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环境论文:建筑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策略探析 【摘 要】工程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通常建筑工程项目都是建在居民区,这些地方往往人口比较密集,虽然这样可以为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诸多便利,但是也容易出现环境污染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环境管理 一、工程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目标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做好施工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对施工区域外的植物、树木尽量维持原状,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加强开挖边坡治理防止冲刷和水土流失。积极开展尘、毒、噪音治理,合理排放废碴、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给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施工企业应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下,生产副经理具体管理、各职能部门(工程管理部、机电物资部、质量安全部等)参与管理的环境保护体系。其中工程管理部负责制定项目环保措施和分项工程的环保方案,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合理安排生产,组织各项环保技术措施的实施,减少对环境的干扰;质量安全部督促施工全过程的环保工作和不符合项的纠正,监督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 二、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要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根据具体的施工计划制定出与工程同步的防止施工环境污染的措施,认真作好施工区和生活营地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质量安全部全面负责施工区及生活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定期对本单位的环境事项及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积极配合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区和生活营地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环境监督监测。 2.1 防止扰民与污染 (1)工程开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施工方案尽可能减少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与施工区域附近的居民和团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可能造成噪音污染的,事前通知,随时通报施工进展,并设立投诉热线电话。 (3)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避免扰民施工作业,以防止公害的产生为主。 (4)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防止运输的物料进入场区道路和河道,并安排专人及时清理。 (5)由于施工活动引起的污染,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2.2 保护空气质量 (1)减少开挖过程中产生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①尽量采用凿裂法施工。工程开挖施工中,表层土和砂卵石覆盖层可以用一般常用的挖掘机械直接挖装,对岩石层的开挖尽量采用凿裂法施工,或者采用凿裂法适当辅以钻爆法施工,降低产尘率。②钻孔和爆破过程中减少粉尘污染的具体措施。钻机安装除尘装置,减少粉尘;运用产尘较少的爆破技术,如正确运用预裂爆破、光面爆破或缓冲爆破技术、深孔微差挤压爆破技术等,都能起到减尘作用。③湿法作业。凿裂和钻孔施工尽量采用湿法作业,减少粉尘。 (2)水泥、粉煤灰的防泄漏措施。在水泥、粉煤灰运输装卸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并由密封系统从罐车卸载到储存罐,储存罐安装警报器,所有出口配置袋式过滤器,并定期对其密封性能进行检查和维修。 (3)混凝土拌和系统防尘措施。混凝土拌和楼安装了除尘器,在拌和楼生产过程中,除尘设施同时运转使用。制定除尘器的使用、维护和检修制度及规程,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4)机械车辆使用过程中,加强维修和保养,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保证进气、排气系统畅通。 (5)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使用0# 柴油和无铅汽油等优质燃料,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6)不在施工区内焚烧会产生有毒或恶臭气体的物质。因工作需要时,报请当地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同意,采取防治措施,方可实施。 2.3 加强水质保护 (1)砂石料加工系统生产废水的处理。生产废水经沉砂池沉淀,去除粗颗粒物后,再进入反应池及沉淀池,为保护当地水质,实现废水回用零排放,在沉淀池后设置调节池及抽水泵,将经过处理后的水进入调节池储存,采取废水回收循环重复利用,损耗水从河中抽水补充,与废水一并处理再用。在沉淀池附近设置干化池,沉淀后的泥浆和细沙由污水管输送到干化池,经干化后运往附近的渣场。 (2)混凝土拌和楼生产废水集中后经沉淀池二级沉淀,充分处理后回收循环使用,沉淀的泥浆定期清理送到渣场。 (3)机修含油废水一律不直接排入水体,集中后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出水中的矿物油浓度达到5m g/L 以下,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综合利用。 (4)施工场地修建给排水沟、沉沙池,减少泥砂和废渣进入江河。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组织的排水。土石方开挖施工过程中,保护开挖邻近建筑物和边坡的稳定。 (5)施工机械、车辆定时集中清洗。清洗水经集水池沉淀处理后再向外排放。 (6)生产、生活污水采取治理措施,对生产污水按要求设置水沟塞、挡板、沉砂池等净化设施,保证排水达标。生活污水先经化粪池发酵杀菌后,按规定集中处理或由专用管道输送到无危害水域。 (7)每月对排放的污水监测一次,发现排放污水超标或排污造成水域功能受到实质性影响,立即采取必要治理措施进行纠正处理。 2.4 加强噪声控制 (1)严格选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施工机具。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的运输车辆以及打桩机、混凝土振捣棒等施工机械提前进行噪声监测,对噪声排放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械,进行修理或调换,直至达到要求。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加强交通噪声的控制和管理。合理安排车辆运输时间,限制车速,禁鸣高音喇叭,避免交通噪声污染对敏感区的影响。 (3)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隔音降噪。合理布置混凝土及砂浆搅拌机等机械的位置,尽量远离居民区。空压机等产生高噪声的施工机械尽量安排在室内或洞内作业;如不能避免须露天作业,建立隔声屏障或隔声间,以降低施工噪声;对振动大的设备使用减振机座,以降低声源噪声;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2.5 固体废弃物处理 (1)施工弃渣和生活垃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按设计和合同文件要求送至指定弃渣场。 (2)做好弃渣场的综合治理。要采取工程保护措施,避免渣场边坡失稳和弃渣流失。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渣,堆渣前进行表土剥离,并将剥离表土合理堆存。完善渣场地表给排水规划措施,确保开挖和渣场边坡稳定,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以及影响其他承包人的施工和危及下游居民的安全。 (3)施工后期对渣场坡面和顶面进行整治,使场地平顺,利于复耕或覆土绿化。 (4)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在施工区和生活营地设置足够数量的临时垃圾贮存设施,防止垃圾流失,定期将垃圾送至指定垃圾场,按要求进行覆土填埋。 (5)遇有含铅、铬、砷、汞、氰、硫、铜、病原体等有害成份的废渣,经报请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在环保人员指导下进行处理。 三、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环境保护是重要的管理内容。因此,建立建筑施工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不仅有利于提高施工作业的工作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还能够加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完善管理机构及相关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高效有序的进行,为建设美丽的城市做出最大的贡献。 建筑工程环境论文: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管理与环境保护研究 [提要] 鉴于近期我国多地遭遇连续雾霾天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建筑工程管理应当在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下,在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本文主要阐述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并针对环境保护提出建筑工程管理应尽的责任。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全寿命期;环境保护 一、引言 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管理跳出了传统的以质量、费用和进度目标为核心,以建设过程为对象,以质量控制、费用控制、进度控制为主要内容的工程管理套路,将工程的目标、对象、流程、技术等全部要素在全寿命期的维度上整合管理,力求实现工程全寿命周期整体最优的目标。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界只关注工程的建设问题,忽视工程运行阶段的管理,对工程全寿命期基本规律的认识十分肤浅,如对工程建成后的健康状况、工程价值的变化和功能衰退的规律等研究很少,甚至缺乏基本的认识,由此导致了许多非理性的、不科学的,甚至是破坏环境的盲目的工程行为。而造成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程管理者没能从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的角度去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工程和工程管理的相关问题。 二、传统建筑工程管理的局限性 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以工程建设阶段为管理重点;以质量、费用和进度目标为核心;以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和进度控制为主要管理内容;以管理方法为主题,重视管理工具的使用,如概预算软件、网络计划技术等。这种现实性的管理思维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但是其局限性十分明显。 (一)以建设阶段为管理重点,形成以工程建设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的工程价值观。容易产生为“建设而建设”的思想,导致不注重工程的运行维护而忽视工程运行阶段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续性等问题;对运行阶段工程功能和价值变化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工程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认识严重不足,由此造成运行阶段的风险管理,维修和更新改造决策,工程拆除决策等研究缺失。上述现状也是造成我国大量工程“短命”的原因之一。 (二)传统的三大目标的包容性有限,没能反映工程界的新发展新要求,如“健康―安全―环境”等。由于建筑工程的价值只有在运行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而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的阶段性、局部性,割裂了工程决策、设计、建设和运行等主要阶段的内在联系,造成工程管理组织的分割、组织目标的不一致,造成管理过程不连续。工程管理者只在工程的某阶段或职能岗位上思考问题,参与者只注重局部利益,使工程整体价值降低,无法实现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的总体目标。 (三)传统意义上的工程管理中,管理关注的对象只是项目本身,都是通过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定义说明的,往往只考虑项目的经济实用性,缺乏对生态环保性的考虑。然而,在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要求建筑工程的管理者要从工程技术和保护环境中找寻一个平衡点,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维持生态平衡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工程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三、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管理 (一)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系统分析。工程是人类为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创造的,具有一定功能或价值的人造系统。建筑工程处在一定的自然、经济、社会、人文和信息环境下,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建设运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系统环境之间存在着许多交互。(图1) 任何工程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系统环境中。在工程全寿命期中,一方面工程系统需要系统环境提供各种资源;另一方面工程系统通过向外界输出产品或服务以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废弃物等不利影响。 (二)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系统架构。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是在传统的工程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工程的策划决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行维护和后期处理为对象的全过程管理。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内涵: 1、建筑工程寿命期内各阶段的管理工作。按照建筑工程寿命期阶段划分,建筑工程管理可分为前期策划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工程运行管理和工程善后管理;从管理内容上分析,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包括工程决策管理、工程投融资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工程技术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运行维护和健康管理等。 2、基于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的管理理念、理论和方法。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理念是指在工程的任何一个阶段的工作中都要立足于工程的全寿命期,不仅注重建设期,更注重工程的运行阶段。在实施建筑工程寿命期管理的过程中,始终以工程全寿命期整体最优作为管理目标,在保证全寿命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的前提下,注重节约资源、费用优化、与环境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层次目标。 (三)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协调。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是涉及多阶段、多主体、多专业的“大”管理,更是“超”管理。因此,如何协调错综复杂的系统内外部关系,对实现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总体目标尤为重要。我们利用工程管理系统思维,满足工程目标的一致性、结构的合理性和功能的整体性,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四、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内的环境保护措施 建筑工程的全寿命期管理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要符合当前环境保护的时代要求,着眼于工程项目的持久性和连续性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利益。 贯彻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必须将这种理念深入人心,多层次的体现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全员管理中,充分提高建筑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思想认识程度,使他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植根于头脑中,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全寿命期内观察这种理念,将对理念的认识转变到设计、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去,在当前生态资源日趋紧张的背景下全面考虑综合决策,尽可能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防止对我国生态资源的破坏。 (一)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性文件。现阶段的管理性文件都要求实现质量高、消耗低、环境质量高的目标,建立明确的分层管理制度,做到谁施工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确保对环境的保护落到实处。 (二)加强工程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全寿命期内,施工进度计划检查是计划执行情况的反馈和信息来源,是调整和分析施工进度的依据,要确保施工进度尽可能地减少误差,如一旦出现误差,将重新针对某些工期的持续时间和原计划进行调整,重新衡量单元工程的施工能力,尤其明确在施工进度管理时加强对周围环境资源的保护管理,确保施工进度不影响到环境,最大力度地做到对生态资源的全方位保护。 (三)强化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全寿命期内,不仅要明确项目的责任制,更要明确工程质量的责任制度。在工程建设的全寿命期内注重资源的有效控制,全面杜绝有可能发生的产品质量缺陷,培养全员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意识和实行资源优化配置的意识,全面贯彻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五、结语 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对工程决策者、设计者、施工者、管理者具有很大的启发,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重视工程全寿命期的理念、理论和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树立工程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因此,我国工程界不缺少先进的工程技术、方法,也不缺少做好工程的智慧,但缺少先进的理念以及对工程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管理体现了一个向历史、向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 同时,可持续发展是能实现建筑工程项目建设长久性的重要前提,在工程管理中一定要兼顾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层要求,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监管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并实行责任制度,唯有坚持在建筑工程全寿命期内努力保护环境,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工程项目才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实现工程项目全寿命期最优的目标,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人类造福。 建筑工程环境论文:建筑工程雨季环境下施工技术探析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工程建设项目也逐渐增多,建筑工程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雨季施工技术也已经解决。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各地方的气候特点,保证工程的质量和生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 雨季施工 技术措施 无论是在我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雨季,进入雨季后,雨水多气温高,对施工建设造成很多不便,对建筑工程质量会造成一定影响,雨季施工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也不是十分精准,雨季的降雨量大,可能雨势迅猛集中,可能会带来一些地质灾害。为了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一些建筑工程不可避免的要在雨季进行施工。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工程特点进行技术的应用,发挥出施工技术的最大程度的优点,提升雨季施工的效率,保证工程的质量。采用安全的技术措施,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危险情况,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减少雨季对工程建设施工的不良影响。 一、 建筑工程雨季施工的特点 受到当前气象部门的气象技术水平的限制,一些气象部门不能够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例如暴雨、台风等这样比较恶劣的天气骤然出现,会给建筑工程的施工带来极大的不方便。雨季时,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施工时必须要全面的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降雨时会对建筑结构、地基基础等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如冲刷、浸泡等,可能会带来比较严重的突发性的破坏。要及时、迅速的进行防护,以免出现工程安全、质量问题及产生工程损失。雨季对室外施工有很大的影响,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雨季施工的各项安排工作,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顺利、高效的进行。 二、 雨季施工遵守的原则 雨季施工的时候,要先安排进行建筑基础、建筑结构的施工。小雨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停工,大雨的时候要转到室内施工。应可能按照先室外再室内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建筑企业安排工程进度的时候尽量缩减雨季时候的室外及工作面的施工时间,从而有效的增加整个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在编制施工组织计划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雨季施工特点。不适合降雨季节进行的工程要安排在降雨季节之前或者之后进行;不能避免的,一定要适度的增加物力、财力、人力的投入,缩短降雨季节的施工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 三、 建筑工程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1. 土方和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 降水量比较大时会对基础、土方工程造成很大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需要做一些相关必要的、全面的防护措施,否则会降低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水平,严重的话会产生建筑物安全问题。因此,在降雨量比较大的时候施工一定要采取应对措施。进行开挖基坑或者管沟时,要保证边坡的稳定。必要时,要架设支撑或者减小边坡坡度。施工时,要注意边坡、支撑的质量检查。在工程进度允许的情况下,要将该分项作业安排在雨季之后。 降雨量大的季节要尽可能的不进行室外施工,如必须的话,要尽可能的分片、分段的施工,基坑开挖达到要求。在协调各相关部门、相关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要安排专人领导相关人员立马进行混凝土垫层浇筑作业。开挖基坑时,要设置排水沟、集水井,避免雨水的浸泡,安排专人进行排水作业。如果开挖软土地基,日降雨量过大时,要停止进行土方作业。 2. 混凝土工程的技术措施 查看最近几天的天气预报没有降雨时,才可以安排、组织作业人员在混凝土模板上粉刷隔离层,避免出现隔离层被冲刷掉的现象,降雨量太大的时候也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而且已经浇筑好的必须依照相关施工要求进行混凝土停浇缝的设置,用塑料布把浇筑好的地方覆盖起来。要避开雨天进行混凝土浇筑,而且要测定好粗细骨料的含水量,配置混凝土时根据测定好的数值调整加水量。要夯实回填到模板下方的泥土,土层的上方要设置垫板,降雨过后要查看土层是否下沉。 3. 砌体工程的技术措施 砌体材料及砂浆等粘合剂的含水量会对砌体结构的稳定产生很大的影响,降雨季节要确保其稳定性。砌体工程施工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工程中用到的砖块要堆放集中,而且砖上不需要再浇水;进行砌墙作业的时候要根据干湿情况搭配使用湿砖、干砖,湿度超标的时候,晾晒之后再用;降雨太大时,要通知相关部门不能再进行砌筑作业;砌筑作业时要内外墙同时砌筑,丁字墙、转角处的施工要连贯;稳定性不好的砖柱要进行临时支撑;大风或者强台风时要加载临时支撑,保证墙体不歪斜、倒塌。 4. 吊装工程的技术措施 进行吊装施工作业的时候,构件堆放地一定要足够的坚实、平整。而且要做好附近的排水工作,以免构件被水浸泡,使用塔式起重机的路基要比地面高出约15 m,下雨天气不适宜进行吊装作业,雨水打湿吊车绳索或者构件后,两者间的摩擦系数下降,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要采取恰当的方法加大两者间的摩擦力,暂停施工时塔吊的吊钩要靠拢塔身,不能在吊钩上挂东西,以免因大风造成塔吊摇晃,导致塔吊倾斜、倒塌,要做好整个吊装工作作业的安全工作。 5. 脚手架装拆的技术措施 施工人员需要在脚手架上进行高空作业,雨季进行作业时,要保证脚手架基础土层的强度,混凝土基础的厚度≥100 mm;脚手架要和建筑物间有连接件,而且要定期检查,增加抗倾覆能力、稳定性;脚手架上的人员走道要做好防跌落、防滑措施;下雨时最好不好在脚手架上施工,如果必须施工,要控制好脚手架的构件,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要好电缆的绝缘隔离措施,避免人员触电。 6. 屋面工程的技术措施 在降雨季节到来之前,必须做好屋面的防水工作,依照图纸设计的相关要求做好落水管的设置工作。油毡屋面的施工要在晴天的时候进行,因保温材料、油毡等材料不能受到雨淋。雨季时,屋面施工最好用“湿铺法”进行作业。潮湿的屋面基层上先铺上卷材,水泥砂浆初凝后再刷两道冷底子油,要确保基层不渗水。 四、 结语 雨季是工程施工建设的一个困难时期,建筑施工企业必须确保建设工程雨季施工技术的实施到位,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运用雨季施工技术在有效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避免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雨季建筑施工技术为雨季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施工方案、节约了企业成本、维护了企业信誉、促进了企业发展,更好的促进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建筑工程环境论文:浅谈建筑工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摘 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缺乏环保意识,或者缺少必要的施工环保措施,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因此,要想实现建筑工程的长效发展就要清楚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只有从根本上治理这些问题,改善管理机制,研究制定相应的举措,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长远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环境保护 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各种建设与施工也在日益增加,而建筑施工造成的环境影响也在不断增多。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施工单位应努力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一、建筑工程中环境保护的技术控制 1.施工现场扬尘控制 散状颗粒物的防尘措施:砌筑用砂子等进场后,临时用密目网或者苫布进行覆盖,控制一次进场量,边用边进,减少散发面积,用完后清扫干净。切割、钻孔的防尘措施:齿锯切割木材时,在锯机的下方设置遮挡锯末挡板,使锯末在内部沉淀后回收。消解石灰的防尘措施:石灰应远离居民区、庄稼、易燃物的空旷地方堆放,装卸不宜在大风中进行,装卸布撒做到轻装、低撒,并及时耕旋碾压,石灰堆放处经常洒水降尘,周围设置彩条布围挡。钢筋接头:大直径钢筋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减少焊接产生废气对大气的污染。撒水防尘:常温施工期间,每天派专人撒水,将沉淀池内的水抽至撒水车内,边走边撒。车辆运输防尘:保证垃圾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大型货物运输车辆运行状况完好,表面清洁。 2.噪音与振动控制 钢筋加工机械:工程的钢筋加工采用现场加工,现场设置钢筋加工棚,尽量减少噪音。木材切割噪音控制:在木材加工场地设置木材加工棚,尽量减少噪音污染。混凝土输送泵噪音控制:结构施工期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泵送车位置,布置在远离人行道和其他工业区域的空旷位置,采用噪音小的设备。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在白天浇筑。选择低噪音的振捣设备。 3.光污染控制 设置焊接光棚:钢结构焊接部位设置遮光棚,防止强光外射对工地周围区域造成影响。对于板钢筋的焊接,可以用废旧模板钉维护挡板。 4.水污染控制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设置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雨水:雨水经过沉淀池后排入市政管网。污水排放:办公区设置水冲式厕所。在厕所附近设置化粪池,污水经过化粪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或安排专业队来清理。 5.土壤保护 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沉淀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废旧电池要回收,在领取新电池时交回旧电池,最后由项目部统一移交公司处理,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6.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 垃圾分类处理,可回收材料中的木料、木板由胶合板厂、造纸厂回收再利用。非存档文件纸张采用双面打印或复印,废弃纸张最终与其他纸制品一同由造纸厂回收再利用。废旧不可利用钢铁的回收:施工中收集的废钢材,由项目部统一处理给钢铁厂回收再利用。 7.建筑垃圾控制 我们要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采取以下措施。固体废弃物减量化:通过合理下料技术措施,准确下料,尽量减少建筑垃圾。实行“工完场清”等管理措施,每个工作在结束时,在递交工序交接单前,负责把自己工序的垃圾清扫干净。充分利用以建筑垃圾废弃物的落地砂浆、混凝土等材料。提高施工质量标准,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二、建筑工程中环境保护的节能措施 1.新型建筑能耗技术 (1)中水回用、雨水回收技术:近年来城市地下水减少很快,城市水资源使用受到限制,因此引入了雨水回收系统,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节水。 (2)热交换新风置换技术:全热交换器通过24小时不间断的换气,使住宅整体保持新鲜空气的流通,由热交换芯将室排出的空气和室外引进的空气进行温度和湿度的交换,减少换气时的能量损失,可以达到节的效果。 (3)植物立体绿化技术:该技术的种植床由外皮包裹基质,内埋有微孔中空纤维管,可以均匀地供应水和营养成分,组合若干单元可形成大面积植被,并可方便地铺设或转移。特别有利于种植草皮,实现建筑(屋顶、墙面)的立体绿化。在部分屋顶和西侧墙使用该技术完成建筑物立体绿化,起到净化空气、防止粉尘污染、减少城市噪 音及光污染、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等作用。 (4)隔音降噪系统:外墙系统、外窗系统和楼板均采用隔音构造措施,有效阻隔外界及楼层间的噪声,提供安静的室内环境。 (5)女儿墙、屋顶及地下保温系统:从楼基到楼顶,形成严密的隔热保温体系。保持智能居所的独立性,减少能量散失。屋顶设置较厚的保温层,女儿墙部分也严密包裹,并且把隔热层延伸到地面冻土层以下,形成闭合的保温隔热体系,全方位阻隔能量流失。 (6)自然通风、采光:自然通风是由来自室外风速形成的“压差”和建筑表面的洞口间位置及温度造成的“温差”形成的室内外空气流动。按照热力学原理,建筑室内温度有沿高度逐渐向上递增的特点。屋顶是形成温差、组织气流的重要环节,当室内存在贯穿整幢建筑的“竖井”空间时,就可利用其上下两端的温差来加速气流,以带动室内通风,其实质就是“温差D热压D通风”的原理。 光导照明系统是一种绿色、健康、环保、无能耗的照明产品。光导照明系统的采光器可以滤掉了大部分阳光中的有害成份紫红外线,同时对太阳光中的具有放射性的射线也进行了排除,给人类提供了安全阳光新概念,不用担心在阳光下皮肤会变黑和灼伤、人体缺钙,也不用为夏天强烈的紫外线辐射而担心。 2.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 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利用技术,建筑上直接利用的方式有: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进行供暖;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生活热水;基于集热一储热原理的间接加热式被动太阳房;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产生的热压增强建筑通风。目前利用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生活热水的技术比较普遍。 另外,利用太阳能电池将白天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由蓄电池储存起来,晚上在放电控制器的控制下释放出来,供室内照明和其他需要。光电池组件由多个单晶硅或多晶硅单体电池通过串并联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把光能转化为电能。目前多采用把太阳电池组件发电方阵形成一个整体屋顶建筑构件来替代传统建筑物南坡屋顶,实现了太阳能发电和建筑的完美结合。 三、结语 总之,人类社会即将面临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挑战。为了保护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每个公民和企业都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环境。良好的环境和生存条件,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建筑工程环境论文:建筑工程与环境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的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追求高水平的居住条件的同时,也试图寻找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与理想的生活状态。面对当前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如何做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成为建筑业发展讨论的焦点。本文将通过我国现阶段的建筑与环境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如何做到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关键词:建筑工程,品质,环境问题,建筑与环境 近年来,国际上建筑业的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从注重建筑产品本身价值转向注重社会价值;二是从注重建筑产品的施工过程转向注重建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三是从注重物质生产转向注重对人的尊重及与自然和谐。这三个根本性的转变,引发建筑业界思想观念和战略思维的巨大变化,开始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见物不见人”的传统思维和模式被摒弃了,取而代之的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客户的以人为本的思维和模式;“建完就走”被否定了,在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提供一体化服务,为业主和社会节约资源,优化环境、创造新的价值的经营模式应运而生;建筑业从典型的资源、能源高消耗的传统产业,向可持续建筑与绿色建筑转化。这些变化都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就是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能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建立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标准体系,实现建设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事业中,新一轮建筑技术革命已经到来,我们建筑业在这场革命中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可以预言,建筑业中的粗放经营管理、传统操作模式、落后施工技术,以及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建筑材料,都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建筑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升级转型期”,所有建筑企业都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是墨守成规,还是积极进取,是坐观等待,还是主动出机两种态度,必然导致两种结果,只有积极主动去适用这个大气候,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在绿色建筑理念形成过程中,要注重务实,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鼓励自主创新,搞好经营机制转型,做好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工作,不断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才能推动节能与绿色建筑事业稳步发展。在全球都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时,人类的进步改变着世界,同时也带来了众多与大自然交融中的复杂问题。人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发展中的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城市建筑规划方面,如何做到城市建筑融入大自然之中的成为建筑师的任务。建筑与环境设计思想的发展在于,建筑已经成为改造环境的一个契机。建筑师对建筑基地的原生环境日益重视,并将之列入建筑设计的内容之中,有的还将恢复和改善建筑基地的自然状况、绿化环境作为建筑的目的之一。因此,时下盛行的“绿色建筑”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而且,我国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严重短缺而实际利用效率却很低、环境污染严重且仍在不断加剧。随着国家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短缺的压力,“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备受关注。绿色节能建筑是中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绿色建筑体系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 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绿色”社会为内涵,“绿色”技术为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在研究上,它将自然、人和人造物纳入统一研究视野, 不仅研究人的生活、生产和人造物的形态, 而且也研究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 研究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关系。在目标上,它追求人、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在方法上,它主张“设计追随自然”。在技术上,它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所代表的是高效率、环境好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自身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的建筑。它所寻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绿色建筑要赋予建筑以生命。它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型的、可调节的系统。 现代建筑是一种过分依赖有限能源的建筑,它具有高能耗、低效率特点,这不仅是导致能源紧张的重要因素,而且还是环境问题的杀手。据统计,全球能量的50 %消耗于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绿色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使建筑由高能耗方式向低能耗方向转化,依靠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必须深入到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考察、评估建筑能耗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建筑必须做到的是节能。首先,注重研制、优化保温材料与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在建筑物的内外表面或外层结构的空气层中, 采用高效热发射材料,可将大部分红外射线反射回去,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美国已开展大规模生产热反射膜,主要用于建筑节能。还可运用高效节能玻璃, 硅气凝胶――新型节能墙材, 以提高节能效率。绿色建筑还要考虑新能源的利用,尤其是太阳能。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合利用太阳能资源,太阳能是一种最丰富,便捷,无污染的绿色能源,也是21世纪居住建筑设计上广泛推广的绿色节能设计之一。将太阳能利用装置纳入到建筑设计规范当中,在设计时将太阳能热水器设备纳入到建筑设计之中预留太阳能设置位置,特别是在厨房卫生间内。如果太阳能热水器能够充分加以推广应用,就可以大大节省常规能源,也是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 “环境协调”是近年来建筑界的一种新主张,它实质上就是强调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建筑师想要做到建筑与环境的统一首先应该在恢复自然意识上着眼改革,在思想上进行转变,实现建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最终形成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观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种特别从生态系统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充分融合地域、地区、气候、环境、地形、材料、文化等等各方面因素,共同实现建筑与环境的统一。 结束语:在建筑设计中,今后发展的趋势就是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结合人、建筑、环境与经济、节能等多方面,提高建筑的整体效益。尤其以我国建筑能耗大的现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做好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建筑设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紧随世界建筑步伐,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大方向。 建筑工程环境论文:分析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科技与社会的进步,随之带来的改变是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愈来愈高,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简单的油盐酱醋,而是在生活方面更加关注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的方面,在住房安全方面同样如此,他们在居住环境的质量方面投入了重点关注,一个好的住房环境能够保证高品质的生活质量,故随着社会的发展,室内环境慢慢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何拥有一套完美的民用建筑室内环境,针对这种环境要求的检测应然而生。本文围绕着这个问题,详细介绍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测发展状况,并且通过认真分析室内环境检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与意见。 【关键词】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检测;问题;解决方案 一、这种检测的简单介绍 在经济高速发展与进步的背景下,人们在物质方面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人们在选择自己的居住条件方面,也表现得愈加谨慎,不单单只是满足以往“有地方住,有地方睡”的基本要求了,居民对其现在居住条件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而是还要选择更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居住条件。目前,由于市场上大量流行化学类型的建材,且其中绝大部分被用于居民的民用建筑方面,而考虑到大部分化学建材里会充满有毒物质,故当其被用于民用建筑时,居民的身心健康就会随之遭到一定的威胁。为了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得到有效保证,就必须通过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这样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检测就应然而生。经有关部门检测在这些化学类建材中所含的污染物质主要有甲醛、氨以及苯等,其具体存在的地方是乳胶漆、聚酯涂料等物质中,一旦等住宅装修好,就会伴随空气的流通进入人们的身体之中,从而造成了居民的身体受到相应程度的侵害,更为严重的会引发癌症等绝症最终危害居民的宝贵生命。2010年 相关部门颁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这样从法律的角度保障了民用建筑室内的检测能够依法实施,并进行符合标准的监督。即使通过颁布相关法制为检测提供了一份规范的实施环境,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实施的真实情况并非所预想的那么顺利和理想化,实际实施时,有关方面总是找法制中出现的漏洞,没有完全按照法制规定的进行检测,从而造成了很多问题的出现,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施的最终目的。通常情况下,在刚刚装修好的房子中会出现一些对居民身心健康带来危害的有害物,经过相关研究分析,由于砖、砂石、水泥建材中均可能含有放射性元素,放出氡的可能性最大,故刚刚装修好的房内最可能出现的有害物是氡。但是,考虑到一些相关设备不具备相应水平,很多时候不能提供出来一份合格的土壤中含氡量,最终导致氡通过混凝土以及一些相关渠道侵入室内,进而破坏了室内环境。 二、目前这种检测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相关部门在室内环境检测以及相关建设部门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采用较为劣质的建材等情况都可能造成民用建筑室内检测出现相应的问题,其中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由于现在检测方面各个企业竞争异常激烈,使相关的检测市场呈现出一片混乱的局面,许多相关单位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从而采用不正规的竞争手段,由于互相竞争呈现出了普遍压价的现象,例如有的公司为了获取不合法的利润,甚至会主动免费给户主提供室内环境检测,但实际上达不到检测的目的。2.一个合乎标准的室内环境检测,是要求每个环节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的,比如在有害物质的取样数量以及取样位置都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否则稍许的错误就会造成室内环境检测的结果不具有准确性特征。目前市场上有好多检测商家为了获得自己的利益,使检测过程总是偷工减料,不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严格的检测,从而造成经常出现错误的检测报告,这种现象日积月累,慢慢给人们心里带来了许多阴影,好多检测商都不再得到用户的信任。3.由于许多检测公司在检测方面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在检测的质量保证方面,详细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公司中好多员工都是公司临时招来的,没有经过相应的培训工作,不具备相关的检测技能就让他们上岗。整个公司只是单单地有着个别检测工程师招牌,整体的专业检测素质较低。4.有的检测单位由于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有的方面能够很好的完成规定工作,但是有的方面却缺少相应的管理人员,比如有的检测单位在数据资料管理方面没有按照相关规定配置一个保管人员,从而对相关检测方案与颊检测过的资料没有一个完善的保管,有的甚至因此造成了相关检测资源的丢失与毁坏,为了逃避造成资料丢失与毁坏的责任,最终造成了数据造假等现象的出现。5.有的检测出现问题不是归于检测方的责任,更多的责任应该由用户来承担。由于有的住户自身会考虑到刚刚装修好的房子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即使出现了也不会马上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故综合考虑后,为了节省可观的检测费用,他们会更加青睐那些检测费较低的检测单位为他们检测。这时候,那些资质与水平较为低下的检测公司就会为了利益趁机而入,最终造成了大量检测的质量不合格的出现。6.由于检测技术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一些检测设备还没有达到检测标准的相关要求,故造成了目前在检测上的局限性,比如只可以对极个别常规污染物进行一定的检测,而且还只是进行静态检测,以及智能在局部的范围内进行相关检测。有的还因为设备技术落后的因素,不能进行全面和长期的检测,并且不能做到检测后的跟踪分析研究。综上所述都是在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检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些原因。 三、解决方案与意见 为了给居民的身心健康提供一定的有效保障,那么就必须给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的室内环境。《民有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必选认真进行实施,但做好工作仅仅依靠政府的管理作用是远远不够的,相关检测机构和相关建设方也应该在这方面做出自己的那份努力。至于政府的责任与义务应该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政府首先做好在室内环境检测方面的工作,才能给其他部门一点信心。政府的工作就是通过颁布相关措施和方案,加强检查相关检测机构的规范要求,加大进入检测企业的难度,只允许那些具备充裕相关检测人员的、完善的检测管理体制以及先进的检测设备的检测单位进入检测市场,与此同时还要进行定期监督与抽查相关检测单位检测的报告,通过严惩他们的不合格以及造假行为,使相关检测单位真正意义上做好自己的工作;其次就是检测单位自身应尽的努力,检测单位应该高瞻远瞩,放远发展的眼光,用长久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自己,在相关检测工作与步骤方面切实落实到位,提供出一份具备公平、公正与公开的检测报告,这样在做好检测工作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进步;建设方的责任也同样不可忽视,首先要从住房的选材上投入大量的关注,别只是为了偷工减料获取一定的利益而选择那些含有害物质多的化学建材,而且还要在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时时对环境进行监督和检测,保证每个环节都正常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的给室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室内环境不合格的问题,这样自己通过在市场上拥有较好的名誉从而给自己带来了很强的竞争力。只有通过政府、建设方与检测方三方同时的努力,才有可能使其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四、结束语 在社会科技日益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为了给住户提供一个可靠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室内环境,政府、建设方与检测方三方只有同时进行努力,做好属于自己的那份工作,才有可能使其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建筑工程环境论文:浅析建筑工程中环境艺术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建筑工程中环境艺术设计,对建筑工程中的环境艺术中所应考虑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艺术;设计分析 现代风格是比较流行的一种风格,追求时尚与潮流,非常注重居室空间的布局与使用功能的完美结合。这种技术美学的思想是本世纪室内装饰最大的革命。 现代主义也称功能主义,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起源于1919年包豪斯学派,提倡突破传统,创造革新,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重发挥结构构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料的特性,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强调设计与工业生产的联系。无论是建筑设计师、工程师、雕塑家、画家、音乐家、灯光师、园艺家、工艺匠师等,都可把环境艺术视为己任,并且基于各自的专长,从不同角度理解“环境艺术”,共识之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自然是天然环境,即第一环境;城乡建筑及其建筑的室内空间是人造环境,即第二环境;园林、农场、水库之类是利用自然,略施人工的第三环境。一般意义上的环境艺术是指人造环境。 2.“环境艺术”中的“艺术”,是以美术为骨架的 造型、光色、尺度、比例、体重、质地等形式美,是环境艺术的基本语汇。功能、空气、声音、温度、气味等因素,也须综合考虑。因而所谓“艺术”既有视觉的,也有听觉的和嗅觉的,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它是一项非合作不可的综合创造。 3.建筑是环境艺术的主要载体和体现者 对环境而言,建筑侧重处理自身与第一环境的关系。(切不可理解为艺术只是建筑完成后的添加和补缀)这一特性决定了建筑师和艺术家各自的分工,也暴露了各自的才智缺憾。只有把建筑师侧重的功能和艺术家侧重的审美完整地、有机地统一起来,环境艺术才能成功。新一代的环境艺术人才,应具有综合才智,避免建筑师多注重单体,规划师不顾及细节,艺术家漠视实用与技术的通病。 4.环境艺术的精神是“景”与“情”的统一 “景”是指自然景观的选择和人文景观的营造,使环境融入风物,成为民族传统的缩影或现代文明的集锦。鉴于环境艺术的巨大体量,包涵的丰富信息,存在时限的相对长久性,它不啻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最直观的表征。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与创造中,设计师们总会不失时机地输入情感,体现人情味,把造境上升至造意境,追求环境中的情调,烘托民族的风格,抑或也体现设计者的个性。 5.环境艺术的最高原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处 “人是自然之子”这句话,揭示了人与自然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另方面,一切建筑又都是以使人与自然相对分离和隔绝来保护人,避免人“风餐露宿”、“星月披肩”的。但凡人造环境,都意味着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破坏。环境艺术正是要在这种改善与破坏中,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人为主、物以人用”。建筑造址更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型、色、声、光、气的处理均为使人愉悦;道路、楼梯、门窗要方便人的出入。家具、商场、车库、垃圾站等配套设施,也得考虑人的行为习惯。 休闲会所最具体的综合表现就是整个的营业空间,至于如何使整个营业空间能够具有活力而显其特性,则有赖全店前勤与后勤作业的充分配合。对于一家休闲会所的店内营业活动,可以通过两个方向加以探讨。首先是促进客人能够在店内集中,进而将来店的客人能够促使其更多地饮用咖啡,以达成营销的效果。 在灯光效果的设计上,一般商店的霓虹灯,是用光效果最佳的代表。休闲会所的光当然不仅限于霓虹灯,灯光的用途首先是引导顾客进入,在适宜的光亮下品尝咖啡。因此,灯光的总亮度要低于周围,以显示休闲会所的特性,使休闲会所形成优雅的休闲环境,这样,才能使顾客循灯光进入温馨的休闲会所。如果光线过于暗淡,会使休闲会所显出一种沉闷的感觉,不利于顾客品尝咖啡。 其次,光线用来吸引顾客对咖啡的注意力。因此,灯暗的吧台,咖啡可能显得古老而神秘的吸引力。 咖啡制品,本来就是以褐色为主,深色的、颜色较暗的咖啡,都会吸收较多的光,所以若使用较柔和的日光灯照射,整个休闲会所的气氛就会舒适起来。 一般室内装饰设计,彩色色调最好用明朗的颜色,照明效果较佳,不过,也不是说凡深色的背景都不好,有时为了实际上的需要,强调浅颜色与背景的对比,而另外打投光灯在咖啡器皿上,更能使咖啡品牌显眼突出或富有立体感。 灯饰有纯为照明或兼作装饰用,在装置的时候,一般说来,浅色的墙壁,如白色、米色,均能反射多量的光线,达90%;而颜色深的背景,如深蓝、深绿、咖啡色,只能反射光线5-10%。 二、设计理念上主要要点 1.回归自然 在具有现代感的室内装饰设计中,一些具有民俗特点的物品也常常会勾起人们思乡、怀旧的情节。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使我们也来越远离了淳朴的、率真的、夹杂着泥土芳香的田园生活,不见了昔日的山野溪流、古道茅舍,到处都是都市的喧嚣,满眼都是林立的高楼,人们只能靠数字和图形标志来识别自己的家门。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喝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流派由此兴起,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在住宅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在此基础上设计师不断在“回归自然”上下功夫,创造新的肌理效果,运用具象的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 2.整体环境艺术化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要求从“物的堆积”中解放出来,要求室内各种物件之间存在统一整体之美。室内环境设计是整体艺术,它应是空间、形体、色彩以及虚实关系的把握,功能组合关系的把握,意境创造的把握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协调。许多成功的室内设计实例都是艺术上强调整体统一的作品。 在这样的环境里长期生活,人们不能不常常涌起重温昔日的渴望,于是,每当我们见到渔民的蓑衣。农村的油灯、挂在门边上成熟了的老玉米、红辣椒、汲水的轱辘等,这些留在我们儿时记忆里的东西的时候,总会陷入温馨的回忆和深深的沉思之中。这也许就是沈天游先生设计北京亚洲大酒店老船坞的初衷吧。 3.高度环境现代化 以环保为主的设计理念,室内的有害气体、超标辐射等污染一般是由装饰材料造成的,已经成为室内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选择材料时一定要考虑到环保的因素。要选择通过国家环保认证的材料,千万不要使用国家已明令禁止的或淘汰的材料,宁可不装修或少装修,也不用那些对人体有害的材料,把好室内装饰装修第一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在设计中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创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赞叹的空间环境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室内设计面临的课题越来越多因素化与复杂化,现代的室内设计给予未来的室内设计师是一种能力;一种创造精神;一种把握环境空间的观念和方法,建筑设计中的环境艺术的风格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建筑工程的合理应用。 建筑工程环境论文:绿色节能环境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良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的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对建筑工程的发展提出了一定要求。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的不断成熟,使得建筑工程领域也开始朝着绿色节能方向发展。因此,建筑工程各行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以绿色节能为基础,不断地改进施工技术,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 一、绿色节能建筑和绿色施工技术 1、绿色节能建筑概述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逐渐出现了绿色建筑。它将一个健康舒适的空间提供给人们,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对洁净可再生能源进行高效率的利用,如太阳能资源等。绿色建筑一定是节能建筑,节能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是按照节能设计标准来进行的,将节能技术应用到建造施工过程中,那么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也可以得到有效降低。 要想理解绿色节能建筑的特点,就需要考虑这些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全寿命周期理念,主要是从时间角度上来分析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建筑寿命包括着建筑施工建造的各个环节,如项目选址、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以及项目的运营等等,要从全时间段上来沽算建筑对环境的影响。那么全寿命周期理念还需要向前和向后延伸建筑寿命,如运输和开采建筑材料,建筑拆除后垃圾的自然降解以及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等等。拉长这个周期,就将采购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也纳入了考虑范围,缩短材料运输距离,促使运输能耗得到降低,改进或者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将那些可以循环利用的建材给应用过来。 2、绿色施工技术概述 绿色施工技术的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将环保优先原则给贯彻下来,将高效低耗和环保作为追求的目标,综合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以便促使工程质量以及安全文明得到保证,最大程度的扩大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它不是完全抛弃传统的施工技术,而是在可持续理念下来重新审视传统的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相较于传统施工,绿色施工具有较大的差异,传统施工主要是促使工程本身指标得到满足,将工程质量和工期作为考虑目标,没有充分考虑资源的节约以及环境的保护,如果有冲突发生于其他因素和质量工期等指标之间,那么为了促使工程质量和工期得到保证,往往是牺牲其他因素,这样虽然工程质量和工期得到了保证,但是在工程施工中,却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对于不可再生资源,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并且部分工程竣工之后,依然无法与自然和谐相处。而绿色施工技术则是在绿色施工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促使绿色节能建筑得到实现,在工程建设中,大力节约资源和能源,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护环境,在建筑中,充分应用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二、绿色节能环境下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良与发展 1、建筑外墙施工要注重节能性 建筑节能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重点是围护结构的节能,而外墙在围护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其散失的热量又占围护结构散热的30%左右,因此提高外墙的保温隔热性能非常重要。外墙保温技术主要分为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夹心保温三种,特点是适用范围广,可以应用在不同气候区,而且热桥影响小,能够保护主体结构。其中外墙外保温是在建筑物外墙的外表面上设置保温层,这是一种先进的外墙节能技术,相对于外墙内保温、夹心保温,它有很多优点。首先,外保温的保温隔热性能优越,外保温层完整的包裹了建筑物外墙面,可基本消除热桥,从而有效降低热桥造成的附加热损失;其次,外保温系统能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施工中保温层不占室内使用面积,不影响室内装修和设施安装,可使经济效益提高;外墙外保温还便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而且外饰面层的装饰效果可美化建筑物外观等。鉴于外墙外保温的优越性,这种施工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2、选用绿色环节能的门窗施工材料 建筑施工过程中门窗的设计和施工在整体建筑结构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门窗不仅会影响整个建筑的美观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兼具通风和采光的重大作用。在施工时,如果门窗位置设计不合理或施工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效能,同时大幅度增加建筑物的能耗。所以可以通过改进门窗位置的设计和采用新型门窗建筑材料来提高其能效,使其更具环保性和节能性。 首先,可以通过更改门窗的设计位置来降低其所带来的能量耗损,门窗的开设面积要适中,且最好保证窗口具有对流效应,不要将门窗都涉及在同一方向,这样可以保证夏季空气的流通,减少空调的使用量。其次,门窗施工中要尤其注意提高其密闭性能,防止冬季热量过快的散发和流失,更好地发挥其室内保温的作用。再次,要在施工中由于尝试使用新型门窗施工材料,门窗材料的选择要以保证其保温性,遮阳性为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要具备环保节能的功效。传统建筑施工中,门窗材料大多以钢制或铝合金为主,长期使用会产生变形老化现象,严重影响门窗的保温性能和密闭性。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中门窗的材料以硬质聚氯乙烯为主,该种材料具有密封性能高,不易变形,环保节能等优势,可以充分发挥门窗的效能,降低能量的损耗。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新型门窗材料还在不断研发中,例如具有抗辐射功能的玻璃材质,真空玻璃材料等等,另外还有一种新型智能玻璃正在试用阶段中,该种材料的玻璃可以根据光照程度的强弱不同进行自身功效的调整,在晴天时变暗,有效地降低太阳辐射,在阴天时又变亮,提高室内的光感。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门窗材料的设计将会更加环保和节能。 三、注重屋面施工材料的保温和环保性能 提高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是降低能源消耗量,改善室内热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节能效益十分明显。绿色节能建筑屋面节能施工技术有: 3.1倒置式屋面技术。倒置式屋面的构造做法是在防水层上铺设泡沫塑料保温板,这样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防水性得到了改善,而且施工简易、质轻好搬、易切割、施工期短,无形之中降低了成本,屋顶可再利用,对日后防水层的维修也很方便。 3.2种植绿化屋面技术。城市建筑实行屋面绿化,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可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气候环境。 3.3蓄水屋面技术。蓄水屋面就是在刚性防水屋面上蓄一层水,其目的是利用水蒸发时,带走大量水中的热量,从而有效地减弱了屋面的传热量和降低屋面温度,是一种改善屋面热工性能的有效途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对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不仅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不断地改良,而且还需要逐渐地提升施工技术。只有这样,建筑工程才能够更好地朝着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 建筑工程环境论文:建筑工程施工中环境污染问题和防治措施 摘 要: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建筑,而人类也关心居住环境_地球的环保问题,所以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问题倍受关注,为了较好的控制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就要提出更优化,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就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为切入点,对其中的污染根源进行浅谈,对这些污染问题做出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工程;污染问题;预防措施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设备的革新,现在拥有的海量新设备几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施工造成的污染,起码可以使之减少成为底污染,但是为什么现在的建筑工程中污染不减反而严重了,这是施工人员的“不检点”还是管理层的不重视,相信这些都有,更重要的是如果这样做那边会减少部分人的经济利益,所以现在建筑污染问题层出不穷,就如何遏制或者减少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探讨。 二、现代技术 现代环保的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可以分为建筑本身的节能,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节能。对于建筑施工阶段是真正大量消耗能源的地方,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环保的建筑施工中保证建筑本身的节能才是重头戏,而建筑环保施工节能的重点在于墙体,外墙等多方面的综合节能,同时对自然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可以这么说,只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技术才算得上真正的技术,减少颗粒物,粉尘等空气污染,减少噪音和大分贝的声音发出,尽量不对四周的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尽量对施工材料循环利用,避免浪费,或者换成环保的材料进行工程,多使用清洁能源,像太阳能,风能等优先考虑,尽量不用能造成空气污染的空调或其他能源,使建筑本身便节能减排!但是这一切的技术不成熟,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探讨。 三、建筑过程存在的环境污染 1、噪音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总会发出大量的噪音,特别是不同强度的机械设备发出的,而且频率和分贝也不同,所以造成问题更加严重,所以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要求白天不允许过70dB(A),夜间不允许超过55dB(A),但是实际情况和丰满的理想差距总是很大,场地清理工程噪声约为80dB~85dB(A),地基工程为75dB~85dB(A),安装工程为75dB~85dB(A),整修工程为85dB~95dB(A),所以这个标准基本不可能达到,这些不科学的施工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对于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的改进才是环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 2、空气中的粉尘污染 平常所见的施工现场总会是灰尘满天飞,特别是装修,混泥土搅拌工程等,少量的颗粒物都会对人的呼吸道造成伤害,更不用说大量的粉尘了,虽然政府和企业都在尝试控制粉尘的数量,但是像水泥之类的保管不当都会造成污染,所以空气中的粉尘问题需要更好的解决办法。 3、水污染问题 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关于排放的问题,有的施工工地的暗藏管道等直接排放污水到市政管道、河道,对人民的生活毫不负责任! 4、施工垃圾处理问题 面对日益增多的垃圾,特别建筑垃圾等垃圾的处理变成现在城市垃圾出理的大问题,建筑垃圾的数量占到了全国的30%,而且还在逐渐增多,但是关于垃圾处理的技术,资金,人员等诸多因素都不到位,所以庞大的建筑垃圾队环保建筑的施工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四、防治措施 1、防止噪声污染 对于噪声我们采取的只有使之减少了,采用噪音小的设备施工时上上之选,可以使用一些液压工具来代替噪声较大且污染耗能高的气压工具设备,而且在建筑过程中可以减少噪音的传播,比如搭帐篷,并且尽量使用电话等可以通讯但是声音小的电子设备,尽量不在夜间施工,免得对别人的生活造成影响。 2、防止空气的污染 飘散在空气中的粉尘对人的影响特别大,如果是风力加持的情况下那就更加严重了,对于容易产生粉尘的东西一定要覆盖保存,包括现场的搅拌设备都必须要经过降尘覆盖,而且运送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都不能装载太满。 3、控制水污染 水污染问题时全球都共同面对的大问题,其中算工厂和建筑尤为严重,针对建筑工程中的混泥土搅拌机等设备污水必须要经过沉淀池之后,再排进污水处理管网,特别注意防止各种油料“出逃”,可以建立一个施工现场的排水沟,冲洗车辆的沉淀池等一系列构造,对于施工食堂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防止油污等有害物质的排放,人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清洁。 4、控制光的污染 既然声音都可以屏蔽,那屏蔽光岂不是更简单了吗?如果施工过程中产生强光,那我们就弄一个护栏或者在头顶上装备一个遮挡物,如果必须要在夜间赶工的话,必须开证明,而且不能影响到居民区,或者改变光的射入射出路径,使之垂直照射,或者只允许对施工地点进行照明。 5、加强施工环保管理 任何时候,管理系统总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施工环保管理的监督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监督就必须要严,而且要及时,对于发现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的要及时上报。而且也应该制定一系列的文明施工制度,要分区域,分步骤的进行管理,做到有条不紊,心中有数。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工作也是不可忽略的,可以运送到地方部门制定的填埋地点进行填埋,或者材料二次利用,在有利用价值的基础上必须要回收再利用。 五、结束语 进行了这么多的探讨和研究,就是希望找出更有效率,更加清洁的控制办法,能够减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让施工也变得文明,快捷,高校,清新,安全。但是仅仅口头上的探讨是不会让更多地人去注意,主动去配合,所以严防工程污染还需进一步的努力。(作者单位:南京凯进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环境论文: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建筑工程项目物料采购策略 摘 要:以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建筑材料采购为研究对象,认为基于供应链的原材料采购管理模式、采购组织结构整合与重组、采购业务创建以及准时化采购流程等,对建筑企业进行工程项目采购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物料;采购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未来建筑业必须要适应新的生产管理模式。市场的需求呼唤有限的资源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的建筑产品。扩大内需政策拉动诸如能源、交通、原材料、通讯和城市基础设施及城镇居民住宅等工程建设项目,其中建筑材料采购成本将占整个建设工程成本的70%左右,如此大的利润空间蕴藏着极大的资源配置、减少物耗、降低成本和节约等潜力,建筑企业必须通过掌握与控制建筑物资采购成本、选择、对比及管理好采购方面的各个环节,达到整个建筑物流项目的盈利而不是亏损。因此,合理的采购管理模式和采购方案是建筑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既保证物资的合格,又提高了建筑物质量。 1.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供应链管理具备的优势条件 1.1 有利于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资集散管理机制。建立“集中采购、统一结算、直达配送”的物流运作模式,为建立企业现代物流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对规范建筑物料采购、供应管理行为、降低采购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 1.2有利于培养与造就了一支懂业务、会管理的、技术过硬的物资人才队伍。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积累,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洗礼和锻炼中,建筑施工企业已形成了一支经验丰富、业务和思想素质比较高的物资供应队伍,为实现与创建现代物流体系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 1.3有利于集中资源优势和批量采购优势。在长期的采购、供应货源的活动中,与国内的设备、材料供应商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货源基地。另外,建筑工程项目采购资金、储备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具有良好的资金支付能力。 1.4有利于具备一定的仓储配送设施。建筑企业拥有的仓储、运输、配送服务等储运设施以及送货线路,为开展现代物流业务提供了良好条件和硬件基础。 2.基于供应链的建筑材料采购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需要有高质量的施工组织管理和材料组织管理。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严格而有效的材料组织工作,特别是主要原材料的采购工作是确保工程质量和竣工的关键。所以,实行原材料的供应链采购与传统的采购方式相结合原则。 2.1实行订单采购而不是为库存采购,积攒物资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活动以建筑工程项目订单驱动方式进行,工程订单驱动采购订单,采购订单再驱动供货商。在这种订单驭动模式下整条供应链可准确照应客户需求,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原材料物流速度和库存周转率。 2.2实行从单一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与需求转换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货商对工程采购需求不能及时响应,产品质量控制多为事后把关,不能在线控制,这些不足以使供应链节点企业实现同步运作。而建筑工程实施供应链采购管理能有效利用企业外部资源,推动企业从内部资源集成走向外部资源集成。 2.3 实行从一般售卖关系向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与提升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买卖双方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条利益链的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商与建筑工程企业之间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因此无法解决一些涉及全局性、战略性的供应链问题。供应链管理下施工企业与主要供应商之间是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享信息资源、共同承担风险和获利,它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企业合作伙伴之间以信任与合作为基础,通过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实现同一目标,这种关系的着眼点是长期性、稳定性和战略性。供需双方都能较清楚地知道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向和趋势,可以更好地相互协调,降低成本,减少各环节的延迟时间。 3.供应链管理下的建筑工程项目采购组织结构整合与重组 3.1独立的采购部门 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和自身发展的情况,重新设计和调整企业的采购组织,使采购组织设置更完善和合理,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如:继续延用分散的采购组织结构,各项目经理对其采购后果负责,但将采购职能从物资机电部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采购部,部门经理直接向项目经理汇报。将服务型物资的采购从办公室划分出来,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的主要职能也随之发生根本性转变。其主要职能是: (1)负责所有物资的采购,包括生产型物资、资本型物资,以及保证日常办公需要的各种服务型物资。 (2)制定采购制度、采购计划,设计合理的采购业务流程。 (3)控制和保证采购流程的实施,保证采购质量和交货周期能够满足公司生产和市场的需要。 (4)选择和管理供应商,控制并保证采购价格优势。 3.2采购部门的岗位设置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所需的材料种类多,专业性强,因此,可根据采购的物品类别设置采购人员。具体可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消耗性材料、办公设备和零部件四个部分,不同的材料由不同的采购人员进行购买。 4.采购业务流程重新创建 (1)改变过去任何单据都要经过项目经理批准的程序,根据采购物品的不同设定采购审批权限。把采购次数少、但价值高的物品,交给项目经理负责审批,反之将采购次数频繁、但价值不高的物品,交给采购部门主管审批,同时,也留给基层采购人员一定的采购权限。这可以与采购成本控制中的ABC分类保持一致。 (2)改变过去任何物品均经过先入库,再出库的程序,物资到货后,可以直接送到施工现场的,由监理人员、项目部质检人员、仓库保管员共同检验,合格后,直接送到施工现场,仓库保管员现场履行入库、出库手续,降低了材料周转费用以及库存费用;其它物品则由项目部质检人员检验合格后,送至仓库保管。 (3)再造后的采购业务流程完善了供应商管理体系,建立了合格供方名册,采购人员在选择供应商时只需从合格供方名册中选出相应的供应商,然后根据采购物品的数量、质量等各方面的要求进行询价即可,减少了议价环节,大大降低了采购周期。 (4)将采购职能从物资管理部门离出来,采购管理和仓储管理分开,利于监督,减少了采购环节中避免了企业资产的流失,灰色采购行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采购质量。 5.建筑工程项目的准时化采购流程 在物料的需求预测以及采购过程中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施工的变更导致物料需求的增加,交通事故导致物料供应的延迟,原材料上涨导致物料价格的上涨等等。如果这些信息不能及时传递给对方,就会影响施工进度和双方的合作以及整个供应链企业的运作。因此,设计一个适合于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处理系统是实现畅通的信息交流的关键。 具体流程如下: (1)中央服务器为采购管理子系统提供物料需求信息和库存信息 (2)采购管理子系统将对信息进行汇总、加工、分析、处理,根据物料情况数据库和供应商数据库,生成对供应商的联系单,联系单中包含有物料需求情况、参考价格、供货要求等信息。 (3)供应商将处理联系单,并回复一个联系单。回复联系单中包含预备供货信息、供货价格等信息。 (4)回复联系单中内容被确认后,将信息传送到中央服务器再转送到各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提出意见。 (5)意见被汇总到中央服务器,传送到采购管理信息处理系统,系统生成联系单发给供货商。 如此往复,直至采购过程完成为止。当采购完成时,系统将把采购过程中的有关信息汇总储存于供应商情况数据库中,同时根据交易物料情况更新物料数据库。 采购管理是建筑物资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是做好物资供应工作的基本要求。材料成本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利润。强化建筑物资采购管理,把好材料采购价格关,最大限度地降低进料成本,是目前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建筑工程环境论文:新环境下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措施与管理分析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新的经济发展下,各行各业对内部结构优化升级,建筑工程也对其施工技术与管理进行了创新,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对新环境下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措施与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环境 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管理 【前言】近年来,社会经济呈现粗放式发展,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相对来说比较严重,在建筑工程企业中,建筑工程对施工技术与管理进行不断地改革与完善,以顺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1 新环境下建筑工程的概述 现阶段,建筑工程在技术与管理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近年来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却常常被报道。探究其原因,调查发现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项目中,存在着技术管理不严谨的现象,当小问题积累成大问题之后,量变引起质变造成建筑工程整个项目质量的不达标,因此,在进行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项目的每一环节的施工技术管理都应该加强,发现问题时应该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确保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如此一来,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并形成良好的建筑工程施工循环。与此同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应该进行系统化、程序化、信息化与现代化的优化升级,进而提高新环境下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措施与管理的水平。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概述 2.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概念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其包括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到的所有施工技术。具体包括混凝土施工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等。这些技术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专业性,只针对特定的工程施工进行应用。因此在对技术进行掌握的过程中,工程施工人员应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深入的了解,以此强化对技术的应用质量。 2.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是促进建筑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我国建筑行业技术的水平来看其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对于建筑工程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技术的专业性难以保障。我国建筑行业大部分的施工技术在引入施工单位后一直保持的原有的状态,施工单位很少对其进行发展与完善。这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内部人员素质过低,而我国当前又没有专门的施工技术研究机构,因此使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专业性难以保障,无法进行良好的发展。(2)技术条件不足。建筑工程技术中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支持,其中包括了充裕的资金,丰富的经验,先进的人才等。而就目前我国建筑行业而言,其中在技术条件的供应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难以满足施工技术的需要,因此导致我国建筑行业技术应用的落后。 2.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国建筑行业要想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提升,就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上下大工夫,通过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对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工程施工效率等进行保障。鉴于此,在今后工作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首先应在建筑工程内部营造出良好的技术氛围,鼓励工程施工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钻研与完善。同时,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还应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素质上的提升,让工作人员具有很好的技术能力。 3 新环境下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措施与管理分析 3.1 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理 建筑工程中现场的监理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的关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对监理部门对工程主要部分的施工安全与质量的监察报告进行及时的了解,做好工程的监理工作。其主要监理内容具体包含:一是,管理部门应该对施工环节进行抽样调查,以达到建筑施工工艺符合工程的设计标准。二是,施工管理部门要对施工材料与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检查与监督、能否按照施工设计与进程完成施工的建设、施工的材料以及施工设备是否符合标准、施工人员的技术与能力能否胜任施工建设等进行检查;三是,提高工程施工队伍的质量观念,从法律的层面上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上的要求,要对施工程序的检查以及原材料的购买有详细的记录,在建筑施工中,对施工项目进行抽样调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建筑人员。 3.2 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的优化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技术的管理方案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且系统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并且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进步,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了建筑功臣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工程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内容主要包含建筑施工项目在施工全过程中的所有有关施工安全与质量的组织与活动的管理,技术管理主要是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各个因素进行管控,来达到降低或者消除因素中危险行为与危险状态的目的。建筑施工技术首要的问题就是建立一个优良的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在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之前,应该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从而促进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的审查 建筑工程单位在对工程施工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人员应该确保设计的方案满足建设单位的各项要求,工程设计应该科学合理,设计的意图应该恰当的融入到工程建筑周边的人文与地理环境中去,并且应该保障施工工艺的合理性、施工技术与投资造价的可行性、兼顾工程建筑结构可靠安全的经济性等工作。因为建筑设计中一系列的施工技术管理环节,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竣工之后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在人文表现以及功能使用等多方面让人感到满意。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设计中,相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不断的吸取工程设计师对工程设计的优秀理念,听取工程师在建筑工程施工细节以及整体中的建议,促进施工设计方案的优化升级。 3.4 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各方面的协调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施工人员对施工设计要求有疑问的现象,碰到此类情况,施工人员应该及时的向设计师进行咨询,及时对由疑问的设计进行沟通,明确工程建筑的设计要求,对自身的工程施工进行及时的调整。在组织施工时,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并且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施工技术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培训,督促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施工技术,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提高,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建筑工程企业储备人才,进而提高建筑工程人力资源结构的层次与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环境下,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到了飞速的发展。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正在不断的进行优化与提高,但是,现阶段建筑工程对施工技术的管理还很欠缺。因此,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在进行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过程中,不仅仅要做好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理、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的优化、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的审查、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各方面的协调等的工作,而且要紧跟时展的步伐,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不断地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策略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建筑工程环境论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管理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由于施工给周围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影响了居民的工作与生活。作为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的管理,以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危害。 关键词:建筑工程;环境管理;措施;技术 在我国现阶段,建筑业的发展在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到施工技术、施工条件的约束,再加上施工管理的问题,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1建设项目施工期准备阶段环境管理实施要点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实施要点是对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管理实施方案在分项环境管理时,如何实施和操作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因此,环境管理实施要点主要内容有:明晰建设项目及环保工程与环保措施和环境管理特点;明确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环保目标;规范项目环境管理的方法与措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文件中是否落实了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文件的要求;监管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规定;核查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生态建设与保护措施的实施;落实施工期间的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的保护措施的实施;检查环境保护投资是否落实到位等。 (1)熟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设计文件,参加建设项目施工设计交底,掌握项目环境保护对象和配套污染治理设施环保措施,了解项目建设过程的具体环保目标,对环境敏感区点(如生态敏感区、水源保护区、人口密集的地区)做出标识,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设计文件和现场情况提出环境管理建议和目标。 (2)对项目施工地及周围环境保护目标进行认真实地考察。实地考察的范围为项目所有施工区域与项目施工影响的区域。实地考察根据项目工程设计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与建设单位共同进行。将各施工及其分包人的施工场地、办公场地、生活营地、施工道路、材料场、取(弃)土场、取料场、附属设施等,以及在上述范围内的活动可能造成周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区域,标注在环境管理范围图上,必要时采取摄影、摄像等方式记录。 (3)收集整理项目工程相关资料如:国土、规划、建设项目工程设计等的审批文件;当地工程建设的政策、法规资料,所在地区经济技术情况、建设条件的资料(包括当地气象、水文、生态功能区划等)等。 2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环境管理实施要点 (1)审查环保项目施工单位资质,核查项目环保工程及污染治理设施设备,检查施工方案中的环保措施是否可行。 (2)环境保护要倡导绿色施工,对污染源的控制和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环评文件中提出的项目环境保护对象、污染治理设施、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环境管理。检查和监测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达标排放情况,施工影响区域应达到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 ②生产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管理。内容包括污水来源、排放量、水质标准、处理设施的建设过程和处理效果等,检查和监测是否达到了污水排放标准。施工期生产和生活污水的环境管理。 ③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的环境管理。包括施工废渣、生活垃圾的产生与处理,监督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程序和达标情况,保证工程施工现场清洁整齐,不污染环境。 ④噪声控制措施的环境管理。为防止噪声危害,对产生强烈噪声或振动的污染源,应积极进行防治。监督施工区域及其影响区域的噪声环境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重点是靠近居民区施工,必须避免噪声扰民。 ⑤光污染控制措施的环境管理。光污染控制的重点是时间控制和遮挡。尽量减少夜间施工,夜间电焊作业时采用遮光棚;大型照明灯具采用定向灯罩,有效控制光的照射方向。 ⑥人群健康措施的环境管理。监督生活饮用水安全可靠,要求施工单位预防传染疾病的传播,并提供必要的生活安全及卫生条件等措施。 ⑦施工期危险化学材料的管理的环境管理。监督危险化学材料的放置场所、使用行为和处置方法措施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保证危险化学材料的安全使用和处置。 ⑧核实项目环境保护工程和污染治理设施、环保措施建设,落实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关于项目环境保护工程和污染治理设施、环保措施的变更审批意见。 (3)工程建设中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序和环节的环境管理。包括土石方建设过程;隧道、桥梁、管道、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土地开挖过程;车辆运输过程;尾矿库、灰渣场、取土场的建设过程及建设达标情况;砂石料场开采、加工、储存及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取、弃土场防护恢复措施及施工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环保防护措施落实情况;施工便道修筑和使用情况;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地带或敏感点施工;临时用地植被恢复及水保措施等。 (4)根据施工环境影响情况,组织环境监测,依据环境监测结果,行使环境管理监督权。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和环保设施的施工安装过程进行管理,检查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 (5)向分包单位发出环境管理工作指示,并检查环境管理指令的执行情况。 (6)编写环境管理月报、季报、年报和专项报告。 (7)组织环境管理现场例会。由项目建设单位、环境管理单位、专家、施工单位、社会公众代表组成,对施工现场、施工作业的环境问题进行检查。工程建设过程中,应根据项目周围环境敏感点、水源保护区、人口密集的地区或项目施工影响的情况,每隔一定时间开展一次例会,就前一阶段项目施工环境影响进行评估,采取的措施和效果进行总结,找到新的解决方案与办法,并监督具体的实施过程。 (8)协助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处理突发环保事件。 3建设项目施工期交工阶段环境管理实施要点 (1)参与项目竣工验收,确认现场清理工作、临时用地的恢复等是否达到环保要求。施工完成后,对施工临时占地及时恢复植被。绿化植被的选择应尽量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以保证植物成活率。 (2)整理项目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设施、环保措施,对环保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对尚存的施工环境问题提出处理的方案和建议。 (3)检查企业环境管理目标是否达到要求。 (4)编制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环境管理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的内容、时段、环境影响因素、具体的措施、环保措施的实施情况、建设项目“三同时”完成情况及结论。 4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管理实施要点的作用 (1)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技术依据。 (2)现场环境管理可以进一步验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对项目建设、工艺流程、材料和施工全过程,分析项目的环境保护可行性,生产和建设环境保护条件是否具备,拟采用的污染预防和治理的环境保护技术方案是否可行,项目工程建设是否达到经济、社会、环境统一协调发展等问题。 (3)提出了建设项目预防施工污染的环保要求、限制和措施,调动施工单位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人人参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新型环保理念,强化了施工现场工程环境管理的指导作用。 (4)按照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制度内容,针对性的完善专项环境管理方案,制订各专业的环境管理实施细则,确定执行环境标准范围,编制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尤其是环境敏感点的情况。同时,指导施工项目施工图审查,变“被动事后治理”为主动预防全程控制。 (5)现场环境管理依据。环境管理机构组织其成员进行施工现场施工污染源的实地考察,进一步掌握污染源的特点及其在施工期的“事中”阶段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景观影响破坏等分布情况,列出施工污染源环境管理汇总清单。这是项目环境管理工作关注的重点。 (6)针对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环境影响情况,核查各项防护措施,不断调整细化现场环境管理实施方案的内容与方式,使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更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可行性。 5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管理实施要点编制要求 随着十八大精神的日益深入人心,“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成为人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热门话题,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势在必行,除了按照国家相关的法规规定,运用合理的高新技术外,还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加快人们的思想意识转变,与时俱进。 5.1编制的基本要求 环境管理实施要点编制,应符合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法规的要求,符合项目施工期环境管理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并结合项目环境保护专业特点。在环境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项目环境管理实施要点,应根据情况进行补充,调整、修改与完善。 5.2编制依据要求 环境管理实施要点编制依据要求:为国家及地方政府环境管理部门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法规;已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管理实施方案;与建设项目相关的环保工程、设备与环保标准文件、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建设项目施工设计与项目环保工程施工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5.3编制内容要求 环境管理实施要点应符合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并结合工程项目的专业特点和项目环境特点,应做到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环境管理实施要点应根据环境管理实施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整、修改和完善。 结语: 建筑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环境污染控制的管理与指导意见。为满足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控制施工对工地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且为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做出实际的行动。针对建筑施工对施工工地及周围环境的污染及危害提出了科学的建筑管理措施,在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工程环境论文:建筑工程环境施工管理探析 摘要:本文作者针对施工现场环境污染和危害,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消除施工现场的外部干扰,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环境;施工管理;探析 建筑工程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是较普遍的现象,它不仅影响施工现场及其周围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而且也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但并非不可避免。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管理,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是完全能够消除或减轻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和光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现介绍在施工过程中较为成功的管理措施。 1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组织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组织措施是施工组织设计或环境管理专项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具体组织与指导环保施工的文件,从而在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与危害。 1.1建立施工现场全面的环境控制系统 在施工现场管理层面,设置环境管理总指挥人、技术和施工总负责人,层层分解,定人定责,分工明确,及时处理相关问题。环境管理总指挥是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环境管理负全面责任。技术总负责是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项目环境技术管理。施工总负责是项目生产副经理,负责项目环保施工管理。技术员、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等为环境管理员。施工现场环境管理设大气、固体废弃物、废水、噪声、振动和光的6个防止污染组,由6个环境管理员任组长,施工班组长和分包单位现场负责人任副组长。 1.2 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的综合治理 认真做好全体施工人员、驾驶员和临时外来辅助工等的自觉保护环境意识,如利用企业报、民工学校、宣传栏、宣传标语等为阵地,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搭建工作平台,做好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结合起来的宣传教育。 对现场污染不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按要求报批连续施工时间并予以公布。经常与当地居(村)委会、周围居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等进行联系,认真对待来信来访,及时解决问题。若有一时不能解决的,要做好经济补偿与礼节解释工作,取得有关部门或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并限期整改。 1.3 完善施工现场环境管理责任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各项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制度,将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做到责权分明,管理有序,防止互相扯皮,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3.1 环境岗位责任制 环境责任岗位主要有环境管理总指挥、技术总负责、施工总负责、环境管理员、防止污染组组长、施工班组长、分包单位现场负责人和责任区负责人等,并明确各级环境管理人员职责。 现场环境由各施工班组和分包单位按岗位、专业、片区、栋号等进行分片包干,分别建立责任区,并负责本责任区的具体环境管理工作。 1.3.2 环境检查制度 由环境管理总指挥组织的每季、月、旬进行定期检查;由施工和技术总负责组织的季节性、节假日检查和机电、消防等专项检查;由环境管理员和防止污染组组长组织的日常检查;由防止污染组组长和责任区负责人组织的班前检查;由班组或分包单位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 1.3.3 环境教育制度 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三类人员培训教育、民工学校教育、施工技术交底和班前活动等都要有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内容。特别要做好经常性现场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会议、宣传栏、警示标志、宣传标语和环保录像等多种形式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教育。 1.4 搞好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措施方案编制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有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措施,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项目应编制施工现场环境管理专项方案。编制前,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踏勘施工现场,了解地质地貌和周围环境情况。编制时,应根据工程特点及项目所在地的具体情况编写,内容全面具体,且有指导性。编制后,应经施工单位总工和监理单位总监审批,审批后方可实施。 2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技术措施是指导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具体行动的纲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环境污染隐患,如果预见不到或管理不善,环境将受到污染。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环境污染与危害。 2.1 防止大气(粉尘、废气)污染及其造成的危害 2.1.1 施工现场垃圾杂物要及时清理。清理多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垃圾时,采用定制带盖铁桶吊运或利用永久性垃圾道,严禁凌空随意抛撒。 2.1.2 施工现场堆土,应合理选定位置进行存放堆土,并洒水覆膜封闭或表面临时固化或植草,防止扬尘污染。 2.1.3 施工现场道路应硬化。采用焦渣、级配砂石、混凝土等作道路面层,有条件的可利用永久性道路,并指定专人定时洒水和清扫养护,防止道路扬尘。 2.1.4 易飞扬材料入库密闭存放或覆盖存放。如水泥、白灰、珍珠岩等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入库存放。若室外临时露天存放时,必须下垫上盖,严密遮盖以防止扬尘。运输水泥、白灰、珍珠岩粉等易飞扬的细颗粒粉状材料时,要采取遮盖措施,防止沿途遗洒、扬尘。卸货时,应采取措施,以减少扬尘。 2.1.5 施工现场易扬尘处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使一网两用,并定人定时清洗粉尘,防止施工过程扬尘或二次污染。 2.1.6 车辆不外带泥沙和不洒污染物。在大门1∶3铺设一段l0 m长的石子(定期过筛洗选)路自动清理车轮或作一段混凝土路面和水沟用水冲洗车轮车身,或人工清扫车轮车身。装车时不应装得过满,行车时不应猛拐,不急刹车。卸货后清扫干净车箱,注意关好车箱门。场区内外定人定时清扫,做到车辆不外带泥沙、不洒污染物、不扬尘,消除或减轻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1.7 禁止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资。如焚烧沥青、包装箱袋和建筑垃圾等。 2.1.8 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应安装净化消声器,防止噪声和冒黑烟。 2.1.9 施工现场炉灶(如茶炉、锅炉等)采用消烟除尘型,烟尘排放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2.1.10 拆除旧有建筑物时,应适当洒水,并且在旧有建筑物周围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和草帘搭设屏障,防止扬尘。 2.2 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危害 2.2.1 施工现场设立专门的固体废弃物临时贮存场所,用砖砌成池,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必须单独贮存、设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标识。对储存物应及时收集并处理,可回收的废弃物做到回收再利用。 2.2.2 固体废弃物的运输应采取分类、密封、覆盖,避免泄露、散撒,并送到政府批准的单位或场所进行处理。 2.2.3 施工现场应使用环保型的建筑材料、工器具、临时设施、灭火器和各种物质的包装箱袋等,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 2.2.4 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减少或杜绝工程返工,避免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 2.2.5 施工中及时回收使用落地灰和其他施工材料,做到工完料尽,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 2.3 防止废水污染和危害 2.3.1 施工现场搅拌站的污水、水磨石的污水等须经排水沟排放和沉淀池沉淀后再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或河流,污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或河流。 2.3.2 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避免污染水源。 2.3.3 施工现场存放油料、化学溶剂等设有专门的库房,必须对库房地面和高250 mm墙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混凝土或刷防渗漏涂料等。领料使用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油料跑、冒、滴、漏而污染水体。 2.3.4 施工现场临时厕所的化粪池应采取防渗漏措施,防止污染水体。 3 结束语 通过大量施工实践证明,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施工现场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能保证人们身体健康,消除施工现场的外部干扰,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但建筑工程施工由于受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不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建筑工程环境论文: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 【摘要】室内环境质量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密切的关系。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很严重,这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探讨如何控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污染控制 0.引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呈飞速发展态势,各大城市及城镇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当前,我国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很严重,其已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分析了民用建筑工程存在的主要室内环境污染,并探讨了如何控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室内材料使用控制不到位 在建设工程中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进行管理控制的目的是控制本地区建设流通领域中的建材产品质量,确保可能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责任方的单一性、明确性[1]。目前,我国技术质量监督部门以及工商管理部门已明确对室内材料的使用做出了详细规定,其旨在保障室内建筑材料的质量安全,进而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然而,很多建筑商为了谋私利,经常采用伪劣产品,室内材料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 1.2 检验室内污染物的手段不完善 目前,我国建筑商对室内污染物的检验通常是在建筑工程完工的7天之后,以及房屋交付使用之前执行。而且,对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检验通常在现场进行。我国质量监督局对室内环境污染检验标准作出了一定的规定,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其会受现场条件的影响,然而,监督局广为使用的大规模以及大体量的检验设备很不适合现场检验。当前,满足现场检验标准的检验设备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如,功能不完善、精确度不高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民用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检测的顺利开展。 1.3 实验室检测与现场检测存在一定的差别 质量检测部门在对室内环境污染进行现场检测之后,需要对污染物进行测量数据分析。实验室检测在对环境污染物进行数据分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具有技术条件到位、技术环境良好。然而,现场检测易受现场环境的影响,其检测数据中存在较多的干扰因素,因此,其检测数据的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1.4 缺乏有效的整改处理方案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超标后,建筑商最迫切的任务是如何对室内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目前,我国对室内环境污染进行整改的方案不完善,其处理手段较为单一,而且,其经济性以及可行性方面的适用性不强[2]。 2.如何控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 2.1 严把材料选择关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适用材料是否合理切实关系到室内环境质量,以及能否控制好室内环境污染。因此,在设计民用建筑工程时,设计师必须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类型及用途,选择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以及室内装修材料,从源头上控制室内环境污染。民用建筑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有:砖、砂、水泥、混泥土以及新型墙体材料等,其中室内材料主要有:建筑卫生陶瓷、吊顶材料、无机瓷质砖粘接剂、石材等,这些材料的放射性指标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相关规定[3]。 2.2 施工阶段注意控制室内环境污染 在民用建筑施工阶段,建筑师对室内环境的控制主要以污染预防为主。因此,在施工阶段,建筑师应注意做好对室内污染物的事前以及事中控制,并严把材料选择关,同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从而减少材料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污染物。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应针对建筑工程的使用类型以及使用途径对室内污染问题制定详细、可操作的防范,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来执行。在施工阶段对室内环境污染进行控制是质量监管部分的重要任务,其切实关系到建筑物完工后的室内环境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应将控制室内环境污染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切实贯彻到施工过程中去。 2.3 严把室内装修工程验收关 在对民用建筑工程以及室内装修进行工程验收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把材料选择馆,并针对建筑物的使用类别选择符合规范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以及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并运用先进的工艺手段对建筑材料进行处理,从而减少室内环境污染。例如,施工单位可对室内装修木质板块的表面进行有效覆盖,这在第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木质板块在室内的暴露面积。在对民用建筑工程以及室内环境进行工程验收时,施工单位必须对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浓度进行科学检测,并详细记载数据结果。 2.4 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对室内进行通风换气是消除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方式。当室外空气较好时,人们应打开窗户通风,其有利于排出室内有害气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室内装置空调系统,并对室内进行密闭,这严重影响了人体健康。为了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人们应该改善室内空调系统,并严把空调质量关。目前,我国已对空调质量提出了严格规定,并制定了空调系统设计、安装、运行以及维护清理等过程作出了明确的规范以及制度规定。 3.结语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目前,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很严重,这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探讨如何控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建筑工程环境论文: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环境管理分析 摘要:良好的环保意识是现代每个建设者的重要体现。施工企业对现场一定要采取一套相应的环保管理措施,通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从而共同营造一个绿色的施工环境。本文分析了施工现场环境污染和危害,探讨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环境管理的措施。以消除施工现场的外部干扰,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污染;措施 一 引 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面广决定了其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环境方面的污染,比如噪声污染、废水污染等,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是一大通病。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既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又要向自然界排放相当乃至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以及产生噪声等,不仅影响施工现场及其周围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身体健康,而且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进行环境管理,可以使环保治理措施和环保设施落到实处,确保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并对施工中产生的污染进行控制,把施工活动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同时还能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完整的环保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环保规章制度及制定重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切实做好环境风险的防范工作。 二 建筑施工中现场环境污染问题 (一)“三废”污染 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的废渣、废水和废气。废渣主要来源于拆除废弃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等。废水来源于构件与建筑材料的拌制、洗刷、养护,墙体的湿润、职工的生活污水等,尤其是临时供水管道的跑冒滴漏,长流水更是造成现场污水漫流的源头;废气的产生一般是化学建材的热熔加工、现场施工人员生活炊事用火,以及燃煤取暖造成的污染等。以柴油作燃料的建筑机械,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污染也是废气的主要成份。 (二)噪声及光污染 这类污染几乎贯穿于整个施工的全过程,如基础施工中的打桩工程,主体施工中的塔吊、电锯、搅拌机、振捣捧、电焊机、钻孔机等各类建筑机械发生的噪音大都超过标准几倍几十倍。光污染主要是加工焊接钢材构配件产生高强闪光,也容易对人身造成损伤,不少建筑工地为保工期、抢速度而昼夜施工,照明光线强烈。 (三)化工建材及白色污染 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许多的化工建材废弃物,如外加剂、塑料、聚氨脂、胶粘剂、用于洗刷除锈的酸、碱、盐、作为溶剂的酒精等;同时产生许多的辅助材料废弃物,如部分放射性物质如天然大理石和花岗岩、许多建筑材料配件、设备的外包装采用的塑料薄膜、编织袋、塑料桶、饭盒、苯板、施工过程中的保温、养护、防雨等使用的塑膜等,这些辅助材料废弃物往往不能及时回收,致使施工现场存在明显的白色污染。 (四)生活污染及粉尘污染 由于建筑施工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一个工地往往几十人、甚至成百上千人作业,在正常生活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如废弃物、排泄物等。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灰、粉煤灰、砂子、黄土、玻璃纤维、珍珠岩等,多是粉状、片状、颗粒状物质极易飞扬。由于运输车辆、人群活动频繁、露天作业影响而造成尘土飞扬也会形成粉尘污染。 三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组织措施 (一)建立施工现场全面环境控制系统 施工管理的全面控制需要从责任和制度上完善各个体系。设置施工环境管理工作指挥部,负责管理工作的全面统筹,施工的技术方面、人员调控方面、设备的分配方面等,安排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人尽其职,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施工管理的总指挥可以是项目经理或同等级领导层的相关负责人,这个总指挥必须要对施工管理的全方面负责任:施工技术的总工程师要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相关技术进行统筹管理;接下来一层的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质量检验员、施工安全员以及仓库原料管理员等,都要各尽其职。为保证环境保护措施能够贯彻实施到位,可以在施工现场设置噪声、固体废物、大气、废水、光污染五个污染防治组,安排五个不同的管理员任组长,对分配负责管理的施工现场严格监控。 (二)加强施工现场环境观念的培训教育 施工过程对环境的保护不仅要设置严格的管理人员,更要将环境保护的观念普及至每一个施工人员。施工单位可以选择使用企业的内部宣传手段,比如宣传栏、施工场地的标语、民工学校等处作为思想工作开展的平台,做好施工人员的纪律教育、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法制教育。 (三)搞好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措施方案编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就要对施工的组织设计进行初步的规划,在规划阶段时就要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有一定的预见,对施工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建筑段要编制相应的管理专项方案。编制专项管理方案前,要对施工路段周围的地质环境、天气情况、原有环境条件进行详细的了解。在编制时,在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保证施工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范围和程度在施工管理的掌握之中。 四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技术措施 (一)大气污染的管理措施 施工现场杂物在清理过程中,尽量采取桶装或设置永久性垃圾道,避免将杂物扬起或抛洒;施工堆土位置的选取要谨慎,不能选在附近敏感点的上风向,堆场适当进行苫盖;运输水泥、珍珠岩、白灰等易飞扬的小颗粒物料时,需要进行严密的覆盖,存放时,也尽量避免露天存放;施工作业现场扬尘处根据需要设置安全网密闭,并定期清洗:车辆在行驶之前,避免轮胎携带大量泥沙,在施工场地进出口处可以通过铺设石子路或洗刷等方式去除车轮车身的泥沙,车辆行驶过程中,尽量减少急刹车,车身安装净化器,降低废气的产生量;施工现场严禁焚烧产生有毒害刺激性气味的物品;建筑施工需要搅拌时,要建立集中搅拌站,并设置除尘器,有效降低扬尘产生量。 (二)固体废弃物的管理措施 施工场地范围内设置专门的废弃物堆、池,并进行相应类别的废弃物处理,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则进行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废弃物在运输时要实行密封覆盖,并运至当地政府制定的场所进行科学处理;施工材料多采用环保型物料且尽量做到物尽其用;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因为质量不合格导致第二次建筑造成的物料浪费。 (三)废水的管理措施 水污染的管理可以从废水的处理和排放两个角度来加以控制;施工产生的废水不要任其自然流放,而要建立污水管道导污;对施工中需要用到的化学溶剂、油料等设置专用的库房,并对墙面和地面做相应的防渗处理,防止化学溶剂的滴、漏、冒、跑而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施工场地附近设置污水收集池,池内的水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之后可以用以喷洒降尘或排入地表水体。 (四)噪声的管理措施 噪声污染是建筑施工另一个无法避免的环境影响内容,施工设备、运输车辆等都会产生令人不适的声音。若施工场地位于人口密集、敏感点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那么施工的时间就要严格安排,晚22时至次日早6时不能作业,若对周围的声音影响不能控制在国家、地方的规定标准以下,或者必须保持24小时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声的措施。车辆安装消声器,降低噪声的产生;施工需用的车辆在夜间行驶时,严禁鸣笛或故意强力轰油门;装卸物料时要轻拿缓放;施工现场内,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人员在施工场地内不得高声喧哗、鸣哨,更严禁使用高音喇叭;对机械的修理或移动要使用专用车辆工具;不得在施工场地内对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整修,减轻噪声扰民;为机械设备以及车辆的相应维护要及时,避免由于机械润滑或损坏运作成为噪声声源。对施工现场的噪声控制,可以采取如下的措施降低或转移声源:使用噪声产生量小的设备及施工工艺,例如将柴油空压机换为电动空压机;在声源产生处如鼓风机、排气装置等内安装消声器;建筑使用的物料的成品、半成品尽量在生产车间内完成,转移施工现场的噪声;同时在施工厂房或附属设施的建筑时,选择吸声材料或隔声效果好的材料。 (五)光污染管理措施 对施工现场照明器具的种类、灯光亮度加以控制,不对着居民区照射,并利用隔离屏障(如灯罩、搭设排架密挂草帘或篷布等),减少光对居民的危害。另外,电气焊应尽量远离居民区或在工作面设蔽光屏障,避免光对居民的危害。 (六)防止振动污染和危害 在施工现场振动源上,采取隔振和阻尼的处理方法来降低振动。隔振:利用隔振装置(如金属弹簧、橡皮垫、矿渣棉等)来吸收振动能量或在机械设备和人工等产生的振源周围做隔振深沟来隔离振源,以达减振效果;阻尼:利用阻尼材料(如软橡胶、吊绳等)或阻尼介质(如水、沥青等)来消耗振动能量,以削减振动。 五 处理环境问题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确定环境污染的事故源和影响范围,立即通知可能受影响的单位或居民,采取必要的保护和(或)疏散措施,尽一切可能防止和减轻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 其次要设法立即停止事故源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和减少污染范围。 再次,对于事故的发生情况作细致的调查,记录与其有关的状况,并进行针对性的监测,要求有关责任人员对于调查记录和采样记录签字确认,以便于事后的处理。 六 结束语 环境问题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工程成本。从国家颁布的环境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来看,环境管理也是施工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搞好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施工企业要以IS014000认证为标准,明确现场重点环境管理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现场跟踪监督、检查实施情况,对未能达标的,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只有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共同营造绿色的施工环境。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论文:“互联网+”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摘要]建筑施工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由于露天作业,一线操作人员的行为、管理都受到一定的限制,现场安全、现场质量、现场标准把控、环保文明工地软建设、物料管理、建筑机械运行等动态因素较多,如何采用互联网+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方式,系统地改观现状,向技术、知识和管理密集型转变,是文章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互联网+;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互联网+现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将“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引入建筑工地,从施工现场源头抓起,最大限度地收集人员、安全、环境、材料等关键业务数据,打通从一线操作与远程监管的数据链条,实现劳务、安全、环境、材料各业务环节的智能化、互联网化管理,提升建筑工地的精益生产管理水平,实现“互联网+”与建筑工地现场管理的跨界融合,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1传统建筑施工领域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建设具有明显的生产规模大宗性与生产场所固定性的特点。建筑企业70%左右的工作都发生在施工现场,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对工程成本、进度、质量及安全等至关重要。由于传统的施工现场管理具有劳动密集和管理粗放特性,因而运转效率低下,在劳务、安全、材料、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钢筋、木钢管等成捆棒材进场,多数依赖人工点数验收,费时费力,夜间验收人眼容易疲劳,造成材料规格、数目误报、错报。 2现场管理的几大重点环节,采用互联网+技术后获得的效果 2.1现场作业人员管理 施工队伍流动性大,现场人员随意进出;工人身份难以验证;工人出勤缺乏电子记录,工资核算与支付证据链不清,劳资纠纷频繁发生。采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系统解决。工地考勤、门禁设备与项目管理系统集成应用,可采集劳务工人数据信息,实施实名制管理,对工地劳务人员进行有效登记注册,随时了解其工作状态,也可以对工人采用简便的劳务实名制一卡通,是通过为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发放非接触式智能卡,依托智能卡对现场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精确掌握人员考勤、各工种上岗情况、安全专项教育落实、违规操作、工资发放、洗浴用水、食宿管理等情况,实现对施工现场人员全方位管理。 2.2现场安全管理 现场安全管理重要因素是人的因素,为实时监控作业人员,可装备智能穿戴设备,是可以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衣服、配件上的一种便携式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将成为建筑工人的重要单兵装备,与施工环境紧密结合,为建筑施工带来很大转变。智能穿戴设备在施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智能手环可用于对现场施工人员的跟踪管理;佩戴智能眼镜,可将虚拟模型画面与工程实体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智能口罩上的粒子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施工作业区域空气质量,并把定位资料和采集到的信息传到手机上应用并共享;借助穿戴的运动摄像装置,可记录现场质量验收过程等。高支模、塔吊等高发事故危险源点多、线长、面广,单靠人力巡检排查,工作效率低,而且难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容易出现监管漏洞。将大数据应用到安全施工管理中来,可从源头监管施工安全问题,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通过对工地人员进行有效的登记注册,并对登记信息进行分类存档,数据可随时调用,管理者可随时了解工人的工作状态。 2.3质量管理 实现工程质量监管大数据分析。在工程质量检测及监管中运用大数据,可以有效提高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可靠性。通过深入挖掘检测数据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特别是异常检测数据的关联性,对质量问题发出预警信息,更有效地指导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实施工程质量监管。在网络平台上,设置质量控制点,系统自动抓取技术指标数据,对施工技术指标进行监管。从而能够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个工序或环节,设置技术和监理的重点,重点控制操作人员、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等。针对质量通病或容易产生不合格产品的工序,提前制定有效的措施,重点控制;对于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是否符合施工要求。通过对施工技术指标数据的挖掘、分析,实现工程质量的信息化监管。 2.4物料管理 加强进场材料和构件管理。施工过程中的物料运输、进场、出入库、盘点领料等,均可采用射频电子标签实施跟踪和监控。相关数据可直接进入项目管理系统,完成对施工进度、重点部位、隐蔽工程等部位的材料设备校核工作。设置棒材自动计数系统,自动点数提高效率,对钢筋等棒材实现拍照自动计数,提升清点效率。保存记录避免扯皮:保存收货清点记录,减少数目误报和成本虚高现象。棒材计数系统依托于便携式棒材计数仪,通过拍摄钢筋等棒材的端面图像,实现进场棒材的自动点数与验收,可大大提高点数速度,管理人员通过系统保存现场照片和验收记录,可以有效监控材料验收作业,防止材料虚报。登记棒材的型号、厂家、货车、送货人、收货人信息。 2.5环保文明工地建设 施工现场的扬尘、噪声、污水排放的监测工作存在周期长、数据量大的特点,工人生活区素来是日常管理琐碎难度大,可通过电参数采集模块实时监测生活区内宿舍房间、办公室、食堂等区域内供电线路的电压、有效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参数。实现生活区内宿舍、办公室等区域的实时用电参数监测、用电情况统计和超限报警等功能。可设置用电参数的报警阀值,当被测区域内供电线路上的电流、功率等电力参数超过阀值,或识别出违规负载时可自动报警,支持现场声光报警、手动报警等多种报警方式,可查看实时用电数据和历史用电数据。 2.6施工机械管理 塔吊运行监控系统由安装于驾驶室的黑匣子、各类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和地面监控软件组成,用于实时获取塔吊当前运行参数,监控塔吊运行状态,实时显示塔吊交叉作业运行情况,进行塔吊碰撞危险的报警和制动控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塔吊作业安全。通过风速传感器采集当前风速,当风速大于安全上限时,在塔吊驾驶室及监测中心进行声光报警。风速安全上限可进行手工设置。对塔吊吊装物在空中经过的楼宇、高压线、学校上空等禁行区进行设置,吊臂或吊钩即将进入禁行区时,系统通过驾驶室的黑匣子和地面监测软件进行声光报警。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并显示相互邻近塔吊之间的运行状态。当前塔吊位于交叉作业区域,塔吊间距小于设定间距,可能发生碰撞危险时系统将进行声光报警。 3智能设置 在临建危险区域放置红外对射进行防护,当有人进入防区遮断对射之间的红外光束时,立即触发报警。采用人工智能模糊判断识别穿过报警区域的物体,降低误报率。自动感知周围环境变化,根据环境状况来自动调节对射的发射功率,大大延长发射管的使用寿命,降低电能消耗。调节红外光束最短遮断时间,改变红外对射探测灵敏度。设置发出报警信号后,声光报警工作时间。整套设备重量10kg以内,配置三角形便携式可调支架,满足临边、洞口、悬空作业的防护。在降低硬件投入、减少维护工作量方面,企业可以选择基础设施服务模式,有助于解决硬件问题。 4互联网本身的发展对建筑业的影响 在新兴技术的支持下,互联网本身也在迅猛发展,以下技术将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热点,将对建筑施工互联网应用产生巨大影响。建筑工地由于场受地条件限制,很多智能设备需要电池支持应用。如,监控施工变形的设备需要实时采集数据并上传,但设备布控位置往往很难接通电力,即使能接电力,成本也会很高,高效电池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设备长期运行的问题。未来,低功率的施工现场移动机器人,如扫描、放样机器人等均可借助无线充电技术实现无人值守的长距离行走和工作。可实时监测模板沉降、立杆轴力、水平杆倾角等多种被测量。配备报警器,当监测值超过阀值自动报警,支持现场声光报警、短信报警等多种报警方式。实时数据全程记录,数据变化通过曲线图方动态展现,历史记录可追溯。由于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且在不断变化,布置有线网络成本高、不稳定,如果光无线通信能应用于施工现场网络,将大大简化施工现场互联网环境部署。移动智能终端在施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配合相应的项目管理系统,实时查阅施工规范标准、图纸、施工方案等;可直接展示设计模型,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设计交底;加强施工质量、安全的过程管理,实时确认分部分项形象进度,辅助分部分项质量验收;可现场对施工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情况进行检查并拍照,将发现的问题和照片汇总后生成整改通知单下发给相关责任人,整改后现场核查并拍照比对;可在模型中手动模拟漫游,通过楼层、专业和流水段的过滤来查看模型和模型信息,并随时与实体部分进行对比,进行纠偏。 总之,现在各行业都处在高速发展的时代,建筑业也同样随着时代的进步,必将消除低产能、高危险的状态,开始走上精细、集约、知识、智能的新时代。 作者:孙闻 单位:北京市三十五中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论文: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在经济社会的促进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会对建筑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阶段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不利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更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使施工得到顺利发展。基于此,文章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能够对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工作提供参考,进而使施工得到更加有序的进行。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施工人员管理难度较大 建筑施工具有周期长、投入大的特点,由于施工的要求,往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对于这些人的管理也具有一定的难度系数。(1)建筑施工人员数量多并且比较复杂,一部分人比较专业,可以利用施工技术来进行施工,还有一部分人是临时性的非专业施工人员,他们往往缺少专业技能,也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有的不了解操作规范,施工的过程中不带安全设备,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还有的没有以图纸为施工参照,肆意修改图纸,或不按照要求进行配料,这都是大大增加了建筑工程的不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由此可见,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工作很难。 1.2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和机械设备都放置在了施工现场,管理好这些材料和设备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1)在材料的保管上问题比较棘手,施工现场到处可以看到胡乱堆放的材料,往往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这样不仅会对材料造成损坏,还容易丢失。(2)设备管理隐患多。由于设备的使用分为阶段性,但往往一直停放在施工现场,零配件丢失的现象比较严重,有时甚至影响了使用。另外,由于不重视设备的管理和养护,设备的老化问题严重,会造成极大的施工隐患。 1.3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差 (1)施工现场的基本条件差,地面凹凸不平,在暴雨的天气就会严重阻碍施工队伍的通行。(2)施工现场没有安全警示标志。有的施工现场没有安全警示,安全生产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有的虽然有安全警示,却没有放在醒目的位置,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警示牌成为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完全没有体现出来。 1.4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匮乏 (1)有的建筑施工企业没有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往往是一套施工制度应用于所有的施工现场。而实际的情况是每一个施工现场的施工布局不尽相同,如果只是一概而论,就无法保证现场施工管理制度的科学合理。另外,有的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但由于没有进行有效的落实,使得现场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有的建筑施工企业无论是领导还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现场的管理意识都不强。责任追究体系不健全,使施工现场制度在落实上成为难点。 2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对策 2.1提高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 施工人员的水平往往受到施工人员素质的影响,所以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是提高施工现场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手段。(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很多施工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施工技术,所以对他们进行培训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有利于他们以图纸来进行施工,保证施工的科学性。(2)培养施工人员的制度认识,使他们明确认识到如果违反现场施工制度的行为就要受到惩罚。施工人员有了制度意识有利于他们自觉遵循制度,进而使施工得到顺利进行。(3)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施工人员必须要具备施工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还要进行安全教育,掌握基本的防护技能,防止在施工中遭遇安全事故。另外,还要体现出针对不同工种进行分层安全教育,要有所差异,使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都能得到有效提高。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要做到持之以恒,这样有利于巩固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2.2加强对施工现场施工材料和设备的管理 (1)对施工现场的设备进行严格管理,材料要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以规定的时间输送至施工现场,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质量和施工进度。(2)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资源利用率的奖惩制度,如果有肆意浪费材料的现象要采取有效的惩罚措施,而对于那些合理利用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能够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3)定期维护施工设备和材料,这样能够减少因荒置而造成的浪费。还要加强管理,避免设备或材料的遗失。 2.3建立健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坚决落实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建立管理责任制。以小组为单位来明确责任制,这样一旦现场管理出现了问题,可以通过责任制进行追究,这也能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管理的认识,使他们以身作则,自觉遵守现场管理制度,使现场施工能够有序推进。 2.4加大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 (1)做好安全措施的宣传工作,使施工人员有一个明确的安全意识,保证安全施工。(2)建立安全事故预警系统,这样能够在第一时间里发现安全事故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3)建立施工人员安全生产奖惩机制。定期检查施工现场是不是处于安全的状态,把好施工环节的质量关,以安全生产的相关规章制度来确保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一旦发现违法法规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另外还要建立一定奖惩机制,如果施工人员有违规的行为要处罚,而严格遵守制度和安全的人要进行相应的奖励,这能够大大提高施工人员的生产积极性,还能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进而促进其他人员的工作。 2.5保持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 (1)施工现场的出入口要设安全封闭式大门,还要设置围栏,目的是有效间隔施工现场和周围建筑物。还要现场的醒目位置设立具有安全警示作用的标语牌。(2)确保施工现场地面的平整,对于施工的主要路段要用混凝土进行浇筑,还要做好施工现场路面的硬化处理。(3)整齐摆放机械设备,以便建立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使施工达到安全、有序。 3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于这一点施工单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就现阶段的发展来看,我国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不仅使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大打折扣,还影响了施工单位的形象。所以必须通过卓有成效的措施来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只要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会更上一层楼,进而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建筑精品工程。 作者:王铭亮 单位:哈尔滨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论文:土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策略分析 摘要: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行业日益完善。现场管理措施的贯彻落实以及现场管理的防范准备的改善与加强是工程安全生产的标准化管理的基础。通过分析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研究现阶段我国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出强化现场管理的策略,使土建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方式合理。 关键词:土建建筑;现场管理;策略分析 新时代的社会大景下,科技的发展和生产的提高加快了城市建设的脚步,建筑工程的施工有了潜在的发展前景,同时对施工部门的安全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建设过程中不能因为盲目追求企业利润而忽略施工过程中对进度、安全、质量等的管理,施工现场管理中,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系统,建立施工现场管理安全保障系统。施工现场的管理在土建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中对于完善现场管理系统和扩大市场占有率都有巨大作用,现场施工管理的安全程度决定建筑企业的稳固程度,可以使企业安全从容地面对新时代的挑战,适应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环境。 1现阶段土建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人员缺乏专业素养和安全管理知识 土建建筑的施工现场管理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整个施工工程的进度,也间接地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资金投入情况。但是在实际情况当中,很多的施工企业对施工安全问题并不重视,这种忽视施工安全的态度关系到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工作,所以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必不可少,建立完善的现场管理制度切实可行。土建建筑施工工程的现场管理工作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性工作人员来完成,当前建筑施工团队中专业性人才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并且我国的建筑行业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施工现场常常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1]。 1.2材料管理不合理 土建建筑工程现场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忽略了对材料的管理,如材料的采购、供应、堆放等问题,某些材料之间可能会相互影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浪费,对建筑材料的不合理的分类可能会使施工管理环节出现不法交易的行为发生,间接影响施工质量,并且施工工程的造价也会抬高,所以在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中要进行有效的材料控制管理,建立全面有效的材料管理制度。 1.3质量和技术的缺乏 如果土建实体、高程校核、施工放样等多方面指标达不到质量管理要求,则多是因为现场施工管理的质量管理不足导致的,见的如土建实体纵向裂缝、布线工艺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等,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技术和经验双重管理人才严重缺失,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专业意识不强,对违规或不规范的施工现象没有做好及时的处理工作,忽视对新工艺、新材料和图纸的掌握,使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难以顺利高效地开展。施工部门对施工现场的卫生环境如施工现场噪音大、随意丢弃垃圾、造成严重的材料污染,生产秩序混乱等现象的忽视[2],给施工周围的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困扰。而且一些建筑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在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上投资很少,陈旧老化的设备未及时更换,留下安全隐患。 2加强土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策略 2.1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 土建施工现场开展安全有效的施工必须把施工人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没有意识到加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重要性,主动意识比较差,并且对自身的要求不高,没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认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可有可无。必须要求工作人员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定期开展施工建筑方面的培训和知识讲座,加强施工安全教育。有关部门要不断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实施严格的惩罚措施,轻则通报批评,扣除企业考核成绩,重则停工进行整顿。同时培养员工的良好工作习惯,要求员工恪守严谨工作态度,使具有很强的组织纪律和敬业精神,让企业综合素质提高。 2.2管理体系的建设 只有在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观念上加强管理意识才能达到工作人员对管理工作的充分认识,建设工程现场实行系统的、全员的管理,以持续性改善为目标,不断提出更高要求提升管理水平。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并建立能够满足诸多市场项目要求的管理机构。 2.3技术工作管理 施工人员的素质,技术水平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拥有过硬的技术是土建工程现场管理团队的基础。土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对整个建筑工程了如指掌,健全完善施工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按照要求做好施工规划和实施细节工作,将目标方案化,将方案标准化,熟悉施工图纸,把握好关键节点和关键工程之间的衔接工作,跟上时展步伐,结合企业特点制定相应技术和设备的更新目标。 2.4原材料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施工材料的变动,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必须做到保质保量,并且能够及时供应,使土建建筑工程顺利实施。材料采购过程中,按照采购要求确定采购程序,选择合格的供应单位,签订采购合同,进行进货检验,以确保所采购材料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按照进度节点控制材料,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减少原材料的不必要损失。 2.5环境卫生管理 经济时代的发展对可持续化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低碳施工已经成为现在建筑业的关注焦点。近几年,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活动造成资源的不合理消费,生活和建筑垃圾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的现象时常发生,国家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活动进行法律约束,对绿色施工做出明确规定。把整理和清扫工作制度化,进行监督和检查。 2.6进度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和检查分析工作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进度计划的编制是工程进度控制的关键,进行工程进度计划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影响工程进度的内因或外因,确定工程项目的工期,编制完成后根据合同工期合理安排人力、物力。根据现有或可以创造的资源条件制定详细的工期计划,然后根据总的详细工期计划编制季度、月工作进度计划,以及各项资源的需求量计划,完成成本计划的编制工作。 2.7强化目标成本管理 土建建筑工程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的制定目标成本,确定目标成本后,将实物量和价值量分解到各个作业班组中去,项目经理需要和各个班组之间签订经济合同,根据合同进行管理,逐级负责落实控制成本。目标成本控制涉及全员、全过程的控制,做好施工日志记录工作,明确每一工序的成本,并定期与目标成本计划进行比对分析,确定计划与实际的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确定责任归属,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调整,以免造成成本失控。 3结束语 现代化的建筑企业对施工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建筑施工变得更加的专业化、协作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现场施工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而在建筑工程中土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则担任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方面的责任,并且安全科学的施工现场,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声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作者:郑振龙 单位:南安市行政执法局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论文: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及对策 一、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人员管理难度大 建筑施工工程的工期长、投资人、技术难度高,施工现场涉及的施工人员数量十分庞人。每个施工人员都有自己的想法,对其进行管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首先,施工现场涉及的工种繁多,施工人员素质高低不同。部分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也即综合素质相对较高,能够积极主动的遵循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做到规范施工。然而,有些施工人员来自于农村或城市下岗职工,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被安全规范施工的管理经验,加之部分中小型施工企业并未对其进行一定的岗前培训,导致其在思想上未能树立规范操作的意识,在行为上即使出现违规操作亦不知晓。这些因素的存在是安全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的潜在危害,稍有不慎即有可能引发难以挽回的工程事故或安全事故,给自身以及企业造成加大损失。例如,施工人员过分信赖自身的经验和技术,未经请示上级领导而甚至修改施工方案、设计图纸、调整施工进度等,往往会导致工程出现不可意料的问题。另外,管理人员缺乏也是众多施工企业的面临的现状,导致工作开展不顺。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 有此施工现场没有相关的制度,认为进行监督、督促就是进行管理,观念的错误导致实际操作中缺乏指导,管理混乱。有此施工企业制定了相关的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但是,在任何一个施工现场都使用这一套制度,不进行任何的改变。然而,在不同工程建设之中、不同施工阶段、不同企业等其施工管理的重点和要素亦不尽相同,各具自身的特点并非一个简单的管理制度能够完全解决的。因此,对于不同的施工现场环境而言,套用管理制度容易引起适得其反的效果。此外,即使有些企业针对施工现场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并未提高重视度,为落实到施工环节之中,墙壁制度而已。 (三)施工现场环境不达标 由于缺乏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人多都是既脏又乱且差的,其具体的表现有:第一,施工现场人多是未开发的地段,路而并没有进行平整、硬化等处理,又因为施工有人量的机械设各进进出出,给路而造成了更人的破坏,即使在晴朗天气,坑坑洼洼的地面不仅导致施工不方便而且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而一旦遇到下雨天气情况势必会更糟,危害也就越大。此外,施工现场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警示标志放置不到位,未能充分引起施工人员的注意,安全隐患巨大。 (四)施工设各与材料的管理不到位 第一,对施工材料的保管工作不到位。在施工现场往往存有人量的施工材料以便施工人员随时取用,但是正因为施工材料太多,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人的困难。用过的材料和没有用过的材料杂乱的堆放在一起,有时未使用过的施工材料未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导致巨大的浪费。此外,部分施工现场对材料的堆放缺乏有效管理和保护,致使在施工阶段导致材料被踩坏或受潮而丧失使用价值。主要如下:施工阶段管理措施缺乏,在缺乏合理的施工流程和管理秩序的情况下,及时施工设备已经准备齐全但施工的不通畅必然会挤占大量的施工空间,阻碍施工的顺利开展。此外,在缺乏有效管理的环境下,机械设备零件、工具、材料等极有可能发生偷盗现象而且也不利于安全管理。 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其一,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建筑施工现场需要人量的施工人员,不可能保证每一个施工人员都素质过硬,因此,对于不具各专业施工技术的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在培训的过程中还要对其规范意识进行培养,让他们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科学施工,避免擅自更改施工设计的情况出现;其二,强化施工人员制度管理意识。首先,企业要制定完善的员工管理制度并对每位员工进行制度管理培训,尤其是安全施工与规范操作管理制度,使每位员工都明确其重要性;其次,在具体工作工作,加强对施工的管理,发现违法安全施工以及规范操作的人员严加处理,避免导致事故的发生;其三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施工不仅关系到企业利益更真真实实危及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其背后的家庭幸福,因此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必须严格按照企业的管理,提升自我安全意识。作为企业,应当在员工上岗之前进行严格安全意识教育,使之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之后方才允许上岗工作,做到规法操作和安全施工。 (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制度就是建筑施工现场的规矩,是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标准。管理制度的编制必须是根据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行的,保证能够涉及施工管理的方方面而,使所有的情况都有据可查。有了完善的制度,就要抓好落实工作。虽然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进行落实是一项难度很人的工作,但是,不能因为困难就放弃,必须迎难而上,认真进行贯彻与落实。实际操作时,可以根据项目情况划分不同的区域,专人负责,提升管理效率,保证管理效果。同时,必须意识到关系施工安全的无小事,对于任何的小问题都不能疏忽,将工作做到施工的每一方面。 (三)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的维护 施工现场环境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必须要强化管理,保障施工环境的有序性和安全性。首先,在正式进入施工阶段之前应对施工场地加以平整,保障路面的畅通避免因此而影响到工程进度;其次,在各主要路段设置员工出入口通道并加设警示标志,以提醒施工人员做好自身保护;其次,对于危险地带要建立一定的隔离带,避免出现意外事故,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再次,对于施工环境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做到定期检查,及时排除险情。 作者:蒋晨寅 单位:宜兴市建工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论文:住宅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论文 摘要:分析了住宅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必须坚持的原则。根据住宅建筑的特点,提出了必须进行现场的危险源识别的工作,以便一让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对施工现场危险的存在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为了克服住宅建筑“点大面广”难以全面管理的不足,建立安全识别系统。 关键词:安全识别;管理;住宅建筑;施工现场 1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识别管理的特点 建筑施工现场属于高危险的作业环境,其安全管理的特点有: 1.1施工环境十分复杂 建筑施工是由沉重的建筑材料,不同功用的大小施工机具,多工种密集的操作人员,在地下、地表、高空多层次作业面上每时每刻都在变更作业结构,全方位时空立体交叉运作系统。 1.2施工环境难以全面控制 (1)复杂的承包关系。 建筑施工实行多层次、多行业、多部门承包的管理体制,多种承包商同时进入现场又各自组织作业,而每次施工地点变化时承包商也有变化,这就造成特别难以协调的不稳定的管理体系。 (2)复杂的施工队伍。 一方面是各大建筑企业本身的技术队伍质量不稳定,流动性很大,加之乡镇、集体、个人建筑队技术工人少,质量又差,这就构成了建筑施工基础管理上的先天缺陷;同时又有不同地区、较低文化技术品质、甚至是完全没有现代化安全生产观念的又未受到必要培训的临时工大量涌入高危险性施工现场。 (3)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安全。 由于施工质量引发的建筑物部分坍塌或整体倒塌的恶性事故已发生很多,既造成施工过程中伤亡,也曾造成用户及周围人员伤亡。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施工质量管理密切相关,这就扩大了安全管理的职责范围,同时也使安全管理需要与材料品质、工艺方法、工序组织等管理相衔接。从而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技术难度。 2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必须处理好的关系 2.1安全与危险并存 安全与危险在同一事物的运动中是相互对立的,相互依赖而存在的。因为有危险,才要进行安全管理,以防止危险。安全与危险并非是等量并存、平静相处。保持生产的安全状态,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以预防为主,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是客观地存在于事物运动之中的,自然是可知的,也是可控的。 2.2安全与生产的统一 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顿、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2.3安全与质量的包涵 质量与安全交互作用,互为因果。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两个第一并不矛盾。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因素的角度提出的,而质量第一则是从关心产品成果的角度而强调的。安全为质量服务,质量需要安全保证。生产过程丢掉哪一头,都要陷于失控状态。 2.4安全与速度互保 生产的蛮干、乱干,在侥幸中求得的快,缺乏真实与可靠,一旦酿成不幸,非但无速度可言,反而会延误时间。速度应以安全作保障,安全是速度。安全与速度成正比例关系。当速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暂时减缓速度,保证安全才是正确的做法。 2.5安全与效益的兼顾 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定会改善劳动条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焕发劳动热情,带来经济效益,足以使原来的投入得以补偿。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与效益完全是一致的。安全促进了效益的增长。在安全管理中,投入要适度,工料要适当,精打细算,统筹安排。既要保证安全生产,又要经济合理,还要考虑力所能及。单纯为了省钱而忽视安全生产,或单纯追求不惜资金盲目高标准,都不可取。 3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必须坚持的原则 3.1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中明确指出:“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企业中各有关专职机构,都应该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 管生产同时管安全,不仅是对各级领导人员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同时,也向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明确了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责任。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建立,管理责任的落实,体现了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3.2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贯彻预防为主,要端正对生产中不安全因素的认识,端正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态度,选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在安排与布置生产内容的时候,针对施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是最佳选择。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经常检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明确责任,尽快地、坚决地予以消除,是安全管理应有的鲜明态度。 3.3安全管理重在控制 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运动轨迹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运动轨迹的交叉。从事故发生的原理,也说明了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应该当作安全管理重点,而不能把约束当作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因为约束缺乏带有强制性的手段。 4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识别系统的建立 部分小区采用过进出现场出入证制度,但由于人员流动过大,小区进出口过多,而难以收到理想的成效。特别是到了小区的后期,将近竣工验收阶段,由于大多数的施工围墙都已拆除,一部分心急的购房户急于参观自己的新房,给现场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单单靠为数不多的安全管理员来一一管理,非常困难也不太实际。因此就非常有必要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识别系统,提醒和警示进出施工现场的人员,哪些地方是安全的,哪些地方是不安全的;我们在进入不安全的地方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做哪些预防和防护措施;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等等。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 4.1个人因素事故致因模型 是一个建立在人的认知和行为调整阶段的事故致因模型,这个模型表示的是:潜在危险存在的情况下,由于个人因素的作用,事故的发生或避免。在工作情况中,个人因素的不同能够对事故的发生造成影响。图中的虚线表示的是意外情况导致的事故,因为在实际情况中,有时安全的行为并不一定绝对可以避免事故,不安全的行为也并不一定绝对导致事故的发生。 4.2安全识别系统 (1)SVI系统。 安全识别(SVI)系统是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及行业安全标准,结合企业的安全文化理念,形成企业安全方面的识别系统。它指导企业“安全视觉标识”(安全标识、安全色、安全宣传教育设施、安全形象标识等)的设计和实施,提高“安全标识”的统一性、标准性、系统性和艺术性。 (2)SVI系统的构成。 ①统一的识别形象标识:可以是抽象的或具象的。 ②企业安全标准色:企业为塑造特有的安全形象、传递安全信息而确定的某一特定的色彩或一组色彩,运用在所有的视觉传达设计媒体上,透过色彩特有的知觉刺激与心理反应,表达企业的安全理念,引起受众的视觉及心理关注。企业在选择安全标准色时,要参考国家标准“安全色(GB2893-2001)”。 ③确定的空间或媒介:如车间、办公室、生产设备、生产设施、生产工器具等。 ④规范的安全标志:安全标志、标语、标牌等(有国家或国际标准的要符合标准要求)。 ⑤基本信息:行业规范的安全标准,它是SVI建立的基础;其他安全信息,如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场所、不同情况的必要安全信息。 ⑥信息的传递途径:即安全理念的传播途径,SVI系统将标志牌、招贴、企业环境、交通工具、服装服饰、广告媒体、招牌及包装系统等作为安全理念的传播途径。 ⑦明确的理念:企业安全理念有其丰富的内容和构成要素,这些内容和要素构成了安全理念识别系统。它主要包括:安全文化、安全方针、安全行为准则、企业安全观等。 ⑧依存的文化基础:无论理念、表现形式和文案,都要基于一种单一或多元的文化背景,形成统一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味。 4.3住宅建筑SYI系统建立的具体措施 (1)要求各个施工单位在进场施工前,都要进行施工现场的危险源的辩识工作,并及时提交工程监理部和工程项目部,由监理部和项目部进行评议、分析并进行汇总,然后统一发放到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手中,要求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危险源的预防工作。 (2)工程项目部和监理部按照国家标准“安全色(GB2893-2001)”设置统一的标准,并要求各施工单位要统一安全标志牌的悬挂位置,以方便进出现场的人员进行辨别。 (3)在小区现场各个主要的通道边树立安全宣传牌,将在小区现场内所有使用的标志牌的意义进行解释,并画出详细的小区内的道路交通示意图,以方便进出小区的人员,特别是那些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不太了解的人员对安全标志的辩识,让进出小区的每一个人都能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这样就能尽可能的消除由于管理不能及时到位所产生的安全隐患。 (4)在小区沿着主干道的施工围墙上书写上安全标语,时刻给进入小区施工现场的人员以提醒。在醒目的位置,以图画的形式反映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以及危害的严重后果。 (5)要求各施工单位在其负责建设的标段的主入口出,设置“五牌一图”,并根据各自施工单位的实际,提出安全管理目标,实行安全目标责任制上墙。 (6)在每个施工区域内,要求设置安全宣传栏,结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宣传。对工程现场每个月的安全生产的形势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公布安全生产的奖惩情况。这样可以对现场人员进行教育,对违反安全生产条例的人员进行鞭策。 (7)要求各个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所佩带的安全帽的颜色要统一,以便于辨认,方便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论文: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探析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了迅猛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对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有利于提高工程效益和提高工程质量。一个建筑项目的高质量完成,不仅需要合格的建材和机械设备,更需要高质量的现场施工,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管理是当前建筑行业必须重视的环节之一。这不仅关系到建筑企业的信誉和品牌,更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是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以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为研究对象,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有利于确保建筑工程的有序施工,进而提高其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 现场管理 问题 措施 一、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是一项复杂而严肃的工程,对建筑施工项目来说尤其如此。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所在,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和范围内,变成实物的过程。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中现场管理是基础,它融合了施工管理人员、监理人员以及建筑工人的综合素质。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综合治理,创建文明工地,确保安全生产。建筑施工现场应当设置醒目的标牌,安全、整洁、美观的建筑施工现场是保证建筑施工的重要条件。物资和建筑材料管理,对于建材的进出、使用和损耗等都进行详尽的登记,最后达到降低物资消耗,节约施工成本的目的。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优劣,最能体现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低,要想把企业的管理水平搞上去,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是一条必由之路。 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施工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些工作人员安全帽的佩戴不正确,甚至还有的工作人员没有佩戴安全帽;进行高空的作业的时候,有的工作人员没有佩戴好安全带;在施工现场为了安全,都要预留一些洞口的防护设施,但这些设施有的根本达不到标准,有的警戒标识一点也不显眼,这些难以保证安全;还有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网,有的地方是坏的,有的上面还有一些木块、钢筋等剩余建筑材料,这难以保证工人的安全;在施工现场都要一些安全警示之类的东西,但有的安全警示牌、安全警示标语等放的太少,放的位置也不太恰当,如果对这些东西的管理不到位的话,有可能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对企业来说,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难以保证,就连施工的进度都会大达折扣。 在施工现场的用电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像配电箱应该放在安全的位置,也要考虑到下雨的时候做好保护措施,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发生漏电事故;还有塔吊和地面联络问题,要保证信号畅通,在一些物料管理上要严格、规范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事故,严重影响到施工的进度。 2.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低 大多数的建筑工程单位,都缺乏对建筑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专业培训,导致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普遍较低,自身素质也不高,这要就给工程建设埋下了隐患。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人员的数量提出更多的要求,建筑市场人劳动力供不应求,这样更容易使用人单位忽略人员质量的高低,时建筑工程行业的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个人素质普遍较低。 3.材料使用不合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建筑材料是最关键的部分,更是决定了工程质量的好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分为很多步骤,需要用到的材料也不一样,因此,就必须对建筑材料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划分。根据施工的需求,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更要求建筑工程企业制定完善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但是,在设计施工中,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到建筑材料质量的影响最大。但是,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牟取更大的利润,购买的建筑材料普遍质量较差,还有一些企业是因此对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不了解,信息掌握不全面,在采购建筑材料时,没有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购买,导致购买的材料不合格,无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采购好建材后,后期对检测管理不到位,容易影响建筑材料的质量,从而对建筑的质量无法保证。 三、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1.加大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的力度 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要采取一些措施,首先要落实安全生责任制,使得施工c安全并举,两手一起抓,做到安全管理工作系统稳定,有专人检查。其次对全体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教育,让他们在思想上重视安全,掌握一些日常必须掌握的安全知识,学会基本的操作技术,让管理层人员学会系统、全面的安全管理知识,以保证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再次,要经常组织工作人员学会安全流程,严格按照安全流程施工,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施工。 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工作能力 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可谓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企事业单位要要把培训作为一项定向的、必要的工作来做,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一方面,对于建立专业的高水平的培训部门,对于相关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建议聘请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员对员工进行培训,对重要的业务知识和安全理念进行详细讲解,不仅有利于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更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为工程进度的安全有效的进行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要严格用人要求,尽量招聘价值观正确并且有良好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养的优秀人才。只要能做到这两方面,对于提高建筑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从而更好的保证施工和管理质量。 3.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众所周知,一个大型的建筑项目工序比较多也比较繁琐,对于材料的需求无论是数量还是品种上都比较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更是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避免材料的浪费。施工材料对于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施工材料的采购和保管。投入足够的资金和人力,购进质量高的机械设备,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把责任分配到个人,避免出现相互推诿无人管理或者多人管理的情况。对于各个工序的所需材料要加强控制,尤其是像钢筋、混凝土、沙石等消耗量比较大的施工材料。并且要做好管理和记录。将建材依据施工工序和施工阶段进行合理规划,用到什么材料领什么材料。相关人员一定要做好记录并按量发放材料。另外建立相应的奖惩和监督制度,保证材料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施工现场的方方面面,贯穿施工活动的整个过程,其管理难度大,问题多,只有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制度相应的管理制度,才能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论文:浅谈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和技术措施 【摘 要】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全国各地的城市建设水平也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广大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能力、全面加强施工质量,已成为当前建筑施工界普遍关注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业务工作,在本文中探讨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技术措施,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现场管理;工程管理 引言: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思想、组织、手段方法,对施工现场的各个要素(人、机械设备、施工环境、施工材料、资金、环境、信息、能源)进行组织、计划、控制、协调等。使施工现场可以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保证施工现场的高效、优质、安全和低耗。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建筑施工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面对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必须现场进行解决,以保证不受问题干扰,施工工作顺利进行。 一、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建筑施工的重点和核心,施工现场管理者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任务。只有扎实做好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落实建筑施工企业的一系列质量标准。当前,建筑项目越来越呈现出复杂、多样等特征,施工现场也相应的体现出高空露天作业多、工种分散等特点,所以, 施工现场属于事故多发地段。只有下大力气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才能有效防范事故发生。此外,在施工现场要学会改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减少施工材料的无谓消耗,以达到施工企业节支增收的目的,不断树立施工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努力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施工现场管理反映了整个施工企业的能力水平,只有持续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确保工程质量,从而不断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在现代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施工过程复杂,难以进行有效管理 工民建建筑工程在施工时涉及的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材料种类繁多、设备复杂,因此要想实现对施工现场的统一、有序管理很难。因为实际的施工现场很难做到监管到每个人员,而往往因为一个施工工人的不当操作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施工涉及到的材料种类、质量层级都不同,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错,难以做到精准管理。 (二)施工现场管理缺乏安全意识,事故率较高 在工民建建筑施工的现场每个人都应该有安全意识,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从而导致施工人员进行危险作业,不带安全帽等现象随处可见,这就存在安全隐患,造成施工现场的事故率较高。 (三)部分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缺乏基础的管理常识和专业知识。受管理人员素质限制,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很难保障。 (四)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存在管理漏洞 工民建建筑的施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环节多,涉及人员多,抽样检查的方法存在监管漏洞。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会出现钢筋混凝土也不够坚硬等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这些质量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很难保证工民建建筑的质量。 三、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的技术措施 (一)健全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首先,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展开要依靠各个部门和班组的协调,因而建筑工程各部门和班组之间应正确认识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良好的沟通。因而,必须要制定相应的体制机制,保证各部门之间的及时沟通协调。其次,建筑施工的现场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中,最为常见和最为繁琐的工作便是对人员、材料的工作,由于当前建筑工程往往规模较大,因而需要的施工人员数量大,建筑材料种类多、规格多,因而为了简化管理工作,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应分别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如对建筑材料的采购、运输、存放进行明确规定,对施工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对其操作进行规范等等。 (二)严格做好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在当前的工程项目现场施工中,需要的机械和设备品种、数量多,管理起来比较困难。只有真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的利用率,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效益。第一,要进一步加强施工设备的优化配置。施工项目在筹备阶段,管理者应该根据施工组织计划,按照项目的大小,建立科学合理的机械设备管理规划,合理确定施工期所需的设备种类、规格和数量。对租赁的设备,应严格按照租赁合同,切实加强管理,避免租金的不必要浪费。其次,要加强设备管理制度的建设。使用机械设备前,施工技术人员应该深入了解设备的性能和特点,合理组织利用,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设备操作和养护人员,应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做到科学养护、精心维护。设备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要负责设备的正常操作运行工作,及时全面的收集燃料消耗和维修数据,做好统计工作,合理利用统计结果,以便及时检查设备运行的效果,调整使用方案,降低使用成本。 (三)强化切实可行的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是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这就需要技术管理者具有较强的技术水平。现场施工中,项目经理作为工程的指挥者,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水准是工程成败的关键所在。具体施工中,项目经理要选择合理的、经济的、切实可行的技术,解决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来确保降低工程成本、保证质量效益。同时,要聘请现场施工工程师,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确保技术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进而有效控制施工环节和各道工序,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四)切实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工作和文明施工管理,对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果疏忽了这两方面的管理,将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甚至耽误工期。比如:当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造成施工人员伤亡,不但影响施工进度,也对其他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惊吓,从而影响其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施工质量问题和工期延误。因而,安全管理工作应渗透到现场施工管理的方方面面,除了安装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配发安全设备外,还应定期对广大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其施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巧。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保护的同时,切实做好对周围非工程人员的保护,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四、结束语 只要施工企业上下同心协力,不断总结施工现场管理,文明施工经验,并十分注意把"定置管理""系统工程"等现代化施工方法应用到施工现场管理和文明施工实践中去,采用经济手段,不搞花架子,严格检查与考核,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就一定能够在施工现场管理促进文明施工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论文: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本文在阐述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概念及其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对策 引 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建筑物在各方面的要求也有了大幅的提升,建筑施工是一项多工种、多专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施工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现场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决定着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重大施工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加强事故防范是当前的重要任务。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是最直接的现场组织者、领导者和指挥者。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着工人纪律意识不强、施工材料浪费严重、以及安全问题突出等问题。因此必须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方式,全方位地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水平。 1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及其基本原则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对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系统目标,即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标的落脚点也都是在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的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施工现场质量波动的原因存在偶然性和系统性原因两类,对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现场施工管理主要是包括了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对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也可从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和现场整体管理这几个方面进行。其中对施工现场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施工人员因素的控制、机械设备因素的控制、材料、构配件因素的控制、施工工艺因素的控制以及环境因素的控制。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现场管理能够对工程质量、以及成本的控制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应遵循三个原则。首先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建筑施工中的各项工作都需要科学合理的确定实施方法,客观科学的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其次是经济效益原则,在保证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市场和成本,降低不合理开支带来的成本预算的增加。另外,还应该遵循规范化的原则,确保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克服主观,随意性,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的每个要素都必须认真按照制度,和规章实施。 2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施工人员管理不到位 建筑施工从设计到施工参与的工作人员数量较多,再加上建筑施工具有周期长、投入大的特点,因此参与的人员和劳动力数量一般很大,这也带来了对施工现场人员灌流的难度,首先,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缺乏专业素质,常常会出现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定而造成质量缺陷的问题,施工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频发,给现场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施工人员的管理问题一直是其最突出也是最难的问题。 2.2 现场物料管理不严格 建筑施工中所需的建筑材料是工程施工的基础条件,在建筑工程的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建筑工程施工中所用到的施工材料种类繁多、规格不一、性能各异。材料的保管问题和施工现场的设备管理都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比较突出。进而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此外,不注重对施工现场设备的管理和养护,导致设备老化现象严重,也会埋下施工隐患。 2.3 施工安全管理问题较为突出 安全施工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不但影响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影响着工程进度,更决定着企业形象的好坏。建筑施工中建筑项目具有流动性、生产环境复杂、生产时间长、变化因素多等一般性特点,建筑工程的安全会影响施工人员或者是使用该建筑的人员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建筑工程的安全甚至还会更进一步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性,所以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些工作人员安全帽的佩戴不正确,甚至还有的工作人员没有佩戴安全帽;在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基础开挖深度深,对相当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要进行处理,如果支护方式对选择不当会造成重大的生产财产损失,如滑坡对周边原有建筑的影响,对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施工现场的警示牌、安全警示标语的管理也比较马虎;在施工现场的用电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很容易发生漏电事故。 3 解决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的措施 3.1 加大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的力度 安全是效益之本,只有保证施工安全才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首先,要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包括与安全生产相关的组织机构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这两方面都是安全生产最基础的保障。要将建筑安全生产所可能涉及到的问题都要阐述清楚,而且要有可操作性,对于一些摆设性的法规要及时修改;其次,建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责任需要落实到每位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安全防护装置,组织研究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安全技术问题并参加事故的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于施工人员,施工单位要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基本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让施工人员尽可能地了解怎样操作避免事故的发生以及发生事故的时候怎样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同时对一些保护设施还要保证施工人员完全懂得使用,定期组织学习和演练,并通过考核确定施工人员具备相关安全生产的意识,同时也要在施工中不断地强调“安全第一”的原则,尽可能地做到安全施工。 3.2 严格对材料进行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在全部施工过程中,每个部分项目工程的质量随时受到操作者、施工技术、原材料、施工环境等影响。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进步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内容主要是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公道地使用,建立治理台账,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技术治理,避免混料和将分歧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严格的对建筑材料的采购人员进行选择,保证采购员具有过硬的人品和较高的职业素质,诚实守信。作为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工程所需材料不仅要进行货源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供货信息,尽量寻找货和价的最佳结证货比三家,质优价廉的购买材料,减少工程成本,提高企业利润。此外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领导体系,强化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并强化质量技术管理工作,及时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强化工人的质量责任心。 3.3 实行目标管理,切实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 在一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中,要确保整个工程能够安全、按质、按量地完成,不但要有一定的技术管理人员,而且还要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适合本项目的管理模式。目标管理在当今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中,能偶有效的调动建筑施工人员的创新场的适应性,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首先需要特殊部分搜集整理各种信息的具体情况,然后在交给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应的计划及应对措施,在确定总体目标后,再分解到各个项目、班组和各个岗位上,形成完整的项目质量管理的目标体系。目标管理的实行,能够有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生产力,可以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3.4 提高和落实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意识 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如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业等,应拟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干裂、冲洗等的危害。为了加大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在施工材料上,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可以采用一些环保建筑材料,这样既环保,又能加大了对材料的利用率。 4 结束语 现场施工进度管理控制是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控制得好坏与否影响着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其他步骤的有效施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资金和工程的质量好坏。因此作为施工企业只有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才能获得理想的、满足适用要求的工程项目。 作者简介:黄德军(1975-),男,大专,工程师,从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论文:提高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途径 摘 要:在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加快,所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建筑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重要行业之一,所以工程量呈现出明显的增多趋势,在这之中,工民建建筑又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就要进一步提高建筑的工程质量,这对于人们的生活或者是社会的进步都是具有很大帮助的,建筑企业应该进一步规范施工现场的管理,并且促进其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本文重点对工民建建筑中的施工现场管理水平问题展开探讨,并且提出了几点途径,希望对今后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措施 工民建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呈现出不嗵岣叩那魇疲所以对于建筑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工民建建筑中,为了进一步加强建筑的质量,就应该重视起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这是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在工程建设技术中,主要包含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工程设计,二是施工现场管理,本文重点对后者进行了重点论述,要想进一步提高建筑的质量,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首先,在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中,施工人员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不同工作岗位上的施工人员具有不同的职责,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对施工人员加以合理的选择,还应该对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化的安排,同时还需要定期开展培训工作,这样才能保证一项工程可以顺利的完工。施工人员的妥善安排往往可以对工程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开始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顺利的展开,并且起到决策性的作用。为了可以更加合理的安排工作岗位,应该从施工人员的专业性以及个人的技能作为入手点,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岗位的科学性,并且在施工现场中,应该营造起一个融洽团结的施工氛围,这样可以让施工人员更加积极的开展工作,保证工程可以顺利的完工。 其次,应该重视起对现场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施工材料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材料的质量对于施工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如果能够对施工材料加以合理的控制,那么就可以对工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此,应该重视起对施工材料的采购环节,并且加强对原材料运输阶段的管理,还要在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以后进行严格的检测,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在选择材料时,不仅要选择价格适中的,还要选择质量好的,在运输的环节应该注意加强保护,以便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在进入施工现场以后,需要对具体的批次、规格以及数量等情况加以检查,以防止对施工质量造成损害。 再次,施工设备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在科学技术手段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在施工现场所应用到的施工设备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在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施工设备的管理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施工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的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所采用的施工设备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应该区分对待,在应用施工设备以前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且进行科学化的调度,这样才能确保各个环节的施工都能顺利的完成,与此同时,应该确保施工设备是安全的,不存在隐患,否则就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危险。 2、工民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工民建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笔者在对现场的管理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施工现场过于复杂,不利于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参差不齐的,这样想要进行更加有序的管理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对于施工工期还会造成进一步的延误,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会涉及众多的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所以一旦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就会发生问题,这样就无法实现精准管理的效果,对于施工质量而言,将会带来十分严重的隐患。 在施工现场的管理过程中,还发现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造成事故的发生率较高。在工民建建筑施工的现场每个人都应该有安全意识,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从而导致施工人员进行危险作业,不带安全帽等现象随处可见,这就存在安全隐患,造成施工现场的事故率较高。 部分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缺乏基础的管理常识和专业知识。受管理人员素质限制,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很难保障。 3、提高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措施 (1)实现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的科学有序管理。我们都清楚的认识到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复杂性,越是复杂其中存在的隐形问题就越多。因此必须建立科学有序的管理机制,对整个施工过程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都做到层层监控,特别是涉及到工程质量的方面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不留死角。并在施工现场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以此来提高工程质量的时效性。 (2)树立工程施工管理安全意识,确保施工安全。一个成功的工民建企业应当以“零事故”为目标,真正的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树立施工安全意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管理的细节,对于不带安全帽等不规范的作业,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都应该进行严格的管理。 (3)提高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素质。在明确了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的重要意义,就需要对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加强,进一步提高。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层必须具备从业的资格,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措施,通过培训使管理人员对专业知识及业务技能都有进一步的提高。另外,还可以组织管理人员到一些模范施工现场进行参观学习,学习它们的先进经验,同时对同行的管理方式方法有充分的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的改进自己的管理方法。 (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减少管理漏洞。在施工的现场,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是整个监管的核心。要想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就必须加强现场管理,对施工的每道工序、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就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减少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4、结语 工民建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提高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工民建建筑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论文: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与成本控制分析 摘要: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就是获取利润,当前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加剧了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建筑施工企业要想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实行成本控制和管理已经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施工成本控制和管理并不意味着偷工减料,一切都要在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施工现场是建筑工程的主体部分,也是最复杂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人力、物力大量应用,各项工程和工序交叉进行,如果管理控制不好,就会造成很多的浪费现场,影响最终的施工成本控制,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更好的对企业成本控制研究,本文也将从现场管理的角度对成本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成本控制 一、施工现场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材料的使用和管理 施工现场涉及到多种物料的使用和管理,施工材料也是施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材料管理不到位,很多的施工材料会出现到处堆放或者浪费的现象。另外施工材料对施工质量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一些不符合标准或者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混入施工现场,会在施工过程中被发现,那样不仅浪费了很多原料,同时也耽误了一定的工期,造成了成本的浪费。因此对于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控制施工材料的成本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方面。 (二)人力成本方面的问题 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同等重要,都是施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就目前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来看,管理方面还存在漏洞,很多的施工人员的行为和能力都需要进一步的约束和规范。作为一线的施工人员如果缺乏正确的成本控制意识,将企业的成本看成是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那将是大错特错了,企业的成本和经济效益紧密联系,而施工人员的利益也和企业的效益之间联系,企业发展越来越好给施工人员带来的也将是更好的薪资待遇。另外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按照施工要求和施工设计进行施工则会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再加上窝工、怠工都会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同样作为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也不能以消极态度去工作,如果管理人员在行为、思想等方面存在问题,将会影响更大。 (三)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使用 机械设备是提高工程效率,促进施工水平的重要工具。目前很多施工企I为了节省成本,使得很多的施工设备老化严重,与施工工程的需要相悖,影响了施工进度也给施工安全带来了隐患,施工企业要控制好施工成本,但是也不能以牺牲施工安全为基础。另一方面,在施工设备的使用上,有的施工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在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规范使用设备,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剪短,错误使用造成的机器损坏现场经常出现。再加上人员混乱和设备乱用,使得大家都忽视了设备的及时保养和维护,造成设备使用成本增加。 二、施工现场成本控制的对策分析 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其实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不是相互独立存在的。成本控制与管理虽然是一项对施工成本控制的管理活动,但是通过成本管理,也可以加强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同样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也可以有效的控制施工成本,因此施工企业对于自身的成本管理活动要做好规划和统筹,以下将对施工现场的企业成本控制对策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加强施工材料方面的成本控制 施工材料成本控制和企业的施工成本密切联系,现场管理视角下的施工材料成本控制首先要保证入场材料能够符合施工标准和要求。对于所有进场的施工员料,现场管理人员都要按照施工标准进行验收,禁止一切有问题的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避免一切的因为施工材料不符合标准造成的浪费;其次是要加强施工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现场管理人员要对施工材料的贮存进行妥善安排,保证施工材料的存储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防止偷盗现象以及材料的自损现象。对于施工人员的施工材料使用,要严格按照材料领用程序进行管理,对人员的材料使用要做好审核和抽查工作,合理运用材料才可以为企业争取更大的利润;最后要做好资源的循环利用工作,很多废弃材料可以进行回收使用,落实绿色环保施工。 (二)人工成本控制 一方面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意识管理,对于一线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要加强成本意识教育,在施工过程中要将这种成本控制意识付诸于实践。另一方面要对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要安排工程进度,同时要制定人员用工计划,在施工过程中,还要严格控制定员,劳动定额,出勤率,加班加点等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人员安排不合理,派工不恰当,时紧时松,窝工、停工等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采用“施工工序承包法”,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进度。 (三)施工现场机械的使用和保养 首先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其次落实机械操作员的职责,确保每天的用和养护记录,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其次,合理安排机械的使用和机械操作手,确保充分使用机械设备,实现设备效率最大化。另外项目管理人员还可以对施工进度制定网络计划,找出关键线路,通过网络图合理安排每道工序的施工顺序以及人、材、机的到位时间和数量。 三、结束语 每一项施工工程都是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融合体,通过它们之间的相辅相成促进了施工进程的不断推进。因此从施工现场管理的角度来看,对施工成本的控制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好施工材料、施工人力和施工设备等三个方面,施工现场管理是一种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现场管理,可以更好的了解施工情况和进度,通过对施工现场各个环节以及各个项目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可以更好的发现这些过程中存在的成本控制问题,并将问题进行技术处理,即达到了节约成本的目的,同时又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更好的对施工质量和安全进行了重新审视。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论文: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与质量控制分析 摘 要:房屋建筑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涉及到的工作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建筑的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各个方面。因此,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内容与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现场管理;措施 前言 施工现场的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部分,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针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不断加大分析和管理力度,做好相应的优化管理工作。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加大对施工现场管理的研究力度,不断提高自身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从具体的管理制度入手,完善和规范管理程序,加强相应的管理监督检查,保障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提升。 1、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房屋建筑的安全关注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因此,人们对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也越来越加以关注。 良好的施工现场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的使用施工材料,并减少施工周期,而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能对施工工期的缩短和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施工现场管理就是对房屋施工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更好地保障房屋建筑的安全、高效地运行。施工进度的快慢、工程质量的优劣以及成本的高低和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都与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密不可分。高效的施工现场管理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使施工人员能够有效配合,促使施工项目高效、优质的完成。因此,必须要做好房屋建筑的施工现场管理,不断完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建筑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来不断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实现自身竞争力。 2、 强化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 在进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它的优化水平,不仅能够直接体现出建筑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同时还是建筑企业生产经营运作综合性的重要表现方式。 2.1安全优先 在实际现场的施工活动中,在保证安全问题和实现施工进度、工程成本,始终要把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不能冒生命危险抢进度,超负荷工作。 2.2经济效益原则 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控制好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同时还要注意到施工的整体项目成本和市场的经济价值,在进行现场管理时,需要形成较为完整的生产观。经济效益原则是指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种中必须要把施工质量、进度和工程施工的成本、市场两者同时进行控制和管理。这样才能够合理利用施工现场的建筑资源,避免不合理的开支或资源浪费。 2.3科学合理原则 在实际的施工现场管理中,首先要对图纸进行详细的了解,对整个工程的把握。施工现场中涉及到的各项工序和生产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同时要注意将科学合理的施工规范落到实处,尽可能地实现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另外,一定要观察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但要有根据,用事实说话。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内容 3.1制度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从而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执行提供依据。首先要建立并维持一个有效运行的质量保证体系,要求施工企业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并不断完善,使之更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 3.2人、材料、施工机械的控制 3.2.1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的优劣起决定性的作用,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对人的管理是最重要的,施工质量管理者需要建立一套人才管理体系,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房屋质量建设中,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增强其质量意识。 3.2.2材料直接构成建筑工程的实体。施工材料质量的好坏是施工质量的基础,对材料的保管方法和堆放规律进行管理合格的材料是一切工程的基础,应当对材料的采购、存储、运输以及使用过程进行严格监管,健全科学全面的管理制度,排除障碍,保障工程质量。 3.2.3对机械设备的管理 施工机械设备是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机械设备在进场时应对其数量、型号、名称等进行仔细的验收,并对计算材料、图纸等资料进行认真清点。同时还要按照相关国家质量标准对设备进行装设,在装设设备的过程中还要对分项工程进行质量考核。完成机械设备安装以后,应进行试运行,保证机械设备可以正常运转,只有经现场施工监理工程师的许可,机械设备才能进场。 3.3控制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是形成工程的基本单元,工程质量就是在施工工序中不断形成的,为了让工程质量做到事前控制,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就要从控制施工工序的质量着手。为了更有效地做好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一是要制定科学的施工工序,并严格执行,认真操作,这是前提;二是在工序施工过程中不断发现影响工程质量的偏差,分析偏差形成的原因并不断纠正偏差,保证工序质量;三是设置多级质量控制点,对各道工序进行监督、检验,做到预防和检测相结合。 4、房屋建筑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4.1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施工现场管理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注意对于施工人员控制及管理的全面性,保证各个部门在管理范围之内。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定期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从而不断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而为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建筑企业还要加强对施工工人的管理,提高施工者的技术水平,利用正确的施工方法对建筑进行施工.只有施工质量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都得到了提升,才能从多个角度提升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4.2加强施工技术与工序控制管理 正确运用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设备及人员的安全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采取主动控制,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措施,全面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和建筑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来实现预定的质量目标工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在施工前应组织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施工单位和部门等与工程相关的各方面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的制定,以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从而确保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 4.3加大施工现场质量监控力度 施工质量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核心元素,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做好工程质量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和现场监督工作,要明确管理工作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著手,要从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分阶段进行管理效果才能最好。如对设计图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监控,应在有关分项施工前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事先控制。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建立完善的奖罚制度,并加大监督力度,如果发现施工人员或者管理人员没有严格的按照现场管理制度操作时,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罚,确保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的严肃性。 5、结语 总之、加强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的管理对规范房屋建筑施工行为和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有重要作用。房屋建筑企业应当从各个方面加强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尤其是在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上应当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 从现场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优化。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论文: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有效措施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建筑施工工程数量不断增多,施工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所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隐患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本研究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性做出了相关阐述,并探讨了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有效途径 建筑行业是一个高收入,高风险的行业,它要求企业不仅有专业的团队和技术,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安全”是建筑施工的头等大事,绝不能因为贪图利益而偷工减料,建造出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确保质量、成本、工期目标的实现是建筑承包企业需要面对和思考的关键问题。建立健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系统,确保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科学合理,极大地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率,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 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现状分析 1.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从实质上来说,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就是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地组织协调,使建筑施工活动可以高效有序的进行,既确保了施工的安全性,又保证了建筑产品的高质量。 1.2建筑施工现场的现状分析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建筑的造价和工程质量。而就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现场管理来看,确实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首先一点是施工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职业素质和安全意识,作为一名施工现场的管理者,一定要具备多年的施工经验和专业技能辅助技能。由于我国建筑行业还不完善,专业人才少。再加上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没有建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未按国家的规章制度办事,而出现安全事故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且施工人员的学历普遍不高,没有获得技术资格,综合素质比较低等现象的存在,将严重的影响着工程质量。其次,施工现场材料纷繁复杂,有时会因为堆放不合理,而导致材料之间相互影响,造成浪费,进而使工程造价提高。还有很多工程施工现场环境恶劣,陈旧、老化的施工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困难、施工现场噪音巨大等诸多的问题。 2.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2.1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建筑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也在不断的实现专业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的过程。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对施工要求极高,这也极大地促进了建筑质量的提升,而且安全有序的建筑施工环境也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和声誉,增加了企业的无形资产。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带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良好风气的形成。 2.2提高施工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建立安全的管理施工现场是提高施工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的最好方法。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将有效地减少施工进度慢、施工无组织无计划、操作不规范、材料设备乱堆乱放等现象的发生。给市场提供质量好、造价低、工期短的优质产品,而想要建造出这样的产品,就必须依靠有效地现场管理,这是因为建筑产品是在施工现场建造出来的,而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就需要凭借施工现场管理。 2.3有利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可以避免材料浪费,降低成本,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实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理顺施工现场的内容,优化管理结构,为社会建造高质量的建筑,市人民生活得舒适安心,就是为社会谋福利。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是为社会减轻负担,有利于社会效益的实现。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所产生噪音、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等环境危害需要在土建工程现场管理施工的环境,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降低噪音对周边居民作息的影响,或者车辆经常行驶的路段,进行经常性洒水,减少空气中的灰尘量等。除此之外,土建工程的现场管理,实现工程项目的环保性能落成之后能够美化城市的环境,为城市创造更多的环境效益。 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途径。 3.1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 不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他们在设计、管理、图纸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建立一套完善的建筑施工现场条例,要求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建立纪律严明,技术过硬的建筑施工团队。建立以企业负责人、项目部经理、各施工班组负责人这样层级明确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各级层层监督,是整个工程项目有条不紊的进行。建立一套合理的奖惩机制,对于优秀的有突出表现的员工进行奖励,对施工过程中不安全的行为进行处罚,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3.2加强建筑材料管理 建筑材料在工程造价中的比例非常大,所以稍有闪失,就会对总体造价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施工之前应对所需的建筑材料进行市场调研,寻找最佳货源。材料采购时要明确列出材料的规格、数量、价格、供应渠道、保存方法,避免材料的浪费和工程造价的提高。在建筑现场还要对材料进行分类管理,抽样检测,首先是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没有问题,其次要避免材料之间相互污染,在需要某种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找到。还要定时的盘点库存。当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建筑材料的浪费和损失时,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和处罚。 3.3加强施工质量监管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工程体的几何尺寸、高程校核等随时进行检查和改正。在指令文件控制方面,需要监理单位以书面形式对施工单位下达任务单,明确指明施工单位的不足之处,对其责任加以认定。还要将分部工程中所用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结构的抗拉、压、弯各项强度及拌料的配合比进行测定,通常需利用现场实验所得数据来评判质量情况。 3.4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要提高施工环境的卫生管理,需严格遵守安全条例。工地的安全管理主要是防火,防电,高空作业时要带安全绳安全帽等。对此,要派出安全小组进行时课检查,反复督促提醒,做到安全无小事。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国家建筑工程建设方面的相关标准,结合建筑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企业安全管理手册;落实岗位责任制,杜绝一切安全隐患,将建筑工地的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还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手段例如计算机技术,电子监控技术来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不安全的操作进行及时监督和制止,以此来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庞大而细致的工作,它需要建筑施工管理者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安全意识。当然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并不仅仅是管理者的工作,更应该是企业对社会对建筑行业应担负的责任。本研究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也希望通过更加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为城市的美化助力。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论文:浅谈“互联网+”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摘 要]建筑施工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由于露天作业,一线操作人员的行为、管理都受到一定的限制,现场安全、现场质量、现场标准把控、环保文明工地软建设、物料管理、建筑机械运行等动态因素较多,如何采用互联网+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方式,系统地改观现状,向技术、知识和管理密集型转变,是文章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互联网+;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互联网+现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将“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引入建筑工地,从施工现场源头抓起,最大限度地收集人员、安全、环境、材料等关键业务数据,打通从一线操作与远程监管的数据链条,实现劳务、安全、环境、材料各业务环节的智能化、互联网化管理,提升建筑工地的精益生产管理水平,实现“互联网+”与建筑工地现场管理的跨界融合,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1 传统建筑施工领域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建设具有明显的生产规模大宗性与生产场所固定性的特点。建筑企业70%左右的工作都发生在施工现场,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对工程成本、进度、质量及安全等至关重要。由于传统的施工现场管理具有劳动密集和管理粗放特性,因而运转效率低下,在劳务、安全、材料、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钢筋、木钢管等成捆棒材进场,多数依赖人工点数验收,费时费力,夜间验收人眼容易疲劳,造成材料规格、数目误报、错报。 2 现场管理的几大重点环节,采用互联网+技术后获得的效果 2.1 现场作业人员管理 施工队伍流动性大,现场人员随意进出;工人身份难以验证;工人出勤缺乏电子记录,工资核算与支付证据链不清,劳资纠纷频繁发生。 采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系统解决。工地考勤、门禁设备与项目管理系统集成应用,可采集劳务工人数据信息,实施实名制管理,对工地劳务人员进行有效登记注册,随时了解其工作状态,也可以对工人采用简便的劳务实名制一卡通,是通过为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发放非接触式智能卡,依托智能卡对现场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精确掌握人员考勤、各工种上岗情况、安全专项教育落实、违规操作、工资发放、洗浴用水、食宿管理等情况,实现对施工现场人员全方位管理。 2.2 现场安全管理 现场安全管理重要因素是人的因素,为实时监控作业人员,可装备智能穿戴设备,是可以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衣服、配件上的一种便携式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将成为建筑工人的重要单兵装备,与施工环境紧密结合,为建筑施工带来很大转变。智能穿戴设备在施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智能手环可用于对现场施工人员的跟踪管理;佩戴智能眼镜,可将虚拟模型画面与工程实体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智能口罩上的粒子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施工作业区域空气质量,并把定位资料和采集到的信息鞯绞只上应用并共享;借助穿戴的运动摄像装置,可记录现场质量验收过程等。 高支模、塔吊等高发事故危险源点多、线长、面广,单靠人力巡检排查,工作效率低,而且难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容易出现监管漏洞。将大数据应用到安全施工管理中来,可从源头监管施工安全问题,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通过对工地人员进行有效的登记注册,并对登记信息进行分类存档,数据可随时调用,管理者可随时了解工人的工作状态。 2.3 质量管理 实现工程质量监管大数据分析。在工程质量检测及监管中运用大数据,可以有效提高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可靠性。通过深入挖掘检测数据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特别是异常检测数据的关联性,对质量问题发出预警信息,更有效地指导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实施工程质量监管。 在网络平台上,设置质量控制点,系统自动抓取技术指标数据,对施工技术指标进行监管。从而能够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个工序或环节,设置技术和监理的重点,重点控制操作人员、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等。 针对质量通病或容易产生不合格产品的工序,提前制定有效的措施,重点控制;对于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是否符合施工要求。通过对施工技术指标数据的挖掘、分析,实现工程质量的信息化监管。 2.4 物料管理 加强进场材料和构件管理。施工过程中的物料运输、进场、出入库、盘点领料等,均可采用射频电子标签实施跟踪和监控。相关数据可直接进入项目管理系统,完成对施工进度、重点部位、隐蔽工程等部位的材料设备校核工作。 设置棒材自动计数系统,自动点数提高效率,对钢筋等棒材实现拍照自动计数,提升清点效率。保存记录避免扯皮:保存收货清点记录,减少数目误报和成本虚高现象。棒材计数系统依托于便携式棒材计数仪,通过拍摄钢筋等棒材的端面图像,实现进场棒材的自动点数与验收,可大大提高点数速度,管理人员通过系统保存现场照片和验收记录,可以有效监控材料验收作业,防止材料虚报。登记棒材的型号、厂家、货车、送货人、收货人信息。 2.5 环保文明工地建设 施工现场的扬尘、噪声、污水排放的监测工作存在周期长、数据量大的特点,工人生活区素来是日常管理琐碎难度大,可通过电参数采集模块实时监测生活区内宿舍房间、办公室、食堂等区域内供电线路的电压、有效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参数。实现生活区内宿舍、办公室等区域的实时用电参数监测、用电情况统计和超限报警等功能。可设置用电参数的报警阀值,当被测区域内供电线路上的电流、功率等电力参数超过阀值,或识别出违规负载时可自动报警,支持现场声光报警、手动报警等多种报警方式,可查看实时用电数据和历史用电数据。 2.6 施工机械管理 塔吊运行监控系统由安装于驾驶室的黑匣子、各类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和地面监控软件组成,用于实时获取塔吊当前运行参数,监控塔吊运行状态,实时显示塔吊交叉作业运行情况,进行塔吊碰撞危险的报警和制动控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塔吊作业安全。通过风速传感器采集当前风速,当风速大于安全上限时,在塔吊驾驶室及监测中心进行声光报警。风速安全上限可进行手工设置。对塔吊吊装物在空中经过的楼宇、高压线、学校上空等禁行区进行设置,吊臂或吊钩即将进入禁行区时,系统通过驾驶室的黑匣子和地面监测软件进行声光报警。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并显示相互邻近塔吊之间的运行状态。当前塔吊位于交叉作业区域,塔吊间距小于设定间距,可能发生碰撞危险时系统将进行声光报警。 3 智能设置 在临建危险区域放置红外对射进行防护,当有人进入防区遮断对射之间的红外光束时,立即触发报警。采用人工智能模糊判断识别穿过报警区域的物体,降低误报率。自动感知周围环境变化,根据环境状况来自动调节对射的发射功率,大大延长发射管的使用寿命,降低电能消耗。调节红外光束最短遮断时间,改变红外对射探测灵敏度。设置发出报警信号后,声光报警工作时间。整套设备重量10kg以内,配置三角形便携式可调支架,满足临边、洞口、悬空作业的防护。 在降低硬件投入、减少维护工作量方面,企业可以选择基础设施服务模式,有助于解决硬件问题。 4 互联网本身的发展对建筑业的影响 在新兴技术的支持下,互联网本身也在迅猛发展,以下技术将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热点,将对建筑施工互联网应用产生巨大影响。 建筑工地由于场受地条件限制,很多智能设备需要电池支持应用。如,监控施工变形的设备需要实时采集数据并上传,但设备布控位置往往很难接通电力,即使能接电力,成本也会很高,高效电池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设备长期运行的问题。 未来,低功率的施工现场移动机器人,如扫描、放样机器人等均可借助无线充电技术实现无人值守的长距离行走和工作。可实时监测模板沉降、立杆轴力、水平杆倾角等多种被测量。配备报警器,当监测值超过阀值自动报警,支持现场声光报警、短信报警等多种报警方式。实时数据全程记录,数据变化通过曲线图方动B展现,历史记录可追溯。 由于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且在不断变化,布置有线网络成本高、不稳定,如果光无线通信能应用于施工现场网络,将大大简化施工现场互联网环境部署。 移动智能终端在施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配合相应的项目管理系统,实时查阅施工规范标准、图纸、施工方案等;可直接展示设计模型,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设计交底;加强施工质量、安全的过程管理,实时确认分部分项形象进度,辅助分部分项质量验收;可现场对施工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情况进行检查并拍照,将发现的问题和照片汇总后生成整改通知单下发给相关责任人,整改后现场核查并拍照比对;可在模型中手动模拟漫游,通过楼层、专业和流水段的过滤来查看模型和模型信息,并随时与实体部分进行对比,进行纠偏。 总之,现在各行业都处在高速发展的时代,建筑业也同样随着时代的进步,必将消除低产能、高危险的状态,开始走上精细、集约、知识、智能的新时代。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论文:关于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简析 [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同时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现场的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项目工程的进度以及工程的最终收益,其意义重大。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引言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可谓达到了白热化,"多揽活、干好活"是每个企业的共识。施工现场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是合同履约的车间,是宣传企业文化的阵地,是企业利润创造的源泉,所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至观重要。 1 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完善的现场管理机制 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创建完善的现场管理机制,导致施工现场存在不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不按照标准执行、不按照计划执行等现象,导致施工现场管理非常混乱,这样不仅会影响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安全,还会影响施工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施工企业的信誉,不利于施工企业以及整个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造成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不力的主要原因是工程建设所需的材料数量类别繁多、工程设备的损耗与老化,以及工程技术无法有效应用到实际建设中,这都会造成材料管理难度的提升。首先施工单位没有为材料的存储、进出库及使用制定合理制度,常有材料浪费的现象出现,提高了工程的成本;其次,当施工设备出现磨损和老化后,没有迅速对其进行维护和更换,这就会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严重影响了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稳定;最后,相关建筑知识无法在工程建设中得到有效应用,后勤缺乏保证等等,这些均会给工程的顺利建设带来了阻碍。 1.3 设备及技术管理不到位 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施工现场常会启用大型建筑设备,然而相关的施工管理单位却没有对其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无非有效实现设备的管理与控制。与此同时,部分工程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及专业素养有限,管理制度存有漏洞和不合理。这些都制约了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工程进度及质量的提升。 1.4 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意识不强 在工程现场,很多工程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致使常有安全事故出现。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工程人员自身对安全施工的不重视。在进行工程建设时,主观意识较强,并不能遵守相关的规定及制度。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便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和经济损失。 2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 2.1 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体系 要想为工程的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施工环境,相关的管理单位必须为工程建设制定一个完备合理的管理章程。以此为据,将各项工作仔细分配到每个部门之中,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监督,以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顺利。工程的基本章程要包括:激励制度、责任划分制度、安全操作章程等。只有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创新,才能为施工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提高施工单位的行政执行能力,为企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助力。 2.2 完善现场组织管理 工程现场管理的内容要包括人力、材料、设备、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对工程管理进行优化和创新必然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效益。因此建筑企业要构建一个专业的和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制度体系,全面细致的管理工程中的各个建设步骤。从工程的经济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出发,对工程的性价比、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工程建设的合理性进行衡量,即便在面对更加烦琐、复杂的工程问题时也能够做到施工的井井有条和切实有效。 2.3 加强现场材料管理 工程中所用到材料的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最终工程质量的高低。因此,相关的材料管理部门必须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只有经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优化材料的运输和存储环节,在不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降低相关的材料成本投入。材料的监督及管控工作要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禁止有质量问题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与使用,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适当采取相关的奖罚措施,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降低材料的浪费,降低工程材料造价。 2.4 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以“三控制,一管理”的原则作为工程现场管理的准则,不断对工程现场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和改进,进一步提高工程建筑的质量。工程进度管理是工程现场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根据工程计划有效管控各阶段的工程进度,根据现场进度有效协调各施工部门间的关系,对工程实施动态监控。尽可能确保工程进度按照计划进度进行,工程进度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将直接影响其他项目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同时它也与工程的最终收益与成本造价密切相关。对控制性进度计划进行有效的调整和优化,对工程的全过程实施动态跟踪和控制,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5 加强施工方法管理 施工方法管理需要严格贯彻到整个工程建设之中,比如工程方案及工艺的管理、质检方案及工程规划的管理等等。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工程中的各个关键项目都要重点管理,如混凝土的制备、钢构建设、混凝土浇筑作业等项目。对每个施工项目中的细节部分进行严格管理,优化工艺的流程和资源的配置。除此以外,在施工方法管理中必须重视对项目中各项资源的调控,如建材、设备及人员等,合理科学的资源配置是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有理保证,所以,在工程建设之前,必须对工程的各个部分进行考虑和分析,以施工方案为决策基础,优化资源配置。 2.6 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的管控 对于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等相关单位,要积极研究对建设单位发放的常见问题专项治理任务书。对于其中确定的常见问题,施工单位也要制定出科学可行的专项治理技术方案,而且要在工程施工的现场设立展板以及样板段等,同时还要开展小组活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在专项治理技术方案经过监理审批合格以后,监理单位也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监理实施细则,对于其中的细节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专项治理自评报告。 2.7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施工安全是我们近几年以来一直狠抓的问题之一。所以,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我们也要保证好施工的质量。关于如何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我们有以下的几点措施:施工团队之间分享施工安全的经验,总结以往施工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建立施工安全调查小组,随时随地的在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加强施工团队的安全意识,加强对施工团队的安全培训;重视施工现场的自我防护,及时的佩戴安全帽等等的防护设备。 2.8 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 施工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影响环境污染物的产生,杜绝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要建立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废水、废物、粉尘、噪声、有害气体的管理,要采取措施,将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对现场施丁人员生活环境也要下大力气管好,让施工人员身心健康得到保证,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结语 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是非常复杂而且繁重的,施工企业只有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工程现场管理、后期管理以及管理的优化创新,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及素质,才能确保施工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论文:浅谈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 摘 要: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的提高,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有着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工民建建筑施工。在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中,必须要同时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因此提高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变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行业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工民建建筑施工是建筑行业的一部分,工民建的施工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施工现场管理也是非常复杂的,对于施工进度和施工的质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本文就是对提高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进行分析,提升建筑行业的施工质量,促进工民建建筑的不断发展。 1 提升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建筑企业地位的不断提高 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对建筑行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建筑行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衡量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的标准之一。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企业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要想生存,就要在施工现场管理上下功夫,不断创新施工现场管理的模式,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将施工现场管理作为建筑管理的重点,在工民建建筑施工中,现场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作为施工现场的管理者,还要将监督工作做好,促进建筑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1.2 有利于施工的安全 在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有很有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这些安全事项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都是需要注意的细节,例如混凝土的浇筑过程,或者是模板的安装过程,这些过程都会涉及到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工民建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例如在某住宅工程的施工中,进行框架结构的施工,地下有2层,而地上有13层,首层的高度就达到了5.2m,标高也达到了3.7m,在顶层的房间使用的是石膏板进行的吊顶,在施工中使用的是双排的脚手架,这一建筑项目是在20154年5月20日施工的,预计是在2016年4月30竣工,但是在2016年4月17日由于光线不足的原因发生了安全事故,有施工人员在脚手架上坠落下来,造成了施工人员的当场死亡。 这一项目在施工之前作为施工企业没有将安全理念落实到位,申报的是隐蔽验收,作为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没有先进的管理知识,也没有将施工现场的管理灯具设置好,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也没有及时的进行,这些因素都是导致这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低下,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1.3 有利于施工的质量 在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一定要重视现场施工的质量,作为管理者要及时的组织人员进行监督,提高施工的质量,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最大程度的提高施工安全性,促进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 影响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提高的主要问题 2.1 施工过程比较复杂,管理效果难以提高 工民建建筑施工人员的素质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与工民建的施工管理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施工材料的种类和设备比较复杂,在施工现场难以进行统一的管理,管理人员在管理方法上也欠缺科学性,由于施工现场比较混乱,导致了施工监管极为困难。每一个工程人员的施工都会对施工作业有着一定的影响,一个人员施工不当,就会对整体的程序产生影响,不容易实现建筑施工的精准管理。 2.2 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差;检查方面存在漏洞 作为施工人员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每一个现场的施工人员的安全性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效果却比较差。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的意识不强,导致了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危险作业,有些施工人员甚至没有佩戴安全帽,这样就给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带来了严重的隐患,一旦出现坠落物,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威胁,正式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了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的事故发生率极高。 2.3 施工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不高 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无法掌握比较先进的理念进行施工,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不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很难保证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质量。工民建建筑的施工是十分复杂的,其所涉及的环节、人员很多,在监管中进行抽样检查存在一定的漏洞,会产生一些质量问题,如钢筋混凝土不够坚硬等。对于这些质量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并予以解决,那么工民建建筑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3 促进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提高的有效措施 3.1 科学有序地管理工民建的建筑施工现场 必须通过科学有序的管理机制的建立,层层监控整个施工过程,包括设计和施工阶段,特别是要高度重视涉及到工程质量的问题,保证不留任何的死角。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从而促进工程质量时效性的提高。 3.2 全面确立工程施工管理的安全意识 工民建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以“零事故”为自己追求的目标,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必须从思想上切实重视安全生产,把施工安全意识真正扎根在头脑中,落实在行动上。在具体的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如不带安全帽的不规范的施工行为、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环节,要特别予以严格的管理。 3.3 重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然人员,必须要拥有从事施工管理的资质,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因此,民建施工企业应该通过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等办法,使管理人员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此外,还可以组织管理人员参观一些模范的施工现场,学习交流模范施工现场的先进管理经验,充分了解同业者的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取长补短,推动自身的管理方法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 3.4 尽量减少漏洞,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在民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施工质量是整个监管的核心环节。而要切实提高施工质量,就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强化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检查每道工序,以及可能存在的偏差,最大限度地杜绝存在的安全隐患。 4 结论 如今,工民建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多,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施工企业要想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首先要建立并完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把施工现场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其次,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材料管理,做好材料的验收检查工作。最后,施工企业要不断创新施工技术,更好的满足项目的施工需求,实现工民建施工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公路施工论文:公路施工机械日常保养的成本管理 摘 要:本人从事公路施工机械行业多年,对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因素进行探讨,且提议出控制维修成本的措施,从而降低工程机械维修保养费用,进一步提高工程效益。 关键词:公路施工;机械设备;保养;成本管理 0前言 当前机械设备的总成本在整个公路施工工程成本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公路路面施工当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占据全部的工程造价约30%,当中的维修保养费用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保养好了,故障率低了,维修的成本也就随之减少了。因此,强化工程机械设备在公路施工生产中的保障作用,加大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有效控制施工工程机械的维修保养成本,降低工程机械维修保养费用,进一步提高工程机械的经济效益,是当今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共同关心、关注的话题。 1.影响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因素 (1)认识不足,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施工也进入了市场竞争的行列,资金紧、任务重、工期短成为施工生产中的常见的难题,而机务管理的计划时代已逐步转变为按需进行,这就导致我们的管理者淡忘了机务管理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性,出现管理松懈、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差的状况,对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状况、性能不了解,盲目使用,不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制定高效、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致使出现工程机械性能下降,维修费用超额,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2)工程机械设备选型盲目追求价格最低化。机械设备选型是指购置机械设备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市场供应情况,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原则,以及可行性、维修性、操作性和能源供应等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比较,以确定设备的优化方案。 由于前面所述现今工程施工资金紧、任务重、工期短是制约施工常见难题,导致我们的管理者在自有工程机械设备不足的情况下,采取购置或租赁方式以解决施工,而在进行工程机械购置时又不完全遵循工程机械选型原则,一味的追求只要满足施工要求,价格最低即为最好,忽略了其他要素,形成机械保修期已过,发生故障率高、维修率高、配件供应不及时、售后不及时等现象,造成工程机械性能下降,直接增加了工程机械维修保养成本,更严重的造成工程机械无法在下一个工程施工中满足施工要求,直接淘汰,增加工程成本。 (3)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现今我们诸多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中常常是“重使用轻保养”,虽然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度,却忽视了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没有明确落实到人。操作人员只是注重使用,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另外,在工程机械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许多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应付差事,从而造成设备故障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当出现问题时,操作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不仅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也增加了维修、运转的费用,致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缩短,安全性降低。 (4)使用不规范,加速机械设备磨损老化。由于企业发展,大量的新鲜血液补充到了企业中,可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却存在断层,主要原因是新进入企业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好高骛远,对机械设备操作管理从思想上存在无前途的概念,导致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趋于老龄化,特别是在人员不足时,为了工程施工临时聘用一些技术素质差的操作人员,这就造成由于对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的使用知识所知不足,不注重具体的施工条件和作业方法,在项目领导一味追求工期、进度的管理下使工程机械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或带病作业状态(甚至违章操作),从而加速了工程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 工程项目结束后盲目退场,机械设备得不到按规定进行的认真保养、维护和修理,被调配到新的工程项目后,出现故障,又开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循环模式。这样直接导致恶性循环,在保证机械设备性能上既花费了较大的精力,又付出了高额的修理费用,严重的延误了正常的施工工期。 (5)资金短缺,工程机械设备更新换代慢。工程任务紧,资金短缺已是每个公路施工企业均面临的困扰,这就造成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慢,报废的工程机械设备和破旧的工程机械设备仍出现在我们的工程项目上继续使用,使得其故障率大大增加,维修成本不断上升,形成“弃之可惜,用之太贵”的尴尬局面。 2.控制维修成本的措施 (1)提高认识,强化制度建设,加强施工部门与机务管理部门的联系和沟通。首先要解决的是公路施工企业人员自上而下的思想观念,使其认识到工程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性能的完好与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成本和效益,从而提高机务管理的力度,要求机务管理者要有较强的联系和监管作用,成为公路工程施工部门和机械部门的连接纽带,及时的掌握工程机械设备运转情况。其次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我公司安机部由专人负责,对每台设备建立档案,从机械设备的选型购置到维修保养直至报废,建立工程机械设备数据统计系统,对大小故障、以往的维修保养记录、换件记录、日常使用情况和工作量都登记备案,以便在工程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分析、判断,及时准确的消除故障。对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和机务管理人员做到奖罚分明,明确责任。再次要加强施工部门与机务管理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在我经历的S241扩建工程、镇江新区经十路工程、通港路改造工程,S340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等项目中,由项目副经理兼管机械,坚持谁用机械谁管机械的原则,在抓施工的同时抓机械调配使用,保证了机械的合理使用,提高了机械出勤率和完好率。 (2)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和保养工作。操作人员的文化 素质低,对工程机械设备性能和原理不了解、不熟悉,是造成工程机械设备事故的原因之一。因此,降低维修保养成本首先要在操作人员的录用上考虑其文化水平,在企业补充新鲜血液的同时招收一些大中专筑机学生,从而提高操作人员整体素质;其次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我公司在冬季施工淡季,开展内部学习,由专业人员给施工一线的职工授课,使他们掌握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我本人就多次参与,授课内容有: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如何延长蓄电池的寿命,工程机械日常养护项目等。职工通过学习,提高了对机械的认识,减少了不规范操作,使机械的故障率大为降低。 (3)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强保工作,防止误保,杜绝漏保。由于保养不当是造成工程机械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工程机械设备保养工作必须强制执行。机务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工程机械设备保养使用说明书制订切实可行的保养计划,并与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随时抽查、督导保养工作的落实情况。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奖优罚劣,加强广大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以保证工程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故障次数,缩小故障规模,降低燃油消耗,节约维修成本。 (4)加快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公路施工企业中一些已经报废的工程机械设备现今仍在超期服役,这就无形增加了设备的维修保养成本,昂贵的人力、物力、财力已远远超过了报废工程机械设备创造的价值,我们应当从经济角度来对待此类问题,该废就废,该处置就处置。利用多种渠道来加速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如采用社会融资租赁、职工集资入股购置等方式以解决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降低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有效手段。 3.结语 在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推动下,降低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成本已成为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研究、讨论的热点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机械设备自动化、智能化逐步趋于完善,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成本应合理而有效的控制,因为在注重效益和效率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效益是企业快速发展的能量石。 公路施工论文:对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交通事业也跟随在不断的进展当中,对此,在公路施工技术上也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阶段,公路交通事业在快速的发展,对此,行车速度也有所提高,由于车辆荷载在逐渐地增加,同时也就促使对于公路的路基和路面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而路基是作为路面的基础工程,对其质量技术也就影响到了对路面的使用。由于出现的路基质量问题会直接导致路面出现沉陷和翻浆等问题,造成车辆不能正常通行,因此,在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就必须要严格控制质量,提高施工技术,从而促使路基达到稳定和坚实的目的。 关键词:公路 路基 施工技术 路基施工作为公路的主体同时也是路面的承载,作为主要的支承体。路基作为路面的基础工程,它是按照一定的路线位置以及技术要求建设的构造物,所承受是由路面传递的交通荷载。因此,在路基土的应变特征与应力对路面整体结构的刚度和强度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作用。在路基工程建设中具有几个特点:它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需要的劳力比较多以及工程的数量比较大等,因此,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就必须要求其质量的控制,这也是作为公路建设中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是在公路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路基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造成影响路基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问题还是由施工技术问题引起的,这不仅影响到交通道路的安全畅通问题,甚至出现事故的情况,因此,必须要加强提高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公路路基的重要意义 公路路基一般主要包括了路堑和路堤两个方面,它的基本的操作就是通过挖、运、填三个方面的工序,并且较简便,然而在施工中的条件却是相对比较复杂的。由于在进行公路建设施工中一般主要是在外面操作,所以条件较差,施工作业较为艰难,并且交通运输也不方便,对施工建设的供应条件比较困难。同时,在进行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地都是较分散的,相对工作面也比较狭窄,很容易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所以,如果在遇到这种复杂的状况时,注重施工的质量,以高效、快速、安全施工为主,同时也要注重路基施工的管理与技术方面的问题。在现阶段的路基施工当中,必须要配备具有稳定性的施工专业队伍,而且要具有一定技术力量与机械设备,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操作规范制度,从而确保完善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手段。 2 对于路基的处理 由于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在路基的填料性质以及路基压实的程度,所以,为了可以更好地改进填土的要求以及压实的条件,这也是确保路基质量的最佳方法和手段。 2.1 在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一般所应用的压路机都是大吨位的,因此对于碾压的效果也就很明显,对于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起了很好的作用。 2.2 对于特殊较潮湿的范围公路路基压实处理。通常在较潮湿的地区内,处理路基的压实作为是非常困难的,在规范上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①在压实度的标准上可以依据试验的资料来确定数值。②天然稠度应小于1.1,而液限应大于40,并且塑性指数必须要大于18的粘质土。③需要改善填料的性质,所以需要在土中掺入生石灰,一般可以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2.3 对于黄土路基的压实处理。在进行黄土路堤的施工时,必须要处理好填、挖界面的结合。如果当黄土的含水量较小时,则需要均匀的进行加水再碾压。如果在含水量较大时,需要翻松晾晒后再进行碾压。如果发现老黄土由于透水性较差,而干湿很难进行调节,又因大块的土料不容易粉碎,因此在进行应用时必须要通过试验再决定处理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来修筑边缘的拦水以及截水沟的构造物,需要把水引到坡脚外,而高度如果在大于20m的路堤,就必须要按照设计的要求来预留竣工后路堤自重压密固结产生的压缩下沉量。在黄土地区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路基的排水,针对地表水需要进行分散、拦截以及防冲和防渗的原则,同时也要做好对出水口的加固处理。 3 对路基的排水处理 在公路路基施工当中,必须要注重施工的排水处理,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不利因素,对路基施工造成直接的影响。 3.1 对于路面排水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快速的排除在路面范围之内的降水,从而降低水沿着路面进行渗入,不再冲刷路基边坡。促使雨水排出路面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利用集中排水的方法,需要在硬路肩的外侧来设置通过现浇的沥青混凝土拦水带,这样会与硬路肩路面形成一个三角形的集水槽,同时,在每隔20-50m的间距设立一个泄水口以及一个路堤边坡的急流槽的衔接这样把雨水可以直接排到坡脚的排水沟中。而第二种方法就是通过分散排水的方式,这种方法一般都是应用在西北地区地势较为平坦,而纵坡一般会小于0.3%的长路段。 3.2 一般所应用的进行地面排水的设施就是截水沟、边沟以及急流槽和地表排水管等。然而对于公路上的排水沟渠,通常都是要求铺砌防护。一般应用浆砌片石进行加固,而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也开始广泛应用。 4 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要求 4.1 在进行路面垫层施工技术其中比较好的材料就是级配砂砾,但是由于砂砾材料其本身的质量好坏就会影响到垫层的使用以及对于整体路面的施工工程质量,因此,作为监理人员就必须要掌握好对于砂砾技术方面的要求标准,需要控制好级配砂砾垫层的工程质量保证。一般在级配砂砾垫层施工过程当中可以分成运输摊平、碾压路槽、整形洒水碾压以及初期养护等方面的工序,而级配砂砾它主要是一种比较松散的材料,在避免受到行车破坏的同时,作为监理人员必须要提醒在实施施工计划时,需要采取半幅通车与半幅施工的方式,从而可以避免出现因施工原因造成混乱行车的局面,而级配砂砾垫层在表面出现平整度较差并且较松散的情况。 4.2 在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技术分为两种。①在应用路拌法进行施工水泥稳定的砂砾基层,其主要工序是,需要初平砂砾料、进行摆放水泥、需要摊平水泥、进行机械的搅拌以及整型找平和碾压成型后洒水等工序。②应用厂拌法进行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主要施工需要进行砂砾的备料、适当的水泥剂量、进行加水搅拌以及运料上路和摊铺碾压、进行洒水等工序。 5 结论 总之,在公路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公路路基作为基础工程,并且在全部项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于以后的路基工作中必须要不断的加强努力提高施工技术,及早的发现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必须严格根据公路施工要求完成施工,按照公路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从而确保建设具有质量优良,社会效益显着的公路工程。 公路施工论文:简析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现状的论文 多数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还仅停留在设备能源控制、设备维修层面。只要施工设备能够进行工作基本上不对其进行养护与管理。这也造成公路施工过程中设备经常出现故障,或隐性故障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另外,在实际的施工中,对设备操作管理也不严格。常会出现非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质量隐患及安全隐患的发生。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公路施工企业必须重新认识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以现代施工设备管理理念指导企业施工设备的管理,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针对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构建完善的施工设备管理体系 针对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现代公路施工企业因构建完善的施工设备管理体系,以此使企业施工设备管理工作能够得到科学的管理,以减少由于设备管理不当对施工过程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公路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体系应涵盖设备的选型、存放、养护、操作以及针对临时租赁设备的管理。通过对涉及施工设备各个方面的科学管理有效保障设备的完好,促进其在公路施工中作用的发挥。以此为基础,现代公路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体系的构建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设备养护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并在工程开工前以科学的规划制定养护计划,有效保障公路施工设备的完善性,促进公路工程施工。 以科学的选型促进工程的施工 不同的公路工程对设备的需求也不相同,这也使得施工设备管理工作也存在差异。例如:城乡公路与高速公路施工宽度决定了其摊铺机设备的宽度与压路机碾压压力的不同。而不同的设备在进行管理时其养护周期、成本也存在差异。作为现代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设备的选型是公路施工企业设备管理的基础。公路施工企业必须针对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选用设备型号,促进公路工程的科学开展。 公路施工设备的存放管理 公路施工设备的存放管理对设备的使用、养护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是现代 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重点。公路施工企业应在工程开工前以工程场地规划、工程规划为基础,对施工设备的存放进行规划。以此使施工过程中减少设备存放地点与施工地点的行使成本。另外,存放管理还应针对设备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管理。 公路施工论文:公路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问题与控制的技术措施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各项公路建设已成为现在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几年来,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投资和支持。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质量佳、进度快且造价低的精品优良工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目前来说,面对公路建设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针对公路的设计标准、技术要求、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提高公路的施工质量。并且要保证资金的投入有效、正确,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公路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管理,这就要求必须具备过硬的施工技术水平和先进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现代化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企业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 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1在工程准备进入工地前,要结合该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组织参与施工建设的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合同文件、技术规范,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强化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教育,加强施工队伍的岗前培训,并制定出适合本工程的详细的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将质量目标逐层分解,使其真正的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的身上。落实到每一项单项工程和每一道施工工序上,确保施工质量控制落到实处,为质量工作顺利进行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1.2为了加强质量管理,在工程中标后,中标单位要按照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建立该项目的组织机构,将每个部门的人员责任都明确分工,质检科的所有成员负责开展具体的作业工作,并按要求组建试验室、质量检查组、资料整理组等。要求每个成员各尽所能、各负其责。将各自相应的岗位职责落到实处,从而使工程质量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1.3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工程施工应知应会教育。并进行严格的考核,使全体施工人员都持证上岗、挂牌作业,从而做到工程施工严格按照设计与相关的技术规范来操作。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与职工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尽最大能力满足职工的心理需求,使员工从潜意识中自觉自愿的接受管理者的要求,并积极渗透到日常行动中,也可以通过开展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活动来激励广大员工们的积极性,对胜出的员工进行物质和金钱上的奖励,使员工更大程度上的为之而服务, 2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2.1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程序 工序质量是施工质量的基础,工序质量也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为达到对工序质量控制的效果,在工序管理方面应做到: (1)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根据工程的合同要求,在工程施工中,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开工前,编制上报“开工报告”;施工中,首先施工企业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抽检合格方可继续施工。 (2)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项经理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明确质量目标。通过认真细致的技术交底工作,使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明确设计意图,明确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及操作细则,明确工程的质量目标,使各项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控制落实到最基层的全体施工人员身上。 (3)认真做好试验路段的施工。遵照“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试验路段的施工,确定各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及质量控制措施,指导全线工程的施工。 2.2对施工企业单位管理水平的促进 现代公路施工技术对策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根本体现,其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参数的控制及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整合优化现代公路工程施工流程、促进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及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2.3对施工质量的促进作用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过程中技术的监督与管理,保障公路施工质量。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通过技术方案的编制、日常技术管理、施工过程工程测量管理、变更管理等工作,能够有效的保障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能够有效的保障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为保障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3 施工过程中日常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是为了保障工程能按施工方案进行,解决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指导施工人员按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其内容可分为基本工作和琏础工作两大部分。基本工作包括技术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工作和施工技术的开发与更新三大项,前两项工作保证生产过程中和技术秩序,立足为当前生产服务,第三项工作为企业的技术储备和为下一个项目的施工打基础。 3.1建立和健全集中统一的技术管理系统,从工区项目部到施工队各级组织都要有技术管理的职能机构和技术职能人员,明确各人职责,在总工程师领导下,全面负责工程的技术工作。做到有职有权。 3.2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施5一组织设计,明确图纸及规范要求、操作要领、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实验内容等,结合技术人员各自的工作内容,解决发现的问题 3.3在正式施工前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参与施工任务的全体职工明了所担负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救,以利于有计划、有组织、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 3.4认真做好测 量管理和试验管理两项最基本、最关键的工作。 3.5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工作。 4 工程测量管理 在公路施工中,测量管理工作是一项最基本、最关键的工作。 4.1根据工程内容配备数量上、精度上符合要求的测量仪器及工具,认真做好测量仪器管理工作。测量仪器在运输、使用、存放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要定期进行检验、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建立仪器档案,对仪器的类型、编号、产地、主要性能状况、维修及校验情况进行详细登记。 4.2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加强保护测量标志的意识。各级测量人员要经常巡视。发现控制点和标志、标志有毁坏或位移时应及时补设。永久性导线点、水准点在每年开春后和雨季后应进行两次全面检测,临时性的点位要经常进行检测。 4.3加强测量资料管理工作。测量资料应字迹工整,工程项目、地点、部位、使用仪器、日期、观测记录 者姓名应齐全,记录的数据和数字直准确无误,严禁涂改,记录不得转抄。外业观测必须用铅笔记录在测量专用本或表格上。各种放线定位、施工测量资料必须事先计算复核后才能在现场应用。测量资料要按工程项目、施丁顺序及部位进行整理。妥善保存,及时归档。 4.4中心测量组要认真组织好工程竣工测量的实施工作。 5 加强质量控制 5.1实施工程质量责任制 质量目标责任制是确保质量目标实施和实现的根本保证,当前公路工程中业主往往对建设方和监理方提出了质量目标,但在具体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将该类目标进行具体细化,以将各具体目标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上,并应定力明确的责任制以确保各层各个管理人员在质量管理中均有明确的质量分工和职责范围从而保证在质量控制与管理中各方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可实现其依靠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和相关管理手段对质量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 5.2对原材料的质量控 (1)优化各种原材料的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与各种原材料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减少供应与需求之间的中间环节,原材料的进场价格都必须遵循工程投标时的报价和市场价格信息,应尽量控制在工程报价以内。 (2)降低各种原材料的损耗。a.要对各种进场的原材料进行分类堆放并设有标识牌;b.对水泥、钢材等容易受潮、变质、锈蚀的材料,要及时检测,严禁不合格材料用到工程施工中,造成不应有的质量隐患。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公路建设质量管理中,公路建设和公路施工企业必须知道施工技术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用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技术解决方案,来加以促进道路工程项目的实施和建设优化的质量管理,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公路施工论文: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几个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路交通事业也随之快速发展,混凝土沥青路面因路面平整,驾驶舒适性高等优点,在公路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极端天气经常出现的公路,或者在施工的过程中违反的操作规程都会给路面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对于超重车辆较多的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的早期质量破坏现象非常严重,大大的缩短了其预期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非常关键,实践证明,施工质量的高低对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 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现状 在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保证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受到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与《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目前我国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主要通过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施工中质量控制及施工后质量控制三个环节,其中施工前质量控制主要是针对公路施工所需要的原材料或制品进行仔细的验收,确保所进原材料符合本次施工的相关要求,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在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仍然要参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以保证施工质量。施工结束后进入验收阶段,在验收的过程中依据规范标准要求的标准指标,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从而提高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 2 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要想保证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工程的质量,首先要明确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对以往同类工程中所产生的质量事故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影响工程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对防止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还可以有效的防患于未然。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全面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即对施工企业的所有工作人员和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首先要根据各种指标的控制图,对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检测数据的信息采集工作,并将其绘入控制图后进行异常分析。如果信息数据显示出现异常时,要及时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其次是在路面施工的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查,还是监理单位的工程质量监理,都是对正在施工的工程项目或者已完工的施工项目进行质量检查才能发现问题,在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2.1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指标与控制图的选择 首先在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指标的选择时,首先要考虑施工的稳定性,同时还要对其施工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其次是要根据质量控制的要求及相应的技术指标与性能特点选择合适的控制图。在实际选择的过程中,只有根据国家制定的规范标准,按照控制图的指标性能特点与功能进行选择,采用设计文件规定的技术参数目标值作为依据,经过试验检测所得的数值在报警范围之内,通过有效的选择施工质量控制指标,选择合适的质量控制图,可以及时发现公路混凝土沥青施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为保证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2.2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过程的持续改进与应用 在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质量控制图,再根据质量控制图对其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异常的判断,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必须对其施工过程进行持续有效的改进。因此在施工的程中,针对每一个控制指标所选定的控制图,随时对施工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具体的控制。再把每个步骤中所检测到的数据信息绘入控制图,通过与控制图的信息比对,如果数据信息一致表明施工情况一切正常,即可进行下一轮的担质量控制工作,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必须将其改进后,才可以进行下一轮的质量控制工作。 2.3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 在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人员素质、施工管理水平,施工机械等因素均会对施工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以上人为因素的影响,图控制的技术标准最好依据预备数据信息来确定,尽可能全面的收集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方面的质量数据,采用图控的方式将技术质量指标的均值与标准差进行处理,从而确定技术指标的参照值,当参照值的范围与预备数据的标准范围相交时,其相交的范围即为最终的标准,当参照值范围大于预备数据的标准范围低限值时,则以检测的标准范围为最终标准,如果参照值范围小于预备数据标准范围高限值时,必须调整施工技术参数,以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合理的配置相关的机械设备,合理分配技术人员、针对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要点,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质量控制,并做好信息的记录与反馈工作,经过系统的分析与加工后,将信息输入到相应的控制模型中,如与要求的标准不一致,则需要调整施工工艺,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跟踪检查的方法,收集全面的施工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公路施工论文:分析公路工程施工要点 1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 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有:第一,软土路基在路堤填土施工完成之后和路堤填筑施工过程,公路的路基就会产生一定的路基沉降,以及剩余沉降。怎样才能有效的对路基沉降进行控制,并保证其沉降控制在预期的设定目标,同时还要保证公路路基不同结构结合处的平稳以及公路路基高度预留高度保障道路达到预期的设计标准,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现代路基施工中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第二,软土路基在正常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路堤滑坡的现象,这样就很容易的造成路基基础的失稳,而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软土路基中固结速度过慢,路基强度较低。怎样才能有效的对地基进行稳定性的保护,以及对施工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进行保证,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对提高填土速率,也已经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2.1排水法 通常可分为三种:一是砂井排水固结法,二是挤密砂桩法,三是振冲碎石桩。这种直排水法在软土层较厚的软土地基比较适用。一般情况下,为增强软土的强度,常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清楚表层淤泥,二是砂井排水固结,砂井排水,即通过预压砂井法先使排水固结,地基提前沉降。此方法能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需注意的是,软土地基要想完全固结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2换填管理法 换填管理法就是将基底下的软土挖出来,换一些材料进行填补,再加以夯实,不过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这些填补的材料必须满足低压缩性、无腐蚀性的要求;第二,挖出的软土必须在基底下一定的深度范围内。此方法有一定的限制,需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具体操作。换填的材料有相应的垫层,如砂和砂垫层,碎石与矿渣垫层。底层的材料不一样,相应的垫层也随之变化,垫层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是不一样的,但也有共同点,最大的共同之处就是,代替软土来承载基础压力,填筑的材料要具备较高的抗剪度,其压缩性要小。在填充的同时,会有一些空隙出现,通过此刻发挥其透水性能,提高排水速度,使软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固结,避免出现低温冻胀的情况。在水利施工中,利用此方法进行软基处理时,上部软土朝下施加的应力很小,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是要考虑工程的规模和稳定性等问题。 2.3化学固结法 即通过一些化学手段对地基进行固结,以加强其强度,提升其稳定性。经常用的处理手段通常有三种:一是深层搅拌法。二是灌浆法,三是高压喷射注浆法。深层搅拌法,即在软土中掺加固化剂,经搅拌机搅拌,软土和固化剂会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和稳定性,将软土硬化,加强其整体性。固化剂的主要组成部分多是水泥石灰等,搅拌机为特质搅拌机,另外,软土和固化剂的黏合尽量在地基深处就开始进行。利用此方法,主要就是为了增强软土的强度,提升承载力,以达到减少沉降量的目的,从而为边坡的稳定性提供必要保证。此外,之所以要用搅拌机加固,主要是为了让软土和固化剂之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它与混凝土的硬化有着很大区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比较快,因为其进行的是水解水化作用。 2.4旋喷法 为加强地基的强度,常采用旋喷机制造旋喷桩,这就是旋喷法。将带有特制喷嘴的注浆管放在土层预定的深度,提升其高度,喷嘴会按照设定的速度开始旋转,同时喷射出水泥固化浆液,与软土合并并发生作用,进行凝固硬化,形成的桩就是旋喷桩,旋喷桩压缩性小,强度高,主要用于对粉细砂和软粘土地基的加固,但是对有机成分较高的地基加固效果较差。 2.5灰土挤密桩 当软土地层的含水量过大或过小时,应选择灰土挤密桩,含水量过小,需先将加固范围内的土层浸湿,接着按先外后内的间隔进行成孔的顺序;含水量过大,需利用干土粉或石灰粉吸收部分水分,或者快速成孔浇灌。在进行孔填料之前,先对孔底夯打大约三锤,夯锤形状以梨形和枣核形为佳,重量要在100公斤以上,然后以所测出的密实度为标准,对夯击次数和下料速度实行严格控制。对于已出现疏松、断裂或夹层的情况,应先将其取出,再依据设计要求填夯灰土,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此外,还有预压砂井法、加筋法、爆炸排淤法以及强夯法、井点降水发等许多方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交通量和公路路面工程技术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为顺应发展,某些级别较高的公路的路基面通常会采用科学化、规范化和定性化的施工技术。其中软路基施工技术对路基施工有严重的影响,要解决公路软路基施工的技术问题,就必须在准备阶段就给予重视,强化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正确分析影响施工的原因,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的质量和社会效益。 公路施工论文: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方式 处理公路工程软土地基表层的方法 1表层排水法 软土地基的形成有多种原因,通常一些土质很好的地基之所以成为软土地基多是含水量过多引起的。针对这样的软土地基,工程作业人员在开展填土工作前,要先在地的表层开挖出来一道沟槽,排掉地面和软土地基表面的水分,从而为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有力保障。为了使开挖沟槽的功效发挥到最大程度,工程作业人员常会选择透水性极佳的沙砾或者碎石来进行回填。 2砂垫层法 1)施工中进行砂垫层操作时要把机械设备自身的厚度、机械轮胎跟地面接触时产生的压力以及机械的偏心程度和地基表层的承载强度都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制定出准确的砂垫层厚度。针对极软地基的施工,施工单位常把表层排水法、敷垫材料和砂垫层法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就能促使大型施工机械正常运行,还节省了成本,既经济又实用。2)在进行砂垫层施工时要预先安置样板。对路面进行摊铺时通常会将自卸汽车和推土机联合起来进行操作,并保持二者进度同步。另要妥善处理砂垫层的端部位置,以免侧面排水不便。 3敷垫材料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层分布不均匀的地基,可以避免出现部分区域沉降不均匀或者出现侧向变位的情况。敷垫材料具有很好的抗剪和拉抗力,有利于施工机械通行的增强,促使地支承填土荷载量能够均匀分布,从而提升地基的承载力。 4添加剂法 在路基表层粘性土里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可以提升地基的强度、改善压缩性能,还可以稳定填土,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添加材料通常由生石灰、熟石灰以及水泥三种原料组合而成,这种石灰类添加材料一般都是现场进行搅拌或者厂拌,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减少土壤里的含水量、产生团粒,更是从根本上固结粘性土壤使其发生质变,从而巩固整个土体。 实施粉喷桩加固措施 1)粉喷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室内配比试验报告、粉喷桩设计桩位图、原地面高程数据表、加固深度与停灰面高程以及测量资料等。2)开展平整场地、清理障碍物的工作。3)所有的机械在使用前要先组装,再试运转,确保无问题时方可正常投入使用。4)粉喷桩的施工方案主要是依据工程设计要求的配比以及实际测量所得的各种参数,试桩稳定之后再行确定的。 竖向排水固结法 施工过程中对于粘性土的地基常常会安置垂直的排水柱,从而减少排水的面积,固结住地基排水,进而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垂直排水柱一般会采用沙井和纸板两种材料。砂井排水法因为施工方案不同,方式也就不同,常有打入式、水射式等,多与加载法和缓速填土法结合使用,用于层厚大的均质粘土的地质使用效果最为明显,但不太适用于泥炭质地基。在对排水砂井进行设计时要预先制定施工方案,再测量砂井直径和排水的距离,并预估改良的范围;最后计算地基的稳定和沉降率。 处理方案评价 1)处理公路工程软土地基一般采用排水固结措施,这种方法非常经济适用,效果也很好。2)在国内对轻质路堤施工时常用的材料是粉煤灰,这种路堤常见的三种类型是:①单一型;②粉煤灰;③粉煤灰和土互层形成土砂等混合。这种路堤成本低,效果好,很受欢迎。3)施工时采用土工布以及塑料加劲格栅等一些简单实用的材料,不仅有助于提高地基整体的稳固性能,也避免了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同时,还能减少滑移,促进工程早日竣工。 公路施工论文: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探讨 近来,由于工作之便,找到三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工地考察,实地参观了施工现场,对于现行的施工技术和程序有些思考。今撰文提出新的技术方案,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现行的施工技术程序为三道工序: 1、爆破后,在裸体岩巷中采用锚喷技术进行支护,封住裸岩; 2、喷展表面铺贴一层有机板材; 3、在有机板上浇筑自防水混凝土。 这种工艺为刚柔结合的防水衬砌技术。 当参观现场作业后,第一层是喷射混凝土,效果仅是支护,喷层无抗渗性能。而对于隧道工程各种复杂的地质情况,尤其是含水层串通微细裂隙给工作面造成淋渗水时,这种支护的质量抵挡不住岩体渗漏水的浸入。当工程第一道工序结束时,仍有部分区段照旧淋水。仅是把原来在基岩的渗水,现位移到喷层表面,喷层根本没有封住淋渗水,因喷层无抗渗效果。 针对淋水问题询问施工人员,答复为;他们一旦铺设有机板材后,淋水即抵挡在有机板外顺板材流入盲沟排出,浇筑混凝土时不会受影响。 我认为:作为一道至关重要的防水屏障,在铺设了有机板材时必须与支护层贴实,而喷层表面是凹凸状不平整的工作面,在这样基础上铺设有机板材,留有许多小空间却无法贴实。 有机板材的应用位置,是两层混凝土间的夹层,喷层不平,混凝土浇筑时粗骨料石子锋芒容易刺破有机板材。那么,一旦有机板材被人为破损,何谈防水功效?是弊病之一。另外,喷层与浇筑混凝土的主要作用是承载,把一个实施30cm的混凝土工程人为分成两层,并且不能粘结为一体,降低了混凝土的[!]整体性,损失其承载功效是沿弊病之二。再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与有机板不能同步,混凝土服务年限大于70年,而有机板小于70年,也小于工程的服务年限。夹层有机板材客观存在自然老化,因此说,一旦有机板材老化即丧失了防水功效,是弊病之三。这种技术的关键是被动防水,因第一层支护不防水,仅依靠有机板材和衬砌混凝土的防水功能,这样,工艺多而没有达到主动防治水的效果,值得研究。 针对上述技术现状,现提供用二道工序完成隧道防水与承载的施工技术方案: 1、锚喷治水支护 2、内衬自防水泵送混凝土本项目的特点:锚喷治水支护、迎水封堵渗水点,达到主动治水的目的。第二道衬砌工序与前道喷射混凝土粘结密实。形成整体的自防水高强度构件。 1、粘结力作用,BR防水剂与水泥水化时,反应生成物——无机硅胶,在喷射作业时,喷射物在胶体粘结力的作用下,呈团状喷出,在岩体上粘结牢固,迎水喷射能有效地封住淋渗水点、微细裂隙等。形成的喷层达到治理淋水目的。 2、在速凝前提下,喷层抗压强度提高10——35%,改变了掺速凝型产品而损失喷层程度的通病。 3、降低回弹率,本技术回弹率低于15%,而其它产品回弹率为35%,对于提高工效、降低原料消耗是十分显着的。 4、喷层内在质量有所改变,因本技术喷射混凝土是团状,在岩体上因喷射物粘结力大于3MPa,利于粘结。作业时,后续喷射物呈嵌入式粘着成型,提高了喷层的密实性,抗压程度提高10——30%。喷层不仅是提高强度,抗渗指标大于S20,级配喷射混凝土最佳时抗渗可达S30以上。本发明的锚喷治水支护把原锚喷支护的技术改进为以治水为主,并达到自防水功能的双重效果。 5、喷层的耐久性,BR锚喷治水支护把常规的顶板淋水问题迎刃而解。广大用户对BR喷层治水与支护耐久性是非常关注的。因本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喷射物粒子粘结力和粘结附着力,经检测粘结力大于3.4MPa,在常规的喷射混凝土工程中,这样的质量是极为少见的。所施工程无剥离,不起鼓,粘着牢固。喷层厚度8——12cm,抗渗大于S20的自防水质量,封闭了岩体渗漏水的通道,达到主动治水的目的。 另外,BR水化物——无机硅胶体对混凝土体内钠离子拆出有抑制作用,杜绝化学腐蚀。对于喷层提高耐久性。抗渗自防水的性能是非常有利的。 本项技术对支撑的钢拱架和钢筋无锈蚀危害。 本项技术是用BR速凝型增强防水剂喷射混凝土工艺,顶林水作业,在顶板每平方面积淋水量1m3/h的条件下,用本技术可治水封闭岩体,治理淋水,喷层抗渗大于S30的抗渗性能。 1、凝固时间:BR速凝型增强防水剂喷射混凝土凝固时间30s一7min; 2、喷层厚度10cm,喷射混凝土配制C20的级别,喷层抗渗大于S20; 3、提高抗压强度10——30%,粘结力大于3.4MPa; 4.适用地质条件:表土层渗淋水,砂层涌水封治,泥质角砾者普淋普渗,各种基岩淋水和冶金矿硫酸根离子含量448mg/L,均可预水治理。目前,己实施治水工程四万延米,均取得良好效果。 在锚喷治水支护层的表面,干燥无淋水的条件下,浇筑BR泵进自防水混凝土为第二道工艺,混凝土抗修大于S32,抗压提高10—20%以上,耐久性稳定。 在隧道工程技术要求中,一般抗渗约在S12左右,因本技术两层混凝土抗沙值大于S32,不仅满足工程需要,有S40的自防水保障的质量,这一点即是提高耐久性稳定的重要一环。本项目不受地质条件及渗淋水的制约,可全天候施工,极大地方便了施工单位。 一项技术创新关键是科技进步。因本厂长期在封治地下工程水害的工程中探索了20年,这项发明已经过大量的煤矿深层井巷淋水考验。特别是大秦线景钟山铁道隧道试用段,每平方米淋水点174个,淋水量大于2m3/h,治理取得成功。另外,在新疆库尔勒泥质角研岩普淋普惨的特殊地质条件下,完成了治理每平方米1.8m3/h淋水的封治任务。今给予高速公路隧道建设提出本项技术发明,目的是为广大地下工程施工者提效降耗提出技术方案,如有此类工程的单位愿意合作,本厂愿全力配合在实际工程中再攀新高峰,为加速我国基础工程建设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有不同见解的专家学者,请来函磋商,以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公路施工论文: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探究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对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就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必须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意识。本文从提高全员质量意识、重视工地试验室建设 、重视现场跟踪检查、采取有效的质量奖罚措施、提高设计质量等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了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 关键词:高速公路 施工 质量 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必须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提高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过硬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两个因素中,技术力量是需要软硬件共同努力才能完善提高的。管理方面是确保工程有序可循的保证,这就需要有先进的管理经验,高素质、懂技术、富有责任心的管理人才。只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是不行的,必须有配套的施工设备作为实施的保障。 一、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概念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的施工管理是指工程从施工准备、建筑安装到交工验收的全部施工过程的全面管理,其中包括计划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劳动管理,经济管理等等。狭义的施工管理是指施工过程中生产作业方面的管理,如施工准备、现场作业组织、平衡生产能力、指挥调度等项管理工作。 二、我国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公路工程项目施工难度大,建设工期短。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任务非常繁重,许多高速公路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建设中,还有很多高速公路在等待审批和开工。然而,与这种繁重工作任务不相称的是,我国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测绘管理方式还很落后,属于粗放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容易因为测量而耽搁工程进度、土石方费用难以精确控制、测量工程事故容易发生。 (2)公路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多,为施工带来不稳定因素。以姜眉公路宝鸡段为例,该工程的施工地段在秦岭深山的古褒斜道上,路线沿红岩河、龟川河逆流而上,穿山跨河,地质结构复杂,桥、涵、隧工程项目多,姜眉公路宝鸡段原工程设计在很多地方存在不完善或不尽合理之处,随着工程建设的逐步深入,迫切需要变更原设计,使之符合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三、提高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质量的策略 1、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做好质量宣传工作,是搞好制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既不能把质量管理 看成简单的事情,也不能把它想象得十分深奥。由于参加施工的大部分工人的文化程度不是 很高,你跟他讲大道理,很有可能他今天听进去了,明天却忘记了。所以质量意识的灌输, 要分层次,一级一级地下去,使得往往是很复杂的理论,逐渐会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符合大 众的口味。对质量的认识,有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这样经过多次循环,质量意 识才能深入人心。质量监理不也是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这样的循环过程吗?所以 ,要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就要把宣传工作循环、循环、再循环,具体、具体、再具体。天下 没有木头脑袋和石头脑袋,只要我们有信心、有耐心、有诚心,相信质量这根弦会绷紧在每 个人的脑海中。 2、在现场施工中对工程质量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在经济社会,质量管理理所当然地要和经济挂钩,但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那就是好像敲掉 多少片梁、砸掉多少个结构物、路基路面返工多少次,就证明质量工作抓得严,质量工作做到家 了,这种风气好像还很流行。例如,连徐高速公路上有一座箱通,墙身处有一块面积20cm2 、厚1~2mm的涨模凸块,完全没有必要砸掉整段墙身,而可以通过磨光处理等办法来解决。 为了不留下遗憾工程,砸掉一部分质量达不到标准的结构物,这是完全合理的。但如果不分 青红皂白和轻重缓急,敲砸成风,那就应该好好深思了。所以,应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敲、砸和返工证明你质量管理没有做好或做过头了。为什么不在发生质量问题的前期,采取预 防 措施?为什么非要等既成事实之后,再来兴师问罪?因此,质量管理措施过左不好,过右也不 行,我们一定要把保证质量、提高质量、对质量精益求精做为大提前,措施一定要合理得当 、让人心服口服。 质量管理措施要强硬有力,不能讲人情,不能拖泥带水,该一票否决就一票否决,没有什么 通融的余地,质量管理搞不下去的原因,往往就是已形成的指令被浩瀚的人情海洋所溶解了,在连徐高速公路结构物的施工中就发生了类似的现象。质量管理不得力的人该换的要换,不得力的施工队该清退的要清退,决不能心慈手软,否则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现在的质量管 理体制有一个弊病,就是管理质量的人没有真正的否决权,技术和行政相对来讲还是分家的。 质量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过高过低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指挥部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都有了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状,光有这些大目标还不够,还要具体细化,并确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质量管理小目标。 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即是工程质量管理按月进行考核评比,在每月的月底召开 质量会议,由各施工队的质保人员参加,评述当月工程在质量方面的优劣,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互相交流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质量考核按100分制:自检一次不合格,扣5分;监理组一次检查不合格,扣10分;市高指一次检查不合格,扣15分;省高指一次检查不合 格,扣20分;累计分为零或为负分时,则该施工队要清退出场。各施工队队长交质量保证金 5000元,各施工队的质保员交质量保证金1000元。每扣1分,施工队队长罚款50元,质保员 罚款10元。这些钱都由施工队长和质保员个人出 ,单位不予报销。如工程结束,施工队(没 有扣分)仍保持100分,则退还施工队长和质保员的保证金,并另外奖励施工队长5000元、质保员1000元。 3、工地试验室是现场施工中工程质量管理的前哨 施工单位往往对工地试验室不加重视,试验室的房屋简陋,试验仪器残缺不全, 完全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建设的需要。工地试验室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企业自检的一个重要部门。施工人 员住的条件可以简陋一点,但试验室一定要按标准建设;人员工资可以少开一点,但试验仪器一定要装备齐全。试验人员的素质一定要高,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认真精神 。施工产品符不符合要求,要由试验室拿出第一手材料,一切应以数据说话。不合格的资料,千万不能擅自修改合格后往上报,千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密实度该是达到90%的,89.9%就绝对不行。宁愿自己先返工处理,也比监理组、市高指抽查出来不合格后,再返工要好,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工程的质量。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践证明,只有合格的施工员和试验人员,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在试验室的各项试验中,最大干密度标准试验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处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这些试验应在项目开工之前就做好,其试验结果将指导施工,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做这些试验时,要特别谨慎小心,有时要做多组试验,才能和实际相吻合。 试验室配备的仪器和使用的试验方法要先进。使用全站仪校验放样,一是精度较高,二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环刀法检查密度,高速公路一般都不再采用,因此就应用灌砂法来检查密实度,以提高其准确性。 4、现场跟踪检查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实用办法 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质量 管理人员就 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腿勤就是要勤跑工地,眼勤就是要勤观察,手勤就是要勤记录。 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在连徐 高速公路E-4标段奎河桥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一根桩刚浇到2m时发生混凝土堵管现象, 而且经过努力堵管问题仍不能解决,此时正好质量检查人员到现场,果断采取拔出导管、移钻机重钻的处理办法,避免了一次重大的断桩事故。 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并随时抽查一些项目,如混凝土的砂 石料、水的称量是否准确,钢筋的焊接和绑扎长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模板的搭设是否牢固 紧 密等。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示范,遇到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 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把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质量管理者只有 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做到工程质量管理奖罚分明,措施得当。 5、工程质量管理与进度、效益的辨证关系 施工单位往往有这样的错误认识,认为要搞好工程质量,就要影响工程进度和效 益。其实,搞好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效益并不发生矛盾,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矛盾结合体。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工程质量搞上去了,减少了返工,相对来讲就节省了时间、加快了进度,也就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锡澄高速公路江阴高架桥N4标的T梁施工中,虽然我们敲掉了一片外观不符合要求的T梁、报废了三套T梁模板,直接经济损失达十几万元,但通过这次教训,总结了经验,工作更加认真,在短短的8个月中,顺利完成了476片25m T梁的浇筑任务。无论是进度还是质量在全线都是名列前茅,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相反,在连徐高速公路的某些施工单位,没有正确处理好质量、进度、效益这三者的关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结果砸掉多道涵洞基础 ,进度上不去,还搞得声名狼藉。 6、现场施工要密切关注设计质量 目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强烈要求提高设计质量。设计质量的优劣与施工质 量的好坏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在连徐高速公路罗岗互通立交的施工中,由于设计地质资料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相吻合,致使18根桩的桩长与设计桩长都不相同,原定一个月可施工完的项目,结果搞到四个月才最终结束。这不仅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影响了施工进度,还浪费了 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连徐高速公路贾村分离式立交、毕庄分离式 立交和沟绘中沟中桥的桩基础施工中,至今沟绘中沟中桥的桩基础还没有施工完。 在连徐高速公路上,出问题的结构物大多都是盖板涵,这必然让人们产生疑问,如果施工没 有问题,那么设计是不是有不合理的地方?由于徐州铜山地区地质情况多变化,设计勘探中不可能对每座盖板涵都做地基承载力试验,而施工单位也不可能在施工前对每座盖板涵都做 地基试验,而是按图施工。所以,在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地基承载力不足而造成的影响。目前盖板涵基础的设计,对基础的加固考虑不充分,未设计用碎石、砂砾垫层等补强处理方案,所以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发生结构物局部不均匀沉降,致使沉降缝处产生裂缝。最后只 有返工,重新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不但影响工期,而且还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对基础设计要严密谨慎。返工处理后的质量,肯定不如一次浇筑完成的质量,E-2标段的K235+830盖板涵就是这么一个鲜明的事例。 设计质量高,施工单位省心,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也省心。然而,由于目前国内高速公路上 马较多,设计单位的工作量较大,因此很难做到精心勘探、精心设计,现在对设计单位相应 的监督管理体制一时又无法跟上,所以就造成在施工中发现大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把设计的最后一道关交给施工单位,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施工单位水平高还好,如果施工 单位水平低,预先发现不了设计问题,等到产品出来后才发现不对头,这就造成了许多麻烦 和损失。连徐高速公路上就发生梁与支座间距离偏差1m的严重质量问题,究其原因,还是设 计坐标产生错误。E-1标的罗岗互通立交在放桩基础样时,也发现桥台桩基础坐标与设计坐 标偏差25cm的现象,由于是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发现的,没有造成过大的经济损失。 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很多,有些桥从基础、下部构造到上部 构造都发生了设计变更,变更图纸比原设计图纸还多,这让施工单位还怎么能做到按图施工。遇到变更问题,都是要施工 单位先拿出处理方案,然后再由设计部门审批,这不是硬要考验施工单位的设计水平吗?施 工单位为设计变更做了大量试验,花费了许多资金,而这些钱又无法计量,只能自认倒霉。 7、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展望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工程质量将会逐步走上系统法、法制化的轨道,电脑技术将会普遍地运用到工程质量管理中,施工人员和质保人员的素质将会有很大 提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将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我国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将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公路施工论文:公路施工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摘 要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指导思想及具体操作的偏差,公路施工招投标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保证工程建设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和约束机制,规范工程招投标行为。 关键词 公路 施工 招标 投标 管理 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模式自建国以来,几经变革,到八十年代至今,公路建设投资渠道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公路工程建设模式也更加灵活多样,公路施工招投标制及监理制已成熟并稳步推开,公路工程项目走向了市场。1992年5月颁布的《公路工程监理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建设二级以上公路工程项目,必须实行招标投标制度和监理制度。"实行招投标制度的意义在于通过招投标引入竞争机制,防止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减少建设市场的行政干预,规范业主行为。 1 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人近几年参加公路施工招投标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有些地区及部门对公路施工招投标制度理解不够,在指导思想、具体操作等方面的偏差,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有些行政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对施工企业资格审查控制不严 有的地方不具备投标资格的无独立资质的二级法人也参加招标,导致一些虚报资质等级的挂靠企业中标(一些有资质的施工企业,只负责出资质,任人挂靠,收管理费了事),这种"高资质投标,低资质进场,无资质施工"违反基建程序的做法在很多地方都有,是当前工程建设模式的一大漏洞,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 1.2 国内招标项目和民间集资(包括引进港资、外资)标段划分越来越小,越来越不合理 一般公路工程施工标段的划分应根据工程规模、建设条件、机械化程度及对工程施工有利的原则来进行。广东某地近20km长的二级公路,当地政府及建设单位,按长官意志行事,竟将标段划分为最小近200m,过多施工单位的进入,影响了工程的连贯性,不利于机械化施工的开展。 1.3 有些地方工程建设市场较为混乱 存在着"五无"(无规划、无报建、无证设计、无证施工、无质量监督)工程,工程仍监管不到位,制止不力,工程基建程序不能认真执行,招投标行为图于形式。有的施工企业在同一次招标中既以总公司名义,又以分公司名义参加投标,"一标两投",或者对同一份投标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报价;同时,有的建设单位不按招投标规定选择总承包施工单位,对分包管理不严,界限不清,在工程承发包中任意肢解工程及转包工程,层层转包现象相当严重,工程质量、工期、投资都得不到有效控制。 1.4 有些地区尚未完全打破地区和部门垄断,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 有些地方特别是在县一级,公路等专业工程项目没有完全进入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招投标;或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目的,对中标企业硬性供应原材料,这是与《招投标法》相悖的。如广东某地一国道建设项目,地方政府为支持本地水泥企业的发展,强制中标施工单位使用本地水泥。由于水泥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造成一批桥涵结构物强度不合格,必须进行返工处理的有7道涵洞和一座小桥的实心板,使索赔工程量大增。 1.5 投标定标过程控制不严,工程交易中心运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首先,有的建设单位没有法律、合同方面的专门人才,对涉及施工招投标制的工程经济及管理方面的业务不熟悉,制定评标细则时考虑不够全面,招标文件编制较粗糙,特别是工程量清单与实际出入较大,导致标底不准确,变更较多影响招投标文件的公正性。其次,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泄露标底、串标等情况时有发生;评标办法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科学合理的评标办法;同时施工企业由于自身需要,为达到中标目的,有意压低报价,采用微利标、无利标甚至亏损标,致使投标书编制缺乏规范性。 1.6 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建设工程承发包过程中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有些建设单位利用招标权收受"回扣",对按国家规定应实行公开招投标的项目,进行指定招标或议标,搞"暗箱"操作,选择与自己有关系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这是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工作中失职、赎职行为。 2 改进措施及对策 施工招投标是工程建筑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竞争方式,是双方当事人依法进行的经济活动,通过公平竞争择优确定中标人,是邀约和承诺的实现,能够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国家法规的健全,国家加大对公路工程施工招投标的管理力度,工程建筑市场将逐步走向有序化、规范化。为在工程招投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有章可循,把人为因素消除到最小限度,消除不正当竞争方式和行为,真正体现竞争的公开、公平、公正。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首先必须实行公路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 对于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为使管理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建立项目法人公司,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做到资本管理机构与营运机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招标投标制是在建筑市场中沟通与融合投资法人责任制和工程项目总承包负责制的桥梁和枢纽。 2.2 认真做好施工企业的资格预审和后审 承担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单位,必须是经建设主管部门审批,取得公路工程施工资格证书,具有法人资格的施工企业。为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施工单位的资格预审工作可委托政府招投标中心进行。为避免优秀施工队伍的落选,资格预审及后审可适当增加那些参加过同类工程项目并得到质量奖项的施工单位的预审及后审分数。建设单位应选择有资质且素质高、信誉好的施工企业来承担项目。 3.3 建设单位要严格按招投标程序办事 ①招标的组织者与具体操作者要行为公正,对其工作内容要严格保密。 ②要认真编制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要尽可能准确 ,以确定合理标底。 工程定价模式要尽可能采用国际通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统一量,放开价,工程造价要随行就市。 国内工程施工招标中的定标原则一般是标价不得超出标底的指定范围(-20%~+10%),否则将作为不合理标价而不能中标。 ③编写合同应全面、详细、慎密,技术规范内容应详实、准确、可操作。 完善投标、评标、定标过程,制定严密的评标细则,做好投标文件的技术评审,并采用百分制的综合评分法、专家论证法或其它先进方法进行评标。FIDIC的评标原则是"最低价中标",这与国内一贯使用的"接近标底"和"最低价"中标是有所区别的。作为邀约和承诺的条件,施工招标文件中一定要注意将评标时采用的方法、规则写清楚。 ④要做好招标过程中关键时间的控制,这包括: a.编制招标及投标文件的时间; b.投标截止时间与开标时间; c.评标时限与签订合同的时间等。 2.4 施工单位为达到中标的目的,应下大力气提高投标书的编制质量 ①组建精干、高效的投标领导小组,对人员合理分工,作好标前准备工作。 ②通过现场勘察和调查,在了解材料单价基础上,做好价格分析。 ③编制科学合理的报价。施工招投标是在工程质量标准明确、工期基本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标价也就理应成为投标竞争的重点。检查投标书和工程量清单的报价是否合理,有无不平衡报价,是合理报价的关键所在。 ④要熟练运用工程概预算定额及企业内部定额编制投标价,以增强招投标竞争力。 公路施工论文:浅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论文关键词:公路工程 沥青路面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公路也有了很大发展,并且人们对公路行车安全、舒适性及行车速度等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对公路工程路面的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公路工程就要不断加强施工技术提高及质量控制,以确保公路工程质量能够符合相关要求。 路面施工作为公路工程里的重要组成,路面施工好坏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舒适、速度及运输成本,由于沥青路面具有强度高、噪音小、行车舒适及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受到广泛欢迎,可是随着车流量、车载不断增加及车速提高,沥青路面容易出现早期损坏现象,这与路面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是密切相关的,为确保路面质量,应加强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 1沥青路面施工准备 1.1材料来源确定与进场控制 在公路工程施工之前,要做好相关材料检查工作,尤其是沥青、砂、矿粉、石屑及石料等有关材料检查及验证,要从源头上就加强质量控制,同时,还应该从质量及经济方面进行材料合理选择,通常应该选择正规及大型沥青厂商或石料场。当原材料进行施工现场时,要有专门监督人员进行原材料数量、质检报告、日期及厂商等方面检查及审核,特别是填料及粗细集料质量要格外注意,防止不合格材料混入施工现场,还应依据有关技术指标进行每批材料的抽样检查,当检验合格后才能够放入施工现场进行使用。 1.2机械检查 公路工程施工之前,要对相关机械设备给予全面检查,确保施工机械及设备能够稳定运行,尤其是路面施工过程所需要的运输设备、拌和设备、矿料撒布车、洒油车、压路机及摊铺机等有关设备进行全方面的性能检查,以确定设备配件齐全,并且在使用之前,要做好调试及养护工作,防止施工时候出现故障,耽误路面施工时间,减少了路面施工的效率。 2混合料配比控制及质量控制 2.1混合料配比控制 沥青混合料在生产之前,要试拌试铺,对拌和时间、拌和温度及矿料的加热温度进行确定,拌和机操作工艺也要进行确定,计算机的打印装置可信度进行考察,还应对配合比设计与混合料压实性进行验证,从而确定混合料配合比及沥青用量的最佳点进行确定。在混合料拌和过程里,有待料及溢料就表示冷料仓供料比是不相配的,应依据待料及溢料集料粒径对冷料仓转速作出相应调整,经过调整后让冷料仓的供料比达到平衡,拌和机在调整稳定后,应该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及抽屉试验,对生产配合比的试验结果及取样实验结果给予对比,其沥青含量及混合料配比与马歇尔的设计及特性是否一致,进行钻孔取芯,主要是通过压实度及压实的孔隙率来检验混合料压实的效果。 2.2混合料质量控制 在生产过程里,要对各进场材料依照相关规定进行项目检查或者抽样试验,保证材料质量与相关技术要求相符,在平常质量检验里,其检验频率应依据质量及材料波动情况进行确定,以确保质量稳定性。在混合料的温度控制里,沥青路面的施工温度主要包含沥青材料的出场、到场、摊铺及辗压等温度的具体参数,在这些温度参数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沥青混合料的出场温度,其温度高低直接影响着接下来的到场、摊铺与辗压温度,造成出场温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稳定性、集料的干湿度及出场温度的设定值等具有很大关系。在沥青含量的控制方面,其含量变化对沥青混合料性质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稳定度、孔隙率及流值指标等,沥青含量比较少的时候,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会变差,会对沥青路面耐久性产生影响,特别是沥青用量较少的情况下,路面的孔隙率增大,其沥青膜会变薄,当公路沥青路面在空气及阳光影响下,就会发生较快老化,降低沥青含量的变异性,要保证沥青拌和的楼计量系统能够稳定,混合料的取样均匀,设定温度也要保持恒定,另外还要对沥青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时刻掌握,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给予解决。 3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3.1摊铺及辗压的施工技术 摊铺机运行速度要依据搅拌机产量、摊铺宽度及厚度、相关施工设备情况等来确定,通常按照2-6m/min进行预先设定,路面施工过程要均匀、缓慢及一次摊铺,不能够随便改变摊铺速度,在摊铺过程一般不用人整修,当遇到交叉口及十字路口等特殊情况时,可在专业的人员指挥下,进行混合料更换或者人工找补,当摊铺缺陷较多时,要铲除重新摊铺;摊铺所应用钢丝是扭绕式,其直径要控制在6mm以下,每5m设置一钢丝支架,并且拉力要在800N以上,在摊铺机前面左侧可设立钢丝,安装横坡仪进行控制,摊铺机后面的右侧也设立钢丝,其左侧可在摊铺完层面之上走雪橇。辗压作为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最主要步骤及施工最后步骤,是非常重要的,要积极提高沥青路面压实度,这需要增加压路机压实功能,并且对压实机速度给予密切关注及控制,有效保证沥青路面压实质量。辗压过程里,辗压次数及速度是互相作用及制约的,当辗压速度快的时候,为确保质量,辗压次数会相应增加,这样压实效率就会降低,辗压速度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通常速度控制在2-4km/h之内,如果是轮胎压路机的话,可以适当提高压路机速度,可也要控制在5km/h以下;压路机速度过慢的话,也会对压实度产生影响,尤其是会在压实及摊铺间产生孔隙,从而对施工质量产生了影响,为确保沥青辗压质量对压路机速度给予合理控制是很有必要的。通常在沥青路面的辗压过程里,会出现辗压不明、漏压及重复辗压的现象,还有辗压间隔时间较长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辗压方式进行改善,使用黄红绿对辗压区段进行初压、复压及终压等标明,防止重压及漏压现象发生,还可以运用排压方式进行作业,使其成为流水形式,环节紧密,在辗压的过程里,还应注意辗压车道变换问题,要在已辗压路段,及压路机停止振动情况下进行变道;变道的时候,方向变换要缓慢进行,防止沥青路面破坏。 3.2接缝施工及压实技术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里,混合料配合比及压实是很重要的两步骤,当配合比比较合理科学时,沥青路面没充分压实,路面使用功能就会降低,进行路面压实主要是为了降低混合料缝隙,增加路面密实性,从而提高公路路面耐久性。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经常会见到纵向及横向的施工缝,对于纵向施工缝可运用两台摊铺机共同作业,使用梯队联合的摊铺方式进行纵向接缝,先在已摊铺混合料中,留下1-2dm位置,这位置不进行压实,这样就会有5-10cm的摊铺层发生重叠,可以运用热接缝方法进行跨接辗压,从而消除缝隙;对于横向的施工缝,应该运用平接缝,在3m直尺的纵向延伸位置,其端部直尺要呈悬臂状,把直尺脱落及摊铺层地方当做裂缝处理位置,使用锯缝机进行切割铲除,在摊铺之前,要把接缝部位的粉尘进行清理,再添加一些沥青进行摊铺,进行辗压的时候,要用钢筒式的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跨缝向新铺的层面逐渐进行压实。 4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测及评定 在公路工程里,对沥青路面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主要针对的是沥青混合料温度、原材料及沥青面层给予检测的,原材料检测是为了防止不合格材料混入施工现场,为混合料拌和、辗压及压实提供基础保证,沥青路面检测,能够改善不合格路面施工质量,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里的动态管理,并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及检验,对于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处理。质量评定作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重要依据,应该给予仔细认真检查,同时还应该制定合理科学路面质量评价标准,保证公路建设质量。 5结语 沥青路面施工作为公路工程重要组成,其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是个系统的工程,可由于各地施工手段、气候条件及原材料不同,使得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存在一定差异性,要加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提 高及质量控制,需要对所需原材料、混合料及施工工艺等进行全面控制及管理,规范施工技术要求、方法及完善施工工艺,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有效提高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公路施工论文: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摘 要: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必须重视和 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本文从提高全员质量意识、重视工地试验室 建设 、重视现场跟踪检查、采取有效的质量奖罚措施、提高设计质量等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了高速 公路现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 关键词:高速公路 施工 质量 管理 “八五”以来,我省的高速公路得到迅 速发展 ,到1999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605km,居全国第3位。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 程质量要求高,必须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提高高速公路的施工 质量。 1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做好质量宣传工作,是搞好制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既不能把质量管理 看成简单的事情,也不能把它想象得十分深奥。由于参加施工的大部分工人的文化程度不是 很高,你跟他讲大道理,很有可能他今天听进去了,明天却忘记了。所以质量意识的灌输, 要分层次,一级一级地下去,使得往往是很复杂的理论,逐渐会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符合大 众的口味。对质量的认识,有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这样经过多次循环,质量意 识才能深入人心。质量监理不也是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这样的循环过程吗?所以 ,要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就要把宣传工作循环、循环、再循环,具体、具体、再具体。天下 没有木头脑袋和石头脑袋,只要我们有信心、有耐心、有诚心,相信质量这根弦会绷紧在每 个人的脑海中。 2 在现场施工中对工程质量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在经济社会,质量管理理所当然地要和经济挂钩,但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 正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那就是好像敲掉 多少片梁、砸掉多少个结构物、路基路面返工多少次,就证明质量工作抓得严,质量工作做 到家 了,这种风气好像还很流行 :请记住我站域名/ 。例如,连徐高速公路上有一座箱通,墙身处有一块面积20cm2 、厚1~2mm的涨模凸块,完全没有必要砸掉整段墙身,而可以通过磨光处理等办法来解决。 为了不留下遗憾工程,砸掉一部分质量达不到标准的结构物,这是完全合理的。但如果不分 青红皂白和轻重缓急,敲砸成风,那就应该好好深思了。所以,应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敲、砸和返工证明你质量管理没有做好或做过头了。为什么不在发生质量问题的前期,采取预 防 措施?为什么非要等既成事实之后,再来兴师问罪?因此,质量管理措施过左不好,过右也不 行,我们一定要把保证质量、提高质量、对质量精益求精做为大提前,措施一定要合理得当 、让人心服口服。 质量管理措施要强硬有力,不能讲人情,不能拖泥带水,该一票否决就一票否决,没有什么 通融的余地,质量管理搞不下去的原因,往往就是已形成的指令被浩瀚的人情海洋所溶解了,在连徐高速公路结构物的施工中就发生了类似的现象。质量管理不得力的人该换的要换,不得力的施工队该清退的要清退,决不能心慈手软,否则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现在的质量管 理体制有一个弊病,就是管理质量的人没有真正的否决权,技术和行政相对来讲还是分家的。 质量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过高过低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指挥部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都有了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状,光有这些大目标还不够,还要具体细化,并确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质量管理小目标。 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即是工程质量管理按月进行考核评比,在每月的月底召开 质量会议,由各施工队的质保人员参加,评述当月工程在质量方面的优劣,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互相交流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质量考核按100分制:自检一次不合格,扣5分;监理组一次检查不合格,扣10分;市高指一次检查不合格,扣15分;省高指一次检查不合 格,扣20分;累计分为零或为负分时,则该施工队要清退出场。各施工队队长交质量保证金 5000元,各施工队的质保员交质量保证金1000元。每扣1分,施工队队长罚款50元,质保员 罚款10元。这些钱都由施工队长和质保员个人出,单位不予报销。如工程结束,施工队(没 有扣分)仍保持100分,则退还施工队长和质保员的保证金,并另外奖励施工队长5000元、质保员1000元。 3 工地试验室是现场施工中工程质量管理的前哨 施工单位往往对工地试验室不加重视,试验室的房屋简陋,试验仪器残缺不全, 完全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建设的需要。 工地试验室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企业自检的一个重要部门。施工人 员住的条件可以简陋一点,但试验室一定要按标准建设;人员工资可以少开一点,但试验仪 器 一定要装备齐全。试验人员的素质一定要高,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认真精神 。施工产品符不符合要求,要由试验室拿出第一手材料,一切应以数据说话。不合格的资料, 千万不能擅自修改合格后往上报,千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密实度该是达到90%的,89.9%就绝对不行。宁愿自己先返工处理,也比监理组、市高指抽查出来不合格后,再返工要好,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工程的质量。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践证明,只有合格的施工员和试验人员,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在试验室的各项试验中,最大干密度标准试验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处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这些试验都应在项目开工之前就做好,其试验结果将指导施工,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做这些试验时,要特别谨慎小心,有时要做多组试验,才能和实际相吻合。 试验室配备的仪器和使用的试验方法要先进。使用全站仪校验放样,一是精度较高,二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环刀法检查密度,高速公路一般都不再采用,因此就应用灌砂法来检查密实度,以提高其准确性。 4 现场跟踪检查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实用办法 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质量 管理人员就 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腿勤就是要勤跑工地,眼勤就是要勤观察,手勤就是要勤记录。 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在连徐 高速公路E-4标段奎河桥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一根桩刚浇到2m时发生混凝土堵管现象, 而且经过努力堵管问题仍不能解决,此时正好质量检查人员到现场,果断采取拔出导管、移钻机重钻的处理办法,避免了一次重大的断桩事故。 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并随时抽查一些项目,如混凝土的砂 石料、水的称量是否准确,钢筋的焊接和绑扎长度是否达到规 范要求,模板的搭设是否牢固 紧 密等。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示范,遇到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 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把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质量管理者只有 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做到工程质量管理奖罚分明,措施得当。5 工程质量管理与进度、效益的辨证关系 施工单位往往有这样的错误认识,认为要搞好工程质量,就要影响工程进度和效 益。其实,搞好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效益并不发生矛盾,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矛盾结合体。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工程质量搞上去了,减少了返工,相对来讲就节省了时间、加快了进度,也就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锡澄高速公路江阴高架桥N4标的T梁施工中,虽然我们敲掉了一片外观不符合要求的T梁、报废了三套T梁模板,直接经济损失达十几万元,但通过这次教训,总结了经验,工作更加 认真,在短短的8个月中,顺利完成了476片25m T梁的浇筑任务。无论是进度还是质量在全 线 都是名列前茅,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相反,在连徐高速公路的某些施工单位,没 有正确处理好质量、进度、效益这三者的关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结果砸掉多道涵洞基础 ,进度上不去,还搞得声名狼藉。 6 现场施工要密切关注设计质量 目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强烈要求提高设计质量。设计质量的优劣与施工质 量的好坏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在连徐高速公路罗岗互通立交的施工中,由于设计地质资料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相吻合,致使18根桩的桩长与设计桩长都不相同,原定一个月可施工完的项目,结果搞到四个月才最终结束。这不仅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影响了施工进度,还浪费了 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连徐高速公路贾村分离式立交、毕庄分离式 立交和沟绘中沟中桥的桩基础施工中,至今沟绘中沟中桥的桩基础还没有施工完。 在连徐高速公路上,出问题的结构物大多都是盖板涵,这必然让人们产生疑问,如果施工没 有问题,那么设计是不是有不合理的地方?由于徐州铜山地区地质情况多变化,设计勘探中不可能对每座盖板涵都做地基承载力试验,而施工单位也不可能在施工前对每座盖板涵都做 地基试验,而是按图施工。所以,在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地基承载力不足而造成的影响。目前盖板涵基础的设计,对基础的加固考虑不充分,未设计用碎石、砂砾垫层等补强处理方案,所以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发生结构物局部不均匀沉降,致使沉降缝处产生裂缝。最后只 有返工,重新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不但影响工期,而且还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对基础设计要严密谨慎。返工处理后的质量,肯定不如一次浇筑完成的质量,E-2标段的K235+830盖板涵就是这么一个鲜明的事例。 设计质量高,施工单位省心,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也省心。然而,由于目前国内高速公路上 马较多,设计单位的工作量较大,因此很难做到精心勘探、精心设计,现在对设计单位相应 的监督管理体制一时又无法跟上,所以就造成在施工中发现大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把设计 的最后一道关交给施工单位,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施工单位水平高还好,如果施工 单位水平低,预先发现不了设计问题,等到产品出来后才发现不对头,这就造成了许多麻烦 和损失。连徐高速公路上就发生梁与支座间距离偏差1m的严重质量问题,究其原因,还是设 计坐标产生错误。E-1标的罗岗互通立交在放桩基础样时,也发现桥台桩基础坐标与设计坐 标偏差25cm的现象,由于是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发现的,没有造成过大的经济损失。 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很多,有些桥从基础、下部构造到上部 构造都发生了设计变更,变更图纸比原设计图纸还多,这让施工单位还怎么能做到按图施工。遇到变更问题,都是要施工 单位先拿出处理方案,然后再由设计部门审批,这不是硬要考验施工单位的设计水平吗?施 工单位为设计变更做了大量试验,花费了许多资金,而这些钱又无法计量,只能自认倒霉。 7 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展望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工程质量将会逐步走上系统法、法制化的轨道,电脑技术将会普遍地运用到工程质量管理中,施工人员和质保人员的素质将会有很大 提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将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我国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将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公路施工论文:谈高速公路工程中膨胀土路基的施工工艺 1该土壤的独特点。 根据名字我们也可以大体的推算出它的特性,所谓的膨胀土,自然是当遇到水分之后会自动变大,而一旦水分供应不充足就会出现很大程度的收缩现象,它的亲水能力非常强大,而且还有很多独特的性能,总之在力学性能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是非常的不具有稳定性能的。 2施工过程中常会遇到的各种弊端。 在进行项目的时候,我们发现该土壤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工程。因为它一旦碰到水源之后就会变大,而远离之后又会非常明显的出现收缩的现象,会给我们的各类工程项目以非常不利的作用。在这几年,我们国家相关的机构组织针对上述的这一问题展开了详细认真地研究,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现了它易于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3如何对其进行判定 我们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第一要做的是对土壤进行区分,要分清施工的突然是不是我们上述的这种土质,如果是再具体的对其性能特征的强弱进行总结,之后我们才能够根据问题合理的进行分析,然后寻找最有力的方法。通过过去的实践活动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这种土壤虽然性能对我们的施工不利,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方法来降低这种不利因素,不过最应该担心的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判断不合理的情况,常常会因为判断出现误差而导致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影响到我们的工程。针对上述的这个状况,我国的很多专家学者都展开了非常细致的研究调查,而且也获得了很多成就。目前国际上并没有对此土壤的判定给出严格的规定,不过目前,采用比较广泛的是现场定性和室内简易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即根据工程地质特征及土的自由膨胀率指标来综合判定: 第一,裂缝,我们在施工中最常遇到的裂缝有两大类,一类是表面比较光滑的情况下出现的裂缝,另一中国你是表面有痕迹的时候出现的,一些缝隙里存在粘土,而且一般多是灰色或者绿色等,当外在条件一定的情况喜爱是一种塑性形式呈现的。 第二,最常见的区域是丘陵地区以及盆地的四周地区,通常地势比较平躺,不会出现非常显着的坡度问题。 第三,项目的中的缝隙常常会随着外在环境的改变而出现一定的变化,比如当气温比较高的时候,缝隙就会自然扩张,而气候条件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又会自然的收缩等。 第四,自由膨胀率大于或等于40%。如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一种难以辨别的土壤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上面的这些要素进行判断,如果该土完全的符合上面的各项标注,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其定位为上述的土壤,当初步断定之后,我们在具体的分析它的指标性能等特点。 4膨胀土路基的施工工艺 4.1路基断面。我们在确定路基的断面尺寸的时候,应该尽量的保证坡度问题,要对坡度进行合理的设置,如果工程需要最好对其进行防渗处理。而且在设置路肩的时候,要尽量的将其设置的较宽点,这样可以确保道路下的水分维持稳定,如果过于窄小,就会影响到这种性能,我们通常将这种宽度设置为两米到二点五米之间。 路肩横坡要尽可能大一些,以利于排水;路肩与路面结构层用相同的材料铺砌,以利于保持路幅内土基水分的均匀性,并铺较薄的不透水面层或做防渗处理,以防水分下渗;边沟适当加宽、加深,沟底应在土基顶面以下至少20—30cm,并尽可能离路面结构层远一些;路侧不应种树,特别是不应种生长快、吸水和蒸发量大的树种,如桉树等;若成排种树,其距离应在边沟外侧1.4—1.5倍成长后的树高以外,至少也得是成长后的树高以外,但不得小于5m。 4.2路基排水。路基排水设施对膨胀土路基的稳定尤为重要,所有排水设施均应精心设计,要做好路基地面排水工程,使排水通畅,防止地表水下渗,浸润土质。所有地面排水沟渠,尤其是近路沟渠均应铺砌和加固,防止冲刷渗漏。边沟应比一般地区适当加宽加深,路堑边沟外侧应设平台,保护坡脚免遭水浸,并防止剥落物堵塞边沟。堑顶设截水沟,以防水流冲蚀坡面和渗人坡体,截水沟纵坡应利于排水。对于台阶形高边坡应在每一级台阶内设截水沟以截排上部坡面水,且在截水沟与坡脚之间设一定宽度的平台以利坡脚稳定。另外还要注意防止基底蒸发失水引起膨胀土干裂收缩。 5施工注意事项 第一,使用膨胀土作为路基填料时,要求掺灰处理后的膨胀土其涨缩总率接近零为佳。 第二,路基两边边坡部分和路基顶部要用非膨胀土作为封层,必要时需铺一层土工布,从而形成包心填方。 第三,膨胀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3%以内。 第四,填挖交接处2米范围内挖方地基表面上的土应挖台阶,翻松并检查其含水量与填土含水量是否接近,同时选择适宜的压实机具,使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 第五,开展工作的时候最好是躲避开阴雨天气,如果必须要在这种天气进行工作,要认真地做好排水工作。 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明白该土壤是一种对我们的道路或者倍的项目有非常不利影响的一种物质,在以往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要想合理的解决这种弊端,我们首先应该分析它的性能特征等,只有将它的不利性能进行更改之后我们才可以合理的使用到我们的工程之中,为经济建设服务更多更有效的力量。 公路施工论文: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论文关键词】公路工程 路基路面 压实施工 技术措施 【论文摘 要】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好的压实效果,可以提高路面强度,减少塑性形变、渗透系数、饱水量及可能产生的形变并增加稳定性。本文介绍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关键因素,研究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并强调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中压实度控制的有效措施。 公路压实是公路工程施工中重要一环,对公路的整体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达到好的压实效果,可以提高路面强度,减少塑性形变、渗透系数、饱水量及可能产生的形变并增加稳定性,对进一步改善公路建设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关键因素 1.含水量 在压实过程中,路基土或路面结构层材料的含水量,对所能达到的密实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的内摩阻力和粘结力是随密实度而增加的。土的含水量较小时,土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大,压实到一定密度后,某一压实功不能再克服土的抗力,压实所得的干容重小。当土的含水量逐渐增加时,水在颗粒间起润滑作用,使土的内摩阻力减小,因此同样的压实功可以得到较大的干容重。在这个过程中,单位的土体中空气的体积逐渐减小,而固体体积和水的体积逐渐增加。当土的含水量继续增加到超过某一限度后,虽然土的内摩阻力还在减小,但单位土体中的空气体积已减到最小限度,而水的体积却在不断增加。由于水是不可压缩的,因此,在同样的压实功下,土的干容重反而逐渐减小,土的干容重和含水量的这种紧密关系,在全标纸上就形成了驼峰形式水实曲线。因此,细颗粒土、天然砂砾、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石灰和水泥稳定土等多种材料,都只有在一定的含水量下才能压实到最大干容重。此时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但是,某一种土或路面结构层材料的最大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重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压实的功能而变化。在室内进行击实实验时,它随所用的击实功而变。在工作碾压时,它随所用压路机的重量或功能而变。 2.压实功能 如果我们保持压路机重量不变,而增加碾压变数,或增加压路机重量,不改变碾压通数,都可以得出与室内击实试验相同的含水量密度关系。因此,随着压路机重量的增加,土或路面材料的最佳含水量要降低,而最大干容重都要增大。但是,这种现象是有一定限度的,假如超过这个限度,即使继续增加压路机重量或增加碾压遍数也不会明显降低最佳含水量和增加最大干容重。保持土或路面结构层材料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值,以保证所要求的压实度。此外,压实机械的选择应用、碾压层的厚度和碾压遍数应与使用的碾压机械相适应。 2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 1.做好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中的压实作业 第一、进行压实作业时要保证摊铺速度与压路机碾压段长度之间的协调,并保持二者的大体稳定。其中在气温比较高,而且风速比较小的时候,碾压段的长度不宜过短,而在气温低,风速比较大时,碾压段的长度可以短一些。 第二、进行压实作业的过程中,如果在碾压过程中出现沥青混合料牯轮现象,可以通过向碾压轮上洒少量水。 第三、在尚未冷却的路面沥青混合料面层上,不允许放置任何重型的机械设备等其他较重的物体,并且不能向其上方撤落矿料以及油料等杂物。 第四、对于压路机无法压实的公路路基路面部分应采用振动夯板来完成压实作业。 第五、碾压段的长度要依据路面沥青的出场温度、混合料的性质以及当天的温度和风速等因素进行科学的设定。 2.做好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后的压实质量的检测 (1)核子密度仪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沥青混合料路基路面压实质量的测定,该测量方法要求测定层的厚度在20cm的范围内,其中沥青表面层的压实密度利用散射法测定,而土基层材料的压实质量的测量采用直接透射的方法。该试验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位置的确定和仪器的预热。首先按照随机取样的方法来确定测试位置,然后预热仪器,并将核子仪平稳的放置在测试位置上,准备测试。 第二、进行仪器测量和测量数据的读取。打开测量设备,按照测量方案进行测量,测量结束后读取测量结果,关闭测量仪器。 第三、测量结束后要将核子密度仪仪器放置在专用的且符合核辐射安全规定的仪器箱里,确保仪器和人员的安全。 (2)灌砂法,灌砂法是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检测的标准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那些具有填石路堤的路基路面的压实质量的测量,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就是选用相应规格要求的均匀砂,并将其按一定高度以自由落体的形式下落到测试的洞里,结合单位重不变的原理以及集料的含水量等数据来进行路基路面压实质量的检测。 3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中压实度控制的有效措施 1.对路基填土或路面结构材料的基本要求用来填筑路基的土,应满足公路路基用土的要求,从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土中有机质的含量出发,制定土的类别、性质,看是否适合填筑路基,应根据所修建公路的地理位置,选择既经济、性质又好的土来填筑路基。用于路面结构层的材料,碎石、砾石集料除本身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外,还要有良好的级配,这样才能保证修筑的结构层有足够的密实度,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2.对地基和下基层的要求 在填筑路堤之前,必须先碾压地基,使其达到足够的强度,如地基本身比较湿软,直接在其上填筑路堤,往往会发生困难,路堤的第一层(每层以压实厚度20cm考虑),甚至第二层上重型压路机也无法进行碾压,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土层就会发生“弹簧”现象,碾压遍数越多,这种现象越严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对湿软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通常,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方法:一是换填土层法;二是强夯法;三是振冲法;四是挤密桩法。 3.对含水量的要求 (1)含水量试验。在公路施工中,常用的方法有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烘干法。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粘性土、砂性土和有机质土类。 酒精燃烧法。本试验方法适用快速简易测定土(含有机质土除外)的含水量,工地施工中常采用此法。 (2)标准击实试验,本试验可分轻型和重型两种试验方法,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有关规范的规定或工程科学试验的实际需要选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干法,即加水法,土允许重复使用,但容易击碎的试料不宜重复使用。对于高含水量土,试料的干燥处理会影响试验结果,宜采用湿法,即减水法,让采集的至少5个试样分别风干至不同的含水量状态。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由线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若曲线不能绘出明显的峰值点,应进行计算或重做(应给出技术指标)。 4.合理选择压实机具和采用正确的压实方法 (1)采用的压实机具应先轻后重,以便能适应土体强度的增长。 (2)碾压速度应先慢后快,以免样土被机械推走。 (3)组织压实机具合理的工作路线,直线段一般先两侧后中间,以便保持路拱;在弯道部分没有超高时,由低的一侧开始逐渐向高的一侧碾压。相邻的两次轮迹应重叠轮宽的三分之一,保证压实均匀不得漏压,对于压不到的边角,应辅以人工或小型机械夯实。 (4)应注意检查土的含水量和密实度,并视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以达到规定压实度的要求。 总之,在公路施工中,必须采取充分必要的技术措施,对路基填土和路面结构层材料进行压实,使其达到规定的密实度,这样才能保证路基、路面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路面的使用品质。 公路施工论文:关于公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监理 论文关键词:公路工程 质量控制 施工监理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结合自己多年监理的实践经验,谈谈公路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监理工作,供公路监理人员参考。 施工阶段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监理工作的重点,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是工程的灵魂。监理工程师应熟悉公路工程技术规范和规程,以及合同文件,融会贯通,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从原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过程等各方面都要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加强自己工作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做好施工阶段监理工作。 一、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1.施工质量及工序的检查、认定,均以通过测量、试验的数据为依据,监理的试验、测量人员参加承包人的试验、测量工作的监督或旁站,进行有效的现场监督检查,同时按频率要求进行必要的抽检、抽测及复检、复测,以控制工程质量。通过验证试验、标准试验、工艺试验、抽样试验、验收试验等试验,以及对工程定线控制、施工放样、完工验收等测量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认可,进行质量控制。各种试验、测量的项目,方法、频率、标准等均按部颁规程、标准、合同文件的技术规范进行。对承包人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功能、人员素质、仪器设备、操作方法、资料管理等进行经常的、有效的监督检查,以确保承包人的自检质量。各种抽样检测频率原则上控制在20%,根据不同的测试项目和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减。对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项目和无现成标准可循的项目,承包人应提供相关的科技资料及鉴定报告,拟定符合工程实际的暂行标准和规程,报总监审查业主批准后使用。 2.对承包人的各项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各施工工艺以及材料、机械、配合比等进行全方位的巡视、重点部位及关键工序全过程的旁站,全环节的检查,以达到对施工质量有效的监督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1)驻地监理工程师及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每天巡视施工现场,发现并处理施工质量问题。 (2)现场监理工程师对隐蔽工程、重要工程部位、重要工序及工艺,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理,及时消除影响工程质量的不利因素。 (3)现场监理工程师应在每道工序结束后及时进行检查和认可,并现场监督承包人的试验抽取及施工记录,及时签认施工原始记录。 二、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 (一)事前控制 1.首先要督促承包商自检体系的正常运行。承包商自检体系是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即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企业自检的基础环节,同时也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点。 2.要严格审查分项工程的开工报告。分项工程开工以前,驻地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承包商的开工报告,提出适用于所有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控制的程序及说明,以供所有监理人员、承包人和施工人员共同遵循,对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案、建筑材料、施工放样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和审批,提供放样测量、标准试验、施工项目等必要的基础资料。 3.要做好工程的“预控”。“预控”是指对工程施工质量的预先控制工作,也就是在工程确定方案以前,应能了解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予以事先控制。在单项工程开工前,应及时召开技术交底会和监理、承包商见面会,促进了解,剖析工序,细化要点,把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没有较高水平的监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就发现不了问题,同样也无法解决问题。因此,驻地监理首先应加强监理的技术考核和业务学习,对将要开工的分项工程做到胸有成竹。结合设计图纸和工作规范,对一些关键工序做出施工监理提示,以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费,提高一次性合格率。 4.加强试验检测、测量监督监理工作。在各项工程施工中,应对工程的位置、高程尺寸及线形的准确性进行检查,并对中间交验和竣工验收进行检查,是预防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工程监理过程中,要加强工程测量检测的检查工作。试验检测的任务是对各个工程项目的材料、配合比和强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各项工程的物理、化学性能达到规定的要求。试验监督检查工作应对进场材料按规定的批量和频率进行抽样试验,做好各种配合比试验、集料级配、标准击实试验、结构的强度试验等,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施工抽样检测试验,并做好工程验收试验检测工作,试验数据应保证科学、准确、严谨,以指导工程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监督。 (二)事中质量控制 1.要加强旁站监理。监理的工作实质是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旁站是监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旁站应能找出监理工序的关键所在,对隐蔽工程必须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地进行旁站,并做好施工记录,同时用照片的形式对这些隐蔽部位的施工过程加以留存。在旁站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进展情况。对施工中一些突发性问题,应做到处理果断、及时。对于非隐蔽工程应做到旁站与巡视相结合,驻地监理应做到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不隐瞒问题。 2.土方施工质量控制。驻地监理应重视路基土方试验段的工作,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来确定机械设备的配套、碾压组合、松铺系数、压实遍数等专项指标,并用来指导施工。认真检验路基填方所用土质特性,抽检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液限、塑性指数等数值,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土场不得用于路基填方施工。执行三不抽检,即:有“弹簧”不抽检,含水量偏高不抽检,平整度不好不抽检。 3.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施工监理应认真阅读设计文件中有关工程地质资料,发现有流砂、暗渠等不良地质,应提示承包商采取措施,认真复核护筒位置,检测泥浆比重、泥浆稠度及循环情况,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必须全过程旁站。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检查外加剂使用情况,量测导管埋深、井孔水头等,并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情况,灌注过程中应规范要求,留取相应试件。 4.涵洞砌筑工程质量控制。对于用作砌筑工程的石料,应保证无风化无杂质,厚度不应小于规范要求,颜色与纹理应一致,片石分层砌筑,严禁将片石摆满后灌浆,采用座浆法进行施工。砌筑时,砂浆应有较好的和易性,砂浆应饱满无空间。督促承包商做好勾缝和后期养生工作。 5.台背回填土质量控制。桥头跳车已成为公路工程建设中的一大通病,危害甚大,处理起来比较困难,解决桥头跳车问题要从基础抓起。首先要控制台背回填的材料,台背回填必须采用渗水较好的砂砾石或碎石填筑,施工过程采用大型压路机和小型打夯机配合施工。 6.重视结构物的外观质量。在目前,质量意识普遍提高,结构物外观已成为一个衡量混凝土体质量的关键要素,做到混凝土外观光滑、平整、密实、无漏筋、无蜂窝、无麻面、颜色一致。模板应要求做到接缝顺 直,不漏浆、不跑模。混凝土振捣应做到快放慢抽,保证振捣范围、振捣时间和振捣频率。 (三)事后质量控制 1.监理人员应认真做好内业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工程质量的优劣,内业资料具有重要的位置,内业资料的整理应遵循“完整、及时、准确”的原则,设立专门的与承包商独立的资料档案室,依照档案法和工程档案条例,制订相应的资料管理方法,设专人负责,分类明确,卷内目录详尽,资料填报应及时归档。 2.隐蔽工程的监理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隐蔽工程是质量隐患的埋藏点,也是最不容易控制的,因其隐蔽性很强,控制起来就难,作为监理控制来讲最好的办法是进行过程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都要细致检查和全方位旁站,做到“眼快、嘴快、行动快”,及时发现施工中的缺陷,并迅速排除掉,避免工程隐患的出现。对独立的公路工程或构造物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检测和检查,一旦不合格马上进行返工处理,避免因此而引起巨大的浪费。 3.现场监督是监理监控的重要措施,现场监督主要通过巡视和旁站来完成,监理工程师对工程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巡视、旁站、抽样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醒承包商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使质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便充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而对于每一次巡视检查的情况都要详细记录在监理日志上,以便以后查找有关工程资料,及时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做出综合评定。 三、工程质量缺陷与事故处理程序 在各项工程施工过程中或在完工后,如发现超出技术规范、标准允许误差范围的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专业监理工程师根据质量缺陷程度及时指令承包人进行返工或修补处理,达到质量要求。未经修复达到质量标准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果承包人继续施工造成更严重缺陷或不执行监理的指令,专业监理工程师可令暂停施工(先口头后书面)并按程序上报代表,经批准下达停工令,对不合格工程不予计量支付。如有必要,业主可雇用其他施工队伍修复,其费用从原承包人的款项中扣除。对工程质量事故,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人尽快提出事故报告,并抄送业主。总监代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测试、分析,审查承包人提出的工程缺陷和事故的修复、处理方案,经总监代表同意后,批准承包人进行修复。如修复处理方案未经总监代表批准而自行处理的,不予计量、支付和验收。总之,监理工程师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项目的质量控制,存在共同的特点,又有其特殊性。监理工程师要以设计图纸、技术规范、监理合同、质量标准为依据,对施工过程认真检查、监督和管理,才能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目标。 公路施工论文:谈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摘要]“九五”以来,我省的高速公路得到迅速发展,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必须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提高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 质量管理 问题 一、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做好质量宣传工作,是搞好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既不能把质量管理看成简单的事情,也不能把它想象得十分深奥。由于参加施工的大部分工人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所以质量意识的灌输,要分层次,一级一级地下去,使得往往是很复杂的理论,逐渐会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符合大众的口味。对质量的认识,有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这样经过多次循环,质量意识才能深入人心。质量监理不也是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这样的循环过程吗?所以要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就要把宣传工作循环、循环、再循环,具体、具体、再具体。 二、在现场施工中对工程质量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在经济社会,质量管理理所当然地要和经济挂钩,但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那就是好像敲掉多少片梁、砸掉多少个结构物、路基路面返工多少次,就证明质量工作抓得严,质量工作做到家了,这种风气好像还很流行。例如,安林高速公路上有一座箱通,墙身处有一块面积20cm2、厚1~2mm的涨模凸块,完全没有必要砸掉整段墙身,而可以通过磨光处理等办法来解决。为了不留下遗憾工程,砸掉一部分质量达不到标准的结构物,这是完全合理的。但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和轻重缓急,敲砸成风,那就应该好好深思了。所以,应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敲、砸和返工证明你质量管理没有做好或做过头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把保证质量、提高质量、对质量精益求精做为大提前,措施一定要合理得当、让人心服口服。 质量管理措施要强硬有力,不能讲人情,质量管理搞不下去的原因,往往就是已形成的指令被浩瀚的人情海洋所溶解了,在安林高速公路结构物的施工中就发生了类似的现象。质量管理不得力的人该换的要换,不得力的施工队该清退的要清退,决不能心慈手软,否则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现在的质量管理体制有一个弊病,就是管理质量的人没有真正的否决权,技术和行政相对来讲还是分家的。 质量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过高过低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指挥部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都有了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状,光有这些大目标还不够,还要具体细化,并确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质量管理小目标。 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即是工程质量管理按月进行考核评比,在每月的月底召开质量会议,由各施工队的质保人员参加,评述当月工程在质量方面的优劣,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互相交流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质量考核按100分制:白检一次不合格,扣5分;监理组一次检查不合格,扣10分;市质检站一次检查不合格,扣15分;省质检站一次检查不合格,扣20分;累计分为零或为负分时,则该施工队要清退出场。各施工队队长交质量保证金5000元,各施工队的质保员交质量保证金1000元。每扣1分,施工队队长罚款50元,质保员罚款10元。这些钱都由施工队长和质保员个人出,单位不予报销。如工程结束,施工队(没有扣分)仍保持100分,则退还施工队长和质保员的保证金,并另外奖励施工队长5000元、质保员1000元。 三、工地试验室是现场施工中工程质量管理的前哨 施工单位往往对工地试验室不加重视,试验室的房屋简陋,试验仪器残缺不全,完全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建设的需要。 工地试验室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企业自检的一个重要部门。施工人员住的条件可以简陋一点,但试验室一定要按标准建设;人员工资可以少开一点,但试验仪器一定要装备齐全。试验人员的素质一定要高,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认真精神。施工产品符不符合要求,要由试验室拿出第一手材料,一切应以数据说话。密实度该是达到90%的,89.9%就绝对不行。宁愿自己先返工处理,也比监理组、市质检站抽查出来不合格后,再返工要好,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工程的质量。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践证明,只有合格的施工员和试验人员,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在试验室的各项试验中,最大干密度标准试验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处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这些试验都应在项目开工之前就做好,其试验结果将指导施工,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做这些试验时,要特别谨慎小心,有时要做多组试验,才能和实际相吻合。 试验室配备的仪器和使用的试验方法要先进。使用全站仪校验放样,一是精度较高,二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环刀法检查密度,高速公路一般都不再采用,因此就应用灌砂法来检查密实度,以提高其准确性。 四、现场跟踪检查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实用办法 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质量管理人员就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在安林高速公路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一根桩刚浇到2m时发生混凝土堵管现象,而且经过努力堵管问题仍不能解决,此时正好质量检查人员到现场,果断采取拔出导管、移钻机重钻的处理办法,避免了一次重大的断桩事故。 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并随时抽查一些项目,如混凝土的砂石料、水的称量是否准确,钢筋的焊接和绑扎长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模板的搭设是否牢固紧密等。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示范,遇到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把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质量管理者只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做到工程质量管理奖罚分明,措施得当。 五、工程质量管理与进度、效益的辨证关系 施工单位往往有这样的错误认识,认为要搞好工程质量,就要影响工程进度和效益。其实,搞好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效益并不发生矛盾,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矛盾结合体。工程质量搞上去了,减少了返工,相对来讲就节省了时间、加快了进度,也就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六、现场施工要密切关注设计质量 目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强烈要求提高设计质量。设计质量的优劣与施工质量的好坏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在安林高速公路的施工中,由于设计地质资料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相吻合,致使18根桩的桩长与设计桩长都 不相同,原定一个月可施工完的项目,结果搞到四个月才最终结束。这不仅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影响了施工进度,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安林高速公路上,出问题的结构物大多都是盖板涵,这必然让人们产生疑问,如果施工没有问题,那么设计是不是有不合理的地方?由于地质情况多变,设计勘探中不可能对每座盖板涵都做地基承载力试验,而施工单位也不可能在施工前对每座盖板涵都做地基试验,而是按图施工。所以,在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地基承载力不足而造成的影响。目前盖板涵基础的设计,对基础的加固考虑不充分,未设计用碎石、砂砾垫层等补强处理方案,所以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发生结构物局部不均匀沉降,致使沉降缝处产生裂缝。最后只有返工,重新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不但影响工期,而且还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对基础设计要严密谨慎。返工处理后的质量,肯定不如一次浇筑完成的质量。 设计质量高,施工单位省心,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也省心。然而,由于目前国内高速公路上马较多,设计单位的工作量较大,因此很难做到精心勘探、精心设计,现在对设计单位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一时又无法跟上,所以就造成在施工中发现大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把设计的最后一道关交给施工单位,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施工单位水平高还好,如果施工单位水平低,预先发现不了设计问题,等到产品出来后才发现不对头,这就造成了许多麻烦和损失。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很多,有些桥从基础、下部构造到上部构造都发生了设计变更,变更图纸比原设计图纸还多,这让施工单位还怎么能做到按图施工。遇到变更问题,都是要施工单位先拿出处理方案,然后再由设计部门审批,这不是硬要考验施工单位的设计水平吗?施工单位为设计变更做了大量试验,花费了许多资金,而这些钱又无法计量,只能自认倒霉。 七、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展望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工程质量将会逐步走上系统化、法制化的轨道,电脑技术将会普遍地运用到工程质量管理中,施工人员和质保人员的素质将会有很大提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将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我国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将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关系:浅析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 摘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做好绩效管理工作以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并不是仅仅靠绩效考核,而是需要完成一个由员工和企业就绩效问题所进行的双向沟通的绩效管理过程,形成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关系 一、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定义 1.绩效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绩效管理是指通过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持续交流沟通的过程,共同达成一个共识和隐含的协议,来共同实现企业目标,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管理过程,绩效管理首先是管理,管理的职能涵盖管理者和员工以组织目标为基础的共同制定的绩效计划,绩效过程的监控、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改进以及绩效结果的应用。 2.绩效考核:企业按照绩效计划确定的工作目标和衡量标准,考察员工实际工作绩效的过程,作为绩效管理其中的一个环节,绩效考核侧重于对绩效的考察和评价,依据既定的标准,通过一套正式的结构化制度和系统的方法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对职务所规定职责的履行程序,以确定其工作成绩的一种管理方法,是对企业人员完成目标情况的一个跟踪、记录、考评,绩效考核是收集、分析、传递有关个人的在其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的信息情况的过程。 二、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区别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只注重了绩效考核,片面的认为二者是等价的,绩效考核就是绩效管理是不准确的,绩效管理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绩效目标,是以“做工作”为中心的;绩效考核的目的,则是为了给一些综合的人力资源决策提供依据,如工资报酬标准级别的晋升,职位调整等,因此,绩效考核是以“人”为中心的。当然,绩效管理中也会包含一些涉及到人的措施,例如,发放工资报酬,进行人员培训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围绕更好地达成结果目标和行为标准而进行的;而绩效考核的结果,则用于那些与具体的工作结果和行为标准没有直接关系的人力资源决策,如人员职位晋升、薪酬等级的提升等等。当然,也有的组织利用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绩效薪酬发放、安排人员培训等等,但这属于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误用,其管理效果往往并不好。绩效管理的周期一般来说比较短,并且随着绩效项目的差异而非常灵活。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研究的重要依据,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绩效考核是以目标计划为基础,以绩效衡量标准或指标对绩效进行考核;绩效考核偏重于过程管理,它由绩效计划、绩效辅导、考核及反馈和报酬四个环节构成;绩效考核着眼于未来绩效的提高;绩效考核强调结果导向,关注员工是否达到绩效目标,是否改善了实现绩效目标的方法或手段;绩效考核以目标为导向,依靠绩效目标牵引和拉动努力实现目标;绩效考核强调企业和员工共同参与整个考核过程,包括绩效辅导、双向考核沟通与反馈。薪酬政策是建立在绩效管理系统的职位分析、绩效考核等环节基础之上的,可通过薪酬政策来调节关键的成功因素。在绩效管理活动中,我们需要对实际绩效进行测量、评估和评价,包括对结果绩效的测量和评价,以及对行为绩效的测量和评价。然而,无论是结果绩效的测量和评价,还是行为绩效的评估和评价,它的对象都是某一具体的绩效项目,而不是一个部门或个人的绩效总和。但是目前在国有企业在绩效管理上方法简单、模式单一,以绩效考核为主要手段,没有形成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每个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企业发展并促进员工绩效改进的管理方案。绩效管理工作不仅是对目标的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与开发工作,它对企业的领导层和每个员工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这个绩效管理过程中,企业与员工在沟通的基础上,帮助员工订立绩效发展目标,然后通过过程的沟通,对员工的绩效能力进行辅导,帮助员工不断实现绩效目标。在此基础上,作为一段时间绩效的总结,企业组织通过科学的手段和工具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确立员工的绩效等级,找出员工绩效的不足,进而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帮助员工改进绩效结果中的缺陷和不足,使员工朝更高的绩效目标迈进。 三、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的联系 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一个优秀的有效的绩效考核促进绩效管理的整体运行,是绩效管理的有力支撑和强大后盾,推行成功的绩效管理亦会更加顺利的推动绩效考核的进行。绩效管理的目的是让企业既“做正确的事”,还要“正确做事”,推动企业绩效的整体改进。绩效管理过程中的绩效考核,不仅针对员工,同时针对各层级的管理者,包括最高层管理者。绩效考核的结果不仅仅是职位级别升降、奖惩的依据,更重要是作为绩效改进的重要依据。它是绩效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作用于绩效管理系统。通过绩效评估、绩效诊断,找出影响绩效的根本性问题,形成绩效改进措施,通过绩效沟通辅导和绩效激励等手段,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系统思考能力和系统执行能力,推动企业整体绩效的迅速提高。在进行绩效考核时,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是根据考核者的总体印象对员工进行考核。如果采用这种方法的话,则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在形式上将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在那些具有较好的绩效管理基础的组织中,绩效考核经常是根据绩效管理过程中设置的绩效目标和标准进行的。也就是说,在这些组织中,绩效管理中的目标设定过程和绩效考核标准的设定,已融合为一个过程,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为企业绩效管理的改革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这不但使企业提高绩效管理水平,真正帮助管理者改善管理水平,而且能帮助员工提高绩效能力,使企业获得预期的绩效水平。如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果、经济效益水平和职工业绩表现、贡献大小,经过绩效考核后发放的激励性劳动报酬,将直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企业的外部竞争力和内部凝聚力,这种将员工绩效考核直接与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挂钩的管理形式,促进了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进行。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关系:浅谈化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 摘 要:随着这些年化工企业一些客观因素变动的影响,化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绩效考核方面都与以往产生了很大的不同,这些情况的出现,对于化工企业在正常生产、创造效益甚至各方面的管理都产生了不小的挑战,对此企业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针对新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部署。文章从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方面,对化工企业现状以及成因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化工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考核 一、前言 随着化工企业生产发展进程的加快,企业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今发展的要求,制约化工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真正且最大的瓶颈就是落后于化工企业实际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目前,化工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改善,但是由于历史沿革、企业文化、体制等自身的原因,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存在着观念滞后、结构不全、功能不到位、职能未充分发挥的问题,且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只有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优势,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化工企业才能得到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目前化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方面存在的问题 1.对人力资源认识不足。纵观各种企业管理在这些方面上所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化工企业也是同样如此。企业在运营生产过程中,往往视人力资源为人力成本,当企业处在高速发展阶段的时候,对人才的需求也同样强烈,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取效益的最有效手段;但当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减员增效就成了解决困难的有效途径。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往往通过支付工资或奖金的形式给予员工应得的报酬,而较少考虑到应给予他们其他的激励,如职务的提升、安排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等。化工企业虽然在上述两个方面没有像有些企业那样严重,但是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一些掣肘,对此首先就应该在观念上更加的正视,予以重视关注,在思想上应该提高认识。 2.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受多种因素(如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工作因素等)的影响,职工正常的需要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尽管近年来化工企业也采取了一些单项激励政策,诸如开展劳动竞赛、优秀项目评比、两年一度的学科带头人评比以及工人技师评比等激励政策,但这样只能使少数人从中获益,未达到有效激励的目的。 3.人力资源培训滞后。近年来,化工企业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单位的第一要务,坚持从完善培训体制机制入手,不断加大培训投入力度,建立了员工培训基地,建成投运了电教培训室,完成了网络培训系统开发,为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和技能水平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以适应能力、保障一线、覆盖全员为培训导向,科学有效推进培训工作,员工岗位技能水平、队伍综合素质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来看,员工队伍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传统培训方式、方法影响制约着员工素质的提升。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培训方式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基层培训基本以室内培训为主,效果不明显;现场无知性违章现象时有发生、不规范操作动作屡见不鲜。为了突破培训工作遇到的“瓶颈”,使员工素质达到满足岗位要求的目的,只有在培训模式上寻求创新,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4.人力资源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化工企业考核的项目一般只有年终考核,缺乏平时考核、年中考核等考核方式,但是这些往往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人力资源考核的配套机制不健全,最明显就是导致单位员工工作效率低下,缺乏竞争意识,这个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企业的发展,考核结果不甚理想的员工也无法给予实质性的惩罚和惩戒。目前化工企业考核制度的情况,与上述很多企业比起来,要完善的很多,但是目前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以笔者所在的企业为例,2012年上级公司与企业签订的绩效合同中,下达的甲醇产量指标是13.5万吨,这是企业自建厂以来下达的甲醇产量的最高指标,如何完成这项指标,对企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而又由于各项工作考核都与产量指标有着密切的关联度,对于企业在考核方面能不能作出更加合理化、量化、明晰化的考核措施,去层层分解,任务到人,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对企业考核措施的现实挑战。 三、加强化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措施 1.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一个企业把人员招聘进来之后,首先要对人员进行培训。培训虽然仅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但其在培育和加强能力的过程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并逐渐演变为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根据员工的需求和岗位特点,通过岗位能力评估的方式,发现员工与岗位标准间的差距和不足,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逐步完成评估不合格项的消项,使员工达到胜任岗位技能的要求。通俗的说即“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从培训内容上,员工对需求培训的内容即自身的不足有更清楚的认知,可以一目了然知道岗位对员工的技能要求,有利于员工掌握岗位要求的技能及知识。在培训方式上,需求培训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培训从课堂走向了现场,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目的。 首先,一是在加强科级干部培训保优的同时要加大聘任力度,对副科级以上岗位实施公开竞聘。二是对所有科级干部加大考核力度,严格执行科级干部年度述职考评制度。三是加强科级干部的思想教育,通过“中心组”学习、自学、讨论会等方式,不断提高科级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和政治素质,确保化工企业科级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 其次,关于化工企业一般员工的培训方面这里有几条建议性的具体措施。第一,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在积极探索适合化工企业培训管理相关制度和办法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需求培训。要能够有的放矢的加大对员工需求培训的力度,根据员工的岗位特点和不足制定培训计划,真正解决“工作不会干、工作不规范、工作不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切实提高员工的上岗实际操作能力。第二,充分运用特色培训方式。积极倡导“实际操作是最好的培训”的理念的同时,要同时加大操作技能培训力度,持续开展“菜单式”点题培训,以互动学习的形式实现技能经验共享、安全经验分享;采取“现场模拟”和“你问我答”等注重体现现场实践特色的方式。第三,扎实开展冬季停工专项培训。在停工期间,要全面开展包括工作制度、工艺流程、操作规程、事故预案等方面培训,培训要全方位覆盖到各个层面,以提高管理、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生产组织、工艺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思想教育及其他方面技能。 2.完善收入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严格执行制度,按照“三划小”原则,修订完善考核细则,使考核工作更加细化,充分发挥激励作用。一是完善考核办法。制定《化工企业各年度绩效考核管理实施办法》,将生产任务层层分解,在建立全员绩效考核制度中,加大全员绩效考核力度。推行全员三级绩效考核和科级干部双倍奖惩考核办法,并将HSE体系推进专项考核纳入绩效考核当中,坚持严考核、硬兑现,充分发挥业绩考核机制的作用。二是精心组织考核。加强厂级考核和工区级考核,按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细化了考核评分标准,形成了厂对各工区、科室的业绩考核与岗位(班组、全员)业绩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运行管理体系,促进了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三是设置激励措施,发挥业绩考核激励作用。根据各科室工区、各岗位工作强度及责任大小,设置了不同的奖励系数,并视各岗位、各部门对生产指标关联度的不同,同一指标、不同岗位或部门设立不同的激励权重,奖金系数从2.5~1.0,拉开了二次分配差距,形成了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与此同时,对安全生产及各项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做出突出贡献的也及时进行奖励。设置了业绩考核奖、工作创新奖、隐患排除奖、杜绝违章奖等多种奖励项目,对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工作责任感发挥了良好作用。 3.改变用人制度,引入竞争机制。选好一个人重要,用好一个人更重要。传统的那种“伯乐相马”式的行政任命方法,常常造成用人失误,并容易引发一些不稳定因素。同时,人才使用的不合理也会使职工的积极性受挫,不能最佳地发挥每个人的才智,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只有引入竞争机制,将合适的人通过岗位竞聘的方式,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使企业的每一个职工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对于特别有能力的人,更应该给他广大的空间和舞台,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优势,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 四、结语 总之,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管理过程,它与人力资源管理一脉相承,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延续。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是实施绩效管理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将绩效考核运用到实际中去,不能盲目照搬,必须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深刻分析本单位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自身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改变观念,在对绩效管理有一个系统、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并在人力资源实施过程中持续不断地改进,实现组织绩效的不断提高和组织核心能力的逐步提升。只有这样,化工企业才能够在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甲醇厂 新疆鄯善 838202)(责编:纪毅)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关系:探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 【摘要】一直以来,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都是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伴随着事业单位的管理向企业化与市场化方向的发展,在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上也需要使用绩效考核的办法。本文论述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有关事项,提出了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指明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考核 目前,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之间的竞争,素质较高的人员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能够促进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对人力资源加强管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能够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事业单位的发展已和以往时候不一样了,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进程当中,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而人力资源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进程中,对人力资源加强管理,实施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是非常关键的。 一、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概述 通过薪酬、教育和培训、招聘等管理方式对有关的人力资源实施合理的应用,以达到组织现在和将来的发展要求,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和人员发展的优化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事项包括:对人力资源规划、薪酬、绩效、教育和培训、招聘等的管理。企业为了达到生产上的某种目的,使用有关的衡量标准,使用合理的方式,对在生产过程中所关联人员的工作业绩给予价值评估的过程就是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并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推动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中面临的问题 (一)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足 伴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因此,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精神生活,在事业单位上班,员工在享用物质报酬的过程中,对精神报酬也在不断的追求中,这样可以满足自己将来的发展。然而,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进程中,对员工的管理工作只是要求员工为组织的进步做出应有的成绩,很少重视对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也没能对员工实行定期的教育和培训,致使员工的素质得不到提高,员工就感觉不到前途的美好,进而出现了一些不好的想法,或者发生跳槽的情况,最终使得事业单位的人员外流,阻碍了事业单位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激励制度缺乏 市场上残酷的竞争,使得企业不断地进行各项改革与创新,对员工的管理比较科学、合理,绩效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然而,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进程中,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感觉事业单位不存在激烈的竞争,对员工还是实施平均主义的制度,这必然会埋没一些人才,从而使素质较高的人员不断外流,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也阻碍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三)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执行不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关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然而,事业单位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对员工的考核与管理只是表现在薪酬与培训的管理上,这不能够很好地促进员工自身的发展,这也不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竞争优势。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时候,未能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没有实施柔性的管理,未能充分地发挥出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问题的办法 (一)健全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型环境之下,事业单位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时候,不但要在物质上能够使员工得到满足,而且还要使员工的精神得到鼓励,这样,员工就能够感觉到组织的温暖,进而更加努力地工作。事业单位需要对员工实施职业生涯的规划,使员工感受到前途的美好,从而不会离去,而是能够留下更加勤奋地工作,为组织做出应有的成绩。与此同时,健全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吸引更多素质较高的人员进入事业单位,这样一来,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就会增多,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制定科学的激励制度 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使员工为组织做出应有的成绩,在新的时期,平均主义这种观念是不可行的。所以,事业单位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实施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给员工制定公正、合理的薪酬规划,使员工的福利待遇得到提高,实施浮动工资的制度,关注员工的生活与工作,使员工能够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从而调动工作热情,为组织的成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从整体上贯彻执行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观念 归根结底,事业单位之间的竞争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倘若缺少较高素质的人员,就会阻碍事业单位的不断向前发展,最终,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所以,事业单位应当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从整体上贯彻执行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的观念,使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和组织的前途、命运结合在一起,以尽可能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使组织具备竞争上的优势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结语 社会文明在不断进步,市场上的竞争愈演愈烈,在新的形势下,事业单位不能够再实行平均主义的观念,达到考核与管理的全新发展,从而为事业单位留住更多较高素质的人员,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关系:浅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摘 要]就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从认识、人员、管理制度、绩效管理结果运用等多方面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从提高认识,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健全法律规章制度,完善激励机制等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问题;措施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管理活动中,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对人力进行规范的培训、调配和组织,使人力、物力保持最佳动态平衡状态,并对组织中人的思想行为进行合理的协调控制,使人事匹配相宜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实现组织目标。事业单位能否保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增长,主要将依靠企事业单位职工的知识技能,也就是事业单位所具有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主要由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后勤人员等组成。目前实行企业化管理方式的事业单位,其经营管理人员占据很大比例,这些都具有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指的是组织人事部门,按照一定组织原则和工作绩效测量标准,对所属单位人员在工作成果、行为能力和政治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核,并将此作为事业人员职务变动、奖惩、培训和辞退等管理活动的主要客观依据。 一、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方面进行着探索和尝试,但实施结果却差强人意,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管理的缺失。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缺乏科学规范的认识,人员的能力不够 对绩效管理缺乏科学规范的认识。很多事业单位对绩效管理存在主管认识上的误区,将绩效管理简单地等同于各种考核,从而使绩效管理的实际效果不如人意,反而有可能使员工产生烦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对具有重要价值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机制,而是把人力资源管理视为事务性工作,采用多体系管理,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麻痹单位的管理岗位,造成单位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上错误地安排设置,或者进行管理的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能力,不能发挥人力资本的核心作用。 2.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岗位设置不合理 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岗位设置问题是目前大多是事业单位存在的共同问题。在单位内部复杂事务的影响下,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安排面临极大的难度,很多岗位的数量和分工都存在问题;在单位不断扩充规模的影响下,聘请的务工人员在编制方面存在纰漏,进而对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等。工资分配制度中缺乏按劳分配的体现会使员工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影响其工作效率和效果。 3.绩效管理的方法运用不当和操作能力不强 在绩效管理实际操作中,指标不易量化,量化的过细反而又不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部门和岗位的工作实绩,因此绩效指标选择不当极易造成绩效管理结果出现偏差。而且当前在多数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并没有成熟的模式,各级绩效管理人员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对绩效结果缺少反馈。于是出现事业单位频繁进行评估,却忽视了对员工工作结果的绩效反馈,从而导致绩效管理与实际工作情况分离,不能真正的为实际工作服务。这种形式的绩效考核将影响到事业单位整体绩效管理水平的健康发展,绩效管理也就失去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4.对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结果应用不当 部分绩效管理人员出发点并不是将绩效管理作为科学管理的工具,而是简单地将其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仅注重控制、监督和考核员工,而忽视了激励和发展员工的根本目的。由于部分员工对绩效考核深刻内涵理解的不深刻,绩效考核的结果反而使员工与管理者产生对立的情绪,让员工缺乏成就感、安全感和归属感,绩效考核最后也就变成了流于形式,从而使事业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涣散,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管理。 5.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突出表现在事业单位管理中领导的绝对权威以及薪酬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现象。部分从事创造性工作或者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却得不到合理的绩效结果。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和组织目标,缺乏有效的激励促进机制,不能很好地激发职工创造性的动力和工作热情,绩效考核的激励功能在事业单位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二、做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措施 1.提高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的认识,树立科学绩效的管理理念 要提高绩效改革在事业单位的应用成效,必须从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方面做好工作。让员工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领导做起,带头执行绩效改革,明确这一改革和公司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潜在作用,从而提升绩效改革的成效和结果。同时,必须从观念上和思想上正确认识绩效管理的价值和地位,要把绩效管理从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提升到一个战略的高度和层次。绩效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岗位基本职责,还要跟单位的职能与组织的发展有效有机地结合起来,绩效管理不再是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附属配套系统,它本身就具有其他管理系统不可或缺和替代的作用和重要价值。 2.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员工执行企业要求的最好约束条件和促进方法。事业单位为了将绩效改革和绩效考核落到实处,就应该将这一内容纳入到单位的规章制度当中,将其作为每一个员工必须遵守和严格执行的规范和准则,明确考核的对象和考核的内容,从而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和执行度。 3.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实施的最本质目的就是进行人的管理。只有保证员工的基本业务能力有所提升,才能够保证绩效考核的实效。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的一个关键就是完善员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上岗前培训,使员工意识到绩效管理和考核的意义,充分把握工作的重点和要点,准确评价工作成效,保证单位发展。 4.强化全过程的绩效管理培训 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的初始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和不均衡,因此就很有必要完善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从而使这些新进人员很快的进入和适应工作环境。对于事业单位中层管理人员,也应当提供相应的绩效管理的技能培训课程,使其掌握工作必要的技巧和处理手段;对于基层绩效管理人员,应当提供专业的绩效管理技术培训,使得绩效管理工作突破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局限,更加突出关注具体实际工作的效果。事业单位全体员工都要理解自身的绩效和整体单位绩效间的关系,实现事业单位希望引导的行为改变与绩效提高。 5.完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对于员工的发展和管理非常重要。激励机制能够充分挖掘员工工作的源动力,从内而外地提升员工的工作成效。充分发挥绩效改革的效果,从绩效工资着手进行员工的激励工作,通过薪酬分配制度带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单位的整体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篇1 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委托,依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制度、项目建设文件、建设工程合同以及建设监理合同,对工程建设实行监督管理。监理作为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的密集型服务行业,是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监理制的实施,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目前水利工程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本文就监理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监理工作创新进行探讨。 一、水利工程施工特点分析 (一)水利工程施工条件较为复杂 相较于其他工程项目而言,水利工程项目的规模较大、施工周期较长,各环节施工的落实,都很有可能会受到地质因素、水文因素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承受水带来的浮力、推力与冲刷力,工作条件复杂,导致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具有一定难度。 (二)水利工程项目技术要求较高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包含很多不同内容,比如堤坝施工、水闸施工等,这些单项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相辅相成,关系比较紧密。由于要承担挡水、蓄水和泄水的任务,因而对稳定、承压、防渗、抗冲、耐磨、抗冻、抗裂等性能都有特殊要求,需按照水利工程的技术规范,采取专门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三)水利工程项目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水利工程项目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发展也会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水利工程要利用枯水期进行施工,有很强的季节性要求,有些工程受气候影响还需要采取温度控制措施。因此在水利施工过程中需要把握施工时机,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精心组织施工,确保水利工程施工安全和进度。 二、水利工程项目监理职责 监理单位在业主授权范围内履行监理职责,根据业主要求开展具体的监理工作,并协助业主做好与工程有关的其他方面工作。在日常的施工管理工作中,监理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工程施工合同的执行监督上,要根据“监帮结合”的原则,从工程建设大局出发,努力提高监理工作的预见性和指导性,发挥监理人员管理和技术特长,为业主和施工单位出谋划策,从而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工程建设监理的控制管理主要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三大内容。其中投资控制是基础,进度控制是条件,质量控制是核心。监理工程师要对进度、质量、投资进行控制,并协调处理这三者的相互关系。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基础,工程工期为重点,施工质量为保证,投资效益为目标”的原则,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及时协调工程进度、质量与合同支付的关系,促使合同管理目标得到优化。 三、水利工程施工监理存在的问题 (一)监理制度不规范 由于建设监理制在我国推行时间仅30余年,虽然建筑相关法律法规有涉及到监理的规定,如《工程质量项目管理规定》《工程项目建设安全施工管理条例》等,但缺少针对监理工作制订的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提供明晰的法律法规依据。同时施工现场监理制度以及监督管理机制存在较多的不足,对监理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对施工监理的认识有偏差 水利工程建设中,重设计、重施工、轻监理的观念仍然部分存在。有些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对监理单位职责缺乏正确的认识,使得监理人员无法根据实际展开各种工序的调度,为工程建设埋下质量隐患。监理对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资金控制等问题的处理缺乏影响力,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监理服务职能的发挥。 (三)监理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监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经济、法律、合同、信息管理人才和复合型及具有全方位控制能力的人才,大多专业监理人员都是直接来自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缺乏设计、施工和监理经验,缺乏事先控制的能力。加之需求的监理人员过大,监理费用相对低廉,大量非专业和非院校毕业人员加入监理队伍,部分监理人员监理职业道德水平较低,使得监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配套不合理,现场施工监理能力较差。 四、水利施工监理发展思路 (一)进一步完善监理相关法律法规 《建筑法》明确了我国在建筑行业必须推广监理制度,水利工程监理应当依据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行政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建设资金进行监督。但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对监理的职责范围和内容缺乏明确规定,因此有必要通过制订和完善专门的监理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为监理行业提供准确明晰的法律依据。同时管理层要加强监理履约的强制要求和奖惩规定,真正体现监理工作责、权、利的独立性,为监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健全水利工程监理机制 一是坚持标准化管理,监理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监理人员在实际施工中的行为,强化行为规范。二是建立责任制度,将任务划分到具体的部门和责任人身上,方便检查各项责任主体是否按照规定完成任务,也更能反映出实际的执行情况。三是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在其监理活动中应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坚持质量标准;坚持以人为核心;坚持以预防为主;坚持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监理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和准则以及合同规定的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关解决方法和措施,减少和消除各种隐患。 (三)提高监理人员综合素养 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同时加强监理人员管理,提升监理综合素养。 (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监理工作人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开展监理工作的过程中做到公正、廉洁、守法,不可损害各方利益,更不能以权谋私,危害工程建设。 (2)提高监理质量管理能力。监理要对工程施工管理进行全面监督,提早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将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等作为重点,严抓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发现质量与安全隐患的能力,有效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3)增强协调关系能力。监理人员需协调工程参建各方关系,维护各方利益,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 水利工程监理工作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和安全,也关乎着工程能否顺利开展。为此,必须不断加强监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健全监理工作机制,提高监理人员综合素养,全面提升行业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为我国水利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汪海涛 崔立柱 水利工程建设篇2 近年来,大型建筑水利工程满足了人口的一定需求,但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生态环境退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全球挑战之一。随着自然资源利用的增加,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改变现有的生态环境,从不平衡转向新的平衡,并采取适当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当前,水利的发展方向是使工程水利成为新资源,而生态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和对水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许多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缺水现象。缺水地区缺水,工农业和家庭缺水以及群众饮用水短缺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水利设施的建设与区域水资源重叠,为区域的发展和生存提供了基础,在这方面,水利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资源稀缺地区发展相对滞后,需要合理配置水资源,才能实现均衡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从水利系统的角度看,它们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水利工程能够有效启动防护模式,既保证了环境的正常运行,又有效减少了灾害造成的破坏,从而保证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可以改善当地恶劣环境。鉴于地区之间的差异,气候也存在明显差异,在高度干旱地区,降水是水资源的主要来源,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显著增加降水量。水利工程建设通过太阳能蒸发和其他步骤收集水并改善空气中的湿度,因此降水可以满足环境的需要。当区域经济稳定时,水库也出现了轻微的气候效应,这对确保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作用[1]。 2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2.1水利设施建设是环境综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它不仅为人民提供粮食和其他生产、生活手段,而且为我们提供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并在维持水循环、净化空气和灾害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总是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支持,由于水是万物之源,具有孕育和调节生命的强大潜力,水利设施建设归根到底是以水资源为中心的人类活动,而且只有水利设施的建设才能改善和弥补自然环境的原始缺陷和伴随而来的破坏,这是环境综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2.2健康的生态环境是水利工程的保护伞 水利工程是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建设起来的,虽然人类具有改造世界的巨大能力,但大自然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为水利工程提供保护伞;同时,如果水利工程处于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环境问题造成的恶劣自然条件下,是不可持续的,面对自然灾害,人类面临的损失更为严重。 2.3以人为本的工程建设,是恢复自然包括生态环境的活动 水利工程是管理和分配自然地表水和地下水以谋取利润的设施.水利工程是在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建设的.水利设施的建设实质上是人类恢复自然、融入自然生态环境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的活动[2]。 3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自古至今,水利设施建设一直在进行中,其存在的意义在于为人民的利益合理利用水资源。同时,水利设施建设还可以提供有效的防汛保障,更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经济财产。但在水利设施建成后,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3.1影响水文条件 水库建成后,河流下游的水流发生变化,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水库不仅可以存储汛期的洪水,还可以拦截非汛期基流。水库建成后,河流下游的水位将显著降低,甚至下降。与此同时,周围的水位也将下降,许多环境和生态问题将发生变化:下游的天然湖泊或池塘将干涸;地下水位也会下降;河口易形成海水回流;河流自净能力降低;在发电高峰负荷下,承担发电任务的水库日流量变化较大,导致下游河道水位发生较大变化,影响许多相关行业(如航运、灌溉、水产养殖等);如果停水和水位下降,水质也可能恶化。 3.2影响气候条件 一般来说,地区气候受大气控制,然而,当大中型水库或灌溉设施建成后,由于原有土地变成湿地或水体,其所在区域的空气状况改变,亦可能会带来一些轻微的气候影响。到水库建设时,陆空能量交换强度因陆地变为水而发生变化,进而对个别地区的温度产生一定影响,年平均气温普遍上升。水库建成时,由于蓄水量大,当阳光蒸发时,会产生大量降雨,导致降雨区降水分布发生变化。 3.3影响土壤条件水库蓄水后库区周边土地被淹没,盐渍化、沼泽化严重。 (1)水库区域的地面浸没。在洪水地区和周围地区,土壤通风条件恶化,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土壤肥力降低,作物生长将受到严重损害。 (2)库区土壤沼泽化。土壤沼泽化是由于地下水位随库区水位上升而引起的。周围环境湿度过高也会导致植物根系腐烂和呼吸困难。 (3)库区土壤盐渍化。库区土壤入渗补给的地下水通过毛细管上升至地表。由于蒸发,水中的盐集中在水面上,导致库区盐碱化。由于土壤溶液的高渗压,植物会发生生理性干旱。 (4)当水库水位上升时,它会造成邻近地区的土壤沼泽化。这导致了巨大数量植物的根部腐烂,造成严重的呼吸问题,最终死亡。 (5)由于水库的建设,周边大部分地区被水淹没,无法继续提供良好的土壤呼吸条件,极大地抑制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降低了土壤肥力,严重阻碍了作物种植。 4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我们更加关注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政府条例指出,兴建中大型水利设施时,必须首先考虑环境因素。 4.1对水利工程的负面影响 (1)由于有些水技术工作是在区域间一级进行的,目的是转移水资源,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渗漏而可能增加地下水的水平,从而导致大片土地的沼泽化和盐化。在高斜坡地区,有时会出现山泥倾泻。 (2)水库的建立会破坏当地生物的自然栖息地,破坏旧的生态平衡体系,破坏当地的食物链,并引发瘟疫等灾难。例如,当其水库达到正常水位时,“三峡”工程可能会淹没广阔的人文景观。 (3)由于水库已建成之后,蓄水量大,导致库区地壳结构荷载变化,容易引发地震。例如,印度科因水库发生6.5级地震;地震发生时,美国发生了5.7级地震。 4.2对水利工程的积极影响 无论是南水北调工程或另一项水资源规管工程,双方都可以取得双重效果。一方面解决了干旱地区缺水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积水区”的洪水威胁。例如,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项目,无疑是对严重缺水的北方居民的一个重要好处,满足了他们迫切的饮用水需求。同时,也减缓了南方洪涝灾害的蔓延,大大改善了南方、北方和南方的生态状况。此外,我国黄河底部、三峡建设等大型水库不仅具备防洪除沙能力,而且提高了库区空气湿度,改善了周边植被的生存条件[3]。 5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可续持发展的措施 5.1转变思想观念 要保证水利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完善生态水利建设方法等。根据这一科学发展理念,通过合理协调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可以实现这两个方向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必须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采取综合办法,使与防洪、灌溉、供水、恢复等有关的水利工程得到加强。有效地恢复和改善了水资源的生态环境。换言之,优化水利生态系统可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因此,环境保护必须在施工阶段全面实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 5.2建立基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补偿机制 水利工程的建设必然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在竣工后恢复生态,必须建立基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补偿机制。笔者认为,首先要设计合理、科学的方法来计算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的环境损害成本,进一步研究相应的补偿机制,尤其是水利设施建设前移民的补偿机制;二是充分发挥水利功能,在周边地区和库区上游进行供水,既能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又能保护周边地区的环境;第三,利用水利设施开发水资源,要兼顾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活用水需求,特别注意科学利用水资源,兼顾生态和水条件,确保充足的供水,保持生态平衡,平衡基本需水。 5.3创新施工工艺 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但为了确保可持续的环境发展,通常有必要将这种影响降至最低,优化并创新施工过程。在施工技术的创新和优化过程中,首先应详细分析传统施工机械应用的风险因素,然后对其进行相应的规范和改进,以确保施工技术的应用更符合要求。例如,在水利工程项目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我们应尽可能降低影响深度,以避免对工程地质结构造成严重破坏,或根据需要在主要处理过程中加强保护,以促进有效缓解。此外,为了有效控制以往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各种环境污染因素,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需要及时进行现场保护,在恶劣地区需要高渗透性保护层。避免大量粉尘泄漏;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噪声,最大限度地优化机械设备,确保隔音保护,使其免受环境生物的影响和威胁[4]。 5.4谨慎考虑水利设施的施工地点 水利工程可以改变河流流向,适当地进行联合,以满足施工需要。因此,有必要先勘察环境,组织专家对河流进行全面评估,充分了解河流的环境和条件,以及项目是否可以进行建设。根据收集到的数据,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讨论科学的方法。不会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并尽量减少对周围植被和土壤的破坏。 5.5建立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为了确保有效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在建设水利工程项目时建立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估体系。在建设水利工程项目之前,必须对现场和环境进行检查,以评估环境影响。同时,在水利工程的设计中应引入环境保护原则,并制定适当的措施,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环境影响评估体系要求对经济、生态等进行多边评估,确保水利关系项目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见图1)。一般来说,还应考虑负载系数。至于水资源的承载力方面,虽然一些流域资源丰富,但不能随意使用。超过水资源承载力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环境变化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应低于流域水资源的安全承载能力,在环境承载力方面,经济和发展不应损害环境,但应确保能够维持河流本身的生态需求,并确保维持河流系统最基本生态功能所需的最低水量;保持河流形态和盐度的动态平衡,以及湖泊和低地水体的功能。这是生态系统健康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设计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时,应考虑环境和社会因素,以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在此之前,有必要检查设备和环境,并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将环境保护原则引入水利工程项目设计中去,制定适当的措施,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关于环境影响评估制度,有必要进行经济和环境评估。为了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还应考虑与水荷载相关的荷载系数。虽然水资源丰富,但在一些集水区,水资源没有得到定期利用。我们需要维持河流的生态需求和基本生态功能;维持河流和咸水之间的动态平衡以及低洼湖泊的蒸发功能是生态系统健康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系统时,必须考虑许多因素,例如环境和社会因素。确保节水项目的可行性[5]。 6结语 因此,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涌现。总的来说,无论从正面或负面来看,兴建水利设施对环境的影响,都需要重新重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尽量减少负面影响。一是要建立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二是要注意水利设施建设的规划和选址,最后建立水利设施建设对环境造成损害的赔偿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我国水建设的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戴成根 王正 张平 辛虹 单位:连云港市水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水利工程建设篇3 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基础,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联系,其影响着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农田水利的灌溉,对于当地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其进行建设与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农村地区的水利的运行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由于农村地区的地势相对复杂,面积广阔,在建设管理时期属于一项比较复杂的过程,因此出现一些问题也是在所难免。面对如今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问题,做好相关的优化研究,避免问题持续恶化,逐步实现管理全面化。 1安徽省阜阳市概述 安徽阜阳市属于我国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西部,安徽省西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比较明显,四季分明,气候相对温和,降雨量适中。同时由于阜阳市南临淮河,而在淮河以南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所以在阜阳市内部的气候具有以暖温带向北亚热带渐变的过渡带气候特征。其水资源优于北方,但是又具有南北方气候的变异性,旱涝灾害比较频繁。其地区降水特征通常为南部降雨多,北部降雨较少;季节分配十分不均,年降水以夏季最为集中,春季降雨较次,秋季降水略少,冬季降水最少,并且年度之间的降雨变化比较大。安徽阜阳地区由于其雨热同季,比较适宜种植农作物,但是其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常有旱涝灾害、干热风灾害、晚冻霜灾害等。并且阜阳市的主汛期为7月~8月,在此时段,洪水相对比较多,并且多为锋面雨,非常容易造成一定的洪涝灾害。雷雨的高发时期为6月~8月之间,雷雨的时间比较短、强度大、范围小,如果遇到强对流的天气,将会形成一定的特大型洪水,为农作物种植带来众多的不确定因素。 2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论述 2.1农村水利工程概述 农村水利工程属于以农村地区为建设地点和服务区域的水利工程,其主要的目的是能够有效的帮助农村地区提升自身的抗旱以及防洪涝的能力,从而调节农村的水利条件,是农业种植生产可以获得更为优质有效的水利基础设施的支持[1]。从而有效的改善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的良好发展,保护当地农村的生态环境,是一项有利于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农业生产的高效基础措施。随着新时代农村振兴的概念推广以来,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也逐渐的开始重视,农村水利工程也随之趋向丰富,为农村区域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在以往,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当地的农业生产,增强农田的灌溉以及排水。经过近年来对于水利职能的扩展以来,农村水利工程也逐渐的开始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保障居民的饮水安全,辅助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区域对于自然灾害的防御水平,改善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基础。在农村水利工程中,农田水利属于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关键的功能。也可以实现农田科学的排水灌溉,增强水土保持问题,同时还能有效的应用在盐碱地以及沼泽地区的土壤改良方面。 2.2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能够有效的促进水利工程管理时期的效率性,保障水利工程能够有效的运转。增强当地的树立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能够为其稳定的运行实现有效的监督管理,及时的发现水利工程的不足之处,同时快速的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满足农村地区的农田与生活用水、排灌,为农事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促进当地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进一步良好发展。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时期,可以有效的实现对于水资源的配置有效性,对于区域内的快速发展有着推动作用。所以说,在安徽阜阳地区进行优化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对于维护当地稳定发展,增强农业经济增长方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目前农村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缺点 3.1需求满足性不强 在部分农村区域,现有的农村水利工程无法满足当前农村的发展需求。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已经由原本的散户经营逐渐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承包管理,对当下农事灌溉排水提出了更高、更为严格的要求。并且,由于现代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有效的提升了当代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条件,对于生活用水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是在当下阜阳市内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仍停滞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建设的水利工程,一部分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已经经历了约30年的风霜[2]。在上个世纪的水利工程建设时期,由于其标准比较低,后续管理不足,导致目前一些水利工程已经无法投入使用,出现老化,丧失功能性。 3.2水利工程建设效果不佳 还有部分地区的水利工程存在着一些建设责任主体不明确、项目法人组建不规范等不良的现象。为了能够实现短期项目完工的目标,有些水利项目承建人在建设时期,违反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在进行项目资金投资、功能性规划、工程质量、应用安全、工期把握等方面无法实现全面有效的管理,导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下降。此外,部分水利项目的施工单位其专业技能性水平不足、工作能力有限,在进行工程建设和管理实际需求与协调能力上无法有效的进行平衡,在施工时期,对于出现的问题不能够解决、资金的短缺以及工程质量保障不到位等情况导致水利工程的建设效果不佳。 3.3缺失监管力度 在阜阳地区一些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期间,并未形成相对比较系统、完善的农村水利工程监督管理制度,同时没没有相对能够向量化的技术指标,检测管理技术比较落后,同时监管的力度也不够充足。如果在进行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时期,只是以单一的施工进度作为其控制的主要目标,不重视运行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那么将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当下我国已经颁布了有关实施农村水利建设的法规制度,但是落实到农村地区的配套技术规范以及行业中的施工标准还不够全面完善,对于水利工程的监管工作难以落实,为农村地区的水资源合理的应用与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3.4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在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时期,缺乏其相应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现代水利工程发展不良。首先,在部分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管理部分缺乏相应的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在进行水利管理过程中,常会由于自身部分的绩效而出现盲目性,导致一些比较小的问题没有专人进行处理。一旦出现洪涝灾害等问题,各部门之间推卸责任,完全忽视了管理的高效性。其次,没有专人进行定期的监管与查验。许多水利工程在建设投入使用之后,并没有相应的定期监管制度,对于其运行状况并不关心,一些部门在出现严重的问题之后,才开展相应的管理,促使安全风险性一直存在,形同虚设。 3.5管理效率低下 由于农村部分地区水利工程管理的工作职能落实不到位、管理方式单一无效化以及相关机构不健全等关键性的问题,导致当先农村水利工程的使用效果不佳,甚至于到了荒废的程度。除此之外,相关管理单位缺少相应的培训,一部分的监管人员其自身的素质能力低下,管理责任心不强,对于专业的工程设备运用不够了解,从而出现了相应的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在一些相对比较偏远的区域,例如小型水库、塘坝、小流域、河道防洪设备等水利工程没有人员进行管理,导致其水利工程丧失正常运营管理以及功能性。 3.6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 在部分农村区域,进行水利工程管理负责的人员其专业素质能力并不高,并且自身的能力水平比较有限,管理人员的总体数量十分欠缺,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在农村地区,由于其区域面积比较广阔,会出现一个管理人员同时监管较大区域,对于巡视、维护管理难以实现全面化,因此导致其无法满足具体的管理需求。并且在进行管理工作的实施期间,仍有部分管理人员对其进行使用比较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在现代快速发展的阶段满足当下的发展需求。部分具有科技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也难以实施,从而导致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出现低效性。 4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优化措施 4.1优化建设力度 优化农村区域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在建设之初就能够进行高效的水利工程规划以及建设,满足较好的建设质量问题。首先,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当地的发展战略进行融合,对应当地居民的用水需求,强化建设的力度。特别是在修建一些大型的灌区,充分规划,满足现代农村发展所需的用水需求管理。其次,对于长久未进行管理的水利工程区域,要结合当下地势。气候条件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导致其长时间未进行运行的根本原因,并且结合原因进行整体处理,提升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增强抗旱防洪能力水平。还需要强化部分老旧的抗旱防洪的水利工程设备设施的建设程度,提升整体的运营效率。 4.2明确项目负责人的职责问题 对于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主体负责人需要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责任制度。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期间,对于项目负责人的实施严格的考核管理进行约束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行为。只有基于明确的责任制度之下,才能够有效的避免在建设期间工程质量不达标的情况,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4.3完善对于水资源的配置问题 完善对于农村地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也是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推进的良好方式。首先,相关部门在宏观上进行全面把控各区域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在基于当地整个农村水资源的需求之上,进行完善水资源利用的有效配置需求,从而建立适宜当地农村发展的方式,为水利工程的长久、高效奠定相应的发展基础[3]。其次,相关部门在进行政策的落实管理期间,结合农村区域的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制定相应比较完善的水资源配置条件,合理的进行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的分配管理,增强其水利工程的应用效果。 4.4增强施工监管效果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期间,其质量的监管团队中不应当只有施工单位以及监理机构,还需要有相应的设计人员全程进行参与,项目负责人实施过程上的监督,施工完成之后,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最后的验收。在开展建设工作时期,项目负责人的主要责任在工程的统筹和质量监管方面,对于人员进行统一管理,有效的进行督促,实现整个项目建设的高效性。同时,在施工时期,应当全面实施施工质检机制,进行系统化的督促检测。以农村的水利工程特征为出发点,完善科学的建设机制,进行科学的质量把控,强化各部门对于质量管理的意识性。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设计时期,除了保障设计的高效性,还需要确保其符合当地的气候需求,满足农事排灌能力,明确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规范性,从而对于设计的重点环节进行全面优质的把控管理。 4.5增强水利工程管理能力 综合当下我国的水利工程实践经验,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可以从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完善其管理能力;①高效合理的进行创建适当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通过相较系统完全的管理体制进行转变当下农村水利工程没有有效的领导的局面。②在农村地区年度用水计划需要进行组织各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协商管理,以当地的需求为准,进行全面高效的掌控实际年度用水量,实现有计划、有全面性的用水管理。③对于农村各下属水利部门,应当遵守自己的岗位职责,充分的运行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工作内容,以保障当地能够顺利的实施水利资源管理,充分体现调度的高效性。为了能够全面实现以上的几点管理能力,相关部门首先需要对管辖区域内的用水需求、蓄水的阶段时间、可用蓄水量以及实际用水量进行详细的规划了解,从而实现高效水利数据规划,从而提升最大的用水效率。其次,相关部门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来全面实现农村地区的水利资源统一调度问题,对于各个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调度管理方式,进行采取有效的灌溉系统规划,从而实现对于水资源的合理运用效果,将水资源管理效益实现最大化。最后,为了能够充分的节约水资源,杜绝因为水资源的浪费而影响其水利管理的效果,相关部门可以结合现代先进的灌溉技术和排洪技术,在满足生态环境用水需求为前提之下,有效的调控农作物生理用水量。从而高效的将有限的水资源用于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持以及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等,避免出现水资源的浪费。 5结束语 随着当下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徽阜阳市地区的农村水利工程获得了有效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时期,当地部分区域仍旧存在着一些缺陷,严重影响到当地的水利工程运行的质量。目前,当地农村相关部门应当引起重视,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对其进行完善,从而提升农村区域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能够以高效化服务当地居民,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后续管理与维护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3):19,23. [2]洪荣.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安徽建筑,2019,26(8):256-257. [3]李喆,谭德宝,张穗,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31(1):66-71. 作者:汤日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迪沟镇水利站
