区商务活动中的地下的信用状况问题,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电子商务经营过程中,因为网上诈骗公司或者企业财务的现象屡见不鲜,信用危机已经成为影响其快速正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通过在电子商务中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跟踪,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的资产评估、利润收益分析以及发展潜力预测分析等,为电子商务在经营过程中提供了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同时利用数据挖掘实现企业网上全程监控.另外通过实现基于数据挖掘的信用评估模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进行防范或者化解信用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的信用度以及应对风险能力. 5结束语 电子商务是而今信息化时代进步的产物,在未来的几年内电子商务必将会成为商业中存在的主要运营模式.随着时间的积累,各种电子商务都会得到巨大的数据信息资源,这也是数据挖掘在电子商务中应用的基本条件.从另外一方面而言,随着数据挖掘在电子商务方面中的不断深入研究与发展,已经能够向电子商务系统提供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普及。 作者:张莉单位:合肥工业大学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商务中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商务中应用 [摘要]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使企业产生了大量的业务数据,按企业既定业务目标对这些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出完成任务所需的关键因素。文章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以实例分析了数据挖掘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在电子商务中如何应用数据挖掘技术。 [关键词]电子商务;数据挖掘;路径分析 随着Internet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兴起,人们的商务理念正在改变,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使企业产生了大量的业务数据,如何更快、更好地利用各种有效的数据更好地开展电子商务,这是目前电子商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数据挖掘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取和存储大量的数据。面对大规模的海量的数据,传统的数据分析工具(如管理信息系统)只能进行一些表层的处理(如查询、统计等),而不能获得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和隐含的信息。为了摆脱“数据丰富,知识贫乏”的困境,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智能地自动地把数据转换成有用信息和知识的技术和工具,这种对强有力数据分析工具的迫切需求使得数据挖掘技术应运而生。人们认识到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量急剧增大,在大量的数据背后隐藏着许多重要的信息,如果能把这些信息从数据库中抽取出来,将为公司创造很多潜在的利润。这种从海量数据库中挖掘信息的技术,就称之为数据挖掘。数据挖掘一般有以下四类主要任务: (一)数据总结 数据挖掘能够将数据库中的有关数据从较低的个体层次抽象总结到较高的总体层次上,从而实现对原始基本数据的总体把握。 (二)分类 分析数据的各种属性,并找出数据的属性模型,确定哪些数据属于哪些组。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该模型来分析已有数据,并预测新数据将属于哪一个组。 (三)关联分析 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般都存在着关联关系,也就是说,两个或多个变量的取值之间存在某种规律性。通过挖掘数据派生关联规则,可以了解客户的行为。 (四)聚类 聚类分析是按照某种相近程度度量方法,将用户数据分成一系列有意义的子集合。每一个集合中的数据性质相近,不同集合之间的数据性质相差较大。 数据挖掘的特点和性质对于企业而言,有助于发现其企业业务发展的趋势,揭示已知的事实,预测未知的结果,并帮助企业分析出完成任务所需的关键因素,以达到增加收入,降低成本,使企业处于更有利的竞争位置的目的。 二、数据挖掘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数据挖掘技术源于商业的直接需求,因此它在各种商业领域都存在广泛的使用价值。电子商务是商业领域的一种新兴商务模式,是指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开展一切商务活动。当电子商务在企业中得到应用时,企业信息系统将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海量数据使数据挖掘有了丰富的数据基础,同时高性能计算机和高传输速率网络的使用也给数据挖掘技术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因此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下面介绍数据挖掘在以下电子商务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客户细分 随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分析客户、了解客户并引导客户的需求已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电子商务系统收集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按各种客户指标(如自然属性、收入贡献、交易额、价值度等)对客户分类,然后确定不同类型客户的行为模式,以便采取相应的营销措施,促使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二)客户获得 利用数据挖掘可以有效地获得客户。比如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发现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是男性还是女性,学历、收入如何,有什么爱好,是什么职业等等。甚至可以发现不同的人在购买该种商品的相关商品后多长时间有可能购买该种商品,以及什么样的人会购买什么型号的该种商品等等。也许很多因素表面上看起来和购买该种商品不存在任何联系,但数据挖掘的结果却证明它们之间有联系。在采用了数据挖掘后,针对目标客户发送的广告的有效性和回应率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推销的成本将大大降低。 (三)客户保持 数据挖掘可以把你大量的客户分成不同的类,在每个类里的客户拥有相似的属性,而不同类里的客户的属性也不同。你完全可以做到给不同类的客户提供完全不同的服务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数据挖掘还可以发现具有哪些特征的客户有可能流失,这样挽留客户的措施将具有针对性,挽留客户的费用将下降。 (四)交叉销售 交叉销售可以使企业比较容易地得到关于客户的丰富的信息,而这些大量的数据对于数据挖掘的准确性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在企业所掌握的客户信息,尤其是以前购买行为的信息中,可能正包含着这个客户决定他下一个购买行为的关键,甚至决定因素。这个时候数据挖掘的作用就会体现出来,它可以帮助企业寻找到这些影响他购买行为的因素。 (五)个性服务 当客户在电子商务网站注册时,客户将会看到带有客户姓名的欢迎词。根据客户的订单纪录,系统可以向客户显示那些可能引起客户特殊兴趣的新商品。当客户注意到一件特殊的商品时,系统会建议一些在购买中可以增加的其他商品。普通的产品目录手册常常简单地按类型对商品进行分组,以简化客户挑选商品的步骤。然而对于在线商店,商品分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它常常以针对客户的商品补充条目为基础。不仅考虑客户看到的条目,而且还考虑客户购物篮中的商品。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使推荐更加个性化。 (六)资源优化 节约成本是企业盈利的关键。通过分析历史的财务数据、库存数据和交易数据,可以发现企业资源消耗的关键点和主要活动的投入产出比例,从而为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依据,例如降低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提高资金使用率等。 (七)异常事件的确定 在许多商业领域中,异常事件具有显著的商业价值,如客户流失、银行的信用卡欺诈、电信中移动话费拖欠等。通过数据挖掘中的奇异点分析可以迅速准确地甄别这些异常事件。 由此可见数据挖掘在电子商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采用数据挖掘的成功的例子很多。例如总部位于美国阿肯色州的WalMart零售商的“尿布与啤酒”的故事。WalMart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数据仓库系统,它利用数据挖掘工具对数据仓库中的原始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个意外发现:跟尿布一起购买最多的商品竟然是啤酒。如果不是借助于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商家决不可能发现这个隐藏在背后的事实:在美国,一些年轻的父亲下班后经常要到超市去买婴儿尿布,而他们中有30%~40%的人同时也为自己买一些啤酒。有了这个发现后,超市调整了货架的摆放,把尿布和啤酒放在一起,明显增加了销售额。 三、电子商务中如何应用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在电子商务中有广泛的应用。那么在电子商务中是如何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的? 首先,从挖掘过程说,对在线访问客户数据的挖掘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客户访问信息的挖掘,另一部分是客户登记信息的挖掘。面对大量的访问日志,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数据进行清洗,即预处理,把无关的数据,不重要的数据等处理掉;接着对数据进行事务识别,通过对事务进行划分后,就可以根据具体的分析需求选择模式发现的技术,如路径分析、兴趣关联规则、聚类等。通过模式分析,找到有用的信息,再通过联机分析(OLAP)的验证,结合客户登记信息,找出有价值的市场信息,或发现潜在的市场。 其次,挖掘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路径分析 路径分析是一种找寻频繁访问路径的方法,它通过对Web服务器的日志文件中客户访问站点的访问次数分析,挖掘出频繁访问路径。例如:一客户从某一站点访问到某一感兴趣的页面后就会经常访问该页面,通过路径分析确定频繁访问路径,可以了解客户对哪些页面感兴趣,(下转第78页)(上接第80页)从而更好地改进设计,为客户服务。 2.兴趣关联规则 当客户访问某一网页时,一般会通过兴趣词条找出相关的兴趣网页通过链接继续访问,这种关联产生的数据如果能够按照某种策略进行挖掘分析,统计出客户访问某些页面及兴趣关联页面的比率,就可以很好地组织站点,实施有效的市场策略。 3.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电子商务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分组聚类出具有相似浏览行为的客户,并分析客户的共同特征,更好地帮助电子商务的用户了解自己的客户,向客户提供更合适的服务。如通过对众多的浏览“camera”网页的客户分析,发现在该网页上经常花一段时间浏览的客户,再通过对这部分客户的登记资料分析,知道这些客户是潜在要买相机的客户群体。就可以调整“camera”网页的内容和风格,以适应客户的需要。 通过以上几种数据分析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电子商务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更有效地开展电子商务。 目前,数据挖掘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且扩大着用户群体,在未来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数据挖掘技术必将比别人获得更快速的反应,赢得更多的商业机会。现在世界上的主要数据库厂商纷纷开始把数据挖掘功能集成到自己的产品中,加快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我国在这一领域正处在研究开发阶段,加快研究数据挖掘技术,并把它应用于电子商务中,应用到更多行业中,势必会有更好的商业机会和更光明的前景。 