浅谈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如何做好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期望能更好的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引言 随着现在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占领了城市中大多数的面积,已成为每个城市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使得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城市空间的和谐统一,同时还能够拥有更多的土地用来搞绿化,充分利用土地,使得城市变得更加赏心悦目。一个优秀的高层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城市空间的和谐性,还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使高层建筑成为城市中最亮丽的景观,我们只有保持城市与高层建筑的协调发展,才能加快城市化的步伐,保证城市健康发展。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问题。一些高层建筑不走群众路线,鹤立鸡群,使人们产生了惧感与距离感。交通问题也是让人头疼的一个问题,这使得高层建筑的建造如何才能符合城市发展已经成为了现在城市设计建造过程中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一、高层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是一个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科学问题。针对高层建筑功能性、美观性、经济性、综合性等具体实现目标,设计人员应制定不同的机构设计方案。但是,结构设计作为高层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其设计过程遵循根本设计原则大致相同:(1)充分考虑高层建筑所承载的垂向负荷和横向负荷,以及其可能遇到风力和地震应力等各项不可抗力;(2)严格控制高层建筑高宽比例,以保证其结构稳定性及美观性。(3)高层建筑的平面或立面的质量和刚度应尽量保持对称和匀称,使整体结构中不存在薄弱环节。(4)提前考虑风力、地震、温度变化或基础沉降对建筑结构带来的影响,并制订相应的平衡措施。 (二)综合性和整体性设计原则 在当代高层建筑设计中,整体性设计原则是将建筑物从细小部分进行整理规划,通过明确发展规律和构成,在部分和整体中形成相互结合、依赖以及制约的关系,从而正确展示建筑工程设讦运动规律以及系统特征。高层建筑设计综合性原则,从建筑设计要素、功能、结构组成、发展历史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整体考察,在建筑设计综合考虑的过程中,进行基础性综合分析;将每个层次的分析结果具体的反映到整体以及综合考虑过程中;通过严格对照比较结果,从新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分析修改、整合完善,从根本上保障建筑设计整体和部分的高度统一。 (三)细部尺度原则 细部尺度是指高层建筑所采用的施工材料的质感是更为细腻的建筑尺度划分。在高层建筑设计时应透彻地了解人们对建筑材质的标准要求及喜好程度。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事物的评价都是通过眼观以及手摸的方式去对事物进行进一步的了解然后从主、客观角度对该项事物做出综合性评价。所以投计人员应遵循细部尺度原则,采用人们能够接受的喜爱的建筑材质塑造建筑工程作品,给人们带细部尺度主要是指建筑材料的质感指高层建筑更细分的尺度大小。 二、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一)高层建筑设计中的抗震问题 从地理位置上讲,我国处于地震频发区,并且我国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等自然灾害发生率较高。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如何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成为建筑设计中最核心的问题。在抗震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如下:(1)抗震构造柱布置不当。如外墙转角处,大厅四角未设构造柱或构造柱不成对设置;以构造柱代替砖墙承重;山墙与纵墙交接处不设抗震构造柱;过多设置抗震构造柱等;(2)结构的平面布置。外形不规则、不对称、凹凸变化尺度大、形心质心偏心大,同一结构单元内,结构平面形状和刚度不均匀、不对称,平面长度过长等。 (二)空调通风方面 在高层建筑暖通空调通风设计中一般存在两种问题致使空调装机容量偏大。一是由于设计时考虑各种各样的安全系数,从而使单位空调面积的制冷机装机容量大比手册中冷负荷概算偏大,远大于实际运行中单位空调面积峰值冷量。二是目前在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人员采用负荷指标估算方法,使得制冷机装机容量普遍偏大,也明显造成初投资的大量浪费,甚至影响部分负荷下的冷机效率。水泵扬程选择不当也是暖通空调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水系统扬程选择因设计差异而存在较大差异。如某工程冷却塔放置在80m高的屋顶,冷却水为闭式循环系统,而设计者在选择水泵扬程时误将高程加进了水泵的扬程中,致使所选水泵扬程高达95m。有的设计在选择冷冻水泵时,忽视了冬、夏季流量的之间的差异,如某工程夏季空调所需7℃/12℃冷水的循环流量是400m3/h,而冬季所需50℃/60℃热水循环量为200m3/h,可见夏季空调冷冻水循环量要比冬季采暖热水循环量大得多,所以冬夏季冷水泵热水泵应分别设置,合用一台是不合适的。 (三)高层建筑设计中的排烟问题 排烟问题也是高层建筑设计中的的一个重大问题,排烟不畅往往会伴随着高层火灾事故,而且由于烟气窒息或是中毒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也是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很多高层建筑在设计中为了提高使用面积,将居住用电梯与消防电梯合二为一。一些不具备自然排风条件的楼梯间也没有采取在入口处设计阳台或凹廊促进排烟的安全措施,同时,很多高层建筑中的防火门经常性的处于关闭状态。这些都是造成排烟不畅的主要原因。 (四)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外部尺度 高层建筑是一座城市有机组成部分,因其体量巨大,高度很大,是城市的重要景点,对城市产生重大的影响。高层建筑对城市各构成要素也产生重大的影响,高层建筑的位置、高度的确定,也应充分地考虑该城市尺度、传统文化,不当的尺度会对城市产生不良的影响,改变了城市传统的历史文化,也改变了原来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有机协调的比例关系,如:上海市,黄浦江可谓是城市一条重要水系,原先具有宽大、雄壮的气势。但由于东方明珠塔的建成,又过于靠近黄浦江,其他高层建筑也跟着靠近黄浦江建设,使黄浦江的尺度感变小了,失去了原有的雄壮,而改变了老上海的历史与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东方明珠塔的建成又是一件憾事。 (五)短肢剪力墙设置 在新规范中,对短肢剪力墙定义为墙肢截面高厚比为的墙根据实际经验对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有很多的限制因素。所以在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就要最大限度地避免短肢剪力墙的使用,减少由于短肢剪力墙应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一旦应用到短肢剪力墙就要根据高层建筑的应用限制进行相应处理避免短肢剪力墙应用不当带来的麻烦。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设计中出现的建筑设计高度、嵌固端放置、抗震、防火、防点击等一系列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高层建筑,作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设计类型,必将在以后的城市建设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这也就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者必须严格遵守高层建筑的设计原则,综合多方面的条件因素,全面提高高层建筑的实用性、功能性、经济性以及美观等方面的标准。这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者本身的结构设计能力有着提高作用,同时也对于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的顺利完成以及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有着促进作用。 浅谈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如何做好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摘 要:随着国内人口的逐渐增多,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在城市建筑建设中,必须要遵守稀土如金的原则,用更高层的建筑来做到节约土地资源,为人们提供充足的工作生活居住空间。建筑行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发展方向,对高层建筑的需求需要设计师们不断开发研究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在满足人们对高层建筑实用性要求的同时,增强建筑在艺术上感官上的美感追求。同时利用高科技,新世纪,新工艺和新材料来建设使用周期长,对环境破坏小又与城市自然景观相匹配的现代高层建筑。 关键词:城市建设;高层建筑;设计 一、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1、主梁有次梁处附加筋问题 基础结构设计当中,在梁下部的作用力点附以钢筋,做到集中荷载由另加的横向钢筋结构来承重。梁截面高度范围不同,加不加筋对于主梁来说选择也不同,当主次截面相差很大时,主梁就不用加钢筋了,因为荷载较小,没有必要。反而如果相差不大,次梁荷载相对来说较重,就需要添加附加钢筋来分担次梁的承重,实现安全性。针对箱、筏基础底板跳板的阳角问题,如果说底板的钢筋是双排并且两个方向同时有的话,阳角不能够决不允许添加辐射筋。 2、弹回再压缩设计 开挖基坑时,会有一部分基地反弹受到约束,那就是摩擦角范围内的坑边的基地。然而坑中心地基没有周围其他东西的影响,基土是可以实现反弹的,针对回弹部分,人工可以进行清除工作。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坑基中心都需要人工清理,针对小基础的坑底,坑底约束力较大,回弹可忽略不计。 3、梁、板的计算跨度 梁板结构的意思是,用刚性支座梁,放在梁的中心线位置,这时候梁板就相当于截面板。如果梁是扁的的话,高度和厚度基本等同,长度和弯矩选择梁中心位置即可,同时加上两者的较大值配筋。 二、现代高层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是一个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科学问题。针对高层建筑功能性、美观性、经济性、综合性等具体实现目标,设计人员应制定不同的机构设计方案。但是,结构设计作为高层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其设计过程遵循根本设计原则大致相同: 充分考虑高层建筑所承载的垂向负荷和横向负荷,以及其可能遇到风力和地震应力等各项不可抗力;严格控制高层建筑高宽比例,以保证其结构稳定性及美观性;高层建筑的平面或立面的质量和刚度应尽量保持对称和匀称,使整体结构中不存在薄弱环节;提前考虑风力、地震、温度变化或基础沉降对建筑结构带来的影响,并制订相应的平衡措施。 2、高层建筑的综合设施设计原则 每一个高层建筑所出的地理环境及其周围建筑的影响都是各不相同的,这也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结合实际条件综合考虑:建筑平面布局:整体建筑结构平面布局应严格遵守建筑间距(防火间距、采光间距)标准,并在周边配套设施中配置有足够空间的停车场等设施;在满足高层建筑对于所需功能的要求外,应该保证建筑各层的平面布局具有一致性,以满足高层建筑的电气线路规划、取暖装备、而告终设计管线和防火疏散措施可以批量进行设计;科学规划高层建筑的电梯、楼梯的数量和位置,以保证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以及危险发生时的逃生效率;高层建筑所需的各项建筑材料类型、配置等对于风力、温度变化以及震动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在满足高层建筑的使用性之后,高层建筑在设计过成中还应考虑周围建筑的设计风格以及自身的美观效果。 三、高层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 1、剪力墙的设计 据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具体的条件,必去剪力墙的受力特点和区别等等,合理的剪力墙及拥有分布均匀特点的墙体,其建筑的钢心和质心是在同一个地方的。目前来说,很多高层建筑剪力墙数量多分布广,为了确保工程的经济适用和安全性能,需要严格控制剪力墙的钢筋配置。 2、地基的基础设计 工程造价的决定性条件是地基的基础设计。所以地基的基础设计必须保证万无一失,步步惊心。高层建筑的基础结构设计人员要想确保有这完善的基础设计,要实施因地制宜政策,根据当地的条件和相关建筑政策调整设计内容。 3、荷载组合要求 采用点算程序化计算设计出地基承载力及各荷载组合的特点。当风荷载及地震效应导致高层住宅边角地方竖向作用力大时,如果短期荷载等同于永久荷载,边角的竖向结构就会偏大,而中间又是在原有的小值之上,地基墙体就会受力不均产生裂缝。组合地震作用及重力荷载时,应增大承载力,同时提高承载力的特征值在组合重力荷载和风荷载时。在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最大程度地降低地基变形和差异变形。 4、消防设计情况及其对策 高层建筑的外部尺度的规划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高层建筑消防相关的供水系统主要由消防水池和自动喷水装置构成。消防水池主要是用于存储一定量的水源以供火灾放生的紧急使用,具体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应该依据实际的情况和相关规定执行。而在实际中,常常会发现水池设置位置不当或水池点设置过多或过少等问题,这些都会造成实际的安全隐患,或者对于水资源的浪费。因此,消防水池的布局与数量,必须依据实际的建筑情况,进行合理规划。而自动喷水装置只要是指各楼层设置的灭火器及烟雾探测喷水器。这样的消防系统应该加大设置力度,力求做到每一层都有足够的数量。同时,还需要格外注意在地下室,楼梯拐角等容易忽略的死角位置设置足够的探测喷水器以避免意外的发生。 四、保障高层建筑设计成效的策略 1、环境因素 一个建筑是否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是很重要的,符合我国古代天时地利人才能和的思想。充分考虑当地的气象水文和地质因素,深入了解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环境因素,在做完调查研究工作之后再开展各项设计活动。水文地质是一个在设计中很容易忽视的部分,然而它的地位却不容撼动,地下水对岩层土层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受到地下水文地质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高层住宅建筑,关乎到很多人的生命安全,更是要充分研究考察选址的地下水文和地质情况。 2、优化建筑位置及朝向设计 建筑选址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考虑到城市其他设施的空间布局,把对城市的影响最大化。建筑物的位置选择和朝向设计是设计师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人们的生存依赖于阳光,在明亮的环境中更有助于培养愉悦舒适的心情,在建筑设计时,依照当地的自然环境,让建筑物朝向光照时间长的方位,这样就可以减少用户在用光方面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提前设计好日影图,使建筑物最大程度上接受太阳的照射,以此来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和走向。由于我国大部分的地区都在北半球,因此建筑物坐北朝南的情况居多,建筑体南面的开窗要尽可能大,而其他防卫的窗户面积越小越好。减少热能的损耗,使得用户在不实用空调暖气等设施的情况下,也可享受怡人的温暖。 3、优化围护结构墙体设计 现代的高层建筑需要有通风,透光,保温三个最基本的条件要求。为了实现室内室外环境的完美统一,最大程度上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在围护结构墙体设计方面,也需要建筑师大下功夫。一般来说可选用的产品主要有玻璃幕墙,高分子吸湿除潮材料等。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选择墙体设计材料,减少了建筑成本,同时延长了高层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4、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新设计 当前,低碳式高层建筑设计主要运用的设计手法有以下几种,如利用物联网,数字化技术,仿生学特色来发展建筑行业的低碳式理念。这些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效果。 结束语 高层建筑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不管是针对造价来说还是建筑物最终的质量安全来讲,而选择结构选型具有复杂性,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最终做出合理选择。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一个体系,服务于高层建筑的选型。设计高层住宅时,充分考虑实用,美观,经济,安全四大要素,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浅谈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摘要: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多科学的创造性劳动,由于其决策及评价标准的综合性,必须采取综合管理的方式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更加充分地体现城市意识。建筑除了本身的功用外,也被誉为凝固的艺术。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合理的建筑设计是高层建筑是否与城市空间融洽的重要依据。本文就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建设;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引言 世界范围内,高层建筑的建设已走过了百余年历史,其从出现之日起就以鲜明显著的风格特色成为所在区域的焦点,高层建筑的形式与风格不断地改变着。在我国,高层建筑对比其他发达国家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可是想要完全将高层建筑设计融入城市建设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要求我们去不断完善、发展高层设计,为未来的高层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高层建筑设计原理 高层建筑的设计兴建,只单纯考虑建筑物自身的建设尺度远远不够,高层建筑是人为设计、为人服务的城市建设项目,因此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应该是高层建筑设计的根本要求。应充分考虑人们对高层建筑的视觉观感、亲近感等要求,把冰冷的混凝土钢筋水泥建造的高楼大厦真正的变成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亲切感和实用感。注重全面建设尺度的考量计划,如环境尺度、建筑整体尺度以及近人尺度三个主要方面的考量。环境尺度,包括考虑高层建筑所处城市地理位置、城市大小、周围街道尺度环境、建筑物的轮廓设计要求等,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比例安排高层的建设;建筑整体尺度,包括高层建筑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楼层主体、顶部结构等各部门的比例协调统一等注意相对尺度,而且要注意高层建筑中细节部分的层次要求。近人尺度,其实是人们对高层建筑的一个整体感官把握,注重人为感觉、使用价值和审美要求,设计尺度应参考多数人的尺度系数与之成为相应比例,特别是人们接触到的细节部分如台阶、门、窗、阳台、柱子、装饰等尺度的处理。只有从环境、建筑、人这三个方面充分考虑才能促成三者之间的和谐平衡。 二、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1、高层建筑整体尺度设计 1.1尺度比例的协调性 完美的高层建筑是由主体、顶部和裙房三者结合产生。这三者合理的尺度比例关系是一致的,这样才会让人看着很舒服。一个造型完美的高层建筑是裙房、主体和顶部在尺度关系上面充分协调的产物。其各部分细部尺度的划分要在整体尺度的基础上做的更细。只有构建等级性尺度,才能使各个部分的造型构成更加丰富。高层建筑主体尺度很大,可以通过将底层的裙房置于沿街部分来减少其对临街的压迫感。要想使建筑的造型更加生动,那么再加入适当的装饰手法就行了。总而言之,这三部分的比例关系在设计高层建筑形象时必须重视。 1.2细部尺度 立面设计中结构必须划分为水平因素和垂直因素。细部尺度是指高层建筑更细的尺度,它主要是指材料的质感。建筑设计师要将不同材料的质感充分运用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质感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优美感。 1.3立面细部尺度层次性 一般各要素的比例要和整体的关系相匹配,从而达到让人愉悦的直观感觉。高层建筑主体尺度很大,可以通过将底层的裙房置于沿街部分来减少其对临街的压迫感。在一些横向低矮且舒展的建筑物,它的窗户开间之类的比例大多是宽阔状,但是在高层建筑中,则以修长状的因素为主导,有利于巨型和微型相综合。使得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使高层建筑形成强烈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多考虑城市设计的因素,综合考虑整体尺度、细部尺度、街道尺度、城市尺度等方面。高层建筑本身是整体存在,而不是单个存在。城市设计及规划时应集中设计高层建筑群,来形成城市的主旋律,统一城市天际线并富于变化。然后为不同街区设计富有该区特色的高程建筑,最后使高层建筑与外部街道及周围环境相适应,最终完成与城市设计融合的目标。 2、规划设计 2.1避免高层建筑过于密集 密集的高层建筑虽然对于城市办公等条件方便有利,却造成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的拥挤、甚至产生一些始料未及的污染及危害,比如某些高层建筑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造成严重的光污染,还有就是各风口形成高压风带,这些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严格限制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使高层建筑分开分布。 2.2高层建筑与城市街道 在城市中高层建筑主要分布于商业发达的黄金地段,这些地段的街道交通负荷本来就很大,高层建筑只会加大这地段的交通负荷,所以,分布在商业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要尽量控制其层数和高度,同时在规划设计时要对这些街道进行扩展,加大其通行能力。总之,进行高层建筑的设计时要把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设置足够的泊车位与休闲、活动的场地,改善人流、车辆拥挤的状况,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尽最大努力构建通透的、公共的开放空间。此外,在规划设计时要尽量扩展这些街道宽度,使其通行能力增强。 2.3对超高层建筑数量加以控制 超高层建筑因其代表性和象征性而存在,实际中这类建筑既不合理又不经济,从实际效果来看,很多超高层建筑投入使用以后,只是在知名度上对城市有所帮助与提升,提升了城市形象,一定程度促进了城市的旅游业发展等,但却造成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的拥挤、甚至产生一些始料未及的污染及危害,比如某些高层建筑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造成严重的光污染,还有就是各风口形成高压风带,这些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严格限制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使高层建筑分开分布。 3、高层建筑存在的安全问题 3.1消防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有设置防火分区、防火门窗、防火墙、报警设备、消防设备以及耐火耐热的建材选择等,建筑设计时要根据每个建筑物不同的用途、结构、火灾荷载、内部装修等情况,建筑物的各种不同的功能条件、空间条件及其它有关条件,从而采取各种消防措施,并有效的组织起来,以此构建最优化的防火设计,让建筑物得到最安全的防火保护,达到建筑物所有消防安全目标。 排烟不畅问题往往会在高层火灾事故中由于烟气窒息或是中毒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其主要原因是,很多高层建筑在设计中为了提高使用面积,将居住用电梯与消防电梯合二为一。一些不具备自然排风条件的楼梯间也没有采取在入口处设计阳台或凹廊促进排烟的安全措施,同时,很多高层建筑中的防火门经常性的处于关闭状态。 3.2安全设计 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涉及到防火、抗风、消防、配电、安全通道、电梯等很多方面。为了确保高层建筑运行安全,要建立健全的安保体系,引进专业的人才进行安全设计与维护,对各个环节制定严格规范的安全手册与标准并严格执行。安全疏散设计就是设计合理、便捷、安全的逃生通道,设计师要考虑在遇到最糟糕的情况下,筑物能提供的疏散时间和各防火分区人员全部疏散所要时间,以及疏散通道对应距离与宽度,从而设计出最佳疏散通道来疏散人员,其中包括走廊、楼梯的设置、安全疏散出口的设置等等。 结束语 随着全球范围内资源的紧张尤其是土地资源的日益匮乏,高层建筑的出现能够有效缓解人们的相关需求。进而在几年期间,高层建筑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开始涌现,这又效促进了高层建筑的发展,而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高层建筑的设计,进而能够满足建筑的安全,美观以及舒适经济等方面的要求。 浅谈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如何做好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日益深入,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在蒸蒸日上,在数量上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何控制好质量的问题成为建筑行业甚为关注的问题。作为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点工作,设计对整个建筑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本文就主要对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城市建设;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引言 越来越多的社会实践证明,高层建筑可以为社会发展带来显著的经济利益。高层建筑可以大幅降低建筑用地面积,从而减少城市建筑所占用地面积,减少市政建设投入;其次,可以明显缩短建筑工期,提高社会效率。但是,相比于多层建筑,高层建筑由于其建筑的高度和层数明显增长,从而导致其建筑结构设计、功能应用设计以及经济可行性均发生根本的改变。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层建筑设计特点 1、侧移成为控制指标 与较低楼房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楼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迅速增大,因而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应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 2、轴向变形不容忽视 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数值很大,能够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还会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要求根据轴向变形计算值,对下料长度进行调整;另外对构件剪力和侧移产生影响。 3、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 相对于较低楼房而言,高楼结构更柔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一些。为了使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避免倒塌,特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4、水平荷载成为决定性因素 建筑物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建筑物高度成线性关系;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引起的轴力,是与建筑物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另外,对某一定高度建筑物而言,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二、高层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1、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是一个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科学问题。针对高层建筑功能性、美观性、经济性、综合性等具体实现目标,设计人员应制定不同的机构设计方案。但是,结构设计作为高层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其设计过程遵循根本设计原则大致相同:(1)充分考虑高层建筑所承载的垂向负荷和横向负荷,以及其可能遇到风力和地震应力等各项不可抗力;(2)严格控制高层建筑高宽比例,以保证其结构稳定性及美观性。(3)高层建筑的平面或立面的质量和刚度应尽量保持对称和匀称,使整体结构中不存在薄弱环节。(4)提前考虑风力、地震、温度变化或基础沉降对建筑结构带来的影响,并制订相应的平衡措施。 2、高层建筑的综合设施设计原则 每一个高层建筑所出的地理环境及其周围建筑的影响都是各不相同的,这也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结合实际条件综合考虑:(1)建筑平面布局:整体建筑结构平面布局应严格遵守建筑间距(防火间距、采光间距)标准,并在周边配套设施中配置有足够空间的停车场等设施。(2)在满足高层建筑对于所需功能的要求外,应该保证建筑各层的平面布局具有一致性,以满足高层建筑的电气线路规划、取暖装备、而告终设计管线和防火疏散措施可以批量进行设计。(3)科学规划高层建筑的电梯、楼梯的数量和位置,以保证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以及危险发生时的逃生效率。(4)高层建筑所需的各项建筑材料类型、配置等对于风力、温度变化以及震动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5)在满足高层建筑的使用性之后,高层建筑在设计过成中还应考虑周围建筑的设计风格以及自身的美观效果。 三、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1、高层建筑基础设计 地基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建筑设计人员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之中需要首先全面了解建筑地基,分析好建筑结构和建筑环境,结合好环境和施工,切实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的可实行性。我国国土辽阔,建筑环境迥异,地质情况也各有不同,所以,设计人员需要深入研究地质状况,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需要首先勘探水位,进一步综合考虑地质数据、上层结构类型、使用功能和施工条件。再者,设计者还需要研究周围建筑环境的安全度,从而观察建筑物倾斜或者沉降情况。最后,设计人员还需要了解建筑物设置位置和标高,分析建筑施工的科学性,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高层建筑采光设计 随着人们节能减排意识的不断提高,发展节能型建筑是当今建筑工程领域发展的总体态势。高层建筑内的照明能耗比较大,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降低人工照明对能源的消耗及利用日光照明是当今建筑工程领域必须要重视的课题。目前,比较先进的日光采集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1)提高单位面积进光区的日光量,利用太阳光为建筑提供照明需求,可有效降低人工照明对能源消耗。(2)为了能在不增加窗户周围的阳光强度且能使其到达采光更深的工作区域,可以通过阳光发射到屋顶平面来完成。(3)在不改变建筑构造的基础上,如增大建筑窗户的面积或数量来采集更多的太阳光,而能较好地满足建筑内照明需求的同时又不会在强烈的太阳光下给用户带来不适感觉,可通过阳光直射阻挡系统来解决。该系统是利用光线的折射计反射原理为设计依据的。 3、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 抗震设计是高层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抗震设计质量对提升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基于地震频发的现实情况,加强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工作是现行建筑工程领域必须要关注及重视的问题。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候需要注意以下要点:建筑大厅的四角及建筑外墙位置应设置构造柱,并根据高层建筑要求的具体抗震等级合理确定构造柱数量。建筑框架山墙以及纵向方向的墙体是否设置构造柱用来分担砖墙荷载;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前设计人员应深入到施工工地进行工程地质勘探,牢固掌握高层建筑施工所在地地质情况及发生地震灾害的频率情况,以此为依据进行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在抗震设计中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划分的设防等级进行设计不得以经验随意地更改建筑的设防等级,如果提高建筑的设防等级会额外地增加工程成本投入,而降低建筑设防等级则会降低建筑的抗震能力,一旦地震灾害来临将会对建筑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 4、高层建筑的消防问题设计 基于高层建筑楼层数多,人群分布密集,一旦因为某种原因发生火灾,高层建筑的电梯将会全部停止运行,人们只能通过逃生楼梯逃生,到达安全地带。基于高层建筑聚集人员众多,逃生楼梯空间有限,人员安全疏散难度较大,所以,如何有效快速地疏散人员至安全地带是高层建筑设计人员需注意的设计要点问题。在高层建筑消防问题设计时,除了要在建筑工程图纸中标明各层的安全通道位置,还需要在不影响建筑整体性及安全性的基础上拓宽逃生楼梯或多设置逃生通道。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些拙见,如何有效地在火灾发生时快速地疏散人员还需广大的高层建筑设计人员进一步地探究。 结束语 高层建筑设计需要衡量多方面设计因素,如建筑本身结构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美观性,最重要的是人的宜居性,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做足环境条件的考察和对目标居住群体的调研工作,在设计时发挥专业的设计技术水平,才能打造出精品的建筑设计工程。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探析 [摘 要]电力工程是当前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当前人们良好生存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实现电力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有效控制和良好管理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更是人们对各种电器设备使用的必然结果。电力工程是保证电力正常有序输送的前提。本文就当前电力工程施工中各种管理措施和成本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分析成本在施工项目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分类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 1、电力工程施工前准备 1.1 严格禁止违规操作 一切操作程序务必紧遵《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是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进度控制和施工管理的根本教条。严防施工现场操作漏洞,防患于未然。 1.2 提高从业者素质 提高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水平和劳务人员素质,是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础,就要广泛利用国内外工程建设实践锻炼的机会,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1.3 健全和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 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标准化体系,建立完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强化管理意识,规范管理行为,积极实现与国际接轨。我们狠抓“安全、优质、文明”样板工程,以质量求生存,以精品闯市场。树立全员精品意识,以工程施工规范和质量验评标准为基础,以实现工程达标投产为基本要求,在施工质量、工艺水平、文明施工方面达到全优。 1.4 迁占赔偿工作处理 电力工程面向群众生活,势必在施工会占用群众土地,因此,从工程招标准备阶段开始,就应着手于迁占赔偿工作,成立专门机构,取得当地政府、土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确保迁占赔偿工作的顺利进展。迁占赔偿工作涉及到地方的经济利益,要充分依靠当地政府,公开、公正地解决赔偿问题,加快迁占赔偿工作的进度,确保工程建设项目按进度计划实施。监理工程师进场后,应及时了解迁占赔偿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对工期的影响,严格控制工期,为更好地控制工程施工进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2、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没有一套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 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需要有一套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成本管理也不例外。在现行的电力工程成本管理中,缺乏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将权、责、利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得成本管理存在着混乱无序的现象。 2.2 忽视成本与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至今,很多电力建设企业都没有认识到成本与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施工企业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无限度地使用最好的技术、最昂贵的设备材料,工程质量虽然得到了保证但是成本却是一直居高不下。长此以往,导致企业资本累积不足,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项目管理部门又存在着另一个极端,一味强调降低成本,忽视工程质量,常常因为质量不达标返工而导致质量成本增加,不仅使得工程成本超额支出,还影响企业的声誉。 3、忽视电力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控制 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工期成本是指企业为实现工期目标而付出的一切费用。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特定的工期要求,为了保证工期往往会造成工程成本的变动。特别是项目管理人员对于工期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常常因为赶工期而造成成本的大幅上升。 4、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 在现代的电力建设工程中都实行分工管理,即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与验收,这样看上去是分工明确、井井有条,但是缺乏一个统一的目标与管理。技术人员为了保证技术合格过关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材料管理人员为了保证质量选择质优价高的材料。这样虽然也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却在很大程度上抬高了工程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4.1 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首先要明确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而成本控制的各项指标有其综合性和群众性,所有的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都要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各负其责,只有把所有的参与人员组织起来,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因此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成本管理是全企业的活动,为使项目成本消耗保持在最低限度,实现对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项目经理应将成本责任落实到各个岗位、落实到专人,对成本进行全过程控制、全员控制、动态控制,形成一个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其次要明确成本控制者及任务,从而使成本控制有人负责,避免成本大了,项目亏了,责任却不明的问题。 4.2 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4.3 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1)人工费控制。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到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2)材料M的控制。材料费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一般做法是要按量、价分离的原则,主要做好对材料量的控制与对材料价的控制两个方面的工作。 5、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消除风险隐患 建筑企业一次性完成合格的建筑产品,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应把工程质量管理当作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施工生产中严把质量关,从施工前的测量放样、施工中材料投入以及施工后工程质量养护等始终贯彻“至精至诚、更优更新”的质量方针,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6、电力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原则 6.1 对实施过程当中进行成本控制 在对项目成本进行全员控制的过程当中,还应对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多加注意,如系统内包括的关于部门经济核算的责任,不能降低各项目环节的成本控制力度,应确保项目从施工到竣工期间的整体过程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6.2 尽量降低施工成本 降低工程成本除了要降低来自各个方面的成本控制外,工程承包方还要结和自身的特点,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和管理的施工方式。 6.3 电力企业需要实现对权、利、责的有机统一 项目各部门在项目工程当中的作用非常重要,项目各部门不仅有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的责任,同时也有对成本进行控制的权利。所以,对于各个班组和部门的成本业绩,工程管理部门有权利对其进行定期的考核与评价,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各个部门进行相应的处罚和奖励。 结语 在当前企业成本控制的过程中,电力工程作为主要的成本控制流程是不可忽视的过程,是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经济成本的前提和关键,更是保证其施工关键的主要组成模式。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其成本控制方式和控制措施是其发展的前提关键,是保证社会良好有序发展的前提。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探讨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加强了电力设施建设,一些电网改造和建设工程相继实施。由于电力工程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必须要保证电力工程的质量,在建设中要加强施工管理。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探讨 1、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 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大致上可分为计划编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三个层次,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能顺利有效的落到实处,管理人员要在工程项目的运作过程中严格按照以上三个阶段进行,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循环工作方法。在计划编制方面,做好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分析,组织好各专业的设计图纸、设备厂家图纸的会审工作,将设计缺陷消除在施工之前。为了避免由于材料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及质量事故,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事先要对电力工程项目的材料进行归类和梳理,保证其合乎国家质量标准。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是确保电力工程高质量顺利完成的基础,而质量控制则是确保电力工程可以高质量顺利完成的技术措施和方案,是项目完成的关键所在。实施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就是要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按照电力规范和技术要求,时刻监测工程实施的进度和质量,严格执行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质量验收程序。制定质量奖惩制度,对于施工工艺质量好的人员给予奖励,对存在质量问题的人员进行曝光、通报批评及经济处罚。 2、管理加强的方法 2.1、保证工程的安全以及质量 要认真的贯彻并且执行国家的有关工程的安全以及质量的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各项技术的标准,还有施工的规范以及技术的规程,要组织并且贯彻有关工程的安全以及质量的保证的各种管理制度以及方法,要制定有关工程的安全以及质量保证的技术措施,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将“以安全为要务,贵在预防”的方针严格贯彻,对检查工程的安全以及质量的评定力度要加强。 2.2、提高施工的效率 建设单位对施工的管理,要和施工的单位主动的配合,积极的协作。实际上,工期的缩短就是建设工程的投资提前的得到利益,是双方互利的。 2.3、投资的节约 要节约工程的投资,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做: 第一,控制工程图的预算。施工图的预算编制是根据国家的规定来执行的,一旦通过审批,其便是具有法律性,使必须要严格控制的施工依据。 第二,对工程款拨付的控制。在工程款上,最好是有固定的总价合同,按照合同来拨付。不可以随便的增加。 第三,对有关费用的施工签证要控制。对有关的费用进行施工签证在施工的管理中是避免不了的,在进行签证的时候,必须要进行认真的核实,要和实际切合,不能随意的多签,特别是活动的费用,要实事求是的来对待。 第四,施工合同要严格的履行。施工的合同是对工程进行决算,也是进行管理工程造价的主要的依据。合同的签订以及履行是进行施工管理的主要的内容,只有对合同的内容严格的履行,才能够做到投资的节约,来提高经济效益。 投资的节约对工程的管理有着极大的作用,若可以将投资控制的较好,可以为企业获得很大的利益,企业的资金受到一定的限制的时候,就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选择比较合理的投资方式,要使企业能够承担的情况下,获得最大利益。 3、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 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因素非常多,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当中,涉及到的流程非常复杂,因而质量管理须以企业施工质量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及工程质量防通病手册为控制目标,按照施工的既定工序,控制施工的规范,其质量管理的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由于电力行业的施工建设的专业性比较强,有许多都是集体性的作业,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施工质量的高低。因而电力施工企业可以按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及规范分专业定期组织培训,提升施工人员操作的专业性,促使施工人员按照规范操作,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支优秀的施工队伍,为企业培养人才资源,以便能有更加长远的发展。此外,专业化的施工队伍也是企业竞争力的直接体现,从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脱颖而出。2)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要强化质量管理机制,将质量的把控落实到每一个小的细节,从上级领导到下级的施工操作人员,将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一旦发生质量安全,要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以促使企业员工建立质量安全意识,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当中。3)制定严格的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必须有科学明确可施行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必须包括前期的准备、工程施工执行和质量监控、验收等方面的内容,而且施工指导书的编写人员要掌握相关的技术要求,指导书的编写做到通俗易懂、信息明确、可实施性,并且要做好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记录,以便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可以加以改善。 4、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解决措施 1)提高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水平和劳务人员素质,是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础要广泛利用国内外工程建设实践锻炼的机会,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2)健全和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标准化体系,建立完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强化管理意识,规范管理行为,积极实现与国际接轨。我们以质量求生存,以精品闯市场。树立全员精品意识,以工程施工规范和质量验评标准为基础,以实现机组达标投产为基本要求,在施工质量、工艺水平、文明施工、机组投产水平方面达到全优。 3)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使用现代化管理软件提高管理效率。专业现代化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许多要求,主要是进度控制,同时也可以进行费用控制和资源管理。特别是软件可以将进度、资源、资源限量和资源平衡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得进度计划可以是基于要完成的工程量,工作量并结合施工承包商的人材机资源而制定出来的定量的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因此,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人、财、物的投入等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可行的、科学合理的应用规划和管理方法,对于切实用好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做好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结语 C上所述,要想完善和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效率和质量,就必须合理地计划、组织、控制以及管理好电力工程项目各方面的工作,掌握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能够有效执行并落实施工管理制度和措施,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安全质量、技术、成本等方面的管理力度,明确具体的管理职责,切实将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做好,保证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完成,从而提高电力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浅析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电力工程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是一项既复杂又严谨的工作。其涉及的方面很多,对安全、质量管理和工程的进度等方面的要求也高,因此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需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同时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 1、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 1.1 决策阶段项目成本管理 在电力工程中,对项目可行性的研究,可以将投资估算分为经济分析与方案分析。有的施工单位存在对工程量估算不足,工程造成不准确的问题。还有电力工程中,存在投资膨胀严重、工期延长、工程造价偏高的问题,这与电力工程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高有一定关系,希望相关管理者可以重视控制成本这项工作。因此,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项目可行性研究,详细分析项目成本的影响因素,合理确定项目的投资规模,并通过工艺方案比选,规模方案比选,选址方案比选等多方面比选给出具体可行的最优化决策方案;其二,合理进行投资估算,在进行工程预算编制时,应该根据工程的具体实际状况,熟悉设计图纸以及相关数据资料,按照相关的规范规定进行有效细致的分析,从而做到工程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经济性以及合理性。 1.2 设计阶段 电力工程设计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有着较大影响,在有的电力工程中,有的设计人员设计水平不高,使得工程成本管理存在较多的质量隐患,在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临时调整,也是增加工程成本费用的原因之一。还有的设计人员,由于设计思路比较保守,设计方法存在滞后性,增加了工程成本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了工程成本的准确性。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重点从经济角度考虑,进行多方案优选设计思路,及时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已达到即满足工程使用功能又达到质量标准。设计人员要充分发挥价值工程原理,通过对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的分析,将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结合起来研究,进行科学的手动控制投资。 1.3 施工阶段 为了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施工成本控制,就要在各个环节中多下功夫,主要包括在整个施工阶段的费用总和,例如材料费、使用机械设备所需要的费用以及人力资源的费用等,这些都是施工进行过程中必须要花费的费用,还有一些费用是临时产生的,这方面也需要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果在工程项目进行前,就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有效的预防,那么这方面的费用可以得到明显的缩减。一是,材料成本,在选购材料方面,需要坚持“物美价廉”的原则,严格审查材料的规格、尺寸、说明书等,确保采购的材料质量达标。此外,还要按照规定对材料要进行性能检测,确保材料性能、质量过关。再者,材料进场以后,需要做好储存管理,有些材料不能长时间日晒、雨淋,要做好防晒、防潮工作。其次,必须做好机械设备管理,购置机械设备时,不能一味地以技术先进为标准,还应考虑企业经济实力和工程需要,若C械设备在施工现场无法正常使用,就没有价值意义,而且还会增加修理费用。 1.4 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是整个电力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最终环节,可以分析出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还可以分析工程项目相关单位对成本控制的能力。在竣工验收阶段需要及时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单、各种签证材料等,使工程成本结算数据有依有据,并且要求合理、准确。 2、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措施 2.1 完善成本管理体制。只有通过完整的组织结构与科学的分工配合相结合,才能够为实现良好的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财务部一方面负责施工项目的资金预算和会计核算等方面管理办法的制定及考核工作;另一方面,筹集资金,并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进行监督和检查。计划合同部主要负责制定施工项目的成本计划,并依据不断变更的市场需求及施工情况,对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改进;其次,负责施工项目的合同、统计及工程招标等工作,并据实做出相应的成本预算。还要制定对员工的考核评价标准,以便对各部门的工作做出科学的总结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材料供应部负责以成本计划和实际库存情况为依据,科学合理的开展材料的采购工作,在保证原材料标准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减少资金的消耗,降低成本。此外,对材料的采购、管理及使用等各环节进行监督,避免贪污腐败、滥用浪费材料的现象发生。工程技术部负责依据相关的技术规范及施工要求,对施工项目的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此外,严格保证施工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对发现的问题做出调整,以期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 2.2 合理进行成本控制。电力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遵循经济性、动态性、全面性、权责利相结合四项原则。 2.2.1 项目成本控制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目的,这就决定了其经济性原则。 2.2.2 由于施工过程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与制约,因此,整个施工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也决定了成本控制的动态性原则。 2.2.3 全面性原则包含全员及全过程两个方面,全员成本控制是指对施工过程所涉及到的全体员工进行的成本控制,全过程成本控制是指对整个施工过程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步骤进行的成本控制。无论哪一方面都要按照规定的预算进行管理与控制。 2.2.4 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将权利、责任与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众所周知,权利与责任不能分开来谈,否则就缺乏行使权利的限制;责任与利益也不能分开来谈,否则就缺乏履行职责的动力。 所以,对电力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中,以上四项原则缺一不可,只有明确原则、认真履行,才能科学的实施项目成本控制,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2.3 提高工程成本管理水平。 2.3.1 施工项目管理不仅包括项目成本控制,也包括进度管理、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等众多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管理不善,都会导致施工项目工期成本、安全成本或质量成本的增加。因此,必须要将施工项目管理和项目成本控制紧密结合,才能有效的实施对工程项目的科学管控,从而为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2.3.2 以竞争促发展。在电力工程企业内部建立竞争机制,鼓励各部门之间良性竞争的同时,积极营造员工之间相互促进的良好竞争氛围。可以在多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如在人才的录用选拔时采用竞争上岗机制,择优录取;在职工晋升时,综合考核和评价候选人各方面的业绩,择优上岗。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任务指标。 3 结束语 随着电力工程的不断发展,在施工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以及成本的控制。因此,需要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统一标准的施工流程,控制好施工成本,以保证施工顺利的进行。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浅析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摘 要]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作为电力部门和施工企业主要的工作内容,特别是在国家大力发展电力事业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管理好电力工程施工进程,从而实现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目标,已经成为电力工程施工各方面关心的主要问题。本文就针对该问题展开探讨,首先阐述了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然后对存在于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展开了研讨,最后提出了新时期如何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有效性的策略,希望对工程施工质量和速度的提高有帮助。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改进对策 一、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企业实现长久经营的基础与保障,也是企业施工管理最基本的内容[1]。换言之,其实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工作就是以保证质量管理为核心的,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流程与质量管理要求进行施工。此外,在保证质量管理的同时还要考虑其与工程成本的合理结合,从而达到综合管理的效应。 (2)施工计划管理 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来说,以目标服务为中心,制定合理且高效的施工计划是唯一要求。在制定施工计划时,材料设计人员要仔细且充分地研究相关资料,比如工程合同、业主需求等。同时对施工的目的、要求、合同材料以及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分并确定,从而制订出高效率的、高收益的施工计划。此外,还要全面考虑施工的实际情况,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度对施工计划做出实时、合理的调整。 (3)安全管理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效的安全管理,不仅能够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因此能否做好施工管理的安全管理工作是考察电力工程队伍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 (4)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可以说是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工作,因为只有拥有好的技术管理,才能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换言之,有效的技术管理决定了电力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的高低,并且有效的技术管理还可以保障施工的安全管理,最终直接影响了电力施工企业的市场效益。 二、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的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团队建设不足 目前,很多电力工程的施工团队仍旧受到传统管理思维框架的影响,对所谓的施工管理工作没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知。在电力工程施工团队中仍旧存在着整体素质低下,不具备对工程施工的整体规划性,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均有所欠缺的弊病。同时电力工程施工团队很多均存在合同管理意识方面比较淡薄、经济效益观念较弱、相互配合意识薄弱以及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这会使极大地影响了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进行,从而极大地降低电力工程施工的效率,还可能对电力工程施工带来各种问题隐患,使整电力工程施工达不到规划和设计的目标。 (2)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贤ú蛔 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协调,否则它将会严重影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2]。在实际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业务部门、财务部门、技术部门以及行政管理部门存在着相互沟通和协调的问题,这会使得电力工程施工上出现资金流动困难、材料供应不畅、施工进度和工期延误等问题,最终影响了电力工程施工整体目标和规划的达成。 (3)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流程不合理 目前,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常常存在着不合理的流程管理问题。很多企业或者个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了各种违规操作层出不穷,从而使得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缺乏必要的组织和控制。如果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违规操作成为一种常态,容易使得电力工程施工管理问题逐渐积累,最终严重影响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形成电力工程各种隐患。 三、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方法 (1)提高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要不断地提供给电力工程施工人员各种学习或者培训的机会,同时鼓励电力施工人员主动学习,互帮互助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自身素质,形成一个和谐的、相互促进的学习环境,有利于电力工程施工人员修养的提升。作为一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还必须掌握电力工程以及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锻炼,才能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对电力工程施工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此外,还要做好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提升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安全性。 (2)完善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规章制度 只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才能在源头上杜绝各种隐患和问题的发生,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从而达到施工的终极目标。因此,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应以建立和完善以工作程序为主体的规则制度上,不断地在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强化标准化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同时,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还应该在施工、技术以及管理等环节建立标准化体系,通过实施规则制度来管理员工的规范操作,从而使员工建立强烈的质量意识,同时也使得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和管理更加科学、系统、合理。 (3)提升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效率 只有不断地提高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效率,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提升整个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形成一个专业的、系统的和规范的团队,这对提升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均有很大的帮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的工期或者目标能否顺利地完成。因此,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施工企业也因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以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为手段,通过建立以计算机、网络、现代化管理软件为基础的现代化管理方式,才能不断地提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效率。 (4)规范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流程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化作为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它的实现不仅仅可以使得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以及规范,同时流程化的管理还使得施工进度有很大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加快施工进度,达成预期目标,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建立从工程招投标一直到工程验收的整个过程的管理流程,利用专业的手段和严格的流程控制每一个环节和步骤,无论从招标、中标以及施工的过程中,都要加强各方面的沟通和协商。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队伍的管理工作,督促他们遵守施工的规章制度,要形成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规范体系为一体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为电力工程的施工的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在电力工程验收和结算过程中,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者还要在维护各方利益的同时,以科学的管理措施和详细的数据,顺利地完成工程的交接任务。 四、结语 电力工程一般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工期长的特点,因此电力工程对施工管理的要求很高[3]。可以说,施工企业能否中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施工管理是否专业、是否有效。因为专业有效的施工管理可以极大地降低管理不当所带来的施工过程的各种消耗,从而高效地、高质量地完成工程目标。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探析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若干问题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工程施工要求不断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也面临了更大的挑战。文中分析了电力施工管理的必要性,探究了当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施工管理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1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施工管理是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关键保障,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1.1 企业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求企业对传统的管理体制进行深入改革,责、权、利的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给电力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带来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作为企业改革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施工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效果。 1.2 沟通施工企业与社会的重要桥梁 作为一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复杂管理工作,施工管理是对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反映。施工企业可以向社会展示自身的施工管理水平来让外界了解企业的实力水平,提高企业的信誉,在获得发展动力的同时给社会对企业的合理评价奠定了基础。 1.3 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 电力工程施工中涉及大量的物品、资金、人力等资源与信息,这些物流、信息流等畅通与否直接决定了施工活动的进展。良好的施工管理是确保这些流畅通的必要手段,在实现工程顺利进行的同时推动电力企业的更好发展。 2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鉴于有效的施工管理工作对电力企业以及社会的积极影响,施工管理工作得到了企业的特别重视。但是,目前我国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在管理工作的改革完善中,一定要重视这些问题,力求促进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2.1 施工管理的工作流程十分混乱 一是施工管理中工作人员对建设的相关法规重视不够,未能严格执行施工管理制度。以致管理工作太过于形式化,尤其是对工程的管理审核、验收等重要工作缺少严格的检查和把控,对电力工程的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比如,当工程结束时,相关部门应当进行检验工作,并在电力工程决算审核后才可以收取和支付相关的工程款,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并没有按照此项法规进行操作,导致了管理流程的混乱和违规;二是施工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缺少良好的沟通交流,导致不必要的分歧出现,阻碍了电力工程的施工建设,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扰。到电力工程竣工时,由于施工过程中缺少沟通,导致管理操作不规范,甚至需要返工完善修改,增添了不必要的工作,造成了工作负担。 2.2 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安全生产是现代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口号,也是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会存在很多不安全隐患,这些不安全隐患不仅会影响到整个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同时也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但是目前很多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并没有足够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一味的强调施工质量,在安全监督、管理方面投入的力度较小,导致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大小事故,严重影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顺利开展。 2.3 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 工作人员的高素质、高技能可以有效地促进电力工程的建设进程,但是目前的电力工程管理中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却十分匮乏。一是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电力工程的施工队伍中急需专业性强的管理人员,大多数管理人员的效益观念薄弱,对工程的预算工作不到位,导致电力工程的造价不具备科学性。同时,施工队伍中有很多社会上雇佣的临时施工人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高低不平,尽管受到过一些专业培训,但是让他们做到专业化、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仍是十分困难;二是工作人员的其他方面的素养也需提升。比如说,缺乏施工安全意识,对自己和施工团队的生命安全不负责任,没有良好的沟通交流的能力和协调工作的能力,给施工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扰,拖慢了电力工程的建设工期,容易造成巨大的工程损失。 3 搞好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规范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流程 为了促使电力工程全面执行制定的管理制度,应当设定一套完整的施工管理流程,规范施工管理行为,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工作效率。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流程包括电力工程的招标、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竣工验收,每一个环节对整个工程的建设都十分重要。电力工程进行招标时,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规划设计时,严格检查施工设计图、施工用料,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工程施工建设时,要明确每个施工程序的具体施工方式和负责管理人员,分清工作的主次,控制工程的整体进度。工程竣工时,按照要求对电力工程的施工建设进行验收检查,必须完全达到竣工标准方可。只有各个环节达到要求,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3.2 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保证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为了提高电力工程施工企业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企业管理者应该制定系统、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将电力工程安全管理任务分配到每一个具体的部门及岗位人员身上,使各部门及岗位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积极投身于安全管理工作中。为了尽可能消除电力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以及安全隐患,以防在相同的施工场所出现不同施工队伍不了解所有施工危险点的现象,有必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也即是指每一个施工队伍都应该向其他施工队伍详细说明、交代在自己施工范围内存在的各种危险点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3.3 不断加强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训练 劳务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是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主体,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效益,为此,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应高度重视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于电力企业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持证上岗,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专业技能培训,而且需要执行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使电力工程施工人员能够重视培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素养。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管理、电力、工程、安全生产等各方面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较高的管理能力,现对整个电力工程的一体化管理。另外,有必要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在施工之前制定合理的工程成本预算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设备、人员、施工进度等各方面,确保实际施工产生费用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尽量减少成本浪费或者超支现象,提高工程建设效益。 4 结语 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推广,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我国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做好分析与处理,是每个电力企业迫切关注的重要问题。做好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从而实现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 摘 要: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对于电力行业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工程项目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为了确保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学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进行严格的管理。基于此,文章分析和研究了与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相关的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施工管理;成本控制解决策略 1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1.1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电力工程的管理流程不够系统。高质量的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可以促进电力工程施工效率的提高和进步,是确保电力工程科学有效的基础。然而在现阶段的缺乏一个完善合理的电力工程管理流程,管理缺乏系统性,并且对于重点环节的管理也不到位。技术部门、财务部门和采购部门等都与电力工程管理密切相关,所以在实际管理中必须做好对以上部门的管理,确保电力工程管理流程的系统性。 (2)施工人员的水平差别较大。在整个施工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都比较差,这也严重阻碍了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并且在实际施工中,作业指导书、施工作业票等的应用也不到位。有很多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都是按照自身的经验进行相关的工作,随意行比较大,给电力工程留下了很多隐患。 1.2 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1)优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流程。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不仅可以确保施工的质量,还可以对工程施工行为进行规范。在工程开始之前,在工程开始之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交底工作,将施工中使用到的工艺、技术以及相关的要求标准等都进行详细的交底,确保施工方全面了解施工的内容和要求。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对图纸进行复核,并且需要把技术问题反馈至相关设计单位和业主方,当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监理单位和业主还需要全面审核施工方案,验证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除此以外,技术部门还需要对施工方案复核,确保施工方案的无误并获得审核人员的同意后,才可进行施工。工程中的变更需要严格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不可随意变动。 (2)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施工安全一直都是工程管理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工程建设期间需要对施工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为了确保工程建设之中的安全性,可以按照以下措施进行管理:将与安全问题相关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做好信息共享工作,这样才能找出施工问题的原因所造;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做好施工过程中安全检查;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以促进他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在施工中需要严格落实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方案。 (3)做好施工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在电力施工中,不仅针对事要进行管理和控制,对于相关的人员也要采取一系列的管控。所以做好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也十分重要。第一,采取适当的方法对人员教育开始培训,例如安全教育,质量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提升施工人员的知识掌握度,使其树立强烈的责任感才能让工程得到保证。其次,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是否到位也是工程的关键,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岗位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最后,为了能够完成教育培训,还要在施工工作之前对相关的部门以及人员做好详细的交接和交底地工作。在此项工作中,发现施工人员的问题所在,有耐心的去进行指导和教育培训,解决他们的疑惑,让他们对工程充满信心,才能让工程顺利开展下去,最终使得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有效提升。 2 电力工程施工成本管理 2.1 电力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成本控制意识淡薄。在许多电力企业中,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意识较为淡薄,没有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导致成本控制永远停留在初级阶段,缺乏执行力。在具体的项目管理部门中,工作人员往往忽视对成本控制的管理,而是将工作大量投入到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工程进度管理、施工的材料管理等工作中,而缺乏专业的人员对成本控制进行仔细的研究。从表面来看,虽然各个岗位的职责十分明确,但是缺少成本控制的协同进行,导致成本控制在具体落实中往往缺乏联动性,从而成本控制环节中断,不能从整体上全面的进行成本控制。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意识淡薄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整体上提高人们的成本控制意识。 (2)缺少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及手段。在以往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中,凸显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最显著的一个问题就是信息传递不流畅和不及时,为成本控制带来了诸多不便。但是,现阶段的企业中很多企业仍采用此类方法进行成本的管理控制,尤其是在财务管理部门中此类现象更为普遍。成本控制信息是作出成本控制决策的依据,它的时效性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及时反馈,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根本不能发挥起自身的作用。 2.2 强化电力成本控制的措施 (1) 加强成本预算的编制。成本预测是企业管理者分析判断以后成本变动形势的依据。所以,成本决策的科学性非常重要,不能以主观和盲目的态度完成成本预测工作,要保证预测的科学合理成本计划就是建立在成本预测基础之上的,其是项目或企业一个时间段内的预算标准。成本预算的制定是建立在科学合理成本预测及决策的基础上,进而制定成本计划,为电力企业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及生产提供指导,并做好相关节约成本的措施。编制成本计划可以有效提升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其潜能,更好的完成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率。 (2)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和监督。项目成本的核算和监督是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只有成本核算工作的准确无误才能确保成本分析和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必须找出并处理成本核算体制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对项目成员的管理工作,对其进行合理的安排,同时还需要落实好轮岗制度,以便于项目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且彼此之间还可以形成有效的约束,为成本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增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在电力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环节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加强电力企业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进而提高力施工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对推动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关于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的认识 摘 要:施工管理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也是如此。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阶段,只有明确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严格把握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管理流程,这样才能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开展取得良好成效,保障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质量。本文就是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的认识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电力工程 施工管理 流程 认识 引言: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复杂化的工作,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管理中总结经验,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施工管理磨时间进行优化和改良,从而保证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可以达到预期设想。要吸收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技能,结合我国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良,从而找寻适合我国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管理模式。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进行分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 提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的主要措施 1.1 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想要提升我国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水平,保证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流程的科学性,一定要注重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可以派遣学习能力较强、工作态度认真、具有创新精神的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到国外进行培训,为其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利用新媒体进行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从而加强新型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的传播,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随时随地的吸收新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为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1.2 对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开展需要依靠完善的规章制度,所以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企业需要建设以技术为核心的标准化体系,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标准件进行完善。不断提升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应用各项规章制度对其岗位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使得我国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水平可以逐渐接近国际水平。所有的施工技术人员都需要树立良好的施工质量控制意识,严格依据相关规范和管理标准进行施工,使得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质量、成本投入与施工进度都可以达到最优化。 1.3 应用先进的管理软件提升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先进的、适用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管理的软件也不断诞生。这些管理软件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使得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呈现出现代化、科学化的特点,满足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开展的多元化需求。可以强化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提升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成本投入。根据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科学的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计划,应用管理软件落实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使得施工进度、成本投入、以及资源配置都可以在可控范围内。 1.4 创建高效的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流程 电力工程项目招标工作完成后,需要由市场中心将最终的招投标结果转交给业务部门,同时进行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图纸的转交。公司业务部门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部门需要组织施工单位、建设施工材料供应商以及设备管理部门进行会议召开。公司业务部门需要根据合同规定要求进行预付款的支付,同时与施工单位进行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承包合同的签订。公司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管理部门向施工单位、建设施工材料供应商以及设备供应单位进行预付款的支付。无论是原材料供应商还是电力设备供应单位,提供的材料和电力设备运送到施工现场后都需要经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技术部门进行检验,经过检验质量达到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应用标准后才能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去。 2 提升电力工程管理流程注意事项分析 2.1 计划管理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计划制定是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施工计划需要明确的提出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范围、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目标、施工方式、以及项目管理的原则。施工计划编制完成后还需要递交给业主单位进行审核,要求施工计划可以得到业主单位的认可。在施工计划编制过程中还需要认真的分析施工合同,充分把握施工合同内的众多内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概况,结合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最终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阶段施工计划管理主要核心在于施工进度控制,也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完成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工作,将电力工程项目实际施工量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比较,查看是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情况。施工计划在实际施工中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需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不断的进行调整,最终使其可以满足施工进度管理计划要求。 2.2 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的优劣关乎工程公司的信誉,关系公司效益,是工程公司立足本产业的基础,工程质量的优劣主要体现在施工阶段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是由一个一个施工工序的质量构成的,只有对这些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才有保证。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应该与费用管理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管理。质量与费用支付挂钩,质量与效益挂钩。根据质量划分的每一个具体工序,通过检查核实已完工程量和质量情况,给予该工序项目费用的最终或部分支付,若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甚至不予支付,直至达到规定要求。实践证明,在工程实施阶段采取这种质量和费用控制相结合进行管理的方法,对质量、费用控制管理是十分有效的。 2.3 费用管理 施工阶段的施工费用管理依据是按照不同设计阶段和设计文件编制的费用估算和费用预算,及根据施工计划编制的费用控制使用计划。施工费用管理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把费用和施工M度相结合,将计划工程量及费用与已完成工程量及费用采用赢得值原理,进行项目的费用/进度综合控制,通过对执行效果的评估,不但可以直接判断检测当前进度是提前还是拖后,而且还可以直观地看出费用是节省还是超支,这种方法克服了目前我们采用的进度和费用分开进行控制的缺点。在费用管理过程中,要做好与项目管理各部门的接口关系,及时收集工程信息,做好费用的控制分析,为工程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 结语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资源密集、交叉施工等特点。同时还要受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和材料的采购运输、还有其他许多工程外部因素的影响。为了合理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管理好工程项目建设各方面的工作,就必须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电力工程管理流程,促进企业管理的完善。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运行状态检修的研究 摘 要:本文介绍了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运行状态检修的必要性,并说明了电力工程运行状态检修研究,阐述了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对今后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运行状态检修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运行状态检修;重要作用;应用现状 1、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运行状态检修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我国的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方面有一定的缺陷,就是管理部门将任务分配给项目管理人员,接着设想一下他们项目开展之后的进程,但是由于后期实施的过程中,缺乏专业人员的监督,使得项目工程有所延误。还有一种情况是,管理部门有个较大的项目,但是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执行技巧。还有一些企业的项目管理处于无序状态,硬件设施管理不齐全,器具对方杂乱无章,项目部署没有合理科学地规划,导致项目进度无法推进,直接造成了企业项目的工程时间耽误。如果一个工程项目规范地不规范、不科学,任其自由的发展,不仅会造成项目工期的延长,而且还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但有的项目人员为了一味的追求进度而不顾项目的承受能力,这势必会造成工程施工难度的增加,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无法保证,会给之后的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留下巨大的隐患。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进步将会促使整个电力行业水平的提升,给该行业带来巨大的活力和经济效益,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备受关注,许多国家,包括国内的和国外的国家都在使用这种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并成为一种流行。但是由于我国对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掌握不是很到位,还会出现许多技术上的失误和问题,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对于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运行状态检修的问题上虽然施工质量都已经达到国家所要求的标准,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尤其是施工运行中的故障时完全无法避免的,这些故障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地处理,不仅会对电力工程施工中的整体效果和稳定运行有一定的影响,还可能会影响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为了保证电力工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和运行状态中的检修关注。 电力工程施工作为一项基础性的施工,它的整个投资成本是非常大的,而且施工的工艺和材料都是非常复杂的,一旦出现工程中的施工事故,其后果和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因此要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的施工管理和运行状态中的检修问题的关注。除此之外,电力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和资料以及技术都是非常的复杂的,而且S多工艺需要进行相互交叉施工,还要准备后期的运输和材料设备上的工作,从这发面来讲,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难度还是非常大的,并且是施工相对分散,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系统的施工管理和 运行状态中的检修和维护,从而保证电力施工的顺利进行。 2、电力工程运行状态检修研究 (一) 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中心 电力工程施工的检测人员应该对电力系统设备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熟悉的并且深入的了解,从而建立一个相对比较完整较科学的电力设备系统的信息数据中心,这样方便检修人员对电力设备系统的运行检修。在检修人员检修完毕后,要将每一次的检修记录以及电力设备系统的的各种信息都要记录在建立的信息数据中心,这样不仅可以使得检修人员明白电力设备的整个系统是否处在比较安全的运行状态,还可以通过这些数据信息的对比和判断进而找出具体的问题,从而可以针对性地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二) 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检修队伍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检修人员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检修人员的责任感、技术水平等对电力系统的检修工作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是电力系统设备是否检修成功的关键因素。因而,要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正常运作,就要保证检修人员的基本素质,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检修人员队伍,要加强对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加强对高水平技术人员的引进 ,帮助检修人员掌握一定的先进检修技能,还要对间隙人员进行后期的电力系统设备的培训和引导。 (三) 制定合理的检修方案 电力系统的施工故障和问题出现的原因都是不同的,也都是无法避免的,那么要想准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检修方案进行修补,这样才可以发挥检修技术的重要性能。因此电力施工部门应该建一套科学长效的检修方案,针对电力系统设备中经常出的问题从而可以通过参考这些方案来解决问题,对于那些比较特殊的问题,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这样就可以很容易找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而且同时有较系统的方案来进行参考,不仅可以保证电力系统设备的使用寿命,话可以进一步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稳定性。 (四)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设备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提高,因此我们应该采用具有先进技术的电力系统检修设备,合理科学地采用一定的技术设备来对电力系统进行检修,按照一定所遵循的规律对设备的故障处进行检修并合理安排,这不仅会缩短电力系统设施的检修实践,同时也提高了电力系统设施检修的效果。 3、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研究 (一) 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的宣传和培训 要想确保电力工程施工设备的安全运行,首先要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抓起,要增强员工的安全保障意识,对于安全为审核通过的产品和项目应该要大力进行安全意识宣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员工的岗位培训和安全教育,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免员工应自我疏忽而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可以保证充分有效地落实和实施,而且要严格执行,以保证电力工程的安全运作。 (二) 应该构建合理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电力工程管理系统部门应该加强其部门的规章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做规范,并根据特色的安全条例和规范来要求员工进行遵守,监管部门应该以事实为依据,将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并积极调动安全部门的积极性和安全防护措施。同时安全防护部门也应该对安全项目和条款进行调查、总结和分析,针对存在安全隐患较大的电力设备和设施应该更加投入监管力度。同时也应该将安全生产进行责任制分配,将实施项目细化,落实到每个岗位和工序上,如果一旦出现问题就要进行具体责任的分配到人,由负责该项目的人员进行负责,形成一定的制度监督机制,形成全方位的安全监管体系,保证一切安全隐患的发生,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 (三) 应该加强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设施管理 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施工安全,更应该注重施工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程度,应该对施工现场的所有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严格地检查。在实施工程完毕后,应该将特定设备放入到制定的设备管理存放处中,以保证下一次的安全使用,将设备器具按照专业的编码顺序将其放好,以保证施工设备的质量不受损坏。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员工存放设备器具的专业度,使其规范安全地操作,以保证设备的质量和专业员工的安全使用。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施工建设发展更加迅速,而电力工程施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想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正常运行,就要做好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检修工作,进而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如何优化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伴随着我国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为符合当前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需使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对施工现场管理进行有效的加强。电力工程中包含了分配、输送电能以及相关的内容,洁净、经济、易于控制、便于使用以及运输方便等皆是电能所具有的优点。在电力企业的改革之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便是对施工过程管理进行强化,其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企业改革措施的成败。为使信息、人力、财力、物力等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进行流通,便要求顺利运行的施工活动。与此同时,施工企业现场管理质量还直接的影响到了企业的信誉,若想使企业发展得到促进,良好的施工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如此一来,企业才能占据主动地位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文章较为简要的介绍了当前阶段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都对其优化方案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施工管理;电力工程;优化方案 伴随着近些年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快速发展电力建设行业时,伴随着不断深入的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则占据了越发重要的地位在整个电力行业之中。相较于其他工程的管理,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有着较大的不同,其涉及广泛的专业领域,要求的技术极为复杂,且具备相对较高的劳动密集程度,与此同时,环境因素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到其管理的效果。由此便提出了更高的安全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的要求。当前阶段,较多问题存在于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之中,由此可见,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进一步加强,使电力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是极为必要的。 1 意义之于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加强 在电力企业改革过程中,对施工过程管理进一步的加强亦是重要内容之一,其与别的改革措施的成败有着紧密的联系。而顺利进行的施工活动,亦能使现场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信息等在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进行流通。与此同时,其对于企业的信誉有着较大的影响,较为良好的施工管理可以给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提供企业以有力的支持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与此同时,施工过程的管理起到一种纽带作用,其加强了各专业管理之间的联系,进而使各专业管理以及整个施工管理的效果得到一定的提高。 2 存在的问题之于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2.1 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在电力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以及工程管理人员起着极大的作用,于当前阶段来看,工作人员对于工程施工的整体规划性较为缺乏,且较多人自身欠缺基本的专业素质,不能完善自身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知识体系,且不能在施工中较好的运用合同的效能,如此一来,使得相关人员有机会对材料采购的价格进行谎报,从而造成了工程资金流失的现象,进而使得较多纰漏出现在订货采购的流程中,需要对采购计划进行重新拟定,使采购成本遭到极大的浪费,且导致工期被延误。 2.2 流程中存在一定缺陷 在企业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较为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于其内部的业务部、财务部以及工程管理部等部门之间,严重缺乏,进而产生分歧,在此情况之下,带来较多的困扰于施工的过程,进而对施工工程的进展造成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核算、验收、决算等进行于施工结束后的工作,不能遵循规则严格进行。 2.3 沟通之于公司内部存在问题 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管理团队需要扮演了推动力的角色,并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但于实际操作过程中,其常出现些许分歧与公司的行政部,业务部以及财务部。业务部门无法与业主依据于施工管理人员的要求沟通好细节,且存在业务人员不具备全面的技术知识,在没有事先进行沟通的情况下,对业主的要求进行许诺。进而造成极大的困扰于现场的施工。与此同时,财务部市场没有对配套企业的款项按时拨款,使脱节、延期等现象出现于电力设备材料的供应中。这些现象使施工管理资源被严重浪费,且造成了不连贯的施工进度,使工期进展受到一定的扰乱。由此可见,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将与不同部门的沟通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且将其纳入到对施工管理产生影响的因素中,并预先将相关备案做好。 3 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进行优化的方案 3.1 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水平进行提高 企业需要对国内外工程建设实践的机会进行广泛利用,使各类人才能够得到机会涌现出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企业文化得到良好建立,对员工世界观、人生观的起到一定的帮助与指引作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托于管理体系的不断创新以及不断提高的职工综合素质,二者相结合,才能给企业向前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电力施工企业需要依据与自身的特点进行项目管理,从人员结构,以及相关的原则进行考虑,使符合项目的管理方法得以制定,且须对可行的规章制度进行有效的落实与执行,使职员的创造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与发挥,进而给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3.2 不断强化施工流程管理 为使切实且可行的管理标准得到更好的形成,企I需要对工作程序以及责任制度进行建立与完善,使管理行为与管理意识得到统一,进而使管理效果得到加强。此外,企业还需对现代化管理手段与软件进行运用,从根本上使管理效率得到提高。与此同时,企业需要知道给管理效果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人为的操作,而非是计算机软件与系统。由此可见,企业需进行切实管理方法的制定,以使管理软件能够得到较为充分的使用。此外,完善且正规的电力工程管理流程是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只有在检验过图纸以及供应材料,且都合格之后,才可以开始施工。 3.3 企业现代化办公管理不断进行升级 对企业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可以使企业的管理得到质的改变,企业应该对自身的现代化改变进行积极的推进,运用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从而实现有效监管施工的进度以及资源建立的目的。较为先进的现代化办公软件,能够对比分析工程的进度、资源平衡和平衡等,进而使相应的解决方案得以出现。而企业管理效率可在现代化企业管理软件运用的基础上得到较大的提高,由此可见,企业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科学合理且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进行制定,将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进行最大程度的利用,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完善,是极为必要的措施。 4 结束语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需要人们对管理的新思路进行不断地探索,以找出更加先进且科学的管理技术与措施,已然成为电力工程企业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学习,对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加以借鉴,使企业管理流程得以完善,使施工的优质性得到保证,最终帮助企业占据有利的地位,于竞争激烈的电力工程建设市场中。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运行状态检修的研究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生产生活中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电力工程相关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电网覆盖面不断扩张,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当今电力行业正高速发展,与之先关的是电力工程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做好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运行状态检修的相关工作,确保电网能安全运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能源保障。 【关键词】 电力工程 施工管理 运行检修 现代社会离不开电力供给,电力输送的稳定性极为重要。在电力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做好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以及对电力工程运行状态实时检修,这样才能确保电力工程运行具有足够的可靠性,也更具安全性。只有在电力工程达到安全可靠的性能之后,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供电,从而确保社会活动的正常开展。 一、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电力工程的施工建设是我国技术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引起格外的重视。要及时、严格的把握施工管理工作,确保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以及相应的管理效果。电力工程的施工量大,耗时较长,且多数在露天进行,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容易受到地质、气候方面的影响。此外,工程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机械装备的运转状况及其先进程度都能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因此,需要科学有效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最大程度降低外界和人为等因素对施工的影响,以保证电力工程施工项目能够顺利开展。 1、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项目主要管理层是整个电力工程施工当中管理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是施工组织和工作协调的主要负责人,项目管理者的业务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1]。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是工作的核心,需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素养,全面掌控施工全过程及各环节,且要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技能。 2、提高项目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项目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知己额影响着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唯有逐步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提高工程管理的质量。工程质量的高低与人为因素息息相关,项目主管部门要确保施工人员具有相应的职业资质,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质量问题,从而让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时刻管控工程质量。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是管控工程的质量,确保工程建设各环节合理有序。此外,由于电力工程中涉及到很大部分的隐蔽施工,这方面的施工如若没有强力的监管,难免会在施工过程中遗留质量问题,倘若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之,在项目完结后再处理就更为艰难,也会影响到项目日后的运行安全性,加大风险。因此,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隐蔽施工部分的监管务必要加大力度,确保所有施工环节都能保质保量得到贯彻落实。 4、主管部门要协调管理。电力工程施工的工期耗时较长、工程涉及面广、工程量较大,往往会与诸多行业、部门产生业务交叉,而不同领域间的行业规范和标准难免差别。因此,在施工期间,要有科学合理且非常完善的项目工程施工计划,确保工程进展顺利的同时,还应保持与相关行业领域部门的有效接触,及时了解彼此之间的行业标准以及各环节的质量要求,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跨专业而出现各类问题。另外,项目施工过程中,各工种、各岗位之间也要有效交流,确保各环节的施工质量符合项目设计标准。 二、电力工程运行状态检修 虽然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能达到相应的设计标准,但项目运行中难免会出现各类故障,这不仅会阻碍电力设施的正常运行,更可能会对人生安全造成影响。因此,为确保社会活动的正常进行,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转,就必须做好电力设施的状态检修工作。 1、电力工程运行状态检修的目的。电力工程运行状态检修主要针对运行状态不佳的设备,主要是为了避免电网运行的不稳定性,可以从根本上较少电力运行不稳的人力物力支出,是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必要措施。电力工程运行状态检修还能避免人为疏忽带来的弊端,从根本上避免系统故障带来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危及人身安全的风险[2]。 2、电力工程运行状态检修的措施。在电力工程系统的正常运转状态下,要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检修,不但能避免电力设备故障的发生,更能减少故障带来的人身安全危害以及财产损失。电力工程运行状态检修的首要工作是建立电力工程系统设备的数据机构,并持续完备,保证数据的实时性。数据不仅要涵盖设备的生产厂家,还要有批号、使用期限等相关数据。数据库中的每一个数据能作为电力工程运行状态检修的重要依据,在利用相关方式进行计算分析,从而确定电力工程运行状态的正常与否。 结语:电力是现代社会运转的动力之源,是社会活动开展依赖于电力,而且整个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持续增长,电力系统持续高负荷运转,所以电力工程运行中容易出现各类问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要不断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且要做好电力工程运行状态检修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重要策略探究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辰,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力工程也在不断的向前发辰,为了保证人们的需求,对电力工程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电力企业施工管理水平,电力工程建设企业必须明确现代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根本任务,加强工程施工管理,以提高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本文在此从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出发,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如何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提出了几个重要策略。 [关键词]电力;质量;成本;进度;安全 一、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电力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建设是一个把工程意图变为实际工程的环节,但是很多时候工程设计缺乏仔细的调查研究,工程施工缺乏有效的管理,这也让很多实际问题暴露出来,导致电力工程在未来的使用和维护中出现很多难点,因此必须要做好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施工单位对工程准备、组织施工、竣工验收等全流程的管理控制工作。工程施工管理以工程项目为对象,以工程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中心,以工程施工合同作为依据,根据施工相关规范和管理条例进行组织管理,对施工对象、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条件进行科学的规划,合理协调工程施工中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关系,切实提升工程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确保工程施工活动良好有序进行,保证施工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让工程在投入使用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二、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几个重要策略 1、工程施工合同的签订及履行 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予以重视,把电力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和工程计划管理、施工管理、组织管理工作共同做好;其次是要从相关的管理制度上进行完善,建立健全合同实施保障机制,将合同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再次是要委派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工程招投标文件以及合同文件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是要完善合同管理系统,除了对电力工程施工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之外,还应该对工程的招投标文件、相关会议记录、合同变更条款、工程保险等资料文件进行科学的收集和整理。 2、健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 应健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使其更高效,更规范。招标公司开标公告后,招标公司通知电力工程公司业务部,业务部保存中标通知书。业务部把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转给工程技术部门。由公司业务部和工程技术管理部组织尽早与业主用户、配套施工单位、供应商和电力设备供应商召开施工前的碰头会,预算审查部门对各配套施工单位的工程预算进行审查。公司应该和甲方业主进行沟通,收取业主工程款的50%作为预付款。并与配套施工单位签订“工程施工委托协议”。由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向各配套施工单位、供应商和电力设备供应商拨付工程预付款。保证配套企业的供货周期,并进行跟踪,确保施工进度计划有效实施。由电力工程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工程管理人员和用户对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材料供应商和电力设备供应商所提供的材料和设备要经过电力工程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和用户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3、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在计划编制方面,做好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分析,组织好各专业的设计图纸、设备厂家图纸的会审工作,将设计缺陷消除在施工之前。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事先要对电力工程项目涉的金具材料进行归类和梳理,确保其合乎国家质量标准,避免由于材料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及质量事故。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是确保电力工程高质量顺利完成的基础,而质量控制则是确保电力工程可以高质量顺利完成的技术措施和方案,是项目完成的关键所在。实施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就是要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按照电力规范和技术要求,时刻监测工程实施的进度和质量,严格执行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质量验收程序。制定质量奖惩制度,对于施工工艺质量好的人员给予奖励,对存在质量问题的人员进行曝光、通报批评及经济处罚。 4、电力工程的进度控制 在工程正式进行施工之前,根据合同的要求对工程进行更好的规范与组织,配备相应的施工设备,选拔优秀的人才,实现对工程进度进行良好的安排与把控。相关工作人员还要经常对施工现场进行观察,掌握施工现场的时刻变化,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工程计划与进度,真正做到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保持一致。我们在电力工程进度管理中,着力引入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该方法可以在确定工期、成本、资源等条件之下,得出最优化的计划安排,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工效、缩短工期的目的。因此,在强化电力工程进度的控制与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有效掌握、深入研究“关键路线法”及其关键工序。 5、对施工安全进行有效的管理 电力工程在施工时,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应的监督和指挥工作,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听从指挥方的指挥和安排,不能私自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好施工场地,严禁外来人员私自进入,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施工时应该在工作区域做好标识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要做好严密的防范工作,施工过程中,应该规范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的施工程序,以保证施工现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6、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在施工项目确定之后,需要做好相应的项目核算工作,其内容包括两种,即项目管理核算与施工作业层的核算。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的预算情况确定好电力工程项目的本钱,做好工程项目的费用剖析,严格的控制好财、务、人、机的投入以及运行的管理状况。对于作业层要严格的进行控制,降低施工现场的花费,优化项目的消费要素的配置,减少不合理的费用支出。此外,还要注意新工艺与新科技的使用,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作业层与管理层也要加强配合,把握好结算关键点,防止出现超支、乱支的情况。 7、严格技术管理 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每道工序前进行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全面的了解所负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要有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纠正错误,避免人为工程质量事故;施工工地所用的各类材料,都应抽样检查,以确保施工质量;在每一个工程的各部位单项,尤其是隐蔽工程,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 三、结语 综上,探寻更为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是每个电力工程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安全、质量、工期、投资”是工程施工管理的四大核心内容,应当始终贯穿于工程从施工准备到交付使用的全过程。应积极的协调好各个部门,为电力工程顺利施工提供各个方面的保障,通过有效的工程管理,才能够从全方面来提高工程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提升电力企业的竞争力。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分析 【摘要】: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涉及整个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而项目成本控制则是其管理中众多方面的重点。优质的施工项目的管理,必然包含良好成本管控。如果项目成本控制没有做好,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也就无法实现,施工项目的优质管理也就更加无从谈起。鉴于此,文章结合结合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分析,针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 1、导言 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是一项既复杂又严谨的工作。其涉及的方面很多,对安全、质量管理和工程的进度等方面的要求也高,因此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需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同时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2、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2.1质量管理 如果一个企业要想实现永续经营,质量管理就是其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与保障,也是企业施工管理的基本内容。从某种层面来说,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质量管理,在进行施工时,严格执行质量管理要求,按照施工程序施工,并且还要结合工程成本进行质量管理,采取综合管理的措施。 2.2安全管理 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就要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同时安全管理也能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因此在电力施工管理中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2.3成本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是对工程施工阶段的每个环节施工施工成本控制和管理,其主要包括施工设计阶段、制定和编制施工方案阶段以及施工计划方案和施工阶段。施工成本管理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将其与施工进度相结合,对施工成本和施工进度进行综合控制,对工程施工情况进行有效评估,不仅能够了解施工进度是否拖延,还能直观地看出施工成本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2.4技术管理 为了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在技术管理方面狠下功夫,从一定程度来说,施工工程整体质量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技术管理的有效性,并且随着技术管理的有效性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也会得到有效的保障,最终可以对电力施工企业的市场效益产生良好影响。 3、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措施 3.1完善成本管理体制 只有通过完整的组织结构与科学的分工配合相结合,才能够为实现良好的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财务部一方面负责施工项目的资金预算和会计核算等方面管理办法的制定及考核工作;另一方面,筹集资金,并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进行监督和检查。计划合同部主要负责制定施工项目的成本计划,并依据不断变更的市场需求及施工情况,对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改进;其次,负责施工项目的合同、统计及工程招标等工作,并据实做出相应的成本预算。还要制定对员工的考核评价标准,以便对各部门的工作做出科学的总结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材料供应部负责以成本计划和实际库存情况为依据,科学合理的开展材料的采购工作,在保证原材料标准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减少资金的消耗,降低成本。此外,对材料的采购、管理及使用等各环节进行监督,避免贪污腐败、滥用浪费材料的现象发生。工程技术部负责依据相关的技术规范及施工要求,对施工项目的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此外,严格保证施工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2加强施工管理的成本预测 对于成本控制,加强施工管理的成本预测是首要任务。只有有效地开展成本预测工作,制订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才能有序地开展成本控制。目前,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多数施工管理人员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导致施工成本过高。因此,只有在施工设计阶段有效开展成本预测,增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严格把关施工环节的质量,才能减少窝工等现象的发生。 3.3有效实施动态成本控制 有效的动态成本控制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增强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完善相应的考核制度,制定奖惩措施,从而有效的促进动态成本的控制;加强对施工风险成本的管理。降低风险成本是动态成本控制的重要部分,电力施工企业既要完善招投标机制,细致研究合同条款,还要严格管理施工现场签证和施工材料的选购;做好合同管理。相关电力企业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合同担保制度、审查与管理制度,以降低合同的成本;实施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相关电力企业根据电力工程施工的成本制定相应的承包奖惩措施,以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 3.4加强项目成本的监管 在财务部可以成立独立的财务监管部门,保证监管部门对财务部和采购部能够实施有效的监管,在财务部对于原料的采购方面、人员的工资方面等资金的使用上,监管部门应该明确所使用资金的流向,从而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另外采购部门对于施工原料的采购,要结合目前市场上材料的价格质量情况,与施工的工程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进行原料的采购工作,不能盲目地进行采购,这样不仅不能实现对成本的控制,同时还影响了工程质量;除了这些部门所要负责的主要内容外,电力企业还要成立一个电力工程项目成本风险的控制预警机构,这个机构是针对在电力工程的施工单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进行预防,从而保证电力公司在经营模式处于可掌控的情况。 3.5提高工程成本管理水平 首先,施工项目管理不仅包括项目成本控制,也包括进度管理、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等众多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管理不善,都会导致施工项目工期成本、安全成本或质量成本的增加。因此,必须要将施工项目管理和项目成本控制紧密结合,才能有效的实施对工程项目的科学管控,从而为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其次,以竞争促发展。在电力工程企业内部建立竞争机制,鼓励各部门之间良性竞争的同时,积极营造员工之间相互促进的良好竞争氛围。可以在多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如在人才的录用选拔时采用竞争上岗机制,择优录取;在职工晋升时,综合考核和评价候选人各方面的业绩,择优上岗。 结论 综上所述,优化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和提高项目成本控制水平,从而降低施工项目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无疑是当今电力工程企业提升自身行业竞争力、占领市场的必经之路。成本控制贯穿于整个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因此需要加强全面管理和动态控制,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 要】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应该做好管理工作,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到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从中也出现了诸多的安全问题、质量问题,导致电力工程无法顺利的完成竣工验收,从而影响到电力工程后期的良好使用。因此,需要针对于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前言 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主要存在着施工管理的不全面,忽视了很多细节性的工作;施工管理缺乏规范性,常存在着违规的情况;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等问题,严重的影响到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下面结合存在着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一、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不全面,忽视了很多细节性的工作 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管理不全面的问题。由于电力工程施工项目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内容,包括施工材料、施工场地、施工作业人员、施工设备、施工进度、施工计划、施工质量检测等等,而这些施工管理内容较为庞杂,并且还存在着较大的交叉性,从而在实际的管理中经常忽视一些细节性的工作,影响到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对施工企业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1]。 (二)施工管理缺乏规范性,常存在着违规的情况 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很多的管理人员没有按照施工单位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管理,从而存在着违规的情况,导致施工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也影响到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此外,在审核验收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也没有按照其审核制度进行验收,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从而也会给施工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施工企业的良好发展。 (三)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工作无章可循 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导致管理工作无章可循,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由于管理制度属于一种规范,对电力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规范,包括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以及对其他方面的要求,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很多的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高质量的进行,从而也给电力工程施工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2]。 二、解决措施分析 (一)强化细节,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全面性 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强化细节性的工作,从而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由于电力工程施工项目涉及到很多的管理内容,并且管理内容非常的繁琐,管理人员应该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将管理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层次,从而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有序进行,并且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以实现最佳的施工管理效果[3]。 (二)规范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 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还应该进一步规范施工管理的流程,进一步规范管理人员的管理操作,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的问题,从而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例如,管理人员应该制定管理计划,将电力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所有要素,包括施工材料、施工场地、施工作业人员、施工设备、施工进度、施工计划、施工质量检测等进行统一的筹划和安排,能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性和全面性[4]。 (三)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 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应该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完善管理制度时,不但要按照其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而且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相应的责任问题,因此要将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安全问题、进度问题等制定其报表制度,强化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将其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以此来提高其责任意识。进而通过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能够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从而实现最佳的施工管理效果,促进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5]。 三、结束语 电力工程施工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因素,如果细节性的工作处理不好,将会随时出现安全问题、质量问题,导致电力工程施工无法顺利进行,从而也会耽误施工进度,造成巨大的经济支出,影响到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因此,需要强化管理,对电力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和高质量的完成。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途径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电网的增容扩建,电力工程施工项目越来越多,由此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对工程做出详细的规划,从而确保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由于电力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施工管理,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从而确保电力工程项目能够优质高效的完工。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重要性 电力工程施工项目是我国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对于电能的稳定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电力工程的覆盖面积较大,环节比较复杂,并且技术性要求较高,所以对于施工管理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确保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案,合理规划各个环节的施工内容,合理掌控施工进度,严格控制施工成本,优化各项资源配置,确保工程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体制不完善 只有具有健全的管理体制,才能够确保工程按照既定的方案顺利进行,但是在部分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存在一定的障碍,从而对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管理体制的缺失导致施工管理缺乏了有效的依据,管理方案不切实际,所以不利于电力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1.2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有待提升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不同于其他工程,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专业性的电力知识,所以对于管理人员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管理中,却缺少复合型的专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不强,有些具有专业的管理知识,但是对工程的施工经验比较欠缺,无法进行实质性的管理,或者具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在总体规划和指挥方面缺乏统筹能力,所以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成本和进度控制存在很大的影响。 1.3 施工管理内容协调不畅 质量、进度和成本是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主要目标,这三相目标直接关系到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在很多电力工程施工中,对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协调不畅,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就会加快施工进度,由此就会产生质量问题,如果返工就会增加成本支出,并且影响到施工进度。而有些施工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就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把关不严,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而如果刻意的追求质量,一味地选用价格较高的施工材料,就会导致成本的增加。所以说如果这三者之间的控制失衡,将会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1.4 电力工程施工的合同纠纷 合理管理是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合同中包含诸多的要素,明确了承建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用料以及成本管理等,合同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在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纠纷,因为合同管理本身就存在不可预测的风险,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不可控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而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参建单位较多,在具体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还涉及到业主与承包商、承办商与分包商、业主与材料供应商等各种复杂关系的管理,任何一个环节管理不到位,就将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对施工企业造成不利。 2 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途径 2.1 健全施工管理体系 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是确保电力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完工的基础保障,所以应该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总体规划,建立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加强对电力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管理,确保部门间的衔接的协调性,从而为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做出详细的管理规划,并且确保落实到位,为施工管理提供有利的依据。 2.2 严格管理人员资质 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比如管理人员的投资效益意识缺乏,工程造价控制相关的知识比较淡薄,这样就造成了电力工程的实际工程造价远远大于预算时的造价,另外因为无法科学进行施工组织,造成施工部门之间无法协调,施工效率不足等问题。要不断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作者认为,在电力工程施工中,任何的管理技术都是虚的,惟有管理者是活的,因此只有切实加强施工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够保证电力工程施工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这也是提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也是其基本前提。 2.3 完善施工内容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项目是确保电能稳定供应的基础保障,所以需要严格控制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加强对质量、进度与成本三项内容的管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项管理内容的失误都会对其他两项造成一定的干扰。所以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应该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确保三者之前协调发展。根据工程的总体要求以及设计规范,明确工程的施工进度,并且制定详细的进度管理计划,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进行管理,切忌盲目追赶工期。为了确保施工质量,要严把施工材料质量关,做好质量检验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确保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操作,协调好各个工序之间的关系。根据工程总体规划,严格控制每个施工进度内的成本,加强对材料的成本控制,优化各项资源配置,严防超标。 2.4 工程施工合同的签订及履行 电力工程施工合同是保证电力工程规范施工的保障和基础,对电力工程施工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约束工程双方严格履行合同中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保证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予以重视,把电力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和工程计划管理、施工管理、组织管理工作共同做好;其次要从相关的管理制度上进行完善,建立健全合同实施保障机制,将合同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再次要委派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工程招投标文件以及合同文件进行综合分析;最后要完善合同管理系统,除了对电力工程施工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之外,还应该对工程的招投标文件、相关会议记录、合同变更条款、工程保险等资料文件进行科学的收集和整理。 3 结束语 电力工程施工项目作为我国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对于我国的电能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应该加强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完善施工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强化合同管理水平,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成本与进度三项管理内容,确保电力工程项目在预定的工期内优质高效的完工。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应该逐渐完善管理体制,并且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采用更加专业的管理方式,从而确保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对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进度控制与施工管理的探讨 摘要:电力工程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大工程, 电力工程建设水平与施工 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力运行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建设与发展,也关系到广大用电客户对供电服务的满意度,甚至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发展前途。 关键词:电力工程 施工准备 进度控制 施工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是将电力工程从设计到实体的关键过程,在资源、人力高度密集的电力工程施工中,科学组织、有效控制和全面管理成为核心的要求,必须结合电力工程施工的实际,展开进一步组织与管理,以达到对电力工程施工各项目标的保障价值与作用。应该从电力工程施工结构体系出发,把握组织进度和施工管理两项核心内容,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进度、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品质的措施,进而为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结构与体系,达到对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综合目标和主要价值的保证。 1 做好电力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 电力工程组织进度控制和施工管理都需要有先期准备作为基础,因此,要在电力工程施工前做好进度控制和施工管理的先期准备工作,这样才能为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提供管理与控制的依据,在把握电力工程施工进程的同时,做到对电力工程施工的全面管理。 1.1 做好电力工程施工的人力资源配备 电力工程施工组织需要对人力资源的优化,要立足于现有电力工程建设人员的实际情况,有计划的提升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意识,通过针对性培训使电力工程施工与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提升,为电力工程施工的全面组织和管理打下人力资源和技术素养的基础。 1.2 建立电力工程施工的责任体系 在电力工程建设初期,加强施工的标准和组织化建设,建立起以技术和组织为核心的电力工程施工指标体系,使进程、管理、质量、安全等责任得到充分落实,形成电力工程施工的效率意识与责任意识,切实做到工艺、管理、组织、进度达到最优。 2 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进度控制 2.1 积极评审工程进度规划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该根据相关合约、制度等来为监理工程师提交施工进度计划书,这样监理工程师就能够结合施工进度计划书来全面审核工程进度计划内容,审核内容包括: 工程规模、配置人员、施工机械、施工日程安排、施工技术与工艺等,并深入工程实地来综合全面分析工程进度计划是否科学合理,这样才能确保从整体上控制工程进度,监理工程师还应对施工工期积极分析与分解各阶段施工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通过审核的施工进度计划也要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作保障,必须积极监督这一计划的实施情况伴随着施工工作的开展情况来动态调整进度计划,尽全力控制施工进度落后问题,协调施工单位积极解决问题雄护工程进度的最优进展。 2.2 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 施工组织设计是电力工程施工企业技术水平、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等方法的集中反映,监理工程师必须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与监督,重点查阅、审核施工方案、技术工艺、施工设备类型、施工人员水平等,查看不同建设时期的实践安排能否达到工程建设总体目标,所采用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该施工企业的能力和水平,立足于工程建设实际来全面分析工程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和施工单位沟通,双方协调解决问题维护施工方案与施工进度的可行性,确保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有法有据。 2.3 加强施工过程中进度控制 在获得监理工程师的进度计划与组织设计审批后,施工企业必须积极采取强有力措施来约束这些进度计划与方案的落实,在实际施工建设中监理工程师要实时跟踪、步步检查明确施工建设进度,并对施工情况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对于一些重要的工序重点监督,例如可以实行旁站监督从而达到对施工进度的有效控制,一旦出现施工进度与现实不符的问题就要及时同施工单位取得联系,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对施工进度、计划与方案等做出科学化、合理化修改,当建设单位出现施工变更请求时,必须申请工程建设延期计划,同时也要申请相关的费用。 2.4 科学衡量、控制施工进度 要牢固把握工程施工这一过程,加强对工程进度的控制,时刻观察实际工程建设进展来科学调整、优化计划进度,一旦发现偏差则要积极采用纠错方法, 科学衡量施工进度,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 l) 工程实际建设量和计划建设量积极对比,用工程完成量百分比来展现工程建设进度;( 2) 用完成的投资额来表示,即把单个工程项目的实际完成量根据其单价来对应计算其投资额,从而获得工程建设完成的总投资额,将其和工程计划总额进行对比再将工程综合进度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现出来。 2.5 正确处理设计变更对进度的影响 施工单位进场后,应认真进行现场查勘,仔细核对设计图纸,需要进行设计变更的项目,及时报告现场监理工程师核实,及早出具设计变更手续。尽量缩短设计变更批复与工程施工之间的时间差,减少设计变更对工程进度的影响,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6 处理好工程进度与质量的关系 监理工程师的职责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有环节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监理工程师对工期、质量和投资的控制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整体,不能因为强调一个因素而忽略另外的因素。但是在某些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之间的矛盾。监理工程师应本着对工程认真负责的态度,以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为依据,严格把握工程建设质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采取适当措施,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如果没有工程质量控制作为前提,工程进度控制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监理工程师在把握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积极协助施工单位,为施工单位出主意、想办法,采取控制与协调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把工程进度赶上去,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3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3.1 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技术是关键的环节,要使电力工程施工得到控制,必须加强管理这一环节,要根据电力工程施工的设计和电力工程实际需要,严格实施和执行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将技术作为整个体系贯穿在电力工程施工的各主要过程之中,进而实现对电力工程建设的支撑作用。同时,要做好电力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与技术控制,使施工所用材料符合电力工程和电力行业的要求,通过严格检验和全面测控使材料的质量达到电力工程的建设需要,为电力工程施工建立起规范而扎实的材料基础。 3.2 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要对电力工程施工中高危的项目予以全面管理,特别对于脚手架搭建、吊车安装、施工用电等环节,要严格根据电力工程施工需要和建设规则来全面而认真地实施,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一律不允许进行电力工程施工。同时,要对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安全隐患的设备和工具做到严格安全检测,以便确保电力工程施工过程的总体安全。 3.3 加大电力工程施工的检查力度 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应该建立起检查与抽查制度,设立检验、检查的台账,详细记录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以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电力工程施工队伍要与监理单位做到统一行动,将监理的重点转化为电力工程施工的重点,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也有利于确定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责任,使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提升到高效、全面的水平。 4 结 语 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进度控制与施工管理关系到电力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必须加大对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进度控制力度,把控工程建设力度,从而促进电力工程施工建设水平的提高。
高速铁路技术论文:浅析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沉降控制施工技术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覆盖范围和建设规模不断增大,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桥头跳车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是铁路建设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探究其原因主要是路桥过渡段的柔性和刚性差异造成的沉降所致,所以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的设计与施工至关重要。选取适当的填料、合理的施工工艺、科学的质量检测方法和沉降观测方式等,均是路桥过渡段沉降控制的关键。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沉降;控制 1 高铁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控制的必要性 铁路在施工建设中,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周边环境,不可避免的会有路桥过渡段,这一结构除了具备路基的全部特性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组成过渡段铁路路线的横向结构物都要和路基连接,会有强度、刚度以及材料方面的差别,那么就会出现差异沉降,这就必然导致铁路轨道的不平整。列车通过该路段时,就会出现跳车的问题,极大的降低了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正是由于铁路线路过渡段的沉降问题,导致路面在台背回填土的地方会出现沉陷和开裂。我国高速铁路运行必须以安全、舒适和高效为前提,而这些优点都要取决于整个铁路系统施工建设的质量优异,尤其要保证铁路沿线的平整和平顺。铁路建设由不同特性的材料和结构物组成,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平滑的铁路线路。正是由于结构物的不同性质,使得它们之间存在刚度、强度以及弹性变形方面的差异。在铁路建设施工过程中,为了充分保证高铁列车运行的安全、舒适,我们必须将铁路的不平整问题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一般情况下,我们将列车轨道的不平整分为静不平整和动不平整。前者主要指列车轮轨接触面的不平整,例如:钢轨不平整、列车轮子不圆等。后者主要指列车轨道基础的弹性不均匀,例如枕下支撑失效、路基桥台不均匀、隧道路基不均匀等。桥梁和路基连接处,通常会由于桥和路基沉降的不一致,导致在过渡点出现沉降差别,增加了列车和线路结构的作用力,影响线路运行的稳定性。所以,在桥梁和路基之间建设一定长度的过渡段,可以使沉降值逐渐平稳过渡,最大限度的减少沉降差,达到减少列车跳车的问题,延缓结构变形,从而保障高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但是如何控制过渡段施工,采用何种方式处理过渡段,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2 路桥过渡段处理方法 高铁铁路线路主要由上面的轨道部分和下面的路基、桥梁和隧道等组成。上面的轨道部分结构又分别由不同的力学特性材料如:钢轨、枕和扣件等组成,弹性大多比较好,阻尼大,结构松散,由种种原因引起的轨道变形可以通过捣固工作修复,所以我国铁路早期对路桥过渡段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铁路施工建设中,路桥过渡段的位置特殊,常常影响桥台后的填料压实不够,出现通车后沉降大的问题。据相关资料调查表明,我国铁路路桥过渡段的病害问题仍然存在,反复的维修使得铁路线路桥台后的路基道碴囊深度在2―3m,纵向延伸10―30m,严重影响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1 桥头设搭板和枕梁 上置式钢筋混凝土搭板是搭板立面布置的主要形式。其一侧支在枕梁上面,另一侧支在桥台上。搭板不仅可以水平放,还可以倾斜放。搭板的厚度只要符合设计要求就可以,既可均匀也可渐变。通常情况下,搭板应按照简支板设计,枕梁按照弹性地基梁计算。桥头搭板的铺设,可以有效减缓桥台和路基之间的刚度变化。但是因桥台基础与台后土体施工后出现的沉降差也将导致桥头搭板的坡度变化,影响列车通行的舒适性。据相关调查表明,如果桥头搭板的坡度变化大于6%时,就会严重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因此,有效解决桥头跳车问题除减缓路面刚度变化以外,还应保证台后路基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以控制路桥间的沉降差在合理范围之内。反之,桥头搭板将失去作用。 2.2 填筑粗粒配料 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填筑粗粒料如:碎石、砂石土等,是铁路系统减少路桥沉降的有效处理方法。虽然桥头铺设了搭板,但是仍然要在搭板下方填筑粗粒土,最大限度的减少搭板坡度的变化,预防跳车问题。桥头路基使用粗粒配料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路堤压缩性。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优质配料没有进行充分的压实工作,同样会出现沉降差,导致过渡段发挥不了作用。因此,高速铁路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对粗粒级配料进行压实,并按照规定标准进行检测。 2.3 加筋土路基结构 试验表明,利用加筋土路基结构可以发挥以下作用: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少桥北路基的沉降问题。另一方面能够将桥台和桥背土路基交接处的台阶式沉降变为连续的斜坡沉降。通常情况下,我们普遍认为连续式斜坡沉降范围在4―5公分以内时,对刚性路面的影响不会很大,能够消除跳车问题。 3 沉降观测 影响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因素众多,尤其是地基受到荷载的作用,沉降的大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大多情况下,沉降的数值变化通过土体固结原理进行分析计算,但是计算精度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结果往往是一个估算值。因此,早期设计阶段沉降变形的计算精度不能控制无碴轨道竣工后的沉降,国内外现在都凭借系统的沉降观测获取实际测量数据来进行分析,预估计算较为准确的沉降值。施工过程中,利用系统沉降变形动态观测,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系统、科学分析,评价地基完成沉降时间,可以有效调整和验证早期设计的准确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线下基础达到预期的沉降控制要求,并推算出较为准确的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 通常情况下,路基段的沉降变形观测面选择应根据地基压缩层的厚度、地表坡度和路基高度等因素确定。在观测过程中,所有进行沉降观测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才可上岗,使用的仪器设备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并做出详细记录。每次测量应使用同一仪器、固定观测人员,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开展工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沉降的施工控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严格保证过渡段的施工质量,消除桥头跳车问题,保证高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以推进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 高速铁路技术论文: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底座施工技术 摘 要: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是有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它具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综合性能更优的无砟轨道结构系统,相比高速铁路其他轨道结构其主要创新是改变了板式轨道的限位方式、扩展了板下填充层材料、优化了轨道板结构、改善了轨道弹性及完善了设计理论体系等方面,正因为CRTS Ⅲ型板有以上诸多特点,有望在以后高速铁路施工中广泛推广,而CRTS Ⅲ型板连接支撑结构底座板施工尤为关键,所以本文依郑徐客专开兰特大桥底座板施工为例,介绍底座板的施工工艺与方法,希望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CRTS Ⅲ型板 底座板 施工技术 一、 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郑徐客专ZXZQ03 标段开兰特大桥长51.144km,开兰特大桥全桥大部分为24m、32m简支梁,其中包含主跨为48m、64m、80m、100m、125m、160m 等连续梁共计16 联。整个桥梁曲线部分有7段,曲线半径分部为7000m、8000m、9000m、10000m 不等,其余段落均位于直线上。标准轨道板型号有P5600、P4856、P4925三种,根据轨道板与混凝土底座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桥梁段底座板分为以下三种类型:P5600型轨道板(梁中)对应下面底座板长度为5650mm;P4925型轨道板(梁端)对应下面底座板长度为4950mm;P4856型轨道板(梁中)对应下面底座板长度为4916mm,P4856型轨道板(梁端)对应下面底座板长度为4886mm;单元底座板之间设置宽度为20 mm。 1.2、无砟轨道结构 桥梁上自上而下的无砟轨道结构由:钢筋混凝土底座板、中间隔离层、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和轨道板组成。其中底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2900mm宽的底座板较轨道板两侧边缘各宽200mm,其中边缘250mm为6%排水坡,直线底座板厚度为196mm,每块单元板上设置2个70mm*1000mm的限位凹槽,深度为100mm,中间隔离层厚度4mm,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为90mm。 二、技术原理 CRTS Ⅲ型板桥梁上自上而下的无砟轨道结构:钢筋混凝土底座板、中间隔离层、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和轨道板等组成。钢筋混凝土底座板通过预埋螺栓套筒连接钢筋与梁面固定连接,底座上预留1000*700*100mm限位凹槽,限位凹槽四周安装弹性垫板,自密实混凝土结构层通过一次整体浇筑,下部填充底座限位凹槽,上部与轨道板板底及预留钢筋粘接牢固,CRTS Ⅲ型板结构层之间整体连接牢固。 三、施工方案 3.1、工艺流程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见图3-1: 施工准备预埋套筒连接钢筋安装测量放样底座钢筋网片安装底座、限位凹槽模板安装模板标高复测底座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伸缩缝填充检查验收。 3.2、技术要点 (1) 测量 1)底座施工前要先复核每孔梁梁长、起点、终点里程,对于实测数据与设计位置偏差超过20mm 时,应利用专用的布板软件,重新计算出轨道板和底座的坐标,使底座与轨道板位置一一对应。根据布板数据,利用CPⅢ控制点进行底座立模放样,平面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极坐标法测设,高程测量可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三角高程或几何水准施测,放样完成后用墨线弹出底座边线,并记录每个点的高程,作为底座立模的依据。 2)靠梁端的底座放样时,应按距挡水台向跨中方向端部5cm 处设点,弹线后延伸至梁端,保证底座与梁端对齐。 图3-1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施工工艺流程图 (2)钢筋工程 1)先安装预埋套筒连接钢筋,再安装底座钢筋焊接网片,连接钢筋与梁内预埋套筒接头的扭紧力矩符合《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04)的要求,扭紧力矩需达到80N・m,拧入长度为套筒长度的1/2 即2.1 厘米。梁面预埋套筒连接钢筋安装时,应检查预埋套筒不得生锈,否则需除锈,必要时按要求进行植筋(植筋要满足深度≮20cm)。 2)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底座板钢筋采用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统一由合格的厂家加工制作,进场后应按要求进行进场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焊接网验收时,不仅需要检测其抗拉强度(≮550MPa)、屈服强度(≮500MPa)、伸长率(A≮8.0)、冷弯、抗剪等力学性能,还需对钢筋焊接网的外观尺寸和重量进行检测,尤其是重量必须过磅检验,焊网实际重量和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严格控制在±4.0%以内。 4)下层钢筋网片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保护层垫块,垫块按梅花形布置,间距不大于1m×1m,一般横向不小于3个,纵向不小于7个。 5)上下层钢筋网片在凹槽的四角应按要求设置防裂钢筋,每个凹槽不少于8根,四角上下层网片处各绑扎1根长700mm、型号HRB400、直接12的钢筋,见图3-3。 (3)模板工程 1)设计原理:桥梁段的底座模板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轻模板重量,减少模板之间的配件连接,由于底座长度不同,尽量考虑通用性,使经济合理,方便实际施工等。 2)模板设计:本桥梁施工段模板采用可调高钢模板见图3-2以适应曲线段底座不同超高的要求,曲线地段较大时配有50cm、100cm的下垫板来保证模板的标高,限位凹槽与侧模板顶通过框架螺栓连接固定,使每个凹槽尺寸偏差定位准确,方便现场实际施工,较少每个凹槽的定位测量工序见图3-3,在凹槽模板设置排气孔以方便气泡的排出,防止凹槽模板拆除后,混凝土顶面产生气泡与麻面。 图3-2模板调节螺栓 图3-3 限位凹槽定位模板 图3-4 伸缩缝模板见 图3-5梁端调节块安装 3)模板安装:安装前应清理打磨干净,并涂刷脱模剂,根据测量放样的点位对模板进行定位,由于梁面平整度的偏差,侧模板高度略小于直线地段底座板设计厚度,下部通过调高螺栓装置微调,使模板顶面达到设计混凝土浇筑高度,模板定位后,应采用砂浆封堵模板底部与基准梁面间的缝隙,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漏浆。 伸缩缝模板设置采用8mm+4mm+8mm钢板定位的形式,在两端采用2块8mm厚钢板,端模宜高于底座板混凝土最大高度顶面约20mm,在钢板顶部焊接5#角钢以增加端模的刚度,中间插入4mm厚插板,插板每块宽度约10cm,相临插板间距最大不宜超过1m,根据需要设置确保伸缩缝宽度均匀顺直,高度大于伸缩缝两端钢板高度约15cm,便于插板提前拔除,伸缩缝模板见图3-4。 侧模在梁端位置设置调节块,便于梁端底座模板长度的调节,并在调节块端部设置槽口,用于止水带的预埋耐候钢槽道见图3-5。 模板安装加固完成后,复测侧模模板高程,安装做到“严、直、顺、美”,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前,在对应轨道板第2、4、6、8道承轨台中间位置预埋PVC塑料管,用于固定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扣压装置,避免后期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在底座板上钻孔,预留孔一般直线段每侧不少于4个,曲线段每侧不少于5个,塑料管距离底座底面5cm,深度30cm具体见图3-6。 图3-6预埋管安装 图3-7 底座板顶面及凹槽抹面 (4)混凝土施工 底座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搅拌,混凝土罐车运送到施工现场,采用泵送入模。浇筑时混凝土的自由落差不能大于1m,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能超过30℃,混凝土到达现场后的坍落度控制在160~200mm范围内,底座浇筑混凝土时从凹槽向两侧浇筑,提高凹槽处混凝土密实度,减少混凝土角裂缝,中间不留施工缝。混凝土浇筑时,先用人工摊平,然后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要快插慢拔,插棒间距50cm 左右,切忌振捣棒触碰模板、凹槽底模和钢筋骨架。 底座混凝土振捣密实后,由人工采用铝合金尺进行找平收面。底座横向端部25cm范围内的6%排水坡在混凝土浇筑完成2h内进行,采用人工二次收坡,三次抹面。插板及凹槽模板应在混凝土初凝前拆除,并进行二次抹面见图3-7。 (5)混凝土养生 由于底座是在6-8月份施工,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立即覆盖一布一膜并洒水养生,洒水时间间隔以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准,养护由专人负责。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过程中确保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14天。 (6)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顺序:插板凹槽模板侧模板,拆模时注意保护混凝土的棱角完整,不被损坏,拆下来的模板及时清理干净,进行分类码放,便于下次周转使用。 (7)梁端伸缩缝及挡水台施工 施工前应在梁端接缝处安装耐候钢,耐候钢固定筋与挡水台底座钢筋绑扎牢固,梁两侧耐候钢中线与梁缝中线调至重合,型钢顶面调整与两端挡水台顶面高程平齐,安装时应封闭型钢型腔,防止浆液漏入型钢型腔,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设计强度80%以上时,清理型腔,嵌装梁缝止水带。 底座嵌缝材料安装,在中间隔离层土工布铺设前安装嵌缝板和灌注密封胶,嵌缝板安装前应将缝内杂物清理干净,确保嵌缝深度符合设计要求,直线桥梁段底座伸缩缝的泡沫板应由厂家按设计尺寸定做,曲线由厂家定做一部分,部分根据底座超过情况由现场下料。泡沫板安装前应采用工具将伸缩缝内灰浆、浮渣等清理干净。泡沫板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检查,确保嵌缝材料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密封材料灌注,底座侧面应安装封边模具,并用刷子在接缝两侧均匀涂刷界面剂,待界面剂表干30min 后再灌注密封材料。密封材料灌注应采用专用工具进行,灌注速度应缓慢均匀,减少气泡,保证填缝密封材料填满整个伸缩缝。曲线段底座伸缩缝灌注时应从高处分段灌注,同时避免密封材料溢出伸缩缝,为减少底座污染,在填缝前在伸缩缝两侧底座使用胶带进行粘贴防护见图3-8,施工后再拆除胶带,并把被污染的底座表面应及时清理干净。 (8)质量检查 底座施工完成后应组织检查,检查主要项目有:底座顶面高程、宽度、中线位置、平整度、伸缩缝位置和宽度、底座外侧排水坡,凹槽中线位置、深度、平整度、长度和宽度、相邻凹槽中心间距,伸缩缝位置、尺寸、嵌缝材料嵌填密实度等。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处理,重新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9)成品保护 1)养护、拆模及物流运输时应注意对成品进行保护,避免人为操作不当导致混凝土外观受损。线间需通过车辆机具时,应采取桥式过渡钢件见图3-9,避免压伤止水带预埋件。 图3-8伸缩缝的两侧粘胶带 图3-9桥式过渡钢件 2)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的75%之前,严禁在底座上存放任何机具、设备或材料。 四、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提升CRTS Ⅲ型板无砟轨道的施工技术,使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不仅在技术上先进可行、耐久实用,而且在施工上方便快捷,还需要继续广泛的开展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成套技术工程试验和施工工装创新的研究,为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奠定基础。 高速铁路技术论文:浅析高速铁路3G通信覆盖及切换技术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基本情况,分享了高速铁路通信系统建设中无线网络覆盖以及切换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有效性的高速铁路无线网络覆盖方案以及快速切换技术,以优化高速铁路无线移动通信服务。 【关键词】 高速铁路 3G通信 切换技术 目前由我国联通运营的WCDMA、电信公司运营的CDMA2000以及移动公司运营的TD-SCDMA是国际上应用比较成熟的3G通信技术三大标准。高速铁路环境的特殊性以及越区切换的频繁导致车载用户经常出现掉话现象以及语音断续和无法接通的情况。为了提高高速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服务质量,应进一步优化高速铁路无线网络覆盖方案、优化切换技术,从多个方面提高切换切换成功率和较低的掉话率。 一、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基本情况 我国铁路自2007年经过6次提速后。高速铁路列车速度到达200km/h以上,这也意味高速铁路时代的到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高速铁路实现移动通信网络无缝覆盖以及提高移动通信网络服务质量是当前的一个重要发展目标。分析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情况,通信网络主要是沿着铁路线呈线状分布。高速铁路无线通信信号受到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多普勒频移效应,即列车沿铁路高速运行过程中由于快速移动引起的接收机信号频移;二是车体对无线通信信号的消耗,主要是高速铁路新型列车造成的消耗。同时,越区切换问题也会对高速铁路无线通信信号造成一定影响。 1.1多普勒频移效应的影响 无线信道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在列车高速行驶的情况下,铁路无线信道的冲击响应也会随着发生快速变化,无线信号中心频率会在多普勒频移效应的影响在发生明显偏移,对无线信道环境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进而造成系统信息传输误码率提高,影响移动通讯性能。列车沿铁路高速运行时产生的多普勒频移效应与列车行驶的速度成正比关系,所以列车行驶速度越快,其产生的多普勒频移效应越明显。另外,列车行驶方向与基站信号方向之间的夹角大小对多普勒频移效应的强弱也用一定影响。在实际情况当中,为了增强无线信号的穿透能力, 基站往往被设置在距离轨道较近的位置,这样可以有效增强无线信号的穿透能力,然而这种情况下行驶方向与基站信号方向之间的夹角较小,可导致多普勒频移效应加剧。 1.2车体的影响 车体对无线信号的损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列车结构特点,二是车厢入射面与信号的夹角。为了加强车体的稳固性,高铁列车都是全封闭式结构,而且部分高铁列车还采用金属镀膜玻璃,列车的高度密闭性以及材质的特殊性就可以导致无线信号穿透列车时产生极大的损耗,相比其他普通列车对无线信号的损耗,高铁列车对无线信号的减弱要高出10dB以上,而且对手机信号产生的屏蔽效果超过24dB,对用户的正常通讯造成极大影响。下面是几种列车对无线信号的损耗情况: 另外,车体对无线信号的损耗同时也受到车厢入射面与信号之间夹角大小的影响,夹角越小,损耗越大。 1.3越区切换的影响 除了多普勒频移效应以及车体的影响以外,高铁列车的越区切换也会对无线信号造成一定影响。对于小区间的切换区,列车可以快速穿过,车速与列车经过切换区的时间成反比,移动速度越快,驻留时间越短,当列车速度在切换区的驻留时间足够短,并且小于系统最小切换时间时,切换流程就无法完成,,进而导致切换失败,出现掉话现象。 二、高速铁路的移动通信无线网络覆盖 为了减小掉话率,提高切换率,设计合理、有效的高速铁路无线网络覆盖方案非常关键。在铁路交会区域内,移动通信网络多呈网状结构,而其他铁路沿线大部分多为链状结构。在高速铁路无线网络覆盖的设计中,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网,二是无线网络覆盖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三是基站的选址,其中铁路沿线各基站的相关部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2.1建网 移动、联通以及电信三个运营商均采用大网架构的组网方式,与一般的建网相比,高速铁路基站的建立没有什么区别,也在大网架构之内,所以高速铁路的建网只需要对原来的通信网络进行有效补充。一方面对现有的大网基站进行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在铁路沿线的盲点建立新的基站,通过对有效资源的优化以及基站补盲,不仅使周边各区域均能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同时也满足了高速铁路沿线的无线网络通信需求。移动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优化,高速铁路沿线基本上完全实现了移动网络覆盖,只有一些较特殊的区域路段,例如长隧道、隧道群等的移动网络覆还比较欠缺,此时可采用局部补盲的方式解决,这种方法虽然成本少、见效快,但适用范围有限,比较适合用于无线信号损耗较小的列车线路,例如合武铁路湖北段的建设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另外,高速铁路沿线附近很多小区域网络覆盖因为不是专门针对高速铁路进行的覆盖,所以多存在覆盖不均匀、覆盖重叠等情况,很容易造成切换失败,所以有必要针对高速铁路的特殊环境建设专门的移动通信网络,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方法有地面专网建设(例如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车地结合专网建设等。 2.2无线网络覆盖方案 建网完成后就需要设计无线网络覆盖方案,在有效的建网策略基础上,无线网络覆盖方案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尽量体现出灵活性、多样化。例如基站与普通直放站结合、列车综合接入、基带处理单元+射频拉远模块扩展小区等都是比较常用的无线网络覆盖方案,其他还有数字直放站扩展小区、列车中继转发等方案。高速铁路不同路段可以结合具体条件和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网络覆盖方案。例如京津城际、沪宁高铁主要采用的是基带处理单元+射频拉远模块扩展小区方案,另外通过设置直放站对部分路段进行辅助。基带处理单元需要集中放置,主要负责处理基带资源,实现基带资源共享,并通过光纤与射频拉远模块连接。射频拉远模块的位置设置比较灵活,利用射频拉远模块可以拉远基站,使多小区的合并,进而扩大覆盖范围,减少切换频率。在切换区的设置过程中,要注意切换区的大小要设计合理,如果切换区太小,就会因为列车驻留时间太短,还没来不及切换就已经穿过切换区,容易引起掉话现象。切换区的大小可以根据列车移动速度以及距离来确定,同时,预留适当的余量也是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 2.3基站选址的优化 基站选址优化是指通过对高速铁路沿线基站数量以及基站位置的优化以达到无线网络覆盖的目的,基站的优化过程应遵循经济性、实用性、有效性原则,尽可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获得高性能的网络。蜂窝小区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单元,其几何特性对信号同频干扰有一定关系,同时也会影响越区切换,因此在无线网络覆盖中,基站选址优化是最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最为复杂的环节。近年来随着3G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种关于3G基站选址的方案,例如基于仿生学算法的方案、基于免疫计算的方案、基于遗传算法的方案等,各种基站选址优化方案对无线网络覆盖技术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三、切换技术 处于通话状态的用户与基站之间的都存在一定的通信链路,在通讯终端高速移动的过程中,用户与当前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要转移奥下一个基站并保证通话不被中断,该过程就是切换过程。通常情况下,切换主要有硬切换和软切换两种,通讯终端与旧基站的连接终端后再建立与新基站的连接称为硬切换;通讯终端高速移动并经过多个蜂窝时通话不发生中断,此时通讯终端可以与多个基站相连接,此为软切换。硬切换方式不涉及移动交换中心,只是发生于蜂窝内部。在列车沿高速铁路运行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多种不同的切换,不仅会发生硬切换、软切换,另外还可能发生虚拟软切换和更软切换。CDMA系统采用的是软切换和更软切换,WCDMA系统采用的切换方式主要是硬切换、软切换,虚拟软切换是一种接力切换方式,介于硬切换和软切换之间,TD-SCDMA采用的就是这种切换方式。相比其他切换方式,接力切换方式结合了硬切换和软切换两种方式具备的优点,同时又弥补了两者的缺点,这种切换方式切换成功率高,掉话率低。 切换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切换距离,二是覆盖小区的重叠距离,两个因素值与切换时间以及通讯终端的移动速度成正比关系。由于小区双向切换的影响,切换距离与覆盖小区重叠距离之间应该是1比2的关系。从原理上分析,越区切换的性能与蜂窝小区的几何特点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无线网络覆盖方案的合理性设计非常重要,需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并选择高效、快速的切换算法,减少掉话率,提高切换成功率。 四、结论 无线网络覆盖以及切换技术是高速铁路3G通信系统的重要技术,加强对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的研究对促进高速铁路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无线网络覆盖以及切换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还需要进行不断研究、探索以进一步提高网络通信技术性能以及高速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服务质量。 高速铁路技术论文:高速铁路路基管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摘 要: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管桩属于桩基础,随着科技发展脚步的加快,已被广泛的应用,也对高速铁路路基管桩施工技术的品质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本文对管桩在铁路路基中的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管桩;施工技术 近年来,基础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多,相关施工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在高铁施工中,管桩地基在铁路路基处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针对项目工程的质量,管桩施工技术占据着重要位置。为此,有必要对高铁路基管桩处理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1 管桩处理软基技术 1.1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艺原理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属于打入土里面且横截面面积和它的长度比起来更加之小的管状细长构件之一,它的关键价值在于增强地基承载水平,其支撑力主要包括的时桩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浇筑结束桩帽混凝土基础之上,安置土工格栅,通过土工格栅优质的延展性与全面抗剪性,均衡的水平与竖直的抗拉性,较强的抗疲劳性的属性,进一步提升路基的不变的力矩,增强软基的综合的稳定性,提升了路基的填筑的脚步。 1.2 适用范围 预应力管桩可以被广泛运用到湿陷性黄土于膨胀土范围里,地基具有极其明显的湿陷量与膨胀量的时候;在建筑物具有极大的荷载时,地基软弱且有很高的地下水位,需选择明挖基础具有很多的沉降量,建筑物还禁止具备极其大的沉降环境基础之上;在建筑物内外地面具有很多的堆载,让软弱地基出现了明显的变形,还可以使当基础会发生不均匀沉降而严重影响到建筑物的时候;在建筑物承载极其大的竖直荷载与横向荷载,对建筑物提出严格规定的情况下。当地具有很厚的表软土层,不能被当成是基础持力层,还有地基中有暗沟等一系列的状况。 1.3 技术特点 上端荷载根据桩基础转移至土层,它属于深基础里极其普遍的模式之一,可以进步达到一系列的软弱地质环境和荷载状况的需求,展现出了较强承载水平与稳定性等优势,同时可以选择机械化施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放工进度。 1.4 施工设备选型 预应力管桩施工选的是锤击的措施。锤击机的好处在于嵌岩水平高,体积不大行走方便,能被用在打设处理深度极其大的桩,对场地的标准同样不是很高。静压机展现出了没有噪音、振动以及污染的特点,可以被运用到临近居民区的场地进行施工;不好的地方在于装置体积大,规定施工场地需平整,同时具备适当的承载力。 1.5 施工操作要点 1.5.1 平整场地 把施工场地里的杂物彻底清除,高低不平的位置推土机推平,建立一个全面工作面供机械施工的环境。 1.5.2 施工放样 第一参考设计方案设置施工放样平面图,监理验证达标基础之上测量组通过全站仪明确放样出管桩处理领域的边线控制桩。中间桩地点拉钢尺需进行清楚的定位,并插竹钎进行标识。 1.5.3 运输存放 管桩运输选择的是长挂车,分层叠放、错位安排、捆绑稳定,悬臂需要小于1.5m。现场堆放位置需平整,堆高需小于5层。施工过程中,根据“长桩管在下,短桩管在上”的原则加以施工。 1.5.4 起吊 管桩的长细份额大且具有较强的自重,在进行起吊的时候,太多的动荷载会给管桩带来影响。可行的起吊方案为:两支点法还有两头勾吊法,吊桩传输到桩机四周的情况下,选择单点吊桩,吊点建立在0.3倍桩长的位置,逐步进行竖直起钩,精准的将桩传输至打桩机夹桩器里面,此外让桩尖与桩位中心连接起来,逐步放下埋进土里。在吊装时候轻吊轻放,防止影响到拖吊。 1.5.5 稳桩 在桩尖埋进土里处在300mm~500mm时,通过经纬仪还有用支架线坠改不桩的竖直度(测量设备普遍于距桩机超过15m位置的处架设),观测过程中,上部和下部的垂直度偏差需要控制在1%范围之内(接桩过程中,首节桩入土时竖直度偏关需小于0.5%)。 1.5.6 冲程 管桩施工过程中,柴油锤上限冲程需小于2m,施工过程中,根据1.8m掌控,最后1m冲程控制在1.2m。 2 工艺原理 把管桩吊进桩机压桩台中间位置,压桩台里涵盖了上、下两组横向的夹桩钳口,在夹桩油缸的工作基础之上,把桩稳固,带动压桩体系让手柄运行,竖直的压桩油缸的活塞杆变长,把压桩台顺着导轨竖直由上至下工作,通过机身与配重铁块当成是反力,把管桩填进土里。如果桩端阻力与桩附近土摩擦力不大的情况下,压桩力则不会很大,两者为反比关系。所以,压桩力的最大值也就是是机身自重与配重相加的总称。在机重超过桩阻力的情况下,桩往下沉;在二力一样的情况下,桩不再下沉,机身同样不会上浮;在机重超不过桩阻力情况下,机身上浮,全部机器受力于桩身上。所以压桩过程中需掌控好压桩油缸压力,在压力与机重一样的情况下(也就是长船与短船会发生上浮现象)需要不再进行施压。桩径出现变化时,就通过配重的改变以改变机重与压桩力的多少。机重大就会有很大的沉桩力。 3 施工工序及操作要点 3.1 施工工序 一个压桩过程伟吊桩―校桩―压桩。如果一根桩实现不了终压的要求,则应该有二根和超过二根的管桩;则具备二个和超过二个的压桩过程,到实现终压条件才可以。 3.2 静力压桩操作要点 3.2.1 试桩、配桩 (1)试桩的意义 参考计划单桩承载力、桩型、地质形势、压桩机的压桩力,在试桩地点和工程桩位上实施试桩,方便供给终压要求和单桩入土深度信息。 (2)试桩需达到下述要求 试压桩的要求、长度和地质状况需具有典型性;试压桩需选择于地质勘探掌控孔四周;施压策略和施压环境需和工程桩相吻合;试桩结束,停工7~15天,实施桩审核和试验。 (3)配桩的明确 参考地质勘探信息和试桩的入土深度与终压值以整体研究明确,获得此点四周桩位管桩长度与总数。 3.2.2 测量定点 内业准备。参考总平面图明确坐标系与高程原点;明确建筑物在场地的位置。 外业放点。参考施工图,明确所有桩位的地点;同时搜集所有桩位高程信息,明确送桩深度。 桩位再次审核。 3.2.3 桩机就位 桩机就位时候明确没有地下障碍物,地面需实现桩机机重的承载水平。 施工地点相邻的建筑物间的大小,可以实现桩机下限的作业尺寸标准。 机重的配置需要实现成桩终压值的重量需求。 3.2.4 捆桩吊桩 钢丝绳的绑扎点需于管桩长度的75%的位置,两根捆绑钢绳的绑扎方向需要相吻合;防止碰撞别的物体。管桩吊入钳口和下节桩保持一致,需慢慢下落,等到夹持工序把桩夹稳定后,才可以脱钩。 3.2.5 校桩压桩 改变桩机让其处在横向位置;让桩位置竖直。 压桩需不间断进行,中间持续进行。 参考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选择妥善的压桩步骤。 需改变和去除施工现场地上、下剩余物。 4 铁路路基管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4.1 桩位把关。参考工程部测量工作者测放的控制桩位,测量好所有桩的地点,同时维持保掌控桩还有把其运输至不被打桩破坏的位置,方便进施工时尽快审核复核。假使找出控制桩有受到影响的痕迹,赶紧与工程部联系尽快再次测量。 4.2 探桩。管桩入土准备阶段,需去除桩位位置工作垫层里面具有的石块,避免桩入土过程中偏位。桩位放样结束让人工实施探桩,在桩位位置通过钢管检验地下是否存在障碍物。找出地下障碍物尽快清理,从而避免引起桩偏位、管塞和桩压实不成功等施工事故的发生。 4.3 吊桩。第一把管桩由堆放处通过吊车,横向运输至桩架四周,随之通过桩机上独立安放的起桩重钩和卷扬机吊桩就位。管桩吊起过程中需注意它的速率,杜绝太快吊起让管桩和桩机受到损害,从而影响到管桩。吊车平吊传输管桩选择的是两头勾头法还有2点绑扎法。选择2点绑扎法它的绑扎起吊点地点和桩端位置保持的是0.207L。机架上建立起重勾吊桩就位过程中,选择一点绑扎法,它的绑扎起点地点和桩端位置是0.31L。 4.4 插桩(植桩) 把封口型桩尖焊变为十字亦或者圆锥型时,起吊上升维持竖直位置,把桩上端与锤头下端独立的送桩器连接起来,随之把桩尖清楚的摆在桩位上,首先选择桩锤自重把桩填埋进地下30cm~50cm,桩身不再变动时,改变桩身、桩锤、桩帽的,并使得三种和中心线相重合,让其和打入方向保持水平关系。逐步施工把桩填埋进土里约为1.5m的地方,不再进行施压。在机架准备阶段,挑选成90的两个位置,所有和机架保持约为25m距离的位置,架设经纬仪,审核调直桩身竖直度。掌控好植桩桩身竖直度确保其在允许值得0.5%之下。 结语 中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和所有行业密不可分,而铁路业属于最为关键的一项国力展现项目,它的施工技术的安全质量在这些年中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而铁路工程里的管桩技术同样在人民的关注之下才取得今天的成绩的。 高速铁路技术论文:浅谈高速铁路的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取得历史性跨越,进入全面建设时期。无砟轨道作为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施工质量和精度控制直接关系到运营阶段的行车安全,是保证列车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因此,探讨无砟轨道施工中的若干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高速铁路轨道主要类型分为: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无砟轨道有着很多优点,使用周期比较长,比其它轨道变形程序也小,有着耐用、稳定等特性,从而满足了在无砟轨道上运行的低成本运营,这也是高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我国铁路在无砟轨道施工技术方面尚缺乏成熟经验,要建成我国一流的高速铁路,实现铁路与国际接轨的目标,还需要结合实际对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继续进行探索。 一、无砟轨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无砟轨道是一项最新的技术,所以为了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质量,需要在施工前对于所用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要在施工前对于施工中所需要的机械设备进行购置,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合格后才可以在施工中进行应用。同时在无砟轨道施工前还需要做好沉降分析评估,评估合格后才能进入具体的施工阶段。 原材料进场检验与存放严格控制好材料进厂的质量关,对于无砟轨道施工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及部件在进场时,需要具有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并做好相关的抽检工作,确保材料及部件合格后才能允许进 场。材料进场后要进行分类,并标识清楚,做好材料及部件存放场地的相应措施,使其存放时能够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 无砟轨道施工前需对桥面进行接口验收,接口验收的要求对桥面高程、桥面中线、桥面平整度、相邻梁端高差、桥面拉毛、桥面预埋件、桥面清洁度、桥面排水坡及泄水孔等项检验。 二、无砟轨道底座施工,道床板施工. (一)无砟轨道底座施工 1.底座板放样。 底座板放样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直线地段底座板边线可成段多孔一次放样并弹设模板施工墨线,在此基础上,根据梁长、梁缝值调查情况逐孔、逐块测设底座板工作缝,弹画底座板工作缝墨线;在曲线地段,底座板折线布置,以底座板工作缝为单元分段测设底座板边线及工作缝墨线。底座板放线标记点(用于弹设墨线)设于沿底座板两侧(略宽于模板外缘 处),各标记点应通过测量确定高程及平面相对位置并将有关数据标记于桥面上,供支立底座板模板用。 2.底座板施工。 (1)模板制作:桥梁直线段底座板边模采用定型钢模,曲线地段根据超高高度采用组合方式拼装。 (2)模板安装:根据底座板两侧的测量标记点的位置及高程,确定模板安装几何位置,并依此挂线立模。立模前沿底座板边线施做砂浆底座,砂浆底座顶标高为底座板模板底高程,以满足立模要求。 (3)底座板砼施工: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漏斗内卸出进行浇筑时,其自由倾落度一般不宜超过2m。当发现轨面尺寸(轨距、水平、高低、方向)超限、模板、支承架、预埋件、洞有变形移位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Mpa,同时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动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还应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不少于24h。应加强底部及周围混凝土的捣实,使道床与短枕结合良好。道床混凝土初凝前,表面需抹面平整,排水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水沟纵坡和线路坡度一致并平顺。抹面平整度允许误差为±2mm,标高允许误差+5mm、-10mm。在自然气温条件下(高于+5℃)即用麻袋、草帘覆盖并及时浇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湿润状态(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混凝土强度达到70%时道床上方可载重。 (4)底座板的检查验收。在底座板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检验,从而完成验收工作,验收时需要根据施工方案的设计标准来进行,对其中线、顶面高程、宽度和平整度进行检验,使其满足设计的标准,并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全 部合格后即完成验收工作。 (二)道床板的施工技术 1.路基地段 路基地段的道床板需要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同时其施工还要保证连续性和无伸缩缝。路基地段道床板连续浇注,但在不同线下基础连接处,设置横向伸缩缝。 2.桥梁地段桥上混凝土道床板分块浇注,相邻两块混凝土道床板之间设置 10cm 的伸缩缝。轨枕间距一般为 654mm,板长变化的地段轨枕间距也作相应的调整,间距不小于 630mm,不大于680mm。桥梁地段混凝土道床板厚度为 260mm,混凝土强度及纵横向配筋均与路基地段相同,两侧附加钢筋可不设置。每块道床板单元设置两个抗剪凸台。 3.隧道地段 隧道地段道床板厚度为 280mm,隧道内轨道混凝土道床板对混凝土和配筋的要求与路基地段一致。隧道地段混凝土道床板为连续浇注无缝施工,仅在隧道结构与一般路段的过渡段处及洞内隧道结构的变形缝处,需要设置结构缝。 三、无砟轨道施工质量控制 (一)施工基本材料的控制 在现代的高铁建设中,高铁无砟轨道施工的质量控制显然重要。在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严格核查板式无砟轨道梁、板以及基础支撑层、防水层施工材料可以保障无砟轨道的顺利施工。高铁列车的运行速度高,行车密度大,因此对高速铁路的扣件以及无砟轨道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无砟轨道的耐久性产生直接影响的基础材料有水泥沥青砂浆、橡胶、混凝土、泡沫塑料板等,其中作为无砟轨道结构的缓冲重填材料应保持一定的弹性并具有有一定的强度,因此可以采用将沥青、水泥砂浆二者结合的方式,这是因为水泥砂浆强度足够但没有较好的弹性,而沥青虽然强度低但是弹性好,因此能够满足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基本材料只会破坏无砟轨道施工的质量,进而无法保障高铁设施的顺利运行。因此,承担施工的单位应依照操作规范在根据实际情况下构建基本材料的质量管理系统。另外,施工单位还应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基础材料进行实时的质量检测。 (二)施工精度和测量技术的控制 高铁设施对无砟轨道的施工精度要求很高,若高铁无砟轨道的施工精度达不到相关的技术要求,高铁的轨道结构就有可能发生大面积的沉降,横向扭曲和纵向起伏也有可能在高铁线路中发生这些情况均会破坏高铁无砟轨道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因此,相关的铁路建设单位必须保证铁路线的几何参数精确无误,为了保证测量的误差在允许出现的毫米级范围内,承担施工的单位应采用高精网比如CPIII进行施工测量控制。 (三)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 高铁无砟轨道的稳定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的结构特点,表明高铁无砟轨道的建设是一个严格要求、精确控制的过程。国内外的铁路施工的具体条件差异很大,这要求国内的施工单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设计施工高铁无砟轨道。因此,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并不断研发和施工工艺配套的设备,用以保障建设质量过硬的高铁无砟轨道。 四、结语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铁路交通提出了更高地要求。无砟轨道施工作为高速铁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工作中,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其结构特点,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才能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 高速铁路技术论文: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技术的经验总结 [摘 要]高速铁路是我国重要的的基础建设,高速铁路在长途运输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很多人出行的一大选择。因为高速铁路具有高效,经济的优点。所以对于高速铁路的安全性问题就会有很多的重视,因为这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高速铁路的安全需要从几个方面去保证,而最重要的一个就是高速铁路路基的稳固与合理性。 [关键词]铁路路基 工程技术 前言:高速铁路路基技术的可靠性与高速铁路的安全性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高速铁路建设时最主要的是路基建设[1]。关于路基工程技术存在着很多方面的知识与原理。路基就像是房子的地基一样,对于整体建筑的可靠性有着关键的作用[2]。通过对高速铁路路基技术的改善和研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铁路问题。所以对于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技术的研究十分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就高速铁路路基的技术经验进行总结,希望能给其他研究者一些好的建议[3]。 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技术特点 1.1 高速铁路路基具有多层结构 高速铁路与传统的铁路路基有着很多方面的差异,高速铁路具有更加高速,经济,运能大及安全准时等等的优点。对于高速铁路的路基有多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既有有渣轨道,又有无渣轨道,高速铁路对传统的路基进行了很多的改善。例如在道床和土路基之间抛弃了将道碴层直接放在土路基上的结构形式,将传统的单一化结构变成多层系统结构,多层结构更有利于加强路基的各种特性,使之符合高速铁路的新性能。高速铁路路基的多层结构是铁路建设的一个重要改革,它更加符合现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层结构对于现代高速铁路路基是一个很好的处理方法,使得铁路路基的抗压性有了大大的提高。 1.2 高速铁路路基容易变形 因为要承受较大的质量,所以高速铁路路基容易发生变形。同时,由于一些自然原因,如地震等也会引起铁路地基变形。加之路基在整个铁路中是最薄弱的环节,最易让轨道发生变形。因此,在高速铁路路基工 程设计中,控制路基变形将是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不难看出,对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而言,针对路基容易变形的特点,强化路基设计势在必行。要对变形的路基进行处理,若是对它不管不顾,则会引起铁路轨道整个变形,无法进行正常运输。还有因为施工者在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时,没有处理好,于是就会造成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发生断裂等的情况,这是因为路基不足以承受车的压力,从而使得土层沉陷或者变形。 1.3 整体性设计 铁路是一个大的整体,不能只对其中的某一方面进行设计施工,而是要考虑到所有的施工技术,只有相互之间符合标准与实际,才能进行施工。就拿铁轨来说,它包含了车轮、钢轨、道床、路基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与影响,我们既要考虑到车轮与钢轨的型号,又要考虑路基与车质量承受之间的关系。只有将整体都考虑清楚,才能让铁路建设到达完整性。所以在进行铁路建设时,一定要代入整体性的原则去思考和设计。 2.高速铁路路基处理手段 2.1 排水固结法 饱和软黏土是我国较为常见的土类,这类土层的含水量较大,土质也较为软黏。对于这类土质,较好的处理方法是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顾名思义就是将土中的水分排出,再进行压实固结。主要的方法是在软土层中铺设排水管道或是排水砂垫层,再通过压实等的手段,将土层中多余的水分排出去,从而还达到了对软土进行固结压实的目的。提高了土层的承受能力,改善了土层的性能,不容易发生变形。 2.2 挤密砂桩复合地基 挤密砂桩法主要适用于砂土,碎土,粉土,粘性土及素填土等的土层加固,挤密砂桩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桩的挤压和振动减少土层之间的间隙,增加土层的密度,使得土层更加的结实紧密。同时对于粘性土还起到了排水的作用。挤密砂桩法也较碎石桩法,对于加入砂有着严格的规定,这要根据实际问题来选择砂石或者碎石的类型。例如对于那些不太成型的粘土,就要选择级配高,硬度强,强度大的混合型砂土或碎土。挤密砂桩法是指将砂石或者是碎石填埋在桩内,将桩打入需要处理的土层内,不断的打击拉伸,使得砂石进入土层中,从而达到效果。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到一些实际的问题,如对于水含量较多的粘性土,因为谁太多,对于桩的打入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是就要适当提高桩的振动速度,使用合适的桩类型。 2.3 半刚性桩复合基地 半刚性桩复合基地也是高速铁路路基的常用处理方式,半刚性桩复合法常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粉体喷射搅拌桩,浆体喷射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这些方法的主要原理都是对土质的一种改造,通过一些机械外力将其他混合物注入土中进行强制搅拌,然后将原土与其他物质混合,从而提高土层的性质和承受能力。粉体喷射搅拌桩主要适用于含水量较高的土质,调整好喷射状的高度就可以将东西喷入进土中。浆体喷射搅拌桩适用于对含水量不怎么高的基土层的加固。而高压旋喷桩则是对于那些沼泽土,粘性土等的加固处理,对于那些含有较多石块和植物根系的土质明显的不适用,这样对于仪器的作用发挥有着限制作用,高压旋喷桩还有一个优点是对于已经有建筑的地基可以进行加固处理而不损坏建筑。 2.4 高速铁路基床表层的施工工艺 基床表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工艺包括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为顺序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在摊铺机或平地机后面应由人工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随后进行进整形、碾压。碾压时,应采用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方式碾压,最后静压收光。已完成的基床表层的应采取措施控制车辆通行,防止表层扰动破坏,并做好路基表面的保护工作。同时,对于建成的铁路路基要经常进行检查与维修,防止人为的对铁路的损失行为,对于发生损伤的铁路,要禁止使用并及时处理。 3.高速铁路路基存在的常见问题 3.1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大量使用 现在的铁路路基大都因为经济化和简便化的原因,都使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所以导致因为没有考虑到实际问题而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如断桩,串桩等等的问题。 3.2 地基的简单化处理 很多的建造者在进行地基处理时,因为贪图简单和经济,不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只是简单的对地基进行一些加固处理,于是有的地基就会出现外凸的情况,不利于整个建筑的稳定性。随着时间和情况的变化,地基的安全性会越来越差,最终可能会造成重大事故。 3.3 没有考虑实际情况 不同的路段的地基处理方式是不同的,不能将所以路段的地基都用一种加固方式进行处理,这样会引起很多的安全隐患。如一些高速铁路的转弯和交叉部分就需要特殊处理,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结语:高速铁路建设涉及到的问题是复杂而且长期的,铁路建设关系到国家的民生建设,不能马虎处理。很多的时候要对铁路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不能视而不顾。很多的路基加固技术是适用于不同土层的,乱用的话会对路基的稳固性有不好的影响,也无法发挥这种技术的正常作用。我们要严把铁路建设的质量关,不偷工减料,不玩忽职守,因为这与千万民众的安全相关。只有不断改善高速铁路路基的工程技术,才能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有一个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也才能推进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 高速铁路技术论文:浅谈GPS―RTK技术在高速铁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GPS-RTK技术应用的不断推广,研究其在高速铁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该项技术做了概述,分析了、GPS―KTK测量的作业流程。在探讨该项技术的多方面优势基础上,研究了其在高速铁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GPS-RTK技术;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应用 一、前言 作为一项实际应用效果良好的技术,GPS-RTK技术在近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其在高速铁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提升该项技术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铁路工程测量的整体效果。本文从概述其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GPS-RTK概述 1.GPS-RTK的原理 RTK是指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实时动态(RTK)测量系统,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的结合,是GPS测量技术中的一个新突破。RTK测量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设置1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解算整周模糊度未知数并计算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通过实时计算的定位结果,便可监测基准站与用户站观测成果的质量和解算结果的收敛情况,实时地判定解算结果是否成功,从而减少冗余观测量,缩短观测时间。 2.GPS-RTK技术的设备组成 (一)基准站 基准站由GPS接收机和电台组成,GPS接收机一般采用双频接收机,通过观测GPS卫星,将观测的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通过串口发射。电台由电源和发射天线组成,其作用为将基准站GPS接收机观测的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发射出去,以便流动站的长距离接收。基准站一般架设在等级控制点上,也可选择在测区固定点上。为便于电台的数据传输,基准站宜选择在相对较高的位置,远离无线电干扰。 (二)流动站 流动站由GPS接收机和无线电系统组成,GPS接收机采用双频接收机。流动站所用GPS接收机内置无线电接受系统。流动站GPS接收机通过观测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并通过串口接收基准站的坐标、伪距、载波相位观测值,通过差分处理流动站和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值计算出流动站的实时坐标。为保证GPS-RTK观测精度,流动站与基准站距离一般不宜超过5km。 (三)测量控制器 测量控制器一般由电子手簿组成,电子手簿通过蓝牙与流动站GPS接收机连接,实时显示各类测量内容。 三、GPS―KTK测量的作业流程 GPS-RTK测量作业流程:接受任务――接收控制资料――参考站设置――流动站设置――转换参数求解――实时测量。 1.基准站的设置。按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对当地高等级已知控制点进行收集和检测,确保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在RTK定位测量的过程中,将接收机装设在基准站上,并准确设置配置参数。 2.坐标系统转换。正常情况下,都在地方独立坐标系中开展工程建设,这就需要对坐标转换参数进行计算。通过控制点来调整RTK参数,计算出坐标转换参数后,定位点工程独立坐标的计算工作就能通过测量控制器来完成。 3.流动站测量定位。确定坐标转换参数后,再按工程要求进行具体的测量定位放样及相关测绘工作。 四、技术优势 1.测站间无需通视 GPS这一特性是所有传统的测量仪器都无法相比的。应用RTK技术进行实时定位,基准站跟流动站之间根本无需通视,只需基准站和流动站上空开阔即可,并且流动站测量时使用对中杆支架精密对中,待水准气泡稳定后即可采集数据,实时地得到了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2.定位精度高,没有误差积累 应用实践证明,只要满足RTK的作业条件,RTK技术实时定位的平面精度可达到1cm,高程精度可达到2~3cm。且RTK所有流动站放样都只跟基准站相联,相当于每个放样点都是以基准站放样的,没有误差累计,完全改变了全站仪由于距离远和不通视而转站所带来的误差累计。 3.操作简便,测量范围广 随着GPS接收机不断的改进,其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极大地减轻了测量人员的工作强度。测量时不用频繁地输入输出数据以免出错,只要在办公室将要放样的点位坐标一次性导入GPS手簿中,外业工作时在基准站和流动站设站时进行简单的连接,就可以以步行的速度采集数据或坐标放样,使野外工作变得轻松愉快。 五、RTK技术在高速铁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1.用于数字地形图测量 由于高速铁路工程的选线大多都在带状地形图上进行,所以需给设计人员提供现势性强、准确性高、可靠性大的地形图,以便能更好的设计出最经济最合理的路线。用传统方法测地形图时,首先要布置控制点,然后进行碎部点的数据采集,最后成图。这种方法不但工作量大、而且花费时间长还容易出错。用GPSRTK技术测量可以完全避免这些缺点,只需在沿线每个碎部点上停留一会,即可获得该碎部点的三维数据,然后结合输入点的属性信息与特征编码,利用外业测量草图,在室内就可用专业绘图软件成图。 2.用于中线放样 设计人员在地形图上设计出线路的中心线后,需要在实在把中线标定出来,GPS电子手簿中的程序会根据中线数据自动计算出放样点位。GPS-RTK技术能保证放样的中线点误差不会积累,高速铁路工程的中线主要是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构成,放样时,我们只要先输入各主控点桩号,然后输入起终点的方位角a1、a2,直线距离D1、D2,缓和曲线距离LS1、LS2,圆曲线半径R,这样就可以很轻松放样了,GPS电子手簿就会自动来完成相关的工作。这种方法简单实用,比起传统的测量方法要快得多。另外,在各线段间若需要加桩,只需要把相应的桩号输入就可以了,剩下工作由GPS自动来完成。 3.用于控制加密测量 高速铁路工程的控制点大多位于线路中线两侧附近,随着项目的开展,控制点不但需要加密以满足测量需要而且还常常会遭到破坏,常规的控制测量,要求点与点间相互通视,费工又费时,且精度不均匀。GPS静态测量,虽然精度高又不需要点间的通视,但需要先外业测量后内业数据处理,不能实时知道定位结果,如若内业平差计算发现精度不符合规范要求还要返工,这样效率太低。应用GPS-RTK技术无论在测量精度上,还是作业效率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针对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高速铁路工程,在同一个点位由于静态观测值与动态观测值基本上一致。因此,GPS-RTK技术可用于高速铁路工程中的控制加密测量。 4.用于界址点放样 GPS-RTK技术用于在界址点放样的测量方法,采用在已知控制点上布设一台接收机用为固定站,界址点的放样使用RTK移动站,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建立项目名称和坐标系统管理;选择设置移动站电台频率;放样点坐标值输入与传输;从测量菜单中选取RTK测量模式;执行定位放样。 六、结束语 通过对GPS-RTK技术在高速铁路工程测量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各种条件下,GPS-RTK技术的多项优势特点决定了其在实践中的地位,有关人员应该从高度铁路工程测量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该项技术的应用实施方案。 高速铁路技术论文:高速铁路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摘 要]结合合福高铁(安徽段)桥梁无砟轨道施工实例,详细介绍了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及施工技术,为公司提供该类轨道施工积累了一定得经验,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关键词]合福高铁无砟轨道 CRTS I型双块式 1 前言 双块式无砟轨道是合福铁路主要的结构形式,无砟轨道采用排架法施工的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大桥北引桥里程为DK87+600~DK122+089,双线全长34.489km,全部为桥梁地段。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自上而下依次由:钢轨、扣件、轨枕、道床板、限位凹槽和底座构成。 2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2.1放样:测量队采用全站仪测设底座板模板安装线,板缝及凹槽,要求每块板及凹槽四角各放样4个点,并采用墨斗弹出凹槽、模板边线。 2.2清理桥面:将梁面清理干净,对于轨道中心线2.6m范围拉毛进行检查,清理出桥面全部预埋套筒,使其外露。对于套筒缺损部分按“缺一补二”的方式植入钢筋,植筋完成后按植筋数量的1‰且不少于3根进行抗拔力试验。 2.3钢筋绑扎:底座钢筋采用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在厂家定尺寸加工,经检查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后运至现场,存放时必须保证不被雨水侵蚀,防止生锈。凹槽位置钢筋根据具体凹槽的放线位置进行现场切割。 2.4模板安装:模板采用定尺寸模板,先安装横向模板再安装纵向模板最后安装凹槽模板。纵横向模板安装时采用竖向水平尺保证与水平面垂直。凹槽模板采用整体钢模板,用螺栓(可调凹槽模板高度)与纵向模板连接。 2.5混凝土浇筑:浇注前,对浮渣清理,并提前进行洒水润湿。同一浇筑断面布置2台插入式振捣棒,实行分区作业(各负责1.4m左右宽区域)。混凝土振捣完成后采用方钢刮杠将混凝土刮平,然后用木抹抹平混凝土裸露面,1h后再用钢抹抹平压实,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产生细小裂纹,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五次抹面压光,抹面时严禁洒水润面,避免混凝土表面起皮。 2.6铺设土工布及弹性垫板:土工布雨天不得铺设,铺设时采用铝合金尺进行刮平,要密贴、平顺无空鼓,用胶带进行封边,防止杂物进入。弹性垫板及泡沫板使用免钉胶牢固粘贴凹槽四周,周边无翘起、空鼓、封口不严等缺陷。 2.7绑扎底层钢筋:制作标准钢筋卡具控制钢筋间距;按梅花型布置预制好的砼垫块;布置纵、横向钢筋,并用绝缘卡固定。因排架影响,凹槽纵向钢筋在加工过程中顶面直角弯钩先不弯折,待轨排放置后采取后弯成型的方式。 2.8轨枕组装与就位:人工清理轨枕并将扣件安装于轨枕上,为避免人为误差保证轨枕间距,按照设计轨枕间距在分枕平台焊接固定挡块。相邻轨排间使用鱼尾板联结,轨缝6~10mm,并严格检查鱼尾板锁紧情况。 2.9粗调:施工人员使用千斤顶及模板边缘排尺的方法进行简单粗调,技术人员再采用全站仪配合轨检小车进行粗调(见图1)。 2.10精调:采用全站仪配合轨检小车进行精调,精调作业应在晚间温度低无干扰的环境中进行。精调后轨道中线按±0.3mm控制,高程按-0.5~0mm控制(见图2)。 2.11道床板混凝土浇筑:浇筑前对轨枕进行洒水,保证轨枕湿润。用防护罩覆盖轨枕、扣件,用土工布覆盖钢轨,用塑料布缠包框架横梁,减小混凝土污染。根据轨道结构及排架构造制作控制标高的挂杠(如下图),。混凝土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避免振捣棒触碰轨排与支撑架,插点布置应均匀,不得漏振。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抹面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轨道下方、轨枕四周等部位的控制,一般进行6~8遍收面。 2.12混凝土养护:采用土工布+塑料布(或彩条布)覆盖,桥上安装简易自来水设施,先润湿土工布再覆盖塑料布防止水分流失,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2.13轨道清理:及时清理排架及轨枕污染的混凝土,方便循环使用,先将大块的混凝土块除去,在使用角磨机等设备全面清理轨枕。 3 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3.1为提高施工效率,必须确保测量放样和轨道粗调的精度,从而减少轨道精调的工作强度。 3.2必须使用经过检测合格的排架,保证其结构精度及钢度。工具轨在使用过程中保持清洁,注意保持排架、模板的顺直,避免变形。 3.3钢筋安装完毕后,混凝土施工前应对钢筋绝缘情况进行检查,避免产生电流回路。 3.4振捣时要尽量避免振捣棒触碰轨枕、钢轨和轨排固定装置,加强轨枕周边及轨枕底面的振捣。 3.5人工抹面时要注意在道床板顶面设置排水坡,特别注意排架底部和螺杆调节器托盘底部的收面抹光,避免出现积水坑。 3.6道床板混凝土初凝前将螺杆放松1/2圈;初凝后松开全部扣件和横向约束,释放轨道在施工过程中由温度和徐变引起的变形。 3.7混凝土浇注后应进行轨道复测,根据采集数据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工艺,从而减小施工环境对轨道的影响。 结语 双块式无砟轨道排架工装设备对于施工环境要求相对较少,在一定的施工区间内可设置多个作业面,具有灵活机动、工序衔接稳定的特点。 高速铁路技术论文:高速铁路工程测量中GPS―RTK技术的应用探讨 [摘 要]本文主要对高速铁路工程测量中的GPS-RTK技术做了详细的描述,不仅探讨了这项技术在高铁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而且也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虽然因为受到通讯和作业条件的影响,使得这项技术在发展时存在效率低下等许多问题,不过,还是希望本文可以给以后GPS―RTK技术的发展提供帮助,使得RTK技术可以在铁路工程的测量、中线测设和工程的断面复测的很多方面,显示它更大的实用性功能。 [关键词]GPS―RTK;高速铁路;工程测量 1 引言 国内这几年,高速铁路发展迅速,因此使得GPS-RTK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项技术的发展主要因为目前的长线铁路越来越多,而我们对长距离的铁路工程进行工程测量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无法控制的缺陷,例如测量时通讯状况过差,工作量也比较大,这就导致最终的测量结果是不精确的,误差较大。因此,GPS-RTK技术被研制出来,它可以做到快速测量、误差较小且自动化程度很高,也就意味着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会小很对,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项技术不仅仅在国内发展迅速,在国外的前景也很好。 2 GPS―RTK技术 GPS的全称是GlobalPositioning System,也就是全球定位系统,最初是由美国研发后于1994年开始进行使用的定位系统,且运用的是最新的卫星导航技术,RTK的全称是Real-Time Kinematic,也就是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简而言之,就是提供坐标导航上的三维坐标体系,精确到0.01。从这项技术面世以来,不仅仅应用在测量上,许多其他行业也在使用这项技术,包括它的生产、流动和使用。此外,这项技术主要是由基准站和流动站组成,常规情况下,我们在地势高的位置设置基准站,这些位置由于地势高而视野开阔,有利于整个体系可以实时与GPS卫星取得联系,便于信息的传送,也便于将站内的信息和载波观测数据准确地传递给流动站。而流动站则是使用数据链来接收从基准站送出的信息,同时,流动站还需要对这些GPS的观测信息做好整合和采集,准确的处理好在系统内构成差分观测值实时处理这些数据,然后得出精准到厘米级的定位结果。 2.1工作原理 GPS―RTK技术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分差的方法,能够在野外实时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i维定点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的精度,这期间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并且,GPS-RTK系统运用,事实上,也的确得到了实现,在GPS-RTK系统下,基准站通过一些无线的装置接受信息,并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专递给移动站,并且这个系统还会自行对数据做处理,可以通过转换坐标参数给百年移动站点的平面坐标,这对于高速铁路工程的测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不仅使得测量信息可以及时传递,并且测量的精度也有了很大提高。 2.2工程控制测量 高速铁路在工程测量时候先利用GPS系统建立一个全面的控制网,对这整个的控制网做定位,不过,这只是静态的测量,而后在对于大型的建筑物则使用动态的控制网,也就是RTK系统,对于隧道或是立交桥这样的大型建筑设施来说,RTK系统可以对工程测量做整体控制,在高速铁路的整个测量过程中也确实能够实现定位精度,使得铁路测量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时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3绘制大比例地形图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绘制高等级的铁路检测图的时候,我们选择的比例尺都是1:1000居多,还有是1:2000的,然后建立控制网,在碎部测量,这是比较麻烦的旧式测量方式,这样的方式需要的时间很长,并且工作量很大,工作进行的自然也慢,有时候也是不精确的,而采取GPS之后,大比例尺的测量图纸不再是难事,甚至是在室内也可以完成,所测定的数据也相对精确,而且采集速度快,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测图绘图的难度。 2.4线路中线、边坡放样 我们在使用RTK测量技术在给高速铁路工程的测量做铁路的中线放样工作时,发现这项工作可以由一个人独立作业完成,只需要把高速铁路的线路的参数知道就行,比如是铁道线路的线路起点以及最终点的坐标,还有铁路上曲线的长度和转角的半径等等。中线放样的方法灵活性提高,工作人员在采用了RTK系统之后,放样可以采取坐标的计数方式,也可以交换着来,总之还是很灵活多变的。在采用了RTK系统之后,可以发现每次放样的时候,手柄屏幕中会出现点的偏移方向指示箭头并标明偏移量,它会随着仪器的动向,进行各个方向的前后左右调整,在接近放样点时,误差会不断减小,最后小于设定的误差值时稍待一会,等数据静止时,测量结束。而且因为每个点的测量是单独测量完成的,所以误差也不会积累,也就是说精度在上升,且GPS-RTK系统在一定范围内的信号很好,可以保证满足中线设定要求。 3 RTK技术的优越性 3.1测站间无需通视 GPS-RTK技术有很多方面的优点,特别是和传统的测量仪器做比较的时候,特别是在一些地形复杂的地区要修建高速铁路,需要进行测量的时候,RTK技术的好处就会出现,由于地形复杂,很多基准站之间无法取得联系,通视困难,数据精度不够等等许多问题,但是这项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只需要在基准站上空保持视野开阔就可以确保每个基准站之间通视顺利,甚至是各个监测站直接是不需要通视的,并且测量精度也会得到最佳提升。 3.2作业成本和作业稳定 我们在对RTK技术的使用做全面研究之后发现,由于测绘点之间不需要一定的通视,所以每个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也就大了,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精确度也有所控制,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全站仪的重复搬运,减少进行检查的次数,确保了高速铁路施工定位的精确性。 4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们在使用这项技术完成的铁路工程质量研究,我们发现它会受轨道误差、钟差、电离层折射和对流层折射、卫星和天气的状况、数据链的链接状况以及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在利用RTK系统做测绘的实时定位时,最后还要减少人为事故出现的次数,在对每次测量点测量的时间量要进行控制,时间不少于5分钟。 此外,因为这项技术还处在开发利用的新阶段,耗资很大,虽然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单凭这简单的测绘技术,还不足以保证我们可以在任何复杂的地势下完成高速铁路工程的前期测绘工作,甚至是引进这项技术也是有物质困难的。 5结束语 最近这几年,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带动国内的铁路高速发展起来,而RTK技术也就开始被广泛使用起来,因为比起传统的测绘仪器来说,这项技术可以达到节省时间,节省花费,并且测量的精度也比较高的目的,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空间技术也在快速发展,更使得测绘的手段在发生着变化,高速铁路工程的测量点位的精度和测量手的段也在不断更新当中,也会给高速铁路的测绘工程建设提高很大的方便,通过相应的数据处理程序,大大降低了测量人员的内外业劳动强度。 高速铁路技术论文:高速铁路桥梁深桩基施工技术的探讨 【摘 要】随着国人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能力的日益提高,交通运输业得意迅猛发展。铁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技巧成为了施工企业提升企业硬实力的首要筹码。本文以高速铁路桥梁桩基施工的一些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为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过程提供技术性建议。 【关键词】高速铁路;桥梁;深桩基;施工 桥梁的深桩基作为高速铁路轨道的下半部分结构组织,必须要具有高稳定性、高安全性、高舒适性等优点,桥梁深桩基结合当地地形,会有不同的形式,要保证这些设计结构能够科学地建造,就必须要求非常高的施工技术,做好桥梁深桩基的施工工作是一切桥梁施工工作的基础。 一、深桩基施工技术要点 (一)钻孔施工 钻机就位、对中整平,就位前将钻机底部基础再次进行夯实处理,再铺设枕木,防止基础下沉、钻机倾斜。就位时在护筒上拉出十字丝 ,用锤球对中,钻孔中心与设计桩基中心偏差小于10mm,钻机底盘用水平尺调平,以保证竖直度。 根据参考文件所给地质情况及设计要求,选用配套钻机。钻孔过程中对钻孔孔位、竖直倾斜度等及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整钻机位置,保证成孔的孔位正确。在钻进过程中对钻孔过程要详细记录,在地质情况发生变化时也要做好记录,交班时填写好钻孔记录表。 在钻孔达到设计深度时,使用测绳测量孔深,并使用钢尺校核。测量要多次测量取最小值。钻孔完成使用自制检孔器进行检查,成孔孔径不小于设计孔径。满足要求后进行清孔,从钻孔开始至灌注完成,孔内水位都应保持在地下水位或河流水位以上1.5-2.0m,以防止孔壁坍塌。清孔后检测泥浆性能指标,指标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清孔后的泥浆指标必须从顶、中、底部分别取样检验并取平均值。完成后填写检查记录,写明护筒标高、孔深、孔径、孔位偏差、孔底标高、灌注前孔底标高、钻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钢筋笼的尺寸等等。 (二)护筒制作及埋设 在进行钻孔护筒的埋设施工中,通常是使用钢制材料进行钻孔护筒的制作,制作护筒的钢材料多使用4mm左右厚度的钢板进行,制作过程中为了避免钢板材料厚度不足造成变形,通常会在制作成型的护筒上中下端部分,使用加筋进行焊接加固,以保证护筒埋设施工所需要的厚度与刚度要求。 进行钻孔护筒的埋设施工时,护筒埋设轴线应与建筑施工桩基桩位中心向对称,并且埋设的钻孔护筒底部应与周围进行紧密的接触。通常情况下,钻孔护筒的埋设深度在100到150cm之间,钻孔护筒顶部高度与地面距离也有明确要求,通常在30cm左右,偏差不宜太大。 (三)钢筋笼施工 钢筋笼的制造流程要严格按照既定的设计要求加工,主筋方位要以定位为基础对距离进行划分。针对加劲箍的设计需要设计在在主筋的外部,这样在确保是工程难度不是特别高的前提下,起到良好的加固效果。同时,对钢筋的防护措施必须设置到位,还要加置钢筋保护层,保护层通常由水泥砂浆块制作而成的,进而确保牢靠。 (四)混凝土浇注施工 在进行钻孔混凝土的灌注施工中,首先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配制质量,严格按照配制比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配制。进行混凝土材料灌注的过程中,应注意使用导管进行导灌,灌注过程中导管与钻孔底部之间应控制在300mm到500mm的距离之间,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前,应对于钻孔内的含水量进行处理。在进行水下部分的混凝土灌注,应注意对于灌注混凝土的坍塌情况进行检查,并在灌注过程中控制好灌注时间与速度。最后,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应注意拆除钢筋笼中的固定装置,并对于桩基头部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人工凿除方式进行清理。 安放钢筋笼及导管就序后,采用换浆法清孔,以达到置换沉渣的目的。待孔底泥浆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且复测孔底沉渣厚度在设计范围以内后,清孔完成,立即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水下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导管用直径25~30cm的钢管,每节长2.0~2.5m,配1~1.5m短管,由管端粗丝扣、法兰螺栓连接,接头处用橡胶圈密封防水。导管使用前,进行接长密闭试验。 二、深桩基施工中的事故处理 1.在桩基础向下部产生位移的过程中,桩基础的侧向摩擦阻力也会随之增大,桩基底部的阻力也进一步发展。当桩基础侧向摩阻力达到最大时,所有的荷载都会由桩基础端部承受,如果此时继续加大荷载,侧向摩阻力在这个时候就会转到桩基础端部,桩基础有因此崩溃的可能性。由此我们必须确定出桩基础的极限承载力与沉降量的关系,为工程的优化设计提供可靠依据,避免桩基础的崩溃以及二次施工的出现。 2.漏浆、偏孔、坍孔等问题的解决。在冲桩过程中,漏浆会影响泥浆的护壁能力,较容易造成坍孔,因为孔底地质强度不一,导致锤冲击时重心不稳,孔底受力不均匀则使桩基孔底倾斜,桩基不垂直从而造成偏孔问题出现,如若排出的泥浆中不断出现气泡,或泥浆突然漏失,则表示有孔壁坍陷迹象。此时,使用回填粘性土弥补孔内地质有裂缝,用锤冲击,将大石冲击为碎块可以使孔底受力均匀从而修复偏孔,在松散易坍的土层中,适当埋深护筒,用粘土密实填封护筒四周,使用优质的泥浆,提高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保持护筒内泥浆水位高于地下水位使得漏浆、偏孔、坍孔等问题得到初步处理。 3.成孔后,是不宜放置太久的,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置时一定要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需尽快灌注混凝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灌注的时间。 三、深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1.地质沉降对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地下水的流动度和流速比较大。所以地质钻探下钻深度要适宜,工程地质勘探要反映施工地区真实的土层性质。由于要根据设定的泥浆参数进行试桩的施工,所以泥浆参数的设定要准确,泥浆参数包括泥浆的比重、含沙量、稠度和压浆时的压力。一般都是采用的泥浆比重是1.15~1.20g/ml。其次是含沙量的控制要在5.6%左右,太大就会导致孔壁上附有的沙子太多导致塌孔的发生。钻孔灌注桩施工是必须合理配合水、石灰比等参数,混凝土浇筑要把好关,注意施工后对混凝土钻孔桩的保护措施。 2.钻孔成孔是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的重要部分,易发生塌孔、桩孔偏斜、缩径等问题,因而要采取隔孔施工,保证成孔垂直精度以及成孔深度。 3.钻孔灌注混凝土的施工主要是采用导管灌注,良好的配合比可减少离析程度。因此,要适宜的调整水泥品种、砂、石料规格及含水率等,并复核配合比、校验计量的准确性,及时补充原始资料记录。 四、结语 桥梁桩基施工质量是桥梁施工好坏的重要因素所在。在进行桥梁桩基施工工程中,很容易发生各种不可预测的难题。这便需要我们将每个环节每个要点的施工工艺和重点进行严格的核对,确保工程质量,从而保证桥梁工程项目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上的统一融合。 高速铁路技术论文: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沉降控制施工技术 摘 要:长期以来,在高速铁路路桥过渡地区就是事故高发区,常常会发生“高台跳车”的现象,对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来说是一个极大地隐患。出现“高台跳车”现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高速铁路路桥过渡路段的刚性和柔性差异沉降,所以在高速铁路施工的过程中,过渡段沉降控制施工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国的铁路事业的发展,过渡段沉降施工技术也发展的尤为迅速,并且逐渐的趋于完善。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沉降控制技术;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也是发展迅猛。在高速铁路修建上的技术也不断地升级优化,铁路运行的安全性基本上得到了保证。但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比如目前的高速铁路的修建中处于事故高发区的路桥过渡段,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适当应用过渡段沉降技术缓冲过渡沉降,能够有效的防止跳车事故的发生。本文从沉降控制施工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高速铁路的繁荣。而且在铁路的修建工程上不断地在安全性能上作出改变。我国目前高速铁路规模相当大,客运和货运线总共达到3万多公里。高速铁路交通也逐渐的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不仅是因为高速铁路速度快,而且费用相对较低,处在一个人们普遍都可以接受的范围,并且也符合节能减排的倡议。在全球经济的带动下,高速铁路的发展在世界各国都是发展比较快速的,是一项不断更新的技术,也是铁路技术取得的优秀发展成果,是科技进步的象征。 二、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沉降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显而易见,不论是在铁路还是公路的修建中,路桥过渡段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在过渡段的技术处理方法上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的。由于铁路线路上桥梁的刚性结构与路基的柔性存在很大的差异,就导致了在路桥接触地段产生了沉降问题,让轨道出现倾斜的情况,在车辆经过的时候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目前来说,高速铁路的服务标准就是快速、安全,舒适。又以安全为最重要的一项指标,所以在修建高速铁路的时候必须要保证铁路的施工质量和铁路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所以控制高速铁路线路的平顺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旅客的生命安全负责。由此可见路桥过渡段沉降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三、路桥过渡段的类型 (一)桥和路基过渡段 桥和路基过渡段就是将桥和路基相连接并且要大于四倍的桥台高度,在20米以上的路基基床表层级碎石中掺入5%水泥,在机床表层过渡段下有一个正梯形的部分,顶宽为3米,需要在此掺入5%水泥。 (二)桥与路堑过渡段 这种形式的过渡段分为两种情况:桥台台尾分为土质和硬质岩。前者要对桥台基坑回填混凝土,在基坑外路堑表面20米之内换填级配碎石掺入5%水泥。当出现后者的情况时,在过渡段用混凝土回填。 (三)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路基与横向结构物的垂直高度小于2米或者大于2米的情况下,同样的施工程序是在涵洞两侧大于等于20米的范围内和表层下涵顶与两侧的正梯形都用级配碎石掺入5%水泥进行填筑。不同的是在高度小于2米的情况下,要设置一个底宽为3的倒梯形,进行A,B料填充,而大于两米的时候其余部分进行正常填筑工作即可。 四、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处理 路桥过渡段主要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是由于列车的载重量过大,铁路轨道因为经不起负荷产生了形变。第二个就是由于产生差异沉降而导致。这两个原因严重的影响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所以要及时的解决。但是由于产生沉降的原因不同,所以在过渡段的施工方案上也是有所不同的,具体怎么解决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的,采取最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下面就路桥过渡段的处理措施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在桥头设置搭板 路桥过渡段最基本的施工方法就是设置一块搭板和枕梁。当然搭板也不是普通的板,而是选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搭板,这样才能够保证坚固性。搭板的摆放没有固定的要求,水平或者倾斜都可以。搭板的厚度要均匀,长度要尽量控制在10米到14米之间。搭板的设计,刚好可以使桥台和路基之间有一个缓冲的过程,减少“桥头跳车”的情况发生。但是在设置搭板的同时,要对路基的刚性和稳定性逐渐的进行过渡,控制路桥间的沉降差异。 (二)配料填筑 还有一种降低路桥沉降差异的方法就是粗粒级配料填充,在公路和铁路上都非常有效。即使是已经设置了搭板,还是离不开配料填筑来完善。在搭板下填充一些碎石、砂砾石等。可以很好的防止搭板由于超负荷而产生桥头跳车的事故。在填筑的过程中选择粗粒配料放弃优质配料的原因是如果优质配料没有进行压实,产生沉降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所以为了减少路堤的压缩性而选用粗粒级配料填充。 五、路桥过渡段沉降施工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通过对路桥过渡段沉降施工技术的研究分析,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按照施工标准进行,在以后的工作中的研究方向如下:在过渡段填筑压实工作的进行通常是比较困难的,对此我们可以用自带压实监测系统的压路机对压实情况进行检测,保证过渡段的压实质量。还有一方面的问题是由于沉降差异的产生,对路基与桥梁的折角不能进行全面的测量,针对这一问题有两个解决的办法,路基面沉降水准测量法以及路基各土层沉降水杯法。这两种方法的应用可以对路桥之间产生折角的测量更加的准确。在解决“高台跳车”问题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科学的选择过渡段沉降施工技术。 六、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速铁路中路桥过渡段出现“高台跳车”的现象是很普遍的,产生这个现象的因素也有很多,路桥过渡段的沉降施工技术也在铁路运输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本文就过渡段沉降控制施工技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施工的基本类型、基本施工技术、质量检测等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对过渡段施工技术进行整理,并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期望,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不断地提高技术,促进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 高速铁路技术论文:高速铁路接触网关键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也加大了多项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力度,其中高速铁路的建设工作更得到了国家政府的充分重视。现代高速铁路大部分是采用电力牵引模式。接触网是一类牵引供电系统的主体,在优化接触网主体性能的基础上,才能使高速电力机车受电弓的受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才能够使列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本课题笔者重点对高速铁路接触网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高速铁路接触网方面施工方法的完善提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速铁路;接触网;关键施工技术 1.引言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以及相关研究与发达国家比较起来,相对较晚。无论是在施工技术方面,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与发达国家均有很大差距[1]。为了使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借鉴学习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和先进理论便显得极为重要。目前,我国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还不够成熟,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对“高速铁路接触网关键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便大家学习和探讨。 2.我国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现状分析 2.1施工技术方面 接触网施工技术体现在“四个一次到位”方面,即为支柱装配、承力索架设、接触线架设以及吊弦安装四方面的一次到位。其技术关键包括诸多方面,比如人员安排、材料选择、方法的选择以及工作环境的考察等[2]。以相关施工材料为例,在材料的选择上,需充分考虑施工安装材料的生产制造公差影响。比如,基于腕臂计算过程中,需要对绝缘子等一系列材料的生产制造公差加以考虑,在腕臂预配的情况下,便需要避免其影响,致使累计施工偏差得到有效避免。目前,我国铁路接触网施工还存在施工技术标准不匹配的现象,主要体现为接触网专业和路基以及轨道专业的施工技术标准存在差异,这一问题使得接触网工程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2.2施工工艺标准方面 铁路接触网施工诸多环节均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偏差,比如施工测量环节、软件计算环节以及现场安装环节等。施工过程存在偏差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包括人员因素、机具因素、材料因素以及现场环境因素等。在铁路接触网施工过程中,技术工艺需要符合标准,首先做好施工定测工作,然后做好基础施工工作,进一步做好支柱安装整正,然后再进行线材架设、整体吊弦以及定位安装等工作。目前,我国铁路接触网施工工艺标准还不够规范,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规范施工工艺标准便显得极为重要。 2.3施工队伍施工方面 铁路接触网施工队伍在施工之前,便需要做好施工队伍的建设工作,通过培训使施工人员施工技术能够真正强化,能够结合实际进行操作,提高作业效率,进一步使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然而,目前我国铁路接触网技术队伍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普遍不高的现象[3],部分施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从而导致施工技术普遍较差,同时也缺乏施工安全意识,从而加大了事故的发生风险。 3.高速铁路接触网关键施工技术分析 3.1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定测技术 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定测技术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若接触网基础工程是由土建单位负责施工,则土建单位需以接触网专业的技术准则及规范做好定测及施工工作。对于电气化施工单位来说,其主要工作是对已经施工的基础位置进行复核测量及确认。在复核过程中,倘若存在施工不规范的问题,需及时和土建单位进行沟通。另一方面,若接触网基础是由电气化单位负责施工,那么基础位置的复核测量及确认也需由电气化施工单位负责[4]。在定测过程中,进行交桩的单位诸多,包括路基施工单位、隧道施工单位以及起测点施工单位等,需要充分做好定测方面的工作,并结合接触网工程平面图以及有关技术准则,做到逐点测量,从而使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定测更加优化和完善。 3.2高速铁路接触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高速铁路接触网基础工程施工有多项施工工艺,首先在路基地段接触网基础浇制方面,采用的施工工艺为路基基坑开挖,以往一般使用的开挖工具为铲、锹以及镐,该工艺明显不适合应用在高速铁路接触网开挖过程中[5]。高速铁路接触网开挖通常采用切割开挖法,该方法能够保证基坑的规范性,与此同时不会对路基造成破坏。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钻孔开挖方法,该工艺方法与切割开挖法有同样的优势。另外,做好基础的制作工作也显得极为重要,这项工作需要在基坑尺寸与相关设计准则充分满足的情况下实施。高速铁路接触网基础的结构形式诸多,包括了阶梯型基础、杯型基础、桩型基础以及钢筋混凝土基础。其中,钢筋混凝土基础最为常见,其施工方法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类似。 3.3高速铁路接触网组合定位装置施工技术 通常情况下,高速铁路接触网有两种悬挂模式:其一为简单链型悬挂,其二为弹性链型悬挂。使用钢性结构作为定位装置,并用螺栓固定使各个构件保持一定的稳固性,与此同时使接触网的弹性得到有效保障。 高速铁路接触网组合定位装置施工,以相关技术规范及要求为依据,以往的施工模式已经失去有效性。因此,便需要在做好腕臂测量工作的基础上,以每一组定位装置所处的结构高度以及导线高度为依据,进一步对相关计算程序进行编制,并利用计算机进行认真计算,使用安装作业车进行现场安装,保证安装能够达到标准。 3.4高速铁路接触网状态检测技术 对于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技术来说,通常分为两类:一类为基于施工整体过程的静态检查;另一类为基于工程完成之后的动态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参照多项指标,包括相关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以及相关设计规范等。在接触网静态检测过程中,需要做好多项内容的检测,比如定位器的坡度、支柱的倾斜度以及锚段关节处接触线的高差等。接触网动态检测也包括多项内容,比如网压的检测、冲击加速度的检测以及接触线高度的检测等[6]。 4.结语 通过对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目前我国路接触网施工技术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施工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较为落后、施工队伍建设力度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最为关键的便是融入现代化的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例如本课题提到的施工定测技术、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组合定位装置施工技术以及状态检测技术,均为高速铁路接触网中的关键施工技术。相关工作人员便需要对这些技术给予充分重视,并将其应用到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过程中,从而使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为我国高速铁路的稳健发展起到连续接力的作用。 高速铁路技术论文:浅析高速铁路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摘 要】本文依托沪昆客专贵州段的CRTS-Ⅰ型双块式高速铁路工程,详细阐述了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工艺要点,以期为今后同类型的CRTS-Ⅰ型双块式高速铁路工程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高速铁路工程;工艺要点 无砟轨道,由于结构高度低、维修量小、无道砟飞溅、稳定性好、耐久性好、弹性均匀等显著优点,已经成为国内外高速铁路的首选轨道结构。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成功通过自主研发出了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即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同较早进行无砟轨道施工的德国、法国、日本及中国台湾的施工技术相比,有着较大的区别。由于我国高速铁路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技术基于其他国家的技术成果之上,目前已经成功走出国门,在世界高速铁路建设上发光发彩,成为了中国自主研究技术的一张名片。 1 昆客专贵州段的CRTS-Ⅰ型双块式高速铁路工程概况 昆客专贵州段的CRTS-Ⅰ型双块式高速铁路,是中国境内第一条山岭重丘区的CRTS-Ⅰ型双块式高铁工线路。沪昆客专贵州段1标段,全长35.058km,其中路基区间35段,全长9916.323m。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单延米70.116km,均处于贵州山岭重丘区位置。由于地处山岭重丘区,程地质条件复杂,当地环境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加之,工期仅有两个月,物流物流组织难度大,需要做好现场的施工组织工作,确保每一项施工工艺落实到位,以保证工程质量。 2 CRTS-I型双块式高速铁路施工中的技术难点 通过对工程概况的了解与分析,考虑到复杂的施工环境和高速铁路设计要求,本工程有较大的施工困难。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技术难点主要有精度要求高、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困难、物流组织难度大、工装选型等。 第一,精度要求高。本工程要求轨距误差≤1mm,高程≤2mm,中线偏差≤2mm,轨道变化率≤1/1500。可以明显的看出,对于轨道精调的要求,远远高于一般的混凝土施工的规范误差要求。 第二,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困难。本工程中的道床板宽度是280cm,高26cm,轨枕间距65cm,采用连续浇筑方法。由于工程位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岭重丘区,当地四季分明、早晚温差大,如此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工程,如何控制浇筑质量以免出现裂缝是一个技术难度。 第三,物流组织难度大。众所周知,良好的物流组织是无砟轨道顺利施工的关键。由于本工程处于山岭重丘区,地形地势变化大,交通不便,为物流组织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第四,工装选型问题。工装配置不同,施工难度也会有所差异。选择合理的工装配置,不仅能降低施工难度,优化资源配置,也可以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施工进度,对施工组织的影响巨大。所以,选择哪一种工装配置是无砟轨道高速铁路工程施工中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3 CRTS-I型双块式高速铁路施工中的工艺要点 3.1 轨道精调 3.1.1 不同环境下轨道精调作业 第一,洞内(隧道)精调作业主要受洞内施工条件的影响较大,受外界天气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小,可全天候进行轨道精调作用。要求精调过程中,做好洞内除尘,保证视线畅通。 第二,露天(桥梁、路基)精调作业受洞内施工条件的影响较小,受外界天气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为此,露天精调作业不可在大风、暴雨、高温等环境条件下进行。根据现场试验分析:风速1-2级情况下,在5-20℃气温下进行轨道精调,成型后的轨道精度偏差在0.5-1mm范围内;在25-30℃气温下进行轨道精调,成型后的轨道精度偏差在1-2mm范围内。从试验分析结果可知,进行轨道精调时,应尽量避开中午的时间,夜间操作最为适宜,便于减少轨道精度误差。 3.1.2 不同工装下轨道精调作业 本文工程主要有两种工装方法,一是轨排框架工装方法,二是人工工具轨工装方法,两种工装方法下的轨道精调作业如下。 第一,轨排框架工装下的轨道精调作业,采用的设备主要是高程螺杆调整器和水平螺杆调整器。调整过程中要辅以吊车配合,在初步调整到1cm以下时,使用螺杆调整器进一步调至0.5mm以内,然后使用专用的可调节撑杆固定轨排,控制精度高。 第二,人工工具轨工装下的精调作业,采用的设备主要是轨距撑杆、高程螺杆调整器和制水平螺杆调整器。调整方法是通过工人操作进行人工轨排,使用螺杆调整器将轨排调至0.5mm以内,之后自行锁定。 3.2 混凝土浇筑及其质量控制 3.2.1 钢筋绝缘检测 考虑到列车运行电路电磁感应的要求,需要对所有钢筋接头及交叉点进行绝缘处理,以便有效的进行信号传输和接收。由于钢筋接头及交叉点数量众多,挨个进行绝缘检测,工程量大,可采用“链条区域检测法”,可以显著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使检测盲区几乎为零,确保电阻满足要求。 3.2.2 道床板配合比选定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要充分结合无砟轨道施工特点和质量问题。根据无砟轨道施工特点,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以便浇筑时,混凝土从轨枕的一侧流到另一侧。但是,曲线超高地段的混凝土流动性不应太大,以免混凝土从高的一侧流向低的一侧;由于道床板混凝土为长条薄层状态。为防止出现裂缝,需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现象。基于这样的考量,确定道床板混凝土配合比是水泥:煤炭灰:砂:碎石:拌合用水=1:1.92:2.54:0.37:0.010。 3.2.3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从施工流程和构成看,道床板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内容包括:混凝土混合料质量、浇筑振捣质量、抹面质量、无砟轨道扣件及螺杆调整期拆除时间、混凝土养护质量五大部分。根据确定好的配合比拌合混凝土,控制好入仓坍落度、含气量等参数,避免出现离析现状;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进行振捣,控制好振捣时间和温度;进行抹面时,严格执行刮平、粗平、精平、压光四道工序,落实到位;初凝后,要先及时松开扣件,再松开轨排螺杆调整器,遵循从一侧到另一侧依次对称松开的原则;初凝1h后,采用喷雾养护方式,终凝后采用土工布覆盖并洒水的养护方式。 3.3 工装选型 轨排框架工装和人工工具轨排工装的施工工序基本一致,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轨排框架工装倒运不便、占地大、施工进度慢,但是精度控制高;人工工具轨排工装倒运方便、占地小、施工进度快,但是精度控制不如轨排框架工装。出于较高的精度要求,本工程选用 轨排框架工装方法。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速铁路CRTS-Ⅰ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法是一种新型的高铁工程施工方法,虽然实施起来相对比较复杂,不易进行精调作业,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但是初期投入少、后期维护成本低,又能满足高铁工程设计要求,非常适用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高速铁路技术论文:高速铁路轨道精调施工关键技术 摘 要 针对高速铁路CRTSⅡ型轨道精调施工技术特点,结合石武客运专线施工实践,对轨道精调作业的作业流程、操作要点、质量控制等进行了论述,对今后高速铁路轨道调作业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速铁路;轨道;精调 1 前言 高速铁路轨道精调是确保线路开通高速运营安全的重要保证,轨道精调效果的好坏决定着线路开通条件。轨道精调的目的旨在消除轨道病害,保证轨道的平顺性要求,满足列车高速行驶的需要。高速铁路轨道调整是在联调联试之前根据轨道小车静态测量数据对轨道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整,将轨道几何尺寸调整到允许范围内,对轨道线型(轨向和轨面高程)进行优化调整,消除施工造成的缺陷,合理控制轨距变化率和水平变化率,使轨道静态精度满足350km/h及以上高速行车条件。无缝线路铺设完成,长钢轨应力放散、锁定后即可开展轨道精调工作。 2 施工流程 轨道精调作业程序为: 轨道精调准备CPⅢ平面高程复测钢轨焊接、放散及锁定轨道几何状态检查确认轨道测量(数据采集、格式为CSV)模拟试算调整现场位置确定复核更换扣件及调整轨道几何状态验收检查确认。 3 轨道精调施工 3.1轨道精调外业测量 3.1.1全站仪设站 作业前进行正倒镜检查全站仪水平角和竖角偏差,如果超过3秒,在气象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进行组合校准及水平轴倾斜误差(α)校准;检查全站仪ATR照准是否准确,有无ATR的偏差也应少于3秒。控制好设站精度、棱镜的安装等,自由设站的精度应符合要求,每一测站不大于70m。全站仪和小车的测量设置次数应该不小于两次,然后取平均值。全站仪测量设站尽可能设在墩顶位置。对于连续梁地段要尽量缩短设站距离,如中跨为48米现浇梁,选择大约45米左右为一测站,测量出的数据较70m设站数据的离散性明显减少。 3.1.2轨道状态数据采集 组装好轨检小车后,在厂家安装的轨道小车标定器进行标定,每天开始测量前校准一次,气温变化迅速时,需要再次进行校准;校准后在同一点进行正反两次测量,测量值之差应在0.3mm以内。按精调小车操作程序对轨道逐个承轨台进行测量,观察数据变化,如果出现突变则检查全站仪各项指标是否超限,轨道小车是否异常,钢轨扣件是否拧紧,小车轮子是否沾染杂物,如果确实存在突变,则要记录清楚,以备后查。 同一段的测量,用同一套设备。当测量设备较多时,必须是同一台小车用固定全站仪,配套固定的通讯模块。一套测量设备的使用也固定专人使用,尽量消除各种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 外业测量每站与上一站搭接10个承轨台,如果不能一次测完,中间重新组装小车后再进行测量,必须搭接50个承轨台,大约一跨梁距离。中间搭接下一测站和上一测站之间承轨台,两次测量结果之差不能大于2mm,否则重新设站,如果还不能满足要求,则上一站重测,直至满足要求。测量结束后,及时整理导出数据以便分析和调整。 3.2轨道模拟调整 3.2.1模拟调整方案制定 从测量软件中导出csv格式的原始数据,再导入ATGS软件中,生成excel数据报表,在报表里生成可以调整长波的折线图,excel中比较适应长波调整,调整的数据为基准轨长波的调整量。把长波的调整量输入ATGS软件,在软件中再进行优化,兼顾轨距、非基准轨轨向和高程的调整。数据分析时,直线上以外轨为基准轨;曲线上以高轨为轨向基准轨,以低轨为高程基准轨。 模拟调整应坚持“先整体、后局部”,“先轨向、后轨距;先高低、后水平”的基本原则。制定方案时,原则是先保证基准股平顺性、再用非基准股调整轨距和水平。如果遇到长大范围(不小于70m)区段内高程超限在0.5-1mm间时,可以直接削峰填谷。曲线上做方案分析时,对于基准股,要考虑现场轨向调整时对高程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平面调整影响高程,但是高程调整不影响平面,因此在曲线和缓和曲线地段现场作业时应先调整高程后调整平面,可以保证现场精调时与方案的吻合性。 3.2.2模拟调整 (1)根据实测轨道空间形位,确定需调整区间,模拟调整线形向设计线形靠拢,在大区间范围内整体“削峰填谷”,并消除局部短波不平顺。如图1。 图1 轨道调整“削峰填谷”图示 (2)轨向调整 平面基准轨偏差导致轨向不平顺:首先通过调整基准轨使轨向满足要求,然后通过调整非基准轨使轨距和轨距变化率满足要求,同时控制非基准轨轨向。如图2。 图2 轨向调整图示 (3)轨距调整 平面非基准轨偏差导致轨距不平顺:在轨向良好的情况下,直接调整非基准轨使轨距和轨距变化率满足要求。如图3。 图3 轨距调整图示 (4)高程调整 高程基准轨偏差导致高低不平顺:首先通过调整基准轨使高低满足要求,然后通过调整非基准轨使超高和超高变化率满足要求。如图4。 图4 高程调整图示 3.3调整作业 (1)零级道尺现场校核,将检测尺放置在标定器的中间测点外缘边上,检查检测尺在此点的超高和轨距,经过多次测量并记录测量值,然后调转180℃放置在相同位置,待3秒钟后测量值显示稳定,计算调向之后与之前的测量值之差,如果差值大于0.2mm,则进行检校。检校时按照检测尺自带的检校程序进行逐步检校。 (2)模拟调整完成,技术负责人审核后,输出报表,交现场技术负责人。统计调整扣件的种类和数量,到物资部门领料。 (3)材料进场后,技术人员先核对规格和数量,并熟悉不同规格调整件的辨别方法,然后组织作业人员进行交底,确保所有参与调整作业的人员能迅速辨别不同规格调整件。 (4)根据当天计划,带齐所有种类的调整件、工机具等,组织齐各工种人员到现场进行调试。调试前领工员再次强调作业程序,各自分工及职责。 (5)技术人员根据提供的调整报表,准确找出需要更换扣件的承轨台位置(按承轨台轨枕号找出位置,并用道尺和弦绳复核),用石笔标出起点和终点,并在承轨台头位置标识出平面的更换类型,在钢轨顶面标识出高程的更换类型。标注方法是用横线加箭头标注出更换扣件的起始点,每个承轨台一侧用数字标注出调整扣件的类别。高程只需标注数字,正负即可分辨出降低或抬高。 (6)准备工作就序后,现场领工员组织线路工拆换扣件。高程调整件更换需使用起道器将钢轨稍微抬起,平面个别轨距挡块需要使用小撬棍辅助更换。更换完毕紧固扣件前,技术员核对无误后,紧固扣件。同一股钢轨上轨向或轨距调整时,先紧固调整量为正的一侧,再紧固调整量为负的一侧。 (7)所有扣件更换完毕后,现场技术员再次检查确认更换效果并复核,然后做详细记录,以便编制竣工资料和日后备查。 (8)清理回收更换下来的扣件,分类存放,清理干净现场,继续到下一个更换地点施工。 (9)扣件更换完成后进行轨道复测,确保满足要求。用相对小车对调整后的轨道进行检测,快速了解调整后的轨道基本几何状态。用绝对小车对调整后的轨道进行静态复测和验收。精调前后设站位置不能在同一地点。复测区段与精调前测量区段一致。 4精调质量控制要点 4.1精调数据采集测量时间应选择在阴天或夜间进行,严禁在高温、雨天、大雾、大风等气象条件下进行测量作业,避免测量误差过大。 4.2严格轨道调整顺序,同一股钢轨上扣件时,直线地段一般先紧固调整量为正的一侧,再紧固调整量为负的一侧;曲线地段先紧固曲线内侧扣件(低的一侧),再紧固另外一侧(高的一侧)。扭力上紧扣件每次连续松开螺栓不宜超过 12个承轨台。 4.3 用精调小车与道尺弦线相结合方法,检查轨道轨距、轨向、高低及水平。 4.4 使用弦线检查时,弦线长度不宜大于25m,起终点应选择在调整量为零的区域。 4.5 缓直、直缓点处不得出现反超高。 4.6 调整结束后,上紧螺栓后应检查扭力,是否达到要求。现场技术员须用弦线或道尺复核调整效果,确保轨道精调正确无误。 5结论与建议 5.1选择精度符合要求的0级道尺,现场加强校核,消除不同道尺之间及道尺与数据采集之间的误差。一般控制在不超过0.5MM. 5.2扣件是否上紧对钢轨的平面线性影响较小,对钢轨的高程影响较大。因此测量前安排专人对需要测量地段进行全面检查以及清理,钢轨、扣件干净无污染,无缺少和损坏,焊缝平顺( 0.2mm),扣件扭矩和扣压力达到设计要求。 5.3扣件是否更换取决与调整方案和现场复核的结果是否吻合,长波调整方案较重要,短波调整现场复核较重要。轨道调整应遵循“重检慎调”的原则,重视轨道检查,保证测量精度,加强数据分析,制定合理的精调方案。 5.4 要加强轨道外业测量人员和仪器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时刻提醒现场测量人员操作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尽量减小对仪器的干扰等。加强对仪器的检校制度,制定仪器检校台账。 5.5 熟练的掌握轨检小车各项性能,更深的细化测量时的各种参数,根据经验,全站仪和小车的测量设置次数应该不小于两次,然后取平均值。全站仪测量设站尽可能设在墩顶位置。进行数据采集时,小车推进的速度必须尽可能保持匀速,不能急推急停。 5.6 高度重视轨道外业测量工作,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可靠。建立数据归档机制,以备出现问题时能快速查找。 5.7 制定方案人员要加强与现场标定人员的沟通,当出现现场复核和方案有差异的情况下,迅速查找原因,排除可能存在的测量误差等原因,明确方案制定的目的,是调整长波不平顺,或者是调整轨距。如果考虑的是调整长波不平顺性,则主要以调整方案为主,如果考虑的是调整短波不平顺性,则以现场拉弦线测量的数值为主。 5.8 曲线上做方案分析时,对于基准股,要考虑现场轨向调整时对高程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平面调整影响高程,但是高程调整不影响平面,因此在曲线和缓和曲线地段现场作业时应先调整高程后调整平面,可以保证现场精调时与方案的吻合性。 高速铁路技术论文:浅谈高速铁路通信系统的数字化技术与实现 摘要:高速铁路无线通信,面对有限的频谱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加的交通和处理大量的信息,传统的模拟技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高速铁路高速,重载,信息技术,现代的需要。数字技术(尤其是DMR技术)和产品已经出现。本文主要结合高速铁路通信系统分析数字化技术与实现。 关键词:高速铁路通信系统 无线 数字化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日趋紧张,持续的需求和质量要求的人,这就需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水平。要培养,例如,为了满足的上升需求的速度,乘车环境,从在早期的蒸汽引擎的火车,内燃机已经被发展到现在普遍可见的电力机车燃料资源的利用率已也被提高,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技术进步和不断地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和习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对人们的生活也可以说给大家看,的第一个大型机到PC的发展,计算机开始,以传播并逐渐成为生活的必需品,现在的智能终端的出现提供了人与更快的免费平台。在许多方面,电脑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方式生活的人[2]。 1高速铁路无线通信数字化的必要性 中国高速铁路GSM-R移动通信系统升级的GSM-R到目前为止,除了在个别的主干速度,这是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的改造,几乎所有的客运线,高速高速铁路是用在所有的GSM- R移动通信系统。促进GSM-R应用过程中是不容易的,但逐渐显露出许多重要的问题。1)的频谱资源严重不足。国家分配给GSM-R频段4MHz的,考虑到保护间隔,只有19个可用的频率。5细胞色带复用模式下,每个基站的四个频率;7细胞色带复用模式下,每个基站是最多只有3个频点。对于一般的高速铁路区段和车站,频率是最基本的范围足够多线并行的高速铁路枢纽和大型客车站,频率资源短缺的问题非常突出。2)GSM-R无线通信终端的适应性,系统功能,系统大量的二次开发,当总线发生故障时,可用于所有的连接件和短的电流差动继电器的流入电路中的电流差动继电器切除总线上,然后所有的组件。3)GSM-R本身面临着落后的技术和技术演进的问题,最近的演变路径移动软交换和IMS(IP多媒体子系统),长期演进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的3GPPLTE(移动通信长期演进)。进化的过程,涉及改造的MSC,BSC,基站和移动终端还涉及到一个根本性的变化[3]。4)如果GSM-R无线列调改造的近70000公里的高速铁路,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量是难以实现的,和改造资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它可以在同一时间在两个方面:第一,更加积极地为GSM-R频率资源的国家权威,但这个程序只能解决频率资源不足的问题,并达到了非常可能性很小。高频保护行动之间的差异是主要的保护范围内的全方位的路线,快速反应区域相短路和接地故障更频繁的行动之一,其正确率也较高,误操作的4倍两部次测试错误的接线,再次因误投。然而,这种保护装置采取两次出口的比例,提高了可靠性,但增加的固有的动作时间,所以,在近用部的断层运动速度是小于的距离 I段,零序 I段或电流速断快。此外,由于涉及范围很广,不仅涉及的侧保护装置和高频率的渠道,如高频电抗器组合过滤器,高频电缆分频的保护,发送和接收信息机等设备,并也由对侧的保护装置,和高频率的信道条件。因此,组保护装置的运行质量差,尤其是高频信道的阻抗匹配分频器的滤波特性,还在探索之中。可以保留使用现有的高速铁路无线通信基础设施(如天,艾菲尔铁塔(Eiffel Tower)的馈线,漏泄同轴电缆,等),可以降低无线通信系统的升级改造成本的难度[4]。 2站场数字无线通信系统总体框架设想 母差保护的情况下操作的设备在下列情况下,应立即检查处理:(1)交流电流回路断线,直流电源消失“光字也发出后,应立即退出母线差动保护,并通知如下保安人员处理。直流熔断器(2)直流电源消失,你应该检查端子块DC电路监视继电器ü常闭触头相关的电路,为了提高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随后由数字技术只能被视为以提高各信道的利用率[7]。1)无线控制器可以设置站地板任意一种通信机房,需求设置基站站的地理覆盖范围。2)从无线控制器设置的固定终端位置上的地点的限制,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也可以对焦点设置在相同的位置。3)采取一定的QoS措施,既适合站楼的语音通信,数据传输更适合。 3空中接口的建议 物理信道使用的LTE主流复用 - 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它的优点,可以得到高度的频谱利用率,而在同一时间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给用户带来。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传输方案:确保在250公里每小时列车运行速度的峰值256KB / s的用户数据速率。研究,以确定的框架结构,以待试验。能够满足最专业的无线用户的需要DMR作为公开的欧洲标准,一些制造商的支持下,经过数年的研究和开发,产品已基本成熟,并广泛在世界上使用的。美国的主流对讲机公司摩托罗拉基于DMR的数字无线电产品,并销售开始于2007年推出的世界,2011年7月,全球已售出超过100万台。 TAIT,SELEX和海可以达到制造商已经加大了产品开发和营销,PDT / CDMR相关的行业标准或技术联盟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集成的应用程序的二次开发和集成商也加入了这个行列,DMR产品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的专业无线用户的需求。 DMR系统已经在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开始了全面的应用。高速铁路平面灯显示设备使用DMR技术和铁道部技术审查,是促进整个道路。多个林业部门已经开始使用DMR系统。DMR系统的深入推广和渗透端口,林业,数字平调,油田,道路,社区国防,市政,公安等领域。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的专业无线数字化,数字对讲机系统的应用后的增值服务,在数字化和数字化,市场潜力是巨大的。DMR技术先进的系统,以及DMR不断升级,其市场应用的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
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浅谈城市详细规划阶段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摘要: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如何在规划阶段对工程地质环境进行评价,充分利用有利的工程地质环境,减少不利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结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起步区)工程地质环境评价,说明详细规划阶段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的过程,对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工程地质环境,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 0引言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在城市总体规划完成的基础上,为了合理布局各类建筑物,降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费用,避免产生不良地质环境问题,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对工程地质环境进行研究意义重大。地基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整个天津市第四系覆盖区地基条件复杂,砂性土承载力高,淤泥层或有机物质含量高的粘性土层承载力低,因此要查明不同成因、不同岩性沉积物的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下面通过对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起步区)工程地质环境进行评价,说明详细规划阶段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的过程。 1 工程地质条件简述 开发区西区(起步区)属于海积-冲积平原,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建筑物对地基土影响深度一般25.00~30.00米,该段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4)和上更新统(Q3)地层,属海陆交互沉积,由粘性土、淤泥质土、砂性土组成。将30.00m以浅地层,综合土性特征、力学性质、固结特性划分为上、中和下三个工程地质段。根据沉积时代、成因自上而下划分为Ⅵ个工程地质层。 上部工程地质段:第Ⅰ工程地质层(Q4ml)、第Ⅱ工程地质层(Q43al)、第Ⅲ工程地质层(Q42m)顶部非淤泥质土;中部工程地质段:第Ⅲ工程地质层(Q42m)淤泥质土和接近淤泥质的软弱粘性土;下部工程地质段:第Ⅲ工程地质层(Q42m)下部砂性土、第Ⅳ工程地质层(Q41al)、第Ⅴ工程地质层(Q3eal)、第Ⅵ工程地质层(Q3dmc)。 2评价因子选取及权重确定 根据西区起步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可建立三层层次结构模型(图1),影响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二级评价因子主要有天然地基、第一桩基、第二桩基和软土地基。各个二级评价因子的好坏程度又由不同的三级评价因子共同决定。本次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分配,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值。 西区起步区上部工程地质段的人工填土层结构松散,强度差异较大,不宜作天然地基持力层,因此以第Ⅱ工程地质层和第Ⅲ工程地质层上部非淤泥质土作为天然地基评价对象。三级评价因子包括持力层土性(决定持力层的强度)、持力层厚度(决定天然地基持力层的可利用性)、持力层顶板标高(决定天然地基的利用难易程度)和下卧层土性(决定天然地基变形大小),权重分配见表1。 表1 天然地基综合评价权重分配表 西区起步区桩基分别以第Ⅳ工程地质层和第Ⅴ工程地质层作为第一桩基和第二桩基评价对象。三级评价因子包括持力层土性(决定桩端阻力大小)、下卧层土性(决定桩基变形大小)、持力层厚度(决定桩基利用的可能性)、持力层顶板标高(决定利用桩基的经济条件)和上覆淤泥质土厚度(决定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权重分配见表2所示。 表2 桩基综合评价权重分配表 西区起步区中部工程地质段是以淤泥质土为主的软土,处理不当及易产生工程病害,影响建(构)筑物的安全。根据实际地质条件将第Ⅲ工程地质层中淤泥质土作为评价对象。三级评价因子包括软土底板标高(决定软土的处理深度)、软土厚度(决定软土处理的难易程度)、软土土性组合(决定软土处理稳定性)、下卧层土性(决定处理后的强度及稳定性)和上覆非淤泥质土厚度(决定软土处理的稳定性),具体权重分配见表3。 表3 软土地基综合评价权重表 3评价步骤 3.1评价网格的剖分 由于各级的各个评价因子的属性分区都不完全相同,因此给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便于评价,将整个西区起步区剖分成500m×500m的正方形网格单元,然后利用计算机编程对每个网格单元进行评价,这样既解决了分区不同的问题又提高了评价的精度。综合指数计算模型如下: 式中:Zj―第j单元的综合指数; ai―第j单元中第i评价因子质量指数; mi―第j单元中第i个评价因子的权重(0-1); n―评价因子总数; j―单元号。 3.2分别对二级评价因子进行评价 通过三级评价因子对二级评价因子进行评价。由于三级评价因子的属性表达方式不同,如持力层土性和下卧层土性是指粉砂、粘性土等,持力层厚度和持力层顶板标高是用“米”表达,因此必须经过某种处理方法将不同评价因子的表达方式统一起来,即用同一种方式表达不同评价因子的质量指数。 这时,Zj表示二级评价因子天然地基(或桩基或软土地基)第j单元的综合指数; ai表示第j单元中第i个三级评价因子质量指数,将每个三级评价因子都根据自身属性分为三类,依据其对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影响强弱分别用“3”、“2”、“1”表示;mi表示第j单元中第i个三级评价因子的权重(见表1~表3)。根据指数模型公式,利用计算机计算出二级评价因子天然地基(或桩基或软土地基)各个网格单元的综合指数。 3.3计算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通过以上步骤得到天然地基、第一桩基、第二桩基和软土地基各个网格单元的综合指数后,利用简单加和法,可以计算出每个网格单元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3.4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结果 根据网格单元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情况,划分为三个范围,然后利用GIS技术将网格单元的评价结果进行同范围合并,得到西区起步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不同分区,从而可以对城市建筑物合理布局作出指导。 4结语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起步区详细规划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其结果与实际地质环境特征相符,说明了选择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是合理的,从而为进行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 城市规划建设时要根据各个区的地质环境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有利地质环境条件,尽量避免不利地质环境条件,对于必须解决的不利地质环境问题,可以采用具体的防治措施进行处理。 综合指数法提出很早,在各行各业中使用十分广泛,主要是因为其原理和算法简单,易于理解和掌握。但将此法用于地质环境评价也存在一些缺点:综合指数是一种累加效果,不能体现单个地质环境评价因子的贡献大小;相同综合指数的地区,其地质环境问题有可能不一样,因此,不同地区可比性差;另外,综合指数法是做定量、清晰的评价,没有考虑到地质环境评价特有的模糊性。 作者简介:李强 1982年- 男 汉族 籍贯北京市房山区 学士学位 工程师 环境质量评价论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本文从城市的尺度出发,以西安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人居环境基本概念的剖析和城市人居环境构成要素的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安市城区的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为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出建议。 关键词: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城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住房制度改革,人居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了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吴良镛先生受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理论的启发,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2001年,吴良镛先生出版著作《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确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学术框架。此后,关于人居环境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对于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 本文以城市为研究尺度,选取西安市三环范围内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人居环境系统构成的分析选取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对研究区域的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为西安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人居环境基本概念 1.1 人居环境的基本概念 人居环境是在人类居住和环境科学两大概念范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人类活动改造自然的劳动成果。 人居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人居环境是指人类聚居活动的空间,居民赖以生存的空间场所,它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构建的人工环境;广义的人居环境是指围绕人类这个主体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各种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因素的总和,是与人类发展相关的各种要素的综合。 1.2 城市人居环境的构成 城市人居环境一般由3部分组成:(1)居住条件,它通过住宅本身的价值来体现,包含住宅面积、住宅质量和住宅设备等;(2)生态环境质量,它通过城市的大气、水、噪声以及绿化水平等指标来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的水平;(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它可通过各文教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各类活动场所、道路广场、交通状况等指标反映。 二.研究区域概况 西安,古称长安,是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经济带最大的中心城市。西安市现辖9区4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0.54万人,户籍人口764.25万人。本文研究的区域是三环道路内的建成区范围。其三环范围内空间的功能分区明显,不同功能区聚集不同产业;聚集不同年龄结构、不同文化水平的人口,所从事的生产、生活活动差异性较大。 三.评价指标的建立与数据采集 人居环境的优化过程,实质上是人居硬环境和人居软环境的耦合过程。人居环境质量的评价实际上也就是对人居硬环境和人居软环境的综合评价具体而言。本文选取了居住条件、生态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水平3个大类评价指标,15个单项指标,构成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指标体系收集了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年《西安统计年鉴(2002―2007)》)(见表1)。 表1西安市区人居环境指标数据资料 四.研究方法与分析结果 4.1评价方法与步骤 在对西安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时,以定量计算为主,通过对已知的指标数据的综合计算得出结论。首先,应确定评价模型。为使模型尽可能准确和简化,可采用在单因子评价的基础上,以加权求和的方法求得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的模型公式如下: Q=ΣNjWj,Nj= Xj/ Yj j=1,2,…,m。 其中:Q―评价综合指数; Nj―第j个指标的指数; Xj―第j个指标的实测值; Yj―第j个指标的评价值; Wj―第j个指标的权重(0≤Wj≤1且ΣWj=1); m―评价指标的个数。 其次,应确定各因子的评价值和权重。在此基础上,计算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综合指数Q。Q值的大小反映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综合水平,若Q≥1则表明优于或等同于评价标准;若Q 4.2评价结果 依据以上评价步骤,通过计算得出西安城区的人居环境指标,具体结果见表2。 表2西安市城区人居环境指标评价结果[1] 注: [1] 以2002年的指标为基准(即以2002年的指标为“1”),处理后的指标数据不具备量纲。 根据表2的计算结果,再计算出2002―2007年间历年城市人居环境各大类指标得分与综合指标得分的增长率和同时期GDP的增长率(主要来源于《西安统计年鉴(2002―2007》),所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西安市城区人居环境指标得分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比较(2002―2007) 4.3结果分析 从表3可以看到2002-2007年西安市区的人居环境得分平均增长率是4.69%,而相应的GDP平均增长率是13.18%,明显高于人居环境得分增长率,这说明这期间西安市区的人居环境质量有一定的提高,但增长仍稍稍滞后经济的发展速度。整体来看西安市区人居环境改善的情况与经济的发展是相一致的。但是2002―2003年和2004―2005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增长率都为负,相应的经济发展增长率较高,是由于城市的发展模式比较滞后,城市经济的增长是以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破坏为代价,所以导致这种结果。 五.建议与讨论 1)优化城市发展模式,处理好城市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满足城市经济增长指标的同时应该加快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2)以人为本,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城市人居环境优化要落实在居住区这一尺度上。强化城市居住区的主导功能,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创造出能使居民身心健康发展的、适应社会在发展需求的人居场所。 3)优化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加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减少污染,提高人均绿地面积与城市绿化覆盖率。 结束语: 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巨大系统,本文仅考虑到影响西安城区人居环境的部分指标,即只是对人居硬环境进行评价,并没有对人居软环境经行评价,所以文中得出的结论具有局限性,只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建议性依据。 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改进决策树算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思考 【摘 要】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与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现实,对生活与工业生产用水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缺乏有效治理,大量污废水直接排放,导致江河水体受到污染。为研究水环境质量变化与发展规律,提出改进决策树算法并将其应用于水环境评价之中。实践证明,基于改进决策树算法的水环境评价模型,其精度较高,生成规则准确,能够实现对水环境质量的客观评价,具备较好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改进决策树算法;水环境质量;评价;应用 1 引言 城市化与工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污水与废水,在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条件下进入到江河之中,对大量水体构成严重影响。为加强水体保护,研究区域内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过程与发展所具备的规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使,对水体要素进行定量评价,为开展环境污染控制规划提供现实指导意义。然而水环境中其评价因子量较多,且其因子与水质等级之间并非均存在着线性关系,从而为水环境质量评价带来困难。提出改进决策树算法构建分类模型,将采集样本数据输入并寻找出分类规则,发现水环境质量变化过程及影响水质的最大因素,对水体质量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现实依据。 2 决策树及其工作原理 决策树算法属于数据挖掘的重要分类技术,其操作简单,使用范围较广。应用决策树,可以快速发展数据之中隐含的分类规则。具体而言,则是在相关训练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分类模型,于未知测试样本数据中,依据根节点经过某路径达到叶子节点,从而对叶子节点作出客观预测。应用决策树算法,能够对水环境污染源、污染发生的过程、污染物分布状况,对水环境质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预测水体质量发展的未来趋势,其在开展水资源保护开发与治理等方面发挥着一定现实价值。 决策树简称为DT,属于一种存在反向的无环图,决策树内部其每个树的节点均代表着一个测试属性,树的分支反映着测试结果,树叶子节点表示类别。在决策树算法中,最为根本的算法为贪心算法。一般而言,决策树算法在进行数据分类与预测时,其主要步骤为:学习训练数据,构建决策树,分析已生成决策树,提取分类规则,对具体测试样本测试,明确样本所属类别。 3 决策树算法及其改进 在学习决策树算法时,最具影响力的算法为ID3算法,该算法由J.R.Quinlan提出,其主张在属性选择时,将信息增益作为标准,让每个非叶节点进行测试时,均可以获知被测试记录的最大类别信息,且ID3算法其方法计算,计算效率高,理论基础清晰,然而在实践应用中发现,ID3算法仍存在着一定不足,主要表现为:其算法在噪声数据处理时较为敏感,在连续型属性处理时,需要先对其进行离散化方可采取ID3算法进行分类;ID3算法在选择新的属性过程中仅仅考虑该属性信息增益问题,缺乏对后续属性信息增益问题的综合考虑;ID3算法偏重于选择取值较大属性。基于ID3算法中存在的问题,决定对该算法进行改进,提出在MID3算法之中引入用户兴趣度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决策树算法倾向于多值问题。 MID3算法是以ID3算法为依托,实质上属于ID3算法的优化,在面对新属性选择时,MID3算法可以综合考虑属性信息增益与后续属性信息增益问题。且在MID3算法中引入用户兴趣度α因子,α指的是对某一事物所具备的相关知识与经验,如专家评价、相关领域知识等,α值需要在决策树学习训练集时反复测试获得,α取值范围应控制在0-1范围内,决策层需要综合考虑先验知识与相关领域知识,合理判断α取值,基于用户兴趣度α的MID3算法,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A代表选择属性,A存在着v个属性装,其相对应概况通过p1、p2…pv,依据最小信息熵原理进行A属性扩展,用B来对其子节点属性表示。 4 改进决策树算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在水环境检测系统数据库中存在着大量数据信息,在进行数据挖掘时面对大量数据信息难以发现其隐藏规律,为此在应用中采取随机序列发生器,随机抽取一定数据作为决策树算法研究样本数据。 4.1 数据挖掘前的数据预处理 在进行数据挖掘操作之前,需要将面对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集成、数据交换与数据规约等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模块属于数据挖掘系统所必备的模块,数据预处理技术以专业知识为导向,将发现存在价值信息为目标,通过对数据信息的组织处理,将与数据挖掘不存在任何关系的属性删除,从而为数据挖掘算法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提高数据挖掘效率。在水环境评价时,选择《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评价标准,按照相关水质评价要求,选择汞、铅、PH、DO、COD、NH3-N、石油类、挥发酚等属性作为水质评价参数,下表为某流域水质状况数据参数: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其数据划分精细,难以直接分类处理,为此,采取数据预处理措施,通过数字化标记相关属性,并对数字进行概念化处理,消除不合格数据,并形成新的数据列,具体如下表所示: 4.2 改进决策树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基于表2,采取改进决策树算法,构造出决策树,首先对根节点进行分类,从表2数据统计中获知,其达标数量为43例,超标数量为167例,假设每个节点均为根节点,则计算出节点信息熵,依据改进决策树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各种因子的信息熵。执行优化算法,考虑信息增益,经过计算后选择COD作为新的节点,并对其属性值引出分支,经过递归计算构造出一个完整的决策树。 通过该决策树测试,发现改进决策树算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其测试结果准确率达到了93.57%,其对水体水质状况评价较为客观,能够为环境决策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5 结语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研究水环境质量变化与发展规律,为水环境开发、保护与治理提供现实依据成为时展的显示诉求。提出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改进决策树法,引入用户兴趣度因素,形成一种新型的分类算法。结合水质数据构建决策树,依据其相关规则进行评估。实践证明其准确率达到了93.57%,其整体水质环境评价较为客观准确,能够为环境决策提供较为科学依据,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 环境质量评价论文:基于GIS的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摘要:针对吉林省通化市水环境质量现状,利用现有调查资料,基于GIS技术采取矢量数据结构模型,将水环境评价因子叠加生成评价单元,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应用ArcMap空间分析软件,对不同因子赋予的权重叠加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城市水资源,有效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GIS;水环境质量;敏感性 近年来,研究学者针对城市水资源评价理论及方法展开了大量研究[1-2],主要方法有模糊综合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灰色关联投影模型等[3]。为了了解城市水资源系统存在的问题,有效评价城市水资源质量,该文以吉林省通化市水资源系统为例,利用已有调查资料,基于GIS技术采取矢量数据结构模型,将水环境评价因子叠加生成评价单元,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应用ArcMap空间分析软件,对不同因子赋予的权重叠加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城市水资源,有效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1 选取评价因子 综合考虑通化市发展目标和城市用水现状,选取氯离子、二氧化硫、锌、亚硝酸盐、砷、铁、酚、硝酸盐、氟化物、pH值、总硬度、可溶性固体及氨氮等作为评价指标。 2 应用研究 2.1 权重的确定 假如有[n]个样本,每个样本共有[p]个变量,[x1,x2,…,xp],形成[n×p]阶的数据矩阵[4-5]: 通过归一化处理,[p,]个变量可以转变[m]个新指标[F1,F2,…,Fm],因此变量[X]可由[Fm]线性表示出,即[6-7]: 式中:[F]为公共因子矩阵,即:[F=(F1,F2,…,Fm)];[ε]为单一因子;[L]为因子荷载矩阵,即: 经因子分析法计算,氯离子、二氧化硫、锌、亚硝酸盐、砷、铁、酚、硝酸盐、氟化物、pH值、总硬度、可溶性固体及氨氮等因子权重系数从高到低排列。 2.2 水环境质量评价 应用ArcMap空间分析软件,对不同因子赋予的权重叠加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确保每一个目标均对应一组因子。对每一个评价因子均划分出不同类别的指标得分。经计算得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2.3 结果分析 水资源环境无污染区面积占总面积的4.14%,可作为保护区优先选择。轻度污染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87%,主要分布在地势起伏不大且植被覆盖多.中度污染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6%,除南部山地没有分布,其他分布广泛.较重度污染区面积占总面积的53%,人类活动频繁,需要合理规划开发利用。重度污染区占14.73%,应该限制开发利用. 3 结论 利用GIS技术,针对研究区水资源环境系统现状,选取水资源评价因子,对该区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可作为城市开发规划设计,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生态建设的参考依据。相对于传统的数值评价方法,基于GIS的城市水资源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将地面信息的获取、数值计算和空间数据的处理有机结合,能够简单、直观、方便和快速地实现定量分析。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划分基本水资源利用控制区域和建设控制区域,从保护城市用水安全的角度提出城市水资源利用建议,对城市水资源环境的科学评价以及今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GIS的城市水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一方面依赖于评价数据的获取,另一方面取决于评价方法的选定。因此,在未来研究工作中需要开展全面、准确、有针对性的城市水环境调查,并建立合理的城市水资源环境系统评价体系,以便更好地为当前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服务。 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模糊神经网络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为了保证城镇居民饮水安全,针对水质分级标准存在的模糊性,引入模糊神经网络理论,建立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选取吉林省白山市白云峰水库为研究区,通过调查采样选定6处监测点,将其模型评价结果与尼梅罗综合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模糊神经网络评价水环境质量是可行的,水质评价结果精度更准确,打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提高地下水水质评价的准确性,为日后保护和管理水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模糊神经网络;水环境质量评价;监测点 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在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项目建设和生产造成的人为水资源破坏,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对水环境的影响,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行,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水环境质量科学准确的评价必不可少[1]。该文综合考虑神经网络的特点,把模糊理论引入评价模型中,以水质评价指标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建立模糊神经网络,以白山市白云峰水库为研究区,评价其水环境质量。 1 模糊神经网络 1974年,S.C.Lee以和E.T.Lee首次把模糊集和神经网络联系在一起; 1985年,J.M Keller和D.Huut提出把模糊隶属函数和感知器算法相结合。自1992年开始,J.J.Backley发表了多篇关于混合模糊神经网络的文章,它们也反映了人们近年来的兴趣点。 模糊神经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它是在网络中引入模糊算法或模糊权系数的神经网络。模糊神经网络的特点在于把模糊逻辑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结合在一起[2]。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模糊BP网络[3],对于一个神经元,考虑其输入信号是以隶属函数表示,而不是以绝对值表示,基本处理单元为非线性输入-输出关系,输入层神经元阈值为0,且[f(x)=x];而隐含层和输出层作用函数为[f(x)=11+e-x]。 鉴于水质评价中水质分级存在模糊性,水质评价结果易受人为因素影响[4-5],因此本研究将将模糊理论中隶属度引入水质评价中,试图克服传统水质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下式构造隶属度函数[6-7] 式中:a、b为评价水质样本相邻的上下两级标准水质级别;[f(x)]为标准的梯形隶属度函数。 2 实例 2.1 评价因子选取 研究区地处低山丘陵,远离居民点,附近无大的河流或流量较大的裂隙泉。当地自然环境良好。研究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2.5℃左右。年最高气温38℃,多集中在七、八月份,昼夜温差较大。最低气温可达-40℃,集中在十二月下旬至翌年二月份。年平均降雨量为800mm左右,最大冻结深度1.60m。 根据水文局提供的水环境质量监测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总硬度、硝酸盐氮、挥发酚、六价铬、砷、铁等指标作为评价因子。 2.2 模糊神经网络的应用 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建立6-3-1结构的模糊神经网络。由于活化函数值域范围在[0,1]间,故设定水环境质量级别的目标输出量是0.1、0.3、0.5、0.7、0.9(如表1) 。模型本次训练选取学习效率[η]=0.9,动量系数[σ]=0.5,经过7600次迭代,网络收敛,达到指定精度10-5。然后对输出结果进行隶属度计算,最终确定出水质级别,评价结果见表2。 2.3 结果分析 根据现有调查资料水库目前的水化学类型为:H―Ca型水、总硬度(以CaCo3计算)124.31mg/L、PH值8.01、为弱碱性水,水质良好,适合饮用。通过计算发现,采用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的水环境质量并无明显变化,而应用模糊神经网络计算后得出的结果水环境质量变化明显,与现有实际调查情况一致。因此应用模糊神经网络评价出的水环境质量结果是可靠的。 3 结论 本文将模糊神经网络应用到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它将模糊算法或模糊权系数引入到神经网络中,把模糊逻辑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克服了传统水环境系统中变量间模糊性问题,该网络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自学习的能力。通过实例应用,验证了模糊神经网络在水质评价方面的应用是可行的,结果是准确可靠的,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保证城镇居民饮水安全,及日后保护和管理水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模糊数学在环境质量评价应用中的异同点浅析 摘要:模糊数学在环境质量评价应用中存在计算思路相同,而模糊集的建立、隶属度以及权重的确定等方面存在多种不同的方法。通过分析这些异同点,为今后模糊数学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模糊数学,隶属度,权重 引言 模糊数学是一个新兴的数学分支,它应用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以定量化的模糊概念,使过去那些与数学毫不相关或关系不大的学科都有可能用定量化和数学化加以描述和处理,从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渗透力,使数学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 从模糊数学相关论文中可知:模糊数学自身的理论研究进展迅速;模糊数学目前在自动控制技术领域仍然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并在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辨识等领域的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模糊聚类分析理论和模糊综合评判原理等更多地被应用于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以及医药、生物、农业、文体等领域,并取得很好效果。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模糊数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使模糊数学在环境质量评价的应用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因子集的建立、隶属度以及权重值的确定至关重要。 应用差异 从所查文献得,模糊数学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的不同占主要集中表面在因子集建立、隶属度的计算以及权重的确定等三方面,以下将分析介绍。 因子集建立方法的比较 同一环境因素,如选用不同的因子集进行评价,所得出的评价结论可能完全不一样。因此,如何正确选取评价因子进行因子集的建立,对于采用模糊数学法进行环境质量计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所查找到的文献来看,因子集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查找相关资料。如林建元等人采用模糊数学对工业园区环境质量评估方法进行研究时,综合各方面相关之评估项目及指针,以作为建立适合国内工业园区环境质量评估项目之参考,由此拟出出适用于国内工业园区之环境质量评估阶层体系,该体系参考了蔡世禄(1997)等人的相关资料。该工业园区环境质量评估阶层体系表中,标的层的建立原则主要考虑为项目彼此关系相互独立,而在涵盖的内容范围上,除了实质环境质量的条件之外,并加入了周边环境设施的可及性、区内公共设施的充分性与便利性、环境的安全性与美观性、以及属于非实质环境条件但具有深切影响的管理维护项目,主要目标除了在提升工业区的环境质量,更强调其因应未来朝向生活化、多功能的目标。 (2)根据环境的实际情况选取。如张俊栋等人采用模糊数学法对黎河店水源地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取地下水总补给模数、降落漏斗、污染指数、矿化度和总硬度5项因子,能够较真实、客观地反映当地环境地质质量问题。又如,丁匡平等人采用模糊数学法对瓯江流域丽水段水质进行评价时,根据丽江市环境监测中心对瓯江流域丽水段历年水质监测的实际情况,选取DO、BOD5、CODMn、酚以及CN等5个主要评价因子进行因子集的建立,较好地反映出丽水段的实际情况。 (3)专家征询法。如芦伟等人采用模糊数学法对广西柳城县农业生态环境进行调查时,在确定生态资源、人类驱动以及系统响应等3个子系统作为一级指标,本着可持续性、因地制宜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征求当地专家意见的前提下,又兼顾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征情况下,共选取了17个二级指标,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 (4)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建立因子集。如我们接触到的书本上的例题,是选取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因子集的建立。现国家对部分区域、流域、湖库等有特殊要求的,如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水体,特别提出了磷等要求;又如,国家确定的总量控制指标,如水体中的COD、NH3-N,大气中的SO2、烟尘以及工业粉尘,固体废物量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因子集建立的基础。 以上各种因子集建立的方法虽然具体操作有所不同,但总的来看,都从需要评价的环境特征出发,尽可能地贴近当地实际情况。无论选取何种方法进行因子集的建立,都应与区域环境特征相结合。 隶属度的确定 模糊综合评价的核心是建立隶属函数,而模糊隶属度的确定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操作难度较大,有时根据人的经验不同,建立的隶属度函数就不同,这有可能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因此,在实际评价中应尽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法,建立合理的隶属度函数,从而提高模糊综合评价的准确性。所查文献中,隶属度的确定主要有以下三种常用方法: (1)降半梯形法建立各评价因子的线性隶属函数关系,对表示环境质量的每个评价因子以隶属度进行单项评价,从而构成了模糊关系矩阵。这是在环境质量评价中最为常用的隶属度确定方法。 (2)三角模糊数以及反模糊化明确值求法 林建元等利用三角模糊数以及反模糊化明确值求法,可知各等级语意标度所对映之三角模糊数,和经计算所得之反模糊化明确值,再求出两明确值间之平均值,则可作为隶属函数划分等级之个边界值。 由各环境质量影响因素之评价值,经隶属函数之转换,可得出各因素所表现之等级影响,表示为,求出由各影响因素对个评估等级的,即构成隶属函数值矩阵,或称评定矩阵R:,由此进行综合评价。 (3)专家打分法 朱照宇等人在确定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环境综合质量评价过程中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时,采用专家打分法。如确定出地震活动0.15,活动断裂0.25,地形起伏度0.10,斜坡坡度0.15,冲沟切割密度0.10,水土流失程度0.05,崩滑面密度0.05,土体承载力0.10,地裂缝面密度0.05。尽管专家打分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由于地质环境影响因素复杂性和因子边界的模糊性,这种经济判断反而更可靠。 权重值的确定 权重值的确定方法较多,权重值的确定将直接影响计算结果,因此,权重值确定的准确性要求不亚于评价因子集的建立。从查找的文献中,可得出以下几种在实际操作中应用的方法: (1)在对农业生态环境定量评价过程中,芦伟等人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上,同时广泛征求当地专家领导的意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经反复讨论和研究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达到既减少主观性,提高客观性,又兼顾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2)环境质量评估影响因素之权重的求取,有采用德尔菲(Delphi)法以调查统计专家的意见,求得其一致性的权重;另一种则是直接由研究者主观判定之权重,两者皆可统称为专家定权法。林建元等人的研究则预期透过调查统计工业园区从业人员(即环境使用者)的意见,经层级分析求得权重。 该研究由于样本数多达500份,基于经济考虑,调查方式并不是采取要求从业人员对八项因素进行两两比较,以决定其相对重要性,而是在问卷中加入一栏目,由从业人员判断八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次序,最重要者为1,次重要者为2,依次排列,再由此计算出各因素排序数之平均值。该值反映出工业区从业人员对整体环境质量影响因素重要性之判断,值愈小者表示愈重要,反之则愈不重要。这种调查方式是考虑到让受访者有较不复杂的回答模式,以增加有效问卷的回收率,同时,后续的统计汇整工作也较为简便。吴硕贤(1995)认为采用重要性排序之平均值,以简化的AHP方法求取权重,其结果和两两配对比较的结果,可能有些许差异,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 (3)张俊栋等人则采用超标加权法计算权重值(反映污染物超标的定权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如计算结果出现大于1.0的情况,按照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计算结果做归一化处理,使其在(0.1)区间内,公式如下: 根据计算结果,建立模糊权重向量。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的共同点 尽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有着很多不同的方法,受各种主观因素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在应用过程中却有着共同的思路。 采用隶属度的概念来表达客观事物是模糊数学的基点,以此来研究众多模糊现象。采用模糊数学法对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均是通过建立模糊子集、隶属函数以及权重集,再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从而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结束语 模糊数学法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已获得了有益的结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用与当地环境特征最为相符的方法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得到较合理的评价结果。 环境质量评价论文:基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在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选定内蒙达拉特旗三晌梁地区40个地下水质站点2年资料,在SPSS统计软件的支持下,将主成分分析方法应用于水环境的综合评价之中。利用主成分综合得分从评价分区、地下水水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理想,体现了主成分分析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实用性。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水环境综合评价 1. 引言 内蒙古达拉特三晌梁工业园区是2001年初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自治区级开发区,它主要涉及煤化工、PVC管材及芒硝产业等,随着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三废”排放量的增加,势必造成地下水污染严重,因而对该区现有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为防止该地区污染继续加剧和保护水质,提供前期的基础研究,研究中采用了SPSS统计软件和污染指数方法对地下水污染进行了综合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SPSS (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是由美国SPSS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的大型统计学软件包,目前已推出SPSS 18.0 for Windows版本,具有统计功能强大、分析结果清晰、界面直观、操作简单、易学易用等特点。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就是考虑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降维的方法将多个指标转换为少数几个互不相关的指标,从而使进一步研究变得简单的一种统计方法。主成分分析是由Hotelling于1933年首先提出的,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在损失很少信息的前提下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称为主成分。 2. 基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方法 ( PCA法 )是一种将多维因子纳入同一系统中进行定量化研究, 理论比较完善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认为在众多有相关性的因子之间必然存在着起支配作用的共同因子。根据这一点, 通过对原始变量相关矩阵内部结构关系的研究, 找出影响某一环境质量的几个综合指标, 不仅保留了原始的主要信息, 又使其彼此之间不相关, 比原始变量具有某些更优越的性质, 使得在研究各种复杂的环境问题时容易抓住主要矛盾。 3. 主成分分析应用实例 3.1 资料选取 本次水样的采集采用了均匀布点的方式,在三晌梁地区共采集潜水简分析样40个,记录了采样点的坐标(大地坐标),采样深度控制在0-50米的潜水层位,以期确定该地区潜水的水质情况及污染程度。 3.2主成分分析 3.2.1主成分的确定 根据2007年三晌梁地区调查的40处水样数据,共监测了18项指标进行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再求相关系数矩阵,由相关系数矩阵计算特征值。各主成分贡献率与累计贡献率见表1。由表1可知,前五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达82.96%,故只需求出第一、二、三、四、五主成分Z1、Z2、Z3、Z4、Z5即可,它们已能够充分地反映40处样点的地下水水质综合水平。计算主成分载荷,结果见表2。 3.2.2主成分综合得分的计算 根据特征向量,求出主成分表达式: 3.3地下水质量主成分分析 考察表2:第一主成分Fl与原始变量Na离子、碳酸盐、氯离子、硫酸盐和矿化度有一定的正相关。说明这5项是这一污染类型的主要污染因子,其余几项指标污贡献率较小;第二主成分F2中,氨氮、亚硝酸盐以及负硬度的贡献率较大其余几项指标污贡献率较小;第三主成分F3中,氯离子、PH值和碳酸盐对其的贡献率较大;第四主F4中,亚硝酸盐的贡献率较大;第五主成分F5中,氟离子含量贡献率较大。 根据综合得分F的值,选取适当的分值区间。 4. 结束语 主成分分析法在保证原始数据信息损失最小的前提下,经过线性变换和舍弃部分信息,以少数的综合变量取代原有多维变量,简化了数据结构,使评价结果客观合理,可以避免依据全观评价确定指标权重的不准确性。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和田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成因分析指出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和地下水主要污染区,为地下水水质评价和分区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济南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摘要:本文根据野外实地水样采集与监测得到的各检测点的评价项目浓度,对济南市地下水水质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加以分析,确定济南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及评价项目,选定国标推荐的加附注评分法,对济南市各地下水样检测点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将地下水环境质量划为优良区、良好区、较好区、较差区、极差区等五个等级。从而,对济南市的地下水环境质量有个整体上的评价与认识。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质量 1 济南市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开采量增加,济南市岩溶水水质有逐渐恶化的趋势,特别是80年代以来,岩溶水化学组分含量快速增加。根据系列监测资料以西郊、市区、东郊为例,分析对比泉域CL-、SO42-、NO3-离子与总硬度、矿化度多年来的变化趋势。 1.1污染源分析 1.1.1大气污染源 据环境保护部门监测资料,济南市废气排放所含主要污染物为SO2、烟尘、粉尘等。济南市大气污染相当严重,由于大气污染,降水中SO42-,NOX含量相应增高,降水质量直接影响地下水质量。 1.1.2 废水污染源 据环保部门统计,2001年市区工业废水排放量为4948.8万吨,其中主要污染物COD、石油类,悬浮物、挥发酚等成份,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历城区的工业废水排放量最大,占总排放量的64%左右,是工业废水的主要来源地。[1] 1.1.3 垃圾及工业废弃物污染源 (1)垃圾 济南市日均产垃圾1726吨,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发现,有部分生活垃圾堆放在南部山间洼地或冲沟等偏僻处,其特点是垃圾简单堆放在裸露或半裸露灰岩地区或采矿石坑内,生活垃圾在淋滤作用下易造成地下水污染。 (2)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主要污染物为粉煤灰,炉渣、煤矸石、采矿尾矿等,经风化和雨淋,对空气、水体、土壤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2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选取重点评价东拓、西进所涉及的岩溶地区52个采样点,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2.1评价标准 地下水质量评价以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3年12月批准、199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为标准,进行单项组分和综合评价。 2.2评价项目的选取 根据饮用水水质标准,选有NH4+、Cl-、SO42-、F-、NO2-、NO3-、总硬度、矿化度、PH值、AS、Hg、Cu、Cr6+、Pb、Zn、酚、CN、Cd、Mo、共计19项参与评价。 2.3评价方法的确定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除了规定地下水的质量分类、监测项目外,还推荐了一种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即以标准中各项目浓度水平的划分级别为基础,用综合评分值(F值)的方法来对济南市地下水进行评价。[2] 具体做法如下: (1)单项组分评价 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见附表1,将52个采样点的各单项组分的监测结果,按照地下水分类指标进行划分,即确定单个水样中,各单项组分所在的类别,结果见附表2。 (2)综合评价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按照附表1划分等级,再按照表1规定的单项组分评分确定Fi,最后按下面式(1)计算F值。 将附表2中的单项组分所属类别,按表1规定的单项组分评分确定Fi,最后按照按式(1)计算F值。[3] 3 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表3可看出,区内岩溶水仅在西郊井家沟(黄29号)1个取样点水质极差,8个取样点水质较差,其余43个检测点水质均为良好,研究区内无水质优良区。 (1)水质良好区(Ⅱ) 工作区内大部分地段属水质良好区,从南郊低山丘陵灰岩裸露区到北部隐伏区广泛分布,济南地区地下水大多属于此类。该区地下水类型以HCO3-Ca型为主,局部为HCO3-Ca・Mg型。南部丘陵区,基岩裸露,地下水位埋深大,多为农业或生活污染,一般硬度较小;北部基岩埋藏深,上露覆第四系盖层,部分地区由于岩浆岩或粘性土的存在,垂直方向的防护性能较好,因而,较大区域内地下水质量较好,各项水理指标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水质良好,适于作为生活或工业供水水源。 (2)水质较好区(Ⅲ) 分布于水质较差区的外围,与良好区相连。该区内地下水各项组分中均未超过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可以作为集中供水水源。 (3)水质较差区(Ⅳ) 主要分布在工作区中部,后魏华(段54)后龙窝(+3)政法学院(政1),工作区东、西部仅点状分布于埠东、武警医院、邵而、北汝,地下水中部分项目超过饮用水水质标准,适宜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用作饮用水水源需加处理。 (4)水质极差区(Ⅴ) 本区仅分布在井家沟一带,综合评价为Ⅴ级水分布区,地下水主要受工业及农业严重污染,不益饮用。目前该区地下水主要用于工业用水及农田灌溉用水,部分地段也作为生活用水。西郊井家沟一带,地下水中SO42-,总硬度、矿化度严重超标,其中SO42-为1204.89mg/L,总硬度为1740.63mg/L,矿化度为2505.48mg/L,PH值为6.6,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SO42-―Ca型水。 4 结论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定量的方式直观地表征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可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更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技术措施。 本文对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济南市地下水水环境的基础性资料,对济南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所作工作如下: (1)分析济南市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确定了比较科学、全面的监测项目。 (2)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方法进行计算,求得综合评价分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划分地下水质量级别。根据综合评价值将水质分级划分为:优良区、良好区、较好区、较差区、极差区。 结果表明,所选取的52个采样点中,1个取样点水质极差,8个取样点水质较差,其余43个检测点水质均为良好,无优良区。与相关资料显示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合。 环境质量评价论文:川西北某县域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摘要:现有的土地评价工作侧重于土地应用功能,而对土地生态环境功能的考虑比较少。为了探索考虑生态环境功能的土地质量评价方法,选择生态环境条件脆弱的泸定县为研究区,在土地利用类型的基础上,加入坡度、坡向、高程等地形要素指标,建立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GIS、RS和层次分析(AHP)技术获取评价因子专题图,经过图形叠置生成泸定县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图。评价结果显示,影响研究区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坡度、降水量、高程、植被指数和土壤质地等。经过对泸定县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级与地貌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及生态环境因素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评价结果与现实条件吻合较好。 关键词:土地生态环境质量;GIS;RS;泸定县;图形叠置;层次分析法 近些年来,为提高各类土地利用质量,满足土地规划的战略需求,从工业、农用、建设、旅游等不同功用角度出发,我国学者开展了一系列土地评价工作[12],比如,针对建设用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3]、根据开发区用地模式需求而开展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4]、为区域土地状况及农产品绿色基地建设提供依据的土地质量评价等等[5]。现有这些评价工作大多为适应土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侧重于考虑土地的应用功能,而对土地作为生态环境要素方面的考虑比较少。我国地域辽阔,虽然土地资源总[HJ1.99mm]量丰富,但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的复杂多样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叠加,造成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因而在地理区位特殊,生态环境的脆弱地区,针对土地的生态环境功能,开展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泸定县为例,在分析当地实际环境条件基础上选取适宜的土地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利用GIS与RS进行数据获取、空间分析,探索基于满足生态环境功能的土地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及方法。 1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范围包括整个泸定县。泸定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东经101°49′-102°27′,北纬29°28′-30°6′之间,土地总面积2 16871 km2。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境内山高坡陡,河谷幽深,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区内地势高差相对较大,一般在2 000~3 000 m,最高可达6 500 m。大渡河由北向南将全县分割为东西两部分,沿河两岸支沟发育。县内地貌类型按成因可以分为阶地、河谷扇形地、台地和山地。阶地由河流下切形成;河谷扇形地多形成于山溪与大渡河交汇处,因其土质肥沃多为县内的重要耕地;台地是由冰川、溪流剥蚀切割形成;山地多为中山、高山和极高山,多分布于贡嘎山东坡和部分北坡的磨西、新兴乡等大雪山脊一带。 县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大陆性季风高原型气候,土壤类型多为山地黄褐土、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等,也包括部分高山草甸土类型。因地形地貌、生物气候和成土母质的影响,泸定县土壤区域特征十分明显,具有较显著垂直和水平分带特征。全县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它用地。由于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总和只占总面积的056%,故本文合并称为建设用地,本次评价对象包括除水域以外的所有类型土地。泸定县特殊的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及人为不利因素决定了其生态环境脆弱和土地质量较低,除了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以外,该县还存在森林资源过度采伐引起的土地枯竭,草场不平衡放牧引起的板结退化等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泸定县位置及其区域卫星影像见图1。 2评价方法 土地评价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模糊评价法[6]、主成分分析[7]、物元分析法[8]等。本文充分运用GIS技术和RS技术建立空间和属性分布数据库,选择基于GIS的图层叠置法[9]进行叠加分析。 2.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一般依据土地利用类型来选取:未利用地采用生态质量指标体系,农用地采用生态质量指标体系和生产质量指标体系,建设用地采用生态质量指标体系、生产质量指标体系和承载质量指标体系[10]。本文参考以上原则,将影响土地生态质量的地形要素纳入到评价体系,主要考虑坡度、坡向、高程等地形指标,以突出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由于泸定县建筑用地总面积只占土地总面积的很少一部分(见研究区背景分析),故按照未利用地和农用地类型来选取指标。生态质量和生产质量指标体系选取气候条件、土壤质量、植被覆盖率水平和土地利用状况作为评价指标。最终,确定了泸定县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图2。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为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要素层包含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土地利用等5个要素;指标层包含年降雨量、年均气温、≥10 ℃积温、土壤湿度、土壤有机质、土壤质地、植被指数、坡度、坡向、高程、土地利用类型等11个指标。 2.2数据采集与数据标准化 对泸定县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中11个评价指标的数据处理,主要通过GIS、RS分析或直接插值法获取各类专题图,具体的技术方法包括:调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在数字化地形图数据源基础上生成坡度图和坡向图;使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 87对TM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生成土壤湿度图、植被覆盖图;选取SPOT遥感影像解译获取土地利用现状图;利用获取的气候数据、土壤有机质数据插值得到对应的专题图;土壤质地为非数值型指标,通过矢量化获取专题图。 (3)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为优和较优的土地主要分布在大渡河沿岸及其支沟地区以及中山地势平坦开阔的台地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水热条件较好,地势平坦,植被覆盖率高;质量为良的土地主要分布在新兴乡的中部及东北部、田坝乡西部、烹坝乡西南部,该区域属于高山地形,地势平坦开阔,林地草地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但其气候属亚高山亚寒带、高山寒带气候,降雨量少,土壤为亚高山草甸土和高山亚高甸土为主,砂石含量多,是主要的牧区地带;质量为中等的土地主要分布在大渡河谷低中山的岚安乡、烹坝乡、泸桥镇、田坝乡、冷碛乡、杵泥乡等乡镇,这些地区位于气候温热,地势较缓的河谷地区,是主要的人口聚集地,有一定的环境污染,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情况较为突出,因此此区域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不太理想;质量为差的土地分布在磨西镇和新兴乡西部地区,田坝乡、烹坝乡部分地区,此区域位于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属高地凉温带及高山永冻带,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其它土地中的裸地和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中的冰川及永久积雪。 4结语 泸定县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区内土地生态环境脆弱。本文加入地理要素形成评价因子体系,结合GIS、RS及AHP技术进行数据提取、分析和运算,对泸定县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系统研究,评价结果显示地形指标对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总体来看,影响研究区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坡度、降水量、高程、植被指数和土壤质地等。通过对泸定县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级与土地利用类型及实际生态环境因素的对比分析,评价结果与现实条件吻合较好。 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正确认识土地资源状况的基础,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前关于土地质量评价的研究尚比较单一,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还很缺乏。服务于多种土地功能应用,同时兼顾土地所在地域特点及自然地理条件等属性,是土地质量评价值得深入和探索的方向。 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水环境质量评价浅析 【摘要】综述了水环境质量评价的作用及目前常用的各种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对目前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针对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做出评述,并简单介绍了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水质评价;评价方法 一、水环境质量评价的作用及分类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与方案;可以了解和掌握影响本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和主要污染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环境质量的污染源治理方案和综合防治规划与计划;可以为制定国家或地方的环境标准、法规、条例细则等提供科学依据等。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大致上可将水环境质量评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按照时间可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预断评价; 2.按照区域类型可分为城市、区域或流域、景区等; 3.按照环境的专业用途又可分为饮用水、灌溉水、渔业用水等质量评价。 二、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一)污染指数评价法 1.原理及分类。将对水体实际监测数据与评价标准作为分指数,然后将其通过数学运算得到总体污染指数,并将该指数作为水体污染程度评价标准,并作为评价不同河流或同一河流不同时期水质评价尺度,该种方法只适于对水体进行定量描述,其可基本反应污染性质及污染程度。 依据对分指数的处理不同,指数法又可以分为不同的指数形式,主要有豪顿(Hoaon)水质指数、布朗(Brown)水质指数、普拉特(Prati)水质指数、尼梅罗(Nemerow)指数、罗斯(Ross)水质指数、黄浦江污染指数(A)等。 2.特点。一般而言,综合指数法具有下述缺点:(1)综合指数法将环境质量硬性分记,没有考虑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模糊性。环境本身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级别划分与标准确定都具有模糊性;(2)综合指数法没有考虑到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灰色性。 应该看到,综合指数法也有无可比拟的优点:(1)它能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整合海量的环境特征性信息,并以一个简单的数值来反映环境质量的总体水平;(2)只要选择并固定了合适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就可以对区域环境质量进行时空上的比较,而且这种比较是依据数值大小、结论明确的计算结果来进行的。 (二)模糊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它建立在模糊集合基础上,从多个指标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判,它把被评判事物的变化区间做出划分,模糊综合评判可以做到定性和定量因素相结合,扩大信息量,使评价数度得以提高,评价结论可信。 1.模糊评价法原理。模糊综合评判法是利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考虑与被评价事物相关的各个因素或主要因素,对其所做的综合评价。应用模糊数学进行水质评价时,对一个断面只需要一个由P项因子指标组成的实测样本,由实测值建立各因子指标对各级标准的隶属度集。 2.特点。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最显著特点是:一、相互比较。以最优的评价因素值为基准,其评价值为1;其余欠优的评价因素依据欠优的程度得到响应的评价值。二、可以依据各类评价因素的特征,确定评价值与评价因素值之间的函数关系。 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由于在模糊综合评价中,一般采用线性加权平均模型得到评判集,使评判结果易出现失真、失效、均化、跳跃等现象,存在水质类别判断不准确或者结果不可比的问题,而且评价过程复杂,可操作性差。 (三)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水质评价,首先将水质标准作为“学习样本”,经过自适应、自组织的多次训练后,网络具有了对学习样本的记忆联想能力,然后将实测资料输入网络系统,由已掌握知识信息的网络对它们进行评价。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水质评价有下述优点:1.可允许有大量供调节参数;2.运算速度快;3.具有全息联想功能;4.具有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和容错能力。缺点:对于协同性较差的样本,评价结果易出现均化现象。 三、结语 随着目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以上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也会不断得到完善、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及时了解前沿科学并将其扩展。 总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会在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和更新,使之更合理、准确、科学,更好地指导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工作。 环境质量评价论文:营口市蔬菜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摘要:营口市蔬菜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质量全部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单因子评价为Ⅰ级,无污染,梅罗污染指数评价为Ⅰ级,清洁(安全),与”十一五”相比,重金属浓度有所改变。 关键词:营口市;蔬菜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质量 1 前言 为了全面、系统、准确掌握营口市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查明土壤污染类型、程度和原因,营口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3年,开展了一次蔬菜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本次监测选择营口辖区内3个蔬菜种植基地,分别位于盖州市太阳升办事处沙沟子村、老边区柳树镇东柳村和盖州市太阳升办事处六里村。 2 基本情况 盖州市太阳升办事处沙沟子村:主要种植品种为黄瓜、土豆、茄子、辣椒、卷心菜,灌溉方式为井灌,主要使用肥料为好天115、好天1107、中挪1+1等复合肥,使用菊酯类农药,周边均无污染源。 老边区柳树镇东柳村:主要种植品种为西红柿、黄瓜、茄子、芸豆等,灌溉方式为井灌,主要使用肥料为中美1+1、中挪1+1等复合肥,使用有机氯农药,周边均无污染源。 盖州市太阳升办事处六里村:主要种植品种为葱、姜、茄子、卷心菜等,灌溉方式为井灌,主要使用肥料为中美1+1、好天115、好天1107、中挪1+1等复合肥,使用敌敌畏、乐果农药周边均无污染源。 3 样品采集 每块蔬菜种植基地按100m×100m网格布点,从中随机抽取了5个地块,在每个监测地块的中心采集0~20cm表层土壤,同时记录点位坐标。 4 监测结果 4.1 土壤理化性质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显示:土壤pH值范围为6.9-7.1,均值为7.0,标准差为0.056;阳离子交换量范围为9.88cmol/kg-13.39cmol/kg,均值为11.65cmol/kg,标准差为1.043;有机质含量范围为0.49%-3.53%,均值为1.45%,标准差为0.761。 4.2 土壤重金属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显示:镉范围为0.02mg/kg-0.04mg/kg,均值为0.03mg/kg,标准差为0.007;汞范围为0.015mg/kg-0.033mg/ kg,均值为0.026mg/kg,标准差为0.006;砷范围为2.43mg/ kg-6.52mg/kg,均值为4.79mg/kg,标准差为1.404;铅范围为16.7mg/kg-25.4mg/kg,均值为21.2mg/kg,标准差为2.486;铬范围为62mg/kg-81mg/kg,均值为71mg/kg,标准差为6.076;铜范围为16mg/kg-30mg/kg,均值为24mg/kg,标准差为3.680;锌范围为42.8mg/kg-73.5mg/kg,均值为56.1mg/kg,标准差为9.713;镍范围为15mg/kg -26mg/kg,均值为19mg/kg,标准差为4.577;钒范围为13mg/kg-18mg/kg,均值为15mg/kg,标准差为1.580;锰范围为502mg/kg-732mg/kg,均值为631mg/kg,标准差为62.868;钴范围为8.0mg/kg-15.1mg/kg,均值为11.4mg/kg,标准差为1.813;银范围为0.050mg/kg -0.067mg/kg,均值为0.060mg/ kg,标准差为0.006;铊范围为0.40mg/kg -0.52mg/kg,均值为0.46mg/kg,标准差为0.035;锑范围为0.54mg/kg-0.86mg/kg,均值为0.61mg/kg,标准差为0.081。 4.3 土壤有机项目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显示:六六六(α-六六六)、六六六(β-六六六)、六六六(γ-六六六)、六六六(δ-六六六)、滴滴涕(P,P’-DDE)、滴滴涕(O,P’-DDT)、滴滴涕(P,P’-DDD)、滴滴涕(P,P’-DDT)、苯并[a]芘、氯丹、七氯、代森锌有机项监测结果全部为未检出。 5 蔬菜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5.1 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2013年营口市蔬菜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污染状况的评价结果为:全市15个监测点位全部达标,超标率为0。 5.2 污染对比分析 本次土壤监测及评价结果与“十一五”期间开展的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对比结果为:盖州市太阳升办事处沙沟子村重金属镉、砷、铜、镍、钒呈减轻趋势,汞、铬、锌、锰、钴污染呈加重趋势;老边区柳树镇镉、汞、砷、铅、铬、铜、镍、钒、锰呈减轻趋势,钴呈加重趋势;盖州市太阳升办事处六里村镉、砷、铜、锌、钒呈减轻趋势,汞、铅、铬、镍、锰、钴呈加重趋势。 5.3 污染成因分析 本次土壤监测发现,重金属浓度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部分地区汞、锌、铬、钴、锰的含量较“十一五”时期有所上升,说明部分地区表层土壤中汞、锌、铬、钴、锰的含量有逐渐富集升高的趋势,其原因主要是:蔬菜种植区附近行车频率高,汽车尾气的沉降导致了锌、钴浓度的升高;施用的肥料中含有汞、铬、锰导致土壤中汞、铬、锰浓度的升高。 6 结论 通过对盖州市太阳升镇沙沟子村、老边区柳树镇东柳村、盖州市太阳升镇六里村的土壤的调查分析,调查区域内土壤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单因子评价为Ⅰ级,无污染,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为Ⅰ级,清洁(安全)。 环境质量评价论文:陕南三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摘 要】文章用生态环境适宜度指数法,对陕南三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汉中、安康、商洛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指数分别为Ⅱ、Ⅲ级标准,相对较好。结合陕南的区位特征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提出了发展生态经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生态法制宣传教育等措施,保护陕南的青山绿水。 【关键词】陕南三市 生态环境 适宜度 陕南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以及资源、产业分布的影响,使其发展不同于能源丰富的陕北地区和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的关中地区。陕西省在第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关中地区要率先发展,陕北地区要跨越发展,陕南地区要突破发展。另外,陕南地区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对此,陕西省又出台了陕南循环发展的规划,用循环经济理念开发生物、矿产、旅游资源,保护陕南的生态环境。本文对陕南三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作出评价,并对生态建设保护机制提出建议。 生态环境概况 陕南面积7.02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4.12%;2011年末总人口930.71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24.14%。陕南位于我国南北过渡的中间地带,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其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很丰富。陕南地区金属矿藏丰富,占全国发现矿藏的64.4%;金、银、铜、铁、硫,汞锑、铅锌等矿产的藏量在全国位居前列。陕南的水能资源藏量丰富,汉江、丹江和嘉陵江流域水能总蕴藏量占全省总量的55.9%。陕南汉中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的发源地,自宁强起源流经汉中、安康地区进入湖北。陕南东部地区有长江支流――丹江,经由商洛地区流入湖北。 陕南的生物资源拥有黄姜、杜仲、绞股蓝等各类中药材资源3000余种,是我国重要的“天然药库”、“中药材之乡”。茶叶主产区分布在大巴山和汉江、丹江两岸的丘陵和低山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养蚕种桑传统悠久,是我国东桑西移的主要接续地。板栗、核桃、食用菌等具有大规模种植条件,魔芋为全国四大种植区域之一。 陕南旅游资源独特,特别是两汉、三国古迹遗存多,是文化旅游的胜地。同时,陕南也是我国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最丰富、特色最突出的地区,金丝峡、南宫山、牛背梁等形成陕南特色鲜明的旅游精品景区。旅游产业是陕南最有条件、最有可能率先突破发展的产业之一。 评价方法 生态环境评价的方法很多,本文采用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指数法。此方法主要通过对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确定,依据指标权数及其基准值,建立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模型,利用模型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评价。 1.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的评价方法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分类进行构建。本文把城市生态环境看成是一个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复合而成的人工生态系统,遵循科学性、目的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建立陕南三市生态环境适宜度指标体系,简称“二生一环”。即生产位指标、社会位指标、环境位指标,见表1。 2.评价模型 (1)单项指标适宜度模型 单项指标适宜度模型,可分为正向指标,即指标值(Aij1)越大越好的指标。其计算模型见公式(1) Pi1=Aij1/BiWi (1) 另一类为负向指标,即指标值(Aij2)越小越好的指标。其计算模型如公式(2) Pi2=(2-Aij2/Bi)Wi (2) 式中:Pi1,Pi2为i指标的适宜度指数;Aij1,Aij2为i指标的现状值;Bi为i指标的基准值; Wi为i指标的权重。 (2)指数组适宜度模型 生产、社会、环境指标组适宜度模型计数法见公式(3) Pj=Pi(Pi1 ,Pi2) (3) 式中:Pj为生产、社会、环境适宜度指标组指数;k为其指标组中指标个数。 (3)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综合指数模型 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综合指数模型用公式(4)计算 P综=PjWj (4) 式中:P综为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综合指数模型;Pj为生产、社会、环境适宜度指标组指数;Wj为指标组的权重。 (4)陕南三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本文数据取自《201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2011陕西统计年鉴》。首先,用式(1)计算表2中的各市单项指标适宜度指数;其次,建立“二生一环”指标组适宜度模型,用式(3)计算出指标组适宜度指数见表3;最后建立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综合指数模型,并计算。评价标准见表4。 总体来说,陕南三市的生态环境都过了及格线,汉中的适宜度综合指数好于安康、商洛。这主要是汉中的环境指标适宜度指数高于安康、商洛。分析数据可以看到,安康、商洛的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和城市垃圾处理率的指标与汉中的距离较大,安康、商洛无害垃圾处理还在空白状态。 陕南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1.发展生态经济。陕南地区产业发展所依托的生物和矿产资源,大多数分布在重点生态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大。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生产率;要发展低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积极发展绿色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品牌。 2.提高环境质量。一是要提高主要污染物的达标排放率,二是要加强污染的治理。 3.保护青山绿水。陕南产业发展所依托的生物和矿产资源,大多数分布在重点生态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大。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新陕南,确保一江清水供北京。 4.完善法律法规。研究制订适合陕南区域的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法规,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立法,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案件要依法严厉查处。 作者单位:汉中市委党校 陕西汉中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证劵公司客户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 本文阐述了基于JSP技术的证券客户系统的开发过程。该系统使用在j2ee环境下,使用java编程语言并结合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开发的一套证券客户管理系统。对系统进行了具体实现。文中首先根据证券业务流程,对证券系统的业务需求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系统的逻辑建构模型,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对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系统实现了证券行业需的基本功能,包括发展中客户、已有客户等三大功能模块,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基本实现了证券客户系统的开发目标。 关键词: 客户; 管理 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信息化、自动化是我国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信息化已基本完成,而在国内这也是目前政府倡导的发展方向。证券公司的竞争,不仅包括资金和智慧的搏击,而且还渗透着技术、信息的角逐。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我国广大证券公司决策层普遍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来抓。对证券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式和设计方法进行研究迫在眉睫。中国已经加入WTO,包括证券业务在内的各行各业已经制定了逐步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时间表,中国的证券公司与成熟、强大的国外投资银行实力相差悬殊,必须尽快优化和变革业务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市场竞争力,引进和消化国外券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体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建设高水平、集中式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支持和促进管理和业务模式的变革。 2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2.1信息处理这一功能与数据处理系统相似,包括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查询等功能,主要提供给一线业务执行人员。 2.2辅助事物处理包括辅助计划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销售管理、认识管理等等,主要辅助中层管理人员,为其提供定期的统计、综合分析报告。 2.3辅助决策即用一定的数据模型模拟企业动作的过程,根据大量历史业务数据描述企业经营走势、预测未来经营状况,辅助高层领导决策。 3 功能需求分析 3.1已有客户信息管理。包含客户的个人资料和其他,例如姓名,电话,住址,QQ,邮箱,职业,资产量,手中的股票或是其他的一些产品,访问时间等。 3.2发展中的客户。包括发展中客户个人信息加,包含购买品种意愿,客户观点(忧虑),是否需要参加公司活动(投资者教育活动),是否已经回访,何时回访,是否预约时间办理业务(开户或转户,或购买何种理财产品),预约何时等一些功能。 3.3为更多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可以连接公司网站获取最新资讯,以便客户经理给客户留言。 3.4及时了解客户的反馈信息,并对其进行管理。 4 可行性分析 4.1技术可行性。系统对硬件的要求并不需要太高,首先,系统硬件应具备一定的运算和存储能力,例如采用Inter Pentium 4(处理器),256MB(内存),80G(硬盘)等配置的计算机;其次,系统硬件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例如采用原装配件以及UPS漏电保护器等。再次,系统的硬件应支持网络功能,例如配置10M/100M网卡等。以上的要求对于在线考试是不成问题的。 4.2经济可行性。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可以从投入和效益两方面进行研究:系统的投入。本系统的开发主要是在企业现有的软硬件设备,只要在这些设备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升级和扩充就可以了,开发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企业本身就有计算机专业维护人员,在硬件的升级和软件的安装上是不会耗费太多的人力和物力的。而且企业还拥有较多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在系统应用上不需要过多的培训,从而节约了大量的培训的成本。系统的效益:系统建成后将扩大企业的销售规模,增加一定的消费群体,进一步降低销售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而从经济上衡量是切实可行的。 4.3营运可行性。本系统对企业的整体组织机构、现有人员、设施等没有太大的影响,只需对一部分教师进行简单的培训就会熟悉系统的操作。并且企业内各部门的人员对新建系统均表示支持和配合,给新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所以系统在营运方面是可行的。 5 数据库设计 根据系统整体架构设计对系统功能所做的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数据库。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这就要求数据库结构能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出和输入。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本节将根据上面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实体,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逻辑结构设计打下基础。上面的设计规划出的实体有:用户信息实体、发展中客户信息实体、已有客户信息实体等。 6 开发及运行环境 计算机必须满足的条件: 硬件环境:处理器P4 2.0G以上,内存512M以上,硬盘40G以上。 本系统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名称为db_kehu。数据库db_kehu中包含9张表。 7 系统登录模块 系统登录分为经纪人和客户二个权限,经纪人登录后可以添加客户基本信息和查看客户留言。是在系统被访问之前,要对进入系统的用户进行安全性检查,防止非法用户进行系统破坏数据及威胁系统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只有合法的用户在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方可进入系统。 8 发展中客户信息管理 包括添加、删除功能;显示发展中客户信息,这里发展中客户信息资料包括:购买品种意愿,客户观点(忧虑),是否需要参加公司活动(投资者教育活动),是否已经回访,何时回访,是否预约时间办理业务(开户或转户,或购买何种理财产品),预约何时等一些功能。该模块是为了记录每位操作人员的业务资料的基本情况,也是本系统重要的数据之一,主要是为今后经务人对业务资料进行查询和分析的依据,要求经纪人将业务资料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9 已有客户信息管理 此模块功能和发展中客户信息管理相类似,客户基本信息包括ID、客户类型、投资喜好、资产量、所持产品等相关信息。主要是为今后经纪人对手中已有客户信息资料进行查询和分析的依据。 10 留言板设计 留言板是一个比较简单却是很直观的信息/存放系统,它提供了一个和浏览者交流、沟通的平台。现在许多网站都有留言板,它可以收集浏览者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在留言板系统中,客户可以登录后可以对产品进行咨询。同时在后台管理中,经纪人登录可以对用户留言进行管理。其整个系统的功能如下: 10.1浏览者发表留言; 10.2经纪人查看留言; 10.3经纪人回复留言删除留言。 整个系统要实现的功能可以将系统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发表留言模块、查看留言模块、经纪人回复修改、留言设置、留言管理、退出登陆模块。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XToolsCRM在线客户管理系统 XToolsCRM系统是企业通过登录互联网账号来使用的企业信息管理工具,可以管理客户信息,包括联系人信息、日程任务管理、销售机会管理、项目管理、合同订单管理、产品管理、库存管理、客户服务管理、营销日报管理等,帮助企业管理人员生成各种业务报表,通过互联网可以给客户群发短信、邮件等,是一个管理客户资料、管理销售团队、管理分支机构的企业必备工具,目前也支持移动方式,手机版CRM也已经推出。 XToolsACC在线电子账本系统 XTools推出的在线电子账本,区别于在线的财务管理软件,它是专门为中小企业高层设计的纪录各类账务流水的电子记账本,通过记录每日收入和支出,使得现金、银行等账户明细一清二楚。 目前,该功能已经涉及企业内部管理方方面面,包括:客户管理、销售管理、客户服务、产品管理、库存管理、电子账本等。该产品设计紧贴中小企业主的需求,以易用性、工具化特性获得在20~300人规模的2000多家中小企业的持续租用,在线使用人数接近4万。 XToolsCRM产品特色 易用性:XToolsCRM的数据展示让操作者容易使用.软件的易用性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数据的展现方式。一个优秀的信息化软件产品在人机交互上的考虑是非常成熟的,有实力的公司往往会成立一个专门的人机交互设计部门来完成产品的人机交互设计。 技术先进:XToolsCRM采取先进的Ajax技术,在用户使用B/S软件的时候实现局部页面刷新,让用户像使用C/S软件一样舒服、流畅地使用B/S软件,用户操作更加简单。 安全性:首先,XToolsCRM提供使用的协议,是https://不是//。别小看这个“s”,这表明所有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都是加密的。如果不加密,网上可能有很多“嗅探器”软件能够轻松获得您的数据,甚至是您的用户名和密码。实际上网上很多聊天软件账号被盗大多数都是中了“嗅探器”的“招”了。 XToolsCRM采用多服务器增量备份,服务器之前异地备份,避免物理损伤带来的数据危险。XToolsCRM采用服务器安全证书,并且采用独有的安全技术“URL数据访问安全码”,确保数据的安全。 应用功能齐全:系统可以管理客户信息,包括联系人信息、日程任务管理、销售机会管理、项目管理、合同订单管理、产品管理、库存管理、客户服务管理、营销日报管理等,所有的功能设计都建立3000家企业成熟应用的基础上。 用户应用体会 XToolsCRM以其强大的功能、易用的人机界面和及时优质的服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用户青睐。目前的正式租用客户已经涉及到互联网、化工、建筑、餐饮等40多个行业,成为3000多家中小企业用户的成熟选择。 IT企业客户管理:北京怡和佳讯的冯总最终选择了租用方式,XTools成为他的目标。选择XTools的原因是,通过1个月的试用,销售人员和管理经理达到共识:XTools所提供的功能实用,且操作简单,能满足企业需求。很快,这种月租型的软件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用户管理和销售管理的效率。管理着客户服务的祁先生对于操作XTools各功能非常满意,他说:“全国各地的办事机构的客户资料、合同情况我能实时掌控,解决了公司快速扩张时面临的管理问题。” 广告客户管理:铁道出版社的李总负责销售公司所有的广告产品,他觉得租用CRM非常易用,每个人每天和客户联系的情况一目了然,每天新建立的客户、每天新签署的合同、每天新增的沟通记录、每天的日程行动等,想看谁的就看谁的。李总说:“CRM系统能够在企业实施起来,是因为销售人员愿意使用,因为产品易用,不会给销售人员带来负担。” 旅游行业客户管理:开封的三毛旅行社在一年前,就开始使用起租用型的XToolsCRM。其主要作用是用来做客户信息的录入,将行业客户按类别分开,当进行促销时,就可以在系统中查询信息后,针对这些行业客户进行有特色的服务。 在推出一些特价项目时,就可以根据在系统中查询出曾经预定过飞机票的人员,直接发送项目介绍的短信给他们,并附带机票特价信息。这样一来,既方便了老客户对旅游新项目的了解,又能带动旅游团的增加,从而为旅行社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 机械制造业客户管理:上海隆梁物流装备有限公司是上海有名的销售物流机械装备的公司,由于自己的客户分布在全国各地,销售人员也分布在各个分公司,客户的信息需要实时掌握。魏家东毫不犹豫选择租用本软件管理自己的客户。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线客户管理系统的九大利器 在线月租型的客户管理软件是企业通过登陆互联网账号来使用的销售管理工具,此系统可以管理客户信息,包括联系人信息、销售机会管理、项目管理、合同订单管理、产品管理等,目前成为成长型企业优化销售体系的必备工具。主营在线CRM的Salesforce在美国非常成功,而XToolsCRM是中国最优秀的在线CRM之一。 在线销售管理(客户管理系统)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成长型公司的青睐,这种在线使用软件的方式使成长型企业管理的重点从忙于应付内部管理转移到拓展新的业务增长上,真正使企业摆脱为管理而管理的局面,软件系统的每个功能都带来对原有工作的优化,甚至于优化到销售人员的每个销售行为。 北京讯鸟软件有限公司在过去几年业务增长迅猛,目前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呼叫中心中间件的领导者,对不同办公场所的人员管理、众多项目的跟进等内部管理难题促使讯鸟总裁吴益民先生迫切希望通过实施月租型XToolsCRM得以快速解决。 吴总通过近一年的应用,了解到解决销售管理、客户管理问题的“九种武器”。 客户视图 吴总一直希望有一个系统可以查找任何客户完整的历史记录,当然不仅仅只是一个客户的联系方式,他希望在一个页面里面,能够完整看到客户的所有信息,包括:历史交往记录、相关销售机会、合同回款情况等,而不需要另外开启窗口查看,吴总看到XToolsCRM的界面设计,感觉非常满意,XTools符合自己的查阅习惯。 实际上,大量的销售人员的数据日常录入基本上是通过“客户视图”添加进入系统的,添加数据非常方便,并且没有脱离“客户视图”页面。而且,销售人员可以同时打开查阅很多个客户的完整数据,这对于销售人员穿插联系客户,同时处理众多客户数据提供便捷。 吴总经常通过“客户视图”页面,直接点击联系人的邮件地址、手机号码、QQ或者MSN,可以给客户发送邮件、短信息、即时信息等,同样显示出与客户沟通的快捷。 营销日报 销售人员的管理一直困扰吴总,吴总希望不定期了解销售人员每天的工作情况,如果让销售人员每天都写述职报告,实际上也比较浪费时间。 XToolsCRM的营销日报工具解决了这个问题,销售人员每天的销售日报CRM能够自动生成让吴总惊讶不已,因为系统会自动提取销售人员每天录入的数据,在一个页面分类展现出来,这些数据包括每个销售人员新增的回款、合同、新增客户名称、新的历史记录和参与任务情况等。通过这个工具,吴总随时了解到异地或者出差人员的工作情况,当然也可以看到销售人员工作量是否饱满,吴总感觉,营销日报功能对自己的日常管理确实必不可少。 热点客户管理 “热点客户管理”实际上是符合中国企业管理者习惯的CRM创新功能。 讯鸟公司呼叫中心技术优秀,潜在需求者众多,对潜在的客户需求需要更加细化的整理和管理。每个月不断有新的可能成交客户涌现出来,销售人员和管理者需要从CRM系统中上万客户里面直观查看或快速记录对这类客户的历史沟通情况,并经常把已经成为正式用户的客户和没有希望成交的客户调整下去,让那些近期可能成交客户一直动态地显示在工作台界面最显著的位置。 群发短信 群发手机短信解决的问题是快速简便的通知所有客户,包括:价格的变化,新的优惠政策,节日问候等,XToolsCRM的群发更具特色,群发可以通过条件搜索,从成千上万的客户资料中,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客户群进行群发。 另外,定时的短信发送也是XToolsCRM的特色功能之一,在特定的时间发送包括日程、任务的短信息提醒。 五大报表 五大报表包括企业销售状况总表、销售综合汇总表、人员签署合同明细表、客户回款明细表、人员回款明细表。这个功能对于管理者非常有用,讯鸟公司的管理者通过五大报表看到去年和今年的同期销售情况的对比,看到不同销售人员不同时间的回款情况、合同情况、费用情况等,看到不同时间客户的合同额明细、回款额明细等。以前需要财务人员花上几天统计出的数据,管理者只需要点击鼠标即可完成。 五大报表实际上是销售情况的俯视图,实现了从不同视角来分析销售情况,为领导者提供决策依据。吴总评价:“通过五大报表,想看什么就有什么!”。 网上线索挖掘 网上线索挖掘是一个及时获取从网站来的销售线索和客户需求的工具,通过CRM生成一个表格,把网页表格贴在讯鸟公司自己的网站上。这样通过网站客户提交的信息直接进入CRM系统里面。这样,客户提交的订单,客户提交的投诉,客户提交的销售需求都会及时看到并快速处理。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深入人心,网上线索挖掘工具使XTools在线CRM锦上添花。 项目跟单 项目跟单一直困扰很多企业,专门的项目管理软件又过于复杂和昂贵,通过XToolsCRM里面的项目管理,使每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能够通过日程、历史记录、决策关系图等,让团队工作更容易协调和有效执行,同时让管理层及时了解每个销售人员对项目的工作情况,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会议汇报的方式,解决了信息滞后和错漏的问题。 在项目跟单过程中,项目往往涉及到多个关联公司的多个联系人,涉及到公司内部的多个人员,通过项目视图,大家都可以看到谁为哪个关联公司曾经作了什么,要做什么等。 这样,讯鸟公司全国各地有上百个项目同时进展,销售经理也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哪些已经到达了关键环节,哪些项目滞留了多天还没有进展,帮助项目经理抓住重点,集中精力突破难点。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功能使客户可以自定义CRM系统里面的所有的下拉选择项,讯鸟公司对自己的客户有不同的行业、阶段、来源、种类划分,讯鸟公司自己修改这些下拉可选项目。 产品管理 如何让销售人员快速了解搜索到产品的型号,产品的系列,产品的价格是非常必要的,XToolsCRM设计产品功能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多层的产品分类,树型的分类展示和选取等方便销售人员在制作订单时一目了然。 结束语 北京讯鸟公司业务在不断增长,并进入到多个国家的呼叫中心市场。讯鸟中间件在国内多个高端大型商业呼叫中心的稳定运行,充分保障了客户的赢利基础,公司为阿里巴巴、Elong等呼叫中心提供的讯鸟中间件,创造了中国单点最大支持座席数案例。 北京讯鸟公司应用XToolsCRM近一年的时间,吴总体会到XToolsCRM不断的升级,吴总说:“CRM产品不断的频繁升级,这是租用CRM最大的好处,XTools在这个方面做的非常的出色!”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工商客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近年来随着各家燃气企业的经营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营理念的更新,工商客户作为燃气企业重要大客户,构建一套适合燃气工商客户自身特点的管理应用系统,更好的为工商客户提供服务就显得十分必要。 1工商客户的特点 (1)通常将工业、商业、宾馆、机关、学校和部队等非居民用户统称为工商客户。户数占比不多,影响很大。工商客户的用气量所占比例很大,供销差集中。 (2)工商客户分布范围广且分散,但用气量大,部分用户的用气高峰明显,特别是在冬季用气高峰期,对燃气调度影响显著。及时掌握这部分用户的用气情况,对调度工作意义重大。 (3)在抄表服务方面,采用人工抄表方式配以日常检查,已逐步凸显不便。特别是频繁的日常检查极易和用户发生冲突,事件处理也颇费周折。同时由于抄表周期较长,不易及时发现计量仪表故障,导致计量损失较大,对燃气企业的供销差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4)由于利益驱动,在工商客户中,一直存在很大的非正常用气。部分用户特别是个体经营者,非正常用气现象比较严重。因此,事前、事中控制非常必要。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预防非正常用气的工作困难重重。 (5)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在燃气企业总营业收入和利润中占有重要比重,从客户细分的角度出发,需要为其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的服务。 2CRM简介 CRM(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的英文缩写,即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它实施于企业的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与客户相关的领域。CRM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客户为中心”,提高客户满意度,改善客户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CRM的目标是一方面通过提供更快速和周到的优质服务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另一方面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来降低企业的成本。CRM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套管理软件和技术。CRM作为一套智能化的信息处理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和决策方法。利用CRM系统企业能搜集、跟踪和分析每一个客户的信息,从而知道什么样的客户有什么的需求,真正作到“一对一”的服务,同时还能观察和分析客户行为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使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及企业利润得到最优化。一般情况下,按照CRM系统的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即操作型CRM、协作型CRM和分析型CRM。 (1)操作型CRM可以帮助燃气企业实现销售、服务等环节的流程自动化,达到利用IT技术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的目的。通过实施操作型CRM,企业最终将建立起一套“以客户为中心”的运作流程及管理制度,同时有助于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销售、服务、市场开拓部门的业绩也将明显得到提升。 (2)协作型CRM又称为渠道型CRM。目前各家燃气企业与客户的接触渠道日益多样,除了传统的营业窗口、面对面的现场社区服务外,E-mail、传真、呼叫中心和互联网等其它渠道也成为燃气企业与客户之间沟通的重要途径。将客户与企业的各种接触渠道进行整合,通过统一的标准化接口与后台支撑系统、业务管理平台以及其它的外部系统实现互联,使客户的同一个服务请求可以在各个相关系统平台上得到统一的展示。构建“多渠道接入,全业务服务”的统一的客户接触门户是协作型CRM所要完成的任务。 (3)分析型CRM,往往叫做BI(商业智能),将包括以上两种CRM类型的功能,并同时提供商业智能的功能,最终使得企业将宝贵的客户信息转变为客户知识,将企业原有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到客户知识管理系统的高度。通过建立数据仓库、运用数据挖掘、商业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大量的客户信息进行分析,可以让企业更好地了解客户的消费模式,并对客户进行分类(如根据客户的当前贡献与潜在贡献,寻找对企业最为重要的大客户),从而能针对客户的实际需求制订相应的营销战略,开发出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燃气企业实施CRM系统,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即:操作型CRM,协作型CRM,分析型CRM。 3应用实例 3.1系统实施背景 南京港华燃气有限公司现有130多万居民用户,6000多工商客户,年供应天然气超过6亿m3。工商客户用气量占全市总用气量的60%以上。公司从1997年就开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2001年对原有系统进行过一次升级改造,其工作流程是以“面向生产管理、帐务管理”方式来组织实施的,作用在于把公司业务流程(业务、计费、维修、投诉和客户信息管理等)实现计算机管理。2005年开始建设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一期项目,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目前实施的CRM系统二期项目进行了功能升级和完善,将公司所有的业务系统整合为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集成了工商客户管理系统、客户帐务管理系统(抄表收费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市场发展系统、呼叫中心热线系统、生产调度管理系统(SCADA系统和GIS系统)、入户安检系统、合同管理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公司网站等。工商客户管理系统作为CRM系统的重要业务子系统,是公司专为工商客户构建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 3.2总体设计目标 系统按照以下设计目标进行构建:(1)对工商客户自申请安装、设计、施工、抄表收费、催费、安全检查、使用情况分析、增容改造和拆除等进行以客户为主线的全过程管理。(2)对燃气计量器具自购入、安装、使用、巡查、更换、检测和维保等以计量器具为主线的全过程管理。(3)与工商客户相关的管理业务(安检和稽查等)进行全过程管理。(4)以上三个方面业务为基础,对系统数据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生成清单、报表和图表)。能实现与公司现有GIS系统、SCADA系统、远传抄表系统、用友系统和市场发展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与共享。 3.3系统网络架构 采用B/S结构设计,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见图1),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端上只要有浏览器(Browser),数据库安装在服务器端,浏览器通过Web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 3.4总体功能结构 3.5系统功能模块 工商用户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包括:客户管理、抄表管理、计量管理、财务管理、工程管理、安检管理、维修管理、稽查管理和接口管理等。 3.6功能模块描述 3.6.1操作型CRM(OperationalCRM) 操作型CRM的实施,就是在已建成的客户信息资源平台上构建流畅的核心业务流程,提供可靠、平稳和快速的客户服务支撑体系。系统涉及的业务主要围绕客户服务的流程展开,包括新客户发展、气费抄收、安检、维修和稽查等各项业务受理。 3.6.1.1客户管理 实现从申请、勘察、收费、设计、施工、验收、点火通气和建档等工作流程的全过程管理,并可对重点客户和大客户及可调峰客户进行分类管理。 3.6.1.2抄收收费 使用抄表机来存储用户的抄表信息,并将抄表信息与CRM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数据的上传及下载,从而减少数据录入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燃气费、工程费以及各种业务费用的实时缴费和银行托收,并对重点客户计划用量进行管理。 3.6.1.3计量管理 记录抄表可能存在故障的信息,进行故障表信息核实。对需要进行故障判断的气表清单逐个进行标记处理,生成现场维修单。故障气表现场处理,记录更换配件,更新表具信息。以气表为条件,统计数月用气量,包括机械表和电子表的累积用量和实际消耗量。 3.6.1.4工程管理 受理新工程申请,从公司设计院现场勘察和市场部审批,填写现场测估报告和工程预算,工程施工和集体拆除等全过程管理。涉及工程进度、工程材料、工程设计和工程款项等整个工作流程。 3.6.1.5维修管理 对燃气设备维护与管理,通过呼叫中心系统接受维修工单,对已接收的工单进行派工,对现场施工完成的工单,现场处理结果录入系统。 3.6.1.6财务管理 管理客户的支付账号及支付合同的合同号等相关信息,包括公共事业客户的账号信息,并独立生成结算文件。根据结算中心要求,生成结算交换信息,导入结算中心返回的结算结果,进行记账操作。对预付款登记和变更管理。 3.6.1.7稽查管理 通过抄表和计量信息分析,判断可疑偷盗气信息。已实现自动远程抄表的用户,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或手机短信,及时获得偷气、死表等非正常用气信息,以及断电、欠费等报警信息,便于派人进行针对性较强的现场检查。对有违章用气(偷盗气)行为的工商客户现场取证,影音电子档上传到系统,生成维修(整改)任务单,记录相关处罚信息,补气,赔偿情况。 3.6.1.8安检管理 对客户安全检查情况存档,包括客户设备的安检,管线的巡检。根据抄表本号、指定区域,编制安检计划。立管信息管理,记录无表具立管理检查,表房巡查结果。整改单信息录入,隐患整改回访管理,安检信息存档。 3.6.1.9接口管理 (1)与GIS系统接口。建立管网(立管)与客户信息的关联。每一块气表与立管建立对应关系。实现方式可采用EXCEL批量导入或界面录入。 (2)与SCADA系统接口。运用SCADA系统远程采集数据,用作抄表数据或与抄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据采集模式可以选用以下方式:①实时模式:通过厂家提供接口控件,直接读取远程数据;②定时模式:厂家系统定时将数据写入交换数据,工商客户管理系统定时提取;③脱机模式:厂家系统将数据导出EXCEL格式文件,由工商客户管理系统导入。 (3)远传抄表接口。根据实际需要,通过RTU(远程终端控制系统)对用户现场表具的累计流量、区间流量、压力、阀门状态、流量开关状态等运行参数进行采集,通常燃气计量仪表包括罗茨流量计系统、涡轮流量计、皮膜式燃气表等几大类,接口差异较大,需要对现场使用的计量仪表进行全面分析,确定接口技术方案。 (4)与用友系统接口。与财务用友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在市务发展部建档时,提取用友系统已建气表档案信息,计量管理换表后气表出入库信息写入系统。 3.6.2协作型CRM(CollaborativeCRM) 在已建成的热线呼叫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下述功能,建成协作型的CRM。 3.6.2.1集成短信平台 通过短信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如停气通告,服务介绍等。与呼叫系统结合,实现电话、短信催费。 3.6.2.2与公司网站中的客户服务功能集成 将公司网站中的客户服务栏目和热线呼叫系统集成,实现热线呼叫系统中的停气通知在公司网站上实时的,网上的在线投诉自动传递到呼叫系统。3.6.3分析型CRM(AnalyticalCRM)分析型CRM是CRM系统的“心脏”和“大脑”。通过对客户的资料、销售数据进行采样,构建数据仓库。利用挖掘技术(DataMining),商业智能(BI)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使之成为信息。以BI技术为基础,围绕客服的话务和业务数据,建立数据中心和业务分析模型,进而提高客户服务的分析和挖掘能力,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质量和速度。可实现如下功能: 3.6.3.1客户消费潜力分析 根据客户的历史消费数据以及客户的基本特征信息,采用预测工具和数据挖掘算法对客户的未来消费潜力进行预测,可以按不同时间段(如月、季度、年或任意时间段)、不同业务类型、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客户以及不同地区等分析角度,从总体上对客户消费潜力情况进行多维分析及预测。 3.6.3.2窃气监测 随着燃气用户的不断增多,个别用户特别是个体经营者,窃气、恶意欠费等行为时常出现,给公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除了采取必要的行政法规之外,采取更积极的技术防范手段,通过数据挖掘对客户用气分析与预测,进行窃气行为的监测与防范。 4结语 “以客户为中心”是新一代企业的经营服务理念,专门针对工商客户自身特点设计开发的工商客户管理系统正是围绕这一服务理念构建的智能化信息系统。工商客户作为燃气企业重要客户之一,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在燃气企业总营业收入和利润中占有重要比重。工商客户管理系统的投用,实现了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创新,促进了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更好的为工商客户提供了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服务,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更多的客户。 作者:施明 单位:南京港华燃气有限公司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供应链与客户管理系统达到整合必要性 【摘要】供应链的出现,使商业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彼此孤立的点,而是一条条线组成的整个网络结构;供应链的出现,也让我们必须对客户关系管理这个概念做出全新的理解和诠释。本文以传统意义上的客户关系管理的局限性为切入点,并结合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阐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供应链管理系统整合的必要性,以及整合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整合 一、从CRM的发展过程看CRM的局限性 CRM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接触管理”(contractmanagement,CM),即专门收集整理客户与公司联系的信息。90年代初演变成包括电话服务中心与客户资料分析的客户服务(customercare)。此后一些公司又逐渐研发了销售自动化系统(salesforceautomation,SFA)、客户服务系统(customerservice support,CSS)以及销售现场服务等典型应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集成计算机电话集成(computertelephonyintegration,CTI)、呼叫中心技术。从CRM系统的形成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最初CRM只关注核心企业全面外部关系,此后由于企业认识的局限以及各功能模块的固化将“客户”简单地理解为产品或服务的最终用户。然而随着供应链的出现,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最终用户更加深入地渗透到企业的“价值链”之中,核心企业不仅要处理来自最终用户的信息,更要分析来自供应商、合作伙伴的信息,这些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企业的行为和最终成效。 由此可见,传统的CRM(见图1)在提高企业收益,提高所在供应链的效率方面,已经显得力不从心,那么如何来克服这一缺陷,如何更有效率地把CRM这个管理上的伟大成就应用到供应链上呢?这就需要对CRM进行改进,把服务对象由最终消费者进行向前的延伸,结合供应链管理,进一步拓展CRM的概念。 图1传统的CRM流程简图 二、CRM与供应链管理系统整合的必要性 供应链与客户关系管理的结合,使供应链管理思想由以前的“推式”转为以客户需求为原动力的“拉式”供应链管理,也就是更加重视客户。也就是以顾客的需求为大前提,透过供应链内各企业紧密合作,有效益地为顾客创造更多附加价值;对从原材料供应商、中间生产过程到销售网络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对企业实体、信息及资金的双向流动进行管理;强调速度及集成,并提高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即时信息可见度,以提高效率。 同时两者的结合实现了企业间相互信任,保证信息高质量、高安全性、高可靠性使各企业同步协调高效率地为顾客提供具有成本优势、差异化优势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了顾客个性化。SCM集成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配送优势、响应优势、成本优势,通过建立与他们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保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服务流安全顺畅流动。供应链管理系统与CRM的整合实现整体优化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为关键顾客和合适顾客提供个性化、高价值产品和服务;获得顾客信任与顾客建立长久稳定的关系;促进CRM成功,使顾客、企业和股东价值最大化。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二 三、供应链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整合过程 把供应链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进行整合之后,得到如下的概念模型图(见图2) 图2供应链管理系统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整合概念图 在实施供应链管理与客户管理整合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营销和供应链的调查。企业要了解他们客户价值的主导者、客户需求、客户关系管理过程、供应链设施和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之间的连接点和切断点。 (2)决定一体化管理的目标。根据企业的财政目标,企业决定一体化管理的长期和短期目标,要注意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目的。 (3)分析和确认差异。这里,企业要分清分析目标和调查结果之间的差异,然后确认他们的强点和弱点。 (4)确切的阐述整合战略。这个阶段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在这个阶段,企业将决定怎么接近一体化管理,即决定实行方案。企业要决定他们用什么方法来追求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的最优化。同时,也要考虑一体化带来的效益。 (5)计划初步一体化和培训。根据一体化管理战略,企业可以确定实行战略的初步计划。初步计划围绕从系统一体化到新库存计划系统,而且为了一体化管理初步的成功,培训是非常关键的要素。 (6)决定实施顺序。企业要重视初步一体化,而且要建立逻辑的初步一体化顺序。 (7)设立评估指标。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因为这个过程影响到整个一体化过程。如果企业实行不合理的评估指标的话,投资将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设立评估指标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而且需要不断地改善。 (8)跟踪结果和修正目标。企业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评价计划实施结果。这种标准或者建立在企业一体化管理目标的基础上或者是竞争者的绩效水平或者两者皆有。根据实行的结果,企业可以再建立自己的目标。 四、小结 供应链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融合,在很大程度实现了供应链以及企业的透明化。单方面来讲,客户关系管理是专注于销售、营销、客户服务和支持等方面,在这方面会更全面、更进一步。同时它的运作可以完善供应链管理流程。CRM正是通过管理与客户间的互动,努力减少销售环节,降低销售成本,从这个角度也是对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一种提升,并实现最终效果的提高。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市场营销客户管理系统运用思索 近些年来,我国现代的信息技术以网络技术、通讯以及计算机作为核心并且日新月异,伴随着我国信息资源不断开发以及信息技术不断进步,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也进入到了一个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时代,在这样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中,我国企业必须要面临自身经营环境日益多变复杂这一情况,特别是对网络化时代这一背景下,企业需要适应网络化时代的需要而得到良好发展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一直在为企业的管理模式带来了深刻变革。 一、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特征 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展开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活动,和过去传统的企业活动相互比较,往往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虚拟性表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具有虚拟性的表现,这一表现往往是借助互联网所具有的信息处理这一强大功能,从而将远距离中对服务和产品查询实现,对产品和企业的设计进行了解,甚至能够使消费者自身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之中去,所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虚拟性就表现在能够通过互联网使买卖的双方在远距离之外进行联系和接触,销售方也可以借助这一个渠道和方式彻底的将对于中间商依赖彻底的摆脱,节约了渠道费用这一投资。第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交易费用比较低。由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自身采用了信息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和方式来进行商业事务的处理,所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能够很轻易的将信息处理实现,并且这一信息处理是按照各自需求这一形式进行的,与此同时,互联网通信的费用不是人们所臆想的按照地理位置远近的不同而进行增减的,这也就使得互联网这一领域和平台中进行各种商业的活动信息处理的成本大大降低了,不管是在小企业中还是在大企业中,我们都能够凭借相似成本跻身全球的电子化市场中去。第三,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具有全球性。由于互联网连通了整个世界,并且将整个世界信息进行交换和传递,所以,在互联网基础上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开展,那么,交易中的任何一方都不会受到地理区域限制,也就说明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具有全球性。第四,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具有效率高节奏快的特征。由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容量很大,其在互联网上进行传递的速度也很快,这些都已经对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否能够将整个商务活动效率和节奏提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应用下的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我们都知道,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革命已经对电信业、传媒业以及金融服务业多个领域发展和改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于现代的企业日常经营又能够产生哪些影响呢?下面笔者就对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应用下的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分析,这已经成为了对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应用下的企业市场营销进行研究中不能忽略的一部分。近些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而信息技术的发展足够使人们将过去那些传统时空观念进行改变,以计算机作为根本基础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一定会对企业自身内部组织结构产生影响和改变,特别是那些功能相当强大的大型企业,一定会面临那些专业性强而规模比较小的企业的各种挑战,过去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都是金字塔的结构,金字塔形的企业组织结构特点就是从企业自身最高层决策人员到企业最底层的员工,企业最高层的决策人员也就是金字塔的塔尖,而最底层员工也就是金字塔的最低端,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从位置上,一个金字塔形就能够将这种组织结构栩栩如生的展现出来,而金字塔中间的层次比较多,也就是过去企业组织结构中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一直起着下情上呈和上情下达的重要性作用,是最高决策者和最底层员工的沟通管理渠道。所以,企业自身的中层管理人员运作方式和素质都对企业管理的效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但是,在过去那些传统的企业中往往存在着一种现象,也就是企业中层的职能得到了过分的细化,中层的管理人员也就十分复杂,再加上管理人员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这也就直接造成了企业自身的信息失真率比较高,信息的传递速度比较慢,往往会使管理人员容易进行错误的决策,产生错误的判断。伴随着我国市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我国网络和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一种企业的金字塔形结构已经不能够使企业以一种更灵活、更快的方式来对顾客和市场不断的需求进行满足,与此同时,这种企业结构模式也不利于企业自身员工之间进行交流,也就妨碍了企业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利用,网络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将过去的传统企业组织结构进行了改变,主要以扁平式的结构将金字塔形这一模式进行了取代,扁平式结构使企业自身内部组织的形态逐渐趋于虚拟化、扁平化和分散化,企业的每一个职能部门自身都能够直接的面向市场,讲究柔性,进行自主管理,因为网络已经将企业的中层管理这一重要的角色进行了担当,企业自身的管理层次也就少了,所以,也就将企业信息管理反馈的速度加快了,从根本上将企业中的官僚作风消除了。扁平式的企业结构模式对横向交流的适应远远多于对纵向控制企业管理需求的适应程度。这也就使企业自身内部管理层对于信息流高速应变性也变得有些许扁平化,互联网主要通过将通信成本降到最低,从而对企业的纵向组织结构产生了影响,扁平式的模式更像一个蜘蛛网,和金字塔形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扁平式模式上面的任何一个节点,都会发生自身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企业实行整合营销就是指因为企业的营销信息自身具有双向互动这一特性,也就使得消费者能够真正的进行企业整个营销过程的参与,消费者自身所具有的选择性和主动性加强了,那么,消费者在整个企业的营销过程中地位相对于传统的营销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在企业整合市场营销中,首要策略就是企业的消费者策略,企业要进行营销,首先就是要进行目标消费者的确定,在确定了目标消费者以后,企业才能够对目标的消费群进行了解和接近,从而能够找到那些互动的、有效的传播和沟通途径,企业的营销传播过程中的终结点和出发点都是将消费者作为根本导向的。企业整合市场营销第二个策略就是方便性的策略,企业的方便性策略主要是指企业将固定分销渠道忘却,对消费者享受服务和购买商品过程中方便性进行充分的重视,这已经成为了企业提升自己竞争能力重要的一点,同样又是企业的营销传播在自身品牌忠诚度的经济条件下,进行消费者自身就是企业自身的服务的上帝这一观念最为基本的表现。在企业整合营销的过程中,沟通策略就是第三个策略,对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行充分重视和应用的企业在不断地尝试各种营销手段的同时,往往会发现很多营销手段都是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消费者并不会对自己的产品产生兴趣,更加不会停止关注自己的产品,其实,原因并不在于企业自身的产品上面,而是企业忽视了沟通策略,企业需要将品牌、服务以及商品信息不断地灌输给消费者,并且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使消费者愿意将自己对产品的意见和感受反馈给企业,这样就能够真正的形成一种企业、品牌、服务、商品以及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也就是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背景下企业整合营销的沟通策略,这一策略已经成为了企业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营销和传播更高的一个层次,沟通策略的实质其实就是双向传播。 四、结语 由于互联网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应用和普及,这也就将全球数字化进程进行了推动,在互联网这一技术上得到良好发展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一直在各个方面都向传统的企业进行挑战,所以,传统的企业不仅要进行自身内部的组织结构重新的设计,将市场营销改变,更加需要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这一新环境中加强企业本身和其他的企业共同的发展,和其他企业之间必须要有合作和竞争这两种意识,所以,笔者认为,网络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正在对我们企业进行重新的塑造。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在线客户管理系统的九大利器 在线月租型的客户管理软件是企业通过登陆互联网账号来使用的销售管理工具,此系统可以管理客户信息,包括联系人信息、销售机会管理、项目管理、合同订单管理、产品管理等,目前成为成长型企业优化销售体系的必备工具。主营在线CRM的Salesforce在美国非常成功,而XToolsCRM是中国最优秀的在线CRM之一。 在线销售管理(客户管理系统)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成长型公司的青睐,这种在线使用软件的方式使成长型企业管理的重点从忙于应付内部管理转移到拓展新的业务增长上,真正使企业摆脱为管理而管理的局面,软件系统的每个功能都带来对原有工作的优化,甚至于优化到销售人员的每个销售行为。 北京讯鸟软件有限公司在过去几年业务增长迅猛,目前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呼叫中心中间件的领导者,对不同办公场所的人员管理、众多项目的跟进等内部管理难题促使讯鸟总裁吴益民先生迫切希望通过实施月租型XToolsCRM得以快速解决。 吴总通过近一年的应用,了解到解决销售管理、客户管理问题的“九种武器”。 客户视图 吴总一直希望有一个系统可以查找任何客户完整的历史记录,当然不仅仅只是一个客户的联系方式,他希望在一个页面里面,能够完整看到客户的所有信息,包括:历史交往记录、相关销售机会、合同回款情况等,而不需要另外开启窗口查看,吴总看到XToolsCRM的界面设计,感觉非常满意,XTools符合自己的查阅习惯。 实际上,大量的销售人员的数据日常录入基本上是通过“客户视图”添加进入系统的,添加数据非常方便,并且没有脱离“客户视图”页面。而且,销售人员可以同时打开查阅很多个客户的完整数据,这对于销售人员穿插联系客户,同时处理众多客户数据提供便捷。 吴总经常通过“客户视图”页面,直接点击联系人的邮件地址、手机号码、QQ或者MSN,可以给客户发送邮件、短信息、即时信息等,同样显示出与客户沟通的快捷。 营销日报 销售人员的管理一直困扰吴总,吴总希望不定期了解销售人员每天的工作情况,如果让销售人员每天都写述职报告,实际上也比较浪费时间。 XToolsCRM的营销日报工具解决了这个问题,销售人员每天的销售日报CRM能够自动生成让吴总惊讶不已,因为系统会自动提取销售人员每天录入的数据,在一个页面分类展现出来,这些数据包括每个销售人员新增的回款、合同、新增客户名称、新的历史记录和参与任务情况等。通过这个工具,吴总随时了解到异地或者出差人员的工作情况,当然也可以看到销售人员工作量是否饱满,吴总感觉,营销日报功能对自己的日常管理确实必不可少。 热点客户管理 “热点客户管理”实际上是符合中国企业管理者习惯的CRM创新功能。 讯鸟公司呼叫中心技术优秀,潜在需求者众多,对潜在的客户需求需要更加细化的整理和管理。每个月不断有新的可能成交客户涌现出来,销售人员和管理者需要从CRM系统中上万客户里面直观查看或快速记录对这类客户的历史沟通情况,并经常把已经成为正式用户的客户和没有希望成交的客户调整下去,让那些近期可能成交客户一直动态地显示在工作台界面最显著的位置。 群发短信 群发手机短信解决的问题是快速简便的通知所有客户,包括:价格的变化,新的优惠政策,节日问候等,XToolsCRM的群发更具特色,群发可以通过条件搜索,从成千上万的客户资料中,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客户群进行群发。 另外,定时的短信发送也是XToolsCRM的特色功能之一,在特定的时间发送包括日程、任务的短信息提醒。 五大报表 五大报表包括企业销售状况总表、销售综合汇总表、人员签署合同明细表、客户回款明细表、人员回款明细表。这个功能对于管理者非常有用,讯鸟公司的管理者通过五大报表看到去年和今年的同期销售情况的对比,看到不同销售人员不同时间的回款情况、合同情况、费用情况等,看到不同时间客户的合同额明细、回款额明细等。以前需要财务人员花上几天统计出的数据,管理者只需要点击鼠标即可完成。 五大报表实际上是销售情况的俯视图,实现了从不同视角来分析销售情况,为领导者提供决策依据。吴总评价:“通过五大报表,想看什么就有什么!”。 网上线索挖掘 网上线索挖掘是一个及时获取从网站来的销售线索和客户需求的工具,通过CRM生成一个表格,把网页表格贴在讯鸟公司自己的网站上。这样通过网站客户提交的信息直接进入CRM系统里面。这样,客户提交的订单,客户提交的投诉,客户提交的销售需求都会及时看到并快速处理。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深入人心,网上线索挖掘工具使XTools在线CRM锦上添花。 项目跟单 项目跟单一直困扰很多企业,专门的项目管理软件又过于复杂和昂贵,通过XToolsCRM里面的项目管理,使每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能够通过日程、历史记录、决策关系图等,让团队工作更容易协调和有效执行,同时让管理层及时了解每个销售人员对项目的工作情况,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会议汇报的方式,解决了信息滞后和错漏的问题。 在项目跟单过程中,项目往往涉及到多个关联公司的多个联系人,涉及到公司内部的多个人员,通过项目视图,大家都可以看到谁为哪个关联公司曾经作了什么,要做什么等。 这样,讯鸟公司全国各地有上百个项目同时进展,销售经理也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哪些已经到达了关键环节,哪些项目滞留了多天还没有进展,帮助项目经理抓住重点,集中精力突破难点。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功能使客户可以自定义CRM系统里面的所有的下拉选择项,讯鸟公司对自己的客户有不同的行业、阶段、来源、种类划分,讯鸟公司自己修改这些下拉可选项目。 产品管理 如何让销售人员快速了解搜索到产品的型号,产品的系列,产品的价格是非常必要的,XToolsCRM设计产品功能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多层的产品分类,树型的分类展示和选取等方便销售人员在制作订单时一目了然。 结束语 北京讯鸟公司业务在不断增长,并进入到多个国家的呼叫中心市场。讯鸟中间件在国内多个高端大型商业呼叫中心的稳定运行,充分保障了客户的赢利基础,公司为阿里巴巴、Elong等呼叫中心提供的讯鸟中间件,创造了中国单点最大支持座席数案例。 北京讯鸟公司应用XToolsCRM近一年的时间,吴总体会到XToolsCRM不断的升级,吴总说:“CRM产品不断的频繁升级,这是租用CRM最大的好处,XTools在这个方面做的非常的出色!”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基于B/S结构的客户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 摘要:为了提供给优质客户管理服务,本文结合当前成熟的Web服务技术,对客户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重点分析、讨论了构建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需求和系统模型,设计开发了客户管理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和系统功能模块。 关键词:B/S结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模型 一、引言 伴随市场激烈的竞争,消费者所需要的服务越来越细化,消费者渐渐出现了分级,开始出现了大客户的概念。尽管大客户仅占客户总数两成左右,然而其提供的业务收入或消费额却占总收入的八成左右,甚至更多些。构建客户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提高企业大客户的满意度,还可以对企业自身的客户资源体系进行整合,优化市场价值链,有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从系统角色划分出发,设计和实现了基于WEB技术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系统的实际使用,满足了客户信息资源共享需求,同时对提高客户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对该类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也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二、系统的网络计算模式 B/S(Browser/Server)模式结构是采用HTTP为传输协议,以对WEB数据库访问为中心,通过客户端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并连接后台的数据库。构成B/S模式的结构有三级:第一层为客户端的浏览器,通过它实现后台与客户的交互,并最终将查询结果进行输出,客户端向目标WEB服务器提交访问服务器的请求,然后WEB服务器采用HTTP协议将相关的信息传给客户,客户的客户端接收后,在WEB浏览器上进行显示;第二层WEB服务器为功能层,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客户的各种应用,即WEB服务器将客户提交的请求接受后,和后台数据库进行连接,首先处理申请,再把处理结果向WEB服务器进行返回,并最终传输到客户端;第三层数据库服务器为数据层,应客户的请求,数据库服务器单独实施各种的数据操作。 三、系统设计 (一)系统模型构建 依据项目经理制的原则,对于所有的重点客户,均要有对应于重点客户部的客户经理,维护管线中心的维护经理,客户网络服务中心的项目经理,还有和客户具体应用有关的各专业设备的技术支撑经理,其一同为客户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在这几种服务中,会有各种交叉,并且人员也会伴随公司调整而变动,然而客户的名称通常是稳定不变的,所以一定要确定以客户为主要的核心,实施权限的划分。权限主要划分成两个级别,即系统管理员和使用人员。所有的部门经理都是系统使用人员,对客户信息的使用和维护是不相同的;而各有关部门领导则属于具有较高权限的系统使用人员,其不受行业划分或客户地域所约束。依据上述功能需求,能把该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划分成三个模块,即:系统管理员使用模块,部门领导使用模块,以及普通用户使用模块;实施参与模块的人员角色分别对应是:系统管理员,部门领导,以及普通用户。 (二)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管理员主要担负部门领导用户、普通用户以及客户名称的创建,当完成员工账号的创建后,应授予此账号对其工作范围内实施管理客户信息的权限,如果员工工作有了新的变化,那么还需修改其权限;每次构建了一个新的客户,那就就要对全部与此客户相关的员工的账号设置相关的管理权限。此外,系统管理员还担负信息公告、管理全部客户信息以及文件上传管理等权限。部门领导能浏览全部的客户信息,同时能依据具体情况,进行批示或评价。普通用户能够对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全部客户信息进行查看,删除及修改提交的客户信息,但对系统管理员整理的客户信息不能进行删除或修改。因此,系统管理员具有最大的管理权限;部门领导具有比普通员较大的信息查看权限,无修改及上传信息的权限;普通用户具有一定范围内的信息查看权限,在有限期限内可以删除或修改自己提交的信息。 四、系统实现 本客户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根据部门领导、普通员工、以及系统管理员这三种权限进行开展的,其在同一个登录界面进行登录,在依据所拥有的权限级别,进行相关权限功能模块的操作。(一)系统管理员。因为本系统平台涉及到多个部门、多种专业,要实现多种资源的共享,所以,系统管理员担负着比较重要的职责,其具有的权限最高。普通员工、部门领导的账号均通过系统管理员来生成,同时依据其各自的工作职责,设置不同的权限;当新增了一个的客户之后,就需为此客户设置一个虚拟团队;对于各部门普通员工提交的客户情况,系统管理员依据客户维护或营销的具体情况,进行客户阶段性信息系统的编写工作,提交至系统里,假如不需要整理,那么系统管理员就直接将资料转移至客户阶段性信息中,与此同时,系统管理员还担负上传文件、维护公告信息、交流平台等工作。(二)部门领导。相对于部门领导来讲,本系统主要发挥着监督员工工作与信息参考的作用,所以,部门领导对客户信息的查看不受限制,能够对所有客户信息进行查看,同时还能够点击客户信息里的“评价或批示”按钮,有针对性的对客户进行评价或者批示。(三)普通员工。当普通员工登录后,能查看两部分的信息;一个为系统里该员工工作职责范围内全部客户的信息资料,普通员工可以对这部分的客户信息进行查看,但不可以实施任何的管理,假如需修改,那么就需要利用交流平台,把资料或修改意见提交至系统管理员;另外一个为该员工自身提交的、尚未被系统管理员处理的信息,对于这部分信息,普通员工可继续实施修改或删除操作。 结束语 本系统依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对于普通员工和部门领导来说,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等特点,各种用户能进行正常的管理和操作。伴随客户信息不断地增加,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逐渐变成了领导指导重点客户工作,维护经理实施高效维护,客户经理成功营销,以及客户和部门经理通畅交流的一个共享平台。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CRM客户管理系统在中小企业的开发和应用 摘 要:本文就从CRM客户管理系统概述入手,分析了中小企业应用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研究了CRM系统的设计开发。 关键词: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小企业;B/S结构 1 CRM客户管理系统概述 CRM客户管理系统包括经营理念与软件技术两大模块,其中又以用户为中心研发实施CRM客户管理系统。优质便捷的服务吸引了更多固定客户,企业业务优化管理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CRM客户管理体系通过获取真实有效的客户信息,并加以分析为客户提供最为迫切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CRM客户管理体系还可以对客户消费习惯和行为进行观察统计,并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相融合,优化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追求共赢。CRM应用在中小企业中主要是为了增加营销收入、减少营销周期、降低营销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增强企业竞争力。 2 中小企业应用CRM系统的两大必要性 CRM不仅是一个标识,它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代表了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对中小企业开展市场营销具有重要作用。 2.1 提高顾客忠诚度 稳定的客户可以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流失一个老客户,可能需要好几个新客户才能弥补企业损失的利润,而品牌市场营销是提高顾客忠诚度最为有效的方法。中小企业通过利用CRM系统,对客户资料和消费信息进行详尽的分析,为客户提供最为切实的服务需求,逐渐建立起与客户双赢的合作关系,中小企业利用顾客群的钟爱,进一步扩大市场,促进顾客忠诚度的形成。 2.2 提高产品价格稳定性 在市场上,很多产品的价格往往需要随着市场行情、经济形势、国家政策等因素而发生很大的波动。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像太平鸟、红蜻蜓、阿依莲等这样的品牌店却很少见到价格波动的现象。这是因为这些产品已经形成了品牌,在消费者的心理已经形成了价格区间,且消费者在购买时考虑的并不是价格,而是品牌。CRM数据分析可以很好的对市场做出准确判断,降低了市场调研成本,也为企业制造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通过合理的自身定位,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就可以增强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产品价格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企业未来经营收入的稳定性。 3 CRM系统的设计开发 CRM无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从管理层面,CRM都会得到更多企业的关注和更高层次的应用。但是,在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让CRM客户管理系统更加适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就需要对其设计理念和开发过程进行不断改进,使其能够朝着更加“接地气”的方向发展。 3.1 设计理念 B/S结构:本文主要通过利用B/S结构来实现CRM系统的研发设计,以达到企业员工在内部或远程使用联网计算机的效果。通过IE进入CRM系统,对该系统的动态数据进行编辑与监察管理,并运用该系统的功能模块对销售客户进行管理,整体提升管理绩效。 B/S结构就是指浏览器或服务器的结构,是一种基于因特网技术对C/S机构进一步的优化改进。这种结构下的用户可以直接通过WWW浏览界面,部分事物逻辑会在前台呈现,但主要的逻辑处理还是归属于后台。B/S结构主要是利用因特网技术的不断成熟,综合浏览器衍生的多种语言模式,以通用浏览器代替专业软件达到操作目的,减少研发资金,是一种新型的系统构筑技术。 原先的C/S结构采用的是开放式结构,但是系统开发初期的开发性未能形成一个完善的端口软件,没有为客户提供真正实用的开发环境。而B/S结构建立在TCP/IP协议的基础上,企业内部的浏览器可以直接接收来自WEB浏览器终端的访问,企业内部员工通过WEB浏览器都可以实现体系内部资源的编辑与管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成本,减少了系统维护升级的费用和工作难度。 系统软件的升级改进呈现出一种频繁化趋势,B/S结构的优势逐渐凸显,不再约束于用户规模和分支机构的数量之中,弱化了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区别,所有的操作只需要接入因特网就可立即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极大程度上缩减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成本费用。B/S结构的主要优点可概括为:降低了系统维护工作难度、降低了系统硬件匹配要求、降低了系统升级难度。 3.2 数据库架构 中小型企业的数据管理批次相对较少,数据读取少,因此,选用Accese作为中小企业CRM客户管理系统的最佳处理方式,保留SOL数据转化端口。但是,微软的Access不能采用服务器进行查询,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这种方式的弊端就会凸显。从安全层面来说,SQL Server要比Access的安全系数更高.但由于Access更利于系统创建和配置,可以更加便捷的对数据库进行调用查阅,因此,诸多中小企业会采用这种架构。Access作为客户关系数据库的开发投入使用,不仅有桌面数据库的功能,也延续了关系数据库的优势。 总而言之,把Access作为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也可以把其改为SQL Server是最佳的选择。因为ASP页面与后台并无多大联系,它的ADO是封装好的对象模型,开发人员在面对不同的数据库时工作量会减少很多。 3.3 系统模块目标设计 本文所要设计的ERP系统建立在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基础上,主要分为以下七个模块: (1)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模块主要有:信息的收集、处理、管理,资金的流入流出,客户投诉处理,生产、加工、发货、调度计划与清单等等。 (2)OA模块主要分为:通讯录、考核、万年历、工作日记等等。 (3)综合模块主要分为:物品购进、员工档案、思想教育、技能培训等等。 (4)沟通模块主要分为:QQ、论坛、贴吧、公共微博微信、公告栏等等。 (5)邮件模块主要分为:收发邮件、删除、已发信箱、草稿箱等等。 (6)系统模块主要分为:关于系统、资料修改、重新进入或退出系统、密码重设等等。 (7)系统设置主要分为:个人资料设置、数据删除或备份、文件浏览、用户信息管理、最新通知等等。 3.4 数据安全维护 (1)MD5应用在前期登录密码中,由于目前尚未出现破解此加密的方法,因此,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登录密码的稳定安全。 (2)对Access进行加密处理,未经认证禁止数据库下载数据,并设置防盗密码。 (3)ASP被VP5 进行Dell封装,程序文件与调用代码进行分离以保证用户数据的稳定安全。 4 结束语 中小型企业融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与之相匹配的CRM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任重道远的CRM系统需要企业内部真正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决策,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从根本上搭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需求,才能使中小企业在新时代经济竞争中居于上风!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专业贸易公司视角的客户管理系统优化分析 摘 要:随着国际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国内专业贸易公司普遍性的遇到了利润下滑、市场萎缩的经营困局,在此条件下,本文结合专业贸易公司的业务特征,对贸易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核心部分客户管理进行了分析,在提出当前我国专业贸易公司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构建高效客户管理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贸易公司;供应商;客户管理 作为专注于进出口贸易的专业贸易公司,随着近年来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行业竞争的加剧和对贸易商服务要求的提升,都使得传统的基于信息优势的贸易中间服务其获利空间日益逼仄,业务规模不断萎缩。 一方面,贸易公司的主要服务对象―跨国企业为进一步压缩成本均加强了制造中心的采购端伙伴关系建设,将采购链逐渐延伸到了生产企业,同时进一步调整了全球产品价值链分配格局,利润向设计、包装和运输环节集中的趋势愈加明显。这使得专业贸易公司基于信息优势的采购优势难以维持,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另一方面,作为本土制造企业,也在成本上升、利润微薄的背景下纷纷引入供应链管理措施,缩减了产需端的对接流程,同时压缩了贸易中间环节的可分配利润水平。两方面作用下,作为专业贸易公司,其既不能从生产制造环节上节省开支也不能在销售环节上完全掌控市场,难以再通过常规的方式和路径保持业务规模和利润水平。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尝试结合当前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和格局特征,立足于专业贸易公司的供应链管理现实,从贸易公司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客户管理上,分析和阐述贸易公司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病。并为公司建立专业贸易服务型高效供应链管理体系提出优化措施,为我国众多贸易公司降低经营费用、增加效应规模,形成行业优势竞争力提供帮助。 从目前我国众多专业贸易公司的业务实际看,其供应链管理中客户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过分强调价格优势的供应商选择标准 目前贸易公司的供应商选择过程中,虽然引入了信用评价和供应商风险识别系统,但是在具体业务的供应商选择上,依然以价格最低化和利润最大化的选择标准为最高追求,而总是有意无意的淡化风险、信用、综合资质等方面的选择权重。或者说,一般的贸易公司尚缺乏一套对供应商信用、价格、供应能力、应急能力的综合评价系统从而实现合理价格选择,特别是供应商的价格、信用与供货能力等相关参数出现矛盾时,公司现有的评估体系尚缺乏一种科学的综合分析能够在多家供应商中进行识别与选择,这使得供应商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同时处于供应链内的各企业,由于作为合作伙伴的加工贸易企业与供应商,为了各自企业的利益,在价格和信息方面经常处于搏弈状态且存在利益冲突,也容易积累违约风险。 二、贸易公司海外分销的终端需求客户培养能力偏弱 一般的贸易公司依托本土化优势,在国内直接需求客户的挖掘与关系网络建设方面均表现出较强的能力与经验,但是在相关产品的海外分销上,由于对市场的熟悉程度差、资金投资能力限制、海外贸易服务竞争优势较弱等原因,贸易公司在出口贸易中往往愿意选择海外贸易商进行产品海外渠道销售,而很少能够直接针对海外终端客户进行贸易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销售速度与资金周转速度。但是以国外贸易商为主构建海外销售网络,会因为贸易商的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巨大等原因导致销售网络的稳健性极差,同时即使选择进行分销,也往往由于国外贸易商处于买方市场,而难以签订到符合公司预期的长期合同。或者说,国内的贸易公司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一种良好的模式,能够直接发掘海外终端需求,这与一般公司长期以来忽视海外终端客户培养有关,当然也与国外产品销售市场渠道销售模式的根深蒂固有关。 三、共赢为基础的伙伴关系有待强化 贸易公司的供应链由于其业务特征决定了供应链模式属于共生网络模式,其客户较为松散,在此条件下加强伙伴关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就是公司与客户间共赢机制的形成。从这一点上讲,当前贸易公司业务中,为客户提供增值能力而体现公司核心价值的服务尚相对缺乏,公司服务的可替换程度高,无法体现出独有优势。共赢机制的缺乏,使得公司业务部门和高管必须拿出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与客户关系的经营中。多年前高管满天飞拜访客户、靠人际关系维持伙伴关系的经营模式依然是公司的重要方式。公司高管疲于奔命,而客户流失度依然较高。 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和相关伙伴关系管理理论,未来国内贸易公司提升客户忠诚度,扩大客户网络覆盖能力的关键点就在于建立高效供应链模式下的客户管理体系,具体的方向可归纳如下: 1.建立基于供应商综合评价的选择模式 以往以价格为标准选择供应商和采购商的策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最大化利润的经济目标,但是这种策略选择会形成一种相对松散和碎片化的供应商网络,特别是在供应商的价格、信用、应变能力、技术能力等指标存在差异的条件下,以价格最优为标准在可能造成违约风险的同时,难以培养客户的忠诚度与粘性,也不利于建议一种长期伙伴关系,难以保证供应链的稳定与客户网络的成熟。 因此,国内贸易公司应该将供应商选择的重心从价格策略向价值策略转移,加快建立能够综合反映供应商情况的评价系统。对供应商的选择,不但要审查所提供产品的价格、合格率、交货期、合作态度,还要了解供应商经营产品的状况,经营效益,生产设备、技术水平,服务状况,市场占有率,发展潜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同时还需要注意企业文化是否有冲突,合作的积极性等,并构建能够综合评估供应商的评价体系。评估体系可参考“Q.C.D.S”系统,即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四维评估系统,供应商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可按表1设计, 通过该评估体系企业对所有供应商有一个公平、客观、统一的评判标准;然后在优选出来的供应商中与他们签订长期合作合同,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Supply Chain Partnership),并对企业内部不合理的购流程进行优化,加强公司供应链系统的协调性、集成性、同步性。 当然,上述综合评价体系在执行初期存在一个较高的信息搜寻成本,需要公司对具体供应链的信息做全面了解,这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可以考虑综合系统与现行系统实行并行运转一段时间再实现全面过渡。 2.加强供应商管理,提升供应商粘性 在科学选择供应商基础上,公司应进一步重构贸易供应链中的伙伴关系模式,与经过综合选择评价后遴选出的目标供应商签订合同后,应致力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持多层面的信息共享,通过高效信息网络的有机连接,使得供应商能够及时使用相关信息来协调他们的供货与买方的需求和计划相匹配,以实现信息对接的无缝一体化,加强企业供应链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可以参考的策略包括: (1)长期合同管理 与优选供应商签订一份较长期合同。长期合同的签订使得供应商把公司的生存与自己的公司联系在一起,可以为公司储存一部分原材料,不会因为原材料涨价,找不到货源,而影响供货。供应商也不会担心产品滞销的现象出现。如有一些产品市场需求量不是很大,公司也可以先不进行提货,暂时存放在供应商处,以节约库存成本。 (2)引入竞争机制 有意识地引入竞争机制以加强供应商管理强度。因为考虑到只选择一家目标供应商,一旦出现不可抗力因素,唯一的一家供应商无法供货,公司将出现违约与资金损失,因此常规产品与销量大的产品的目标供应商可以选择2-3家,这样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还可以有一家备选供应商。而且可以战略性的让供应商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努力提升技术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服务。 (3)建立供应商长效沟通机制 公司可以根据往年的销售记录,在年初制定全年的采购计划,并把这一预测报表分享给供应商,让他们在第一时间做好准备提高产能。并在每个月月底与供应商开电话会议,对每月的购量进行总结,比较全年采购计划。对供应商在技术,生产方面的问题给予支持如产品更新等,这样不仅显示了对供应商的高度信任,而且公司也最大程度的掌控了市场,提升了采购效率。 (4)建立积极有效的供应商绩效考核体系 公司应该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系统绩效考核分析,考评周期可以设计为一年两次,考评内容包括来货批次合格率、来货抽检缺陷率、来货使用报废率、准时交货率、交货周期、订单变化接受率、采购价格成本率、表现的合作态度、参与本公司的产品改进与开发项目、售后服务等,对考评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问题点,分析不可控因素。对于需要改进的问题提出限期改进意见。通过绩效考核,不断改善整供应商管理强度,增加T公司与供应商的紧密度。 3.加大与客户间的双赢分享强度 在公司的共生网络供应链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过共赢机制的建立,提升客户忠诚度以保证伙伴关系网络的稳定。公司应该高度统一思想,特别是高管层,要有意识的进行共赢机制建设,要能够接受暂时的利润下滑和出让,应该从总经理高度制定与客户与供应商的双赢分享机制,并有意识的加大分享的强度和范围。通过加大分享,形成适当的供应商激励,提高客户忠诚度,刺激供应商与T公司合作的积极性,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具体的激励措施可以考虑价格激励、订单激励、商誉激励、信息激励、淘汰激励、新产品、新技术的共同开发激励等方面(详见表2)。 4.拓展海外终端客户的销售网络 海外分销环节终端客户开拓能力不足,意味着海外分销网络的不稳定和利润水平的相对较低,这既不利于T公司提升竞争力与利润水平,也无法为国内客户提供有效的销售渠道从而降低服务质量,T公司应该有意识的加大海外终端客户的培养,可以考虑通过海外供应商网络实现对销售网络的推广,加大终端客户订单的利润分享强度,借助于国外市场专业渠道开拓商的能力加大分销网络建设,也可以针对重点市场和重点产品通过设立外国分公司实现国外市场的本土化,以提高对海外市场的熟悉程度。 作者简介:胡君杰,上海理工大学MBA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CRM客户管理系统的开发计划与组织实施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无论是从市场角度还是技术角度,CRM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要想更快的获得成功,就需要在企业的发展中以客户为中心,而CRM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则可以在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下建立起企业统一、专业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帮助企业与客户都获得最大的利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开发进行研究,并给出具体的组织方法,促进企业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系统实施;系统实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客户关系的管理理念已经在各个领域都有所运用。企业在运行中搞好客户关系就会提高客户对企业自身的满意度,让企业保持较高的客户群,这样在企业中客户收益与潜在收益就会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中企业运行CRM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失败。因此在实际中就需要对CRM客户管理系统的开发进行认真地研究,为企业和客户同时创造最大的利益。 1. 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定义和内涵 首先,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指得是在实际中对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作出改变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机制,这种管理体制实施主要是在市场营销中进行的,在实际中它以提供周到快速的优质服务来吸引并保持客户,同时还对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进行管理以降低企业发生的成本。企业在运用CRM主要是通过运用CRM的技术软件与配套系统来实现的。在企业中运用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有利于对客户的信息进行手记、追踪以及分析,并且可以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来满足客户的需要。另外,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还可以对客户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企业利润产生的影响,从而可以优化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促使二者共同取得最大的利益。 其次,企业运用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且通过这个系统来协调各方的关系。这点主要体现在企业进行的售后服务、全国区域销售的产品和技术支持以及企业同行之间出现的竞争关系,这样企业在长远的发展中就具备了一定的优势。CRM在企业中既是进行管理的一套完整体系,又是一种软件技术,在企业中使用这项软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少企业的销售成本、缩短营销的周期以及加大销售收入,同时还可以为企业开拓新的营销领域,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2. 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设计分析 2.1 CRM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实现 CRM系统的设计理念就是赢得发展、保持提升企业客户的价值。运用到企业中就可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来开发并赢得客户资源,帮助企业保持和发展客户关系,以以提高在实际中企业客户的价值,从而增加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运营模式。而CRM的技术实现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销售营销以及客户服务这三个部分的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其次是对客户沟通时需要用到的一些手段进行集成与自动化处理,最后是对这两个部分的功能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从而产生客户智能化,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决策支持。 2.2 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实施 在企业中要实现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就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管理方面做出改进,其次是对新管理模式要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在这两个方面,保证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对其改进管理。而在改进管理方面具体来说主要有:⑴对组织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业务运作的流程重新组合。因此在实际中就需要对企业当前的业务流程进行调查调整并分析,在内外方面都来征求企业有利于企业流程的良好建议。在改进企业流程与目标流程时可以采用调查表和访谈的方法来实现。⑵对企业进行持续的改善,从而来形成企业中比较稳定的文化。在实际中发现很多企业实行的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结果和预期的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归根到底都可以从管理上来找到这些原因而不是技术上。因此在企业中除了运用信息技术之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改善企业的日常管理,并为企业改善客户关系做出一定的努力。⑶在企业管理中建立起管理制度与激励制度。以便优化理顺企业的业务流程,对流程中企业的岗位要客观地去设置,并且还要明确相应的岗位职位,完善并落实岗位职责,同时也建立起来对岗位考核的指标体系。⑷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企业要做好管理工作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当发现企业中存在一些问题时,需要鼓励员工去解决,让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来支持企业的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鼓励员工做其中细致具体的工作,以促进企业的CRM客户管理系统。 2.3 CRM客户关系管理体系软件的设计分析 在设计CRM时,首先需要注意这是一个应用型的产品,在实际中不能以技术为指导,因此必要要采用应用主导。这是由于CRM本身也是软件产品,因而在设计时就很容易由技术来主导了。技术上发生的任何突破变化,都会在应用上带来一定的变化,而CRM是应用型产品,在设计时就要以运用作为主导。尤其是那些通讯产品,由于技术的进步就会给企业造成更加严重的市场竞争。 其次是需要考虑CRM客户管理系统的集成应用。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经济的集成发展更加有可能。因此在考虑CRM客户管理系统时就不能在仅仅从软件本身来考虑了,还要考虑到其与库存、财务等模块一起使用的可能性。否则的话在企业中就会出现企业既买了财务软件,又买了CRM软件,如果二者之间没有连接方式就不会实现连接,因此在设计CRM软件时,就需要明确知道企业的客户目标,从整体上来确定企业的目标群。之后在对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来做出产品的一个基本定义,例如产品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怎么解决以及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针对目标客户群来建立起产品的具体构架。然后在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设计产品,并做出产品的代码和测试工作,完成产品的版本,同时软件商还要注意在此时搜集客户的意见,对产品进行升级,通过企业的销售与服务,最后把产品销售给客户。 3. CRM客户管理系统的实施要求 在设计CRM客户管理系统时,首先要注意让产品具有易用性。在现代情况下,软件的操作一般都比较简单,但是还需要根据企业的特色来做出一些具体的个性化设置,根据客户的角色来分角色设置,最大限度的降低在初期实施CRM客户管理系统的障碍难度。其次是要根据角色的要求来提供一定的个性化的配置,以便让每一个使用者都有能力运用软件,因此在设计时候就需要考虑到软件的功能符合角色的设置。最后是为企业来提供相应的服务。在企业还没有完全转化过来一些习惯和观念的时候,就需要给企业提供一定的服务,在培训和实施的过程中为企业找到合理有效的使用方法。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企业中建立并运用CRM客户管理系统,不仅需要企业在实际中以客户为中心,还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客户的需求,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但是还要注意CRM客户管理系统是一个应用型的软件,在实际设计时不要倾向于技术方面。这样在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使顾客获得最大的利益,符合当下经济的发展模式。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潜在客户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摘 要:物流行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的潜在客户管理系统,是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分析潜在客户价值、制定客户策略、挖掘潜在客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潜在客户管理系统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本文根据现存多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对潜在客户管理的现状,结合物流行业市场竞争环境下,物流企业对潜在客户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进行系统功能分析,并提出设计方案。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潜在客户;物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通过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来了解客户需求,通过市场细分之后对目标客户群进行清晰定位,由此来扩大其市场份额,确立潜在客户是企业扩大市场的重要阶段,通过对潜在客户需求特点的分析,极大提高了潜在客户转变为交易客户的可能性,因此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潜在客户管理系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 系统背景 客户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挖掘目标客户是企业扩大市场的重要途径,对潜在客户价值进行科学分析是对客户持续跟进与否的重要依据。潜在客户群体中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客户,在面对这些差异性的客户时,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客户策略,以利于实现客户的价值的最大化,并且得到客户对企业的信任,这样才能使得客户与企业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 2 需求分析 本系统是基于物流行业背景下的潜在客户管理,因此了解潜在客户的特征,是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根据对实际业务流程的调研分析,潜在客户管理模块需要实现对潜在客户基本信息、价值评估、客户策略、客户跟进、需求方案以及客户分配和用户管理七大模块的功能。 3 总体设计 本系统功能设计基于物流行业背景下的潜在客户管理,因此结合物流行业客户服务的需求特征和内容,设计了整体功能模块和业务流程。 3.1 功能模块 物流行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的潜在客户管理系统各模块功能如下: (1)基本信息管理:本模块对潜在客户基本信息进行全面管理。本模块主要用于实现:潜在客户信息、联系人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和业务员基本信息的数据安全维护工作,操作人员可以在本模块对这些基本信息进行制定、更新、撤销和浏览等操作。 (2)潜在客户价值评估:客户价值评估模块根据客户需求来分析客户价值。本模块主要用于实现根据前期收集的潜在客户资料对潜在客户的价值进行评估,为客户策略制定工作提供依据。并且通过报表使企业更加直观的了解客户的价值信息本模块包括按运量、地区、行业等条件分析客户价值。 (3)客户策略管理:客户策略管理模块主要对客户策略进行管理,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策略。本模块主要用于实现对客户策略基本信息的管理,在与潜在客户沟通之后,按其需求制定解决方案。 (4)客户跟进管理:客户跟进管理模块为本系统不可缺少的模块之一,通过客户跟进管理模块能够及时的获取客户的情况反馈,了解客户跟进的主题,阶段,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等,主要用于实现:客户跟进的更新、创建、搜索、撤销等功能。 (5)需求方案管理:本模块主要用于实现对客户需求方案的管理,根据对客户情况的深入了解,不断的与客户进行沟通,依据客户的需求制定客户需要的方案,实现对需求方案的制定、更新、撤销、浏览等操作。 (6)客户分配管理:本模块实现对客户的分配管理,根据客户特点的不同为其分配最合适的业务人员,也可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7)用户管理:本模块主要用于实现用户信息的安全管理,现用户信息的维护以防止被他人盗用,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2 潜在客户管理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根据潜在客户管理系统中的客户信息管理模块、潜在客户价值评估管理模块、客户策略管理模块、客户跟进管理模块、需求方案管理模块、客户分配管理模块和用户管理七大模块的协作关系,系统的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3.3 潜在客户管理系统数据流图 通过潜在客户管理系统的建立,企业可以形成一套对潜在客户进行科学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系统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以往对潜在客户管理中存在的客户跟踪盲目性、方案制定缺乏针对性、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潜在客户管理模块是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物流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是物流企业对客户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并从整体角度进行系统化的客户关系管理,目的是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企业供应商与客户管理系统的界面管理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企业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企业对于供应商和客户管理系统的应用提到了较高的层次上进行应用和管理,如何解决企业对供应商和客户管理的效益对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系统的界面管理理论与企业信息化相结合,对于供应商和客户管理的系统界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其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并用供应商管理系统SRM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等管理模块分别阐述了其中包含的界面管理理论与方法,以从中了解界面管理与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效益。 关键词:系统界面管理;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 根据管理学科的发展,原来界面由工程技术术语转向管理学科的发展应用,形成了针对不同应用领域界面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从工程学角度看,界面主要是指系统组件和设备的接口,当系统中的组件或者设备连接时,它们的连接部分就是界面。从管理学的视角来考虑,界面是指经济社会中,部门与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磨合或者相互作用情况,是针对企业管理系统中各管理模块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管理。对应用供应商管理系统和客户关系系统的分析来看,它们的界面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企业内部各部门或者模块之间连接的界面;另一种是企业与外部连接的界面。客户界面属于企业与外部连接的界面,供应商界面也属于企业与外部连接的界面。从供应链的视角分析,生产企业的上游是零部件或者原材料供应商,下游是产品客户。所以,供应商界面和客户界面是企业供应链的两个重要的外部界面。由于两个外部界面的社会分工的差异性,使得企业对于客户和供应商管理的目标不同,信息不对称,进而导致各方之间的沟通不畅和效益损失。为避免界面的缺点,出现了客户关系管理(CRM)和供应商管理(SRM),分别管理客户界面和供应商界面。在界面管理中,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商管理分别对应客户界面管理(CIM)和供应商界面管理(SIM)。在企业针对不同供应商和客户交易过程中的交流的界面管理来看,供应商关系管理目的是降低供应商界面管理的成本,而客户关系管理是为了降低客户界面管理的成本,进而加强信息的沟通。供应商管理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是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联系,加速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实现信息的低成本、高效率传递和共享,最终达到企业内外部界面的共同优化。通常来讲,很多企业大都实施了上述系统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系统管理界面,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供应商和客户管理界面模型。 一、供应商界面管理(SIM)界面分析 1.与供应商交流界面。当前,全世界的跨国公司,大都采用“战略联盟”的方式,建立了繁杂的合作关系,并引入了日趋成熟的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对供应商实行科学的管理,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如,自2004年,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强制企业遵守SA8000社会责任标准认证,这种认证的目的就是要求供应商和生产商生产符合社会责任的服务或者产品。这是随着市场机制的进步,市场逐渐转变为卖方市场的表现,也是人权观念和消费者权益的体现。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必须与供应商紧密合作,利用供应商管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企业之间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主要原因是企业不了解对方的业务状况。很多企业过分高估自己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不尊重甚至恶意挤压其他企业。上下游企业之间互相埋怨,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最终导致冲突产生和资源损失。企业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如企业领导之间的战略讨论,以及普通员工之间的业务交流,都能促进企业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优化企业和供应商的界面。因此,企业管理需要进一步深化为供应链管理,为了加强供应链中各企业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对于供应链的管理超越了单个企业的所有权,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实现规划和控制,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最终实现界面优化。 2.供应链上的SIM界面处理。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核心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并为供应链创造价值,最终实现供应商和主体企业的有效协调和合作。进行供应商关系管理同企业资源计划一样,都需要针对供应链的企业流程再造。最首要的是,供应链中的各节点企业要转变思维模式,从供应链整体思考问题。整体化观念是供应链优化和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前提。在供应链中,企业与其供应商加强合作,共同开发产品和服务,能够促进供应链管理的科学性和协调性。早期供应商接入(ESI)来自日本的汽车制造业,它表示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就允许供应商参与。之后这种方式被引入西方国家。企业通过与供应商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并利用先进的供应商管理系统,实现与供应商的良好沟通和交流。人是企业与供应商合作过程中的主导因素,人的组织是联合研发的关键。 二、客户界面管理(CIM)界面分析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在这种条件下,市场模式已成为卖方市场,消费者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很难对企业有全面的了解。信息的不对称普遍存在于市场中,消费者对于一个企业的了解仅限于通过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客户关系管理界面的建设过程中,必须经常调查客户的需求,并听取客户的意见,对于新老客户实现科学的管理,因此客户界面的处理是很有必要的。客户关系管理中企业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在向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或者服务过程中,保证客户的隐私安全。客户界面的良好协调,目的是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使客户对企业产生好的评价和印象,稳定老客户,吸引新客户,有利于企业的营销和开拓市场,使企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为了进行良好的客户界面管理,有必要使用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和分析客户的需求。企业的客户需求存在差异,因此应当对客户区别对待。在客户关系管理中,也存在一个二八法则,即20%的客户能够为企业创造80%的利润,这些客户就是企业重点管理的领先客户,剩下的客户就是企业的一般客户。目前很多信息管理方面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客户关系管理中,便于企业对客户进行科学地了解和分类。如数据挖掘技术、信号传递技术。如在汽车行业中,如果我们已经从知识库中知道客户对零部件的需求情况,就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特点和需求频率,把一些备件储存在离批发商和零售商距离不等的仓库中,以有利于快速发运。 企业SRM系统和CRM系统都是企业的核心,SRM系统直接连接采购供应,而CRM系统与销售部门相连,这两大系统甚至与企业的生产部门的制造系统密切关联。利用现代化的通信设备、计算机等设备,能实现信息的搜集、传递、存储、处理等操作,最终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并提高企业的效益,属于一种人机系统。各个系统界面管理和无缝连接提高了企业信息沟通的速度。企业SRM系统和CRM系统是为了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出发点是客户的需求,是对企业过程的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已达到优化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综上所述,现代企业以界面管理作为指导思想,应用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管理和界面管理等工具,科学地分析和解决了企业经营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难题,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客户管理系统论文: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在燃气客户管理系统中的使用 摘 要: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CRM中的应用研究目前已经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这一研究领域体现着越来越大的研究价值。同时,数据挖掘技术在燃气公司CRM中的进一步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必然会给CRM带来更为广阔的。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CRM) 数据挖掘 燃气公司 1 数据挖掘问题的提出 对于数据挖掘来说,数据库是基础,而数据工程又在整个数据库中站了很大的地位,对一个要进行数据库营销的企业,其首要的解决目标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最好的转化,从而分析和利用这些有效的信息。 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燃气企业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数据,促使真正能将这些数据用于营销实践的却是凤毛麟角。这一方面是由于目前中国很多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分析人员或业务人员越来越发现,当真正面对这些堆积如山的数据时,又觉得无从下手。对于燃气公司来说,这其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这些天然气原始数据普遍存在着很多质量问题,使后续分析无法进行;二是随着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的落成、陕京二线的完工以及西气东输二线的动工,在我国的北方,必将以西气东输管线和陕京管线为主要干线,这些地方的差异造成分析人员的沟通障碍。 2 CRM问题的研究进展 客户关系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在现阶段电子商务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商业运作方式和市场营销理念的转变,客户关系管理引起了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客户关系管理有着广泛的市场价值和研究价值。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关键在于客户忠诚,而保持客户忠诚的关键在于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如何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这就需要对客户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但要高效地执行客户关系的管理,真正把其理念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因而学界把技术、理论和实施称为客户关系管理的铁三角。在技术方面,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计算机技术、网络、数据挖掘、信息处理等。 3 数据挖掘技术在燃气客户管理系统的使用 3.1 数据挖掘与CRM 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指从大量的、不完整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可以做到分类、估值,预言、相关性分析或关联规则、聚集、描述和可视化等功能。因此,在燃气公司的营销活动中,应该把维护老客户与开发新客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维护老客户上面。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应尽量避免重“售前”与“售中”,轻“售后”的行为,尽量避免因售后问题,造成老客户大量流失的现象,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办法来密切与客户的关系,从而促进销售。 而燃气公司CRM中的数据挖掘就是通过定制化,定制化已越来越受到企业的追捧,其体现的是企业的数据库营销能力。通过数据挖掘,不仅要拥有更多的数据,条目更加明晰,而且还要有数据挖掘分析的能力,从数据中获得更多的客户信息,最终服务好客户。燃气公司的CRM系统把三方面统一起来,包括市场、销售和客户管理。利用数据挖掘理论和技术创建描述和预测客户行为的模型,优化燃气公司CRM流程,以实现燃气公司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 3.2 数据及获取 3.2.1 客户数据 客户数据是指与客户相关的数据。传统理论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描述性数据、促销性灵气、交易性数据。燃气公司的客户数据主要通过天然气供应商和直接客户获得。当然,对于燃气公司而言,客户数据还应该增加售后类数据。 3.2.2 描述性数据 描述性数据是指燃气公司客户的静态数据。主要有客户姓名、性别、收入等基本信息以及客户消费习惯、特殊爱好等行为信息,还有燃气好肥信用等级、潜在燃气消费指数、客户类型(潜在的、现有的、流失的)等信息。 3.2.3 交易性数据 交易性数据是指与客户发生了交易行为后产生的数据。主要包括燃气耗费的时间、地点、金额、产品的规格以及付款方式等。 3.2.4 售后类数据 售后类数据是指客户完成一笔交易后,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如投诉、建议、评价等。主要包括对产品的评价、对服务的看法、对工作的建议、遇到过的问题以及其他不愉快的经历、申请退货的记录,甚至投诉记录等信息。 3.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Database Design),是以某一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针对业务需求,分析数据之间潜在的内在联系,设计出数据库的结构并建立数据库的过程。数据库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验证设计,常用的设计技巧有数据完整性设计、表冗余设计等。 3.3.1 客户数据分析 根据前面对燃气客户信息的分类,就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的业务流程做一些简单的阐述。 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1)中心数据库,采用了B/S结构图,公司所有相关人员在这里能够找到有关客户的所有信息。 (2)公司的领导、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在一定的权限范围内(呈现不同的视图),可以上网查询这些数据。 (3)他们也可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上传与客户的联系情况,其他相关人员也可以在网上看到这些可以时实更新的上传数据。 (4)公司所有相关人员,都可以随时随地掌握与客户相关的所有信息,这对于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保持与客户的联系,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具有很大的帮助。 (5)为后续的客户分析、数据挖掘等提供基础数据。 3.3.2 数据库的设计 根据前面的分析,客户具有四类数据,我们设计四个数据库,分别以客户编号作为主码,以便数据库之间建立关联。并且增加以客户姓名、编号、业务员编号、业务员姓名、联系时间、交易金额等多种关键字的布尔运算的检索功能、这样将能最快速便捷的找到相关的数据。 4 结语 面对信息社会中数据的爆炸增长、“丰富的数据与贫乏的知识”问题的日渐突出,人们迫切需要将海员数据转换成有价值的信息相知识。数据挖掘为这一迫切需要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CRM是适应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关系营销理念的新型管理模式,是数据挖掘的重要应用领域。数据挖掘及其在燃气客户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的关注领域。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浅究电力安装工程造价中的现场管理问题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与电力工程市场的不断开放,电力安装公司面临的竞争与压力日益激烈与增加。当今,电力建筑安装工程中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其中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是施工企业取得不败之地的重要举措,也是其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同时,现场管理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部分和内容,更加值得关注与重视。本文着重对现场管理进行详细、深入地探讨,进而探寻减低工程造价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电力安装;现场管理;造价管理;措施;重要性 1.电力安装工程现场管理的作用 电力安装施工合同一旦签订生效,电力安装工程现场管理则成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和对象。在整个过程中要实现图纸、设计、材料以及半成品的实体化,这期间,要实现与完成电力安装工程的价值与作用,同时体现工程管理的能力与水准。现场管理的主要对象无外乎人与物,其中最主要的管理主体则是集中在对人的管理方面,因为只有将人的积极主动性完全调动,才能保证物被充分使用和管理。 2.电力安装工程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人员不注重对施工材料与工具设备的管理。这都是由于他们管理意识的缺失。只有形成这种管理意识,才能逐步形成管理的实际行动,继而实现对人与物的管理。在电力安装施工过程中,人的作用往往不是简单的叠加的,人的作用甚至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电力安装工程工作的特有性质与工人的自身素质决定电力安装工程的工作人员对企业没有很高的忠诚度与责任心,所以不会刻意的去节约工程材料,甚至在安装过程中不能对材料进行合理完全的利用,比如在电缆线的使用方面,工人不会精心计算工程的实际使用量,而是多剪、错剪甚至随便估量裁剪,更有为私利裁剪以作他用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相关的工地管理人员也是主要把精力集中在工程安全与进度问题上,很少顾及对现场工程材料使用情况的监督与控制,这是由于他们没有形成成本管理的思想与意思形态,没有真正做到成本造价与现场控制与管理的统一。即使是项目经理也鲜有这种统筹大局的意识。 2.2 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没有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措施。当前,大部分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的监督监管机制不够健全,这就在对其的约束上存在诸多不便,同时,激励和奖励机制也同样缺失。同时,从项目经理自身条件和素质上分析,他们的工作能力与管理水平不够均衡,自身素质与修养也相互相差很多,由于没有健全的约束与激励措施与办法,这些人对企业不会保持很高的忠诚度,同时也不会将太多的精力置于工作大局之上,失去统筹管理与监控的工作动力,最终导致企业成本比预期的利润都要高的后果。以上种种现象,看似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实际上,都没有从大局出发控制成本。所以,必须首先认识到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直接、最奏效的方法。 2.3 三措一案涉及内容不够完善。三措一案是否健全直接反应项目部的总体管理能力和指导水准。编制完好的三措一案从大局出发,统筹兼顾地调度和合理地安排整个工程中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它能够在保证完美的完成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做到成本的最低投入。然而,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项目经理敷衍了事的情况,他们把这项工作看做是一种流程式的工作,内容也只是局限于对其他文件、材料的拼凑而已。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第一,诸多的项目太多的牵制项目经理的精力,他们无暇再过多的注重文件方面的编写;第二,工程质量与项目经理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这便不对其产生约束与制约,项目经理便更不会主动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做对自己没有经济利益的事情。 2.4 团队意识不够强 在项目施工中,项目经理自身就不注重团队意识,从而毕竟使整个工作队伍缺失团队协作的意识,也缺少对整体项目工程的责任心。团队意识的激发与形成和公司的考评体系息息相关,公司考核工程的成绩指标主要注重现场管理的方面。在考核项目经理的时候也只是仅仅以工程的质量与进程为只要考核项目,绝少的涉及到控制工程成本方面。同时,工程的经济效益与施工单位的利益不牵连也是团队缺失成本控制意识的重要原因。 3.电力安装工程现场管理的措施 3.1 制定项目整体责任制,明确与完善各部门的相应岗位职责。逐步推行项目的总体负责制,合理的分配各分部的任务与职责,增强全体人员的责任意识。将工程成本控制纳入到项目经理的职责范围中去,并保证其与项目经理的利益相关联,从根源上将整个团队的积极性与责任心充分调动起来。项目经理在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工程的同时,要注重成本控制与管理。具体施工人员要按照项目经理的安排按时完成工程任务与进度,项目经理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减少和防止返修甚至返工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耗,同时加强对工程材料的监管与控制,保证合理且充分的利用,再者对调整或者新增加的工程项目要及时核准、签署及安排;工程材料要有专门的负责人员检查、存放与发放,项目经理要时刻了解材料的库存情况,如有需求要及时审批采购。 3.2 抓好机械与材料管理。建筑安装工程所用的材料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 60%~70%,因此在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中,材料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作为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工程所需材料不仅要进行货源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供货信息,尽量寻找货和价的最佳结合点,而且还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计算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编制好需求计划。 3.3 加强过程控制,抓好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建筑产品的最基本要求,它要求在竣工后建筑产品应达到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在工程施工中把好质量关,可控制和降低工程的质量成本。如果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则需要进行返修甚至返工,由此而造成的返修损失、废品损失、复检费、停工费、事故处理费或是在工程交付使用后因对存在的缺陷进行弥补所需的一切费用,这些都将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如上道工序质量控制不好往往会影响下道工序施工,甚至下面所有工序的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人工费增加及工期延误。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意识到这些,做好施工前准备,加强过程控制,严格监控施工过程,把不合格因素消除于萌芽状态,并采取必要的纠正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品的出现,就能够抓好工程质量,将不必要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对控制好工程造价十分有利。施工单位应精心组织、合理施工,在满足合同的条件下努力降低成本。 3.4 做好现场的签证工作。在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的复杂和设计深度、质量等方面原因,经常会出现工程量、地质、进度的变化,工程承发包双方在执行合同中需要修改变动的部分,须经双方同意,并采用书面形式予以记录。合同、预算中未包括的工程项目和费用,必须及时办理现场签证,以免事后补签而造成结算困难,影响现场管理中成本的控制,从而加大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探讨电力安装工程中的质量问题以及控制策略 【摘要】做好电力安装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是保证电力设备正常稳定运转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作为电力安装相关的施工单位必须切实做到将质量作为企业生命线,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在电力安装施工进程中注重质量的检查与控制,从而保证电力安装工程的整体质量,从而为电力事业的长期稳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电力安装施工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相对较繁杂的工程,在实施期间要切实按照相关规定对质量进行控制与保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施工的质量真正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要求。本文主要对电力安装工程中的质量问题以及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 与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关系密切的主要因素和方面 1.1 相关的工程施工工人作为电力安装工程施工的实际操作者和实施主体,施工工人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几乎所有的施工工人都或多或少的关切到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要提高和保障工程质量首先要从工人着手,不断提高其工人的整体素质以及工作能力。 1.2 施工用料的选取良好的工程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与根基,材料如果不符合相关要求,那么工程的质量更无从谈起。因此,要对材料的选取进行严格的规定与控制,从而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同时材料的科学选取也是控制资金和工程进程的重要前提。 1.3 施工中使用的设备以及机械等施工中的设备与机械是保证施工正常开展与运行的重要依托与手段,它对施工质量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选用的设备与机械质量的好坏以及规格型号的符合与否,其性能是否可靠,使用是否便捷,上述种种都直接关切到施工的质量。 1.4 施工技术与工艺采用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与工艺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技术与工艺的使用对工程的进度、质量以及资金的控制都有很关键的意义与影响。施工企业在确定施工设计方案的时候,要考虑当时实际情况,从技艺、管理、实施和经济性等多方面考虑与研究,全局把握与统筹,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而是用先进的技术、合理的管理方法以及操作便捷的设备,上述种种都有利于经济性目标的实现。 1.5 地理、气候等施工环境电力施工工程同时受到施工现场以及周边等诸多环境的影响,比如地理环境、气候原因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而且这些环境比较复杂,没有一定的规律性,控制和适应起来更加复杂,单单天气状况的多变就会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进程与质量。所以,结合电力施工工程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实际环境,要对施工的方法以及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采用,并采取积极科学的措施与办法,尽量应对种种环境的影响。 2 加强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与办法 2.1 对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的管理 对于项目的规划方案以及施工图纸的设计与绘制,必须严格按照《配电网现场规范化建设标准》以及其他国家现行的规程制度进行。在设计方案和图纸的绘制中,要保证绘制人员的专业性,同时有严格的图纸审核制度,这样便在设计之初尽量的避免施工问题的出现。对于 施工的队伍以及人员,必须保证其诚信可靠,这要通过对其多方面的考查来实现。在签署施工合同时,要对工程的质量以及进程进行明确的说明与界定,并保证责任分明,同时安全方面的协议不能忽视。作为责任人的项目经理要全程监控工程的质量与进程以及钱财的流向情 况。把项目的阶段验收工作要协调好,一定要把项目的中间部分的质量检查做好,做到把需要的资料准备好,即验收资料及不容易发现的工程等等,把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施工情况登记,而且要做到查必究、究必改。对于电力方面的安装项目的材料购买必须要按照当时招标书 上的规定购买。作为一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要根据设计公司所设计的材料清单第一时间内把所需的材料报上去。以便于电力公司利用公司的招投标形式来确定采购哪里的材料及设备,以及必须采购质量好、安全性能高的产品。必须把项目在各个阶段的质量验收要求及各 个工序的相互交接要求做好。 2.2 项目的责任人要对项目的终身质量负责 对于电力安装工程来说,项目经理对项目的质量有终身的责任。鉴于这种责任体制,电力安装工程要配备人员充沛的项目经理,并相应的对其实行考核管理,当然在责令其有终身的负责的同时,必须保证其有相应的管理权力。在某个项目立项以后,首先要任命一个项目 经理,对设计、材料、设备以及验收等所有环节进行全局性的监控,此人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是全程且始终负责的。 2.3 对电力工程的验收要严格管理与把关 要加强对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最好是采取三级验收的措施与办法。对于城市的电力安装工程进行验收要严格依据我国当下实行的《电力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工程竣工以后,验收工作理应由项目经理首先提出,继而项目单位负责指派相应人员实施验收工作,由设备运行接受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参与,现场对电气部分进行验收,施工单位准备验收报告,征求各验收部门意见,并一次性提出整改要求,同时各方应在验收单上签字以示负责。 2.4 实行项目监理制度 所有电力安装工程都应由项目责任部门负责委托监理。充分发挥监理在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各电力安装工程监理项目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对施工质量、进度等进行监督管理。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 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对需要监理旁站部位进行旁站,并作好旁站纪录,同时每天做好监理日记。对各分项工程进行验收和质量签证;遇到问题,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现场解决,确保工程顺利完成;对钢筋、接地体预埋件等分项工程进行隐蔽验收检查。 隐蔽工程监理必须到位并拍摄照片作为工程资料予以存档。严格工序管理,对于每一道工序的验收,监理都直接参与到施工全过程,采取见证、旁站、巡视或平行检验等工作。坚持对工程实行全方位监理。坚持上道工序未完成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施工中要求施工单位 填写分项质量评定表,记录应该实事求是,数据真实。对于中间验评表格,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报审签认。 2.5 重视质量监督 我们应积极开展项目质量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程的综合管理、施工质量及工艺、设备安装与调整试验、以及考核期内的技术指标等。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工作分为自检和复检两个阶段。工程项目应在考核期内完成自检和整改,由工程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调试、 运行、监理等单位,按照“考评标准”对工程项目进行自检。考核期满后,由上级职能管理部门组织复查。检查自检工作的组织和程序是否规范、考核内容深度和广度是否符合达标投产的要求,以及自检整改和生产运行情况。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安装工程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整体质量要求很高。一个阀门渗漏,一颗螺丝松动,一个控制回路线松动就会导致停机。所以每个电力安装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都需要选用一支作风硬、技术高、质量过关的施工队伍,以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及经济效益。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论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 【摘要】 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也是人民生产、生活的有力保障。变电设备管理的好坏、故障抢修的及时与否与个人及整个社会的利益息息相关,因而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此,对其施工安全加强管理以及设备的维修更换都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等进行阐述,旨在分析其在现阶段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交流变压器等配电设施维修管理方面的经验,以此为电力事业的发展尽到自己绵薄之力。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技术 一、前言 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以及质量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安全。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施工以及设备的质量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工序的整体安排以及在安装设备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的论述,并对变电站主要的电气设备安装技术的要点进行一系列的探讨。 二、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分析 1.对变压器安装技术的分析 变压器是整个变电站中最为主要的电气设备,其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投入运营的变电站是否安全高效的运行,加上其复杂的安装工艺以及其在变电站电气设备中的重要性,因而其安装技术比一般的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都要高。作为安装人员,在变压器安装之前,应仔细检查每个部件是否具有较强的绝缘性和密封性等性能,并对施工技术资料、施工设计图纸等是否完备、齐全等进行仔细的检查。施工中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加强现场的质量监督,尤其应对土建与电气安装设计图纸是否一致进行检查,在安装过程中,必须始终确保一切操作流程均是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和施工程序进行,并做好相关的调试工作,尤其应在调试之前对其绝缘性进行再次检查。总的来说,作为安装施工人员,应切实掌握以下几点技术要点:一是始终确保变压器的基础轨道水平,且与轨距相互配合;二是安装就位的变压器必须对其固定装置和底座是否焊接牢固以及接地是否可靠等进行严格检查;三是当变压器配备气体继电器时,其顶盖顺着继电器的方向必须有有一定的升高坡度,一般为1%到1.5%;四是在安装附件之前,必须进行试验,并确保试验达标之后方能进行安装;五是应做好变压器器身的检查,且确保热油循环和真空注油的温度始终低于70摄氏度;七是切实做好变电站的常规试验和局部放电试验,在合格之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的安装。 2、电缆与接地装置敷设的技术要点 电缆和接地装置敷设都是保证电力稳定、安全输送的关键,在其安装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安全问题,更要注重环境、经济等问题的协调处理。在电缆和接地装置安装前,技术人员根据现场环境和施工图纸,科学设计了敷设图纸,并且组织安装人员严格按图施工。对于电缆的长度与施工地点要在图上明确标注,并且认真做好防雨、防潮工作。在电缆敷设中,应注意以下技术问题: (1)对于所使用的电缆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认真核对电缆的型号与规格等,并使用 1000V 兆欧表进行电缆的绝缘测试; (2) 在敷设前,现场技术人员必须确定每根电缆的实际敷设顺序与位置,安装人员要认真核对每根电缆的规格、位置、外径等,确保电缆走向的合理性; (3)根据施工技术要求,分别制作电缆沟、电缆支架,以及电缆沟交汇口、电缆竖井等处的电缆敷设断面图,以保证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4) 在电缆敷设中,一定要避免出现交叉的现象,要确保电缆的排列整齐。在接地装置敷设施工中,应注意以下技术问题: 需要围绕屋内外的配电装置、主控楼与其他建筑物敷设环形接地网,为了保证安全,必须保证接地装置与建筑之间的距离在 1.5m 以上; 在主变压器、电流互感器及断路器设备等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设计中,要采取双向接地的形式,并且与地网中不同的两点进行连接;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要求,接地网全部由水平接地装置构成,只有在避雷针或避雷器的附近敷设少量垂直地极,其主要目的是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 ④所有的电气设备接地都要以单独的接地线接入,并且埋于地下的地网中,不能只是与电缆沟连接,那样很难起到接地装置的安全防护效果。 3、对断路器安装技术的分析 在安装断路器之前,作为安装人员,应对断路器及其操作机构是否严格按照组装技术规范进行检查,并确保其组装正确的基础上,确保螺栓严格按照组装技术规范拧紧扭矩以及全部单元均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方能进行断路器的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应确保其对回路断线控制所采用的接线方式的规范性,科学的做法是:在合闸和跳闸位置的继电器的常闭的接点,采用窗帘的方式,形成对断路器控制的回路断线信号。与此同时,还应与预防当两路在跳闸过程中回路拒动情况的出现,就应把断路器的机构箱的跳闸闭接点安装在不同的电源回路之上。此外,若安装SF6断路器,还应其充注前后进行微水检测。 4、对隔离开关安装技术的分析 在隔离开关安装过程中,不仅需要安装高压隔离开关,还需要在诸多部位安装断路器电源侧、架空线与电源连接的部位、跌落式开关与架空引下线间、用户电源电缆接触部位、架空线T、分支线T等。因此在安装隔离开关时,应确保力度适宜,以确保内部齿轮吻合和三相电流同期。在对触点进行安装和调整时们必须考虑动静触头的接触问题,确保插深适当、触头接触完整,并严防出现发热现象。与此同时,还应对动静触头进行润滑处理,确保接地刀同期调整,尤其应确保触头清洁,对于磨损的表面还应进行打磨处理,确保其平整的同时确保良好的接触性。 5、对互感器安装技术的分析 在安装互感器之前,应对其参数进行检查,并针对互感器类型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检查。例如所检查的互感器为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就应确保其线路和母线侧参数的一致性。在安装互感器时,应严格按照出厂的编号和序号安装,严禁混装,在引接电缆时,应确保N600不受空气开关的控制,不同的N600不能安装在相同的电缆芯线中进行引接。对同组的二次绕组进行测量和计量时,应利用空气开关分开进行供给。 6、对电力电缆安装技术的分析 电力电缆作为电网输配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同样具有较强的技术,一般分为敷设和安装技术。在整个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安全、环境以及市容等影响因素。在敷设施工之前,应对其规格、质量合格与否进行检查,并严格按照敷设技术规范和施工程序进行。具体做法是: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和施工设计图纸,精确定位电缆走向和电缆的长度,并在丈量过程中做好相关的开挖标志,挖沟时采取垂直开挖的方式首先再底部铺设电缆保护沙,再利用机械对其进行敷设。在安装过程中,其施工技术要点如下:一是按电缆支架到电气连接头的长度截取塑料护套,并做好相序的标记工作,三相心线分别套上不同颜色的热缩塑料管来区分;二是户外电缆端部套防雨罩并加以固定,剥去线心绝缘用线鼻子代替,并用钳压接好,必要时可利用电力电缆的保护管。 7、悬挂式管型母线安装技术要点 悬挂式管型母线在安装前要进行焊接,为避免焊口位置母线强度降低,在焊接位置应采取补强措施,焊接前应保证坡口两侧焊接表面清洁,焊接时速度应均匀以保证焊接质量。对于接头部分应先用坡口机加工好,从而保证坡口光滑、均匀、无毛刺。 8、接地及防雷装置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为了优化避雷针的防雷效果,在变压器的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防雷电及接地装置间的距离。接地极的位置与管径(或圆钢直径)符合设计要求;接地极与接地线的焊接与防腐。扁钢的搭接长度应为其宽度的2倍。三面施焊;圆钢的搭接长度应为其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应将扁钢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以满足搭接面的要求,并应刷沥青油两道防腐,全部铁件均需镀锌。 三、结束语:总之,电气设备安装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很多专业队伍的协调和配合,因此,要在技术层面上严格把关,制定周密计划,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证安装质量。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论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摘要:电力工程项目与其它工程项目不同点就在于规模较大,因此,电力工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影响因素多而杂,对其工程质量控制是应首要考虑的。近年来,我国的电力安装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加强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探讨了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一、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建设工程项目的使用效益,同时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应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 2.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原则 人是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操作者。所以在工程质量控制中,要以人为核心,重点控制人的素质和人的行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3.坚持以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原则 工程质量控制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应事先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加以预制,而不能是消极被动的,等出现质量问题再进行处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要重点做好质量的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以预防为主,加强过程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按标准工艺施工手册进行施工,不断改进施工工艺,持续改进。 4.坚持质量标准的原则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应通过质量检验并和质量标准对照,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坚决予以返工处理。 二、质量控制体系理论框架的建构 如果条件允许,公司可专门成立质量控制体系理论框架建构小组,负责对理论框架体系的撰稿、修订和发文,并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转换身份,变成质量监督人员,保证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进行。对于理论体系的成文,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写,要事无巨细, 不能纸上谈兵,不能注重大的忽略细节,这也一定程度上对小组成员的选取提出了要求,小组成员必须熟稔整个施工过程,必须懂得包括施工工艺、施工程序、人才管理等在内的相关综合性知识,只有密切联系实际,才能保证理论体系确立的全面、有效。综合以上情况,笔者建议理论体系建构小组人员的确立必须保证一名施工人员身份,一名行政人员身份,不排除其他具备综合管理知识的人员。对于理论体系的整体架构,具体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人员的配备,材料的选购,机械的起用,生产安装技术的运用,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过程的监督以及管理理念的提出等等。 三、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1.择优选取施工人员 加强对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增强他们的质量控制理念,提高他们的施工技术。要向施工人员灌输质量第一,预防控制的思想,要时时想着为客户服务,树立为客户办好事是第一宗旨的观念。对于施工人员技术,要针对不同的工种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对于企业的管理层以及相关技术人员,要树立他们的管理监督观念,培养他们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目标管理、质量规划以及质量控制方面的能力。对于企业的生产人员,作为企业的一线工人,要努力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培养他们高超的技术以及良好的工作作风,指导他们一切遵循企业的规章制度;对于企业的服务人员,要努力加强他们的服务意识,指导他们“用心服务”,努力培养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 2.精选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的选购的好坏还在于人,所以,要保证施工材料的物美价廉,还得从人员下手。采购人员的选取间接影响了施工材料。在选取采购人员时,要注意挑选那些负有责任心,愿意为企业办事且有一定的采购经验的人员。企业与采购人员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对于采购人员要及时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包括建立合格供应厂商资料档案,从而为有效采购打下基础,同时与各合格供应厂商建立质量的信息反馈系统,签订质量保证协议,规定验证方法等,以便不断改进质量,迅速解决质量事端。争取与对方厂家建立正常友好往来关系,在长期合作中互惠互利。这样,既有效控制了所选材料的质量,又降低了企业成本,一举两得。 3.机械设备运行情况检查及选择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要根据:切合实际,实际可能,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机械设备。要对现有机械设备的性能、磨损程度、服务年限、技术进步进行了解,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若机械设备性能、精度、技术不能满足规定工艺质量要求,需进行更新设备。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有序进行。 4.有效控制质量 质量控制结果离不开技术的参与,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到家,保证他们对施工信息的及时提取,对施工设备的有效利用,对检验和检测技术的合理应用等等。在原有知识、技术的基础上,保证他们在第一时间汲取了新知识、新技术工艺的养料。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按照施工工艺流程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完成所有工序。要指导他们学习质量控制标准,敦促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吸取新知识而改进原有工艺水平,同时要合理组织、严格考核,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使各岗位员工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好的组合和充分的发挥,从而保证施工劳动主体在质量控制体系中发挥自控作用,最终确保工程质量。其次要将管理工作推向案前。建立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明确分工,明确工作职责,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管理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目标完成,且保证完成质量。企业要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要吸取先前的教训,要将先前的优势持续极力发挥。第三,要严格落实管理监督体系,建立包括企业领导和企业技术人员在内的监督考核组,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 5.细化工作 一项大的工程是由多个工序组成,而各个工序又可以细分成多个工作细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大的工作量细化,具体至每一个应该做哪件事,这件事应该怎样去做,做这件事正常情况下需要花多长时间,这件事的质量标准是什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会存在哪些危险,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将这些危险及时、有效排除等等。我们将所有工作所有问题细化,落实到各个,不仅便于管理,而且即使哪一环节出了问题,我们也能迅速找出、迅速处理。当然细化工作的实施需要以长期的工作经验为基础,才具有可靠性、权威性。细化工作 模式的确定和制订是一个艰巨而持久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的相关工作人员本着严谨的工作态度,不厌其烦一丝不苟的将所有细节呈上笔端。笔者所在企业曾将细化工作模式付诸实施,并经过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所以说,细化工作值得尝试。 结语 总之,现代化科技的进步给电力施工带来了很大方便,提高了效率。但各个方面的电力应用范围也在拓宽,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愈加不好控制。管理者要加强管理力度,施工人员要提高自身技术和经验水平,努力提高施工质量,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力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电力安装工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电力安装事业的壮大,加强电力安装工程中的质量控制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作为电力工程项目的主体环节,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是决定这个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阶段,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那么,如何对影响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加以有效控制,以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文章就影响电力安装工程中质量控制因素及应遵循的原则展开讨论,并探究加强质量控制的要点,总结提高工程质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力安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作为电力工程的主体项目内容,电力安装工程施工是一个涉及面极为广泛、极其复杂的过程,而电力安装工程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顺利运作。所有工程的圆满竣工,均建立在良好的质量保证基础之上,其质量管理贯穿在整个电力工程的全过程。影响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的因素颇多,施工设计、施工工艺、材料、机械选择、人员素质、技术手段以及操作方法等均会对电力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将会对整个电力系统、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对这些因素加以有效的控制,确保电力安装工程高质量运转。 1 电力安装工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电力安装工程的施工较为复杂,这一施工过程中,工程的质量极易受到不利影响。材料、操作方法、机械设备以及设计等的微小差错,均可能造成电力安装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技术指标、施工人员的素质以及质量管理制度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水平。此外,倘若在施工阶段没有加强对工程质量的严密监管,那么后期对工程质量缺陷的观察及修复、更换工作,会给整个电力系统造成更大的不便,甚至对人们的生活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加强对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的控制。 2 加强质量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①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电力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其工程自身的投资效果及其适用性,更关系到国家的电力事业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财产损失。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始终是衡量一项工程好坏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电力安装工程中,必须将“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贯穿始终,将质量安全放在首位。 ②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过去某些施工单位不注重工程质量安全,往往在发生质量事故后才对事故原因进行检查,从而造成极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在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进程中,必须变消极防守的事后处理为积极预防的事前监管,加强施工准备阶段及施工进行阶段的预防,对质量高危环节进行积极的监管及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消除对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保证工程的高质量。 ③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作为电力安装工程的直接参与者,工程建设中各单位部门、各个施工人员的素质、操作技能及工作质量均对工程的质量造成直接或是间接的影响,设计人员对工程施工设计的好坏、采购人员对材料的选购、以及施工人人员的操作水平,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注重工程中人的主观性和主动性。 3 影响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3.1 材料因素 一项工程的建设离不开材料的使用,材料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倘若材料不符合质量要求,那么工程建设也就不可能达标。因此,加强对工程建设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高质量的基础,是加强投资与进度控制、实现正常施工的先决条件。而且,电力安装工程所需材料的种类及数量繁多,其质量问题对整个电力系统有着极大的影响。 3.2 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是工程质量好坏的首要因素。工作人员作为电力安装工程的组织者、实施者,其管理能力、文化水平、操作技能、决策能力以及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均直接影响到安装工程的质量。只有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能创造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工程,相反,倘若因人员问题而使决策、管理制度、操作方法等出现细微的差错,那么工程的质量将受到不利影响。因此,必须提高工程参与人员的素质。 3.3 机械设备 电力安装工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必须依托各种功能不同的机具设备。机械设备作为工程施工不可或缺的手段,其操作是否简便安全、性能是否稳定、仪器类型是否符合工程施工的需要、硬件质量的优劣等诸多因素,均直接影响到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的高低。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选购机械设备时必须考虑全面,综合多方面条件加以选购。 3.4 施工方案、设计及手段 电力安装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等施工方法是进行工程建设的主要手段,也是影响工程建设质量、投资、项目进度的关键因素。一项考虑全面、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将会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节约投资成本,倘若方案不佳,将会对工程进度、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工程成本加大。因此,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全面考虑,结合技术、管理、工艺、经济以及操作手段等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有序地实施,以提高工程质量,实现工程的快进度和低投资。 3.5 环境状况 电力安装工程必然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自然环境、工程技术及管理环境、劳动环境以及政治环境等均会对电力安装工程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复杂且多变,比较难以控制,因此,必须在电力安装工程施工时,必须结合电力工程的实际特点以及施工方案,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有效措施,对这些环境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降低其对工程质量的不利影响。 4 加强电力安装工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及措施 4.1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培训和择优选择 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施工组织与方案设计、目标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增强一线电力安装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促进他们严格遵守工程质量控制等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和质量标准,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此外,应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全局的质量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同时,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立足于用户的基本需求,最终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4.2 加强对材料和机械设备质量的控制 采购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电力安装工程材料与机械设备质量的好坏,因此,应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采购人员需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以及采购方面的专业知识,质量鉴定能力较强,帮助企业取得成本和质量的最优化。采购人员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对企业对人民负责,坚持诚信采购,坚决摒弃以权谋私。此外,采购人员应掌握足够丰富的厂家信息资料,并将各个厂家产品进行全面的对比,结合价格、质量、运输成本等因素最终选择物美价廉的供应商。还应与厂家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及时进行质量信息的反馈,尽量避免质量争端。 4.3 建立严密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责任制 电力安装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完善严密的质量责任制与质量管理体系,将责任明确分配到各个单位及个人,对电力安装施工的各个环节都加以严格控制,根据各个工程项目的具体特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质量保证计划,确定科学的质量控制目标和施工方案,从而激发工作人员加强质量控制的积极性,提高电力安装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新工艺、新技术的重视,建立并完善质量考核制度,适应科技进步,推行与时俱进的质量标准、操作要求、工艺流程等,最大限度提高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 4.4 加强对施工阶段质量的控制 施工阶段是加强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工程成功实现由书面设计向工程实体的飞跃,也标志着工程使用价值的实现。部分施工单位忽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后期发生质量事故时只能消极处理,并且工程的拆卸、采购、更新工作会造成人们生活的不便和企业极大的财产损失。因此,企业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对资源的投入及工程条件、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以及最终完工的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实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有序结合,以提高整个电力安装工程的质量水平。 5 结 语 电力安装工程作为电力工程中一个庞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控制工作较为复杂,但意义重大。影响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的因素从人员、材料、设备再到施工方法、环境条件,贯穿于电力安装工程的各个环节,要想实现电力安装工程的高质量,就必须加强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控制,建立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树立质量控制意识,努力实现质量控制预定目标,从而推动我国电力工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电力建设。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论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 摘要:送变电的安装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还将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对其加强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其在现阶段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切实提出提高管理质量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 送变电,即是由不同电压等级电网组成的送电网络以及连接这些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所组成的系统。在送变电的安装过程中关系到众多环节和步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也有其价值所在。 一、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现状 现阶段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仍存在着诸多不足。首先,现阶段的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依旧很难对市场做出合理科学的判断,为此也无法对员工士气和人员的稳定做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其次,管理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的难度与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管理层难以保障各部门和单位信息的交流与传递。诸如此类的管理现状,与其发展的大前景不和谐,为此,电力企业需要切实地认识到问题所在,并有效地进行解决。 二、现阶段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落后 现阶段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中,分析关于管理上出现的相关问题,首先要注意到的是在管理理念上的认识不足。新时代下,电力企业在极大的竞争压力下能否实现自我突破,这需要管理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而送变电安装工程由于其工程量和工程难度等因素的影响,送变电管理部门必须树立对质量的高要求的心态,为此管理层不得不在理念上与时俱进,才能够实现更好的质量。现阶段的企业没有对工人灌输强有力的质量意识,而质量意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前提之一。送变电企业极少有人能深刻地认识到质量对于企业不仅仅是短期的效益,更是企业持久的信誉和生命力。在实践中,企业也没有意识到需要脚踏实地地将提高质量意识落实到实处;单薄的质量意识,融不到企业文化当中,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失去必要的基石。 2.管理体系尚未完善 管理体系的完善将极大促进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并最终有利于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然而现阶段电力企业中,管理体系仍然是沿用传统的老管理体系,缺乏科学的指导。首先体现在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在考虑不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的时候,企业容易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中,而这样的做法往往会使得管理人员缺乏大局观,容易着眼于现场,未能充分考虑到管理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与此同时,在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的情况下,导致送变电安装在前缺乏全面调查工作,对于对象和现状等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在中各个部门没能协调工作,部门与部门间缺乏沟通,也将导致出现问题时对责任的相互推卸,后也未能进一步进行工程考核工作,工程完成情况未能切实得到保证。 3.细节管理不到位 送变电安装工程细节很多,由于细节管理的不到位而导致的众多问题相继出现。第一,体现在项目部对临时雇佣人员管理混乱,这不仅加大了人员成本,也使得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得不到有效执行。第二,缺乏有效的查询手段和预警机制,一般来讲,企业管理人员很难了解到项目运作的相关资金,对此,常常会造成超支的情况,而意识到自己不足的时候,往往又是在资金追加后才发现。第三,材料的到货、验收无法与进度相配合,所以常常出现提前到场增加了场地占用费,或是迟迟不到导致延误工期。第四,过程资料管理不够细致,缺乏过程文件的合理化组织,这也给查阅人员造成不便。第五,项目管理信息量复杂,缺少跨工程的统计分析功能,同时,单工程的统计功能也比较弱。诸如此类的细节管理,突显出送变电安装工程过程的繁琐。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促使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的整体有更深层次的掌握,并努力完善细节管理。 三、加强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的相关措施 1.提升相关管理理念 现代化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路中明确了需要在过程中执行新的管理思想,企业需要明确在送变电过程中应做好哪些方面。送变电需要在保证质量、工期和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运用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工人的职业操守,并关注到他们的人身安全。要想实现高效送变电安装,必须依赖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其中,企业还需要深刻注意到科学的管理在整个送变电过程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建立完善的电力送变电管理体系,企业首先制定出系统完整的管理制度并确定送变电的整体性目标,其次是有机能动地将送变电的相关内容以以大化小的方式分解整合到整个管理体系中去,并融入各个部分目标中,让其参与到各个方面并发挥作用,在相关组织的协调之下,促进送变电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诚然,这并不是管理工作的结束,只是一个开始,现代化管理理念要深入到工程进行的每一个步骤上。工程进程中,管理更应一如既往对各各方面进行监控,包括实测数据与目标值比较,致力于确保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偏离原定目标的程度不至于太多,同时要有发现问题马上整改的手段,直至工期结束。这种动态控制的送变电理念也必须整合到管理体系当中,并作为实践的标杆。 2.完善送变电管理机制 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一套合理可行、持久发展、不断自我完善的管理机制。企业要设定相关的两级送变电管理机构,该机构将负责整个工程的送变电管理。 其中,第一级机构为送变电管理委员会,主要包含设计、建设、监理、等相关单位,作用主要在于协调各个组织单位间的管理工作,对送变电提供必要指导,在部门间管理送变电的问题上设计相关问题进行处理,并妥善安排工作。企业应该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企业在决策上需要的是信息的获取,但是在企业内相关各部门的信息却需要快捷沟通,而建立委员会便有着有效传达信息的作用。让每一条有关送变电的信息能在相关部门间畅通无阻流动,也是这个管理机制的必要要求。 第二级为送变电管理小组,由单位内的各个职能部门与相关单位组成,其主要职能是管理上执行。送变电管理不应该只是挂着嘴边的话语,企业需要切实落实到实际工程中去。同时,需要企业在工程建设各个层面上设置相关送变电负责人,并对其工作做相关的责任追究,以确保工程各个方面的送变电达到预期要求。接下来还要做的是在设立相关负责人后,努力以负责人为引导点,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融入到整个管理机制中来,实现在整个的每一个时刻上都能有全员性、全方位、全层次的管理。 3.科学布置工程业务流程 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做表面功夫,而更应该切入主题,在细节上着手,把握住管理范畴中的每一道工作的重点,并科学为每个工作重心制定好业务流向,让整体的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如何科学布置工程业务流程问题,也将是电力企业在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上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下面简要分析几点做法。第一,在中,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有足够的了解,每个步骤需要注意的细节都应该认命专业人员进行跟进,并且做好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初步绘制出部门的工作业务流程图。第二,根据初步流程图,管理人员需要同工作者进行细节上的讨论,并及时发现流程图存在的问题,分析流程中出现的不合理步骤,同时考虑现实因素后进行优化。第三,管理者需要从大局出发,在为流程图定型的时候,重新考虑企业利益,并从现代管理科学的角度入手,摒弃存在的不科学人为因素,进一步完善流程。第四,综合各方质量,在确定目标和相关细节之后,绘制流程图。通过这样科学布置工程业务流程,才能够真正地从管理的高度入手,实现管理上为送变电安装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并进一步提高工程效率,极大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利润率,也促进了企业的竞争力。 四、结语 新时代的发展趋势,要求各个行业都要能够与时俱进,在完善自我中提升价值和竞争力。电力,作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行业,更应该对运作中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完善。对于现阶段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我们分析了其问题所在,并切合实际提出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对电力部门在相关管理上带来启发。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加强电力企业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分析 【摘 要】随着国家电网建设快速发展,电网规划水平、输变电工程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对施工安全提出了新要求,为此,加强施工管理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浅述了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的管理现状,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大体分析,并提出提高管理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变电安装;施工管理 1 电力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如今在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中,仍然存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施工管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项目规模越大,其质量要求与施工技术的难度也就越高,管理分子不能保障对各部门与单位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其次,如今的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难以科学合理的判断市场,因此也难以对人员的稳定与士气做出有效的保障措施。目前如此的管理现状,与其发展前景的和谐有所欠缺,所以电力企业应客观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进行有效地解决。 2 现阶段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管理理念滞后 在变电安装工程施工中,对于管理上出现相关问题的分析,首先在认识管理理念上的不足应有所关注。在新时代的环境下,电力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压力下能否有所突破,需要企业管理者不断进行探索与思考。由于变电安装工程的施工难度与工程量等因素的影响,变电施工管理部门对质量的高要求心态必须树立,在理念上要与时俱进,方能实现更加好的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意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如今的施工单位还未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进行强有力灌输。有部分企业在实践中未意识到脚踏实地把提高质量意识进行落实,而薄弱的质量意识,难以融到企业文化里,促使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失去基石。 2.2 管理体系尚未完善 现阶段电力企业中,管理体系仍然是沿用传统的老管理体系,缺乏科学的指导。首先体现在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在考虑不到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的时候,企业容易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中,而这样的做法往往会使得管理人员缺乏大局观,容易着眼于现场,未能充分考虑到管理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与此同时,在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的情况下,导致变电安装施工在施工前缺乏全面调查工作,对于施工对象和现状等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在施工中各个部门没能协调工作,部门与部门间缺乏沟通,也将导致出现问题时对责任的相互推卸,施工后也未能进一步进行工程考核工作,工程完成情况未能切实得到保证。 2.3 细节管理不到位 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细节很多,由于细节管理的不到位而导致的众多问题相继出现。第一,体现在施工项目部对临时雇佣人员管理混乱,这不仅加大了人员成本,也使得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得不到有效执行。第二,缺乏有效的查询手段和预警机制,一般来讲,企业管理人员很难了解到项目运作的相关资金,对此,常常会造成超支的情况,而意识到自己不足的时候,往往又是在资金追加后才发现。第三,施工材料的到货、验收无法与施工进度相配合,所以常常出现提前到场增加了场地占用费,或是迟迟不到导致延误工期。第四,过程资料管理不够细致,缺乏过程文件的合理化组织,这也给查阅人员造成不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促使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的整体有更深层次的掌握,并努力完善细节管理。 3 加强电力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的相关措施 3.1 提升相关管理理念 现代化施工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路中明确了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执行新的管理思想,施工企业需要明确在变电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哪些方面。变电施工需要在保证质量、工期和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运用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施工工人的职业操守,并关注到他们的人身安全。要想实现高效变电安装施工,必须依赖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其中,施工企业还需要深刻注意到科学的管理在整个变电施工过程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建立完善的电力变电施工管理体系,企业首先制定出系统完整的施工管理制度并确定变电施工的整体性目标,其次是有机能动地将变电施工的相关内容以以大化小的方式分解整合到整个管理体系中去,并融入各个部分目标中,让其参与到各个方面并发挥作用,在相关组织的协调之下,促进变电施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诚然,这并不是管理工作的结束,只是一个开始,现代化管理理念要深入到工程进行的每一个步骤上。工程进程中,管理更应一如既往对各施工各方面进行监控,包括实测数据与目标值比较,致力于确保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偏离原定目标的程度不至于太多,同时要有发现问题马上整改的手段,直至工期结束。这种动态控制的变电施工理念也必须整合到管理体系当中,并作为实践的标杆。 3.2 完善变电管理机制 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一套合理可行、持久发展、不断自我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企业要设定相关的两级变电施工管理机构,该机构将负责整个工程的变电管理。其中,第一级机构为变电施工管理委员会,主要包含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作用主要在于协调各个组织单位间的管理工作,对变电施工提供必要指导,在部门间管理变电施工的问题上设计相关问题进行处理,并妥善安排施工工作。企业应该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企业在决策上需要的是信息的获取,但是在企业内相关各部门的信息却需要快捷沟通,而建立委员会便有着有效传达信息的作用。让每一条有关变电施工的信息能在相关部门间畅通无阻流动,也是这个管理机制的必要要求。 第二级为变电施工管理小组,由施工单位内的各个职能部门与相关单位组成,其主要职能是管理上执行。变电管理不应该只是挂着嘴边的话语,企业需要切实落实到实际工程施工中去。同时,需要企业在工程建设各个层面上设置相关变电施工负责人,并对其工作做相关的责任追究,以确保工程各个方面的变电施工达到预期要求。接下来还要做的是在设立相关负责人后,努力以负责人为引导点,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融入到整个管理机制中来,实现在整个施工的每一个时刻上都能有全员性、全方位、全层次的管理。 3.3 科学布置工程施工业务流程 对于工程施工业务流程怎样科学合理布置,是电力企业在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中应当进一步探究的方向,下面简明扼要浅析几点做法。 1) 在施工中管理工作者应对工程的了解有所充足,每个不同步骤注意的细节都应配合专业工作人员进行跟进好,同时在调查工作中认真做好,在该基础上初步绘制出工作业务流程图。 2) 按照初步工作业务流程图,施工人员需同管理者进行讨论细节,并及时对流程图存在的问题有所发现,对流程中不合理的步骤进行有效分析,并且考虑现实因素然后进行优化。 3) 管理者在为流程图定型之时,需要以大局出发点,对企业利益进行重新考虑,同时从现代管理科学的手段入手,坚决抛弃不科学人为因素,进一步不断对流程进行完善。 4) 在目标与相关施工细节确定之后,绘制出施工流程图。工程施工业务流程通过科学合理的布置,方可真正地从管理的高度入手,在管理上为变电安装工程施工保证其工程质量得以实现,并进一步促使工程施工效率有所提高,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竞争力,并且使企业经济效益与利润率得到大大提升 4 结束语 新时代的发展趋势,要求各个行业都要能够与时俱进,在完善自我中提升价值和竞争力。电力企业作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行业,更应该对运作中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完善。对于现阶段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我们分析了其问题所在,并切合实际提出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对电力部门在相关管理上带来启发。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浅谈现行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浅析 摘要: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本文从工程招投标准备、工程结算、审计等方面来介绍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目的是更好的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节约整个工程造价。 关键词:造价;招投标;结算 我国电力工程施工造价确定方法的沿革 过去,我国电力行业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基于统一定额的造价确定方法,不管是对于工程量还是工程造价都有一套统一定额来确定的技术方法。这种方法使得在确定造价的过程中不是首先从建设项目实际所需开展的活动入手和由此确定所需消耗的资源多少,而是先从国家或地方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统一定额入手,忽略了建设项目造价形成过程的基本事实,即只有开展建设项目活动才会消耗和占用资源,而只有消耗或占用资源才会形成建设项目的成本或造价。这种造价控制方法没有认真考虑一个具体建设项目所采用的实际技术和方法,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具体的实施条件和组织与管理技术,以及项目施工中的特定条件和情况。为改革我国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国家了《建筑工程清单工程量计价规范》,电力行业了《电力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就我经历的电力项目而言,从1990年开始实行招投标,期初的招投标并不规范。但到1999年《招投标法》后逐渐步入正轨,但对于投标报价各投标人还是习惯性依据国家和行业定额有基础,而不是基于投标项目活动具体资源投入及企业成本而报价,这给承包商带来了一定的风险。由于定额与各项目及各投标人具体情况均有差距,往往工程结算时,施工承包商强调定额与市场差距及定额与施工方法等的不同而产生争议,致使结算难度大、时间长。 2 项目实施中工程招投标存在的主要缺陷 工程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全面引入竞争机制,最大限度满足招标人技术要求并能使造价更加合理。但目前招标工作也存在着缺陷。 2.1 招标准备不足。招标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在还不具体招标条件时进行招标。给投标人和招标人均带来了风险。 如廊坊市某广场高低压配电室工程,从发出招标文件到开标日期中间时间比较只有5天的时间,且没有完整的设计图纸,出售标书又是在下午开始,这样就使得各投标人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项目现场勘探、为了满足招标人的要求,就使得前期该项目在投标时没有时间进行细致的分析,投标报价不准确,会给投标人带来一定的风险。 招标准备工作是保证一个工程造价能否受控、结算能否顺利的一个先决条件,应得到招标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2.2 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施工招标,由于初步设计较粗,不能提供详细的图纸及工程细节,投标人缺少针对本工程的资料而难以作出合理的报价,造成结算争议多,给招投标方均带来了风险。 2.3 投标准备不足。投标人对于一个工程的投标决策需大量的准备工作,但由于目前投标人对基于定额的造价控制已成思维定势,对于施工组织、各种资源的投入、现场勘察及招标人项目组织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而投标,使投标人投标风险大,致使成本不能承受。 2.4 招标风险分担不尽合理。招标文件加大了投标人风险且投标人准备工作不足,而造成承包方成本加大超出了承包方估计而致使结算争议多,施工管理难度加大,可能造成因施工承包商无能力继续施工而停工状况。故招标文件应本着公平、风险共担的原则,使工程造价控制主体是项目的全体利益相关方组成的团队,按照一种全团队合作的方式去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全团队造价控制的优越性是调动各参建方的积极性和使全团队成员共同受益。 转贴于 233网校论 2.5 部分管理人员对招标管理意识不强。很多工程管理人员更注重平时的工程管理而没有把招标工作放到工程管理的首位。招标工作准备充分,标段划分合理,工程范围明确,针对性强,会使今后的工程管理界面明确,管理协调量小而使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轻松。 3 电力施工行业的工程结算 3.1 建立结算组织机构。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就应考虑到工程结算,对本工程的财务决算做全面的策划,同时将工程结算纳入到本策划中,建立结算组织机构。成立结算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结算会议,负责听取工作小组的汇报,对各方争议问题及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3.2 制订结算计划。依据结算工作量及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订结算工作计划,制订结算工作计划是科学、可行且留有余地。对结算工作任务分解到岗位,工程结算工作应按计划进行,每个单项或单位工程完工后的一个期间,应组织进行竣工结算,保证结算工作的进度。 3.3 加强工程结算的各方参与者的沟通。结算工作是各方利益的焦点,作为项目的利益相关方,加强结算各参与方的沟通与协调尤为重要,公开、坦诚地沟通交流,对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相当的好处。 3.3.1 注重月工程进度款的结算管理,为以后工程结算打下基础。月工程进度款是作为承包商拨付工程款的依据,作为施工方,要及时报工程进度,督促建设方或总包方及时拨付进度款,同时要把进度款拨付提高到一个重要的高度,因为建设方不及时拨付进度款,导致工程进度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案例比比皆是。对月工程进度款的及时结算,既能满足工程进度和质量的要求,又利于工程进度款的控制,免于工程竣工结算时算后账的麻烦。 3.3.2 规范设计变更管理,及时进行签证,进行索赔管理,避免因时间拖延导致索赔失效。 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时不可避免的,也是经常发生的事儿,作为施工方,要及时进行变更索赔,尽最大可能的避免因变更给自己造成损失。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及时进行签证,另一方面要对因设计变更增加的工程量和费用等进行精算,准确计算因变更带来的费用、工期增加。另外还要加强设计变更管理,避免因设计变更带来的副作用。比如说设计变更可以进行索赔,但设计变更也会对工作量、投入机械设备、材料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控制好施工中的成本管理,就制订适合项目的设计变更管理结算制度,使每一份设计变更在发生前就估算费用,使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变动在事前得到控制。 3.3.3 竣工后及时提交工程结算资料。工程竣工后要及时进行工程结算,向建设方及时提交竣工结算资料,督促建设方进行竣工结诶算。工程结算资料的整理是相当繁重的工作,加强日常资料的管理和归档尤其重要,日常工作中产生的与结算有关的资料及时归档,即发生一份归档一份,而对已完成结算,完成一份归档一份,从而促进结算工作圆满完成。 总之,工程结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甲乙双方的经济利益。对建设单位来说,要精打细算,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对施工单位而方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结算时不要漏项、少算,应将所有签证后增加的费用纳入结算中,以增加工程造价。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工程决算审核实际上是双方技术能力的较量。对于建设单位来说,技经人员还应有一定的工程技术知识,既能对现场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又可对签证中的不合理因素提出质疑。另外,预算人员还要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经常下工地了解现场情况,掌握工程动态。在工作之余,要努力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浅谈电力安装工程中的安全管理 摘要:目前,我国多数电力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往往都是侧重于施工的质量与成本,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缺乏重视,以至于停水、断电、火灾等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威胁了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阻碍了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安全管理在电力安装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了电力设施企业安装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加强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电力安装;工程;安全管理 一、电力安装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是具有一定危险的,是一种事故多发的工程项目。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事故并不主要是由于一线作业人员业务能力不足而造成的,更多是由于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而导致的。由此可见,工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强弱是保证电气工程安全生产的关键,而安全管理则是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必要措施。目前,我国多数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往往都是侧重于施工的质量与成本,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缺乏重视,以至于断电、火灾、人员伤亡等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威胁了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阻碍了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电力设备安装工程若要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强化、巩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的需要,构建长效、完善、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机制与制度。工程项目的监管部门,应充分行驶其职责,对施工现场所有作业人员的业务操作与个人行为采取实时监控,加大执法力度,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最初阶段,以此保证生产安全,全面提高电气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与安全系数。多年来,我国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安全事故所引起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社会负面影响,安全管理已然成为了推动我国电气工程发展的头等大事。 二、加强电力安装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1.加强员工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为保证电力设备安装工程安全生产,必须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于未施工的电气工程项目,可由项目经理组织、领导工程管理部门,针对全体从业人员展开安全宣传,使之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为避免员工产生麻痹心理,可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巩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而通过安全培训还能有效提高在岗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以此保证保障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法规能够充分落实、严格执行,保证施工安全。 2.构建合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项目经理与监管部门,应当进一步了解、掌握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法规、方针,将其作为主要依据,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的特点与需要,编制具体的安全条例、制度、规范,并充分落实到项目的施工中。监管部门,应对同类项目以往的安全事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总结,针对安全隐患较多的施工环节与部位展开重点监督、把控。与此同时,应大力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其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及工序中,一旦发现问题则根据具体的责任划分给予严惩,杜绝违规、违章、违法作业行为的产生。此外,还需构建监督反馈制度、施工设计图纸审查制度、技术交底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由此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体系,监管部门结合各项制度,对施工过程采取各种管理、控制、监督、检验措施,严格杜绝一切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安全。 3.选择合格的管理人员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要求应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确定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管理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在上级安全工程师的指导下,从事施工现场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填写安全施工工作日志。 4.编制施工安全组织文件 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项目总工程师对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生产技术工作负全面责任,组织编制并审核本项目年度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施工、文明生产措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电网公司有关工程建设安全的管理规定、制度和工作规程,组织编制重大施工项目的安全施工措施、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其可行性与针对性,并监察监督安全员落实工作。 5.施工过程中安全资料的管理 (1)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中对资料管理和表格形式的要求,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日志,安全管理人员应在安全管理日志中记录当天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情况,记录发现的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及处理措施; (2)《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涉及安全管理方面的表格,可以作为日常安全管理的常用表格; (3)有条件的工程应使用音像资料记录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重要情和隐蔽工程施工情况,由安全管理部门存档,安全管理资料必须真实、完整。 6.加强施工安全设施的管理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安全,其不仅取决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配有完备的安全防护设施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工程现场的所有安全防护设备、器具都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与清理,避免由于污垢、损坏而造成设备与工具的防护功能削弱、丧失。在安全用具使用完毕后,应将其放至专用的存放空间内,并保证该空间外在条件不会对安全用具的质量产生影响,放置的过程中应按照具体编号存放不可混乱。此外,安全用具的使用应规范、合理,通过安全培训可保证作业人员的科学使用。对于电力设备,在装设前应严格进行检查、测试,以此保证电气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安全。对于用电装置,应检查其安全性、可靠性;对于各种电力设备、机械,应重点检查其接地、绝缘部分,避免发生漏电;对于工程的电气、电子产品,应重点测试其绝缘、接地部分的性能;在进行电力设备的维修前,应事先进行安全测试,以此保证维修操作的安全。电力设备安装工程在对所有设备进行绝缘电阻、电流泄漏、耐电压等测试后,应测试方与施工方应对其结果进行核实,严禁挪作他用。 结 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得知安全是当今社会最为推崇的思想,而且还是进行所有的生产或者是日常活动所必须的基础,安全会给群众以及单位以及整个社会都带来非常严重的生命以及物质等等的一些危害,并且还会产生非常恶劣的社会负面效应,假如不能有效地控制,将会导致严重的损失发生。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论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 摘要:送变电,即是由不同电压等级电网组成的送电网络以及连接这些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所组成的系统。在送变电的安装施工过程中关系到众多环节和步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也有其价值所在。 关键词: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 1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施工管理理念滞后 在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中,对于管理上出现相关问题的分析,首先在认识管理理念上的不足应有所关注。在新时代的环境下,电力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压力下能否有所突破,需要企业管理者不断进行探索与思考。由于送变电安装工程的施工难度与工程量等因素的影响,送变电施工管理部门对质量的高要求心态必须树立,在理念上要与时俱进,方能实现更加好的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意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如今的施工单位还未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进行强有力灌输。有部分企业在实践中未意识到脚踏实地把提高质量意识进行落实,而薄弱的质量意识,难以融到企业文化里,促使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失去基石。 1.2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在现代电力企业中,管理体系依然是套用旧有传统的,缺乏科学性。首先主要存在专业管理人员的缺乏,在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考虑欠缺周全时,企业易把工作落实到一线工作人员手里管理,如此做法会影响到管理者的大局观,容易单一着眼于现场,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未能充分考虑周到。想要促进施工工作的质量与效益,必须要完善管理体系,才能有利于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1.3管理细节方面不到位 在送变电安装工程中,存在很多施工细节,有时相继出现众多问题是因为管理细节不到位而引起的。 1)施工项目管理信息量纷繁复杂,单工程的统计功能相对脆弱,跨工程的分析统计功能也有所欠缺。在如此的情形之下,也要求管理工作者更深层次的掌握工程的整体,并认真努力完善细节管理。 2)施工材料的到货、验收情况无法和施工进度进行配合,因此经常出现提前到场,场地占用费有所增加,或存在迟迟未到从而导致工期延误。 3)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与查询手段,通常来说,企业管理者难以对项目运作的资金有所了解,因此往往会有超支的情况出现,当自己意识到不足之时,往往又是在追加资金后才有所发现。 2加强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的相关措施 2.1提升相关管理理念 现代化施工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路中明确了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执行新的管理思想,施工企业需要明确在送变电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哪些方面。送变电施工需要在保证质量、工期和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运用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施工工人的职业操守,并关注到他们的人身安全。要想实现高效送变电安装施工,必须依赖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其中,施工企业还需要深刻注意到科学的管理在整个送变电施工过程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建立完善的电力送变电施工管理体系,企业首先制定出系统完整的施工管理制度并确定送变电施工的整体性目标,其次是有机能动地将送变电施工的相关内容以以大化小的方式分解整合到整个管理体系中去,并融入各个部分目标中,让其参与到各个方面并发挥作用,在相关组织的协调之下,促进送变电施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诚然,这并不是管理工作的结束,只是一个开始,现代化管理理念要深入到工程进行的每一个步骤上。工程进程中,管理更应一如既往对各施工各方面进行监控,包括实测数据与目标值比较,致力于确保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偏离原定目标的程度不至于太多,同时要有发现问题马上整改的手段,直至工期结束。这种动态控制的送变电施工理念也必须整合到管理体系当中,并作为实践的标杆。 2.2完善送变电管理机制 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一套合理可行、持久发展、不断自我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企业要设定相关的两级送变电施工管理机构,该机构将负责整个工程的送变电管理。 其中,第一级机构为送变电施工管理委员会,主要包含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作用主要在于协调各个组织单位间的管理工作,对送变电施工提供必要指导,在部门间管理送变电施工的问题上设计相关问题进行处理,并妥善安排施工工作。企业应该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企业在决策上需要的是信息的获取,但是在企业内相关各部门的信息却需要快捷沟通,而建立委员会便有着有效传达信息的作用。让每一条有关送变电施工的信息能在相关部门间畅通无阻流动,也是这个管理机制的必要要求。 第二级为送变电施工管理小组,由施工单位内的各个职能部门与相关单位组成,其主要职能是管理上执行。送变电管理不应该只是挂着嘴边的话语,企业需要切实落实到实际工程施工中去。同时,需要企业在工程建设各个层面上设置相关送变电施工负责人,并对其工作做相关的责任追究,以确保工程各个方面的送变电施工达到预期要求。接下来还要做的是在设立相关负责人后,努力以负责人为引导点,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融入到整个管理机制中来,实现在整个施工的每一个时刻上都能有全员性、全方位、全层次的管理。 2.3科学合理布置工程施工业务流程 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做表面功夫,而更应该切入主题,在细节上着手,把握住管理范畴中的每一道工作的重点,并科学为每个工作重心制定好业务流向,让整体的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如何科学布置工程施工业务流程问题,也将是电力企业在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上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下面简要分析几点做法。第一,在施工中,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有足够的了解,每个步骤需要注意的细节都应该认命专业人员进行跟进,并且做好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初步绘制出施工部门的工作业务流程图。第二,根据初步流程图,管理人员需要同施工工作者进行细节上的讨论,并及时发现流程图存在的问题,分析流程中出现的不合理步骤,同时考虑现实因素后进行优化。第三,管理者需要从大局出发,在为流程图定型的时候,重新考虑企业利益,并从现代管理科学的角度入手,摒弃存在的不科学人为因素,进一步完善流程。第四,综合各方质量,在确定目标和相关施工细节之后,绘制施工流程图。通过这样科学布置工程施工业务流程,才能够真正地从管理的高度入手,实现管理上为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并进一步提高工程 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来看,各个行业都应当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创新,在完善个人中提升竞争力与自身价值。而作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稳定的电力行业,更应当进行完善运作中的每一个步骤,对于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我们对其所在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同时迎合实际提出相关措施进行改进,希望可以对电力部门在相关管理方面带来价值性思考。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现行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浅析 摘要:电力建筑安装造价控制要通过预算建筑材料价格、比选建筑安装设计方案、全而安装施工现场控制、实行竣工阶段控制,确保电力系统建设的有效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其次提出了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措施,从多种方而进行了工程造价控制的全面控制研究。 关键词: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 引言 为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电力建设的投资成效发展,对于电力建筑安装工程而言必须要转变观念,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才能使电力企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其次提出了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措施,从多种方面进行了工程造价控制的全面控制研究。 一、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 电力工程建设环节很多,基本分投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几个阶段,在整个工程进程中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电力建筑安装的控制关键应是工程造价的控制,工程造价的控制就是工程完善的灵魂,也是对建设成本的最大节约措施,是提高投资效益的关键所在。因此,工程造价管理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建筑安装工程管理工作中,造价控制能够充分考虑工程项目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情况,加大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造价控制能够多方面选择更好地经济建设方案,进行全面化地投资估算,真正起到在项目建设中控制工程总投资的作用。 二、现阶段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电力建筑安装工程的建设的造价控制工作,与工程招投标环节、工程结算环节以及审计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每一环节造价控制的有效性,都对下一阶段造价控制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从前文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已经大致了解到现阶段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现状及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目前造价控制工作开展过程而言,造价控制工作也应从电力建筑安装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出发,进行策略的定制,从根本上起到造价控制的目的,保障电力建筑安装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就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而言,工程结算环节发挥的作用极为重大。结合工程结算环节的重要控制地位来看,造价控制工作的开展,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 1.建立全面的结算结构 在安装工程建设的初期,就应该充分认识到结算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并且在工程准备工作开展时对整个安装工程财务决算工作的开展进行全面的规划,建立全面的结算机构和组织。与此同时,还应组织成立决算的领导组织和工作组织。领导组织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定期召开工程项目的结算会议以及听取工作小组的工作汇报,对结算工作中出现的有争议的环节进行最后的敲定和解决,工作小组的主要负责日常结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如果遇到特殊问题可以向领导组织提议召开临时会议,协助领导组织解决相关问题,保证问题解决的及时性,为工程建设的进度扫清障碍,保证工程的完成计划和进度,从而避免突发事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减少不必要的索赔事项,达到造价控制的目的。 2.结算计划的有效制定 结算计划的有效制定,是结算环节造价控制工作有效进行的基本策略指导。在结算计划制定的过程中,应根据结算工作的具体的任务量及工作量、相关机构的设置等制定合理的人员计划和工作进度计划,保证结算工作开展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的状态基础上,提高结算工作的开展效率,达到有效成本控制的目的,使得相关项目在计划之内完成并有一定预留空间。除了整体结算计划的制定之外,还应对月结算工作引起足够重视。就电力建筑安装工程的建设过程而言,是由一个又一个项目和工期组成的,做好月结算工作,对每月的项目结算进行科学合理的审查,是为全程造价控制工作提供保障的基础。 3.设计变更费用的有效控制 除了结算部门机构以及工作的计划的有效设置之外,结算工作过程中要想达到造价控制的目的,还应对设计变更进行合理管理,尽量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对整个安装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在每一项变动发生之前,结算部门都应做好提前的准备,进行合理的费用结算变更签证,使得相应变更发生在控制范围之内。 4.工程施工过程中全面施工现场控制 电力造价控制虽然在方案设计和材料控制方面进行了事先管理,但是仍然需要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进行全面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控制能够尽早发现造价管理不合理之处,并对发生失控的责任单位、相关人员提出警告及辅以一定的经济处罚,确保工程造价不被人为地弄虚作假、高估冒算。现场控制内容具体包括: 4.1施工现场进度控制。现场施工进度如果延后就会增加人工费用等,因此进度管理十分重要,在现场控制过程中要划分了施工管理部门职责和任务,制定了施工部署计划原则,制定了工程三级计划和施工进度计划的相关保证措施,编制了主要项目工程量计划和施工方案计划。 4.2施工现场安全控制。如果电力建筑安装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就会使得造价成本增加,因此安全管理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安全生产施工方案,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突出抓好阶段性的安全工作重点。例如:脚手架的稳定、防高空坠落、高塔防倾倒、防避雷、防电防火等工作等。 4.3施工现场材料控制。材料控制虽然有材料选购环节的严格管理,但是对于现场管理而言也十分重要,现场管理有了利用对材料进行实地管理,防止损失和浪费。例如:要合理安排材料进场,作好现场材料验收;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丢失;施工即将结束时根据收尾工程,清理料具;及时拆除临时设备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 4.4施工现场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质量系工程的生命,质量越好工程使用寿命越长,电力工程又是特殊工程直接关系到民生问题,一但出现问题不论是站在经济角度还是社会角度所造成后果都是相当严重的,因此要牢牢把握质量时时刻刻都不能松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做好自检、抽检,做好隐蔽部位及中间环节验收,做好监督和自我监督工作,相关责任人要履行好签证交接手续,上一道工序质量检查不达标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杜绝一切大小质量事故的发生,出现质量事故后返工、索赔等费用会使工程成本大大增加,在对待新工艺、新施工方法我们要不断调整工程质量把控措施,在平时工作中要杜绝窝工和误工情况发生,不使工程意外成本增加,还要不断加大质量把控力度、不断调整工程质量控制思路,向更好的质量目标不断努力。 5.实行竣工阶段控制 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要延续到竣工阶段,在竣工阶段要制定好结算计划。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查。从施工图纸、工程承包合同到施工全过程的动态资料都要一一核对,力求资料完整齐全,确保审核工作正常进行。工程任务完成与否要以施工图纸为依据,工程的工期、质量、建筑材料价格、奖惩等规定要以承包合同和补充合同或其他形成的协议条款作为依据。电力建筑安装竣工后内部转移的材料物资等应以当时市场价格为基础,制订内部计划价格,编制价格目录,经有关部门审核后,作为内部结算价格。其他内部结算价格,应本着公平合理、利益兼顾、有利于管理的原则,在企业领导下由各有关部门协作制订,经批准后施行。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要按计划进行,每个单项或单位工程完工后的一个期间,应组织进行竣工结算,保证结算工作的进度。配合财务竣工决算,将相对应编号标注清楚,费用划分清晰是财务竣工决算顺利进行的保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就目前电力建筑安装工程中造价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而言, 不仅是提高电力企业安装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从成本控制角度,为电力企业发展提供后续力量和支持的必要途径。 从目前电力企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方法单一、效果不明显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将造价控制工作细化到工程建设中的每一环节,充分发挥财务阶段的把关和管控作用,加强部门间的联系, 通过优化组织, 提高财务决算部门机构的工作效率, 都是提高现阶段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质量的关键措施。 除了电力企业自身对控制方法不懈的探寻和努力之外,政府相关工作部门也应发挥组织和引导的作用,争取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电力安装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摘要:输变电工程建设在电力系统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变电站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在分析了电力安装及施工企业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中,遇到的安全管理制度中的具体问题。根据电力施工企业具体情况,总结了企业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方面必须重点落实的几项内容。 关键词:电力;安装工程;安全技术; 措施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力建设及用电量也随之增加。为了确保输变电设施的稳定运行,安全优质地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已成为输变电设施正常运行的关键。而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电气设备,保证其安装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对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加快电气设备安装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我国电力部门的首要任务。而现实是,我国很多电力设施的建设过程中,缺乏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或者其他某种原因导致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电气设备安装过程出现的问题,探讨了其安装技术要点。 2、电力安装及施工企业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 2.1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员的要求 施工方案的编制人员是施工组织设计的设计师,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掌握施工图纸开始就必须认真考虑施工安全问题,不能给施工和操作人员留下安全隐患,编制人员应当充分掌握工程概况、施工工期、场地环境条件,根据工程的特点.科学地选择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变配电设施及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合理地布置施工平面。安全施工涉及施工的各个环节,因此,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员应当了解施工安全的基本规范、标准及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还必须熟悉相应的电力专业技术知识以后,才能在编制电力安装工程施工方案时确立工程施工安全目标,使措施通过现场人员的认真贯彻达到目标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还必须了解施工工程内部及外部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因素。通过综合分析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使之起到保证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的作用,确保工程安全,科学、合理、有序地进行。 2.2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企业安全技术措旌编制的具体内容 2.2.1从电力输变电设备安装及施工工程整体考虑。输电线路架设前首先考虑工程施工期间对周围公路、铁路、通讯、地下和地上输送管线、行人及邻近居民、设施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设立安全区域、标示牌,安全通道及高处作业对下部和地面人员的影响;临时用电线路的整体布置、架设方法;安装工程中的设备、构配件吊运,起重设备的选择和确定,起重机作业周边、及地下、上空安全防护范围等。复杂的吊装安装施工还应考虑视角、信号、安装步骤及应急预案等。 2.2.2季节性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如夏季防暑降温,雨季施工要制定防雷防电、泥石流、洪水,冬季防火、防大风、雪灾等。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要按其施工项目的复杂、难易程度及施工环境条件,选择安全防范重点,但施工方案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为了进一步明确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的重点,应抓住:防起重伤害、防高空坠落、防触电、防物流及厂内交通事故、防误操作5种伤害,针对各种危险点、源制定相应的措施.内容要有针对性。节假日施工项目经理必须在现场值班,预防突发事件。 2.2.3技术措施指的是为保证人员安全施工和设备安全运行,从技术上对设备和人员操作采取的措施。制定技术措施时,应视工作对象和内容,以规程为依据,特别是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写。编写技术措施时,应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掌握电网运行方式,明确带电设备.对需要检修和处理的设备从技术上采取安全措施保证,对施工人员要采用的工作方式从技术上加以规范,以保证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的安全运行。 2.2.4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企业安全措施应从人员教育、危险点预控、措施落实、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安排,尤其要进行深入地危险点分析。实行预控就是要根据作业内容、工作方法、作业环境、人员状况(包括人员情绪)、设备实际等去分析,查找可能导致人为失误事故的危险因素,再依据规程制度逐一制定防范措施,不得照搬规程或套用其它工程安全措施。并在生产现场实施程序化、规范化作业,以达到防止人为失误事故发生的目的。安全措施应详细体现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逐级监督、逐级管理、层层落实安全责任的思想,责任到人,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较为特殊的作业项目(带电作业、铁塔线路跨江河作业、雷雨天施工、抢险作业),在安全措施中要加以特别体现。 2.3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现场实际检查,逐项落实安全措施 2.3.1工程开工前,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工程负责人应向参加施工的各类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大家明白工程施工特点及各时期安全施工的要求,这是贯彻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关键。输变电工程施工单位安全负责人应核对现场安全技术措施是否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若存在重大隐患不可急于开工,应对安全措施进行完善,直至符合安全要求方可开工。 2.3.2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按施工安全措施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工作过程中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懂得各自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方法,这是贯彻规范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的过程。输变电工程中带电作业是常事,是必须注意的安全问题,也是控制事故的重点,现场作业人员(特别是监护人)带电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岗。 2.3.3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企业安全技术交底要结合规程及安全施工的规范标准进行,避免口号式.无针对性的交底。并认真履行交底签字手续。以提高接交底人员的责任心。同时要经常检查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纠正违章,使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措施方案始终得到贯彻执行。达到既定的施工安全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企业尤其要编制执行好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保证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的资金到位。安全生产管理最基本的制度必须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伤亡事故报告制度、生产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及群防群治制度。相信随着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将提高到新的高度。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探讨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摘要:分析了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对如何提高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严格遵守电力建设制度和规范,进一步确保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建设要求。 关键词:电力安装;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注意事项 引言 电力安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电力安装过程不仅需要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这样说,电力安装工作过程中的任何细小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危及整个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甚至关系到人身和设备安全。因此,在电力安装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对电力安装涉及到的每个专业知识都有一个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应该坚持对电力施工质量引起高度重视的工作态度,真正做到科学安装、科学管理及科学验收。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一支业务技能熟练的专业团队来开展电力安装工程的实施工作,更需要工作人员充分重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电力安装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科学拟定施工计划,确保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建设要求。 本文将重点审视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从施工要素和制度规范的角度入手,研究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并探讨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 一、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人员因素 影响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首要因素在于人。工作人员是电力安装工程的第一要素,是开展施工作业的实施者。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态度,均关系到电力系统工程的质量好坏。施工单位应注重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在培训过程中对培训人员强调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应让施工人员建立良好的职业规范和安全意识,定期进行业务技能和安全知识的考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应调离其工作岗位。因此,控制电力安装施工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和提高施工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精神面貌。 (二)材料和设备因素 电力安装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对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在整个电力安装作业中,任何微小的材料问题都可能对整个施工质量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对于那些规模较大的电力系统安装作业,即使对再小的材料进行偷工减料都是绝对不允许的,务必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对施工材料的一时大意,往往会酿成巨大的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这就是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此外,电力安装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也非常重要。其原因在于,很多电力设备的安装均离不开这些精密仪器来进行前期测量、定位和检测。可以说,电力安装施工过程中使用仪器和设备科学性、和测试准确性,无不对整个电力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技术因素 电力安装工程项目是否能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施工技术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这是实现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例如,在制定施工方案时,施工单位就应从技术、操作及组织等方面来进行统筹规划,优先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设备的精度和施工过程的适用性和安全性。此外,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还要力求加快工程进度,力求节约工程成本。也就是说,施工过程不仅要从电力安装的工程需要出发,同时还要对施工顺序进行合理安排,综合考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但是,在质量和经济效益出现冲突时,必须以工程质量作为的第一要务,严格确保电力安装施工的工程质量。 (四)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对电力安装施工的质量也有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因素包括天气环境、工程管理环境、作业环境及社会环境等,每个因素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例如,我们都知道天气环境的变化莫测,气温、湿度随着发生着变化。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这些天气环境都可能对电力安装的施工带来非常严峻的考验,稍不注意,就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再如,对于城乡电力工程的施工,应紧密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相结合,以满足城乡及周边地区用电量的不断增长。在选择城乡电力网的设备时,还应坚持科技进步的原则,一方面要保证城乡电网的质量可靠,另一方面则要考虑减少施工成本,推动节能型输变电设备的发展。 二、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 (一)注重电力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 电力安装工程是一个整体作业,需要各部分相互协作。因此,需要针对整个项目制定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在施工工作上,应制定相应的专业标准和规范,同时对各项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把关,防范不按施工标准和规范的问题出现,将安全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同时,项目经理应对施工进度、材料及质量等问题进行严格管理,并记录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电力安装的材料采购方面,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工程验收时,还应对相关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绝不能放过施工中出现的任何不足或质量上的缺陷。 (二)落实项目问责制度 项目经理应对电力安装施工质量负责到底,即落实项目问责终身制。在项目经理的任用方面,应在技能培训后进行公开、公正地竞聘。对聘任的项目经理应进行严格的定期考核。对于负责电力安装工程的项目经理,应适当扩大其职权范围,严格落实项目质量的终身责任制。 (三)注重工程项目的验收 项目施工结束后,应由项目经理通知项目单位,认真组织工程的验收工作。验收过程中,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均需到场。验收时,施工单位做验收汇报,最后由各验收部分进行严格检查后,签收部分意见,对于存在的问题应提出整改要求。在验收单上,应有各验收单位负责人的签字。 (四)坚持项目监理制度 项目监理应在施工过程中积极发挥出有效监理作用。具体来讲,就是在电力安装工程进程中,项目监理应当依照国家法律和行业标准、规范,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进行严格监督。监理工作人员应经常在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并要求其按照要求限期整改。在整改时,监理人员应严密监督,并做好相关记录。在发现分项工程遇到质量或设计技术问题时,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协调解决,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五)推行项目质量考核 与技术指标一样,质量指标包含多个方面,对电力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考核,应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这种质量考核,其内容应包括施工工艺、设备调试、技术标准、质量管理等方面,同时还包含考核期限内的质量指标。考核过程可分为自检和复检。所谓自检,是在考核期限内完成的考核,它需要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运行单位、监理单位等共同参加,依照考核标准完成自检。在考核期限之后,应由上级职能部门对工程质量再进行复检,其主要目的是检查自检过程中所采用的检查程序是否规范、考核的深度和广度是否符合项目质量检查要求,并对自检的整改内容和项目工程运行状况作进一步考核。 三、结语 总之,电力安装施工是一项复杂程度很高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整个国家电力事业的发展状况。因此,电力安装施工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我们需要全面加强对电力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意识,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在项目实施工程中,工作人员应充分重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注重电力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严格落实项目问责制度,对工程验收进行严格把关,坚持贯彻项目监理和项目质量制度。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电力变压器安装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 摘 要:变压器是电网运行中的重要设备,对于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变压器的安装质量尤为重要,关系到供电的质量和效率,所以在安装的过程中要加强技术管理,使安装工程更加规范。事实表明,只要在安装工程中,按照规范的程序执行,就会保证变压器正常运行,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变压器安装;问题;解决 1 电力变压器的安装 完善的准备工作是电力变压器安装的首要条件,只有将安装中需要的工具以及设备准备齐全,才能够为变压器的安装提供基础条件。对于工具以及设备,一定要按照标准要求准备,并且由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操作。变压器的安装技术与难易程度与变压器的规格型号有直接的影响,因为变压器的体积较为庞大,并且其中的油箱就占据了很大的体积,所以说在安装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难度。在变压器输送的过程中,会用到大型的吊运设备,所以工作量较大,需要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变压器内的冷却装置是在拆卸之后被送去制造厂家,所以在安装之前,要对其进行仔细的清洁,然后再行安装。 2 电力变压器安装时重点注意的问题 每一批变压器生产出来都要进行必要的出厂检验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2.1 保持和恢复出厂时的绝缘能力 变压器在出厂时都要进行绝缘测验,检测其是否处于绝缘状态,这种绝缘状态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的衰弱,所以在安装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变压器的绝缘性能下降,将会导致线路短路,进而烧毁绝缘线圈,所以绝缘状态对于变压器的安装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变压器的绝缘状态与安装的质量有重要的关系,所以在应该尽量的保证变压器在出厂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这将是保证安装质量的重要前提。如果安装之后和安装之前的绝缘相差不多,说明安装的质量比较好。 保持变压器绝缘性能的基础工作就是清洁工作,对变压器的零部件做好清洁计划,保证变压器处于清洁的状态,不会受到污染物的污染。在清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认真,将角落处的灰尘以及其他固体物质清除干净。对于液体以及气体等污染物要使用真空清洁,将空气抽干后,进行脱水和脱气处理。 在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以后,就可以开始运行,将继电器油箱上封板后,运行变压器中所有零部件,看其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对那些没有载调压分接开关的变压器,可以等到油位升至装气体继电器外封板时,再关闭真空滤油机。这种变压器,在切换开关的绝缘筒内注满油时,就应关闭真空滤油机,以防止开关和注油伐的连接。总之,在一切可能的基础下,将油装满,以避免一切残渣的残留。这样不但可以排除在真空注油时,只能在上面一层进去很少的气体,这些气会直接被放掉,这样对变压器会造成不利的影响。现在解决问题的重点是,真空注油的工作是个关键,一定要完成好它,不应把所有的目标都放在热油循环上。 2.2 渗漏油问题 渗漏油是变压器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在设计和安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设计阶段,对于密封状态没有熟练的掌握,致使后期出现漏油。在安装制作的过程中,由于设计原因或者是制作程序不规范而导致密封不严。如果平面的清洁度不好,就容易有油污、锈迹和焊渣等,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密封圈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也会因为老化而失去密封功能而发生渗漏油。 变压器渗漏油会对变压器的运行有所影响,所以对于变压器渗漏油要进行严格的防范措施,在安装之前,要对变压器中的各个零部件进行密封检查,一旦发现密封不严,要及时处理。对于变压器中的各处法兰要认真的检查,发现偏位要及时纠正,注意在吊装的过程中,严禁变压器受到撞击。在变压器安装完毕后,要对变压器进行密封检查试验,测验变压器的密封压力,符合要求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2.3 对局部进行放电检测 局部放电试验是指带有局部放电量检测的感应耐压试验。在GB50150-91中规定,电压等级为500kv的变压器宜进行局部放电试验:电压等级为220kv及330kv的变压器,当有试验设备时,宜进行局部放电试验。局部放电试验所加试验的电压,一般要比平常的感应耐压试验的电压低,可是加压的时间却延长了60多倍。同时利用先进的设备对内部的放电情况进行监控,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控制试验的破坏力。 所以,它有不破坏试验的功能,同时又能发现绝缘问题的不足。优良的试验水准很快被普及应用。如今,已经有很多安装单位对变压器都会进行局放试验,收益良多,其能预先发现安装过程中的问题,筛选出出厂时不合格的产品,保证变压器完整的到达。让变压器在制造时就整体出厂装备,同时通过有关试验,变压器才算制造成功。只有变压器在投入应用时仍然没有问题,变压器的安装才算是到了最后一个环节。变压器安装是一项严密的工程,在安装的时候,任何一个步骤都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安装的质量和效果。如果出现的缺陷得不到及时的处理,那么就很有可能在运行中发生严重的后果,引起事故。现实中的教训就有很多,变压器的安装没有缺陷和不足,运行起来就相对安全和可靠,修理和维护也会相对减少。事实证明,只有顺利的完成变压器的安装工作,才能提高变压器的质量水平和使用标准。 3 电力变压器安装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 变压器在安装的过程中,每个过程都非常的重要,对于变压器的运行都会有所影响。在变压器出厂之前,一定要做好检测工作,只有检测合格后才能够打包出厂。在吊运的过程中,要做好防御措施,防止水分和气体进入到变压器中。 其次,可以在正常压力下对变压器实行排氮或排油的做法,来解决大气和水分进入机器的问题。完成安装的变压器,一定要对水分和气体进行清理,一般分成一次性清洁和多次清理。一般安装工作要在三天之内完成,安装完成后立刻进行一次性的真空注油并清洁。假如安装工作没有办法连续进行,那么最好使用逐次清理的方法。只在停工的时候进行抽空工作,当安装工作进行放出空气继续施工,一直到真空注油工作结束。 4 结束语 变压器是电网运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安装变压器的过程中,要保证变压器的安装质量,避免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到变压器的正常运行。上文中对于变压器安装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变压器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基础的条件,同时也为我国电网的稳定运行创造了有利的基础。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系统控制对策 【摘 要】本文论述了电气工程安装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气工程;存在问题;系统控制对策 只有做好电气安装施工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及监督工作,才能确保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电气安装工程涉及多方面,且贯穿于安装施工的全过程。唯有牢固地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采用科学的方法,严格管理,才能保证整个工程质量。为此,本文分析了影响电气施工质量的因素,并结合工作经验,提出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1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目标 电气安装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施工及验收规范"明确提出了工程安装施工的质量要求。通过安装施工过程中的科学与技术管理,实现图纸和规范的要求,来实现电气安装施工质量管理的目标,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 2 电气工程安装存在问题 2.1 灯具、吊扇安装不达标准 电气工程安装在质量上有一个通病:成排灯具的水平度、直线度偏差较大,出现灯具安装偏位的情况,吊扇的吊钩用螺纹钢加上,成型差,日光灯链条小平行小垂直。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安装灯具时没有采取补救措施,预埋灯盒时位置小对,有偏差,施工人员欠缺责任心,同时也不熟悉现行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 2.2 导线的接线、开关、插座的盒、色标不符合要求问题,这方面的质量通病是多股导线直接做成“羊眼圈”状而不采用铜接头,线盒预埋深浅、标高小,开关、插座导线与配电箱的接线端连接时,线端接几根导线,板与墙体问有缝隙,而板有污物,小力正,开关、插座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有串接现象。接地保护线、 PE线色标小致或者混淆,开关、插座的导线线头裸露,固定螺栓松动、,盒内导线余量小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施工人员未熟练掌握导线的接线,责任心不强,预埋线盒时没有固定牢固安装时位嚣不准确,旋工人员为了贪图省事而混用导线等等。 2.3 高压配电装置安装问题 高压配电装置安装主要问题有现场文明施工环境差,成品保护措施不完善:手车式配电柜和抽屉式配电柜开关在推入、拉出时有卡阻,操作及联动试验不正确:盘柜运输或安装过程中有损坏或缺失件等。原因主要有高压开关柜的装卸和运输不是由起熏工负责绑扎和指挥,电气工配合,吊装时不注意使用尼龙带,在设备的搬运、移动通常是人工,没有应用液压手动叉车或专用运盘柜等工具。 2.4 变压器安装问题 变压器安装主要问题有:全部附件安装后,没有将不能承受全真空的附件隔离,未查明真空系统本身实际能达到的真空度而直接连本体抽真空;散热器及油箱本体密封法兰拆除后,没有清洁、干燥连接面,并更换新的密封垫:器身检查结束后,没有用合格的变压器油冲洗,并将箱底残油清除掉,器身暴露在大气中的工作时间没有掌握好:变压器滤油完成后,变压器油样试验及微水测试的各项指标末达到要求。 3 影响电气工程安装的因素 3.1 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 用于电气安装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应有合格证、技术说明书和试验报告单等。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将成为工程实体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质量应从采购、加工制造、运输、装卸、存放、检验、使用等方面进行系统地全过程地监督与控制。 3.2 施工技术措施及施工机械、工具 科学的施工方法和先进的施工工艺是施工质量的技术保证,体现在能保证施工质量的机械、工具和操作工序等方面。新型适用的施工机械和工具是保证施工质量的物质前提,所以施工中要采用新型适用的施工机械和工具,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 3.3 电力设施承装与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 电气安装工程大多依附于电力设施与机电设备,因而电力设施承装与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尤其是一些电气设备的基础质量(如变压器的基础,电气传动设备的基础等)如其质量不能达标,将会直接影响电气装置的正常运行安全。 4 施工质量的系统控制措施 4.1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和制度 影响电气工程质量的因素中,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岗位责任,对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 在施工质量管理中,施工单位通常应建立:图纸审阅制度,质量自检制度,质量互检制度,专职人员检查制度,工序、工种间交接验收制度,隐蔽工程现场检查签证制度、分部施工质量验收制度,工程竣工质量验收制度,施工质量记录填报制度,以及电气设备、材料采购及验收制度等,这些制度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4.2 充分做好安装前期工作 做好安装前期工作,主要是做好三个方面:第一是施工人员的培训、优选;第二是严格控制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第三是推行科技进步,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4.3 重视现场质量计划 作为现场关键工序、记录该工序已通过检查或试验的现场质量计划是验证手段,是满足规定的质鳖要求的文件。为了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以及主导因素等采取特殊方法,在现场设置质量控制点,实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处于良好控制状态,以保证达到质量要求的一项检查措施。一般来说,质量控制点包括见证点和停工待检点。见证点指参与检验的相关人员按约定时间进行见证和监督,并签证合格的工序活动;停工待检点是重要性高于见证点的质量检查点,通常是针对隐蔽性旋工过程或工序对整体质量影响重大的工序和首次使用的特殊工艺设置的。 4.4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施工前期的管理。针对可能影响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多种因素,必须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上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严格控制,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在施工前,管理者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按工程施工技术的难易程度配置相适应的作业人员,及时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有组织地进行一些规范标准学习,加强的责任性教育。为了使作业人员熟练掌握工程图纸和施工规范,工程管理人员要向作业人员进行工程图纸、施工验收规范的技术、质量交底。对重大工程项目及未施工过的新项目,要编制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方案,并向作业人员交底。 4.5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 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4.6 强化培训,建设一流工艺标准 在电气工程安装开工之前,应当根据工程的进展编制施工图纸的交付进度,根据业主和监理单位的相关施工质最、安全等文件,做好专业施工人员的机具计划、进场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计划以及建立一套完整的工艺安装标准和效果图,细化保证各专业质量的工艺细则。在施工现场中,在所有项目安装中制定统一的标准,要求按照标准的效果统一实施,对某项技能差的员工要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减少或缩小工艺水平上的差距,以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整体效果。
企业信息系统论文:企业信息系统网络搭建论述 1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分析 在现代企业环境中,以网络化、信息化、知识驱动力为基本特征的新的企业管理模式与管理技术已极大的改变了当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信息系统的管理是一项及其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其特点主要包括:(1)企业信息系统是一个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软件和信息管理技术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和管理模式上的支持。(2)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服从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并应满足企业的实际应用需求。(3)信息系统包括用于支持信息的硬件设备及软件。软件依附实体而存在,这也使得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4)企业信息系统强调的是对人、财、物料、资源和相关信息的全面控制与管理,必须明确企业对于信息系统的需求。 2企业信息系统网络搭建设计 2.1总体设计 对于跨区域的生产企业,首先是对各种数据和报表的收集和整理,因此采用WebServices技术进行设计,在不同地区的公司和厂区设置1台数据库服务器,应用Web程序(即信息中心web应用和站点Web应用)。各个客户端信息管理员受权限限制的进入Web站点,通过网络服务来访问信息中的服务器,,通过技术实现上下数据交互,信息中心使用Web站点访问各个厂区WebServices,并通过数据筛选技术获取和计算数据。 2.2模块功能 整个系统分为调度台帐、调度记录、煤质数据、运销数据、生产日报、资料管理六大模块,通过六大模块信息中心可以实现对数据的浏览、查询、修改和统计等功能。其中煤质数据和运销数据是指导生产的第一手资料,在应用中具有最高优先权,具体一级功能模块分为首页登录、用户管理、新闻通知、数据录入、报表管理、生产流程、安全管理、应急救援。 2.3系统关键技术 WebServices是一个独立的平台,具有低耦合、自包含、可编程的Web的应用程序,可用XML标准来进行描述、、调试和配置应用程序。用XML描述包括了服务交互的全部细节,例如短信息格式、传输协议、位置等。这个接口可以通过独立于软硬件平台、独立与编写服务所用的编程语言来使用服务,因此在低耦合、面向组建、跨技术方面有这巨大的优势,WebServices可以履行一项特定的一组或者一项任务,也可以单独或者联合其他的WebServices运行实现多功能的操作。本系统对于生产数据管理采用WebServices技术,将生产信息、机电、原料、仓储用Internet进行链接。实现了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的统一管理,我们应用WebServices技术搭建的远程数据库系统,具有开放的接口和邮箱的网络环境适应性,可以实现一致的逻辑数据计算。当需要向外部提供数据时可以直接进行数据导出和分析,不用经过对服务点进行数据请求。当遇到突发情况如服务点崩溃,可以直接下载管理和使用数据进行搭建,大大降低了整个系统的风险性。CSS样式技术的应用可以简化网页的格式代码,加快网页的运转速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上传代码的总量,减轻了重复的低效劳动。我们采用的才CSS样式将格式和结构分离,页面的布局能力进一步强化,代码的简化让网页的维护变得更加容易,兼容性增强,企业信息系统采用CSS技术制作所有页面。是一种创建于WEB的应用程序的编程模型,有着良好的结构扩展性和适用性,能够提高执行的效率和增加平台支撑,和的结合使用设计开发的企业信息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直接交流的平台。对数据库的访问采用技术,所有的客户端共享数据都是可以采用的,它主要通过NETFramework数据提供程序和DataSet完成访问和数据处理,基本对象有Command、DataReader、DataAdapter。Command对象表示对数据源执行的SQL语句或存储过程,DataReader对象用于从数据源中获取只读、单向的数据流,适合检索大量数据。而DataAdapter对象用来控制和现有的数据源的交互,从数据源中检索数据并填充DataSet中的表。DataAdapter对象使用Connection对象来连接数据源,使用Command对象从数据源中检索数据并将更改解析回数据源。 2.4数据库 在数据库的选择上我们还是主要考虑到性能,选取可以大吞吐量和运行速度较快的组合。基于以上考虑我们采用ORACLE支持分布式数据库和分布式的处理,所有的数据在共享数据库系统进行计算处理,运行数据库应用的工作集中在解释和现实数据,ORACLE引入精密化的访问控制,有着多层环境的安全模式,提示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2.5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 网络的广泛应用带来的是安全的风险,而三层分布的安全体系架构能有效的防范,包含:(1)事件收集引擎,广泛收集系统内各设备信息,包括路由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邮件日志、访问控制等。(2)关联分析引擎,负责实现管理、关联分析,过滤、处理企业应用中所发生的安全事件,是中央控制系台。(3)事件数据库和管理,集中了所有的事件信息、安全管理配置信息,提供现成的合规性内容包以及大量的规则报表内容等。 3企业信息系统网络实际应用 本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功能得到了发挥,提高的办公效率,实现了生产管理工作的无纸化运作。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系统安全性问题,开放性是本系统的特点之一,所以要在Web服务器所在的网络环境、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服务器等硬件配置方面强化,另一方面从程序的设计中,要尽量的减少安全漏洞,严格管控操作人员的权限,防止SQL注入式攻击。通过系统的应用,生产经营信息可以处理大部分的生产和管理信息,包括了数据的输入、计算、台帐、报表的制作和传送,为企业整个生产分析和决策提供了数据。 作者:李瑞萍 企业信息系统论文: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框架设计探索 从上世纪90年代一直到现在,中国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慢慢开始了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改革,这种模式也是受到很多企业的重视。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企业在思想观念和管理方法上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信息技术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了企业各个领域,其中主要有经营、管理、人事和科研等等。现代企业制度模式呈现给企业的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业务系统。它迫使许多企业必须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信息管理体系,并且对现有的应用系统进行集中的改革与转变。但是大部分的企业在建立初期,由于组织结构与运用的技术手段不尽相同,致使原有系统的重建成本逐步跃升,企业的负担变得很重,很多的应用系统变得难以维持。怎样高效的运用现有的信息体系,最大限度的呈现出它们原有的价值,慢慢改革原有体系让它适应现在复杂多变的情况,避免资源的浪费,这是摆在大部分企业眼前重要和急需解决的问题。SOA是一个以服务为中心的策略结构,是面向服务的一个体系结构,是一个组件模型。它把全部的业务装在有标准语义的服务中,每一个使用者通过它相关的服务去实现自己需要的功能。云计算是一个新型的技术模式,它为用户在提供服务的基础上会对SOA进行补充与发展。云计算再运用SOA模板的服务系统中,会让计算的相关资源通过服务的平台提供给客户,它为SOA服务流程的部署和使用提供了新的选择。在云计算的结构中,运用SOA软件会非常方便的实现协议的解绑,有利于把应用系统全部收集起来。 一.云计算与SOA简介 云计算是把可以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通过点对点的网络资源提供给广大的客户进行使用。它的一大特点就是客户可以不用与服务的提供方进行互动。那么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云计算会将网络中的信息技术转换成服务来使用,运用这些技术可以改变现在的信息服务模式。学术界认为,云计算是一个模式,它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配置的过程中获得重要的资源,资源还可以供应其他方面的需要。事实有力的证明,这种新型模式对于企业中的计算资源的继续完善和统一是非常有利的,也会对企业IT应用的推出有着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优势。云计算有下面的一些特点:第一,提供资源共享服务的一方可以存取、处理有效的资源,其中大部分的材料都集中在资源市场中,然后通过多种出租方式提供给使用人员。根据每个使用人员的各自特点,让不一样的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完成动态的重组和整合。第二,动态的延伸可以迅速和便利的提将各自的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且也会快速的释放相应的资源完成任务。第三,相当高的可靠性也支撑着云计算可以大规模进行体系设立,因为它使用了数据中计算节点转换的措施,用来保障服务的可靠水平。第四,通用云计算对特定的应用程序的使用,每一个云服务会同时支持不一样的程序运行。第五,云计算将应用程序系统和网络资源做到了完善的整合,使这些资源能够作为完整的服务提供给需要的客户,这些客户在任何的时间还有地点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需要的资源,而所有的一切都不用和服务方保持互动。第六,低成本是云计算的一个非常大的优势。第二,云计算在网络环境的服务类型(1)基础设施层。是云计算服务人员推出的虚拟可用资源,用户可以不需要购买服务器等基础设施,只要在使用网络的相关出租系统中就可以建立自身的信息体系。(2)平台层,是云计算的服务方提供的应用服务系统,客户可以获取服务信息。(3)软件层,是软件的信息提供者将应用软件放在了云端的相关服务器里,用户可以随时根据需要使用网络对各个厂商制造的应用软件进行体验,服务的一方为用户提供软件的相关维护工作和升级的技术保障,同时收取相关的服务费用。SOA是一种组件模式,它是将应用程序里不一样的板块按照使用的相关服务措施进行定义的。SOA运用规范是指在保障服务平台与编程,让结构把不同的服务体系用统一的办法进行互动而进行的独立的活动。对照传统的体系结构,在SOA结构中的体系有着下面的特点:第一,业务是中心,SOA重视风险和标准。SOA的中心观点是对企业的应用提供最大限度的技术保障,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适当的变化。SOA运用标准化的机制,就是将这些服务器部署在公共的数据库中,让广大的使用者使用和下载。这样会确保使用者和提供者进行必要的交流,这样的状态是完成企业系统中功能的全部体现。在面对云计算的体系的角度来看,服务的一些操作流程和服务的注意事项会全部在云端通过云计算模式进行。服务的使用者其实并不关心也不需要完全知道所有服务的具体运行流程,他们只要关心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就可以了。 二.基于云计算与SOA的企业信息体系 从上面对云计算和SOA的介绍中可以看到,它们两个结合的使用会很好的保证企业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继续创新的特点。很多的学者提出运用云计算和SOA企业信息体系的大规模建立,因为这样可以让企业的计算资源得到共享,会减少信息的浪费,实现企业的信息体系形成和应用体系的重组,极大方便了资源配置,充分提高了效率,这样也可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业务需要,从而支撑企业发展的目标。广大的企业中的云框架是通过应用和云平台这两个部分结合而成的,这个结构分成两部分是完全正确与合理的。因为企业里的大量用户在使用应用程序系统时,不允许直接使用底层的基础设施,而是使用云平台提供给应用层的接口。云平台层是由企业一部分服务器、相应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组成的。云平台层主要集中了相当多的应用程序,它的运行资源会通过云平台层面向研究人员,研究人员可以极大方便的进行身份认证、授权控制、主要控制审计、共享资源等有关很多细致的服务,并且最终可以加速开发出新的应用程序。云平台层在一般的情况下不会开放给普通的用户,只面向软件开发的研究人员、配置的相关人员和系统研究人员进行使用。他们需要的基本要素主要是基础的资源。这是一种运用服务器的虚拟化技术将一物理服务中现实的分成其他几个云服务器,也会将多个物理的服务器内化为一个云服务器,运用存取的虚拟化手段将企业中全部的存取资源做出统一的整合和分割,为用户,数据库还有应用程序提供统一和规范的云存取空间,这样可以运用负载均衡的管理模式把大量的访问和数据产生的分流送到更多的云服务器上做出处理,也可以减少客户的等待时间。每个云服务器在处理以后,最后可以把结果进行汇总再返回给每一个客户,就可以把系统的处理风险的把控水平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再通过数据存贮的手段还有体系将它们分成实用的备份数据,用来保证云服务器的数据安全。服务的目标主要就是实现SOA系统基本结构的进一步完善,这样可以在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中进行逻辑的分析,通过标准和完善的系统接口可以查找这部分的相关功能。 作者:战河 企业信息系统论文: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综合评价 一、我国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现在国家电力公司拥有自己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信息综合查询系统,对于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工作所有的集团、省公司都已经出色的完成,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公司、集团开发并逐步投入运行了一些业务子系统。已经建成的信息系统与电网实时系统互联,并完成单机的那项应用到网络集成化系统的发展转换,电网实时、办公自动化、人事、用电营业、综合服务系统等都是已验收的信息系统在局域网上的运行,但还是有一小部分公司没有实现这样的深度,我们应该看到国家在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发展上的不足。就目前而言,全国大区域电网互联的实施和B/S模式在新供电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基础上,信息能实现跨地域充分分享;多媒体技术的大量应用,应用软件全部流程化,电量采集、统计和收费全程自动化得以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等能够和电子商务的接轨,实现了以互联网为手段进行电力营销的目标。 二、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通过大家的努力,能够使得电力企业大型信息系统实现组织、规划、系统平台、应用软件发展的统一,并且要在整体数据规划的基础上,完成数据和信息系统的整合和重组,同时还要建立专业的主题数据库,以数据仓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手段,完成自动化决策、自动化办公的转变。发电、用电、供电同时进行,生产、销售、使用几乎瞬间完成是电力生产的特有特点之一,而实现整个电力生产和经营活动正常运转的关键之处即保持整个电网的稳定、协调并可以完成统一调度。因此,电力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重点是在电力系统生产自动化及其过程控制的系统中直接应用上电网实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变电运行系统等。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从体系结构、应用角度、应用范围上来讲,都有各自具体的发展趋势。首先,从体系结构来说,从Single-User/Multi-Users、C/S(单用户/多用户模式、客户/服务器模式)向C/S/B(客户/服务器/浏览器三层结构模式)方向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其次,从应用角度来说,MIS/DSS/OA(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的三者一体化是未来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发展的显在方向;最后,从应用范围来说,随着因特网等广域网的引入及发展,企业资源管理ERP、电子商务E-Business等在电力企业中时常出现并大有发展。信息系统的适用对象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领导、管理人员和专业业务人员,应用范围逐步扩展到企业全体人员甚至是外来用户。 三、国内外对信息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信息系统项目评价质量是一个有效的保障,对信息系统项目的评价可以从可量化和不可量化两个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其中,可量化部分的量化比较简单,只要尽全力进行量化处理就可以了。今天我们所说的国内外学者们对信息系统评价体系的评价主要是针对不可量化部分的一些研究方法。具体的研究方法如下:(1)专家评价法。这里所说的专家评价法是说的被视为专家评价法的经典Delphi法,是在1964年由美国兰德公司的O.Helmen和Gordon首先提出的,具体来说就是一种通过专家经验统计判断的方法,其中权重分析法、类比法和相关系数法都属于这类评价方法;(2)运筹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多目标评价问题(为了对一个事物做出一个相对全面的评价,我们通常会选择运用多个标准作为评价的依据),运筹学解决这类问题比较有把握,具体的运筹学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多目标决策方法等等;(3)模糊教学法。这种方法研究没有明确内涵和外延的基本概念以及用精确数学不能描述出来的问题,其实模糊教学法是借用一种描述模糊性事物非常厉害的数学工具(Fuzzy),通过使用这个工具我们可以在复杂模糊的现象中得到精确的数学规律,是一种描述模糊问题既简单又方便的方式。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的信息系统评价理论方法并不全面,我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处于初步阶段,从研究人员的数量和水平来讲也好,从研究人员发表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来说也罢,都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的研究领域。系信息系统综合评价的研究工作依旧是处在一个基础、分散、自发的状态,并没有形成较完善的科学体系。而对于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较强突破性的是徐维祥等人的研究成果,研究者以信息系统项目的客观性为起点展开研究,以协调投资方、承建方、用户、领导等各方面的关系为基本手段,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考虑,不仅提出了比较全面的信息系统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经济效益的定量指标计算方法进行了论述。 四、作者对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改进意见 本文作者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国内外现有的评价理论、评价方法有机结合,对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具体的改进意见为:(1)信息系统效益的显现通常在系统建设使用相当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够体现出来,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隐性。为了更好地改变这一情况,我们一方面要选择以经济价值为导向,另一方面还要将信息系统的评价与管理基础、系统规划、用户的计算机水平和使用的积极性都有的相关性层次分明、指标界定清晰地表现出来;(2)针对信息系统的具体特点,为了量化最终的测试结果。以顺利完成对比的目标,我们要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前提下,使用模糊评价法,这一方法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虽然其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但是还是可以很好地解决综合性指标体系评价定性难定量的问题;(3)结合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实际案例,既可以做到对单一企业信息系统的评价,又可以分析某个企业在同行业中信息系统效果所处的位置,这样一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分别来证明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就不再是个难题。 总之,电力企业信息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了更好地提升电力企业水平,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作者:姜波 单位: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企业信息系统论文:电力企业信息系统风险与安全管理 1电力企业信息系统风险 电力企业信息系统是基于电脑和网络,实现电力制造、管理等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及传输的综合性的有机系统。[1]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资源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是引导和协调组织的关于信息化安全风险的互相协调的活动,即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相关信息和活动安排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协调。一直以来,很多人特别是对于信息行业出身的工作人员,都受环境影响而陷入“技术就是一切”的误区中,即人们把企业信息安全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加密技术上,他们认为只要通过加密技术,任何信息安全问题都能够解决。随着网络防火墙技术的诞生,我们又常听到“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有力保障”的论调。经此之后,入侵检测、VPN等更多新的概念及技术纷至沓来,但无论技术怎样变化,终究还是突破不了技术统领信息安全的枷锁。实际上,对企业信息安全技术的选择及应用只是企业信息系统安全化的一部分,它只是实现企业安全运营的一个方法而己。大家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误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站在企业安全技术提供商的角度来说,其侧重点在于销售,因此向相关客户输送的大多都是以技术为核心的理念和信息。站在客户角度来说,只有企业的产品才是真实的、有形的,对投资方来说,这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正是对于企业信息系统的错误认识,导致一些极端现象的产生,比如:许多企业的信息化设备使用了防火墙、网络云扫描等技术,但却没有设定出一套以安全策略为核心的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案,从而造成安全技术及企业的产品生产十分混乱,不能做到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及时、有效的更新。还有一些电力企业即使设定了一些安全管理措施,却没有使用有效的实施、监督机制来执行,这让安全管理措施徒有其表,名存实亡。经过研究及调查,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主要有:(1)信息系统缺陷。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信息系统也一直在不断完善中,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在设计、制造及产品装配中仍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与风险,比如来自软硬件组件的安全隐患等,这些信息系统固有的缺陷对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不规范。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对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愈来愈重视,很多电力企业都采取了各种风险管理及预防措施,但是由于系统数据备份设备的不完善、数据丢失等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不规范现象的出现,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的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尤为重要。(3)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由于电力企业的安全宣传力度不够,相关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而导致的信息系统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比如不能及时修补信息系统漏洞及补丁,相关人员不正确的操作、或通过U盘导致重要信息泄露等,处理不好都很有可能造成整个电力系统的不稳定甚至系统瘫痪。(4)恶意人为破坏。随着网络共享度的提高,我国的电力企业信息系统逐渐向开放型及共享型发展,这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通过各种手段非法入侵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如植入病毒、窃听、干扰阻断等,这对我国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研究 信息安全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如果电力企业只根据一时需要而忽略了信息安全的动态性,只是主观的来制定一些风险管理措施,就会造成在企业信息管理中顾此失彼,进而导致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止步不前甚至有失偏颇。[2]其正确的做法是,电力企业要遵守相关信息安全标准及实践总结,结合企业自身对信息系统安全的实际需求,在进行完善的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合理的、可行的安全风险管理措施来使电力企业信息系统一直处于安全状态。除此之外,不断更新的过程是电力企业进行信息安全管理的最基本出发点,该过程还应该是动态的、变化的,即安全措施要随着环境的变化及信息技术的提高而不断改进和完善,坚决拒绝一成不变,这可以将信息系统的风险降到最低。[3]所以说,基于风险的评估及控制角度来说,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与其他领域的风险具有相似性,与此同时,电力系统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又具有其独特性。将其他领域内的风险控制过程引入电力企业的信息风险管理领域,需要同时考虑到其共性和个性。安全管理主要分为网络级、系统级和应用级3个部分:(1)网络级安全管理。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网络级安全管理主要是指解决企业信息系统与网络互联而产生的安全风险问题,其主要从网络防火墙及网络结构两个方面采取安全管理措施。网络防火墙对企业内部网络及外部网络起到安全隔离作用,它可以有效预防潜在的破坏性入侵,同时可以对即将进入企业内部网络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检测,并对非法、错误的网络信息进行隔离,从而保护电力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对于网络结构,根据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相关技术人员结合网络结构,设计出一种介于混合型和网状型结构之间的分布式网络结构,该分布式网络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及容错能力,从而对已有的网络结构进行了优化。(2)系统级安全管理。在企业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中,系统级安全设计与用户的具体应用具有密切的联系,具体而言,其分为操作系统与数据处理两个方面。在操作系统方面,利用有效的网络安全扫描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进行合理评估,及时分析操作系统已有的漏洞,同时结合信息系统的漏洞自动修补技术,实现定期为相关用户消除网络中的安全隐患。在数据处理方面,企业要善于利用信息系统平台再次对数据库进行数据安全加密,从而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风险降到最低。(3)应用级安全管理。应用级安全设计具有直观、具体的特点,它是在设计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时,通过技术手段将相应的安全技术加入到信息系统中,从而有效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体来说,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系统访问控制是根据访问信息性质的不同,分别进行公开信息和私密信息的传送、存储及管理,从而实现在应用层次上的访问控制;而数字签名技术可以通过对文件签发者、日期等提供准确的不可更改的历史记录,来保证系统所有文件的完整性。因此,我们得知,为了确保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要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即相关人员不仅要从技术层面来进行安全管理的设计,还要从管理层面进行安全管理设置。[4]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定期对企业系统的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其信息系统的安全意识;(2)保持相关人员特别是管理层的人员稳定,若有人员调离,需及时更换系统密码,避免企业机密泄露;(3)设置合理的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安全标准及企业制度等。 3结语 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性在现有的信息安全技术下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相关安全问题。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可行的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模式,并及时更新安全技术及设备,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案,才能使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性一直处于良好状态。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安全是电力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安全不仅关系着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前途命运。因此,只有结合我国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完善的风险管理措施,才能保证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及平稳性。现阶段,大量事实表明,如今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大程度取决于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因此,只有将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有效进行识别及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及预防方案,才能保证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作者:洪杰 段成铎 单位:国网浙江桐庐县供电公司 企业信息系统论文: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研究 一、什么是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为了企业的发展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企业中也利用信息网络设备进行企业的信息进行管理,这样不仅高效而且更为方便。企业信息系统管理也需要一个制度进行管理。所以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知识产物。信息管理制度是人为制定的,也是人们在发展企业中的经验总结中所改善。信息管理制度不仅是发展企业的基础更是发展企业的保障! 二、现在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有制定和执行两个方面的问题。在现在企业中制定制度和执行制度的两个权力和权限未分清楚,导致现在的企业的职能上的含糊不清,在企业发展中执行层和制定层的职能各项竞争会导致企业不健康地发展。 (一)现在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太多 现在的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制定得非常多,非常细化,针对每一个方面都有一系列的制度来规定。这样的制度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企业发展中的执行层和制定层各自不断地进行完善制度,但导致出现了许多空头制度,使制度复杂化了,使制度的可执行力出现了缺乏。 (二)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不符合国家的正规的制度 现在许多企业在制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时未按照国家的制度来制度,任何一个企业的制度都必须以国家制度作为前提。现在的企业制度要不就注重一切以公司为重,要不就注重人情。这对企业的发展有所影响。所以企业在制定制度时要与国家的制度所统一,符合国家的规定。 (三)企业管理制度不利用与企业的某些发展 企业是一个着重产生经济价值的地方,而企业制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要的目的进行服务的。但现在的企业制度喧宾夺主了,现在的企业制度只起着管理约束企业的作用,忽略了辅助企业发展的作用。所以现在企业中的管理制度不利用企业的某些发展。 (四)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更新的周期太长 在以上讨论中可知,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企业发展经验总结所得。所以制度是实时型。现行的制度只适合现行时期的企业发展。制度需要跟进时代的发展,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是企业科学健康发展的保障。这样的制度才能使企业跟进社会的发展。 (五)现在企业内部人才的缺乏 人才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制度是由人制定的,所以在企业制定制度层上必须要有有才能的人,这样才能时时在企业发展中总结完善好的制度。现在的企业内部人才缺乏,企业制定层的职员很多都是表面上功夫强,缺乏学习,缺乏与社会上的人才进行交流,本企业的制度能将就就将就用,也就使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的更新周期太长。 (六)现在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的执行方面上存在问题 由以上论文可知,现在企业内部出现了许多讲情面的人,而制度在执行中需要讲究正,而制度一旦牵扯进人情就会出现一系列的执行力上的问题。所以现在企业内部人才的不正导致执行上面出现严重的问题。 三、解决企业信息系统理制度问题的对策 (一)必须要为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执行层和制度层上招募人才 从以上论文可知人才的重要性,人制定制度,人执行制度,制度约束人,所以制度和人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现在企业信息系统制度出现的问题上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所以为企业招募人才是解决现在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的根本。 (二)调整企业发展中其团队的精神状态 一个好的企业随处都将充满正能量,这样的企业才能走得更加长久,更加健康。调整企业团队的气氛也必须将其企业内部各层的职权权限进行明确分工。所以在调整团队状态的开始一定要以公正的态度执行。在一个企业中团队的凝聚力起来了才能使企业发展得更好。 (三)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要与时俱进 从上面讨论可知,制度是具有实时性的,现行的制度只适合与现行的企业发展,要想发展好企业,一定要将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随时进行更新。企业应该定期安排内部人员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流学习,在各行企业中总结出更多有利本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制度。 (四)将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机构进行完善 任何制度都有好有坏,在执行制度上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也就没有完美的制度。制度只能是更好,制度需要人实时地进行完善。所以在企业管理制度机构的完善有利于企业制度的完善。在制定制度的时候也要有制度来规定制定制度的人员。制度需要完善化,也需要与企业适应化! (五)企业制度的后期工作 企业制定制度是由企业中重要人员进行制定的,但是管理制度是管理企业人员的,而企业中肯定也有人对制度拥有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表达出企业基层员工的意见,这些意见有可能有利于制度的完善,所以我们在制定制度之前就要考虑到这些员工的回馈意见,定期收取这些意见并进行改善。也就是在制定制度后期工作中要考虑到在企业网络上设立一个留言栏,让那些有意见的员工进行自由言谈发挥。使制定的制度更加适合于本企业的发展和管理。 作者:印亚琴 单位:靖江港口局 企业信息系统论文:工程管理企业信息系统功能和开发 1引言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过程。如今,信息系统在各企业已经越来越普及,工程管理企业也是其中一员,而且其信息系统也有自身的特点。 2信息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2.1信息总览 目前,很多工程管理企业已有自己的门户网站,如果采用WEB方式,信息系统的登陆页面可以嵌入至其网站中。登陆后,首先进入的页面应该是内容总览界面,能够把最新的事件、需要办理的事项等各功能在同一界面中展示。如果采用客户端方式,应有1个内容集合界面,显示登陆用户需要知道的信息及待办事项等。 2.2基于工作流模式 工作流是工作任务在多人、多部门或多单位之间的流转,主要解决的是“使多个参与者之间按照某种预定义的规则传递文档、信息或任务的过程自动进行,从而实现某个预期的业务目标,或者是促进此目标的实现”。信息系统实现工作流,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无纸化办公,提高办公效率,随时得到历史数据,随时生成报表,提高办公效率。工作流引擎可以相对独立,根据企业自身需求,可采用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可通过设置进行修改的流程,优点是操作简单,通过对企业相关人员的简单培训即可自行设定流程。缺点是工作流模块独立,无法和其他功能模块进行联动,并且基本是基于人到人的流程,无法应对复杂灵活的组织机构。还有一种模式,不同工作流程的数据可以互相联通,同时可与其他功能模块联动,同时可以适应相对复杂的企业部门结构。缺点是需要比较多的开发工作。一般来说,小型企业可采用第一种方式,买到相应软件自行设置。大中型工程管理企业会采用第二种方式,找专业人员或自行开发工作流程。本文主要讨论第二种模式。 2.3基于工程项目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力 工程管理企业主要的业务就是工程的咨询、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等。信息系统的核心也应该是基于工程项目的。每个项目在数据库内部有一个唯一的ID标识,页面既可以统计所有项目,也可以针对某一特定项目进行各种操作。信息系统针对工程项目的主要功能有:项目备案(项目建立)、投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质量管理、资料管理、项目展示、图表功能。项目备案为所有项目的初始建立,其他各功能将围绕某一项目展开。投资(成本)控制的功能包括:项目的估算、概算、预算、标底、合同价、投资使用计划和实际投资的数据计算和分析,进行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动态比较并形成报表。进度控制的功能包括:计算工程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并确定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绘制横道图、进度计划的比较分析等。合同管理的功能包括:合同基本数据查询和执行情况的查询分析。质量管理的功能包括:记录专项技术方案、过程检查验收、质量事故处理情况、问题记录等。资料管理:工程涉及的各种存档资料,可以统一进行电子版的管理,防止纸质文档的分散、丢失。项目展示:每个工程自动生成本工程的宣传网站,使得各方可在此相对独立地交流。对于希望宣传自己的工程项目的,工程新闻后可在专门的页面进行分类展示(需要有域名的支持)。图表功能:根据企业自身要求定制。显示工程进度,近期内完成和正在进行的任务;财务报表,显示全面的信息;对项目的各种或一种资源进行资源配置报表。 2.4协同办公功能 理想的协同工作平台能为企业提供1个好的电子化办公环境。所有项目参与人员,包括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项目管理方和监理方等,都可以在平台上沟通交流工作进展。而对于信息系统的拥有单位,还可以进行企业内部的发文、人事管理、行政管理、资源管理等操作。公告通知(公司发文):能够实现公司内部的通知下发。办公室人员只需在系统上1次即可,各部门人员都可以自行浏览。而系统应有记录功能,将已查看的用户进行记录以备今后确认和统计。人事管理功能:单位人事方面的各种功能,包括员工调动管理、晋升管理、培训管理、客户信息管理等。行政管理功能:企业行政方面的各种功能,包括考勤管理、会议管理、用车管理、图书管理等。资源管理功能:也可以是知识管理,公司内的论文、图纸、规范等统一录入收集,本公司有权限的人可查看参考。 2.5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互功能 工程管理企业采用的专业软件有很多,1个软件不可能面面俱到具备所有功能,信息系统作为核心,需要把所有软件结合起来,能够较容易地编写接口程序,与其他专业软件进行数据交互。 3程序开发 3.1系统架构 目前信息系统分为B/S(浏览器/服务器)、C/S(客户端/服务器)两种,拥有各自的优缺点。可以根据环境不同,选择不同的模式。软件可采用3层架构,表示层(Presentationlayer)、业务逻辑层(BusinessLogicLayer)、数据访问层(Dataaccesslayer),各层相对独立。优点有:开发人员可以只关注整个结构中的其中某一层;可以很容易地用新的实现来替换原有层次的实现;可以降低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有利于标准化;利于各层逻辑的复用;结构更加明确;在后期维护的时候,极大地降低了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缺点是降低了系统的性能和增加了一定的开发成本。相应的,表示层既可以采用客户端也可以采用WEB页面,为减少重复的开发工作量,服务器端提供数据方式采用webservice,无论表示层采用何种方式,都可以调用同样的webservice方法,同时考虑到移动办公逐渐普及,这种方式也可预留移动程序的调用。此外,在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将数据库和webservice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中以减小运行压力和增加性能。 3.2功能模块和工作流 如果采用通过设置即可进行修改流程的方式,功能模块和工作流各自独立,很难发生数据交互,只能实现各功能模块的录入查询,流程则作为单独模块。而且工作流扩展性不高,很难实现多部门共用1个流程的情况。因此,一般大中型企业会进行定制开发。基于工作流模式,可实现每个功能模块都可自行定义是否发起工作流的效果。开发时,每个模块的数据都在定义好的数据表中,可实现各模块的数据互通。采用1个好的工作流引擎,可扩展性强,可根据人员部门不同,自动判断某个节点应该由谁审批。而表示层,可根据页面不同,按功能模块显示所有数据或按工程显示数据。比如,在项目备案中,显示所有的项目信息及流程情况。或者,查看某一工程的所有资料与展示。这些,有可能会使用Web页面与客户端的结合来实现。 4结语 随着工程项目的规模和需求变化,以及企业信息化的推进,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已经越发凸显。企业信息化从本质上讲就是管理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水平也就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1个好的信息系统,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工程管理企业的竞争力。 作者:储家琪 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企业信息系统论文:电网企业信息系统运行方式 1研究背景 电网公司在运行方式涵盖的内容和管理思路等方面已经逐渐统一,但还停留在文档信息收集层面,缺少一个标准模型对信息系统中庞杂的运行方式各类信息进行统一与规范,在运行方式编制与管理过程中,按照传统的网络、主机、存储、中间件、数据库对运行方式进行梳理与划分,线条过于粗犷,缺少一根总线将各类运行方式进行关联,无法体现整体的运行方式特点,不能满足信息系统日趋精细化、一体化的运维需求与管理需求。因此,亟需一个以应用系统为总线,在宏观上可以反映系统运行的总体架构,微观上能够展现重要配置信息的运行方式模型,为信息系统资源调配、检修计划的编制与执行以及运行异常状态下的应急处置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起到分析辅助决策的作用,此项研究对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2运行方式模型 信息系统运行方式庞大复杂,且影响信息系统运行的因素较多,在建立信息系统运行方式模型时,以简单的模型很难应用到电网企业的信息系统运行方式,应当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阐述的信息系统运行方式模型将按照纵向分层,横向划分域建立模型。纵向采用不同层次表示不同粒度的运行方式,层次按照电网企业信息系统复杂度划分为5个层次(0层至4层);横向则参照ER图模型,按照业务类型划分不同实体,实体之间以关系建立连接。信息系统运行方式模型中纵向层次模型的每一层是由一个实体关系模型构成,为了能够对整个模型有一个精准的了解,首先阐述横向实体关系模型的构成细节,然后再从整体上介绍纵向模型的运行机制。 2.1实体关系模型 (1)运行实体:实体是客观存在的且可以区别的事物,现实世界由各种各样的实体组成。实体在本模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关系、属性以及状态存在的载体,关系和属性都是依赖于实体而存在的,实体在模型中的各个层级的定义略有不同。在信息系统中实体可以有物理和逻辑两种映射,物理映射可以表示主机、存储和网络设备等,逻辑映射则为应用系统、数据网以及传输网等逻辑概念。(2)运行关系:关系是整个模型的核心,它表示了两个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是实体之间关系的抽象表示,即当某一实体的属性发生变化时,与其有关联关系的实体会感知到实体的变化。一个关系只能关联一个起点实体,也只能关系一个终点实体,是严格的一对一关系,对于双向都有关系的实体,可由两个关系表示。一个实体可以有多个关系,即可以形成一个实体对应多个实体的形式。(3)运行属性:运行实体所具有的特征称之为属性,它是对实体自身内容和品质的描述,它是实体中所承载的数据,只有具备属性的实体才有实际意义,一个实体由多个属性来描述,比如当实体对应主机时,它的属性可为CPU、内存等配置信息。(4)运行状态:表示了实体在信息系统中的运行情况,在横向实体关系模型中实体、关系以及属性均是静态的配置数据,只有运行状态在实体运行过程中会动态发生变化。一个实体只能有一种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可以关联到多个实体,一个实体运行状态的变化会影响与其有关系的其它实体。 2.2层次模型 横向实体关系模型能够表示运行的动态信息,而纵向的层次横型则是对静态运行方式相关配置数据的不同粒度的展现,通过不同层次的缩放展示不同粒度的配置数据,并在相应层次将静态的实体、关系、属性与动态的运行状态进行关系,集中展示。0层是整个模型中粒度划分最粗的层次,0层模型中能够表示电网企业信息系统整体运行方式,0层模型更关注应用系统之间的关系,硬件、网络等都是为应用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支撑的手段。应用系统在0层模型中对应为实体关系模型中的实体,应用系统的接口则映射为运行属性,应用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对应到模型中的关系。1层模型是对0层模型应用系统实体的更细粒度的划分,1层模型则表示某一具体应用系统内部各构成元素的关系,1层模型更关注于影响本应用系统运行状态的内部元素。1层模型中实体包括应用系统、中间件、DNS服务、数据库、主机以及存储等,这一层能够更准确的反映出影响应用系统运行状态的外部因素。2层模型的实体为系统运行所依赖的更精细的因素,包括应用节点、数据库节点、SAN网以及应用存储等,它是对1层模型的更细致的划分,将网络、主机、存储等按照粗粒度进行展示。3层模型能够非常完整的描述应用系统的运行状态,与前3层相比,此层将实体划分到具体的物理设备,比如交换机、存储节点、路由器等,通过此层能够完全的展示出运行方式单流程对于应用系统所造成的影响。4层模型(实体监控层)能够实时反映各实体的属性运行状态,此层各实体属性状态与各监控系统联动,各监控系统的实时监控状态能够反馈至此层模型的实体属性中,实现各实体的状态实时化,为系统资源调整及异常预警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 2.3模型实例化 建立模型的最终目的是将模型实体化,解决具体的运行方式问题。本模型实例化描述语言为XML,XML是可扩展的标记语言,它用于标记文档使其具有结构性的标记语言,可以用来标记数据、定义数据类型,是一种允许用户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定义的语言。选择XML描述模型的原因有两点:(1)通过XML可以完整的表达模型中的实体、属性以及关系;(2)XML应用非常广泛,使用它能够方便的将模型转化为管理系统的配置数据,也可从管理系统中导出模型,便于此模型具体应用。模型实例化过滤,如图1所示。模型的实例化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1)将主机、存储以及网络映射到模型中的实体;(2)将实体与实体的属性进行关联;(3)定义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4)以XML形式描述实体、属性及关系;(5)管理对模型文件进行翻译,形成运行方式拓扑。 3模型应用实例 为了将模型中的各实体和实体关系进行全面管控,需要相应的信息系统做支撑。通过将A业务系统运行方式实例化成XML描述的运行方式配置数据,导入到信息系统运行方式管理平台,展现出形式的1层运行方式界面,如图2所示。图中间区域为运行方式展现界面,界面中展现的实体、关系以及属性均为运行方式实例化的XML配置数据,而实体运行状态则由平台采集程序通过SNMP、Syslog等协议从设备或系统接口中动态采集,并与实例化的实体进行关联,在界面中统一展示;界面左下角为快速定位栏,通过该栏导航功能能够快速定位到实体;右侧为系统中各实体关联的属性;通过左上角的层次缩放按钮能够在不同层次之间跳转。通过信息系统运行方式管理平台将模型实例化并集中展现,可以实现对信息系统运行方式全面的监控和管理。 4总结 针对电网公司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中面临的问题,通过建立运行方式模型,对信息系统中涉及的所有实体,以应用系统为总线进行全面梳理,并将该模型与电网企业具体应用系统进行关联,提出具体的应用方案,检验了模型的可行性。然而,运行方式模型的建立只为电网企业信息系统运行方式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进一步的深化应用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完善:(1)建立运行方式管理系统,实现运行方式模型中实体、属性以及关系数据的维护,实时采集实体的运行状态,并将动态的运行状态与静态的配置数据关联,通过软件系统实现对信息系统运行方式自动化管理;(2)将运行方式与“调、运、检”体系充分结合,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协调,通过运行方式明晰工作任务,明确工作目标;(3)利用信息系统运行方式模型,实现系统缺陷和故障实时告警,预先分析故障的影响范围及问题扩散的可能性。 作者:赵永彬 李巍 杨壮观 郑善奇 单位: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企业信息系统论文:施工企业信息系统与企业信息论文 一、充分沟通,明确需求 (1)调研现状在系统开发前,需要协同软件开发公司本单位的管理现状、现有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及水平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并进行多个管理层次调研,包括执行层、主责层、管控层、指导层。如某公司财务信息系统已在公司应用多年,较为成熟,基本满足其业务与核算需求,因此新建信息平台在开发的时,只需要建立与原财务系统的接口,并补充完善原财务系统中对客户的支付控制功能,这样即避免了重复开发,充分利用原有资源,又补充完善了原财务系统所缺失的部分功能。(2)总结在其他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许多单位早意识到信息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早就着手了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但由于软件开发的工程量和技术难度都较大,虽然仍没有十分成熟的软件,但仍积累了许多经验与教训。因此在开发之初,需要对本系统、本行业的信息系统总体开发、运用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其他单位软件系统开发的经验教训。如某单位某子公司与某软件公司协同开发的项目综合管理软件,针对需求调研时的管理水平与要求设计,业务范围涵盖公司业务管理的所有模块,历经数年,经过数个项目的现场验证,终于从功能角度、技术角度满足了该公司几年前研时的需求,然而在正式推广时,遇到以下问题:①系统开发时,求大求全,正式应用时,项目部业务部门水差参差不齐,难以同时齐头并进,推广人员精力有限,难以顾及全部的专业;②系统对设计了对业务流程的审批,但涉及人员太多,如验工结算流程,从架子队至执行层至主责层多达十几个人需要进行审批,加上工地网络不畅等原因,经实际测算一份验工结算工作流程,从发起到全部审批完成,需要四个工作日,将影响项目的进度款支付,同时这些基础流程对系统中设计的统计分析功能影响巨大,因此流程过长、限制过死成了系统无法顺利推广的最重要的原因。③系统设计的流程、表格较为固化,系统从需求调研到开发完成具体推广应用的条件,历时四年,但是公司的管理水平与要求跟四年前已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也就是软件开发的灵活性不足,适应性不强,使开发出来的系统不符合日新月异的管理需求。④系统开发时基于的平台落后,界面不友好,升级困难。(3)需求准确定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管理者提出当前状态下急需依靠系统解决的关键问题,即不能及时准确的取得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数据,基础数据多次采用,时点不同造成数据间相互冲突。在总结其他单位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定本公司信息系统开发“核心模块先行,基础表单固化,流程由使用单位自行设计,平台先进升级方便”等原则,决定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基础数据“一次录入、多次利用”,各个管理层级所需统计分析报表自动生成,通过业务流程的设置加强后台对项目的管控力度,由项目经理管项目转变为法人和项目经理共管项目的模式。 二、确定核心模块及开发的分阶段目标 项目管理包括财务管理、合同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进度管理、安全质量和环境保护管理等,信息系统的首要任务为解决对项目各成本要素的管控,因此核心模块确定为财务管理、工程数量管理、合同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等,即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间接费的管控。系统开发的第一阶段以财务倒逼机制为手段,以项目的收入清单为依据,以工程、物资、设备总控数量为基础,签订承包合同,按时结算,按时支付,实现执行层与主责层对项目的共管,以及管控层对项目的监管。系统开发的第二阶段为依据企业各个管理层级对信息的不同需要,实现核心模块数据从的数据库中自动生成各管理层级需要的各类数据。减少重复工作量,提高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加强各类成本要素数据的管控、纵横向比较与分析、预警等。系统开发的第三阶段为将项目管理的其它模块陆续加入,包括安全与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试验管理、党群工作等等。使项目管理系统成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三、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系统推广及应用 目前,经过上述定位的信息系统已经在某单位得以全面应用,成为了该单位实现“法人和项目经理共管项目”和落实精细化管理最佳工具。综合该单位在短期内得以全面推广该项目信息系统的经验如下:1.领导团队的高度重视和必用不可的决心可操作性强、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信息平台开发完成后,能得以顺利的推行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领导团队对系统的高度认可、高度重视。某企业采用了由总经理亲自带队,各单位第一行政领导及技术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片区现场推进会,宣传信息系统推行的重要性、必要性,传达了领导团队全面推广使用系统的决心与信心。必须使用信息系统的理念与领导层决心的传达与展示是系统得以顺利推行的基础与前提。2.培养强有力的推广与应用核心团队为顺利推广应用本系统,应成立由软件公司系统开发人员与公司负责协作开发人员、系统管理员等共同组建的核心团队,负责系统的操作培训、技术问题的解决、后台硬件的维护、数据安全等工作,作为系统有效运行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与技术保障。由系统开发人员对各级子公司的关键业务人员(包括核心模块相关人员与系统管理员)进行现场培训与实战演习演练,掌握了系统的使用与流程的设计等技能,并对系统使用时存在的常规问题有一定的解决能力,再由各级关键业务人员对本公司的项目人员进行培训与数据录入的现场指导。事实证明,分层级的培训与推广应用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般项目提交的在各公司关键业务人员能力范围内无法解决再提交核心团队,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效率。3.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系统推行时,应制定阶段性目标,分阶段确定各项目数据录入的要求。4.奖罚分明的考核兑现制度为提高各级公司、各项目推行信息系统的积极性,建立奖罚分明、可量化的考核标准,对信息系统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及时性等建立奖罚标准,并及时考核兑现,对相关人员进行适度的奖罚,将对提高系统数据录入的质量、进度有一定程度的帮助。 四、结束语 总之,项目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在这个掌握信息就掌握了胜利机会的年代,对施工企业来说,是必要的、必须的、必然的方向,开发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适应性的系统,并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推广与应用,使之真正成为施工企业管理的最有效工具,最有力武器;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长远发展。 作者:赵浩 单位:中铁五局一公司 企业信息系统论文: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经验探讨 1企业信息系统云计算实施基本步骤 1.1评估云计算实施的必要性、可能性云计算平台的优势非常明显,但在实施之前,必须充分评估本企业实施云计算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云计算具有高度兼容性和整合能力,适合将企业原有计算平台和信息系统进行统一整合。但是,云平台固有特性决定其暂时不能胜任以下特殊应用。·采用非PC架构平台搭建的应用系统。例如运用小型机担任计算平台的应用系统,或者主要由苹果MAC平台构成系统。现有的企业虚拟平台只支持在PC服务器上部署,也只能虚拟出PC服务器硬件。·复杂图形处理及3D处理应用。虚拟软件暂时无法支持高性能图形卡,无法实现硬件加速功能。·需要单机多屏显示或者多机独立显示的应用系统。·外接端口使用较多的应用。例如大量使用RS232串口、USB端口的应用,此类应用因外接端口与物理主机对应,无法实现虚拟机自由迁移,失去了虚拟化的重大优势,如果利用串口服务器、USB服务器等第三方硬件实现资源共用,又可能因单点故障影响可靠性。·I/O密集型应用。云平台实施后,每台物理服务器上同时有若干台虚拟服务器在运行,其CPU、内存等资源均能得到合理划分。但是,外部存储I/O一般都是通过SAN光纤存储实现,多台虚拟机会对主机的I/O通道进行抢占,在I/O压力较大的应用中可能难以满足要求。·因安全问题要求物理隔离部署的应用。例如在电力二次安全防护中,生产控制大区的应用系统和管理信息大区的应用系统无法实现整合。1.2信息化基础资源调查企业信息化基础资源调查是建设企业云计算平台的重要步骤。主要工作是调查统计现有信息化基础资源情况,包括PC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网络情况等,建议以表格形式整理汇总,具体见表2。本步骤有两个目的:一是确定企业云平台建设规模,根据现有服务器的实际数量和配置要求决定迁移至虚拟平台后的虚拟机数量和资源需求,从而推断出所需物理服务器的实际数量;二是可筛选出现有服务器中配置较高者,经升级后作为云平台的资源池,尽量节省成本。根据经验,在典型的企业应用环境中,一台主流的PC服务器可承载6~8台中等负荷的虚拟服务器稳定运行(内存需根据虚拟服务器要求进行扩充)。1.3选择云平台硬件、软件方案完整的企业云平台基础设施由物理服务器、存储系统、网络以及平台软件组成。这里采用的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VMware软件。在本步骤中,物理服务器要求如下。·单个CPU内核数尽量高,因VMware通过物理CPU个数授权,因此同等价格下,单个CPU内核数越多,性能和处理器负荷冗余度越好。·内存足够大,单台物理服务器要支持多个虚拟服务器同时运行,足够的内存必不可少,以笔者的实施经验,单台物理服务器内存应大于64GB。·应配置2块以上8GBHBA卡接入冗余多路径SAN或者采用冗余10GBiSCSI存储网络,以保证数据存储可靠性等性能。·对磁盘I/O要求不高、网络结构较为简单的,可以选用刀片式服务器,以节省安装空间和能耗。·可尽量利用原有配置较高的服务器升级而成。存储系统一般采用SAN结构,也可以使用iSCSI。结构简单、主机数量少时,也可以用SAS、SCSI电缆等直接组网,只要满足“存储设备的LUN能同时被所有主机访问”即可。存储设备容量根据现有服务器的总容量选取,必须支持RAID5或RAID6,并根据需要增加热备份盘,介质应尽量采用高速FC或SAS硬盘(15000r/min),为节省成本,也可使用其他类型硬盘。网络系统与传统架构相同,建议每台物理服务器有两块及以上的网卡连接到企业内部网交换机。1.4搭建云计算平台本步骤开始为正式实施安装阶段,主要工作由集成商完成,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1)规划各硬件设备安装位置,网络、光存储连接方案。(2)安装存储设备,上电后进行基本阵列配置,建立RAID,设定热备份盘,划分LUN(逻辑单元号)并予以全局。因虚拟机迁移需要,此处应至少划分2个LUN。(3)安装新增的物理服务器,连接HBA卡和光纤交换机,连接网络。(4)在新增的物理服务器上安装虚拟平台软件,如VMware的ESXi及vCenter,云平台基本成型。(5)将拟升级加入云平台资源池的服务器上的现有应用迁移到云平台中。(6)对这些服务器进行升级(主要是内存及HBA卡),安装虚拟平台软件,加入云平台资源池。(7)将其他应用逐一迁移至云平台。(8)配置云环境下的高可用,例如HA或FT。 2原有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经验 系统迁移是将运行在物理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及操作系统平滑转移到虚拟机中运行,每台服务器数据量往往都在数十吉比特以上,较为耗时。为保证迁移过程中应用系统正常运行,需要利用专用工具软件进行在线迁移,因为操作系统和软件环境的影响,在线迁移有时会失败。2.1迁移工具的使用各虚拟技术提供商均会免费提供适合自身平台使用的在线迁移工具,如VMware的ConvertStandalone。软件具体使用方法不再赘述,仅提出如下使用过程中的要点。·Convert可以安装在被转换的Windows服务器上,也可以安装在网络中其他Windows服务器上,前者转换速度稍快,后者可同时转换多台服务器,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迁移时尽量选取服务器访问量较小的时间段进行,避免二次同步中出现错误。·迁移操作前应保证被迁移服务器和vCenter服务器网络连接可靠,并关闭被迁移服务器上的网络防火墙和病毒防火墙。·被迁移服务器上的server、workstation服务应保持开启,系统策略中应允许具有管理员权限的账号在网络登录。·迁移选项中,转换后的系统服务应将物理机硬件相关服务全部禁用,例如HPSmartArray、HPSystemManagementHomepage、HPRemoteMonitor等。·如果想在Windows主机转换后对系统进行自动配置,如刷新SID等操作,需提前按迁移工具的提示,自行在网络上下载对应版本的sysprep包,复制到指定的目录方可进行操作。·如果转换过程中报错失败,可根据错误提示对被迁移的系统进行调整后重新转换。如果始终无法转换,则只能将被迁移主机停机,用另一工具VMwareConvertCD光盘启动系统,进行离线冷克隆。冷克隆兼容性最好,但速度较慢,且被迁移主机在迁移期间无法提供服务。·转换后应检查虚拟机的数据完整性,为网卡配置IP地址,检测相关服务是否正常。2.2虚拟机管理命名为便于管理,各类云平台支撑软件都会给用户提供方便、直观的管理控制台,为适应云环境下的主机管理,建议在给虚拟机命名时包含主机名、系统名及IP地址等基本信息,尽量使用英文、数字及英文标点,不要使用中文。2.3迁移错误排查以本单位实施过程为例,迁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案如下。(1)在对Windows主机进行迁移时提示VSS快照创建失败VSS(volumeshadowcopy,卷影复制)是Windows提供的系统服务,用于创建基础存储设备的高保真时间点映像,如果该服务运行异常,迁移程序将无法正常运行。解决方法:检查系统服务中VSS运行是否正常,可重启服务后再次尝试。另外,如果源主机挂载有USB或ESATA存储设备,建议在迁移时将其排除。(2)转换后的虚拟机无法设置原IP地址,提示该IP地址已经分配给其他适配器迁移前后,操作系统识别到网卡发生变化,但原IP地址仍关联到已经不存在的网卡上,导致无法分配给新网卡使用。解决办法:运行“注册表编辑器(regedit.exe)”,搜索原IP地址,将值改为空,再重新在网络属性中为新网卡配置IP地址。(3)不明原因的反复迁移失败部分服务器可能因特殊的软件兼容性问题导致不可预料的迁移过程反复失败。对此,建议将迁移程序安装在被转换的服务器进行尝试。如果仍不能成功转换,则采用光盘启动进行冷克隆。2.4迁移完成后的优化系统迁移完成后,应及时对应用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和检查,包括云平台的运行情况、主要资源占用;各虚拟机的资源分配是否充足;检查虚拟网络是否通畅;验证虚拟机迁移能否正常动作;对关键服务器进行性能分析,如果有硬件瓶颈应采用升级或资源调配的方式予以解决,确保正式投运后平台长期稳定运行。 3云环境中的系统安全 企业信息系统迁移到云平台后,传统IT架构下的信息安全策略及方法大部分仍然适用。同时,鉴于云平台自身的特点,也具有一些新的安全风险和相应的防范技术。3.1合理分配管理权限云平台将原有分立的各服务器集成到统一的资源平台中,操作员可以远程在集成的管理环境中进行硬件层面的操作,而默认平台管理员对所有资源和虚拟服务器拥有完整的操作权,在多管理员的环境下,可能带来越权使用的风险。因此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级别的操作人员分配相应的管理权限,并按照AAA(认证、授权、审计)规则严格进行访问控制。3.2云环境数据安全云平台中的所有数据全部存储在集中存储设备(磁盘阵列)中,一旦存储出现故障,可能导致系统大规模停运和严重的数据损失。在企业环境中必须绝对避免这种情况。硬件层面:集中存储设备必须拥有高可靠性,必须采用合理的RAID级别(RAID5或RAID6),指定足够数量的热备份盘,有条件者建议采用双机镜像克隆。在日常巡检中,应特别注意存储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数据层面:合理制定备份策略,对重要数据定期进行备份。主要方法有虚拟机克隆、平台级备份工具VeeamBackupServer、传统的主机级备份工具等;病毒防范可沿用原有防毒体系,也可采用云平台认证的嵌入式防毒体系,可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企业云计算从本质上隔离了应用。对于运维的单一个体来说安全性必然会提高,防止安全问题的引入以及隐患扩散。同时对于整个平台来说,整体管理控制、局部独立管理模式也提高了平台的安全性,通过补丁管理,以push方式可以短时间内弥补所辖虚拟机的安全漏洞,同时也使得平台本身安全性提高。针对具体应用系统的安全,可以利用同步镜像、负载均衡技术提供进一步的保护。 4结束语 该信息系统云平台使用效果较好,既大幅度降低了数据中心运维成本和总体拥有成本,又保障了数据安全和系统、应用的稳定。经过一年多的正常运行,云计算平台与以往传统方式相比,资源利用、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据初步测算,云计算平台实施后,现有规模下可减少服务器25台,节约投资成本125万~200万元;节约机房空间、制冷量约60%;每年节约电能2.6×106kW·h;后续管理运维成本显著降低。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企业云平台也将进一步完善,最终建成一套数据高可靠、业务高可用、设备高效用的基础平台,更好地为企业信息化应用提供保障。 作者:王骞 邹联 单位: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企业信息系统论文:企业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1中小企业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 1.1Access的优势(1)存储方式单一。Access管理的对象包括表、窗体、查询、页、报表、模块和宏,这些对象都存储在同一个数据库文件中,便于用户统一操作和管理。(2)面向对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主要建立在类和对象的基础上。类的一组属性和方法定义了类的界面,它封装了类的全部信息。在Access中,通过可视化的操作能快速创建类的具体对象,然后设置对象的属性和方法,以定义该对象的外观和行为,而不必关心其内部是如何实现的。(3)完善的向导和设计器。Access提供了将近100种向导以及丰富的设计器或生成器[2],可引导用户建立数据库的各种对象。(4)集成开发环境与Internet。Access提供了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开发环境,而且用户可通过数据访问页对象将应用程序迅速到Internet上。(5)与其它软件之间的资源共享。利用Access强大的DDE(动态数据交换)和OLE(对象的链接和嵌入)特性,将其它对象嵌入窗体和报表中,建立动态的数据库报表和窗体,实现与其它应用程序的数据共享[3]。1.2VBA的特点VBA是新一代标准宏语言,是基于VisualBasic发展而来的,是开发MSOffice应用程序的嵌入式程序设计语言。相对于传统的宏语言,VBA具有以下特点。(1)提供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VBA通过模块对象(类模块和标准模块)的设计实现程序的功能。(2)内置脚本语言。VBA程序是内嵌在MSOffice文件中的,必须寄生于已有的应用程序,且被Office程序解释执行,VBA程序不能编译成后缀名为“.EXE”的可执行程序,不能脱离MSOffice环境运行[4]。(3)通用性。VBA作为一种通用的宏语言可被所有的Microsoft可编程应用软件所共享[5]。它具有跨越多种应用软件并且具有控制应用软件对象的能力,使用户运用一种语言即可开发各种应用软件,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可移植性。 2ADP在中小企业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在Access2003中,通过ADP方式创建Access数据项目文件,然后在ADP数据库窗口中设计数据表、查询、窗体等各种数据库对象以创建用户界面及组件,最后在Access2003内置的VBE(VisualBasicEditer)开发环境中编写VBA程序以实现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及数据库系统的集成。现以医院门诊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中小型数据库应用的实例,按照Access数据库系统开发的常用步骤对医院门诊管理系统进行设计与实现。2.1信息系统的设计2.1.1需求分析医院门诊部门是直接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首要窗口,也是医院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门诊管理系统的目标是使医院门诊业务数字化,即通过管理信息平台完成门诊具体事务及行政管理,提高医院门诊效率和服务质量,减轻业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对中小型医院的深入调研与需求分析,设计了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见图1)及系统业务流程(见图2)。2.1.2数据库设计与建模根据“医院门诊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关系型数据库理论,设计了结构合理且不会引起操作异常的满足第三范式要求的数据表。本系统用到7张数据表,它们的结构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模型见图3。2.2信息系统的实现2.2.1窗体界面设计在一个软件系统中,使用最多的窗体是录入窗体和查询窗体,而这两种窗体除了绑定的字段不一样外,其它功能都大同小异[6]。但由于这两种窗体在整个系统中占了很大比重,所以重复设计这些窗体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节约窗体布局设计时间并减少代码编写的工作量,该系统预先设计了一个标准的窗体作为模板,这个模板窗体应具备常用录入窗体或查询窗体的基本界面和功能。笔者的设计思路是:把各窗体的共性抽取出来变成通用的窗体模块,而将各窗体的不同特征(变量或方法)均集中在窗体打开事件中进行存储和设置,既使程序设计模块化又增强了程序的可扩展性[7]。一旦需要创建新的窗体时,可复制这个模板窗体,然后在此基础上增加定制的功能就行了。使用模板窗体的另一个好处是几乎所有窗体具有统一的界面风格。根据以上窗体设计思路,各基础数据窗体的创建步骤可大致概括为:首先设计标准模板窗体,再通过复制模板窗体得到一个新窗体,再修改此窗体的记录源,然后删除模板窗体的原有字段,将指定字段添加到新窗体中,最后在此窗体的窗体打开事件中修改变量值就可以了。2.2.2功能模块实现该系统的数据库编程采用了基于组件对象模型(COM)的ADO(ActiveX数据对象)数据访问技术。为节省篇幅,以“基本资料管理模块”和“门诊管理模块”为例,采用程序编码和程序逻辑控制的方式讲述各功能模块的实现原理。(1)基本资料管理模块本模块包含“医生档案管理”、“病人档案管理”、“药品档案管理”三个子模块,其业务功能非常相似,为节省篇幅,现只讲述“医生档案管理”模块的实现过程。“医生档案管理”模块的作用是完成对医生档案的新建、查询、修改及删除操作。该模块的窗体界面设计和运行的效果见图4。“新建”、“修改”、“删除”、“查询”功能的VBA程序代码分别见程序1、程序2、程序3、程序4,“保存”功能的程序逻辑控制见图5。程序1:“新建档案”按钮的单击事件过程(2)门诊管理模块①门诊挂号管理子模块该模块的作用是完成病人就诊前的挂号管理,如果系统中存在病人的档案,则直接生成挂号单,否则应建立病人档案,再挂号。该模块的窗体界面设计和运行的效果见图6。挂号ID和挂号日期由系统自动生成,单击“新增”按钮打开“病人档案管理”窗体,将某病人信息输出到“门诊挂号管理”窗体对应的控件中。单击“保存”按钮将病人的挂号信息写入数据库。②就诊开药管理子模块该模块的作用是完成医生对病人的病情和诊断结果进行记录,并根据病情开药。该模块的窗体界面设计和运行的效果见图7。在“就诊开药”窗体的中输入挂号ID后按回车键,可将病人的就诊信息和开药明细输出到窗体对应的控件中,其实现过程见程序6。医生记录病人的诊断信息并依据病情开药,其实现过程的程序逻辑控制见图8。程序6:“挂号ID”文本框的KeyDown事件过程③收费发药管理子模块该模块的作用是计算和收取病人就诊的所有医药费,并发放药品。该模块的窗体界面设计和运行的效果见图9。划价、收费和发药业务流程实现的程序逻辑控制见图10。2.2.3系统集成为了集中管理各个分散的功能模块,使用户操作具有连贯性,需进行系统集成。该系统使用“菜单集成”和“窗体集成”的方法将已建立的所有对象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控制平台主窗口。(1)菜单集成使用宏建立自定义菜单栏,其步骤是:创建宏组(由若干个宏组成)以设计系统主菜单,创建宏以设计子菜单,最后执行【工具】│【宏】│【用宏创建菜单】菜单命令[8]。在这里只列举系统主菜单及其“基本资料”子菜单的设计过程,菜单宏的详细设计及参数设置见表1。(2)窗体集成在“主界面”窗体中创建多个按钮控件,并使用选项组控件按功能将他们分组,然后把每个按钮的“单击”事件属性设置成相应的宏即可。 3结论 通过真实的中小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的设计与实现,可更直观地理解了ADP方案的基本思路和实施方法,即首先对软件项目进行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系统的功能模块及业务流程,然后对数据库进行设计与建模,再设计窗体界面,然后编写各模块及组件的VBA程序,最后集成数据库系统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发现ADP提供了一组功能强大的工具以及一系列数据库应用的解决办法,完全可用于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场合,为企业创建安全、高效的数据库解决方案,这种方案使用户能够比以往更轻松地组织、访问和共享信息。 作者:刘坤彪 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财经学院 企业信息系统论文:小议企业信息系统的流程与管控 1信息系统上线试运行申请 系统建设完成后由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单位负责向信息化管理部门申请系统的上线试运行,系统申请上线试运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1系统建设开发单位按照系统需求说明书、系统目标任务书或合同中的规定已完成系统的开发和实施,系统经用户试用并修改完善,已相对稳定,具备有关功能和安全保障措施,经业务部门确认能够满足当前业务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业务的发展。 1.2系统建设开发单位对系统进行严格的测试,包括系统的功能实现、安全性、性能、可用性、兼容性、集成性等方面,并形成测试报告。测试结果经信息化管理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运行维护单位的认可。 1.3系统建设开发单位完成各个层次重点用户的培训工作,包括系统最终用户和运行维护单位有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1.4系统建设开发单位配合运行维护单位制定详细的上线试运行实施计划、系统备份方案、系统监控方案、安全策略配置方案、应急预案和移交计划等。对公司核心应用系统需提供快速恢复系统的部署方案。 1.5系统建设开发单位、运行维护单位共同检查系统的安装环境,确认满足安装所需的服务器、网络、电源等环境保障条件。 2信息系统上线试运行测试 2.1系统开发完毕后模拟配置生产环境,并将信息系统部署至模拟测试环境。 2.2制定测试方案,对信息系统各功能模块编写详细的测试用例 2.3进行集成测试,通过性能测试工具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和安全评估,重点考察系统的集成性、健壮性、稳定性、负荷响应能力和安全性等指标。 2.4进行功能测试,对运行环境中各功能模块的连通性、响应能力、安全性以及对整个信息系统的影响等指标,形成相关记录和报告。 2.5运行维护单位确认上线试运行测试通过后,结果报信息化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各相关部门在系统上线试运行申请单签字确认后,系统即具备上线试运行条件。 3系统上线试运行 3.1当信息系统满足以上试运行申请条件并通过试运行测试后,由信息化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共同确定系统上线试运行开始时间和上线试运行的期限,原则上上线试运行期为三个月,具体可根据系统的复杂程度不同,按照能够全面检验系统运行质量的原则确定合理的运行时间或实际发生业务数量。 3.2上线试运行的初期安排一定时间的观察期。观察期内由系统建设开发单位和运行维护单位共同安排人员进行运行监视、调试、备份和记录,并提交观察期的系统运行报告。 3.3系统上线试运行期间,未发生影响用户使用的故障、未发生因软件缺陷而导致系统停运的重大故障、未进行较大变更等,可认为该系统上线试运行期间稳定运行;否则需待系统整改完善后重新开始上线试运行。 4系统上线试运行验收 系统运行期间连续稳定运行,没有影响系统正式上线运行的重大问题,可由信息化职能管理部门牵头组织验收,成立验收工作组(或验收委员会),成员应由业务部门、系统开发、运行维护的专业人员组成,验收工作组包括技术审查组、生产准备组、文档审查组等专业小组。对项目相关文档进行全面检查,对系统功能实现、性能、安全性、数据备份与恢复、应急与快速恢复方案等进行测试和核实,并作出验收结论。 5系统正式运行 通过信息系统的上线试运行验收是信息系统完成上线试运行转入上线正式运行维护的标志。通过上线试运行验收后,系统完成建转运工作,该信息系统即为正式在运信息系统,需严格按照公司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相关规定纳入日常管理。运行维护单位负责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除保证系统所需网络和软硬件环境正常外,还应对系统应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做好应用统计,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 6系统下线 系统下线前,由业务主管部门向信息化职能管理部门提出下线申请,信息化职能管理部门组织对系统下线进行风险评估,以确认系统下线后是否对其它系统造成影响。系统通过下线风险评估,并经其它相关部门审核和信息化职能管理部门审批后,由运行维护单位具体实施。运行维护单位应根据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对应用程序和数据进行备份及迁移工作。备份数据保存时间由业务主管部门确定。 下线工作完成后,运行维护单位向业务主管部门提交系统下线报告并抄送信息化职能管理部门及其它相关部门,同时做好该系统相关文档、材料的归档备查工作。在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系统上线试运行申请、上线测试、上线试运行验收和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各阶段缺一不可,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作者:孙帅 单位: 平高集团信息中心 企业信息系统论文:煤炭企业信息系统设计探新 1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 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它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技术、管理业务、组织行为等多方面。多年来,人们探索了许多指导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理论和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能较全面支持整个系统开发过程的方法,其他方法尽管各有优势,但都大多只能作为结构化系统开发在局部开发环节上的补充,尤其是在系统开发工作量最大的系统分析阶段,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评价四大部分, 2煤炭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设计遵循结构化开发方法 根据煤炭企业现行系统分析,考虑到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应该分步进行,采用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时,由于使用用户对煤炭企业MIS需求定义有一个渐进的认识过程。相关系统研发人员由于不熟悉煤炭企业工作流程,导致开发人员与企业管理人员在沟通上难以迅速达成一致,因此在进行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时会增加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反复询问相关需求,并进行调试。 3设计原则 (1)煤炭企业MIS是一个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模块化结构设计尤为重要,在设计中遵循系统相关性原则、可维护性、整体性、可扩展性、易维护性等原则,编码尽量浅显易懂、文档的工程化、标准化。(2)由于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开发人员多、开发难度大、开发周期长、相关流程易变等特点,因此要特别注意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和原型法相结合。(3)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运用会对传统管理模式带来冲击,势必会产生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相关领导要积极负责,并开发人员与业务人员紧密合作,才能确保开发顺利进行。 4系统功能设计 煤炭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总目标是综合运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在煤炭企业建成综合的信息管理系统。构建起以中心数据库为核心,各部门数据库分别存储并与中心数据库具有互联互通能力,实现信息的共享使用。使各部门的数据具有与中心数据库互联互通,实时更新各类信息,共享各类信息。系统在实现科学性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要为企业领导管理活动提供分析和辅助决策等功能,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现代化管理环境。 5系统结构设计 使用vs2007以及SQL数据库技术,将煤炭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划分为个模块,如图2所示。辅以原型法,将每个模块快速成型,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开发效率,为合作双方的沟通提供良好的交互环境,使用户对操作界面和系统功能描述等有较早的、直观的了解和认识,以便用户对系统的预期目标进行实际验收。 6结语 煤炭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将煤矿企业各职能部门、生产单位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交换信息,实现了领导活动、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快速、准确、科学、可靠、便捷,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对于加速煤炭企业现代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溢涛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煤炭工业管理局 企业信息系统论文:企业信息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摘要: 企业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建成投用了支持生产运营、企业管理的各类信息系统。随着业务精细化管理,出现了“信息孤岛”、“流程割裂”、“数据分散”等诸多问题。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开始进行信息系统集成。本论文全面分析企业信息化现状、集成需求,提出了界面集成、流程集成和数据集成解决方案。 关键词: 界面集成;流程集成;数据集成 企业信息化发展一般经历分散建设信息系统、统一建设信息系统、集成应用、信息共享等四个阶段,各阶段随着管理深入和新技术应用,螺旋式上升。当前,企业业务处理更加高效、协作更加密切、分析更加准确,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多数企业开始系统集成,进行信息资源整合,数据层面实现互通互联、流程层面实现业务协调、操作层面实现界面统一。 一、现状分析 国内企业系统集成多采用点对点集成,但与国外先进案例相比,存在两方面差距: 1.1信息系统集成度不高,存在信息孤岛。系统建设没有统一规划、相互独立,都有各自身份认证和权限分配,同一类数据在不同系统重复录入,形成信息孤岛。 1.2流程割裂,数据分散,业务协同支持不够。系统数据存放在各自数据库中,无法共享,部门业务协同少,形成数据分散、流程割裂。 二、需求分析 2.1界面集成需求。通过集成各系统界面,实现统一访问入口、统一用户管理和身份认证,减少系统ID和访问密码,实现单点登录。 2.2流程集成需求。通过统一的流程引擎、业务应用和流程监控,实现信息系统业务流程集中部署、管理和监控。将业务审批前移至用户平台,实现跨系统流程监控,实现流程可视化跟踪。 2.3数据集成需求。为各系统定义唯一数据源,数据“一次录入,全程共享”,实现系统间数据共享,组织间数据贯通。 三、集成解决方案 3.1界面集成方法。门户作为用户统一业务操作平台,将各信息系统、数据仓库、网络信息和协同服务集成在统一界面上,支撑企业内外业务流程流转,消除传统信息壁垒。常用集成技术包括:Iframe、WebClipping。Iframe,即浮动帧标记,用它将一个HTML文件嵌入在另一个HTML中显示。Iframe最大特征是所引用HTML与另外HTML可直接嵌入一个HTML中,并可多次在一个页面嵌入不同内容。WebClipping是通过对集成界面HTML语法分析,从中截取所需要页面,并将所截获内容在门户展现。 3.2流程集成方法。流程管理应用(BPM)通过统一的流程引擎、业务应用和流程监控服务,实现业务流程集中部署、管理和监控。流程管理应用功能架构流程管理功能主要包括流程设计、建模、开发、部署、监控、管理等。流程开发实现流程设计建模及表单定制开发;流程运行完成流程引擎、业务规则引擎和待办,实现流程实例运行操作;流程监控对流程实例异常活动监控、对用户任务进行人工预警;流程绩效提供流程执行效率等KPI指标信息。流程管理平台适用流程流程管理平台可以解决审批型、协同型两大类业务流程问题。审批型工作流:在流程发起后的流转过程中,针对审批表单内容完成审批,流程流转完成后将表单内容更新到系统中。协同工作流:流程表单内容由多个流程步骤录入和补充完成,在每个流程步骤执行完成后将数据更新到业务系统中,流程流转完成后将全部字段更新到系统中。 3.3数据集成方法。企业服务总线是实现数据集成主要方法,包括企业服务总线(ESB)、企业服务库(EER)及监控平台。数据集成方法单业务领域系统数据集成通过ESB进行交互,跨业务领域数据集成通过ESB级联实现。ESB客户端接入方式客户端接入根据接入协议类型进行处理,接入协议包括HTTP协议,JCA协议、JMS协议等,支持WebService、JMS、JCA等方式接入。 四、结束语 本论文梳理了企业系统信息化现状,分析了信息系统集成需求,提出了采用Iframe等技术实现界面集成,采用流程管理平台解决流程割裂,采用企业服务总线完成数据集成的集成解决方案。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建设,将会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为企业大数据应用、智慧工厂应用奠定坚实基础。H参考文献[1]邓劲生,郑倩冰.信息系统集成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尉红刚 战莹 单位:兰州石化公司自动化研究院 企业信息系统论文: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摘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各个领域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极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也带来了新的威胁和挑战。本文在调研信息系统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完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加固措施及建议,能够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 信息安全;安全风险;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借助于信息技术人类步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信息系统已成为社会各个领域不可或缺、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信息已成为重要资源,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信息化技术在不断支撑、丰富国家、企业各项业务有效开展的同时,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威胁和挑战。国家的信息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最核心的要素之一。在信息时代,信息系统的不安全,也就谈不上国家的整体安全,并会引发其他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使整个国家建设陷入被动。2014年2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标志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他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在会上还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 1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现状 信息系统的建设已成为衡量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其中不乏金融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制造生产等行业领域。部分特殊的企业由于敏感性,对国家而言极其重要,当其安全性受到破坏后,将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公众利益甚至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对于这些企业而言,信息安全除了强调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之外,同时强调可靠性、可控性、不可抵赖性,总而言之,信息安全就是要保证信息系统及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不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窃取和非法使用。2003年9月7日,中办和国办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以下简称27号文件)。该文件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础性文件,作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总体指导,奠定了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方向。该文件是我国信息安全历史上最重要的、具有转折的文件之一,确立了信息安全的重要位置,开始从国家的层面上关注、重视信息安全问题。该文件明确了对重要信息系统实行等级保护制度,对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实行分级保护制度。 不论是等级保护或者分级保护,中心思想是按照被保护对象的防护需求和等级,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构建相应等级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随着27号文件的贯彻执行,经过多年的建设,大部分企业都初步建成了涵盖物理与网络安全、应用系统及数据安全以及安全保密管理等层面的信息安全体系,部署建设了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计算机防病毒、主机监控与审计、补丁管理、身份认证等安全产品,一些条件较好的企业还建设了存储备份系统和异地备份环境,进一步加强了对数据资产的安全防护。通过以上建设措施,实现了一定的防护目标,基本保证了业务发展的信息安全需求。 但就信息系统的组成而言,主要包括以下要素:1)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终端计算机、网络设备、工控机、存储设备等。2)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软件工具(通用软件、专业软件)等。3)安全防护设备: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补丁分发系统、计算机防病毒系统、主机监控与审计系统、网络接入控制、漏洞扫描系统、身份认证系统、打印监控与审计系统、刻盘监控与审计系统、安全NAS、堡垒机、WEB应用网关、数据库漏洞扫描系统、WEB应用漏洞扫描系统等。4)数据资产:数据资产是信息系统的重点防护对象,其主要存储于数据库、应用系统、服务器、终端计算机、安全产品、存储设备等。5)人员:包括使用人员和运维管理人员。 2信息系统的防护难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信息系统的防护难点近些年,借助于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工作的推力,各个企业的信息系统在物理安全、运行安全、安全保密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备了一定的防护能力,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安全防护难点更加突显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度脆弱性和风险性现如今,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在不断增加,涉及各个业务领域,网络规模不断增长,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更加复杂。但是,由于信息安全的木桶效应,再加上难以控制的技术漏洞和管理不当,必然会导致不可避免的安全攻击和灾难,也就造成信息系统存在高度的脆弱性和风险性。(2)攻击源的多样性和防范对象的不确定性传统的国家安全中,有能力对国家的军事和政治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是国家的敌对国家和敌对组织,当一个国家受到了攻击,也能很快确定攻击是由谁发动的,进而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但是,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组成信息系统的各类硬件、软件、系统,以及各类人员都有可能成为威胁主体,软硬件的后门、漏洞、缺陷,包括对人员的诱惑都是攻击信息系统的常用手段。正是由于攻击源的多样性和防范对象的不确定性也就造成了企业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防不慎防。 2.2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信息系统随着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工作的不断开展,初步具备了防止内部人员过失泄密的防护效果,但是信息系统在防止外部非法入侵和内部主动窃密等方面仍面临着严峻的局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终端、服务器层面1)计算机基本安全保密配置不到位或管理不到位,导致用户可以私自更改BIOS启动顺序,造成用户终端的所有安全防护产品功能失效,进而窃取用户终端所有的文件资料、植入病毒或者木马。2)安全产品配置不当,不能起到预期的防护效果,误报、漏报情况多见;安全产品之间、安全产品与应用软件之间兼容性存在问题,多数情况下为了保障业务应用的正常开展,只能放弃安全技术防护措施,仅仅借助于管理手段进行管理,然而实际过程中是否严格管理、是否有效监督不好衡量。3)服务器的防护、监控措施不足,大部分服务器仅仅安装了病毒防护软件,且大量服务器均存在刻录光驱,且安装有刻录软件,对服务器的输入输出没有监控审计技术手段。4)操作系统基本上都是用国外,服务器大部分为WindowsServer2003(已停止升级服务)、WindowsServer2008,用户终端操作系统WindowsXP(已停止升级服务),据了解,自WindowsXP、WindowsServer2003停止补丁升级以来,国内外已囤积大量的0day工具,一旦0day漏洞被利用,后果不堪设想。(2)网络层面1)网络设备安全配置不当,开启多余服务、端口,存在被非授权访问的隐患。2)未采取接入控制措施对接入设备进行一一绑定,造成存在设备非法接入的风险。3)未对设备、用户进行分域分级,未按照“最小化”原则采取严格的访问控制措施,导致网络拓扑混乱,重要资产(服务器、防火墙、核心交换机等)存在被非授权访问的安全隐患。(3)硬件设备层面所使用的大量硬件资产(服务器、交换机、工控设备等)采用国外进口,不了解底层硬件的工作机制,是否存在隐通道至今没有检测验证手段。国家层面缺少对该类设备的检测方法,存在诸如后门、系统缺陷的安全隐患,如惠普某型号服务器、三星某打印机已经被证实存在后门;另外,由于某些特殊的工作只能使用国外进口的专用设备,对其只能依靠厂商的专业维修团队来进行维修,也就造成在维修过程中存在被植入恶意程序或窃取数据的风险。(4)应用层面1)应用系统存在身份认证缺陷,如管理员弱口令、或者仅使用用户名、身份证号等简单信息作为身份认证的凭证,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进行水平或者垂直提权,进而盗取数据、获得管理员权限,对系统实施非授权管理和控制。2)现有应用系统的开发重点关注业务需求的实现方面,很少考虑代码安全性,如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文件上传等简单易用的高风险漏洞,导致在系统上线之后,轻易被攻击,获取权限、拖库,沦为攻击跳板。另外,在用的一些应用系统仍有部分使用开源代码,攻击者通过研究开源代码,就能轻松对系统实施攻击。为防止WEB应用的漏洞被利用,有些企业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实施WEB防火墙,但是,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仅仅能防范一些低级攻击者。3)自2014年4月爆出的OpenSSL心脏流血漏洞[1]来看,目前所有使用的网络协议还有多少存在重大安全问题,都是未知数。4)目前大部分应用均配合使用了中间件,如Tomcat、Weblog-ic、普元等,中间件已经成为攻击者的重点攻击对象,中间件不可避免的不停升级,但是,大部分企业使用的应用系统基本都是一次性交付,很少及时为中间件升级;另外,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使用默认用户名口令的情况,为攻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5)数据层面在数据资源方面,目前,大部分数据仍以明文的形式、或者简单的格式变换存储于服务器、数据库、用户终端,服务器的运维人员能够非授权访问到业务数据。(6)安全审计层面1)虽然部署了一些安全产品,如杀毒软件、IDS、防火墙等,每一类产品仅能针对某一类安全问题较为有效,对于信息系统的审计目前过于松散、独立,没有关联性,不成体系,同时由于各类系统日志信息的不完整、误报、漏报,造成审计的实际作用未充分体现。2)虽然部分单位部署了安全管理平台类收集日志的系统,但存在日志收集不全面,智能分析能力弱,缺乏针对全局的整体安全形势监控手段,难以实现多信息系统的综合监控及安全事件及态势分析。 2.3攻击技术的主要特点近年来,网络安全攻击事件逐年增加,针对特定目标的各类攻击的精确性及针对性大大提高,目标对象范围不断扩大,从传统的互联网领域逐渐蔓延至涵盖了各类信息基础实施、通信链路的网络电磁空间领域,涉及到经济、工业、政府部门、国防军工、民用领域的各类网络基础设施。目前最流行、最大威胁的攻击就是APT攻击[2]。APT攻击:APT(AdvancedPersistentThreat高级持续性威胁),此类攻击的特点包括:(1)针对性强,目的明确1)重点针对具有大量有价值信息的特定组织机构,如:政府、军事机构、军工企业等;2)主要以窃取信息为主要目的,如:国家秘密、军事情报、政府文件等;(2)准备充分,攻击持续时间长1)利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收集目标信息,分析目标系统漏洞,有针对性的设计开发漏洞利用工具;2)一旦攻击成功,将长时间潜伏在目标系统中,窃取关键信息;(3)影响广泛由于信息系统复杂的依赖关系,且此类攻击一般针对重要的组织机构,一旦攻击成功将波及其他信息系统安全。APT攻击的典型代表有“震网”病毒、“火焰”病毒以及“高斯”病毒等。 3信息系统的安全加固建议 基于信息系统存在的脆弱性以及面临的安全风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固和改进。 (1)采取措施加强对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可控性、可用性防护。重点针对数据资源安全,围绕存储安全、标识安全、安全访问、备份安全开展数据资源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存储安全:采取加密技术,从数据资产产生之初就保障其安全性;标识安全:采取标识技术,对信息进行标识,经流程审定后,标识与信息主体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不可分离,不可随意篡改。安全访问:采取强制访问控制措施,严格限制数据资产的访问主体和访问权限,如只读、打印、编辑、再授权等细粒度权限控制。 (2)加强应用系统全生命的信息安全约束。重点针对应用安全,加强对应用系统在需求调研、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测试、系统试运行、系统验收、系统运维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同时,应定期对应用系统开展渗透测试,有条件的建议开展软件源代码安全性分析,不断查找漏洞,不断提升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将已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形成应用系统的开发管理规范,指导后续应用系统安全建设。 (3)建立综合安全事件分析统计平台,形成统一安全监控能力。针对各类安全产品的孤岛现象,结合现有的安全产品的告警日志、应用系统的审计日志,建立异常事件审计模型,建设综合安全事件分析统计平台,对安全事件进行关联审计分析、实时报警,并展示出安全事件的发展路线图和影响范围。 (4)开展核心信息资产的梳理,提升应急与灾备能力。对信息资产按重要性进行分类梳理,开展应急灾备能力建设,定期开展应急恢复演练,确保备份的有效性和恢复的及时性。 (5)深入开展信息系统精细化管理,加强信息安全专项检查,切实提高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能力。制定信息系统日常管理操作的详细规范,明确定义日常管理具体工作流程和操作步骤,使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和信息化,闭环管理所有信息安全和运维事件,杜绝低层次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同时,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专项检查,提升信息系统安全运维能力。 (6)借助于攻击技术,不断完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矛与盾、攻与防永远都是相对存在的,要验证盾的有效性就要用矛去不断的攻,信息安全同样。因此有必要培养、成立一支团队,学习、掌握、熟练攻的技术,并不断的实战验证,站在攻击者的角度去思考防的方法,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只有经历不断的攻防迭代过程,其防护效能才能有实质的提升。 (7)逐步开展国产自主化产品应用,提升自主可控能力。以试点的形式逐步开展国产自主化网络设备、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安全设备和各类应用系统的实际应用,逐步替代现有的国外产品,探索自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升信息系统的自主可控能力。 4结语 随着国家、企业对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不断重视,经过多年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安全防范能力,但是现有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如履薄冰的状态。从近些年持续不断爆出的各类安全事件(如OpenSSL协议漏洞、ApacheStruts2漏洞、USB固件漏洞等)来看,现在广泛使用的、所谓安全的基础信息技术都可能存在着深层次的、隐蔽的漏洞,因此,对于企业发展、国家安全来说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构建一个完整、有效、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显得极其重要。 作者:石兆军 武越 李可 刘向东 李楠 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706所 企业信息系统论文:企业信息系统的协同化研究 摘要: 信息系统是现代企业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而现代企业信息系统的协同化是企业优化业务流程、深化日常管理的重要手段。文章主要介绍了现代企业信息系统协同化有关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特点,以及实现现代企业信息系统协同化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现代企业信息系统;协同化;特点;措施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离不开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系统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企业办公的效率,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的革新。而实现现代企业信息系统的协同化,可以使信息系统发挥更大的效用。目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处理、生产销售等各方面都已开始朝着信息系统协同化的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现代企业信息系统协同化受到了一定限制。因而,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信息系统的协同化。 1现代企业信息系统协同化相关概述 1.1信息系统协同化的标志现代企业信息系统的协同化具有以下几个标志:消除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屏障,促进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和职能的明确分配。现代企业信息系统运用灵活,企业内部资源管理协同高效。加强企业规划的制定,以实现企业各项指标与发展战略目标的合理确定及其之间的协同管理。在明确企业发展目标的同时,实现企业各项指标与工作任务的有效整合。在明确自身职责的前提下,实现企业内部各种规章制度、各种机制体系之间的协同。 1.2信息系统协同化的难点现代企业信息系统协同化的实现,需要跨越企业边界、跨越地区边界、甚至跨越国家边界,这就使得其在实现过程中必将面临着诸多难点。其中主要的难点包括各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兼容性问题和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安全性的维护问题。企业间信息系统协同化的实现需要将不同企业间的不同信息系统通过建立某种协议相互连接起来,在保证这些信息系统独立工作的同时又在该协议下进行协同工作。然而,很多企业认为自己已经有了信息系统,没有必要与其他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协同工作,且协同后自己的信息系统可能因与其他信息系统不兼容而遭到破坏无法继续正常运行。此外,一些较为保守的企业不希望将自己的信息与他人分享,也不愿意与其他企业的信息系统实现协同化工作。信息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如果不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与升级,将很有可能导致系统崩溃,从而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化要求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交互性,这就增加了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使得信息系统安全性的维护问题成为制约企业间信息系统协同化实现的一大因素。 2现代企业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信息互相交叉,造成大量信息冲突和冗余在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过程中,尤其是现代企业信息系统的协同化,不仅各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独立性明显,而且整体信息系统呈现多元化态势,导致了信息系统相互交叉程度大,从而造成了大量数据信息的冲突和冗余,使得数据不一致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企业信息系统协同化过程中大量冲突和冗余数据的出现,对其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此外,协同后的企业间信息系统对企业外部资源利用不足也是企业信息系统协同化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企业紧靠自身的内部信息系统来维持经营发展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企业不能对外部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则很可能被市场所淘汰。 2.2信息系统的多元化导致新的孤立信息产生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最初就是在解决企业中的孤立信息问题中所诞生的。随着企业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功能的不断完善、种类的不断多元化以及企业的不断进步,企业对信息系统的相互协同与交互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之间的协同管理工作开始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由企业信息系统多元化所导致的新的孤立信息的产生。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在建立初期依据的是其自身内部不同部门而使用不同的信息系统,而并没有考虑日后与其他企业信息系统的协同问题,导致越来越多新的、更大的孤立信息不断产生,不仅对企业自身内部信息系统的应用造成了一定影响,而且严重制约了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化。 3现代企业信息系统协同化的特点 3.1企业信息系统相对独立现代企业信息系统的协同化并不意味着企业信息系统的完全开放,而是在保证各企业信息系统独立工作的同时所有系统共同完成信息的共享与交互。企业信息系统相对独立,需要建立在企业将自己的信息系统与其他企业信息系统进行协同前对自身商业机密和重要的信息被泄露可能性的大小进行预判,并尽可能避免对于某个企业信息系统的过分依赖之上。从这一层面上来看,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应具有相互独立的特点。 3.2企业信息系统数据标准具有一致性现代企业信息系统协同化的实现,一方面体现在数据的实时交换,一方面体现在企业间交流互动的加强。而这需要参与协同化的各企业间达成一定协议,以使用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格式对数据进行实时交换。如果协同后的企业间信息系统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格式,则该系统将无法实现数据的实时交换,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从而导致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化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因此,现代企业信息系统协同化的应具有统一的数据标准。 3.3企业信息系统具有交互性与网页浏览者和网站之间具有交互性一样,现代企业信息系统的协同化也需要具备交互性特点。所谓交互,是指双方进行的信息交换和做出的互动行为。企业间信息系统协同化的实现离不开协同各企业间信息的交换与互动,因为没有信息的交换与互动,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协同的实现。所以,建立企业间信息系统协同化,应具备交互性特点。企业信息系统协同化的这些特点,在为各企业间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流互动的同时,也为企业信息系统安全性的维护造成了诸多的难点。在企业信息系统协同化的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将其特点与难点相互结合后进行充分的考虑,以确保在解决难点的同时突出特点和优点。 4实现现代企业信息系统息协同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4.1了解与掌握企业间信息系统的特点要想实现现代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化,实现企业间信息系统效能的最大程度发挥,就必须对企业间各信息系统的特点进行了解与掌握,对企业信息系统的交互性、统一性和独立性进行关注。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完成企业间信息系统的整合与功能的扩展,进而才能实现企业信息系统的协同化。每个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商业机密,这对其他企业应是不可见的,且每个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销售方式,这就要求在构建企业间信息系统时应保持信息系统的独立性,以确保各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可以正常进行。同时,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以信息共享、交流互动为目的,以满足多企业共同需要为宗旨而建立起来的,所以该系统的建立还应具有交互性和统一性特点。现代企业间信息系统满足这三个特点,可以实现企业间信息的共享、交换、反馈和及时更新,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4.2积极构建企业内和企业间信息系统平台企业间信息系统以通信技术为基础,来实现信息的跨国界、跨地区、跨企业交流、互动和共享,并为企业信息的管理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工具。现代企业信息系统协同化的实现,需要分别构建企业内和企业间信息系统平台。首先,应建立企业内信息系统平台,因为它是构建企业间信息系统平台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企业信息系统协同化的重要保障。企业内信息系统平台的构建,需要在企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经营项目及管理特点的前提下,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来完成。在系统试运行后对系统的运行效率、功能实现等情况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对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进行定期检测,若运行情况良好则需要对系统进行定期的升级、维护与完善,以不断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强化系统的功能。其次,建立企业间信息系统平台。通过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对跨区域、跨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创建系统企业间信息共享、交流互动的功能,从而实现企业信息系统的协同化。 4.3加强企业业务层和战略层之间的合作根据企业间信息共享和交流互动的深度情况来看,其信息系统的协同化可以通过加强企业业务层和战略层之间的合作来实现。在企业间业务层的合作与交流当中,企业间的关系更趋向于交易关系,所以信息系统的协同化应更多的关注企业间的交易活动和交易过程,以确保协同后的信息系统可以为各企业与客户及时提供所需信息。企业间战略层的合作更多关注的是双方的长远利益,即以合作双赢为目标。基于这一角度,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化则需要从全方位来进行,即从产品研发到售后服务这整个过程双方都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以切实达成合作双赢的目的,最终实现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协同化。 作者:李阳 单位: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病毒论文:浅析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技术 摘要:全球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科学与技术、经济与文化、军事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和冲击,同时也给网络的安全运行带来更多的挑战。资源共享和信息安全是一对孪生矛盾。一般认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来自计算机病毒的攻击。因此,研究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技术就显得很有现实意义。本文将从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背景、方法技术、发展现状以及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 检测技术 1 研究背景 计算机网络是信息社会的基础,已经进入了社会的各个角落,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越来越多的依赖计算机网络。然而,计算机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问题,计算机病毒给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2003年1月25日,突如其来的“蠕虫王”病毒,在互联网世界制造了类似于“9.11”的恐怖袭击事件,很多国家的互联网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样,前两年的“熊猫烧香”病毒再次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敲起了警钟。那么,面对网络世界的威胁,人类总在试图寻找各种方面来进行克服和攻关。入侵检测技术作为解决计算机病毒危害的方法之一,对其进行研究就成为可能。 2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病毒的花样不断翻新,编程手段越来越高,防不胜防。特别是internet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病毒的空前活跃,网络蠕虫病毒传播更快更广,windows病毒更加复杂,带有黑客性质的病毒和特洛依木马等有害代码大量涌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协调司》计算机病毒检测周报(2009.3.29—2009.4.4)公布的消息称:“木马”及变种、“木马下载者”及变种、“灰鸽子”及变种、“u盘杀手”及变种、网游大盗“及变种等病毒及变种对计算机安全网络的安全运行构成了威胁。对计算机病毒及变种的了解可以使我们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对变种病毒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以便今后针对其采取强而有效的措施进行诊治。变种病毒可以说是病毒发展的趋向,也就是说:病毒主要朝着能对抗反病毒手段和有目的的方向发展。 3 计算机病毒检测的基本技术 3.1 计算机病毒入侵检测技术。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作为计算机病毒检测的方法技术之一,它是一种利用入侵者留下的痕迹等信息来有效地发现来自外部或者内部的非法入侵技术。它以探测与控制为技术本质,起着主动防御的作用,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较重要的内容。 3.2 智能引擎技术。智能引擎技术发展了特征代码扫描法的优点,同时也对其弊端进行了改进,对病毒的变形变种有着非常准确的智能识别功能,而且病毒扫描速度并不会随着病毒库的增大而减慢。 3.3 嵌入式杀毒技术。嵌入式杀毒技术是对病毒经常攻击的应用程序或者对象提供重点保护的技术,它利用操作系统或者应用程序提供的内部接口来实现。它能对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的主要的应用软件提供被动式的保护。 3.4 未知病毒查杀技术。未知病毒查杀技术是继虚拟执行技术后的又一大技术突破,它结合了虚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未知病毒的准确查杀。 4 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目前,国外一些研究机构已经研发出了应用于不同操作系统的几种典型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这些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基本上是基于服务器、网络以及变种病毒的。基于服务器的入侵检测技术采用服务器操作系统的检测序列作为主要输入源来检测侵入行为,而大多数基于计算机变种病毒的检测技术则以预防和消除计算机病毒作为终结目标的。早期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主要用来预防和消除传统的计算机病毒;然而,为了更好地应对计算机病毒的花样不断翻新,编程手段越来越高的形势,最新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方法技术更多地集中用于预防和消除计算机变种病毒,打好计算机病毒对抗与反对抗的攻坚战。 总之,由于计算机病毒的变种更新速度加快,表现形式也更加复杂,那么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防护中所起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相信随着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将会有更加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问世,更好维护网络安全,造福于全世界。 5 计算机病毒检测方法技术的作用 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有:①堵塞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严防计算机病毒的侵害;②计算机病毒的可以对计算机数据和文件安全构成威胁,那么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可以保护计算机数据和文件安全;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击病毒制造者的猖獗违法行为;④最新病毒检测方法技术的问世为以后更好应对多变的计算机病毒奠定了方法技术基础。 虽然,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的作用很大,但并不能完全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攻击,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加强it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快完善计算机病毒防止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样显得刻不容缓。也许只有这样计算机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才能更好发挥作用,我们才能更好防止日益变化和复杂的计算机病毒的攻击。 6 结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给人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活动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当巨大的安全挑战。现代信息网络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有来自网络外面的攻击,比如网络黑客、计算机病毒及变种等。因此合理有效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是防治计算机病毒最有效,最经济省力,也是最应该值得重视的问题。研究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攻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计算机网络世界的安全,使得计算机网络真正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促进人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活动的健康。 计算机病毒论文:浅谈计算机病毒及防护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计算机病毒的类型及特点,并对计算机病毒注入进行了技术分析,研究出了计算机病毒的主要防护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护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自80年代莫里斯编制的第—个“蠕虫”病毒程序至今,世界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病毒,给数以千计的计算机用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而,对每位计算机用户来说,了解一点计算机病毒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防护计算机病毒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1.计算机病毒的类型及特点 1.1计算机病毒的类型 计算机病毒的类型繁多,在近几年内,主要有以下几种病毒: 1.1.1“美丽杀手”(melissa)病毒。这种病毒是专门针对微软电子邮件服务器ms exchange和电子邮件收发软件out1ookexpress的word宏病毒,是一种拒绝服务的攻击型病毒,能够影响计算机运行微软word97、word2000和outlook。这种病毒是—种word文档附件,由e-mail携带传播扩散,能够自我复制,一旦用户打开这个附件,就会使用outlook按收件人的outlook地址簿向前50名收件人自动复制发送,从而过载e-mail服务器或使之损坏。 1.1.2尼姆亚变种w(worm.nimayaw)。该病毒通过感染文件传播,可造成用户文件损坏,无法运行。由于被该病毒感染的文件,图标会变为一只举着三炷香的熊猫,因此该病毒又被称作“熊猫烧香”。它是一个能在win9x/nt/2000/xp/2003系统上运行的蠕虫病毒。该病毒可通过局域网进行传播,进而感染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系统,最终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 1.1.3情人节(vbs.valentin)病毒。该病毒是一个会写情书的病毒。它会将自身用脚本加密引擎加密后插入到html文件中。病毒运行时会产生—个名为main.htm的病毒文件,并拷贝到系统目录中,并搜索outlook的地址薄中的所有邮件地址,向这些地址发送病毒邮件。病毒会在每月的14号发作,发作时会以一封西班牙情书的内容覆盖掉硬盘中的所有文件,并将覆盖过的文件扩展名全部改为txt,使用户的系统完全崩溃。 1.1.4桑河情人(vbs.san)病毒。该病毒是—个会删除了你的文件还要祝你情人节快乐的病毒。病毒运行时会产生—个loveday14-a.hta的文件,该文件是编译过的病毒格式,可以被系统自动执行。病毒会将这个情人节的文件放入系统的启动目录,每次开机后病毒会自动运行。该病毒在每月的8、14、23、29号发作,发作时会将c盘的所有根目录都保留,只将这些根目录中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都删除,而且还会建立一个名为:“happysan-valentin”情人节快乐目录。 1.1.5cih病毒。据悉,cih病毒已给计算机用户造成了巨大损失。近来又出现了cih病毒的一种升级版本cihvl-2病毒,cihvl-2病毒被定时在4月26日对被感染计算机的bios芯片和硬盘驱动器发起攻击,造成系统崩溃,甚至损坏硬件。cih病毒基本上是通过互联网络或盗版软件来感染windows 95或98的exe文件的,在执行被感染文件后,cih病毒就会随之感染与被执行文件接触到的其它程序。 1.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2.1计算机病毒的可执行性。计算机病毒与其它合法程序一样,是一段可执行程序,但它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而是寄生在其它可执行程序上,因此它享有—切程序所能得到的权力。 1.2.2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计算机病毒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病毒程序代码一旦进入计算机并得以执行,它就会搜寻其它符合其传染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后再将自身代码插入其中,达到自我繁殖的目的。 1.2.3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性。一个编制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可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内,甚至几年内隐藏在合法文件中,而对其它系统进行传染,而不被发现。 1.2.4计算机病毒的可触发性。病毒因某个事件或数值的出现,能诱使病毒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的特性。 1.2.5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系统被病毒感染后,病毒一般不立即发作,而是潜藏在系统中,等条件成熟后便发作,给系统带来严重破坏。 1.2.6攻击的主动性。病毒对系统的攻击是主动的,计算机系统无论采取多么严密的保护措施都不可能彻底地排除病毒的攻击,而保护措施只能是一种预防手段。 1.2.7病毒的针对性:计算机病毒是针对特定的计算机和特定的操作系统的。例如,有针对ibm pc机及兼容机的,有针对apple公司的macintosh的,还有针对unix操作系统的。 2.计算机病毒注入的技术分析 2.1无线电方式。发射到对方电子系统中。此方式是计算机病毒注入的最佳方式,其技术难度大。可能的途径主要有: 2.1.1直接向对方电子系统的无线电接收器或设备发射,使接收器对其进行处理并把病毒传染到目标机上。 2.1.2冒充合法无线传输数据。根据得到的或使用标准的无线电传输协议和数据格式,发射病毒码,使之能够混在合法传输信号中,进入接收器或网络。 2.1.3寻找对方信息系统保护最差的地方进行病毒注放。通过对方未保护的数据线路,将病毒传染到该线路或目标中。 2.2“固化”式方法。即把病毒事先存放在硬件或软件中,然后把此硬件或软件直接或间接交付给对方,使病毒直接传染给对方电子系统。 2.3后门攻击方式。后门,是计算机安全系统中的—个小洞,由软件设计师或维护人发明,允许知道其存在的人绕过正常安全防护措施进入系统。攻击后门的形式有许多种,如控制电磁脉冲可将病毒注入目标系统。 2.4数据控制链侵入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计算机病毒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控制链侵入成为可能。使用远程修改技术,可以很容易地改变数据控制链的正常路径。 3.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措施 3.1检查bios设置,将引导次序改为硬盘先启动(c:a:)。 3.2关闭bios中的软件升级支持,如果是底板上有跳线的,应该将跳线跳接到不允许更新bios。 3.3用dos平台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检查系统,确保没有计算机病毒存在。 3.4安装较新的正式版本的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并经常升级。 3.5经常更新计算机病毒特征代码库。 3.6备份系统中重要的数据和文件。 3.7在word中将“宏病毒防护”选项打开,并打开“提示保存normal模板”,退出word,然后将norma1.dot文件的属性改成只读。 3.8在excel和powerpoint中将“宏病毒防护”选项打开。 3.9若要使用outlook/outlook express收发电子函件,应关闭信件预览功能。 3.10在ie或netscape等浏览器中设置合适的因特网安全级别,防范来自activex和java applet的恶意代码。 3.11对外来的软盘、光盘和网上下载的软件等都应该先进行查杀计算机病毒,然后在使用。 3.12经常备份用户数据。 3.13启用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的实时监控功能。 综上所述,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用户的危害是尤为严重的,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才能确保计算机用户的安全。 计算机病毒论文: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预防 摘要:目前计算机病毒几乎已经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近乎家喻户晓,只要接触过计算机的都能碰上它。你说它有多恐怖,也不是。但它总也挥之不去,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因此,为了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及网络信息的安全,研究对付计算机病毒的措施已刻不容缓。本文从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及最易感染的程序入手,来探讨预防及对付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防范;病毒 在计算机病毒刚出现时,人们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不够,防范意识不强,还没来得及深刻认识他的作用,他就已经大量传播,肆意横行。几乎每一台联网或者没联网的计算机都无一例外的遭受到病毒的入侵,也给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妨害。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病毒攻击与防范技术也在不断拓展升级。据报道,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数以亿计,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人们的生活,给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然而,计算机病毒技术也也曾应用在了军事方面,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双方都曾利用计算机病毒向敌方发起进攻,以达到破坏对方的计算机武器控制系统和整个军事网络,病毒的应用作为高科技武器的一个应用,达到了一定的目的。最后,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防范计算机病毒将越来越受到各世界的高度重视。 一、病毒的起源 1949年,由冯?诺伊曼提出了一种对病毒雏形的一个概念,一种可能性,但是没引起人们的丝毫关注。时隔10年,在美国的贝尔实验室中,这些要领被应用于一种叫做“磁芯大战”的电游戏中。这个游戏是由贝尔实验室的三个年轻工程师发明出来的。该游戏的编写思路就跟病毒的作用差不多,主要思路是:双方各编写一个程序,在一台计算机中注入,这两个程序在电话系统内相互厮杀,有时他们会放下一些关卡,停下来修复被修改的指令,当它被困时,就复制一次,以便可以逃离险境,因为它们都存在于计算机的记忆磁芯中,因而得名“磁芯大战”。在那段时间,计算机都是相对独立,没有联网,所以没有怎么传播,只是在小范围传播。 1988 年底,才在我国国家统计部门发现了小球病毒。在后面的时间里,病毒的发展是越来越快。 二、计算机病毒的类型及特点 计算机病毒是通过复制自身从而感染其它程序的指令代码或程序。当染毒文件运行时,病毒也随之运行并自我复制来感染其它程序。不过,良性病毒没有恶意攻击性性的代码,只占用系统的资源,让系统运行减慢。但是对大多数的恶性病毒却是携带恶意攻击性的毒码,一旦被激发,即可感染和破坏。自80年代由莫里斯编写的第一个“蠕虫”病毒程序问世以来,世界上已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病毒。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病毒:“美丽杀手”(melissa)病毒、“怕怕”(papa)病毒、“疯牛”(mad cow)病毒和“怕怕b”病毒、 “幸福1999”宏病毒、“咻咻”(ping)轰击病毒、冲击波病毒、熊猫烧香病毒、木马病毒等。 归纳一下,计算机病毒有以下几种特点:一是隐蔽性强。病毒可以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感染计算机而不被人察觉,等到发现时,就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二是繁殖能力强。电脑一旦染毒,可以很快“发病”。三是传染途径广。可通过移动设备、有线和无线网络、硬件设备等多渠道自动侵入计算机中,并不断传染。四是潜伏期长。病毒可以长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而不发作,等达到激发条件后,就发作破坏系统。五是破坏力大。计算机病毒一旦发作,轻则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重则破坏磁盘数据、删除文件,甚至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瘫痪。 三、对计算机病毒运用的技术分析加以分析 人们设计计算机软件的目标主要是追求信息处理功能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而往往忽略了安全问题。这就给计算机病毒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而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接口,各层的相互转换,都存在着不少漏洞。再加上硬件设什缺乏整体安全性考虑,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安全,软件方面也更易存在隐患。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为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全球万维网使“网络全球化”,更为计算机病毒创造了实施破坏的环境;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日趋完善,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所涉猎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为计算机病毒实现破坏提供了一个平台。国外专家认为,计算机标准化、标准的信息格式、分布式数字处理、可重编程嵌入计算机、网络化通信、软件标准化、标准的数据链路等都可让计算机病毒的入侵成为可能。 计算机病毒入侵的核心技术是解决病毒的入侵。其攻击目标是计算机各种系统,以及主机到各种传感器、网桥等,以使他们的计算机在关键时刻受到诱骗,而导致崩溃,无法发挥作用。从技术方面来看,病毒的入侵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用无线电方式。 主要是把病毒码通过无线电发射到对方的电子系统中。此方式是计算机病毒注入的最佳方式,也不易被人察觉,但也是技术难度最大的一种方式。采用的途径大致有:①直接通过向对方电子系统的无线电接收器或电子设备发射病毒代码,从而使接收器处理时把病毒传染到主机上,以达到破坏的目的。②冒充合法无线传输数据。使用标准的无线电协议及格式,发射病毒码,使之能像合法信号一样,进入接收器,达到破坏。③寻找对方信息系统各个环节最易入侵的地方进行病毒的注入。 2.采用“固化”方法。即把病毒先注入芯片硬件和软件中,然后把他们直接或间接交给对方,让病毒传染对方电子系统,进而攻击目标计算机。此种方法非常隐蔽,即使染毒组件被彻底检测,也不能够说明其没有其他一些特殊功能。就是因为我国还是有太多计算机组件还是要从外国进口,所以,才会很容易遭遇芯片病毒的攻击。 3.采用后门攻击方式。后门,是计算机安全系统中的一个小洞,允许用户绕过正常安全防护措施进入系统。如早期的windows 98系统。 4.采用数据控制链侵入方式。通过远程修改技术,改变数据控制链的正常路径。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注入方式,这里就不多讲解。 三、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可以采用的方法可从管理上和技术上进行预防 1.管理上的预防。 (1)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尤其是盗版软件。机房应禁止未经检测的移动盘插入计算机,严禁上机打游戏。因为游戏的运行环境较多,传染病毒的可能性较大。 (2)本单位使用的计算机应有严格的使用权限。 (3)对所有的系统盘以及移动盘进行写保护,防止盘中的文件被感染。 (4)系统中的重要文件要进行备份,尤其是数据要定期备份。 (5)网络上要限制可执行代码的交换,建立好较好的口令,规定合理的读写权限。 以上是适合于局部小单位,计算机的发展至今,已经在技术上和应用中成为一个社会的问题,最终,还是需要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2.技术方法上的预防 (1)采用内存常驻防病毒的程序 在系统启动盘的autoexe.bat文件中加入一个病毒检测程序,它将时刻监视病毒的侵入,并对磁盘进行检查。由于这种方法要占用内存空间,又容易引起与其他程序的冲突,有些病毒具有躲开防毒程序的功能,所以,不能把它作为防病毒的主要武器。 (2)运行前对文件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主要采用杀毒软件进行检查,不是所以的杀毒软件都能清楚所有病毒,所以还是要注意以预防为主。 (3)改变文档的属性 只读文档时不能修改的,有些病毒只能去掉只读标志,不能改变属性。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简单的方法来预防病毒。但它只是针对一般的文件型病毒而言。 (4)改变文件扩展名 由于计算机感染时必须采用了解文件的属性,对每种不同的文件都必须使用不同的传染方式,将可执行文件的扩展名改变后,多数病毒会失去效力。 四、结束语 尽管现在的病毒种类各种各样,杀毒软件也比较先进。但病毒的更新,换代速度也非常之快,我们不要掉以轻心。要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才能在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方面做到尽量避免损失。 计算机病毒论文:生物病毒和计算机病毒及其免疫方法 摘要:主要叙述了生物病毒和计算机病毒的致病机理、特征和对其进行防疫的一般方法。并且通过比较,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之间相互借借鉴的思想,从而提出用防生物病毒的方法来防计算机病毒及相互影响的一些基本思路。还包括对这两个科学领域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生物病毒 计算机病毒 免疫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相通之处。计算机神经网络的组成设计与生物的神经网络之间的相似,计算机的遗传算法和生物遗传的特点的相似和生物病毒与计算机病毒之间的相似,都充分体现了这点。本文旨在讨论生物病毒和计算机病毒之间的一些问题。 狭义的生物病毒是1种独特的传染因子,它是能够利用宿主细胞的营养物质来自主地复制自身的dna或rna、蛋白质等生命组成物质的微小生命体。而广义的病毒复杂得多,包括拟病毒、类病毒和病毒粒子(virion),其中拟病毒和类病毒仅是1条简单的ssrna链,virion是种类似酶的蛋白分子。因此生物病毒很难有1个确定的、明确的定义。同理,给计算机病毒下定义也较困难。狭义的定义只是指一些能够精确地复制自身,或者发生变异后产生下一代的一些程序片段。而广义的计算机病毒指一切具有破坏计算机系统、资源和干扰计算机正常运行的程序代码,包括蠕虫。两者是不同领域的两个概念,其物质基础也完全不同,但它们的一些性质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宿主 生物病毒不管是烈性噬菌体还是温和型噬菌体,都必需在活的宿主细胞中才能得以复制繁殖,利用宿主细胞的核苷酸和氨基酸来自主地合成自身的一些组件,装配下一代个体。计算机病毒的行为类似于温和型噬菌体,它们都将自身的代码插入一段异已的程序代码中去,利用宿主的程序代码被执行或复制的时候,复制自己或产生效应,令系统瘫痪或吞噬计算机资源。即使一些没有恶意的病毒程序,虽然不会对其宿主造成伤害,但其基本的繁殖方式都与生物病毒相似。如fu manchu病毒只能寄生在*.com和*.exe的文件中;anti-pascal病毒只能寄生在*.bak和*.pas的文件中。这是寄主专一性问题。 (2)感染性 复制后的生物病毒裂解宿主细胞而被释放出去,感染新的宿主细胞。计算机病毒同样也具有感染力,被复制的病毒代码总要搜寻特定的宿主程序代码并进行感染。生物病毒的核酸好比计算机病毒的循环程序,其不断地循环导致产生的新个体的数量比起计算机病毒,更具有感染力。1个生物病毒能通过1次侵入而产生成千上百的新个体,很少有计算机病毒能有如此强大的增殖能力。 (3)危害性 虽然生物病毒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益处,例如利用噬菌体可以治疗一些细菌感染;利用昆虫病毒可以治疗、预防一些农业病虫害等,但却危害很大,例如hiv、狂犬病毒等,给人类带来生命的危险;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等会带来疾病;tmv,马玲薯y病毒给人带来财产损失。计算机病毒也有其利弊。如著名的brain 病毒就是计算机程序的作者amjad farooq aivi basit farooq aivi兄弟为了保护他们的文件不被非法地拷贝,在其程序中加入一些保护性的程序代码。但不幸的是这种技术被一些人所滥用,而背离了其初衷,产生了如autumn ieaves、ping pong病毒等。还有些病毒,如蠕虫,虽其不具备破坏能力,但它在计算机网络中不断地复制自己而增加了网络系统的负担,轻则使系统运行的速度减慢,重则使整个系统瘫痪。一些恶性病毒,会给计算机系统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使计算机系统的资源招致无法恢复的破坏,甚至会对硬件参数(cmos参数)进行修改。如著名的brain病毒会擦除软盘和硬盘的引导扇区的数据;alamenda病毒会覆盖o磁头、39磁道8扇区的数据。 (4)微小性 最大的生物病毒痘病毒,其直径也只不过450nm,而一般的生物病毒的个体更小,必须在电镜下才能见到其真面目。同样,计算机病毒也相当短小精悍,其代码一般都较短。如batch病毒(一种*.bat特洛伊木马型病毒),只有271个字节左右的代码长度;icelandic病毒只有642-656个字节的长度。很少有计算机病毒的代码长度超过2k的。 (5)简单性 生物病毒缺乏许多重要的生物酶系,如核酸合成酶系,呼吸酶系,蛋白质合成酶系等。因病毒颗粒过于微小,无法携带病毒复制所需全部信息,因此必须利用宿主来合成自身所需物质。计算机病毒也具有这些特点,其程序代码一般都不具备可执行文件的完整结构(除batch病毒和一些特洛伊木马外),因此不可以单独地被激活、执行和复制,必须将其代码的不同部分镶入到宿主程序的各个代码段中去,才能具有传染和破坏性。 (6)变异性 不管生物病毒还是计算机病毒都具有变异性。hiv是生物病毒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的变异能力使人的免疫系统无法跟上它的变化,因此成为人类最难对付的病毒之一。计算机病毒的变异力也大得惊人,像1701病毒就可以达到11种,产生的变异一般都是人为的,因此清除显得较为容易。现在发现了一种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变异特性的病毒,其通过自身程序来完成变异的功能,这些病毒即为多态性病毒,如dame病毒,在其同样的复制品中,相同的代码不到3 个。 (7)多样性 1982年,美国的计算机专家fredric cohen博士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阐述了计算机病毒存在的可能性,并用dos2.1几乎所有的批处理命令和c语言程序演示了他的病毒程序。从1987年首例计算机病毒brain被发现到现在,计算机病毒的数量已经超过了5000种。同样,自1892年俄国植物学家d.i-vanoskey发现了烟草花叶病毒(tmv)到现在,生物病毒的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项工作已成了这两个领域的重要主题工作之一。 (8)特异性 流感病毒只能引起流感;狂犬病毒只能引起狂犬病。同样,计算机病毒也具有特异性,如macmag病毒是macintosh计算机的病毒;macro病毒只能攻击数据表格文件;lehigh只感染文件;invol病毒只感染*.sys文件。 (9)相容性和互斥性 溶源性噬菌体是典型的具有相容性和互斥性的生物病毒,而计算机病毒jernsalem只对*.com型文件感染一次,对*.exe文件则可以重复感染,每次都使文件增加1808个字节。 (10)顽固性 由于病毒的变异,使得消灭病毒的工作具有相当大的困难,斗争具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意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类要想真正地征服这两个领域的病毒,具有相当大的困难。经过长期实践,还是掌握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 以上对生物病毒和计算机病毒的一些共性进行比较,下面将对病毒的清除进行一些讨论。在计算机领域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一些杀病毒的软件,如美国central point sofrware公司的cpav反病毒软件、kv系列软件、 计算机病毒论文:浅谈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使用,计算机病毒也渗透到了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性和潜在的威胁。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与畅通,研究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已迫在眉睫。本文从计算机的特点入手,来初步探讨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范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病毒攻击与防范技术也在不断拓展。据报道,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数以亿计,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人类社会生活,给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和破坏。与此同时,病毒技术在战争领域也曾广泛地应用,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双方都曾利用计算机病毒向对方发起攻击,破坏对方的计算机网络和武器控制系统,达到了一定的政治目的和军事目的。可以预见,随着计算机、网络运用的不断普及、深入,防范计算机病毒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高度重视。 一、计算机病毒的内涵、类型及特点 计算机病毒是一组通过复制自身来感染其他软件的程序。当程序运行时,嵌入的病毒也随之运行并感染其他程序。一些病毒不带有恶意攻击性编码,但更多的病毒携带毒码,一旦被事先设定好的环境激发,即可感染和破坏。自80年代莫里斯编制的第一个“蠕虫”病毒程序至今,世界上已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病毒。在最近几年,又产生了以下几种主要病毒: (1)“美丽杀手”(melissa)病毒。这种病毒是专门针对微软电子邮件服务器msexchange和电子邮件收发软件0utlookexpress的word宏病毒,是一种拒绝服务的攻击型病毒,能够影响计算机运行微软word97、word2000和0utlook。这种病毒是一种word文档附件,由e-mail携带传播扩散。由于这种病毒能够自我复制,一旦用户打开这个附件,“美丽杀手”病毒就会使用0utlook按收件人的0utlook地址簿向前50名收件人自动复制发送,从而过载e-mail服务器或使之损坏。“美丽杀手”病毒的扩散速度之快可达几何级数,据计算,如果“美丽杀手”病毒能够按照理论上的速度传播,只需要繁殖5次就可以让全世界所有的网络用户都收到一份。“美丽杀手”病毒最令人恐怖之处还不仅是拒绝电子邮件服务器,而是使用户的非常敏感和核心的机密信息在不经意间通过电子邮件的反复传播和扩散而被泄漏出去,连扩散到了什么地方可能都不得而知。据外电报道,在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的战争行动中,证实“美丽杀手”病毒已使5万部电脑主机和几十万部电脑陷于瘫痪而无法工作,网络被空数据包阻塞,迫使许多用户关机避灾。 (2)“怕怕”(papa)病毒。“怕怕”病毒是另一种excel宏病毒,它能够绕开网络管理人员设置的保护措施进入计算机。这种病毒与“美丽杀手”病毒相类似,其区别在于“怕怕”病毒不但能像“美丽杀手”病毒一样迅速传播,拒绝服务和阻塞网络,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它能使整个网络瘫痪,使被它感染的文件所具有的宏病毒预警功能丧失作用。 (3)“疯牛”(madcow)和“怕怕b”病毒。这两种病毒分别是“美丽杀手”和“怕怕”病毒的新的变型病毒。正当美国紧急动员起来对付“美丽杀手”和“怕怕”病毒时,在欧洲又出现了它们的新变种“美丽杀手b”(又叫做“疯牛”)和“怕怕b”,目前正横扫欧洲大陆,造成大规模破坏,而且还正在向全世界扩散蔓延。虽然这两种病毒变种的病毒代码不同,可能不是一个人所编写,但是,它们同样也是通过发送word和excel文件而传播。每次被激活后,这种病毒就会向用户电子邮件簿的前60个地址发送垃圾邮件;它还可以向一个外部网站发送网络请求,占用大量的宽带而阻滞网络的工作,其危害性比原型病毒有过之而无不及。 (4)“幸福1999”宏病毒。这是一种比“美丽杀手”的破坏作用小得多的病毒。“幸福1999”病毒会改变计算机中的微软公司windows程序与internet网工作。这种病毒还发送一个执行文件,激活焰火显示,使屏幕碎裂。 (5)“咻咻”(ping)轰击病毒。“咻咻”轰击病毒的英文单词是“分组internet搜索者”的缩写,指的是将一个分组信息发送到服务器并等待其响应的过程,这是用户用以确定一个系统是否在internet网上运行的一种方法。据外电报道,运用“咻咻”(ping)轰击病毒,发送大量的“咻咻”空数据包,使服务器过载,不能对其他用户作出响应。 归纳起来,计算机病毒有以下特点:一是攻击隐蔽性强,病毒可以无声无息地感染计算机系统而不被察觉,待发现时,往往已造成严重后果。二是繁殖能力强,电脑一旦染毒,可以很快“发病”。目前的三维病毒还会产生很多变种。三是传染途径广,可通过软盘、有线和无线网络、硬件设备等多渠道自动侵入计算机中,并不断蔓延。四是潜伏期长,病毒可以长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而不发作,待满足一定条件后,就激发破坏。五是破坏力大,计算机病毒一旦发作,轻则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重则破坏磁盘数据、删除文件,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瘫痪。六是针对性强,计算机病毒的效能可以准确地加以设计,满足不同环境和时机的要求。 二、计算机病毒的技术分析 长期以来,人们设计计算机的目标主要是追求信息处理功能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而对于安全问题则重视不够。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接口界面,各个层次的相互转换,都存在着不少漏洞和薄弱环节。硬件设计缺乏整体安全性考虑,软件方面也更易存在隐患和潜在威胁。对计算机系统的测试,目前尚缺乏自动化检测工具和系统软件的完整检验手段,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为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全球万维网(/dianzijixie/" 电子系统中。此方式是计算机病毒注入的最佳方式,同时技术难度也最大。可能的途径有:①直接向对方电子系统的无线电接收器或设备发射,使接收器对其进行处理并把病毒传染到目标机上。②冒充合法无线传输数据。根据得到的或使用标准的无线电传输协议和数据格式,发射病毒码,使之能够混在合法传输信号中,进入接收器,进而进入信息网络。③寻找对方信息系统保护最差的地方进行病毒注放。通过对方未保护的数据链路,将病毒传染到被保护的链路或目标中。 2.“固化”式方法。即把病毒事先存放在硬件(如芯片)和软件中,然后把此硬件和软件直接或间接交付给对方,使病毒直接传染给对方电子系统,在需要时将其激活,达到攻击目的。这种攻击方法十分隐蔽,即使芯片或组件被彻底检查,也很难保证其没有其他特殊功能。目前,我国很多计算机组件依赖进口,困此,很容易受到芯片的攻击。 3.后门攻击方式。后门,是计算机安全系统中的一个小洞,由软件设计师或维护人发明,允许知道其存在的人绕过正常安全防护措施进入系统。攻击后门的形式有许多种,如控制电磁脉冲可将病毒注入目标系统。计算机入侵者就常通过后门进行攻击,如目前普遍使用的windowsxp,就存在这样的后门。 4.数据控制链侵入方式。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计算机病毒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控制链侵入成为可能。使用远程修改技术,可以很容易地改变数据控制链的正常路径。 除上述方式外,还可通过其他多种方式注入病毒。 三、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预防 (一)病毒的检测 从上面介绍的计算机病毒的特性中,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隐蔽性和极大的破坏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断病毒是否存在于系统中是非常关键的工作。一般用户可以根据下列情况来判断系统是否感染病毒。 计算机的启动速度较慢且无故自动重启;工作中机器出现无故死机现象;桌面上的图标发生了变化;桌面上出现了异常现象:奇怪的提示信息,特殊的字符等;在运行某一正常的应用软件时,系统经常报告内存不足;文件中的数据被篡改或丢失;音箱无故发生奇怪声音;系统不能识别存在的硬盘;当你的朋友向你抱怨你总是给他发出一些奇怪的信息,或你的邮箱中发现了大量的不明来历的邮件;打印机的速度变慢或者打印出一系列奇怪的字符。这些都是计算机感染病毒的表现。 (二)病毒的预防 计算机一旦感染病毒,可能给用户带来无法恢复的损失。因此在使用计算机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预防病毒,从而最低限度地降低损失。①不使用来历不明的程序或软件;②在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之前应先杀毒,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再使用;③安装防火墙,防止网络上的病毒入侵;④安装最新的杀毒软件,并定期升级,实时监控;⑤养成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定期优化、整理磁盘,养成定期全面杀毒的习惯;⑥对于重要的数据信息要经常备份,以便在机器遭到破坏后能及时得到恢复。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御措施都是在不停地发展和更新的,因此我们应做到认识病毒,了解病毒,及早发现病毒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确保我们的计算机能安全有效地工作。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教师的课程设计需要使用缜密、系统、新颖的方式来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做好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设计,能更好地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0引言 教学设计是每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准备,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体现形式,它可以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好完成教学任务,也是教师讲好每一节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做好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才能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教授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 1如何做好《计算机病毒》的教学设计 对《计算机病毒》这节课来说,设计一个完整、系统、流畅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熟练地掌握课程基础知识以及延展知识,还需要丰富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本节课的课程标准,认真研读课标是正确进行教材分析的前提,从而形成教学理念、学科总体目标,来更好地把握教学设计方向。教师在头脑中要形成对这节课的总体安排,包括内容分析、讲解技巧,如何设计《计算机病毒》这节课的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出新颖的教学环节,引起学生的兴趣,来达到教学目的。《计算机病毒》这节课,首先要明确地讲解出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征,通过一些具体实例的展示,来体现出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和传染性,只有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才能引起学生对计算机病毒防护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机病毒特征和传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历年来发生的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大型、小型的危害和灾难,通过先文字讲解,后播放图片和视频的方式,直观地表现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对于概念和硬性的学习内容,往往需要直观的方式来刺激学生的学习神经,让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有着深刻的体会,以此来加深本节课学习的记忆力。 2制作《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2.1教学目标 《计算机病毒》这节课的课程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及危害。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学设计,同时要让学生将教师的教学目标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 2.2教学重点与难点 计算机病毒举不胜举,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病毒产生,其破坏能力也各不相同,人们将计算机病毒视为21世纪最大的隐患,不流血的知名武器,并非言过其实,它完全有可能影响计算机发展的未来,因此防治计算机病毒的工作任重道远。在《计算机病毒》这节课中,计算机安全和病毒的防护是重点以及难点内容,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着重做好这部分的教学设计。那么在设计此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和专业能力,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和互联网技术,也可以通过网络安全入手,来引导学生养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计算机使用者的个人素质谈起,文明、正确地使用计算机可以避免感染计算机病毒,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 2.3教学思路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学讨论”这种方式,来培养师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学生跟随教师引导后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高科技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病毒资源网、教学课件等。教学工具与知识讲解相结合,形成一个流畅的教学环节。 2.4课程分析 《计算机病毒》这节课,首先需要教师讲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以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为主体,引出对计算机病毒的正确认识和防护手段。 2.5学生分析 教师在《计算机病毒》这节课的课程设计当中,可以使用有震撼性的数据、图片和视频,提供历年来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巨大危害和损失的具体事例,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向入手,以代表性的视频为主,在介绍计算机病毒危害性之后,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危害性的认识,产生对计算机病毒预防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计算机日常课程的学习中,已经基本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法,那么,对于崭新的并且极具吸引力的计算机病毒知识,教师适当地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会更好地吸引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领悟力都是参差不齐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要考虑到学生掌握情况的多方面因素,适当地调整学习难度。 2.6教学策略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制作出一个小游戏的程序,分发到学生的计算机,当学生被游戏程序吸引并打开游戏时,制造一种计算机病毒感染的情况发生,使得学生对计算机感染病毒产生深刻的印象,继而引出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表现以及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接着通过历年来感染计算机病毒的具体数据,让学生心中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产生重视,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学习思考如何预防计算机感染病毒,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让学生树立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针对计算机感染病的特征,逐条进行案例展示分析,可以以图片和音频的形式,展现出计算机感染病毒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异常反应,掌握了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以及感染病毒带来的危害,学生在今后使用计算机时就会更好地遵守计算机使用规则,形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和上网习惯。在《计算机病毒》这节课中,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如下:1.屏幕出现异常现象或显示特殊字符;2.喇叭发出怪音或突然出现某种声音;3.计算机运行速度明显减慢;4.系统运行时经常发生死机和重新启动现象;5.读写磁盘时嘎嘎作响并且读写时问变长;6.主页莫名锁定;7.某些设备无法正常使用;8.键盘输入的字符与屏幕显示的字符不同;9.文件中莫名其妙多了一些重复或奇怪的文件;10.网络速度变慢或者出现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链接;11.电子邮箱中有不明来路的信件;12.U盘无法正常打开。既然感染计算机病毒会产生以上的后果,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计算机感染病毒呢?通过以上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引出计算机的正确使用方式:一是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防火墙软件,预防病毒对计算机的入侵,定期使用杀毒软件对计算机进行全盘木马扫描,开启病毒防护功能。二是提高使用者自身防范意识,掌握病毒知识,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打开网页时不要点开不正常网页,个人密码使用要多加防范,不要将密码随意泄露给他人,也不要随意地插入不明的外接移动设备,使用正版软件,并且养成打开下载完成的文件之前先杀毒的习惯。通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是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计算机病毒的危害越来越大,只有提高认识,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才能有效预防计算机病毒给我们造成的威胁和损害。在《计算机病毒》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可以使用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也可以使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两种方式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选择。不论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要以培养学生建立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和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病毒预防知识为核心来开展教学。 2.7师生互补 不论怎样优秀的教学设计都会有诸多不完美之处,在完成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正确面对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将不足之处加以分析改正,以便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取长补短。同时,师生间需要相互交流,互相学习,教师可以采用学生的可取之处,从学生身上获得启发。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心理的了解,设计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案。一个生动并且成功的课堂教学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提高理解力和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如《计算机病毒》这节课,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习内容,还应当给学生一些情感启发。比如学生在完成本节课学习之后,可以充分认识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那么学生由此认识到自己曾经在使用计算机时的不安全做法,启发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不仅需要教师整合思路、完善内容、不断创新,还需要充分的实践认证。虽然教师然做了大量研究创建,精心设计了教学的各个环节,但是所施教的对象因不同班级学生存在差异,同一班级的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同一份教学设计在不同的班级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这个时候就需要多方面的教学实践,可以分别通过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来检验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实效性和时效性等。那么,在教学设计实践认证后,教师必然会产生很多反思和教学不足,这个时候就需要找到问题的原因,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从而形成一个日趋完善的教学设计。总体来说,在一节好的课程教学设计中,需要达到的总体要求是:内容要全面、顺序要明确、教学目标全面、准确,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内容要具体、比例要合适。在学生活动中,应该做出具体设计。例如学生讨论部分,讨论什么?几个学生讨论?讨论结果是什么?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如果设计不细就会在课堂上出现学生不明确任务的情况,讨论的效果就不会很好,讨论的目标也不能完全实现。 3结语 《计算机病毒》的教学设计思路可以总结为:教师希望学生在这节课中“学会什么,怎么学会,是否学会”,明确了这三点,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框架基本构建才算完成,有了一个初步框架后,再根据授课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填充内容,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侯雪婷 单位:北安市技工学校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防御及安全护理 本文作者:程浩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金銮校区 随着Internet技术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网络应用也随之逐渐扩大,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离不开网络,从BBS到微博,从新闻站点到网购,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由沟通到交易,由简单到复杂,网络安全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话题。正是由于网络使用的逐渐普及,给计算机病毒提供了发展和传播的理想空间,使之由早期在小规模计算机平台之间流传演变成危害整个社会的“瘟疫”,有些病毒更是令人谈之色变。因此,针对各种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计算机平台的病毒解决方案也随之出现。本文将简单论述计算机病毒的含义、特征、类型和网络安全维护的技巧。 一、计算机病毒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这样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所以,早期的“蠕虫病毒”,风行世界针对ms系统的“冲击波病毒”,在中国大量流行的“熊猫烧香”,以及针对各种网络游戏交易平台的木马病毒、黑客程序等,均可称为计算机病毒。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普通中学在日常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的力量。然而,由于部分学科教师缺乏一定的预防计算机病毒的知识和简单技巧,使得计算机病毒在中学信息技术应用中成为一座危险的壁垒,时常阻碍正常的教学教研活动。下面简单描述一下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计算机病毒是一段特殊的程序,除了与其他程序一样可以储存和运行以外,计算机病毒还有感染性、潜伏性、可触发性、破坏性、衍生性等特征。(1)感染性:计算机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令人色变的是,它还具有极强的感染性。网段之中的一台计算机中了病毒,可能传播到整个网段的计算机。赫赫有名的“冲击波病毒”就曾感染了全球大多数的计算机,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2)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可以通过一些病毒防护软件侦查出,而有的病毒则隐藏在计算机众多的普通文件中,极难查出,如果没有专杀工具,必须通过检索注册表文件或检索系统文件来侦查,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非常困难。(3)潜伏性和触发性:一些计算机病毒就像定时炸弹,如一种叫做“黑色星期五”的病毒;而另外一些计算机病毒则像装置好的陷阱,用户一旦进行某种操作,即触发了该病毒,它对系统进行破坏。(4)衍生性和破坏性:一些计算机病毒的制造者并不满足于仅仅制造出病毒,当其编制的计算机病毒被破解时,往往会研究出该病毒的下一代。而其他的病毒制造者往往也会根据一些著名的病毒特点研究出新的病毒,这种衍生的新病毒不仅拥有上一代病毒的特点,还更加难以破解和防护,其破坏性也比第一代病毒更大。 三、计算机病毒的种类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很多,不同的范畴有不同的定义,下面从病毒感染发作的途径介绍一下计算机病毒的种类:(1)引导区病毒:这种病毒一般隐藏在磁盘内,在系统文件启动以前就已经感染内存,这样一来,在所有的程序启动之前,病毒就已经控制了DOS的主要功能,进而进行传播和破坏。(2)文件型病毒:又称寄生病毒,通常感染可执行文件(后缀名为.exe),有时也会感染其他类型文件,比如DLL,SCR等。一旦用户运行被感染的文件,计算机病毒就会发作。(3)宏病毒:主要攻击数据文件。(4)特洛伊木马:这种病毒主要用于黑客工具去窃取用户的账号密码或破坏硬盘内的文件和数据。 四、中学校园中的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有着高爆发、传播广、速度快的特点,而且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繁多,爆发的方式也很多,给计算机病毒预防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但是在中学环境下,计算机病毒有着自己的特点,只要我们有的放矢,还是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问题的。 1.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和媒介 在现实社会中,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实体学习社区,有自己的社会学特点和定义;而在网络中,也可以把学校作为一个虚拟的学习社区,该社区中的教研教学活动受到虚拟社区的限制,从而也影响到了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以笔者近几年的观察所得,在学校流传的计算机病毒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传播:(1)在和其他教师的交流中,由其他教师的课件所传播。(2)参与其他学校的教研活动时,自带移动存储工具受到感染。(3)在制作课件时,由网络上下载的课件或者其他类型软件感染。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和途径为:U盘类的移动存储工具、网络下载。 2.中学教学中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在学校中传播的计算机病毒并不是很高深的病毒,往往是一些简单但是易感染的病毒,如常见的U盘病毒,1kb文件夹病毒,exe文件病毒,这些病毒并不会造成计算机的彻底瘫痪,但是会修改计算机的图标,影响计算机的正常操作,而一些针对Office的病毒则会影响教学课件和学件(主要是PPT)的播放。这些病毒易传播,主要通过教师的U盘在各班的电脑间互相感染,往往这个班的计算机整理好了,马上又在另外几个班发作,处理起来比较麻烦,需要专杀工具或者特殊的杀毒技巧,否则只能重装系统,因为一些大型的杀毒软件也不能做到完美预防。 3.教师群体缺乏处理计算机病毒的知识和技巧 虽然一直在加强教师队伍的信息化建设,很多教师也在广泛地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但是对于计算机病毒的防护知识,很多教师还是讳莫如深,认为这些都是高深的计算机知识,是某些“高手”才能掌握并应用的,甚至对计算机病毒谈之色变。这些未知和疑惑,使得普通教师面对计算机病毒时常常束手无策,一些本可以轻松解决的简单问题往往越积越多,于是前来找信息技术教师帮忙。这在无形中加大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压力。其实在面对一些常见的计算机病毒时,只要掌握了相关知识,就可以做到预防在前;即使受到感染,也可以做到很好的处理。计算机病毒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其相关知识和防护技巧也没有那么深奥。一旦熟练掌握了,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常见的计算机病毒所引发的问题。 五、计算机病毒的防护和网络安全的技巧 作为一名网络管理人员,我们始终坚信,预防才是最好的手段。 1.针对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U盘,需要在学校中建立最广泛的OA系统平台 目前OA系统是企业常用的办公平台,它是基于内部网络建立良好的文件沟通网络和无纸化办公环境。对于学校而言,良好的文件沟通网络可以大大降低U盘的使用频率,利用健康安全的传播网络,将教师在家工作—办公室工作—教室使用课件这3个环境形成良好的沟通循环。而一旦该平台和区、市一级的虚拟平台对接,就可以形成全区全市的虚拟学习社会,可以极大地避免病毒利用私人存储设备进行传播。没有条件建立OA平台的可以建立文件传输系统,如内网的共享文件系统,基于ftp的文件系统,这些系统都是比较成熟,也比较简单的,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运行良好的范例,便于众多网管自主建立。 2.推广使用成熟的杀毒软件和病毒防火墙 现阶段,市面上的免费个人病毒防护软件主要是360和瑞星,这两款软件各有所长,笔者建议众多的网管人员在教师中推广比较成熟的病毒防护软件。这些软件通过统一的设置,可以很好地拦截普遍流行的大多数病毒,可以作为病毒防护的第一道保护墙。可惜的是,无论是免费的还是收费的病毒防护软件,都不可能做到完美防护,很多细致的地方仍需要使用者自己调整。 3.广泛的开展面向普通教师的信息化校本课程,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教师面对的病毒并不是一些高深的病毒,往往是一些易传播的常见病毒。但是处理这些病毒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巧,而针对同种病毒不同的变异,技巧又有所不同,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开展信息化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才是治本的方法。一旦教师掌握了处理常见病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就可以极大地减轻信息技术教师的压力。据笔者所知,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他们的时间大都花在解决教师的计算机病毒问题上,包括教师用笔记本和学校多媒体电脑的系统重装。实际上,普通教师在掌握了一些计算机病毒的常识和技巧之后,可以自己解决大部分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 计算机病毒论文:机房计算机病毒排除策略 本文作者:胡凌霄 单位:国家广电总局824台 一、前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局域网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影响正常工作的病毒也日渐增多。局域网的病毒危害极大,不但会导致机器中的数据丢失,还会将病毒转染给局域网中的其他机器,严重时导致网络瘫痪。因此对网络病毒的防范及排除,是网络机房维护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计算机病毒概述要探析怎样排除网络机房中计算机病毒故障,首先要弄明白产生计算机病毒的原因,只有找准病因才能够对症下药,才能够有效排除故障。 (一)计算机病毒现象 1.有时候计算机中会多了来历不明的文件或压缩包,严重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2.计算机系统发生异常的动作;如没有任何操作指令下,计算机突然死机后又自动重新启动。3.莫名其妙的多了许多数据,导致系统空间大幅降,低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4.遭受病毒攻击导致大量占用引导区,致使系统运行缓慢甚至死机。5.计算机中的数据与程序莫名其妙丢失,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6.频频出现死机现象。7.对可执行文件进行双击,没有反应。8.病毒进入到计算机后,修改了硬盘引导信息或删除某些文件,致使系统不能启动。9.鼠标或键盘无端锁死。 (二)计算机病毒缘由 1.感染计算机硬盘磁盘,必然会影响到引导扇区。这种病毒自身附加到boot扇区中引导程序上,把部分或全部病毒分别存进引导扇区,并且以各种方式隐藏在引导区;如果计算机要启动该引导区或要读取数据,必然会引发病毒。再将这些带有病毒数据拷贝进机器内存中,必然会扩展开来感染其他磁盘引导区,也可能经过网络感染其他计算机。这种病毒传播主要途径是U盘。 2.感染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这种途径是病毒经过操作系统中的模块或者程序实施传染。当系统启动之后,操作系统要调入一些数据到内存,该病毒就能够通过模块或程序一起进入到内存中。一旦具备了传染条件马上影响内存运行。比如网络上传播着一种蠕虫病毒,能够通过计算机操作系统而影响音频文件(比如mp3),事实上该病毒并没有对音频文件造成破坏,仅仅让文件无法正常运行;一旦感染了蠕虫病毒的音频文件传到WEB服务器上,还能够经过在线播放下载感染到其他的计算机系统,进一步给其他计算机造成危害。 3.感染计算机应用程序,这种病毒多是以链接方式感染应用程序。该病毒一旦在某个程序中取得控制权,必然会扫描到其他硬盘上的应用程序,等到具备传染条件之后马上进行传染。比如马吉斯变种G病毒即经过局域网、感染文件等各种方式进行传播,导致许多常用的软件不能正常工作。该病毒侵入之后就会自动感染到Windows中EXE可执行文件,导致一些软件被损而不能正常运行。 三、排除网络机房计算机病毒的故障 病毒进入网络机房计算机中,无论是何种方式何种状态都会影响到计算机正常运行,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数据外泄造成经济损失。因此,一旦确诊网络机房计算机发生了病毒故障,就要及时进行排除,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采用杀毒软件 对于一些简单病毒可以使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最好的状态即是将病毒清除干净。在使用杀毒软件时,要采用干净的引导盘来启动计算机。当然不同的病毒不能够统一而定,应该在不同环境下进行杀毒。 1.非系统文件内被激活的病毒查杀比较简单,在Windows环境中就能够进行查杀,而且大都能够全部杀灭。 2.系统文件内发作的病毒查杀就不能那么随意,要在Windows的安全模式中进行,在这种模式中病毒是不能够被激活,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把病毒清除干净。 3.系统文件内的病毒,查杀难度相对比较大,大都是在干净DOS环境中进行查杀,如果有必要还需要反复进行查杀才可以彻底清除。因此在查杀前要做好备份,防止查杀导致文件数据丢失。 4.经过局域网传播病毒,要先将网络断开才能够进行查杀清除。 5.有一些病毒不能够自动删除,需要手动删除;比如打开资源管理器,从中找到“Nimad”病毒进行手工删除;打开注册表找到“木马”病毒进行手工删除。 (二)重装系统 有时候除了上面几种查杀之外,还有其他病毒不能够解决,这种就只能够用重装系统的方法加以解决。对于网络机房可以使用网络版ghost恢复所有机器的系统。首先要完整安装好一台机器,利用ghost克隆该机器硬盘,制作出映像文件存放到指定硬盘之中。接着运行对应Ghost可执行文件,启动克隆功能。当然需要工作站的硬盘与网卡配置上要完全一致,只需要完成映像文件的复制,最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就安装好所有机器了。但是如只需要对操作系统以及一些数据进行恢复,就不必克隆整个硬盘,只需要克隆有操作系统分区就可以了。 (三)ARP病毒 1.ARP病毒概述。事实上,ARP病毒属于一种欺骗地址的病毒,是目前比较特殊的一种木马病毒,不能自我复制不会主动传播,但是该病毒一旦发作之后就会通过网络伪造ARP的数据包,导致网络运行中的垃圾数据大幅增加,严重影响到网络正常运行,导致上网断断续续,严重者可能导致整个网络出现瘫痪,其危害性不亚于一些蠕虫病毒。因此对ARP病毒处理至关重要。而要处理这种病毒就必须要清楚其工作原理,在原理基础上对病毒进行诊断。 (1)AIP病毒的攻击原理ARP病毒大都使用了ARP欺骗攻击方式。具体有两种形式:其一,当局域网中某一台主机被ARP病毒所感染,病毒就会截取网关数据,给路由器传送错误内网MAC地址,并且这种错误不断进行,导致真实地址信息根本不能够进行更新保存。这样就会让流向网络中心流量改变方向流向病毒的主机,导致网络出现故障而无法正常运行。其二,ARP病毒在路由器中构建假网关,网段内PC发出数据被假网关所截获,导致正常路由器根本无法获取信息正常上网。 (2)诊断ARP病毒其一,一旦发现无法正常上网就要先把网卡禁用,之后再启动,还不能够正常上网就要怀疑是ARP病毒。其二,打开“开始”—“运行”,输入cmd命令,再输入arp-a,如果出现了多个IP地址,但是多个地址对应MAC却是一样,这种几乎可以确诊为ARP欺骗。其三,打开“开始”—“运行”,输入cmd命令,再输入arp-a,点击“确定”,重新上网,如果恢复且可以诊断为ARP病毒造成。 2.网关防范。对于防范ARP病毒手段之一就是网关防范,主要是采用IP-MAC的地址绑定。一旦在路由器中绑定好了计算机的IP地址之后,路由器不可能再接纳其他IP数据,ARP缓存表就不可能再更新,有效防范了ARP病毒。 3.计算机防范。做好局域网的外部防范,还要做好计算机自身的防范。这就需要确保计算机的ARP缓存数据时刻处于正确状态。目前很多网络机房都使用收费或者免费ARP防火墙,比如金山ARP防火墙、360ARP防火墙等,这些方式都能够极好防范ARP病毒侵入。当然还可以使用dos指令的“ARPd”,将ARP缓存中清除掉,再使用指令“ARPs网关IP地址网关MAC地址”做好绑定好网关的静态IP,有效防止了ARP病毒影响。 四、结束语 总之,网络机房计算机安全和维护成为相关人士关注的重要领域,只有确保了网络机房各项安全性才能够确保局域网正常运转。因此必须要从计算机病毒现状中挖掘病毒来源,有效的从根源入手排除故障,才能够确保网络机房计算机正常运行。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来源及传播路径 本文作者:刘磊 潘放 李国锋 邹旺 刘力 单位:哈尔滨学院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es)与生物病毒不同的是,它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一段比较精巧严谨的代码,按照严格的秩序组织起来,与所在的系统或网络环境相适应并与之配合,是人为特制的具有一定长度的程序。它的概念最早由冯•诺伊曼提出,当时并没有引起注意。1983年11月3日,FredCohen博士研制出一种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复制自身的破坏性程序,LenAdleman将它命名为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从无到有,而且其增长速度相当惊人!12年间,从1种增加到了4.6万种。 1病毒工作原理病毒究竟是怎样感染和破坏计算机系统的呢?下面以世界流行排名靠前的病毒为例做个简单的说明。 1.1VBS_KAKWORM.A。该蠕虫是在1999年10月份发现的。它由三部分组成:HTA文件(HTML应用程序),REG文件和BAT文件(MS_DOS批处理文件)。该蠕虫使用MSOutlookExpress,通过邮件进行传播。 1.2TROJ_PRETTY_PARK。这种蠕虫最早在1999年6月时,在欧洲中部广泛流行,在今年三月时,又再次爆发。它会每隔30分钟,将自身命名为“PrettyPark.Exe”,然后作为邮件的附件发送给邮件地址薄中的所有人。文件的图标使用着名的名为“南方公园”中的卡通形象。另外,该蠕虫还具有后门程序的功能,它会将感染此蠕虫的系统的信息发送给一些IRC服务器,如:系统配置信息、登录密码和用户名、电话号码以及ICQ号码等。同时,它还可以远程控制被感染的系统,如:创建/删除目录、上载/下载文件和删除或执行文件。 1.3VBS_LOVELETTER。该病毒运行后,它自动给邮件地址列表中的所有的地址发送邮件,并将自身作为邮件的附件。同时,该病毒感染力极强,可寻找本地驱动器和映射驱动器,并在所有的目录和子目录中搜索可以感染的目标。该病毒感染扩展名为“vbs”,“vbe”,“js”,“jse”“,css”“,wsh”“,sct”“,hta”“,jpg”“,jpeg”“,mp3”和“mp2”等十二种类型文件。当病毒找到有扩展名为“js”“,jse”“,css”“,wsh”“,sct”“,hta”文件时,病毒将覆盖原文件,并将文件后缀改为“vbs”;当感染扩展名为“vbs”“,vbe”的文件时,原文件将被病毒代码覆盖;当感染扩展名为“jpg”“,jpeg”的文件时,用病毒代码覆盖文件原来的内容,并将后缀加上.vbs后缀,随后毁掉宿主文件,破坏了这些数据文件原始内容。 2感染病毒的现象 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运行正常的计算机突然经常性无缘无故地死机。这可能是病毒感染了计算机系统,将自身驻留在系统内并修改了中断处理程序等,引起系统工作不稳定,造成死机现象发生;操作系统无法正常启动。 2)关机后再启动,操作系统报告缺少必要的启动文件,或启动文件被破坏,系统无法启动。这很可能是计算机病毒感染系统文件后使得文件结构发生变化,无法被操作系统加载、引导。 3)运行速度明显变慢。在硬件设备没有损坏或更换的情况下,本来运行速度很快的计算机,运行同样应用程序,速度明显变慢,而且重启后依然很慢。这很可能是计算机病毒占用了大量的系统资源,并且自身的运行占用了大量的处理器时间,造成系统资源不足,运行变慢。 4)以前能正常运行的软件经常发生内存不足的错误。 5)打印和通讯发生异常。硬件没有更改或损坏的情况下,以前工作正常的打印机,近期发现无法进行打印操作,或打印出来的是乱码。串口设备无法正常工作,这很可能是计算机病毒驻留内存后占用了打印端口、串行通讯端口的中断服务程序,使之不能正常工作。 6)某个以前能够正常运行的程序,程序启动的时候报系统内存不足,或者使用应用程序中的某个功能时报说内存不足。这可能是计算机病毒驻留后占用了系统中大量的内存空间,使得可用内存空间减小。 7)无意中要求对软盘进行写操作。这很可能是计算机病毒自动查找软盘是否在软驱中的时候引起的系统异常。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编辑软件需要在打开文件的时候创建一个临时文件,也有的安装程序(如Office97)对软盘有写的操作。 8)以前能正常运行的应用程序经常发生死机或者非法错误。在硬件和操作系统没有进行改动的情况下,以前能够正常运行的应用程序产生非法错误和死机的情况明显增加。这可能是由于计算机病毒感染应用程序后破坏了应用程序本身的正常功能,或者计算机病毒程序本身存在着兼容性方面的问题造成的。 9)系统文件的时间、日期、大小发生变化。上述是明显的计算机病毒感染迹象。计算机病毒感染应用程序文件后,会将自身隐藏在原始文件的后面,文件大小大多会有所增加,使用到的数据文件,文件大小和修改日期、时间是可能会改变的,并不一定是计算机病毒在作怪。 10)运行Word,打开Word文档后,该文件另存时只能以模板方式保存。无法另存为一个DOC文档,只能保存成模板文档(DOT)。这往往是打开的Word文档中感染了Word宏病毒的缘故。一般的系统故障是有别与计算机病毒感染的。系统故障大多只符合上面的一点或二点现象,而计算机病毒感染所出现的现象会多的多。根据上述几点,就可以初步判断计算机和网络是否感染上了计算机病毒。 3病毒的防范 要使自己的计算机安全,不受病毒的破坏,就要有病毒防范意识。首先避免多人共用一台计算机。在多人共用的计算机上,由于使用者较多,软件使用频繁,且来源复杂,大增加了病毒传染的机会。其次杜绝使用来源不明或盗版软件。不要把他人的软盘放进自己的计算机,也不要把软盘随便借给他人使用,更不能使用盗版的软件(文件、程序、游戏)。因为它们极可能携带病毒。再次网上下载要到知名大网站。近年来,计算机病毒通过网络散发已成为主流,网络也使病毒的传播达到前所未有的疯狂的程度。因此网上下载要谨慎,一定要到安全可靠的知名网站、大型网站,不要选择一些小型网站。使用网上下载的东西之前最好先做病毒扫描,确保安全无毒。联网的计算机要用好电子邮件(E-mai)l系统。几乎所有类型的计算机病毒都可能通过电子邮件来进行快速传播。如Nimda(尼姆达)病毒通过电子邮件传播,当用户邮件的正文为空,似乎没有附件,实际上邮件中嵌入了病毒的执行代码,用户在预览邮件时,病毒就已经在不知不觉执行了。因而在收到电子邮件时,要不打开来历不明邮件的附件或你并未预期接到附件。对看来可疑的电子邮件不要打开,马上删除。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防控技术思考 本文作者:刘彦玲 单位:保定学院 1.计算机病毒的常见类型 1.1系统病毒 系统病毒的前缀是:win32、w32、win95、w95、pe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有可能感染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dll和*.exe文件,并且系统病毒通过这些文件进行传播。这类病毒一般隐蔽性较强,不易被发现,所以它的危害性也是很大的。 1.2感染可执行文件病毒 感染可执行文件病毒一般依附在可执行文件和覆盖文件当中,它一般很少感染数据文件。它的传播方式是当代有病毒的文件被使用时,才会向外传播病毒。一般是病毒系统会首先判断该文件是否有程序病毒的标记,如果有标记则病毒程序会自动放弃,相反,如果目标程序没有标记则会被感染该病毒。 1.3网络病毒 计算机网络病毒顾名思义就是病毒在网络中进行传播和自我复制,从而影响接入到网络或者小局域网的电脑。这种网络病毒一般是作为偷窃手段来使用的,窃取用户的密码和私密资料。有些厉害的网络病毒还可能破坏电脑的硬件,使其温度过高而被烧毁。 1.4混合型病毒 混合型病毒是这几类病毒的混合。它一般是综合利用各种病毒的传染渠道来对计算机进行破坏活动。这种混合型病毒不仅破坏可执行文件,而且还会传染到硬盘的主引导扇区,一般用FORMAT来格式硬盘是不管用的。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2.1计算机病毒的隐藏性和潜伏性 隐藏性和潜伏性是一种高技巧的执行程序,一般内附在正常的文件程序当中,会在开启程序时同时启动病毒程序,从而使病毒取得对正常系统的控制权,他会在极端的时间内传染上百个程序,但是这些被传染病毒的程序仍能继续工作,这就是它的隐蔽性。它的隐藏性则是在人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传播。 2.2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一般都具有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之一。这种传染性的病毒一旦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它的传染速度会快的令人难以防范。它会通过各种渠道对计算机进行传播,使计算机工作失常甚至瘫痪。 2.3计算机病毒的表现性和破坏性 表现性和破坏性就是说任何计算机只要感染了病毒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较轻的会使计算机的速度受到影响,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电脑系统的崩溃,使计算机进入瘫痪状态。 2.4计算机病毒的可触发性 计算机病毒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可触发性,触发病毒的条件可能是一些特定的数据或者是时间日期等,一旦满足病毒触发的条件,病毒程序便会开始破坏计算机。 2.5计算机病毒的欺骗性和持久性 有些计算机病毒具有欺骗性,这是因为病毒的行动较为诡秘,而电脑反应迟钝,不能及时的识别而被当成正常的文件进行使用,而这种病毒有的就算被发现也难以恢复。 3.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任何问题的预防措施都远比问题发生后再去解决要重要得多,所以对计算机病毒做到防患于未然是尤为的重要。要想对计算机病毒做到有效的防范,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开始: 3.1及时清除计算机病毒 企业和个人用户应养成良好的及时清理计算机病毒的习惯,使用完计算机以后应及时的进行计算机体检工作和木马查杀工作,做到及时的升级杀毒软件和计算机实时监控工作。并且用户还应及时的下载最新的、正版的、性能较高的系统安全漏洞补丁的安全系统,以防病毒的袭击。 3.2加强计算机网络管理,建立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 防范计算机病毒不能单纯的依靠技术手段,还要加强计算机的网络管理能力,建立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从硬件到软件对计算机进行全面的防护,同时还要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和守法遵法意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杜绝计算机病毒的侵略。 3.3个人用户的防范 个人在使用电脑使因具备以下的病毒防范意识,首先用户应下载正版的杀毒软件,对电脑进行及时的查杀工作,另外还要对系统进行及时的补丁工作。同时,使用者还要对重要的文件或资料料进行备份,以免万一。 3.4局域网病毒的防范 局域网的计算机数量一般较多,而使用者的防毒水平一般又良莠不齐,所以做好局域网的病毒防范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作者认为手心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使用者应首先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和应急准备工作。(2)使用者同时还要规范电子信箱的使用,要拒收来历不明的信件。(3)电脑要选使用的防毒软件,并且要及时更新病毒库。(4)局域网的管理者和使用者一旦发现被感染病毒的计算机就应隔离起来,以免感染其他机子,造成更大的损失。(5)局域网的计算机应及时的安装各种漏洞补丁的安全程序,对机子进行及时的修补。 4.总结 计算机病毒类型多种多样,而且更具隐蔽性、破坏性。要想真正有效的减少病毒侵害,人们应首先树立起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计算机工作者还应对重要的资料进行备份,以防造成重大的损失,总之,运用多重防范措施,这样在遇到计算机病毒时我们才不会束手无策。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预防对策 本文作者:王丽艳 单位: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不仅干扰和威胁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而且成为一种高技术犯罪手段,影响到了社会的安全和我们的正常生活,给计算机带来了很严重的系统和网络上的破坏。网络变成了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计算机病毒日益增强,反病毒技术也在突飞猛进的研发,将计算机病毒拒之门外是重中之重的事。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1.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为:“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它通常隐蔽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资源或程序当中,借助系统运行和共享资源而进行繁殖、生存和传播,扰乱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篡改或破坏系统和用户的数据资源及程序。 1.2新型病毒 (1)多形性病毒又名“幽灵”病毒,是指采用特殊加密技术编写的病毒,这种病毒只要被它感染就进行加密,病毒代码不存在连续两个相同的字节。这种病毒主要是针对查毒软件而设计的,它的目的在于让查杀毒软件无法检测到所有的病毒,所以使得查毒软件的编写更困难,并且还会带来许多误报。(2)轻微破坏病毒。预防病毒侵入的常用方法就是把重要文件拷贝下来,轻微破坏病毒就是专门破坏备份文件的。它每次破坏一点点数据,所以很难发现,导致使用者每次备份的文件全是被破坏的。等到我们发现是数据内容已经篡改,原始文件已经丢失。(3)宏病毒是使用某种应用程序自带的宏编程语言编写的病毒,其中Word宏病毒最多,流行范围非常大,1996年下半年开始在我国出现,1997年在全国各地广泛流行,成为目前最主要的病毒,如TwNo.1(台湾一号)、Concept(概念)、SetMd、Cap、MdMa(无政府一号)等。(4)懂得计算机知识的人,为了炫耀自己利用病毒生成工具就可制编制出计算机病毒,还可以编制出复杂的病毒程序,具有偷盗和多形性特征的病毒。如:G2、VCL、MTE、TPE等。(5)黑客软件。现在很多朋友对黑客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会盗取QQ号码的称之为黑客,挂几个肉鸡攻击他人站点的也说自己是黑客,黑客软件是一种通讯软件而非病毒,是由于有的人想利用它通过网络进入其他人的计算机系统,从中获得不法利益或篡改数据,损害他人利益。正是由于黑客软件使得广大网民的数据安全得不到保障,很多用户不懂得对其加以防范,因此制造杀毒软件的厂商于是把黑客软件也加入到病毒的范围,运用杀毒软件将黑客检测出并予以删除,来保护使用者安全使用计算机。(6)电子邮件病毒。电子邮件病毒是在上网过程中接收到的电子邮件里以带有病毒,在上网查看邮件时病毒潜伏到电脑中,条件成熟病毒就会爆发。电子邮件病毒不是一类单独存在的,它的传播途径是电子邮件,如前一段时间曾爆发流行的Happy99,因此我们习惯于将它们定义为电子邮件病毒。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在接收到陌生邮件或者不明来路的链接是不要打开,以防中毒。 1.3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隐蔽性能好。病毒代码短小精悍,一般都躲藏在正常程序里面,这时的计算机已经感染病毒,可使用者根本没有觉察到,等到使用者发现时已造成了严重的后果。(2)繁殖能力强。电脑一旦染毒,它立刻搜寻到符合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将自身代码插入到其中,进行繁殖扩散。如果被感染了病毒的计算机不及时杀毒处理,病毒就会像瘟疫一样迅速扩散,使得计算机中大量文件会被感染。(3)传染方式多种多样。可通过硬盘、网络、U盘等多渠道传入计算机,并不断传播蔓延。病毒程序一旦加到正在运行的程序上时,就马上搜索能进行感染的其它程序,也可通过硬件设备、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等自动传播到计算机中,使计算机无法得到正常运行。(4)潜伏时间长。病毒可以长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而不发作,等到条件满足后激发破坏。(5)破坏力度大。计算机如果传染上病毒,会使系统遭到破坏,有的破坏数据、文件丢失,导致计算机瘫痪。 2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原因及途径 2.1计算机病毒产生的根源 (1)在计算机发展初期,由于在法律上对于软件版权保护还不够完善,软件开发商在设计软件是编入一些病毒程序,想保护自己的软件不被别人复制或非法传播。用于这种目的的病毒目前已不多见。(2)有些计算机爱好者或者计算机专家为了显示自己编制程序,这些程序通过某些渠道传播出去后,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3)人为制造的计算机病毒。人为制造的计算机病毒是有些人为达到报复的目的而故意编制出来的,它的破坏力是最大。例如,美国一家计算机公司的编程人员被辞退时,恼怒的他要报复公司,走前在公司计算机系统中设计并植入一个病毒程序,结果5年后病毒发作,使得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紊乱,给公司带来了巨大损失。(4)为达到特殊目的一些人,他们针对政府机构、单位的特殊系统编制出计算机病毒进行暗中破坏、窃取机密文件或数据。(5)用来窃取用户信息获取利益为目的制造的病毒,如网银账号密码、窃取用户资料、QQ账号密码等。信息丢失给用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如“熊猫烧香”、“网银窃贼”等。 2.2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1)硬盘传播:带病毒的硬盘上的程序也染上病毒,只要在这台计算机上使用的U盘、硬盘多感染了病毒。(2)光盘传播:目前大量软件都存储在光盘上,正版软件价格贵,用户购买非法商人复制盗版光盘,是的光盘也成为病毒的传播者。(3)U盘传播:由于U盘小巧玲珑,携带方便,使人们的首选。为了传递文件,携带病毒的U盘会使一台计算机的病毒传染到其他计算机。(4)internet网上传染:人们通过网络聊天、购物、游戏等等,因为网络资源的共享使病毒传播速度加快,网络成为了病毒传播最强的载体。 3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为 了减少病毒对计算机的危害,将病毒拒之门外,就要做好以下防范措施:(1)要重视计算机病毒可能会给计算机安全运行带来的危害。应定期下载最新系统安全漏洞补丁的习惯,从根源上铲除黑客利用系统漏洞攻击用户计算机。(2)安装正版的防火墙和查杀毒软件,另外还要升级杀毒软件病毒库,升级杀毒软件、开启病毒实时监控系统,全面扫描操作系统漏洞,为系统提供真正安全环境。(3)使用光盘、U盘、移动硬盘前必须使用杀毒工具查看是否带有病毒,扫描安全后方可使用;网上下载之前要判断是否带有病毒,陌生邮件或者不明来路的链接不要打开,以免病毒侵入。(4)选用有防火墙的杀毒软件不要随便打开不明来源的文档,上网浏览时要开启杀毒软件,不要点击不安全陌生网站,以免遭到病毒入侵。(5)随时备份重要资料,以防计算机侵入病毒后改变数据或丢失数据,以免出现重大损失。(6)每天都要对自己的计算机进行体检,发现病毒及时查杀。(7)学习一些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出现问题才能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对计算机造成的危害。 4计算机病毒的检测 从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中,我们了解到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隐蔽性和极大的破坏性。因此在日常使用中要学会判断计算机是否存在病毒。 4.1经验检测 计算机的启动速度较慢且无故自动重启,使用时无缘由死机现象;桌面上的图标变了,出现了莫名其妙的信息、特殊的字符等;文件中的内容被改或丢失,系统不认硬盘;邮箱中发现陌生的邮件;打印机在工作时速度变慢或者打印出莫名其妙的字符。 4.2手工检测 手工检测是指通过一些软件工具进行病毒的检测。这种方法比较复杂,要求使用软件的人熟悉机器指令和操作系统,因此无法普及。它主要运用一些工具软件,对容易遭病毒侵犯和修改的内存有关部分进行检查,通过和正常情况下的状态进行对比分析,来判断是否被病毒感染。这种检测病毒的方法费时费力,但可以检测出新病毒。 4.3自动检测 自动检测是指通过一些诊断软件来判断一个系统或一个U盘是否有毒的方法。如360杀毒软件、卡巴斯基、金山解霸等杀毒软件,自动检测很容易,普通用户都可以进行。这一检测方法可检测大量的病毒,而且自动检测的软件工具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病毒的发展,所以检测工具对新病毒不能检测。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危害防御思索 本文作者:向波 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在计算机的应用过程中,计算机病毒是影响其安全的威胁之一。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病毒也在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及互联网迅速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病毒也是日新月异的变化,计算机病毒广为泛滥,给广大计算机用户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和伤害。因此,对于计算机用户来讲,了解有关计算机病毒的常识和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是必要的。 一、计算机病毒概念 计算机病毒,英文名为ComputerVirus。《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对于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是:“程序编写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计算机的数据,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并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的雏形大概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些师生在工作之余编写一些小程序,输入到对方计算机中去破坏对方正在运行的游戏程序,此类小程序即为计算机病毒的雏形。从当初无意识的恶作剧小程序开始,发展到后来有人有意识的编写破坏或攻击对方计算机程序及数据的计算机病毒程序。弗雷德•科恩(FredCohen)在1984年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电脑病毒实验》,其中引入“病毒”一词,这也是最早提到计算机病毒的论文。从早期的“蠕虫”病毒、“黑色星期五”病毒、到后来的“CIH”病毒,近几年的“熊猫烧香”病毒、木马程序等。计算机病毒广为泛滥,对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是其最大的安全威胁。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计算机病毒与人体生理病毒类似,也有其鲜明的特征。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是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破坏性、可触发性。传染性:对于计算机病毒的判定标志是看此程序是否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计算机病毒能够自我自制,将自己嵌入到其它程序中。例如将用户计算机上的可执行文件(如exe、bat、com格式文件)感染。潜伏性:计算机病毒的发作有一定的条件或时间,即计算机病毒传染到用户计算机中后会潜伏下来,满足发作条件后才发作。隐蔽性:计算机病毒隐蔽性极强。病毒运行后会自我修改文件名,能够隐藏在某个系统文件夹中,病毒还会伪装,将病毒和某文件(如游戏)合并一起,运行正常文件也启动了病毒程序。中毒计算机用户可能在此期间不知情,这增强了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破坏性:计算机病毒发展到现在,不仅是破坏计算机正常程序,还能够破坏计算机的数据资料,也能够破坏计算机的硬件资源。例如:破坏系统和数据、删除文件、耗费资源等。可触发性:根据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性特征,病毒要发作时可根据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事件、时间、特定数据等。 三、新时期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和危害 早期的计算机病毒主要是在单机状态感染和传播,相对而言对计算机用户的危害有限。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病毒的感染方式和途径有了新特征,传播更快,危害更大。 (一)网络下载方式传播和感染 单机时代计算机软件和数据的安装和移动主要是依靠硬盘、光盘等介质。现在的计算机用户经常在互联网上下载软件、下载音乐、下载视频、下载游戏,特别是网游流行。计算机病毒往往依附在这些程序或数据上,用户在下载时也将病毒下载到计算机中,病毒也相应感染计算机。 (二)U盘等“闪存”新技术给病毒传播带来新途径 物理工艺和科技的进步,出现了大容量的便携式存储设备,例如,U盘、存储卡、移动硬盘等。这些设备在拷贝数据时速度快、容量大、携带方便,同时也给了病毒可乘之机。例如很多用户都曾在U盘上发现Autorun.inf文件,此U盘上还有一个隐藏的病毒程序。这些便携式设备不仅容易感染病毒,还会给用户带来计算机病毒的交叉传染。 (三)网络木马程序 木马程序、计算机病毒除了依附正常程序进行感染,现在主要是依附网页感染。木马程序利用程序漏洞,当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挂了木马程序的网页时,木马就利用程序的漏洞攻击或控制用户计算机,偷取资料或密码。也有木马程序常常利用垃圾邮件进行传播。 (四)“钓鱼”网站 “钓鱼”网站,就是指网络欺诈方式,不法分子仿制互联网中真实网站的URL地址和网页,或者在网页中插入危险的HTML代码,骗取访问用户的信用卡或银行卡账号及卡的密码等资料。 四、计算机病毒的防范策略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安全带来威胁,针对病毒反病毒技术也在发展。我们要增强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采用正确有效地的技术和手段防范计算机病毒,确保计算机安全。 (一)增强计算机病毒防治意识 对于计算机病毒,我们要有清晰的认识,要培养我们的防范和防治意识。很多非专业计算机用户对于计算机病毒等安全意识没有概念,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没有主动、有意识地防范病毒,往往是计算机病毒发作造成一定的损害才意识到病毒防范的重要性。特别是现在互联网的普及,广大用户在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时要培养病毒防范的意识。在访问未知网页、下载文件、下载阅读电子邮件等应用时要主观上有防范病毒的精神,防范于未然。计算机中了病毒也不要恐惧,想办法查杀病毒,或向相关技术人员寻求帮助。 (二)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类:1.在计算机上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并做到经常性的查杀病毒或设置自动查杀病毒。最彻底最干净是最好采用云查杀的方式。2.在网上下载应用软件、游戏、音乐、视频或数据资料时,下载结束不要运行或打开,应先对文件查杀病毒。3.使用U盘、存储卡、移动硬盘时,也应先对其查杀病毒。4.未知电子邮件不要轻意打开阅读,对于垃圾邮件不要有好奇心,干脆删除。5.不去访问不良网站。 (三)正确使用计算机反病毒软件 杀毒软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说杀毒软件就能查杀所有的病毒,我们要对杀毒软件有正确的认识,合理正确的使用杀毒软件来查杀病毒,确保计算机的安全。首先,应该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如今对计算机用户利好的是国内较好的几款杀毒软件都能免费安装及升级。其次,是及时将杀毒软件病毒库升级,这样才能识别最新的病毒。再次,是定期查杀病毒,好的杀毒软件都能设置定期自动查杀病毒。最后,是若中了病毒,最好是采用几种杀毒软件交叉查杀,才能最大限度保证查杀彻底。(四)安装病毒防火墙病毒防火墙,也称为“病毒实时检测及清除系统”。病毒防火墙运行时,是将病毒监控程序驻留内存,监控计算机系统运行中是否有计算机病毒程序代码的运行,若发现带病毒的文件,防火墙激活杀毒的程序。在安装杀毒软件的同时,应安装相应的病毒防火墙,才能及时发现和阻止病毒对计算机的感染和运行。 五、结束语 对于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和查杀是伴随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每个过程中。为了计算机及网络的安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病毒防范意识,采用合理正确的策略。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特征研究 本文作者:张爱香 单位: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经济、文化与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商业活动与大笔资金也正在通过网络快速地流通。然而,在享受计算机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其本身也成为了孕育计算机病毒的温床。虽然计算机防范技术在不断地升级与拓展,但网络使用的简易性和开放性使得病毒也在跟着不断地增加和变种,传播也更迅速。据相关报道,每年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不计其数,对人类社会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所以,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传播途径,探究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受到社会各领域的高度重视。 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最早的科学定义出现在1983年Fredcohen的博士论文“计算机病毒实验”,论文中将计算机病毒定义为“一种能把自己注入其他程序的计算机程序”。目前关于计算机病毒已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计算机病毒被定义为:“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通俗地讲,计算机病毒就是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里,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的一组程序代码或指令集。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和其它计算机程序相比,计算机病毒程序具有以下特点: 1.传染性: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病毒通常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或借助非法拷贝进行这种传染。在某些情况下被二次感染的计算机也会发生工作失常甚至瘫痪。 2.寄生性:又称为感染性,是指计算机病毒程序寄生到宿主程序中,依赖于寄主程序的执行而生成并起破坏作用的特性。它是计算机病毒的一个根本属性,也是判断一个程序是否为病毒程序的主要依据。 3.潜伏性:有些计算机病毒侵入系统不会立即发作,而是依附于其他媒体寄生,并通过修改其他程序而把自身的复制体嵌入到磁盘甚至硬盘的主引导区中,等到条件具备时就突然发作。 4.隐蔽性:隐蔽性也是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之一。不同的病毒会隐藏在不同的位置,或在扇区中,或以隐藏文件的形式出现,甚至时隐时现、变化无常,增加了查杀难度,让人防不胜防。 5.破坏性:系统一旦被病毒感染,强大的病毒会迅速地按照设定直接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信息、抢占系统资源、影响运行速度或对计算机硬件造成破坏等,这些破坏对计算机用户造成的往往是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挽回的。也正是由于计算机病毒可怕的破坏性使得计算机病毒越来越令人谈虎色变。 6.攻击主动性:计算机病毒对系统主动攻击,无论采取多严密的措施都不能彻底地排除病毒对系统的攻击,且即使许多单机上的病毒可以通过杀毒软件查杀并删除染毒文件,甚至是格式化硬盘等措施彻底清除,但是只要网络中有一台计算机没有彻底杀毒,就可能使整个网络再次遭受病毒的肆虐破坏。 三、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 (一)计算机病毒的入侵途径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互联趋势日益增强,病毒入侵电脑的途径成倍增加。总的来说,计算机病毒的入侵与传播主要是通过文件拷贝、文件传送、网络传输和文件执行等方式进行,其中,文件拷贝与文件传送均需要传输媒介,而文件执行是计算机被病毒感染的必然途径。所以,病毒的传播与文件的传播媒介有紧密联系。由此,我们可以将病毒入侵和传播途径划分为以下四大类:1.软盘。由于在计算机应用早期,大部分执行文件都是通过软盘互相拷贝和安装,这样病毒就容易通过软盘传播文件型病毒。可见作为最常用的交换媒介,软盘在早期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2.硬盘。由于计算机病毒的强传然性,一旦硬盘被病毒感染,当其在本地或移到其他地方使用和维修时,就会造成病毒的迅速传播扩散。而且,当对软盘格式化时,如果系统硬盘中已经有病毒存在,则会对软盘进行新的传染并再扩散。3.光盘。光盘由于容量大,在存储大量可执行文件的同时也使大量的病毒就有了藏身之处。尤其对只读光盘,因为不能进行写操作,光盘上的病毒无法清除。另外,当前泛滥的盗版光盘更给病毒的传播带来极大的便利。非法盗版软件的制作过程以谋利为目的,他们不会为病毒防护担负责任,更不可能提供真正可靠的技术保障来避免病毒的侵入、传染和传播扩散。4.网络。网络病毒的传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文件下载,被浏览或是下载的文件中可能存在病毒;另一种是电子邮件,很多网络邮件系统都有在网络间传输附带格式化文档的功能。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Internet已逐步成为病毒人侵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由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可知,计算机一旦感染病毒,就不易彻底防治查杀,有时会给带来无法恢复的损失。这就要求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须加强病毒的预防措施,从而避免或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常用的有效预防措施如下:1.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和网络防火墙,以防止网络上的病毒侵入。这是个简单有效的方法,但要特别注意须及时更新、升级,并实时监控,否则就会形同虚设。2.不使用来历不明的程序或软件。需要使用新软件时,要用扫毒程序检查确认无病毒后方可使用,减少中毒机会。3.规范操作,设置移动存储设备插入后自动进行杀毒。实际操作中尽量不要使用外来软盘,必要时先通过杀毒软件查毒以后再用,重启时注意把软盘取出;4.养成良好的习惯,定期对磁盘优化和整理,进行全面杀毒,并及时更新系统漏洞补丁。5.重要资料,一定备份。为了保证计算机内重要数据的安全,使得在计算机系统遭到破坏后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数据,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应该养成经常对重要数据备份的习惯。6.经常学习和掌握一些必备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新病毒,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尽量减少对自己计算机的危害。 (三)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应对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破坏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用户除了要加强预防外,及时检测病毒是否存在于系统中并采取准确的防治措施也是非常关键的工作。一般情况下用户可以根据下列情况判断系统是否感染病毒。计算机启动速度慢且无故自动重启;工作中计算机无故死机;桌面上的图标自动发生变化;桌面上出现奇怪的提示信息、特殊的字符等异常现象;音箱时常发出奇怪的声响;文件中的数据被篡改或丢失;在运行正常的应用软件时,系统报告内存不足;系统不能识别已经存在的硬盘;邮箱中无故出现大量不明来历的邮件;打印机的速度异常变慢或者只打印出奇怪的字符等。掌握一些典型的计算机病毒感染的表现,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毒的入侵。一旦检测出有病毒入侵计算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应对。对于文件型病毒,可直接安装杀毒软件,进行杀毒,并利用反病毒软件检查清除病毒。若是引导型病毒:1.量避免用带病毒的硬盘启动。2.清除注册表中的一些信息,并及时删除恶意流氓软件。3.采用辅助软件,例如注册表监视软件。对于不能顺利删除的病毒文件,可以先使用regsvr32-u命令(如regsvr32-uxxx.Dll)进行卸载之后再删除。4.发现病毒的电脑最好不要再接到局域网中,以免将病毒传到网络的其他电脑上,并暂时不要和其他电脑进行交换文件。5.对于一些特殊的不能删除的病毒和流氓软件,还可使用一些非正常方法,如采用映象劫持的方法,让文件不能正常加载运行,进而实现删除。还可用U盘启动PE系统,找到病毒文件后再删除。若上述办法仍无法将病毒彻底查除,就要考虑给计算机重新分区,然后将整个硬盘格式化。 四、结语 病毒的防治,重在预防。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破坏手段及传播途径日趋多样化,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计算机网络世界,使用者须倍加小心,及时了解病毒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更新杀毒软件。另外,要想在和计算机病毒的对抗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还必须加强计算机病毒防范体系和防范制度的建设和建立,防患未然。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分析 本文作者:纳颖 肖鹍 单位:天津大学软件学院 1计算机病毒的含义、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现今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给计算机病毒更多元的定义。一种定义是能够实现自身复制且借助一定的载体存在的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的程序,通过磁盘、磁带和网络等作为媒介传播扩散,能“传染”其它程序的程序。另一种是通过磁盘、磁带和网络等作为媒介传播扩散,能“传染”其它程序的程序。还有的定义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程序,它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潜伏或者寄生在各种存储媒体(如磁盘、内存)或程序里,当时机成熟会自己复制繁衍和传播,使计算机的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 故计算机病毒就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的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计算机病毒是高技术犯罪,具有瞬时性、动态性和随机性。它有自己显著的特征:第一,破坏性凡是由软件手段能触及到计算机资源的地方均可能受到计算机病毒的破坏。其表现:占用CPU时间和内存开销,从而造成进程堵塞或破坏计算机内的文件,打乱屏幕的显示等。第二,寄生性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第三,潜伏性第一种表现是专用采用病毒检测程序,否则病毒可以静静地躲在磁盘或磁带里呆上几天,甚至几年,等时机成熟,就会四处繁殖、扩散,继续为害。潜伏性的第二种表现是,计算机病毒的内部往往有一种触发机制,不满足触发条件时,计算机病毒除了传染外不做什么破坏。触发条件一旦得到满足,有的在屏幕上显示信息、图形或特殊标识,有的则执行破坏系统的操作。第四,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它不但自身具有破坏性,还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计算机病毒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病毒程序也会通过修改磁盘扇区信息或文件内容并把自身嵌入到其中的方法达到病毒的传染和扩散,在某些情况下造成被感染的计算机就会瘫痪。第五,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大多夹杂在正常程序中,甚至只有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的根本就查不出来,这类病毒处理起来很困难系数就会增加。第六,可触发性为了隐蔽自己,病毒必须潜伏,少做动作。如果完全不动,一直潜伏的话,病毒既不能感染也不能进行破坏,便失去了杀伤力。病毒既要隐蔽又要维持杀伤力,它必须具有可触发性。病毒的触发机制就是用来控制感染和破坏动作的频率的。 2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产生原因 按寄生方式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按照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情况分类可分为良性计算机病毒和恶性计算机病毒:按照计算机病毒攻击的系统分为攻击DOS系统的病毒和攻击Windows系统的病毒。计算机病毒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是计算机犯罪的一种新的衍化形式,不易取证,风险小,破坏大,从而刺激了犯罪意识和犯罪活动。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危弱性也是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另一个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随着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是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必要环境。 3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3.1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 随着Internet的风靡,病毒的传播有更多的途径,它的发展使病毒可能成为灾难,病毒的传播更迅速,反病毒的任务更加艰巨。它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传染。通过软盘:通过使用外界被感染的软盘,例如,不同渠道来的系统盘、来历不明的软件、游戏盘等是最普遍的传染途径。通过硬盘:通过硬盘传染也是重要的渠道,由于带有病毒机器移到其它地方使用、维修等,将干净的软盘传染并再扩散。通过光盘:因为光盘容量大,存储了海量的可执行文件,大量的病毒就有可能藏身于光盘,对只读式光盘,不能进行写操作,因此光盘上的病毒不能清除。最后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病毒的传染,这是当今最重要的传染源。 3.2计算机病毒的症状 计算机病毒的典型症状,主要有:屏幕异常滚动,和行同步无关;系统文件长度发生变化;出现异常信息、异常图形;运行速度减慢,系统引导、打印速度变慢;存储容量异常减少;系统不能由硬盘引导;系统出现异常死机;数据丢失;执行异常操作。 3.3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首先,我认为防治的基本方法是预防为主,杀毒为辅,尽快备份,及时升级。对用户需要来说,让你的计算机不染上病毒,只有安装防病毒软件或设备,发现病毒马上杀毒,抗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是备份和加快病毒库升级。其次,注意网址的正确性,避免进入山寨网站。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不随意接受、打开陌生人发来的电子邮件或通过QQ传递的文件或网址。例如:对一些来历不明的邮件及附件不要打开,不要上一些不太了解的网站、不要执行从Internet下载后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等,这些必要的习惯会使您的计算机更安全。使用安全监视软件,主要防止浏览器被异常修改,插入钩子,安装不安全恶意的插件。最好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进行全面监控。 在病毒日益增多的今天,使用杀毒软件进行防毒,是越来越经济的选择,不过用户在安装了反病毒软件之后,应该经常进行升级、将一些主要监控经常打开(如邮件监控)、内存监控等、遇到问题要上报,这样才能真正保障计算机的安全。最后,使用正版软件,杀毒软件要经常更新,可以快速检测到可能入侵计算机的新病毒或者变种病毒。使用防火墙或者杀毒软件自带防火墙。经常升级安全补丁。据统计,有80%的网络病毒是通过系统安全漏洞进行传播的,所以我们应该定期到微软网站去下载最新的安全补丁,以防范未然。关闭电脑自动播放并对电脑和移动储存工具进行常见病毒免疫。定时全盘病毒木马扫描。使用移动存储器前,最好要先查杀病毒,然后再使用。除以上的防范措施外,还要使用复杂的密码,这样会提高计算机的安全系数,对于病毒的认识我们应该掌握更多,避免计算机感染病毒。 4结语 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形式日益多样化,传播途径日趋多元化,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化,使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遭受计算机病毒的侵扰。因此,合理有效的预防是防治计算机病毒最有效,最经济省力,也是最应该值得重视的问题。只有合理的防范计算机病毒,才能更好的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为我们高效率的运用。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传播防御措施 本文作者:蒋叙 倪峥 单位:重庆市大足区公安局 随着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全面普及和发展,网络病毒利用网络全球互联的优势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漏洞进行传播,已成为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重要威胁.深入研究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的技术特征、传播模型以及仿真结果,对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及自动化防御进行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目前,关于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理解主要有两类思想和观点[1-2],一类是狭义的思想和观点,另一类是广义的思想和观点.狭义的思想和观点认为,计算机网络病毒应当严格局限于计算机网络范围之内.换句话说,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协议及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等作为其传播途径、方式和机制,同时该类病毒的破坏对象也仅仅是面向计算机网络的,就称之为计算机网络病毒;广义的思想和观点认为,不论计算机网络的破坏是针对网络计算机本身,还是针对计算机网络的,只要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传播,并能够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的病毒就可称之为计算机网络病毒.凡本文提到网络病毒之处,均指计算机网络病毒这一广义概念. 1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现状[3] 1.1网络己成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Internet越来越普及,通过网络以及电子邮件进行传播的病毒逐步增多,比如木马、邮件、恶意程序、网络蠕虫等等,通过网络传播以后,在短时间里就可在全世界广泛传播.计算机网络使得病毒传播已不受时间及空间的制约,现代网络已经成为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及途径. 1.2病毒种类越来越多 随着科技信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得到全面快速发展,计算机软件日益呈现多元化.同样,计算机病毒的种类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实际上,计算机病毒已经不仅仅为一种引导型病毒了,不但简单型、混合型以及宏病毒层出不穷,而且还出现了专门针对特定文件或者程序的高难度病毒.另外,一些病毒制造者还充分利用Ja-va、VB和ACtiveX的基本特性来编写特定病毒.此外,随着无线网络的开通,目前还出现能在无线网络上进行传播的手机病毒. 1.3病毒的破坏性越来越大 过去,计算机病毒破坏主要表现在DOS下对硬盘数据进行格式化处理.目前,针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破坏的新型病毒已经发展到利用Win-dows的Vxd技术,对计算机主板BIOS和硬盘数据进行破坏.甚至有的还通过植入木马程序等技术手段,大量对计算机目标系统的数据、资料进行窃取、破坏和攻击,从而使得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网络病毒已经大肆占据了网络资源,使得网络在短时间内出现瘫痪等不良现象. 2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模式研究 2.1网络病毒传播的基本模式分析 2.1.1通过E-mail传播 通过E-mail进行传播是计算机网络病毒在网络上得以全面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很多网络病毒都使用这一传播途径.实际上,在网络上传送电子邮件,染毒邮件正不断增加.染毒邮件在网络上泛滥,已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信息交换.病毒在E-mail中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感染E-mail正文.E-mail正文可以是纯文本或者html文本,能够被病毒感染的就是E-mail正文的html文本.病毒感染html文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其中直接加入恶意的脚本语言代码,二是加入对恶意程序的引用.这里所说的恶意程序,可存在于电子邮件的附件中,也可利用URL的远程进行调用.2)存在于E-mail附件中,并把病毒体自身或者染毒程序作为附件进行发送.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病毒比如VBSKJ病毒,虽不会主动发送电子邮件,但是如果修改了计算机系统中的Mi-erosoftOutlookExpreSS或者MierosoftOutlook2000/XP设置,采用了html格式的信纸撰写邮件,所有的信纸就会被全部感染.所以,当发送电子邮件时,计算机网络病毒就可以自动感染电子邮件正文,这一方式更具隐蔽性.3)获取计算机系统控制权.当病毒通过E-mail到达接收端以后,一般都是通过以下方法获取计算机系统的控制权.一是利用欺骗手段,使计算机用户执行被感染的文件,而病毒就会用多变的特征,吸引和诱骗人们,进而达到传播的目的.二是利用系统漏洞.如前面分析,html格式的E-mail正文可以被感染病毒.如果使用浏览器为IE5.0的话,且其安全等级设定在中级或者更低级时,病毒就能够直接启动并运行,期间,IE不会给用户任何的提示.病毒常常利用微软IE异常处理MIME漏洞进行,因为这一漏洞使IE在解释一些html电子邮件时,由于不能正确处理一些代码而引起附件自动下载,且更为严重的是下载结束后会自动打开附件.即使IE在解释带病毒邮件时提示用户,其提示信息也可能被病毒修改为txt之类的无害信息等.三是前面两种方式综合运用.在一些计算机系统漏洞中,并不会使病毒直接运行,但是可能会被病毒利用并作为其伪装.特别是含有那些双扩展名的文件,即使关闭了“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选项后,仍能显示为txt文件,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2.1.2通过自动扫描传播 1)直接改写系统文件.这是病毒通过局域网络进行传播时的独特方法.有的局域网络上的机器,其系统文件都为远程可写的.此外,有的病毒可以通过在局域网络中寻找可写win.ini或者注册表文件并进行修改,便于下次重新启动以后蠕虫病毒被自动执行.有的病毒还可以直接拷贝本身到局域网络内可写启动目录中.2)通过服务器传播.病毒可以利用一些常见的漏洞,使得病毒获得远程服务器主机的控制权.随后,病毒就可以随意传染和攻击计算机系统及网络服务器.而后,又通过网络服务器,传染到访问这个服务器的所有客户计算机.此外,还有的病毒可以在局域网络内自动搜索FTP,并向其上传一些带毒的文件,然后再利用社交工程对用户进行欺骗,进而实现下载并自动被执行. 2.2网络病毒传播的模型研究 因为计算机网络病毒是以网络传播为主要途径,实际上,计算机网络病毒在潜伏、传染以及攻击方面都同生物病毒传播的模型比较相似,所以在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模型研究及其防御系统研究中,都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生物学病毒的很多研究成果及方式[4].本文研究的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模型,就是以生物学模型为前提和基础的. 2.2.1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模型探讨 一般而言,计算机网络作为由若干计算机按一定连接方式组成的集合之一,这些计算机在物理连接方面具有一定的结构与特征.而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则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比如E-mail或者用户操作等.此外,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有不同的条件以及途径.因此,所处的传播环境可以抽象地分为同构混合环境与随机结构环境两种.从这种意义上看,这个结构并不是网络连接的结构,而是指网络节点之间通过信息交流,包括传输文件、电子邮件等形式产生联系而具有的结构.计算机网络病毒也正是通过这种联系而得以广泛传播的.1)同构混合环境.在计算机网络中,其任意节点都是其它节点的邻居,每一节点都可以感染其它节点和被其它节点所感染,其被感染的概率几乎相同,即每一被感染节点都有相同数量的没有被感染的邻居,每一未被感染的节点也都可能会被数量相同的感染节点感染.在这种环境下,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的模型是一个具有确定性、连续的分析模型.这个模型是在生物学病毒传播的基本原理上,根据同构混合环境的基本特点而构建的,这一模型属于白箱模型.2)随机结构环境.随机结构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就是指计算机网络中的用户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这种个体间联系的特征,就是计算机网络中每一个节点的邻居只为整个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部分,且发生联系的事件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按照建模的目的,我们又可以把其分为分析、描述以及预报等模型.而按对客观现象内部机理的了解程度,则又可以分为白箱、灰箱和黑箱等模型. 2.2.2模型的仿真结果 1)局域网络内部同构混合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在局域网络内,当计算机网络病毒通过蠕虫或类似蠕虫病毒进行传播时,可以用同构混合环境模型对其传播情况进行仿真.2)广域网络内部同构混合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在广域网络中,当计算机网络病毒是通过蠕虫或类似蠕虫病毒进行传播时,可以用同构混合环境模型对其传播情况进行仿真.3)广域网内部异构混合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在广域网络中,计算机网络病毒通过电子邮件或类似电子邮件传播方式进行时,则可以用异构混合环境模型对其传播情况进行仿真.通过仿真,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探讨和研究计算机网络病毒在一定时间内病毒感染的数量和几率. 3计算机网络病毒的自动化防御策略研究 3.1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概况 3.1.1防火墙技术 实际上,防火墙技术作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网络病毒隔离的主要措施之一.防火墙作为计算机网络的隔离器及过滤器,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防火墙的这个特征,预先设置一定的防御策略,进而实现对出入计算机网络的资源、信息等进行控制,以科学合理地阻止那些不符合预先设定的网络安全策略的资源、信息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科学有效地对计算机网络内部、公众访问情况、网络运行活动等进行检测监控,进而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计算机防火墙技术,其过滤、隔离等功能将会不断得到拓展、加强以及优化,也会从对网络IP地址、服务器等方面的过滤、隔离,逐步向计算机网络、数据资源、网络连接状态、网络协议设置、病毒扫描功能等方面发展,未来的防火墙技术,必将集过滤、、认证、检测、防护、控制以及密码等技术为一体. 3.1.2病毒入侵检测技术 所谓入侵检测技术,就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入侵而留下的痕迹信息,进而发现来自计算机网络外部或者内部的非法入侵计算机网络的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资源、文件、数据、信息以及日志等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跟踪分析与判断,进而发现来自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违反网络安全策略的非法行为或者遭到攻击、破坏的现象[5].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病毒入侵检测技术都是以探测、控制为其根本原则的.实际上,这就是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防御技术的关键所在,也是其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此外,计算机网络病毒入侵检测技术还能进一步扩展到网络管理方面,其安全能力和水平可见一斑,也由此逐步提高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可见,计算机网络病毒入侵检测技术作为防火墙技术的有益补充,不仅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受到攻击前能够有效拦截和控制入侵病毒,而且还尽量避免了病毒入侵所造成的危害. 3.1.3安全防御技术 一般情况下,防火墙以及入侵检测系统都是检查正在进行的网络病毒入侵活动,只有计算机网络受到攻击时,才会检测到计算机网络是否存在安全漏洞.而安全防御系统不仅对正在活动的网络病毒入侵行为做出反应,而且还检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现状,并向计算机网络系统用户反馈网络系统中的安全隐患,让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在遭受网络病毒攻击发生前对网络安全漏洞进行修复,防患于未然[6].当前,很多现有的安全防御系统都是通过搜索已出现的网络病毒系统及配置,并报告降低这一特定威胁应采取的策略与措施.但是,随着新的网络病毒攻击方式和手段层出不穷,原本安全的选项甚至可能成为新的安全漏洞之一.所以,研究和开发具有智能分析、自动升级特征的安全防御系统,将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 3.2计算机网络病毒自动化检测机理与分析 3.2.1特征代码技术 特征代码技术很早就被应用到了CSAN、CPAV等有名病毒检测工具之中.目前,被人们普遍认同的就是用其来检测己知的计算机网络病毒,而且是最为简单、成本最低的检测技术之一[7].实际上,计算机防毒软件的最初扫毒方式都是把所有病毒的代码进行分析,并且把这些病毒所独有的特征都搜集到病毒代码资料库里,如果需要扫描计算机系统或者程序是否有病毒入侵时,只要我们启动了杀毒软件程序,其就会以扫描方式与病毒代码资料库里的资料进行对比,如果发现吻合的话,则就判定该系统或者程序已经被病毒入侵了. 3.2.2校验病毒技术 通常情况下,多数病毒并不是自己单独存在的,而往往都依附于其它文档或者程序之中.因此,被病毒感染了的文档或者程序都会有产生增加文档大小的情况,也会有修改文档日期的情况.这样一来,在安装杀防毒软件时,一般都会自动把计算机硬盘中的所有文档资料进行汇总并进行记录,而对正常文件的内容进行计算、校验、记录和保存.在使用文件前,杀毒软件就会检查文件的内容,计算、校验同原来保存的一致与否,如此就可以发现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被感染与否,这种技术就叫校验病毒技术.同时,校验病毒技术不仅可以发现计算机系统中的已知病毒,而且还可以发现其中的未知病毒.一般情况下,运用校验病毒技术检查计算机网络病毒,可以采用在检测病毒工具、应用程序以及常驻内存中加入检验病毒技术的方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检验病毒技术并不能识别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种类,也不能正确报告网络病毒的名称.所以,校验病毒技术经常出现错误报警的情况.特别是更新软件、更改口令、修改参数等情况下,校验病毒技术都会出现错误报告的情况.同样,校验病毒技术对于具有隐蔽特征的计算机网络病毒几乎是无效的.这是因为,当具有隐蔽特征的计算机网络病毒入驻计算机系统内存以后,往往会自动清除病毒程序中的代码,使得校验病毒技术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3.2.3行为监测技术 所谓行为监测技术,也称之为行为监测法,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特有行为特征,来对计算机网络病毒进行监测的方法.通常而言,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深入观察、分析与研究,我们发现有一些行为是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共同行为,且较为特殊.实际上,在正常的计算机系统和程序中,这样的行为是极为少见的.因此,如果在计算机系统及程序运行时,通过监视其活动与行为,假如真的发现了网络病毒的活动与行为,就会立即发出报警.此外,通过行为监测技术可以发现一些未知的网络病毒及行为,而且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报很多未知病毒.但是,行为监测技术并不能识别病毒的名称,且在软件实现方面难度比较大,因而实用性不强. 3.2.4模拟软件技术 一般情况下,一些具有多态性特征的网络病毒都会在每次感染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后变化其病毒密码.因此,对于具有这种特征的网络病毒,特征代码等模式就会失去其效果.这是因为,多态性网络病毒及其代码进行密码技术处理以后,且每次都需要使用不同的密钥,而且我们把经过病毒感染了的代码相互进行分析和比较,也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就无法找其稳定的特征代码.实际上,虽然行为检测可以检测这种多态性的网络病毒,但检测后却并不知该病毒的种类,因而难以进行杀毒处理.由此,必然催生一种新的模拟软件查杀法.当这个工具开始运行以后,其中就使用了特征代码来进行监测计算机网络病毒.如果其发现了多态性病毒,就会自动启动模拟软件杀毒模块,进而实现对网络病毒的活动情况进行监测监控,待病毒密码破译以后,再次使用特征代码来进行识别和杀毒. 3.2.5预先扫描技术 所谓预先扫描技术,就是专门针对那些未知网络病毒而设计的防御技术.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预先扫描技术来直接模拟计算机系统的CPU动作,进而检测出网络病毒的某些变种以及活动情况,进而研制出符合这种病毒特征的病毒解码,达到预防和控制网络病毒的目的.但是,由于这种防御技术同其他防御技术相比较,要求极为严格,所以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计算机系统程序而言,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故这一技术的应用不是比较普遍. 4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御策略及研究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全面快速发展及普及,计算机、网络以及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网络病毒攻击的类型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和日趋多元化.因此,这就要求计算机网络防御产品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和发展,而且必须在防御模式、方法、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逐步从传统的单机被动病毒防御向多元化、多层次、多途径的网络病毒自动防御转变[8]. 4.1计算机单机病毒防御与分析 作为传统病毒防御模式,单机病毒防御可谓是固守计算机网络终端的最后防线之一.对广大家庭用户、小型网络等而言,单机防御无论是在效果、管理、实用、价值等方面都是意义重大的,因为其不仅能够科学、合理、有效地阻止那些来自计算机系统、文件、光盘、软盘以及网络的病毒入侵和攻击,而且还可以对计算机系统的重要资料、数据等进行备份,进而科学有效地保护单台计算机. 4.2局域网络病毒防御与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我们可以结合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的具体使用情况以及局域网络服务器的基本类型,选择配备相应的网络病毒防御软件及技术.因此,我们必须结合这些局域网络的基本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或者选择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病毒入侵防御以及检测技术体系.此外,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局域网络,则需要我们配备与网络自身相适应的病毒防御及管理平台.但是,如果有网络管理中心的话,则必须配备计算机网络病毒集中监测监控系统及架构.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来集中管理、检测和控制整个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情况以及病毒入侵情况.同时,可在计算机网络分支系统中也配备一个监测监控中心,不断提高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病毒防御、集中监控、合理配置、策略优化等功能,以减轻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逐步提高其工作效率,确保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4.3广域网络病毒防御与分析 所谓广域网络病毒防御,就是指以局域网络病毒防御为基础和前提,进而构建起来的针对广域网络的病毒报警、检测以及防御系统.一般情况下,通过广域网络病毒防御,我们可以有效地监控计算机网络系统内部、外部、本地以及远程等的病毒入侵、检测防御情况,进而可以统计、分析和研究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所面临的病毒种类、爆发情况、发生频率等基本信息与数据.通常而言,广域网络病毒防御策略主要有计算机单机终端杀毒、局域网络集中监控、广域网络系统管理等三种基本模式.在这三种模式的运用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单独使用,也可以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用. 4.4电子邮件病毒防御与分析 当前,很多政府机关、金融部门、科研机构、军队院校等都纷纷使用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即OA系统).因此,这些机构都把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邮件服务器作为了其内部网络用户邮件的集散地,这样也必然成为网络病毒、垃圾邮件进出的主要门户.因此,需要采用电子邮件病毒防御策略进行拦截和杀毒,以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内部的网络用户所查收的电子邮件的安全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电子邮件网络关口病毒防御系统设置于网络系统的入口处,确保所接收的外部电子邮件没有病毒.此外,也可对网络病毒进行安全筛选与过滤,待处理完后再转发安全、无毒的电子邮件到网络服务器,进而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及电子邮件的安全. 4.5防火墙病毒防御与分析 进行防火墙病毒防御,就需要我们在计算机网络的出口处,设置科学有效的网络病毒过滤系统,即防火墙.只有这样,防火墙才能把有关网络信息及数据提交到处于网络出口处的杀毒系统进行检测、监控以及查杀.假如有网络病毒入侵的话,杀毒系统就会及时给防火墙发送有关信息.这时,防火墙就会立即阻断和防御网络病毒攻击网络.我们知道,杀毒软件几乎都有同步查毒功能,并不会影响到网络宽带的质量及速度.这种网络病毒过滤的方式,一般能够过滤掉系统、数据库以及电子邮件中的很多网络病毒.此外,利用防火墙防御技术,可以实时分析、隔离和处理有关数据,并把有关情况及时提交给专门的病毒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假如是病毒的话,那么病毒处理系统就会及时阻断病毒的传播、攻击以及破坏.由此可见,这种防火墙防御病毒系统,能够减少大量病毒的传播、攻击以及破坏,而且还能够使网络用户放心、安全地上网.可以说,网络关口杀毒模式是杀毒软件同防火墙技术完美结合的见证,也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协同工作的全新方式之一. 