电子商务中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电子商务发展与数据挖掘技术应用 摘要:本文从浙江电子商务发展概况出发,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在浙江电子商务中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数据挖掘;浙江;电子商务 当前,电子商务正在全国范围内迅猛发展,随着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等一系列的政策落地,“农村电商、跨境电商、行业电商”等多种电商模式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浙江的电子商务起步早、发展快、创新性强,在全国电商市场里名列前茅,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1浙江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1.1电商服务发达 2015年浙江省实现网络零售额7610.62亿元,同比增长49.9%,总量居全国第二位,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网络零售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值达38%,远远高于全国约15%的水平。各类电子商务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拥有各类活跃网店100多万家,天猫网店近2.5万家,跨境电商经营主体近4万个,电商服务企业3000家左右,其中规模以上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约1000家;建有电商产业基地204个;电子商务带动直接就业超过200万人。 1.2线上线下高度融合 浙江是制造业大省,也是电子商务大省。成熟的市场环境,促成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以金华为例,线下有“义乌小商品市场”、“永康五金市场”等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行业市场,依托这些实体市场的突出优势,着力打造“义乌购”、“尚五金”等线上平台,构建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市场环境。 2数据挖掘技术初探 2.1数据挖掘简介 数据挖掘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从数据库海量数据中提取使用者所感兴趣的知识、数据和规律,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取隐含在其中的、潜在有用的信息,为使用者提供决策支持。从电子商务的角度来看,它的主要作用是从电子商务活动中抽取大量数据,进行转让、分析和模式化处理,从中获得能帮助电子商务企业决策的关键信息,即从电子商务大量业务数据中寻找隐含的商机或者新的商业模式。 2.2数据挖掘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 在电商商务活动的过程中,电商企业积累了大量的销售记录、浏览记录、消费和服务记录等数据,随着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相关数据不断的膨胀扩大,在堆积如山的数据中包含着许多待提取的有用知识,这些有用知识进行挖掘是非常有意义的。数据挖掘有助于电商企业识别客户购买行为,发现客户的购买模式及趋势,便于电商企业改进销售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客户的用户体验。并且,可以根据海量数据分析,提高货品销售比率,优化物流和分销策略,进一步降低成本。1)分析客户的购买行为和习惯。例如“男性客户购买尿不湿的同时会购买啤酒”,“该女性客户对化妆品和护肤品的品牌偏好”,“某客户偏好折扣商品”,这些信息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非常有用,电商企业可以根据客户购买行为和习惯向客户推送他们偏好的信息。2)分析电商企业的商品构成。将各类商品按盈利水平和销售情况进行分类,挖掘同类商品的共同特征,提取有用信息。帮助企业决策市场定位、商品定价等问题。3)数据挖掘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销售商品预测、商品价格分析等,在浙江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市场环境下,电商企业可以挖掘商品价格、销售和物流信息的关联,合理安排线上线下商品销售模式,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销售成本。 3结束语 浙江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各类电商企业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数量不断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有效的利用数据挖掘工具,挖掘隐含在海量数据中的有用信息,能够使企业做出正常的市场决策,保持有力的竞争优势,赢得消费者的青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挖掘的不断深入,电子商务数据挖掘的研究和应用必将取得长远的发展。 作者:陈丽燕 何士产 洪改艳 单位: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电子商务中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数据挖掘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1数据挖掘的概念及其过程 1.1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即在数据库中的信息发现,是指在大量的、不完整的、模糊的、有噪音的和随机的数据中,提取出潜在的、不为人知的、同时又是非常有用的知识和信息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项应用技术广泛的交叉学科,它聚集了众多不同领域的知识,例如人工智能、可视化、数据库、数理统计等。从始至终数据挖掘技术都是面向应用领域,不仅是对于特定数据库的简单检索查询,还包括对数据的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统计、分析、推理和综合,以此得到问题的求解,以及发现事件之间的联系,还有对未发生活动的预测。