5结语 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全面、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趋势日益突出,而且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活动都与计算机网络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计算机网络在各个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甚至说是不可代替.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计算机网络病毒问题已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可低估的破坏与损失,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所以,对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及自动化防御进行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数据库论文: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及管治 一档案信息化的相关概念 档案信息数据库的概念 档案信息数据库是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合理存放的、可以共享的、具有共同存取方式和一定组织方式的、相互关联的档案信息数据的集合。“相互关联”、“共同存取方式和一定组织方式”、“共享”是档案信息数据库本质的三个要素。数据库中储存的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档案信息数据,而不是杂乱无章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档案题名、责任者、分类号、主题词、内容摘要等,还包括全文、图像、声音、影像等。这些相互关联的数据是经过调查、试验、统计、整理和归纳后得到的,并经合理分类和规范化处理之后,以记录的形式存储。 二当前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的关键问题 (一)明确数据库建设目的 对于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主要用于档案目录、全文、多媒体等实体信息,明确建设档案信息数据库是为了检索、建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需要。 (二)实现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 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是数据库建设的第一个目标。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和工作重心,首先是抓好目录数据库的建设。目录数据库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档案信息,有助于实现全方位的、动态的、完整的档案信息服务。 在档案目录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建立档案目录中心,实现一定范围内档案内容互补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更大限度地发挥档案效益。 三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步骤 (一)档案信息的收集 档案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传统档案的数字化和电子文件。除此之外,档案机构和管理部门也是数值数据和事实数据的重要来源。在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时,必须确定档案信息的收集范围和来源,按要求进行全面地收集。 档案信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各种以传统载体形式存在的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形成的数字副本,二是直接通过计算机生成和处理的、并由档案机构进行收信归档的电子文件。 (二)档案信息前期处理 这是一项基础工作,为数据库提供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主要是将档案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著录、标引出来。著录标引必须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这是建立数据库的必要过程,也是保证检索质量的前提条件。 1、档案信息数字化 数字化是指把一切信息都变成只用O和1这两个数字组成的、用不连续的数位表示的二进制代码。档案信息数字化是指为了使纸质档案、音像档案等以传统载体形式承载的档案信息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管理的提供利用,而利用高速扫描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等信息处理手段,将其进行转换处理,形成数字信息,并以数字代码方式存储起来。这些数字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操作处理,通过网络进行传输。纸质档案、音像档案等各种载体的档案都可以以文本文件格式、图像文件格式,音频文件格式或视频文件格式转换成数字信息。 2、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办公自动化技术的结合,诞生了一个新生儿一电子文件。电子文件一经产生其信息就是以数字代码形式表达。所以在功能上电子文件等同于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文件。由此,直接在计算机中生成和处理的电子文件是重要的档案信息来源。 (三)数据录入 将档案信息前处理的结果转化成机读数据。录入过程需要较严格的校对审核。如审查字段的数据形式是否正确;字段长度与确定的结构长度是否符合;各种标识符号是否有误等。这其中可能包括对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转换。 (四)数据库的完善 由于计算机硬件能力奇迹般地不断更新,计算机技术爆炸般地迅猛发展,数据库系统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虽然它的基本组成部分仍然是数据、软件和硬件,但是它们的范围、规模和复杂性都大大地扩展了。数据库是信息资源存储和开发利用的基础,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先决条件,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因此把数据库建设作为当前档案信息的核心工作,档案数据库建设越有成效,档案信息管理与服务也就越有保证。 四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 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意味着在信息社会中档案管理工作开始涉及各类相关的技术问题,档案工作开始大规模引进现代技术。从长远看,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的发展就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其间涉及数字档案信息的形成、收集、归档、整理、鉴定,存储、保管、保护,检索、传递、利用、统计、销毁等全过程。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将对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产生各种影响,使之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某些变化。 (一)内部调整:相关档案业务环节的调整 1、简化整理工作 整理工作是采用一系列方法使档案有序化,解决档案的零乱与管理和利用的系统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便于档案实体管理与查找利用。由于采用计算机自动化检索,可以方便地找到指定的文件,过细的整理工作已失去存在的意义,而且整理过程中对档案的装订加工也是对档案载体和原始性的一种损害。为此必须简化整理工作使之简明实用,档案整理只要做到在充分尊重文件形成的自然形态的基础上保持文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必强求外观上的整齐划一,而且整理工作的重点应放为档案计算机检索系统或管理系统做好数据准备上。 以“件”为档案整理,是从传统的档案管理向数据库环境下的档案管理过渡的一种衔接,它符合电子文件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有助于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有助于实现电子文件的归档。在以“件”为单位对档案进行整理的过程中,作为文件向档案转化的一个环节,“立卷”已是名不符实,在归档这一环节,只是进行介质归档。当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达到相当比例,技术应用发达到一定程度,电子文件的归档与整理将合而为一。 2、深化检索工作 在数据库环境下,档案信息检索这一工作环节日趋重要。它决定了数字档案信息的著标引及存储,因此要进一步深化档案检索工作,为利用者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 3、研究和实现数字档案信息的保管保护工作 数字档案信息的保管保护,不同于以往任何载体档案的保管保护。由于数字档案信息的存储载体占用空间较小,利于档案库房管理。但是,数字档案信息的存储载体在其保管条件上又有不同于纸质档案的特别要求,包括必须存放在专用库房中,对库内温湿度进行严格控制。配置防尘、除尘,防磁场和电场的设施。对于使用设备必须严格防范计算机病毒,传统的裱糊、杀虫等纸质档案保护手段已失去意义。这些数字档案信息的存储、管理都是档案保管保护工作的新课题。解决这些新课题既要建立新的管理理论、标准和方法,又要采用先进技术手段。 (二)外部重组:文档一体化及其实现 要更好地实现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限于内部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它还必须向前端的文件工作扩张,这就使得实现文档一体化的要求变得更为迫切。 文档一体化就是把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两个管理管理衔接起来,整合到一个管理系统之中,对文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在电子信息化环境中,文件与档案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电子文件有可能终其一生就数据库中形成、流转与消亡。所以档案管理工作要向前端延伸,实现文档一体化。另外,为了认证电子文件的原始性与可靠性,也要依靠文档一体化的实现,以便能够清晰地记录和反映某一份电子文件形成和办理的全部动态过程及相关的背景信息。“文档一体化流程不只是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的简单对接,而应该是一种管理变革,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各种组织中文件信息流的重新组织,是一个业务流程重组的过程。” 数据库论文:医院网络数据库安全防御体系建设 摘要:分析了目前威胁医院网络信息安全的各种因素结合网络安全与管理工作的实践,探讨了构建医院信息安全防御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网络安全数据安全 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据2007年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对全国3765所医院(其中:三级以上663家:三级以下31O2家)进行信息化现状调查显示,超过80%的医院建立了信息系统…。随着信息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医疗和管理工作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信息系统所承载的信息和服务安全性越发显得重要。 1、医院信息安全现状分析 随着我们对信息安全的认识不断深入,目前医院信息安全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1.1信息安全策略不明确 医院信息化工作的特殊性,对医院信息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医院信息安全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些医院只注重各种网络安全产品的采购没有制定信息安全的中、长期规划,没有根据自己的信息安全目标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安全管理策略,或者没有根据网络信息安全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及时调整医院的信息安全策略。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医院信息安全产品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和适当的优化,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1.2以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为代表的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危害日益严重 病毒泛滥、系统漏洞、黑客攻击等诸多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运营。目前,多数网络安全事件都是由脆弱的用户终端和“失控”的网络使用行为引起的。在医院网中,用户终端不及时升级系统补丁和病毒库的现象普遍存在;私设服务器、私自访问外部网络、滥用政府禁用软件等行为也比比皆是。“失控”的用户终端一旦接入网络,就等于给潜在的安全威胁敞开了大门,使安全威胁在更大范围内快速扩散。保证用户终端的安全、阻止威胁入侵网络,对用户的网络访问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保证医院网络安全运行的前提,也是目前医院网络安全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 1.3安全孤岛现象严重 目前,在医院网络安全建设中网络、应用系统防护上虽然采取了防火墙等安全产品和硬件冗余等安全措施,但安全产品之间无法实现联动,安全信息无法挖掘,安全防护效果低,投资重复,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孤岛现象。另外,安全产品部署不均衡,各个系统部署了多个安全产品,但在系统边界存在安全空白,没有形成纵深的安全防护。 1.4信息安全意识不强,安全制度不健全 从许多安全案例来看,很多医院要么未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要么制定后却得不到实施。医院内部员工计算机知识特别是信息安全知识和意识的缺乏是医院信息化的一大隐患。加强对员工安全知识的培训刻不容缓。 2、医院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医院信息安全的任务是多方面的,根据当前信息安全的现状,医院信息安全应该是安全策略、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完美结合。 2.1安全策略 医院信息系统~旦投入运行,其数据安全问题就成为系统能否持续正常运行的关键。作为一个联机事务系统,一些大中型医院要求每天二十四小时不问断运行,如门诊挂号、收费、检验等系统,不能有太长时间的中断,也绝对不允许数据丢失,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和巨大损失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各部门的应用,使得各类信息越来越集中,构成医院的数据、信息中心,如何合理分配访问权限,控制信息泄露以及恶意的破坏等信息的访问控制尤其重要:PACS系统的应用以及电子病历的应用,使得医学数据量急剧膨胀,数据多样化,以及数据安全性、实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医院信息系统(HIS)必须具有高可用性,完备可靠的数据存储、备份。医院要根据自身网络的实际情况确定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制订有关网络操作使用规程和人员出入机房管理制度,制定网络系统的维护制度和应急措施等,建立适合自身的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整体的问题,需要从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高度,制定与时俱进的整体管理策略,并切实认真地实施这些策略,才能达到提高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性的目的。 在网络安全实施的策略及步骤上应遵循轮回机制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制定统一的安全策略、购买相应的安全产品实施安全保护、监控网络安全状况(遇攻击时可采取安全措施)、主动测试网络安全隐患、生成网络安全总体报告并改善安全策略。 2.2安全管理 从安全管理上,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规范和机制,切实加强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制定网络安全应急方案等。 2.2.1安全机构建设。设立专门的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明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信息科的相应责任职责,严格落实信息管理责任l。领导小组应不定期的组织信息安全检查和应急安全演练。 2.2.2安全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训等渠道,建设一支高水平、稳定的安全管理队伍,是医院信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保证。 2.2.3安全制度建设。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安全制度,包括:物理安全、系统与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工作有序进行。 2.2.4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应急演练 依据医院业务特点,以病人的容忍时间为衡量指标,建立不同层面、不同深度的应急演练。定期人为制造“故障点”,进行在线的技术性的分段应急演练和集中应急演练。同时信息科定期召开“系统安全分析会”。从技术层面上通过数据挖掘等手段,分析信息系统的历史性能数据,预测信息系统的运转趋势,提前优化系统结构,从而降低信息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另一方面,不断总结信息系统既往故障和处理经验,不断调整技术安全策略和团队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应急流程的时效性和可用性。不断人为制造“故障点”不仅是对技术架构成熟度的考验,而且还促进全员熟悉应急流程,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实现了技术和非技术的完美结合。 2.3安全技术 从安全技术实施上,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漏洞检测和分析,针对检测和分析的结果制定防范措施和完整的解决方案。 2.3.1冗余技术 医院信息网络由于运行整个医院的业务系统,需要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不因网络的故障或变化引起医院业务的瞬间质量恶化甚至内部业务系统的中断。网络作为数据处理及转发中心,应充分考虑可靠性。网络的可靠性通过冗余技术实现,包括电源冗余、处理器冗余、模块冗余、设备冗余、链路冗余等技术。 2.3.2建立安全的数据中心 医疗系统的数据类型丰富,在不断的对数据进行读取和存储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丢失,数据被非法调用,数据遭恶意破坏等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能够很有效的杜绝安全隐患,加强医疗系统的数据安全等级,保证各个医疗系统的健康运转,确保病患的及时信息交互。融合的医疗系统数据中心包括了数据交换、安全防护、数据库、存储、服务器集群、灾难备份/恢复,远程优化等各个组件。 2.3.3加强客户机管理 医院信息的特点是分散处理、高度共享,用户涉及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因此需要制定一套统一且便于管理的客户机管理方案。通过设定不同的访问权限,加强网络访问控制的安全措施,控制用户对特定数据的访问,使每个用户在整个系统中具有唯一的帐号,限定各用户一定级别的访问权限,如对系统盘符读写、光驱访问、usb口的访问、更改注册表和控制面板的限制等。同时捆绑客户机的IP与MAC地址以防用户随意更改IP地址和随意更换网络插口等恶意行为,检查用户终端是否安装了信息安全部门规定的安全软件、防病毒软件以及漏洞补丁等,从而阻止非法用户和非法软件入网以确保只有符合安全策略规定的终端才能连入医疗网络。 2.3.4安装安全监控系统 安全监控系统可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网络和安全投资,随时监控和记录各个终端以及网络设备的运行情况,识别、隔离被攻击的组件。与此同时,它可以强化行为管理,对各种网络行为和操作进行实施监控,保持医院内部安全策略的符合性。 2.3.5物理隔离 根据物理位置、功能区域、业务应用或者管理策略等划分安全区域,不同的区域之间进行物理隔离。封闭医疗网络中所有对外的接口,防止黑客、外部攻击、避免病毒的侵入。 3、总结 医院信息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整套网络安全防御体系,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全方位的防止来自网络内外的威胁。安全是相对的,没有哪一种技术和产品能够完全解决安全问题。只有系统的进行安全规划,制定并遵循严格的安全策略,通过技术防治和管理防范相结合,建立有效、健全的安全防御体系,才能最终达到保护医院信息安全的目的。 数据库论文:Web数据库资源管理思考 摘要网络时代,专业资料室必须重新思考和定位,确立以适应时展的服务理念,结合资升室自身的特点,提出基于Web数据库技术的资料室管理新模式,为教学科研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平台. 关键词专业资料室,信息服务,网络,Web数据库,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一6634(2005)03一0087一03 高校专业资料室是学校图书资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料室立足院、系,靠近教学、科研第一线,直接掌握院、系的教学与科研动态情况,易于开展定题的信息咨询服务,能够最准确、最快速、最全面地接受并反馈各个院、系师生的教学与科研需求,能够与图书馆在功能与服务上形成有效的互补.充分发挥专业资料室资源的价值,是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值得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1网络时代高校专业资料室定位与改革 1.1信息服务应适应Web技术的发展 高校专业资料室是专业知识资源的宝库,在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随着web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文献信息传播方式、传播速度.然而,目前许多高校专业资料室仍然是传统的服务方式,图书期刊采购、分类、编目、借阅依然以手工操作为主,普遍存在着文献资源增长缓慢、设备简陋、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应用滞后的问题.因此,在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由于资料室受到院、系服务范围的制约,一些需要外单位资料的师生、科研人员很难借阅到所需文献资料. 1.2改变重复收藏造成的浪费 各个资料室书刊大量重复,有的书刊学校图书馆收藏,各专业室资料室也收藏.这样就造了一方面是高校图书经费不足,很多图书品种不能购买;而另一方面,有些书却重复购买. 1.3专业资料室之间难以实现资撅共享 一方面是大量的重复,另一方面却是各专业资料室互不往来,互不开放,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如《外国文学》研究,中、外文专业资料室如能交流开放,会给教学研究带来更大的方便.资料室这种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显然不利于教学科研人员的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如果资料室不能尽快改革其现行的管理模式,它与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及资源设备上的差距将越拉越大.高校资料室要实现计算机自动化业务管理与服务就必须加速计算机自动化建设,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来改造或取代传统的资料室管理模式,使其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的要求,朝着信息化、网络化分析发展,真正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 2网络时代专业资料室的信息服务工作 2.1高校资料室应充分利用Web技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的利用,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使资料室的业务工作和服务职能也向网络社会延伸,因此必须将网络化的应用和发展放在首位,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Web技术的应用,为资料室实现校内文献资源共享提供了技术保障.利用现代化的校园网络,在现行 的模式上就可以实现教学和科研资源的共享.资料室只要通过校园网,通过关键词、书名、著录、ISBN、 ISSN、索书号等多个检索途径,就可查找到读者所需的文献信息;校图书馆的书目信息尽可再现其上,各 专业资料室的书目数据也可输入其中;能够检索期刊论文,通过打印输出可得到原始文献.校图书馆与专 业资料室直接对话,资源共享,也从根本上解决了书刊重复订购的问题. 校园网络环境中,资料室还可下载校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的数据,把资料员从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专心开展本专业情报服务,这样,校图书馆将成为学校文献信息的中心及为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文献信息的大本营.各资料室则成为伸向学校教学和科研的触角更有针对性、更直接地为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本专业文献信息服务,既发挥了资料室工作人员熟悉本专业的长处,又充分利用了校图书馆的技术力量.校园网络环境下实现的网上资源共享,可以打破各系、部和研究所资料室“各自为政”的局面,而网上各资料室具有专业特色的藏书更受到人们的欢迎,也更体现了校园网存在的价值.计算机应用于资料室,不仅仅是将手工操作转换为计算机操作,更主要的是它将图书资料工作推向了 一个新阶段,加速了网络化进程,特别是顺应了读者对文献检索“快、准、高、广”的要求,真正实现资源共享.IFLA主席韦奇沃斯曾言:“能在信息革命中站住脚的将是那些尽快采用计算机、因特网等新技术,能提供跨时空服务的图书馆界”.由此可见,信息网络时代专业资料室要寻求自身发展就必须加速计算机自动化建设. 2.2web环境下资料室在教改中的特色服务 传统的服务是以书刊为单元的服务,而网络的优势是以章节、知识层次为单元的服务,还可以为读者提供专题服务、定题服务等,对新的情报资料进行针对性的摘选,编成信息量大是集中的二、三次文献,为不同学科领域的读者提供研究性的、高层次的、高质量的网上服务.配合学科建设,资料室还可以在自己的网页上介绍室藏资源,提供数字化信息,把适合专业需要的数据库推荐给读者,并结合本专业特点自建一些规范化、实效性强的特色数据库,如室藏文献目录数据库、专业数据库、科研成果数据库、学术论文数据库等,正确引导读者使用室藏资源,有意识地培养读者的信息能力和自助服务能力.利用视听设备、多媒体电脑、网络浏览等从事文献信息交流、学习和进行科研活动,使教学科研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信息. 3基于Web的专业资料室管理新构想 目前,各类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都取得了很大发展,基于校园网络的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相当完善,不仅给广大读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且也有效地提高了图书资料的利用率.然而,在许多院系资料室内图书资料的管理手段仍然比较落后.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现有的图书资料管理系统虽然功能强大,但由于运行的软硬件平台和系统维护人员的水平要求高,所以并不适用于这些小型专业资料室;另一方面,专业资料室的藏书量较小,一般从几千册到几万册不等,读者人数也较少,大多数单位都没有购买大型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的经济实力.即使购买了昂贵的大型管理软件,往往又很难充分应用其所有功能,从而造成经济与资源上的浪费.为此,我们可以利用Web数据库技术,设计一种适合专业资料室的管理的工作平台.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处理与存储数据的最有效、最成功的技术,而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资源共享,因此数据与资源共享这两种技术的结合即成为今天广泛应用的Web数据库(也叫网络数据库). web数据库技术就是用户利用浏览器作为输入接口,输入所需要的数据,浏览器将这些数据传送给服务器,而服务器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例如,将数据存入后台数据库,或者对后台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等,最后服务器将操作结果传回给浏览器,通过浏览器将结果告知用户.服务器上的后台数据库就是Web数据库.web数据库可以实现方便廉价的资源共享.数据信息是资源的主体,因而Web数据库技术自然而然成为互联网的核心技术. SQLServer是微软公司从Sysbase获得基本部件的使用许可后开发出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由于均出自微软之手,使得SQLServer和Windows、115等产品有着必然的联系.事实上以Windows为核心的几乎所有微软的软件产品都采用了一致的开发策略,包括界面技术、面向对象技术、组件技术等,这样在微软的软件中很多都可以相互调用,而且配合得非常密切.因此,采用Windows2000,sQLserverZ。。。的设计环境是目前系统开发的最佳选择. 4基于Web的专业资料室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 利用Web数据库技术设计的资料室管理系统至少应具有:(1)书刊编辑功能:资料室管理人员利用系统数据库著录书刊和删除书刊等工作.(2)书刊借阅功能:资料室管理人员能够利用系统很方便的完成书刊借阅与归还工作.(3)书刊查询功能:读者能根据书名(或刊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从系统中迅速检索书刊,实现书刊的快速检索、查询.(4)读者查询功能:根据借书证号查询到某读者所借书刊信息和归还日期. 5结束语 新时期专业资料室能否充分利用自身特点,成为有专业特色的情报服务中心,与资料员的观念、文化修养、专业水平及现代化服务技能、创新精神有直接关系.为此,资料员需要掌握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及时、准确、全面地向本单位的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专业信息资料.掌握图书馆学的基本知识,懂得如何从图书馆和网络上获取专业信息.应有娴熟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利用Web技术构建的资料室管理平台,实现资料管理工作的自动化.资料员还应注重从读者的角度管理资料室,服务更贴近读者,方便读者,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求,主动为读者服务. 数据库论文:电力营销数据库的优化研究论文 在电力营销系统信息化建设中,随着负载的增加和使用范围的拓展,对数据库可用性、性能等方面的需要也日趋苛刻。本文结合了某市的电力营销系统建设实例,尝试使用ORACLERAC集群技术建立高可用性的电力营销数据库。 0、引言 随着电力管理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和深入使用,在电力营销、地理信息化、供电收费方面都已经实现系统化管理。而电力营销系统——每时每刻记录着每一终端用户的用电情况,更是整个供电系统的重中之重。 本文根据营销数据库使用的实际情况,以集群和ORACLERAC技术为出发点,分析了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OracleRAC的实施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ORACLERAC并行集群 1.1集群技术概述集群是一种并行或分布式的处理系统,由相互独立的、通过高速网络互连的两个或多个计算机(节点)组成,通常集群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类: 1.1.1高可用性集群,通常采用主、备两台服务器,由主服务器对外提供服务,当主服务器断电或系统异常时,集群软件自动将集群应用切换到备份服务器,在切换过程中对外服务将发生中断。 1.1.2负载均衡(并行)集群,负载均衡集群与高可用性集群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负载均衡集群中的所有节点都是活动节点,都能对外提供服务,没有主备之分,同样当集群单个或部分节点异常时,剩余节点将接管故障节点对外提供服务。 1.2ORACLERAC并行集群简介Oracle集群实质上就是使多个服务器访问同一个Oracle数据库,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一个服务器宕机时数据库不能访问,同时也可以进行并行运算和负载均衡。 从软件组件上来讲,一个Oracle集群由多台服务器组成,每台服务器有自己的,用于监听自己的网络端口;每台服务有自己的OracleRAC服务,用于数据库的集群访问;每台服务器有自己的集群就绪服务,用于集群管理;所有的服务器通过自己的操作系统访问一个共享的存储设备。当有客户端访问时,由上而下依次调用相应的软件。 从逻辑结构上来讲,集群中的每台服务器有一个实例,每台服务器上的实例都对应到同一个数据库。在集群中有两台服务器,每台服务器拥有一个实例,每个实例都访问同一个数据库,数据库存储在共享磁盘上。 Oracle10gRAC采用服务漂移、VIP漂移和TAF透明故障切换等新技术,有效的解决常见的软硬件故障引起的宕机,如SQL语句故障、用户进程故障、网络故障、用户错误故障、实例故障和介质故障等。 2、RAC集群规划 2.1硬件规划 2.1.1服务器方面采用2*560A,IBMSystemp5560A中型服务器拥有出色的性价比,它基于POWER5系列CPU下具备了大型机的可靠性、可用性等。 2.1.2磁盘阵列使用DS4700,DS4700是一款中级存储服务器,其存储能力能够达到33.6TB,使用最新的存储网络技术,能够提供端到端的4Gbps的光纤通道解决方案。 2.2网络规划 2.2.1由于无论各节点间的心跳信息传递,应用对数据库的访问等都对网络传输速度以及稳定性有较高要求,拟采用H3CS5500千兆光纤交互机作交换。 2.2.2由于主机的网络通讯部分亦需要考虑冗余,拟对每一节点的服务器网卡使用绑定技术两两绑定,保证网络畅通。 2.3存储规划 2.3.1磁盘阵列方面采用RAID1+0模式划分,综合使用条带化技术和镜像技术,前者把连续数据分割成数据库,分布存储到各硬盘上加快速度,后者把数据镜像都其他磁盘上加强冗余。 2.3.2共享存储设备的存储机制拟采用ORACLE自带的自动存储管理(ASM),使用ASM兼顾了裸设备的快速IO和OMF文件的方便管理这两个优点。ASM可以在磁盘间IO的负载均衡,完成数据的条带化和镜像,并执行联机磁盘配置和动态重平衡等,提高I/O的性能和数据可靠性。 3、RAC集群实施 3.1按照系统规划图搭建系统软、硬件平台,安装AIX操作系统,连接光纤存储,绑定网卡,划分存储硬盘。 3.2按照ORACLE系统要求安装操作系统补丁,建立oracle用户和dba、oinstall组,以及修改系统参数。 3.3修改/etc/hosts文件,按照网络规划添加VIP、Privat-Ip、Public-Ip。 3.4配置节点之间的双机互信,以便双机能够互访。 3.5在ORACLE用户下按要求设置对应环境变量。 3.6安装ORACLE集群软件,并根据规划设置VIP。 3.7以集群模式安装数据库应用软件。 3.8创建ASM实例,按规划把对应的裸设备磁盘加入磁盘组,由于阵列划分的时候已经做了镜像,在这里只使用ASM的条带化功能。 3.9创建ORACLE实例,并使用crs_stat_t命令查看集群状态。 3.10使用DBCA创建TAF服务。超级秘书网 4、RAC集群测试 4.1TAF测试①使用服务器上TNSNAME.ORA里面的TAF参数,配置链接数据库。②使用SQLPLUS链接数据库,执行一个大的查询(几万条)。③查询gv$session视图,确认当前链接所对应的实例。④使用srvctl等命令关闭当前链接对应的实例。 测试结果:数据表查询过程中出现几秒钟的中断,然后查询继续进行,查询完毕后显示的记录数目与表中数据的实际数目一致;查询gv$session视图显示链接已经转移到另一节点,在当前活动的实例节点上使用NETSTAT命令查看,发现关闭实例节点的VIP已成功漂移。 4.2负载均衡测试通过Loadrunner模拟每隔1秒登录一个用户并运行不同的SQL语句;查询gv$session视图动态跟踪两节点相关的session数量变化信息。 测试结果:发现两节点上的session数量均衡分布,新增加session会自动连接到相对较为空闲的节点上。这说明应用负载被自动均衡分布到所有的节点上。 5、结束语 OracleRAC作为一种出色的高可用性集群,在容错、负载均衡以及并发处理方面都有突出特点。本文根据某市电力营销系统的建设情况,结合ORACLERAC技术,为前端应用系统提供了较好的后台数据库支撑。 数据库论文:院校图书馆创办专业数据库的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专业特色;数据库;图书馆 【论文摘要】本文就高校建设专业特色数据库的方案、内容、服务以及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原有高教体制上存在的条块分割、专业单一、低水平重复办学的弊端被逐渐打破。通过高校间的合并、重组,各高校都相应调整了专业结构,加强了重点学科建设,增强了自身竞争和办学优势,突出了办学特色,相互之间形成了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局面。而各高校图书馆为适应和配合学校的这一系列转变,必然相应地加大对重点学科特色专业文献资料的收藏和开发力度,这也使高校图书馆之间形成了各有所重、各有所长、各有特色的局面。而另一方面,当前各高校的网络化程度已相当高,校园网、教科网、因特网已相继开通使用,而且部分省市已经准备在本地区高校图书馆之间架设光纤,把各馆相互连通,用于馆际文献传输。如何更好地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使那些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馆藏文献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做到馆文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巫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图书馆专业特色馆藏数据库的建设,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 1建库的方案及原则 1.1建库的方案 目前,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建设或准备建设各自的全文数据库。在建设过程中大都缺乏组织机构的统一规划和协调分工,数据库的建设停留在各自为政、自建自用的状况。这种各自为政的状况以及各馆在技术、资金、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复投资、重复开发,不仅人力、物力、财力浪费严重,而且使数据库普遍存在结构单一、标准不统一、涵盖面窄、内容重复、共享度低、通用性差的问题,这对图书馆网络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及文献资源共享的实现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我们在建库时,首先要考虑到建库的方案问题,是各馆独立开发还是联合协作开发?本人认为专业特色数据库的建库方案可以参考目前各地区在建设的CALIS联合目录数据库的方案,走联合开发的道路,采取地区网络联合数据库的方案。首先,建立本地区的组织协调机构,实行“统一目标、统一规则、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模式。在对各院校学科特色和馆藏特色进行调查研究后,对其数据库开发进行统一指导和协调。具体操作中可把学科门类分为几大块,如理工、财经、医药、农林等等,然后再由几个同类型院校共同承担该学科数据库的建设.当然,其中还需相互分工,各有所重。其次,各馆应打破原有的封闭现象,改变以往各自为政、孤军作战、小而散的建设方式,在组织机构的指导下相互联合、有计划、有分工地共同开展建库工作,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可持续的开发。各馆在建设各自所承担的特色数据库的过程中,则可按照分工要求自行开发,进行建库的设计、源文献的收集整理、文献的数字化处理、提供应用服务的方式。当然,在联合建库的形式上还可参考国外的一些联合建库模式。 1.2建库的原则 1.2.1实用性原则 专业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要考虑其是否具有实用价值、需求有多大、投人和产出是否相宜,即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能盲目上马。因为特色数据库的建立从其目的来说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和特色优势,使之产生良好的效益,充分体现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因此,专业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要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1.2.2趋势性原则 建立专业特色数据库要顺应专业学科和数据库本身的发展潮流,包括国内与国际的发展趋势。如:规模、形式、多媒体化、网络化等。把握这一原则可以让我们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寻找到适合我们自身特点的位置,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 1.2.3共建共享原则 即联合开发、资源共享。 2专业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内容 各高校馆丰富的特色馆藏是专业特色数据库的主要信息源。经过长期的学科建设,各校在自己的重点学科领域已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各馆同时也收录了大量相关文献,并且重点收藏、重点建设、优先投人那些专业性、学术性、权威性的文献资料,使之尽可能的丰富、系统、完整,形成各馆的特色馆藏。 2.1专业文献资料 内容包括本专业的国内外核心期刊、科技期刊会议录、其他报刊和内部报刊中有学术价值的本专业文献,以及经过加工整理后的网上文献资料。 2.2法规、专利、标准 主要包括国际上各行业及国际组织颁布的最新标准,国家颁布的有关政策法规索引,国家颁布的各行业标准、产品标准及国内外的专利文献。 2.3专家科研成果 本学科著名专家教授的研究方向、研究状况、研究成果和特色。主要应收录其发表在核心报刊中的论文、研究交流报告、学术演讲报告等文献群体。 2.4学位论文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对于相关学科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它的分布较为分散,读者难以查找,故应予重点收录。 2.5学科综合信息 系统全面地反映学科信息,展示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和科研成果.如: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市重大攻关项目、工程应用和设计项目,目前最新的具有影响的各种科技产品、近年来有关学科已完成的成果及获国家和省市的科技奖的科研项目等。 在对数据库文献源的收录过程中还要注意它的时效性与过期可获得性,要对文献源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严格的收集、加工和筛选,为读者提供更新更多、更准更全的文献数据。 3良好的服务功能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不仅仅是简单地把传统纸质和其鸽载体形式的文献数字化,而且有其最本质的特征,即智能化的检索。相对于传统的特色文献来说,特色文献数据库与其最大区别就是强化了其信息服务功能,在其基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数字化是相对传统文献而言的信息形式上的改变,最本质的改变仍在服务质量上,而这也正是读者和用户最为关心和希望得到的。因此,数据库必须实现智能化检索,为读者用户提供快捷、全面、准确的检索工具,真正做到以读者为中心。 3.1检索界面 检索界面应该简洁、清晰,没有繁杂的检索步骤,可操作性强。帮助功能应具有实际指示作用,并提供留言功能。 3.2检索方式 数据库系统应提供关键词、主题词、题名、著者、出版机构等多种检索途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单项检索、组配检索、模糊检索,并可使用截断符、接近符、省略符、替代符指明词间关系或扩大、缩小检素范围,也可增加一些限制功能,如:限制时间、馆藏地点等。 3.3检索选项 3.3.1跨库检索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一个或多个数据库,实现一个检索命令跨多个数据库自动检索,以获得交叉学科、相关学科的信息。 3.3.2多年检索 应可以同时检索最新文献和过期文献,使用户在二者之间方便进行切换。 3.3.3检索历史 让用户可以保存、查看自己的检索历史,在当前检索区可以利用和修改以前的检索。工作人员则可利用它跟踪用户的需求或将其加工成某些动态信息。 3.3.4主题词表 数据库应提供主题词表检索功能,即利用主题词表进行检索词的规范选择,并根据主题词的上下位关系、相关关系和替代关系调整、确定检索词,然后直接启动检索。还可根据需要修改主题词表,或通过对用户检索词的统计扩充主题词表。 3.4检索结果 检索结果的实现包括排序、显示浏览、聚类、套录、打印、E-mail发送等。超级秘书网 4建库过程中需注意的一些事项 4.1要注重全文数据库的一些技术特征 包含内容的原始性、信息检索的彻底性、所用检索语言的自然性、数据相对的稳定性、检索结果的准确性、数据结构的非结构性。 4.2数据准备 要注重对文献源数据的收集、整理、筛选、归类。 4.3文本预处理 要做到统一著录标准,规范格式和标引。 4.4数据维护 要定期对数据内容进行更新追加和清理修正以及对所用词表、存储空间的利用统计和调整。 4.5统计功能 提供各种统计数据和用户信息,量化各项指标,使之成为决策依据。 4.6做数据库的宣传工作,提高数据库的利用率 5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其素质包括:对某学科及其分支有充分研究,对某专题领域的相关信息源有丰富的使用经验和了解,熟练掌握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的获取技能,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应变能力。 数据库论文:计算机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当今数据库技术已成为计算机应用的核心技术,可以认为当今任何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都与数据库的应用分不开,数据库已成为其核心和基础。建立数据库应用系统是要充分利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的操作除增加(Insert)、更改(update)和删除(delete)外,最常用,也是重要的是查询操作。即便是最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也离不开查询功能,查询可以说是进行数据管理的重要手段,不过也是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较困难、花时间、有一定难度的部分。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查询 1、综合信息的查询 目前,随着工具软件的发展和广泛采用,使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如虎添翼,其中PowerBuilder以其独特的数据窗口(DataWindow)倍受欢迎。 PowerBuider是美国著名的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生产厂家Powersoft公司于1991年6月推出的功能强大、性能优异的开发工具,它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具有可视图形界面的、快速的交互开发工具。智能化的数据窗口对象是其精华所在。利用此对象可以操作关系数据库的数据而无需写入SQL语句,即可以直接检索、更新和用多种形式表现数据源中的数据。但要注意,必须使数据窗口成为窗口(Window)下数据窗口控制的一个连接对象,数据窗口才能使用户在应用执行期间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 利用PowerBuilder提供的内部查询机制,我们即可以让数据窗口作为查询条件的输入,又可以让该数据窗口作为查询结果的输出,这样就可以使数据窗口中的所有数据项进行自由组合的查询。例如:在窗口W_que上建立两个数据窗口控制dw_1和dw_2,分别连接两个数据窗口对象dw_que1与dw_que2,其中dw_1用于输入查询条件,而dw_2用于显示满足查询条件的所有元组。事实上条件的输入及元组的显示完全可以在一个数据窗口中实现,考虑到这两种操作的差别(例:条件输入可编辑,而元组显示不可编辑;条件输入可为某一范围,而元组显示仅为满足条件的所有纪录……)将其用两个数据窗口控制来实现。这就要求dw_2与dw_1数据共享,即要求dw_que1与dw_que2两数据窗口的数据源完全相同。 用这种方法实现查询优点突出,例:通过设置数据窗口中对应列的编辑风格(EditStyles)为相应的下拉式数据窗口(DropDownDataWindow),使显示的元组文字化。注意,这要事先建好下拉式数据窗口。设置数据窗口中对应列的编辑风格同样可满足其它显示需要。利用数据窗口的风格特点:查询表的列宽、列序可自由改变,甚至可以覆盖掉一些列,以达到更满足查询显示的需要。综合查询的信息来自多个表,改变数据窗口的数据源,采用多表连接的数据源即可实现。但是如我们问题的描述,如果我们需要的查询项随机地来自这43张表中的数据项,显示项也是随机地。这种任意条件的组合,可选输出项的显示称为动态查询(DynamicQuery)依然采用上述方法,数据窗口dw_que1与dw_que2的数据源将是这43张表的连接,先不说效率问题,单从这426个项中输入查询条件,又显示这426个项,就使人敬而远之。因为,在每一次查询前,都不了解此次查询的要求是什么,这样,每张表中的每一个数据项都缺一不可;另一方面,每一次的查询,一旦查询条件确定、显示条目也确定后,我们会发现,每一次有意义的查询并不是需要全部的43张表,换言之,每一次查询没有必要将43张表全部连结,而应只连接那些被选中数据项所在的表,即数据源是动态产生的。由于数据源不确定,数据窗口就无法设计,动态查询无法用这种方法实现。 2、计算机动态查询的实现 在某些实际的应用系统开发中,由于用户在开发前提不出查询的需求,而在系统运行中希望能够对所有的数据项任意组合进行查询,以满足来自多方的需求,实现动态地查询(即随机地从43张表中选择数据项进行组合作为查询条件并任意地选择数据项作为显示条目)。对于此类查询的实现要利用PowerBuilder通过编程的方式在运行时动态地创建数据窗口,并动态地控制数据窗口。 动态地创建一个数据窗口,应用程序需要执行下列任务: •动态地构造SQL语句。 •用符合数据窗口语法的字符串,为现在的数据窗口控制创建一个数据窗口对象。具体实现如下:超级秘书网 2.1动态地生成SQL语句,根据SQL的语法:SELECTstringaFROMstringbWHEREstringc也就是动态地生成stringa,stringb,stringc.由用户输入要显示的列,一旦输入完毕,列名就随之确定,将所有列名拼成一个“串”,中间用“,”分隔,形如“columm1,column2,column3,...,columnr”,则动态地生成stringa;同样由用户输入查询条件,包括相应的列、满足的条件或范围、逻辑关系等,将这些条件拚成一个串,即为stringc,显然,所有的列名都确定了,他们所在的表名也确定了,按照stringb的语法规则即可构造。 注意:上面的stringc由两部分(表间关系stringc1及查询条件stringc2)组成;表名串stringb与表间关系stringc1、查询条件stringc2及显示条目stringa均有关。 在实现的过程中:为贴近实际应用,习惯上,先输入查询条件,再输入显示条目。即在输入查询条件后,生成strinc2,stringb,stringc1;然后,再在输入显示条目后生成stringa,并修改stringc1,stringb。最后形成SQL语法: str="select"+stringa+"from"+stringb+"where"+stringcl+stringc2 2.2在现在的事物对象里利用相关的SyntaxFromSQL()函数生成符合数据窗口语法的字符串: exp=syntaxfromsq1(sq1ca,str,strsty,error)生成数据窗口的源代码 其中:strsty为数据窗口的显示风格,例: strsty="style(type=grid)datawindow(units=lcolor=12632256)text(font.face=''''system'''')" 2.3创建数据窗口对象 dw_que.create(exp) 这样就实现了用户要求的随机查询。 在真实系统中,用户在输入查询条件时希望通过选项方式录入查询信息,由于库表中存放的大量信息为代码,这就需要在程序中先把录入的文字信息转化成相应的代码再连接到查询条件中。为简化输入,提高准确性,可采用代码输入,即动态地嵌套下拉式数据窗口。在显示查询结果的数据窗口中,事先不能嵌套下拉式数据窗口,可预先做一个函数,在程序运行中根据所选的列把代码转化成所对应的汉字显示,这样更完善了用户要求的随机查询。 根据数据窗口的动态特性,对于那些运行时才能确定的数据窗口采用动态方式创建,使应用程序能更灵活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3、总结 将查询条件的输入实现多级菜单选择将查询结果文字化,使复杂查询问题解决得更完善。动态查询的方法,不仅能应用于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同时也是解决其他需要复杂查询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途径。这种动态查询方法的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使用,避免了应用系统开发中开发者冥思苦想所有可能的查询条件,而系统运行中用户总遇到有些查询要求无法满足的矛盾。动态查询的实现,缩短了开发周期,减少了产品维护的工作。 数据库论文: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论文 摘要:文章论述了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在西部经济开发中的作用、途径及问题等,说明了数据库的信息源、类型。 二十一世纪是我国进行西部经济大开发的世纪。在这场伟大的世纪大开发中,不仅需要人才、物质、财力方面的支撑,更需要准确、畅通的信息障碍。近年来,我国针对各行业的数据库层出不穷,对数据库建设的各个方面的论述屡见报刊,但对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的建立却重视不够,鲜有涉及。然而,地区经济的研究、开发、发展却离不开地方文献的支持,建立具有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已是图书馆、情报所等文献信息机构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共同研究并付诸行动。 一、地方文献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地方文献是以一个地区为论述对象且反映该地区特色的文献资源,是了解和研究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历史地理等方方面面的主要情报源,它对于发挥该地区传统优势、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具有重要作用。 l为该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历史借鉴和决策依据。地方文献是对一地的综合反映,其内容包容了该地区在各个时代各方面的情况。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经济部门只有以此为基础,全面了解、掌握本地区的自然、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并进行认真仔细地分析,结合对当前现实情况的调查研究,才能减少失误,制订出符合本地实情、发挥本地优势的科学的规划与措施,加快地区开发的步伐。 2直接服务于本地经济建设。地方文献记载了丰富的关于本地的地理、矿藏、物产、名胜古迹、民族民俗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地的经济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源。该地区内各不同区域的开拓者、创业者可据此寻找、开发适合本区域的经济增长点,创建区域经济优势,进而推动该地区经济建设。如地方文献中记载的山野特产、种植养殖、矿产挖掘、自然风景、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等,都是拉动、繁荣本地经济的重要途径。 3为本地文化繁荣服务。文化与经济,历来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相伴相生,既互相对立,又相辅相成。西部开发,不仅仅是经济的大开发,同时也是科学文化的大开发。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具有天然的密切联系,地方文献的内容反映着地方文化,其本身也是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首先有利于保存地方文献资料,有利于保存、弘扬地区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次,为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提供生动的教材,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第三,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为文艺创新服务。 二、地方文献数据库的信息源 由于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文献信息的载体日益丰富,除了注重收集传统的纸质文献以外,应加强对以下载体形式的信息源的采集: l缩微文献。如缩微胶卷、缩微胶片等。自1986年以来,国家对历史文献抢救、保护而进行的历史文献缩微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补充采集地方文献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2视听文献。如电影拷贝、录像带、录音带、电视节目等等。其中,电视将书籍、报刊等文字传媒的记载功能、广播的言说功能及电影的影像直观功能汇于一身,其关于区域性新闻时事、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的节目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是反映本地情况及本地与外界关系的重要信息源。 3电子文献。这是指信息存储在磁带、磁盘和光盘等载体上,须借助于计算机才能浏览阅读的文献信息源。如电子图书、电子报刊、软件读物等等。一张5寸光盘可存放20多卷本百科全书,一张1.2兆软盘存储量相当于一本60万字的书的内容,它们巨大的存储量是纸质图书无法比拟的。 4网络信息源。近些年来,因特网迅猛普及,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异常丰富,网络化文献资源层出不穷,主要有各种网络数据库、数字图书馆,以及各专业网站上的信息源等。 三、地方文献数据库的类型 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立,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数字压缩技术、光盘存储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将传统图书馆、情报所等单位收藏的上述各种文献信息资源,转化为自成一体的数字化文献的过程。数据库的建设尤其是全文数据库的建设,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因此应根据文献所涉及的内容、质量以及用户的需求程度,建成不同类型的数据库。 l全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包括文献的书名(篇名)、作者、正文、图像、参考文献及摘要、关键词等数据,用户可通过多种途径检索到一份文献的全文内容。我们应选择那些学术价值、史料价值、使用价值高的,内容丰富、富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编制成全文数据库。它揭示的内容深,可满足用户多层次检索的需求。 2文摘数据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的载体不断发生变化。地方文献在以传统的印刷书籍占据主角时,更多的非书资料正逐年增加。这部分非书资料虽然内容繁多,但其本身的检索使用都较方便,故不必要建成全文数据。然而非书资料仅从外表又看不出其具体收藏内容,故需要对原始文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加工成文摘或提要式录入,以向用户简要介绍文献的主要收藏内容,建成摘要数据库供用户选择使用。当然摘要式文献部分还应向用户提供原文献出处及其收藏地,以便用户及时找到原文,获取更详细信息。 3题录数据库。地方文献是有关某一个地方的一切资料,除我们常看到的白色文献外,一些单位的半机密资料数据或机密文件等灰色文献或黑色文献亦是地方文献的收藏对象。这部分资料不便于广大用户公开查阅,需要使用的用户可以同有关单位联系,根据具体的使用办法及注意事项查阅,所以只提供题录比较合适。为便于用户查找获取原始资料,题录式数据须注明具体的收藏地或收藏单位。再者,地方文献中除图书、杂志、报纸、手稿等常见资料外,还有图片、画片、表格、票据等资料,这部分文献一般从其名称即可知其内容,没有必要建成全文或摘要。建成全文型也困难,故也可建成题录式数据,并准确注明其收藏地。 四、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的途径 l自建。就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以突出本地特色为宗旨,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体,集中本地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本地某一图书馆或情报所为龙头,其它各馆、所等机构配合,分工协作,将地区内各单位所收藏的地方文献,以及从各种途径所获得的文献资源数字化,建成数据库。 2购买。主要是指购进光盘数据库。对于作为对自建数据库的补充,以及限于自身力量而无法建立的数据库,直接购买是最佳选择,也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我国光盘数据库发展迅速,为我们建设特色数据库提供了丰富的来源。但我们选择这些数据库时,要从多方面加以考虑,必须对其将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有所预见。首先,要选择那些与本地状况最为相似的数据库入藏。既然是各具地方特色的文献,就绝无完全相同的面貌,只能从中选择相似点最多、相似面最广的数据,以最小的付出获取最大的效益。其次,注意所选光盘数据库的检索功能、标引深度、标引质量、标准化程度等方面,以检索点多、标引深且质量高为优先。这样购进的光盘数据库,既有很强的针对性,又节省了有限的经费,可最大程度地充实地方文献数据库。 3网络利用。在因特网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异常,应予以充分的开发利用。这其中既有集中有序且稳定的信息资源,也有分散无序且多变的各种信息。对于前者(诸如各种远程网络数据库),可根据需要购买其全部或某一部分库的网络使用权,这样既无需过多的硬件投资、维护,又不需进行数据库的管理、维护,可避免时间、人力的不必要的浪费;对于后者,收集时注意筛选、甄别,仍以相似相关性、参考价值大小为主要标准。这些下载下来后的信息,必须对之进行综合处理、深度加工和重新组合,使之转化为有序的、方便利用的数据库资源。超级秘书网 五、应注意的问题 作为网络资源的数据库建设,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数据质量的控制体现在生产的每一个过程。从数据的采集、著录、标引、加工、录入等每个程序着手,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业务工作细则,并配以科学的工作流程来层层把好质量关,是建立一个高质量数据库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这一工作既需要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又需要拥有既懂手工编目又懂机读目录和计算机操作的专门人才和信息开发人员,以便组织一支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业务骨干队伍,以全面高效率地承担起各种文献的采集、整理、编目、著录、输入等工作。同时,还必须制定出以数据统一化、标准化为前提的质量控制措施,设定专门人员定期进行数据库建设的标引、著录工作的检查,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库论文:数据库互操作探讨论文 摘要:由于历史及技术等原因,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异构数据库,数据库互操作问题也一直是数据库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主要阐述了异构数据库互操作的概念、实现途径中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资源整合异构数据库互操作联邦式数据库 1引言 异构数据库互操作问题作为数据库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课题,在国内外的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公司和科研单位对异构数据库的集成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国内对异构数据库集成的研究还处于开始阶段。 2异构数据库互操作的概念 异构数据库(HeterogeneousDatabase)集成是数据库技术从完全集中到逻辑集中、物理分布(传统分布式数据库)乃至逻辑分布、物理分布(异构数据库)这一发展过程的结果,也是兼顾已有系统自治性并实现新的数据共享这一现实需求的有效手段。 异构数据库的异构特征包括两个级别:系统一级的异构和语言一级的异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异构:各个参与的数据库可以分别运行在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PC或嵌入式系统中。 (2)操作系统的异构:各个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操作系统可以是Unix,WindowsNT,Linux等。 (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异构:一种是数据库概念模式的异构:有层次、网状、关系和面向对象4种;另一种是数据库物理模式的异构:指概念模式相同,但数据结构不同,比如Oracle与SQLServer同属关系型,但结构不同。 异构数据库互操作的实现包括三个功能要素:(1)为用户提供功能强大且操作灵活的互操作可视化界面,通过它用户可以直观地对多个异构数据库进行透明访问;(2)提供高级语言数据库访问调用级接口,至于调用级接口的实现层次可由设计者视具体清况而定;(3)支持环境开放性,可能的话还应该支持实现语言开放性。 异构数据库系统的目标在于实现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信息资源、硬件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合并和共享。异构数据库系统集成就是要将数据库系统的不同,操作系统的不同,操作平台的不同或者底层网络的不同进行屏蔽,使得用户就可以将异构数据库系统看成普通的数据库系统,用自己熟悉的数据处理语言去访问数据库,如同访问一个数据库系统一样,对其进行透明的操作。 3实现异构数据库互操作的途径 面对异构数据库的互操作需求,主要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努力:一是建立标准,即建立统一的数据库规范,消除由于标准的不完善而造成的各数据库系统间的差异;二是构建异构数据库互操作平台,实现对多个异构数据库的透明访问。 随着对数据库互操作问题的深入研究,基于不同角度,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可行的异构数据库互操作途径,这些途径在实现互操作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上各不相同,都有各自所适应的特定环境和需求。从异构数据库的核心思想出发,把实现互操作的途径归纳为两大类。 3.1系统级异构互操作 对于DBMS系统一级异构的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互操作,主要有四种实现途径。 (1)数据库网关(DatabaseGateway) 数据库网关是一种中继器,它能提供应用级的异构数据库集成的手段。网关的主要作用是转换和通信。 数据库网关可以建立比较稳定和透明的数据库互操作,但是其缺点也较为明显。诸如不关心如何屏蔽数据库之间的异构性,不支持事务处理,资源冗余,用户受限于数据库厂商,不能任意选择客户机平台及目标数据库等问题。 (2)公共协议/数据转换协议技术 公共协议是异构数据库进行通信时采用的公认的数据协议,即公认的系统间传递SQL请求和结果的形式。最常见的协议是ANSI/ISO的关系数据存取(RDA)标准、SGA(SQLAccessGroup)规范和IBM的分布式关系数据库结构(DRDA)。与数据库网关相比,公共协议更具有可扩充性和开放性,能较好地实现异构数据库的透明访问、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和多种客户平台,是实现异构数据库互操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公共协议/数据转换协议的缺点是协议本身的低效率带来的速度问题。 (3)公共编程接口 公共编程接口包括客户应用编程界面(CAPI)和服务器应用编程界面(SAPI)。CAPI是一组过程库,通常驻留在客户端,通过装载后端专用的驱动程序访问不同的数据库。SAPI提供一个应用编程界面,控制服务器与客户应用请求和目标数据库之间的交互。如Microsoft的ODBC、Oracle的SQL*NET以及IDAPI。其优点有:由于提供了统一的调用级接口,使用户免除了应用程序随数据库改变而改变的痛苦;通过API可使应用程序直接操纵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访问API的缺点是:针对每一个数据库都需要有一个与其对应的驱动程序;由于不同的驱动程序所支持的数据类型和对数据的操作都不相同,其完全透明地访问异构数据库的能力有限;实现效率过分依赖于驱动程序,而驱动程序将标准语法转换成相应数据库的命令语法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4)中间件技术(MiddleWare) 中间件是处于应用程序及应用程序所在系统的内部工作方式之间的软件,它的基本思想是在各后端数据源和前端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一个抽象层。把应用程序与系统所依附软件的较低层细节和复杂性隔离开来,使应用程序开发者只处理某种类型的单个API,而其他细节则可以由中间件处理。这样就使系统对每个不同数据源的操作变成对单一的中间件的操作,而后再对中间件进行异构处理。使用中间件技术解决异构数据库集成的问题,将会给系统集成带来很多的好处。这是因为中间件不仅能够使得前端用户访问后端的异构数据库实现透明化,并且保证了访问接口的开放性,这样可以使系统在以后功能上的扩展更加方便。通过中间件来访问数据库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所有的客户端的请求都发送到了中间件上,减轻了数据库服务器的负担,保证了数据库服务器的性能不会降低。同时,中间件的采用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在系统内部的某个逻辑发生变化时,只要改变中间层的相应处理程序,前台用户界面不需要做任何的改动,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系统维护的费用。 3.2数据结构与语义级异构互操作 目前,对于数据结构和语义一级异构的数据库互操作的研究有紧密耦合和松散耦合两种思想,具体体现于多数据库系统、联邦数据库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三种方法。 (1)多数据库系统 所谓多数据库系统就是一种能够接受和容纳多个异构数据库的系统,允许各个异构数据库的“自治性”。多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相对于如集中式数据库系统或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那种逻辑上具有同一管理系统而言的,它以多元和分布为主要特征。多元是指它多个彼此区别的集中式或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分布则是指数据分布在不同场地的数据库系统中,由各自的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多数据库技术的目标是为在多个数据库之间实现互操作,解决数据库资源共享找到一种技术途径。一般采用分布、异构、自治三个特性作为尺度来刻画多数据库系统。使用这种方法,用户需要显式地指明所要访问的数据库。多数据库系统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来实现。 (2)分布式数据库(DistributedDatabase) 分布式数据库的基本思想是抛弃原有的数据库系统,在网络环境下建立分布的数据库系统,在体系结构、事务处理模型等方面重新设计从而解决信息共享与互操作问题。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分为同质分布式数据库和异质分布式数据库。像Oracle、Sybase、Informix等都是同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这类系统的实现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些。异质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大多是在已有的一些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的。 (3)联邦式数据库(FederatedDatabase) 联邦式数据库系统是网络技术和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由一组能协调工作,又可以独立自治的部件数据库组成。它可以是原先不分布的,又可以是分布的,具有分布性、自治性、异构性三大特性。 联邦式数据库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在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虽然在物理上是分散的,但因为有统一的数据模型及全局数据模式,所以它在逻辑上却是集中的,因此用户感觉到的是一个完整的数据库。显然,这种系统可用于某个专用领域的系统,但不适于不同领域间的异构系统的集成。相反地,联邦式数据库系统是由在不同结点上松散耦合分布的异构成员数据库构成,各联邦成员间的一种松散结合。构成联邦成员的可以是一个集中式数据库,也可以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它们可以根据需要(按某种组合)加入联邦或者根据需要退出联邦。联邦式数据库没有全局模式,各子系统(即联邦成员)按自己的需求建立各自的数据模式。其成员之间的数据共享关系,通过由协商确定的输入/输出模式来建立,单个成员有权拒绝或允许其它成员结点对它的访问。因此,它能够支持多库系统的分布性、异构性和自治性,使之产生满意的集成。超级秘书网 异构数据库的互操作技术使得数据库在原有技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在未来新的应用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地球观测系统EOSDIS、电子商务、保健信息系统、数字出版、协同设计等领域。 数据库论文:谈入侵检测技术在数据库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入侵检测是检测和识别针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非法攻击或违反安全策略事件的过程。数据库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借鉴了针对网络和针对主机的入侵检测技术,又考虑了数据库自身的特点。 传统的数据库安全机制以身份认证和存取控制为重点,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被动安全机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数据库对安全的需要。近年来对数据库入侵检测机制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通过建立异常检测机制,有效地发现用户在使用数据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入侵和攻击,以期达到保护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安全的目的。 1入侵检测简介 入侵检测是检测和识别针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或者更广泛意义上的信息系统的非法攻击,或者违反安全策略事件的过程。它从计算机系统或者网络环境中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发现可疑攻击行为或者异常事件,并采取一定的响应措施拦截攻击行为,降低可能的损失。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系统将用户的当前操作所产生的数据同用户的历史操作数据根据一定的算法进行检测,从而判断用户的当前操作是否属于入侵行为,然后系统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入侵检测系统能很好地弥补防火墙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防火墙的补充。入侵检测技术是计算机安全技术中的重要部分,它从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检测计算机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入侵检测系统在几乎不影响计算机系统性能的情况下能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并对系统提供针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入侵检测技术通过对入侵行为的过程与特征的研究,使安全系统对入侵事件和入侵过程能做出实时响应。入侵检测技术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 2入侵检测技术分类 (1)从数据的来源看 入侵检测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通常从主机的审计记录和日志文件中获得所需的主要数据源,并辅之以主机上的其他信息,例如文件系统属性、进程状态等,在此基础上完成检测攻击行为的任务。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通过监听网络中的数据包来获得必要的数据来源,并通过协议分析、特征匹配、统计分析等手段发现当前发生的攻击行为。从数据分析手段来看,入侵检测通常又可以分为两类:误用入侵检测和异常入侵检测。误用检测的技术基础是分析各种类型的攻击手段,并找出可能的“攻击特征”集合。误入侵检测的定义为:识别针对计算机或网络资源的恶意企图和行为,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过程。入侵检测系统则是完成如上功能的独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能够检测未授权对象,针对系统的入侵企图或行为,同时监控授权对象对系统资源的非法操作。 (2)从数据分析手段看 入侵检测通常可以两类:滥用入侵检测和异常入侵检测。滥用入侵检测的技术基础是分析各种类型的攻击手段,并找出可能的“攻击特征”集合形成特征库或者模式库,滥用入侵检测利用形成的特征库,对当前的数据来源进行各种分析处理后,再进行特征匹配或者规则匹配工作,如果发现满足条件的匹配,则指示已经发生了一次攻击行为然后入侵检测系统的响应单元做出相应的处理。异常入侵检测是通过观察当前活动与系统历史正常活动情况之间的差异来实现。这就需要异常入侵检测建立一个关于系统正常活动的状态模型并不断更新,然后将用户当前的活动情况与这个正常模型进行对比,如果发现了超过设定值的差异程度,则指示发现了非法攻击行为。 相比较而言,滥用入侵检测比异常入侵检测具备更好的确定解释能力,即明确指示当前发生的攻击手段类型,另外,滥用入侵检测具备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虚警率,开发规则库和特征集合相对于建立系统正常模型而言,要更容易、更方便。但是,滥用入侵检测只能检测到已知的攻击模式,模式库只有不段更新才能检测到新的攻击类型。而异常检测的优点是可以检测到未知的入侵行为,尽管可能无法明确指示是何种类型。从现有的实际系统来看,大多数都是基于滥用入侵检测技术,同时也结合使用异常入侵检测技术,提高了检测率并降低了虚警率。 3数据库系统的安全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框架可分为三个层次:网络系统层次、宿主操作系统层次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层次。由于数据库系统在操作系统下都是以文件形式进行管理的,因此入侵者可以直接利用操作系统的漏洞窃取数据库文件,或者直接利用OS工具来非法伪造、篡改数据库文件内容。因此,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据库管理系统。如果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机制非常强大,则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能就较好。根据数据库安全的三个层次,笔者提出了一个数据库入侵检测系统,其外层用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中间层用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内层采用入侵容忍。此系统采用系统整体安全策略,综合多种安全措施,实现了系统关键功能的安全性和健壮性。 4数据库入侵检测技术 数据库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借鉴了针对网络和针对主机的入侵检测技术,在此基础上,又考虑了数据库自身的特点。按照检测方法分为:误用检测和反常检测。 (1)数据库误用检测 误用检测是指将已知的攻击特征存储在误用特征知识库里面,然后根据用户的当前操作行为与知识库里的误用入侵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如果符合知识库中的入侵特征,则说明发生了入侵。误用特征知识库中的入侵规则由安全专家定义,可以随时添加、修改,然后保存在知识库中,用来对审计数据进行匹配比较。误用检测的优点是检测的准确率高,缺点是只能对已知的攻击特征进行匹配检验,对未知的攻击类型无法发现,而对未知攻击类型的检测要依靠异常检测。所以,误用检测常常与异常检测结合起来使用。 (2)数据库反常入侵检测 反常检测是指将用户正常的习惯行为特征存储在特征数据库中,然后将用户当前行为特征与特征数据库中的特征进行比较,若两者偏差足够大,则说明发生了反常。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它能从大量数据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事先未知的知识和规律,而不依赖经验,应用在基于数据库的入侵检测系统中,可以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有助于检测的知识和规则。 数据库论文:网站数据库危机防范策略研究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危机起因;防范对策等进行讲述,包括了Access数据库的安全问题、ASP带来的安全问题、非常规命名法、使用ODBC数据源、加密ASP页面、Session对象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把某用户的信息保留下来、把数据库的主文件名进行修改、把mdb扩展名修改为ASP或ASA等不影响数据查询的名字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本文通过对ASP+Access网站中Access数据库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从Access数据库安全性和ASP页面安全性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对策。 【关键词】ASPAccess数据库安全ODBC数据源 笔者从事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教学工作多年,一直选用ASP+Access方案构建方案。但ASP+Access方案最大的安全隐患在于Access数据库可以被攻击者非法下载,而现在互联网上提供的很多ASP空间都是只支持Access数据库。这样一来,防止Access数据库被非法下载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本文笔者通过分析研究将告诉大家如何打造mdb数据库文件的安全防范对策。 一、危机起因 (一)Access数据库的安全问题 1.Access数据库的存储隐患 在ASP+Access应用系统中,如果获得或者猜测到Access数据库的存储路径和数据库名,则该数据库就可以被下载到本地。 2.Access数据库的解密隐患 由于Access数据库的加密机制非常简单,所以即使数据库设置了密码,解密也很容易。该数据库系统通过将用户输入的密码与某一固定密钥进行异或来形成一个加密串,并将其存储在*.mdb文件中从地址“&H42”开始的区域内。由于异或操作的特点是“经过两次异或就恢复原值”,因此,用这一密钥与*.mdb文件中的加密串进行第二次异或操作,就可以轻松地得到Access数据库的密码。基于这种原理,很容易编制出解密程序或者在互联网上下载到破解工具,数据库文件的内容,企业的资料、隐私和员工的密码从此不在安全。由此可见,无论是否设置了数据库密码,只要数据库被下载,其信息就没有任何安全性可言了。 (二)ASP带来的安全问题 1.ASP程序源代码的隐患 由于ASP程序采用的是非编译性语言,这大大降低了程序源代码的安全性。任何人只要进入站点,就可以获得源代码,从而造成ASP应用程序源代码的泄露。 2.程序设计中的安全隐患 ASP代码利用表单(form)实现与用户交互的功能,而相应的内容会反映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如果不采用适当的安全措施,只要记下这些内容,就可以绕过验证直接进入某一页面。例如在浏览器中敲入“page.asp?x=1”,即可不经过表单页面直接进入满足“x=1”条件的页面。因此,在设计验证或注册页面时,必须采取特殊措施来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二、防范对策 我们可以采用迷惑法、隐藏法、加密法、ODBC数据源法和注册验证法等技术手段防止数据库文件被非法下载。 (一)非常规命名法 1.把数据库的主文件名进行修改,并且放到很深的目录下面 防止数据库被找到的简便方法是为Access数据库文件起一个复杂的非常规名字,并把它存放在多层目录下。例如,对于网上花店的数据库文件,不要简单地命名为“flower.mdb”或“bloom.mdb”,而是要起个非常规的名字,例如:halower123.mdb,再把它放在如/wh123/wd123d/hoo9/dh123/abc之类的深层目录下。这样攻击者想简单地猜测数据库的位置就很困难了。 2.把mdb扩展名修改为ASP或ASA等不影响数据查询的名字 但是有时候修改为ASP或者ASA以后仍然可以被下载,如将mdb修改为ASP以后,直接在IE的地址栏里输入网络地址,虽然没有提示下载但是却在浏览器里出现了一大片乱码。如果使用FlashGet等专业的下载工具就可以直接把数据库文件下载下来,因此需要找到一种FlashGet无法下载的方法。根据网站在处理包含unicode码的链接的时候将会不予处理的原理。可以利用unicode编码(比如可以利用“%3C”代替“ ”等),来达到目的。而FlashGet在处理包含unicode码的链接的时候却“自作聪明”地把unicode编码做了对应的处理,比如自动把“%29”的unicode编码字符转化成“(”。即是说如向FlashGet提交一个//22.0.1.2/dat/%29amitx.mdb的下载链接,它却解释成了//22.0.1.2/dat/(amitx.mdb,当单击“确定”按钮进行下载的时候,FlashGet就去寻找一个名为“(amitx.mdb”的文件,当然找不到。 (二)使用ODBC数据源 在ASP程序设计中,应尽量使用ODBC数据源,不要把数据库名直接写在程序中。例如:直接语句 DBPath=ServerMapPath(“/wh123/wd123d/hoo9/dh123/abc/halower123.mdb”) ODBC数据源语句 ConnOpen“driver={MicrosoftAccessDriver(*.mdb)};dbq=”&DBPath 可见,即使数据库名字起得再怪异,隐藏的目录再深,ASP源代码失密后,数据库也很容易被下载下来。如果使用ODBC数据源,就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三)加密ASP页面 可以使用微软公司的免费软件ScriptEncoder对ASP页面进行加密。它可以对当前目录中的所有的ASP文件进行加密,并把加密后的文件统一输出到相应的目录中。由于ScriptEncoder只加密在HTML页面中嵌入的ASP代码,其他部分仍保持不变,这就使得我们仍然可以使用FrontPage等常用网页编辑工具对HTML部分进行修改、完善,操作起来简单方便、效果良好。(四)利用Session对象进行注册验证 为防止未经注册的用户绕过注册界面直接进入应用系统,可以采用Session对象进行注册验证。Session对象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把某用户的信息保留下来,让后续的网页读取。一般情况,在设计网站时都要求用户注册成功后才可登录。但如果不采用Session对象进行注册验证,则用户在浏览器中敲入“URL/hrmis.asp?page=1”即可绕过注册界面,直接进入系统。利用Session对象可以有效阻止这一情况的发生。 三、结束语 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从网络安全技术本质上讲,就是“攻”与“防”的技术。要确保Access数据库文件不被非法下载,我们只有一方面要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也要经常对自己的网站进行安全测试,及时更新各种漏洞,让网站真正为企业提供安全高效的信息服务。 数据库论文:数据库查询优化方式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基于索引的优化;优化SQL语句等进行讲述,包括了判断并建立必要的索引、对索引使用的一些规则、合理的索引对SQL语句的意义、返回的值应该是查询所需要的、避免或简化排序、避免相关子查询、创建使用临时表、用排序来取代非顺序存取、使数据库的访问速度得到提高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数据库的应用中对数据库查询优化的一些策略,其中包括基于索引、SQL语句的优化的方法,并简要对其他一些常用方法做了介绍。 关键词:数据库查询优化查询优化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深入,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各种应用软件的普及,应用数据也随着日常工作而迅速增长,作为数据仓库的数据库的重要性也日益显著。 数据库系统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各种基于数据库的联机事务处理以及联机分析处理正慢慢的转变成为计算机应用的最为重要的部分,根据以往大量的应用实例来看,在数据库的各种操作中,查询操作所占的比重最大,而在查询操作中基于SELECT语句在SQL语句中又是代价最大的语句。如果在使用中采用了优秀的查询策略,往往可以降低查询的时间,提高查询的效率,由此可见查询优化在数据库中的重要性。本文就数据库查询优化中的策略进行介绍及探索。 1基于索引的优化 数据库的优化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方法对提高数据库查询效率也不相同。 索引作为数据库中的重要数据结构,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查询的效率。而优化查询的重要方法就是建立索引,建立适合关系数据库系统的索引,这样就可以避免表扫描,并减少了因为查询而造成的输入输出开销,有效提高数据库数据的查询速度,优化了数据库性能。然而在创建索引时也增加了系统时间和空间的开销。所以创建索引时应该与实际查询需求相结合,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优化查询。 1.1判断并建立必要的索引对所要创建的索引进行正确的判断,使所创建的索引对数据库的工作效率提高有所帮助。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应做到以下要求:在熟记数据库程序中的相关SQL语句的前提下,统计出常用且对性能有影响的语句;判断数据库系统中哪些表的哪些字段要建立索引。其次,对数据库中操作频繁的表,数据流量较大的表,经常需要与其他表进行连接的表等,要进行重点关注。这些表上的索引将对SQL语句的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1.2对索引使用的一些规则索引的使用在一些大型数据库系统中会经常使用到,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数据库性能,使数据库的访问速度得到提高。但索引的使用要恰倒好处,所以我们在使用索引时应遵守使用原则:建立索引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查询速度,但索引过多,不但不能实现优化查询,反而会影响到数据库的整体性能。索引作为数据库中实际存在的对象,每个索引都要占用一定的物理空间。所以对于索引的建立要考虑到物理空间容量,以及所建立索引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1.3合理的索引对SQL语句的意义索引建立之后,还要确保其得到了真正的使用,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首先,可以通过SQL语句查询来确定所建立的索引是否得到了使用,找出没有使用到的索引。分析索引建立但没有使用的原因,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其次,索引得到使用以后,是否得到了预期的效果,对数据库的性能是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只有合理的索引才能真正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2优化SQL语句 在使用索引时可以有效的提高查询速度,但如果SQL语句使用不恰当的话,所建立的索引就不能发挥其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做到不但会写SQL,还要写出性能优良的SQL语句。下面,就如何优化引用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在进行查询时,返回的值应该是查询所需要的。在查询中应该尽量减少对数据库中的表的访问行数,使查询的结果范围最小,这就意味着在查询时,不能过多的使用通配符,如:select*fromtable1语句,而应该做到最小化查询范围,要查询几行几列就选择几行几列,如:selectcol1fromtable1;多数情况下,用户并不需要查询到的所有数据,而只是部分或靠前的数据时,我们也可以通过SQL语句来进行限制查询的结果,如:selecttop50col1fromtable1。 其次,对于一些特殊的SQL语句,在使用时应正确选择。我们用一组例子来说明,如:EXISTS,NOTEXISTS。 语句一:selectsum(t1.c1)fromt1where((selectcount(*)fromt2wheret2.c2=t1.c2)>0) 语句二:selectsum(t1.c1)fromt1whereexists(select*fromt2wheret2.c2=t1.c1) 两个语句所得到的结果相同,但,语句二的效率要远高于语句一,因为语句一在查询中产生了大量的索引扫描。 在对数据库查询时,所使用的语句多种多样,但选择恰当的的字句能够有效的提高查询效率。 最后,WHERE子句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WHERE子句中可以使用exist和notexist代替in和notin。应该尽量避免使用in,notin,or或者having。可以使用表链接代替exist。Having可以用where代替,如果无法代替可以分两步处理。 3其他优化方法 数据库的查询优化方法不仅仅是索引和SQL语句的优化,其他方法的合理使用同样也能很好的对数据库查询功能起到优化作用。我们就来列举几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3.1避免或简化排序应当简化或避免对大型表进行重复的排序。当能够利用索引自动以适当的次序产生输出时,优化器就避免了排序的步骤。 3.2避免相关子查询如果在主查询和WHERE子句中的查询中同时出现了一个列的标签,这样就会使主查询的列值改变后,子查询也必须重新进行一次查询。因为查询的嵌套层次越多,查询的效率就会降低,所以我们应当避免子查询。如果无法避免,就要在查询的过程中过滤掉尽可能多的。 3.3创建使用临时表在表的一个子集进行排序并创建临时表,也能实现加速查询。在一些情况下这样可以避免多重排序操作。但所创建的临时表的行要比主表的行少,其物理顺序就是所要求的顺序,这样就减少了输入和输出,降低了查询的工作量,提高了效率,而且临时表的创建并不会反映主表的修改。 3.4用排序来取代非顺序存取磁盘存取臂的来回移动使得非顺序磁盘存取变成了最慢的操作。但是在SQL语句中这个现象被隐藏了,这样就使得查询中进行了大量的非顺序页查询,降低了查询速度,对于这个现象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只能依赖于数据库的排序能力来替代非顺序的存取。 4结论 对于数据库的优化,我们要抓住关键问题,提出改善查询效率,这样才能真正使数据库服务得到根本提高。本文在对数据库查询优化的方法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部分见解,有效的提高数据库查询效率。
浅谈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浅谈祥龙工程公司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摘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水利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分析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总结出水利施工应倡导企业安全文化、制定各级安全责任,严格安全技术、保证安全投入、利用安全法制确保企业健康稳步发展。实施安全生产管理“五要点”在水利施工企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安全;管理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政治上,安全工作上升到关系社会稳定和法制的高度;在经济上,生产安全与经济效益被同等看待;在文化上,安全管理已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安全文化、安全责任、安全技术、安全投入、安全法制是水利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五个重要因素,应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促进职工安全素质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最终实现生产安全的目标。 1 安全文化是基础 安全文化及安全意识,是支配员工行为安全的思想、理念、掌握安全基本指示和操作技术技能的综合体现。安全文化是水利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根本,是企业的形象、氛围、秩序的综合反映,不同的企业都具有各自特色的安全文化。水利施工企业因为其施工环境的特殊性,在长期的施工中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原则,并建立了相适合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员工也树立了以人为本的“三不伤害”(是指在生产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安全生产减少人为事故而采取的一种互相监督的原则。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生产理念,遵章守纪和落实安全措施,形成“以安全为荣,以不安全为耻”的作风。 祥龙工程公司在长达十多年的施工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安全生产永远是企业管理关键环节的观念,在施工全过程中努力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居安思危、如履薄冰”。企业力求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做到“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简称。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机,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的本质安全;日常不间断地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如宣传、教育、培训、检查、目标考核、奖罚等,形成良好的企业安全生产文化氛围,使“安全第一”的思想深入每一个员工内心,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年度水利安全生产征文活动,对获奖选手企业内部再次奖励,征文活动营造“人人关心安全,关注安全,重视安全”的氛围,对促进水利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把日常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环节和每一台施工机械,使安全生产成为习惯,这就是该公司的企业安全文化。 2 安全责任是核心 实现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安全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和核心。目的是通过明确安全责任来促使各自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各级领导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安全责任要求企业做到“全员负责、层层分解、职责明确,以则论处。”企业负责人的法定职责是明确责任,建章立制、保证投入、消除隐患、制定预案、及时报告事故。员工法定的安全生产义务是:遵章守纪,服从管理。使用防护用品,接受教育培训。报告不安全因素;其权利是拥有知情权、建议权、批评权、拒绝权、撤离权、获得赔偿权。 祥龙工程公司的安全责任体系由保证体系和监管体系构成。保证体系是安全组织结构和企业各级管理部门各层次人员在各自岗位的安全责任,他要求各级人员对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分级负责(全员负责制)。监管体系是各级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各级行政负责人法定的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 3 安全技术是关键 安全技术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必要手段,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水利施工安全技术就是其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经验,加上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形成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法和施工步骤等,具有其科学性和行业性特点,是用来保证企业财产和从事活动的人的生命安全保障。 祥龙工程公司对每一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求:开工前必须充分准备,在施工组织设计同时制定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并及时改善劳动生产条件的安全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做到安全技术逐层较低。对高排架、高边坡施工,洞室开挖。大型起重机运输设备,炸药、油库等危险作业,重要设备设施制定防治重大事故发生的装箱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对工程施工作业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确认、评估、分级监控措施。对可能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急救、疏散、救援措施和事故处理应急预案,项目技术负责人要严格审批。实践施工生产中进行实施和监控,及时跟踪检查、验证、反馈,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补充、纠正和整改,重大危险源、危险作业现场有专人对技术措施落实进行监控,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4 安全投入是保证 安全投入是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施工项目是安全资金投入的主题,应从工程项目施工生产成本、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中单独列支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4]2号)。在安全生产上适当投入,能确保企业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安全投入分主动投入和安全产出两个方面。主动投入包括安全措施、安全预防措施、安全防护用品、保险成本等费用;安全产出是反映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安全性和安全秩序的良好状况程度。 祥龙工程公司在安全投入方面体现在人员安全健康受到保护,提高劳动生产率;避免和减轻设备财产的损失;避免中断生产造成的工程损失,改善作业环境,加快施工生产进度,维护提高经营信誉和施工资质,促进企业发展,保护环境资源和员工家庭,维护社会稳定。 5 安全法制是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立法的宗旨是为了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这是《安全生产法》的灵魂。安全生产,重在预防。预防为主体现在安全意识在先、建章立制在先、隐患预防在先、监督检查在先。 祥龙工程公司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完善公司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施工作业安全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颁布使企业安全生产有了法律的依据和保障。并在公司内部制订了《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岗位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办法》等,规范企业员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使员工明明白白知道那些是必须、应该、提倡、鼓励,那些是禁止、不准、不可以、不应该。企业员工都努力做到“建章立制,依法办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遵章守纪,违章必究”。 6 结束语 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搞好工程项目施工的基本要素。祥龙工程公司在施工安全生为作业过程中认真并努力做到、做好以上五要点,倡导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加强安全技术、保证安全投入,从而保证公司正常、安全、健康、秩序发展。 浅谈公司安全生产管理:T燃气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摘 要:论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共同问题以及城市燃气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现状,阐明了安全管理对于城市管道供气企业的重要作用,以T燃气有限公司为例,简述了现阶段管道供气企业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事故预防和安全管理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提升T燃气有限公司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贯彻执行巡检、安检和设备保养制度、提高员工自身素质等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建议。 关键词:安全生产;生产管理,管理措施 一、T燃气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T燃气有限公司是铜陵市天然气利用项目特许经营单位,担负铜陵市管道燃气输配网络和相关设施建设和经营,燃气的供给和销售服务。T燃气有限公司于2006年11月开始为全市居民客户和工商企业进行天然气置换,并在2007年9月顺利完成了铜陵市天然气置换项目,让这项民生工程造福于全市客户。 公司成立以来,安全运行稳定可靠,客户服务不断创新、市场发展业绩卓著、供销差率有效降低、各项管理齐头并进,先后荣获多项荣誉,并获得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近年来,T燃气有限公司了一系列的HSE程序文件,包括:运行控制程序-场站安全管理;车辆进入场区安全管理指引;场站巡视指引;场站管道标准指引;生产设施管理指引等。 二、T燃气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客户安全用气知识缺乏 通过发放调查表及工作单服务记录的统计分析,客户对如何安全使用天然气知之甚少,具体表现在客户对炉具连接管使用期限、炉具选型、炉具安装的规范标准以及由此产生的危害等方面不够了解,另外,通过工单记录也反映了一线服务人员的指导及讲解规范性达不到要求,例如面对客户家中存在的乳胶管老化、穿墙、穿柜等安全隐患,部分员工与客户沟通中对危害定义语焉不详,造成客户对整改建议的目的性产生怀疑,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日常运行管理问题待解决 T燃气有限公司日常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体现如下:1.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1)缺乏对预案的实施和演练。(2)日常安全检查不到位。(3)新建瓶组间未按规定进行审批。2.培训不规范。部分操作人员在上岗之前对安全概念的潜意识不足,增加了安全隐患。 (三)应急处置能力有待加强 当紧急事故信息发生时,调度中心指定接听进行信息传递,公司派发相应抢险队人员,在现场检查判断与处理时,抢险队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但这是该公司应急处置能力薄弱的地方。燃气事故的应急处置不仅包括燃气企业自身的应急处置能力,还往往需要社会各方面的联合应急救援,这需要与几个部门及时有效的配合,港华燃气在这方面需要加强协调能力,力争将事故灾害降到最低。 (四)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从业人员的素质需要提高改善,主要体现在:(1)责任意识不强。(2)员工执行力不强。一些员工缺乏执行敏感性,对于任务没有统一的理解,行为也不规范,导致实施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有些对问题事先分析不够,导致执行过程中不能对特定的环境巧妙的设计细节来解决这个问题,一再推迟执行的进度和质量。 三、T燃气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改进措施 (一)树立全新的安全生产管理观念 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安全生产管理文化的建设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而建立企业安全文化,最重要的是要树立安全观念文化。当前,T燃气有限公司需要建立以下安全观念文化,即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也是生产力的观点;安全超前观点;安全是生活质量的观点;风险最小化的观点和安全管理科学化的观点;自我保护意识,保险意识和防患于未然意识。只有满足时代要求的安全理念,建立安全文化,才能有效适应时代需要的安全活动,进而达到安全生产标准。 (二)建立现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T燃气有限公司应当从智能化、程序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等方面入手,构建燃气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现,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全面推进。首先,审视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现状,配备齐全安全设施;其次要进行安全合理的投入。其次,一项优质的管理,应该把资源放在安全生产管理最关键的领域,将投入看成是一项重要的投资。第三,要推广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手段,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T燃气有限公司应当积极利用科技进步的成果,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T燃气有限公司要推行“全员、全面、全方位、生产全过程、全天候”的安全管理机制主要体现在:(1)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2)在安全工作中要做到“学到位、想到位、讲到位、管到位、做到位、考到位”六到位;(3)再配合各安全科学管理方法;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严格落实各级安全责任,以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等有力措施;(4)通过制度化建设,形成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 (四)提升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T燃气有限公司应追求零事故、零伤亡,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具体来说要做到:“两个预防、三个建设和完善HSE管理体系。(1)两个预防,即加强燃气管网、库站的安全管理的事件预防、加强用户端和燃气运输中的各类安全事件预防、尤其是加强LNG\CNG装、卸、运等重要环节作业的安全风险的辨识和控制,现场作业关和全程押运关。(2)三个建设。增强HSE管理体系建设。T燃气有限公司应大力推广应用个人安全计划、安全管理经验分享、危险源分析、作业许可、安全观察和工艺危害分析等管理工具;加强风险管理。进行风险评估,确保使用安全T燃气有限公司应结合区域化管理体制。建设标准化库站。按照港华燃气的《标准化识别手册》要求,以标准化为主题,一致库站、客服营业厅视觉形象。 浅谈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浅谈天龙湖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 摘要: 本文讲述了天龙湖公司在水电站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开展情况,主要从安全管理制度方面,“两票三制”及班组管理“三讲一落实”,水电厂安全性评价、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重大危险源管理和“6S”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开展情况与同行进行交流。 关键词: 水电企业 安全生产 管理安全文化 0 引言 电力企业既是提供全社会发展动力的基础产业,也是现代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电力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决定了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安全文化是安全科学发展之本,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存的基础和灵魂。天龙湖公司作为五大发电集团之首――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的基层企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照国家、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章,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秉承“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集团公司安全管理理念,以优化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共同发展的社会责任观促进公司安全、可靠、健康发展,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打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一、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与效益是水电行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两个主题,是完整的辩证统一体。安全生产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和出发点,经济效益是安全生产的目的和归宿,应很好地把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当安全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首先应考虑安全,采取妥善措施来消除不安全隐患,以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两个体系”的积极作用。 建立长效的安全生产机制是创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管理手段,由安全监督体系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构成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机整体,两个体系相互独立、各自发挥作用并协调配合,是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 1、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公司自成立以来,逐步建立完善了以各级行政正职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成立了以安全第一责任人为组长的安全管理委员会,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满足生产需求;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人人监督。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基础,围绕责任制要求,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安全生产奖惩规定》、《安全生产监督工作规定》等等重要体系、制度全面贯彻,确保形成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的氛围 2、建立自上而上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公司设立有安监部,生产部门设置有专职安全员,班组设置有兼职安全员,形成“三级安全监督网”,实施安全监督例行工作标准化,围绕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安全技术状况、劳动保护、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及安全生产奖惩、月度安全评估、安全性评价及问题整改等开展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并由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主抓,形成凡事有落实,有监督的工作氛围。 (二)以生产任务管理系统为平台,严格执行“两票三制”。 1、以生产任务管理系统为平台。通过生产任务管理系统这个平台将生产任务和“两票”进行了有机结合,切实做到凡是有工作任务就必须开工作票;凡是有操作就必须使用操作票,并实现远程监督,杜绝无票作业,实现三个100%,确保不发生因管理不到位和员工作业行为不规范造成的工作漏洞,从而防止人身伤亡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2、以“两票三制”为基础。电力企业的两票三制,即工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设备巡回检查制度、设备定期试验与轮换工作制度、交接班制度是电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几项最基本的工作制度,是电力企业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是实现现场作业规范化、程序化和现场安全管理的基本保证。通过班组安全管理讲任务、讲风险、讲措施、抓落实即“三讲一落实”工作规范逐步落实。将现场作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形成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来实现对标管理、对标执行、对标检查。 (三)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风险机制 1、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公司制定了《教育培训管理实施细则》、《安全教训培训规定》,在此基础上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制定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有步骤的结合季节性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教育培训。通过应急预案演练、消防知识培训、紧急救护培训、特种作业培训及取证、内部培训师授课等推动安全教育培训等,并以精神鼓励、物质奖励相结合,提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以丰富的活动实现寓教于乐、以生动的案例启示总结、以目标的实现巩固成果,使公司安全教育培训进入良性循环。 2、建立安全风险共担机制。为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积极性,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要求,每年年初,将安全生产目标分解、措施细化,层层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通过“五确认一兑现”方式,即确认目标、确认问题、确认措施、确认责任、确认效果、兑现奖惩,使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总体目标及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践行了“务实和谐、同心跨越”的大唐集团公司文化理念。 (四)重视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工作,全面推行“6S”管理 1、不断完善安全设施标准化工作。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国家有关标准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设施标准》的有关规定,几年来,天龙湖公司不断完善现场的安全标志、安全警句、设备标识、警示线、温情提示语等标识工作,达到了统一、规范、醒目,对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安全文化氛围起到积极作用。 2、全面推行“6S”管理。公司成立了6S管理领导小组,并设立推行办公室,专门负责6S 推行工作,编制了6S管理评价标准,确定检查范围;下达了达标计划;组织了一系列达标培训;组织人员到兄弟单位进行考察学习,对6S管理进行宣传教育等。公司分别在两个电站内设立了八个样板区和其它为非样板区,经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各阶段性实施重点,确定方针和目标,按照实施方案和推广流程积极开展工作,并制定“奖惩办法”进行考核和奖励。通过推行“6S”管理达到了提升企业形象、提升员工归属感、减少浪费、提升效率从而达到保障安全的目的。(目前“6S”工作仍在积极推进) (五)积极开展安全活动,强化员工安全意识 天龙湖公司按照《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公司的相关安全规定和要求,结公司合自己的实际积极开展安全活动。每年1月召开上一年度安全生产总结会,同时对本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每季度召开安委会会议,每月要召开安全分析会,每周要开展班组安全会和班前会班后会等。通过这些安全活动对阶段性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在的问题和不安全隐患进行清理,查找原因及时整改,消除不安全因素。同时我们还利用“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百日安全活动”和公司的办公网络等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安全常识,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员工的安全观念和安全意识,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通过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组织安全规章制度考试;开展“反违章有奖征文”等活动,提高了广大员安全知识应用能力,增强了安全意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树立了新的安全文化理念,形成人人学安全,人人懂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制度执行,大力开展反违章管理 建立健全反违章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反违章工作,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以奖促遵、以惩纠违。天龙湖公司在反违章管理上严格以公司制定的《反违章管理规定》、《反违章积分管理办法》为依据,坚持层层负责、分级管理、双向监督原则,教育与惩戒相结合,引导员工遵章守纪,提高安全意识,切实做到“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深入开展反违章工作,特别是反习惯性违章。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一方面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对那些坚守岗位安全职责、主动纠正违章行为的员工、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不定期地进行表扬和奖励。另一方面对员工出现的违章行为坚决制止,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并按照规定执行违章曝光,通过公司办公系统、每月安全简报、安全分析等对违章行为曝光,引起员工高度重视,形成全员参与反违章的工作氛围。 三、实行安全目标管理,以安全生产四级控制为切入点 实施安全目标控制和偏差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规范有序。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公司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后,制定各级责任人安全目标控制措施,确保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四级控制,即企业控制重伤和事故,不发生人身死亡、重大设备和电网事故;车间控制轻伤和障碍,不发生人身重伤和事故;班组控制未遂和异常,不发生人身轻伤和障碍;个人控制失误和差错,不发生人身未遂和异常。我们还将各级责任目标细化、问题分析、措施细化、责任到人,对标管理,根据《安全生产奖惩规定》兑现奖惩,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四、做实安全性评价和重大危险源评估工作,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安全性评价是用更科学、更合理的手段来评价、诊断代替粗放的安全管理方法,用更精细的检查和量化的分析来取代传统的工作方法,弥补传统管理上的不足,更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天龙湖公司根据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标准, 按照“贵在真实,重在整改”的要求,于2005年公司成立了以安全第一责任人为组长的安全评价工作组,2006年开始开展第一次电厂安全性评价自查工作, 2007年集团公司安全性评价专家组对天龙湖公司进行了复查,共查出问题273项,现已整改完成254项,完成率93%。 2009年天龙湖公司又开展了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等工作,成都电监会组成的专家组对天龙湖公司进行了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发现问题58项,此次并网安全性评价得分率在90以上,名列前茅。通过系统地评价,不仅能够排查出安全生产上现时存在的问题,而且通过全面的整改和安全性评价闭环管理,使安全生产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 天龙湖公司的重大危险源管理根据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和重大危险源评估辅导材料,每年一季度由总工程师组织对照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类别目录进行了分项查评,对无评估标准的危险源结合各类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查评,经查评目前存在的重大危险源24个,全部由企业监督管理。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础。 五、通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取得的成效 1、公司2004年发电以来,年年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无人员重伤及以上的人身伤亡事故;无一般及以上的设备事故;无因本单位责任引起的电网事故发生;无责任事故发生。已连续五年没有发生非计划停运,连续安全生产运行超过2000多天。多次被集团公司、分公司平为安全生产先集体,多人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2、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中, 公司员工基本上都身处重灾区,值得庆幸的是无一人伤亡, 但发电设备有轻微损坏,全体员工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和生产自救当中,救助了一批又一批的受灾人员,一人被国资委评为抗震救灾标兵,三人火线入党,公司也被评为州、县抗震救灾先进企业。 3、通过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大大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安全行为,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提高了预防事故、控制风险和员工自我保护能力。 结束语 天龙湖公司通过这几年抓安全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巩固现有成果,继续抓好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总结提高。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面对企业安全生产中遇到新的安全问题要积极面对、认真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安全文化建设任重道远,为应对瞬息万变的企业外围环境,我们必须坚持走有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道路,苦炼内功,提升企业形象,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为员工创造和谐、美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实现企业良性健康发展。 浅谈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农网改造后供电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浅探 【摘 要】农网改造后供电线路设施有所改善,但安全生产管理上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存在问题的表现形式,并就如何加强网改后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词】农网改造 安全生产管理 问题 措施 乡(镇)农村电网改造前电力设施基础薄弱,配电变压器不在负荷中心,低压线路过长或走向不合理,不能实现漏电保护器的三级保护,漏电伤人事故时有发生。网改任务完成后,供电线路设施有所改善,但安全生产管理上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农网改造后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农网改造后收归直管的低压供电线路长、范围广。供电网络遍布乡(镇)各村、组及农户,地域广,分散性强,线路及设备维护面广、难度大。原用电设备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下,不安全因素很多,供电所承担的安全责任加重。 2.用电安全意识淡薄,供电网络毁损现象严重。农村安全用电宣传不够,安全用电意识淡薄,造成意外伤害或死亡事故增多,加之盗窃性、毁损性、工程建设性破坏电力设施等违法行为,私拉滥接、违章建筑等违章行为,威胁着农网设备和人员的安全,进而直接威胁和影响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 3.组织措施落实不力。新聘台区电工往往在供电岗位上工作时间越长,《电业安全工作规定》中明确规定的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落实越不力,许多同志嫌手续繁杂,凭借自己多年工作经验人为简化手续。“两票三制”、“标准化作业程序”、“危险点分析”等规程规范在供电所推进难度很大。 4.技术措施到位不够。确保安全的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不够,许多电工凭经验办事,约时停送电、不带绝缘手套、不穿绝缘靴、不用绝缘棒、不挂接地线、不悬挂标志牌等违章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因此而出现触电伤亡事故,给安全生产带来直接影响。 5.习惯性违章屡见不鲜。职工安全意识不强,习惯性违章难以杜绝,特别是许多老职工,凭工作经验办事,对安全规范管理、严格“票证”不理解、不配合,对安全生产十分不利。 二、强化网改后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对供电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实行规范化管理,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安全责任落实到人。网改后,农村网络、电力设备产权归属供电企业,同时安全责任、维护管理毫无疑问落到各供电所。因此,必须明确责任,划分区域,以台区为单元,把安全责任明确落实到职工个人,使每个职工身上有担子、有义务、有责任,促使职工加强日常维护巡视力度。同时,把相应管理人员和值班室的电话告之各用户。这样一旦有问题,可快速反映,及时作出处理,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2.对农网改造后接管的直供直抄农村供电线路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查线路走廊,查电线杆、导线、绝缘支撑物,陈旧的用电设施以及不规范的用电接线等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组织人力、物力,分先后缓急进行有针对性地整改,彻底消除不安全隐患。 3.实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三级保护。首先应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总保护实行规范化管理,应按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运行管理规程》,台区电工要定时进行测试并填写记录;对二、三级保护要经常不定点地进行模拟试跳,要及时更换毁损、动作不灵敏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切实把住农村低压电网的安全保障关。 4.建立农村变压器台区、线路设备台账和用电情况档案。定时检测并形成报表资料,通过资料进行定量分析,求出各台变的最高负荷、三相不平衡度、线路终端压降情况以及进行线损的理论计算,准确评判供电线路设备的健康水平。 5.加强台区供用电设备的巡视工作。要按照《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切实做到设备的“一、二、三”巡视制度,即对一般用电设备每月巡视一次,对特种杆等设备每月巡视二次,对配变、表记、配电盘等主要设备每月巡视三次,发现缺陷要及时整治,保证供电主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6.对各变压器台区实行低压无功补偿。实施无功补偿时建议采用在变压器变台上设置轻载定量固定补偿,在无功需求最大的用电线路分支点附近及靠近低压线路末端杆处设立自动投切装置,并实行分相补偿,根据实测无功负荷,合理地确定补偿容量和分组数,实施最优补偿方案,提高线路电压质量。 7.严格两票三制的规范化管理。其措施为:一是加大培训力度,结合工作实际,教会各班组长及全体职工具体如何填票,如何把组织措施用于安全工作之中;二是根据实际情况,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把如何申请检修,什么人填票,何种工作填何种票等具体内容用文字的形式下发给职工,起到指导作用;三是加大检查力度,对不规范的进行指导,对不执行的进行处理,在供电所内形成一种严格执行保证安全组织措施的氛围,从而有利于安全工作的全面推进。 8.应及时对聘用农电工进行一次较全面的电工基础培训。通过培训使其具有用电线路设备管理的基础知识、电工常用技术和个人职业道德素养,懂得安全用电常识,并具有较好的线路设备安装使用技术。这样,可以让农电工及时处理线路设备突发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以上几个方面,将是巩固和延伸“网改”工作,加速发展农村生产和生活电气化的稳妥而有效方法,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建设,保证农村电网安全,杜绝农电伤亡事故的有力保证。 浅谈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如何做好热力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 热力公司作为集中供热企业,主要担负着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居民和工业用户供热、供冷的任务。从生产形式来看,很多热力公司依托电厂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供热的安全也可能影响电厂机组的安全运行;从经营业务来看,热力公司还担当热力工程方案设计及施工安装管理等等,如果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表现出问题,不仅会影响热用户和的信赖,还会严重影响用热企业的生产,对热力公司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应对热力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重视起来,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得力的手段,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夯实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也是热力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方向。就目前的工作来看,多数热力公司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并未出现严重的事故,能够满足热用户的需求。但是,随着社会需求的提升,热力公司未来的业务空间也在提升,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也在增大,此时如果依然按照固有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来工作,势必造成工作上的较大安全隐患。在此,本文主要对如何做好热力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展开讨论。 一、强化领导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热力公司与一般的公司不同,其担当的任务与用热企业的生产及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为此,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必须充分强化领导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热力公司的多数员工,仅仅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工作。而领导则是在全局中担任指挥者的角色,所以,领导的指引和管理,对热力公司的安全生产,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强化领导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必须明确领导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职责。热力公司所承担的热力供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领导必须建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同时采取积极的措施,去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向上级及时的报告各种安全事故,将法律法规内的职责进行有效的落实,促进热力公司安全运营。第二,需强化领导在热力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管理作用。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组织机构 热力公司在目前的生产工作中,其安全性并没有做到理想的标准。多数热力公司表现出了“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不断”的情况,例如,部分地区在热力供应方面,总是参数不稳定;新修建的热力工程,出现温降、管损没有达到设计的效果等等,这些问题都对给热用户带来诸多的不便,同时也给热力公司带来负面的影响。为此,在今后的安全生产管理中,热力公司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通过组织的力量,完善各方面工作中的缺失,弥补固有的问题。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根据热力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及安全工作水平,成立相应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委员会包括总经理、部门主管、各层级的负责人等等。第二,根据以往出现的安全事故或者是安全隐患,成立专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并配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性人员,使得热力公司的安全生产获得全面的保证,减少技术上的错误。第三,各级、各部门都要设定专职的安全检查人员,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且要分辨出问题的类型和原因,实现安全生产问题的高效解决。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热力公司在日常的运营当中,必须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完成。但现阶段的很多热力公司,其规章制度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依然在遵守老旧的规章制度,这就导致遇到新情况时,没有办法较好的处理,不仅影响了对问题的处理水平,还会对类似问题的处理产生影响,进而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利。严格来讲,热力公司由于其工作上的特殊性,,每间隔一段时间,就应该对规章制度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并且与现实工作相联系,不断的健全。因此,热力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还应该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方面努力。第一,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来做好安全生产底线制度,所有的工作都应保证基本的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避免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第二,优化规章制度时,应以促进热力企业安全生产为标准,而不是象征性的增加条款。应对工作人员的任务、工作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在奖惩措施方面,也要做好相应的规范。第三,所有的规章制度,必须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并不是一味的规定工作,还要积极保障员工的各项利益得到实现。第四,规章制度应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促进员工和领导者更加积极的工作,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自主规范操作,减少漏洞。 四、制定安健环目标及保证措施并分解落实 年初,制定全年的安健环生产目标,为全面实现热力公司年度各项安健环目标,要求各部门、各班组、各工作岗位在坚持安健环目标、指标四级控制的原则下,结合实际,把热力公司的安健环目标、安全责任一一分解、细化、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逐级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早计划、早安排、高标准、严要求,以更加积极、稳健的态度,更加认真、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实现全年安全生产目标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五、深化安全生产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实现安全风险可控、在控 建立以全面风险控制为核心,以过程控制为手段的综合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稳步提升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水平。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深入开展风险辨识与控制工作,确实提高员工对作业安全风的险辨识与控制能力,提高风险意识,规范作业行为。热力公司应印发《应急工作手册》,使员工人手一册,随身携带,便于学习和查阅。还要重点组织开展好供热管道泄漏、台风暴雨、火灾等应急预案的演习,总结及评价工作。正确评估自身应急能力,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提升计划。 六、深化推进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做到隐患、缺陷闭环管理 认真开展热网的隐患排查,加强设备劣化的日常趋势分析,强化反事故措施的落实。对管网设备的隐患排查要常态化。发现的每一个问题进行精细化管理,反思问题背后的管理问题,并对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对反复出现未进行整改的问题进行挂牌督办,实现从检查整改到防范和根治的深化,有效解决同类问题重复发生的顽疾。 七、加强安全教育,提升职工的安全素质 热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从各个层面来提升职工的安全素质。第一,员工必须先培训后上岗,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第二,做到系统性、规范性的安全培训;第三,做到安全培训考核的严肃性。 综上所述,本文对如何做好热力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讨论,从七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就现阶段的热力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而言,并没有特别严重的问题出现,但我们不能忽略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手段,应积极的落实,以此来保证热力公司能够长久的实现安全运行。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热力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会有更大的提升。 (作者单位:北海市鑫源热力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毕业论文:石油化工火灾特性与处置对策 摘要:石油化工火灾因其火灾荷载大、现场情况复杂、影响因素多,易发生爆炸、爆轰等恶性火灾事故,事故同时会造成生产停滞、环境污染、群体恐慌等次生灾害。在分析当前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火灾形势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石油化工火灾的处置难点,探讨了石油化工火灾的处置对策,为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提供参考。 关键词:石油化工;火灾风险;处置对策 我国是石油化工产业大国,主要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据公安部消防局石油化工行业火灾防控情况调研小组2015年统计,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共有炼油企业240余家,炼化一体化企业23家。其中,建成千万吨级炼油企业28家,百万吨级乙烯企业16家,以及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一体化企业14家,炼油、乙烯及芳烃联合生产企业9家。从规划布局来看,以进口资源为主的炼油、乙烯等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以国内资源为主的炼油、乙烯等产业主要集中在西北和东北地区。但是,全国除西藏、贵州、山西、四川之外,其他各省市均建有炼油企业,“多、小、散、乱”的产业格局现象仍然突出。与石油化工产业高速发展相比,我们的安全防控水平没有同步跟进,导致潜在的事故风险不断激增,石油化工行业已经成为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区、重灾区,灾害性后果呈现逐年增多的特点,并于近期形成了事故集中井喷的严峻局面。深入研究石油化工火灾事故处置对策,提升消防部队应对此类火灾爆炸事故的能力极其重要。 一、石油化工企业火灾形势 国家新型产业调整,伴随石油化工企业发展突飞猛进,科技迅猛增长与安全生产之间的矛盾凸显,石油化工火灾爆炸事故呈现几何规模上升,生产工艺的复杂性、物料储运的集中性、生产规模的聚合性直接导致火灾危险、火灾荷载陡增,处置过程稍有不慎,连锁事故随即而发,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财产损失。[1]近年来全国多发恶性石油化工火灾事故,从2004年起,每年较大以上等级事故发生次数均在30起以上,死亡人数占工伤死亡总人数的13.8%,高居第一位。其中2001年至2014年发生512起重大事故中,造成2320人死亡,伤者不计其数。从发生的数起重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看,石油化工企业在规划设计、标准制定、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置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是企业的规划布局存在风险,工艺设计本身存在缺陷,本质安全要求缺失,安全设防水平偏低,消防设施的设置不能满足石化行业发展需求,单位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应急处置灭火救援能力欠缺。石化产业的诸多问题是以安全隐患的形式存在,并将通过火灾、爆炸等极端形式暴露,消防安全现状不容乐观。2015年以来福建漳州“4·6”PX爆燃事故、江苏南京“6·12”德纳化工爆燃事故、山东日照“7·16”液化烃罐爆燃事故,天津滨海新区“8·12”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山东东营“8·31”爆炸事故的集中爆发,直接造成大量消防官兵伤亡。对消防部队综合应对能力直接敲响警钟。 二、石油化工火灾处置难点分析 (一)生产工艺复杂 近年来,随着能源利用率不断提升,充分利用石油资源,发挥物质最大效能性,生产能力不断加大,提油率不断增加,使得原有的加氢裂化工艺更为完整,随之引入的高温、高压反应链更是加大了容器的操作极限。在资源整合性方面,原油利用率不断提升,产能不断增大,单套常减压装置年加工能力由数百万吨陡升至数千万吨,生产模式由单一炼化型向炼化一体化进行转换,工艺流程更多、环节更精细、集成度更高。而技防规范的滞后性在发展上与规模产能却大相径庭,无法适应多单元、高密集的需求。同时,衍生石油制品催生民营精细化工业的发展,危化品种类和数量的急剧增加,造成火灾的危险和危害性大规模提升,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巨大考验。 (二)储存量越来越大 根据公安部消防局石油化工行业火灾防控情况调研小组2015年对辽宁、浙江、山东等省调查统计,发现我国油品及液体化工品总储量已达240万m3,单罐储量:固定顶已达3万m3、内浮顶已达5万m3、浮顶储罐普遍达10万m3,液化天然气储罐已达16万m3,最大可达20万m3,球罐直径已达65m,原油储罐更是没有设置单罐存储上限。大连中石油“7·16”爆炸火灾事故,10万m3原油储罐全液面燃烧,事发地大孤山半岛油气总储量1600万m3。石化企业多数在集中区域设置,事故发生后,辐射、冲击波,以及原油的沸溢和喷溅作为灾害事故扩大的第一要素,集中区域可直接导致连锁性灾害。事故发生过程中的风力导向,灭火药剂的使用以及灭火用水的流经,又对事故区域造成次生影响,处理稍有不善,造成灾害升级和问题遗留。[2] (三)燃烧形式越来越复杂 石油化工储罐区和生产装置区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由于具有低闪点、高热量、大冲击等特点,往往伴有爆炸发生,在冲击波和气流作用下,造成现场大面积破坏的连锁反应,可能形成储罐火、地面流淌火、沟渠流淌火、生产装置火、管线喷射火等多种燃烧形式,以及重油沸溢喷溅会带来的重大人员伤亡。火场温度高,液体随地形肆意流散,临近装置和设备由于工艺失压、辐射影响造成的物理和化学连锁爆炸,造成灾情扩大,救援队伍无法第一时间接近火场进行有效控制。 (四)消防设计与企业发展不适应 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装置、储罐、输油管线密集化、集成化程度不断提升,由于先进工艺技术引进的同时应跟随更新的规范和安全系统不能同步,造成预案想定火灾规模仍停留在小装置小储罐时期,防火间距、安全距离不足、单位总体储量过大、单罐储值无上限、多种类别化危品混存、灭火用水量延续时间不足、泡沫系统设置范围偏小、设计储量不足、远程控制系统失控漏管等现象,均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火灾扑救工作。 (五)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滞后 石油化工企业在进行改(扩)建追求产能和效益的同时,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却没有同步发展,使得石油化工产业发展与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矛盾日益凸显。一些大中型石化企业虽然设置了企业消防站,但是却缺乏统筹考虑设置公共消防站,造成消防站数量和布局不合理,况且在改(扩)建时没有充分考虑消防车辆装备的种类、数量,没有按照企业的发展配置和调整,造成种类单一,数量缺少,能力不足;在消防供水方面,大部分没扩建原有的消防水池、没更换原有的供水管网,造成供水不足。 (六)火场形式多变、应对困难 石油化工企业发生火灾后,由于高温造成设备装置损坏(基本都是钢结构),一般化工厂发生火灾时,设备基本都处于运转状态,常压、减压、裂化、催化、蒸馏、冷却等设备都在正常运行,某项工作装置的故障或发生火灾、爆炸,将会导致连锁反应链中断,造成局部物料和压力发生改变,反应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反应不全或反应过度容易造成装置破裂、损毁,造成更多的易燃易爆及毒害物质泄漏,引发连锁爆炸扩大灾害,DCS控制系统失灵、反应失控,设备的进一步破坏将导致灾难性事故。在储存区域,连锁爆炸和辐射影响,也会导致管路损坏。前期灭火救援作业时,如射水方向错误,药剂投射失误,同样也会导致浮顶油罐出现卡船、沉船以及边缘罐壁融化包裹等现象,灭火救援处置应对困难。 (七)力量调集难、现场处置慢 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较为集中的沿海地区,由于灾害多发,多种形式组成的消防队伍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公安消防部队也作为消防安保和灭火救援的重中之重;但是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由于需求量较少,石油化工企业布局相对边、远、散,而灭火救援力量多集中于城市,针对城市火灾。[2]对于大型石油化工火灾的准备工作只能停留在理论和推演阶段,从事灭火救援工作的人员没有实际控火经验。但是,小概率不等于不发生,这类场所一旦发生灾害,在力量调集、装备集结、药剂运输方面将会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局面。虽然内陆省份的石油化工企业厂区、库区也设有专职消防队,但由于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装备种类质低量少,造成预警不及时、联动不配套,无法通过工艺连锁控制火势蔓延,移动设施成为企业应急处置的主要手段,未形成工艺控制与消防技战术的有机结合。由于平时会同公安消防部队、社会联动单位开展的综合应急演练较少,部分单位也因石化单位发生火灾概率小,而忽视应急准备和灭火器材、装备、药剂的储备。事故发生后,指挥者眉毛胡子一把抓,到处调集,造成到场较慢、器材种类、药剂不足,随之也会引发现场混乱、配合不好、协同不到、通信不畅等问题。欠发达地区发生的石油化工灾害事故,一旦达到一定规模,事故可控能力极差,引发的次生灾害更多,损失更大,造成事故处置滞后。 三、扑救石油化工火灾的措施 (一)科学调度、整合资源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应基于水冷却和泡沫窒息灭火,可配合使用干粉抑制火场自由基,应优先调集大流量、大功率消防车辆、消防水(泡沫)炮,确保灭火药剂射流能够到达燃烧和指定区域。同时,要将重型水罐车、高喷消防车、照明消防车、防爆通信消防车、侦检消防车、化学事故救援消防车、干粉消防车、泡沫消防车、灭火机器人、供水车组、移动充气等车辆充分调集到现场。设备冷却方面:应尽量采用便携式自动灭火设施,如遥控水炮、大力自摆水炮、灭火机器人等。灭火方面:合理选择泡沫发生装置,利用射流泡沫发生器、流淌泡沫发生器对地面流淌火实施作业,利用高喷消防车、车载泡沫炮、移动泡沫炮对储罐区和装置区进行灭火。如:大连“7·16”新港油库火灾,一次性调集14个公安消防支队、4个企业专职消防队、348辆消防车到达事故现场,同时动用飞机调运500t泡沫到达现场。福建漳州“4·6”PX项目爆炸火灾事故,一次性调集福建本省9个支队248台消防车,跨省调集广东总队38台消防车,共计286台消防车投入灭火战斗;并从山东、江苏、江西、广东等省调集泡沫1000余吨,福建境内调集泡沫600余吨。 (二)确保现场药剂输配不间断 扑救石油化工类火灾,应综合考虑水和其他灭火药剂的整体消耗,组建供水和其他药剂保障分队,科学拟定供水和其他药剂调集方案。火场前沿应尽量减少主战消防车辆,使用水泵流量在200L·s-1以上的大功率消防车,分干线、分段设置灭火作战区域,设置分区指挥员,确保灭火指挥和药剂保障的独立性。在药剂输配方面,应综合考虑固定消防设施、市政管网和天然水源,使用泵浦消防车就近取水,使用供水编组从天然、大型水源远端取、配水,选取60L·s-1以上流量的消防车作为长时运转的供给保障,干线消防车应配备备用消防车,防止车辆故障造成的供液中断,供水干线应尽量配备直径在150mm以上的抗压水带,有效减少输水压力损失。 (三)科学设置指挥部 按照垂直指挥原则设立总指挥、前沿指挥部、后方指挥部。前沿指挥部包含作战指挥、安全观察指挥、侦检指挥,后场指挥部包含供水指挥、通信指挥、战勤保障指挥、联动单位指挥。两个指挥部在总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要形成独立指挥向统一指挥梯次过度,相互协作、各司其职、互不干扰。为确保指挥独立性和权威性,应坚持令出一人,分级落实,避免多人下令造成火场混乱。 (四)强化侦检,全面掌控 有效利用各种侦检方法,充分掌握现场情况,了解现场工艺流程,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科学开展施救。侦检组要优先取得企业储罐、生产装置的设备安装图、单位平面图、工艺流程图、道路交通水源图等图纸资源;会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迅速查明事故区域、灾害类型、灾害点位置、储罐直径、压力、储存物料理化性质、最坏结果影响等,共同商讨科学合理有效的处置办法,可优先考虑采用工艺进行控制。针对储罐区重油火灾还应重点掌握水垫厚度,可考虑使用热成像仪掌握热波传递情况。同时要对周边环境和重点保护区域进行划定,为指挥部提供设立安全观察哨的位置,对事故征兆和撤离做好预判,确定进攻和撤退路线。 (五)合理选用战术措施 扑救石油化工火灾,现场控制应优先考虑工艺控火,在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施救,采取“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战术指导思想,着力进行“补位思考”,即移动消防力量重点部署在固定消防系统因火灾爆炸损坏而无法发挥作用的部位。要依托“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战术原则,重点防止临近部位的烤燃、烤爆。坚持“工艺措施和大流量枪炮配合使用”的方法,石油化工火灾的蔓延发展紧扣物料根本,有效控制物料流动、泄漏和流量,合理采取“冷热交互”降低物料温度、“关阀断料”切断物料供给、“输转倒罐”减少物料总量等方式进行合理搭配,最终有效扑救火灾。 作者:刘彦海 单位:黔西南州消防支队 石油化工毕业论文:石油化工铬钼钢管道焊接质量控制研究 摘要:本文就针对石油化工铬钼钢管道焊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石油化工;铬钼钢;管道焊接;质量控制 铬钼钢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质,在石油化工的管道施工中应用广泛,但是近些年来,在石油化工的建设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的铬钼钢管道焊接质量问题,大多都是由于焊接裂纹导致开裂,在铬钼钢管道焊接过程中没有做好质量的控制与管理,从而导致在石油化工中出现铬钼钢管道焊接质量缺陷。本文就针对石油化工中铬钼钢管道焊接的质量缺陷进行产生条件以及原因的剖析,从而加强对过程的质量控制,找到质量控制的措施,提高石油化工铬钼钢管道焊接的质量。 1石油化工铬钼钢管道焊接施工中常出现的裂纹质量缺陷与控制分析 在石油化工铬钼钢管道焊接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就是裂纹的产生,在冷裂纹中最常见的就是延迟裂纹,一般都是由于在铬钼钢管道焊接后会冷却降温到最低温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会出现一些延迟的冷裂纹,随着时间的增加会不断的扩大增多。导致铬钼钢管道焊接出现延迟裂纹的条件有三个,分别是铬钼钢管道焊接接头受到的约束应力的作用,铬钼钢管道焊接接头所含扩散氢的数量,铬钼钢材质的淬硬程度,这是造成石油化工铬钼钢管道焊接出现延迟裂纹的三个产生条件。 1.1铬钼钢管道焊接接头约束应力的形成以及控制的途径 铬钼钢管道焊接接头的约束应力主要是由在石油化工焊接过程中的三种应力的共同作用产生的,主要包括:在进行铬钼钢管道焊接前的不合适预热,以及焊接过程中的不均匀加热导致在焊接冷却时产生的热应力;在铬钼钢管道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热循环过程,从而由于相变而产生的组织应力;受到铬钼钢管道焊接自身结构的约束作用所产生的应力。在铬钼钢管道焊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拘束应力,在实际的焊接过程中,不能消除,只能针对拘束应力产生的条件进行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铬钼钢管道焊接的应力大小,比如,在进行管道焊接前,要进行合适的提前预热,在焊接的过程中,注意焊接的顺序与流程,从而降低铬钼钢焊接结构的拘束力,也可以在焊接后进行热处理,从而降低焊接的组织应力。 1.2铬钼钢管道焊接接头所含扩散氢的来源及控制途径 在铬钼钢管道焊接的过程中,焊接接头处会产生扩散氢,主要是由于铬钼钢焊接材料中含有的水分,焊接表面存在一些污垢等,还有焊接施工现场的环境潮湿度,这些都是焊接接头扩散氢的来源。想要控制铬钼钢管道焊接接头处的扩散氢,可以采取一些控制的措施,比如,降低焊接钢材的冷却速度,将焊接材料在高温中多停留一段时间,使氢能够大部分的扩散逸出,从而降低氢的产生,降低扩散氢在焊接缝隙中的含量。 1.3铬钼钢材质的淬硬倾向程度发生条件与控制途径 铬钼钢材料硬度较大,具有一定的淬硬倾向,这大多都是由于铬钼钢材料所具备的化学成分与性质,钢种的壁厚,铬钼钢管道焊接的工艺水平以及焊接后的冷却环境条件等造成的。其中铬钼钢材料的化学成分与性质、壁厚等都是不能外力改变的,所以想要避免钢种产生淬硬倾向,可以通过焊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以及焊接后冷却环境条件来控制。 2导致石油化工铬钼钢管道焊接出现裂纹质量问题的原因剖析 石油化工铬钼钢管道焊接之所以会出现延迟裂缝这样的质量缺陷,大多都是由于在焊接的过程中没有做好质量的控制,分析铬钼钢管道焊接出现延迟裂纹的原因,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以下就对产生质量缺陷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 2.1铬钼钢管道焊接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进行铬钼钢管道焊接前,要对焊接人员以及热处理人员的素质进行审核,因为焊接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能力,在进行焊接时,要严格的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多焊接施工人员的技术专业素质不过关,就会导致在焊接时出现质量问题。 2.2铬钼钢管道焊接的材料因素 造成焊接裂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扩散氢含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焊接材料没有进行完全烘干处理,导致材料中的含水量比较大,导致焊接时出现扩散氢,严重时就会导致焊接裂纹的出现。因此在处理焊接材料时,要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 2.3铬钼钢焊接前的预热问题 在进行石油化工铬钼钢管道焊接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预热,提前预热可以提高焊接接头处的韧性,防止焊接裂纹的出现。但是在实际的焊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预热时往往没有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出现不适当的预热,极大的降低了预热的质量水平,导致焊接质量裂纹的出现。 2.4焊接后的脱氢处理方面的问题 为了防止焊接裂纹的产生,一般情况下,在铬钼钢管道焊接后需要进行热处理,进行脱氢处理,热处理的时间要尽量长一些,以便焊缝里的氢能够最大限度的逸出,从而降低铬钼钢管道焊接接头处的扩散氢,进行热处理还可以降低焊接接头的冷却速度,避免钢种出现淬硬倾向,但是在实际的焊接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不能及时的进行热处理,很容易因为扩散氢含量的增加导致质量裂纹的出现。 2.5焊接后的热处理问题 在铬钼钢管道焊接后进行热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不仅可以降低焊接接头处的材料硬度,还可以提高韧性,改变铬钼钢材的组织结构,消除焊接应力的残余量,提高变形能力,避免出现淬硬倾向,但是在实际的热处理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很多的焊接施工单位在评定焊接工艺时仍然按照原先的标准,使得焊接接头的硬度与标准不符,甚至还存在有一些施工检测单位并没有进行焊接接头的检测,就出具检测报告,使得检测报告严重的失真。其次,在铬钼钢管道焊接后应该立即就进行热处理,但是在实际的焊接工程中,一些施工单位为了利益,往往都是先进行无损的检测,再进行热处理,避免返修后还要再次的热处理,采用这种方法很容易掩盖接头裂纹,使得焊接的质量存在较大的质量与安全隐患。 2.6没有对铬钼钢焊接的缝隙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 在铬钼钢管道焊接后,还要进行焊缝的无损检验,铬钼钢管道焊接后很容易出现裂纹等质量缺陷,但都会经历一段时间,所以我们要完成热处理后才能够进行焊缝的无损检测,往往在实际的检测中,检测过早而导致裂纹并没有被发现,在检测后,要搁置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测,确保焊缝的质量。 3加强铬钼钢管道焊接质量控制的措施分析 针对铬钼钢管道焊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对这些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和控制方法的分析,我们可以对石油化工铬钼钢管道焊接的质量控制提出几点建议措施。具体如下:(1)要做好石油化工铬钼钢管道焊接的质量管理,从焊接的施工单位,到过程的质量监理,以及石油建设单位等,都要做好质量体系的管理,要求焊接过程中要有专业的技术人才,从而做好整体焊接过程的质量控制。(2)要审核好每个铬钼钢管道焊接施工所提供的工艺评定的报告,与实际的焊接施工情况进行对比,查看是否符合真实的要求,要严格的遵守规范的标准进行焊接施工现场的控制,进行质量验收时也要严格控制,认真执行标准要求。(3)要对铬钼钢管道焊接的全过程进行工艺流程的控制,特别是那些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施工环节,要进行重点的管理与控制,对铬钼钢管道焊接前的预热,焊接过程中的热处理等都要重点选择措施进行控制。在进行铬钼钢管道焊接施工后的无损监测工作时,一般都是由焊接施工单位进行,但是为了保证焊接的质量,在完成后还要对焊接工程进行抽样的质量检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焊接的质量。 4结束语 总之,石油化工铬钼钢管道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比较多,需要注意的环节比较复杂,我们要做好焊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提高铬钼钢管道焊接的质量。 作者:范伟敏 单位:九江石化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毕业论文:石油化工装置管道支吊架的设计思路 摘要:设置管架作为管道工程中一项重要的环节,对于装置管道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般来说,管道工程图只绘出了管架符号、示意图及其具体位置。文章针对石油化工装置管道支吊架设计思路的构建,从管道支吊架的类型、选用支吊架应遵循的原则、石油化工装置管道支吊架位置的确定及其设计思路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石油化工;装置管道;支吊架设计 在石油化工装置中,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管道,在具体使用中,种类不同的管道使用方法有一定差异。管道支吊架在石油化工装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石油化工装置管道支吊架进行设计思路的构建时,必须按照不同的种类所遵循的原则实行。为此,本文对石油化工装置管道支吊架设计思路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管道支吊架的类型 一般依据支吊架的不同作用,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承重支吊架、限位支架与防振支架。 1.1承重支吊架 承重支吊架就是来承担管道的重量及其它持续性的负荷,并布设在管道系统中,从而避免超出管道负荷承受力而造成破损,确保管道及相关装置的安全。并根据支吊架的承重的特点,又可将其分为刚性支吊架与弹簧支吊架两种。 1.2限位支架 所谓限位支架,就是用来限制管道系统的位移变化。由于受热力的作用,石油化工装置的管道系统在进行运作时,会产生一定的位移,而导致系统不安全。而限位支架就是按照不同的使用效果分为固定支架、导向支架等,这些支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系统的安全。 1.3防振支架 在管道进行运行时,会有振动现象的产生,在这种状态下,就需要设置防振支架,能够将往复式机泵进出口管道进行有效地控制,并可以控制地震、水击等所排出的反力产生振动。 2选用支吊架所遵循的原则 支吊架主要在管道无垂直的位移位置进行使用。比如:对支架与管托进行移动,或是对支架与管托进行滚动等。而对于高度或是长度能够调节的支吊架,则作用于管道的无垂直位移。因此,支吊架所遵循的原则如下: 第一,确保管子在支架上固定好,不能产生任何位移。这种支架就是固定支架,主要的作用是将补偿器之间管道的热伸长进行平均分配,从而使支架上的管道无任何移动;由于此种支架的受力比较复杂,因此不仅仅要承受管道的重量,而且要对管道轴向压力所产生的反力加以承受。 第二,在支架上安装好管子。在热胀冷缩的影响下,管子与支架产生相对位移时,这种支架就被称为活动支架,具体分为两种,即滑动支架、滚动支架。使支架与管子产生相对运动的是滑动支架。此类支架有着较大的摩擦力,但制作相对简单,应用也更为广泛。而所谓滚动支架,就是将滚珠或是滚柱加入到管道滑托与支架间,使管子与支架产生相对运动,最终将滑动摩擦力转为滚动摩擦力。具体特征是有着较小的摩擦阻力,主要用于大管径,高介质温度且无横向位移的管道中。 第三,在管道有轴向位移的支架,对两侧装置钢挡块,确保在进行轴向运动的过程中,不偏离管道的轴线,此类支架是导向支架适用于管道作轴向位移,而不会在管道的轴线上产生偏离。第四,在有较大的垂直热位移,或是在管道应力与设备受力由于支吊架处过大的热胀力而超标的情况下,要使用弹簧支吊架。但应注意的是,弹簧支吊架不宜用于转动机器管口附近的管道。 3石油化工装置管道支吊架位置的确定 为了确保管道的挠度、弯曲应力和剪切应力适中,必须对管道上的法兰、阀门等部件集中载荷的作用加以重点注意。对于垂直管道支吊架,也要对间距进行把控,避免因为多种载荷组合作用而使管道产生过应力。而水平直管道的支吊架的间距应符合如下要求:第一,强度要在管道持续外载当量应力所承受的范围内,一般来说不高于16MPa;第二,其刚度应保证管道自重的弯曲挠度是管道疏放水的实际坡度的四分之一,从而使其在安全范围内正常疏放水。而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如有抗震效果,则应按照振因来将其管道的挠度加以控制,从而在适当范围内保证管道的固有的频率,一般而言,应小于2.5mm。第三,在对弹簧进行选用时,要保证荷载变化率在25%内。在弹簧的荷载变化率大于25%的情况下,要用两个弹簧进行串联。而所选用的串联弹簧要具有相同的荷载,并根据每个弹簧的最大压缩量的比例、总位移来来进行分配。一般通过计算刚度条件来确定管道所许可的跨距,并通过强度所支持的范围进行校核,取二者中的最小值。在计算刚度条件时,要将管道假定为一单自由度振动系统,为保证管道由于轻微外力而振动的不明显,应使装置内管道的固有振动频率在4Hz内。第四,在确定固定支架的位置时,要遵循方便石油化工管道的运行,并遵循管道安全的原则。一般来说,可以将固定支架分为L型、U型及T型等多个管段。并要坚持固定点间管段可以自然补偿的原则,设置在需要承受冲击载荷或限制管道振动等地方。 4石油化工装置管道支吊架的设计思路 首先,支吊架的位置设计除了依据最大跨度所允许的范围外,还应在下列位置进行设置:一是连接管系与设备的过程中,在适当的位置进行支吊架的设置,从而保证所受到的外力与力矩加以减少,并为了偏心荷载与弯矩得以减少,要使支吊架靠近集中荷载处。二是在有阀门或小型管道设备的管系中进行集中荷载时,为了偏心荷载与弯矩得以减少,应使支吊架靠近集中荷载处。三是应注意弯管附近、大直径管三通及分支管处的支吊架设计。四是对于有着垂直管段的管系,应将承重支架设置在垂直管段的上下部,并在较长的垂直管段中间设置符合规定间距的导向支架;此外,还要按照支点的垂直位移量,在水平敷设的管道向垂直管段转换的拐弯处,设置弹簧支吊架。 其次,要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作为支吊架的生根点,但要对生根点所可以承受的荷载进行核算,在一定条件下,还应将跨距减少来使生根点的荷载减低。再次针对复杂的管系,为了使应力分析得以简化,要遵循方便石油化工管道的运行,并要遵循管道安全的原则,将管系用固定支架分割成能够自行补偿的若干管段。一般来说,可以将固定支架分为L型、U型及T型等多个管段,并将承重支吊架或导向支吊架设置在两个固定支架间,使其能够承受冲击载荷或限制管道振动。还有,当管系的热胀方向正对敏感设备的借口时,要设置止推支架。此外,当大刚度管道产生强大的推力时,也可以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止推支架。 最后,管道在与设备进行连接时,支吊架要设置在利于设备检修与阀门操作的位置,还应注意的是,在设备进行检修或是设备移走时,临时支吊架的地方不需要设置。此外,还要注意不可以将焊接型的支吊架设置在时常拆卸维修及清扫的部位。 5结语 对石油化工管道支吊架的型式与位置的设计思路进行确定,能够确保管道工程的顺利运行。一般来说,对管道设计进行评价时,不但要看布置的合理性、美观度及操作检修的便捷性与一定的柔韧性,而且要看支吊架型式与位置的符合度。本文为此对石油化工装置管道支吊架的设计思路从上述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与阐述,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作者:李坤 单位:天津辰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毕业论文: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管理要点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产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推动了石油化工设备的生产和应用。但是由于石油化工设备对安装技术要求非常高,加大了施工难度,这就要求加强施工管理,避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从石油化工设备的特点及我国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的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石油化工设备;设备安装;问题;要点 引言石油化工生产系统是非常复杂的,一般有多个化工设备相连接而成,对原材料进行多次加工,形成最终产品的一些列设备的总称。在石油化工建设中,如果石油化工设备安装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安装过程中的问题或设备质量本身存在隐患,就会影响整个生产系统的顺利进行,因此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必然造成一定损失,严重考验着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管理。 1石油化工设备科学安装的意义 1.1决定企业效益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石油化工产业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加快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石油化工设备的机械化程度得到了提高,石油化产品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设备构造也越加复杂。现代工业已不能简单的以劳动力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了,企业主为了适应市场变化,高效益、高技术、可靠性稳定的石油化工设备成为其降低成本的主要变革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可靠性且技术含量高的石油化设备可以提高产量及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利益。第二,可靠性好且技术含量高的设备,可以长时间运行,避免闲置,提高生产效率。第三,科学安装石油化设备,可以降低维修费用,减少企业费用支出。 1.2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 生产安全性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并成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严格对生产企业进行调查,尤其是存在一定危险性的化工设备更为重视,如若不能进行科学管理,将给社会造成一定危害。而石油化工行业,为了安全生产,在石油化工设备安装阶段应予以重视,加强管理,使设备正确组装且运行,严格检验各部分环节衔接是否正常,阻止爆炸及火灾事故的发生。企业石油化设备的安装过程,是安装管理的重要环节,应提高其安装的准确及可靠性。 2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特点 2.1综合性强 石油化工设备涉及到的工种是复杂的,有电气仪表、机械、工艺安装及土建等多个专业,在安装过程中,这些专业知识缺一不可,需要生产、建设、施工、监管等单位的共同协作,相互协调,综合性极强。 2.2技术含量高 现代石油化工产品丰富多样,而各个产品对生产设备的要求各不相同,如设备结构、耐热性、耐压性、耐腐蚀性等,制造技术要求高。石油化工设备的超大、超重、超高、自动化程度灵敏性高的特点,使其在安装、调试、操作过程中十分繁杂。安装的合理及科学性对整个工程是否正常运营安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3风险大 石油化工设备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安装周期过长,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加大,所以在安装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很容易出现不必要的问题。一些超高、超重的设备在运输上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另外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时,返修时间过长,维修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因此在石油化设备安装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验收工作,实时监测每一个环节安装情况,做到投入与产出成正比,杜绝可以避免的资金浪费现象。 3我国设备安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安装前准备工作不到位 石油化工设备特殊的服务对象,决定了其在使用过程中要承受一定压力,并且其运行环境相比普通设备而言,比较恶劣。例如,当石油化工设备在高温、高压、通风效果不好的环境下工作时,恶劣的环境因素对设备的各个零部件的协调能力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对目前大多数的石油化工企业来说,采购质量不合格及不符合对应产品生产要求的石油化工机械设备和施工地选着随意性,是出现问题的关键因素所在。归结到低就是在安装前,企业准备工作不到位。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必须提前认真完成,不能马马虎虎。不合理的机械设备在安装、运行过程中不仅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故障,影响正常生产的进行,甚至还会引发某些不可挽回的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3.2安装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 一个工程的实施,要想顺利进行且减少问题的频繁出现,不能缺少监管部门的配合。针对石油化工设备,尤其是组装设备,组装耗时长,任意零部件质量出现问题,都会延长设备的正常运行,导致工作停滞不前。目前就我国大多数的石油化工发展状祝来说,基本都缺乏比较完善的设备安装监督体系,对于石油化工机械设备在安装过程中质量的控制还不能达到要求,没有明确监督的职责是什么,一般都根据项目本身制定,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这直接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不利于石油化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3设备安装人员流动性大、技术水平低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需求,尤其是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的复杂性,使化工设备安装的一线工作人才十分紧缺。针对我国目前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情祝来看,从事安装设备的相关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对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的基本原理及技术要求等不熟悉,存在一定局限性,这对安全的进行设备安装造成了阻碍,而且为后续生产管理埋下了隐患。不利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4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管理要点 根据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特点和我国目前设备安装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要点: 4.1做好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准备工作 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分三点,第一,设备安装前,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相关技术协议及合同,因为他们是设备验收是否达标和施工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后期处理合同赔偿及维修等的重要依据。因此,这就要求参与者认真阅读设备相关合同等内容,熟悉其性能保证、质量要求、交货条件、保修期限等合同条款.为设备的验收和安装等工作做好准备。第二,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为设备安装提供适宜的场地是设备安装施工的前提,要保证施工现场地面平整,运输及消防通道畅通,有完善的水、电、气设备,另外防御措施要做到位。第三,设备验收。验收是设备安装前的必要步骤,由于其石油化工设备的复杂性,验收工作务必严禁。为了保证使用者的利益,使用者在接受设备时,应有买方、厂家、商检局等共同验货,对于有包装的设备要检查其包装是否有损,包装外型号等内容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对无包装的设备,外观要进行仔细检查,并对其各不分的零件进行清点。对进口设备要进行全面开箱验收,每一检查环节按照合同技术要求进行备案,若发现问题,应尽快与责任方联系,按照合同要求进行交涉。对于解体设备,收到货后,要尽快组装,严格检查、试验。开箱时要严格记录好箱号、箱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等资料收集归档。 4.2建立完善的安装质量管理体系 石油化工设备综合性强的特点,要求项目实施前设立统一的领导小组,协调各方工作,抓好设备安装质量管理。首先,要加强施工队伍建设。施工队伍是整个施工项目是否能正常顺利进行的关键,在石油化工行业领域,对施工队伍要求非常严格,不仅要求施工队伍吃苦耐劳,更要求施工队伍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管理者要具备设备安装施工经验,掌握先进的技术,能独立管理好团队,从看图纸到安装完成的一系列过程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在此之外施工团队要严格按照管理的规章制度加以实行,确保整个安装过程谨慎操作、认真负责,重视监督和管理。其次要做好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把关工作。一方面在项目管理中心要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项目部、施工队和作业班三方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到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要深入现场,确保每一环节的质量检查,及时掌握安装动态,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找出问题点予以解决,从而提高设备安装管理效率。再者要抓好作业技术交底工作。作业技术交底可以节约安装时间,避免资源金浪费,是对项目施工方案的细分化。如安装前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技术标准进行恒定,对施工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可预料的以外事故有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对安装设备试运行。 在合同保修期内,要加强运行频率,使整个安装设备磨合到位,在发现问题时及时与厂家联系。针对进口设备,由于涉及到外事工作和技术服务合同规定天数的限制,所以进口设备的安装是很复杂的。因此在进口设备安装及调试过程中,外商技术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施工管理人员应做好现场协调管理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要根据施工现场制定详细的安装方案和安装计划,协调好外商专家进场时间,且将翻译好的技术资料交给相关部门,做好安装准备工作。其次在外商技术人员到场后,与外商技术人员协商安装和调试时间等。要定期在现场召开会议,对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探讨和解决。要对每天施工中存的问题、解决方法、设备运行情况等做好中英文记录,相关方签字认可。最后在整个合作流程中,双方要互相配合,建立友好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环境,调动外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为顺利合作奠定基础,避免合作纠纷、阻碍项目工程的进行,促使安装质量的提高和进度加快。在安装流程中,由于进口设备维修消耗时间过长,我们在外商技术人员在场时,应及时提出技术疑问,现场解决和实地实验,吸取外商技术经验,确保后期设备正常高效运行。 4.3提高安装人员技术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技术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尤其是石油化工安装施工企业,施工人员是否具备技术要求严重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培养力度,加大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提升整个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企业领导者要在内部制定奖励措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要他们100%的投入到工作中,从而降低人才的流失率。另外,由于我国石油化工安装技术性人才缺乏,为了满足石油化工企业日益增长的需求,相关部门应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人才,带动提高企业内员工的管理水平和安装技术,为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5结语 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管理在整个石油化工生产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抓好安装前后的一些列工作,严格依据国家法定标准严格审核,才能有效避免不必要安全事故,更好促进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另外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日益复杂,对技术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相关工作人员在安装过程中要做到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安装前做到预防为主,避免经常性问题的发生,要时刻积累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做出贡献。 作者:李希会 单位: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毕业论文:石油化工工艺蒸汽管道配管设计要点 摘要:本文介绍了石油化工装置的基本概念,并就蒸汽管道的设计模式予以深入分析,得出在蒸汽管道配管设计过程中,需要警惕的设计要点,旨在提高我国石油化工工艺装置中蒸汽管道配管设计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石油化工工艺;蒸汽管道配管;设计要点 在我国石油化工领域中,石油化工装置主要以石油为原料,并利用化学原理,实现化工产品的生产,其中,蒸汽管道在石油生产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蒸汽管道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石油生产是否能够正常进行。因此,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蒸汽管道配管设计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明确装置位置,通过模拟的方式,对管道模型进行测试,以此来实现装置安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从根本上保证了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蒸汽管道中的设计模式 1.1蒸汽管道中的配管装置 为了确保蒸汽管道的安装符合国家施工标准,施工单位需要对配管装置的应用范围做出说明。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利用塑料材质对管道进行配置,在施工操作之前,需要对施工周边环境进行全面仔细的勘察,使各个装置角落具有一致性,确保施工环境符合操作标准。在装置被广泛认可后,市面上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装置,主要特点如下:第一种是压力较大的蒸汽;第二种是高超压力蒸汽;第三种是中等压力蒸汽;第四种是低级压力蒸汽。在具体蒸汽管道施工中,需要将具备以上特点的压力蒸汽管道分散于施工场地的各个角落,以此来确保管道配置操作的有效性和便捷性。由于在管道施工过程中,管道内部温度远远高于外界,因此,需要利用小型补偿设备,对管道内部膨胀性能进行消耗。需要注意的是,要将小型补偿设备与管道之间的的距离进行精确计算,以此来确保吸收效果的增强。一般情况下,设备与仪表线路处于相同位置,这就需要利用温度的变化对管道安装中的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将压力蒸汽管道之间的距离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此来确保整个蒸汽管道的正常运转,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在工业发展领域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2装置压力蒸汽管道的排液设施设计 在装置运行中,压力蒸汽管道可能会产生排液体,因此,这就需要在压力蒸汽管道安装过程中,选用配置较低的管道设备,也就是小型的补偿设备,并将其放置于蒸汽管道配管的最低点,在此基础上,设置好相关的管道排液设施。针对型号超高压力蒸汽管道来说,排液体的处理要根据排液设施进行分析,主要是为了实现以下功能:一是由于与主要管道距离较近,需要对根部阀采取准确有效的控制,实现良好的排液设计;二是将排液设备与根部阀的距离拉近,确保液体不会外泄。处于低级压力蒸汽管道中,由于其特殊性,在正常运输中,不可能出现排液的可能。由此可见,当蒸汽管道处于低压位置时,在装置输送中就不会有排液现象的出现。 1.3关于布置压力蒸汽管道 一般来说,压力蒸汽管道的布置中,该管道与配管之间处于同一范围内,在蒸汽管道的装配中,在排液体之上安装一个小型补偿设备,为了防止水锤现象的出现,将其与补偿设备装在统一水平线上,或者配合科学合理的角度实现管道的高效利用。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对压力蒸汽管道进行全面观察和分析,并对装置疏水阀渗漏的液体予以检测,确保排液体自动回收于蒸汽管道之中,再停止相关操作。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排液体回收时,设备之间的回收要应用法兰方式进行连接,并将其安装于接入口之内,确保管道形状的合理和正常。当排液体回收时,出现高温状况,施工人员需要利用多种方式进行疏水,并在其后方辅以止回阀,确保排液体的合理回收。一般情况下,水平方向进行的管道连接,与止回阀进行接触时,要采取法兰形式,实现排液体的回收。 2蒸汽管道配管设计要点 在蒸汽管道配置中,需要将管道的直径予以合理设置,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要求采取相关措施,达到蒸汽管道直径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当直径范围较大时,施工成本在无形中增加,热量也会有所消耗,冷凝水的回收质量也会削弱;当直径范围较小时,蒸汽在管道中的流速变大,蒸汽压降还会不断增大,可能会导致提供蒸汽的一端出现缺压现象。一旦出现水锤现象,在蒸汽管道的安装中,管道直径的选择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管道直径适中即可。在管道安装过程中,需要根据压力的具体需求进行蒸汽管道设计,避免蒸汽管道不必要的损坏。针对小型补偿设备而言,其推力设备的固定位置需要符合安装标准,将设备连接口与集箱压管道进行连接,以此来提高压力蒸汽管道的高效设计,有利于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最大限度的防止水锤现象的发生。为了避免水锤现象的出现,在连接分管道时,利用主管道最顶端的蒸汽管,以此来实现石油化工工艺装置蒸汽管道配管的设计,从根本上实现石油化工产品生产的质量和水平。 3结语 总的来说,由于在石油化工工艺装置中,排液体的温度处于流动状态,温度较高。因此,在压力蒸汽管道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管道设备的外观和形状,各项施工操作要符合相关的管道施工标准,通过科学精确的计算和分析,利用模型进行测试,以此来确保整个压力蒸汽管道设备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进一步促进我国石油化工领域的蓬勃发展。 作者:陈瑞娣 单位:茂名瑞派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毕业论文:石油化工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措施 摘要:石油化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化学工业中的基干工业,其生产的物品多具有易燃、易腐、易爆炸以及有毒性等风险特征,易引发安全事故,因而合理有效控制石油化工安全生产中的风险因素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旨在探究石油化工安全生产中的风险控制措施。 关键词:石油化工;安全生产;风险控制 石油化工是以石油为原料生产化学产品的化学工业,安全生产时石油化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关系到国计民生,而在现实石油化工成产中,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意识薄弱,没有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在化学药品开发、煤矿开采等方面发生的风险事故较多,给国家和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加强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显得尤为必要。 1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概述 石油化工属于高危行业,发生安全事故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明的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控制生产流程,规范操作,可将风险发生率降到最低。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控制:第一,人的安全可靠性。对于生产过程每一个环节,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规范操作,保证自身安全;第二,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设备是石油化工顺利生产的重要决定因素,因而需要时刻保证生产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第三;环境的安全可靠性。保障设备、人员所处环境的安全性,避免因环境因素引发安全事故;第四;制定合理的生产管理制度,纪律严明,避免因管理不当而引发安全事故。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是指企业根据风险评价报表,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从而将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1]。一般风险控制措施包含两个方面:第一,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即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做好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第二,控制故事损失扩大的措施,即在事故发生以后,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挽救措施,将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从而降低损失。 2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措施 2.1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措施内容 第一,采用先进工程技术手段实现安全生产,控制生产风险。工程技术措施是解决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优化方案,主要通过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来控制安全生产中的风险因素。例如,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易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可采用防火工程、消防技术等先进技术措施,做好风险控制管理,从而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第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人为因素在石油化工安全生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定标准设备管理制度、员工行为准则和岗位职责制度,实现一体化的管理,从而提高化工生产安全性;第三;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是影响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企业需要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和职业道德素质,以此降低安全生产风险。例如,企业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讲座、讲坛等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优秀石油化工生产人员的工作事迹,以此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员工的责任心;第四,加强个体防护措施管理。 2.2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安全生产控制措施是将风险程度作为参考依据,风险程度一般分为轻度风险、中度风险、重度风险。在制定控制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控制措施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安全性和合理性。针对轻度风险,风险控制措施为:保持石油化工生产现状,检查生产设备,找出风险原因和解决方案,并作好记录;针对中度风险,一般根据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控制风险;针对重度风险,首先要整理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清单,清单中需要包含风险名称、风险现状、风险级别、责任部门和相应的风险改进措施。同时,还要制定包含风险名称、改进目标、改进指标、改进投入资金、实施时间和负责部门等条例的风险控制方案,严格按照风险控制方案执行风险控制措施,保证责任到人,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控制措施落实到位以后,还需要由该项目的负责人对实施结果进行审核评定,主要审核指标包括技术措施完成进度、完成质量和资金投入等,确保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位。 2.3风险信息更新 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繁多复杂,生产过程存在易燃、易腐、易爆炸以及有毒性等风险,易引发安全事故,因而企业要及时更新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信息,以便做好防控风险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率。例如,企业每年定时对常规化工生产活动进行一次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2],主要审核过去的风险评价是否完善、是否全面包含企业生产各个环节以及相应的风险措施是否有效、是否需要扩充等,进行必要完善后制成风险评价报告。针对非常规性、作业复杂、危险性较大的生产活动,在每一次开工前就需要对生产活动进行风险评价工作,确保生产设备安全可用、生产环境适宜等,并将其制成可行性报告上报给上级领导,得到审批后才可作业。 3结语 石油化工属于高危行业,也关系到国计民生,因而加强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是十分必要的。企业可以从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加强个体防护管理等方面来提高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控制。针对轻度风险、中度风险、重度风险等不同风险级别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并定时进行风险信息更新活动,以此降低企业化工生产风险发生率。 作者:杨建伟 单位:玉门油田分公司炼油化工总厂空分车间 石油化工毕业论文:石油化工设备检修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石油化工企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石油化工设备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石油化工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关乎到石油化工企业的企业效益。在石油化工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化工原料常常具有较强腐蚀性、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特点,且容易残存在石油化工设备中,因此设备检修人员在对设备进行检修的过程中就存在着安全隐患。本文先分析石油化工设备检修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希望能为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出相应贡献。 关键词:化工原料;石油化工设备;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石油化工企业作为国家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其是否健康有序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石油化工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效率,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因此及时对石油化工设备做好检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设备检修过程中尤其要做好相关安全防范措施,以防出现安全事故。 1石油化工设备的特点 石油化工是一个需要许多复杂技术的行业,其生产工作条件要求较高,整个生产流程较为复杂,同时也涉及到很多石油化工设备,其主要类型有加工炉、换热设备、反应设备、储罐以及各类仪表装置等等,这些设备通过各种管路、阀门连接起来,从而组成了石油化工设备系统。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是连续不间断的,其设备还具有联动性的特点,各个生产设备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当一个环节出现故障,甚至会影响下一个环节的设备运行。再加上化工原料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等特点,使得石油化工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设备损坏而造成泄漏、爆炸等事故。 2石油化工设备检修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石油化工企业其生产设备多具有规模大、自动化、复杂化等特点。因此设备检修人员对石油化工设备进行检修的过程中就经常存在任务重、时间紧、危险性高等问题。危险性高主要是由两方面带来的。一是设备内作业,二是动火作业[1]。设备内作业主要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 (1)设备内通风不好或含氧量不达标,容易导致设备检修人员窒息。 (2)设备内的易燃有毒气体没有清理干净,容易导致设备检修人员中毒。 (3)设备检修之前,设备检修人员没有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工作,比如没有按照规定穿戴好相关安全防护用具等从而导致中毒或灼伤。 (4)进入高深容器检修作业之前,没有做好相关安全措施,可能遭受物体坠落打击事故。动火作业主要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 (1)动火作业负责人监督责任失职,没有充分辨识危险源,没有认真贯彻落实相关安全措施,没有向设备检修人员做好安全交底工作。 (2)设备检修人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不高。 (3)动火前未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可能导致火花溅落到四周从而引燃易燃易爆物质,进而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4)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2]之前,没有做好动火系统内部的含氧量控制工作,没有确保设备内部始终处于正压状态,从而导致可燃气体从设备内部泄漏出来,再加之没有做好前期动火点周围滞留的可燃气体含量检测工作,在动火时就有可能引发火灾。 (5)动火作业完成后,没有做好现场遗留火种检查工作。 3应对设备检修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可行防范措施 3.1构建完善的设备管理机制 要避免检修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首要之重就是要做好石油化工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从源头减少石油化工设备的故障出现率。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必须针对企业生产设备构建一套完善的设备管理机制和三级考核制度,以此来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首先,严格贯彻落实设备管理机制的相关规章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以及维护保养,并填写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其次,企业要提高对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视程度,坚决杜绝“以修代养”,对设备保养工作要从人力、财力、物力上予以大力支持;再次,车间管理人员也应当参照企业设备管理机制,制定本车间生产设备保养计划,监督操作人员按照保养计划对生产设备进行保养工作,并填写完善的设备保养记录。最后,严格落实三级考核制度,公司每月定期对全公司石油化工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进行检查,车间每周定期进行检查,班组每日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月底考核,确保三级考核制度落到实处。此外,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以及生产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石油化工企业还应当尽量采购标准型号的零部件以及结构较易维护保养的设备。同时,在选购备件、备品的时候,也要对备件、备品的生产厂家、性能、型号、规格等重要指标予以充分了解,要去专营经销商处进行采购,防止不合格产品被安装到生产设备上。如此,不仅降低了设备成本,而且方便维护保养,减少了检修次数,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3.2做好事前准备工作 首先,在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之前,一定要对设备进行认真细致的清理工作。对于设备里的易燃有毒气体,可以利用水或二氧化碳等惰性物质与易燃有毒气体进行置换,从而将之排出。如果是采用氮气进行置换,氮气应当从设备的上方入口进入,下方出口排出,且用量体积是被置换气体的3倍。[3]如果是采用水进行置换,水应当从设备下方入口进入,上方出口排出。置换之后,还要将设备里残留的化学物质进行彻底清理,可以适当采用化学清洗、物理冲洗等办法,对于顽固的化学残留物质,可以运用高温蒸汽法来祛除。其次,动火作业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责,充分辨识危险源,认真贯彻落实相关安全措施,并向设备检修人员做好安全交底工作,监督设备检修人员是否穿戴安全防护用具。再次,在进行动火作业前一定做好相关防火措施。比如做好检修现场周围易燃易爆物质的清理工作,以防检修过程中,火花溅落到四周从而引燃易燃易爆物质,进而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之前,一是要做好焊前准备工作,要对焊点周围母材的厚度予以检测,确保在施焊的时候不会熔穿母材。二是控制好动火系统内部含氧量[4]。必须了解且分析系统内部的气体成分,确保系统内部含氧量在安全范围以下,才能实施下步检修工作。即使在检修过程中,也必须多次对系统内部气体予以检测,对其含氧量情况予以随时掌握,一旦发现含氧量升高,则必须立即停止检修,直至查出原因,排除故障,然后才可继续实施检修工作。三是确保设备内部始终处于稳定的正压状态[5],这是由于一旦出现负压,空气就会被吸入设备内部,进而引发爆炸事故。由于很难以确定数值控制压力大小,因此一般以不“回火”和猛烈喷火为原则。四是做好动火点周围滞留的可燃气体含量检测工作。因为一些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很容易滞留在动火点四周的低洼处,如果没有进行含量检测工作,一旦实施动火作业,将会引发火灾甚至爆炸事故。总之,当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后,才可以进行下步检修工作。最后,动火作业完成后,再次检查动火作业周边环境,确保无火种遗留下来。 3.3引进先进技术 石油化工企业还应当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利用远程监控和无损探伤来对生产设备进行故障检测,无需拆卸设备机箱,就能实现对设备的检测工作,进而避免检修不足或过度检修的情况出现。当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凭借离子焊、粘接、热喷涂等先进技术对故障设备予以快速修复。利用先进技术,不但能提高设备的维修效率,减轻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延长设备的寿命和高效使用性,还能减少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维修费用,确保石油化工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提升企业现代化水平。3.4加强人员培训工作在整个设备检修过程中,设备检修人员作为行为主体,是确保安全检修的最重要一环。因此石油化工企业一定要不断强化安全技术管理,通过各种途径来做好设备检修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以及技术培训工作,使设备检修人员在熟练掌握各项检修技能的同时,更要充分意识到安全检修的重要性,从而充分了解和掌握检修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各项安全注意事项,进而在进行设备检修的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确保设备检修的准时性、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石油化工设备在检修过程中的防范措施,对促进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在充分认识到设备检修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的同时,应当积极探寻可行途径来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本文先简单分析了石油化工设备检修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构建完善的设备管理机制,做好事前准备工作,引进先进技术,加强人员培训工作四个方面提出应对防范措施,希望借此给予其他石油化工企业化工设备安全检修方面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为促进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张泰 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石油化工毕业论文:石油化工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的维护措施 摘要:对于石油化工企业来说,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重点针对石油化工企业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电气设备;供电系统;运行管理;维护 1运行与维护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对于石油化工企业中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的使用来说,其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进而才能够保障其运行管理和维护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1)经济性原则,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来说,经济性依然是极为关键的一个指标和管理任务,这一点在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中也应该得到一定的体现,这种体现主要就是体现在运行管理的能耗降低方面,采取恰当的措施来降低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运行的能耗,保障其节能目标的实现,当然,也不能够为了实现这一经济性原则而导致其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2)安全性原则,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这一类危险性较好的企业类型来说,在针对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格外注意其运行的安全性,一旦其存在安全隐患,不仅仅会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出现问题,甚至还可能导致整个石油化工企业出现更大的危险事故; (3)创新性原则,即在石油化工企业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中,应该加强相应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创新,不断引入一些新型的技术手段来提升其运行管理和维护的水平,保障其运行的规范性。 2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措施 2.1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的运行管理措施 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的使用来说,其运行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具体来说,这种运行管理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首先,在运行管理中必须要切实加强对于相关电气设备参数设置的关注,保障其参数设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我们都知道,对于任何电气设备的使用来说,参数设置都是极为关键的一个方面,一旦参数设置出现了问题,不仅仅会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导致其无法正常生产,还有可能会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威胁,因此,加强对于这些参数的监控和把关就显得极为必要,并且这种控制和管理应该落实到每一天的日常管理中去,加强实时控制,避免其参数超出管理人员的控制;同时,利用电力自动化系统,实时动态跟踪数据内容的变更和报警,针对监控反映出来的具体状况进行相应的分析,然后如果发现存在一定问题的话就给予报警处理,保障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 (2)其次,有效落实好相应的巡视检查制度也是保障其运行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基于整个系统中所有的电气设备进行全面的巡视检查是极为必要的,在当前很多石油化工企业运行中,其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的运行巡视检查都已经实现了较高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巡视检查的难度,但是仍然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提高注意力,密切关注其特殊状况的出现,避免运行故障的出现;这种日常巡视的存在其实也就是预防性维护,在预防性维护工作中,合理的应用各种现代化仪器是极为必要的,比如红外成像检测仪就是代表性比较强的一类设备,采用该设备能够针对系统中相关设备的温度进行有效监测,进而便能够发现故障元器件,并且进行报警处理; (3)最后,保障故障处理的及时性也是当前石油化工企业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运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要求,因为故障的存在是威胁石油化工企业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原因所在,只有保障这些故障得到了有效地处理才能够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而处理的及时性则能够尽可能的避免出现设备运行的中断,把因为故障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就当前的故障处理现状来说,继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是极为必要的,其对于故障处理及时性的贡献是比较关键的,并且还具备一定的安全保障价值。 2.2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的维护检修措施 对于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的维护检修工作来说,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首先,必须要切实保障维护检修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即针对所有的电气设备以及供电系统制定合理有效的维护和检修规划,尤其是对于维护检修的时间间隔必须要进行合理的制定,进而避免出现因为长久不进行维护而导致一些故障问题的出现,而对于检修维护的实效性来说,则应该重点加强全面性,确保每一个电气设备及其供电系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维护,避免出现遗漏现象; (2)其次,必须要重点加强相关维护和检修工作的安全性控制,因为对于石油化工企业来说,其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的运行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切实保障维护检修工作的安全性就显得极为必要,这种安全性既是指具体维护操作的安全性,也是指必须要保障其后期运行的安全性,这也是其维护检修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所在;对于这种安全性控制工作来说,切实做好工作票制度的落实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当前应用效果比较理想的一个工作制度; (3)最后,为了更好地保障其维护和检修工作的效果,还应该着重加强对于相关检修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因为对于石油化工企业中应用的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来说,其复杂程度是比较高的,包含的具体设备也是极为繁杂的,这也就对于具体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切实具备相关的技术能力和检修水平才能够保障其维护检修工作的执行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是极为关键的一个方面,也是保障其生产效率的核心内容所在,基于这一点来说,加强对于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修就显得极为必要,尤其是针对这些电气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故障问题来说,切实有效的排出故障问题所在,保障其运行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是极为关键的一环。 作者:王诗煜 单位:丰益精细化学(连云港)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毕业论文:石油化工总承包项目的物资管理控制 摘要:基于物资管理与控制在石油化工总承包项目中引起的越来越高的注意,分析了物资与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石油化工;总承包项目;物资管理控制 一直以来,石油化工工程是一项工程投资大、设计建设环节复杂、技术要求高、人力物力储备格外丰富的项目,它相比于其他工程,专业化、标准化、模块化要求更高、实施更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石油化工的物资管理与控制引起了业界越来越高的重视。 1物资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在总承包项目中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材料和设备是贯穿项目整个过程不可或缺且不容忽视的一项,尤其对于采购和施工环节,材料和设备更起着主导影响作用,做好其管理与控制,对整个工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1物资管理与控制是采购控制的重要途径 采购是总承包管理项目施工建设的首要一步,跟整体工程的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制定出严谨的采购进度计划和采购技术,采购管理得当,是工程建设成功的基石。采购过程无非就是对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它们的采购成本一般占工程建设采购总成本的一半以上,因而加强材料和设备的管理与控制,严格把关采购目标、采购规格、采购数目、采购时间、采购地点、采购价钱等事项,就能保质保量有效进行采购控制。 1.2物资管理与控制是控制工程投资的基础 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是采购投资的主导部分,而采购投资又是总承包项目建设总投资的主导,采购投资大约占工程建设总投资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同时材料和设备的数量与工程建筑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费用也成正比例关系,不必要的材设的增多必也使得施工投资增大。因而严格管理控制材料和设备的投入成本,不随意增设设备、添加材料用量,是控制工程总成本的重要手段。 1.3物资管理与控制是工程施工进度的保证 材料与设备的增多会导致工作量加大,会导致仓储压力过大,同样的道理,如果材料和设备供应不及时或者材料和设备准备不齐全、材料和设备到厂时间拖延,就会导致工作量不足,该完成的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在石油化工项目建设中,材料和设备种类多、要求高,施工还要保证专业化、模块化,材料与设备的供应管理更应做到有效的控制,才能保证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有条不紊的进行。 1.4物资管理与控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物资管理与控制不仅仅体现在对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数量上的控制,还要控制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设想一下,如果某个石油化工厂的材料设备质量上不过关,就算再优秀的设计再精锐的施工力量也不能保证项目的安全性,更不说经营运行了。 2有效进行物资管理与控制 如前所述,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质量、管理对采购控制、工程投资、施工进度以及工程质量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材设的管理与控制势在必行。针对如何在石油化工总承包项目中有效进行物资管理与控制,本文搜集了相关的资料并针对性地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组建专项物资管理组 可以成立专门物资管理控制小组,小组由控制经理、材料控制工程师、采购经理、采购计划工程师、费用控制工程师、催交员、仓库管理员、材料质量检测员等组成,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石油化工项目对物资需求不一样,小组成员视情况而定,但必须保证分工明确,责任分担合理。 2.2严格采购阶段物资管理 材料和设备要经历请购采办生产运输验收存库出库施工使用一系列阶段,设计广、时间空间耗资多、风险承担大,采购处于最前期阶段,如果材料和设备在采购阶段就遇到问题,则整个流程都将被迫受限或者停止,根本进行不下去,继而影响整个项目的建设。因而有效进行物资管理与控制,首要一步就是在采购上做到严格管理,采购管理中,可以建立材料和设备采购专项管理体系,比如依照石油化工项目设计进度,制定材料和设备的请购进度体系。 2.3严格施工阶段物资管理 施工阶段的物资严格管理也是重要的一步。石油化工总承包项目中,物资种类复杂繁多,材料管理不当就会造成浪费、设备使用不当就会加快损坏,浪费施工费用,影响施工质量,因而,必须要做好施工阶段的物资控制,根据施工进度安排物资供应,学会现场变通,根据不确定因素以及突发情况做到材料与设备的平衡使用与控制。3结束语总之,材料和设备的管理与控制对项目的投资控制、工程的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验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进行物资的管理与控制将是石油化工总承包项目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张鹏宇 朱闫丽 单位: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毕业论文:石油化工仪表及系统接地设计 摘要:针石油化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接地的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石油化工;仪表防雷;控制系统;接地设计 21世纪以来,DCS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和技术都得到较大程度的突破,因此仪表系统接地的问题也受到相关人员较高程度的重视。虽然,我国早在多年以前就仪表系统接地问题进行研究和规范,并通过明文对仪表以及控制系统的等电位接地问题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和详细说明,但仍有许多项目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未能按照标准执行,尤其是项目单独设置仪表接地极的问题,不但给项目的具体实施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也不符合我国在仪表系统等电位接地问题上所制定的规范和原则。 1仪表系统接地分类 1.1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主要目标是为了保障人身的安全和设备的稳定运行。因为通常状况下,仪表和控制系统都会存在外露的导电部分,而这一部分会因为故障或是不正常运行导致高危电压的形成,给工程现场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这类设备需要进行保护接地。除此之外,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化性,有时甚至会出现仪表导线附带高于36V的电压的情况,因此,处于安全性的考虑也会给仪表外壳进行保护接地。 1.2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作为保障仪表数据的精确度和可靠度的重要工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了信号回路接地、本质安全系统接地和屏蔽接地三种情况。信号回路的接地处理需要分情况进行处理,当信号系统处于非隔离情况时,通常将直流电源的负极进行接地处理;反之,若是隔离的情况,则会由于信号本身就处于绝缘状态,因此,可不实施接地。而屏蔽接地主要是为了防电磁干扰,因此大多数会在控制室进行接地处理。本质安全仪表系统由于安全栅类型的区别而划分为隔离式和齐纳式两大类。隔离式安全栅由于自身的特性无需接地,而齐纳式安全栅电路则需要在控制室采用同一接地体。 1.3防静电接地 防静电接地处理需要在没有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时进行。而且接地的标准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特性来划分,每一类建筑物都有特定规格的保护器。 2仪表及系统接地的设置 2.1接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接地系统包含了导线、铜板、电极。导线起连接功能,贯通各处。然而,接地导线需要根据使用途径、连接部位、数量和长度的区别选择合适截面积的接地导线。通常状态下,需要设置三块接地铜板:第一块是工作地的汇总铜板;第二块是保护地的汇总铜板;第三块是总接地的铜板。这三块铜板都需要进行绝缘固定,而且这些铜板厚度都存在严格的要求(不小于6mm),而尺寸则需要根据需求情况进行确定。 2.2接地系统的设计原则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接地设计原则是防电位差,因为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选择多个接地点时,接地点会产生电位差,从而影响仪表系统正常运行。正常状况下,仪表盘、控制柜内因为同时存在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两种接地类型,因此需要分别接入两种接地装置专属的汇总铜板。而其中的本安仪表接地、屏蔽接地、信号回路接地需要先接入到各汇流条后再接入工作接地的汇总铜板。接地电阻值作为关乎评价接地情况符合标准与否的重要指数之一,对接地效果的反映非常直观和准确。设计师在进行接地方案的设计时,不但要对接地电阻值进行考虑,还要对接地连接电阻值进行充分的考虑。连接电阻值指从接地端到总接地板这两者之间的电阻值大小,而且需要保证这一电阻的数值始终保持在0~1Ω以内,除此之外,还需要将仪表接地系统的电阻控制在4Ω以内。因此,对接地电极、接地导线截面积、连接方式的选择等方面都会对接地电阻值产生直观的影响,会直接影响接地电阻值。因此,各线路之间连接与导线和铜板的连接都需要采用铜接线片和镀锌钢质螺栓的方式,或者采用焊接。除此之外,接地总干线和接地电极连接还需要进行热镀锌的处理。 3结束语 仪表及控制系统唯有利用科学合理的接地保护才能让仪表及控制系统进行稳定持续的运行,才能防止各类型的干扰。尤其是在DCS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必须对现场可能出现的干扰情况进行防治型接地处理,不然很难保障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一般的工业现场环境都十分复杂,为了保障仪表及控制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不但需要制造商进行改进和调整,提高系统的抗干扰程度;还需要工程设计者在设计方案时就考虑好系统接地的工作实施。 作者:张宪发 单位:中石油中国昆仑工程公司大庆分公司 石油化工毕业论文: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石油化工产业在生产中需要用到水资源,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如果不及时处理污水,将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石油化工企业将会投入大量治理污水的成本,对于企业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对于石油化工产业的污水综合处理刻不容缓。 关键词:石油化工;污水处理;发展趋势 石油化工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该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程度,其健康发展又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在石油生产中会消耗大量的污水,如果污水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将会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不便。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生态环境却遭到了破坏,为此举国都在进行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针对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正在加紧在技术方面的研发,力求将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以此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1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概述 石油是石油化工产业的主要原料,在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之后才能最终被人们所用。其产业加工过程复杂,需要经过很多生产工艺流程,也会使用到很多生产装置,排出的污水也会随之增加。除此之外,生产企业所使用的成分不尽相同,其污染物种类也会有所不同,更加复杂,在众多的污染物质中还有对人体有害的有毒物质的存在,为污水处理增加了难度[1]。伴随现代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有所下降,对于环境不加以保护,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发展中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略环境效益,没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不能协调发展。从目前现状来看,建设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 2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分析 2.1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 2.1.1含硫量不断增加 含硫量的不断增加是目前影响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受到国际油价的持续波动影响,油价忽高忽低,油价在上涨的时候,高、低硫石油的产量与贸易差价存在很大差距,低硫原油量开始下降,而高硫原油量却不断上升[2]。 2.1.2处理及回用的难度增加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水加工产业蓬勃发展,水质也发生了变化,传统处理方式不能满足于污水处理的需要,难以达到国家标准。有些企业进行深度处理时明显出现了不足之处,面对水资源紧张的现状,不能加以回用,很难达到通过污水重复循环使用来节约资源的目的。 2.1.3水质更加复杂 近些年来此产业出现了较为少有的石油变重、品质下降与杂质等现象,我国是一个对石油需求很大的国家,重质与高稠原油产量在持续上升,催促了产业深加工能力的提高,各种因素对于炼化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操作步骤增加,相对于以前略显繁琐复杂,这就增加了污染物种数量,增加了处理的难度[3]。 2.2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污水含硫量逐渐增多,对于含硫量过多的污水进行处理是重点解决的问题,我国对于含硫物质的污水处理主要采用碱吸收法与氧化法,石油化工产业采用的是气提法与氧化法,我国还发明了物理除硫的方法,通过氧化处理,还能够起到除臭的作用;纯净新鲜水资源的一部分少量成分能够以蒸发形式清除,但是其他绝大多数水中成分需要在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因此达标排放成为污水处理回收利用的发展方向。 3结束语 通过本文论述可知,石油化工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污水处理是其产业日常管理运行中的重要管理内容。污水处理不仅只与企业有关,更重要的是坚持建设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的重要体现,更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对于污水处理绝不能含糊,要充分认识到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整体行业的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正确协调处理好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 作者:李恺翔 单位: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石油化工毕业论文:石油化工项目的设计进度管理研究 摘要:我国石油化工产业设计进度管理有以下几个特点:工程投资巨大、工艺复杂、建设周期长、设计的材料复杂等,本文对石油化工总承包项目的设计进度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石油化工;设计;进度管理 1石油化工设计进度管理的特点 1.1石油化工涉及专业广泛 石油化工的设计进度管理不光是工艺上的问题,结构、电气、管线、机械等都需要复杂的设计过程。他们之间有了较为复杂的逻辑关系,把他们串联整合到一起才能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如果有一个节点出了毛病,将会影响到其他的环节。这就要求项目管理负责人需要有强大的思维逻辑能力,分清主次,对实际情况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对于计划跟实际情况不符的时候,需要管理人员制定措施并纠偏。 1.2设计的进度滞后 设计阶段的工作,往往影响到后续更多的工作,项目设计无疑起着龙头作用的。一旦设计的进度滞后,会消耗更多的成本和时间,再设计完竣工时间的时候,就希望尽快投入建设,没有详细的规划会给施工单位带来无形的压力,这样的施工质量是无法保证的。有时项目的延误不光是现场的技术失误造成的,往往是由于设计进度没能按时详细的完成造成的[1]。 1.3设计文件的质量问题 设计中各个专业相关性不能保证,没有专业的技术作为指导,凭空想象,缺乏高质量的审核,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更多不良后果。出现设计变更时,需要尽快修改,严重情况下,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修改,造成更多的浪费问题。对于设计时,出现的关键问题的参数时应该进行论证,对于新技术或者新设备更应该进行详细研究。 1.4容易出现偏差 1)项目管理计划忽略了实际情况,盲目照搬前人经验。2)项目管理人员经验不足容易导致估算错误。3)执行者与设计者协调不一致,导致交流方面的隔阂,延误进度。4)设计管理人员对于相关专业不熟悉导致了盲目增加工程量,不能量力而行。 2设计进度管理内容 2.1设计、采购、施工与管理的结合 一个完整的项目需要设计、采购、施工按顺序依次完成。设计阶段是进行图纸设计,通过方案对比到施工图完成,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判断;采购阶段,从资源选定到进行价格商定,最后的采购需要合理的计算;施工阶段是最关键的阶段,石油化工的技术涉及范围广、工期长需要更加细致规范的管理来进行保证。三者与管理相结合,相互依存,理清关系,以完成相应的目标。设计、采购、施工三者需要高度的衔接才能保证与管理计划同步。把握三者之间的联系,需要项目计划管理统筹进行分析。首先是提前进行项目的策划,包括编制实施计划书、设计进度计划书、项目责任书、鉴定报告等等。其次是考虑穿插在其中的任务,保证在履行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利润问题,这些都是承包商关注的问题。 2.2设计进度计划编制 石油化工总承包的设计计划需要分为四个级别,由总体到分散,由具体到详细。第一级是项目总体的计划,主要包括项目总体进度的关键日期,项目在某一时间段需要达到的理想效果,项目需要在每一阶段具体落实的事宜。第二级是在第一级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将总体项目分为几个分工鲜明的单位,每个单位需要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将设计、安装、施工集为一体安排规划。第三级是详细进度的计划,每单位在每个工期的详细内容和目标。第四级计划在第三级计划上进一步的细化,具体到每一天的工期,主要包括图纸目录和工作量清单。在三、四级计划上,需要各个专业的负责人进行编制,各个阶段的衔接必须保证科学合理性。 2.3进度管理的跟踪 当项目计划制定完成后,则需要开始正式的实施阶段。计划配合项目施工,难免有问题产生,这就需要进行管理的调整。每个单位每天都需要进行项目的进展跟计划的进度比较,发现其中的差距,分析产生落后或者超前的原因并上报。每周进行提交包括施工图纸交付状态表、设计采购表、人力统计表、资源开发表等内容。月报则是对每个周的总结。这样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适当调整,使项目于施工中业主、监理和承包商三方进行相互协调,保证项目平稳进行。 2.4现代工程设计集成化系统 现代工程设计集成化系统是以数据库和网络为核心技术,贯穿于整个工程设计中的全过程。以三维模型设计为新的工作方式,实现集成化的设计思想。对于管理计划根据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由计算机进行分析模拟,管理人员只需要在几个方案中优化出最有效的一个,通过数据模拟,将一个项目每一个步骤完整的串联起来,提高设计的准确度,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个好的计划进度管理对于技术复杂、投资巨大、工期长久的工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带动整个工程协调有序的进行建设。现阶段的项目计划显然不会一直延续下去,也会在以后的建设中暴露出弊端。未来一个时期是我国石油化工建设事业的重要战略时期,面对巨大的挑战,应该去努力摸索更符合国情的项目管理计划。 作者:张鹏宇 朱闫丽 单位: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毕业论文:石油化工仪表及系统接地的设计 摘要:针石油化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接地的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石油化工;仪表防雷;控制系统;接地设计 21世纪以来,DCS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和技术都得到较大程度的突破,因此仪表系统接地的问题也受到相关人员较高程度的重视。虽然,我国早在多年以前就仪表系统接地问题进行研究和规范,并通过明文对仪表以及控制系统的等电位接地问题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和详细说明,但仍有许多项目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未能按照标准执行,尤其是项目单独设置仪表接地极的问题,不但给项目的具体实施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也不符合我国在仪表系统等电位接地问题上所制定的规范和原则。 1仪表系统接地分类 1.1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主要目标是为了保障人身的安全和设备的稳定运行。因为通常状况下,仪表和控制系统都会存在外露的导电部分,而这一部分会因为故障或是不正常运行导致高危电压的形成,给工程现场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这类设备需要进行保护接地。除此之外,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化性,有时甚至会出现仪表导线附带高于36V的电压的情况,因此,处于安全性的考虑也会给仪表外壳进行保护接地。 1.2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作为保障仪表数据的精确度和可靠度的重要工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了信号回路接地、本质安全系统接地和屏蔽接地三种情况。信号回路的接地处理需要分情况进行处理,当信号系统处于非隔离情况时,通常将直流电源的负极进行接地处理;反之,若是隔离的情况,则会由于信号本身就处于绝缘状态,因此,可不实施接地。而屏蔽接地主要是为了防电磁干扰,因此大多数会在控制室进行接地处理。本质安全仪表系统由于安全栅类型的区别而划分为隔离式和齐纳式两大类。隔离式安全栅由于自身的特性无需接地,而齐纳式安全栅电路则需要在控制室采用同一接地体。 1.3防静电接地 防静电接地处理需要在没有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时进行。而且接地的标准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特性来划分,每一类建筑物都有特定规格的保护器。 2仪表及系统接地的设置 2.1接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接地系统包含了导线、铜板、电极。导线起连接功能,贯通各处。然而,接地导线需要根据使用途径、连接部位、数量和长度的区别选择合适截面积的接地导线。通常状态下,需要设置三块接地铜板:第一块是工作地的汇总铜板;第二块是保护地的汇总铜板;第三块是总接地的铜板。这三块铜板都需要进行绝缘固定,而且这些铜板厚度都存在严格的要求(不小于6mm),而尺寸则需要根据需求情况进行确定。 2.2接地系统的设计原则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接地设计原则是防电位差,因为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选择多个接地点时,接地点会产生电位差,从而影响仪表系统正常运行。正常状况下,仪表盘、控制柜内因为同时存在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两种接地类型,因此需要分别接入两种接地装置专属的汇总铜板。而其中的本安仪表接地、屏蔽接地、信号回路接地需要先接入到各汇流条后再接入工作接地的汇总铜板。接地电阻值作为关乎评价接地情况符合标准与否的重要指数之一,对接地效果的反映非常直观和准确。设计师在进行接地方案的设计时,不但要对接地电阻值进行考虑,还要对接地连接电阻值进行充分的考虑。连接电阻值指从接地端到总接地板这两者之间的电阻值大小,而且需要保证这一电阻的数值始终保持在0~1Ω以内,除此之外,还需要将仪表接地系统的电阻控制在4Ω以内。因此,对接地电极、接地导线截面积、连接方式的选择等方面都会对接地电阻值产生直观的影响,会直接影响接地电阻值。因此,各线路之间连接与导线和铜板的连接都需要采用铜接线片和镀锌钢质螺栓的方式,或者采用焊接。除此之外,接地总干线和接地电极连接还需要进行热镀锌的处理。 3结束语 仪表及控制系统唯有利用科学合理的接地保护才能让仪表及控制系统进行稳定持续的运行,才能防止各类型的干扰。尤其是在DCS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必须对现场可能出现的干扰情况进行防治型接地处理,不然很难保障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一般的工业现场环境都十分复杂,为了保障仪表及控制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不但需要制造商进行改进和调整,提高系统的抗干扰程度;还需要工程设计者在设计方案时就考虑好系统接地的工作实施。 作者:张宪发 单位:中石油中国昆仑工程公司大庆分公司 石油化工毕业论文:石油化工中水质检验数据误差的处理方法 摘要:石油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其产品质量生产的好坏离不开所使用的化工工艺。石油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对污水水质进行准确的检验,能够有效降低污水排放量,降低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了石油化工污水水质的基本特征,石油化工水质检验中数据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减小或消除水质检验中数据误差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石油化工;水质检验;数据误差;处理方法 1石油化工污水水质基本特征 石油化工生产以石油为主要原料,经过裂解、分馏、精炼、重整等一系列化学加工工艺最终将石油加工成多种有机物质。这一过程需要的生产装置众多、且生产周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所以产生的污水水量大。通常,石油化工污水中含有硫、氰化物、氨氮、酚等常见污染物[1]。但不同的石油化工企业因生产的石油类产品不同,所以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存在一定差异,而由于石油化工采用的是化学加工法所以该污水中还含有多种与有机化学产品相关的污染物,如芳香胺类化合物、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等。这些污染物种类繁多,且有一部分为有毒物质,导致污水水质结构复杂,不便于处理。 2石油化工水质检验中数据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2.1系统性误差 系统性误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误差,造成这种误差产生的原因是由某些固定因素所致,这就使得在一次水质检验过程中可能出现多次系统误差[2]。这些固定因素具体包括分析方法选用不合理、检验仪器精密度达不到检验要求、试剂材料纯度不够高、检验人员出现误操作等。例如,检验材料的称重。在称量前,检验人员可能没有将砝码进行校正。 2.2偶然性误差 与系统性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同,偶然性误差产生的原因并不是由固定不变的因素造成的。在石油化工水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是一直变化着的,且检验人员每一次具体的检验操作与具体步骤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都会导致水质检验偶然性误差的产生[3]。例如,检验过程中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等。 3减小或消除石油化工水质检验中数据误差的有效处理方法 3.1采用数字检验方法 要想提高石油化工水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尽可能避免误差产生与减小误差对水质检验结果的影响,就需要根据在总结与利用以往检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并继续积累经验与方法,对现有检测方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与改进,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水质检验方法与仪器设备,在对自身检验方法进行改进的同时,发挥自主创造能力,努力研制出属于自己的高效实用、精确的水质检验方法。实践表明,数字化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水质检验的准确性。所以,水质检验人员应在借鉴其他检验数据误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数字技术对石油化工生产的污水进行水质检验,并根据石油化工污水的特征确定最佳水质检验数据误差处理方法[4]。在实际检验过程中,安排三名以上工作人员对相关数据进行准确读取与记录,聘请相关专家对检验所得数据及其之间关系进行处理与分析。在读取滴定管数据时,应严格按照有关注意事项规定进行,具体包括所读取的数据应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以提高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读取时,工作人员的视线应与滴定管中的水样凹面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此外,由于在实际读数过程中,数据小数点后两位往往会存在一定偏差,因而为保证所读取数据的准确可靠,检验人员还可以采取多次读取策略。通过多次读取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对比,取这些数据的中位数,可以大大提高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2处理结果分析 在石油化工水质检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符合预期结果的异常数据,对这些异常数据出现的原因、过程等进行分析,有利于检验人员发现所用检验方法中存在的弊端与不足,或意识到自身出现的错误操作,从而通过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来降低异常数据出现的概率,降低数据误差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对于数据读取与记录环节,为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检验人员应尽可能进行5次以上的检验,最少不能低于5次,并且还要保证读取与记录数据的有效性应大于80%。目前,对于石油化工水质检验数据误差的处理采用的主要是数值比较法,即在排除检验过程中的异常数据后,求出剩下数据的平均值与平均偏差,然后计算出检验数据与平均值之间的绝对值和两组数据之间的比值,最后将该比值与4进行比较[5]。如果比值小于4,则对相关检验数据予以保留;反之,则排除相应的异常数据。 4结语 由上文分析可知,石油化工水质检验会产生多种数据误差,有些误差可以通过规范操作来进行规避,而有些误差则需要借助相关技术进行一定的处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误差不可能完全消除,所以只能通过不断提高数据误差处理技术等措施来提高水质检验的准确性,提高检验人员对水质检验的重要性认识。 作者:崔玲 单位:山东省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石油化工毕业论文:计算机控制在石油化工生产的应用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得是石油化工生产向着自动化和规模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本文以石油化工生产中的计算机控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计算机控制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石油化工;生产 1计算机控制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的作用 1.1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对市场份额的竞争愈演愈烈,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各个企业都在从多方面不断的改善自己。就石油化工企业而言,如何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如何有效的利用计算机控制来协助生产过程,如何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自动化控制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方向,好多企业是借助过程控制仪表来完成工业生产过程。 1.2生产装置安全性、高可靠性的要求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高温高压的生产环境为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生产装置是石油化工生产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在计算机控制下开展的生产过程具有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充分满足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2控制仪表的发展过程 控制仪表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在控制仪表出现的初始阶段,最为常见的控制仪表就是就地式仪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第二代DDZ电动单元仪表正式问世。又经过了大约十年的时间,人们又开发出了以DCS过程控制系统为核心的第三代计算机控制系统。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又对第三代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不断的改进,进而开发出了第四代智能控制系统,也就是现在非常常见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3DCS在扬子石化生产装置上的应用 3.1什么是DCS DCS的全称是DistributedControlSystem,中文的意思是集散控制系统,属于计算机控制系统。DCS的主要作用是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一个DCS系统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操作员站、工程师站、上位管理机、通信网络以及现场控制站。在上述五个部分的协调之下,DCS系统才能实现其功能。 3.2DCS的特点 3.2.1监控操作方便在工作过程中,DCS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保证生产过程处于正常状态。一旦出现意外情况,DCS系统可以进行报警处理,及时提醒工作人员解决生产过程遇到的问题。 3.2.2控制功能丰富 DCS系统的控制功能十分丰富,DCS可以借助各种复杂的控制算法和逻辑运算实现多种控制功能,包括预警功能,监控功能,连锁保护功能等等。 3.2.3信息和数据共享 尽管DCS系统拥有多个相互不影响的工作站,但是不同的工作站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共享。 3.2.4系统扩展灵活 DCS系统具有扩展灵活的特点,不同的生产过程需要的DCS系统是不一样的,相关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DCS系统进行配置。 3.2.5安装维护方便 就硬件而言,DCS系统的硬件设备都属于标准化的设备,在安装时是非常容易的。就软件而言,DCS系统的软件功能非常强调,可以进行有效的自我诊断,及时发现软件在运行时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将问题反映给相关人员。 3.2.6系统的可靠性高 DCS系统中的微处理器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系统的危险性。此外,DCS系统中冗余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4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现阶段,微处理器的体积逐渐变小,性价比也越来越高,现场检测仪表和执行器也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21世纪初,IEC提出了61158标准,也就是现在非常常见的现场总线标准,简称FCS。 4.1基金会现场总线FF 基金会现场总线简称为FF,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现场总线。基金会现场总线通常被安装在生产现场的最底层网络,总的说来基金会现场总线是一种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总线。基金会现场总线的主要作用是度量生产过程中的变量,并对生产过程的相关信号进行控制等等。基金会现场总线具有下述优势①较高的系统开放性,可以和任何具有相同标准的设备兼容;②智能化程度相对较高;③系统结构具有高度的分散性,从而使得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更高;④抗干扰能力相对较高。 4.2PROFIBUS总线 PROFIBUS是ProcessFildbus的缩写,PROFIBUS总线也是使用范围很广的一种现场总线,PROFIBUS总线的提出者是德国西门子公司。PROFIBUS总线主要包含三个部分①PROFIBUS-DP,也就是外围设备;②PROFIBUS-PA,也就是过程自动化;③PROFIBUS-FMS,也就是报文规范。 5结束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新技术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社会前进的步伐。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已经融入了多个领域,就石油化工领域而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得是石油化工生产向着自动化和规模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论文:基于B/S模式的售楼企业工资管理系统的实现 【摘要】通过系统功能分析,得出系统数据库的辑结构在此基础上完成数据库结构的建,实现了员工信息、部门信息、员工的考核信息的管理功能及对系统用户进行管理,对管理员和员工设置了不同的权限级别。 【关键字】工资管理系统 B/S 售楼 一、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1、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2、系统总体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数据库结构设计:系统包含管理员信息表(Admin)、工资信息表(Pay)、部门信息表(Dept)、绩效信息表(Benefit)、员工信息表(Person)、项目信息表(Project)6个表,每一个实体对应着一个表,实体的属性对应着表的字段(图3)。 二、系统主要功能代码设计:绩效按钮代码 三、系统的实现 1、管理员登录界面:当管理员输入用户名、密码,系统自动将输入的息和相关数据表中的内容进行比较,如果该用户输入的内容和数据表中的内容相符,则通过验证,此次登录成功;否则登录失败。 2、员工登录界面:当员工输入自己的工编号、密码,系统自动将输入信息和相关数据表中内容进行比较,如果该用户输入的内容和数据表中的内容相符,则通过验证,此次登录成功;否则登录失败。 3、管理员操作界面:管理员登录系统后,可进行对部门、项目、员工、工资和绩效的信息管理,统计和打印以上信息的操作;对部门信息进行新增、编辑、删除操作,其中部门编号和部门名称是必填项;对员工信息进行新增、编辑、删除操作,可根据所属部门和真实姓名对员工进行查询;对项目信息进行新增、编辑、删除操作,其中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以及项目奖金比均是必填项;对未制作的月工资进行生成操作,根据员工编号和日期对员工工资信息进行查询;可根据员工编号对企业员工进行绩效信息的查询,对该员工的绩效信息进行编辑、删除操作,添加新绩效信息;可根据员工编号、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对企业员工进行绩效信息的查询,此时将该员工的绩效明细以列表的形式统计出来;根据登录名称和真实姓名对管理系统人员进行查询操作,对其信息进行修改和删除,添加具有同样权限的新管理员。 4、员工操作界面:进行查询自己在入职以来的工资信息、绩效信息和修改密码等操作;根据选择的日期对自己的工资信息进行查询,其中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实发工资信息;根据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对自己的绩效信息进行查询,其中包括绩效工资总额以及绩效发生日期和奖金明细;修改自己的登录密码,密码可以是英文字母或者是数字,英文字母或数字长度都不得超过10个。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论文:论企业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之中。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之中,利用信息技术能简化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工资管理系统是体现企业信息化的重要表现。所以本文详细阐述了企业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工资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若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应该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化管理。并且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与工资相关的员工信息、职称等数据越来越多,单纯的依靠人工已经无法适应大量数据的汇集。由此可见,设计与实现工资管理系统就凸显的尤为重要。 一、可行性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包括用户需求分析和系统功能分析。用户需求分析主要是针对企业用户。企业利用工资管理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财务管理人员轻松管理与企业员工工资有关的所有数据,包括员工请假情况、工资计算情况、工资认领单据等等。另外,企业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节省人力资源,减少投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系统功能分析,是指软件能够实现什么功能。首先,软件的界面及操作应该尽量简单,以满足不同水平用户的需求。其次是运行要快,以满足现在快节奏的办公效率。最后是软件功能。工资管理系统软件应有的基本功能包括处理人员变动、员工工资的计算和修改、查询、报表打印。 可行性分析是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经济性,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利益,因而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尽可能的需要较少的资金投入。二是技术性,任何一个软件的开发都需要基本的技术体系支撑。工资管理系统隶属于财务管理系统,常用的开发环境是Windows,开发技术是VB。但是选择开发技术还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实际的情况。三是操作性。工资管理系统面向的客户是不同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因而系统必须足够简单、快捷。 二、系统结构设计 (一)子系统划分 通常系统结构的基本组成是将整个系统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再划分成若个子模块。本文涉及到的工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五个子系统:员工工资、工资核算、工资设定管理、员工信息管理、工资设定。员工工资子系统下又包括工资单打印、工资查询。工资核算子系统包括高管人员、行政人员、员工人员。工资设定管理子系统包括考勤工资管理、课时工资管理。工资设定子系统包括工资修改、工资设定。员工信息管理包括信息增改、信息查询。 (二)代码设计 在不同的企业之中,员工使用的基本信息身份证号和姓名,但是如果按照这两个信息进行查询,不仅会增加管理人员的劳动量,还会增加系统设计的难度。所以一般在工资管理系统中,都会给每个员工分配一个特定的编号。这样不仅能简化数据操作的流程,还能标识出具体的信息。如将员工的编码设定为八位,前三位代表所属部门,中间两位代表科室,最后两位代表员工序号。 (三)数据库设计 工资管理软件在整个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因而在系统设计时,一般添加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另外,建立数据库还能方便用户调用数据。通常工资管理系统会采用E-R模型,并根据各种数据项的表单来选择数据项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规范化定义。然后再依据各个数据库之间的管理,建立相应的总体结构图。在工资系统设计中,数据库结构包括员工基本信息表、保险金表、工资工龄表、基础工资表、职务工资表、职称工资表、奖金工资表、所得税表、工资表。 (四)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师实现用户与系统交互的重要接口。该工资管理系统的主界面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员工信息、工资设置、工资核算、员工工资、工具、帮助内容。用户可以通过主界面增加员工信息、查询员工信息、设定工资、设定保险、等操作,同时每个子界面都有返回主页面的选项。另外,在设计工资管理系统时,会增加用户权限,如系统的后台界面指允许管理员进入。 三、系统功能实施 (一)技术要求 该系统所用的主要编程语言是VB,同时运用VB自带的Access数据库。Access数据库具有存储方式单一、面向对象、界面友好和易操作、集成环境和处理多种数据信息的特点。另外,还采用ODBC开发数据库互连技术。Access本身是支持开发数据库互连的,它主要是通过DDE和OLE特性,使图片、文档、音频等数据嵌入统一数据表中。在该系统中,系统和数据库的连接是利用ADO.连接底层的ODBC数据库。 此外,还可以利用Tree View控件开发工资管理系统。这种方法虽然不常用,但是具有系统完成时间短的特点。该系统的主要优势是利用Tree View控件替代常规系统软件的选单和按钮,在统一界面窗口下,完成系统的各项功能需求。当有新的功能需求出现时,不必增加控件按钮和改动系统界面,只需设计处理好各个新的功能需求相应的Access对象,并通过对Tree View控件明细选项表的增删改处理,便可随时方便地扩展系统功能,满足实际需求应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完善工资管理系统系统能够满足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所以系统开发人员应该结合实际的企业用户需求和技术水平,设计科学、合理的工资管理系统,从而实现企业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提高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论文:从施工企业看农民工工资管理的问题 摘要:在近几年,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很多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无法及时给付工程款,从而 相应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情况严重,势必给施工企业信访稳定、企业形象、企业经济情况带来很大影响,现从三个方面来看农民工工资管理问题:一、从市场情况来看,二、从用工管理来看,三、从付款单位来看。 关键词:农民工管理;施工企业;解决措施 农民工管理问题,在近几年,在媒体的关注下,国家的监督要求下,不断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并未重视。所谓的农民工管理部门形同虚设,甚至未设立或其他部门监管,使得总承包单位在发生农民工上访的时候有苦说不出,明明给的工程款大大超过了农民工工资,为何还会发生农民工工资迟迟到不了农民工手上。 在现今工程环境下,能按时按量支付的建设单位非常少,而国家对农民工管理的越发重视,导致很多总承包单位在发生农民工上访的时候有苦说不出,非常被动,往往都是给钱了事,使单位白白蒙受额外损失,甚至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在下文中,作者谈谈对农民工管理的浅见: 一、市场情况来看 垫资压价现象极其严重,?过激市场竞争造成的垫资压价现象极其严重。大大小小的建筑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中分一杯羹,不得不接受业主提出的垫资、压价等条件。这就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利润空间和资金流动。而一般的建筑项目工期长,投资大,企业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不然流动资金链出现问题,极有可能造成工期的一拖再拖,甚至难以完成,不仅使成本增加,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而且影响到企业的信用。业主普遍拖延工程款结算及工程款的支付。工程竣工验收后,业主往往以各种理由不予结算,拖延工程款的各项支付,在前段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更是如此!而这也使得建筑企业无力支付民工工资、材料款、设备租赁费等各项费用,疲于应诉。企业的形象和信用严重被影响,同时给整个社会带来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各类保证金层出不穷。各政府为了能够规范市场行为,要求建筑企业缴纳保证金,而业主为了自身利益、缓解自身的资金压力,也要求建筑企业缴纳保证金,于是乎,各类保证金如民工工资保证金、安全生产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期保证金等等大行其道。不可否认,这些措施确实能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但同时加剧了建筑企业的资金压力、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而这些所谓的保证金在发生劳资纠纷时,一方面政府手续麻烦,另一方面企业怕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这些保证金很难使用,甚至可能成了某些地方政府的敛财手段。 税费政策问题,税费负担过高。由于税务机关采取定率随征和委托代扣代缴等方式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及当地政府对外地施工企业采取强制征税,使得建筑企业的税收负担不断加大,其中重复征税现象较为普遍和严重,而建筑行业属于微利行业,这样的税收政策不利于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无论从施工质量及各种人工费,都是无法保证的。 二、从用工管理来看 施工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都是签订合同,但是大部分劳务分包企业与农民工的雇佣都是通过口头形式商定各项内容。这样无论是作为用工单位还是劳动者都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其用工形式也是不合法行为,但因为农民工法律意识薄弱,再加上绝大部分农民工都是亲朋好友一起打工介绍来及农民工流动性广,无论劳务企业还是农民工都觉得签订合同是个繁琐的事情。然而一旦发生劳资纠纷,农民工们得到相应的权益。 所以当施工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签订劳务分包协议时,必须要求劳务分包企业与每一位到所在工程进行作业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在施工总承包企业进行农民工登记时,核对相应农民工信息,有缺失必须要求劳务分包企业提供,否则一旦出现劳资纠纷,总承包企业有权从相应工程款中扣除所拖欠的劳务工资直接对农民工支付。 三、从付款单位来看 1、由劳务用工单位支付农民工工资 优点:劳务用工单位和农民工是直接劳务关系的甲乙双方,包括人数、名字、队伍负责人、考勤都有详细的数据。通过劳务用工单位支付农民工工资,能有效的减少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农民工管理的负担。 缺点:与劳务单位合作时,合同中必须明确农民工薪资支付相关条例,这类单位在工程款不能如期到位的时候,最少能保证不拖欠农民工工资或者从工程款里扣除相应的工资,从而避免拖欠农民工薪资问题。 2、 由施工单位直接支付农民工工资 优点:可以确保记录在册的农民工拿到工资。 缺点:(1)劳务用工单位不愿意,削弱了劳务用工单位对农民工的管理权利 (2)总包单位项目管理任务加重,当劳务用工需求量大时,必须加派大量人手确保每位农民工都记录在册,且足额发放工资。 (3)当农民工流动性大时,无法确保每位农民工都登记在册。 两种支付方式,各有利弊。一般施工单位肯定选择第一种方式,但同时也是发生农民工上访事件最多的一种方式,因为一旦建设单位拖付工程款,施工企业不堪忍受垫资时,相应的会拖欠分包企业工程款,而这时很多劳务分包企业会将已给付的工程款用来确保自己的利益,如有多的工程款才会给农民工,从而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发生上访事件。 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建筑管理部门会要求施工企业采取第二种方式,采取第二种方式,项目部管理人员必须去对每一个人登记在册,并每月按时按地对农民工进行支付。施工企业可以用机器采取农民工第二代身份证信息来进行登记,这样大量减少人工及时间,并可以确保信息准确度。而且在施工总承包企业在每月对下面分包企业进行支付时,在月度资金支付表外可以加一个表或一栏,表明所属所有农民工工资该月已都支付,并要求分包负责人签字盖章。这样就能劲量避免分包企业雇佣农民工恶意讨薪。 结束语: 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对农民工管理的重视,也必须加大对农民工管理的投入,无论生活、工作、安全、子女教育等。加设劳务用工企业名录,有效的对劳务用工企业进行筛选,并严格管理机制,让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才能劲量避免发生农民工上访事件,确保农民工的利益不受侵犯。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论文:浅议企业工资管理系统 摘 要: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于计算机技术而言,其应用在不同的管理系统中,促进了各项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工资管理系统逐渐被广泛应用。本文从各个角度分析企业管理中应该如何运用工资管理系统,进而实现企业工资管理的科学化。 关键词:企业;工资;管理系统 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对于企业而言,其必须要不断改革,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随着企业工资结构的不断变换,财务工作人员的任务量大增,单靠人力已经无法解决,因此计算机工资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文章针对企业管理中工资系统的相关内容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一、企业需求分析 随着企业发展速度加快,其人员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并且相关福利也在增加,而关于企业的工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工资管理系统的不断健全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工资管理人员解决工作量繁重的问题,使其能够及时有效地完成工资管理的相关工作。针对普通企业而言,工资管理在一定意义上是企业财务管理职能体现,同时与企业人事管理密切相关。进一步改良工资管理系统,不仅在内容上需求更复杂,而且在内容上呈现出繁多趋势。此外,工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与人事管理相联系,并且还要连接工时考勤,完善医疗保险等等,进一步生成每个员工的工资构成,主要包含其基本工资、津贴、医疗保险、保险费等等。如图一所示,为基本的企业工资管理系统示意图。 (一)作为企业资金管理来说,企业员工的工资是其中一项基本支出。而对于企业工资管理来说,其实质就是员工工资管理。针对工资管理的各个环节而言,其每个部分都必须以数据作为支持,这项工作相对而言相当琐碎,同时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其在工作过程中,必须要仔细核对各个项目,一旦出现问题,即使是小数点的问题,就会产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效应。基于上述原因,对于企业工资管理而言,相关财务人员在运用该系统进行工作时,必须要进行周密思考。比如针对计算机,要考虑其两方面的高效性,如快速技术、实时统计,确保系统正常运作。 (二)对于员工工资,每个企业都必须按时发放,依照公司相关规定,准确完成员工工资的核算,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发放。对于企业工资管理而言,其具有一定的特性,如复杂性、规律性、时间性,因此企业必须对工资管理进行更新,并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完善工资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程序这种先进的办公软件,以此取代大量人工计算以及数据统计,促进企业工资处理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与此同时还可以将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完整并安全地储存,以便随时查看。 (三)在企业的工资管理中,数据是其重要组成,但在使用过程中,其会由于操作不当,或是断电等原因,致使相关数据极易丢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该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功能要求,使其具备数据恢复还原。在系统运作过程中,一旦突然发生断电,而相关数据没有保存,还有一些其它原因致使系统重启。为了保证数据信息不丢失,系统会提供相关防患措施,如每间隔30秒,系统就会自动保存数据,这样一来可以从最大限度上,确保相关数据得以恢复。 二、功能需求分析 针对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对于工资管理系统,企业主要是借助该系统完成工资发放,并进行数据录入,然后对各项数据,通过对其分析计算,最后经汇总生成台账,并且可以进行工资报表打印,采用相关安全机制,如用户名,按照用户的不同权限,进行登录访问。对于企业工资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功能。 (一)用户管理。在对系统进行访问时,采取控制策略,没有经过授权的用户,不能进入系统。同时,根据用户级别不同,给予其不同权限。而只有系统管理员,其才拥有所有权限,可以修改系统数据,而其他人只可以查看信息,但是并没有权利修改信息。 (二)员工管理。对于工资管理系统而言,其首要功能就是增加员工,或是删除员工,对于员工一些基本信息,可以随时更改。而对于系统中的所有数据,都可以随时进行处理,并且对于员工的档案,可以进行调入与调出。 (三)考勤管理。针对工资管理系统,其可以接收考勤系统,并且可以实现该系统与工资管理两者之间的联通,并可以根据员工考勤数据进行计算与核对。而对于每月考勤情况,可以将其结果通过系统传输使其进入薪酬管理系统,然后系统可以实现自动计算功能,进而对工资进行最后地核算。 (四)薪资绩效管理。针对工资管理系统,其对于不同薪酬方案,根据总体计划,进行分门别类的工作。对于不同类型的员工,完成他们的工资计算,并进行发放,而且要做好相关统计工作。进一步促使绩效系统与工资管理系统实现互联,并建立不同形式的绩效考核方法以及奖励体制。 (五)保险福利。工资管理系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完成员工的相关保险上缴,如五险一金以及其它保险,还涉及到企业年终奖金。可以通过个人台账以及公司台账对于员工福利进行反馈,并且完成数据统计。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计算机技术不断普及时代背景下的企业工资系统管理进行阐述,并从企业需求以及功能需求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工资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论文:加强企业工资管理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摘 要:工资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发挥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必须完善工资管理制度。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现行工资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如何通过完善工资管理制度来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企业管理;工资管理;问题;对策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工资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根据当前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形势,不断改进工作制度和工作模式,完善工资管理制度和与之配套的绩效考核体系,使企业员工对自己的工资水平达到满意的程度,工资管理制度能够切实发挥激励作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然而,目前随着现代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企业也加快了工资管理制度的改革。这就需要企业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工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改进。使工资制度切实发挥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作用,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综合竞争力也得以提升。 1 企业现行工资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工资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现行的工资制度往往与岗位绩效相结合,它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工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然而,部分企业在制定工作制度时缺乏科学性,没有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不同工作岗位的特点,以及职工的个人需求来进行系统的规划,企业也没有为工资管理制度的实施提供相应的政策制度环境,导致工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公平性也受到影响。另外,还有部分企业在开展绩效工资制度时存在盲目性,企业领导和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绩效工资制度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以及本企业是否适合采取这样的工资制度都没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只是一味的效仿其他企业,导致工资制度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 1.2 工资管理制度难以发挥激励作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完善的工资制度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员工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服务,然而目前大部分企业实行的工资管理制度都比较单一化,激励作用不明显。在管理过程中没有注重职工岗位的差异性,采取单一的工资模式,这样非常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在在薪酬组织管理方面也缺乏创新性,只采取了短期的工资激励制度而没有采取长期有效的工资激励方式,因而不能帮助员工很好地树立信念,严重降低了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企业未来的长期发展。因此,现代企业必须完善工资激励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1.3 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体系 在现代企业当中,随着企业领导者对绩效考核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一套高效的工资管理制度必须要有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作为支撑,需要每个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明确绩效考核指标。然而目前很多企业在实际制定工资管理制度时为了避免遗漏工作,经常大量的罗列考核指标,使企业的工资绩效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受到影响;也有一些企业为了节省工作量,随意舍弃一些绩效考核指标,导致考核结果并不符合员工的真实的工作情况,这很可能造成员工对企业的不信任,进而忠诚度降低,工作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 2 加强企业工资管理,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对策 2.1 做好工资管理的基础工作 企业的工资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细化,因此企业必须做好工资管理的基础工作才能为工资管理制度的高效实施提供保障,如果基础工作做得不到位势必会影响制度的落实情况。首先,企业要完善员工的工资档案,对员工的工作年限、工作时间、学历等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为员工工资待遇的确定提供充足的依据。其次,对于企业组织结构变化、人员增减变动情况要及时地了解、记录和核对,对于出现问题的环节要及时纠正和改进,避免企业在确定员工工资时出现误差和混乱,影响工资的准确发放。加强对员工工资档案的管理,便于企业和员工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查询和使用档案资料。 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其公平性和科学性 在现代企业当中,一套完善的工资制度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就是绩效考核,它不仅是衡量员工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也是确定员工工资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制定企业工资管理制度的同时完善绩效考核体系。首先,要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标准,保证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和全面性,能够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其次,要根据员工的岗位不同制定相对应的绩效考核办法,要避免整个企业全部采取同样的绩效考核方式,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的针对性和公平性,员工的工资质量也得以保障,这对于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3 充分发挥工资管理的激励作用 现代企业最缺乏的就是积极上进的员工,如果企业能够建立一套基于工资管理的激励制度,必定会对员工产生很好的激励作用。比如,企业可以每个月为员工制定一个确切的目标,对于提前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的员工在绩效考核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最终结果体现为工资水平得到提高,这不仅能够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去完成工作目标,还能使员工的能力和价值得到肯定,从而增加信心,更加积极地投身到工作中去。另外,企业还可以变更工资的表现形式,即通过物质、奖金、福利等形式来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这同样也可以作为企业工资制度的重要内容来实施。 3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现代企业在工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时期情况不断优化工资管理模式,加强工资管理基础工作建设,完善工资管理制度相对应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企业工资制度的科学性和公平性,还要充分发挥工资管理制度的激励作用,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更加努力地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论文:基于Excel函数实现企业员工工资管理 摘 要:Microsoft Office Excel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办公及业务处理工具,内含几百个函数。通过这些函数的使用,可有效地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和工资管理,能快速准确地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应发工资;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 Microsoft 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优良的性能成为人们办公软件的首选,而其中的Excel更是电子表格领域的权威,它具有良好的操作界面、直观的图形菜单和图标按钮,很方便地对数据、公式、函数和图像进行处理,函数是数据计算、统计、处理和分析的核心工具,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文秘、经济、管理、统计、财会、审计、金融、工程、数据处理及相关行业等多个领域。 在实际工作中可用Excel函数实现企业员工工资的管理。 根据单位员工工资明细表,来计算员工的应发工资、个人所得税和实发工资,并统计每个部门工资的平均水平,最后可用图表直观地表示不同部门的工资水平。 1 计算应发工资 按图1设置员工工资明细表 根据图1工资项目所示,员工的应发工资=基本工资十交通补贴十住房补贴-保险-公积金交纳。 根据此公式,在单元格I3中输入公式“=D3+E3+F3-G3-H3”,使用最简单的加减运算来完成应发工资的计算,按下Enter键后得到计算结果,设置数据的显示格式为货币形式,然后拖动单元格I3,使其自动填充该列的其他需计算应发工资的单元格。 2 计算扣税所得额和个人所得纳税 2.1 个人工薪所得纳税的相关背景知识 员工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税是对按税法规定具有纳税义务的中国公民和外籍人员的个人收入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工资、薪金所得按以下步骤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3500元/月即为应纳税所得额,起征点是3500元,再按3%至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表1是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计算公式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如某人当月取得工资收入90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1600元,费用扣除总额为1600元,则某人当月应纳税所得额=9000-2000-1600=3900元。根据七级超额累进税率,某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3900x10%-105=285元。 2.2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不同的应纳税所得额有不同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因此要计算个人所得税应先计算出员工的应纳税所得额,即需要纳税的那一部分收入。 应纳税所得额为应发工资减去3500元后超出的数额,如果这个值小于零(应发工资小于3500),就不必交纳个人所得税,如果这个值大于零(应发工资大于3500),就要交纳个人所得税。其中3500元为当地个人所得税的起征额。 根据此计算方法,在单元格j3中输入公式“=IF(I3 使用IF函数进行判断,若个人应发金额(I3)小于3500,则返回0(即应发工资小于3500,就不必交纳个人所得税),否则返回I3-3500(即应发工资大于3500),就要交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为应发金额-3500)。 2.3 计算个人所得税 计算出了应纳税所得额,就可以根据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出个人所得税。 在单元格K3中输入公式“=IF(J3=1500,J3=4500,J3 在这里使用了IF函数的嵌套形式来判断,非常简单明了,判断其应纳税所得额处于哪个级数和范围内,再相应地选择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J3即应纳税所得额小于1500,根据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则应纳税为J3*3%,若大于1500,继续判断。若J3大于等于1500,而小于4500,则应纳税额为J3*10%-105,若大于4500,继续用IF函数判断。若J3大于等于4500,小于9000,则应纳税额为3*20%-555。 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计算个人所得税,如加入辅助列,使用数组公式,VBA等。 3 计算实发工资 实发工资就是应发金额减去个人所得税,因此只要在单元格L3中输入公式“=I3-K3”即可,按下Enter键后得到计算结果,设置数据的显示格式为货币形式,然后拖动单元格L3,使其自动填充该列的其他需计算实发工资的单元格。 4 制作工资条 在企业管理中,常常需要将工资表打印成工资条,再将工资条发放给员工,每个工资条上都会有员工的各项工资信息。在制作工资条的时候,需要用到IF函数、MOD函数、INDEX函数、ROW函数和COLUMN函数。 制作工资条的具体步骤如下: 4.1 插入一个新的工作表,并将其重新命名为“工资条”,然后在“工资条”中的单元格A1中输入公式“=IF(MOD(ROW(),3)=0,"",IF(MOD(ROW(),3)=1,Sheet1!A$1,INDEX(Sheet1!$A:$L,(ROw()+4)/3+1,COLUMN())))”,按下Enter键后得到计算结果,即工资条中的表头信息“员工编号”。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论文:关于国有企业工资管理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方面的管理制度都将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工资管理关系到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应该受到格外的关注。只有员工的工资分配体系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否则,将会是企业中一个潜在的危险。国有企业工资管理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工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工资管理;绩效管理 1工资管理的概念 所谓工资管理,是指一个企业针对所有员工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该得到的报酬总额以及报酬结构和报酬形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必须对工资水平、工资体系、工资结构、工资形式以及特殊员工群体的薪酬做出决策,并进行工资调整和工资控制的过程。工资调整是指企业根据内外各种因素变化,对工资水平、工资结构和工资形式进行相应的变动。工资控制是指企业对支付的工资总额进行预算和监控,以维持正常的工资成本开支,避免给企业带来过重的财务负担。 2国有企业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国有企业工资管理对象复杂、工作繁重 自工资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每次进行工资的调整都要求工资管理部门做出相应的变更,工资变化次数的增多,使工资的组成也更加复杂。同时,因为职称职务的变化、人员的加减、调动、退休以及各类病事假等人员工资的变动等因素的存在,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资管理难度加大,致使工资管理人员在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出错的概率。 22国有企业工资管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足,影响企业工资管理水平 国有企业工资管理工作是国有企业财务部门以及人事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一,是一项看起来简便、做起来却十分烦琐的工作。它与人事、财务等部门的相互配合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若任何一个部门配合不好,就会出现差错。而且,工资管理也具有一定的时限性,若因某些原因拖延几天,那么就会有员工询问。所以,应有明确的工作流程的时间规定,人事部门应于每月的几号前把与发工资有关的个人资料送达财务部门,以确保工资按时准确地发放。由此可见,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是企业工资准时、正确发放的前提。然而,目前国有企业工资管理中存在的一个较大的症结就是各个部门配合度较差,从而导致企业工资管理水平低下。 23国有企业的工资管理制度缺乏激励作用 由于我国许多国有企业工资管理制度相对统一,管理过程僵化,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在工资待遇上缺乏差异化,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导致国有企业的劳动工资管理制度缺乏激励作用,没有很好地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保证国有企业的工资管理制度发挥出积极作用。 24多数国有企业绩效工资考核过程不够严谨 绩效考核是一个复杂连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领导、经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较好地完成绩效考核。而目前多数国有企业员工绩效考核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企业上下没有建立共识,缺乏统一指导性原则,导致双方在绩效考核过程中配合不紧密,影响考核的准确性;又如:一些国有企业考核评审委员会成员结构单一,往往只由上级领导组成,缺乏对员工的充分了解,不可避免地导致考核结果产生误差,从而大大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再如:一些国有企业没有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方面的选择以及各方面的权重都会影响到考核结果,也有引导员工的作用,而很多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这方面存在相当大的缺陷。 3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工资管理的具体对策 31积极做好工资管理的基础工作 现阶段国有企业工资管理主要根据企业员工的工作年限、工作时间、学历、任职年限等数据来对企业员工进行工资待遇评定,而且,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每个员工的工作变化情况也有所不同,其中更有很多员工的工资发生多次调整,如果对基础工作做不好的话,势必会影响到企业工资管理工作质量,因此,应积极做好企业工资管理的基础工作。重点注意以下几点:①要针对不同岗位人员建立相应的工资档案,要确保档案信息的全面性、完整性、准确性。②要及时做好企业减少人员以及新增人员工资的调整,尤其是对新增人员的各项基本信息,必须保证核对准确,一旦发现某个环节的信息出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纠正,避免影响到后期员工工资发放。③要对国有企业内存在的身兼多职的员工建立特殊工资档案,避免对这部分人员发放工资时出现混乱的现象,而且,建立完整有效的工资档案,也便于后期工资管理时的查证。 32加强国有企业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在国有企业工资核算中,工资发放部分包括岗位、薪级、津补贴和其他项目,各项目的调整和变化与有关部门密切联系,需要及时、完整提供各项信息,因此,加强国有企业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促使企业工资管理工作顺畅化、规范化及科学化,使得发放至每位员工手中的工资均不会出现错误,且有理有据。如劳资科在每月工资核算时,应主动与有业务关联的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社保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沟通,而各相关部门也需要自觉地相互配合,及时提供变动信息和数据,财务部门再次认真核对纸质和电子版数据,确保工资信息的完整和准确,最终保证工资核算及时有效地完成,按时准确发放。 33国有企业应实行绩效工资制,向关键人才倾斜 所谓的绩效工资就是指,以岗位职责作为基础,增添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工作,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来调整职工的工资收入,还要将以往的工作岗位、基本工资定薪改为和绩效考核相联系的以岗定薪和薪随岗变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在实践应用中,企业要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进行定期考核,通过对各岗位特点的分析,建立专业的技术岗位和不同的管理岗位等。而对于不同的岗位和等级,采取的是一个岗位一种薪酬,薪酬随着岗位改变的政策。这样才能改变传统的工资制度,使岗位管理和绩效管理更加有效,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强,更主动。 34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绩效工资考核的过程 绩效考核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国有企业最高领导和直线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门共同配合。对于国有企业绩效工资考核过程的完善,笔者认为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企业上下建立共识,主要是建立国有企业的统一指导性原则,包括对绩效考核重要性的认识,考核制度的确定等,在建立共识的基础上,才会有企业上下的紧密配合;其次,丰富国有企业考核评审委员会的结构层次,成员不仅仅包括领导,也要包括老员工、技术骨干、外界专家等,这样考核过程才能更加客观、科学。最后,通过咨询相关专家,征求企业员工意见和总结经验教训等多种途径,不断改进现有的考核指标体系,明确考核方面、方法。另外,为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效,需要将绩效考核工作的结果应用在企业的报酬结构中,根据员工的贡献来确定报酬,防止绩效考核工作出现流于形式的问题。强化考核结果的实际性应用不仅可以充分提升工资的保障性作用,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4结论 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劳动者来说,工资问题无疑都是最敏感的问题之一。同时,工资是企业不可或缺的竞争手段和激励手段。国有企业工资管理运作灵活与否,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等日常活动,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作为国有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对工资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认真执行相关管理制度,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凝聚成企业的精神力量,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为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增加筹码。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论文:企业工资管理岗位绩效实施探讨 摘要: 岗位绩效工资对于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企业工资管理岗位绩效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 企业;工资管理岗位;绩效实施措施 0 引言 分配机制对于企业的正常经营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企业内部的分配机制来决定,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可以有效激发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够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分配机制是企业转型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产生,下面就针对企业工作管理岗位中绩效的实施进行深入的分析。 1 岗位绩效工资的内涵 岗位绩效工资对于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该种制度建立在员工被聘上岗的基础上,需要根据员工的工作责任、技术含量、环境优劣程度、劳动强度来确定工资标准,以员工劳动成果来支付工资。岗位绩效工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 岗位工资 岗位工资是一种由岗位技能、岗位责任、岗位环境与岗位强度组成的工资单元,也是绩效工资的主要部分。其基础可以根据市场劳动力价格与企业支付能力来调整。 1.2 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工作业绩与企业效益来确定的工资分配模式,绩效工资可以根据考核结果来制定,也可以使用奖金的形式来支付。 1.3 年功工资 年功工资是根据员工为企业服务的年限来确定的工资单元,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老员工的利益,提升他们的向心力与稳定性。 1.4 辅助工资 辅助工资是对在特殊劳动条件、作业环境下对员工生理、心理、生活的工资补偿。 2 现阶段下企业岗位绩效工资实施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2.1 简单的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 截止到目前为止,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已经意识到了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区,一些管理人员简单地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实际上,绩效考核仅仅是绩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部分,而绩效管理工作时由绩效考核、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分析与绩效改进几个部分组成的。绩效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不仅是个人绩效,还包括组织绩效,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很多企业都未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来制定绩效管理体系。 2.2 缺乏完善的沟通机制和反馈机制 在现阶段下,很多企业都将绩效考评作为机密,这就导致员工对人事部门与考评工作出现了一种不信任感,严重影响了考评工作的指导作用。此外,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很多员工对于绩效考核工作知之甚少,不明确考核标准,不知道考核结果的作用,自己在工作中出现了问题也不知如何来解决。 2.3 绩效考核指标科学性不足 绩效考核指标的选择对于绩效管理成效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企业为了提升绩效考核指标的全面性,除了考察安全指标、生产指标、质量指标、政工指标、设备指标,对于员工的思想觉悟与工作态度也有明确的规定。但是,过于复杂的指标只会增加绩效考核工作的难度,也会影响员工的满意度,这就致使绩效考核制度无法发挥出理想的效用。 2.4 绩效考核定位不清晰 绩效考核的定位关乎着实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存在绩效考核定位不清晰的问题,考核形式化严重、为了考核而考核、为了分配奖金而考核的问题广泛存在,这就导致员工的注意力放置在如何免除处罚上,不会积极地提升自己。 2.5 绩效考核存在主观性 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充分激发出员工的工作潜力,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现阶段的绩效考核往往存在较大的主观性。这种缺陷严重影响了考核工作的有效度与可信度。 3 科学构建企业工资管理岗位绩效体系的策略 目前我国企业工资管理岗位绩效实施工作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真正发挥出绩效考核体系的作用,必须要建立起科学、完善,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岗位绩效工资管理体系。这可以采用如下的措施: 3.1 提升标准的客观性 为了提升企业工资管理岗位绩效考核标准的实施效果,标准的制定必须要具有客观性,能够科学合理地反应出员工的工作情况,对于很多企业而言,管理人员与开发人员的管理一直都是重点与难点工作,与一般的工作人员相比而言,他们的工作更加具有创造性,也更加的复杂,在绩效考核上难度较高。为了提升考核标准的质量,需要制定出完善的工作说明书,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与工作流程,让他们能够从心理上接受考核,保障考核机制得到深入的落实。 3.2 提升考核标准的可控性 绩效考核指标的选择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来制定,并将绩效管理工作与员工业绩进行有机结合,为此,企业管理人员需要以企业战略目标作为出发点,分析出其中的关键性绩效指标,将绩效指标量化。对于各项量化指标,可以采用程度进行表示,防止发生主观偏差。 3.3 提升绩效考核定位工作的准确性 只有将激励措施与考核结果密切的结合起来,才能够发挥出绩效考核工作的作用,但是不应该将绩效管理作为划分奖金的依据。现代管理学强调,考核应该是一种管理过程控制手段,其根本目的应该是让员工明确自己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改善。如果将考核工作作为奖金分配激励,这必然会使员工产生心理上的压力,这是不符合人性化管理需求的,也扭曲了考核方式的本意。 3.4 强化考核结果的实际性应用 为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效,需要将绩效考核工作的结果应用在企业的报酬结构中,根据员工的贡献来确定报酬,防止绩效考核工作出现了流于形式的问题。在使用岗位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辅助工资的模式时,必须要注意公正、公开,在该种模式之中,绩效工资需要根据员工劳动情况进行确定,主要起到激励的作用。在必要的情况下,绩效工资比例越高,激励作用越显著。强化考核结果的实际性应用不仅可以充分提升工资的保障性作用,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此外,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必须将薪酬理念落实到管理制度中,引入精神激励制度,将员工培养教育、工作氛围的影响、员工职位的晋升以及员工工作条件的创设融入到薪酬管理体系中,在发展物质文明的过程中注重发展精神文明,将弹性福利计划充分地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促进员工的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充分发挥出绩效考核工作的作用,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打破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用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解决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绩效考核工作升华到绩效管理的范畴,充分激发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出岗位绩效工资管理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关心员工、尊重员工,注意提升主人翁地位,让员工能够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两者的双赢。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论文:做好铁路企业财务工资管理工作的探究 摘要:铁路企业工资管理工作在近年来铁路经济改革进程中越来越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工资成本在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攀升,做好铁路企业财务工资管理工作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的安全稳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针对在铁路改革的关键时期,对如何做好企业财务工资管理工作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铁路企业 财务工资管理 一、铁路企业工资的发展 随着经济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工资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和延展,它所承载的责任也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工资的概念由原来只是单纯的对职工劳动报酬的回报,到现在新的“薪酬准则”对工资的诠释: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随着铁路企业工资成本在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攀升,迫使铁路企业把工资管理放在成本管理的首位。 工资无论从发放方式、表现形式、内涵外延都在发生着实质上的改变。工资条内容由原来需手工抄写到80年代末简单计算打印,再历经二十多年的演变到现在由越来越完善的工资操作系统进行整齐美观的打印,它是工资发展的最好的见证。 工资的变迁,在为财务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非常大的挑战。大量的与个人有关的现金支出全部通过工资系统进行转账支付,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金支付风险、加强现金管理的同时也给工资人员带来繁重的工作量,在职工多、项目多的单位就更是如此。近年来随着铁路工资改革步伐越来越大新文件陆续出台,对工资规范管理不断加强,如何适应发展的需要给财务工资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大的课题。 二、企业工资具有的功能 工资的发展使工资的功能日臻完善,具体来说,工资具有以下功能: (一)补偿功能 职工的工资水平决定着他们的生存、营养和文化教育的条件,是保证企业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因素。 (二)激励功能。 工资制度制定得公平与否,直接影响职工工积极性的调动。工资的激励功能的典型表现是奖金的运用,奖金是对工作表现好的职工的一种奖励,也是对有效超额劳动的报偿,对职工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三)企业文化展现功能。 工资的分配理念是企业文化的缩影,根植于不同企业文化的工资分配制度会呈现出企业的管理特色、文化氛围、价值取向。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环境也是工资制度的载体,它可以培养职工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影响员工归属感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员工的地位和作用的认可和重视,而企业给予员工的工资分配则是这一重要内容的体现。 (四)人力资源调节功能。 工资分配的调节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劳动力素质结构的合理调整。不同分工的工作技能、工作风险、劳动强度、艰苦程度是大相径庭的,应配备与之相匹配的工资待遇从而吸引适宜的人力资源。 工资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功能,做好铁路企业财务工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紧迫。 三、做好铁路财务工资管理的前提 财务工资管理工作是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担负这项工作的会计人员来说要想胜任这项分工应具备下面的前提条件: (一)会计专业知识的储备 会计法规、制度、准则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修订与完善的,学习新知识是长久的事,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有利于在工作中形成积极的、整体思维意识,减少盲从的、狭隘的受限思路。 (二)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准备 与工资紧密相关的知识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两者休戚与共,平时积累些这方面的东西,无论从实践上还是从书本里得到的都会对更好的作好工资管理工作有推进的作用,也使财务会计工资工作的全面性得到加强,从而对工资各单元有了更为理性的领会。 (三)税务知识的掌握 财务会计工作离不开税务知识的把握,在工资中对个税的理解的偏差会造成工作中的计算失误,从而造成个人或政府的损失,为此对税法的掌握是对工资会计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势所趋。 (四)信息系统知识的运用 现行铁路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是V5.0系统,并且其处于不断的升级过程中,这个系统应该说是比较先进的,容纳信息量大,功能也比较强大,如何运用好这项工资管理系统,需要耐心研究与揣摩。 (五)本行业、本企业的了解 对本部门的生产运营要具备基本的了解,唯有如此才能把会计工作做得更好,少出一些低级错误,还会起到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六)财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务工资管理人员除了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与经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道德品质符合工作需要,否则再好的企业管理规章都会形同虚设;最完备的内控制度,也会在舞弊的行为下毫无效用。 在以上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好工资管理信息系统这个平台,把工资数据维护好、运用好、分析好,尽可能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效用,对工资会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现在组成工资的每个单元都有着丰富的含义,其或是在以往工资项目汇总、撤并中形成的或是适应新形势需要应运而生的;其或属于工资总额中的项目,或属于工资扣款的项目,还有的属于工资外的返还项目等等。如何把握好这些项目,使工资系统真正能发挥效用最大化,对企业成本管理起到看似无用实则大用的功能,对财务工资人员来说是很大的考验。 四、对铁路现行工资管理系统功能的挖掘与运用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只有把工资系统的各个功能运用娴熟,才能起到既提高工作效率,又提升工作质量的作用。 (一)系统的基本功能 V5.0工资管理系统是现行铁路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可以进行工资核算、工资发放、工资查询分析、工资打印、并可以与账务系统集成使用,将工资传递到账务中。工资系统主要分两大部分:基础设置和业务处理。基础设置主要包括工资分类项、工资类别、工资项目的设置和工资公式模板、工资编辑模板、工资凭证模板的定义。业务处理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数据的编辑、导入导出、查询、分析、打印、月末结转等。 (二)基础设置的工作流程 首先是分类项的设置,其次是工资类别的设置,然后是工资项目的设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工资公式和其他类模板的定义。其中工资项目设置是尤为重要的,其设置应遵循以下规则:遵循路局每年的有关工资的文件中关于工资项目设置的统一规范要求;在整体要求的工资单元项下,根据单位自身所处的具体工作环境,设置科学合理能提高工作准确性和工作效率的工资项目;如有必要修正,做最少量的工资项目变动和调整,以保持项目的连续性;在项目的设置上还应综合考量效率提高与时间成本的关系。 例如:在存在大量人员轮班制的情况下,对夜班工资、加班工资可采取通过设置夜班天数与加班天数的办法通过公式进行计算。又如:企业现在都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安全稳定”方面的奖项比例就会比较大,发放次数比较多,为方便核对,就可以设置安全1-安全n,来分别录入,作为“安全稳定”的包含项,方便单据核对与整理。 工资项目可以从以下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而加深日常工作中对工资项目的理解与运用:工资项目可按性质分为四类即枚举型、字符型、金额型、日期型; 可按结构分两类即复合型、单一型;可按状态分两类:静态型、动态型。 (三)工资业务工作流程:根据设置好的模板对工资各项目数据进行导入或者录入,通过批量修改、工资数据稽核功能对数据进行编辑和校正,再通过公式计算将全部工资数据提交数据库后,可以进行工资查询分析、工资条打印及月末工资结转等。 工资数据编辑是这一过程中的重心,要善于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对每一细节的把握,尽可能的发掘系统的潜能,提高效率和准确性。由于工资内容庞杂,工资工作会涉及到单位内部、外部的多方提供数据源,同时工资工作还具有要求严、标准高、时效性的特点。在职工人数多的大中型企业,工资会计面对多如牛毛的数据,如果得不到其他方的配合,工作会很艰难,所以争取到对方给你的支持,使他们提供的纸质版、电子版的数据能够符合工资系统的要求也是很有必要的。 只有通过以上两个流程的工作,完整的工资数据库才能得以形成,大数据分析也才能得以进行。可以为各级决策者提供最基本的信息资源,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平台。 财务工资管理工作要想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督体制,离不开一个公平合理的相对稳定的绩效评价办法,这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是必要的。工资奖惩可能会导致相反的结果:消极怠工与激发潜力。许多的事实让我们警醒,究其根源工资机制的制约不能不说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如何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发挥员工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工作起来更安心、更投入、更机智,真正提高职工的素质是一个企业需要多方思考的。国家需要长治久安,企业也是如此,“不患寡而患不均”更多的强调的是分配中的均等的机会、公平的理念,果真如此每个人自然心定神闲,麻烦自然也会退避开三舍了,日常工资管理中遇到的那些让管理者纠结的问题也会化解了。可见财务工资管理工作单单依靠会计人员的技能与经验做好的只是必须的,而只有做到前面所述才能真正使做好工资成为必然!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论文:企业工资管理浅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工资问题与企业发展关系,分析了企业现有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工资管理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企业;工资管理;浅析 随着我国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各方面的管理制度都将进一步的得以完善。企业的工资管理关系到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应该受到格外的关注。只有员工的工资分配体系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否则,将会是企业中一个潜在的危险。因此,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对工资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认真执行相关管理制度,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凝聚成企业的精神力量,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为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增加筹码。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企业中大多数员工的薪资及福利待遇有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由薪资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员工对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满意度下降,极大地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工资制度的改革,使得一些原既得利益者不再享有优势;一些员工的薪资虽然有了提高,但由于收入差距的不断增大,导致不满情绪的产生。下面,就企业工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做初步探讨。 1 工资问题与企业发展关系 谈到企业的工资问题,需要简要地从企业的演变发展来观察。企业除原始积累过程外,通常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转变而来:一是从原来的乡镇企业,街道集体企业等通过改变其隶属和管理关系而来;二是企业改制形成从集体企业向企业的转变;三是通过资产变动方式,即兼并、转让、破产清算等演变形成。 企业发展成型后,仅靠其独有的资源经营权和市场机遇,还很难正常生存和发展。为什么企业能在行业壁垒重、技术门槛高、市场风险大的情况下发展呢?其中之一就是在用人上独特灵活的方法。由于企业在工资决定上的优势和灵活性,能招聘到各类迫切需要的专业人才,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企业初期发展的秘诀。人才资源的猎取和运作,对干企业来说具有更为重要和更为特殊的战略意义。首先是节约了人才的培养时间,其次是节约了人才培养成本。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其带有规律性的发展特征。 但在获得了这个必要的平台、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之后,企业所具有的“工资优势”逐渐演变为“工资困境”。企业的高薪优势,因为竞争对手的加入、环境的改变、人才的充分供给、宏观政策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进步等原因,逐渐出现递减效应。由于人力资源成本过高导致产品成本较高问题、人力资源激励后劲不足等原因,又反过来造成其竞争优势丧失,成为阻滞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最终造成较为激烈的“管理冲突”,成为企业决策者、经营管理者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 2 企业现有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工资体系凌乱,理性欠缺,感性过重 现在很多大型的集团化企业都会在每年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大量招收优秀应届毕业生,作为公司的储备人才,在需要的时候,就不会因为人员紧缺问题对公司造成重要影响。这种人才储备模式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非常有利,不但能够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更不会造成同等岗位工资差距过大等问题。但是,对于一些小型的企业来讲,如果采用这种模式的话,就会增大很多成本负担。因此,很多企业都是需要人的时候才开始招聘,但是,这个时候因为人员紧缺的问题,工资势必会有所上涨,所以就会对其他同岗位的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对企业的工资体系产生一定的冲击,从而导致企业内部管理秩序混乱,员工之间产生不必要的摩擦。 2.2 企业工资管理缺乏科学系统性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工资的调节,其本身应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但是,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工资体系的建立与执行,掺杂了很多人为的因素在里面。尽管,企业一直都在关于工资的问题上进行改革与调整,但是,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制度的不完善加上执行的力度不够,导致企业的工资结构单一并且模糊。单一的工资发放模式,使得员工对工作失去的应有的激情,变主动工作为被动工作,大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架势。另外,工资的不公开制度,会令员工对彼此的工资互相猜测,对企业的工资发放公平性产生质疑,不利于员工安心工作。 2.3 工资制度安排缺乏人本主义的精神 由于所有权权威在企业中的不可替代和不可动摇性,包括工资决策在内的所有事项都具有鲜明的所有者权威特征。法权关系在这里表现得无以复加,以致企业的生死存亡发展快慢等,往往都取决于企业一把手的个人素质和文化背景特征。可以想象,企业的工资、福利、保险、奖励,这些对员工来说必须量化的东西如果遭遇尺度模糊和不确定性,其结果是何种情况。 3 企业工资管理的应对方法 3.1 制定具有人本主义特征的动态工资管理体系 按照激励和业绩考核原则来设置动态工资管理体系,要制定科学有效、切合实际的业绩考核指标及方法,设计能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励经营管理者的工资结构和回报比率,实施岗位付酬要素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核心是:确定岗位及岗位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并按付酬要素方法兑现工资,同时对所设置岗位实行绩效考核,对每一个方面的要素进行个别考评,以防止畸重畸轻的情况出现。 3.2 引进人力资本,以解决企业中的人力资本产权相关问题 产权关系是明确的,但对于规范的现代企业而言,单一的资本结构是不够的,这也正是企业深陷“家族式企业”陷阱的原因。企业的资本改造和企业改造,应当首先解决人力资本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在家族资本中注入外来资本的血液,另一方面也是资本形式多元化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人力资源产权的引入对于企业稳定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3.3 企业产权与经营权分离,确立绩效考核制度 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是通过明确的产权关系来达到经营绩效的目标,这就为所有权控制经营权、推进和实现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最大制度创新莫过于对经理人的经营目标考核和工资的设计、控制和激励。把经营权交给经理人,把责任与权利、风险和收益同时交给经理人,这既保障了所有权的安全和效率,也解决了经营者的贡献和报酬,对整个企业的经营运作都以绩效考核设计,这样的制度创新其实也不是什么新观点,而是已经比较熟悉的委托-问题或制,其核心一是激励,二是监督,关键在于有效的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管理现行分配制度种种问题和弊端既有制度本身问题,也有管理运作问题,更主要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要剖析思想认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坚决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严格贯彻新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标准,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原则。根据市场变化和工作需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定编、定岗、设置岗位,并通过岗位规范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责任和上岗条件。 3.4 设置工资管理的目标,实施工资决策管理 这包括工资体系、工资水平、工资结构三大核心决策,以及工资构成、特殊群体的工资、工资日常管理三大支持手段。工资体系是由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来计算的基本工资,由职位、技能、年功(资历)等因素组成;工资水平是企业内部的工资平均值,它形成企业工资的外部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工资结构则是内部职位职级等级差异关系,形成企业工资的内部竞争机制。这些设置都涉及到工资构成、特殊群体工资及工资管理政策和策略等。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企业在人员工资管理方面做出重大调整,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整体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呈现增长态势。但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企业工资管理是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稳定发展。本文针对企业工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论文:企业工资管理系统需求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文章对一般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设计目标,介绍了研究开发过程,为企业设计自己的工资管理系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用户环境;性能需求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劳资关系的改善,薪酬问题日益成为企业所关注的问题。加之社会经济制度的改革,使得企业工资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建立一套适合于企业自身特点发展的薪酬管理系统日益提上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工作日程。一套行之有效地工资管理系统有利于减少企业的薪酬错误,避免矛盾,同时减轻人事部门的任务,提高效率,节约人力资源,降低企业成本。 1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功能需求简介 系统数据流程图如下: 就企业而言,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需要简洁、实用,同时能满足人事、财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或单位的多方对工资管理需求的系统即可。大型的数据库系统反而容易出现操作不便、浪费人力、不易解释的问题出现。就一般的大、中型企业而言,它的设计内容应包括员工信息管理功能、工资管理功能、工资查询功能、工资报表输出功能、相应的模块也增加,例如报表设计模块、打印输出模块、模糊查询模块等。 系统的设计应首先对企业的员工工资管理业务进行分析。经过笔者多方面调研,一般企业员工工资系统主要涉及的参与者包括员工、系统管理员、上级主管部门、总经理。 2 企业的工资管理系统功能描述 2.1 员工信息管理 员工基本信息模块具有员工信息输入、员工增删和员工信息查询三个功能。员工基本信息包括员工号、员工姓名、员工性别、所在部门、所在岗位、工龄和工资等级等信息。员工增删实现了对数据库中员工信息的增加和删除。员工信息查询可以通过员工号或员工姓名对员工信息进行查询。 2.2 工资管理 结合各个公司的工资管理实际情况和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的劳资规定将工资、结构分为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和工龄工资、绩效工资等标准完成对基础数据条目的设定,增加相应的模块例如工资统计和发放、打印工资条及员工奖励和惩罚等内容。 2.3 工资查询 可根据条件查询员工历史工资数据(如按月份查询、按姓名查询、按部门查询等)。 2.4 汇总打印 提供报表打印输出功能,可以报表的形式打印员工信息、工资发放报表、工资历史报表、员工奖励和员工惩罚报表。 2.5 系统维护 可对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并可实现数据导入导出功能。 2.6 管理员设置 实现系统用户及密码的设置操作,可以增加和删除系统用户(仅系统管理员才有权限),对系统当前用户修改密码。 3 用户环境选择 选择操作系统最好为Windows XP,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规划内网时,将微软平台作为首选方案;从技术角度而言,微软平台上的应用和开发也是其他平台无法比拟的。绘制UML所需要的Rational ROSE或office VISIO。 4 数据库介绍 功能的实现应尽可能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数据库管理系统高效、安全、可靠、便捷的性能,减少编程人员的工作量。工资管理系统具有大多数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特征,在进行设计时,应尽可能使用SQL Server的功能完成下列功能设计的各项操作。 4.1 数据表设计 设计者应根据功能要求中所提到的要求设计数据表,力求数据结构科学合理。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如何保证并实施数据完整性,合理建立表与表之间的关系,设计各种数据库对象。 4.1.1 员工信息。员工基本信息应包含员工编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地址、电话号码、所属部门、职务、职称、政治面貌、婚姻状况等字段,并预留空白字段若干。 4.1.2 员工工资。员工工资应包含员工编号、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住房补贴、津贴、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应发金额、应扣金额及实发金额。应发金额、应扣金额及实发金额使用计算列,并预留空白字段若干。 4.1.3 部门信息。部门信息应包含部门编号、部门名称、部门负责人、部门人数等字段。 例如: 字段 字段名 类型 宽度 说明 1 员 工 号 字符型 3 数字 2 员工姓名 字符型 10 小于等于15个汉字 3 员工性别 字符型 2 “男”或“女” 4 岗位名称 字符型 14 小于等于25个汉字 …… 4.2 数据完整性设计 为了保证数据库系统的正确性、完备性和一致性,就必须进行数据完整性设计。可考虑如下数据完整性:给表设置主键及外键约束;设定缺省约束;设置非空约束;实施CHECK约束。 4.3 数据库对象的设计 为充分发挥数据库的效能,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提高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执行效率,可以考虑使用视图、存储过程及表的触发器来实现某些功能。 4.3.1 指定部门信息查询。设计一个存储过程,以部门编号为参数查询该部门的所有员工的相 关信息,同时统计出此部门的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 4.3.2 设计一个视图,返回所有员工的工资信息。 4.3.3 为提高检索性能,为表创建相关的索引。 4.3.4 为调入、调出人员创建INSERT、DELETE触发器,实现部门人数的自动更新,员工调离本单位时,应当从员工信息表中删除这个员工的信息,并将其工资信息的数据删除。 5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5.1 运行需求 系统在进行数据的录入、计算、统计的时候,能将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小数。系统接收到用户的操作命令后(如计算处理、查询等),能迅速地响应其操作请求,响应时间不超过1秒。在同一时间,系统还提供支持至少10个客户端进行同一个操作请求的响应。 系统可移植较强,在不同的平台下运行,均不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支持在客户端安装不同 操作系统、浏览器版本,均不会影响系统的运行。 5.2 安全需求 为保障系统数据的安全性,系统采用访问控制策略,未授权者不能进入系统。同时,对不同级别的用户授予不同的使用权限。在系统运行期间,如发生掉电尚未保存数据或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系统重启等,为保证数据的易恢复性,系统提供每隔30秒自动保存数据的机制,让用户的数据在发生意外时能最大程度上得到恢复。同时,系统提供强大的容错性能,当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系统能自动切换到另外一台服务器上,从而保障服务器能长时间地提供系统的运行支持。 5.3 系统界面需求 系统开发基于B/S的开发模式,界面直观、简洁,人机交互性强。基于表单和弹出式窗口的数据录入方式,菜单电击的方式操作。用户使用时,只要是按照格式和要求填入信息,系统在后台响应用户操作过程。让用户在最短时间里,不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就可以轻松上手使用。 5.4 其他需求 数据不管是在企业内部之间传输,还是公司与分公司之间进行远程数据传输时,防止数据被不法分子任意地修改和破坏,对所有的敏感数据均进行基于SSL协议的加密操作,只有对信息解密的人员才能最终读取数据信息。这样,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数据在传输过程的安全保密性。 6 结语 本文分析了企业工资系统设计的主要流程,但各个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及时掌握本企业的人才信息、第一时间处理好随时变化的工资管理问题,还需要企业因地制宜从长计议,才能建立出一套符合本企业实际特点的工资管理系统。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论文:企业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企业在人员工资管理方面做出重大调整,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整体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呈现增长态势。但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企业工资管理是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稳定发展。本文针对企业工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企业管理 工资管理 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企业中大多数员工的薪资及福利待遇有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由薪资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员工对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满意度下降,极大地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工资制度的改革,使得一些原既得利益者不再享有优势;一些员工的薪资虽然有了提高,但由于收入差距的不断增大,导致不满情绪的产生。下面,就企业工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做初步探讨。 一、企业现有工资问题分析 (一)工资体系凌乱,理性欠缺,感性过重 现在很多大型的集团化企业都会在每年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大量招收优秀应届毕业生,作为公司的储备人才,在需要的时候,就不会因为人员紧缺问题对公司造成重要影响。这种人才储备模式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非常有利,不但能够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更不会造成同等岗位工资差距过大等问题。但是,对于一些小型的企业来讲,如果采用这种模式的话,就会增大很多成本负担。因此,很多企业都是需要人的时候才开始招聘,但是,这个时候因为人员紧缺的问题,工资势必会有所上涨,所以就会对其他同岗位的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对企业的工资体系产生一定的冲击,从而导致企业内部管理秩序混乱,员工之间产生不必要的摩擦。 (二)企业工资管理缺乏科学系统性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工资的调节,其本身应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但是,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工资体系的建立与执行,掺杂了很多人为的因素在里面。尽管,企业一直都在关于工资的问题上进行改革与调整,但是,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制度的不完善加上执行的力度不够,导致企业的工资结构单一并且模糊。单一的工资发放模式,使得员工对工作失去的应有的激情,变主动工作为被动工作,大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架势。另外,工资的不公开制度,会令员工对彼此的工资互相猜测,对企业的工资发放公平性产生质疑,不利于员工安心工作。 (三)工资制度安排缺乏人本主义的精神 由于所有权权威在企业中的不可替代和不可动摇性,包括工资决策在内的所有事项都具有鲜明的所有者权威特征。法权关系在这里表现得无以复加,以致企业的生死存亡发展快慢等,往往都取决于企业一把手的个人素质和文化背景特征。可以想象,企业的工资、福利、保险、奖励,这些对员工来说必须量化的东西如果遭遇尺度模糊和不确定性,其结果是何种情况。 二、企业工资管理的应对之策:调整和创新 (一)制定具有人本主义特征的动态工资管理体系 按照激励和业绩考核原则来设置动态工资管理体系,要制定科学有效、切合实际的业绩考核指标及方法,设计能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励经营管理者的工资结构和回报比率,实施岗位付酬要素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核心是:确定岗位及岗位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并按付酬要素方法兑现工资,同时对所设置岗位实行绩效考核,对每一个方面的要素进行个别考评,以防止畸重畸轻的情况出现。 (二)引进人力资本,以解决企业中的人力资本产权相关问题 产权关系是明确的,但对于规范的现代企业而言,单一的资本结构是不够的,这也正是企业深陷“家族式企业”陷阱的原因。企业的资本改造和企业改造,应当首先解决人力资本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在家族资本中注入外来资本的血液,另一方面也是资本形式多元化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人力资源产权的引入对于企业稳定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三)企业产权与经营权分离,确立绩效考核制度 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是通过明确的产权关系来达到经营绩效的目标,这就为所有权控制经营权、推进和实现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最大制度创新莫过于对经理人的经营目标考核和工资的设计、控制和激励。把经营权交给经理人,把责任与权利、风险和收益同时交给经理人,这既保障了所有权的安全和效率,也解决了经营者的贡献和报酬,对整个企业的经营运作都以绩效考核设计,这样的制度创新其实也不是什么新观点,而是已经比较熟悉的委托-问题或制,其核心一是激励,二是监督,关键在于有效的实施。 (四)设置工资管理的目标,实施工资决策管理 这包括工资体系、工资水平、工资结构三大核心决策,以及工资构成、特殊群体的工资、工资日常管理三大支持手段。工资体系是由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来计算的基本工资,由职位、技能、年功(资历)等因素组成;工资水平是企业内部的工资平均值,它形成企业工资的外部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工资结构则是内部职位职级等级差异关系,形成企业工资的内部竞争机制。这些设置都涉及到工资构成、特殊群体工资及工资管理政策和策略等。 三、小结 随着我国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各方面的管理制度都将进一步的得以完善。企业的工资管理关系到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应该受到格外的关注。只有员工的工资分配体系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否则,将会是企业中一个潜在的危险。因此,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对工资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认真执行相关管理制度,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凝聚成企业的精神力量,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为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增加筹码。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论文:浅谈企业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社会的各行各业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管理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完善服务质量。这就对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一个科学、完善、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工资管理系统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同时也涉及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的一些内容。目前,我国企业员工的人数与规模在不断壮大,工资管理也日趋复杂。所以,企业在人事工资管理方面如果缺乏一套完整而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那么必然会给管理人员与员工带来一定的麻烦。因此,讨论如何加强企业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就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系统目标设计 人事工资管理系统主要是用于对企业工资方面进行管理,对工资数据的录入、计算,生成企业员工的个人台账,打印出员工的工资报表。设计时要采用用户名、密码输入等安全机制,以保证工资管理系统不受其他主观因素的干扰。 二、系统的设计理念 首先,要从企业软硬件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好企业现有的软硬件设备,工资管理系统的开发方案要适用于企业网络运行的环境,在实现应用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企业内部资源。其次,系统的设计要与企业的工资管理规定相符合,以满足企业全体员工的日常需求,对操作系统设计时,要以方便、快捷、实用为原则,以确保系统的高效使用。再次,系统要采用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方式,便于对系统各种功能进行组合与调整的同时,也便于对日常的维护。最后,系统设计要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这就可以依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添加、修改与删除等操作。 三、系统具备的功能 1.工资管理。依据工资项目、计算公式,能够自动计算出个人所得税上缴额度。具体操作包括工资类别、工资基础数据、资料汇总以及计算结果等等。 2.员工信息。能够增加与修改与员工相关的基本信息,比如员工的调动、离职、退休等等。系统能够根据部门申请,通过人力资源部门上报给上级领导进行审批。 3.绩效考核。绩效系统的设计包括:相关考核信息的收集、绩效考核计划的制定、输入等等。人事管理系统能够自动进行分析与评分,并把这一结果应用于工资发放之中。 4.查询功能。系统能够对员工的基本信息、各种与工资相关的资料进行有效查询,并且可以采用工号查询、姓名查询两种方式。 四、数据库的设计 我们要针对企业工资管理的内容、流程、模式出发对系统进行设计,设计必须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系统的设计结构要包含以下内容: 1.人员的基本信息。数据库项主要包括:员工的姓名、性别、工号、籍贯、出生年月日、民族、宗教信仰、身份证号、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内容。 2.部门与岗位信息。包括部门名称、岗位名称以及岗位工资等级等内容。 3.工龄工资。这一数据库项要包含员工的工龄以及对应的工资数额。 4.工资信息。主要包括员工的姓名、工号、员工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工龄工资、福利待遇等。 五、数据库结构设计 数据库结构的设计要建立在对企业实际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数据库结构设计必须要以满足用户实际需求为前提,保证结构之间的逻辑性。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可以设计出以下实体:即:员工实体、工资实体、岗位实体、工龄实体以及福利待遇实体等部分。 六、系统的实现 实现系统的逻辑结构的主要方式是通过Visual FoxPro这一项目管理器来具体实现的。企业可以通过Visual FoxPro的开发环境,对数据库的结构进行有效设计,并且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对界面、检索、报表以及各种菜单进行有效设置,并且利用项目管理器对程序、数据库进行修改、控制与管理,同时生成可执行文件、应用程序等。 七、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保证数据的安全 企业的人事工资管理系统,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机密的,一旦这些数据信息遭到破坏,或者是一些数据信息被盗取、泄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些数据加以保护。我们可以以低级文件的形式将数据表打开,利用密钥的异或运算功能对数据表中的每一个字节进行加密,这样就可以保证数据安全性。这种对每一个字节都进行异或运算是一种简单的数据加密模式,它的特点就是对于同一个数,在连续两次异或同一个数的情况出现时,那么这个数会保持不变。当操作员进行这个程序时,系统会提示操作员打开密钥,并且对数据表进行解密处理。当操作不成功时,系统就会弹出一个错误提示,操作员再重新输入正确的密钥即可。 (二)保证数据的完整 我们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必须要经常对工资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操作失误、病毒入侵或者黑客攻击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八、总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加快了信息处理的速度,提高了工作与生活的效率。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工资管理系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认真、系统的加强对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探究:退耕还林工程推进了双辽林业跨越式发展 摘要:针对双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前后林业状况的分析,通过对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等因子的调查,并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等实际情况,在看到退耕还林工程深远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充分论证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双辽市林业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退耕还林;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 1 退耕还林工程在双辽市启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双辽位于吉林省西部,地处于辽河平原和科尔沁草原相接地带,地处东经123°20′-124°05′,北纬43°20′-44°05′。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和辽宁省昌图县毗邻。东西宽62km,南北长89km,幅员28 221hm2。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北岗南洼,海拔在106-204m之间,南部为东西辽河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力较高,北部多为固定沙丘所覆盖,岗洼交错,土壤瘠薄。 双辽市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5.6℃,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0℃以上的日数为224d,稳定在10℃以上日数为160d,年均积温3492.7℃,无霜期145d,年平均降雨量464.7mm,69%集中在6-8月份,全年蒸发量1784.7mm,为降雨量的3.7倍,全年主风向为西南风,每年7级以上大风日71d,其中78%出现在4-5月份。 目前,全市尚有3.1万hm2规划的宜林地没有造林或被开荒种地,或被闲置荒芜,并且双辽市有东西辽河,温德河,新开河流过,承担着上游10万km2的泄洪任务,导致现有水土流失面积5.6万hm2,每年损失耕作层土壤280万t,等于全市农家肥的50%,本地区土壤为风沙土。碳酸盐黑钙土、草甸土和沼泽土四大类,其中风沙土约占全区总面积的80%以上,同时,随着草原的开垦及牛羊牲畜的过度放牧,导致省植物被农作物代替,草原植被退化为次生草原植被。 由于双辽市地理位置、土壤、气候等因素的特殊性,滞后的生态林业建设和低下的生态建设效益,严重地阻碍着双辽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成为发展的燃眉之急,加快本地区的荒山荒地治理,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全面增加林草植被,只有大面积开展增绿护绿工程,才能发挥林地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生态作用,同时,对周边农作物生长也有积极促进作用,减少遭受自然灾害,特别是大风带来的损失,实施退耕还林等高效林业建设模式,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牧业生产后劲,促进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跨世纪的战略意义。 2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双辽林业跨越式发展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双辽市有林地面积35 222hm2,并且林分分布不均匀,每年造林地块大多是采伐迹地,新增林业有用地增幅不大,尤其是农民造林积极性不高,由于造林后农民土地面积减少,短期内经济效益不高,对农民来说收入有减无增,所以农民几乎没有拿出承包地来造林,因此双辽市林业用地很多年来增幅不大。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当年退耕还林造林2000hm2,荒山荒地造林1000hm2,2003年退耕还林造林4017.9hm2,荒山荒地造林287.3hm2,2004年退耕还林造林1200hm2,以上各年度造林均经过国家及省检查。通过几年工程的实施使得双辽市森林面积增加到53380hm2,以前各乡镇林地分布不均匀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不论从森林面积还是森林覆盖率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显著双辽市的林业建设向前迈了一大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3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了双辽市林业可持续发展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前双辽市林木可采资源很少林分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等发面呈现出发展后劲不足的趋势,这样的发展态势长期下去将严重阻碍双辽市林业的发展。如果后储资源衔接不上,不久的将来必定给双辽的林业发展带来阻力。然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解决了这一难题,幼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正好弥补了双辽市林业后续资源不足的现状,推动了双辽市林业向前发展,并且退耕还林工程8年连续带动了双辽市林业发展的持续性。所以说双辽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退耕还林工程。 4 退耕还林中经济林短期效益成果显著 由于受双辽市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民对经济林栽培认识不够,栽植技术及培养技术不够成熟,随着林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使得农民在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并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开展经济林栽培,经过几年来的共同努力,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农民不仅享受到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于此同时林果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另一方面也为双辽市林业生态建设注入了活力,发挥了经济林生态效益的作用。 作者简介:王艳平(1976-),女,吉林双辽人,就职于双辽市服先镇林业站,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探究: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实施退耕还林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措施和切入点,是再造秀美山川、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工程。笔者对重庆市忠县及部分乡镇退耕还林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2002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忠县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建设任务56.0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0.25万亩,荒山荒地造林20万亩,灾后重建2.3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十多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调研所到的地方,十年前退耕地造的生态林,已经长成郁郁葱葱的成片森林,有效地涵养了水源,保持了水土,改善了生态环境,林区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退耕地造的经济林,比如柑橘、枇杷、葡萄、笋竹、红豆杉等,不仅显现出优良的生态效益,也开始收获良好的经济效益。工程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户不仅从工程补助款中直接受益,农村劳动力也得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融入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大幅增加了农村居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生活。粮食种植由广种薄收向精种高效转变,高标准经济林园区建设,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林区旅游业发展,带动了全县产业结构调整。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大幅提高,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虽然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非常成功的发展工程和民生工程,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赞扬和欢迎,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变化,政策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力度减弱,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下降 目前退耕还林补助标准偏低。工程实施初期,退耕协议采用实物计价的方式,每年补助300斤稻谷,此后将粮食折算为补助款,按当年价格计算,加上生活补助费用,退耕农户每年每亩可得人民币245元。但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物价不断上涨,比如稻谷的市场价格已从每斤0.7元涨到1.3元左右,这就使得原来政策的含金量有所下降。退耕还林比不上种粮,农户的积极性下降,一些地方出现林粮间作、套种等现象,毁林复耕的隐忧日益突出。 (二)生态林补助期满后难有经济效益,部分农户生计堪忧 保障退耕还林成果,必须把生态目标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统筹考虑农民吃饭、烧柴、增收等实际问题。退耕还生态林的生态效果很好,但农户普遍无法从生态林中获取经济收益。一方面林木成材还需时间,另一方面林下产业基本没有发展。因此政策补助到期之后,部分农民将无法从退耕地上获取相应收入,预计将有10%左右的退耕农民生计会出现严重困难,这给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带来很大压力。 (三)经济林经济效益较好,但面临后续产业发展制约 退耕还经济林对退耕户来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农户每年收益远大于领取的补助资金,这相对有利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很多经济林同时也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比如涂井乡友谊村“三峡橘海”万亩标准化柑橘果园,每到春季,花香四溢。经济林工程还带动了一批龙头公司和加工企业的发展,为当地税收和百姓致富做出了贡献。但总体上看,产业化发展水平还不高,大多数仍以家庭为单位,各自为战,没有形成产业化发展所要求的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格局。县域经济由于地域和体制机制等制约,引进加工企业还存在困难,加工能力不足,出现果贱伤农的现象,影响经济林的长期前景。 (四)部分地区存在重建轻管问题,直接影响成果巩固 退耕还林“三分造,七分管”,管护抚育不到位,对整个工程的成果和质量都有很不利的影响。按照“谁造林、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除采取了现代经营模式,比如涂井乡的“公司+农户+互助合作社”模式之外,大多数管护任务都落在各家各户。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多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常年在家劳动力很少,无力进行管护。在林木没有经济收益和未来收益不确定的情况下,农民也不愿意投入过多的管护费用和劳力。有些农户,林木的管护技术跟不上。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一些退耕林地内杂草丛生,树木生长差,降低了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长效保障机制不健全 从国家整体考虑,应该说退耕农户为国家生态屏障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应解决好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问题。很多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还十分艰苦,相当一部分退耕农民收入还主要依靠阶段性政策补助,自我发展能力薄弱。尽管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劳动力转移,但这种转移还不够稳定,部分返乡农户弄清政策后,提出解除合同或提高租金,有些群众情绪激烈,已经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隐患。退耕还林工程工作繁多,包括工程设计、合同签订、施工监督、检查验收、政策兑现、档案管理、技术培训和信访案件处理等等。长期以来,基层林业部门工作经费不足,工作运转十分艰难。 三、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适当提高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款 根据前期退耕政策,按照每亩300斤稻谷原粮补助量、目前1.3元每斤的市场价格来进行折现,建议把补助款提高到400元每亩,生活补助费提高到100元每亩。条件成熟时还可以考虑建立动态补偿制度,即补助标准随物价上涨,每隔一定年限向上动态调整。建议考虑把退耕还林中的生态林纳入生态公益林的补助范围,由国家财政长期进行补助。对经济林,可以考虑采取一次性补贴的方式,或者相应缩短补助年限,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支持生态林建设。建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集中梳理并整合相关林农业项目及资金,集中使用,避免“撒胡椒面”,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弥补工程后期国家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二)将长江两岸纳入退耕还林政策适用范围 为保护长江,重庆长江两岸地区实施了“长江两岸森林工程”,在长江两岸及重要支流两岸175米至第一层山瘠25度以上可退耕坡耕地实施了租地造林工程,承诺比照退耕还林政策给退耕农户进行补助。忠县租地造林18万亩,其中生态林15万亩,经济林3万亩。应该说,工程实施体现了退耕还林的政策初衷,起到了实际效果。但由于基层财政比较困难,难以兑现补助资金,部分农户情绪激烈,上访集访,给基层发展和稳定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建议下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将长江两岸森林工程纳入政策范围,支持解决相应指标,维护基层发展和稳定大局。 (三)因地制宜确定生态林与经济林比例 发展经济林,如果能够创新经营模式,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不破坏地表植被,同样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并能够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建议下一轮退耕还林政策,不搞“一刀切”,对适宜发展经济林的地方,放开对经济林比例的限制。可由地方政府在广泛征求专家、农户意见后,形成规划上报申请,国家相关部门按其规划解决指标,把更多精力着重放在把好验收关上。 (四)创新退耕还林管护的激励机制 考虑到新时期我国农村的新形势与新特点,一方面可以考虑在签订合同的前提下,建立专业的管护团队,解决单户农民在家劳动力短缺的困难。可以采取镇、村集体组织专业护林队,退耕农户自发组织护林队、林业部门将森林防火与林地管护相结合协助管护等多种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将政策兑现与管护挂钩,鼓励地方与退耕户签订管护合同,经检查合格后再兑现相关生活补助费。 (五)完善退耕还林后续支持政策 建议继续深入推进我国城镇化战略,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减轻巩固前期退耕还林成果的压力;考虑加大对退耕区基本农田建设的支持力度,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支持地方政府谋划产业大局,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加快培育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立相关产业发展基金,引导退耕区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发展思路,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打造产业化、规范化的高效林果产业基地,解决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的问题。 (六)探索建立退耕还林筹融资新机制 建议一方面考虑建立省际间和省内相关转移支付制度,从重点开发区的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转移支付用于生态涵养区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另一方面加快探讨建立全国范围内碳交易制度,征收国内碳税充实退耕还林资金。 (七)其他相关建议 建议探讨制定支持林权抵押的相关政策,搞活林业经济;适度提高给基层工作部门的退耕还林工作经费标准,并随计划安排一并下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退耕还林信息和管护技术培训网络,组织开发相关操作软件;简化退耕还林工程的申请、审批程序,降低相关行政工作成本。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探究:对发展退耕还林工程的探究 退耕还林是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惠民济民的一项重要措施。工程进展总体顺利,成效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结构调整,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立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长效机制。 一、工程建设成效 1、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治理步伐加快,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退耕还林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了农民广种薄收的传统习惯,工程实施大大加快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治理的步伐,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退耕还林工程为我国生态建设步入“破坏与治理相持”的关键阶段做出了重要贡献。 2、大大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过去,山区、沙区干部群众明知坡耕地和沙化耕地种粮产量低,有调整结构的愿望,但调整后短期内没有生计来源,结构调整缓慢。退耕还林给农村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一个较长的过渡期,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机遇。各地把退耕还林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和种植结构,因地制宜推行生态林草、林果药、林竹纸、林草畜以及林经间作、种养结合、产业配套等多种开发治理模式,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保障和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退耕还林后,由于生态状况的改善、生产要素的转移和集中,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工程区及中下游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保障和提高。同时,退耕还林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把不适宜种植粮食的耕地还林,有利于促进农林牧各业协调发展;退耕还林中还发展了大量的水果、木本粮油等林木资源,培育了丰富的牧草资源,不但能增加食物的有效供给,还能调整和优化食物结构。 二、完善后续政策措施的意见 为了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结合林业产业发展,加强林木抚育管护,搞好补植补造,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开展森林经营,培育健康森林。落实“五个结合”,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和生态移民力度,加强农村能源建设,解决退耕农户当前和长远生计问题。 (一)、完善后续政策 1、继续对退耕农户直接补助。现行退耕还林粮食和生活费补助期满后,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中央财政安排的资金,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的现金补助,解决退耕农户当前生活困难。 2、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林业局要进一步摸清已实施退耕还林和25度以上坡耕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基本口粮田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和全县新增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划,规划要综合考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近期生计和长远发展配套项目,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远近结合,综合整治,并与土地利用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果品产业发展规划等各专项规划相衔接。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负责安排好补植补造、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工程管理等工作。 3、明确退耕还林现金补助政策兑现范围。凡纳入退耕还林计划的下列类型的承包耕地,退耕还林验收合格后可兑现现金补助:一是农户依法取得承包经营权的耕地退耕还林的;二是国有林场耕地和集体耕地发包给职工或农户后实施退耕还林的;三是业主(大户)依法取得耕地承包经营权,并与原承包户签订退耕还林现金补助协议的;四是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依法取得国有或集体耕地经营权,且分包到职工或农户,并与承包户签订退耕还林现金补助协议的。 (二)、落实配套措施 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重点包括退耕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农村能源建设规划、生态移民规划、农户接续产业发展规划等,并安排必要的退耕还林工作经费。规划要综合考虑还林的经营管理措施和退耕农户近期生计及长远发展配套项目,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远近结合,综合整治,并与当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等各专项规划相衔接。 1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对居住地基本不具备生存条件的退耕农户,要积极推进生态移民。对自愿进行移民的退耕农户实行易地搬迁,给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支持,同时结合扶贫、国土整治等资金统筹规划解决退耕移民生产生活问题,使其“搬得下,稳得住”。生态移民退出的耕地将全面实施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的生态移民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步伐。 2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各乡镇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多能互补,加强节柴灶建设;在交通不便的地方,着力培育一批兼顾生态效益的薪炭林,为群众提供必要的生活能源。采取中央补助、地方配套和农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搞好退耕还林地区的农村能源建设。 3认真搞好补植补造和森林经营。补植补造是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的关键,各镇乡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要及时组织退耕农户在明春对成活(保存)率差或造林失败的地块进行全面的补植补造。同时,加强后期管护责任的落实,退耕户必须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退耕还林管护合同,进一步落实管护责任,不断提高林分质量,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效。在不破坏植被和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引导发展林下经济,允许农民在退耕还林初期适当间种豆类等矮杆农作物,以耕促抚、以耕促管,决不允许间作高杆作物。 (作者单位:155700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通河林场)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探究: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建设发展 1、开展林业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意义 1.1退耕还林工程有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可以让农村更多的劳动力走向一些相对劳动效率较高的地方与产业,不但增加了经济收入,还为这些人提供了更多接触新鲜事物与观念的机会,有助于他们素质的提高。另外,一些偏远地方工程的实施更能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为一些年轻劳动力增添了许多继续学习的机会。 1.2退耕还林工程可促进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是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体现,反映了社会治安以及社会利益关系调整等方面的内容,任何一项工程项目或是政策的实施都会多多少少的影响到社会稳定,或正面的或负面的,而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带来更多的是正面的影响。经过有关调查了解,自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后,政府形象得到提升,很大程度的改善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党和国家的政策得到农民的充分理解与支持,增加了社会的稳定性。另外,在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过程中,农户自发组织群体帮助一些劳动力欠缺的家庭,保证退耕还林任务的完成,并且在发展二产时,技术好资金足的农户主动向其他农户转移,实现户与户之间的横向联合,并结合当地实际气候条件,种植错季蔬菜等经济作物,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1.3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社会发展中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因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建立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因此,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时也反映出当地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状况,经过调查显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农民整体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成为衡量退耕还林工程效果的主要尺度。 1.4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促进社会的进步 社会进步是每个时代的目标,它体现在各个层面,既是物质方面的提高也是精神方面的提高,可以是经济领域的还可以是政治领域的,表现在生产力方面也表现在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方面,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整体社会带来了很多方面的益处。 2、退耕还林工程应遵循的原则 退耕还林工程必须以生态效益为优先,兼顾农民效益与地方经济发展,坚持以政策引导农民并尊重农民意愿,制止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因地制宜,科学的选择树种,落实退耕还林的政策,实施个体承包体制,保证退耕还林得以顺利实施。 3、退耕还林实施的进展情况与现存问题 3.1退耕还林实施的进展情况 由于我国针对退耕还林每年每亩的粮食补助标准十分优惠,这一政策从农民的需要出发,使他们从退耕还林工程中得到了益处,因此,广大农民群体成为了建设退耕还林工程的主体,并且国务院提出了有效开展退耕还林的综合措施,并发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以指导退耕还林工程能够健康前行,另外,随着《退耕还林条例》的颁发,更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相关政策措施的实践。再者,国家相关协理部门又及时的下达了树苗与造林的费用补助、现金补助以及粮食补助资金,在开展退耕还林工程中强化管理,建立了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由国家林业局对退耕还林实施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使工程各环节与档案管理同步进行,使档案信息成为进行决策与检查验收的重要依据。从1999年到2002年,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范围已扩展到25个省、1800多个县,中央实际拨付工程资金达231.57亿元,累计完成9647.4万亩退耕还林工程,新增9600多万亩的林草面积,涉及大概5300多万农民,在开展了三年退耕还林工程的试点期间,大概1600多万农民在退耕还林政策中得到利益,平均每户得到补助粮食870公斤、补助现金146元。 3.2目前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目的认识不足,而制定的规划与计划不够合理,一味的扩大工程试点范围,徒增财政方面的压力,或是由于对相关政策的把握不准,加之实际生态环境十分恶劣,而且所选树苗在数量或质量方面不佳,栽种上就不管了,平时的管理与养护不够精细,导致植树成活率低下,有些地区的人民由于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在还林时未能合理的配植经济林与生态林结构,这样将很难实现生态目标。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基层管理部门的不规范操作,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配套政策法规的落实不到位,在兑现补助环节发生违法乱纪行为,直接损害到农民的合法权益。某些地方对退耕还林与农村经济结构的关系调整处理不到位,只重视眼前的补助,而未能充分考虑到农民的长远利益,不利于我国目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4、面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中目前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4.1因地制宜,合理调整政策的实施 国家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退耕地的收益情况与市场粮价的变化合理追加补助的年限,根据实际情况对粮食补助标准加以适当的调整,从而促进农民参与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4.2加强领导的主导地位与相关部门的互相协作 退耕还林工程由于具备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以及操作难度较大的特点,因此,还需要加强乡镇领导的主导地位,各部门之间要齐力配合,通过互相协作进一步实行林业部门与乡镇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权利及义务,并以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实际成效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标准内容,稳定的推进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4.3依赖科学技术的力量 把握退耕还林的后续产业开发,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重视先进优良品种的引进,强化防治病虫害的力度,加强对市、镇、村三级进行必需的技术培训,特别是要强化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成果。 4.4政府组织培训,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退耕还林后,农村的多余劳动力大多自发到外地务工,但是由于受到文化水平与劳动技能的限制,往往就业困难,即使解决了就业问题,往往存在着收入低的现象,因此,针对这样的现象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强化对出外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5、结束语 总而言之,退耕还林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生态建设工程,涉及面广,而且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在开展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应当从全局利益出发,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优先考虑农民利益,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 作者:侯国臣 周琳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探究: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原文作者:李先美 摘 要:退耕还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政策措施是“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从退耕还林做起,在探讨以科学发展观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出了退耕还林体系建立和完善的内涵。 关键词:退耕还林;可持续;生态环境;科学发展观 1 退耕还林和可持续发展 1.1 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是指为了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并对其地区的生态进行改善,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政策措施,遵循着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分步骤、有计划地停止耕种,取而代之的是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将原有的林草植被得以恢复。退耕还林措施,并不是在所有的耕地区域都可以施行,而是政策性地规定了范围,主要是针对一些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如山区、丘陵区。当然部分平原地区也被划归到了退耕还林范围内,但前提是这里的粮食产量很低,而且因环境和气候的原因而出现了土地沙化的趋势。在一些坡地,如果坡度超过了6°,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并因此而造成土质逐渐呈现低劣的趋势,这就需要采取土地保护措施,而退耕还林在其中就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是国家政策,但主要还是采取自愿原则,并不会因此而对农民强行执行。 1.2 可持续发展 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侧重于不同方面,就会有不同倾向。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理解,可持续发展就着眼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均衡,以不破坏生态平衡,或者是生态科自行恢复的程度为限度。从经济的层面和社会的层面来思考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则更倾向于人类生活品质的改善,使得人类可持续生存下去为理念。进入到科学的领域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则需要考虑到清洁、有效,以及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低碳生活,就可以被划归在此理解范围内。 2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2.1 退耕还林虽然是一项生态保护措施,但是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当社会经济处于迅速发展时期,退耕还林问题就不会因为资金短缺问题而面临着搁浅。环境不同、土质不同、气候差异,在资金的补偿上都会有所不同。一旦某些地区出现了工程建设补助亏缺,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就会被削减,大大地降低了退耕还林的效率。 2.2 建立必要的协调机制以督促退耕还林的完整性 要实施退耕还林这一举措,涉及到方方面面。农民的种植知识,林业部门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都会影响到退耕还林的整体进展。一些农民对于种植知识的了解还不够,加之思想的落后和观念的保守,无法接受新的种植方法。面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就需要普及专业知识,使农民有效地应对面临的本质性问题。当各种矛盾出现,有关部门需要灵活采取相应的协调机制,督促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进行。[论文网] 3 用科学的发展观促进退耕还林工程 3.1 用科学的方法因地制宜,实现退耕还林政策的有效落实 退耕还林虽然是一项国家倡导的政策,但是也要灵活实施。对于一些土质良好的地带,则实行“不该退则不退”的措施。退耕还林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改善土壤,实现土地利用的最优化,所以,遵循自然规律是非常必要的。另外,退耕还林首先要确保地表植被完整性,就需要统筹规划,科学设计。为了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可以采取林果间作、林竹间作、林草间作、灌草间作等多种合理模式达到还林的目标, 并进行立体经营。 3.2 退耕还林的经济补偿 考虑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一些对农民经济补偿的政策被落实到位。在《退耕还林条例》中,关于退耕还林的经济补偿措施就已经有所体现。这项政策主要考虑到的是退出耕地后,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所以,国家出台了一些规定,在核定了退耕面积之后,补偿落实到位,其中,还包括一些种苗造林的补助费、粮食补助已经各种生活补助。还要让农民享受到除了维持日常生活的开销之外的医疗、教育等基本生活保障。 4 总结 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着长期性和复杂性,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以解决在工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当出现实际问题的时候,以巩固和发展好退耕怀林工程为己任,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以实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稳步推进和持续发展。
浅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 一、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城乡居保涉及面广,基金流入流出量大。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的编制工作应把以前四个年度基金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本年度的社会生活水平和本年度的目标、任务因素进行预算,包括城乡居保参保缴费人数、领取养老金人数、领取养老金的标准、政府缴费补贴标准和银行利息等。基金预算由县级农保机构编制,逐级汇总,各级农保机构对以前年度和本年度影响预算数字正常规律的重大情况进行说明原因,并说明应采取怎样的防范措施。在具体的预算编制过程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规定了预算编制的统一模式,以便全国预算编制的一致性。基金收入的预算指标主要包括个人缴费收入、集体补助收入、政府补贴收入、利息收入、转移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其他收入等指标。基金支出的预算指标包括基本养老金支出、转移支出、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其他支出等指标。收入中主要是当期个人缴费收入的预算。 当期个人缴费收入的预算数=当年平均缴费标准×当年参保缴费人数。当年参保缴费人数的测算,以各地前三年缴费人数平均增长率与同比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为预算年度缴费综合增长率,并在考虑各项综合因素后对综合增长率进行修正,得出修正后综合增长率。以2015年为例来说明,2015参保缴费人数年预算数=2014年执行数×修正后综合增长率。支出预算中享受待遇人员的测算也是按照参保缴费人数测算公式修正后综合增长率进行测算。 二、城乡居保基金预算执行中有以下几个问题 在对近五年的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的编制情况看,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的编制,对城乡居保基金的收缴和支付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也保障了城乡居保制度的健康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编制也欠缺科学性,约束力也有待加强等一系列问题。 1.缺乏严格的预算监管和执行力。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的编制,不仅需要农保部门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而且还需要政府、财政部门、人社系统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及预算执行情况,同时将监督检查结果汇报给同级政府部门,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确保基金收支平衡,提高基金的安全完整性。但是,我国在监督管理与执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时,还缺乏一定的力度,存在不根据预算办事的现象,致使基金收入与支出与预算相差很大的现象。 2.城乡居保政策的相关规定影响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如《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提高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通知》(苏人社发[2015]55号)规定“从2014年7月1日起,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90元提高到105元。”而做2015年预算时,基础养老金按每人每月100元预算,因此直接影响城乡居保基金支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又比如,《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的通知》(苏政发[2013]144号)参保范围规定“具有本省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以上、60周岁以下,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和城镇非从业居民,均可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而这几年随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力度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增加,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增加,城乡居保的参保缴费人数就相应减少,从而影响城乡居保收入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由此可见上层政策的制定、经办机构对政策的领悟程度及执行力度,对城乡居保预算工作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3.城乡居保基金的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尚未真正建立。预算按照系统中要求编制完成后,第四季度时如数字相差比较大,可以做预算调整表进行调整。这就保证不了年初预算的质量,没有约束性。 三、完善城乡居保预算管理的对策措施 1.加大对城乡居保执行力度的跟踪和监管。应对城乡居保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制定城乡居保基金预算执行报告制度,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和分析,由上级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城乡居保经办机构的基金收入、支出、结余情况,保障监督检查的公平度与透明度,实现科学规范的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管理。 2.编制城乡居保基金预算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仅要考虑本行业的,还要考虑综合的社会因素。如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工资增长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各种社会因素;要分析近三年的城乡居保收支的平均增长率,还要对各种政策对城乡居保的影响进行分析及人口老龄化对领取人数增加的影响,不仅要保证当年的收支平衡,还要努力做到城乡居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3.建立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的绩效考核制度。为了保障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编制质量,就需要建立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的规范制度。为了保证预算制度的执行,就需要建立预算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基金预算考核,就强化了化预算约束力,更好地完善城乡居保基金预算执行力度。 作者:李银霞 单位:东海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处 浅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 一、问题探究 就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制度本身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制度覆盖面广,财政压力大。虽然它能让受众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由于参保的人数多,再加之人口老龄化,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增多,导致财政出现困难,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大,截至2013年底,全国新农保、城居保参保人数已达4.98亿,支付压力增大,会增加受众对象对养老保险的顾虑,政策的推行就会遇到阻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其次,补贴水平偏低。我国处于发展阶段,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人口基数大,每个人所享成果并不多,再加上近年来物价的不断上涨客观上也降低了养老保险保障的水平,人们的购买力在下降,养老金难以保障其物质生活,仅起到基本日常补助的作用,群众对此颇有微词,若处理不当,易引发群众集体上访事件;最后,新老农保之间存在断层。老农保迟迟不和新农保合并的根本原因是资金缺口问题,新农保在支付方面政府已存在资金压力,若将新老农保合并,资金缺口将达近千亿,国家根本无法负担沉重的养老压力,加上老农保参保信息不完整,存在三无,三不准现象,增加了认证难度,况且,老农保参保到期领取的金额与当时宣传的实际情况不符。政策主体是指在整个政策的运行周期中,在政策制定、实施与评估等阶段上对政策问题、过程、目标群体主动施加影响的人员。下面我们从该角度出发分析此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宣传力度不够。 在新农保政策的普及过程中,大多数民众没有真正理解政策的实质和具体内容,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调研中,仅有30%的民众了解缴费档次以及个人账户的运作等基本内容,有40%的农民甚至将新农保与商业保险等同,也有的农民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态度,参保意愿淡薄,显示出宣传力度的极大缺乏;其次,存在强制参保现象。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基层政府实施指标作业,部分干部一味追求政绩,下派强制性任务,政策被扭曲,“目标”变成了“指标”,出现了强制参保的现象,违背了初衷,还有部分基层工作人员政治素养低,对政策理解不到位,对政策进行断章取义,使得下派任务有违新农保精神,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最后,经办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其中30%的受访者表示对政策仍然一知半解,当他们询问经办人员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耐心、有效的解答,政府对经办单位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与监督,导致经办单位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比如有些地方的查询、存取等较为不便,服务人员态度恶劣,不能提供高质量的经办服务。政策客体,从狭义上讲指政策所发生作用的社会群体,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具体情况出发,政策客体即指政策所适用的符合参保条件的参保对象。以下是政策客体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养老观念保守。这种现象多存在于农村且基本上是年龄较大者,这部分人多靠子女的资助,参保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政策主体与客体互动不成功;其次,不了解政策,盲目跟风,随大流。;最后,缴费承受力低下。参保缴费水平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养老质量和政策实施效果。经过数据分析,超过90%的农民选择100元的缴费档次,300元以上档次无人问津,80%的受访者表示太高的承受不了,不想因为未来的养老影响现在的生活质量。 二、路径选择 结合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实际实施情况,并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反映的问题,我们有针对性地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希望能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更好的完善与发展。制度本身方面。首先,面对政府财政压力大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其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各级政府保证每年划出一定的财政收入补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其二,让出一些国有土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部分所得划入当地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其次,解决补贴水平偏低的问题,建议如下: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创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不断创造社会财富;第二,稳定物价,增加商品供给,达到供需平衡,加强市场监管,防止出现恶意囤积,抬高物价等现象;第三,加强基金管理,建立省、市(县)两级政事分开的管理体制,行政单位负责制定政策,事业单位负责基金管理。最后,针对制度衔接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充分维护好老农保参保人员的利益,逐步消除旧制度给群众造成的伤害和影响;切实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全面优化业务办理、信息管理等工作,以优质的管理和服务推进新老农保制度衔接;允许各地市级以上政府根据本地情况自主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省级统筹。政策主体方面。针对宣传力度问题,首先,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政策学习机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员,使政策宣传更到位;其次,村干部应主动学习政策的具体内容与实质,对村民做到有问必答,帮助农民更好地理解政策;最后,要创新更多的宣传方式,比如入户宣传,组建学习小组,海报宣传等。针对强制参保问题,要完善政绩考核制度,改变以往单纯以政绩为依据的考核方式;提高政府人员思想意识,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至上;加强工作人员对政策的全面、深入学习,鼓励主动学习。针对经办服务水平问题,经办单位人员应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政府要加强和经办单位在服务水平上的沟通,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建立监督和制约机制;也可以增加参保人在经办单位上的选择,形成竞争。政策客体方面。关于养老观念保守的问题,要求政策执行者加强养老观念教育,可以通过请专家学者举办教育讲座、办板报、挂条幅等方式,向居民渗透自食其力的养老方式,不能完全依靠子女,为自身晚年生活做全面的可靠的打算;另外作为年轻人要未雨绸缪,为自己做长远打算,不能认为养老与自己无关。关于盲目跟风问题,要想人民群众对政策有广泛积极的反响,首先要使其完整准确地理解政策的内容、初衷及效果。政策宣传有很多方式,其中包括电视广告、书籍报刊、广播通告、宣传板报或宣传页,以及政府工作人员入户进行面对面的解说等,这就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在宣传中耐心、细心,并相信群众的理解接受能力,不放过任何宣传死角,做到全方位的普遍宣传。关于缴费承受力问题,我们不仅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更要通过教育提高其思想层次和目光的长远性。 纵观整个调研过程,通过走访调查以及对所获取数据的分析,笔者发现,仍有一些客观因素无法规避。部分受访者未真正袒露心扉,参保对象个人的心理和性格特征也会对政策的结果产生影响,农民在养老问题上主要依赖的仍然是通过老年人自身劳动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保障方式,参加养老保险只是在这两种方式面临威胁时的一种补充和替代选择。农民的养老保险参与意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和有关机构的引导与宣传,我们应该培养他们的自我保障意识和提高他们对国家政策的关注意识。每一项政策都在实施中慢慢改进,我们相信未来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樊晴晴 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浅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展望及探讨 一、我国城乡养老现状分析 (一)管理体制的差异城镇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与养老保险基金是由社会保障部门和劳动局进行统一管理,因此基金的分配与运作可发挥极大的效用。但是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是由农村组织的民政部门管理,没有专业的管理人才和管理制度,管理水平极低。农村民政部门管理力度较低,未设立监督部门进行监管,资金挪用状况严峻,农民缴纳的养老保险并没有完整的运用在农民身上,使原本就资金不足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更加拮据。残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构与完善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相比相差甚远。 (二)失地保险覆盖度窄在城市化建设中,许多农民失去了土地,无法依靠养老,然而失地保险并没有因经济的发展而完善。失地保险的覆盖面积较小,保障制度的覆盖速度追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参保体系建立还未完善,失地农民到期后得到的保险金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发展而提升,实际上是没有与企业享受同等的保险调整机制。一成不变的养老标准还达不到城乡居民领取国家补助的一半,保障效用逐渐丧失,无法满足失地居民的养老保障。一部分农民看到了失地保险的弊端,将失地保险转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期望可获得更多的养老保障。 二、新时期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对策 (一)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统筹的重心在于构建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构建农村养老保险是落实城乡养老保险体系的关键。我国自2000年开始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2009年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这与以往的农保最大的不同在于资金的募集,以往的农保主要依靠农民自己缴纳资金实行养老,但实际上这种养老方式并不能称为社会养老保障。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在资金的募集上新农保采用的是三方集资的方式,包括政府补贴、集体补足以及个人缴费。同时政府的补助是直接发放到参保农民个人上,由此可见,当前建立农保体系资源已经不是主要问题,而是新农保体系的推进工作。为了让广大农民从传统的靠地养老和家庭养老的观念中跳脱出来就必须提高新农保的宣传力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政策,使这项惠民工程内容普及化,引导适龄农民参与到这项政策中,进而更好的推进新农保的实施。 (二)构建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接轨机制城乡养老保障分割两极,在城、乡两个保障体系没有足够的沟通管道,这是影响劳动力流通和老农保发展主要的阻碍之一。因此,新农保在构建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机制时应注意城、乡两个保障体系之间的联通性,让农民在异地也可以将基金转移与继续。其具体的做法为:第一,部分收入水平过低的农民无能力缴纳保障基金可建立低保障原则。第二,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养老保障体系,建立整个社会的养老保障网,养老账户与身份证号挂钩,养老账户余额可随个人的流动而转移。第三,一些农民进入城市工作后与城市职工享有同等的养老缴费待遇,养老基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过去缴纳的基金实行实账积累,离开单位或回家可直接转入当地社保管理系统。由此,农村劳动力转移无后顾之忧,无形中促进了富余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刺激了农民参与社保的积极性,也保障了农村村民老年的稳定生活,推进社会快速稳定发展。 (三)构建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中,失地农民是其中产生的一个群体之一。大量的土地被征用,这群失地农民面临无田可种的境地,保障制度还不完善,低保政策难以实施在失地农民头上,失地农民的生活成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将失地公民纳入保险政策中是一项必然的政策,当地政府应建立专项资金补偿这些失地农民。根据城市的发展状况来制定农民失地保险,一些发展较好的城市可将社保与失地保险合二为一,以集体补助的形式将失地保险金加入公民社保的私人户口,通过对现行的一些优惠政策促使保险基金增值,构建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节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些运行成本。 三、结语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中必然会经历的一个过程。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上,虽然这是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举措,但从另一角度上看,农村的大量土地被征收,失地农民该何去何从,同时失地农民的群体越来越大等等问题随之而出。我国实行的老农保在制度上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为了让我国推出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更好的实施,本文就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出几点建议。统筹城乡养老制度是为了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难”问题,更是为了我国更好、更快地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本文来自于《新经济》杂志。《新经济》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陈南田益宾罗一凡张亚祝孙唯高蕊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浅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浅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 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的作用与意义 通过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进行预算管理能够保证基金的稳定性,提升基金的利用率。预算管理是对基金进行事先规划,这样能够降低基金使用中的风险,保证基金收益,最大限度的保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能够为居民带来的稳定的生活。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另外,通过预算管理能够降低基金运营风险,对各种投资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保证基金使用过程中投资方风险的可控性,保证基金收益的最大化,基金风险的最小化。 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严格的预算监管和执行力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对于预算的执行情况缺乏一定的监督与管理,因此预算的执行情况不是非常的好,很多的预算编制以后根本就不执行,使得预算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流于形式。在监督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由于监管力度不强,使得监督管理的作用也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目前我国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工作未完全按照预算标准执行,预算编制的意义无法充分的发挥。 (二)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对于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不是非常的重视。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不是非常的健全,这使得很多的预算管理人员经常利用制度上的漏洞来损害基金安全,影响了城乡居民的根本利益。另外,预算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预算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执行标准,他们在工作过程中过于盲目,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效果。 (三)缺乏健全的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对于预算管理的认识不是非常到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人员认为只要完成预算的编制工作就是做好了预算管理工作,完全忽视了预算执行的重要性。因此,很多的预算在编制完成后根本没有相关的人员对预算进行有效执行,这使得预算的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不能有效执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缺乏配套的预算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 (四)预算管理缺乏战略性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预算管理工作缺乏战略性。基金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有一定的战略作为指导,预算管理人员向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基金的总额不断地增加。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只有符合战略的预算才是最符合基金需要的预算,才能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创造更多的价值。然而,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了战略的价值,造成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全面预算脱离预算目标,缺乏战略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提升管理水平,为基金保值增值带来价值,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不能有效的显示,最终只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双重浪费,完全背离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全面预算的初衷。 三、解决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对城乡居保基金预算执行力度监管 为了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水平,必须要保证预算编制结果能够被有效的执行,因此应该加强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与管理,通过提升执行力,保证预算管理的作用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为了保证预算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应该设置独立的预算监督部门,部门的工作人员直接对管理层负责,不受各个层级的管理人员管控,保证监督管理的效果与效益,提升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二)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保证预算管理人员在开展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拥有更多行为标准,保证预算工作人员行为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为了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我国政府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对整个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活动的流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了解,及时发现流程中的问题,保证预算管理制度能够与实际有效的联系在一起。提升预算管理制度的全面性与真实性,保证预算管理制度能够为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城乡居保基金预算的绩效考核制度 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能够保证预算内容实行的有效性,因此为了不断提高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必须要建立配套的绩效评价机制,以公平、公正为原则更好的开展绩效评价,让预算管理人员都积极地参与到预算管理的工作中来,为预算管理工作更好的实施创造条件。首先,预算管理过程中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根据不同的指标评价员工对于预算的执行情况,对执行力强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执行力差的给予一定处罚,寻找执行力不足的原因。其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人员应该强化对预算管理的绩效考评,制定一些有效的激励措施,通过这种激励有效提高全员执行预算的积极性,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四)从战略的层面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想要不断增加,预算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从战略的层面提高预算编制水平,根据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战略,制定科学有效的全面预算方案,保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战略与预算方案高度的一致,只有这样,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预算管理方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的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服务。首先,开展预算管理前应该明确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战略,让经办机构所有员工都为战略目标的实现共同努力,让预算管理人员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拥有明确的方向。其次,预算方案在执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必须以发展战略为前提,根据战略做出有利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解决方案。另外,在以战略为导向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战略目标的可执行性,避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过程中由于盲目的追求战略上的一致性导致管理上的失误。 四、结束语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于保证我国居民的老年基本生活,维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平稳运行,必须强化基金管理。尤其是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管理把一系列的问题扼杀在摇篮里,最大限度的保证居民的养老待遇,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针对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中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有针对性的解决相关问题,保证城乡居民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失。 作者:姚军 单位:龙口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 浅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机制研究 提要: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已取得显著成效,为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使城乡居民更加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当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筹集 2014年2月7日,在听取了各代表的建议后,决定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这两种制度合二为一,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至此,新农保制度终结,城乡二元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格局也不存在了。除在校生以外,凡是年满16周岁的居民,不属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可以在其户籍所在地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机制的特点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由三部分构成: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这与新农保基金筹集的来源一致,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就缺少集体补助这个部分。 (一)个人缴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划分与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有所区别。新农保划分5个缴费档次,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和500元。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则分为10个档次,在新农保100~500元的基础上,增加了600~1,000元这5个档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则是在10个档次的基础上增设每人每年1,500元、2,000元。虽然档次划分有所不同,但都允许参保人所在地政府依据当地现实状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可自主选择任一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状况等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二)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关于集体补助部分并未作出具体规定。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除了鼓励村集体给予补助之外,还对有条件的社区鼓励其将集体补助纳入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筹集范围。 (三)政府补贴。不管是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于符合养老金领取标准的参保人,政府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并且对中部、西部这类欠发达地区,中央政府将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补助。 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参保缴费档次偏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践过程中,各省市地区可根据当地情况增设缴费档次,目的是为了达到多缴多得的激励效果。但事实却未达到预期,相当大部分的城乡居民在缴费时只愿意选择最低缴费档次每人每年100元,只有小部分参保人愿意选择较高的缴费档次,即使最高缴费档次,满足15年最低缴费年限后,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也是微乎其微,不足以维持老年生活。以郑州市为例,根据郑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测算办法,可领取的养老金由两部分构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其中的基础养老金则是由省及地方各级政府养老补贴共同组成。当前,郑州市规定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120元。假如参保人缴费能力较低,只能选择最低缴费档次100元,那么缴费15年,该参保人满足养老金领取标准后,每人每月可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不足200元。微薄的养老金难以满足老人的生活所需。那么,假定参保人的缴费能力较强,选择了最高缴费档次5,000元,满足领取条件后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也只有5000(元)÷139+120(元)+260(元)=415.97(元)。相比之下,郑州市2015年度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调整后人均每月养老金2,395.52元,差距依然很大。不难发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无法真正有效发挥风险分散作用。追根究底,主要在于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机制设计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对居民选择高档次缴费的吸引力缺乏,那么即使具备缴费能力的投保人也更愿意选择低档次缴费,这就与鼓励多缴多得的原则相违背,使得缴费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另外,居民的参保意识不高,尤其是年轻人,相当一部人不在户籍所在地工作生活,普遍参保积极性不高,加上现阶段工作生活压力大,即使参保也不愿意或者很难选择高档次缴费。并且,即使选择了高档次缴费,可领取的养老金也难以解决养老问题。 (二)集体补助能力弱。基金筹集来源的三个部分,即个人、集体和政府。只要个人参保,政府补贴是能够落实的,但集体补助部分就难以实现。我国各地区一直以来经济发展不均衡,其中农村地区的不均衡尤为突出,那就容易使集体补助落空。当前,除部分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良好以外,相当部分的农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这些地区很多都是长期以来的贫困县、贫困村等,居民收入水平远低于同地区的人均水平,子女上学、生病就医等问题已经让他们不堪重负,更别提养老问题了。这些“空壳村”的集体补助能力也较弱,甚至完全丧失。选择低缴费档次的农民并不能得到集体补贴,使得“集体补助”成为一句空话而已。那么,养老金的来源就只剩下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两个部分,必然加重财政负担,尤其是当地政府的责任更重。这种仅靠个人缴费与政府补贴、集体经济无作为的筹资方式,造成养老金资金来源不足,降低保障标准,加大了农村养老保障工作实施的难度,也难以起到保障居民老年生活的作用。除了村集体和社区以外,集体补助的资金还可来自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等,但相关的制度并未完善,很难依靠社会力量筹集巨额养老基金。 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机制的建议 (一)提高缴费档次,增强保障性。要想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首先要做的是增强缴费意识。只有城乡居民都有较高的缴费意识,对于多缴多得有足够的理解,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会更愿意选择较高的缴费档次,获得较高政府补贴,从而领取相对较高的养老金;其次要做的是提高居民收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但差距却逐渐加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较低基尼系数让全社会的收入分配相对公平,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等,这些改革措施才是突破当前收入分配不公困局的有效途径。2015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GDP增速为6.9%,略低于年初7%的预期,创25年新低。在当前这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就得大力度改革,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突破瓶颈。因此,政府也先后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经济增长;最后是增设缴费档次。各地区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相应增设缴费档次,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 (二)发展集体经济,落实“集体补贴”。经济发达地区的集体经济发展良好,能够给居民带来补助,但欠发达地区的集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难以落实,这就使集体补贴成为空话。无论农村还是城镇,都要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更应该引导居民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不能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的成功模式,选择适宜的具有当地特色的集体经济模式。比如,各地开展的农村特色旅游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江西婺源被称为是中国最美的乡村,年接待游客逾1,000万人次,生态农业年产值逾10亿元。另外,鼓励社会各类团体、企业、基金等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一定的支持,政府也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及时调整补助标准,明确其在基金筹集过程中的监督责任。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该制度,这样才能为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提供一个能够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 作者:马路贤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情感营销论文:六个有效的情感营销贴士 通常,我们做出的选择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理智,情感会在决策的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或许,这种情感因素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更倾向于选择可口可乐而非百事,尽管后者曾经赢得了品牌盲测实验。这也是为什么你要形成自己的优势,在品牌和产品营销中撩起客户情感。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借助影响者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许多事例表明,影响者在帮助品牌触达受众并建立情感联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尼尔森的调查表明,83%的消费者对那些他们认识的人做出的推荐很信任。超过60%的人,不管是哪个年龄段,他们都愿意尝试YouTube播客推荐的品牌和产品。其背后的原因是他们相信这些人,产生了好感,建立了一种情感联系,感觉这些人可以信赖。 情感联结和消费者行为 在开始阐述营销者营销和消费者行为之间怎么相互作用时,让我们先了解情感在消费者行为中扮演的角色。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知名心理学教授安东尼奥・达马西奥博士(Antonio R Damasio)的调研表明,情感几乎在所有的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今日心理学杂志》(Psychology Today)刊登了一篇文章,阐述安东尼奥的调研结论,这些内容收进了他的书籍《笛卡尔的错误》(Descartes’Error)。 安东尼奥认为人们会将特定的情感和过往的经历联系起来。之后,遇到一些相似的经历,他们会依靠这些情感对其进行评价,再基于这些情感做出决策。以下内容摘选于这篇文章。 据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神经图像报告显示,在评估品牌时,客户主要依靠情感而非运用信息。情感通常涉及一些个人的经历体验,而信息的构成因素包括事实、特点、品牌属性等。 与广告给消费者带来的情感反应相比,一则广告内容通常不足以影响消费者让其产生购买产品的意图。在电视广告和图像广告中,情感和广告内容对消费者的影响比分别是3:1和2:1. 消费者的情感青睐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品牌广告能否起到提升销售的作用。这意味着如果有人看到一则广告而产生正面情感,那么很有可能会跟着下单。 正面情感带来的消费者品牌忠诚度远高于其他基于品牌属性而产生的品牌忠诚度。因此,即使你找到一个品牌,虽然感觉某个产品很有特点,但如果这个品牌让你联想一些负面情感,那么你最终不会购买。很显然,只有当消费者的神经反应出品牌产品是正面时,品牌才是好的。如果这种呈现只是关系到特定的品牌属性,比如品牌特点或定价,那么消费者不会对品牌产生情感联系,也不能影响到他们的偏好或行动。正面情感内容在头脑中的呈现不仅推动销售,同时还驱动忠诚度。 六个有效的情感营销贴士 了解情感在消费者购物决策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只是第一步,现在到了难点――如何让客户将你的品牌和产品和他们的情感层面对接。这就是影响者发挥作用的地方。营销的重要性体现在品牌行动的很多方面,比如提升转化、互动、品牌认知度等,而影响者对于在品牌和消费者之间创立一种情感联系非常有效。 人们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你的品牌,但是他们知道一些特定的影响者,他们已经认定他,信任他,并且和这些影响者建立了一种情感联系。因此,你可以通过和这些影响者建立联系,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正面情感。 以下是六个有效的情感营销贴士。 1.忘掉大影响者(Forget big influencers) 很多人以为影响者越大,品牌曝光度就越大――这是很多营销者在为自己的品牌选择影响者时会犯的错误。因为曝光度并不能自动帮助品牌和消费者创立情感联系。如果你只是想在当前打造品牌认知度,那么大影响者可能是一个好主意。 但是,如果想和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必须集中精力寻找一些中级细分影响者。他们可以是博客主,可以是YouTube播客,但是要和你的企业相关,他们和观众有较好的互动,有一定的粉丝量。和大影响者不同,中级影响者通常有时间和他们的粉丝互动。比如,一个饮食博客主可能远比一个名厨有效,能够更好地帮助线上品牌食品商销售。 一些影响者甚至会花费时间回答粉丝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因此,你要细分影响者,因为有些影响者更有能力帮助你的品牌企及受众的情感层面,这就意味着你想企及大众时必须先弄清楚影响者和品牌的相关性。你为自己的品牌寻找合适的影响者,要寻找那些有较高互动率的,而不是只看粉丝数量。 美国泰森食品公司(Tyson Foods)找的是针对妈咪群体的mommy网站博客主。该企业在2012年假期推出了一个名为“玩弄你的食物”(Play with your food)活动。该活动的创意是让妈妈博客主通过相片和帖子,分享以假日主题装饰的泰森鸡块图像。最终,这一活动吸引了880万人关注,远远超过原定的目标260万人。到圣诞节时,该企业清空了所有鸡块库存。 2.奖励品牌宣扬者 (Reward brand advocates) 在品牌营销中,任何人都可能是影响者。因此找影响者时不需要局限于寻找众所皆知的名人。那些已成为品牌客户并且热爱品牌产品的人就是很好的品牌宣扬者。品牌宣扬者是那些热爱品牌并尽其所能帮助宣传品牌的人。他们可能没有太大的社交粉丝量,但是他们有亲人和朋友,这些都是你的未来客户。 你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将这些宣传者对品牌的倡导植入营销中。这也便于他们更好地分享他们对品牌的热爱。你可以为这些宣扬者提供特别的产品或为他们做一些特写,放到品牌博客或社交媒体上。即使是非常短小的报道都能够鼓励他们继续宣传品牌,给他们一个理由让他们为品牌狂热。 这可以是一些很简单的小举动,比如分享一张和品牌产品相关的相片。以英国著名茶叶公司约克郡茶(Yorkshire Tea)为例,该品牌经常分享一些粉丝发送过来的相片,而这样做经常能给品牌的Facebook网页带来很大的互动。 3.让影响者自己说话 (Let them do the talking) 影响者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往往不是因为幸运。他们之所以能够形成自己的影响力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受众需要什么、喜欢哪种获取方式。因此,给影响者完全的权利,让他们自己设计受众青睐的内容。如果你规定影响者如何宣传品牌,那么他们带来的效果可能不太显著 影响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通常具有长期性。这意味着受众已经追随影响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知道这个影响者创作的内容类型。因此,如果该博客的帖子有所捏造或是内容有什么变动,他们绝对会察觉。如果品牌的某个促销举动看上去不自然,那么受众很快会失去对品牌的信任。 美国休闲时尚品牌Gap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这家企业特地开发了一个网站,专门影响者创造的内容。它将时尚界的很多影响者汇聚到一起。在这里,每套服装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最妙的是,Gap不会局限自己刊登的内容,它还会将文字到世界时尚潮流网站Refinery29和悦游旅行网Conde Nast Traveler上。 4.共管社交媒体 (Social Media Takeover ) 对很多人来说,你的品牌可能就是你的企业。消费者看到企业的名字,之后迅速将它和销售的产品联系起来。但是很难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和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所以即使他们喜欢你的产品,也不存在一种情感因素可以推动他们做出购买决策或是让他们成为忠诚客户。这就意味着你必须将品牌人性化,让消费者知道和他们打交道的不只是另一家无差异的品牌,要让他们知道你是不同的。 要实现这种目的有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共管企业的社交媒体账户,在一段时间内由一群影响者分管。这能让影响者从客户的视角创作一些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品牌故事。由此也能让企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客户领域,他们可以见到你的企业全然不同的一面。这些影响者会代表你在社交媒体上一些帖子,帮助品牌和受众建立情感联系。 或者你可以让一些影响者掌管企业的Instagram一两天。让他们基于你的产品一些自己的相片,讲述他们的品牌体验感受。比如,酒店连锁品牌可以让影响者一些自己在酒店住宿的体验相片。 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它和一些中度影响者合作,这些影响者轮流掌管该公司的Instagram账户,在媒体平台上发相片,用他们自己的体验讲述品牌的人性化。 5.成为讲故事者(Be a storyteller) 和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结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给他们讲一个故事。可以是任何故事,关系你的产品或品牌,或者关于那些使用品牌产品的人。这么做的原因是让人们知道除了他们看到的产品之外,品牌背后还有很多故事。这种产品可能对他们很有用,甚至能够成为他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由影响者帮助品牌讲故事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它能更好地引起受众共鸣。 如果你有一批喜欢你产品或服务的中度影响者,那么你就幸运了。比如,你的企业专门为图像设计师提供设计软件,如果你能找到一些有一定粉丝量的图像设计师,不管是博客还是播客渠道,你要联系他们。他们可以帮你讲述品牌的故事,比如与人分享使用你的软件如何让他们的工作变得轻松。还可以制作一系列短视频,让图像设计师分享他们对产品的体验。 美国宝洁多丽衣物柔顺剂品牌(Downy)举办了一场“软弱面”活动,他们邀请了一些影响者一起分享,谈生活中的软弱面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比如博客主乔・尚恩(Jo Lynne Shane),她在生活中的软弱时刻出现在一次赛马训练中。 6.举行比赛和免费发放礼品活动 (Host contests and giveaways) 谁不喜欢当赢家?给你的受众一个机会,让他们加入到品牌举办的竞赛中,或者通过影响者给受众免费发放礼物。当人们有机会从品牌方赢得一些礼品时,通常倾向于和品牌更好地互动。所以你可以借用影响者的力量宣传相关的品牌竞赛,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和品牌互动。 互动是建立消费者和品牌联结的第一步。如果没有互动,就很难自动和对方建立情感关系。因此,让影响者参与到企业竞赛中,创造品牌和目标客户之间的情感联结。你要开展竞赛或者免费发放礼品的活动,要能够触动人们的情感。 比如,你可以让人们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或者经历参与到竞赛中,获胜者可以在影响者和品牌双方的社交媒体账户上赢得一个人物特写报道,还能得到一份品牌最新产品。即使他们最终没有获胜,因为已经和品牌进行过深度互动,他们仍然有可能与品牌建立情感关系。 美国潮牌汽水Zevia和一些Instagram上的影响者开展了一个免费发放礼品活动,提供两张价值为500美元的礼物卡,抽出两位幸运赢家。而要获取这份礼品只有一个条件,即关注该品牌的Instagram账号,把活动页面转发给自己的三个朋友。结论对影响者的选择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品牌尝试和受众建立情感联结的成败。要确保找到合适的影响者,他们必须能够通过他们的内容和信息自然地表达出企业品牌的个性。 毕竟,这种情感联结能够健康发展并且长期持续下去,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情感营销论文:基于怀旧情感的怀旧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摘 要: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享受科技和进步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怀旧。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把消费者的怀旧情感转化为购买力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对怀旧产品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选取老北京方便面作为怀旧产品,运用营销的4P原则对其市场策略进行分析,最终为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拓、提高消费者忠诚提供参考。 关键词:怀旧情感;怀旧产品;营销策略 怀旧最初是指乡愁。然而现代人因为快节奏的生活而倾向于怀念起旧时光,进而引发集体怀旧。果丹皮、小人书、海魂衫等往往轻易就能勾起他们的回忆。近年来票房大卖的《致青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则显示了这种倾向。本文以老北京方便面为例,围绕怀旧情感来研究企业的怀旧营销策略。 一、文献回顾 (一)怀旧的涵义 随着对怀旧的深入研究,怀旧不再指想家、乡愁。众多学者对怀旧包括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情感有所争议(Sedikides,2008)[1]。有的学者认为怀旧中包含了更多快乐、积极的成分怀旧的含义最得到大家认可的是Holbrook和Schindler(1991)[2],定义怀旧为个人对更年轻时候常见的人、地方或事物的偏爱和情感。那么何为怀旧消费?笔者认为,对怀旧为主题的产品、服务进行消费可称为怀旧消费,能促进个人的怀旧情怀。 (二)怀旧测量量表 Holbrook(1993)采用9级数字量表开发了一个含有20项的怀旧倾向量表,后来提炼出8个题项,在后续研究中得到了验证[3]。学者孙明贵(2014)根据中外学者并融合中国的特点设计了怀旧倾向的测量量表,研究消费者特征对怀旧倾向及品牌认知的影响[4]。 (三)怀旧消费的营销应用 最近以怀旧情怀为主题的国产电影引发了众人追缅时光的浪潮。《大圣归来》的影评写到:如今我们看的不是剧情,而是情怀。此外,电视晚会、主题展览、装潢设计、时尚装扮等,无不大打“怀旧”牌。商家精准地把握住这种心理,缓解老一辈的怀念和中青年人的共鸣,获得更多的市场收益。怀旧产品在市场上斩露头角,学者们也不断探索怀旧元素对产品销量、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为了探讨如何应用营销学原理为企业的怀旧产品打开新市场、巩固老顾客,研究选择老北京方便面作为怀旧产品进行分析。 二、企业发展概述 (一)企业简介 南街村面,天下流传。作为河南乃至全国方便面市场的早期开拓者,方便食品公司秉承了南街村人敬业奉献的精神,不断改进产品品质,拓展销售渠道,满足消费者需求。河南省南街村有限公司,目前拥有“南街村”“南德”“颍松”三大品牌,实现产、供、销一条龙,荣获“全国保护消费者权益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二)产品简介 老北京方便面是南街村集团产品之一,具有口感香脆,食用方便等优点,在90年代广受河南及周边地区欢迎,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作为70、80后儿时的回忆,在眼花缭乱的方便面新品推出之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一看到那大方简洁的红色包装,70、80后还是忍不住购买几包,回忆往日时光。针对新产品喷涌出来的态势,停留在电商和线下商店的老北京方便面,需要采取怎样的营销策略才能重振雄风? 三、怀旧营销策略分析 (一)产品策略 产品定位。老北京方便面存在几代人的记忆中,它最显著的标签也是“儿时的味道”。因此,老北京方便面的需要大打感情牌,强调“孩童的记忆”,定位为怀旧产品。 产品包装。始终如一的包装有利于强化品牌认知,传达品牌特定的含义和增加品牌资产。老北京方便面的包装采用红色打底衬托主字体;诱人的鲜辣椒和劲道的面勾起人的食欲。消费者一看到就惊呼:小时候吃过的方便面!非要买几包品味那美好时光。 产品工艺。消费者消费的是情怀,不代表不看重产品品质。对于怀旧产品来说,消费者最期待的还是吃到记忆中那个味。传承和发扬原有的制面工艺,不因为现代快捷的制面技术而摒弃根基,保证其面饼口感和调料包与从前并无二致,才能树立消费者忠诚。 (二)价格策略 定价决策对于产品的成败至关重要。对于怀旧的顾客群来说,中上定位更能符合他们的身份需求。受时代条件的限制,老北京方便面最初售价0.5元/包;现代则要根据产品的定位和诉求合理定价。只要产品品质保证,营销工作到位,合理的定价将会被市场接受。 (三)渠道策略 成功的价值创造需要成功的价值传递手段。就老北京方便面目前的销售渠道来说,线下铺货较少;消费者主要在网上商城如淘宝网上购买。由于邮费等原因,方便面的网购一般以箱为单位;且不能保证包装和产品的完好如初。 1、零售。设立“怀旧”主题体验店,店内装修重现80、90后小时候的经典场景配以上世纪的歌曲、店内服务人员的着装也予以配合,营造出怀旧氛围。同时,不定期进行“怀旧”主题与当前热点结合的营销活动,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2、批发。立足于零售店的怀旧和复古体验,建立成熟的批发渠道,发展更多线上和线下,全面铺开产品,打入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要注意对产品的维护,保持统一的产品策略和定位。 (四)促销策略 产品的畅销和品牌的建立不一定确保产品的长久不衰。拍摄怀旧主题的公益广告有利于潜移默化中引发消费者集体的观念转变。利用重大事件提高北京方便面的影响力,比如赞助贫困儿童、地震捐款等活动,提升企业的形象和美誉度。同时,积极与新闻界建立关系,保证对方以最正面的方式呈现公司的信息;通过内外部传播,促进公众对公司的了解;在顺境或逆境中就公共事项、公司定位和形象向管理层提出建议。 四、结语 本文主要基于营销学中经典的4P营销策略对老北京方便面的市场战略进行了分析,作为儿时回忆而定位的怀旧产品,老北京方便面有自己的忠实消费群。本文通过营销策略的分析,为其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培养忠诚的客户群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情感营销论文:情感营销的成功秘诀 2015年12月29日,朋友圈中的一段猴王六小龄童的动态广告,吸引了很多人的眼光,也勾起了50后、60后、70后、80后深深的回忆,特别是80后,几乎都是看着1986年版《西游记》长大的,其中的情感不必多说。这则广告是百事可乐为迎猴年推出的一个营销策划案,其采用的可谓是切切实实的情感营销模式。 这则广告从田间地头到电视荧幕,讲述了章家四代始终用猴戏将快乐传递给千家万户的故事,同时也积极鼓励年轻人在春节期间将快乐带给自己的家人。在2016猴年将要来临之计,一个猴王出现的恰好时机,再加上“猴王精神”的走心传递,取得了受众的一致好评。从营销角度来看,百事可乐这则广告真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其借助爱玩、爱闹以及爱笑的猴性,启发年轻人用信念创造“72变”,为家人带去欢乐,成功地将情感转移到新春角度。有了这则广告的助威,百事可乐特别推出“乐猴王纪念罐”,成功地进行了一场“乐猴王纪念罐”的营销传播活动。 情感营销一直以来都是一种重要的营销方式,它主要以消费者的情感差异和需求为切入点,将其作为企业品牌营销战略的情感营销重点,借助情感包装、情感广告、情感促销以及情感设计等,在消费者心中引起情感共鸣,从而树立企业文化品牌,促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销售。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同时,这种销售方式对时机、故事等因素的要求较高,必须要对消费者心理情感有切身的体会。紧密贴合消费者的心理,才能够真正实现情感营销的目标。百事可乐的这则猴年广告,选准猴年这一时机是基于人们对《西游记》本身具有的情感,从而勾起人们的回忆。猴王的精湛演绎及本身所带有的情感因素,对于有着“猴王情怀”的几代人来讲,必定会引起他们情感共鸣。在广告取得高关注度之后,自然也就能够取得良好的营销效果。 对于企业来讲,情感营销是市场营销中一种简单的方式,同时也是最难的一种方式。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切中消费者的情感心理,为消费者找到一个情感宣泄点,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反响,进而促进企业的文化品牌建设和市场发展。 情感营销论文:从都市情感剧中看京东的植入广告营销策略 摘 要:近两年中国电视剧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具有现实题材的都市情感剧,契合观众的心理需求,深受观众的高度关注与认可,一经播出都会带来不错的收视反响。植入广告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广告投放形式的日趋多元化,植入广告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内容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尤其是这种营销方式植入到电视艺术作品中的,与情节融为一体,通过隐形的传播方式,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强化受众与品牌的情感联系。而京东作为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也对电视剧植入营销进行了多方尝试,深刻体现了品牌自身对广告投放模式新的认知和解读。 关键词:广告;情感;品牌 1 京东植入广告在都市情感剧中的广告方式分析 (一)场景植入提升品牌知名度 在植入式广告中,最明显最容易被发现便是场景植入模式,其主要将品牌视觉符号或商品本身作为影片内容中故事发生场景或场景组成的一部分出现,通过有意无意之中镜头的一扫而过,配合情节的发展,使观众在无意当中记住了品牌或者产品。 京东在电视植入广告领域继《男人帮》都市情感剧的广告投放的成功后,促使了京东在这几年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对各类都市情感剧的广告植入,例如《北京青年》、《新恋爱时代》、《天使的城》等都市情感剧中,都出现了大量场景植入,各类广告牌、灯箱、招贴海报、装箱等实物频繁出现在电视剧的固定场景中,无疑是在向观众不断的展示其品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当然某方面来说,只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才能够通过这种植入方式给观众留下记忆,并实现观众在事后的实际购买中产生影响。 (二)对白植入实现品牌深层植入 《男人帮》这部电视剧是京东在电视植入营销领域的首次触电,剧情设置完全为京东的广告植入提供了广大的舞台,尤其是各类植入广告对白,在电视剧集中频频出现。黄磊所饰演的培训中心电脑老师,通过对京东商城打咨询电话询问京东商场“正品行货,全网低价,低到什么份上?我不买电器,我就看看那餐具”这短短的几句话中,宣传了品牌的三个信息:一是将京东的品牌名称告知观众;二是将“正品行货,全网低价”的品牌的销售主张传达给观众;三是通过不买电器买餐具,改变观众对于京东只卖3C产品的单一印象。 在电视剧中这种对白植入并不少见,这种植入模式就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巧妙地将品牌或产品植入到对话的内容之中,在角色间的对话中使品牌自然连贯的成为交谈的内容之一的植入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白植入如果只是单一的宣传品牌或者产品的知名度上,还只是停留在植入层度的浅层植入,而京东通过多次的直接语言的对白来表现京东的品牌文化和广告宣传促销手段,实现了深层植入。 (三)情节植入打造“私人订制”植入 2015年热播的《天使的城》这部都市情感剧,京东完全实现了对电视剧情节的“私人订制”,通过特定人物塑造来宣传品牌文化、经营理念,以及利用各类道具,场景进行产品、标志的反复推广。剧情上马苏所饰演女主角陈爽哥哥的作为京东的一名员工,随着自己事业的上升,促使家庭的和睦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成为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环节,几乎贯穿于整个故事剧集。剧中所涉及的情节不仅配合了电视的故事塑造,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京东员工”这一特定身份的塑造,反映了京东的企业文化,员工福利待遇以及企业的蓝图规划等塑造京东品牌形象的内容。 情节植入是植入模式中较难掌握的一中植入模式,以品牌或者是商品作为推动整个影片故事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个链接故事的重要线索来贯穿整个故事。而京东在《天使的城》剧集的“京东员工”的情节植入,很贴近生活,给观众以真实的情境。 (四)形象植入的“拟生活化式”传播 《男人帮》后京东又投入了赵宝刚指导的新戏《北京青年》这部青春励志的都市情感剧。这部剧主要面向都市白领,而这一群体正是网购的主力军,和京东的目标消费群体相统一,这也是吸引京东商城进行剧情植入的关键所在。不仅如此,京东在剧中打造的都市白领的时尚生活方式“过日子到京东”的生活理念成为剧中人物的一种自然状态。尤其是京东在剧中“拟生活化式”的营销手段,通过剧情的不断展现让这种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感染观众。并通过邀请剧中主演成为其代言人,将青春、时尚、奋斗的形象与京东价值理念相契合。继《男人帮》以后再一次创新性地将电视营销与网络营销完美结合。 京东通过“拟生活化式”的营销手段,不仅进行了品牌植入,丰富品牌的内涵,增强品牌的个性进而提升品牌形象。更通过剧集中渲染都市白领的时尚生活方式“过日子到京东”这一生活理念,打造更加饱满、丰富的品牌形象,将其品牌塑造成一个时尚的全品类购物平台的品牌形象,从而赢得更多时尚、年轻消费受众的青睐。 2 京东在都市情感剧中的植入广告投放策略分析 (一)关注植入广告的品牌定位 品牌自身的建设不仅从销售模式和销售的产品的精准定位为出发点,最主要的还需要找到设定的消费群体,并在其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将其与品牌强行链接在一起。 都市情感剧的主要观众人群就是18到45岁的中青年,这部分人群具有高学历,高购买力的特点,也是网购的核心人群。京东作为国内B2C的领导品牌,商品种类齐全,尤其是在3C产拥有绝对优势。从京东的销售模式来看,不难发现其顾客群体基本上都是属于高学历的群体,这一类的消费群体的特点容易接受网络购物等新事物,也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而将京东的广告植入这类电视剧中,会使观众容易情感带入,追逐剧中的人物的服饰装扮、道具等,更会把剧中的格调与氛围,个性生活引到自己身上,成为人们追逐时尚的风向标。从而影响京东现在或潜在的消费者。从京东对于都市情感剧的选择不难看出京东对于植入广告的电视选择标准主要以品牌的形象定位以及目标消费群体为依据。 (二)以电视剧为基础的植入广告营销 品牌植入广告依附于影视剧作品,其作品的成功与否也直接决定了植入品牌的宣传效果。电视剧的人物形象和剧集情节与植入品牌的定位和形象特色是否吻合,电视剧中的主要收视受众与植入品牌的目标消费群体是否一致,才能实现一次有效的植入运作。 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自然要求植入的广告也应有一定的艺术性,契合电视剧剧情需要,不着痕迹的通过艺术编排融入到“主人公”的生活中。因此,一方面需要植入广告在淡化传统广告浓厚的商业气息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隐性传播方式,将广告信息隐藏在电视剧中。另一方面只有制作优良的电视剧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才能保证植入广告的信息传达给受众,保证植入广告的充足受众,达到更好的广告效果。 (三)电视植入广告应与品牌营销相配合 对于企业而言电视剧植入广告只是品牌广告营销的其中一个环节。因此,品牌要想使投放的广告达到最大化效应,不仅需要找到与品牌定位相一致的影视作品进行植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将其纳入整个品牌营销的一个环节,与其他传统广告,网络广告以及其他营销活动相配合,发挥最大的广告推广效应。 正如京东在《男人帮》、《北京青年》等都市情感剧的广告投放中,不仅在电视剧中植入广告,还配合节目的播出时间段,邀请剧中与京东价值理念相契合的一线明星做形象代言人,制造明星效应。并配合多样的网络平台活动,如在网络平台上上线了多场“男人帮”主题营销活动,促使其开放平台的服装销量大幅提升。 3 结语 电视剧植入广告是电视广告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广告投放形式的日趋多元化,也促使了植入广告在多个平台的立体化传播的配合下达到营销效果最大化的保证。而京东正是利用多个平台的立体化传播,整合品牌营销,配合电视剧热播所带来的高关注度,实现电视广告、网络平台、微博、微信等多角度的社会化营销。 情感营销论文:珠宝的情感营销法则 中国消费者对珠宝种类的追求越来越多元化,同时更加注重产品质量、设计、款式等,对于品牌理念和情感的需求逐渐上升。 黄金珠宝的消费习惯正发生着本质的改变。 以中国市场为例,以前大部分人购买黄金珠宝都是停留在婚嫁、性价比、保值等实用性消费动机上,对情感、艺术、风格等品牌理念的理解比较少,情感需求也很小。但事实上,作为非实用性产品,珠宝一直以来都是满足情感消费的重要介质:戴比尔斯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就是击中了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与哈根达斯的“爱她,就带她去吃哈根达斯”有异曲同工之妙。 随着消费观念改变以及鉴赏水平的提升,中国消费者对于珠宝产品的了解渠道增多,开始跳出黄金、白银和钻石等传统珠宝范畴,对珠宝种类的追求更加多元化,同时更加注重产品质量、设计、款式等,对于品牌理念和情感的需求逐渐上升。 2015年,黄金珠宝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市场供大于求,行业高增长机会不再,各大品牌面临洗牌调整局面。尽管如此,2015年9月10日~14日开幕的深圳国际珠宝展,仍然吸引了1100多家国内外参展商以及来自28个国家与地区的逾四万名专业买家。在此背景下,各大品牌如何升级调整品牌策略,成为专业买家和各大珠宝经销商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中国珠宝首饰行业消费需求与市场竞争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随着人们消费能力和品牌意识的增强,中高档珠宝将比低档珠宝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高档珠宝的特征不仅在于原料的稀有,更在于其设计工艺以及品牌价值的传达。这就促使企业向产业链更高层次迈进,注重设计和品牌营销能力以提升产品附加值,借势转型以获得进一步发展。 融注情感的设计 在黄金珠宝界,关于珠宝设计有个动人的故事:1936年12月,即位不到一年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为了跟离异两次的美国平民女子辛普森夫人结婚,毅然宣布退位。为了表达自己的爱情,成为温莎公爵的他请卡地亚公司为公爵夫人设计首饰。为了获得设计灵感,设计师珍妮申请前往美洲丛林考察,并鼓动卡地亚家族继承人约瑟夫也随考察队同去。珍妮和约瑟夫迅速坠入爱河,她将全部感情融入设计中,设计出卡地亚经典的“猎豹”胸针、“BIB”项链、“老虎”长柄眼镜和“鸭子头”胸针等一系列珠宝饰品。 在欧洲,特别是意大利,珠宝工匠对于彩色宝石切割工艺和黄金锻造技艺的水平之高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欧洲珠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其工艺、设计以及对宝石品质的追求。每一处细节都将人体工学与艺术之美相融合,首饰不再是佩戴于身体之外的附加品,而成为身体的一部分。法国的卡地亚、梵克雅宝,意大利的宝格丽等都是珠宝设计中的佼佼者。 相对来讲,国内的珠宝设计能力偏低,一般会聘请国外设计师进行设计。比如DIASENN德诚珠宝最近启动了珠宝设计高端合作战略:与法国、意大利等国际知名珠宝设计大师携手合作,并邀请时装、电影、音乐、建筑等领域艺术大师跨界合作,组建全球研发设计团队,创造独具风格并引领时尚潮流的珠宝品牌。为了将时尚与创新植入品牌DNA,DIASENN德诚集团斥巨资创建了集珠宝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品牌营销于一体的新型时尚珠宝文化基地――德诚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园,该园占地280亩,是目前国内黄金珠宝行业规模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在深圳国际珠宝展现场,DIASENN德诚珠宝带来了合作设计的成果:2015年4大高级定制主题珠宝系列新品,以“生命・绽放”为主题,通过麦浪系列、绽放系列、水系列、大地系列,象征“风、火、水、土”四大生命意象。DIASENN德诚珠宝董事长陈德官认为,对设计的重视,正是珠宝“时尚价值”及其凸显自我、彰显品位最重要的因素,而这与时下消费者新的消费观念与趋势非常吻合。 不同的设计途径和风格取决于珠宝品牌定位的差异。值得一提的是,与欧洲品牌重视大牌设计师相比,美国珠宝品牌Stella Dot则另辟蹊径,由在家兼职的设计师设计,并且成品中很大比例在非公开新时装展示会上销售。设计师投入的成本仅为169美元,购买一套设计所需的工具,就能设计出价值300美元的珠宝,还能在Stella Dot的网上商城免费挂名试用60天。 注重体验的营销 在全球黄金珠宝市场下行的环境下,有些珠宝品牌将目标转向更具消费潜力的年轻族群身上。2015年,丹麦珠宝品牌Pandora 以18~25岁年轻人为主要消费群的戒指类别,取得39.9%的涨幅,俘获年轻受众成为其持续增长的营销秘诀。 还有一些珠宝大牌则选择推出更为“亲民”的中低端产品。比如卡地亚在第二届亚洲高级钟表展“钟表与奇迹”上,就推出了亲民价格的小复杂功能腕表。一款皮带小复杂功能腕表的售价为人民币7万元左右,这与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复杂功能腕表相比,显得亲民又划算了很多,显然,这会吸引一大票中端消费者。 国外黄金珠宝品牌从高高的神坛上走下来,而国内的黄金珠宝品牌则倾向于向上发展,比如增强品牌建设,以及在提高服务品质上下功夫。DIASENN德诚珠宝的三大战略升级中,就囊括了产品创新能力、品牌建设及客户服务体系建设等。 2015年7月,DIASENN德诚珠宝签约偶像剧明星陈乔恩成为品牌代言人,目前已完成广告大片拍摄,即将进行大规模宣传攻势。除了联动国内外各领域名人、明星引爆舆论关注,铸造大品牌影响力之外,DIASENN德诚珠宝还与国内外时尚殿堂联姻,如时尚颁奖礼、时尚秀场、时尚组织、时尚峰会等,为产品及品牌文化烙上深刻印记;并且,在各媒体平台上锁定核心消费群,通过微博、微信、美拍、图钉等新媒体撬动“互联网+”新型营销,并通过联动央视、海南卫视、时尚论坛、时尚名人博客等核心媒体,打造全媒体矩阵,强势塑造品牌口碑与时尚影响力。 和其他产业一样,珠宝零售业多少受到一些来自电商的冲击,但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是,珠宝由于其贵重属性和重视体验的消费特点,所受冲击有限。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珠宝更多是一种对质感、材质以及工艺的挑选。因此,大多数珠宝品牌仍在大力拓展线下销售链。 为了吸引优质加盟商,DIASENN德诚珠宝投入巨资,提出全方位的店铺运营整体解决方案,包括送装修、送广告、送设计、送策划、送培训、送道具等超高额价值回报。除此以外,DIASENN德诚珠宝吸引加盟商的另一“杀手锏”是强大的运营优势。其加盟管理团队由资深专业人才组成,拥有多年的珠宝市场运营经验;在运营系统方面则拥有全方位的品牌店铺整体运营系统解决方案和全套开店运营的系统培训方案,360度品牌管家式服务助力加盟商无忧开店运营,降低生意投资风险。 CoutureLab以及Astley Clarke这些主要靠网络发家的珠宝商也正在着力建设自己的线下销售链。以Astley Clarke为例,它在伦敦几大百货公司Harrods、Selfridges以及Liberty都设有专柜,目前这个品牌只有三成交易额在网上完成,剩下的销售额都来自于线下渠道。 为了优化消费者的线下购物体验,DIASENN德诚珠宝选择利用其供应链实力,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行业上游资源,形成了贯通黄金、钻石、翡翠、彩色宝石等全品类珠宝产业链,以全品类零售商业模式为消费者提供“全品类珠宝一站式消费体验”。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既为消费者带来了优质的珠宝消费体验,同时也将有助于单店利润的提升。 无独有偶,LV公司旗下的意大利珠宝品牌Bulgari也开拓了新的营销策略。其品牌经理Julie Ann Morrison认为,新策略的核心在于运用语境,“珠宝营销已经走过了追求独特设计和广告的巨大投入,现在珠宝界更重视顾客的购买体验。与客户建立情感上的联系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事,对此我们都在寻找最佳方案。” 情感营销论文:可口可乐 / 创新情感营销,赢得年轻一代 时光倒流至1927年,上海。一种叫做“蝌蝌啃蜡”的饮料悄然出现,这个古怪的名字,还有它甜中带苦的古怪味道,虽然让不少人感觉到好奇且有趣,但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到了第二年,这种饮料所属的外国公司公开登报,用350英镑奖金悬赏征求译名。最终,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击败了所有对手,赢得了奖金。这家饮料公司由此获得了迄今为止被广告界公认为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可口可乐。 由于历史原因,可口可乐曾撤出中国内地市场。1979年在中美建交之后的第三个星期,新的一批可口可乐产品从香港经广州运到了北京,可口可乐再度返回中国内地市场。通过不断的营销创新,如今的它已经融入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品牌之一,也是中国市场最受欢迎的软饮料之一。 近年来,随着饮料产品可选择范围的增多,包括可口可乐在内的全球饮料巨头们的霸主地位逐渐被撼动。尤其是新一代年轻人对汽水饮料并不买账,而第一代主力消费者的70后、80后对汽水饮料也没有那么热衷。对可口可乐而言,新一代消费者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赢得年轻一代认同,可口可乐于2013年悄然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新包装,在一贯的红色包装上,“可口可乐”“退位”,取而代之的是诸如文艺青年、高富帅、白富美、天然呆等网络流行语,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议论,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成功地进行了一场“昵称瓶”整合营销传播。 2014年夏天,可口可乐继续在包装上“卖萌”,精准定位毕业生群体,将瓶子变成社交工具,精心筛选51句歌词赋予它个性和内涵,使普通的瓶子化身为情感交流的媒介,从不同的层面触动消费者的内心深处,发起一场全新的“歌词瓶”O2O营销战役。 在可口可乐“歌词瓶”的背后,体现出深刻的消费者洞察,强调深入的情感表达和互动分享:从情感需要出发,唤起和激发情感需求,诱导心灵上的共鸣。可口可乐通过由线上到线下的“网络留言―走进校园”活动,将毕业生们的情感表达由个体行为扩大为群体行为,在校园内形成了规模效应,并投射在可口可乐这个载体上,实现由“虚”的线上情感表达到“实”的线下产品体现的一个转化和互通。同时,可口可乐充分借助目标人群的网络互动,将校园活动及“歌词瓶”信息分享到社交媒体上进行扩散,再次回归线上,借助目标受众的自发传播形成病毒效应,实现了“线上-线下-线上”的传播闭环,掀起了一轮O2O营销热潮。 2014年,可口可乐的世界杯营销同样值得一提。1950年,可口可乐的广告牌首次出现在巴西世界杯赛场。此后,全世界球迷在每届世界杯上都可以看到激情跳跃的可口可乐广告。2014年世界杯是可口可乐史上最大的营销活动,其营销主题为“World’s Cup”,其传递的理念,是足球运动如何将人们聚集在一起,享受当下的幸福。与消费者互动是可口可乐世界杯活动的主旨,例如可口可乐世界杯活动的主题曲《The World Is Ours》,就是通过众筹的方式选出的。除了延续以往邀请足球明星和开展“冠军之旅”(Trophy Tours)外,移动营销第一次纳入可口可乐的世界杯营销,也是它此次世界杯营销的一大亮点。 颁奖词 在新一代消费者崛起以及新媒体发展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进行营销创新,应该秉承品牌内涵,真正为消费者提供有趣、容易传播的内容,同时秉承粉丝至上的理念,让消费者和品牌一起参与、沟通,进一步把品牌建设到一个新的高峰。对可口可乐来讲,其品牌坚持传输的是分享快乐的理念,无论是“昵称瓶”、“歌词瓶”卖萌,还是世界杯营销,都确凿地印证了一个事实:营销的本质是与消费者沟通,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品牌讲述的故事“自己长脚”去传播。用“流动性传播、互动性连接”的内容讲一个好故事,吸引消费者主动创作品牌内容,再进一步推动与消费者互动,从而把品牌知名度转化成支持度,这才是一个品牌长期营销的更高境界。 情感营销论文:工业品营销:情感牌失灵? 一个近500万元的大单,就这样擦肩而过。 陈勇是国内塑机行业某知名厂家的一名区域经理,2013年年初被集团营销总监张总委以重任,负责江苏南部苏州、无锡、张家港等地区的市场业务。受全球总体经济环境影响,塑机行业近年一直不太景气,陈勇很清楚要完成总部的销售任务不会很轻松。为此,陈勇要求各位业务人员精耕细作,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他自己也亲力亲为努力开拓市场。2013年6月,苏州有一家小家电企业A公司需要购买一批塑机设备,金额接近500万元。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这可算是一个大单了,而且A公司是给上海沃尔玛等大型商超直接供货的,近3年其产销的增幅都在50%以上,根据产能的扩张计划,后续还有大批设备的购买需求。因此,各塑机厂家的业务人员对A公司的此次采购都极为重视,陈勇也不例外。一来这次将近500万元的单子,占到了陈勇全年5000万元业绩指标的10%左右,不可小觑,特别是前两个月业绩完成情况极不理想,如果这一单能够拿下,不但可以弥补前期业绩的差距,而且对整个团队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二来一旦能够与A公司合作,就等于在苏州区域的小家电行业占据了一个战略性的标杆客户,对后期的市场拓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陈勇向营销总监张总承诺一定尽最大努力拿下此单。 陈勇在业务员的陪同下,先后去A公司拜访了生产总监与老板李总。生产总监是个职业经理人,通过接触,陈勇感觉他似乎与浙江的另一家塑机知名厂家有很深的渊源,话里话外比较明显地倾向于那个厂家。于是,陈勇决定把沟通的重点放到老板李总身上,细细向李总介绍了自己公司的产能、品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并邀请李总择机参观位于广东的公司总部生产现场。毕竟陈勇代表的也是行业内的大品牌,李总对于陈勇表示出的诚意颇为赞赏,特别是得知与陈勇同为山东老乡后更为高兴,一下子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在接下来的应酬中两人甚至称兄道弟,把酒言欢了。陈勇自然也特别高兴,认为已基本把老板搞定,这个单子八九不离十了。回到办事处后,他第一时间向张总报告说拿下A公司有九成的把握。 接下来进入实质性的商务谈判阶段,A公司派出采购总监主谈。经过商谈,双方对机型配置、供货时间、付款方式等方面基本没有异议,但在价格上出现了分歧,一开始陈勇报价505万元,而A公司给出的是460万元,双方有45万元的差距。其间,陈勇给老板李总打了电话,李总表示双方进一步谈谈看,也希望能够达成合作。后来,陈勇又与采购总监先后两次商谈,并表示如果达成合作今后将充分保证售后服务。最后,双方虽然在价格上都有所让步,但仍有20万元的分歧,陈勇报的最低价488万元,A公司不同意。至此,陈勇还是觉得这一单跑不掉,认为李总在最后定夺时应该会考虑到双方业已建立的关系。另外,价格也确实逼近了陈勇的价格底线,这个价格已经需要提交集团作特别审批了。 就这样,双方围绕价格又以电话、邮件等方式来回拉锯了10天左右,因为陈勇这边在价格上没有表示出再让步的意愿,加上竞争对手的持续攻击,一周后陈勇获悉A公司确定购买广东另一家塑机品牌设备的消息,双方的成交价格为465万元。另外,陈勇还从其他渠道得知与A公司成交的这家企业,也是生产总监向李总推荐的。事后,A公司李总主动给陈勇打电话,解释公司由于扩建厂房导致资金压力较大,因此在这批设备的采购上价格是主要的考虑因素。虽然李总在电话里也表示了后续设备的采购还是会考虑陈勇,但这终究是后面的事情,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了。 案例分析没能拿下这关键的一单,前期所作的努力白费不说,更重要的是A公司这个区域性的标杆客户被竞争对手给攻陷了,让陈勇懊恼不已,营销总监张总也打来电话责令陈勇深刻反思。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陈勇的失误主要在过于看重与A公司李总个人之间的情感,把“宝”押在了李总身上。殊不知,在工业品的采购上客户已变得越来越理性,其实质就是一种“价值购买”,成交的关键就看厂家提供的方案能否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预期的价值需求,谁更接近客户的核心需求,谁就有更大的成交机会。在这种理性购买的背景之下,双方建立起来的情感其实只是一种润滑剂,而非决定因素。 在本案例中,可以说陈勇并没有透彻了解到A公司“由于扩建厂房资金压力大,对成交价格敏感”这一核心的信息与需求,只是强调保障售后服务,过于倚重与客户之间的情感关系,没能在双方后续的价格拉锯战中做出“战略性妥协”,而且还忽略了生产总监这个对决策有重要影响的关键角色,最终失去了成交机会,导致竞争对手乘虚而入“捡漏”。 通过这个案例,对于工业品的营销也给予我们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第一,找准“点”是非常关键的。这个“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客户的“价值点”,即客户的核心需求;二是影响成交决策的“关键人的点”。在本案例中,在抓点的准确度上竞争对手显然比陈勇更胜一筹,一是摸准了A公司的“价格敏感”这个核心点,而不是售后服务或设备的品牌;二是摸准了关键人除了老板外,生产总监也是其中一个。 第二,基于战略性客户的“战略价值”,往往需要做出战略性的妥协。对于大单或是战略性客户的争夺上,厂家要从自己一方的现实需求及战略意义上多作考虑。本案例中,对于陈勇而言,A公司显然应该属于潜在的战略性客户,但在双方谈判陷入僵局的阶段中,陈勇没能从该客户的“战略价值”角度出发,及时在价格上做出适当的让步,给双方留出进一步谈判的空间。因此,陈勇的失败,还是因为自己种下了“失败的种子”。 第三,对于大单的销售,为了提高胜算,往往需要成立一个由技术、销售、市场等人员组成的特别项目小组,群策群力。这样,一来可以与客户方的技术、采购、设备使用等各部门全面对接,让客户感受到厂方的专业与重视;二来可以有效避免个人的判断或决策失误。 情感营销论文:情感营销简析 摘要:在商品供过于求同质化的时代,情感在影响人的消费行为方面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情感营销”成了现代营销的重要方式,而情感营销策略也成了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对情感营销做了一些简单的分析并提出运用策略,希望可以对企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情感营销;企业;情感;策略 1.情感营销的内涵 1.1情感营销就是把消费者个人情感差异和需求作为企业品牌营销战略的核心,通过借助情感包装、情感促销、情感广告、情感口碑、情感设计等策略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1.2情感营销的出发点: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个性需求。 1.3情感营销的目的: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识和欲望,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利润来源,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 2.情感营销的功能 在现代市场营销中,情感营销可以营造更好的营销环境;可以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是战胜竞争对手的强有力武器。像视频《老男孩》就是用的这种情感营销方式,在视频中,采用了大量感情方面的成分,以70后、80后的生活改变,引起观众强烈的感情共鸣,催人泪下。因为有感触,观众会主动地去传播、分享、扩大影响面,而且容易让人们记忆深刻,可以树立企业品牌的良好形象,与那些恶搞等低俗方式相比,情感营销更能升华,提高层次。 3.情感营销表现方式 3.1 情感设计 情感设计分为定制设计、主题设计和人文设计。定制设计要求厂商在设计产品、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中,赋予消费者更多参与制造产品的权力,将消费者表现情感的机会点,落到具体某个产品或服务上,通过情感诉求的方式让消费者接受产品或服务。主题设计要求企业能捉住消费者特殊时间的特殊情感的需求变化,创造出表现情感的全新经营和服务主题,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人文设计要求企业在营销运作过程中充分关注社会、关注环保,不伤害消费者感情,不损害消费者利益。 3.2 情感促销 “一根两元钱的跳绳、一双15元的球鞋、一个几十元的足球……对城里孩子来说,这些体育用品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拥有这些可能还是一个奢望。”一个浑厚的男中音,在娓娓诉说中激起了人们对于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同情和关怀,与之付出的行动当然是支持农夫山泉的阳光工程,心甘情愿地在众多的饮用水中购买这个牌子。成功使用情感营销的企业,也许可以给我们今天努力寻找广告诉求点的企业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3.3情感包装 情感包装除了满足保护商品、便于携带、便于使用、美化商品、促进销售的基本作用外,还要求赋予商品不同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引起消费者不同的情感感受,博得其好感和心理认同。糖果、饼干的包装盒做成文具盒、针线盒的式样,一件商品多种用途,会让消费者喜上眉梢,消费者可能会因为产品的包装而购买它。还有一些香烟或糖果盒附有连环图画、彩色人物照片、历史故事等,具有一定的收藏欣赏价值。所以企业应该在包装方面努力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充分利用包装来进行情感营销。 3.4情感商标 商标要注意简洁、明了,要易于识别的记忆,使商标能在一瞬间就吸引顾客的注意,同时给人以美感。另外商标也要讲究艺术,如江苏无锡的“红豆”牌衬衫,可以使人联想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千古佳句。 3.5情感广告 消费者已经厌恶了那种企业“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式的广告,反而是人情味十足的广告更容易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继而引发其内在的需求,经营者便在顾客的情感体验和满足中达到自己的目的。 3.6情感公关 公关在企业营销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运用公关树立企业及其产品形象,已经成为企业营销战略的重点。一方面,以有效的公关手段强化渲染企业及其品牌所特有的情感色彩;另一方面,通过公关活动,既可以协调好外部关系,又可以协调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的情感关系,为企业的经营创造融洽的内外环境。 4.情感营销策略 4.1 注重消费者的情感需要,使产品尽量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消费者是通过产品与企业发生联系的,而对一个企业来说,产品是企业市场营销组合的首要因素。好的质量上乘的产品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其自身目标。而企业要想进行情感营销,就必须有情感产品,即以情感化传播诉求为途径、以情感化沟通、情感化服务为手段,向消费者销售的一种具备了情感化包装、理念和功能的产品,即在具备基本功能、满足生理需求的前提下,追求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产品。 4.2 进行情感沟通,重视服务环境、人员素质和营销过程中的沟通技巧 情感沟通是指企业人员在销售和服务的过程中,通过语言及行为的信息交换方式,将企业服务理念或产品的特色更人性化地、差异性地传递给消费者,以激发消费者情感评价的过程。员工是一个企业形象的代表,而员工与顾客的沟通技巧和热情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所以企业品牌的长期发展和员工与顾客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是有很大关系的。 4.3要通过情感广告的创意性和长期性来维护品牌情感 良好的情感维护作为一种长期的人文关怀,不仅可以培养顾客忠诚度,而且可以弥补营销中的不足。所以企业应该坚持本企业的品牌内涵,培养品牌文化,努力通过具有创意性的情感广告不断像消费者传递产品或服务的理念,使品牌形象深入人心,长期如此,会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加强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信任与依赖,从而获得顾客忠诚,为企业后续发展创造商机。 情感营销论文:市场营销中的情感心理机制与品牌营销策略 摘要:市场营销中情感心理机制研究是近年来消费者行为与品牌管理领域的支撑性理论内容。本文通过对市场营销中消费者情感特点与功能的阐述,深入分析了消费者情感对品牌形成的影响,据此提出如何设计情感象征性意义的品牌营销策略。 关键词:情感心理机制;品牌管理;品牌营销策略 长期以来,广告与市场营销理论中一直将消费者行为视为理性的,消费者购买决策一般经历确认(注意)、过滤、定位和满足等心理过程,营销策略仅仅注重技术、功能性与经济性标准的活动。这一理论观点由于排斥消费者的情感与体验在广告与市场营销中的作用,因而面对新时代的市场营销环境显然已经失去了指导意义。 近年来有关市场营销中消费者情感心理与体验的理论得到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理论认为消费者购买决策并非完全是理性的,在当今市场营销环境下消费者购买决策更多地受到其情感与体验经历的影响。可以说,没有情感与体验经历的购买决策是不存在的。情感因素也不是与理性因素简单地在消费决策中各占一半,而是通过与理性因素相互作用发挥出更大的效力。因此,认识情感因素在广告与市场营销中的作用,对深入理解消费者,认识情感心理机制与品牌营销策略的关系,设计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以及提高营销业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广告与市场营销环境下情感的特点、功能及其影响机制 在广告与市场营销中,情感一词的英文是emotion,而在心理学中则用affect或feeling ,可见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认识。我们在讨论广告与市场营销环境下情感因素的作用时,也要依据心理学理论作出合理的解释,这样才能较为深入地理解情感因素在品牌营销策略中的意义。 广告与市场营销中所说的人类具有情感作用,是指人在广告与市场营销环境下表现出有某种情感上的倾向,这种情感上的倾向有利于提高人们在消费中的情感与体验。因而人们对“刺激”情感的东西如广告总会产生情感倾向,如果这一倾向在人们生活中具有一定象征性意义,此时情感体验就更容易被唤起而影响消费者决策与行为。因此在广告与市场营销中,“情感”常作为一种体验,用来概括人们对一些真实或想象的事件、行为或品质的高度肯定或否定评价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种精神状态和生理反应。 最新的消费者心理研究说明,广告与营销对消费者的情感作用是使消费者能更好地表现真实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者所表露出的情感显然与他们所关心的事物有着密切联系。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心理过程受到生理、自然与社会环境刺激的影响,情感由可被激发状态的连续体所组成,情感从平静到激动是受到主体与外部诱因的交互影响而变化的。根据情感心理过程,一般认为情感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情感具有对象性 情感一般是有关某件事或某一经历的,如人们谈论某件事或经历时有兴奋感或恐惧感,对某人的所作所为感到气愤或对某件事感到尴尬或非常骄傲,等等。因此要想了解消费者的情感体验,就要对情感的对象进行明辨和分析,以确定对象中的哪些品质、特点、特性能够激发出消费者的情感。 2.情感的评价具有认知性 情感是有感而发并建立在信念和愿望基础上的复杂心理过程,同时也存在潜意识对输入脑中的信息进行处理,筛选出人们关心和感兴趣的东西。如果某种东西与我们相关,立刻就会有一种非意识性的评价来产生“反射性”情感。这是一个特殊的感知过程,也是情感性的体验,同时伴随其间的是无意识性的认知。例如,女性消费者购物常常是非理性的。 3.情感能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 典型的事实就是那些高度不愉快或愉快的感觉(情感)、快感和紧张等都与刺激强度相关。 4.情感对人的行为产生具有趋向性作用 积极的情感更可能产生亲和与喜欢对象的倾向,消极的情感则更可能产生恐惧与攻击对象的倾向。 也就是说,情感具有可以通过影响人们的视线去关注那些对生存重要的东西,从而帮助人们生存之功能;情感为人们提供信息以吸引消费者感官或本能的内在性喜爱,从而影响消费者决策与行为;情感更重要的功能是通过内在价值观念,影响与劝说人们在消费中扮演特定的角色,将人们承担的义务指引到一定的位置。上述功能突出强调情感可以弥补人们在消费时理智上的不足。 消费心理学认为,理智可以通过逻辑的方式,来禁止人们不连贯的行为,澄清思想,并作出合理的推论。这表明没有个体价值的参与,理智不能在可替代的产品之间进行单独决策,因为是价值指出各种替代品的相关重要性。虽然这些价值不止出于对生物性压力的需求,比如生存的需求,但过去的情感与体验经历决定什么事物与人们更相关、更有意义,甚至某些情感经历可以是继承历史上的一些传说或是一些象征性意义,如可以通过广告将品牌与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或事件联系起来,将消费行为与财富和地位联系起来等。有关研究认为,情感通过与价值观念相连,深刻影响消费者考虑和决策相关品质的重要性,同时它还能帮助消费者从众多可能的推论中得出实际推论,而理智只能告诉消费者一个产品的特点。正是通过理智与情感之间的联系才能决定实际选择的产品。没有情感,消费者在作出稳妥的决定时,就不能将价值指派到不同的选择或产品性质中去。由此可见消费者情感作用对消费决策与行为的重要性。 品牌建设是企业与商家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品牌建设的不同理论支撑不同观点。随着情感心理机制理论的发展,品牌建设理论也越来越受到的影响而得到普遍的重视。有观点认为,消费者行为受到情感和体验影响越多,情感因素就越容易成为影响品牌形象与品牌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情感心理机制的研究对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品牌营销过程中,经营者不仅对事物本身感兴趣,更关注消费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过程。消费心理学认为,消费者感知(affect)产品或服务的过程是对感觉(认知与情感相互作用)进行解释并作出推论的过程,而这一心理机制会受到个人过去的经历和预期的影响。在没有产品存在的情况下,消费者对某种品牌的认识必须依靠记忆力,具体地说就是消费者是通过认知表征对物质世界获得认知的,也就是依靠这种产品在他们心目中的认知表征(representation)或形象来认识品牌的。品牌形象就是这样的一个认知表征,它是表象的综合,它受到情感心理机制的影响。这种表象典型地反映了人们对品牌以及由品牌获得的利益的情感和态度。尽管对一种品牌的记忆是一种形象,由于这种形象更多受到消费者对实际产品使用经历与体验的影响,使用过程中情感是产生形象(认知表征)的主要部分,因此在品牌营销中保证一个品牌的所有使用经历都有正面的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 品牌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也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有时淹没了实体内容。这是因为想象意味着满足或超过消费者预期的承诺,同时也强调了品牌所代表的价值。成功品牌的形象能够承诺所购买产品的良好功能,这不是在产品的核心使用功能上承诺有杰出的表现,而是在提高自身或其他的无形收益上作出的承诺。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情感心理机制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有关研究对支撑品牌管理理论有着重要影响。认知心理学认为,情感因素影响品牌形象是通过消费者认知储存(cognitive storing)与象征性(symbolic)意义的相互作用机制实现的。通过消费者的认知储存,使品牌形象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意象(imagery)以及对品牌可能表现的信仰与忠诚。它是综合了人们对品牌自身的思考、联想、感觉(情感)以及预期的综合反映。目前多数研究者采用准图画(quasi-pictorial)的方法研究情感意象进而分析与表示品牌形象。有心理学家对这一说法进行了修正,他们认为通过准图画方法能回忆起来的主要是一些观念(proposition),也就是对信仰和观点的表象。也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形象和观念的表象可以被直接回忆起来。更多的研究则认为,消费者品牌形象产生由两种信息(形象或观念)的处理速度决定哪种信息会占据主导地位决定。因此在品牌广告诉求中,如何使用理性诉求与情感诉求就显得格外重要。 认知心理学认为品牌形象所包含的信息可作为个体记忆中的数据结构,而一个心理形象可组成一个部分可见的实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在表象,它是源于个体长期记忆中对信息的深层次的表象。认知心理学家指出,这种形象不是“头脑中的图画”,它缺少图画应有的大部分成分。形象也不像一幅图画,它们只是组成先前已处理过的信息的成分,并且它们也不是通过人们的眼睛(客观认识)将其转化为信息的,而是通过“主体主观建构”进行转化而来的。当一种品牌的名称被记起的次数越多,就有越多的形象信息转变为有关品牌的信仰。实际上,我们有时正是需要依赖形象信息来获得对品牌的信仰。比如问消费者某种品牌的汽车是否就是某种形状,大部分消费者都会想起这种汽车的形象,因为需要描述汽车的形状。同样地,当问到家里一个房间有什么东西时,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这个房间的形象,消费者可能会对她将购买的房子产生很生动的心理表象,但如果问她房间的后墙到前门有多长、门有多大时,她可能就想不起来。可见在消费行为中,产品或品牌形象是多么重要。 二、基于情感心理机制开发富有情感象征性意义的品牌策略 品牌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寻求建立一个有意义的象征性符号体系。如何依据情感心理机制和情感体验对品牌形象产生影响,开发富有情感象征性意义的品牌策略是目前我国广告与营销界的重要课题。这里介绍几个有情感象征性意义的品牌营销策略,希冀能引起业界同仁们的关注与思考。 1.共鸣模型与品牌形象策略 “共鸣模型”(Resonance Model)是由美国广告理论专家 Schwartz 提出的。他认为成功的品牌广告一定是与目标受众(消费者)产生了共鸣,广告让消费者唤起并激发其内心深处的回忆,产生难以忘怀的体验经历和感受,同时广告也赋予品牌特定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并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移情联想。Schwartz的“共鸣模型”同样也符合当代认知建构心理学的观点,该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反对信息加工心理学中将人脑信息加工模式与电脑信息处理方式相类比,同时也不同意人的认知过程不受到情感因素影响的观点。 根据“共鸣模型”理论,有效的说服策略要有从目标消费者本身引发一个情感上具有说服力的信息入手,而不是向人脑(类比电脑)输入一个信息。产生共鸣的信息要涉及消费者价值观、需要、欲望、渴望等信息,而不仅仅是听起来正确的信息。那么经营者如何从消费者那里获得有情感说服力的信息呢?关键是要使广告产生的情感体验与产品的有关活动相联系。如消费者购买并驾驶一辆时尚跑车时,可能会产生各种感觉,而感觉又会导致舒适感或不舒适感。若在引人注目的广告中,把这种情感体验激发出来,并在整个广告过程中与消费者产生共鸣,这时品牌形象才能在人们心目中建立起来。 运用“共鸣模型”的品牌广告策略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以目标消费者的情感体验为目标;二是广告要尽可能的具体、生动和激发想象;三是广告主题处理得有家一般的亲情。具体地来说,要在构成广告的文字稿本、声音和画面等中嵌入情感元素。 任何交流活动携带的不仅是信息,还有语气。文字通过影响感觉、情绪和知觉可以形成语气。携带情感暗示的文字会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对文字的理解。在广告人选择言辞和画面的时候,他们实际上要使消费者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对一个产品或服务形成一个概念,并进行分析和欣赏。但是一般意义而言,词语是更重要的,因为词语对思考有作用。如果消费者没有使用一个词语代表某样东西,他们可能不会注意这个东西,因为我们主要注意那些对我们来讲有名字的事物。音乐的使用应该和想要塑造的品牌或者公司形象相一致,因为音乐和可视因素一样,能影响对品牌的感觉。音乐和声音的效果能激起情感,音乐和情感记忆会产生共鸣。画面设计应从审美、姿势、照相的角度考虑,同时颜色也是产生情感效果的重要方面。画面会激发情感,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可视的象征物远比词语的比喻要更有效。这可能就是广告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图画象征物的原因。 2.自我说服与自我想象策略 通过自我想象来进行自我说服是情感与体验营销的重要策略。自我说服的效力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就得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Kurt Lewin的实验证明。他在美国试图让家庭主妇接受处理动物内脏,并让怀孕的妇女喝更多牛奶的实验中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让人们想象特定的某种行为过程。Lewin把重点放在了参与(participation)上。市场营销所关注的是让潜在消费者想象自己拥有和使用产品这是一种自我说服的方法。当消费者想象或幻想拥有和使用,比如说一个运动鞋的品牌,因为他们说服自己购买,感觉就被激发出来了。如果说传统的广告着重于联想,而自我说服策略直接把重点放在让目标消费者形成使用产品时的想象上。 3.提升自尊感或理想自我形象策略 提升自尊心和自我形象的方式是建立品牌形象的有效方法之一。大量的广告希冀帮助目标消费者对推荐的品牌形成这样一个观念:与他们类似的人们愿意或者应该喜欢这个品牌,因为品牌和他们首选的自我形象相吻合能有效增强他们的自尊感。通过向消费者承诺,这个产品或品牌将帮助他们实现某种理想或者产生更强的自尊感,广告激发了可能由于使用产品而产生的自我想象。心理图像分割(psychographic segmentation)的观点认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主要研究适应不同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片断,这些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则反映了消费者不同的自尊感和自我形象。当市场中的品牌几乎没有差异的时候,心理图像分割的说法最可能被接受。当然一个新问题又产生了:是否相似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就会导致在购买决策中相似的判断标准呢?这将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所述,“共鸣模型”认为有效的广告可以激发目标消费者的相关体验与情感来实现品牌象征性意义;自我说服与自我想象策略让消费者以一种情感的方式去想象并拥有和体验消费过程;提升自尊感策略更强调自我形象与他们类似的群体拥有相同情感体验的一致性。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这些品牌营销策略对我国的品牌营销同样具有指导和启示意义。 情感营销论文:基于4Ps理论的情感营销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消费的需求也不断增强,人们开始不满足于“吃饱穿暖”,更加注重消费过程的舒适性与被消耗的产品或者服务带来的情感体验;与此相适应的是营销理论不断升级,人们厌烦了病毒式的轰炸,营销从产品导向转向消费者导向,开始注重消费者的外在需求与内在需求,情感营销应运而生。然而很多公司并未意识到情感营销在其产品从设计生产到投入销售整个链条中的重要性,仅仅以高成本高密度的广告宣传、促销、打折等方式欲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但实际效果与其投出财力不成比例。运用4Ps理论,对情感营销做一次深度解读,从开发情感产品,制定情感价格,进行情感分销,运用情感促销这四个方面具体阐述情感营销在一个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整个流程中的运用,并全方位地对情感营销做一个评估,对其负面效应做一个分析并提出控制方法。 关键词:情感营销;4Ps理论;消费者 1情感营销理论综述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最低的生理需要、到安全需要、再到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最后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并且该理论认为,人总是在满足了低层次需求之后,才会将注意力转向更高层次的需求上。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社会经济状况在两个方面发生了重大改变:第一,部分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达到了一定程度后,他们开始追求消费的个性,这使得消费方式从大众的简单划一的“标准化消费”转向旨在让人性获得全面发展的“一对一服务”甚至“多对一服务”基础上的“个性化消费”;二是物质资本被积累到一定程度,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加大,人人都希望自己是拥有独特个性的独立个体,对于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所谓营销中的“情感”是指以消费者内在的情感为诉求,通过激发和满足消费者的情感体验来实现营销目标的策略方法。情感营销要想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利用情感营销的策略,在顾客理性消费即质量保证和价格合理的基础上,充分满足顾客的感性需求,建立情感品牌,选择独特的情感渠道,利用情感口碑促销等手段,来赢取顾客的“芳心”。 在今天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竞争白热化、消费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社会里,情感因素成为营销运营的重要而独特的元素。我们只有努力地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避免或去除其负面感受,从而引导消费者对公司及其产品和服务产生良好印象,直至形成偏爱的态度,最终导致消费者产生购买的行为。 2情感营销4Ps战略 2.1开发情感产品 公司应该站在顾客的角度设计产品,根据顾客的需求改进产品,以顾客是否需要、是否喜欢为一个产品成功与否的准则和条件,充分体现消费者导向的现代营销观念,赢得消费者的偏好和忠诚度。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将产品质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追求产品物质价值的最大化,然而时代在不停变化,人们的消费需求在不停提升,现在人们不仅重视产品的物质价值,更关注产品背后的情感因素,比如商标是否吸引人,名称是否符合该产品的自我定位,产品包装是否美观等等,开发情感产品,要在产品命名、产品定位中融入情感因素。 2.2制定情感价格 产品的定价也需与消费者进行沟通,获得消费者的理解,情感价格的含义是与消费者情感预期相吻合的价格。情感价格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尾数定价价格,给产品定一个零头数结尾的非整数价格。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尤其是购买一般的日用消费品时,乐于接受尾数价格。如0.99元、9.98元等。消费者会认为这种价格经过精确计算,购买不会吃亏,从而产生信任感。同时,价格虽离整数仅相差几分或几角钱,但给人一种低一位数的感觉,符合消费者求廉的心理愿望。 (2)理解价值价格。所谓“理解价值”,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价值的主观评判。理解价值定价是指企业以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理解度为定价依据,运用各种营销策略和手段,影响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认知,形成对企业有利的价值观念,再根据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来制定价格。 (3)折扣价格。不定期对商品进行降价打折或者让利活动,比如买二送一,会员9折等,让消费者感受到商家的诚意,提高消费者的重复购买率。 2.3进行情感分销 分销商是连接企业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建立分销渠道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企业需要借助分销商的销售网络扩大销售赢得利润,分销商则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起稳定的销售网络,提高销售收入最终成为某一地区的独家分销商。经销商希望得到企业更大广告宣传、铺货库存、独家经销、人员促销等多方面的支持,从而获得更高的经营利润。同时,企业也希望通过成功推出好品牌,谋求企业的区域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开展情感分销,与经销商建立战略同盟,保持良好关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企业给予分销商一定的“蓄货奖励”措施,如提前备货让利,或者组织分销商旅游娱乐等措施,使分销商感受到企业的诚意。 2.4运用情感促销 (1)运用情感公关。情感公关要求企业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设法加强与顾客的感情交流,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让消费者参与企业的营销活动,升华对企业及其产品的感知,即从认识阶段升华到情感阶段。 (2)坚持情感服务。用优质的服务感动消费者,“海底捞”火锅连锁店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每一家“海底捞”门店都有专门的泊车服务生,主动代客泊车,停放妥当后将钥匙交给客人,等到客人结账时,泊车服务生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忙提车,如果客人需要,立即提车到店门前,客人只需要在店前稍作等待。如果顾客选择在周一到周五中午去用餐,海底捞还会提供免费擦车服务。 (3)制作情感广告。根据产品定位及受众特点,选择合适的广告投放渠道,运用艺术效果,融入情感因素,制作出符合产品定位同时又能够触碰到顾客内心的情感点的广告,往往可以收到点石成金的效果。下文中将使用一个案例来详细论述情感广告在产品促销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3情感营销的控制评估 3.1情感营销的负面效应 情感营销虽然被精明的企业运用于其产品销售链条中,取得了较好的营销效果,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情感营销在实践中出现的负面影响如下。 (1)情感营销造成社会资源浪费。过度运用情感营销导致过度包装等现象,经营者过度重视产品的外包装、门店装潢等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将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列于次位,“天价月饼”的出现就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2)情感营销传播有误的价值观。情感营销可能会传递给定位受众,尤其是青少年错误的思想观念,旺仔牛奶的“李子明,你妈妈在校门口拿着两罐旺仔牛奶等你”的广告语就曾受到抨击,传递出“送旺仔牛奶的妈妈才是爱孩子的妈妈”的误导观念,影响青少年的成长。 (3)情感营销可能导致过度消费。情感营销的目的在于激起消费者心中消费的欲望,但过度的消费欲望会导致经济发展过热,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的过度发展将有害于建立健康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 所以,企业在实施情感营销手段时,要建立监控机制,防止情感营销负面效应的出现,引导情感营销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3.2情感营销的控制实施 (1)事前控制。对重大问题的控制往往采取此种控制方式,主要是指在实施情感营销策略之前,在符合市场实际情况、顾客需求愿望等外部条件的前提下,要设计好经过全面考量的营销计划,在经过企业高层领导者的批准后,此计划才能开始实施。从起点开始,最大限度的减少情感营销方案的潜在问题。 (2)事中控制。这一控制方式又称为“过程控制”,是指企业要控制情感营销实施过程中关键性的过程和步骤,随时采取纠正和控制措施,纠正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引导企业情感营销活动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事后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发生在企业实施情感营销之后,把情感营销活动的结果与目标结果进行比较,确定差距,求得原因,从而进行相应的改进。明确情感营销活动的结果与预期效果的差距是这种控制方式的工作重点。 4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各种消费品的生产制造空前繁盛,情感营销是基于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营销观念,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理性消费与感性消费的综合作用的合理假设下提出的。本文运用4Ps理论对情感营销在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链条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最后提出情感营销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情感营销论文:刍议电商的情感营销之道 [摘要]本文针对网络购物的特点,提出了电商式情感营销概念,并以安徽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例,为电商的生存发展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电商;情感营销;市场;购物 1前言 对于传统企业,所谓情感营销,就是企业通过各种营销活动为消费者创造情感的体验,从而诱发、触动消费者的内心感受,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情感营销的关键是要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寻找导致消费者情感变化的主要因素,以及怎样在营销活动中采取有效的方法使消费者自然地受到感染,从而激发消费者的积极情感,并融入到具体的购物情景中,促使营销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在电商网购过程中,虽然存在各种真实体验环节的缺失,但情感营销的方式仍然大有用武之地,关键是要抓住与顾客有关联的每一个环节细节,展开电商特有的情感营销攻势。下文以安徽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只松鼠)为例探讨电商的情感营销之道。 2清晰明确的定位 现代营销的核心是STP营销,即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和产品定位。电商的情感营销也不例外。三只松鼠定位于“森林系”,倡导“慢食快活”的生活方式,率先提出了森林食品这一概念,同时将目标人群锁定在喜欢网上购物的“80后”、“90后”,他们追求时尚、个性,对细节挑剔,善待自己,注重全方位的消费体验。定位明晰之后,紧接着要做的就是用独特完善的情感营销使顾客充分体验产品。 3全方位的情感体验 31情感品牌 品牌所提供的功能性价值和情感性价值构成了品牌核心价值,而随着产品的同质化和竞争的白热化,产品的性能、质量、款式等外在功能因素已经不存在巨大的差异,所以,如何从情感性价值入手,率先用情感把品牌打入消费者的头脑,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一席之地,应该成为商家重要的抓手。针对自身商品服务和目标顾客的消费特点,通过塑造差异化的品牌名称、商标、整体形象、文化氛围等方式,驱动消费者去识别、认同、记住、喜欢乃至爱上一个品牌。在这一方面,三只松鼠着力塑造传达属于自己独特的松鼠文化,不论是绞尽脑汁而来的品牌名称、“松鼠与主人”式的拟人化客服沟通方式、网站上产品的描述,还是服务卡上的文字、包裹箱、果壳袋、附赠的插卡套、手机挂件、员工们的工作环境等每一个细节和场合,从客服到售后,将“松鼠”品牌形象立体化,带给卖家一次贯穿始终的完整的主题购物体验,还利用微信、微博、自有杂志、系列动漫短片等平台入口,实现与消费者更好更及时地互动分享,增加了品牌的趣味性、独特性和互动性。 32情感产品 在买方市场环境下,产品物理功能已无太大差异,消费者购物选择的标准由追求实用性慢慢过渡到了追求精神享受性上来,即更注重产品所能满足的情感需要或精神享受,这就是所谓的情感产品。情感产品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究其原因是企业能站在用户的角度,针对顾客内在的感情与情绪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以他们是否满意作为基本出发点,融入了企业对顾客的一片深情。三只松鼠围绕产品做足情感文章,坚持“三步走”。第一步,非本地特产不选。它的原料均选自全球的原产地农场,力求产品的原汁原味,还建立了透明安全可追溯的供应链系统,食品安全一直可控制到上游,可以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准确快速地追溯。第二步,在原产地采取统一订单式合作,委托当地企业生产加工成半成品后,再将合格的半成品直接送回位于芜湖总部的封装工厂或低温仓中完成最后的分装工作,这样省去了传统企业中间分销渠道的盘剥,节省的费用可以支撑它运用更低的价格去吸引回馈新老顾客,而且大大缩短了货品到达顾客手中的时间,产品却更新鲜。同时,三只松鼠还成立了专门的食品研究院,研究方向集中在如何令食物更加新鲜美味的主题上,多管齐下力保产品的新鲜安全。第三步,产品卖出后,三只松鼠的工作并未结束。它还通过大数据工具来分析消费者行为信息,对结果快速做出反应,改进产品特性,这也是线上企业相较于传统企业的优势所在,能有效收集最新的消费者数据信息并作出精准的分析,再据此来设计产品,迎合目标网购人群。总之,三只松鼠多手段力保产品更新鲜安全,通过数据挖掘不断改进口味,迎合消费者偏好,优质低价的产品也给它带来了极高的口碑和二次购买率。 33情感服务 实行情感服务不是机械地履行工作守则中的各项规定,也不是简单地笑脸迎客和热情待客,而是必须使企业所有环节、所有部门和所有员工都树立起满足顾客需求的思想,用心去领悟顾客的心境,使顾客有真正的宾至如归之感,尤其在电商业,用户网购后往往既期待又担心,只有表里如一真诚地服务,才能真正赢得客人的满意乃至感动。三只松鼠通过给顾客极致的细节服务体验消除了他们的疑虑:时尚质感的双层包装、把坚果产品加工得更易剥;在包裹递出的第一时间会发信息给顾客,如“主人,鼠小箱已穿戴整齐,快马加鞭向您狂奔而来哦,耐心等下哟”;提供各种辅食工具,如开箱器、吃坚果的工具、扔果壳的纸袋、擦手湿巾等;它还会利用数据挖掘,根据主人的购买历史情况,松鼠客服会更有针对性地与顾客在线沟通,变换递送给顾客的产品包装袋和体验品,给人非常用心的感觉,力求每一次的服务都是视觉味觉共同享受的过程,努力做到“千人千面”,这样个性化的服务不可能规模化,也不好被模仿;它还会时不时送一些小惊喜:抽奖卡片、新品试用、微杂志等。如此贴心周到的服务,人们怎么会忍心不喜欢呢?三只松鼠就是这样思考琢磨消费者购买、食用的每个环节,尽可能地给予方便和优化。 目前在我国的电商市场上,各种价格战、促销战此起彼伏,在这种大环境下,电商企业要想从拥挤混乱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针对行业特性,突出细节表达,用全方位的情感营销弥补各种真实体验环节的缺失,并力求做到极致。三只松鼠的成功也正是一大印证,只有凭借对电商式情感营销的精准把握,为顾客送去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无微不至的服务体验,才能迈向成功之路。 情感营销论文:腾讯年度TVC情感营销 情感营销把消费者个人差异化的情感和需求作为企业品牌营销战略的核心,通过情感包装、情感促销、情感广告、情感口碑、情感设计等达到营销目标。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无疑就是苹果,曾经有一个美国小女孩,她的iPod坏了之后,她把自己的iPod埋在自家的花园里,就像对待一个挚爱的好朋友。还有一些女孩的iPhone掉在地上后,会拿起来心疼地亲它、安抚它。这就是人与产品、品牌之间建立起了牢固的情感联系。 在人与品牌之间建立的“情感纽带”是品牌营销的战略目标之一,而腾讯通过情感营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截至目前,腾讯年度品牌TVC在腾讯视频的综合传播量已超过2亿。”自除夕夜在央视春晚黄金档正式播出后,腾讯年度品牌形象大片《爱情篇》引爆了2013年情感话题,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成就一个经典营销案例。 腾讯品牌相关负责人就此总结称,与2011年“亲情篇”、2012年“友情篇”一样,2013年“爱情篇”延续了腾讯年度TVC主打温情牌的风格,通过情感营销和全平台推动,为受众展现出一个更具亲和力和温暖的品牌形象。尤为难能可贵的是,通过3年的情感延续,腾讯年度TVC已成为备受公众瞩目的年度大片,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微电影病毒式传播 以微电影方式进行品牌软推广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主流方式。尤其开展情感营销,微电影更是不二之载体。近年来,中国每年拍摄的微电影不计其数,其中超过一半的微电影以“感人故事”为主线。 腾讯TVC《爱情篇》遵循了“感人故事”主题并借助微电影方式,尤其是与微博等社交媒体联姻之后,形成了病毒式扩散之势。在电视广告引爆之后,《爱情篇》微电影成为主要的传播载体。 《爱情篇》微电影通过讲述一对夫妻恋爱、婚后的情感故事,引导受众探讨 “沟通”对于维系两性关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腾讯整合全平台资源,通过打通QQ秀、QQ空间、QQ音乐、易迅网等八大平台,进行多维度扩散。 基于此,仅在腾讯TVC Online平台上,就有约160万网友参与传递“爱的正能量”活动,而在腾讯微博“#沟通让爱更清晰#”话题下,广播超过171万条,相关话题广播近1700万条,网友阅读数近1.2亿次。 李冰冰、阿雅、容祖儿、吴宗宪、范玮琪、刘恺威、胡彦斌、杨丞琳、安以轩等明星也都参与其中,讲述各自“跨出一步,让爱更清晰”的沟通秘籍。 品牌互动与情感共鸣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指出:“营销3.0就是要和人们在情感层面形成深层共鸣。” 而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将商业与情感关联起来,则没那么简单,“因为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互相排斥的”。总结腾讯TVC三部曲的传播经验,腾讯品牌相关负责人称,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在内容上与受众形成共鸣,在形式上与受众形成互动”。 自2011年至今,腾讯“真情三部曲”无论是内容方面的情感投入,还是形式方面的整合传播,无不印证了“情感共鸣”与“情感互动”的重要性。 在内容上,“真情三部曲”都是以情感为诉求,引起受众共鸣。2011年《亲情篇》传递一种与受众感同身受的情感―“距离远了,心却近了”。2012年《友情篇》重点突出“弹指间兄弟永远肩并肩”的友情,在钢筋水泥的都市现实丛林中,呼唤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友爱。2013年《爱情篇》则以爱情为主旋律,号召大家为爱“跨出一步”。 而在形式上,在内容载体如电视广告、微电影视频之外,充分利用腾讯平台资源,为受众提供各种各样的甚至是衍生和延展的互动可能性。 其中的关键在于,这些“可能性”都可以通过腾讯平台实现,从而将品牌与营销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与受众的互动沟通中广泛传播。比如,对于今年的TVC营销,腾讯微博、腾讯网、腾讯视频三大平台联动,打通QQ秀、QQ空间、QQ音乐、易迅网等八大平台,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立体式整合传播。 “这是2013年年度TVC能受到观众如此热捧的另一个核心原因。”腾讯品牌推广相关负责人说。 资深互联网人士刘兴亮评论说,随着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人们情感沟通及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以及受众的成熟度不断提高,给品牌营销带来了新的挑战。而腾讯TVC大片,通过情感内容,以及整合创新的互动方式,与受众进行无障碍沟通,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品牌感染、产品认知与接受,其情感营销手法值得借鉴。 情感营销论文:浅谈市场营销手段的创新――情感销售方式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这使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者看中的不只是产品的质量与数量,更倾向于情感上的满足。因此,情感营销应运而生,它作为一种创新的营销手段,正逐渐成为一个企业创造更多财富的重要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情感营销 基本内涵 创新决策 营销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一个好的营销策略可以取得消费者的信赖,扩大产品的知名度,为企业良好的效益。在过去,消费者很注重产品的本身的问题,如质量问题。但现在的消费者更注重情感的满足,心里的认可。因此,传统的营销策略已经不适应现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了,在现在的营销过程中,企业要学会把产品与情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够做到用“情”来感动顾客,用“情”来赢得市场。情感销售方式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就是因为它比传统方式有更大的优势。因此,怎样的运用情感营销方式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一、情感营销的基本内涵 情感营销是指企业将传统的市场营销与情感挂钩,通过与顾客心理上、情感上的交流,从而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激发他们的购买动机,最终实现顾客的主动购买行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一种营销策略。现在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越来越趋向于感性。情感营销就抓住了这一点,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我们能够看到,情感营销更加人性化,他们推销的不只是产品,更是一种理念。它能从情感上切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心理情感需求,这种无形的力量最终会化作企业的一笔财富,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 二、当今情感销售方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情感销售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但在营销过程中,也会存在许多问题: (一)企业在情感营销过程中,没有较好的把握住消费者的心理,没有较好的了解消费者内心真正需要的东西。例如很多消费者在销售时,只是运用营销策略对消费者进行产品的介绍,却忽略了最为关键的一点,即产品是否适合消费者,对他们来说是否有用。 (二)在市场营销策划中,企业没有较好的抓住消费者内心最柔弱的感情。这样一来直接导致在情感营销时,没有精确地抓住关键点,找到突破点,只是一味地追求营销创意,追求他们的产品品牌形象。追求营销创意并没有错,只是我们应该抓住关键点,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与消费者达成内心的共鸣。最终打动消费者,开发他们的潜在消费力,取得更好的定位。 (三)企业在与消费者沟通时,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从单一的从产品的角度出发,为了销售而销售,不注重消费者的内心的需求。他们对于情感营销缺乏认知,不了解这种营销方式在与顾客交流中的独特优势。他们简单的认为只要自己向消费者介绍好的产品就可以,顾客买不买只在于产品的质量。这样一来,他们很难取得消费者的信赖。他们的任务不应只是与消费者达成买卖协议,完成一个简单的消费行为,更应该是了解消费者的内心需求,发挥情感营销这种销售方式的优势。 三、情感营销的创新决策 (一)加强对情感营销的认知 在我看来,“情感营销”就相当于一种投资,因为它是一种长期的行为,而不只是部分的实现。情感营销不仅要求在销售时与消费者进行情感交流,在企业产品的每一个生产和流通环节都要发挥它的作用。记得曾经有人说过,“现代商战的胜利,不在于你占据了多少市场,而在于你占据了多少个消费者的心。只要占据了消费者的心,你就拥有了一切。”是啊,这句话道出了情感营销的实质,我们不能把环节中的一部分当做情感营销的全部内容,各个环节直接也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我认为情感营销就是一种长期的“投资”,也必须是长期的“投资”。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体会到真正的“情感营销”,从内心上去接受它。 (二)打动消费者的内心 情感营销要求我们从“情”的角度切入,通过了解消费者的内心需求,用“情”来打动顾客,打动他们的内心,在销售时让消费者有一种情感体验,让消费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情感设计、情感包装、情感广告等方面进行努力。其实,我国有很多打动人心的情感广告,他们能进入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人们在特定的背景下有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例如“黑牛”豆奶的情感广告,它从人间亲情的角度出发,让观众看了有浓浓的暖意,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不可否认,这则广告是成功的。这就是情感营销的魅力所在,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提高了企业的市场份额。 情感营销不是对消费者简单的恭维,它是一种营销理念,因此更加侧重于用“情”去感动消费者,去营造一种情感氛围,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最终取得消费者的信赖,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无形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因此,情感销售方式必然会成为未来我国市场营销策略的主流,为企业占领消费市场,提高市场份额发挥它巨大的优势。 情感营销论文:老口味勾起岁月怀念“运动系香肠”用情感营销旺销 王兰40多岁,地道沈阳人。让王兰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后半生的事业会与小时候吃过的一种沈阳地标食品――“运动系香肠”联系到一起。 “运动系香肠”其实并不叫这个名,它注册商标是“明星牌香肠”。因为它来自一个“金牌加工厂”――辽宁省体育运动学院,老百姓喜欢称之为“运动系”。 在计划经济时代,“明星牌香肠”比肘子还贵。当时,体育运动学院家属常把香肠当礼品送,吃过的人都被折服,这使运动系香肠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一度形成了“购买难”的供求失衡状况。 “明星牌香肠”当日产当日销,还没冷却贴上商标前就销售一空,很多人都不知道"明星牌香肠"这个名。老百姓起了一个名――“运动系香肠”。 “运动系”曾获得23枚奥运金牌,培养151个世界冠军、220个亚洲冠军、1067个全国冠军。“运动系香肠”见证了这些荣誉,沈阳人也以吃“运动系香肠”为荣。 2007年8月3日,辽宁省体育运动学院地块被规划。随着搬迁,再加上百姓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运动系香肠”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王兰第一次吃“运动系香肠”是9岁。对当时的她来说,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了!长大后,王兰经常出差,“运动系香肠”的味道成为了家乡的味道。 2010年,一次外地客户来沈阳,临走的时候非要让王兰给买点“运动系香肠”。王兰赶到“运动系”才发现,“运动系”搬家了,“运动系香肠”也没有了。 送客户的路上,王兰带着遗憾讲小时候吃“运动系香肠”的故事。客户说了一句,“你对这香肠这么有感情,为什么不将它复活?” 复活“老味道”创造新财富 “运动系香肠”是当年省体大院领导关心运动员的饮食,赴俄罗斯考察,借鉴国际标准的运动员膳食食谱,研制出肉质优良、配方独特、无防腐剂及添加剂的香肠食品,专供运动健儿食用。这种配方的香肠能使运动员的饮食机理和身体状况得到系统的改善和增强。 为了复活“运动系”香肠,王兰用了两个“秘笈”,一是花高薪请来香肠制作高手,还有当年参与过“明星牌香肠”制作的师傅,二是通过朋友找来多位当年“运动系”的运动员,试吃自己做的香肠。通过不断的努力,她制作的香肠终于得到了这些运动员的认可。 王兰查询发现,“运动系香肠”无人注册,就注册了“运动系香肠”商标,利用“运动系香肠”在老百姓心里的口碑效应,激活这一无形资产。香肠投放市场,每天都是一抢而空。 复活“老品牌”要厘清法律风险 复活品牌存在“承接原企业品牌”的问题,要注意一些法律问题。以“运动系香肠”为例,在注册商标前一定要摸清原企业是否对该产品拥有知识产权,要搞清楚该知识产权的类型,如果原企业对该产品拥有知识产权就应该考虑购买该权利或得到授权后方可加工、生产。“运动系香肠”真实商标注册名是“明星牌香肠”,所以不存在商标侵权的问题。 另外,在产品宣传过程中,如果涉及原企业的名称、商号等,也应当事先征得原企业的同意,“运动系香肠”这点儿做得比较好,它在注册前,那些商品并没有形成独立品牌,而原企业也已经搬迁更名了,不涉及这个问题了。“运动系香肠”在生产过程中,聘用了一些原品牌企业的员工,但是这些员工跟原单位没有雇佣关系了,处于失业状态,原企业也并没有这种保密意识,所以不涉及保密协议之类的事情,这样就给王兰解除了很多用工风险。所以,如果其他企业想效仿“运动系香肠”的做法,在雇佣原企业员工时就要了解该员工是否与原企业签订了《保密协议》、《竞业禁止协议》等法律文件,以免承担不必要的用工风险。 相关链接:怀旧,不过时的情感营销 这是一个浮躁喧嚣的时代,一切追求速度,当然也在高速中迷失了内心。老味道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怀旧的味道,还有对往日那悠然恬淡、容易满足的生活的怀念。既满足口腹之欲,又给心灵带来一种抚慰。这种天然的、发自内心的认同,正是老口味在市场营销中无可比拟的魅力。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论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摘要]水利水电是国民的重要工程,也是保障国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工程。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现状,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前、中、后监理几方面对工程进行质量控制,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工作;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在不断的推进,因此难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一些如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给水利水电工程安全隐患和风险,同时也制约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发展。因此,为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通过引入监理制度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监督,是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的基本保障。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状 1.1监理工作不能及时跟进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大多较为复杂,且涉及面广,施工周期长[1],需要多部门合力完成,在遇有问题时,需要各个部门间的相互沟通,特别是监理部门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共同找出问题的疑点,并加以解决。但在实际工程实践中,由于监理制度的不健全,监理人员不能及时跟进,导致很多施工企业把重点放在工程款上,忽视了对工程质量的把控,如在施工前,对施工区域的实地勘察不到位,施工中,又不按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进度安排进行,从而使施工进度和质量都出问题。总的来说,由于监理缺少责任约束,再加上施工企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监理人员不能及时跟进也就成为必然。 1.2工程设备和材料监管不到位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好多施工企业由于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善,经常出现一些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情况。特别是在施工前大量的材料和设备采购进场期间,很多商家为了得到合作机会,私下贿赂施工企业相关负责人,提供一些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以次充好,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为工程埋下不可挽回的安全隐患。 2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工作要点 2.1工程施工前的监理质量控制 (1)在水利水电工程招投标阶段,监理就得展开工作进行投标企业的资质审核,同时对承包商的信誉、技术、资金等方面作出评判,并结合工程实际与承包商的条件对工程施工标准作出一个相应的评判。假如承包商条件不符合,及时向水利水电工程主管部门汇报,取消其投标资格,从源头把握好水电工程的质量与安全。(2)在工程施工前,监理要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图纸以及有关资料进行严格审查,假如图纸有问题,及时和设计单位沟通,作好图纸修改工作。(3)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测量过程中的监理监督工作,要从水利水电工程的测量开始进行,在测量前期准备时,监理要对测量企业的资质和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条件符合性检查。结合工程设计方案,对工程的原点、控制网等作出全面检查,确保实施中的工程标准与设计文件相符。(4)对施工单位的审核,主要对其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的严格审查,确保工程质量得以实现。(5)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监理要对施工现场的水电畅通情况、地面平整度、砂石堆放合理性等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做好施工应急预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突发事件。(6)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要进行严格有效的剖析,精准找出工程要点,消除安全隐患,使监理在施工整个过程中都能抓住重点。 2.2工程施工中的监理质量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是监理质量控制的重要部分。在施工过程中,监理要对施工方案、工艺、管理等方面作出全面监管[2]。(1)监理要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目标从定制、开展过程、目标实现三方面全面进行控制。(2)监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应不断分析工程质量存在的原因,同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工程施工中,监理要严格检查签证制度,严格执行施工标准和把控施工进度,只有每个工序都完全符合要求后,再进入下一到工序。(3)在施工现场,监理要随时进行工程监督,尤其是重点施工部分或隐蔽性较强部分要进行重点监督,如发现质量问题,马上整改。如遇到比较严重的问题,影响到项目整体方案实施时,需马上通知,立即停工,检查问题的原因,制定并实施应急措施。待解决问题后,由监理复查,在能够保证整个项目施工安全后,再恢复施工。(4)为使监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的顺利开展,应定期举行沟通会议,要求施工单位报告项目详细的施工进度情况。同时监理要制定完整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防止各部门推诿责任,使各部门积极协调交流,把工程项目的质量影响因素一一消除,保证施工的顺得开展。 3工程施工后的监理质量控制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监理的管理是复杂工作,从施工前、中、后监理都要展开有效的监督及管理工作,那么施工后的质量控制监理工作十分重要[3],这是工程完工后消除安全隐患的关键环节。工程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有:对施工单位交上的竣工报告进行审核,严格审核检测报告及质量报表等相关资料。同时,对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测报告,要认真核查其真实性,对检测数据、手续和标准是否与行业规范相符。通常应用平行工程质量验收,待项目所有施工资料和合同验收后,监督施工企业将水利水电建设资料整体入档,以备随时查询。 4结语 综上论述,水利水电工程监理质量控制是整个项目的重中之重,对工程监理管理制度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增强监理质量控制的管理力度,提升工程质量管理的效率,方能进一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控好水利水电工程投资,发挥出强有力的工程效益。 作者:任玉平 单位: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论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完善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我国的市政工程和水利水电等基础建设工程也在快速的发展建设当中,其是居民日常生活和城市发展的标志。从近年的发展来看,其建设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其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做到了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才能解决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才可以保障广大民众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本文基于此问题,阐述了市政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以及对其完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完善措施 1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特点 随着民生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的市政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等基础设施也在不断的建设完善中,而在其工程的建设中,高质量的管理制度是整个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市政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是否能顺利进行以及后期其对广大民众的利弊,都取决于其施工管理。就我国水利水电施工中来看,因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其的施工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施工前期的工作准备 很多市政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通常是会选择在较为偏远的地区进行施工,其交通条件较差,其施工环境的艰苦大大的增加了施工的难度,这也使整个工程的施工前准备更加困难。正因为施工环境条件的有限,所以在进行施工前,更应该合理的进行工前准备,制定详细的规划,比如:道路修建问题、施工单位的基础服务、办公用房以及生活住宿等。所以,合理的工前准备有利于后期施工的进度、投资成本、建筑基础的稳固。 (二)繁多的工程施工工作种类 在我国市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不只是单单选择在一种类型的地区,也会选择在水中、山中或者很多施工中都会设计到的爆破工作。而在一般工程施工中,这些工作有时却需要同时配合进行才能完成整个工程的施工,这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上都加大了工程施工管理的安全难度,所以有效且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是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三)艰苦的施工环境 在工程的施工中,可能遇到地质问题、水文问题、和区域性气候问题等直接影响的因素。所以,可以说在程的整个施工过程来看,其施工的环境条件是尤为艰苦的,这里也不得不向广大的工程的工作人员致以敬意。以长江流域的三峡水库为例,在其的建设工程中不仅要考虑生态环境,还有其建设环境的建库以及对下游民众的人生及财产安全。 (四)较大的工程量 在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工种且施工的强度颇大,而在我国,很多的市政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中都是以单项工程为主,这就同时增加整个工程的施工量。而以上所诉的几个方面都会在施工现场布置较为集中的前提下因为地形条件、天气气候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前做好规划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才能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2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前准备工作不足 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开展前期存在的为中,最为常见的便是前期准备工作的不足。很多工作单位会因为考虑费用的节俭问题从而在前期准备工作中缺乏对环境、地形、资源等可能影响施工建设因素的考察和分析研究。在工程设计中不负责任的利用以往已有资源和数据进行大概的对比和利用,而不是去进行现场勘测获取,从而导致了工程的缺乏准确的设计分析。 (二)工程建设的管理制度健全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各部门对责任的推脱和懒散的管理方法,使其管理的责任划分不明确,从而导致管理制度存在空缺、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进程和质量。正因为管理制度的空缺和责任的不明确,引起很多人的谋利私心,以工程建设为由,消减工程预算,降低成本,放低材料本质,从而才导致后期因建筑质量不合格而引发悲剧。 (三)对安全的重视度不高 工程施工的安全不仅仅只是施工中工作人员的安全,也是其施工中使用的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的安全,低劣的建筑材料也是工程施工管理中出现安全问题罪魁祸首之一。其质量的要求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都起着非常决定性的作用。 (四)监督审核工作的不全面 我国大多数水利水电工程对施工期间的监督以及后期的审核和检验工作都严重不合格。不仅影响到工程本身的质量安全,也对广大民众的人生财产安全以及投资人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五)政府部门管理不善 市政工程的建设是对政府工作中的重要评价之一。正因为其的重要性,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因地其太过于重视,对其施工追求成效和进度,对质量要求不足重视。如:在未签订质量监理合同甚至施工合同的情况下,展开工程施工。 3完善措施 (一)建立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为了提高水利水单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其首要任务便是建立合理且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其管理制度。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根据工程施工的现场需要,结合其所在环境和地理条件等因素,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有效且安全的管理制度。2.管理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为了应付上级管理的检查,而是实实在在的执行。因此,管理制度建立后的严格执行工作更是尤为重要。 (二)加强施工机械和设备的管理 施工设备的选取决定着工程施工的进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应该对其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加强管理。保证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和材料都是规划方案内的,且都检验合格,且对其进行合理的运用。 4总结 综上所诉,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应明确在市政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所相对应的问题。只有在施工管理上不断完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问题。而加强施工方面管理不仅仅是施工单位的责任,而是政府等机构的相互监督与管理,在加强管理技术的同时加强安全体制的发展制衡,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论文:水利水电工程截流工程施工技术 摘要:伴随着我国不断进步的经济水平,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明显的增强。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最基础的公共事业,在这样的经济快速进步的背景当中也得到显著的提升。截流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当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所以受到人们高度关注。深入对这项技术进行分析非常关键,要正确的使用截流施工技术,不但可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同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将工程建设效率提升,文中将重点对水利水电工程截流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截流工程;施工技术 1前言 截流工程就是施工导流流程中,一旦导流泄水建筑物完成竣工之后,在比较科学合理的时间里,使用围堰堰体的一部分,将河床快速的截断,同时形成河流改道实现水流下泄的目标。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当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的截流工程,分析截流施工技术对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品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截流方法分析 2.1立堵法.立堵法需要的各种辅助设施比较少,也是一种比较简易的截流方式。这样的技术由于使用的设备相对来讲比较简单,可是利用这种设备的种类非常少,所以施工当中节省了不少的资金。对于地质条件非常好的这种方式比较简单方便节约成本,同时在现实施工当中也是使用非常多的一种截流方式。立堵法这个方式首先在施工当中的河床一边或者两边都进行填筑戗堤,最好一边老堤,另一边填筑戗堤,为了能够将河床慢慢缩小,一旦河床达到一定的宽度就要停止,这个断面我们就称之为龙口。之后重点对龙口和河床进行防冲加固。在枯水期时施工,围堰堤顶超过水面0.2~0.5米即可实行封堵龙口,让戗堤更好的合拢。最终想要将戗堤漏水问题解决,需要设置防渗在迎水面当中,当出现截流之后,对戗堤进行加厚加高就可以修成围堰。在围堰内侧龙口位置要设置沉水井,用以观测龙口合拢质量,同时可将围堰内的水流集聚到沉水井中抽出,以利围堰内施工。因为立堵法拥有很大的优点,黄河在部分施工当中也使用这个方式。施工当中不必要架设浮桥,这就让总体施工流程变得很简便,大大的降低施工成本,将施工当中的各种人力物力节约,因此施工单位广泛使用。2.2平堵法.根据龙口的总体宽度进行投料抛投工作,同时确保全线抛投,一直抛投到抛投料堆积能够超出水面为止。利用这样的截流技术要提前进行浮桥设置,要在龙口处设置浮桥。因为这个技术根据全线龙口的宽度,作为一种平层抛投,所以均匀性非常好,截流当中单宽流量比较小、流量比较均匀,和单体抛投材料比较,平堵法要求的抛投材料质量比较轻。因为是作为全线抛投,所以施工效率非常高。 3截流技术的施工设计 3.1截流流量的设计就是水利工程施工当中所需要的时间里将截流流量设计。利用提前设计保证截流施工科学合理有效,满足施工标准。此外,设计截流流量要按照有关技术规定,符合施工现场,当中的自然环境因素包含了地形、地貌、地质遗迹自然气候。施工技术人员要更正水文气象预报,保证截流流量。可是确定截流流量记性办法不仅仅是改正水文气象预报的这一种,还要按照水利工程自身的特征以及现实施工情况来选择设计方式。3.2截流时间的确定。合理的选择截流时间对截流施工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截流施工之前要对泄流、空闲期、通航等的因素进行充分考量其影响截流时间的确定的长短。(1)拦河闸坝泄流对截流时间的影响截流时间确定之前,技术人员要对水利工程是否符合泄流条件进行勘察,同时可能是否将竣工投入使用的建筑物保证导流泄水作用正常,同时看建筑物是否符合泄流规定。(2)空闲期对拦河闸坝截流时间确定的影响空闲期进行截流施工工作,保证在汛期之前将截流工作完成,设置空闲期普遍来讲在水利工程汛期到达之前,再次确定通航对拦河闸坝截流时间的确定。(3)地区因素对截流时间确定的影响因为自然环境对截流施工操作影响非常大,在确定截流时间的时候,工作技术人员要充分将自然条件的影响因素考虑进去。 4龙口的确定 截流施工技术当中,工作人员要按照同行情况、河床地形条件等原因对截流戗堤轴线进行设置,要科学根据规定进行设置。同时龙口确定在截流施工当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设置龙口位置在截流戗堤轴线当中,所以设置龙口需要保证截流戗堤位置之后在进行确定。所以,在施工设计当中,设计人员要非常关注龙口预先留出的比较开阔的空间,同时保证龙口距离料场距离比较短,如果龙口位置距离料场较远,可先将抛投材料运输至龙口附近,更好的确保截流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可以及时快速的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截流作业,同时龙口和料场距离的缩小更加减少了材料运输成本,运输时间减少,施工效率提升。更好的确保水利工程稳定性,将危害工程的因素减少,将水流对龙口的冲击损害减轻,这一点技术人员要在覆盖层比较薄的地方设置龙口。此外设计人员还需要确定好主流地位,将龙口设置以及主流相对的位置,保证水流可以顺利泄出,同时保证施工的安全性能。 5截流所使用抛石材料 截流施工当中所需要的抛投材料大部分就是块石、土袋以及石串等等。现实施工过程当中,一旦遇到截流过程中水利条件比较恶劣,使用的抛投材料就是使用钢筋混凝土来进行构件、四面体、六面体的人工块体等。使用这种抛投材料非常容易出现良好的施工效果,而挑选抛石材料要有几个特点:一,必须具有非常强的透水性,同时和其他材料相比较非常容易进行输送以及起吊。二,选择截流抛物量的同时要按照截流物的运输情况,以及可能流失数量加上其他水文地质等其他原因综合规定,同时要根据适当的预先留下进行准备利用。同时在龙口段所进行抛投的钢筋混凝土混合物以及各种大石块要进行精确的计算,避免导致增加采购成本。三,在初期使用预进站段所利用的抛投物就需要挑选天燃料或者开挖的时候所出现的渣料。 6结尾 总之,水利工程项目的逐渐增多,社会上各个方面开始高度关注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质量出现了非常高的要求,作为水利工程施工当中比较重要的截流施工技术,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有关工作人员要不断的深入研究,更好的提高总体工程品质,保证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准的提升。 作者:朱传武 单位:常德市天恒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论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初探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建设工程,其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做好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以及进度。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是维护现代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项目工程,所以其建设对于国家发展和人们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功能就必须保证其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对于建设企业来说,通过高水平的管理工作可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经济效益;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通过高水平的施工技术管理可以提高其质量和安全性,使其的使用价值得到显著的提高。 2优化完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2.1施工管理技术优化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使他们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意识到偷工减料的危险性,从而认真工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量比较大,施工时间也比较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改变施工计划也是常有的事,因此施工管理技术必须要先进,以能够合理分配工作人员的各项任务,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这个可以向我国比较大型的公司请教,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就是在施工交底环节,这个环节也是非常的重要,施工交底是对水利水电工程整个施工的一个最后统计总结,这项工作必须要做好,这也就要求施工管理技术要很先进,因此需要加强使用云计算,施工交底所牵扯的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只靠人工统计管理的话需要大量的时间,但是采用云计算,不仅可以进行效率很高的计算,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合理的统计,让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的状况有个更清晰的了解。 2.2加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都比较复杂,难度比较大,实施起来相对比较困难,所以在工程施工现场,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制度,确保工程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安全生产与专业监管相结合的管理体系,有关的管理人员要落实相应的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每一个工程的责任都要进行有关的说明,明确责任,加强管理。还要加大对于生产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完善相应的技术措施,增加一定的设备技术。对于部分设备还要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加大一些安全事故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以及安全事故检查处的督导力度,从各个方面进行有关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安全项目实施。 2.3切实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对于每一项工程项目来说,相应的施工周期非常的重要,如果周期太长或是因为了某些事情耽误了相应的工程,就会造成工程项目成本的增加或是有关资金方面的浪费,利润极大的降低。因此,为了保证项目可以顺利的进行,一般有关管理人员在工程进行以前就要制定进度计划。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科学安排各种事项,控制关键部位,制定周密可行的进度标准。并且还需要与有关人员进行一定的统筹协调,参见各种关系,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有关材料和人员、设备按照计划进行。根据不同的施工特点,制定施工组织管理体系,加快施工进度,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创造更加良好的施工环境。 2.4提高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进行高水平的施工技术管理的原因是为了能够保证施工质量,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管理。①要加强验收工作,对不同阶段的供需按照程序进行检查验收,并且根据相关文件进行比对,在质量验收合格后才可以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施工。②还需要有规范的操作规程,近些年来,由于不规范操作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工程,并且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保证他们施工的规范性。也要加强监督,对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及时上报进行解决。 2.5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技术对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具体施工过程当中,应该采用合理的方式加强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①必须强化企业的施工人员培训,树立质量严守设计标准的意识,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②要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流程,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控力度,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国家以及企业规定的操作流程规范施工。③可以实施激励机制,对于那些认真工作技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也不断上升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奖励机制,从而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2.6创新管理模式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滞后,技术引进等操作过程过于冗杂,整个过程不规范,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必须要建立现代化的先进管理模式。首先需要做好成本预算,在项目施工之前对现场进行准确的勘察,并考虑到机械设备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条件这些因素来确定施工成本,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等情况,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可以为施工技术管理提供保障。引入激励机制也是现代化管理模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对成绩突出、技术创新的人员进行相应奖励,可以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 3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以及我国各行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可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 作者:周斌 单位: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论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并逐渐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按照相关数据显示虽然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规模正在成高速扩大的发展趋势,但是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当中仍需要对施工当中的危险性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做好对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当中的安全管理。基于此,文章就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当中的安全隐患和一些常见的施工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控制要点进行了论述,以期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控制 正文: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 和普通工程项目相比水利水电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水利水电工程不仅工程庞大而且受到诸多环境方面的影响,总体来讲,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特点如下:(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不仅施工周期长而且工程量也很庞大,所以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当中会受到很多来自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之所以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大都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带进行的,且这些山区和丘陵地带的水文环境和地理条件都比较复杂。因此这也就造成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周期很长和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工作内容。(2)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太过复杂,所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要想完成这些复杂的施工程序就必须要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只有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才能有效的完成工程施工当中繁琐的施工程序,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顺利的进行。(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因此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由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大都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带,自然环境当中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造成溃坝或者高边坡失稳等工程问题。另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就是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当中还涉及到爆破、开山打洞等一系列施工问题,如果施工当中管理不到位或者是操作不当,同样也会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和事故。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 2.1工作环境方面的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多。但是由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大都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带自然环境较为复杂,所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非常多。另外,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太过注重外在形象的新颖度和视觉感,在工程施工当中不仅增加了工程建设的难度,同时也提高了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当中的危险性。并在这些危险性还会随着复杂的施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随着施工工期的延长而延长。 2.2施工人员、设备流动性强的原因 水利水电工程竣工之后,工程建设当中使用到的机械设备会被搬运到下一个工程现场,施工人员也会随着工程的变化而转移,在此期间,人员和机械设备的搬运转移很容易会出现一些安全上的问题。例如,机械设备在搬运转移过程当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受伤等问题。所以,在机械设备和人员转移过程当中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2.3工作人员本身的原因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工程量很大,施工人员只有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才能更好的胜任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工作。因此,加强对施工人员身体素质的培养和训练非常重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境对施工人员的影响很大,施工人员在精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施工很容易会造成疲劳,因此施工单位除了要给施工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外,还做好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作息时间,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很快的恢复精力和体力。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3.1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 (1)为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管理人员在工程施工前除了要对工程施工当中所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进行严格抽检外还要对施工人员是否具有上岗资质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设备功能运行的完好和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禁止非设备安装维修人员对电器电路进行安装维修。(2)加强对事故点的重视力度,对于易发生事故点位置给予足够的技术支持,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巡视和监督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做到防患于未然。 3.2落实安全管理意识 加强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管理当中的责任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在施工现场采取引导和宣传的方式来提高施工人员对于安全管理和安全施工的重视。另外,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管理培训,严格执行考核制度,确保施工人员都能够通过考核并持证上岗。其次,在安全事故管理上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将责任落实到人。 3.3完善施工监管制度 做好施工监督管理工作是全面确保工程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施工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施工的安全管理与监督,严格按照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条款,采取强制性的管理措施,对于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技术等进行有效监督,杜绝不配带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杜绝将各种危险品带入施工现场,并严查各种安全隐患以及问题,全面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3.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施工意识 在安全管理当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以及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有效的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安全施工,定期对于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是重要工作,特别是对于从事特殊工种作业的施工人员,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技能培训,对施工过程中的一些违规操作进行事先说明,并反复强调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为了有效的规范施工施工现场,最好委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特别是施工材料、安全通道以及施工安全规范等方面,要给予高度关注。 3.5保障施工安全,完善补救措施 有效的补救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影响程度,因此,制定应急预案,做好相应的补救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针对于施工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修,在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生任何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抢修,以免影响施工进度;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任何违规操作行为也要进行及时叫停,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立即整改;发生安全事故或者人员伤亡需要进行应急救援,将伤亡以及财产损失情况尽量降到最低。 4结语 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是推进国家经济以及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工程,为了有效的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顺利有序推进,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全面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采取有效地措施对于安全施工给予进一步的完善,虽然目前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以及不足,但相信,随着施工企业安全意识的不断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还将在未来有更加重大的突破与发展,为全面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有序推进做出重要的努力。 作者:卢政伟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论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管理 摘要:在从事水利水电工程20余年的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经验工作,结合自施工质量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等几方面,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做要点阐述,在此基础上,阐述对应的管理措施,以共同仁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利;水电;控制;管理 1前言 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得到空前发展。而现阶段,能控制好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的好坏。由此,必须要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施工前的测量放线,是工程施工开工象征的第一步。测量放线准确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实施的效果和质量。 2.2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种类多、门类杂。由此,认真做好原材料质量检查,注意查验相关证明,能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试验,尤其一些易爆材料的检验务必严格,是关系到施工安全的关键所在。 2.3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质量,关系到工程实施的质量控制。一旦有失误出现,将导致整个工程施工的失败。由此,对混凝土材料配比、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的振捣、浇筑工艺手段、施工人员数量、施工水平高低等等,都要进行最严格的检查,严格规定每个浇筑段的长度,注意处理好施工缝,做好每个钢筋连接位置的施工等等,通过规范每个细节的操作实施,最终确保施工的高质量。在施工基础面上,参考开挖混凝土断面的资料,由监理和工程设计的一方共同确认开挖面是否达到要求的建基面。保证混凝土浇筑面上的清洁,要做到没有流水,没有积水,没有油污,岩石屑。在施工的断层,裂隙和软夹层的清理要满足设计的需要。混凝土避免粗糙,没有污染的,在浇筑前被混凝土覆盖要保持12h以上的潮湿状态;混凝土模板的要求,模板加工车间或者施工现场对模板的制作误差再次确认,应符合国家的规范要求;模板要平整,完成,模板上无其他异物。保护模板,在模板上涂上模板油来保证模板的密封性,保证模板不漏浆,保证施工的顺利;再次检查模板是否坚固,确保模板在施工中不变形满足浇筑中发挥作用,模板与基础面的接缝要严密;对施工的钢筋也是有质量控制的。钢筋应光滑不剥落,无锈蚀,不结垢,没有污渍和其他异物损坏钢筋。钢筋的规格,柔韧度、焊接点必须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在使用钢筋的时候,钢筋的间距,单位面积使用数量都要满足施工要求,偏差也不能大于图纸设计中对偏差的限制,钢筋的支撑方式必须获得足够强度,保证不变形。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3.1健全工程管理机制,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健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机制,早期做好施工规划审批,能根据审批组织开工建设。最后,严格交付业主的施工管理,组织更科学化的开展工作。施工管理过程中,更注意搞好宣传,实施科学化管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朝着规范化的方向走。 3.2严格工程投标制度,确保工程实施标准化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早期工程的设计,是很重要、很关键的。由此,要做好设计资质证,根据施工工程的规模,健全完善资质认证制度,通过工程招投标制度的实施,能聘请到更专业、更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参与此项工程建设。而且,经设计的图纸,要有资质证明的印章,严禁用无资质资格的设计单位,通过不正当的渠道获得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权利。 3.3规范施工监理机制,确保工程实施的高质量 给那些具有一定实力的具有水利水电建设技术和条件的,达到一定的管理水平的施工单位的业绩证明,只有这些单位才能进入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这样就要求了施工单位要具备一定的实力,拥有技术人员,良好的生产设备和施工经验,进一步保证了建设工程的质量。更要选择信誉好的,管理规范化的,能满足施工要求的监理单位进行工程的全程监理。 3.4重视竣工验收管理,确保工程完工质量 工程结束后,施工单位将以报告的形式,将施工情况上报主管部门验收,以做好备案和保障。地方主管部门要各司其职,组织人员对工程进行验收。 3.5政府发挥质监职责,切实做好质监工作 地方质量监督部门,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对工程实施进行强制监督。就此,做好质监工作,发挥其政府质量监督,加大执法力度,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切实做好质量监督建设。 4总结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质量的控制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该此项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相对要繁杂,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中不断的完善和健全。施工前做好测量放线工作,而其中涉及到的原材料种类多、门类杂。由此,认真做好原材料质量检查,注意查验相关证明,能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试验。同时,还应做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配合做好质监控制,更应注意:早期做好施工规划审批,健全工程管理机制,提升工程施工质量;严格工程招投标制度,健全完善资质认证制度,确保工程实施标准化;规范施工监理机制,重视竣工验收管理,确保工程实施的高质量;将施工情况上报主管部门验收,以做好备案和保障,确保工程完工质量;政府发挥质监职责,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做好质量监督建设。 作者:张德军 单位: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水务局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论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逐步加大了对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在此背景之下,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数量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而现实的意义,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是保障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但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仍存在较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本文主要从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点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提高施工质量,从而实现预期的质量目标。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水利水电工程往往存在着施工工期长、施工地点固定、工序复杂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存在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难度重重。而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不仅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因此,水利水电企业必须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质量管理意识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很多的水利水电企业在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片面的追求工程的工期、成本等方面而忽略了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缺乏应有的质量管理意识。这种情况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工程的工期和成本压力,但却可能带来一些质量隐患,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1.2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在这一领域仍存在在诸多问题,表现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1]。这就导致了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施工质量管理部门比较混乱,这些问题的存在无形中增加了施工质量事故出现的频率,降低了施工质量水平。 1.3缺乏专业的施工队伍,施工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在现实生活中,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队伍往往是临时组建的,这就会出现施工队伍的专业性不强,施工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施工队伍的流动性大,这些都给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除此之外,在施工队伍中往往缺乏专业的施工质量管理人员,使得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不能及时有效的开展,从而会导致施工质量问题频繁出现,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质量难以保证。 1.4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 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来说,材料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材料的质量决定着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在实际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材料的选购还是材料的运输和储存都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而很多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多集中在交通不发达的偏远地区,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很多施工企业就会就近购买一些质量不合格的材料,给整个工程的质量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2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2.1强化全员的质量意识,制定责任明确的网格化质量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是决定企业生存的根本因素,而质量意识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前提。为扎实推进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控制,首要任务是强化全员的质量意识,制定责任明确的质量管理制度,实行网格化管理。首先,通过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使其意识到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制度。其次,要注重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专职质量检查员、施工队检查员等组成的网格化质量管理体系[2]。 2.2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首先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明确施工质量管理的各部门和各人员的职责,从而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除此之外,还需要制订严格的质量标准,在检查过程中,严格依照标准检查,以检查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 2.3提高施工参与人员的素质,加强施工的专业性 众所周知,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不仅涉及到水利、电力而且涉及到物理、建筑等领域,专业性非常强。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施工难度就需要综合考虑地下管网、地质环境等问题,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预见并且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加强施工的专业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施工单位要重视提高施工参与人员的素质,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更新其知识储备,使其能够以更为专业、前沿的知识储备参与到工程建设,从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2.4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很大程度上与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施工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严格选购,从源头上控制材料质量。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施工材料纷繁复杂,质量参差不齐,这就需要采购人员依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对不同的材料进行识别,选择质优价高的材料。②改进材料的运输和储存工作。材料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会因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使材料的质量发生改变。所以,一定要改进材料的运输和储存工作,降低其对材料质量的影响。 3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质量息息相关,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因而,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为此,水利水电企业应从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建立责任明确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控制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作者:刘欣 单位:四川华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论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探讨 摘要: 文章首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具备的主要特性进行阐述,从工程管理职责缺少明确性、个人经验存在差异、缺少正确的技术指导人员指挥、现场施工测试不到位四个方面入手,对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0引言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来说,加强施工进度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如果没有按照施工期限结束施工,不但会给施工企业的外在形象带来影响,同时会降低工程投资效益,进而减少工程投资回报率。而水利水电工程属于一项基础工程,它背后通常会伴随着一系列产业链,水利水电工程在这条链接中起着核心作用,如果施工进度得不到保证,必将会形成连锁副反应,进而给整个产业链带来影响。因此,不管是政府,还是施工团队自身,都应该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确保工程如期竣工。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主要特性 1.1风险性 首先,施工期限长。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从开始到竣工,并非一朝一夕,施工期限较短的是两三年,较长的可达十多年。其次,施工影响因素众多。特别是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天气、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一旦出现这些自然灾害,必将延长施工期限。最后,有关政策、资金、管理机制等因素的不完备,也会导致施工进度受到影响。 1.2艰巨性 一般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主要集中在水流较大、水位差异性较明显的区域中,并且需要借助先进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设施,但是因为施工现场场地面积比较小,施工进入道路过于狭小,一些大型施工设施不能应用,只有采用人力的方式落实,施工难度以及工程量非常大,在某种程度上必将会制约施工进度。 1.3多层次性 水利水电工程包括众多专业性施工环节,例如,土方施工、钢筋施工以及排水管道施工等,需要根据施工难度,对施工流程、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时间进行合理配置,之后根据施工计划,有层次开展配制好的施工流程。只有如期完工,并保证每个小工程施工质量的条件下,才能确保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 2当前存在的问题 2.1工程管理职责缺少明确性 大多数水利水电工程在开展施工工作时,存在诸多问题,施工现场没有合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工作人员,并且分工缺少明确性,管理十分混乱,没有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监管和引导。因此管理工作缺乏合理性,使得施工质量存在较大的隐患,进而导致水利水电工程不能如期完工。 2.2个人经验存在差异 施工设计图纸,不仅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依据,同时还是落实工程竣工质量验收工作的关键标准。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作时,必须要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开展。但是,结合当前情况来看,在进行施工时,难免会存在施工实际情况和施工设计图纸相违背的现象,一部分施工人员没有和施工设计团队协商,私自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调整,从而使设计图纸和完工工程不一致,施工质量不符合施工需求,进而给施工工作有序开展带来制约。 2.3缺少技术指导人员指挥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而言,施工规模比较庞大,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如果施工现场专业人员数量比较少,不能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引导和管理,或者引导人员不具备专业性,引导不到位,使得施工质量不满足施工标准,进而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严重者,还会出现返工现象。 2.4现场施工测试不到位 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需要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抽样检查,进而起到对施工质量解析的作用。但是,有一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追赶施工进度,没有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抽样检查,导致混凝土配比不满足施工要求、地基缺少平稳性、灌浆压力不充足等现象,这样不仅给施工埋下安全隐患,同时还给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3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合理分解施工项目 因为水利水电工程自身具备施工期限长、施工难度系数高、施工工序繁琐等特性,因此,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作时,需要根据一定标准,对施工项目开展配置工作,例如,根据施工时间节点实现配置、根据施工本质实现配置等。之后把配置完毕的工程项目利用合法渠道承包的方式,将其划分给具备施工资格的施工企业。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优化配置,可以使整个工程项目富有条理性,从而给水利水电工程如期竣工提供有利条件。 3.2分级控制施工进度 水利水电工程负责企业主要依据相关的配置标准划分施工项目,同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将工程划分给相应的施工企业,由施工团队结合自身管理特性落实施工项目。这时,对水利水电工程起监管责任的政府部门以及承包工程的有关单位和施工企业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管理链接。在进行施工进度管理时,应该秉持由上至下的管理流程开展,一级管理一级,如果不是特殊状况,不得出现越级管理。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进度管理工作时,需要实现分级管理,把职责落实到个人身上,并且秉持谁管理谁负责的方针,不但可以提升施工进度,同时还能保证施工水平。 3.3实现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协调发展 水利水电工程和一般建筑工程一样,都要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甚至水利水电工程对施工质量要求更为严格。在开展施工进度规划工作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带来的制约因素进行充分探究,尽可能提出优质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方案。此外,站在水利水电工程承包企业的角度来说,为了减少成本投放,首先要对自身施工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同时还要与项目施工难度进行比较,根据分析结果,再明确自己是否要承包此项目,坚决不能盲目承包。无论是承包企业,还是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承包情况以及施工进度设计时,需要将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融合到其中,进而保证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的协调发展。 4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成本,受到社会上下的广泛关注。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的企业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还要加大施工进度管理力度,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工程如期交付,同时还可以给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郑海平 高玲玲 王光英 单位:淮滨县水利局施工队 淮滨县水利局 河南省白沙水库管理局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论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 摘要: 水利水电工程一直是我们国家建设的重点项目,对于提高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都具有重要意义。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整体工程交付之后的运行状况,都与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目前水利水电工程虽然从总体上来说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和漏洞,这些都阻碍了水利水电工程以及其相关行业更好发展。文章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相关问题做出了总结,希望能够对改善我们行业状况有所贡献。 关键词: 水利水电;质量控制;质量管理 随着21世纪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以及水电不断被应用到了各个行业之中,很多国家都意识到了水利水电工作对于本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建设。水利水电工程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首先应该清楚我们目前的工作在哪些方面还存在漏洞,例如质量安全的控制与管理等等方面。只有真正的完善好这部分细节,才能够适当的规避工作中的意外风险,保证工程总体的质量水平,减少安全隐患,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进而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人员素质落后,整体水平参差不齐 水利工程建设从业人员的素质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总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所谓‘专业人员’不仅仅指的是具备专业的业务技能,还需要具备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巧,能够从自己的角度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是目前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的实际状况来说,这样的人才是我们非常欠缺的。很多工程的管理者和一线施工的工人在工作思路以及管理经验上都非常落后,而且长期以来缺乏专业的指导,很多情况下都是完全依靠经验在进行工作,不仅个人的生命安全缺乏保障,也很难保证施工的质量。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当下国内对于这方面人才培养的措施有很大的关系,虽然相关的院校一直有开设这方面的专业,但是想要那些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就扎根到工程一线还是比较有难度的。但是为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是有必要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 1.2质量安全意识不到位 除了缺乏专业的施工技能,在思想上这些工人也没有认识到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意义,这也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层出不穷的隐患之一。例如对设备进行定期维修检修工作等工作,很多工人觉得施工设备只要还处于规定的使用年限之中那么就都是安全的,因此在平时也就忽视了对于设备方面的维护工作。但是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极端的天气都可能会导致施工现场的设备罢工,而一旦出现这种状况必然会耽误整体的施工进度,后期想要追赶进度必然会放宽质量控制方面的标准。这样工程整体的质量自然会受到影响,除了对于设备的及时维护,认真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落实好施工监督工作的细节,也是保证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 1.3水利工程的方案设计脱离实际状况 在水利水电工程正式开始施工之前一定要拿出完善的、经过详细论证过的施工方案,要确保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可行的,这样才能够正式开始动工。而且在施工方案之中也应该对各个部门在施工过程中的工作职责做好明确的界定,这样不仅能够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更会让每一个环节上工作人员都清楚他们对于整个工程的意义。但是目前很多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单位都没有认识到这部分工作内容的重要性。在方案设计阶段没有经过实际的考察就草草的将方案定型,而且选择参考的数据过于陈旧,没有及时的进行更新完善,这必然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工程方案不能只是追求美观大气,更应该注重的是实用性,但是很多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于注重外观的效果,从而忽略了其内在的稳定性,也就无法保证后期的工程质量与安全。下图就是一个常见的水利工程设计图。 1.4缺乏必要的风险评估工作 应该将风险评估工作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个阶段,从选址、选材都应该时刻谨记质量至上的原则。但是目前很多施工单位都没有认识到这部分工作的意义,粗放式的风险评估,给工程的整体带来了很多质量安全隐患。随着近几年来竞争的不断加剧,也给水利水电工程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施工所需材料的供应商往往会选择降低成本来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可是这样会使得自己产品的品质大打折扣。不仅如此近几年在这个行业之中多了很多大小规模不一的施工团队,因此对他们的施工过程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与监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所以说需要改善目前风险评估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现状,转变施工方的经营理念。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控制与管理的重点工作 2.1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往往会需要用到大量的建筑材料,因为品种多、数量大,所以说为了保证工期往往同一个过程一般会选择多家供应商,但是供应商的数量一多,整体的品质就很难保证了。如果在这之中如果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不仅后期的材料备案和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也会给工程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应该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必要的抽检,检查其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质量标准。这些工作都应该由专门的人员来进行,并且要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不仅如此对于材料的储存也要特别注意,要做好材料的防雨防潮工作,对于危险品要严格管控。避免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稳定,从而提高整个工作的总体质量。 2.2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可以说是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内容,在这之中要严格把握混凝土的混合比重。除此之外还要从整个施工现场的分布位置入手,对混凝土的搅拌设备以及人员进行合理的布局,保证各个施工点的混凝土供给。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例如开挖面是否符合开挖的条件,这一细节一定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实地确认。还应该查看浇筑面是否清洁,排除有松动岩石或者地表裂缝的危险施工区域,保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总体质量。 2.3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的具体举措 1)完善相应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很多的工作都需要制定统一严格的量化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明确他们的工作内容,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更能够保证工程的总体质量。但是具体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应该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在这之中不能以偏概全,应该具体的分析某些特殊情况。例如地质地形特殊的施工区域质量管理制度应该更为严格,要让每一个环节上的工人都能够落实好自己的工作细节。就拿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定期检修维修来说,应该提高检测的频率,扩大检测的范围,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方面更是应该如此,不能一味的降低成本就选择质量较差的建筑材料。应该在工作中时刻谨记安全质量,真正的践行施工质量安全原则和相关规定。 2)建立施工准入证制度 施工准入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施工工程和相关建筑单位的水平的标准,简单来讲准入证就是指的界定行业内具备施工水平和施工条件,并且有一定管理水平的施工单位,通过政策上的支持让这部分单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种制度,首先就要求了他们要具备一定的技术人员和专业的技术设备,能够按照严格的工作标准完成施工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就科学的把一些施工水平堪忧、信誉堪忧的不良企业给排除在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程的施工安全,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发生所带来的巨大损失。 3)建立竣工验收的备案制度 通常我们会以报告的形式向上级的管理人员汇报工程的相关进度,以此来通知他们进行工程的验收。同时施工的单位也应该提交一定的数据和施工保证资料,以此来进行备案。这一环节是不可少的,他们可以在意外事故发生时将这些资料作为相关的技术支持,更好的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不仅如此通过这样一种形式也可以时刻督促施工人员和施工方谨记安全意识,保证工程质量。 3总结 水利水电工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其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一定程度上还是限制了水利水电工程更好的发展。只有完善好这部分细节,也就能够有效的规避工作中潜在的风险,进而推动水利水电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以上是笔者的一些经验和想法,希望能够相关人员一些思考和建议,也希望能够对提高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有所贡献。 作者:王员龙 单位:抚州市城市防洪工程管理局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论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探析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难度大、跨地区性强、技术难度高,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控制好工程质量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优质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控体系对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从业人员,我们应当积极探索、优化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方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紧急状况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效率、在保证施工效果的情况下节省相关人力和物资的开销。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是每个水利水电工程从业人员的立身之本。我们应该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通过分析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因素,以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突出的具体问题,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出现的缺陷进行弥补,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从而推进水利水电工程发展,为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做出贡献。 1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点多面广,施工区常常是在江河湖畔或远离村庄的山区,当地的水源、地质、地形、水流因素及季节条件给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用水、用电及材料运输带来了很大影响,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造成不小的难度。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季节条件,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减小环境因素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影响。(2)管理因素和组织因素。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包含众多的施工项目和数量庞大的施工人员,项目繁杂,施工管理难度较大。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要应对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安全生产、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就需要组织一支专业管理队伍,健全优质的施工质量管控体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如果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管理和监督,就有可能造成施工效率低下,施工质量差,工期延长状况的发生。(3)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影响。混凝土浇筑技术的质量优劣,决定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后期效果。混凝土浇筑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成败,如果没有严格把控混凝土的原材料检测、备料情况和配合比例,在浇注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浇筑技术人员,忽略了混凝土浇筑细节,震捣不足或过于震捣,都有可能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4)施工前准备工作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前测量对于混凝土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混凝土的浇筑量、浇筑部位、水力条件、施工期的环境和天气情况、施工设备和施工用材的备料、价格等情况、我们都应该做出一个准确的预判。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人员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之前,如果没有做好具体测量、放样工作,没有使用国家规定的校正测量仪器对施工点进行精确的测量,就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效果,造成施工期延长,工程造价超过预算,施工质量不达标等情况的发生。(5)监督管理体系有待加强和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一般由建设、监理、设计、施工、质量监督、质量检测等单位参与,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点多面广,建设、监理、质量监督等单位的监督管理人员也很难做到各个工作面都全程跟踪监督,所以施工过程中的主要监督任务还是由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承担,而各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也会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最终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监控的具体整改方案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质量,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人员数量众多,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部分施工工地由于施工人员的素质不足,导致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操作不规范、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由于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建造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在碰到一些临时出现的紧急情况和复杂的技术问题时,往往束手无措。因此我们要对施工人员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我们不仅要从技术层面锻炼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建造能力,还要从思想层面对施工人员加以引导,让施工人员清楚地认识到工程质量是脚踏实地地干出来的,也要让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提高他们的操作规范意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效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隐患。(2)加强和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虽然由建设、监理、施工、质量检测四方完成,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点多面广,部分水利水电工程配置的监理人员和交通工具有限,满足不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需要,施工过程中的主要监督任务还是由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承担,监管漏洞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带来了一定的质量和安全隐患,所以必须加强和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分管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对施工方的施工进程进行实时的监控,及时地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施工方尽快拟定出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3)控制施工细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要从控制点复测、施工放样、基础开挖、建基面处理、钢筋制作安装、模板架设支撑、混凝土浇筑等每一道工序严格检查,每一道工序都必须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做到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下一道工序不开工。要学习最先进的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浇灌技术,严格把控混凝土配比和混凝土的原材料检测,明确规定混凝土浇灌的长度和深度,严格把控混凝土浇灌流程,对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露筋等现象要进行详细的说明,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报质量监督部门备案。(4)出台严格的考核方案和奖惩措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众多,施工人员组成复杂,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因素繁多,需要建立完善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测体系和责任追查体系,有效的排查分包资质,杜绝多次分包现象的发生。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及时的监控和管理,分析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案。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奖惩措施,提高施工人员的紧迫感和工作责任心,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5)材料和硬件设备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应该对进场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对硬件设备进行实时的排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备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施工效率,如果硬件设备出现安全问题不仅有可能造成施工质量不达标,也可能对设备操作员造成伤害。我们可以灵活利用当今的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电子软件,对硬件设备进行监控和调节,培养专业的设备检修员和网络电子工程师,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设备进行总体的整合和调控。在水利水电工程招标选材时,在注重产品性价比的同时严格把控材料来源和稳定性,不定期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查检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用材的抗震性和抗水压性,根据不同的地区和环境因素选择适合的施工材料。 3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程,我们要在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实行切实可行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和检查措施,在保证施工效率的同时,提高工程质量。推行更加人性化的工人考察标准,实现任务分配的合理化、责任化,杜绝分包现象的出现。想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发展速度,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对当今所出现的诸多施工管理问题进行弥补和修正,需要我们水利水电工程的从业人员进行积极的探讨,推进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罗化生 单位:红河州开远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论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措施 摘要: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认为施工过程中要从多方面对其管理控制,如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加强隐蔽工程的验收管理,严格施工单位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涵盖项目业主、设计、施工、监理、政府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等。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施工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也不断提升。但由于施工内容多、难度大等特点,导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多,施工质量问题时有发生。为此本文在总结多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其改善措施谈谈几点建议。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 (1)施工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大多在偏远的地区,交通不便利,施工条件及其恶劣,导致工程施工难度大,不仅会大大增加施工成本,还导致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多,施工质量难以把控。(2)施工工作量大,涉及专业多,专业性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的种类繁多,工作量大,不仅涉及到水上工程施工,如土方开挖、石方爆破、圬工结构物砌筑等,还涉及到水下作业;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多,有水利、电力、机械、交通等,这些专业的专业性都很强,需要很多专业的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来控制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1]。(3)不同工程之间的重现性较差,需结合工程实际做好施工质量控制。与大多数的土建工程施工类似,不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条件相差很大,施工时虽有一些类似工程经验可以借鉴,但总体来说工程之间的重现性很差,几乎不存在两个一模一样的工程,为此大大提高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 2常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结构物强度不足,沉降过大引发的结构裂缝,甚至是结构物垮塌、堤坝决堤,地基承载力不足,机械设备质量不合格等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质量问题。而引起这些质量问题的因素错综复杂,有设计方面的,如未能真实反映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情况,结构方案设计不合理,受力分析有误;有施工作业方面的,如偷工减料,未能按设计图纸施工,任意改变施工作业顺序等;也有施工管理方面的,如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程序不严格,对隐蔽工程等验收重视程度不足,业主盲目压缩工期,导致施工质量频出,不仅对影响了工程的顺利开展,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同时还给工程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3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措施 3.1严把原材料质量关 钢筋、水泥、混凝土、石料等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常用的几种原材料,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这些材料的质量,禁止一切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施工中。要做到这点,首先,材料供应方在提交材料的时候要对每一批材料附有出厂检测报告;其次,施工单位在使用这些原材料之前应对每一批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抽检;再次,监理单位、业主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对主要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抽查检验,对于不合格原材料立刻叫停,以确保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各类原材料质量能满足国家及行业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从源头上把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关。 3.2加强隐蔽工程质量管控 地基基础、钢筋等都属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隐蔽工程,这些工序施工结束,在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前,需要报监理单位对其进行质量验收,只有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对其进行覆盖。因为,隐蔽工程的施工是不可逆、不可见的,一旦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不合格,会严重影响工程其他部位的施工质量。如,开挖地槽后,施工单位需及时通知监理单位、设计代表及业主到施工现场,认真比对现场的地质条件和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地质条件是否存在出入,查看现有的地基是否符合设计施工条件,是否需要对地基进行补强处理。再如,钢筋安装完成浇筑混凝土前,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基础上,需要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只有经专业监理工程检验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3.3严格施工单位的市场准入制度 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一个好的、规范化得施工队伍是建造一项高品质工程的基础。因此,应严格施工单位的市场准入制度,尽可能选择一支品质优良、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如可以在招标文件中对施工单位本身、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设置相应的投标业绩要求和信用加分条件,来最大程度筛除市面上一些挂靠资质和浑水摸鱼的企业。 3.4建立健全全过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任何一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都不能仅凭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就能完成,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由项目业主、设计、施工、监理、政府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从多个阶段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质量、施工原材料控制、隐蔽工程质量控制、主要结构物施工质量控制、工程交竣工验收、质量保修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4结束语 综合以上,水利水电工程是一个涉及多专业的基础建设工程,其施工质量受到结构设计、地质环境、原材料、施工过程的管理控制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需要认真对待。 作者:卢应洵 任铁 单位:贵州水利实业有限公司 遵义神禹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论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可视化研究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施工场地动态可视化管理,其次对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一定的阐述,以期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可视化管理系统的有效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可视化 1前言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可视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可视化技术与管理科学的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工程场地布置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的可视化管理目标,并且还可形象的、直观的展示项目施工进度,进而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提供全面的、迅速的信息支持与有力的分析工具,能够为工程施工管理提供有利的辅助,本文对该系统的设计思想、主要功能与部门关键技术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2施工场地动态可视化管理 2.1施工场地可视化布置 在采用GIS技术的基础上,对施工场地三维数字建模及可视化。通过建筑实体模型化输入工具,能够实现施工场地各类建筑物与设施的空间可视化布置目的,通常涉及水工建筑物、生产设备与生活办公设施等,并且还可输入或是链接对象的信息,例如所属标段、单位工程等属性信息以及有关的影像资料、图纸等多媒体信息等。此外,其还能够查询场地面积与生产系统生产情况、存料量等。 2.2工程信息可视化查询 对于空间信息查询模式,主要涉及图形—属性双向查询、条件查询与热连接查询,通过信息查询,能够及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此外,还可以任意比例浏览工地地图、建筑物图形信息等多媒体信息等。 2.3施工场地三维动态演示 工程施工可视化管理系统能够依据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对施工现场布置的时空演变过程进行模拟,并且还可推演某一时间段施工场地的场景,实时生成动画,显示出施工系统的三维可视化表现与实时施工信息,尽量早的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项目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最大限度的减少由于交叉作业等导致的场地拥堵、窝工等现象,确保施工的协调有序进行。 2.4施工进度可视化管理 工程施工可视化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实现一般计划管理软件功能,并且还可构建建筑实体数字模型,并且还能够与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良好的衔接,构建施工对象、施工工序的时间对应关联,以动态的方式形象的展现出工程进度计划,系统可实现功能主要涉及以下方面:①施工进度控制数据输入、查询与修改。②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并且还可以多种形式显示,主要包括横道图、网络计划等不同形式。③依据新的条件数据对进度计划进行及时的修改与合理的调整。④依据工程项目施工实际情况编制相对应的进度表,通过比较实际进度与进化进度,探索出合理的修正或是补救的方式。⑤能够依据项目工期目标要求,及时优化工程进度。⑥可按照工程进度实况,预测工程施工变化趋势,为管理人员的管理决策提供帮助。⑦该系统可依据计划管理人员的需求,输出规范化的进度计划的横道图、网络图以及施工强度、工程投资曲线图等,并且还能够以图表或报表的形式输出。 2.5施工图文资料管理系统 依据项目施工档案管理规范化需求与实际要求,通过计算机技术、可视化技术等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成果,研究开发施工图文资料管理系统,主要功能为:①统一的分类编号建设项目文件、施工文件等资料,以更好的满足档案管理工作需求。②可实现各类档案的编辑、登记等目标。③能够实现档案借阅、移交、销毁等管理的程序化目的。④可满足图文资料信息及有关实物之间的动态链接,并且还能深化对有关实物的认知,同时还能够检查有关资料的完整性。 3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3.1施工场地三维数字建模及可视化 3.1.1数字地形三维建模 数据建模是GIS的基本功能,能够构建真实的、质量较高的、能够反映工程施工系统静态与动态时空信息的三维数据模型,可促进工程施工可视化管理目标的实现。同时,三维地形模型不仅具有可视化功能,还可对其进行空间分析与操作。所以,通过采取适宜的模型,可构建三维地形模型。数据地形模型能够描述地面特征的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值阵列。地形模型有多种构造方式,不规则三角形网络模型(TIN)与规则格网模型(GRID)是常采用的方式。其中,不规则三角形网络模型(TIN)是通过分散的地形依据一定的规则形成的一系列不相交的三角形网,其能够充分体现出地形高程变化细节,能够在地形较复杂的环境中使用。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所处地区的地形较复杂,该项目采用TIN模型建立工程地形DTM,具体实现过程为:通过现场测量、既有地形图数字化或是摄影测量等方式,获得离散的高程数据点。转换、查错、简化离散高程数据。采用Delaunay三角形法构建TIN模型。 3.1.2三维地形模型的可视化 地形可视化目标主要通过DTM实现,所构建的地形模型主要采用OpenGL生成、显示三维图形。所谓地形模型的映射,主要是将DTM转化成OpenGL的计算模型,即为OpenGL的几何建模。OpenGL可提供点、线与多边形等基本建模原语,可将地形模型数据表述为点形的、线形的、多边形的原语序列。所以,TIN数据结构的DTM可直接采用OpenGL三角形面片原语描述。三维地形应当合理的显示出来,并且还要做好投影变换与视口变换操作。其中,对于投影变换,通常包含透视投影与正射投影,由于透视投影与人员观察客观世界的方式相类似,所以透视投影更加适用于地形模拟。视口变换主要目的在于将三维空间坐标映为计算机屏幕上的二维平面坐标。 3.2地物实体三维建模 在完成了三维地形数字建模之后,需要对水工建筑物、辅助设施等地物实体建模,以一般的几个建模不同,地物实体数字模型需要反映其属性信息。对于几何图形及其属性的对应关系,可通过GIS的空间数据组织结构构建。依据地物对象属性,可分别采用点、线、面、体等4类图形数据结构描述。其中,地形测量点属于点属性,道路能够表现为一定粗度的线,水面等则可以面表示,坝体、涵洞、闸室等建筑物实体均为体属性。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仅重视建筑物几何形状的描述,所以应采用基于面表示的面片结构与边界描述的建筑物三维数据结构,并且还可真实反映出工程施工动态过程,在数据结构中,不仅需要表述几何特征与属性,还需要全面体现出时间特征。此外,对于建筑物与设施的实体建模,可通过面向对象的参数化建模方式进行,即为采用相关几何关系组合一系列以参数控制的特征部件构造整体建筑物。例如坝体可通过布置参数与断面参数的方式确定。其中,对于布置参数,通常涉及中轴线布置参数、弯曲段的拟合精度等;对于断面参数,主要表现为断面尺寸参数等。在确定了上述参数之后,应按照几何约束与拓扑关联,通过相对应的计算模块计算出各各段起止横断面轮廓的控制坐标点,然后再依据点以及一定的顺序,生成坝体的三维曲面体模型。 3.3地形动态挖填方法 在工程施工动态过程中,地形填挖具有关键性作用,在实际施工中,不仅需要对地形开挖进行综合的考虑,还需要做好局部地形的填筑施工,例如施工长度、骨料生产平台等,此类填挖作业具有时间性,并且还会随着工程施工动态发生。从本质上来看,地形填挖是对数据地形模型的修改,并且可采用TIN表示DTM,由此可知,地形填挖即为对TIN模型的修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地形填挖操作可采用以下方式实现:①定义能够保证与地形原始TIN相交的足够大的开挖(填筑)初始形体面。②将其转换为TIN模型。③对该项TIN与原始地形TIN进行填挖计算,以生成相交边界。④在原始地形TIN上,沿着相交线切除填挖初始形体面涉及的地形区域。⑤以相交线为接线,在初始填挖形体TIN中切除多余的开挖边坡。⑥合并两个修正之后的TIN,形成经填挖后新的地形DTM。上述填挖计算原理为面与面求交的图元布尔计算,通过对两个曲面的交集进行一定的计算,可获得填筑区域表面积以及填挖体的工程量。 4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计算机可视化管理技术的合理应用,并且有效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运用GIS技术,能够为施工提供直观的、形象的管理工具,促进工程数据可视化形象表现目标的实现,为施工分析与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作者:韦金立 单位:广西河池水利电力建筑工程处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论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控制与优化 摘要: 水利水电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利国利民。在保证项目整体质量的同时,严抓项目进度管理。通过对施工进度管理的控制和优化,运用各种成熟的理论和技术,解决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提升管理水平,降低成本,确保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与优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优化措施 水利工程在进度控制管理方面要从施工进度计划方案的制定以及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实时检查两个方面着手,对工程进度进行确定和合理的调整,从而确保能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按照施工进度完成水利工程的建筑;对施工质量进行实时检查,从而避免施工方为了自身利益而偷工减料缩短工期,进而防止工程返工而导致的工期延误。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特点 1、项目进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通常情况下,一个工程项目是由多个施工环节和部分组成,工程建设中所设计的专业领域范围较广,需要多个学科知识的共同运用。由于每一个项目工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工程建设当中,很难借鉴到以往的工程建设经验,在实际的建设当中,也常常会遇到很多突发事件,需要运用知识和技术来解决。根据这一不确定性特点,要对技术性能成本、工程施工进度等进行管理和控制,是一项难度较大,且复杂性较高的工作。 2、每个项目具有特定的管理程序和管理步骤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每一个施工项目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次性、单件性则体现出了施工项目的施工目标,因此在进行项目管理时,管理方向和管理方法要针对项目的具体施工目标来决定。另外,每一个施工项目的施工目标不同,都代表了其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施工流程和施工计划。 3、项目进度管理是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存在一定的危险程度,因此说明了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项目带有一定的危险和责任。管理方面也较为宽泛,其中包括人力、技术、设备、材料、资金等诸多方面,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管理的真实有效性,要任命相应的项目经理,负责主要的管理工作。可以授予项目经理应有的权限,在管理中能够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 4、应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项目管理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善于应用型现代科学,将科学理论和技术与实际的施工技术相结合。也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将多个专业和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结合在一起,将施工技术进行完善和改进,更加顺利、快速、优质的完成施工建设任务。这样也有利于工程项目的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管理。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优化措施 1、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进度合同与安全的控制管理 施工进度合同是确保施工单位如期交工的重要合约,具有法律效用。对进度合同进行管理,研究施工进度合同也是施工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制定交接工期时,作为施工单位要充分考虑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意外情况,能够对各种影响施工进度的风险因素进行研究,保留一定的余地,制定工程交工日期。另外,要能够在合同中确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以免发生纠纷。要做好施工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保障施工的进度,避免延误工期。 2、做好水利工程的实地勘查工作 在水利工程进度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风险因素,尤其是自然因素是不确定,不可控制的,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开始之前,就需要对施工地点,地段进行认真勘察,能够结合当地地理条件,地形地貌情况,结合当地的气候情况,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科学分析预测,做好应急方案,合理地安排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设计施工进度方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环境因素气候因素造成的停工情况的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进度,使工程能够按计划进行建设。 3、科学设计施工进度方案 水利工程施工进度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大,施工进度管理的不确定性较强,因此,利用科学的手段对施工进度进行风险管理控制,进行施工进度风险分析是很重要的。采用科学的设计工程方案,帮助技术人员和管理决策人员选择分析方法与技术手段,对施工进度方法进行科学检测是很重要的。目前,采用科学的方式解决进度管理风险问题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比如,在处理进度风险随机性问题方面,采用蒙特克罗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就能较为准确地计算出随机事件的发生概率情况,能够为工程施工进度设计提供依据,减少工程施工进度纠纷。因此,在工程施工进度管理要多采用一些科学的方式,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通过科学设计,提升施工进度管理的效果。 4、加强对材料设备的控制 首先,要对施工中所应用到的施工材料进行控制。根据提供的项目建设方案,对材料的质量、型号等进行检测,避免因材料质量问题对项目工程进度造成影响;其次,在材料的储存阶段要进行规范控制。在施工材料准备试用阶段,通常是进行集中储存,但禁止不同种类的材料混合堆放,避免因材质不同造成的相互腐蚀,对材料的质量形成严重影响;最后,工程项目施工当中如有需要使用材料的环节,要提前进行申请,并对申请的数量做出具体的估算,以免对材料的浪费。另外,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建设需求,来选择适合的材料和设备,实现机械化施工的同时,也可大幅度的提升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5、对施工质量进行实时检查以避免工期变化 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管理工作人员要与施工质量检查部门紧密配合,通过对工程质量的实时检查以保证施工行为不会因为质量不达标返工而浪费时间,从而能够保证工程的施建工作能够按照既定进度执行,进而保证在既定工期内能够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具体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工作建议参考以下几点意见。第一,在施工进度的控制管理工作中,在行政方面要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保持联系,从而能够了解到施工质量对施工进度的潜在影响,一旦发现施工质量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对施工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第二,施工进度控制管理部门要对施工技术有广泛的了解,从而在出现突发问题对如期完成工程建筑产生影响时,能够群策群力,通过技术手段的提高来缩短施工用时,进而将耽误的工期及时抢回来。此外,施工进度计划方案要实行公开化,参与工程建设的各级工作人员都要对施工计划有了解,在思想上对施工人员进行影响,从而能够提高施工工作人员的务工质量。 6、加强施工安全 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工程建设当中的重点问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和责任,与此同时,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对降低风险有着重要作用。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将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规范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如果有危险系数加大的施工环节,尽量减少人工施工数量,并进行机械协作;还要在带有危险性的地方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语,时刻提醒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 总之,正是因为水利水电工程能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科学的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的管理显得格外的重要。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必须始终贯彻安全施工的意识,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施工制度和方案的制定,并对于各个阶段的施工步骤和要点进行明确,严格的按照这些施工方案来进行施工进度的控制,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调整。 作者:邱捷宁 程奉高 单位:四川添银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论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研究 摘要: 在水利水电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安全监理这一职能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甚至在有些施工单位并没有设立安全监理部门,这样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其管理和监督等机制就会造成影响,对其质量也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就以甘肃水利水电工程为例,对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理的必要性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起到推动性的作用。 关键词: 安全监理;水利水电;必要性 1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理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对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对安全监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对其工作职责进行了详细明确。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都是选择地点相对较为偏远、地形相对较为复杂、环境质量较差等地点。甘肃省正是因为地理环境较为复杂,被我国有关部门化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点地区。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的流程相对较为繁琐,规模相对较大,甚至将整个施工工程划分为好几个施工阶段,所涉及施工单位也相对较多,各个施工单位缺乏一定的联系,这样就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出现一些问题和不必要的争端。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各个施工单位内部的管理较为散漫,施工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技术,这样很可能在施工的过程中造成一些安全隐患,对其质量也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将安全监理制度引进到其中,这样不仅仅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全面、严格的管理,同时也保证了整个施工项目可以顺利地展开。从广义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安全监理制度应用,设置安全监理部门和工作人员,也间接地对安全施工进行了不断的加强。因此,施工单位可以有效地监理制度划分到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施工的领域内,这样不仅仅对其质量进行了全面的控制,与有效地避免了安全施工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开展。 2加强安全监理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运用策略 2.1提高施工单位的安全施工意识,设立专门监理人员 一是施工单位正式施工之前,构建相对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使工作人员对安全施工可以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对建立安全监理部门,设立专门的监理人员等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将其安全管理可以进行充分得体现。二是在施工单位对安全监理制度进行不断加强和运行的过程中,若是操之过急,工作人员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要将安全监理制度逐渐的渗透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使工作人员明白安全监理制度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这样对安全监理工作的开展无疑是最大程度上地帮助。 2.2对各个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进行明确 要想顺利、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理工作,施工单位就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进行详细划分,并对其安全监理工作进行明确,使安全监理工作内容更加的具体化。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施工进场、施工准备、施工阶段、施工结束检验等这几项施工工作。在施工单位进场的过程中,应当对其施工人员、设备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检查,对施工的安全协议和施工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检查。同时,在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监理人员要对施工的项目、环节、施工人员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对后期在监管的过程中可以起到重要的帮助。并且,安全监理人员也要对网络施工管理形式和各个施工环节的技术形式进行全面的了解,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等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此保证质量和运行状态,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同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监理工作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3对安全监理人员的工作责任进行明确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监理主要分为监理员、专业监理工程师以及总监理工程师等。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监理开展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对其工作责任进行全面的明确,使每一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监理人员可以清晰的了解自己工作责任。 2.3.1对监理员的工作责任进行明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 监理员主要是负责施工现场的检查工作,对安全施工、施工质量、环境保护等各行方面进行监督,对施工隐患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监理工程师及时地进行反映。 2.3.2对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责任进行明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安全监理主要是负责施工现场安全文件的预审工作,对施工人员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其技术使用的形式进行全面的监督,同时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和设备进行详细的检验,确保材料的质量和设备是否正常的运行。另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监理对监理员所反映的情况要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判断,及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监理工作可以顺利地开展,也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了有效的保证. 作者:董春娟 单位:甘肃省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咨询中心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论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计分析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我国水利事业质量也快速提高,水利施工的组织设计也受到建筑行业越来越多的关注。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对整个工程进行规划、对人员进行管理、对造价进行控制等。文章通过对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借助施工组织设计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造价管理。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策略 引言 近年来,水利水电项目变得越来越多,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也可以促进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不断发展,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各项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随着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深入推进,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变得越来越多,要想在该行业中脱颖而出,则应该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就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可以对整个工程进行规划与统筹,从而使得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开展。比如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可以进行人员配置、材料的购买、成本的控制等。加强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是当前水利水电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和依据,对此要积极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对水利水电工程造价进行控制。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造价的重要意义 随着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水利建设以及水电安装的项目数量也越来越多,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水利水电施工组织的设计阶段应该要遵循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建立科学的组织体系,对水利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有助于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对施工组织进行协调以及动态控制。施工组织设计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造价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一,施工组织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造价控制的依据,在进行造价控制的时候,必须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而定,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整个工程进行梳理之后得到的一个科学的规划,因此可以作为造价控制的基础。第二,施工组织设计中采用新技术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量十分巨大,不仅需要人力物力,还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持。在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降低成本,加快工程进度,提高生产力,同时还能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所以,在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应该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第三,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质量是确定合理工程造价的关键。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时候,就会根据工程的情况进行认真的论证分析,从经济、技术等角度着手得到一个优化的施工方案,因此施工组织设计将成为工程造价是否确定的关键。 2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策略探讨 水利水电工程成本的管理不仅能促进企业的发展,还能促进水利水电行业的快速转型发展。在加强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应该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管理和控制,以提高成本控制水平。 2.1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视 造价管理是当前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很多施工企业当前对造价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在进行造价管理的时候也是简单随意的管理,没有一些实际依据,最多是根据往年的一些数据来进行预算管理和造价控制,这对于施工企业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在很多行业中,造价成本管理都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员工的成本意识的培养,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应该要具备一定的成本意识,要对水利水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进行成本控制,从而使得施工企业的付出成本与收入之间能够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能够帮助施工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在进行造价控制的时候,应该要根据施工组织这个基本的依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算控制和管理,从而才能使得造价控制更有针对性,对材料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等能够进行有效的掌控。 2.2根据具体的施工项目制定合理的施工图 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图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施工图是进行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在水利水电项目施工之前做总体预算,一般都会根据施工图来确定,施工图不仅能够反映出工程的基本情况,还要反映出整个工程的各方面规划。在施工图中就应该要反映出施工企业进行水利水电施工时所需要的成本,比如在施工图中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计算出材料的多少、所需要的人员数量,从而使得企业在具体的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能够对项目中所需的各种人力物力进行配置。施工企业在进行水利水电的时候所涉及的施工图往往不止一份,应该要多设计一些方案,并且根据方案的优劣情况进行具体的选择,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方案,也可以选择多种方案中和,从而使得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设计方案更加优化。基于施工图进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应该要根据预算情况,对整个项目做好全面梳理,进行以造价管理为目的的全程预算,在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进度、材料等方面的事前控制,做好相应的规划,从而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能够按照设计方案有序推进,避免出现意外现象,而出现不必要的浪费。 2.3加强对各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和管理 对水利水电工程成本进行核算以及监督管理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途径,如果没有合理的成本核算,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成本分析与控制是无从谈起的,因此施工企业的造价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做好水利水电工程成本的核算工作。企业的各个部门成员应该要积极配合成本核算工作。在进行核算的时候,也要将施工组织设计当做核算的依据,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计算出的成本数量与实际成本数量之间的差异不能太大。在施工工程的推进过程中,对各种工程项目进行实施的时候,成本核算一旦出现了与预算不同的现象,则应该要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以免耽误工期。 2.4结合施工组织设计的变化加强造价控制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突发状况,这些突发状况不仅有可能会导致工期延误,还会增加成本。针对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出现变更的现象,应该要加强对各种突发状况的控制,对现场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对既定的组织设计进行修改、补充等,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目标。除了进行动态管理,还应该要加强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分层管理。对于各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推进,要将管理层与作业层进行分开管理,施工单位对工程的管理,要从传统的直接管理转变成为间接管理,明确不同层次实体的责任,促进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积极有效地发挥。在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动态和分层管理基础上应该要加强造价控制,结合施工组织设计的变化,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标准、内容等进行补充,从而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也能实现动态化和分层管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成本的管理对于施工企业的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促进施工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还能促进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内容,是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的基础。在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时候应该要积极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利用,借助施工组织设计实现高效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作者:钱丽 单位:德宏州水利电力勘查设计院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论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摘要】受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陕西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工程的质量问题也是相关人员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工程的质量是决定工程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与日后的使用都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只有建立有效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制度,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监控,才能有效保证陕西地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近年来陕西地区经济在不断发展,其中水利水电工程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作用,重点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不仅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陕西地区的农业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发展提供了保障[1]。然而近年来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急速发展,导致工程中质量问题频发,为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因此,文章中笔者针对陕西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1陕西地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与其他建筑工程不同,无论是在施工过程中还是施工地形方面,具体来说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1施工地点的特殊性 与一般建筑工程不同,水利水电工程主要在江、河上进行施工,并且在其施工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周围水质的影响。另外,是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施工导流、基坑、排水等都是能够对于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正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位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工程材料的采买与运输都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运输成本会比较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1.2施工建设面积较大 一般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其建设点较多,工程量、施工面积较大,水利水电施工过程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反复的设计与完善,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要及时考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实时调控,以保证优化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1.3施工建设难度高 因为水利水电施工主要是在江、河上进行施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有挖掘隧道、水上作业等难度系数较高的施工,所以相关人员必须要在水利水电施工的过程中注意施工的安全性。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1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所存在的不足 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便是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建筑材料[2]。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和居民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紧密联系,例如堤坝的建设,能够为人们抵挡洪水的侵犯,如果在进行堤坝工程建设时,施工材料出现了问题,那么将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现阶段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的现象,然而在建筑工地中因为施工质量控制松懈的原因,将一些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运用电到工程当中,因此造成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 2.2相关人员对于进行施工质量控制观念薄弱 现阶段,陕西地区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的过程中,一些建设单位一味追求工程所创造的效益、减少工程成本,而忽略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而一些建设单位面对施工进度带来的压力,往往会在施工时间上下功夫,从而过于重视工程进度而忽略了工程质量。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主要施工材料为混凝土结构,但是由于一些施工人员的错误认识,认为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混凝土结构不会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由此导致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2.3施工过程中管理缺乏秩序,施工质量控制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在陕西地区的相关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中挂靠资质的现象十分严峻,由此可能会造成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资质低、专业施工人员缺乏配置。另一方面,水利水电施工质量控制机制不完善,因此会进一步导致施工过程中管理的无序性,对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3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加强建筑施工材料的监控,保证施工质量 陕西地区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时,因为钢筋、砂石等都是最为常见的建筑施工材料,因此为了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相关人员要在建筑材料使用之前将材料的抽样保存,并且进行检测,在保证材料符合标准之后才能进行使用。并且相关人员对建筑原材料进行检测时,要先检测建筑材料是否具有质量合格证,之后在进行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时,要针对材料的具体型号进行详细比对,例如水泥的具体型号,避免出现差错,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另外,在建筑材料在进行使用之前,相关人员要严格检查建筑材料的生产批号,以及建筑材料使用的稳定性,保证建筑材料是最近的出厂时间,在确定材料质量合格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使用。 3.2做好施工准备,强化施工人员质量控制观念 (1)陕西地区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为强化施工人员工作责任,要建设相关的工作责任制度,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责任明确到人,强化进行工程质量控制的意义,同时要挑选责任感强、专业技术高的施工人员会成为工程建设的管理组织,同时聘请工作经验丰富、专业素养高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 (2)相关人员在审查施工图纸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图纸中理解模糊之处进行标明,再由图纸设计人员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以免在按照图纸施工的过程中因为模糊施工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影响正常的使用。 (3)相关人员在进行施工过程安排时,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整,保证施工过程的有序性,以免出现由于施工过程不合理造成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问题。 3.3完善施工质量控制机制,强化工程质量管理 在陕西地区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施工过程,因此,相关人员在进行工程建设施工时需要对工程质量管理进行重视,强化工程质量管理,树立进行工程质量管理的观念[3]。 (1)优化水利水电施工过程,建立质量控制机制,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施工之前、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之后的顺序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控制机制的顺利运行。 (2)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法制观念,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3)保证施工过程的完整性,加强建筑材料使用的控制,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施工,避免出现施工人员敷衍了事的现象。在施工人员进行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确保施工人员具有专业的建筑施工证书[4]。 (4)着重协调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相关因素,对进组材料、周围环境等因素进行有效协调,保证施工质量。 (5)强化施工检查力度,相关人员在进行施工质量核查时要对重要的核心技术进行重点核查,避免出现差错,影响工程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居民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中笔者针对陕西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从加强建筑施工材料的监控,保证施工质量、做好施工准备,强化施工人员质量控制观念、完善施工质量控制机制,强化工程质量管理三方面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陕西地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足的分析,采用更加科学有效措施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从而进一步保障了施工过程的有序性,提高了施工质量,为陕西地区提供经济、环境效益。 作者:柴付才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论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方法浅谈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正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做好影响水利水电施工管理因素的分析,并提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方法,对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良好发展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施工管理;管理方法 要想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良好开展,做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水利水电的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不断的积累经验,提高自身施工技术与管理技术,尤其是做好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因素的探讨,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办法,也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良好发展,有效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效益与施工质量。以下笔者即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进行粗浅的探讨,以供参考。 1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因素的分析 我们都知道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对其施工管理尤为重要,可以说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成功与否。而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影响水利水电施工管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施工人员、施工机械、施工技术、气象条件、水文条件等。可以说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只有拥有高质量、高技术的施工人员,执行符合施工安全要求的施工管理工作,才能够构建高质量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尤其是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还必须做好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从材料采购、材料使用、剩余材料处理、材料检查等方面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以避免不科学、不合理现象的出现。而在施工机械的管理上,则必须要确保操作上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做好日常维护工作。这是因为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受气象、水文环境影响颇多,施工机械也面临着诸多环境因素影响。因此,依据施工环境特点,做好施工机械的管理与维护,为工程施工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可控环境,对提高施工管理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2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方法 做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在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减低工程造价成本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正因如此,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则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我们都知道,在水利水电施工管理中,由于其涉及的方面十分广泛,因此,也必须从多个角度入手进行考虑。第一,从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入手进行考虑。首先,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建立健全且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也就是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为施工单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质量施工管理小组,实施岗位承包责任机制,在施工作业时按照质量施工要求进行详细的检查,进而将质量管理工作分工明确,切实落到每一个施工人员身上,一旦发生施工质量问题也能够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制定质量管理方案,从而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其次,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机械的管理工作。也就是说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对于没有合格认证的,没有通过实验检验的,没有通过相关建设部门认证的材料一律不允许投入到施工使用之中。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定期组织员工培训、交流会议,并且请施工设计方面的资深专业进行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速递,同时也让大家在会议中交流、吸收经验,从而不断的完善自己;最后,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质量环境。施工环境会对施工工程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前以及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的施工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做好管理控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得以实现。第二,从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入手进行考虑。安全管理不仅包括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管理,还包括对整个施工工程技术安全操作行为的管理。可以说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对促进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施工而言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些年来,施工安全早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重点所在。所以,如何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管理也成为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施工体系,实行安全岗位责任机制,充分发挥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督作用。并且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周密的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尤其是一些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方更应该提前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在施工现场可以用悬挂安全条幅的方式,时刻提醒施工人员在施工中注意安全,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此外,对于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应用的一些新材料、新技术要结合施工建筑结构进行合理的推广,妥善协调各个部门、各个工程之间的施工关系,以此来进一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构建经济、安全、优质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第三,从加强水利水电施工成本管理入手进行考虑。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势必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做好水利水电施工成本控制,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施工成本也早已成为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质量等会对施工成本产生影响因素的合理控制,并且做好对施工成本相关资料的掌握与了解,做好预算工作,制定成本标准,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变化进行及时的分析,使每一项施工成本都能够被严格控制在既定目标成本之中。第四,从加强水利水电施工进度入手进行考虑。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制定一个合理的施工管理进度计划,势必能够大大改善与提高水利水电的施工管理效率,管理质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结合水利水电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所在,在平衡生产的重要前提下,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从而促进水利水电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 结语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中,不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与问题,而这就需要水利水电的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团结一致努力克服困难,并且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科学的施工管理办法,加强对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也只有如此,才能够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良好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事业的不断前进与发展。 作者:张鹏举 韩笑 单位:.黑龙江省龙水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论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分析与对策 摘要:本文就造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因素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也希望通过本文笔者的阐述,能够为提高我国水利水电的施工安全做出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施工安全;安全问题;解决对策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十分复杂且施工工种繁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也往往存在着众多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频发。也正因如此,如何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安全则尤为重要。以下本文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粗浅的探讨,也希望通过本文笔者的阐述,能够解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做出有益的参考。 1造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安全问题的因素 1.1水利水电施工对象复杂多样 由于水利水电的实际施工环境、施工流程、施工操作复杂多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水利水电施工难度,同时其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部分施工企业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爆破作业,以提高施工效率,而正是爆破作业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安全问题严重也严重影响了爆破作业效果;部分施工企业在洪水期进行水利水电施工,势必会受到洪水的严重影响,增大安全问题的发生;部分施工单位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基坑挖掘作业中,由于缺乏对基坑的有效支护,也加重了安全问题的发生,导致施工安全大打折扣。 1.2水利水电施工监督管理不到位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安全控制中,许多施工企业没有按照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执行监督、监测机制,尤其是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安全管理效率低下,安全事故频发。此外,部分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仍缺乏监督管理机制且自身的监督管理意识缺乏,监督专业知识不到位,在施工安全中一旦发生安全问题也无法给出有效的指导建议,这也直接阻碍了施工安全的落实,造成施工管理效果的下降,给水利水电施工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风险。 1.3水利水电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素质偏低 水利水电施工人员安全技能素质的高度直接影响到水利水电的施工安全效益。然而目前有不少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施工意识且安全技能素质低下,这不仅无法对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尽职尽责的完成,造成施工管理效率的直线下降,还会使安全管理工作大打折扣。与此同时,如若施工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且安全技能素质偏低,势必其执行能力、领悟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影响水利水电安全施工的实际效果。 2解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的几点对策 2.1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 我们都知道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环境,也正因如此,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境进行全面的控制,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还能够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所以,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应该做好对施工环境的控制工作,对水利水电的施工环境采取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控制手段,进而构建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以及危险点,提高施工安全。同时,在企业中还应该加大对危险因素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危险因素的控制意识,进而提高对危险点的控制效果。 2.2加强对水利水电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加强对水利水电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是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有效降低安全问题发生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应该对施工现场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的管理,对施工设备、施工材料以及实际的交付作业情况进行控制,以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同时,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要严谨非专业人员进行水利水电安全控制操作,并做好现场安全的交接问题,以减少交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纰漏。 2.3落实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的责任机制 落实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的责任机制,并将施工责任人作为施工项目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效益,加强安全施工的落实效果有着非常明显的促进效果。也正因如此,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应该构建完善的施工责任机制,明确施工责任人,从而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了解,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把握与控制,减低施工问题出现的几率。在实际施工前,施工企业就应该做好施工项目的分析工作,明确每一个项目的责任制,并指派专门的安全责任管理人员负责水利水电的施工安全管理。同时,施工企业也应该定期对施工安全责任人进行安全管理培训与经验交流工作,进一步明确施工责任人岗位责任意识的同时,强化岗位安全责任工作的落实效果。 2.4加强水利水电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素质 水利水电施工人员作为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的直接执行者,其自身安全素质的高低势必会对整个水利水电施工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正因如此,在实际施工中,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帮助所有的施工人员树立安全意识,不断的提高安全意识,严格规范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确保每一名施工人员都能够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标准进行操作,在确保施工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问题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也希望通过本文笔者的阐述,能够让更多的同行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确保水利水电施工安全不仅能够提高水利水电施工效益,还能够有效促进水利水电技术的发展。也正因如此,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单位更应该加强对施工安全的控制,落实施工安全制度,做好施工安全教育,从而使水利水电工作向着又快、又好的方向不断前进。 作者:张闻宇 姜平 单位: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论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摘要: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管理在整个工程施工管理中尤为重要,并俨然已经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也正因如此,做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早已成为当前所有施工企业共同关注的重点。本文笔者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进行简要阐述,也希望通过本文笔者的阐述能够为规范与完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质量;质量管理 水利水电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其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应用性的有效发挥。因此,如何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则尤为重要。以下笔者就水利水电工程特点、施工质量含义以及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提出几点个人建议,也希望通过笔者的阐述,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提供有用的参考。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 现如今我们所说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其项目主要包括:水利水电枢纽建设、水工建筑物基础建设、水利水电机电设备安装、水工大坝工程、水利堤防工程以及河湖整治等。这些工程项目施工普遍存在建设周期长、施工强度大、技术工种多、地质环境过于复杂等施工特点。而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则是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多处于偏远的山谷地区,且多在河道、湖泊、沿海等水域施工作业,因此,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以及复杂的施工环境势必对施工建设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挡水、蓄水、泄水又是水利水电工程所需承担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对水工建筑物的稳定性、承压性、防渗漏性等性能就有着较高的要求,而这势必会加大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强度与施工难度。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含义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是指在国家水利水电现行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合同中,对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所要求的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美观性的综合体现。而施工质量管理则是指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的质量管理工作。在实际施工中,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要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手段,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积极的做好量管理工作的落实与完善,进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目前我国水利部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制定了一系列的施工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等。并以此为依据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给予指导与控制。 3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几点个人建议 3.1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 我们应该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以此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得以全面落实。在水利水电工程的项目前期,施工企业应该建立施工质量检查体系,并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构建质量管理机构与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而在水利水电工程开工前,则应该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实际要求办理质量监督手段;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阶段,施工企业应该建设设计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做好设计文件的审批与会签工作以及技术交底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各个施工岗位,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责任,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机制与考核办法,认真执行“三检制”,进而确保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2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建立项目质量管理责任制。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建立项目质量管理责任制,由项目法人负责全面的质量管理工作,而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则按照工程项目合同及相关施工规定对各自应该承担的工作进行质量确认。质量监督机构在行使政府部门的质量监督职能时,不能替代项目法人、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所行使的质量管理工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项目各方都必须承担水利水电施工建设的责任与义务,且各方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有着领导责任,负直接领导职责,从而为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建设的基础。 3.3进一步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督制度。 在水利水电的实际工程施工中往往由政府实行监督机制,从而对工程质量行为进行有效的外部控制。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就应该进一步强化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的质量监督体系。尤其是水利水电施工项目必须要执行分级管理制度,由政府行政部分授权的质量监督机构与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以及资质审查,并按照国家对水利行业的相关建设规定、设计文件实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进而有效约束工程质量形成。 3.4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并加强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应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要多采用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和安全可靠的新材料,从而为工程质量的提高提供有益的铺垫。3.5增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的质量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的质量法制教育,是提高施工人员自身质量管理意识,质量控制行为的关键,也可以说是提高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正因如此,在实际工作中,除了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还必须进行定期的质量法制教育,增强质量法制观念,积极的开展群众性的管理和合理化建设活动,为质量管理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从多个角度入手,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进行探讨,也希望通过本文笔者的阐述,能够让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从而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视,做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笔者的建议,为广大同行在今后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上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作者:韩笑 张鹏举 单位: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龙水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论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作为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其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正因如此,不断的加强对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完善与优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则尤为重要。本文笔者就几种关键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粗浅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施工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坝体填筑 前言 现如今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依赖于现代化施工技术的应用,尤其是一些关键施工技术甚至决定了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所以,不断的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与探讨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笔者即结合个人多年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实践经验与相关参考文献:,就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几种关键施工技术进行粗浅的分析与探讨,以此希望能够为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有益的帮助。 1.几种关键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1.1坝体填筑施工技术 作为水利水电重要的施工技术——坝体填筑施工技术,其施工技术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坝面流水作业问题。因此,笔者结合实际施工经验及对水坝体填坝技术的掌握,将坝体填筑施工作业内容,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做好坝面流水作业方向、工作段大小的划分使其符合坝面面积,同时还要符合施工机械的正常作业要求,确保宽度在10-20cm;长度则在40-100cm;第二,要根据施工作业的实际内容,正确划分坝体的填筑工序,一般来讲填筑面积、铺料方式、施工强度、施工季节都是影响坝体填筑工序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对填筑土料应该做好其作业上的时间控制,进而避免因为季节不同,而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热量流失,使其在作业循环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的发生;第四,做好流水作业程序工序数目、流水作业单位时间的制定,并在确定流水作业完成以后,方可进行卸料与平料作业。 1.2上坝路面硬化技术 第一,路基的施工。首先,在路基压实上,可使用80HP的推土机,然后进行放线测量。并同时进行土方的回填、路槽的开挖工作,确保其参数能够符合铺筑泥结石的施工设计要求。路基在整理好之后,还应该做好现场监理检测报告的检测与核对,方能继续下一道工序。第二,泥结石路面的施工。在碎石的铺倒上,应该根据断面的实际比例,利用自卸汽车与人工摊铺二者相结合的模式,配合推土机进行摊铺。尤其是在整个摊铺过程中,必须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指导工作,并且及时检查铺石的厚度,一般来讲,铺石的厚度不宜大于20cm。在整平以后,则可以运用厚度为6cm的土料进行铺筑。最后在路面上洒水,人工进行整平,并用15T的振动平压路机进行碾压。第三,砼道缘预制及埋设。在砼道缘的预制上应该根据道缘尺寸的实际设计要求,进行砼模具的制作,并且使用350L的砼拌和机在预制现场对砼进行拌合,并用1T的翻斗自卸车进行砼料的运输,后采取人工方式入仓进行收面。同时,还应该对所配送的材料进行详细的检验,检验合格之后方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予以使用;在砼道缘的埋设上,首先应该在泥结石路面的两侧做好放线测量工作,并利用人工进行挖槽,确保挖槽的开挖高度满足设计高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在完成打桩、挂线以后,才能够正式开始安装道缘。 2.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施工技术要点 2.1在土石坝施工中做好准备工作 做好土石坝的施工准备工作,对提高土石坝施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想做到此点,就必须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做好土石坝料场的规划工作。在土石坝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好其料场的规划与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科学、合理的料场规划不仅能够影响坝体的整体施工质量,影响水利水电施工工期长短、施工造价的高低,更是因为料场规划与施工现场周边的农林业生产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进行土石坝施工前,必须要认真结合施工设计图纸,对所有的料场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从而做好料场的规划工作;第二,做好土石料的开挖运输工作。为了能够确保在土石坝施工的整个过程之中,各项配套机械能够各司其职,按照施工工序顺利开展,就必须做好料场的开挖、运输工作,为施工工艺流程的顺利进行,实现综合机械化施工奠定基础。 2.2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做好土料压实工作 第一,对于防渗体等粘性土料而言,需要通过压实干表观密度与施工含水量,这两项标准控制压实标准。尤其是砂土、砂石又是填筑坝体、坝壳的关键材料,所以对填筑的密度要求有着十分苛刻的要求,可选择孔隙率作为压实的标准;第二,在压实机械的选择上必须要以原状土的实际结构状态为基准,结合筑坝材料的实际性质、施工所需强度、作业面积等众多因素,对碾压设备的类型进行选择,以使其性能能够达到施工设计要求,实现施工质量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对几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并提出了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项要点,旨在通过本文的粗浅阐述,让更多的人们清楚的认识到,水利水电施工早已离不开施工技术的运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也早已成为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关键所在。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应该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且多吸取国外的先进施工经验,先进的科学技术,去完善我国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提高我国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使我国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能够更上一层楼,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 作者:赵文君 贺岩 单位: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质量成本管理论文:质量成本管理与实践纵谈 摘要: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质量成本管理已上升为一个企业的战略性决策和管理行为。文章首先介绍了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及传统制造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然后以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介绍了其基本情况,最后从质量成本项目构成、管理战略、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和保障体制五个方面分析介绍了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的经验与实践。 关键词:质量成本 建设摩托 经验总结 一、引言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其核心是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量”转变。2016和2017年两会上,总理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质量成本管理已上升为一个企业的战略性决策和管理行为。当前,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到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在适宜质量成本与收益最大化之间寻求交汇点,从而使企业盈利并处于不败之地。然而,我国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整体水平至今仍然不高。据工信部数据显示,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率高达10%,出口商品长期处于国外通报召回问题产品数量首位,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 000亿元,间接损失超过万亿元。传统制造业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刻不容缓。 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传统老牌专业制造摩托车的上市公司,在如何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企业隐性成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对提高经济效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首先介绍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及我国传统制造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现状,然后介绍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最后从质量成本项目构成、管理战略、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和保障体制五个方面分析介绍了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的经验与实践。 二、质量成本管理及传统制造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 (一)质量成本管理 质量成本这一概念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质量管理学家费根鲍姆(A.V.Feigenbaum)提出来,他在撰写的《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指出,只关注合格产品的经济效益或者只关注不合格产品造成的损失都是片面的,应将用于保证和提升产品质量发生的预防费用和鉴定费用等也纳入质量管理和质量成本报告中,使管理层意识到有必要在事前加强质量管理。费根鲍姆还指出,质量成本由质量保证成本和故障损失成本组成,其中,质量保证成本包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故障损失成本包括因为产品或服务质量不达标而产生的内部故障损失成本和外部故障损失成本。朱兰(J.M.Juran)(1951)将在不合格产品上耗费的损失费用比作是一座未被发掘的金矿,若能在事前有计划地开发,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从而降低产品成本并提高利润。即所谓的“矿中黄金”之说。朱兰从质量和效益的角度将质量成本定义为: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能达到既定质量水平而造成的一切损失之和。朱兰以及后来的很多学者和费根鲍姆一样,都是把质量成本分为上述四项成本。其中:(1)预防成本指那些为避免产品不合格或降低故障率所产生的费用;(2)鉴定成本指用于评估和检产品或服务是否达到预期质量标准所发生的费用;(3)内部损失成本指产品在出厂前因质量问题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返工修复费、停工待产费用、报废损失和无效成本;(4)外部损失成本指产品出厂后因质量问题,消费者退换货、修理或索赔而发生的费用。 质量成本管理则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的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总体来说,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相应地,质量成本管理也可分标准化质量成本管理、统计质量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成本管理三个发展阶段。传统制造业的质量成本管理一般是指从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一直到售后服务这一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质量成本管理活动。首先,管理层应该树立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意识,将质量成本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并制定出清晰的质量成本管理战略;然后根据企业战略,同时结合相关理论,对质量成本进行项目分解,并明确各成本项目的具体构成;同时为保证质量成本管理的执行到位,应建立质量成本管理组织结构和制定质量成本管理流程;最后还应有相应的质量保障制度。 (二)传统制造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 根据2015年中国质量协会《第三次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整体稳中有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品质量稳中有升,被调查企业报告的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平均值为96.1%,较2013年的95.8%提高0.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质量损失率持续下降,被调查企业报告的总质量损失率(总质量损失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均值为1.83%,而2013年和2009年这一数字分别为2.43%和2.79%(通用设备和食品制造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高,被调查企业报告的通过ISO9001、GJB9001B和ISO/TS16949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比例均值为94.1%,相比2013年和2009年分别提高了1.9和5.2个百分点;质量管理方法普及率大幅提高。但同时,也存在制造业质量损失率相对日本等发达国家仍然偏高,质量管理成熟度不高,质量经营模式尚未形成,员工质量素质训练不足,研究开发缺乏质量管理,产品标准水平相对落后,制造管控缺乏精益求精,质量管理信息化水平低,质量工具的应用还比较初级等问题。 质量成本管理在发达国家应用已经比较广泛,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目前质量成本管理在我国虽然已有一些应用,但多停留在简单的统计报告,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我国企业不仅企业产品品质得不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也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流失。我国传统制造业质量成本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质量管理侧重技术层面,缺乏综合性量化指标。目前在不少企业,质量管理主要是质量管理部门或是生产部门的技术人员执行,他们进行质量管理有一套技术性指标,比如说产品合格率,不合格率,次品率等。但是这些质量技术指标基本上是单方面的,都不是反映综合性效益的具体考核指标,无法利用财务性指标(如质量成本)综合地考核企业质量管理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难以得到全面、直观的反映,导致质量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了。(2)管理层不够重视,缺乏顶层设计。许多企业管理层认为质量成本管理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记录和核算工作,没有将质量成本管理上升到企业战略高度,导致质量成本管理缺乏顶层设计,从而导致这项工作实施时遇到重重障碍,最后流于形式。事实上,质量成本管理是一个企业的重要战略,需要企业每一个部门、每一名员工高度重视并付诸行动,对自身职责范围内的质量和成本负责,形成一个高效、默契、和谐的质量管理系统。(3)质量成本管理理念偏差,未能在质量与成本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许多企业管理者认为质量管理就是尽可能地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奉行产品质量至上的观点;与之相反,企业不顾质量压缩成本的短视行为也较为普遍。一般说来,在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下,质量与成本呈正向关系,质量提升会带来成本上升,从而造成价格的上升,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竞争力。(4)质量成本的核算、评价方法不健全,无法提供准确可靠的质量成本数据。目前,我国企业成本核算仍然停留在生产成本上,现行成本核算方法无法提供全面的质量成本数据,因此对质量管理的效果不能很好地体现。(5)局限于生产环节,忽视质量成本的全过程管理。全面质量成本管理要求对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成本控制,特别是产品的设计阶段。据国外质量管理专家统计,有 20%―40%的产品质量问题产生于设计环节,并会在后期日常生产过程中带来难以预计的质量损失和成本。但目前,我国制造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主要还是关注生产环节。 显然,质量成本管理是做好企业质量管理和提升经营绩效的重要手段,应该将质量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相结合,建立完整的战略性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切实有效地加以实施,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效益。以下对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的实例加以分析和总结。 三、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公司源于1889年张之洞所创汉阳兵工厂,历经四次搬迁,距今已经有120多年发展历史。改革开放以后,公司依托雄厚的军转民技术,并积极和日本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进行战略合作,目前形成摩托车和汽车空调两大支柱产品,并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全国用户满意产品”“最具竞争力的中国民族品牌”等荣誉称号,现已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年产200万台发动机及200万台整车的年产能力,拥有建设牌和重庆牌两个品牌,产品畅销70多个国家,产品覆盖48cc到400cc。然而摩托车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企业,其发展受宏观经济运行、产业政策调整、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非常严重的行业。受上述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摩托车制造业正经历着残酷的严冬,许多摩托车企业正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和成本上升较快的双重压力,经营十分困难。然而,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早在十年前金融危机爆发前,就开始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的同时,积极加强内部管理,率先在行业内实行质量成本管理,并实现连续五年保持年收入8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在4%―5%之间,并逐步放弃低端摩托车市场,向中高端市场进军。质量成本管理使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转危机为机会,更加注重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质量成本管理让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开始根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产品质量成本进行计划、分析、改进,最终达到质量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对质量成本进行质量成本管理,既是企业本身成本管理的需要,也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有效保证手段。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不仅在集团内得到了高度的认可和肯定,还有效帮助其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中顺利渡过难关,并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的质量成本管理与实践 (一)明确的质量成本构成项目 按照费根鲍姆的理论,质量成本由质量保证成本和故障损失成本组成,其中,质量保证成本包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故障损失成本包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参照国标《质量成本管理导则》(GB/T13339―91)和军标《质量管理体系的财务资源和财务测量》,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明确了这四项成本的具体内容。其中:(1)预防成本是指为预防产品不合格,不能达到满意的质量所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设计质量控制费、采购质量控制费、质量改进措施费、质量评审费、质量管理活动费、质量教育和培训费、相关工资及附加费等。(2)鉴定成本是指为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试验、检验和检查所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检验试验费、检验设备维护校准费、破坏性试验费、检验设备折旧费、检验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等。(3)外部损失成本指产品在交付后因未能达到顾客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如:诉讼费、赔偿费、降价损失费、三包损失、保修费、二次索赔费等。 (4)内部损失成本由于质量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或现实合理的期望,从而导致资源浪费或丧失潜在利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包括:废品损失、返工/返修损失、复验费、外购/外协器材损失、停工损失、事故损失及处理费、产品降级损失及相关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等。 此外,为了方便员工鉴别内外部损失范围,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同时给出不合格成本的定义,不合格成本是指由于质量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给组织造成的经济损失。这里的不合格既包括产品质量不合格,也包括工作质量不合格;规定的要求是指合同的要求、设计的要求、管理规章的要求等。很明显,不合格成本是质量损失中最明显的一部分。 (二)清晰的质量成本管理战略 质量成本战略是企业为了获得和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而进行的质量成本分析与管理,其目的是为了适应企业越来越复杂多变的生存和竞争环境。质量成本管理战略作为战略管理在质量成本领域的延伸,是以“战略定位”和“价值链分析”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成本管理的新思路,具有外向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的特点。企业要发展好,首先要解决战略问题,即企业的方向问题,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争加剧时期,企业更应解决好方向性问题。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早在十年前,经济危机爆发前,就开始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并通过对各种质量作业活动的动态反映,在战略质量定位分析和战略质量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优化质量作业,对质量作业及其成本进行动态控制和战略业绩评价,以提高质量作业管理水平。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以“顾客满意、贯穿始终,建设名车、追求卓越”为质量成本管理总方针,专注摩托车、车用空调两大产业板块,努力做强合资合作、自主品牌摩托车、车用空调三大业务。逐步推进以质量为导向的经营,进行质量成本管理的优化;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的控制,建立供应商品质管理平台,培养质量专业人员,完善质量成本数据、体系平台,严格过程控制,关注用户,加强品质管理。此外,在要求出厂产品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越规定要求的同时,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还要求成熟车型的成车下线一次交验合格率88%以上,每年不断提高;质量损失率小于0.5%,每年不断降低;顾客满意度85分以上;外部监督检查通过率100%,以此来保证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的落地。 (三)完整的质量成本管理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在组织理论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形成的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层次之间固定的排列方式,即组织内部的构成方式。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为了实现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目标,在组织结构上从公司高层领导分工,到中层质量成本具体负责和落实部门以及基层的参与组织上都具有自身特色。首先,建设摩托质量成本管理由集团公司最高管理者直接负责,从而从制度和资金两个方面保证了集团公司开展质量策划、质量预防、质量控制、质量评价和改进等方面活动,为建设摩托进行质量成本管理提供了较好的内外环境。其次,集团公司任命质量副总经理和总会计师,直接负责组织制定集团公司质量成本管理制度,组织集团公司质量成本分析,和对各二级子公司的质量成本管理建设进行考核和打分。最后,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根据质量成本管理需要,集全公司优秀人员力量单独成立品质保证部直接负责质量成本管理的具体日常工作。自此,由品质保证部直接负责,财务部紧密配合,各生产单位及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质量成本管理组织结构体系基本建成。品质保证部的具体工作是:(1)组织建立质量成本管理制度,确定质量成本构成项目。(2)质量成本管理制度运行的控制、监督、检查、评价、考核,逐步完善。(3)定期编制质量成本分析报告并上报公司领导。(4)培训及考核。财务部的主要工作是:(1)建立质量成本核算体系,确定质量成本核算科目。(2)提供质量成本核算报表及相关经济指标。(3)利用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体系的基础,将质量成本分析结果纳入相应的管理费用预算、科研生产预算、产品成本预算和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等,使之成为集团公司财务预算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报集团公司最高管理者审查批准。(4)协助品质保证部完成质量成本管理的其他相关工作。各生产单位和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1)按质量成本管理核算体系程序及要求,收集并提供质量成本核算的成本数据,按期上报。(2)根据质量成本分析的结果制定质量成本的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跟踪,持续改进。 (四)清晰的质量成本管理流程 质量成本管理流程是质量成本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具体落地和保障的过程。流程设计是否科学有效将直接影响质量成本管理的最终效率和效果。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的质量成本管理流程由品质保证部牵头,财务部配合,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形式制定。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质量成本管理准备阶段。此阶段由品质保证部会同财务部一起到各生产单位和职能部门了解摩托车和车用空调两大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可能发生的费用构成,并根据以往各部门的财务数据和各生产单位及职能部门的意见,制定四项质量成本的具体构成,并对每一项目构成撰写详细说明书,对一些有争议的项目还聘请专家开讨论会并最终确定其归属。第二个阶段是质量成本预算及结算阶段。此阶段由财务部会同品质保证部根据以往的财务数据,制定并下达质量成本目标,质量成本目标目前下达到两级,并力争两年后达到三级,经两上两下过程后,最终确定各部门的质量成本预算。在制定质量成本目标和预算时,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历史资料,还要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竞争对手的资料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趋势等,品质保证部制定各种质量成本文本和表格,生产单位和职能部门依据这些文本和表格制定预算。第三阶段是数据的报送与审批阶段。此阶段,首先由各生产单位和职能部门根据质量成本核算的要求,每月对本单位(部门)质量成本构成进行核算和分析,形成《质量成本汇总表》,于每月3日前上报上级主管财务部门;然后由各二级子公司、分厂主管财务部门于每月5日前上报财务部《质量成本汇总表》;季度、半年、全年汇总所辖单位质量成本数据,形成季度、半年、全年的《质量成本汇总表》和《质量成本经济分析报告》,于每季首月5日前上报上级主管财务部门。最后财务部每月8日前收集汇总各二级子公司、分厂财务部门《质量成本汇总表》,形成集团公司的月度《质量成本汇总表》报品质保证部,并于每季首月10日前上报品质保证部上季度《质量成本汇总表》和《质量成本经济分析报告》。《质量成本汇总表》和《质量成本经济分析报告》的主要指标包括:质量成本实际总额度、各型号的质量成本实际额度、各科目质量成本实际额度等。第四阶段是质量成本分析与考核阶段。此阶段由品质保证部首先核对上报的主要指标计算是否准确,然后根据年初下达的目标,进行质量成本考核,确定是否完成年初的预算任务和控制目标。如总体质量成本目标达成率、各型号产品质量成本目标达成率、各科目质量成本目标达成率、质量成本占其他成本比重等。 (五)坚实的质量成本保障体系 首先,从重庆建设摩托从集团公司到上市企业都高度重视质量成本管理,有一个良好的氛围,为保证高效的质量成本管理提供了较好的环境保障。其次,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质量成本管理制度,为质量成本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制度保障。再次,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年初在制定预算时,都会单独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为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此外,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定期还会聘请专家对参与质量成本管理的全体员工进行培训,为质量成本管理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最后,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还制定了定期与供货商和产品销售渠道商的沟通和协调的制度与机制,充分了解上下游企业的市场环境变化。重庆建设摩托股份有限公司还聘请了国际知名软件开发商甲骨文为公司定向开发质量成本管理软件,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和有效传递,为质量成本管理提供了数据保障等。 质量成本管理论文: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研究 摘 要:在江苏南部地区,数量庞大的小型服装制造企业利用廉价劳动力的优势,生产加工大企业的订单,收取廉价的加工费。在全球贸易一体化的今天,服装产业对于质量的要求日益升高,然而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小型服装制造企业经常降低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陷入质量与利润的两难。本文采用案例研究、因素分析的方法,以江苏瑞天服饰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剖析企业意识淡薄在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方面,质量成本总体偏高影响企业利润的问题是由于企业质量成本要素构成不合适,进而根据服装企业的行业特征,提出提升预防成本、控制鉴定成本、降低损失成本的对策,并得出企业增强质量成本管理意识并需要做出统一规划的结论。 关键词:小型服装制造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因素分析 一、质量成本管理 1.含义 质量成本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构成,企业在市场中重要的竞争力就是产品的质量,想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就要不断提高商品的质量,进而提高顾客满意度,这样就是的企业信誉提高,企业收到好的经济利益回报。但只有投入一定的费用才能使质量提高,这种投入就是质量成本,这就是一定的投入的质量成本可以给公司取得多少利益的事情。想要取得最佳经济收益,就需要改进质量成本管理,使质量、效益、成本有机结合。质量成本管理既能满足公司外部质量要求,又能实现公司内部效益最大化。 2.目的 质量成本管理为的是承担起企业质量成本相关责任,使得质量成本意识提高,通过策划质量成本目标,进而控制质量成本、使质量成本效率提高的一项管理工作。 二、公司概况分析 瑞天服饰公司是江苏省的一家小型服装制造企业。其主要是服装的制造和生产,其技术部是用于研究服装制造工序和策划产品实现;质监部门在产品生产结束后进行验审,比如修补服装可修复的破坏等等;服装在出厂前要接受顾客的质检,如果不合要求,需要将服装返工再检;如果是出厂后的服装,就需要公司承担因质量不合格的退货损失。 三、公司在质量成本管理领域主要问题 1.质量成本管理的意识薄弱 因为公司意识薄弱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公司在生产成本和费用中分配质量成本,致使公司在质量成本方面核算不清楚,对质量成本不能进行整体分析,进而对实际成本难以把控。公司管理把控没效率在部门,便难以依照各自的职能去进行,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出现日益上升的质量成本。 2.预防成本、鉴定成本投入少 通过对产品的质量成本因素的分类和分析,我们以2013年6月-12月的质量成本作为因子进行分析。根据其质量成本明细表知,2013年6月-12月的预防以及鉴定成本一共是147,205.7元,内外部损失成本总一共541,947.7元,显然,预防以及鉴定成本加起来仍然远小于内外部损失成本。因此便说明该企业预防和鉴定成本投入太少,因而导致成衣后期的质量维护成本明显增多。 3.过多的损失成本 我们将分析对象设为2013年6月-12月质量成本动因所占比例。其中内部损失成本占78%,外部损失成本占1%,预防成本占5%,鉴定成本占16%。商品的质量成本中内部损失成本占比78%在6月-12月之间,这表示在生产产品的时候形成大量损失。据分析,这是因为实现服装的研究策略没有制定好,公司服装质量在个阶段均不合格,例如制成衣服后的清洗阶段致使配饰掉落,公司就得进行回炉再造,来增加客户满意度。企业不能通过改善生产状况降低内损。据财务报告数据显示,该公司在2013年11月便是由于货物质量不合格使得公司订单延误,故违约赔偿10万元的违约金,记为了内部损失成本,该公司所赔付的巨大损失便是由于质量不合格导致的。 4.不合宜的质量成本因素构成 某学者把质量成本曲线划分为三个区域:改正、无差异以及至善区。根据图可以得到,如果产品质量成本在I区,产品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则产品的损失成本超过了70%,而预防成本不足10%,此时公司应该降低改商品的质量成本;比较理想产品质量成本的区间是II区间,改服装的损失成本约等于50%,预防成本约占据10%,那么就应该对产品的质量进行适当的维持把控;而第III区的服装产品鉴定成本超过50%,损失成本不超过40%,鉴定成本大于损失成本,此时产品的产品的质量成本过多,那么公司应该控制鉴定成本,稍微适度的降低检查程序。根据图中分析,该公司的商品,其损失成本约等于75%,超过了70%,商品的预防成本约等于6%,不超过10%,说明公司在质量改进阶段即改正区,质量成本一直处于高水平,公司应尽快制订出方案并采取行动,使损失成本变低,预防鉴定成本适当增加,因此使商品的质量的成本被调低。 四、改进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的相关举措 1.质量成本管理思想的提高 质量成本的分析是质量成本管理的依据,根据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公司必须提高其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的思想意识,进而进行更加高效的监管机制对于产品的质量成本。产品的质量成本有着联系密切的各个构成要素,公司需要对产品的质量成本的要素分析有所提升,发现并求证出适当的比,达到质量成本构成最优。在上述分析判断中,不难发现,该公司的质量成本总额较为庞大,构成中发现,预防和鉴定成本占比不大,而损失成本就占比明显巨大了。所以目前企业需要做的就是制定相关策略,使得产品的质量成本尽可能的调低,进入产品质量成本的II区也就是控制区。该举措应该伴随产品形成的始末。 2.预防成本的适当提升 对于小型服装公司生产产品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成本最关键的工序就是商品质量程序的研究开发。公司要想严把质量关对产品,就应该对产品的制造程序进行专业的研发与设计,还要增加生产产品中间过程中的质量检验,使生产步骤顺利实施;产品生产作业线也要进行相应的布置,制造工艺也要整改,使产品生产更加高效。技术部和质检部来严格把控预防成本,把关注点放在服装设计费和质量管理费上面来。 3.鉴定成本的适当把控 公司生产出的产品为了减少损失成本,有必要对其进行测评。该公司在2013年的11月,企业因产品质检问题延误订单,造成企业10万元的巨额损失。但如果能有一部分资金用于对产品测评,该资金为鉴定成本,那么它就可以及时对问题产品生产问题进行整改,从而既可挽回公司巨额的损失也为保住了公司信誉。质检部门负责掌握鉴定成本的分配,为产品质量把关。 4.损失成本的适当减少 减少质量成本的关键是减少损失成本,应该在各个生产阶段进行把控,及r发现服装质量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整改完善,例如对车间一定时期维护修理确保产品生产顺利,定期安排工人培训在产品质量方面,使工人素质有所提升,公司也可制定质量负责的规章制度等。生产车间负责的主要是内部损失成本,保证生产出的产品的质量以及通过率;业务部主要负责的是外部损失成本,对产品的售后、客户满意程度负责把控。 质量成本管理论文:浅谈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质量成本管理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质量管理是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三大目标管理之一,在整个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如何提高其管理成效对于提高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整体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质量管理;质量成本;质量成本管理 0引言 质量管理是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三大目标管理之一,在整个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如何提高其管理成效对于提高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整体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质量,通常指产品的质量,广义的还包括工作的质量。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属性;而工作质量则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它反映了与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工作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从项目作为一次性的活动来看,项目质量体现在由工作分解结构反映出的项目范围内所有的阶段、子项目、项目工作单元的质量所构成,也即项目的工作质量;从项目作为一项最终产品来看,项目质量体现在其性能或者使用价值上,也即项目的产品质量。项目的特性决定了项目质量体系的构成。从供需关系来讲,业主是需方,他要求参与项目活动的各承包商(设计方、施工方等)提供足够的证据,建立满意的供方质量保证体系;另一方面,项目的一次性、核算管理的统一性及项目目标的一致性均要求将项目范围内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集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其内部组织良好的质量控制及内部质量保证,从而构筑出项目的质量体系。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创造必要的资源条件,使之与项目质量要求相适应。各职能部门及实施单位要保证工作质量和项目质量,实行业务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支持质量部门独立地、有效地行使职权,对项目实施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2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2.1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概念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目的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在商品条件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也体现出一般商品的质量目标,即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时间性及耐久性六大目标。具体说来公路工程质量目标是满足有关公路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及批准的设计文件和工程合同文件,对公路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 2.2 当前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模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任务是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象一般质量管理一样,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总的来说经历了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目前正处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推广实现阶段。当前,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主要注重于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随着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高速公路建设市场准入规定》、《高速公路建设四项制度实施办法》和《高速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规章的健在实施,以及在政府机构改革对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转变政府职能要求的大形势下,目前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是“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并逐渐走向基于项目法人负责制的“政府管理、委托监督、业主负责、监理控制、企业保证”。在这一阶段,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得到了贯彻,已不再是单纯的依赖于事后的检验,不仅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注重于对材料、机械设备、施工组织、各工序及各岗位等施工全过程影响质量因素的管理,而且监督、监理工作也对工程实体质量和工程行为过程并重,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色彩。并且许多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已开始从财务上入手实行“先质量后计量,再支付”,改变了传统的“按进度支付”的做法,这是确保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这也是借助财务手段进行质量管理的一个方面。从理论上讲,以现有的技术手段为基础,以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为贯彻、实施上述质量管理方针制度,不仅可以保证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而且可以不断优化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实现质量、投资的双赢,提高建设的效益。但是实际上全面管理的思想真正的效落实下去的较少,能明显体现其经济效果的就更少了,以致于这种方法往往只是当作保证工程质量的一种被动措施,甚至被当作一种负担,没有被当作是一种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手段,其结果适得其反。 3质量成本概念的引入 3.1 基本概念 质量成本的概念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A.V.Feigenbaum在20世纪50年代初最早提出,继A. V.Feigenbaum之后,美国质量管理专家J.M.Juran和D.M.伦德瓦尔等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从此,关于质量成本的概念有了很大发展,为推动企业有效的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促进质量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进一步完善产生了重大作用。质量成本(quality ―related costs)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ISO8402-1994)。企业运行中的质量成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即预防和鉴定成本,一般将这部分质量成本看作是投入,另一部分是由于没有达到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具体包括:①预防成本。②鉴定成本。③内部质量损失。④外部质量损失。 3.2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质量成本的基本内容根据质量成本的基本概念:具体到高速公路工程质量成本的各部分可以归纳如下: ①预防成本。②鉴定成本。③内部质量损失。④外部质量损失。⑤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3.3 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工作程序应该说,揭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动作中的不合格(无效)工作和不合格(有缺陷)产品,为企业质量改进活动和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指明方向,是企业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具体的任务内容有3个方面:①建立识别不合格的工具。包括设置质量成本的财务账户、原始凭证、记录和建立核算制度、报告形式等。②制定质量成本差异分析的趋势分析程序,寻找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和影响因素。③支持管理决策,即有效地进行管理方案的综合评价,追求高效益、低成本可操作的统一。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主要工作程序可以用图1表示。 3.4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和模式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优劣不仅仅是检验出来的,它是通过设计、施工、养护等工作的具体实施而形成的。高速公路的质量主要决定于设计阶段(包括规划、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和施工阶段,其中施工阶段又是最关键的。影响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因素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对于一般所关注的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施工阶段、涉及到业主方、设计方、监理方和承包商,因此这一阶段完整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应包含四方面各自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并在这四个分体系之间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关联关系,充分体现四个分体系之间的母子、合作关系,可由业主的工程技术部门负责整个建设工程四个分体系总体上的质量成本报告的汇总、核算、分析和决策,从而从整体上更高层地把握整个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成本问题,为做好质量管理以及整个工程的全面管理服务。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主要四方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之间的相互关联系可以用图2来表示。 3.5 质量成本管理的优越性高速公路建设具有投资大、工期长、战线长等特点,在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不仅可以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建设的投资效益,而且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社会生产力。针对当前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一方面难以对其质量管理工作成果进行正确评价,不能及时地暴露出其质量管理工作中的缺陷,并及时有效地采取或预防措施,质量管理工作不能不断得到完善,高速公路建设的生产经营目标不能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也还存在质量管理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的问题,人们不能认识质量问题在经济方面的生性一。为了让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各级领导及各部门真正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就必须对高速公路建设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状况及其影响“用数据说话”,尤其是其企业总体效益的影响,促使工程建设的各级领导及各部门认识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付诸行动,认真对待。本研究将尝试在公路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引入“质量成本”的概念,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质量成本”概念的引入,利用财务手段,用“数据说话”的方式,用货币语言直观、客观、明晰地反映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情况,将质量问题直接与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经济问题联系起来,为决策提供依据,为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供有力的工具。 4结语 由于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阶段,而且这一阶段的投入在整个建设投资中所的比例也是最大的,本研究将对施工阶段(即招投标工作结束到工程缺陷责任制期终止)的质量管理工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来探讨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程 引入质量成本概念的问题。并针对质量成本概念将招投标阶段结束到签发交工验收证书期间的质量损失计为一般内部质量损失,工程交工验收后到工程缺陷责任制期终止期间发生的质量损失一般计为外部质量损失。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意义很大程序上取决于研究对象的重复性、相似性、本研究除按照时间系列一般性的研究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外,决定依照现行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将一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分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排水工程、挡土墙、防护及其砌石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安全设施等9个基本的分析对象按照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基本条件相似的原则进行归纳分析,考虑单个工程建设的质量成本管理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汇总研究一般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成本管理问题。 质量成本管理论文:市政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管理概述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生产特点和产品特征,在分析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构成的基础上,根据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简要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成本;控制 1市政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的构成 1.1 预防成本。预防成本指为了防止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和偏差,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达标而事先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而发生的费用,具体包括:①质量规划费。②工序控制费。③新工艺鉴定费。是指新施工工艺、技术革新项目的鉴定费用。④质量培训费。⑤质量信息费用指收集、整理、分析、保存全部质量信息的活动费用。 1.2 鉴定成本。鉴定成本指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而对工程本身以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研究及对材料、构件、设备等进行质量鉴别所需的一切费用:①原材料和外购件检验费。②施工工序检验费。③工程质量验收评审费。 1.3 内部损失成本。内部损失成本指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因施工指挥决策失误、施工中违反操作规程、施工产成品保护不善以及由于施工工具、机械保养不善引起工程质量缺陷而造成的损失以及为处理质量缺陷而发生的费用总和。具体包括:①返工损失。指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产品或工序在质量上达不到施工验收规范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必须“推倒”重建而发生的费用。②返修损失。指工程质量存在缺陷,必须进行局部返修,使之达到合格质量而支付的费用。③停工损失。指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因处理质量事故而导致停工和延误工期的损失。④事故处理费用。指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事故时对事故进行分析,提出事故处理方案所发生的费用。 1.4 外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指市政工程交工后,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工程质量缺陷而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的一切费用总和。包括:①保修费。②纠纷处理费。 2市政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管理的特征 市政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管理要切合市政工程的产品特点、生产特点。由于行业差异性大,市政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成本借鉴其他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能性不大。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管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质量成本分层核算。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实施工程项目管理,在项目法施工的指导下组成多个项目部,每个项目独立核算,因此质量成本核算也应该相应的在公司和项目部两个层面进行。两个层面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在出年终质量成本报告时,公司应将各项目有机汇总。 2.2 阶段点质量成本控制。对于大型市政工程项目而言,由于施工周期长,使得质量成本数据收集工作历时较长。一个工程项目的完整质量成本数据往往要等到一个项目保修结束以后才能得到。因此阶段点的质量成本控制是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 2.3 质量成本分层归集。由于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实施工程项目管理建立项目部,质量成本的分析也要在公司与项目部两个层面上进行,同时,这两个层面也有着若干责任联系。这一点与其他行业具有显著的差异。建立专门的质量成本归集明细表对施工质量损失进行归集后,就借助这种对应关系将公司层面损失源相应的找出,这是一种适用于施工质量损失分析的方法。 3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管理的控制措施 3.1 抓好全体员工的观念与意识。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市政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成本管理研究全员经济意识。统一思想认识,从项目管理人员到普通施工人员要进行经济教育,灌输经济意识,把一切为了效益的意识深深地刻在每个职工的脑海里,对施工作业队伍进行质量成本管理教育,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这是实现成本目标的保证。 3.2 制定较完善成本管理办法。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根据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项目成本管理办法,如项目质量成本管理办法、工期成本管理办法等。这些管理办法应是责任到人、切实可行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办法,使项目的成本控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3.3 抓好质量成本管理目标。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四类质量成本的综合达到最低值。一般来说,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会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质量损失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损失逐步减少。必须能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质量损失、预防费用和鉴定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 3.4 完善合同文本,避免法律损失。施工项目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出现,合同条款不严谨就会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必须细致周密的订立严谨的合同条款。 3.5 建立规范、统一、标准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施工项目经理部是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项目经理部,施工项目经理部成本管理的主体是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队全体施工人员,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主体的核心领导,对成本管理体系中的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进行明确的界定,赋予相应的权利,以充分有效地履行职责,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便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工程施工企业进行质量成本控制首先要依赖于企业所有人员观念的转变,树立起质量成本意识,在此基础上,完善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尤其需要重视提升企业的质量成本的核算、分析和控制能力,为此,本文接下来将讨论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如何建立并健全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体系,以及相关方法的应用。 质量成本管理论文: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探讨 摘要: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利润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加强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是企业控制和降低成本、增长利润的有效途径,是时展、企业进步的必然结果。为此,本文就如何加强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企业;质量成本;成本控制;管理 0引言 我国自加入WTO以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企业对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更加重视。任何一个企业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利润,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生产管理等等皆是增加利润或实现利润的手段。 1质量成本要素分析 质量成本是指施工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不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需要而产生的一切损失。其基本内容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4部分组成: 1.1 预防成本预防成本是为使故障减少到最少而发生的一切费用。其内容括:①质量计划工作费用:指企业为制定质量计划而发生的人员工资、文件费和办公费等。②质量控制管理费用:指质保人员工资费、资料费以及控制设备的核准、维修费用和材料消耗费用等。③质量信息工作费用:指质量信息人员工资费、信息费、信息跟踪费、资料费等。④质量教育、培训、奖励费用:指教员和学员工资费、讲课费、资料费、学员外出培训学费、租用场所和设施费,以及质量奖励等费用。⑤设计更改费用:指企业为施工项目发生设计变更和受监理工程师指令更改影响造成的原实施方案、防止质量事故、试验计划等一系列变更而发生的关人员工资费用以及资料费和会议经费等。⑥质量公关费用:指企业为施工项目质量接受第三方及业主的评审(比)或竣工交验、进度检验等原因进行公关活动所产生的人员招待费等。⑦处罚费用:因违反国家及地方规章管理规定而发生的罚款。 1.2 鉴定成本鉴定成本是综合性强且要求高的产品,每个分部分项必须经检验合格方能转入下道工序继续施工,原材料进场检验、各分部分项和工程全面完工后的验收和为进行质量鉴定而发生的一切费用就是鉴定成本,其内容包括:①原材料和外购件检验费用:指企业对所使用的材料和外购件进行检查、试验所发生的费用。②施工过程中的检验费用:指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各分部分项质量进行验收时所发生的人工费用和材料消耗费用。③工程移交费用:指产品移交用户使用前进行性能检测和系统试验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经相关研究学者对以上质量成本的构成四要素的研究――预防成本占10%左右,内部与外部故障成本合计为60%左右,鉴定成本为30%左右。 1.3 内部故障(损失)成本内部故障成本是材料经过合理技术组合形成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其内容包括: 1.3.1 施工质量成本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缺陷和为处理缺陷而发生的费用。其内容包括:①分部分项缺陷工程损失;②返修人工、材料费和复检费用;③停工损失;④事故分析处理费用等。 1.3.2 建后服务成本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质量缺陷而产生的一切费用。其内容包括:①由于产品安全性能问题或质量责任分歧造成的诉讼费;②由于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业主损失而支付的赔偿费;③在质量保证期内的修理费;④事故分析费等。 1.4 外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是工程配套的设备在保证安全使用性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其内容包括:①诉讼费用;②赔偿费用;③维修费用;④事故分析费用;⑤保险费等。 2我国质量成本管理的缺陷 2.1 现行质量成本分类的缺陷我国目前试行质量成本核算的企业所采用的指标体系存在着不足:①侧重于质量成本的分析和控制,未充分体现全面质量管理精神,偏离了科技指标体系设置的“全过程反映”原则。穷本溯源,质量成本是从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中脱胎而来的,因而质量成本的分类。即质量成本指标体系的设置无疑就应承袭其脱胎出来的那个母体的基本特征。具体地说:质量成本的分类应从企业设计、施工、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这样一个企业再生产的全过程出发来加以考虑。现在通用的分类未虑及这点,从而使其所提供的指标体系在科学上减色不少。②不利于分清责任,评价工作质量,偏离了科技体系设置的“职责分明”的原则。无论国内国外,企业的基本职能部门大都是按再生产环节设置的。因而,质量成本的分类,即质量成本指标体系的设置也必须与之相适应,以便于指标下达与考核。但是,现行分类仍未虑及于此。其所提供的指标体系无法将设计、施工、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各环节发生的质量成本加以分别反映。这样,既不能分清各环节的责任,又不能通过对各环节在不同时期发生的质量成本的增减变化进行分析来评价其工作质量,以致于难以按责任单位提出具体改进措施。这显然有背于质量成本指标体系的目的,也不符合科技指标体系设置的“职责分明”的原则。 2.2 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中的缺陷 2.2.1 质量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质量成本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当前即使生产比较稳定、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健全的企业,在这方面仍做得很不够,以致于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质量成本数据的正确归集和统计非常困难,无法与《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相互衔接等问题。 2.2.2 员工的质量成本管理意识差“以人为本”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之一,它要求企业必须“始于教育,终于教育”。但是在很多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只是制度上的、表面上的,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企业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的质量成本管理意识不够,以致于整个企业的员工的质量成本管理意识都较差。 2.2.3 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成本管理的奖励制度通过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活动,可以找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没有运用经济手段增加员工质量成本意识,保证合理服务质量水平,以致于对发生质量事故没有追究责任和原因,造成了企业质量成本高,从而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无以提高。 3质量成本管理的改进措施 3.1 质量成本分类的改进为了避免现行分类的弊病,笔者设想,我国质量成本可按工程的设计、施工、等各环节进行设计,即按照工程的施工过程对质量成本进行分类,也就是:①设计环节质量管理费:包括工程质量目标鉴定费、质量评审费、工序检查费、质量改进措施费等;②供应及生产准备环节质量管理费:包括进货检验费、材料整理费、生产前准备费、设备运行质保费、参与工程单位质量控制及鉴定费、因保管不善造成的材料报废损失等;③生产环节质量管理费:包括三检检验费、零件工序检验费、工人自检互检费、工具校量费、停工损失、因保管不善而造成的损失等;④质量管理组织工作费用:包括专职质量部门日常费用、质量培训费、质量奖励费、质量控制实施费、事故分析处理费、标准费等。 3.2 健全质量成本管理制度成本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当前即使生产比较稳定、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健全的企业,内、外部损失仍然很大,用于缺陷预防的投入占产品成本的比例有增无减,这就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只有进一步健全完善质量成本管理制度,通过实施与分析才能寻找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3.2.1 引进质量收入质量收入是质量得到保证或较原有水平提高后企业和社会所得到的更多的价值。这里的质量是指工作质量、工序质量和工程质量的总称,对其科学地把握要认真研究其得益主体的质量收入,即企业的质量收入和社会的质量收入。 3.2.2 完善质量成本传统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质量损失和外部质量损失四个部分。质量成本应该是质量管理活动的一切耗费。传统质量成本中的内部故障损失并不是管理活动的耗费,而是结果性损失,不应成为质量成本的有机构成部分。且传统质量成本几乎没有反映质量提高成本。质量成本应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质量提高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3.2.3 注重质量损益质量损益是质量收入减去相应的质量成本后的余额。质量损益作为全面考核质量管理经济性的综合性指标,是衡量全面质量管理是否取得成效的根本标志。 3.3 树立企业员工的质量成本意识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员经济意识。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从项目管理人员到普通施工人员要进行经济教育,灌输经济意识,把一切为了效益的意识深深地刻在每个职工的脑海里,对于施工作业队除组织大规模的教育外,还要通过大幅标语、宣传栏进行宣传,使每一位职工都能把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主要位置。其次是组织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这是实现成本目标的保证。 3.4 将质量成本管理纳入经济责任管理范围对于发生的质量事故要追究原因和责任,运用经济手段增强员工质量成本意识,保证合理服务质量水平。应建立严格的质量责任奖励制度,并使之制度化、经济化。奖惩制度对于控制体系而言,既是一个辅助手段,又是维持质量成本控制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 4结论 质量成本的高低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一把尺子。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重点、有选择地控制实现某个子过程或全过程,适当增加预防成本,并加强企业其他质量成本管理,从而达到控制和降低成本,增长企业利润的最终目的。 质量成本管理论文:中小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分析 摘要: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在自身资金实力、经营规模、管理能力和经营环境等多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某些适用于大型企业的成本管理理论用于中小企业时则可能是不恰当的,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主要针对中小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质量成本管理 问题 对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已使得经济从地区走向世界,全球经济正在步入一体化时代。经济竞争的格局也由原来只局限于某一地区或国家扩展到全世界,而正是这样的时代,使得世界经济的格局正在悄悄演变着,竞争中的企业不仅会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也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企业要想在这样的形势下更好的发展,就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不仅要在产品的功能上下功夫,使产品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更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生产出质量过关且低成本的产品,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发展壮大。 一、中小企业进行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质量成本是企业总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持续性经营中不断发生的动态成本。通常而言,质量成本与企业总成本的关系是:当质量预防成本投入后,由于次品率和赔偿金额的减少抵消了质量成本的增加,企业总成本相应的减到最少;而随着质量预防成本的不断投入,由于次品率和赔偿金额的减少不能抵消了质量成本的增加,企业总成本体现了相应的增加。因此,企业也不可能无休止地追加质量预防成本而导致企业总成本的增加。质量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出企业总成本控制的好坏以及相应的利润多少。 二、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者的成本管理理念落后、员工的素质不高、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及管理理念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行和发展。据调查,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只有大中专以下学历,从事管理工作的年限也大多较短,严重缺乏企业管理经验,更多的中小企业管理者还缺乏财务会计知识。由于员工的素质不高,就无法使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工业生产技术,也无法贯彻执行先进的管理方法,造成企业始终停留在资源浪费大、管理落后的生产经营局面。因此,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落后、员工的素质低下、成本控制意识薄弱严重制约了现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降低。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成本管理体系松散 大多数企业虽有成本管理的一些框架,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内控制度,实施效果不甚理想。有些中小企业尚未建立一个严格的管理制度,从而导致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处于失控状态,造成成本不断扩大,同时助长了贪污的风气。此外成本控制机制没有在全过程实施,仅仅在事后控制,也不能有效达到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 (三)成本控制手段落后 现在已进入信息经济时代,虽然许多企业在会计核算上广泛使用计算机操作,但仅限于对会计凭证的录入、账簿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记账、算账、报账、存取数据和计提折旧、存货计价和成本计算等方面的计算工作上,还没有真正体现出其在会计控制、会计分析、会计预测和决策等方面的信息交互管理功能。这样的会计电算化无法满足现代成本控制对信息处理的要求,更谈不上成本控制手段的现代化。 (四)产品的无形损失严重 产品的无形损失是指由于产品过时、过季及供过于求等原因造成的产品贬值。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产品寿命周期的缩短,产品的无形损失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产品无形损失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消费间存在着矛盾。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重复、产品档次低、产大于销,致使产品待售时间长,甚至大量滞销积压,只能以低于其价值的价格来实现销售,产品的无形损失严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由于对市场和消费者缺乏及时足够的了解,没有掌握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变化,盲目生产毫无特色的大众化产品,顾客的认可度低,从而给企业造成损失。 三、完善中小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对策 质量成本管理并非朝夕之事,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打破弱势格局,就必须站在企业整体的高度,全面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措施,才能起到长效作用。 (一)将质量成本管理制度化,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 中小企业由于人员少,技术薄弱,所生产的产品往往是工艺相对简单、大企业不屑于生产的边缘化产品,所以在生产时往往不重视生产过程的控制,认为质量成本管理是大企业的事。如果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失去了现有的市场,大不了转型改做其他生意。然而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念。当下的许多大企业也都是从小企业发展起来的,这些大企业当初如果不重视产品的质量,不将产品质量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恐怕也不会有今天的辉煌。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不需要多么深奥的理论基础,只需要将生产过程进行制度化的设计,将生产的每一步骤进行标准化的设计即可,也不需要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 (二)加强员工质量成本意识,建立各工序质量责任负责制 要想控制产品质量并降低产品成本,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进行质量责任控制,再健全的制度目的也只有一个,也就是让员工在规范化的制度内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来。制度化的设计能够在出现质量责任时,分清是哪个环节或人员出了问题,以纠编或进行相应的惩罚。加强员工质量成本意识,建立各工序质量责任负责制,就是要让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在规定的条件及要求下进行,每个工序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对于上一工序不合格的产品拒绝接收,并避免将不合格产品流向下一道工序。有了制度化的保证,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人为因素带来的质量不稳定情况,并让每一个员工产生责任意识。 (三)奖励与约束机制的并进 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虽然目的是提高产品质量,但要想提高产品质量不能一味的惩罚,还要有相应的奖励机制,并做到赏罚分明。对于能够始终保持高质量或低废品率的员工,一定要给予必要的奖励,以激励其工作热情,避免因为激励不到位而产生的消极怠工及优秀员工的流失问题。要知道,培养一个成熟的员工所付出的代价往往大于在工资待遇方面给予其的补偿。 质量成本管理论文: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探析 摘 要:本文从质量成本的基本理论出发,介绍了质量成本的内涵和分类,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试图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 关键词:企业管理;质量成本;控制体系 1.质量成本的内涵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问题,我们必须引入质量成本这一概念。质量成本是使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水平上所需要的费用。 1.1质量成本的分类 通常,质量成本分为五大类:即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外部质量保证等。 1.2我国企业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企业在经营实践过程中,质量成本管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缺乏全面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 质量成本核算是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由于我国推行全面质量成本管理比较晚,不同企业的实际生产、管理状况又各有不同,这使得对某些质量成本项目的定义不够准确,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不够妥当,国家又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因此,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化、制度化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质量状况。 1.2.2质量损失成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还有待改进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还比较严重,有些企业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成本,但产品的质量水平却不高,因此,对质量损失成本进行深入分析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我们对己经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多数企业只是在数字上作简单比较就下结论了,未能很好地利用有关数据进行深层次地分析,使得一些可能避免或削减的损失未能幸免。 1.2.3质量成本的优化、控制方法还有待研究 我们进行质量成本信息的收集、核算和分析,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企业的质量成本方案,控制和降低企业整体的质量成本。由于我国企业推行全面质量成本管理较晚,还末能建立起科学、系统、全面的质量成本优化和控制方法,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2.质量成本体系的核算研究 质量成本核算必须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适合企业的规模和全面质量管理的需要。质量成本核算的组织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一级质量成本核算组织形式,在这种形势下,由企业会计部门集中进行全厂的质量费用的收集、分配、归集和计算工作;另一种是两级质量成本核算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质量成本的核算分为厂部和车间、各职能部门、各责任中心两级进行,各车间、职能部门、责任中心设置专职或兼职的核算员,负责责任范围内的质量成本的明细核算,再由厂部进行汇总核算。这种形式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 2.1质量成本费用的收集渠道 质量成本费用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渠道收集: 2.1.1直接利用现有的会计资料进行收集。即在日常填制凭证和登记明细账时,遇到与质量费用有关而又能直接分离的,即可在凭证上盖上质量费用的专用章,这样,质量成本核算员就能依次迅速地进行收集。质量成本的大部分费用均可通过这种方式收集。 2.1.2虽存在于现有的会计资料中,但与其他费用紧密联系在一起,无法直接分离出来。如生产工人为维修少量次品所支出的工资、材料等费用,一般与日常的基本生产成本混在一起,对这类费用一般需要建立临时记录卡来反映,并通过调查分析将质量费用与非质量费用区别开来,以便科学地确定质量成本的实际发生额。 2.1.3不能从现有的会计资料中收集到的,不属于现行会计制度核算范围的隐含质量成本,如为改进和提高质量,开发新产品而放弃的各种机会损失等,则必须设置专用凭证进行单独核算。由于这些费用并没有实际支出,往往只能通过估算取得。因此,他需要借助统计核算手段和业务核算手段,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正确估算这些隐性成本。 2.2质量成本的核算方法 目前,国内外企业对质量成本的核算主要采用三种基本方法: 2.2.1统计核算方法。其基本特征为:采用货币、实物量、工时等多种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的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运用统计调查的方法取得资料,并通过对同级数据的分组、整理获得所要求的各种信息,以揭示质量经济性的基本规律为目的,不注重质量成本数据的完整性及准确性。 2.2.2会计核算方法。其特点是:采用货币作为统一量度;采用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和分析、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专门方法,对质量管理全过程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记录和反映;严格以审核无误的凭证为依据,质量成本资料必须准确、完整,整个核算过程与现行成本核算相似。 2.2.3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核算方法。即根据质量成本数据的来源不同,而采用灵活的处理方法。其特点是:采用货币、实物量、工时等多种计量手段;采用统计调查、会计记账等方法收集数据;方式灵活机动,资料力求完整。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于198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质量成本研讨会”,向全国推荐的就是这种方法。 质量成本核算方法的理想选择是,以会计核算为主,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为辅。其基本特征是:以货币计量为主,适当辅之以实物计量、工时计量及其他指标如产品合格率、社会贡献率等反映;主要通过会计方面的专门方法来获取质量成本资料,但在具体运用这些专门方法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如对有些数据的收集不必设置原始凭证,也不必进行复式记账,账簿记录也可简化进行,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应灵活多样等等。而对那些会计方法无法获得的信息,则可借助统计手段和业务核算获得;对通过会计手段获得的信息,应力求准确、完整;而对通过统计手段、业务手段获取的资料,原则上只要求基本准确,不要求以原始凭证作为获取信息的必备依据。 3.质量成本的控制 质量成本控制就是依据质量成本目标,对质量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和审核,揭示偏差,及时纠正,实现预期的质量成本,并进而采取措施,不断降低质量成本。 3.1产品质量最佳水平的确定 优质、高效、低成本是企业管理的基本目标。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不是越高越好,在一定条件下,产品质量的提高意味着成本的提高。因而在质量成本控制中应当将产品质量同质量成本和产品价格联系起来确定最佳质量水平。 3.2质量成本的日常控制 3.2.1产品设计开发的质量成本控制 在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除了选择最佳质量水平外,还应考虑设计阶段的成本,进行质量成本控制。设计阶段的成本一般包括设计规划成本、试制实验成本,、技术管理成本等。上述这些费用既构成产品的设计成本,又是确保和提高产品质量所支付的费用,构成产品质量成本的一部分。产品开发设计质量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以最低的成本设计出质量最佳产品。产品开发设计质量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是:1)控制产品质量的适宜水平;2)不必要质量成本的分析;3)加强产品设计的论证和评审;4)加强样品的试制和试验,保证产品设计质量的完善;5)加强技术文件的管理,控制技术管理成本。 3.2.2生产过程质量成本的控制。 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能否保证产品达到质量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工厂的技术能力及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水平。生产过程质量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加强生产技术准备的质量控制,控制质量成本;2)加强工序的质量控制,保证不良品率在较低的水平;3)组织好技术检验工作,保证检验费用的合理;4)加强不合格品管理,降低厂内厂外损失;5)加强辅助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 3.2.3销售过程质量成本的控制 销售过程的质量成本是指在销售过程中为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产品或服务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性费用。加强销售过程的质量成本控制,对降低产品的质量总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资本增值效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加强产品包装、储运的质量管理,降低产品质量损失;2)加强产品的售后服务,控制质量成本;3)加强索赔处理,控制索赔费用支出。 3.3全面质量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 3.3.1全面质量成本控制体系的意义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是全员参加、全过程、全面运用一切有效方法、全面控制质量因素、力求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质量管理模式。所谓的全过程是指将质量控制从质量检验和统计质量控制扩展到整个产品寿命周期。全面控制质量因素意味着把影响质量的人、机器、设备、材料、工艺、检测手段、环境等全部予以控制,以确保质量。全面质量管理还强调以下观点:1)用户第一的观点;2)预防的观点;3)定量分析的观点;4)以工作质量为重点的观点。 3.3.2全面质量管理的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PDCA控制过程。第一个阶段称为计划阶段,又叫P阶段(Plan ) ;第二个阶段为执行阶段,又称D阶段(Do);第三个阶段为检查阶段,又称C阶段(Check );最后一个阶段为处理阶段,又称A阶段(Action )。 3.3.3质量成本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 质量成本管理就是要求企业在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实施ISO9000质量标准的同时兼顾产品成本问题。同时企业有效地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进行质量成本管理的前提。 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讲,全面质量管理已深入人心,而且相当多的企业也已通过了ISO9000体系认证,但进行质量成本管理的却寥若晨星,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实际上没有从大质量观的角度看待质量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系。但为什么这种在国外很有效的一种质量体系保证手段,在自己使用起来时,其效果就不大呢?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公司没有将质量成本管理作为一种公司整体成本管理的一部分来加以控制,没有对质量业绩进行分析,使之产生“财务效益”。因此,如果真正要发挥ISO9000的作用,则有必须从质量成本管理的角度,通过实施ISO9000进行质量管理来降低成本,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质量成本管理论文:质量成本管理促进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 摘要:合理的企业成本管理能够降低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落实产品质量责任制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然而,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目前存在质量成本的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完整的治理成本管理体系,忽略产品设计阶段的质量成本管理,没有重视到质量成本数据分析的重要性等问题。故此,中小企业应当从增强质量成本管理的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和建立健全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三方面着手,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质量成本管理;中小企业;竞争力 一直以来,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方式始终停留在价格战的水平上,很少考虑从其他方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质量成本管理就是被忽视掉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不仅使产品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改进,也间接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随着中国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企业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企业效益和产品质量的联系也变得异常密切。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产品质量的优劣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水平的高低。因此,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应成为中小企业的共同追求和目标。 一、我国中小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现状 (一)企业质量成本的意识不强 企业关于质量成本的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产上的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企业一味关注能够产生直接效用的产量,而对产品质量却关心较少;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造假、售假的现象,导致市场混乱不堪,令消费者十分不满;还有的企业盲目追求产量和质量,不惜巨资购买先进设备、聘请专业人士,严重增加了企业质量成本的投入,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了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是认识上的问题。企业相关部门存在一种认识偏差,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管理层的责任,跟生产部门没关系,生产部门只负责产量就行了。由于缺乏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浪费现象普遍存在,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二)没有形成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 我国中小企业虽然相继都制定了一些与产品质量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但是很少有企业制定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目标,只有将质量成本管理目标文件化和制度化,将总体目标分解到各个具体的单位和部门,甚至划分到个人,才能增加每个人的责任意识,才有利于质量成本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质量成本管理活动。 (三)企业忽略产品设计阶段的质量成本管理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兼顾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在质量成本管理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而对非生产部门的关注却很少,尤其是产品的设计阶段。产品的设计阶段意义重大,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也就是说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牵涉到整个成本管理的控制。因此如果企业在质量成本管理中忽略了产品设计阶段,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资金周转问题。 (四)没有重视质量成本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企业质量成本数据既可以作为编制预算的依据,也可以作为绩效评估的标准,很多企业在遇到经营管理困境要想通过节约成本来扭转局面的时候,往往依据不良质量成本评估的结果,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但是在实践中很难取得设想的结果。企业员工在经历了一系列相似的状况后,不良质量评估的效力呈递减趋势,进而影响企业节约成本,提升质量的管理活动的效果,最终质量成本管理制度就会失去效力,束之高阁。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质量成本管理未能和其他制度协调好,尤其是成本数据与绩效考核体系,质量完善机制之间都存在严重脱节现象。 二、合理的质量成本管理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一)有利于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深化 质量成本是企业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方面的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不仅造成直接的质量损失,而且造成直接的非正常效率损失。质量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在企业质量管理中质量成本管理是可以被量化的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内容。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相关质量成本控制人员根据质量成本提供的经济指标在经营活动中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质量成本的有效管理,使企业不仅能够实现少投入多产出,还能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质量成本管理将质量管理与质量成本管理的有效结合,实现了企业稳定发展,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目标。 (二)有利于降低和控制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 当前,随着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甚高,而且对产品的外观、精密度和可靠性也要求甚严,使得产品结构的设计日益复杂。为了迎合市场,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使企业的产品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企业在质量成本上扩大了支出,约占到了总销售额的8%。因此,探求质量成本的最佳值,正确分析质量成本中各类成本的比例关系,成为企业的重要任务。各企业通过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可以做到有效控制和降低企业产品的成本,达到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 (三)有利于落实产品质量责任制 一个企业各方面的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都综合反映在了产品质量上。产品质量责任制是将质量成本工作自上而下分布到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员工,使他们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具体工作,自己在质量保障方面的具体责任。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就可以很快找到负责人,按照企业和部门的相关规定给予一定的惩罚。这不仅有利于责任人自己还可以警示其他负责人不断改进工作,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质量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是企业管理活动优劣的经济表现;另一方面它又是评价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企业可以通过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对影响产品质量成本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对于那些不利于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环节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反复调整,努力实现企业治理成本比例的最优化。因此,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经济性,一方面,企业在实现质量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反复调整找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方法和途径,提升效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企业还可以通过质量成本管理活动的开展,最大限度的提升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间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完善质量成本管理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一)增加质量成本管理的意识 当前很多企业对质量成本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普遍缺乏关于质量成本控制、质量成本管理内容以及质量成本管理作用方面的知识。为有效实施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企业必须积极培养员工及管理层人员关于质量成本管理方面的意识。对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能做到有效的成本控制,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投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企业必须广泛宣传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及重要性;积极开展关于质量成本方面的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员工的质量成本管理意识。只有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进行成本管理,才能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加强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 产品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产品的质量息息相关。一个环节不注意就有可能给产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要求生产的所有环节,加强落实质量管理制度。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可以采用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即将质量标准引入到绩效考核指标中,其考核结果将与企业的内部晋升、工资、奖金等直接挂钩。另外,还可以建立适当的质量奖惩制度,开展质量管理培训等相关活动,以改变中小企业质量状况不佳的局面。完善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建立健全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要建立健全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健全的质量成本管理组织。企业的质量成本控制涉及到产品生产的各个方面,建立健全的质量成本管理组织是全面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前提条件。对产品的各个环节实行归口分级控制,明确生产责任。第二点是要做好质量成本预测。这不仅有利于质量成本责任的分配,还有利于企业不断降低质量成本。第三点是全体工作人员都必须参与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在他们认识到质量成本重要性的基础上再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对于质量成本控制的结果企业要做到同员工分享,在交流中不断改进、完善。最后,企业要建立质量成本管理绩效奖惩制度。按照公司的质量宗旨和质量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对与质量成本有关部门和个人进行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建立质量成本管理绩效奖惩制度。 我国中小企业质量成本意识薄弱,在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等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为适应全球经济环境中小企业应努力学习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知识,树立正确的质量成本观念。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做到有效控制质量成本、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增加自己的经济效益。 质量成本管理论文:我国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及改进建议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以及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质量意识越来越强烈。在如今的市场竞争当中,只有真正拥有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站稳市场脚跟。但是如何有效处理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进行质量成本管理,是企业一直面临的重要问题。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一定要与企业的发展策略以及实际发展情况相适应,紧抓影响产品质量成本的决定性因素,并根据现阶段我国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采用科学有效的控制手段或方法,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将生产成本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进而提高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能力,以最大限度的为企业赢取经济效益。 [关键词] 质量成本;企业管理;现状;建议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也愈演愈烈,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若想获得一席之地甚至是脱颖而出,就一定要拥有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质量与成本。质量和成本不仅是一个企业竞争力的体现,还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然而企业若想在业内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就必须要在二者之间选择其一或将二者都保持在一个合适的度,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质量和成本也是以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而存在的。基于此,企业为了将质量和成本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可控范围内,并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强大的竞争力,就一定要合理运用质量成本管理,以期最大限度为企业获得利润。 一、质量成本管理概述 (一)质量成本的概念界定 关于质量成本的概念早在1950年初就已有相关学者提出,但随着世界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迅猛发展,为了更好的掌握质量成本管理的相关理念,有必要对质量成本重新进行定义,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质量成本管理的范围以及环境已有了巨大的变化,受限于传统科学技术过于落后的弊端,以往的质量成本管理都主要以产品质量的合格与否为主要目标,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提升自身产品质量以满足用户需求,然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现在产品的质量也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而产品的质量过剩则成了现代企业应密切关注的问题;其次,人们对质量成本管理的认识与理解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以往人们对质量成本管理的认识与理解一直存在一定的偏差,存在矫枉过正的嫌疑,主要表现在过于重视管理却轻视经营、过于重视质量却轻视成本、过于重视不足却轻视过剩这三方面,这样一来不仅会无限增长企业的投资成本,还会在无形之中使得企业应得的经济利益变得一减再减,而这都与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目的是相反的。基于此,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企业一定要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并结合“合理质量”的管理观念,将质量成本重新定义为:为了确保产品能够达到“合理质量”水平而进行各项管理活动所花费的费用,以及因产品未达成或超过“合理质量”水平而为企业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质量成本管理的概念界定 质量成本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而将企业对质量成本所进行的科学合理的预估、测评以及系统严谨的核查、分析等这一系列管理工作称之为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是企业整体管理体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以使得企业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其还可以在将成本控制在一个科学合理范围之内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为企业赢取经济效益,是企业产品的质量、生产成本以及经济效益三者完美结合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在质量成本管理的工作范围内,如何系统严谨的实现对产品质量成本的核查是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而对产品质量成本的分析以及控制则是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任何质量成本管理活动都必须在企业整体管理体制的指导之下运行,不能独立于其他管理活动。 (三)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企业在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时,应积极参照以下几条基本原则:1)以寻找科学合理的质量成本为主要目标,质量成本的制定并不是凭空猜想的,其是与企业的产品规划、生产力、仪器设备以及员工的专业素养相适应的,除此之外,其还必须与企业的发展理念相统一;2)应积极建立真实有效的数据管理体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科学有序的进行质量成本的预估、测评、核查等工作,还能从根本上找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最优方法,也能从源头上使得质量成本的分析、控制、核查等工作做到真实有效;3)责任、权利、利益相互结合、相互统一的原则;4)科学全面性原则,也就是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一定要涉及到企业的全体员工、产品的整体质量以及生产全程;5)关键性原则,在质量成本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一定要善于从众多问题中找出关键且重要的问题,以此提升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6)多变性原则,也就是企业一定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建立专属于本企业自身的质量成本管理制度。 二、我国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应用价值 (一)扩增企业效益空间 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是贯穿于企业日常生产活动各个环节的,从产品规划设计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再到产品的市场销售都是质量成本管理的职责所在。科学全面化的质量成本管理,不仅可以将产品生产全过程产生的经济效益清楚的展示出来,还可以加深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人员对因提高产品质量而进行各项管理活动所花费的费用,以及质量管理工作实际开展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的了解程度,以便于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基于现阶段的管理现状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或手段,进而最大限度的为企业赢取经济效益。 (二)提高财务核算质量 企业若想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就需要财政管理部门开展对企业产品质量成本科学合理的预估、测评以及系统严谨的核查、分析等工作,除此之外,财政管理部门还需将质量成本管理并入企业整体质量管理体制之中,以促进企业产品质量得到不断改善以及提高,这样一来,也就在无形之中促进了企业的财政管理工作从传统单一的微观角度,转变为新型综合的宏观角度,也就是财政管理部门需要从企业的整体发展策略或质量成本的整体控制出发,为企业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或手段,进而提高企业财政管理部门的核算质量。 (三)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通过简明化的语言,让企业管理高层能够直截了当的明白本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现状,认识到自身还有待提高的管理环节,并能根据相关数据找到与业内其他企业之间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此准确定位本企业的市场行情,还可以通过科学全面化的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将本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准确无疑的暴露出来,以便于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由此可见,质量成本管理能力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企业整体管理能力的提升。 三、我国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现状 (一)质量成本意识较薄弱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产品的经济价值,从而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就是在确保企业产品使用价值的同时,还要保证企业产品的经济价值。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都错误的将提升企业产品的使用价值当成了终极目标,而忽略了企业产品的经济价值,这样一来就在无形之中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成本,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企业又想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就只能不断提升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而如此举动则就会使得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降低,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管理高层一定要充分重视质量成本管理的作用,并积极调动相关管理部门团结合作,共同提升本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水平。 (二)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 现如今,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在开展质量成本的核查工作时,都将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了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上,而忽略了对企业产品质量的核查,进而使得质量成本管理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现阶段采用的核查方法只能用于产品生产成本的核查,而不能提供科学全面的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由此可见,财政管理部门应积极建立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核查体系,从而客观全面的反映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工作效果,并为改善质量成本管理水平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 (三)质量改进方法不科学 企业在制定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改进措施时,应事先对企业现行产品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工作,并将因提高产品质量可能花费的费用与可能得到的经济效益进行比对,方可在此基础上找出最优的质量改进方法或手段,除此之外,企业还应清楚的认识到,因提高产品质量可能花费的费用是与产品质量的改进程度成正比的。由此可见,产品质量的改进并不是无所约束的,而是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可能的经济效益相适应的,也就是任何一个产品质量改进措施的提出,都是建立在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速度大于产品生产成本的增长速度之上的,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企业应得的经济效益不受到伤害。然而,现如今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在制定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改进措施时,都没有将上述影响因素考虑在内,这样一来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却没有将经济效益最大化,甚至还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全过程管理思想淡薄 所谓全过程管理,其指的是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应渗透到企业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尤其是在产品的规划设计阶段更是如此,据有关数据显示,有大约30%的产品,其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就是规划设计不合理,而且不论是“设计过剩”,还是“设计不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在开展产品规划设计工作之前,一定要对产品的市场行情进行充足的调研,并以用户需求为设计目标,科学合理的开展产品的规划设计工作,而不是一味的将管理目标放在控制产品生产成本之上。 四、我国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改进建议 (一)树立质量成本管理理念 现如今,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存在对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足的问题,而且在企业现行的质量管理制度内也缺少对质量成本有效控制的策略,再加上从事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员工对质量成本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作用以及如何提升企业在业内的核心竞争力等都不是十分了解,由此可见,企业一定要积极培养基层工作人员以及管理高层对质量成本的管理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改进措施,进而将生产成本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充分的意识到,质量成本管理是贯穿于企业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而且质量成本管理的关键应是事前预防,而不是事后救急,也就是只有不断提高质量成本管理的预防性能,从根本上将质量成本管理转变成一种事前预先行为,从根本上降低错误发生的频率,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落实岗位质量成本管理 若要落实企业的岗位质量成本管理,就一定要积极建立科学系统的岗位成本负责制度,并明确规定该制度是适用于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以及产品生产全过程的,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将各部门的实际执行情况与员工的既得经济利益相关联,做到赏罚分明。而财政管理部门也应积极通过与质量成本有关的数据找到产品质量不合格或产品成本过高的真正缘由,并能通过科学系统的分析工作,找到可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生产过程,另外,财政管理部门还应通过相关数据找出实际执行力度不足的部门或生产环节,并积极建立系统完善的工作考核制,以使得相关部门都能做到“有法可依”,以形成对产品质量成本管理的自我控制、自我检讨以及自我改进,从而能够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将产品成本控制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以最大限度的为企业赢取经济效益。 (三)定性定量方法结合分析 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关键阶段就是质量成本的分析,现如今常用的、科学有效的质量成本分析方法可有以下几种:1)质量成本的趋势分析,其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质量成本分析方法,主要通过分析质量成本的变化趋势,找到出现此趋势的原因或预测质量成本可能出现的趋势;2)质量成本的组成分析,主要通过分析具体某一项目在总体质量成本中的组成比例,以此了解企业的投入成本或项目组成情况。 (四)有效评价质量成本管理 现如今我国大部分企业广泛使用于评价质量成本管理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通过设定专门的管理指标来评价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系统,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设定管理指标时,一定要充分考查指标的科学合理性、系统严谨性、实用性以及对比性,否则不但起不到应有的评价作用,还会阻碍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进展;二是利用经济学和运筹学常用的DEA模型来评价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有效程度。 结语 综上所述,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一定要与企业的发展策略以及实际发展情况相适应,紧抓影响产品质量成本的决定性因素,并根据现阶段我国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采用科学有效的控制手段或方法,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将生产成本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进而提高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能力,以最大限度的为企业赢取经济效益。 质量成本管理论文:有关质量成本管理问题的探究 摘要:质量成本是为了揭示产品质量与成本内在联系,衡量质量管理体系在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发挥作用的一项综合管理活动。如何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工作,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是每个企业关心的问题,文章结合本单位实际,探究质量成本管理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管理 产品质量成本是企业产品成本构成的一部分,它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结果。为使产品质量最佳化,企业应考虑质量成本和风险,应记录、分析、保存和运用有关质量的财务数据,通过有关质量的财务分析,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以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质量成本管理概述 质量成本是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是企业生产中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质量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质量成本的整体控制而达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保证体系。质量成本管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的结合发展起来的。它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标准化质量成本管理,统计质量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成本管理。 根据国际标准(ISO9000)的规定,质量成本是由两部分构成,即内部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成本。内部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质量问题、故障所造成的损失费用之和,即包括企业鉴定成本、预防成本、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指为用户提供所要求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目标就是控制预防和鉴定成本与内外部损失之间的最优均衡,就是尽可能的将内外部损失等非增值作业予以彻底消除,在质量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消耗资源的价值量最小。 二、质量成本科目设置和核算 我单位按照实际生产情况,在财务的帐套内加入“质量成本”一级科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成本四个二级科目,在二级科目下又设置了15个三级科目,如下图所示。 通过以上分类,各部门按要求进行相关数据统计,上报财务进行成本核算、分析,形成质量成本统计表和月度报表,根据报表考察质量成本的形式、分布及趋势,并与前期资料进行对比,及时提出问题,形成质量分析报告,由相关部门根据分析结果实施具体措施,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有关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质量成本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根据《质量成本控制程序文件》的要求,我们按照以上质量成本科目设置和核算制度,形成质量成本统计表和月度报表,但在此过程中遇到数据收集困难、漏报等现象,我们总结主要是以下原因: 1、质量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 质量成本管理控制程序虽按要求纳入程序文件,但实际工作中,各部门未能按照职责,有效的落实到科研、生产各个工作流程中,造成数据漏报、失真等现象,极大的影响了质量成本控制。我们一般注重生产阶段及售后阶段的质量成本控制,因为它较直观的发生废品、返工返修、顾客抱怨等损失,容易统计和记录,而对于生产过程来说,产品设计阶段的质量成本控制不容忽视,它决定产品能否以最低的成本设计出最佳质量的产品。 2、全员质量成本控制意识不强 企业对全体员工质量意识培训和教育不够,使得质量成本的概念没有深入到每个员工的意识当中,很多人认为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行,质量成本管理是质量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因此造成在质量成本数据收集时,数据不全、滞后等问题,统计数据无法真实的再现质量成本控制程度,也无法激励员工使其了解到他的努力对质量成本控制的积极影响。 3、质量成本信息收集不全面 由于相关制度和体系不健全,相关人员职责不明确,部分员工对质量成本科目设置不明确,不知道发生的数据是否属于质量成本统计范围,什么时候上报,报给谁,报了有什么作用,因此在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发生的费用和损失没有充分被收集,或收集不及时,使得质量成本核算结果存在失真现象。 四、质量成本管理改进措施 1、建立健全质量成本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质量成本管理制度,明确每位员工在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和权限,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鼓励员工积极投身到质量成本管理活动中,对瞒报漏报质量损失的人员,进行适当的教育和惩戒。无规矩不成方圆,相信完善的制度,健全的体系,配合监督和奖惩机制,为质量成本管理铺平了道路。同时加强对产品设计开发过程的质量成本控制,通过完善制度、梳理流程,加强设计的论证和评审阶段、样品试制和试验等阶段控制,以保证产品的设计质量,实现预期的质量。 2、提升全员质量成本管理意识 从思想观念、管理方法等方面入手,对企业的各层级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培训课程。首先使最高管理者和其他管理人员重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明确质量成本控制对企业的意义,目前存在的现状,并讨论采取什么措施。其次对广大员工进行意识方面的培训,使得全体员工了解自身工作对质量成本控制所带来的好处,以及应该怎么做能更好的帮助企业做好质量成本控制工作。 3、完善质量成本信息统计核算机制 首先通过细化和完善不同质量成本等级科目,明确界定各科目的归集范围、流程,确保涵盖全部质量成本统计项目,没有缺项漏项;其次从体系文件和组织结构上,明确各部门在质量成本核算中承担的职责和权力,质量部门监督各部门职责履行情况;最后,通过培训、宣传、图板展示等方式,用通俗的实例展示给员工如何进行质量信息数据收集和上报工作,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该项工作中。 五、结束语 质量成本是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质量成本的系统分析,积极寻求质量改进机会,降低质量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不断努力的目标和动力,因此我们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情况,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质量成本管理论文: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探析 摘要:本文从质量成本的基本理论出发,介绍了质量成本的内涵和分类,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试图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 关键词:企业管理;质量成本;控制体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问题,我们必须引入质量成本这一概念。质量成本是使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水平上所需要的费用。 1.1质量成本的分类 通常,质量成本分为五大类:即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外部质量保证等。 1.2我国企业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企业在经营实践过程中,质量成本管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缺乏全面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 质量成本核算是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由于我国推行全面质量成本管理比较晚,不同企业的实际生产、管理状况又各有不同,这使得对某些质量成本项目的定义不够准确,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不够妥当,国家又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因此,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化、制度化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质量状况。 1.2.2质量损失成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还有待改进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还比较严重,有些企业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成本,但产品的质量水平却不高,因此,对质量损失成本进行深入分析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我们对已经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多数企业只是在数字上作简单比较就下结论了,未能很好地利用有关数据进行深层次地分析,使得一些可能避免或削减的损失未能幸免。 1.2.3质量成本的优化、控制方法还有待研究 我们进行质量成本信息的收集、核算和分析,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企业的质量成本方案,控制和降低企业整体的质量成本。由于我国企业推行全面质量成本管理较晚,还未能建立起科学、系统、全面的质量成本优化和控制方法,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2.质量成本体系的核算研究 质量成本核算必须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适合企业的规模和全面质量管理的需要。质量成本核算的组织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一级质量成本核算组织形式,在这种形势下,由企业会计部门集中进行全厂的质量费用的收集、分配、归集和计算工作;另一种是两级质量成本核算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质量成本的核算分为厂部和车间、各职能部门、各责任中心两级进行,各车间、职能部门、责任中心设置专职或兼职的核算员,负责责任范围内的质量成本的明细核算,再由厂部进行汇总核算。这种形式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 2.1质量成本费用的收集渠道 质量成本费用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渠道收集: 2.1.1直接利用现有的会计资料进行收集。即在日常填制凭证和登记明细账时,遇到与质量费用有关而又能直接分离的,即可在凭证上盖上质量费用的专用章,这样,质量成本核算员就能依次迅速地进行收集。质量成本的大部分费用均可通过这种方式收集。 2.1.2虽存在于现有的会计资料中,但与其他费用紧密联系在一起,无法直接分离出来。如生产工人为维修少量次品所支出的工资、材料等费用,一般与日常的基本生产成本混在一起,对这类费用一般需要建立临时记录卡来反映,并通过调查分析将质量费用与非质量费用区别开来,以便科学地确定质量成本的实际发生额。 2.1.3不能从现有的会计资料中收集到的,不属于现行会计制度核算范围的隐含质量成本,如为改进和提高质量,开发新产品而放弃的各种机会损失等,则必须设置专用凭证进行单独核算。由于这些费用并没有实际支出,往往只能通过估算取得。因此,他需要借助统计核算手段和业务核算手段,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正确估算这些隐性成本。 2.2质量成本的核算方法 目前,国内外企业对质量成本的核算主要采用三种基本方法: 2.2.1统计核算方法。其基本特征为:采用货币、实物量、工时等多种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的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运用统计调查的方法取得资料,并通过对同级数据的分组、整理获得所要求的各种信息,以揭示质量经济性的基本规律为目的,不注重质量成本数据的完整性及准确性。 2.2.2会计核算方法。其特点是:采用货币作为统一量度;采用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和分析、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专门方法,对质量管理全过程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记录和反映;严格以审核无误的凭证为依据,质量成本资料必须准确、完整,整个核算过程与现行成本核算相似。 2.2.3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核算方法。即根据质量成本数据的来源不同,而采用灵活的处理方法。其特点是:采用货币、实物量、工时等多种计量手段;采用统计调查、会计记账等方法收集数据;方式灵活机动,资料力求完整。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于198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质量成本研讨会”,向全国推荐的就是这种方法。 质量成本核算方法的理想选择是,以会计核算为主,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为辅。其基本特征是:以货币计量为主,适当辅之以实物计量、工时计量及其他指标如产品合格率、社会贡献率等反映;主要通过会计方面的专门方法来获取质量成本资料,但在具体运用这些专门方法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如对有些数据的收集不必设置原始凭证,也不必进行复式记账,账簿记录也可简化进行,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应灵活多样等等。而对那些会计方法无法获得的信息,则可借助统计手段和业务核算获得;对通过会计手段获得的信息,应力求准确、完整;而对通过统计手段、业务手段获取的资料,原则上只要求基本准确,不要求以原始凭证作为获取信息的必备依据。 3.质量成本的控制 质量成本控制就是依据质量成本目标,对质量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和审核,揭示偏差,及时纠正,实现预期的质量成本,并进而采取措施,不断降低质量成本。 企质量成本管理论文:业质量成本管理探析 摘 要:本文从质量成本的基本理论出发,介绍了质量成本的内涵和分类,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试图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 关键词:企业管理;质量成本;控制体系 1.质量成本的内涵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问题,我们必须引入质量成本这一概念。质量成本是使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水平上所需要的费用。 1.1质量成本的分类 通常,质量成本分为五大类:即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外部质量保证等。 1.2我国企业在质量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企业在经营实践过程中,质量成本管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缺乏全面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 质量成本核算是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由于我国推行全面质量成本管理比较晚,不同企业的实际生产、管理状况又各有不同,这使得对某些质量成本项目的定义不够准确,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不够妥当,国家又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因此,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化、制度化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质量状况。 1.2.2质量损失成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还有待改进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还比较严重,有些企业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成本,但产品的质量水平却不高,因此,对质量损失成本进行深入分析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我们对己经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多数企业只是在数字上作简单比较就下结论了,未能很好地利用有关数据进行深层次地分析,使得一些可能避免或削减的损失未能幸免。 1.2.3质量成本的优化、控制方法还有待研究 我们进行质量成本信息的收集、核算和分析,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企业的质量成本方案,控制和降低企业整体的质量成本。由于我国企业推行全面质量成本管理较晚,还末能建立起科学、系统、全面的质量成本优化和控制方法,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2.质量成本体系的核算研究 质量成本核算必须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适合企业的规模和全面质量管理的需要。质量成本核算的组织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一级质量成本核算组织形式,在这种形势下,由企业会计部门集中进行全厂的质量费用的收集、分配、归集和计算工作;另一种是两级质量成本核算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质量成本的核算分为厂部和车间、各职能部门、各责任中心两级进行,各车间、职能部门、责任中心设置专职或兼职的核算员,负责责任范围内的质量成本的明细核算,再由厂部进行汇总核算。这种形式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 2.1质量成本费用的收集渠道 质量成本费用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渠道收集: 2.1.1直接利用现有的会计资料进行收集。即在日常填制凭证和登记明细账时,遇到与质量费用有关而又能直接分离的,即可在凭证上盖上质量费用的专用章,这样,质量成本核算员就能依次迅速地进行收集。质量成本的大部分费用均可通过这种方式收集。 2.1.2虽存在于现有的会计资料中,但与其他费用紧密联系在一起,无法直接分离出来。如生产工人为维修少量次品所支出的工资、材料等费用,一般与日常的基本生产成本混在一起,对这类费用一般需要建立临时记录卡来反映,并通过调查分析将质量费用与非质量费用区别开来,以便科学地确定质量成本的实际发生额。 2.1.3不能从现有的会计资料中收集到的,不属于现行会计制度核算范围的隐含质量成本,如为改进和提高质量,开发新产品而放弃的各种机会损失等,则必须设置专用凭证进行单独核算。由于这些费用并没有实际支出,往往只能通过估算取得。因此,他需要借助统计核算手段和业务核算手段,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正确估算这些隐性成本。 2.2质量成本的核算方法 目前,国内外企业对质量成本的核算主要采用三种基本方法: 2.2.1统计核算方法。其基本特征为:采用货币、实物量、工时等多种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的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运用统计调查的方法取得资料,并通过对同级数据的分组、整理获得所要求的各种信息,以揭示质量经济性的基本规律为目的,不注重质量成本数据的完整性及准确性。 2.2.2会计核算方法。其特点是:采用货币作为统一量度;采用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和分析、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专门方法,对质量管理全过程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记录和反映;严格以审核无误的凭证为依据,质量成本资料必须准确、完整,整个核算过程与现行成本核算相似。 2.2.3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核算方法。即根据质量成本数据的来源不同,而采用灵活的处理方法。其特点是:采用货币、实物量、工时等多种计量手段;采用统计调查、会计记账等方法收集数据;方式灵活机动,资料力求完整。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于198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质量成本研讨会”,向全国推荐的就是这种方法。 质量成本核算方法的理想选择是,以会计核算为主,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为辅。其基本特征是:以货币计量为主,适当辅之以实物计量、工时计量及其他指标如产品合格率、社会贡献率等反映;主要通过会计方面的专门方法来获取质量成本资料,但在具体运用这些专门方法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如对有些数据的收集不必设置原始凭证,也不必进行复式记账,账簿记录也可简化进行,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应灵活多样等等。而对那些会计方法无法获得的信息,则可借助统计手段和业务核算获得;对通过会计手段获得的信息,应力求准确、完整;而对通过统计手段、业务手段获取的资料,原则上只要求基本准确,不要求以原始凭证作为获取信息的必备依据。 3.质量成本的控制 质量成本控制就是依据质量成本目标,对质量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和审核,揭示偏差,及时纠正,实现预期的质量成本,并进而采取措施,不断降低质量成本。 3.1产品质量最佳水平的确定 优质、高效、低成本是企业管理的基本目标。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不是越高越好,在一定条件下,产品质量的提高意味着成本的提高。因而在质量成本控制中应当将产品质量同质量成本和产品价格联系起来确定最佳质量水平。 3.2质量成本的日常控制 3.2.1产品设计开发的质量成本控制 在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除了选择最佳质量水平外,还应考虑设计阶段的成本,进行质量成本控制。设计阶段的成本一般包括设计规划成本、试制实验成本,、技术管理成本等。上述这些费用既构成产品的设计成本,又是确保和提高产品质量所支付的费用,构成产品质量成本的一部分。产品开发设计质量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以最低的成本设计出质量最佳产品。产品开发设计质量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是:1)控制产品质量的适宜水平;2)不必要质量成本的分析;3)加强产品设计的论证和评审;4)加强样品的试制和试验,保证产品设计质量的完善;5)加强技术文件的管理,控制技术管理成本。 3.2.2生产过程质量成本的控制。 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能否保证产品达到质量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工厂的技术能力及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水平。生产过程质量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加强生产技术准备的质量控制,控制质量成本;2)加强工序的质量控制,保证不良品率在较低的水平;3)组织好技术检验工作,保证检验费用的合理;4)加强不合格品管理,降低厂内厂外损失;5)加强辅助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 3.2.3销售过程质量成本的控制 销售过程的质量成本是指在销售过程中为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产品或服务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性费用。加强销售过程的质量成本控制,对降低产品的质量总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资本增值效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加强产品包装、储运的质量管理,降低产品质量损失;2)加强产品的售后服务,控制质量成本;3)加强索赔处理,控制索赔费用支出。 3.3全面质量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 3.3.1全面质量成本控制体系的意义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是全员参加、全过程、全面运用一切有效方法、全面控制质量因素、力求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质量管理模式。所谓的全过程是指将质量控制从质量检验和统计质量控制扩展到整个产品寿命周期。全面控制质量因素意味着把影响质量的人、机器、设备、材料、工艺、检测手段、环境等全部予以控制,以确保质量。全面质量管理还强调以下观点:1)用户第一的观点;2)预防的观点;3)定量分析的观点;4)以工作质量为重点的观点。 3.3.2全面质量管理的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PDCA控制过程。第一个阶段称为计划阶段,又叫P阶段(Plan ) ;第二个阶段为执行阶段,又称D阶段(Do);第三个阶段为检查阶段,又称C阶段(Check );最后一个阶段为处理阶段,又称A阶段(Action )。 3.3.3质量成本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 质量成本管理就是要求企业在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实施ISO9000质量标准的同时兼顾产品成本问题。同时企业有效地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进行质量成本管理的前提。 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讲,全面质量管理已深入人心,而且相当多的企业也已通过了ISO9000体系认证,但进行质量成本管理的却寥若晨星,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实际上没有从大质量观的角度看待质量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系。但为什么这种在国外很有效的一种质量体系保证手段,在自己使用起来时,其效果就不大呢?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公司没有将质量成本管理作为一种公司整体成本管理的一部分来加以控制,没有对质量业绩进行分析,使之产生“财务效益”。因此,如果真正要发挥ISO9000的作用,则有必须从质量成本管理的角度,通过实施ISO9000进行质量管理来降低成本,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质量成本管理论文:质量成本管理对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探讨 摘 要 我国“医改”已经处于“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医改”进入深水区后对医院的成本核算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各家公立医院均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成本核算方法,以期在严格把控成本的情况下,用最低的成本来实现整个医院最高的收益和最优的社会效应。本文通过探讨质量成本核算问题,努力找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并降低成本的方式。 关键词 质量成本 医疗质量 医疗改革 一、医院质量成本管理的要求 质量成本管理是指一个企业为了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而支出的一切费用及各类损失之和。医院对质量成本进行管理意味着,在能够保证提供快捷、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的同时,将所耗费的成本尽可能地降到最低,以此来达到医院获得最高效益的目的。 现代医院质量成本管理有三点要求: (一)动态性 在现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质量成本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发展,也要不断地更新和丰富其核算内涵。医院的质量成本更需要保持自身的动态性,能够随时与不断提高的医疗服务质量相适应。 (二)多样性 不同的医疗服务会导致不同的医疗质量成本,这就要求医疗质量成本管理应该是多指标的,体现了其多样性和全面性。这一特点也要求我们在进行质量成本管理时要从多维度对其进行衡量。 (三)收益性 医院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目的是能够使医院实现最高的收益和最优的社会效益,因此寻求一种合理的医疗服务质量和质量成本组合就尤为重要。探索二者之间良好的架构也是医院实施质量成本核算力求达到最高收益的必经之路。 二、医院质量成本管理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核算体系 在2010年底,国家卫生部、财政部联合了医院财务制度,对医院的财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对成本核算方面却缺乏较为明确的规定。直至2015年7月31日,国家卫计委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了《县级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操作办法》对我国医院成本核算体系进行了完善,对核算的方法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成本核算办法仅适用于县级公立医院,并不适用于城市级公立医院。由此可见,城市级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更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还难以达到协调统一的局面,不利于各家医院进行成本核算工作。而且由于口径不一致,导致有条件进行质量成本核算的医院也难以对数据进行横向的对比。 (二)缺少完善的成本核算机构 对于医院来讲,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应该由专人负责,这样才能保证核算的系统性和专业性。根据上文提到的《县级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操作办法》要求县级公立医院应根据规模和业务量的大小,财务处应设立至少一人的成本核算岗位,来保证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对于目前的城市级公立医院,其一年的业务量可以达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是县级公立医院的数十倍以上,如此大的规模必然需要财务上配备较多的核算人员来给予支持。如今各家医院对成本核算缺乏较强的管理意识,为成本核算配备的人员仍然不足,其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这种淡薄的意识和人员上的不足严重地制约了医院成本核算的发展。 (三)医院信息化建设滞后 现阶段大部分医院财务核算仍然采用的是HIS系统,这套系统已经沿用多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渐渐难以满足当下较高的成本核算要求。无论是核算的精度,还是全面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想要完成一项较高质量的质量成本核算并进行深入的质量成本核算分析,一个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系统是不可或缺的。 三、实施质量成本管理建议 (一)建设良好的成本核算组织架构 城市级公立医院应该设立更多的核算人员,以加强对成本核算的执行力度,过少的成本核算人员会导致核算人员被烦琐的基础工作缠身,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分析思考性质的工作,难以呈现出高质量的质量成本核算报告。 (二)建设良好的信息核算系统 进行质量成本核算需要对医院质量成本中的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外部损失成本等内容进行精细的核算,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医院精确地采集基础数据,并能够及时报送与传递给相关部门。因此,一个高效、稳定、准确的财务信息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的信息系统才能在准确地获取各项基础财务数据的同时又能将其与成本核算有效地连接起来,确保质量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进行。 目前已有多家医院通过与外部公司合作的方式做出符合自己的财务核算系统,如北大人民医院与中金公司、安永、普华永道合作。不但梳理了医院的历史财务数据,还整合了企业的ERP系统,建立了符合自身发展的信息系统,使各项信息传递得更加准确和及时,更有利于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运行。 (三)鼓励使用自制制剂及高性价比耗材,降低成本,减轻患者的负担。 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及比较固定的目标人群,而对于肿瘤医院来说,其主要面向的对象都是癌症人群。无论是从药费还是手术费来看,相对于其他病人来说,其费用较高,患者的负担较重。我们应鼓励相关科室的医生在满足可以替代、质量可靠、价格下降这三点原则的情况下,更倾向于使用自制制剂和高性价比的耗材。以此来减少对高值耗材的耗用量,有效地降低医院的各项检查及手术费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能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也能够为患者减轻相应的医疗负担。医院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地增加相应的奖惩机制,表彰实施情况好的科室,对费用持续上升的科室调整考核指标,强化目标考核,努力使药品费用、材料费用、检查费用三项指标同步下降。 因此,如今,在国家严控医疗费用增长的压力下,鼓励医院使用自制制剂及高性价比耗材的方式是符合国家的政策规定,又能体现医院质量成本管理的要求。 (四)医院内部实行差异化管理 医院应该关注和控制费用的差异化管理,医院提供的各项医疗服务存在不同程度的学科差异、病种差异、难度差异及管理差异等。因此在质量成本核算时要充分考虑相似医疗服务之间差异导致的质量成本差异。例如,难度差异要考虑病种复杂程度、疾病严重程度、技术操作难度、资源耗费等因素,尤其要在单病种成本核算方面进行探索,也有助于开展医疗服务的质量成本管理工作。这种精细化管理、同质化比较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的内涵和质量。 四、结语 医院的质量成本管理是医院提高医疗质量,同时降低医疗成本的有效的解决方式,能够在兼顾社会效益和提供更优良的医疗服务的同时为医院创造更多的价值。医院更应该从成本核算组织、架构、完善核算信息系统,通过使用高性价比耗材或采用差异化管理等方式来提高自身质量成本核算的质量,让医院在保证收益的情况下降低医疗费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质量成本管理论文:YF公司质量成本管理有效性研究 摘 要 质量成本管理是企业实现生产管理合理化,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措施和手段,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对YF公司的质量成本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优化改进措施,为其他制造企业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管理 质量成本控制 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质量管理专家A. V. Feigenbaum首次将企业预防和鉴定活动的费用与产品质量不合规所引起的损失联系起来,形成质量成本报告,提出质量成本的概念,质量成本为企业高层管理者了解质量问题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质量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质量管理方法也层出不穷,诸如6sigma管理、零缺陷管理、客户满意的质量管理、战略质量管理等,为企业提升质量成本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YF公司质量成本管理现状 YF公司是一家从事铸锻件生产和销售的制造业企业,于2005年8月建成投产,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规模较大的现代化、专业化铸锻企业之一,生产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于2008年一次性顺利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拥有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的质量管理理念,且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同时进行持续、系统的优化和改进。 (一)YF公司质量成本管理职能划分 为了明确责任归属,YF公司质量成本管理实施总经理负责制,划部门分工实施。各部门职责如下: 1.总经理。负责审阅质量成本综合分析报告;直接听取质量部门对产品质量的监控情况汇报,负责仲裁和解决重大的产品质量问题。 2.质量管理部。负责质量成本的综合分析,撰写质量成本综合分析报告;与财务部门设计记录质量成本数据的原始凭证;制定质量改进措施,落实对应的质量改进计划。 3.财务部。负责制订年度质量成本计划;组织各部门收集质量成本数据,并进行统计、核算;进行质量成本核算,编制质量成本报表,进行质量成本经济分析,出具质量成本财务分析报告。 4.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负责收集与本部门有关的质量成本数据。 (二)YF公司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流程 1.收集、统计数据。每月月末,YF公司各相关部门于对质量成本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收集和统计,并填制相关统计报表,经本部门主管负责人审核后报送至财务部。各相关部门收集的数据主要包括与质量成本相关的试验检验材料领用、办公用品领用、固定资产折旧,设计成本损失,内部报废产品等,经统计后,按照要求填制《预防成本明细表》、《鉴定成本明细表》、《内部损失明细表》、《外部损失明细表》。 2.质量成本核算。质量成本核算采用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相结合的方法,财务部在收到相关部门收集到的质量成本相关数据和资料后,对质量成本进行明细核算,登记质量成本台账,编制《质量成本明细账》和《质量成本构成项目汇总表》,完成月度质量成本报表工作。 3.质量成本财务分析。财务部根据月度质量成本报表相关数据,编制《质量成本财务分析报告》,涵盖各项构成指标、相关指标的变动分析和说明。每季度末,财务部将《质量成本明细账》、《质量成本构成项目汇总表》、《质量成本财务分析报告》一同报送质量管理部。 4.质量成本综合分析。质量管理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评价,每季度,质量管理部在收到财务部报送的《质量成本明细账》、《质量成本构成项目汇总表》、《质量成本财务分析报告》后,对质量成本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发觉典型问题及应引起注意薄弱环节,并对以往所采取措施或质量改进项目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最终形成《质量成本分析报告》,报送总经理审阅。 5.质量改进。质量管理部根据《质量成本分析报告》,制定预防与纠正措施计划,并监督各相关部门执行。 二、YF公司质量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成本事前预测不充分 事前预测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重要程序之一,它对企业后续的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YF公司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质量成本过程控制,但对质量成本的事前预测不够充分,对历史质量成本管理数据分析不足,忽视了质量成本计划对后续管理的指导意义。 (二)质量成本核算系统不完善 YF公司虽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流程,但受ERP系统固有限制,尚未实现系统自动归集质量成本信息,大量数据通过各相关部门收集和统计。 1.成本会计科目未按质量成本核算理念划分。YF公司目前按照标准成本法的成本核算理念进行会计科目设定,未按照质量成本核算理念进行重新划分。在实际执行中,通过人工统计的方法进行系统外核算,由于信息收集工作量大,统计人员质量良莠不齐,核算信息准确度有限,财务复核难度大。 2.内外部损失成本核算内容不全。内部损失成本仅包含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品损失、停工损失、质量事故处理费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内部损失成本涉及的内容更广,如设计损失成本等。 (三)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 在质量成本考核方面,YF公司仅局限于质量成本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未建立产品质量成本与薪酬挂钩制度,导致员工对质量成本管理不重视,无法发挥其真正作用。 (四)未形成企业全员参与 YF公司为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专门设立了质量保证部,负责质量成本的综合管控和分析,并会同财务部共同进行质量成本核算。但许多人认为质量成本管理仅是质量保证部与财务部的职责,未意识到质量成本的形成是各个部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全员参与。 三、YF公司改进质量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质量成本预测管理 依据产品以往的质量成本数据及其变动情况,预测质量成本,提出切实可行的质量目标。由财务部门主导,根据公司质量成本历史数据、公司内外环境发展变化情况,对未来质量成本目标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估,编制质量成本计划、制定质量成本控制标准。 (二)建立有效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 1.加快质量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以ERP 操作系统为平台,建立成本数据库,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建立质量成本预算管理子系统、质量成本核算子系统与质量成本绩效考核子系统等分析体系,最终实现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信息化与科学化。 2.重新定义质量成本会计科目设置。借助ERP质量成本核算子系统的搭建,重新设定质量成本相关会计科目,可设置一个“质量成本”一级科目, 下面分设“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5个二级科目,推动质量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持续进行。 (三)建立质量成本控制考核体系 此外,应将质量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挂钩,健全与完善质量成本奖惩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注重奖惩的时效性,才能充分激发全员质量成本控制的热情,更合理的控制质量成本,减少剩余质量的耗费。 (四)提高质量成本控制意识 统一思想认识,从上至下需了解质量成本知识,从根本上提高质量成本意识。同时,加强质量成本控制培训,尤其针对财务部以外的相关部门人员,从而协助做好质量成本管控工作。 本文以YF公司为例,阐述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及持续改进和优化措施,以提高质量成本管理在制造业企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这对提升企业战略绩效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工程建设类论文:水利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问题探讨 一、水利工程建设招投标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降低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重要设备和材料等货物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来规避公开招标。 2.未经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自行邀请招标,同时在邀请招标过程中,被邀请的潜在投标人是招标人特意安排的。 3.招标公告没有在指定的媒体上;资格评审标准中有限定条件;对获奖项有针对性、指向性的规定;对投标人投标单位有地域歧视;所设置的商务条款或技术条款存在歧视性。 4.在开标时未按招标文件中对开标完备性检查的规定对投标文件做审查;在没有第三方监督的情况下私自抽取专家,并弄虚作假;评委人数未达到5人以上的单数,且经济、技术方面专家未达到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在评标时招标人或招标人评委发表带有意图影响专家、评委的倾向性意见;在决标时没有充分的理由,用备选中标人替代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人中标。 5.在双方订立合同时向中标人提出订立合同的附加条件;背离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等相关文件而另行订立附加协议的(俗称阴阳合同)。 6.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向特定投标人透露其他潜在投标人的信息;单独为特定投标人进行现场踏勘;招标过程中与特定投标人就投标方案、投标报价进行谈判;泄露标底;透露评委名单;投标人之间互相串通,损害招标人利益;投标单位之间相互串通,彼此达成协议,采取轮流坐庄中标或借用资质进行围标,损害招标人利益,使招标投标流于形式。 二、解决当前水利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问题的对策 1.加强立法,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6的颁布实施为招投标行为提供了具体的指南,但应在立法上加大对招标投标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增加其犯罪成本,现行的法律对招投标违法犯罪的量刑较轻,对违法人员的威慑力不够。在经济处罚方面,违法成本过低,如5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6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而不招标的,可以处项目合同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招标机构违法泄露与招投标活动有关的情况和资料的,处5万元以上25万元以下罚款;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各部门要尽快依据实施细则的规定,完善行政法规,增加违法者的风险成本,从而有效预防招投标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2.加强招标人管理一是要从机制上解决当前普遍执行的项目法人责任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必须对项目法人责任制进行组织上的改进。在项目法人组建的同时,组建一个由业主纪检部门、水利行政部门纪检人员组成项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项目的整个招标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监督,项目纪检委成员最多二年换一次,保证业主的整个招标过程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二是要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由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和招投标主管部门一同出台水利水电工程招标人行为规范,规范从工程招标、招标条件准备、招标申请、招标公告、接受投标报名、资格预审、发出招标文件、受标、评标、开标、定标等环节形成完整行为规范,在制约中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 3.加强投标人管理对投标人要加强诚信机制建设,设立诚信等级制度,形成详细的诚信评判体系。招标法实施细则明文规定,国家建立诚信制度。对严密控制围标、陪标、挂靠等行为,特别杜绝高资中标、低资进场、无资质施工的乱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历史原因,有很强资质的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建设、监理的公司前些年都是国有公司转制形成的,这些人与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人在权力运作中很容易形成利益链条。对缺乏诚信,允许挂靠的单位要纳入诚信体系予以严格的监督和防控。 4.加强各方主体的教育和培训徒法不能自行,任何一种制度和规范都要在得到严格的遵守和执行的时候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招投标各方主体,特别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招标人,要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极强的责任担当意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投资多来源于财政投资或银行贷款,项目本身与项目法人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而投标方是权责利相统一的完整的市场主体,在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前提下,投标方往往使用各种手段规避法律约束,容易与行政主管部门、项目法人单位的人员产生各种灰色利益关系。这就需要加强项目法人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以及为人民利益负责的责任意识教育,在制度中教育,在教育中完善制度,形成良性的循环。 5.加强政府监督机构工作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进行行政监督,政府监督的方式是备案:即招标前接受招标报告、招标后接受招投标情况的书面 总结报告。对发现的招标投标活动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当立即责令改正,必要时可做出包括暂停开标或评标以及宣布开标、评标结果无效的决定,对违法的中标结果予以否决。这些规定都赋予了管理部门一些责令改正和宣布无效的权利,但没有规定任何监督部门的责任,对备案报告可看可不看,对招投标活动可参与也可以不参与,工作的随意性很强,没有任何硬性的考核指标,导致或干预过多,或工作流于形式,不作为思想严重。招投标法及其实施细则虽然对政府监督部门违法乱纪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但法律的真正威慑还在于得到切实的执行。2012年12月中央八项规定和以后的六项禁令为中国的反腐点燃了星星之火,2013年中央以壮士断腕反腐的决心,给各级监督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强烈的震慑,通过各项监督制度的落实,政府监督机构的工作能够更有成效。 6.加快推进电子评标,网络远程评标系统建设电子招投标是一种建立在网络平台基础上的全新招投标方式。在电子化招投标中,招标人、投标人、招标、评标专家、监管机构处在同一个交易平台上,实现从网上报名到合同备案的全过程阳光化操作。其中在计算机辅助评标过程中,减少了评标专家的工作量,规范了评标专家的评标程序和行为,规范了评标专家的自由裁量权,确保了计算最终结果统计的准确性,保证招投标过程能在有效的监督下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暗箱操作等虚假招投标现象,实现了办事的公开透明和高效廉洁,降低了招投标成本,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实现真正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结束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6自从1999年颁布以来,我国实施大江大河治理、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已经有十二年,2010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5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6,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水利建设的发展黄金期已经到来。特别是2011年中央1号文件把水利建设提升到全国的高度,让我们水利建设者们更感责任重大。要更合理的把建设资金投入到水利建设当中去,招投标这一关至关重要。只有保证招标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选择资信良好具备较高技术水平的施工单位,才能确保水利工程建设有序、高效进行。 工程建设类论文:浅析工程建设中的挂靠行为及治理对策 当前,工程建设领域中普遍存在借用他人资质进行投标或承揽工程的现象,即所谓的“挂靠”, 挂靠不属于法律概念范畴,它是人们针对现实中存在的现象加以概括和提炼后形成的一种形象称谓。现实中,挂靠行为普遍存在,屡禁不止,危害极大。本文试对工程建设领域中施工单位的挂靠行为进行探讨并提出治理对策。 一、挂靠行为的界定 “挂靠”,即“挂靠经营”,具体到工程建设领域中,是指法人、社会团体和自然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以他人名义承揽工程的行为。允许他人使用自己资质的企业称为被挂靠人,使用被挂靠人资质进行投标或承揽工程的企业或自然人为挂靠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将该行为定义为“挂靠”,而是表述为“借用”,即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施工企业名义从事施工活动,由此看,“挂靠”与“借用”实际为相同的概念。 “挂靠”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挂靠人没有工程施工的主体资格,或者虽有资格,但不具备与建设项目相适应的资质等级;二是挂靠人须向被挂靠人交纳一定数额的管理费;三是挂靠人一般采用借用、租用被挂靠人经营资质等手段,以被挂靠人的名义投标、订立合同并办理有关手续,但被挂靠人不对实际施工活动实施管理,或仅有形式上管理,不承担实质性责任。 结合挂靠行为的特点可以推定,当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即可以认定是挂靠行为: (一)以转让、租借、买卖或以交纳管理费等方式获得使用他人资质资格证书及相关资料并以他人名义投标或承揽工程的; (二)投标保证金从非投标单位银行账户转出,或虽由投标单位银行账户转出,但先由非投标单位人员将投标保证金存入投标单位账户,或以其他方式抵押的; (三)投标文件及技术性文件由非投标单位编制或由非投标单位委托相关单位编制的; (四)投标或承包工程单位使用的建造师(项目经理)、造价工程师(造价员)及与项目有关的主要技术、质量、安全和其他施工管理人员,为非投标单位的注册人员或非投标单位人员的; (五)工程款、农民工工资等不在投标单位核算,而实际由项目负责人直接支配和独立核算,且项目负责人非投标单位人员的; (六)施工合同约定的施工单位的主要项目管理人员不到岗或严重缺岗,而实际由他人履行职责且他人为非投标单位人员的。 二、挂靠行为产生的原因 1、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我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但相应的施工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多,而由于利益的诱惑,大量无资质的企业、个人也涌入工程建设领域,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大量无资质的企业、个人或低资质施工企业为求生存发展,必然会采取包括挂靠在内的各种手段承揽工程。 2、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制度不够完善 现有的法律法规,原则性规定多,具体操作细则少。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务院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部颁布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等都对建筑施工企业超越资质承接工程以及借用资质等行为给予了禁止,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及处罚规定,但都是些原则性的规定,缺乏相关配套性的解释,更未对挂靠行为作详细的、可操作性的界定,而现实中的挂靠行为又形式多样,直接导致认定困难、处罚难度大的局面。 3、监管手段落后,打击力度不大 挂靠行为具有相当的隐蔽性,极易规避监管,现有的监管体制存在缺陷,加上手段落后,无法有效应对挂靠过程中一系列隐蔽操作手法。再者,由于对挂靠行为调查取证难、认定难的原因,现实中查处的案例并不多,难以给挂靠行为有力打击。 三、挂靠行为的治理对策 挂靠行为产生的原因很多,要根治这个顽疾,应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一)创新机制,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 目前,工程建设领域监管部门众多,有水利、交通、房建等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各地通常还设有招投标市场管理委员会、公共资源交易委员会,上述各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存在交叉现象,看上去大家都在管,其实都管不好。为方便协调、提高效率、增强合力,应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比较现实的做法是:成立一个综合的管理委员会,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主任,成员单位由各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应的职能部门组成,以解决执法主体资格问题,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工作人员抽调各成员单位人员组成,由办公室具体负责招投标市场及标后的日常监管。 (二)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 1、明确挂靠行为的认定标准。为更好 防范和打击挂靠行为,应当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制度,对挂靠行为作出明确的界定,并细化认定标准,对相应法律责任作出配套解释,相关行政监管部门也应出台相应操作指南,以指导基层的实务操作。 2、实行严格的押证制度。按照相关规定并在招标文件中作特别约定,严格实行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建造师)和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造价员)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押证上岗制度。施工企业在中标后,由行政主管部门在发放施工许可证时暂押施工企业承担项目施工管理的主要人员的证书,项目工程量完成80%以上方可退回。 3、实行投标时提供社保证明制度。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投标单位须提供项目主要管理人员、授权代表的劳动合同和社保证明。员工的社保不能同时由多个单位缴纳,且在国家社保机构有备案可供查询,社保证明是员工与公司关系最真实的证明。如果投标单位不能提供社保证明,应提供其它足以证明员工与公司关系的书面材料,如果中标,应将其作为标后管理的重点监控对象,查实其是否存在挂靠行为。 4、实行往来资金从基本帐户出入的制度。要求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必须通过投标人的基本帐户转帐交付,退还时也只退还到投标人的基本帐户,且所有工程款均进入投标人的基本帐户,不进入其开设的临时帐户,这是借用资质人和借出资质人所不愿意资金出入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借用资质投标的行为。 (三)细化措施,加强标后监督管理 挂靠行为的隐蔽性非常强,尽管招投标环节采取各种措施、严格把关,但许多挂靠行为依然难以发现。如果在施工环节能严格进行标后管理,挂靠现象往往能浮出水面。 一是强化监理履职。目前,监理单位履职普遍不到位,缺少对监理的有效监管。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建立诚信档案及考核机制,如施工企业出现挂靠行为,而监理单位有失职行为,应承担相应责任,在考核中扣除相应分值,并记录到诚信档案。 二是实行指纹考勤。在招标中文件中明确约定对建造师(项目经理)、主要的项目管理人员实施指纹考勤制度,并建立指纹档案,规定在岗天数,作为企业诚信履约考评的依据和合同解除的重要条款,并由行政主管部门适时对其是否在岗进行跟踪督查。 三是加强施工现场抽查。严格执行“双公示”制度,由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代表对建造师(项目经理)、五大员进行日常监管,行政主管部门、监察部门加强抽查,发现建造师(项目经理)、五大员到岗到位不正常时,先按“双公示”制度进行处理,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对其是否存在挂靠行为进行进一步认定。 (四)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严厉打击挂靠行为 查办案件是打击挂靠行为最有力的手段,成功查办一起案件,能形成强大震慑效应。应加大查办案件力度,成立高效统一的案件查处机构,由统一的监管机构牵头,建设、交通、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及公安部门、监察机关参与,根据日常监管中发现的线索或群众举报,对工程招标和施工中的挂靠行为进行查处,并依据相关规定实施处罚,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针对挂靠行为的隐蔽性、取证难且当事人大多非公职人员的特点,应强化公安部门在案件查处中作用,由公安部门协助相关部门对挂靠行为进行调查取证。 (五)完善黑名单制度,建立施工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按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罚款或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形式对挂靠行为当事人的震慑力并不大,应进一步完善黑名单制度,依托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平台,建立施工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挂靠行为一经查实后,没收当事人的投标保证金或履约保证金,同时,将被挂靠人记入黑名单并在信息公开共享平台披露,停止其1至3年在本行政区域内参加招投标活动的资格。 工程建设类论文:浅谈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的难点问题及治理对策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其手段主要表现在为我们通常说的吃“回扣”,即经营者暗中从账外向交易对方或其他影响交易行为的单位或个人秘密支付钱财或给予其他好处的行为。有现金回扣、实物回扣和提供其他报酬或服务等表现形式。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商业贿赂广泛盛行在各行各业,渗透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是无孔不入,而且往往披着“正当”商业回报的外衣,具有一定的普通性、隐蔽性和欺骗性,对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和秩序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商业贿赂已经成为滋生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的温床。它严重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的基本原则,破坏市场秩序,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党员干部,必须得到根本的遏制。 建设领域交易链条比较长,上游是业主、发包商,中游是建筑施工企业、承包商,下游是一些劳务分包商、材料供应商等等。一般说来,处于交易链条上游是的强势者,它就容易受贿;下游是弱势者,它就只能行贿;承揽到施工任务的承包商地处中游,既可能行贿,也可能受贿。 施工单位,有很多机会与建设方、业主、监理、分承包商、物资材料供应商等发生业务和工作关系,商业贿赂有其生存的土壤和条件。本文仅就施工企业为获得自身合理利润迫不得已向业主、监理、设计采取的不正当商业交易作一简单剖析。 一、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现状 (一)承揽项目和招投标过程中 在工程项目招标中,一些发包方利用发包权收受投标人的贿赂,明招暗定,泄露标底,或收取好处后强行指定承包方;一些施工企业通过贿赂其他企业进行陪标、串标,或向发包方、评标委员会成员、发包方委托的招标机构等直接行贿,谋取中标;有的又将承包的工程倒手转包,从中收取贿赂。在材料设备采购中,供应商通过向施工企业或建设单位行贿,导致施工企业或建设单位舍近求远、舍优求劣,购买使用质次价高的材料设备。 施工企业签订一项总包合同一般要走过获得信息——项目跟踪——疏通关系——建立信任——确定招投标价格——中标开工的诸多过程。“狼多肉少”的市场现实让很多施工企业饥不择食,甚至不择手段。为承揽到一个工程项目,大多施工企业要费时一年或几年时间去跟踪信息,投入几万或几十万的费用去疏通各级关系。在这些环节中,商业贿赂应运而生。 (二)工程施工过程中 由于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和业主片面追求投资效益,在设计、设备制造费用一涨再涨的情况下,不得已将不断降低工程造价的压力转嫁到施工企业身上。招标方(代表投资方)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采取压价的手段一般有三种:一是以初步设计文件和初设图纸为依据,并根据批准概算静态值下浮一个较大比例确定出招标标底,要求施工单位总价包干,且不调材料价差。概算中的材料价格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价格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本应在预算中予以追补,然而,业主不但不追补差距,反而不断压缩工期,更加剧了施工企业增大施工成本。二是让各投标方先报价,然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招标标底。从表面上看,标底价是投标方报的,似乎很公平。但业主们都知道,投标方为了中标,竭尽所能在投票价格上下功夫,所报价格往往比概算低得多,招标方更是有利可图。三是直接采用最低价中标,迫使投标者不得不忍痛压价,一般比合理价格压低10%以上,甚至还有压低至20%左右的。 即使这样,随着工程的进展,施工中还会有一些设计变更、不可预见因素或合同未包含的工程量以及因发包方原因造成的承包方损失等等,这些情况按规定也应该办理相应的签证等手续,以适当增加施工企业收入,但由于业主或监理对经济利益的过分注重,致使提高工效的设计优化、正常的设计变更、工程造价的审核、工程量的核实以及上下工序的验收等,这些正常工作也迫使施工企业通过或重或轻的商业贿赂行为来实现。 (三)工程竣工结算时 招投标过程中,由于招标方把“粥”煮得很稀,让“饥不择食”的建筑施工企业喝进的“粥”不少,但能吸收作为企业“营养”的并不多,致使施工企业的产值利润率连连下降,甚至还出现个别企业在某些工程上干得多亏空越多的反常现象。 所以施工企业在工程竣工结算时不得不做最后一博,所花费的力量和费用甚至高于承揽任务和招投标时。通过商业贿赂,取得发包方负责人和结算审核人的认可,将一些人为因素较大的索赔、价差调整、零星工程量估算等归入囊中,达到工程量与工程价款的增加,实现工程最终结算的合理价格。 建设领域的商业贿赂昭示出施工企业太多的无奈,太多的隐痛,太多的不得已。 二、建设领域治理商业贿赂的难点 据统计,近五年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犯罪案件逐年上升,但商业贿赂犯罪案件占同期所有经济案件立案数的比例却始终非常小,尚不到1%。这足以证明商业贿赂的隐蔽性。施工企业更是将商业贿赂隐藏于人情往来中。许多商业贿赂行为中,当事人之间的贿赂倾向并不明显,完成的商业交易并不能与他们之间的“回扣”往来完全对应。比如,很多交易双方的当事人原本就是熟知的或者很要好的朋友,在没有进行经济业务交往活动之前就素有礼尚往来和感情联络,当他们之间因某一工程建设需要发生了商业交易之后,很难正确区分和明确办公室他们的礼尚往来在什么情况下应当认定为商业贿赂行为。 知晓商业贿赂的人员很有限,除高层几个主要责任人,还有或许就是秘书、财会人员、驾驶员了。但他们之所以参与这些,往往也是很会“意会”领导的暗示,悄无声息地变通处理相应费用,让财务账面合理合法、不留痕迹。再者,作为施工企业内部,即使有人知道内幕,但都会认为仅是对业主、监理或设计方的正常交往,是为企业好,为职工有“饭碗”,为施工顺利开展,所以也鲜有人站出来揭露。 类似这样的灰色地带,为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的存在提供了相当大的生存空间,也成为了执法机构难以进入的沼泽区,为治理商业贿赂带来了相当多的难题。 三、建设领域商业贿赂治理的对策建议 当商业贿赂已经变成行业的“潜规则”,施工企业自身无力对抗的时候,当人们对其几乎快要习以为常的时候,国家专项治理商业贿赂的号角吹响了。建设系统更是重拳出击,加大力度进行专项治理整顿。 尽管施工企业在整个建设领域链条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多样的,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对建设领域的商业贿赂来讲,起着主导作用的外部环境。 (一)出台统一的《反商业贿赂法》 在我国,目前商业贿赂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种。国家工商局《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二条规定:“本规定所称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个人的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商业贿赂行为有法律规定,该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 对产生商业贿赂的外因的治理,政府和社会起主要作用,主要是积极配合整个社会转型,逐步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反商业贿赂法》应集刑事、民事、行政责任于一体,对不同程度的商业贿赂行为规定不同的法律责任。现实中,商业贿赂行为的表现形式变幻多端,且不断翻新出奇,法律要避免商业贿赂变换形式逃脱处罚的可能性,对不构成商业贿赂的行为作明文规定,除明文规定之外的所有行为,皆构成商业贿赂。 加大审计力度,增加对公司会计账目管理方面的责任规定,建立举报人奖励保护制度。商业贿赂虽秘密进行,但知情人肯定有,比如会计、出纳、审计人员。法律应严惩一切做假账的行为,倡导对知道或应该知道的商业贿赂行为不报就是犯罪;对行贿受贿双方主体及知情人,任何一方只要举报,就可豁免刑事及行政责任。法律必须提供举报人无罪和对举报人相应的奖励制度、保护制度。 (二)以合理价格中标来保障招标投标的公正公开 虽然中国的建筑市场很大,但建筑企业鱼目混珠,导致竞争十分激烈。建筑业目前还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的产业,它对资金的需用量和对技术的要求应该说还不是太高。国家应该提高建筑公司准入门槛,将那些非诚信经营、社会责任感差、技术力量弱的施工企业淘汰出市场,使市场竞争更加有序。 最低价中标虽然是我国工程招标市场的发展趋势,但在市场条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最低价中标法必然导致企业不惜以低于成本的方式恶性竞标。目前市场上很多的项目实际中标价已经严重低于成本,其带来的后果只有两个:要么是企业长期亏损经营以至破产倒闭,要么就是偷工减料搞“豆腐渣“工程。 我们强烈呼唤符合中国特色的“合理价格中标“办法,而不是弃最低价中标而不用。根据中国国情,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如美国、香港等的成功经验,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业改革大方向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建立一套严格的资格预审担保制度、分等级投标制度、工程担保制度等。采用缴纳巨额保证金制度,不仅投标前缴纳报价10%的履约保证金,中标后还要缴纳报价30%的中标保证金,否则视为自动放弃中标,给真正有实力的企业以公平合理的中标机会。 招标人须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和工程实际情况编制业主标底,并控制标底的合理性,做好标底的保密工作,有效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同时尽量降低企业投标成本,科学设置投标程序。 (三)加强执法力度,提高违规操作的成本 形成社会合力和高压态势,重拳出击,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突出查办大案要案,让违规操作、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单位和个人付出应的代价和惨痛的教训。 (四)鼓励并发挥公众、媒体的监督作用 开展宣传警示教育,构建防治商业贿赂行为的思想道德防线。推行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诚信体系标准,制定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报纸、网站等媒体,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对商业贿赂严重性和危害性的认识。鼓励人民群众积极监督举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系列防治商业贿赂行为的长效机制。 据国际权威机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商业贿赂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商业贿赂是一剂腐蚀剂,是对市场经济和财富伦理的一种扭曲。商业贿赂小则影响职工的利益和前程,大则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甚至于影响到国家的国际声誉和形象。工程建设行业是国家治理商业贿赂的重点领域之一,国家在行动,社会在关注,行业在治理,人们期待着企业和职工依法经营,诚信工作,追求和享受阳光下赚钱的最大利润。 工程建设类论文:民和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探讨与思考 [摘要]通过对青海省民和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调查,指出民和县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具体提出了一些有关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提出了针对工程项目的后期维护、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 工程建设 工程管理 探讨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在面对恶劣的地质气候情况,特别是1999年以来民和县出现的大面积干旱,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将很大程度上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民和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点多面广,且工程形式多样,管护好工程,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是保障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关键。 一、目前民和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 了解我们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将促使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如何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加强监管、健全体制去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的水利建设变成真正的阳光工程、便民工程。 二、全面加强对在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 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 1.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面发展。 2.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依据。民和县近几年结合实际情况,正在认真编制《民和县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为此,要求地方如打井、建坝、扬水、拦河、修渠、排水、微滴灌等,首先申报,对工程地点、规模、投工、投资计划等,由乡(镇)水管站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实施。 3.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 4.建立施工准入证制度和实行工程监理制度。施工准入证是指具有一定的水利施工技术和条件,达到一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施工企业,才能准许其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一种制度。以取得水利施工准入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人员、生产设备和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施工人员为标准确定,施工准入证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发放并检审;在工程进入施工阶段,质监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质监员,施工单位的技术员随时配合质监员对工程各个部分进行检测,填写检测记录,特别是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如设备、水泥、钢材、试件、试块等能验证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材料,双方共同到有关权威部门做鉴定,才能作为保证资料、必备资料和安全资料汇入施工档案,为综合验收和今后工程管理检验提供可靠真实依据。 5.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实行严格奖惩制度。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以竣工报告形式报请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同时施工单位也要报经甲乙双方共同签字盖章的施工保证资料和必备资料,汇总的真实完整资料一套备案。地市县水务局根据竣工报告和施工资料,组织有关设计、质监和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全面验收,通过听取报告、查询资料、检测实体、细查局部的程序对所建工程验收,做出该工程的综合评定意见,所有未经验收的工程不准交付使用和结算工程款项;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按建设程序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对年内新建工程项目进行评优,对被评为“优质工程”的凭验收证明兑现一定的奖励,同时加强宣传,形成一种狠抓工程建设质量的良好社会风气,对未按建设程序施工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报相关智能部门进行处罚,并通报批评和备案,特别是不按有关规范施工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严厉打击,决不手软。 三、全面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优质合格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完成,为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要使其长期充分地发挥其经济效益,作为以后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一个参照示范的作用,加强对已有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就显 得尤为重要。 1.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惟利是图的人为破坏;其次是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如小型水库的泄洪口等。 2.内业资料管理。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 3.工程设施管理。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级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 4.经费管理。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目前民和县乐平部分乡镇成立了“理事会”,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用好经费,做好项目建成后期管理工作。 小型农村水利建设的根本是质量问题,要确保建设优质的工程就必须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规范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防止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保证其成为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优质工程;同时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做到不出纰漏不出事故,使工程项目能够充分长效的发挥其效益,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工程建设类论文:工程建设的应用及改良 1围堰建设施工流程 木桩长6m,直径20cm,间距50cm。由于木桩入土较浅,拟用人工将木桩打入淤泥层中。人工堆码装袋粘土:由于施工现场都是垃圾及杂填土,围堰所需粘土采用外购黄土,粘土由卡车运至现场后即组织人工装袋,装填量为编织袋容量的2/1~3/2,袋口用细麻或铁丝缝合。砌筑时将土袋平放,上下左右互相错缝堆码整齐。水中的土袋用带钩的木杆钩送到位,层层堆码,逐层加高至顶面标高。钢板桩支护:堰体内侧坡脚处打一排6m长间隔10cm的刚板桩,实测实量淤泥深1.2~1.5m,水深0.6~1m,实际钢板桩入土深度5m。用土袋填充堰体育钢板桩之间部分,可以起到防止围堰滑移的作用,以确保堰体的稳定性。施工方法是先将水抽干,然后清淤泥,整理一条能走挖掘机便道,最后打钢板桩。 2水利工程钢围堰的安装 水利工程在建设施工之前需要进行钢围堰的安装,因为此过程能够有效的强化围堰的使用质量,提高围堰在防水、防渗漏、防冲击等方面的性能;是在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施工措施之一。首先,根据钢围堰的强度以及防水要求进行场外的铸造与焊接,铸造与焊接过程主要以钢围堰箱体外壁的施工为主。在焊接完成后需要进行包括承压、密封、强度等指标的测试,测试完成后进行拼接紧密度测试,测试无问题后运输到施工现场。采用吊塔进行下降施工。并要求其垂直与钢围堰的固定平台。在位置校正之后对钢围堰进行固定处理,之后完成钢围堰箱体的焊接。焊接施工过程中应该采取双面焊接,双面密封的基本原则进行。其次,在焊接完毕并检测无问题后,需要对钢围堰进行入土处理,可以采用抽水负压以及重力自然入土等方式,具体依据施工现场的土体条件为依据。最后,需要利用外力对钢围堰第一部分进行入土调整,调整内容包括了入土姿态以及入土深度等环节,需要达到后续施工的标准。并在整体施工过程后对其效果进行检测。根据土体条件确定具体的入土深度,避免后期钢围堰的自然下沉。 3围堰技术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改良 围堰技术在建设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较大的进步空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围堰是可以进行组装、拆卸的一项工程原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围堰过程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人们对围堰技术的使用也进行了优化改良。 3.1钢围堰拼装施工要求 1)在拼装验收合格之后才可以进行统一的焊接处理。并在入水之前对焊接强度进行检验。出此之外还需要对焊口进行煤油的渗透测试。通过测试找到焊口的缺口并采用焊缝铲除,重新焊接的方式进行补救。2)在相邻的钢围堰空间箱的对接方面需要保障外板的对接准确,两者的误差需要小于1mm,并在焊接之后保障焊缝小于2mm。 3.2基于质量要求的施工改良 根据钢围堰的施工重点对施工技术的改良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钢围堰安装过程的改良以及钢围堰下沉过程中的改良。在钢围堰安装过程中的改良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钢围堰的外围钢板拼装过程采用逐步焊接逐步检查的方式进行,采用相邻钢板检测与总体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相邻钢板的焊接过程中进行初步固定,固定后分别对角度、水平、纵向垂直等指标进行检测,检测后方可进行焊接处理,焊接过程应该进行复查。2)对相对钢板的固定需要进行平行检测,平行检测可以通过电子定位以及分角仪进行确定,检测无误后方可焊接。3)基于力学分析确定起吊点位,尽量保证基于对角线的多点平衡起吊方式,并用铅锤等手段保障起吊的钢围堰总体姿态。在钢围堰下沉过程中主要通过如下三个方面进行技术改良:1)对钢围堰内部空间的水位以及水量即时检测,由于水量的增加容易对钢围堰底部的入土部分造成压迫,进而影响入土姿态,对于水量的增加可以采用单方向排水以及抽水等方式进行处理。2)对钢围堰底部需要进行排泥处理,排泥范围以及强度需要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设定,无排泥环节容易造成钢围堰姿态异常或者入土困难等问题的出现,过度排泥则容易操作钢围堰根基不稳降低防水效果等问题。3)此外在吸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钢围堰的泥重指标以及泥重平衡,避免由于不平衡而造成了压力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的钢围堰姿态异常。围堰技术的使用促进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良好发展,作为水工建设中一项基本的保护性措施技术,围堰技术的良好应用能够有效的保障水工建筑的建设,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飞跃,围堰技术在未来的使用中依旧存在着巨大的改良前景。 工程建设类论文: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我国的交通事业也要与时俱进,积极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高速公路建设作为我国交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交通基础设施,随着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网日渐普遍,高速公路施工的安全也逐渐受到重视,安全管理问题也成为了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安全问题有关内容进行论述,从而进一步探析关于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安全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建设安全; 中图分类号: U412.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公路建设事业是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事业,自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积极大力发展公路建设,至2008年为止,我国的高速公路的里程为6万km,在世界高速公路里程排名第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不断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不仅为经济的全面腾飞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而且在改变人们生活水平,加强国内交通运输,工业产业化布局等多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发挥作用的同时,高速公路建设中安全管理的问题也日渐在工程管理中至关重要。由于高速公路建设自身的范围广的特点,在工程施工中需要人员数量过大,因此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社会对工程施工的安全也更加关注。 一、现阶段我国告诉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队伍安全管理水平较低、人员综合素质差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安全管理起步较建筑业晚,从规范性的管理上也要落后于建筑业,再加上公路工程最初的建设项目多以道路为主,涉及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类别相对较少,使得长期以来在工程现场形成了重生产、轻安全的情况。加上安全管理人员对各类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也不了解,这也直接导致了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检查起不到有效作用,使得安全事故隐患不能立即消除或制止,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2、施工项目在机构设置上比较薄弱。 随着国家相关法规的出台,许多项目已经设置了安全管理部门。但是也存在个别现象,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为了追求资金投入的最小值,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上忽视安全生产,没有按要求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或是没有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必须的资金保证和人力物力支持,使得安全管理部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其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从而项目内部的安全教育工作很难执行,根本起不到安全管理的作用。 3、施工队伍安全管理的意识匮乏 专职安全员的设置是对工地现场安全管理的一种保证。一些工程项目安全员多是临时上岗,既不具备上岗证,也缺乏必要的安全专业技能知识,所凭借的仅仅是以往的现场施工管理经验。无法做到及时发现、汇报和排除安全隐患。施工企业对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系统性培养的考虑,忽视上岗培训的重要性。企业对外聘民工更是招之即来,来之即用,无从谈起持证上岗和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二、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作为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在整个施工的程序及工程管理内容上都是十分重要的。整个施工程序不仅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标准和当地交通部门的项目要求,而且还要在内容上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不仅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而且要从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规划施工的相关内容,高度重视安全管理。 1、工程建设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依法办理相关法律手续,对施工中使用的危险性物品及措施要确保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而且要明确各岗位及部门之间的安全配合与责任分工,做到安全问题,人人有责。 2、对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在专业技术上要进行培训 加强建筑安全工作培训,确保参与工程建设人员在技术上和安全观念上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技术上的保障,做到安全管理,安全施工。 3、对工程中重点环节的施工的安全问题要重点管理 例如隧道、桥梁施工和高坡施工等危险系数比较大的施工,工程施工部门应对其指定具体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需要对其进行严密的审查和认真落实。 4、建立完善的紧急救援体系和奖惩制度 不仅要有完善的救援方案和相应的救援器械,而且要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救援演练,加强施工人员的应急救援技能掌握,确保在施工中出现紧急事故的时候,能迅速做出救援,降低事故危害程度,方式事故扩大化,将损失降到最小。另外,对安全问题管理较好的组织部门要进行适当的奖励,形成有效地奖惩体制,按时考评。 三、当前公路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相关的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的有效管理模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形成。最好依法监督、安全管理,在当前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背景下,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落实参建各方安全责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监管体系 在当前公路工程安全管理中,要贯彻落实参建各方的安全责任问题,完善工程安全监管的体系。从建设单位开始,包括项目业主、监理等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对工程安全负责,参建各方要建立完善的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做到安全和生产,两手抓,两手硬,积极贯彻,“安全第一,防治为主”的总方针,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要求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监管体系。 工程建设类论文:浅谈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现状 摘 要:黄河流域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是沿黄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产物,也是河道主管机关水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文阐述了黄河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几点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非防洪工程 建设项目管理 存在的问题 对策和建议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黄河流域建设步伐的加快,缩小黄河两岸的差距,加强两岸的沟通和交流,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已成为客观要求。因此,为确保黄河防洪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加强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已成为当前黄河水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比如行政干预、水行政执法能力弱化、运营中失管等问题,是当前河道主管部门面临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现状 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涉及桥梁、缆线、管道及各类建筑物等,大量的桥墩、承台等构造物布设在河道内,长期占用河道和堤防,形成雍水、阻水、改溜等情况,致使河道御洪、泄洪能力不同程度地消减,防洪安全存在各种隐患。