另外数据挖掘技术在存在大量数据积累的电子商务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现代商务企业发展的不二选择。 1.2数据挖掘的过程 1.2.1数据预处理 在实际情况中,企业获得的数据具有不完整性、模糊性和冗余性,所以数据挖掘技术针对的不是已得到的数据,而是潜在的数据信息,并通过预处理技术获得简洁、准确的数据。预处理的工作分为三步,数据合并、数据选择和数据清洗。先将多个数据库和文件中的数据进行合并,然后选择适合分析的数据信息集合,最后剔除无关记录,并将各个文件转换成方便数据挖掘的格式。 1.2.2模式发现 这个阶段就是利用挖掘计算技术挖掘出有用的、潜在的、新颖的、可以理解的知识和信息。像关联分析、聚类分析、路径选择、序列分析等都可以用于Web的挖掘技术。 1.2.3模式分析 这个阶段是将模式发现中没有用的模式和规则过滤掉。通过技术分析,得到有效的结论。常用关联规则、序列等手段。 2数据挖掘技术的方法 2.1关联分析 所谓的关联分析,就是利用数据间相互关联的规则进行数据挖掘,为的是挖掘数据间潜在的联系规则。比如,在进行关联分析时,能发现类似哪些产品更受客户的欢迎、为什么、产品优势有哪些、有多少客户会再次购买等问题。 2.2序列模式分析 这个过程和第一个关联分析有些类似,但主要任务是发现数据间的前后顺序联系,比如在这段时间里,企业先销售出x产品,随后销售y产品,然后是z产品,所以就形成x-y-z的销售序列,出现频率较高,进而对其进行分析。序列模式分析工作方向是:在指定的交易数据库中,找出按照时间排布的交易集,发现其中的高频序列,从而进行下一个步骤。 2.3分类分析 假设有一个数据库和一组互相区别的标记,利用特殊标记数据库中的每一个数据,这样的数据库被叫做训练集或者实例数据库。分类分析就是利用分析标记数据库中的每一个数据,对每个类别建立分析模型或做出精准的描述或者挖掘出分析模型,然后利用分类模式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类分析。 2.4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所根据的分类规则主要取决于聚类分析工具。不同的聚类方法,对于同样的记录集合会有不同的划分结果。聚类分析针对的未分类的记录,而且所有记录适合分成几类,事先也不知情,然后依据一定的分类规则,分析记录数据,确定每一个数据所对应的类别。 3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3.1优化企业资源 企业盈利的关键是节约成本,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找到企业消耗资源的关键点和各种活动的投入与产出比例,进而为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调整方案,例如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库存等方法。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企业可以预先知道市场上的商业信息,使企业把握市场动态,创造更多的盈利。 3.2管理客户资料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企业来说,了解客户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客户是男是女、爱好是什么、职业是什么等,从而根据不同客户需求,改善网络结构,推出个性化网页,吸引更多的客户对本企业的关注。例如对电子商务网站的网站流量进行分析。人们在点击或者是访问某一个网站的同时,就将个人对网站内容的反馈信息反映了出来,用户点击了哪一个链接,在哪个网页中停留的时间最长,采用了哪个搜索的项目或者是总共使用的浏览时间等信息都会被保存在网站中,将这些信息保存下来,进行数据分析,能够有效的确定用户的访问特点以及产品特征,从而提高电子商务信息提供的精确性。 3.3评估商业信誉 一个企业若是没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做基础,一切都是空口说白话。所以建立有效的商业评估制度就成了重中之重。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企业营销进行追踪,开展资产评估、发展潜力预测以及利润收益分析,建立完善的安全系统,对企业商誉安全进行保障,可以有效的预防和解决信用风险,提高企业信誉度。例如,商品售卖出去,要进行科学有效的跟踪,了解客户用后体验,对客户使用产品情况进行追踪式分析,开展科学合理的资产评估,不断发展潜在用户体验,通过客户的反馈信息进行综合性分析,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商家的信用。 3.4确定异常事件 在商业领域中,确定异常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商业价值。在企业经营时间里,经常会有异常事件发生,例如话费拖欠、客户流失、信用卡欺诈等,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异常点分析可以十分准确快速地发现异常点,使企业及时修整系统,减少不必要损失。例如,当客户将商品加入购物车后,对没有付款的原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从而确定要催付的客户群体。这种催付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打扰到客户,所以需要准确的分析其真正的原因。例如客户没有付款的主要原因为:遗忘、冲动消费不想买了、货比三家,发现更好地商品、支付发生故障等。这个时候就需要商家对号入座,确定是否要进行客户催付。这就需要数据挖掘技术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数据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催付时间的选择上,根据数据挖掘技术的分析通常情况下理论上在第三天进行催付是最为合理的,因为在第二天有不少会自发付款的客户。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女性消费者冲动购物的习惯,过了这个冲动期就不容易再购买。所以实际上要在客户下单的第二天进行催付最为合理。在拟定催付内容的时候需要科学分析客户一天各个时间段的情绪变化,减少客户对商家的排斥与厌烦的心理。 4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现如今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数据挖掘技术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手段。利用数据挖掘可以帮助企业从大量的繁杂的数据中发现潜在的规律,找到有效的信息,以此指导企业调整经营策略,提高企业声誉,获得更有利的竞争能力。 作者:邢玉凤 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