而且资料申报、审查、管理比较混乱,施工过程监管困难,验收后运行管理缺位等等。其中一些重点项目施工、运营过程中,在地方行政干预下,河道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有时也只是走走过场而已。随着河道内建设项目的逐渐增多,靠过去的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依法治河的管理需要。特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颁行实施以后,要求河道主管部门在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查、修改、审批(转报)、验收、运营等各个环节都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针对这一状况,为提高对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依法管理水平, 河道主管部门纷纷采取措施,强化资料审查、转报的管理,明确河道管理部门各自的职责,加强河道巡查监管力度,使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现象。 1.1 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开展状况 针对近几年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增多的特点,河道主管机关对已建、新建项目,做出具体部署,狠抓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 1.1.1 对于新建项目,主要从建设项目申报入手,按照《黄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及《山东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所规定的程序对其报送的技术性资料进行审查,同时探讨建设项目长期占用河道及影响防洪工程抗洪强度等诸多事项的补偿救助方案,明确建设方应履行的防洪义务并以协议的形式加以落实,以便事后操作。如滨州公铁两用黄河大桥工程,该项目建设前期黄河部门就与建设单位签订了黄河大堤绕行线路维修养护协议、河势及河道工程观测协议、工程占用黄河淤背区补偿、河道工程抛护加固协议、施工场地清理协议以及临时占用堤防工程做施工道路协议等6项协议,同时,就长期占用河道补偿、应履行的防洪义务等项目达成共识,并交纳的一定的保证金。 对一些没有经过河道主管机关同意擅自施工的建设项目坚决依法处理,责令其补办申报手续,领取施工许可证后再建设,或者依法清除,维护正常的河道管理秩序。 1.1.2 对已开工建设项目,主要是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抽调技术骨干,监督检查施工中是否有违章、违规行为。已建项目多是指《水法》、《山东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等颁布实施以前或颁布初期所建设的非防洪工程项目。当时,由于没有相关的法规条文,监察机构不健全,相关工作未能开展,主要依靠各级政策约束建设单位,注重的多是眼前利益,对于项目运营后的管理基本处于失控状态。这类项目由于建设时没有相关协议,再加上没有相应的管理经费及行政干预过大等,实现对其规范管理难度极大。 1.2 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取得的经验 自从1997年开始对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实施管理以来,虽然离正规化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和管理人员经验的逐步丰富、素质的逐步提高,积累了一些有效的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经验。 1.2.1 对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基本能够做到依法定程序处理。近年来,随着黄河部门各级别培训班的举办、各兄弟单位之间管理经验的交流以及相关专业大学生的加入等,对河道内非防洪建设项目的受理、审查、审批或转报、转批、监督管理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基本能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办理。 1.2.2 积累了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查经验。能够有目的的针对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进行审查,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多年不断的总结,对非防洪工程建设造成的防洪工程效益的降低基本能够量化,并提出具体合理的补救措施和解决方案。 1.2.3 逐步落实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 目占用黄河工程补偿费及建设单位应履行的相应义务。根据《山东省黄河工程管理办法》、《山东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等规定,对各类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提出了黄河工程占用补偿、日常维护补偿等补偿要求,并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补偿标准,从实际意义上弥补了防洪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的不足,为防洪工程功能的可持续发挥获得了资金支持。 2 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近几年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黄河主管部门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地方行政干预等问题,制约了建设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2.1 法律法规不完善,条文不具体,可操作性较差 目前黄河水行政法规不够完善,仅仅规定了应该办理的事项,而对于办理中的一些细节没有明确规定。如非防洪工程占用防洪工程补偿费只说明了建设单位需要补偿,但是具体如何补偿、补偿多少无法确定,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具体可量化、可操作的标准,双方只能以协议的方式确定;资料申报上,对申报材料的要求不是很明确等;维修养护保证金、垃圾清理抵押金等,没有相应的条款、交纳比例和幅度;设计、防洪审查,施工监管没有相应的具体要求,只能靠经验办理。一句话,操作性不强,不够明确,给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造成时而越位、时而不到位。 2.2 对建设单位应履行的义务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 由于目前黄河水行政执法主体没有单独的行政执行权,行政执行必须和地方执法部门共同实施。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规现象没有有效的遏制手段,一旦施工许可证获批后,河务部门无法对建设中或建成后的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监管。 2.3 行政干预和权大于法的现象仍阴霾不散 有些大型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往往是国家投资、地方政府集资或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比如滨博公路大桥、滨州公铁两用大桥等。河道主管机关在监管过程中发现违章、违规问题进行制止时,建设单位就会找到地方领导,反映建设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困难多,需要政府出面协调,地方政府出于对建设项目的重视,就会搞一些建设项目协调会,其实质就是直接干预水行政执法,或下达行政指令,责成相关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工作。有时还要求河道主管单位替建设单位完成本应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使一些问题本末倒置。行政干预导致河道主管机关对建设项目管理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2.4 项目建成后管理难以奏效 建设项目竣工投入运营后,所涉及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清理、建设项目对防洪工程的影响以及河势变化、水体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在建设项目运营后才产生的。而河务部门一般是在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前就与建设单位签订了相关协议,由于缺乏相应的制约措施,运营单位能否认可,并遵守建设单位签订的相关协议,往往无法预料。 2.5 工程废弃后拆除责任无法落实 建设项目废弃后,由于拆除费用难以解决,建设单位不愿拆除,而河道管理单位又没有制约措施,废弃工程带来各种防洪隐患。如穿堤输油管线废弃后遗留在大堤、河槽内,对防洪造成严重影响,给沿黄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安定因素。 2.6 群众的法律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够 在执法过程中,发现群众对水法规理解不够,增加了解释的难度。比如群众在堤坡上放牧,他们认为不但对防洪工程没有影响,反而帮助黄河部门节省打草经费,却不知道堤坡放牧损坏堤防工程的完整,影响防洪安全和工程面貌。 2.7 上下级标准不统一 在对一些项目影响防洪的标准上,黄委、省局标准不统一,口径不一致,造成了基层单位管理的被动。 2.8 管理经费严重不足 随着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管理任务日益增加,包袱越来越重,当前防洪工程都没有足够的管理经费,更谈不上拿出资金对河道内非防洪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3 针对存在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3.1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 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12?4”法制宣传日加大水法规宣传力度,面向全社会普及水法规知识,同时,抓好日常宣传活动,提高沿黄群众的水法规意识,争取他们对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理解和支持。 3.2 成立专门的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审查委员会 根据《黄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规定和精神,成立以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受理、审查和监管为目的的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审查委员会,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按照管理、审批程序和权限使项目能够得到及时审查、转报和批复,使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走向规范化道路。 3.3细化法规条款,完善办理程序,增强可操作性 对有关建设项目许可的法规要制定实施细则,项目的立项、审查、修改、审批(转报)、验收、运营等各个环节要细化,各种补偿标准、抵押标准要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3.4上下一盘棋,标准统一、口径一致 从黄委到基层,在河道建设项目管理的大原则上标准要统一,口径要一致,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依法按水行政法规管理项目,树立河道主管机关的权威,确保黄河部门的合法权益。 3.5加强内部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积极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专题交流会等,加强上下级的沟通和兄弟单位之间的经验交流,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提高。 3.6 提供管理经费,更新设备 目前管理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经费不足,建议建立专项管理经费,更新监管设备,确保黄河河道内的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规范、有序进行。 工程建设类论文:谈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的管理 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人工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主的管理方式盛行起来。计算机自动化系统可以对水利工程进行综合性的调整,保证它的整体性能。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意义重大,由此可见,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探讨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广泛涉猎到不同的行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进行着转型,由传统的人工管理向现代的自动化管理过度。与传统的人工管理相比,现代化管理加强了重点工程建设,与此同时,也加强了非工程型建设。灵活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配备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建立相关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系统,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 1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状况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方法以人工管理为主,即把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作为基础,把传统的通信技术、机电设施作为基本手段,依靠人工测绘,完成工程建设管理的图表绘制、数据采集,依靠人工计算的方法,进行控制水利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及时水情和工情调度指令。到90年代,计算机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只作为一种额外的辅助工具,进行通信联络、文字编辑、图表绘制和打印输出工作,由于普及的力度不够,计算机技术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 2 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措施 2.1 工程管理 工程项目的管理是管理工作最核心的环节,具有很高的相关技术要求,水利工程管理大致上包括工程应用、工程养护、工程维修、工程观测和工程防洪。 水利工程作为河川径流的调节器,与河川径流联系紧密,并且两者都具有复杂多变性。然而,由于季节和地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河川径流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就决定了水利工程也会在相应的范围内变化。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水利工程的变化规律,对工程进行合理的应用,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水利工程的检测是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是最基本的工作类型。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变化具有不稳定性,有时会呈现一定的规律,有时则会变化无常,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定期对建筑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检测,及早地发现问题,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国家相关的水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防汛抗洪的义务,因此,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要及时排查出存在隐患的建筑物,做好防洪除险工作,降低洪水带给人民和国家的损失,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2.2 计划用水 水利工程是蓄水系统,它为生产建设储备水源和调度水源。相关的部门在用水前,依照水源的情况、水利工程情况、生产用水情况,制定合理的用水计划,做好输水、引水和调水工作。编制的用水计划,要因地制宜,形式简单,操作方便。 渠系测水是灌溉地区实行计划用水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水源的浪费,提高水源的利用效率。测水工作能够验证用水计划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有效地调控水量,提高利用效率,同时可以改进用水计划,使用水计划更加科学合理。 水源从水利工程引向灌溉区的时候,在渠道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一部分损失。因此,减少渠道水量损失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积极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比如说实施轮灌、改善灌水技术、严格控制水量、增设渠道防渗措施等等。 为了确保用水计划的合理性,技术人员在水利工程规划和设计的时候,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因地制宜,根据灌溉区的特点进行灌、排和盐碱地的改良工作。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要综合分析水分、气候和农作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各要素的因果联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措施,实现农业的增产。 2.3 组织管理 水利工程管理组织为了协调用水单位的利益关系,要构建专业的管理机构,并实行群众性管理,合理使用水利设施,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水需求。相关的部门要依据上级的指示,健全、完善水利工程的组织机构,打造一个专业技术强、管理效率高、道德素质高的管理团队,做好各项水利工程相关工作的管理。管理团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素养,贯彻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和具体的管理制度,在用水管理、经营管理中发挥潜能。 3 结论 总而言之,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保证了水利工程的整体性能,通过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科学地分析,及早地找出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相关的部门制定出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解决措施。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保证了水利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工程建设类论文:对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规模, 交通工程的招投标活动也随之活跃起来。尽管交通主管部门采用种种措施来规范交通工程建设市场,然而由于市场开放程度空前、工程项目繁多、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等等因素, 仍然没有彻底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的几点问题进行了反思,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交通工程;市场招投标;思考 一、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的重要作用 (一)可以有效保证工程质量 在交通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招投标时,严格履行相关的规定,切实遵守相关程序,能够有效保证工程质量。招标的基本特点就是公开、公正、公平,通常情况下,在经过激烈的竞争以及严格的审之后,我们能够筛选到真正符合要求的参建单位与供应商。一般情况下,招投标的透明性可以比较效地避免黑幕交易以及腐败行为,最终也可以确保工程项目质量。 (二)以合理价格获得最佳工程项目 公开集中竞标能够让大量的投标人充分开展竞争,在满足项目基本要求的前提情况下,可以让招标人能,以合理价格获得最佳工程项目,确保投资的合理使用以及节约资金,在最大程度上维护投资人的利益。 (三)增强竞争意识 招投标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参与投标单位与供应商的竞争性,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增加科技投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来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招投标走形式,存在不正当交易 有些单位不愿意招标或想方设法规避招标,有的项目从招标程序上看,从招标到开标都能按规定操作,表面上投标单位谁最终评分值高,谁就中标,看不出任何破绽,然而其中却隐藏这“明招暗定”的现象。既要得到工程,又要把得到的工程看似合法化,只有在私下活动,最终在招标中自然中标。虚假招标是以内定中标人的方式,实施形式上“合法”而实际上却违法的招标行为,包括“领导指令交易”、“权钱交易”、“关系交易”、控制评标(评分标准、评审过程、评委人选、实施差别待遇等)。对包括按法律规定采取必须的招标方式确立合同关系的项目,有的将项目化整为零,分别与多家承包人进行关系和金钱交易;有的直接就与施工企业单独谈判或者议标缔约;有的作为某一合同的补充合同与合作方达成利益共享的默契等。 (二)程序不规范 参与招投标的各类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出于各自的利益的不同,参与招投标的各个单位或部门往往采取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在招投标过程中常常避开规范的运作规程,进行各种暗箱操作。 1.招标单位在招标前已确定了中标人,就会运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将这一意图贯穿于整个招标过程。比如:招标单位其实已经就确定了一家意向单位,于是招标方就根据意向单位的企业特点、报价及施工技术方案、获奖情况等要素,设置一系列有利于意向单位中标的评标办法、评标指标。 2.投标单位为了能中标而赚取利润,会用尽各种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投标单位为了使自己“合法中标”,就私下串通几个投标单位为其“陪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方之间“陪标”。这些陪标单位要么将标书制作的很粗糙、要么根本就不按照招标书的要求进行编写、要么就是连投标资质都达不到,甚至做出明显开标后是废标的资料等等情况。自然地,这些投标单位很随意地就被淘汰。 3.同时,招标人在选择招标机构时也是煞费苦心,那些不听话的,不能充分贯彻执行招标人意图的的招标机构肯定不能选用,这样的话,招标为了不得罪招标人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不得不为实现招标单位的愿望,投其所好,充分理解和贯彻招标单位的想法;(三)地区或者行业垄断 根据笔者的经验,部分地方对外宣称是公开招标投标,但是部分招标单位考虑到评标困难较多(尤其是在参与单位较多时),往往只会选择几家自己熟悉的单位参加投标活动,例如本行业的单位、本地区的单位或者特殊关系单位等等,甚至出现了某几家单位“轮流坐庄”的奇怪招投标现象。 (四)招标单位长期无偿占用投标单位资金 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单位通常会用投标保证金的名义对投标单位收取较大数额的押金,并约定在投标结束之后归还给投标单位。但是招标活动时间较长,程序复杂,往往导致招标单位长期无偿占用投标单位资金,特别是些BOT项目,业主往往是按投标保证金的最上限收取,无形中增加了投标单位的资金负担。 (五)评标不公正 在招投标过程中,评标不公正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评标办法要求技术标的比例高于50%,但是因为技术标的评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因此,曾经出现过部分评标小组暗中操纵评分,一致给某个投标单位高分或低分,使其得标或者失标。 (六)挂靠现象普遍 我国建设市场管理的规范化与法制化提高了施工单位的投标资格,因此,部分施工队伍为了中标常常会挂靠高一级施工企业;部分没有施工资质的施工队挂靠具有施工资质的企业。挂靠问题常常导致中标项目的施工质量低劣,一旦出现问题,被挂靠单位和挂靠大内之间相互推诿责任,严重影响问题的解决进度。 三、完善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存的主要对策 (一)重视教育,构建自律机制 首先,强化相关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把思想道德意识转化为持久且坚定的信念,并在工作中认真践行。其次,构建自律机制,组织相关人员尤其是干部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尤其是强化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普法宣传,利用法律的威慑力和自身的约束力构建自律机制。 (二)完善制度,创新监督方式 由于人们的思想道德觉悟还不可能达到高度自觉的境界,加之现有的制度和规定本身还不够完善,使一些意志不够坚定的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偏离正确的轨道,从而使得国家的法规和制度难以贯彻落实,给违法、投机分子以可乘之机[3]。因此,要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不仅要建立一套有效保证招投标制度落实的管理机制,而且要从根本上改革和创新监督机制和制度,以斩断腐败滋生的根源,达到源头治理的效果。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措施[4]:一是与司法部门建立共同预防职务犯罪的联合协调制度,发挥检察部门的监督职能。二是成立招投标监督小组。从建设项目的立项报批、勘查 设计到招投标资格预审、编制标底、开标评标、定标,实施全过程监督,并详细规定监督人员的职能及行使职能的特殊权力。三是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纪检监察派驻制。 (三)规范招标,构建约束机制 在整个招投标过程当中,必须严格保证资格预审、评审细则符合相关要求以及评分标准的保密、评标的公正合理。具体而言,首先,确保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下实施资格预审,评分细则、评分标准;其次,保证评标场所、编标地点地临时选定以及评标人员的临时抽选。最后,禁止携带任何通讯器材进入封闭场所;禁止编制标底的工作人员、招标评标的工作人员与投标人或者投标中介人员进行私自、单独地接触;禁止未经允许把封闭场所内的任何资料私自带出场外。 工程建设类论文:浅谈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 一、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工程建设项目能否取得经济效益,不仅涉及项目本身,而且决定了企业筹资的规模和时间,最终将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前景。 (一)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有利于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的成本造价,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从财务的角度,评价工程建设项目取得经济效益的依据是:建设项目的收益超过其投资成本,就为股东创造了价值;取得的收益低于其投资成本,则会损失股东的财富。对于工程项目,施工单位提供的成本造价往往脱离实际,其虚增工程量、高套预算定额、虚列费用等问题比较普遍,加大了投资项目的工程成本,损害了建设单位的利益。因此,通过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绩效审计,可以核实工程造价,使建设项目的投资方合理利用建设资金,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二)实施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是评价企业管理层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需要。现代企业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监督;二是激励。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就是要确定建设项目所占用和耗用的经济资源以及所带来的收益,评价企业管理层做出的投资决策是否正确,能否增加企业的价值,进而考核其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三)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有助于提高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促进建筑市场的规范化。通过实施建设项目绩效审计,一方面可以为工程项目提供所需要的人、财、物等方面的可靠数据,有利于投资方制定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提高对投资项目的科学管理和监督,保证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核实建设项目的造价,为其招投标奠定基础,促进建筑市场的有序竞争。 二、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 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主要审查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投资项目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性以及项目建成后的投资效益水平高低等。因此,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应该是工程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可分为三个阶段: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中和投入使用后的经济绩效审计,前两个阶段工作的好坏,决定了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的高低。 (一)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前绩效审计主要包括: 1.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审计,主要审查投资决策程序的合法性,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充分性和可靠性,是否有土地使用许可证和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资金是否已到位。如果开工前准备不足,可行性论证不充分,就有可能拖延工期,甚至停工,无法实现预定的经济效益目标。 2.设计和施工的招标审计。《招标投标法》规定在我国境内进行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对于实行招投标的投资项目主要审查招投标程序的合法性、标底编制的合规性和标书制作的完整性,要查明建设单位是否有规避招标或搞假招标的行为。通过招标审计,促使设计者和施工者在保证投资项目建设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项目的总体造价和提高投资效益。 (二)建设阶段的绩效审计,实质上是核实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造价和监督工程建设质量。工程质量关系到工程的寿命和投入使用后的效益,如果项目质量合格或者达到优良,就为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充分发挥效率奠定了基础。反之,如果偷工减料严重,粗制滥造,质量低劣,就会造成资金的浪费,直接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工程成本造价也制约着投产后经济效益的高低,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越低,其投入产出比率会越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好。因此,建设阶段绩效审计要注重: 1.工程量的真实性审计,主要是验证其报送资料的真实程度和工程取费是否执行相应基数和费率标准,提防施工单位在工程量计算中的高估冒算; 2.材料使用情况的审计,即施工单位是否真实采用所列材料的规格和数量等情况,严格审查“三大材”的高估冒算; 3.结构层次、施工工艺等有可能牵涉到工程造价的情况; 4.审计分项工程预算定额选套是否合理,选用是否恰当,是否存在高套定额的情况; 5.审计工程质量,是否按照合同约定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必要时可以进行破坏性试验; 6.审查建设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建设单位支付工程款的情况及有无挤占、挪用、资金转移现象; 7.审查索赔的合理性,应根据同期监理日志,对索赔事件的起因和责任归属进行划分,按索赔程序赔偿,不合理的拒绝赔偿。另外在工程建设项目结算、决算绩效审计时,还应重点检查影响项目成本造价的事项,如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对必须变更的项目,要按照承包合同中工程变更价格条款确定变更价格,根据工程变更内容核查工程量清单,避免成本造价虚增;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补充合同;投资项目资金来源、支出及结余等财务情况;工期执行和工程质量控制情况等。 (三)工程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绩效审计。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体现在项目达到设计能力、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等方面。项目建成投产后,达到设计要求,迅速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投资回收期短,利润率高,说明项目的经济效益好。通过对项目投产后的绩效审计,一方面可以评价管理层的投资决策是否正确,并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做出全面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促使被审计单位改善管理。 三、实施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应具备的条件 工程建设项目的绩效审计是以提高项目经济效益为直接目的的审计,它是从技术上、经济上寻求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一)首先要解决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技术问题和指标评价体系。绩效审计是建立在许多统计分析、逻辑推理、数学模型等基础之上,因此理论创新是先导,要加强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加快审计技术方法的开发和应用。要通过借鉴国外的评价指标和我们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适合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所需要的科学、规范、权威的指标体系。 (二)要健全法规体系,规范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现在《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等早已颁布实施,但针对企业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极少且不健全。 (三)要优化审计队伍人员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是审 计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但是目前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多数是从会计专业转过来的,工程等其他相关专业出身的人员较少,人员知识结构单一,难以满足当前日异发展的内部审计工作需要,所以要广纳工程、投资等多方面相关专业的人才加入到内部审计队伍中来,才能逐步建立起一支工程投资方面的专业审计队伍,从而造就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方面的专业人才。 (四)必须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监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而不仅仅是为监督而监督。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是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的监督搞好了,就是最大的服务。 (五)在现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应该抓紧建立起工程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信息网络成立高层次的、有权威性的管理机构,搞好信息网络和材料价格的收集整理及对外工作。 四、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绩效的具体办法 一般工程建设过程中,投资效果审计评价在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中进行,而工程项目后评价结果往往落后于竣工决算审计。绩效审计中经济性、效率性如何体现?即在保证质量、工期、功能的前提下,全过程、全方位对建设工程的投资进行控制,力求达到投入资源最少。传统的工程项目审计常把工程结算审计作为重点,结果是只能对工程结算质量进行控制、而对投资控制的范围十分有限。但是工程建设的特点是多阶段、多次性逐步消耗投资的过程,只有在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持续进行审计才能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所以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设计及概算审计。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可能性极大,审计中要注重审计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及对照,确保选用最佳方案。并且,对工程中选用的设备和材料要对其易用及标准性进行比较分析,把对工程造价影响大的设备及材料作为重点来审计。概算金额是建设项目在完成设计后投资控制的目标值,其准确性对控制投资非常重要。其重点在于对拟建工程的现场勘察,对原始资料的掌握和运用,充分收集信息,保证各项费用的合理性。 (二)招标及物资审计。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也是价格谈判的过程,其标底的审计就尤为重要,对陪标、串标等现象应提高警惕。一是要审查招标条件和招标准备,审查标底是否控制在总概算及投资包干的限额之内,编制的依据是否合规,是否由有资质的机构及造价管理资格的人员编制,是否遵循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是否体现招标文件的规定和要求,是否与市场实际价格相吻合,是否根据施工图编制,有无存在不从实际出发片面降低造价,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二是要审查招投标是否按“公开、公正、公平”等原则进行,审查是否存在中标单位资质不够,有无通过虚假招标,指定分包方式搞违法分包,层层转包,造成工程重大损失和质量隐患等问题。在云铝公司的以往工程中,从最初的一期开始,就对招标及物资采购进行了严格管理,并实行双合同制度,有效预防了违法操作的现象,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筑材料因种繁多,审计过程中不可能每样材料都查,根据当前建筑结构的特点,要重点审查对造价影响大的材料。在对实际成本真实性的审计中,一定要严格把关。 (三)投资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查。一是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使用是否合规。二是查有无转移、侵占、挪用建设资金的问题,切实保证建设资金能够专款专用,防止挪用和变相挪用。三是严格审查项目建设资金的各项开支标准的执行情况,防止损失浪费。四是审查政府各职能部门对投资建设资金拨付、使用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监管是否到位、有效。五是审查概预算的执行情况,包括审查建设项目是否按照批准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完成,查明是否存在着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有无随意改变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搞计划外工程、虚列工程费用和概预算外购置等情况。六是审查建设单位是否及时办理工程决算,审查工程价款结算与实际完成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 (四)投资项目效果的评价。评价和衡量项目的效果不能只看其自身的经济效益,更应该从宏观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方面评价项目的投资效益。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改革刚刚实施,原有的定额计价和改革后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正处在双轨并行,逐步过渡阶段,并贯穿于施工图预算、标底编制和工程决算等各个计价环节之中。造价真实性审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在提高审计质量的前提下,为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审计成本,根据建设项目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建设工程价款结算审计是一项资料多、分析计算量比较繁重的工作,有许多政策性和技术性的问题,因此对建设工程竣工结算的审计也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该项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工程量计算和结算单价套用是否正确、各项费用标准是否符合现行规定等。如果采取合适的审计方法、技巧,工程结算审计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筛选审计法。建筑工程虽然有建筑面积和高度的不同,但是它们的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造价、用工量在每个单位面积上的数值变化不大,把过去审计积累的这些数据加以汇集、优选、归纳为工程量、造价(价值)、用工等几个单方基本值表,并注明其适用的建筑标准,用来筛选各分部分项工程,单位建筑面积数值不在基本值范围之内的,应对该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详细审计。此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便于掌握,审计速度和发现问题快。适用于住宅工程或不具备全面审计审查条件的工程。 2.全面审核法。对于一些投资不多,工程内容比较简单的项目和初学者审计的建设工程结算,可采用全面审核法。此方法具体审核过程与编制预算的过程基本相同,比较全面、细致,经审核的工程结算差错比较少,质量比较高,但工作量大。对于工程量比较小、工艺比较简单、造价编制或报价单位技术力量薄弱,甚至信誉度较低的单位须采用全面审计法。 3.重点审核法。这种方法是有侧重、有选择地根据图纸计算部分价值较高或占投资比例较大的分项工程量,重点核实与其相对应的定额单价,尤其重点审核定额子目档次易混淆的单价。此方法审查时间短,重点突出,效果好。 4.分析对比审查核法。这种方法是用已审工程的结算对比拟审的类似工程结算的一种方法,但应根据工程的不同条件区别对待。该方法是总结分析已审工程结算的审计资料,按同类工程造价及工料消耗的规律性指标,对审核对象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不符合投资规律的分部分项工程,针对这些子目进行重点审核。 5.标准图审计法。是指对于利用标准图纸或通过图纸施工的工程项目,先集中审计力量编制标准预算或决算造价,以此为标准进行对比审计的方法。按标准图纸设计或通用图纸施工的工程一般地面以上结构相同,可集中审计力量细审一份预决算造价,作为这种标准图纸的标准造价;或用这种标准图纸的工程量为标准对照审计。而对局部不同的部分和设计变更部分作单独审查即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时间短、效果好、定案容易;缺点是只适用按标准图纸设计或施工的工程,适用范围小。 6.常见问题审核法。由于预算人员的思维方式不同、立场不同,其观点、方法亦不同。在编制结算时,常常不同程度地出现以下问题。 (1)工程量计算误差;(2)定额单价套用误差;(3)项目重复误差 由于上述常见问题具有普遍性,工程价款结算审计时,可根据这些线索剔除重复部分,准确计算工程量,合理取定定额单价,以达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目的。 为了实现工程项目的效益,审计机关根据 现行法规实施审计,并提出书面审计意见。对审计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及时作出审计处理决定,对概算外的工程投资支出所增加的投资不得列入工程决算,由建设单位投资包干结余分成或项目投产后的自有资金及主管部门拨款解决。对虚列尾工工程,隐匿结余资金,隐瞒或截留基建收入和投资包干结余以及以投资包干结余的名义分基建投资等问题,均应做调帐处理,没有自有资金的由主管部门代付。 对于施工单位,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对于建设单位,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提高了投资回报率,真正实现了双赢,这就是进行工程绩效审计的目的所在。 工程建设类论文:关于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规模, 交通工程的招投标活动也随之活跃起来。尽管交通主管部门采用种种措施来规范交通工程建设市场,然而由于市场开放程度空前、工程项目繁多、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等等因素, 仍然没有彻底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的几点问题进行了反思,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交通工程;市场招投标;思考 一、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的重要作用 (一)可以有效保证工程质量 在交通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招投标时,严格履行相关的规定,切实遵守相关程序,能够有效保证工程质量。招标的基本特点就是公开、公正、公平,通常情况下,在经过激烈的竞争以及严格的审之后,我们能够筛选到真正符合要求的参建单位与供应商。一般情况下,招投标的透明性可以比较效地避免黑幕交易以及****行为,最终也可以确保工程项目质量。 (二)以合理价格获得最佳工程项目 公开集中竞标能够让大量的投标人充分开展竞争,在满足项目基本要求的前提情况下,可以让招标人能,以合理价格获得最佳工程项目,确保投资的合理使用以及节约资金,在最大程度上维护投资人的利益。 (三)增强竞争意识 招投标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参与投标单位与供应商的竞争性,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增加科技投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来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招投标走形式,存在不正当交易 有些单位不愿意招标或想方设法规避招标,有的项目从招标程序上看,从招标到开标都能按规定操作,表面上投标单位谁最终评分值高,谁就中标,看不出任何破绽,然而其中却隐藏这“明招暗定”的现象。既要得到工程,又要把得到的工程看似合法化,只有在私下活动,最终在招标中自然中标。虚假招标是以内定中标人的方式,实施形式上“合法”而实际上却违法的招标行为,包括“领导指令交易”、“权钱交易”、“关系交易”、控制评标(评分标准、评审过程、评委人选、实施差别待遇等)。对包括按法律规定采取必须的招标方式确立合同关系的项目,有的将项目化整为零,分别与多家承包人进行关系和金钱交易;有的直接就与施工企业单独谈判或者议标缔约;有的作为某一合同的补充合同与合作方达成利益共享的默契等。 (二)程序不规范 参与招投标的各类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出于各自的利益的不同,参与招投标的各个单位或部门往往采取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在招投标过程中常常避开规范的运作规程,进行各种暗箱操作。 1.招标单位在招标前已确定了中标人,就会运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将这一意图贯穿于整个招标过程。比如:招标单位其实已经就确定了一家意向单位,于是招标方就根据意向单位的企业特点、报价及施工技术方案、获奖情况等要素,设置一系列有利于意向单位中标的评标办法、评标指标。 2.投标单位为了能中标而赚取利润,会用尽各种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投标单位为了使自己“合法中标”,就私下串通几个投标单位为其“陪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方之间“陪标”。这些陪标单位要么将标书制作的很粗糙、要么根本就不按照招标书的要求进行编写、要么就是连投标资质都达不到,甚至做出明显开标后是废标的资料等等情况。自然地,这些投标单位很随意地就被淘汰。 3.同时,招标人在选择招标机构时也是煞费苦心,那些不听话的,不能充分贯彻执行招标人意图的的招标机构肯定不能选用,这样的话,招标为了不得罪招标人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不得不为实现招标单位的愿望,投其所好,充分理解和贯彻招标单位的想法; (三)地区或者行业垄断 根据笔者的经验,部分地方对外宣称是公开招标投标,但是部分招标单位考虑到评标困难较多(尤其是在参与单位较多时),往往只会选择几家自己熟悉的单位参加投标活动,例如本行业的单位、本地区的单位或者特殊关系单位等等,甚至出现了某几家单位“轮流坐庄”的奇怪招投标现象。 (四)招标单位长期无偿占用投标单位资金 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单位通常会用投标保证金的名义对投标单位收取较大数额的押金,并约定在投标结束之后归还给投标单位。但是招标活动时间较长,程序复杂,往往导致招标单位长期无偿占用投标单位资金,特别是些BOT项目,业主往往是按投标保证金的最上限收取,无形中增加了投标单位的资金负担。 (五)评标不公正 在招投标过程中,评标不公正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评标办法要求技术标的比例高于50%,但是因为技术标的评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因此,曾经出现过部分评标小组暗中操纵评分,一致给某个投标单位高分或低分,使其得标或者失标。 (六)挂靠现象普遍 我国建设市场管理的规范化与法制化提高了施工单位的投标资格,因此,部分施工队伍为了中标常常会挂靠高一级施工企业;部分没有施工资质的施工队挂靠具有施工资质的企业。挂靠问题常常导致中标项目的施工质量低劣,一旦出现问题,被挂靠单位和挂靠大内之间相互推诿责任,严重影响问题的解决进度。 三、完善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招投标存的主要对策 (一)重视教育,构建自律机制 首先,强化相关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把思想道德意识转化为持久且坚定的信念,并在工作中认真践行。其次,构建自律机制,组织相关人员尤其是干部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尤其是强化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普法宣传,利用法律的威慑力和自身的约束力构建自律机制。 (二)完善制度,创新监督方式 由于人们的思想道德觉悟还不可能达到高度自觉的境界,加之现有的制度和规定本身还不够完善,使一些意志不够坚定的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偏离正确的轨道,从而使得国家的法规和制度难以贯彻落实,给违法、投机分子以可乘之机。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与司法部门建立共同预防职务犯罪的联合协调制度,发挥检察部门的监督职能。二是成立招投标监督小组。从建设项目的立项报批、勘查 设计到招投标资格预审、编制标底、开标评标、定标,实施全过程监督,并详细规定监督人员的职能及行使职能的特殊权力。三是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纪检监察派驻制。 (三)规范招标,构建约束机制 在整个招投标过程当中,必须严格保证资格预审、评审细则符合相关要求以及评分标准的保密、评标的公正合理。具体而言,首先,确保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下实施资格预审,评分细则、评分标准;其次,保证评标场所、编标地点地临时选定以及评标人员的临时抽选。最后,禁止携带任何通讯器材进入封闭场所;禁止编制标底的工作人员、招标评标的工作人员与投标人或者投标中介人员进行私自、单独地接触;禁止未经允许把封闭场所内的任何资料私自带出场外。 工程建设类论文:论监理在工程建设各方中的协调作用 论文摘要:分析了监理和工程建设参建各方的关系,强调了监理协调工作的重要性,介绍了监理组织协调的几种常见方法,探讨了监理该如何协调和各参建单位的关系,并指出了监理协调工作的注意事项。 论文关键词:工程建设;监理;参建各方 工程建设涉及的单位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质监机构和监理单位等,而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四控制、两管理、一协调”,这就需要监理工程师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对监理流程的有效执行外,还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灵活处理各方关系的应变能力。协调,从其的内涵来看,含有和谐、团结、一致、统一、平衡、同步、配合、适当等意思,协调的本质,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解决各方面的矛盾,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整个组织和谐一致,使每一个部门、单位和组织成员的工作同既定的组织目标一致,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对于监理工作来说就是要通过组织协调,使参加工程建设的各方有力配合,使各项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一、监理与工程建设各方的关系 工程建设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依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批准的项目建设文件,施工合同及监理合同,对工程建设实行现场管理。其主要职责是对工程建设合同进行管理,按照合同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工期和质量,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关系。要做好监理的协调工作,首先要清楚监理和工程各参建单位的关系: 1.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的关系 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之间是委托与被委托、授权与被授权的合同关系。监理单位依据监理合同,在建设单位授权的范围内,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服务宗旨履行监理职责。 2.监理单位与设计单位的关系 在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进行设计监理时,监理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的关系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在没有委托设计监理时,双方是分工合作的关系,在监理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及时按照合同和有关规定处理设计变更,设计单位的有关通知、图纸、文件等须通过监理单位下发到施工单位。施工单位需要修改设计时,也必须通过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设计变更或修改。 3.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关系 在工程建设中,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关系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按照建设监理制度,在工程建设的三方关系中,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不是合同关系,他们之间不得签订任何合同或协议,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施工合同确立的,合同中明确授权了监理单位监督管理的权力。监理单位依照国家、部门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批准的建设计划、施工合同等进行监理。施工单位在执行施工合同的过程中,必须自觉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并为监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合作与方便,按规定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合同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施工。监理单位要按照建设单位的委托权限,并在这个权限范围内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履行合同职责,是否按合同规定的技术、进度和投资要求进行施工建设。在工程建设中,监理单位作为公正、公平的第三方,要注意维护施工单位的合法利益,正确处理工程款支付、验收签证、索赔和工程设计变更等问题。 4.监理单位与质量监督机构的关系 质量监督机构与监理单位的工作都属于工程建设领域的监督管理活动,但两者在性质、职责、权限、方式和内容方面有原则性的区别,质量监督是政府行为,建设监理是社会行为,建设监理是发生在项目组织系统范围内平等主体之间的横向监督管理,质量监督是项目组织系统外监督管理主体对项目系统内建设行为主体进行的一种纵向监督管理的行为。 在监理过程中,监理单位要正确理解、灵活掌握,公正、公平地处理与参建各方的关系,使参建各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更好地实施“四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创造良好的监理环境,搞好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共同完成工程的建设任务。 二、组织协调的作用 组织协调的主要对象首先是人,各个参建单位的工作人员从始至终贯穿于工程建设当中。首先,协调工作就是要化解人际关系的矛盾,包括监理组织内部的分工和配合矛盾、监理组织和关联单位的人际关系矛盾等,做好了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工作,才能为后续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协调解决参建各方的人力、资金、设备、材料、技术等问题,使其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同时要协调解决工程参建单位各方的配合关系,为建设工程的同一目标服务。 组织协调的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质量和安全工作 工程建设中,由于施工人员、方法、材料、设备和作业的环境等影响,特别是工程建设不可预见的因素,会导致一些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使施工行为偏离合同和规范标准,现场施工条件的复杂性可能导致有些安全质量问题存在争议、责任区分边界模糊等,由此发生矛盾的几率增大。监理工作应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协调化解矛盾,及时做好纠偏工作和协调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对安全隐患采取的预控措施,防患于未然,而且可以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进度控制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有许多不同专业、不同单位的施工人员在一起工作,必然存在衔接和协调问题,而进度控制的关键就是要抓好各方的协调,通过已制订的项目实施总进度计划,事前协调,围绕分解的各单位工程工期及关键节点,保证总工期目标的实现;实施过程中及时的协调工作有利于动态控制和调整,使工程的实际进度不偏离总进度计划;对与计划已发生差异的实际进度,要通过事后及时的协调工作,调整相应的施工计划、材料设备、资金供应计划等,在新的条件下协调工期的偏离。对进度计划事前、事中、事后的协调工作是保证实现项目工期总进度计划目标的重要手段。 3.投资控制 在基础施工中,由于部分地质条件复杂,设计布点堪探未发现的孤石、废弃泥浆池、标高不一致的泥坑等都会导致工程量的变更;因政策处理造成的线路基础移位、施工人员窝工的费用变更;建设单位要求工程参加质量安全流动红旗等活动产生的额外工作,都会对工程产生影响,甚至会拖延工期,引起索赔。所以,监理的协调工作非常重要,只有处理好工程变更,协调好各方关系,才能将因变更产生的负效应减少到最低程度。 4.平衡的手段 一项工程往往有不同专业施工队伍同时在场施工,既有总包又有分包,加上设计、材料供应等,各自都有自己的 工作计划和质量目标。所有这些都要监理工程师去协调平衡,实现工程建设的目标。 三、组织协调的方法 组织协调方法属于管理艺术和技巧的范畴,监理人员如果能够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合理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能使许多困难的问题迎刃而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主要的监理协调方法有: 1.交谈协调法 又称口头协调法。监理人员对于一般的问题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提出口头指令,并可通过交谈了解协调的效果和各方的反应,方便及时,但不够正式。如果发现未达到效果,就要考虑采用其他的方法来确认和推进。 2.书面协调法 当交谈不方便又不需要召集会议时,可通过书面方式准确地反应情况,表达自己的意见,如通过监理通知单、监理工作联系单、报告、信件和其他书面指令形式组织协调。这种方法能准确体现当时情况,并能存档保留以备将来查询。 3.会议协调法 利用会议组织协调是监理工作中最常见的协调方法,如监理例会、专题现场会等。这种方法需要对会议决议形成书面纪要,并经各方代表签字确认,分发到各方落实执行。该方法的优点是各方参加、共同决定,效率高,解决问题彻底。 四、监理需协调好与参建各方的关系 1.监理需处理好与建设单位的关系 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是监理合同双方的当事人。监理单位派出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进行监理,其监理权限是建设单位授予的,监理合同的目标体现了建设单位的意志,在监理合同实施过程中,监理人员要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服务宗旨,要提供积极热情地服务,围绕监理合同的目标努力工作,尊重建设单位的合理意见,真实有效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 2.监理需处理好与设计单位的关系 设计图纸作为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重要依据,监理人员首先需要熟悉设计文件,才能将设计意图很好地反馈到工程实体中;施工监理中,对于设计图纸中的问题,要尊重设计意见,正确对待和处理,不得任意改动设计图纸;对于建设、施工等工程参建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要求,均按照设计变更程序执行。 3.监理需处理好与承包人的关系 监理单位与承包人之间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监理单位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承包人,两者关系正常和谐是实现合同目标的重要因素。监理工程师要依法办事维护承包人的正当权益,对建设单位不按合同规定付款或过于压低工程造价等个别行为,要敢说敢管;和承包人要建立起相互尊重、平等处事的良好的合作氛围;时刻遵循监理工程师职业道德守则,公正廉洁、杜绝卡压。 4.监理需处理好与质量监督机构的关系 质量监督机构是代表政府对工程质量和建设行为进行强制性监督的机构。按规定质量监督机构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均有监督权。监理单位应承认质量监督机构的政府监督地位,接受其监督,根据其要求积极配合工作并提供准确完整的资料,认真做好工程质量的评估工作。 监理的协调工作不是做和事佬,不是站在任何一方去损害另一方的利益,更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而是要站在公正的立场、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对工程建设有利、对工程质量有利、对工程安全有利的事。作为现场监理要有洞察事态的能力,把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所以监理协调就是要调整、疏通各方面的关系,妥善处理工程项目参建单位衔接层面上的矛盾,让各方面相互了解,共同合作,以完成预定的目标。 五、监理在协调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设想如果一个监理人员,基础业务水平差得在施工现场发现不了问题,不能正确指出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并且资料一塌糊涂,那么怎么可能取得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信任。因此,扎实的业务水平以及敏锐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赢得各方尊重并建立良好沟通途径的基础。 2.摆正位置,把握原则,树立公信力 监理要协调好各方关系,不能凡事都当老好人,而应坚持原则,自己做事讲原则,才能要求别人做事守原则,正人必先正己,这样才能做到公正。 3.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 作为监理,在工作中必须做到嘴勤、腿勤、手勤,总能亲历亲为,发现问题积极协调处理,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工作负责、对企业负责的监理就会与各方主动沟通,积极交流,这是协调处理各方关系的有效方式。 4.注意团结,不能我行我素 监理工作所面对的人和事很复杂,内部必须保持言行一致、步调统一,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每位监理人员都应有大局意识,各司其责,相互团结、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坚决反对只顾个人盲目行事,应团结一心搞好工作。 5.善于听取各方意见,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合理平衡各方利益 由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方角色不同且立场不同,出现分歧难以避免,因此监理人员需采用合理的方式处理问题,不要把各种矛盾都集中于自己身上,问题要摆出来,情况要说明白,谁的责任谁承担,谁的问题谁解决,谁的工作谁落实,召集现场会就是解决矛盾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6.提高交际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 施工监理工程中,监理人员处于一种非常特殊的位置,建设单位希望得到专业、周到的高质量服务,而施工单位则希望监理单位能以公正的态度,对合同采用有利于自己的解释。这时监理人员就要清楚自己的角色,既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保证行为的公正性,也要利用各种机会与各方有关人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工程的顺利进展。 7.理解把握规范、规程的尺度 对于规范、规程中要求严格,措辞包含“必须”、“严禁”等词语的条款一定要坚持原则遵照执行;对于其他包含“应该”、“不应”等词语的条款,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各方的感受,适当掌握尺度,灵活执行,不致引起某方的抵触心理。 8.采用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对于建设单位提出的某些可能不适当的要求,如果不是违反原则,都可以先执行,再找适当机会解释说明;而对于原则性问题,可以采用书面报告等方式说明理由,寻求建设单位的理解,尽可能地避免造成误会。同样对于施工单位提出的一些变通方法和问题,监理人员也应慎重考虑,尽量在不失原则的情况下灵活处理。如果只求原则不顾方式,反倒有可能陷入被动的局面,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影响工程的进度。 六、结语 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监理人员在做协调工作时,一定要正确认识各方的相互关系,把握原则、理清思路,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方法、技巧,加强各方的协调沟通,有效地保证监理目标的达成。同时,监理人员还要不断地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交流技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把组织协调工作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工程建设类论文:乡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1小型水利工程的设施陈旧老化 受当时科技与文化以及技术水平认识的影响,我国农村现有的一些水利工程均建成于20世纪60-70年代(以全国范围内来说,我国甚至有1/2以上的地区基本上没有水利灌溉设施的建设)。这些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标准低,由于认知局限性以及规划局限性,所建成的供水工程设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设施配备不完善、分布凌乱、布局不合理、技术含量低、不牢固等,况且时隔几十年,有些设施也严重出现灌溉淤塞,老化、损坏等现象,导致现如今的水利工程效率低下、农田灌溉面积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等的问题。 2兴修水利工程少,水资源利用低 在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政府对水利工程的投入占比也在逐年的增加,但这些项目以及资金安排都主要集中在大型骨干工程以及防洪保安的工程安排上,对于农村小型的水利工程的投入依然不足。有一部分要依靠群众自己解决,而百姓总是认为这些水利工程的设施归国家或者是一些水利部门管,与己无关。 而相关水利管理部门因为资金不到位并没有对农村小型水利放在行程当中。正是由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资金不足,导致水利灌溉工程的渠道工程以及水库设施等的维护工作难以执行,进一步导致了农田灌溉的沟渠水资源被严重的渗漏浪费。本就不坚固的水利设施,在遭到这样的渗漏,使得水利工作发挥的效率不足,进而农业的收成不好,导致新农村经济建设无法完成。而且在节水技术方面的推广以及节水政策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导致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极其低下。 3水利工程管理滞后 自生产公有制转变为生产私有制以来,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因为生产的所有东西归自己所有,这大大的增强了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而相反的集体观念相对淡薄,在水利工程上面的反应就是:只知道用水,却不曾想过去如何的蓄水与管理水资源。从另一个层面来说:由于当时的政策以及制度的原因,水利建设管理的管理权限。责任制度以及利用效率不够明确,造成了建设、管理、用水的严重脱节。虽然说水利工程建成后,不少农民从中获益,但愿意去管理去维护的确是少之又少,大多数受益者都是使用意识强烈,管理维护意识淡薄,不但不愿出钱出力去维护,部分农民甚至认为,农田水利建设是公益事业,管护工作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而且还随意挖沟、圈塘,违反水利、防洪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水利工程的效益和管护造成严重的危害。 工程建设类论文:论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 一、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诸多大中型城市的交通状态却和经济情况成反比的状态,城市的车辆交通堵塞情况严重已是世界之首。而因为城市交通所引起的交通车能源大量损耗,空气污染严重,城市交通工作效率低下等各种交通社会经济隐患,也严重的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为了缓解我国交通上的不便,国家和各个城市的交通部门都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来改善城市的交通问题。 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由于专业较多,工程技术庞杂,故而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的难度性也很大,而如何控制和管理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成为了相关管理人员十分头疼的一个问题。要想以限额经济的目的来换得交通工程建设的完美竣工,首先要了解建设施工的具体发展过程,这其中主要的内容包括,交通工程的前提工程,土木建设工程,机电,专业设备,轨道工程,装修工程,最后的绿化等等,在所有的工程建设完毕以后,还需要全面的进行协调运行和反复的检验。 二、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中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总体投资控制 在交通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受人员更替、条块分割等因素的影响,给项目的总体控制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加之项目管理者对某些环节的忽视,使得投资控制的内在关系被打破,割断了投资控制的连续性,致使基础数据与合同数据的不相符。另外,由于多个项目的共同运作,其合同数量巨大、要求多样而复杂,这也让项目投资管理的总体控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若其管理流程不稳定,就难以实现各项目进程的全面管理。 2、合同管理机制不完善 交通项目建设过程中,当合同双方签订合同后,基本就不再关注合同了,也很少向合同执行者交底,导致施工中的管理者、监理人员对合同条款知之甚少,都是凭借个人经验和主观认识来履行合同,履行合同职责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在履行合同时出现违约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当前的项目投资管理,普遍缺乏合同归档管理,其信息化程度也相对偏低。很多项目的合同管理非常分散,在合同归档要求、归档流程方面缺乏明确的规定。在履行合同时,未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在合同履行后,没有及时进行全面的总结、评估。总之,合同管理还是粗放管理。 3、变更处理缺乏及时性和有效性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往往都是“施工在前,审批在后”,影响变更费用、数量的准确性,使投资费用增多。一些专业工程师在进行变更处理时,由于不清楚合同具体内容、工程量的相关计算规则,致使现场签证的价格不符合合同约定,或者工程量与合同内容重复。 4、没有统一的清单标准 由于交通工程建设时期涉及的专业很多,各个行业之间彼此缺乏同意的联系,导致在各个项目之间的费用开支核准不一样,使得工程清单在编排和造价上变动性较大,无法做到统一的清单投资管理的目标。又或者在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设计和施工阶段经常是由一家公司统一负责工程的实施,而本来意想中一体化简化投资控制的开支成本,由于行业的垄断性,反而扩大了交通工程项目中的工程投资费用。 三、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的控制和管理 1、可行性研究及立项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 在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及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建设方对工程投资的控制重点是积极参与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切实做好可行性研究,高度重视对建设工程项目经济性、科学性、合理性的研究论证。根据市场需要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水平、设计方案等。建设方必须对城市发展规划、市场容量、投资环境,市场前景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等各方面作出深入的调研和正确的评价;尽可能全面地编制投资估算充分考虑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宏观、微观的经济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投资的作用。 2、减少设计变更 在项目施工阶段,要尽量少次数的变更设计。在动工以前,要反复验证、复核设计边界条件,如地质状况、管线情况等,优化、改进图纸设计,而不能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新问题,边施工边改图纸。另外,还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减少因施工问题带来的设计变更,例如,若基坑工程中的加固质量不过关,就会增加支撑,变更设计。 3、招投标及合同签订阶段的管理 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应放在规范招投标活动和招标方式的确定上: 3.1必须积极推行“合理最低评标价法”使业主以最合理的价格选到有技术保障能力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合格的投标人,保障项目的圆满完成。其中最关键的是招标文件编制的合理、严密及评标过程的公正与审慎,造价工程师要深入到编制招标文件及评标过程中,防止低于成本价中标,导致“豆腐渣工程”,或“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等现象; 3.2要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量清单计价对透明招投标活动、减少施工合同纠纷、推行竞争和以市场定价、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3.3在谈判及签订施工合同时要严谨、详尽、明确,增强对合同的法律意识,明确界定工程内容及工程范围,详细制定买卖双方的责权利,尽可能堵住一切漏洞,控制费用变更,减少索赔隐患,避免在今后结算时造成扯皮或发生经济纠纷,加强合同管理及履约检查制度,保证合同的顺利实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4、施工阶段中的管理 在施工的阶段中,对施工方法进行反复的检查,优化施工设计,选择最为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法,通过经济效益工程等理念对交通工程建设进行多方案的经济型对比,加强对工程经济投资上限额的潜在能力。做到减少工程设计上的变动,严禁将工程设计的变成扩大设计的规模,杜绝扩大设计的标准或者添加设计的内容等等。加大对现场交通工程的管理和监督,现场的签证管理师工程建设中最为频繁的一种,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监督人员必须相互协作,签证的内容必须是真实可靠,工程量的数据也应当清晰明了。 5、竣工结算阶段的管理 在工程结算过程中,审计管理人员不仅要提高业务素质还要遵守职业道德,认真审核结算资料,审查工程量的计算、费用的计取是否科学合理,认真做好工程结算工作,对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交通项目的建 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决策到竣工交付都有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应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并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通过加强对每个环节的造价控制和审查来???现项目投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工程建设类论文: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几个问题 水利工程在其工程准备、建设实施、施工过程及竣工验收时会产生数量较多的文件资料,该类文件资料即水利工程档案,其载体形式十分丰富,包括文字、图片、音像制品、单据、凭证等。由于其是伴随着工程建设的过程而产生的,其内容记录了建设活动的各项内容,包括活动、业绩、施工经验、出现的各类问题及原因,能够直接反映出工程建设的具体过程。因此其的真实性、全面性、及时性对于工程在投产使用后的管理工作、日常维护、工程的扩建或者改造等,均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 1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水利工程一般规模较大,其信息资料也相对数量较多且十分繁杂,在管理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①档案资料收集不及时、资料的全面性及真实性不佳工程的参与单位会由于各种原因在建设的过程中未完全收集相关资料或者信息,而是在竣工验收时才开始进行该项工作,或者仅仅为了应对验收才进行档案的管理事宜,资料收集不及时,会直接造成资料的不全面、完整性不佳,真实性无法保障;②人员对档案工作的意义没有深刻的认识,许多管理人员仅仅注重工程的施工质量,而认为档案管理是工程的附属工作,对其不重视,管理态度也较为随意,仅仅为了应对检查而采取突击整理的方式,给档案的管理工作造成了较大的阻碍与困难;③管理水平较低,设备落后档案管理部门的设备较为落后,计算机性能不佳,无法适应现代工程建设的发展,使得许多档案的分类、管理等存在许多漏洞,管理水平较低;④管理人员的技能素质有限许多单位由于人员配置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因,许多单位并没有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由其他部门的人员进行该项工作,事实上,该类人员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或者对于资料并不熟悉,降低了档案整理的效率及质量[1]。 2 相应管理措施 2.1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根据工程项目的各种情况及基本管理规律,制定出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的各项均受到该制度的有效约束,贯穿整个档案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建立档案、分类管理、档案的使用、安全保密等。在一个工程竣工验收完毕后,即将该项目的各种档案资料归档,并建立专门的项目,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并制定相应的监督机制,如建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或者不定期核查档案等,保障制度的落实到位,使之能够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2]。 2.2 明确各个单位职责范围 水利工程项目需要在各个单位的共同努力与协调配合下才能完成,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档案也是来自于该类参与单位,因此对其的管理也需要各个单位一同参与,做好四纳入工作,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制度。先根据工程项目的各项信息及所属关系,将档案管理工作根据其形成的环节,包括信息收集、资料整理、核查、鉴别、归档、分类管理等,将责任细化,分别划分至行政人员、项目经理、财务人员、质量监督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建设资料专门管理人员等各个部门工作者的工作范围,并将该责任直接收作项目经济合同书的条款内容,建立完善的档案工作责任制度,从责任机制上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保障工程档案的质量。 2.3 保持档案管理工作与工程建设工作的同步性 由于水利工程的形成特点,其是在工程建设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且其各类信息会随着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因此在落实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四纳入,保障档案信息的全面性及真实性的基础上,使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与工程的建设工作保持一致,有利于保障各类信息的及时性,为了达到上述目标,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具体有以下几种:①准备阶段的管理要求在项目进行筹备时,即应该直接提出各类文档信息材料的收集要求,并做好思想工作。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应将相关设计图纸、计划方案等文件妥善保存;在施工监理、招标投标阶段需要将各项要求纳入合同条款或者协议内容,包括各项资料的产生、保存、积累、建档的规章制度等;②施工阶段的管理要求在施工中一般需要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进行检测,可以在该过程中加入各项文件材料产生情况的检查,不仅能够保障档案形成的合理性,两项工作同步进行也能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③竣工验收后的措施项目在施工完毕后,竣工验收时,也需要将工程档案的核查编入工作范围。 2.4 引进先进管理技术 社会在不断进步,各项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现代水利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也需要适应新的社会形势,达到使用者的要求而与时俱进的利用新型的管理技术管理各种档案资料,更加方便于档案资料的使用,使之能够快速的发挥其基本功能。档案管理部门应引进先进的管理设备,如性能优越的电脑,档案管理系统等,并开展各项工作,推行电子文件档案、缩微档案、磁介质档案等档案形式代替传统的纸质档案形式,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并能够更好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工作,规范档案的产生、收集、整理及分类等工作,并保持上述工作与电子档案的一致性,提高档案的全面性及准确性。 2.5 定期组织人员培训 在引进先进设备的同时,还需要相应的提高人员的技能素质 ,便于掌握相关设备及系统的操作方法,不断的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活动,如知识讲座、进修、外派学习等活动。学习的内容不仅需要涵盖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计算机及管理系统的操作技巧、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还需要包括英语学习、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及重要性,不断将管理人员的知识面扩宽、完善知识结构闭关提高其在、思想觉悟,深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意义及作用。 3 结束语 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于公共建设事业的重视程度逐步加深,建设工程的数量及规模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建设的各个阶段均会产生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料,其即为水利工程的档案。其作为水利工程建设、投产使用、今后的管理、日常维护等活动的重要依据,对于工程质量及后期的安全使用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全面把握工程的各项要素,如性质、规模、人员结构、管理水平、组织形式等,探索出适合实际工程的档案管理办法,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今后的安全使用及日常管理维护,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作者简介:赵光明(1986-),男,汉族,内蒙古赤峰市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涉水企业经营管理等工作。 工程建设类论文: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和管制综述 1实行项目集中管理 桃江县委、县政府在进行水务一体化改革的同时,着力加快桃江水务建设项目体制改革,2012年8月,桃江县水务局水务建设项目管理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履行水利项目建设期间的法人职责,对建设资金100万以上水务工程建设项目从招投标到竣工验收实行集中管理。所有工程项目严格实行四制,严格按程序管理,按规范、按设计施工,并将管理房建的办法借鉴到水务建设项目管理中。(1)明确职责,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中心成立一开始,就明确了中心主要职责、成立组织机构、明确现场管理人员职责、建立各项工作制度、与局各股室职责分工、合理定价会审制度、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工程验收管理制度、工作管理流程,形成了以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管理机制。(2)规范程序,严格按招投标制度办事。中心成立后,明确专人负责招投标工作,至今共完成各类招投标项目10个,投资总额约8300万元。项目全部委托有相关资格的公司进行公开招标。招标前,首先向县纪委进行重大事项报告,到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到发改委备案,招标公告、合理定价、招标文件都由相关领导联签后在指定媒体。所有项目全部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报名、开标、评标全部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标准化的交易厅、开标室、评标室进行,并邀请纪委、发改、财政等相关监督部门全过程监督。整个招标过程严格按照招投标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要求规定进行,确保了所有项目招标的公开、公平、公正。(3)强化管理,对建设过程实行全员管理。投资、进度、质量、安全是管理的着力点,从工程开工、工程款支付、工程变更、中间验收、完工验收、工程结算及资料的及时归档等各个阶段实行规范管理。在整个项目实施中,中心实行“对内分线、对外分片”。中心将全县15个乡镇按照工程数量的多少划分为三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两名副局长任分管领导,一名建管中心副主任负责到工地租房,吃、住在工地,随时督促和掌握施工进度,协调问题和解决矛盾。工程通过验收后移交运行管理单位,实行终身责任制。中心每周五收集各项目进度,每周一召开一次例会,每个月发一次通报。监理单位也严格按业主现场管理要求,现场监理人员相应分为3个片组,根据每个片组施工项目的多少,相应配备现场监理工程师和监理人员的人数,再由3个片组自主将各组的任务分配到人,同时各片组相应配合业主各现场管理片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同业主现场管理人员汇报,及时采取整改措施,要求在施工例会上进行点评。开工前,以会议的形式总监对现场监理人员进行上岗技术讲授和提出要求,并人手一本监理手册。(4)加强工程资料管理。建管中心设置了档案室、资料室,并配备了专人专职负责。对正在实施的中间资料进入资料室,对以完结工程进入档案室。按照《档案法》、《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定》、《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范》等水利工程档案法律和规章,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完善了标准化管理规章制度,按照统一标准实现了档案编制、收集、整理、编目、保管及提拱利用的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通过实行项目建设集中管理,使水务建设项目技术力量更集中、分工更明确、责任更具体,有效保障了水利建设资金使用安全和工程建设质量安全。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目前桃江县在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桃江水利的发展。(1)基础设施薄弱。桃江县多数水利工程建于20世纪60、70年代,工程规划不一,建设标准不高,且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每年都有大量水利工程因水灾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毁。3个万亩堤垸,尤其是花果山和牛潭河垸险工险段多,整体防洪标准低。209座中小型水库中,还有近100座病险水库。12734口山塘除小部分清淤加固外,大多淤塞严重,蓄水功能退化。494处1.37万kW的电灌机埠,灌溉任务重,多数为超期服役。桃江县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在短期内难以迅速改变。(2)体制机制不顺。目前桃江县急需改造建设的小水库、小山塘、小河坝、小渠道、小电灌等“五小”水利工程,国家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投入,这与该县“五小”水利工程设施急需改造的现状极不相适应;上级对项目实施必须实行涉农项目整合,集中连片建设的要求致使各乡镇、村难以均等受益;项目规划上的具体要求,致使一些急需改造的项目无法进入规划,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3)项目建设环境不优。目前,由乡镇负责施工的水利建设项目中, 借征地补偿漫天要价,挪用水利资金实施其他公益性工程,打项目资金主意弥补村级资金不足,没有资质的地方队伍强行承揽项目等现象尤为突出,造成施工队伍无法进场,项目无法开工,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4)队伍力量不强。大量的水利设施,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和管理都需要充足的人员作保证。由于体制问题无法实现乡镇之间人员的流动和调剂,乡镇水管站人员编制分布极为不平衡(有的乡镇10多个人,有的乡镇仅1人从事水利工作),又由于多年没有招聘新的技术人才,加上退休、分流后未及时补充,乡镇水管站人才严重缺乏,造成基础水利设施管理上的缺位。水务局下属二级机构,特别是克上冲水库管理处和碧螺水库管理所,由于人员待遇、工程设施维护经费的严重不足,加上水费收缴困难,还承担着沉重的维持正常运转和职工稳定的压力,既影响工作积极性,又影响项目争取。水务局机关专业人才紧缺,无法适应当前繁重的防汛抗旱、水利建设和管理、水行政执法的需要。 3建议及对策 针对以上提出的几点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1)强化立项争资。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扎实搞好水利规划的申报工作,重点编制好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建设水利规划、农村河道治理和灌溉发展规划,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规划;强化信息沟通,勤跑腿、多汇报,加大立项争资力度,进一步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2)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通过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水利建设市场准入制度,把好施工队伍和监理队伍关,选择真正有实力、有资金、有技术力量和质量意识强的施工队伍。同时要按照“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的总体要求,重视建成工程项目的后续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3)优化项目施工环境。首先要加强政策宣传。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巡回宣传、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国家水利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形成浓厚的水利建设氛围。其次要强化责任落实。要安排专职领导干部负责联系工程项目,跟踪施工进度,协调化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纠纷和矛盾。水利、公安、安监等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强协作配合,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强力推进水利项目建设。第三要严格责任追究。对组织不力、未完成水利建设任务的责任单位负责人,将进行严肃问责;对持续发生2次以上阻工事件且每次导致水利工程停工时间超过24葛雷张婷//桃江县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小时的乡镇,在全县进行通报批评;对持续发生3次以上阻工事件的,对该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4)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作用。桃江县自2002年以来,就开始针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县开展了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大协会+小协会(用水组)+用水户”等管理模式组建了农民用水户协会,探索建立了“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适当补助、建管结合”的新机制,有效破解了小型水利工程投入不足、效益衰减的难题,真正实现了“农民的事农民办,用水难题协会解、水利建设资金协会筹”。到2009年,全县注册的农民用水户协会148个,参会农户4.7万户,受益农民16万多人。但近几年来,农民用水户协会发挥的效益日减,部分协会甚至停止了运转,归根结底是缺乏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协会日常经费无保障,管理制度待改进。建议对涉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项目资金,在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时,优先安排用水户协会的项目。项目实施后,工程交给用水会协会管理,既能达到项目实施目的,又能为农民用水户协会增添活力。(5)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充分调研,尽快理顺乡镇水管站体制,努力增加乡镇水管站经费保障;积极探索对水务局下属水管机构实行改革的路子和办法,努力增强单位活力和干职工积极性;加强对县乡水利人员培训教育,提高业务能力和素质;通过引进人才、招聘考录人才充实水利队伍,增强水利发展后劲。
手术护理论文:手术室护理投诉原因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护理投诉;防范措施;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意识的逐渐加强,对医护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手术室,是每所医院较为特殊的科室,是集手术、检查、治疗、抢救于一体的重要场所,也是患者家属对需求存在差异,所以引发投诉与纠纷最多,既给医院名誉造成一定的损失,又耗费医院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因此有必要将护理投诉原因加以防范,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 1投诉原因 1.1术前访视,心理护理欠缺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长期超负荷工作,术前和患者沟通的机会少,缺乏耐心解释,使患者不了解医疗过程而产生误解,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解释工作做不到位,态度差。 1.2护士的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只会机械地工作,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严重不良后果,酿成纠纷,粗心大意,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造成差错,引发患者家属不满。 1.3不重视医疗护理文件的书写护理人员不能真实、准确、及时地记录,不能如实表达病情,法制观念淡薄,缺乏慎独精神,易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4缺乏业务知识,技术操作不过硬,不能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护士缺乏护理相关知识,对患者提出的疑问不能正确地解释,不能正确处理患者的知情权和保护性治疗,给患者造成身、心等方面的损害。 2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一片禁区、一块圣地,护士与患者接触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少,因此手术室护士术前一日认真访视患者,与患者零距离接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感到亲切、可信,认真详细地向患者解释术前注意事项、术中配合要点及术后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增强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 手术室工作责任重大,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就把生命和希望托付给我们—手术室护士。我们接过这沉重的交付时,就必须为之尽职尽责,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每一项操作,使患者感到安全、放心,从而减少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手术室记录单是病例资料的一部分,是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术中护理情况及所有器械、敷料的真实记录,是保证手术安全及自我保护的依据,手术记录单上任何文字都是法律重要的证据。因此,手术室护士要及时、完整、准确、全面地记录护理文件,带给患者安全,留给自己平安。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强化法制观念,并将掌握的法律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积极有效地避免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逐渐加强,对医疗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护理人员要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做到“宾馆式服务”的优质护理服务,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因此,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要熟练地掌握各种抢救措施和各种仪器的使用,精通专科手术准备和操作,做到准、稳、轻、快,医护配合默契,善于学习新知识,技术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技术水平,避免差错事故。 总之,手术室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有“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耐心解释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注意使用保护性语言,不要在患者面前议论诊疗过程,加强护患沟通和业务技术的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观念,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使患者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减少患者的误解,杜绝事故的发生。 手术护理论文:心理护理在择期剖宫产手术中的作用 无论何种手术,对病人均是比较强烈的应激刺激,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应急心理反应,严重的不良情绪不但妨碍手术的正常进行,且影响手术质量和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年龄在18~38岁、平均年龄27岁、孕周39~41撕周、无妊娠合并症的初产妇。手术前所有人选患者均经相关病史调查和实验室常规检查,严格排除其他疾病,并随之分为研究组112例和对照组126例。两组产妇在胎位、孕周、年龄、有无合并症、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更为全面的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术前心理护理:术前1天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全面细致了解产妇的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状况、经济状况、性格特征,与产妇亲切交谈,进一步了解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在此过程中轻抚产妇的手,以示安慰,使之感到被重视被关心,有安全感闼。特别注意,就产妇对胎儿性别的预期给与适当的心理疏导,避免因新生儿性别未到达预期而产生负性情绪,影响产妇的康复。向产妇讲解有关剖宫产的专业知识和一般注意事项,并向其解释手术后疼痛的原因及产后恢复的知识。请性格乐观、开朗的产妇交流手术后的经验和感受,努力消除产妇的不安和顾虑。使产妇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 ②术中心理护理:手术当天,由巡回护士亲自到病房接产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再次向产妇介绍自己,取得产妇的信任。在安放产妇在手术床的过程中,详细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告诉产妇,巡回护士、麻醉师会始终陪伴在产妇身边,会随时满足产妇合理的需求。在胎儿娩出的瞬间,产妇常常紧张,这时,护士紧握住产妇的手给以亲情般的关怀、教会产妇深呼吸以消除或减轻不适感。胎儿娩出后,及时告知产妇新生儿外观情况正常,让新生儿和产妇进行短暂的贴面接触,并告知产妇早期哺乳及母乳喂养的好处。 ③术后心理护理:手术结束后,由医生、麻醉师和护士协作共同将产妇安置在推车上,平稳地送回病房,协助患者摆放正确体位,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体位等相关注意事项,同时和病房责任护士认真交接。术后定期回访,进行诸如早期下床活动、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科学饮食、产褥期卫生等健康指导。使病人能够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境况,帮助病人了解自己应付困难的能力。鼓励病人建立适当的心理宣泄途径。 1.3结果的措施,通过不同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采用的是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护理满意度和舒适护理和其他相关的临床参数进行了分析。所有的调查问卷经专家验证,其合理有效性,可靠性和可靠的。护理的满意度和舒适护理是通过病人抱怨,麻醉和手术的护理质量评价。 1.4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计算数据与试验相比,P 2结果 2.1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非常满意满意率和总满意度的比例,研究组明显高,而一般的满意和不满的研究组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 2.2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舒适的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手术和术后比在比较舒适的同时显着提高,感觉不舒服的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舒适度,数据,研究组明显高于无舒适度明显低于对照集团。P 3讨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医疗服务行业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注重生理健康向着生理、心理和人文关怀并重的方向不断转变,人们对心理护理也加倍重视。这就要求护士不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而且要学习人文心理知识,给患者提供切实的心理指导。患者术前易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均会影响剖宫产的预后。因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护理工作者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对患者态度亲切、和蔼,耐心地进行各种治疗、护理服务。此外,尽可能多的进行心理疏导、安抚,以减轻其紧张心理。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很满意比例和总满意度均显着提高,分别高达68%和98%,同时,基本满意比例和不满意比例则显着降低,仅为30%和2%;其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感觉舒适的比例均明显提高,分别高达76%和85%.同时,感觉不舒适的比例则明显降低,仅为15%.可见,心理护理在择期剖宫产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其疗效确切,效果显着,较常规护理模式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提高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具有积极的影响,而且对改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有较大的帮助,从而使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依赖得到极大的提升同。 手术护理论文:20例腔镜甲状腺大部切除手术的护理探索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腔镜行甲状腺大部切除的同手术期护理方法。 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O月至2009年l2月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于术均成功,疗效满意。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5天。结沦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有助于安全地施行腔镜甲状腺大部切除手术。 【关键词】腔镜;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护理 腔镜甲状腺手术是近几年发展的一种新术式,把手术切开微小化并隐藏起来从而达到美观、微创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美容要求比较高的年轻女性患者意义更加重大。我科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l2月行腔镜甲状腺手术20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观察及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例病人中l7例为女性年龄14—38岁,其中甲状腺瘤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均在气管全麻下行腔镜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是5天,伤口甲级愈合,疤痕小而隐蔽,无不适。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腔镜甲状腺大部切除手术是一项全新的手术技术,患者对于手术了解甚少,做好人院宣教,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此项手术的优点及安全性,详细说明手术的方法及麻醉方式,并列举同类疾病的手术成功之例,让患者及家属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消除病人的顾虑和恐惧心情,使患者能够安心地配合手术。 2.1.2 术前体位训练:头后仰训练A头后仰到不能仰为止,每日训练4次,每次50次。 B平卧位,肩下垫一枕头,头后仰,暴露颈部,每日4次,每次30分钟。 C头向左右顺时针、逆时针旋转,每日4次,每次10分钟。 2.1.3 术前准备:术前完善各项检查,手术前一天行手术区域皮肤清洁备皮,防止术后伤口感染。术前晚进食半流饮食后禁食,一般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6小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备皮、禁食的目的。以便取得患者的配合。 2.2 术后护理 2.2.1 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1)体位:按全身麻醉后护理,病人回病房后,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体位。血压平稳或全麻清醒后病人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2)病情观察:加强巡视,密切注意病人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变化。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及心电监测,监测生命体征情7兄,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3)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必要时行氧气雾化吸人,帮助其及时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4)做好切口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观察切口渗血情况,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做好记录。并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固定,防止扭曲、受压或血块堵塞。注意观察颈胸部皮肤有无肿胀,注意术后出血的可能,手术后24—48小时根据引流管的引流情况拔除引流管。(5)饮食与营养:术后清醒病人,6小时后无恶心、呕吐,可给予少量温开水。无呛咳、误咽等不适,可逐步给予稀粥水、清汤等流质饮食。宜少量,慢咽,注意微温,不可过热。术后1—2天可进半流饮食,无不适可进普食。鼓励患者加强营养,促进愈合。(6)功能活动:鼓励病人床上适当活动,指导病人保持颈部的固定,避免颈弯曲、过仰。并告诉病人少说话,使声带和喉部处于休息状态,头颈部在制动一段时间后,可开始逐步活动促进切口愈合。 2.2.2 术后常见不适的观察及护理 (1)术后疼痛:腔镜手术切口小,疼痛一般可忍受,24小时后可逐渐缓解,不影响睡眠和饮食。但因手术后患者情绪过度紧张所造成感觉 的疼痛加重,给予心理护理,告知手术已顺利完成,解除思想压力,同时可适当应用镇痛剂。 (2)术后恶心、呕吐,全麻及腔镜手术多见,指导病人深呼吸放松技巧,一般可自行缓解,若持续1—2天后症状未缓解,可给予肌注胃复安l0mg,观察疗效。并注意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 2.2.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1)呼吸困难和窒息:术后24小时内严密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床边放置气管切开包,吸痰器。术后引流管内引流出的血量较多,呈鲜红色,颈部肿胀明显,考虑内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处理。同时。告诉病人有效咳嗽排痰,痰多粘稠时,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鼓励病人深呼吸。(2)皮下气肿,因手术采用C02建立手术空间,压力过高,灌注过快,手术时间过长,C02气体向皮下软组织扩散,可引起颈胸部皮下气肿,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丁作。(3)喉返神经损伤,术后观察患者有无呛咳或声音嘶哑,术后3—4天,由于水肿可能导致病人声音嘶哑,术中损伤喉返神经也可导致病人声音麻痹,要注意鉴别。嘱病人多休息,少说话。(4)喉l卜神经损伤:若损伤外支,会使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音调降低。如损伤内支,则使喉部粘膜感觉丧失,进食时,特别是饮水时,容易发生误咽、呛咳。 应注意病人饮水进食情况,一般术后数日可恢复正常。(5)手足抽搐;多数病人症状轻而短暂,只有面部、唇或手足部的针刺感、麻木感或强直感,经过2-3周后症状便可消失。 护理上,指导病人限制肉类,乳品和蛋类等食品,因其含磷较高,影响钙的吸收。 2.3 健康教育 讲解术后并发症的表现和预防方法,共同防治。鼓励病人保持精神愉快,合理安排休息与睡眠,促进康复。嘱术后定时复诊,教导病人自行颈部检查,如发现结节、肿块及时来医院复查。 腔镜甲状腺大部切除手术是一种创口小,恢复快,疼痛轻,颈部无疤痕,美容效果突出的手术,通过对20例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我们体会到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密切观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手术护理论文:分阿拉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作用 无论何种手术,对病人均是比较强烈的应激刺激,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应急心理反应,严重的不良情绪不但妨碍手术的正常进行,且影响手术质量和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年龄在18~38岁、平均年龄27岁、孕周39~41撕周、无妊娠合并症的初产妇。手术前所有人选患者均经相关病史调查和实验室常规检查,严格排除其他疾病,并随之分为研究组112例和对照组126例。两组产妇在胎位、孕周、年龄、有无合并症、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更为全面的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术前心理护理:术前1天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全面细致了解产妇的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状况、经济状况、性格特征,与产妇亲切交谈,进一步了解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在此过程中轻抚产妇的手,以示安慰,使之感到被重视被关心,有安全感闼。特别注意,就产妇对胎儿性别的预期给与适当的心理疏导,避免因新生儿性别未到达预期而产生负性情绪,影响产妇的康复。向产妇讲解有关剖宫产的专业知识和一般注意事项,并向其解释手术后疼痛的原因及产后恢复的知识。请性格乐观、开朗的产妇交流手术后的经验和感受,努力消除产妇的不安和顾虑。使产妇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 ②术中心理护理:手术当天,由巡回护士亲自到病房接产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再次向产妇介绍自己,取得产妇的信任。在安放产妇在手术床的过程中,详细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告诉产妇,巡回护士、麻醉师会始终陪伴在产妇身边,会随时满足产妇合理的需求。在胎儿娩出的瞬间,产妇常常紧张,这时,护士紧握住产妇的手给以亲情般的关怀、教会产妇深呼吸以消除或减轻不适感。胎儿娩出后,及时告知产妇新生儿外观情况正常,让新生儿和产妇进行短暂的贴面接触,并告知产妇早期哺乳及母乳喂养的好处。 ③术后心理护理:手术结束后,由医生、麻醉师和护士协作共同将产妇安置在推车上,平稳地送回病房,协助患者摆放正确体位,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体位等相关注意事项,同时和病房责任护士认真交接。术后定期回访,进行诸如早期下床活动、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科学饮食、产褥期卫生等健康指导。使病人能够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境况,帮助病人了解自己应付困难的能力。鼓励病人建立适当的心理宣泄途径。 1.3结果的措施,通过不同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采用的是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护理满意度和舒适护理和其他相关的临床参数进行了分析。所有的调查问卷经专家验证,其合理有效性,可靠性和可靠的。护理的满意度和舒适护理是通过病人抱怨,麻醉和手术的护理质量评价。 1.4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计算数据与试验相比,P 2、结果 2.1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非常满意满意率和总满意度的比例,研究组明显高,而一般的满意和不满的研究组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 2.2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舒适的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手术和术后比在比较舒适的同时显着提高,感觉不舒服的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舒适度,数据,研究组明显高于无舒适度明显低于对照集团。P 3、讨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医疗服务行业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注重生理健康向着生理、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心理和人文关怀并重的方向不断转变,人们对心理护理也加倍重视。这就要求护士不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而且要学习人文心理知识,给患者提供切实的心理指导。患者术前易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均会影响剖宫产的预后。因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护理工作者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对患者态度亲切、和蔼,耐心地进行各种治疗、护理服务。此外,尽可能多的进行心理疏导、安抚,以减轻其紧张心理。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很满意比例和总满意度均显着提高,分别高达68%和98%,同时,基本满意比例和不满意比例则显着降低,仅为30%和2%;其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感觉舒适的比例均明显提高,分别高达76%和85%.同时,感觉不舒适的比例则明显降低,仅为15%.可见,心理护理在择期剖宫产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其疗效确切,效果显着,较常规护理模式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提高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具有积极的影响,而且对改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有较大的帮助,从而使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依赖得到极大的提升同。 手术护理论文:护理完善手术室质量管理的探究 【摘要】在I临床护理工作中,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好的管理人才和好的规章制度就会使护理作变的杂乱不堪,既影响了护理的效果,也影响了医院的声誉。所以对于护理管理作的管理不仅关系到了患者的健康,也直接影响了医生的治疗工作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完善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措施 作为医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应该具备优秀的操作技术和各种应变能力。各个科室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理论水平,掌握新的科学技术、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只有从根本解决护理人员的技术问题,才能使得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可以操作应手,有条不紊,顺利的进行手术。随着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护理效果也会随之改善。 人员素质管理措施: 巩固基本技能,加强技术训练制定完善的“护理操作程序及考核细则”,明确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每年多进行几次护理比武活动,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并且把工作成绩与经济效益挂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以此产生竞争效应,科室与科室比,护士与护士比,使人人操作规范化、标准化。此外,每次考试成绩要张榜公布,以督促护理人员加强业务学习。 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医疗向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必须有高水平的护理来保障。对自身基础好的、成绩优异的护士实行重点科室的轮岗,如普外科、骨科及医疗重点科室等,利用各科室患者在护理方面的不同点,培养她们综合分析、判断和处理能力,使其成为一专多能的实用性护理人才,以适应现代医疗护理工作的特点。 严格管理手术室的工作人员,保证手术安全尽责、献身、仪表端正、热情和蔼、技术精益求精,是每一个优秀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在手术室尤其重要。由于手术室工作特点是紧张连续、不分昼夜地协助医生抢救危重患者,因此,应要求每个护士都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备献身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除此以外,还需动作灵敏,沉着果断,能迅速地处理意外情况。这些都要在日常工作中加以教育和训练,使之逐步形成。此外,护理管理者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对于围术期的质量管理手段: 术前探访根据国际手术护士协会(ANRN)规定。 护士的术前访视是护士的重要职责和责任之一。在手术前一天,巡回护士可以进入病区对手术病人进行访视。可以查阅病人的相关病例资料,了解病人的病情状况;通过对病人展示图片和进行文字讲解,可以让病人了解手术室的环境、注意事项、麻醉过程、医生的操作水平等等。虽然病人家属不能进入手术室进行视察,但是巡回护士可以像亲属一样寸步不离守护患者,患者有什么需要可以向巡视护士提出来,巡回护士在不违反手术室的相关规定的情况下,都可以为各位家属和患者满足,使病人及家属以良好的心态去等待手术的结束。 对手术环境要进行严格检查手术室内要保持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等等的清洁,而且还要有相关的标志说明,清扫用具要分开放置,定期对用具进行清理和维护。手术室必须每天进行消毒清理一次,而且每个月还要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和培养。对于那些一次性使用的用具也应该进行抽样进行细菌检测,由护士长监测最后的数据,妥善管理和消毒手术室内的卫生环境。每个月要对手术室进行抽样化验,看是否合格,如果出现问题应该及时的改善,制定相应的手段,监督每个人都积极实行。 对于手术机械用具应该保证其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能够正常的使用医学|教育网整理。一些精密的仪器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放置,并且对其正常运行的使用也要保证,时时进行检修维护,对于一些无菌的手术用具和已消毒的用具应该放到无菌室,有效期是一个星期,每天清理过期的用具,敷料一次。 手术配合的操作管理手术配合是指在手术开始到手术结束的全部过程中。洗手和巡回护士手术前要核对患者的病睛状况、手术部位、操作方式、手术名称,对患者做好相关的心理护理,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护士还应该对手术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准备,做到意外情况不慌张,保证手术的正常运行。 术后清理的质量管理手术结束后,要严格控制手术问的闲杂人员流动,认真的对室内的地面、血迹清理洁净,更换所有的床单被褥。对于~些传染和污染的疾病手术,手术后用相关的药物进行杀菌处理,例如用氯制剂进行清理消毒,彻底的阻断各种传播途径,防止病毒的传播医学|教育网整理。对于普通的手术没有危害性的,手术后进行消毒清理干净后再用层流消毒机器消毒30rain.对于手术过程中一次性的手术用具及时处理,非一次性使用的用具进行仔细的消毒处理,对于那些有传染病使用的用具必须进行特殊消毒后再进行消毒处理,没有使用的一次性用具进行消毒放人无菌室,以方便下一次使用。 结语: 总而言之,手术室内的清理必须严格保证其质量,管理人员要负起责任,保证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运行,培养有技术和素质的下一代接班人。管理人员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也要时时的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和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的素质,发挥其管理能力,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合理管理护理工作。 手术护理论文:在小儿骨科手术中应用护理六步法的效果 在小儿骨科手术中应用护理六步法的效果: 【摘要】为了提高患儿圃手术期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安全,注重细节护理,规范小儿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流程,制订细节护理六步法,运用于围手术期护理中。共完成小儿骨科手术2600例。得到手术惠儿和家长积极配合,无一例差错事故,无投诉纠纷发生。以人为本,用爱心、细心护理手术忘儿,可以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儿童; 医院;骨科 我院是以骨科为主的综合医院,建有独立的,小儿骨科病房,每年门急诊接待大量小儿骨科患者。为提高护理质量,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我们将细节护理六步法应用于小儿骨科手术患者,2008年1-11月完成2600例小儿骨科手术,做到了无投诉、无纠纷、“零缺陷”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1细节护理六步法的具体实施 1.1通过抚摸和赞扬建立情感手术室护士接诊患儿时。充分运用肢体动作和语言与患者建立情感。对躺在手术推车上的患儿,抚摸其头顶,帮助整理其手术帽,并用鼓励的话语,如“勇敢”“漂亮‘’”听话“等,夸奖患儿。对抱在家长怀中的婴幼儿。触摸其脸颊,语气柔和,接过患儿抱在怀中。对于非常不合作的患儿。为了避免长时间啼哭造成膈肌痉挛。允许家长陪伴,由护士和麻醉医生合作为患儿注射氯胺酮。待其意识朦胧后接人手术间。为保持呼吸道通畅,此类患儿颈下垫一卷枕,保持头部后仰。 1.2确认手术部位手术患儿因紧张恐惧。很难适应陌生环境,往往无法正确回答问题,安全确认非常重要。手术患儿由手术医生在患肢远端用记号笔画圈标记。手术室护理员到病房接患儿时,与病房护士、患儿家长共同核对。确认标记完好后推到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室门口迎接患儿时。再次与家长核对标记。进入手术间,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核对标记后开始麻醉。最后,手术医师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再开始手术。 1.3保持体温手术开始前。手术间温度调至25℃,手术开始后用保温毯给患儿保暖,再将手术问温度下调至22—23℃,使术者也感觉舒适。手术结束后给患儿加盖棉被或被单保暖,送至恢复室。 1. 4确保静脉穿刺成功率评估穿刺部位血管充盈度,有穿刺困难时请高年资护士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穿刺部位可选择手背、头静脉、肘正中静脉、颈外静脉。穿刺针选用一次性套管针,与输液管路通过三通连接,穿刺部位用消毒棉片覆盖。用“优拓”胶布固定,避免揭开胶布时损伤皮肤。管路连接处均用胶布牢固固定。如果婴幼儿留置针位于关节处。可用硬纸盒作为支具固定。在留置针固定胶布上注明穿刺日期和时间。以便病房护士按时拔除。 1.5正确使用约束带由于患儿自控能力有限,易发生躁动,护士在床旁保护。 术前用约束带约束患儿躯干,两端固定于床两侧。防止坠床。 麻醉完成、摆放适宜体位后。固定其他肢体,防止患儿因躁动而污染无菌区。将约束带呈“马鞍扣”状套在其肢体远端的关节处。末端固定在床边,约束带不要过紧牵拉。在手术允许的条件下,上肢肘部可自然弯曲,处于舒适功能位。 1.6保护皮肤儿童皮肤细嫩。护理不当容易发生皮肤压红、局部出现水疱或破损。进行皮肤消毒时,消毒部位下铺无菌单,消毒结束后将其撤掉,保证肢体下的床单干燥:不要在同一部位反复涂抹碘酒。酒精脱碘要彻底。使用小儿专用气囊止血带时。 用柔软棉质石膏衬做止血带防护衬垫,做到一人一巾。衬垫宽度为止血带的3倍。衬垫套在患者近端根部。止血带缠绕于衬垫中间1/3位置。然后将两端的衬垫翻折包裹止血带。既保护皮肤,也可防止止血带充气后松脱。止血带压力为200—250mmHg,持续时间不超过1h. 一些手术需在牵引床上完成。摆放体位时将患儿抬起后再移动,禁止拖拉,以免损伤皮肤。注意患儿会阴部的保护,用松软棉垫包裹会阴柱。尤其在牵引复位时,保护患儿会阴部不受挤压。在使用石膏外制动时,为保护患儿皮肤,石膏内衬要使用棉质石膏衬及石膏棉花。患儿行躯干“髋人字”石膏固定时,在腹部、髂部内垫棉垫。 2体会小儿骨科手术面对的患儿年龄从1个半月到15岁不等。面对不同年龄和个性的患儿。如何保障手术安全,获得患儿和家属的积极配合,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问题。我院手术室应用细节护理六步法。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通过微笑、抚摸和亲切的语言与患儿建立情感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在与患儿交流时,增加交流时间,不急于进行操作。不强迫,减轻了患儿的紧张和恐惧。在得到信任后患儿能够主动配合护理操作。 对于没有明显肢体外观异常,如先天性髋脱位等患儿,手术前的核对尤其重要,在病房由手术医生做好手术部位标记,手术前多个环节进行核对,有效保障了患儿安全。患儿围术期辗转多处。如病房、手术室、恢复室,所携带的病历、手术资料、用药、用血等物品易出现遗忘丢失,我们使用“手术患者手术物品携带登记表”保证了交接完整、准确。 2008年l—11月我院手术室完成了2600例小儿骨科手术,未发生接错患儿、用错药、开错刀现象。无皮肤压红、术后低体温、肢体活动受限现象,无留置针脱落、神经损伤现象。无皮肤破损、电灼伤现象。通过细节护理,可以保障患儿手术安全,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 手术护理论文:无痛导尿手术室护理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无痛苦舒适医疗服务日益受到重视。 临床上为减轻手术患者的痛苦,满足患者的需要,近几年先后开展了诸多无痛技术项目,如:术后镇痛、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检查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和经济效益。导尿术是医疗护理操作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大中手术及长时间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导尿顺利与否,直接影响手术的开展及术后患者的康复。无痛导尿使患者在尽可能舒适条件下进行治疗,适应了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体现了医务人员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宗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获得满意效果。 1无痛导尿的优点 1.1减轻疼痛术前患者正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对各种刺激高度敏感。尿道有丰富的神经支配,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分布于整个尿道。清醒状态下行导尿管置入的患者,导尿时可表现出膀胱痉挛和耻骨上区、膀胱三角区受刺激而引起尿道口疼痛。麻醉后患者痛觉消失,肌肉松弛,神经反射迟钝,所以导尿时无疼痛的感觉。 1.2提高导尿成功率术前导尿患者因缺乏医学知识,对导尿存在顾虑。此时行导尿术,由于尿管刺激尿道括约肌可引起尿道括约肌强烈收缩,使尿道阻力增大,导致尿管通过困难,很容易出现尿道粘膜损伤及水肿。麻醉后,尿道括约肌松弛,减轻了尿管对尿道黏膜的刺激,尿管很容易通过。 1.3减少尿路感染导尿尽可能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而病房一般达不到无菌要求,在手术室进行无痛导尿,无菌操作更严密,粘膜损伤减少,降低了尿路感染率,便于术后康复。同时,患者在无痛状态下接受操作,便于术后尿管的保留。 1.4增强人性化护理理念导尿时患者需暴露特殊的部位。由于病房人多,环境开放,一般遮挡不够严密,在这种情况下,导尿会给患者带来害羞和紧张的心理。在手术室进行无痛导尿克服了这一不便。同时,在手术室进行无痛导尿,减少了患者由病房到手术室这段时间内被动搬运,改变体位等过程中引起的疼痛不适。 2无痛导尿的方法 2.1表面麻醉下导尿使用盐酸丁卡因或利多卡因行粘膜表面麻醉后留置导尿管,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丁卡因为一种局部麻醉剂作用于外周神经组织,阻断神经冲动传递,性质稳定,安全性好,经尿道黏膜吸收,起效快,作用时间较利多卡因时间长,对黏膜无刺激性,故效果更佳。近年来有使用丁卡因或利多卡因胶浆行表面麻醉,因胶浆制剂具有代替石蜡油的润滑作用,使用更便捷有效,具有麻醉镇痛作用,可松弛括约肌。解除尿道痉挛,患者的无痛效果更好,提高了一次置管的成功率,减少了尿道黏膜的损伤概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2.2椎管内麻醉下导尿硬膜外麻醉后插管,由于脊神经阻滞了下行阴部的神经,患者不适感减少。入室时护士向患者做好了解释工作,插管时再做详细说明患者虽做了硬膜外麻醉,但头脑清醒,清醒状态下留置导管,大脑皮层对这一短暂的记忆在术后留置尿管期间逐渐适应,患者能接受尿管的存在。因此,硬膜外麻醉后留置尿管在术后一段时间内不适及疼痛的发生率减少,其舒适度较好。 腰麻是局麻药通过脑脊液直接作用于脊神经根,与硬膜外麻醉比较,腰麻阻滞效果更好,包括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纤维均能较好地阻滞,除了镇痛效果确切外,也能获得较好的肌肉松弛,而且起效快。据临床观察,单纯硬膜外麻醉注药10min内,一般不能达到完全镇痛,如此时插尿管,患者仍有疼痛不适感。而腰硬联合麻醉注药后3min达到满意的效果。此时导尿既无痛觉,又能保证手术的按时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后,尿道扩约肌松弛,阻力消失,留置尿管顺利,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减少了泌尿系感染的机会。 2.3全麻诱导下导尿全麻诱导后患者处于意识消失的麻醉状态,具有镇痛完善、肌肉松驰、神经反射迟钝的特点,此时行导尿术,患者全身肌肉松弛,尿道阻力消失,无疼痛感,血压、心率较麻醉前、后无显着变化。此外,全麻状态下导尿可以消除患者面对导尿时普遍的尴尬和恐惧心态,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但是全麻患者麻醉诱导后行导尿术,虽然意识丧失,肌肉放松,镇痛效果好,但是由于患者对导尿过程无任何感知,进入苏醒期后。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对留置尿管的刺激在心理上、生理上均不耐受,从而引起挣扎、扭动,甚至试图拔出尿管,护士语言安慰提醒患者也不接受,需强行制动,致使尿管脱出率增加,影响康复,甚至出现手术并发症,造成危险。应用丁卡因胶浆于麻醉前清醒时导尿,使患者提前适应应激原的刺激,并通过操作前的沟通解释,提高耐受尿管的心理阈值,降低应激水平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即使患者苏醒期有躁动迹象,只要即时给予适当的安慰提醒,患者也易于配合接受,从而降低躁动的发生。 而孙建良等设计、试制了具有镇痛作用的新型“一次性无痛导管”,也可减少术后患者因导尿管引起的躁动。它主要由导管、气囊、缓释输注泵(贮药囊)及释药孔等组成。全麻诱导后至手术前按常规导尿术插入一次性无痛导尿管后,往贮药囊内注入2%利多卡因,以1.8~2.7ml/h的速度渗入尿道,起黏膜麻醉作用,具有给药均匀,持续镇痛的特点,不失为一种改善留置尿管期间患者舒适度的好方法。 3结论 无痛导尿术不仅减轻了导尿时对机体的损伤,使导尿操作顺利,而且提高了术后患者留置尿管的舒适度。它是一种安全、舒适的护理操作技术,它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也是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体现。医务人员应该改变旧的术前准备观念,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时机,在手术患者中尽量开展无痛性操作,减少不良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手术护理论文:接台手术的护理问题及方法 1、接台手术易出现的护理问题 操作是每个手术病人在手术室患者一个特殊的经验,往往恐惧,焦虑,无可奈何的心理,再加上地面站病房病人等候时间长,等待时间长,焦虑,易怒与情绪更明显,护理人员因工作繁忙,病人问,回答没有耐心,缺乏沟通和病人的沟通技巧,服务态度生硬,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使病人到医院就诊相信很快转化为二进制形式,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操作,而地面站的操作,很容易忽略的细节很着急,尤其是当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继续敦促,护理人员,以简化工作程序,不检查,病人错误的连接。 在繁忙的车站作业没有检查管道的连接,容易导致关闭,影响的操作过程。首先,操作货物的盘点,第一项操作不彻底清洗,混乱和数量接收台操作的项目,要麻烦的操作。此外,手术切标本未及时固定,发生在操作中,第二组的操作,容易疏忽标本后首次启动,标本造成的损失。有时,患者早期手术室,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恐惧,以及延长病人在病房党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烦躁,焦虑,不安的情绪。 消毒地面站操作运行,由于等待时间过长紧凑再加上操作的时间长的更重要的问题,医生有一个完整的操作心切的心理,推护士病人获得快速的操作,术前准备,麻醉提前,简化了无菌操作流程,造成两站自清洗时间是不够的。在同一时间,在医生的端部的第一操作不能及时避难运转,剩下来继续观看下一个站的操作,从而导致跨操作数超标,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人事安排和运行调度都不能协调,因为该站操作,工作量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调度稍有不慎,护士将是负面情绪的工作,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2、护理对策 2.1护士的行为,提高服务态度,使用文明用语与病人沟通,应与患者在术前访视多沟通,可以简单地告诉手术室病人安排手术的要求,使患者能理解的原因,他们与台湾,告诉患者手术时间和有关操作的时间,我们可以对话了患者的病人等待手术,分散紧张的家庭成员,放松。用于使车站作业长的患者特殊原因,应与患者多沟通,以减轻压力,而手术室,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的情况。 2.2认真落实检查制度,防止错误的病人,尽管手术时间紧凑,操作,麻醉师一再催促医生,护士应该是忙而不乱。一名患者在操作工人的操作室,护士应严格操作根据运送病人检查系统和流量运送病人。神志不清和昏迷的病人,检查识别腕带严重,不容忽视的病人每一个工作环节,防止错误的病人。 2.3接收电台的操作:应严格遵守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实施操作的规则,每个护理操作也不容忽视,连接,仔细检查所有的管道,是否保持通畅,医学|教育网搜集避免脱落。该站运营的项目仔细检查,严格执行清查,检查系统的运行,检查医生的操作要求操作设备项目,护士,三人和解,前计算机操作的项目退出运行后的第二次手术。加强对标本的管理,完善的管理,测试样品,登记制度,应立即登记,并保存在地面站操作被拆除的标本时,及时浸泡固定,以防丢失和混乱。 2.4准确地根据操作能力把握好地面站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的时间来充分利用现有的运作,安排合理的操作顺:请记住我站域名序,如操作临时取消应在任何时间根据操作条件进行调整,以加快操作间的快速周转。尽快做术前准备,适当的位置,并敦促医生的时间和地点。关于动态运行的及时信息,充分估计手术结束时间,从而在时间操作的安排进入手术室,缩短病人等待手术的时间。 2.5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对手术室的管理,防止院内感染,严格控制医院的监管工作“标准”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消毒隔离控制每一个环节。操作合理安排,污染手术后先做无菌操作,必须两个30分钟的灭菌。巡回护士实施手术医生继续连接表的操作,除了继续参与经营,提醒其他人员操作及时离开操作之后,严格控制连接操作的数量,加强无菌观念培训平台操作,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严谨作风,防止交叉感染,确保患者的安全。 2.6人性化管理,合理调度,运行调度应该采取行动,要注意不同年龄,商业,卫生和合理搭配的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工作,使相对弹性工作制,使员工得到充足的休息,从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了确保护理质量手术室的安全。 2.7加强护理安全的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定期组织的概念学习法律法规,开展护理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由常规护理自觉遵守,防止因忽视对患者的痛苦和潜在的医疗纠纷的危险存在的一些问题站运行。因此,为了确保护理安全运行,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手术室护理服务,安全管理,提供准确,及时,优质的服务。 3、讨论 术后增加,增加护士在手术室的频率和强度,根据一系列的轻松发生在地面站运行情况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护理问题。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在手术室,优化工作流程,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此同时,加强科学管理,加大责任护理人员的意识和认真的工作态度,让每个人都必须遵循工作的各个方面的操作规则,以及护理人员有章可循,有据的操作基础,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和质量,消除因护理缺陷的工作争议。 手术护理论文:手术时间对全麻腹部术后康复的影响和护理对策 摘要:通过将70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按手术时间长短分成二组,对术后各项康复指标进行细化观察和对照,明确了长时间手术对术后的呼吸、消化、生理反应以及自主活动(功能)恢复等方面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由此,在加速麻醉药物的排泄、改善呼吸功能、促进胃肠功能、加强舒适护理方面积极采取了一系例对应措施,全面提高了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的康复质量。关键词: 手术时间 全麻 腹部手术 康复 影响 护理 手术时间作为一个影响全麻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早已引起大家的重视。随着现代外科医学的发展,施行外科手术的时间较以前有所缩短,但在现有的条件下,手术时间仍是困扰目前全麻术后康复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课题从70例全麻腹部手术病人入手,通过对不同手术时间患者的术后各项康复指标的观察和对照,明确了长时间手术对术后 康复所造成的不良方面,由此,我们主动地采取了一系例对应措施,在提高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的康复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下面就将我们的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 1 临床资料 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共70例,男性31例,女性39例,术前均无严重的心、肺等疾病,按照手术时间长短分为二组,每组35例。第一组手术时间≤2小时,年龄为32-75岁,平均年龄为57岁,手术方式为胆道手术15例,结直肠手术8例,胃切除5例,肠粘连分解术3例,肠套叠松解术2例,脾切除术2例。第二组手术时间〉2小时,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为61岁,手术方式为胆道手术13例,结直肠手术10例,胃切除8例,胰脏手术2例,门高压手术2例。 1. 2方法 对二组手术患者在术后第一天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内容包括咳嗽、咳痰、气 促、胸闷、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咽喉疼痛、腰背酸疼,根据症状自评量表[1](见表1)进行打分。并在术后几天跟踪观察自主活动(功能)恢复的时间,包括翻身、起床、肠蠕动、进食情况,依次根据恢复时间段制定五级评分标准(见表4)进行打分,然后将二组数据用WILCOXON检验处理,见表2、表3和表5。 表1 症状自评量表5级评分制 表2 二组症状程度对照 表3 二组症状程度对照 表4 自主功能(活动)恢复时间的评分标准 表5 二组自主功能(活动)恢复时间比较 1.3 结果 从表2和表3可见,二组在咳嗽、咳痰、胸闷、腹胀、、咽喉疼痛、腰背酸痛方面,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从表5看,在肠蠕动、起床、进食恢复时间的比较上,存在明显差异性。说明手术时间的延长,对术后机体的呼吸、消化、生理反应和自主功能(活动)恢复改变是很大的,影响了术后康复的时间和质量。 2.讨论和护理 2. 1 加快麻醉药物的排泄速度。由于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麻醉药物可导致通气功能不足,引起吸入麻醉药物排泄时间延长,麻醉性镇痛药物的应用与吸入麻醉药物有协同作用,也可以减慢吸入麻醉药的排泄速度,[2] 致使术后麻醉药物长时间积蓄,影响术后呼吸、循环、消化等功能。因此,术后加快麻醉药物的排泄速度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为此,我们在术后采取了以下措施: 2.1.1 加强保暖工作。由于腹腔内脏长时间的手术暴露再加机械通气的影响,体热的丢失常较显著,同时术中大量快速输血输液,都可以导致低温。低温抑制了全身的循环和代谢功能,使麻醉药物的排泄时间延长。因此,手术患者回到病房前,我们就应做好保暖准备工作,使室温保持在20-25。C,增加棉被和棉垫,如有条件,可添置电热毯保持恒温。 2.1.2 高流量吸氧。术后给予高流量氧气可加快残余麻醉药物从气道和血液中散发和解离。另外,也可及时纠正术后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因此,患者回到病房后,即给予〉5 L/min的氧流量,待呼吸情况、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稳定后,逐步减低氧流量,最后以低流量氧气维持。 2.1.3 维持循环功能。腹腔内的手术操作使下腔静脉受压,术中正压机械通气使胸内压升高,都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牵拉内脏、刺激腹肌均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使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影响正常的循环功能,这种不良影响常常延续到术后。因此,术后应加强对生命体症的监测,保持有效的循环功能,适当地加快补液的速度,一方面可加快循环代谢功能,使残余麻醉药尽快排除。另一方面,可弥补术中补液不足、失血、第三间隙形成引起的大量功能性细胞外液减少等导致的血容量不足。 2.2 积极改善呼吸功能。从表2反映出,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对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是很大的,咳嗽、咳痰、胸闷第二组明显高于第一组,术后由于全身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不同程度地会抑制呼吸中枢而使通气功能减弱、潮气量降低和呼吸频率改变,加之,肌松药残余作用亦可引起不全呼吸道梗阻而导致通气不足,患者会感到胸闷不适,同时,长时间的气道插管,易刺激引起肺部感染致咳嗽、咳痰频繁,因此,术后积极改善呼吸功能很有必要。 2.2.1 有效的伤口镇痛。肺容量降低是术后肺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特别是腹部大手术后,因腹壁创伤、手术刺激、术后疼痛、腹带过紧等因素,使胸、腹的顺应性降低,膈肌运动受限,限制了肺的膨胀。[3] 有效的腹部伤口镇痛能恢复正常的腹式呼吸,增加肺活量,改善通气功能,目前我院运用的椎管内或静脉内连续镇痛泵,镇痛效果持续、有效,缓解了疼痛反应对呼吸的抑制。 2.2.2 早期采取半卧位。患者手术回到病室后,血压平稳,神志清醒,应及早采取半卧位。由于腹部手术刺激、术后腹胀,膈肌运动受限,限制了肺的膨胀。早期采取半卧位,有利于膈肌下降,呼吸功能的恢复;也有利于腹腔渗液的引流,以预防膈下感染、膈肌痉挛对呼吸造成的不良反应,也能减少术后呃逆的发生。 2.2.3 促进有效的咳嗽排痰。有效的咳嗽排痰,可减少肺不张的发生,并能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有效镇痛的同时,教会病员和家属正确咳嗽排痰的方法,可应用胸壁扣击法、腹壁保护法、喉部按压法、体位引流法来有效地完成咳嗽排痰。 2.2.4 加强膈肌功能训练。研究结果表明,[ 4]腹部手术后通气功能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腹腔脏器操作所致反射性膈神经传出抑制,特别是 长时间手术患者,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因此,术后指导患者进行膈肌功能训练,可加快恢复正常的通气功能。可嘱咐患者采取半卧位,指导患者缓慢用力深吸气,收缩腹部并缩唇用力呼气,每日训练3-4次,每次10分钟,以增加膈肌的运动,减少气道死腔,改善通气功能。 2. 3 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从表5看,肠蠕动、进食的恢复时间,第二组明显滞后于第一组。由于长时间的麻醉抑制、手术创伤,水、电解质紊乱,术后紧张焦虑、切口疼痛等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使胃肠蠕动在术后长时间受到抑制。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2.3..1 保持电解质的平衡。由于术中失血失液、术后大量引流液的流出,造成大手术后电解质的紊乱,如低钾、低钠可抑制胃肠平滑肌的收缩,影响胃肠动力的恢复。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电解质的变化,根据情况,及时补充。一般呕吐、腹泻、肠和胆道引流所致的低血钠,为低容量性低钠,必须既补充容量,也补充钠。 2.3.2肠蠕动恢复的锻炼。一般术后1-3天,肠蠕动逐渐恢复,肛门排气,腹胀自行消退。如术后数日仍未排气,听诊无肠鸣音,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在持续胃肠减压的情况下,可帮助腹部按摩,从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作单向反复按摩,能促进肛门的排气。鼓励患者作肢体伸屈活动,协作变换卧位。也可用针灸疗法来刺激肠蠕动的恢复。 2.3.3饮食刺激法。对于腹部手术的患者,早期恢复自行进食,对术后的康复很有帮助,胃肠道营养物质的摄入,可加强肠粘膜的屏障作用,防止细菌移位引起的感染,同时,也可预防胃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在临床上,一般待肠蠕动恢复,腹胀消退,才给予进食,往往使进食的时间被延后。为此,我们通过尝试,认为可主动通过饮食刺激法,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在胃管拔除后,可先给予少量温盐水,通过温度和渗透压的改变和刺激,以及通过吞咽、咀嚼等一系列消化过程,逐步激起肠蠕动反应,待肠蠕动恢复后,再过度到正常饮食。 2.4加强舒适护理。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在术后有比较多的不适反应,从表2看,有腰酸背痛、咽喉疼痛、胸闷不适等,因此,我们在术后采取了一系列舒适护理。早期采取半卧位、适时协助改变多卧位方式、配合多软枕衬垫身体支撑点、气垫床的应用,都能避免肌群、韧带、肌腱的过分牵拉伸长,缓解术后腰酸背痛。患者体力有所恢复后,早期督促四肢活动、端坐、行走可疏通经络、促进循环。留置胃管期间,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同时给予雾化吸入每日二次,既可稀释痰液帮助咳出,又可湿润温暖咽喉部,减轻疼痛,预防咽喉炎的发生。 3.小结 通过临床观察和对照,我们发现手术时间对全麻腹部术后康复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 的,特别是对长时间手术的患者,我们应高度重视,只有积极、及时、有效地采取一系例相应措施,才能综合提高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的康复质量。 手术护理论文:分析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现状 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基层中医院手术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护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也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效果,因此,基层护理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本文对中国中医院机构的手术室基层护理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包括护理过程中缺乏的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以及有效性,提出增强中医院护士的护理能力,竭力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积极探索手术室护理问题的出路,为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现状的改进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基层护理;中医院手术;问题 中医院手术室基层护理的对象主要是即将进入手术室以及做完手术的患者,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中医院手术基层护理是指为手术期间的患者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通过综合性服务,为患者减轻身心痛苦,使患者尽早渡过疾病折磨期。随着人们法制意识和知识水平、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现在基层护理差错导致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给中医院机构也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基层护理的质量有待提高。 2009年5月6~9日,本院护理特级负责人的首期“基层中医院手术护士学习班”成功举行。通过学习班的学习,提高了护士的全面素质,改善了护患关系,护士将娴熟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沟通技巧,优质的服务,贯穿于患者的整个围术期,充分满足每位患者的身心需求,贯彻基层中医院手术室理念,实现护理科学跨越式发展,使患者在整个围术期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由此看来,提高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的质量对医疗有着重大意义。 1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经资料调查和研究可知。中医院手术室护理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术前缺乏心理护理 在进手术室后。患者心理上、身体上都比正常人脆弱,承受能力低,非常敏感,因为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加之即将面临手术,患者心情会非常复杂,如恐惧、焦虑甚至绝望闭。然而,目前中医院手术护理过程中体现了因病施护,却没有体现因需施护,没有注意到患者的心理变化,从而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这个问题值得医疗机构深思。 1.2术中预防感染问题 手术室是进行抢救及手术治疗的重要科室。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场所。中医院术中感染问题是手术常见并发症,也是医疗护理中的重要问题翻。导致感染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环境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这也跟医疗人员的预防知识密切相关手术中稍有疏忽。就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因此,手术期间预防感染的问题需要重视。要对基层护理人员加强管理。 1.3术后缺乏及时随访 手术后,患者需要经过恢复阶段,接受后期治疗。在这个阶段,基层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手术后。很多患者身体上会有很多不适的感觉,有些是手术后的正常症状,但是也有些是因为患者对用药敏感的反应。因此。患者身体的每一个不适反应都有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甚至影响其生命安危。很多年轻的护理人员因为缺乏这些常识,缺少与患者交流。无法了解到患者手术后不适的反应。从而不能及时反映给医生。做出相应的措施嘲。 1.4特殊病情特殊护理 特殊照顾常用于危重、抢救、大手术后或者特殊治疗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者.不同病情需要不同程度的护理,特殊患者在手术期间面临的不仅仅是躯体伤残、生命威胁,心理上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基层护理人员给予的是普通护理,那患者的病情好转会变得缓慢,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圄。 2基层中医院手术室护理对策 2.1为患者创造最佳心理状态 进入手术室后,手术之前,患者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中医院基层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消除患者的恐惧,增强患者的安全感闭。作为照顾患者的基层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去人性化照顾。对患者做好心理舒适护理。手术时护理人员应了解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并尽量给予满足。 针对患者的恐惧心理,基层护理员需要与患者多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及时了解患者最担心的事情。给予一定的鼓励,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给患者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2手术室及时消毒。避免感染 目前医疗机构大部分都是使用药物预防感染。在正确的时间使用适宜剂量的抗生素IlJ,可以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但是仅仅使用药物是不够的,还要认真做好防感染的准备工作。 ①首先医护人员自身的卫生状况要加强管理,进人手术室必须带口罩,帽子,穿拖鞋,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手术室,以免带进细菌,然后注意手术室及时清洁。②手术室的卫生应该严格监察,每日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手术台也要进行消毒,包括手术室的桌面、台面、无影灯等出现在手术室的一切物体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室每立方米用甲醛溶液2ml和高锰酸钾1g,通过产生蒸气进行空气熏蒸灭菌,12h后打开窗户通风【1】。③手术时使用的医疗器材必须保证无菌,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一律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毁形焚烧处理:布类如使用后的无菌巾、单也要用消毒液浸泡、清洗后高压蒸汽灭菌。 2.3随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手术后。患者处在昏迷状态。基层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最周到的护理:①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身体变化,在患者头脑清醒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尽量与患者沟通,去了解患者有哪些不适,有什么需要,都要尽快反馈给医生。②对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及时登记备案,记录患者手术后每一天的病情情况,给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和信息。 ③术后随访,基层护理人员应该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必须安排两个责任心强。有沟通技巧的护士做责任组长闭。专门上白班,负责治疗与护理,与患者讨论身体健康状态,改变不良心理对患者的影响。 2.4设立特殊护理队伍 中医院可以设立特殊护理队伍,对于一些特殊病情。如危重及特殊重大手术患者,进行全方面综合性护理。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必须达到一定标准,保证护理质量,针对特殊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医疗机构应该定期举行培训班。培训特殊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练习,护理是治疗工作的重要体现,也是决定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过程中的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以及有效性,不仅反映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体现了护理质量,同时也确保了护理安全。 3讨论 总之,中医护理在现代护理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现代护理不能替代的作用,随着国际交流的Et益增多,中医护理越来越引起护理界的关注。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全方位护理是中医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所追求的护理目标: 对患者来讲,周到、综合性护理是患者安心治疗的基础,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找出真正适合患者的护理方式,给予患者舒适护理。在护理过程中 ,要做到给患者创造一个最佳心理状态,术后患者随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设立特殊护理队伍等,笔者认为一定能大大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理现状。 手术护理论文:分析手术治疗与骨折护理 跟骨骨折治疗不当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虽然已有较长历史,但由于受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长期以来临床对于手术治疗方法仍持谨慎态度。我院自1999年7月至2002年5月对12例巧侧跟骨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可塑型跟骨钦钢板川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对有关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2例中,男10例,女2例;年龄21一50岁,平均34.6岁。其中单侧跟骨骨折9例,双侧3例,计巧侧跟骨骨折。骨折类型:Sandersll型2侧,m型8侧,lV型5侧。均行切开复位可塑型跟骨钦钢板内固定治疗。本组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一2年8个月,平均16.8个月。术后功能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LZJ,结果:优(90一100分)s侧,良(75一89分)6侧,可(50一70分)1侧,优良率93.3%。患者中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或皮肤坏死。 2护理体会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均行双侧跟骨的侧位、轴位和患侧的B耐en位摄片,以及行水平面和额状面(汗扫描。患足术前不必行石膏固定,以利,!于br记en位X线检查和观察患足的局部情况。手术一般在伤后3一7天进行,术前皮肤常规准备,避免破损,可用酒精消毒后局部无菌巾包扎,剪去趾甲,患肢抬高。如局部出现较严重的水肿和张力性水泡,为避免缝合困难及术后感染,手术应延迟到伤后10一14天。 2.1.2皮肤护理患者常因骨折后损伤出血,组织液渗出,引起局部肿胀,部分患者在伤后1一2天内形成张力性水泡,一般水泡若不影响手术切口,可不予处理,如肿胀严重、水泡张力高、极易破溃或水泡位于切口附近,可在无菌技术下于水泡下缘作局部穿刺抽液。伤口3一4天可予烤灯加温,以促进血液循环及组织液的吸收,保持局部干燥,让表皮自然粘贴,高温也可避免局部创口细菌繁殖引起感染。烤灯灯泡为40一60W,与伤口距离30一50cm,定时观察,避免烫伤。 2.2心理护理患者对手术都有惧怕心理,多方打听手术疗效,以往因术后并发症问题对跟骨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因此病人无法决定是否接受手术治疗而耽误最佳手术时间。护理人员应耐心介绍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对将来患者预后功能的影响。利用实例做好介绍工作,有利于消除病人的疑虑。 2.3术后护理 2.3.1术后切口常规放置橡皮条引流,切口加压包扎,渗血一般较多,可持续5一7天,引流宜留置2一3天左右。对切口渗血应注意观察记录,术后渗血至外 敷料时应及时更换敷料以保持切口的干燥清洁,保持床单整洁。常规应用抗生素7一ro天,抗生素现输现配以加强药效。 2.3.2术后应及时观察足趾血运情况,趾端皮肤感觉,正常情况下脚趾伸屈正常,皮肤感觉良好。患者也可因加压包扎感觉肢体胀痛,可于术日晚睡前给予镇静剂,解除疼痛,避免局部血管痉挛影响血液供应。本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足背皮肤感觉麻木,而足趾运动良好,此为手术时排肠神经损伤的症状,应向病人解释清楚,不要过于紧张,不需特殊处理。皮肤感觉数个月后会逐渐恢复。 2.3.3功能锻炼足的关节主要功能是负重、行走、维持身体平衡和吸收震荡。足部关节小而多,每个关节的活动度小,但可产生各个方向的形变,从而适应各种不同的地面的震荡。因此足部创伤的治疗原则是早期练习足部运动,以保持足部各关节的活动。但多数病人对此认识不足,对功能锻炼重视不够,惧怕术后疼痛,担心因锻炼而发生骨折再移位,故不愿活动或活动范围达不到锻炼要求。护理人员应正确指导功能锻炼。术后一般不做外固定,下肢抬高使患足高于心脏水平。术后24小时候开始足趾被动活动,48小时开始足趾和跺部关节的主动活动,并逐渐加强。指导患者练习股四头肌,进而指导躁关节背伸拓屈、内外翻的主动和被动相结合锻炼。活动膝关节,活动后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和不适。术后2一3个月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是否完全负重。骨折骨性愈合后跟骨钦钢板无不适可不取出,若有不适可取出,一般半年后取出。 手术护理论文:混合痔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痔是一种最常见、多发的肛肠疾病,约占肛肠疾病的85%,男女皆得。我院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疗效满意。为使手术获得更好的疗效,减轻患者术前的心理压力和术后痛苦,早日恢复健康,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1术前护理 1.1精神护理 患者入院后,面对陌生的医疗环境,往往会产生各种负面心理,如焦虑、畏惧等,影响休息和食欲,护理应以患者为中心,热情向其介绍病房环境,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士,耐心讲解有关所患疾病的知识,向患者说明手术的术式、部位、术中的配合以及术后的有关事项,消除忧虑、恐惧心理。 1.2饮食护理 膳食应供给足够的热量,以蛋白质及维生素为主,利于术后伤口的愈合。身体虚弱的患者,术前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如鱼肉、瘦猪肉、鸡肉等。术前6h禁食。 1.3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过高,说明有感染存在,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的患者应考虑是否为痔疮出血过多或疼痛刺激引起,女性患者月经来潮应延期手术,以免感染而引起水肿和出血,对手术耐受力差的患者应检查心功能。手术日晨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异常变化,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1.4手术前准备 嘱患者手术前排空大小便,术区备皮,遵医嘱必要时给予灌肠,清洁肠道,防止术后感染,同时有利于手术操作。安定注射液10mg,术前30min肌注,消除患者紧张心理,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班。 2术后护理 2.1一般护理 患者回病室后,指导患者屈膝侧卧位,观察病情变化,立即测量生命体征,查看丁字带是否松动,局部有无渗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无腹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疼痛及渗出液的颜色和量。术后嘱患者2h内禁水,防止麻醉药有效过程中排尿困难,6h后可排尿,防止过早活动术区出血。 2.2饮食护理 术后1~3d进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馄饨;3d后改为普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苹果、香蕉、芹菜、菠菜,多饮蜂蜜水;少食辛辣、生、冷、硬等刺激性食物;忌食易引起大便干燥的食物,如山楂、桔子等;禁吸烟、饮酒。保持大便通畅,术后第14d为促进创面的愈合可适当食用鱼肉类食品,加强营养。 2.3排便护理 指导患者术后当日不宜排便,第一次排便时间以术后1~2d为宜,不要过于用力排便,排便时做深呼吸,减少腹腔压力,促进胃肠蠕动,促进大便排出,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开塞露协助排便,避免干硬粪块对肛门口的压迫损伤。 2.4脱核期护理 术后4~14d为脱核期,即结扎的痔核脱落坏死的过程,表现为:肛门坠胀,有便意,大便带血,分泌物增多,有腐臭味,此时指导患者进食应以蔬菜为主,适当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以每日1~2次为宜,勤换内裤,便后及换药前认真熏洗,如分泌物多,勤换敷料,保持术区干燥清洁。 2.5加强肛门功能锻炼,由于术后创面形成瘢痕样组织,常有肛门不适感,最好配合肛门保健操,锻炼肛门功能恢复。方法是先用力收缩肛门括约肌,然后全身放松,使肛门括约肌完全松弛;每日坚持,每次不少于50次,逐日增加到200次左右。嘱患者做到起居规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律,调畅情志,劳逸结合,勿久站、久坐、久蹲,定时排便。 综上,做好混合痔术前、术后护理,不但可减轻患者术前的心理压力,术后的疼痛,而且可以防止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创面的恢复与愈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手术护理论文:手术室护理程序化管理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 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而且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有效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树立专业形象的关键。我院通过制定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内容及其对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提高了手术室管理质量,现总结如下。 一、 组织管理 我院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职能,采用美国的法约尔管理方法,有年、季、月、周计划。 明确分工,协调好护患之间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控制对检验工作是否与制定计划相一致,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要求护士做到的管理者必须做到,护士长以身作则,在工作中做到人性化管理,有布置、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 二、工作管理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首先要加强手术室的程序化管理,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确实有效的规章制度。认真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核对工作,并记录在手术护理记录单,我院自2002年9月份根据卫生部的要求,凡住院的手术患者均有手术护理记录与病历保存归档,护理部不定期的检查记录的完整性,几年来未出现因核对不清而影响手术安全的现象。做到工作管理程序化,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责任到人,按责上岗。几年来未出现因核对不清而影响手术安全的现象。 三、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工作是最重要的一环。它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提高的关键。制定持续质量改进计划,科室成立质控小组,护士长为组长,副护士长为副组长,成员3人,每月有检查有记录。 1.术前访视 为了保证手术的预期效果,必须做好术前访视,巡回护士在术前一天去病房访视,会见患者先问好,作自我介绍,再详细了解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术前诊断、拟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化验结果、了解病情和手术部位及过敏史,并做好心理护理,解除其紧张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有较好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2.严格掌握无菌技术 操作管理在手术过程中,如手术器械必须高压灭菌和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备好足够的手术用物,每月监测空气、物品的细菌培养,以利分析无菌技术管理。 3.业务技术管理 每月组织业务学习2次以上,学习内容如复杂手术配合,重危病人抢救,新仪器的使用讲解及掌握要点等。同时采用护士长早会提问,设护士工作质量记录本等,每日记录,月底统计,要求新护士认真做好工作笔记,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了工作效率,让护士有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的概念。熟练掌握手术配合工作,护士长不定时抽查,评定成绩与年终考核挂钩。 4.专科配合效果好 根据护士的年资、能力大小、个人特长进行科学分工、合理安排,如进行心脏手术、体外循环、腹腔镜、激光、骨科等手术、仪器操作要求精确、熟练,对不同的专科进行相对固定配合。这样既促进专科配合,又促进专业性管理,同时亦取得各科手术医生的满意。 5.标本管理 标本是疾病诊断的依据。因此我科对标本管理进行把关,凡手术结束的标本均由巡回护士放入标本袋,记录好姓名、住院号、科室、床号及标本名称等,由手术室护工亲自送病理科,并做好标本的双签名工作。 四、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手术日益创新,手术设备日益新颖,且种类较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据统计,手术室各类物品达数千种,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物品管理制度和操作手册,才能保证各类手术仪器完整性。我科设器械护士一名,负责器械的供应和次日特殊器械的挑选,与设备科联系仪器维修和保养工作。器械物品定位、定点放置,贵重仪器每日清点并交班,如C臂机、显微镜、进口电刀、各类内窥、钬激光、低温等离子消毒机等,使用后要登记,值班者每天交班。备用器械用后清洗消毒烤干上油。保护好各类仪器,防止遗漏,避免损伤,延长使用时间是设备管理好坏的关键。 五、环境管理 手术室的清洁卫生必须放在重要地位。我们制定严格的卫生制度。每天对手术室进行湿式扫、抹和整理。每周五下午彻底搞卫生,并进行细菌学的监测;对参观人员制定入室制度,控制人员流动,减少空气污染。避免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保持室内安静、整洁,为医护人员和患者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减少患者手术的心理恐惧。使手术室的环境适合现代手术间的要求。 总之,做好手术室护理流程管理主要是做到组织管理程序化、工作管理制度化、技术管理正规化、设备管理科学化、标本管理严格化、环境管理洁净化,达到洁净、整齐、无菌、安静、严肃的工作氛围。从而不断提升医疗水平,提高手术室管理质量。 手术护理论文: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探讨 1、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识别 根据近两年来介人手术病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从人、物品、(高值耗材)先进仪器、专业技术、环境、制度及流程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系统识别、评估,对介入手术室工作各个环节中存在或潜在的安全隐患归纳以下几方面: (1)手术量逐年增多而复杂,护理人员相对不足,与2007-2009年相比,手术量增加1.5倍,其中危重病人手术增加55例,新开展手术3种、250例,节假日急诊手术平均增加37%.以上手术量增加呈逐年上升态势但护理人员仅增加1人,未达到1张手术台配备2名专业护士标准。 (2)工作量忙闲不均,工作忙时有些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护理安全隐患。 (3)突发事件,介人手术室特点极易发生突发事件,2007~2009年术中心跳骤停6例,失血性休克1例。 (4)并且高值材料多,先进仪器使用增多。 (5)同时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对涉及自身的医疗和护理过程尤其关注。 2、护理风险控制措施 2.1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2.1.1提理风险管理知识及安全知识培训护理管理者组织修订护理质量标准,建立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及各种风险管理组织。科室每月以提问,考核等形式进行一次护理风险测评,为完善介入手术室工作制度和再造流程提供依据。 2.1.2专业技术培训按照护理部的要求科室第月组织业务学习和业务培训,对术前、术中、术后的规范操作及相关业务知识每月考核1次,成绩季累年计,内容纳入护理部年终考核范畴,对新开展的手术及新仪器设备的使用。必须先由医师向科护士长讲授主要配合内容,护士长制定操作规程后再对科室人员进行培训。在工作中对业务能力差的人员护士长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业务指导,避免出现责任及技术风险。鼓励并创造条件支持科室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提高其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近两年来,我科护士成功配合医院开展的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经股动脉置管腹主动脉带薄网支架置入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等。 2.2规范化管理,提高应急能力及安全手术环境根据介入手术特点,制定各种风险项目的应急预案及防范风险的操作流程,如制定术中大出血及心跳骤停、交叉感染、防导管脱出堵塞,预防坠床,坠车(交换车)等应急预案。 根据专科手术特点完善急性脑造影,急性冠脉内支架植入。术中大出血,心跳骤停等抢救操作流程,建立急救小组,实施责任制的管理。护理管理者要熟知病区内的高危环节,避免出现责任及技术风险,危重患者抢救方面制度包括药品、物品、各种仪器性能是否完好等管理者要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对手术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管理,如地面潮湿应给予提醒,极力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降低环境风险的发生率。 2.3加强重点制度执行落实的管理介入手术室主要护理风险的种类为高值耗材开错封、异物遗留体腔、输错液、用错药、意外事件和医院感染,前4种均与查对制度的执行落实与否密切相关,最后一种与消毒隔离制度执行落实关系密切,因此加强查对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是化解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非常重要的措施。 2.4重视危重病人手术、新开展手术、大手术及节假日的安全管理如病人为择期手术,责任护士到病房查看病人,评估风险强度,护理安全管理做到四有:有责任护士,有手术护理计划,有安全防范措施医学|教育网搜集,有完善的手术护理记录,以最大限度在降低此类手术风险,节假日为高危时段,做好应急突发事件准备,合理安排人员在岗,抢救设备、急救物品药品是否充足完好处于应急状态,手术环境、无菌物品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 2.5职业安全防护的管理在介入手术室导致医务人员职业危害为x线损伤、血源性疾病感染、化疗药物的侵害等,其中血源性疾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利器损伤,尤其以针刺伤最多见,为体现以人为本,加强防护工作,规范安全操作流程,化疗、X线损伤和针刺伤害是可以避免的。2007~2009年介人手术室医护人员体检(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显示无职业危险因素造成的任何损害。 3、手术护理风险的监察 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分析系统,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护理风险的审查,发现在检查和检验,鉴定,评估现有的和潜在的风险,督促落实控制措施,存在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特别是从制度和流程上找原因,加强执法体系的实施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转变,从而有效地避免风险和降低风险系数。两年没有发生事故,可见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干预操作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手术护理论文:同济术式全盆底网片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由于人口老龄化,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已成为当前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中老年妇女身心健康,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其主要发病机制为盆底支持结构薄弱或损伤,手术修复是其最理想的治疗方法。但传统的手术主要是对薄弱组织的反复加固,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手术容易失败。近年来,利用网片进行盆底器官组织的修复取得迅猛 发展,而且文献报道其手术效果较好[1],但与此同时,这类新式手术对手术前后及术中的护理和配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同济术式保留子宫的全盆底网片重建术的手术配合和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150例盆底器官脱垂病人,POP-Q分期Ⅲ~Ⅳ级均由固定的一组医师采用同济术式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术治疗。30例合并高血压,10例合并糖尿病,10例合并冠心病,年龄平均为64.7(55~76)岁, 1.2方法 所有入院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妇科检查,进行POP-Q分期和相关并发症的询问,排除子宫颈及子宫内膜病变,对于脱垂器官伴明显糜烂面的,局部换药处理时间。行常规术前准备,包括盆腔超声和尿常规。均在术前相关合并症得以缓解或控制的情况下行手术治疗,以减少手术并发症。无明显麻醉禁忌症的均为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手术方法见文献[2]。手术网片均为美国强生公司提供,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毕均阴道填塞凡士林纱布24小时。所有患者出院时均交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时常规复查,患者如果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即随诊。复查内容包括:询问现状,是否出现尿便障碍,是否有性交不适,是否复发,阴道排液情况,并行妇科检查。 1.3结果 术程一般情况 术程平均为62(40~105)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7.4(50~200)ml,无一例输血;留置尿管平均时间为2.8(1~6)天;平均住院时间 7(4~14)天。患者术程顺利, 术中、术后未出现盆腔器官穿孔血管、神经损伤和大出血,术后无院内感染发生。根据POP-Q分度150例患者术后盆腔脱垂症状全部得以纠正。 2.护理 2.1 手术护理配合 2.1.1 术前准备 术前1天了解患者基本病史,评估患者皮肤粘膜的情况,特别是对于严重脱垂患者由于盆腔器官长期于体外导致局部粘膜溃疡及感染,应给予局部会阴护理,控制局部感染。手术体位存在的护理问题及相关风险因素,这类病人多为老年病人,是否存在骨盆畸形,股骨头坏死、骨折等病史,有无骨质疏松及脊椎病变。并根据相应病史制定相应的手术体位护理。术后有关并发症的预防的护理问题,患者多为老年患者且皮肤组织弹性差,加上尿液刺激,术前做好手术区皮肤准备及防压疮措施。对于长期吸烟及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应指导术后的呼吸指导训练,防止发生术后肺部疾病。指导患者术后的翻身及活动,减低和避免术后血栓的发生。对焦虑患者表示理解和同情,做好解释和疏导,尽早与患者建立互信,稳定患者情绪接受手术并能够术中很好的沟通交流,缓解患者的焦虑。 2.1.2 用物及环境准备 手术器械准备,准备常规阴道手术的手术器械,另外还要备用同济术式特殊的手术器械,备用网片。减压手术床 ,消毒及照明良好的手术间,因为网片是植入物,最好安排层流手术室。 2.2 术中配合 2.2.1 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1)截石位的安置及护理:截石位的正确摆放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使手术者操作方便,患者安全舒适,根据患者高矮调节支腿架高度,大腿髋关节屈曲90b,外展45b,膝关节 夹角90b,两大腿夹角接近110b,臀部超出手术床缘5~10,即一拳头位置,使臀部会阴手术区视野宽敞平坦;注意大腿内侧皮肤肌肉张力,如果皮肤肌肉拉得太紧则影响网片定位线的准确度,甚至影响网片无张力状态下放置;注意腘动脉腓总神经受压部位的防护,根据助手高矮放置脚踏櫈,防止助手拉钩时压迫患者身体而造成腘动脉!腓总神经的意外损伤 (2)手术无菌管理:网片是植入物,网片最常见并发症是侵蚀,发生率约为8%~10%,一般认为侵蚀的发生与感染有关[3]避免感染的措施是术前应用抗生素,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因此巡回护士应监督手术区域的消毒及整个手术过程无菌操作,遵医嘱术前30静脉滴注抗生素防感染,手术区应用手术切口粘贴膜保护(3)生命体征的观察:注意麻醉过程及截石位摆放时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5],关注手术的进展,及时评估出血量,因为盆底修复手术过程中可能导致严重的盆腔内或腹膜后出血,而仅仅注意外在的出血量是远远不够的,手术关键步骤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非常重要。(4)要及时供应台上所需物品,调节灯光照明,保证术野暴露清楚,观察导尿尿颜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2. 2 器械护士配合要点 (1)器械护士应熟悉网片,手术器械及使用方法。认真检查网片外包装、消毒试纸及有效期、合格证等。手术过程严格无菌操作,网片不应过早拆开,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外,增加网片污染概率。(2)器械护士手术步骤配合:手术护士应熟悉手术操作的步骤; 常规清点用物数目, 配合术者铺巾。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及按手术需求传递用物 给医生外,还需随时留意手术医生操作时是否会压到患者的双腿,及时给予提醒,以免因压住双下肢影响静脉回流甚至造成有神经、肌肉、血管的损伤。 本组无一例副损伤发生。 2.3 术后处理 术毕注意患者的保暖,特别是老年患者基础代谢率低,对外界温度调节功能差,及时调高室内温度至24~26℃,给患者穿衣盖被体位放平时,注意检查受压皮肤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以便术后病房护理措施的跟进。注意生命体征变化,这类病人多为老年高龄病人,术后容易发生呼吸抑制,术后及转运过程中注意生命体征监测,给予吸氧,侧卧防止呕吐误吸的发生。 3.小结 PFD是中老年妇女常见的疾病,传统手术治疗因复发率高而给患者治带来困难。近年来,随着对盆底解剖结构的认识,特别是盆底整体理论[3]及女性盆底阴道支持结构3各水平理论[4,5]的提出从而使盆底重建术成为目前治疗之类疾病的首选。基于此,2005年童晓文教授设计了一种新的保留子宫代额全盆底重建手术,我们称之为同济术式[2],该手术方式与PROLIFT手术效果相比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并极大地降低了手术费用。但是该手术的术手术视野小,盆底解剖关系复杂血管神经丰富,网片需终身植入体内,手术难度较大操作对医生的要求更高,同时也要求有更好的手术护理配合,要求巡回护士在摆放手术体位时,既要充分暴露手术野,也要保证患者的舒适度,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室护士要配合现代盆底重建外科手术,应重视学习女性盆底结构解剖盆底整体理论等知识,熟知局部解剖及手术步骤,掌握手术护理配合技巧进行手术配合。网片植入物的应用使手术无菌管理要求更严,做好网片的查对核实记录工作,完善植入物品的可追溯性管理。围绕患者为特定人群(中老年妇女)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对并存内科疾病的患者,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积极处理,细心的生命体征观察贯穿于整个手术过程,并与麻醉师手术医生默契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护理论文: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1】,为便于操作我院制定简易标准即入院后超过48h或超过平均潜伏期的感染。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感染管理师现代化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医院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不断总结经验,交流心得,我科收集了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2375例手术病人资料,了解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研究其发生特点,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收到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便和同行们共同探讨,达到减少医院感染之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手术人数2375例,发生医院感染68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2.86%,低于二级医院感染发病率标准。 1.2 调查方法: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我院印制了医院感染调查表。院感科要求临床经治医生发现医院感染临床诊断或疑似病例于24h内填写“医院感染调查表”报至院感科确认,符合诊断标准。我们与院感科协同工作,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收集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分析。 1.3结果:见下表。 由表可以看出浅切口感染占第一位,其余依次是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其他感染(口腔黏膜2例、胃肠道2例),最后是腹腔内组织感染。 2 干预措施 2.1表浅口感染干预措施 2.1.1 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及换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标准预防措施。有文献报告,在外源性感染中,经手术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感染占首位【2】,故特别强调认真规范洗手,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洗手的依从性,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外源性感染。 2.1.2 患者术前1天晚沐浴更衣,认真认真清洗手术野皮肤。有报道指出,若不影响手术操作及术后伤口敷料固定,则手术野的剃毛应当避免【3】,若必须剔除应当动作柔无划痕。 2.1.3 加强手术室及换药室环境卫生清洁消毒管理。我院于2006年建立了层流洁净手术室,供无菌手术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手术室空气标准。每月进行环境卫生监测,层流手术室菌数计数 2.1.4 对使用无菌手术物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严格检查,无菌物品标示齐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无菌用品均有设备科统一购入,证件齐全,标示清晰。换药物品由中心供应室统一供应,提倡使用小包装。换药时严格遵守换药流程,规范操作,做到清洁伤口—感染伤口—特殊感染伤口依次进行,医疗废物置于黄包标示的垃圾袋内焚烧处理,以免污染病房环境,造成病原体扩散。 2.1.5 与手术医生及手术室人员沟通,参与制定外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应用方案。遵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选用安全、有效、价格低的药物,。根据药物半衰期,按规定时间及时用药。清洁手术一般在入手术室麻醉开始时静脉给药,以保证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达到足够的药物浓度。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情延长,以便有效预防切口感染【4】。 2.1.6 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及时更换污染床单、被褥,给患者创造良好的修养场所,提倡综合施治,增强手术病人免疫力,一旦发生切口感染及时做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选择敏感抗生素。 2.2 呼吸道感染干预措施:本次调查共发生呼吸道感染21例,与年老体弱、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肥胖、吸烟有关,另外长期使用抗生素,易导致菌群失调或真菌感染。本次调查有2例真菌感染肺炎与长期使用抗生素有关。 2.2.1 保持病室环境整洁。湿式清扫,保持清新的空气,不主张使用紫外线照射及臭氧消毒机消毒。夏季使用空调应每日定时通风换气,每次30分钟。 2.2.2 氧气持续吸入者,每日更换吸氧管及湿化水,湿化水为灭菌水,术后尽早半卧位,减少胃内食物吸入下呼吸道,术前接受预防手术后肺炎的治疗和指导,麻醉未清醒时及时清除口腔鼻内分泌物,以免误吸,若病情允许,应尽早恢复肠道喂养方法,加强营养支持,护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内源性医院感染。 3 泌尿感染干预措施 3.1 本组发生18例尿道感染,其中15例发生在尿道留置插管后,可见留置药管为高危因素。有研究证实,开放式尿引流5日发生率100%,密闭式尿引流14日发生率100%,因此护理上应注意评价留置尿管的必要性,尽可能缩短留置时间,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的危险系数越大,尿管留置每增加一天,感染危险增长5%。在导尿时严格无菌操作。 3.2 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清洁,消毒1—2次,及时排空尿袋,防止尿袋逆流。非必要时无需更换导尿管。有尿路感染时,则应及时更换,保持集尿系统密闭性。连接处不被打开,可使导尿管相关感染从开放式引流的97%减至8—15%,故取尿标本应以无菌方法从尿管侧抽取。鼓励患者多饮水,若有尿液混浊、沉淀及时行膀胱冲洗。 4 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我们认为虽然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存在多种危险因素,但针对不同特点,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随着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我院手术患者感染发病率逐年下降,医务人员应不断学习医院感染的新知识,掌握新理念,并在临床诊疗护理工作中运用,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手术护理论文:全麻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比较和护理对策 摘要:通过对50例全麻上、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呼吸指标和临床症状的观察、比较、分析,发现二组在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肺活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胸闷、气促、呕吐、呃逆症状程度量化比较上存在明显差异。上腹部手术更易对呼吸造成不良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膈肌的刺激、切口疼痛、神经反射刺激、肺动脉压增高等。并对此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了肺部并发症。 关键词: 全麻 腹部手术 呼吸 影响因素 护理 近年来,全身麻醉随着理论和技术的日益完善,已被广泛用于各种腹部手术。但全麻是较诸其它麻醉影响病人的生理状态最为显著者[1],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更为明显,这种对呼吸的影响,常常延续到术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障碍。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全麻腹部手术后,不同部位的手术对呼吸所造成的影响程度不同。为此,我们收集共50例全麻腹部手术病人,分为上、下腹部二组,对术后相关的呼吸指标和临床症状进行对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全麻腹部术后的病人进行有效的呼吸系统监测和护理,使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下面就将我们的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19998-20008间,分别选择全身麻醉上腹部和下腹部手术患者各25例,无严重的心肺疾病。上腹部组:男性11人,女性14人,年龄26岁-66岁,平均57岁,其中胃手术7例、胆道手术10例、脾脏手术4例、贲门手术2例、胰腺手术2例。下腹部组:男性13人,女性12人,年龄25岁-68岁,平均56岁,其中结肠手术12例、直肠手术13例。1.2方法: 1.2.1呼吸功能指标测定:二组患者分别在术前1天和术后6h,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和氧饱和度,用Microlab 3000 Series(Micro Medical Lid,US)仪测定肺功能指标,并观察呼吸情况。二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术后6h分别收集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aO2)、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指标,其中VC、FVC因受年龄、性别、身高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故用实测值占预计正常值的百分比(A/P)来表示。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用SSPS统计软件包处理,统计结果显著性标准定为P 0.05。 1.2.2临床症状评定:术后6h至术后第1天分别观察患者胸闷、气急、咳嗽、呕吐、呃逆等症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五级评分制(见表1)[2]进行评分,由护士向患者说明评定的方法,理解后患者自己独立打分,不带任何诱导和暗示。采用秩和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用平均秩和表示。 表1 症状自评量表5级评分 1.3结果: 全麻上、下腹部手术后6h各项呼吸指标比较结果见表2。从表2看,二组在PCO2、SaO2上存在明显差异。由于术后6h,受麻醉抑制、体力不支、切口疼痛等因素的影响,上、下腹部手术患者所表现的VC和FVC都比正常预计值有明显的下降,其中,VC比较有明显差异性。从表3看,二组术后胸闷、气促、呕吐、呃逆症状程度量化比较有明显差异。 表2 术后6h两组呼吸指标比较 表3 术后症状二组比较 2. 讨论 人们认为术后肺部并发症与术后肺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有关[3]。全麻上腹部手术由于手术部位邻近胸腔,创伤刺激、神经反射和炎症反应对膈肌、胸腔、肺部所产生的影响比较大,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2.1膈肌和胸廓的影响。膈肌运动是维持正常胸腔压力和肺部膨胀所必需的。上腹部手术横膈向头方向移位,可使胸腔容量减少500ml,全身麻醉下的胸廓、肋骨架内径的缩小,以及中心血容量的增高(约300ml)等都可使胸腔容量缩小[4],导致胸肺顺应性降低。这种影响虽然会随手术的完成、麻醉的消退而解除,但呼吸功能却需要在术后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另外术后腹腔的膈下积液、膈下感染,会引起膈肌痉挛。术后胃肠胀气、胃潴留、胃扩张,致腹内压增高,膈肌上升。从表3看,上腹部比下腹部手术更易引起呕吐、呃逆的发生,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肺活量下降,引起限制性肺功能障碍。从表2测定的VC看,上腹部比下腹部手术有明显的下降(P 0.05)。 2.2切口疼痛。上腹部手术切口位置高,接近胸部,随着术后麻醉的消退,切口疼痛会越来越明显,患者由此惧怕深呼吸和咳嗽,只能作浅而快的呼吸,且不能及时将气管分泌物咳出,而影响有效呼吸。从表3看,上腹部手术更易导致术后胸闷、气促。另外,疼痛可引起骨骼肌反射性紧张,导致肺胸顺应性下降,肺通气不足,产生低氧血症[5]。从表2看,上腹部比下腹部手术SaO2有明显的降低,虽然绝对值不是很低,但不加以重视,必然影响呼吸生理功能。 2.3神经反射刺激。手术操作时,牵拉、损伤、压迫上腹部相关神经,反射性刺激肋间神经、膈肌神经以及其它辅助呼吸肌的支配神经使胸廓、肋骨架内径缩小。加之全麻手术抑制迷走神经兴奋,从而抑制了呼吸中枢与肺脏之间正常的反射传导。虽然在术中,可以通过麻醉师的辅助呼吸,保证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但术后仍可表现为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肺功能减退。 2.4肺动脉压增高。上腹部手术时,由于内脏血管收缩,引起中心血容量的增加,上腹部术后肺动脉压可有增高,可增高达70%之多,同时,肺静脉压亦可增高,引起肺血流的再分布使肺血液较多的分布于(通气功能较差的)肺上叶部分,从而形成较明显的分流,这可能是上腹部手术后肺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6]。 从表2发现,二组VC、FVC都有明显的下降,说明都存在不同的程度的通气功能障碍,由于全麻刺激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可引起部分阻塞肺通气功能障碍,二组FVC都有明显下降。从表3发现,二组咳痰症状比较无明显差异,说明术后咳痰大多受全麻的影响,而非手术部位的影响。因此,全麻下腹部手术对呼吸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3. 护理对策 3.1重视呼吸功能锻炼。对于上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前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呼吸功能锻炼计划,以便术前、特别是术后能学会和应用,减少术后并发症。呼吸功能锻炼包括:1)深呼吸运动。鼓励患者在术前一周练习深而慢的吸气,在吸气末停滞1-2秒后缓慢地呼气,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每分钟8-12次。2)有效咳嗽训练。教会患者先做深吸气后关闭声门,尔后胸腹肌骤然收缩,将气冲出呼吸道。3)束腹胸式呼吸训练。使用腹带绑住病人腹部,松紧适宜,以制造术后生理状态,加强患者有效的胸式呼吸,以代偿因术后切口疼痛引起的低效腹式呼吸。 3.2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术后6h内,因患者尚未完全清醒,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的恢复情况,包括呼吸频率、节律、幅度、肺部罗音。一般全麻上腹部大手术后,48h内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定时测定动脉血气,并观察中心静脉压的变化,避免加重心肺负荷。 3.3及时给予氧疗。由于麻醉和手术刺激反应,使患者总肺顺应性下降,通气功能下降,患者不同程度存在缺氧,因此全麻腹部手术后病人,常规必须给予吸氧24h,流量2-4升/分,具体视情况而定。上腹部手术,老年性肺功能不全者术后氧疗时间适当延长,停止时采取间断过渡法直至完全停止。 3.4采取早期半卧位。半卧位是腹部手术后最佳的医疗体位,特别对于上腹部手术患者,可防止膈下感染。早期半卧位不但有利于腹部引流,同时因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一般能使血氧饱和度提高1-2%。一般术后病人回病房,第一个血压测定在正常范围,即可抬高床头30-450,使病人处于半卧位或斜坡位。 3.5减少疼痛 刺激反应。在大手术或高危患者,术后疼痛可能导致功能残气量的明显减少(仅为术前的25%-50%),刺激呼吸次数代偿性增加,但长时间的呼吸功能增加可能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可见,术后疼痛可延缓术后病人的呼吸功能的恢复,因此术后有效镇痛非常重要,应客观评估患者术后疼痛。防止患者因对镇痛药的副作用的误解而强忍疼痛。对于上腹部大手术患者,尽可能使用PCA泵镇痛减轻术后疼痛刺激反应。3.6保持呼吸道通畅。全麻术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在患者未完全清醒时,要防止窒息,对大手术患者,床边准备吸引器,及时吸出分泌物和呕吐物。清醒后,因患者无力咳嗽咳痰,必须采用辅助的方式:如痰多不易咳出可辅以雾化吸入,用糜蛋白酶1支、庆大霉素8万、地塞米松5mg,氧气雾化,每次15分钟,每天二次,以稀释痰液,易于咳出。由于手术当天机体应激反应水钠潴留可以引起血管外肺水的增高,对于老年人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如手术当天咳嗽泡沫痰多、心率增快要注意心衰发生,并需注意中心静脉压。 3.7有效地控制感染。术后要保持腹部引流管通畅,特别是上腹部手术,要防止膈下积液和膈下感染,以免影响呼吸运动和引起肺部感染。上腹部手术患者偶尔会发生顽固性膈肌痉挛,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如针灸、镇静剂等,否则对呼吸功能影响是很大的。同时,要合理使用抗菌素,促进腹部和肺部炎症消退。 总之,全身麻醉腹部手术,特别是上腹部手术,对呼吸功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应遵循预防为主、护患配合、综合护理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
电站论文:谈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 摘要:为保障国家财产和人生财产安全,确保普及电站能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各级领导、全体员工一定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切实抓好抓实。本文,结合多年来的在水电站工作经验,阐述了本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需要注意的事项、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指导思想 安全生产 管理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水电站 1 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1.1 现代水电站安全生产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电行业的运行方式也在逐步转变。在水力发电领域,传统的运行方法,主要有:动态规划法、微增率法等。目前,我国的AGC应用主要是基于电网调度,针对水头变化小(即大库容)的水电站,根据网上的需要信息确定其负荷,然后用微增率法在机组间分配负荷,即从负荷到最小化流量。从以上所述的使用的情况来看,由于最初软件设计的出发点不是基于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工况,从而导致有些电站使用效果很不理想。 所以说,由于微增率法是完全根据数学理论推导而来的,其工程实用性面临很大的实现难题,在这方面,我们还需继续不断的创新,以推动提高本水电站安全生产。 1.2 安全生产的意义何在 安全生产在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企业要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通过管理现代化的设备,使生产过程安全顺利、高效率高产地进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展生产。这个最基本目标,只有通过搞好安全生产管理才能实现。劳动者工作环境好,劳动者在生产中感到自身安全健康有保障,自然就会发挥出主人翁的精神,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说,作为每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必须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把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保障生产设备的完好,保证生产顺利高效进行,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切实抓好,决不能掉以轻心。 由此可见,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而且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2 如何做好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 2.1 关键要从安全教育做起 树立牢固安全意识是保证水电站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关键。近几年,我们一直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到使出,把每个职工从被动的“要我讲安全”转移到“我要讲安全”,具体有以下几点做法。 2.1.1 通过正面教育、反面教育、奖励教育和处罚教育。正面教育,就是树立先进个人典型,以先进个人事迹为榜样,使职工自觉增加安全责任心。反面教育,就是以常见事故案例为教材,使职工牢记血的教训。奖励教育,就是对工作中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大力宣传、表彰,并给予重奖、重用;处罚教育,就是对因工作失职,自由散漫,或由于“三违”造成事故者,严格按有关制度进行处罚,使职工感到罚得心痛,触及灵魂。 2.1.2 通过培训技术,让职工熟习生产过程,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水电站工作涉及到的很多生产设备,对于一个新职工而言都是陌生的,而在生产过程中不注意某些细节,或者粗心大意,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所以必须对新职工专门设立一段安全教育培训,一方面可以初步对水电站的生产流程作初步了解,另一方面加深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 2.2 前提是员工技术要到位 2.2.1 对新职工进行岗前培训、跟班见习,让新职工尽快熟习工作环境,以及技术等方面。其培训的具体内容包括:学习设备的构造、运行原理、设备性能、技术状况、操作技术要点、安全生产过程、规范等。通过比较详细的培训,进入见习期,见习期间,要不定期考察培训期培训的内容。最后在见习期满后,经统一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2.2 定期开展全员技术培训,不断更新职工对新设备,新技能的掌握。由于新设备,以及新技术的不断研发诞生,对于全体员工对于新技术的掌握还不好。所以要充分利用运行班、零点班、四点班等可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全体职工进行集中学习培训新技术。由主管新技术的副处长授课,从基础理论学起,结合水电站的实际情况,有安排,合理地授课,使职工都能够从机组构造、性能和工作原理等方面加深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每年进行两次职工统一考试,考试成绩直接和年终考核挂钩,极大地促进了职工学习新技术掌握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2.3 重中之重是生产设备管理要到位 生产设备是水电站的主要生产工具,要保证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就需要现代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维护好生产设备,以及保证生产设备安全、高效的运行。要做到以下三方面内容。 2.3.1 建立健全完善的设备账单。 其具体做法是,对每台机组建立全面的技术档案,记录机组安装时的技术参数,运行中发生过哪些异常、故障或事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时是怎样处理的,需要更换过哪些零部件,机组的维修期限,以及每次维修后的试验记录,随时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查询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对设备维修备件准备充足,并及时补齐,做到检修时能快速方便地进行。 2.3.2 动员全体职工参与设备管理。 每件设备都有职工专门负责,要求职工对所管理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必须掌握,熟悉常见故障及处理,加强正常巡视、维护,动员全体职工参与到设备管理中来。必须把每个月,每个班次的设备运行缺陷上报到管理处,及时备案处理。 2.3.3 健全问题反馈制度。 水电站需每月定期召开一次设备 运行分析会议,由各班长参加,共同研究分析问题的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全体共同分析解决上个月上报的设备缺陷和问题,具体落实到检修班,进行检查维护维修,并做好实时记录。对设备问题的备案,实行销号制,有条件能及时解决的,就要及时销号,短时间内不能得不到解决的,及时记录在案,并积极创造条件,待缺陷解决后再销号。 2.4 要重视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督工作 对于法律,有专门负责执法的部门,也有专门负责监管执法的部门。而对于一个水电站,对安全生产也同样需要有管理的部门和监督的部门。对水电站进行针对性巡视检查,其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水电站需制定了内容详细的巡视检查项目,由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部门执行。要求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每小时进行1次巡视检查,每4个小时进行1次全面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要采取尽可能措施避免事态扩大,并及时上报。而监管部门则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中相关记录进行核实,并不定期进行抽查,检查其巡视检查的工作。 加强监督管理检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一个水电站如果只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措施是不够的,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监督检查工作,促进工作的落实。通过监督检查工作我们能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生产设备的缺陷,从而提高职工安全生产,保证安全生产的管理。 3 结语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松懈的工作,需要各级领导重视,全体职工参与。我认为只要做到了以上列出的各个方面,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控制人身伤亡及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实现电站安全生产管理,有效的提高水电站的经济效益。 电站论文:电站建设调总的素质和技能培养 摘要:概述了电站建设过程中调试总负责人地位、作用、素质、能力及领导下的组织体系,并针对调总技能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调总是调试过程中责、权、利的主体,是项目管理中人、财、物、技术、信息和管理等所有生产要素的主要参与者。因此,调试单位和调总本人都必须认识到其地位和特殊性,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来完成调试工作。 关键词:电站;调总;素质;技能;培养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新的电站建设近年来大量涌现。现阶段,为保证电源点机组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无论是火力发电机组还是其他诸如水力或核电发电机组,在机组投产前必须进行机组的调试。机组的调试是保证发电设备能够得到最佳运行状态的基本方法,分分系统调试和总调试。为保证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一般调试单位都成立调试项目部,项目部需要选择高素质的调试总负责人(即:调总,以下同)。要做好调试工作,调总的能力和素质是保证调试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 一、调总的地位和作用 调总是调试项目的总负责人,是调试单位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调总是调试过程中的主管人员,也是调试项目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同时也是调试工作过程中各种要素合理投入和优化组合的组织者。调试单位对电站设备进行调试,主要是通过各个专业来完成的,各个专业应对调试质量直接负责。调总是为完成调试任务的总协调人,是协调各方关系、使之相互紧密协作、配合的桥梁和纽带。 二、调总的素质 调试是一种高素质的技术服务工作。因此,对调总素质的要求也应为全方位的,这种素质主要体现在综合能力上,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有强的协调能力。 调总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调总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其行为及决定影响到各相关方面的利益。因此,应具有任劳任怨、廉洁奉公、为人正直和办事公道的高尚情操和职业道德,勤于钻研和守法敬业。 调总应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调总不是专门的技术人员,是管理人员。只有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才能把团队组织好。遇到问题时,能够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利用良好的人脉,保证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 调总必须有专业技术的功底和广阔的知识面。如果没有浓厚的专业技术功底,在技术上没有充分的发言权,就难以服人,说话就没底气。再说,调试涉及到的专业知识面很广泛,没有广阔的知识面,很难发表意见,就会失去在项目实施中运筹帷幄的能力和机会。 调总还必须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调试是一种技术服务行业,其协调能力主要通过语言来表达,汇报和下达主要通过书面文字来表述,需要定期提交的调试总结需要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要简练,内容要全面。因此,必须能“说”,能“写”。 调总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健康的体魄。调总仅有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完成整个调试工作是不可想象的。而且,调试工作时间长,条件差,任务繁重,常需要加班,作为调总一定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才行。 三、调总领导下的组织体系 一个调试项目部要保证整个项目的正常运行,就应保证很好的调试质量,保证调试工作的可控性。往往一个调试项目部在工作最繁忙的时候,可能需要几十个人同时工作,因此,一个精干、高效的组织体系来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转,这正能体现调总工作的重要性。 调总应组建合理的调试组织层次。一般的调试组织层次见下图。调总和副调总是决策层和协调层;各专业负责人是执行层;各专业技术人员是操作层。 在调试过程中,调总应明确组织内部各自职责与权限。做到专业分工与协作的统一,即按照人员相应的专业来安排工作。同时明确各专业负责人的责、权、利,最大限度发挥各个技术人员的作用,形成调总领导下的高智能、高素质的组织体系。 四、调总技能的培养 调试是个动态的过程,不可预知的问题很多。调总应及时通过各种有关调试信息的收集,并及时对有关方面作出反应来保证调试工作的顺利完成。 调总的技能,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工程技术上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的高低,这种想法并不全面。其一,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面往往比较专一,通常不会特别注意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学习和修炼,因此,一个技术专家不一定能胜任调总职责;其二,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侧重点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因此,一个擅长从事技术工作的人不一定适合担当调总。 调总必须懂技术,但不一定是某方面的技术专家。调总的技术是指它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其目的是为了和项目团队及相关方人员有共同语言,以便加强沟通、协调。调总懂技术,不是靠调总的专业知识、技能去解决调试项目中的具体技术问题,而是为管理服务的,即有效地指出方向,提出建议,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信息等,能透过别人把知识发挥出来。因此技术只是技能的一个方面的要求,技术不等于技能。 调总的知识面要广。“广”不等于“专”和“精”。过于专注于某一方面的技术问题,有时反而不利于当好调总。应强调“一专多能”为宜,即使“一专”不足,而“多能”有余,也适合当调总。其实一个好的调总,必定是有较强技能的人,过分强调技术上的专长不仅没有必要,有时也不利于调试项目的实现。 因此,调总的技能是专业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和丰富经验相结合的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技术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四个方面(见下表)。 五、结语 调试是高技术含量的技术服务工作,而调总是调试工作的核心。确保调总的素质和能力及技能,是保证调试工程顺利完成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电站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发电机组及全球一体化导致的走出国门的可能需要,提高调总的素质和技能,培养高水平的调总,是刻不容缓的。 电站论文:石别电站进水口边坡稳定性的计算 [摘要]本文论述了石别水电站进水口边坡的特征,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边坡进行数值仿真分析,评价边坡在天然与开挖无支护、加支护及电站正常运行等工况下的稳定性分析及评价,并对各典型剖面进行加固措施研究和支护方案设计,使边坡治理更趋科学合理。 [关键词]石别水电站 进水口边坡 计算模型 地质参数 稳定性计算 防治方案 1、工程概况 引水隧洞布置在坝址左岸,进水口边坡地形在上部岸坡较缓,自然坡度为12°~16°;公路下方岸坡较陡,自然坡度为35°~42°。边坡无基岩出露,经钻探揭露,覆盖层为第四系残坡积碎石土,厚度为10.8~12.6m。下伏地层为二叠系上统玄武岩组(P2β)玄武质凝灰岩,全风化带厚4~5m,强风化层厚4~8m,弱风化带厚7~9m。 取水口边坡高达40m,属于较高的岩土合边坡,边坡分三台开挖,开挖坡比从上往下分别为1:1,1:0.75和1:0.5。边坡的稳定性对工程而言至关重要,本文运用专业软件就施工期、运行期及地震作用等多种复杂工况对沉砂池边坡二维典型剖面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在当前设计开挖坡比情况下边坡静力工况下的稳定安全度及建议支护方案的效果。 2、计算基本原理 假定岩土体的破坏是由于滑体内滑面上发生滑动而造成的,滑动体被看成是刚体,不考虑其变形,滑面上岩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并满足摩尔―库伦准则。滑面的形状可以为平面、圆弧面、对数螺旋面或其它不规则面,然后通过由滑裂面形成的隔离体的应力平衡方程,确定滑裂面上安全系数Fs的大小。其中安全系数Fs值最小的滑面就是最危险滑动面,其对应的安全系数值即为该边坡稳定的安全系数值。 根据摩尔-库伦条件应有: 由每一土条竖向力的平衡得 联合两式:得出 按滑动体对圆心的力矩平衡 可有 上式右端的Ni需要按式(2-3)进行计算。由于公式两端均含有Kc,故需要迭代求解。 3、计算模型、计算参数及计算工况确定 3.1计算模型的建立 根据水工设计布置,结合边坡地质条件,本此研究选取坡高最大的典型边坡剖面(Ⅶ-Ⅶ)采用Slide岩土边坡分析软件进行典型剖面稳定性分析。典型剖面的工程地质剖面图见《进水口边坡工程地质剖面图(Ⅶ-Ⅶ)》,并据此建立了二维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模型,剖面模型如图1所示。根据边坡地质特征及岩土体分层情况,选取冲坡积层、崩坡积层、下伏基岩的全、强、弱风化、微至新鲜程度作为分区边界建立软件二维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模型,Slide提供模型的基本框架并将模型的左右边界和底边界设置为约束边界。 3.2计算参数及计算要求 在静动力计算中,边坡岩(土)体均采用弹塑性模型,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 石别水电站为清水江水电开发的第三级,为小(1)型工程,以发电为主。各建筑物级别分别为:永久性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DL/T 5353-2006)第5.0.1、5.0.4条规定,本工程边坡属A类枢纽工程区边坡,其级别为Ⅲ级。持久工况下设计安全系数应不低于1.05,短暂工况下安全系数不低于1.05,偶然工况下安全系数应不低于1.00。 3.3计算荷载及计算工况 边坡设计需考虑的荷载包括自重、岸边外水压力、地下水压力、加固力、地震作用等。 岩(土)体的自重地下水位以上采用天然重度,在地下水位以下,则应根据计算方法正确选择。坡体上的建筑物作坡体自重计。边坡各部位地下水压力应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和地下水位长期观测资料确定。采用地下水最高水位作为持久状态水位。电站挡水建筑物为四级,50年超越概率10%的场地地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3.4计算假定 在边坡的稳定性模拟分析中,作如下假定: (1)按弹塑性平面应变问题处理。 (2)对于岩石采用三角形六结点单元,线性函数的位移模式进行模拟。 (3)忽略岩层交界面间胶结物质的厚度,同时用界面单元模拟边坡结构中出现的裂缝。 (4)当作用在接触面上某一点处的切向力达到该方向上的最大抵抗能力时,岩层将沿该方向发生相对滑动。 (5)在整个变形过程中,接触面上各点的位移满足变形相容条件,即发生接触的变形体不相互侵入。 4、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反演分析 天然条件下Ⅶ-Ⅶ剖面边坡稳定计算结果见图2,计算结果表明安全系数为2.153。采用提供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大于安全规范值,说明自然边坡比较稳定;而实际边坡同样是比较稳定的,故认为提供参数的物理力学参数是合理的,因此可以使用所提的物理学力学参数进行后续的稳定计算。 5、建议支护方案下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本节主要研究施工期(边坡开挖支护完成状态)以及运行期(主要分析正常运行、正常运行遇地震及库水骤降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验算是否符合三级边坡稳定要求,同时对支护方案进行评价。 5.1开挖边坡在无支护状态下稳定性分析 从图3在当前开挖状态下典型剖面稳定性分析示意图可以看出,边坡稳定的安全系数为1.055,根据《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规定,边坡处于整体暂时稳定~变形状态,潜在的推测最危险滑动面位置:滑弧穿过残坡坡积层、全风化层并从全风化层中滑出。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滑动现象,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合理的支护措施。 5.2建议支护方案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本次计算中所采用的支护参数为:Φ=25mm,L=4.5m@3m×3m系统锚杆,φ6@200×200钢筋网,直径50mm排水孔间排距为2m,倾角为5°(或与坡面垂直),排水孔外面采用Φ=50mmPVC排水管,深入边坡10cm,外露20cm,喷15cm厚C20混凝土。 从图4建议支护方案下典型剖面稳定性分析示意图可以看出,边坡稳定的安全系数为1.057,符合短暂工况下安全系数不低于1.10~1.05的要求,能满足施工期的稳定,但很接近1.05,且从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到,由于锚杆尺寸短,未能有效穿到强风化基岩,对边坡安全系数提高不大。 电站论文:建造宇宙太阳能的发电站 所谓宇宙太阳能发电站是指在宇宙空间进行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然后通过无线电波将电力输送到地面。此系统如果建成,人类将会获得取之不尽的绿色能源。 1990年,日本政府在休斯顿举行的各国政府首脑会议上提出了“地球新生计划”,该计划列出了今后100年可使地球环境新生的战略技术,这就是核聚变和宇宙太阳能发电。 所谓太阳能发电就是利用半导体将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方法,利用当前的技术可将10%的光能转换成电能。为使发电过程不排放对人体有害的氮氧化物等气体、放射性废弃物及造成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人们期待着开发绿色发电技术。依靠太阳光发电不仅能满足人类活动所需的大部分能源,而且能对地球环境问题的解决做出重大贡献。 但是,在地面上每平方米仅能获得约1千瓦的电力,而且太阳能的利用还要受天气因素的影响。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有人曾提出在日照充足的沙漠地带建造大规模太阳光发电站的设想,但在地面上夜间不能发电。 利用阳光发电的最好方法是不断地用太阳能在宇宙空间发电。1968年,美国人格雷齐尔提出了建造宇宙太阳能发电卫星的设想。他提出将卫星发射到静止轨道,然后利用微波将太阳电池获得的电力送到地面,这样人类便可获得无限的绿色能源。 静止轨道就是位于赤道上空36000公里的圆形轨道。静止轨道上的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是一致的,即每日自转1周,所以从地面上看卫星总是处在同一位置上。而且静止轨道上的太阳光强度为地面上的大约14倍。除日食期间外,可以不分昼夜、不分季节和不管天气好坏进行发电,因此,在宇宙空间太阳能的利用率约是地面上利用率的10倍。 宇宙空间发电所得的电力用微波送往地面。送电用的微波是光波(即电磁波)的一种,属于卫星广播、微波炉、移动电话使用的波长范围。 满足美国的总电力需求 经历了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美国能源部与美国航空航天局合作,自1976年开始实施宇宙太阳能发电的研究,其研究内容有,假定21世纪之初美国所需的3亿千瓦电力全部由宇宙太阳能发电提供的话,会对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同时还要将宇宙太阳能与火力、核能、核聚变等其他发电方法进行比较。 当时研究的发电卫星叫做“参考系统”,一颗卫星就是一个5公里×10公里的庞然大物,如果把它发射到静止轨道上,可发电500万千瓦。按每颗卫星总重量50000吨计算,每年发射2颗,在30年内计划总计要发射60颗卫星。 研究人员经过对用微波送电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能效等多方面考察,最终得出了应推进阳光发电卫星研究这一结论。但由于难以预测的巨大建造成本等问题,这项研究于1980年终止。 这一结果,使得世界各国对宇宙太阳发电的兴趣急剧降温。但是,随着近年来地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对宇宙太阳发电的认识又有所改变,自80年代后期开始重新掀起了宇宙太阳发电热。在日本,1987年由国家公立大学和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组成了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太阳发电卫星研究小组”。日本政府又于1990年成立了“SPS2000”宇宙太阳发电系统实用化研究小组,该小组的研究一直持续至今。1997年又成立了既有理学、工学,又有法学和经济学方面人士参加的“太阳发电卫星研究会”。目前该研究会的事务局设在东京大学,正在从事研究信息的交换及对外信息的提供。1998年日本科技厅成立了宇宙太阳发电研究委员会,专门研究其安全性及经济性问题。最近美国航天局重新开始了对宇宙太阳发电的研究,虽然对其成本问题尚未进行研究,但1998年后将会大幅增加研究经费,而且研究的进度将会加快。 日本的SPS2000计划 所谓SPS2000是指最迟到2000年在围绕地球的轨道上组建输出10000千瓦的太阳能发电卫星,首先把发射轨道定在赤道上空1100公里处,供电范围定在赤道附近的一些国家。该计划规定 :1)发电卫星将成为与地面发电厂的成本可以竞争的发电站;2)发电卫星建成后,它将发展为更大规模的发电系统。 迄今为止,由于SPS2000尚未列入正式的国家研究计划之中,因此,2000年就不能实现发射。但在以现有的技术设计的宇宙太阳发电系统中,SPS2000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宇宙太阳发电系统。 在SPS2000中所设计的太阳发电卫星是一个边长为336米的正三角棱柱体,柱的全长为303米,总重量为240吨,在棱柱体两个面上镶有太阳电池板,剩下的一面装设有发送微波的天线。卫星的骨架由铝管组成,骨架用机器人和自动组装机进行组装。卫星建成后由机器人进行保养,由于采用的是1100公里的低轨道,所以发出的电力仅够日本使用,但赤道附近的国家每天约有12次接收电力的机会。 太阳电池使用的是薄片状非晶硅太阳电池。非晶硅太阳电池的特点是重量轻、柔软性好、成本低、易批量生产。现在日本原子能研究所正在给这种非晶硅电池照射相当于宇宙空间30年所承受的电子射线、质子射线、离子束及紫外线,以研究其老化的程度。 太阳电池发的电被转换成微波后送往地面。以现在的技术,如果将100瓦的直流电转换成微波,要损失30%的能量。目前所制定的目标是将转换效率提高到75%。 送电效率约50% 在地面上接收微波需架设接收天线,接收天线可将卫星传送来的70%的微波转换成电能。因此在SPS2000计划中,太阳电池板发电的50%在地面上可得以利用。 微波送电时,受电设施需向卫星发射诱导信号,这样卫星便可向受电设施传送微波。一个地方的受电设施每2小时可接收到约230秒的微波。要想用微波接收全部电力需架设直径2公里的接收天线。这种规模大小的受电设施所得到的电力,可连续提供约250千瓦的电力。在日本,250千瓦是300个家庭的用电量。在SPS2000计划中,计划将受电设施建在赤道地区的无电村。 据测试,SPS2000计划中的微波受电地区局限于北纬3度-南纬3度的地带。目前已对坦桑尼亚、埃及、印尼、巴布亚新几内亚、厄瓜多尔、马尔代夫、马来西亚等国家进行了预备调查。被调查的这些国家都很关注SPS2000计划,并愿意对受电设施的建设给予协作。 送电使用的微波频率为2.45千兆赫,这一频率处于卫星广播(约12千兆赫)和地面UHF广播(约0.77千兆赫)使用的电波频率之间。地面上送电的能量密度最高为0.0001瓦/米2,所以2.45千兆赫符合国际安全标准。例如法律规定,使用2.45千兆赫的。 电站论文:长滩河梯级电站工程地质初步探讨 长滩河河段为重庆市永川县境内临江河中游栏杆滩至水口滩河段。该河段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264千瓦,理论年发电量1107万度。这是永川县境内较为集中的水能资源。为了为长滩河水能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开发方案比选和设计任务书的提出提供工程地质资料和建议,并为进一步的工程地质勘察打下初步基础,重庆市水利电力学校组织有关教师对长滩河(主要是左岸地带)进行了初步的工程地质调查。 现已确定,对长滩河水能资源进行低坝(已建)引水式梯级开发。共分以下两个梯级: 一级电站:对已建栏杆滩低坝引水式电站进行改建增容,作为一级电站。装机容量由原来的2×55KW增至2×100KW。利用落差9.3米。 二级电站:新建付家滩低坝引水式水口电站,作为二级电站。装机容量2×400KW。利用落差27.4米。 整个梯级电站工程位于长滩河及其左岸地带。 本文拟对长滩河梯级电站工程地质进行初步探讨,着重对工程地质条件和开发方案比选进行初步评价。 一、区域地质简介 “区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由于长滩河梯级电站工程范围小,因而长滩河梯级电站工程所在区域是指永川县及其相邻县份。该区域在板块构造上属于扬子古板快;距今约7亿年以来,地壳长期处于稳定状态;无深大断裂,更无活动性断裂。所以,没有强烈地震震中分布,地震烈度在6度及其以下。 区域在地层分区上,属于扬子区四川盆地分区泸州小区。地表地层均为沉积地层。除第四系(Q)松散沉积层外,主要是侏罗系(J)陆相红色砂、泥岩沉积地层,其次是三叠系(T)。缺失第三系(R)和白垩系(K)。 区域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四川盆地东部晚燕山期新华夏系褶皱束,也就是川东南坳陷褶皱带中的永川帚状褶皱束。它主要由华蓥山主背斜及其一系列分支背斜与其间的向斜构成。褶曲呈线状和长轴状。一系列相间排列的窄背斜和宽向斜构成隔档式褶皱。它的西南部主要由箕山背斜、黄瓜山背斜和云雾山背斜以及其间的临江向斜构成。断层与背斜伴生。向斜中无断层或断层不发育。裂隙发育强度弱至中等;一般背斜比向斜强,砂岩比泥岩和页岩强。主要为构造裂隙,此外还有层面裂隙、风化裂隙和边岸卸荷裂隙等。岩体结构主要为层状结构,此外块状砂岩具有块状结构。在少数背斜轴部可见层状碎裂结构。在断层破碎带中可见散体结构。 区域内,一般海拔在300~500米之间。长江河床为地形最低地带。箕山薄刀岭有海拔1025米的高程点。地貌成因类型主要是构造剥蚀地貌,其次是山麓斜坡堆积地貌、河流侵蚀堆积地貌和岩溶地貌等。构造剥蚀地貌主要受褶皱构造控制,形成背斜低山、向斜丘陵的地貌景观。从背斜外围到向斜轴部,丘陵切割深度逐渐减小。河谷属侵蚀成因类型,河曲发育。河谷构造类型,既有构造谷,主要是向斜谷,又有适应河谷,主要是单斜谷;既有纵谷,又有横谷。较大河流Ⅰ级阶地发育,为堆积阶地或基座阶地。 区域水系属长江水系。地下水有第四系孔隙潜水、砂岩与泥、页岩互层弱裂隙水、砂岩强裂隙水和岩溶水等四种类型。 区域物理地质现象已岩石风化为主,尤以向斜丘陵比较明显;其次是崩塌、滑坡、岩溶和冲沟等。 二、工程地质条件 ㈠、地层岩性 在长滩河梯级电站工程地带内,除零星分布的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河流冲积层(Qal)和人工堆积(Qhc或Qa)外,广泛分布的地层是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上亚组(J2s2)中上部。在栏杆滩水库区,主要是沙溪庙组上亚组(J2s2)下部和沙溪庙组下亚组(J2s1)地层。沙溪庙组上亚组中上部地层分布在从栏杆滩取水口至水口厂房一带,为一套中等坚硬的长石砂岩和软弱的泥岩的不等厚互层。厚度为559.48米。根据岩性及其组合,从栏杆滩取水口到水口厂房,可依次分为以下10个岩性细分层: 第1层(J2s2-1): 主要为块状细中粒长石砂岩,大型斜层理发育,厚约203.42米。 第2层(J2s2-2): 主要为粉砂质泥岩,夹中厚至厚层细中粒长石砂岩,厚为41.97米。 第3层(J2s2-3): 主要为中厚层至块状细中粒长石砂岩,夹粉砂质泥岩,底部为一层块状长石砂岩,厚为28.53米。 第4层(J2s2-4): 主要为粉砂质泥岩,夹薄至中厚层细中粒长石砂岩,厚为35.18米。 第5层(J2s2-5): 主要为厚层至块状细中粒长石砂岩,上部为一层块状长石砂岩,厚为22.80米。 第6层(J2s2-6): 主要为砂质泥岩,夹厚层至块状细中粒长石砂岩,厚为65.61米。 第7层(J2s2-7): 主要为块状中粒长石砂岩,厚为21.70米。 第8层(J2s2-8): 主要为粉砂质、砂质泥岩,夹厚层至块状细中粒长石砂岩,厚为103.05米。 第9层(J2s2-9): 主要为块状细中粒长石砂岩,厚为29.38米。 第10层(J2s2-10): 主要为粉砂质、砂质泥岩,夹中厚至厚层细中粒长石砂岩,底部为一层中厚层细粒长石砂岩。该细分层上部遭受剥蚀,厚度变化较大,最大厚度约为7.84米。 ㈡、地质构造 长滩河梯级电站工程地带,在地质构造上,属于临江向斜西北翼,在构造形态上为一单斜构造。临江向斜轴向北东-北北东,为一长轴状宽缓向斜。核部由中侏罗统遂宁组(J2)构成,J2s2广泛分布于向斜两翼,靠近两侧背斜外围呈带状分布的J2s1。岩层一般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较小,一般10°~15°,接近向斜轴部只有5°左右,近于水平岩层。向斜内无断层。裂隙发育强度弱,砂岩裂隙较泥岩稍发育,但其裂隙率仍小于2。除两组以大角度相交的陡倾角构造裂隙外,主要为层面裂隙和风化裂隙。岩体结构类型主要是层状结构,第1、7、9层特别是第1层块状砂岩具有块状结构。 ㈢、地形地貌 临江河中下游大体上至北向南注入长江。地形总趋势为北高南低。一般海拔为260~330米。栏杆滩上游的碑坡,有350.80米的高程点。长滩河河床为地形最低地带,水口河床高程在260米以下。地貌类型主要是构造剥蚀成因的向斜丘陵。地形切割较浅,一般比高20~40米,最大50米。丘陵多为单面山坡。由块状砂岩构成的反向坡,多形成陡坡或陡壁。长滩河侧向侵蚀作用较强,河曲发育。河谷宽度变化较大,约为40~150米。在块状砂岩分布地段,反向谷坡多形成陡壁,谷底形成砂岩河滩,如栏杆滩、付家滩及水口河滩等。 ㈣、水文地质条件 临江河为该梯级电站工程地带内最大的地表水体。河床宽度一般为30~50米。在栏杆滩拦河低坝以上,积水面积为29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3.36米3/秒。在付家滩拦河低坝以上,积水面积为30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3.57米3/秒。地下水类型主要是砂、泥岩互层弱裂隙水。地下水埋藏较浅,一般埋深1~5米。长滩河左岸谷坡下部和坡麓可见泉水出露。多为下降泉,个别为上升泉,涌水量一般较小。一般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水,右岸地下水与河水的水力联系尚待查明。由工程地质类比法可知,水质一般为HCO3-Ca型,对混凝土无侵蚀性。物理地质现象主要是岩石风化,其次是崩塌。岩石风化比较强烈。泥岩风化速度较快, 其强风化层一般深1~5米;砂岩风化速度较慢,其强风化层一般深0.5~3米。崩塌主要表现为陡坡上砂岩块石、碎石的崩落和堆积,规模小。 ㈤、天然建筑材料 J2s2中上部第1、7、9层特别是第1层块状长石砂岩,可采作石料。这种石料储量大,质量较好,开采和运输方便。当地采石场较多,采石业较发达。现有采自第1层的大量石料,经栏杆滩火车站外运。长滩桥至水口河段,有质量较好的河流冲积细中粒石英砂,估计储量为1400立方米,离水口厂房很近,可采作砂料。砾石(卵石)料缺乏。但是,在J2s2中上部第1层中,铁、钙质胶结的新鲜块状长石砂岩,可加工成碎石,以满足工程的需要。 ㈥、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参考值 按照工程地质类比法,提供以下砂岩、泥岩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数据,作为参考值(见表1)。 下面提供适用于新鲜或弱风化边坡岩体的稳定边坡坡度(容许坡度)数据,作为参考值。 1、岩质边坡 一般:1∶0.25~1∶0.75 砂岩:1∶0.10~1∶0.20(坡高 8米) 1∶0.20~1∶0.35(坡高8~15米) 泥岩:1∶0.35~1∶0.50(坡高 8米) 1∶0.50~1∶0.75(坡高8~15米) 2、土质边坡 一般:1∶1.25~1∶1.5 3、洞门开挖边坡值 一般:1∶0.50~1∶0.7。 三、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综上所述,长滩河梯级电站工程区域稳定性较好。不会因工程兴建造成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在长滩河电站工程地带内,J2s2中上部第1、7、9层中等坚硬的块状长石砂岩,工程地质性质较好;第3、5层中厚层至块状长石砂岩夹泥岩,工程地质性质次之;第2、4、6、8、10层软弱的泥岩夹砂岩,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地质构造简单。岩层倾角较小。无断层,裂隙率小。岩体结构主要为层状和块状结构。岩体完整性和稳定性较好。 地形高差不大。向斜丘陵一般切割深度较小。坡度较小,坡面比较开阔,坡体比较完整。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主要为砂、泥岩互层弱裂隙水。泥岩和无裂隙的砂岩相对隔水;砂岩含弱裂隙水。地下水位埋深较小。泉水涌水量小。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物理地质现象主要是岩石风化。一般强风化层厚度不很大。泥岩风化速度较快。 石料丰富,质量较好,开采和运输方便,可就地取材。砂料储量小。砾(卵)石料缺乏。 由此可见,有利的工程地质条件较多,不利的较少。总的说来,工程地质条件是比较优越的。长滩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在工程地质上是完全可行的。并且,在开发方案比选中,充分注意了利用有利的工程地质条件,尽量避开不利的工程地质条件。从而,使选定开发方案具有比较坚实的工程地质基础。 四、工程地质问题及其评价 长滩河梯级电站工程地带内,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 ㈠、岩体稳定问题 与倒虹管、隧洞、渠道和渡槽等水工建筑物有关的岩体稳定问题,包括地基岩体、围岩和边坡岩体的稳定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泥岩强度低,抗冲蚀和抗风化能力弱,风化速度快,易于软化、泥化,从而易于导致岩体失稳。特别是作为渡槽墩台地基的砂、泥岩互层的不均匀沉降,会直接影响渡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㈡、砂岩裂隙渗漏问题 与岩体稳定问题比较,这是一个相对次要而又易于处理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砂岩裂隙率小,透水性弱;泥岩和无裂隙块状砂岩都能起隔水作用。 ㈢、天然建筑材料问题 天然砂料储量小,需要外运部分优质砂料。砾(卵)石料缺乏。用钙、铁质胶结的块状长石砂岩加工碎石,能否满足质量要求,尚待试验验证。 ㈣、评价结论 由此可见,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岩体稳定问题。它主要受岩性和岩性组合的控制。这就是说,地层岩性条件是长滩河梯级电站工程地质问题的主要控制因素。因此,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层岩性条件,尽量避开或改造不利的地层岩性条件,就成为解决长滩河梯级电站工程地质问题的关键。 五、开发方案比较选择的工程地质评价 对于长滩河水能资源的开发,主要提出了两个低坝引水式开发方案。⑴一级开发方案。从栏杆滩低坝左岸引水,在下游水口附近莲花河沟右岸甘家小桥建厂发电,利用落差36.70米。⑵二级开发方案(如前所述)。 ㈠、一级开发方案工程地质评价 从工程地质角度看,该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已建栏杆滩低坝建于第1层块状长石砂岩上,经受了20年运行的考验,坝基岩体稳定,也未发现坝区和库区渗漏。取水口进水闸及其下游很长一段渠道,也将置于第1层块状长石砂岩上,有利于岩体稳定和防渗。 2、前池及其泄水渠、压力管道和厂房的地基岩体均为第9层块状长石砂岩,对基础稳定和防渗都比较有利。 3、地形坡度小,变化不大,坡面开阔,有利于施工。 4、石料丰富,质量较好,可就地取材。 但是,由于一级开发方案引水渠道较长,全长3770米,因而存在以下一些比较突出的工程地质问题: 通过第2、4、6、8层泥岩夹砂岩的各种渠系建筑物,存在岩体稳定问题,特别是通过第6层、跨越铁路的倒虹管及其前后短隧洞的围岩稳定问题,十分突出,影响重大。 引水渠道通过第1~9这九个岩性细分层,沿线岩性变化较大,工程地质问题较多,处理工程量较大。天然建筑材料用量较大。 ㈡、二级开发方案工程地质评价 1、栏杆滩电站工程地质评价 由于该级电站引水渠道很短,全部枢纽建筑物都建于第1层块状长石砂岩上,经受了20年洪水考验,岩体稳定,也未发现渗漏。若坝下河床不再继续采石,对引水渠左岸的人工堆积和残坡积层进行必要的处理,工程地质条件对于整个电站枢纽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正常运行都是比较有利的。而且,在坝上游附近左岸,发现有砂岩裂隙泉水,估计可满足电站全部饮用水和部分技术用水的需要。从而,能克服由于河水严重污染而造成的饮用水困难。 2、水口电站工程地质评价 由于该级电站引水渠道较短,全长仅1622米,整个电站枢纽工程仅通过第7、8、9这三个岩性细分层,因而工程地质问题较少,处理工程量较小,天然建筑材料用量也会大大减少。特别是不穿越铁路,也不存在与倒虹管工程有关的、影响重大的围岩稳定问题。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由于有344米的隧洞段和106米的渠道通过第8层泥岩夹砂岩,因而可能会产生有关的岩体稳定问题。特别是在螺山坡沟底的隧洞段,洞顶盖层较薄,洞顶围岩稳定问题更为突出,必须妥善处理。不过,其余隧洞段分别通过第7、9这两层 块状长石砂岩,洞轴线大体垂直岩层走向,坡体厚大完整,洞顶岩层较厚,因而围岩稳定性较好。而且,进水闸、渡槽和厂区枢纽建筑物都将分别置于第7、9这两层块状长石砂岩上,对与之有关的岩体稳定和防渗都比较有利。另外,厂区枢纽地段,坡度小,坡面开阔,有利于施工。但是,由于坡度小,致使电站枢纽工程长达420~460米,才能集中27.4米落差。从而,使压力前池和厂房工程量较大,压力管道较长。这是地形条件不利的一面。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进行厂址优选研究,以寻求经济上更加合理、技术上可行的厂址方案。 3、开发方案比较选择结论 根据上述开发方案工程地质评价,通过比较,初步认为,二级开发方案由于引水渠道大大缩短,能够充分利用长滩河上、下游有利的地质条件,避开中游不利的地质条件,因而在工程地质条件上,相应地在技术经济条件上,较一级开发方案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因此,建议选用二级开发方案。并且,鉴于栏杆滩电站改造增容工程比较简单易行,建议首先实施第一级开发。《长滩河梯级电站可行性中间报告》已采纳了上述建议。有关方面已经提出了《栏杆滩电站改造工程初设要点报告》。 在进一步的工程地质勘察和电站工程设计、施工中,对上述二级开发方案存在的一些工程地质问题,应作进一步的研究,做出更加详细的评价,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的建议,并作妥善的处理,以保证整个梯级电站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正常运行。 电站论文:浅谈核电站常规岛技术的方案 核电站的设备选型和供货商的选择,应采用国际竞争性招标方式,在技术、经济、自主化、国产化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比较,来选定供货商和机型。国外制造商必须选择国内设备制造厂作为合作伙伴,转让技术、合作生产,逐步全面实现自主化和设备国产化。 经初步研究,常规岛部分可供选择的国外主要设备潜在供货商有:英法GEC-ALSTHOM公司、美国西屋公司、日本三菱公司、美国GE公司等。到目前为止,ALSTHOM公司已同中国东方集团公司进行合作,形成一个联合体;美国西屋公司已同上海核电设备成套集团公司合资,组成西屋-上海联队。其它公司到目前尚未进行合作。 根据ALSTHOM公司、西屋公司、三菱公司和GE公司等核电设备制造商所提供的资料,按照堆型的不同和一回路的不同,可以形成四类技术方案: 方案一——三环路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机组; 方案二——ABB-CE的系统80(System 80)型压水堆核电机组; 方案三——日本三菱公司的四环路压水堆核电机组; 方案四——先进型沸水堆(ABWR)核电机组。 下面就各类技术方案分别进行分析。 1 三环路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机组 此方案的一回路为标准的300 MW一个环路的三环路压水堆。此类方案包括中广核集团公司提出的CGP1000、欧洲公司(包括EDF、FRAMATOME、GEC-ALSTHOM)推出的CNP 1000和西屋-上海联队推出的CPWR1000三种压水堆核电机组。 1.1 CGP1000与 CNP1000核电机组 CGP 1000由中广核集团提出,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参考站,并借鉴美国西屋公司和ABB-CE公司的部分先进的设计,有选择地吸收了用户要求文件(URD)的要求,形成以300 MW一条环路的CGP1000技术方案。常规岛部分,汽轮发电机组选用ALSTHOM的Arabelle1000型汽轮发电机组。 CNP1000由欧洲制造商(EDF、FRAMA-TOME、ALSTHOM)根据法国核电计划及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等工程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及维修:请记住我站域名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推荐给中国的核电机组。常规岛部分的汽轮发电机组也以Arabelle1000型汽轮发电机组作为推荐机组。 由于CGP1000和CNP1000的常规岛部分的汽轮发电机组均为Arabelle1000型,所以实际上为同一类核电机组。 ALSTHOM在总结54台第1代汽轮发电机组的运行经验基础上,组合出了Arabelle1000型汽轮发电机组,参考电站为Chooz B(2台1 450 MW机组已分别于1996年7月11月投入运行)。 1.1.1 Arabelle1000型汽轮发电机组的主要技术数据 a)最大连续电功率:1 051 MW; b)转速:1 500 r/min; c)机组效率:36.3%; d)末级叶片长度:1 450 mm; e)排汽面积:76.8 m2; f)背压:5.5 kPa; g)凝汽器冷却面积:68 633 m2; h)发电机额定输出功率:1 050 MW; i)发电机视在输出功率:1 235 MVA; j)发电机额定功率因数:0.85; k)发电机额定端电压:26 kV。 1.1.2 Arabelle1000型汽轮发电机组的主要特点 a)缸体结构:三缸四排汽(HP/IP+2×LP94),汽轮机采用高中压组合汽缸并直接和2个双流低压缸相连接,含有流向相反的高压和中压蒸汽流道。低压缸为双流式,低压外缸体支承在冷凝器上面,不是直接装在汽机基础上,轴承座和内缸体直接座[,!]于汽机基础上; b)由于末级叶片比较长,具有较大的排汽面积,可使蒸汽膨胀过程加长,减少余速损失,提高机组效率; c)由于蒸汽在高/中压缸中膨胀过程是以干蒸汽单流方向进行,另外,在高、中压排汽口加装抽汽扩散器以增加效率,所以,Arabelle1000型汽轮机的高中压膨胀效率相对比较高; d)发电机采用水氢氢冷却方式,励磁系统采用无刷励磁方式。 1.2 CPWR1000核电机组 CPWR1000由西屋-上海联队推出,由上海市核电办公室牵头,组织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华东电力设计院、西屋公司等单位联合展开CPWR1000概念设计工作,并于1997年6月份完成。 CPWR1000是建立在西屋公司成熟的、经过设计、工程实践验证的技术上,以西班牙的Vandellos Ⅱ为参考电站(该电站已有50 000 h以上的高利用率的运行业绩),结合西屋先进型压水堆机组(APWR1000)技术,并进行适当改进而来。 1.2.1 CPWR1000汽轮发电机组主要技术数据 a)汽轮机型式:单轴、四缸、六排汽、凝汽式、二级再热装置; b)转速:1 500 r/min; c)主蒸汽门前蒸汽压力:6.764 MPa; d)主蒸汽门前蒸汽温度:283.5 ℃; e)主蒸汽门前蒸汽流量:5 493.5 t/h; f)主蒸汽门前蒸汽湿度:0.25%; g)回热抽汽级数:6级(1级高压加热器+1级除氧器+4级低压加热器); h)给水温度:223.9 ℃; i)平均冷却水温度:23.0 ℃; j)末级叶片长度:1 250 mm; k)排汽压力:5 kPa; l)净热耗率:9.788 kJ/(Wh); m)机组最大保证功率:1 071.09 MW; n)发电机功率因数:0.9; o)短路比:0.5; p)冷却方式:水氢氢; q)励磁系统:静态励磁系统。 1.2.2 APWR1000汽轮发电机组结构特点 汽轮发电机组采用1个双流式高压汽缸及3个双流式低压汽缸串联组合,汽轮机末级叶片长度为1 250 mm,六排汽口,配置2台一级汽水分离以及两级蒸汽再热的汽水分离再热器。 1.2.3 CPWR1000相对于Vandellos Ⅱ的主要改进 a)核电机组最大保证出力由982 MW改为1 071 MW; b)主汽门前蒸汽参数由6.44 MPa、280.2 ℃改为6.76 MPa、283.5 ℃; c)平均冷却水温度由17.8 ℃改为23 ℃; d)末级叶片长度由1 117.6 mm改为1 250 mm; e)汽轮机旁路容量由40%额定汽量改为85%; f)汽轮机回热系统由不设除氧器改为带除氧器; g)发电机电压拟由21 kV改为24 kV; h)凝汽器压力由7 kPa改为5 kPa; i)汽轮机净热耗率由10.209 kJ/(Wh)降到9.788 kJ/(Wh)以下; j)加大凝结水精处理装置容量; k)常规岛仪表控制采用微机分散控制系统。 2 ABB-CE的系统80(System80)型压水堆核电机组 此方案也是压水堆机组,较三环路方案不同之处是核岛部分为双蒸发器,由美国燃烧工程公司(ABB-CE)开发而成。此方案也为韩国核电国产化方案,核岛部分为ABB-CE的系统80反应堆,相匹配的常规岛部分为美国GE公司的汽轮发电机组。 电站论文: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 摘 要 以调度监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数据源为中心的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据仓库技术集成各类继电保护二次系统信息数据源,使用方法库支持各个不同等级客户的分别应用,利用 intranet 实施数据交换,并且开放 MIS 的数据接口。可实现“三遥”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各部门的信息交流,二次设备图形、试验的管理和事故、缺陷记录、运行状况的分析。该系统实用性强,可靠性高,具有开放性和先进性。 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应用普及,继电保护二次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许多当前由人工处理的模拟信息转化为大量的数字信息,而技术管理人员也有许多用计算机实现的资料和试验记录文档。信息的数字化使得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数据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通过综合分析数据,对设备实际运行状况加强了解,消灭故障隐患,进一步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1 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1.1 信息数据源的分布 二次系统所具备的信息来源可大致分为3部分: a)由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经 RTU 发送至调度端的实时运行数据; b)继电保护管理端(生技部门和继电保护班组)所存放的设备管理资料、各类试验记录和运行制度等; c)其他系统中需要了解继电保护数据或可以提供继电保护有关数据和参考资料的数据源接口。 1.2 系统结构 怎样有效地将信息数据源联系起来,而对于各级用户都能予以充分利用呢?我们可以考虑以调度监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数据源为中心,建立图1系统。 通过数据仓库技术集成各类数据源,使用方法库来支持各个不同等级客户的分别应用,利用网络功能实施数据交换,并且开放 MIS 的数据接口,基本实现对二次保护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 1.3 系统方法与功能 1.3.1 数据仓库和方法库 a)数据仓库是比传统的关系数据库更高一级的数据组织形式,它不仅支持海量数据的处理,而且对于动态存储、应用程序接口、非结构化数据等方面都具有更强的性能。 b)方法库是封装了一系列分析处理方法的规则库,也是应用程序软件功能的集中表现,可通过设置各用户权限来限制其对数据仓库的查询和读、写操作,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同时也限定了客户的应用范围。 1.3.2 软件应用功能 a)“三遥”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各类二次信息的查询,和以前定检、定试记录的比较,动作时间和次数的统计,故障、事故等报警事件的指示和响应等。 b)二次设备试验的记录管理、定试预告、定值单管理、材料管理等。主要由继电保护班组人员填写,其他部门共享查询。 c)二次设备图形管理系统具备 GIS 功能,支持图形和数据库相连,直接在图形上查询参数。 d)二次设备事故、缺陷记录分析,各保护装置运行状况分析。主要是继电保护技术专责完成,其他部门共享查询。 e)设立一次设备参数接口。如电流、电压、功率因素和高压设备试验记录等,配合一次主接线图查询,可作为二次系统的辅助分析数据来源。 f)可使用电子函件和新闻公告板方便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 1.3.3 软件开发工具 采用 Microsoft(微软)公司系列工具软件进行开发,在实用性和兼容性上都可以体现应用的先进性及广泛性。 1.3.4 系统建立模式 随着 Internet 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利用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我们在建设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时,也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点,要向大的外部空间提供可用的信息数据,也要从外部世界汲取各种综合信息,故考虑采用 intranet 模式。 2 系统特点 2.1 实用性强 针对生产运行中的实际问题,解决了二次部分各类数据源的共享和使用,特别对于继电保护技术工作人员,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系统分析和数据统计工作,提高保护运行水平。 2.2 可靠性高 易于维护和升级。由于采用数据仓库和方法库。整个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可靠性不再分散于各级用户之间,而集中于网络中心数据库和规则库,任一客户工作站的突然损坏,也不影响整个系统其他部分的工作性能,而且恢复非常简单。对于软件开发人员而言,升级换代只限于方法库的改变,快捷方便。 2.3 开放性和先进性 数据仓库技术使得数据源的来源更加广泛,使用更加方便,易于和 MIS 等系统接口。系统的构造结合了 Internet/intranet 模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 结束语 现在各个发供电企业的 MIS 系统建设已普遍考虑采用 Internet/intranet 模式,因此在建设企业内各个专业子信息系统时也应采用这种模式,以统一系统的规划及数据的流动,使企业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推动自身的发展 。 作者:广州电力工业局 陈菁 电站论文:洪口水电站天然砂石料生产系统优化改造 摘要:洪口水电站大坝砂石料生产系统原设计采用河床天然砂砾料进行筛分生产,并进行少量轧制,因征地原因,天然砂石级配与标书有重大出入,造成生产能力和骨料级配不能满足大坝浇筑需要,需对砂石料生产系统进行重大改造,提高轧制能力。洪口闽浙联合体结合系统喂料口为条筛的具体情况,探索出采用板式给料机输送超径料、新增轧石机回轧的改造办法,满足了生产要求,又节约了改造成本,较好地解决了改造难题,可为今后类似砂石料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提升改造提供成功借鉴思路。 关键词:天然砂石料 系统 改造 条筛 超径料 板式给料机 回轧 洪口水电站 1 工程概况 洪口水电站位于宁德市,是霍童溪干流梯级开发的第六级水电站,水库总库容约4.5亿m3,总装机容量为200MW,拦河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30m。大坝混凝土总工程量为76.8万m3,其中碾压砼65.7万m3,常态混凝土11.1万m3,施工高峰期混凝土浇筑为7.3 万m3/月,常态0.8万 m3/月。 2 改造原因 2.1 原砂石料生产系统设计配置思路 洪口水电站砂石料生产系统由闽江工程局勘测设计院设计。设计依据为业主标书提供的砂石料场勘测资料。砂石料生产系统的生产规模按8万m3/月配置,主要利用河床天然砂石料进行加工,设计思路是将大于300mm的超径料筛出作为弃料,仅把筛余的300mm以下的再进行筛分,并进行少量轧制,予以利用。 原砂石料生产系统具体布置见图1。其工作流程和原理如下: (1)将采挖上来的天然料,通过四台喂料口条筛,分离出大于300mm的超径料,作为弃料。 (2)将筛余的300mm以下的天然混合料,由喂料口条筛下的1#皮带机运送到1#筛分楼筛分。 (3)1#筛分楼为一台YKR24×60单层筛,将80mm以上的骨料分离。 80mm以下的混合料由3#皮带和7#皮带机直接送往3#筛分楼。 大于80mm以上的骨料由2#皮带机输送到粗碎车间进行破碎。 (4)粗碎车间安装了两台PE750×1060,大于80mm以上的粗骨料经破碎后,由4#皮带机输送到2#筛分楼。 (5)2#筛分机是一台YKR16×45单层筛,将粗碎车间送来的破碎骨料分离成两部分: 大于80mm骨料,由5#皮带机送到中碎车间,由两台型号为PEX-300×1300的颚破进行破碎,完毕后由3#和7#皮带机送至3#筛分楼。 而小于80mm以下的骨料,则由6#、3#、7#皮带机,直接送到3#筛分楼。 (6)3#筛分楼由两台香蕉筛3WZD24×60、两台螺旋洗砂机XL-914和两台圆振动脱水ZKR12×30机组成: 香蕉筛的三层筛将前面经破碎后的混合料筛分成大中小三种成品料,分别由相应的皮带机送往各成品料堆。 筛余的底层的黄砂,则经过螺旋洗砂机冲洗后,由14#、15#皮带机运往黄砂成品料堆。 2.2 原砂石料生产系统的实际产出水平 原砂石料生产系统建成后,由于征地等多方面的原因,投入使用的砂石料场与标书有很大出入,主要体现在料场砂含量远小于标书中勘测资料数据、超径蛮石的比率却大大超过标书中数据、采挖范围受到限制而大大缩小等方面,使得实际生产能力远远达不到设计能力,仅为5万m3/月,不能满足大坝要求实际浇筑需要,生产出的骨料级配也不理想,大骨料偏多,中小骨料和砂偏少,同时,因蛮石弃料增多,加大了生产成本,因筛余的利用料中的大石料偏多,轧制强度大,造成设备容易损坏。 由于上述原因,经参建各方研究,决定对原砂石料生产系统进行改造,以提高砂石料产量,并增加中、小骨料产量。 3 改造难点和方案比选 针对系统改造需要和施工条件、施工难点, 设想了3个方案进行比选: (1)改用大型颚破机直接喂料,不使用喂料口条筛,因喂料口进料平台是填筑建成的,按此方案改造,需加高4m,进料平台和喂料口土建需推翻重来,势力必耽误生产,不可行。 (2)另在本系统外建成一专门大型颚破机轧石系统,将蛮石弃料直接轧制利用或轧小后再运回,重建系统投资大,时间不允许,轧小后再运回,生产成本明显增加,且只能增多大骨料产量,对增大中小骨料产量无帮助。 (3)将喂料口的条筛栅格间距减小到150~160mm,在原喂料口条筛弃料口下方设一台板式给料机,在本系统边缘,沿1#皮带机,增设1台颚破和6台中碎,另辟一条破碎系统,蛮石和大于150mm的较大卵石经破碎后,由新增的18#、19#皮带机2条皮带机输送到3#筛分楼。同时,增设另1条17#皮带机,将从3#筛分楼出料皮带上的大骨料,送往2#筛分楼旁边的新增细碎机破碎,再送往3#筛分楼。由于本改造方案比较紧凑,做到了见缝插针,能够满足场地布置限制条件,同时,由于本方案能够在生产间隔时间施工,基本不影响生产,方案可行、经济。 经方案比选,决定采用(3)方案。 4 改造方案的具体实施 4.1 分成大于150mm和小于150mm两挡分别破碎处理 (1)将小于150mm天然料,用喂料口条筛下的1#皮带机运走,通过原骨料筛分系统进行筛分。 (2)大于150mm的较大卵石的天然料,通过一条设置在三个喂料口弃料出口处的板式给料机,输送给新增加破碎站 (3)经新增的破碎站破碎后的料,通过新增的皮带机送到3#筛分楼开始筛分,筛分之后送往成品料堆。 4.2 板式给料机配置选型 板式给料机工作原理是借助驱动轴的转动,通过传动链轮带动封闭链带,使其作连续移动,从而达到传送物料的目的。由于板式给料机能够水平或带一定倾角运送较大直径的毛料,使之成为改造成败的关键设备。 根据目前河床天然骨料的特点,蛮石最大直径为600~700mm,但其含量很少,可以通过挖机在采挖过程中剔除。主要粒经为500mm以下,因此板式给料机的机型选定在带宽B=1000mm,生产能力30~300m3/h、给料速度为0.03~0.25m/s、驱动电机为功率7.5kw可调速电机,板式给料机的输送长度根据喂料口的地形情况定为20m。 4.3 破碎设备的配置 由于本次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增大系统的破碎能力,增加中小骨料的产量,因此主要的投入放在破碎设备上。粗碎选用一台PEV750×1060颚破;细碎为6台PEX250×1200颚破,破碎后的骨料由皮带机送往3#筛分楼,筛分后分送到各骨料堆。 4.4 大骨料回轧方案布置 由于前期大骨料产量太高,已超出大坝RCC浇筑所需的用量,使得大骨料无处堆放,占用了大片场地。 对大骨料过多的处理,本次改造有两种途径: (1)将成品大骨料皮带分出部分来进行内循环回轧。即在8#皮带机机头,分出部分大骨料,通过新增的17#皮带机,将料送入新增的4台型号为PEX150×750细碎,破碎后通过6#等皮带机,返回3#筛分楼进行内循环。 (2)在2#筛分机进料皮带机头,用溜槽分出一部分骨料,通过新增的一台PEX250×1200颚破,进行破碎,破碎后通过3条皮带中转返回3#筛分楼。 (3)通过装载机,将成品大骨料装入自卸汽车,盘运至喂料口,然后由改造后的骨料破碎系统,对大骨料进行破碎,增加中小骨料的数量,以达到满足大坝RCC所需骨料级配为止。 通过上述措施,可大大减少大骨料太多的问题,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4.5 改造后的系统平面布置图 5 改造效果 按照上述方案 ,按期成功完成了系统改造。系统运行可靠,改造后的砂石料生产系统生产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系统日最高生产能力从改造前的4419吨/天,增加到改造后的6880吨/天,能够满足洪口水电站二枯高峰期的骨料供应,且骨料级配得到大大改善,能满足均衡生产的要求,达到改造目标。 6 经济效益 6.1在保证材料供给、保证工期方面最经济: 本次改造中增加一台板式给料机、12台不同大小的颚破和3条皮带输送机共投入约150万元,若系统不改造,工期将延误约半年以上,将会给工程带来较大的损失;若采用其它方案改造,不计新系统投资,拆除、砼龄期、重新制安将造成工期延误约两个月以上;若改用外购骨料,约需17万m3,供应难度大,且每方骨料成本提高15元以上,需多花费255万元以上。因而本改造方案最经济,是必要的。 6.2消化蛮石弃料,增加效益: 改造前每月约有10%~20%的蛮石弃料。二枯消化弃料约3.2万m3,混合料挖运及蛮石弃料总计约12元/m3,仅此一项,节约成本约38.4万元。 7 结语 在利用条筛喂料口的原砂石料生产系统已投产的情况下,进行生产能力提升的改造,本方案经济可行,成功地解决了场地布置难题,不影响原系统的生产,又节约了改造成本,可为今后类似砂石料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提升的改造提供借鉴。 电站论文:电站压力参数的单片微机检测仪 摘 要 介绍一种以单片微机为核心的可测量压力的新型智能仪器。该检测仪可消除现在普遍使用的现场安装压力表或短距离毛细管传输压力表所存在的观察不便的缺陷,具有测量准确、能减轻值班人员劳动强度、可远距离传送测量数据进行集中监控等优点。 发电厂(站)的压力参数包括发电机、汽轮机、水轮机等旋转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测量的各处油压、汽压或水压。由于这些压力参数可以反映出旋转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所以只有准确地加以测量,才能使上述设备的正常运行有保障。现在发电厂(站)使用的各种压力测量仪,一般都采用现场安装压力表或短距离毛细管传输压力表,需要安装在要测量的压力现场附近,由值班人员定时巡查记录。这样的测量方式,不但值班人员劳动强度大,而且无法做到随时观察各处压力参数的变化,难以预防事故发生于未然。 本文介绍的单片微机压力检测仪,是一种能够远距离测量压力参数的智能仪器。在单片微机的管理下,检测仪的测量过程完全是自动进行的,工作状态的转换操作也非常简单,测量结果既可以用显示器显示或打印机打印,也可以送至上位计算机进行远距离集中监控,便于实现发电厂(站)管理的自动化和现代化。 1 电路的构成和原理 检测仪共有8路检测通道,各路通道的模拟放大电路及基准电源电路均相同,而压力传感器的输入则按实际需要选择不同量程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分别为各路压力检测通道的测压元件,当压力作用于传感器时,芯片上的电桥在压力的作用下出现不平衡,输出正比于压力变化的电压信号,基准电源采用恒流源电路给电桥供电。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是比较小的,须经过模拟放大电路放大。为了消除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的温漂,采用了基本差动运算放大电路。 由于检测仪具有对多路测压点进行自动巡回检测的功能,所以需用自动转换开关对多个压力传感器送出的信号进行选取。为此,采用了CMOS 8选1多路模拟开关(选用4051),由它控制8路通道的通断状态,相当于一个单刀八掷开关。从多路转换开关输出的信号是模拟量,在把它输入单片机运算处理之前,必须先转换成数字量,完成这一功能的电路就是A/D转换器。检测仪使用了MC1433双积分型A/D转换器,其工作原理是将输入电压变换成与其平均值成正比的时间间隔,然后用计数器记下此时间间隔内的时基脉冲的数目。 由于单片机本身提供的资源如I/O口、定时器/计数器、串行口等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需要在单片机上扩展其它外围接口芯片。由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外部RAM和I/O是统一编址的,所以可以把单片机外部64 KB RAM空间的一部分作为扩展I/O的地址空间,这样单片机就可以象访问外部RAM一样访问外部接口芯片,对其口进行读写操作。检测仪采用具有I/O接口和计时器的静态RAM8155作为I/O并行接口电路。 拨码盘分为始点值拨码盘和终点值拨码盘,其作用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当检测仪进行巡回检测时的输入通道始点值和终点值。 拨码开关的每一位数码开关对应一路输入通道,并用来设置该通道的测量范围。当一输入通道压力输入量程不大于2.000 MPa时,该通道的拨码开关设置为“OFF”;当一输入通道压力输入量程大于2.000 MPa时,该通道的拨码开关设置为“ON”。检测仪将根据拨码开关设置的量程进行运算,以提高低压力量程范围的数据精度。 显示译码电路(74LS247)则将BCD码译成十进制数字,再由数码管显示压力检测通道的序号和各测压点的压力值。 操作显示电路的作用是用来切换及显示检测仪的工作状态。 打印/通信接口电路的作用是把测量结果用打印机打印出来,或把测量数据传至上位计算机进行远距离监控。 检测仪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每一路通道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模拟放大电路进行线性放大,然后由多路转换器的模拟电子开关进行选择,并经滤波后,由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量,再经I/O并行接口输入到单片微机进行运算,运算处理后的通道号和压力值最后经I/O并行接口送至显示译码器进行译码显示。 2 压力检测主程序 按照检测仪的工作原理而设计的压力检测主程序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3 抗干扰措施 3.1 硬件的抗干扰措施 在电源方面,一是在交流部分连接了压敏电阻,从而隔离了可能出现的尖峰过电压;二是对某些单元电路采用恒压集成块供电,如恒流源电路的基准电压和A/D转换器的参考电压均是这样处理。其次,在多路转换器输出线与A/D转换器的输入电压Ux引脚之间,串接了一个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它能够有效地抑制高频干扰信号。此外,检测仪采用的A/D转换器是双积分型,其转换结果与输入电压在采样阶段所经历的时间内的平均值成正比,故对对称交流干扰或尖峰脉冲干扰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 3.2 软件的抗干扰措施 对于来自被测信号源本身、传感器或外界干扰等干扰源的不规则的随机干扰信号,可以用数字滤波方法予以削弱或消除。由于在工业测量和控制等应用场合,经常会遇到尖脉冲干扰的现象,这种干扰通常只会影响个别采样点的数据,使此数据与其它采样点的数据相差较大,所以采用了防脉冲干扰平均值法。此法类似于体操比赛等采用的评分方法,既可滤去脉冲干扰,又可滤去小的随机干扰。 4 技术指标和性能评价 本检测仪可在0~50 ℃的环境下正常工作,压力测量范围为0~10 MPa,测量分辨率为0.001 MPa,压力传感器的输入通道可达8个。为了便于安装和使用,其外壳采用了面板式仪表的国际标准外形结构。 这种检测仪已在某水电站2台1.6 MW水轮发电机组上连续运行了超过2 a时间,工作情况一直正常。 与现在普遍使用的发电站压力检测仪相比,本检测仪有着显著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a)是一种由单片微机控制的智能仪器,完全实现对发电厂(站)压力参数的现场外全自动检测。利用其配备的打印/通信接口,可以很方便地随时把检测结果送至打印机列表打印,或送至上位计算机进行远距离集中监控。 b)具有多通道压力检测功能,每一通道的压力传感器均配置相同且独立的模拟放大电路与恒流源电路,并采用了多路转换的电子模拟开关,使得检测仪能长期稳定和可靠地运行。 c)结构简单,成本不高,工作状态转换操作方便;抗干扰能力强,测量准确度高;性能稳定,不需要专门的维护保养。 作者: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何志伟 黄少先 张岳匀 电站论文:电价对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发展的影响分析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供应日趋紧张,峰谷差逐渐加剧,部分电网已出现拉闸限电的局面。基于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要求,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拥有调峰填谷,调频、调压、事故备用、黑启动等功能的电站,将是我国电网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发展的现状 80年代起在我国广东、华东和华北等东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且以火电为主的电网开始开工建设一批大中型抽水蓄能电站,广州(一、二期)、十三陵、天荒坪等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陆续建成,对改善广东电网、京津塘电网和华东电网的运行条件起了重要作用,并使20世纪90年代成为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第一个高潮。 跨入21世纪后,中央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GDP再翻两番的宏伟目标,这次经济增长的特点是重化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共同迅猛发展,进入了新一轮以钢铁、有色金属和汽车制造等为主的重工业化时期。相应电力负荷也迅猛增加,抽水蓄能电站投入运行后在电网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深受电网调度管理人员欢迎,成为电网管理的有力工具。抽水蓄能电站分布范围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扩展到华中和东北地区;不仅在火电比重大的电网,也开始在水电比重较大但调节性能并不好的电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这批抽水蓄能电站将在2010年前后全部投入运行,届时中国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6955MW,预计将超过德国和意大利,晋升至世界第三位。即使如此,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比重仍然不高,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各地对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热情较高,一大批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1999年3月国家电力公司颁布了《抽水蓄能电站经济评价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2005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了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其主要职责是开发和运营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抽水蓄能项目。2006年8月国家电网公司向国家发改委报送了《关于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有关问题建设的请示》,均有效的指导了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 更是明确提出“适当建设抽水蓄能电站”,表明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已成为我国“十一五”电力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尽管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在我国大有方兴未艾,蒸蒸日上之势,并且满足我国电力需求和环境等各方面的要求,但总体效益却不乐观,影响了对抽水蓄能电站的投资积极性,不利于抽水蓄能电站在我国的持续发展。归结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目前仅以上网电价作为经济评价指标存在不足,二是电价高低的制定未能充分反应抽水蓄能电站的优越性。 二、上网电价作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唯一经济效益评判指标的局限性 对抽水蓄能电站在系统中的功能定位认识不到位,以上网电价的高低论经济性,影响了对抽水蓄能电站的客观评价。不区分抽水蓄能电站与常规电厂在系统中的功能差异,用抽水蓄能电站的短处与常规电厂的长处进行对比,忽略其系统经济性,以及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供电质量保障中的作用,从而形成了抽水蓄能电站上网电价高、经济性差的概念,严重影响了对其评价的客观性。 我国常规水电站财务评价方法是根据原国家计委和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编制的《水电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暂行规定》,主要是以电站的发电量来计算项目的销售收入,其上网电价根据资金来源不同,按照满足贷款偿还期要求反推上网电价;还清贷款以后,按满足投资利润率12%测算上网电价。 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中的效益是以动态效益为主,用常规水电方法评价抽水蓄能,没有真正体现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中的动态功能;另外,用反推上网电价来评价抽水蓄能是否可行,也是不客观的,上网电价只反映抽水蓄能电站发电量的多少,而抽水蓄能电站的发电量与常规水电站相比往往是比较低的,只相当于常规水电站发电量的25%左右,并且抽水蓄能电站的发电量往往是不确定的,它与电网的负荷水平、电源结构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等有很大关系;抽水蓄能电站发电量少,并不是电站本身造成的,而是系统优化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抽水蓄能电站多发电量,从系统优化角度来说是不经济的,广蓄和十三陵等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经验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用上网电价作为唯一指标来评判抽水蓄能工程,势必造成抽水蓄能电站上网电价过高,给抽水蓄能电站的立项带来很大困难,对当前电源结构调整也极为不利;而对电网来说,往往对提供电量多的电源感兴趣,而抽水蓄能电站电量少,反推电价必然高;另外,投资越大,电价也越高,必要报酬率也大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人们对抽水蓄能电站的效益未能充分意识,影响了对兴建抽水蓄能电站的积极性。 三、合理的电价政策是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健康发展的关键 据我国国务院“71号文”明确提出,厂网分开后,电网经营企业建设和管理的抽水蓄能电站,由电网统一管理和核算,其建设和运行成本纳入电网运行费用统一核定。而对于其他投资主体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该文件规定,要作为独立电厂参与电力市场竞争。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现行电价体制基本无论是单一电量核算方法,还是两部制电量核算方法,不能给抽水蓄能调峰填谷的静态效益以足够的补偿。 发电侧没有形成科学的峰谷电价,影响了抽水电价机制和抽水蓄能电站上网电价水平。目前竞价上网还没有普遍推行,能够反映供需关系的分时上网电价机制没有形成;在实行政府定价的地区,部分电网试行发电侧峰谷电价,峰谷电价差比较小,难以反映峰谷发电成本、价值和供需关系,推行的阻力也比较大,导致合理的低谷抽水电价机制难以形成。一般按平均上网电价核定抽水电价,不仅不能反映低谷电能价值,而且直接导致了抽水高成本,影响发电价格,以致抽水蓄能电站在峰荷时间所提供的优质电得不到必要的补偿。 现在应该使用科学的方法,首先制定更能反映不同时段实际发电成本的电价。 首先,抽水蓄能电站优越的调峰、调频、调相、负荷和事故备用、快速跟踪负荷等性能,对电力系统的电力结构优化、提高供电可靠性、促进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起到重要作用,应在电价政策上得到体现。 其次,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完善,应研究发电端电力市场的完全两部制电价结构。需要针对抽水蓄能电站的各种效益,制定完整的抽水蓄能电站上网两部制电价体系,以真实反映其市场竞争力。应在两部制上网电价结构中考虑机组分类,动态效益,社会对抽水蓄能电站的综合利用效益和社会效益给予合理补偿回报。两部制上网电价可充分反映抽水蓄能电站开发、运行的特点,可促进电力结构和资源优化配置,发挥抽水蓄能电站的容量效益优势,提高其上网的竞争力。 此外,也可以考虑容量成本转入的电量电价、机组分类容量电价、增收辅助电价等情况分析,构成“三部制”的电价结构。在这种构想的电价结构体系下,电价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电价= 容量电价+ 电量电价+ 辅助服务电价 对应的抽水蓄能电站效益也将由三部分构成: 效益= 容量效益+ 电量效益+ 辅助服务效益=(容量*容量电价)+(电量*电量电价)十(辅助服务量*辅助服务电价) 三部制电价不但有利于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能源的节约,还有利于抽水蓄能电站的市场开拓,增加其开发收益。 最后,在电力市场还不完善的过渡阶段,可以通过效益分摊的方法来回收抽水蓄能电站的外部经济。在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摊的前提下,明确不同经营模式下抽水蓄能电站各项效益的受益主体和回收方式,并提出符合其经营特性的价值补偿政策。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大部分抽水蓄能基本上只能回收静态效益,抽水蓄能电站的动态效益一直存在“看得见,算得出,拿不到”的现象,导致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经营业绩较差,投资吸引力差,发展缓慢,甚至难以生存,这与我国电力系统中要大力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意图相矛盾。因而正确衡量抽水蓄能电站的效益,建立合理的电价政策,对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站论文:探究水电站实验平台的创建 系统软件功能 水泵机组自动化软件功能水泵机组在无故障工况下,闭合全部刀闸与保护用断路器;电动闸阀与旁通电磁阀均处于关闭状态。水泵监控系统发出运行指令后;启动真空泵,当给水泵充水达到启动条件时,监控系统发出一号软启动器指令,停止真空泵,并按软启动规律启动水泵机组。当完成启动过程后,监控系统再发出旁通电磁阀开通指令,随后再发出电动闸阀开通指令,电动闸阀全部开通后,自行保持全开状态,旁通电磁阀关闭。这一自动开机过程即完成,处于正常抽水运行工况。监控系统处于实时在线监控状态。实时在线监控状态下实时监测的数据有: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因数、水塔水位、泵出口压力、地下水库水位、水泵瓦温、电机定子温度、泵与各断路器的运行状态。当需停止水泵运行时,由监控系统发出停运指令,先关闭电动闸阀,完成后再转到软停机进程,由软启动器完成对电动机的停机过程。监控系统则处于热机备用工况,时刻监测着泵站的全部参数并准备再次启动与自动运行。水电机组自动化软件功能水电机组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结构,由中央监控和现地监控组成。主要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安全监视、控制与调节、人机联系、运行管理、系统诊断自恢复等功能。电站的人员可通过工作站完成机组的工况自动转换、测量机组的转速、各处温度、电信号、液压信号、机组状态等自动测量与显示、机组的功率调节、打印制表、参数设置、辅机系统的自动控制、实验计算等功能[3,4]。 实验平台的应用 该实验平台由水力系统、动力设备及电气与自动化系统三部分组成,能够真实模拟水电站发电过程,可以达到一键开机和无人值守。实验电站建成后,能够实现电能的正常生产,系统能够并网运行。实验电站的主要设备均由教师自主研发完成,如此规模的实验电站在国内高校中尚属首次。该系统建成后可进行以下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1)水轮发电机组的开机、停机过程试验;(2)水轮发电机组的发电运行试验;(3)水轮发电机组的空载扰动及甩负荷试验;(4)调速器的静特性试验;(5)调节系统的动特性试验;(6)励磁系统的静特性试验;(7)励磁系统的动特性试验;(8)水轮机的能量试验;(9)水轮机蜗壳测流试验;(10)发电机的自动准同期并列试验;(11)保护动作试验:(12)发电机机组振动监测研究:实验电站除满足课程实验外,还可以补充学生在电站实习时,无法实际操作的不足,如开停机过程、甩负荷、同期并列等,同时学生所编制的调速器、励磁、监控等相关程序也可在此进行验证。实验电站对水电站中的水轮机过渡过程、水轮机调节系统、励磁调节系统能够进行试验研究、监测分析等,为水电站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提供试验条件。在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和实验中,能够满足水电站的安全要求,实现各种过程的自动控制。 结语 实践证明,该实验平台的开发建设是成功的。既为水利水电类专业的本科生和水电站的技术人员培训提供认识实习、教学实验和运行培训基地,亦为水利水电工程重点学科对水电站动力设备及其控制系统运行特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也可为水利水电工程学科硕、博士研究生论文研究提供实验平台,同时亦是水电工程建设部门考察西安理工大学水电站动力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教学科研水平及开发能力的一个窗口。更重要的是,通过水电站动力设备及其控制系统的建设,将使西安理工大学成为西北乃至全国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实验研究和中小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及其控制系统定点开发基地,扩大了西安理工大学在水利水电教学及科学研究领域的影响,使教学和学科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电站论文:对中小水电站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思考 一、水电站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参与人员较多,大型机具多,工程占地范围大,施工复杂,涉及爆破、高空操作等特种作业,工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稍有不慎,便会发生事故。最近一两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但事故仍不断发生。如目前在建的三峡枢纽工程,曾发生塔带机断裂造成死亡3人的重大事故;前不久,三峡工地378联营体120工地浇筑道路混凝土时发生塌方,死亡5人。我省的类似事故也不少,如某电站用运送土石料的缆车载人,因缆绳断造成5人死亡;甘孜州热足电站3#机堵头爆裂,造成水淹厂房、3人死亡;甘孜州一装机仅120千瓦的小电站边坡垮塌,造成12人死亡等。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血的教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多年来为水电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近一两年来,由于机构改革过程中的一些调整,使得水电项目的建设管理出现了脱节现象,许多在建项目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无人过问。尤其是近年来非水利系统企业甚至私营企业投资水电建设的越来越多,部分业主不清楚我国的基本建设程序,不懂得工程本身的安全和质量涉及公众安全和公共利益(水电工程一旦发生事故,将会给河道下游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新的形势下,作为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管理仍应常抓不懈,丝毫不能放松,要义不容辞地搞好水电建设管理,保证工程施工安全,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二、搞好水电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建设项目法人、施工单位和设计、监理单位的法人代表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建设项目或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各单位在工程项目上的负责人分别对本单位在工程建设中的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项目法人和施工单位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单位。项目法人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贯彻国家、部、省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办法和工作部署。 2.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明确项目法人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制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3.制定工程建设中的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协调有关经费的落实;加强与建设项目所在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联系。 4.为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创造必要条件。 施工单位应做好以下各项工作:一是认真执行国家和部、省有关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法规和规定;二是建立、健全适应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工作体系和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三是在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经逐级审核、审定后组织实施,并报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核备;四是坚持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安全工作。 (二)理顺体制,规范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中、小水电建设的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在机构改革中和改革完成后,应继续履行职能,加强管理。我省于去年设立了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全省安全生产进行综合性管理。综合性管理与专业管理彼此不能替代,应相互补充,互相配合,共同作好工作。 (三)依法管理。安全生产年年都讲,但重特大事故年年都在发生。要改变这种现状,应实施依法管理,以法规代替行政命令。我省应制定相应的法规条例,以利于安全监管部门和省水利厅、市州水利局从执法的角度进行水电工程强制安全管理,对违法者给予惩罚。除了省级法规外,行业管理部门应制定专业性的管理规定作为补充。目前,四川省地方电力局正在起草《四川省水利地方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暂行规定》,有望近期出台。 (四)加强日常检查。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对在建水电工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检查,督促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提高认识,加强管理。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各单位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情况;施工安全规章制度及执行情况;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安全管理档案等。 (五)设计、监理单位要积极参与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项目法人、施工单位是施工安全管理主要单位,但设计监理也应从自身出发,积极参与安全管理。 设计单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施工安全服务:一是工程设计必须符合国家、行业标准以及部、省规程和规定;二是对施工风险较大部位的设计,必须把施工安全放在首位,充分考虑施工条件和技术措施,应参与编制施工安全的实施细则或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三是对施工中遇到影响安全的各种险情,必须按规定做好测、预报工作,及时向项目法人、监理和施工单位建议采取有效的技术防护措施;四是协助对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对安全事故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应提出处理方案。 工程监理单位应与项目法人配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监理。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并执行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二是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进行日常检查;三是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符合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四是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严重失控、施工安全没有保证时,有权责令其停产整顿。 (六)搞好水电工程的防洪度汛。防洪度汛是水电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历来重视每年的防洪度汛工作,除了国家防总、省防汛办的总体布置外,水行政主管部 门应从建设管理的角度,抓好在建工程的防洪度汛工作。一是要保证工程区范围内的河道畅通,不能因为在河流上兴建电站工程而侵占河道行洪断面,抬高河道水位,造成沿河两岸增加淹没范围。二是要保证工程本身汛期安全,不能因为施工围堰未达到应有的防洪标准而水淹基坑,造成设备损坏及人员伤亡。三是各种建筑材料如水泥、钢筋等应堆放在安全高程以上,以免被水淹。 (七)建立安全情况及事故报告制度。一是各在建水电工程项目法人,应定期向主管部门报告本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情况,应对已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查清原因,分清责任,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二是坚决实行事故快报制度,特大事故应在6小时内、重大事故应在24小时内、一般事故应在48小时内逐级上报,不得隐瞒。 (八)搞好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全民安全意识的主要手段。主管部门每年应对各项目参建单位的安全责任人以及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一次培训。各企业应对本单位从事该项目建设的全体员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培训。从事特殊工种、危险作业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九)开展安全文明施工竞赛活动。每年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一次安全文明施工竞赛,所有水电建设项目法人和施工单位均应参加,年终进行评比。对安全施工搞得好的项目法人和施工单位以及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相应的项目主管部门也应进行表彰。对安全施工管理做得不好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玩忽职守、产生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责任人,要按照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大水电建设项目的投标资质预审时,要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业绩。
农业面源污染论文: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摘 要] 在人们想象中,工业生产和城市化生活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因。但是据环保部做的抽样调查表明农业是中国最大的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是最为重要且分布最为广泛的面源污染,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地表和地下水环境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农业生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关键词] 防治 农业污染源 生态农业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最好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利用的弦绷得越来越紧,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面对资源条件与生态环境的双重“紧箍咒”,迫切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切实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针对农业的污染源就如何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作一些探讨。 1 当前农业面污染源存在的问题 1.1 农作物施肥过量 主要粮食作物化肥用量基本合理,但是蔬菜和瓜果等经济作物过量施用现象比较突出,总体上化肥消费增长率在下降,但化肥投入量仍然偏大。2015年我国化肥使用量占世界的35%,平均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达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值得指出的是,目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氮肥平均使用量已经低于环境安全上限,但果树、蔬菜的氮肥平均用量还远高于环境安全要求,果园和设施蔬菜化肥过量施用现象还较为突出。 1.2 农作物农药使用量过多 我国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总体使用量趋于稳定,但利用率偏低。近年来,我国农药使用量稳定占世界农药总用量的1/7,比例高于我国土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比例,这与我国土地复种指数高有关系。总体来看,我国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低于美国、以色列、日本等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农药利用率较低,仅有35%,农药残留会经降水、地表径流和土壤渗入后,严重破坏土壤和水质的,对生态、生物多样性具有很大的破坏影响。 1.3 地膜回收率偏低 我国的地膜总的覆盖率以及使用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残膜的再回收利用技术以及机制欠缺,导致“白色革命”逐步演变为“白色污染”,农田地膜残留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地膜残留危害严重,影响土壤结构,降低耕地质量;影响出苗,造成减产;影响农机作业,造成播种和施肥质量下降;牲畜误食不断发生,危害牲畜健康。地膜回收率较低,破旧农膜残留问题仍有待破解。 1.4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偏低 农作物秸秆是用途丰富的农业资源。据推算全国秸秆总产量及其可收集利用量综合利用率仅为76%。随着农用能源结构的变化,农作物秸秆在生活用能源中所占比例愈来愈少,多余秸秆的出路,一是就地焚烧,造成空气污染,降低大气能见度,妨碍交通,危害人体健康;二是弃之田沟或堆入河沟或湖中,经风化、雨淋与腐烂,秸秆中的有机物进入水体造成污染。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偏低,循环利用能力亟待提升。 1.5 畜禽粪便等排泄物的利用率偏低 养殖业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由于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较低,污染排放呈上升趋势。近几年我国畜禽养殖总量不断增加, 规模化集约化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大量畜禽粪便难以及时处理和利用,使得畜禽养殖废弃物由传统农家肥变成了污染物。 2 如何有效处理农业面污染源 2.1 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 启动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扩大推广面积达,深入实施绿色防控,设立国家级绿色防控示范区,陆续淘汰高毒农药;开展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试点建设,建立示范基地。 2.2 治理农田残膜污染 推动地膜标准修订,解决残膜易破碎、回收难的问题,实施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启动实施可降解地膜对比试验,筛选应用效果好的可降解地膜用于示范推广,增加残膜加工能力,扩大回收地膜的面积。 2.3 开展秸秆综合利用 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开展秸秆还田、养畜、秸秆沼气、秸秆代木、秸秆炭化等方面工作,加快推进秸秆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2.4 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创建标准化示范场;加大中央财政资金补贴,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沼气工程,提升农村养殖粪便污水处理能力。 2.5 提升监测预警能力 实施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不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常态化、制度化运行。 3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有效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实施措施 建设生态农业是利用循环经济理论,生态工程方法,达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和环境,实施集约节约利用投入和清洁生产,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进而促进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高现代农业形式的同步发展。要紧紧围绕以农业这个平台,实施生态农业建设,通过构建生态农业产业、培育生态农业主体、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实施生态农业项目,着力形成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有效防治、农业环境持续改善、农产品优质健康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体系。 3.1 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构建农业生态多级循环 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为主体,创建生态农场、生态农庄和生态企业,通过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等途径,实现主体小循环。以乡镇为重点,创建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通过沼气工程、沼液配送、农业废弃物收集加工处理等节点建设,构建种养平衡、产业融合、物质循环的区域中循环。以县域为整体,统筹布局农业产业以及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动植物无害化处理中心、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有机肥加工企业等配套服务设施,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县域大循环。 3.2 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 3.2.1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 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大有机肥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推广施用配方肥、生物肥料,努力减少化肥用量。严格选择和规范使用畜禽饲料和渔用配合饲料及其添加剂,减少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加快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努力实现病虫害化学防治向绿色防控转变。 3.2.2科学利用农业废弃物 大力发展以有机肥加工、沼气发电、农林秸秆和加工剩余物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生态循环企业,积极培育农村沼气、沼液配送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农作物秸秆用作还田肥料、畜牧饲料、生物质能料,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食用菌。推广综合养殖模式,开展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加快建立畜禽养殖排泄物就近消纳、种养对接机制,推广畜禽养殖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固液分离和环保工艺等清洁生产技术,做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探索废弃农药包装物和兽药包装物回收机制,引导和鼓励农业生产者及时回收废弃农膜。 3.2.3推广农业节能节水生产技术 改善农业水利设施,完善田间排灌体系,扩大农业节水灌溉面积,重点推广微灌、喷灌、低压管道输水,鼓励实行综合节水措施和精确灌溉,推进农业用水循环利用。加快建立农机报废更新补偿机制和回收制度,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的老旧农业机械。推进太阳能、风能、沼气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及节油装置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推广农村沼气集中供气模式,不断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水平,逐步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 3.3 切实保护生态资源,修复改善生态环境 深入规范实施耕地质量以及提高耕地培肥,加强造林围垦土地的实施改良以及培育,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绿色生态建设和土地质量监测,开展耕地质量状况监测和评价,建立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和耕地质量长效管理机制。 农业面源污染论文: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摘 要:从目前农业发展来看,粗放式农业发展形式促使其与环境存在着非常大的冲突,农业面源的污染问题成为了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随着农业面源污染来源以及结构方面的多样化促使异质化现象非常的明显,社会环境方面的变化以及制度安排方面的不合理性促使农业面源污染现象非常的严重。本文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农业的面源污染。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农业发展 粗放型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中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这就使得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不断推前。所谓面源污染,实际上就是深入到地表或者是地下水体中的,以一种较为分散的、广域性的并且微量形式所存在的污染物。从目前的调查来看,农业面源污染属于水体污染的一种。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国情,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于种植过程中出现了农药以及化肥等过量使用,或者是在畜禽养殖的过程中出现了乱排乱放的行为,出现钾、氮等养分过剩的现象,过剩养分经过雨水进入到水体中,这样就产生了地表水面的污染。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过度施用化肥促使耕地土壤结构受到了影响,养分流失速度不断加快,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同时种植农产品也存在着品质下降,地下的水体系统受到了破坏,人们生命健康受到了威胁。政府需要明确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工作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的重要的关联,发挥自身的先锋作用,有效缓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面源污染问题,提升农业发展效率。 1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分析 1.1 政府强化自身工作责任 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过程中,根据相关管理要求,有效控制面源污染扩散,在面源控制工作中可以采用源头控制的治理方式,更加强调在更大流于内的农田治理工作,重视养分管理工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有效的削弱磷以及氮等的总含量。政府需要认识到农业面源的污染防治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必要性,同时了解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紧迫性,实现农业工作部门、科技工作部门以及水利工作部门之间的协调,明确各个工作部门的责任以及目标。在进行农业面源的污染防治工作中,需要明确工作目标以及工作人员,实现市县各级政府相关工作的协调,明确自理区以及保护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提升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效率。 1.2 重视农业生产的限定性技术 在进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过程中,需要认识到水源涵养地以及保护区的重要作用,重视面源污染源头方面的控制,在施肥过程中需要重视磷成分以及氮成分的有效控制,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中的面源污染。同时,在农业面源控制中需要重视水土流失控制工作,实现水土资源的综合性管理。例如,在进行坡耕地的种植过程中,需要重视耕地的改造工作,通过还林还草等形式来实现土壤养分以及资源的综合性管理。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中需要重视施肥技术改进工作,有效推广科学的施肥技术,实现平衡施肥理念的有效推广,提升肥料实际利用率。总之,在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中,需要坚持资源化、无害化以及减量化发展目标,特别需要重视家禽以及牲畜等粪便的处理利用开发工作,提升技术实用性,提升行业化的污染处理水平。为了能够有效推广污水以及粪便处理效率,可以构建实验示范点,有效带动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提升污染实际处理效率。 1.3 重视人工干预工作 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中,需要重视技术操作方面的简单性以及便捷性。在养分管理工作中,需要从轮作类型、施肥的时间、施肥方式等方面进行细化,从源头上来控制面源污染。在进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过程中,需要重视单向性治理工作,适当性加入人工干预,提升实际的治理效率。例如,在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中,植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考虑到屏障性以及过滤性功能,需要借助植被的过滤以及沉积等来削弱地下水地污染量治理工作,有效降低土壤中的氮磷钾成分,借助粘土矿物来改善土壤类型,提升土壤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吸收能力,同时也能够为植物增长提供了非常充足的养分,提升污染物实际的截留能力。同时,还需要重视面源污染治理思路。结合小流域自然经济情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发挥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的优化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优化农田产业结构,发挥水土保持的重要作用,构建小流域治理模式。 2 结语 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中,需要重视政策创新工作以及治理政策完善工作,重视农户在政策方面的接受能力以及反应能力,实现农业资本日渐深化。农业资本不断深化促使经营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倾向,农业的经营主体也出现了家庭式的农场、农业合作社等,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传统的小型农化相区别,农业方面的经营收入成为了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来源,这就需要结合市场发展形势,制定品牌化发展战略,提升生产情节性,满足消费者在农产品绿色化以及有机性方面的实际需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中,需要重视农业经营模式方面的创新,实现无害化以及减量化生产,有效优化面源污染,提升实际的优化效率。 农业面源污染论文:浅谈利用生态农业产业链技术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摘要】:分析了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成因,认为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水体污染的最大问题。为了改善水体环境,从生态农业产业链技术的含义和内容出发,提出以“种一养一加一生”循环一体化的产业链技术体系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环境质量,即以源头无害化、过程资源化、末端生态化和控制规模化为原则,进行控制农田养分流失的生态种植、低污染零排放的生态养殖、无公害的生态饲料生产、以发酵垫料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腐殖酸肥料加工和生态农业产业园区规划与建设等。这些技术的联控应用,能强化养分、食物链的循环延伸,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方法,可以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的零排放控制,改善水环境质量。 【关键词】:水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生态农业产业链 1、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1现状 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结果,2007年某流域TN、TP排放量分别为2.74万t和0.33万t,其中来自农业面源的TN、TP分别占48%和32%;滇池每年氮磷人湖总量为1.72万t,其中来自农业面源污染的有4719.1t,占滇池流域氮磷污染总量的27.4%;根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中的估算,来自农业面源污染的TN和TP分别占太湖流域TN和TP总污染量的77.0%和33.4%。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率远远超过来自工业和城市生活的点源污染,已成为中国各重要流域的主要污染源。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必须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的重要议程引。 1.2成因分析 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途径主要包括农药污染、化肥污染、养殖业污染、农业废弃物污染及农村生活污染等。中国的农药使用量居世界第一位,1990年为73.3万t,到2009年已增长至226.2万t;而且所使用的农药一般毒性大且具有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利用率不到30.O%,未利用的部分则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中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高达400kg/hm,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其中主要粮食作物的氮、磷、钾肥利用率虽已经进入国际上公认的适宜范围,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未被利用的养分通过径流、淋溶等方式进入环境,污染了土壤、大气和水体。畜禽粪便的淋溶性强,能通过地表径流污染水体。 2、生态农业产业链技术 生态农业产业链技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方式由“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的传统模式向“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一产品”的循环模式转变,实现物质能量的相互转换和多层次利用¨。农业产业链适合建设在集种植、养殖、农副产品为一体的农业区域,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将各相关农业产业串联起来,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的同时,还可以达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质的目的。 3、“种一养一加一生”循环一体化产业链技术体系 “种一养一加一生”循环一体化的生态工业园,是通过集合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生活等各独立链条而构建的循环产业链,以实现物质能量的逐层利用和循环再生。笔者首次提出利用“种一养一加一生”循环一体化利用的产业链技术体系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环境的思路。该技术体系以源头无害化、过程资源化、末端生态化和控制规模化为原则,通过各项技术的联控应用,实现养分、食物链的循环延伸与农业面源污染物的零排放控制,有效改善当前的水质状况。本体系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无公害的生态饲料生产技术 随着养殖业的集约化发展,高效与防病成为生产中的重要指标,导致含激素与抗生素等的饲料添加剂大量使用,造成了重大的污染和危害。生态饲料具有维持动物体内微生物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营养促消化和防病治病的能力,具有显著加快畜禽的生长速度、防病抗病、减少饲料用量和提高瘦肉率等作用J。虽然目前生态饲料存在相对成本较高、配方研究和加工工艺缺乏等不足,但是生态饲料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无公害的生态饲料生产将有利于养殖源头污染的高效控制。 3.2低污染零排放的生态养殖技术 生态养殖是一种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畜牧业发展模式。发酵床养猪技术是结合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提出的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生态养猪方法,其基本模式是将锯末、谷壳、玉米秸秆等农副产品作为垫料,利用固体发酵剂对垫料建堆发酵,然后铺进猪舍形成垫床。猪粪尿直接排放在垫料上,迅速被垫料中的有益微生物分解转化,整个饲养过程达到零排放、无臭味、无污染。 3.3以发酵垫料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腐殖酸肥料加工技术 废弃垫料富含腐殖酸、有益微生物和作物所需的丰富营养成分(N、P0和K0养分之和大于等于7%),是一种具有潜在价值的资源。废弃垫料资源化利用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因量选型”,可以将废弃垫料作为食用菌培养基的主料,或经简单粉碎加工后作有机肥。黄义彬等将发酵床垫料堆肥30d腐熟后,pH值和有机质、全氮、全磷、总养分的质量分数分别达到7.2、37.8%、2.5%、3.7%和7.6%,达到了中国农业行业标准中关于有机肥料的相关规定。可见,以发酵垫料为原料的生物腐殖酸肥料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还能有效减少农田径流中的污染物,具有可观的环境效益。 4、结论与展望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是造成当前水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利用生态农业产业链技术构建“种一养一加一生”循环一体化的生态园区,是改善农业面源污染状况的有效方法。在生态农业产业链条中,在不同的环节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的技术类型,从源头、过程和末端等不同阶段齐力控制。在种植方面,推广科学合理的农药化肥使用技术,提倡生物腐殖酸有机肥的推广和应用;在养殖方面,从生态饲料无害化的源头把控,实施种养区域平衡,力争物质循环利用;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充分利用各个环节中的废弃物,开展生态饲料、生物有机肥等的加工,实现资源再生和链条循环;在农村生活污染方面,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技术实现污水的原位消纳与循环利用,最终实现水资源的保护和水环境的改善。 农业面源污染论文:东北地区农业面源污染产生原因分析 【摘 要】东北地区是我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农业生产相对发达,农业面源污染风险也相对较大。本文根据东北地区的区域特点,从大田和保护地种植、集约化养殖生产、作物秸秆、农村生活垃圾等几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东北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原因,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面源污染;东北;肥料;重金属;秸秆 环境污染可分为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通过固定排放口产生的污染归属为点源污染,目前,相关部门加强对污染物排放口进行监控,点源污染现象逐渐减少;而没有固定排放口的污染一般归属为非点源污染或面源污染,从监控和管理层面上,面源污染治理的难度远高于点源污染,尤其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农业面源污染几乎没有监控,更谈不上控制与治理。东北农区是我国的重要商品量生产基地,农业生产投入较高、各种人工农业措施的实施广度和强度也很大,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就更高。本文从我国东北农业集中区域的现状出发,对该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机理及原因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根据当地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1 种植业生产 1.1 大田种植方面 东北以玉米、水稻、大豆等大宗作物为主,小杂粮为辅的农作物品种分布特征。在作物种植过程中,需要施入大量的肥料和农药,过量施入的肥料和农药会通过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地表水,通过淋溶作用进入地下水,对水体产生严重的面源污染。污染物主要包括氮磷[1]和有机农药,虽然氮磷不是有毒污染物,但过量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水华现象。大田种植中杀菌剂和杀虫剂的比例较低,主要以除草剂为主,因此,毒性相对较弱。 东北地区大田种植业面源污染严重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1.1 地形特点 东北地区的坡耕地比例很大,尤其是东部山区几乎全是坡耕地;即使是中部的平原地区,也多以漫岗漫川为主,这样的地形很容易产生地表径流,氮磷和有机农药很容易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 1.1.2 气候特点 东北地区几乎都是雨热同季,降水多集中在每年的6-8月份之间,降雨强度较大,产流量大,而这个时期恰恰为肥料和农药施用最为集中的时期,对水环境产生极大的污染风险。 另一方面,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在每年的冬末春初,冻融现象明显,土壤易崩解;加之雪冰融化,本应固持在土壤表面的氮磷和残留农药很容易随径流进入水体。 1.1.3 施肥制度 现阶段,农民种地多采用“一炮轰”(将作物一生所需的肥料在播种时一次性施入)的施肥方式,这种方式看似省工省时,但是一种对环境极不友好的施肥方式。因为这样施肥是不符合作物生长规律的。从现有的文献来看,我国农业生产中肥料利用率一般低于35%,即,65%的肥料未能有效利用而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那么这种“一炮轰”施肥模式对环境产生面源污染的可能性更高。 1.1.4 耕作制度 目前,东北农区广大农民通常利用小动力农机进行翻耕,,土壤耕层变薄,后果是保肥保水能力显著下降,污染物流失风险加大;同时,土壤耕层变薄使坚硬的犁底层上移,肥料下渗和作物根系下扎困难,导致肥料聚集于土壤表层,迁移性能增强。 另外,北方地区多为一年一茬,春季地表覆盖度低,刚刚翻耕过的土壤松散,土壤的固持能力最差,风蚀和水蚀概率最高,且施入土壤的肥料和农药尚未被利用,对环境的污染风险最高。 1.2 保护地种植 高度集约化生产设施菜地中接纳了过多的农用化学品,大量农药的使用会引起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增加;化肥和农药中的重金属也会进入土壤[2]。一般过磷酸盐肥料中含有较高的金属,集约化养殖的畜禽粪便中盐和重金属的含量也偏高,因此,施肥、污水灌溉、固体废物和农药的影响是保护地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 保护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来源于矿石类化学肥料和畜禽粪便。氮磷含量过高是由于过量施肥导致的。有机农药残留是由于保护地栽培特点和农药不合理施用造成的,保护地土壤中残留的有机农药以杀菌剂为主,杀虫剂很少,除草剂几乎没有。总之,保护地土壤面源污染主要是由于化肥、农药和集约化养殖的畜禽粪便造成。 2 养殖业生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畜禽养殖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满足了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目前,畜禽养殖业表现出如下2个特征:一是经营方式由农户分散饲养向集约化养殖场转变,专业化提高、规模化变大,随之产生大量的畜禽废弃物。第二是为运输方便,畜禽场由农村、牧区向城郊转移。这样,导致农牧脱节,畜禽粪便无法就地消化;加之传统的有机肥料逐渐被化学肥料所替代,导致大量畜禽粪便局部集中,未得到有效利用和安全处置,使某些地区单位土地面积的粪便承载量过高[3]。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大量畜禽粪便给环境造成了污染。为实现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保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是循环农业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已日趋成熟,但利用比例却很低,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风险极大。主要原因有:一是,畜禽粪便清运和贮存不够规范,导致其含水量过高,后续利用难度变大;二是,资源化利用过程中释放一定数量的臭气;三是,延伸产品商品附加值低,企业积极性不高,难以进入流通环节;四是,一些资源化利用技术尚需进一步优化。 东北地区长达4个多月的寒冷期,给畜禽养殖业产生的面源污染赋予了很多特殊性,如冬季数月的污染物冻结在排水区域,直到春天融化,伴随着降雨集中大量进入水体中,造成地表水变黑变臭,甚至对农村地下水产生污染。 3 农业垃圾 3.1 秸秆 现阶段,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业垃圾主要是作物秸秆。前些年,受农业生产技术的限制,作物生物量较小,秸秆产量也不高,作物秸秆一般作为取暖和做饭用的烧柴。现阶段,农村的能源结构发生改变,秸秆需求量下降;而作物的秸秆产量大幅增加。这两个原因导致秸秆大量剩余,而东北的温度和降水量都低于南方,导致秸秆腐烂极慢,回田难度较大。因此,受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储备不足和禁止焚烧等因素的影响,在东北地区过剩的作物秸秆无序堆放已成为新的污染源头,应值得广泛关注。 3.2 农村生活垃圾 主要是农业人口在日常生活及相关服务中产生的垃圾。包括厨房垃圾、净菜产生的果蔬废弃物、煤灰、塑料、纸类等构成。由于农村一般没有环卫部门对其产生的垃圾进行收集和集中处理,因此农村垃圾处置不当,首先通过土壤渗透向四周迁移。其次,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解,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和微量的氨气和其它恶臭气体,污染周围大气环境,最后,对水体的污染。如果将有害废物直接排入江、河、湖、海等地,或是露天堆放的废物被地表径流携带进入水体,水体都可溶解出有害成分,毒害生物,造成水体严重缺氧,富营养化,导致鱼类死亡等。 农业面源污染论文:松原市持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 近年来,松原市应用新型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强化土壤环境治理,有效遏制了农业面源污染蔓延趋势。 1.重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松原市为保护黑土地、遏制因盲目施肥、过量施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盐碱化蔓延趋势,加大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力度,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农家肥,减少化肥使用,提高耕地有机质量。目前,全市每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约达320万亩,每年可减少化肥投入近2万吨。据检测,测土配方施肥地块的肥料利用率达到43%,明显高于普通地块肥料利用率不足40%的水平。 2.积极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松原市依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对病虫草害优先采用农业和生物措施防治,全市每年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积达40万亩。 3.利用降解膜取代传统塑料农膜。近几年,松原市一直试图利用易降解膜(液态地膜)取代传统塑料农膜,彻底消除田间“白色污染”。2015年,松原易降解膜示范面积达到5000公顷。 4.合理开发利用地表、地下水源。利用好“三江一河一湖”及自然泡塘,建设堤水排灌系统,提高地表水的利用率,减少受污染地表水残留。同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按照800~1000米的井距布局,打深、浅机电井,扩大地下水灌溉面积。 5.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松原市以农田防护林为重点,切实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目前,在严重干旱地区、一般地区的农田防护林网格密度分别达到12.5公顷和25公顷的规定标准。 6.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松原市通过推广使用大型联合收割机,实现秸秆粉碎直接还田。2015年,松原市秸秆还田量约为173万吨,其中玉米秸秆还田量约为100万吨、水稻秸秆还田量约为73万吨,占全市年度秸秆总量的19%。 7.加快推进标准化农业进程。松原市现已发展有机农产品面积达19.5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48 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82.5 万亩。 8.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治理。“十二五”期间,松原市累计上报规模化畜禽养殖减排项目234个。全市畜禽规模化养殖污染物产生量为COD39300.826吨、氨氮733.32036吨,经过治理污染物削减为COD36581.214吨、氨氮558.69416吨,分别下降了6.9%和23.8%。 (松原市政府 供稿) 农业面源污染论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现状分析 摘要 人口的快速增加和对粮食需求的不断扩大,迫使农田施肥量不断增加,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特性、治理措施和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以期能为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特征;治理措施;问题;对策 广义的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污染,它是一种常见的面源污染。随着人口数量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促使农业中施肥量的不断增加,最终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状况日益加剧。为了缓解农业面源污染的不断恶化,许多有效的措施被应用。为了更好地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有必要对目前治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最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 农业面源污染的特性 掌握农业面源污染的类型、特点及其影响的对象是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前提条件。农业面源污染按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农药、化肥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其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分散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滞后性与隐蔽性;不易监测性;防治难度大。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分为3类:水环境、土壤环境及大气环境影响。 对水环境的影响包括以下3个部分:河流水质恶化及湖泊富营养化;污染饮水源,影响人体健康;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包括以下3个部分:破坏土壤结构,土壤质量下降;威胁微生物多样性,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也包括以下3个部分: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空气质量下降;空气中微生物菌落增加,加速了病原体的传播。 2 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措施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不同类型和机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措施和方法,归纳起来主要包括生物措施、化学措施、农业措施。 2.1 生物措施 2.1.1 人工湿地法。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污水处理系统。它是以自然湿地为主体发展起来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者间的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该技术的优势在于成本低、排污效率高,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2.1.2 蚯蚓生态池。该技术是由法国和智利共同开发,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该方法通过向土壤中接种蚯蚓,实现改善土壤中的环境及土壤结构,提高污水处理效率[1]。李军状等[2]研究表明,该方法对农村污水处理效果显著,化学需氧量(COD)、氨态氮(NH4+-N)、全氮(TN)、全磷(TP)的去除率均在70%以上[2]。然而,目前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2个问题:如何使蚯蚓保持长期的活性;长效性的检验。 2.1.3 稳定塘。稳定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总称,主要通过菌藻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稳定塘污水处理系统具有投入少、运行成本低、操作及维护便捷、除污效果显著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稳定塘的除污机理进行了深入地研究。Maynard等[3]进行了稳定塘中有机物除污试验,结果发现即使在三级处理塘中,BOD5的去除率能达80%,而在整个系统中对BOD5的去除更可高达90%以上。Babu 等[4]、Silva等[5]研究证明,硝化-反硝化、水生植物吸收、NH3挥发这3个过程是藻类稳定塘除 TN 的机理。然而目前尚未明确哪种机制在去除TN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稳定塘对磷的去除效果发现,除磷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水生植物及底泥的类型在去除过程中影响显著,但对于是以生物吸收还是化学沉降为主导存在一定的分歧[6]。为了更好地发挥该技术,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针对稳定塘在应用中出现的水力停留时间较长、占地面积较大、积泥严重等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使稳定塘的类型更加多样化,例如高效藻类塘[7]、水生植物塘、悬挂人工介质塘、超深厌氧塘[8]、移动式曝气塘;另外,还包括一些复合式塘,如多级串联塘[9]、高级综合塘系统(AIPS)[10]、生态综合系统塘(Eco pond)[11]等。 2.1.4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利用微生物自身的分解功能,通过人为控制的方式提供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加快微生物的繁殖,由此提高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降解效率。为了更好地应用该技术,一些专家和学者对生物膜法的除污机理和效果进行了研究。Wu等[12]开展了自然生物膜对N、P等元素去除效果和机理的研究,结果发现除污机理如下:首先生物膜将沉积于膜上一部分营养物质转化为细胞质,进行生长繁殖,最终成为生物膜中新的活性物质;生物膜自身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吴 迪等[13]通过试验研究发现,一体化生物膜技术对农村污水中COD、BOD、NH4+-N、TN、TP和SS平均去除率均在70%[13]。生物膜法除了能够去除肥料中N、P,对于去除水环境中重金属也效果显著,而且大大降低了造成二次污染的几率[14]。研究还发现,生物膜法能够有效去除有害藻类,改善水质。这些研究结果充分证明生物膜是一种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措施。 2.2 化学措施 目前,化学措施已成为处理农业非点源污染中一种重要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向土壤中施加土壤改良剂的方式减少土壤中N、P的流失,改良剂主要包括硫酸亚铁、聚丙烯酰胺(PAM)和生物碳(biochar)等。姬红利等[15]对3种土壤改良剂(硫酸亚铁、硫酸铝和聚丙烯酰胺)和1种土壤消毒剂(五氯硝基苯)的改良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径流雨水中TP和TDP值降幅明显,上述土壤改良剂的施用对降低P流失效果显著。生物碳由于自身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成本低廉以及良好的生物亲和性,被广泛的应用到农田养分、盐分的释放控制上。Ding等[16]对生物碳的改良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发现,将0.5%的生物质炭施入农田表层20 cm后,土壤中的NH4+-N损失量明显减少[16]。上述结果说明化学措施的除污效果,但化学措施是否会造成土壤环境风险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2.3 农业措施 合理的种植结构也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它通过选择合适的作物类型、合理种植模式及种植制度,从而达到合理施肥的目标。对于合理种植结构研究方面相关人员也取得了很多成果。研究发现,将豆科绿肥与稻麦轮作相结合不仅能够减少氮肥的施量,同时还能对稻季的氮素进行补充。Qiao等[17]通过对水稻+紫云英轮作的试验发现,冬季用种植紫云英代替小麦,稻季不施加氮肥,水稻的产量仅比常规种植常量减少5%。如果补充常规施氮量的30%,不仅可以保证产量,甚至还可以增产。王 静等[18]通过对滇池流域蔬菜产地的调查研究发现,合理的轮作方式能够减少菜地中N、P的盈余量,并推荐了适合当地的蔬菜轮作方式和蔬菜花卉轮作方式。对于合理种植结果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研究作物的类型较少、种植模式及种植制度还多以传统方式为主,若想使种植结构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 3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过多年调查和总结发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变现为:过分重视点源而忽视面源;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性工作开展不够、缺少对污染的认识和环保意识;尚无完善的政策、立法及相应的管理体制。若想实现土地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加快自主技术的研发;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认识和重要性;建立完善的监测评价标准及预警体系。 4 展望 目前,对于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会随着人类对粮食需求的不断扩大而显得越发突出。对于治理措施方面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拓展思路,对尚未明确的机理继探索;多学科交叉研究;利用先进的地理统计系统、卫星系统、数学模型进行研究。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不仅需要先进的科技手段还需要更加合理的管理体制。为此,对于管理体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明确职责;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环保意识宣传。只有两者相互协调才能使得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更大的进展,加快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农业面源污染论文:云南省山地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 摘要 通过节水、节肥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是一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云南省主要农业面源污染氮、磷的流失问题,探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和措施。节水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既可节水、节肥,提高农业抗逆能力,也可有效控制面源污染源氮、磷,适合云南省山地农业推广应用。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山地农业;云南省 云南省土地面积有94%为山区,耕地中48.5%为坡耕地,大面积的坡耕地容易发生地表径流。2007年进行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云南省农业污染源普查报告数据显示:云南省农业污染源排放到环境的COD占全省总排放量的11.31%,为8.12万t,总氮排放量占全省总排放量的31.02%,为6.17万t(氮肥径流和淋溶5.60万t,占90.8%),总磷排放量占全省总排放量的63.44%,为6 635.32 t(径流流失5 338.05 t,占80.4%)[1]。笔者就农业面源污染源的氮、流失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1 农用化肥流失概况 我国农田施用化肥利用率较低,平均总损失率约60%[2]。化肥被作物利用的越少,流失到环境中的就越多,造成环境污染也严重。 1.1 肥料中氮、磷的流失机理 化学肥料中20%~70%的氮被作物吸收,其他的氮一部分与土壤结合或者以硝酸盐形式存在地下水中,一部分残留在土壤中经氨化和反硝化作用挥发到大气中或渗透到土壤的深层,另有一部分则直接挥发进入大气。由于土壤对有机磷的吸附力弱,在土壤中磷即将饱和时,化肥的施用和牲畜粪便将引起有效磷和颗粒磷的流失。 1.2 云南省化肥使用情况及氮磷污染分析 2013年,云南省共销售化肥实物量581万t,施用比例严重失调,加之云南省大多数土壤偏酸性,过多的化肥使用不仅导致部分土壤产生盐化、酸化,农田径流流失的氮、磷更多,易导致地下水和饮用水硝酸盐含量超标,造成水体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3]。 2 氮、磷污染物流失控制措施 通过提高施肥技术、改变施肥方式等措施减少化肥的用量,科学灌溉防止或减少水土流失,可从源头和过程中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近年我国多地也在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及水肥一体化技术,这些技术的推广使用能有效控制氮磷流失。 2.1 节水灌溉技术 开展农业节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用水量,而且可减少排水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有资料显示,较常规施肥方式,采用节水的薄露灌溉方式,加上合理的灌排技术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氨氮、总氮、总磷的减排量分别达到65%、45%、70%,效果显著[4]。 截至2010年末,云南省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92万hm2,节水灌溉措施既能使粮食增产,也能提高化肥利用率,是一项节水减排的好措施。“十三五”规划中,云南省将投入大量资金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借助云南省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可有效控制云南省山地农业化肥氮、磷流失。 2.2 水肥一体化技术 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肥料利用率可提高30%~50%,该技术因水、肥利用率的提高,大幅度节水、节肥,减少氮磷流失[5]。主要模式如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等都可选择性地在云南省推广使用。 3 其他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也是一项能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措施,若配合缓释肥料、控释肥料和稳定性肥料的应用,可更有效地减少化肥用量,大幅度削减农田氮磷流失,特别适宜云南省种植的果树、蔬菜、林木等长生育期的经济作物。 同时,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也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衍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流失,也是控制面源污染的有效技术。 4 结语 大力发展应用节水、节肥技术才可减少化肥用量、大幅度削减氮磷流失,从源头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随着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和庄园经济的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对灌溉用水高效率、高效益的需求日益增大,面对云南省农业用水的严峻形势,在云南省大力发展以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尤其水肥一体化技术,既可减少农业用水、用肥量,缓解云南省水、肥资源供需矛盾,增强农业抵御旱灾能力,又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论文: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 [摘 要]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比较快,由于很多人的环保意识不强,所以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污染。本文对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以及污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还对防治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的措施进行了介绍,希望可以突破黑龙江农业发展的瓶颈,提高其农业发展水平,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可以更快的提升。 [关键词]黑龙江 农业 面源污染 危害 防治 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农药、致病菌、肥料等污染物引起的水质破坏、大气破坏等问题。农业面源污染与人们的农业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涉及的范围比较大,隐蔽性强,而且很难监测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农村生态环境有着较大的影响,如果不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会造成严重的结果,会威胁人类的健康生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展开,还需要借助相关法律法规,要建立监督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治理。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 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村比较常见的污染问题,其影响了农业生产,也降低了农村的生态环境,面源污染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会降低水质,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黑龙江农业的不断发展,其经济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很多人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使用了较多的农药,并且对沉积物、农药残留以及废料没有进行合理的控制以及处理,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呈现出了不断恶化的局面,黑龙江省受污染的农田不断增多,这不利于保证农产品的安全,这也阻碍了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农业面源污染会影响当地蔬菜瓜果的质量,会使蔬菜瓜果的农药残留超标。据统计,在2010年,黑龙江省生产的蔬菜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超标率达到了15%,而铅类金属硝酸盐招标率达到了60%,有的地区蔬菜瓜果有害物质超标率达到100%,严重不合格,这些产品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部门提出的要求,所以,必须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会对水体、土壤以及大气造成污染,还会破坏人类居住环境的生态平衡,会对人们的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二、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黑龙江省的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也比较优越,所以,其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快。黑龙江的农业区域面积比较大,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化肥,会产生较多的农作物秸秆,还会产生很多的农膜残留,由于环保工作不到位,所以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了较大的破坏,水体、土壤以及大气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不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化肥污染 化肥污染是农业生产中比较常见的污染源,化肥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使用了过量的化肥,造成了土壤的污染,有的化肥淌入河流后,还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一般氮肥的利用率为30-40%,磷肥的利用率为10-15%,钾肥的利用率为40-60%,由于很多农民在施肥时都存在过量的问题,所以,当地的土壤结构越来越差,农作物的产量也逐年减少。氮肥在施撒的过程中,会造成氮逸失,这会对大气造成污染,会破坏臭氧层。在施肥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会增加大气环境中CO2的含量,会造成温室效应,过量的化肥,还会造成农产品重金属超标,不利于保证农产品食用的安全性。 2、农药污染 目前我国农药年产量50万吨,位居世界第二。我国每年农药的使用量在23万吨左右,平均使用农药2.33kg/hm2,其中浙江和上海用药水平最高,分别达9.96 kg/hm2和9.85 kg/hm2。目前我国农药的过量施用在水稻生产中达40%,在棉花生产中超过了50%。我国使用农药中杀虫杀满剂占62%,杀菌剂占21%,除草剂占17%。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在一定时间内或多或少都有部分残留或超量残留在农作物上,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增加,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出口贸易。 畜禽粪便的污染 3、农膜污染 农膜污染也称为白色污染,是指使用农膜后,没有对其进行回收,造成了农膜随意放置的问题。农膜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学聚合物,其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而降解后也会产生有害物质,如果不对农膜进行合理的处理,会污染土壤环境,还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威胁了农产品的安全,也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黑龙江省由于气温比较低,所以,对农膜的使用量比较大,很多地区使用的都是不可降解的地膜,具统计,在地膜残留比较严重的地区,农作物减产达到了20-30%,对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4、畜禽粪便的污染 近几年,黑龙江省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每年畜禽粪便及粪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畜禽粪便污染问题成为当前农业面源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畜禽粪便不经任何无害化处理就直接排放,这些畜禽粪便携带大量的大肠杆菌、寄生虫卵等病源微生物和大量的氮、磷等进入江河湖泊,不仅污染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而且导致水体和大气的污染,更是我国江河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 三、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对策与措施 1、广泛宣传教育,营造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社会氛围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让农民知道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和原因,认识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于农业环境安全,对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进而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顺利实现的重大意义。要重视舆论宣传,充分发挥电台、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的作用,提高公众的认知度、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2、进行循环利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数量 大力推广示范“农田水微循环利用”、“稻田养鱼(鸭)”、“猪-沼-果(菜)”等新的模式和技术,进行循环利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数量。如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庭院式生态农业模式,将种植业、养殖业与沼气使用相结合,以获得最佳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使用沼液替代传统的农药浸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农药对农田的污染;沼液、沼渣是优质的有机肥,沼肥的施用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减轻了化肥和农药对农产品、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3、完善法律法规,依法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现有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制订和完善农产品生产和安全质量标准、农产品基地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完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奖励扶持政策,依法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制度建设,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真正纳入法制的轨道。 四、结语 本文对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进行了介绍,还提出了防治的方法,希望对农业工作者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可以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加强环保意识,加强对化肥、农药的控制,还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对农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的检测,避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在从事农业生产时,要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还要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做好农膜以及畜禽粪便排放的控制以及治理工作,要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对面源污染的认识,从而实现黑龙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面源污染论文:漓江水系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及治理建议 摘要 漓江水系由19条支流组成,是桂林市人民的母亲河,漓江又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圣地。然而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业投入品的大量使用,漓江水质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近几年来,农业部门对漓江水系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进行了调查,依据调查提出了还漓江水质原貌的治理建议,旨在保护桂林市人民的母亲河和确保漓江两岸人民生活用水安全。 关键词 漓江水系;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治理建议 漓江水系是珠江水系主要发源地之一,由19条支流组成,是桂林市人民的母亲河。漓江两岸景色迷人,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圣地,年接待游客数千万人次,旅游收入数百亿元,成为桂林市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漓江流域范围自兴安县境内的猫儿山开始至阳朔县普益乡与平乐县福兴乡交界处,进入桂江流域;覆盖4个县5个城区总计48个乡镇587个村委会,总人口229万人,农业人口160余万人;流域面积5 959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21.43%。 据统计,2013年漓江流域内耕地面积10.2万hm2,农作物播种面积24.02万hm2,复种指数2.35,低于全市平均复种指数0.42个百分点。粮食产量51.23万t,水果总产量35.02万t,肉类总产量19.56万t,森林覆盖率为54.26%。2013年,流域内农业生产总产值442 902万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76 25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9.79%;林业总产值25 62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79%;牧业总产值227 47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1.36%;渔业总产值13 55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6%。农民人均纯收入7 625元,低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 361元8.8个百分点[1]。 1 农业面源污染成因调查 农业面源污染来源于多方面,产生于多种原因。笔者从农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包括化肥、农药等)方面,以及农业生产带来的废弃物(如垃圾、污水、粪便等)方面深入调查研究,将农业面源污染总结为如下几点原因。 1.1 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化肥、农药等使用不科学 在施肥方面,根据发达国家公认的化肥折纯量安全值为225 kg/hm2,据研究数据显示,2012年漓江流域内该值为280.5 kg/hm2,远超出国际标准近25%。其中化肥施用量过大问题主要集中于水稻与蔬菜种植,氮、磷、钾施用比为1.00∶0.34∶0.28,其施用量大于该值最佳比(1.00∶0.52∶0.34),加之化肥施用80%以上通过表面撒施方法进行,造成70%以上的氮、磷、钾元素流失,严重降低了化肥的使用效率,并造成了土质板结劣化,是导致农业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农药使用方面,据2012年调查数据显示,漓江流域农药平均使用量约为8 kg/hm2,由于农药喷洒技术相对落后,其中只有20%~30%的农药有效用于农业除害,绝大部分农药流失到了周边的空气、水体与土壤中,这也直接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 1.2 农业生活、生产废弃物处理方式不当,无害化处理力度不足 据统计,2012年漓江畜禽存栏量4 600余万头(只、羽),1年所产生的粪便总量达到6 800万t以上,其中60%左右的粪便直接排放到土壤、水体中。除此之外,漓江流域内农业人口达213万人,1年生活产生的废弃物总量约7 782万t(其中粪便总量约142万t、生活垃圾总量约80万t、生活污水总量约7 560万t),其中70%废弃物未作任何无害化处理。可见,农业生活、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是农业污染的又一重要原因。 1.3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生产资料循环利用率低 农地膜随地处置,农作物秸秆焚烧现象在漓江流域内较为普遍,据统计,2012年流域内农地膜平均使用量为150 kg/hm2,基本上是一次性使用后便不再回收利用,由于农地膜不宜降解、腐化,残留的农地膜对土壤的土质以及农作物的生长都将带来负面影响,造成土壤环境污染。此外,每年农作物秸秆体量庞大,其中10%~20%的秸秆用于农村生活能源,其余大部分都就地焚烧,燃烧所释放的有毒化学物质直接造成了空气污染。由于环保意识淡薄,部分聚酯类农业包装袋随意丢弃,深入土壤、沿着地表径流进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2]。 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法律法规宣传与落实不到位 广西桂林自治区已于2011年底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但该条例宣传力度有待加强,通过走访调查结果显示,不足10%的流域内农业从业者知悉该条例,由此可见,农业环境保护执法并不乐观,并未切实落实。 2.2 农业环境保护经费不足,政府财政投入欠缺 农业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需要在技术研究、实验创新、成果推广、技能培训、法制宣传等多方面长远布局,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撑。然而,目前政府在农业环境保护方面财政投入占比小、经费少,难以建立良好的农业环境保护体系,使得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稳步推进难度较大。 2.3 农村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农业环境保护科技含量较低 由于环境保护教育力度不足、法制法规宣传力度不够等多方面因素,农业从业人员往往在环境保护方面意识淡薄,导致污染情况随处可见。加之目前漓江流域内农业生产现代化步伐较为缓慢,农业环境监测能力严重不足,无法通过健全的监控体系实现环境质量检测与预警,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处于恶性循环中。 3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议 3.1 以可持续农业为核心,发展节约型农业经济 着力实现从传统粗放型农业经济向节约型有机农业模式改变,提高生产废弃物的无害化治理程度,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合理再利用,将废弃物变废为宝,全面提升综合效益,实现现代化农业良性循环。具体而言,大力推广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沼气综合技术将农业生产废弃物(如畜禽粪便等)转变为清洁能源,降低了能源成本,解决了废弃物处理问题,减少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锻压技术将秸秆回收制造成装修合成木板,创造附加价值,推动可持续农业稳步发展[3]。 3.2 科学推广农业生产原料使用方法,从源头控制农业污染 一方面注重优化农肥施用格局,利用科学技术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便于施用,提倡用有机肥料代替化学肥料,进而提升土壤土质。另一方面提升农药喷洒自动化程度,实现全面科学施药、安全施药,并科学规划农药使用量与使用频度,提高农药使用率,降低农药施用对农业环境造成的污染。 3.3 建立统筹治理多方协同机制,营造全民防护治理氛围 农业污染防护与治理繁冗复杂,需要政府、社会与全民多方协同,建立完善的统筹治理、高效协同机制尤为关键。其中,政府应不断完善、细化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得相关法规切实执行,除此之外,应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将农业环境保护深入到每一位农业从业人员心中,政府还应考虑对农业从业人员的补贴优惠政策,农民遵纪守法的同时切实得到实惠,使得农业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4]。 3.4 加大农业环境保护投入,深化农业技术变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动力。政府在重视综合执法、综合监管的同时,应加大对农业环境污染防护与治理的财政投入,积极推广新理念、新技术,为新产品的研发、试验、应用、推广及宣传保驾护航,鼓励科研院所、社会企业投身到农业污染防护与治理的系统工程中,深化农业技术变革。 农业面源污染论文: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问题及国外经验借鉴 摘 要: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农业资源大省,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在阐明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其治理政策中产业政策不尽合理、财政支持能力较弱和环境污染政策缺失等问题;在总结美国、德国和日本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经验的同时,提出完善污染治理政策法令、强化财政治理污染办法和加大技术治理污染力度等对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借鉴措施。 关键词:农业环境;农业污染;污染治理;财政投资;技术治理 面源污染又称非点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化肥、喷洒农药、畜禽粪便和生活垃圾等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水灌溉等方式形成的水环境污染。其特点主要是污染源分散、类型多样、地理边界广泛、控制难度大及治理困难;而点源污染是指有固定排放口的污染源,主要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和城市垃圾处理时所形成的污染。近年来,我国农业环境面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农业资源大省,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更为突出,这已成为制约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一、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状况 截至2014年底,黑龙江省总人口3 833.0万人,其中乡村1 609.5万人,占总人口42%;农作物播种面积1 477.5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 422.7万公顷;谷物面积1 079.7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水稻399.7万公顷,小麦12.3万公顷,玉米664.2万公顷,谷子0.8万公顷,高粱2.7万公顷,水稻、小麦和玉米面积3项同比均有下降;水土流失面积1 085.0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0.8万公顷,占流失面积的34.2%。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农用化肥、农药使用、畜禽养殖和塑料薄膜污染等方面,其中,化肥和农药是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能力下降、农产品有毒污染的重要因素,也是河流湖泊水质不断恶化的主要来源[1]。 (一)农用化肥污染状况 近5年(2010―2014年)黑龙江省农用化肥施用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见表1。 从统计数据及表1上看,2010―2014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从5 012.8万吨增加到6 242.2万吨,5年增长了24.53%;化肥施用量从214.9万吨上升到251.9万吨,增长了17.21%。但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如表2所示),导致了农业自然资源的退化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从表2中看,2014年黑龙江省化肥施用量(实物量)依次排序为农垦总局(124.03万吨)、哈尔滨市(118.55万吨)、绥化市(90.83万吨)、齐齐哈尔市(80.56万吨)和佳木斯市(45.49万吨);化肥施用折纯量为251.93万吨,其中,氮肥折纯量占35.31%,磷肥占20.80%,钾肥占15.02%和复合肥占28.87%;化肥流失的重点流域主要是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干流流域、额木尔河流域、乌裕尔河流域、呼兰河流域和三江平原地区挠力河流域等。但不合理的大面积使用化肥,引起了氮磷流入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湖泊、河流的富营养化,水藻生长过剩,导致水生生物缺氧死亡。其土壤中形成的硝态氮还原成亚硝酸盐引发高铁蛋白症及癌症等疾病,危害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但为维持粮食高产,农户们又不得已逐年增加化肥投入,导致恶性循环,农业面源污染更为严重。 (二)农药使用污染状况 全球气温变暖导致了严重的病虫灾害,使得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黑龙江省土地面积广阔,农药使用总量居于全国前列,其中部、北部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山区交界处区域农药使用密度高,而松嫩平原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病虫害严重,农药使用量更大。 2010年黑龙江省农药使用总量为7.4万吨,2014年增至8.7万吨,增长了17.57%。目前黑龙江省使用的农药主要是被禁止的高度农药和杀虫剂,而高度农药喷洒农产品的有效率仅为10%―20%,其他成分随着降雨流进河流、土壤中造成污染。佳木斯市、黑河市和大庆市是高度农药重点使用地区,应积极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来控制农作物的病虫害。 (三)畜禽养殖污染状况 我国实施强农惠农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其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区域化程度不断提升。畜禽粪便的污染物是工业固定废弃物的2.4倍,但目前无论是大规模的养殖场还是家庭式的养殖散户,对畜禽粪尿处理都达不到规定的标准。至2014年底,黑龙江省有大牲畜536.6万头、家禽13 940.1万只(详见表3),其粪便的大量堆积导致地块土质过肥,被随意冲洗或堆放的禽畜粪便在降雨后进入地上和地下水中,严重影响了水质安全,易致人畜疾病。因此,随着黑龙江省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加之环保设备不足和资金投入有限等因素,更加大了禽畜养殖污染治理的难度。 (四)塑料薄膜污染状况 进入21世纪以后,黑龙江省农业塑料薄膜在大棚覆盖、水稻育秧和蔬菜栽培等方面的使用数量逐年增长。例如,2000年黑龙江省农薄使用数量为5.3万吨,2014年上升到8.4万吨,增长了58.49%。农用地膜覆盖虽具有保水、保温、保肥、抑制杂草生长等作用,但其使用过的农膜往往不能循环利用,而大多数的废弃农膜被弃置于田间地头。 农膜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学物质,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自然条件下难以在土壤中自然分解,更难做到彻底清除,几乎需要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才可能完全分解。残留在土壤中的碎片切断了土壤孔隙,影响着水分渗透,降低了土壤抗旱能力,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且长时间使用塑料薄膜还会阻碍农作物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减少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对农村环境景观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在实施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政策方面,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予以解决。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产业政策不尽合理 近年来,我国产业政策的制定偏向于以市场为主导的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从过去的单纯以农业为主体转向农林牧渔多产业的协调发展。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黑龙江省农业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黑龙江省农林牧渔业产值及增长率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2005―2014年10年间,黑龙江省农业总产值从1294.4亿元增加到4 894.8亿元,增长了278.15%,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均有增长,其增长速度分别为319.64%、190.79%、222.22%、274.82%。黑龙江省农业结构的调整虽对农业总产值做出了贡献,但导致的风险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持续恶化。其原因主要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林业和渔业产值的大幅度增加占用了一部分农业种植耕地,农民为追求单位粮食产量利益的最大化而大面积施用化肥促进土壤肥力,但化肥使用量与强度增加却超过了农业环境的负荷承载力,从而带来面源污染。二是牧业产值的不断增加也增加了畜禽粪便数量,其中一部分通过污水的分离处理排入农田达到了良好的利用效果,但大部分采用露天堆放或直接排入河流的畜禽粪便,却导致了空气及水方面的污染。 (二)财政支持能力较弱 我国政府和黑龙江省地方政府虽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运用财政政策支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能力不足,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从2014年黑龙江省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上看,农林水事务支出为487.67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支出(3 434.22亿元)的14.20%,但农林水事务支出中几乎没有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支出。 因此,亟待财政支持面源污染治理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有效的财政支持,政府没有设立用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专项财政资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关键是制定并执行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显然目前没有对农业生产及环境技术的财政投资或投资极少;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相关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较少,更缺少力度较大的直接财政投资;财政补贴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和农膜等资料虽支持了农业发展,却导致了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2]。 (三)环境污染政策缺失 目前,无论是国家还是黑龙江省地方政府,都缺乏全面、系统的农业面源污染管理政策法令,仅是针对污染源地区的农药和化肥使用出台了部分限制性政策,以及畜禽废弃物和秸秆环境管理的规章等,缺少针对污染源的全面规制管理,这在客观上也纵容了污染行为的发生,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践中既无章法可依、又存在执行偏软的问题。 因此,必须科学、规范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或实施办法,特别应严格细化面源污染的责任或惩处条款,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费),使之有专法可依,严格依法行政行为。此外,在实际工作中应积极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行为的打击力度,并严格惩处,迫使其增加农业面源污染的成本费用或损失,以避免或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 三、国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政策经验 (一)美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政策经验 1.充分发挥生态税收功效。美国是最早推行生态税收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对环保产业实施减免税优惠,70年代对硫化物排放提出征税议案,80年代对环保领域征收生态税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主要是发挥生态税收功能,对农村面源污染者征收消费税和环境收入税。1986年美国国会审议通过环境收入税,该税明确规定,企业收入超过200万美元的,就超过的部分计算纳税,并对生产、进口、贮存、流通和使用中产生污染的化学品按不同比例征税。美国1991年开始对购买环保和循环利用的设备给予免征销售税、财产税和税收抵免等优惠,并允许5年内采用加速法计提折旧;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美国州政府也相应实行减免政策,如州政府按其实际人口数及比例予以税收减免等[3]。近年来生态税收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2.专项治理财政资金支持。美国生态税收是在“后工业时代”(以服务型经济、技术阶层、轴心原则、技术控制与评价等为特点)背景下形成的,在此基础上通过直接资助和借贷等方式为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全部或部分资金支持。其专项财政资金一般在10%左右,主要由美国财政部将专项财政经费资金分别划拨到信托基金和普通基金预算,并及时转入超级基金中。超级基金是美国环保局的最大基金,也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最大资金链,征缴对象和数额能得到充分保障,基金数额呈现逐年递增态势。 3.实施绿色农业补贴政策。美国的绿色补贴政策是鼓励农民将农业生产方式和绿色产业经营开发结合起来,实质上是政府对生产者环保行为的补偿。美国联邦政府提出了“环境质量鼓励计划”、“草原贮备计划”、“湿地贮备计划”、“资源保护和发展计划”等,其目的是将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以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健康发展。但在实施绿色农业补贴政策时,各州政府对受补贴农户要采取严格的限制性措施,生产者必须自觉、定期对其经营的农田、牧场、植被、水质、空气等进行检测,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汇报,有关部门经过实际考查后,再决定是否给予农民补贴及补贴金额。 4.制定排污许可交易制度。由于农业面源污染(非点源污染)受地理环境、气候和降雨等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现行的法律法规无法对污染排放指标进行明确的限定,因此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排污许可交易制度(又称点源――非点源信贷交易政策)。该制度在控制大气污染方面效果显著,进而被用于水污染治理中。其具体办法是:限制某一特定地点一种养分的排放总量,并允许其与面源污染者进行交易;点源污染者如果从污染物排放量低的非点源污染地区购买这种所谓的信贷,会比自己通过购买环保设备、增加技术投资来降低污染所需的成本费用更低,因而他们会积极地进行信贷交易。 (二)德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政策经验 1.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在欧盟共同体农村政策的引导下,20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土地资源保护法》、《种子法》、《肥料使用法》、《垃圾处理法》、《水资源管理条例》、《自然资源保护法》等,这些法律规范从不同视角详细规定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此外,欧盟对有机农业还制定了《欧洲生态农业法案》,德国根据该法案制定与实施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态农村管理办法。上述的法律规范对肥料施用、废弃物排放和农业设施安装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如果农户或企业违反其规定,政府将给予严厉惩罚,因而农业面源治理收到了良好成效。 2.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德国生态补偿政策主要是政府补贴给农民,促使生产者采取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其补贴是有机农业办法:农业生产活动和产品符合有机农业要求和标准;根据土地用途,每公顷土地最高补贴450―900欧元;多年生植物放弃使用除草剂(生态补偿的生植物包括葡萄和各种水果);耕地转为粗放型草场使用,大幅度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降低草场畜牧量(每公顷在0.3―1.4个畜牧单位)[4]。通过上述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农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3.制定综合管理办法。德国政府在不断探讨与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综合经济管理办法。即在治理农业污染环境的同时,融合田埂和道路的治理,并将土壤资源和环境气候调查也列入其中;在品种的选择上,注重其品质、产量和抗逆性,将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防止化学元素过量产生有害物质;在土地利用方面,采用科学轮作方式,通过少耕或免耕方式保护土壤结构,以抑制土壤肥力下降。 (三)日本面源污染治理的政策经验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日本对农业面源污染规定了非常严格的监管措施,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虽不是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但客观上发挥了作用,促进了生态农业发展。在防治农业生产污染方面包括《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肥料管理法》、《农药取缔法》等,防治畜禽养殖包括《家禽排泄物法》、《恶臭防治法》等,防治固体废物包括《关于促进费类收集容器包装及在产品化的法律》、《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法》、《关于废弃物处理及清扫的法律》等,保障城市生活环境安全包括《水质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对策法》等[5]。面源污染治理由于其特殊性质导致难度大、成本高,现有的经济和技术治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才能更有效地治理面源污染问题。 2.实施循环经济政策。日本对农业废弃物采用循环利用模式,即积极利用当地有机资源能力减少环境压力。主要做法是:将污染物经处理后用于农田间的灌溉,畜禽粪便在堆积发酵后就地还田给土壤做肥料使用等,体现了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特点。如图1所示。 图1所示是日本一种减少化肥、农药栽培型循环模式。它是在保证现有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已有技术合理减少化肥、农药等对环境污染产生危害的化学品用量,降低食品中有毒物质含量,施用缓效性肥料,以建立面源污染全方位防治体系。 3.完善财政补贴政策。为促进环保型农业发展,日本在部分地区采取环境直接补贴办法。即对“环境友好农产品”直接补贴,每1 000m2(约合1.5亩)的补贴为:水稻面积以3hm2为基准,在其面积以下补贴5 000日元,超过3hm2的部分补贴2 500日元;设施蔬菜(主要指温室栽培的蔬菜)补贴3万日元,露天蔬菜补贴5 000日元;果树(梨、桃、葡萄和无花果)补贴3万日元,其他果树补贴1万日元。此外,日本对“环保型农户”即农业年收入超过5万日元的农民,可向农林水产省申请环保型农业种植,经审查合格后,银行可为其提供15年的无息贷款,政府每年给予7%―35%的农业税费减免,农协提供50%的农业设施补贴。至2014年底,日本从事环保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达到了48.9%[6],有效促进了绿色农业的发展,较好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的范围。 四、国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对黑龙江省的借鉴 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既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建设,也是国家、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美国、德国和日本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经验,如美国的财政资金支持、绿色农业补贴和排污许可交易,德国的完善法律规范、生态补偿政策和综合管理办法,以及日本的健全法律法规、循环经济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值得我国及黑龙江省各级地方政府所借鉴。 (一)完善污染治理政策法令 德国、日本等国家极为重视各类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包括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黑龙江省应从省情和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与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的法律法规和信息管理机制,如地方性农业环境保护、农业投入品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以及化肥、农药和农膜等使用管理办法,细化化肥和有机肥等产品的质量标准;同时,加大对化肥等化学品监管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力度,避免或减少其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性[7]。 此外,应完善有机废弃物、畜禽粪便、秸秆还田管理等相关法规,有效控制城镇和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水排放;积极推进农业生态示范村建设,建立健全省级、市县级清洁生产的技术规范,并完善与之相关的政策法令;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注重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农业环境评价体系等,确保黑龙江省各级地方政府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践中有法有章可依,同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二)强化财政治理污染办法 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上,其投资方式主要是以财政投资为主体、社会投资为辅助,如美国和日本重视财政资金支持或财政补贴政策的作用。黑龙江省可借鉴其农村环境保护财政投入机制,在财政预算中设立农村环境保护支出科目,建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同时吸引社会或民间投资,加大对农村环保建设的投入力度。今后一定时期应着重支持基层环保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增强农村饮用水、小城镇等环保基础设施及农村环境科技的财政投资。 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应建立综合性的农村环保投融资促进机制。如制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融资政策,采取财政贴息等方式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参与,带动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等多渠道投入,逐步形成城市扶持农村的新型农村环境保护投资机制。地方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资金扶持力度,调动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户参与面源污染治理的积极性;还应给予采取环保政策的农村合作社、畜禽养殖场等投资补贴和税收减免优惠等。 (三)加大技术治理污染力度 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环境原因复杂,包括土地类型及利用、农田基础设施及管理方式、地质地貌特征、气候水文条件和氮磷污染物等因素。如近年来黑龙江省秸秆焚烧导致雾霾等问题日趋严重,除严格依法焚烧禁令外,其技术治理是关键。各级地方政府及农业、科技部门应积极加快新技术的推广进程,如在秸秆处理、生物农药、绿色化肥、可降解农膜等产品方面,加大研发与生产力度,同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强化黑龙江省技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创建“环境友好型农业”,取代传统农业的高污染、高能耗模式;在重要水源保护区实行限定性技术标准,如施肥平衡、适量使用农药、建立生态沟渠,进一步减少农田和畜牧业氮磷径流和淋溶;利用面源污染的试点地区,构建人工湿地与植物过滤带的综合生态工程,以稀释农田中的氮、磷、泥沙和除草剂等物质,过滤泥污和污染物,从末端上防治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论文:昆山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区域性“零排放”模式研究 [摘 要]随着昆山市污水管网的健全,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得到逐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全市水功能区达标的重要因素。多年来,昆山市一直致力于生态灌区的建设和推广,但受限于污染物总量和上游来水影响,现有模式很难实现区域水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尝试利用昆山境内发达的河湖水系以及数量众多的沟渠塘堰,针对圩内低田(半高田)封闭灌区和圩外高田开放灌区,构建两种典型水循环生态运转模式,通过灌溉站的水动力驱动,持续削减区域内农业和养殖业尾水中的N、P等污染物,并利用净化处理后的尾水作为灌区用水和养殖补水,实现水资源和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并为区域内农业面源污染零排放的实现提供可能。 [关键词]田间排水沟 尾水湿地 生态河道 水循环 零排放 昆山地处太湖流域,境内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河道纵横交错,湖荡众多。作为典型的苏南平原河网地区,昆山自古就蕴育了发达的农耕和渔业文化。其中,以锦溪大米为代表的生态农业和巴城阳澄湖大闸蟹为特色的水产养殖,已经成为昆山现代农业、养殖业的响亮名片。随着区域内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取代点源成为水环境污染的最重要来源,据研究显示,即使在点源污染全面控制之后,江河、湖泊、海洋的水质达标率也仅为65%、42%和78%[1]。杨林章等在对上海淀山湖、安徽巢湖、云南洱海等湖泊的调查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的贡献率已经全面超过点源污染,成为水环境污染控制的重要内容[2]。 1. 昆山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昆山农业面源污染主要由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尾水造成,由于昆山市本地水资源充沛,水稻种植方式传统,灌排方式较为粗放,以及规模庞大的水产养殖业,造成农业及养殖尾水直接排入就近河湖的现象十分突出,不断透支区域水环境容量,对全市水环境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根据2013年昆山市水功能区断面监测数据显示,全年监测未达标次数中,超标因子中含有氨氮的占比高达82%,特别是作为水稻主产区的昆南和水产养殖集中区的昆北,这一比例更是接近100%。考虑到全市污水管网在城区、镇区和乡村覆盖率已达96%,90%和100%(截止2013年底),截污已逐步完善,因此基本可以推断超标的氨氮大部分来源于农业生产的复合肥使用和水产养殖的饲料投放。 2. 应对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为控制全市农村面源污染,提高区域水环境质量,昆山市通过建设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推广商品有机肥使用和大宗农药补贴,有效减少了N、P投放总量。通过利用稻田高效水肥,节水灌溉和减污技术,结合灌区更新改造、河湖生态修复工程以及人工湿地构建,系统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扩散。2007-2013 年期间,累计改造生态灌区275 个,改造面积6.5 万亩,构建各类湿地50 余处,改造生态排水骨干河道31.3 Km。累计节约灌溉用水4326.2万m3,减少氮肥使用量2669.2吨,并大幅削减了稻田排水及其氮磷输出量,其中TN 和TP 输出量分别减少1472 吨和420.8吨。 虽然现有的节水灌溉控污减排工程模式实现了N、P等污染物的削减,但处理之后的尾水实际进入自然水体的污染物总量仍然较大。根据2011―2013年度昆山市水功能区监测年报数据显示,三年内氨氮的超标率分别为:55.3%、52.7%、44.1%,超标率虽有逐年降低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比例。究其原因,一是现有的节水控污工程模式采取的都是单向模式,利用的是从“生态排水沟净化―人工湿地处理―生态河道排放”的单向处理方式,并未实现灌区内部的水循环处理,导致仍有大量污染物外排;二是区域内农业尾水污染物总量早已超出水环境承载力,虽实现了总量的削减,但仍然无法完全将其控制在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因此对整体的水环境质量的提升贡献有限。 3. 水循环零排放模式探讨 昆山是太湖流域典型的低洼圩田平原,对圩区和灌区的划分十分清晰,灌排水利工程设施相对完备,为灌区的水循环生态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针对全市圩内低田(半高田)封闭和圩外高田开放两种类型的灌区,本文提出利用昆山发达的河湖水系以及数量众多的沟渠塘堰,构建两种生态处理水循环运转模式,通过灌溉站的微动力驱动,持续削减区域内农业和养殖业尾水中的N、P等污染物,并利用净化处理后的水作为灌溉用水和养殖补水,实现水资源和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并为区域内污染物零排放的实现提供可能。 3.1 圩内低田(半高田)封闭型灌区水循环模式构建 圩内低田(半高田)封闭型灌区地处低洼地带,为保障区域防洪排涝安全和正常农业耕作,全年排涝站的进水闸门和出水闸门基本处于关闭状态,为水循环创造了先天优势,通过构建“灌溉站―农田―田间排水沟―尾水小型湿地―圩内生态河道―灌溉站”的水循环系统(图1),使灌溉用水通过农田作物吸收,田间排水沟自然吸收,尾水小型湿地二级净化,最后排入封闭圩区内的生态河道进行深度处理,河道各处的灌溉站利用净化后的尾水循环灌溉农田,实现水资源和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 “田间排水沟+尾水小型湿地+圩内生态河道”组成的净化系统具有节水、防污双重功能,对灌区水循环系统十分必要。系统通过构建三级净化,分层次消减以N、P为代表的农田面源污染:第一级净化――田间排水沟的节水减污作用,由于渗漏与地表排出的水量减少,随水流出的污染物量减少,大约可削减N、P15%~25%;第二级净化――尾水湿地,通过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的转化和生物吸收等作用,可削减N、P约40%~60%。第三级净化――圩内生态河道,也可将其视为另一种带状形式的湿地,可削减N、P约15%~25%。通过三级净化的处理,N、P污染物总量可减少70%以上[3]。 3.2 圩外高田开放灌区水循环模式构建 圩外高田开放灌区由于地势较高,区域内防洪排涝压力较小,为保障水系畅通,排涝站的进水闸门和出水闸门一般保持开启状态。相比圩内封闭型灌区,开放型灌区构建水循环系统的难度要大,因此,本文提出在排水支沟末端设置防污型溢流闸门,将尾水湿地出水引入灌区内改造之后的沟渠塘堰,将其作为尾水湿地出水的“蓄水池”和“净化池”,替代封闭型灌区内圩内生态河道的功能,形成封闭水环境,从而构建了“灌溉站--农田―生态排水沟―尾水湿地―沟塘湿地―灌溉站”的水循环处理模式(图2)。通过人工生态改造,使沟渠塘堰变为净化能力强、蓄水容量大的沟塘湿地,同时,利用灌区各个位置,不同方位的沟渠塘堰,可以搭配改造成多种形式、多样水生植物优势种的沟塘湿地,有条件的灌区还可把各个沟塘湿地疏通连接起来,形成生物多样丰富的区域性人工湿地,进一步增强蓄水调节和生态净化功能。 “田间排水沟+尾水小型湿地+沟塘湿地”组成的净化系统同样具有节水、防污双重功能,系统通过构建三级净化,对 N、P污染物总量的削减效果明显。另外,在沟塘湿地构建时可以考虑结合当地水产养殖业,通过引入周围水产养殖尾水,丰富水体中营养物质种类,为水生动植物形成一个完整的食物链,也为农业尾水和养殖尾水治理提供一个完整的经济系统。 3.3 灌溉站水动力循环 封闭灌区和开放灌区内的水循环驱动都依赖于灌溉站的动力输出,利用水泵沿水流方向输出动力,形成水动力循环,持续对灌区内的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水循环方式分为两种,分别针对灌溉期和非灌溉期。其中,在农田灌水期间的路径为:“灌溉站――农田――田间排水沟――尾水湿地――圩内生态河道(或沟塘湿地)――灌溉站”,在非灌溉期间为:“灌溉站――尾水湿地――圩内生态河道(或沟塘湿地)――灌溉站”。这就要求灌溉站除了具体日常直接向农田灌水的功能外,还需具备向尾水湿地排水的能力,这也是保持整个系统持续运行,高效发挥生态净化功能的必备条件。 为了探究灌溉站输出动力、循环周期与净化效率的最适比,根据昆山市水利局联合河海大学在花桥天福灌区开展的《高效节水灌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研究得知,农田排水在田间排水沟、尾水湿地和圩内生态河道的最适水力停留时间为分别为田间施肥后的第4、第5和第6天,三者对TN的降解率能够达到83.7%、77.2%、86.1%。因此可以推断,封闭型灌区内水循环周期大致在15天左右,在灌溉站输出动力时,保持尾水在15天内完成一个周期的运转,理论上能够发挥出整个生态系统最高的净化效率。另外,在开放型灌区内,因沟塘湿地存在构建形式和改造数量的差异,最佳水循环周期需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4.组合模式各单元环节设计 4.1 田间排水沟 昆山地区一般为小型灌区,田间排水沟尺寸较小,宽度较窄,排涝降渍为其首要功能,因此不宜人为种植各类植物,可在格宾网、三维植被网或蜂窝状水泥板基础上保持原生态面貌,有选择性地在沟中水体污染严重地段或沟渠系统末端摆放拦截箱以加强沟渠系统的去处功能[4]。在部分排水降渍要求较低的灌区,可适当考虑低密度栽种酸模、莎草等体积小、净水效率高、土保持能力强的植物。 4.2 尾水小型湿地 尾水小型湿地是指对围绕灌区四周的排水支沟进行适当拓宽和生态改造,使其成为具备抗污染冲击负荷的封闭式小型人工湿地。经改造后的尾水小型湿地作为承纳尾水的第一个蓄水池和净化池,是田间排水沟与生态河道或沟塘湿地之间的一个缓冲带,既可以利用农田尾水在其中相对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通过植物吸收和湿地内部微生物作用,消减农田面源污染,同时,又能够在降雨时吸纳短时激增的农田面源径流,减轻了下级净化系统的抗污染负荷压力,提高了系统整体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小型尾水湿地仍然要承担排涝降渍的功能,在有限的空间中同样应布置体积小、密度适中、抗污能力强、耐受性高的水生植物。 4.3 圩内生态河道 具有减污功能的圩内生态河道主要包括生态护岸及护底工程,生态护岸、护底可采取网垫植被复合型、水生植物护岸等技术,护底可采用植物型防渗砌块等[5]。昆山的圩内生态河道总长约2800公里,普遍在河岸上栽种香樟、柳树等,常水位以上堤设置草皮(高羊毛草或结缕草)覆盖,河道中选择芦苇、再力花、菖蒲等。要注意的是圩内生态河道首先应具备的特征是其水利工程属性,也要满足排滞排涝及水流的不冲不淤要求[3],在降雨时还应具有行洪的作用,因此圩内生态河道的挺水植物种植面积要适中,平衡生态需要和行洪要求。 5. 结语 针对圩内低田(半高田)封闭和圩外高田开放灌区的特征,构建的两种典型水循环生态运行模式,通过对田间排水沟、圩内河道以及沟渠塘堰的生态改造,加以灌溉站的水动力驱动循环,持续性的消减农业面源污染,为区域零排放的实现提供可能。圩内低田(半高田)封闭灌区在实现区域水动力循环和污染物零排放上条件更为优越,可行性更高;圩外高田开放灌区在沟渠塘堰较多的灌区同样具备区域内污染物零排放的可行性,但针对部分条件受限灌区,可利用周围具备改造条件的灌区,在规划设计时统筹考虑。 灌区各级湿地的规划和布置还应充分考虑湿地面积与其所承受排水的农田面积比,太大则占用过多农田,太小则又对N、P等污染物没有去除效果或去除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尾水小型湿地,在不具备拓宽改造条件时,应首先保证其作为生态型支沟的排涝降渍功能。 昆山境内境内沟渠塘堰星罗棋布,加以众多改造完成的景观湿地,如在在生态灌区设计时,一并将其纳入生态水循环体系,不仅节约了土地占用面积,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现有景观湿地的生态功能。 农业面源污染论文:宜春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 摘要 通过对宜春市农业面源污染进行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问题;对策;江西宜春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已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为此,宜春市在全市开展了一次农业面源污染专题调查,通过调查并剖析原因,探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效对策。 1 宜春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宜春市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种植业污染。全市耕地总面积为35.33万hm2以上,水田29.33万hm2,年施用化肥达90万t,流失氨氮达990 t,年使用农药达20万t,年使用地膜达0.9万t,残留达320 t。育秧盘、农药瓶及化肥、种子包装袋等废弃物形成的白色污染严重。年产秸秆达2 560万t,除部分用作饲料或肥料,其他的被用作燃料或焚烧。二是水产养殖业污染。全市水面养殖面积4.67万hm2,年投入饲料达60万t、药物0.5万t,产生废水达42 500万t以上。水库养鱼投饵施肥养殖后,虽然产量得到大幅增长,但水质日趋恶化。三是生猪养殖业污染。随着全市生猪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生猪养殖排污成了全市农业面源污染的一个主要因素。目前,全市生猪年出栏达600万头以上,据结算养猪场年排污水量达1 600万t以上,有的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赣江、袁河、潦河、锦河等主要水域,已影响该流域附近人们的正常生活。 2 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体系不完善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近几年刚启动的工作,尚未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在管理、评估、监测、技术、信息、教育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强化。 2.2 养猪场建设不规范 早期建养猪场不需环评和审批,随着市场利益的驱动导致无序竞争、乱建养猪场、滥排污随处可见,尽管近年来进行了整治,但力度不够。 2.3 治污资金投入不足 养猪排污治理投资大,设备运行费用高,回报率低,业主投入很少,近几年虽然靠项目资金进行了排污治理,但资金有限,远未达到预期目标。 2.4 农民环保意识不强 农民关心的是经济利益,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所以种植业中超标超量使用农药化肥、乱丢废塑废膜和焚烧秸秆现象以及养殖业中任意增肥养鱼、养猪场污水直排等现象时有发生。 3 对策 3.1 种植业污染整治 3.1.1 进一步健全农业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要进一步健全农业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切实加强监督与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环境监测体系,特别是要提升化肥农药监测能力,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有效的常规监测和评估;要进一步完善农业面源污染预警预报体系和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做好预警预报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执法,确保对化肥农药使用的全程监管。 3.1.2 开展综合整治活动。以“三减一禁一提高”(即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和畜禽粪尿污染,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业“三废”资源化利用水平)为重点,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违法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农药、化肥、动植物生长激素等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结合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资废弃物回收,修建废弃物收集池,对农膜、农药瓶、育秧盘及化肥、农药、除草剂包装袋和残膜等进行就地堆放、集中回收、集中销毁,由农村保洁员进行分类收集、统一处理。大力推广使用降解农膜,提倡人人拾捡农资废弃物的文明行为,鼓励商家进行兑换回收[1]。 3.1.3 推进农业清洁生产。通过节肥、节药、节水、节膜、节能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普及,达到源头减污的目标。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新型肥料产品,推广种肥同播、化肥深施等高效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大力实施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合理调整施肥结构,引导农民施用农家肥;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加大绿色防控示范和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力度,倡导生物防治,有效保护害虫天敌,切实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3.1.4 推进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严格规范农业生产操作行为,通过创建环保型农业生产模式,典型引路,示范推广,带动农民按规范规程进行清洁生产[2]。 3.2 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 3.2.1 加强管理,严把审批关。严格落实生猪养殖“三区”规划,实行生猪规模养殖场准入制度,控制养殖总量。开展3项整治行动:一是对禁养区域内的规模养殖场要采取责令拆迁行动;二是对限养区域和可养区域内的规模养殖场要开展完善粪污处理设施行动;三是对可养区域内新建猪场要实行限批严审行动。今后凡兴建猪场必须报县级畜禽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审批,任何个人不得擅自新建、扩建和改建养殖场。严格执行落实“四同时”制度,新建、扩建、改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工程建设要与污染防治设施和生态保护措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估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畜牧业发展规划的才允许建设[3]。 3.2.2 完善治污设施,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要以标准化建设项目为抓手,依托项目助推养殖场转型升级和粪污防治设施改造,重点促进规模养殖场完成减排任务;要强化病死畜禽“四不一处理”措施,杜绝病死畜禽乱抛乱弃造成的环境污染,积极推动规模养殖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要积极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示范点,总结经验并逐步推广农牧结合、达标排放、发酵床养殖、有机肥生产等粪污处理与利用模式;要精心培育养殖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生猪养殖场栏舍智能化控温、自动喂料、防疫消毒、排泄物处理和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等设施设备改造和完善,建设一批起点高、科技含量高、设施先进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进一步提升养殖场设施化装备水平[4]。 3.2.3 加强监管,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对重点区域和重点养殖企业的治污工作要进行定期督查,将治污措施落实到位。要建立治污设施监管机制,定期对粪污处理设施运行状况进行检查,确保设施正常运用;要建立退养监管机制,组建退养监管队伍,对退养猪场定期进行检查;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治污工作不达标的单位和个人实行跟踪问责;要健全官方兽医监督巡查制度,全面开展养殖场登记备案工作,强化规模养殖场的规范化管理;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建场、违规排放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严肃处理。 3.3 水库养鱼污染整治 3.3.1 加强水库渔政监督管理。全面实行水库养殖《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约束渔民养殖行为。 3.3.2 开展渔业洁水保水行动。对大中型水库和饮用水水源所在地水库要实行“人放天养”,合理增养滤食性鱼类和土著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库水质。 3.3.3 建立水库水质监测体系。在大型水库设立水质监测点进行水库水质检测,适时掌握水库水质变化动态。 3.3.4 加强水库渔业生产监管。禁止水库网箱投饵养鱼,禁止使用化肥、复合肥、畜禽粪便等进行肥水养鱼,禁止使用违禁药品,保护水库水质。
会计基础工作的问题及对策:浅析企业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逐渐采用多样化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来加强企业在财务方面的管理,然而很多企业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环节――企业会计的基础管理工作。这不仅影响了企业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也大大降低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本文在分析企业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会计基础管理 会计职能 对策 研究 一、当前企业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基础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会计基础工作意识淡薄 很多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水品。例如,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甚至没有从业资格证书,对会计基础工作管理的规范不够了解,会计从业水平不高;有的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过多体现领导者的意志,为帮助企业偷税漏税,篡改会计凭证、编制虚假会计报表等,忽略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此外,一些企业会计管理水平落后,在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意识也相对淡薄。例如企业审批手续不规范,记账比较随意,财产核算不实,账目比较混乱,数据信息失真等;更严重的是部分人员为谋取私利,弄虚作假,违纪违规行为大量存在。以上行为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在经济上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监督力度不强 当前,很多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没有认识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对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使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深入的贯彻、执行和管理,也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在很多程度上抑制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例如,企业内部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监督机构不够健全,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不严等。 (三)会计岗位设置不规范 会计岗位设置不规范的现象在中小企业大量存在,很多会计人员没有取得相应的有效的从业资格,甚至在一些较大的企业也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设置会计工作岗位,也没有按照规范设置总会计师,这就很难提高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水平。 二、加强企业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健全和完善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 要根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相关法律规范和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结合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管理和制度体系两大部分。其中,制度体系中包括会计制度的建设和会计制度的贯彻执行;基础管理部分则包含会计基础、综合管理和亮点写实等内容。 会计基础的内容主要包括工序标准成本管理、会计机构、预算管控、会计人员、会计核算、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会计监督、内部控制制度、会计档案和ERP操作等;会计综合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培训、会计劳动纪律、所得税调增、审计检查及绩效考核、监事会、中介、上级处罚通报等;亮点写实内容主要包括获得当期国家职业证书、发表省部级刊物论文,新技术的应用和推进,合理建言被采纳,受到上级表彰,管理成果创新等。总之,健全和完善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对加强企业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责任制 加强队伍的建设,首要的是要提高会计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要通过对会计人员加强法律规范的宣传与教育等,实现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目的。同时,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要全盘考虑,建立健全会计基础责任制。例如,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加强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法》等相关法规、制度、规范的学习、贯彻与执行,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和会计人员的实际,有目标、有层次地加强财会人员对会计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教育与培训,从而达到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人员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的目的,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此外,要把管理责任切实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并将责权与绩效挂钩,建立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通过贯彻落实会计从业人员岗位责任制,确保会计基础工作的有序进行,并将会计基础的责任与企业的经济责任结合起来,做到严格考评、以责定权、权责分明。 (三)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基础的控制与管理 从企业角度来讲,鉴于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中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强化会计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同时,构建合理的考评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这就不仅要加大考核的力度,还要定期考评和检查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使会计基础工作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加强基础会计的监督与管理,关键在于要发挥好会计的内在监管职能,及时发现和整改在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防范和抵制违规乱纪、损害集体和国家利益的行为。会计从业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抵制不正当的会计行为和诱惑,严格遵循《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建议,把握好会计的监督职能。 综上所述,在充分认识到会计基础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要认真分析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强化对策,逐渐实现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针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有制定合理、有效、可行、规范的管理方案,不断提高企业会计管理的水平,从而使会计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会计基础工作的问题及对策: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就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问题;对策 会计基础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统称,主要是指企业根据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要求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服务。它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 一、目前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方面的不规范。(1)原始凭证填制不规范。如,部分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要求,基本要素不齐全,摘要、大小写、日期、单位名称等相关事项不按规定填写,甚至大小写不一致;购买大宗办公用品,没有清单,没有验收证明;支付款项,没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据;对方遗失发票需复印的未履行登记手续,复印件提供人员与收件人员未签名或盖章;编制发放劳务费等款项人员名单表,没有劳动起止时间、内容、领款人身份证号码等栏目,不能全面记录经济业务的全过程。(2)随意填写会计记账凭证。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会计并未认真审核和填制会计记账凭证,随意性很大。主要表现在:记账凭证摘要部分不能准确地描述业务内容,附件张数不填写或记数不准确,漏盖出纳、审核、复核等人员的印鉴;将不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订正、调整记账凭证未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填制。(3)登记会计账簿不规范。如个别单位未按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账簿启用表填写不全,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未签字或者盖章,账簿的登记、更错、结账不够规范。 2.会计监督中的不规范性。各个单位会计机构都应设置会计复核岗位,应当严格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及国家统一规章制度的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审批手续不全的财务收支,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更正;对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收支,不予办理等等,但是在目前实际的会计工作中,相关会计从业人员远达不到这些要求。会计监督的不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部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财经法律、法规、规章,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为依据,违反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坐支现金现象严重;违背现金收支范围规定,单位之间收支大额现金;违背库存现金限额管理规定。(2)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没有严格履行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审查力度不够。如一些原始发票,实际支出的是餐费,被填写成会议费且在会议费中列支;一些实际是购买有价证券(卡)的发票填写为办公用品(或计算机耗材),被会计人员列入办公用品支出;报销会议费仅提供一张发票,没有附详细记录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租用房间、租用车辆、用餐标准、用餐数量、会议用品等会议结算清单;报销的差旅费中住宿费发票没有详细记录时间、床位数、单价;报销的培训费更是五花八门等,造成会计人员无法履行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3)部分原始凭证没有审批人或经办人签字,就被会计人员受理了。 3.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部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松弛,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会计事项授权审批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资产物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不健全,导致内部管理制度缺失,或者虽有其中几项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只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未认真执行过。目前主要不规范问题有:因人力有限,常常一人身兼数职,不相容职务很难有效分离;有的单位财务专用章随意使用,没有严格的审批程序;有的单位法人名章和财务专用章由一人保管等。 4. 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方面的问题。会计工作的任务,不仅要保证企业财政的完整,还要对企业复杂,确保企业能长期稳定的发展,可如今,却出现了中效益,轻执法的情况,但我们看到的那些企业在介绍会计人员的种种先进工作事迹时,相关企业对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严格会计管理说的头头是道,但真正去维护现代企业的利益时,这些会计人员又显得力不从心,不严格执法,疏于管理,各种会计工作问题日益暴露出来,会计工作不但在企业的发展中受到排挤,更严重的是,还无法得到外部政府的保护和支持,整个会计工作的落实有偏差。 二、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对策 1.会计人员应当转变观念,要将财务管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一般来讲,企业经营业务越复杂,管理中需要会计提供的信息支持就越多,会计信息流程就越需要细化。会计信息流程细化到什么程度,才能对生产经营活动有指导意义,才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及考核的需要,不同的管理者以及不同的管理方式,对此会有不同的要求 2.上级级领导部门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业务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采取切实措施,指导和督促各基层单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整顿会计基础工作中不规范的做法和存在的严重问题,不断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定期组织会计基础工作情况的检查。业务主管部门可以组织检查组进行抽查或普遍检查或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并检查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具体措施有:一是彻底清除无证上岗人员;二是定期对各单位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和奖罚,并与岗位资格聘任、精神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风气;三是在会计工作管理的范围、内容程序、方法上要制度化、公开化,实行依法行政。 3.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工作规范化、制度标准化、管理手段科学系统化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具体目标。各单位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内部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使之切实可行,便于操作。一般由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合规性、有效性的审计,具体审计流程为:内审部门制定相应的审计方案,抽调熟悉会计基础工作的专业人员,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方面开始进行定期审计,检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及其执行情况,会计岗位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情况等,并出具内部审计报告。另外,必要时候可聘请外部咨询机构进行会计基础工作流程等内容的梳理,从而有效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合规性、有效性。 4.严格做好凭证的审核和管理,规范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对于凭证审核和管理,应做好以下两点:(1)严格做好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工作。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数据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取自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不仅是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第一关口。因此,企业会计核算首先应从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着手,规范自制原始凭证格式,严格审核外来原始凭证,切实做到只有具备金额准确、要素齐全、手续完备的原始凭证才能作为付款、入账的依据。(2)强化记账凭证的填制和管理。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在该环节,要注重对原始凭证的进一步审核,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目前广大企业已普遍实行会计电算化,其使用的软件应经过财政部门认定。无论是计算机软件还是手工填制的记账凭证,都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记账凭证应序时编号、附件齐全、摘要简明、数字准确、签章齐全、装订成册。对于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高校应根据核算内容及具体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具体包括:总账、现金、银行日记账、明细账等和其他辅助性账簿;账簿设置应做到要素齐全、格式规范、序时登记、定期结账、及时对账,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种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情况进行清查,以保证账实相符;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及时处理未达账项,账簿要定期打印装订成册。 会计基础工作的问题及对策:浅析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会计基础工作是公司财会工作的基本环节,它决定和制约着公司财务管理的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着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和业绩效益。本文针对目前公司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做一探析,供会计实务工作参考。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公司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会计基础工作一般包括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用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管理会计档案、办理会计交接等内容。在我国,随着企业发展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财务工作的难度和强度逐步增大,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建立会计工作秩序的重要突破口,也是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切实抓紧抓好意义重大。那么影响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的因素有哪些呢? 从外部来看,公司外部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是影响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因素。所谓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公司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公司内外各种条件的统称,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金融环境等。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很大且复杂,无时无刻都影响着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会计基础工作;从内部来看,会计基础工作质量水平高低,还取决于公司内部管理层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企业管理层包括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会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他们对待会计业务的态度,就如同磁场决定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一样。会计环境的好坏直接会影响会计业务相关人员的职业理念和工作方式,进而影响会计工作质量。 二、公司目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质量较差 目前,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会计信息失真扰乱着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公司的社会形象,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使信息使用者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感觉。据统计,会计信息占了整个经济信息量的70%以上,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所以,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较差,对经济的运行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核算舞弊行为严重 会计的主要工作是核算和监督,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核查后予以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而现实中,部分公司采取种种舞弊手段,诸如:资产计价舞弊、内部关联交易、非法虚增盈利、隐瞒公司负债和费用、虚假披露会计信息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舞弊行为必然给企业、国家和投资者带来较大的损失。 (三)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会计人员作为会计活动的主体,其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决定其所承担的会计工作质量,公司个别会计人员政治业务素质不高,缺乏业精于勤精神,工作态度涣散,会计核算不坚持原则,不能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权,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这都不利于较好地开展会计基础工作。 (四)内部控制规范缺失 就公司层面讲,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是指公司应建立一套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以保证公司经营效益、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严格遵循。就目前公司会计基础工作来讲,内部控制规范不健全,制度体系不完整,岗位分工不明确,操作流程不规范,缺乏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法律制度意识不强,信息传递与沟通不畅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着会计基础工作质量。 三 、加强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的措施对策 (一)加强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修养 公司财务会计人员应当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严守工作纪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正确地核算和反映经济活动,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会计业务事项。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充电,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并通过工作实践来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同时,会计人员还要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做到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密守信,以“不做假账”为执业准绳,以会计法律为行为准则,自律自重,依法理财。 (二)提高公司高级管理层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 会计造假,有许多方面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公司高级管理层作为公司的权力人,他们的文化层度、知识结构、管理理念、领导作风等,对会计基础工作都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公司治理、体制改革、管理创新、完善信息沟通渠道,通过加强对高管人员业务培训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其以身作则,当好表率,促使单位会计工作走上规范化道路。 (三)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设 首先,公司要因地制宜、科学实效地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让会计基础工作、会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活动,有章可依,有制度约束,不留死角;其次,要加强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有了内部控制制度就不一定能抑制舞弊的发生,公司还必须严格遵守并严格执行,才能保证制度的有效运行,如果缺乏有效的执行,则形同虚设,这就要在执行内控制度时公司上下一盘棋。 (四)严格执行《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制度 财政部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公司会计基础工作做基本要求,公司成员要严格执行,认真落实。具体反映在会计基础工作中,就要做到:会计凭证的编审、会计账簿的登记、财务报表的编报,以及完善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等方面,都要符合规范要求,做到会计凭证,规范填列,内容齐全,依据充分;会计账簿,要规范依据,连续地、系统地、分门别类地、完整地记录经济业务情况,真实反映;财务报告,要统一规格、及时完整、数据真实、向社会提供真实有用的信息数据;同时,还要完善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定岗、定员、定责、考核、奖惩。 (五)加大会计监督、检查的力度,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建立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如稽核与内部审计,或者委托外部独立的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对企业财务进行审计监督,通过内外部监督检查,以会计为切入点,延伸至整个公司财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矫正偏差。尤其是在计算机得以普及的今天,借助于计算机实行信息化管理,终将促进公司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
通信系统论文: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论文关键词:电子通信系统 移动卫星通信 关键技术 论文摘要:现今的电子通信技术属于一种尖端的且应用性极强的技术,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进度关键看电子通信技术水平的高低。电子通信产业是信息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子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直接带动先进的生产力和科技实力。电子通信技术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较广,特别突出在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两个方面,本文也将重点通过这两个方面来分析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问题。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它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方式。人们也能很好地运用电子通信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来学习和工作。电子通信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它还在改变着社会和国家,使得国家不断发展,特别表现在卫星通信技术上。当然我国的电子通信技术还存在一些关键技术的问题,有待人们改善和加强。 一、电子通信系统概述 电子通信技术属于现代通信技术中的一大部分。电子通信技术还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国家国民经济的神经系统和命脉。在现代化信息社会,电子通信技术无处不在,它涉及的范围也很广,包括移动电信、广播电视、雷达、声纳、导航、遥控与遥测以及遥感等领域,还有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各种信息系统都要运用到电子通信技术。 电子通信系统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常见的就是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其中移动通信就包括了卫星通信,此外还有蜂窝系统、集群系统、分组无线网、无绳电话系统、无线电传呼系统等多个领域。 二、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 近几年来,电子通信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就其最具代表性的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来看,就存在很多关键性的技术问题,有待加强和改善。移动通信技术在电子通信技术中发展范围最大最迅速,传统的蜂窝通信因为可用无线频谱资源的增加和无线信号的衰弱而变得越来越受局限。不断缩小的小区半径代表着基站的密度也在不断增加。除此之外,频繁的越区切换导致空中资源的浪费和频谱效率降低,这也使得网络建设的成本也是越来越高。从以上各种因素可以看出,要想获得更高的频谱效率和更大更充足的系统容量,就应该突破传统蜂窝体制,应用新的移动通信技术。 1、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分布式天线是很有效也很成功的一种方式,每个小区内都有很多个无线信号处理单元,这些单元距离都比载波波长要远得多,并且它们都能进行功放变频和信号预处理。要在核心处理单元实现信号处理的功能,首先就要完成信号的收发功能和一些简单的信号预处理,然后就要与核心处理单元连接,通过光纤和同轴电缆或微波无线信道来实现。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分布式移动通信,第一种就是在所有的无线信号处理单元上所有相同的下行链路信号同时发射,然后小区内的无线信号处理单元接收到上行链路信号之后直接传送到中心处理单元。这种方案优点是简单,缺点则是会不断干扰系统,阻碍了系统容量的扩大。第二种方式则是在整个业务区域内完成无线覆盖的分布式天线结构,通过用大量的无线信号处理单元来实现,从而突破传统蜂窝小区的理念。这种方式也可称之为“受控天线子系统”,即“仅与移动台相近的信号处理单元负责与移动台进行通信”的方式。第二种较之第一种更理想,但同时它也更复杂。 分布式移动通信较传统的移动通信技术有几点优势,第一是小区间干扰低、SIR高且系统容量大,第二是它内部的分集能力不仅能用来抵抗阴影效应,还能够保证不衰落和扩大系统的容量。第三是它能全面提高其自身切换性能和接受信号的功率,还能降低其切换次数。第四是它对其他通信系统的干扰小并且在相同发射功率下覆盖的区域更大,反之其发射功率更低。第五是它不仅能更方便快捷地实现任意形状的无线业务服务区,还能核心处理单元集中处理信号。更能有效利用无线资源。 子通信系统分为5层:应用层、驱动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5层之间功能划分应明确,接口应简单,从而为硬软件的设计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应用层是通信系统的最高层次,它实现通信系统管理功能(如初始化、维护、重构等)和解释功能(如描述数据交换的含义、有效性、范围、格式等)。驱动层是应用层与底层的软件接口。为实现应用层的管理功能,驱动层应能控制子系统内多路传输总线接口(简称MBI)的初始化、启动、停止、连接、断开、启动其自测试,监控其工作状态,控制其和子系统主机的数据交换。传输层控制多路传输总线上的数据传输,传输层的任务包括信息处理、通道切换、同步管理等。数据链路层按照MIL—STD一1553B规定。控制总线上各条消息的传输序列。物理层按照MIL—STD一1553B规定,处理1553B总线物理介质上的位流传输。应用层、驱动层在各个子系统主机上实现,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在MBI上实现。 2、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 卫星通信在电子通信技术中最为先进,它也有很大的优势,包括通信距离远并且容量大,通信线路质量稳定可靠以及机动性能优越和灵活地组网等这些都是别的技术没有的特点。但随着不断快速发展的全球信息化产业,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复杂多样,电子通信技术已进入高速、多媒体、业务多样化和可移动的个性化时代。 目前的卫星通信的一些关键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它包括高速数据的业务需求。以及卫星通信应用宽带IP的难点。现代卫星通信技术采用一些关键技术来解决问题,一个就是数据压缩技术,它能让静态和动态的数据压缩都能有效提高通信系统在时间、频带、能量上的工作效率;第二个就是智能卫星天线系统;第三个就是宽带IP卫星通信技术的研究;第四个就是新型高效的数字调制及信道编码技术;第五个就是多址连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第六个就是卫星激光通信技术。 未来的卫星通信数据率会通过激光通信来实现,激光的优势会在互联卫星网中得到充分发挥,因为在那里经常会应用到激光通信技术,它在外层空间进行,所以不会受到大气层的影响。还可以利用“星际激光链路”技术来缩短全球卫星通信中的“双跳”法的信号时长。有专家提出“在卫星激光通信在比微波通信数据速率高一个数量级的理想情况下,天线孔径尺寸会比微波通信卫星减小一个数量级”的观点。那么如果在空间无线电通信中以激光作为载体来进行工作和运行未来的卫星之间进行激光通信是很有前途的。 总而言之,电子通信系统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无处不在。在电子通信系统中范围最广最常见的就是移动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体现在日常的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电子传输工具上,而卫星通信系统则运用在比较大型的工程上。电子通信系统的发达和完善与否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强弱,所以对其关键技术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掌握了其关键技术就能很好地运用和完善它。 通信系统论文:论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论文关键词:交换技术 电力通信系统 论文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通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新的时期对电力通信的也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为了确保电力系统先进性、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这需要我们的电力通信系统与时俱进继续完善和提高电力通信;另一方面,充分地利用现有电力的网络和资源优势,使之成为电力企业新的价值增长途径,成为电力通信企业的技术革新的动力,进一步保持并提升电力的供应企业的竞争力。然而当前电力通信系统虽然业务量小但是种类较多,这不但造成浪费, 而且由于种类繁多对其运行管理和运行维护带来很大不便。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软交换技术。这是由于软交换技术具有媒体网关接入、呼叫控制、业务提供以及互联互通等功能,可以很好的解决新时期电力通信的问题,因此,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有着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自从第一款产品在电信市场上成功推出以来,“软交换”这个概念已经成为电信行业中倍受青睐的时髦用语。由于既能执行与基于硬件的传统电话交换机相同的功能,又能同时处理IP通信,软交换技术承诺可提供许多优势,如轻松整合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降低网络成本以便运营商更快获得收入。 所谓“软交换”就是指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系统和设备解决方案。换言之,软交换是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剥离出其中的呼叫控制功能,再通过软件技术实现其呼叫控制功能,进而使得呼叫传输和呼叫控制二者想独立,这就为系统的控制与交换以及软件可编程功能实现各功能的可分离的平台创造了条件。一方面,软交换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功能,如: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呼叫控制等功能。另一方面,它还为在网络上提供开展新业务提供了大大便利,这主要是要归功于软交换网络资源与网络能力很好的相结合起来,并设置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 1、背景 随着电力市场化、开放化的趋势以及电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电力信息系统的业务将发生变化。一方面,涌现出不少新型业务如:电视会议、变电站无人视频监控、输变电线路监控及电厂视频监控等视图业务;另一方面,传统单一主机的调度自动化体系架构向客户机/服务器体系架构的转变;同时,监视全网运行状况,提供故障记录和分析的故障滤波系统的建设以及电量计费网络系统和雷电定位系统的建设等。因此,基于互联网/局域网并能体现信息化综合业务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将成为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2、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软交换主要具有呼叫控制、互联互通、业务提供等功能,下面分别来逐一介绍这个三大功能: (1)呼叫控制功能。呼叫控制功能是软交换的重要功能组成。它除了能完成基本呼叫的建立、维持和释放之外,还可以提供各种控制功能,如:呼叫处理、智能呼叫触发检出、连接控制和资源控制等等。 (2)互联互通功能。当前IP电话体系主要是由两大标准构成即:ITU-T H.323协议标准和IETF SIP协议标准,这两大标准均可以独立的均实现呼叫建立、释放、补充业务、能力交换等功能,但是不可相互兼容的体系结构。软交换技术可以与多种协议相兼容,自然也包括同时兼容ITU-T H.323和IETF SIP这两大协议标准。 (3)业务提供功能。一方面,软交换可以实现对PSTN/ISDN交换机的支持,并能提供的全部业务,包括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与现有智能网相兼容相配合,为现有智能网提供的业务。由此可见软交换在网络从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引入软交换的意义 软交换将是下一代话音网络交换的核心。如果说传统的电信网是基于程控交换机的网络,那么下一代分组话音网则是基于软交换的网络。软交换是新、旧网络融合的枢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层面: 第一个层面——用户。传统的交换网络的封闭性,一家设备供应商往往包揽所以的包括软、硬件供应、更新维护以及应用的开发在内的每一项事物,理所当然用户也牢牢地锁定在设备供应商的那里,压缩了用户选择的空间,导致用户在设备维护费用上失去了应有的主动权。然而通过软交换技术的所搭建起来的下一代网络可以有效地扭转了这种不利局面,这主要是在利用软交换技术搭建的新一代网络中设备系统供应商都是基于同一个开放标准平台开发出来的,这样一来用户自然就具有更多的选择权,可以在同一类产品中货比多家,根据自己的需求择优挑选供应商来为自己服务。 第二个层面——成本。将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与软交换技术相比,软交换技术更具经济性、低成本性,可以说是地投入高产出。这主要是得益于两方面:一方面,软交换技术实现了平台的开放性,使得新的应用可以更快、更易的与其相衔接;另一方面,软交换所以使用的元器件很多都是普通的计算机器件,这就降低了其元器件的采购成本,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第三个层面——可靠性。 与传统的电路交换相比,软交换技术可以更好的解决网络的可靠性。用户在组网的时候可以利用软交换的优势采用功能软件的形式将传统的电路交换的核心功能先进行了分类,然后再将其往下分配到各骨干网络。由于这种根据分门别类的分布式结构是可编程的,同时也是以计算机平台为基础,并可以利用设置网络权限来更好地实现网络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4、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讯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电力通信网分布广泛,业务极为繁琐,虽然拥有多种网络形式,但是各种网络一方面都有各自的交换设备、复接设备等, 且它们相互独立不能实现互融互通。但是随着软交换技术的出现,将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这主要得益于在电力通讯系统中应用软交换技术所能取得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4.1统计汇总的优势 采用软交换技术组建的电力通信系统具有自我统计和自我维护功能,主要包括:业务统计和错误预警。对于纵横交织的电力网络和业务繁杂的电力系统来讲,应用软交换技术可以实现:(1)方便便捷地对所有的业务进行汇总并输出分析报告;(2)发生故障时及时发出错误警报,同时显示故障错误的具体的地点和原因,并自动将其发送给电力抢修和维护部门。(3)清单的采集功能,并可提供详细的电量与电话计费清单。 4.2电力通信网中的网络互通的优势 电力通信网不但拥有电力系统独有的载波电话网络,而且同样也存在计算机网络,它们是以协议为基础的分组网络。电话网和计算机网可以利用软交换技术所提供的支 持多种信令协议的接口来实现它们之前信息指令相互传输相互识别。这样一来计算机网络能更便捷地对电力通信网进行管理和协作更好的支持各业务的开展和实施。 4.3新业务开展的优势 当前,语音和数据信息为电力通信网中的主要传输的信息,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革新, 这对电力通信业务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如:可视业务、多媒体业务等新兴业务。面对这些新的要求,软交换技术可以大显生手,这是因为其不但可以很好地支持语音业务,而且还可以利用新的网络设施与开放式的应用程序接口为用户提供各种增值业务,为新业务的开展提供便捷。 4.4统一不同介质网络的优势 当前电力通信网中拥有多种传输介质,且各自独立不相兼容,并必须采用各自专用的设备, 若引进了软交换技术来组建网络, 利用软交换技术的优势搭建一台多介质的信息进行交换解决方案。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设备的需求降低设备的总采购额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使依靠各种不同介质传播的网络达到了一定的互融互通的效果,正是由于实现了不同介质在同一网络中信息传递从而简化了过去不同介质间的繁琐的数据转换;同时在管理维护上显得更加方便快捷,因为现在只需对同一类设备进行运行管理和系统维护就可以实现对整个网络的信息交换。 总之,软交换技术应用作为下一代网络的解决方案,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其应用性体现在方方面面。在电力通信网中引人并实施软交换技术,一方面,在技术上既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方面,电力供应企业顺利向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的的演进产生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基于软交换技术应该在电力通讯系统中所具有的这些优势,我们可以很好的预见其良好的市场应用与推广前景。 通信系统论文:网络通信系统的信息脆性风险评估 论文关键词:网络通信系统 信息脆性 风险评估 论文摘要:目前来看,信息脆性风险已经成为网络通信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想更好解决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就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信息脆性风险进行分析,以保证网络通信系统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不同领域信息安全。本文主要从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概况、网络通信系统与脆性环境之间的联系、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评估等方面出发,对网络通信系统的信息脆性风险评估进行分析。 随着网通通信系统不断的发展,不仅其规模越来越大,其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系统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密切起来。随之而来系统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大,而系统的复杂性使得网络通信系统易受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从而使系统出现脆性风险,甚至给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基于网络系统脆性风险建立脆性风险评估体系,以减少不必要的网络脆性风险。如何更好的对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评估进行分析,已经成为相关部门值得思索的事情。 一、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概况 (一)脆性定义 脆性是系统受到外界打击时而产生的崩溃,这种崩溃在脆性产生之前并没有相应征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脆性是其系统自身特有属性,其是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时才能显现出来的,一旦显现出来,就会给系统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脆性特点 脆性是伴随着复杂系统而存在的,基于脆性定义,系统脆性特点进行分析。现在网络通信系统中脆性不能明显的显现出来,只有当其受到强烈干扰之后,才能显现出来,并将脆性随时激发出来。随着网通通信系统不断的发展,其脆性可能随时被激发。因此,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问题是具有隐藏性的;因网络通信系统容易受复杂系统干扰,当其受一定条件限制时,其系统有脆性联系的系统就会受脆性的影响而产生崩溃;因网络通信系统进化方式较多,再加上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其表现结果具有多样性,这也使得状态脆性变化形式更加多样化,系统脆性损失也变得多样化。在系统脆性的影响下,系统工作状态会呈现出混乱的状态,其脆性持续一段时间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性,甚至影响社会秩序的有序进行;网络通信系统子系统之间常会因为熵相互争夺,而使其熵值降低,从而使网络通信系统信息出现非合作博弈。此外,网络通信系统脆性也具有连锁性、延时性和整合性。网络通信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旦受外界干扰,其系统脆性就会随之产生逐渐崩溃,但是系统崩溃是可以延时一段时间的,毕竟系统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组织性。再加上脆性是具有一定属性的,在对系统脆性进行研究时,需要全局分析。 二、网络通信系统与脆性环境之间的联系 在对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进行分析时,有必要对系统和脆性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系统脆性风向与系统漏洞相似的,是风险客观存在的条件,而威胁和攻击则是风险的主观条件。不管是主管条件还是客观条件,主客观条件在时间相同条件下,其风险对整个通信系统安全是有一定破坏性的,甚至使整个通信系统处于不稳定且不安全状态中。一般系统与外部环境是有一定联系的,不仅相互影响,同时也存在一定外部规定性。也就是系统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即便在环境因子不用情况下,其也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将其组合在一起,从而进行不同的系统结构性质。但是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呈现一种特性甚至产生与环境相适应趋势。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其系统涌和环境也有一定依存关系。而正是因为系统和脆性环境存在上述关系,可以将系统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脆性系统两种。封闭式脆性系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其与外部环境在信息和能量等方面没有相应沟通和交流的,而开放式脆性系统则与外部环境存有信息、能量及相关方面的沟通。从整体上来看,开放式脆性系统是易受脆性环境影响的,其脆性风险也相对较高。理论上封闭系统的风险性虽然低于开放性脆性系统,但是要想真正的降低系统风险并保证其安全,还需要最大限度的降低系统开放性,毕竟系统是变化的,而系统变化过程中是需要相应信息、能量及相关因素支持的。随着网络变化不断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这就使得网络系统脆性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对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进行相应分析并评估。 三、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评估 对网络通信系统脆性风险进行评估,除了了解系统信息脆性风险概况、与外部环境关系外,还应在上述内容基础上建立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结构模型,以便进一步对系统脆性风险进行评估。脆性系统受内外因的影响而易引发脆性事件。一般脆性事件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一旦这些因素某一刻在系统上发挥作用,就可能引发一系列崩溃事件。而这一时刻内所有脆性事件构成的系统脆性事件而他将其制成脆性空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系统脆性环境。当这些脆性事件在系统上产生作用,就会使脆性发生变化,甚至使其概率处于崩溃地步。而通信系统脆性风险结构就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脆性事件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的分析构建的。 脆性结构一般可分为脆性事件和脆性因子。脆性事件作为脆性环境的直接构成要素,其不仅具有重复性多边形,同时也具有难以预测性。而脆性因子则存在于脆性事件中,其具有隐藏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因此,对脆性环境分析,可以基于脆性因子进行分析。脆性事件在某一时间内受外部环境干扰后会出现系统崩溃事件集。在实际分析中,可以通过假设空间系统n个脆性事件(I1,I2,……In),求出发生概率。正常情况下,当系统概率超过零0时,系统崩溃概率将会在0-1之间,在I1作用下,系统的脆性风险期望则为E[RI2]=Pipi,(i=1,2……,n),脆性风险则为E[RIi]=E[RIi]+…+E[RIn]。而构建这种线性叠加需要所有脆性事件来保证,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脆性事件是有多种联系的,这就加大了对具体脆性事件分析和预测难度,更无法对耦合关系进行分析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对新对系统脆性事件进行分析,并辨别出脆性事件中存在的因子,再以不同脆性事件因子危害性为依据,对影响网络通信系统崩溃程度进行分析,以更好的得到脆性风险结果。为了使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评估更加准确,还需要对系统信息脆性熵进行进一步分析。熵作为度量脆性事件集,可以以脆性事件集空间概率形式来对平均函数进行分析。因脆性事件空间中的概率都有一定的风险,使得多有空间脆性事件都存有一定概率风险,再加上熵度量值是由脆性事件集空间概率决定的,使得熵成为整体结构的唯一决定。这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熵来减少脆性事件的不确定性,以降低脆性风险。 四、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不断的发展,网络通信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方向发展,并被人们广泛应用在生活和社会不同领域中。而在网络通信系统运行过程中,其却常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网络系统信息脆性问题。因此,人们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同风险越来越重视,相应网络通信系统研究人员为了更好解决上述问题,开始对网络系统信息脆性问题进行了上述研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问题将会有新的体现,仍需要相应研究人员对网络通信系统脆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通信系统论文:分析网络通信系统的信息脆性风险评估 论文关键词:网络通信系统 信息脆性 风险评估 论文摘要:目前来看,信息脆性风险已经成为网络通信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想更好解决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就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信息脆性风险进行分析,以保证网络通信系统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不同领域信息安全。本文主要从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概况、网络通信系统与脆性环境之间的联系、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评估等方面出发,对网络通信系统的信息脆性风险评估进行分析。 随着网通通信系统不断的发展,不仅其规模越来越大,其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系统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密切起来。随之而来系统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大,而系统的复杂性使得网络通信系统易受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从而使系统出现脆性风险,甚至给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基于网络系统脆性风险建立脆性风险评估体系,以减少不必要的网络脆性风险。如何更好的对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评估进行分析,已经成为相关部门值得思索的事情。 一、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概况 (一)脆性定义 脆性是系统受到外界打击时而产生的崩溃,这种崩溃在脆性产生之前并没有相应征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脆性是其系统自身特有属性,其是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时才能显现出来的,一旦显现出来,就会给系统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脆性特点 脆性是伴随着复杂系统而存在的,基于脆性定义,系统脆性特点进行分析。现在网络通信系统中脆性不能明显的显现出来,只有当其受到强烈干扰之后,才能显现出来,并将脆性随时激发出来。随着网通通信系统不断的发展,其脆性可能随时被激发。因此,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问题是具有隐藏性的;因网络通信系统容易受复杂系统干扰,当其受一定条件限制时,其系统有脆性联系的系统就会受脆性的影响而产生崩溃;因网络通信系统进化方式较多,再加上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其表现结果具有多样性,这也使得状态脆性变化形式更加多样化,系统脆性损失也变得多样化。在系统脆性的影响下,系统工作状态会呈现出混乱的状态,其脆性持续一段时间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性,甚至影响社会秩序的有序进行;网络通信系统子系统之间常会因为熵相互争夺,而使其熵值降低,从而使网络通信系统信息出现非合作博弈。此外,网络通信系统脆性也具有连锁性、延时性和整合性。网络通信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旦受外界干扰,其系统脆性就会随之产生逐渐崩溃,但是系统崩溃是可以延时一段时间的,毕竟系统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组织性。再加上脆性是具有一定属性的,在对系统脆性进行研究时,需要全局分析。 二、网络通信系统与脆性环境之间的联系 在对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进行分析时,有必要对系统和脆性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系统脆性风向与系统漏洞相似的,是风险客观存在的条件,而威胁和攻击则是风险的主观条件。不管是主管条件还是客观条件,主客观条件在时间相同条件下,其风险对整个通信系统安全是有一定破坏性的,甚至使整个通信系统处于不稳定且不安全状态中。一般系统与外部环境是有一定联系的,不仅相互影响,同时也存在一定外部规定性。也就是系统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即便在环境因子不用情况下,其也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将其组合在一起,从而进行不同的系统结构性质。但是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呈现一种特性甚至产生与环境相适应趋势。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其系统涌和环境也有一定依存关系。而正是因为系统和脆性环境存在上述关系,可以将系统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脆性系统两种。封闭式脆性系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其与外部环境在信息和能量等方面没有相应沟通和交流的,而开放式脆性系统则与外部环境存有信息、能量及相关方面的沟通。从整体上来看,开放式脆性系统是易受脆性环境影响的,其脆性风险也相对较高。理论上封闭系统的风险性虽然低于开放性脆性系统,但是要想真正的降低系统风险并保证其安全,还需要最大限度的降低系统开放性,毕竟系统是变化的,而系统变化过程中是需要相应信息、能量及相关因素支持的。随着网络变化不断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这就使得网络系统脆性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对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进行相应分析并评估。 三、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评估 对网络通信系统脆性风险进行评估,除了了解系统信息脆性风险概况、与外部环境关系外,还应在上述内容基础上建立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结构模型,以便进一步对系统脆性风险进行评估。脆性系统受内外因的影响而易引发脆性事件。一般脆性事件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一旦这些因素某一刻在系统上发挥作用,就可能引发一系列崩溃事件。而这一时刻内所有脆性事件构成的系统脆性事件而他将其制成脆性空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系统脆性环境。当这些脆性事件在系统上产生作用,就会使脆性发生变化,甚至使其概率处于崩溃地步。而通信系统脆性风险结构就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脆性事件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的分析构建的。 脆性结构一般可分为脆性事件和脆性因子。脆性事件作为脆性环境的直接构成要素,其不仅具有重复性多边形,同时也具有难以预测性。而脆性因子则存在于脆性事件中,其具有隐藏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因此,对脆性环境分析,可以基于脆性因子进行分析。脆性事件在某一时间内受外部环境干扰后会出现系统崩溃事件集。在实际分析中,可以通过假设空间系统n个脆性事件(I1,I2,……In),求出发生概率。正常情况下,当系统概率超过零0时,系统崩溃概率将会在0-1之间,在I1作用下,系统的脆性风险期望则为E[RI2]=Pipi,(i=1,2……,n),脆性风险则为E[RIi]=E[RIi]+…+E[RIn]。而构建这种线性叠加需要所有脆性事件来保证,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脆性事件是有多种联系的,这就加大了对具体脆性事件分析和预测难度,更无法对耦合关系进行分析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对新对系统脆性事件进行分析,并辨别出脆性事件中存在的因子,再以不同脆性事件因子危害性为依据,对影响网络通信系统崩溃程度进行分析,以更好的得到脆性风险结果。为了使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风险评估更加准确,还需要对系统信息脆性熵进行进一步分析。熵作为度量脆性事件集,可以以脆性事件集空间概率形式来对平均函数进行分析。因脆性事件空间中的概率都有一定的风险,使得多有空间脆性事件都存有一定概率风险,再加上熵度量值是由脆性事件集空间概率决定的,使得熵成为整体结构的唯一决定。这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熵来减少脆性事件的不确定性,以降低脆性风险。 四、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不断的发展,网络通信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方向发展,并被人们广泛应用在生活和社会不同领域中。而在网络通信系统运行过程中,其却常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网络系统信息脆性问题。因此,人们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同风险越来越重视,相应网络通信系统研究人员为了更好解决上述问题,开始对网络系统信息脆性问题进行了上述研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脆性问题将会有新的体现,仍需要相应研究人员对网络通信系统脆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通信系统论文:探析移动通信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相关应用 论文关键词:移动通信 铁路通信系统 应用 论文摘要:铁路运输是国家的经济大动脉,铁路通信系统是直接保证铁路运输的重要工具,它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的效率以及运输速度和安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各种高薪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铁路通信系统中,使得铁路通信系统得到逐步提高和完善,并提高了铁路运输的运输速度、效率以及安全可靠性,本文主要讨论移动通信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的相关应用。 一、铁路通信的作用 通信,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铁路通信就是指利用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将铁路运输生产和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传输和处理交换。从1825年的人工摇旗引导到1839年的指针式闭塞电报设备的发明以及应用,就说明现代通信技术一开始就是与铁路运输是紧密相关的。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行,对铁路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铁路通信系统,才能为现代化铁路的建设与运行提供重要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下面我们就来讨论移动通信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的相关应用。 二、无线列调 无线列调是重要的铁路行车通信设备,主要负责列车的位置和运行方向。无线列调系统主要解决行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和机车司机之间的通信和车站值班员、机车司机和运转车长之间的通信。虽然无线列调具有节约资源的优点,但目前使用的无线列调是同频单工电台,随着列车提速的不断深入和列车建设密度的加大,在仅有的一个频道上集中了众多用户,再加上场强的越区严重,容易致使系统阻塞,甚至于瘫痪。对于现代化的高速铁路而言,这种通信系统过于简单,满足不了建设发展的需求。 三、集群通信 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高级移动调度系统,代表着专用移动通信网的发展方向。它能按照动态信道指配的方式,实现多用户共享多信道。由于它具有调度、群呼、优先呼、漫游等功能,被广泛地应用于政府、铁路、航空等部门,其中以源自欧洲的TETRA较为出色。不过这种通信系统也有一定的缺点,比如系统设备采购、建网成本和终端价格较高,同时也存在信息丢失、保密性不高、易受干扰等,这从上海局目前所建成的集群系统就能看出来。这些缺点对普通语音通信的影响不大,但对要求较高的场合并不适用,比如列车与指挥中心的实时双向数据通信。 四、GSM-R GSM-R通信技术最早起源于欧洲,是在GSM公众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铁路运输专用调度通信功能,它主要由交换机、基站、机车综合通信设备、手机等组成,目前在德国、意大利、瑞典等大多数国家普遍应用,我国铁道部于2000年底正式确定将GSM-R作为我国铁路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它主要提供无线列调、编组调车通信、区段养护维修作业通信、应急通信、隧道通信等语音通信功能,可为列车自动控制与检测信息提供数据传输通道,并可提供列车自动寻址和旅客服务。比如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它的绝大部分线路都是在高原缺氧的无人区,为了满足铁路运输通信、信号及调度指挥的需要,就采用了GSM-R移动通信系统。另外还有:大秦线、胶济线、合武线、京津城际线,京沪高铁等。 五、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或反射无线电信号,在两个或多个地面站之间进行通信。它的主要优点是通信范围大、不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可靠性高、电路开通迅速、多址连接等,不过也存在成本高、传输延时大、传输带宽有限等不足。相对而言,比较适合铁路应急部门使用。 六、无线宽带WIMAX WIMAX技术是一项于IEEE 802.16标准的宽带无线接入城域网技术。目前,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的最新应用成果就是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自主研发项目 -“WIMAX技术在铁路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该项目自主研发了基于WIMAX无线宽带技术的机车同步操控通信、列尾通信、无线列调通信、视频监控等组成的铁路通信应用系统,在经过车载运行实验和室内动力分布实验后,经专家组检验,表明该系统可满足朔黄铁路运行的技术要求,具有创新性,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七、结束语 铁路通信是以运输生产为重点,主要功能是实现行车和机车车辆作业的统一调度与指挥。但因铁路线路分散,支叉繁多,业务种类多样化,组成统一通信的难度较大。所以,在铁路通信系统中应当将各种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有机结合,以保证行车安全、防止作业事故,提高运输效率,加速机车周转,以及改善服务质量等。 通信系统论文:一种数字语音通信系统的DSP实现 摘要:介绍了一种甚低频低码率数字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案,该方案中的软件采用混合编程的方法,硬件则用DSP实现,文章给出了整个系统的DSP软硬件调试方法,并通过调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实时性。 关键词:软件无线电;DSP;混合编程 1 引言 现代通信系统已不断由模拟体制向数字化体制过渡,并越来越倾向于采用“软件无线电”的设计方案。即通过构造通用的硬件平台,以使各种相关的通信任务能够用软件完成,从而构成一个具有高度灵活性、开放性的通信系统。现代的DSP通用处理器为实现这一方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软件无线电的设计思想是:用一个通用、标准、模块化的硬件平台为依托,然后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无线电台的各种功能,从而取代基于硬件、面向用途的电台设计方法。功能的软件化实现势必要求减少功能单一、灵活性差的硬件电路,尤其是减少模拟环节,并把数字化处理A/D、D/A尽量靠近天线。软件无线电强调体系结构的开放性和全面可编程性。它通过软件的更新来改变硬件的配置结构,从而实现新的功能。软件无线电一般采用标准的、高性能的开放式总线结构,此结构利于硬件模块地不断升级和扩展。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TMS320C31浮点型DSP芯片为核心来设计并实现甚低频低码率数字化语音通信系统的方法。这种通信系统是以DSP硬件为平台,并用硬件来实现系统的外围功能,而用软件来实现核心部分的数字化处理,从而完成整个系统的正常通信工作。 2 DSP硬件平台 本通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语音的数字化传输,其系统功能图如图1所示。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整个通信系统分为两大部分,其工作状态转换由外附的MCU控制。在发送时,语音通过克麦风之后进入语音压缩板进行采样量化及数字化压缩,压缩后的比特流从串口送入DSP内进行调制,调制信号依次通过信道DAC、平滑滤波和功放,然后发送出去;在接收时,前置放大部分送来的信号再经过一次放大之后送往信道AD转换器,转换的数据FIFO通过中断方式送给DSP进行解调,在DSP内解调之后的数据仍然通过串口送往语音压缩板解压后经扬声器输出。 根据系统要求,本设计选定的DSP是TI公司的TMS320C31。信道AD转换器件选用ANALOG DE-VICE公司的AD7870,它是一个12bit的ADC,具有2μs的片上信号放大时间和8μs的转换时间,最高转换速率为100kHz,可以提供三种输出接口方式12bit并行方式、字节方式和串行方式。信道DAC选用的是TI公司的TLV5619,这是一种:请记住我站域名12bit单通道电压型DA转换器。系统中的ADC和DAC转换器都以并行12bit方式直接和FIFO相连。FIFOFirst In First Out采用的是双端口RAM构架,其读指针和写指针是完全分开的,可实现读写操作的完全独立,因此,这里选用CYPRESS公司的CY7C425。 3 软件实现 本通信系统中的软件采用C语言和混合编程,其中主程序和一部分子程序用C语言编写,而一些运算量比较大的算法子程序则用汇编语言编写,这样,既容易进行调试,又可以提高软件的执行效率,可达到最佳利用DSP芯片的软硬件资源之目的。 整个软件的主程序由发送部分程序段和接收部分段两部分组成,主程序流程图见图2所示,每个程序段又分别是一个独立的程序体,可以独立的实现通信系统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由于要求系统能够实时完成通信任务,故相应的程序须和硬件相互配合,它们各操作之间的同步协调要求很高。而本系统可充分利用DSP芯片所提供的中断和定时器资源来很好地实现系统功能。 串行口发送/接收中断子程序用于完成DSP对串口的发送和接收任务,发送定时器中断子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图4所示是串口接收中断子程序的流程图。 在系统实现过程中,由于采用了混合编程,并对运算量比较大的算法用汇编程序来实现,因此,在对128点FFT算法采用汇编语言编程后,可经CCS仿真进行测试。汇编程序的执行时间为111113个时钟周期2.78ms,可在一帧时间内30ms完成5次FFT和IFFT的帧同步算法,而用C语言实现时的程序执行时间为1812409个时钟周期45.3ms。可见,用汇编程序的执行效率有明显的提高。 4 结束语 DSP软硬件开发设计是应用TMS320C31芯片进行的,这一方案在运用仿真器进行软硬件联合调试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在硬件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将C语言和汇编语言很好的结合,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通信系统论文:浅析基于通信系统浅论无线通讯技术 随着因特网、多媒体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与信息网络已经密不可分。当今无线通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低功耗、微型化是用户对当前无线通讯产品尤其是便携产品的强烈追求,作为无线通讯技术一个重要分支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正逐渐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Bluetooth和UWB的技术对比及多角度的分析,证实了蓝牙+UWB作为下一代高速无线通讯技术的可能。 前言 目前,我国大型石化企业在厂内的通讯方式,一般仍然采用传统的有线传输方式,即依靠有线通讯电缆来传输信号,配合以传统的程控交换机和防爆电话,防爆扬声器等等设备终端来实现在防爆区与非防爆区之间的通讯。这样的通讯系统庞大,线缆众多不易于人员维护,加之厂区内部腐蚀性气体,工作环境,自然环境等经年累月极容易造成设备的线缆损坏,影响通讯,由于是有线电缆连接在事故发生时更加容易遭受破坏。一旦通讯中断,对企业的事故救援,员工的人身安全,都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要大力发展无线通讯网络在企业的应用。 1、无线通讯技术的重要作用 石化工厂厂区面积大,人员分布散,防爆区内移动作业人员和零散作业人员众多。无线通讯系统对满足人员通讯需要,加强防爆区内分布人员的动态管理,优化厂区网路结构,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的有线,无线互联互通,相互结合的信息传递,保证企业安全高效的生产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2、常用的无线通讯技术分析 目前广泛应用的无线通讯技术主要有GPRS/CDMA、数传电台、扩频微波、无线网桥及卫星通信、短波通信技术等。 2.1 数字电台用于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工作环境,能够提供标准RS-232接口,可直接与计算机、RTU、PLC等数据终端连接,实现透明传输。数传电台的传输速率从1200~19.2Kbit,传输距离20~50公里。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接收灵敏度高等特点。数传电台技术比较成熟,标准统一。但随着GPRS/CDMA技术的日渐成熟,相应的设备价格的降低,使得在很多应用场合中数传电台被GPRS/CDMA所取代。但同时,数传电台的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智能化、网络化、高带宽的数传电台也不断涌现。 2.2 扩频微波和无线网桥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门数据传输技术。扩频微波最大优点在于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保密、多址、组网、抗多径等,同时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等特点,特别适合野外联网应用。而无线网桥是无线射频技术和传统的有线网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无线网桥是为使用无线(微波)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的点对点网间互联而设计。它是一种在链路层实现LAN互联的存储转发设备,可用于固定数字设备与其他固定数字设备之间的远距离(可达50km)、高速(可达百Mbps)无线组网。这两项技术都可以用来传输对带宽要求相当高的视频监控等大数据量信号传输业务。 通信系统论文:对数字通信系统特点及应用方法的探究 1.数字通信系统的含义 数字通信是指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信息,或者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在传输的通信方式。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幅度上,它都属于离散的负载数据信息的信号。数字通信的主要技术设备包括发射器、接收器以及传输介质。数字通信系统的通信模式主要包括数字频带传输通信系统、数字基带传输通信系统以及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通信系统三种。数字通信研究为信息传输和存储介质的设计带来了便利。首先它的信源独立设计,一旦用信源编码器将信息转换为比特,信息就可以无差别的存储或传输,只要回复比特数据,就可以将其中蕴含的信息无差别地重构回来,也就是存储和通信媒介可以独立于信源,这也就意味着多种信源可以共享同意通信媒介,此外信道与信源的独立性带来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其次,信道优化设计,对每一个通信链路来说,信道编码器、信道译码器、调制器和解调器都可以根据特定的信道特性进行优化。由于在每条链路上都可以对传输的比特进行再生,所以没有“噪声积累”。 数字通信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数字信号传输时,信道噪声或干扰所造成的差错,原则上是可以控制的。这是通过所谓的差错控制编码来实现的。于是,就需要在发送端增加一个编码器,而在接收端相应需要一个解码器。第二,当需要实现保密通信时,可对数字基带信号进行人为“扰乱”(加密),此时在收端就必须进行解密。第三,由于数字通信传输的是一个接一个按一定节拍传送的数字信号,因而接收端必须有一个与发端相同的节拍,否则,就会因收发步调不一致而造成混乱。另外,为了表述消息内容,基带信号都是按消息特征进行编组的,于是,在收发之间一组组的编码的规律也必须一致,否则接收时消息的真正内容将无法恢复。在数字通信中,称节拍一致为“位同步”或“码元同步”,而称编组一致为“群同步”或“帧同步”,故数字通信中还必须有“同步”这个重要问题。 2.数字通信系统的优点 数字通信与传统的模拟信号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信号具有极强的抗干涉能力。由于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系统外部以及系统内部的噪声干扰,而且噪声会跟随信号的传输而进行放大,这无疑会干扰到通信质量。但是数字通信系统传输的是离散性的数字信号,虽然在整个过程中也会受到的噪声干扰,但只要噪声绝对值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可以消除噪声干扰。 (2)数字信号更适合进行高质量的远距离通信。在数字通信系统当中利用再生中继方式,能够消除长距离传输噪音对数字信号的影响,而且再生的数字信号和原来的数字信号一样,可以继续进行传输,这样一来数字通信的质量就不是因为距离的增加而产生强烈的影响,所以它也比传统的模拟信号更适合进行高质量的远距离通信,通信质量也依然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3)数字信号具有更强的保密性。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形式非常简便,目前的终端接口都采用数字信号。 (4)数字信号应用范围广。数字通信系统还能够适应各种类型的业务要求,例如电话、电报、图像以及数据传输等等,它的普及应用也方便实现统一的综合业务数字网,便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便于实现信息传输的保密处理,便于实现计算机通信网的管理等优点。 3.数字通信系统的缺点 数字通信系统虽然优点居多,但它也存在缺点。但是随着新的宽带传输信道的采用、窄带调制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数字通信的这些缺点已经弱化。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通信在今后的通信方式中必将逐步取代模拟通信而占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缺点如下: (1)数字通信系统频带利用率不高 系统的频带利用率,可用系统允许最大传输带宽(信道的带宽)与每路信号的有效带宽之比来数字通信中,数字信号占用的频带宽,以电话为例,一路模拟电话通常只占据4kHz带宽,但一路接近同样话音质量的数字电话可能要占据20~60kHz的带宽。因此,如果系统传输带宽一定的话,模拟电话的频带利用率要高出数字电话的5~15倍。 (2)系统设备比较复杂数字通信中,要准确地恢复信号,接收端需要严格的同步系统,以保持收端和发端严格的节拍一致、编组一致。因此,数字通信系统及设备一般都比较复杂,体积较大。 4.数字通信系统的应用 数字通信系统的关键性技术包括编码、调制、解调、解码以及过滤等。其中数字信号的调制以及解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数字调制是通过对信号源的编码进行调制,将其转换成为能够进行信道传输的频带信号,即把基带信号(调制信号)转变为一个高频率的带通信号(已调信号),而且由于在传输过程中为了避免信息失真传输损耗以及确保带内特性等因素,在进行信号进行长途传输以及大规模通信活动时必须对数字信号进行载波调制。 (1)现阶段的数字信号调制主要分为调幅、调相以及调频三种。调幅即是根据不同的信号,通过调节正弦波的幅度进行信号调制,目前最常见的数字信号是幅度取值为0和1为代表的波形,即二进制信号;调相即是由于载波的相位受到数字基带信号的控制,通常情况下载波相位和基带信号是保持一致的,例如二进制基带信号为0时,载波相位相应也为0;调频及是利用数字信号进行载波频率的调制。解调就是讲载波信号提取出来并经过还原得到信息的过程,它是调制的逆过程也被称为反调制。目前解调的类型分为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两大类。数字通信的质量通常用信息传输速率、符号传输速率以及消息传输速率这三个指标来衡量。对于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通常用信息传输速率、符号传输速率以及消息传输速率这三个指标来衡量。 (2)通信系统向数字化时代的转变就是要从有线通信想无线通信,从公用移动网络到专用网络,从而实现全球化的数字通信理念。并且,通过现有的综合业务数字网络为基础,通过一个多用途的用户网络接口就可以轻松实现信号发出端到接收端全程数字传输与交换的新型通信网。利用这种新型技术可以扩充通信业务的范围,而且还具有更加经济以及灵活的特点,能够与现有的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信息网、公共电话网以及分组交换数字网等进行任意转换。随着数字通信设备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利用微处理技术对数字通信系统的信号进行转变,还能够使设备更加灵活的应用到各种长途以及市话当中。由于长途通信线路的投资远大于终端设备,为了提高长距离传输的经济性,未来高度、大容量的数字通信系统也将成为主流趋势,而且随着数字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数字通信系统的设备制造也越来越容易,成本更低、可靠性也更高。 5.结语 数字通信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利用数字信号进行消息传输的通信模式,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字通信的应用也已经越来越广泛,在我们日常 生活中的电脑、手机上网、视频电话、网络会议以及数字电视等都是通过数字通信系统来进行信号传输的,而且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各种通信业务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在光纤传输媒介还没有完全普及以前,数字通信系统主要是利用电缆、微波等有限的媒介进行传输,但目前光纤技术的发展无疑将会推动数字通信的发展。随着数字通信系统的发展,它将真正便利我们的生活,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通信系统论文:论民航通信系统预防和查找无线电干扰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 民航通信系统 无线电干扰 预防检测 重要性 方法 论文摘 要: 航空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国内机场和航线以及航班的次数逐年上升,无线电台的数量也在日益攀升,而在民航通信系统中,无线电干扰给飞机造成严重的飞行影响,也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加强民航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干扰的预防和查找能力是一项需要长期完善的工作。主要论述民航通信系统无线电干扰的类型和预防、查找无线电干扰的方法,以期能够为相关实践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长期阻碍民航通信系统和导航系统高效运作的主要因素就是无线电的干扰。以某机场的航空通信系统为例,笔者分析了互调干扰和串扰这两种无线电干扰的类型,并相应提出了预防的解决办法,最后提出了可以借鉴国外的监测与查找办法来不断提高我国的无线电干扰的查找与监测能力。 1 民航通信系统无线电干扰的类型 根据某航空公司的具体设置情况和无线电干扰情况,总结出两种常见的干扰类型。 其一,互调干扰。它的涵义是如果收信机和发信机同时被输入两个以上(包含两个)的频率信号时,电路产生非线性特征,倘若另外还有一个信号正好与有用的信号频率相似或相等,这个信号也能通过收信机和发信机,进而就会对有用的信号产生干扰。带来的结果就是会降低通话的质量,甚至使接受到的信号失真,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空中的飞行人员很难取得与地面控制中心的联系,这就容易造成民航地空指挥通信系统不能正常工作,飞机的飞行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种互调干扰的影响还会波及到航空设备的正常运作。例如发射机在进行合理科学调试之后的工作频率可以达到输出电路的最佳谐振点标准,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值保持在最低限度。倘若互调干扰信号导致工作电路失灵,那么通过电路的电流量就相应地增大,致使设备元件在运作过程中产生过多的热量,很容易烧坏发射机。 因此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减少互调干扰的故障率。1)可以先从发射机方面入手,在每一台发射机分用天线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大各天线之间的水平隔离距离和垂直隔离距离,这样就能够有效防止馈线相互靠行敷设,也可以将高Q带通滤波器接入到发射机的输出端口,从而有效提高收发信号的间隔,还可以不断改进发射机末级功放的性能。2)可以从接受机方面着手来减小干扰程度。将衰减器接入到接受机的前端,使得干扰信号的电平降到最小限度。此外还可以采用多级调谐回路以保证接受机具有性能良好的工作回路,降低无线电的干扰程度。同时还可以在混频器中使用平方律特性比较突出的构件,这样也可以起到降低干扰的效果。3)检查所有金属配件的接触情况,发现有接触不良的及时更换,避免超负荷运行。 其二,串扰的情况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的无线电波道,当它们在通信时的频率间隔非常接近的时候,其中的一个电波道的通话声音就会在两一个电波道中响起,从而干扰了该电波道的正常通信。现阶段,民航通信系统的甚高频通信系统专用频段集中在7MHZ的范围内。综观我国的民航通信系统情况,由于空管的单位数量大,每一单位都需要使用几个甚至几十个频率,所以频率相近的问题也在所难免。要有效避免这一干扰的发生就需要对信号频率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设计和布局,将那些比较相似的频率均分到不同的无线电台。如果一家无线电台中存在多个间隔相近的频率,就将这些相近的频率分布到不同的天线共用系统中去。还可以在保证地空管制系统运作良好的情况下,减少间隔相近的频率的发射机的正常发射功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接受机的静噪门限值。另外还要经常检查与维护收发信机、滤波器、单向器等,随时随地掌握这些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做好设备的优化升级工作。 2 民航通信系统无线电干扰的查找方法 如何科学准确查找民航通信系统的无线电的干扰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索,这里以美国的实践为例来说明具体的运作方式。美国民航无线电干扰监测系统(简称IMDS)在具体的应用中不断得到完善,对无线电干扰的具有很高的监测能力,也可以对干扰源进行高精度的查找和定位,此方法转变了民航通信系统中的导航方式,即由地基导航转变卫星导航。该系统运行步骤主要有四点: 一是在用户的发送报告遭受到无线电的干扰的时候,那么该监测系统便会把这些干扰报告如实记录在案,最后汇总成无线电干扰事件报告表,详细统计了事故发生的时间、事故持续的时间、无线电的干扰程度、事故带来的后果和影响等,同时用发生时间作为检索信息的目录条件。倘若是飞行员报告的无线电干扰事件,其中记录的内容要增添事故发生的位置、海拔、航向等。这些信息经过整理后,还要使用自动化软件工具进行科学分析与鉴定,利用分析的结果可以随时掌握检测设备的使用状况。 二是如果在已经确定的搜索区域中存有民航的地面设施时,要及时和地面设施取得联系,及时将可能实施的监测行动通知下去。如果地面固定无线电干扰监测系统监测到无线电的干扰,则有关专家要立刻在该固定无线电干扰检测系统设施附近部署地面移动的便携式无线电干扰监测系统。通常来看,无线电干扰源一般位于该地面固定无线电干扰监测系统设施的无线电示向线的范围之内。 三是当用户所受干扰是间断性干扰的时候,就要运用可搬移无线电干扰监测系统来查找和定位,因为移动便携式无线电干扰监测系统不容易查找到间断性干扰信号。可搬移无线电干扰监测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宽监测范围,也可以在无人操作的条件下,自动实现数据搜集的目的,并且能保持较长的自动运作时间。该系统还可以由控制站通过RF调制解调器或电话线对其监测项目进行遥控。 四是在飞行员只报告RFI干扰的时候,地面设施对无线电干扰源的查找与定位工作就变得有些困难。这是因为报告飞机的无线电示向线覆盖了面积较大的地理区域,这时候可以选择机载无线电干扰监测系统来科学查找与定位出影响民航安全飞 行的无线电干扰源。 上述的方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毕竟基于外国的航空事业基础上,所以我们在借鉴的同时首先要立足于本国国情,探索出更适合自身的监测办法。 3 总结 综上所述,民航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干扰的监测与控制工作关系重大,尤其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很多种类的通信设备和工业生产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致使无线电干扰的现象频频发生,所以加强无线电及其频率审批的管理和组织也非常重要,有效的管理可以为民航通信系统的正常运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同时也要充分了解无线电干扰现象发生的根本原理,对不同的类型进行不同的预防和维护措施,提高规划与布局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争取将甚高频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干扰程度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以便为管制运行提供良好的通信导航监视服务,促进民航事业的发展。 通信系统论文:多媒介通信系统链路管理的设计和实现 摘要:军事通信系统和某些民和领域对通信可靠性和抗毁性的需求使得点到点的链路倾向于建立在多种通信媒介、多种协议上。介绍了一种借鉴OPC规范,基于COM技术,在多协议、多种协议上。介绍了一种借鉴OPC规范,基于COM技术,在多协议、多通信媒介上进行链路管理和调度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具体实现。 关键词:多种通信媒介 多协议 链路调度 COM 在许多应用中,如军事通信中的C4I系统、政府部门和特殊行业中的某些重要通信系统,对通信网络的可靠性、抗毁性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既要求在正常情况下有较高的通信效率,又要求在恶劣环境下能保证基本的通信,因此仅仅依赖单一通信媒介难以达到可靠性的要求。在C4I系统中,把现有的和未来的全部传输媒介资源综合到通信系统中已经成为通信网络追求的目标之一。在民用领域,例如高速公路联联网收费系统中,因为需要一个24×7的可靠通信平台,亦采用了不同类型的通信媒介(如图1),它通常把专线作为主用线路,把公众电信网提供的拨号线(普通调制解调顺或ISDN)连接作为临时备用线路。不同通信媒介的效率和经济性差别很大。对不同类型的通信链路必须进行综合调度,做到自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自动在主用链路和多条备用链路间进行切换。这样才能适应这些系统对网络生存能力的要求。 传统开过程中,常把最上端的应用程序直接建立在多种通信设备上,在应用程序中直接对不同类型链路进行管理和调度,这对整个系统的开发、升级、扩展带来了很大问题。一方面应用软件开发者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在不同的通信设备上,而这些工作在别的同类项目中无法复用;另一方面,当系统需要升级通信设备,或者扩展新的通信媒介时,几乎相当于重新开发整个系统。同时,在多个应用程序共享通信设备时容易产生冲突。借鉴超链思想以及微软和工业控制界共同推出的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规范的设计思路,提出了基于COM技术的解决方案。 1 系统设计 1.1 设计思想 可以把所有媒介所提供的通信资源看作单一的逻辑数据链,即超链,它表示每一个节点到相邻点的连接,而并不关心具体的通信媒介OPC规范通过提供标准接口的方法,使下层设备无需了解上层应用,上层标准接口的方法,使下层设备无需了解上层应用,上层应用亦无需关心下层设备的细节。借鉴二者的思想,在应用软件和通讯设备间增加了一层类似中间件的通信平台,使得应用软件和通信设备间的无关性得以实现,并把对通信设备的访问进行统一管理,解决了并发冲突问题。 1.2 系统结构 根据ISO七层网络体系定义,在传送(Transport)层之上对底层进行封装,是因为在多媒介情况下,多种协议是分布式网络体系的一个基本要求。一方面,一般情况下,不同的通信媒介适用的传送层协议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方面,系统中所传输的不同数据类型对通信性能(如一次可传输消息大小、实时性等指标)的要求差别很大。针对不同数据类型,设计具有不同性能的传送层协议,并实现自适应调度,是实际应用的需求。只有在传送层之上进行封装才有可能屏蔽不同媒介所带来的差异。系统整体描述如图2所示。 链路的调度管理层对不同协议、不同通信媒介以及不同链路进行一管理和调度。通信媒介1~n表示诸如专线网络、拨号线-MODEM、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电台及与此类似层次、将来扩展的不同通信媒介,链路调度管理层对这些通信媒介进行初始化、激活、配置,并获得它们的数据接口和所有应该得到的状态。协议1~n表示诸如基于TCP的协议、基于UDP的协议、半双工高速短波协议以及将来扩展的各种不同协议,它们的管理同样由链路调度管理层进行,接口并不直接暴露给上层,而是由管理层封装后向上层提供统一的接口。协议模块在需要发送数据或者有数据到来时并不直接与各通信媒介模块通信,而是通过链路管理层访问通信媒介模块所提供的接口。这是因为许多通信模块(与物理设备联系紧密)并不支持并发访问,链路管理层把对它们的访问串行化。 1.3 模块化和可扩展性 在不同的应用中,所用的协议和通信组件不尽相同,要求在链路管理层不做过多的改动,既能加入新的协议模块和通信媒介模块。这样就需要设计和实现做到模块化,且各模块和链路调度模块之间必须隔离开。链路调度模块通过尽量统一的接口对各模块进行调度和管理。微软的组件对象模型技术(COM)就提供了这种特性。OPC规范应用COM/OLE技术实现了模块化和可扩展性,但OPC规范主要针对工业控制领域,在本设计中无法完全实现,故直接采用COM技术,借鉴OPC的设计思想构建本设计。每个协议模块和通信媒介模块均是一个单独COM组件,通过接口和回调接口与链路调度模块进行通信,链路管理模块以总线方式实现对协议模块和媒介模块的管理。而协议组件和通信媒介组件之间的通信则由链路调度模块转发。 所面临的难点之一在于协议组件和通信媒介组件可以有相同的数据接口,但是这些组件的特性千差万别,在设置参数和获得当前状态方面无法做到大致统一的接口,可以通过组件自解析的方式解决。链路管理模块和这些组件之间的参数用字符串或数组的方式传递,各组件在得到这些字符串后根据本身的情况进行解析,得到特定的参数。 难点之二,如前文所述,通信媒介组件与物理层密切相关,很难做到支持并行化的输入。在多条独立链路不同的线程中同时使用同一通信媒介时,各链路对物理层的操作将产生冲突,必须对通信媒介组件的数据输入进行串行化处理(排队),使同一时刻,只处理一个输入。在COM组件的多线程模型中,单线程套间(STA)模型有如下特点:如果某COM组件的对象生成在单线程套间中,则只有与同在一个套间特定的线程可以访问该对象不在同一套间的其他线程必须通过列集(marshal)技术才能访问该对象。这种技术基于COM ORPC协议和消息阶列机制,自动把对该对象的访问串行化了。所以如果每个通信媒介组件都只有一个对象且生存在STA中,则通过列集技术它的访问自动被串行化。 1.4 媒介模块和协议模块的设计 媒介组件封装了与网络平有关的操作,向上提供了建链、断链、发送数据、接收数据(回调)、参数设置、状态改变报告(回调)、参数查询、状态查询等接口。 例如在高速公路网络中,专线网络和拨号线后备链路都基于IP网络,Windows套接字接口(Winsock)提供了一个基本与协议无关的传送接口从而封装了基本操作。但是对于不同协议,具体操作仍稍有不同,如面连接的TCP和面向无连接的UDP向上层暴露的SOCKET连接过程就很不相同,同时对不同协议参数信息的查询和设置接口差别也很大;而拨号线后备链路在SOCK ET连接之外还有拨号、挂断等操作。媒介组件在Winsock基础上又给出了一层封装,把建立链路、撤销链路、等差别较大的操作在此层完成,向上层暴露统一的建链方法。对于参数的设置和信息查询,媒介组件同外界通过不定长度的数组或字符串交换,这样就形式了掩盖了差异,保持了接口的统一性。对于特殊的后备媒介,如无线MODEM-无线电台方式,媒介组件必须提供与IP网络相一致的接口,而对设备的操作(串口、MODEM、电台)进行封装。节点ID系统(与IP系统类似)也在此组件中进行管理。 在媒介模块之上完成的协议控制以独立的COM组件方式存在。这是考虑到媒介类型与协议并非一一对应,一种协议可能适用于多种媒介,一种媒介亦可能使用多种协议。 2 链路的管理、维护和调度 链路的管理、维护和调度是本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可从运行角度和维护测试角度分别考虑。在运行中,系统的每个节点都可能通过多条链路与多个节点通信,每条链路所使用的通信媒介和协议又不尽相同。与同一节点通信的过程中,有可能在不同的通信媒介和协议间切换。同时,链路管理层必须实时获得各条链路的运行状态和当前参数,如通断情况、吞吐量等,以作出正确的调度决策。从维护测试角度,需要设置各条链路所涉及的协议参数和涉及通信媒介的参数;新节点必须能够自动加入,成为任一节点的客户端。 2.1 多链路管理 链路管理层必须维护一张链路表,以记录各条链路的情况(如表1)。 表1 链路管理表结构 目的ID通信媒介链路标识对应目的地址优先纺链路状态000001'U'0001192.169.0.11NO目的ID是节点的全网唯一标总值,通信媒介用字符标识,链路标识是链路的唯一标识。对应目的地址为下一层(特定通信媒介)的地址:若基于UDP/IP或TCP/IP,则为IP地址;若基于短波或者别的通信媒介,则为在下一层约定的地址。优先级表示与同一目的ID通信时优先采用哪条链路。与同一节点间的链路可能有数条,它们互相独立且对等,只是优先级不相同。链路状态包括中止和激活两种。中止状态指链路保持在侦听态,能接收数据帧关上报链路管理组件,而发送线程中止运行;激活状态指两节点在此链路上进行通信。链路由中止状态到激活状态转换的过程称为激活,包括启动发送线程,通过发送握手帧和接收握手成功帧与目的ID进行握手等过程。 链路表包括了所有可能使用的链路,在本节点启动时,只激活优先级最高的链路。若优先级最高链路无法激活,则激活次高的链路,以此类推,直到连接上。若激活了非最高优先级链路,则保持高优先级链路的“试图连接状态”。若均无法激活,则停止主动激活,等待被动激活。在所有激活的链路上,服务器主动发出“心跳信号”,侦测链路状态,包括链路是否中断、心跳信号回应时间等,并实时反映到链路表上。 图3 链路切换(自动切换、非自动切换)流程图 本节点与主服务器(即主父节点)和备份服务器(如有)之间的链路必须在本节点运行之前配置,与各客户端(子节点)之间的链路可在运行中动态配置,由客户端主动发起,申请加入。 2.2 链路间切换 在与一个节点通信的过程中,当主用链路(优先级高)断链或拥塞时,必须自动切换到备用链路上进行数据通信,称为自适应切换;亦可禁止自适应切换而由上层控制,称为非自动切换。在许多网络中,父节点备用链路通信是公用的,无法由某两个节点永久占用,只能在需要时申请激活。 在自动切换模式下,切换原则是:尽量使用高优先级链路进行通信。分五种情况讨论:(1)网络层交给链路层一系列待发送消息,此消息结构中包含了目的ID。链路层通过链路列表打到此目的ID对应的已经激活的链路中优先级最高者进行通信。(2)当正在通信的链路中断时,保持该链路的试图连接状态。激活优先级次之的链路,若无,则再次之(此链路应在切换链路集内)。如果没有链路可以被激活,则认为通信中断;若激活优先级链路,则从未被ACK的消息开始发送。(3)在通信中,高优先级的链路被激活时,中断正在使用的链路,转移到高优先级的链路上,从未被ACK的消息开始发送。(4)末在通信中的链路中断时(由心跳信号侦测得知),保持该链路试图连接状态,激活优先级次之的链路,若无,则再次之(在切换链路信内)。如果没有链路可以被激活,则认为通信中断。(5)末在通信中,高优先级的链路被激活时,中断低优先级链路。 非自动切换模式下的要点是保证在切换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不丢失也不重复。向上层提供的非自动切换接口提供三个功能:a.激活某条链路;b.将当前通信切换至某条链路;c.中止(disable)某条链路。在产生通信动作前,上层可以指定目前激活的链路(同时中止其它链路,使激活链路保持在1);如果不能激活指定链路,则报告到上层,由上层继续进行调度。激活链路只有一条,有通信动作产生时,链路层自然采用条链路进行通信。如果需要从链路A切换到链路B,上层必须先激活链路B,此时有A/B两条链路激活。但是通信仍在链路A进行;然后上层将当前通信切换至链路B;链路管理层待上条消息发送成功或失败后,再切换至链路B;最后上层disable链路A,使激活链路仍然只保持一条。在这种模式下,尽管是非自动切换,但是链路管理层仍然对其过程进行干预,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链路切换流程如图3。 2.3 节点动态加入 新的节点希望成为某节点的子节点时,配置与该节点(服务器)之间的链路,并向该节点发出加入申请帧,等待对应回传,从回传信息中判断对方是否允许本节点加入。与服务器之间有可能多链路,申请帧中必须包含所有这些链路的信息。 本节点收到新的客户端加入本网络的申请帧时,由服务器操作员审核是否允许该客户端加入。若允许,从申请帧中获得与该节点间所有链路的信息写入链路表,并把对方发送申请帧所使用的链路设为激活状态,然后发送“成功”应答帧至该节点,至此,即加入了一个新的子节点。若未通过审核,则发送“失败”应答帧至该节点。 本系统的优点在于:(1)基于超链思想,对点到点的多种类型链路、多条链路进行统一管理,使具体通信事务不必关心链路调度;对外接口简单,易于二次开发;(2)基于COM技术和OPC规范设计思想,把协议、媒介驱动、链路管理作为独立的组件,使系统的可扩展性大大增强,可以在基本不改变其他要素的情况下,独立地升级或增加协议或媒介驱动协议,系统的灵活性和适用范围大大增加。 通信系统论文:浅论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定位技术 本文论述了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的两种定位体制,并重点介绍基于移动网络定位技术的常用定位方法,即AOA、TOA、TDOA定位方法,同时分析各种定位方法的优缺点。 要想获取到目标的具体位置信息,一般都是采用GPS定位信息,但当目标处在高楼耸立的城市之间,GPS的部分卫星信号处于遮挡状态,此时为了获得到目标的准确信息,可以考虑采取其他的辅助定位方式。比如说,利用伪卫星技术,该技术实质上就是指安置在地面上的地基发射站,它发射的信号与GPS的信号相类似,但该种技术需要架设额外的设施;采用DTV技术,由于大城市环境中,DTV设施资源也有限。此时可以考虑采用无线蜂窝通信系统,该系统在城市中应用成熟,基站信号好。因基站可以发射信号,目标可以利用基站的信号信息,确定目标的位置,即可以采用无线蜂窝通信系统来弥补GPS定位技术的不足,从而准确获取目标的位置信息。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定位技术主要有两种体制。一种是基于下行链路的定位技术,即基于移动台的定位技术;一种是基于上行链路的定位技术,即基于移动网络的定位技术。基于移动台的定位技术要求移动台参与定位参数的测量以及测量值的求解计算。基于蜂窝网络的定位技术是指网络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移动终端所处的位置,通常必须利用3个或3个以上蜂窝基站接收手机信号的定位参数,即到达时间、角度或强度。 1 基于移动台的定位技术 现已提出的基于移动台的方法主要有:基于下行链路增强观测时间差定位方法、基于下行链路空闲周期观测到达时间差方法、基于GPS作为辅助的定位技术等。 2 基于移动网络的定位技术 基于蜂窝网络的定位方法目前主要有:基于Cell-ID定位和基于时间提前量定位的方法、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定位方法、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差定位方法以及上行链路信号到达角度定位方法等。 2.1 AOA 角度到达[1](AOA,Arrival of Angle)定位方式是根据信号到达的角度,测定出运动目标的位置。在AOA定位方式中,只要测量出运动目标与两个基站的信号到达角度参数信息,就可以获取目标的位置。蜂窝移动网的AOA定位方式,指的是基站接收机利用基站的天线阵列,接收不同阵元的信号相位信息,并测算出运动目标的电波入射角,从而构成一根从接收机到发射机的径向连线,即测位线,目标终端的二维位置坐标可通过两根测位线的交点获得。 2.2 TOA 抵达时间[2](TOA,Time of Arrival)定位方式也称为基站三角定位方式,通过测量从运动目标发射机发出的无线电波,到达多个(3个及以上)基站接受机的传播时间,来确定出运动目标的位置。已知电波传播速度为c,假设运动目标与基站之间的传播时间为t,运动目标位于以基站为圆心,以移动终端到基站的电波传输距离ct为半径的定圆上,则可由3个基站定位圆的交点,来确定目标移动的二维位置。TOA定位方式中,为了根据发射信号到达基站的接收时间,来确定出信号的传播时间,要求运动目标发射机在发射信号中,加有发射的时间戳信息。这种定位方式的定位精度取决于,各基站和运动目标的时钟的精度,以及各基站接收机和运动目标发射机时钟间的同步。 TOA算法要求参加定位的各个基站在时间上要严格同步,由于电磁波的传播速率很高,微小的误差将会在算法中放大,使定位精度大大降低。传播中的多径干扰、NLOS以及噪声等干扰造成的误差会使圆无法交汇,或者交汇处不是一点而是一个区域。因此TOA对系统同步的要求很高,并且需要在信号中加时间戳(要求基站之间的同步),而实际参加定位的基站一般在3个以上,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候可以利用GPS对基站进行校正并利用其他补偿算法来估计位置,提高算法的精确度,但同时增加系统的开销和算法复杂程度,因此单纯的TOA算法在实际中应用很少。 通信系统论文:双向光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的综述 引言 无线光通信(OWC)正成为一项越来越受人关注的技术,因为它融合了光通信的高信息速率与无线移动通信的优点[1]。早期的无线光通信系统是以室内和室外系统出现的,现在人们正在努力攻克这些新光通信网络的技术挑战[2]。新兴的无线光通信网络与当前的光纤网络有很大的不同,无线光通信收发器通常在广泛分布的收发器之间建立双向链路[3]。双向通信可以通过简单的主动下行链路来实现,在这样的链路中所有的收发器之间通过发散的LED光束或校准的激光光束相互发送已编码的光信号[4]。或者,双向通信也可以通过被动下行链路实现,在这样的链路中,一个固定的光源发出光束,远程的收发器反射并调制入射光束[5],然后将已编码的光信息返回给光源。被动上行链路的双向逆向调制有多个优点,包括更低的能耗、实施的便捷性、移动性,以及对远程收发器布局的非敏感性[8]。但是部署的收发器必须能够高效地将入射光束反射到光源,并调制入射光束[6]。无线光通信收发器的高效逆向调制的首要问题是反射的方向性。最简单的反射器(RR),即角形反射器,可以将入射光束反射到其各自的光源,反射方向立体角最大可以达到π/2球面度,占到整个球体立体角即4π球面度的1/8[7]。角形反射器通常被用作双向无线光通讯收发器,因为其与调制器的整合简单方便,但是,还必须考虑到更大反射角的需求。因此球形反射器的方案被提出来[8]。因为其对称性,球形反射器可以实现在整个球面上的反射,即4π球面角的反射立体角[9]。但是,球形反射器的反射最终取决于折射,所以,必须审慎地确定球体的折射率,从而实现理想的反射水平[10]。无线光通信收发器的高效逆向调制的另一个问题是调制速度。调制的目的是在远程收发器上将光信息编码,然后收发器将光信息返回给光源,多项技术已经被用于此目的[11]。 1基于超快全光技术的双向光无线通信系统原理 本文采用了双向无线光通信收发器的一个新结构。这个结构整合了球形反射和全光学调制,因为球形反射能够实现更大的方向角,而全光学调制能够保证高速率的运行。本文对球形反射和全光学调制的整合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三种有着不同折射率和非线性的球形逆向调制器上进行了实验测试。通过图1所示的球形逆向调制器,反射和调制功能被整合进建议的无线光通信收发器中。斜视图见图1(a),横截面图见图1(b)。平行的入射信号束照在球体上。信号束在入口处聚集,在后部反射,并在入口处再次成为平行信号束,然后返回光源。同时,无线光通信收发器生成一个本地控制光束,这个光束照在球体的后部,它对反射的入射信号束进行调制。球体后部非线性信号束的相互作用可以实现本地光信息在反射信号束上的编码,然后编码后的信号束返回其光源。整个反射调制过程的效果取决于球形反射调制器的材料特征。针对反射和调制,有必要确定合适的折射率n以及非线性系数n2。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球体,并对三种玻璃进行了测试:N-BK7被用作基准玻璃,因为它表现出较低的折射率(n=1.51)和较低的非线性(n2=3.2×10-16cm2/W);对N-LASF9进行了测试,它表现出中度的折射(n=1.85)和中度的非线性(n2=1.7×10-15cm2/W);还对S-LAH79进行了测试,它表现出较高的折射(n=2.00)和较高的非线性(n2=2.8×10-15cm2/W)。这里的n2值是根据Boling-Glass-Owy-oung(GBO)模型[12]计算的。所有三种玻璃都有很高的透明度,且在可见和高达2000nm波长的近红外光谱中有比较稳定的折射,因此能够实现室内链路或室外链路。波长为1550nm的入射信号束沿着光轴(OA)照在球体上,照射方位角为,相对于xyz坐标系的极角为θ。波长为780nm的本地控制束照在整个球体后部。光束的分离通过系统中的一个1550nm的带通二色向滤光片实现,滤光片穿过1550nm的信号束并拦截780nm的本地控制束。在x-y平面放置了一个孔径以拦截杂散光。所有被测试的球体的半径为a=2.5mm。对长度为z=L=3.00m范围内的反射光束进行了反射强度测量。 2基于超快全光技术的双向光无线通信系统设计 针对反射调制,为了确定理想的反射水平,有必要研究球体的折射特征并定义出最优的折射率[13]。本文使用了射线跟踪模型以研究折射的特征。在这个模型中,均一强度的入射信号束照在球体上。在两个关键点测量了信号束强度,以取得球体折射率n的不同值。在近似n=2.00的折射率下,在球体的后部形成一个很强的焦点。这样的聚焦使得反射信号束变成平行信号束后返回光源,而这能提高反射性能;另外,这样的聚焦可以增强非线性信号控制束的相互作用,而这能提高调制性能。这样的观察结果与球形反射器中折射的理论近似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这说明n=2.00的球体可以将靠近光轴的近轴光线聚焦到光轴的交叉点和球体的后部[14]。这样的观察结果也与对球体的严格电磁模拟结果一致,这个球体模型基于Mie理论[15]创建,模拟结果显示出n=2.00的模拟球体在光轴交叉点和球体后部形成一个高强度的焦点。信号束在长度L的范围内传播,然后反射到光源。标准化的反射信号束强度为Is和n,对于S-LAH79玻璃(n=2.00)球体而言,它能够实现有效的反射,其反射信号强度比N-LASF9玻璃(n=1.85)球体的大9×105倍,比N-BK7玻璃(n=1.51)球体的大4×106倍。这样的结论与球体实验测试结果整体上一致。实验测试结果显示S-LAH79玻璃(n=2.00)球体的反射信号强度比N-LASF9玻璃(n=1.85)球体的大7×105倍,而N-BK7玻璃(n=1.51)球体的反射信号强度更低,比测试系统的最低噪声还要低。对S-LAH79玻璃(n=2.00)球体的进一步实验测试显示其反射光束与主要来自被照射球体近轴区域的反射光束有0.02°的发散角,近轴区域占球体中央截面积的3%。因为球面像差,球体近轴区域之外的部分入射光束丢失,而这会导致信号衰减(即信号减弱)。为了确定球形逆向调制器全光学运行的特征,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的随时间变化的脉冲激励研究。实验示意图如图2所示(未严格按比例)。时长为100fs,波长为780nm的本地控制脉冲波激活球形逆向调制器的后部,强度在0.52至2.10GW/cm2之间。时长为100fs,波长为1550nm的入射信号脉冲波照射球体的入口处,完成后续的反射和调制。在随时间变化的试验中,本地控制脉冲波被一个电动平台延迟,随着时延变化的反射信号功率被相敏检波系统记录下来。请注意,反射束的传播长度取决于上面所述的0.02°光束发散角以及检波仪的尺寸。 3系统测试与分析 脉冲光波激励测试的结果如图3所示。测试的方式是测量三种玻璃N-BK7(n=1.51)、N-LASF9(n=1.85)和S-LAH79(n=2.00)球形逆向调制器(从下到上)的反射信号强度Is(t),它随着时间t而变化。这些反射信号强度都参照S-LAH79(n=2.00)球形逆向调制器的信号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很显然本地控制束可以在超短时标内有效地调制信号束。反射信号强度的特征脉冲波为大约120fs的半峰全宽(FWHM)波[1 6]。图3的逆向调制信号时域特征反映了全光学调制的机制。所有三种信号相对于时间零点都是对称的,每个信号都有与控制和信号脉冲时间相当的半峰全宽(FWHM)。因此,本地控制脉冲和信号脉冲之间的非线性被认为在性质上为非共振,其原因是玻璃的非线性电子极化而不是共振电荷载体的光子生成和重组。在施加本地控制束之后,反射信号强度增加。这种正极性说明正非线性系数使得本地控制束在球体后部表面的折射率有一个瞬时的增加,这导致反射信号强度的提升。对于780nm控制束和1550nm信号束,按照Kramers-Kronig关系,图中的微小负旁瓣被认为导致了控制束引起的整个球体内信号束吸收量的增加。对反射信号功率ΔPs的调制如图4所示,对于N-BK7(n=1.51)、N-LASF9(n=1.85)和S-LAH79(n=2.00)球形逆向调制器,随着(峰值)本地控制束强度而变化。线性趋势在图中表现得很明显,而斜率被用来计算材料的非线性系数。对于N-BK7(n=1.51)球形调制器,其信号水平特别低,只在本地控制束最高强度2.1GM/cm2的时候才能明显看到,其估算非线性系数为n2=(3±1)×10-16cm2/W。这个值基本上符合之前研究中的实验值3.5×10-16cm2/W,这也与BGO模型计算值3.2×10-16cm2/W处在相同的数量级。对于N-LASF9(n=1.85)球形逆向调制器,非线性系数n2=(1.3±0.1)×10-15cm2/W。这个值与之前研究的实验值9.6×10-16cm2/W相当,与BGO模型的计算值1.7×10-15cm2/W在相同的数量级。对于S-LAH79(n=2.00)球形逆向调制器,非线性系数n2=(1.8±0.1)×10-15cm2/W。值得注意的是,从图中的球形逆向调制器线性趋势可以看出:如果有必要,可以进一步增加本地控制束强度以获得反射信号功率的更大调制深度,因为在施加的本地控制束强度水平中没有发现更大的非线性和/或信号破坏。总的来说,S-LAH79(n=2.00)球形逆向调制器最适合用作无线光通信收发器,因为它能同时提供有效的反射和调制性能。本文的实验研究显示了严格意义的全光学转换而不是随机输入波形数字调制的脉冲反应特征,而测得的脉冲反应的近乎实时特性证明这样的收发器结构可以有效实现GB/s或更快的高速信息调制。 4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无线光通信收发器的一个双向运行结构。开发了球形逆向调制器,以实现广方向角(2π球面角)的反射以及在超快时标上(120fs时长)的全光学调制。采用三种玻璃N-BK7、N-LASF9和S-LAH79设计了球形逆向调制器。实验结果显示S-LAH79结构能够为反射和调制提供最佳的折射和非线性。这样的球形逆向调制器对于未来无线光通信系统的全光学运行来说将是重要的单元。通过对已有的提取光载波方式所组成的无线光双向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系统结构具有提取光载波功率较大、传输性能较优,适合更长距离传输的优点。
医院财务会计制度问题及对策:谈当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问题及对策 摘要: 现行的财务制度对会计要素给出了定义,也对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做了规定,但在规范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标准时,不够严密。随着医疗事业的迅猛发展,十年前制定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固定资产核算和会计报表不完善的不足逐步显现出来。本文作者试图分析当前医院会计制度的不足,探讨完善医院会计制度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 医院财务 会计制度 问题 对策 一、当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不足 1.固定资产核算 (1)固定资产计提修购基金后没有反映固定资产净值,从而造成医院资产不实,会计信息失真。当前《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大型修缮。其实质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反映在“专用基金——修购基金”里,但没有设置相应的“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以反映固定资产净值和累计提取修购基金(累计折旧)。从而造成医院资产不实,会计信息失真。 (2)未达到固定规定标准的耐用物资管理混乱。当前《医院财务制度》固定资产的标准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使用期限是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按这个固定资产标准,医院购买的大批家具办公桌等物资,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的标准,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那小批或单独购买的家具办公桌等物资就可不作固定资产管理。这就造成家具办公桌等有些是固定资产,有些又不是固定资产,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账实不符。 (3)为改善就医环境而进行的门诊楼、住院病房等固定资产装修应允许增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要求逐步提高,医院除了提供优质的医疗技术服务,还要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医院一些门诊楼,住院病房大多是十多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旧建筑物,固定资产原值较低,对其装修不属于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展项目,按当前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其装修费是不能增加固定资产原值的,这就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 (4)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科目,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有些原来贵重的医疗设备仪器已明显减值。如果这些实际上已经发生减值的固定资产,还按购置时确认的原值在固定资产账面反映,那固定资产价值明显失真,有违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原则。 2.医院会计报表欠缺现金流量表 当前医院会计报表主要有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医疗收支明细表、药品收支明细表、基金变动情况表等,而作为经济活动规模巨大的医院,有的每年现金流量多达10亿元以上,医院会计报表体系中缺少了反映医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动情况的重要报表现金流量表,使医院会计报表不能全面真实反映医院的经济活动。 二、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对策 1.增设“累计折旧”会计科目 针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修购基金后没有反映固定资产净值,从而造成医院资产不实,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建议医院会计增设“累计折旧”科目,具体核算办法参照企业会计制度。 2.建议医院会计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增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核算医院门诊楼、住院病房装修维护费用 针对医院门诊楼、住院病房装修不属于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项目,按当前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其装修费是不能增加固定资产核算,确保固定资产真实性。 比如现行企业财务制度规定: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资产必须是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在这两条标准中,恰恰缺少了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作为资产必须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因此,开办费、待处理财产损失、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价值的存货、技术上已经淘汰的设备、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且不能取得投资收益甚至是造成投资损失的对外投资、已经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的无形资产等,按照现行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均确认为资产,由此导致企业资产不实,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也失去应有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建议参照《企业会计标准——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因此建议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增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以反映因固定资产装修而增加的价值,保证固定资产价值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3.应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 建议医院会计参照《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办法,增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发生固定资产减值时借记“其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4.建议医院会计报表增设现金流量表以反映医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动情况。 医院财务会计制度问题及对策:当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问题及对策 [摘要] 现行的财务制度对会计要素给出了定义,也对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做了规定,但在规范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标准时,不够严密。随着医疗事业的迅猛发展,十年前制定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固定资产核算和会计报表不完善的不足逐步显现出来。本文作者试图分析当前医院会计制度的不足,探讨完善医院会计制度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 医院财务 会计制度 问题 对策 一、当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不足 1.固定资产核算 (1)固定资产计提修购基金后没有反映固定资产净值,从而造成医院资产不实,会计信息失真。当前《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大型修缮。其实质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反映在“专用基金——修购基金”里,但没有设置相应的“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以反映固定资产净值和累计提取修购基金(累计折旧)。从而造成医院资产不实,会计信息失真。 (2)未达到固定规定标准的耐用物资管理混乱。当前《医院财务制度》固定资产的标准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使用期限是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按这个固定资产标准,医院购买的大批家具办公桌等物资,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的标准,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那小批或单独购买的家具办公桌等物资就可不作固定资产管理。这就造成家具办公桌等有些是固定资产,有些又不是固定资产,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账实不符。 (3)为改善就医环境而进行的门诊楼、住院病房等固定资产装修应允许增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要求逐步提高,医院除了提供优质的医疗技术服务,还要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医院一些门诊楼,住院病房大多是十多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旧建筑物,固定资产原值较低,对其装修不属于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展项目,按当前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其装修费是不能增加固定资产原值的,这就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 (4)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科目,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有些原来贵重的医疗设备仪器已明显减值。如果这些实际上已经发生减值的固定资产,还按购置时确认的原值在固定资产账面反映,那固定资产价值明显失真,有违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原则。 2.医院会计报表欠缺现金流量表 当前医院会计报表主要有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医疗收支明细表、药品收支明细表、基金变动情况表等,而作为经济活动规模巨大的医院,有的每年现金流量多达10亿元以上,医院会计报表体系中缺少了反映医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动情况的重要报表现金流量表,使医院会计报表不能全面真实反映医院的经济活动。 二、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对策 1.增设“累计折旧”会计科目 针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修购基金后没有反映固定资产净值,从而造成医院资产不实,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建议医院会计增设“累计折旧”科目,具体核算办法参照企业会计制度。 2.建议医院会计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增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核算医院门诊楼、住院病房装修维护费用 针对医院门诊楼、住院病房装修不属于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项目,按当前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其装修费是不能增加固定资产核算,确保固定资产真实性。 比如现行企业财务制度规定: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资产必须是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在这两条标准中,恰恰缺少了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作为资产必须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因此,开办费、待处理财产损失、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价值的存货、技术上已经淘汰的设备、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且不能取得投资收益甚至是造成投资损失的对外投资、已经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的无形资产等,按照现行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均确认为资产,由此导致企业资产不实,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也失去应有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建议参照《企业会计标准——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因此建议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增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以反映因固定资产装修而增加的价值,保证固定资产价值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3.应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 建议医院会计参照《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办法,增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发生固定资产减值时借记“其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4.建议医院会计报表增设现金流量表以反映医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动情况。 医院财务会计制度问题及对策: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实施问题的研究 【摘要】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实施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本文从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出发,提出了改善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会计科目 公立医院的财务会计制度是由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制定的,公立医院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行为规范。 一、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虚设 公立医院对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为,借:“医疗支出、药品支出”等科目,贷:“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这种不采取计提折旧,而是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的办法,反映了公立医院支出、净资产的增加,但固定资产原值始终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导致计提修购基金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造成了固定资产的虚增,提供的财务信息也失去应有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未将无形资产资本化 公立医院的无形资产主要有医疗技术专利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医院的信誉等。而作为高技术、高风险医疗服务行业,公立医院为了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必然建立和吸收外界一些能给自身带来较大经济价值的科研项目,其费用大、成本高,公立医院不将其资本化,却直接反映在当期损益(支出)中,导致期末收支结余不真实,不能准确核算当期财务成果。 (三)坏帐准备计提基数不准确 公立医院每年年末按照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的3%~5%提取坏账准备金,但是公立医院实行预收医疗款制度,在发生坏账时,计提的坏账准备低于实际的发生的坏账。其真实的医疗欠费就不仅仅是在院病人所欠费用,而应该减去当期的预收医疗款。因此,坏账准备的计提基数应为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减去预收医疗款加上其他应收款的余额。 (四)报表体系不完整 公立医院会计核算适度采取权责发生制,用来反映当期的收益和费用。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公立医院报送报表有主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基金变动表”),辅助报表(包括“医疗收支明细表”、“药品收支明细表”),以及一个财务情况说明书。缺少反映公立医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动情况的现金流量表,不能有效的反映医院的业务活动、现金运转效益。 (五)缺少医疗风险的会计科目 现行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缺乏抗风险的内容。除了在经济赔偿发生时列入“其他支出”科目,在当前的医疗纠纷的处理中,未涉及抗风险的财务保障问题,未考虑医疗事故可能导致经济赔偿的财务后果,一旦发生严重的医疗事故,巨大的经济赔偿必然会严重影响医院工作的正常进行。使公立医院财务制度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恶化,同时不利于反映当期成本支出的增减情况。 二、改革公立医院财务制度的建议 (一)增设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 在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公立医院可以不通过“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和“固定基金”净资产会计科目核算。可以按照现行企业财务制度,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借记“制造费用——计提累计折旧”,贷记“累计折旧——设备等”,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这样,累计折旧作为医院的备抵科目,可以真实反映企业固定资产价值的变化及经济价值。 (二)加强对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 公立医院无形资产涉及的范围很广,且多属于知识性与精神性的产品。如医疗服务理念及管理方法、医学科研项目及成果、医院形象及医疗信誉、医院品牌及知名度等,因此应在医院资产负债表中增列“无形资产”科目,以完整反映公立医院资产的情况,使会计信息更能满足医疗市场的需要。 (三)改变坏账准备的提取基数 提取坏账准备不能只把在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包含在内,应以“应收医疗款”加“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减“预收医疗款”加“其它应收款”作为坏账准备的提取基数。对于一些无法收回且数额较大的坏账,在不影响当期收支平衡的前提下,直接从支出中予以冲销。这样,公立医院能及时了解其应收账款的可变现金额。 (四)完善公立医院会计报表体系 为了反映公立医院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对医院整体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和影响。需要根据公立医院业务情况,参照企业有关方法编制医院现金流量表,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具体可以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三类。便于公立医院了解和评价医院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适应公立医院的发展。 (五)增设医疗风险基金的会计科目 公立医院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明确医疗风险基金的计提依据及计提比率,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弹性度内自行选择。但应遵守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不得任意变动,即“一贯性原则”。另外,应允许公立医院使用“医疗风险基金”向保险公司购置相应的险种,规定“医疗风险基金”专款专用的款项。 医院财务会计制度问题及对策:我国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思考 【摘要】 医院会计制度是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是1999年1月1日颁布并实施的,它对规范医院财务管理、加强医院会计核算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两个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并不太适应当今形势下医院管理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分析了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改进这种制度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会计制度 医院财务 经营管理 一、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特点 1、医院财务表现与管理 医院财务表现为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各种 经济 关系。医院会计是以货币为主的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完整地、系统地、客观地评价与核算来反映本中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医院财务管理是指对有关的资金筹集、分配、考核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考核等工作的总称,是医院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会计具体反映的内容是本中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分析资金时间价值、风险、资金使用成本及决策是财务管理人员的任务。 2、医院会计制度的具体表现 (1)我国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将会计要素分为五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这种划分有大局观念,它改变了过去将会计科目分为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的划分方法。 (2)加强医院收入和支出管理。将医院收入划分为医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财政补助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将医院支出划分为药品支出、财政专项支出、医疗支出和其他支出。 (3)实行医疗和药品成本的分开核算。一般而言,在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下,医院的经济活动是比较单一的,它的支出主要来自医疗服务的收入。在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靠出售药品差价弥补支出几乎不可能。因此,医院应将医疗和药品收支进行分开管理和分开核算。 (4)医院的药品收入实行按量收入的管理办法。对于医院药品的超出部分,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依法进行核定,按规定上缴,使医院回归到公益性事业上来,坚持以病人服务为中心。 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具体行为规范不适应卫生改革的要求 (1)不能适应医院多元化 发展 的要求。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这种规定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适用范围有限性,非公立的非营利医院应该执行何种会计制度目前并无明确的规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的发展,以及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和风险机制的日益形成,越来越多的民营医院、外资医院相继成立。之前医院一般是由政府投资经营的,而现在更多的是趋向于 企业 经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医院执行现行会计规范所设置的账户,采用的会计程序与方法都不同于其他行业企业,这种核算体系显然已不能适应变化的形势,难以反映出综合统一的财务会计信息。 (2)不利于会计信息的对外投资的核算。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医院有一个问题必须考虑,那就是如何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有效的项目中,做好合理利用、合理开发,这是医院财务核算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中,并没有对投资核算进行细化分类。在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的过程中,不同所有制医院会计处理所依照的方法各不相同,并不利于资金的合理优化。 (3)投资主体对医院财务监督得不到有效实施。投资医院是一个利益甚好的项目,但各投资主体对医院财务监督并不好把握,它们能依靠的有效监督主要是财务会计信息。这其中会出现另外的问题,随着竞争加剧以及末来市场的价格波动,各种资产存放在医院的减值风险加大,而投资主体投资医院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加收益,避免投资风险。这样就会致使它们不断改变投资对象,使资金的流动不稳定,不利于稳健收益。此外,不同的行业所依照的财务会计制度都是不一样的,投资主体想要实施财务监督,就必须热悉不同行业的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这将会影响投资主体对医院财务监督的实施。 2、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现代 会计制度应有两个的基本特征,一个是完整性,一个是系统性。所谓“完整性”是指会计制度应包括和覆盖全部会计实务,使每一种会计行为、会计事项都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所谓“系统性”是指现代会计制度应是在会计目标的统一约束下,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多分支、分层次的会计制度构成的有机体系。然而,我国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基本上是围绕医院常规会计事项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随着 科学 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电算办公已成为行业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电算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不可否定的是,由于某些客观条件的制约,相关会计监督制度仍停留在手写条件下,并没有相应地建立充分利用自动化办公的规范体系。另外,许多医院缺乏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使得医院走不上先进的管理方法。因此,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规范这种制度,不仅包括国家统一制定的各个层次的会计规范,而且还包括根据医院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的内部核算制度和办法。然而,目前许多医院只执行统一层次的会计规范,而无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与办法等,这样并不利于会计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还往往导致医院成本不实、账目不清、数据不真。 3、管理者对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不足 随着我国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疗服务市场运行的风险也在加大。而目前各家医院只重视医院规模的扩大、就诊人次的增加、基本建设的投入,对各类风险却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医院的基本建设资金大部分依靠银行贷款,一旦单位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便会陷入财务困境,因此,医院必须有一种高效会计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环境。现代医院的院长?副院长一般都是技术性人才、学科带头人,但他们都缺乏系统的管理培训知识,从而造成其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按照传统的观念,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工作,不能直接产生经济价值,并且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些工作程序比较烦琐,不利于医院灵活机动地抓住发展机遇。但如果作为医院领导仍持有这种观念,势必会影响到会计制度效率的提升。管理者的态度决定了整个医院的态度和行为,它会间接影响整个医院职工的工作意识。 三、深化我国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探讨 1、深化我国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医院是一种社会公益性事业,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医院从事公益活动的同时,又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也成为了市场竞争的主体,而随着医院投入的资本不断增多,如何对资本进行有效管理,管控好市场风险,必然成为医院追求的目标。管理会计以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为目的,运用资本控制成本,创造合理利润,它通过运用系列专门技术方法,对医院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考核与评价,向各级领导提供有关内部管理信息。综合利用医疗资源,强化内部运营和质量管理,增加医院收入,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病人费用负担,对提高医院管理效益、为医院内部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管理会计信息和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总之,深化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有利于完善医院会计系统,有利于医院改善运营状况,促进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 2、我国 医院 财务 会计 制度的改进思路 (1)建立规范的财务会计体系。鉴于目前的医院会计制度不能适应自身 发展 的需要,医院管理部分应该作出相应的对策,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对行业的会计规范制度应进行改革,制定相关的能适用于各行业发展的具体会计准则。目前非营利性医院也应尽快运用 企业 会计的分析方法,对医院的 经济 活动进行独立核算与监督。营利性医院应经卫生主管部门登记注册,采用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综合程度和可比性。另外,为反映医院资金的利用效益,医院应对不同投资主体,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按统一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的要求,简化企业的会计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 (2)完善各项资本经营业务的明细划分。对医院的各项资本经营业务进行明细划分,其目的就是规范会计处理,做到账目有所依据。随着市场体制的不断加强,医院经营的集团化越来越明显,各种形式的资本经营事项经常发生。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改革过去不合理的会计制度,使业务状况的核算规范化,如可将对外投资项目细分为长期投资、中期投资、短期投资,做到具体的投资有具体的核算要求。另外,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增设投资收益项目,年底结账时直接将其转入收支结余项目中的“其他科目”里。无论如何,对各种形式下的资本经营事项进行明细划分,制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规范,都有利于完善医院财务会计体系。 (3)加强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监督机制。在医院财务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会计主体出于自身局部利益的考虑,比如为增进收入账目制定出的会计制度往往会与正式的规定不相符,这种有利于自身的会计行为是缺乏有效监督的。一般而言,会计主体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都会得出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主体在利益上的分配。因此资产负债表中应有一个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使医院的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地反映其资产、净资产以及收支结余的情况,确保会计制度应有的严肃性。可见,强化会计制度执行的约束以及监督机制有利于会计制度的深入改革。 (4)在会计核算上要建立医疗赔偿准备金。医院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如果事先不考虑医疗事故可能带来经济赔偿的财务风险,必将导致财务支出和净收入相背离。由于缺乏医疗风险意识,在抵御风险方面做得并不太好,在当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处理中经常会出现棘手的问题。按医疗风险保障的原理,应增补建立医疗风险基金的科目,及时建立医疗赔偿准备金。各医院可视其实际情况选择,但应遵守专款专用的原则。此外,应改变目前单纯按人员比例分摊管理费用的方法,采用按人员比例和收入比例相结合费用分摊办法。在风险发生经济赔偿时做好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并在会计期末对各项资产的赔偿准备金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 医院财务会计制度问题及对策:医院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整合应用探索 整个社会自愿地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是通过价格机制的信号传输来实现的,而企事业单位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充分利用更多的是需要管理会计信号来调控。管理会计是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及其它有关的事项或活动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使各级管理人员据以对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规划与控制,并帮助管理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信息处理系统。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 管理会计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的,二者存在许多联系,但是作为现代会计的两个不同分支,其基本目标、职能、核算对象、方法程序、报告体系等各方面均有明显区别。 (1)财务会计的对象是已经发生的历史资金运动,存在将核算和监督内容具体化的要素科目。具有较强的规范性;管理会计的对象既涵盖已经发生的历史现金流,也包括将要发生的现金流,同时还包括“会计问题和业务问题”以及“效用价值流”等非财务指标,例如:顾客满意度、非货币和货币计量等,不存在具体的要素科目,方法灵活,模式可变。 (2)财务会计的服务范围通常是内外部的利害关系人,管理会计更多是内部管理者。财务会计职能主要是核算反映和监督,管理会计主要是规划和控制。 另外,管理会计依从成本效益原则之外,几乎没有统一的会计准则,其程序的遵从度没有财务会计严格,其报告的编制在时间上、计量单位上,模式内容上较为自由,没有财务会计在信息持续产出上的系统性,连续性、综合性要求。(如表1) 可以看出,管理会计主要为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信息;财务会计主要为财务管理提供信息。管理会计的职能基本上有如下几项:一是为组织机构确定和计算成本提供依据;二是为组织机构领导进行预测提供基本信息;三是为领导作出决策提供客观可靠的信息;四是为决策目标实现制定合理的计划;五是为经营活动提供指导并实施控制。 2、医院管理会计应用的现状 目前,医院管理会计应用更多体现在成本会计阶段。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出现,市场份额、竞争优势、反映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培植和价值提升的需求催生了综合型管理会计萌芽。财务会计的“货币化、精确、平衡“思维定势有所偏离,转而关注以可持续增值为目标、以顾客为导向、面向战略管理、基于流程的价值链分析为工具,以及实时的、定制的、个性化的多信息类型的会计信息上来。 我国医疗行业在“全成本核算”要求下管理会计应用,较多的是成本核算观念和实务的实践,在市场份额,竞争优势、反映能力等核心能力塑造方面仅有初步尝试,因此,管理会计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前景还十分广阔。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点 (1)财务会计的规范性要求,必然导致财务会计在岗位的设置、内部控制牵制原则的遵循符合规范制度的约束;管理会计因其规范性要求不严,故没有较为固定的岗位设置,也因其固定性不强,而疏于对常规财务经营管理信息的持续跟踪收集,如果借助财务会计体制,经常性重点收集和加工基础信息,必定可以强化管理会计规划和控制职能的发挥。 (2)管理会计的应用需要从财务会计成本核算切入方可为提升医院的经营管理进程,在整合资源方面突破财务会计的不足。 (3)二者都面临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医院财务的对外职能发挥与体现非常充分(财务会计职能),对内有效指导与控制的职能有待加强(管理会计职能)。内外作用的发挥,其落脚点是会计核算管理主体的资本保值增值。因此,财务会计反映的“结果”既可以作为管理会计分析规划和控制的原因,又可以作为管理控制达成的“目标”,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结合的最终结果在于核算终末的数据应当是规划“好的”期望值。 同时,管理会计是依存财务会计,其数据直接来源于传统的财务会计数据。二者都能够依从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共享同样的业务数据库,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同源分流”,体现会计一体化的基本特征。 4、医院管理会计的常规应用 医院管理会计以成本核算为切入点,从市场、成本、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等方面“知己知彼”进行价值提升。带动财务会计的发展,参与医院发展战略、项目规划、投融资管理、资本运作、薪酬设计的全过程,这是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当前,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下,政府主导的公立医院存在财政供给不足,以及医疗收费偏离成本有大背景下(注:我国医疗收费的定价方式不是依据社会平均成本而是按边际成本定价,单位产品给社会带来的效益恰好等于新增加的成本,因此社会净效益最大。这无形中导致医疗收费不能弥补医院支付的实际成本现象出现),开源较难,节流尤重。管理会计职能作用如何更好发挥,是医疗管理者较为厚重的期望! 管理会计的常规应用一般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编制。提供计划信息,合理确定经营所期望的数据(财经及业务数据),形成管理会计的原因。 (2)标准成本制定。提供每住院床日各种物耗,能耗标准,以病区为责任中心,对其所运行的结果事先确定控制的“红线”,发挥管理会计促使各级管理层或责任中心改进自己的计划和控制工作之职能。一个动态的“标准成本”,正是“规范会计学”给定的“应该”“好”的标准控制值。以“规范的标准”作对比,对事实作出评价、提出建议、加以控制。 (3)本量利分析。揭示业务量、成本、利润之间内在关系,确认盈亏平衡点以及目标业务量、目标成本、目标利润既定条件时相互之间的关系,为选择调控方式提供可靠信息。 (4)价值链分析。调整医院服务产品环节位置,确定一体化战略或分流方式。 (5)短期经营决策分析,长期投资分析、预测分析、作业成材管理及流程化。 (6)责任中心结果的评价。绩效评价是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主要前提,“考核什么,你就能得到什么”。运用上述工作的成绩,在财务效益维度、客户维度、内部运营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等几个方面综合评定,就能够对责任者作出评价,兑现奖惩,维护目标的严肃性。 5、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整合方式探讨 (1)组织架构上整合,扩大经济信息流转参与度。物资管理、固定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病案统计信息管理等分属不同科室的岗位同时接受管理会计科(经济管理办)业务领导。按月汇总定制报表有信息流向财务会计有关岗位,经汇总信息后再流向管理会计科(经济管理办)。 (2)会计核算科目上整合。重整或优化信息系统及流程,规范科室名称、代码。要求所有报送到财务处的票据或报表都按规范信息填报,在每一费用科目中设置“固定费用”“变动费用”明细。 (3)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整合。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与分析,以科室或病区为财务会计的末级科目,确定确定管理会计核算的责任中心,收集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信息。并与责任中心经营预算信息(即战略信息)对比,作出差异评价。 (4)考核指标体系整合。增加前瞻性信息,利用“量本利分析”确定责任中心的保本保利业绩,利用“敏感性分析”描述责任中心努力的业绩方向和前瞻的业绩愿景。 (5)增加背景信息。提供责任中心占用资产和人力资源的背景信息,建立资源效能发挥的紧迫感。 (6)增加竞争对手信息。揭示市内同行间的资源利用平均水平,建立责任中心的横向比较理念。 (7)建立责任中心业绩衡量标准体系。运用实证会计学(财务会计)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通过会计科目的事实来说明。比如,这个实体的会计制度是健全的、报表是可信的、存货是合理的;运用规范会计学(管理会计)回答“应该”或“不应该”、“好”或“不好”的问题,以“规范的标准”作对比,对事实作出评价,提出提升价值的建议。 财务会计认定受托的预算责任的完成情况,管理会计保证受托预算责任的完成,审计对财务会计所认定的受托责任完成情况给予重认定,对管理会计所定的计划和保证措施重评价。 (8)病区有收益的责任中心建立责任核算管理员。记录责任中心的经营信息并具体落实改进工作。 6、整合后的医院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初步例举 (1)责任中心收入、费用和结余,资金需要量的预算预测分析。(2)责任中心盈亏平衡、利润敏感性分析。(3)责任中心增加新服务项目、停止服务项目、联合经营项目的决策分析(成本无差别业务量= 两方案相关固定成本之差/两方案相关单位变动成本之差)。(4)责任中心服务项目价格确定决策分析(保利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预计销量)。(5)责任中心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效益及更新、维修、联合经营决策(现金流出现值比较,即:现金流出现值=固定成本+年维护费用(p/a,i,n))。 7、整合后的医院日常管理会计报表体系举例 (1)医院总的管理会计报表;(2)责任中心管理会计报表;(3)项目管理会计报表。管理会计应用的范围宽泛,管理者按照阶段目标确定关键指标,通过经常性系统的数据反映、考核、奖惩,必定对于管理目标达成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防腐措施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石油化工等行业的需求也日益明显,我国的是石化行业发展迅猛。与此同时,在石油化工行业出现的设备腐蚀问题,也成了困扰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着石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员工的生命安全。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应对设备腐蚀问题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设备腐蚀 石油化工 因对措施 现阶段,石化设备的腐蚀问题是一个一直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需要积极的采取相关措施,提高相关设备的抗腐蚀性能。这些机械设备一旦受到腐蚀后,不仅会在物理性能方面出现问题,还在适应设备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性能方面的变化。如果机械设备的腐蚀比较轻,会在一定程度上设备的美观程度;如果机械设备的腐蚀比较严重,那么会直接影响到正常的机械使用寿命,进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一、石油化工行业设备腐蚀的影响因素与种类分析 首先,影响石油化工行业设备腐蚀的因素在整体上可以分为外界环境因素与内在因素这两个大的方面。外界环境因素主要指的是石油化工行业多处的外在环境对其设备多造成的影响,现阶段,大气污染就是比较严重的影响因素,在大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等具有较强挥发性的物质,再加上工业粉尘等因素的影响,势必会对机械设备产生一定影响,进一步导致机械设备表面的破坏与腐蚀。这些酸性介质主要是通过雨水等潮湿环境,进一步形成无机酸(腐蚀性非常强),对机械设备造成更大的破坏,进一步导致设备腐蚀受损。影响石化企业机械设备腐蚀的内在影响因素与在外原因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机械设备都是金属等制造而成的,金属制品一般都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这是因为化工等产品中的导电介质与金属机械表面发生多种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化工机械的表面,进一步导致机械腐蚀。从整体上来说就是石油化工行业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硫化物、盐雾、卤化物、二氧化碳、硫化氢以及二氧化硫等有害物在,在潮湿或者高温的环境中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进一步影响机械设备,发生各种物理反应预计化学反应,导致腐蚀的发生或加剧。 其次,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腐蚀可以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种。化学腐蚀指的是机械设备的表面与周围环境的物质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势必会产生新的物质,这种新生成的氧化物就对设备表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损坏,这种腐蚀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就是腐蚀介质与高温环境的接触。电化学腐蚀则使得机械设备与电解质溶液接触、作用,通过电反应而发生的设备腐蚀,发生这种腐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环境比较潮湿所导致的。 按照导致机械设备腐蚀的影响因素以及设备腐蚀的表面想象,可以把石化企业的设备腐蚀分为以下几种:①机械设备的高温氧化腐蚀,②机械设备的点状腐蚀,③机械设备的剥层腐蚀,④机械设备的晶间腐蚀,⑤缝隙腐蚀,六机械设备的应力焊接腐蚀,⑦机械设备的疲劳腐蚀,⑧机械设备的电化学腐蚀,⑨工业大气污染对设备所造成的腐蚀。 二、石油化工行业积极预防设备腐蚀的应对措施分析 1.关于机械设备防腐结构的设计 机械设备防腐结构的设计主要指的是在进行设备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到设备腐蚀的问题,再设计阶段就需要贯彻防腐意识,通过多种措施提高相关设备的防腐性能。一方面需要提高单个设备的防腐设计,一方面还需要提高系统设计的问题,主要包括管道系统布置和设备安装问题等。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注意:第一,防止死角问题的出现,在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固体物质或局部液体的沉降堆积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会导致操作设备过程中局部聚集或浓缩,导致机械设备的腐蚀,一方面在机械设备停止操作时还会继续引发机械设备的腐蚀。因此,在机械设备的设计阶段,就应该注意排液不尽和设备死角等情况,进行机械设备的合理设计,预防上述问题的出现。第二,预防设备间隙的发生。石油化工行业的机械设备很容易有缝隙产生,在液体流通不通畅的地方很容易发生缝隙的腐蚀。比如说,碳钢设备、铝设备、不锈钢设备、低合金钢设备等相关材料的机械设备就很容易发生间隙腐蚀的现象。一旦发生设备的间隙腐蚀就会进一步导致应力腐蚀和孔腐蚀现象的出现,对机械设备造成进一步的破坏。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在设备结构设计时解决,通过良好的设计结构解决这个问题,是预防间隙腐蚀发生的最好方法。通常情况下,连接部位和密封面容易发生这种腐蚀问题。相比螺栓连接来说,焊接方式可以有效的预防连接部位产生缝隙。 2.全面贯彻适应“一脱四注”等相关措施 从十九世纪开始就已经发明了一脱四注技术,发展到现阶段,这项技术仍然是国内外石化企业所普遍采用的一种防腐工艺措施,对机械设备的防腐做出了极大贡献。一脱四注主要是指的脱盐技术,注碱技术,注氨技术,注水技术以及注缓冲剂技术。一脱四注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的降低蒸馏设备的轻油低温系统的腐蚀,究其原因是因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物盐类,会引发机械设备冷凝冷却系统发生严重的腐蚀,因此,要想预防设备系统的腐蚀,最根本的措施就是降低氯化物盐类的排放,通过对化工石油原材料的深度脱盐等措施,进一步达到最小化的腐蚀介质数量,从而进一步延长机械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周期。 3.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工作人员的防腐工作意识 要想全面提高机械设备的防腐,必须要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工作人员的防腐工作意识。在进一步强化石化企业的管理人员、工程人员重视企业生产发展的同时,还需要高度重视机械设备的防腐意识,积极建立相关的机制。在进行正常的生产安排和生产指导的同时,企业上下加强对机械设备防腐工作的落实、安排与检查。一方面,从思想意识方面提高全体职工的防腐意义,尤其是企业的领导者,更需要重视机械防腐问题,进一步强化企业上下人员的防腐工作意识;另一方面将防腐工作真正的贯彻落实,做好组织上的落实和执行,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去,只有两方面共同努力,齐抓共管,真正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源头上消灭设备腐蚀的存在。 4.防腐涂料的合理使用 石化企业在进行正常的设备使用中,使用防腐涂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防设备腐蚀的方法,这是因为:第一,防腐涂料具有很好的评比作用,可以在机械设备与腐蚀介质之间形成有效保护膜,对两者进行有效阻隔,防止两者的相互骨作用。第二,防腐涂料具有缓解腐蚀的作用,可以有效患者机械设备的腐蚀。第三,防腐涂料具有保护阴极的作用,有效预防电化学反应,因此,需要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进一步合理使用防腐涂料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围绕着石油化工行业机械设备防腐的现状以及防腐的重要性开始入手分析,针对石油化工行业设备腐蚀的影响因素与种类,从四个方面:关于机械设备防腐结构的设计,全面贯彻适应“一脱四注”等相关措施,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工作人员的防腐工作意识,防腐涂料的合理使用,详细分析了石油化工行业积极预防设备腐蚀的应对措施。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在湿硫化氢环境中的腐蚀与防护分析 摘要:石油化工设备在湿硫化氢环境中经常被腐蚀,这种腐蚀现象对设备的危害极大。本文对硫化氢腐蚀产生的原因,腐蚀的几种形式,影响腐蚀的因素以及解决腐蚀的措施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了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必须采取必要的防腐措施。 关键词:石油化工设备 湿硫化氢 原因 机理 影响 措施 一、前言 2006年8月,中石油某分公司在本市的某特种设备检验所全面检验了压力容器。发现三年前刚刚投入使用的液态烃沉降罐,其罐体内部出现了多处氢致鼓包,最大鼓包的直径居然有200mm。其他出现鼓包的地方是富气水洗罐、储存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异构化装置、换热器。这些地方不但出现了鼓包,还出现了分层和微裂纹现象。如果不改变原工艺条件,有些设备的缺陷还会不断产生,已有的缺陷还会继续发展。这些缺陷虽然多,但大部分的缺陷具有相同点,因此,对这些缺陷可以进行集中研究,研究意义重大。 二、产生的原因 中石化某分公司用的原油,有些含硫量比较高。使用设备的单位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知,出现问题的设备都含有硫,只不过有些含硫量大,有些含硫量小而已。原油在提炼时,固然有脱硫处理这一环节,但脱硫后的效果并不稳定。湿硫化氢环境是指一种硫化氢加水的腐蚀环境。因此,湿硫化氢环境广泛存在于炼油工序中,主要存在于以下部位: (一) 第一道工序的全部部位; (二) 二次加工中储存液化石油气的储罐; (三) 二次加工中催化装置; (四) 二次加工中轻油部位。 根据对该分公司实际情况的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出设备被腐蚀的根本原因是:设备介质中些许硫化氢的存在。 此外,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别的因素导致的局部高应力,这些因素包括:化学损伤、力学损伤、缝隙腐蚀、浓差电池腐蚀、晶间腐蚀、点蚀、磨蚀、磨损、温差应力(构件各部分的环境温度不同导致)、残存应力的存在等还有就是氧、氮、氢、碳等气态碳化物进入金属构件的内部。这些因素都能引起局部高应力。设备处在腐蚀环境中,再加上高应力的作用,腐蚀和损坏就在所难免了。 三、腐蚀的机理 在湿硫化氢的腐蚀环境中,碳钢设备容易发生两种腐蚀:一是应力腐蚀开裂;二是均匀腐蚀。开裂的形式有以下四种: (一)应力导向氢导致的开裂: 这种开裂方式是:夹杂物和缺陷处存在一排排的小裂纹(因为氢聚集而形成),这些小裂纹的发展方向和应力的方向垂直,由应力引导着发展。这种开裂一般发生在高应力集中区和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如应力腐蚀开裂的地方、裂纹状缺陷的地方、突变呈几何形状的地方和接管处。 (二)硫化物、应力导致的腐蚀开裂: 湿硫化氢会产生氢原子,这些氢原子会渗透到钢内部,溶解在晶格中,最终导致氢脆,在残余应力或外加应力的影响下,形成开裂。这种开裂一般发生在高硬度区如焊缝、热影响区等。 (三)氢致开裂: 在钢材内部有氢气泡存在的区域,当这些区域氢的压力不断增高时,小的鼓泡裂纹就会逐渐互相连接,这些具有阶梯状特点的氢致开裂,分布方向平行于表面。钢中的MnS如果含有带状组织分布,会使氢致开裂更加敏感。 (四)氢鼓泡: 含硫化合物在腐蚀碳钢的过程中,会析出一些氢原子,这些原子向钢中渗透,最终在缺陷、夹渣、裂纹等处聚集而形成分子,从而产生很大的膨胀力。分子不断聚集,对晶格界面的压力也就不断增大,最终导致界面裂开而形成氢鼓泡。这种开裂形式主要分布在设备的内壁浅表面。 四、影响因素 当pH值接近弱碱性或中性时,钢中氢的溶解量最低,当pH值接近强酸性或强碱性时,也就是过高或过低时,钢中氢的溶解量都会很高。空气中的氨离子,会使硫化氢的应力腐蚀更加敏感。当pH值接近强酸性时,也就是比较低时,二氧化碳会使硫化氢的应力腐蚀更加敏感。当pH值接近强碱性,也就是比较高时,二氧化碳起的作用则相反。 介质中硫的质量分数越高,就越容易发生硫化氢腐蚀。原油中的硫化物经过裂化或催化,形成硫化氢,同时原油中还含有氰化物,氰化物会对硫化氢的腐蚀起明显的促进作用。氰化物在呈碱性的湿硫化氢溶液中,会起两种作用: (一)将溶液中的缓蚀剂去掉; (二)将硫化铁的保护膜溶解掉,使硫化氢腐蚀的速度更加快,而且还会使金属的表面更容易被氢渗透。 钢中硫元素、磷元素、镍元素、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越高,钢的硬度也就越高,就越容易被硫化氢腐蚀。 温度对腐蚀也有影响,但对不同类型的腐蚀影响程度也不一样,硫化氢在20℃的环境下,应力腐蚀最强,温度无论升高还是降低,应力腐蚀的敏感性都会随之降低。 应力包括:薄膜应力、焊接残余应力和强行装配组焊导致的附加应力等。较高的局部应力、高浓度的硫化氢和水、高强度的钢焊缝区存在的淬硬组织都很容易导致硫化氢应力腐蚀的发生。 五、解决措施 (一)合理选择用材 如果只是硫化氢的浓度大于50mg/L,那么在这种环境中,壳体材质最好选用抗拉强度小于或等于414MPa的碳锰钢或碳钢。如果不但硫化氢的浓度大于50mg/L,而且氰化物的浓度也在20mg/L以上,那么在这种腐蚀环境中,壳体材质最好选用碳锰钢或碳钢,而且要加上0Cr13钢,组成复合钢板,内件最好用0Cr13钢,而且,所有的钢都要用真空脱气法来制造。此外,努力提高钢材的纯度,将钢中的磷、硫、锰的质量分数降到最低,也是降低腐蚀的不错措施。 (二)制造环节的措施 第一、将焊缝硬度控制在200HB以下;第二、尽量降低焊缝中合金的含量;第三、设备焊后要进行热处理,这样做可以消除焊接的残余应力;第四、在设备制造过程中,要用射线和超声波对焊缝进行探伤检查;第五、设备的几何尺寸一定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规定;第六、竭力避免进行强力组装。 (三)检验环节的措施 在检验压力容器时,要完成以下检测:第一、X射线探伤;第二、超声波探伤;第三、内表面溶剂去除渗透检测(或内表面荧光磁粉渗透检测);第四、锂氏硬度检测;第五、测厚;第六、认真观察设备的结构和表面状况。 如果发现缺陷,应该根据缺陷的数量、缺陷的发生部位、缺陷的形态,再加上上面六种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必要时还可以再结合硬度检测、强度检测、无损探伤的结果,最终确认缺陷的性质,消除隐患,保证设备在使用时的安全。全相检验和一些其他的检验手段也可以确认缺陷的性质。 (四)使用环节的措施 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工艺操作的规程进行有关防腐的测试,同时及时添加碱和缓蚀剂等,设备的高位部位,要做好日常的腐蚀监控,并加强防护力度。 六、结语 上文通过对中石油某分公司出现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导致石油化工设备在湿硫化氢环境中被腐蚀的原因很多,加速腐蚀的因素也很多。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含硫化氢石油的装置大部分由碳钢组成,因此,腐蚀问题可以说是全行业的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意义重大。如果想解决此类问题,保证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避免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那么必须从维护、使用、检验、制造甚至是设计等环节找到问题所在,从根本上解决设备的腐蚀问题。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浅谈加强石油化工设备检修 摘要: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工作条件苛刻,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其物料还具有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具有腐蚀性等特点,并且设备具有大型化、自动化、工作周期长等特点,很容易发生设备的损坏而导致泄漏、爆炸等事故的发生。本文对化工设备检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化工设备 检修 因素 措施 维修 一、化工设备检修存在不安全 大规模化、自动化和连续化是石油化工生产具备的特点的特点,因此,化工设备的检修存在时间紧迫、任务重、危险性高的问题,石油化工设备造成大型的事故是在高危险性下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化工设备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特别是动火作业、设备内作业和不停车带压密闭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这几个方面必须严格进行。 1.化工设备动火作业 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被称为动火作业。石油、天然气是石油化工生产的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完成的。它的生产工艺操作繁杂、连续性强,原料和产品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毒害和腐蚀性,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深冷的特点。为此在设备检修的动火作业时候,很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主要不安全因素有: 1.1动火人员无证操作,动火手续不齐全,不执行动火证规定,安全技能不高、安全意识不强和野蛮施工等。动火项目负责人监督失控:危险源辨识不充分、安全交底不清、安全措施未认真落实以及动火结束后没有组织确认现场无遗留火种等。 1.2动火前,监火人员未对动火点周围及下水道存在的易燃物品进行清除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消防器材短缺不足,动火时监护不到位,导致火花落到周围的空洞、阴井、地沟以及取样点、排污点和泄漏点等处,引燃易燃易爆气体等物质,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动火作业前所需工具设备未经认真检查确认:有的机器设备未有效接地,导线金属芯外露或接地线连接处松动造成与设备发生打火现象,氧气瓶、乙炔瓶存在缺陷或摆放间距不足或摆放在热源或不通风的地方,氧气瓶沾染油脂、乙炔瓶横卧滚动后即刻使用等。 2.设备内作业 进入化工生产区域内的各类塔、球、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在设备容器内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 2.1设备内的氧含量不合标或通风不好,致使作业人员窒息; 2.2设备内有毒有害气体未经清洗置换及分析,可能造成中毒、爆炸事故发生,或因作业时间间隔太长,在停复工时未再次进行气体置换、分析,很可能会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等事故; 2.3检修时,作业人员未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具,或防护用具不合格等造成中毒事故; 2.4设备内使用的电源不符合有关要求,或电线破损裸露等,都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2.5进入高深容器作业时,安全措施不完善,可能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二、不安全因素的应对措施 通过对设备检修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发现,应对措施应主要对人员管理、制度管理、技术管理三方面进行,针对这些不安整改。首先,人员管理。要求属于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对于参与设备检修的作业人员,应全面掌握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技能,并通过单位近代安全教育培训,增强自身的安全防范以上和自我保护意识。其次,制度管理。企业应具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加强考核。检修前,单位应制定施工方案,落实安全措施,并在检修作业期间,根据工作内容的变化,及时调整检修内容、方案,凡是动火作业、设备内作业、高处作业、吊装、破土、探伤、用电作业一律办理相应作业票证,检修现场应悬挂明显的禁动标志牌,停车检修等醒目标记,检修负责人应密切注意检修现场周围情况的变化。并落实安全检查制度,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督查,及时发现与纠正不安全行为。对于那些明知故犯的违章、图省事、怕麻烦的现象,应采用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等方法来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最后,技术管理。在开始检修前,对要检修的设备及检修过程中应用的工具应进行仔细的分析清查,加强检修的技术管理,如:电焊机应有效接地、脚手架搭建要符合规范、吊具要合格、备品备件的质量要合格等。检修结束后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做到工完料清。认真落实设备停运、置换、清洗和隔离措施。 三、设备故障预防与维修 预防及维修的技术基础是对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的诊断。运用此项技术在机器运行时从各个方面进行状态监测,掌握机器运行状态。重点对诸如机械状态量的监测,状态特征参数变化的辨识,机器发生振动进行检测。同时要在机械损伤时做好原因分析、振源判断,机械零部件使用期间的可靠性分析和剩余寿命的估计等。选择设备维修策略的一般原则是:通过维修恢复设备规定的功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或者消除设备维修前存在的缺陷,并充分利用零部件的有效寿命。 根据不同的故障要采取不同的维修对策,以达到经济适用、有效安全的目的。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定期维修与状态维修。定期维修也称计划检修,它是根据设备磨损的统计规律或经验,事先确定检修类别、周期、检修内容、检修备件及材料等的检修方式。定期检修适合于已知设备磨损规律的设备,以及难以随时停车进行检修的流程工业、自动生产设备。 事后维修是当设备发生故障或其它失效时进行的非计划性维修。在现代管理设备要求下,事后维修仅用于对生产影响极小的非重点设备、有冗余配置的设备或采用其它检修方式不经济的设备。有时候需要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应用新产品或部件,更换旧产品或部件,保障产品或部件的可靠性。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浅谈石油化工设备管理 摘 要:石油化工企业在继承和发扬设备管理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的同时,不断汲取国内外设备管理的先进经验,形成了一套具有石化行业特点的设备管理模式。设备的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的实施及由计划维修向状态维修、预知维修的迈进,为工厂的长期连续运转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培育了新一代设备管理人才。本文对化工设备管理的现状以及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石油化工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信息 企业要进行生产,首先要有设备,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企业进行生产,要有各个方面的管理。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连续性强,自动化水平高,且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点。设备一旦发生问题,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往往会导致装置停产、火灾爆炸、环境污染、人身伤亡等事故的发生。因而,对石油化工企业来说,化工设备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一、石油化工设备管理的现状 由于许多石油化工事故的发生,究其原因都是设备管理的问题,所以石油化工企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近年来,新装置、新设备不断增加,设备向大型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设备的长周期、高负荷运行,也给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某些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在企业的需求发展,存在着许多管理不完善等问题。以下分别对其进行阐述。 设备的投资管理。目前主要根据生产的需求和设备价格的高低来决定投资方式,对设备投产后所需油耗、维修保养、环境污染、安全保障等运营费的高低并没有予以考虑。 设备技术管理。在预算设备修理资金时,只是按照以前的管理经验进行预算,而没有根据科学的预算方法。由于设备的折旧统一采用直线法计提,使得一部分设备虽已提满折旧,但设备仍然完好,另一部分设备虽未提满折旧,但设备技术状况老化,甚至丧失使用价值。没有按照设备的实际状况进行折旧的计提。 设备的管理范围。设备管理所涉及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各种专业技术向纵深发展,且横向综合。目前的设备管理机制仅按专业和职能进行划分,经济管理、组织人员及质量管理相对落后,造成设备管理各环节脱节。 二、石油化工设备管理采用的管理系统 随着企业设备水平的日益提高,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设备、系统和设施正朝着大型化、连续化、复杂化、精密化和柔性化方向发展,并力求满足特殊环境下的苛刻要求,这为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提出了许多问题与挑战。如由于设备突发故障,或因更换工装和模具等造成停机损失,由此打乱了生产计划,不能按期交货、造成机会损失;设备空闲或速度下降,导致设备性能损失;因设备精度降低,生产出不合格品;设备严重磨损、腐蚀,使维修量和费用提高;设备本身设计、制造的缺陷,或因维修、操作者的差错而造成事故和公害。为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无故障、无缺陷、无伤亡、无公害的要求,各国家先后提出了设备管理的新理论——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很多企业的必然选择,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利器和手段。 1.通过高度重视管理系统模式化设计的定位工作,信息系统从模式建立、目标确定和管理理念上达到以下功能要求: 1.1实现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信息管理体系。 1.2实现设备固定资产动态的流程化管理,建立信息共享体系,准确掌握设备的分布和变动情况,提高设备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现代化程度。 1.3系统能够提供具有良好计划性的工作体系,能够使设备管理活动花费更少的时间。 1.4通过对日常设备运行、点检、故障、维护保养记录等信息的记录,分析设备运行状况,明确设备维护、保养的重点、周期、易损件的使用等,对管理者相应工作提供可参考的数据依据,有效地提高设备的运行质量,减少维护成本,保证生产的正常运作,这在未使用该系统前是较难实现的工作。 1.5具备业务限时提醒功能(如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系统可自定义这些必要工作节点的工作任务处理时间,到达规定时间未处理的任务,将自动在系统中给予工作提醒,系统将自动发出提醒通知,并生成提醒记录。 1.6系统具有完善的权限管理功能,实现多级化管理模式,可分为管理与控制级、执行与调度级、作业与事务处理级,使用户各自执行权限范围内的操作,避免互相干扰,权责混乱。 2.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如下所示: 2.1设备管理数字化工作平台通过工作流程仿真,实现工作组织、工作管理的网络化进程监控。 2.2通过工作计划完成率和工作效率的分析,发现设备管理流程中不合理的环节,对设备管理的业务过程进行优化和持续优化。 2.3设备管理信息平台是根据设备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而开发的,系统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目前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4通过管理优化预案的实施、工作过程监控和管理、设备档案与十大标准信息库的建立,形成知识管理体系,强化基础管理、深化技术管理、提高管理的整体水平。 2.5系统提供菜单驱动、工作流程驱动之外的第三种工作驱动方式:图形化工作驱动。 2.6专业的报表调整和设计工具可自由定义(设计)报表统计与数据分析对象。 2.7业务功能生成器可使系统的工作界面乃至数据库表按照企业的新要求进行调整,并支持对系统进行自行维护和系统升级工作。 化工设备管理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是化工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设备管理数据处理量大,时效性要求高,为便于管理,采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是一个很好方案。 三、总结 通过提高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与可靠性、降低企业运行维护成本、优化企业设备资产管理各项工作流程,借助信息化手段合理安排设备资产的运行、检查、维修等各项工作与相关资源的配置,大大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夯实设备管理基础工作,促进设备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整体管理能力,从而达到优化、提高设备资产对企业高效、安全生产运行的保障能力这一核心效益目标。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防护与监测 摘?要 在石油的开采和冶炼的工程中我们需要用到很多的机械加工辅助设备,由于这些设备所处工作环境的恶劣以及保养不周等原因,在设备使用过程中会经常发生腐蚀现象。这些腐蚀现象会对石油化工设备造成损坏,导致石油开采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石油的生产率降低,更有可能威胁到周围的环境,造成巨大的工业污染。本文旨在对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防护与监测问题进行分析,以预防与监控现实中可能出现的设备腐蚀问题,提出良好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防护;监测 要探究出更有效的防护与监测腐蚀的措施,必须先从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源头出发,根据理论与实例,浅析与罗列可能造成设备腐蚀的途径。并且针对这些可能发生腐蚀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防护与监测措施,以达到一定的防护效果。当应力和腐蚀环境组合时,很容易造成设备的腐蚀与损坏。 1 原油中存在的腐蚀介质 1.1 无机盐的腐蚀 原油在开采中,原油中的水分经过脱水处理,已大大减少。但仍然不能完全去除水分,这部分水分中带有一定成分的无机盐,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等,当这部分水分与原油产生乳化结合,之后由于炼制原油过程中的加热处理,该类无机盐便会因为受热而发生水解。之后便会形成某些强腐蚀性的气体,如氯化氢气体等。这些气体随着水蒸气共同从塔顶排出,在塔顶冷却时,强腐蚀性气体会形成酸性溶液,对塔顶附近的机械系统造成酸性腐蚀,破坏其冷却功能。 1.2 硫化物的腐蚀 众所周知,原油中含有一些硫化物,常温常压下,或温度并不很高的条件下,硫化物并不会对设备产生明显的腐蚀与损害。但是,当温度接近或高于三百五十摄氏度时,电化学腐蚀情况便尤为严重。并且,其腐蚀能力会随着温度的增高而持续加强,例如在设备减压等条件下,该类情况下的高温对硫化物的活性起到了强有力的催化,腐蚀程度较高。 1.3 氮化物的腐蚀 除了上述几种物质以外,原油中还存在着某些氮化物。在石油的加工过程中,该类氮化物会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氨气等。该类气体或物质在石油的蒸馏过程中与水结合,也会生成腐蚀性物质,促使设备发生又一种电化学腐蚀。并且,硫化氢与氨水共同反应,会使电化学腐蚀加重,对储存罐或管道内壁涂料造成腐蚀,在石油产品生产中造成设备的故障和一些事故的发生。 1.4 水分造成的腐蚀 在无机盐腐蚀中我们可知,是由于水分中存在的无机盐对石油化工设备造成了一种腐蚀,然而,石油开采过程中,或者石油分馏、冷却过程中所产生及引进的水分,也会给设备制造了一个适宜的腐蚀环境,同时,水分也未化学反应的顺利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冷却器中的水分与石油分馏中产生的部分物质进行溶解反应,使设备构造或分馏、冷却系统造成损毁或破坏。并且,该类情况在易腐蚀部位时有发生,例如储油罐底部等。再次,系统中堆积的水分会在管道及机械系统中形成水垢或造成金属管道的生锈堵塞。这在冷却装置中最为常见,会造成石油产品泄露或污染的可能。 2 外界环境中存在的腐蚀介质 现阶段我们发现,大多数石油化工厂的设备是存在于露天的情况下,或者大部分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因此,外界中主要的腐蚀介质来源于大气中,这些大气腐蚀会对设备造成不同成对的侵蚀与破坏,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与石油的正常生产。 2.1 水蒸气 在自然环境中,空气里存在一定量的水蒸气,其大多情况下以气态形式出现在大气中,因此并不会对石油化工设备带来任何影响。然而在温度较高或温差较大的天气下,热的水蒸气碰到金属设备表面,冷却凝结成为液态水。而由于设备金属表面不完全光滑,因此在设备表面凹陷处会存在液态水的累积,累积较厚的水膜与空气中酸性或碱性气体杂质产生相应物理或化学反应,形成腐蚀性溶液,导致该类设备产生电化学腐蚀。 2.2 氧气以及其他气体 金属设备所具有的化学活性强,在长期与空气接触下,空气中的氧气会与其作用形成氧化膜。虽然这层氧化膜会对设备表面形成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但是由于工业环境中,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大量存在,其会对设备表面的氧化膜造成破坏,导致其与设备金属表面接触产生化学反应,加重对金属设备的腐蚀。 3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防护措施 3.1 石油化工设备的设计 要注重腐蚀的防护,首先要从石油化工设备的合理设计开始。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腐蚀产生的原因及腐蚀介质源头,使设备的设计体现出腐蚀控制措施。这个设计包括设备的选择,设备的构造与结构设置,在设备易腐蚀部位,加强保护措施的设计与布置,例如添加保护罩等,使设备易腐蚀部位减少与外界接触等等措施。 3.2 石油化工设备的材质选择 石油化学设备的材质选择,也是其防护腐蚀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石油产品的生产中,设备材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影响着设备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等。在石油产品生产中,合金与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广泛运用,然而该类金属材料由于其本身特性,总是容易被酸碱溶液等腐蚀。非金属材料相对之下,具有更良好的耐腐蚀性,并且其种类繁多,在石油化工设备中逐渐运用,如玻璃纤维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各种新型材料也正被广泛研制,种类不断增加,为之后的设备腐蚀的防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电化学腐蚀防护 电化学腐蚀的防护主要由阴极与阳极防护组成。其中,对于阴极防护,一般做法是,将一定量的阴极电流通入金属设备表面,抑制金属离子的溶解,防止金属的腐蚀。同时,对于阳极,方法是通入阳极电流,以使电位提高,有效抑制金属的腐蚀。 3.4 石油化工设备表面的防护 在石油化工设备的表面,增加防护层十分重要。在外可防止金属设备表面与外界大气中的腐蚀介质的接触,在内可防止原油中腐蚀介质对设备内部装置的腐蚀,避免不良腐蚀反应的发生。 现阶段,石油化工设备中常采用的添加防护涂料的方法进行防护。在金属表面增加金属或非金属层,隔绝外界或原油内部的腐蚀。同时也要根据物质的特性和所使用环境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涂料或 镀层。 4 设备正常运转的监测 为了保证石油化工设备的长期正常工作运转,除了进行相应防护操作,例如改进设备易腐蚀部分的材质,合理使用相应防腐蚀涂料等,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监控,实时监测设备状况。 石油化工设备运转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故障可分为工艺和设备故障两类。两种故障在一定情况下会交织发生,造成设备部分温度过高,致使设备部分异常受热变形、开裂等损坏情况,进而造成石油产品泄漏或与外界不良接触,导致污染发生。需要建立起有效监控系统,采用先进仪器对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情况实时监测,尽早发现和预防腐蚀造成的危害,避免更大危害的产生。 同时也要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检修其出现的日常问题,保证该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正常监测,及时预防石油化工设备腐蚀带来的生产上的危害。 5 结论 随着国家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与进步,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现象也不断增加,其导致的设备损毁及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通过以上对设备腐蚀原因的全面分析,归纳总结出了相应的防护与监测方法。当然,上述分析的也只是常见的腐蚀状况,在实际中,仍然存在其他的腐蚀问题,需要根据实际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与补救方法及对策,同时,要逐步采用先进的状态监测仪器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腐蚀状态监测, 为预测维修打好基础 。防护与监测并重,将腐蚀的危害降到最低,将腐蚀的破坏程度大大降低。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的维修技术问题分析 摘要: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下,石油化工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空间。在社会主义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如何让石油化工产业的经济效益得到相应的提高,是我国每一个石油化工企业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而要提高石油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就应该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只有在设备的稳定性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石油化工企业的整体运行速度才可以得到根本性的提高。本文就石油化工设备的维修技术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维修技术;石油化工设备;经济效益 一、设备维修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的意义 近几年来,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历程中取得了惊人的成效,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下,石油化工产业的经济效益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石油化工企业的整体运行速度不足所导致的。而运行设备是主导着石油化工企业运行速度的主要因素,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石油化工企业的运行速度,就应该从其运行设备抓起。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是提高石油化工企业运行速度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对设备的维修工作,则是保证设备运行的最主要工作。 二、石油化工设备的维修技术问题分析 1、设备维修方法的问题 1.1盲目开展维修工作 对石油化工设备的维修工作是一项极具系统性、规范性、专业性、科学性的工作,是影响着整个企业运行速度的一项重要工作,设备维修人员在进行这一项工作的时候,就必须能够在维修工作中体现出这四个性质。然而,就我国目前现状来说,部分企业的维修工作仍不理想,在开展维修工作的时候,往往没有把维修工作具体到位,甚至出现还没有确定维修内容就开展维修工作的现象。这不仅仅会让维修工作流于形式,甚至还会引生出维修内容以外的诸如设备瘫痪等重大问题,在没有达到维修目的的前提下,还严重地加大了后续维修工作的难度。 因此,设备维修人员在发现设备运行过程出现故障之后,决不能盲目地开展维修工作,其首要工作应该是对维修内容进行确立。维修内容的确立主要是倚靠故障检测工具,对设备存在的故障进行检测,进而确定维修的内容。在这一阶段,维修人员借助故障检测工具对设备进行检测的时候,应该尽量做到“细致检测”,不放过任何一个故障点,从根本上把检测工作落实到位。在确定维修内容之后,设备维修人员就应该对设备的主要故障进行分析,制定一套合理可行的维修方案,从实际出发,把维修工作落到实处,避免因维修工作流于形式而对设备造成二次损害的现象发生。 1.2盲目更换设备零件 在设备维修工作中,常常会出现需要更换设备零件的现象。这也是维修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但设备维修人员在开展维修工作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零件是设备的主体结构,就如人类的骨骼,设备运行人员是不能够随意更换设备零件的。 因此,设备维修人员在更换设备零件的时候,应该对零件更换工作做一个可行性分析,假如确实需要更换设备零件,就应该对设备做一个更换试验,确保设备零件更换工作的切实可行。其实,像发电机、燃烧器、鼓风机等零部件出现故障时完全可以通过修理来恢复其技术性能的。因而,这种维修方法不当不能排除故障,且更有可能随意更换了本不该更换的零部件,增加企业维修成本。因此,维修人员在维修设备时应认真分析并判断故障发生的原因及发生部位,对某些技术性能可以修复的零部件尽量要采取修理的方法,切忌不可盲目通过更换零部件的做法来维修设备。 1.3未检测零部件配合间隙 在实际设备维修工作中,部分维修人员未对零部件配合问隙进行测量,以致机器在投入使用时会出现漏油、漏气、轴承早期磨损或烧蚀、柴油发电机启动困难或爆燃、柴油发电机烧机油、机件撞击、活塞环折断等事故。 因此,为避免因零部件配合间隙不当引起的机械轻微损坏或严重损坏事故的发生,维修人员在柴油机维修过程中应遵循各类机型的要求,对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配合间隙、轴承轴向和径向间隙、主从动齿轮啮合间隙、柱塞余隙、气门间隙、活塞与缸套配合间隙、活塞顶隙等零部件配合间隙进行测量,并及时调整或更换不符合间隙要求的零部件。 1.4盲目安装零部件 在维修设备时,一些维修人员在未完全了解和掌握一些零部件的结构和安装注意事项时就按个人主观意见进行安装,因此常常出现零部件装反的情况。而有些零部件的装配都有着严格的方向要求,只有安装正确才能保证零部件的工作正常。当零部件装反时,将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零件早期磨损,设备损坏等。因而,维修人员在装配零部件时,一定要掌握发动机气缸衬垫、传动轴万向节、离合器摩擦片盘毅、喷油泵柱塞、挡油圈、止推轴承、止推垫圈、止推垫片、风扇叶片、活塞环、不等距气门弹簧、发动机活塞等等零部件的结构及安装方向要求,切忌不可盲目安装。 1.5维修观念不正确 维修观念不正确主要是指一些设备维修人员在维修设备时认为应急措施是万能的,以“应急”替代“维修”,如人为调动喷油泵的供油量或调高喷油器的喷油压力等应急方案来促使柴油发电机“有劲”;以“焊死”的方法代替维修等等现象。然而这些不正确的维修方法往往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不可长期使用。因此,维修人员应引起自身注意,采取正确的维修方法查处故障发生部位并排除故障。 2、设备维修材料与配件方面存在的问题 2.1未检查新零件的质量 在维修设备时,一些维修人员未在更换配件前对新配件进行技术检查就直接安装在设备上,由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零部件有些可能存在假冒伪劣或因库存时间过长而性能发生变化等现象,以致装配未经检测的零部件的设备在使用时常常发生故障。因此,维修人员在更换新配件前一定要对其外观及性能进行检查测试,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2.2配件型号不对称 在设备维修过程中,有些维修人员普遍存在零件只要可以安装就行的观念,在未全面了解机械结构和原理的情况下就选取一些与设备型号不符的零配件,如用残次品代替合格品、用钢筋或旧螺栓代替圆柱销、用铁丝或铁钉代替开口销等等,这些配件代用的现象应急是可以的,但不可长时间使用,不仅质量无法保证,而且还会影响设备的安全和技术性能。因此,维修人员在更换零配件时应尽量选用原装型号的配件,切忌不可错用或代用其他型号的配件。 2.3垫片使用不规范 设备零部件配合面问使用的垫片种类有很多,而且每种都有其自身不同的功能,如有些可防止零部件配合面间漏油、水、气、电,有些可起紧固防松作用。而在维修设备时,维修人员随意使用垫片的现象普遍存在。垫片的不规范使用将导致零部件配合面间发生漏油、漏水、漏电、漏气:螺栓、螺母等自行松动、脱落等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的现象的发生。因此,维修人员应按使用时机和场合来选择相应的垫片。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石油化工设备维修行业在维修方法、维修观念、维修使用的零部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维修人员应加强自身技能的提高,并规范自己,在维修设备时要根据故障现象认真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及部位,切忌不可盲目大拆大卸,盲目更换零部件;而在更换零部件时要先检查所要更换的零部件,尽量使用与原装型号相配的零部件,并注意检测零部件配合间隙及零部件的装配方向。另外,为保证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企业应定期维护并保养设备,定期清除零部件表明的油污及杂质等。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防护与监测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加大,然而,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不仅影响到石油的日常输送,还给相关化工石油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防护与监测的重要性,加大研究和总结了不同介质、不同环境的工况条件下,设备腐蚀的规律,切实地防护与检测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本文主要是对我国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防护与监测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与检测措施。 关键字:石油化工 设备腐蚀 防护与监测 策略 腐蚀现象在各行各业普遍存在,并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石油化工行业,由于在石油的开采和冶炼的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加上这些设备所处工作环境的恶劣以及保养不周等原因,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腐蚀现象,直接影响到石油化工行业的正常运作,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资源浪费、阻碍新技术的发展等后果。因此,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对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研究,不断探索化工设备腐蚀的原因和规律,对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正确选择与使用材料,并选择最佳的腐蚀预防措施,对提高石油化工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原因探讨 1.造成腐蚀破坏的外在因素 1.1介质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石油化工设备所处工作环境中的压力越高,温度越高,腐蚀越快,由于腐蚀现象的产生是一种电化学反应行为,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越其扩散速度增大,电解液电阻下降,越利于其反应,每升温10℃,腐蚀速度增加1-3倍。 1.2应力及疲劳的影响。应力及疲劳是产生腐蚀现象的重要因素。石油化工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形成应力与疲劳,尤其是热加工的组织应力和冷加工的变形应力。在石油化工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随着应力和疲劳的产生,在一些综合因素下将会引起金属内部的扭曲,加剧微电池腐蚀,从而降低了该部位的电极电位,形成腐蚀破裂,降低石油化工设备的使用寿命。 1.3腐蚀性介质的影响。在石油化工设备使用中,其周围存在许多如酸、碱、盐、水、氧等腐蚀性介质,将与设备接触面进行反应,或者加速了设备表面的腐蚀反应,这是产生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 2.造成腐蚀破坏的内在因素 2.1零部件的表面越粗糙,越易腐蚀。通常情况下,零部件的表面越粗糙,越易腐蚀,粗糙的表面使得设备与外界的接触面增大,有利于如氯离子等的渗入,为石油化工设备部件产生点蚀提供先决条件。 2.2金属的晶粒越尺寸大,腐蚀越快。金属的晶粒越尺越大,越容易产生晶间腐蚀,并且其各项力学性能较低。 二、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防护与监测策略 1.正确选用材料 对于石油化工设备的防护材料的选择,必须正确地选用材料,从源头上提高设备的防腐能力,因为材料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关系着石油化工设备装置的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由此可见,合理选材对于石油化工生产意义重大。一般情况下,耐腐蚀材料主要涉及到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这两类。对于非金属材料的选择,大多是用于黑色金属的防腐措施,通过喷漆、涂层等方式涂在设备表面,防止设备与外界的接触而起到防腐效果;而对于耐腐蚀金属材料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到石油化工设备的结构与类型,根据这些参数来选择防腐蚀金属材料,同时,还应该根据介质的性质、压力和温度以及产品的要求和材料的价格与来源等,选择最优的金属防腐材料。 2.金属化工设备表面的防护 设备表面的防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化工石油设备腐蚀防护措施,这种方法是在采用牺牲阴极保护法,采用电极电位高的金属在石油化工设备表面上覆盖,如热浸镀锌、镀铝等,从而有效地避免金属与腐蚀介质的直接接触,避免了基体与介质发生电化学反应,这些表面的覆盖层可有效的防止金属的腐蚀,这是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常用的防止腐蚀的方法。具体操作是在金属表面添加金属镀层或者非金属涂层,但是要根据覆盖层物质的特性以及使用的环境有效的选择才能更好的防止腐蚀。 3.设计石油化工设备时要考虑到防腐蚀 对于石油化工设备的防腐蚀,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要从设计石油化工设备开始,将防腐蚀贯穿于整个石油化工设备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有关腐蚀和腐蚀控制的问题,对化工机械设备进行最优化设计,从而设计出性能好的石油加工储藏设备。一般情况下,防腐蚀设计主要包括化工设备的结构与布局,石油化工设备的选择,设计防腐蚀保护措施等,这些不仅仅与设计技术相关,还应与设计者的考虑问题有关,所以在石油化工设备的设计、制造以及安装过程中也要考虑到腐蚀的问题,切实地防止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 三、石油化工设备安全运转的监测方法 1.装置故障的诊断方法 对于石油化工设备故障的监测和诊断,必须重视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和停工状态下进行的监测和诊断。例如,对于石油化工设备出现全面腐蚀的情况,由于其腐蚀产物——锈层,具有抑制腐蚀的作用,腐蚀速率逐渐下降,在在酸性环境腐蚀中,膜不稳定,宜采用腐蚀减薄遵循抛物线法则,即采用超声波探伤测定板厚,从而到达监测腐蚀的目的。但是,现有的许多腐蚀监测的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而且检测精度也相差较远,需要慎重选用,甚至有的尚未工业化应用。例如,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若要精确测量其开裂深度是十分困难的,有时只好等到发现泄漏才停工检修,不利于石油化工企业的正常运作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在对石油化工设备安全运转的监测中,导致故障的发生常常是材料变质和腐蚀等的化学现象与机械现象(疲劳和破坏)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监测过程中必须进行合理、综合地考虑。 2.影响安全运转的故障分类 研究表明,我们可以将石油化工装置运转过程导致的故障大体上分为设备故障和工艺故障这两大类。其中,工艺故障将会使得石油化工设备的整体性能下降。由于其在运作过程中由于传热管结垢,甚至堵塞管道,使得液体流量下降。例如硬度高的循环冷却水只要接触到60℃的传热管,分离性能下降,便会析出碳酸钙垢塔板结垢,产品收率降低;而设备故障,如泄漏现象,由于酸液对不锈钢全面腐蚀,疲劳开裂,应力腐蚀开裂等。发生全面腐蚀的pH值界限:如SUS304的PH约为2,SUS316的pH约为1.5。当然,大多情况下是由这两种故障是交织在一起的,因为,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异常反应而造成局部过热的情况,从而导致设备管线变形,甚至破裂,使得设备的泄漏也会导致产品的污染。因此,在进行石油化工设备安全运转的监测时,必须深入探讨影响安全运转的故障种类,根据不同的故障种类提出与之相适应的监测模式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石油化工设备的监测水平。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技术发展迅速。其中化工安装工程施工作为石油化工工程的基础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并系统地研究了石油化工工程的造价管理问题。 关键词:石油 化工 质量监控 设备是石油化工企业进行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自动化水平高,生产连续性很强,呈现出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腐蚀、易中毒等诸多特点。如果设备发生了安全问题,就会出现装置运转不灵,甚至导致停产和火灾爆炸或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必须引起广大石油化工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 1.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管理发展现状 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管理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摸索和总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1.1 设备的可靠性能大大提高,有效延长了装置的运行周期 近些年,石化企业把生产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工作放在企业工作的重点,摒弃了长期沿用的“一年一大修,大修保一年”的旧式做法,逐渐转变为“两年一修”,努力缩小和国际大型石油化工企业运行周期的差距。伴随装置运行周期大大延长,由此也使装置的有效生产时间显著增加,这样一来,节约了大量维修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延长装置运行周期,努力提高装置的运行水平,增强与国家重要石油公司的竞争能力。 1.2 既能展现行业特点,又能博采众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内大量引进成套装置及设备,还包括大量工业发达国家在设备维修和管理工作上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比如美国的“后勤学”、“PM”,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和欧洲的“设备综合工程学”,还有瑞典的以状态检测为基础的“状态维修”等,都为中国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管理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和经验。在努力学习国外现代设备维修和管理经验的过程中,中国石化企业也需要依据中国的国情,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博采众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方式。 1.3 设备维修方式得到丰富、设备管理的内涵获得深化 目前,大多石化企业的装置仍然实行以时间为基础的计划维修,但是为了降低过剩维修造成的损失,单机设备多是实行状态维修。维修方式也逐渐从传统的计划维修转变为计划维修和状态维修相结合,逐渐向状态维修和预知维修发展。这一方面源于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则归功于维修工具和仪器的丰富和完善。这些工具和仪器为管理人员随时了解和掌握设备的劣化程度提供了条件,管理人员才能预先采取预防和排除故障的措施。 2.有关石油化工设备安装管理的几点建议 2.1 重视设备开箱检验工作 设备的检验工作是安装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工厂验收与商检用户验收两方面。其中工厂验收是在厂家制造时即完成,主要检查设备的制造及装配情况,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现场对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如果在检查中发现问题,需作好记录,并与制造商沟通解决,但是不能以此作为买方验收认可的依据。工厂验收的目的在于了解设备的制造质量,避免在现场使用时发现重大问题,难以弥补。一般开箱检验与商检应合并进行,当设备到位后,买方联系设备厂家、商检局及保险公司共同验收。首先,检查设备的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如果发现有问题的箱子应先开箱检查,查看设备是否被损坏,然后再检查其他箱子;在开箱验收时,应根据装箱清单对数量、实物等进行核对,检查外观质量,并做好记录,再由参与验收的各方签字。 2.2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技术交底工作是对石油化工设备运行方案的具体化,技术交底内容主要包括设备的施工方法、检验标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遇到问题需采取的措施或者应急方案等。在技术交底过程中,应明确怎么做、什么时候做、谁来做等具体内容。例如,在某个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过程中,系统中存在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的区别,由于交底工作不彻底,造成高压系统中的大量法兰连接垫片,本应使用高承压度的钢制垫片,结果使用了低承压的石棉垫片,造成打压试验中连续失败,只好返工更换大量的法兰垫片,造成大量的人力、财力浪费。 2.3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石油化工建设的不断发展,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若想做好设备的安装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提出较高要求。应具备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具体来说,作为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管理人员,应掌握基本的设备技术与工程经济等方面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可对设备的安装工作实现有效监督管理,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帮助工程各方完成建设任务,保证工程顺利开展。 2.4 加强与外商专家的协调管理 对于进口的石油化工设备,根据合同约定,应该在设备的安装调试阶段,由外商技术专家亲临现场指导,这就需要现场工作与外商指导相结合,主要做到如下几点:①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安装进度规划与安装方案,并协调好外商专家的入场指导时间,将经过翻译的技术资料交付相关部门,做好安装准备工作;②当外商专家进场后,应首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再由双方协商决定设备的安装时间、调试时间等。定期在现场召开工作会议,总结设备的运行状况,探讨安装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确保安装进度。对于每天工作中的具体内容、质量情况、进度及存在的问题、处理方法等应做好中英文记录,并由双方代表签字认可;③与外商专家建立和谐关系,加强配合,充分调度外商专家的工作积极性,以便顺利完成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任务,遇到问题也可妥善解决,提高安装进度与安装质量;④加强吸收外来设备的使用技术,为了更好的对设备进行操作与维护,在设备的安装调试期间,应组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参加外商专家的现场培训,如果存在疑问及时提出,共同完成设备的操作手册与维修手册,确保今后设备的稳定运行。 2.5 建立科学的设备维修制度 在石油化工设备的预防与维修工作中,制度是其重要保障,其中包括设备的安装管理、设备开动及相关维护人员的管理等。通过建立科学的设备维修制度,是实现设备运行状态检测及故障诊断的基础。由于当前石油化工设备的现代化技术水平较高,因此在设备管理中应树立全面管理观念。在设备综合工程学中,将设备从设计到使用、再到淘汰、再设计的过程作为系统性的研究管理对象,运用运筹学、管理学、工程学、价值工程、质量控制及信息反馈等相关理论,建立与设备管理相关的各种有机系统。尤其在石油化工设备的安装管理中,提高操作者对设备的日常检查与保养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很多故障的发生都是人为因素所致,因此有关设备的故障预防与维修工作,应提高对设备开动及维修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其中包括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提高对设备操作者与设备维修者的工作要求,完善考核制度等。只有通过合理的管理工作及制度约束,才能对设备的安装使用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而通过有效的考核与奖惩政策,可极大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自觉做好设备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维护中RCM的应用分析 对于中国的石油化工产业来说,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RCM维护技术更是走在了应用的尖端。我们可以在技术引用中看到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一、RCM的有关内容及其作用 RCM是建立在风险和可靠性方法的基础上,并应用系统化的方法和原理,系统地对装置中设备的失效模式及后果进行分析和评估,进而量化地确定出设备每一失效模式的风险及失效原因和失效根本原因,识别出装置中故友的或潜在的危险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制定出针对失效原因的、适当的降低风险的维护策略。 1.RCM的产生与研究过程 RCM的中文意思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的航空研究领域已经开始了对RCM维护模式的探索。直到1991年,英国的Aladon维护咨询有限公司才以RCM研究成果为基础,为RCM重新定义,亦是今天RCM的定义——一种用于确保任一设施在现行使用环境下报出实现其设计功能状态所必须的活动的方法。 2.RCM与传统设备维护的分别 2.1 在设备故障方面上,传统维护认为设备的故障与设备的使用时长是有关联的,定时维护能减少故障的发生;RCM模式认为故障与设备使用时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定时维护也不一定能有效阻止故障发生。 2.2 故障问题上,传统模式认为设备是没有故障潜伏期的;而RCM模式则认为设备都有故障潜伏期,能通过检测手段来预防故障。 2.3 预防性维护问题上,传统观念认为对设备进行预防性诊断维护能提高设备的性能,降低设备的故障风险,能做预防性维护的都做;RCM观念则反对传统观念的说法。 2.4 维修人员选定上,传统模式认为制定维修方案的应该由专业的维护人员制定;RCM模式则认为,维修方案应该由维修人员和操作使用人员共同研究制定。 3.RCM在我国的石油化工产业中的应用 RCM的应用广泛,开始主要应用在航空、军事、核设施、铁路等领域上。随着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上升,以科技为代表的生产力更是得到了关注。我国的石油化工产业引进RCM维护技术,能有效地对石化设备进行风险分析,对不同的设备制定出高效率的维护策略,大大减少了传统模式中耗费预防性维修的费用,提高了设备的运作性能,记录了设备的维修情况和问题解决程度,使石油化工产业更具科技化。 二、RCM在石油化工设备维护工作中的应用 石油化工的设备需要日常的维护和管理,RCM维护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是石油化工的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更加有效率、有步骤。而石油化工设备中,涉及到动置设备和静置设备两种,现就动置设备展开论述。 1.石油化工中的动置设备 动置设备指的是,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用于运送液体后提供所需压力与流量的泵里和运送气体时提供压力与流量的压缩机类。按照泵类和压缩机类的工作原理,又能将两者分为速度式和容积式。速度式又能分为叶片式和喷射式。叶片式之下还可以再分为离心式、混流式和轴流式,以离心式为最常见的模式。而容积式也可以分为回转式和往复式。 2.操作动置设备时常见误区及处理方法 石油化工的设备都是先进设备,但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设备故障和操作问题。常见问题有五: 2.1 离心泵抽空。对于离心泵抽空的处理方法,可以尝试排净泵内的气体;开大入口阀或疏通管线;提高入口压头;降低介质温度;适当降低介质粘度和联系钳工打开清理。 2.2 离心泵轴承温度升高。处理方法有:加注润滑油;更换润滑油和根据要求适当减低负荷。 2.3 离心泵震动。处理的方法如下:排净泵内气体;提高吸入压力;检查叶轮并紧固;消除杂物;修正动平衡;更换转动轴;更换轴承或调整间隙;消除共振。 2.4 泵出口压力超标。方法:开大出口阀或检查修理出口阀;查找原因减轻出口阀压力;更换出口压力表; 2.5 密封泄漏。处理的方法如下:联系钳工修理机械密封;更换填料或压紧压盖。 3.动置设备的日常维护 石油化工的设备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对于石化设备的操作使用有关部门应对应制定操作和维护设备的要求与程序,力求做到保护设备,积极工作的形势。而对石油化工的设备,日常保养有以下几点:检查好各封面有否泄漏情况;冷却系统和密封润滑系统是否在通畅的情况下运作;设备的压力、温度是否在合适的范围内;运转是否震动;安全性能是否无碍;排净系统中有否清洁;联轴器、安全罩有否松动等等。 我国的石油化工产业正处于上升时期,在进步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学习一些能提高效率的生产方法。RCM维护模式在石油化工中的运用,无疑是开创了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新的时代,科技就是生产力,这就是一个真理,运用科技提高生产力,更加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创新思想的新潮流。在发展新产业和巩固旧产业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勇于尝试,勇于创新,这样才能打造更好的经济环境。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化学清洗系统工艺设计 石油化工设备所制成的污垢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这些污垢直接影响了生产效果,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因此化学设备的清洗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经济问题。本文结合石油化工设备污垢的清洗问题进行探讨,明确指出设备污垢给整个生产过程所带来的后果,以及化学清洗的重要性,并为其制定了合理而又完整的清洗方案,进一步探讨了化学清洗系统实施的工艺流程。 一、化学清洗技术的概述 1.化学清洗技术的内容 石油化工设备的清洗技术目前有两大类,一种是化学清洗,另一种是高压水射流清洗。目前市场上高压水射流清洗技术发展的最快,国内外对工业设备的清洗主要采用固体清洗剂,尤其是有色金属设备的清洗。这种固体清洗剂主要以氨基磺酸为主要原料,加上表面活性剂、缓蚀剂等配制而成,再使用时需要兑水。这种固体清洗剂具有使用方便、存储安全腐蚀性小等特点。 2.化学清洗的重要性 长时间的污垢积存,直接会影响设备的生产,更会导致化工设备的使用寿命,化工设备的清洗有利于生产效果的提高,可以提高生产量,更有利于设备的维护,经常为设备进行化学清洗,这样不仅可以改善技术水平,更能解决经济问题。 二、化学清洗的具体方法 1.化学清洗的主要原理 化学清洗是用一种或多种化学药剂与水溶液,按照清洗结果总结的工艺条件、配比和程序,通过清洗泵、管道等与各清洗装置组成临时的清洗系统,从而消除附着在装置内侧的各种污垢。主要原理就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污垢的溶解作用,生成可溶性盐后随着清洗液流出,同时反应生成的污垢可以起到疏松作用,进而加速污垢的清除。 2.清洗方案的制定 每一个设备在进行化学清洗之前,要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更要制定适合该设备的清洗方案。对设备的检查主要包括:材质与规格、所生产的物料性质、所使用的年限以及日常水温状况等。对污垢的检查主要包括:污垢的种类、污垢的化学成分、污垢形成的速度等。对清洗的设备有一定的了解后,再做具体的清洗方案。 3.清洗工艺的选择 明确所使用的清洗剂后,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清洗工艺,清洗工艺主要包括浸泡式和循环式两种。浸泡式主要就是将所要清洗的装置或设备,放入清洗槽中用清洗液浸泡,达到清洗要求后,再用冲洗的方法将其冲洗一遍;循环式主要指用清洗泵将清洗槽内的清洗液注入清洗设备内,进行循环清洗。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清洗方法,就是喷射清洗,它适用于较大设备的清洗中,如:罐车、船舱等等大型设备,具有清洗效率高、质量好等特点,而且清洗剂用的相对较少,这样既节省资源又安全可靠。 三、各类设备的清洗方法 1.空气冷却器 空气冷却器是石油化工企业中最常见的设备,该设备的表面多为翘片状,污垢也是常见的。该设备的翘片材料多为铝,在清洗的时候要注意缝隙的腐蚀;如果不采用有机清洗剂,除污时最好用硝酸,除油时不要用强碱;由于空气冷却器的特殊结构,不能对清洗液进行循环利用,需要制定特殊的设备,在清洗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清洗剂对人员造成损伤。针对使用多年的设备我们制定了化学清洗方案:水冲洗碱洗水冲洗酸洗中和水冲洗。其中碱洗阶段所用的清洗剂主要为碳酸钠、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及活性剂;酸洗阶段的清洗剂主要为硝酸和缓蚀剂;中和阶段采用碳酸钠。空气冷却器在清洗时,要连接好循环路线,严格按照清洗方案进行操作。 2.冷凝器 冷凝器可以使汽轮机排汽冷却凝结成水,并在其中形成真空的热交换器。它主要应用于发电厂、石油化工厂的凝汽器、换热器的钛管、铜管的快速清洗。该产品采用先进的PIG清洗技术,用户无需购置高压泵,采用发电厂常用的6~8kg/cm2的压缩空气和水,即可对管子进行快速、彻底的清洗,清洗子弹又可重复使用。 3.换热器在线清洗 各石化公司的循环水系统换热器数目很多,按惯例在清洗时要将这些换热器进行拆卸,对其体内的附着物进行清洗,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又浪费精力。然而,在1990年,辽化公司化工一厂在对换热器进行清洗时,采取了不停车在线清洗,主要针对附着物采用新洁尔灭、过氧化氢等化学药剂进行处理。通过对清洗过程中的浊度、总铁以及清洗前后换热器出入口水温变化等的监测,各项指标明显好转。经过层层实验,通过杀菌效果,清洗除垢等工艺流程,有效地清洗了大量污垢,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4.大型装置使用前的清洗 新的装置在使用前都要进行系统清洗,主要就是清洗制造、运输、安装过程中所产生的杂质。主要的清洗流程为:水冲洗脱脂酸洗漂洗钝化最终漂洗。脱脂阶段采用碳酸钠、磷酸钠、三聚磷酸钠、洗涤剂,高温运作;主要在于酸洗阶段,采用柠檬酸及缓蚀剂。清洗过程中要严格监控,使清洗达到最终效果。 四、结束语 石油化工设备化学清洗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的工艺是纵观全局,着眼整体的,利用所学的科学技术,从而使运作系统得到协调并相互配合。而化学清洗是一种新兴的技术,采用先进的工艺及系统工程等方法,进行优化分析,从中找到实现目标的途径,使清洗工程达到有效完善。在化学清洗的领域中,一些清除油垢、污垢等有机清洗方案正在试验中,我们相信,新的方案在新的世纪一定会取得快速发展。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防火策略探讨 石油化工行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流程和工序复杂、设备种类繁多、工艺操作要求严格,产品涉及面广,我们日常生活中对石油产品的需求量大。因此,从事石油化工行业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其生产控制参数多且苛刻,包括运输、生产等。石油行业又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生产过程中涉及易燃易爆,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事故的几率较高,那么如何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安全隐患,是石油化工企业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我们从石油化工设备的安全探讨防火防爆策略。 一、石油化工设备 石油化工设备具有能承受高温和高压、低温和高真空度以及存放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毒性等物质的性能,其设备大型化,生产作业具有连续性,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过程,因此,一个很小的安全隐患就可能酿成大事故,个别事故影响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也这是因为石油化工行业的高风险特点,对石油化工设备的防火防爆的检查、设备正常运行的维护和管理,以及对专业人员的工作素质和安全意识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石油化工设备发生事故的概率比较大。石油化工设备,按其形态通常分为静设备和动设备两类。 1.静设备 静设备主要是指容器类设备及所有管道系统。石油化工装置的容器设备大都是压力容器,按压力容器在生产工艺流程中的作用原理可分为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和储存压力容器。反应釜、分解塔、合成塔等属于反应压力容器,原油在这些设备当中被进行脱硫、分解等处理。热交换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属于换热压力容器,在这里被进行裂解、深冷分离等。 2.动设备 动设备是指有机件进行连续的有规律运动的设备。动设备种类多,包括介质的输送,流体的加压或减压,介质的机械分离及混合,固体的粉碎及造粒。 二、石油化工设备的防火策略简述 1.加强防火安全管理 管理就是效益。防火安全管理是一个石油化工企业保证生产安全最基本的管理机制,这是整个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需要明确责任的管理工作。其工作重点就在于石油化工企业在选择石油化工设备的时候要注意其设备的性能、质量,还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例如消防管理机制,要落实到个人各岗位职责,对各岗位要设置消防安全责任人,石油化工企业还应将石油化工设备易出现安全隐患和需要经常进行维护的地方作为防火安全的重点部位。这使用石油化工设备的生产区要有一定的消防装置,并且还有贴有警告语或加防警示牌。 2.加强对石油化工设备防火检查,并且要在企业内部明确分工和人员配置情况 要消除石油化工设备的火灾隐患,首先要在企业内部明确个人分工和人员配置,对整个套系的石油化工生产设备分部分加派人员进行检查和维护。石油化工设备的防火检查和设备清洗维护等都应由石油化工企业内部配备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这样有利于及时准确发现火灾隐患,还要不定期对这些人员进行技术和防火培训。其次因为很多安全隐患不是肉眼就能发现的,很多都是石油化工设备内部出现问题,这就导致无法及时察觉。最好多运用高科技产品对石油化工设备定期检查,例如可燃气体检测仪、红外线测温仪等,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再结合日常的防火检查,就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很小的安全隐患随时可能引发严重火灾爆炸事故,要在发现火灾隐患的第一时间内对石油化工设备进行整顿,并再次做好防范工作。 3.要制定一系列机制,明确石油化工设备的重点防火处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和石油化工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明确其防火重点和检查内容。首先是对石油化工设备的检查,再每次石油化工设备使用后,对其静设备和动设备的各个部件进行质量大排查,看其装置是否有变动,周围防火灭火设置是否完好,是否可以随拿随用,例如石油化工设备的各个运输管道是否存在跑跑、冒、滴、漏现象,若发现有此现象要及时处理,之后还要对其安全隐患进行记录和再次调查。还要观察在石油化工设备整个生产过程中,操作工艺的改变以及改变后其安全隐患是否存在。应急情况下,石油化工设备的紧急阀门或者紧急开关是否便于连接,其本身的损坏程度如何,是否完好可以随时投入使用。还要对所有参加石油化工设备生产作业的人员进行检查,看他们是否有违反安全规定的现象。还有一项要特别说明,就是在工作车间等地点的消防安全设备和消防安全措施的存在情况和使用情况。对石油化工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反应、不良流程和生产条件的安全技术措施药不断的完善,保证其健全合适。当装置产生异常反应或反应设备压力突然升高时,所预留的应急处理措施要得当,使用的各种降压降温的设备能正常运转,保证石油化工设备安全有效的进行生产。在存放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原料的地方要放置符合规定的灭火装置,还要经常对这些材料进行检查,看数量是否复合记录,是否有破损。最后要做好检查记录,多多总结。 4.定期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增强火灾防范意识 定期组织防火应急疏散演戏,不仅仅是做表面上的工作,减少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全。由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设备以及所使用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决定石油化工设备火灾的条件多种多样,其爆炸危险性严重、灭火难度大易造成人员伤亡等特点。因此从自我做起,提高石油化工设备火灾防范意识也是有效控制其安全隐患的措施。 三、总结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的特点以及石油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等特性,分析了几项防火措施,不能看出,石油化工企业中防火防爆是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石油化工企业应十分重视的安全问题。石油化工设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石油化工设备的安全运转往往就能决定整个生产的安全,这不仅仅关系到财产安全,更关联了企业内部成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石油化工设备防火措施这一内容在各企业间应加强完善,当成重中之重来看待,提高安全意识,有效防止火灾。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浅析石油化工设备防腐的有效措施 摘要:随着现代石油化工企业不断发展,设备的逐渐向规模化、精密化和智能化发展,同时由于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中所处环境条件比较特殊,对设备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何进一步实现石油化工设备管理质量的发展与提升,此问题备受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关键字:石油化工;化工设备;防腐对策 引言 现阶段,石化设备的腐蚀问题是一个一直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需要积极的采取相关措施,提高相关设备的抗腐蚀性能。这些机械设备一旦受到腐蚀后,不仅会在物理性能方面出现问题,还在适应设备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性能方面的变化。如果机械设备的腐蚀比较轻,会在一定程度上设备的美观程度;如果机械设备的腐蚀比较严重,那么会直接影响到正常的机械使用寿命,进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一、设备腐蚀的原因和种类 腐蚀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它是由于物体与化学物质接触,而发生某种化学反应,从而导致该物体被损的情况。机械化工设备是一种较易被腐蚀的物体,发生腐蚀现象后,设备的外表和性能都有可能遭到破坏,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因此,很有必要对机械设备的腐蚀原理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设备被腐蚀的程度,促进化工企业的发展。 1、设备腐蚀原因 由于机械设备是由金属制成的,金属的结构使其在外界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下容易发生锈蚀,这是机械设备发生腐蚀的根本原因。在化工企业的工作环境中,充斥着较多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氢氧化物等具有腐蚀性的物质,加上工作车间较高的温度和较大的湿度,使得金属机械设备更容易和这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被腐蚀。 2、腐蚀的分类 根据腐蚀发生机制分类,腐蚀被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主要是由于金属所处环境的温度过高且较为干燥引起的,使金属表层与环境中的介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其被损坏。电化学腐蚀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主要是由于环境较为潮湿引起的,是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后,出现了电极反应,导致金属遭到破坏。 在工业环境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氢氧化物含量较高,还存在着一些挥发物质和一些粉尘,这些介质都会导致环境中金属被腐蚀。如果周围的环境比较潮湿,空气中的酸性气体就会在水的作用下合成无机酸,这是一种腐蚀性极强的物质。在工业气体环境中,机械设备的腐蚀主要是由于直接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共同作用导致的。这两种化学腐蚀都是一种氧化过程,只是发生的背景有异,化学腐蚀在高温且干燥的环境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在超市的环境中发生。 二、设备腐蚀的防护措施 1、机械设备防腐结构的设计 机械设备防腐结构的设计主要指的是在进行设备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到设备腐蚀的问题,再设计阶段就需要贯彻防腐意识,通过多种措施提高相关设备的防腐性能。一方面需要提高单个设备的防腐设计,一方面还需要提高系统设计的问题,主要包括管道系统布置和设备安装问题等。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注意:第一,防止死角问题的出现,在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固体物质或局部液体的沉降堆积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会导致操作设备过程中局部聚集或浓缩,导致机械设备的腐蚀,一方面在机械设备停止操作时还会继续引发机械设备的腐蚀。因此,在机械设备的设计阶段,就应该注意排液不尽和设备死角等情况,进行机械设备的合理设计,预防上述问题的出现。第二,预防设备间隙的发生。石油化工行业的机械设备很容易有缝隙产生,在液体流通不通畅的地方很容易发生缝隙的腐蚀。比如说,碳钢设备、铝设备、不锈钢设备、低合金钢设备等相关材料的机械设备就很容易发生间隙腐蚀的现象。一旦发生设备的间隙腐蚀就会进一步导致应力腐蚀和孔腐蚀现象的出现,对机械设备造成进一步的破坏。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在设备结构设计时解决,通过良好的设计结构解决这个问题,是预防间隙腐蚀发生的最好方法。通常情况下,连接部位和密封面容易发生这种腐蚀问题。相比螺栓连接来说,焊接方式可以有效的预防连接部位产生缝隙。 2、合理使用防腐涂料 防腐涂料法是目前石油化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有效预防腐蚀的另一重要方法,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具有较强的屏蔽作用,将腐蚀介质和材料之间的接触能够有效的进行阻止,而且将腐蚀电池的通路也能够进行有效的阻隔,对于电阻就有一定程度的增大。其二,防腐蚀涂料具有一定的缓腐蚀作用,例如一些颜料和其它与之成膜或者水分的反应等,对于化工机械的金属材料的腐蚀有着缓解的作用。其三,具有相应的阴极保护作用。漆膜的电极电位较底材料金属低,在腐蚀的电池当中可以将它作为阳极进行“牺牲”,这样对于底材金属就有一种保护作用。 3、全面贯彻适应“一脱四注”等相关措施 从十九世纪开始就已经发明了一脱四注技术,发展到现阶段,这项技术仍然是国内外石化企业所普遍采用的一种防腐工艺措施,对机械设备的防腐做出了极大贡献。一脱四注主要是指的脱盐技术,注碱技术,注氨技术,注水技术以及注缓冲剂技术。一脱四注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的降低蒸馏设备的轻油低温系统的腐蚀,究其原因是因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物盐类,会引发机械设备冷凝冷却系统发生严重的腐蚀,因此,要想预防设备系统的腐蚀,最根本的措施就是降低氯化物盐类的排放,通过对化工石油原材料的深度脱盐等措施,进一步达到最小化的腐蚀介质数量,从而进一步延长机械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周期。 三、化工机械设备防腐蚀设计 1、机械结构与工艺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机械设备结构设计太过复杂或者设计不合理,则很有可能会导致热应力、积尘和积液等,从而设备的某些接合部位发生腐蚀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对机械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防腐蚀能力。设计过程中要满足以下要求:机械部件的形状应该尽量简单;机械部件表面不能有缺陷或损坏;机械部件尽量使用一样的金属材料;机械部件中尽量不要有缝隙;机械表面要使用较好的防锈漆,这样可以避免机械部件和腐蚀介质的直接接触,起隔离作用。在对焊缝涂漆时一定要注意,要保证机械部件的每一个部位,包括接缝处,都要涂漆;在机械设备的设计方面,要尽量避免凹形状的出现,或者在设备上设计排水孔,预防水分在设备上滞留所导致的金属腐蚀;在焊接的过程中,要尽量采用连续焊接技术,且对焊接处的夹缝要进行合理设计。 2、设备防腐蚀方法 机械设备的防腐蚀方法有很多种,但大都是从金属本身特质方面考虑,尽量减少金属和具有腐蚀性的介质的接触,或者是在金属的表面涂上防腐蚀的材料等。电化学保护法主要是利用电化学机理,对设备进行改进,使金属设备变为腐蚀电极中的阴极,从而对设备进行防腐蚀保护,一般主要采用外加电流法和牺牲阳极保护法。外加电流法是指,将需要保护的金属作为电池的一极,将另一种附加电极作为电池另一极,而且把需要保护的金属作为阴极,然后外加电流,对作为阴极的金属进行保护。牺牲阳极保护法,是指将与被保护的金属材质相同的金属作为阳极,固定在被保护的金属上,作为腐蚀电池,被保护的金属则作为阴极被保护起来。这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被很多企业采用,且效果很好。 结束语 石油化工企业和其他企业之间相比较,其生产设备的腐蚀速度相对比较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理、有效、经济的防腐方法,积极采用成熟的新技术,进行设备改造和完善生产工艺,才是21世纪中国石油化工企业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性 摘 要:石油化工对于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经济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特别是在近现代以来,石油化工在社会的发展中愈来愈显得重要了。企业生产中设备是一个物质基础的话,那么企业发展中就更需要一个先进可靠的设备了(和强有力的设备管理、诊断、检修系统)。本文主要是就石油化工设备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性进行一系列的简单分析,为生产的高效安全和稳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石油化工 设备运行 可靠性 一、石油化工设备运行 设备的安全是石油化工中最重要的管理,设备的管理又是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石油化工设备管理工作的完善,有利于企业整体的生产管理水平质量的提高。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社会每一个行业都在往正规化的方向踏步,这其中,石油化工也不例外,设备的持续运行可靠性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1.设备运行可靠性 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安全的生产是相当的重要的,由于设备的不同因而作用也就不同,安全性能也就各有不同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是安全生产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当中又会涉及到很多的生产设备。可靠性的意思是说,产品或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其中所说的产品,可以是任何的系统设备与元器件。产品的可靠性原则上主要分为三个,首先是,规定条件;其次是,规定时间;最后是,规定功能[1]。 先来说说什么可以判断设备的可靠性吧。首先是,规定条件。它想表达的是设备所处的环境条件、维护保养条件、使用条件等等。其次是,规定时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的时间越长,可靠性就越低了。尽管设备的可靠性一再的强调了时间原因,可是产品的质量性能指标并不包括这一原因。因此,设备可靠性和它的技术性能指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规定时间内的评价好坏。最后是,规定功能。它的意思是设备应该要有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的一个综合评价。 2.怎样提高设备可靠性 在大众的意识里面,普遍的认为是,维修是保证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方式。维修就是对产品设备的一种修理与维护。维修设备和设备的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可以保障系统的有效度。提高可靠性,可以更好的延长系统的使用时间,完善提高维修性,能缩短停留时间,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3.石油化工设备运行可靠性要求 第一,石油化工设备运行可靠性必须要适应其行业持续性发展生产的需要,保证每一项生产设备的正常顺利运行,严格按照设备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维护保养制度进行运转。第二,尽量去降低石油化工设备和腐蚀性材料的基础,保证设备的运行介质,看看其是不是与材质相匹配的满足的,还有关于备品备件的质量保证及时的去清理干净设备表层的脏污物(做到三光)。让石油化工设备得以健康的运行,保持设备运行的清洁度。第三,尽量的去减少因为物料的泄露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在泄露过程中造成的爆炸等等重大事件事故的发生。还要注意的是,建立健全一些安全保障的措施方法,比如说紧急预案、事故预案等,完善管理,在管理的连接处要进行严密的控制,积极采取各项有效的措施,争取把危害降到最小的可能。第四,及时发现各种隐患,问题,要及早的采取措施处理得当,尽量减少避免发生石油化工设备的问题事故,必须要立即进行维修,尽量让设备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恢复正常使用[2]。 二、石油化工设备运行可靠性和重要性 在石油化工企业中,比较复杂的生产工艺条件对设备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设备是一个企业生产和运行的基础,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将会是直接影响着装置的连续稳定运行。因为设备的不足(或者操作不当)会直接或者是间接造成一系列的事故发生,从而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甚至会因为设备的缺陷,造成装置停产,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这样一来,其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 举例说明一下吧,比如说,在2000年12月12日零时四十分,宁夏石化分公司某化肥空分装置冷箱内发生了一起关于设备自身问题的爆炸事故。其原因就是因为该化肥装置氮气压缩机(4111---K2)因为高压缸止推轴承受的温度高联锁(4111---TAZ---2025)错误的动作,致使了联锁跳车,随后气化炉等后续工段联锁停车。最后才导致了空分装置冷箱内的氮气液化气(411---E3)和连接管线发生了爆炸[3]。合成了氨素和尿素装置停车。通过这样一个案例,告诉大家,因为设备的不足缺陷是会直接导致一系列不可挽回的重大的事故的,有的时候由于这些设备自身的原因,还会在处理的过程中再次发生一些次生事故,这一切都会给企业带去超级大的经济损失。 设备的缺陷不足不但会造成一系列的事故发生,还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并且设备存在的缺陷装置得不到正常的运行,长时间不能在限定的负荷下运行或者是长时间的停止工作,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长时间的停止工作的话,会让企业不但没有产出,还有大量的投入进去能源;长时间的不能在限定的负荷下运转的话,会让企业产品的各种消耗增加,各项相关费用也增加,这样就大大的增加了最初的成本。 三、结束语 因此,石油化工设备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性就是必须要去减少影响设备运行可靠性的因素,及时查找问题缺陷不足,积极改进完善措施。在现代化的石油化工企业生产中,必须要在提高操作水平的基础上,重视搞好管理工作,让设备可以长期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行,为企业带来最大化的效益,创造出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也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石油化工设备安装技术管理的要点分析 【摘要】:由于石油化工设备安装施工难度较大,如不加强施工管理,将会对整个化工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简要分析了我国化工设备安装施工的准备工作,对化工设备安装的施工管理进行了比较客观的研究。 关键词:石油化工;设备安装 1、化工设备的安装要点 1.1 技术含量高 现代化工产品有三万余种,各种产品的生产设备千差万别,构造各异,耐高温高压、耐腐蚀设备比比皆是,制造技术含量高;而在化工设备中,超高、超大、超重、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造成安装调试和操作程序复杂化,安装的好坏对建设项目能否按期投运及安全运行影响很大。 1.2 风险因素多 化工设备采购合同牵涉金额大,加工周期长;超大、超重、超高设备运输过程风险多,发现问题返修不容易,处理时间长,会影响整个建设项目进度,因此,抓好设备各阶段的过程验收是重中之重。 1.3 综合性较强 每套化工生产设备系统安装都少不了设备、工艺、土建、电气、仪表、防腐等专业协调,同时需要设计、制造、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共同参与,是一项综合性工程。 2、制定整体施工方案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及各专业工种交叉配合等特点, 给排水、电气、智能建筑、通风设施安装施工方案如下: 2.1 准备阶段: 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认真阅读图纸,进行图纸自会审、安全及技术交底, 学习各分部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以及工程的质量通病, 并组织机具进驻现场。 2.2 基础结构预埋阶段: 采用与土建同时施工, 穿插作业, 密切配合, 确保工程进度。 2.3墙体装修阶段: 以土建总进度计划为依据, 采用分段超前, 交叉配合, 流水作业施工, 变结构的被动配合为装修的主动配合, 科学安排工艺搭接。 2.4主要重点项目, 进行重点施工, 质量跟踪管理, 如消防管道、箱体、盒及通风管道等有配合工艺要求的, 均应相应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法作业计划、操作方案, 以确保工程如期按质完成。 2.5 以土建施工网络图为基础, 制定安装施工网络图, 以指导控制工程施工总进度。 2.6 建立和加强现场管理制度。每日制定和下达施工计划; 工地下达任务书同时进行安全交底, 加强现场质检制度, 禁止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 加强安全管 理。 3、化工设备安装管理要点 3. 1 做好队伍管理 化工设备的安装施工, 对施工队伍的要求较高,管理人员要有化工设备安装的施工经验, 拥有先进、精密的安装设备, 安装人员要有适应化工设备安装的知识和技能, 看得懂施工图纸并能够按照施工图进行操作, 同时施工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能及时发现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解决。要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并健全对施工队伍进行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且切实地加以执行, 确保施工队伍在化工设备安装施工中以一流的技术、认真负责的态度、谨守操作规程的工作作风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始终。 3. 2 抓好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包括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可能出现意外的措施以及应急方案。技术交底要找到质量控制点, 设置质量控制点是保证安装质量达到预期要求的前提,例如在拱顶油罐焊接组装过程中, 底板焊缝的密封检验手段较多, 针对焊缝质量检验方法有渗透法、磁粉探伤、真空箱法等, 在罐底加工完成后, 与壁板组焊前, 以真空箱法检验罐底焊缝的密封性较为经济合理, 如果焊接壁板后, 真空箱法对罐底焊缝检验不全, 极易造成隐患; 故而在罐底加工完成后及时检验罐底各检验项目就成为一个质量控制点。同时在整个安装过程中还应该注意, 隐蔽工程必须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工序, 同时安装过程中要注意自检、交检、专检同步进行, 做到严谨有序; 在安装过程中还要注意使用的材料, 备件有合格证明及检测合格报告等。 3. 3 加强安装施工 放线是化工设备安装施工中最基础的工作, 放线质量高低, 直接影响整个设备安装施工的进程, 因此, 要挑选工作能力强、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担任放线员, 严格按施工图标明化工设备安装施工的基准线, 一般将偏差控制在+-20 mm以内。对有垫铁安装, 要切实做到合理布局垫铁位置, 确保垫铁表面无飞边、没有氧化层、平整光滑、垫铁的面积适宜设备的安装并配对使用, 垫铁在放置时, 要与基础接触良好, 放置方法要符合操作规范, 在化工设备通过垫铁找平、找正后, 要认真检查有无松动、垫铁与基础的缝隙是否符合安装标准, 在此基础上进行焊牢处理。加强对地脚螺栓放置的管理。在放置前, 要认真检查地脚螺栓是否符合无氧化层或者油污的标准, 在放置到预留孔中是否与地面垂直等, 切不可因为小部件的放置而疏忽大意。化工设备的就位、找平和找正是化工设备安装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必须加强管理, 切实控制误差。在施工过程中, 还应当加强对灌浆、轴对中、装配、清洗、试运转等工作的管理, 确保化工设备安装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3. 4 加强基础验收 化工设备安装前一定要做好安装基础验收工作, 主要从检查基础的位置、外形尺寸入手, 预留孔洞是否位置正确, 对大型设备基础更应慎重, 应审核基础预压及沉降观测记录, 以免造成在设备安装后出现基础下沉和倾覆。化工设备及其附属装置, 管路等全部安装完毕后, 各项记录资料齐全, 水、电、气、润滑等按系统检验结束, 符合试运行的要求后,在安全防护设施齐备, 检测仪器到位, 能源、介质、材料准备妥当情况下, 按照准备、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投料试车和试生产这个顺序来进行。化工设备性能验收是整个工程项目达标的基础。在验收前必须制定验收方案, 验收小组严格按要求做好验收工作。试运行过程中要注意先无负荷到负荷, 由单机到机组, 先主动系统后从动系统, 先低速逐级升至高速。先手控、后遥控运转, 最后进行自控。在保修期内加强运行监控, 发现问题及时与厂家联系。 4、结语 总而言之,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丰富的工程建设实践经验。能够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管理,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而且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组织、协调工程建设有关各方共同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 石油和化工设备论文:型石油化工设备在工程建设中的吊装施工探讨 摘要:在石油化工装置的建设、维修及改造中,设备的起重吊装是一个比较重要施工程序。在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将一些设备吊人或吊出框架,由于受框架、周围设备及管线的限制,往往使吊装难度增大。本文主要从石油化工设备吊装工艺研究和大件吊装的工程管理方面对吊装施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石油化工设备 工程建设 吊装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能源需求的增加,石油化工装置朝着规模化、大型化发展,装置中的各类设备如塔设备、反应器等,也变得越来越重、越来越大。以往塔类设备质量大于五、六百吨和反应器质量大于七、八百吨的非常少见,几乎没有质量超过千吨的。而现在反应器的质量超过千吨的比比皆是,质量超过千吨的塔类设备在很多项目里也有出现。 一、大型设备吊装工艺 1.整体吊装 石油化工装置中的塔设备、反应器等设备一般来说都是采用整体吊装,而设备上的附件安装都尽可能地在地面完成,包括附塔管道、电气仪表、防腐保温结构以及梯子、平台、 栏杆等。对于大型塔类设备的吊装基本采用分段吊装、空中组焊的方法。虽然采用分段吊装工艺也能解决大型设备吊装的问题,但这两种工艺相比较,采用整体吊装有如下优点: 1.1 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设备组对和焊接的质量。设备在地面上组焊可以使用滚胎、自动焊等机具,其组焊条件与制造厂内的条件差不多,与在空中组对和焊接相比,设备在地面上组对的尺寸容易控制,焊接的质量及焊后热处理的质量也容易保证。 1.2 有利于施工的安全。设备如果分段吊装,除了需要在空中组对焊接塔本体之外,还有附塔管道、 梯子、平台、防腐保温结构、电气仪表等大量的工作需要在高空作业,这不利于施工的安全。如果在地面上将设备组成整体,就可以大量地减少高空作业,保证设备吊装的安全。 1.3 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安装工期。设备如果分段吊装,在空中组对和焊接,则只有一个工作面,且夜间不允许进行高空作业。而设备如果在地面上组对、焊接,就可以有很多个工作面和工作时间甚至连续作业,这样可以大大地缩短设备组对和焊接的时间,缩短设备安装的工期。 2.换热器的吊装 框架层间距较大,换热器就位后上方空间较大时石油化工装置的换热器的整体重量大多在8~20t,在一组基础上,换热器的安装有单台的,有两台重叠的,也有三台重叠的。最常用且安全的吊装方法是在设备基础正上方的框架上设置两套滑车组,用卷扬机牵引,分几次将换热器接进框架内,在基础上就位。技术要点如下: 2.1为使换热器直接穿进框架的长度最大,从地面上起吊时,采用单吊点捆绑换热器较为适宜,且使换热器的轴线与地面夹角大约45。。 2.2在捆绑点采取防滑措施,避免设备与捆绑绳之间滑动。 2.3换热器穿进框架的过程是通过滑车组l,滑车组2及吊车相互配合,分次倒换绑绳位置来实现的。若设备基础是钢结构,在每次倒换绑绳位置时,可将换热器临时放置在基础上。而如果设备基础是混凝土结构,为防止损坏基础,在倒换绑绳位置时,不能将换热器l临时放在基础上,这时可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可以在基础旁安放临时钢支架;另一种是如果换热器基础旁有足够空间,当换热器穿人框架时,先用滑车组吊到基础旁边然后用滑车组提起,用手拉葫芦张拉就位。 3.带脱水包的罐的吊装 该类型设备的吊装与换热器吊装方法、机具设置类似,需注意以下两点: 3.1在吊装过程中,在设备基础前后放置临时钢支架,用于在倒换绑绳位置时临时放置罐体。 3.2脱水包凸出部分往往超出罐体的鞍式支座,在吊装过程中,为避免脱水包及其附带的接管与基础相互碰挂,在罐体穿入框架时,先使脱水包朝向水平方向,待罐体放在基础上后,再翻转90。安装就位。 二、大件吊装的工程管理 对于大件吊装的工程管理目标是做到吊装施工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在可控制范围之内, 以确保大件吊装万无一失。在大件吊装工程管理的内容就是对参与的人员要有相应的资质要求, 对吊装机具要经过专业机构检验合格, 对吊索具要有有效的质量证明文件等。 1.对吊索具的管理 对大件设备吊装索具的安全要求,要经过以下程序方可使用: 首先, 检查索具的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时的试验报告;第二, 检查索具 (尤其是钢丝绳) 的出厂时间, 对索具出厂时间不到一年的可不进行第三方检验, 对于索具出厂时间超过一年的, 要求每年由第三方对索具进行一次检验; 第三, 索具的现场外观检查。以上三方面全合格方可以进入现场使用。 2.对吊装现场的管理 起吊令是施工单位内部对吊装前准备工作的检查确认, 而作业许可证是业主、 总包商在经过审查吊装方案, 核算受力结果及地基承载能力, 复核所使用的吊装机具及索具的支持文件、 参与吊装的人员资质, 并且确认现场作业条件符合吊装方案要求、 安全质量措施已落实之后, 给予签发。 三、液压技术在石油化工设备吊装的应用 国内的石油化工设备吊装,早期主要以桅杆为吊装机具,形成了双桅杆滑移提升吊装方法,并积累了丰富的吊装经验,这是一项具有我国特点的设备吊装技术,在当时的炼油、 石油化工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种方法明显的缺陷就是需要大量机索具,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施工周期长,影响施工平面范围大。后来随着大吨位吊车的普及,逐渐以单机提升滑移法和双机抬吊滑移法的吊装工艺来替代桅杆吊装,采用吊车进行石油化工设备吊装作业应是最快捷、最方便的方法。对于一些超大、超重的石油化工设备整体吊装而言,吊车的吊装能力远远不足,解决这类设备吊装问题的方法是采用液压吊装技术。 国内较早用于如大跨度建筑结构、路桥工程、 特种结构等的吊装,在石油化工设备吊装方面应用液压技术还是从2003年才开始的;而国外从上世纪70年代初就已经有这方面的应用, 至今早已是成熟的技术了。目前国外液压系统吊装石油化工大型设备已朝着无缆绳方向发展,据了解已经可以吊装质量3000t、吊装高度120m 以内的设备。 四、结束语 在实际工作中,设备形式各异,环境特点不同,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使石化装置框架内设备的吊装技术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众所周知,现在的一些石油化工施工都已经趋于大型化、规模化,以前的建筑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施工要求,这就使大型吊装的作用愈来愈凸显。
中医中药论文:中医中药治疗癫痫的研究要点 摘要:癫痫是位于大脑、丘脑-皮质系统、中脑上部的神经元高度异常放电引起的反复发作的慢性脑部疾病。癫痫作为一种古老的疾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的历史源远流长,发展到现代,与现代医学治疗手段相结合,取长补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探讨中医中药治疗癫痫的研究进展,通过查阅近5年的相关文献,分别从单独中药治疗、中药结合抗癫痫西药、中药结合中医其他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以及有关的实验研究的方面做一综合概述。 关键词:癫痫;中医药疗法;综述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是由遗传、颅脑外伤、产伤、脑血管疾病、脑囊虫等疾病造成的以短暂性的痫性发作为特征的脑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因为癫痫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确切,所以对癫痫的治疗仍是以控制发作的频率、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减轻发作程度等的对症治疗。现今已经能有效运用临床抗癫痫基础药物治对症治疗了,而运用中医中药是中医学治疗癫痫的一大特色,在这一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近5年来有关中医中药治疗癫痫的临床观察以及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临床研究 1.1单独中药治疗 孔凡玉自拟息风镇惊、清热豁痰的定风汤治疗证型为痰热挟惊的小儿原发性癫痫40例,总有效率为90%。该方使用大量矿石类药物,取其寒凉、重镇之性,以达到清上炎热势、镇惊潜阳的效果,清热豁痰以除病之因,镇惊潜阳以消病之诱因,从而达到治疗效果。郑春香等将31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分为柴贝止痫汤单独治疗组和添加组,结果单独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0.00%,且对各发作类型均有效,添加组有效率为42.86%,提示柴贝止痫汤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程度和减轻持续的时间,是其本身作用而不是因为联合了基础抗癫痫西药而提高的疗效。此方由天麻、柴胡、浙贝母、牡蛎、地龙、石菖蒲组成,从郁、从风、从痰论治,其功效为疏肝理气、化痰息风、醒神开窍。孙明媚等采用具有疏肝理气、化痰息风功效的止痫汤治疗癫痫患者60例,总有效率为80%,提示止痫汤可通过抑制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治疗癫痫,并且对治疗棘(尖)慢、多棘慢波疗效最好。路岩莉等采用息风胶囊(主要成分:石菖蒲、全蝎、紫河车、天麻、白矾、白僵蚕等)治疗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总有效率为84.21%,有效控制临床发作程度和提高脑电图改善程度,此方从肾论治,补肾精治其本,息风豁痰治其标,从而达到益肾填精,息风豁痰的功效。曹建梅收集汪受传教授运用豁痰息风、镇惊开窍法治疗小儿癫痫30例,有效率达93.33%,汪教授自制定痫散加琥珀粉、羚羊角粉及中药辨证论治进行干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田振华运用具有祛痰化瘀、止痉宁痫作用的胆南星宁痫颗粒治疗癫痫,显效率为77.78%,总有效率为97.50%,说明此药在控制癫痫发作、减少发作次数、减轻症状程度方面具有显著疗效,长期服用,安全、无毒副作用,抗癫痫效果明显优于苯妥英钠组。上述学者对于癫痫的治疗可归纳为:①痰、火、惊、郁,瘀为痫病的病理因素,各病理因素相互兼夹,治疗时各有侧重;②息风以治标,治血以助息风,养心以安神、滋肝补肾以治其本,与中医学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则相吻合。 1.2中药联合西药治疗 陆玲丹等观察了61例癫痫患者,治疗组30例用化痰息风方和西医基础治疗(丙戊酸钠或丙戊酸钠缓释片或卡马西平)配合治疗,与仅使用西医基础治疗的对照组31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了化痰息风方药配合西医治疗癫痫在减少发作频率,减少中医症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蒋莉娅等采用复方丹参滴丸配合常规抗癫痫(丙戊酸钠,重者加服复方苯巴比妥溴化钠片,发作时静推地西泮)及对症治疗59例外伤性癫痫患者,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及冰片组成,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联合西药可降低血清TNF-α、IL-6、CRP值有关。张根娣等运用定痫冲剂(僵蚕、地龙、龙齿、茯神、当归、白芍、炙甘草)联合丙戊酸钠及相应的对症治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34例,总有效率为97.06%,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吴敏玲把68例痰气郁结型癫痫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丙戊酸钠或卡马西平),观察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柴贝止痫汤治疗,结果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说明柴贝止痫汤可有效治疗痰气郁结型癫痫。肖俊锋采用抗癫痫西药(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或托吡酯)联合破格救心汤治疗心肾阳虚型难治性癫痫患者28例,总有效率为85.72%,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并且不良反应少于治疗组。以上的学者采用中药与西药联合抗癫痫,利用二者的协同作用,弥补了各自治疗所起疗效的不足之处,中药的加入治疗减轻了抗癫痫药物所造成的毒副作用。 1.3中药联合中医其他疗法 成贵芳等将6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异蛇癫痫丸加穴位埋线法,埋线穴位轮选两组:①大椎、鸠尾、内关、三阴交、心俞;②丰隆、腰奇、神道、脊中、筋缩。对照组单纯口服卡马西平,治疗14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郑红等运用耳穴压豆(神门、脑干、穴心、交感、皮质下)联合中药汤剂(僵蚕、龙齿、当归、白芍、茯神、地龙、远志、香附、石菖蒲、桃仁、半夏、甘草)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其方药起到息风降火、活血化瘀解痉的作用,耳穴的选用同样以醒神开窍镇惊、滋水涵木为功效,可作为有效的辅助治疗。邹伟等用针刺疗法结合中药汤剂治疗2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总有效率为95.0%,治疗后脑电图异常改善率为73.3%,针刺主穴为四神聪、百会、水沟、内关,联合定痫汤加减共起豁痰开窍、调理气血、息风止痫的作用,说明了采用针药结合的治疗方法切实可行。杜鹏等收集了48例辨证分型为风痰窍闭证的癫痫患者,其中27例采取针刺联合自拟处方(钩藤、天麻、法半夏、茯神、僵蚕、石菖蒲、郁金、陈皮、天竺黄、炙远志、地龙、生牡蛎、生龙骨、地龙、石决明、丹参、白芍、当归、甘草、竹茹、胆南星等)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另外27例口服苯妥英钠作为对照,总有效率为62.5%,提示了针刺加中药治疗的疗效确切。钟向阳等观察了35例采用消痫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小儿癫痫,总有效率为88.57%,与35例根据发作类型选服西药(丙戊酸钠或奥卡西平或卡马西平)的患者作为对照,治疗12个月后,结果显示中医组在临床总有效率以及脑电图正常率均高于西药组,说明消痫汤配合针灸治疗小儿癫痫有效且疗效较好,并对智力无大影响。以上的治疗说明癫痫的治疗方法多样,途径广,全方面的多靶点地提高抗癫痫的疗效,可充分有效利用这些方法提高癫痫的治疗效率。 2实验研究 王潇慧等运用侧脑室注射海人酸的方法建造癫痫持续性状态后慢性难治性癫痫大鼠的模型,采用柴贝止痫汤进行药物干预,并观察其脑内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和主穹窿蛋白(MVP)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复方能降低海人酸致痫大鼠脑组织BCRP的表达,但对于MVP表达尚需要进一步证明。徐先伟等采用补脑止痫散作为干预措施,研究经干预后戊四氮慢性点燃癫痫大鼠海马区的抑制性递质(GABA)及受体(GABAα)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补脑止痫散对戊四氮慢性点燃癫痫大鼠模型海马区GABA和GABAα均有明显上调,说明补脑止痫散可起到保护脑组织、缓解癫痫症状的作用。徐先伟等采用相同的造模方法和干预措施,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的c-fos,c-ju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补脑止痫散还可调控海马区内即刻早期基因。冯铁为等同样采用补脑止痫散对戊四氮致痫大鼠进行药物干预,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IL-2、IL-6蛋白阳性表达,结果显示,经干预6周后,致痫大鼠脑组织海马区IL-2、IL-6阳性表达明显降低,说明此复方的抗癫痫机制与降低海马区的IL-2、IL-6蛋白阳性表达有关。孙丽等用抗痫灵(穿山甲、乳香、没药、龙骨、珍珠、胆南星、石菖蒲)对戊四氮点燃致痫大鼠进行药物干预,描记大鼠脑电图,并观察各组的NMDAR1的活性变化,结果发现抗痫灵可有效抑制戊四氮诱导癫痫大鼠模型海马区内NMDAR1的表达,这有可能是抗痫灵能有效治疗癫痫的机制之一。李兵等先给大鼠进行石甘散的药物干预措施后再用戊四氮建立大鼠癫痫模型,记录大鼠的行为表现,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BDNF的表达变化,提示了石甘散能够延长戊四氮致痫大鼠的痫性发作的潜伏期和强直性惊厥的潜伏期,降低强直性惊厥的发作频率,显著下调大鼠海马区的神经元电压依赖持续性钠离子通道电流幅度,促进BDNF的表达,说明石甘散可有效起到抗癫痫的作用。以上各研究主要探究各类中药复方的抗癫痫效果还有作用的机制,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各类复方对神经递质的传导、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对离子通道所起的调控作用。 3结语 癫痫作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难治性疾病,以病因多样,机制复杂著称,痫病发病日久,致使病情更加缠绵,除小部分患者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去除癫痫病灶外,大部分患者仍旧愿意采用内科保守的用药治疗来控制发作,这就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所以为提高临床疗效必须采用合适、有效、安全的药物。中医中药治疗癫痫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各个复方或为经方加减化裁,或为长期的临床经验自拟方药,辨证论治,辨证审因,单独用药,中药联合西药,中药配合针灸、埋线、耳穴均能够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即使中医中药在临床研究的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就有其不足之处:①大多数的临床研究收集的样本数量不多,随访时间不够长,远期疗效也未表明清楚。②虽然也采取随机方法分组,但采用双盲随机方法的不多,多数随机方法不明,这使得出的结果不够严谨规范。③缺乏统一规范化的辨证分型,多数分型是从医者的临床经验得出,有可能存在失误。今后还应进行更加严谨规范的临床研究。中药治疗癫痫的动物实验研究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各中药复方抗癫痫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为临床中药的使用提供理论及数据依据。为了发掘中医中药的抗癫痫的潜力以及给中医中药治疗癫痫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今后还需要多进行这方面的实验研究。 中医中药论文:中医中药科普宣传工作方案 一、与日报社开展合作。 《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发行面广,其宣传报道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代表性。该报《健康视界版》注重对群众健康的宣传和报道,是许多读者喜爱的好栏目。2011年市中医药管理办公室与日报社合作开展以下工作: (一)举办《中医在我身边》有奖征文活动。在全市征集以讲述自己对中医的真实经历和亲身感受,或中医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提升等为主题的文章,征文择优录稿在《日报健康视界版》刊登,每周一期,每期1-2篇,全年不少于50篇。稿酬由报社按规定支付。征文活动结束后,由日报社与市中医药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对优秀作品评奖。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10名,奖品分别为由市中医院提供的价值2000元、1000元和500元的健康卡一张。 (二)宣传介绍名中医药专家。《健康视界版》开设《名中医访谈录》,每期介绍一名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名中医药专家,宣传专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诊治经验和感悟见解。 (三)动态报道。对涉及我市卫生事业尤其是中医药事业发展所开展的相关活动和重要新闻,在二版或阳光政务版面,随时进行动态报道。全年不少于20篇。 各单位要积极发动广大干部职工根据日报社征稿要求踊跃投稿,努力做到寓教于乐;要认真组织本单位的名中医药专家撰写简历、临床观点;对本单位将要开展的有关中医药发展的活动及时与市中医药宣教中心联系。市中医药宣教中心要对《中医在我身边》征文的科学性进行审查;要合理安排名中医药专家见报时间;对各单位开展的相关活动和重要新闻,要及时联系报社采访报道。 二、与电视台合办《中医养生》栏目。 《中医养生》围绕不同季节、不同节气的自然变化,阐述起居作息、饮食养生、强身进补、防病治病与护肤养颜等内容,为观众提供日常自保自疗的养生宜忌建议。根据中国传统养生学“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针对节气变化和观众需求,适时顺势的安排节目内容,在系统介绍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同时、有针对性的介绍实用养生方法。节目架构包括:(1)《中医话养生》。邀请中医专家针对节气变化和观众需求,讲解相关养生知识;(2)《我和养生》。征集观众的养生保健故事,或者一些偏方,让医生点评是否科学合理,并有针对性的提供更好的建议或方案;(3)栏目延伸。在周五或者周末对一周的养生内容进行总结,或者邀请名医进社区,设定主题,主持人主持,中医讲解,现场互动,让观众参与回答,并在答对者中进行抽奖,并将现场互动的内容转回直播间,增加节目的影响力,提高节目收视率。 本栏目由电视台和市中医药管理办公室主办,市中医药宣教中心协办,奖品为市中医院提供的健康卡。电视台联系人:卫强,联系电话:。 三、创建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专题网页。由市中医药宣教中心负责在“卫生网”中创建中医药文化宣传专题网页,开设网络健康大讲堂、中医药知识普及、文化宣传等栏目,及时将《中医在我身边》和《中医养生》内容发到网上。各有关单位要在已有单位主页中增加相关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内容或创建专题网页。 四、编撰出版市中医中药进万家文化科普宣传读物。今年,拟翻印省中医药管理局编撰的《省中医药知识宣传册》三万册,主要在各单位开展科普讲座、中医义诊等活动时免费发放。 五、开展科普讲座和中医义诊活动。 各级中医院每年要开展不少于300人参加的中医药科普讲座至少五场,不少于200人参加的义诊至少五次;三级综合医院要开展中医药科普讲座至少两场,中医义诊至少两次;二级综合医院要开展中医药科普讲座至少一场,中医义诊至少一次。各单位组织的宣传活动要深入到社区、街道、乡镇、村庄、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每个市、区直接受益人群至少五千人次,受益人群尽可能广。要注意发挥和利用当地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媒体扩大影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争取良好的宣传效果。 市卫生局将免费为科普讲座和义诊提供《市中医中药进万家文化科普宣传册》,各单位要做好宣传册发放的登记工作,并及时报市中医药宣教中心。 六、充分利用各单位的电子宣传工具。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本单位的电子显示屏、平面电视等媒介宣传对本单位的中医特色,同时要加大中医药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多播放中医科普宣传片,努力营造宣传中医的舆论氛围。 中医中药论文:基于便秘的中医中药治疗问题深究 摘要:关于便秘的概念,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便秘的概念较为复杂,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第二,便秘不是疾病的名称,而是一个症状,它既可以是一种严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也可以是一种疾病的主要症状,而且也可以是只表现为便秘,而查不出原发疾病。第三,诊断便秘,一定要考虑到病人原来的排便习惯。第四,诊断便秘,也要注意病史的长短。第五,有的学者把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粪便于燥称为便秘,把排便费力,排便时间延长称为排便困难,两者合称为排便障碍性疾病。 关键词:便秘中医药治疗综述 一、辨证要点 1、大肠的传导功能失职是便秘的根本所在大肠居于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紧接小肠,其下端紧接肛门。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清别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多余的水分,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2、五脏六腑皆可影响大肠传导而致便秘如前所述,便秘的根本在于大肠传导失常,但大肠的生理功能与五脏六腑的关系非常密切,如肺的宣发肃降、肝的疏泄条达、脾的转输运化、肾的温煦濡养等,因此,除大肠本身的病变,五脏六腑任何一个脏器的病变,都可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而发生便秘。所以说,治疗便秘的方法必须注意到大肠与其他脏器的关系。 (1)从肺论治:《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又曰:“大肠手阳明之脉,……络肺,下膈属大肠。”肺与大肠构成了脏腑阴阳表里的络属关系。肺主宣发,是大肠得以濡润的基础,使大肠不致燥气太过;肺主肃降,是大肠传导功能的动力。肺藏魄,肛门又称“魄门”为肺气下通之门户,可见肺与大肠的关系尤为密切,所以肺气肃降则大便通畅,出入有常,肺气上逆可致大肠腑气壅滞,而见大便秘结,腹痛腹胀。 (2)从肝论治:肝主疏泄,具有调节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的正常运行的功能,肝的疏泄有助于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及大肠的传导功能,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则大肠气滞可致便秘。肝藏血,血虚肠道失润亦可致便秘。 (3)从肾论治:肾开窍于后二阴,大肠的传导功能有赖于肾气的温煦和肾阴的滋润,便秘的形成与肾的功能正常与否关系密切。李东垣云:“肾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如常……”《杂病源流犀浊·大便秘结源流》曰:“大便秘结,肾病也。”《养生四要‘却疾》曰:“肾虚则津液不足,津液不足则大便干涩不通。” (4)从脾胃论治:脾主运化,运即转运传输,化即消化吸收,运化即把水谷化为精微,供应滋养全身。同时亦运化水津,促进水液代谢。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并主通降,由此可见脾胃与大肠的关系最为密切,只有脾胃功能正常,大肠才能发挥其正常功能。因此,治疗便秘,调养脾胃尤为重要。 3、气、血、津液与便秘的形成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因素。便秘的形成与气、血、津液亦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在治疗上也必须注意到这方面因素。 (1)气虚便秘:气具有推动和激发运动的作用,大肠的运动,有赖于气的推动,才能发挥其正常的传导作用。如气虚推动无力,大肠运行不畅,则可出现便秘,治当益气,具体治法有补肺气,益脾气,温肾气等。 (2)气滞便秘:大肠的运动功能不仅依赖气的推动,而且要有正常的气机运行,如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脾气和升发与胃气的下降等各种气机的运动形式来协同大肠的传输功能,如果各种原因导致全身或局部的气机不调,则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病变,如各种原因而致大肠的气滞,则会发生便秘,治当行气,具体治法如舒肝理气,消食导滞,行气化痰等。 (3)血虚便秘:全身的脏腑器官都依赖于血的滋养濡润,大肠的运动功能亦然,如血虚不能滋润大肠,则会致肠道失润,形成便秘。治当养血,如补肝血,滋肾阴等。 (4)血瘀便秘:瘀血的形成有多种原因,瘀血一旦形成,又会阻滞气机,引起各种各样的病证,如瘀血阻滞肠道,大肠运行不畅,则亦可引起便秘,治以行气活血。 (5)津亏便秘:津液具有滋润和濡养的功能,亦具有濡润滑利的作用。因此,大肠的传导功能有赖于津液的濡润滑利作用。如津液亏损,则肠道干枯,可致便秘,治当滋养津液。如滋补肾阴,养胃生津等。 二、外治法 1、中药敷脐治疗 (1)生姜30g,豆豉9g,食盐6g,连须葱1根,同捣烂如泥,烘热,外敷。 (2)大黄粉10g,水调外敷。 (3)生姜60g,豆豉15g,加葱白3根,其捣成泥,外敷。 (4)大戟粉2g,大枣肉10g,捣成膏状外敷。 (5)当归60g,大黄30g,芒硝15g,甘草15g。熬膏外敷。 2、中药坐药法 (1)饴糖适量。将饴糖捏成指头大,用香油拌以绿矾末,塞入肛门深处。 (2)白胶香半枣大,鼠粪2枚。上药研末、水丸为枣核大,油涂表面纳肛。 (3)皂辛栓剂猪牙皂12g,细辛5g。研成细末,用蜂蜜调匀制成栓剂。 (4)蜂蜜适量,微火熬炼,冷后作成栓剂。 (5)生大黄15g,火麻仁50g,陈皮15g,郁李仁25g,共研细末,炼蜜调成条状。 三、针灸推拿治疗 1、针刺常用穴位有大横、天枢、中脘、气海、足三里、上巨虚、合谷、复溜穴。 2、耳穴实秘取穴大肠、直肠下段、便秘点、交感、肺、肝、胆穴;虚秘取脾、胃、肾、大肠、直肠下段、皮质下、便秘点。用75%酒精行局部消毒后,将王不留行籽放置于胶布上,贴压在选好的穴位上,逐穴揉压,每日2次,共5~10分钟。3日为1个疗程,3日后仍便秘者可换贴另一侧耳穴治疗。 3、按摩可按摩足三里,每晚睡前排除杂念,自然呼吸,自行按摩足三里穴10分钟(顺时针按摩5分钟,逆时针按摩5分钟)。 4、指压取天枢穴,即脐旁2寸,左右各一,按压此穴,有轻度压迫感,待有便意后如厕。接着病人自己继续用左右两拇指按压左右天枢穴,力度以轻度压迫为宜,病人无法完成时可由他人协助完成。 四、便秘的外科治疗 便秘的治法较多,一般以内治为主,近年来随着便秘的认识手段不断发展,对便秘的原因和分类愈来愈细,对一些特殊原因的便秘,如保守治疗无效的话,可考虑手术治疗。需要手术治疗的便秘主要是直肠梗阻性便秘如直肠前突、盆底直肠肌痉挛综合征手术。对于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国外亦有部分手术病人,但并发症较大,不适合推广。 中医中药论文:中医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中医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分到中药组和西药组。予以31例西药组患者普通降血压西药,31例中药组患者则给予健脾化痰、平肝益肾、活血祛湿的中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及临床表现。结果与传统西药治疗降血压的西药组相比,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的中医组不仅血压显著降低,而且在降低血脂、血压反复、药物毒副作用等方面均远远优于西药组。结论中医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并发症少。 【关键词】中药治疗;临床效果;原发性高血压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一步加重,以及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我国高血压患者急剧增多,而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逐年升高[1]。据临床资料显示,截止2012年8月,我国35-74岁的成年群体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已高达27.2%[2]。传统的西药治疗高血压多是治标不治本,而且药物毒副作用较大,治疗中并发症多。它虽然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但如不连续及时服药极易反复,而且对于患者的其他症状也不能有效改善[3]。随着中医中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医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通过对人体阴阳平衡的调节,以及人体气血的调理,能够有效的从根本上治疗高血压,而且药物无毒副作用。已成为现阶段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4]。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回归性研究患者均是过去九个月在我院接受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男女比例约为1:1。其中,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的中药组男17例,女14例;西药组男15例,女16例。所有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51.7±8.4)岁,身高(164±18)cm,生化指标、病因差异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且均经医生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程在3个月至11年不等。 1.2诊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高血压治疗指南》(1995)以及中医辨证标准手段对上述患者进行诊断、分级。其中,所有患者Ⅰ级28例,Ⅱ级34例,都被均分至中药,西药两组。 1.3治疗方法予以31例西药组患者复方降压片进行治疗,口服,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2片。予以31例中药组患者健脾化痰、平肝益肾、活血祛湿的中药进行治疗。基本处方以治疗肝阳上亢、肝肾阴虚为主的中药如:钩藤、天麻、牡丹皮、何首乌、生决明、夏枯草、白芍、枸杞、菊花等。同时,根据中医辨证治疗手段,对不同症状的患者予以不同药物进行治疗。早晚分服,每日一剂,四周一个疗程。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及相关病情改善情况,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1.4判断标准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明显好转,血压明显降低;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改善,血压有所降低;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血压无明显降低。 1.5统计学方法研究分析过程中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了SPSS19.0统计软件,应用t检验方法对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实行检测。当P 与传统西药降血压治疗相比,采用中医中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无论在降血压,还是在改善该病其他临床症状以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药物毒副作用小,并发症少。其中,中药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总有效率高达93.5%,而西药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总有效率仅为77.4%。具体见表1。 中医中药论文:中医中药 让“好孕”降临 河南省新野县中医院不育不孕科创始人徐汉敏,男,年近古稀,不孕不育科主任,经过数十年的潜心研究,创新发展,应用纯中医药治疗男女不育不孕症,手法独特,疗效明显。几十年来,每年有全国各地的数万名患者慕名而至、满意而归。他所研制的生精、调经、促孕等专病用药,在全国医药卫生大会上受到全国著名专家的高度评价。其中四项荣获市、县级科研进步奖、成果奖。其中二项获国家发表专利,本人被评为南阳市科技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技术创新能手。 徐春玲、徐可军作为科室的技术传承人,大学毕业后随父从事中医妇科、不孕不育科的治疗与研究工作10余年,不断地从临床中总结经验,继承创新。如1993年申报的科研成果:中药热敷散治疗痛经的科研项目,为国内外非药物内服治疗痛经开设了新课题,填补了空白;2000年通过中药外敷的临床运用,从药物与方法,不断创新完善,又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也取得明显的疗效,为国内外非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开设新科研课题,填补了空白;2004年运用中药热敷法,治疗女性输卵管不通及通而不畅引起的不孕症,为女性不孕者带来福音。为“三镜一丝”“试管婴儿”失败的患者搭建治疗平台,创立防重于治、治中有防、异病同治、毫无创伤、愉快治疗的20字中医治疗方针;2004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发明使用权。 新野县中医院领导对不育不孕科的发展非常重视,先后派徐可军到北医三院、郑大三附院生殖医学中心学习深造。现任河南省生殖医学会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参与日常工作。 据介绍,徐氏父子(女)根据中医的辩证分析、自拟方剂“逐瘀消肿散”,选用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理气止痛、软坚消肿等功能的优质中药,经过粉碎、净化、物理加热、中药的离子透入,使中药的有效成分、透穴位、_经络,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直取病所,达到治疗的目的。本疗法既无手术之痛,又无肠胃刺激之苦,既经济又方便、疗效安全可靠,更无后顾之忧。这种中药热敷外用,治疗输卵管不通引起的不孕症,按每疗程一周计算,药物费、理疗费用低廉,为它药所不及。2004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发明使用权。易被患者接受。 徐主任说,在男性病的临床药物应用中,从患者利益出发,让利于社会,造福于病人。自拟“625增精丸”,用六味地黄丸为君,二仙汤补肾扶阳、增精,以养先天,生生不息。再选五子衍宗丸为佐,补肝肾,益精髓,补血不腻,温而不燥,后选龙骨、牡砺,固精、养精、安神,共凑养阴、补肾、益精、振筋起痿之功效。治疗男性因精子异常引起的不孕症,每月药费仅为92元(不含检查费)。20余年来深受病人欢迎。据统计,该科2016年共接诊全国各地患者6万人次,平均患者医疗费约仅为50元/每人次。女性平均每天药品费约7元,男性每天约8元,中西药的使用比例为7:1。中医药简、便、验、廉、捷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徐主任健康咨询电话:13507632938) 中医中药论文:中医中药治疗小儿疳积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中药在临床治疗小儿疳积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中医门诊收治的266例儿童疳积患者,经患者家属同意,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3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患童参苓白术汤治疗,观察组给予参苓白术汤联合点刺四缝穴加捏脊法治疗。两组患者在经过2~3个月的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在经过2~3个月的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79.69%,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后,总有效率为95.48%。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数据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小儿疳积;参苓白术汤;点刺四缝穴;捏脊法 小儿疳积是对儿童因饮食或喂养不当,造成的脾胃受损而导致消化类病症,主要表现面黄发枯、虚弱赢瘦、精神萎靡、饮食异常、大便失常等主要特征的一种消化类病症。小儿疳积已成为儿科的四大病症之一,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威胁极大,临床对本病治疗十分重视。现代医学所讲的营养不良或者营养性贫血、慢性消化不良等消化类疾病,都在中医疳积的范畴内。目前西医对这类病症除了使用促进消化的口服药物及补充营养外,并没有其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小儿疳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兼顾多个脏腑进行整体调节,切中病因病机,既能消除症状,又能治病求本,常用的方法有中药、针灸、推拿等。点刺四缝穴及捏脊是治疗本病的中医特色疗法,操作方便,又无副作用,受到临床的普遍欢迎。为研究服用中药、点刺四缝穴、捏脊法对小儿疳积的疗效,本研究将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中医门诊收治的266例儿童疳积患者,给予分组治疗,为中医外治寻求循证依据,筛选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中医门诊收治的266例儿童疳积患者,经患者家属同意,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133例,男66例,女67例,年龄1~5岁,病程6个月~2年;对照组133例,男63例,女70例,年龄1~6岁,病程6个月~2年;所有患儿均符合以下采纳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疳积诊断标准,伴有明显的脾胃功能失调症状,体重低于正常值的15%~40%,形体消瘦,毛发稀疏枯黄,精神不振等;排除慢性消耗性疾病、肠胃炎、呼吸道感染、肝炎等引起的厌食、消瘦等,排除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病程等无明显差异,可进行相关临床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服用参苓白术汤,每日水煎服2次,每次100mL,分早晚服用。观察组在服用参苓白术汤基础上采用点刺四缝穴并配合捏脊法。点刺四缝穴:术者左手握住患儿食、中、无名指及小指四指,常规消毒,用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分别点刺四指近端指指关节掌面约一分深,挤出血滴,阳性反应小的患儿挤出黄色或白色黏液,直至不再有黄白色黏液为止;点刺后24h内避免弄脏手指引起感染,注意饮食调理,少吃豆类、糕类及油炸食物。每10d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为1个疗程。捏脊法患者取俯卧位,首先轻按背部,放松肌肉,从长强至大椎穴开始捏脊,两手食指横压在长强穴,并用食指与拇指配合,将皮肤肌肉提起,交替向上推捏,推捏过程中重提大椎、脾俞、胃俞,共捏5次,每日1次,连续治疗6d后休息1d;手法注意轻柔,按摩前后半小时内禁止进食。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年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判定。痊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食欲恢复正常,体重增加,精神良好,二便调和,体质接近正常儿童;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食欲及精神明显改善,体重有所增加,体质明显增强;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食欲及精神有所改善,体重稍有增加,体质有所好转;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食欲、精神、体重、体质均无改善。 1.4观察指标 采用中医症候积分评价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内容包括食欲、身高、体重、精神、睡眠、腹胀、腹泻,每项4分,0分为正常,2分为轻度症状,4分为中至中度症状,得分越低表示症状越轻;观察两组患儿大便异常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统计有效率。 1.5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采用(x±s)表示组间计量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用P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在经过2~3个月的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79.69%,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48%。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数据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食欲、身高、体重、精神、睡眠、腹胀、腹泻等主症及次症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儿大便异常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2~3个月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大便异常治疗效果,对照组为84.96%,观察组为93.23%,两组患者统计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3。 3.讨论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小儿厌食”范畴,引起小儿疳积的病因较多,主要为喂养不当、营养失衡、先天禀赋不足,导致脾胃运化失常,生化乏源,使得气血不足、津液亏耗,脏腑、经脉、肌肤、筋骨失于濡养,日久而成此病。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因此,乳食不节、喂养不当等伤及脾胃容易诱发本病。其病位在脾胃,也可由他病伤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调引起。本病的治疗重点在脾胃,治疗原则以顾护脾胃为本,根据脾胃损伤的不同特点,标本缓急治疗法略有不同,疳气以和为主,疳积以消为主,疳干以补为主。 本研究中采用服用参苓白术汤联合点刺四缝穴加捏脊疗法。参苓白术汤为治疗脾胃虚弱的名方,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平补脾胃之气为君;白扁豆、薏苡仁、山药之甘淡,莲子之甘涩,助白术既可健脾,又可渗湿而止泻共为臣药;砂仁芳香醒脾,促中州运化,通上下气机,吐泻可止,为佐药;桔梗为太阴肺经的引经药,如舟车载药上行,达上焦以益肺气,为培土生金之法,为使药。全方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对脾胃虚弱,湿邪内生之病症效果显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代谢和提高免疫等作用。点刺四缝穴具有健脾开胃、解热除烦、止咳化痰、通调百脉等多种功效,由于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点刺四缝穴虽然作用于局部,却在健脾和胃方面功效突出,四缝穴属于经外奇穴,为手三阴经所过之处,点刺此穴能有效疏通脾胃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和脾胃阴阳。西医研究认为,点刺四缝穴可增加肠中胰蛋白酶和胰淀粉酶,促进肠蠕动,改善患者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同时改善患儿体内血清瘦素水平,促进食欲增加,使失衡的消化功能重新达到平衡,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捏脊为中医儿科的经典推拿治疗方法,脊柱为经脉中督脉所在,统摄全身阴阳之气,捏拿脊部可产生调理阴阳的效果;同时,脊柱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通过提捏相应的脏腑腧穴,可调理脏腑、培补元气,达到治病的目的。因此,临床捏脊疗法通过刺激背部膀胱经,尤其增加对脾俞、胃俞、肾俞的刺激,能够健脾益气、和胃消积,有效减轻腹胀、腹泻等症状,恢复脾胃功能。西医研究认为,捏脊通过手法作用于体表的某些特定部位,将动能转化为热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引起人体神经系统生物电反应,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种生理机能,消除病理变化。因此,中医治疗小儿疳积较西医优势明显,点刺四缝穴施术简单、起效迅速,捏脊法无针刺之痛苦,施术时患儿无明显明显不适,点刺四缝穴配合捏脊法可协同增效,消除症状,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其疗效由于药物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对食欲、身高、体重、精神、睡眠、腹胀、腹泻等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大便异常的改善有效率也较高。这表明三种方法联合使用能有效改善脏腑功能,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中医中药在治疗小儿疳积方面疗效确切,利用中医特色点刺四缝穴、捏脊疗法及参苓白术汤治疗能够益气健脾、和胃导滞,增强脾胃运化之力,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中医中药论文:中医中药也可改善冠脉微循环障碍 冠脉的结构和功能 心脏的血供依靠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它们运送血液营养心肌细胞。血液流过毛细血管和静脉以后返回右心房。冠状动脉是主动脉的第一对分支,它的灌注压较高,血流速度较快,循环路径短,所以冠脉的血液供应相当充分。冠脉循环的正常运转,保证了心脏能不停地进行泵血。 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引起冠状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从而导致的心肌损害称为冠心病。中国最常见的冠状动脉病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该病如果是心肌暂时性缺血,会引起心绞痛;如果粥样斑块破裂,冠状动脉堵塞,血液不能流通,会引起心肌梗死,严重时危及生命。冠心病自古就存在,中国马王堆汉墓女尸是世界上发现的经现代医学证明患冠心病的最早病例。冠心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已有年轻化趋势。 何为冠脉微循环障碍 冠脉微血管病(CMD)是指直径 如何诊治 X综合征被认为是冠脉微循环障碍的一种典型的临床类型。患者有典型的劳力性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有心肌缺血的表现,或胸痛不典型,运动试验阳性,在心室功能及冠脉造影示冠脉正常,麦角新碱激发试验阴性,当具有上述各项时,临床上即可确诊为X综合征。 目前没有技术手段可以直接测量人体内的微循环压力。冠脉微循环可以通过间接地非侵入性方法评估,如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肌对比超声心动图、功能代谢显像(PET)等检查对诊断冠脉微循环障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冠脉微循环障碍治疗包括中危险因素的控制,如戒烟,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药物治疗,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他汀被推荐作为冠脉微血管病患者的基本治疗。其他药物包括黄嘌呤激动剂、α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尼可地尔、曲美他嗪、雷诺嗪等,但这些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存在不一致性,循证医学证据仍不充分。 尽管如此,仍有40%的患者症状不能得到完全控制。因此,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多靶点”治疗作用的中医中药,逐渐成为冠脉微循环障碍患者的一种选择。麝香通心滴丸是2008年上市的中药六类新药,组方中含“丹参”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功,还含名贵药味“熊胆粉”,以达到“清脉凉开”之效。已有的临床病例报告显示,麝香通心滴丸舌下含服可加快原发性冠脉慢血流患者的冠脉前向性血流速度,提示该药对于改善冠脉微循环障碍有一定作用。麝香通心滴丸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取得冠脉影像学证据的中成药。随着近些年来通过对一些单味、单体和复方药理机制的研究,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提供了许多理论依据,相信中医中药在作为抗动脉硬化辅助用药之外,在冠脉微循环疾病的治疗中能提供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 中医中药论文:中医中药治疗冠心病进展分析 【摘要】 冠心病属于内科疾病, 中医范畴内属于“胸痹”“心痛”, 临床中较为多发, 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 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 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并治疗, 以此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减缓病死率。中医中药传统方式治疗冠心病效果较好, 且治疗副作用少。而分子生物学科技的应用, 使冠心病的治疗得到了一定的进步, 特别是在复方、单味药以及辩证论治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由此表明, 中医中药治疗冠心病意义重大。 【关键词】 中医;中药;冠心病;进展 冠心病又被称为缺血性心脏病, 患者在发病时, 会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状, 从而导致管腔闭塞、狭窄, 由此就会引发心脏疾病。人体出现病变时, 受累的动脉内膜会首先出现异常。一般情况下, 人体内会先聚积复合糖类以及脂质, 对管腔结构造成一定干扰, 致使局部位置有血栓以及血灶出现, 并出现钙质沉着以及纤维组织浸润增生现象。当患者病情加重时, 会导致动脉中层钙化并蜕变, 在受到一定干扰后, 患者的局部血栓负荷出现骤增或者血管管腔突然闭塞时, 与此动脉有关的组织就会出现缺血现象, 甚至坏死。在中医理论中, 很早就对冠心病有所记载, 一般多收录在心痛、胸痹以及真心痛等疾病类别中。《内经》《素问・痹论》中就有提出:“心痹者, 脉不通”。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属于本虚标实疾邹病, 标实主要表现在心痛疾病发作, 本虚则表现在病情缓解期[1-3]。 1 清热解毒类药物对冠心病治疗分析 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与炎症有一定关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属于炎症疾病的一种, 在发病时, 人体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性因子会加速热量释放、聚集, 致使人体局部热量骤增, 在温度升高后, 血管就会受到一定损伤, 病发过程与中医瘀热蕴毒相一致。在《金匮要略》中明确写出:“毒, 邪气蕴结不解之谓”。也就是说中医毒邪具体分为两种, 即内毒、外毒, 内毒是导致冠心病多发的首要因素。在中医学理论中指出:炎症因子就是中医学中所谓的内生之毒[4-6]。在治疗中首选清热类药物, 达到解毒、泻火、凉血等功效, 对于人体出现内热、湿热以及瘟疫等疾病治疗效果甚好。在中医临床中多用于蛇虫咬伤、喉咙肿痛等病症, 在西医用药中, 则体现为“消炎”,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治疗中使用清热解毒类药物效果较为显著。相关学者研究证实, 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疾病进行治疗中, 对患者进行抗凝、抗血血板聚集以及抗心肌缺血疾病等基础治疗后, 加用三黄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畏寒肢冷等症状, 治疗效果较好, 患者心悸、自汗、气短、胸痛以及疲倦乏力等症状也会有所减轻[2]。 相关学者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疾病进行研究时, 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以及抗心肌缺血)以及在此基础上加用三黄片进行治疗, 2次/d, 4片/次, 2周时间为1个疗程, 对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炎症性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在给予治疗后, 加用三黄片的一组临床症状计分减少程度远高于单纯给予常规治疗的一组, 同时发现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C反应蛋白、白介素-6等血液炎症性指标有明显下降,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祛痰逐瘀类药物对冠心病的治疗分析 本虚标实症状在冠心病中较为常见, 单纯虚证患者相对不多。本虚也就是气阴两虚, 血瘀、气滞以及痰浊症状属于标实, 患病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身体体征各不相同, 在临床治疗中, 应特别注重对标的根治, 待病情有所缓和后, 对本进行根治, 或者运用标本兼治的疗法, 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对症下药。在对冠心病的治疗中, 最为显著的病理变化就是“血瘀”“痰凝”, 在治疗中多采用“活血”“化痰”方法, 软化患者斑块, 消除痰瘀症状[9]。 2. 1 论“痰” 相关学者在对冠心病发病机制以及炎Y机制间关系研究时发现, 痰热型患者的细胞因子指标与非痰热患者相比, 指标显著升高[10], 由此可见人体内炎症会导致冠心病痰热体制患者致病。在临床治疗中, 复降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治疗效果显著, 总有效率与心可舒片单纯治疗效果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论“瘀” 在冠心病疾病的治疗中, 相关学者采用活血化瘀法取得了一定显著效果, 具体中药成分包括:红花、全虫、枳壳、赤芍、丹参、延胡索、柴胡、川穹等。相关学者在对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治疗中采用养心通脉片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主要成分包括丹参以及川穹等具有活血效果的药物, 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 对冠心病应用活血化瘀法能够缓解患者冠状动脉痉挛体征, 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加快, 心肌缺血缺氧以及心功能会得到有效恢复, 血管顺应性以及心脏泵功能会得到提升, 血糖、血脂降低, 外周阻力减缓, 由此, 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能够得到恢复, 达到预期治疗效果[12-14]。 2. 3 痰瘀同法 痰、瘀之间能够实现转化, 冠心病发病机制的根本就是痰瘀互结。相关学者研究证实宣痹祛痰方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肥胖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 其中包括的主要中药成分为丹参、檀香、姜半夏、绿茶、全瓜蒌等。研究证实, 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 由此证明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肥胖症患者应用宣痹祛痰方治疗效果显著[15]。 3 冠心病通过补益类药物进行治疗的研究 中医学中, 益气活血类的方子主要是由活血药以及益气药相配伍而组成的, 有临床研究和实验均证明益气活血方可调节患者的血脂代谢、使其血液流变性得到改善, 抑制其脂质的过氧化, 调节多肽和基因的表达以及保护内皮细胞等作用[16]。同时, 益气活血方还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起到抑制作用, 使总胆固醇(TC)水平、甘油三酯(TG)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低, 具有活血作用的中药, 比如丹参、赤芍、桃仁以及川穹等, 还能对炎症反应起到抑制作用, 使斑块稳定, 动脉粥样硬化(AS)发展减少。通过中医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治疗, 有效的减少了心绞痛的发作频率, 降低了心绞痛发作的持续时间, 同时也明显改善了心慌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有研究表明, 通过中医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治疗时, 患者心绞痛明显减轻, 降低了心肌梗死发生的风险, 是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并且病死率得到减少[17]。 冠心病是心肌缺血、心肌缺氧以及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症状, 有学者把冠心病基本的发病机制概括成痰、瘀以及虚, 而有的学者认为冠心病发病主要是痰浊痹阻心脉而导致的, 由于各种因素而致使内生痰浊, 上犯心胸, 胸阳痹阻或者脉道壅滞, 心脉瘀阻, 进而导致胸痹和心痛的发生[18]。冠心病通过中医药辨证治疗时, 大都遵循八纲辨证, 同时于脏腑辨证结合。总的来说, 冠心病的病位在于心, 而病机则在心脉不通。导致心脉不通的主要原因为是痰浊、淤血、气滞等[19-21]。 4 小结 目前, 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 冠心病通过中医中药进行治疗的进展也很大, 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 需进一步检验中医辨证分型指标有效性以及可靠性;临床上目前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仍然很少;当患者心肌梗死或者出现其他急症时, 还是要通过西药来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所以, 今后研究的方向为:分型指标标准化的建立、规范和完善冠心病辨证分型、结合西医的手段来提取中医药的有效成分、研制和开发出冠心病治疗的速效药等。 中医中药论文:中医中药在美国 中华文化在美国传播,有难有易。饮食文化最易推广。现在美国许多城市,即使华人不多的城市,也有中餐馆。纽约的中餐馆遍布五大区所有商业集中点,许多“洋人”爱吃中餐。节日文化同饮食文化紧密相连,现在也推开了。纽约洋人到了中国传统节日也爱吃饺子、春卷、粽子、汤圆,春节也买中国饰品悬挂张贴,同华人一起看舞龙舞狮,欣赏放鞭炮。而中医中药虽然在美国的华人社区很受欢迎,但是很难推广到洋人中间去。 华人离不开中药 中药对华人,可说是“如影随形”。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很快就会有中餐馆和中国超市(Supermar―ket)或者中国食品杂货店(Grocery),因为中国人很难习惯西方饮食,也很难忘记中华美食。接下来,就会出现中药店或附带卖中药的商店,因为华人离不开中药。 美国出售中药的商店有四种: 第一种,参茸药行。主要经营人参、花旗参、鹿茸、深海鱼油、各种中药材和广东香港人常用的中成药,兼营燕窝、鱼翅、干贝、海参、海米等山珍海货和中国土特食品。较大的药行还经营中草药饮片,能按中医师开的药方抓药。这类药行,大多是广东和香港的“老侨”开的。 第二种,中成药店。这类药店原来较少。笔者十几年前到纽约时,只是法拉盛地区有两三家,都是台湾人开的,主要卖台湾的中成药。后来,大陆新移民迅速增多,特别是几年前北京同仁堂来到纽约,这类药店红火起来,越开越多。这些药店主要经营来自中国的中成药,同时也经营各种中药材、补品、中国土特食品。 第三种,中药专柜。在中国超市和中国百货商场(Departmentstore)里大多设有这种专柜,专卖常用的中成药,中药材则同中国食品陈列在一起,因为华人讲究“药膳”和“食疗”。这类专柜的售货员大多未经专门训练,不能提供医药咨询,也不能配方抓药。 第四种,在中国食品杂货店里附带卖少量常用中成药。例如,止痛片、银翘解毒片、止咳糖浆、伤湿止痛膏等。 华人离不开中药,有三大原因: 一是在美国看病吃药太贵,如果没有医疗保险,中低收入家庭很难负担得起。私人诊所挂一次号,起码50美元(折合人民币400多元),公立医院挂一次号也要30美元,做一项检查化验起码几十美元至上百美元,一小包止痛片也要十来美元。华人新移民大多没有医疗保险,有了病,看不起医生,只好自己买些成药吃,能挺过去就挺过去。 二是中美语言文字不同,有文化隔阂。美国药店除了专门药房(pharmacy)外,还有兼营药品、食品和日用品的商店(drugstore)。但是,所有药品和说明书都是英文的,其中还有许多是医药专用名词,英文水平低的新移民很难看懂。而且,同一种药,美国和中国的名称往往不同,例如美国常吃的止痛药“泰利诺”(Tylenol),其实跟中国的“扑热息痛”差不多。由于名称不同,华人新移民也就不敢吃。 既然不敢随便进西药店买西药,只好到中药店买中药。到中药店买药还有一个方便之处,许多售药员略通中药,顾客如果不知道吃什么药好,可以征询售药员的意见。而西药店的售药员只按医生处方办事,不会提供咨询意见。 三、中药大多数是天然植物,药性比较温和,副作用小;西药,特别是美国西药,剂量大,药力强,药效快,用对了疗效显著,用错了副作用也大。中成药大多数已经使用成百甚至上千年,华人比较熟悉,用着比较放心。 美国政府把中药视为“营养食品” 中药在美国非华裔中很难推广,根本原因是美国政府和大多数美国人不了解、不相信中药。 美国政府对药品管理十分严格,因为药品关乎人的健康和生命。所有药品,都必须经过一整套严密的科学化验检验、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过程,证明确实有效无害,经过“联邦食品医药局”(FDA)批准发给许可证,才能生产和出售。在美国政府和大多数美国人眼里,中药不是用科学方法研究制造出来的,是否有效和无害还不能断定,不过中药在中国已经使用千百年的事实他们也无法否认,所以采取变通办法,把中药称为“营养食品”。 即使是中国“营养食品”,美国把关也很严。中国药厂和药材公司生产销售的“营养食品”,必须经过美国有关部门的严格检查,发给许可证,才能进入美国。进入美国的中药,还要在说明书里注明:“未经美国食品医药局的正式评估,因此,本品不宜作药用。” 其次,中药与西药不同。西药大多数是“单方药”,一种药由一种成分构成;也有“复方药”,但是品种较少,其构成成分也比较简单。中药绝大多数是“复方药”,每一种成药由多种药材按“君臣佐使”配伍原则构成,成分复杂。中药理论还讲究各种药材的“相生相克,相辅相成”。有些中药材是有毒性的,中医不怕这些毒性,反而要利用“毒性”来治病,一种办法是制作过程中去毒减毒,另一种办法是在处方中利用“相生相克”原理,使用另一种药材来抵消某种药材的毒性。这一套复杂的中药理论,美国人很难理解和相信。所以多次发生过某种中药突然被美国有关部门宣布有毒,下令严禁销售和使用。例如,黄连素、藿香正气水、牛黄解毒片都曾经遭受过这种命运。 再有,中国国产中药面临“洋中药”的严峻挑战。所谓“洋中药”是指东南亚、东北亚和某些欧美国家对若干种中药材和中成药进行研究,加以精炼,提纯,改良剂型和包装,并且开发新产品。例如,灵芝本是中国名贵的药材,但是现在日本灵芝几乎完全占领了美国市场。由此可见中药的改革和创新已刻不容缓。 中药在美国推广虽然不易,但是还是有希望的。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认识的提高和健康食品的推广,美国人对草药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从完全不相信到对某些中草药(例如人参、当归、黄芪等)开始相信。华人增多,华人使用中药的效果,也对洋人产生影响。笔者就曾见到有少数洋人到中药店买治胃病和白癜风的中药,我问他们为什么买中药,他们说:“中药治胃病效果比西药好。”“西药治不了白癜风,中药可以。” 针灸按摩在多数州需依附西医生存 针灸按摩(本文仅指医疗按摩)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宝级”的文化遗产,但是在美国的处境,比中药还差。 在美国大多数州,针灸按摩至今还是不合法的,中国针灸师和按摩师领不到营业执照(韩国也有针灸术,是从中国传去的,但有自己的发展和特点,在美国大多数州同样领不到营业执照)。要想就业继续干本行,只有两个办法: 一是学习西医按摩和理疗,经过考试,领取西医按摩和理疗执照。美国政府对中医按摩,存在种族歧视。同样是按摩,西医按摩每次收费100美元以上,中医按摩因为不是合法经营,只能收30美元。 二是在华裔西医师开的痛症复健科诊所里作辅助医生。美国的痛症复健科,主要是进行电疗、红外线照射、水疗、牵引、体育治疗、西医按摩等,相当于中国国内医院的理疗科。因 为是华裔开的诊所,所以有些诊所也邀请中医针灸按摩医师参与合作。 在华人社区里,有些中国针灸按摩医师无照挂牌行医,虽然不合法,但受到华人欢迎,美国政府便采取“睁一眼,闭一眼”和“民不举,官不究”的态度。但是,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不能出医疗事故。一旦出了医疗事故,患者向警方举报,则会被警方查办――封闭诊所、没收器械药品、罚款甚至判刑。二是不要过分招摇和结怨。如果广告宣传声势很大,引起警方注意,或者得罪了人,有人打“小报告”,那就会招来大麻烦。 针灸按摩在少数州争取到合法地位 在美国少数州,中国针灸按摩是合法的,都是努力争取来的。得克萨斯州的中国针灸按摩师们在洋人患者们的支持下,经过12年的奋斗取得胜利,是典型的实例。 上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访华,美国出现“中国热”。就是在那时,针灸作为一种“神奇医术”传人美国。得克萨斯州有的西医雇请中医针灸师到他们的诊所参与治疗,也有的中国针灸按摩医师开始无照挂牌行医。1979年,得州休斯敦海湾壳牌石油公司经济分析师约翰・华盛顿(在休斯敦圣汤玛斯大学兼职任教),得了血糖过低症,到处求医,没有效果。他跑到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该州多数法律较其他州宽松,较早实行了针灸按摩合法化),找到中医针灸师陆易公,用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回到得州,又找了几位无照行医的中国针灸师继续治疗,效果都很好,使他更相信针灸。他思前想后,觉得得州不承认针灸按摩合法很不合理,于是一状告到联邦法院,控告得州医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违宪”。 休斯敦联邦法院黑人女法官麦唐纳主持听证长达一周之久,大量事实证明针灸既安全又有效。于是,于1980年做出判决,裁定得州医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违宪”,医务当局不得禁止病人选择针灸治疗。这一裁决对中国针灸按摩是有力的支持,许多外州的中国针灸按摩师闻讯也迁到得州来了。 事情并非一帆风顺。1992年1月,得州医务当局又宣布,中国针灸师必须受雇于西医,在西医的监督下才能行医。这一规定,遭到大多数针灸师的反对。经过一年的据理力争,1993年1月,得州总检察长表示意见:州医事委员会不能强迫针灸师必须受雇于西医,但是可以强制针灸师必须在西医督导下行医。所谓“督导”,是指只要找到西医附属、赞助,针灸师就可以挂牌行医。当然,“附属、赞助”都不是无偿的,针灸师每月都需要交西医一笔“权益金”。 这种规定,显然仍是不合理的。得州针灸师们继续坚持抗争。他们的主要办法是两条:一条是向议员们展开宣传和游说。得州议会每两年对有关医事的法律进行一次修正,他们就利用这个机会,每两年要求议会讨论一次针灸合法化问题;另一条是动员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们,在选举时利用选票发挥作用,推动议会通过针灸合法化的议案。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得州参众两院终于在1993年5月通过了针灸法案。法案规定,成立“得州针灸审查委员会”,审查批准发放针灸师营业执照。这件事在美国影响不小,有的州开始效法得州行事,但是多数州阻力还很大。 中医争取合法地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普通中医比针灸按摩师的处境更差。美国政府和大多数洋人对中医看不起、不相信。他们认为阴阳五行理论、经络学说和“望闻问切”神秘莫测,不科学,难理解,同“巫医”、“魔术”差不多。美国政府坚决不给中医发营业执照。从中国移民来到美国的中医师,不论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行医多年的主治医师,还是著名中医专家,学历、经历统统不被承认,中文的著述美国人看不懂也不承认。那怎么办呢?如果不愿意离开本行,只有两个办法: 一是到中药店当“售药员”兼做“医药咨询顾问”。所谓“医药咨询顾问”,相当于中国国内的“坐堂医生”。咨询费相当于挂号费,收费没有标准和行情,不过远低于西医的门诊费。 二是在华人社区里,无照挂牌行医。同无照挂牌行医的针灸按摩师处境一样,必须注意前述两大问题:不能出医疗事故;不要招摇、结怨。医生本人的医术如何是非常重要的。纽约华埠有几位名医,世代家传,口碑甚佳,尽管也是无照行医,多少年也没有出过事。 上世纪90年代前期,纽约中医师们受得州针灸师抗争胜利的鼓舞,也成立纽约州中医师联合会等组织,向政府和议会展开游说活动,期望纽约州能通过法律允许中医师合法化,但没有成功。 中医的精华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笔者深信,这一点迟早会被全人类,包括美国人认识和接受。不过,依目前的情况看,中医在美国的推广,面临两大问题: 一方面是中美文化隔阂。要使美国人理解和相信中医药理论确实很困难,但关键在于让美国人通过实践,感受到中医药的神奇疗效,自然就会对中医药产生信心。 另一方面是中医药自己要“争气”。前面已经提到,中药的改良和革新刻不容缓。中医师本身也应当加倍努力。为什么纽约州中医师们争取合法化的努力没有成功?首先,中医师队伍良莠不齐,有少数确实未经中医学院系统化专业教育,技术不合格,多次发生医疗事故,是“冒牌行医”;其次,少数中医医德水平不高,只顾赚钱,胡乱宣传,“包医包治”兑现不了,引起病患者不满和举报;另外,中医师们不够团结,内部闹矛盾,也使得争取合法化的努力失败。 中医中药论文:中医中药在海外 据载,公元5世纪起中医药就相继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印度、阿拉伯等国。10世纪后又向西方国家传播。但除在东亚地区外,中医的海外推广并未形成规模。 20世纪中叶以后,鉴于现代医学诊疗方法与效果中的一些不足,西方各国尝试从其他民族的“传统医学”中寻找途径以替代现代医学的缺陷。因此中医在海外,也获得了一次全面推广的机遇。到目前为止,全球接受过中医药、针灸、推拿治疗的人数,已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针灸、推拿等中医诊疗手段的疗效已得到西方各国人民不同程度的认可。 但是,由于西方各国医学背景、政治体系、经济文化等的不同,各国在对待中医的态度上,民众与政府的的态度差异较大。中医的海外发展之路并非坦途。 德国中医开业门槛低 崇尚理性与传统的德国人,对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关注是并重的。中医在德文里的全称是“中国传统医学”。1950年,德国出现了第一家针灸协会。1951年,出版了第一本针灸杂志――《德国针灸杂志》。德国著名的医学汉学家满晰博先生在1973年出版了《中医理论基础》一书,向德国人系统地介绍了中医是一个包罗宏富、条理连贯和卓有成效的知识体系,远非西方医学所能企及,并提出了“中医是成熟的科学,是真正的生命科学”的学术论断。 由于德国对“传统医学”的宽容态度,从事“传统医学”(包括中医),获得“传统医学”行医开业的门槛较低,开展传统医学的专业人士被称为“Heilpraktiker”(未经国家考核但持有开业执照者)。从事“传统医学”只要通过当地卫生局举办的考试即可。同时,按照德国内政部的法令,凡是单独开业的现代医学(西医)医生均可无限制地应用一切“传统医学”(包括中医)手段治病,开具任何一种处方。 在德国,中医人士大多在私人诊所里开诊。同时,德国大约有50多家偏重“自然疗法”的医院正在使用针灸治疗技术。近年来,我国也派出中医力量前往德国交流,合作开办诊所、中医科、自然疗法疗养院等。北京中医学院与德国当地的“传统医学”机构合作设有“德国第一中医医院”,是德国可使用中药汤剂治疗的为数不多的医院。 在德国,针灸疗法基本已普及,但处方中药还不能进入德国。德国卫生部门的统计数字表明,德国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次接受中医治疗。目前,德国国家医疗保险部门已开始尝试将中医治疗纳入医疗保险。头痛、腰椎疼痛和关节疼痛3种常见疼痛性疾病的针灸治疗,已被作为保险对象。 美国能买到各种中草药 中医虽然进入美国已有100多年,但并未真正被美国公众所接受,长期以来中医药的使用者,几乎只限于旅美华人。1972年,由于尼克松访华引发的“中医热”,美国公众和医学人士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医学的安全有效和通用广泛的特点,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愿意接受“替代性医学”中的中医治疗,其中主要为针灸治疗。据报道,现在每3名美国人中就有一人求助于“非常规医疗方式”,而大多数热门会选择中医针灸和推拿疗法。2002年,美国联邦政府批准将世界上43种传统医学和疗法正式纳入美国补充和替代医疗体系,其中“中国传统医学”作为独立医学体系正式被列入白宫文件。 据“美国针灸和东方医学资格委员会(NCCAOM)”统计,目前全美有41个州允许有执照的针灸师开业,但对针灸师的执照考核十分严格。纽约州规定,凡是申请执照的针灸师必须通过NCCAOM的专门考试,考试分三个部分进行:一是笔试,分数必须达到70分以上;二是针灸消毒技术;三是学位选择;美国使用的教材均是英文教科书。已获得执照的针灸师每四年要修满一定量的有关针灸和东方医学的课程,执照才能保持有效。而有些州则规定,要取得中医针灸师行医资格,必须先考取西医师,如加利福尼亚州。 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允许草本药剂以补充食品的形式销售。在美国销售的所有中药都不是FDA(美国食品和医药管理局) 批准的药物,而是“食品补充剂”。这导致了美国经营中草药的商店,从中国以“中国茶”或保健食品的名义进口中草药,然后作为保健食品出售,使中草药成为美国天然药物市场上的主角。特别在各地的唐人街,销售“不是药”的中药铺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每年销量超过20亿美元。 近日,美国著名华裔中医专家田小明被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为国家补充和替代医学顾问委员会委员,成为首位接受这一职务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专家。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包括中医、中药、针灸和气功在内的补充替代医学正在美国稳定发展,很有前途。 日本汉方医药的回归 中医中药在公元5世纪就传到了日本。公元562年,中国人知聪带《明堂图》及其他医书计160卷到达日本。公元733年,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来中国留学,专攻中医学。公元742年僧人鉴真东渡,带去日本大量医书、医方在日本教授医学,被日本奉为“医药始祖”。1537年,田代喜等3人到中国学医,回国后成为了一代名医。但是,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奉行全盘西化政策,中医药被迫退出日本的国家医疗体系。日本称为“汉方医药”的中医没有合法的独立地位,只能作为西医的一种诊疗手段。 直到20世纪,一批日本医药学人士决心继续发扬传统医药,汉方医学才开始逐步复兴和发展。由于在近代积累的现代医学知识以及古代的汉方医药传统,日本的中医中药特别在现代科学与汉方医学结合上出现了可喜的势头,尤其在中药制剂的开发研究方面颇具特色。如在制剂的疗效、剂型的改革、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都领先于中国。日本生产汉方药的药厂,其生产设备和技术都很先进,许多大药厂如津村顺天堂、钟坊、小太郎等汉方药厂都设有自己的研究所和药理研究所,药物的质量和药效的稳定性都获得了保证。 在日本民间,汉方医疗更是家喻户晓,被日本人民普遍接受,几乎在所有的城镇中,都经常可以见到出售“汉方药”的药店,而针灸更是日本人极为熟悉的一种诊疗方式。以中医为原理、以中药为原材料的药膳深受日本年轻女性的喜爱。由于日本普通民众对中医中药的热情高涨,这迫使日本政府逐渐考虑中医药是否重新回归日本的医疗体系和医学教育的问题。如今,中医也不再停留在中药店坐堂或挂靠在西医诊所里,像日本顺天堂医院这样的大医院也开始设立了中医门诊。 泰国中医最受人民欢迎 中医药传入泰王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素可泰王朝前就有中医药传入泰王国,早年中医多与泰国古医结合,泰语称“茅蒲班”(即“大中医生”)。由于华人华侨在泰国的影响,中医一直都在泰国有着较好的口碑与效果。 中医在泰国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深受群众欢迎。尤其是中医机构一直奉行“赠医赠药”的传统,如中华赠医所,客属公立医院,中医总会赠医所。泰国华人创立于1906年的泰京天华医院、广肇医院等,用中医中药为贫苦大众服务,泰五世皇朱拉隆功亲临主持天华医院开幕,御示它“为病黎造福,永垂不朽”,并赐天华医院八千株经费,柚木大橱一对。 目前,中医及泰古医的门诊量已超过西医。全国有近5000多位中医领取了行医执照,中药店随处可见。中泰建交以来,泰国取消了对中医中药的限制,中药及中成药在市场上可以公开销售。不少泰国青年对中医很感兴趣,纷纷参与学习,一些西医学生也纷纷要求学习中医,还有些学完西医又到中国学习中医本科的。 泰国卫生部在2000年规定,承认中医为一种医学,并着手进行中医医生行医合法化的准备工作。泰国还拥有中国境外的两家合法正规中医院――华侨中医医院和泰京天华医院。目前,泰国卫生部还在大力推广和加强中医师的培训工作。此外,泰国多家高等教育机构也纷纷与中国方面合作,开设各种中医技能培训项目。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开设了中医学学院,云南中医学院和泰国清莱皇家大学也将开设中短期针灸培训班。 同时,泰国有着制造中草药的悠久历史,一直为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邻国输出中药,如“五塔”、“虎牌”等老字号一直是泰国的拳头产品。随着中医被合法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中药产品也走进了泰国的药店,北京同仁堂也在曼谷开设了分店。 中医中药论文: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中药在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方面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随机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7例患者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治疗组,采用的是中医中药辨证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患者人数为87例,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西医治疗方法,人数为8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采用TCD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完成之后,总体有效率达到了93.2%,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仅为63.8%。结论 根据统计分析可以知道,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方法对于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来说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方法;脑血管痉挛性头痛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头痛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且其经常伴随一些并发症。而由脑血管痉挛所引起的头痛则是一种病程时间较长,且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较为严重的头痛疾病,在中医上将其定义为头风或者脑风等,这种头痛疾病属于内伤性头痛。本文观察了中医中药在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方面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者进行诊断,判断为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的患者为167例。其中男85例,女82例,167例患者的年龄在22~78岁,平均年龄为51.4岁,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87例(治疗组),另一组患者为80例(对照组),通过诊断,将这些患者分为4组不同类型的头痛,脑脉瘀阻导致头痛的患者为60例,男39例,女21例;阴虚阳亢导致的头痛患者有41例,男23例,女18例;寒凝气滞导致的头痛患者人数为38例,男16例,女22例;最后是气虚血瘀型导致的头痛患者,男13例,女15例。通过TCD检测可以得知,这些患者全部符合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症状。 1.2方法 1.2.1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方法 对于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症状,其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其中:脑脉瘀阻导致的头痛患者,其主要采用的是化瘀通络的治疗方法,采用生地15g、桃仁12g和红花等药物对其进行治疗。而阴虚阳亢导致的头痛患者,其在治疗过程中主要是采用养阴活血、平肝熄风的治疗方法,中药配方包括天麻、石决明和勾藤等药物。寒凝气滞导致的头痛患者,其在进行治疗时则是主要通过行气活血和温阳散寒对患者进行治疗,药物包括当归10g、枳实12g和甘草5g等药物。最后的气虚血瘀导致的头痛患者,其在治疗过程中主要是补中益气和活血化瘀,药物主要是熟地和白芍等药物。 1.2.2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的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口服药物盐酸氟桂利嗪,药物用量为10mg/次,持续服用2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会通过芬必得药物对患者的头痛进行缓解,辅助治疗。 1.3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 对于治疗效果,主要是通过患者大脑动脉的血液流速进行评定,具体的评定标准为:①治愈,指的是患者在治疗完成之后,头痛症状完全消失,且通过TCD检查患者在治疗完成6个月时间内脑血管血液流速不会发生明显变化;②有效,指的是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头痛症状消失50%以上,TCD检测大脑血液流速基本正常,但需药物持续止痛;③无效,指的是患者在治疗完成之后的头痛症状消失率低于50%,且TCD检测没有明显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研究中,选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而对于统计数据则采用t对其进行检验,当P 2 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治疗完成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能够得到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其中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3.8%,而对照组患者则仅有31.7%,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2.2两组治疗前后TCD变化情况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大脑供血和血液流速等情况进行TCD检测,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知,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完成之后,在平均流速和收缩峰值两方面的改善率都远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根据现代医学观点可以得知,头痛主要是由于脑动脉出现硬化和血液粘稠度上升等原因所导致,血管供血不足,导致患者出现头痛症状。而在中医中则认为头痛主要是由于风邪等原因造成,风邪入体导致患者的气血出现凝滞,阻塞大脑脉络,从而出现头痛。在本次研究中,患者的辨证治疗时间较长,且头痛症状引发原因多种多样,需要在辨证治疗过程中找到头痛的主要原因。然后针对性的进行患者机体的调理,最终使患者气血正常运行,改善脑血供应,达到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总体有效率达到了93.2%,远高于常规西医治疗,另外,患者治疗前后的脑动脉血液流动具有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中医中药在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中医中药论文:中医中药是全世界的财富 见到杨宝峰时,他对刚刚在哈尔滨举行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研讨会印象颇深,并直言这是符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理念。 “这种理念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杨宝峰说,“在8月23日召开的全省科技大会上,省领导一直在强调百姓的健康、人民的健康,不仅仅是民生,还涉及经济、社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之际,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这次国际性的中医中药学大会,让多位院士和众多专家齐聚哈尔滨,可以说对中医药发展,对民生和百姓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杨宝峰说。 杨宝峰说,中医中药是我国伟大的宝库,也是全世界的财富。“众所周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就是我们中医中药学界的光荣。20世纪70年代,我们哈尔滨医科大学专家张亭栋老先生,在众多医药成分中发现了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效率高达90%以上。这些都是伟大的发明。也是了不起的贡献。” 关键词产业化 对于中医中药的巨大作用和产业前景,杨宝峰认为,中医中药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治未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刚才。俄罗斯莫斯科第一国立医科大学的两位教授,代表该校校长,要和我商谈,在中医中药及产业方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合作。他们对我们的传统中医中药非常感兴趣,也很重视,认为中医中药很奇特,能治疗一些西医西药治不了的疾病,也对许多亚健康相关疾病有着惊奇的疗效。”杨宝峰说,这也是响应总书记和我们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我们的传统医学要走向世界,扩大我们的影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双方的老百姓都能受益。他们来寻求合作,也是经过了一定长时间的考察,最终选择哈医大,是因为我们在中医中药领域不仅走在了俄罗斯的前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杨宝峰坦承,他虽然是西医专业出身,但30多年间带领其团队不停地研究中医中药,比如从黄芩、黄芪、黄连、黄柏、决明子及其他中药中,一方面研究中药的复方,另一方面从中提取有效成分进行重大的心血管疾病研究。“每年我国心脏猝死的患者有60万人,而高脂血症患者有1亿多人,糖尿病患者有9700万人,用西药治疗是可以,但却有着毒副反应。比如高血脂症,他汀类药物是有效,但它的毒副反应对肌肉的溶解、肝脏的损伤等等我们不能不重视。”杨宝峰说,“这就需要我们发掘祖国中医中药的宝库。”30多年的研究中,杨宝峰团队从中药中提取成分,制成了降血脂药“大明胶囊”和一些降脂降糖、心肌保护的药物,有的已经走向市场,有的正在研发之中。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在中西医结合方面也要拓展思路,杨宝峰告诉记者,传统的中药及方法他的团队都在用,但是也要把它“现代化”,挖掘其中的内涵,活性成分,其团队在这方面可以说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不仅是理论上的突破,还进行了产业化。“比如大明胶囊,研发生产之后,在市场应用很多年,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还有一种防黏连的单方药,在市场销售比较好,产量也过亿了。” “我们现在的中医中药研究与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几十年前认为中医药的科学性不强,而今在某些领域已经得到了世界认可。中医中药既要传承我们千百年来的理念,也要与时俱进。我国的专家学者做了大量工作,是可喜可贺的。” 关键词交流合作 关于未来中医中药的研究发展,杨宝峰说,哈尔滨医科大学和他的团队要把中医中药的研究继续推进下去,借助“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平台,在国内国际进行更多的交流合作。“目前,除了俄罗斯莫斯科第一国立医科大学,还有圣彼得堡国立大学都要跟我们合作,将成立相关研究中心。”杨宝峰说。 在治疗方面,中医擅长治疗一些难病,中药对某些疾病有特殊的疗效,杨宝峰说:“我们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理念,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加强进一步合作,共同推动中西医结合诊疗理念和优势的发展,探索现代医学与传统医疗相结合的共同发展模式。让中医中药走向世界,把我们的经验、技术、优势展示给世界,把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再带回来,最终为百姓服务,改善民生,发展社会,发展经济。” 中医中药论文:阿托伐他汀联合中医中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中医中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治疗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洋地黄、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β受体抑制剂、利尿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同时口服中药。所有患者治疗8周后复查。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8.8%,高于对照组的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阿托伐汀; 中医中药; 慢性心力衰竭; 心室重塑; 疗效; 预后 慢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的临床病症,人群中发病率约1.5%~2.0%,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生率高达6.0%~10.0%,而且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同时,心力衰竭5年病死率高达50%以上,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笔者于2012年1月-2016年2月对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中医中药规范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内科住院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46~82岁,平均(56.3±2.6)岁。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治疗组52例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46~81岁,平均(57.5±2.8)岁;对照组48例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47~81岁,平均(58.4±2.7)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洋地黄、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β受体抑制剂、利尿剂等。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中医治疗则以温阳益气、活血利水为原则,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60 g,桂枝12 g,红参20 g(先煎),赤芍15 g,川芎10 g,丹参30 g,山药15 g,细辛6 g,白术15 g,降香6 g,当归15 g,坤草30 g,炙甘草6 g。水煎服,1剂/d。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统计患者住院次数、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病死率。所有患者检查血脂常规、C-反应蛋白(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8周后复查。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用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用药后24 h内心悸和呼吸困难消失,肝脏回缩,能平卧安静入眠,肺底部音消失,心率在100次/min以下,心功能进步2级;有效:用药24~48 h,心悸气短症状减轻,心率减慢,肺底部音减少,心脏功能进步1级;无效:用药48 h后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或死亡[2]。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8.8%,高于对照组的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LDL-C、CRP、LVEF比较 治疗后,两组TC、LDL-C、CRP均低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治疗组TC、LDL-C、CRP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住院次数比较 治疗组52例患者,出院后再次住院最少每年0次,最多每年3次,平均每年(1.3±0.2)次;其中有2例患者感到心悸不适时,查心电图示室上速,随即收住院,给予药物转律,当天即出院。对照组48例患者,每年最少再次住院1次,最多每年4次,平均每年(1.7±0.3)次,两组住院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4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52例患者,住院总天数最少每年0 d,最多每年24 d,平均每年(5.7±2.6)d。对照组48例患者,每年最少1 d,最多每年28 d,平均每年(6.4±2.7)d,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的急危重症,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增加。慢性心力衰竭不仅有血流动力学紊乱,还存在着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3]。患者血循环中的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等明显增高,而肿瘤坏死因子等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过程中心功能不全、肺水肿、左室重塑、心肌纤维化密切相关[4]。神经激素-细胞因子系统的激活对心室重塑起到重要的触发作用,而心肌损伤的加重又进一步激活神经-细胞因子,加剧慢性心力衰竭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5]。阻断这一环节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和改善预后的关键所在。 临床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中的细胞因子明显增加[6]。CRP的合成与致炎性细胞因子有密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这类细胞因子的变化[7]。各种炎症因子与冠心病有密切的关系,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仅是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在粥样斑块的起始、发展、破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型的前瞻性研究表明,hs-CRP是心血管事件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hs-CRP的浓度增加往往与更高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相联系[8-10]。研究指出,只有hs-CRP的升高能显著预测冠心病死亡,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其hs-CRP不升高的话,其死亡率未见明显升高;相反hs-CRP升高,其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有2.3倍的升高。因此,hs-CRP可作为人群中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指标。 心力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几乎每一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可以产生心力衰竭,而且往往是它们的最终表现和死亡的原因。同时许多心外疾病也可以引起心力衰竭。中医并无心力衰竭之病名,结合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变化,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虚劳”、“喘证”、“水肿”、“痰饮”和“症瘕”等的范畴,中医认为先天不足或后天劳伤失养,并受外邪入侵,致使心之阳气不足,血脉运行无力,心脾肺肾诸脏功能失常,水液运行障碍而发病。治则以温阳益气为首要,使正复邪去,气充血行。在此基础上,根据兼证的轻重缓急,适当配合活血化瘀行水、益气敛阴、化瘀逐饮等方法。 本研究观察到,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中医中药治疗的患者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LVEF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住院次数、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减少,病死率也明显下降;同时还具有抵制炎症细胞因子等作用,这有利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本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8%,病死率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8%,病死率为16.7%,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及中医中药治疗认为,本治疗方法简便、疗效好、安全性高,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体质、预防心力衰竭复发、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中医中药论文:浅析中医中药在肿瘤姑息治疗中的作用 【摘要】tumor的病理原因极其复杂,在人身体的各个位置都有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且从当前医学的研究进展来看,肿瘤的治疗效果不佳,对于肿瘤病人来说,不仅仅对正常生活工作造成影响,也加重了其经济负担。伴随着我国中医学事业的发展进步,hospice运动(姑息治疗)也被运用于治疗肿瘤疾病的过程中。根据相关的临床医学研究和调查报告统计,在对肿瘤患者治疗时,采用姑息治疗的意义显著,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医药;hospice运动;作用 良性和恶性为肿瘤的两大划分类别,通常所说的癌症即为恶性肿瘤的统称。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医疗事业有显著的提高,然而在治疗肿瘤时,却受到了层层阻力,肿瘤的发病机理复杂,研究难度大,且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不一,治疗的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姑息治疗已经成为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且取得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痛,就此,本文将对姑息治疗肿瘤的效果进行重点讨论。 1 研究进展 1.1 姑息治疗 在公元四世纪,hospice运动逐渐兴起[1],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在我国得到了创新和有效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以及EAPC均对姑息治疗有所研究。姑息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周期,控制癌症的病变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周期。 1.2 肿瘤 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①免疫系统感染,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其放疗的强度大,患者会出现身体不适、有害病毒侵入患者身体,导致感染,感染严重的患者会直接导致其死亡。②间隔性发热,癌症晚期患者多有此症状,发热的原因多由于癌症晚期病人身体的功能性受到损害,细菌的破坏以及病毒的感染,从而对患者的身体机能造成影响。③身体痛感增强,由于癌性细胞侵害身体,以及对人身体的正常运作产生影响,当癌性细胞在扩散的过程中,会逐渐压迫人体的功能神经,从而血流循坏受阻,引起剧烈疼痛。④恶心呕吐:癌症病人出现恶心呕吐的反应多与药物治疗以及心理负担有关,恶心呕吐的严重性远远大于疼痛感。⑤呼吸急促,困难,对于出现呼吸急促且困难的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较难处理,其中呼吸系统以及心肺功能受损都会导致这一临床反应的发生。⑥体重减轻,癌症患者受到身体以及心理的双重痛苦,以及化疗、放疗后所引起的副作用。⑦并发症积液,腔内积液是癌症晚期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在临床研究中也较为多见,腔内积液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救治将会危害患者生命。 2 姑息治疗方法研究 对肿瘤患者行常规西药治疗方法之外,加行中药的方式效果更佳良好。其中中医中药的主要药方为:益气活血方为主,配之7g胎衣、25g散血香、25g龙衔、25g生黄芪、15g熟地黄、20g干归、20g党参、10g桂圆肉、12g焦白术、30g薯蓣、10g茯苓,每天煎服,一日一次,同时,肿瘤患者的化疗时间为21天,中药服用时间控制在42天之间[2]。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优于常规的西药治疗,中医以温肾阳、利水消肿为精髓,滋补人的肾中精气,不但有利于排尿,不会产生耐药性,还能够增强血细胞容量与血浆容量,避免了西药治疗对人的副作用(水肿,耐药)。中医学所提及的温肾阳、利水消肿的原理则是通过汤药煎服[3],使热气产生,从而滋补阳气,排出体内的阴寒之气,再次行中药汤剂,利尿消肿。 根据临床相关研究报道,对肿瘤病人予以对症姑息治疗,可以改善西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患者的饮食、睡眠、日常活动均有所改善,在中医中药的治疗中,能够去除西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我国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在发生变化,不规律的生活、恶化的环境也间接导致了肿瘤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多,姑息治疗是维持治疗的一种手段之一,中医中药治疗属于姑息治疗的范围,它能够有效弥补西药治疗所带来的弊端。化疗、放疗所产生的痛苦,患者的身体也会产生耐药性,随着姑息治疗的出现,每天对患者施以汤剂治疗,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但是对于及时发现的良性肿瘤患者来说,一般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较多,效果良好。 据相关的资料研究报道[4],中药的用途不仅仅用于煎药治疗,还能够用于日常的饮食,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强身健体。根据南北方的统计来看,南方时常以中药食材熬汤,作为滋补品,对于工作压力大、作息无规律的青中年来说,进补如黄参等药材的汤品能够提高免疫力,抗肿瘤。以老年为首的群体更应进补中药食材的汤品,以人参为例,人参所含成分包括碱皂体以及糖,其中碱皂体能够杀菌、消毒、抗肿瘤,对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白细胞介素等具有调节作用。同时,如黄参等药材,能够增强造血功能,也对中性白细胞、红细胞免疫具有一定的影响。田七,属于人参类植物,某些保健功能与人参极为相似,且能够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其中具有Protopic immunomodulator 的作用。 以中医学的理论来看,中医以整体施治为主要原理,所追求的治愈理念与西医有所不同,西医主要是以切除肿瘤为主要目的,所看重的是疾病的本身,而中医则是以肿瘤周围环境为意图,从而治疗肿瘤,就目前来说,在肿瘤姑息治疗中,中医中药的应用能够提高生存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铁路施工物资采购管理论文 1当前铁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铁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大多是管理层级多、粗放;需求规模大、采购批量小、采购集中度低;采购以项目为基点,供应商质量低,供应保障度低,价格高;采购资金保障度低、采购资金成本高;物资赊购、分包成为项目资金短缺的主要解决途径;物资消耗水平高;企业利润率低。近年来,一些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大宗物资采用集中采购方式,力求以量换价,但铁路施工企业存在的难点有:业主的条块性制度障碍导致项目物资采购的批量降低;资金的集中结算机制滞后使得物资集中采购难以开展;业主对供应商的选择范围使得物资集中采购资源渠道受到限制。物资集中采购的问题表现在:一是集中采购的集约化程度不高,部分企业没有进行实质性的物资集中采购,还是以项目分散采购为主,未打破跨区域和项目界限实施集中采购,不能完全体现出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二是集中采购的执行力不强,部分企业还存在本位主义,固守传统模式,集中采购平台尚未充分发挥作用;三是集中采购信息化水平不高,目前物资采购的信息化手段使用依然存在认知不到位、专业人才不足、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系统成熟度不高及配套服务不健全等多方面的问题;四是集中采购资金结算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业主资金结算机制滞后导致整体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不仅影响集中采购主体单位的积极性,制约集中采购的深入推行,而且因采购资金的不及时支付,影响优质供应商的参与范围,且供应商因转嫁资金成本导致项目实际采购价格偏高。 2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改革途径 以现在的大型铁路施工集团公司、子(分)公司、项目经理部三级管理机构为例,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改革就是要实现4个统一和两个提升。4个统一:统一的采购平台,统一的采购流程,对外统一采购渠道和供应商管理,统一的结算方式和金融结算服务;两个提升:进一步提升战略采购范围、深度,进一步提升集中采购和管理层次及质量。 2.1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改革的核心 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改革的核心是,以信息手段改革物资计划管理、集中采购管理和区域物流配送,实现网络采购、阳光采购,提升物资采购层级、批量和规模,向制造工厂采购、减少和去掉中间环节,优化物流管理、资金管理,切实降低采购成本,加速物资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用,经济合理地组织物资采购、供应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项目物资价格管控、项目物资成本管控。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实现集中采购管理,实现采购优化,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采购行为标准化、流程化、数据化、公开化,采购决策流程公开透明、接受监督,采购绩效可测量。 2.2物资采购管理模式 采购管理模式按照“一个采购平台,三级管理机构”运行体系,集团公司、子(分)公司、项目经理部物资管理部门通过采购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物资计划集中管理和协同,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模型优化物资采购及物资集中采购方案,实现主要物资(建筑钢材、水泥等)战略采购;主要、重要物资区域集中采购;辅助生产物资、办公用品电子商务采购;专项物资由集团公司集采统供,多维度、多层次、多形式、经济灵活地集中采购。 2.2.1主要物资战略采购。 结合资源分布情况,集团公司整合各项目物资需求,统一向战略合作厂商直接采购,以量换价,提高采购效率。同时,将统一设立集中采购资金池,保证战略采购持续健康运行,集团公司物资管理部门与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集团公司成立战略采购管理部门,统一负责日常计划和供应组织管理工作,并协助办理结算业务。受集团公司委托行使买方权利,履行合同监管义务,负责收集、提供卖方违约证据。 2.2.2主要、重要物资区域集中采购。 集团公司组织应用物资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实施招标采购,项目经理部通过平台提报招标计划,物资管理部门在平台上审核招标计划、组织招评标及公告招标结果等。集团公司直管和投资项目施工所需的集中采购范围内主要物资,由集团公司牵头组织公开招标,并在集团公司招标交易中心开标评标。集团公司直管和投资项目施工所需的集中采购范围内重要物资,由项目经理部提报需用情况、拟购方案及市场调查报告,适合招标或联合招标的批量物资,集团公司组织招标采购;适合竞争性谈判采购的物资,委托项目经理部组织采购,同时,物资管理部门和监察部门派人监督,招标结果报集团公司物资管理部门核备。子(分)公司自管项目物资采购金额达1000万元及以上的集中采购范围内主要物资和重要物资,由集团公司牵头组织招标,并在集团公司招标交易中心开标评标。子(分)公司自管项目物资采购金额在1000万元及以下的集中采购范围内主要物资和重要物资,经集团公司审批和委托,可由子(分)公司组织招标采购,集团公司提供招标交易平台和服务。区域集中招标采购或联合招标采购后,区域内新增项目的物资采购,如资源市场和物流配送较为稳定,可比照区域内近期已招标结果执行,不再另行组织招标。集团公司直管和投资项目招标物资合同由物资管理部门与中标人签订。子(分)公司自管项目招标物资采购合同由项目经理部与中标人签订。集团公司牵头组织的物资招标,仅是为该项目确定中标人和采购单价,招标后的合同签订和履约等日常管理工作仍由相应的子(分)公司和项目经理部负责。 2.2.3辅助生产物资电子商务采购。 由集团公司与国内知名电商合作,建立网络采购专区和交易规则,实现辅助生产物资的电子商务采购和在线支付。集团公司指定物资管理部门成立电子商务采购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联络电商的采购运营部门,维护平台各项功能正常使用;统一办理料款结算;建立采购物资台账,统计上报相关资料与数据。子(分)公司或工程指挥部物资部门负责采购需求信息挂网。采购需求信息应详尽,内容至少包括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技术标准、需用时间、收货人、收货人详细地点及发票要求等。子(分)公司物资部门负责甄选报价,选定供应商,联系发货,确认收货,并统一办理与指定物资管理部门的料款和服务费结算。国内现有44%的央企在总部和二级企业实施了电子化商务采购,上网采购率超50%,中石化平均每天有6.8亿元的交易,与历史采购单价相比,网购平均成本降低率为3.7%,最高可达20%。由于网络竞价采购可根据采购方的要求自由设定交易时间和交易方式,采购周期大大缩短,较传统招标采购节省了30%~60%的采购时间。 2.2.4专项物资集采统供。 集团公司直管项目、投资项目、铁路铺架项目和公路黑色路面施工需用的沥青及油料,地铁、地铁专用线等施工需用的钢轨和道岔,由集团公司集中向中国铁物采购,统一供应。 2.3物资集中清算、结算管理 集中采购结算与支付原则:一是集中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集团公司、各子(分)公司分别对本级物资集采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对本级物资集采专项资金的筹集和资金的有序流转负责;二是建立基金、专款专用的原则。为使物资集采资金得到有力保障,应建立物资集中采购专项基金。基金来源由集团公司、子(分)公司共同筹集,每年年初根据当年集采物资供应量编制集采专项资金预算,筹措资金,保证专项基金及时足额到位。物资集中采购专项基金须专款专用于保障物资集中采购资金支付,不得挪作他用;三是比例归集、实时集中的原则。为保障资金的有序流转,集团公司、子(分)公司对纳入物资集采的项目,可按业主拨付资金的一定比例归集物资集采结算资金,该比例应通过集采供应物资所占成本比例进行测算;四是按月结算、有偿占用的原则。集团公司直管项目和子(分)公司应按时、按合同约定支付供方物资集采资金。对超出合同约定和管理规定所拖欠的物资集采资金,应确定费率收取资金占用费;五是预算管理、制度保障的原则。集团公司、子(分)公司应严格执行项目资金预算管理制度,通过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审批,确保物资集采资金比例归集、实时集中、按月结算、支付及时。 3结束语 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经营活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铁路施工企业必须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物资采购管理思想,采用先进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必须与企业整个生产管理转型相适应,这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探索出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型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作者:曹雪娣 单位:中铁四局集团物资工贸有限公司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企业经济效益物资采购管理论文 1物资采购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1物资采购管理随意性 许多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没有预算,缺少物资采购预算计划,物资采购行为随意性较大,容易引起企业内部库存积压。在没有预算的前提下,物资采购人员的采购行为缺乏科学性,根据自身经验对他们认为企业发展需求的物品进行采购。如果采购的物品质量不达标,会影响企业的生产质量。如果采购物品数量过多,就会造成许多原材料的库存积压,在无形中加大企业生产成本。 1.2物资采购管理效率较低 物资采购管理的效率较低,且存在采购成本高的问题,这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极为不利。许多企业的物资采购者没有对物资的价格、质量等进行多方面比较,采购渠道较为单一,竞争意识不足,导致了企业物资采购行为的不科学,引发了企业物资采购支出较多与采购成本增加的问题。物资采购管理效率较低还体现在物资决策透明度不足中,部分企业的物资采购由少数领导与采购人员负责,与供应商进行一对一谈判,个人因素对采购行为影响较大。物资采购决策过程的透明度不足,会造成人情交易与权钱交易问题的产生,直接损害企业利益。采购工作做不好,企业的产品质量就得不到保障,企业市场份额也会下降,直接影响企业名誉与发展前景。 1.3物资采购管理制度不足 物资采购管理制度,是规范企业物资采购行为的重要规章制度。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许多企业管理者都意识到要做好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但却没有落实到实践工作中。物资采购管理制度的不足,使企业物资采购人员开展工作时缺少规范和指引,没有意识到肩上的重任,造成许多工作人员不负责任。 2物资采购管理优化方法分析 优化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工作,需要从制度建立、管理方法改进等多个角度做起。做好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才能保持企业经济效益的平衡增长。 2.1加强物资采购预算制度的建立 采购预算制度的建立与健全,使采购行为更有计划性。企业采购预算应当根据企业生产部门的需求计划制定。在进行采购预算之前,采购者与物资管理者需要对企业的库存情况进行核实,考虑经常性储备、保险性储备与季节性储备等多种因素,合理制定企业物资采购的数量,杜绝物资积压问题的产生。在制定物资预算计划之前,采购者需要深入到市场中,了解物资市场价格,以市场调查结果为基础进行预算计划的编制、审核与执行。在执行物资采购预算的过程中,企业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其进行监督,了解预算与实际花费之间的差距,找到原因,及时修正物资采购预算计划。对采购预算进行动态化管理,及时调整企业采购预算,优化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加强物资采购预算的建立,有利于物资采购行为的动态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2.2规范物资采购程序 现代化企业的物资采购程序也是十分规范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物资采购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采购程度与采购方式,加强供应商的选择,促进采购过程的透明化,有利于企业物资采购质量的升级。降低企业物资采购的成本,控制好运输成本,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巨大作用。现代企业可以利用电子商务采购与企业招标采购的形式开展物资采购,促进采购程序的规范化。 2.3加强物资采购合同管理 做好物资采购的合同管理,主要是为了实现物资的有效验收。在现代化的采购管理工作中,采购合同的签订必不可少的。签订合同是企业避免采购欺诈问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做好物资质量管理的方法。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应当根据相关部门规定,与物资的供应商签订物资采购合同。在对物资供应商进行评审与审批之后,共同签订合同,按照合同内容采购物资。企业验收部门要根据合同内容,参照物资品种、类型、规格、数量等对物资进行验收,保护企业采购利益。加强合同管理,能够大大提高物资入库的准确性与安全性,也能在发现问题时,拿出真实凭证,维护企业利益。优化合同管理工作,对于企业采购行为的科学化与维护采购权利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罗继承 陈星宇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铁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论文 1铁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现状 1.1铁路工程项目现状 铁路工程项目施工周期紧、质量要求高、成本控制严、专业性强、责任重大,因此,采购的物资品种与其他类工程项目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物资种类需求较多。一般铁路工程项目采购物资大概有700多种,涉及2000多个规格,如果遇到特殊的施工情况,还需要其他特殊物资品种。同时,因工程质量要求高,部分物资除了必须满足现行的国家标准外,一些重要指标还须满足铁路行业标准。目前,铁路工程项目单个标段标的额巨大,经常达到十几亿元、几十亿元,因此,对于占整个工程造价50%左右份额的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尤为重要,铁路施工企业要实现合理的经济效益,物资采购成本的控制尤为关键。铁路施工企业只有不断完善和加强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管理制度,提高物资采购效率,尽量减少中间环节,节约采购资金,降低施工成本,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1.2铁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模式 铁路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管理模式仍执行原铁道部印发的《铁路建设项目物资设备管理办法》(铁建设『2012216号文)的规定,建设单位采购的物资称为甲供物资,承包方采购的物资称为自购物资,管理办法对甲供物资和自购物资类别进行了详细划分。自购物资的采购范围较以往扩大了很多,对进入工程实体的物资几乎都交由施工企业自行采购。采购物资范围的重新划分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施工企业的采购权限增大了,很多物资可以自主进行招标采购,施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优质的产品和诚信的供应商;另一方面施工企业承担的责任和面临的风险也增大了,物资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也要由施工企业自己承担。铁路施工企业根据原铁道部《铁路建设项目物资设备管理办法》,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物资管理办法,要求所有铁路项目的主要物资实行集中招标采购的方式,并对采购物资的范围和权限进行细分。钢材、水泥、钢绞线、粉煤灰、外加剂、矿渣粉、土工材料等大宗物资以公司总部的名义进行公开招标采购,地材、二三项材料、辅料等物资由项目经理部进行招标采购。 1.3物资采购定标模式 目前,铁路项目的定标模式均为低价中标,即通过资格审查的投标人价格最低的为中标人。当然,从控制施工成本的角度出发,采购低价物资无疑是降低成本最好的方式。但是,低价中标面临以下问题:一是供应商采取不平衡报价方式,对单个包件物资进行拆分报价,部分高部分低,整体价格综合后总价较低;或者是两家单位联合,采取不平衡报价方式分别中标。二是供应商以低价的方式中标,但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正常履约,部分不良供应商甚至采取供应劣质物资以次充好,例如供应“瘦身”钢筋、更换钢筋吊牌、更换材质书等。低价中标的结果,一是供应商价格低导致无利或亏损,供货积极性不高,或供应劣质材料。二是虽然签订了总价较低的合同,但因报价的不平衡性,实际操作下来反而是采购高价物资。因此,低价中标从表面上看是给施工企业降低了采购成本,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影响整体施工工期,带来了施工成本的增加。 2影响铁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 2.1物资采购招标计划不准确、不严谨 大宗物资是以铁路施工企业总部的名义进行公开招标采购,但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的项目经理部应该有更大的发言权,因为他们更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所在地资源的分布、物资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的走势及潜在供应商资质等因素。实际情况是,很多项目部物资人员到达一个新项目后,在短时间内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不能及时和全面地掌握当地资源的分布、价格行情、市场供求关系、供应商的情况等。铁路项目存在进场后建设单位要求抓紧开工和施工企业抢进度,以及施工图纸不能完全到位等情况,为赶进度而抓紧进行物资招标,因此,项目物资人员只能凭仅有的部分施工图纸和以往的施工经验提报物资的采购计划,差错漏的情况在所难免。计划的不准确、不严谨会造成以下问题:一是因招标物资的规格型号不全、技术参数不明确、数量不准确、交货期及交货地点不清楚,供应商就会在投标过程中钻空子,采取非常规的手段获取中标资格后,在供应过程中对描述不清、或未提及的物资采取拖延、耍赖等方式,漫天要价,项目部由于施工急需和政策原因不能自行采购,只能与供应商通过谈判方式签订补充协议,导致物资价格大幅提高。二是因招标物资的规格型号、数量不准确,供应商在实际供应过程中不能严格兑现合同,若供应商有利润还好说,若供应商出现亏损,很容易引起供应商提出索赔或法律诉讼的情况。三是因招标物资规格型号、数量不准确,在实际供应过程中容易造成不常用物资的积压。 2.2规章制度健全,但在执行中走样 有些施工企业关于项目物资管理的规章制度非常健全,对于物资的采购管理、供应管理、仓储管理、限额发料管理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大宗物资,比如钢材、水泥、钢绞线等能够做到公开挂网招标,严格按照招标采购程序规范操作,对地材、二三项材料及辅料等物资,因物资金额较小,项目部出于考虑与地方关系的融洽等因素,很少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采购,一般是采取邀请或询价采购,邀请当地供应商或熟悉的供应商参与投标和报价,评审过程不透明,签订的合同也不报上级单位审批。项目现场供应和管理工作混乱,各项规章制度仅仅是停留在墙上而已,计划提报随意性大,经常采取电话形式通知发货,没有留下任何书面资料。没有按照规定设置库房或料场,没有对进场物资进行抽检,没有按照规定对物资进行分类整齐堆放,没有按照物资消耗定额进行发放等。 2.3采购与技术部门沟通不充分 物资部门作为物资管理部门,其职责是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物资需求计划进行物资的组织、供应,掌握施工进度和各项物资的使用情况,根据施工组织的进度安排,做好各项物资收、发、存的合理安排,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项目物资部门与技术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物资供应工作不流畅。主要表现为技术部门主要考虑工程技术问题,缺乏对物资管理整个工作流程的认识,很多技术人员的惯性思维是工程今天需要什么物资,供应商就应该今天或在最短时间内将物资送到工地,对物资的生产、组织、物流、资金等整体情况缺乏了解。物资部门没能及时掌握施工进度安排和物资的使用计划,采购工作安排不到位,导致急用物资供应不到位而临时采购,不常用物资积压库房,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 2.4降本意识薄弱,凭经验办事 目前,很多项目物资人员只是把采购当作例行工作来完成,没有对项目所在地资源分布、价格行情、市场供求关系、供应商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和分析,没有意识到物资采购工作是施工企业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意识到物资采购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贡献。再加上内部管理制度、个人观念、采购流程和设计上的一些因素,导致企业采购效率低下,影响了企业绩效。物资采购人员不对施工图纸进行认真核对,凭经验提报采购计划,造成物资的积压和短缺,出现停工待料影响工期的情况。在物资到达现场后,凭经验判断物资的型号、数量和质量,疏于检验,导致不合格的物资进入工程实体中,造成返工,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企业信誉,增加了项目施工成本。 2.5工作流于形式,忽视限额发料 物资的消耗对工程成本影响非常大,限额发料工作是现场物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控制成本的重要的手段。物资人员应该根据工程量清单、物资消耗定额、施工组织安排做好分阶段的物资使用计划,并严格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项目部物资人员不能严格执行限额发料制度,对各分部或作业队提报的计划不做认真的分析和审核,仅仅停留在统计汇总层面。只要各分部或作业队提报物资计划,并不按照工程实际进度认真核实,计划提报多少就通知供应商供应多少,不对物资的总量进行把关,造成物资的浪费,增加成本。很多项目的部分工程是以总价包干的方式分包出去的,但主材由合同单位提供,若疏于控制限额发料工作,一方面会导致分包单位超出预算总量使用物资,加大了项目自身的施工成本,另一方面将导致分包单位拿到多余的物资后在当地以低价的方式销售,势必扰乱当地市场价格,引起生产厂家的不满,甚至出现对簿公堂的情况。 3控制铁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对策 物资采购成本管理作为铁路施工企业全面管理的关键环节,对促进企业施工生产、节约物资消耗、降低施工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以上提及的影响铁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应通过规范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达到降低铁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作用。 3.1加强物资采购计划的审核 项目物资部门与技术部门应加强联动,确保物资采购计划的准确性。技术部门应根据施工图纸进行认真核对,包括物资的规格型号、数量、技术要求等重要资料,不能出现大的偏差。核对完成后提供详细的《物资需求情况表》,物资部门根据《物资需求情况表》制定详细的总体物资采购计划,该计划可以作为招标采购的依据。在总体物资采购计划下,根据施工工期的进度安排、具体工程量、物资消耗定额、内部任务的划分对总计划进行分解,制定详细的各分类工程量对应的物资需求计划,以及各分部年度需求计划、月度需求计划。总体采购计划、各分部年度和月度需求计划须明确各类物资的规格型号、数量、技术要求、交货地点、交货时间、交货方式等,交由技术部门复核,总工程师审核,审核无误后交由项目经理审批。经过对各分类工程量的物资需求计划进行分解,加上各部门的交叉审核、复核,计划的准确性得以更大的保障。 3.2制定切实可行的价格调整机制 对于钢材、水泥,由于需求量大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而且市场价格的波动也较大,因此可采取结算价格浮动调整的方式。对于二三项材料和其他物资,由于需求量相对较小且市场价格波动不大,因此可采取在一定时间段内固定价格结算的方式。对价格波动较大的物资实行结算价格浮动调整的方式,可以形成供需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供应商有稳定合理的利润,能够保质保量及时供应物资,不会出现停工待料和供应劣质材料的情况。以水泥采购为例,可利用《数字水泥网》,该网站对每个大中城市每周公布1次市场价格,比较贴近实际的市场成交价格。可以选择开标前一个月公布的项目所在城市水泥所有价格的算术平均价作为基准价,供应当月公布的项目所在城市水泥的所有价格的算术平均价作为比较价,结算单价=合同单价+(比较价-基准价)。根据水泥自身的价值和价格波动频繁与幅度,可以考虑采取正负值10~20元/t价格不做调整,但也要根据项目所在地水泥的资源情况而定。 3.3规范招标工作,加强合同审批制度 大宗物资的采购必须实行公开挂网招标方式,不能采取化整为零或其他原因规避招标。招标文件条款必须明确,不能设置带倾向性的条款,对交货方式、交货时间、交货地点、价格调整模式、结算方式、产品的技术要求等影响报价的重要因素必须明确,不能产生歧义。为防止投标人围标、串标、不平衡报价、低价中标后不履约等情况,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经评委会认定属实的将扣取投标保证金或列入供应商黑名单目录,对签约后不履行的招标人有权扣取履约保证金,并选择其他供应商。招标文件应提交相关部门评审,对提出的意见建议沟通完善后开始实施。公开开标和评审工作应在监督部门的全程监督下完成,确保开标工作合法有效和评委能够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独立开展工作。地材及二三项材料必须按照上级单位的要求采取公开或邀请招标的方式进行,项目物资人员应对招标物资做充分的市场调查,掌握资源分布情况、市场价格情况、供应商资质情况等。对于招标计划、招标方案、招标文件等资料,必须报上级单位审查或备案,由上级单位派员参与评标工作。对于采取邀请招标的物资,一定要选择有实力、有资质、信誉良好的投标人参与,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进行,杜绝暗箱操作和个人决断。大宗物资的合同签订工作由公司总部进行评审,地材及二三项材料应先由项目部组织合同评审,物资、技术、财务、合同、总工程师、分管领导和项目经理签署意见,报上级单位审核同意后签订合同。 3.4强化物资管理制度的执行检查 物资管理制度的执行检查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项目部日常的自查,二是上级单位的不定期检查。日常的自查主要是检查物资采购招标行为是否规范,合同签订是否按照规定执行,合同的执行情况是否正常和可控,计划的提报是否准确,现场管理是否规范,物资的堆码是否整齐并建有明显的标识牌,仓储管理中账卡物是否相符,限额发料工作是否可控,内业资料是否完备等。由于项目物资人员长期在基层工作,容易滋生惰性,对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疏于执行,一切按自己的惯性方式开展工作。因此,上级物资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到项目进行检查,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各项工作是否规范运行。同时,上级物资管理部门应对公司物资管理工作新的管理办法或规章制度进行宣贯,让基层单位人员及时掌握公司物资管理工作的动态,跟上公司发展的步伐。检查工作必须落到实处,形成常态化检查,对项目部物资人员形成一种无形的威慑力,势必在某些关键环节上不敢违规操作。常态化的检查,可以将问题暴露出来及时加以改进,不至于积重难返,出现严重违规违纪的情况,对单位和个人都造成损失。 3.5有效加强限额发料工作 限额发料在现场物资管理中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控制物资使用,不至于出现物资超额使用,能够对施工总成本进行控制。指标下放到各分部后,各分部必须按照指标进行物资的领用,以有效地控制物资浪费现象,以及防止各分部超额领用物资后挪用和倒卖。若对限额发料工作不加强管理,任由各分部想用多少就领多少,按整个工程造价物资占50%左右的份额计算,即便是超额1‰都是非常大的数额,对项目整体的盈利影响非常大。物资部门根据各分部以及分工程量计算的物资年度需求计划和月度需求计划,建立各类物资的需求台账。若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工程量变更或其他情况,导致物资需求发生变化的,应及时更新台账。各分部根据施工需要进行物资的领取,物资的领取须要求各分部物资、技术人员及分管领导签字确认,对领取的物资当天必须登记入账,做到日清月结。每月底对各分部实际使用情况与台账进行对比,对出现的偏差应要求各分部说明原因。若实际消耗数量与计划数量不符合,且不能说明原因的,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查实。 3.6建立物资供应应急保障机制 在物资供应过程中,由于供应商资金、资源,以及生产厂家设备检查、检修,或者道路运输中断和限行,或者其他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物资不能及时送达施工现场。作为项目物资人员,应有未雨绸缪的意识,认真考虑各类不可控因素,防患于未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应急保障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比如:钢材、水泥等大宗物资,在招标时应考虑选择两家或以上的供应商和生产厂。物资人员在供应过程中要多观察、勤思考,及时掌握天气、道路或其他非人为因素,与供应商加强沟通,掌握工厂生产、检修情况。根据掌握的信息,结合施工进度、物资需求和库存情况,调整物资供应计划,加大现场库存,或要求供应商加大库存量。 4结语 当然,在应急保障预案中,对资金的到位情况也应该做详细的分析,结合项目资金情况和施工进度安排,合理安排项目物资供应工作。在项目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应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不能采取只供货不付款的方式,此举会引发很多的后续问题和矛盾。供应商垫资肯定会存在资金成本,很多项目物资人员惯性的思维认为供应商垫资天经地义,没有进行换位思考。在2009、2010年铁路建设资金紧张期间,供应商因资金问题与施工方对簿公堂的事情层出不穷。作为供应商,采取法律途径解决资金问题也是迫不得已,但问题的出现是因为项目物资人员在问题出现的初期没有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导致问题和矛盾不断地积累放大,最终爆发。 作者:刘军 单位:中铁二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国企供应公司物资采购管理论文 一、国企物资采购概述 物资采购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最为基础的环节之一,因为它处于整个系统的第一环节,对于企业来说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小则影响内部工作系统,大则影响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物资采购主要包括对于生产材料的采购和日常办公用品的采购。物资采购在实际中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一般没有“物资采购”项,多以“原材料”予以核算。此外,物资采购所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如果供应公司相互之间未能形成统一协调的关系,一旦出现失误,便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营秩序,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国企物资采购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企业自身在进行采购的环节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因为缺乏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相应的约束。收取贿赂,或者一味的追求价高而忽视质量,采购人员假公济私的现象经常发生。在一般的民营企业中所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少,因为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以中小型为主,采购的规模也相对较小。但是对于市场中的主体,即国企而言,造成的影响便是巨大的。近些年,国企的规模不断扩大,自身对于各项物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涉及到的采购资金也十分的庞大。现阶段的市场是属于买方市场的,卖方为了能够扩大销售规模、增加销售数量,不惜出卖质次价高的物品或者是进行促销捆绑销售。很多采购公司由于自身专业素质的欠缺,很容易买到质量低劣的产品,这些对于国企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极大的隐患,必须予以解决。目前国企物资采购出现上述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大部分国企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会出现采购商品出现质次价高的情况。其次,由于一些国企忽略采购的专业化问题,进而缺乏专业的采购人员,最终导致采购过程中很难鉴别区分出所需采购物资的好坏。另一方面,由于国企往往体系庞杂,很多管理者缺乏对于采购的重视程度,致使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违法违规的行为也常常会出现在采购过程中。这些都导致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水平得不到提升。 三、对物资采购管理体系建设措施 本文针对上述提出的各项问题,结合国家颁布的关于国企物资采购管理的暂行规定等法律文件,提出以下改善措施,以便建设科学严密的采购管理体系来规范国企采购过程中所出现种种问题。将整个采购过程,即采购开始计划之时、进行价格比较、勘查实物到最后的决定购买、交付价款、入库实现全面的监督管理,主要措施如下: (一)建立内部管理机构 建设专门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必须要有机构或者委员会进行领导控制,因此,可对采购工作建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它的主要职责是领导和管理整个采购程序,定期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情况。主要目标是要实现成本的降低,并且确定相应的采购标准、价格,对于违反内部采购管理规定和国家法律规范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管理。 (二)建立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 制度是一切活动开展的基础。虽然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范予以规制,但对于国企内部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具体的进行约束。因此必须针对各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针对采购的计划,对于计划的确定以及审核都应进行规范。其二,对于申报价格的进行约束,价格的确定必须要在进行市场调查的前提之下做出,对于较大的采购数量最好以招标的方式进行。此外,价格的最终审核确定必须要求做出书面形式的文件资料,以便后期购买进行对比或是监督检查。其三,对于采购合同的审查进行系统规定,合同必须经过严密的级次申报方能最终签订。其四,对于质量进行规定,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行业标准作为基础,避免质量瑕疵的物品进入企业的生产运营程序。其五,对于票据的制定、审核、归档进行规定。最后制定严厉的奖惩措施,惩罚措施的建立将会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三)加强采购员工整体素质 对物资采购管理公司的员工的专业素质必须要予以重视,素质较低的员工不仅不能够辨别商品质量的好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的要求也不够严格,容易受到贿赂或者收买。因此,必须对员工的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进行培养。这就要求广大国企首先做到定期开展员工的培训工作。对于培训的内容主要是集中于专业知识领域,尤其是日常会购买的商品的相关知识,以及对于采购的专业知识都可以加强。其次,国企在新招用员工的时候提高准入门槛,在源头上便对其素质进行把关。同时加强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在国企进行采购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有少部分人以收买贿赂的方式将自己的商品销售进去,因此,应经常对员工进行该领域的教育工作。定期进行考核也是加强采购员工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考核的内容除了日常培训的专业知识外,还应与其实际工作表现相互结合,形成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间接性的督促员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结束语 国企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逐渐实现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加深了各国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国企采购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除了能推动市场的内需以外,更重要的是其自身存在很多的弊端需要解决。贿赂事件、商品质量问题都会影响到国企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物资采购体系,建立统一的内部领导机构或者委员会,制定统一的内部制度规范,不断加强员工素质的培养。最终,国企的物资采购体系一定会建设的更加科学和完善。 作者:张浩 单位:西山煤电集团公司物资供应分公司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降低成本视角下物资采购管理论文 一、物资采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企业采购物资的数量没有结合实际的需求量,企业为了将自身的资金容量扩大,盲目的购买物资,导致占用过多的资金,造成物资的堆压;其次,采购的物资单价过高,渠道不足。很多企业都有明文规定,大部分企业需要的物资都是从指定的材料厂进行采购,但是部分材料厂的物资的价格存在虚高问题;最后,专项采购人员不具备强力的专业素质,对于采购认识不足,没能及时的熟悉企业所需要的新产品、新技术,对于产品的质量更是缺乏判断力,从而导致资金大量的浪费在产品采购质量之上。 二、有效的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一)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采购,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企业为了确保能够正常的运转而需要购入必要的消耗品以及设备、设施的一个总称,也是企业中成本有效控制的重要因素。不论是企业的管理层还是财务、物资有关部门,对于物资采购都应该拥有非常敏感的风险意识。这不仅仅是因为采购会影响整个企业的生产成本,更多的是因为有可能部分人员会形成欺诈行为,所以在企业的采购当中需要控制物资的价格。 1、合理核定采购计划 其一,由企业的技术部门通过生产的需要来制定出维修用的物资计划;其二,由企业的材料部门根据生产的总需求以及计划来制定出企业物资的采购计划。而采购计划的制定,对于物资采购成本的一种预测与估计,也是对于整个采购所需要使用资金的一种规划。采购计划不仅是对资金需要进行合理的分发与配置,还要制定出相关的使用标准,以便能够随时的掌控与检测采购资金的使用,确保资金能够在允许的范围内浮动。只有有了物资采购计划来进行约束,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资金使用率,优化管理配置,快速的查找出资金使用中的例外情况,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2、把住源头,净化渠道 物资市场供求关系的外部环境对采购策略的制定、采购计划的实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采购环境的充分、有效的利用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了解采购市场的基本行情、抓住市场采购信息。企业需要建立出相应的市场信息机制,例如:建立出企业重要物资的供应商数据库,一边随时的查询,以及相应的品类、性能以及其他有关物资信息,并对物资进行随时的调查与跟踪,然后在进行价格、质量等有关综合评价。 (二)构建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 1、建立价格档案,降低采购成本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很多的企业都能在互联网上设立了相应的产品专栏,将市场商品的价格透明化,让需要进行物资采购的企业了解到产品相应的价格、质量等相关情况。通过网络信息的利用,建立出价格档案,定期收集有关的供应价格信息,分析、评价现有的价格水平,并对归档的价格档案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更新,也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2、杜绝盲目采购,控制采购成本支出 物资部门需要将供应商的信息录入电脑当中,再经过加工处理,对供应商的产品价格、质量,售后服务中的水平、质量保障等进行研究,调查,然后将相关信息传递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层等进行审查。物资部门在进行物资采购的时候,也能够通过内部网络将订单收录入库。企业能够通过电脑的统计,掌握库存情况,也能将库存量降至最低限度。 (三)强化采购人员意识 作为企业的采购人员,需要加强采购人员的成本意识,抓好采购人员整体素质的培训,才能够确保企业盈利目标的实现。作为采购人员,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满足业务需求。搞好物资采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为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够用在“刀刃上”,作为企业的物资部门必须要致力于加大人员成本意识的强化。同时,随着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经济全球化的速度日益加快,以往采购方法与技术等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建设出一只集法律、信息化技术、经营管理等专业职能于一身的采购专业队伍。 (四)加大纪检监督力度 纪检部门需要加大物资监督力度,降低在物资采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物资供应商有意作假,故意不履行合约等;企业物资采购人员的索贿受贿;供应商故意抬高价格等等。因此,要加强对供应商的资格审查,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针对物资采购中常见的问题,充分发挥纪检部门的监督作用,加大监督力度。纪检部门应加强与物资部门的相互配合,尤其是针对物资采购存在的重要问题,定期的开展执法监察,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三、结语 总之,在企业的物资采购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物资部门,需要加强物资采购管理,从实际出现,真正的做到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才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大型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论文 一、两种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探究 1.1成本高,效率低。 采购部门不够精简,费用支出较大,调查、洽谈各方面都需要花费。为了资金能够灵活周转,许多企业并非大批量购买,也就无法享受优惠价格,这些原因最终导致采购成本过高。了解市场和商品信息的过程耗时耗力,选择过程低效。流程不合理,存在环节重复现象,且文件资料处理以人工为主。难以实现信息共享,极易因此而浪费资金。与供应商缺少良好的沟通,互相隐瞒真实信息,导致采购效率很低。 1.2物资质量无法保证。 质量和成本一般呈正相关,但企业难以参与到供应商的物资质量控制活动中,所以在招投标时很有可能选择报价低的供应商,其质量无法保证,最终必将影响到生产质量。腐败行为在采购过程中屡见不鲜,直接导致材料质量不合格,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1.3资金利用率低。 以建设项目为例,投资大,由业主提供建设资金。企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各环节联系较少,信息闭塞,常出现高价采购的情况。由于无法合理地运用资金,最终导致物资过剩或物资不足,阻碍了项目的正常进行。 1.4管理漏洞,合作期短。 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着许多漏洞和不规范行为。如管理制度不完善或难以执行,人才匮乏,工作效率较低;管理人员为一己之私,接受供应商的贿赂,以高价购买质量较次的物资,严重损害了企业利益。与供应商多是一次性合作,不能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频繁地换供应商,会增加许多风险。 2.新模式。 传统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需加以改进,一种基于供应链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纳。对大型企业而言,生产规模大,所需要的物资材料多。一方面产品本身可能比较复杂,需用到多种机械设备和材料,即便是同一种材料,规格也会有所不同;另一方面,产品的用途不同,在外形、构造、组织上有着很大差异。企业生产往往具有流动性,所以物资材料要适应地点的变更,这就决定了物资供应的多变性。另外,采购管理要涉及诸多部门,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也要具体而定,加上生产周期较长,增加了管理的复杂度。基于供应链的物资采购管理改变了以往为库存而采购的模式,而是根据订单采购,即有多少生产需求订单,就制定多少订购订单,可减少盲目性,避免物资库存过剩。采购人员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灵活性,确保采购计划的可行性。采购部门可随时了解项目进度详情,并对物资需求加以预估,生产过程中尽量保证物资材料能够准时到达,以节约库存保管费用。在管理上,实现了由采购管理到外部资源管理的转变。加强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企业负责一部分,供应商负责另一部分,彼此相互合作,使各方面更加协调,逐渐实现精细化管理。此外,供应链物资采购管理重视战略协作,即与承包商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关系,协调双方利益,实现双赢。双方增强了信息透明度,供应商掌握企业的真实需求量和详细要求等信息,企业也需了解供应商的实力、供应能力和材料质量。因市场复杂多变,双方必须做出快速反应,企业将变动的信息及时提供给供应商,以便其能够迅速调整。 二、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在现代大型企业的应用 1.实例分析。 某企业成立于1960年,经过几十年发展,规模迅速扩大。企业集生产、科研、销售、经营多种功能于一体,随着竞争加剧,为获得更多利益,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尤为重视。物资采购管理颇为关键,2010年——2012年,企业共组织了232次招标采购,年均招标采购金额62075万元,占了采购总额的90%。除了招标采购,企业还采用了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采购的方式。同时,企业还制定了较为合理的采购管理模式,最终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2.管理策略。 2.1做好准备工作。 在采购过程中,管理层将采购管理上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基于整体、长期规划与控制的方式对采购成本予以控制。然后将其详细分解为具体的工作,并交由各级管理部门予以执行。同时,通过强化控制、监督工作,让采购模式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物资采购的质量。 2.2实现经济采购。 不断引进新的渠道供应商,通过竞争降低采购成本。保持合作关系稳定,降低客户更换风险。根据市场价格波动,实时调整采购成本。实施进口备件的国产化,尽量降低采购成本。 2.3决策权和执行权相分离。 采购过程中,坚持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相互制约,有效监督。采购计划逐级审核,实际采购执行必须符合或优于年初制定的采购方案和集团公司的批复意见并逐级审批。招标或询价采购方案确定后,由管理科统一组织招标或询价,业务科根据确定的采购方案、采购渠道和价格,与供应商签订合同,逐级审批后实施。 2.4丰富企业文化。 加强职工队伍素质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且忠诚度较高的员工。不断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培养团队精神。此外还应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避免各种腐败现象。 三、结语 物资采购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提工作,与企业利益和项目质量迷密切相关,必须采取合理的管理模式,做好管理工作。为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必须根据企业实际状况不断完善采购管理模式,科学地制定管理策略,加大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在不影响物资材料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控制采购费用,为企业节约成本。 作者:孙力 宗玉儒 单位: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新形势下的电力物资采购管理的创新 1、电力物资采购管理的创新策略 针对电力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要求。例如,企业在实施物资采购管理的时候,可以通过监督进行严格的管理作为前提条件,以采购人员对各项规章条例的严格遵守作为基础,保证采买的安全性和标准性,才能为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奠定良好的内部管理基础。企业实现对物资采购管理的创新,可以在管理的过程引入新的采购管理模式,应用先进的技术实施招标采购等。 1.1 引入新的采购管理模式 1.1.1传统采购管理模式的不足 电力物资采购管理的程序包括很多不同的内容,例如,采购计划的提出—采购计划的下达—询价采购—入库验收—结算等。但是,传统的电力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属于人为性的随意采购,采购人员占主要的因素。例如,采购人员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可以自己决定或者按照企业的指定选择购买产品的商家和产品的价格,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而且,大部分企业的物资采购都应用一事一议性招标。换一种说法就是,电力企业在物资采购管理中,如果需要的物资用量较大,就会临时组织招标。这种招标方式存在较大的弊端,不仅不能实现全过程的竞价采购,还不能保证采购产品的质量,会造成企业中发生腐败现象。 1.1.2 新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的应用 针对上述中所指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需要企业对物资采购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例如,某企业在实施电力物资采购管理的过程中,应用了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通过网络间的竞标,获取物资的供应权。这种管理模式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作用,可在一定的程度上消除传统物资采购中出现的问题。新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主要包括物资管理、物资招标和物资供应中心。不同的中心机构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例如,物资招标中心主要负责在计算机网络中录入电力物资采购计划,并且通过网络实现对物资采购信息的及时,统计采购物资,并且对供应商进行评价。物资的管理和供应中心主要是负责对电力物资采购计划进行审核,核对电力物资的库存,按照企业招标中心的采购结果实现对合同的签订,在电力物资入库前进行验收和结算,最后进行仓储保管和物资的发放。这种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在企业的管理中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机构,还建立了科学的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企业整个电力物资采购管理环节的全部覆盖,降低了企业物资采购的成本,有效的保证了采购产品的质量。 1.2 应用先进的技术实施招标 采购企业在进行电力物资采购管理的时候,应用新的物资采购管理系统,一项关键的因素是实现对电力物资采购订单的电子化处理。除此之外,企业在实施电力物资采购管理的电子化的同时,可集成财务管理系统,对企业中不同电力物资采购业务的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应用电力物资采购管理系统可以统计和对比采购过程中各种不同的采购订单、发票和结算单,发挥成本较低、选择比较多样和过程透明简短的特点,实现对电力物资采购管理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为企业内部供货的准时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库存管理是企业实施物资采购管理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该环节的工作业务量比较大。在企业中建立信息化的物资出入库管理制度,可以对物资库存数量进行准确的掌握,及时了解电力物资的入库和出库实时动态变化,保持企业库存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且,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网络招标,主要是利用虚拟世界的传输功能作为平台进行采购,通过网络实现采购人员和采购商家的交流沟通,避免了监管力度不足所产生的随性操作。整个采买过程是面向社会的,竞标的过程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特点,实现了对电力物资采购操作的规范化管理,从根本上实现了对物资采购资金的投入。 2、结语 要实现企业的快速和良好发展,物资采购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企业的运行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企业电力物资采购中出现的问题,根据传统电力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的弊端,引进新型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问题的发生,提高物资采购管理水平,适应企业在新形势中的发展需要,促进企业的发展。 作者:傅晓垒 单位:国网福建上杭县供电有限公司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电力物资采购管理的风险防范 1电力物资采购的内因型风险 1.1计划风险 计划风险的产生源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影响到采购计划的准确性和操作力度;另一方是采购计划管理技术的不科学设计和不恰当选择,使实际情况与采购目的发生偏差,导致采购中计划风险的出现。 1.2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的出现是由于管理层的管理人员在业务认识、市场环境判断、责任心等方面把握不足而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导致的决策风险。 1.3合同风险 合同风险可以归为三个方面:一是,合同条例不明确,盲目签约,弱化违约责任,只是口头协议。二是,合同行为不正当。卖方为了获得更大利用,改变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而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例如行贿、牟取企业采购标底等,导致双方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签约。三是,合同的日常管理混乱,导致无据可查。 1.4运输风险 电力工程技术具有资金密集、生产周期长、设备品种多样、采购范围广、运输距离远等特点,除此之外,运输方式多样,包括公路、铁路、水路、空运等多种方式,因而受外界影响较大,导致运输中存在多种风险隐患。 1.5验收风险 验收风险具体表现在质量上的以次充好、数量上的缺斤少两、品种规格上的货不对路、价格上的名不副实。 1.6存量风险 存量风险的表现有三点,首先,是采购量无法及时满足生产供应需求,导致生产中断而引发的风险。其次,是物资采购量过大,引起物资的积压,大量的物资沉淀于库存中,无法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导致了存储损耗风险。最后,是由于物资采购时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错误判断,盲目进货,形成了价格风险。 2电力物资采购风险的防范措施 2.1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一般来说,电力生产过程中,电力物资采购资金占到了总投资的40%左右,所以说物资采购管理的规划与完善是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我们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和健全物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每一个环节,企业在进一步强化物资管理基础上,同时做好物资定额、计划以及物资采购与分类的相关工作,实行物资采购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制度化。第二,实施物资采购管理的现代化,电力企业需要及时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和新技术,建立起完善的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让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全面的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物资采购管理水平。 2.2建立责任风险控制 建立责任风险控制应从内部控制制度与程序上的建立着手,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特别是采购业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做到秉公处理,依法办事,加强企业工作人员间的团队协作意识,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的风险防范能力。接着就是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能力,随着采购模式的不断变化,物资供应部门更多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同时又懂招投标、合同、法律、材料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企业只有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素质,才能尽可能的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采购风险。 2.3选择合理的采购方式 因为电力系统所需要的物资种类很多,所以相应的采购方式也有很多种。针对不同的物资我们往往需要采取不同的采购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准备的掌握相关产品的资源、生产方面的情况。同时,合适的供货方式,能够有效减少物资采购中的直接成本,可以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采购的风险。 2.4强化对供应商的管理 完善的供应商网络和规范的供应商行为时电力物资采购管理中的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一点,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力机构和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对供应商的管理除了从所供物资的名称、规格、质量、价格、供应方式等方面考虑外,还需要对企业进行深入了解,考察企业的生产情况、信誉度、服务质量、经营状况等。通过多方面的信息比对,从而挑选出最有保障最合适的供应商,将资金风险降到最低。 作者:孙朝阳 单位:国网天津宝坻供电有限公司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铁路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探讨 一、铁路非运输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资采购管理机制不完善 突出表现在部分企业未明确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责任部门,并赋予相应的权责,实行物资采购归口管理;有的未明确与子分公司物资采购分级管理的额度权限;有的未对零星物资采购管理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个别单位把物资采购的权责全部交由子(分)公司自行管理,受子分公司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因素影响,往往出现制度落实不到位或违规操作现象。 2.物资招投标采购比重不高 据2012至2013年采购情况调查,全局非运输企业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价采购方式的比重仅占采购总额的48%,而采取询价采购、零星采购方式的占一半以上。与运输业集中采购实行招标相比,非运输企业物资采购的批量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有的企业片面追求闯市场增收入,在内部挖潜降本增效上力度不够,影响了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3.物资采购过程不规范 个别企业因计划不周或工期紧张等原因,该招标的没有招标,仅以电话询价代替招标;有的企业未遵循询价比价至少要三家以上的规定,有的没有保留完整的询价记录;有的采购合同管理不规范,个别企业未经审批完毕就提前签订合同。 二、加强铁路非运输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现实必要性 1.加强物资采购管理是非运输企业完善经营管理机制的迫切需要 物资采购管理是企业经营的关键环节,与经营成本、廉政风险防控息息相关。近年来非运输企业经过一段快速发展,已经具备一定规模。要想进一步提升企业实力,实现由生产经营型向资产经营型转变,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迫切需要完善阳光采购机制,净化采购渠道,优化物资采购管理,促进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 2.加强物资采购管理是非运输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铁路非运输业的加工制造、工程施工、现代物流、旅行服务企业不仅仅服务于铁路旅客货主,更多地参与到市场竞争的多个行业,与地方企业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物资采购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竞争优势,关系到能否开辟更广阔的市场。近年来铁路非运输企业生产的工务、桥梁配件及电缆产品成功进军城市地铁、轻轨市场不仅仅靠的过硬的产品质量,成本优势亦十分突出。 3.加强物资采购管理是非运输企业提高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 路局运输业对列入运输成本的运输单位物资采购实施计划管理。非运输企业由于列入企业经营成本,且涉及行业门类众多,在采购管理上对路局的要求理解不一,做法不同,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经营的整体效益。因此,在企业努力增收的同时,要进一步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在当前全路推进资产经营开发,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亟需规范非运输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在增收创效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提高经营管理整体效益。 三、加强铁路非运输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对策措施 1.构建权责明确分级负责的物资采购管理机制 1.1明确管理权责。铁路局非运输企业主管部门负责非运输业系统物资采购管理顶层设计,参加铁路局组织的物资采购招投标相关工作,对非运输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行为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各铁路非运输企业负责按照路局总体部署,实施本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对所属子分公司物资采购行为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企业的物资需求部门、采购实施部门、财务、审计、法律、纪检等相关部门赋予相应权责,构建层次清晰、权责明确、运行有序的物资采购管理机制。 1.2明确管理范围。铁路非运输企业仅负责按路局规定,属于自主采购权限范围的生产经营、设备设施大维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等所需物资的采购管理。对于铁路局实施统一集采集供的物资严格执行规定。 2.实施专业归口分层管理的采购管理制度体系 2.1实施专业归口。各非运输企业要成立物资采购领导小组,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坚决杜绝多个部门插手物资采购,避免造成管理混乱,甚至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 2.2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物资采购管理办法,涵盖采购全过程,形成物资计划、物资采购、物资验收、物资出入库各环节的有序可控,实现物资采购行为有法可依。 2.3实施分层管理。按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各非运输企业应明确界定集团公司、分(子)公司的物资采购管理权限和额度。本着有利于集中批量、降低成本的原则,建立集团本级管理物资采购目录,并报路局主管部门备案。按“不相融岗位分离”原则完善物资采购内控制度,真正落实“谁采购、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采购质量、成本控制责任。 3.强化物资采购过程控制实现降本增效 3.1最大限度集中批量实施招标采购。一是凡采购品种、批量、采购金额或供货厂商数量达到招标条件的,均应实行公开招标采购,不断提高招标采购比重。二是公开招标采购要坚持相同性能和质量条件下的最低价中标原则。三是各企业根据加工制造、工程施工、建筑安装、旅行服务商品等不同类别界定相应的额度,达到额度的必须招标。四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具备条件的大力开展网上竞价采购,充分挖掘供应商潜力,达到减低采购成本的目的。五是在不具备招标条件时,进一步规范竞争性谈判等采购方式,力争取得最佳的效果。 3.2全面规范询价采购工作流程。各非运输企业制定操作性强的询价采购工作流程,规范零星、小额采购。根据铁路企业实际,实施物资询价采购审批和公示制度,明确采购人、采购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询价采购审批要有各级相关人员、分管领导签字,规范采购程序。同时要确定采购监督部门,定期对采购部门所购物资进行市场询价,落实监督检查责任,构建科学合理、运行有效的询质比价监督机制。 3.3加强物资供应商管理。建立物资供应商信息库,对采购渠道实施动态管理。各非运输企业及下属公司要根据各自权限范围的采购物资,按类别、采购方式建立采购渠道档案。从产品价格、质量和供应服务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考核评估;要制定供应商不良行为的内容和判定标准,对不良行为记录档案,对发生严重问题的纳入黑名单,限制其进入铁路市场。 3.4规范采购合同管理。严格合同签订、审查,落实履约责任。定期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加强合同及相关采购档案管理,严格按合同约定条款和资金管理制度进行资金支付。 3.5实施质量追溯机制。建立采购物资质量跟踪追溯、信息反馈制度,建立质量问题产品的退货、终身索赔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各非运输企业专业技术部门和使用单位应当及时将产品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反馈物资采购责任部门,作为对物资供应商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形成物资采购质量控制闭环管理。 3.6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物资采购监督检查制度,形成采购决策、采购招标、合同执行、质量验收、资金拨付等环节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衡的有效机制。把规范管理程序、加强质量控制、廉政风险点控制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强化物资采购全过程的监督检查。 4.开展物资采购管理机制运行评价提升采购管理水平 全局非运输企业要建立物资采购管理运行评价机制,采取季度或年度形式对所属单位物资采购管理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资采购办法的建立及执行情况,工作流程运行情况,物资目录执行情况,节约采购成本的分类对比情况、物资采购质量管理情况,物资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物资管理机制,在动态管理中提升管理效能。 四、结语 铁路非运输企业必须正视物资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立起适应铁路全面走向市场,多元化发展新形势的物资采购管理机制,在企业拓展市场增收创效的同时,通过加强物资采购管理,不断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并逐步形成企业成本优势,参与市场竞争,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 作者:石业发 单位:济南铁路局经营开发处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浅析 1、企业物资采购过程中的问题 1.1采购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存在风险 在确定了供应商后,就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采购合同是确保供应商履约的法律文件。企业在和供应商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往往并不重视采购合同的重要性。很多采购人员甚至认为采购合同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甚至认为采购合同只是一种形式。由于企业采购人员的对采购合同的认识不足,所以,采购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采购合同约定应当在某个时间之前交货,如果迟延交货,供应商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但在实际的过程中,采购合同的违约责任条款并未发挥作用。这就导致即使供应商迟延交货并且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的情况下,仍然通过协商调解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些导致了采购合同形同虚设。 1.2采购腐败 采购腐败的情形主要是采购人员或负责人为了获得回扣,与供应商相互勾结,牺牲企业利益的行为。采购腐败具体表现为:物资采购的价格非但不低,反而比一般情形偏高;舍近求远,即从近处采购物资的话,价格实惠而且运费较少,但偏要从远处采购,而且价格偏高。采购部门对于企业而言十分的重要,而且在企业中,该部门的关键岗位往往由家族人员控制。企业破除采购腐败,需加强采购制度建设。 2、加强企业物资采购管理 2.1制定完善的物资采购计划 制定完善的物资采购计划是企业物资采购运作的第一步。物资采购计划的制定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计划的制定者应当具有的丰富的物资采购经验,并且具有出色的协调能力。企业库存的积压已经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难题,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物资采购计划的制定缺乏科学性,致使企业库存物资没有得到很好地使用。根据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如果物资采购计划的制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的参与,将会大大将少误差率的发生。因此,企业物资采购计划可以建立生产、采购、财务等三个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第一,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提出物资采购申请单;第二,采购部门接到采购申请单后,对是否重复购买进行调查确认,并进行物资采购计划的可行性审核;第三,财务部门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预算目标进行审核,审核后提交物资采购部门,由采购部门进行采购。 2.2选择供应商 选择怎么样的供应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选择供应商,是物资采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企业而言,供应商的数量越多,意味着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使得企业在与供应商的博弈中,能掌握价格、质量主动权。主动权还表现在物资采购的规格、型号具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同时,也能在在价格上获得更大的实惠,还能让供应商的售后服务承诺更加周到。物资采购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应当采用以下程序进行综合评估:第一,制定出选择供应商的标准。采购标准的制定应当有物资使用部门和采购部门联合制定,确保标准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标准应当包括物资货品的质量、价格、交货期限、结算方式等方面。越是具体明确的标准,越具有较高执行性;第二,制定出科学的评标管理办法。通过严格评标办法,对供应商进行调查、分析、比较,才能选择到优质的供应商。招标的范围尽可能的广,以吸引到更多的供应商参与。 2.3确定合理的物资采购价格 物资采购价格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产品价格的高低。在确定物资采购价格的时候,应当注重对市场上相应物资价格的调查,弱化物资采购员工以及采购部门负责人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物资采购绝不是简单地买供应商的物品。物资采购价格的确定需要制定出物资采购价格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和程序,从而能在和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过程中,更加规范,尽可能避免了采购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确定合理的物资采购价格,应当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的作用。现代网络科技的繁荣,为物资采购人员确定物资的合理价格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物资采购人员可以从互联网上了解到该类物资的一般报价,从而摸准各个供应商的价格底线以及采购物资利润的构成,既能确定采购物资的合理价格,也能有效的避免采购腐败。 2.4加强对采购人员考评 企业的采购人员是物资采购的执行人,在采购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企业的采购人员与供应商相互勾结,抬高价格,或者采购物资的质量与实际需要的质量标准不一致的,将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造成重要的影响。在当前企业对采购人员的考评中,往往注重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个人品质和行业操守,而对如何加强对采购人员的考评往往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持。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采购人员的考评:第一,制定奖惩制度。企业制定完善的采购人员奖惩制度,需明确一旦采购人员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将会得到的惩罚,也应当对一贯廉洁自律的采购人员进行奖励;第二,加强对采购人员的考核。一般可以采取季度考核的方式,考核的结果应当与采购人员的绩效挂钩;第三,采用采购人员轮岗制,避免采购人员与供应商之间的串通勾结。(本文来自于《华章》杂志。《华章》杂志简介详见) 3、结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的全球化,使得采购部门也应当与时俱进,逐渐从传统的后勤辅助角色,转变到成为企业的关键部门。企业物资采购是采购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做好了这一工作对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实现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充分发挥采购部门的作用,加强对采购人员的考核,加强物资采购制度建设,使企业在物资采购管理水平上实现提升。 作者:张淑芳 尚建军 单位:河南油田物资供销处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事业单位材料物资采购管理研讨 一、降低采购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一)减少库存经费 减少库存经费的根本方法是要将库存控制作为物资采购管理的基础原则,树立库存控制的原则,进行适时、适量的采购,以减少库存经费为根本。 (二)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物流采购管理要从全面出发,把系统中的每一部分组成合理的进行组织协调,使得每一元素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而后树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中各个部门和员工以产品的质量为基本核心,秉承“科学化、效率化、精准化”的三化保障体系,来确保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实施和安全生产指标的合格。 (三)管理手段现代化 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指企业逐步采用现代化通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物资采购管理水平,使物资采购管理真正做到高效、快捷、准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及迅速发展,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的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即MIS系统在各行各业普遍建立,我们还应当加速这种信息化的进程,使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二、采购供货速度是关键,适应市场竞争是需要 随着现今企业面临客户要求的多变,为了适应市场竞争性的需求,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一大重任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证供货,从而满足顾客的需求,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 (一)保证不缺货、保证物资采购质量 建立一个以企业总体经营目标为基础的高效率的物资采购管理系统,科学的制定物资采购管理战略和物资采购管理计划。保证把所需的物资按时采购进来,保证不缺货,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保证质量,既要保证所采购的物资能够达到企业安全生产所需要的质量标准,同时也要做到适度。质量太差,必然不行,但质量太好必然增加采购成本,所以要求所采购物资在保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尽量采购价格低廉的物资。 (二)供应商是企业的战略联盟者 在物资采购管理中,企业的供应商不是企业利润的吞噬者。相反地,我们应该把他们看做是企业合作的战略联盟者。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来挑选与公司有良好合作的供应商,在帮助自身成长的同时来帮助供应商成长。做到双方互利共赢,满足企业所需要的物资采购要求,做企业的战略联盟者。 (三)明确物资采购计划 在制定物资采购计划的过程中要明确进度,不仅要根据企业生产计划选择供应方,同时也要考虑价格因素和质量因素,最重要的是进度因素。当供应方提供的合同不能满足我方的供货要求时,要与对方进行沟通解决问题。签订合同明确供货要求并与供应商达到共识。 (四)建立适合的采购信息化平台 提高采购效率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建立一套适合本事业单位的采购信息化平台,采购信息化平台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迅速准确的提供市场所需信息,来满足市场化的需要,使得采购计划和合同管理以及物料的统计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一套全面严谨完善的物流采购机制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于企业的采购过程具有强烈的规范性和监督性,它能使得企业采购程序实现标准化,有利于采购数量的明确性、采购决策的科学性、采购行为的规范性、采购过程的公开性等一系列程序的实现,从而最大力度的保证事业单位经济利润的提高,增强其整体实力,使之在市场上占有优势地位。 作者:杜红英 单位:青海省西宁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港口物资采购管理探讨 摘要:在我国的各种运输方式中,水路运输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人们更加注重对港口的建设,同时也逐渐加深对港口物资采购管理科学性的研究分析,希望以此提高港口物资采购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水路运输行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港口;物资采购管理;科学性 前言: 水路运输因其运输成本低、运输货物数量大等优点成为我国主要的货物运输方式,为促进我国水路运输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对港口的建设,特别是对港口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科学性的分析已经成为人们现在所关注的焦点,人们希望通过对其的研究可以促进港口的建设,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港口物资采购管理现状 从现阶段我国港口物资采购管理的现状看,情况并不是很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港口物资采购缺乏计划性。在实际的港口物资采购过程中,大多数的港口缺乏科学的计划,只是在港口物资缺乏的时候才会购买,没有对物资的质量、价格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进行物资购买时没有做到充分的前期准备。其次,采购物资的质量标准参差不齐。物资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长短以及企业生产的安全与否,但是由于港口物资采购量大,我们需要在不同的供货商处进行物资的采购,这就很容易导致采购物资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影响港口建设的质量,也会增加成本的投入,造成资源的浪费。最后,港口物资采购管理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从事港口物资采购管理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在进行港口物资选购时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对比,而且缺少与物流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导致在实际的港口物资采购管理中常常出现问题,影响采购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港口物资采购管理科学性分析 为提高港口物资采购管理的科学性,提升采购管理工作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港口物资采购的管理工作: (一)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 想要提高港口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首先要制定一个科学的物资采购计划。对企业生产中所需要物资的种类、数量、规格、质量等进行预测,同时对港口物资的各大供应商进行评估考核,准确了解市场动向以及各大供应商所提供物资的质量、价格以及供应商的信誉程度等[2]。在制定采购计划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机械配件采购计划的制定,因为机械配件的消耗十分巨大,我们要对机械配件进行技术检查从而减少机械配件的损耗,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制定科学的物资采购计划可以有效的减少采购的次数,保证采购的质量,同时也可对库存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有利于港口物资采购管理前期准备工作的顺利实施,为接下来的采购工作提供保障。 (二)建立科学的采购物资质量标准 为解决采购物资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系统的采购物资质量标准,并且严格根据标准进行港口物资的采购。对于港口物资质量的判定不应该只有采购部门自己决定,我们应该将采购的物资交由企业各个部门来判定。例如我们在对柴油进行质量检测时,应该将供应商提供的柴油送往专业的柴油检测机构进行检查,然后再通过使用让各个部门都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之后再根据检测结果与评价选取性价比最好的柴油。而且我们对待不同的供应商要做到一视同仁,统一物资采购的质量标准,针对以次充好的供应商坚决不再与其合作,而且还有寻找信誉度高的供应商,不能因为贪图便宜而与一些信誉度低的供应商合作,影响港口物资的质量。 (三)提高港口物资采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港口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还要加强对港口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团队的建设。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应该为采购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高自身关于港口物资的专业知识,提高选购港口物资的技能。而且企业还可以为港口物资采购管理人员搭建信息交流的平台,鼓励采购人员之间相互沟通,借鉴彼此间的经验,做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另外企业应该重视对港口物资采购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在进行港口物资选购时可以公平的对待各大供应商,客观的选取质量最优的港口物资。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以此来规范港口物资采购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好的从事港口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港口物资采购管理水平与质量。 三、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想要提高港口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我们可以通过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建立科学的采购物资质量标准、提高港口物资采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式,以此提高港口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促进我国港口建设的发展。 作者:鲁鹏坤 单位:宁波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物资采购管理论文:高校后勤物资采购管理 作为高校后勤总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配送中心既要做好经营与发展,又要搞好服务。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物资采购配送工作,尽一切可能降低进价,降低配送成本,是摆在每个配送中心员工面前的问题。一年多来,我校后勤总公司配送中心在后勤物资采购的全程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供大家探讨。 一、目的与意义 集中配送的目的是把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各自采购的人和事,集中到一个部门来办,便于集中管理这方面的工作,同时使配送的量增大,以求降低进价,降低经营成本,增加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监督。 二、物资采购全程管理的内容 高校后勤物资采购的全程管理,我们归纳采购之前、采购过程、采购之后的管理。 1、采购之前的管理 (1)采购之前的主要工作是做好市场调查,了解价格信息,包括品牌、规格、质量、型号、价格、货源及供应商的情况,必要时还要对供应商进行考察,了解生产流程、生产规模、厂方实力、管理水平、经营状况等,这些都是做好采购工作要掌握的信息。为掌握市场信息,我校后勤总公司配送中心专门设人负责此项工作,定期进行市场调查,中心负责人和总公司分管副总经理也参与调查或抽查,做到心中有数。配送中心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需物资进行市场调查,如蔬菜类、水产类、蛋类每周一次,维修材料、文印纸张、耗材、清卫用品、干货等其他食品原料不定期进行市场调查,还与兄弟院校进行沟通,互通信息,为采购工作提供依据。 (2)供应商的选择 综合供应商的实力、信誉、服务能力,所提供商品的质量、价格等各方面的情况来确定供应商,对于招投标所采购的商品,还要对厂家进行实地考察,以确保质量。为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采用签合同、收取质量押金的办法,合同一年一签,定期考查,实行优胜劣汰。在供应商的选择中,还引进竞争机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谁能提供更优惠的价格和服务,就让谁做;引进约束机制,只看价格和质量,不看生人和熟人,堵住关系生意,以确保商品的质量和进货渠道。我们在主要货物如粮、油、燃料、肉、豆制品等物资采购方面,在招投标采购的物资方面,供应商基本上是厂家或主渠道商家,各类物资的进价在高校中保持在较低价位。 2、采购过程的实施 物资采购分成两部份,一是委托采购,就是和供应商签定合同后,由供应商送货上门,配送中心主要起到监督、管理作用,定期了解商品的质量和商家的服务状况;一是自行采购,象蔬菜、干货、零星设备、低值易耗物资等。在采购过程中,配送中心根据各部门的定单,分门别类来整理,统计好所采购的数量,到市场两人一组进行采购,根据物品质量、价格,通过货比三家来确定。在采购过程中,还要查验商品生产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以确保不购入“三无”产品。 物品采购后,严格按物资验收手续,进行质量检验、数量核对,收取相关证明等。 3、采购之后的管理 保管员要严格进出库手续,做到物资先进先出,防止过期变质。库存物资做到分类有序,摆放整齐,做好日常卫生工作,做到库房洁净无杂物,杜绝鼠患。管理人员要经常到物品使用部门了解情况,征求意见,了解物资供应情况,包括:计划验收、物资到位时间、物资数量与质量、包装回收、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情况,若出现差错,要求及时补偿,并追究责任,限时整改。 对采购员实行限额领用支票制度和限时报帐制度。采购员当天领用的支票需当天交回;核算员要每天检查支票领用和报销情况;要严禁公款私用。为杜绝公款私用,配送中心未领用备用金,由采购员垫付,办妥所有手续后再报帐。 三、集中配送所带来的效益 由于把所有的物资集中在一个部门操办,采购量相对较大,所带来的效益也比较明显,许多物品的价格都呈下降趋势,如肉类,光我校本部的餐厅,与去年相比,全精肉下降0.20元/斤,夹心精肉下降0.30元/斤,肉末下降0.40元/斤,大排下降0.70元/斤,杂排下降0.40元/斤膘油下降0.45元/斤,椐统计,光肉类一年就降低进价四万多元。 还有清卫用品,常用的扫帚、纸箩、簸箕、拖把、水桶、橡胶手套、垃圾袋等,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全部降了价。后勤总公司住宿公司在今年九月开学时进的一批清卫用品统计,比原先降低成本近二千元。 味精,集中配送前,每箱100元,现在每箱82元,后勤总公司饮服公司每年要用1500箱,一年能降低成本27000元。 还有招投标采购的新生床上用品,每样用品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每套下降27元。今年我校的新生床上用品(不含钱江学院)比去年降低八万多元。分体式空调,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又每台降低100元,今年购买的空调比去年省下近三万元。而空调的价格与市场价相比,每台要差1000元左右,这类物资的采购更能体现集中采购的优势。 集中配送的优势还体现在,许多客户愿意和我们做生意,因为和一个校区做,很有可能和7—8个校区做,不用再化精力去谈生意。进货量大后,虽然价格有所下降,但薄利多销,商家还是有利可图。而从我们的角度来说,谈生意的客商多了,选择的余地就大,也能迫使商家让利,降低进价。 几点思考: 1、要做好配送工作,必须有一套规范的、完整的制度。一项好的制度,可以约束人的行为,可以避免金钱和物质的诱惑,可以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腐蚀。采购工作中,不能单独谈业务,不能单独采购。现在社会上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当客户谈定价格,买好物品后,开发票时会问你,发票怎么开?这是相当大的一个诱惑,发票开高的余额就用现金返还给你,就可以作为个人的不当得利。而单独谈业务,尤其是大宗物品,猫腻更大,也更易出问题。我校也好,其他学校也好,都有过这方面的教训。因而在制度中要明确规定,不能单独谈业务,不能单独采购。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要对此进行监督,发现苗头,要及时予以制止,也可列入后勤总公司监控范围。在采购发票中也可签上二个人的名字,注名是采购员或经办人。 2、与经济工作打交道,不但要有一套好的制度,更要有一支思想健康、作风过硬的队伍。制度和人是事物的二个方面,相辅相成。好的制度如没有人去执行也是一句空话。党和国家在选拔干部时,历来强调德才兼备,把德放在第一位是很有道理的。有一套好的制度,而管理者不执行,我行我素,自行一套,结果犯了不该犯的错误。在有一套完整的制度的前提下,人就是最重要的因素。优秀员工要优先选派到该部门,以优化该队伍的素质。 3、集中配送是后勤总公司领导的一个重大决策,要集中配送也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操作后,配送中心感到成本过大,主要原因在于我校校区小而散,形不成规模效益。集中配送除其他因素外,经济效益也是应该考虑的一个因素。但目前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零散的、少量的物品都由配送中心操作,而且要分送各个校区,有时物品的成本还不如运费高,如不送去,又要考虑到及时率,尤其是维修及时率。有时一点点东西送过去,可能使用部门也有想法,这么点东西用车送一趟一点都不讲成本核算,真浪费。有时,配送工作处于两难之中。一个较好的做法是抓大放小,统一核算。即大的、数量多的物品由配送中心集中购买,其他小的、零散的物品由各部门自行操作,到配送做帐。餐饮、住宿的所有物品,物业的纸张、清卫用品、灯泡、日光灯管纳入可以配送范围,其他纳入自购范围,由各个部门自行操作,到配送做帐,配送起到监督作用。
财务审计论文:安徽省村级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业是本省重点投资和保护的基础产业。国家与社会投入了大量资金是为了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从而促进工业及其他产业的稳定发展。村(庄)作为农业资金管理的基础部门,村级财务管理是否合理,常常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因此,安徽省加强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直接关系农村经济能否稳定发展,关系到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及社会安定等重要问题。笔者曾对本省有些村(庄)进行过财务审计。在此谨就村级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中存在问题 1.会计资料不规范 有些村的财务工作仍使用传统的收入减去支出方法,缺乏足够的原始凭证,代之以大量的自制自支的白条、收据和报销单。因为未采用正规的记账凭证,因此不可能按照规范的会计记账程序入账。例如,在对某村进行审计时发现,该村2002年8月12日的招待费为2473.00元,登记在一张自制的记账凭证中,根本没有附上任何原始凭证。在记账凭证的使用上,重复编号、所附原始凭证数与实际数不相符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明细账和总账,给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村级财务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在财务工作没能明确的划分审批人、会计和出纳,使会计资料分散在村长、书记、会计和计生专干的手里,待需要时再临时拼凑在一起。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出现人人都有审批权和现金控制权的现象,或者自批、自领、自用、一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3、会计处理方法不正确 会计处理方法不正确是村级财务工作中最常见的错误,也是许多重要问题、热点问题的症结所在。具体表现在一是会计科目使用的不合理。例如,同是招待费,有的记入“管理费用”,有的记入“其他支出”或“承包经营支出”;同为一笔借款,借入时记入“短期借款”,返还时却从“其他支出”中冲销。二是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不强,我们在审计某村时,发现其2001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余额为4327.60元,而2001年1月1日的上年结转数却为零,就其原因,原来是被转入了收益的贷方,但从账面上却无任何反映。三是会计期间没有明确地划分。如2002年的原始凭证中夹杂着大量1999年至2001年的原始凭证。 4、项目支出繁多,无法准确核实 村级财务中的招待费支出并无明确的限额标准,这很容易给某些村干部造成可乘之机。由于许多专项资金被基层用款单位领用之前,已经被层层分解,在此过程中大多以拨代支。有些用款单位的支出仅凭自制的领款单领款或以领款单作为项目支出;有些用款单位财务管理较混乱,大量的白条使资金真正用于项目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例如,我们在具体审查个村时,如果发现该村发放了一笔款项用于统一购买树苗时,我们可以去怀疑村或农户会将该项资金挪为他用,但具体核实起来难度较大,审计人员不可能对此进行详细的核实。 5、财务管理长期混乱,干群关系紧张 近年来,由于某些村干部重发展、轻管理和作风不廉洁等原因,使村级财务管理中出现了会计人员不会记账、不会成本核算的现象,村干部谁收谁支,坐支挪用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村领导和会计人员更换频繁,从而造成财务管理长期混乱。村级财务管理的长期混乱导致了干群关系紧张,一些村干部的形象不佳。 二、村级财务审计中的治理对策和建议 1、成立完整的基层专职审计机构 乡镇党委、府应根据本乡镇实际情况,立基层专职审计机构,备专职审计人员,心接受县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镇党委、府要经常把群众关心的热点、点和难点问题交给专职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查和研究。时要做专职审计人员的坚强后盾,他们放下思想包袱,有后顾之忧,解决专职审计机构所需要的经费,级财务审计专职人员不仅应该具备较全面的财会知识,谙相关制度和法规,且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协调、往能力和文字综合处理能力。此应对专职审计人员进行基务培训,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2、层审计宣传力度“增强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 各乡镇党委、府应该把依法治村纳入发展经济的重要环节,大基层审计宣传力度。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强基层干部的守法意识,高群众的参与意识。村级财务上墙公布以便接受群众监督;各村群众民主选举组成财务清理组织,为村常设的群众监督机构,组织有权参与制定本村全年的财务预算并检查预算执行情况,权把村里的集体财产登记造册并负责保管资产登记册,权于月末听取会计人员关于财务收支的汇报,把有关账页的复印件在专用的财务公开栏上公开张贴。 3、财务审计工作应该协调借助相关部门的力量。采用灵活多变的操作方式 基层专职审计机构每年应根据本乡镇实际情况自行立项或接受委托的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审计项目确定了审计具体事项之后就可以组成审计组进行审计。村级财务审计中还要乡镇有关部门如经管站、财政所、司法等部门相互配合。村级财务审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送达审计、就地审计或者送达审计与就地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如有必要还要进行审计调查。在具体审计过程,应采取既要沉下去又不能陷进去的灵活方式,对于矛盾小、问题少的村可以集中送达到乡镇所在地进行审计;对于矛盾大、问题多、群众呼声急的村,可以进行就地审计,也可以先送到乡镇进行审计后再到村里进行调查核实。这样更利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4、审计工作结束后,应该实现“三个公开” 素的影响,审计“处理难”的问题普遍存在。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结束后的处理阶段比前期工作难度更大,因为在审计阶段,群众都在屏息观望,一旦审计结束群众就想知道该如何处理。因此要实行“三个公开”,即审计结果公开、干部退赔贪占资财公开、最后处理结果公开。对一般违纪违规问题和严重违规违纪问题,定性要准。对于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责令限期上缴其非法收入,限期退还非法所得,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如拒绝服从,可建议法院强制执行;对于侵占贪污、弄虚作假、失职渎职、官僚主义等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基层专职审计机构应请司法所协助查实,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财务审计论文:浅谈管理会计在提高财务审计质量中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管理会计 财务审计 财务信息 【论文摘要】财务审计应当服从审计者的选择,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框架的基础。财务审计的质量取决于信息质量,审计人员的判断要根据会计准则和惯例。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信息是由财务会计来提供的,此外,我们也可以站在管理会计的角度来识别财务审计中信息最显著的贡献,并且展示信息是如何增强审计的可靠性。 一、引言 会计的多重定义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会计提供的信息包括主要的财务状况和相关的权益。信息能帮助内部和外部的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换句话说,会计是经济活动的一种语言,就像其他语言一样,它有它自己的词汇、表达方式、惯例和准则。在这样的背景下,会计假设定义了会计所采用的方法是提供信息并做出最好决策。 在充满竞争和风险环境中,一个真实市场的经济运营主体,他们的目标是利润。一个公司的会计系统应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提供给外部使用者,称作财务会计(考虑到会计主体的外部性);另一个称作管理会计(考虑到会计主体的内部性)。而整个会计系统中有两个组成部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这两种信息循环取决于会计运行所在的经济社会。因此,在熟识的Anglo-Saxon环境中,会计在组织中只有一个循环即会计一元论,而在西欧国家,应用的则是二元论模型,其假设会计运行的两个组成部分在截然不同的两个循环中进行。有用性是会计信息的标准之一,并以此来验证公司会计模型。在过去的几年里,自动化会计的进步加速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账面记录能够提供很多有用的数据,并将其提取来编辑财务报告,进一步的分析并向管理会计报告。因此,公司会计应该融合为一个整合体。 二、管理会计的信息作用 决策决定着信息的需求。Emery(1969)认为提供信息需要注意到以下三个标准:1、对于管理者而言,如果信息能够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那么信息就是有价值的;2、如果附加的信息能够影响决策,那么信息是有价值的;3、如果在改变决策的结果中信息扮演着“敏感”的角色,那么此信息是有价值的。管理会计在做决策的时候意味着决策观念已经形成。《决策系统》的作者——诺贝尔获奖者Herbert Simon(1978)在一篇关于管理者对管理会计期望的研究中写到:保持业绩:“所有的事情变好了还是变坏了”;直接关注:“我对什么样的问题感兴趣”;问题解决:“在各种方案中哪种是最佳方案”。 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了将信息提供给管理者,其目标与三个关键管理功能相联系,它们分别是:计划: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会计支撑着对未来目标的决策(战略计划),并为做出决策提供信息,这包括采取专业化的制造系统、公司的物价政策、商业政策以及建立的投资资本;组织:它决定公司需要的信息数量,这对于识别组织结构以及更好了解权利当局十分重要。组织结构定义为分配公司中的权利和责任,确定工作计划的结构。为了达到管理和控制的目标(例如:利润最大化),管理会计假设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执行会解释并加强这些关系;控制:作为一个公司管理的基本功能,涉及控制政策执行,评估业绩水平,当管理会计作为管理控制的工具时能够纠正出现的故障,分析预算误差和纠正决策。总而言之,管理会计协助管理的控制功能识别公司运营过程中的“问题”。 决策的标准不仅仅取决于会计信息。会计对于管理者和其他经济角色是一个评估的工具和称职的“建议者”。如果剔除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这两个子系统,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缺少了商业信息的真实性,但有时这两个子系统“太慢”,过于笼统并且有时与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不相关。另外,Diaconu(2002)认为这两个子系统是信息收集器,事实上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用一种标准的方式表达,不应包括其他的陈述或者细节,经过准则和原理修订的除外。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财务会计主要的方向是测算经济实体的业绩,那么管理会计扮演着解除束缚的角色。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则认为这两个系统的关系是互补的而不是竞争的。管理会计提出了问题,而答案要在将来回答。财务会计告知我们过去发生了什么,而管理会计则是要告诉我们将来要发生什么。 三、财务审计和信息源头 审计可以看作是一个人被另一个具有知识的,胜任的和独立性特性人的肯定。从通常的审计定义开始,我们最熟识的审计是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评估。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认为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人员,审计检验一个经济实体的财务报告。Robertson(1988)认为审计人员应持有这样的目标:表达财务状况年度决算的真实情况,结果和财务状况的改变应顺从会计准则。Pige(1997)认为审计是控制公司会计和管理的过程。会计所提供的真实情况的可靠性受到准则的影响,这涉及会计的一致性和真实性、审计过程中会计信息提供者的职业道德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审计被称为独立表达年度财务报告情况并保护全部会计信息使用者,这包含所有社会经济的参与者:股东、政府、雇员、银行等。 四、财务审计目标与流程 根据DSA/SAS1,财务审计报告目标意味着由独立的审计人员表达财务信息的真实情况、结果和流程应该遵守的会计理论。即使审计人员不是在财务报告提供完全可信任信息的保证人,他们也需要通知使用者财务报告的表述是否准确。审计人员代表着计划和执行审计,所以他应该确保财务报告存在或者不存在某些显著的错误。 定义审计的目标可以简明的表示如下:理解目标并对审计负责——分析财务报告——分析普通审计目标,涉及运营和账户分类——分析特定的审计目标,涉及运营和账户分类审计意味着用预先制定的标准来比较财务报表,这些标准都要服从会计准则。 审计过程,第一阶段:计划——获得背景信息——获得客户的相关信息——进行初步的分析过程——预测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和内部风险——了解内控并估计控制风险——构建审计计划和程序的底稿;第二阶段:降低控制风险——进行控制测试——估计在财务报表中错误的可能性;第三阶段:进行分析过程——进行额外的测试;第四阶段:检查债务条件——收集最终的样本——评估结果——出示审计报告——与审计委员会的管理者取得沟通。 五、通过采用管理会计的信息提高财务审计质量的可能性 从我们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主要是由来自财务会计的信息支撑着财务审计,包括财务报表里面审计人员认为不服从会计准则的公共信息。一个良好的审计导向和计划,能避免无效工作,审计人员应当识别相关的领域、系统、审计风险,即使每个经济实体有所不同。显著的领域主要有:1、购买——支付;2、销售——收款;3、工资——员工;4产品;5、财政;6、固定资产;7、发行债券。为了说明在财务审计中使用管理会计的信息,我们参考生产周期审计,这与其他营运循环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原材料和直接人工进入购买——支付环节,工资——员工和生产周期,在销售——收款循环以出售产品结束。通常,在每个财政年末的存货审计是最复杂和最漫长的阶段。 我们可以将生产周期分成2个内部紧密联系的环节,它们分别是存货获得的实物环节和成本转移到产品的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存货的实物流动和辅助成本需要得到适当的控制。生产周期包括六个功能:接收订单、接收原材料、储存原材料、制造产品、储存产成品、运输产成品。如果原材料、产品制造、产成品和销售成本能够真实的反映在财务报表里,生产周期审计的目标就是增值。这个审计过程分为5个显著部分:1、支付和登记原材料、员工和管理——与前三个功能相联系;2、资产和成本的内部转移——与第四、第五个功能相联系;3、产品运输,收入和成本记录——联系最后一个功能;4、实地盘存——检查存货是否真正的存在;5、存货评估——使用会计准则中规定的评估方法。如何获得正确的原材料、直接人工和产品管理的成本数据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充分的考虑,成本账簿应该与产品账簿和其他账簿相联系并且能够得出所有产品的正确成本。成本账簿与审计人员是相关的,因为最终的存货评估取决于正确的数据记录。 六、结论 收集、处理、合成会计信息的人员与这些信息的使用者存在着一个潜在的利益冲突,财务审计必须在这两者间重新构建一个适度冲突。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事务所提供的信息缺乏信任,因为信息编制人员并不独立,这使人们对信息的客观性和无偏性产生了怀疑,审计保护了所有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人们关注年度财务报表,首先会分析外部信息。但是,外部信息紧密的联系着由会计提供的内部信息,审计人员应该有权使用这些信息。我们的结论是:在分析财务信息的复杂背景下,除了财务信息,使用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也能提高财务审计的质量。 财务审计论文:浅谈加强农村财务审计 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论文关键词:农村 财务审计 论文摘要:自实施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然而,伴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管理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为了管理好农村财务,一定要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将审计作为管理好农村财务工作的突破口,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保障。 1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推行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揭露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一部分人尤其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侵占集体资产、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账目管理混乱和乱收乱支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不良行为严重削弱了集体经济力量。推行农村财务审计制度,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全面地落实农村政策,促进农村干部依法、依规地执行政策和管理财务。 1.2 推行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强化农村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 目前,很多行政村没有公开账务,或者存在公开的账务与账内的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因此,农村推行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非常关键,定期对村财务进行审核、检查,及时将审计结果公开公布。这样,村民才能了解并掌握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让村民明明白白,利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1.3 推行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农村集体资金合理、有效使用 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有了一定资金的积累。然而,目前,在使用农村集体资金时确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问题。例如:没有合理规划资金的使用,随意性较大,非生产性开支比重过大等现象较常见。农村集体资金额度有限,加之没有合理规划,导致乱挪、乱占现象经常发生,资金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如果推行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则能够合理建议农村集体资金的使用,使有限的资金用于提高农业科技、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壮大集体企业上,实质发挥最大的作用,以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1.4 推行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 现阶段,我国普遍存在着农村财务人员年龄较大、业务水平较低的现象。甚至,很多农村财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直接上岗,“捆捆账”和“包包账”的现象时有发生,或者随意处理账务,不遵守会计基础规范要求。 这样的财务人员会严重阻碍农村财务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因此,通过推行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能够从客观上督促农村财务人员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通过审计督促农村财务人员按照会计制度建账、记账和报账,保证会计资料的全面性和真实性;通过审计督促农村财务人员按照现代会计制度要求,完善会计科目、报表、凭证,确保账目规范。 2 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保障措施 自1991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之后,国家农业部、省、市相关的审计规章制度相继出台,各地区逐渐重视起农村审计工作,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作为新时期工作的一个切入点。 2.1 逐步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考核、培训 要逐步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尤其要建立健全县、乡(镇)两级审计机构,保证县乡级审计部门的工作职能。同时, 由于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因此要求从事农村财务审计的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业务素质,所以一定要切实加强对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考核、培训及监督,从根本上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2.2 努力克服困难,改善审计工作环境 过去,农村经济部门一直处于地位低,财务困难的状态,因此,阻碍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尤其在执行审计结果时,常常由于缺乏手段而听之任之。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应该加强与监察、纪检等权威部门的合作,积极主动地解决纠纷,调节矛盾,做好配合工作,主动寻找开展工作的突破口(加强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工作),以最终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任务,争取政府对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支持。通过全方面的努力与争取,逐渐使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2.3 严格审计纪律,树立审计权威 审计质量的提高是打开审计面,顺利开展审计工作的基础保障,只有提高审计质量、树立审计的权威,才能使审计工作的效果得到最大的体现。要求审计人员一定要做到“四不”,即:处理问题不留情面;审计账簿不留死角;定性是非不偏听偏信;核查手续不留漏洞。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需要拓宽思路与运用各种方式加强审计结果的执行力,;我们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广泛合作,以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树立审计的权威性。 2.4 着力加强审计力度,不断拓宽审计范围 首先要以法制化、规范化、经常化为目标,着力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力度,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安全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其次拓宽审计范围。将审计的内容由过去单一的集体财务审计和农民负担专项审计,拓宽到现在的群众举报审计、、重点财务审计、村干部离任审计、承包合同审计等。争取达到日常业务定期审、农民负担重点审、班子调整离职审、群众举报专项审、重点问题经常审的目标。 综上所述,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非常重要,在农村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各地区要严格遵循《会计法》和《审计法》及本地的相关管理条例,使各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安全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财务审计论文:安徽省村级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业是本省重点投资和保护的基础产业。国家与社会投入了大量资金是为了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从而促进工业及其他产业的稳定发展。村(庄)作为农业资金管理的基础部门,村级财务管理是否合理,常常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因此,安徽省加强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直接关系农村经济能否稳定发展,关系到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及社会安定等重要问题。笔者曾对本省有些村(庄)进行过财务审计。在此谨就村级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中存在问题 1.会计资料不规范 有些村的财务工作仍使用传统的收入减去支出方法,缺乏足够的原始凭证,代之以大量的自制自支的白条、收据和报销单。因为未采用正规的记账凭证,因此不可能按照规范的会计记账程序入账。例如,在对某村进行审计时发现,该村2002年8月12日的招待费为2473.00元,登记在一张自制的记账凭证中,根本没有附上任何原始凭证。在记账凭证的使用上,重复编号、所附原始凭证数与实际数不相符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明细账和总账,给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村级财务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在财务工作没能明确的划分审批人、会计和出纳,使会计资料分散在村长、书记、会计和计生专干的手里,待需要时再临时拼凑在一起。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出现人人都有审批权和现金控制权的现象,或者自批、自领、自用、一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3、会计处理方法不正确 会计处理方法不正确是村级财务工作中最常见的错误,也是许多重要问题、热点问题的症结所在。具体表现在一是会计科目使用的不合理。例如,同是招待费,有的记入“管理费用”,有的记入“其他支出”或“承包经营支出”;同为一笔借款,借入时记入“短期借款”,返还时却从“其他支出”中冲销。二是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不强,我们在审计某村时,发现其2001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余额为4327.60元,而2001年1月1日的上年结转数却为零,就其原因,原来是被转入了收益的贷方,但从账面上却无任何反映。三是会计期间没有明确地划分。如2002年的原始凭证中夹杂着大量1999年至2001年的原始凭证。 4、项目支出繁多,无法准确核实 村级财务中的招待费支出并无明确的限额标准,这很容易给某些村干部造成可乘之机。由于许多专项资金被基层用款单位领用之前,已经被层层分解,在此过程中大多以拨代支。有些用款单位的支出仅凭自制的领款单领款或以领款单作为项目支出;有些用款单位财务管理较混乱,大量的白条使资金真正用于项目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例如,我们在具体审查个村时,如果发现该村发放了一笔款项用于统一购买树苗时,我们可以去怀疑村或农户会将该项资金挪为他用,但具体核实起来难度较大,审计人员不可能对此进行详细的核实。 5、财务管理长期混乱,干群关系紧张 近年来,由于某些村干部重发展、轻管理和作风不廉洁等原因,使村级财务管理中出现了会计人员不会记账、不会成本核算的现象,村干部谁收谁支,坐支挪用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村领导和会计人员更换频繁,从而造成财务管理长期混乱。村级财务管理的长期混乱导致了干群关系紧张,一些村干部的形象不佳。 二、村级财务审计中的治理对策和建议 1、成立完整的基层专职审计机构 乡镇党委、府应根据本乡镇实际情况,立基层专职审计机构,备专职审计人员,心接受县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镇党委、府要经常把群众关心的热点、点和难点问题交给专职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查和研究。时要做专职审计人员的坚强后盾,他们放下思想包袱,有后顾之忧,解决专职审计机构所需要的经费,级财务审计专职人员不仅应该具备较全面的财会知识,谙相关制度和法规,且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协调、往能力和文字综合处理能力。此应对专职审计人员进行基务培训,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2、层审计宣传力度“增强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 各乡镇党委、府应该把依法治村纳入发展经济的重要环节,大基层审计宣传力度。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强基层干部的守法意识,高群众的参与意识。村级财务上墙公布以便接受群众监督;各村群众民主选举组成财务清理组织,为村常设的群众监督机构,组织有权参与制定本村全年的财务预算并检查预算执行情况,权把村里的集体财产登记造册并负责保管资产登记册,权于月末听取会计人员关于财务收支的汇报,把有关账页的复印件在专用的财务公开栏上公开张贴。 3、财务审计工作应该协调借助相关部门的力量。采用灵活多变的操作方式 基层专职审计机构每年应根据本乡镇实际情况自行立项或接受委托的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审计项目确定了审计具体事项之后就可以组成审计组进行审计。村级财务审计中还要乡镇有关部门如经管站、财政所、司法等部门相互配合。村级财务审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送达审计、就地审计或者送达审计与就地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如有必要还要进行审计调查。在具体审计过程,应采取既要沉下去又不能陷进去的灵活方式,对于矛盾小、问题少的村可以集中送达到乡镇所在地进行审计;对于矛盾大、问题多、群众呼声急的村,可以进行就地审计,也可以先送到乡镇进行审计后再到村里进行调查核实。这样更利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4、审计工作结束后,应该实现“三个公开” 素的影响,审计“处理难”的问题普遍存在。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结束后的处理阶段比前期工作难度更大,因为在审计阶段,群众都在屏息观望,一旦审计结束群众就想知道该如何处理。因此要实行“三个公开”,即审计结果公开、干部退赔贪占资财公开、最后处理结果公开。对一般违纪违规问题和严重违规违纪问题,定性要准。对于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责令限期上缴其非法收入,限期退还非法所得,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如拒绝服从,可建议法院强制执行;对于侵占贪污、弄虚作假、失职渎职、官僚主义等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基层专职审计机构应请司法所协助查实,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财务审计论文: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务审计的研究 事业单位中财务审核工作可以有效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随着我国政府对于事业单位的财政改革的重视,先后出台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为了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的改革提供依据,使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出现了新变化,本文将对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的侧重进行深入分析,以促进新事业单位的进一步改革。[1]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进和特征 (一)在体系上进行独立 事业单位与传统的行政单位不同,与市场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市场经济的特征。传统的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是与行政单位的会计制度合并在一起的,这势必会影响到事业单位改革的进行。因此,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要在体系上进行独立,实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独立性,改变传统的预算会计制度,实现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二)会计记账方法的变革 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记账主要通过收付的方法来进行的,这种方法是在严格的制度要求下进行的,没有明确财务的责任和义务,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与会计制度改革的要求相违背。因此,要采用权责发生制,通过财务账目、记账规则的制定,与发展的市场经济相适应。 (三)统一会计科目 传统的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分为自收自支、全额、差额等三套会计科目,这三套科目,有自身的独立性,也有一定的相融性。会影响到会计工作的效率。因此,新的会计制度摒弃了这三套会计科目,建立了一套会计科目,极大增强了会计科目的准确性,促进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展。 二、新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重点 (一)注重把握行政性收费、资金缴拨等环节 在新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中行政性收费、罚没权限、资金缴拨等工作是财务审计工作中的重点,所以应该从这些环节中的收费票据的领取、使用、保管为突破口,对财务进行审查,抽查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情况,避免出现个别人员扣留企业资金的问题。 (二)做好财务审查、内控测试、风险评估的环节 事业单位与行政机构不同,各个单位具有不同的功能,工作人员的组成情况也不尽相同,编制情况也比较复杂。这个给事业单位的财务审查、内控测试、风险评估的环节带来巨大压力,也是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关键。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审核人员要充分了解事业单位的职能和人员编制情况,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收支管理的制度,并做好风险评估,减少财务管理的风险。 (三)重视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鉴证和审计意识的提高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内部领导人员并不能认识单位财务审核工作的重要意义,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鉴证和审计意识的不高,认为这二项工作并没有进行的必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使事业单位的很多部门并不是十分配合日常的审核工作。为了促进二者的实施,需要对财务审核工作的重要性进行积极的宣传,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控制鉴证和审计意识。 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一)应该更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财务审计理念、改进审计手段和方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事业单位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应该不断更新事业单位制度下财务审计理念,结合时代的变化对事业单位的财务设计工作进行全新的认识,将财务审计工作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相结合,结合财务审计的特点,不断改进财务审计的手段和方法,将效益审计与项目审计有效联系在一起,对事业单位进行的工作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新的审计模式。 (二)建立财务审计的保障制度,提高财务审计的质量 对新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审计是财务审计机构最主要的工作职责,事业单位审计机关的财务审计质量对于接下的设计工作的开展十分必要。为了提高财务审计的质量需要建立财务审计保障制度,严格按照财务审计标准进行工作,促进审计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对财务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素质 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提高财务审计的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的关键,要根据相关政策定期对财务审计人员进行培训,使财务审计人员做到与时俱进,了解新的财务审计发展趋势。并为工作人员创造学习机会,保证财务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四、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项目越来越多,传统的审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式的需要,使得项目审计的质量变低。为了促进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发展,根据我国事业单位的特征,找出新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重点,以审计工作的重点为突破口,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财务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财务审计论文:关于注册会计师与农村财务审计的思考 摘 要:农村财务管理的混乱客观上要求对农村财务加强审计监督,农业主管部门所主导的农村审计模式存在诸多不足,相比之下,注册会计师则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此,应考虑将注册会计师引入农村财务审计监督领域,真正发挥农村财务审计的监督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财务审计;注册会计师;不足;优势 作为拥有9亿农民的大国,农村问题向来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农村财务的混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的发展,如何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尤其是加强对农村财务的审计和监督,是化解农村债务问题的关键。通过将注册会计师的第三方审计引入农村财务审计能有效地提高农村财务审计的效率,从而避免农村债务的进一步扩大,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农村财务管理的混乱客观上要求对农村财务加强审计监督 由于农村人员素质及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农村财务管理与监督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农村财务管理的制度及机制不健全 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在财务及资金管理上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缺乏较为严密的内控机制,财务工作没有进行明确的职能分工,会计资料比较分散。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财务管理的混乱,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会计基础设置混乱。会计科目不健全,设置不规范。有的村总账、明细账不分,现金账、存款混记,有的只设总账,未建立相应的明细账,或只设现金、存款科目,未设固定资产科目和固定资产登记簿,而且记账不及时,报表不准确。 2.会计资料不规范。票据不规范,有些村的财务工作仍使用传统的收入减去支出方法,缺乏足够的原始凭证,代之以大量的自制自支的白条、收据和报销单,白条入账、白条抵库、以支代收现象普遍存在。收支单据凭证要素不齐全,收款不出收据,会计出据记账。 3.会计处理方法不正确。会计处理方法不正确是村级财务工作中最常见的错误,也是许多重要问题、热点问题的症结所在。具体表现在:一是会计科目使用的不合理;二是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不强,导致村级账务断层。 4.财产物资管理混乱。资金管理混乱,借支欠款量大。物资管理手续不全,资产损失严重。村社干部对村集体资产数目不清楚,财产物资报废处理后在账务上并没有反映。或是将集体财产物资作为私有财产物资进行处理,占用集体资产长期不还。 5.虚假报销。其表现手法:一是发票不真实,常以白条作为报销凭证,甚至隔年的无效单据不经审批照报不误;二是单据不合法,通过虚开发票或虚假数量、提高单价的做法进行报销;三是重复报销费用;四是不该报的费用通过非法手段进行报销,这在招待费中作假情况最多。 (二)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差,队伍不稳定 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往往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或系统的培训,通常是从村民中指定的,所以业务及职业道德素质普遍较差,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出现诸如账账不符,账实不符,总账不平,年终不结账或不及时记账,不合规发票入账,私设小金库,集体资金被挪用、挤占等严重违反财经法规的现象。财会队伍不稳定,财务人员常变动,会计跟着村干部走,更换比较频繁,造成村财务工作专业性和连续性差。 (三)监督弱化,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由于群众监督和乡镇管理部门对村组财务检查和审计的缺乏,村组干部贪污腐败现象比较严重。由于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会计行为不规范,在民主理财名存实亡的情况下,挪用公款的情况常有发生。常见的做法是通过挂账的形式,借款长期不还,名为借支、实为挪用。村干部随意截留收入作为小金库,设置两套报表、两本账,少数村干部甚至滥用手中的权力私分财物。 因此,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帮助农村财会人员提高业务素质,以审计促进基层财会人员按照会计制度建账和报账,保证会计资料的全面性和真实性,有利于农村集体资金合理、有效使用,有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村民了解村组财务的收支状况,改善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二、农业主管部门所主导的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存在诸多不足 农村审计是指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农村审计站对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单位的资产管理、财务收支和提取、使用农民承担的费用及劳务状况进行的全面审计,以及会同乡镇企业等有关部门对占有、使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情况进行的专项审计。 以农业主管部门所主导的农村审计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使农村财务管理逐渐向正常化和正规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农村审计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一)农村审计制度不利于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 农村审计工作由县级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承担,工作缺乏权威性;农村审计工作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审计经费无法保证。审计人员无编制,均为农村经营管理员兼职。这些制度均不利于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 (二)农村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农村审计工作的特性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审计专业知识和会计、法律等相关知识。但目前,农村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政策水平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对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相关财经规章制度掌握得还不熟练,离实际业务工作的需要相差甚远。 (三)农村审计的环境较差 一是农村统计工作不规范,虚假资料过多。某些乡、镇干部为了表现自己的工作业绩,指使统计人员在统计资料和报表中做假,虚夸业绩。二是农村审计机构的横向联系过少,如与公检法等部门的配合较少,使得这些部门常常怀疑农村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四)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工作难度大 表现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多,审计人员少,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需要审计的工作范围广,包括乡(镇)合作经济组织,村、组合作经济组织,乡村办企业等;无帐可查,多数村存在“包包账”、“堆堆账”。 (五)农村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民主理财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定期财务公开的实际内容。按照规定,村社财务收支票据应该由村社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才能入账,但很多村社都以各种借口排斥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或民主理财小组由村社干部的亲朋任职,难以起到监督作用。 三、注册会计师从事农村财务审计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不占用编制,不列入财政支出 农业主管部门主导下所建立的农村审计机构是靠国家财政拨款的行政管理型事业单位,审计人员纳入事业编制,其各种开支及费用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然而,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沉重,为了维持政府日常运转都存在困难。如果将注册会计师引入农村财务审计监督领域,政府和主管部门只须支付审计工作经费,而不必将注册会计师纳入政府事业编制,相比于农村审计机构的审计模式,注册会计师进行农村审计的费用就仅仅包括了审计的工作费用,而省去了维持农村审计机构的费用。 (二)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素质比较高 农业主管部门主导的农村审计下的审计人员构成比较复杂,而且缺乏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较低,很难进行有效的审计监督。注册会计师作为专业的审计人员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计经验、较高的技能水平,面对农村财务管理的混乱局面和农村审计中存在的困难,能利用他们的专业优势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采用规范的审计程序进行审计,得出规范的审计结论,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审计意见,真正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三)审计地位更加独立,审计更加客观公正可信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上级政府聘请的审计机构,在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时,由于注册会计师不是政府事业编制,与政府人员特别是基层乡镇政府和村组干部没有直接的利益联系,进行审计时其审计地位更加独立。而且作为上级政府聘请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范围内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权力,因此在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向各个横向部门进行沟通取证的阻力和障碍比较小,减少了和相关部门的利益牵扯,审计工作能更加顺利地进行,审计的结论也会更加客观和公正。 (四)更能适应税费改革后的审计工作 农村税费改革后,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经济来源的乡统筹、村提留取消,但是农村审计的主要对象是农村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以及农村经济组织的收支状况。村提留款只是小部分集体资产,集体资产还包括各种自然资源和固定资产。上级财政给付村级的转移支付款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并没有改变,对其使用情况的监督依然是农村审计的重要内容。 地方上的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所具有的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能为农村财务审计提供有力的质量保障;由于地缘优势,接近农村,了解农村实际,熟悉农村政策,所提出的审计意见能结合农村存在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可行性,更加能适应税费改革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审计工作的需要。 尽管注册会计师进入农村财务审计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毕竟在农村财务审计监督领域行业主管部门所主导的审计机构模式在现阶段是主要的形式,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要在农村审计中有较大的发展还面临着较大的困难,首先就是政府部门的观念转换问题。另外,注册会计师进行农村审计的风险较大。由于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关于注册会计师进入农村审计的法律法规,注册会计师进行农村审计将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不可预知的风险。注册会计师如果要在农村审计领域有所作为,国家的各项配套改革就必须同时进行,这样才能为注册会计师进入农村审计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财务审计论文:关于注册会计师参与农村财务审计的思考 摘 要: 农村财务管理的混乱客观上要求对农村财务加强审计监督 , 农业主管部门所主导的农村审计模式存在诸多不足 , 而注册会计师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应考虑将注册会计师引入到农村财务审计监督领域 , 真正发挥农村财务审计的监督作用 , 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混乱的农村财务管理要求加强审计监督 农村财务问题历来是农村工作的难点 , 也是广大农民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 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由于农村人员素质及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农村财务管理与监督仍存在诸多问题 , 农村财务越来越成为农村诸多矛盾的焦点。11农村财务管理的制度及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 在财务及资金管理上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 缺乏较为严密的内控机制 , 财务工作没有进行明确的职能分工 , 会计资料比较分散。制度不健全导致的财务管理比较混乱 ,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会计基础混乱。会计科目不健全 , 账簿设置不规范。有的村总账、明细账不分 , 现金账、存款混记 , 有的只设总账 , 未建立相应的明细账 , 或只设现金、存款科目 , 未设固定资产科目和固定资产登记簿 , 也不设应收应付款和内部往来明细账 ,收支均在现金、存款中反映 , 出现多头设账 , 账外账、小金库等 , 而且记账不及时 , 报表不准确。(2) 会计原始资料不规范。有些村的财务工作仍使用传统的收入减去支出方法 , 缺乏足够的原始凭证 , 代之以大量的自制自支的白条、收据和报销单 , 白条入账、白条抵库、以支代收现象普遍存在。收支单据凭证要素不齐全 , 收款不出收据。在记账凭证的使用上 , 出现重复编号、所附原始凭证数与实际数不相符等现象。(3) 会计处理方法不正确。会计处理方法不正确是村级财务工作中最常见的错误 , 也是许多重要问题、热点问题的症结所在 , 具体表现: 一是会计科目使用的不合理; 二是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不强。(4) 财产物资管理混乱。资金管理混乱 , 借支欠款量大。物资管理手续不全 , 资产损失严重。村组干部对村集体资产数目不清楚 , 财产物资报废处理后在账务上并没有反映; 或是将集体财产物资作为私有财产物资进行处理 , 占用集体资产长期不还。(5) 虚假报销。其表现手法: 一是发票不真实 , 常以白条作为报销凭证 , 甚至隔年的无效单据不经审批照报不误; 二是单据不合法 , 通过虚开发票或虚假数量、提高单价的做法进行报销; 三是重复报销费用; 四是不该报的费用通过非法手段进行报销 , 这在招待费中作假情况最多; 五是涂改单据 , 自制单据 , 中饱私囊。21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差 , 队伍不稳定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往往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或系统的培训 , 通常是从村民中指定的 , 所以业务及职业道德素质普遍较差 , 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出现诸如账账不符 , 账实不符 , 总账不平 , 年终不结账或不及时记账 , 不合规发票入账 , 私设小金库, 集体资金被挪用、挤占等严重违反财经法规的现象。财会队伍不稳定 , 财务人员常变动, 会计跟着村干部走 , 更换比较频繁 , 造成村财务工作专业性和连续性差 , 出现了多人收钱、多人管钱、多人用钱 , 不结账、不记账等突出问题。31监督弱化 , 贪污腐败现象严重由于群众监督和乡镇管理部门对村组财务检查和审计的缺乏 , 村组干部贪污腐败现象比较严重。由于村级财务管理混乱 , 会计行为不规范 , 在民主理财名存实亡的情况下 , 挪用公款的情况常有发生。常见的做法是通过挂账的形式 , 借款长期不还 , 名为借支实为挪用。村干部随意截留收入作为小金库 , 平常财务不公开 , 收支情况封闭 , 为应付上级检查 , 设置两套报表、两本账 , 以假乱真。税费不按政策分摊 , 干部趁着任职期间多领补助。少数村干部滥用手中的权力私分集体财物 , 将村办企业的产品通过不入账或少入账的手法 , 进行私分 ,吃尽分光、分钱分物现象严重。 二、农管部门主导的农村审计存在诸多不足 农村审计是指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农村审计站对乡 (镇 )、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单位的资产管理、财务收支和提取、使用农民承担的费用及劳务状况进行的全面审计 , 以及会同乡镇企业等有关部门对占有、使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情况进行的专项审计。农村审计不属于政府审计范围之列。农村审计机构是靠国家财政拨款 , 不交纳税赋的行政管理型事业单位 , 在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农村审计以审计监督为主要职能 ,是有计划安排的例行审计、受委托或根据群众举报进行的审计 , 不管被审计单位或个人是否同意 , 都有权对其进行强制审计。农业主管部门所主导的农村审计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 使农村财务管理逐渐向正常化和正规化的方向发展 , 在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但是由于制度等方面的因素 , 农村审计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11农村审计制度不适应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农村审计工作由县级农村经济管理机构承担 ,县级农村经济管理机构多为站 (科 ) 级事业单位 ,机构规格低 , 任务重 , 工作协调难 , 落实难 , 工作缺乏权威性; 农村审计工作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 ,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 , 审计经费无法保证 , 严重影响了农村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审计人员无编制 , 均为农村经济管理员兼职。机构改革后 , 有关乡镇、街道都设了农村经济管理部门 , 专门配备了编制。但目前有不少乡镇、街道的经管部门 , 不是人员编制被其他部门占用 , 就是人员与其他部门混岗使用 , 真正专门从事经管工作的人寥寥无几 , 有的只有经管站长一个人 , 严重影响了对农村财务的监督管理 , 造成农村集体资产审计工作质量不高 , 农村经济监督管理工作难以开展。21农村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审计工作的特性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审计专业知识和会计、法律等相关知识。但目前 , 农村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政策水平参差不齐: 他们中有大、中专毕业生, 有在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从事过财会工作的 , 有乡镇其他部门调入的 , 也有文化程度较低的领导干部的亲属和亲戚等。有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对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 , 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农村会计专业技术知识等掌握得不熟练, 这离实际业务工作的需要相差较远。31农村审计的环境较差一是农村统计工作不规范 , 虚假资料过多。某些乡、镇干部为了表现自己的工作业绩 , 指使统计人员在统计资料和报表中做假 , 虚夸业绩。二是农村审计机构的横向联系过少 , 如与公检法等部门的配合较少 , 这些部门在面对农村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时 , 常常怀疑其法律效力。41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工作难度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多 , 审计人员少 , 群众亟需解决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 需要审计的工作范围广 , 包括乡 (镇 ) 合作经济组织 , 村、组合作经济组织 , 乡村办企业等; 多数村存在 “包包账 ” 、“堆堆账 ”现象 , 有的甚至无账可查 , 致使审计工作难度增大。51农村财务监督流于形式民主理财制度形同虚设 , 没有定期财务公开的实际内容。按上级要求 , 村社财务收支票据应该由村社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才能入账 , 并且每季度进行一次财务公开 , 但很多村社都以各种借口排斥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工作 , 有的民主理财小组由村社主要干部的亲朋任职 , 难以起到监督作用。 三、注册会计师从事农村审计具有独特优势 由于农业主管部门主导的农村审计存在诸多不足 , 可以将注册会计师引入农村财务审计监督领域 , 在现阶段作为对现有农村审计制度的补充 , 待条件成熟时考虑作为主要的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形式。在需要对农村财务进行例行审计、专项审计、干部离任审计以及涉及经济案件的审计时 , 由上级政府或者行政主管部门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介入审计工作 , 并且在审计的范围内授予会计师事务所一定的权力 , 便于事务所进行审计取证,进行审计工作。与农业主管部门所主导的农村审计相比 , 注册会计师从事农村财务审计具有其独特优势。11不占用编制 , 不列入财政支出农业主管部门主导下所建立的农村审计机构是靠国家财政拨款的行政管理型事业单位 , 审计人员纳入事业编制。维持农村审计机构的正常运转需要一笔固定的开支 , 其中不仅包括审计人员的工资以及各种保障 , 而且还包括审计工作经费 , 而这些开支及费用是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的。目前的情况是 ,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沉重 , 仅维持政府日常的运转都存在困难。如果将注册会计师引入农村财务审计监督领域 , 在需要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 政府和主管部门只需支付审计工作经费 , 省去了维持农村审计机构的费用 , 这对财政困难的地方政府来说无疑是有益的 , 而且也适应了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要求。21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 , 素质比较高农业主管部门主导的农村审计 , 审计人员构成比较复杂 , 且缺乏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 , 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较低 , 面对农村审计的复杂困难局面很难进行有效的审计监督。注册会计师作为专业的审计人员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计经验、较高的技能水平 , 能利用专业优势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 , 采用规范的审计程序 , 得出规范的审计结论 , 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审计意见 , 真正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面对在审计中出现的取证难等问题 , 注册会计师能利用他们丰富的审计经验采取针对性的审计方法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农村财务管理中出现的财务制度不规范的问题 , 通过审计取证完成审计后 , 注册会计师能利用专业的财务会计知识来指导村组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 , 使建立起来的财务制度能真正起到规范农村财务、监督农村财务管理的作用 , 真正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31审计地位更加独立 , 更加客观公正可信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上级政府聘请的审计机构 ,在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时 , 由于注册会计师不是政府事业编制 , 与政府人员特别是基层乡镇政府和村组干部没有直接的利益联系 , 进行审计时其审计地位更加独立。而且作为上级政府聘请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 ,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范围内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权力 , 因此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 , 向各个横向部门进行沟通取证的阻力和障碍比较小 , 减少了和相关部门的利益牵扯 , 审计工作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审计结论也会更加客观和公正。特别是在进行离任审计和涉及经济案件的审计工作时 , 会计师事务所的中介机构身份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注册会计师独立的审计地位 , 客观公正的审计工作保证了审计结论的可信性, 使审计结果更加具有权威性。41更能适应税费改革后的审计工作农村税费改革后 , 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经济来源的乡统筹、村提留取消 , 但是农村审计的主要对象是农村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以及农村经济组织的收支状况。村提留款只是小部分集体资产 , 集体资产还包括各种自然资源和固定资产。上级财政给付村级的转移支付款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并没有改变 , 仍然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对其使用情况的监督依然是农村审计的重要内容。另外 ,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 , 支农资金审计、粮农生产资金及相关补贴审计以及各项农村社会事业相关资金审计将会成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的重点。地方上的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不仅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 能为农村财务审计提供有力的质量保障; 由于地缘上的优势 , 接近农村 , 比较了解农村实际 , 熟悉农村政策 , 所提出的审计意见能结合农村存在的实际问题 ,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可行性 , 并且由于事务所的规模比较适应农村财务审计的需要 , 可以根据委托随时进行审计 , 因而更能适应税费改革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审计工作的需要。 财务审计论文:试论管理会计在提高财务审计质量中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管理会计 财务审计 财务信息 【论文摘要】财务审计应当服从审计者的选择,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框架的基础。财务审计的质量取决于信息质量,审计人员的判断要根据会计准则和惯例。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信息是由财务会计来提供的,此外,我们也可以站在管理会计的角度来识别财务审计中信息最显着的贡献,并且展示信息是如何增强审计的可靠性。 一、引言 会计的多重定义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会计提供的信息包括主要的财务状况和相关的权益。信息能帮助内部和外部的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换句话说,会计是经济活动的一种语言,就像其他语言一样,它有它自己的词汇、表达方式、惯例和准则。在这样的背景下,会计假设定义了会计所采用的方法是提供信息并做出最好决策。 在充满竞争和风险环境中,一个真实市场的经济运营主体,他们的目标是利润。一个公司的会计系统应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提供给外部使用者,称作财务会计(考虑到会计主体的外部性);另一个称作管理会计(考虑到会计主体的内部性)。而整个会计系统中有两个组成部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这两种信息循环取决于会计运行所在的经济社会。因此,在熟识的anglo-saxon环境中,会计在组织中只有一个循环即会计一元论,而在西欧国家,应用的则是二元论模型,其假设会计运行的两个组成部分在截然不同的两个循环中进行。有用性是会计信息的标准之一,并以此来验证公司会计模型。在过去的几年里,自动化会计的进步加速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账面记录能够提供很多有用的数据,并将其提取来编辑财务报告,进一步的分析并向管理会计报告。因此,公司会计应该融合为一个整合体。 二、管理会计的信息作用 决策决定着信息的需求。emery(1969)认为提供信息需要注意到以下三个标准:1、对于管理者而言,如果信息能够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那么信息就是有价值的;2、如果附加的信息能够影响决策,那么信息是有价值的;3、如果在改变决策的结果中信息扮演着“敏感”的角色,那么此信息是有价值的。管理会计在做决策的时候意味着决策观念已经形成。《决策系统》的作者——诺贝尔获奖者herbert simon(1978)在一篇关于管理者对管理会计期望的研究中写到:保持业绩:“所有的事情变好了还是变坏了”;直接关注:“我对什么样的问题感兴趣”;问题解决:“在各种方案中哪种是最佳方案”。 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了将信息提供给管理者,其目标与三个关键管理功能相联系,它们分别是:计划: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会计支撑着对未来目标的决策(战略计划),并为做出决策提供信息,这包括采取专业化的制造系统、公司的物价政策、商业政策以及建立的投资资本;组织:它决定公司需要的信息数量,这对于识别组织结构以及更好了解权利当局十分重要。组织结构定义为分配公司中的权利和责任,确定工作计划的结构。为了达到管理和控制的目标(例如:利润最大化),管理会计假设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执行会解释并加强这些关系;控制:作为一个公司管理的基本功能,涉及控制政策执行,评估业绩水平,当管理会计作为管理控制的工具时能够纠正出现的故障,分析预算误差和纠正决策。总而言之,管理会计协助管理的控制功能识别公司运营过程中的“问题”。 决策的标准不仅仅取决于会计信息。会计对于管理者和其他经济角色是一个评估的工具和称职的“建议者”。如果剔除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这两个子系统,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缺少了商业信息的真实性,但有时这两个子系统“太慢”,过于笼统并且有时与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不相关。另外,diaconu(2002)认为这两个子系统是信息收集器,事实上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用一种标准的方式表达,不应包括其他的陈述或者细节,经过准则和原理修订的除外。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财务会计主要的方向是测算经济实体的业绩,那么管理会计扮演着解除束缚的角色。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则认为这两个系统的关系是互补的而不是竞争的。管理会计提出了问题,而答案要在将来回答。财务会计告知我们过去发生了什么,而管理会计则是要告诉我们将来要发生什么。 三、财务审计和信息源头 审计可以看作是一个人被另一个具有知识的,胜任的和独立性特性人的肯定。从通常的审计定义开始,我们最熟识的审计是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评估。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认为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人员,审计检验一个经济实体的财务报告。robertson(1988)认为审计人员应持有这样的目标:表达财务状况年度决算的真实情况,结果和财务状况的改变应顺从会计准则。pige(1997)认为审计是控制公司会计和管理的过程。会计所提供的真实情况的可靠性受到准则的影响,这涉及会计的一致性和真实性、审计过程中会计信息提供者的职业道德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审计被称为独立表达年度财务报告情况并保护全部会计信息使用者,这包含所有社会经济的参与者:股东、政府、雇员、银行等。 四、财务审计目标与流程 根据dsa/sas1,财务审计报告目标意味着由独立的审计人员表达财务信息的真实情况、结果和流程应该遵守的会计理论。即使审计人员不是在财务报告提供完全可信任信息的保证人,他们也需要通知使用者财务报告的表述是否准确。审计人员代表着计划和执行审计,所以他应该确保财务报告存在或者不存在某些显着的错误。 1 2 3 下一页 定义审计的目标可以简明的表示理解目标并对审计负责——分析财务报告——分析普通审计目标,涉及运营和账户分类——分析特定的审计目标,涉及运营和账户分类审计意味着用预先制定的标准来比较财务报表,这些标准都要服从会计准则。 审计过程,第一阶段:计划——获得背景信息——获得客户的相关信息——进行初步的分析过程——预测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和内部风险——了解内控并估计控制风险——构建审计计划和程序的底稿;第二阶段:降低控制风险——进行控制测试——估计在财务报表中错误的可能性;第三阶段:进行分析过程——进行额外的测试;第四阶段:检查债务条件——收集最终的样本——评估结果——出示审计报告——与审计委员会的管理者取得沟通。 五、通过采用管理会计的信息提高财务审计质量的可能性 从我们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主要是由来自财务会计的信息支撑着财务审计,包括财务报表里面审计人员认为不服从会计准则的公共信息。一个良好的审计导向和计划,能避免无效工作,审计人员应当识别相关的领域、系统、审计风险,即使每个经济实体有所不同。显着的领域主要有:1、购买——支付;2、销售——收款;3、工资——员工;4产品;5、财政;6、固定资产;7、发行债券。为了说明在财务审计中使用管理会计的信息,我们参考生产周期审计,这与其他营运循环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原材料和直接人工进入购买——支付环节,工资——员工和生产周期,在销售——收款循环以出售产品结束。通常,在每个财政年末的存货审计是最复杂和最漫长的阶段。 我们可以将生产周期分成2个内部紧密联系的环节,它们分别是存货获得的实物环节和成本转移到产品的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存货的实物流动和辅助成本需要得到适当的控制。生产周期包括六个功能:接收订单、接收原材料、储存原材料、制造产品、储存产成品、运输产成品。如果原材料、产品制造、产成品和销售成本能够真实的反映在财务报表里,生产周期审计的目标就是增值。这个审计过程分为5个显着部分:1、支付和登记原材料、员工和管理——与前三个功能相联系;2、资产和成本的内部转移——与第四、第五个功能相联系;3、产品运输,收入和成本记录——联系最后一个功能;4、实地盘存——检查存货是否真正的存在;5、存货评估——使用会计准则中规定的评估方法。如何获得正确的原材料、直接人工和产品管理的成本数据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充分的考虑,成本账簿应该与产品账簿和其他账簿相联系并且能够得出所有产品的正确成本。成本账簿与审计人员是相关的,因为最终的存货评估取决于正确的数据记录。 六、结论 收集、处理、合成会计信息的人员与这些信息的使用者存在着一个潜在的利益冲突,财务审计必须在这两者间重新构建一个适度冲突。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事务所提供的信息缺乏信任,因为信息编制人员并不独立,这使人们对信息的客观性和无偏性产生了怀疑,审计保护了所有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人们关注年度财务报表,首先会分析外部信息。但是,外部信息紧密的联系着由会计提供的内部信息,审计人员应该有权使用这些信息。我们的结论是:在分析财务信息的复杂背景下,除了财务信息,使用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也能提高财务审计的质量。 财务审计论文:浅谈管理会计在提高财务审计质量中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管理会计 财务审计 财务信息 【论文摘要】财务审计应当服从审计者的选择,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框架的基础。财务审计的质量取决于信息质量,审计人员的判断要根据会计准则和惯例。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信息是由财务会计来提供的,此外,我们也可以站在管理会计的角度来识别财务审计中信息最显著的贡献,并且展示信息是如何增强审计的可靠性。 一、引言 会计的多重定义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会计提供的信息包括主要的财务状况和相关的权益。信息能帮助内部和外部的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换句话说,会计是经济活动的一种语言,就像其他语言一样,它有它自己的词汇、表达方式、惯例和准则。在这样的背景下,会计假设定义了会计所采用的方法是提供信息并做出最好决策。 在充满竞争和风险环境中,一个真实市场的经济运营主体,他们的目标是利润。一个公司的会计系统应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提供给外部使用者,称作财务会计(考虑到会计主体的外部性);另一个称作管理会计(考虑到会计主体的内部性)。而整个会计系统中有两个组成部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这两种信息循环取决于会计运行所在的经济社会。因此,在熟识的anglo-saxon环境中,会计在组织中只有一个循环即会计一元论,而在西欧国家,应用的则是二元论模型,其假设会计运行的两个组成部分在截然不同的两个循环中进行。有用性是会计信息的标准之一,并以此来验证公司会计模型。在过去的几年里,自动化会计的进步加速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账面记录能够提供很多有用的数据,并将其提取来编辑财务报告,进一步的分析并向管理会计报告。因此,公司会计应该融合为一个整合体。 二、管理会计的信息作用 决策决定着信息的需求。emery(1969)认为提供信息需要注意到以下三个标准:1、对于管理者而言,如果信息能够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那么信息就是有价值的;2、如果附加的信息能够影响决策,那么信息是有价值的;3、如果在改变决策的结果中信息扮演着“敏感”的角色,那么此信息是有价值的。管理会计在做决策的时候意味着决策观念已经形成。《决策系统》的作者——诺贝尔获奖者herbert simon(1978)在一篇关于管理者对管理会计期望的研究中写到:保持业绩:“所有的事情变好了还是变坏了”;直接关注:“我对什么样的问题感兴趣”;问题解决:“在各种方案中哪种是最佳方案”。 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了将信息提供给管理者,其目标与三个关键管理功能相联系,它们分别是:计划: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会计支撑着对未来目标的决策(战略计划),并为做出决策提供信息,这包括采取专业化的制造系统、公司的物价政策、商业政策以及建立的投资资本;组织:它决定公司需要的信息数量,这对于识别组织结构以及更好了解权利当局十分重要。组织结构定义为分配公司中的权利和责任,确定工作计划的结构。为了达到管理和控制的目标(例如:利润最大化),管理会计假设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执行会解释并加强这些关系;控制:作为一个公司管理的基本功能,涉及控制政策执行,评估业绩水平,当管理会计作为管理控制的工具时能够纠正出现的故障,分析预算误差和纠正决策。总而言之,管理会计协助管理的控制功能识别公司运营过程中的“问题”。 决策的标准不仅仅取决于会计信息。会计对于管理者和其他经济角色是一个评估的工具和称职的“建议者”。如果剔除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这两个子系统,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缺少了商业信息的真实性,但有时这两个子系统“太慢”,过于笼统并且有时与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不相关。另外,diaconu(2002)认为这两个子系统是信息收集器,事实上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用一种标准的方式表达,不应包括其他的陈述或者细节,经过准则和原理修订的除外。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财务会计主要的方向是测算经济实体的业绩,那么管理会计扮演着解除束缚的角色。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则认为这两个系统的关系是互补的而不是竞争的。管理会计提出了问题,而答案要在将来回答。财务会计告知我们过去发生了什么,而管理会计则是要告诉我们将来要发生什么。 三、财务审计和信息源头 审计可以看作是一个人被另一个具有知识的,胜任的和独立性特性人的肯定。从通常的审计定义开始,我们最熟识的审计是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评估。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认为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人员,审计检验一个经济实体的财务报告。robertson(1988)认为审计人员应持有这样的目标:表达财务状况年度决算的真实情况,结果和财务状况的改变应顺从会计准则。pige(1997)认为审计是控制公司会计和管理的过程。会计所提供的真实情况的可靠性受到准则的影响,这涉及会计的一致性和真实性、审计过程中会计信息提供者的职业道德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审计被称为独立表达年度财务报告情况并保护全部会计信息使用者,这包含所有社会经济的参与者:股东、政府、雇员、银行等。 四、财务审计目标与流程 根据dsa/sas1,财务审计报告目标意味着由独立的审计人员表达财务信息的真实情况、结果和流程应该遵守的会计理论。即使审计人员不是在财务报告提供完全可信任信息的保证人,他们也需要通知使用者财务报告的表述是否准确。审计人员代表着计划和执行审计,所以他应该确保财务报告存在或者不存在某些显著的错误。 定义审计的目标可以简明的表示如下:理解目标并对审计负责——分析财务报告——分析普通审计目标,涉及运营和账户分类——分析特定的审计目标,涉及运营和账户分类审计意味着用预先制定的标准来比较财务报表,这些标准都要服从会计准则。 审计过程,第一阶段:计划——获得背景信息——获得客户的相关信息——进行初步的分析过程——预测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和内部风险——了解内控并估计控制风险——构建审计计划和程序的底稿;第二阶段:降低控制风险——进行控制测试——估计在财务报表中错误的可能性;第三阶段:进行分析过程——进行额外的测试;第四阶段:检查债务条件——收集最终的样本——评估结果——出示审计报告——与审计委员会的管理者取得沟通。 五、通过采用管理会计的信息提高财务审计质量的可能性 从我们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主要是由来自财务会计的信息支撑着财务审计,包括财务报表里面审计人员认为不服从会计准则的公共信息。一个良好的审计导向和计划,能避免无效工作,审计人员应当识别相关的领域、系统、审计风险,即使每个经济实体有所不同。显著的领域主要有:1、购买——支付;2、销售——收款;3、工资——员工;4产品;5、财政;6、固定资产;7、发行债券。为了说明在财务审计中使用管理会计的信息,我们参考生产周期审计,这与其他营运循环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原材料和直接人工进入购买——支付环节,工资——员工和生产周期,在销售——收款循环以出售产品结束。通常,在每个财政年末的存货审计是最复杂和最漫长的阶段。 我们可以将生产周期分成2个内部紧密联系的环节,它们分别是存货获得的实物环节和成本转移到产品的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存货的实物流动和辅助成本需要得到适当的控制。生产周期包括六个功能:接收订单、接收原材料、储存原材料、制造产品、储存产成品、运输产成品。如果原材料、产品制造、产成品和销售成本能够真实的反映在财务报表里,生产周期审计的目标就是增值。这个审计过程分为5个显著部分:1、支付和登记原材料、员工和管理——与前三个功能相联系;2、资产和成本的内部转移——与第四、第五个功能相联系;3、产品运输,收入和成本记录——联系最后一个功能;4、实地盘存——检查存货是否真正的存在;5、存货评估——使用会计准则中规定的评估方法。如何获得正确的原材料、直接人工和产品管理的成本数据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充分的考虑,成本账簿应该与产品账簿和其他账簿相联系并且能够得出所有产品的正确成本。成本账簿与审计人员是相关的,因为最终的存货评估取决于正确的数据记录。 六、结论 收集、处理、合成会计信息的人员与这些信息的使用者存在着一个潜在的利益冲突,财务审计必须在这两者间重新构建一个适度冲突。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事务所提供的信息缺乏信任,因为信息编制人员并不独立,这使人们对信息的客观性和无偏性产生了怀疑,审计保护了所有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人们关注年度财务报表,首先会分析外部信息。但是,外部信息紧密的联系着由会计提供的内部信息,审计人员应该有权使用这些信息。我们的结论是:在分析财务信息的复杂背景下,除了财务信息,使用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也能提高财务审计的质量。 财务审计论文:新时期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审计的思考 一、新时期农村财务呼唤专业审计 近年来,农村财务经过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财务公开、乡镇建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和农村综合招投标中心,实行农村财务委托“双代管”等多种程序和手段,规范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使其更趋规范和透明。但也有一些少数个别村民主理财流于形式局限于村干部“近亲”理财、“亲信”理财,财务公开走过场,“双代管”运作不规范等多种主客观因素,致使村级财务管理处于松散无序状态。村级资产资源管理混乱,有限的资金大量流失。由于尚未形成一个系统有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使得农村财务问题久久不能解决,导致干群关系、党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影响 农村改革 发展 、社会稳定和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正因为农村集体资产对支撑社会公益事业、稳定农村基层政权具有特殊的作用,随着农村集体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作用也将会不断加强。因此,客观上存在着对农村集体资产经营使用的审计监督需求。《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明确指出:“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村级财务公开在推进村级民主监督、健全村级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审计后公开的村级财务将杜绝数字失真、流于形式的现象。财务公开对于“给村民一个明白,还村干部一个清白”的作用已成为村干部和村民的共识,对村级财务状况做鉴定性服务的审计要求也随之出现。针对这种情况,农村财务需要一支专业审计队伍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从而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建设。 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现状 一是农村审计工作组织机构不适应。乡镇综合改革后,乡镇农经部门被合到乡镇财政所,县级农经局,任务重,工作协调难,落实难,工作缺乏权威性。乡镇一级农经干部取得审计资格证及少。同时取得审计资格的乡镇农经干部均是兼职审计,充当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角色。近年来实行了村级财务会计委托“双代管”,由于受经费等因素的影响,会计一直由乡镇农经干部兼职,同时乡镇农经干部又承担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这种组织机构的不适应,不可能使审计结果取信于民,从法律的角度上说也是行不通的。为确保审计机构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审计机构必须是独立的专职机构,应单独设置,与被审计单位没有组织上的隶属关系。根据审计的独立性这一审计监督本质特征,审计的主体应当是“独立”于被审计一方之外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二是农村审计工作条件不适应。一是审计工作时间和工作精力得不到保证。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主力军是乡镇农经员,但是乡镇农经员从事审计工作是兼职的。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乡镇农经员不可能象专业审计机构一样把主要精力花在审计工作上,审计工作的时间就会显得很仓促,而审计工作的审计对象又比较多。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审计对象是村一级,相对来说比较偏远,交通极为不便,给审计工作特别是调查取证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二是村集体经济审计是免费服务的。到目前为止,国家财政部门还没有将审计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审计经费无法保障,工作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时常感到有心无力。在审计实践中,因为没有经费,不得不尽量压缩时间,这也必然会影响审计工作质量。 三是农村审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点多且面广,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应该具备较全面的财会知识和相关制度和法规,而且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协调、交往能力和文字综合处理能力。乡镇一级由农经员担任的审计工作是兼职的,并且从事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起步时间晚,开展的审计工作时间短,虽说已经过专业培训,但审计专业水平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理解和运用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学习和研究。大多数审计人员缺乏协调、交往能力和文字综合处理能力。审计人员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 四是审计立法滞后。农村审计目前尚无全国性条例,仅有少数省市出台了地方性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条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结果所出现的村级财务严重问题,因为缺少专门的针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而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如村的主要干部铺张浪费使用集体公款,而支出单据所应具备的经手人、审批以及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等应有的手续却具备。因为没有明确的具体法律依据,村里又没有制定出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给单据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的定性问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五是审计处理难。首先是现行审计体制及其它一些人为的因素。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没有处理决定的权利,使得查出问题与处理决定之间产生脱节,很难将查出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处理;在有关部门处理问题时,由于难免存在一些人为因素,使得问题被搁置下来得不到解决处理;其次是审计工作结束后的处理阶段比前期工作难度更大。因为如果不及时把查出的问题予以纠正和处理,就会使群众感到审计只是一种形式,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查出的问题牵涉到很多方面,很难面面俱到,三是社会不正之风带来的阻碍影响了问题的处理。 三、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改善对策 根据当前我国村级财务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现状,加快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应尽快解决解决审计机构与人员问题,确保村级财务审计工作落实到位。 首先是要建立职能定位明确的工作机构和审计队伍。乡镇专职审计机构不完整、不健全。随之村级经济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日渐增多,有的还非常严重,在基层设立完整的、健全的专职审计机构十分必要。但是,由于乡镇审计受其地位未定(我国宪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和发展尚未成熟等因素制约,致使乡镇审计发展滞后,特别是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有限,力度较低。主要体现在部分乡镇尚未设立专职的审计机构、未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审计人员较少、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等。因此,尽快确立乡镇审计地位,充分发挥乡镇审计的职能和作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变得日益重要和突出。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农经部门和财政所进行了实质合并。过去由乡镇农经部门负责的村级财务审计职能相应合并到财政所。为充分发挥财政所对村组财务审计的职能,可依托财政所成立由3—5人的事业编制,由财政保证供养的审计站。主要职能是负责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及村(组)集体的财务审计工作;对村(组)财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对新一届各村(组)理财小组组成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指导理财小组运行情况。 其次是要改善审计工作条件,保证审计工作开展。要改善农村审计工作条件,除了进行村级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外,乡镇政府的主要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村集体经济审计,提高对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认识,为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财政部门要在经费上保证农村审计工作正常开展。 其三是要提高基层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首先应从加强基层业务培训着手,由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站提出审计培训计划,有计划地组织乡镇农经干部进行中短期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突出加强对农村审计人员的政治理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审计专业知识及技能教育,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农村审计队伍。通过考试考核等方法选拔具有审计、会计专业的审计人才,建立持证上岗和定期考核制度,淘汰素质低和工作不力的审计人员;加强审计人员政策法律及业务培训,使审计人员的政策法律水平和业务技能得到提高,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切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审计报告要真实、可靠、严密,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反驳,真正体现农村审计工作水平。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让社会各界了解、认可、支持农村审计工作。 再次是要加快农村审计立法,树立农村审计工作权威。尽快制定全国性的农村审计条例和与之相配套的审计取证、报告、档案管理等办法,进一步明确农村经济审计的定性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听取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应的审计实施细则和相关办法,解决长期困扰农村审计工作的政策问题,使农村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充分发挥农村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同时要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增强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各乡镇党委、政府应该把依法治乡(镇)、依法治村纳入发展经济的重要环节,加大基层审计宣传力度。建立健全乡镇、村两级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增强基层干部的守法意识,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把乡镇、村财务管理制度贴在墙上以便更直观的形式接受群众监督。 最后是要注重农村财务审计结果的综合运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要保持长期有效,形成长效机制,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注重其结果的综合运用是重要的措施之一。一是要督促整改。对在审计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对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村(组),由乡镇主要领导及时找有关责任人谈话、限期整改。对期限内仍未整改的村(组),按程序召开村民会议研究处理意见,对村民选举产生的村(组)干部建议村民启动罢免程序,依法依规罢免。二是要严肃纪律。审计结果要形成书面材料并向群众公布。审计出的问题,一定要按照财务管理法律、法规进行妥善处理,该批评的进行批评、该纠正的给予纠正,该清退的责令其清退、该赔偿经济损失的要赔偿、该罚款的一定罚到位、该罢免的组织乡镇村讨论罢免、该撤职的坚决撤职,以维护执法的严肃性,进而保障各项制度的落实,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保证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维护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三是要接受监督。农村财务审计是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的意义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群众满不满意是一个检验和衡量的标准。因此,要把审计结果公布于众,告知于民,广泛听取民意,收集对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把审计公开的过程转化成为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财务审计论文:基建工程财务审计重点探讨 论文关键词:基建工程 财务审计 审计重点 论文摘要:基建工程财务审计是规范基本建设投资行为,对基本建设工程进行经济监督的一项很重要的经济监督形式,是做好基建工程效益审计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基建工程财务审计作为一项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已经在基建工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减少了资金浪费和损失,提高了基建工程的投资效益,本文将对基建工程财务审计的重点进行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基建工程投资主体逐渐趋向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变化使得基建工程的财务审计成为必需。基建工程财务审计是对基本建设工程进行经济监督的一项很重要的经济监督形式,是做好基建工程效益审计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基建工程财务审计作为一项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在监督投资工作、做好项目管理与控制方面发挥着积极地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基建工程的投资效益,下面将就基建工程财务审计的重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明确基建工程各项费用 基建工程财务审计的重点首先是明确各项费用的情况,主要包括几下几个方面:第一,基建工程的资金来源。财务审计要对项目的各项资金来源审核清楚,审计基建工程的资金来源是否正当,在使用中是否出现资金缺口,是否能保证基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资金及时到位,同时还要对工程后期的投资情况进行审计。第二,会计核算。基建工程的财务审计需要对工程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审查财务收支情况是否按照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第三,资金的使用。基建工程的资金使用情况是否按照预算执行,控制投资计划范围内使用。是否符合工程建设的规范,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出现超支或者是挪用资金、随意浪费的现象,对这些情况都要进行财务审计工作。第四,财务凭证。基建工程的财务审计还要审查与建设工程相关的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的记录是否真实,是否出现缺损、记录是否规范。第五,要明确基建工程的债权债务关系,对施工过程中的财务往来做好财务审计工作。 二、审查合同的签订以及执行情况 基建工程项目的实施要遵循先订立合同、后施工的原则,因此,财务审计的重点也包括审查合同的订立以及执行情况。首先,要对合同的条款进行审查,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关于定额套用、材料供应、费用计取、结算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等的条款是否符合施工建设的要求进行审查。其次,还要对基建工程施工建设的相关单位是否严格符合合同条款的要求、是否缴纳足额的保证金进行审查,基建工程的预付材料款以及工程款是否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要求与金额要求进行支付,对合同的这些规定都要进行审查。再次,还要审查是否出现违法转包与分包的情况,审查相关的财务资料,根据资金的流向以及会计核算方式来判断是否出现违法转包、分包的情况,同时,还要对非法利益分配进行审查。 三、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财务审计 基建工程的财务审计的重点是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财务审计,从而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完工以及保证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审查施工单位的工程款与发包方的支付的是否一致,审查基建工程项目的各个款项有无出现资金挪用的情况,是否都用在建设项目上。第二,基建工程的财务审计还要对施工现场的日记账、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审计,还要对报销凭证进行审查。第三,还要对建设项目的利润是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审计,避免出现利润过高或者是利润过低的问题。 四、对基建工程的项目成本进行财务审计 基建工程财务审计的重点还需要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审计。首先,要审查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成本核算的实施对基建工程项目的管理是否有利,同时,还要审核工程项目的成本的归集、投资的核算以及工程的成本核算是否合法、真实,基建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的财务审计以及内部的管理是否管理良好。其次,还要对工程项目的工程款的结算进行审计,是否随意抬高造价成本、变更建设的内容,有无虚报工程款、重复计算以及其他不利于工程款结算的情况。 五、其他相关项目的审计 (1)工程物资管理进行审计,其审查项目主要包括:要对库内的设备、材料等及时的进行检查,并对出现的技术以及质量问题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同时,要正确的计算设备材料的实际成本,出入库手续是否完备、齐全,定期对工程物资进行盘点。工程项目竣工后对,及时对结余设备、材料物资进行退库管理,也是基建工程财务审计的重点项目。 (2)基建工程决算的审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收集相关的决算审计资料文件,包括项目立项文件、各类工程合同、物资采购以及各种招投标等资料;二是对构成资产的建筑工程、设备价值、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等内容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查,关注资本化利息计算是否准确;三是材料物资的超领或结余情况的账务处理;四是对固定资产的实物盘点情况,确保资产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六、结语 基建工程建设的根本是工程的质量问题,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基建工程的投资效益,做好财务审计工作是很有用的。但是在实践中,往往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基建工程的财务审计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坚持财务审计的原则,并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做好基建项目的财务审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计能力,从而更好地保证基建工程的质量,为我国的建设事业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财务审计论文:浅谈信州区村级财务审计的探索与思考 村干部村级财务规范管理意识弱,村会计业务能力低,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是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上饶市的中心城区,随着城市扩张,农村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涉农资金增多,村级财务规范管理日显重要。对此,2010年上饶市信州区审计局探索性地开展了5个村村级财务审计。 一、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探索,采取什么审计形式? 村财务由农经部门内审监督,审计部门开展村级审计一直没有法律明确规定。根据资金的性质和有关法规,我局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进行探索。 1.开展专项资金审计(调查)延伸审计村级财务。国家和地方的财政专项资金是审计机关审计监督的重点内容。2010年,我局先后安排了农村公路专项资金、农村低保资金和计划生育社会扶养费(征收)管理、使用等专项资金审计。审计时都延伸审计到村级财务,重点查看村级对这些资金的管理、使用或发放(征收)是否安全、合规或到位。 政府批转年度审计计划委托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审计机关接受政府委托,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是履行审计监督职能行为,符合《审计法》规定。2010年,我局根据政府领导的要求,拟定了5个村村级财务审计列入年度计划,提交政府通过,并以政府文件批转,从法律上确定了审计地位。 二、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探索,确定什么审计对象? 目前县级审计机关普遍审计力量有限,而村级组织在大县多则几百个,在小县也少则有几十个,审计不可能全面铺开,必须有所选择。 1.选择社会上有反映的。无论是专项资金延伸审计还是财务审计,可选择有社会反映的。特别是涉及退耕还林、土地征用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反映或是平常生活中听到,或是农民举报,或是领导告之,作为确定审计对象或查处线索的重要依据。如我局选定的审计对象中,就有个别是有反映的。审计也因此取到了社会效益。 选择经济状况较好的。这些村通常集体资产多、实力强、经济活动频繁,村财务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因此较大,通常也容易取得审计效益。如我局审计的一个村,其集体资产达5 700余万元,通过审计确实发现了该村一些重大违纪违规问题。 选择涉及资金量大的。2010年安排的5个村基本上都属城郊村或城中村。这些村几年来都有大量的土地征用、拆迁安置,其中个别村还争取了专项资金用于村龙头企业发展,涉及的资金量大,财务管理很容易出现问题。 三、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探索,如何把握审计重点? 村级财务审计既简单又复杂。应从简单中看到重要问题,从复杂中找到关键问题。我局在制定工作方案时确定了三个审计重点方向。 1.涉及土地。如土地征用、拆迁安置、新农村建设等。这些年一些农村特别是城郊地区,因重点工程建设和城市扩张,有大量土地被征用、房屋被拆迁。在审计时,我们重点关注了有无非法买卖土地、有无私下开发出售、有无截留征地款、拆迁补偿资金是否及时到位等问题。 涉及资产。如集体资产处置、工程基建投资、下属公司经营等。城郊村特别是城中村通常有一定甚至较多的集体资产,有的还有自己的公司,我局要求查深查透。如在对某村审计时发现,该村在处置某资产时未挂账,形成账外资金,且拍卖公司从应付拍卖款中直接支付某个人款项。通过审计,依法收缴了违纪款40万元,追回集体损失58万元。 涉及财务。由于乡镇农经部门对村级内审监督长期存在空白点,村级普遍存在重大经济事项民主程序缺失、忽视财务规范管理、财务收支随意、挥霍浪费等问题。如:某村在处置集体资产时,未经村民大会通过;某村在发放征地补偿款时,到村小组一级没有发放明细;某村开具大额水果和购物卡发票,用于走访关系户等等,都成为审计发现问题的疑点。 四、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探索,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探索,目的是通过重点审计解决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促进在村一级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机制。 1.坚持审计机关重点审计与乡镇农经内审监督相结合。审计机关的重点审计起到了震慑作用,但毕竟力量有限、覆盖面窄,替代不了日常审计,应更多地抓好乡镇农经部门的内审监督。当前,乡镇农经部门的内审机制已严重缺失,有的地方已多年没有进行内审,“村财乡”存在漏洞。应该通过重点审计,推动乡镇农经内审机制的全面建立。 1 2 3 下一页 坚持审计查处处罚与促进财务规范相结合。审计查处或处罚涉及的只是严重的违纪违规问题。从审计情况看,村干部素质不高,财务规范管理意识差,村会计财务水平低,加之长年没有进行内审,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其客观因素。通过审计,重要的是促进村级财务的全面规范,特别是规范建账,民主理财。 坚持日常财务审计与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审计发现,有些村账目不全,基础资料严重缺失,特别是换届时没有进行财务和基建等相关交接。少数村干部以此为理由不配合审计工作。因此有必要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将任期内的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审计范围,并在换届时在乡镇监督下履行交接手续。 坚持开展审计探索与提出审计建议相结合。我局村级审计在出具单个报告后,还形成了综合审计报告报政府并抄乡镇。综合报告着重全面分析审计发现问题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就完善村财乡、加强乡镇农经内审监督、开展村级经济责任审计试点、做好村换届交接工作、深化村务公开、推进民主理财等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并由政府和乡镇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 财务审计论文: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探讨 摘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是落实农村经济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介绍了农村财务审计的范围和内容、程序和方法等,并提出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建议,以促进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农村财务;审计;财务监督 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在新时期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对进一步实现农村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农村干部的清正廉洁,可以有效杜绝或避免贪污、挪用等违法违纪现象发生。集体的财产属于集体成员共有,任何个人不得侵占、挪用。但是,目前农村一部分人尤其是有些村干部,利用职权侵占集体资产、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削弱了集体经济力量。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会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通过加强农村财务审计,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干部依法、依规、正确、全面地落实农村政策和财务管理规定。 (2)有利于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程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护和激发广大农民对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目前,仍有一些村的财务公开不及时,或是公开的内容和帐目反映的内容不一致。因此,有必要开展农村财务管理离任审计工作,对村财务一届来的情况实施审核、检查,并把审核、检查的审计情况向村民公开。这样,有利于村民了解村财务一届来的收支状况,有利于改善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3)有利于端正村干部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行为,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目前,大部分农村财会人员在实际财务管理操作中仅限于“理理帐”、“报报帐”,对财务处理随意,没有认真地执行农村财务管理相关制度。通过农村财务审计,帮助农村财会人员提高业务素质,促使其按照《农村财务新会计制度》要求,完善审批程序、监督程序、报账程序、公开程序,确保帐目规范、合法、合规、合理,促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按照新会计制度报帐、建帐和记帐,保证会计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和规范性[1,2]。 2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范围和内容 (1)按照规范化、法制化、经常化的目标,逐步加大审计力度,提高审计覆盖面。随着农村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化,其审计范围由原来的农民负担(一事一议)专项审计、承包合同审计、群众举报审计、重点财务审计拓展到村干部离任审计。各种审计范围是日常业务重点审、农民负担(一事一议)定期审、群众举报专项审、重点问题随时审、班子调整离职审。 (2)农村财务审计的内容共分为6个方面:一审财务收支帐目。查收入是否入账,是否开具统一收据,查是否漏收、少收,开票人是谁,支付是否合理;查凭据的时效性、审批手续、用途说明、经手人;查大额开支是否经集体研究。二审货币资金。查现金、存款情况。三审财产物资,查账、物是否相符。四审债权债务。查应收款、应付款、内部往来等。五审项目承包合同的签订、结算和兑现情况;查项目的招投标、合同、预决算情况。如是集资项目,还必须查项目集资或收费是否按照“一事一议”程序执行,是否有乱收费、乱集资行为,项目款是否专款专用。六审财务管理制度与村务财务公开执行情况。查有关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包括通讯费、干部报酬、招待费等具体规定。财务公开方面,查公开资料是否齐全,公开时间是否及时,干部误工及招待费是否逐笔公开。同时在各个环节上,力求做到查清、查深、查透,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章进行审计和检查。 3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1)审计程序。分为3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被审计的村,在接到审计通知书后,要组织好村里的相关财务人员,迎接审计人员的审计。二是实施阶段。由审计人员确定审计的重点和拟订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可采取主地审计或报送审计,重点审查财务收支帐目和经济活动及其他有关事项,实行内查外核。三是终结阶段。由审计人员对被审计村的财务帐目情况撰写审计报告,并由农村财务审计组作出审计处理结论或决定。 (2)审计方法。着重抓住3个重点,把牢4个环节。“三个重点”:一是财务收支帐目,采用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进行顺查与逆查;二是货币资金和有形资产,采用直接盘点现金、存款和实物的方法;三是债权债务,包括承包合同结算兑现,采用核对、复核、查询的方法。“四个环节”:一是把牢各项收入帐的清查,是否有漏收;二是把牢各项费用,尤其是招待费开支的票据,是否有虚假;三是把牢货币资金盘点核对,银行帐户、库存现金是否帐实相符,审计一开始,就立即盘点现金,是否有白条抵库及挪用公款等违纪问题;四是把牢债权债务帐户核对,是否与帐户相一致[3]。 4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1)农村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财务审计工作,做到亲自参与审计工作。 (2)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进行调查取证和笔录时应有2名以上审计人员在场,所有证明材料必须有提供者的签名、盖章或有第三方见证。 (3)坚持审计原则,抓好兑现处理。审计人员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作出的审计意见,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应当执行;涉及有关单位的,有关单位应当协助执行[4]。审计结论书送达之后,被审计村应做好兑现处理,争取做到审计质量好、兑现效果好、群众反映好。 财务审计论文: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结构特征与财务审计和监督 摘要:我国的民营经济,进入本世纪以来,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得到长足的发展。但由于中小民营企业特殊的组织结构形式和运行机制,使得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缺失或残缺不全,造成企业财务运作与资金使用的无序性和违规性。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则加强中小民营企业财务审计与监督是关键。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结构;财务运行;审计监督 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末,二十余年中受传统体制的制约和传统思想、传统观念的束缚,一直发展缓慢,直到本世纪初,国家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国有经济、合作经济(中外合资)共同发展、并存发展,中小民营经济才有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多数起源于家庭(家族),部分为近年来全民或集体企业改制而成,少数为合作或股份制形式。其特点是:企业规模小、起点低、层次低,企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差、技术素质低、科技能力低、创新能力低,企业市场能力低、竞争能力低、抗风险能力低。企业的决策者、经营者基本就是企业投资者,企业运行机制基本沿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长式决策和家族式管理,企业的重要管理岗位基本被家庭(家族)成员占据,企业主要的结构形式是以裙带关系、血缘纽带作为基础的。企业财务的运行、操作、管理等处处显现着家庭行为方式的特点和渗透着家族血缘关系的气息,资金的来源、使用、流动,往往缺乏规范性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有时甚至出现无序、混乱的状况,使得本来就非常紧张的资金不能发挥最佳的效率,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结构状况及特点 中小民营企业的组成特点决定了企业的投资者、决策者、经营者的同一性,探究这类企业资金的来源和组成状况,就可清楚地了解企业资金结构特征、 企业财务组织特征、财务运行状态等。从目前看,中小民营企业资金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自有资金:这是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的首要来源,也是家族式企业最普遍、最快捷、最简单的投资方式,更是创办企业的源泉和动力所在。自有资金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存量资金。主要是家庭多年的收入积蓄、存款和祖产。(2)原始积累。通常为创办企业前,以家庭为基础已从事了一段时间经营性或服务性活动,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滚、爬、摸、打,获得一些积累,在逐渐了解一些经营之道后,希望得到更大的发展而投资创办企业。(3)家产抵压。由于资金不足,将家中财产(包括房屋)抵押,获得资金(贷款)创办企业。 自有资金是中小民营企业创业的首要资金来源,也是企业的根基所在,尤其家族(家庭)式企业,更是将企业与家庭的共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但由于自有资金一般数量都很小,所以,在企业筹备、注册、创办阶段,只能暂时维持企业初期的生产、经营的运转。 2.合股经营:这是中小民营企业创办初期较为普遍的资金筹集和经营方式,其优势可以减轻独立经营自有资金的困难度,使企业资金能相对宽松一些。同时,可以在筹划、申请注册和创办初期集中合股者的人力、物力和智力,为企业顺利投入生产、经营奠定良好的基础。合股经营一般由二人以上共同投资,持大股者理所当然的成为企业的最高权力者,合股者一般有兄弟姐妹、亲朋好友或其他形式。但从目前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企业生产经营的不断推进,合股者的经营理念、服务方式、价值趋向等方面的分歧逐步产生,加之在权力分配、利益分配等方面的矛盾不断显现,使得生产、经营、服务不能形成统一的意见,影响决策的施行,而成为企业发展最大的障碍,成为丧失市场、失去竞争力的最大因素,也是导致众多合股经营企业在创办二、三年后走向分裂的根本原因。 3.贷款:向银行借贷,是所有中小民营企业都必须进行的资金筹集方式,也是最难的工作之一。其一,是贷款难。因为,企业本身规模小、资金少、生产加工等都不可能在短期内获得较多的利润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对银行而言,中小民营企业本身的投资和资产数量就很小,如生产经营一旦出现意外,就将血本无归,银行的贷款就会成为呆账。所以,银行在贷款时往往谨小慎微,要求很高,手续很繁杂,并且要有相应的企业担保,而寻求担保又是企业实现贷款的一道高高的门槛,获得经济担保的机率很低。因此,多数银行不愿贷款给这类企业,即使企业在耗费很大的精力后所获得的也只能是小额的、短期的贷款。其二,还贷难。由于企业的各种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开支往往超出企业的预算,企业开业初获得的收益又很快投入新的生产、经营流程中,流动资金很难在账面上有结余。所以,按期还贷往往是企业的大事,企业经营者往往为还贷绞尽脑汁,有时为了应急,甚至不惜向民间借取高息资金,用于还贷或生产中急需。 4.民间借贷:是中小民营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筹集资金手段。企业创办时资金的困难、生产经营中周转金的缺少、银行贷款的限制和繁锁的手续以及还款期临近等都制约着企业,很多中小民营企业都采用民间借贷方式缓解资金的困难。民间借贷形式一般有向个人和企业借贷二种,其利息一般比银行贷款利息高得多(尤其是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小额资金借贷公司,利息高出银行几倍、十几倍),但借贷方便、手续简便、资金筹集时间短、速度快、能很快解决企业的资金的困难,尤其是外贸加工企业,在接到较大订单后的资金筹集,基本都采用民间借贷方式解燃眉之急。民间借贷一般时间不长,以一批产品或一个加工周期为一阶段,企业往往在资金回笼后立即归还。民间借贷有一定的可行之处,但过高的利息往往违反国家的有关规定,同时存有很大的风险性,一旦产生或出现问题,后果都较为严重。民间借贷的背后,留给人们一些启示,即民间资金存量很大,如何将这些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在盘活这类资金的同时,规范民间借贷,发挥民间资金的积极作用,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是值得人们去思考和研究的。 二、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组织结构、制度及现状 中小民营企业的规模、运行机制,决定了企业的财务组织结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运行的状态。第一,从目前着,中小民营企业一般只设总账、出纳和仓库保管三名财务岗位,有些甚至是总账和出纳合二为一,现金出纳、总账基本由家庭主要成员担任,仓库保管也基本为家族成员或至亲好友,属于企业财务监督中的财务审核、财务审计、财务管理等基本不予设置。因此,从企业法人到财务结算的整个运作过程都具有企业运行和家庭操作的双重特点,即使少数企业采用聘请总账会计的方法进行结算和纳税,受聘人也只在月末、月初的几天中来企业履行一下结账手续,并不真正履行会计职责和监督职能。所以,财务审计与监督在企业是不复存在、或者是有名而无实的。第二,由于企业组成和财务组织结构的特点,造成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缺失或残缺不全,资金使用、流动、流向的随意性很强,主观意志基本主宰企业资金的运行;现金的存量控制、使用范围、支付等缺少规范和约束;会计要素中的各项指标不能严格按要求去执行和操作,造成企业财务运作与资金使用的无序性和违规性。第三,财务制度和财务监督的缺失必然带来企业财务信息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经营和资金运行的实际状况;不能正确、完整的反映企业财产、资金、盈利和负债的真实情况。第四,有些企业投资者、经营者的个人消费与企业经营性开支混为一体,企业流动资金成为个人消费和挥霍的来源;企业经营中大量采用现金交易,为拖欠工资、欠债不还、甚至行贿、逃税等违法活动提供便利。 因此,从总体上看,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奉公守法,服从国家法律、法规的,但仍有少数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不容乐观,尽管是少数现象,但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和造成的危害却是很大的。所以,加强中小民营企业财务审计和监督已成为规范和净化市场、规范企业行为的重要工作内容。 三、财务审计与监督的地位、作用、途径及方法 1.能够逐步地、有效地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有效的财务监督与控制来促进企业管理步入良性轨道。首先,健全和强化企业财务制度、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流动和使用等,促进企业财务运作和资金使用的正常有序;其次,促进财务信息完整、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正确反映企业资产、负债、盈利的真实情况,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详实、正确和具有参考价值的财务资料。 2.能够逐步地、有效地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规范企业资金的投入、投向,全面掌握企业资金流动、流向,确保企业资金使用的安全和有效,促进资金投放和使用的最佳效果,促进财务真正为企业发展服务。 3.财务审计与控制在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第一,能有效地规范企业投资者、经营者、以及家庭(家族)成员在企业的财务行为。第二,能有效地跟踪企业资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动向和作用,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和效益。第三,能有效地减少或防止违反财务、财经制度行为的发生,有效扼制违法行为的产生。 4.加强中小民营企业财务审计与监督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完善企业财务组织结构,健全并严格执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第二,财务人员要严格执行财务规定,遵守财务制度,对企业资金的流向、流动、回笼、周转要时刻予以密切关注,监督并加快资金回笼,以防资金的流失而造成损失;第三,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要时刻牢记财务信誉是企业信誉的首要要素,是企业的创业之本、立身之本,是企业塑造良好形象,提高社会地位,创造经济效益的根基所在,因此要时刻注意维护企业信誉和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5.加强中小民营企业财务审计与监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强化管理职能。委托会计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指导和审计监督,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企业财务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扼制在萌芽状态。这样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保护了企业的利益。(2)对企业生产经营中较大的投入、投资项目等要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跟踪指导和审计,确保企业资金运行中的正确、正当、正常和安全。(3)地方政府要关心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为本地民营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有关职能部门要牵头成立中小民营企业协会,并且吸收西方国家中小企业协会(联合会)的经验,对中小民营企业进行规范管理,协调企业间的矛盾和整合企业资源进行最佳的配置。(4)加强企业的财务监督和检查,同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和资金困难,改变税费有人收、管理费有人要、困难无人问、资金无处借的被动状态,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资金困难的路径探析 资金困难是中小民营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制约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瓶颈”。社会经济发展中,再好的项目、再好的订单、再丰厚的利润,没有资金去运作,也是空话一句;再好的经营者、决策者,再优秀的创业者、管理者,没有资金,企业生产、经营也是纸上谈兵。因此,资金已成为影响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首要因素,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障碍。而如何有效地解决企业资金困难,笔者认为,政府的扶持和协调是关键。 1.政府协调:各地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在发展民营经济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要根据当地民营经济的特点,借鉴和学习英、美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组织成立中小民营企业协会(联合会),组织协调资金,为协会成员企业提供担保,通过协会对企业进行信用评定,为银行贷款的平安度提供参考。 2.政府扶持:国家和地方财政可拿出一定的资金,通过财政扶持和政策倾斜的方式解决中小民营企业借贷的困难。这类资金可以采用长期借贷、贴息借贷、扶持借贷等多种形式,同时由执行部门或机构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审计、检查、跟踪服务等,这样既解决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困难,又促进了地方民营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同时可收益,企业、国家、政府获得“三赢”。 3.银行贷款:银行等金融部门要改变传统的观点和贷款方式,要从促进地方民营经济发展、扶持中小民营企业的角度出发,尽可能的增加企业借贷的额度和简化手续。可以请企业协会担保,而将风险和管理转向行业协会内部,通过行业自律和信用机制来约束企业。 4.成立民间银行:国家、政府、管理部门、企业(行业)协会可以联合组建民间商业银行。由民间出资,专门面向中小民营企业,尤如中小民营企业自己的银行,解决企业资金急需和投资的困难。
经典力学论文:论经典力学范围内现行的惯性观 摘要: 对经典力学范围内现行的惯性观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对于惯性要区分:个别研究对象的性质与存在的性质;保持某种状态的性质与改变某种状态的性质;物理学规律的动力学特性与审美性。 关键词: 惯性;存在;时间;空间 惯性是经典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同时它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基础性观念,并且惯性问题也是经常被物理学界讨论的一个话题(1)。可是,尽管经典力学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时期,大部分的物理教师在此问题上还存在着很多的混乱性(2),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对惯性进行了讨论,望引起大家的共识。 一、惯性的意义 大家知道,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3)。一个物体,只要不受外力作用,原来静止的就会一直静止下去,而原来运动的则会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这里的问题在于:惯性是否是物体的性质?依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任何物体均具有惯性。因而,看来惯性不是被研究物体的性质,因为这一性质是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也就是说它与物体的个别特征无关。因而,惯性只能是存在的一个特征,是被研究对象周围的环境在此对象上的表现。换一句话说,它是存在于物体周围的一种条件,一种约束。 二十世纪初,德国数学家诺特尔(4)证明了:空间平移对称性导致动量守恒、空间转动对称性导致角动量守恒、而时间均匀性导致能量守恒。事实上,物体的惯性是时间均匀性与空间对称性的必然结果。因而它与个别的特殊研究对象无关。惯性不是个别存在物的性质,个别存在物只是惯性的显现者,惯性的本质与个别存在物的特性无关。从而我们就不能用反映个别存在物性质的量(例如质量)来测度惯性。因为惯性作为存在的一种显现,并无大小可言,它只是存在之状态的表达。 二、惯性与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难易程度无关 通常认为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是据于这样的理由:质量大的物体在相同的力作用下其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这是由牛顿第二定律所得到的基本结论。而事实上物体运动状态是否变化,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是难还是容易是与惯性无关的。惯性所揭示出的物体之性质不在于其使(或抗拒)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或代表改变的难易程度的能力,而在于它的保持某种特定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本领:在最相似的物之间,错觉说着最巧妙的谎;最小的罅隙是最难度(5)。因而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倘若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的话,则我们也可以说力与惯性也有关系。因为对于相同质量的物体而言,力越小其运动状态就越难改变。因而,也即力越小物体的惯性越大。事实上,在惯性概念发展的最初时期,牛顿就将惯性与力进行等价的思考,当然现在大家知道牛顿的把惯性等同于力的思想是错的了。如果要说质量与惯性确有联系的话,作者以为也只能从这样的一个视角来看:惯性是由其表现物体周围存在着的与时空有关的天体质量分布情况决定着的性质。这是因为,根据广义相对论,空间的性质是由天体质量的分布所决定的。至于时间,自从奥古斯丁(6)提出“什么是时间?”以来,人们还没有认清它的真面目,也因而从更深的层次上而言,人们只认识到什么是惯性而还没有搞清惯性是什么。 惯性不是一种由个别物体自身所具备的原因(诚然,所有物体均会表现出惯性),它不是我们的一种吃力的、需要支撑的、痛苦感的反映,事实上,它是存在之美感的绽开。因而“惯性是物体对任何改变其运动状态的外来作用的阻抗的性质”(7)这样一种说法就是不当的。因为这一注释还是从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分析而来的,在这一注释中已经隐藏了牛顿第二定律及对惯性与物体质量等价的认同感。其实,惯性是一种令人十分安全的、舒适的、和谐的存在之性质,它使物体的存在行为非常简单,而人们也往往由于常见到这种存在的简单性而忽视了它的深层含义。静止的永远静止,运动的永远作匀速直线运动,惯性就是将存在如此单调而重复地显现在人们眼前。凡是背离了这两种物体的存在情况而用惯性去解释其存在原因的,作者以为均属一种不当的诡辩行为。可是这种诡辩行为不仅麻木了人的脑神经而且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教科书(8),我们来看一些下面的例子。 例1.惯性也有不利的一面,高速行驶的车辆因惯性而不能及时制动常造成交通事故。所以,在城市的市区,对机动车的车速都有一定的限制,以利于行车安全。(9) 在这里,不能及时制动是由于惯性还是由于制动力不够大?略作思考,读者就可判断出是由于后者。将惯性看成一种破坏力是十分荒唐的。而发生交通事故的真正原因是,由于车辆质量较大,而相应的制动力在如此质量的物体上所产生的加速度很小,不能使车辆很快地减速,从而在短时间内停下来。倘若对于质量较大的车辆来说制动力也允许更大,那么作者认为还是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制动车辆的。 并且,这个例子中的“高速行驶的车辆”及“对机动车的车速都有一定的限制”的字句很容易使学生认为惯性和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误导。 例2.把斧柄的一端在水泥地面上撞击几下,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这是什么缘故呢?(10) 通常标准答案是这样的:开始斧头和斧柄同时向下运动,当斧柄遇到障碍物时突然停止,而斧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这样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 事实上,斧头在斧柄上套牢是由于斧头克服了阻力相对于斧柄运动了一段位移,而惯性不是克服某种阻力使斧头运动的原因。在此问题中的一个效果是斧头相对于斧柄产生了某种(克服一定力的)运动,因而我们必须以斧柄为参照系来考察此种运动的实质。当以斧柄为参照时,实际上斧柄在撞击的过程中是一个非惯性系,它相对于惯性系有一个向上的加速度。因而斧头在此参照系中必受到一个向下的“惯性力”,正是此力与斧头的重力克服了斧头与斧柄之间的弹力与摩擦阻力使斧头相对于斧柄前进了一段位移,从而使斧头在斧柄上套牢。如果一定要以地面为参照系来看斧头在斧柄上套牢的问题,那么可以这样认为:虽然斧头在斧柄上向下套牢的过程中没有受到除重力以外的向下的另外力,但相对于地面而言斧头具有一定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正是这个能量克服了阻力作功从而转化为内能。所以从效果上看,一是斧头相对于斧柄向下移动了一段位移,二是斧头与斧柄的接触面上在发热。 如果仅从动力学的角度来看,斧头在斧柄上套得牢不牢是由其受到的作用力大小与作用时间(或所通过的位移)所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它和斧头相对于斧柄的动能或动量变化有关。斧柄在“水泥地面”上“撞击”这两个条件只是使斧柄产生了相对于水泥地面的较大的动量变化率,从而也使斧头具有了相对于斧柄的惯性力。但是,虽然这个惯性力构成了斧头套牢在斧柄上的直接原因,可严格地说,斧头在斧柄上套得牢不牢的原因还和斧头的重力及斧柄的弹性和斧头与斧柄的摩擦力大小均有关系。并且斧头在斧柄上套得牢不牢和作用时 间也大有关系,因而,撞击“几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例3.小车上竖直放置一个木块,让木块随小车沿着桌面向右运动,当小车被档板制动时,车上的木块向右倾倒。这是怎么回事呢?(11) 教科书上的答案是这样的:小车突然停止的时候,由于木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木块的底部也随着停止,可是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木块向右倾倒。 事实上,本例中小车上木块的倾倒是由于力矩作用的缘故。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对木块的重心而言有一个顺时针旋转的力矩,从而木块向右倾倒。若以小车为参照物,小车被档板制动时已是一个非惯性系,作用在木块(重心)上的“惯性力”对木块的底端也产生一个使木块作顺时针旋转的力矩。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例2和例3中,斧头在斧柄上套牢和木块在小车上倾倒已是一个涉及物体在非惯性系中的动力学的问题。其中例2是非惯性系中的质点动力学问题,而例3则是非惯性系中的刚体动力学问题。可是,在非惯性系中,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论述的牛顿第一定律已不成立,从而也失去了此两例的代表意义。也就是说,这两个例子不仅是不准确的解释而且是不适当的例子。在涉及惯性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分别那些是属于惯性现象,而那些则不属于惯性现象——即为动力学现象。牛顿的例子,毫无疑问是正确的(12),但我们许多的物理学工作者却将惯性对事物的解释范围作了相当随意而并不恰当的扩展或扭曲。其实在讲述惯性时,用不着举更新鲜的特别例子,倒是需指出惯性使我们对事物常态的存在方式太熟视无睹了。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惯性不是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使火车制动、使斧头套牢在斧柄上、使小木块倾倒)的原因。严格地说,这些原因和物体的惯性无关,只和力有关,而至于火车制动得及时不及时,斧头套在斧柄上牢不牢,小木块倾倒得快不快,则不仅与力有关,还和物体的质量、形体、初速度有关。但即使如此地与质量和初速有关却也与惯性无关。 惯性,这个我们通常认为是由物体内在因素决定的性质,其实是物体存在方式的一种条件性:“试取汽车为参考系统来研究‘当汽车急剧刹车的时候,车中乘客有向前倾倒的倾向’这个问题,在汽车急剧刹车前,相对于汽车而言,乘客是静止的,在汽车急剧刹车时,乘客突然向前倾,这就是说,以汽车为参考系统,乘客由静止而突然向前倾,并不保持其静止状态,并不表现出惯性”(13)。这个条件就是:物体要表现出惯性,它必须处于惯性参考系中。而“事物的存在顽强地延续维持不变,无论运动是快是慢抑或停止。”(14)也只在惯性系中才成立。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学与动力学问题时,惯性系总有着特殊的地位。可是,这个特殊地位的存在并不单单是人类抽象理性的功劳,并不是人类贪懒和间集化的一个报应,惯性系的存在有其形而上的基础:自然之美的呈现及人对自然之美呈现体认的同一性。如果没有了存在的时间均匀性与空间对称性,我们选取的相对于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对研究动力学问题而言也就将成为一个畸形的怪胎。惯性系不仅在计算上向人类提供了联系物体的相互作用与相对运动的便利方式,其更根本的是它使人与存在的关系成为审美性的。惯性定律给我们的启示是:存在是美的。而惯性系则是自然对人的一个馈赠。也因而,我们应当从审美的视角来看待惯性,而不应当将它看成一个恶魔或一件便宜货。 所有的老师都要求学生不要把惯性与惯性定律混为一谈,可是当我们的老师用动力学的观点来看待惯性——也就是说,把惯性与牛顿第二定律混为一谈的时候,对学生的这一期望是合适的吗?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当教完一些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与规律以后,就要求学生用它们解释自然现象。事实上,物理学中有些基本概念与规律不是要求我们去解释自然现象,它没有这个功能,它只是告诉我们要去感受些什么,它提供给我们的不是一种推理的方式,而是一个判断的原则 :它促成我们的判断更接近于自然之美的呈现。 三、惯性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 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从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作匀速直线运动。可是,仅依据这一点却不能认为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特例。因为这两个定律的论述对象其实是不一样的。牛顿第二定律的研究对象是一个物体,而牛顿第一定律论述的是整个存在的性质。惯性——这个任何物体均具有的性质其实不是我们的个别研究对象所具有的性质,因为这个“任何物体”,包括了天地间的万物,而万物的总称(15)即是宇宙:“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也即任何个别的物体都不可能无条件地具有惯性:惯性是存在的特性,是存在着的时空的特性,是宇宙的特性。 其次,牛顿第二定律是关于个别物体因果性的规律,而牛顿第一定律却与个别物体的因果性无关,它是存在之状态的表述,它的表述是与具体的特定的时间无关的、瞬时性的。正是这种非时间性(16)构成了牛顿力学的本质特征。也正是牛顿第一定律所成立的时间均匀性与空间对称性构成了惯性系的特殊地位,从而使我们可以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上来研究物体的动力学关系。因为毫无疑问,物体的运动性质和规律与采用怎样的空间和时间来度量有着密切的关系(17)。由此可见,不仅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和特例,恰恰相反,现行的动力学规律正是牛顿第一定律所揭示的存在之性在具体的个体事物上的展现。惯性定律比牛顿第二定律具有更强的基础性。也就是说,正是惯性现象,构成了牛顿动力学所以成立的操作平台。由于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保持其速度不变,因而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才跟物体的受力相关。 最后,牛顿把惯性定律放在三个运动定律的首位也是与其对自然的信仰因素有关的。因为在文艺复兴之前的绝大部分思想家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运动内在决定论的观点。但在牛顿看来,基本的物质粒子完全是惰性的,没有任何自发的运动,而电、磁、光这些‘非物质’的力量则成为神在自然中的行动的载体(18)。也就是说,惯性定律内隐含着牛顿否定亚里士多德运动观的内在目的论从而建立新力学的形而上基础。 四、惯性与具体物体的质量无关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这个论题,在几个角度去看都是错误的。第一,质量不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个别研究对象的质量与其所揭示的惯性毫无关联。因为这两者从数量上来看是一对无穷大的关系,从内容上来看是个体与存在的关系,在它们之间,人类的理性不可能找到逻辑上的因果链。第二,“物体(的)惯性”这样的说法缺乏依据,因为惯性不是物体的性质。物体只是作为惯性的表现者而存在的。第三,“惯性(的)大小”这样的说法也缺乏依据,因为惯性没有大小,惯性只是存在的一种表达方式,一种特定状态的显现。第四,既然惯性并无大小,我们也不可去进行量度,事实上,任何一本教科书上也没有指出惯性与质量的函数关系,因为这一函数关系并不存在,它只是人们的一个虚假的逻辑推测,谁也不能证明质量与惯性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更不能得出它们之间的比例系数,因为这些关系均是虚假的。因而,物理学界流传的物体的惯性等于它的质量(19)只是人们一个随心所欲的错误言说。 由于物体质量与惯性无关,所以,将牛顿第二定律中的质量称为惯性质量就是不当的,质量的确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一种象力一样的阻抗作用,质量在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上而言似乎有一种“消解”、“抗拒”力的性质。因而作者认为可将现行的“惯性质量”改称为物体的“抗性质量”。正如牛顿所说:“物体只有当有其他力作用于它,或者要改变它的状态时,才会产生这种力。这种力的作用既可以看做是抵抗力,也可以看做是推斥力。(20)”因为质量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有关,它事实上具有动力学特征,当一个物体的质量大时,它对运动状态改变的阻抗能力就越大。 从逻辑上而言,我们只有将惯性从物质的内在因素中解除出来,才能完全地克服牛顿时代的机械论自然观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之间存在着的深刻矛盾。也就是说,这样才能使牛顿第一定律恰如其分地建立在由文艺复兴所形成的机械论而不是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的形而上学基础之上。 五、惯性定律的表述方式 牛顿第一定律是动力学定律的基础,但它本身并不表征物体的某种动力学性质,它是关于人类体认自然之美、自然之和谐的陈述。据于上面的论述,对牛顿第一定律的陈述方式作以下的要求是并不过分的:反映时间的均匀性,空间的对称性 ,及自然之美对人的呈现。可是,现行的许多教科书中对牛顿第一定律的陈述是很不一致的。当然,这种不一致性用老眼光来看是无伤大雅的,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差异性就成为值得商讨的了。 例如: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其他物体的作用,它就保持自己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1)。这样的陈述可能离惯性定律的本义较远,因为这一陈述的方式是在动力学的维度上来进行的,陈述的对象是“一个物体”。这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这样方式的陈述毫无疑问地可以把惯性定律认为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特例,因为“如果没有”这几个字就表达了陈述事件的某种特殊性。 另外一种常见的陈述方式是: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2)这样一种表述比前一种完整多了,它几乎就是牛顿的原义,但这里的“一切物体”应当换成“任何物体”(23)。因为在此论述中的“任何物体”实际上是对一切物体的否定,而“有外力”应当换成“其它物体的作用”,因为惯性定律是不涉及力的,操作意义上的力这个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与惯性无关。 作者试着这样来陈述惯性定律:存在着的宇宙有这样一种性质,它使任何物体在没有受到其它物体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许,这样的一种陈述方式是较明晰的陈述方式,它强调了惯性与惯性的表现者(个别研究对象)的严格区分,这个陈述的主语是性质,这样的陈述才可称为关于“惯性”的定律。而我们也应当将惯性定义为: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六、人们误解惯性的来源 人们在惯性问题上所犯的错误认识,既来源于历史上人们对于和惯性概念相联结的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的一贯表达方式,又来源于牛顿的表述与对于牛顿力学理解上的偏差。“事实上,牛顿似乎注定要被人误解”。(24) 在牛顿所陈述的第一定律中:(25)“每个物体都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迫使它改变那个状态(Every body persists it's state of rest or of uniform motion in a straight line until it is compelled by some force to change that state.)”。牛顿对“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迫使它”作出了对应的理解,即认为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是由内部原因的,这个内部原因即称为惯性:“vis insita,或物质固有的力,是一种起抵抗作用的力,它存在于每一个物体当中,大小与该物体相当,并使之保持其现有的状态,或是静止,或是匀速直线运动”。(26)在牛顿时代,作出这样的判断是无可厚非的:“一个物体,由于其物质的惰性(现称惯性——译者注),要改变它的静止或运动状态就极其不易。因此这种固有的力可以用一个最确切的名称‘惯性’或‘惰性力’来称它。”(27)因为在牛顿时代是无法判定惯性的本质的。从牛顿的这一段话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出,他几乎是在第二定律的意义上来领会惯性的,因而他才认为(惯性)大小与该物体的运动和质量有关。 这一观点可以追踪到亚里士多德,它影响了包括牛顿在内的一大批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在牛顿之前的开普勒也就惯性说过(29):“如果天体不赋有类似于重量的惯性,要使它运动就不需要力,最小的动力就足以使它有无限的速度,但由于天体公转需要用一定的时间,有的长些,有的短些,因此非常明显,物质必须具有能说明这些差别的惯性”;“惯性,或对运动的阻力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给定的体积中,物质的量愈多,惯性愈强。”由此我们也可见,在开普勒那里已经有惯性等同于力与质量的观点了。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惯性的错误理解主要是由历史原因所造成的,这个原因主要在于:人们普遍地认为事物外在的状态是有其内在原因的。当人们在物体之外找不到令人信服的可感觉的原因的时候,就只能把它归因于物体的内部。牛顿将惯性归因于物体的内部,把惯性看成阻碍物体改变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况的内力,他假设的惯性非常接近布里丹的冲力——即:惯性作为一个内力,在缺乏外部动力或阻力时,会引起无定限的直线运动(30),另一方面,牛顿的惯性观又来自于他对古希腊关于自然具有灵魂观念的继承,我们可以从他的着作中强烈地感到,他具有自然界的物体与人一样会在受到作用时产生反作用这样一种强烈的思想意向。显然,在现代人看来,自然界的物体是与人具有本质区别的。 在牛顿以后,欧拉则将牛顿关于vis insita 的比较隐晦的注释作了同牛顿之前的有些科学家的直感一样的有一定危险性的表白:“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能力.....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例。”(31) 可是现在看来,这种危险性中是带有错误的。从那以后到现在,人们对于惯性的理解基本上是庸俗性质的。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特别是诺特尔之后,我们可以认识到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并不在物体的内部、也跟力无关,而是由于物体所处的时间均匀性与空间对称性。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对牛顿意义上的惯性作出更开放性与发展性的理解,牛顿的vis insita(惯性是一个消极的本原,靠此本原物体维持它们的运动或静止,按照作用力的大小接受运动,按照受到阻力的大小抵制运动。(32))可以深入为两个层面的结论: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一个物体,它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是由于惯性,即时间均匀性与空间对称性;在同样大小的力的作用下,一个物体它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是由于它的动力学特性——抗性,即它的质量较大。 经典力学论文:论经典力学范围内现行的惯性观 摘要: 对经典力学范围内现行的惯性观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对于惯性要区分:个别 研究 对象的性质与存在的性质;保持某种状态的性质与改变某种状态的性质;物 理学 规律 的动力学特性与审美性。 关键词: 惯性;存在;时间;空间 惯性是经典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同时它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基础性观念,并且惯性 问题 也是经常被物理学界讨论的一个话题(1)。可是,尽管经典力学经过了漫长的 发展 时期,大部分的物理教师在此问题上还存在着很多的混乱性(2),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对惯性进行了讨论,望引起大家的共识。 一、惯性的意义 大家知道,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3)。一个物体,只要不受外力作用,原来静止的就会一直静止下去,而原来运动的则会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这里的问题在于:惯性是否是物体的性质?依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任何物体均具有惯性。因而,看来惯性不是被研究物体的性质,因为这一性质是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也就是说它与物体的个别特征无关。因而,惯性只能是存在的一个特征,是被研究对象周围的环境在此对象上的表现。换一句话说,它是存在于物体周围的一种条件,一种约束。 二十世纪初,德国数学家诺特尔(4)证明了:空间平移对称性导致动量守恒、空间转动对称性导致角动量守恒、而时间均匀性导致能量守恒。事实上,物体的惯性是时间均匀性与空间对称性的必然结果。因而它与个别的特殊研究对象无关。惯性不是个别存在物的性质,个别存在物只是惯性的显现者,惯性的本质与个别存在物的特性无关。从而我们就不能用反映个别存在物性质的量(例如质量)来测度惯性。因为惯性作为存在的一种显现,并无大小可言,它只是存在之状态的表达。 二、惯性与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难易程度无关 通常认为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是据于这样的理由:质量大的物体在相同的力作用下其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这是由牛顿第二定律所得到的基本结论。而事实上物体运动状态是否变化,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是难还是容易是与惯性无关的。惯性所揭示出的物体之性质不在于其使(或抗拒)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或代表改变的难易程度的能力,而在于它的保持某种特定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本领:在最相似的物之间,错觉说着最巧妙的谎;最小的罅隙是最难度(5)。因而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倘若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的话,则我们也可以说力与惯性也有关系。因为对于相同质量的物体而言,力越小其运动状态就越难改变。因而,也即力越小物体的惯性越大。事实上,在惯性概念发展的最初时期,牛顿就将惯性与力进行等价的思考,当然现在大家知道牛顿的把惯性等同于力的思想是错的了。如果要说质量与惯性确有联系的话,作者以为也只能从这样的一个视角来看:惯性是由其表现物体周围存在着的与时空有关的天体质量分布情况决定着的性质。这是因为,根据广义相对论,空间的性质是由天体质量的分布所决定的。至于时间,自从奥古斯丁(6)提出“什么是时间?”以来,人们还没有认清它的真面目,也因而从更深的层次上而言,人们只认识到什么是惯性而还没有搞清惯性是什么。 惯性不是一种由个别物体自身所具备的原因(诚然,所有物体均会表现出惯性),它不是我们的一种吃力的、需要支撑的、痛苦感的反映,事实上,它是存在之美感的绽开。因而“惯性是物体对任何改变其运动状态的外来作用的阻抗的性质”(7)这样一种说法就是不当的。因为这一注释还是从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 分析 而来的,在这一注释中已经隐藏了牛顿第二定律及对惯性与物体质量等价的认同感。其实,惯性是一种令人十分安全的、舒适的、和谐的存在之性质,它使物体的存在行为非常简单,而人们也往往由于常见到这种存在的简单性而忽视了它的深层含义。静止的永远静止,运动的永远作匀速直线运动,惯性就是将存在如此单调而重复地显现在人们眼前。凡是背离了这两种物体的存在情况而用惯性去解释其存在原因的,作者以为均属一种不当的诡辩行为。可是这种诡辩行为不仅麻木了人的脑神经而且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教科书(8),我们来看一些下面的例子。 例1.惯性也有不利的一面,高速行驶的车辆因惯性而不能及时制动常造成 交通 事故。所以,在城市的市区,对机动车的车速都有一定的限制,以利于行车安全。(9) 在这里,不能及时制动是由于惯性还是由于制动力不够大?略作思考,读者就可判断出是由于后者。将惯性看成一种破坏力是十分荒唐的。而发生交通事故的真正原因是,由于车辆质量较大,而相应的制动力在如此质量的物体上所产生的加速度很小,不能使车辆很快地减速,从而在短时间内停下来。倘若对于质量较大的车辆来说制动力也允许更大,那么作者认为还是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制动车辆的。 并且,这个例子中的“高速行驶的车辆”及“对机动车的车速都有一定的限制”的字句很容易使学生认为惯性和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误导。 例2.把斧柄的一端在水泥地面上撞击几下,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这是什么缘故呢?(10) 通常标准答案是这样的:开始斧头和斧柄同时向下运动,当斧柄遇到障碍物时突然停止,而斧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这样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 事实上,斧头在斧柄上套牢是由于斧头克服了阻力相对于斧柄运动了一段位移,而惯性不是克服某种阻力使斧头运动的原因。在此问题中的一个效果是斧头相对于斧柄产生了某种(克服一定力的)运动,因而我们必须以斧柄为参照系来考察此种运动的实质。当以斧柄为参照时,实际上斧柄在撞击的过程中是一个非惯性系,它相对于惯性系有一个向上的加速度。因而斧头在此参照系中必受到一个向下的“惯性力”,正是此力与斧头的重力克服了斧头与斧柄之间的弹力与摩擦阻力使斧头相对于斧柄前进了一段位移,从而使斧头在斧柄上套牢。如果一定要以地面为参照系来看斧头在斧柄上套牢的问题,那么可以这样认为:虽然斧头在斧柄上向下套牢的过程中没有受到除重力以外的向下的另外力,但相对于地面而言斧头具有一定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正是这个能量克服了阻力作功从而转化为内能。所以从效果上看,一是斧头相对于斧柄向下移动了一段位移,二是斧头与斧柄的接触面上在发热。 如果仅从动力学的角度来看,斧头在斧柄上套得牢不牢是由其受到的作用力大小与作用时间(或所通过的位移)所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它和斧头相对于斧柄的动能或动量变化有关。斧柄在“水泥地面”上“撞击”这两个条件只是使斧柄产生了相对于水泥地面的较大的动量变化率,从而也使斧头具有了相对于斧柄的惯性力。但是,虽然这个惯性力构成了斧头套牢在斧柄上的直接原因,可严格地说,斧头在斧柄上套得牢不牢的原因还和斧头的重力及斧柄的弹性和斧头与斧柄的摩擦力大小均有关系。并且斧头在斧柄上套得牢不牢和作用时间也大有关系,因而,撞击“几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例3.小车上竖直放置一个木块,让木块随小车沿着桌面向右运动,当小车被档板制动时,车上的木块向右倾倒。这是怎么回事呢?(11) 教科书上的答案是这样的:小车突然停止的时候,由于木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木块的底部也随着停止,可是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木块向右倾倒。 事实上,本例中小车上木块的倾倒是由于力矩作用的缘故。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对木块的重心而言有一个顺时针旋转的力矩,从而木块向右倾倒。若以小车为参照物,小车被档板制动时已是一个非惯性系,作用在木块(重心)上的“惯性力”对木块的底端也产生一个使木块作顺时针旋转的力矩。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例2和例3中,斧头在斧柄上套牢和木块在小车上倾倒已是一个涉及物体在非惯性系中的动力学的问题。其中例2是非惯性系中的质点动力学问题,而例3则是非惯性系中的刚体动力学问题。可是,在非惯性系中,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论述的牛顿第一定律已不成立,从而也失去了此两例的代表意义。也就是说,这两个例子不仅是不准确的解释而且是不适当的例子。在涉及惯性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分别那些是属于惯性现象,而那些则不属于惯性现象——即为动力学现象。牛顿的例子,毫无疑问是正确的(12),但我们许多的物理学工作者却将惯性对事物的解释范围作了相当随意而并不恰当的扩展或扭曲。其实在讲述惯性时,用不着举更新鲜的特别例子,倒是需指出惯性使我们对事物常态的存在方式太熟视无睹了。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惯性不是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使火车制动、使斧头套牢在斧柄上、使小木块倾倒)的原因。严格地说,这些原因和物体的惯性无关,只和力有关,而至于火车制动得及时不及时,斧头套在斧柄上牢不牢,小木块倾倒得快不快,则不仅与力有关,还和物体的质量、形体、初速度有关。但即使如此地与质量和初速有关却也与惯性无关。 惯性,这个我们通常认为是由物体内在因素决定的性质,其实是物体存在方式的一种条件性:“试取汽车为 参考 系统来研究‘当汽车急剧刹车的时候,车中乘客有向前倾倒的倾向’这个问题,在汽车急剧刹车前,相对于汽车而言,乘客是静止的,在汽车急剧刹车时,乘客突然向前倾,这就是说,以汽车为参考系统,乘客由静止而突然向前倾,并不保持其静止状态,并不表现出惯性”(13)。这个条件就是:物体要表现出惯性,它必须处于惯性参考系中。而“事物的存在顽强地延续维持不变,无论运动是快是慢抑或停止。”(14)也只在惯性系中才成立。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学与动力学问题时,惯性系总有着特殊的地位。可是,这个特殊地位的存在并不单单是人类抽象理性的功劳,并不是人类贪懒和间集化的一个报应,惯性系的存在有其形而上的基础: 自然 之美的呈现及人对自然之美呈现体认的同一性。如果没有了存在的时间均匀性与空间对称性,我们选取的相对于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对研究动力学问题而言也就将成为一个畸形的怪胎。惯性系不仅在 计算 上向人类提供了联系物体的相互作用与相对运动的便利方式,其更根本的是它使人与存在的关系成为审美性的。惯性定律给我们的启示是:存在是美的。而惯性系则是自然对人的一个馈赠。也因而,我们应当从审美的视角来看待惯性,而不应当将它看成一个恶魔或一件便宜货。 所有的老师都要求学生不要把惯性与惯性定律混为一谈,可是当我们的老师用动力学的观点来看待惯性——也就是说,把惯性与牛顿第二定律混为一谈的时候,对学生的这一期望是合适的吗?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当教完一些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与规律以后,就要求学生用它们解释自然现象。事实上,物理学中有些基本概念与规律不是要求我们去解释自然现象,它没有这个功能,它只是告诉我们要去感受些什么,它提供给我们的不是一种推理的方式,而是一个判断的原则 :它促成我们的判断更接近于自然之美的呈现。 三、惯性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 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从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作匀速直线运动。可是,仅依据这一点却不能认为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特例。因为这两个定律的论述对象其实是不一样的。牛顿第二定律的 研究 对象是一个物体,而牛顿第一定律论述的是整个存在的性质。惯性——这个任何物体均具有的性质其实不是我们的个别研究对象所具有的性质,因为这个“任何物体”,包括了天地间的万物,而万物的总称(15)即是宇宙:“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也即任何个别的物体都不可能无条件地具有惯性:惯性是存在的特性,是存在着的时空的特性,是宇宙的特性。 其次,牛顿第二定律是关于个别物体因果性的 规律 ,而牛顿第一定律却与个别物体的因果性无关,它是存在之状态的表述,它的表述是与具体的特定的时间无关的、瞬时性的。正是这种非时间性(16)构成了牛顿力学的本质特征。也正是牛顿第一定律所成立的时间均匀性与空间对称性构成了惯性系的特殊地位,从而使我们可以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上来研究物体的动力学关系。因为毫无疑问,物体的运动性质和规律与采用怎样的空间和时间来度量有着密切的关系(17)。由此可见,不仅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和特例,恰恰相反,现行的动力学规律正是牛顿第一定律所揭示的存在之性在具体的个体事物上的展现。惯性定律比牛顿第二定律具有更强的基础性。也就是说,正是惯性现象,构成了牛顿动力学所以成立的操作平台。由于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保持其速度不变,因而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才跟物体的受力相关。 最后,牛顿把惯性定律放在三个运动定律的首位也是与其对 自然 的信仰因素有关的。因为在文艺复兴之前的绝大部分思想家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运动内在决定论的观点。但在牛顿看来,基本的物质粒子完全是惰性的,没有任何自发的运动,而电、磁、光这些‘非物质’的力量则成为神在自然中的行动的载体(18)。也就是说,惯性定律内隐含着牛顿否定亚里士多德运动观的内在目的论从而建立新力学的形而上基础。 四、惯性与具体物体的质量无关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这个论题,在几个角度去看都是错误的。第一,质量不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个别研究对象的质量与其所揭示的惯性毫无关联。因为这两者从数量上来看是一对无穷大的关系,从 内容 上来看是个体与存在的关系,在它们之间,人类的理性不可能找到逻辑上的因果链。第二,“物体(的)惯性”这样的说法缺乏依据,因为惯性不是物体的性质。物体只是作为惯性的表现者而存在的。第三,“惯性(的)大小”这样的说法也缺乏依据,因为惯性没有大小,惯性只是存在的一种表达方式,一种特定状态的显现。第四,既然惯性并无大小,我们也不可去进行量度,事实上,任何一本教科书上也没有指出惯性与质量的函数关系,因为这一函数关系并不存在,它只是人们的一个虚假的逻辑推测,谁也不能证明质量与惯性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更不能得出它们之间的比例系数,因为这些关系均是虚假的。因而,物 理学 界流传的物体的惯性等于它的质量(19)只是人们一个随心所欲的错误言说。 由于物体质量与惯性无关,所以,将牛顿第二定律中的质量称为惯性质量就是不当的,质量的确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一种象力一样的阻抗作用,质量在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上而言似乎有一种“消解”、“抗拒”力的性质。因而作者认为可将现行的“惯性质量”改称为物体的“抗性质量”。正如牛顿所说:“物体只有当有其他力作用于它,或者要改变它的状态时,才会产生这种力。这种力的作用既可以看做是抵抗力,也可以看做是推斥力。(20)”因为质量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有关,它事实上具有动力学特征,当一个物体的质量大时,它对运动状态改变的阻抗能力就越大。 从逻辑上而言,我们只有将惯性从物质的内在因素中解除出来,才能完全地克服牛顿 时代 的机械论自然观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之间存在着的深刻矛盾。也就是说,这样才能使牛顿第一定律恰如其分地建立在由文艺复兴所形成的机械论而不是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的形而上学基础之上。 五、惯性定律的表述方式 牛顿第一定律是动力学定律的基础,但它本身并不表征物体的某种动力学性质,它是关于人类体认自然之美、自然之和谐的陈述。据于上面的论述,对牛顿第一定律的陈述方式作以下的要求是并不过分的:反映时间的均匀性,空间的对称性,及自然之美对人的呈现。可是,现行的许多教科书中对牛顿第一定律的陈述是很不一致的。当然,这种不一致性用老眼光来看是无伤大雅的,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差异性就成为值得商讨的了。 例如: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其他物体的作用,它就保持自己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1)。这样的陈述可能离惯性定律的本义较远,因为这一陈述的方式是在动力学的维度上来进行的,陈述的对象是“一个物体”。这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这样方式的陈述毫无疑问地可以把惯性定律认为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特例,因为“如果没有”这几个字就表达了陈述事件的某种特殊性。 另外一种常见的陈述方式是: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2)这样一种表述比前一种完整多了,它几乎就是牛顿的原义,但这里的“一切物体”应当换成“任何物体”(23)。因为在此论述中的“任何物体”实际上是对一切物体的否定,而“有外力”应当换成“其它物体的作用”,因为惯性定律是不涉及力的,操作意义上的力这个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与惯性无关。 作者试着这样来陈述惯性定律:存在着的宇宙有这样一种性质,它使任何物体在没有受到其它物体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许,这样的一种陈述方式是较明晰的陈述方式,它强调了惯性与惯性的表现者(个别研究对象)的严格区分,这个陈述的主语是性质,这样的陈述才可称为关于“惯性”的定律。而我们也应当将惯性定义为: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六、人们误解惯性的来源 人们在惯性 问题 上所犯的错误认识,既来源于 历史 上人们对于和惯性概念相联结的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的一贯表达方式,又来源于牛顿的表述与对于牛顿力学理解上的偏差。“事实上,牛顿似乎注定要被人误解”。(24) 在牛顿所陈述的第一定律中:(25)“每个物体都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迫使它改变那个状态(every body persists it's state of rest or of uniform motion in a straight line until it is compelled by some force to change that state.)”。牛顿对“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迫使它”作出了对应的理解,即认为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是由内部原因的,这个内部原因即称为惯性:“vis insita,或物质固有的力,是一种起抵抗作用的力,它存在于每一个物体当中,大小与该物体相当,并使之保持其现有的状态,或是静止,或是匀速直线运动”。(26)在牛顿时代,作出这样的判断是无可厚非的:“一个物体,由于其物质的惰性(现称惯性——译者注),要改变它的静止或运动状态就极其不易。因此这种固有的力可以用一个最确切的名称‘惯性’或‘惰性力’来称它。”(27)因为在牛顿时代是无法判定惯性的本质的。从牛顿的这一段话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出,他几乎是在第二定律的意义上来领会惯性的,因而他才认为(惯性)大小与该物体的运动和质量有关。 这一观点可以追踪到亚里士多德,它 影响 了包括牛顿在内的一大批 科学 家的思维方式。在牛顿之前的开普勒也就惯性说过(29):“如果天体不赋有类似于重量的惯性,要使它运动就不需要力,最小的动力就足以使它有无限的速度,但由于天体公转需要用一定的时间,有的长些,有的短些,因此非常明显,物质必须具有能说明这些差别的惯性”;“惯性,或对运动的阻力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给定的体积中,物质的量愈多,惯性愈强。”由此我们也可见,在开普勒那里已经有惯性等同于力与质量的观点了。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惯性的错误理解主要是由历史原因所造成的,这个原因主要在于:人们普遍地认为事物外在的状态是有其内在原因的。当人们在物体之外找不到令人信服的可感觉的原因的时候,就只能把它归因于物体的内部。牛顿将惯性归因于物体的内部,把惯性看成阻碍物体改变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况的内力,他假设的惯性非常接近布里丹的冲力——即:惯性作为一个内力,在缺乏外部动力或阻力时,会引起无定限的直线运动(30),另一方面,牛顿的惯性观又来自于他对古希腊关于自然具有灵魂观念的继承,我们可以从他的著作中强烈地感到,他具有自然界的物体与人一样会在受到作用时产生反作用这样一种强烈的思想意向。显然,在 现代 人看来,自然界的物体是与人具有本质区别的。 在牛顿以后,欧拉则将牛顿关于vis insita 的比较隐晦的注释作了同牛顿之前的有些科学家的直感一样的有一定危险性的表白:“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能力.....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例。”(31) 可是现在看来,这种危险性中是带有错误的。从那以后到现在,人们对于惯性的理解基本上是庸俗性质的。随着现代物理学的 发展 ,特别是诺特尔之后,我们可以认识到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并不在物体的内部、也跟力无关,而是由于物体所处的时间均匀性与空间对称性。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对牛顿意义上的惯性作出更开放性与发展性的理解,牛顿的vis insita(惯性是一个消极的本原,靠此本原物体维持它们的运动或静止,按照作用力的大小接受运动,按照受到阻力的大小抵制运动。(32))可以深入为两个层面的结论: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一个物体,它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是由于惯性,即时间均匀性与空间对称性;在同样大小的力的作用下,一个物体它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是由于它的动力学特性——抗性,即它的质量较大。 经典力学论文:浅谈高中生如何学好高中物理之经典力学 【摘 要】经典力学,作为高中物理的重要章节之一,在考试中也占据着较高的分值。那么,如何让高中学生学好物理的经典力学是我们教师一直在关注的话题。就此,本文针对高中生如何更好地学习高中物理之经典力学的学习方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 经典力学 学习方法 建议 力学贯穿着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学生学好经典力学的板块,有利于他们今后在物理方面的深入学习,让他们后续的物理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当然,要学好某种知识讲究的是方法,方法对了,自然离成功也就近了,下面就来分享我经过多年教学而提炼出的针对高中生对经典力学的学习方法及相关建议。 一、理解掌握概念,巩固基础知识 对于理科学习,如果仅仅靠死记硬背来学习理科知识的办法是不可取的。尤其对于我们的物理学科,学生需要的是理解和记忆。只有这样两项结合,学生才能把基础知识学的更扎实,才能得巩固所学的知识,只有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了,才谈得上更深入的学习。 就拿学生学习摩擦力来说,学生首先要掌握的是摩擦力的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其次通过定义需要总结出物体之间产生摩擦力必须要具备的条件:第一,物体间有相互接触、挤压;第二,接触面必须要粗糙;第三,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者是相对运动。我们不需要学生硬性的去记住这些定义以及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但是,学生需要通过理解的方式来掌握我们所讲解的知识点。再者,学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去感受摩擦力的存在,领悟产生摩擦力所需要的条件。比如,人在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在我们前进的时候也相对于地面发生了位移,也就是与地面发生了相对运动,而且地面也是粗糙的。这样的例子既贴近生活,而且也包含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理解知识,进而掌握知识,是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上应该具备的能力。 二、掌握相关解决经典力学试题的典型方法 (一)整体隔离法在物理上的有效运用 所谓的整体法就是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大物体。当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就不需要去考虑物体之间的内力,就只需要考虑外力对于物体的作用效果。在使用整体法时,学生省去对内力的求解。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在做题时计算量减小,而且更容易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然,学生在使用整体法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这些方面: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系统的运动状态、过程;其次画出系统的受力示意图;最后根据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列方程并求解。 隔离法就是把需要我们分析的物体从一个体系中隔离出来。这时需要我们学生的想象,把我们隔离出来的物体想象成单个物体,通过对隔离出来的物体进行分析。此时,不用考虑其他的物体对该物体的作用力。对于隔离法的使用,学生应该注意的是:首先要明确隔离的对象,其次对隔离出的物理运动状态加以分析,再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最后在运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列出方程求解。 在物理经典力学中,连接体处使用整体隔离方法 ,可以让学生的计算量简化,并且对于物体的受力分析更清楚。计算量的简化在考试中能节约学生的时间,也让结果的正确率也提高了很多。 (二)改变研究对象法在经典力学上的运用 在我们的物理试题中连接体的试题是非常常见的。这类题会让学生求出其中一个物体在克服摩擦方面做了多少功。往往要分析清楚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并不容易,而且也很容易出错,而与此物体连接的另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是很容易分析出来的。这时我们便可以通过改变研究对象来解决此题。就比如说,一个放在粗糙的木板的A物体经过一根细线,再通过一定滑轮连接一竖直静止的B物体(通过手捧住,保证物体最先处于静止状态),当松手后,B物体往下运动的过程中,求物体A的内能如何变化?对于该问题,当我们只对A分析时,过程是比较复杂,如果我们更换研究对象。对于体系来说,B物体的机械能的减少也就等于A物体的内能增加。对于这类题,当我们改变研究对象,把复杂的运动过程简单化,让我们的物理解题速度加快,正确率也会提高。 (三)模型法在高中物理之经典力学上的运用 所谓的模型法就是通过模型去揭示原型的本质特征。在物理上通过模型法,去解决试题的运用是相当广泛的。我们有理想化模型质点、点电荷,有想象模型电场线、磁感线……,总之模型法在我们物理上运用是比较多的。在遇到的试题中,同样有可以采取模型法去解答试题,比如我们常考的板块模型。学生可以通过老师讲解板块模型的基础知识去应对考试中改编版的板块模型试题。 三、端正态度,学习物理 (一)端正态度学习物理的好处 有了前面介绍的对高中物理经典力学的学习方法后,学生还应当作的就是端正学习态度。态度是决定做好一件事情的因素之一,有了好的学习物理的方法后,学生还要端正态度去对待物理的学习,这样才会让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取得更高的成就。 (二)课前预习,课中听课,课后温习 我们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前进行预习,是让学生带着目的听课,学生不可能一节课都做到全神贯注,所以让学生有目的地,可以提高听课效率,课堂中我们要求学生是在他们困惑之处认真听,当然,课后的温习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再者,在温习时去发现上课没明白的地方,通过问老师或者同学,可以把知识点弄明白。 (三)学会归纳总结 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再比较知识点之间的差异,是学生学习每一科都很实用的方法。对于我们物理的学习,学生在学完一个章节时,把所学的知识分类,通过对比找出各知识点间的差异。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而且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因为在物理的力学学习中,有些概念学生并不容易区分,如果他们自己通过去归纳,而找出其中的不同,这样能帮助他们在易混淆的概念上区分清楚。 总之,对于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经典力学的板块是有一定难度的,然而经典力学却伴随着整个高中物理学习。只有学生采取正确的学习经典力学的方法时,才能更好地学习力学部分。以上是我根据多年的教学而感悟出的学习高中物理经典力学的方法。我还将继续探寻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懂经典力学知识的方法,也希望其他物理老师能提出相关的建议,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 经典力学论文:高中物理中关于经典力学局限性的思考 摘 要: 在实际高中物理教学中,从高一《万有引力与航天》这一章开始就遇到一些关于经典力学局限性的问题,高三复习时也有此类问题。本文立足高中物理教学就经典力学的局限性问题做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 高中物理 经典力学 局限性 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牛顿于1687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在宏观、低速、弱引力的广阔领域,包括在天体力学的研究中经受实践的检验,显示出牛顿运动定律的正确性和经典力学的魅力。但是,再伟大的科学理论,也不会穷尽一切真理,经典力学也有自己的局限性。那么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究竟在哪里?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宇宙。 一、宇宙 1.经典的时空观 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关于时间,牛顿写道:绝对的、真实的和数学的时间,由其特性决定,自身均匀地流逝,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又名延续;相对的、表观的和通常的时间是可感知和外在的(不论是精确的或者是不均匀的)对运动之延续的量度,它常被以代替真实时间,如一小时、一天、一月、一年。 关于空间,牛顿写道:绝对空间,就其自身特性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处处均匀,永不移动。相对空间是一些可以在绝对空间中运动的结构,或是绝对空间的量度,我们通过它与物体的相对位置感知它;它一般被当做不可移动的空间。也就是说,时间自宇宙中均匀的流逝着,而空间就好像一个容器,两者之间没有联系,也不与物质运动发生关系。 牛顿的时空观与我们的经验是那样吻合,以至于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认为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太浅显了,而探索“时空究竟是什么”似乎成了一个多余而天真的问题。 然而,在1905年的时候,爱因斯坦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时空观念。他指出,在研究物体的高速运动(速度接近真空中的光速)时,物体的长度即物体占有的空间,以及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甚至还有生命过程的持续时间,都与它们的运动状态有关。这样,时间和空间不再与物体及其运动无关而独立存在了,世界在世人面前翻开了新的一页。 2.爱因斯坦的时空观 (1)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爱因斯坦的侠义相对论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基础之上的。一是相对性原理,即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选择任何一个参照系无关;二是光速不变原理,即对任何一个参照系而言,光速都是相同的。 从这两个基本假设出发,爱因斯坦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长度收缩,即运动物体在运动方向长度缩短;(2)时钟变慢,即运动着的时钟要变慢;(3)光速极限,即任何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4)同时性是相对的,即在一个惯性系中同时发生的事情,在另一个惯性系中测量便不是同时发生的;(5)如果物质运动的速度比光速小得多,相对论力学就变为牛顿力学,因此相对论比牛顿力学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和统一性,是狭义相对论的核心思想。狭义相对论从数学关系上精确地揭示了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所谓孤立的空间和孤立的时间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爱因斯坦的这一新的时空观由他的大学数学老师闵可夫斯基(MinkowskiH,1864―1909)做了重大发展。他在通常的三个空间坐标系以外,又引入了新的第四个坐标,从此人们才弄清楚,原来自然界的每一真实事件,都只能在四维时空连续区才能作出全面描述。 (2)广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爱因斯坦对于1905年提出的相对论并不满意,因为其中只涉及了相对做匀速运动的参照系,而没考虑到加速运动,所以并不完备。这也是今天我们称它为“狭义”相对论的原因。1915年,爱因斯坦进而把相对性状原理从匀速运动推广到加速运动,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表述。1916年,他写成总结性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宣告了广义相对论的诞生。 广义相对论基础的两个基本原理:(1)广义相对性原理;(2)等效原理。广义相对论实际上是关于空间、时间与万有引力关系的理论,它指出空间、时间不可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时间随物质分布和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揭示了时空与物质的内在联系。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指出,由于物质的存在,时间和空间会发生弯曲,万有引力实际上是时空弯曲的表现。 对这两种时空观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后,我们再讨论一下经典力学适应的领域。 二、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描写物体的运动,可以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而任意选择参考系。一个乘客在加速的火车车厢里行走,描述他的运动,可以用地面作参考系,也可以用车厢作参考系。但是,确定运动和力关系的牛顿运动定律,却不是对任何参考系都成立。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通常是相对地面参考系研究物体运动的。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高中物理里做过的研究运动和力关系的实验,都是用地面作参考系的。在地面上所做的许多观察和实验表明,牛顿运动定律对地面参考系是成立的。 那么,除了地面参考系外,牛顿运动定律还对什么参考系成立呢? 1632年,伽利略发表了《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他对于在船舱里观察到的现象有一段生动的描述:“……船停着不动时,你留神观察,小虫都以等速向各方向飞行,鱼向各个方向随意游动,水滴滴进下面的罐中;你把任何东西扔给你的朋友时,只要距离相等,向这一方向不比另一方向用更多的力。你双脚齐跳,无论向哪个方向跳过的距离都相同。当你仔细观察这些事情之后,再使船以任何速度前进,只要运动是匀速的,也不忽左忽右的摆动,你将发现,所有上述现象都没有丝毫变化。你也无法从其中任何一个现象来确定,船是在运动还是停着不动……” 伽利略的这段描述说明:在相对于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船舱里进行的力学实验和观测,与地面上的力学实验和观测,结果并没有差异。这就是说,以相对于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牛顿运动定律也是成立的。 那么,在相对于地面做变速运动的参考系中,牛顿运动定律是否成立呢? 先设想有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车厢,在车厢的桌面上放一个小球。相对于车厢参考系来说,小球保持静止,小球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符合牛顿运动定律。现在设想车厢开始向右做加速运动,在车厢里观测,小球将向左做加速运动,而小球并没有受到其他物体的作用力,所受的合力仍为零。这说明:在相对于地面做变速运动的车厢里,牛顿运动定律不再成立。 在物理学中,把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简称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不成立的参考系,称为非惯性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地面参考系通常可认为是惯性系,相对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也是惯性系。在高中物理中,我们一般以惯性系作为参考系。 经典力学在处理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时(如上面提到的各种宏观物体的运动),是完全适用的。20世纪初,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879―1955)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改变了经典力学的一些结论。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固定不变的,而相对论指出质量要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即 m=■ 式中m■是物体静止时的质量,m是物体速度为v时的质量,c是真空中的光速。 按照上式计算,在低速运动中,如地球以3×10■ m/s的速度绕太阳公转时,质量的增大十分微小,经典力学完全适用。当速度接近光速c时,如速度v=0.8c时,质量约增大到原质量的1.7倍。这时,经典力学就不适用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研究深入微观世界,发现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不仅具有粒子性,而且具有波动性,它们的运动规律不能用经典力学说明。20世纪初期,建立了量子力学,它能正确地描述微观粒子的正确性,并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就是说,经典力学也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经典力学只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运动问题;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经典力学论文:对经典力学和时空理论以及重力理论的思考 【摘要】梁氏(笔者)对经典力学的思考发现其基本定律(公理)是牛顿――梁氏定律,对时空理论的思考发现其基本方程是梁氏变换,对重力理论的思考发现重力场场强的相对性和物体重力的相对性。 【关键词】牛顿――梁氏定律;梁氏变换;牛顿――梁氏力学;梁氏相对论 1. 对经典力学的思考经典力学是实验科学,其概念、方程、定理、定律、原理等等都直接来源于实验(实验可重复,实验结果可观测)。牛顿力学引入不可观测(找不到)的惯性系和不可测量(不可作实验检验)的惯性力是错的,不是实验科学的概念。经典力学理论之公理只有一条,即牛顿――梁氏定律。经典力学之基本方程(即数学基础)是牛顿――梁氏定律数学表达式,经典力学之基本定理是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这些定理的数学表达式均由基本方程导出),这样的经典力学称为普适经典力学或牛顿――梁氏力学。普适经典力学适用于任何一个参照系,地面参照系S上的经典力学称为S上的普适经典力学(其基本方程是牛顿――梁氏定律在S上的表达式F=ma ,此式被迄今物理学误认为是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1〕),相对于S匀速平动的参照系Sv上的经典力学称为Sv上的普适经典力学(其基本方程是牛顿――梁氏定律在Sv上的表达式Fv=mav,相对于S变速运动的参照系S`上的经典力学称为S`上的经典力学(其基本方程是牛顿――梁氏定律在S`上的表达式 F`=ma`),天宫一号实验室S*上的经典力学称为S*上的普适经典力学(其基本方程是牛顿――梁氏定律在S*上的表达式 ΣFi=ma*)。若将F=ma , F=mav , F`=ma`和ΣFi=ma*统一表为F合=ma 合(即质点所受合力等于质点质量乘以质点加速度),则牛顿――梁氏定律表达式就是F合=ma 合 。因此,迄今物理学将S上的经典力学称为牛顿力学成为历史性错误。牛顿力学基本定律只有一条牛顿第二定律,因其基本方程 F=ma 与牛顿第一、三定律无关,故牛顿第一、三定律不是牛顿力学之公理。公理愈少的理论体系愈好。值得指出,经典力学的应用其实就是牛顿――梁氏定律的应用, F=ma 的应用被误认为是牛顿定律应用,天空一号上的质量测量实验被误为是牛顿定律实验。还值得指出, Fv=mav证明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不成立(随之狭义相对性原理不成立);因为实验方程 包含 ,所以 反映的物理定律不能称为梁氏定律而只能称为牛顿――梁氏定律,随之经典力学不能称为梁氏力学只能称为牛顿――梁氏力学(又称普适经典力学,其中普适之意不言自明)。到此可见,牛顿――梁氏力学才是名符其实的实验的经典力学。 2. 对时空理论的思考以时间空间变换式(简称时空变换〔2〕)为基本方程(即数学基础)的理论称为时间空间理论,简称时空理论。洛伦兹变换是两坐标系(参照系)相对匀速平动的时空变换,因此狭义相对论是匀速平动情况的时空理论(简称为匀速平动时空理论或匀速平动相对论)。两坐标系的普遍的相对运动是变速运动,于是梁氏发现了变速运动情况的时空变换――梁氏变换〔2〕,以梁氏变换为基本方程的时空理论称为变速运动情况的时空理论,简称为梁氏时空理论或变速运动相对论或梁氏相对论。洛伦兹变换和梁氏变换(以及超光速梁氏变换)均可由光速不变性原理推导出来,说明时空理论基本原理(公理)仅一条光速不变性原理。由时空变换导出钟慢关系式、尺缩关系式、质速关系式、质能关系式、能量动量关系式等等有无实际意义(称为物理意义)均由光速不变性原理有无物理意义来决定。因为物理学是实验科学,物理学理论(例如牛顿力学)之公理(例如牛顿第二定律)必须是可作实验检验的公理(不符合公理可以不证明之说),可见牛顿第二定律是实验定律(误认为牛顿第二定律是理想定律而不是实验定律成为历史性错误)。无法证明光速不变性原理(找不到实验证明,也找不到数学证明),因此时空理论肯定没有物理意义,其数学意义是有的,数学理论之公理不用证明,例如欧氏几何、非欧几何只有数学意义而无物理意义。到此可见,时空理论(相对论)不是物理理论而本质是数学理论。值得一提,广义相对性原理不是物理学原理(无实验依据),等效原理同样不是物理学原理(爱因斯坦用理想实验证明等效原理成立,其实是用“理想实验”概念偷换物理学的“实验”概念,爱因斯坦无道理将惯性力说成引力随之将广义相对论说成引力论);另外,广义相对论构不成逻辑体系,不但不成物理学理论,而且不成数学理论。到此可见,爱因斯坦的地位比牛顿(世界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低一个层次是合理的,将爱因斯坦说成“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不成立(评价过高)。另外,值得一提,怀疑一种理论,首先应思考其公理,再到基本方程(凭空想出来的方程――例如爱因斯坦重力场方程,根本没有意义),再到其他(例如概念,爱因斯坦用理想实验或称思想实验证明的同时性的相对性完全没有实际意义即物理意义)……。还值得一提,梁氏将梁氏相对论称为普适相对论意在强调变速运动的普遍性,将普适相对论称为爱氏――梁氏相对论意在借爱因斯坦这位假神促使人们相信梁氏变换,其实狭义相对论就是爱氏相对论,普适相对论就是梁氏相对论。 3. 对重力理论的思考众所周知,地球附近的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或其一个分力,万有引力定律是重力理论的唯一基本定律。我们将哥白尼日心说推广为宇宙旋转说:地球绕太阳转,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转,银河系中心绕银河系集团中心转,……。于是,我们可以说明地球附近的物体其重力虽然是宇宙所有其他物体对它的吸引力之合力,但是太阳对它的吸引力恰好提供它跟随地球公转所需向心力、银河系中心对它的吸引力恰好提供它跟随银河系中心绕银河系集团中心公转所需向心力,……,因此它的重力只能由地球吸引力产生。同理,月球上物体的重力只能由月球吸引力产生。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力的分解,很容易得到地球附近各种参照系上的重力场场强方程,这些方程表明上述参照系S、Sv和S`上的重力场场强(即重力加速度),分别为 g、gv和g'且gv≠ g'≠g (此不等式反映了重力加速度的相对性)。重力加速度的相对性导致物体重力的相对性:质量为m的同一物体,对S、Sv、和 S`而言有不同的重力,分别为 mg、mgv 和mg'。迄今物理学没有认识到重力加速度的相对性和物体重力的相对性,误认为同一物体不管在S上还是在Sv上还是在S`上的重力都一样。这一错误导致引入惯性力这种鬼力,于是有所谓质点相对运动动力学基本方程,于是误导爱因斯坦将数学当成物理学。 4. 梁氏相对论的应用经典力学的应用,归根结底是牛顿――梁氏定律的应用(本文文献〔1〕有几个应用之举例,天空一号上的抛体运动是运动学)。梁氏相对论的应用,归根结底是梁氏变换的应用。应用梁氏变换可解释双生子佯谬、转动参照系上钟慢、 μ子实验、1971年原子钟环球飞行实验、光谱线红移和本文文献〔1〕中设想王亚平带原子钟环球飞行实验,都证明动钟变慢;应用梁氏变换可解释迈――莫实验、水星近日点运动、火车进入隧道的争论、转动参照系上尺长,转盘圆周率大于π ,都证明静尺缩短。文献〔2〕应用梁氏变换给出了双生子佯谬、 μ子实验、1971年原子钟环球飞行实验、水星近日点运动、光谱线红移、迈――莫实验、火车进入隧道的争论、光线弯曲和平面弯曲的数学解释,显示了梁氏相对论是比狭义相对论更普遍和更好的相对论。 5. 结论 (1)牛顿――梁氏定律是经典力学唯一基本定律,它导致了牛顿力学的修正,随之要改写经典物理学史。 (2)梁氏变换是最普遍的时空变换,它导致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修正,随之要改写近代物理学史。 6. 后语梁氏希望世界物理学家以本文及本文文献〔1〕〔2〕来思考牛顿――梁氏定律和梁氏变换,公开发表评论,欢迎推倒它从而制止来自中国大陆(广西桂平市)的物理学大地震。 经典力学论文:浅谈对牛顿经典力学的认识 【摘要】牛顿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他在科学上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写成了伟大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 【关键词】三大运动定律 万有引力 牛顿(1643~1727)是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经典物理学的创始人。幼年时代就喜欢制作机械玩具。1665年发现二项式定理。 1667年他进入三一学院当研究生,次年获硕士学位。 1689年和1701年,牛顿两次以剑桥大学代表的身份被选入议会。 1703年起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727年3月20日逝世于伦敦。 牛顿在科学上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1686年底,牛顿写成《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 这部科学史上伟大的著作在1687年出版。牛顿在这部书中,从力学的基本概念(质量、动量、惯性、力)和基本定律(运动三定律)出发,运用他所发明的微积分这一数学工具,不但从数学上论证了万有引力定律,而且把经典力学确立为完整而严密的体系,把天体力学和地面上的物体力学统一起来,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的综合。 在当今人类继续享受牛顿经典力学给我们带来的科技与文明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有必要追寻三大定律所包含的物理规律之深刻的本质意义。本文就牛顿在经典力学方面的杰出贡献简要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一、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300多年前,伽利略认识到: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运动速度减小得就越慢,他运动的时间就越长。他还进一步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水平表面绝对光滑,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这时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1675年的著作《解释光属性的解说》中,牛顿假定了以太的存在,认为粒子间力的传递是透过以太进行的。)并把以太作为绝对理想的参考系的前提下产生的,牛顿曾经说过:“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成功的。”这句话就是针对伽利略的。所以牛顿概括了前人的研究结果,总结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都有维持静止和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趋势,没有外力,它的运动状态是不会改变的。物体的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 ,惯性的大小由质量量度。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 1.惯性运动是理论上的、概论性的物理现象,在宇宙中,不存在纯理论上的惯性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我们 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这一定律。牛顿动力学基本定律是建立在绝对运动的基础上, 但是,宇宙中的任何物体都是运动的,根本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空间,自然也找不到绝对静止的惯性坐标系。 然而,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牛顿第一定律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2.惯性系的必然条件,是它相对于另一个系统,特别是一个更大的系统而表现为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判定地表或地球是否是惯性系统,显然必须站在太空的角度。牛顿第一定律并不是在所有的参照系里都成立,实际上它只在惯性参照系里才成立。(地球是惯性系吗?)因此常常把牛顿第一定律是否成立,作为一个参照系是否是惯性参照系的判据。 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在受到合外力的作用时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正比于合外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反比。 如果用m表示质点的质量,F和a分别表示作用于质点上的力和质点的加速度,我们只要选取适当的单位,则第二定律可表示为:F合=ma 定律给出了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力之间的瞬时关系,说明作用力并不直接决定质点的速度,力对于质点运动的影响是通过加速度表现出来的,而速度的方向可完全不同于作用力的方向。 同时,这个定律说明质点的加速度不仅取决于作用力,而且与质点的质量有关。若使不同的质点获得同样的加速度,质量较大的质点则需要较大的力,这说明较大的质量具有较大的惯性。由此可知,质量是质点惯性的度量。由于平动物体可以看作质点,所以质量也是平动物体惯性的度量。牛顿在万有引力定律中引入了引力质量以显示物体产生和接受引力的强弱,他定义的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是等价的。 同样,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时需要我们注意的是: (1)F=ma是一个矢量方程,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 (2)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 (3)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的问题时,可将物体所受各力正交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Fy=may。 三、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表达式: F1=-F2 说明:牛顿第三定律中力的特点,在于揭示的是内力的作用规律,是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内部作用机制。要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其他物体和它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力体现的。并且指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必有反作用力。 在应用时需要注意的是: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成对出现,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2.这一对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可能抵消。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4.相互作用力区别于平衡力 。 5.牛顿第三定律是动量守恒定律在经典力学中的表现形式.牛顿第三定律有两个前提条件,即“直接性”和“瞬时性”。“直接性”是指两物体之间由于接触(即: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可忽略)而产生的相互作用;“瞬时性”是指相互作用的两物体在某一时刻分别受到对方施加的力。 四、万有引力定律 在牛顿以前,天文学家一直无法圆满地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行星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围绕太阳运行?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前,已经有许多科学家严肃地考虑过这个问题,比如开普勒就认识到,要维持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必定有一种力在起作用,这种力像磁石吸铁一样。1659年,惠更斯从研究摆的运动中发现,保持物体沿圆周轨道运动需要一种向心力。 1673年,惠更斯推导出向心力定律;1679年,胡克和哈雷从向心力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推导出维持行星运动的万有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牛顿自己回忆,1666年前后,他在老家居住的时候已经考虑过万有引力的问题。最有名的一个说法是:在假期里,他常常在花园里小坐片刻。有一次,像以往屡次发生的那样,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 1679年,胡克曾经写信问牛顿,能不能根据向心力定律和引力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定律,来证明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但是他不擅长数学计算 。牛顿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牛顿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解决了胡克等人没有能够解决的数学论证问题。1685年,哈雷登门拜访牛顿时,牛顿已经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当时已经有了地球半径、日地距离等精确的数据可以供计算使用。牛顿向哈雷证明地球的引力是使月亮围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也证明了在太阳引力作用下,行星运动符合开普勒运动三定律。 牛顿在临终前对自己的生活道路是这样总结的:“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这当然是牛顿的谦逊。 1727年3月20日,伟大的艾萨克?牛顿逝世。同其他很多杰出的英国人一样,他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他的墓碑上镌刻着: 让人们欢呼这样一位多么伟大的人类,荣耀曾经在世界上存在。 经典力学论文:对经典力学和时空理论以及重力理论的思考 【摘要】梁氏(笔者)对经典力学的思考发现其基本定律(公理)是牛顿——梁氏定律,对时空理论的思考发现其基本方程是梁氏变换,对重力理论的思考发现重力场场强的相对性和物体重力的相对性。 【关键词】牛顿——梁氏定律;梁氏变换;牛顿——梁氏力学;梁氏相对论 1. 对经典力学的思考 经典力学是实验科学,其概念、方程、定理、定律、原理等等都直接来源于实验(实验可重复,实验结果可观测)。牛顿力学引入不可观测(找不到)的惯性系和不可测量(不可作实验检验)的惯性力是错的,不是实验科学的概念。经典力学理论之公理只有一条,即牛顿——梁氏定律。经典力学之基本方程(即数学基础)是牛顿——梁氏定律数学表达式,经典力学之基本定理是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这些定理的数学表达式均由基本方程导出),这样的经典力学称为普适经典力学或牛顿——梁氏力学。普适经典力学适用于任何一个参照系,地面参照系S上的经典力学称为S上的普适经典力学(其基本方程是牛顿——梁氏定律在S上的表达式F=ma ,此式被迄今物理学误认为是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1〕),相对于S匀速平动的参照系Sv上的经典力学称为Sv上的普适经典力学(其基本方程是牛顿——梁氏定律在Sv上的表达式Fv=mav,相对于S变速运动的参照系S`上的经典力学称为S`上的经典力学(其基本方程是牛顿——梁氏定律在S`上的表达式 F`=ma`),天宫一号实验室S*上的经典力学称为S*上的普适经典力学(其基本方程是牛顿——梁氏定律在S*上的表达式 ΣFi=ma*)。若将F=ma , F=mav , F`=ma`和ΣFi=ma*统一表为F合=ma 合(即质点所受合力等于质点质量乘以质点加速度),则牛顿——梁氏定律表达式就是F合=ma 合 。因此,迄今物理学将S上的经典力学称为牛顿力学成为历史性错误。牛顿力学基本定律只有一条牛顿第二定律,因其基本方程 F=ma 与牛顿第一、三定律无关,故牛顿第一、三定律不是牛顿力学之公理。公理愈少的理论体系愈好。值得指出,经典力学的应用其实就是牛顿——梁氏定律的应用, F=ma 的应用被误认为是牛顿定律应用,天空一号上的质量测量实验被误为是牛顿定律实验。还值得指出, Fv=mav证明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不成立(随之狭义相对性原理不成立);因为实验方程 包含 ,所以 反映的物理定律不能称为梁氏定律而只能称为牛顿——梁氏定律,随之经典力学不能称为梁氏力学只能称为牛顿——梁氏力学(又称普适经典力学,其中普适之意不言自明)。到此可见,牛顿——梁氏力学才是名符其实的实验的经典力学。 2. 对时空理论的思考 以时间空间变换式(简称时空变换〔2〕)为基本方程(即数学基础)的理论称为时间空间理论,简称时空理论。洛伦兹变换是两坐标系(参照系)相对匀速平动的时空变换,因此狭义相对论是匀速平动情况的时空理论(简称为匀速平动时空理论或匀速平动相对论)。两坐标系的普遍的相对运动是变速运动,于是梁氏发现了变速运动情况的时空变换——梁氏变换〔2〕,以梁氏变换为基本方程的时空理论称为变速运动情况的时空理论,简称为梁氏时空理论或变速运动相对论或梁氏相对论。洛伦兹变换和梁氏变换(以及超光速梁氏变换)均可由光速不变性原理推导出来,说明时空理论基本原理(公理)仅一条光速不变性原理。由时空变换导出钟慢关系式、尺缩关系式、质速关系式、质能关系式、能量动量关系式等等有无实际意义(称为物理意义)均由光速不变性原理有无物理意义来决定。因为物理学是实验科学,物理学理论(例如牛顿力学)之公理(例如牛顿第二定律)必须是可作实验检验的公理(不符合公理可以不证明之说),可见牛顿第二定律是实验定律(误认为牛顿第二定律是理想定律而不是实验定律成为历史性错误)。无法证明光速不变性原理(找不到实验证明,也找不到数学证明),因此时空理论肯定没有物理意义,其数学意义是有的,数学理论之公理不用证明,例如欧氏几何、非欧几何只有数学意义而无物理意义。到此可见,时空理论(相对论)不是物理理论而本质是数学理论。值得一提,广义相对性原理不是物理学原理(无实验依据),等效原理同样不是物理学原理(爱因斯坦用理想实验证明等效原理成立,其实是用“理想实验”概念偷换物理学的“实验”概念,爱因斯坦无道理将惯性力说成引力随之将广义相对论说成引力论);另外,广义相对论构不成逻辑体系,不但不成物理学理论,而且不成数学理论。到此可见,爱因斯坦的地位比牛顿(世界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低一个层次是合理的,将爱因斯坦说成“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不成立(评价过高)。另外,值得一提,怀疑一种理论,首先应思考其公理,再到基本方程(凭空想出来的方程——例如爱因斯坦重力场方程,根本没有意义),再到其他(例如概念,爱因斯坦用理想实验或称思想实验证明的同时性的相对性完全没有实际意义即物理意义)……。还值得一提,梁氏将梁氏相对论称为普适相对论意在强调变速运动的普遍性,将普适相对论称为爱氏——梁氏相对论意在借爱因斯坦这位假神促使人们相信梁氏变换,其实狭义相对论就是爱氏相对论,普适相对论就是梁氏相对论。 3. 对重力理论的思考 众所周知,地球附近的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或其一个分力,万有引力定律是重力理论的唯一基本定律。我们将哥白尼日心说推广为宇宙旋转说:地球绕太阳转,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转,银河系中心绕银河系集团中心转,……。于是,我们可以说明地球附近的物体其重力虽然是宇宙所有其他物体对它的吸引力之合力,但是太阳对它的吸引力恰好提供它跟随地球公转所需向心力、银河系中心对它的吸引力恰好提供它跟随银河系中心绕银河系集团中心公转所需向心力,……,因此它的重力只能由地球吸引力产生。同理,月球上物体的重力只能由月球吸引力产生。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力的分解,很容易得到地球附近各种参照系上的重力场场强方程,这些方程表明上述参照系S、Sv和S`上的重力场场强(即重力加速度),分别为 g、gv和g'且gv≠ g'≠g (此不等式反映了重力加速度的相对性)。重力加速度的相对性导致物体重力的相对性:质量为m的同一物体,对S、Sv、和 S`而言有不同的重力,分别为 mg、mgv 和mg'。迄今物理学没有认识到重力加速度的相对性和物体重力的相对性,误认为同一物体不管在S上还是在Sv上还是在S`上的重力都一样。这一错误导致引入惯性力这种鬼力,于是有所谓质点相对运动动力学基本方程,于是误导爱因斯坦将数学当成物理学。 4. 梁氏相对论的应用 经典力学的应用,归根结底是牛顿——梁氏定律的应用(本文文献〔1〕有几个应用之举例,天空一号上的抛体运动是运动学)。梁氏相对论的应用,归根结底是梁氏变换的应用。应用梁氏变换可解释双生子佯谬、转动参照系上钟慢、 μ子实验、1971年原子钟环球飞行实验、光谱线红移和本文文献〔1〕中设想王亚平带原子钟环球飞行实验,都证明动钟变慢;应用梁氏变换可解释迈——莫实验、水星近日点运动、火车进入隧道的争论、转动参照系上尺长,转盘圆周率大于π ,都证明静尺缩短。文献〔2〕应用梁氏变换给出了双生子佯谬、 μ子实验、1971年原子钟环球飞行实验、水星近日点运动、光谱线红移、迈——莫实验、火车进入隧道的争论、光线弯曲和平面弯曲的数学解释,显示了梁氏相对论是比狭义相对论更普遍和更好的相对论。 5. 结论 (1)牛顿——梁氏定律是经典力学唯一基本定律,它导致了牛顿力学的修正,随之要改写经典物理学史。 (2)梁氏变换是最普遍的时空变换,它导致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修正,随之要改写近代物理学史。 6. 后语 梁氏希望世界物理学家以本文及本文文献〔1〕〔2〕来思考牛顿——梁氏定律和梁氏变换,公开发表评论,欢迎推倒它从而制止来自中国大陆(广西桂平市)的物理学大地震。 经典力学论文:经典力学为何难以说明意识问题 摘 要 以经典力学为理论基础的二元论和唯物主义,在相反的立场上对意识的说明是心物关系问题日益复杂的重要原因之一。经典力学作为传统心物关系理论的固有范式,在说明意识的整体性等问题上存在困难。量子力学有可能为意识研究开辟一条新的研究路径。 关键词 心身二元论 经典力学 观察者 意识 意识涵盖了大部分的心理现象,它既是我们体验到的对心理状态的复杂的内省,又等同于“觉醒”的状态,或者感知状态。因此,在给意识下定义时就会出现困难,它所涉及的分支众多,难以用一个单一的定义将意识所包含的方面全部囊括其中。意识的核心问题是“现象性”,理解意识的关键在于弄清楚现象性本身的本质及其起源。在早期西方哲学历史上,意识问题是以“心身问题”为标志开始的,意识是“心灵”的一个特征。从最早时期开始,意识与死亡相关联,人们希望并且相信,意识是与物质性的身体相区别的东西。因此,对意识的研究首先要回溯到早期历史上的心身问题。 自从笛卡尔提出“心身二元论”,赋予“心灵”以实体地位以来,对于心灵是否存在、怎样存在、如果存在,心灵该如何与身体相互作用等问题的争论延续至今。笛卡尔认为,心灵与物质是独立的两个实体,物质具有广延的属性,却不能思考,心灵能够思考却不占有空间。从对日常经验的内在主义素朴描述出发来看,心灵与身体之间和谐地相互作用,促使人们能够相信,心灵必然有其独特的存在地位。为了说明两者如何互动作用,笛卡尔提出“松果腺”这一概念。但是“松果腺”的提出,却恰恰暴露出笛卡尔的心灵观念存在的矛盾。 从内在主义的角度看,心灵确实与物质相互作用,意愿、欲望能够促成行为的发生,导致行为对象的改变等。但是,由于心灵不具有广延且不占有空间的属性,又导致人们无法运用在经典力学基础之上形成的认知图式,来理解和说明心灵的存在形式,心灵怎样与物质相互作用更成为了一个难题。如果承认心灵的独特实体地位,则有悖于经典力学的科学原则,如果依照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把心灵与物质等同起来,用大脑内部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说明意识活动,则导致无法说明为什么存在主观体验和感受的问题,这显然又违背了人类体验的直觉。因此,无论是坚持二元论还是唯物主义一元论,心物互动问题都面临着极大的理论困难,坚持内在主义观点,就必须说明心灵有别于物质的本体论地位以及心身互动的作用机制;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就必须说明为什么人会有主观体验和感受。本文认为,除了上述两种对心物关系的说明之外,存在第三种对心物关系的思考,即对经典力学原则在说明心灵问题上是否具有适用性的质疑:经典力学的原则是万能的吗?它是否能够作为评判心灵是否存在以及怎样存在的标准?心物关系问题难以有所进展,是否因为我们用来评判心灵存在的标准出了问题?量子力学能否作为新的研究范式来推进心灵的研究? 随着人们认知程度的提高,自然科学的发展,对心灵问题的讨论更加如火如荼。古老神秘的“心灵”概念也逐渐以“意识”这一崭新的形式出现在哲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视域中。本文将以“意识”这一概念来论述笛卡尔心物二元论中所提及的“心灵”。 “有一种古老的观点:自然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包含感觉和思想,另一部分在运动中包含有物质对象。这个观点在笛卡尔的时代复活,并成为经典物理学的基础。”①1687年,牛顿出版了著名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掀起了科学的革命。在这本书中,宇宙被描述成一个遵循严格规律的大机器,依照数学的精密性在空间中运动。一切事物都可以被还原成遵循严格规律运动的物质实体,作为因果决定链条上的一环,按照既定的规律运行。因此,经典物理学的世界被冠以具有决定论和客观性的特征。但是在涉及到微观世界的对象时,经典物理学的基本原则就失效了。 意识问题是当代哲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交叉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热点难题。众多学科关注意识的原因在于,它是关乎人的本性根基和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根本性问题。不论是唯物主义立场,还是二元论立场来看待意识,都有不可回避的理论困难。 以上两种立场在说明意识问题的过程中,会遭遇到困难的原因,除了意识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唯物主义和二元论均把研究宏观事物低速运动规律的经典力学,作为思考意识问题的理论基础。二元论产生的部分原因是迫于经典力学的还原论和客观性压力,人们无法调和与说明物质活动和意识之间存在形式的不协调,但是却又难以违背自己体验的常识,放弃意识的主观性特征。唯物主义则恰恰相反,它遵循经典力学的客观性、决定论、还原论等根本规律,把物质放在优先地位,试图用经典力学的规律来同化或拒斥意识的主观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二元论与唯物主义这两种相对立的立场都是以经典力学的原则为根本依据,朝着各自相反的方向建构自己的理论,但是,二元论从理论内部割裂了意识与物质的关联,而唯物主义又混淆了意识与物质的差别。 以牛顿运动定律为主要内容的经典力学在20世纪以前被称为最美的物理学,它通过把“意识”排斥在研究范围之外来实现其理论的完备性。它假定时空的绝对性和依据初始值可进行精确预测等特征,为人类认识自然、了解自身的本性描绘了一幅因果封闭、清晰可测的蓝图。世界上的任何物理系统都能够被分解为各个组成元素,各个组成元素只能够与彼此相邻的元素发生相互作用,物理系统遵循着严格的物理因果封闭定律,根据一定的可观测的物理量,能够做出无限精确的预测。经典力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已经否定了意识是有别于物质,具有独立存在地位的实体。大脑是世界上最为精密且复杂的整体系统,它作为意识活动发生的场所已经是毋庸置疑的科学事实。按照经典力学的观点,大脑与意识同样应该遵守经典力学的根本原则,但显然意识的诸多属性以及对应的神经活动的规律都无法用经典力学来说明。 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意识活动的发生受到大脑整体活动的控制,它并不是固定发生在大脑的某一个区域。同样,大脑的某一部分神经通路也不是意识发生的场所,完整的意识的出现,需要调动大脑内部不同脑区的神经元进行放电。不同的意识场景所对应的神经元活动的组合也不一样。就目前的神经研究成果而言,神经科学只能够对意识活动的说明进行基于科学经验上的描述,而不能够进行充分的因果说明。经典力学中的整体可以分解成部分的组合的原则,无法说明意识的高度统一性;相邻部分的因果互动原则更加无法解释不同脑区的神经活动,怎样能够作为单一的意识活动的组成部分。发生在个体大脑中的意识转瞬即逝,难以捕捉,甚至毫无规律可循。大脑内部呈现的意识场景为什么具有统一整合性和动态的分化性,归属于不同脑区的神经元为什么能同时放电而形成单一的意识场景,控制这些神经元活动的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对于研究宏观事物运动规律的经典力学而言存在困难。经典力学中不需要涉及对微观事物的化学过程的说明,而这一点对于大脑研究来说,则非常重要。 如果从大脑内部和大脑外部两个维度,来对意识进行一种描述上的区分,从大脑外部,引入一个“观察者”,那么对意识就可以做出两种不同的描述。这两种维度的描述之间的区别也表明,经典力学难以说明意识。 按照经典力学的原则,每个脑区的神经元只能够与它紧邻的神经元发生互动,并根据所处的大脑区域的定域性而非全局性来表征意识场景。对意识的内在描述不是从外在的“观察者”或者元素集合所体现出的整体功能性角度进行描述,而是对这些独立的神经元描述的组合的描述。“根据经典力学,对物理系统和它的动力学的状态的描述,能够在内在的层次上表达出来。但是人们怎样来理解经验的整体思想的发生呢?”② 外在描述是在引入一个外部“观察者”之后而做出的描述,观察者知道大脑内部描述是由诸多元素所构成,但是,他能够从外在维度对内部元素进行整合,使内部元素组合起来具有整体的表征属性。同时,外部的观察者能够从整体的功能性角度出发来进行整体表征,在观察者的意识中形成的整体性描述,不会受到各个不同脑区神经元活动的区域性限制。总之,这个外在的观察者不仅具备“知道”大脑内部是由多个元素组合的能力,还具备把这些元素集合成整体的能力。因此,在内在描述层次上的独立元素的集合,在外在层次上可以被称为是一个单一的整体。 从功能的角度出发,大脑被看作是一个功能性的整体,但是在经典力学的框架中,功能基本上不具备任何实际的意义,因为大脑的过程受到不同脑区神经活动的控制,然而,大脑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可能实现大脑的整体性功能作用。从根本上来说,一个从外在层次所描述的功能性整体,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性含义要比逻辑上独立的要素的简单集合要复杂得多,而这一点恰恰是与经典力学的根本原则相悖。因此,意识的整体功能性概念在经典力学框架中也无法得到合理的说明。 依据经典力学的法则,整体可以被分解为独立的局部要素的集合。“功能性”对于物理因果封闭定律而言是无效的,因而不具备任何存在的理由,唯一承认它的理由就是方便我们从外在层次对它进行直接的理解。 灵感与顿悟是经常出现在人类思考过程中的真实存在的心理现象,在艺术和科学研究中表现尤为明显。它们具有突发性、偶然性、丰富性、瞬息变化等特征,它们常常会受到当下场景或意识内容的刺激而产生,但是其产生的机制与结果却远远超出了人对当下对意识的研究水平。按照经典力学的可预测性原则,依据一定的可观测的物理量,就能够对事物做出精确的预测,但是在灵感和顿悟这类具有突发性的心理现象上,经典力学的根本原则显然不适用。 根据经典力学的根本原则来解决意识问题面临诸多的理论困难,意识的高度整合性和高度的分化性、主观体验的整体性和动态多样性、从外在的功能角度所描述的大脑的整体功能性特征、灵感和顿悟这类突发性的心理现象都无法从经典力学理论中得到科学合理的说明。 斯塔普(Henry Stapp)认为,对于经典力学而言,意识和行为之间的紧密关系不可能从逻辑上推导出来,相反,这恰恰意味着经典力学的不完整性。经典力学不能够蕴含意识的现象性方面,除非意识是一种副现象。但是,如果意识是副现象,则显然有悖了直觉。如果经典力学控制自然的整个动态过程,那么作为人类大脑高度进化发展结果的意识就是一个令人怀疑的神话。经典力学的动态原则既不蕴含现象实在的存在,也不能够对它们怎样从简单形式进化到高级阶段提供一种自然的动态说明。在经典力学的理论框架当中,人类的体验既没有存在地位,它也无法对大脑的动态作用提供充分合理的自然说明,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用经典力学的整体逻辑结构来研究意识,并转而寻求一种能让我们的体验充分发挥动态作用,且完全不同的逻辑结构的模式,这一模式就是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的诞生打破了人类对经典力学关于世界的固有认识,传统的物质观念、物理封闭因果定律、决定论和连续性观点都遭到了破坏。量子力学重新为人类描述了一个新奇的、感官不可知、反常识的世界。量子力学的理论框架内,大脑被看作一个量子系统。 意识与大脑之间的紧密联系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科学事实,虽然经典力学在说明意识问题上存在许多的理论困难,但是科学的发展趋势表明,我们始终要在科学的框架内来说明意识。因此,意识研究必须转换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目前,最有希望将意识重新纳入到物质世界的科学理论只有量子力学。“冯诺依曼、诺伯特维纳和霍尔丹指出,自然的量子力学方面似乎是为了将意识重新纳入我们现有的物质概念而为意识量身定做。”③ 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的不同之处在于,量子力学引入了“观察者”因素,测量结果不再是具有绝对的客观性。尤其是在对意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观察者”本身也作为物理系统的一部分而参与和影响着对意识的测量结果。由于意识具有高度的分化性,各种心理事件瞬息万变,每一次对意识的测量都会取得不同的结果,为了对意识现象做出完备的描述,每一次的测量结果彼此之间呈互补关系,这种互补性取消了在经典力学框架内应该具有的严格因果律,意识呈现出非因果性的特征。 当代著名的心灵哲学家查默斯也多次在其著作中谈到意识可能与量子力学有紧密的关系,但是对此他常常又持一种怀疑的态度。作为提出“意识的困难问题”而闻名于世的哲学家来说,他始终关注的是意识的主观经验问题,但是,在他看来,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相比,在意识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即便如此,这一范式目前还未能说明为什么会有主观感受的发生。“问题在于物理理论的基本元素都要归结到两点:结构和物理过程的动力学,但是从结构和动力学出发,我们只能获得更多的结构和动力学,而有意识的经验仍然没有被涉及。”④尽管如此,量子力学在意识研究上仍有许多探讨的空间。 经典力学论文:地方师范院校经典力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新形势下,地方师范院校面临着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培养能胜任素质教育的中学教师;二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科研型学习人才。而当前地方院校的转型已经落后于素质教育的推广和高中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因此,改变传统的课程定位、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势在必行。本文讨论了经典力学课堂教学在学生角色转变、职业技能培养和科研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 课堂教学 桥梁作用 教师职业技能 科研创新能力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高中新课改全面推行、本科教育面向大众化的新形势下,地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将发生相应的调整。一方面需立足于地方性和师范性,担负起为地方培养素质教育合格人才(中学教师)的任务;另一方面,由于本科教育已经面向大众化,研究生教育已经是一种趋势,因此,地方师范院校还承担着为研究生培养输送合格的科研型学习人才的任务。所以,地方师范院校的课堂教学既不能实行单一的知识讲解和理论灌输,也不能完全脱离教学的师范性,将地方师范教育转变为考研加工厂。下面笔者以经典力学为例,谈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力学教学的桥梁作用 地方师范院校的力学课程往往是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此时,学生在学习方法和认知能力等方面还停留在高中阶段,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往往有很大的偏差,对物理学习的整体印象还停留在强化记忆、定量计算上,不习惯或不能够对物理对象做完整而详细的定性分析,不习惯用物理语言、数学语言去描述物理现象和运用数学手段去解决物理问题。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养成用学术语言去定义物理概念,用物理语言去解释数学公式,用数学手段解决物理问题的物理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引导他们从中学物理的学习方式转变到大学物理的学习方式上来,逐步适应大学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充分发挥经典力学课堂教学在学生角色转变上的桥梁作用。力学教学的另一桥梁作用体现在力学课程中蕴含的物理规律、科学思维、研究方法等对后续经典物理学基础课程的影响,经典物理学中电磁学、声学、光学、热学等基础物理理论的建立无一不与经典力学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上深受经典力学的影响。电磁学的学习首先是从电场和磁场力的属性及能量的属性开始的,库仑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等理论的建立无一不是类比或借鉴于经典力学理论。在声学中声音被视为是弹性介质空气中的机械振动。在热学理论中,热运动被归结为分子无规则机械运动的统计表现,能量守恒被引入到热力学三定律的建立之中,而光学中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方程恰是功能关系的体现。可以说,整个经典物理理论均渗透着经典力学的痕迹,因而,在经典力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力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发挥经典力学在物理学知识体系中的桥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二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师范类学生的职业技能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全面推行的新形势下,对教师的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地方师范院校传统的职业技能训练往往采取的是学生分组试讲、教师单独指导,这一模式由于受时间短、试讲课堂虚拟化、教师指导理想化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很难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素质教育工作者,因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该让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学“教”。但在物理学的很多课程中由于受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知识内容相对较难等因素的影响,要想让学生站在“准教师”的立场参与到教学中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经典力学由于在知识层面上有很大一部分与高中知识点相重叠,课程相对较简单,因而在力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鼓励他们以“准教师”的立场去讨论和理解在中学阶段曾经接触过的物理问题,培养他们基本的职业技能,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习“教”,逐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教师职业素养。 三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本科教育已经走向大众化,地方师范院校完全的师范性教育既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也不能促进学校本身的发展。因而,如何以科研促进教学,积极培养合格的“准研究生”已经是当前地方师范院校面临的难题之一。合格的“准研究生”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系统而扎实的专业基础,还应具备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对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前景均应有所了解,这些知识技能的获得,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熏陶,逐步积累和总结才能习得。所以,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握和贯彻这一理念。经典力学作为师范类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较早接触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石,其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和实用性的特点,经典力学概念及其理论从形成到发展,都蕴含了丰富的物理学思维。经典力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典力学的研究手段是整个物理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常用手段之一。经典力学课程的这些特点是课程本身的精华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去把握、探究这些科学思想、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逐步养成研究式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大介绍物理学发展的前沿理念和科学技术的力度, 拓展学生视野,帮助他们理清物理的学习思路,引导他们走上物理学习和研究之路。 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学改革,已经远远落后于素质教育的推广和高中新课改的推行,作为衔接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桥梁的基础物理课程,特别是物理学基础课程之中的核心课程——经典力学,其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地方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能否取得长足进步,因而,探讨和推行经典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典力学论文:论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摘要: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从神学走向科学,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物理学起到了绝对重要的作用。而物理学的第一次颠覆时刻就是经典力学的建立。但创造历史的人们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历史的制约,重点论述了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关键词:经典力学;牛顿;局限性 在高中阶段,我们所学习的力学知识主要是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那么经典力学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让我们一一解答。 一、经典力学的形成 17世纪牛顿力学构成了体系,可以说,这是物理学的第一次伟大综合。牛顿建立了两个定律,一个是运动定律,一个是万有引力定律,并发展了变量数学微积分,具有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开创了天体力学这一科学,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发现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经典力学的主要观点 牛顿力学三定律构成了近代力学的基础,也是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牛顿对于力学最重要的贡献则是万有引力的发现。 牛顿的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天体运动定律与地上物体运动定律统一起来,建立起经典力学的理论大厦。牛顿把他的力学理论应用于太阳系,解决了天体力学中的一系列问题。他拿出了计算太阳质量和行星质量的方法,证明了地球是一个赤道凸出的扁球,解释了岁差现象,说明了潮汐的涨落,分析了彗星运动的轨迹和天体摄动现象等。 18世纪及以后的一系列事实,证实了牛顿力学的真理性,从而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对证实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有重要意义的事实,一是哈雷彗星的发现,二是地球形状的证实,三是关于行星摄动现象的证实。此外,如关于引力常数G的测定等,也都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 三、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创造历史的人们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历史的制约,牛顿当然也不例外。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入了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等基本概念 按照牛顿的说法,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绝对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任何外界事物无关、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绝对运动是一个物体从某一绝对处所向另一绝对处所的移动。 莱布尼兹、贝克莱、马赫等先后都对绝对空间、时间观念提出过有价值的异议,但却没有证据能表明牛顿绝对空间的存在。爱因斯坦推广了上述的相对性原理,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在狭义相对论中,长度和时间间隔也变成了相对量,运动的尺相对于静止的尺变短,运动的钟相对于静止的钟变慢。在广义相对论中,时空的性质不是与物体运动无关的:一方面,物体运动的性质要决定于用怎样的空间时间参照系来描写它;另一方面,时空的性质也决定于物体及其运动本身。 量子论的发展,对时间概念提出了根本的问题。量子论的结论之一就足:对于一个体系在过去可能存在于什么状态的判断结果,要决定于在现今的测量中做怎样的选择。这种现在与过去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与因果顺序概念十分不同的,暗含于时间概念中的因果序列要求过去的存在应是不依赖于现在的。 因此,用时间来描述事件发生的顺序,可能并不总是合适的。空间与时间是事物之间的一种次序,但并不一定是最基本的次序,它可能是更基本的次序的一种近似。 2.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恒定不变的,它与物体的速度或能量无关 在相对论中质量这一概念的外延被大大地扩展了。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E=mc2使原来在经典力学中彼此独立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结合起来,成了统一的“质能守恒定律”,它充分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统一性。质能方程说明,质量和能量是不可分割而联系着的。一方面,任何物质系统既可用质量m来表志它的数量,也可用能量E来表志它的数量;另一方面,一个系统的能量减少时,其质量也会相应减少,另一个系统接受而增加了能量时,其质量也相应地增加。 3.经典力学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世界 经典力学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世界,对于可与光速相比的高速情况和微观世界的适用问题,当时没有涉及也不可能涉及。1905年,出生于德国的美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这个理论指出在宇宙中唯一不变的是光线在真空中的速度,其他任何事物——速度、长度、质量和经过的时间,都随观察者的参考系而变化。 同样,纳入力学框架中的光的波动论也难以自圆其说。按照波动论,光被解释为充满宇宙空间的以太的振动。由于光是横波,因此以太必须具有承受切应力而不承受压应力的能力,又由于以太对可称量物质并不产生可观察到的阻力,它又必须具有极小的密度。为此,人们绞尽脑汁,臆想出种种以太模型。这种无所不能、无奇不有的以太反倒使人如坠雾中。 经典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热力学中也遇到了一些麻烦。1865年,克劳修斯确立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该定律揭示出与热现象有关的物理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在经典力学中,从未发现类似的情况,力学过程的可逆性是由普遍的力学原理作保证的。可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也是普遍成立的,因此,这个矛盾是无法用力学的基本观念予以解释的。 四、广义相对论的提出 由于牛顿定律给狭义相对论提出了困难,即任何空间位置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因此,在整个宇宙中不存在惯性观测者。爱因斯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是质能公式,它说明了质量随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它也可以用来解释核反应所释放的巨大能量,但它不是导致原子弹诞生的原因。而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透镜和黑洞,与有些天文观测到的现象符合。 传统上,在爱因斯坦刚刚提出相对论的初期,人们以所讨论的问题是否涉及非惯性参考系作为狭义与广义相对论分类的标志。随着相对论理论的发展,这种分类方法越来越显示出其缺陷——参考系是跟观察者有关的,以这样一个相对的物理对象来划分物理理论,被认为不能真实地反映问题的本质。目前,一般认为,狭义与广义相对论的区别在于所讨论的问题是否涉及引力(弯曲时空),即狭义相对论只涉及那些没有引力作用或者引力作用可以忽略的问题,而广义相对论则是讨论有引力作用时的物理学的。用相对论的语言来说,就是狭义相对论的背景时空是平直的,即四维平凡流型配以闵氏度规,其曲率张量为零,又称闵氏时空;而广义相对论的背景时空则是弯曲的,其曲率张量不为零。 事实上,物理学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它自己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继后的时期人们又往往夸大它们的作用,不适当地把它们误用到其所能及的范围之外。为了消除这种误用,每--W历史时期都需要一种新的启蒙,正是这种永不止息的启蒙精神,才使科学不致变为僵化的教条。 (作者单位 山西省大同市农业机械化学校) 经典力学论文:再议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我们对物理这门学科并不陌生,早在17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就曾想出用理想斜面来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他开创了“观察实验、科学思维、与数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了惯性定律、自由落体规律、力学相对性原理,从此奠定了动力学的基础。而天才的物理学家牛顿将研究方法发挥到极至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演绎、综合分析的方法,总结出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同时也确立了他在物理学界至高无上的地位,并被称为经典力学之父。但是人创造了历史必然也会受到历史的制约,因此经典力学有其巨大的成就性,但其也存在着局限性。 一、经典力学的成就 经典力学理论体系的完美和实用威力的强大使物理学家相信,天地四方,古往今来发生的一切现象都能够用力学来描述.许多科学家宣称物理学的大厦已基本建成,留给后人的只是补充与完善。经过三次革命,第一次,是一位年轻的物理学家几乎仅靠单枪匹马之力引发的。他就是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发现,当研究有关光的问题时,用经典物理的理论解释一些相关现象,就会产生尖锐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第二次革命的导火索是物理学史上的三大发现:伦琴发现X射线、汤姆生发现电子、贝克勒耳发现天然放射线 ,使物理学的研究从宏观领域进入了微观世界,人们发现,微观粒子所表现出的现象用经典物理理论根本无法解释,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大胆提出了量子的观点,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又将量子论进一步丰富、发展,形成了现代量子力学理论.因此对其做出阐述是:经典物理对物理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作了重点总结,它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体,相对论和量子论则适用于微观高速粒子的运动。因此,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并不是对经典力学的否定。 二、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一)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等基本概念引入。按照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所阐述的是,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绝对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任何外界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绝对运动是一个物体从某一绝对的处所向另一绝对的处所的移动。但是莱布尼兹、贝克莱、马赫等先后都对绝对空间、时间观念提出过有价值的异议,指出过,没有证据能表明牛顿绝对空间的存在。爱因斯坦推广了上述的相对性原理,提出狭义相对论。在狭义相对论中,长度和时间间隔也变成相对量,运动的尺相对于静止的尺变短,运动的钟相对于静止的钟变慢。在广义相对论中,时空的性质不是与物体运动无关的:一方面,物体运动的性质要决定于用怎样的空间时间参照系来描写它另一方面时空的性质也决定于物体及其运动本身。另一方面量子论的发展,对时间概念提出了更根本的问题。量子论的结论之一就是:对于一个体系在过去可能存在于什么状态的判断结果,要决定于在现今的测量中做怎样的选择。这种现在与过去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与因果顺序概念十分不同的,暗含于时间概念中的因果序列要求过去的存在应是不依赖现在的。因此,用时间来描述事件发生的顺序,可能并不总是合用的。空间与时间是事物之间的一种次序,但并不一定是最基本的次序,它可能是更基本的次序的一种近似。 (二)牛顿虽然对引力作了抽象的、纯粹数学形式的概括,把它实际看作是一种直接的、即时传递的超距作用力。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万有引力做出一种解释,就是时空本身是有弹性的,可以弯曲、伸展。当一个有质量的物体置于某一空间时,空间就会弯曲变形,质量越大,空间弯曲变形就越严重。那么,空间为什么会在有质量的物体周围弯曲呢?爱因斯坦也没能给出答案。所以,爱因斯坦的弯曲空间理论也没有说明引力的本质是什么。量子力学关于电荷间的电磁力和强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力的传递原理的解释也没有说明引力的本质是什么。认为引力是通过引力场或引力子来传递的观点也未得到肯定,因而至今科学家也没有找到传递万有引力作用的引力子。 (三)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恒定不变的,它与物体的速度或能量无关。在相对论中质量这一概念的外延就被大大地扩展了。.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E=mc2使到原来在经典力学中彼此独立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结合起来,成了统一的“质能守恒定律”,它充分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统一性。质能方程说明,质量和能量是不可分割而联系着的.一方面,任何物质系统既可用质量m来标志它的数量,也可用能量E来标志它的数量;另一方面,一个系统的能量减少时,其质量也相应减少,另一个系统接受而增加了能量时,其质量也相应地增加。爱因斯坦从力学的观点出发,考虑两个球体的弹性碰撞,利用动量守恒定理和相对论速度相加定理能够导出著名的质速度公式 ,该式说明,物体的质量不再是与其运动状态无关的量,它依赖于物体的运动速度。当物体的速度趋于光速时,物体的质量趋于无穷大。 (四)经典力学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世界,对于可与光速相比的高速情况和微观世界的适用问题,当时没有涉及也不可能涉及。 (五)在经典物理学中,最难使人满意之处恐怕莫过于对光的描述了。如果微粒说是正确的,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当光被吸收的时候,组成光的粒子变成了什么呢?而且为了既表示可称量物质又表示光,必须在讨论中引入不同的实体,这无论如何也不能使人心安理得。 同样,纳入力学框架中的光的波动论也难以自圆其说。按照波动论,光被解释为充满宇宙空间的以太的振动。由于光是横波,因此以太必须具有承受切应力而不承受压应力的能力,又由于以太对可称量物质并不产生可观察到的阻力,它又必须具有极小的密度。为此,人们绞尽脑汁,臆想出种种以太模型。这种无所不能、无奇不有的以太反倒使人如堕五里雾中。在1865年,克劳修斯确立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该定律揭示出与热现象有关的物理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在经典力学中,从来也未发现类似的情况,力学过程的可逆性是由普遍的力学原理作保证的。可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也是普遍成立的,因此,这个矛盾是无法用力学的基本观念予以解释的。 总之,物理学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它自己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继后的时期人们又往往夸大它们的作用,不适当地把它们误用到其所能及的范围之外。为了消除这种误用,每个历史时期都需要一种新的启蒙,正是这种永不止息的启蒙精神,才使科学不致变为僵化的教条。
安装工程论文:浅议住宅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问题 摘要 住宅是人们生存必须的条件之一,它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电气安装与安全用电的矛盾日渐突出,其质量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就目前住宅电气安装工程的现状以及对主体工程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电气安装 质量 问题 对策 1 电气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分析 1.1 开关、插座的盒和面板的安装、接线不符合要求 现象:线盒预埋太深,标高不一,面板与墙体间有缝隙,面板有胶漆污染,不平直;线盒留有沙浆杂物;开关、插座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有串接现象;开关、插座的导线线头裸露,固定螺栓松动,盒内导线余量不足。 原因分析:预埋线盒时没有牢靠固定,模板胀模,安装时坐标不准确;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电器的使用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贪图方便;存在不合理的节省材料思想。 1.2 室外进户管预理不符合要求 现象:采用薄壁铜管代替厚壁钢管;预埋深度不够,位置偏差较大;转弯处用电焊烧弯,上墙管与水平进户管网电焊驳接成90°角;进户管与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处理不好。 原因分析:材料采购员采购时不熟悉国家规范、标准,有的施工单位故意混淆以降低成本;施工管理员不严格或者对承包者的故意违规行为不敢持反对意见,不坚决执行规范和标准;监理人员对材料进场的管理出现漏洞;与土建和其他专业队伍协调不够;没有弯管机或不会使用弯管机,责任心不强,贪图方便用电焊烧弯;预埋进户管的工人不懂防水技术,又不请防水专业人员帮忙。 预防措施:进户预埋管必须使用厚壁铜管或符合要求的PVC管(一般壁厚 PVC Φ 114为4.5mm以上,Φ56为3mm);加强与土建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协调和配合,明确室外地坪标高,确保预埋管埋深不少于0.7m;加强对承包队伍领导和材料采购员有关法规的教育,监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需检验这一规定,堵住漏洞;预埋钢管上墙的弯头必须用弯管机弯曲,不允许焊接和烧焊弯曲;做好防水处理,请防水专业人员现场指导或由防水专业队做防水处理。 1.3 导线的接线、连接质量和色标不符合要求 现象:多股导线不采用铜接头,直接做成“羊眼圈”状,但又不扩锡;与开关、插座、配电箱的接线端于连接时,一个端子上接几根导线;线头裸露、导线排列不整齐,没有捆绑包扎;导线的三相、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PE线)色标不一致,或者混淆。 原因分析:施工人员未熟练掌握导线的接线工艺和技术;材料采购员没有按照要求备足施工所需的各种导线颜色及数量,或者施工管理人员为了节省材料而混用。 预防措施:加强施工人员对规范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工作;多股导线的连接,应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尽量不要做“羊眼圈”状,如做,则应均匀搪锡;在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如需接两根,中间需加平垫片;不允许3根以上的连接;导线编排要横平竖直,剥线头时应保持各线头长度一致,导线插入接线端子后不应有导体裸露;铜接头与导线连接处要用与导线相同颜色的绝缘胶布包扎;材料采购人员一定要按现场需要配足各种颜色的导线;施工人员应清楚分清相线、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PE线)的作用与色标的区分,即P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单相时一般宜用红色;零线(N线)应用浅蓝色或蓝色;接地保护线(PC级)必须用黄绿双色导线。 1.4 开关、插座的盒和面板的安装、接线不符合要求 现象:线盒预埋太深,标高不一;面板与墙体间有缝隙,面板有胶漆污染,不平直;线盒留有沙浆杂物;开关、插座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有串接现象;开关、插座的导线线头裸露,固定螺栓松动,盒内导线余量不足。 原因分析:预埋线盒时没有牢靠固定,模板胀模,安装时坐标不准确;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电器的使用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贪图方便。 预防措施: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准确牢靠固定线盒;当预埋的线盒过深时,应加装一个线盒;安装面板后要饱满补缝,不允许留有缝隙,做好面板的清洁保护;加强管理监督,确保开关、插座中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不能串接,先清理干净盒内的砂浆;剥线时固定尺寸,保证线头整齐统一,安装后线头不裸露;同时为了牢固压紧导线,单芯线在插入线孔时应拗成双股,用螺丝项紧、拧紧;开关、插座盒内的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以100~150mm为宜。 1.5 灯具、吊扇安装不符合要求 现象:灯位安装偏位,不在中心点上;成排灯具的水平度、直线度偏差较大;吊链日光灯链条不平行;吊扇的吊钩用螺纹钢加工,成型差;灯罩不吸顶,接线盒外露;阳台灯底盘铁板大、生锈;天花吊顶的简灯开孔太大,不整齐。 原因分析:预埋灯盒时位置不对,有偏差,安装灯具时没有采取补救措施;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不熟悉;采购员购买灯具时不顾质量;筒灯开孔时没有定好尺寸、圆孔直径不统一等。 预防措施:安装灯具前,应认真找准中心点,及时纠正偏差;按规范要求,成排灯具安装的偏差不应大于5mm;预埋吊扇挂钩时,应用不小于Ф8的镀锌圆钢与板内的钢筋固定在一起,不准采用螺纹钢;成排的吊扇应成一直线,偏差≤5mm;阳台灯具的底盒铁板厚度≥0.5mm;玻璃罩不能太薄,以免安装时破裂;天花吊顶的筒灯开孔要先定好坐标,安装时外圈牢固地紧贴吊顶,不露缝隙;施工人员、采购人员要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范。 2 电气质量通病对土建主体工程的影响 2.1 影响土建结构 电气质量通病直接影响承重墙、楼梯梁和圈梁的应力分配,甚至破坏主体结构。例如,为了固定顶棚上的一个吊灯,需要在楼板缝中从上向下安放一块木砖,但因施工顺序或木砖尺寸不合适,致使安放木砖处两块空心板被砸坏露筋,破坏了空心板的主筋结构,对整个主体结构产生很大的危害。再如,配电箱预留在楼梯梁下的承重墙上,承重墙局部承压能力不够,无法承担上面几层楼梯的重量,形成了严重的隐患。 2.2 影响墙体外观效应和使用功能 剔槽埋管破坏了墙体的平整度,影响墙体的外观效应。接线盒预埋不到位,插座高度不统一、开关安装位置不合适等不规范施工严重影响使用功能,给住户带来诸多不便,与设计者的初衷相差甚远。 2.3 不易维护与检修 在电气施工中出现的导线质量不合格、接线不采用八字接线、分线盒一砖堵死等质量通病,影响住户的正常用电,给维护、检修带来很多麻烦。如在住户室内装饰完工后,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导线断在墙内,接线盒又找不到,就是比较难处理的线路障碍。要恢复供电,势必破坏住户已装修好的墙面或室内灯饰,给住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 电气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 3.1 从事电气安装的人员技术素质差 有的没有电工特种工种操作证,有的雇用临时工参加电气安装,他们对设计图纸领会不深刻,甚至看不懂图纸,根本不具备承担电气安装工程的技术能力;还有的承建单位,从事电气安装工程的人员管理不够,就由土建施工员代管,结果往往成了代而不管,达不到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要求。 3.2 电气材料市场混乱,把关不严 好多工程都是私人承包,在利益驱动下,大量不合格材料用到工程上,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3.3 施工企业对电气安装质量不够重视 企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往往“重主体、轻安装”,忽视安装环节。施工现场未配备专职电气质检员,管理失控,施工人员缺少专业技术培训,甚至无证上岗,对规范、标准不熟悉,盲目施工,不自检或自检流于形式。 3.4 土建、电气两个专业配合不够 土建施工人员不按设计要求配合电工完成预留过程,致使许多配电箱的安装上下挤砖,歪歪斜斜,开关距门太远,一个房间的插座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既不美观又不能满足使用功能,给安装和使用都造成很多困难。 4 措施和建议 4.1 首先应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电气安装工程应引起业主、发包单位、承建单位的足够重视,把电气安装工程看成住宅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举足重轻的一个分部工程,提高电气管理、安装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增强其岗位责任心。 4.2 提高住宅电气安装的设计水平 设计者在满足常规供电,保证安全用电的前提下,应更多地兼顾美观、装饰效果和使用功能,满足住户美观、方便、舒适、安全的现代化生活需要,把电气安装工程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3 加强管理,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参与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主体资格是否与其承担的项目相适应,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也是《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规的基本要求。因此,质量监督员应在工程开工前审查有关单位的资质等级,同时也要审查有关材料设备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资格。 4.4 把好原材料进场关,控制材料质量 首先,要严格控制进货渠道,所有电气材料、器具、设备应从正规的商业渠道采购;其次,要严格进场验收制度,对进场的各种材料设备要检查其出厂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国家实行强制许可证管理的电工产品必须取得安全认证,以及进行必要的抽检,确保进场的各种材料设备的型号、规格、质量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设计和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4.5 严把电气安装工程验收关 验收内容包括:电气器具、管线及固定用材料穿线、配线,电线连接及电线端子连接、接地线连接、接地极的埋设,避雷网埋设,下引线的连接,严格绝缘、接地测试等项,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对这些分部、分项工程和使用材料进行逐一检查,不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的坚决不予验收。 5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气安装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满足照明、家电用电量、安全用电等需要,而更注重其美观、适用、方便的使用效果。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住宅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在施工前一定要弄清质量问题的成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对电气安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电气安装工程放在和土建工程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抓好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使电气安装工程朝着一个具有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外观优美与使用方便的方向发展。 安装工程论文:电气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的施工配合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是比较复杂的,它包括土建、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安装专业等,土建施工各阶段的电气施工配合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 电气安装工程 施工配合 建筑工程的施工是比较复杂的,它包括土建、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安装专业等。在施工中,如果某一专业或工种只考虑本身的工作,势必影响其他工种的施工,而且本专业或工种的工作也难以做好。即使在某个阶段,某一个工种受其他工种的影响不大,而且完成了任务,但将给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带来巨大损失,这种损失不仅限于工期上,有时会造成经济或质量上的损失。所以,施工中的协调配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电气安装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施工项目必然发生多方面的联系,尤其和土建施工关系最为密切,如:电源的进户,明暗管道的敷设,防雷和接地装置的安装,配电箱(屏、柜)的固定等,都要在土建施工中预埋构件和预留孔洞。随着现化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结构、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施工中的协调配合就愈加显得重要。建筑工程按结构所用的材料不同,可以分为钢结构、木结构、砖石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按受力和构造特点又可分为承重墙结构、框架结构等形式。在土建施工阶段,针对建筑结构及施工方法的基本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充分做好电气安装的配合施工。下面仅以一般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高层现浇钢筋砼结构形式谈谈土建施工各阶段的电气施工配合工作。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由电气设计人员对土建设计提出技术要求,例如开关柜的基础型钢预埋;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固定件预埋,这些要求应在土建结构施工图中得到反映。土建施工前,电气安装人员应会同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共同审核土建和电气施工图纸,以防遗漏和发生差错,电气工人应该学会看懂土建施工图纸,了解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法,尤其是梁、柱、地面、屋面的做法和相互间的连接方式,并仔细地校核自己准备采用的电气安装方法能否和这一项目的土建施工相适应。施工前,还必须加工制作和备齐土建施工阶段中的预埋件、预埋管道和零配件。 2 基础阶段 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应及时配合土建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及止水挡板的予留予埋工作。这一方面要求电专业应赶在土建做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避免电气施工破坏防水层造成墙体今后渗漏;另外一方面要求格外注意予留的轴线,标高、位置、尺寸、数量用材规格等方面是否符合图纸要求。进户电缆穿墙管和予留予埋是不允许返工修理的,返工后土建二次做防水处理很困难也不易所以电专业施工人员特别留意与土建的配合。按惯例尺寸大于300mm的孔洞一般在土建图纸上标明,由土建负责留,这时电气工长应主动与土建工长联系,并核对图纸,保证土建施工时不会遗漏。配合土建施工进度,及时做好尺寸小于300mm、土建施工图纸上未标明的予留孔洞及需在底板和基础垫层内暗配的管线及稳盒的施工。对需要予理的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及配电柜基础型钢等予理件,电气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提前做好准备,土建施工到位及时埋入,不得遗漏。根据图纸要求,做好基础底板中的接地措施,如需利用基础主筋作接地装置时,要将选定的柱子内的主筋在基础根部散开与底筋焊接,并做好色标记,引上留出测接地电阻的干线及测试点,比如还需砸接地极时,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尽量利用土建开挖基础沟槽时,把接地极和接地干线做好。 3 结构阶段 根据土建浇铸混凝土的进度要求及流水作业的顺序,逐层逐段地做好电管暗敷工作,这是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关键工序,做不好不仅影响土建施工进度与质量,而且也影响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后续工序的质量与进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现浇混凝土楼板内配管时,在底层钢筋绑扎完后,上层钢筋未绑扎前,根据施工图尺寸位置配合土建施工。注意不要踩坏钢筋。土建浇注混凝土时,电工应留人看守,以免振捣时损坏配管或使得灯头盒移位。遇有管路损坏时,应及时修复。对于土建结构图上已标明的予埋件如电梯井道内的轨道支架予理铁等以及尺寸大于300的予留孔洞应由土建负责施工,但电气工长也随时检查以防遗漏。对于要求专业自己施工的予留孔洞及予埋的铁件、吊卡吊杆,木砖、木箱盒等,电气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施工,提前做好准备,土建施工一到位就及时埋没到位。配合土建结构施工进度,及时做好各层的防雷引下线焊接工作,如利用柱子主筋作防雷引下线应按图纸要求将各处主筋的两根钢筋用红漆做好标记。继续在每层对该柱子的主筋的绑扎接头按工艺要求作焊接处理,一直到高层的项端,再用φ12镀锌圆钢与柱子主筋焊接引出女儿墙与屋面防雷网连接。 4 装修阶段 在土建工程砌筑隔断墙之前应与土建工长和放线员将水平线及隔墙线核实一遍,因为它是电气人员按此线确定管路予埋的位置及确定各种灯具、开关插座的位置、标高。在土建抹灰之前,电气施工人员应按内墙上弹出的水平(50线)、墙面线(冲筋)将所有电气工程的予留孔洞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查对核实一遍,符合要求后将箱盒稳注好。将全部暗配管路也检查一遍,然后扫通管路,穿上带线,堵好管盒。抹灰时,配合土建做好配电箱的贴门脸及箱盒的收口,箱盒处抹灰收口应光滑平整,不允许留大敞口。做好防侧雷的均压线与金属门窗、玻璃幕墙铝框架的接地连接。配合土建安装轻质隔板与外墙保温板,在隔墙板与保温板内接管与稳盒时,应使用开口锯,尽量不开横向长距离槽口,而且应保证开槽尺寸准确合适。电气施工人员应积极主动和土建人员联系,等待喷浆或涂料刷完后进行照明器具安装;安装时,电气施工人员一定要保护好土建成品,防止墙面弄脏碰坏。当电气器具已安装完毕后,土建修补喷浆或墙面时,一定要保护好电气器具,防止器具污染。 一个建筑物的施工质量与内装修和墙面工程有很大关系,内线安装的全面施工虽然应在墙面装饰完成后进行,但一切可能损害装饰层的工作都必须在墙面工程施工前完成。因此,必须事先仔细核对土建施工中的预埋配合、预留工作有无遗漏,暗配管路有无堵塞,以便进行必要的补救工作。如果墙面工程结束后再凿孔打洞,则会留下不易弥补的痕迹。工程施工实践表明,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施工配合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好配合工作,电气施工人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对整个工程的深入了解,并且在施工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安装工程论文: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设计与管理系统的实现 论文作者:谢飞 赵致格 熊志刚 张鹏 黄致辉 摘要:对安装工程施工图综合设计与管理系统的背景、总体设计作简要的介绍,由传统的二维图生成三维建筑构造图,建筑师可直接在三维空间设计水、风、电等安装子系统,进行碰撞检查和工程量统计,并对由三维模型图自动生成二维施工图的实现技术作较为详尽的叙述. 1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城市建筑工程已经发展到大规模、多功能建筑项目大量投建的阶段.建筑物的结构日益复杂,功能日趋完善,对建筑项目的结构设计和安装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流程是从建筑设计开始,结构工程师进行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而后,再由水、电、风等各专业工程师完成专业设计,最后由施工部门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在这样的设计、施工过程中,由于各专业工程师各自独立进行设计, 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各专业协同设计之间的矛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应用,已使得建筑设计各专业的设计人员从繁杂的手工绘图工作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设计部门的工作效率,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质量.更进一步的要求是利用计算机协调各设计部门的工作,管理工程设计资料,包括设计图纸及相关的技术文档,使工程项目数据的一致性得到较好的保证,提高设计资料和图纸的再利用性. 本文就我们开发的安装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论述. 2 系统概述 2.1 系统的总体构成 安装工程施工图综合设计与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当前建筑安装工程中经常出现的二维设计不直观、设计图纸不协调、施工图设计阶段图纸综合会审困难等问题.传统的方法是设计者凭借自己的三维思维能力在二维进行设计,这使得设计工作很不直观并且容易导致设计错误.各专业设计者各自独立进行设计工作,设计不协调问题不可避免.在各专业设计图纸汇总后,要求设计人员和总图人员人工发现和解决不协调问题,这将耗费建筑结构设计师和安装工程设计师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同时,由于采用二维设计图来进行会审,人为的失误在所难免,使施工出现返工现象,造成建设投资的极大浪费,并且还会影响施工进度. 因此,安装工程施工图综合设计与管理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利用从建筑设计部门得到的二维建筑结构图,以建筑施工图为依据,通过交互手段,拉伸生成三维的建筑层立面图; .以建筑施工图为参考, 同时以二维的各安装工程专业平面设计草图为依据(若存在),通过交互式操作手段,各个专业分别在三维空间进行设计、分析和计算,生成各安装工程子系统三维施工图; .由已有的各子系统管线图生成三维的综合管线图; .发现并解决设计阶段出现的子系统内和子系统之间的管线和部件之间的碰撞问题; .能够自动生成基本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的二维施工平面图; .由生成的综合管线图进行工程量统计. .管理已经生成的二维、三维施工图. 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结构图 2.2 系统主要模块介绍 2.2.1 建筑三维施工图生成模块 从建筑结构设计及水、风、电等设计部门得到的设计底图,可以得到楼层设计的平面图.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图和相应的立面、剖面图,依据楼层高度、楼层特点等信息,通过交互手段迅速地拉伸生成三维的建筑施工图,在三维图中能够较为真实的表现出墙、柱、门、梁等的实际情况.生成的三维建筑结构在进行综合管线图的会审时,将作为参照物,并且还需判断各种管线是否会和建筑结构发生碰撞.作为管道集中布置的梁,建筑结构设计时都已经预留了相应的孔洞,梁的预留洞也作为施工图会审的重要部分. 2.2.2 安装工程各专业系统三维施工图生成模块 在安装工程各专业系统三维施工图的生成和编辑过程中,生成的三维管线图所需要的管线如水管和部件(阀门、接头等),采用参数化图库的形式进行存储和管理,以便在施工图中调用所需插入的管线和部件.根据各专业设计的草图中管线的位置、尺寸标注、管径、长度等参数和部件的形状,由用户通过选择(或输入)相应的形状特征参数、空间定位参数、以及相关的材料类型等,可自动生成三维管线和部件实体.用户采取交互设计手段,在各种管线和部件的编辑修改工作中,对实体进行插入、拾取、编辑、删除、替换和修改. 2.2.3 碰撞检查模块 综合管线图的碰撞检查工作是对设计所得三维图纸中的各种管线、部件之间,管线和梁之间,以及管线和墙、柱之间可能发生相互干扰现象进行分析和检测.通过局部视图的放大显示,可以用人工观察的方法粗略判断综合管线图上是否会发生各种碰撞现象,但在管线密布、人工判断比较困难的位置,CAD软件系统的自动分析和计算功能就成为必要的辅助手段.本软件提供了一定的自动进行碰撞检查计算功能、自动进行综合管线图的判交和合法性检查计算,将有可能发生碰撞的区域以图形方式标示在三维设计空间中,提示设计人员对各种管线图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2.2.4 工程施工图生成模块 由于本系统的设计工作是在三维空间中进行的, 所得图纸是以三维数据模型存储的,而生成的安装工程施工图必须是符合工程规范的二维施工图,才能提交施工单位具体使用.施工图纸是以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形式提交的.从三维模型出发,能够以某种方式自动生成尽可能符合施工要求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再通过适当的人工辅助修改生成符合工程要求的二维施工图.如何高效率地自动生成符合工程规范的施工图纸是本系统软件开发的难点之一. 2.2.5 工程量统计模块 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工程量计算在传统的施工设计过程中是与图纸设计分开的,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和预算决算人员进行人工读图,从各种管线图中统计所有的工程量.采用CAD技术,利用三维建模的方法,可以在设计阶段,每当插入各种管线部件图时,就将各种管线工程量的相关参数代入,设计定型后可以进行工程量的自动统计计算.例如, 统计通风管线图时,可以根据三维风管的类型标志,由数据库取得风管截面尺寸、材料参数等信息,由软件进行自动统计计算.各种管线的截面数据、管线长度、管线接头的具体参数是进行工程量自动统计计算的主要依据.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建立三维模型可以很好的避免在传统的工程量计算中出现的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并且能够提高效率.随着各种管线图的修改,其工程量统计计算的结果也能随时反映出来. 3 二维施工图的生成 3.1 需求分析 (1) 由本系统生成的建筑施工图、安装工程设计图均为三维实体,并用三维数据结构存储,而安装工程施工所要求的是二维施工图,因此必须由三维工程设计图生成二维工程图. (2) 国标建筑行业中对安装工程的二维施工图有详细的规范,而对三维施工图却没有相应的规范.因此,本系统根据设计需要规定了一些利于三维设计的规范和标准件及常用件的三维形象.这些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设计人员进行三维设计.生成二维图时必须解决这两个规范之间的相应转换,所得的二维图必须符合安装工程设计和施工规范.我们设计的标准件和常用件的三维表示是比较直观的实体,而二维表示是国标规定的符号.因此,生成二维工程图时,必须用对应的二维符号代替三维表示. (3) 三维图中的遮挡关系必须在二维图中表示出来,因此,生成二维图时必须进行消隐. 3.2 安装工程二维施工图特点分析 通常,在一些应用中,如机械设计中,三维图与二维图关系比较直接,在三维图中通过设定某一视点所观察到的视图与由对应于该视点的投影方向投影所得的二维图一致.而在建筑安装工程中,三维施工图通过设定视点观察到的视图,与由对应该视点的投影方向生成的二维图区别较大.以水系统为例,水管的三维表示为圆柱体,而二维表示则为其中心轴线;而阀门的二维形象为国标规定的符号.并且不同的管线和部件的消隐要求也不同.仍以水系统为例,水管二维表示即其中心轴线不遮挡其它管线和部件.而阀门的二维形象则要遮挡其它的管线和部件.因此,安装工程二维施工图的生成不能采取直接投影的方式,而必须采取用二维形象代替三维形象并结合裁剪的方式. 表1描述建筑安装工程中管线和部件的分类、及其3D,2D形象和消隐要求. 表1 建筑安装工程中管线和部件的分类及其2D,3D形象和消隐要求 分类 组 成 3D 2D 消隐要求 水管 各种上、下水及消防管道 圆柱体 polyline 不剪裁其它工件 水部件 各种水系统标准件.如阀门 合成实体 二维标准符号 剪裁其它工件 水接头 各种形状的接头 合成实体 二维自定义符号 剪裁其它工件 风管 各种通风管道 方柱体 长方形 剪裁其它工件 风部件 各种风系统标准件.如风口 合成实体 二维标准符号 剪裁其它工件 风接头 各种形状的接头.如三通 合成实体 二维自定义符号 剪裁其它工件 电管 各种管径电工管道 圆柱体 polyline 不剪裁其它工件 电部件 各种电系统标准件 合成实体 二维标准符号 剪裁其它工件 电桥架 各种电系统桥架 方柱体 长方体 剪裁其它工件 本系统完成三维工程图设计后,要进行碰撞检查,以保证各子系统内及各专业系统间部件和管道之间已经没有碰撞关系,而只有简单的遮挡关系了,并且各子系统中大多数的管道及标准件均为水平和垂直方向.可以利用以上特点简化和加速二维工程图生成. 3.3 二维工程图生成算法 二维工程图生成模块负责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生成.平面图是建筑安装工程所需的最主要的二维工程图并且是生成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基础.立面图和平面图的区别只是观察方向不同.剖面图是先用剖面线选取某个范围内的实体,并对一些边界实体进行裁剪,然后调用立面图生成模块即可.因此生成平面图是该模块的核心.下面着重讨论平面图的生成. 要生成平面图,首先对参加平面图生成的各专业系统中的实体按消隐方向进行深度排序,而后根据排得的顺序在对应的图层上依z增加方向画出各实体的二维形象,并根据实体的消隐特点用后生成的实体规定的裁剪轮廓裁剪已生成的实体,得到二维基本图.而后再进行一些手工修正,并加上适当的标注即可得到所需的二维工程图.二维工程图生成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二维工程图生成流程图 (1) 排序方法 由于各系统中和各系统间实体的碰撞已经消除,可定义各种实体参加排序的深度基准如表2. 表2 各种实体参加排序的深度基准 实体 深度基准 水平时 垂直时 倾斜时 圆柱体 中轴线 底面 中轴线 长方体 插入点 插入点 中轴线 合成实体 插入点 插入点 插入点 根据安装工程的特点,管线呈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占大多数,部件依据管道伸展方向,基本也为水平和垂直方向.可先对占大多数的水平和垂直实体根据深度基准进行排序,再对倾斜实体进行排序,插入在它所遮挡的所有实体之后. (2) 二维符号的定位 当一个三维部件放置在三维施工图中后,它对应的二维符号在二维平面图中所应该放置的位置也是已经唯一确定的,可以把这一位置对应关系反映到三维符号和二维符号插入点之间的对应函数关系上.在生成二维施工图时,可以根据三维实体的插入点计算出二维符号插入点,并以该插入点为基准生成二维符号. 4 结束语 本文中所叙述的安装工程施工图综合设计与管理系统是清华大学CAD中心与北京市住宅建设安装公司协作开发的.系统的原型已经完成.二维工程图生成模块中的实体剪裁,垂直及水平实体的排序等都已完成.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实现倾斜实体的插入排序及尽量减少对手工修改的需求. 安装工程论文:浅析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监理 论文关键词:机电设备 安装工程 全过程监理 论文摘要: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工期短,专业性强、工程量大等特点,监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电建设工程的投入产出及工程质量。文章就目前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监理的任务及必要性展开探讨,提出项目业主应对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实行监理目标控制的建议和要点。 一、加强机电设备工程全程监理的意义 项目业主经常在机电设备工程实施前期咨询(如生产工艺选择、成本预测、生产设备的选型、招标书审查、招标、评标、定标及合同谈判等) 所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在工程实施后期则采用自行管理的工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经常造成前靠设计商,后靠设备生产商,整个过程都依靠合同另一方的后果。专家提咨询意见供参考,接不接纳看项目业主,最后还是看设计商。项目业主后期采用的自行管理模式,配备的技术人员重专业技术而轻工程管理,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重视单体质量,重视局部质量,轻总体配合,轻目标与目标之间的协调,最后造成所有目标都只能靠设备承包商自身来保证。可见,无论是采用专家咨询方法还是采用自行管理模式都无法控制机电设备工程的建设目标。要控制工程的建设目标,就必须引入工程监理。工程监理就是对目标进行控制,监理工程师的任务是通过定期检查,把计划目标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发现偏差就采取控制措施,通过对各方面的科学调整,确保工程目标始终处于最优状态。从机电设备工程管理各阶段的任务可以看到,无论是工程的实施前期还是实施后期,都存在工程目标的管理,而且各个目标都是相互制约的,对目标的控制应采取跟踪检查,定期取样,定期与计划目标进行比较的监理手段。因此,机电设备工程引入全过程监理是必要的。 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全程监理的主要任务 2.1全程监理设计标书。工艺选择和设备选型是一个集专业技术、成本经济、环境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管理过程,对机电设备工程建设的投资目标、工期目标、最终质量目标影响最大。设计商作为工艺设备选型方案的承包商,与项目业主存在合同关系,作为合同的承包方有其自身利益所在,因此对设计商的整个设计过程、设计结果都应根据设定的投资、工期、质量目标对设计方案选用的可行性(事前) ,设计的合理性(事中) 及方案执行的有效性(事后) 进行控制,以保证各目标在设计过程中受控。 2.2组织论证。工程招标书是实现工艺选择、延续设备选型的关键阶段,其编写的质量关系到各投标商能否尽其所能提供技术先进可靠、费用合理、工期合适、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的产品的关键环节。因此,项目业主必须对设计商提供的方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或专家对其进行审查论证。对招标书编写单位的选择、编写过程所采用信息资料及其搜集渠道的控制、标书的最终审查等是关系到工程的招投标、评标、定标、合同谈判以及最终授予合同的成败过程。 2.3设备制造监理。设备设计与制造是机电设备工程实施阶段的实质性执行过程,对设备承包商控制的依据包括设备承包合同、现行技术标准、规范等。设备承包合同中的技术规格书只能作为较详细的设备设计任务书,合同中包括的图纸也只是总体工艺、设备总图、总布局等,真正体现设备质量还是设备的详细设计。对设备详细设计过程的控制牵涉到工艺材料选择、加工工艺选择、各系统的匹配程度复核、结构合理性复核、电气及控制设计适用性、可靠性复核、工艺设备间接口复核以及信息交流等各环节的控制。 2.4现场安装调试阶段是建设工程完成建设期的最后阶段,具有工期紧、各方面协调关系复杂等特点。设备的安装质量是保证设备调试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按安装施工技术、厂内拼装资料制定并执行的安装调试施工工艺设计进行安装调试,以保证其质量与工期目标的实现。对设备的调整、现场开箱、就位、预调试、设备接口处理、参数检验、及时审查有关整改方案等安装过程,对设备运行过程有关参数记录、调整情况记录等调试过程进行控制,以保证设备的安装调试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三、机电设备安装监理的目标控制内容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监理的三大目标工作原则为:以工程质量控制为前提和基础,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进行施工全过程和全面的动态控制;要以预防控制为前提和基础,加强对工程三大目标的过程控制。在三大目标控制中,要把质量控制和进度、投资控制紧密结合起来。监理工程师将采用事前、过程、结果及信息反馈的动态控制方法,对工程建设目标实施全过程控制。 3.1质量控制。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实现设计及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和水平,监理的主要职责是采取有效措施对工程质量严格检查、监督和控制,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①承包商的监督、管理。质量控制是监理工程师在施工阶段一项最经常最繁重的工作,必须对承包商的各个施工阶段严格做到事前审批、事中监督、事后把关。将从以下几点严格把关,对承包商进行监督、管理,以保证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达标投产,建精品工程”的要求:审查开工条件;审查承包商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根据招投标文件和合同有关规定审查承包商选定的分包商;对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技术措施设计以及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等进行严格审查;对承包商的施工机具、设备等进行检查;组织有关单位对设计图纸、制造厂家提供的设备、安装说明书和技术标准等向承包商进行交底。②建立机电设备工程监理部的质量监控体系,审查承包商的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即建立质量检验工作制度;制定质量检验工作程序;严格把好事前技术报告审批关;审核承包商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设计;审查承包商的《质量保证手册》,审核承包商提交的反映工程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图表;审核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文件;审核有关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审核有关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的技术鉴定报告等;进行现场跟踪检查。 3.2进度控制。监理工程师对进度控制主要职责是采取有效的监理措施协助业主对工程进度进行动态控制。安装单位应根据合同规定的内容和工期,编制安装总进度计划及安装进度网络图报监理部审批。经批准的安装进度计划及网络图,作为控制工程进度的依据。施工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工程开工,对承包商的施工总进度进行细致严格审批;组织或参加各种会议对进度进行协调对按合同规定应由业主提供的施工条件进行落实,必要时向业主提出建议;对承包人提出的合理的工期索赔进行客观公正的处理。 3.3投资控制。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对工程投资控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协助业主编制投资控制目标和分年度投资计划;审查承包商提交的资金流计划;按照合同规定进行现场计量和签认;严格审核承包商的月计量报告,签发工程款支付凭证,建立支付台账,及时与工程量报价单和批准的资金流计划进行对比,发现偏差立即分析原因并报告业主;严格审查并确定新增项目和变更项目的单价,当业主有要求时,报业主批准;根据业主授权确定并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的费用;尽可能向业主提供节约投资的设计、施工等优化方案; 制定避免或减少费用索赔措施;受理索赔申请,按照合同文件进行索赔调查和评价,确定进度延期赔偿或应支付给承包商的赶工费用供业主审批。认真做好“材料差价”和“费用补差”的审核工作;编制工程完工后的最终计量支付报告;协助业主编制竣工决算报告。 3.4合同管理。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对工程承包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全面管理工程承包合同,对合同条款负责解释;对承包商选择的分包单位资格及分包项目进行审查提议;协助业主与设计单位签订设计文件和施工图供应协议;受理索赔申请,进行索赔调查和评价;协助业主进行有争议的谈判;依据业主授权处理合同变更事宜,当发生重大工程变更时,报业主批准后实施。 3.5信息管理。按国家有关规定做好信息资料归档保存工作,收集工程资料和监理档案并按有关档案管理或业主的要求进行整编,待工程竣工验收前或监理服务期结束退场前移交给业主;建立例会制度,整理好会议纪要;建立完善的各项报告制度,规范各种报告或报表格式为项目监理提供技术、管理方面的信息。 3.6安全生产。审批承包商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资格,检查、督促承包商建立安全工作保障体系,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定期召开安全例会,检查总结安全工作,参加重大安全事故调查,并协助业主审查有关单位提出的事故报告;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加强现场各类人员的安全意识。 3.7设备管理。机电设备的质量控制是安装质量控制的前提。因此,机电设备到货验收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参加验收的监理工程师要严格按合同规定的数量质量进行验收,质量不合格的设备决不能入库。因此,监理工程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担此重任,为保证设备安装质量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做好设备安装监理工作要点 4.1深刻领会设计文件 作为监理, 受业主委托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 要完满的完成监理合同中业主授权委托的任务, 监理工程师必须深刻领会设计文件、图纸的设计意图, 这是监理预先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熟悉图纸, 了解工程特点、工程关键部位的安装方法、施工要求, 掌握对重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要求, 才能督促安装单位按图保质保量施工。 4.2高度重视图纸会审 工程质量主要取决于设计质量、材料设备的质量和施工质量。所以图纸会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安装工程监理工程师除应熟悉和掌握国家规范、强制性规定外, 还应熟悉地方法规和规范。要想能指出施工图的不规范之处, 就要求监理工程师对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强制性规定非常熟悉。由于审图时, 是各专业分开审查, 不易综合考虑, 所以在施工前的最后一关———图纸交底、会审, 一定要把问题发现, 请设计部门修改。必要时请原审图部门重新审核。安装工程图纸会审时, 常见有以下几个问题, 安装监理工程师一定要注意。一是与土建施工图不统一,在图纸会审时, 由于专业分工, 监理工程师常常只是熟悉各自的专业施工图, 忽略了水电安装与土建施工图的比照, 从而给以后施工过程中留下隐患。这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给排水、消防、空调工程中立管的位置是否影响门、窗的安装和使用功能; 水平管的坡度是否受到层高、门洞大梁的限制; 消防喷淋头、烟感在公共部位的位置是否合理; 生活水管与消防水管的标高是否合理, 是否会发生管子打架的现象; 电缆桥架的走向是否合理, 平行; 地下室出墙洞的预留位置是否合理等。二是设计图纸的不规范,有些安装工程的图纸可能不是原创, 而是经其他图纸修改来的,在更改过程中忽略了强制性规定。同样, 如上诉工程, 由于设计与土建脱节, 空调管线布置不当, 导致冷凝水的排放立管在走道的门边, 影响美观, 更无法施工。同时, 泻水排向一头, 而不是两头向中间排, 由于大梁的限制, 导致冷凝水管的泻水坡度无法达到规范要求。另外, 由于圈梁很高, 致使空调管道从走廊进入两边办公室时, 不得不降低高度( 同时走廊内还聚集了强、弱电桥架、吊顶龙骨等) 这样又影响了走廊的吊顶高度, 致使采光和装潢效果受到影响。三是设计图纸中的不尽人性之处,建筑物最终是让人来使用的, 但在结构设计方面, 设计师更多的是考虑安全第一, 而照顾使用上的人性化是有限的。因此在安装施工过程中, 应尽量的满足用户的使用方便、行为习惯、地方特点等要求。比如插座的分配, 电话和电视插孔的位置应根据房间的形式、大小, 在一般常规情况下作出合理布置, 而不是仅仅考虑施工方便, 随意布置。 4.3施工过程中加强巡查、平行检查 实际工作中, 由于安装工程的特殊性, 一个单位工程中, 安装监理人员的工作量要比土建监理少很多, 而且还有时段性。因此, 往往是一个安装监理工程师同时监理几个单位工程, 在现场巡查的时间相对较少, 这就容易造成对工程情况了解不及时, 不详细的后果, 事前控制的工作做不到位。因此, 安装监理工程师要经常到现场多看, 多了解工程的进展、计划, 对重点部位、重点工序、重要材料进场等严格把关, 并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对工人的技术交底,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返工, 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安装工程论文:浅议住宅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问题 摘 要 住宅是人们生存必须的条件之一,它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电气安装与安全用电的矛盾日渐突出,其质量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就目前住宅电气安装工程的现状以及对主体工程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电气安装 质量 问题 对策 1 电气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分析 1.1 开关、插座的盒和面板的安装、接线不符合要求 现象:线盒预埋太深,标高不一,面板与墙体间有缝隙,面板有胶漆污染,不平直;线盒留有沙浆杂物;开关、插座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有串接现象;开关、插座的导线线头裸露,固定螺栓松动,盒内导线余量不足。 原因分析:预埋线盒时没有牢靠固定,模板胀模,安装时坐标不准确;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电器的使用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贪图方便;存在不合理的节省材料思想。 1.2 室外进户管预理不符合要求 现象:采用薄壁铜管代替厚壁钢管;预埋深度不够,位置偏差较大;转弯处用电焊烧弯,上墙管与水平进户管网电焊驳接成90°角;进户管与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处理不好。 原因分析:材料采购员采购时不熟悉国家规范、标准,有的施工单位故意混淆以降低成本;施工管理员不严格或者对承包者的故意违规行为不敢持反对意见,不坚决执行规范和标准;监理人员对材料进场的管理出现漏洞;与土建和其他专业队伍协调不够;没有弯管机或不会使用弯管机,责任心不强,贪图方便用电焊烧弯;预埋进户管的工人不懂防水技术,又不请防水专业人员帮忙。 预防措施:进户预埋管必须使用厚壁铜管或符合要求的PVC管(一般壁厚 PVC Φ 114为4.5mm以上,Φ56为3mm);加强与土建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协调和配合,明确室外地坪标高,确保预埋管埋深不少于0.7m;加强对承包队伍领导和材料采购员有关法规的教育,监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需检验这一规定,堵住漏洞;预埋钢管上墙的弯头必须用弯管机弯曲,不允许焊接和烧焊弯曲;做好防水处理,请防水专业人员现场指导或由防水专业队做防水处理。 1.3 导线的接线、连接质量和色标不符合要求 现象:多股导线不采用铜接头,直接做成“羊眼圈”状,但又不扩锡;与开关、插座、配电箱的接线端于连接时,一个端子上接几根导线;线头裸露、导线排列不整齐,没有捆绑包扎;导线的三相、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PE线)色标不一致,或者混淆。 原因分析:施工人员未熟练掌握导线的接线工艺和技术;材料采购员没有按照要求备足施工所需的各种导线颜色及数量,或者施工管理人员为了节省材料而混用。 预防措施:加强施工人员对规范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工作;多股导线的连接,应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尽量不要做“羊眼圈”状,如做,则应均匀搪锡;在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如需接两根,中间需加平垫片;不允许3根以上的连接;导线编排要横平竖直,剥线头时应保持各线头长度一致,导线插入接线端子后不应有导体裸露;铜接头与导线连接处要用与导线相同颜色的绝缘胶布包扎;材料采购人员一定要按现场需要配足各种颜色的导线;施工人员应清楚分清相线、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PE线)的作用与色标的区分,即P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单相时一般宜用红色;零线(N线)应用浅蓝色或蓝色;接地保护线(PC级)必须用黄绿双色导线。 1.4 开关、插座的盒和面板的安装、接线不符合要求 现象:线盒预埋太深,标高不一;面板与墙体间有缝隙,面板有胶漆污染,不平直;线盒留有沙浆杂物;开关、插座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有串接现象;开关、插座的导线线头裸露,固定螺栓松动,盒内导线余量不足。 原因分析:预埋线盒时没有牢靠固定,模板胀模,安装时坐标不准确;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电器的使用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贪图方便。 预防措施: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准确牢靠固定线盒;当预埋的线盒过深时,应加装一个线盒;安装面板后要饱满补缝,不允许留有缝隙,做好面板的清洁保护;加强管理监督,确保开关、插座中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不能串接,先清理干净盒内的砂浆;剥线时固定尺寸,保证线头整齐统一,安装后线头不裸露;同时为了牢固压紧导线,单芯线在插入线孔时应拗成双股,用螺丝项紧、拧紧;开关、插座盒内的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以100~150mm为宜。 1.5 灯具、吊扇安装不符合要求 现象:灯位安装偏位,不在中心点上;成排灯具的水平度、直线度偏差较大;吊链日光灯链条不平行;吊扇的吊钩用螺纹钢加工,成型差;灯罩不吸顶,接线盒外露;阳台灯底盘铁板大、生锈;天花吊顶的简灯开孔太大,不整齐。 原因分析:预埋灯盒时位置不对,有偏差,安装灯具时没有采取补救措施;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不熟悉;采购员购买灯具时不顾质量;筒灯开孔时没有定好尺寸、圆孔直径不统一等。 预防措施:安装灯具前,应认真找准中心点,及时纠正偏差;按规范要求,成排灯具安装的偏差不应大于5mm;预埋吊扇挂钩时,应用不小于Ф8的镀锌圆钢与板内的钢筋固定在一起,不准采用螺纹钢;成排的吊扇应成一直线,偏差≤5mm;阳台灯具的底盒铁板厚度≥0.5mm;玻璃罩不能太薄,以免安装时破裂;天花吊顶的筒灯开孔要先定好坐标,安装时外圈牢固地紧贴吊顶,不露缝隙;施工人员、采购人员要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范。 2 电气质量通病对土建主体工程的影响 2.1 影响土建结构 电气质量通病直接影响承重墙、楼梯梁和圈梁的应力分配,甚至破坏主体结构。例如,为了固定顶棚上的一个吊灯,需要在楼板缝中从上向下安放一块木砖,但因施工顺序或木砖尺寸不合适,致使安放木砖处两块空心板被砸坏露筋,破坏了空心板的主筋结构,对整个主体结构产生很大的危害。再如,配电箱预留在楼梯梁下的承重墙上,承重墙局部承压能力不够,无法承担上面几层楼梯的重量,形成了严重的隐患。 2.2 影响墙体外观效应和使用功能 剔槽埋管破坏了墙体的平整度,影响墙体的外观效应。接线盒预埋不到位,插座高度不统一、开关安装位置不合适等不规范施工严重影响使用功能,给住户带来诸多不便,与设计者的初衷相差甚远。 2.3 不易维护与检修 在电气施工中出现的导线质量不合格、接线不采用八字接线、分线盒一砖堵死等质量通病,影响住户的正常用电,给维护、检修带来很多麻烦。如在住户室内装饰完工后,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导线断在墙内,接线盒又找不到,就是比较难处理的线路障碍。要恢复供电,势必破坏住户已装修好的墙面或室内灯饰,给住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 电气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 3.1 从事电气安装的人员技术素质差 有的没有电工特种工种操作证,有的雇用临时工参加电气安装,他们对设计图纸领会不深刻,甚至看不懂图纸,根本不具备承担电气安装工程的技术能力;还有的承建单位,从事电气安装工程的人员管理不够,就由土建施工员代管,结果往往成了代而不管,达不到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要求。 3.2 电气材料市场混乱,把关不严 好多工程都是私人承包,在利益驱动下,大量不合格材料用到工程上,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3.3 施工企业对电气安装质量不够重视 企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往往“重主体、轻安装”,忽视安装环节。施工现场未配备专职电气质检员,管理失控,施工人员缺少专业技术培训,甚至无证上岗,对规范、标准不熟悉,盲目施工,不自检或自检流于形式。 3.4 土建、电气两个专业配合不够 土建施工人员不按设计要求配合电工完成预留过程,致使许多配电箱的安装上下挤砖,歪歪斜斜,开关距门太远,一个房间的插座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既不美观又不能满足使用功能,给安装和使用都造成很多困难。 4 措施和建议 4.1 首先应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电气安装工程应引起业主、发包单位、承建单位的足够重视,把电气安装工程看成住宅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举足重轻的一个分部工程,提高电气管理、安装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增强其岗位责任心。 4.2 提高住宅电气安装的设计水平 设计者在满足常规供电,保证安全用电的前提下,应更多地兼顾美观、装饰效果和使用功能,满足住户美观、方便、舒适、安全的现代化生活需要,把电气安装工程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3 加强管理,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参与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主体资格是否与其承担的项目相适应,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也是《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规的基本要求。因此,质量监督员应在工程开工前审查有关单位的资质等级,同时也要审查有关材料设备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资格。 4.4 把好原材料进场关,控制材料质量 首先,要严格控制进货渠道,所有电气材料、器具、设备应从正规的商业渠道采购;其次,要严格进场验收制度,对进场的各种材料设备要检查其出厂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国家实行强制许可证管理的电工产品必须取得安全认证,以及进行必要的抽检,确保进场的各种材料设备的型号、规格、质量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设计和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4.5 严把电气安装工程验收关 验收内容包括:电气器具、管线及固定用材料穿线、配线,电线连接及电线端子连接、接地线连接、接地极的埋设,避雷网埋设,下引线的连接,严格绝缘、接地测试等项,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对这些分部、分项工程和使用材料进行逐一检查,不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的坚决不予验收。 5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气安装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满足照明、家电用电量、安全用电等需要,而更注重其美观、适用、方便的使用效果。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住宅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在施工前一定要弄清质量问题的成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对电气安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电气安装工程放在和土建工程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抓好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使电气安装工程朝着一个具有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外观优美与使用方便的方向发展。 安装工程论文:浅谈暖通安装工程的施工要点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房地产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的建筑工程层出不穷。暖通安装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工程,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暖通安装工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技术和施工人员。暖通安装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虽然不会对建筑的整体质量和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但是这些质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的使用功能,给使用人员的正常生活带来一定的问题。因此,在暖通安装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就必须有效地避免各种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确保暖通安装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 关键字:暖通 安装工程 施工要点 1、引言 所谓的暖通是指空调、采暖及通风等系统,安装起来较为复杂。暖通安装工程一般是在桩基工程完成之后就开始进行暖通安装工程的前期工作。但是,暖通工程的绝大部分工作是在建筑工程的后期完成的。为了做好暖通安装工程的施工,就必须认真分析施工图纸,并进行工程实际的调研。依据现行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等进行全过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其中,施工是暖通安装工程的质量好坏的关键所在。为确保暖通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加强暖通安装过程中施工的前期准备和施工过程。 2、施工前期准备要点 暖通安装工程图纸会出现与现场情况不相符的情况,会出现图纸要求使用的材料与整个工程不符等情况。因此,在图纸会审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所设计的图纸是否达到国家规范要求;设计中所采用的材料是否符合强度要求;是否符合安全性、经济型和使用性的要求;是否满足消防和防火要求;图纸上的各管道口和通风口的大小是否满足设备和管道的布置;是否布置了检修口;空调系统的位置是否安放得当等问题。并且在对实际工程的了解基础上,对设计图纸中存在的与实际工程不符的部分指出并且提出改进意见。切实将设计图纸与工程实际达到完美的结合,从而对后期的施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材料要对其规格、质量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确保所采用的材料达到了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对于材料根据材料的类型、使用时间对材料进行分类存放。同时,用于暖通工程的各种器材,特别是用大的管材、管件、散热器等主要大宗材料,都要有符合国家要求的质量合格证,材质型号、规格、性能都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和工程使用的设计要求。对各种材料、配件、器材进场时要进行严格地检查验收,各种器材进场检查验收时,要检查其是否证件齐全,还应在安装前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迸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一切都合格后力-可使用。对一切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准进场,更不得使用。 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时要预先为暖通安装工程留出预留洞,保证暖通工程的管线在墙、梁板等位置。预留洞尺寸、数量和位置均应认真控制复核,确保万无一失。在实际的中由于这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管道材料浪费比比皆是。预留洞的位置如果定位不准,就会使管道安装过程中出现扭曲现象。当暖通管道的预留洞位置没有准确控制,就会导致接导致供暖不畅,情况严重时甚至会酿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施工过程要点 3.1管道施工要点 在支架的安装过程中要确保支架能够承受设备和管道的最大荷载;施工用的吊杆和型钢的规格达到使用要求;设备和大型管道吊架采用穿楼板固定;竖向空调管道设置防滑支架;采取必要的防腐处理。风管和设备的连接处、变形缝处要做软连接,不要留有不必要的拐弯,否则会使阻力增大。弯头处要尽量减少空气的驻留,弯头过变形缝的地方要采用软管连接;安装的阀门的方向要求与水流方向保持一致。 供暖管道在安装过程中,应采取套管等措施进行保护,同时避免套管不能符合防渗的要求导致渗漏的隐患,因此,其供暖管道当穿越结构部位时应加设刚性的防水套管,且当供暖立管的管径不小于11cm时,其在贯穿楼板的部位还应当设置阻火圈。根据实测并结合各连接尺寸用细齿锯锯管,断口要平齐,粘接前应对承插口先插入试验不得全部插入。试插合格后,用棉布将承日需粘接部位的水分、灰尘擦试十净。如有油污需用丙酮除掉,用毛刷涂抹薪接剂,涂刷插口外侧和承口内侧,随即用力垂直插入,稍加旋转,以利粘剂分布均匀,并保持静待三分钟以达到完全干燥固化,将溢出的胶黏剂用棉纱擦试干净。另外,供暖管堵塞经常发生于弯头处,因此施工时要多 加注意。 当暖通安装管道的安装结束之后,施工人员通常就直接进行隐蔽施工,从而容易导致渗漏隐患,而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就应实施试压。在其试压过程中,应保证所有阀门的打开,以显示出全部的渗漏隐患,另外还要对于压力表的合格性进行检查,一旦有产品不合格,要禁止使用。还可以采取转动所有的支管阀门来确定是否会有声音,从而确保阀门是处于开启的状态。管道试压前所有配套设备均不安装,敞口以管堵堵严,于系统最低点向系统内加压,于系统的最高点排除管内空气。试验时缓慢升压,升至试验压力后15分钟内压力降小于0.07兆帕;然后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对系统进行外观检查,无渗漏则认为试验合格,并及时做好压力试验记录。管道在试压完成后即可进行冲洗,冲洗采用自来水连续进行,应保证有充足的流量,应使用大于设计总流量三分之二的水量进行冲洗直到将污物冲净,出水水质清亮,无色为合格。 3.2 保温施工 保温工程是暖通安装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保温施工质量不好的话会直接造成系统运行时产生的冷凝水发生滴漏。保温施工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的话,即会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还会造成能源的浪费水系统的施工是暖通工程保温施工的难点。保温工程要在管道试压合格后,顶棚龙骨安装前施工,不能颠倒顺序,要严格按照程序来施工。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采用的保温材料必须达到相关的要求和规范,确保保温材料和垫木的粘接足够严密,阀门保温层覆盖范围要足够大。 3.3 多工种合作 在功能齐全的建筑物里,可供吊顶的净空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各种管材必须在这个空间中合理的完成布置。因此,在空间的利用上会存在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如:暖通专业的回风管、新风管、排风管、供水管、回水管、冷凝水管等;给排水专业的生活给水管、排水管、污水管等;电气专业的强弱电桥架、电线管等。现在许多暖通施工图上,设计师只给出了主要设备的定位尺寸,没有注明风管、水管的定位尺寸及标高、或者即使有尺寸,但与其他工种相冲突。各工种之间就需进行协调,必要时也可让业主或监理单位解决。 4、总结 暖通工程是建筑结构的辅助工程,是整个建筑中的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因此,对于暖通工程的要求会越来越严格,提高施工水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施工前期准备和施工过程中要点进行了阐述,对于实际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安装工程论文: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技术 【摘要】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电气安装工程具有越来越高的技术与科技含量,电气工程的地位与作用也日显突出。对于电气工程而言,其工程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设备的安全运行、使用功能、整体质量,提高电气工程质量可为建筑智能化效果的有效发挥提供保障,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本文主要对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合理的控制技术,为电气工程的高质量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工程;质量控制;问题;控制技术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带动下,电气技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进程逐渐加快,电气工程技术呈现出高科技、高技术特点。同时,在人们高品位、高质量、高要求的需求下,人们对电气工程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工程技术需要不断更新、优化[1]。在这种情况下,质量控制技术的引进、推广至关重要,合理利用质量控制技术,提高电气工程质量,进而提升整个项目工程质量,构建自动化、智能化、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1电气工程存在的问题 1.1材料质量不过关 对于电气工程而言,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石,整个工程质量都受原材料质量的影响。因此,在电气工程建设中,如果购置、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将降低设备的使用率,并留下安全隐患,使工程质量水平大大降低。而材料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在现在的电气工程原材料购置中,原材料市场不规范,材料市场流通着许多质量不合格、假冒伪劣产品,购买者极易购买到一些不合格的电气工程原材料[2]。同时,对于一些电气工程单位而言,为了节省成本,常常偷工减料,使用一些价格低、不合格的材料。此外,对于一些施工个人而言,为了谋取私利,常购买价格低、不达标材料,或将好的材料换成质量差的材料,降低工程质量。 1.2施工人员技术不足 施工人员技术是电气工程质量的保障,在材料质量合格的前提下,施工人员的高技术水平将确保电气安装的高水平、高效率,并确保安装的安全性。然而,在目前的电气建设工程团队中,一些施工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电气知识,技术掌握不足,且无法落实质量控制技术。在电气安装过程中,存在安装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安装流程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安装粗糙,易造成工程质量问题[3]。 1.3电气设备安装混乱 确保电气工程的高质量,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不仅需要高质量的工程材料、高技术的施工人员,还需要电气设备安装的规范化。在目前的电气工程中,一些电气人员不重视安装的规范性及安装细节,容易出现配电箱开孔过大、安装插座混乱、灯具固定不牢、线路混乱等问题,这些因安装不规范、细节忽视而造成的小问题将有可能影响整个线路的畅通性,造成工程毁坏等问题。 2电气工程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技术 2.1全面把握施工方案 电气工程是一个多环节、多步骤的施工过程,需要各方面的质量控制。在电气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施工人员不仅需要研究图纸、按图施工,还需要会审施工方案,分析、总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使用最合适的施工方案。同时,施工人员还应综合考虑工程的智能性、合理性、经济性等因素,全面分析项目需求,明确项目工程所需功能,确定施工方向。此外,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考察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发现其所存在的技术问题,给予及时纠正、指导,规范操作过程,提高操作水平。 2.2合理设计图纸 在实际控制技术方面,工程技术人员应先根据业主的使用需求合理设计电气施工图,确保施工与国家设计规范、标准、建筑设备需求相符合,并认真分析、核对设计图中各个变配电、站房系统,并协同设计方对图纸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完善。在确保施工图纸合格后,工程项目经理组织一次专业会审,及时发现、讨论工程存在的漏项、差错等,提出合理措施。对于施工技术人员,还应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确保施工的顺利性,提高工程质量[4]。例如,积极与土建专业单位协调,明确变频电室、电话机房地坪环境等,并全面了解各电器设备房门的开启状况、管道预埋状况等,同时与水利专业人员沟通以便对用电量、用电设备位置等进行明确,为施工提供技术参考[2]。 2.3严格控制材料、设备质量 电气工程质量水平直接受原材料质量的影响,在电气工程中,应严格把关电缆、线盒、电线、电气管材等电气原材料。在施工前,将不合格的原材料排除,并对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进行进场验收。同时,对控制柜、变压器、灯具等电气设备进行质量把关。对于一些重要电气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驻厂监造,并在使用前做好验收工作。此外,还应加强施工设备维护,在施工期间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电气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计划 3.1配管配线工程质量控制技术 在配管配线安装中,首先,所有的配管材质均需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且避免钢管浸水、锈蚀,而对于阻燃PVC管,其氧指数应大于27,所有管子管径均与图中规格一致[4]。其次,对于弯管选取而言,其半径应比规范中的转弯半径大,使用弯管器进行煨弯,并在合理范围内控制扁圆偏差,确保无皱折现象出现。再者,配管安装中,线盒与金属管子相配套,并根据需要用螺母对线盒内外进行固定。对于螺纹的管子,可使用塑料进行护口,按照标准将管子埋入混凝土,且将管子旁边的保护层设置在大于20mm的范围内。而对于消防线路,应在专用管井外安装明管配线,施工人员还应将防火涂料涂在管子外表,与地线相接。 3.2安装插座、配电照明箱等设备的质量控制技术 在插座、配电照明箱、灯具的安装过程中,首先应根据图纸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进行科学的施工定位。 3.3安装调试阶段的控制技术及防雷工艺 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当所有安装作业完成后,电气工程仍没有结束,还需对所安装的设备、线路进行调试,以此对线路的运行、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查。在调试阶段,为确保有效的质量控制,可根据需要,利用适合的技术,进行规范、科学的调试工作。例如,在导线、电缆的调试中,应对其进行绝缘测试,经过测试,在确保合格后进行电力输送,不可仅凭经验送电,以此防止电力事故的发生[5]。同时,做好防雷工作,屋面的金属、金属门窗、防护栏杆等均为重点防雷对象,连接好各道工序,根据设计要求、规范预留接地端,进行外壳接地。而对于消防泵的控制,由于涉及到现场手动、降压起动、自动起动、备用互投等控制,且联系着一定的安装调试单位,因此,在控制过程中,容易出现技术、协调配合方面的问题,在调试时,需要电气工程师根据线路走向、设计图进行合理控制。此外,在设备运行调试中,在调试前先将继电器等元件的指数设置到规定值,并根据规定时间设置调试运行时间,然后利用先单体后联动、先空载后带负荷的方式进行调试,确保调试的准确性、有效性。在调试中,还应注重调试的全面性,不应忽视市电的切换、双电源末端切换、发电机启动的调试,应对每个可调试的设备进行调试,通过调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电力的安全输送,线路的顺利运行。 3.4电气工程质量控制的安全 安全整个电气工程施工的重点,在工程开展中,应以“安全第一”为理念,应做好安全工作。首先,做好编制工程的安全组织措施,根据工程特点,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并制定违规惩罚制度,给予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工作人员一定的惩罚,提高安全意识。其次,建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等,并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内容、注意事项等,确保安全、正规用电。最后,对施工的每一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完善交底,建立一套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全面管理材料购买、施工等过程。 4结束语 电气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包括自动化控制、工厂动力、变配电系统、消防报警、空调照明等各方面。在整个电气工程中,工程管理必不可少,而质量控制是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着电气工程水平。在实际的电气工程施工中,存在着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材料质量不合格、设备安装混乱等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因此,为了有效控制电气工程质量,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等需要从施工前、施工阶段、安装调试阶段质量控制等方面入手,利用科学的配管配线安装技术、插座、照明设备安装技术、调试技术,全面控制电气工程质量,确保工程的高效开展,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环境。 安装工程论文: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浅析 【摘要】电力设备的安装工程,是指工程项目逐步落实的阶段性过程,因此,此阶段对产品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电力设备工程进行严格的监控,能够有效的提高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本文针对如何管理把控电力设备安装工程,如何选择设备所需裁量,人员分配等相关技术及管理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力设备;工程安装;产品质量 引言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较为复杂,对质量的把控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设计、工艺、操作、措施等多个相关层面。在电力设备安装的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任何细微的波动或差异,否则将对产品质量造成事故性的影响。此外,电气设备在安装完成后,如发现问题在进行拆卸,将会带来极大的损失,并且对电网运行、工作人员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性形成危害,由此可见,电力设备安装过程的质量把控的重大意义。 1对电力安装工程形成质量影响的主要因素 1.1人为因素 人工是电力安装工程的执行安装因素,人工的工作过程,对整体工程质量带来直接的影响。每一位电力安装工程中的人工环节,都对工程结果的质量有着直接、间接的影响,因此,着手提高人工素质对提高整个工程质量有重大的作用。 1.2施工材料因素 工程质量的基础,在于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工程质量达标,首先要对施工材料质量是否达标进行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达标,才可创造出正常的施工环境。在电力安装工程中,施工材料用量大种类多,如施工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将对整体电力安装工程质量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质量,是有效提升、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 1.3施工方案因素 施工方案对于整体工程而言,是直决定工程进度、质量、投资三大目标控制能否实现的因素。错误的施工方案,往往会带来进度减缓、投资增大、质量不合格等相关影响。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从技术、组织、管理、操作等相关方面全面考虑,以达到经济合理、操作方便,符合工程质量等方面为目的,制定出提高进度、控制成本、施工步骤完善的施工方案。 1.4工程机具设备因素 机具设备在电气安装工程中,起到施工生产的作用,机具设备的全面质量优劣,会直接对整体工程大部分工程步骤造成影响,因此,对于机具设备质量把控,也是电力安装工程至关重要的关键点,对于机具设备质量要求,应当参考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维护修复是否简便等相关条件选择。 2电力安装工程质量把控建议 2.1对施工人员筛选及培训需严格 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产品质量有相对的意识,对于管理流程、工程质量把控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因此,对于整个电气安装工程而言,施工人员的筛选及培养显得及其重要,因此,依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应当使施工人员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为用户考虑、社会及企业效益、预控为主、数据代表成绩。另外,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培养要着手技术操作是否熟练、可操作技术是否全面及技术更新,对于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培养工作组织,技术指导相关能力。 2.2材料质量及设备质量把控 对于材料及设备质量的把控,首先需要对采购人的产品质量认知培训,采购人员需要拥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以便对采购物品质量有相对的坚定能力。另外,对于采购人员的全方位素质也应当培养,确保工作过程中不出现人工事故。 2.3施工阶段质量强化监控 施工阶段是实现工程设计方向的最终途径,对于工程产品质量以及工程项目价值而言,也是重要的实现阶段之一,因此,强化对施工阶段的监控,将对整体施工工程实体形成,有良好的帮助。例如:对于资源投入、条件质量、生产过程等多方面都起到垫基的作用。 2.4着手提高质量把控水平的管理 质量的控制欲技术层面的因素密切相连,而技术因素除了人工技术水平以外,还对装备、检测技术、数据等相关。作为一个工程,要保证质量,首先就要提高质量的水平,相关应当向新工艺、新技术方向着手发展。对于把控的制度,也应当严格化,对于工人的技术素质等需要不断的更新培训,以此来确保工程产品结果的质量。 2.5关于监理目标及责任制定 监理的目标、进度机会以及人员物料等计划,都应带按照工程规定来严格制定,必须使监理明确清楚自己责任以及目标。如监理必须清晰工程每个步骤、每个设备及设备部位、各阶段的质量等标准,对于验收成果也要有清晰的规范。 3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步骤及标准 3.1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准备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阶段中,首要的是施工准备,准备标准包括技术准备、材料准备、场地准备、工作人员准备、机具准备等。技术准备主要包括工作人员施工前对工程图纸审查,确保对工程意图的特点、意图及步骤清晰明了,对工程的难点与重点分析出相对应的合理解决方法,以此来确保工程整体质量结果。 3.2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材料准备 因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材料要求十分严格,所以工程中所需要的施工材料,都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标准来进行采购,并要有相关合格证书,对于材料的领取制度,也要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实际工程进度能够满足期望进度。 3.3人员准备 工作人员需有合格技术水平、技术素质及人员素质,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审核,必须严格制定及执行,要求确保人员技术能够满足工作进度,人员素质能够保证工程质量是否达标。 4电力设备安装工程设备安装标准 4.1电力相关设备安装 电力设备安装时,应当先由相关工作人员对设备开箱做好检查及记录,检查标准为:高低压开关柜是否对应工程要求型号、数量是否齐全、部件是否出现损坏等相关合格标准。设备检查完毕后,需要对设备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应当减低不必要的震动,如可以使用木箱等装载器具放置,减低设备受损伤的概率,搬运过程中,物件倾斜角度应当保持在15°。 4.2配电室管道安装标准 管井施工主要步骤分为土方、钢筋、模板、混凝土等工程。在实施土方工程中,应当对管井及管埋入的大小及位置,进行严格的检查;钢筋工程应当选择表面光滑且无污垢的钢筋材料,对于钢筋焊接施工人员必须要求有相关从业资格;模板工程需要确保,模板在施工完成后不会出现弯曲的现象,拼接不会出现漏浆;混凝土需要避免漏振等现象,应当注意分层下斜、分层捣实等相关步骤的实施。 5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安全质量措施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中,安全的标准控制,也是对工程整体质量有间接的影响。在繁琐且长期的工程中,工人的安全问题,也是工程质量的关键,如出现人员受伤等相关现象对财力、工期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对工程质量是存在极大的隐患,而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人员常处于高空等(如图1所示)危险条件下工作。因此,工程中的安全问题,也必须要重视,必须严格、全面的为工作人员的安全考虑,制定出合理化、符合施工现场条件的最佳安全方案,以此来确保工程的建设能够顺利开展,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结果。所以,应当有相关人员给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措施培训,培训内容必须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水平、自我保护能力、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能力,是工人行为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来进行。 6结语 电力行业的发展,使整体电力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对于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个电力设备安装企业,如想在行业竞争中出类拔萃,对于加强对电力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的管理控制就是必须落实。因为,电力设备安装工程庞杂,施工过程必须需要认真落实。对于整个工程而言材料、方案、设备、人员安全等等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当施工过程出现问题,极易导致施工中断,甚至对工作人员的生命产生威胁。所以,工程质量的达标,一套合理可执行的质量管理措施是必备步骤。 作者:张弘 单位:合肥电力安装有限公司 安装工程论文: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浅析 【摘要】电力设备的安装工程,是指工程项目逐步落实的阶段性过程,因此,此阶段对产品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电力设备工程进行严格的监控,能够有效的提高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本文针对如何管理把控电力设备安装工程,如何选择设备所需裁量,人员分配等相关技术及管理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力设备;工程安装;产品质量 引言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较为复杂,对质量的把控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设计、工艺、操作、措施等多个相关层面。在电力设备安装的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任何细微的波动或差异,否则将对产品质量造成事故性的影响。此外,电气设备在安装完成后,如发现问题在进行拆卸,将会带来极大的损失,并且对电网运行、工作人员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性形成危害,由此可见,电力设备安装过程的质量把控的重大意义。 1对电力安装工程形成质量影响的主要因素 1.1人为因素 人工是电力安装工程的执行安装因素,人工的工作过程,对整体工程质量带来直接的影响。每一位电力安装工程中的人工环节,都对工程结果的质量有着直接、间接的影响,因此,着手提高人工素质对提高整个工程质量有重大的作用。 1.2施工材料因素 工程质量的基础,在于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工程质量达标,首先要对施工材料质量是否达标进行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达标,才可创造出正常的施工环境。在电力安装工程中,施工材料用量大种类多,如施工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将对整体电力安装工程质量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质量,是有效提升、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 1.3施工方案因素 施工方案对于整体工程而言,是直决定工程进度、质量、投资三大目标控制能否实现的因素。错误的施工方案,往往会带来进度减缓、投资增大、质量不合格等相关影响。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从技术、组织、管理、操作等相关方面全面考虑,以达到经济合理、操作方便,符合工程质量等方面为目的,制定出提高进度、控制成本、施工步骤完善的施工方案。 1.4工程机具设备因素 机具设备在电气安装工程中,起到施工生产的作用,机具设备的全面质量优劣,会直接对整体工程大部分工程步骤造成影响,因此,对于机具设备质量把控,也是电力安装工程至关重要的关键点,对于机具设备质量要求,应当参考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维护修复是否简便等相关条件选择。 2电力安装工程质量把控建议 2.1对施工人员筛选及培训需严格 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产品质量有相对的意识,对于管理流程、工程质量把控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因此,对于整个电气安装工程而言,施工人员的筛选及培养显得及其重要,因此,依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应当使施工人员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为用户考虑、社会及企业效益、预控为主、数据代表成绩。另外,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培养要着手技术操作是否熟练、可操作技术是否全面及技术更新,对于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培养工作组织,技术指导相关能力。 2.2材料质量及设备质量把控 对于材料及设备质量的把控,首先需要对采购人的产品质量认知培训,采购人员需要拥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以便对采购物品质量有相对的坚定能力。另外,对于采购人员的全方位素质也应当培养,确保工作过程中不出现人工事故。 2.3施工阶段质量强化监控 施工阶段是实现工程设计方向的最终途径,对于工程产品质量以及工程项目价值而言,也是重要的实现阶段之一,因此,强化对施工阶段的监控,将对整体施工工程实体形成,有良好的帮助。例如:对于资源投入、条件质量、生产过程等多方面都起到垫基的作用。 2.4着手提高质量把控水平的管理 质量的控制欲技术层面的因素密切相连,而技术因素除了人工技术水平以外,还对装备、检测技术、数据等相关。作为一个工程,要保证质量,首先就要提高质量的水平,相关应当向新工艺、新技术方向着手发展。对于把控的制度,也应当严格化,对于工人的技术素质等需要不断的更新培训,以此来确保工程产品结果的质量。 2.5关于监理目标及责任制定 监理的目标、进度机会以及人员物料等计划,都应带按照工程规定来严格制定,必须使监理明确清楚自己责任以及目标。如监理必须清晰工程每个步骤、每个设备及设备部位、各阶段的质量等标准,对于验收成果也要有清晰的规范。 3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步骤及标准 3.1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准备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阶段中,首要的是施工准备,准备标准包括技术准备、材料准备、场地准备、工作人员准备、机具准备等。技术准备主要包括工作人员施工前对工程图纸审查,确保对工程意图的特点、意图及步骤清晰明了,对工程的难点与重点分析出相对应的合理解决方法,以此来确保工程整体质量结果。 3.2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材料准备 因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材料要求十分严格,所以工程中所需要的施工材料,都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标准来进行采购,并要有相关合格证书,对于材料的领取制度,也要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实际工程进度能够满足期望进度。 3.3人员准备 工作人员需有合格技术水平、技术素质及人员素质,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审核,必须严格制定及执行,要求确保人员技术能够满足工作进度,人员素质能够保证工程质量是否达标。 4电力设备安装工程设备安装标准 4.1电力相关设备安装 电力设备安装时,应当先由相关工作人员对设备开箱做好检查及记录,检查标准为:高低压开关柜是否对应工程要求型号、数量是否齐全、部件是否出现损坏等相关合格标准。设备检查完毕后,需要对设备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应当减低不必要的震动,如可以使用木箱等装载器具放置,减低设备受损伤的概率,搬运过程中,物件倾斜角度应当保持在15°。 4.2配电室管道安装标准 管井施工主要步骤分为土方、钢筋、模板、混凝土等工程。在实施土方工程中,应当对管井及管埋入的大小及位置,进行严格的检查;钢筋工程应当选择表面光滑且无污垢的钢筋材料,对于钢筋焊接施工人员必须要求有相关从业资格;模板工程需要确保,模板在施工完成后不会出现弯曲的现象,拼接不会出现漏浆;混凝土需要避免漏振等现象,应当注意分层下斜、分层捣实等相关步骤的实施。 5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安全质量措施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中,安全的标准控制,也是对工程整体质量有间接的影响。在繁琐且长期的工程中,工人的安全问题,也是工程质量的关键,如出现人员受伤等相关现象对财力、工期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对工程质量是存在极大的隐患,而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人员常处于高空等(如图1所示)危险条件下工作。因此,工程中的安全问题,也必须要重视,必须严格、全面的为工作人员的安全考虑,制定出合理化、符合施工现场条件的最佳安全方案,以此来确保工程的建设能够顺利开展,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结果。所以,应当有相关人员给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措施培训,培训内容必须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水平、自我保护能力、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能力,是工人行为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来进行。 6结语 电力行业的发展,使整体电力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对于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个电力设备安装企业,如想在行业竞争中出类拔萃,对于加强对电力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的管理控制就是必须落实。因为,电力设备安装工程庞杂,施工过程必须需要认真落实。对于整个工程而言材料、方案、设备、人员安全等等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当施工过程出现问题,极易导致施工中断,甚至对工作人员的生命产生威胁。所以,工程质量的达标,一套合理可执行的质量管理措施是必备步骤。 作者:张弘 单位:合肥电力安装有限公司 安装工程论文: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技术要点 摘要:本文对现代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技术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对该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进行详细的总结,对工程质量控制技术的要点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关键词:现代建筑;电气安装;控制技术要点 1现代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技术的重要性 当今,建筑行业不断取得突破性成就,面对不断的发展,电气工程自然也随之取得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与功能造成了直接影响,因此,电气工程师的专业技能以及管理能力对此而言至关重要。在对电气施工安装质量管理中,对每一个施工程序都应重视,对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抓紧,对于各种易于发生的质量问题与隐患,应对其加以特别关注,及时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对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因此,在现代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中,技术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2现代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 2.1建筑电气机电设备质量存在问题 在进行具体的安装操作时,部分企业存在安装乱象,一味只求速度,追求经济利益,把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抛之脑后。这些乱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比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节省成本,部分企业从设备上做文章,所使用的设备质量差,参数不符合标准,自然在操作过程中也会遇到诸多问题。这些劣质设备,一方面是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够,没有进行足够重视,到买来后才发现设备存在的质量问题,但为时已晚。还有,就是相关企业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而把质量安全放在一边,恶意压低成本而购买劣质设备,或者是所购买的设备证件不齐全。 2.2建筑电气安装技术人员综合技能素质水平低 当今有的企业一味以减少支出、扩大收入为目标,聘用一些资历不足、专业不够的人员进行电气安装技术工作。另外,在很多企业内部尚未完善人才管理机制,也缺乏对技术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这也必然导致了技术工作人员水平难以跟进,不断出现各种问题,难以充分保障安装质量水平。 2.3管理措施不完善、落实不到位 目前,部门建筑工程相关安装企业管理机制落后,落实工作难以到位。建筑安装工程工作比较繁杂,细节较多,安装周期也较短,这一系列特征表明,对于建筑电气安装部门来说,只有对管理机制进行完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质量。在执行管理机制的时候,必须要从现实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在落实环节中把握到位,紧密结合现实状况加以执行。 3现代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技术要点 3.1对安装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优选 为了要提高施工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相关企业要对技术人员进行足够重视,加强对于他们的培训工作,加强指导,定时考核,定期筛选,以技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安装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3.2对安装单位进行资质审查 安装单位进入审核环节,应向工程监理部门提交安装资质与相关材料证明。其中主要包括: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施工组织设计;工程业绩;特殊工种人员上岗证和开工报告。监理应审查:营业执照是否过期,资质证书的年审情况,资质等级是否满足工程要求,组织机构和人员安排是否满足工程需要,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落实情况等等。监理应对施工组织设计做出批复检查开工准备情况,并对开工报告做出批复。有关资质材料的复印件应加盖施工单位公章,交监理留存。 3.3材料设备进场和使用报审 在施工所用的设备材料进场前,其相关安装工作人员要提交相关的材料设备进场报审表给监理部门。监理部门在收到报审表之后,就要针对报审表上列举的相关材料和设备进行详细检查,从而确保这些材料设备都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符合施工需要,更要核对其生产部门的市场评价,政府部门认可的相关认证资质是否健全。只有对上述条件一一进行审核,才可以对相关材料进行签收,让设备进入工厂。在这之后,监理部门会收到安装单位所提交的材料,这些材料主要包括:出厂证明、质量合格证、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和电路图等。监理部门应该按照提交的相关材料,一一检查进厂的设备各项参数和性能能否满足相关需要。上述文件监理审看原件后留下复印件。有些进口设备可根据出厂编号在网上查询销售时去向,以辨真伪。 3.4安装质量检查与验收 在所有电气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应务必做到:安装位置与安装方式满足设计规定,对于设备房,应普及接地带,且保证接地连接安全可靠。所有的螺栓都应保证紧固,绝缘件之间不应出现裂纹,交接试验也应保证合格。监理工程师加强对建筑电器质量的控制,不仅仅要对安装单位进行资质审核、对入场的设备严加管控,还要更加重视监管施工全过程和对安装后的相关质量进行验收。 4结语 综上所示,对现代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公职技术的各方面要点进行了概括与分析。众所周知,唯有将这些工作真正做到实处,才能解决电气安装工程质量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保证安装工程的效率与质量。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优劣,对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都起到着重要影响,甚至直接决定了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对此,企业与监管部门都应保持高度重视与警惕,不断提高安装施工的质量与进度,保证安全、保证进度,消除隐患,促进质量。 作者:王学军 单位: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安装工程论文:建筑安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安装工程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其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捷的服务,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建筑物的应用功能。然而,建筑安装工程在实际施工时,由于其涉及的项目内容和安装技术较为繁杂,所以面临的施工风险也是极为明显。因此,为了进一步确保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相关施工单位应对工程项目风险加大管理力度,制定有效的风险识别方法和控制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达到理想的安装效果。 关键词:建筑安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分析 目前,建筑安装项目已成为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仅需要投入较多的成本和施工周期,而且对于技术要求也是十分之高,相对,这就给安装工程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合同风险等因素也开始应运而生,不仅影响了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也给企业效益的提升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必须做好建筑安装工程风险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减少工程变更情况,提高施工质量,使整个建筑安装水平都能获得最大化提升。 1风险识别方法 1.1核对表法 该风险识别方法是对建筑安装工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及其事故成因、来源等相关内容用表格的方式清晰的罗列出来,以便可以让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安装工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1.2工作分解结构法 该风险识别方法是将整个建筑安装工程进行合理的细化,以便可以帮助相关工作人员了解每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大大节省了风险识别的时间,促进管理人员在短期内找到存在的具体风险因素,并及时的做出妥善处理。 1.3常识经验判断法 该风险识别方法是将以前的成功案例作为参考方案,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制定出新的风险控制措施。因为建筑装工程会涉及很多新技术,对其施工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控制方案,所以采用常识经验判断法,就可大大解决风险因素对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困扰和影响。 1.4敏感性分析法 该风险识别方法贯穿整个工程建设周期,可对项目施工风险进行假设和分析,进而帮助工程管理人员准确判断项目的性能变化以及所产生的变化幅度和影响等,以便可以快速的找出风险来源,制定对应的解决措施。 2风险内容分析 2.1外部环境风险 一般情况下,建筑安装工程项目都会处在露天环境中,且施工周期较长,因此,所面临的外界影响因素也是十分之多,如:地震、洪水、暴雨、泥石流等不可抗的自然力风险。另外,一些特殊地区还会受到、社会动乱、暴动、宏观政策变动、市场价格波动、利率浮动等不可抗的非自然力风险所影响。 2.2决策错误风险 工程项目承包商,在投资某项工程前,都会对应的制定一系列措施方案,若是这些方案内容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的偏差,则势必会给项目投资带来一定的决策错误风险,如:信息取舍失误风险、信息失真风险、业主买标风险、报价失误风险等。 2.3缔约和履约风险 该类工程风险主要是指合同管理、工程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风险,目前,很多建筑承包单位都无法对缔约和履约风险给予正确的认识,进而使得安装工程在实际建设时,经常会发生各种违约问题,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承包单位破产倒闭。 2.4责任风险 建筑安装工程项目中所涉及的职业责任、法律责任、人士责任等基本都是由承包单位所承担,一旦这些责任出现差池,则都会给企业利益带来不可规避的责任风险。 3风险评价 首先,要清晰的明确出风险评价基准。且项目主体还要针对各种风险后果进行认真的推敲,看其是否与自身所承担的能力相适应,这种风险评价基准既可以是相对的,也可以是绝对对的。另外,个体风险和整体风险都要建立对应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确保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其次,要对项目整体风险水平进行有效的评估。建筑安装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要全面掌握各种常见风险,并对其制订相应的评估打分表,可聘请相关专家来进行打分,这样才能精准的获得风险单项分值,通过求和,就可合理的定位出安装项目的整体风险等级。最后,采取对比的方法,将项目整体风险水平和单个风险水平,与气相对应的评价基准进行有效对比和分析,进而看工程的项目风险是否处在可控范围内,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控制措施,以便可以将风险控制在最小化,为整体工程的顺利开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4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4.1风险防范措施 4.1.1政治风险 该类项目风险是在承包商不知情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因此,为了避免这种风险的扩散,相关承包单位应在投标前,对所要投资的项目进行认真的了解,并结合当前的国情以及社会发展形势,来制定严谨、完善的投资计划,这样即使出现问题,也会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举措加以防范和控制。 4.1.2经济风险 建筑安装工程的经济风险,必须要符合当下的社会经济体制,所以,为了杜绝风险因素的产生,建筑承包单位必须在投资前期,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和调研,详细了解国际金融市场信息,这样才能规避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另外,还可在相关合同中增加保值条款,使合同参加汇率保险,然后再通过多种货币组合或多家公司联合承包的方式来分散汇率变动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加以防范。 4.1.3合同风险 对于该类项目风险因素的防范,首先,要安排专业监理人员对工程合同原文进行详细的审核,看其是否存在不平等条约。其次,项目风险控制人员要明确工程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划分出双方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对出现争议的条文,要及时与业主进行协商和沟通,以便可以适当的做出完善和修改。最后,还要保证项目建设资金的充足,按照相应的管理制度,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并有效处理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关系,进而使其整个安装工程施工都能在合同的约束下,按部就班的实施开展。 4.1.4成本风险 成本风险的防范,关键在于加强成本管理,并实时掌握市场材料价格的变动情况。同时,在安装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程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4.2风险控制措施 4.2.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措施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风险处理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对项目风险因素的回避,来减小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损失。一般情况下,风险回避都会作为一种规章制度出现在工程管理规范中,如要求安装项目在实际施工时,一定要禁止采用技术不成熟的施工工艺,并规定相关管理人员要及时的对已完工的施工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这样才能最大化控制项目风险的产生,提高安装工程质量。 4.2.2风险损失控制 首先,风险控制人员要对安装工程项目的相关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并结合其施工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案或减少损失的措施。其次,要建立完善的风险指导计划,如:安全计划、重复检查工程建设计划、灾难计划、应急计划等,这样才能帮助承包商有效避免损失的发生,使风险损失程度降到最低等级。 5结束语 建筑安装工程,是一项投资大、内容多、风险高的投资项目,其在实际施工时,难免会受到各种风险因素所影响。因此,为了改善这种施工情况,相关承包单位一定要加强项目风险管理工作,通过采取有效的风险识别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来降低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影响程度,以便可以最大化的保证工程利益,为其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赵小军 单位: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安装工程论文: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机电工程也在快速的增多。而在这项工程中,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制约着机电工程的发展。所以在现代的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发展中,要转变传统工作观念,加强相关的管理措施,从而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在机电工程发展中,安装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其直接影响到机电安装工程的顺利发展。只有对施工质量做到有效的控制,才能保证工作满足相关的施工要求。而且在安装企业的发展中,必须要完善管理体系,做好相关的管控工作,从而在保证机电安装质量的前提下,也保证了工作人员的施工安全,通过这些方面的控制,可以很好的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1机电安装工程中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的作用 机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对施工安全和质量影响严重,同时也影响着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个竞争日益激励的机电工程市场,通过对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的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企业的综合实力,对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实力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采用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可以促进机电安装工程安全稳定的发展。施工技术安全方面的管理和质量管理是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的两个方面,这两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在施工当中,只有科学的施工技术才能保证安全的施工并且提高施工的质量。所以在对机电安装进行施工技术和质量进行管理时,首先需要提高企业的综合技术,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来提高整个机电安装的施工质量,扩大企业的服务质量和规模,有效的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施工技术的工作重点 2.1室内低压配电箱安装的方法 在进行机电安装工程中,安装调试工作主要分成室内低压配电箱的安装调试工作和室外配电箱的安装工作。在进行室内低压配电箱安装调试工作时,表面上涂有油漆的配电箱安装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环境下,显示分配装置要做出明确的标识,任何电器都不可在这个地方安装。在安装部署室内低压配电箱时要保证涂层油漆表面的光滑,并且符合相关环保的要求,从而很好的显示出低压配电装置的适配标准,确保在安装工作中低电压配电箱地板和任何电气都没有出现连接。如果电气开关中电流非常大或者开关操作频繁,为了保证安全,应该加强相关的防护措施的建设。 2.2室外配电箱的安装方法 在对室外的配电箱进行安装时,首先需要考虑到的就是天气情况对其造成的影响,所以施工人员在工作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设计防雨罩。如果是设置在一个公共场所,防止人们破坏以及一些触电的危险,一般需要安装一个固定箱门,并且保证箱门是锁着的。在户外配电箱安装时,要选着出合理的安装位置,计量安装在小孩子不可能轻易触碰到的地方,并且要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和安全警示标志,避免危险情况的出现。 2.3机电系统的有效调试 在机电工程安装完成投入使用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调试。在进行调试过程中,主要有调试的准备工作,设备的启动和停止等。调试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设备的各种系统安装完成后投入运行,应严格调试。调试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设备的各项数据进行检查,保证其符合相关的要求。对设备的工作环境和通风情况进行仔细的调查,对各种线路的布置进行合理的控制,对机电运行中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有效的测试,保证设备处在一个正常的工作状态。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的工作规范来进行安装,保证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然后进行调试工作,对设备的的运行参数结合其运行环境做出准确有效的综合评价。 3质量控制的有效的办法 3.1建立其规范的质量控制标准 在机电安装工程中,就需要贯彻质量控制意识,通过采用教育宣传和严格管理方式提高质量方面的控制,保证每个员工都可以对质量控制做到充分的认识,明白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确保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工作要求和规范来进行施工。在现代的机电安装企业中,首先需要对管理理念进行充分优化,还需要对质量控制系统进行有效的建设,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规范和管理标准,促进施工技术安全和质量控制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此外,工作人员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机电安装施工设计的质量进行更加深入的优化,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使他们发挥出更多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保证机电安装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3.2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控制方法 在机电安装工作中,为了保证安全安装和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企业首先需要建立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再在实践工作中对这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这样可以保证在正常的施工中,可以对施工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监督。避免因为工作人员的失误或者工作的复杂性而引发安全事故,保证一切安装工作都可以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另外,还需要根据实际的工作要求加强监控系统建设。在机电工程实践的安装工作中,应该根据实践的情况,采取先进的技术管理措施,保证企业可以积极的开展相关的控制工作。机电设备的安装环节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安装环节的管理中,主要的管理内容是对安装步骤和监督人员的技术等。在安装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要按照设备安装说明,按照步骤进行建设,避免因为没有按照工作要求而出现的施工错误,造成设备或者人员损伤等情况,影响到机电设备整体的运行效果。企业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监控技术,做到全方位的控制。因为机电安装技术性强,所以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来进行施工。在机电安装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完全验收之后,再投入真正的使用。 3.3对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机电安装的质量控制中,影响因素有很多方面,在进行施工时,首先需要保证工作人员具有相关的施工资质,这样才能保证他们进行安全的施工,并且施工质量也可以得到保证。保证施工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企业需要根据机电安装工程的特点,制定出十分详细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案,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出有效的质量管理标准,对这项工程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难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解决,从而做到有效的质量控制。关于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相关企业应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将应纳入到安装工程的全过程,首先从招标的工作开始,保证可以采用最合理的价格选择出最为优秀的管理队伍,然后提供出最为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案。管理队伍在进行管理时,要对整个工程中的技术档案进行仔细的分析,充分的掌握这项施工中的技术要点,保证可以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高效的管理。不断完善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确定可以对机电安装工作做到有效的保护。 4总结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中,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在这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机电安装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规范,并且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对各个工作部门都做到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保证施工可以符合现代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从而全面的保证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作者:周资清 单位: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工程论文: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摘要:在现代化的城市当中,由于社会的发展,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本文针对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建筑电气系统的主要构成、现场安装施工原则、影响电气安装施工质量管理以及控制的主要因素、管理以及控制策略给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尽管建筑行业在我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由于建筑行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因此有一些施工技术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其中,电力安装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便比较落后,有时会导致施工质量不理想甚至不合格。电气系统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项目工程的规划以及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建筑电气工程进行规划和改造的过程中,需要严格依照建筑行业的标准制定控制的方案,对内部的系统进行全面的建设和改造,才能保障系统的运行以及控制的效率。为了确保施工的水平,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虑,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从而将潜在的隐患消除。本文针对贵州区域的情况做出了如下分析。 1建筑电气系统的主要构成 在工程项目当中,电气系统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在规划项目以及发展项目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在对电气工程进行规划以及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需要严格依照建筑行业的标准制定控制的方案,才能有效对内部当中的系统进行良好的控制。目前,在建筑工程当中包括了变电系统以及配电系统、动力设备以及照明系统、防雷以及弱电系统等。其中,每个系统都要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建筑进行了良好的保护,为功能的改造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现场安装施工原则 2.1风险控制原则 在现代化的管理学当中,已经对工程进度风险的相关研究中的员工专业能力以及风险,纳入到了对风险进行预测的范畴中,借助相应的软件构建对质量进行管理的模型,对施工进度延误带来的风险进行论证,以便为之后控制进度的完善提供有力的依据[2]。在对电网的施工质量进行细致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具体关系的循环图。在建模时,对于系统动力学原理的有效应用,要对风险的处理过程进行力研究,具体为处理问题时间的长短对施工产生的各种影响,为控制项目的进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建议。 2.2质量质量原则 目前,建筑电气工程涵盖了变电系统和降配电系统,动力设备以及照明系统、防雷以及弱电系统等架构,每个系统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作用,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为之后功能的改造提供基础条件。在对工程当中施工进程存在的风险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明确指出了在对质量进行管理中,进度风险中存在的问题。详细说明了在进度风险分析当中对控制系统的广阔应用前景。在对现场的施工质量进行鉴定时,逐步构建了识别结构,可以应用对质量进行管理的模式,对工程当中的六个主要的风险进行识别,在构建的结构方程前提下,制定能够迎合电气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案。 3影响电气安装施工质量管理以及控制的主要因素 3.1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工作人员是安装过程当中的关键,对最终的安装成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素养对安装的质量至关重要[3]。在实际安装时,时常会进行一些交叉作业,如电气的安装、装修和安装等经常需要交叉作业。在这其中,不管哪个环节出现了错误,都会对最终电气的应用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要确保工作人员职业能力和素养,需要工作人员具备极高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才能保障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 3.2施工的原材料以及安装设备 原材料以及安装设备是保障有序进行安装的基础,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原材料以及安装的设备有质量问题,会对施工的整体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并且,购买原材料以及安装设备的人员如果没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以及丰富的经验,会出现型号与图纸不符的情况等。一旦在施工的过程中应用了这样的原材料,后果不堪设想。此外,由于目前的市场环境比较复杂,市场当中会存在较多的假冒和劣质产品,如果购买的人员不能对其进行准确的判断,会影响之后电气的使用。 3.3工程监督工作不到位 在该项工程当中,如果监督检查工作不到位,很容易因为工作人员的疏忽,造成不必要的问题。因此,在对电气工程进行安装之前、安装的过程中以及安装之后,要对整个过程严格的监督检查,以便有效防止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将工程的质量提升。所以,在安装工作实施之前,每位监督检查的工作人员都要对原材料以及安装设备详细进行检查,在全面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才能投入使用。在安装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过程中的产生的问题。在安装工作完成以后,要进行跟踪检查,保障使用的质量。 4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以及控制策略 4.1提升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该项工程在发生的所有安全装事故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大,会对工程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针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发生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在其真实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不强导致的。此外,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自身并没有较高的安全意识,这些便导致了安全事故的产生[4]。因此,针对施工安装的企业来说,在相关的施工工作开始之前,要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例如:在施工之前,通过专业知识讲座、实践培训等,保障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对施工技术以及安装的流程有细致的了解。此外,在该项工程当中会有很多特殊的工作岗位,这对这些岗位,要严格选拔技术能力强的人才,以便全面保障工程最终的施工质量。其中,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工作之后,其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与之前进行对比,有了明显的提升,相关的对比表1所示。 4.2提升原材料以及安装设备质量的管理工作 在真实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原材料发生了问题,或者设备出现了质量方面的问题,对电气安装的整个工程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使其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对于施工工程原材料以及相关安装设备的管理工作,对整个施工有着非常终重要的意义[5]。安装企业购买相关的材料以及设备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我国的建筑规定,细致筛选商家,选择高品质的商品。在实际购买时,要检查制造商的生产资质,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综合全面的考察。在现场实施具体的安装工作时,对于运送到现场的原材料和相关的安装设备进行严格的抽取检查,在保障抽检的质量100%合格之后,才能对材料和设备进行使用。在电气安装工程进行时,还要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防止出现任何的偷工减料行为,避免产生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4.3建立完善的电气安装工程管理制度 当前,建筑工程正开始向规模化开始发展,其复杂程度越来越高。针对该项工程来说,因为施工的环境以及工艺技术比较复杂,会涉及到很多的环节以及领域,并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正在不断的产生变化。因此,工程的管理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不断的更新以及完善其中的管理制度。①在工程实施之前,工程项目当中的领导层要注重对工程的管理工作,应用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才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但在工程当中,会存在一些特殊的安装工程,管理人员要其给予高度的重视,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②对施工的整个过程要实施进行监测,细致分析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及时对管理做出调整。 5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在我国发展的速度正在逐步提升,建筑的规模也在慢慢扩大,所以对于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保障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要提升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原材料以及安装设备质量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电气安装工程管理制度,全面保障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 作者:骆杰 单位:贵州省冶金建设公司 安装工程论文: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摘要:在现代化的城市当中,由于社会的发展,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本文针对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建筑电气系统的主要构成、现场安装施工原则、影响电气安装施工质量管理以及控制的主要因素、管理以及控制策略给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尽管建筑行业在我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由于建筑行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因此有一些施工技术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其中,电力安装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便比较落后,有时会导致施工质量不理想甚至不合格。电气系统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项目工程的规划以及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建筑电气工程进行规划和改造的过程中,需要严格依照建筑行业的标准制定控制的方案,对内部的系统进行全面的建设和改造,才能保障系统的运行以及控制的效率。为了确保施工的水平,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虑,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从而将潜在的隐患消除。本文针对贵州区域的情况做出了如下分析。 1建筑电气系统的主要构成 在工程项目当中,电气系统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在规划项目以及发展项目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在对电气工程进行规划以及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需要严格依照建筑行业的标准制定控制的方案,才能有效对内部当中的系统进行良好的控制。目前,在建筑工程当中包括了变电系统以及配电系统、动力设备以及照明系统、防雷以及弱电系统等。其中,每个系统都要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建筑进行了良好的保护,为功能的改造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现场安装施工原则 2.1风险控制原则 在现代化的管理学当中,已经对工程进度风险的相关研究中的员工专业能力以及风险,纳入到了对风险进行预测的范畴中,借助相应的软件构建对质量进行管理的模型,对施工进度延误带来的风险进行论证,以便为之后控制进度的完善提供有力的依据[2]。在对电网的施工质量进行细致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具体关系的循环图。在建模时,对于系统动力学原理的有效应用,要对风险的处理过程进行力研究,具体为处理问题时间的长短对施工产生的各种影响,为控制项目的进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建议。 2.2质量质量原则 目前,建筑电气工程涵盖了变电系统和降配电系统,动力设备以及照明系统、防雷以及弱电系统等架构,每个系统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作用,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为之后功能的改造提供基础条件。在对工程当中施工进程存在的风险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明确指出了在对质量进行管理中,进度风险中存在的问题。详细说明了在进度风险分析当中对控制系统的广阔应用前景。在对现场的施工质量进行鉴定时,逐步构建了识别结构,可以应用对质量进行管理的模式,对工程当中的六个主要的风险进行识别,在构建的结构方程前提下,制定能够迎合电气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案。 3影响电气安装施工质量管理以及控制的主要因素 3.1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工作人员是安装过程当中的关键,对最终的安装成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素养对安装的质量至关重要[3]。在实际安装时,时常会进行一些交叉作业,如电气的安装、装修和安装等经常需要交叉作业。在这其中,不管哪个环节出现了错误,都会对最终电气的应用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要确保工作人员职业能力和素养,需要工作人员具备极高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才能保障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 3.2施工的原材料以及安装设备 原材料以及安装设备是保障有序进行安装的基础,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原材料以及安装的设备有质量问题,会对施工的整体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并且,购买原材料以及安装设备的人员如果没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以及丰富的经验,会出现型号与图纸不符的情况等。一旦在施工的过程中应用了这样的原材料,后果不堪设想。此外,由于目前的市场环境比较复杂,市场当中会存在较多的假冒和劣质产品,如果购买的人员不能对其进行准确的判断,会影响之后电气的使用。 3.3工程监督工作不到位 在该项工程当中,如果监督检查工作不到位,很容易因为工作人员的疏忽,造成不必要的问题。因此,在对电气工程进行安装之前、安装的过程中以及安装之后,要对整个过程严格的监督检查,以便有效防止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将工程的质量提升。所以,在安装工作实施之前,每位监督检查的工作人员都要对原材料以及安装设备详细进行检查,在全面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才能投入使用。在安装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过程中的产生的问题。在安装工作完成以后,要进行跟踪检查,保障使用的质量。 4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以及控制策略 4.1提升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该项工程在发生的所有安全装事故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大,会对工程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针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发生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在其真实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不强导致的。此外,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自身并没有较高的安全意识,这些便导致了安全事故的产生[4]。因此,针对施工安装的企业来说,在相关的施工工作开始之前,要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例如:在施工之前,通过专业知识讲座、实践培训等,保障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对施工技术以及安装的流程有细致的了解。此外,在该项工程当中会有很多特殊的工作岗位,这对这些岗位,要严格选拔技术能力强的人才,以便全面保障工程最终的施工质量。其中,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工作之后,其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与之前进行对比,有了明显的提升,相关的对比表1所示。 4.2提升原材料以及安装设备质量的管理工作 在真实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原材料发生了问题,或者设备出现了质量方面的问题,对电气安装的整个工程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使其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对于施工工程原材料以及相关安装设备的管理工作,对整个施工有着非常终重要的意义[5]。安装企业购买相关的材料以及设备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我国的建筑规定,细致筛选商家,选择高品质的商品。在实际购买时,要检查制造商的生产资质,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综合全面的考察。在现场实施具体的安装工作时,对于运送到现场的原材料和相关的安装设备进行严格的抽取检查,在保障抽检的质量100%合格之后,才能对材料和设备进行使用。在电气安装工程进行时,还要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防止出现任何的偷工减料行为,避免产生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4.3建立完善的电气安装工程管理制度 当前,建筑工程正开始向规模化开始发展,其复杂程度越来越高。针对该项工程来说,因为施工的环境以及工艺技术比较复杂,会涉及到很多的环节以及领域,并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正在不断的产生变化。因此,工程的管理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不断的更新以及完善其中的管理制度。①在工程实施之前,工程项目当中的领导层要注重对工程的管理工作,应用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才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但在工程当中,会存在一些特殊的安装工程,管理人员要其给予高度的重视,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②对施工的整个过程要实施进行监测,细致分析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及时对管理做出调整。 5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在我国发展的速度正在逐步提升,建筑的规模也在慢慢扩大,所以对于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保障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要提升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原材料以及安装设备质量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电气安装工程管理制度,全面保障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 作者:骆杰 单位:贵州省冶金建设公司 安装工程论文:箱梁预制与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究 摘要: 箱梁与桥梁成品的最终品质有直接的关系。其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涉及的技术要点众多,对技术上要求严格,且所需工序复杂,对细节要求高。本文主要总结分析了箱梁预制与安装过程中箱梁的模板制作、钢筋骨架制作、混凝土浇筑等技术实施要点,以及细节和关键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 箱梁;预制与安装;施工技术 预制箱梁因为可以不在施工现场完成而是可以在独立场地进行预制,从而具有能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的优点,成为目前在我国高等级的公路桥梁建构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在完成箱梁预制、桥梁下部施工之后,还应等根利用架桥机来架设箱梁。所以,研究箱梁预制及其安装施工过程,总结分析该过程中技术要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箱梁预制施工技术要点 以混凝土技术为基础的提前做好箱梁的过程即为箱梁预制。因此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箱梁的质量,同时根据所建桥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路基及预制场也影响着箱梁预制的效果。此外箱梁预制模板的设计和浇筑过程的技术也应是预制箱梁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1.1预制现场的选择 为保证箱梁预制完成地顺利,在箱梁预制之前,要根据所需预制箱梁的数量等实际情况选择地质、地形符合需要的梁场。同时为了降低箱梁预制和安装工程施工的成本,因该选择距离桥梁比较近的预制现场,另外还需考虑其周围的交通状况。在箱梁预制的施工现场应当进行硬化并合理设置张拉台座,根据实际需求来划分存梁场、制梁场等区域,以及各个区域的连接方式。使箱梁完成符合预先的设计,并能顺利完成后期的安装[1]。 1.2箱梁模板的设计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预制梁的模板是非常重要的结构,该结构与预制梁尺寸的精度密切相关,同时还会影响施工进度、质量以及造价等等,所以应当对该模板的设计给予高度的重视。首先设计箱梁模板时,应进行充分地需求的分析和计算,严格控制模板各部位的尺寸,同时模板设计应考虑其刚度、强度以及稳定性,将模板特别是内模变形的因素考虑在设计之内,以确保模板能承受足够的力。模板的安装精度需超过预制的精度要求,应谨慎处理模板拼接的缝隙,以免缝隙出现漏浆等现象。模板在完成安装后首先要进行自行拼装检验,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验收,检验其是否符合设计的规范要求,达到相应标准后才能进行运输等工序[2]。 1.3钢筋骨架的制作 钢筋骨架制作是箱梁预制过程中重要技术。钢筋骨架制作的施工过程有以下几个技术要点:①根据相关设计标准选择适宜的钢筋型号、强度及数量,按图纸及规范要求设置钢筋弯曲及钢筋保护。并在钢筋加工好后,按型号分类堆放整齐;②制作钢筋骨架时应确保钢筋表面的洁净。在使用前,将钢筋表面的鳞锈、漆皮等杂质清除掉;检查钢筋是否平直,有无局部弯折现象;经过调质后成盘以及弯曲的钢筋损伤不应大于截面的5%;③确保钢筋位置的准确性,能否精确定位将直接影响整个箱梁的工程质量,因此波纹管的定位在钢筋骨架的绑扎施工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受力钢筋和架立钢筋应按照结构图样精确定位,为了确保箱梁不同部位的波纹管位置的准确性,应按照预先的设计位置在钢筋绑扎胎具上制作相应的刻度尺,以此显示初步的定位。应在波纹管顺桥向架设定位筋,为保证入模以后可以适当调整其纵向偏移,定位筋环箍与波纹管间需要有2~3mm间隙;④制作的钢筋骨架应具有合格的稳定性和强度,主筋间距确定后,套上箍筋,经初步绑扎基本成型的骨架,最后绑扎其他各绑扎点形成骨架。注意绑扎时须按顺序进行,以免出现漏绑、错绑以致钢筋穿不进去等现象。 1.4箱梁预制混凝土施工 箱梁预制过程中混凝土是直接影响预制箱梁外观及质量的重要基础,因此箱梁预制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需要重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首先要做到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从控制水泥含碱量;骨料选择同一开采地点的石料以确保混凝土颜色一致;粉煤灰质量控制;外加剂选择等方面保证原材料质量。其次需要采用优化的混凝土配比,作为混凝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骨料提及含量应保证在50%以上;确定一定配比的粉煤灰代替水泥以抑制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并采用低水胶比技术以或得高性能混凝土[3]。同时采用优化的搅拌系统以及拌和工艺,充分协调拌和站的生产能力、混凝土的凝结速度、混凝土的运输能力、浇注速度等环节,运用拌合站的计量系统,合理安排各环节时间,保证当混凝土运输到浇注地点时仍具有均匀性并且坍落度符合设计,确保浇注工作连续;另外利用全自动化控制系统确定最优原料投放顺序等搅拌工艺指标。 1.5箱梁混凝土浇筑 箱梁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也是箱梁预制中重要的技术点,应分层分段进行浇筑,每层应该按先底板,其次腹板,最后是顶板和翼板的顺序进行浇筑,且需要严格控制每层板的厚度,确保每层板的厚度不会超过0.3m。为了防止集中投放混凝土时导致阻塞问题,在浇筑过程中应当均匀、不间断的投放混凝土。辅助下料的振捣器可在钢筋密集处投放时短时间开动,而在分段浇筑时,在还是空模的区段则应禁止开动振捣,以防止出现模板变形。并且要确保振捣棒不会碰撞到模板和波纹管,以防波纹管变形或者出现进浆的情况。同时在浇筑过程中应持续跟踪并检查记录混凝土的干硬性以及坍塌度,水灰比需严格按要求控制,不能任意增加或减少减用水。另外浇筑过程中完成后,混凝土一般需养护后开始进行拆模工序,拆模时注意不使其表面与棱角损坏,拆模时间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才可以进行拆除,一般混凝土的带模养护时间为3天。 2箱梁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箱梁预制完成并经检测验收合格,得出相应的技术指标检验报告,之后即可以进行箱梁安装工程的实施,对桥梁工程项目来说,箱梁预制完成之后的安装过程是整个工程的重点。其中有许多施工技术要点需要考虑。 2.1箱梁的运输 规划好箱梁运输的路线,选择的道路必须能满足运输荷载及弯道半径要求。为确保安全并保证效率,运输时箱梁必须分层放置且梁体位置要确保正立,不能前后倒置,每次装载箱梁不得超过5块[4]。 2.2箱梁的安装 一般情况下,是利用架桥机捆绑式吊装方这种方式来安装箱梁的。在对箱梁进行吊、移动等操作时,应当确保两端所受的力是均匀的,同时还要确保升降速度的一致性,使得吊梁高度前后保持一致,进而让梁体维持在水平状态。还要尽量降低吊装时的误差,一旦发现误差要进行及时修正改进。在安装箱梁前,应当清理梁底面并维持清洁一直到梁体安装就位。设置临时支座使其高度与永久支座标高齐平,在安装完成拆除临时支座时应注意避免温度过高而影响橡胶支座的质量[5]。在安装箱梁时,应确保浇筑连续接头段与对应的扁波纹管相连接,使桥面各控制点与箱梁的控制点完全对应相接,以保证箱梁安装位置正确。另外安装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的相关规定,确保箱梁整个安装过程稳定并安全进行。 3结语 箱梁是桥梁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部分。预制箱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不仅能够提高梁施工效率,其质量与安装工序质量直接关系到梁体的质量,因此,桥梁施工人员应当对预制箱梁进行高度的关注,把握好箱梁预制与安装工程施工工序的各个技术要点,以便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及时发现问题、确保桥梁工程按时、高质量完成。 作者:王金龙 单位: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安装工程论文:高层建筑安装工程预留预埋阶段的质量管理 摘要:高层建筑安装工程预留、预埋阶段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及时、完整、有序地抓好质量管理,是创建优良工程的基础。为保证公司重点工程??某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体现公司计划落实、目标细化、措施得当、反馈有效和控制有力的管理指导思想,根据公司质量目标要求,为防止安装工程出现质量通病,对预留、预埋阶段的质量管理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集中精力抓好前期质量管理,强化过程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得到了业主、监理和质监部门的肯定,为后期施工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高层建筑 安装工程 预留预埋 一、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项目部安排,成立安装工程预留、预埋小组,人员由项目部主管安装工程的副总工程师负责,安装工程师、施工队技术员、各施工工长等人员组成。组织体系图如下: 二、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可以分为设计交底图纸会审、施工交底图纸会审和施工技术交底等三个阶段。 1. 设计交底图纸会审 设计交底图纸会审主要通过自审专业图纸、各专业之间会审,发现问题及提出解决办法,以便在设计交底时由设计人员解决。具体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1)图纸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 (2)建筑、结构与设备、管线有无矛盾,设备层尺寸及管井、竖井尺寸、楼板厚度是否满足安装要求; (3)图纸上尺寸、坐标、标高及管线交叉点是否相符; (4)器具安装、设备安装基础、空间是否合适; (5)设备层管线进户做法是否合理; (6)墙、板预留洞、套管是否缺少,尺寸标高位置是否正确; (7)各专业之间有无错、碰、漏等问题; (8)采用了哪些新材料,其品种、规格是否满足要求; (9)是否缺少专业图纸。 2. 施工技术交底图纸会审 施工技术交底图纸会审是在设计交底的基础上,依据施工验收规范、检验评定标准、劳动定额等文件,在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要求,为编制作业指导书做技术准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图纸翻样 在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的基础上,将已经变更或修改的内容通过适当的方式在图纸上标注;按照作业班组施工的图纸要求,以"样板"标准进行图纸翻样绘制大样图,真正把图纸弄清、吃透,使大样图实实在在地成为现场施工的依据。例如,绘制暗管明箱做法详图、预埋在混凝土内开关离门边做法详图、混凝土楼板内灯光箱做法详图、设备管与桥架连接做法详图、进户防水套管做法详图、钢管在混凝土内连接做法详图等。 在图纸翻样阶段,对设计交底图纸会审未发现的有关问题,应及时和监理工程师联系。 (2)编制材料明细表 在进行图纸翻样的过程中,参照施工图预算,技术、计划人员准确计算各种材料,分层次编制材料明细表。 (3)计算人工工日 根据以下方法进行人工工日计算。 ①根据定额计算定额工日,乘以经验系数,得出换算工日a; ②参照队里考核指标,根据工程量,得出经验工日b; ③根据土建进度计划,考虑高层施工三至四天一层的特点,计算保证工日c; ④根据经验数据,给a、b、c以权重0.2、0.3、0.5,得出:计划工日w=0.2a+0.3b+0.5c; ⑤根据本作业班组的技术力量组合,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并作好人员机动储备。 3. 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是控制前期质量的重要保证,如何做到三级交底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关键,为避免出现技术交底仅仅作为技术管理制度的一项工作,真正发挥生产技术指导和施工技术准备的职能,克服编制工作由公司技术部门少数技术人员全权包揽,以至造成技术交底流于形式的弊端,施工技术交底的编制工作由项目部、队级分别从各自的角度编制,队级技术交底依据项目部技术交底细化编制,项目部审核队级(工长)技术交底,班组技术交底在工长技术交底的基础上样板方式为主。这里重点介绍队级技术交底的具体要求和做法。 (1)队级技术交底要具有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就是指依据正确、理解正确、交底正确。施工规范、规定、图纸、图册及标准是编制技术交底的依据,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结合本工程的实际,灵活运用,考虑本交底对象是班组,它必须使班组依据交底文件,在"样板"的基础上就能正确地施工,保证质量目标达到"优良"。 为保证其科学性,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有重点地学习相关文件,并邀请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业主安装工程师??原省质监总站总工程师给我们有关人员讲课,重点指出安装工程预留预埋阶段的通病,并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分析产生的原因,通俗易懂地讲解规范、规定中的要求、指标是什么(What)?为什么要这么要求(Why)?实际施工中怎样去做(How)?谁来做(Who)?通过这些措施,使我们认识到差距和不足,提高了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使队级技术交底的编制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2)队级技术交底要具有针对性 队级技术交底不具有针对性是编制中常见的问题,它经常是规范、规定的翻版,加上设计施工说明的扩充,其结果是无法指导生产,仅仅成为技术管理资料中的一种。为避免这些问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底,经分析,本工程安装预留预埋阶段分为地下一层、地下二层、一至四层、五至十三层、设备层、十四至二十二层、二十三层以上等部分进行队级技术交底,使之真正成为施工中的作业指导书。 (3)队级技术交底要具备操作性 ①具体性 如排水系统:套管预埋、预留洞,应具体到管道距墙的距离是指轴线距离还是指距内墙距离,并基本统一为距内墙距离。并通过建立的施工图翻样制度保?quot;一种一图",保证无论施工到何位置,现场施工班组手里都有标注清楚、通俗易懂的施工大样图; ②全面性 队级技术交底要以"现场干的,就是交底中写的、画的"为指导思想,不能发生班组施工自由发挥的情况出现,一旦发生丢项情况,班组立即通过一定的程序反馈得到解决。 ③实用性 队级技术交底中不允许使用"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及"宜按……"等词语出现,要在大样图的基础上,把设计图纸的控制要点写清楚,把规范的重点条文体现在大样图和控制要点里,同时把达到优良质量目标的具体质量标准写清楚,作为班组自检的依据,使施工人员在开始施工时就是按照验评标准来施工,体现过程管理的思路,是一线班组施工人员变被动为主动。 三、预留预埋施工程序 为保证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体系真正发挥作用,本工程按流水作业的方式严格施工程序,强化了预留预埋阶段的质量管理,具体做法如下: (1)预制构件加工程序 ①各施工专业队在项目部技术交底的基础上,按照图纸、规范和公司有关质量管理文件绘制现场预制构件大样图(或提供标准做法); ②项目部审核,经审核人签字同意后方可加工;如不通过,将签署修改意见返回施工队执行程序①; ③通过自检、互检、班组检、队检、项目部检的五级检查制度对加工件进行检查,以最后检查结果为准; ④项目部检查通过,填写相关报表,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通过一一按贯标要求内部办理手续,不通过一一返回,分析原因、处理,执行程序③; (2)预留预埋安装施工程序 ①各施工专业队在项目部技术交底的基础上,按照图纸、规范和公司有关质量管理文件编制队级技术交底文件,绘制施工大样图; ②上报项目部审核,审核通过一一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各施工专业队下发施工任务单和派工单,进行施工;审核不通过一一将签署修改意见返回施工队执行程序①; ③通过自检、互检、班组检、队检、项目部检的五级检查制度对隐蔽工程验收,以项目部检查结果为准; ④项目部检查通过,填写相关报表,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通过一一监理工程师在混凝土浇筑令表格中签署"同意浇筑"意见,不通过一一返回,分析原因、处理,执行程序。 四、目标细化,建立三级质量标责任制 质量目标责任的建立,是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作为贯标企业,有严格的程序和流程,但如何把总目标细化,克服质量目标责任流于形式的管理通病,真正把总目标分解到各分部分项工程,再落实到具体的施工部位、施工班组,并且具有操作性,做到检查及时、反馈有效。这是我们强化质量管理,实行过程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项目部的管理思路,考虑到安装阶段的质量通病相当一部分是在预留预埋施工阶段造成的,所以在预留预埋阶段,严格实行了质量目标责任同经济责任紧密结合,用经济责任制度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施,使目标责任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质量目标管理与考核的机制,推进了本项目质量管理的深化,具体做法是: 1. 根据质量总目标,依据验收规范或标准,经过目标分解、细化,确定预留预埋阶段质量分目标为优良; 2.依据优良等级标准编制队级技术交底书,在交底书中,按照高要求的标准编写具体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原则上把验收标准中的误差范围划分为正负各三档共六档,一般情况下取三至五档,实行五级检查制度,检查记录中须签明检查时间一一具体到分钟; 3. 加强中间过程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立即解决;出现通病,从技术交底着手,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4.检查结果与经济直接挂钩,主要分为队检、项目部检和监理检等三类,提出项目部检和监理检的通过率为100%,"监理检"不通过一一项目部、队级、班组各责任人均给予罚款,"项目部"不通过一一队级、班组各责任人均给予罚款,队检不通过一一班组各责任人均给予罚款; 5. 实行末位检查人责任制,最后签字人负主要责任。通过实践,在三个部位检查未通过后,监理检查通过率达到了100%。 建筑安装工程论文: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设计与管理系统的实现 论文作者:谢飞 赵致格 熊志刚 张鹏 黄致辉 摘要:对安装工程施工图综合设计与管理系统的背景、总体设计作简要的介绍,由传统的二维图生成三维建筑构造图,建筑师可直接在三维空间设计水、风、电等安装子系统,进行碰撞检查和工程量统计,并对由三维模型图自动生成二维施工图的实现技术作较为详尽的叙述. 关键词:建筑安装工程 碰撞检查 深度基准 1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城市建筑工程已经发展到大规模、多功能建筑项目大量投建的阶段.建筑物的结构日益复杂,功能日趋完善,对建筑项目的结构设计和安装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流程是从建筑设计开始,结构工程师进行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而后,再由水、电、风等各专业工程师完成专业设计,最后由施工部门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在这样的设计、施工过程中,由于各专业工程师各自独立进行设计, 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各专业协同设计之间的矛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应用,已使得建筑设计各专业的设计人员从繁杂的手工绘图工作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设计部门的工作效率,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质量.更进一步的要求是利用计算机协调各设计部门的工作,管理工程设计资料,包括设计图纸及相关的技术文档,使工程项目数据的一致性得到较好的保证,提高设计资料和图纸的再利用性. 本文就我们开发的安装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论述. 2 系统概述 2.1 系统的总体构成 安装工程施工图综合设计与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当前建筑安装工程中经常出现的二维设计不直观、设计图纸不协调、施工图设计阶段图纸综合会审困难等问题.传统的方法是设计者凭借自己的三维思维能力在二维进行设计,这使得设计工作很不直观并且容易导致设计错误.各专业设计者各自独立进行设计工作,设计不协调问题不可避免.在各专业设计图纸汇总后,要求设计人员和总图人员人工发现和解决不协调问题,这将耗费建筑结构设计师和安装工程设计师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同时,由于采用二维设计图来进行会审,人为的失误在所难免,使施工出现返工现象,造成建设投资的极大浪费,并且还会影响施工进度. 因此,安装工程施工图综合设计与管理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利用从建筑设计部门得到的二维建筑结构图,以建筑施工图为依据,通过交互手段,拉伸生成三维的建筑层立面图; .以建筑施工图为参考, 同时以二维的各安装工程专业平面设计草图为依据(若存在),通过交互式操作手段,各个专业分别在三维空间进行设计、分析和计算,生成各安装工程子系统三维施工图; .由已有的各子系统管线图生成三维的综合管线图; .发现并解决设计阶段出现的子系统内和子系统之间的管线和部件之间的碰撞问题; .能够自动生成基本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的二维施工平面图; .由生成的综合管线图进行工程量统计. .管理已经生成的二维、三维施工图. 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结构图 2.2 系统主要模块介绍 2.2.1 建筑三维施工图生成模块 从建筑结构设计及水、风、电等设计部门得到的设计底图,可以得到楼层设计的平面图.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图和相应的立面、剖面图,依据楼层高度、楼层特点等信息,通过交互手段迅速地拉伸生成三维的建筑施工图,在三维图中能够较为真实的表现出墙、柱、门、梁等的实际情况.生成的三维建筑结构在进行综合管线图的会审时,将作为参照物,并且还需判断各种管线是否会和建筑结构发生碰撞.作为管道集中布置的梁,建筑结构设计时都已经预留了相应的孔洞,梁的预留洞也作为施工图会审的重要部分. 2.2.2 安装工程各专业系统三维施工图生成模块 在安装工程各专业系统三维施工图的生成和编辑过程中,生成的三维管线图所需要的管线如水管和部件(阀门、接头等),采用参数化图库的形式进行存储和管理,以便在施工图中调用所需插入的管线和部件.根据各专业设计的草图中管线的位置、尺寸标注、管径、长度等参数和部件的形状,由用户通过选择(或输入)相应的形状特征参数、空间定位参数、以及相关的材料类型等,可自动生成三维管线和部件实体.用户采取交互设计手段,在各种管线和部件的编辑修改工作中,对实体进行插入、拾取、编辑、删除、替换和修改. 2.2.3 碰撞检查模块 综合管线图的碰撞检查工作是对设计所得三维图纸中的各种管线、部件之间,管线和梁之间,以及管线和墙、柱之间可能发生相互干扰现象进行分析和检测.通过局部视图的放大显示,可以用人工观察的方法粗略判断综合管线图上是否会发生各种碰撞现象,但在管线密布、人工判断比较困难的位置,CAD软件系统的自动分析和计算功能就成为必要的辅助手段.本软件提供了一定的自动进行碰撞检查计算功能、自动进行综合管线图的判交和合法性检查计算,将有可能发生碰撞的区域以图形方式标示在三维设计空间中,提示设计人员对各种管线图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2.2.4 工程施工图生成模块 由于本系统的设计工作是在三维空间中进行的, 所得图纸是以三维数据模型存储的,而生成的安装工程施工图必须是符合工程规范的二维施工图,才能提交施工单位具体使用.施工图纸是以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形式提交的.从三维模型出发,能够以某种方式自动生成尽可能符合施工要求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再通过适当的人工辅助修改生成符合工程要求的二维施工图.如何高效率地自动生成符合工程规范的施工图纸是本系统软件开发的难点之一. 2.2.5 工程量统计模块 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工程量计算在传统的施工设计过程中是与图纸设计分开的,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和预算决算人员进行人工读图,从各种管线图中统计所有的工程量.采用CAD技术,利用三维建模的方法,可以在设计阶段,每当插入各种管线部件图时,就将各种管线工程量的相关参数代入,设计定型后可以进行工程量的自动统计计算.例如, 统计通风管线图时,可以根据三维风管的类型标志,由数据库取得风管截面尺寸、材料参数等信息,由软件进行自动统计计算.各种管线的截面数据、管线长度、管线接头的具体参数是进行工程量自动统计计算的主要依据.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建立三维模型可以很好的避免在传统的工程量计算中出现的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并且能够提高效率.随着各种管线图的修改,其工程量统计计算的结果也能随时反映出来. 3 二维施工图的生成 3.1 需求分析 (1) 由本系统生成的建筑施工图、安装工程设计图均为三维实体,并用三维数据结构存储,而安装工程施工所要求的是二维施工图,因此必须由三维工程设计图生成二维工程图. (2) 国标建筑行业中对安装工程的二维施工图有详细的规范,而对三维施工图却没有相应的规范.因此,本系统根据设计需要规定了一些利于三维设计的规范和标准件及常用件的三维形象.这些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设计人员进行三维设计.生成二维图时必须解决这两个规范之间的相应转换,所得的二维图必须符合安装工程设计和施工规范.我们设计的标准件和常用件的三维表示是比较直观的实体,而二维表示是国标规定的符号.因此,生成二维工程图时,必须用对应的二维符号代替三维表示. (3) 三维图中的遮挡关系必须在二维图中表示出来,因此,生成二维图时必须进行消隐. 3.2 安装工程二维施工图特点分析 通常,在一些应用中,如机械设计中,三维图与二维图关系比较直接,在三维图中通过设定某一视点所观察到的视图与由对应于该视点的投影方向投影所得的二维图一致.而在建筑安装工程中,三维施工图通过设定视点观察到的视图,与由对应该视点的投影方向生成的二维图区别较大.以水系统为例,水管的三维表示为圆柱体,而二维表示则为其中心轴线;而阀门的二维形象为国标规定的符号.并且不同的管线和部件的消隐要求也不同.仍以水系统为例,水管二维表示即其中心轴线不遮挡其它管线和部件.而阀门的二维形象则要遮挡其它的管线和部件.因此,安装工程二维施工图的生成不能采取直接投影的方式,而必须采取用二维形象代替三维形象并结合裁剪的方式. 表1描述建筑安装工程中管线和部件的分类、及其3D,2D形象和消隐要求. 表1 建筑安装工程中管线和部件的分类及其2D,3D形象和消隐要求 分类 组 成 3D 2D 消隐要求 水管 各种上、下水及消防管道 圆柱体 polyline 不剪裁其它工件 水部件 各种水系统标准件.如阀门 合成实体 二维标准符号 剪裁其它工件 水接头 各种形状的接头 合成实体 二维自定义符号 剪裁其它工件 风管 各种通风管道 方柱体 长方形 剪裁其它工件 风部件 各种风系统标准件.如风口 合成实体 二维标准符号 剪裁其它工件 风接头 各种形状的接头.如三通 合成实体 二维自定义符号 剪裁其它工件 电管 各种管径电工管道 圆柱体 polyline 不剪裁其它工件 电部件 各种电系统标准件 合成实体 二维标准符号 剪裁其它工件 电桥架 各种电系统桥架 方柱体 长方体 剪裁其它工件 本系统完成三维工程图设计后,要进行碰撞检查,以保证各子系统内及各专业系统间部件和管道之间已经没有碰撞关系,而只有简单的遮挡关系了,并且各子系统中大多数的管道及标准件均为水平和垂直方向.可以利用以上特点简化和加速二维工程图生成. 3.3 二维工程图生成算法 二维工程图生成模块负责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生成.平面图是建筑安装工程所需的最主要的二维工程图并且是生成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基础.立面图和平面图的区别只是观察方向不同.剖面图是先用剖面线选取某个范围内的实体,并对一些边界实体进行裁剪,然后调用立面图生成模块即可.因此生成平面图是该模块的核心.下面着重讨论平面图的生成. 要生成平面图,首先对参加平面图生成的各专业系统中的实体按消隐方向进行深度排序,而后根据排得的顺序在对应的图层上依z增加方向画出各实体的二维形象,并根据实体的消隐特点用后生成的实体规定的裁剪轮廓裁剪已生成的实体,得到二维基本图.而后再进行一些手工修正,并加上适当的标注即可得到所需的二维工程图.二维工程图生成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二维工程图生成流程图 (1) 排序方法 由于各系统中和各系统间实体的碰撞已经消除,可定义各种实体参加排序的深度基准如表2. 表2 各种实体参加排序的深度基准 实体 深度基准 水平时 垂直时 倾斜时 圆柱体 中轴线 底面 中轴线 长方体 插入点 插入点 中轴线 合成实体 插入点 插入点 插入点 根据安装工程的特点,管线呈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占大多数,部件依据管道伸展方向,基本也为水平和垂直方向.可先对占大多数的水平和垂直实体根据深度基准进行排序,再对倾斜实体进行排序,插入在它所遮挡的所有实体之后. (2) 二维符号的定位 当一个三维部件放置在三维施工图中后,它对应的二维符号在二维平面图中所应该放置的位置也是已经唯一确定的,可以把这一位置对应关系反映到三维符号和二维符号插入点之间的对应函数关系上.在生成二维施工图时,可以根据三维实体的插入点计算出二维符号插入点,并以该插入点为基准生成二维符号. 4 结束语 本文中所叙述的安装工程施工图综合设计与管理系统是清华大学CAD中心与北京市住宅建设安装公司协作开发的.系统的原型已经完成.二维工程图生成模块中的实体剪裁,垂直及水平实体的排序等都已完成.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实现倾斜实体的插入排序及尽量减少对手工修改的需求. 建筑安装工程论文: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安装工程费”的核算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如何进行会计核算作了一些介绍 【关键字】房地产开发 会计核算 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以及《企业会计制度》中均没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核算的具体规定,笔者根据新准则的要求结合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安装工程费”的核算所使用的会计科目、核算程序做如下介绍: 一、应使用的主要会计科目 1.原材料。本科目核算房地产开发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设备,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工程设备、外购半成品(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实际情况,可在本科目下设置“库存材料”、“库存设备”两个二级明细科目,再按材料设备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设备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1)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设备,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2)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贷记“开发成本”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3)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4)生产经营领用材料设备,借记“开发成本”、“开发间接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原材料”。(5)企业拨给承包单位抵作预付备料款或预付工程款的材料设备,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原材料”。(6)出售材料结转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7)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原材料”。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2.应付账款。本科目核算房地产开发企业因购买材料物资(含设备)和接受劳务供应等应付给供应单位的价款,以及因出包工程应付给工程承包单位的工程价款。本科目应按应付账款类别设置明细科目,如“应付购货款”、“应付工程款”等,并分别按供应单位和承包单位的户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应付账款的主要账务处理:(1)企业购入材料物资发生的应付账款应按全部金额,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本科目。如果上述物资的货款已经预付,则应将预付的货款自“预付账款”科目转入本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预付账款”科目;支付货款时,应扣除已付的货款;偿付的货款,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2)企业接受供应单位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付款项,应根据供应单位的发票账单,借记有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支付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3)企业与承包单位结算工程价款时,根据经审核的承包单位提出的“工程价款结算账单”结算工程款,借记“开发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扣回预付工程款和备料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预付账款”科目。支付给承包单位工程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4)企业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抵付应付账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票据”科目。 3.预付账款。本科目核算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工程合同规定预付给承包单位的工程款和备料款,以及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购货款。预付给承包单位抵作备料款的材料也在本科目核算。本科目应设置以下两个明细科目:(1)预付承包单位款。(2)预付供应单位款。预付账款的主要账务处理:(1)企业预付给承包单位的工程款和备料款,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2)拨付承包单位抵作备料款的材料,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等科目。(3)企业与承包单位结算工程价款时,根据承包单位提出的“工程价款结算账单”结算工程款,借记“开发成本”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科目,同时从应付的工程款中扣回预付的工程款和备料款,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本科目。(4)企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货款,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收到所购物资的发票账单,根据发票账单的应付金额,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同时将预付的货款自本科目转入“应付账款”科目,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本科目。预付账款不多的企业也可将预付的账款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不设置本科目。 4.开发成本。本科目核算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土地、房屋、配套设施和代建工程的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企业对出租房进行装饰及增补室内设施而发生的出租房工程支出,也在本科目核算。出租开发产品经营业务中发生的按月计提的出租开发产品摊销等可直接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不通过本科目核算。企业为进行资金的筹集等理财活动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以及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应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在本科目核算。企业在土地、房屋、配套设施和代建工程的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配套设施费和开发间接费用等。企业发生的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和建筑安装工程费等属于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本科目(有关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项目中);应由开发产品成本负担的间接费用,应先在“开发间接费用”科目进行归集,月末再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分别计入有关的开发产品成本。开发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1)企业开发的土地、房屋、配套设施和代建工程等,采用出包方式建设的应根据承包企业提出的“工程价款结算账单”承付工程款,计入本科目(有关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项目中),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科目“。(2)企业开发的土地、房屋、配套设施和代建工程等采用自营方式的,发生的各项费用可直接计入本科目(有关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项目中),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料”、“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已经开发完成并验收合格的土地、房屋、配套设施和代建工程,应及时进行成本结转,月终结转成本时,按实际成本,借记 “开发产品”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的期末余额为在建开发项目的实际成本。 二、”建筑安装工程费“的核算程序 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安装工程费“核算的一般程序是:(1)施工单位根据合同约定,缴纳履约保证金。(2)开发商根据合同约定,支付一定的工程预付款、备料款。(3)开发商购买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等甲供材料,并供应到施工现场。(4)施工单位报送”已完工程形象进度“,并提供”工程价款结算账单“。(5)向施工单位结算甲供材料价款,抵作工程进度款。(6)开发商根据应付工程款扣除预付工程款、甲供材料价款后支付工程进度款。(7)办理工程结算,除预留工程保修金外,支付工程尾款给施工单位。 三、会计核算举例 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都是将建筑安装工程以对外招标的形式发包给施工企业建设,支付给施工企业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属于开发成本的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人相关开发项目的成本中去。房地产开发企业与施工企业是承发包合同契约关系,根据合同约定进行工程款的预付、备料款的预付以及整个工程价款的最终结算。工程开工前或开工后按照合同约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向施工企业拨付工程备料款、工程进度款,还有可能向施工企业提供设备或材料(钢材、水泥等),涉及预付工程款、备料款以及拨付材料设备的支出,房地产开发企业先列入”预付账款“账户核算,待施工企业提出”工程价款结算账单“办理工程价款结算时,从”预付账款“账户转入”开发成本--建筑安装工程费“账户。 建筑安装工程论文:某工程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建筑面积 单价 合价 其中明细项目造价控制指标 明晰项目 单位 控制单方 合计 说明 1 土建结构 3.96 980 3881 降水工程 元/m 2 90 建议本工程采用定额计算。 土方工程 元/m 2 31 市场价格、建议采用定额计算方法及单价。 护坡工程 元/m 2 240 混凝土 m3/m 2 0.54 2.1万m3 本工程混凝土设计单方用量在0.54立方米/平方米内。 钢筋 公斤/m2 90 3565吨 本工程钢筋设计单方用量在90公斤/平方米内。 人工费 按照定额 机械费 按照定额, 管理费用 施工单位根据自身情况报价 2土建装修 3.96 900 3564 初装修 元/平方米 200 792 包括墙面抹灰、顶棚、地面的简单初装修。一般由施工总包单位完成。 精装修 元/平方米 700 2772 外檐:建议采用高档中空玻璃塑钢窗、氟碳喷涂。部分采用玻璃幕墙,其他建议采用高档面砖,部分国产高档石材内。 局部大堂:部分进口石材 电梯厅:高档面砖、国产石材 卫生间:高档面砖 其他:按照国产中高档标准。" 3 电气 3.96 612 2424 强电 m 2 300 1188 变配电120元/平方米 照明动力等全部设备180元/平方米,尽量采用国产设备 电梯工程 m2 120 475.2 弱电 m2 192 760 "楼宇自控 宽带介入 消防报警联动 (消防局控制)安全系统 ; 停车管理、巡更 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 5;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 语音系统 ;空调给水控制;直放站系统 综合布线 ;其他" 4 暖通 3.96 554 2194 给排水 元/m 2 95 376 直饮水 元/m 2 20 79.2 消防喷洒 元/m 2 100 396 通风空调 元/m 2 250 990 采暖 元/m 2 4 16 地下采用暖气系统 泳池 元/m 2 25 99 燃气系统 元/m 2 60 238 5 室外工程 3.96 150 594 包括小市政;园林绿化;附属工程等 6 小计: 12656 7 不可预见费 12656 7% 886 市场人工、材料、设备市场价格变动及暂估价调整和工程中不可预见的费用 8 总计: 3.96 3420 13542 "说明: 1、要求设计院按照以上造价指标进行限额设计,在不影响设计思路情况下,可以适当调整单项造价,但总投资不得增加。 2、初步设计概算中必须有混凝土总用量指标和定额钢筋总用量指标,并作为限额工程量的依据。 3、设计中在不影响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混凝土和钢筋用量。 4、材料设备除重要部位外,均采用国产优质产品。 5、设计院在施工图设计中完善设计,减少施工中的设计洽商变更,如果洽商变更过多(业主原因除外),给建设单位造成大量经济损失,设计院应承担相应责任。" 建筑安装工程论文: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的探讨 摘要:本文对建筑安装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安装 工程质量 存在问题 控制措施 0 引言 近年来,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如何预防开裂和渗漏等常见问题,进行质量控制是建筑安装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从提高技术的角度减少质量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还要从管理的角度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现结合工作经验,探讨一下如何加强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 1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 1.1 人员素质问题 施工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建筑安装工程质量。建设单位在选择施工单位时。大都选资质高、信誉好、技术力量强的施工单位。而当施工单位进场时。项目班子和施工人员并非如此。有的是由挂靠的技术力量薄弱的小施工队和无上岗证的人员组成。这些施工队雇佣了大批民工。未经培训和考核就让他们上岗操作像电焊、电工等特殊工种的安装工人也都无证上岗。这样的施工队如何能保证工程质量? 1.2 设计质量问题 设计合理与否对建筑安装工程质量影响很大。据对有关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大约42%的工程质量事故是源于设计。不合理的设计不仅造成工程质量事故,也大大降低和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如某高层建筑设计采用分层空调,每层一台主机,从上至下十几台排在一个垂直面上。开机后产生的巨大共振噪音使该建筑和周围的人员难以忍受。住户投拆不断。影响设计质量的因素有以下方面:①设计赶时间。许多细节来不及考虑。②设计时图省事。草率套用标准图,脱离实际。③设计人员素质差。缺乏设计难度大的工程实力。④设计单位缺乏质量保证措施。 1.3 材料质量问题 材料质量是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的基础。劣质材料的使用,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甚至会引起重大工程事故。使用不合格的开关、电线。将给建筑物留下火灾隐患。危及人身安全。不合格管材引起的渗漏。导致建筑物无法使用。在工程中。有些施工承包者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尽量选用价低材料。而这些材料中.许多是不合格的劣质或假冒品牌材料。劣质的水电材料常表现在:管材壁厚太薄;电线芯径太小或绝缘性能差;阀件单薄、封闭不密等等。劣质材料的使用,必然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1.4 成品保护问题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的工种、工序多,交叉作业,常出现后道工种只顾自己施工方便,不管对前道工种的成品保护。同时也有其他人为因素。致使施工安装好的成品。经常遭受不应有的破损,造成工程质量缺陷。如某高层建筑工程,土建工种工人在清除建筑垃圾时,随着将大块水泥块等杂物从高处向管道井乱扔,砸断、砸弯井内已安装好的给水和消防管道。并砸坏了一层的不锈钢电梯厅门和门套。造成不应有的成品损坏工程中还常见安装好的卫生洁具、灯具被碰裂、碰破;设备外壳碰扁,油漆碰落;电线、电缆被盗割等等情况。 2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1 优选施工人员、提高质量意识 优选施工人员,提高质量意识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提高人的素质,靠质量教育,靠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靠培训和优选,因此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培训、优选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①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的观念。对质量的认识,有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这样经过多次循环,质量意识才能深入人心。②人的技术素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③做好质量宣传工作。质量宣传工作是搞好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质量意识的灌输,要分层次,一级一级地下去,使得往往是很复杂的理论,逐渐会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符合大众的口味。 2.2 严把工程材料、设备质量关 工程材料、设备是形成安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把好材料、设备质量关,意义重大,必须从各环节做起。①施工单位。从材料、设备的选择、采购、验收、保管、及发放使用等各环节入手,抓好材料、设备质量。对重要材料、设备的选择,合同有规定的按合同;无规定的,应按设计对材料、设备的供货厂家等进行考察、比较、论证、选择。选质量可靠者选择的材料、设备厂家应事先报监理、建设单位审核同意。材料、设备进场使用前,还必须向监理单位办理报验手续,经检查合格后方准使用。②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报验的材料、设备,监理单位应严格检查、检验。采用各种检查方法来实现对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a书面检验。材料、设备的厂家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材质证明、检验报告等应经过书面检验。谨防不法分子采用伪造合格证,开据假试验报告,假化验单等手段。b外观检验。对型号、品种、规格、标志、尺寸等进行直观检查,仪表测量等。c理化检验。借助试验设备、仪器的检验。 2.3 加强成品保护的有效措施 2.3.1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为防止后道工序损坏或污染前道工序,可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同时,将易受损坏和污染的成品设备尽量安排在后道工序安装,如喷浆后安装灯具、开关和插座面板等设备,可以起到保护成品的目的。 2.3.2 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对安装好的成品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有:①包裹,以防损坏和污染。如室内灯具、开关柜、明装的给排水管、卫生洁具等设备,装完后进行包裹。②表面覆盖,以防堵塞和损伤。如排水管落水口的堵塞、空调设备等的覆盖保护。③局部封闭,以防无关人员损坏和偷盗。如室内建筑设备安装完后,可采取将房间局部封闭或锁门等措施。 2.3.3 抓好成品保护责任制。把成品保护的责任落实到班组、落实到人头。落实到工程的全过程。对重要的设备、仪器要设专人看护。通过严格监督管理。搞好成品保护。 2.4 严格施工过程控制,加强质量通病的防治 过程控制是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难控制的环节。施工过程控制的质量好坏一方面检验施工方案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同时也是对工程管理的见证。施工过程体现在一系列的作业活动中,作业活动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施工时应做到每一分项工程、每一质量控制点都检查到位,做好各专业间的配合工作。按照国家质量标准,在施工过程及时检查及时整改,把质量隐患、质量问题在产生初期即得到有效控制及纠正。 安装工程施工时,做好图纸会审交底工作,在施工时先做出样板。安装单位项目部要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对分项工程严格把关,尤其是对结构阶段的安装配合和使用功能的安装施工。图纸会审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比如以前施工时有的单位不重视此工作,结果卫生间坐便器安装完后,门开不了;管道安装完毕,正好挡在防水插座前而无法使用,图纸会审就能避免这样的错误。每一分项工程施工之前,均要进行工程质量交底。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要严把验收关,加大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三检”制,随时纠正质量不合格消除隐患,在施工中,加强薄弱环节的施工,减少或消除质量通病。安装工程要与土建相配合,避免不必要的返工与质量问题。 3 结束语 总之,严格按照这几个方面进行施工管理,可以逐步提高建筑安装工程的质量,进而促进我国的建筑安装质量再上新的台阶,使我国的安装工程质量达到世界领先的地位。 建筑安装工程论文:浅谈建筑安装工程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论文关键词】建筑安装工程 企业 内部控制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安装工程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然后又研究了目前我国建筑安装工程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加强建筑安装工程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建筑安装工程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监督和控制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和环节,及时反映和纠正发生的各类问题,从而能够有效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另外,建筑安装工程企业的经营规范了,可以保证建立良好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环境,从而有助于稳步完成整个施工的过程。 (二)有利于企业对经营风险的防范。为了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要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各类的风险。而防范企业风险最为有效的一种手段是技术企业的内部控制。企业管理的中枢环节是企业的内部控制,通过有效的评估风险,使企业控制内部经营风险薄弱的环节不断得到加强,消灭企业中潜在的风险。 (三)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的健康发展得到保证。企业内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结合各个部门的工作,使各个部门之间形成紧密配合的关系,使整体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企业的经营目标顺利达到。另外,企业的工作实际成绩,也可以通过严密的监督和考核反映出来。通过科学完善的奖惩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目前我国建筑安装工程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一些问题 (一)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若要建立并且经营一个企业,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约束和规范是外部环境对内部控制的主要影响,但是一般情况下外部环境不是企业所能够控制住的。造成各个企业之间内部控制的形成和内容的差异的根本的原因就是内部环境,但是很多企业的内部环境不完善,影响内部控制的实施。 (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最重要的是内部财会工作,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效果。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对会计控制制度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不能使企业管理的要求得到满足,使企业内部财会制度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三)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没有协调。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其中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是会计控制。一般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都要围绕着会计控制这个核心,根本目标和处罚点是保证资产的安全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内部会计制度。但是仅仅依靠会计制度还是不够的,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还会必须建立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制度,另外有将会计制度和管理制度协调一致,才能够使内部控制的效果得到实现。 (四)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内部控制的根本制度,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将企业中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列入内部控制的范围之内,另外,企业各个业务操作系统和业务领域也必须在内部控制的范围之内,目前我国很多建筑安装工程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内部控制不能有效的展开,在财会部门中形成漏洞,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建筑安装工程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对企业的重大经济活动加强内部控制,降低活动的风险。在企业进行招标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考核招标的企业,以防止很多不规范的行为存在在招标的过程中,给企业造成风险。对于招标的单位,要认真收集和分析招标企业的资料,保证招标企业具有良好的信用和发展前景,有选择性地进行招标。严格对供应商的考核,避免在组织生产活动的时候出现生产原料短缺或者材料质量不合格等现象,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和以后的发展。对同类企业的信息建立档案,定时对档案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不仅可以及时发现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不足,并且及时的改进,同时也能够发现本企业的优势,进一步发挥本企业的优势。因此建立同企业的信息档案可以实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扬长避短,改进企业的劣势,发挥企业的优势,使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大大减少。 (二)推行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制。做好成本的预算工作是事前预测责任成本的主要工作,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公司预算、项目部专业人员以及财务等部门共同完成责任成本的标志。在进行责任成本预算编制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实物的工程量、内部结算价格、施工的定额等,这样才能够保证正确合理的责任预算。事中控制责任成本首先要使责任中心以及责任的范围划分好,在建立责任中心的时候要按照可控性的原则,根据责任预算的各项费用的性质以及各个责任层次,另外,各个责任中心的责任范围必须要有明确的规定。责任预算的分解工作一定要做好,根据各个责任中心的责任范围和成本的可控制程度,由项目部成本管理部门重新对每个责任中心编制责任预算,落实到各个责任中心分解后的责任,各个责任中心考核绩效的标准和奖惩的依据就是根据各个责任中心分解后的责任。最后还要建立严格的科学的台账核算制度,项目部设置和登记总账,各个责任中心分别设置和登记明细账。各个责任中心认可的实际收支是各类台账登记的依据。 (三)优化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只有建立科学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够真正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的前提是遵守法律而后法规,原则是全面系统、成本效益。另外,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各个部门之间的责任明晰,对于关键的控制点,比如验收材料、保管材料等要高度的重视和关注,严禁发生材料的浪费、流失等现象。 建筑安装工程论文:建筑安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安装工程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其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捷的服务,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建筑物的应用功能。然而,建筑安装工程在实际施工时,由于其涉及的项目内容和安装技术较为繁杂,所以面临的施工风险也是极为明显。因此,为了进一步确保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相关施工单位应对工程项目风险加大管理力度,制定有效的风险识别方法和控制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达到理想的安装效果。 关键词:建筑安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分析 目前,建筑安装项目已成为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仅需要投入较多的成本和施工周期,而且对于技术要求也是十分之高,相对,这就给安装工程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合同风险等因素也开始应运而生,不仅影响了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也给企业效益的提升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必须做好建筑安装工程风险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减少工程变更情况,提高施工质量,使整个建筑安装水平都能获得最大化提升。 1风险识别方法 1.1核对表法 该风险识别方法是对建筑安装工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及其事故成因、来源等相关内容用表格的方式清晰的罗列出来,以便可以让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安装工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1.2工作分解结构法 该风险识别方法是将整个建筑安装工程进行合理的细化,以便可以帮助相关工作人员了解每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大大节省了风险识别的时间,促进管理人员在短期内找到存在的具体风险因素,并及时的做出妥善处理。 1.3常识经验判断法 该风险识别方法是将以前的成功案例作为参考方案,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制定出新的风险控制措施。因为建筑装工程会涉及很多新技术,对其施工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控制方案,所以采用常识经验判断法,就可大大解决风险因素对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困扰和影响。 1.4敏感性分析法 该风险识别方法贯穿整个工程建设周期,可对项目施工风险进行假设和分析,进而帮助工程管理人员准确判断项目的性能变化以及所产生的变化幅度和影响等,以便可以快速的找出风险来源,制定对应的解决措施。 2风险内容分析 2.1外部环境风险 一般情况下,建筑安装工程项目都会处在露天环境中,且施工周期较长,因此,所面临的外界影响因素也是十分之多,如:地震、洪水、暴雨、泥石流等不可抗的自然力风险。另外,一些特殊地区还会受到、社会动乱、暴动、宏观政策变动、市场价格波动、利率浮动等不可抗的非自然力风险所影响。 2.2决策错误风险 工程项目承包商,在投资某项工程前,都会对应的制定一系列措施方案,若是这些方案内容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的偏差,则势必会给项目投资带来一定的决策错误风险,如:信息取舍失误风险、信息失真风险、业主买标风险、报价失误风险等。 2.3缔约和履约风险 该类工程风险主要是指合同管理、工程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风险,目前,很多建筑承包单位都无法对缔约和履约风险给予正确的认识,进而使得安装工程在实际建设时,经常会发生各种违约问题,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承包单位破产倒闭。 2.4责任风险 建筑安装工程项目中所涉及的职业责任、法律责任、人士责任等基本都是由承包单位所承担,一旦这些责任出现差池,则都会给企业利益带来不可规避的责任风险。 3风险评价 首先,要清晰的明确出风险评价基准。且项目主体还要针对各种风险后果进行认真的推敲,看其是否与自身所承担的能力相适应,这种风险评价基准既可以是相对的,也可以是绝对对的。另外,个体风险和整体风险都要建立对应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确保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其次,要对项目整体风险水平进行有效的评估。建筑安装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要全面掌握各种常见风险,并对其制订相应的评估打分表,可聘请相关专家来进行打分,这样才能精准的获得风险单项分值,通过求和,就可合理的定位出安装项目的整体风险等级。最后,采取对比的方法,将项目整体风险水平和单个风险水平,与气相对应的评价基准进行有效对比和分析,进而看工程的项目风险是否处在可控范围内,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控制措施,以便可以将风险控制在最小化,为整体工程的顺利开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4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4.1风险防范措施 4.1.1政治风险 该类项目风险是在承包商不知情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因此,为了避免这种风险的扩散,相关承包单位应在投标前,对所要投资的项目进行认真的了解,并结合当前的国情以及社会发展形势,来制定严谨、完善的投资计划,这样即使出现问题,也会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举措加以防范和控制。 4.1.2经济风险 建筑安装工程的经济风险,必须要符合当下的社会经济体制,所以,为了杜绝风险因素的产生,建筑承包单位必须在投资前期,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和调研,详细了解国际金融市场信息,这样才能规避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另外,还可在相关合同中增加保值条款,使合同参加汇率保险,然后再通过多种货币组合或多家公司联合承包的方式来分散汇率变动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加以防范。 4.1.3合同风险 对于该类项目风险因素的防范,首先,要安排专业监理人员对工程合同原文进行详细的审核,看其是否存在不平等条约。其次,项目风险控制人员要明确工程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划分出双方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对出现争议的条文,要及时与业主进行协商和沟通,以便可以适当的做出完善和修改。最后,还要保证项目建设资金的充足,按照相应的管理制度,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并有效处理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关系,进而使其整个安装工程施工都能在合同的约束下,按部就班的实施开展。 4.1.4成本风险 成本风险的防范,关键在于加强成本管理,并实时掌握市场材料价格的变动情况。同时,在安装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程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4.2风险控制措施 4.2.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措施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风险处理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对项目风险因素的回避,来减小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损失。一般情况下,风险回避都会作为一种规章制度出现在工程管理规范中,如要求安装项目在实际施工时,一定要禁止采用技术不成熟的施工工艺,并规定相关管理人员要及时的对已完工的施工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这样才能最大化控制项目风险的产生,提高安装工程质量。 4.2.2风险损失控制 首先,风险控制人员要对安装工程项目的相关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并结合其施工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案或减少损失的措施。其次,要建立完善的风险指导计划,如:安全计划、重复检查工程建设计划、灾难计划、应急计划等,这样才能帮助承包商有效避免损失的发生,使风险损失程度降到最低等级。 5结束语 建筑安装工程,是一项投资大、内容多、风险高的投资项目,其在实际施工时,难免会受到各种风险因素所影响。因此,为了改善这种施工情况,相关承包单位一定要加强项目风险管理工作,通过采取有效的风险识别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来降低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影响程度,以便可以最大化的保证工程利益,为其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赵小军 单位: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安装工程论文: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分析 摘要: 介绍了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针对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控中出现的问题,从经营管理角度开展成本管控、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采取全过程管理手段等方面,阐述了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有利于实现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效益。 关键词: 建筑安装工程,成本管理,全过程管理,质量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发展,使得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成为相关企业关注的重点,对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做好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成本管控,除了做好施工质量与进度的管控,以确保施工成本,还需要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降低工程造价,以实现投资成本的优化配置,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 1项目成本管理概述 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涉及的成本管理内容较多,通常采取全过程成本管理措施,以确保施工效益。项目成本管理指的是在预算内完成项目,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控需要通过制定成本管理计划、估算项目建设成本、成本预算、成本管控,做好项目全过程管理。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需要着力解决现存问题,采取管控措施。 2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控问题 2.1追加投资问题 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因为前期规划不足,通常采取先安装再结算的方式,使得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控工作难以有效的落实,进而造成建设资金利用率低下。部分建筑企业甚至是在进行项目工程款结算时,才发现安装工程项目施工成本超出预计范围,造成投资计划发生变动,降低企业预计效益,使得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影响,甚至造成企业亏损。 2.2现场签证混乱 安装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管主要是由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负责。现场签证作为工程变更或者工程量核算等工作的基础与依据,因此需要加强规范管理,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监理人员缺乏财务专业知识,对项目预算与结算工作内容的了解不够全面,对于成本管理以及控制力度不够,盲目签证较为常见。除此之外,未能做好现场签证核查与管理,使得部分人员伺机造假,制作假签证,不仅影响成本管控效率,还影响市场秩序。 2.3成本管控考核机制差 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控工作和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工作状态,有着直接的联系。多数企业未将成本管理工作与管理人员的绩效挂钩,使得成本管控质量得不到保障。基于此,建筑企业需要着力解决绩效考核目标不明确以及考核指标不科学等问题。除了机制问题外,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问题还包括人员专业能力较低,难以有效的开展成本分析与核算工作,影响着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控效率。 3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策略 3.1基于经营管理角度开展成本管控 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多见实际利润与预计利润差距较大问题,难以实现实时成本管控,成本管理缺乏刚性标准,使得成本管理发生计划与实际相互脱节问题,难以及时发现超支问题。针对此问题,管理者要从经营管理角度,以成本管控为核心,开展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从财务角度开展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控,需要将项目预算和工程进度管理等工作相互结合,着力解决静态管理下的最终算账问题,采取动态管理措施,做好项目进度与质量管理,以确保成本管理工作得以有效管控。管理者要将工程业务和成本管理相互关联,以确保项目利润。安装工程项目的全部业务均需要与财务核算相互关联,将项目开展所有的花费,要及时反映给财务部门,以动态反映成本与利润情况,避免项目利润缩水问题[1]。 3.2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加之互联网经营模式的推广与实施,使得互联网+建筑模式已然建立起来,信息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对提升工程质量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等,有着极大的帮助,若企业能够合理选择管理软件,则可以实现项目集成管理。现有的建筑管理软件,能够基于管理所需要功能,提供施工日志服务、施工动态管理服务等,基于WEB端,能够实现施工数据实时上传,基于成本管理计划,利用手拍功能与软件其他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安装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信息化手段,能够实现成本、进度、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管理人员能够掌握安装工程项目的整体情况,以确保工程环节的成本管控。除此之外,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可以利用预算软件、财务软件等,实现信息化成本管理。市场上能够应用于安装工程项目管理的软件相对较少,需要管理者基于需求来合理的选择,比如使用管装软件,此软件是基于公装施工企业管理,所研发的信息化施工管理平台,以成本控制为核心,重点管理施工材料,提供项目管理功能,以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效率。值得一提的是,利用此软件的流程审批功能,利用手机便可以实现项目签批,提高了信息送审以及审批的效率,应用于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的提升管理效率[2]。 3.3采取全过程管理手段 3.3.1做好项目前期成本管理 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需要从项目的全过程入手,做好材料管理、进度与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对项目成本的管控。在项目前期,则需要明确安装工程要求以及所需的材料,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做好安装工程项目成本预算工作,合理的选择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做好施工设计方案的审核工作,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避免后期安装作业过程中发生工程变更问题。建筑企业要做好财务预算工作,准确的预算以及预测项目成本,重点做好前期投资预算,注重项目成本数据资料搜集,以合理编制安装工程项目预算表。 3.3.2做好施工阶段成本管理 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项目造价的管控与监督。安装工程项目现场的成本管理,要基于设计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好中间支付款项,做好施工质量与进度审查,以合理的分配投资资金与材料,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除此之外,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签证管理,严格按照合同进行签证办理,重点审查签证条款,严格审查现场签证,避免发生谎报与多报情况[3]。 3.3.3加强工程结算阶段成本管理 在工程结算阶段环节,需要做好安装工程项目相关数据整理工作,进行成本审计与评估,处理相关数据,对于安装工程项目施工中所涉及的数据与信息,做好整理与归类,构建数据库。建筑安装企业要对安装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性评估,掌握各部门成本管理情况,利用绩效考核制度,来进行责任追究。 3.4明确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职责 对于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需要建筑企业能够做好以下项目阶段成本管理:1)投资决策阶段。在进行投资决策制定时,要了解安装工程项目的相关标准与要求,以准确的投资估算,合理的划分投资范围。在估算投资额时,应该考虑到安装工程项目施工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预留造价估算空间,经市场调查后,制定投资决策;2)工程造价阶段;3)施工阶段;4)结算阶段。做好项目施工各阶段成本管控要点的把控,如图1所示,对于安装工程项目各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需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落实问责制,运用激励手段,来调动相关人员的管理积极性,以做好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同时需要加强对核算人员与财务人员等的管理,使其能够做好相关工作,避免造成工程核算与成本结算错误,确保安装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4结语 建筑安装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可以通过采取全过程管理模式、信息化手段、激励手段等,做好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对确保项目建设各方的经济利益,以及保障安装工程项目质量与进度,有着极大的帮助。 作者:柴建军 单位: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 建筑安装工程论文: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管理探析 一、概述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设市场风险不断加大,建筑市场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增强,建筑安装工程风险意识也普遍的加强,在这一新的形势下,合同管理是建筑安装工程管理的核心之一,工程管理的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个核心来开展,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管理已经成为实现建筑安装工程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在高度重视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管理、深刻了解其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探索及归纳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管理的技巧,寻找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促使合同各方自觉履行合同约定的条款,降低建筑安装工程风险,保障合同双方的权益,确保建筑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建筑安装工程合同是以书面形式明确了承发包双方的责任、义务以及违约责任,同时也明确了工程的价格、工程质量目标和工期。在市场经济和法制社会条件下,承发包双方通过合同约束,依照合同中约定来进行建筑安装工程的实施,合同承包方会努力改进技术方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施工进度,避免违约损失,获得更多的利润。合同管理中的约束条件促进建设各方在建设过程中行为的规范化,合同管理的各种激励手段同时积极促进了建筑业努力创新,积极进取,健康发展。发包方通过委托监理方对其进行监管,降低了工程有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1.阴阳合同的存在 建筑工程在签订合同后以及开工之前,需要依据合同额缴纳各种税费、手续费及保险费等。很多企业为了减少这部分费用,经建设与施工单位协商后,决定采取阴阳合同的形式:以格式文本合同签订作为建设管理部门备案的合同,而另一方面私下签订一份实际操作的合同,并且这两份合同的工程款价格、付款方式或其他内容等都有较大的差别。在这种阴阳合同的模式下,很多工程中实际发生的内容,到底以何为解决依据,经常容易出现歧义,并且导致各种纠纷的产生。特别是工程款的支付方式这块,经常给建筑安装施工企业带来较大的困扰。同时也给建设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审核带来了较大麻烦。建设单位管理部门对于纠纷处理的依据是双方的合同,法律上承认有效的合同,是双方送到建设管理部门备案的格式文本合同,这与实际中的执行合同有较大的差别,导致判决依据出现偏差,无法达到真正的效果。 2.合同中条款不明或缺项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中涉及到的条款非常多,很多部分需要合同双方进行协商后确定。特别是对承包范围这块内容,经常出现不够明晰或者是缺项的状况。如土建施工的抹灰工程内,只写含抹灰工程,但是工程实际中,有些位置是不需要抹灰的,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引起施工单位的误解,或者是有些该抹的位置没有抹,引起双方的争议。特别是不同工种之间的交接面划分一定要在合同中给予足够的明确,否则容易导致后期双方重合或者都无人施工的现象。 3.文字不严谨引起歧义 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合同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很多实际中由于合同谈判人员或者是编写人员的疏忽,导致部分文字不严谨,而引起歧义。如对于风险承担的材料价格变化调整中,很多项目都会写以工程完工时的前几个月材料信息价的平均值作为调整,但是实际中材料使用的时间并非是工程完工的实际日期,并且这个时间差中可能价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引起了双方价格调差的不同理解甚至引起纠纷。 4.部分条款违反法律,形成无效合同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签订应该建立在平等、公平、自愿的原则下。但是建筑安装工程市场上,建设方与施工方名义上是合作关系,实际上还有很多不平等的地方。施工单位为了能够获得中标的机会,往往会低价中标,而且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建设单位占有更多的主动权。合同条款自然会偏向与建设方,即使施工单位明知部分条款对自身不利,但仍然不得不签订合同。基于这种情况,从法律意义上讲,这种合同已经违反了合同签订的基本原则,因此可以判定为无效合同,对后期建设也就不具备实际法律效应和约束力。 5.示范合同文本内容没有及时更新 建筑安装工程技术日新月异,建设方、监理方及施工方等各方的扮演角色也发生了不断的变化。各种施工技术、材料工艺、工程管理和款项支付等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不断调整着。而建筑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是依据市场整体情况而制定的通用版本,并且在一定时间段内没有进行任何的更新。因此在某些施工项目中,这些示范合同文本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双方约定内容的具体体现,导致出现合同签订不全,约束不明,也同样会造成纠纷的产生。 三、提高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管理工作水平的措施 1.建立健全完善的工程合同法律法规 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工程合同法律法规,才能保证建筑市场持续稳定运行,这是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基础性的依据。在制定法律法规过程中,要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到工程竣工验收全部过程进行充分的考虑,以此将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阶段都纳入到法律法规的范畴之中,这对维护建筑市场的秩序、提高工程各个主体法制观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建立一套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 首先,应建立定期工作报送制度;房地产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必须要将该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与未来一周的工作规划递交到合同管理部门,这样合同管理工作人员才能在第一时间对合同中履行的动态充分的掌握,从而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其次,建立完善的合同交底制度;合同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及时的与工程各个项目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进行合同交底工作,并将合同中的关键性内容一一说明。 3.进一步规范施工合同文本 合同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在一些不合理的格式条款上。例如,一方不合理的减小和排除自己的责任,排除对方的合法权益等,尤其是建筑工程合同中对安全事故归责问题上工程承包方往往会将责任过分的归结到建筑工人身上,同时我们还必须警惕建筑工程方与保险公司所签订的保险合同中承保范围的确定问题。 4.建立健全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并善加利用 合同管理环节繁多,包括合同的洽谈、学习、责任分解、履行跟踪、中止、解除以及终止等,建筑单位要规范本单位的合同管理,就应该首先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建立和健全一系列可操作的合同管理制度,使其合同管理有章可循其次,合同交底制度、责任分解制度、每日工作报送制度及进度款审查批准制度是每一个建筑安装单位都应该建立的合同管理制度最后,在合同签订以后,合同管理人员还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合同交底,使其能够详细了解合同文本中内容,建立完善的合同交底工作体系,真正将不同施工阶段的责任落实到对应的部门中,增强其责任意识,从而充分体现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管理的作用和价值。 四、结语 通过对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管理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对合同管理多项涉及因素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建筑工程的客观实际要求出发,研究制定最符合实际的合同管理实施策略。 作者:郭宇姝 单位:南京水晶金轮置业有限公司 建筑安装工程论文:建筑安装工程成本管理论文 1工程成本控制 1.1定额管理 定额是在正常的生产情况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人力、材料和施工机械等合理消耗量。消耗量分为必要劳动消耗和损耗劳动消耗,理论上定额消耗即必要劳动消耗。定额管理能够正确地安排人力与物力,是实行按劳分配的依据,也是进行社会劳动竟赛的基础。定额管理是规定在正常情况下单位时间内生产者生产社会产品合理的数量,以此限制和激励生产者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维护企业的效益。从另一方面看,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是在降低施工的成本,因为当单位时间生产的社会产品越多,其单位产品的劳动力成本就越低,劳动力成本越低,也就降低了施工成本。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就是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对于任何一项工程建设,都需要投入很大的物力与财力,在这些资产中有些是固定资产有些是流动资产,其中固定资产包括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工具仪器办公用品及办公房屋等。因为这些资产比较分散,且数目庞大,不容易管理与保存,很容易造成缺失或仪器仪表的损坏。 因此,面对数量庞大的资产数目,必须进行必要的资金管理,以降低建筑安装工程成本。煤炭工业建筑安装工程的固定资产在煤炭工业基本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主要的劳动资料和辅助工具,也是施工单位能够继续下去的必备条件。固定资金在施工过程中具有反复性、连续性,可以长期地保持自身的价值,直至失去实物形态的使用价值为止。固定资金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分散使用、频繁挪动的特点。因此,做好固定资金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企业的固定资产,财务部门统一动态管理,各部门要认真负责,做到帐、卡、物一致,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 (2)责任负责制。由使用单位负责管理固定资产,落实到人头。严格按规定手续办理修理、封存停用的设备,确保帐、卡、实物一致。 (3)流动资金管理。按照材料采购计划,由供应部门集中统一地从合理的供应渠道采购材料及物资,认真核实清单数量,落实保管员个人保管,积极利用和处理积压物资,经常清仓利库。 1.2预算管理 施工图预算是预算管理的主要依据,因此,施工前必须做好各分项工程的详细预算,然后汇总并计算和考核。施工条件的变化时常影响着施工成本,通常通过设计方案的变更、工程量的增减、施工图的局部工程的缺失、材料以及供货地点和运输方式的改变,使工程的量或材料的价格发生变化,影响着工程的成本支出。因此,应认真的计算和考核预算并根据工程的变化修改预算,使预算与施工生产的真实情况相符,以正确的控制成本。 1.2.1节约材料费。 建筑安装工程所用的材料把部分应用在工程实体,而材料费在成本中占有绝对高的部分,在满足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成为降低工程成本的一个重要部分。降低成本的基本措施如下: (1)定额管理材料。定量供应常用材料;限额领用其他材料。 (2)采用新工艺新方法,节约材料使用量。 (3)加强材料采购计划性、运输工作和仓库保管工作,避免由于运输疏忽造成的材料损耗。 1.2.2合理的配备机械设备,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 随着施工机械设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施工中的繁杂笨重劳动和手工操作逐渐被机械所代替,以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合理的配备设备,使每台机械的效能充分发挥,成为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为了保证每台机械能正常工作,充分发挥其效能,通常采用以下措施: (1)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维修工作,确使机械设备能正常运行。 (2)为避免停工窝工现象,机械设备应严格按照作息时间工作,不准过早过晚进场。 (3)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监督,对施工机械的各种状况作及时考核记录。 1.2.3施工管理费的控制。 施工管理费是施工单位为了使施工正常的进行而产生的组织和管理的费用,是工程成本的一部分。按定额取费,按预算支出是施工管理费的控制的一般方式,有效的控制工程成本与预算的一致,确保施工成本在控制的范围之内。通过编制成本计划,按照完成承担工程任务的量计取施工管理费,同时按照施工的预算限额支取,以达到对施工管理费的控制。其次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在施工生产中的人数,减少多于的劳动生产力,同时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也应该严格控制在不影响正常施工的人数,这也是管理费控制的重点。还要严格遵守费用划分及开支标准,杜绝费用乱报,非正常开支等现象,从而降低施工管理费。 2结语 随着我国不断的从国外吸收管理经验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管理范围不断扩大,深度不断明确,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都和施工企业的成本有着紧密的联系,同过定期分祈施工情况,总结影响成本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降低成本措施,施工成本就一定能得以控制。 作者:闫慧殊 单位:山西潞安矿业古城煤矿建设管理处 建筑安装工程论文:国内建筑安装工程造价论文 1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程设计影响整个建筑安装工程造价 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很大程度取决于设计,有明确资料显示:设计阶段对整个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影响的可能性为70%-90%左右,这个结果显示出设计阶段的重要性。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安装工程设计时要以科学认真的态度完成设计,为建筑安装工程的下一步打下基础。如果设计不合理,工程造价也会相应的受到影响。例如对建筑安装工程中所需用的材料和设备选取不当,不仅会在工程造价上造成损失,严重的甚至影响整个建筑安装工程的工程质量。目前,大部分设计单位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往往会更侧重于考虑建筑安装工程的可行性,主要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负责,缺乏对建筑安装经济性的分析,在造价管理上重视的力度不够。也有很多设计人员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在设计时缩短时间、同时接受大量设计任务、设计质量差,忽视了设计上的细节问题会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这也给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安装费用的计算上重复计算增加了可能性。为了避免这种可能性的出现,就要求设计人员要严格遵守行业原则,尽量在达到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使安装工程造价趋于合理。 1.2施工单位综合素质 影响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管理直接因素取决于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决定建筑工程安装的实施时间和质量。目前,在整个行业里,招投标的透明度不够,所以某些施工单位在承接项目后以较低的价格找第三方进行具体施工工作,而这些施工人员大部分是所谓的“民工”,其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偏低,他们对于施工图的了解不够深,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或者其他设备等都可能超过预算,增加了超出预定范围的工程造价。 1.3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目前,在建筑工程安装这一行业里,有很多的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这对建筑安装工程的造价也有很大的影响。建筑工程在安装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依赖于操作员工的专业熟练程度,它不仅影响工程安装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工程造价。 1.4建筑安装工程使用的材料和设备 材料和设备和建筑安装工程息息相关,材料和设备的选取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首先,材料和设备的种类选取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例如:同种功用的空调,海尔空调的价格和美的空调的价格就有所不同,两者这间的差价大部分原因是由两种产品各自的品牌效应造成的,施工人员在挑选商品的时候就应该规避品牌效应产生的高额差价这个因素。其次,在进行建筑工程安装前期的设计时对于材料和设备价格是依据当时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具备参考性但不具备准确性,市场价格随时都在变动所以在建筑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在进行材料和设备采购时可能会产生与设计阶段预算价格不符的情况。施工过程材料浪费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设计预算时,材料都是严格按照施工过程所需要的数量设计的,所以在后期购买材料时产生的费用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冲突。 2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2.1加强对建筑安装工程的监管 加强对建筑安装工程的监管包括对前期设计阶段、建筑安装工程实施阶段和招投标阶段的监管。在对前期设计阶段进行监管要注意设计人员是否具备专业水平、设计人员的行业口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设计方案的经济型等内容,综合考虑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在建筑安装的监管上主要是对施工人员的监管,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是这一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招投标的监管是目前整个行业市场面临的巨大问题,它不仅要求从业人员自身具备良好的从业道德,诚实守信、企业之间公平竞争,也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使企业招投标更加透明,从根本上加强对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管理。 2.2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工程安装过程中,主要是施工人员参与工作,因此,施工人员的行为也很大程度影响了工程造价。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建筑安装工程在招聘施工人员时要考核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努力提升团队的专业性;另一方面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素质教育,避免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的浪费,甚至施工人员偷窃施工材料的行为。最后,从以上两方面因素来看,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单位要更好的管理好工程造价,就必须从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出发。 2.3加强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监测 市场价格随时都在波动,建筑安装工程单位前期对整个项目工程造价的计算,后期核算时会产生与前期预算价格不符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就要时刻注意价格的变动。为了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随时对价格的变动进行检测。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安装工程设计时可以依据近几年类似工程的造价对安装工程造价进行估算,这样计算出来的结果和未来的造价也不会相差太大。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来调整工程造价,这样就可以使工程造价更具准确性。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对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管理有很大作用。 (2)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现行的市场管理是以市场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所以,政府就要进行有效的监管,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监管,规范建筑安装工程单位的定价行为,避免造价人员恶意捏造虚假的价格。因此,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管理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管理,就要从每一个方面着手,重视安装工程的每一个细节。在前期设计阶段,保证施工图设计的准确性,合理控制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在安装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人员严格遵守施工图设计完成工程安装任务,把握好安装工程材料的应用。在整个安装工程项目里,影响工程造价的有很多因素,建筑安装工程单位要想管理工程造价,保障安装工程工程质量,就要详细分析安装工程存在影响造价管理的因素和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从这些问题探讨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完善管理系统,强化施工过程的每一个工作顺序,从而保证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管理目标的实现。工程造价的管理有利于建筑安装工程行业的良好的发展,为行业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从而推动建筑安装工程行业的发展。 作者:侯巾英 单位:金川集团公司工程管理部造价管理室 建筑安装工程论文: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 1建筑安装工程项目的成本构成及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1.1建筑安装工程项目的成本构成。 一般来说,建筑安装工程的项目成本指的是施工安装过程投入的总费用,其中包括工程项目的成本,以及按照相关规定应缴纳的利润及税金。 1.2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①成本定额控制法。对于直接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用,一般来说是使用成本定额控制法,一般采用消耗定额法及工程定额法来达到降低成本的主要目的。对于材料定额控制则需要对材料的口消耗进行合理的测算。②机械设备的定机、定岗及定人控制法。主要是针对施工机械设各的管理和使用进行控制,通过固定人、机,来保障机械设各的安全、使用、维护及保管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效的落实到每个人。③成本预算控制法。主要是通过对成本费用预算计划进行制定,来分析成本费用的支出情况,以确定成本控制要求,编制详细的成本预算表。 2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健全。 建筑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对于实际工程安装,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尚不完善,人员的配置不到位,对于成本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掌握不到位。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程度较低,存在一定程度的沟通障碍,不利于形成成本管理的完整系统。一些其他部门的员工,对于成本控制了解不够细致深入。 2.2管理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从整体的成本管理控制的意识来看,当前一些企业存在意识缺失的现象。这种管理成本控制意识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层面:其一,企业的管理者层面,没有从主观上重视安装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控制,在制定一些管理政策和规划时,对成本管理控制考虑较少,这就使得一些本来可以降低成本的环节,没有相应的成本管理控制策略;其二,项目的参与部门和一线负责人员对安装工程的成本管理控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比较分散,各自为政。一些个别的部门领导,没有大局意识,对下属员工约束力度不够。 2.3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及质量问题控制不合理。 安装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控制,要以保证项目的质量安全可靠为前提,虽然项目施工安装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项目的成本管理控制紧密相关,但是,建筑工程项目首先考虑的是其使用的安全性,在确保其质量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再进行必要的成本控制管理。不能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或者是不按设计进行安装。当前,一些工程安装企业,在实际安装项目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不够严格,一些已经交付使用的工程项目,经常会出现返修。 3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措施 3.1加强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制建设。 建筑工程项目安装企业,要从管理体制建设上着手做起,提高成本管理体制运行的效率。要对成本管理的各个部门、岗位进行重新梳理,将成本管理控制的任务分配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负责人,并制定有力的监督措施,对于成本管理控制执行不到位的部门,进行责任追究。提高各部门之间在成本管理控制方面的协调性,充分调动资源,发挥整体协同作用。 3.2强化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意识。 成本管理控制意识是成本管理控制执行和重要指导思想。因此,要做好建筑安装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的工作,提高对成本管理控制的重视。企业要从全方位提高对成本管理控制意识的宣传,在项目安装施工的整个过程,转变观念,强化节约意识,提高安装工程的经济效益。在人才成本控制意识的培养方面,要提高培训力度,并定期展开思想教育活动,努力把基层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激发,让他们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从自身做起,干好身边的基础工作,按照施工安装的程序进行操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3.3控制建筑安装工程安全及质量。 安装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工程安装企业水平的直接体现,因此,对于工程安装企业来说,在实际成本管理控制过程中,要重视工程项目的质量,提高对质量控制的科学性。项目工程的质量,对于业主来说,非常重要。在项目工程安装好之后,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质量认证和评估,对项目的质量负责到底。成本的管理控制,要按照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进行,不能单纯为了降低成本而损害项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4结束语 企业要从上述问题出发,采取相对应的改善措施,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项目安装工程的成本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田锟 单位: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安装工程论文:建筑安装工程成本管理的完善对策 一、建筑安装工程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全过程控制意识缺乏 从目前建筑安装企业对成本控制上来看,大多数的企业普遍缺乏全过程控制意识,这样就难以在全过程连续的进行成本控制,往往成本控制难以发挥效果。较多的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详细的成本评审程序,同时也没有评审部门。这样就导致了成本控制不能够由具有专业知识的成本控制人员参与进去,这就直接加大了成本管理的风险,成本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不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缺乏相应的成本控制补救措施,成本控制完全处于失控状态。全过程控制意识缺乏使得企业成本控制难以顺利的实施。 (二)目标责任机制不健全 目标责任机制不健全,这就导致了成本控制的权、责、利出现了分离。在建筑安装行业,项目经理具有较高的权利,项目经理具有很高的权利的同时,其是项目效益和成本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同时其它的业务部门主管和相应各部门的管理人员都负有相应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分配三者相结合的管理控制体制加以约束与激励。从目前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情况来看,权、责、利出现了分离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建筑安装企业不能很好的落实成本控制的具体责任,则难以使得整个项目部门形成有效的成本控制气氛,这样就直接加大了管理者的管理困难,同时影响了成本控制的效果。部分的建筑安装企业建立了成本控制责任制,但是却不能够将责任制度和奖励制度挂钩,这样难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就不能够发挥出成本控制的预期效果。 (三)控制体系不完善 建筑安装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基础是成本控制体系。目前,多数对的建筑安装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体系构建的时候,缺乏对工程的全面性了解,这样企业的成本控制提升就不能很好的切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这样就难以发挥出控制体系的作用。较多的企业人员的徇私舞弊行为就是因为控制体系不完善导致的,同时在进行成本控制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全员成本控制,就难以明确出每个员工的责任和义务,成本控制工作的实施效果较较差。 二、完善建筑安装工程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体制 建筑安装工程的项目经理在成本控制中占有核心地位,其是成本管理的实施者。项目部的全体管理人员是进行成本管理的主体。所以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全体人员为主体构成的成本控制体系对建筑安装企业的成本控制有着重要意义。实行责任制,对控制体系中每个人的工作范围与职责要进行明确界定,确定相应的职权,保证充分有效地履行责任。但是控制体系中的人员有了责任和权力也是不一定能够做好事情的,对于完成控制目的的部门人员给予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发挥出激励制度的效果,更加可以激发所有工作人员的激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层层落实和由上到下的逐级负责,使项目成本控制工作做到权责利相结合,每项责任都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够使得项目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为有激励制度作为后盾,这员工的积极性可以有效的提升。 (二)加强企业对项目工程全员及全过程的控制 加强企业对项目工程全员以及全过程的控制是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影响到成本以及成本变化的因素与企业的各部门、各环节和大部分管理施工人员息息相关。实施建筑安装的成本控制管理必须要控制整个过程及全员的管理过程。全员控制是指对与项目工程相关的全体人员从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项目经理的成本控制。如上述的措施,加强责任制的实行,需要明确出每个人员的责任,同时将绩效制度和责任制度挂钩,这样才能够做好全员控制。建筑安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控制包括企业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从招投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工程结算阶段。各个阶段成本控制的相关资料需要保证完整准确。 (三)加强对成本预算的控制 加强成本预算的控制是成本控制的核心内容。预算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预测,它还涉及到有计划地巧妙处理所有变量,这些变量决定着公司未来努力达到某一有利地位的绩效,一个预算就是一种定量计划。预算控制包含内部会计控制的全部内容。预算能够将将来发生的成本做好分类控制,并且预算是工程施工的依据。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进行。设计预算工作的业务流程,并利用会计控制系统,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等活动实施控制和监督,保证工程项目的各项业务预算有效执行,并保证建筑安装工程的各项业务活动能够正常运行。预算是一种可以据以执行和控制经济活动的、最为具体的计划,是对目标的具体化,是将企业活动导向预定目标的有力工具。预算的工作贯穿了整个企业的项目计划,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执行,而且它的责任主体与目标主体都不止是会计部门,但是预算控制与会计控制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预算的编制、分析和执行等都需要运用会计方法。同时成本预算控制会影响到企业业务的活动,这样就会对会计事项产生影响。所以成本预算系统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需要财务部门、造价等相互配合,并且有全体人员进行落实,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结束语 建筑安装企业是建筑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目前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较多的建筑安装企业对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视不够,项目成本管理还存在诸如全过程控制意识缺乏、目标责任机制不健全、控制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建筑安装企业要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体制、加强企业对项目工程全员及全过程的控制、加强对成本预算的控制,这样才能够增大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刘江丽 单位:江汉油田瑞腾达工程潜江有限公司 建筑安装工程论文:建筑安装工程造价论文 一、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合建筑安装工程的行业特征与笔者的从业经历,笔者认为,能够对建筑安装工程的造价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体系建设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体制逐步发生转变的过程中,建筑安装工程的造价管理制度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已经逐步由现今的定额制度替代了原有的概算制度,实行将平均价格水平作为主导的工程造价管理定额制度。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其价格平均水平并不能够通过该地区的实际价格进行反映,这样的制度体系建设容易对建筑安装工程的造价产生影响,使其极易发生偏离,不能代表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二)工程设计预算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首先,在企业对工程设计施工所持的态度方面,企业为了利益最大化,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一再降低,而且工程模糊预算现象也层出不穷。其次,在设计施工技术方面,企业中的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专业知识与经验都积累的太少,对企业的造价成本无法很好的估算与分析,相关管理人员对法律的认识程度存在欠缺,合同制定环节漏洞百出,因此造成了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增加了工程造价。 (三)工作人员素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现阶段工程造价人才供不应求,造成许多的非专业人员混入工程造价领域,因为人员本身的专业知识薄弱,其无法准确估算工程造价,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工程造价核算与控制工作。更有甚者,不少农民工和业余民众也参与到工程造价的核算和管控工作中,他们既没有技术和理论知识做基础,又没有受到公司的再培训,容易导致工程进程与效率被延缓,也不利于企业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开展。 (四)施工技术水平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首先,在施工环境方面,施工地周围的环境、地势及施工期间的天气情况都会对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周期和质量产生影响,进而也会影响到工程的造价。其次,在材料质量方面,进行工程造价管控的最基本手段就是对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材料成本,但是现在有不少企业和个人使用不合格材料或者偷工减料,导致施工后期极易因这种问题造成售后成本的提升。最后,在技术设备方面,如果施工单位一直使用落后设备,不仅不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也容易造成材料浪费现象,增大施工单位的运行成本,还会造成施工效率的降低,对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造价管理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策略分析 针对以上笔者所分析的能够对现阶段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产生影响的几方面因素,笔者认为,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而对建筑安装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一)完善造价管理制度建设,加强造价审核程序控制工程建设包括前、中、后三个阶段,中期和后期的管理工作是影响整个工程造价与成本的主要因素,将前、中、后三个施工阶段紧密联系,对减少工程造价能够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针对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管理受到当前制度建设制约这一情况,完善造价管理制度建设,企业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要把建设部门、设计部门与施工部门的造价工作进行统一,以便更好地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 二是造价核算人员一定要深入工程施工现场,全面了解施工情况,这是由于工程造价审核程序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其所涉及的因素非常广,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 三是企业相关财务人员应加强对工程造价的认识,结合手头资料对工程现场开展实际排查,以此确保工程造价核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保证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规范建筑项目设计工作,改善工程造价控制条件 由于建筑安装工程的设计预算也会对其工程造价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应该从规范建筑项目设计工作,改善工程造价控制条件方面着手对这一现象进行改善,具体措施如下。一是企业应在满足使用功能的标准之上,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方案的选择与优化,同时保持其功能不变的情况下继续缩减建筑工程造价,根据资金与综合利益的双重考虑因素决定工程最终需要采取的设计方案。二是企业在规范建筑项目设计工作时,需要不断改善工程造价控制条件,严格把握好技术设计与施工图设计的合理变更,工程设计工作的进行要把科学因素放在首要位置,细心设计并且确保其设计的科学性,以此创造良好的工程设计和实施条件,以便于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更好开展。三是由于规范建筑设计工作与改善工程造价的控制条件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利益,因此在实施具体策略时还要把握好整体效果,顾及好工程现状,在协调统一多方因素的同时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实现对工程建设的整体把握,有利于工程造价控制力度的更好掌控。 (三)明确施工管理具体要求,把握关键环节造价管控 为进一步实现对建筑安装企业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企业应该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核算工作,要明确具体的施工管理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施工关键环节的造价管控工作进行把握。首先企业应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不论是企业财务部门还是施工部门,都应不断提升其造价管理人员的从业道德水平与专业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这样才有利于其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工作进行把握。其次,企业要对项目施工阶段加强监督和检查,避免出现不按章程施工的现象,防止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造价失控现象,这样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能够起到监督作用。最后,对于施工阶段的关键环节和步骤,施工监理人员一定要提高重视程度,对原材料的采购、设备的使用等工作加强管理,只有对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切实把握,才有利于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工程造价,促进建筑安装企业造价管理工作的发展,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四)提高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提高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健全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才能有效避免由于施工技术的影响而导致的企业工程造价增加的现象出现。首先,企业应加强对项目经理层的培训,使其能够从全局上掌控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在确保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控制成本支出。其次,企业还应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强化其质量意识与成本意识,在施工过程中避免材料的浪费,并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进行施工,防止因质量不合格造成返工而带来的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和人工费支出。最后,建筑安装企业还要重视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建设力度的增加,不断的对其进行完善,增强企业对实际工程施工造价管理的力度,加强造价监督与核算,在此基础上要明确单位之间的分工和合作,相互约束,互相进步,杜绝经济市场中的不良行为出现。最后,在企业增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政策和法规。健全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合同管理与法律制度有机结合,这也是增强合同法律力度并且协调各方利益冲突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些举措能够在确保各方利益平衡的同时,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更加科学与合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建筑安装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还要受到制度体系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工作人员素质及施工技术水平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和限制,而且这些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基于此,笔者针对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情况提出几点促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的措施,从造价审核、控制、管理以及施工关键环节等几个角度着手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希望能够为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一定得思路。 作者:谢红燕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广苑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